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資料來源:美國佛教會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字典程式檔案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下載
詞語 解釋
一一  (雜語)猶言逐一也。首楞嚴經曰:「現一一形,誦一一咒。」觀無量壽經曰:「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梵網經開題曰:「一一字字,一一句句,皆是諸尊法曼陀羅身。」觀智軌曰:「即以陀羅尼文字,右旋布列心月輪面上觀,一一字皆如金色,一一字中,流出光明,遍照無量無邊世界。」
一人作虛 (雜語)公案名。一人吐虛言,則萬人相傳為實也。空谷集云:「有僧問興化存奘,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化云:一人作虛,萬人傳實。」謂佛祖之大道,為言句思量所可及,一涉文字葛藤,則忽失真也。
一人當千 (雜語)以一人之力當千人。涅槃經二曰:「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當千,更無有能降伏之者,故稱此人一人當千。」
一刀三禮 (雜語)彫刻佛像,每下一刀,須禮拜三寶三次。畫像經文,謂之一筆三禮,又曰:一字三禮。
一大宅 (譬喻)以長者之一大宅,譬三界之火宅。法華經譬喻品曰:「譬如長者有一大宅。」火宅
一大劫 (術語)一個之大劫也。大劫
一大車 (譬喻)以一大車譬法華之妙法。又云大白牛車。法華經譬喻品曰:「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火宅下火宅喻。
一大事 (術語)開顯實相妙理之事業,開示佛知見之事業也。一大者,實相之妙理,謂佛知見,即法華之妙法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文句四上曰:「一則一實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廣博,博五三七九,故名為大。諸佛出世之儀式,故名為事。」止觀一下曰:「云何為一?一實不虛故,一道清淨故,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云何為大?其性廣博,多所含容(乃至)事者十方三世佛之儀式,以此自成佛道,以此化度眾生,故名為事。」玄贊三曰:「大事體即智見,諸佛出世,為此大事,四義明之,謂開示悟入。」又,人之生死謂為大事。善導之臨終正念訣曰:「世之大事,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乃屬後生,一念若錯,便墮輪迴。」
一大事因緣 (術語)為一大事之因緣。文句四上曰:「眾生有此機,感佛名因,佛乘機而應,故名為緣,是為出世本意。」
一大三千世界 (術語)一世界之中央,有須彌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鐵圍山圍繞之,如是謂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謂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謂之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謂之大千世界。夫以一小世界為單位數,則一大千世界之數為一○○○○○○○○○也。其成立及破壞,無不相同。又為一佛所領之土。俱舍論十一曰:「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總說,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總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壞。」一大千世界中含有小千中千大千三種之千,故一大三千世界,謂之三千大千世界。
一三昧 (術語)一行三昧之略。惟專心思一事,不顧其他也。
一千二百功德 (名數)六根清淨之功德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一山 (雜名)以寺院多在山中,故一寺亦名一山。但一山之名廣,而一寺之稱狹。【又】(人名)僧一寧,字一山,一寧
一弓 (雜語)尺度之量。言如弓之長也。鶴林玉露九曰:「荊公詩云:臥占寬閑五百弓。蓋佛家以四肘為弓,肘一尺八寸,四肘蓋七尺二寸。其說出譯梵。」俱舍論十二曰:「二十四指,橫布為肘,豎積四肘為弓。」頌疏六曰:「一肘有一尺八寸,一弓有七尺二寸。」梵Dhanu。
一小劫 (術語)一增或一減之間曰一小劫,是新譯家之說。合一增一減曰一小劫,是舊譯家之說。法華經化城喻品曰:「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
一丈六像 (圖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觀無量壽經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丈六下。
一叉鳩王 (人名)Iks!va%ku,譯曰甘蔗氏。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又名日種善生,釋迦種族之祖先也。在印度河流域之浮陀落(褒多那Potala)城。
一切 (術語)該羅事物之稱。玄應音義曰:「說文云:一切,普也。普即遍具之義,故切宜從十。說文,十謂數之具,從七者俗也。」史記曰:「臣觀諸候王邸第百餘,皆高祖一切功臣。」同索隱曰:「此一切,猶一例,同時也,非如他一切,訓權時也。」勝鬘經寶窟中末曰:「一切止是該羅之名。」法苑珠林二十八曰:「一以普及為言,切以盡際為語。」無量壽經慧遠疏上曰:「舉一名餘,故云一切。」智度論三十曰:「一切有二:一、名字一切,一、實一切。」
一切無障礙 (雜語)言通達一切而無不及也。法華經神力品曰:「能持此經者,於諸法之義,名字及言辭,樂說無窮盡,如風於空中,一切無障礙。」
一切一心識 (術語)梵名乾栗陀耶。十識之一。
一切法 (術語)又名一切萬法,一切諸法。為總該萬有之稱。智度論二曰:「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三己攝一切法。」梵Sarva-dharma。
一切法高王經 (經名)佛說一切法高王經。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一卷。
一切法義王經 (經名)一切高王經之異名。
一切智 (術語)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有總別二義。若依總義,則總名佛智,與一切種智同。若依別義,則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視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總義,則法華經譬喻品曰:「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同化城喻品曰:「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仁王經下曰:「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中論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華嚴經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論云:如函大蓋亦大,還以無盡之智,知無盡法,是故如來名一切智。」次示別義,則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華經義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種種相,故名一切種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謂空智也。」智度論二十七曰:「論一切種智之差別,有人言無差別,或時言一切智,或時言一切種智。有人言:總相是一切,別相是一切種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種智;略說一切智,廣說一切種智;一切智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一切種智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大乘義章十曰:「舉六種之差別,又以名聲聞緣覺之智。」智度論二十七曰:「後品中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
一切智者 (術語)謂具足一切智者,是佛之異稱。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智度者,開道者,說道者。」梵Sarvajn^a。
一切智藏 (術語)知一切者之意。佛之尊稱。善生經曰:「如來即是一切智藏。」
一切智人 (術語)同一切智藏條。智度論二曰:「問曰:有一切智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佛。」
一切智智 (術語)三智中之一切智,混聲聞緣覺之智,故為分別彼一切智,而名佛智為一切智智。大日經疏一曰:「梵云薩婆若那Sarvajn^a%na,即是一切智,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又謂一切智智,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又如大地,為一切眾生所依,又如火界,燒一切無智之薪,又如風界,除去一切諸煩惱之塵,又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又謂此智,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菩提心為因者,謂行者如實知自心也。大悲為根者,謂行者發悲願,拔眾生之苦,與以樂也。方便為究竟者,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仁王經中曰:「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一切智心 (術語)求一切智之心也。日本源信之往生要集中末曰:「一切智心者,是第一義空相應心,或可是願求佛種智心。」
一切智地 (術語)證得一切智之位,即佛果位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其所說法,皆悉至於一切智地。」
一切智船 (譬喻)乘人而運於一切智地岸之船。即佛也。教行信證文類二曰:「能流入願海,乘一切智舟。」
一切智相 (術語)梵語薩婆若多Sarvajn^ata%,一切智之相貌。智度論二十七曰:「薩婆秦言一切,若多秦言相。」
說一切智 (雜語)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五願為說一切智願。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願之意,謂欲往生我國土者,宜悉隨順佛智而演說一切智之妙境界也。
一切智忍 (術語)六忍之一。
一切智無所畏 (術語)四無畏之一。四無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經名)佛說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失譯。一卷。
一切智經 (經名)佛為波斯匿王,分別一切智之事,四姓之勝劣等者。攝於中阿含經五十九。
一切經 (術語)佛教聖典之總名。或曰大藏經。省曰藏經。隋書開皇元年,京師及諸大都邑之處,並官寫一切經,置於寺內。而又別寫藏於秘閣。一切經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稱佛所說之經律等,而今則併吾國印度日本等高僧之著作而稱之。佛教傳播於世界各國之間,其聖典為各種之國語所翻譯舉其主要者,則原本為散斯克利圖Sam%skr!t語及巴利Pa|li語。翻譯而傳者,有漢譯藏,西藏藏,蒙古藏,滿洲藏(清字經館),及歐譯之諸典。散斯克利圖語之原本,自北方尼波羅地方,漸次為學者所發見,然其數未甚多。巴利語之原本,為巴利三藏,即錫蘭暹羅緬甸等南方諸國所現傳者。其中暹羅之官版藏經,以西紀一八八八年出版,世界各國之大學或學會,均得寄贈。巴利三藏中。律藏Viuaya-Pit!akam%,為波羅提木叉Pratimokkha註釋之悉答韋蒲般伽Sutta-vibhanga、蹇陀Khandh-aka、波利婆羅Pariva%ra三部,經藏Sutta-Pit!akam%,為長阿含Digha-nika%ya中阿含Majjhima-nika%ya、雜阿含Sam%yutta-nika%ya、增一阿含An%guttara-nika%ya、小阿含khuddak-anika%ya之五部,諭藏Abhidhamma-Pit!akam%,為法僧伽Dhamma-San%gan!i以下總有七論。西藏藏為喇嘛教徒之所護持,屬於經部者,總計八類,百五十一部,三百五十冊,更有續藏二百二十三冊,其經部為清康熙二十三年所刊行,其續藏則為雍正六年所鏤刻者。蒙古藏及滿洲藏為奉天所保存,其中滿洲藏經,世界唯有一部,日俄之戰,為日本所得。此外各國語之藏經,雖尚有數種,而其中卷帙最浩繁,部義皆完備者,實維漢譯藏。案漢譯藏經印行之最古者。則以宋太祖開寶五年,平定列國,造金銀字佛經,前後凡數藏。同年敕印雕佛經一藏,凡一十三萬版,為其嚆矢。尋而至道元年,高麗王治遣使至宋求官本,與其國從來所藏之前後二藏及契丹藏,參訂校舊,經十四年,全行刻成。世所謂高麗藏者是也,凡一千五百二十一部,六千五百八十九卷。南宋理宗嘉熙三年,復開版藏經,有一千四百二十一部,五千九百十六卷,所謂宋藏者是也(宋藏)。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亦翻刻藏經,至二十七年告竣,有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稱為元藏者是也(元藏)。此藏罹元末之兵燹,與宋藏共歸灰燼,惟流傳於日本者尚存。有尼法珍者(法珍),慨然起興藏之志,經三十年。漸奏其功,是為方冊藏經之濫觴明成祖永樂十八年,敕印刻大藏經版,至正統五年,始告竣,是為北藏。藏於北京。其南藏者,為太祖洪武時所刻。成祖又敕安置石刻一藏於大石洞。然流通未遍,學者多感不便。後神宗時,密藏禪師亦發願刻方冊藏本,萬曆十七年,於五台山創刻,業未竣而入寂,後人迭繼其業,遂完成之,是謂明藏。有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清藏則於雍正十三年開工。乾隆三年告竣。又有京西石經山之石刻藏經。則晉琬公法師刻石貯封石洞者也。日本現存古寫本不少。而最著者,為堀川天皇敕僧侶一萬人,於一日寫一切經,順德天皇敕一萬五千僧,於一日寫一切經等。德川氏使天海僧正,刻活字排印大藏,其活字及藏經今尚在,有六千三百廿三卷。尋而黃檗之鐵眼和尚,又將明藏上梓。明治十三年,弘教書院以麗藏為本,與宋元明三本對校,印行活字板大藏經,計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五百三十四卷,縮成四十帙,四百十八冊。明治三十三年,藏經書院又以活字印行日本大藏經。藏教書院復纂輯藏經所漏者,題為日本續藏經,共七千八百七十三卷。清季上海頻伽精舍,根據弘教本,略加增減,以活字印行大藏經四十帙,四百十四冊,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四百十六卷。輓近英法德俄諸國語之譯本,漸見於世,將來更有西文一切經,未可知也。
一切經供養 (行事)書寫一切經而供養之之法事。一切經為法寶故,以為三寶之一而供養之。
一切經音義 (書名)唐玄應撰,二十五卷。玄應音義。又,唐慧琳撰,百卷。此書採集玄應音義慧苑音義等而成。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單行本。又收入續藏中。近收入頻伽精舍大藏經中。慧琳音義
續一切經音義 (書名)唐希麟撰,十卷。此書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單行本。又收入續藏中。近收入頻伽精舍大藏經中。希麟音義
一切經中彌陀偈 (經名)即後出阿彌陀佛偈也。後出阿彌陀佛偈
一切處 (術語)又名遍處。禪定之名。以所觀之境,周遍於一切處也。有十種。名十一切處,又云十遍處。見法界次第下,三藏法數三十八。
一切如來 (術語)種種之如來也。
一切如來寶 (佛名)胎藏界曼陀羅第六釋迦院中之一尊也。左手持蓮花,上有如意寶珠。詳日本秘藏記,曼陀羅大鈔。
一切如來智印 (印相)胎藏界之曼陀羅,第二遍知院中之三昧耶形也。在蓮華上作三角形者。
一切世間 (術語)總稱穢土之語。阿彌陀經曰:「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雜語)此言甚深微妙之法,為一切世間眾生之難信受者。法華經序品曰:「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阿彌陀經曰:「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一切有為 (術語)謂有作為有造作之一切因緣所生者。
一切有部 (流派)具名說一切有部。梵名薩婆多。小乘宗之名。二十部之一。說一切有部
一切有情 (術語)與一切眾生同。舊譯為眾生,新譯為有情。大般若經五百七十八曰:「一切有情如來藏。」
一切皆成 (術語)謂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對於五性各別而言。蓋三乘家有無性有情之一類,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說,立無餘界永滅之計。而一乘家則唱悉有佛性之義,明二乘開會之旨,為無餘界迴心之說。故謂一切眾生無不成佛者。今舉三五經說證之。法華經方便品曰:「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又「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涅槃經十曰:「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於未來世皆當歸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大海。」又第三十六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雖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然必當成菩提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菩提。」又第十一說五種人成佛中,明須陀洹果人過未來八萬劫成菩提,斯陀含果人過未來六萬劫,阿那含果人過未來四萬劫,阿羅漢果人過未來二萬劫,辟支佛道人過未來十千劫,成阿耨菩提之旨。大雲經第四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得菩提心。」入楞伽經第二曰:「說三乘者,為使發起修行地故,雖說諸性差別,然非究竟地,聲聞緣覺,畢竟得如來身。」中陰經上曰:「於無餘泥洹界,發金剛心,一一成佛。」密嚴經中曰:「十梵之處:無煩、無熱、善見、善現、阿迦尼吒、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住彼已,漸除貪欲,從此生清淨佛土,常遊妙定,至於真解脫。」尼乾子經二曰:「為此眾生故,分別差別說。究竟皆成佛,更無餘乘有。我為化眾生,分別說餘道。漸化入於一,故無三差別。」勝鬘經曰:「聲聞辟支佛乘皆入於大乘。」圓覺經曰:「有性無性,齊成佛道。」等是也。
一切智句 (術語)句者住處之義。一切智句者,佛之住處也。大日經六曰:「於彼恆勤修求一切智句。」義釋十四曰:「句是住處義,一切智之住處,即是佛住也。」
一切佛會 (術語)稱蓮華胎藏界會也。大疏十六曰:「從金剛智,出生一切佛會也。」
一切即一 (術語)一即一切
一切義成 (佛名)又謂之一切義成就。悉達太子之譯名。西域記七曰:「薩婆曷刺他悉達,唐言一切義成,舊言悉達,訛也。」是世尊之幼名。華嚴經十二曰:「如來於四天下中或名一切義成,或名釋迦牟尼。」金剛頂經說此菩薩五相成佛之相。釋迦
一切萬物 (術語)與一切萬法同。無量壽經下曰:「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
一切萬法 (術語)與一切諸法同。宗鏡錄三曰:「一切萬法,至理虛玄。」
一切諸佛 (術語)總括三世十方諸佛之稱。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經名)佛說阿彌陀經之異名。此經為一切諸佛護持憶念之經,故名。同經曰:「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一切諸佛秘藏之法 (術語)法華經為甚深秘密之要法。非為小機劣慧所容易開演,故名。同經信解品曰:「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同經法師品曰:「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同品曰:「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文句八上曰:「秘要之藏者。隱而不說為秘。總一切為要。真如實相包蘊為藏。
一切種智 (術語)三智之一。言能以一種之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眾生之因種也。三智
一切種識 (術語)八識之一。即第八識之異名。又名種子識。言執持一切種子而不失之識也。
一切人中尊 (術語)稱毘盧遮那如來也。義釋十三曰:「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毘盧遮那也。」
一切如來定 (術語)稱大空三昧也。大日經一曰:「正覺之等持,三昧證知心,非從異緣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故說為大空,圓滿薩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者。如大般若經說: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名金剛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多。佛佛道同,更無異路。若行人初發心時,能如是正觀心佛性者,亦即名入如來定。」
一切皆空宗 (流派)華嚴宗所立十宗之一。十宗
一切真言心 (術語)稱百光遍照真言之[874A]暗字也。大疏十八曰:「此是暗字一切真言之心,於一切真言最為上首。」
一切真言主 (術語)稱兩部之諸尊也。瑜祇經曰:「一切真言主,及金剛界大曼荼羅王,皆悉集會。」
一切智慧者 (術語)稱大日如來也。大日經一曰:「一切智慧者,出現於世間,如彼優曇華,時時乃一現。」
一切佛心印 (印相)一切遍智印之異名。
一切普門身 (術語)具足四重法界之遍一切身也。大疏八曰:「供養一切普門身。」
一切遍智印 (印相)謂三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燒煩惱之意。大日經疏五曰:「於大日如來上,畫作一切遍智印,作三角形,其銳向下,純白色,光焰圍之,在白蓮華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大勤勇印也,亦名諸佛心印也。三角是降伏除障義,謂佛坐道樹以威德大勢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是大慈悲色也。
一切法生界印 (印相)三種三昧耶印中之法界生三昧耶印也。
一切佛頂輪王 (佛名)由佛眼尊流出之金輪佛頂也。以八輻輪為其三昧耶形。瑜祇經曰:「一切佛頂輪王,手持八輻金剛寶輪。」【又】攝一切佛頂輪王之略稱。
一切菩薩真言 (真言)與普通種子心真言同。見大日經持誦次第儀軌。
一切種妙三昧 (術語)得此三昧,則得以一切種之功德莊嚴吾身。見智度論四十七。
一切法界自身表 (術語)表者,表現之義,於一切法界中表現自身。而使一切眾生知見,謂之一切法界自身表。大日經五曰:「法界生如來身,一切法界自身表,化雲遍滿。」義釋十一曰:「一切法界自身表者,謂能令一切眾生悉知見也。謂如來身表普現色身,如彼大雲,遍於法界。雲是遍滿義也,言化身之雲,遍滿於法界,遍於十方世界,不可限量也。」
一切無上覺者句 (真言)稱百光遍照真言之[874A]暗字。大日經六曰:「此一切無上覺者句,於寺門尊處諸佛所說心。」
一切無障法印明 (印相)左右為刀印而向外二頭指著於側。口誦婆[言*我][口*縛]帝(世尊),蘇婆訶(成就)。見印田七。
一切流攝守因經 (經名)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之略名。後漢安世高譯。一卷。
一切如來諸法本性清淨蓮華三昧 (術語)稱大日如來所入西方妙觀察智大智慧門之蓮華三昧。由此而阿彌陀如來出生。見攝真實經上。
一切如來必定印 (術語)菩提心之德名也。以發一切如來菩提心,而為必定成佛,稱此謂之一切如來必定印。」大疏五曰:「次一偈,讚嘆行人,發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來必定印,為授大菩提記。」
一切如來所生印明 (印相)又曰三三昧耶攝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說。不動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請善明王及本尊,結此秘印皆雲集,以此如來所生印,想為閼伽奉獻,諸佛菩薩,諸尊賢聖,供養念誦,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內傳(金剛堅固內相傳)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於內心,(掌中)教令彰於外相也。佛口云二空(二大指),入於掌中者,兩部大日之智德(秘),又人法二空之智(淺)也。二空之妙理。即諸法之本源。兩部之極智。乃眾德之總括。佛法諸寶住其中。即此意也。二地豎開(檀慧堅開),係功德之母。譬如世間萬物。皆自地出生。一切之功德。均由菩提心([874A]本不生之義)而生。今表此義。即二地(二小)豎開也。見不動瑜伽要鈔。
一切如來金剛誓誡 (術語)如來三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結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師子吼,說諸法平等義故,立大誓願,當令一切眾生得如我故,欲善為眾生開淨知見故,以此警覺眾生及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為一切如來金剛誓誡。」
一切如來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術語)佛眼三摩地也。大日如來住於此三摩地而說攝一切大阿闍梨位真言。見瑜祇經大闍梨經品。
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 (修法)金剛頂經一曰:「成就一切如來金剛加持殊勝三昧耶智,得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同疏二曰:「如來在因位而入三昧耶智曼荼羅,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來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薩之法益,則堪任傳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頂之階位,以此而為初因,由三密四智印相應得一切如來之灌頂寶冠,為究竟三界之法王也。」
一切如來普賢摩訶菩提薩埵三昧耶 (術語)大日如來東方金剛手菩薩出生之三昧耶也。見略出經註一。
一切如來摩訶菩提金剛堅牢不空最勝成就種種事業三昧 (術語)稱北方不空成就佛之三摩地。見攝真實經上。
一切如來頂白傘蓋經 (經名)Sarvatatha%gatos!n!isasit’a|tapatra,原本為散斯克利圖語。為霍奇孫所發見。佛一時在三十三天時。說其眉間傳出之神咒及其功德漢譯佛典,似無可與之對當者。
一切如來入三昧耶遍一切無能障礙力無等三昧力明妃 (真言)入佛三昧耶真言之德名也。
一切法界決定智印 (術語)毘盧遮那之真言乃至天龍八部之真言,皆為使眾生入於法界而得決定智之法印。義釋八曰:「欲令此中普皆成就悉地果故,更說一切法界決定智印。」
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術語)稱毘盧遮那如來。大日經五曰:「其中如來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一切處無不相應真言 (真言)四攝菩薩真言也。四攝菩薩
一切虛空極微塵數出生金剛威德大寶三昧 (術語)稱大日如來所入南方灌頂智大福德門之大寶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寶生如來。見攝真實經上。
一分家 (流派)心識之一分說。即起認識作用之時。唯起於自體分。至於見分相分,乃自無始以來妄執之熏習,與能緣所緣相似,而發現之遍計所執也。安慧所立,與難陀之二分說,均非正義。
一心 (術語)謂萬有之實體真如也。止觀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奪,謂之一心。止觀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時,一心專志,更不餘緣。」探玄記三曰:「一心者,心無異念故。」教行信證文類三末曰:「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又,一心有事理之二種:無餘念為事之一心。入實相為理之一心。觀音義疏上曰:「一心歸憑,更無二意,故名事一心也,(乃至)理一心者,達此心自他共無,因不可得。」
一心合掌 (術語)心定於一處而合掌也。合掌者,表一心,「合掌」,法華經信解品曰:「右膝著地,一心合掌。」
一心歸命 (術語)一心而歸順於佛也。淨土論曰:「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一心正念 (術語)一心正念而歸於佛也。善導之觀經疏四曰:「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一心稱名 (術語)一心而稱佛名也。法華經普門品曰:「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一心專念 (術語)念佛之心專一也。往生論曰:「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善導之觀經疏四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遠,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一心念佛 (術語)念佛之心不二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一心不亂 (術語)一心而不散亂也。阿彌陀經曰:「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慈恩之阿彌陀經疏曰:「一心不亂者,專注無散也。」
一心金剛寶戒 (術語)天台宗相傳之菩薩戒名。依梵網經而立此稱。又名圓頓戒。其戒相僅為梵網之十重四十八輕戒。梵網經下曰:「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
一心敬禮 (術語)敬禮三寶之心不二也。法華懺法之初:「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佛,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法,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僧。」
一心頂禮 (術語)一心頭面禮拜也。觀音懺法曰:「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
一心三觀 (術語)又曰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或不次第三觀。為天台圓教之觀法,利根菩薩之所修習。原出於大智度論二十七所謂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論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意,天台智者大師之義因之而立。天台觀經疏曰:「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秪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又摩訶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蓋天台之意,在對於別教隔歷之次第三觀,而明圓教之不次第三觀也。別教之說,先修空觀,破見思之惑,得一切智,而證真諦之理,次修假觀,破塵沙之惑,得道種智,而知假諦恆沙之法門,後修中觀,破無明之惑,得一切種智,而證中道法身,故三觀次第而用之。圓教之說則不然,三觀融即於一心,不縱不橫,恰如伊字之三點,又如一剎那之法,有生住滅之三相,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舉一觀,即圓具三觀。謂舉一空觀,則假中亦空。以三觀悉能蕩相著故也。舉一假觀,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也。舉一中觀,則空假亦中。以三觀之當處皆為絕對故也。是即三觀祇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觀,任運具三。如是三一圓融,修性泯絕,非次第而入,非並別而觀,故得三惑破於一時,三智發於一心。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之三觀也。維摩經玄疏三,明一心三觀,有三意:一、所觀之境,即一念無明之心,因緣所生之十法界也。二、能觀,觀此一念無明之心,圓照三諦之理。三、證成,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古來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觀之論目。其餘諸教,絕不說一心三觀之旨。又見維摩經略疏七及止觀輔行五之三。
一心三智 (術語)三智於一心之上同時發得也。蓋在別教,修空觀得一切智,修假觀得道種智,修中道觀得一切種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觀,次第發得三智。而在天台圓教,則三觀融於一心,故即所發之三智,亦同時於一心證得,無前後並別云。原出大智度論二十七,彼文自為問答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答曰:實一切智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品說,欲令眾生得清淨心,是故如是說。」即是也。昔北齊之慧文,讀此文,豁然悟圓理之極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傳智顗,智顗依之證得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等之圓理,遂為開立天台一宗之基。此所以同宗以龍樹為高祖師也。
一心三惑 (術語)見思塵沙無明三惑融鎔於一心之意。又曰同體三惑。止觀輔行六之三所謂「見思尚乃即是法性,豈有塵沙在見思外,豈有無明在二觀後,三惑既即,三觀必融。」是也。蓋在別教,此三惑,其體各別,次第為隔歷三觀所破。而圓教則不然,唯就一惑之義用,有麤中細之別邊,且不過分三惑。即迷於絕對之一理之一惑,麤分名為見思。細分名為塵沙,極細分名為無明。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從而障三諦。麤分之見思,障真諦。細分之塵沙,障假諦。極細分之無明,障中道。然覈其實,則為一心之三惑,故一見一思,其體無非法界,見思之外,別無塵沙無明之可見。且能破之三觀,既融即於一心,則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時必破也。
一化 (術語)指如來一代之教化而言。天台觀經疏曰:「此約一化以明通。」【又】一時化益之意。法華玄義一上曰:「一期化導,事理俱圓。」三論玄義曰:「釋迦小乘一化,徒然虛設。」
一化五味之教 (術語)天台宗區別釋迦如來一代之教法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之五時。此五時之教法,託於涅槃經所出之五味喻,謂為五味之教。五味者乳、酪生酥、熟酥、醍醐,如其次第配於彼五時。五味法華文句六下曰:「四大弟子,深得佛意,探領一化五味之教,始終次第,其文出此也。」
一分菩薩 (術語)受一分戒之菩薩也。瓔珞本業經下曰:「有受一分戒者,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
一中 (術語)設齋食普及於一堂之中也。又云一普。聯燈會要洞山价禪師章曰:「令主事辨愚痴齋一中。」傳燈錄作一普。一普者及於一堂之義。象器箋十五有多解。
一中一切中 (術語)空假中三觀之中,中不惟為中觀之一,空觀假觀亦謂為中也。止觀五上曰:「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
一中劫 (術語)一個之中劫。時之名也。
一日 (術語)自日出至日沒之間也。
一日經 (術語)在一日中將一部經寫完。名為一日經。
一日齋 (行事)一日持八齋戒而精進也。
一日佛 (術語)一日清淨至暮,則為一日間之佛也。宗鏡錄二十三曰:「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一日三時 (術語)晨朝、日中、黃昏也。一日分晝三時,夜三時。印度古代之風。阿彌陀經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一月三舟 (譬喻)以月譬佛,三舟喻眾生之機感不同。謂同一之月,依舟之動止,而所見各有異也。華嚴經疏鈔十六上曰:「譬猶朗月流影遍應,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住之者見月不移。設百千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其去。」三藏法數四曰:「一月喻佛,三舟喻世間眾生見佛不同。」
一月三身 (譬喻)以一月譬法報應之三身。寶王論曰:「法身如月體,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蓋法身者常住之理。理體惟一。不遷不變。而能生出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一輪在天,影含眾水。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明了一切,無有差謬。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無有隱形。應身為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起。有感則通,無感則不通。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不現。雖然。此三者,原是一體,惟從用而立名耳。
一毛端 (術語)極少之稱。楞嚴經二曰:「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萬國土。」
一水四見 (譬喻)一境四心
一代 (雜語)人之一生也。
一代教 (術語)釋迦如來自成道至滅度一代中所說大小乘之諸教也。止觀義例下曰:「一代教法,會在法華。」
一代五時佛法 (術語)天台宗區別釋迦一代之教法,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之五時。四教儀曰:「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五時
一代三段 (術語)總括釋尊一代之說教,視如一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華嚴阿含方等般若諸經為序分。無量義經法華經普賢觀經為正宗分。涅槃經為流通分。此日本日蓮上人依傍天台五時教判,主張法華經中心主義之名目也。見觀心本尊鈔四種三段下。
一代半滿教 (術語)釋尊一代中所說有半字教、滿字教也。半滿教者,猶言大小乘。半滿教
一生果遂 (術語)於現在一生之間,經歷三往生也。第二十願,聞名係念之眾生,果遂其志願,以三生果遂之義釋之。然真宗以今生自雙樹林下往生之要門,轉入難思往生之真門,更出方便真門,歸入難思議往生之弘願,謂為一生果遂。
一生不犯 (術語)一生不犯戒律,不行婬,謂之一生不犯。
一生補處 (術語)彌勒,【又】,密教之釋義,一者一實之理,於初地菩薩之位,先得淨菩提心,自此一實,出生無量之三昧總持門。乃至至於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轉生補佛處,是名一生補處。大疏六曰:「今此經宗,言一生者,謂從一而生也。初得淨菩提心時,從一實之地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尼門。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長,當知亦爾。迄至第十地滿足,未至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轉法性生,即補佛處,故名一生補處。」梵Eka-ja%ti-pratibuddha。
一生補處菩薩最勝大三昧耶像 (圖像)稱三十臂之彌勒菩薩。彌勒
一生入妙覺 (術語)天台宗所說。三論,唯識等他宗之法門,非經三大阿僧祇劫,不得至於佛位(妙覺),然天台以圓頓之妙覺,信之,行之,則於現在世中得自凡夫位一躍直達於妙覺之佛果。謂之一生入妙覺。
一生所繫菩薩 (術語)與一生補處菩薩同。彌勒
一句 (術語)表詮一個之義理者為一句。唯識論二曰:「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俱舍論五曰:「句者謂章,詮義究竟,如說諸行無常等章。」秘藏寶鑰中曰:「一句妙法,億劫難遇。」碧嚴錄七則垂示曰:「聲前一句,千聖不傳。」
一句子 (術語)向上之那一句。子者語助。景德傳燈錄十四曰:「藥山上堂曰:我有一句子,未曾說向人。道吾出曰:相隨來也。」此為暗示無言無說無示無識之端的者。非云相對的言語文句之句。
末後一句 (術語)臨終最末之一句。即示悟最要之一句也。證道歌曰:「一句了然超百億。」禪林句集乾曰:「一句定乾坤,一劍平天下。」
一句投火 (故事)菩薩為聞一句之法而入大火坑也。佛祖統紀智禮傳曰:「半偈亡身,一句投火。」十華嚴經三十五曰:「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行故。假令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況小火坑而不能入。」
一句道盡 (雜語)以一句道破真理無所有之意。宋竹庵頌曰:「中論因緣所生法,一句道盡無剩語,我說即是空假中,朱簾暮捲西山雨。」見稽古略四。
一九 (術語)指彌陀而言。
一九之教 (術語)彌陀之教。迦才淨土論上曰:「二八弘規,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遲東夏。」
一九之生 (術語)謂九品往生也。迦才淨土論上曰:「二八之觀齊闊,一九之生同歸。」
一由旬 (雜語)里程名。由旬
一由繕那 (雜語)由旬之新稱。由旬
一四天下 (界名)指須彌山四方之四大洲而言。東弗於逮,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鬱單越是也。須彌
一四句偈 (術語)四句所成之一偈文也。心地觀經二曰:「勸諸眾生,開發此心,以真實法一四句偈施眾生,使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真實波羅蜜多。」
一目多伽 (經名)又作一曰多伽。十二部經
一白三羯磨 (術語)授戒之作法也。略作白四。亦謂之白四羯磨。白者表白,一白者,一讀表白文也。羯磨梵語,譯曰作業,即為授戒作業之義,是亦一種表白之文。三羯磨者,三讀羯磨之表文也。雖均是表白。而最初對大眾告白某行授戒作法之表文,謂之白。其次記授戒法於受者之表文,謂之羯磨。是為完全受戒。然則白四,亦曰白四羯。表白與羯磨。讀四度表文之意也。是授戒之作法上最為鄭重者。其白文如下:「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若僧時到,僧忍聽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白如是。」其次羯磨「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者,默然。誰不忍者說。」行事鈔資事記上三之二羯磨
一字 (術語)一個之文字。名之極少也。俱舍論世間品曰:「極微字剎那,色名時極少。」光記十二曰:「析名至一字,為名極少。」大方廣師子吼經曰:「法唯一字,所謂無字。」
一字文殊 (菩薩)以齒[口*臨]或體哩呬淫一字,為真言之文殊菩薩也。三摩耶形,為於青蓮華上載如意寶珠者。尊象為童子形。金色。半跏坐千葉白蓮華上。左手執青蓮華。其華上有如意寶珠。右手向外。五指垂下。作滿願之印。熙怡微笑。其首髻為一髻。故又稱一髻文殊。以此菩薩為本尊而修法,其法名一字文殊之法。祈產生虛疾等者修之。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謂「此咒能滅一切惡邪魍魎,是一切諸佛吉祥之法也。」又謂「若有女人產難時,取阿吒盧沙迦根或郎伽利迦根,誦之七遍,和以無蟲水摩之,塗於產女之臍中,兒即易生。或諸男子中箭之所,鏃入筋骨,拔之不出,則以十年酥三兩,咒一百八遍,安瘡中及食之,則箭鏃即出。」
一字不說 (術語)佛雖說八萬四千之法。而佛自證之法,則非可以言說說。又所說之諸教,有本來法性,而非為佛之創說。此義謂之一字不說。四卷楞伽經三曰:「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七卷楞伽經四曰:「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我於某夜。成最正覺。乃至某夜當入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語。佛言: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自證法。及本住法。云何自證法。謂諸佛所證。我亦同證。不增不減。證智所行。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云何本住法。謂法本性。如金等在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金剛經曰:「須菩提!於意如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同經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一字禪 (術語)雲門接人,好說一字,謂之一字禪。碧巖六則評唱曰:「雲門尋常,愛說三字禪:顧筡咦。又說一字禪。僧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什麼處懺悔?門云:露。又問如何是正法眼藏?門云:普。」大慧語錄十曰:「一字入公門,九牛拽不出。」
知之一字 (術語)唐釋宗密,自荷澤得悟入之處。謂知之一字,說破吾人之心性而無餘蘊。宗密之禪源都序上之二曰:「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寂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是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同上之二曰:「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他宗競播,欲求默契,不遇機緣。又思達磨懸絲之記,恐宗旨絕滅,遂明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善解一字 (術語)一字者,指律字而言。戒相種種皆解得律之一字也。涅槃經三曰:「善學戒律,不近破戒,見有所行隨順戒律,心生歡喜,如是能知律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善解一字。」四分律資持記下三之四曰:「一字即律字,以律訓法,總合大小開遮重輕,故雖博通,指歸一字。」
一字三禮 (術語)書經文,每一字,三次禮拜三寶也。
一字金輪 (佛名)一字金輪法
一字金輪法 (修法)具云一字金輪佛頂法。金輪佛頂者,尊體之名。以[87C0](勃嚕唵)之一字為真言。故謂之一字金輪。其德廣大無邊,勝於諸尊。其種子[87C1]名三身具足之咒,為秘中之甚秘者。三摩耶形為八輻輪。尊像為黃金色或白色。坐八葉白蓮華上。手結智拳印。頂有肉髻之形。其上更有髮髻。形如輪王。故名。祈一切悉地及除災,修其法。是五佛頂尊之一也。大日經疏五曰:明五佛頂「此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於一切功德中,猶如輪王具大勢力,其狀皆作轉輪聖王形,謂頂有肉髻形,其上復有髮髻,即是重髻也。」經軌如下。一字奇特佛頂經三卷,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一卷,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一字佛頂輪王經六卷,一字頂輪王瑜伽經一卷,金輪王佛頂要略念誦法一卷,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一卷,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一卷。
一字金輪佛頂法 (修法)一字金輪法之具名也。
一字佛頂真言與佛眼真言 (真言)一字佛頂輪王經曰:「即說一字佛頂輪王咒曰:娜莫(歸命),繕曼陀勃馱喃(普遍諸覺者),勃琳[合*牛](種子)。」次世尊說佛眼咒曰:「大善男子!若所在方處持此佛頂咒者,五百由繕那出世世間一切咒王悉無成住。(中略)十地一切諸大菩薩,亦怖是咒威德神力,何咒諸天小威力者。若常誦是一字佛頂輪王咒時,每當先誦此佛眼咒七遍,滿已又乃安誦是一字佛頂輪王咒時數畢已,又誦佛眼咒數一七遍,則得安穩無諸嬈惱。」真言修行鈔二曰:「一切散念誦之初,誦佛眼真言,以其為三部之佛母故也。大金剛輪之真言,以補闕分之故,最後誦之。又一字金輪真言,為悉地成就之咒故誦之。但以一字咒之功德勝於餘咒,餘咒之威光皆隱,故於一字咒之後,密誦佛眼咒七遍,鴆鳥入海,鱗類悉死,此時入以犀角,必能蘇生。故於儀軌中,以犀角譬佛眼咒。故深密之口傳,於一字之後,密誦佛眼真言七遍。
一字業 (術語)修習菩提道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之行業。遮那業六種之一。日本台家六祖智證大師所設。見台宗學則上。
一字輪王咒 (真言)金輪佛頂尊之咒文[87C0]Bhru%m%,見密咒圓因往生集。
一字佛頂輪王經 (經名)唐菩提流支譯,六卷。略曰五佛頂經。佛以金剛密跡主菩薩之請,入大三摩地,現大轉輪王之相,說一字佛頂輪王咒已,時大千震動,魔宮火起,地獄苦息,觀世音金剛主二大菩薩,悶絕躄地。佛復說一切佛眼大明母咒,二大菩薩即醒起身。次說白傘蓋頂輪王咒,次說光聚頂輪王咒,次說高頂輪王咒。共有十三品。
一字頂輪王經 (經名)唐菩提流支譯,同上。
一字經 (經名)菩提道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之略稱。
一字布身德 (術語)大日經悉地成就品及轉字輪品所說。以阿之一字布於身之一切處也。註轉字輪品曰:「或一切阿字,髮髻金色光,住白蓮華台,等同於仁者。」演奧鈔四十三曰:「或一切阿字者,謂以阿一字遍布金身,為一曼荼羅也。」
一百八 (名數)佛家慣用一百八字,又略作百八。
一百八遍 (雜語)念佛之遍數一百八也。一百八本為煩惱之數量。為對治此煩惱。故貫數珠一百八顆。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之曉鐘,亦此意也。煩惱下。
一百八臂金剛藏王 (明王)胎藏界之曼陀羅,位於第十虛空藏院之忿怒尊。有一百八臂,持各種之器杖。見胎藏界曼陀羅大鈔五。
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經名)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之略名。
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經名)金剛頂經毘盧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名。
一百八名梵讚 (書名)聖金剛手菩薩一百八名梵讚之略名。
一百五十讚佛頌 (書名)尊者摩咥里制吒造,唐義淨譯,一卷。以百四十八頌讚嘆佛德者。
一百一十城 (名數)善財童子以福城為起點,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識之城數。八十華嚴經七十八曰:「此長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轉南行,求善知識。經由一百一十善知識已,然後而來,至於我所。」六十華嚴五十九曰:「彌勒說曰:此童子者,昔於頻陀伽羅城,受文殊師利教,求善知識。展轉經由一百一十諸善知識,聞菩薩行,心無疲倦,次至我所。」
一百一十知識 (名數)善財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識也。經之結文,雖言經由一百一十諸善知識,而實際所說者,祇有五十四處,遇五十五知識也(德生與有德遇於同處)。然結為一百一十知識者,在五十五知識之下,以修行有當分與勝進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數也。又常曰五十三參者,謂五十五人中,文殊前後參兩度。又德生與有德在同處參見,各省去一名故也。五十三知識
一百八尊契印 (經名)金剛頂經毘盧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稱。
一向 (術語)意向於一處,無餘念,無散亂之心也。六十華嚴經五曰:「一向信如來,其心不退轉。」無量壽經下曰:「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善導之觀經疏四曰:「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探玄記八曰:「情無異念,故云一向。」【又】一向者,全也、專也、偏也。藥師經曰:「彼佛國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
一向宗 (流派)日本真宗之別名。以一向念佛為宗旨,故名。
一向記 (術語)向人問與以決定之答也。俱舍論十九曰:「若作是問,一切有情,皆當死不,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
一向出生菩薩經 (經名)佛說一向出生菩薩經,一卷。隋闍那掘多譯,攝於秘密部。對舍利弗說所謂入無邊門之陀羅尼者。
一向小乘寺 (雜語)總稱一向專學小乘不兼大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見大藏日本撰述部之顯戒論。
一向大乘寺 (雜語)總稱一向專學大乘不兼小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見大藏日本撰述部之顯戒論。
一印 (術語)一印相也,一印契也。印相
一印頓成 (術語)習得一印相而頓得成佛之利益也。【又】一法印之意,謂諸法實相唯一不二之真理也。玄義八之上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中略)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
一印會 (術語)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第六會。九會曼荼羅
一印二明 (術語)金胎兩部之大日菩薩印,皆為遍法界無所不至之塔印,其真言,金大日為[87A6],胎大日為[8740][877A][876A][87A4][8779]之五字明。金剛頂經曰:「諸法本不生(二地),自性離言說(二水),清淨無垢染(二火),回業等虛空(二風二空)。」是說無所不至之塔印也。【又】大日經真言品曰:「我覺本不生(二地),出過語言道(二水),諸過行解脫(二火),遠離於因緣(二風),知空等虛空(二至)。」是亦說無所不至之塔印也。然則兩部之大日,俱以塔婆為三昧耶行。故為一印。而兩部大日之種子[8740][87A6]兩相交替。故為二明。是曰一印二明。初傳法時。為秘而不授之印明。原雙紙云:「師傳云:體不變故,印為一也。說交替故,真言為兩種也。」口傳云:體不變故,為六大法界之體,無相無分別之義,說交替故,為設說之義也。又體不變者為口決云,兩部皆為一種之法身,故印為一也,住於理而說胎,名曰胎藏部。住於智而說金,名曰金剛頂部。故說有兩種。問以[8740]等五字為六大法界之真言可乎,以[87A6]之一字,亦為法界之真言如何?答曰:[87A6]為水大之種子,此[87A6]字引長,則其響為[8740]字即地大之種子,而於此地大之方形。切於角違。即為[876A]字之三角火轉,又折半此水圓形。即為[8765]之半月風輪,又於風大之半月合火大之三角,則為[8779]字之團形虛空輪,故[87A6]字具五大之種子。見賴瑜秘記。
一色 (術語)一色也。為微細之意。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雜語)一色一香雖為微細之物,而盡有中道實相之本體。天台立空假中之三觀而照一切諸法。為悟之極處。止觀一上曰:「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
一行 (人名)直隸鉅鹿人,姓張,本名遂,初就普寂出家。強記非凡,遊諸方究律藏。又得歷數算法之秘訣。唐玄宗聞其名,開元三年,敕入禁廷。九年,撰大衍歷九卷。十一年,製黃道儀。善無畏來,師就習密教。參與譯經。且撰大日經疏。又遇金剛智,受秘密灌頂。十五年,寂於華嚴寺。年四十五。諡大慧禪師。所著有大日經疏二十卷,七曜星辰別行法一卷,北斗七星護摩法一卷,梵天火羅九曜一卷,大毘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一卷,宿曜儀軌一卷,華嚴海印懺儀四十二卷等。見宋高僧傳五,佛祖通載十六。【又】(術語)專於一事也。善導之觀經疏一曰:「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
一行三昧 (術語)心定於一行而修三昧也。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三藏法數四曰:「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種。理之一行三昧者。為定心觀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中略)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起信論曰:「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六祖壇經曰:「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直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次,事之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之異名。一心念佛也。文殊般若經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見起信論義記下末,安樂集下,往生禮讚。
一行一切行 (術語)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稱之曰圓行。華嚴天台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觀一上曰:「眾生有大精進勇猛,佛說一行一切行,則四三昧。」探玄記一曰:「一行即一切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一行居集 (書名)八卷,清彭紹升著,紹升字允初,號尺木,別號知歸子。法名際清。因劉遺民高忠憲二公往來修學之地,皆名東林。故題其居曰二林。自號二林居士。居士治古文,言有物而文有則。熟於本朝掌故。所述事狀信而有徵,卓然可傳於後世。論學之文。精心密意,紀律森然,彙為二十有四卷,名二林居集。居士談內典之作,亦擇言爾雅。不涉語錄陋習。字字從性海中流出。發揮淨土之精義最多。為佛門之大著作。彙為八卷,名一行居集。
一光三尊 (圖像)彌陀如來與觀音菩薩勢至菩薩三尊,或釋迦與藥王藥上三尊,立於一光明中。謂之一光三尊。
一成 (術語)一人成道。或一事成就也。
一成一切成 (術語)一人成道即萬人成道。一事成就即萬事成就。一切例皆然。名之為事事無礙法界。此為華嚴經所明。華嚴大疏二曰:「有分之事,全同無分之理,故一小塵即遍法界。(中略)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中略)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
一地 (譬喻)以地譬眾生之佛性。一切之草木種子皆依地而生,一切之善根功德皆依一佛性而生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一地所生。」文句七上曰:「地,實相也。究竟非二,故名一。」法華義疏八曰:「一相謂一實相,合一地也。」
一多相容不同門 (術語)十玄門之一。玄門下。
一如 (術語)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名不二不異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三藏法數四曰:「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讚彌陀偈曰:「同乘一如號正覺。」教行信證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事物物曰理,稱其理彼此同相曰一如。故與顯教諸法同體之一如差異,蓋顯教之一如,一法界也。密教之一如,多法界也。吽字義曰:「同一多如,多故如如。」【又】(人名)明上天竺寺之僧。撰法華科註並撰大明三藏法數。見續稽古略三。
一如頓證 (術語)十方之人同乘一如之理而頓證菩提也。【又】一真如也。止觀八下曰:「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輔行八之三曰:「魔佛理一,故名為如。」
一如觀音 (圖像)三十三觀音之一。為乘雲飛行之像。
一因 (術語)一個之原因也。俱舍論六曰:「一因生法,決定無有。」瑜伽論釋曰:「證得一因,即成佛道。」
一妄 (術語)一片迷妄之心也。宗鏡錄一曰:「一翳在目,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恒沙生滅。」
一合相 (術語)世界為微塵之集合者。故稱世界為一合相。華嚴經大疏演義鈔曰:「一合相者,眾緣和合故。攬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陰等,以成於人,名一合相。」
一回忌 (術語)又名一周忌。死後滿一年之忌日也。此日多請僧行佛事。儒家曰小祥。十王經曰:「一年過此轉苦辛,男女修齋福業因,六道輪回仍未定,造經造佛出迷津。」年忌
一那由多 (術語)數名。那由他
一念 (術語)其說有二:(一)極短促之時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時節極促也。」教行信證文類三末曰:「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觀無量壽經曰:「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然其時限,諸說不同。仁王般若經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往生論註上曰:「百一生滅名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摩訶僧祇律十七,則謂「二十念名為一瞬頃,二十瞬名為一彈指,二十彈指名為一羅豫,二十羅豫名為一須臾,日極長時,有十八須臾,夜極短時,有十二須臾,夜極長時,有十八須臾,日極短時,有十二須臾。」此即一晝夜為三十須臾,一須臾二十分為一羅豫,一羅豫二十分為一彈指,一彈指二十分為一瞬,一瞬二十分即為一念之說也。又大智度論三十,引經論謂「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華嚴探玄記十八,謂「剎那茲云念頃,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此二說可為同意。彼翻譯名義集五,謂「剎那毘曇翻為一念」者,亦即以一念與一剎那解為同義也。(二)思念對境一次也。其義亦多。如天台,以陰妄剎那之心名為一念。又或以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淨土門諸派,以古來一念多念之論盛行,隨而一念之解,其說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稱彌陀果體所成就之佛智,謂為一念,所謂「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是也。如日本親鸞氏,以聞名信喜之心,名為一念,教行信證六,所謂「一念云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為一心。」是也。又依選擇集上,則謂「念與聲是一。」其證則引觀經下品下生「使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論十念即為十聲。故誦經謂之念經。誦法華謂之念法華。稱佛名謂之念佛。凡念字之義,雖通於觀念稱念,而彌陀之本願為稱念,故一念十念之念,即指稱佛之聲也。按義寂之無量壽經疏曰:「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此六字頃,名一念。」同疏一曰:「言一念者,以事究竟為一念,非唯生滅剎那等。」無量壽經上曰:「乃至十念。」同下曰:「乃至一念。」即一念十念之義也。
一念義多念義 (流派)又曰一念往生,多念往生。日本源空上人立念佛往生之宗,出其門者非一人,異解頗多。幸西立一念義。一念義者,凡夫之信心與佛智之一念相應,往生之業事自然成辨,不須多念之念佛也。隆寬立多念義。積念佛之功,往生之業事始為成辨,故一生之間念念相續,以待臨終,百萬遍之類也。
一念隨喜 (術語)歸依於法而信服之之念也。法華經法師品曰:「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念三千 (術語)天台宗之觀法,觀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諸法也。一心三觀,北齊慧文禪師於中論發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師於法華經發之。三千者,地獄,餓鬼,畜生,阿羅修,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境界為界,據由圓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則相乘而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十如之義,則相乘而為千如,此千如各有眾生,國土,五陰三世間之別,則相乘而為三千世間。於是一切之法盡矣。止觀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己,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止觀五曰:「問一念具十法界,為作念具?為任運具?答:諸性自爾,非作所成。如一微塵,具十方分。」
一念不生 (術語)超越念慮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頓教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頓教為華嚴宗所立五教之一,禪之宗旨當之。冠註曰:「通路云:一念不生等者,即心本是佛,妄起故為眾生,一念妄心不生,何謂不得名佛!故達磨碑云: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華嚴清涼國師對則天武后之語曰:「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見稽古略三。
一念相應 (術語)(一)謂無間道金剛喻定相應之智,唯為一剎那也。大般若經三百九十三有曰:「從此無間以一剎那金剛喻定相應妙慧,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麤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起信論云:「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又天台通教,以一念相應之慧,頓斷殘習,現帶劣勝應身而成佛云。是等為於無間道,斷盡最後一品習氣之慧,名一念相應也。(二)謂與靈知自性之一念相應也。法華玄義二曰:「果即一念相應,大覺朗然,無上菩提為習果。」蓋一念者,為靈知之自性。即始覺與彼本覺靈知之性,冥然不二,故曰一念相應。是等為佛果之理智冥合,不二之當體,名一念相應也。
一念相應慧 (術語)是定慧相應之一念,理智相應之一念,將成佛時之智慧也。智度論九十二曰:「住如金剛三昧,用一念相應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名為佛,一切法中得自在。」起信論曰:「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
一念業成 (術語)一念信阿彌陀佛之本願,而往生淨土之業成辨也。
一念萬年 (術語)謂剎那一念之心,而攝萬年之歲月無餘。
一念逾新羅 (雜語)即一念已逾海外之意。傳燈錄曰:「有僧問盛禪師如何是覿面事?師曰:新羅國去也。」東坡詩曰:「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
一佛 (雜語)一人之佛陀也。
一佛成道 (雜語)一佛成道於世間。則法界盡受其德。金剛錍曰:「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依正。」
一佛土 (術語)與一佛世界同。往生論曰:「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又】同一佛土。即彌陀之淨土也。
一佛乘 (術語)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華經所說。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同品曰:「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金剛頂一字頂輪王儀軌經曰:「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佛乘如來之頂法,等指諸佛體,是故名智拳。」
一佛世界 (術語)謂一佛所化之世界也。又曰一佛土或一佛國土。中阿含經十七,謂二佛無同時出現者,恰如轉輪聖王,一四天下同時無二人云。此為一佛教化,普及須彌四洲,更不須餘佛出世之意,即一佛所化之世界為一四天下之說也。然智度論五十曰:明五重世界,謂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世界,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復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海,復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種,復至其數無量,謂之一佛世界云。此論文,第二重與第五重,雖同為一佛世界,而五教章卷下,取華嚴之意,改第二重為世界性,第五重為一佛世界,此為終教所談一佛所化之範圍也。
一佛多佛 (術語)大乘有多世界一時出現多佛之論,在小乘則有異說。
一佛淨土 (術語)從一般之佛土,稱彌陀淨土曰一佛淨土。十疑論曰:「閻浮提之眾生,心濁多亂,偏讚一佛淨土,使專心一境,即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生。」又一佛土,即一佛淨土。皆指彌陀之淨土而言。
一坐食 (術語)謂比丘受頭陀法者,不數數食,及小食等。唯受一坐食。法於一坐中食,令滿足。更無坐食。設未滿足,有因緣起者,亦無更坐食。故名一坐食。
一即十 (術語)所謂一即十者。乃一至十之數。均由一相疊而成。若以一為本數,即單位。則舍一而不能有二至十。此所以一即二,一即三以至一即十也。易言之。二乃由本數之一為始。漸次成而為二。一之外別無二之本體也。由此以推。十亦由本數之一為始。漸次成而為十。一之外別無十之本體也。由是論之。一乃組成他數之一。非自性之一。若果為自性之一。則一終為一。不能成二至十之數。即能成二至十之數。其為組成他數之一可知矣。故此時所論之本數之一。為有體數。二至十為無體數。即空也。故一十相即。又一為有力數。二至十為無力數。故一十相入。根據此法而詳論之。一塵為主。一切佛土。悉在此中。一念為主。無量之時劫。亦盡在其中。此即大陀羅尼緣起之法門。華嚴一家之盛談者也。又一即多之意義。與上相同。見五教章中。
一即三 (術語)言一乘教即三乘教之意也。
一即六 (術語)謂眼等六根之中,一根返於真性則餘五根亦得解脫也。楞嚴經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又「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一即多多即一 (術語)一即十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術語)一與一切融即。其體無礙也。指月錄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銘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筆削記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傳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無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無罣礙。」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圓通,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永嘉禪師云:「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舍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華嚴經第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曰:「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為佛教中最究極之說。蓋以萬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雖現種種之差別相,而其本體中則無絲毫之差別。種種之法,悉為絕對,而與一切法鎔融時,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嘗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鹹味也。此妙旨在華嚴天台兩家發揮最多。即約觀法而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說。以一心三觀,示一境三諦之圓理,約觀境而傳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於諸法上說一塵一切塵,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眾生一切眾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識一切識等,或約修證迷悟等,使明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顯一切顯,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佛一切佛,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門一切門,一種一切種,一受一切受等。又約破立權實而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之解釋也。
一形 (術語)謂人之形骸存續之期間也。又名一期,一生涯。
一劫 (名數)一個之劫也。劫示長時,為梵語,有大中小之三劫。
一吹 (雜語)劫滅之大火,人一吹之。極言其力之弱小。佛藏經上曰:「譬如劫盡大火燒時。人以一唾能滅此火。又以一吹還成世界及諸天宮。於意如何。為希有不。」
一肘 (雜語)印度尺數名。俱舍論十二謂,七麥為一指節,三指節為一指,橫列二十四指為一肘,豎布四肘為一弓。西域記二謂,七宿麥為一指節,二十四指為一肘,四肘為一弓。據此而論,俱舍論之一肘,當一指節之七十二倍。西域記之說,僅當二十四倍。人指之廣狹不同,肘之長亦無一定,惟有一說,一尺八寸乃至一尺四寸為一肘,佛之量倍之。
一禿乘 (術語)斥佛道不具功德者之謂。止觀七下曰:「祇一禿乘,無法門具度。」
一角仙人 (人名)又名獨角仙人。過去久遠之昔,於波羅奈山中由鹿腹而生,頭有一角,形如人,故以為名。及長修禪定。而得通力。因惑於名扇陀之婬女,遂失其通力,出山為國之大臣。此一角仙人即今之釋尊也。扇陀即今之耶輸多羅女也。見智度論十七,經律異相三十九。
一位一切位 (術語)言得一位,則同時得一切位也。為華嚴經所明。與一門普門同。探玄記一曰:「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同卷曰:「若依普門,一位即一切位故,亦一運即一切運,名不思議乘。」
一法 (術語)一切事物盡備法則,故總名為法。一法者,猶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數四曰:「法即規則之義。」華嚴經十三曰:「惟以一法得出離。」
一法若有 (公案)「僧問古德:一法若有,毘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體界;去此二途,請師速道。」見會元十七,葛藤集下。
一法身 (術語)一個之法身。華嚴經十三曰:「一切諸佛身,惟是一法身。」法身
一法印 (術語)對小乘之三法印稱大乘之實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實相印之名。即諸法實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
一法句 (術語)謂一法也。句為章句之義。即謂絕待無為清淨之法身也。天親之淨土論,分極樂國土之莊嚴功德為十七句,如來之莊嚴功德為八句,菩薩之莊嚴功德為四句,總為三種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莊嚴,略說之,則說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淨句也。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蓋彼論立奢摩他(止),毘婆舍那(觀)之二觀中,觀二十九句現象之差別,即為毘婆舍那,觀一法理體之平等,即為奢摩他。初雖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而其機純熟,則止觀俱行,成柔軟心,二十九句即為一法句,一法句即為二十九句,廣略相入,得如實知見,差別即平等,平等即差別之妙理。
一法界 (術語)真如之理體也。界,為所依及所因之義。真如為生聖法之所依所因,故曰法界。唯一無二,故名一也。起信論曰:「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義記中本曰:「一法界者,即無二真心,為一法界。此非算數之一,謂如理虛融,平等不二故,稱為一,依生聖法故云法界,中邊論云:法界者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聖法依此境生,此中因義是界義故也。」
一法界心 (術語)超絕有無而離差別之心。二教論上曰:「一法界心,非百非,背千是。」
一味 (術語)如來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無二。故名一味。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涅槃經五曰:「又解脫者,名為一味。」深密經四曰:「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三藏法數四曰:「一味者喻法華一乘三教也。」法華經義疏八曰:「一味謂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一味禪 (術語)對階段的漸進的之禪而名頓悟頓入之禪曰一味禪。瑯琊代醉編三十二曰:「有僧辭歸宗云:往諸方,學五味禪,歸宗云:我這裏有一味禪,為甚不學?」
一味瀉瓶 (術語)又曰瀉瓶。一瓶之水瀉於他瓶毫無餘雜遺漏,以譬師資相承無遺餘也。八宗綱要上曰:「佛滅百年寫瓶無遺。」
一味蘊 (術語)無始已來,一味相續而轉之細意識也。是於經量部為輪迴之主體者。見異部宗輪論。
一剎 (術語)Ks!etra,一國土也。剎,掣多羅之略名。譯作土田。一佛濟度之境,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剎。見名義集七。
一剎那 (術語)Ks!an!a,謂時之極少。曰一剎那。俱舍論十二曰:「極微字剎那,色名時極少。」仁王經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俱舍論十二曰:「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無性攝論六曰:「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一盲 (雜名)一個盲目者。
一盲引眾盲 (譬喻)無門關曰:「拼身能捨命,一盲引眾盲。」
一門 (譬喻)謂出生死之道,譬如門也。法華經譬喻品曰:「唯有一門,而復狹小。」文句五上曰:「門者出要路也。」楞嚴經一曰:「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又入涅槃之門也。安樂集上曰:「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一門普門 (術語)亦曰一門即普門。言通一法則達一切法之道理也。大日經疏一曰:「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也。」
一空 (術語)三藏法數四曰:「一空者,謂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聖凡因果之法,雖種種不同,求其體性,畢竟皆空。」寂調音所問經五曰:「如瓦器中空,寶器中空,俱同一空,無二無別。」止觀七上曰:「方等云:大空小空,皆歸一空。」一空即法性實相。宋高僧傳五澄觀傳曰:「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空之中。」
一空一切空 (雜語)空假中三觀中,空不唯為空之一,假中皆為空也。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
一周忌 (行事)又名一回忌。死後滿一年之忌日。儒家名小祥。年忌
一周關 (雜語)與一周忌同。
一來向 (術語)四向之一,四向
一來果 (術語)四果之一,四果
一明 (術語)一陀羅尼也。明為真言陀羅尼之異名。此從佛口所出之陀羅尼,猶佛身所出之光明。故以為名。大日經疏十二曰:「破除一切無明煩惱之闇故,名之為明,然明及真言,義有差別。若心口出者,名真言;從一切身分,任運生者,名之為明也。」
一雨 (譬喻)教法之一味,譬之雨,佛雖說一味之法,然眾生隨機緣而有差別,如草木之於雨然。法華藥草喻品曰:「一雨所潤。」法華義疏八曰:「一味謂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一往 (雜語)一渡也,一通也。止觀七上曰:「一往然,二往不然。」法華論記二曰:「一往三藏名為小乘,再往三教名為小乘。」文句記五上曰:「言非盡理,故云一往。」
一宗 (術語)一個宗旨也。又指吾宗而言。西方要訣曰:「依此一宗。」輔行一之一曰:「一宗教門,文無假以為總者。」迦才淨土論曰「此之一宗,竊為要路。」
一炷 (雜語)燒香一次,又燈明一次。楞嚴經六曰:「於身上爇一香炷。」
一物不將來 (術語)公案名。言本來無一物之消息。即向上屋裏,空界無物。今一物亦不將來之意也。從容錄第五十七則曰:「嚴陽尊者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云:放下著。嚴云:一物不將來,放下個甚麼?州云:恁麼則擔取去。」是問一物不將來,即為既擔一物來,故為趙州所勘破。
一放一收 (雜語)一次把住,一次放行也。是為師家應學人機根之活手段,把住者抑學人,放行者縱學人。一放之時,森森羅列。一收之時,空界無物。謂擒縱與奪,有自在之狀也。見碧嚴錄第九十九則。
一枝花 (雜名)禪家語,謂金波羅華為一枝花。
一陀羅尼 (術語)陀羅尼一章。如尊勝陀羅尼,千手陀羅尼等。
一相 (術語)(一)謂為無二之相。即言無差別之諸相,平等一味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種,聖所稱嘆。」維摩經弟子品曰:「不壞於身,而隨一相。注肇曰:萬物齊旨,是非同觀,一相也。然則身即一相,豈待壞身滅體,而後謂之一相乎?」(二)對於異相而言,計一切法唯從一元而生之外道見解也。外道小乘四宗論,謂一切法言一者,外道僧法論師之說也。蓋中論八不中之非一,即非此僧佉之計。起信論,謂真如自性非一相,亦破此計。
一相一味 (術語)一相者,眾生之心體,詮一實之真如也,一味者,如來之教法,詮一實之理也。文句七上曰:一相者,眾生之心。同一真如相,是一地也。一味者,一乘之法。同詮一理,是一雨也。法華經義疏八曰:「一相謂一實相,合一地也。一味謂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一相三昧 (術語)禪定之名。六祖壇經曰:「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一相無相 (術語)渾然而現一相,為無相之意。智度論二十七曰:「一相所謂無相。」
一相智 (術語)證悟諸法一實相之智也。智度論六曰:「以此方便教諸弟子入一相智。」
一相法門 (術語)文殊功德莊嚴經下曰:「智上菩薩言:文殊師利以何一相而說於法?文殊師利言:善男子,云何所說一相法耶?智上菩薩答曰:文殊師利不見蘊及處界,亦非無見,亦非有見,於法無分別,亦無所分別,又不於法而見積集,亦不於法而見散失,是即名為一相法門(一)。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曰:若於法性,不違法性,不作種種分別,是凡夫法,是聲聞法,是緣覺法,是如來法,入於一相,謂遠離相,是即名為一相法門(二)。善見菩薩曰:若修行真如,而於真如無所思惟,亦不分別,此是甚深,是即名為一相法門(三)。無盡辨菩薩曰:諸法皆盡,究竟盡者乃曰無盡,說一切法不可盡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四)。善思惟菩薩曰:若於思惟入不思惟,彼無所思,亦不可得,是即名為一相法門(五)。離塵菩薩曰:若究竟不染於一切相,染無所染,亦不愛,不恚,不癡,不作一,不作異,亦非作,亦非不作,不取,不捨,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六)。娑蘗羅菩薩曰:若入甚深法,難測如大海,而於正法亦不分別,如是住,如是說,於自無所思,於他無所說,是即名為一相法門(七)。月上童真菩薩曰:若思惟一切有情,平等如月,而亦不思我及有情,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八)。摧一切憂闇菩薩曰:若遇憂慼而無所憂,而於憂箭亦不疲厭,云何有情起於憂根,所謂於我若有,於我住平等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九)。無所緣菩薩曰:若不緣欲界不緣色無色界不緣聲聞獨覺之法,不緣佛法,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十)。普見菩薩曰:若說法者,應平等說,其平等者,所謂空性,不於空性思惟平等,於平等法亦無所得,如是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十一)。三輪清淨菩薩曰:夫所說法,不違三輪。云何為三於我無所得?於聞不分別,於法無所取,如此名為三輪清淨,如是所說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十二)。成就行菩薩曰:若知不著一切法,如是知,如是說,不說於一字,所謂離言說故,若如是說一切法者,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十三)。深行菩薩曰:若樂瑜伽,知一切法,則於諸法而無所見,於彼若說,若無說者,於法無二,是即名為一相法門(十四)。」
一持 (術語)受持一佛名及一經文曰一持。不動經曰:偈文:「一持秘密咒,生生而加護,隨逐不相離,必送華藏界。」
一指頭禪 (術語)公案名。盡天盡地悉攝盡於一指頭上之意。景德傳燈錄第十一,金華俱胝傳,俱胝時為實際尼所勘破,憤慨不能措。偶以杭州天龍和尚到其庵。俱胝因問之。天龍時豎一指示之。俱胝即坐,大有所悟。由是常豎一指對學者參問,不別為提唱。當欲示寂,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由是一指頭禪,於禪家之間,大為喧傳。收於碧巖集第十九則及無門關第三則。
一段事 (術語)謂本體上之姿。此相自天地未成以前至崩壞以後,猶存續無始無終者。雖至於聖境亦無得。雖往於凡夫,亦不失底一大事也。雲門禪師曰:自古至今,祇是一段事,無是無非,無得無失,無生與未生。古人到這裏,放一線道,有出有入。
一面 (雜語)場所之一部也。法華經序品曰:「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一面器 (儀式)飾於護摩壇四方之六器。曰四面器。止在正面之一方者。謂之一面器。
一拶 (術語)禪語。謂匆促談話也。係師僧試弟子者。
一拶拶倒了 (雜語)為匆促談話已畢之謂。碧巖三十五則著語曰:「一拶拶倒了也。」
一品 (術語)經中之篇章曰品。梵曰跋渠Varga,巴Vaggo,譯作品。別之義也。
一品經 (雜名)經之全部有由多品合成者。分一品而書寫之,名曰一品經。各經均可書寫其一品。而其例則由書寫供養法華經為始。
一音 (術語)一音聲也,指如來之說法而言。維摩經佛國品曰:「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止觀七下曰:「一音殊唱,萬聽咸悅。」
一音教 (術語)教判名。佛唯以一音說一切教之意。鳩摩羅什並菩提流支所立。華嚴經疏第一,出一音教中。有曰:「然有二師:一、後魏菩提流支云: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二、姚秦羅什法師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上之二師,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然並為教本不分之意耳。」是即敘流支立大小並陳之義,羅什唱圓音異解之義者也。流支之說,並出於義林章第一,探玄記第一及五教章卷上等。謂佛於一音中,陳大小二乘之法,故稱大乘之機,聞大乘之法,而解其義,小乘之機,聞小乘之法,而解其義也。又法華玄義第十上,有曰:「北地禪師,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滿等教,但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一音說法,隨類異解。諸佛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但是一音教也。」是即指羅什圓音異解之義乎。而謂為北地禪師,則羅什以後,似有敷演其說以唱之者。又一音之義,婆沙論第七十九,頗有其說。
一界 (術語)一世界也。楞嚴經一曰:「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又】十界中任何界之一。玄義二上曰:「九界之權,一界之實。」
一食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頭陀
一城 (譬喻)以城譬小乘之涅槃。法華經化城喻品曰:「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二百由旬,化作一城。」文句七下曰:「防非禦敵,稱之為城。」
一衲 (衣服)又作一納。一枚之衲衣也。衲衣為僧衣之名。納衣。佛祖統記六慧思傳曰:「平昔禦寒,唯一艾納。」
一洛叉 (雜語)數名。落叉
一恒 (名數)一恒河沙之略。
一恒河沙 (名數)一恒河沙之數。恒河沙
一乘 (術語)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車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載人運於涅槃岸,故謂之乘。法華經專說此一乘之理。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同品曰:「諸佛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文句四上曰:「圓頓之教,為一佛乘。」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勝鬘寶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依法華論,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第十四名一乘經。起信論義記上曰:「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案方便品所說,即開會三乘之別執,悉歸趣於平等大會,等使一切眾生成佛道也。蓋大乘佛教中,所謂權大乘家,立一切有情為法爾,五性各別之說。故其中定性二乘及無性,畢竟無由成佛。是故諸佛之法,自不可無三乘之別。定性二乘,必由聲聞緣覺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薩種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華等經,或說唯有一乘者,是引攝不定性者,不使墮於二乘地,進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來密意之說也。又以所趣之真如無差別,三乘解脫等相等,故說為一乘耳。實則非無二三之別也。如大乘莊嚴經論第五,攝大乘論釋第十,廣列十義或八義意趣而論之。是為所謂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經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張也。至於實大乘則不然。蓋其所立之說,一切眾生,本無五性之別,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說三乘各別之法者,不過為對於權機假說之方便耳。此為所謂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教旨,天台華嚴等宗家所主張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華經,主對於三乘之人,說其教之所以方便,開會之,使歸於一佛乘,華嚴經主對於十地之大菩薩,廣說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儼賢首,分一乘而更論同教別教之二種。五十要問答上,謂「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孔目章一,謂「一乘之義,分別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華嚴經所說,方便乘有十義」云云。又五教章上,謂「一乘教義之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並廣釋述之。今擇要言之,則在同於三乘而說一乘為同教,於三乘全不共而別說一乘為別教。彼法華譬喻品所謂宅內所指之門外三車,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車,是別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三一不為別說。或謂一同於三,或謂三同於一,互相交參,是欲使成根欲性,進而入於華嚴別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三種:一、為存三之一乘,所謂不破三乘之疑執,亦不會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說為一乘。如攝大乘論之十義意趣是也。二、為遮三之一乘,會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別執,而說為一乘。如法華之同教一乘是也。三、為直顯之一乘,不對於二乘,故無可破,唯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之儀。如華嚴之別教一乘是也。又若經五教而論之,則總有五種之一乘。一別教一乘,如華嚴是。二同教一乘,如法華是。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是。是為頓教。所謂絕想亡言之邊,名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為終教。一性皆成之邊,名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為始教。如攝論之十義意趣是。
一乘法 (術語)一佛乘之法也。即法華之教義。
一乘家 (雜語)弘一佛乘之法者,尋常稱華嚴天台之二家,謂之兩一乘家。又對於弘三乘教者而稱弘一乘者用之。
一乘經 (經名)法華經也。此經為主明一乘法者。
一乘法門 (術語)一乘之法為入佛地之門戶。故曰法門。即法華經之所說。
一乘圓宗 (流派)天台宗之美稱。以彼宗弘宣一乘圓頓之妙義也。
一乘妙典 (經名)明一乘之理之妙典。即法華經是。又云一乘妙經。
一乘妙文 (經名)法華經文也。
一乘之機 (術語)可聞一乘法之根機者。
一乘菩提 (術語)言一乘為真實之菩提,非二乘三乘方便之菩提也。
一乘之珠 (譬喻)以譬妙法一乘珠也。出法華經五百授記品。「珠」
一乘一味 (雜語)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
一乘究竟教 (術語)一乘之法,為一代教中究意至極之教。即法華經是也。
本願一乘 (術語)彌陀之本願,為一乘之法。以本願使一切眾生盡成佛也。愚禿鈔曰:「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教者,絕對不二之教,一實真如之道也。」
一乘顯性教 (術語)圭峰所立五教之一。五教
一時 (雜語)巴利語翳迦三昧耶Ekam!samayam!之譯語。在某時之義。諸經之初,皆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等。天台觀經疏一,謂「今不論長短假實,說此經竟,總謂為一時。」
一莖草 (雜語)一莖之草,與梵剎或丈六金身,一如而不二也。從容錄第四則曰:「世尊與眾行次,以手指地云:云此處宜建梵剎。帝釋將一莖草,插於地上,云建梵剎已竟。世尊微笑。」又趙州語錄曰:「此事如明珠在掌,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老僧把一莖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用。佛即是煩惱,煩惱即是佛。」是漏心佛不二物我一如之消息也。
一夏 (術語)修夏時九十日安居之行也。本行經曰:「作一房與彼一夏安坐。」安居
一夏九旬 (術語)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為夏安居之日數。略曰一夏。
一俱胝 (雜語)一億也。希麟續音義曰:「一俱胝,梵語數名,此翻為億也。」俱致
一拳 (雜語)握拳也。
一拳五指 (譬喻)卷則一拳,開則五指,以喻總別一體之義。
一家 (術語)一宗一派一門名曰一家。大乘義章三曰:「一家宣說。」輔行一之五曰:「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圓旨。」
一家宴 (儀式)禪院之語。入院之節,不請他寺,唯供養寺內大眾。曰一家宴。見象器箋九。
一息 (術語)人間之一呼吸也。止觀四上曰:「一息不追,千載長往。」同七上曰:「一息不返,即名命終。」
一息半步 (雜語)自定起而經行時之步行法。即靜起座,先於呼吸之間,舉左足,進於右足之半,於次之呼吸,舉右足,與左足相並,次自左足始,進十步乃至二十步,則轉右而返,就原座云。如淨禪師語曰:一息半步,此古佛之法也。近來之長老,曾無知者。
一根 (術語)一類之根性也。妙玄一上曰:「一根一緣,同一道味。」【又】為眼等六根任何根之一。楞嚴經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一流 (術語)同一流類。法華文句八上曰:「此二千人,或是學,或是無學人,同是一流。」捨毘尼義鈔上之一曰:「眾生行別,不能一流。」
一隻眼 (術語)與所謂頂門眼同。真正見物之一個眼也。碧巖八則[乖/土]示曰:「具一隻眼,可以坐斷十方,壁立千仞。」
一浮漚 (譬喻)浮漚,水泡也。以大海中之浮漚喻人身。楞嚴經二曰:「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同經三曰:「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有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一殺多生 (雜語)殺一人救多人也。殺生雖為罪惡之業,然殺一人,得生多數之人,則卻為功德。瑜伽論第四十一曰:「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思維,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云。涅槃經第十二,記仙豫王殺害世惡婆羅門,以其因緣卻不墮地獄。行願品疏鈔五,引報恩經文以明一殺多生之因緣。報恩經七曰:「有一婆羅門子,聰明黠慧,受持五戒護持正法。婆羅門子緣事他行,有五百人,共為徒侶。前至嶮路,五百群賊,常住其中。賊主密遣一人,歷伺諸伴,應時欲發。爾時賊中復有一人,先與是婆羅門子,親善知識,故先來告語。爾時婆羅門子,聞此語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語伴,懼畏諸伴害此一人;若害此人,懼畏諸伴沒三惡道,受無量苦;若默然者,賊當害伴;若害諸伴,賊墮三惡道,受無量苦。作是念已,我當設大方便利益眾生,三惡道苦,是我所宜。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斷此賊命,使諸同伴安隱無為。」
一真 (術語)又名一如。亦曰一實。皆為絕待之真理也。一者無二,以平等不二之故謂之一。真者離虛妄之義,所謂真如也。
一真法界 (術語)華嚴宗所用極理之稱。猶天台家用諸法實相之語也。唯識論九曰:「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華嚴大疏曰:「往復無際,動靜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大疏鈔一曰:「以一真法界,為玄妙體。」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塵盡足為一真法界也。其體絕待故曰一,真實故曰真,融攝一切萬法。故曰法界。乃華嚴經一部之主意。三藏法數四曰:「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
一真地 (術語)悟一真法界理之位也。四十二章經曰:「視平等如一真地。」道沛註曰:「平等視眾生,如一真地。以一真法界,絕自他也。」
一真無為 (術語)言一真法界之體為無為自然。楞嚴經八曰:「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長水義疏曰:體即真如。無漏清淨一真法界。此法界體。具如是無方妙用。故云本然。」
一宿覺 (術語)稱永嘉玄覺禪師也。傳燈錄曰:「永嘉禪師詣曹溪,語契六祖。六祖歎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之一宿覺。」
一連 (雜語)以線繫之,曰一連。
一異 (術語)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異曰異。皆為偏於一方之思想。中論因緣品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嘉祥疏二曰:「不一不異,治外道計執一異障。」智度論二十曰:「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
一婆訶 (物名)希麟續音義曰:「一婆訶,下音呵,梵語也,此云圖,又作[竹/耑]同,音市緣反,即倉圖也。」婆訶
一寂 (術語)謂寂滅一理也。五教章上曰:「一相一寂。」冠註曰:「一相一寂,即一事一理。」止觀大意曰:「於一寂理,不分而分。」
一偈 (雜語)規定字數句數,以三字乃至八字為一句,以四句為一偈。見偈字下。涅槃經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華經法師品曰:「妙法華經,一偈一句。」
一途 (術語)以途譬一義理也。安樂集上曰:「徑舉大車,亦是一途。」戒疏一之上曰:「一途之釋也。」[乖/土]裕記一曰:「義匪通方,故曰一途。」
一麥 (雜語)量名。俱舍論十二曰:「七蝨為[麵-面+廣]麥,七麥為指節,三節為一指。」
一麻 (故事)世尊苦行之日,僅食一麻一米。麻,麻子也。智度論三十四曰:「如釋迦文佛,於漚樓頻螺樹林中,食一麻一米。諸外言:我等先師,雖修苦行,不能如是六年勤苦。」
一旋一咒 (術語)在佛之周圍一旋之間,誦畢一次陀羅尼也。摩訶止觀第二上,明半行半,坐三昧中,引大方等陀羅尼經:「禮竟,以志誠心悲泣雨淚,陳悔罪咎竟,起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遲不疾,不高不下。」
一脫 (術語)三德中解脫之一德。文句記四中曰:「三德中之一脫。」
一假一切假 (術語)空假中三觀中,假不唯言假觀之一。空觀中觀皆謂為假。止觀五上曰:「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
一理 (術語)同一之理性也。華嚴大疏二曰:「一理齊平故,說生界不增不減。」法華文句記六中曰:「由一理故,偏通一切。」
一理隨緣 (術語)但理隨緣
一唾 (術語)與一吹同,言其力弱小也。
一唾消世界火 (譬喻)佛藏經上曰:「無明相中,假名相說,皆是如來不思議力。譬如有人嚼須彌山,飛行虛空,石筏渡海,負四天下及須彌山,蚊腳為梯,登至梵宮,劫盡燒時,一唾劫火即滅,一吹世界即成,以藕絲懸須彌山,手接四天下雨。」止觀五下曰:「劫火起時,菩薩一唾火即滅。」性靈集一曰:「一唾能銷百界火,一朝能滅萬人愁。」
一眼之龜 (譬喻)大海有龜,腹有一眼。隨波浮遊於中,遇大木之穴則乘之,偶風吹來,遂覆此木,龜仰向其腹之一眼,當於浮木之孔,見日月之光,此譬希有難逢之際遇(見十住論之鼇眼持頭),盲龜之喻少異之。法華經莊嚴王品曰:「佛難得值,如優波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十住論八曰:「人身難得,如大海中有一眼鱉頭入板孔。」
一莊嚴三昧 (術語)觀得諸法一昧相之三昧也。見智度論四十七。
一道 (術語)一實之道也。六十華嚴經六曰:「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八十華嚴經十三曰:「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離。」涅槃經十三曰:「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大日經疏十七曰:「一道者即是一切無礙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場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獨一法界,故言一也。」涅槃經二十五曰:「一道者,謂大乘也。」
一道法門 (術語)稱[8740]阿字之一門曰一道法門。大日經六曰:「吾今演說差別道一道法門。」大疏十七曰:「謂一切法不出阿字門,即是一道也。道者謂乘此法,有所至到之義也。一道者即一切無礙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場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獨一法界,故言一也。」
一道神光 (雜語)謂自己本具之光明,即虛靈不昧之心光是也。從容錄第三十一則頌曰:「一道神光,初不覆藏。」又隱山和尚頌曰:「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莫把是非來辨我,浮世穿鑿不相關。」即其例也。
一道無為心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境心,一如本淨心。一道者,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離諸造作及有為無為之別執,名為無為。是蓋謂真言行者,超三劫中,於第二劫雖了達萬有唯心,心外無別法,而恐沈沒於真如無為之中,故知於此住心,不壞因緣,而證法界之理,同時不動法界,隨緣自在顯現,而作為萬有,即體達因緣之生滅,是法界之生滅,法界之不生滅,是因緣之不生滅,而離有為無為之別執也。大日經第一住心品曰:「謂空性者,離根境而為無相無境界,離諸戲論而等於虛空。無邊之佛法,依此相續而生,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由是此住心,亦名為空性無境心。若以此住心寄在顯教,則當於天台。摩訶止觀第一有曰:「云何為一?一實不虛故,一道清淨故,一切無礙之人從一道出生死故。」所以此住心。又名如實一道心。蓋天台一乘,盛談諸法即實相,唯色即唯心,言心色之體無二,依正含於理內,根境備於性中,泯境智於一如,故其分齊恰似真言行者第八之住心,是以配之於天台也。顯教雖以此分齊為終極,然真言行者,不許停滯於此處。金剛界儀軌云:「身證十地,而住於如實際,空中諸如來,彈指驚覺告言:善男子!汝所證之處,是一道清淨,金剛喻三昧及薩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此為足。應滿足普賢,方成最正覺。」是乃謂進而發足第十秘密莊嚴心。可開金剛寶藏也。
一圓相 (術語)在禪門為悟之對照而出之圓相也。有圓相之商量者,自慧忠國師始。傳燈錄五曰:「師見僧來,以手作圓相,相中書曰字,僧無對。」碧巖六十九則曰:有南泉一圓相之公案。「南泉、歸宗、麻谷,同去禮拜忠國師。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畫一圓相云:道得即去,皈師於圓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泉云:恁麼則不去也。」
一業 (術語)一業因也。同一之業因也。俱舍論十七曰:「一業引一生,業能圓滿。」一業引未來世一生之意。
一業所感 (術語)各人為同一之業。而感同一之果也。又名共業共果。
一筆勾 (術語)謂破除一切也。蓮池大師作七筆勾歌訣勸世,有五色金章一筆勾,魚水夫妻一筆勾等七首。謂一切塵緣,皆可消除淨盡也。今亦謂前事不提,曰一筆勾銷。
一源 (譬喻)以水源譬一個之原理也。大集經八曰:「諸法無二,無有分別,一昧一乘,一道一源。」三論玄義曰:「一源不究,則戲論不滅。」
一[拱-共+桀]手 (雜語)Vitastf,尺度名。又名一磔手、一張手、一折手,張中指與大指之長也。又[拱-共+桀]字,作磔、[(打-丁)*((麗-鹿)/木)]、[(打-丁)*((牙*牙)/米)]、析。字典曰:「[拱-共+桀]陟格切,音磔。手度物也。」同曰:「磔陟格切,音摘,張也、開也。」玄應音義曰:「磔,古文[(庌-牙)乇]同,知格反,通俗文,張申曰:磔,廣雅,磔張也,開也。炘曰:古文[(庌-牙)乇]當作[厂@乇]。玉篇云:[厂@乇]亦作磔,開[厂@乇]也。」然則[拱-共+桀]磔二字可通用。他皆假借。行事鈔中曰:「佛[拱-共+桀]手,尺量不定。今總會諸部,校勘是非。僧祇佛[拱-共+桀]手長二尺四寸,明了論同之。善見云:中人三[拱-共+桀]手長佛一[拱-共+桀]手。多論云:佛一[拱-共+桀]手凡人一肘半。五分佛[拱-共+桀]手長二尺。」行事鈔下曰:「今依五分,佛一[拱-共+桀]手,長二尺。准唐尺者,則一尺六寸七分強。」詳於資持記中二之一,下一之二。名義集三曰:「磔周尺,人一尺,佛二尺。」釋氏要覽上曰:「佛一[拱-共+桀]手,長二尺四寸。」壒囊鈔十五曰:「一[(打-丁)*((麗-鹿)/木)]手者八寸。(中略)智證之雜記云:一[(打-丁)*((麗-鹿)/木)]者,散舒中大兩指以為一析。」
一[拱-共+桀]手半 (雜語)造佛之尺也。壒囊鈔十五曰:一[拱-共+桀]手半者,一尺三寸也,即自母之肘節以至腕節也。或云一尺二寸、一[拱-共+桀]八寸,半乃四寸也。人在母胎之時,至第二十七日,人相皆備。以手推面,蹲踞而坐。其時身體之長,與母之一[拱-共+桀]手半齊等故也。但此亦非人人皆同,略有差異。概言之,一[拱-共+桀]手半,大約為普通之一尺或一尺二三寸。造佛之所以取一[拱-共+桀]手半者,乃取胎內等身之義。吾人出生之後,藉養育而得五尺八寸等之身體。
一著 (術語)猶言一事也,宗論三曰:「向上一著,千聖不傳。」梵室寓談曰:「有名異而實同者,如台宗謂之一心三觀,賢首謂之一真法界,相宗謂之勝義唯識,禪宗謂之向上一著,蓋未始少異也。」
一萬僧會 (行事)會僧一萬人而作法事也。若會千人則曰千僧會。
一萬八千人 (雜語)謂從劫初已來,惡王殺害親父者,有一萬八千人。此說出觀無量壽經。
一會 (術語)讀經及說法之會座。多人會合曰會。無量壽經上曰:「菩薩大士,不可稱計,一時來會。」阿彌陀經曰:「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一遍 (雜語)誦一度佛名及經文也。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曰:「若讀誦此陀羅尼一遍,如上等事,悉得隨意。」南岳願文曰:「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遍。」【又】(人名)日本時宗之開祖。名智真。號一遍。
一滅 (術語)四諦中之滅諦也。成實論一諦品曰:「以一諦得道,所謂為滅。」三論玄義曰:「就成實義,但會一滅,方乃成聖。」歸敬儀中曰:「事分三義,宗成一滅。」(三義,戒定慧也)。
一缽 (物名)三衣一缽為比丘生活之質素也。缽梵語缽多羅之略。譯曰意量器。。秘藏寶鑰中曰:「僧尼一缽。」
一解脫 (術語)法華經方便品曰:「佛說一解脫義。」文句記四中曰:「一解脫者,昔教三人,同一解脫。」涅槃經三十二曰:「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
一微塵 (術語)極微分子。為物質之最小者。極微。首楞嚴經三曰:「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止觀一下曰:「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心中具一切佛法。」輔行一之五曰:「寶性論云:有神通人,見佛法滅,以大千經卷,藏一塵中,後有人破塵出卷。」
一葉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為乘於一片之蓮葉中故,而有此名。
一間 (術語)舊云一種子。言不還向中一種之聖者,雖斷欲界修惑八九品然猶有一品或二品之餘殘,更可受欲界之生者。俱舍論二十四曰:「一間者,間謂間隔,彼餘一生為間隔故,不證圓寂,或餘一品欲修所斷惑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有一間者,說名一間。」玄應音義二十四曰:「一間,梵言翳迦鼻至迦Ekavi^cika,翳迦此云一,鼻至迦此云間,言有一間隙在,不得般涅槃也。舊云一種子者,梵言鼻豉迦Bijika,此言種,斯或譯者不善梵言,或筆人不尋本語,致玆訛失也。」
一普 (術語)普及一堂之意。一中
一喝 (術語)喝為張口出叱叱之聲也。禪家祖師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門下二世法嗣,馬祖道一,嘗於其弟子百丈參之之時,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謂其門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參,蒙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見傳燈錄六。碧巖八則評唱曰:「德山棒,臨濟喝。」禪林句集坤曰:「一喝大地震動,一棒須彌粉碎。」註曰「贊臨濟德山句」蓋盛用棒喝為德山臨濟已後之事。
一喝商量 (公案)「臨濟問僧: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麼生會?僧擬議,師便喝。」見臨濟錄,會元十一等。
一惑 (術語)一類之妄惑也。歸敬義中曰:「元立三學,同傾一惑為宗。」
一極 (術語)一實至極之道。至理不二故曰一。無量義經序曰:「一極正覺,任機而通。」三論玄義曰:「法華會三乘,同歸一極。」止觀義例上曰:「若異若同,同入一極。」
一超直入 (術語)頓速驀直超入於本覺地也。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意,謂不屈著於他之教相言句,不依賴於念佛修懺,直徹見自己是何物,到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真境也。永嘉證道歌有曰: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與所謂單刀直入同義。
一等 (術語)一樣平等也。無量壽經上曰:「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又同一之階級也。
一虛 (術語)一樣空之事也。肇論曰:「齊萬有於一虛。」
一期 (術語)人之一生也。唯識論五曰:「無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滅。」四念處三曰:「佛一期諸大經,門門不同。」妙玄義一上曰:「一期化導,事理俱圓。」
一尋 (雜名)尺度名。八尺曰尋。無量壽經下曰:「諸聲聞眾,身光一尋。」
一棒 (雜語)禪宗祖師,提撕弟子振棒而警醒之。一喝
一路 (術語)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嚴經五曰:「此阿毘達磨,十萬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長水之義疏曰:「唯此一路,能通至彼。」傳燈錄七,盤山語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一訶子 (雜語)一阿黎勒果也。名義集三曰:「訶黎勒,新云訶梨怛雞,此云天主持來,此果為藥,功用至多。」四十二章經曰:「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訶梨勒
一揣食 (飯食)又曰一搏食。作丸而食也。比丘唯一度受一揣之食,其後不增加為二度。又名節量食,乃十二頭陀行之一。大乘義章十五曰:「揣者,手握物使堅固也。」揣食
一無礙道 (術語)生死與涅槃融和無障之悟道也。往生論註下曰:「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
一筆三禮 (雜語)繪佛像寫經文每一筆三次禮拜也。
一塵 (術語)一微塵也。為物質之極小者。涅槃經十曰:「一塵一佛。」華嚴經五十一曰:「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悉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悉明見,破塵出經卷,普饒益眾生。」
一塵法界 (術語)一微塵即法界也。圓悟錄一曰:「一塵含法界,一念遍十方。」
一境 (術語)一種之境界也。碧巖四十六則評唱曰:「古人垂示一機一境,要接人。」
一境三諦 (術語)空假中三諦,融即於一境之意。又曰圓融三諦,不思議三諦。是天台圓教之說。諸法無自性,故為空,因緣所成,故為假,即空即假,故為中。如是一一之境,三諦之理,鎔融相即,三一一三,無礙圓融,為絕對不可思議也。法華玄義第一,謂此妙諦為天然之性德。蓋此意也。但就三千即空假中之意言之,則有山家山外之異義。山家之智禮,謂三諦皆具三千。山外之神智,謂三千定是妙假。固執空中不具三千。
一境四心 (雜語)同一之境由見之者不同而生差違也。又名一水四見。唐譯攝大乘論釋第四,有「謂於餓鬼自業變異,增上力故,所見江河,皆悉充滿膿血等處,魚等傍生,即見舍宅遊從道路,天見種種寶莊嚴地,人見是處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虛空無邊處定,即於是處唯見虛空」云云。大明三藏法數第十八題之為一境四心:一、天見是寶嚴地。二、人見是水。三,餓鬼見是膿血。四,魚見是住處。
一場[怯-去+麼][怖-布+羅] (雜語)[怯-去+麼][怖-布+羅]為梵語,譯曰慚愧。即一場之慚愧也。碧巖集第一則,達磨渡江至魏,有「不免一場[怯-去+麼][怖-布+羅]」之語。此外禪宗語錄多用之。
一漚 (譬喻)一水泡也。楞嚴經六曰:「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一蓋 (故事)一天蓋也。維摩經中所說不可思之神變。維摩經佛國品曰:「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一際 (術語)彼此二邊無分別也。智度論十九曰:「涅槃際,世間際,一際無有異故。」宗鏡錄二十二曰:「法報雖分,真化一際。」
一寧 (人名)號一山。台州人。俗姓胡氏,長入佛門,待郡之鴻福寺無等融公。二年,辭入四明山,隨普光寺處謙,習法華諸經。後受律宗台宗之教旨。元成宗欲遣有道名僧,勸化日本歸附,眾推一寧。大德三年,成宗賜金襴之僧伽梨,並妙慈弘濟之號。敕使東航。日本疑為游偵,禁錮之。師晝夜禪誦。悠然樂道。未幾,解禁。迭主建長圓覺南禪諸寺。年七十一寂。有偈曰:橫行一世,佛祖吞氣,箭已離弦,虛空墜地。日本人列入本國高僧傳。
一說部 (流派)又曰執一語言部。梵名猗柯毗毘與婆訶利柯Ekavyavaha%rika,又Ekabyohara,或作鞞婆訶羅。小乘二十部之一。為佛滅二百年頃,由大眾部中分裂之一派。從大眾部現在有體過未無體之說而出。立一切法無有實體但有假名之說。故有此名。異部宗輪論,謂此部之說,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說也。意謂諸法為唯一之假名。無體可得。即乖於本旨。所以分別名一說部。從所立為名也。慈恩及賢首分小乘二十部為六宗,名此部為諸法但名宗。判為分通大乘。文殊問經卷下註執一語言曰:「所執與僧祇同,故言一也。」雖然,非也。何則,若其所執,與大眾部(僧祇)之本旨相同,則無立別部之必要也。
一障者 (術語)又名自性。喻本有之見修二惑,無始無明也。瑜祇經第七品曰:「時會中有一障者,不從空生,亦不從他方而來,忽然而現,諸菩薩各如醉人,不知所從來處。(中略)時障者忽然現身,作金剛薩埵形,於頂上現一金剛輪,足下現一金剛輪,兩手中各現一金剛輪,又於心上現一金剛輪,遍身於光照觸會中。」此五輪為心,左手,足下,右手,頂上。如其次第為中,東,南,西,北,之五方五部,以表五秘,即中央係金剛薩埵,四方即欲觸愛憎之四菩薩,障者作此五秘密,為表示無明即明之義。
一個半個 (雜語)極少之數也。南泉禪師所謂會取佛未出世時尚不得一個半個之類是也。但原非禪語。而出於道安習鑿齒之故事,秦符堅陷襄陽。謂左右曰:我以十萬之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安公一人,習鑒齒半人也。習鑒齒跛一足,故戲之為半個。
一團心識 (術語)與密教所說肉團心同。父母所生血肉身中之一團,其狀似蓮華開合之心臟,為意識之所存者,故遂以心臟直解一團之心識也。肉團心
一實 (術語)真如也。一,平等之義,名平等之實相曰一實。三藏法數四曰:「一實諦,謂一實相中道之理也,無有虛妄,無有顛倒,名一實諦也。」四教義一曰:「諸佛菩薩之所證見,審實不虛,謂之為諦。」
一實乘 (術語)一實之教法也。教法能乘人到涅槃之岸,故曰乘。
一實相 (術語)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
一實觀 (術語)一實之觀法也。寶積經百十二曰:「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皆消滅。」
一實相印 (術語)諸法實相之一法印也。即對於三法印而謂諸法實相之一理也。妙法蓮華經方便品曰:「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嘉祥疏四曰:「為人說於實相,印定諸法。」三藏法數四曰:「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印者信也,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一法印
一實境界 (術語)悟一實之境界也。占察經下曰:「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往生要集中本曰:「此一實境界,即是如來法身也。」
一實無相 (術語)一實之妙體,絕待不二而離諸虛妄之相,是曰一實無相。無方圓之相,如水之妙體。此即諸法之實相也。無量義經曰:「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
一實圓頓 (雜語)讚嘆法華之教旨也。謂一實之理,具圓頓之功德,圓頓者,言圓滿頓速之義。為功德圓滿,成佛頓速也。
一實圓乘 (術語)明一圓頓之旨之教法:「即法華經是也。」
一實圓宗 (流派)說一乘實相之教法。無礙圓滿之宗旨也。指天台宗而言。
三權一實 (術語)天台宗所立藏通別圓四教中,前之藏通別曰三權,後之圓教為一實。玄義七上曰:「因中則有三權一實,在果則四實而無權。」四教儀集注上曰:「設三種權,扶一圓實。」
本願一實 (術語)如來之本願,即一實之理。教行信證文類三本曰:「道者即是本願一實之直道。」
真如一實 (術語)真如即一實之理。教行信證文類三本曰:「真如一實之信海。」
一髻 (雜語)頂上結一髻也。古梵志中有此風。
一髻羅剎王菩薩 (菩薩)住於胎藏界曼陀羅第一蘇悉地院之忿怒尊名。有大火炎髻,身色青黑,有四手。見秘藏記下,曼陀羅大鈔五。
一髻羅剎女 (異類)羅剎名。孔雀王經曰:「有大羅剎女,名曰一髻。是大羅剎婦,居大海岸,聞血氣香,於一夜中,行八萬踰繕那。」
一髻羅剎法 (修法)一髻羅剎尊之修法也。見一髻尊陀羅尼經。
一髻尊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一髻尊陀羅尼經。唐不空譯。一卷。
一髻文殊 (圖像)頂結一髻之文殊菩薩也。與五髻文殊,八髻文殊有別。修文殊一字法時,則畫此尊。文殊
一蓮 (雜語)一蓮華也。與蓮臺同。
一蓮之實 (雜語)於同一淨土之蓮臺上結成佛之實也。
一蓮托生 (術語)往生淨土,托生於同一之蓮華中也。阿彌陀經所謂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也。
一增 (術語)由人之定命十歲起,每百歲增一歲,達於八萬四千歲之定命間。俱舍論光記十二曰:「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佛祖統紀三十曰:「以人壽八萬四千歲,百年命減一年,至十歲,復增至八萬四千歲。」
一增一減 (術語)經劫之間人壽一增一減也。俱舍論光記十二曰:「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一增一減之間,新譯家稱曰中劫。俱舍論十二曰:「此洲人壽經無量時,至住劫初,壽方漸減。從無量減,至極十年,即名為初一住中劫。此後十八,皆有增減。謂從十年增至八萬,復從八萬減至十年,爾乃名為第二中劫。次後十七,例皆如是。於十八後,從十歲增,極至八萬歲,名第二中劫。」舊譯家名此一增一減曰小劫。佛祖統紀三十曰:「如是一減一增,為一小劫,二十增減為一中劫。」
一篋四蛇 (譬喻)以一篋盛四蛇,喻一身之四大和合也。涅槃經二十三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贍養餧飼。臥起摩跣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當准法戮之都市。」四卷金光明經一曰:「地水火風,合集成立,隨時增減,共相殘害,猶如四蛇,同處一篋,四大蚖蛇,其性各異。」止觀一下曰:「三界無常,一篋偏苦。」
一慮 (術語)專一心慮也。歸敬儀中曰:「論美四修,經歎一慮。」
一箭道 (雜語)里程名。法華經藥王品曰:「其樹去臺,盡一箭道。」同嘉祥疏十一曰:「一箭道者,二里也。」
一燈 (譬喻)以一燈明喻智慧破迷闇。華嚴經七十八曰:「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大集經一曰:「譬如百年闇室,一燈能破。」楞嚴經六曰:「身然一燈,燒一指節。」
一緣 (術語)同一類之機緣,同一種之因緣也。妙玄一之上曰:「一根一緣,同一道味。」大集經三十八曰:「行住坐臥,常係一緣。」
一機 (術語)一類之機緣也,謂當受同一種教之動機也,碧巖四十六則評唱曰:「古人垂示一機一境,要接人。」【又】一機關也。楞嚴經六曰:「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柚,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一機一境 (術語)機謂屬於內而慟於心者。境謂屬於外而顯於形者。釋尊拈華為境,迦葉會其消息,破顏微笑,為機。又如煙為境,見之早知是有火,為機。碧巖錄馬大師不安則垂示,有曰:「一機一境,一言一句,且圖有個入處。好肉上剜瘡,成窩成窟,大用現前,不存規則。」此即機境也。涉於言句者,欲暫使學人有入處,誘引之方便耳。真個之大用現前,非拘於此規則者。雖然,機境非絕對的不用著,祇忌學人執之而已。一說,非真個自性徹見之師,徒拈槌豎拂,以對學人而擬禪機者,名為一機一境之禪者。
一諦 (術語)對於二諦三諦而言。謂究竟無二之實義也。與所謂一實諦同。涅槃經第十三曰:「文殊白佛言: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義諦。有善方便故,隨順眾生,說有二諦。」是世諦即第一義諦,言有二諦者,示方便之意也。法華玄義第二明一諦之意義,謂譬如醉人,其心眩亂,視日月山川等,悉皆迴轉,而醒人但見不轉,不見轉,眾生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雖謂有二諦,而世諦如轉日,實唯為本日之一諦也。又毘婆沙論第七十二,解一諦之說頗多。有謂滅諦為一諦,有謂道諦名為一諦,乃至評家謂四諦,亦是世諦,亦是第一義諦云。又勝鬘經,謂四聖諦中,三諦是虛妄法,不真實,一滅諦為真實諦。」義林章第二末,謂勝鬘經說為一實諦,是唯如來藏乃為一實,餘有起盡云。案智度論八十六曰:「聲聞人以四諦得道,菩薩以一諦入道。」
一[月*葛] (術語)又作一臘。僧受戒經一夏曰一[月*葛]集韻曰:「臘或作[月*葛]」[月*葛]為冬祭,乃一年之終也。說文曰:「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而佛立安居之制,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定安居之期日。以此安居為僧家之一歲,謂之法臘,又曰法歲。其屬於夏期者,曰夏臘,又有僧臘戒臘之名。釋氏要覽下曰:「夏臘即釋氏法歲也,凡序長幼,必問夏臘,多者為長。」又作一老。稱法[月*葛]第一長老。戒臘
一盧舍 (雜語)一俱盧舍之略。俱盧舍
一檀構 (修法)灌頂式道場之莊嚴。有一檀構與兩檀構之二種。兩壇構者,金胎兩部之曼荼羅,莊嚴於兩壇也。一檀構者,金胎之兩部隨受法之前後而各嚴其一壇也。普通用者,均一壇構。見金剛界式幸聞記。
一翳 (雜語)言為他所障蔽也。傳燈錄十曰:「福州芙蓉山靈訓禪師,初參歸宗。問:如何是佛?宗曰:我向汝道,汝還信否?師曰:和尚發誠實言,何敢不信?宗曰:即汝便是。師曰:如何保任?宗曰:一翳在眼,空華亂墜。」此言一障蔽物在眼,則見空華之亂墮,不得認虛空之實性也。空華為空中之花。視為有而無實體者。宗鏡錄一曰:「先德云:一翳在目,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恒沙生滅。」
一縷一觸 (雜語)言得袈裟之一絲,及觸袈裟一度。皆得無量之功德也。文句記三中曰:「龍得一縷,牛角一觸。」同私記三本曰:「龍得一縷,牛角一觸者:龍得袈裟一縷,免金翅鳥難;牛角一觸架裟,免畜身。」往生要集指麾鈔九曰:「龍得一縷者,廣見法苑四十七,經律異相四十八,大部補注六等。牛角一觸者。箋難第一云,曾以角觸袈裟,後改報為僧聞法等,未見出處,後更追注。」
一鎚 (譬喻)如鎚之作器。以喻說法而開發眾生之機也。祖庭事苑五曰:「鎚當作椎。」椎,鐵椎。智覺心賦曰:「如王索一椎之器。」
一鎚便成 (術語)一言之下大悟徹底也。祖庭事苑五曰:「雪峰問投子云:一椎便成時如何?子云:不是性[(付-寸+(品/木))/心]漢。峰云:不假一椎時如何?子云:不快漆桶。」
一觸 (雜語)一縷一觸
一斷 (術語)斷一煩惱也。
一斷一切斷 (術語)謂斷一煩惱,即有斷一切煩惱之道理也。華嚴宗依無盡緣起之理而盛談此旨。五教章三曰:「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故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是此義也。」
一蟣 (雜語)數量名。為隙塵之七倍。俱舍論十二曰:「積七牛毛塵,為隙遊塵量,隙塵七為蟣,七蟣為一蝨。」梵Liks!a%。
一轉語 (術語)機轉之一語,謂發揚轉翻心機之格外語句也。向於公案而吐意見時所說者。碧巖九十一則曰:「請禪客各下一轉語。」傳燈錄百丈章曰:「黃檗曰:古人祇錯對一轉語,五百生墮野狐身。」
一舉萬里 (雜語)行腳抖擻之行也。止觀七下曰:「若遁跡不脫,當一舉萬里,絕域他方,無相諳練,快得學道。」
一識外道 (流派)外道名。謂人身中有一心魂,常由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而攀緣外境,恰如六窗之室內畜猿猴者。行事鈔下曰:「一識外道如一室六扃,獼猴遍歷,根亦如是,一識外道通遊。」
一類 (雜語)彼此相似也。唯識述記七末曰:「一類者是相似義。」
一轍 (術語)一軌轍也。止觀五上曰:「斯一轍之意。」法華文句二之下曰:「千車共一轍。」
一臘縛 (雜語)量名。臘縛
一顛迦 (術語)闡提
一願建立 (術語)彌陀之四十八願中,本第十八之一願而立宗旨。
一闡提 (術語)Iccha%ntika,為無成佛之性者。舊稱,一闡提。譯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義。涅槃經五曰:「無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闡提,諸佛世尊,所不能治。」同二十六曰:「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闡提。」涅槃經疏十曰:「古來云:闡提具含眾惡,不知的翻,唯河西翻為極欲,言極愛欲之邊,此即於總惡之內,取一事為翻。例如涅槃名含眾德,亦無的翻,而翻為滅度者,亦是總中取此一事為翻。」新稱,一闡底迦,譯曰樂欲,樂生死之義。「阿顛底迦」。又作一顛迦。楞嚴經六曰:「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長水之義疏曰:「一顛迦,即斷善根者。」
二種一闡提 (名數)一為斷絕一切善根之極惡人不成佛者。一為濟度一切眾生之大悲菩薩不成佛者。皆名一闡提。入楞伽經二曰:「一闡提者,無涅槃性。(中略)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大慧!云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作如是言,彼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說,捨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憐愍眾生作盡眾生界願者,是為菩薩。大慧!菩薩方便作願,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
謗法闡提 (術語)二種中之第一種名謗法闡提。
斷善闡提 (術語)亦為二種闡提中第一種之稱。因誹諦大乘法斷滅一切之善根者。
大悲闡提 (術語)此為第二種之通名。以大悲誓願,欲度盡一切眾生而後成佛者。故己無成佛之期。何則,以眾生盡有成佛之期也。因之亦名一闡提。
一闡提杖 (雜名)涅槃經三十八曰:「是經能為一闡提杖。」
一闡底迦 (術語)一闡提
一魔萬箭 (雜語)意謂微少之惡,亦極可怕也。歸元直指有曰:「見一魔事,則萬箭攢心。聞一魔聲,則千錐劄耳。」
一寶 (譬喻)以寶譬一心之靈性也。寶藏論曰:「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識物靈照,內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號玄玄。」
一覺 (術語)與覺同。即一悟也。金剛三昧經曰:「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起信論曰:「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一體 (術語)外相雖異而其本性則一。故曰一體。涅槃無名論曰:「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法界觀曰:「情與非情共一體。」
一體速疾力三昧 (術語)一體而具速疾力之三昧也。大日經疏一曰:「毘盧遮那,本行菩薩道時,以一體速疾力三昧,供養無量善知識,遍行無量諸度門。」大疏六曰:「一切如來一體速迅三昧者,謂入此三昧時,則證知一切如來,皆同一法界智體,於一念中,能次第觀察,無量世界海,微塵數等諸三昧門。知如是如是若干眾生,於彼三昧門中,應得入道。知彼善知識,已為若干眾生作種種因緣,未為若干眾生作種種因緣。或有眾生入如是法門,不可得超昇成佛,入餘法門,久遠稽留不得成佛。如是等種種根性不同,進趣方便皆亦隨異。乃至遊戲其中,次第修習出入超世間,於一一門,各得能成就無量眾生,故名一體速疾力三昧也。」
一體三分 (術語)摩醯首羅天與那羅延天梵天為一體,而亦三分也。外道小乘涅槃論,謂「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說,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為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也。」吉藏中論疏第一末,謂「外道明有三天,即是彼家三身,自在天為本,如內法身佛,應為韋紐,如內應身佛,韋紐臍中化為梵王,如內化身佛。」此中韋紐,與那羅延同視。
一體三寶 (術語)慧海禪師曰: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經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一體三身自性佛 (術語)於己色身內歸依法報化三身佛也。六祖壇經曰:「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二入 (名數)一理入,眾生深信本具之理性,於理無所疑,謂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謂之行入也。金剛三昧經上曰:達摩所說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捨妄歸真,則聖凡等一,與理冥符而無分別,寂然無為,名曰理入。行入則有四者:一、報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時,當念我往昔劫中,捨本逐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之果熟,甘心忍受,都無冤訴。此心生時,與理相應,是體冤進道,故名報冤行。二、隨緣行,眾生無我,皆緣業轉,苦樂齊受,若受勝報榮譽之事,皆是過去宿因之所感,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不增減,八風不動,冥順於道,謂之隨緣行。三、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求,名之為求,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希求,是真無求,順道而行,故謂之無所求行。四、稱法行,性淨之理名之為法,法體無慳貪,順之而行檀,乃至法體明朗而無痴闇,順之而行般若,如是稱法而行六度,名為稱法行。見少室六門第三門二種入。
二八 (雜語)觀經所說之十六觀也。迦才淨土論上曰:「二八弘規,盛乎西土。」
二九韻 (術語)梵語示動詞之變化,名為丁岸哆聲,有十八之不同,名為二九韻。寄歸傳四曰:「二九韻者,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別,言有十八不同,名丁岸哆聲也。」底彥多
二九五部 (術語)小乘之宗,計有二九十八部之分派,又律宗有五部之分派。
二二合緣 (術語)謂於別相念住位,觀身、受、心、法、四法之中,以第四之法與他三法合為二法而緣觀之也。即合法與身,法與受,法與心而觀之。
二七曼荼羅 (術語)日本覺鍐上人所傳之五輪九字曼荼羅也。五字輪九字輪合為十四字輪,故曰二七。五字九輪明秘密釋曰:「二七曼荼羅者,大日帝王之內證,彌陀世尊之肝心,現生大覺之普門,順次往生之一道。」
二十天 (名數)一大梵天王、二帝釋尊天、三多聞天王、四持國天王、五增長天王、六廣目天王、七金剛密跡、八摩醯首羅、九散脂大將、十大辯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韋馱天神、十三堅牢地神、十四菩提樹神、十五鬼子母神、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宮天子、十八月宮天子、十九裟竭龍王、二十閻摩羅王。見諸天傳。
二十空 (名數)
二十部 (名數)小乘之分派有二十。小乘
二十二門 (名數)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門分別十八界:一、有見無見,二、有對無對,三、善惡無記之三性,四、欲色無色之三界,五、有漏無漏,六、有尋有伺無尋無伺,七、有所緣無所緣,八、有執受無執受,九、大種所造,十、積聚非積聚,十一、能斫所斫,十二、能燒所燒,十三、能稱所稱,十四、五類分別,十五、得成就,十六、內外,十七、同分法同分,十八、三斷,十九、見非見,二十、六識內幾識所見,二十一、常無常,二十二、根非根。
二十二門 (名數)諸佛大仙欲依自在三昧之力,安一切眾生,以出生自在勝三昧一切所行諸功德無量之方便而度眾生,即由其三昧出生二十二門也。如供養如來門、一切布施門、具足持戒門、無盡忍辱門、無量苦行精進門、禪定寂靜三昧門、無量大辯智慧門、一切所行方便門、四無量神通門、大慈大悲四攝門、無量功德智慧門、一切緣起解脫門、清淨根力道法門、聲聞小乘門、緣覺中乘門、無上大乘門、無常眾苦門、無我眾生門、不淨離欲門、寂靜滅定三昧門、隨諸眾生起病門、一切對治眾法門等。
二十二品 (名數)謂三十七道品中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之二十二種也。以此皆在見道之前而分之。仁王經上曰:「二十二品,十一切入。」
二十二根 (名數)
二十七宿 (名數)星宿
二十八天 (名數)欲界之六天與色界之十八天及無色界之四天也。色界之天數有異論,薩婆多部立十六天,經部立十七天,上座部立十八天。大乘則據上座部。見四教儀集註中。
二十八生 (名數)與二十八有同。
二十八有 (名數)又名二十八生。謂欲惑九品潤二十八生也。
二十八見 (名數)二十八種之不正見也。雜集論十二,引大法鏡經中說二十八不正見。因明大疏上曰:「二十八見蟻聚於五天。」
二十八祖 (名數)台家依付法藏傳,從摩訶迦葉至師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三祖,若加第三祖商那和須同時之末田地,則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師子尊者而窮盡也(止觀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說出於慧炬之寶林傳,成於明教之傳法正宗記。明教以達磨多羅禪經之達磨多羅為菩提達磨之別名,而證之以付藏傳為謬書可燒。二十八祖:傳燈錄一,傳法正宗記二曰:一摩訶迦葉、二阿難尊者、三商那和修、四優婆[毛@(鞠-革)]多、五提多迦、六彌遮迦、七婆須蜜。八佛陀難提、九伏馱蜜多、十脅尊者、十一富那耶舍、十二馬鳴大士、十三迦毘摩羅、十四龍樹尊者、十五迦那提婆、十六羅[目*侯]羅多、十七僧伽難提、十八伽耶舍多、十九鳩摩羅多、二十闇夜多、二十一婆修盤頭、二十二摩拏羅、二十三鶴勒那、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二十六不如蜜多、二十七般若多羅、二十八菩提達磨。是於付法藏傳之二十三祖加第七之婆須蜜與婆舍斯多已下之四人也,而四明之四教儀,以六義難之。
二十八宿 (名數)星宿
二十八輕戒 (名數)
二十四[病-丙+包] (名數)九相隨一[病-丙+包]相有二十四,[病-丙+包]有二十[病-丙+包]。
二十五有 (名數)有字。涅槃經二十五曰:「被無明枷,繫生死桎。達二十五有,不能得離。」
二十五部 (術語)金剛界之五智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則為二十五部。秘藏記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轉有無量部。」且約阿[門@(人/(人*人))]佛言之,則阿[門@(人/(人*人))]佛為中台之法界體性智,薩王愛喜之四菩薩為其餘之四智。更約金剛薩埵言之,則金剛薩埵為中台之法界體性智,欲觸愛慢之四眷屬為其餘之四智。金剛界理趣會之曼荼羅是也。如是一一之法,皆具五智,則有無盡無數之意。故謂之無量部。
二十五神 (名數)持五戒,則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擁護其身。見灌頂經一,法苑珠林八十八。 T0001a.JPG T0001b.JPG T0001c.JPG
二十五條 (衣服)袈裟之一種。在大衣中,此為最大。以二十五條之布橫綴之。每一條豎綴長布四,短布一(四長一短)。
二十五諦 (術語)數論外道
二十五點 (雜名)一夜五更,每更五點。遂為二十五點。五更
二十九有 (名數)二十九生也。有字
二十唯識 (書名)唯識二十論之名。
二十唯識論疏 (書名)又名二十述記。二卷。法相宗慈恩著。釋唯識二十論。
二十億耳 (人名)Sron!akot!ivim%sa,比丘名。佛在世時證阿羅漢果。足下毛長二寸,足不踏地,為弟子中精進第一,智度論二十二曰:「沙門二十億耳,鞞婆尸佛時作一房舍,以物覆地,供養眾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樂果,足不踏地,生時足下毛長二寸,柔軟淨好,父兄歡喜,與二十億兩金,見佛聞法,得阿羅漢,於諸弟子中精進第一。」增一阿含經三曰:「勇猛精進堪任苦行,所謂二十億耳比丘是。」
二十犍度 (名數)犍度為梵語Khan!d!a,譯作章篇。戒律,於作持門之戒,區別為二十類。四分律三十一卷至五十三卷。編集之為二十篇。如受戒犍度、說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藥犍度、迦稀那衣犍度、俱睒彌犍度、瞻波犍度、呵責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滅諍犍度、尼犍度、法犍度、房舍犍度、雜犍度等。
二十五方便 (名數)台家修禪之法,分方便與正修二道,先為方便行,有二十五種,其次正修十乘觀法。二十五種之方便行,分為五科:一、具五緣:持戒清淨(離三業之非)、衣食具足(蔽形凌飢)、閒居靜處(山林蘭若)、息諸緣務(學問猶廢何況俗事)、近善知識(資我身長我道)。二、訶五欲:訶色(色如熱鐵丸)、訶聲(聲如塗毒鼓)、訶香(香如憋龍之氣)、訶味(味如沸密湯)、訶觸(觸如臥師子)。三、棄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此五法蓋覆心神,使不能發定慧,故名為蓋。四、調五事:調心不沈不浮,調身不緩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眠不節不恣,調食不飢不飽,五事各須中庸。五、行法:欲(欲離妄想顛倒欲得禪定智慧)、精進(持戒棄蓋初中後夜勤行精進)、念(賤世法貴禪定智慧之念)、巧慧(籌量世樂與禪定智慧樂之得失輕重)、一心(念慧分明見世間之苦患與定慧之尊貴)。止觀四曰:「此二十五法通為一切禪慧方便,諸觀不同,故方便亦轉。」四教儀曰:「依上四教修行時,各有方便正修,謂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中略)此二十五法為四教前方便,故應須具足,若無此方便者,世間禪定尚不可得,豈況出世妙理乎?」
二十五圓通 (名數)圓而通於法性之實者,謂之圓通。眾生之機緣萬差,欲得圓通,須依種種之法,佛於楞嚴會上,對菩薩聲聞,問本何法而得圓通。菩薩聲聞,各舉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種,即六塵六根六識七大也。此中始於陳那之圓通聲塵至觀音之圓通耳根而終,論圓通雖無優劣,而如來特使文殊選擇,取耳根之圓通者,因此方之人耳根聰明,入法易也。而聲與耳根為初後者,是首尾相貫之意也。一音聲,陳那之圓通,即聲塵也。二色因,優波尼沙陀比丘之圓通,即色塵也。三香因,香嚴童子之圓通,即香塵也。四味因,藥王藥上二法子等之圓通,即味塵也。五觸因,跋陀婆羅之圓通,即觸塵也。六法因,摩訶迦葉等之圓通,即法塵也。七見元,阿那律陀之圓通,即眼根也。八息空,周利槃特迦之圓通,即鼻根也。九味知,憍梵缽提之圓通,即舌根也。十身覺,畢陵伽婆蹉之圓通,即身根也。十一法空,須菩提之圓通,即意根也。十二心見,舍利弗之圓通,即眼識也。十三心聞,普賢菩薩之圓通,即耳識也。十四鼻息,孫陀羅難陀之圓通,即鼻識也。十五法音,富樓那之圓通,即舌識也。十六身戒,優波離之圓通,即身識也。十七心達,目乾連之圓通,即意識也,十八火性,烏芻瑟摩之圓通,即火大也。十九地性,持地菩薩之圓通,即地大也。二十水性,月光童子之圓通,即水大也。二十一風性,琉璃光法王子之圓通,即風大也。二十二空性,虛空藏菩薩之圓通,即空大也。二十三識性,彌勒菩薩之圓通,即識大也。二十四淨念,大勢至菩薩等之圓通,是見大,即根大也。二十五耳根,是觀音之圓通,即六根中之第二,即耳根也。見楞嚴經五六。
二十五菩薩 (名數)影護念佛行者之菩薩也。十往生經曰:「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遣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普賢菩薩、法自在菩薩、師子吼菩薩、陀羅尼菩薩、虛空藏菩薩、佛藏菩薩、菩藏菩薩、金藏菩薩、金剛藏菩薩、山海慧菩薩、光明王菩薩、華嚴王菩薩、眾寶王菩薩、月光王菩薩、日照王菩薩、三昧王菩薩、定自在王菩薩、大自在王菩薩、白象王菩薩、大威德王菩薩、無邊身菩薩,是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觀念法門曰:「又如十往生經說,佛告山海慧菩薩以及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願往生者,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
二十八部眾 (名數)千手觀音有孔雀王二十八部之大仙眾,二十八部者,一方有四部,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部,四維各有一部,通為二十八也。千手經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眾,常當擁護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經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則二十四部。四維各一部,合為二十八部。」千手觀音。【又】毘沙門第四天王,各有二十八部之鬼神眾。金光明經三曰:「散脂鬼神大將及二十八部諸鬼神等,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中略)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我當與此二十八部大鬼神往至彼所,隱蔽其形,隨逐擁護是說法者。」最勝王經五曰:「我等四王與二十八部藥叉大將,並與無量百千藥,以淨天眼過於世人觀察擁護此贍部眾。」
二十八宿經 (經名)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之略名。
二十八大藥叉 (名數)二十八部眾
二十唯識順釋論 (書名)成唯識寶生論之異名。
二十四不相應法 (名數)俱舍宗立十四不相應法。而唯識宗分不相應法為二十四類。以假立色心心所之分位。如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弟、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是也。
二十四周減行 (名數)於中忍位減緣減行之時,每一周,減一行,則三十一周,為三十一之減行。其四種目之減行,攝收於減緣,故少去七減行,為二十四周減行。
二十八品 (名數)法華經一部有二十八品。經論之篇章謂之品。
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術語)一切菩薩欲證圓覺而修禪定有二十五種之差別。謂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而生,其禪定有三種之別,一、奢摩他,此譯作止,靜行也(安於無為也)。二、三摩缽提,此譯作觀,幻行也(修有為之幻行也)。三、禪那,此譯作思惟,寂行也(靜幻皆亡也)。於此三行,單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有二十一人;三行圓修者有一人;因而有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禪定,謂之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圓覺經曰:「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二十五壇別尊法 (修法)為破二十五有各別供養,二十五尊之護摩法也。
二十九種莊嚴 (名數)莊嚴
二力 (名數)自力他力也。為淨土門所談,以眾生自身之三學為自力,以彌陀之願力為他力,捨自力而歸他力,乃淨土門之至極也。略論曰:「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又】一、思擇力,思擇正理而對治諸障之力也。二、修習力,修習一切善行而使堅固決定之力也。見華嚴經疏八。【又】有力無力也。為華嚴宗所談。論萬法之彼此相入以此二力。五教章中曰:「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中略)自有全力所以能攝他,他全無力故所以能入自,他力自無力反上可知。」
二人俱犯 (術語)台宗用語。藏通別三教之人為麤人,圓教之人為細人,在法華以前,以圓教之人與前三教之人俱住,皆為有過之人。以譬彼之圓教不若法華之圓也。釋籤一曰:「總結前四味不立妙名,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屬麤,如麤人細人二俱犯過,從過邊說,俱名麤人。」
二六 (雜語)十二也。
二六之緣 (雜語)十二因緣也。
二六之願 (雜語)藥師如來之十二願也。
二六之難行 (雜語)悉多太子十二年之苦行也。
二六時中 (雜語)一晝夜十二時也。是我國之曆法。若印度則為六時或八時。虛堂錄曰:「二六時中,拋三作兩。」應庵錄曰:「二六時中,一動一靜。」
二天 (名數)日天月天也。又一同生天,此天與其人生於同時者,二同名天,此天與其人同名字者。此二天常隨逐其人而護之。見華嚴經六十。又梵天與帝釋天也。
二天三仙 (名數)中論列二天。百論列二天三仙。合之則為二天三仙。二天者,摩醯首羅天與毘紐天也。三仙者第一迦毘羅仙,為數論外道,第二優樓僧佉,為勝論外道,第三勒沙婆,為苦行外道也。輔行十曰:「一切外人所計,不過二天三仙。」中論一曰:「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韋紐天生。」百論一曰:「有人言:韋紐天(秦言遍勝天)名世尊。又言: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天)名世尊。又言迦毘羅、優樓迦、勒沙婆等仙人,皆名世尊。」
三天四仙 (名數)二天加鳩摩羅天則為三天,三仙加若提子則為四仙。智度論二曰:「如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如韋紐天,秦言遍聞,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鳥;如鳩摩羅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雞持鈴提赤幡騎孔雀;皆是諸天大將。」入大乘論上曰:「諸外道不解因緣,而起四執。僧佉所說有計一過,優樓迦計異,尼健陀計一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一切外道及摩他羅等異計皆悉不離如是四種。」案印度於佛教外之宗計凡有二:一有神,二無神。無神者,如數論勝論等,於萬有之中,不認唯一之神我也。有神者,以唯一之天神,為萬物之生因也。此有三類:一、以摩醯首羅天,為生因。此天生梵天與那羅延天,以梵天為造萬物之因,以那羅延天為造萬物之果。而摩醯首羅為二者之所依,猶如地也(提婆論之說),其形相為八臂三眼,騎白牛(智度論二之說),是為摩醯首羅論師之宗計,六師中之迦羅鳩馱迦旃延奉之者,現今印度教之西拔派是也。二、以韋紐天為生因,劫初大海中化生一千頭二千手之神,名韋紐。由其臍中生蓮華,蓮華之中生梵天,由梵天之心中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見智度論八。其韋紐天之形相有四臂,執貝持輪,騎金翅鳥。見智度論二,今印度度教之:「毘修奴」派本此。三、以那羅延天為生因,從那羅延之臍中生梵天,由梵天之口中生婆羅門種,乃至從其腳跟生首陀羅種。見提婆論,是韋陀論師之說也。
二三 (雜語)六師外道也。三論大義鈔一曰:「二三邪徒。」
二凡 (名數)內凡外凡也。三乘之行人,見諦已前為凡位,凡位分為二,但聞教法而信之者為外凡。正行其法,近於聖位者為內凡。小乘之三賢,大乘之十信位,是外凡也。小乘之四善根,大乘之十住已上,是內凡也。法華玄義三曰:「四教並以外凡為教,內凡為行,聖位為證。」
二女 (名數)一、功德天女,能使人盈財寶者。二、黑闇女,能使人耗盡財寶者。此二女,功德天為姊,黑闇女為妹,姊妹常不相離,功德天所到之處,黑闇女必伴之。見涅槃經十二。
二土 (名數)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穢非淨,非廣非狹,猶如虛空,遍滿於一切處,如常寂光土是也。二、相土,或名淨土。或為穢土。隨眾生之心行而有種種之差別者。見宗鏡錄八十九。【又】一、淨土,為金銀琉璃所成種種莊嚴且無四趣五濁等之雜穢者,如西方之極樂世界是也。此中有報土化土之二。報土為佛之果報而自行受用之淨土,化土為眾生而變化之淨土。極樂淨土,或曰報土,或曰化土,諸家各有異論。二、穢土,為瓦鑠土石所成,穢惡充滿而有四趣五濁之雜穢者。如裟婆世界是也。此二土為相土中之差別見華嚴疏鈔四。【又】一報土,報身所居之土也。此中有自受用,他受用之別。佛自受用身之所居,為自受用報土,對於初地已上菩薩而現之報土,為他受用報土。如華嚴經所說之蓮華藏世界是也。二化土,佛之化身住處也。此中有淨穢之別。如釋迦佛之於娑婆世界,示現雜穢之國土,教化凡夫二乘者,是化土之穢土也。如阿彌陀佛之於懈慢界,觀音之於補陀落山,是化土之淨土也。化土者,為佛菩薩度凡夫二乘,而變現化作之國土也。問娑婆國土為眾生實業所生之穢土,何以謂之化土?答曰:娑婆國土雖為眾生之實業所生,而佛示現此土時,以佛之成所作智變現與彼穢土相似之國土而住之。其眾生之所變,與佛之所變相和合而似一國土也。故由眾生言之,則為實業所感之有漏實穢土,而由佛言之,則為由成所作智變化與穢土相似之無漏假穢土。今從佛而稱為化土之穢土也。淨土亦然。由眾生清淨之實業所感與佛之成所作智變現而成。今亦謂佛所變之邊為化土之淨土也。見百法問答鈔八。
極樂報化 (術語)彌陀之極樂國土,為報土、為化土,諸宗各有異論。天台淨影謂之化土。道綽善導謂之報土。慈恩或唯謂之報土,或謂之報化二土。日本之源信,則以極樂為報土,以處胎經所說極樂之邊地懈慢界為化土。日本之見真,推源信之意,以觀經所說九品之淨土及菩薩處胎經所說之懈慢界,並無量壽經所說之疑城胎宮,皆為化土,以無量壽經所說之極樂為報土。但此化土為報中之化,非三土中第三之化土,於報中分真假二土也。然則真假雖異,皆為酬報大悲之願者(報土酬第十八願,化土酬第十九二十願),其假皆為報土也。故道綽善導所定之是報非化,不背於此。教行信證五曰:「既以真假是酬報大悲願海,故知報佛土也。良假佛土,業因千差,土復應千差,是名方便化身化土。」
二世 (術語)今生與未來也。如二世之悉地,二世之安樂等。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現世安穩,後生善所。」
二世間 (名數)有為法之過現未遷流曰世,事事物物間隔曰間。大別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五蘊假和合而有情識,以為鬼畜人天等之差別者。二、器世間,四大積聚而為山河大地國土家屋等之別,以容受有情者。蓋有情世間為有情之正報,而器世間為有情之依報也。見俱舍論世間品。
二世尊 (名數)釋迦如來與多寶如來,是多寶塔中之二佛也。
二心 (名數)一、真心,為眾生本具之如來藏心,真淨明妙,離虛妄之想者。二、妄心,為起念而分別生一切種種之境界者。楞嚴經曰:「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轉。」【又】一、定心,禪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亂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二善
二王 (圖像)寺門兩脅所立之二個金剛夜叉也,略名金剛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跡金剛,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曰:「昔有轉輪聖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來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諸子發道意,欲知當來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籌。有太子名淨意,得第一籌,拘留孫佛是也。得第四籌者,釋迦佛也。乃至得最後之籌者樓由佛也(他經曰樓至)。時後二子,兄為法意曰:吾自誓當諸人成得佛時為金剛力士親近於於佛,聞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信樂不懷疑結。弟為法念曰:願諸仁成佛道,則身當勸助法輪使轉。其時之勇群王,即過去之定光如來是也;其時之諸子即此賢劫中之千佛是也;其法意太子即今之金剛力士,名為密跡者是也;其法念太子即今之梵王是也;彼時聖王之中宮夫人婇女即今之諸來會者是也。」(金光明文句記六,謂出於正法念經,誤也。檢七十卷正法念經無此文)依此本緣,則金剛力士唯為一人。故知禮之金光明文句記六曰:「據經唯一人,今狀於伽藍之門為二像者,夫應變無方,多亦無咎。」但以此為二像者,亦據佛說。毘奈耶雜事十七曰:「給孤長者,施園之後,作如是念:若不彩畫便不端嚴。佛若許者,吾欲莊飾。(中略)佛言:長者於門兩頰,應作執杖藥叉。」(夜叉新譯作藥叉)。然嘉祥之法華義疏十二,謂金剛力士為樓至佛之化身。又禪錄皆為青葉樓至二佛之化身,此未審見寶積經文之誤也。禪錄之誤,本於陸遊之入蜀記。【又】密宗以愛染明王與不動明王並稱曰二王。愛染明王表煩惱即菩提。不動明王表生死即涅槃。
二木 (譬喻)三草二木
二五食 (名數)一者,蒲闍尼,翻云噉食。此有五種:謂飯[麵-面+少]乾飯魚肉。二者。佉闍尼,翻云嚼食。此有五種:謂枝葉華果細末食。
二分家 (流派)心識之二分說也。即心識起認識作用時,生相分(所緣之影像)與見分(能緣之主觀作用)二種差別之一派,此為難陀論師所立。
二出 (名數)一豎出,聖道門自力之教,歷劫修行而出生死者。二橫出,淨土門他力之教,不歷修行地位,但念彌陀而生淨土者。樂邦文類四擇映辨橫豎二出曰:「豎出者,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萬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須自有才學,又如歷任轉官,須有功效。橫出者,念佛求生淨土,譬如蔭敘,功由祖父他力,不同學業有無,又如覃恩普轉,功由國王,不論歷任淺深。」
二犯 (名數)一止犯,於諸善業厭不修學。依於止而犯戒體者,謂之止犯。二作犯,於諸惡法策身口而作之,依於作而犯戒體者,謂之作犯。
二加 (名數)一顯加,佛以平等大悲常鑑眾生之機,若宿世善根成熟,或現世之精勤不怠,則光照摩頂等顯以神力加被之,增其威力,長其辯才,利益顯然可見者。二冥加,佛對眾生冥以神力加被之,消其罪,增其德,使眾生密得其利益者。見華嚴疏鈔一。
二如 (名數)一、隨緣真如,不守自性隨染緣而生染法隨淨緣而生淨法者。二、不變真如,隨緣而為萬差之諸法,亦不失真如之自性者。隨緣真如如波,不變真如如水,不變之水起波相,而隨緣之波,不失水性,故以隨緣真如之故,真如即萬法也,以不變真如之故,萬法即真如也。小乘不知二種之真如,大乘之權教知不變真如而不知隨緣真如,大乘之實教,二種皆知之。起信論一部,正明此義。起信論義記上曰:「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靜謐虛凝,未曾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於性緣起,染淨恒殊。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金剛錍論曰:「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又】一、離言真如,真如之本體,唯為觀智之境,離一切言說之相者。二、依言真如,真如之相狀可依言說而分別者。見起信論。【又】一、空真如,真如之自體,真空虛明,離一切之妄染者。猶如虛空之空。二、不空真如,真如之自體具有一切之性功德者,猶如虛空含有一切萬象。見起信論,【又】一、在纏真如,凡夫之真如實性隱沒,而為無量之煩惱所纏縛者,謂之如來藏。二、出纏真如,佛菩薩之真如實性顯現,而出煩惱之纏縛者,謂之法身。勝鬘經曰:「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同寶窟下本曰:「如來藏之與法身,更無有二,只是隱顯之名。」理趣分述讚下曰:「如來藏者,即是真如在纏之名,出纏之時,名法身故。」【又】一、有垢真如,自性真如之體,雖覆於煩惱,而原來清淨,譬如泥中之蓮華,不污於泥,名為自性真如,亦名有垢真如,即在纏真如是也。二、無垢真如,佛果所顯之理體,清淨而不覆於惑譬,如望月之清淨圓滿,名曰清淨真如,又名無垢真如。即出纏真如是也。真諦譯之攝論五曰:「論曰:真實性亦有二種:一、自性清淨。釋曰:謂有垢真如。論曰:二、清淨成就。釋曰:謂無垢真如。」【又】一、安立真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之諸法者,即隨緣真如是也。二、非安立真如,真如之體,本來寂滅無為而離諸相者,即不變真如也。見華嚴大疏鈔六。
二如來藏 (名數)如來藏
二字 (名數)一、半字,悉曇章為生字之根本,而文字不具足者。二、滿字,餘章之文字語法具足者。【又】(雜語)僧之實名,以二字為古實,故僧名謂之二字。師弟之契,書實名奉師,謂之呈二字。又稱他人之實名。敬其人,則分二字曰上某字下某字而呼之。後拾遺往生傳曰:「須以今生結緣之力,必為當來引導之因,今欲得二字。」
二字文殊 (菩薩)文殊
二足 (術語)以人之兩足譬福智二者。六度中般若為智足,其餘五度為福足,義楚六帖一曰:「智論云:佛積萬行於三大劫,福足智足無間無遺。」
二足尊 (術語)又名兩足尊。言在有二腳之生類中為最尊者。是佛之尊號。【又】二足者,譬福智也(二足)。佛圓滿福智之二足,故曰二足尊。法華經授記品曰:「供養最上二足尊。」
二死 (名數)生死
二行 (名數)一、見行,為我見邪見等迷理之惑。即見修二惑中之見惑也。二、愛行,為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愛惑為主要,故舉一以攝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識之行動也。涅槃經十五曰:「人有二種:一者見行,二者愛行。見行之人多修慈悲,愛行之人多修喜捨。」智度論二十一曰:「眾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多縛,在外結使行。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行,為內結使縛。」【又】煩惱所知二障之現行也。華嚴經十二曰:「妙悟皆滿,二行永絕。」同疏鈔十二曰:「凡夫二乘現行二障,世尊無故。凡夫現行生死起諸雜染,即煩惱障。二乘現行涅槃辨利樂事,世尊無彼二事,故云永絕。」【又】唐善導就往生淨土之行業分別二種:一、正行,正行彌陀法者,此有五種:一、讀誦正行,一心專誦淨土之三部經等也。二、觀察正行,一心專思想觀察淨土依正二報之莊嚴也。三、禮拜正行,一心專禮彼佛也。四、稱名正行,一心專稱彼佛之名號也。五、讚嘆供養正行,一心專讚嘆供養彼佛也。二、雜行,除以上五正行而修其餘諸善萬行,迴向淨土之行者。雜行無量,姑對以上五正行而亦明五雜行。讀誦雜行乃至讚嘆供養雜行也。讀誦雜行者除上三部經等,讀誦其餘之諸經而迴向淨土之行,乃至讚嘆供養雜行,除阿彌陀佛,而讚嘆供養其餘之諸佛菩薩,為往生淨土之行也。見觀經散善義,選擇集二行章。
二門 (名數)唐道綽所判。一、聖道門,此土由凡至聖修道之教門也。除淨土三經,其餘之諸經是。二、淨土門,往生彌陀淨土而證聖果之教門也。三部經之所說是。安樂集上曰:「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選擇集本曰:「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道正歸淨土。」教行信證六本曰:「凡就一代教於此界中入聖得果名聖道門,云難行道;於安養淨剎入聖證果名淨土門,云易行道。」【又】一、遮詮門,謂遮遣其所非也,又謂揀卻其餘也。如涅槃說不生不滅真空寂滅是空門之言詮,遮情門也。二、表詮門,謂顯其所是也。又謂直示自體也。如涅槃說常樂我淨三德秘藏,是有門之言詮,表德門也。此遮詮表詮之名,出於法相宗,遮情表德之目,出於華嚴宗。宗鏡錄三十四,辨空宗性宗之相違,其十異中之第六:「遮詮表詮異者,遮謂遣其所非,表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卻諸經,表者直示當體。」杜順之華嚴三昧曰:「一遮情,二表德。言遮情者,問:緣起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中略)二表德者,問:緣起是有耶?答是也。幻有不無故。」是全與前遮詮二門之意相同。故此二種為顯教諸宗所通用。然則遮詮表詮,為言詮之相違,遮情表德為法體之相違,其意則一也。故諸宗通用之。真言宗用此中華嚴之遮情表德以為簡別顯密二教之稱目。謂一切之顯教,為遮情門,故所歸唯無相之一理,密教為表德門,故自始即行三密之事相。二教論曰:「中觀等息諸戲論,寂滅絕離以為宗極,如是之義意皆是遮情之門,不是表德之謂。」秘藏寶鑰上曰:「顯藥拂塵,真言開庫。」但此為顯密相對一往之判。若就自宗言,亦有遮情表德之二門。胎藏界為表德門,以性具之十界為體,即多法界之法門也。金剛界為遮情門,以無相之一智為體,即一法界之法門也。【又】一、跡門,法華經中前十四品之所說者。二、本門,法華經中後十四品之所說者。見本跡條。【又】一、抑止門,佛欲眾生不造重罪,使惡逆之眾生不得往生淨土,乃抑止彼之教門。是佛之大智也。二、攝取門,極惡之眾生念佛則得往生,乃攝取彼之教門。是佛之大悲也。是善導會大觀二經相違而判釋者(諸家立種種之義而會之)。觀經散善義曰:「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念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障,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見群疑論三,探要六,散善記三。【又】華嚴一經,具行布圓融之二門,皆能通入法界。一、行布門,行者行列,布者分布也。經中廣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四十二位法門,由淺至深,行列次第分布,故曰行布門。二、圓融門,經中又明法界之理,圓融無礙,於前之四十二位,隨舉一位,而該攝諸位,謂之圓融門,如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也。為視別教圓教之差別。見天台之華嚴大疏一。【又】一、折伏門,折惡伏非而不假借,是佛大智之德也。二、攝受門,不與物逆,善惡皆攝取之,是佛大悲之德也。止觀十曰:「夫經有兩說:一攝二折,如安樂行不稱長短是攝義,大經執持刀杖乃至斬首是折義,雖與奪殊途,俱令利益。」【又】一、性起門,至如來之果上,則真如法性,順於自性而起淨法。所謂性海無風,金波自涌也。故唯是淨法也。二、緣起門,真如法性在眾生之因中,隨染緣而起染法,故緣起之法,通於染淨也。問佛果之功德豈可無緣而起耶?答非云無緣。實由緣而起,但起已,則違緣而順性。故廢緣而但云性起。探玄記十六曰:「以果海身體當不可說不稱機感具緣,約緣明起,起已違緣而順自性,是故廢緣但名性起。」【又】一、流轉門,無始之無明不達本覺之理性,起惑造業感生死之苦果,以流轉三界六道,是曰流轉門。二、還滅門,流轉之眾生,厭生死之苦,修戒定慧之三學以還歸於寂滅之涅槃,是曰還滅門。苦集之二諦,為流轉門之因果,滅道之二諦為還滅門之因果,釋摩訶衍論,謂之下轉門上轉門。【又】一、真如門,如來藏之一心,其體性平等一味,離差別之相,真實如常,故曰真如門,即不變真如也。不和合於無明之緣之真如也。二、生滅門,如來藏之一心,隨緣生滅,起差別之相,故曰生滅門。以真如與無明互相熏也。蓋即無明以熏於真如而生流轉之染法,真如以熏於無明而生還滅之淨法,是為隨緣真如,和合於無明之緣之真如也。然則真如門為如來藏心之體,生滅門為如來藏心之相。一切之小乘教,皆不知如來藏心之有實性,大乘中之權教,僅知其真如門之一邊而不知生滅門之一邊,大乘之實教,則二門皆知。起信論曰:「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又】一、福德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之五度為福德門,入於福德門,則一切之罪業皆除,所願皆得。二、智慧門,了知諸法之實相為智慧門,即般若也。入於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也。見智度論十五。【又】一戒門,二乘門。佛說涅槃經有二意:一、單說常住之理而為捃拾法華所漏之機類也。因而謂之常住涅槃,名為捃拾教。二、為末代之眾生破戒,執無常,亡失法身之慧命。因說戒乘二門,贖常住之命也。蓋涅槃經中,欲贖滅後之眾生為破戒無慚,夭傷法身之慧命,而說戒律,名為戒門。欲贖為固執無常之見,亡失法身之常住,而說佛性常住之理,名為乘門。因而謂之贖命涅槃,名為扶律說常教,釋籤曰:「賴由此經扶律說常,則乘戒具足。」【又】一、悲門,諸佛菩薩利他之德也。為大悲之故,永度眾生而不住於涅槃。二、智門,諸佛菩薩自利之德也。為大智之故,自斷惑業,而不住於生死。是一雙不離之德也。【又】一、定門,智照法界而心性常湛然,謂之照而寂,是諸佛菩薩之定門也。二、慧門,心性雖湛然不動而常照法界無謬,謂之寂而照,是諸佛菩薩之慧門也。是一雙不離之德也。報恩記曰:「觀音勢至為彌陀如來悲智二門。」
二光 (名數)一、色光,為佛身所發之光明,眼可見者。亦名身光。二、心光,為佛心所發之光明,常照護眾生者。往生論註謂之智慧光。六要鈔三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體各別。只就義門,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攝受之心所照觸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應佛心。其佛心者,慈悲為體。(中略)是故照觸稱名行人之大悲之光得心稱耳。私案:觀佛三昧所觀所見之光明等可預身光之者耶?」選擇集決疑鈔三曰:「心光者佛心所起光明,故名心光。論註稱智慧光與今同也。」【又】一、常光,諸佛身常放之光明也。如釋迦佛一尋之光明阿彌陀佛無量之光明是也。二、神通光,諸佛對一機之眾生以神力特放之光明,如釋迦之說法華經,照東方萬八千土,彌陀佛之放神光,臨月蓋門是也。見輔行一。「若放一光等者。常光一尋則不言放。尋外之光故云神變。」見觀經記三,選擇決疑鈔三。
二因 (名數)一、生因,本具法性之理則能發生一切善法,如穀麥等種,能生萌芽是也。二、了因,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燈照物了了可見是也。見涅槃經二十八。【又】一、能生因,第八識能生起眼等之諸識,又為一切善惡之因,如穀麥等種為發生萌芽之因是也。二、方便因,眼等之諸識能為方便,引發第八識善惡之種,如水土以發生穀麥等萌芽之方便是也。見宗鏡錄七十一。【又】一、習因,如習貪欲,則貪欲愈增長,新譯曰同類因。二、報因,如行善惡之因,即得菩樂之報,新譯曰異熟因。見四教儀集註中。【又】一、正因,眾生本具之理性,正為成佛之因者。二、緣因,一切之功德善根資助智慧之了因,開發正因之性者。見涅槃經二十八。又有近因遠因,見大論。牽引因生起因,見瑜伽論。
二印 (印相)一、無相三昧印,菩薩初入八地,則上不見可求之佛,下不見眾生之可度,沈空多時,名曰無相三昧印,二、有相三昧印,此時諸佛以七法動起之,以如幻三昧為種種利益眾生之事,名為有相三昧。見演密鈔六。
二衣 (名數)一、制衣,如僧眾之三衣,尼眾之五衣,如來制使必受持者。二、聽衣,如長衣,百一資具,如來特應於機緣而聽蓄之者。制衣不受持之則得罪,聽衣不畜之則無罪也。
二色身 (名數)如來之二種色身,如實色身(報身),化色身(應身)是也。
二吉羅 (名數)突吉羅罪分二種:一為惡作,非如法之動作也。二為惡說,非如法之言語也。突吉羅
二百億比丘 (人名)守籠那
二百五十戒 (術語)具足戒
二我 (名數)一人我,二法我。二我見
二我見 (名數)一、人我見,一切凡夫,不了人身為五蘊假和合,固執人有常一我體之惡見也。二、法我見,一切凡夫,不了諸法之空性,固執法有真實體用之妄見也。起信論下末曰:「人我見者,計有總相主宰,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
二我執 (名數)一、俱生我執,為先天隨生具有之我執。二、分別我執,為後天的我執,依自己之分別力而生者。
二佛身 (名數)二身
二佛中間 (雜語)釋迦與彌勒之中間,即釋迦既入滅。彌勒尚未出世也。
二佛並坐 (術語)法華會座,跡門三周說法已後,涌出於靈山空中之多寶塔中二佛也。初寶塔涌出在空中,依大眾之請釋迦佛開其塔門,多寶佛全身舍利結跏趺座,結法界定印,其時多寶佛在寶塔中分半座使釋迦佛坐,謂之二佛並座。多寶表法佛及定,釋迦表報佛及慧,並座表法報不二,定慧一如也。此二佛孰左孰右之說,各有異義。但以多寶在左,釋迦在右為正。蓋觀智之法華儀軌,謂為「塔門西開」,則知釋迦未入塔以前,向東而說跡門,跡門為因位之法,故向發心之東方而說之。多寶塔表本門之壽量,則塔之門,開於西。本門為果上之法,則或向菩提之西方也。然則法華之曼荼羅曰:東向西中央多寶塔中之二佛中,多寶佛在南方,即左位,結定印,釋迦佛在北方即右位,結轉法輪印,左為定位,右為慧位,顯密之通則也,隨屬於定門之多寶為左位。屬於慧門之釋迦為右位。見法華秘略要鈔三,多寶塔
二身 (名數)一、分段身,分段生死之身也。二、變易身,變易生死之身也。性地。【又】佛之二身也,佛身之開合,經論之說雖有多端,但以二身三身兩門為通會。二身之說頗多。
生化二身 (名數)一、生身,降生王宮修行成道之佛身也。二、化身,佛以神通力變化鬼畜等之身也。此就小乘而說。若配大乘之四身而言,則生身為應身,化身即化身也。
生法二身 (名數)有大小乘之別,小乘謂王宮所生之身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為法身(大乘義章十九),大乘謂理智冥合之真身為法身,隨機現生之應化身為生身,即合法報應身三中之法報二身為法身,應身為生身也。佛地論七曰:「或處說佛有二種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智度論九曰:「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此眾亦法性身非生死人所得),常出種種身,種種名號,種種生死,種種方便度眾生,常度一切,無須臾息時。如是法性佛,能度十方眾生受諸罪報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說法如人法。」
真應二身 (名數)即生法二身,名異義同也。大乘義章十九曰:「自德名真,隨化所現,說以為應,真則是其法門之身,應則是其共世間身。」
實相為物二身 (術語)曇鸞所立。一實相身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又佛之光明也。二為物身,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又佛之名號也。往生論註下曰:「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為物身。」六要鈔三本曰:「此有二義:一義云:實相身者此是理佛,即云法性法身是也。為物身者此是事物,即云方便法身是也。一義云:實相為物二種法身共是事佛,二種法身是約自利利他之德,即名與義,實相約義。即是光明攝法身故,為物是名,即是名號攝眾生故。問且就後義,既云實相,何為事佛?答:所言實相,非無相義,是虛實義,即約生佛。謂佛為實,眾生為虛;以悟為實,以迷為虛。問:二義之中,以何為正?答:二義俱存,用捨可在學者之意。但約名義,猶親文歟。」鸞師亦立法性方便之二法身。法身
真化二身 (名數)一、真身,佛所得之法報二身也。二、化身,又名應身,佛所現之應身化身也。
常無常二身 (名數)一、常身,即真身也。二、無常身,即應身化身也。見涅槃經三十四。
實化二身 (名數)二色身
二妙 (名數)妙為法華經題之妙,故有二義:一、相待妙,藏通別圓之四教,相對而判麤妙也。爾前所說諸經藏通別之三教為麤法,法華經所說之圓教為妙法,如斯就教體之上彼此相待,以今經名為妙,是曰相待妙。二、絕待妙,開會三教麤法,為一妙法,妙法之外無麤法可待望,是曰絕待妙。是今經獨特之妙也。前四時之間,所化之機根未熟,故說圓教,以圓教不能開會他三教,圓教之外,存他之三教,則其圓教不過為相待妙,今至第五時,所化之機根淳熟,開前三教之權法,悉使歸入於一實之妙法,故法華獨得為絕待妙也。然則爾前所說之圓教,唯為相待妙,而法華之圓教具相絕二妙也。以相待妙判法華出於前四時中所說藏通別三教之上,以絕待妙開會彼之三教使皆為圓妙也。相待論判,絕待論開也。四教儀集註下曰:「妙名一唱,待絕俱時。故相待論判出前三教四時之上,絕待論開復能開前令皆圓妙。」【又】福智之二莊嚴也。宗門無盡燈論上曰:「刻苦盡二妙。」
二求 (名數)眾生所有二種之欲求也。即得求與命求。得求者,求得諸樂也。命求者,欲得長樂而求長命也。
二忍 (名數)一、眾生忍,忍者忍耐也。諸眾生以種種惡害加之,我能忍耐不起瞋恚,謂之眾生忍。二、無生法忍,忍者安忍也。理原為不生不滅,今但言不生,又名無生,菩薩於無生之法,安忍而不動心,謂之無生法忍。見智度論六。【又】一、安受苦忍,安受諸苦而不動心者,即眾生忍也。二、觀察法忍,觀察諸法深理而安然忍可者,即無生法忍也。見持地經五。
二戒 (名數)二種之戒也。各隨其所出而異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毘婆沙論)、威儀戒、從戒戒(涅槃經)、隨相戒、離相戒(華嚴經疏)、止持戒、作持戒(華嚴經疏)、性重戒、息世譏嫌戒(涅槃經)、邪戒、正戒(四教儀集註)等。四教儀集註亦以十戒具足戒稱二戒,謂之出家之二戒。毘婆沙論以五戒八戒稱二戒,謂之在家之二戒。
二利 (名數)自利與利他也。上求菩提為自利,下化眾生為利他。小乘之行,唯為自利,菩薩之行,乃兼利他。無量壽經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贊阿彌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圓滿。」
二序 (名數)諸經之首,有通序別序,如是我聞等之六成就,通諸經有之,曰通序,本經特殊之緣起曰別序。
二往 (名數)又名再往。謂再詮義也。止觀七曰:「一往然,二往不然。」
二見 (名數)一、財慳,吝惜財物,見諸窮困不肯惠施者。二、法慳,慳惜佛法,不肯教導他人者。見地持經三。【又】一、有見,固執實有物之見也,又增益實性之妄見也。二、無見,固執實無物之見也。又損減實性之妄見也。此有無之二見,通於一切法,邊見中之斷常二見,人身之有無二見也。智度論七曰:「復有二種見:有見無見。」【又】一、斷見,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即無見也。二、常見,固執人之身心,過現未皆常住,無間斷之妄見,即有見也。智度論七曰:「見有二種:一者常,一者斷。常見者,見五眾常心忍樂;斷見者,見五眾滅心忍樂。」
二空 (名數)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無之真理也。凡夫濫計五蘊為我,強立主宰以引生煩惱,造種種之業,佛欲破此計,為說五蘊無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無我之理,謂之人空。二、法空,諸法空無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達法空之理,計五蘊之法實,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說五蘊之自性皆空,菩薩悟之,入於諸法皆空之理,謂之法空。唯識論一曰:「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由執我法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又】一、性空,法無實性也。二、相空,法既無實性,但有假名字之相,此相亦非實,故名為相空。止觀五曰:「當知無生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離,無四性,無四性故名性空,性空即無心,而言心者但有名字,名字不在內外,是名相空。」又曰:「如是破已,三假四句陰入皆無實性,即是性空,但有名字,名字即空,是名相空。」【又】一但空,二不但空。為台家之所明。凡於四教各說空理,藏通二教之空,謂為但空,別圓二教之空,謂為不但空。七帖見聞二末曰:「但空不但空有二義:一、藏通,不明三諦,但計空理,談為至極之理。故名但空也,別圓非但為空,亦為假中,故三諦中之空,名不但空也。二、別圓之空,為三諦相即之空,故為不但空。藏通之空,為假中不具之空,故名但空也。」又就藏通二教言之,藏教所詮析空之空曰但空。通教所詮體空之空曰不但空。以體空之內暗含中道故也。止觀三曰:「大論云:空有二種:一但空,二不但空。大經云:二乘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非但見空,能見不空,不空即大涅槃。」【又】一、如實空,謂真如體內無一切之妄染也。二、如實不空,謂真如體內具一切無漏之功德也。起信論曰:「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又】希麟續音義曰:案瑜伽持明儀,作諸印契,用五輪十波羅蜜。五輪謂地水火風空,兩手各以小指為頭,依次輪上。經言並二空,即並豎二大拇指也。經作兩腔,音苦江反,乃羊腔字,書寫誤也。甚乖經義。
二空觀 (術語)一、無生觀,法無自性而相由故生,雖生而非實有,則是即為空,性自不生,故曰無生。是與南山所立三觀中之性空觀相同也。二、無相觀,性無體,相即無相。見有相,猶凡夫之妄情也。離妄法而無相,如明眼而無空華。是南山所立三觀中之相空觀也。見遊心法界記上。【又】思惟人空我空理之觀法也。
二受 (名數)一、身受,眼等五識之苦樂捨也。二、心受,意識之憂喜捨也。
二受業 (名數)一由色界中間定以上乃至有頂天之善曰無尋業(二禪已上亦無伺),此唯感心受而不感身受,身受必與尋伺俱生,故無尋之業,不感身受也。又,一切之惡業,唯招身受之苦,苦在五識,故招身受,與心俱之苦受名為憂,憂非異熟果,故惡者不感心受之憂也。見俱舍論十五。
二法 (名數)凡明法門約於增數,以欲遍攝之也。一一數中雖至無量而誥攝行要無過於二法,即如行人。若能總識十重之二法,始終無闕,則方可論道。以所謂十重之二法,攝盡一切諸法也。一真修,二教行,三信法,四乘戒,五福慧,六權實,七智斷,八定慧,九悲智,十正助。此十雙闕一,則一切諸增數亦不可盡也。見輔行六之二。
二法身 (名數)有種種。法身
二法執 (名數)一、俱生法執,無始時來熏習成性,常於一切法,妄生執著者。此妄執非由心分別而起,乃與自身俱生,故曰俱生。二、分別法執,為邪教及邪師所誘導,故分別計度而固執諸法之實有,是為分別起之法執。分別之法執,菩薩於見道頓斷之,俱生之法執,於修道漸斷之。見法苑義林章二執章。
二宗 (名數)法相宗與法性宗也。此為大乘之宗別,華嚴宗之所判。一、法相宗,略曰相宗。以萬法之生起歸於阿賴耶識,以阿賴耶識為一切染淨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廣分別名義,故名法相宗。如深密經唯識論之所明是也。華嚴之大乘始教,天台之通教,八宗中之法相宗當之。二、法性宗,略曰性宗。破前相宗所說之萬法,而顯真性空寂之理,故名法性宗,如般若經,四論等之所明是也。華嚴宗五教中之終教已上,天台之四教中別圓二教,八宗中之三論宗當之。在竺土稱為龍樹天親之二宗,中觀瑜伽之二宗,護法戒賢之有相大乘,清辨智光之無相大乘者也。
性相二宗十異 (名數)華嚴綱要辯性相二宗之十異。一、一乘三乘異,法相宗以三乘為真實,一乘為方便,法性宗以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二、一性五性異,法相以五性各別有不成佛之眾生為了義,一性皆成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別為方便,一性皆成為真實。三唯心真妄異,法相謂萬法由阿賴耶之一心而生,法性謂真如與無明和合而緣起諸法。四真如隨緣凝然異,相宗謂真如凝然不作諸法,性宗謂真如具不變隨緣之二義,因隨緣之故,應染淨之緣而作善惡之法。五三性空有即離異,法相謂三性中遍計性是空,依他圓成之二性,皆為有,有為無為別也,相性謂依他之無性即圓成也。六生佛不增不減異,相宗謂五性之中,有無種性之人,不能成佛,故生界不減,佛界亦不增,性宗謂一理齊平生佛體無二,故生物二界不增不減。七二諦空有即離異,法相謂俗諦為空,真諦為有,空有各別,性宗謂即有之空為真,即空之有為俗,真空妙有,體一名異。八四相一時前後異,法相謂生住異滅之四相,前後異時,生住異為現,滅為未來,生滅不能同時,法性謂同時之具足四相剎那,相有名生,實無名滅,正生即正滅,不待後無也。九能所斷證即離異,法相謂能斷是智,所斷是惑,能證是心,所證是無為之理,體性俱別也。法性謂照惑之無體即是智,能證之智外,無所斷之惑,又照智無自體,即是如之德,如自體自具光德也。故智之外有如,無智之所入也。如之外有智,無能證如也。十佛身有為無為異,法相謂如來之四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皆依種而生,是與有為無漏涅槃之無為不同,法性謂有即於法性之色心,故佛之色心皆無為常住,非四相之所遷。
二宗 (名數)即空宗與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別者也。就經論上而言,則般若經四論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則三論已上,均顯寂滅之真性,宜統名性宗,然此中以陽破諸相為主,而陰顯真性,直有顯示真性之二門,即遮詮與表詮之相違,前者名空宗,後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簡八宗,則三論之一宗,正為空宗,天台以上為性宗也。就經論言之。則於般若經四論等,破諸法,而顯如實際,實相等之真性者,是空宗也。楞伽經起信論等之初顯示如來藏,而說真妄和合之緣起者,是性宗也。此法性宗在竺土尚未開揚,梁朝真諦三藏譯攝論起信論等,開攝論宗,由是始闡明之。華嚴之宗密,於原人論判大乘,一曰大乘法相教,二曰大乘破相教,三曰一乘顯性教,禪源都序謂。一曰密意依性說相教,二曰密意破相顯性教,三曰顯示真心即性教。其第一與第二、第三,即為相性二宗之判別,第二與第三,即空性二宗也。然空性二宗之判別,殊為不易,古來禪家講經家,往往混同之,動輒以遮詮之破相為深,表詮之顯性為淺。宗鏡錄三十四,舉十異以判空性之二宗:一、法義真俗異。空宗未顯真性,僅以一切差別之相為法,法是俗諦也。此諸法。以無為無相無生無滅為義,義是真諦也。性宗以一真之性為法。以空有等種種之差別為義。二、心性二名異。空宗目諸法之本原為性。性宗多目諸法之本原為心。三、性宗二體異。空宗以諸法無性為性。性宗以虛明常住不空之體為性。性字雖同而體異也。四、真智真知異。空宗以分別為知。以無分別為智。知淺而智深。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為智。以兼有理智而通凡聖之真性者為知。知通而智局。五、有我無我異。空宗以有我為妄。以無我為真。性宗以無我為妄。以有我為真。六、遮詮表詮異。遮謂遣其所非。表者顯其所覺。又遮為揀卻諸餘。表乃直示當體。今時之人。均以遮言為深,表言為淺。故專重非心非佛無為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以遮非之詞為妙。不欲親自證認法體也。七、認名認體異。空宗對於初學及淺機之人,只示以名。性宗對於久學及上根之人,忘言而認體。設有人問經云:迷之即垢,悟之即淨,能生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答曰是心。是舉名而答也。愚者認名而不加推求。智者應問何者是心,考徵其體也?答云知即是心,指其體也。八,二諦三諦異。空宗住有真俗二諦。性宗總有三諦。以緣起之諸法為俗諦。以緣起無自性諸法,即空為真諦。以一真心體非空非色能空能色為中道第一義諦。九,三性空有異。空宗之有,即遍計依他之二性空,即圓成實性也。性宗,三性皆具空有之義。遍計即情有理無。依他即性有相無。圓成即情無理有。十,佛海空有異。空宗謂佛,以空為德。以無少法者為菩提。性宗謂一切諸佛之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相好無盡也。性自本有,不待機緣。
二美 (名數)定慧之二莊嚴也。吽字義曰:「二美具足,四辯澄湛。」
二河 (譬喻)二河白道之喻也。二河白道
二和 (名數)一、理和,二乘之聖者同斷見思之惑,同證無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種:一、戒和,謂同修也。二、見和,謂同解也。三、身和,謂同住也。四、利和,謂同均也。五、口和,謂無諍也。六、意和,謂同悅也。以此理事二和名為僧伽,僧伽者,和合之義也。見名義集一。
二柱 (名數)續多論曰:「佛法有二柱能持佛法,謂坐禪學問。」
二明 (名數)五明中之二:一、內明,佛所說大小乘之教法也。二、因明,古仙所說宗因喻三支之論理法也。
二乳 (譬喻)牛驢之二乳也。牛驢二乳。【又】新舊醫之二乳也。新舊醫
二始 (名數)佛於寂滅道場說華嚴經,為大乘之始。於鹿園說阿含經,為小乘之始。謂之二始。
二果 (術語)小乘四果之第二一來果也。梵名斯陀含Sakr!da%ga%min。【又】一、習氣果,由宿世修習善惡之氣分,而今生感善惡之果也。如往昔修善,故今生善心強,往昔修惡,故今生惡心強。二、報果,依宿世善惡之因而感今生之苦樂感。前之習氣果為等流果,後之報果為異熟果。見阿毘曇論一。
二河白道 (譬喻)以水火二河,喻眾生之貪瞋。以中間之白道,喻清淨願往生心。觀經散善義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云云。」智度論三十七曰:「河譬如人行狹道,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
二事非行 (名數)指樗蒲圍碁與種種歌舞伎樂。律宗所談。
二食 (名數)一、法喜食,聞法歡喜,因而增長善根資益慧命,猶世間之食,能養諸根,支持其身也。二、禪悅食,入於禪定得安靜之悅樂,因而增長善根資益慧命,猶世間之食能養諸根支持其命也。見法華文句八。【又】一、正命食,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資色身,清淨延命,故曰正命食。二、邪命食,依四邪或五邪之法而活命,故曰邪命食。
二持 (名數)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為諸惡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體曰止持。二、作持,作者造作,策勵身口意,造作諸善業故曰作,如說戒安居布施禮拜等是也。依作而保持戒體曰體持。見行事鈔持犯方規篇。
二相 (名數)淨智相與不思議用相也。淨智相者,由真如內熏之力與法外熏之力而如實修行之結果,圓滿方便,生純淨圓常之相也。由此淨智相而現一切勝妙之境界與功德之相,利益眾生,謂之不思議用相。起信論上曰:「淨智相者。謂依法熏習。如實修行,功德滿足。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顯現法身清淨智故,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中略)不思議用相者,依於淨智,能起一切勝妙境界,常無斷絕,謂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又】同相與異相也。同相者,以染淨之二相,同解為真如性相之見界也。異相者,真如平等之理,隨染淨之緣,而顯現一切差別相之見界也。起信論上曰:「言同相者,如種種瓦器皆同土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皆同真相。(中略)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相差別故。」【又】總相與別相也。智度論三十一曰:「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為堅相火為熱相。
二迴向四願 (名數)淨土真宗,謂眾生之往相,還相,為彌陀之本願力所迴向也。往還二迴向配於四願。 T0002.JPG
二根 (名數)一、利根,修佛道根性之銳利者,二、鈍根,修佛道根性之純弱者。無量壽經下曰:「諸明利,其鈍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又】一、正根,二、扶根。扶根又名扶塵根,浮塵根。我等所見及之血肉所成之五根也。此唯為正根之依處,更無發識取境之用,眼如葡萄,耳如卷葉者是也。正根又名勝義根。為清淨微細之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見,非現量所得,然以能有發識取境之用,故比知為正根也。【又】(術語)男女之二根也。楞嚴經九曰:「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此穢言。」
二脅 (術語)二脅士之略名。
二脅士 (術語)又名挾侍。彌陀如來之兩脅有觀音勢至二菩薩,藥師如來之兩脅有日光月光二菩薩,釋迦如來之兩脅有文殊普賢之二菩薩。謂之兩脅士。
二祖 (人名)禪宗東土之第二祖慧可禪師也。
二祖斷臂 (故事)禪宗二祖慧可,求道於達磨,不得,乃在雪中以利刀斷左臂,示其堅固不動之志。遂得法。後世稱為斷臂慧可。
二乘 (術語)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別,其中二乘有三種。
聲緣二乘 (術語)一、聲聞乘,聞佛之聲教,觀四諦而生空智,因斷煩惱者。二、緣覺乘,又名獨覺乘。機根銳利,非由佛之聲教,獨自觀十二因緣而生真空智,因斷煩惱者。此二乘有二類:一、愚法二乘,於現世之中不回心向大,而入於涅槃者。二、不愚法二乘,於現世之中回心而為菩薩乘之人者。天台之藏教,華嚴小教中之二乘,為愚法二乘。又天台之通教,屬於華嚴始教之大乘三乘中二乘即不愚法二乘也。今合此二類為二乘。
二乘異同 (雜語)法華玄贊五論三同七異,謂三同者:一、同斷煩惱障,二、同悟生空之理,三、同得假之擇滅無為。七異者:一、聲聞根性鈍,緣覺根性利,二、聲聞依佛而出離,緣覺自覺而出離,三、聲聞藉聲教,緣覺觀法理,四、聲聞觀四諦,緣覺觀十二因緣,五、聲聞分四果,緣覺唯一果,六、聲聞練根三生乃至六十劫,緣覺練根四生乃至百劫,七、聲聞為說法,緣覺現神通。大乘義章十七末辨五同六異,謂五同者:一、見理同,同見生空之理也。二、斷障同,同斷四住之惑也。三、修行同,同修行三十七道品也。四、得果同,同得盡智無生智之果也。五、證滅同,同證有餘無餘之涅槃也。六異者:一、根異,利與鈍也,二、所依異,依師與不依師也。三、藉緣異,藉教法與藉事相也。四、所觀異,四諦與十二因緣也,五、向果異,四向四果與一向一果也。六、通用異,神通之境界狹與廣也。法華嘉祥疏八判七同十一異,謂七同者:一、斷惑同。同斷見思之二惑也,二、出義同,同出三界也。三、智同,依大品則同得一切智,依小乘則同得盡智無生智也。四、涅槃同,同得有餘無餘之涅槃也。五、見同,同見四諦之理也。六、同知,同知過去未來八萬劫之事也。七、同名。同名小乘也。十一異者:一、根有利鈍,二、修因有短長,三、時有異,聲聞與佛同世,緣覺不然,四、有悲無悲,聲聞如鹿,但見自身,故無悲,緣覺如羊,顧念其子,故有少悲,五、福德厚薄,聲聞之身或有相好,或無相好,緣覺之身,必有相好,六、印字有無,緣覺手中有十二因緣之因字,聲聞手中無四諦之印字,七、現通說法異,緣覺為人現通,聲聞為人現法,八、利益淺深,聲聞之化度,能使人得七賢七聖,緣覺之化度,不能使人得[火*(而/大)]法已上之益,其所以然者,聲聞與佛同世,眾生福德利根,緣覺出於無佛世,眾生薄福鈍根,且不堪多說也。九、神通之境界,聲聞狹而緣覺寬,十、出處異,聲聞出於人世而緣覺隱處山林,十一、漸頓異,聲聞漸得四果,緣覺頓證一果。法華文句七,明六同十異,謂六同者:一、同出三界,二、同證盡智無生智,三、同斷見思之正使,四、同得有餘無餘之涅槃,五、同得一切智,六、同名小乘。十異者:一、行因之久近,二、根之利鈍,三、從師與獨悟,四、悲之有無,五、相好之有無,六、觀之略廣,謂四諦與十二因緣也。七、利益之淺深,聲聞使人得四界,緣覺不能得[火*(而/大)]法,八、一在佛世,一不然,九、緣覺頓證一果,聲聞漸證四果,十、緣覺多現通,少說法,聲聞不定也。
二乘成佛 (術語)謂舍利弗等二乘之人,既於阿含經說時,得二乘之極果,而中間緣於大乘諸經,其機調熟,終至法華,迴其小心而發大菩提心,由佛受未來成佛之記也。相性二宗,各有異義,法相宗謂五姓各別,定性二乘,永無歸涅槃而成佛者,法華於聲聞授成佛之記者,為欲引一類漸悟之機之方便也。華嚴天台等之法性宗,謂一切皆成佛,即得小果者,又其身已死,入無餘涅槃者,亦更迴小向大,成萬行,得佛果,法華之授記,非方便,乃真實也。
大小二乘 (術語)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攝一乘與三乘中之菩薩乘,與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即愚法之二乘也。涅槃經中說為半字教,滿字教,智度論判為聲聞藏,摩阿衍藏者是也。自經本上論之。四阿含經為小乘。其餘諸經為大乘。以八宗配之。則俱舍成實為小乘。律宗以上為大乘。若依諸家之教判。則天台之三藏經,華嚴之愚法小乘教,法相之初時有教,天台之通教以上,華嚴之始教以上,法相之第二時空教以上。皆為大乘。問曰四阿含經中。有六度萬行之菩薩乘。俱舍成實之宗中亦有釋迦佛有彌勒菩薩。何聲聞緣覺之為二乘耶?答曰:以小乘為本位而論之。則本有三乘。三乘。然自大乘上論之。則彼小教中說佛菩薩之大乘法。實非對菩薩之機而說菩薩之法。為使二乘信能化之佛。而說佛之自行即菩薩之大法而已。推其意。惟在度二乘。故其所說之佛果。亦無異於二乘之所證,惟與彼等同斷見思二惑而脫離三界之生死,依析空觀僅證但空偏真之理而已。所不同者。在依長劫之修行,斷不染污無知,而自在度一切眾生。八十而住世之緣盡,則與彼等同歸無餘涅槃,而法界中減一有情也。此小乘中所說之大乘佛果也。假說如是淺近之佛果。畢竟為度彼等二乘。故抑就所化之人,總為此二乘(即小乘)也。例如天台之通教,華嚴之始教。為欲化菩薩兼不愚法回心之二乘,雖說聲緣之二乘。其本意為欲度菩薩。且使彼二乘向大。故總稱之曰大乘。問曰:小乘教中。雖有菩薩乘。而為二乘之菩薩乘。則從二乘而為小乘教。大乘教中雖有二乘。而為菩薩乘之二乘。則從菩薩而為大乘教。然則大小乘之別。止就所化之人而差別。於教義上,無有深淺。何也?答曰:於教義大有深淺,例如瑜伽雜集論等,說聲聞等之教行住果及斷惑之分齊。與婆沙俱舍等不同,是也。又天台以觀法判之。凡大乘有獨菩薩法。有通三乘法。通三乘法,即天台之通教。獨菩薩法,即天台之別圓二教。此中獨菩薩法。以中道為觀法。通三乘法。以空理為觀法。觀此空理,有析空與體空之二。分析諸法而悟空理為析空。知諸法如夢如幻,而體不壞悟其空理,為體空。以此析體二空為大小之區別。小乘之聲緣菩均為析空。大乘之聲緣菩均為體空。由是可知教義之深淺也。止觀三曰:「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觀,析於心色。(中略)大者大乘也。智慧深利,修不生不滅體法止觀,大人所行,故名大乘。中論明即空者,由摩訶衍。摩訶衍即大也。衍中云:欲得聲聞當學般若者。元此是菩薩法。大能兼小,傍狹聲聞。譬如朱雀門,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防群小由之出入。雖通小人,終是天門。今摩訶衍亦如是。正為菩薩體法入空。雖有小乘,終為大。例如三藏析法,雖有佛菩薩,終是小乘。」
三一二乘 (術語)一、三乘,法華以前說聲緣菩三乘,有證道之別是也。此三乘中聲緣二乘攝愚法之二乘(即小乘)。二、一乘,在法華一切眾生悉可成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會三乘而歸於一佛乘者是也。配於天台之四教,則藏通二教為三乘,別圓二教為一乘,配於華嚴之五教,則小始二教為三乘,終頓圓之三教為一乘。配於諸宗則三論,法相,成實,俱舍之四宗為三乘,華天已上為一乘。見五教章上二。
二乘作佛 (術語)法華已前佛為方便說故,不說聲聞緣覺二乘之作佛,至法華說真實之一乘,始說二乘作佛,與以記別。輔行六曰:「遍尋法華以前諸教,實無二乘作佛之文,以明如來久成之說,故知並由帶方便故。」
二流 (名數)一、順流,流即生死之流,六道之眾生,起惑造業,順生死之流,而背涅槃之道,即流轉之因果也。二、逆流,由初果須陀洹,斷已後三界之惑,漸逆生死之流,而趣涅槃之道,即還滅之因果也。見涅槃經三十六。
二現 (名數)佛之尊特身相好,有須現不須現二者,須現者,為中道之智眼。未開者,現起丈六之應身,廣大無邊之身相也。不須現者,中道之智眼已開者,觀丈六之佛身,為周遍法界之妙身,故佛不必更現廣大之尊特相也。如法華之龍女見佛之三十二相,讚嘆為微妙淨法身者。此中須現為別教之機,不須現為圓教之機,因之華嚴以兼別教之故,謂為須現之尊特。法華以純圓之故謂為不須現之尊特。見觀經妙宗鈔下。
二悟 (名數)菩薩有頓悟漸悟之二類:頓悟者,自無始以來第八阿賴耶識之所,唯有菩薩之無漏種子,其人經聲緣二乘之行,直入菩薩之行位者,亦名直往之菩薩,漸悟者,由無始以來第八阿賴耶識之所,有三乘之無漏種子,必由淺入深故,先經二乘之果,後迴心入菩薩之行位者,亦名迴入之菩薩。見百法問答鈔六。
二時 (名數)朝夕二時也。佛祖統紀智顗傳曰:「二時慈[雨/注]。」同註曰:「此早晚兩講之明據。」【又】一、迦羅時,梵語迦羅Ka%la,譯作實時,佛於律中試諸弟子聽時食,遮非時食等,是實時也。二、三昧耶時,梵語三昧耶Samaya,譯作假時,於諸法遷流上假立長短之時者,如諸經之初言一時Ekasminsamaye是也。見智度論一。
二師 (名數)釋迦如來多寶如來之二大導師也。【又】一、聖師。具慧眼,法眼,化導之三力者。二、凡師。不具此三者。止觀五之二曰:「教他又為二:一聖師,二凡師。」
二益 (名數)謂現當二世之利益也。真宗說正定與滅度之二益。謂前者為現益,以信之一念入正完聚之位,受現生十種之益,後者為當益,命終後往生淨土,開滅度之證者。
二修 (名數)一專修,二雜修,唐善導於觀經疏,就往生之行,分別正行雜行,更於禮讚,舉此二修以料簡其得失。即專修為專修正行,雜修為雜修雜行之謂,二行就所行之法而言。二修不外就能行之機而言。空師之所制亦爾。選擇集二行章引禮讚文畢曰:「私云:見此文須捨雜修專,豈捨百即百生專修正行堅執千中無一雜修雜行乎。」然日本見真大師就雜行分專行雜行,就正行別專修雜修,以專修雜修獨為正行中之判目。正行中有五種,第四之念佛為正業,前三後一為助業,於此二業專修正業之念佛,為專修,助正兼行為雜修。教行信證六曰:「就雜行有專行專心,復有雜行有雜心。專行者專修一善故曰專行。(中略)諸善兼行故曰雜行。(中略)亦就正助有專修,有雜修。(中略)雜修者助正兼行故曰雜修。」【又】一、緣修,緣真如而[口*十]於理,有心有作之修行也。如地前之菩薩是。二、真修。證真如無修之行法,自合於理無心無作之修行也。如地上之菩薩是。法華玄義一上曰:「先藉緣修,生後真修。」
二涅槃 (名數)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也。涅槃
二俱犯過 (術語)華嚴之圓教,雖與法華之圓教相同,然其圓教兼有別教之麤,不得謂為純一,故不得如法華名為妙。譬之曰二俱犯過,又曰二人俱犯。釋籤一曰:「總結四味不立妙名,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屬麤,如麤人細人二俱犯過,從過邊說俱為麤人。」
二假 (名數)一、無體隨情假,世間之人於心外之境執實我實法,此實我實法,為遍計所執性而非實體,但一妄情耳,世人隨此妄情而於虛假執我法也,故謂之無體隨情假。是世間常用之我法也。二、有體施設假,謂依他起性上假施設之我法也。即內識所變之見相二分為依他法,從實之種子而生,有實之體用,就此體用假付我法之名,故名為有體施設假,是聖教中所用之我法也。見唯識論一。
二眾 (名數)一、道眾,出家修道業,受具足戒,十戒者。二、俗眾,在俗歸於法,受五戒八戒者。玄義釋籤一曰:「道俗顒顒。」觀經玄義分曰:「道俗時眾等。」
二鳥 (譬喻)迦提或鴛鴦之雌雄二鳥,常同遊而不相離,以喻常與無常。苦與樂,空與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離也。南本涅槃經鳥喻品曰:「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是苦無常無我等法亦復如是,不得相離。」章安會疏八曰:「云雙遊者,生死具常無常,涅槃亦爾。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諦即中中即二諦,非二中而二中,是則雙遊義成雌雄亦成。」
二執 (名數)一、我執,又名人執,以五蘊假和合而有見聞覺知之作用,固執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一切之煩惱障從此我執而生。二、法執,不明五蘊等法由因緣而生,如幻如化,固執法有實性者。一切之所知障從此法執而生。唯識論一曰:「由執我法,二障具生。」法苑義林章二執章詳說之。此二執,為五見中薩迦耶見(即我見)之所執也。同體之我見有二用:一執取物之常一主宰為我執,一固執法體之實有為法執。此中法執為本,而起十我執,起法執者,必非我執而我執起時,必有法執也。由此我執而生煩惱障,由法執而生所知障。
二密 (名數)於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說圓融不離之理者。二、事密,說如來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之慈覺,以法華涅槃為理密,以真言部諸經為事理俱密。蘇悉地經疏中曰:「世俗勝義圓融不二,是為理密;若三世如來身語意密,是為事密。問:華嚴維摩般若法華等諸大乘教於此顯密何等攝耶?答:如華嚴維摩等諸大乘教是密教也。問:若如云是密者與今所立真言密教有何等異?答:彼華嚴等經雖俱為密而未盡如來秘密之旨,故與今所立真言別,假令雖少密言等未及究盡如來秘密之意。今所立毘盧遮那金剛頂等經咸是究盡如來事理俱密之意,是故為別也。」天台學則下曰:「法華涅槃二部為理密之大圓教,真言五部為俱密之大圓,教是判一代五時中第五時二密之大圓也。」
二貧 (名數)財貧法貧也。財貧謂乏資生之財物也。法貧,謂邪見不能信正法也。智度論九十八曰:「貧有二種:一者財貧,二者功德法貧,功德法貧最大可恥。」
二教 (名數)一顯教,二密教。顯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別。天台就釋迦佛之說法作法而立顯密二教。蓋以對一會大眾顯露說法,使彼此相知者為顯露教,此時更密對餘眾說法,使一會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園之會,八萬諸天得聞深法,故在我為顯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則顯露教也。法華玄義一曰:「如來於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機若時若處,三密四門無妨無礙。此座說頓,十方說漸、說不定;頓座不聞十方,十方不聞頓座。或十方說頓、說不定;此座說漸,各各不相知聞。於此是顯,於彼是密;或為一人說顯,或為多人說漸、說不定;或為一人說漸,為多人說漸,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或一座嘿,十方說;十方嘿,一座說;或俱嘿,或俱說,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又真言所立之顯密二教,以釋迦佛所說之大小乘一切為顯教,大日如來所說之兩部大法為密教。釋迦佛為化身,化身之說法,各應所化之機而說之,其法顯露而淺略,故名顯教。大日為法身,法身為法樂,集自己眷屬說內證之境,其法秘奧而不可思議,故曰密教。顯密二教論上曰:「應化開說名曰顯教,言顯略逗機,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言秘奧實說。」【又】一漸教,二頓教。有三義:一、就佛之化儀而分之。如來成道,直對大乘之菩薩,頓說大乘之法為頓教,從阿含已下至法華涅槃,對二乘之弟子,始說小乘終會大乘為漸教。齊朝隱士劉虯,淨影慧遠等,依此義立頓漸二教(見大乘義章一本,華巖玄談四)。天台之漸頓,亦依此意謂法華為漸圓教(彼宗謂之約部之頓漸)。法華玄義一曰:「若低頭、若小音、若散亂、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具如今經,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若約說次第,醒醐味相。」二、就機之漸頓而判之。對漸悟之機,初說小乘,後說大乘,因大由小起,為漸教,對頓機直說大乘,大不由小為頓教。隋之誕法師等,依此義而立二教(見五教章上二),天台亦依此意判觀經,謂之頓教。以觀經對凡夫之韋提希,直說大乘之圓教也。三、就法之偏圓而分漸頓,偏僻迂曲之方便教為漸教,除圓教外,其餘之諸教是也。直成佛之圓滿至極法為頓教,圓教是也(台家謂之約教之頓漸)。止觀三曰:「漸名次第,蒔淺由深,頓名頓足頓極,此亦無別意,還扶成偏圓,三教止觀悉皆漸,圓教止觀名之為頓。」【又】一、界內教,台家所立四教中藏通之二教,說凡夫出離解脫三界之教法,故謂之界內教。二、界外教,別圓二教說既出三界,出離解脫三界外方便土及實報土變易生死之教法,故謂之界外教。見七帖見聞三本,同七本。【又】一、半字教,悉曇章為生字之根本而未成字體,故曰半字,以譬不了義之小乘教。二、滿字教,毘伽羅論文字具足,故曰滿字,以喻了義究竟之大乘教。故半滿二教者,為大小二乘之異名。此說出於涅槃經,西晉曇無讖,依此義而立二教。涅槃經五曰:「如彼長者教半字已,次為演說毘伽羅論。我今亦爾,為諸弟子說於半字九部經已,次為演說毘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止觀三曰:「半者明九部法也,滿者明十二部法也。世傳涅槃常住,始復是滿,餘者悉半。菩提流支云:三藏是半,般若去皆滿。今明半滿之語,直是扶成大小。前已析體判大小,今亦以體析判半滿如前。」群疑論探要記十四曰:「小乘九部妙義未究,故名半字。大乘三部正理已顯,故名滿字。」大乘義章一曰:「聲聞藏法,狹劣名小,未窮名半。菩薩藏法,寬廣名大,圓極名滿。」【又】增長煩惱之言說為半字,增長善法之言語為滿字。涅槃經八曰:「半字義者,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故名半字。滿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也。譬如世間為惡之者為半人,修善之者名為滿人。」【又】涅槃經之二教也。依台家之意,佛最後說涅槃經,有二意:一、因在世之弟子機根未熟,漏於法華之開會,故更說藏通別圓四教,使之歸入一乘圓常之妙理,以捃拾法華之殘類,故名法華曰大收教,涅槃曰捃收教。又謂之常住之涅槃,三悉檀(除對治)之涅槃。文句十曰:「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歸會法華。譬如田家春生夏生,耕種耘治,秋收冬藏,一時穫刈。自法華已後,有得道者,如捃拾耳。」釋籤二曰:「法華開權如已破大陣,餘機至彼,如殘黨不難,故以法華為大收,涅槃為捃收。」四教儀曰:「說大涅槃有二義:一為未熟者,便說四教,具談佛性,令具真常入大涅槃,故名捃收教。」二、因末代之比丘,起惡見,佛入涅槃,則執無常,又或偏貴理性而廢戒律之事行,逐失法身常住之命,故佛以之對治末代之惡見,贖常住之命,謂之贖命涅盤,又曰對治無常涅槃。此贖命涅槃有單複二義。謂涅槃經唯說戒律,是單義,謂乘門與戒門共說是複義。依單義,則此經為扶律,律是贖常住之命之重寶也。若依複義則為乘及戒也。此涅槃經,扶律事談常,乘戒具足。故為贖常住之命之重寶。因之贖命涅槃,又曰扶律談常教。法華玄義十曰:「涅槃臨滅更扶,三藏誡約三乘,使末代鈍根不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廣開常宗,破此顛倒令佛法久住。」釋籤二曰:「彼經部前後諸文扶律說常,若末代中諸惡比丘破戒,說如來無常,及讀誦外典,則並無乘戒,失常住命。賴由此經扶律說常,則乘戒具足,故號此經為贖常住命之重寶也。」【又】一、偏教,即偏僻之教,藏通別三教之所明是也。二、圓教,即圓滿之教,第四圓教之所明是也。止觀三曰:「偏名偏僻,圓名圓滿。」【又】一、權教,藏通別之三教,為實教權設而還廢者。二、實教,如來出世元意真實之教法,第四之圓教是也。止觀三曰:「權者是權謀,暫用還廢。實是實錄,究竟旨歸。(中略)一大事出世,元為圓頓一實止觀而施三觀止觀。」【又】一、世間教,可生三界善處之善法也。二、出世間教,出離生死之三乘教法也。大乘義章一曰:「聖教雖眾要唯有二:一是世間,二是出世,三有善法名為世間,三乘出道名出世間。」【又】一、了義教,大乘經所說,顯了盡深義者。二、不了義教,小乘所說,不盡顯了實義者。涅槃經六曰:「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中略)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又】江南印法師敏法師等所判之一代教也。一、屈曲教,如法華涅槃等釋迦所說之經,逐於物機,屈曲正道而說者。二、平道教,如華嚴經盧舍那佛所說,隨於法性而說平等之法者。見五教章上。【又】一、化教,如來一代施化之教,通教內眾受道之弟子及外眾在俗之人,使皆依之修行而出離生死之苦者,如經藏之所明是也。二、制教,如來說諸戒律,專禁制內眾受道之弟子。使如法受持而成聖果者,如律藏之所明是也。見華嚴孔目章。
二教論 (書名)顯密二教論之略名。
二真如 (名數)真如
二部五部 (名數)印度小乘教,佛滅之年結集時,分上座大眾之二部。佛滅百年優婆[毛@(鞠-革)]多之時,分曇無德部,薩婆多部,彌沙塞部,迦葉遺部,婆麤富羅部之五部。行宗記一上曰:「二部,結集上座大眾二部。五部,橫分五部者是。」三論玄義曰:「言諸部異執者,或二部,或五部。」結集
二宿因力 (名數)如來為今日眾生悲智雙行攝化之宿因有二種。即大願力(因位之誓願力),昔行力(因位之萬行力)也。華嚴經疏一曰:「一者大願力故。現相品云:毘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兜率偈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以大願力,示現自在法。諸會佛加,皆大願力。及餘諸文,成證非一。二者昔行力故,謂無量劫依願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頓演。」云云。
二處三會 (術語)法華經之說會也。二處者,靈山與虛空,三會者,自初至寶塔品之半,在靈山說,故曰靈山會。自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至神力品之終坐於虛空中之多寶塔中,又佛以神力使大眾亦在虛空,故曰虛空會。囑累品已下由塔出還本座說,故曰復靈山會。
二尊 (名數)釋迦與彌陀也。觀經玄義分曰:「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觀經散善義曰:「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
二尊一教 (術語)觀無量壽經流通分之說相。於正宗分釋迦開要門,彌陀彰弘願,二尊所教,各自異別。至流通分,釋迦上來說要門之定散二善,以弘願之念佛,附屬阿難,故釋迦之發遣與彌陀之招喚全然一致,二尊所教,同為念佛之一道。
二尊一致 (術語)與二尊一教同。
二尊二教 (術語)觀無量壽經正宗分之說相。二尊為釋迦彌陀。二教為要門與弘願。此經之正宗分以釋迦顯說要門方便之定散諸善,彌陀彰弘願真實之實力念佛,故云。
二善 (名數)一、定善,定心所修之善業也。息慮凝心觀淨土之依正二報也。二、散善,散心所修之善業也。策身口意廢惡修善也。唐善導釋觀經以此二善,以十三觀為定善,以三福為散善。謂一經之所明,不出定散之二善也。觀經疏玄義分曰:「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又】一、未生善,戒定慧等諸善法未曾修習者。二、已生善,戒定慧等諸善法已曾修習者。見智度論四十八。又,事理善,藏教為界內之事善,通教為界內之理善,別教為界外之事善,圓教為界外之理善。是淺深相對而分事理也。見法華玄義五上。
二善三福 (名數)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善根。二善為定善散善,三福為世福,戒福,行福。
二無知 (名數)小乘有部所說,一、染污無知,即一切之煩惱。台家所謂見思二惑也。以無明為體,無明執著於事理之法,其性分不淨,故曰染污,其體昏闇,不知四諦之真理,故曰無知。此無明俱起一切之餘惑,故舉無明,即攝一切之煩惱也。二、不染污無知,以劣慧為體,劣慧為無始以來怠於學問研究之結果,不解事物義理之下劣智慧也。是非執著於物之不淨性分,故謂之不染污,不知事物之義理,故謂之無知,台家所謂塵沙之惑也。不染污無知不執著於事物,不能為出生死之障,故聲聞緣覺之二乘不斷之,佛於濟度眾生上有知一切事物之必要,故斷此劣慧而成一切種智也。俱舍光記一曰:「問染污無知何為體?解云:以無明為體,所以不言餘煩惱者,無明通與諸惑相應。若說無明亦顯餘惑。(中略)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所有一切有漏無染劣慧為體。」
二無我 (名數)一、人無我,自主自在之我為我。凡夫不了五蘊假合和之義,固執實有自主自在之人體,曰人我,今了五蘊假和合之義,達實無人體,曰人無我,是為小乘之觀道,以斷煩惱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無我,固執諸法有實體,有實用,曰法我,今了諸法因緣生之義,達實無自性,曰法無我,是為大乘菩薩之觀道,以斷所知障,而得菩薩者也。小乘唯悟人無我,菩薩則二無我皆悟。楞伽經一曰:「大慧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云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
二無我智 (名數)知人無我法無我理之智也。楞伽經一曰:「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中略)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像起,分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
二無記 (名數)體性羸弱,不可記善,不可記惡者,曰無記性。此無記有二種:一、有覆無記,惑障之極微弱者,惑障隱覆聖道,故曰有覆,非感苦果之惡性,故曰無記。又名染無記。如俱生之我見是也。二、無覆無記,離惑障之無記法也,又名淨無記。宿世業力如所感之五蘊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即一切之果報是也。見唯識論三,百法問答鈔三,七帖見聞三末。
二無常 (名數)一、念念無常,一切有為之法,念念生滅而不停住也。二、相續無常,若干期限中相續之法終必壞滅也。如人命之死,燈火之滅是。見智度論四十三。又剎那無常,一期無常。見析玄記。
二智 (名數)一、如理智,如佛菩薩真諦之理之實智也。或名根本智,無分別智,正體智,真智,實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薩俗諦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後得智,有分別智,俗智,遍智。十八空論曰:「如理智,即是無分別智;如量智,即是無分別後智。」佛性論三曰:「此二智有二種相: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自性清淨名為無著,是如理智相。無礙者,能通達無量無邊界故是名無礙,是如量智相。」行宗記一上曰:「迷是者,障俗諦故。世出世法,唯佛通達,名如量智。迷理者,障真諦故。法性真理,唯佛盡證,境智相冥名如理智。」【又】一、根本智,如理智之異名,真智初起契會真理之智也。證此真理之實智,為通後有為事相之俗智之本,故名根本智。二、後得智,如量智之異名,真智後照了有為萬法之俗智也。此為生於根本智後邊之智,故名後得智。此二者,又稱無分別智,後得智,以根本智之境,離一切之分別也。唯識論十曰:「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同九曰:「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又】一、真智,根本智之異名,照了真諦理性之智也。二、俗智,後得智之異名,照了俗諦事相之智也。真諦譯攝大乘論下曰:「真俗二智,更互相違。」佛性論二曰:「般若有二:一無分別真智,二有分別俗智。」【又】一、實智,達於佛菩薩實理之智也。二、權智,又名方便智,通於佛菩薩權方便之智也。維摩經佛道品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天台維摩經會疏九曰:「智度是實智,實智有能顯出法身之力。方便是權智,權智外用,能有成辨。」往生論註下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大乘義章十九曰:「知於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又】一、一切智,達於一切法實性之智也。二、一切種智,通於一切法種種事相之智也。聲聞緣覺唯有一切智,佛具二智。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
二智圓滿 (術語)如來實智權智二智圓滿之意。
二報 (名數)一、依報,又名依果,即世界,國土,房舍,器具等也。諸眾生因先業而感之,其身依之而住,故名依報。二、正報,又名正果,即五蘊之身也。諸眾生各因先業感得此身,是正彼之果報,故名正報。見華嚴大疏一。
二答 (名數)一、言答,以答言語也。二、示相答,示種種之形相而答也。
二超 (名數)豎超橫超也,聖道門之頓教,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等之教,謂之豎超。淨土門之頓教,選擇本願之念佛,謂之橫超。
二惑 (名數)一、見惑。見者推度之義,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也。我見邊見等是也。又此等之惑,為於見道之位見理而斷之惑,故謂之見惑。二、思惑。新譯謂之修惑。為凡夫之思念,對於事事物物而起之惑,謂之思惑,貪瞋痴等是也。又此等之惑,為修道之位,屢屢思惟真理而斷之惑,故謂之思惑,或名修惑。【又】一理惑,二事惑,藏通二教以見惑為理惑,以思惑為事惑。謂見惑者迷於四諦真理之惑,思惑者為迷於世法事相之惑也。別圓二教以根本無明為理惑,以塵沙及見思為事惑。謂根本無明為覆中道之理之惑,塵沙者能障化導,故為覆俗諦之法之惑,見思者,能障空寂,故為覆真諦之法之惑,又依法相家所立之二障,則煩惱障為理惑,所知障為事惑。以煩惱障迷於涅槃之理,所知障迷於俗諦之事相也。
二愚 (名數)菩薩十地中各有二種之愚法當斷之者。見百法問答鈔七。
二惡 (名數)見思煩惱,無明煩惱之稱。又謂之已生惡,未生惡。
二業 (名數)一引業,二滿業。六趣各有總別之二報,例如人趣上自一人下至賤民,同一人趣之果報為總報,其中根有利鈍,形有好醜,福有多少等,人人各異,謂之別報,引發其總報之業因,謂之引業,成滿其別業之業因,謂之滿業。見俱舍論十七。【又】一、善業,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而能感善趣之樂果者。二、惡業,為五逆十惡等罪惡之所作而能引惡趣之苦果者。見俱舍論十七。【又】一、助業,善導所立五正行中前三後一之四業,能資助往生之業者。二、正業,五正行中第四之稱名正為往生之正因者。觀經散善義曰:「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二聖 (名數)釋迦如來與多寶如來,是為法華之二聖。
二滅 (名數)一擇滅,二非擇滅也。【又】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也。
二罪 (名數)一、性罪,殺盜婬妄之四重戒,其自性是惡,不待佛制,犯之則得罪報也。二、遮罪,酒戒等自性非惡,佛為保護餘戒,故遮止之,若犯之則獲犯佛制之罪也。
二煩惱 (名數)二種之煩惱。煩惱
二義 (名數)一、了義,諸大乘經中,明了說究竟真實之理者。如煩惱即菩提,悉有佛性是也。二、不了義,諸經中隱蔽實義而為方便之說者,如為我空記法有為遣法有說皆空是也。見圓覺經略疏。
二愛 (名數)一、欲愛,眾生愛念妻子,貪染五欲者。二、法愛,菩薩以平等心生法喜,欲使一切眾生皆至佛道者。見智度論七十二。
二領 (名數)一曰探領。二曰齊領。法華經信解品,四大聲聞。陳述自己之領解。其領解如來未出世前,在法身地照聲聞之機,之大悲狀者。謂之探領。是探佛意之底蘊而領解者也。一品之中:「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已上之文足也。齊領一名齊教領:「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已下之文足也。是以取聲問之身。受教於如來現在之身而領能者也。故謂之齊教領。
二圓 (名數)天台家之名數。一今圓,二昔圓。今圓又曰開顯圓,絕待圓,於今時之法華經開會藏通別之三教,顯揚一實絕待之圓教也。昔圓又曰相待圓,於昔時之諸經,藏通別三教相待而說之圓教也。故昔圓雖為自圓而不能使他為圓也。又有部圓教圓之二者。前四時部之圓,為相待,無開會他之用,法華部之圓,為絕待圓,有開會他之用,如此就部意判今昔二圓之麤妙,謂之部圓,今圓昔圓皆為圓教之體而無異,就教體今昔視為同一之圓教,謂之教圓。蓋依教圓,一切諸教不出八教也。依部圓,法華為超八醍醐也。【又】華嚴之清涼,分圓教為漸圓頓圓二者,為荊溪所破斥。二頓
二頓 (名數)華嚴宗之清涼國師澄觀,原為天台宗荊溪尊者湛然之弟子,後入法華嚴宗分頓教為漸頓,頓頓,分圓教為漸圓,頓圓,以華嚴經為頓頓頓圓,以法華經為漸頓漸圓。其故以為法華者,諸聲聞人自小乘來,經歷諸味,至法華之會方開圓頓,故知法華是漸頓漸圓也。華嚴最初未經諸味,直開頓圓,故是頓頓頓圓也。荊溪於止觀籤例之中設喻疑顯正之一科,自問自答,而破斥之。
二道 (名數)大小便之二處。佛祖統紀三十曰:「殘穢在身,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又】無礙道,解脫道也。新譯曰無間道,解脫道。斷惑證理之智慧名也。正斷惑之智慧為無礙道,正證理之智慧為解脫道。無礙者,正對破惑而智不為惑所障礙也。無間者其智不為惑所間隔也。解脫者其智離繫縛於惑也。自在證理之義也。凡斷一切之惑,必存此二道。俱舍論二十五曰:「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解脫道者。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道義云何?謂涅槃道,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一、難行道,修難行而求佛果之法也,謂在此娑婆世界,欲修六度萬行而因以成佛也,此法難行,故謂之難行道。二、易行道,易修行而求佛果之法也。謂信阿彌陀佛往生淨土而因以成佛者,此法易行,故謂之易行道。是龍樹菩薩所判,而淨土門諸家之教判皆依之。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至阿惟越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中略)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地(Avaivartya)者。」【又】一、有漏道,三乘之行人於見諦以前之一切行法,悉云有漏道。二、無漏道,三乘之行人於見諦後順諦理所修之一切之行法,皆曰無漏道。漏者,煩惱之異名也,見諦已前,未斷一毫之煩惱,其所修之行法,悉雜煩惱之垢染,故云有漏。見諦以後,已斷一分之煩惱,離煩惱之垢染,故其行法謂之無漏。【又】一、教道。方便教示之道也。二、證道。諸佛所證之實理也。此教證之二道。據十地論一,所謂「歎說者於中有二種:一者為說阿含義,二者為證入義。」而立。大乘義章九曰:「證教兩行出地經論,所言證者,乃知得之別名也。實觀平等契如,故名證。(中略)上德下被為教。」然如天台一家,借此教證二道:一以判今昔之權實,一以釋別教之教權證實。判今昔之權實者,前四時係隨他意之說,故判為教道之方便。第五時,係隨自意之說,故判為教道之真實(玄義三)。釋別教之教權證實者,四教雖均有教證之二道,然藏通之二教,隨於界內之機情而說,故其教勿論,論其所證之理,亦為偏真之空理,則教證均為權也。圓教,能入之教門,所入之理,均隨佛之自意,則教證均為實也。惟別教能入之教門,隨於界外鈍根之機情,次第斷破九界二邊之法,而顯佛界中道之理,是為隨情之權。然所入之理,稱為中道,九界即佛界,不為中偏所隔,故與圓教同為證實也。為釋此教證之權實,借用彼二道之名耳(輔行三),由此而輔行出約行約說二種之教證。約行之教證,就行人之觀行而立教證也。別教之行人,地前之間,依佛之隔歷次第之方便教,修次第之三觀,故以之為教道。至於初地,則自證入圓融之三觀,故以之為證道。蓋地前之觀行,為教道方便。地上之觀行,為證道真實也。約說之教證,就如來之說法而別教證也。佛對於地前之人,通於一教之始終(即地前以上)。就別教之當分,說隔歷次第之法,為約說之教道。又佛對於地前地上之人,詳說中道,為約說之證道。由此而論。於別教論證道,非別教當分之說,乃存行人之親證隔歷(約行之證道),及默示如來已證之圓融而已,因而可知別教之分際。
二詮 (名數)一遮詮,二表詮。遮者遣其所非,表者顯其所是也。具說事理曰詮。如諸經說真如之妙性,為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無因無果無相無為非凡非聖非性非相等,是為遮詮。如云知見覺照靈鑑光明朗朗昭昭,是為表詮。禪源諸詮三曰:「如說鹽,云不淡是遮,云鹹是表。說水,云不乾是遮,云溼是表。諸教每云絕百非者,皆是遮詞。直顯一真,方為表語。」空宗專以遮詮為宗,性宗則具遮表二門。宗鏡錄三十四曰:「今時人皆謂遮言為深,表言為淺,故唯重非心非佛無為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由只以遮非之詞為妙,不欲親自證認法體,故如此也。」
二解脫 (名數)一、慧解脫,智慧能離一切之煩惱障,而證涅槃者。二、心解脫,心識能離一切之定障,而得入滅盡定者。見成實論十。【又】一、慧解脫,慧能離煩惱障,而證涅槃者。二、俱解脫,又名心解脫。與慧解脫共而得之定解脫也。見俱舍論二十五。
二經體 (名數)經典中文與義之謂也。經者自一面觀之,惟為顯義之文字也,自他面觀之,則由文而顯之義理也。故文與義,為二種之經體。
二萬燈明佛 (佛名)日月燈明佛
二種子 (名數)一、名言種子,為現行一切善惡諸法親因之種子。善種子生善法,惡種子生惡法,無記種子生而無記法,乃至由色種生色法,由心種生心法等,依附於第八阿賴耶識則而為一切諸法之親因者是也。名之為名言者,或自發名言,而詮顯色心之諸法,於自心之前,反現彼諸法之相分,而熏彼諸法種子於阿賴耶識,或聞他之名言所詮色心之法,於自心之目前反現其相分,以熏彼種子於本識。蓋以名言為介成此種子之新熏,故謂之名言種子(是表義名言之義)。又,名言種子者,不特介能詮之言語而熏習之,凡一切之心心所,緣諸境時,亦反現其諸境之相分於心前,以熏其種子於本識也。如此依心心所緣境而熏成其種子者,亦名名言種子。名之為名言者,以心心所緣境時,能緣之心,了顯所對之境,恰如名言詮顯諸法之體義也,因是又名之為顯境名言。此中第一種之表義名言,限於第六識,以名言緣名言,唯為第六識相應之尋伺力也,第二種之顯境,通於於七識以了所緣之境而熏種子,通於一切之心心所也。但第八識為所熏處,自無能熏之用。二、業種子,為第六識相應之思心所,作善惡之業,熏習第八識之種子。業者,造作之義,造作善惡所熏,善惡之種子也,此思心所之種子,有二功能,一為自生思心所之功能,名言種子也,二為助他羸劣無記之種子,使生現行之功能,此名為業種子,蓋生自果者,非為業種,助他果使生之功能,乃名為業種子也。其助他果之法,第八識為三性中極劣無記之識體,故能生之名言種子,亦為羸劣無記之種子,自無生果之力用,然依第六識相應之思心所造作五戒十善等善事之力,使彼第八識無記之種子,決定可生於當來善趣之功能,為彼之業力所助,自生善起之無記之果也。故名言種子通於八識,且通於三性,業種子局於第六識之思心所,且局於善惡之二性,以無記羸劣,無助他之功能也,又思心所,兼名言業種之二能,他之心心所法,惟有名言種子之功能而已。見唯識論八,百法問答鈔三。
二種戒 (名數)
二種色 (名數)
二種性 (名數)一、本性住種性,此自無始以來,依附第八阿賴耶識,法爾所存之大乘無漏法爾種子也,此種性於我等具縛之身中亦自無始備於法爾,假令受六道四生之輪迴,而於阿賴耶識之中,持之而不失壞也。二、習所成種性,聞如來之教法,而起聞思修之三慧,新熏習有漏之善種,依此熏習力增長彼法爾無漏之種子者。具此本有新熏之二種性,而得完全菩提涅槃之妙果也。見百法問答鈔六。
二種死 (名數)全其天命而死者,謂之命盡死,反之而不順天命,自殺或被殺害之橫死者,謂之外緣死。曇無讖所譯之大涅槃經十二,曾細別此二死曰:「命盡死者亦有三種:一者命盡非是福盡,二者福盡非是命盡,三者福命俱盡。外緣死者亦有三種: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橫為他死,三者俱死。」
二種常 (名數)智度論所說:一、如菩薩自百歲經八萬劫,至於入滅,長時間之無變化,謂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壞為常,是真常也。
二種病 (名數)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調所生之病苦,謂之身病。二、心病,或歡喜太過,或憂愁太過,或依恐怖,或依愚痴等,失心之平和,而起諸病者,謂之心病。見涅槃經十二。【又】一、先世行業病,謂先世好鞭打人,以種種之惡法,惱害眾生,而感今世之多病也。二、現世失調病,即上之身病也。見智度論八。
二種施 (名數)財施,法施也。
二種聖 (名數)一、聖說法,說三藏十二部經也。二、聖默然,一字不說也。如來唯有此二法。見思益經如來二事品。
二種證 (名數)聲聞乘之人證四果有二種:一、次第證,又云次第斷,自初果次第斷修惑,次第證第四果阿羅漢也。二、超越證,又云超越斷,利根之聲聞,一時斷幾許之修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證阿羅漢果也。此有四種。超越證
二種識 (名數)
二種薰 (名數)薰習,資薰也。前者為自習慣而薰者,後者則資助而薰者也。翻譯名義集六曰:「一、熏習,謂熏心體成染淨等事,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等。」大藏法數四曰:「熏資薰擊發之義也。蓋言第八識雖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若無染淨二緣熏發,則不能成染淨等事,如穀麥等種雖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資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發,習即數習,謂數習染淨之緣,熏發心體,而成染淨等事,故名熏習,資猶助也。謂現對塵境所起之心,及諸惑相資熏發而成染淨等事,故名資熏。」
二種一乘 (名數)華嚴宗所立也。一乘二種,一同教一乘,二別教一乘也。
二種三心 (名數)淨土真宗以為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有二種。又日本見真大師分自利之三心與利他之三心,即要門自力行者之信心與弘願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於教行信證化身土卷分定之三心,與散之三心,即息慮凝心行者之信心,與廢惡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別之三心也。
二種比丘 (名數)一、多聞比丘,聞誦經典,雖多而不併行修行者。二、寡淺比丘,讀誦經典雖少,而專心修行者。
二種心相 (名數)一、心內相,心之本性清淨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隨諸緣生種種之對境也。
二種世間 (名數)眾生世間,與器世間也。
二種因果 (名數)分四諦為二種之因果:一、世間因果,苦諦為果,集諦為因。二、出世間因果。滅諦為果,道諦為因。
二種生死 (名數)生死
二種自在 (名數)自在
二種我見 (名數)人我見,法我見也。
二種忍辱 (名數)一、非眾生忍辱,於風雨寒熱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眾生忍辱,於殺傷罵詈等眾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見智度論十四。
二種佛境 (名數)一、證境,諸佛所證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國土也。
二種邪見 (名數)一、破世間樂邪見。謂無視因果之理而造惡,墮於苦趣不得人天之樂之邪見也。二、破涅槃道邪見。雖修善,而執著於我,雖得人天之樂,而不得涅槃之邪見也。中論四曰:「邪見有二種:一者破世間樂,二者破涅槃道。破世間樂者,是麤邪見,言無罪無福,無如來等賢聖。起是邪見,捨善為惡,則破世間樂。破涅槃道者,貪著於我,分別有無,起善滅惡。起善故得世間樂,分別有無故不得涅槃。是故若言無如來者,是深厚邪見,乃失世間樂,何況涅槃?若言有如來,亦是邪見。」
二種供養 (名數)供養
二種法身 (名數)法身
二種信心 (名數)信法華經有二種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華經為久遠實成之圓佛所說,故信之。二就經立信,無量義經及涅槃經,謂法華經為真實,故信之。
二種迴向 (名數)迴向
二種清淨 (名數)一、自性清淨,眾生真如之心體,性本清淨而無所染礙,名為自性清淨。二、離垢清淨,眾生自性清淨之心體,遠離一切煩惱之垢染,名為離垢清淨。見華嚴大疏鈔六。
二種福田 (名數)福田
二種深信 (名數)機法一體
二種寂靜 (名數)一、身寂靜,捨離恩愛之家,避喧鬧之世,閑居靜處也。二、心寂靜,離貪瞋癡等諸煩惱,修禪定,不起惡心也。
二種資糧 (名數)二種莊嚴之異名。福德與智德也。以此二德為資糧而證佛果也。見寶積經十二。
二種莊嚴 (名數)二嚴
二種無知 (名數)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也。無知
二種菩薩 (名數)菩薩
二種輪身 (名數)正法教令之二輪身也。教令輪身
二種遠離 (名數)修行佛道之際,為欲使身器清淨,遠離身心二種之惡。即身遠離,心遠離也。
二種尊特 (名數)尊特
二種獨覺 (名數)麟喻獨覺,部行獨覺也。
二種闡提 (名數)一、捨善根之闡提。此先天的,本來之闡提也。二、方便闡提。菩薩為化度眾生,以方便假為闡提也。闡提
二種薰習 (名數)七轉識各緣其外境時,依其識自體之力,薰習其所緣境之二相分與本質之種子於第八識,謂之相分薰。薰習能緣之見分及自證分證自證分之種子於第八識內,謂之見分薰。
二種羅漢 (名數)羅漢
二種羯磨 (名數)有二種之羯磨。羯磨
二種超越三昧 (名數)超入三昧,超出三昧之稱。
二福 (名數)一、梵福,大梵天王之福德也。二、聖德,三乘聖果之福德也。見法華文句十。
二語 (術語)又謂之兩舌。即前後相違之語也。大集經十曰:「須彌可說口吹動,不可說佛有二語。」
二際 (名數)一涅槃際,二生死際,際者界之義。視生死涅槃有別際者,小乘也。大乘則生死即涅槃,本無際畔。見華嚴經一。
二漏 (名數)一、有漏,漏者煩惱之異名也,有煩惱之法,或為增長煩惱緣之法,謂之有漏。二、無漏,離煩惱之清淨法,及不為增長他煩惱緣之法,謂之無漏。
二壽行 (名數)一、留多壽行,是阿羅漢捨福而延長其壽之法也。阿羅漢,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於僧眾或於別人布施諸命緣之衣缽等,施已發願,即入第四禪定,從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感能富果報之業,願皆轉招壽命之果報。彼時招能富果之業,即轉招壽命之果。二、捨多壽行,是阿羅漢滅壽命而增長富福之法也。阿羅漢如前布施僧眾了,發願,即入第四禪定,從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招壽果之業,願皆轉招富果。彼時招壽果之業,即轉招富果。見俱舍論二。
二學 (名數)一讀誦,二禪思。釋氏要覺中曰:「毘奈耶云:佛說有二種學業:一讀誦,二禪思。」
二諦 (術語)一、俗諦,迷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其為凡俗法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云諦。又此事相,於俗為實,故云諦。二、真諦,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是離虛妄,故云真。其理決定而不動,故云諦。又此理性,於聖為實,故云諦。經論所說,其名稱不一,涅槃經仁王般若經謂之世諦,第一義諦,金剛不壞假名論謂之真諦,俗諦,瑜伽論唯識論謂之世俗諦,勝義諦,南海寄歸傳謂之覆俗諦,勝義諦,或謂之覆諦,真諦。其中以真俗之名最為通行。出二諦之法,諸家各異。法華玄義二曰:「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南山之廣弘明集二十四,明二諦,列古來之異說二十三家,而淨影於大乘義章一,舉四宗而辨相宗之二諦,天台於法華玄義二就藏通別圓四教,辨七種之二諦,嘉祥於二諦章,辨三種之二諦,慈恩則在義林章二末,於真俗辨四重。蓋真俗之名,如言長短輕重,隨於所對而重重不同也。大乘義章一曰:「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諦,真者是其絕妄之稱。」義林章二末曰:「體相、顯現,目之為俗。」二諦章中曰:「俗,是浮虛義;真,真實義。」中論觀四諦品曰:「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以一世俗諦,二第一義諦。」百論下曰:「諸佛說法常依俗諦第一義諦。」智度論三十八曰:「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已上真俗二諦,於涉一切諸法,而分別事理淺深之義門也。梵,真Parama%rtha-satya俗Sam%vr!ti-satya。
二諦觀 (術語)台家三觀中空觀之異名也,空觀成就,不但成空諦,復以俗諦歷然顯現之故,故云二諦觀。
二縛 (名數)
二鼠 (譬喻)黑白之二鼠,以譬晝夜或日月。
二輪 (名數)以車之二輪譬定慧。止觀五曰:「馳二輪而致遠,翥兩翅以高飛。」同輔行五曰:「二輪遠運,譬定慧橫周。」【又】食輪與法輪也。大會必有說法,說法即轉法輪也。又必行齋食,因法輪而謂為食輪。又此二者必相屬而轉,猶如車之兩輪,故云二輪。元亨釋書會儀志曰「牟尼覺王之御於西印也,嘉都之大會也。一說也,梵釋聖凡遝沓而聽矣。一餐也,菩薩聲緣排列而食矣。是曰二輪,必於會焉二者相轉屬,所謂食輪法輪也。」
二輪身 (名數)一正法輪身,二教令輪身也。教令輪身
二廛 (名數)玄應音義曰:廛值連反,梵言阿縛遮羅,此云市廛。禮記:市廛不征。鄭玄曰:廛謂市物邸舍也,今市中行肆是也。舊云欲行,非也。案梵本僧塞迦羅,此云行名不當本,故立為廛也。
二增菩薩 (名數)菩薩有二類:一、智增菩薩,大智之性分增上,而斷惡證理自利之善根多,利生化物之善根少者。二、悲增菩薩,大悲之性分增上,欲久住生死,利樂有情,不欲疾進菩提之果者。故智增之菩薩,於初地捨分段身而取變易身,悲增之菩薩,至第八地初捨分段身也。見百法問答鈔七。
二禪 (名數)色界之禪定,有四重,此乃第二重之禪定也,定心微細,無尋伺之心所。於三受之中感受喜樂之二受者。四禪定
二禪天 (界名)修成二禪者,所生之天處也,為色界天之第二重,新譯謂之二靜慮。此中更別為三天,一少光天,二無量光天,三光音天也。二禪之天人,既離尋伺之麤動,雖免劫末之大火災,然以其猶有喜樂之念,故不得免劫末之大水災,何則,以喜樂之潤身,與水大之潤身相似故也。俱舍論十二曰:「第二靜慮喜受為內災,與輕安潤身如水故。」
二翼 (譬喻)譬二事相資之法,如止觀,如真俗,如福智。
二餘 (名數)生身之苦果與煩惱之餘殘也,又加業之餘殘為三餘,就最後身之菩薩謂之餘殘。無量壽經曰:「生身煩惱,二餘俱盡。」
二藏 (名數)一、聲聞藏,說聲聞緣覺二乘之教理行果者,即小乘之三藏也。二、菩薩藏,說菩薩大士之教理行果者,大乘之三藏也。淨影嘉祥以此二藏判一代教。大乘義章一曰:「就出世間中復有二種:一聲聞藏,二菩薩藏。為聲聞說,名聲聞藏;為菩薩說,為菩薩藏。故地持云: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中略)龍樹亦云: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聖教明證顯然矣。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也。聲聞藏法狹劣名小,未窮名半。菩薩藏法寬廣名大,圓極名滿。」三論玄義曰:「但應立大小二習,不應制於五時,略引三經三論證之。(中略)以經論驗之,唯有二藏,無五時矣。」
二應身 (名數)一勝應身,應初地已上菩薩之機,而示現殊妙尊特之佛身也。一劣應身,應初地以下乃至凡夫之機,而示現劣惡之佛身也。
二離 (名數)離煩惱障離所知障也,義楚六帖一曰:「佛地論云:佛者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所知二障。」
二轉 (名數)二轉依之略。
二斷 (名數)二種之斷惑。緣縛斷,不生斷之稱。
二轉依 (術語)相宗以第八識為迷悟之所依,性宗以真如為迷悟之所依。今轉第八識或真如之迷依,而為悟依,以得菩薩涅槃之二果,謂之二轉依。楞嚴經七曰:「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轉依
二歸戒 (術語)歸依於佛寶僧寶之戒法也。釋氏要覽上曰:「五分律云:初佛成道,為二賈客及女人須闍陀並五比丘皆受二歸緣,未有僧故。」
二雙四重 (術語)真宗所立之教判也。難行道有豎出豎超之二重,豎出者自小乘至權大乘之法相三論。歷劫修行之教法也。豎超者實大乘之真言法華華嚴等,即心是佛,即身成佛之教法也。又易行道有橫出橫超二重,橫出者,生於化土之三福九品之自力行法,觀無量壽經之所明是也,橫超者,生於報土之選擇本願之實大。無量壽經之所明是也。因而合難行道之一雙二重與易行道之一雙二重,而稱為二雙四重。豎者難行道,橫者易行道,出者漸教,超者頓教也。亦是權教實教之異名也。教行信證二本曰:「然就菩提心有二種:一者豎,二者橫。又就豎有二種:一者豎超,二者豎出。豎超豎出明權實顯密大小之教歷劫迂迴之菩提心,自力金剛心菩薩大心也。亦就橫復有二種:一者橫超,二者橫出。橫出者正雜定散他力中之自力菩提心也,橫超者斯乃顯力迴向之信樂。是曰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橫大菩提心,是名橫超金剛心也。」同六要鈔曰:「然就菩提者,此有二雙四重之釋,所謂豎出豎超橫出橫超是也。所立差異,就文可見。」
二障 (名數)煩惱障,智障也。新譯為煩惱障,所知障。貪瞋痴等諸惑,各有二用:一者發業潤生而縛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靜之理,名為煩惱障。擾惱有情之身心,故名煩惱,煩惱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煩惱障由我執而生。二者一切貪瞋痴等諸惑,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諸法之事相及實性(真如),蓋其用能障可以了知事相實性之菩提妙智也。名障此妙智之愚痴迷闇,名為智障,亦名為知障,障礙所知之境而不使現,故云所知障。障礙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云智障。此所智障由法執而生。此二障,一體二用,事物之用迷於和合之事邊者,名煩惱障。事物之體迷於如幻之理邊者,名所知障。小乘謂此為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勝鬘經於五住地中分別之,以見等四住地為所知障,以第五無明住地為智障。二乘但斷煩惱障,而證涅槃,菩薩兼斷所知障,亦不得菩提,此二障有寬狹。煩惱障所在處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處,煩惱障未必隨之。蓋煩惱障局於不善與有覆無記,而所知障亦通於無覆無記。且煩惱障粗顯而易知,故示其頭數,如十惑乃至一百二十八等是也。所知障行相難知,且隨所知之法,而其數無數,故經論中不示其頭數。唯識論九曰:「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又】一煩惱障,即同上。二解脫障,解脫者滅盡定之異名也,滅盡定者心念都滅,離一切之障礙,是名解脫,即八解脫中之第八解脫是也。因而障聖者入滅盡定者之法,謂之解脫障。其法即不染污無知之一種也,利根之不還及阿羅漢,以離其解脫障,而得入於滅盡定也。俱舍論二十五曰:「謂唯依慧離煩惱障者,立慧解脫。依兼得定離解脫障者,立俱解脫。」【又】一、理障,邪見等之理惑障正知見也。二、事障,貪等之事惑相續生死而障涅槃也。圓覺經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相續生死。」
二德 (名數)一、智德,眾生所具之了因至於佛性果為智德,照了一切之事理者,二、斷德,眾生所具之緣因至於佛性果為斷德,斷盡一切之妄惑者,智德是菩提,斷德是涅槃也。諸佛心具此二德。見觀音玄義上。【又】一、悲德,諸佛菩薩利他之德也,二、智德,諸佛菩薩自利之德也。【又】一、性德,本來性具之德也。三因中之正因佛性,三德中之法身是也。二、修德,修成之德也,三因中了因緣之二佛性,三德中般若解脫之二德是也。小乘不知此性修,大乘之權教,使二德隔歷,大乘之實教使二德相即。見四教儀集註下。
二類各生 (術語)淨土宗之一義。往生於彌陀之淨土,不僅限於念佛之一類,修念佛以外之諸行者,亦得往生,此宗義名曰二類各生。蓋彌陀本願,其第十八願,雖誓救濟但修念佛者,而其第十九、第二十之二願,於修諸行者,亦誓使往生也。
二證 (名數)一事證,二理證。三學之中修戒學謂之事證。修定慧二學謂之理證。見南山戒本疏一上。
二難化 (名數)一、欲天難化,欲界之天執著於上妙之五欲。故難教化。二、色天難化,色界之諸天,執著於世間禪定之樂,故難教化。
二礙 (名數)又名二障。二障
二邊 (名數)斷常之二邊也。見二見。【又】一、增益邊,因緣所生之法,若分別推求,則本無自性,眾生不之了固執之以為有,此名增益邊。二、損滅邊,因緣所生之法,原無自性,然非無因果之功能,眾生不之了,撥無之以為空,此名損滅邊。見攝大乘論釋一。【又】一、有邊,邊者邊際,世間一切之事物必假眾緣之和合而生,無有自性,顧雖無自性,然不得謂為無,此名有邊。二、無邊,世間一切之事物,既無有自性,若無自性,則一切法皆空,不得謂為有,此名無邊見中論四。
二攝 (名數)一、自攝,以自力而自攝取也。二、他攝,以他力為他所攝也。略論曰:「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
二護 (名數)一、內護,內者自己身心之心也。佛所制之大小乘戒,持人之身心,使離三業之非,使成菩提之果者。二、外護,外者親族眷屬也。凡學人之所須,由親族眷屬之供給,安穩身心而成辦道業者,見涅槃經三十三。
二覺 (術語)一、本覺,眾生之心體,本來離妄念而靈明虛廓,等於虛空界,無處不遍,即是如來之平等法身也。此名本覺。二、始覺,眾生本覺之心源由無明之熏動而為覺不覺,在於多劫迷者,本覺熏於內,修治資於外,漸漸覺悟,名為始覺,始覺之究竟,即成佛也。起信論曰:「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中略)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一、等覺,大乘行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等似之覺位也。又去佛之妙覺一等之位也。二、妙覺,五十二位之終極佛陀之覺位也。仁王經立五十一位而略等覺,本業瓔珞經立五十二位而開等覺。【又】一、自覺,諸佛自開覺而成妙道者。二、覺他,既覺而運無緣之慈,廣說諸法,開悟一切眾生者,此二覺圓滿名佛陀。善見論四曰:「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是名為佛。」性靈集八曰:「二覺,寂照沒馱之號也。」
二變 (名數)一、因緣變,謂心心所變現相分,不借能緣之分別力,由自己種子之因緣而生,有心色之實體實用者,即三類境中之性境是也。二、分別變,謂藉能緣之分別力而反起之相分。此有二種:一、偏隨能緣之分別力,不帶本質,亦不具能生之種子,即是三類境中獨影境之相分也,如緣龜毛兔角之相分。二、帶本質,又有能生之種子,亦借能緣之分別力,故不稱境之自相,不備色心之實用,即帶質境是也。如第七識緣第八見分,第六識緣一切心心所時之相分。見唯識論二,百法問答鈔二。
二嚴 (名數)一、智慧莊嚴,研智慧而為身之莊嚴者。二、福德莊嚴,積福德而為身之莊嚴者。六度中檀等五者,福德莊嚴也,慧度者智慧莊嚴也。涅槃經二十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如佛性。」唯識述記七末曰:「善資糧者,福智二嚴。」
二觀 (名數)一、事觀,觀因緣所生之事相,二、理觀,觀萬法之實性也。諸宗之觀法,各分此二觀,如天台一家,以占察經所說唯識實相之二觀為事理之二觀,唯識觀為事觀,實相觀為理觀。
七七 (雜名)人死後之四十九日也。北史胡國珍傳,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
七七忌 (行事)中陰四十九日也。人死亡後,每七日營齋,修佛事而追薦之,是云齋七。其第七追薦日稱為七七忌。
七七齋 (術語)人命終後未受報之間,是中有也,中有之壽命但極於七日而死,死而復生,未得生緣,則至七七日,七七日,罪業審定,方受其報。此間親屬為亡者修追福,則轉劣而為勝云。古婆沙論五十三曰:「尊者奢摩達多說曰:中有眾生,壽七七日。尊者和須蜜曰:中有眾生壽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弱故。」瑜伽論一曰:「此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以後定得生緣。」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曰:「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涌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無?毒答曰:此是閻浮提造惡眾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繼嗣,為作功德,救援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
七八行 (雜語)七覺支,八正道之行法也。
七十二字 (雜語)百論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來化世間,世間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著於口之左右,即阿與漚也。故外道書之首,皆安此二字。阿者無,漚者有。謂一切諸法,不出有無之義,故安於經之首以表吉相。
七十二天 (名數)六十九天,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及大吉祥天,合為七十二天。
七十二威儀 (名數)沙彌之威儀數也。扶桑略記曰:「沙彌十戒七十二威儀。」
七十二歲 (雜名)如來說法華之歲也。法華玄義五曰:「傳云:佛年七十二歲,說法華經。」
七十三尊 (名數)金剛界曼荼羅之成身會,於五十三尊外加金剛部之二十天而為七十三尊。
七十五法 (術語)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攝為五類: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應行法十四,無為法三也。第一色法十一Ru%Pa%n!i,分之為三種:一五根,二五境,三無表色也。五根者:一、眼根Caks!ur indriya,二、耳根S/rotra indriya,三、鼻根Ghra%n!a iudriya,四、舌根Jihva% indriya,五、身根Ka%ya indriya也,此五法能發識取境,故名根。五境者:一、色境Ru%pa vis!aya,二、聲境Sabda vis!aya,三、香境Gandha vis!aya,四、昧境Rasa vis!aya,五、觸境Spars/a vis!aya也。此五法能為五根所對之境,故名境。無表色Avn^jiapti者,依身口發動之善惡二業,生於身內之一種無形色法感苦,樂果之業因也其中,五根五境,有質礙之用,故名色,無表色則自體無質礙之用,以存質礙之四大為因而生者,故亦名為色。第二心法一Cittam,根境相對之時,依根而生,覺知境之總作用也。是從於所依之根,故雖為六識,而其心體是一也,此法必領有他之心所法,猶如國王之於臣民,故謂為心王。第三心所有法四十六Cittasam%prayuktasam%ska%ra%h!,又分六位:一、遍大地法十,二、大善地法十,三、大煩惱地法六,四、大不善地法二,五、小煩惱地法十,六、不定地法六也。此四十六法皆為心王所領有,而與心王皆為對於境界之別作用,故云心所有法,常略稱心所法。一、遍大地法十Maha%bhu%mika%h!(dharma%h!)者:一、受Vepana%,領納苦樂捨三境之作用也。二、想Sam%jn^a%,想像事物之作用也。三、思Cetana%,造作身口意三業之作用也。四、觸Spars/a,觸對境界之作用也。五、欲Cham%da,希求之作用也。六、慧Mati,簡擇之作用也。七、念Smr!ti,記憶之作用也。八、作意Manaska%ra,警覺他心心所之作用也。九、勝解Adhimoks!a,印決事理之作用也。十、三摩地Sama%dhi,譯為定,使心心所注住於一境之作用也。此十法隨逐善不善無記之一切心王而起,故名遍大地法,略云大地法。二、大善地法十Kus/alamaha%bhu%mika%h!者:一、信S/raddha%,使心心所澄淨之作用也。二、不放逸Aprama%da,於諸善惡法不使放逸之作用也。三、輕安Pras/rabdhi,使身心輕妙安穩之作用也。四、行捨Upeksa%,使身心捨雜執著諸法之念,而住於平等之作用也,是行蘊所攝之捨,故簡別於彼受蘊所攝之捨受而謂之行捨。五、慚Hri^,於所造之罪自恥之作用也。六、愧Apatrapa%,於所造之罪自恥之作用也。七、無貪Alobha,於順境無貪著之作用也。八、無瞋Adves!a,於逆境不瞋恚之作用也。九、不害Ahim%sa%,不損害他之作用也。十、勤Virya,於修善法使心勇悍之作用也。此十法與一切之善心相應而起,故名大善地法。三、大煩惱地法六Kles/amaha%bhu%mika%h!者:一、無明Moha,愚痴為性,反於上之慧之作用也。二、放逸Prama%da,反於上之不放逸,於惡法放逸之作用也。三、懈怠Kausidya,反於上之勤,於善法不勇悍之作用也。四、不信As/ra%ddha,反於上之行,使心不澄淨之作用也。五、惛沈Stya%na,使心涽重之作用也。六、掉舉Auddhatya,使心輕浮之作用也。此六法者常與惡心及有覆無記心相應,故名大煩惱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二Akus/alamahabhu%mika%h!者:一、無慚Ahrikata%,反於上之慚,不自恥之作用也。二、無愧Anapatrapa%,反於上之愧,不他恥之作用也。此二法者,與一切之不善心相應,故名大不善地法。五、小煩惱地法十Upakles/abhu%mika%h!者:一、忿Krodha,使起忿怒相之作用也。二、覆Mraks!a,隱藏己罪之作用也。三、慳Ma%tsarya,使於財施法施慳吝之作用也。四、嫉I^rs!ya%,妒忌他人盛事之作用也。五、惱Prada%s/a,堅執惡事而惱亂身心之作用也。六、害Vihim%sa%,反於上之不害而行打罵他人等之作用也。七、恨Upana%ha,於忿境結怨不捨之作用也。八、諂Ma%ya%,使心心所邪曲不定之作用也。九、誑S/a%t!hya,欺他之作用也。十、憍Mada,染著於自法,使心貢高之作用也。此十法者,雖與惡心及有覆無記心相應而起,而唯為修道所斷,不通於見道所斷,又但與意識之無明相應,不通於他識,且此十法,現行各別而必非十法俱起,以此三義,故名小煩惱地法。六、不定地法八Aniyatabhu%mika%h!者:一、尋Vitarka,尋求事理之麤性作用也。二、伺Vica%ra,伺察事理之細性作用也。三、睡眠Middha,使心心所闇昧之作用也。四、惡作Kaukr!tya,思念惡作之事而使心追悔之作用也。五、貪Ra%ga,反於上之無貪,而貪愛順境之作用也。六、瞋Pratigha,反於上之無瞋,瞋恚逆境之作用也。七、慢Ma%na,對於他人使心高舉之作用也。八、疑Vicikitsa%,於諦理使猶豫之作用也。此八法,不入前之五地,為特殊之法,故名不定地法。第四心不相應行法十四Cittaviprayuktasam%ska%ra%h!者:一、得Pra%pti,使諸法獲得於身之實法也。二、非得Apra%pti,使諸法離身之實法也。三、同分Sabha%gata%,如人趣者,使人趣之果報同一,天趣者,使天趣之果報同等,各隨其趣其地,而使得同一果報之實法也。四、無想果Asam%jn^ika,於無想天之中使心心所都滅之實法也。是一種外道所執之涅槃也。五、無想定Asam%jn^isama%patti,欲得外道之無想果所修得之無心定也。六、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不還或阿羅漢之聖者,為止息暫時所入之無心定也。七、命根Jivta,維持壽之實法也。八、生Ja%ti,使法生之實法也。九、住Sthiti,使法住之實法也。十、異Jara%,使法衰異之實法也。十一、滅Anityata%,使法壞滅之實法也。十二、名身Na%maka%ya,色聲等之名也。十三、句身Padka%ya,諸法無常等之章句也。十四、文身Vyam%janaka%ya,名與句所依之文字也。二個已上名為身。此十四法者,為非色非心之法,而非與心相應之法,故名心不相應行法。行者,有為法之總名也。又此十四者,為五蘊中行蘊之所攝,故名行。第五無為三Asam%skr!tadharma%h者:一、擇滅無為Pratisam%khya%nirodha,依正智簡擇力而得之寂滅法也,即涅槃也。此法能使煩惱寂滅,故名滅。二、非擇滅無為Apratisam%khya%nirodha,非依擇力但依缺生緣而現之寂滅法也。此法能使生法不更生,故名滅。三、虛空無為Aka%s/a,無礙為性,得通行於一切之礙法中也。此三法無生住異滅四相之作為,故名無為法。
七十真實論 (書名)天親菩薩破數論之金七十論。今不傳。婆藪槃豆法師傳曰:「外道身既成石,天親彌復憤懣,即造七十真實論,破外道僧佉論,首尾瓦解,無一句得立。」梵Tattva-saptati。
七大 (術語)楞嚴經三就地水火風空見識之七法,明周遍法界之義,周遍法界者大之義也,此七法,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故種種法法無不周遍,無不含容,此為大之實義。大小乘中雖說四大五大六大,然是各持自相,地大不能遍於水大風大,水大不能容火大,豈成大之義哉,欲顯此義,故經中先就五陰,六入,十二入,十八界(是云四科),說明幻空性真之理,更說七大之義。此中第六之見大,為眼根之見性,舉一而其他耳根等之聞性等,可推而知,即六根之性也。故疏釋者通稱之為根大(案俱舍有根見識見之二說,而毘曇宗成立根見之義,今於有情世間為愚者依根見之說開顯能緣能了之真性也),然則地水火風空之五大為六境,見大為六根,識大為六識,但與十八界開合不同耳。世尊就十八界破凡夫所見幻化之相,顯圓融之真性,是七天之義也。
七子 (名數)父母有七子,於病子慈心最深。七子譬人,天,二乘,藏通別三教之菩薩也。涅槃經二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大王!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章安疏曰:「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謂人天二乘三乘菩薩,是七子中有起過者,心則偏重。」
七丈夫 (名數)七聖也。
七女經 (經名)吳支謙譯。拘留國婆羅門之七女,貢高憍奢,佛呵之,說往昔國王七女之因緣。
七千夜叉 (雜名)藥師十二神將之眷屬也。藥師經曰:「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
七千八百問 (傳說)釋迦如來往昔為比丘時,趣大施會,途中至大橋,就其橋,向一智人,發七千八百問,為智者所呵。
七士夫趣 (名數)七聖也。
七支 (名數)身三口四之惡業也。身三者殺生,偷盜,邪婬。口四者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七惡支分故名為支。十惡中之前七惡也。【又】轉輪聖王象寶之七支。所謂四足首及陰尾是也。見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三。
七支業 (名數)七支之作業也。七支
七支念誦法 (修法)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所出。為極略之念誦法。見諸義軌訣影二。
七支念誦隨行法 (書名)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之略名。
七方便 (名數)小乘之七賢位也,是為入見道之聖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七賢。【又】天台涉於諸教立二種之七方便:第一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藏教之菩薩乘,通教之菩薩乘。別教之菩薩乘。此七方便依藥草喻品三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華玄義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謂人天二乘三教菩薩。」第二為藏教之聲緣二人,通教之聲緣菩三人與別教之菩薩,圓教之菩薩也。是在斷見思二惑上立之。見七帖見聞。
七方便人 (雜名)七方便之人也。七方便
七日藥 (飲食)四藥之一,得保持七日受用之食物也。四藥
七日作壇法 (修法)大日經疏四曰:「凡造曼荼羅,於七日內須畢。」陀羅尼集經十二曰:「七日夜,法事總了。」
七五三 (雜名)稱名之譜有七五三之別。天台山不斷念佛發願表白曰:「高和七五三之唱。」
七心界 (名數)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加意根而為七。
七分全得 (雜語)隨願往生經,地藏本願經等說,為他作追福,則他得一分自七分全得。追修
七母天 (名數)又稱七姊妹。遮文荼,矯吠利,吠瑟拏,嬌摩野,燕捺利,咾哪利,未羅弭之七天也。其曼荼羅,存於理趣經十七段曼荼羅中。大黑天及焰摩天之眷屬也。
七生 (名數)又曰七有。
七加行 (名數)七方便之別名。
七有依福業 (名數)依他苦而行施,以成福業,有七種,名曰七有依福業:一施於客人,二施於行人,三施於病人,四施於侍病之人,五以園林施於諸寺等,六以常食施於眾僧,七應寒風熱等之時,施隨時之飲食衣服等。見俱舍論十八。
七百結集 (故事)結集
七百賢聖 (雜語)佛滅後百年,在吠舍離城為第二結集之賢聖也。結集
七同十一異 (雜語)聲聞緣覺二乘之同異也。二乘
七字文殊 (菩薩)文殊
七多羅樹 (植物)多羅樹Ta%La者,多羅葉之樹,高木也,故譬物之高,輒曰七多羅樹,言比多羅樹高七倍也。法華經藥王品曰:「坐七寶之臺,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智度論二曰:「千阿羅漢,聞是語已,昇虛空高七多羅樹。」
七地沈空難 (雜語)在十地中之第七地遠行地,以深入無相觀,無菩提可求。無眾生可度。沈於無相空寂之理,而不能修行,此沈空之難也。菩薩故意起菩提有情實有之執入八地不動地。而證佛果也。
七佛 (名數)過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說於長阿含一之大本經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經,七佛經之別譯,七佛名號少異,同一梵語之轉訛也。長阿含大本經曰:「過去九十一劫時,時世有佛名毘婆尸如來Vipas/yin。復次,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棄如來S/ikhin。復次,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如來Vis/vabhu%。復次,此賢劫中有佛名拘樓孫Krakucchanda。又名拘那含Kanakamuni。又名迦葉Ka%s/yapa。我亦今於賢劫中成最正覺。」增一阿含十不善品曰:「毘婆尸如來、式詰如來、毘舍羅婆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及我也。」藥王經曰:「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七佛八菩薩神咒經一曰:「維衛佛、式佛、隨棄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大悲經三曰:「阿難!我滅度後此賢劫中當有九百九十六佛出興於世,拘留孫如來為首,我為第四,次後彌勒當補我處,乃至最後盧遮如來,如是次第汝應當知。」四分律比丘戒本曰:「毘婆尸如來,尸棄如來,毘葉羅如來,拘樓孫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釋迦牟尼如來。」智度論九曰:「賢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秦言種種見)。第三十一劫,中有二佛,一名尸棄(秦言火),二名鞞恕婆附(秦言一切勝)。是賢劫中有四佛,一名迦羅鳩飧陀,二名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也),三名迦葉,四名釋迦牟尼。」此中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之最後三佛,次四佛為現在賢劫之出世者。法天譯之七佛經一卷,說七佛教化之本末最詳悉。行宗記四下曰:「欲順世諦以七為祖。」Buddhavam%saxxl。【又】藥師之七佛也。七佛藥師
七佛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記過去七佛教化之相。比增一阿含不善品稍詳。
七佛說偈 (雜語)景德傳燈錄一,謂過去之七佛各舉得法之偈,謂之七佛之說偈。此七佛之說偈不知出何經典,是寶林傳著者慧炬之捏造也。釋門正統四痛斥之。
七佛藥師 (名數)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上曰:「一、東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勝,佛曰善稱名吉祥王如來,發八大願。二、東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寶,佛曰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發八大願。三、東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圓滿香積,佛曰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發四大願。四、東方去此七殑沙佛土,有世界曰無憂,佛曰無憂最勝吉祥如來,發四大願。五、東方去此八殑沙佛土,有世界曰法幢,佛曰法海雷音如來,發四大願。六、東方去此九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善住寶海,佛曰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發四大願。七、東方去此十殑沙佛土,有世界曰淨琉璃,佛曰藥師琉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以此中最後之藥師如來為主體,故稱為七佛藥師,亦曰藥師七佛。又,一、東方離垢眾德莊嚴世界之輪遍照吉祥如來。二、東方妙覺眾德莊嚴世界之妙功德住吉祥如來。三、東方眾生主世界之一寶蓋王如來。四、東方自在力世界之善逝定跡如來。五、東方最勝寶世界之寶華吉祥如來。六、南方寂靜主世界之超無邊跡如來。七、南方最上香世界之妙香王如來。見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以上為七佛之異稱或異譯也。
七佛藥師法 (修法)日本叡山四大法之一。視七佛為一體而供養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場觀,想地結上金剛牆之內有寶樓閣,閣中有八葉蓮華,蓮華臺上有月輪,輪中有[8740]字,反成佛頂印,印變成藥師如來,遍身放無數光明(七佛一體想可成之),聖眾眷屬圍繞。」又有七佛各壇之法。
七佛藥師經 (經名)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之異名。
七佛八菩薩 (名數)七佛者:維衛佛、式佛、隨棄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八菩薩者:文殊師利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大勢至菩薩、後大勢至菩薩、及堅勇菩薩。見七佛八菩薩神咒經一。
七佛通戒偈 (術語)謂之通戒或略戒。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淨,不須別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經四十四十不善品,謂第一毘婆尸佛偈(百歲中但說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說無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門。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說一偈):若眼見非邪,慧者護不著。棄捐於眾惡,在世為黠慧。第三毘舍羅婆佛偈(七十年中說一偈半):不害亦不非,奉行於大戒。於食知止足,床座亦復然。執志為專一,是則諸佛教。第四拘樓孫佛偈(六十年中說二偈):譬如蜂採華,其色甚香潔。以味惠於他,道士遊聚落。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第五拘那含牟尼佛偈(三十年中說一偈):執志莫輕戲,當學尊寂道。賢者無愁憂,常滅志所念,第六迦葉佛偈(二十年中但說一偈):「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第七釋迦佛偈(十二年中但說一偈):「護口意法淨,身行亦清淨。淨此三行跡,修行他人道。」又散見於四分律戒本,五分律戒本及法句經。所記雖略異,而原偈文之同一,則無疑。增一阿含經一曰:「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諸惡莫作云云。」即七佛中迦葉佛之偈(法句經原本第十二章第百八十三偈)也。法華玄義二,亦有「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云云。」
七佛讚唄伽陀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讚過去七佛及彌勒並有迴向結讚,皆梵語也。
七佛父母姓字經 (經名)一卷,失譯。增一阿含十不善品之別譯也。
七佛名號功德經 (經名)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之略名。
七佛所說神咒經 (經名)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之略名。
七佛藥師五壇修法 (修法)七佛藥師法與五壇之修法也。五壇之修法者,設五壇場。中壇祀大聖不動明王,南方祀軍荼利明王,北方祀金剛夜叉明王,東方祀降三世明王,西方祀大威德明王,祈禱之修法也。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 (經名)四卷,晉代失譯。說七佛八菩薩各神咒。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法 (經名)一卷,唐善無畏譯。七俱胝佛母尊之儀軌也。
七戒經 (經名)七佛之略戒經也。附於四分律戒本之後。戒本後偈曰:「七佛為世尊,滅除諸結使,說此七戒經,諸縛得解脫。」
七災難 (名數)七難
七見二疑二無明 (名數)十一遍行也。
七知 (名數)在涅槃會上,住於大乘知七善法,具足梵行也。一、知法,知十二部經能詮之法。二、知義,知經中一切文字語言所詮之義理。三、知時,知可修寂靜,精進,捨定,供養佛師,布施,忍辱,般若等之時。四、知足,於飲食,衣藥,行,住,坐,臥,知止足。五、知自,知悉自己之戒,多聞,慧,正念,善行等。六、知眾,知分別剎利,婆羅門,居士,沙門之眾而為應機之說法問答。七、知人尊卑,知信者不信者之別,又知自度他度之尊卑。
七知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知法知義等也。與中阿含善法經同本。
七治 (術語)七羯磨之治罰法,謂之七治。行事鈔上二曰:「此七治法,實為良藥,持於正法謫罰惡人,佛法再興福流長世。」七羯磨
七宗 (名數)律,法相,三論,華嚴,天台,真言,禪之七宗也。是於八宗中除俱舍成實加禪宗者。元亨釋書諸宗志舉此七宗。
七空 (名數)
七使 (名數)一、欲愛,欲界之貪欲也。二、恚,瞋恚也。三、有愛,色界無色界之貪欲也。四、慢,慢煩惱也。五、無明,痴惑也。六、見,五邪見也。七、疑,疑四諦之理也。見輔行六。
七金山 (雜語)圍繞須彌山之七重金山也。九山八海
七返生 (雜語)言預流果之聖者。極七返
七步蛇 (動物)有毒蛇,人為所螫,行七步必死,故曰七步蛇。婆沙論四十六曰:「為七步毒蛇所螫,大種力故能行七步,毒勢力故不至第八。」
七卷章 (書名)慈恩之法苑義林章有七卷,故別稱為七卷章。
七事隨身 (名數)常持者。三衣,缽,香合,拂子,尼師檀,紙被,浴具也。見諸乘法數。
七事斷滅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言人死後皆斷滅七事也。斷見
七陀羅尼 (名數)七種之陀羅尼也。為尊勝陀羅尼,寶篋印陀羅尼,大悲陀羅尼,光明真言陀羅尼,隨求陀羅尼,眾陀羅尼,十甘露陀羅尼。
七周行慈 (術語)五停心觀中第二為慈悲觀,是使多瞋之眾生修慈悲而對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為七種,以三樂與之。是曰七周行慈。周者周遍,於怨親周遍平等也,又周遍而行之也。七境者,一、上品之親,二、中品之親,三、下品之親,四、中人非冤親,五、下品之冤,六、中品之冤,七、上品之冤也。三樂者,上樂中樂下樂也。如是之境分七種。向其境運與樂之念也,其中向上親與上樂最易故以為最初。
七周減緣 (術語)減緣減行
七法不可避 (名數)一、生不可避,依善惡之業因苦樂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死不可避,生者不可避死。五、罪不可避,有罪業,則惡道之苦果不可避。六、福不可避,有善業,則善道之樂果不可避。七、因緣不可避,如是之因,和於如是之緣,生吉凶禍福貧富壽夭,是法爾之道理不可避。見法苑珠林六十九。
七法財 (名數)財者,謂信等七種出世法財也。若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資成道果,故謂之財。一、信財,謂信能決定受持正法,以為佛道之糧。二、進財,謂未能見真諦理,而一心精進求出世道,以為成佛之資。三、戒財,謂戒為解脫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惡非,以為成佛之資。四、慚愧財,慚者,慚天。愧者,愧人。謂既能慚愧,則不造諸惡業,以為成佛之資。五、聞財,聞為三慧之首,聞必能思,思必能修。若能聞佛聲教,則開發妙解,如說而行,以為成佛之資。六、捨財,捨即捨施。謂若能運平等心,無憎愛想,身命資財,隨求給施,無所吝惜,以為成佛之資。七、定慧財,定慧即止觀也。定則攝心不散,止諸妄念。慧則照了諸法,破諸邪見,以為成佛之資。見止持會集音義。七聖財
七星 (名數)北斗之七星也。北斗
七星如意輪秘密要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造般多羅道場,中央安置如意輪王菩薩,周圍安置七星之像,及訶利低母,禳災之法也。
七星如意輪觀音 (菩薩)如意輪觀音為本尊,七星為眷屬故名。即如意輪王菩薩也。見七星如意輪秘密要經。
七垢 (名數)一欲垢,二見垢,三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隨眠垢,七慳垢。隨眠者,煩惱之異名也。煩惱隨逐於人,使人之心性昏昧,猶如睡眠,故云隨眠。此七法能垢染心道故名為總垢。見瑜伽論十四。
七毘尼 (術語)七滅諍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毘尼,用殄四諍。」
七重行樹 (雜名)極樂國土之寶樹也,行列七重。故曰七重之行樹。阿彌陀經曰:「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七寶周匝圍繞。」
七科道品 (雜名)三十七之助道品分七種,謂之七科道品。三十七道品
七珍萬寶 (雜名)七珍者,七種可珍重之寶也。與所謂七寶同。萬寶者,指一切之財寶而言。
七逆 (名數)梵網經所說,一出佛身血,二殺父,三殺母,四殺和尚,五殺阿闍梨,六破羯磨轉法輪僧,七殺聖人。見梵網經下。輔行二曰:「言五逆者: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出血。(中略)若大乘中加殺和尚,殺阿闍梨,以為七逆。」
七逆罪 (名數)七逆
七祖 (名數)華嚴宗禪宗有七祖。日本淨土真宗亦有七祖。
華嚴宗七祖 (名數)第一馬鳴菩薩,第二龍樹菩薩,第三支那之元祖帝心尊者杜順,第四雲華尊者智儼,第五賢首大師法藏,第六清涼大師澄觀,第七圭峰大師宗密也。此七祖宋淨源奉敕記之。見八宗綱要。
禪宗七祖 (名數)傳燈錄謂初祖達磨至六祖慧能,以法及衣相傳,自七祖以後不傳衣。又,荷澤神會禪師於天寶四載入京,著顯宗記,以訂兩宗,南能頓宗,北秀漸宗,師嗣六祖,禪宗推為七祖。杜甫詩曰:門求七祖禪。
日本所謂淨土真宗七祖 (名數)第一祖龍樹菩薩,第二祖天親菩薩,第三祖梁曇鸞和尚,第四祖唐道綽禪師,第五祖唐善導大師,第六祖橫川之源信和尚,第七祖黑谷之源空上人也。此七祖為日本真宗開祖見真大師所自定。見正信偈。
七祖四師 (名數)華嚴宗之相承也。七祖及四師
七祖相承 (術語)淨土真宗之相承也。七祖
七祖聖教 (書名)三卷,集淨土真宗七祖所撰述之論疏,名為七祖聖教。
七財 (名數)七法財,七聖財
七海 (名數)八海之中除鹹海。寄歸傳四曰:「殊因類七海而無窮。」
七流 (名數)見思之二惑使眾生漂流而流轉,華嚴孔目章說七流:一、見諦所滅流,初果之人見真諦,而斷欲界之見惑。二、修道所滅流,二果三果之人,修四諦之觀,而斷欲界之見惑。三、遠離所滅流,第四果之人,修四諦之觀,斷盡見思之惑而無餘。四、數事所滅流,第四果之人,視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數事之法為空寂。五、捨所滅事,第四果之人,以數事為空,所空之法既無,則能空之心亦捨,能所兩亡,無憎無愛,則一味平等。六、護所滅流,第四果之人,見思之惑盡而證無學,恐已於所證有退失,善加守護,使見思之習氣不再起。七、制伏所流,第四果之人,見思之惑縛已斷,色身之果縛猶有之,故制伏見思之習氣而不使起。
七俱胝 (菩薩)七俱胝佛母尊也。
七躬醫王 (佛名)七佛藥師也。
七俱胝佛母尊 (菩薩)准提觀音之異名也,胎藏界曼荼羅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億也。釋迦如來在給孤獨園,入准提三摩地,說過去七億佛所說之准提陀羅尼,故約過去佛之所說,謂之七俱胝。約陀羅尼之主,謂之准提,是為蓮華部之母(諸佛有部母與部主),司生蓮華部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白黃色,十八臂,遍身有白色輕羅錦之文。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曰:「愍念未來薄福惡業眾生故,即入准提三摩地,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梵Saptakot!ibuddha-matr!。
尊形 (圖像)金剛智儀軌曰:「其像作黃白色種種莊嚴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文,身著輕羅綽袖之天衣,以綬帶繫腰,朝霞絡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之釧,七寶莊嚴,一一手上著指環,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說法之相,右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劍,第四手數珠,第五手微若布羅迦果(名曰子滿果),第六手鉞斧,第七手鉤,第八手拔折羅,第九手寶鬘,左第二手如意寶幢,第三手蓮華,第四手澡罐,第五手索,第六手輪,第七手螺,第八手賢瓶,第九手般若波羅蜜經夾也。」
經軌 (經名)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一卷,金剛智譯,稱為金剛智儀軌。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一卷,不空譯,稱為不空儀軌,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一卷,地婆訶羅譯。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法,一卷,善無畏譯。七俱胝獨部法,一卷,善無畏譯。
七條 (衣服)七條之袈裟也。
七條衣 (衣服)七條之袈裟也。
七條袈裟 (衣服)三衣中之中衣也。梵名鬱多羅僧Uttara%san%ga,譯為上著衣。計其條數謂之七條。鬱多羅僧
七情 (名數)喜,怒,哀,樂,愛,惡,欲,之稱。
七處善 (術語)觀法之名。一觀色為苦,二觀色為集,三觀色為滅,四觀色為道,五觀色為愛味,六觀色為過患,七觀色為出離。前四種觀色之四諦,色愛味之言,重觀色之集。色過患之言,重觀色之苦,色出離之言,重觀色之滅諦。如是受想行識各七,故為三十五也。不過七,故但曰七處善。見婆沙論百八十三,俱舍光記二十三。
七處八會 (術語)六十卷之華嚴經,七處八會之說也。華嚴經 T0058.JPG
七處九會 (術語)八十卷華嚴經,七處九會之說也。華嚴經 T0059.JPG
七處平滿相 (術語)如來三十二相之一。兩足下,兩手,兩肩及頂中之七處皆平滿端正也。
七真如 (名數)真如
七深信 (術語)善導之散善義以深心為深信之心。信相有二種而列七種,日本親鸞名為七信:機之深信,法之深心(以上二種深信),觀經之深信,彌陀經之深信,唯信佛語之深信,此經之深信,建立自心之深信也。其中除此經之深信,其他冠決定之字,謂之六決定。
七莎髻 (雜名)莎髻
七淨華 (譬喻)七華
七常住果 (名數)楞伽經四明七種之常住法:一菩提、二涅槃、三真如、四佛性、五菴摩羅識、六空如來藏、七大圓鏡智也。此法在修謂之因,在證謂之果。
七莖蓮華 (本生)然燈佛
七善 (名數)佛所說大小乘之經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實論三善品曰:「佛自讚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清淨調柔,隨順梵行。」就論解之,一、時善,一部初中後三時之所說,皆甚深也。二、義善,佛法之義,深有利益,得今世後世及出世之道利也。三、語善,隨方俗之語而能示正義也。四、獨法,但為無餘說之也。五、具足,佛之所說以一經一偈,而諸法具足圓滿,不待餘經而成也。六、清淨調柔。語清淨,故曰清淨,義清淨故曰調柔。七、梵行,梵者以涅槃槃而名。此道能至涅槃故名梵行。【又】涅槃經名字功德品曰:「佛告迦葉:此經名為大般涅槃,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味深邃,其文亦善,純備具足,清淨,梵行,金剛寶藏滿足無缺。」章安疏解之,一語善,二義善,三文善,四獨一善(純備具足),五行善(清淨),六慈善(梵行),七備具善(金剛寶藏滿足無缺)。【又】法華經序品曰:「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天台文句解之:一、時節善,序正流通三時皆善也。二、義善,三、語善,四、獨一善,言純一無雜也。五、圓滿善,言具足也。六、調柔善,言清白也。以清白之善法,其性調柔故也。七、慈悲善,梵行即具無緣之慈悲也。此七善之義雖通大小乘經,而其法體,則隨經而有差別,如小乘經解獨一為無餘涅槃,法華經解為圓頓一乘法。
七善士趣 (術語)不還之聖者。有生般中般上流般三種。此三般又各有三種之別,謂之九種不還。九種不還。此中上流般之三種不分開之。總為一上流般,合前之六種,謂之七善士趣。其所以不別立之者。婆沙論一百十五謂中生之二種,各為一生中之差別。行相難知,故分之。上流般各受多生,其行易知,故不分之。其所以名之為善士趣者。趣,是行之義。其餘有學,或行善,或行不善,唯此七種之不還,有行善,而無行不善者。且但行往上地而無還來。故特名為善士趣。見俱舍論二十四頌。
七華 (譬喻)譬七覺支也。維摩經佛道品偈曰:「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同註曰:「生曰:七覺以開悟為道,無染為淨華之法者也。」同天台疏曰:「覺意即七覺支,七覺支調停生真智因華。故智論云:無漏實覺,此七能到,故以為華。」【又】七種淨也。同偈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同什註曰:「一、戒淨(心口所作清淨),二、心淨(斷煩惱心清淨),三、見淨(見法真性不起妄想),四、度疑淨(真見深斷疑),五、分別道淨(分別是道非道),六、行斷知見淨(知見所行善法與所斷惡法而清淨分明),七、涅槃淨(證得涅槃遠離諸垢)。」
七華八裂 (雜語)裂破而為七或為八也。
七眾 (名數)一、比丘Bhiks!u,二、比丘尼Bhiks!un!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三、式叉摩那S/iks!ama%n!a%,沙彌尼之學六法者。四、沙彌S/ra%man!era,五、沙彌尼S/ra%man!erika%,男女之受小戒者。六、優婆塞Upa%saka,七、優婆夷Upa%sika%。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諸經論通說之七眾也。天台於戒疏之中依十誦律建立九眾。第六為出家男。第七為出家女。是受齋戒之男女也。第八第九為優婆塞優婆夷。此中取式叉摩那已下名為下之七眾。九眾
七眾溺水 (名數)第一人入水則溺。不習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闡提。第二人雖沒還出,出已還沒。譬人天乘之將進而退者。第三人沒已即出,出更不沒。譬內凡之人,內凡者[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也,永不墮於三惡。第四人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譬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去。譬緣覺人。第六人入已即去,淺處則住。譬菩薩。第七人既到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冤賊,受大悅樂。譬佛。見涅槃經三十二。【又】一、常沒,入水則沒,譬一闡提,常墮於惡道。二、暫出還沒(人天)。三、出已則住(內凡)。四、出已遍觀四方(聲聞),四方者四諦也。五、遍觀已行(緣覺),越聲聞,而行於緣覺也。六、行已復往(菩薩)。七、水陸俱行(佛)。見涅槃經三十六。
七喻 (名數)法華經之七喻也。譬喻
七最勝 (名數)一切布施等之行,不得悉名為波羅蜜多。必具最勝,方成波羅蜜多也。一、安住最勝,安住於菩薩之種性也。二、依止最勝,依止於大菩提心也。三、意果最勝,悲愍一切之有情也。四、事業最勝,具行一切之事業不限於一行也。五、巧便最勝,住於無相智了達一切法如幻而離執著也。六、迴向最勝,迴向於無上菩提也。七、清淨最勝,不為煩惱所知之二障所間雜也。見唯識論九。
七筆勾 (術語)一筆勾
七滅諍 (名數)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滅比丘諍論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談論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覓諍,求覓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三、犯諍,緣比丘犯罪之虛實輕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滅已上四諍,有七種之毘尼,應用此七種之毘尼可滅之也。一、現前毘尼Sammukhavinaya,或使雙方對決於現前,或於現前引證三藏之教法而決之,或於現前引證戒律之制條而決之。二、憶念毘尼Smr!tivinaya,使餘人憶念陳述,依是決當人之犯不犯。三、不痴毘尼Amu%d!havinaya,有比丘,時發癲狂病,而犯眾罪,說戒之時,此人若來,彼果有病,雖造過,而差後證知不造,則於彼與以不痴羯磨,而得加於說戒之僧數。四、自言毘尼Tatsvabhavais!iya,比丘犯罪,不以威力制之,但使彼自吐露其罪而決之。五、多語毘尼Pratjn^a%ka%raka,僧中之諍論長而不息時,則或顯露,或秘密,行籌而決其是非於多數。六、罪處所毘尼Yadbhu%yasikiya,比丘犯罪,彼妄語以重為輕,不自首本罪,則眾僧以白四之羯磨,治罰彼本罪。待彼伏首本罪,復解之。七、草覆地毘尼Tr!n!asta%raka,若彼此二眾共諍不止。則會二眾,由其中各出一上座,各陳滅諍之言而息其諍。法藥如草,諍論如泥,今以此法藥而止諍論,如草之覆泥地,故云草覆地。見戒疏行宗記四下。
七葉巖 (地名)在王舍城之側,有七葉樹生於巖窟之上,故名。第一五百結集之窟也。毘婆尸佛經下曰:「王舍城七葉巖。」長阿含經七曰:「佛在羅閱城毘訶羅山七葉樹窟。」五山
七菩提分 (名數)七覺支
七菩提寶 (雜語)七菩提分為聖道之至極,故稱為寶。見大日經。
七無上道 (名數)與七種無上同。七種無上
七經 (名數)淨土之七經也。
七聖 (名數)俱舍論說七賢七聖。七賢
七聖財 (名數)見道以後之聖者,分七種。諸經所說少異。寶積經四十二曰:「云何聖財?謂信(信受正法)、戒(持法律)、聞(能聞正教)、慚(自分有慚)、愧(於人有愧)、捨(捨離一切而無染著)、慧(智慧照事理),如是等法,是謂七聖財。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名極貧窮。」涅槃經十七曰:「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故名聖人。」二卷法句經上曰:「信財戒財,慚愧亦財,聞財施財,慧為七財。」維摩經佛道品曰:「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報恩經謂人生世間。禍福從口生。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能燒一世。惡口能燒無數世。猛火燒世間財。惡口燒七聖財。口舌皆鑿身之斧也。七聖財謂一信,二精進,三戒,四慚愧,五聞捨,六忍辱,七定慧。七者能資用成佛。故名。七法財。梵Saptadhana。
七微 (術語)依一切有部宗所說,則雖欲界之有形質中最為單簡者,亦稱為八事俱生,隨一不減,能造之地水火風四大與所造之色香味觸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體。此八事不得更為分離,是為色聚之最極者,故名之為微聚,又曰極微。此極微六方中,心與七微,聚集而始為天眼等之所見。謂之阿菟色Anu,又曰阿拏色,又曰阿耨,譯言微。此非至極微,則不與以極之名,但是眼可見之色之極少者,又分析之色之細極者,則亦曰極微。大日經疏一曰:「梵云阿耨,即是七微合成,於從緣生色最為微小。」唯識了義燈二本曰:「有宗云:以七極微成一拏色。」俱舍光記十二曰:「七極微為一微量,微顯細聚,梵云阿菟,此名微,眼見色中最微細也。」極微
七種人 (名數)七眾溺水
七種衣 (名數)一毛,二芻摩迦,此方所無。三奢搦迦,此方所無。四羯播死迦,白氈也。五獨孤洛迦,紵布也。六高詁薄迦,是上毛緂,此方所無。七阿般闌得迦,是北方地名,彼處有此衣。又有名釋者,是絁罥之衣耳。見有部毘奈耶十八。
七種般 (名數)又名七種不還,七種那含。不還果
七種食 (雜語)眼以眠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細滑為食,意以法為食,涅槃以不放逸為食。
七種語 (名數)佛有七種之語:一、因語,於現在之因中說未來之果也,如說此人樂殺為地獄之人是也。二、果語,於現在之果中說過去之因也。如見貧窮之眾生,顏貌醜陋,說此人定為破戒妒心瞋心之人是也。三、因果語,於一事說因說果也。如說現在之六人,為過去之果,又為未來之因是也。四、喻語,如說如來為師子王是也。五、不應說語,如為波斯匿王說四方山來,為鹿母優婆夷說沙羅樹能受八戒,故受人天之樂是也。六、世流布語,如順世間流布之語,說我人瓶衣等之語是也。七、如意語,如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也。見涅槃經二十五。
七種聖 (名數)與七聖同。七賢
七種辯 (名數)菩薩得七種之辯:一、捷疾辯,於一切之法,無礙故。二、利辯,有人雖能捷疾而不能深入,以能深入乃名為利。三、不盡辯,此以利辯說諸法實相,無邊無盡也。四、不可斷辯,於般若之中無諸戲論,故能無問難之離間者,即名為不可斷辯。五、隨應辯,能斷法愛,故隨眾生之所應而說之也。六、義辯,為說趣於涅槃之利益事也。七、一切世間最上辯。說一切世間第一之事,所謂大乘也。見智度論五十五。
七種慢 (名數)
七種二諦 (術語)天台有真俗二諦,藏通別圓四教之四種與別接通,圓榜通,圓榜別三種也。
七種不淨 (名數)於自他之身分起貪著,妨正道,故為此七種想破著心也:一、種子不淨,煩惱業因之內種,父母遺體之外種,皆為不淨。二、受生不淨,父母交媾赤白和合之不淨。三、住處不淨,於不淨之女體,胎處十月者。四、食噉不淨,胎中食母血之不淨。五、初生不淨,言十月滿足初生時之腥穢狼籍。六、舉體不淨,薄皮之下,皆為穢物。七、究竟不淨,業盡報終,捐棄於塚間之不淨流溢。
七種不還 (名數)又名七種那含,七種般。不還果
七種布施 (名數)布施
七種立題 (術語)天台謂一切之經題不出於人法譬之三者,而有單複具足之不同,總為七種。 T0004.JPG
七種生死 (名數)生死
七種那含 (名數)又曰七種不還,七種般。不還果
七種無上 (名數)如來有七種之無上:一、身無上,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二、道無上,以慈悲之道利一切之眾生也。三、見無上,以正戒正見正命成就其身也。四、智無上,具四無礙智也。五、神力無上,如來神通之力,不可思議也。六、斷障無上,斷惑業苦之三障也。七、住無上,住於大寂滅定也。見菩薩地持經三。梵Sapta-anitya。
七種無常 (名數)楞伽經四,謂「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一、作捨無常,四大造色,作已而捨,以為無常。二、處壞無常,處者形處,即諸色形狀,彼意四大及造色,畢竟不壞,但觀形狀長短等壞滅,以為無常。三、色即無常,第二外道,見形處變壞,以為無常,今言形色即為無常。佛破其言曰是即前之處無常也。四、轉變無常,以四大及造色為常住,惟以色相轉變為無常,譬如器具轉變而金性不變也。五、性無常,彼計有無常之性,此性雖不壞而能壞一切法,使之無常,猶杖破瓦石,壞諸物,而自體不壞也。六、性無性無常,四大之性,皆無自性,能造及所造之相,皆變壞,是無常也。七、不生無常,一切之法本來不生,不生即無常也。佛破其言曰不生尚無,何有生滅,名為無常,實不成無常也。」梵Sapta-anitya。
七種禮佛 (名數)勒那三藏Ratnamati,對於北方之俗,不習禮佛,教以七種禮佛。混是非淺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歸於正法也。一、我慢禮,身雖設拜,然無敬心,外觀似恭,而內懷我慢也。二、求名禮,欲得修行之名譽,詐現威儀,常行禮拜,口稱佛名,而心實馳求外境也。三、身心禮,口唱佛名,心存相好,身業翹勤,恭敬供養而無異念也。四、智淨禮,慧心明利,達於佛之境界,內外清淨,虛通無礙也。禮一佛時,即是禮一切諸佛,諸佛之法身,本來融通,故一拜之禮,遍通法界也。五、遍入法界禮,自己身心等之法,不離本來法界,諸佛不離我心,我心不離諸佛,性相平等,原無增減。禮一佛,則通於諸佛也。六、正觀修誠禮,雖攝心正念,對於佛身而自禮自身之佛也。以一切眾生皆有覺性與佛平等也。隨於染緣有迷己性,妄認為惡,明知此理,則得解脫。七、實相平等禮,前正觀中,仍存有禮有觀,自他兩異。今此一禮,自無他無,凡聖一如,體用不二也。法苑珠林二十曰:「有西國三藏,厥號勒那,睹此下凡,居在邊鄙,不閑禮儀,情同猴馬,悲心內溢,為翻七種禮法。(中略)從麤至細,對麤為邪,對細為正,故階級有七,意存後三也。」云云。
七種阿羅漢 (名數)六種阿羅漢中不動阿羅漢別為不動阿羅漢與不退阿羅漢之稱。
七種懺悔心 (名數)欲為懺悔時,當起之七種心也:一、生大慚愧心。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來,已經劫數,我猶輪轉生死,無有出期,以此為慚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業,常與罪相應,以此因緣,命終之後,應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受無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三、厭離心。我等於生死之中,虛假不實,如水上之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輪。此身為眾苦所集,一切皆不淨,以此為厭離也。四、發菩提心。欲得如來之身者,當發菩堤心,救度眾生,身命財無所吝惜也。五、冤親平等心。於一切眾生,無冤無親,起慈悲,無彼我之相,平等救度,以此心為懺也。六、念報佛恩心。如來往昔在無量劫中為我等故,修諸苦行,如此恩德,實難酬報,須於此世,勇猛精進,不惜身命,廣度眾生入於正覺,以此為念也。七、觀罪性空。罪性本空,無有實體,但從因緣顛倒而生。可知罪之性,非內外,非中間,本來為空,故罪亦無有,以此為觀也。
七塵 (譬喻)色等之六境,謂之六塵。塵法極於六,無第七塵。故喻無法為七塵。楞嚴經一曰:「若無有體而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
七境三樂 (名數)七周行慈之法門也。七周行慈
七夢 (傳說)阿難之七夢。
七夢經 (經名)阿難七夢經之略名。
七慢 (名數)
七勝事 (雜語)如來勝於他眾生之七種也。身勝,法住勝,智勝,具足勝,行處勝,不可思議勝,解脫勝是也。
七僧 (名數)英俊記曰:「一咒願師、二導師、三唄師、四散花師、五梵音師、六錫杖師、七堂達。」捨芥鈔五曰:「一講師、二讀師、三咒願師、四三禮師、五唄師、六散華師、七堂達。」
七僧齋 (術語)西國之法有,以錢財或莊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齋食者,謂之七僧齋。俱舍光記十八曰:「有檀越布施錢財或莊田等。白眾僧言:從今已去,日別為我設七僧齋。」
七僧法會 (行事)請咒願師等七僧之大法會也。
七聚 (術語)戒律之七聚也。五篇及篇聚二
七聚戒 (術語)與七聚同。
七等覺支 (名數)七覺支
七趣 (名數)一、地獄趣Narakagati,二、餓鬼趣Preta,三、畜生趣Tiryagyoni,四、人趣Manus!ya,五、神仙趣Bs!i,六、天趣Deva,七、阿修羅趣Asura也。楞嚴經九曰:「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
七篇 (術語)戒之七聚,又曰七篇。寄歸傳一曰:「局提法眾遂廣彰守七篇。」篇聚
七遮罪 (術語)大乘之七逆也。犯此七逆之一者,遮之不使受菩薩戒,故名遮罪。梵網經下曰:「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
七羯磨 (名數)治罰比丘之七種作法:一訶責,二擯出,三依止,四不至白家,五不見舉,六不懺舉,七惡見不捨舉也。後三者謂之三舉,舉棄於僧外也。見行事鈔上二。巴Kammava%ca%。
七摩怛里 (名數)Matr,閻羅王有七姊妹,稱為七母,梵曰摩怛里。大日經疏五曰:「七摩怛里,此譯云七母,皆女鬼也。」大日經義釋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問拏,二名嬌吠哩,三名吠瑟拏微,四名嬌麼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勞捺哩,七名末羅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毘藥,則七母通名也。」
七曇 (術語)與悉曇同。悉曇
七壇炎魔天天供 (修法)設七處壇場,供養閻魔王之法會也。
七隨眠 (名數)睡眠
七聲 (術語)蘇漫多聲之七轉聲也。又曰七例句。七轉九例
七聲覺 (名數)七覺支也。涅槃經十一曰:「有七聖覺故名聖人。」七覺支
七賢 (名數)又曰七方便位。亦曰七加行位。小乘見道以前之修行位也。總稱見道以前為賢位,見道以後為聖位。賢位中有七位: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住,三、總相念住,謂之三賢位,四、[火*(而/大)]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謂之四善根。此中有通別二名,通者,皆稱為七賢,皆稱為加行位。別者前三位為三賢。後四位為四善根,或四加行位。今則對於後之七聖位,而總稱七位為七賢位。四善根。【又】有大乘之七賢。仁王經天台疏上曰:「一初發心人,二有相行人,三無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習種性人,六性種性人,七道種性人,俱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
七賢七聖 (名數)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賢聖之數也。七賢如前,七聖者,俱舍論,四教儀之目也。華嚴孔目章謂之七士夫,七大夫,七聖人。聖者正也,以正智照見真理,故名。見道以上者是也。差別其聖者之位次,有八聖,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鈍之根性差別其聖者,則為七聖: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至,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俱舍論二十五曰:「學無學位有七聖者。一切聖者皆此中攝: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至,五身證,六慧解脫,七俱解脫。」四教儀三曰:「七聖位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羅漢,七不時解脫羅漢。」止觀三下曰:「若析法入空,有無二門所斷三道,如毘曇所明七賢七聖四沙門果,成論所明二十七賢聖等,差別位次。」大乘義章十七本曰:「或分十四,如毘曇說,見諦道前說七方便(七賢),見諦道中信行法行,修道位中有信解脫及與見到,通前十一。阿那含中得滅定者名為身證,通前十二。無學位中說慧解脫及俱解脫,通前十四(七聖)。」
七曜 (名數)日月與火水木金土五星也。宿曜經上曰:「夫七曜,日月五星也。其精上曜於天,其神下直於人,所以司善惡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復始。」宿曜經下列胡國波斯語天竺語之名。日曜太陽,胡名蜜Mihr,波斯名曜森勿Yek sumbad,天竺名阿彌底耶(二合)Aditya。月曜大陰,胡名莫Mah,波斯名婁禍森勿Douh sumbad,天竺名蘇摩Soma。火曜熒惑,胡名雲漢Vahra%m,波斯名勢森勿Sch sumbad,天竺名盎哦囉迦An%ga%r!aka。水曜辰星,胡名咥Tir,波斯名掣森勿Ohehar sumbad,天竺名部陀Bubha。木曜歲星,胡名鶻勿Hur muzd,波斯名本森勿Penjsumbad,天竺名勿哩訶娑跛底Bshaspati。金曜太白,胡名那歇Na%hid,波斯名數森勿Sheshsnmbad,天竺名戌羯羅S!ukra。土曜鎮星,胡名枳院Keva%n,波斯名翕森勿Haft sumbad,天竺名賒乃以室折羅Sanais/cara。
七曜供 (修法)祭供七曜之法也。有七曜攘災決一卷,七曜星辰別行法一卷。
七轉識 (術語)八識中末那識已下之七識,為自第八識轉生之識,故對於第八識而謂之七轉識。
七轉九例 (術語)七轉,又曰七聲,亦曰七例。依語尾之變化知體業等之差別者,謂之蘇漫多聲Sub-anta(名詞),九例又名二九韻,丁彥多聲Tin%-anta(動詞),十八種之變化也。蘇槃多
七轉第八互為因果 (術語)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之法相也。種子
七識 (術語)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末那識。末那識
七識住 (術語)識住
七證 (名數)七證師也。
七證師 (名數)受具足戒時之七個證明師也。三師七證
七寶 (名數)諸經論所說少異。法華經受記品曰:「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無量壽經上就樹說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智度論十曰:「有七種寶: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此珠極貴非珊瑚也)。」阿彌陀經曰:「亦以金Suvarn!a,銀Ru%pya,琉璃Vaidu%rya,玻璃Sphat!ika,硨磲Musa%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瑪瑙As/magarbha,而嚴飾之。」般若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虎珀、珊瑚、為七寶。
七寶塔 (雜名)即所謂多寶塔也。法華經見寶塔品曰:「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橫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中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
七寶華 (雜名)七寶所成之華也。無量壽經下曰:「得生無量壽國,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
七寶經 (經名)輪王七寶經之異名。
七寶獄 (譬喻)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於西方極樂之邊地懈慢界者,五百歲間,不見三寶,不能得法樂,故譬之繫於七寶所成之牢獄也。無量壽經下曰:「譬如轉輪聖王別有七寶宮室,種種莊嚴,張設床帳,懸諸繒繙。若有諸王子,得罪於王,輒內彼宮中,繫以金鎖,供給飲食衣服床褥華香妓樂如轉輪王,無所乏少。於意云何?此諸王子寧樂彼處不。」
七寶樹林 (雜名)淨土莊嚴中,七寶合成之園林也。
七覺 (名數)七覺分
七覺支 (名數)七覺分
七覺分 (名數)又曰七菩提分,七覺支。俱舍論謂之七等覺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覺有覺了覺察之義。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覺。覺法分七種,故曰支,或曰分。一,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二,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三,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四,輕安覺支,止觀及法界次第名為除覺分,斷除身心麤重,使身心輕利安適。五,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七,行捨覺支,捨諸妄謬,捨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是行蘊所攝之捨之心所,故名行捨。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動時,可用除捨定之三覺支攝之,若心沈沒時可用擇法精進喜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是故除念覺外,他六覺隨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梵Saptabodhyan%ga。
七難 (名數)仁王經受持品,佛為十六大國王說,若國土中有七難,則宜講讀仁王經,滅七難,生七福。一、日月失度難,二、星宿失度難,三、災火難,四、雨水難,五、惡風難,六、亢陽難,七、惡賊難。藥師經謂國起七難時,國王宜發大赦,依前所說之供養法供養藥師如來,則國土安穩。一人民疾疫難,二他國侵逼難,三自界叛逆難,四星宿變怪難,五日月薄蝕難,六非時風雨難,七過時風雨難。法華經普門品說觀音之威神力能滅眾生之諸難。天台之觀音義疏上以七難科之:一火難,二水難,三羅剎難,四王難,五鬼難,六枷鎖難,七怨賊難。
七辯 (名數)七種辯
七識十名 (名數)第七識末那識有七識,轉識,妄相識,相續識,無明識,解識,行識,無畏識,現識,智障識之十名。
七觀音 (名數)觀音
八一有能 (術語)俱舍論之法相也。一切之有為法,有四本相與四隨相之八相。此八相有八與一之功能,以其互為能生所生,故謂之八一有能。有為
八九二識 (術語)法性宗所立九識中第八之阿梨耶識與第九之菴摩羅識也。
八十一科 (名數)大藏一覽三引指要錄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餘科,庶發披閱者智智爾:一、五蘊,二、六根,三、六塵,四、六識,五、六觸,六、六緣所生,七、四緣,八、六大,九、十二因緣,十、六度,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三、壽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養育者,十七、眾數者,十八、作者,十九、使作者,二十、起者,二十一、使起者,二十二、受者,二十三、使受者、二十四,見者,二十五、知者,二十六、二十空,二十七、四諦,二十八、真如,二十九、法界,三十、法性,三十一、不虛妄性,三十二、不變易性,三十三、平等性,三十四、離生性,三十五、法定,三十六、法住,三十七、實際,三十八、虛空界,三十九、不思議界,四十、四靜慮,四十一、四無量,四十二、四無色定,四十三、八解脫,四十四、八勝處,四十五、九次第定,四十六、四念處,四十七、四正勤,四十八,十遍處,四十九、四神足,五十、五根,五十一、五力,五十二、七覺支,五十三、八聖道支,五十四、空解脫門,五十五、無相解脫門,五十六、無願解脫門,五十七、菩薩十地,五十八、五眼,五十九、六通,六十、十力,六十一、四無畏,六十二、四無礙解,六十三、大慈,六十四、大悲,六十五、大喜,六十六、大捨,六十七、十八不共法,六十八、無忘失法,六十九、恒住捨性,七十、一切智,七十一、道相智,七十二、一切相智,七十三、一切陀羅尼門,七十四、一切三摩地門,七十五、預流果,七十六、一來果,七十七、不還果,七十八、阿羅漢果,七十九、獨覺菩提,八十、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覺覺他),八十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因圓果滿)。
八十一法 (名數)大般若經所說之法門,有八十一科,一為色,二為心,三為五陰,四為十二入,五為十八界,六為四諦,七為十二因緣,八為十八空,九為六度,十為四智,總為八十一法。見教乘法數十二。
八十四法 (名數)成實論所立。
八十八佛 (名數)世合五十三佛與三十五佛,稱為八十八佛。五十三佛出於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三十五佛出於大寶積經九十八卷優婆離會。又別有不空譯之三十五佛名禮懺文,觀虛空藏菩薩經,又說虛空藏之天冠內,有三十五佛之像。
八十誦律 (書名)根本之律藏也,如來滅後結集三藏之時,優婆離比丘於一夏九旬之間,八十番誦出之,故名八十誦律。至其後四分律五分律等諸律,由此分立,此根本律遂世無存者。戒疏上曰:「時接利機,各體權實。雖聞異制,不相是非。故但通為八十誦律,大毘尼藏。」同行宗記一上曰:「八十誦者即根本部,波離結集一夏九旬八十番誦,故以為號。」又「根本部波離一夏誦出,逐座為目。」
八十無盡 (名數)無盡意菩薩,說八十種無盡之法門。見無盡意菩薩經。
八十種好 (名數)又曰八十隨形好,更細別三十二相為八十種之好也。隨形好者隨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無見頂相,佛頂上之內鬘,仰之則愈高,遂不見其頂上;二鼻高不現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輪垂埵;五身堅實如那羅延;六骨際如鉤鎖;七身一時迴旋如象王;八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九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十膝骨堅而圓好;十一身清潔;十二身柔軟;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圓而纖細;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脈深不現;十七踝不現;十八身潤澤;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滿足;二十一容儀備足;二十二容儀滿足;二十三住處安無能動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眾生見之而樂;二十六面不長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撓;二十八面具滿足;二十九唇如頻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遠;三十一臍深而圓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滿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長;三十七手文不斷;三十八一切惡心之眾生,見者和悅;三十九面廣而殊好;四十面淨滿如月;四十一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氣;四十三自口出無上香;四十四儀容如師子;四十五進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鵝王;四十七頭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聲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紅色;五十三毛軟淨;五十四眼廣長;五十五死門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蓮華之色;五十七臍不出;五十八腹不現;五十九細腹;六十身不傾動;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長;六十四手足軟淨滑澤;六十五四邊之光長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視眾生;六十八不輕眾生;六十九隨眾生之音聲,不增不減;七十說法不著;七十一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七十二發音應眾聲;七十三次第以因緣說法;七十四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七十五觀不厭足;七十六髮長好;七十七髮不亂;七十八髮旋好;七十九髮色如青珠;八十手足為有德之相;見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義章二十末。
八十億劫 (雜語)依罪業而流轉生死之劫量也。觀無量壽經曰:「稱佛名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八十華嚴經 (經名)唐實叉難陀新譯之華嚴經八十卷,謂之八十華嚴經。
八十隨形好 (名數)八十種好
八十一品思惑 (名數)思惑
八十八使見惑 (名數)對於八十一品之修惑,而有八十八使之惑。見見惑
八人地 (術語)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也。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於十六心見道,正斷見惑之八忍位也。止觀六曰:「八人者,八忍也。從世第一法入無間三昧,故名八人。」大乘義章十四曰:「具修八忍,名八人地。」
八大 (名數)即八大地獄。
八大丈夫 (名數)聲聞乘之四向四果也。見諸儀軌訣影二。
八大人覺 (名數)有八法。菩薩,聲聞,緣覺之大力量人所覺悟,故名八大人覺。一世間無常覺,二多欲為苦覺,三心無厭足覺,四懈怠墮落覺,五愚痴生死覺,六貧苦多怨覺,七五欲過患覺,八生死熾然苦惱無量覺。見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八大人覺者,有八法為菩薩聲聞緣覺大力量人所覺悟,故名。其註解列下。○八大人覺經略解。一卷。明智旭解。○八大人覺經疏。一卷。續法述。○八大人覺經箋註,一卷。丁福保註。
八大地獄 (名數)八寒地獄及十六小地獄之外,有八熱地獄,即八大地獄也。地獄
八大佛頂 (名數)佛頂尊
八大辛苦 (名數)八苦也。
八大明王 (名數)大妙金剛經說八大菩薩現八大明王:一、金剛手菩薩現作降三世,二、妙吉祥菩薩現作兩臂六頭六足之大威德金剛明王,三、虛空藏菩薩現作大笑金剛明王,四、慈氏菩薩現作大輪金剛明王,五、觀自在菩薩現作馬頭金剛明王,六、地藏菩薩現作無能勝明王,七、除蓋障菩薩現作不動尊金剛明王,八、普賢菩薩現作步擲金剛明王。已上菩薩為大日之正法輪身,忿怒身之明王,為大日之教令輪身也。又秘藏記末於上五大明王。五大明王。加三大明王而為八大明王。即第六穢跡金剛明王,為不空成就佛之教令輪身,其自性輪,金剛業也。第七無能勝金剛明王,為釋迦之教令輪身,其自性輪身,慈氏菩薩也。第八馬頭明王,為無量壽之教令輪身,其自性輪身,觀音也。
八大夜叉 (名數)寶賢夜叉,滿賢夜叉,散支夜叉,眾德夜叉,應念夜叉,大滿夜叉,無比夜叉,密嚴夜叉也。
八大奈落 (名數)八大地獄也。奈落者,地獄之梵語。
八大金剛 (名數)八大金剛明王之略。又曰八大明王。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曰:「八大菩薩各現光明輪,各現作八大金剛。金剛手現降三世,妙吉祥現大威德,虛空藏現大笑,慈氏現大輪,觀自在現馬頭,地藏現無能勝,降一切蓋障現不動,普賢現步擲。」能現者菩薩之正法輪身,所現者明王之教令輪身也。
八大神將 (名數)輪藏周圍所安置之神將也。釋門正統三曰:「又列八大神將運轉其輪,謂天龍八部也。」象器箋四曰:「今輪藏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謂密跡金剛分二軀、梵天、帝釋、四天王也,異正統說。」
八大菩薩 (名數)般若理趣經說八大菩薩經曰:「所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金剛拳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纔發心轉法輪菩薩摩訶薩,虛空庫菩薩摩訶薩,摧一切魔菩薩摩訶薩,與如是等大菩薩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又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說八大菩薩。經曰:「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曼殊室利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又藥師經說八大菩薩。義淨譯之七佛藥師經曰:「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至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玄奘譯之藥師經曰:「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又八大菩薩經說八大菩薩。經曰:「復有八大菩薩摩訶薩。其名曰:妙吉祥菩薩摩訶薩,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普賢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地藏菩薩摩訶薩。」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所說與之同,而說八大菩薩現八大明王。又七佛八菩薩所說神咒經有八大菩薩各說神咒:一文殊、二虛空藏、三觀世音、四救脫、五跋陀和、六大勢至、七堅勇、八釋摩男也。金剛頂經說八大菩薩,各現光明輪,各現作大金剛。八大明王
八大童子 (名數)不動明王之使者,八金剛童子也。【又】文殊菩薩有八大童子。文殊
八大觀音 (名數)真言宗所立,據大本如意經之說。一圓滿意願明王菩薩,二白衣自在,三髻羅剎女,四四面觀音,五馬頭羅剎,六毘俱胝,七大勢至,八陀羅觀音也。
八大龍王 (名數)法華經序品曰:「有八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龍王等。」
八大靈塔 (名數)八大靈塔名號經曰:「一、佛生處,迦毘羅城龍彌[何-可+爾]園。二、成道處,摩迦陀國泥連河。三、轉法輪處,迦尸國波羅奈城鹿園。四、現神通處,舍衛國祇陀園。五、從忉利天下處,桑伽尸國曲女城,佛忉利天安居竟,自七寶寶階降下處。六、化度分別僧處,在王舍城,提婆達多作破僧,僧眾分離二處,佛化度之使歸一味處。七、思念壽量處,毘耶離城(譯言廣嚴),佛在此思念壽量,將入涅槃。八、入涅槃處,在拘尸那城。」又心地觀經言,佛放光,於光中現八大寶塔,與之大同小異。經一曰:「又此光中影現如來不可思議八大寶塔:拘娑羅國淨飯王宮生處寶塔;摩伽陀國伽耶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波羅奈國鹿野園中初轉法輪度人寶塔;舍衛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日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安達羅國曲女城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眾從三十三天現三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闍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毘舍離國庵羅衛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拘尸那國跋提河邊娑羅林中圓寂寶塔。如是八塔,大聖化儀,人天有情所歸依,供養恭敬,為成佛因。」有趙宋法賢譯之八大靈塔梵讚一卷。
八大自在我 (名數)大般涅槃有常樂我淨之四德,其我德以自然為義,自在有八義,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見涅槃經二十三。
八大菩薩法 (修法)指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之修法。
八大菩薩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對八大菩薩說東方五佛之名。
八大童子儀軌 (經名)聖無動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之異名。
八大金剛明王 (名數)即八大金剛童子也。
八大金剛童子 (名數)不動明王之使者八大童子也。一慧光童子,二慧喜童子,三阿耨達多童子,四指德童子,五烏俱婆迦童子,六清德童子,七矜羯羅童子,八制吒迦童子也。此童子皆手持金剛杵,故名金剛童子。見八大童子義軌。
八大曼拏羅經 (經名)具名大乘八大曼拏羅經。一卷,趙宋法賢譯。說觀自在菩薩乃至地藏菩薩八大菩薩之修法。
八大總持王經 (經名)持明藏八大總持王經之略名。
八大靈塔名號經 (經名)一卷,并梵讚一卷,皆趙宋法賢譯。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即大乘八曼拏羅經也。
八不 (術語)三論宗所說八不中道也。
八不淨 (名數)比丘有不可畜積之八種不淨物諸師之解不一。涅槃經六曰:「八種不淨之物。」同疏六曰:「八不淨者:畜金、銀、奴、婢、牛羊、倉庫、販賣、耕種,自作食不受而啖,汙道汙威儀,損妨處多,故名不淨。」佛祖統紀四曰:「案律云:八不淨者:一田園、二種植、三穀帛、四畜人僕、五養禽獸、六錢寶、七褥釜、八象金飾床及諸重物。」
八不中觀 (術語)八不中道之觀法也。
八不中道 (術語)又曰:八不正觀、八不中觀。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觀中觀,就能證之智而言。又對於偏,謂之中。對於邪,謂之正。三論宗以之為至極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之八句四對也。反之則為生滅斷常,一異去來,謂之八迷。又曰:八計,不門雖無量,今姑寄於八不而該攝一切焉。此八不為眾生之得源,亦為群生之失本。悟八不,故有三乘之眾生。迷八不,故有六趣之紛然。但因悟有高下,迷有淺深,故成六趣之別,三乘之異。何則?諸佛說法,不出真世二諦。真世二諦,該攝一切之佛法。佛說此二諦,使眾生依世諦而成方便,依真諦而得般若也。然眾生於此二諦,每執八迷,不得方便般若。故今就真世諦,破各八迷,以顯二諦之中道焉。不者,有泯之義,有破之義。就體言,謂之泯;就情言,謂之破。是言雖屬空門,其意則在於顯中。如成論師,乃單就世諦以明真諦之中道。嘉祥師,則依本業經,就真世二諦,而各明八不之中道。其言曰:破世諦之八迷,治凡夫之有病;破真俗八迷,治大乘中方廣道人之空病。一、不生不滅,先言俗諦之中道。俗諦之生滅,非實生實滅,但由因緣而假生,依因緣而假滅,故不生不滅也。是之謂世諦中道,如外道小乘,違此不生不滅之中道,而執世諦實生實滅,故世諦墮於有之偏邪。今因破之曰不生不滅,是顯世諦之中道也。次言真諦之不生不滅,對於俗諦之有假生假滅,故說真諦之假不生假不滅。何則?空以有為世諦,有以空為真諦,二諦相依相即也。可知空以有為世諦,則世諦即是假生假滅也。有以空為真諦,則真諦即假不生假不滅也。此中對於世諦之生,說真諦之不生;對於世諦之不滅,說真諦之不滅,;故世諦之生滅是假,真諦之不生不滅亦是假也。指此假不生假不滅,為真諦之不生不滅。不生之言,顯假不滅;不滅之言,顯假不生;假不生假不滅即是真諦之中道也。大乘之方廣道人,不了此真諦之假不生假不滅,執真諦破世諦之假生與假滅,方為不生不滅;故真諦墮於空之偏邪,實則真諦之不生要破世諦之假生,因假生而明其為假不生。因世諦之假滅,而明其為假不滅,以顯真諦之中道也。故經云: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或問何故先就不生不滅,而明中道耶?答曰:世諦以因果相生為根本,因果若成即一切皆成,因果若壞則一切皆壞。今欲正世諦因果相生之義,故先就不生不滅,而論世諦之中道也。或問既說不生不滅,便足矣,何故復說斷常等六事?答曰:利根者初聞即悟,無須更說,蓋以世諦無性實之生滅,則病無不破;又以了因緣假名之生滅,即正無不顯,故不須更說六事,但為鈍根未悟宜轉勢而演之。又根性不同,受悟非一,自聞不生不滅而不悟,聽不常不斷而便悟者有之,故趣於異緣宜開別教。二、不斷不常已下六事,就世諦真諦而論中道,准於以上不生不滅之中道而可解矣。今但就世諦而明之,不斷不常於以上之不生不滅知世諦之因果相生,是為假生滅,非為實之生滅,即雖離性實之過,猶未免因中有果無果等之失,如僧佉計因中有果,故生,是常之義也。衛世執因中無果,是斷之義也。佛法內之薩婆多,明三世常有,亦是常之義也。大眾部過未無之義,以為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是斷之義也。今明真實妙有之因果,不可常不可斷,故說不斷不常之中道也。三、不一不異,既離世諦性實之生滅及決定之斷常,猶恐墮於一異,如僧佉與大眾部明因果之一體。如衛世與上座部明因果之異體,如此之一異並壞世諦因果之中道,故不斷不常之次,明不一不異也。四、不來不出,惑者雖聞以上六不,而終謂決定有果,或謂自外來,或謂自內出,或執外道眾生之苦樂,萬物之生滅皆從自在天來,是外來之義也。復計外道苦樂之果,皆是我之自作,我之自受,是內出之義也。又如毘曇計木有火性,由性火以成事火,內出之義也。成實論明木無火性,但待緣而生,外來之義也。如是來出皆壞世諦之因果,是故說不來不出之中道也。本業瓔珞經下曰:「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八不也)。涅槃經二十七曰:「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十不也),龍樹承之。智度論五曰:「如說諸法相偈,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緣生法,滅諸戲論。」(八不也)。同七十四曰:「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非有非無。」(十二不也)。中論歸敬頌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末書多舉八不而言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一不異不斷不常,是依智度論而變其次第耳)。大乘玄論卷二八不義曰:「八不者蓋是諸佛之中心,諸聖之行處也。(中略)豎貫眾經,橫通諸論也。」中論疏二本曰:「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方等之心骨也。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則八萬法藏冥若夜遊,悟之即十二部經如對白日。」止觀六曰:「橫門者,如中論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一論明八門,諸經論則無量。」八宗綱要下曰:「八不妙理之風,拂妄想戲論之塵。無得正觀之月,浮一實中道之水。」
八不正見 (名數)八種之不正見也。一、我見,迷執實有我體也。二、眾生見,迷執五眾(五陰)有和合之生(即眾生)也。三、壽命見,迷執實有長短之壽命也。四、士夫見,迷執眾生實有士夫之用,能作一切之營務也。五、常見,迷執我身今世雖滅後世復生相續不斷也。六、斷見,迷執我身今世已滅更不再生即行斷滅也。七、有見,迷執一切諸法為實有也。八、無見,迷執諸法皆空也。見大集經二十六。
八不正觀 (術語)三論宗所說之八不正觀也。八不中道
八不可越 (名數)八敬戒之異名。
八不思議 (名數)大海有八不思議,以譬涅槃。大海
八不顯實 (術語)諸法實相之妙體,由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之八不而顯者。
八支 (名數)正見等之正道,八種所支分,故謂之八支。八正道。【又】無著所造之論有八部,謂之八支。寄歸傳四曰:「瑜伽畢學,體窮無著八支。」八論。【又】齋戒八種所支分,亦名八支,
八支論 (名數)無著所造之八論,對於瑜伽本論,謂之八支論,八論
八支齋 (行事)八戒之異名。八戒實有八戒與齋法之九支,故謂之八戒齋,。然八戒以一齋法為體,餘八戒不過資助之耳,故不言九戒或九支齋,而言八戒或八支齋。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四曰:「准文九戒,而言八者,多論云:齋以過中不食為體,八事昭明,故成齋體。共相支持名八支齋,故言八齋不言九也。」
八水 (名數)印度之八大河也。涅槃經長壽品曰:「佛告迦葉:善男子!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閻魔羅、三名薩羅、四名阿夷羅跋提、五名摩河、六名辛頭、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諸小河悉入大海。」唐太宗三藏聖教序曰:「雙林八水,味道餐風。」
八天 (名數)色界之四禪天與無色界之四空處也。
八方天 (名數)東方因陀羅,帝釋天也。南方燄摩羅,燄摩天也。西方[口*縛]嚕拏,水天也。北方毘沙門,毘沙門天也。東北伊舍尼,伊舍那天也。東南護摩,火天也。西南涅哩底,羅剎天也。西北[口*縛]庾,風天也。約於八方之天神而立方名。大日經疏五曰:「行者應知護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羅,隨此而轉。東方因陀羅,次第隨轉至,南方閻摩羅,西方[口*縛]嚕拏,北方毘沙門,東南為護摩,西南涅哩底,西北為[口*縛]臾。」
八方便 (名數)妙吉祥菩薩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儀軌說,持誦者當具八方便。頌曰:「淨浴著淨衣,塗香嚴身體,歸命念真言,至誠恭敬禮,焚香懺諸罪,隨喜及難請,回向發弘誓,深起大慈悲,如此八方便,勤行勿遺忘,然後淨三業,依法作持念。」
八方上下 (術語)謂四方,四維,上下之十方也。
八王子 (雜名)法華經序品曰:「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
八王日 (雜名)法苑珠林八戒篇引提謂經曰:「何等八王日?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謂八王日,天地諸神陰陽交代,故名八王日。」
八中洲 (名數)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屬之。南贍部洲之二中洲:一、遮末羅洲Ca%mara,此譯言貓牛。二、筏羅遮末羅洲Varaca%mara,此譯言勝貓牛。東勝身洲之二中洲:一、提訶洲Deha,此譯言身。二、毘提訶洲Videha,此譯言勝身。西牛貨洲之二中洲:一、舍諦洲S/a%tha%,此譯言諂。二、嗢怛羅漫怛里拏洲Uttaramantrina,此譯言上儀。北拘盧洲之二中洲:一、矩拉婆洲Kurava,此譯言勝邊。二、憍拉婆洲Kaurava,此譯言有勝邊。見俱舍疏頌。
八分齋戒 (名數)與八支齋戒同。藥師經曰:「受持八分齋戒。」
八五三二 (雜語)八識,五法,三性,二無我也,是楞伽經唯識論所明,即法相宗之法門也。
八世風 (名數)八風也。
八六四二萬十千劫 (雜語)小乘之聖者,迴心於大乘後,至入初僧祇之位,其間所費之修行時間也。八萬劫小乘
八正 (名數)八正道也。
八正道 (術語)總謂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聖道支。聖者正也,其道離偏邪,故曰正道。又聖者之道,故謂之聖道(A^ryama%rga,巴Ari^yamagga)。玄應音義三曰:「八由行,又作遊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聖道,或言八正道,其義一也。」一、正見Samyak-dr!s!ti,巴Samma%-dit!t!hi(正者Samyak及Samma%也,以下略之),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而明之也。以無漏之慧為體,是八正道之主體也。二、正思惟(一sam%kalpa,巴一sam%kappa),既見四諦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長也。以無漏之心所為體。三、正語(-va%c,巴-va%ca%),以真智修口業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也。以無漏之戒為體。四、正業(-karma%nta,巴-kammanta),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業住於清淨之身業也。以無漏之戒為體。五、正命(-a%jiva,巴同),清淨身口意之三業,順於正法而活命,離五種之邪活法(謂之五邪命)也。以無漏之戒為體。六、正精進(-vya%ya%ma,巴-va%ya%ma),發用真智而強修涅槃之道也。以無漏之勤為體。七、正念(-smr!ti,巴-sati),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也。以無漏之念為體。八、正定(-sama%dhi,巴同),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之禪定也。以無漏之定為體。此八法盡離邪非,故謂之正。能到涅槃,故謂之道。總為無漏,不取有漏,是見道位之行法也。七覺支者,修道之行法也,經以七覺八正為次第者,是數之次第,非修之次第也。此中正見之一,是八正道中之主體,故為道,亦為道分道支,餘七者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八正道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雜阿含經二十八卷有八正道經,此其別譯也。
八由行 (名數)即八正道也。是為聖者之所由行,故名。
八句義 (術語)禪宗之根本眼目,最切要之義有八句。即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八句是也。
八成 (名數)八相成道之略。
八成立因 (術語)成立一個命題之八種因。即立宗,立因,立喻,合,結,現量,比量,聖教量也。阿毘達磨雜集論所說。
八字 (雜名)涅槃經聖行品所說之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八字也。謂之雪山八字。三教指歸二曰:「雪山八字者,即聖行品,雪山大士從羅剎求半偈而捨全身也,八字即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涅槃經十四曰:「誰當信汝如是之言,為八字故棄所愛身。」
八字布字 (修法)大日經實智品說八字布字之法。阿字(純白)布於心中(佛部),娑字布於膺下(蓮華部),吽字布於眉間(金剛部),阿字布於腰以下(地輪第一命),縛字布於臍(水輪),囉字布於心(火輪),吽字布於額(風輪忿怒),佉字布於頂(空輪虛空同)。
八字文殊法 (修法)誦八字真言之文殊法也。文殊
八字陀羅尼 (真言)八字文殊之真言也。有大聖妙吉祥菩薩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一卷。
八有 (名數)又曰八生。
八名經 (經名)秘密八名陀羅尼經之略名。
八名三昧 (術語)念誦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之勤行法也。
八名普密經 (經名)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之略名。
八名普密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有異譯者,謂之秘密八名陀羅尼經。佛告金剛手菩薩,有八名咒,受持之者,廣大之威德易成,秘密之神用無損,故說八名咒。八名者神咒之八種德名也,一功德寶藏,二莊嚴象耳,三善勇猛,四勝諦雲,五成熾然,六微妙色,七嚴飾,八金剛。
八自在 (名數)八大自在我
八妄想 (名數)宗鏡錄所出。一、自性妄想。妄執根塵等之法,各有體如,不相混濫也。二、差別妄想,差別無差別之妄想也。三、攝受積聚妄想,妄執五蘊和合而成一切眾生也。四、我見妄想,執有我之妄想也。五、我所妄想。妄執有我身及所受用物之妄想也。六、念妄想,分別可愛之淨境而不斷之妄想也。七、不念妄想,不緣念可憎之境之妄想也。八、念不念俱相違妄想,於愛憎兩境皆違理之妄想也。
八交道 (雜名)通達四方四維之道路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
八色幡 (物名)西方阿彌陀佛之三昧耶形也。瞿醯經中曰:「其幡竿者端直及長,各於八方去處不遠,如法安置。東著白幡,東南紅幡,正南黑幡,西南煙色幡,西方赤色幡,西北青色幡,正北黃色幡,東北赤白幡,如是八色,隨方而置。」
八吉祥經 (經名)一卷,蕭梁僧伽婆羅譯。與八佛名號經同本,八吉祥即八佛之名號也。
八吉祥神咒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與八吉祥經同本異譯。
八印功德 (術語)謂胎藏界中臺八葉四佛四菩薩四智四行之智印也。見悉曇三密鈔上。
八百功德 (雜名)六根中眼鼻身三根之功能數量也。一千三百功德
八多羅樹 (雜語)多羅樹為高大之樹,故凡形容物之高者曰八多羅樹。言有多羅樹八本之高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多羅
八位 (名數)圓教之位次也。法華之圓教,以六即為位次,而以分真即之位長,姑借別教之位,分其品秩。八位中前一位從法華經,後七位依瓔珞經。 T0005.JPG
八位胎藏 (名數)小兒在母胎中之八時期也:一、羯羅藍Kalala,二、額部曇Arbuda,三、閉尸Pes/i^,四、健南Ghana,五、缽羅奢佉Pras/a%kha%,六、毛髮爪齒位,七、根位,八、形位,受胎後七日間曰羯羅藍,譯作凝滑。受胎二七日後其形如瘡[病-丙+包],謂之額部曇,譯作[病-丙+包]。受胎至三七日則其狀如聚血,謂之閉尸,譯作聚血,或軟肉。受胎四七日則漸漸堅固,有身意二根而未具眼耳鼻舌之四根,謂之健南,譯作凝厚。受胎五七日,則肉團增長,四支及身分之相始現,謂之缽羅奢佉。受胎後六七日,則生毛髮爪齒,謂之毛髮爪齒位。受胎七七日,則眼耳鼻舌之四根圓滿具備,謂之根位。受胎八七日以後,在胎藏中,形相完備,此位謂之形位。
八忍 (名數)於欲界與上二界四諦之理忍可印證之智也,忍可印證欲界之四諦謂之四法忍:一苦法忍,二集法忍,三滅法忍,四道法忍也。忍可印證色界無色界之四諦,謂之四類忍,一苦類忍,二集類忍,三滅類忍,四道類忍也。以此八忍正斷三界之見惑也。既斷見惑已,而觀照明了,則為八智,蓋八忍是無間道,八智是解脫道,忍為智之因,智為忍之果也。合此八忍八智,稱為見道之十六心。止觀輔行六曰:「忍者因也。」
八忍八智 (名數)此係入於見道觀四聖諦而生,無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識宗謂十六心悉為見道,俱舍宗謂前十五心為見道,後一心為修道,八忍八智者,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是也。
八忍八觀 (名數)八忍八智也。是為見道之十六心。慈恩寺傳曰:「船筏者八忍八觀之淨業。」八忍八智
八戒 (名數)
八佛 (名數)一東方難降伏世界之善說稱功德如來,二東方無障礙世界之因陀羅幢星王如來,三東方愛樂世界之普光明功德莊嚴如來,四東方普入世界之善鬥戰難降伏超越如來,五東方淨聚世界之普功德明莊嚴如來,六東方無毒主世界之無礙藥樹功德稱如來,七東方側塞香滿世界之步寶蓮華如來,八妙音明世界之寶蓮華善住沙羅樹王如來。見八佛名號經。
八佛名號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因舍利弗之間而說東方八佛之名號,聞者不退菩提也。
八邪 (名數)反於八正道者。一邪見、二邪思惟、三邪語、四邪業、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也。維摩經弟子品曰:「不捨八邪,入八解脫。」同淨影疏二本曰:「言八邪者,翻八正說八邪,邪見邪思邪語邪業乃至邪定。」普賢觀經曰:「八邪八難無不經歷。」
八定 (術語)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空定也。四禪定者,第一初禪定(新譯云初靜慮次下同),得生於初禪天之禪定也,此定具尋與伺之二心所,喜與樂之二受。第二第二禪定,得第二禪天生果之禪定也,此定無尋伺,但有喜樂之二受。第三第三禪定,得第三禪天生果之禪定也,此定但有樂受。第四第四禪定,得第四禪天生果之禪定也。此定離尋伺喜樂,最為寂靜。四空定者,第一空無邊處定,可生無色界空無邊處之禪定也。此乃作空為無邊解,破一切色相之禪定,故名無邊。第二識無邊處定,可生無色界識無邊處之禪定也。此乃作識為無邊解,破第一空無邊能觀心相之禪定,故名識無邊。第三無所有處定,可生無色界無所有處之禪定也。此乃作所觀能觀皆為無所有解之禪定,故名無所有。第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可生無色界有頂天即非想非非想處之禪定也,此禪定極為寂靜,心想雖有如無,故名非想非非想。見俱舍論二十八。
八定根本 (名數)四禪四無色之八定各有根本與近分二種,根本定者,如離欲界之修惑,得色界之初禪定,乃至斷無所有處地之修惑,得非想非非想處之禪定。總為離下地之修惑,而得上地之禪定也。若但伏壓下地修惑,所得之禪定,則謂之近分定,是有近似根本之功能,故曰近分。而得之之順序,先近分定,後根本定也。七十五法名目曰:「根本定離下地煩惱得之,近分定伏下地煩惱得之。(中略)上二界合八根本八近分也。」
八宗 (名數)日本弘傳之宗有八宗:一俱舍宗、二成實宗、三律宗、四法相宗、五三論宗、六華嚴宗、七天台宗、八真言宗也。此中前六宗,起於奈良朝,後二宗起於平安朝,古來通稱為八宗。八宗綱要奧書曰:「日本所傳自昔已來,共許所翫唯此八宗。」
八宗九宗 (名數)與八家九宗同。
八供 (名數)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八供養之菩薩也。八供養
八供養 (名數)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供之四菩薩與外供之四菩薩也。內供者,從中央大日如來流出,為供養四方如來之菩薩,約於能現之佛而謂之內供。外供者,從四方如來流出,為供養中央大日如來之菩薩,是亦約於能現之佛而謂之外供。大日如來應四方如來所證三摩地之德,故供養之於四方如來,四方如來亦以自己所證三摩地之德而供養大日如來也,是主從之分所由然也。此八供,與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皆為對於十六菩薩慧門之定門,故皆為方形。
內四供養 (名數)先由大日如來之心中流出嬉戲菩薩供養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嬉戲者,眾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歡喜之標幟,是金剛部阿[門@(人/(人*人))]如來之三摩地也。故今與以相應之嬉戲適悅形菩薩供養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薩供養南方寶生如來,華鬘者,理智具足,萬德開發之標幟,是寶部寶生佛之三摩地也,故與以相應之華鬘瓔珞形菩薩供養之。次由心中流出歌菩薩供養西方彌陀如來。歌者,說法之標幟,是蓮華部彌陀如來之三摩地也,故與以相應之歌菩薩供養之。次由心中流出舞菩薩供養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旋舞者,神通自在遊戲作業之標幟,是羯磨部不空成就如來之三摩地也,故今以舞菩薩供養之。此四菩薩中第一者取其心身之愛嬌,第二者取其服裝之善美。後之二者,取其技藝之精妙也。
外四供養 (名數)四方如來應之,各流出一女菩薩供養中央如來也。其先東方之阿[門@(人/(人*人))]如來流出香菩薩而供養之,此以東方為初發菩提心之方,又東方者初也,是故以妙香供養之,其故東方是三摩耶戒也(理趣經意)。戒名戒香,戒者是三學之初也,故以己所證之香三摩地供養大日也。其次南方之寶生如來,流出華菩薩供養之,是於胎藏界此如來名開敷華王如來,此為南方福德門之標幟,即以己所證之香三摩地供養大日也。其次西方之阿彌陀如來,流出燈菩薩供養之,此以阿彌陀為智慧門,故以己所證之智慧三摩地燈供養大日也。其次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流出塗香菩薩供養之,不空成就者釋迦如來也,又塗香為五分法身之標幟。戒定等之功德,能除煩惱之污穢,故譬如塗香也。北方為入涅槃門,故以五分法身為其自證。蓋釋迦如來出於穢土,利益眾生親近於濁亂之境界,故以此五分法身之塗香清穢濁,以己所證之塗香三摩地供養大日也。見辨惑指南三。
八供菩薩 (名數)八供養
八門 (名數)八門兩益
八門二悟 (名數)八門兩益也。
八門兩益 (名數)因明入正理論一部所明也。八門者何?一曰能立,因喻滿足,圓成宗義,生他之正智者也。二曰能破,檢出他過失之量,我能斥其非(名之曰顯過破),或立量而破之(名之曰立量破)者也。三曰似能立,宗因喻之三支互有缺,或三支完全,而所陳有過(三十三過是也),墮於自負者也。四曰似能破,他量圓滿,妄為彈詰,或立量而破之者也。五曰現量,例如眼識之於色,耳識之於聲,定心之於諸境,能緣之心符於境之自體者也。六曰比量,例如見煙而知火,以極成之因喻而比知未許之宗義者也。七曰似現量,如目見玄黃,謂為見瓶,能緣之心妄為計度,與境之自相不符者也。八曰似比量,妄興因喻,過成邪宗者也。此八門中,能立能破,皆有立者自發言,開悟他敵者及證義者之益。似能立,似能破,雖不使他敵者開悟,而有使證義者生解之益,故皆以之為悟他之益。其次真似之現量比量,均為發言立量,就立者之自智而分別者,智能自悟而不能悟他。故以之為自悟之益。然則前四門,為關於言語之上者,後四門為關於自智之上者。則當先自悟而後悟他。蓋以不自證,即不能使他悟也。然因明之法。原在利他。故悟他為先而自悟在後。因明入正理論開益頌曰:「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現量與比量,及似唯自悟。」
八念 (名數)智度論二十一謂「佛弟子於閑靜處乃至山林曠野,善修不淨等之觀,厭患其身,忽生驚怖及作惡魔種種之惡事,惱亂其心,憂懼轉增,是故如來為說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一、念佛,念佛神德無量拔苦與樂也。二、念法,念法力廣大能滅煩惱也。三、念僧,念僧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為世間無上之福田也。四、念戒,念戒遮諸惡為無上菩提之本也。五、念捨,念布施能生大功德,又捨斷煩惱得大智慧也。六、念天,念四天王乃至他化天,果報清淨,利安一切也(已上六念),七、念出入息(又云念阿那般那),念出息入息也(即數息觀),此是治散亂之良藥,入禪定之捷徑。八、念死,死有二種:一、自死,命報盡而死者,二、他緣死,遇惡緣而死者,念此二種之死,由生以來,常與身俱,欲避無所也。」法界次第中之上曰:「通言念者,內心存憶之異名也。專心存憶八種功德,故名為八念,非但能除世間驚怖,若能善修,亦除世間三界生死一切障難也。」【又】大人之八念也,佛為阿那律說大人之八念法,一道從無欲,非有欲得。二道從知足,非無厭得。三道從遠離,非聚會得。四道從精勤,非懈怠得。五道從正念,非邪念得。六道從定意,非亂意得。七道從智慧,非愚痴得。八道從戲樂,非戲行得。見八念經。
八念門 (名數)同於八念。
八念經 (經名)具名阿那律八念經,一卷,後漢支曜譯。為中阿含八念經之別譯。
八法 (名數)謂利衰等之八風也。八風。【又】八法者,名地水火風為四大,以此四種,無處不有故也。名色香味觸為四微,以此四種體性微細故也,謂人身因四大之假合而有,此四大亦由四微之所成,故總稱曰八法。見楞嚴經義海十四。【又】八法者,一教,師所說之教法也。二理,教所詮之諦理也。三智,行人所發之觀解也。四斷,真智所斷之煩惱也。五行,學人所修之行法也。六位,次第趣入之位次也。七因,正感證果之因體也。八果,所得之聖果也。凡一切之法門,總歸此八法(若略之則曰教理行果之四法)。故天台大師以此八法,詮量藏通別圓四教之義。見四教儀,大藏法數四十六。又釋摩訶衍論之法相,有八法八門之目。三十三過
八味 (名數)如來所得之大涅槃,有八種之法味,稱曰涅槃之八味。一常住,二寂滅,三不老,四不死,五清淨,六虛通,七不動,八快樂也。見方等般泥洹經二。又有甘,辛,鹹,苦,酸,淡,澀,不了之八種。見釋氏要覽上。
八卷藏 (書名)悉曇藏之異名。
八事隨身 (術語)行事鈔上三曰:「善見云:佛度五比丘已,有三衣、缽盂、坐具、漉水袋、針線、斧子八事隨身。」
八波羅夷 (名數)比丘尼之八重罪也。波羅夷
八相 (名數)如來成道之八相也。八相成道。【又】生住異滅,有大小二相,即四本相,四隨相也。合之則有八相。以此八相遷流萬物。謂之八相遷物。四相
八相示現 (名數)世尊八相之示現也。八相成道
八相成道 (名數)佛陀以成道為中心,示現由始至終一期之相狀,謂之八相成道。成道雖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腦,故別揭成道之名。八相經論所說存沒不同,而大要有二說。大乘起信論所說者,一、降兜率,先住於兜率天,在彼天四千歲。見時機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脅入胎之相也。三住胎,在母胎行住坐臥一日六時為諸天說法之相也。四出胎,四月八日於藍毘尼園由摩耶右脅出生之相也。五出家,十九歲(或二十五歲)觀世之無常,出王宮入山學道之相也。六成道,經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成佛得道之相也。七轉法輪,成道以後五十年間說法普度人天之相也。八入滅,八十歲在娑羅雙樹下入於涅槃之相也。起信論曰:「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天台大師之四教儀,除第三之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之相為八相。四教儀四曰:「釋菩薩位略為七位:一發菩提心、二行菩薩道、三種三十二相業、四六度成滿、五一生補處、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一、從兜率天下,二、託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古來以此二說為大小乘之別,初為大乘之八相,後為小乘之八相,然此二種八相,僅開合不同耳,非區別二乘也。」佛祖統紀二曰:「述曰:大乘開住胎合降魔於成道,小乘開降魔合住胎於託胎。住胎見起信,降魔見四教儀,此先達之論也。今觀大小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華嚴云菩薩住母胎已,示現出家成道等相,此大乘住胎也。因果經,菩薩在母胎行住坐臥,一日六時,為諸天鬼神說法,此小乘住胎也。華嚴離世間品菩薩出家成道降魔轉法輪等。妙樂云:四德各有四降魔相,此大乘降魔也。因果經,既降魔已,即便入定,明星出時,得最正覺,此小乘降魔也。今欲順八相之言,且用起信四教儀二文開合為證。」
八相成道圖畫 (圖像)有部毘奈耶雜事三十八曰:「爾時世尊纔涅槃後,大地震動,時大迦攝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勝身之子,信根初發,彼若聞佛入涅槃者,必嘔熱血而死,我今宜設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發,彼若聞佛入涅槃者,必嘔熱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設方便,即依次第而為陳說。仁今疾可詣一園中,於妙堂殿如法圖畫佛本因緣。菩薩昔在睹史天宮,將欲下生,觀其五事,託生母胎。既誕之後,踰城出家,苦行六年,坐金剛座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中略)於諸方國,在處化生,利益既周,將趣圓寂,遂至拘尸那城娑羅雙樹,北首而臥入大涅槃。如來一代所有化跡,既圖畫已,白王觀其圖畫。(中略)行雨大臣一如尊者所教之事,次第作已。(中略)王至園所,見彼堂中圖畫新異,始從誕生,乃至倚臥雙林。王問臣曰:豈可世尊入涅槃耶?是時行雨默然無對。王見是已,知佛涅槃,即便號咷悶絕,宛轉於地。」是為圓通八相成道之濫觴,世之為涅槃像者,基因於此。
八直行 (名數)八正道也。以此為正道之行法也。
八重 (名數)比丘尼之八波羅夷也。波羅夷
八重真寶 (名數)世為無上之福田者有八種,以八種之金屬譬無價之真寶。八種者金、銀、[金*俞]石、假寶、赤白銅鐵、白鑞、鉛、錫也。大集經五十五曰:「譬如真金,為無價寶;若無真金,銀為無價;若無銀者,[金*俞]石為無價;若無[金*俞]石,偽寶為無價;若無偽寶,赤白銅鐵、白鑞、鉛、錫為無價寶。如是一切諸世間中,佛寶為無上;若無佛寶,緣覺為無上;若無緣覺,羅漢為無上;若無羅漢,諸餘聖眾為無上;若無聖眾,得定凡夫為無上;若無得定,淨持戒者為無上;若無淨戒,污戒比丘為無上;若無污戒,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為無上寶。比餘九十五種異道最尊第一,應受世供為物福田。」末法燈明記曰:「如所引大集所說八重真寶,是其證也。」
八重無價 (名數)八重真寶也。八重真寶
八音 (名數)如來所得八種之音聲也。一、極好音,佛德廣大之故,使皆入於好道。二、柔軟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悅,皆捨剛強之心而自然入於律行。三、和適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聲能調和,使皆和融,自會於理,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聞者尊重,智解開明。五、不女音,佛住首楞嚴定有世欲之德,其音聲使敬異一切,天魔外道無不歸服。六、不誤音,佛智圓明,照了無謬,使聞者各各得正見,離九十五種之邪非。七、深遠音,佛智如實窮際,行位極高,其音聲由臍而起,徹至十方。使近聞非大遠聞非小,皆證甚深之理。八、不竭音,如來極果願行無盡,以住於無盡之法藏。故其音聲滔滔無盡,其響不竭。使能尋其語義,得無盡常住之果。見法界次第下之下。
八風 (名數)又名八法。世有八法。為世間之所愛憎。能扇動人心,故名八風。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也。行宗記一上曰:「智論云:衰利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動物情,名為八風。」法華文句一曰:「佛無食想,久離八風,不為損益。」止觀五曰:「止是壁定,八風惡覺不能入。」同輔行曰:「八風只是四違四順。」思益經一曰:「利衰及毀譽,稱譏與苦樂,如此之八法,常率於世間。」寒山子詩曰:「八風吹不動。」案,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見前排撥名毀,不見前讚美為譽,現前讚美為稱見前排撥名譏,逼迫身心名苦,悅適心意為樂,見要覽。
八苦 (名數)
八功德水 (術語)極樂之池中及須彌山與七金山之內海,皆盈滿八功德水。無量壽經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淨香潔,味如甘露。」稱讚淨土經曰:「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飢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俱舍論十一曰:「妙高為初,輪圍最後,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腸。」
八功德池 (雜名)極樂之浴池也。無量壽經上曰:「內外左右有諸浴池。(中略)八功德水湛盈滿。」
八功德水想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觀想極樂八功德水之相之行法也。
八災 (名數)八災患之略。
八災患 (名數)憂、喜、苦、樂、尋、伺、出息、入息之八法為妨害禪定者,故稱為八災患。對於火水風三災,彼曰外災,此曰內災。離此八種之內災,即色界之第四禪定也,故外三災不至第四禪。俱舍論二十八曰:「下三靜慮,名有動者,有災患故。第四靜慮,名不動者,無災患故。災患有八,其八者何?尋伺四受入息出息。此八災患,第四都無,故佛世尊說為不動。」
八炎火地獄 (名數)智度論所說十六小地獄之八地獄也。地獄
八炎熱地獄 (名數)與八炎火地獄同。
八段 (雜語)律宗分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為八律。例如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分為波羅夷,僧殘,不定,捨墮,單提,提舍尼,眾學,滅諍是也。篇聚
八施 (名數)布施
八背捨 (名數)新曰八解脫。再加八勝處十一切處,謂之三法。此三法為遠離三界貪愛一具之出世間禪也。智度論二十一曰:「背舍為初門,勝處為中行,一切處為成就也,三種觀足,即是觀禪體成就。」
八解脫 (術語)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身有色想之貪,為除此貪,觀外之不淨青瘀等色,使貪不起,故名解脫。此初解脫依初禪定而起,緣欲界之色也。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內身雖無色想之貪,而欲使更為堅牢,觀外之不淨青瘀等色,使不起貪,故名解脫。此依二禪而起。緣初禪之色也。以上二者為不淨觀。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觀淨色故名淨解脫。於定中除不淨相,唯觀八色等光明清淨光潔妙寶之色也。觀淨色而不生貪,足顯觀之轉勝,證得此性解脫於身中,故名身作證,具足圓滿,而得住於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脫之位,依第四禪而起,亦緣欲界之色也,所異者上二項為可憎之不淨色,此為可愛之淨色,故是淨觀也,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此方者依四無色定而起,各於所得之定,觀苦空無常無我,生厭心而棄捨之,故名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住,滅受想定者,滅盡定也,是亦依第四禪棄捨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緣,故名解脫(以上新譯之名稱,舊譯少異)。問:唯第三禪無解脫云何?答曰:以第三定中無眼識所引之顯色貪故(二禪已上五識皆無),又為自地之妙樂所動亂故(彼地曰離喜妙樂地)無解脫也。
八勝處 (名數)發勝知勝見以捨貪愛之八種禪定也。是為起勝知勝見之依處,故名勝處。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心有色想,故云內有色想,又以觀道未增長,若觀多色,則恐難攝持,故觀少色,謂為觀外色少。但觀內身之不淨,或觀少許之外色清淨也。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內心有色想之義如上,但以行人之觀道漸,熟多觀外色亦無妨,諦觀一死屍而至於十百千萬之死屍,若觀一胖脹時悉觀一切之胖脹,觀廣大之外色清淨謂為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觀道漸為勝妙,雖觀外色,而內心不存色想,故曰內無色想,觀外色少之義,如第一勝處,又觀淨不淨亦如初。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內心不留色想,故曰內無色想。觀外色多之義,如第二勝處,觀淨不淨如前。以上四者,淨不淨雜觀也(俱舍說唯淨觀)。五、青勝處,觀外之青色,轉變自在,使少為多,使多為少,於所見之青相,不起法愛也。六、黃勝處,觀黃色而不起法執,如青勝處。七、赤勝處,觀赤色如青勝處。八、白勝處,觀白色如青勝處(今四色以為勝處者,依智度論俱舍論,若依瓔珞經,則以四大為四勝處,以上四者唯淨觀也,凡觀淨色,必遠離不淨色也)此八勝處之相,與八解脫(又名八背捨)同,蓋前二勝處,如第一解脫,次二勝處如第二解脫,後四勝處如第三解脫,然則云何重說之?曰:為使八解脫之觀心,自在勝妙,對於所緣,不起執惑,進修此八勝處也。譬之人之乘馬,能破前陣(八解脫)亦能自制其馬(八勝處)也。俱舍論二十九曰:「勝處有八: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中略)觀外青黃赤白為四,足前為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前修解脫唯能棄背,後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大智度論作譬云:如人乘馬能破前陣,亦能自制其馬,故名勝處也,亦名八除入。」
十一切處 (名數)新曰十遍處。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之十法,使其一一周遍於一切處也。十中之前八者,如前之第三淨解脫,觀色之清淨,其所依之禪定亦如前,依第四禪定緣欲界之色也。後二者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定為所依,緣其他受想行識之四蘊也。修觀行者由解脫入於勝處,由勝處入於一切處,起於後後者勝於前前也。蓋修解脫,但於所緣,總取淨相,未能分別青黃赤白,後之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之行相,又前之四一切處,青黃赤白一一觀為無邊,而思此青等以何者為其所依?知依於大種,故地水火風一一觀為無邊。復思此所覺之色,何所依而廣大?知由於虛空,故次觀虛空無邊。又思此能覺之識,以何者為所依?知依於識,故次觀識無邊。此所依之識別無所依,故更無第九之遍處。見智度論二十一,俱舍論二十九,同頌疏二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
八城經 (經名)阿難為八城居士說十二禪,居士信心施食及房。收於中阿含第十六。
八恒值佛 (雜語)涅槃經六謂佛對迦葉菩薩於熙連河及八洹沙之諸佛所說值佛發心之功德。
八家 (名數)日本入唐學密教有八師,稱為真言八家。八家者:高野之弘法,安祥寺之慧運,禪林寺之宗叡,小栗栖之常曉,靈嚴寺之圓行,此云東寺五家。傳教慈覺智證之三師,此云台密三家。合為八家。又俱舍宗等之八宗云八家。
八家九宗 (名數)八家者,俱舍等之八宗也,再加禪,稱為九宗。淨土門總稱他門之名目。
八師 (名數)為殺,盜,邪婬,妄語,飲酒,老,病,死。佛師此八法而修道也。見八師經。
八師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梵志邪旬,問佛之師,佛以八師答之。八師
八迷 (術語)三論宗之正觀八不所對治,生滅去來一異斷常八種之迷見也。八宗綱要下曰:「遣八迷,故說此八不,此即今宗所顯理也。」
八迷戲論 (雜語)同於八迷。戲論云者,謂違背正理之虛妄見解也。
八海 (名數)九山八海
八時 (名數)印度俗法,以一日一夜為八時,如那爛陀寺亦依此俗法。然聖教所說,以六時為法。西域記二曰:「居俗日夜分為八時,晝四夜四,於一一時各有四分。」寄歸傳三曰:「夜有四時,與晝相似,成八時也。(中略)調御之教但列三時,謂分一夜為三分也。」
八倒 (名數)凡夫二乘迷執之八種轉倒也。常樂我淨為凡夫之四倒,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為一乘之四倒。止觀五曰:「止是淨水,蕩貪婬八倒。」
八除入 (名數)八勝處之異名。八勝處之禪也。定能除去煩惱,故曰除,境觀涉入,故曰入。仁王經上曰:「八除入,八解脫。」八背捨
八袟鈔 (書名)一切經之目錄也,袟者以絹布類卷之,有八卷,故名八袟鈔。見因陀羅網十。
八神變 (名數)八變化
八祖相承 (名數)謂真言宗之相承也。第一大日如來,第二金剛菩薩,第三龍猛菩薩,第四龍智菩薩,第五金剛智,第六不空,第七惠果,第八日本之弘法也。
八教 (名數)台家所立之八教也。於華嚴時乃至法華涅槃時五時所說,化法之四教與化儀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三藏教,經律論之三藏,部類判然,說因緣生滅之四諦,正教聲聞緣覺之二乘,傍化菩薩者。二、通教,說即空無生之四真諦,使通三乘而同學者,但以菩薩為正機,二乘為傍機。三、別教,於二乘之人皆不同,別對菩薩說大乘無量之法者。四、圓教,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者(別圓二教之相違唯隔歷二圓融耳)。以上之四教,為化益眾生之法門,故名化法。化儀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說示眾生之儀式作法也。一、頓教,對頓大之機,頓說別教圓教之大法者,如華嚴時是也。二、漸教,對漸機,漸漸次第說化法之四教,如鹿園方等般若三時之說相是也。三、秘密教,對一種之機,說秘密之法,使一會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來身口意之不思議力。四、不定教,於一會之中說一法使聞者異解,或得益或不得益者。蓋化法之四教,如藥味,化儀之四教如藥方,合成八教也。止觀義例曰:「頓等四教,是佛化儀;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三種四教 (名數)藏通別圓化法之四教,有三種:一、方等之四教,二、別教之四教,三、涅槃之四教也。此三種之差別如何?或言方等之四教,隔別不融,別教之四教,法四而人一,涅槃之四教,四人俱知常住。或言涅槃之四教,通入佛性,別教之四教,次第見佛性,方等之四教,二乘見佛性。見釋籤講述四上。
八教大意 (書名)天台八教大意之略名。
八部 (名數)天龍等之八部眾,又乾闥婆等之八部鬼神也。
八部眾 (名數)有二說:一為舍利弗問經等之說,通常用之。一天眾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禪天,無色界之四空處天也。身具光明,故名為天,又自然之果報殊妙故名為天。二龍眾Na%ga,為畜類,水屬之王也。如法華經之聽眾,列八大龍王。三夜叉Yaks!a,新云藥叉,飛行空中之鬼神也。四乾闥婆Gandharva,譯作香陰,陰者五陰之色身也,彼五陰唯嗅香臭而長養,故名香陰。帝釋天之樂神也,法華經之聽眾,列四乾闥婆。五阿修羅Asura,舊作無酒,新作非天,又作無端正,此果報雖類天,而非天部,故云非天,又容貌醜惡,故云無端正,彼之果報,有美女而無酒,故云無酒,常與帝釋戰鬥之神也。六迦樓羅Garud!a,譯作金翅鳥,兩翅相去,有三百三十六萬里,撮龍為食。七緊那羅Kim%nara,譯作非人,新譯作歌神,似人而頭上有角,故名人非人,為帝釋天之樂神,故云歌神,帝釋有二種之樂神,前之乾闥婆為奏俗樂者,此則為奏法樂者之天神也。八摩[目*侯]羅迦Mahoraga,譯作大蟒神,大腹行,地龍也。見名義集二。此八部總為以人眼不能見者,故謂之冥眾八部,八部中天龍之神驗殊勝,故曰天龍八部,又名龍神八部。
八部般若 (名數)般若經之部類有八部。般若
八部鬼眾 (名數)四天王所領之鬼眾也。仁王經合疏上曰:「八部者:乾闥婆、毘舍闍二眾,東方提頭賴吒天王領;鳩槃荼、薜荔多二眾,南方毗留勒叉天王領;龍、富單那二眾,西方毘留博叉天王領;夜叉、羅剎二眾,北方毘沙門天王領。」一、乾闥婆Gandharva,譯為香陰,不食酒肉,唯以香資陰身者。二、毘舍闍Pisa%ca,譯為噉精氣,食人及五穀精氣之惡鬼也。三、鳩槃荼Kumbha%n!d!a,譯為甕形,其陰莖似甕形之厭魅鬼也,四、薜荔多Preta,譯為餓鬼,常逼於饑渴之陰鬼也。五、諸龍Na%ga,水屬之王也。六、富單那Pu%tana,譯為臭餓鬼,是主熱之病鬼也。七、夜叉Yaks!a,譯為勇健鬼,有地行夜叉虛空夜叉天夜叉之三種。八、羅剎Ra%ks!asa,譯為捷疾鬼。見名義集二。【又】天龍等之八部眾也。三藏法數三十三曰:「八部鬼神,森然而翊衛。」
八部佛名經 (經名)一卷,元魏瞿曇譯。佛為善作長者說東方八佛之名號功德。
八梵 (名數)八種之梵音也。梵者,清淨之義。如來之淨梵,名為梵音。玄應音義一曰:「八梵,八種梵音者。按十住斷結經云: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強音、四不軟音、五不清音、六不濁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
八乾 (名數)又作八犍。八犍度也。廣弘明集三十曰:「五部橫流,八乾起執。」
八偈 (雜名)仁王經所說之四無常偈,總有八頌,謂為八偈之文。
八斛食 (故事)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萬四千而言八萬也。佛臨涅槃時,陶器師純陀最後之供養奉佛以摩竭陀國之粳米八斛四斗,佛以神力施之於一切大會之眾使之充足。涅槃經十曰:「爾時純陀所持粳糧成熟之食,摩伽陀國滿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會。」釋門正統三曰:「大經云:如來受長者八斛四斗供入滅,留八斛四斗舍利。」
八漸偈 (雜名)唐白居易,就觀、覺、定、慧、明、通、濟、舍之八言,各頌一偈,此八言為入道之漸門,故稱八漸。見傳燈錄二十九載之。
八惟無 (名數)又作八惟務。八背捨也。八背捨復作八解脫。為八種之禪定,以此禪定思惟色心之空無,謂為惟無。勤行思惟,謂為惟務。玄應音義三曰:「八惟無,或作八惟務,即八背捨也。」八背捨
八曼荼羅 (經名)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之異名。
八寒八熱 (名數)八寒地獄與八熱地獄也。梁武帝文曰:噉食眾生,是八寒八熱地獄囚。按翻譯名義集地獄篇云:八大獄外附十六小地獄。八寒冰、八炎火。八炎火地獄者:一炭坑、二沸屎、三燒林、四劍林、五刀道、六鐵刺林、七鹹河、八銅橛。八寒冰地獄者:一、額浮陀,寒生[病-丙+包];二、尼羅浮陀,[病-丙+包]裂;三、呵羅羅,四、阿婆婆,五、[目*侯][目*侯],皆寒顫聲;六、漚波羅,寒逼其身,作青蓮華色;七、波頭摩,紅蓮華色;八、摩訶波頭摩,大紅蓮華色;八寒冰八炎火,即八寒八熱。
八寒地獄 (名數)又作八寒冰地獄。在八熱地獄傍之八處寒地獄也。地獄
八寒冰地獄 (名數)同於八寒地獄。
八棄 (名數)比丘尼之八波羅夷罪也。波羅夷譯作斷頭,又作棄,謂犯此罪者,棄於佛法之邊外也。楞嚴經八曰:「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同長水疏曰:「梵云波羅夷,此云棄。謂犯此者永棄佛法邊外,猶如死屍,大海不受,故名為棄。」八波羅夷
八智 (名數)觀欲界及上二界之四諦之真智也。觀欲界之四諦有四,是曰四法智。觀上二界之四諦有四,是曰四類智。
八軸 (術語)法華經八卷也。八講
八筏 (譬喻)以八個之筏譬八正道也。名義集五曰:「智論云:筏是八正道,到常樂涅槃之彼岸。」
八喻 (名數)譬喻
八萬歲 (雜語)八萬四千歲之略數也。增減劫中以八萬四千歲之人壽為最長,以十歲之人壽為最短。俱舍論十二曰:「從十年至八萬,復從八萬減至十年。」
八萬藏 (雜語)八萬四千之法藏也,舉大數而言,故曰八萬。
八萬十二 (雜語)八萬四千法藏與十二部經也。法華經見寶塔品曰:「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宣說。」
八萬四 (雜語)八萬四千之略名。華嚴經三十五曰:「或說八萬四,乃至無量行。」同四十四曰:「為發大悲心,具說八萬四。」般舟讚曰:「門門不同八萬四。」
八萬四千 (雜語)西天之法,顯物之多者,常舉八萬四千之數,略云八萬,如舉煩惱之多,曰八萬四千之塵勞,舉教門之多,曰八萬四千之法門,須彌之高深,曰八萬四千由旬,非想天之壽命,劫初之人壽曰八萬四千歲。
八萬法門 (術語)八萬四千之法門也。
八萬法藏 (術語)八萬四千之法藏也。
八萬法蘊 (術語)與八萬法藏同。蘊者積聚之義。藏者包藏之義,包藏即積集也。
八萬細行 (術語)行住坐臥之四威儀,各有二百五十戒,共為一千,對於攝律儀戒等之三聚而為三千,又對於殺,盜,婬(身之三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口四支),之身口七支而為二萬一千,又配於貪瞋痴之三毒及等分之四煩惱則為八萬四千,是即八萬四千之律儀也,今言八萬者僅舉其大數而言之耳。見三藏法數。三千威儀
八萬四千塔 (故事)謂多數之塔婆也。法華經藥王品曰:「火滅已後,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缾,以起八萬四千塔。」佛滅後阿輸迦王作八萬四千塔。阿育
八萬四千病 (術語)以病譬八萬四千之煩惱。智度論曰:「般若波羅蜜,能除八萬四千病根本。」
八萬劫小乘 (雜語)開聲聞緣覺二乘之證果者,而聲聞之初果,經八萬劫,二果經六萬劫,三果經四萬劫,四果經二萬劫,緣覺經十千劫,則自發心而入大乘。因指聲聞之初果(即預流果),謂之八萬劫小乘。
八萬四千光明 (術語)無量壽佛一一之相好,有八萬四千之光明。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八萬四千法門 (術語)就能詮之教曰法藏,就所詮之義曰法門,皆有八萬四千之數。勝鬘經曰:「廣大義者,則是無量得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法藏
八萬四千法藏 (術語)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之病,佛為退治之,說八萬四千之經典。法華經見寶塔品曰:「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法藏
八萬四千相好 (術語)對於劣應身(即化身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勝應身有八萬四千之相與好。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八萬四千教門 (術語)八萬四千之法門也。法藏
八萬四千煩惱 (術語)同於八萬四千塵勞。
八萬四千塵勞 (術語)八萬四千之煩惱也,塵勞為煩惱之異名,以煩惱污人之真性,使人煩勞也。止觀一曰:「一一塵有八萬四千塵勞門。」
八葉印 (印相)八葉蓮華開敷之印相也。為阿彌陀如來之印。見圖印集上。又蓮華部之三昧耶印也。三昧耶
八葉院 (術語)胎藏界之中臺八葉院也。八葉蓮臺
八葉九尊 (術語)八葉蓮臺
八葉中臺 (術語)八葉蓮臺
八葉蓮華 (術語)密教以為須彌山之異名。八葉蓮華觀
八葉之中尊 (術語)胎藏界之中臺稱為八葉院。即八葉之蓮華,有中胎八葉之九座,而九尊住立,其中胎之尊即胎藏界之大日如來也。
八葉蓮座 (術語)八葉蓮臺
八葉蓮臺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之第一院中臺也。中央為大日,四方之八葉,為寶生,開敷華王,無量壽,天鼓雷音之四佛,普賢,文殊,觀音,彌勒之四菩薩,合為九尊,是三密相應之時,吾人肉團心(心臟)開敷之相也。大日經二曰:「內心大蓮華八葉及鬚蕊。」同疏四曰:「先觀此蓮,令其開敷,為八葉白蓮座,此臺上應觀阿字。」教時義一曰:「心中八分干栗馱心,開為八葉芬陀利華,故現中胎八葉而已。」
八葉肉團心 (術語)密家之說,吾人之心臟名肉團心,其形如合蓮華。若修瑜伽觀而三密相應,則開敷而為八葉,於中胎及八葉顯現胎藏界之九尊云。菩提心論曰:「凡人心如合蓮華,佛心如滿月。」
八葉蓮華觀 (術語)於吾人之肉團心(心臟)觀想八葉之蓮華,示現胎藏界九尊之觀法也。大日經疏十二曰:「此心之處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馱心也,將學觀者,亦於此處思蓮華之形。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此心即是蓮華三昧之因。以未能令開敷。故為諸煩惱等之所纏縛。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實之相也。是故先當觀此心處。作八葉蓮華觀。令開敷諸蕊具足。於此臺上思想阿字而在其中。(中略)何故須觀八葉不多不少耶?此有二義。一者一切凡夫心處雖未能自了。然其上自然而有八瓣。如合蓮華形。今但觀照此心令其開敷。即是三昧觀而且便也」宗鏡錄二十六曰:「問何故蓮唯八葉?答:一切凡夫,心處雖未能自了,其內心亦自然而有八瓣,合成蓮華形。今但觀照此心令其開敷,即是三昧實故。若觀此心八葉之華,即得與理相應。此八葉者,四方即是表四攝,四隅即表如來四智。此華本來無生,即是菩提心,當知一切法門皆是從心所得也。」
八無暇 (名數)八難之異名。八種之難處。無修佛道之閑暇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八無暇,言八難之時,無有閒暇可修善業也。」
八無礙 (名數)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與六根中之意根(謂之七心界),六境中之法界也。此八法皆為無障礙之法,故曰無礙。俱舍論二曰:「八無礙者,七心法界。」
八無暇有暇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說八難處之有無者。
八童子 (名數)八大金剛童子
八勝處 (名數)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此三者為遠離三界貪愛之一具禪定也。八背捨
八菩薩 (名數)八大菩薩
八備十條 (名數)唐彥琮法師就翻譯立八備十條之法式。義楚六帖九曰:「彥琮法師云:夫預翻譯,有八備十條:一、誠心愛法,志願益人。二、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三、文詮三藏,學貫五乘,不苦暗滯。四、傍涉墳史,工綴典辭,不過魯拙。五、襟抱平恒,器量虛融,不好專執。六、要識梵言。七、不墜彼學。八、博閱蒼雅,類諳篆隸,不昧此文。十條者:一句韻、二問答、三名義、四經論、五歌頌、六咒功、七品題、八專業、九本部、十字番。」
八尊重法 (名數)八敬戒之異名。
八陽神咒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為八佛名號經之異譯。
八聖 (名數)聲聞乘之四向四果也。仁王經上曰:「七賢八聖。」同天台疏上曰:「八聖謂四果四向也。」【又】八聖道也,與八正道同。三藏聖教序曰:「發揮八聖,固先聖之丕業。」
八聖道 (名數)與八正道同。阿彌陀經曰:「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俱舍論二十五曰:「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八聖道支 (名數)又名聖道分。八聖道
八解 (雜名)八解脫之略。唯識述記序曰:「澄八解之真波遼淨玉井。」維摩經佛道品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
八解脫 (名數)又名八背捨,違背三界之煩惱而捨離之,解脫其繫縛之八種禪定也。觀無量壽經曰:「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同天台疏中曰:「能脫心慮,故名解脫,亦名背捨。背者背彼淨潔五欲也,捨者捨是著心也。」八背捨
八敬 (名數)比丘所持之八敬戒也。
八敬戒 (名數)又名八敬法,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過法,如來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許之,蓋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則減五百也。阿難三請,便傳八敬法,使向彼說。若能行之,則聽女出家。姨母頂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緣而正法亦復千載。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難,今為女人,說八盡形壽之不可過法,若能行之,即是受戒也。何等為八?一、百歲之比丘尼,見新受戒之比丘,亦應起而迎逆禮拜,敷淨座請坐。二、比丘尼不得罵謗比丘。三、不得舉比丘之罪,說其過失,比丘能得說尼之過。四、式叉摩那(學法女)已學戒(六法也)應從眾僧求受大戒。五、比丘尼,犯僧殘(罪名)應於半月中在二部之僧(比丘,比丘尼)中行摩那埵。六、尼於半月內當於僧中求教授之人。七、在比丘處不可夏安居。八、夏訖則當詣僧中,求自恣之人(自恣者,懺悔之法也)如此八法,應尊重恭敬讚嘆。不可盡形違越。」(取意引行事鈔下四)。善見律十八曰:「比丘尼犍度何以佛不聽女人出家,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但得五百歲住。由佛制比丘尼八敬正法,還得千年。」中阿含三十八瞿曇彌經說八尊師法同此,但第五云非得比丘之聽許,不得就比丘問經律論之義。尊師即敬之異名,故八尊師法即八敬也。
八敬法 (名數)八敬戒
八敬得 (術語)得戒十緣中之受重得也。具足戒
八犍度 (名數)阿毗曇八犍度論所說八種之犍度也。犍度下。
八犍度論 (書名)具名阿毗曇八犍度論,三十卷,迦旃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等譯。為阿毗達磨發智論之舊譯。以所說之法聚名論。
八道 (名數)八正道也。
八道支 (名數)同於八正道支。
八道行 (名數)八正道也。此正道為聖者之所行故。
八道船 (譬喻)八正道之船也。同性經上曰:「勤行八聖道者,似正疾風吹於船舶。」寶積經六十八偈曰:「斯諸世間天人眾,生死苦惱之所逼,願度群生於有海,演說八正大船路。」往生要集上末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
八會 (名數)華嚴一經為七處八會之法,故謂為八會之經。慈恩寺傳序曰:「八會之經謂之為本。」華嚴經
八禁 (名數)即八戒也。
八圓 (名數)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之八種圓融也。圓教
八塔 (名數)八大靈塔
八達 (人名)高僧支學龍,學達內外,稱為八達。釋氏要覽中曰:「高僧支學龍博通內外,阮瞻等名士並為知己,呼為八達。」
八遊行 (名數)八正道也。是為聖者遊行之所。故名。
八業家 (流派)俱舍宗以三時業為四業,四業復各開為二業,立為八業,故稱為八業家。即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三者,各開為時報俱定業,時定報不定業二種,順不定業開為報定時不定業,時報俱不定業二業,故合成八業也。
八慢 (名數)慢之八種類:如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大慢是也。
八福生處 (名數)瑜伽師地論所說。為布施等之福業,應其福之多少,而生於下之八處如人中之富貴,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天,梵天是也。
八福田 (名數)梵網經有八福田之目,諸師解釋不同。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受戒本師)、四闍梨(受戒時教授威儀之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諸家多用之),此中佛與聖人及僧為敬田,和尚、闍梨、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田,若人向此八種能恭敬供養,慈愍惠施,則皆能生無量之福果,故曰福田。賢首之梵網經戒本疏三更舉三種之異說:「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曠路美井、二水路橋梁、三平治險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苦厄、八設無遮大會,未見出何聖教。有云:供養三寶為三、四父母、五師僧、六貧窮、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見教。賢愚經云:施五人得福無量,一知法人、二遠行人、三遠去人、四饑餓人、五病人,是以三寶亦為八種。」
八種法 (名數)一、三三味,二、四禪定,三、四無量心,四、四無色定,五、八背捨,六、八勝處,七、九次第定,八、十一切處,合為五十法。
八種塔 (名數)如來塔,菩薩塔,緣覺塔,阿羅漢塔,阿那含塔,斯陀含塔,須陀洹塔,轉輪王塔也。此八人滅後,為必當立塔者,故有此名。翻譯名義集所說。
八種施 (名數)布施之八種類也。即隨至施,怖畏施,報恩施,求報施,習先施,希天施,要名施,為莊嚴心等施。
八種謬 (名數)一、性謬,若色作色相乃至重作重想,是名性謬。二、分別謬,若分別色是色非色,是可見是不可見,是有對是無對,是名分別謬。三、聚謬,如於色中見我見眾生,士夫之壽命於屋舍,四眾,軍旅,衣,食,蓮華,車乘,樹木,積聚,如是等中各作一相,是名聚謬,四、我謬,五、我我所謬,於有漏中取我我所,於常無量世中生取著,計我我所,是名我我所謬。六、愛謬,於淨物中生貪著心,是名愛謬。七、不愛謬,於不淨物中生瞋恚心,是名不愛謬,八、非愛非不愛謬,於一切不淨物中生貪恚心,是名非愛非不愛謬。見菩薩善戒經二。
八種清風 (名數)四方四維八方之清風也。觀無量壽經曰:「八種清風從光明出。」同傳通記曰:「八種清風者,今家無判。天台云:八種清風者,彼處實無時節,若寄此八謂除上下餘四方四維,故云八,亦可以對八卦也。
八種勝法 (名數)謂受持八齋戒者得八種之勝功德也。一不墮獄、二不墮鬼、三不墮畜、四不墮須羅、五常生人中出家得道、六生欲天上、七恒生梵天值佛請法、八得菩提。見十善戒經。
八種別解脫戒 (名數)八種之別解脫也。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學戒、四沙彌戒、五沙彌尼戒、六優婆塞戒、七優婆夷戒、八近住戒。
八種長養功德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護譯。說發心受八齋戒之功德者。
八種旋陀羅尼字門 (名數)旋陀羅尼
八熱地獄 (名數)與八大地獄同。
八輪 (名數)八正道也。世間之輪,有輻轂輞,互相資助,以成輪體,八支之正道,互相資助,以成正道,故譬之為輪。名義集五曰:「正理論云:如世間輪有輻轂輞,八支聖道似彼名輪,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輻,正說正義正命似轂,正定似輞,三事具足可乘轉通衢也。」
八遮 (名數)三論宗所明之八不中道也。遮者遮遣,八遮者謂遮遣不生不滅等與生滅等之八迷也。性靈集六曰:「八遮蕩穢,一真簡淨。」
八論 (名數)外道十八明處中有八論:一、肩亡婆論,簡釋諸法之是非者。二、那邪毘薩多論,明諸法之道理者。三、伊底呵婆論,明傳記宿世之事者。四、僧佉論,明二十五諦者。五、課伽論,明攝心之法者。六、陀菟論,釋用兵杖之法者。七、犍闥婆論,明音樂之法者。八、阿輸論,明醫方者。見百論疏上之下。【又】無著之八支論也。一、二十唯識論,世親造,有慈恩述記二卷。二、三十唯識論,世親頌,十師長行,慈恩述記二十卷。三攝大乘論,無著論本,有世親無性各釋,真諦達磨笈多玄奘各譯之。四、對法論,無著論本,師之覺釋。安慧糅之。慈恩作疏。五、辨中邊論,彌勒頌,世親釋。六、緣起論,有藏中緣生論鬱迦道,達磨笈多譯,恐是。七、大莊嚴論,無著造,波羅頗迦羅密多羅譯。八、成業論,世親造。此中雖有餘人造者,然歸功於無著也。見寄歸傳四。【又】陳那有八論:一、觀三世論,未譯。二、觀總相論,義淨譯。三、觀境論,似是玄奘譯之觀所依論。四、因明論,未譯。五、似因明論未譯。六、理門論,玄奘譯。七、取事施設論,未譯。八、集量論,未譯。見寄歸傳四,解纜鈔四。
八德 (名數)大海有八德,以譬戒律。大海
八輩 (名數)四向四果之聖者也。
八墮 (名數)比丘尼之八波羅夷也。
八篇 (名數)具足戒分類為八種謂之八篇。
八憍 (名數)憍,憍慢也。諸人恃自己勝於他人遂生慢心,如鳥有凌高視下之概,故法華文句六引文殊問經配八憍於八種之鳥:一、盛莊憍,恃己盛莊,凌他劣弱,如鴟鳥。二、姓憍,恃己種姓凌他,如梟鳥。三、富憍,恃己財物凌他,如鵰鳥。四、自在憍,恃己長大適意凌他,如鷲鳥。五、壽命憍,恃己壽高凌他,如烏鳥。六、聰明憍,恃己聰明凌他,如鵲鳥。七、行善憍,恃己行少善凌他,如鳩鳥。八、色憍,恃己顏容凌他,如鴿鳥。
八億四千萬念 (雜語)安樂集下曰:「淨度菩薩經云:人生世間,凡經一日一夜有八億四千萬念,一念起惡受一惡身,十念起惡得十生惡身。(中略)惡法既爾,善法亦然。」
八龍 (名數)八大龍王
八諦 (名數)法相宗所立之真俗八諦也。
八穢 (名數)一,置買田宅。謂比丘當依眾居止,勤修出世清淨無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圖自足,是為不淨。二、種植根栽。比丘當勤修道業,於世間資生之事,不生貪著。若不為眾,私自種植田園,內妨行業。是為不淨。三、貯聚穀粟。謂比丘當乞食資身,清淨活命。若不為眾,私自藏貯穀粟米麥,是為不淨。四、畜養奴婢。謂比丘當閒居靜處,修攝其心,行安樂行。若不為眾,畜養奴婢,驅使作務,是為不淨。五、畜養群畜。謂比丘當持禁戒,慈心不殺。若畜牛馬等孳生之類,以污梵行,是為不淨。六、藏積金銀錢寶。謂比丘當以清雅為高,安貧樂道,身無長物。若貪積世間所重金銀資財等物,資生求利,計算出納,有乖道行,是為不淨。七、藏積象牙刻鏤等物。謂比丘當奉佛戒,志尚儉素,於諸玩好,心不貪戀,布衣草座,常懷知足。若貪世間稀有雕飾之物,是為不淨。八、藏積銅鐵釜鑊以自煮爨。謂比丘於眾居止,當於眾同餐,或乞食自活,勵精梵行,成就道業。若藏積釜鑊,以自煮爨,背眾而食,是為不淨。
八講 (行事)妙法蓮華經八卷,講八座稱為八講。朝夕二座,分為四日。三寶感應錄中曰:「釋慧明,不知何處人,穎悟佛乘,講法華經。入深山,坐於石室講經,有光明漸近窟前,是天人也。自稱吾是猿猴群中之老弊盲者,聞公講因生於忉利天,思師之恩,故降臨於此,願聞講說。明云如何講說?天曰:吾忽忽欲還天,師以一部之典分八座講之。明云:所持七卷(法華經古本為七卷),可分七座,何必八講?天曰:法華是八年所說,若講八年,則實悠久,願開八座以擬八歲之說,且亦[口*十]於佛旨。明乃開七卷為八軸,為天人講之。」【又】後來倣法華八講,有最勝八講,即金光明最勝王經之八講也。
八還 (名數)諸變化相,各還本所因處,有八種也。楞嚴經曰:「佛告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鬱[土*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蘇軾次韻道潛留別詩曰:「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
八齋 (名數)八支齋之略。即八戒也。
八齋戒 (名數)八戒齋之異名。齋戒
八臂天 (天名)那羅延天也。涅槃經二十四曰:「八臂天摩醯首羅天。」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八臂天此云那羅延天。」那羅延
八藏 (名數)八部之法藏也。
八識 (名數)法相宗謂耳目鼻舌身意六識之外。更有末那識阿賴耶識二者,末那之義為我執。謂執持我之見者。即此識也。阿賴耶者。即末那識所執以為我者也。其義為藏。謂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識性靈,皆指此。 T0071.JPG
八識十名 (名數)第八阿賴耶識之異名有十。阿賴耶識
八識心王 (名數)眼等之八識,各有心王與心所,識之本體為心王。與之相應而起之作意、觸、受等之別作用,為心所有法。略曰心所。
八識五重 (名數)法相宗之觀門,就八識有五重唯識觀之法,觀萬法唯識由淺至深為五重之觀想也。五重唯識
八識規矩 (書名)天親宗相撮瑜伽百卷為嗢陀藍。護法愍迷,造成唯識論解三十頌。闡發慈氏之奧典。十師精貫,百卷洞該。類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師糅玆十釋,譯成十卷。既使文同義異者,若出一師。然而記憶猶艱。乃造八識頌,以統其緒。謂之規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之八識,行相心所緣性量境界地諸法各有定斷故也。見相宗八要中。玆將本書各家之註述列之如下。八識規矩補註二卷。明晉泰補註。○八識規矩補註證義一卷。明明昱證義。○八識規矩略說一卷。明正誨略說。○八識規矩頌解一卷。明真可述。○八識規矩通說一卷。明德清述。○八識規矩纂釋一卷。明廣益纂釋。○八識規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八識規矩淺說一卷。行舟說。○八識規矩頌註一卷。行舟註。○八識規矩論義一卷。性起論釋。善漳等錄。
八識體一 (雜語)對八識體別而言。謂諸八識之體性,悉為同一也。出於無性之攝論四卷,世親之攝論三卷,為一類之菩薩所主張者,唯識宗之異義也。
八識體別 (術語)對八識體一而言。謂諸八識之體性各各有別也。此為唯識宗之正義。
八難 (名數)謂見佛聞法有障難八處也,又名八無暇。謂修道業無閑暇也。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鬱單越(新作北拘盧洲),以樂報殊勝,而總無苦故也;五長壽天,色界無色界長壽安穩之處;六聾盲瘖啞;七世智辨聰;八佛前佛後,二佛中間無佛法之處。維摩經方便品曰:「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途八難。」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難者:三惡道為三,四北鬱單越,五長壽天,六盲聾瘖啞,七世智辯聰,八佛前佛後。」淨心誡觀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為本,三途八難以女人為本。」大乘義章八末廣說其相。
八關齋 (術語)八齋戒之異名。三藏法數三十二曰:「關者禁也,謂禁閉盜殺婬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齋戒
八關齋經 (經名)一卷,劉宋涅槃享聲譯。中阿含持齋經之別譯。
八寶塔 (名數)八大靈塔下。
八囀 (名數)八轉聲也。
八囀聲 (名數)梵語之名詞。曰蘇漫多聲Subanta(Sup+anta)。此蘇漫多聲,有八種之語格,稱為八囀聲。一曰體聲,又名汎說聲,梵語為[何-可+爾]利提勢Nirdes/a(-e),此為主格,乃汎說物體之語也。二曰業聲,又名所說聲,梵名為鄔波提舍泥Upades/ana(-e),此為賓格或目的格。自主格言之,則為賓格;自作業之目的言之,便為目的格也。三曰具聲,梵名為羯朅咥迦囉泥Kaitr!ka%ran!a(-e),屬於具格,乃表示能作者之具之詞也。四曰所為聲,又名所與聲,梵名三缽囉陀[何-可+爾]雞Sam%prada%na(-ike),屬於與格,乃表示能作者之所對之詞也。五曰所從聲,梵名係裒波陀泥Apa%da%na,屬於奪格,乃表示其物所從來之詞也。六曰所屬聲,梵名莎弭婆者[何-可+爾]Svamivacana(-e),屬於物主格,乃舉物主以示所屬之格也。七曰所依聲,又曰所於聲,梵名珊[何-可+爾]陀那囉梯Sam%nidha%na%rtha(-e),此為於格,乃表示物之所依(此謂為依之第七囀,即所依聲),及物之所對(此謂為境之第七囀,即所依聲)之詞也。八曰呼聲,梵名阿曼怛囉泥A^mantran!a(-e),乃但為指呼物體之格也。以上八囀聲,各有一言聲、二言聲、多言聲三種之別,為二十四聲。此二十四聲,又有男聲、女聲、中聲三性,則有七十二聲之變形。此即蘇漫多聲變化之總數也。此蘇漫多聲之變化,係於名詞之語基上,附以語尾由其語尾之變化而來。而附加語尾,僅限於前七囀。第八囀呼聲,非有語尾之變化,僅於語基上加一醯字而已。職此之由,示囀聲僅限於七種,稱為七囀聲、七例句、七言論句。唯識樞要上本曰:「蘇漫多聲說即八囀聲也。(中略)瑜伽論第二卷七囀聲亦名七例句。(中略)然有別目但唯七囀,第八乃是汎爾呼聲,更無別詮。」寄歸傳四曰:「言七例者,一切聲上皆悉有之。(中略)於七例外有呼召,聲便成八例。」
八觸 (名數)身有所感觸,謂之觸。將得初禪定時。身中生八種之感觸。謂之八觸:一曰動觸,坐禪時,俄而身起動亂之象也。二曰痒觸,俄而身痒如無置身處也。三曰輕觸,身輕如雲如塵,有飛行之感也。四曰重觸,俄而身重如大石,不能少動也。五曰冷觸,俄而身如水冷也。六曰暖觸,身熱如火也。七曰澀觸,身如木皮也。八曰滑觸,身滑如乳也。考此八觸發生之原因。欲得初禪定時。上界之極微,入於欲界之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不知此法相之人,驟起驚怖,思我今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真為狂氣矣(此依止觀九,止觀八無動痒二者,有軟麤二者)。止觀八曰:「八觸者:心與四大合則有四正體觸。復有四依觸,合成八觸。重,如沈下;輕,如上昇;冷,如冰室;熱,如火舍;澀,如挽逆;滑,如磨脂;軟,如無骨;麤,如糠肌。此八觸,四上四下,入息順地大而重,出息順風大而輕;又入息順水大而冷,出息順火大而熱;又入息順地大而澀,出息順風大而滑;又入息順水大而軟,出息順火大而麤。
八蘊 (名數)發智論有八品,稱為八犍度,譯作八聚八蘊等。大毘婆沙論為解釋此八蘊之法門者。俱舍頌疏一曰:「包括六足,吞納八蘊。」
八覺 (名數)八種之惡覺也,覺猶言念:一、欲覺,貪欲之念也。二、瞋覺,瞋恚之念也。三、惱覺,惱害他之念也。四、親里覺,常憶親戚鄉里之念也。五、國土覺,常憶國土安危之念也。六、不死覺,富有財寶常憶不死之念也。七、族姓覺,常憶族姓高貴之念也。八、輕侮覺,恃己才德常輕侮他之念也。見華嚴經十三。
八辯 (名數)如來之八種辯也。如不嘶喝辯。不迷亂辯,不怖畏辯,不憍慢辯,義具足辯,味具足辯,不拙澀辯,應時分辯是。
八魔 (名數)
八纏 (名數)八種之根本煩惱也。纏,為纏縛之義,指煩惱而言。八種者,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惛沈是也。
八變化 (名數)智度論謂為八神變。涅槃經謂為八自在。八神變者,一、能小,以變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為極小微塵也。二、能大,以變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滿於極大虛空也。三、能輕,以變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如極輕鴻毛也。四、能自在,以變化力使大小長短等轉化自在也。五、能有主,以變化力自化為大人小人,而心無高下,降伏一切,攝受一切也。六、能遠至,以變化力能到遠處。凡有四種:一、飛行遠至,二、此沒彼出,三、移遠而近,不往而到,四、於一念遍到十方。七、能動,以變化力使大地為六種震動或十八種震動也。八、隨意,以變化力而能一身多身山壁直過,履水火,蹈虛空,轉四大,使地作水,使石作金等,悉得如意之所欲也(八自在我大同小異)。玄義釋籤四曰:「大論名八神變,大經名八自在我。言神變者,無而忽有,有而忽無。言自在者,不謀而運,一切無礙。故與大論義同而名小異。」
九十八使 (術語)使又名隨眠。皆為煩惱之異名。小乘俱舍以見思之惑立九十八使。思條及九十八隨眠
九十八隨眠 (術語)亦名九十八使。煩惱之異名也。常隨逐於人,故謂之隨。其狀體幽微難知,如眠性,故謂之眠。此為貪,瞋,痴,慢,疑,身,邊,邪,取,戒之十隨眠,配於三界五部者。即欲界見苦所斷十種,見集及見滅所斷七種(除身邊戒),見道所斷八種(除身邊),並欲界修所斷四種(貪瞋痴慢),合之欲界有三十六種。色無色無瞋,故於五部減之,各有三十一種。故為九十八種。蓋見惑八十八使,加修惑之十隨眠也。出於阿毘達磨發智論五,大毘婆沙論四十六,俱舍論十九等。
九十六術 (名數)九十六種之外道也。三論玄義曰:「九十六術,栖火宅為淨道,五百異部,縈網為泥洹。」見外道
九十六種外道 (名數)六師外道各有十五弟子。合成九十。再加六師謂之九十六種外道。外道
九十五種外道 (名數)外道之總數。外道
九十單墮 (名數)但荼
九入 (雜名)人之身上眼耳鼻各二,及口大便小便之九孔,由內流漏,曰九漏,由外通入,曰九入,又名九瘡九孔。見行事鈔中之二。
九山八海 (名數)謂須彌山等九山與周於各山間之八海也。是蓋印度世界建立說所表之山海總數,以須彌山為中心,其周圍有遊乾陀羅等八大山,成列迴繞,而山與山之間,各有一海水,故總為九山八海。據起世經一長阿含經十八等,所謂九山者:一、須彌Sumeru,二、佉提羅Khadiraka,三、伊沙陀羅Is!a%dhara,四、遊乾陀羅Yugam%dhara,五、蘇達梨那Sudars/ana,六、安濕縛竭拏As/vakarn!a,七、尼民陀羅Nimim%dhara,八、毘那多迦Vinataka,九、斫迦羅Cakrava%da是也。須彌又作蘇迷盧,須彌樓,修迷樓,須彌盧,或作彌樓。譯為妙高或好光。屹立世界之中央,高八萬四千由旬,頂上闊亦八萬四千由旬,中有帝釋之宮殿。佉提羅又作朅地洛迦,佉提羅迦,佉得羅柯,朅那里酤,軻梨羅,朅達洛迦,羯地羅,佉陀羅,軻犁羅,可梨羅。譯為擔木或空破。高四萬二千由旬,頂上闊亦四萬二千由旬,以七寶合成,在須彌山之外圍而繞之。二山之中間有大海。闊八萬四千由旬。無量之優缽羅華,缽摩華,拘牟陀華,奔荼利迦華等諸妙香物,遍覆水上。此海中又有東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陀尼,北鬱單越之四洲。伊沙陀羅又作伊沙馱羅,伊沙多。譯為持軸或自在持。高二萬一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之。以七寶合成,在佉陀羅山之外圍而繞之。二山之中間有大海,闊四萬二千由旬,優缽羅華缽頭摩華等妙香物,遍覆水上。遊乾陀羅又作遊犍陀羅,踰健達羅,由犍陀羅,踰乾陀羅,由乾陀,喻漢多。譯為雙持。高一萬二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之,圍繞伊沙陀羅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二萬一千由旬。蘇達梨舍那又作修騰娑羅。譯為善見。高六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之。圍繞遊乾陀羅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一萬二千由旬。安濕縛朅拏又作阿輸割那。譯為馬半頭或馬耳。高三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之。圍繞蘇達梨舍那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六千由旬。尼民陀羅又作尼民達羅,尼民馱羅。譯為持邊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頂上闊亦如之。圍繞安濕縛朅拏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二千四百由旬。毘那多迦又作毘那耶迦,毘泥怛迦那,吠那野怛迦,毘那怛迦,尾那怛酤,毘那矺迦,維那兜。譯為障礙或犍與,又曰象鼻。亦周匝在尼民陀羅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頂上闊亦如之。圍繞尼民陀羅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一千二百由旬。其水上並皆遍覆四種之雜華,諸妙香物。斫迦羅又作斫羯羅,遮迦和,斫訖羅,斫迦婆羅。譯為輪圍或鐵圍。高三百由旬,頂上闊亦如之。圍繞毗那多迦山。是為世界之外廓,出之即為太虛。二山中間之海水,闊六百由旬。但據俱舍論十一等,其所傳稍有不同者。其頌云:「蘇迷盧處中,次踰健達羅,伊沙馱羅山,朅地洛迦山,蘇達梨舍那,頞濕縛羯拏,毘那怛迦山,尼民達羅山。於大洲等外,有鐵輪圍山。前七金所成,蘇迷盧四寶。入水皆八萬,妙高出亦然,餘八半半下,廣皆等高量。山間有八海,前七名為內,最初廣八萬,四邊各三倍。餘六半半[陝-夾+(區-品+夾)],第八名為外。三洛叉二萬,二千踰繕那。」此說以遊乾陀羅為第二山,伊沙馱羅為第三山,乃至尼民達羅為第七山,列次少與前異。且前起世經等,謂九山皆為七寶所成,八大海水,皆各遍覆優缽羅華等諸妙香物,而俱舍論等謂須彌山為四寶所成,中間七大山,悉為金所成,八大海水,內七海名之為內海,八功德水湛於其中,第八海其量為三億二萬二千由旬。名之為外海,鹹水盈滿云。諸經說此者甚多,玆不一一揭出。
九上緣惑 (術語)九種緣上界上地之惑也。即見苦所斷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疑,無明,五者及見集所斷之邪見,見取見,疑,無明,四者。蓋十一遍行中,除身邊二見者也。俱舍論十九曰:「於十一中,除身邊見,所餘九種,亦能上緣。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顯無有緣下隨眠。此九雖能通緣自上,然理無有自上頓緣。於緣上中,且約界說,或唯緣一,或二合緣。故本論(品類足論五)言,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色界繫。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無色界繫。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色無色界繫。有諸隨眠,是色界繫緣無色界繫。約地分別,准界應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六曰:「欲界煩惱,除無明見疑,餘不能緣上地為境。此無明等雖亦有能緣上地者,然彼不能親緣上地如緣自地。由依彼門起分別故,立彼為所緣。」是也。但小乘及雜集論等,謂唯此九能上緣,餘貪瞋慢等,不能上緣,然成唯識論六曰:「有處,言貪瞋慢等不緣上者,依麤相說,或依別緣。」總之此等亦得緣上地也。出於大毘婆沙論十八,瑜伽師地論六十二等。
九世 (名數)過現未三世,各具三世,合成九世。
九世間 (名數)十界之中,除去佛界他之九界也。此九界皆為迷妄之境,故名為世間。十界
九厄 (名數)七難
九孔 (雜語)兩眼,兩耳,兩鼻及口,大小便之九處也。又名九入,九漏,九瘡。見資持記中之二。涅槃經二十九曰:「男女等根九孔不淨。」
九方便 (名數)九種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經第七增益守護清淨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誦九種之頌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種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實,或所修之法前後方便,故稱為九方便一作禮方便,二出罪方便,三歸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發菩提心方便,六隨喜方便,七勸請方便,八奉請法身方便,九迴向方便是也。作禮方便者,先歸命於十方之三寶,恭敬禮拜之意。其頌有八句曰:「歸命十方正等覺,三世一切具三身,歸命一切大乘法,歸命不退菩提眾,歸命諸明真實言,歸命一切諸密印,以身口意清淨業,殷勤無量恭敬禮。」出罪方便者,欲修萬善,不滅罪業,則善業難生,故懺悔眾罪。其頌有十句曰:「我由無明所積集,身口意業造眾罪,貪欲恚痴覆心故,於佛正法賢聖僧,父母二師善知識,以及無量諸生所,無始生死流轉中,具造極重無盡罪,親對十方現在佛,悉皆懺悔不復作。」歸命方便者,歸依三寶之意。其頌有四句曰:「南無十方三世佛,三種常身正法藏,勝願菩提大心眾,我今皆悉正歸依。」施身方便者,以三業為己有,恐煩惱因惡業得便,故獻身於如來,如教而行。其頌有四句曰:「我淨此身離諸垢,及與三世身口意,過於大海剎塵數,奉獻一切諸如來。」發菩提心方便者,既以身獻佛,則必應有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所作,故應發菩提心。其頌有六句曰:「淨菩提心勝願寶,我今起發濟群生,生苦等集所纏繞,及與無知所害身,故攝歸依令解脫,常當利益諸含識。」隨喜方便者,菩薩乃至眾生微少之善根,皆可隨意之意。其頌有六句曰:「十方無量世界中,諸正遍知大海眾,種種善巧方便力,及諸佛子為眾生,諸有所修福業等,我今一切盡隨喜。」勸請方便者,眾生之修善,即因佛之說法,故勸諸佛而請法雨。其頌有四句曰:「我今勸請諸如來,菩提大心救世者,唯願普於十方界,恒以大雲降法雨。」奉請法身方便者,佛之說法,在於利益。利益種類雖多,而以轉在纏之苦身使證悟淨妙法身為最。故奉請法身。其頌有四句曰:「願令凡夫所住處,速捨眾苦所集身,當得至於無垢處,安住清淨法界身。」迴向方便者,願以上八善根,並十方三世之諸善萬行,悉迴向於法界,自他皆證得菩提也。其頌有四句曰:「所修一切眾善業,利益一切眾生故,我今盡皆正迴向,除生死苦至菩提。」印契真言,今從略。又要略念誦經九種方便:一虔誠禮拜,二懺悔法,三歸依法,四分身供養,五發勝菩提心,六隨喜功德,七勸請德雲,八請佛住世,九迴向菩薩。其意亦同。
九方便十波羅蜜菩薩 (名數)於前九方便一一配以檀波羅蜜菩薩。戒波羅蜜菩薩,忍辱波羅蜜菩薩,精進波羅蜜菩薩,禪波羅蜜菩薩,般若波羅蜜菩薩,方便波羅蜜菩薩,願波羅蜜菩薩,力波羅蜜菩薩。第十之智波羅蜜菩薩,通於隨喜已下四方便,此十波羅蜜菩薩在胎藏界之虛空藏院。
九句因 (名數)因有九句之意。謂因於宗同品及宗異品,以關係之有無,而判其正不,有九種之別也:一同品有異品有,二同品有異品非有,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四同品非有異品有,五同品非有異品非有,六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七同品有非有異品有,八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九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因明正理門論曰:「宗法於同品,謂有非有俱。於異品各三,有非有及二。」是也。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末釋之,謂「宗法云者,言為宗之法,即因是也。於同品,為宗同品。體即為同喻,言能立之因,於同品喻,成其三種: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也,於彼名為俱。此三種之因,於宗異品異法喻上,亦各有三: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也。於彼名為及二者。且同品有而為異品之三者:謂因於同品有,於異品亦有;於同品有,於異品為非有;於同品有,於異品為有非有也。如是因於同品非有,於異品亦有三:於同品有非有,於異品亦有三;故成九句」云。是即於同品為有,於異品有為有、為非有、為有非有;於同品為非有,於異品有為有、為非有、為有非有;又於同品為有非有,於異品亦有為有、為非有、為有非有;故成九句也。蓋因原為成宗者,故必以於宗同品有關係,於宗異品無關係為法。今九句之中有全分關係者,名為有;不有全分關係者,名為非有;一分關係一分不關係者,名為有非有;因之一三五七九之五句,即成不定之過;四與六,成相違之過;惟二與八,得為無過之因也。
九心輪 (名數)九心次第轉而成輪之意。為小乘上座部所立,即謂心隨境轉,有九種之別也。成唯識論樞要卷下本,謂「上座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也。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境而轉,名為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為能引發。其心既於此境上轉,見照矚彼(見心);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察其善惡(等尋求心);既察彼已,遂等貫徹識其善惡(等貫徹心);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安立心);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勢用心生,動作既興,將欲休廢,遂復返緣前所作事(返緣心);既返緣已,遂歸有分,任運緣境(有分心);名為九心,方成輪之義。其中,見心通於六識,餘唯意識。有分心通於死生,返緣心唯得死。若離欲者之死,唯有分心。以既無我愛,返緣無所,不生顧戀也。未離欲者,以返緣心而死。有戀愛故,若有境至,則心可生。若無異境,則恒住有分,任運相續。然見與尋求,前後不定。無性攝論第二卷,謂五識於法無所了知者,先說見心也。復言見唯照矚者,卻結前心也。」彼文無九心輪之名。蓋此名為起於慈恩者。攝大乘論上成唯識論三等,引其中之有分識,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為巳說阿賴耶識之證。又出於成唯識論述記第四本,宗鏡錄第四等。
九字 (修法)成自九字印明之咒術。又名六甲秘祝。即唱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之九字後,畫四縱五橫之直線於空中也。又有縱橫法之稱。此為禳災害制勝利所修之一種咒法也。原行於道家或兵家之間。抱朴子內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陳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避,要道不煩,此之謂也。」往生論註卷下曰:行師對陳,但於一切齒中,誦臨兵鬥者皆陳列前行。誦此九字,五兵所不中。抱朴子謂之要道者也。或謂此九字之九,為陽之滿數,故以陽數伏陰氣云。蓋此法非佛教之所詮,及後世,以為兵法之秘傳而傳之,又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日本遂有承之者。其作法稍為複雜。手結金剛針印,口唱臨。手結大金剛輪印,口唱兵。結外獅子印,而唱鬥。結內獅子印而唱者。結外縛印唱皆。結內縛印唱陳。結智拳印唱列。結日輪印唱在。結實瓶印唱前。次結刀印,如次畫四縱五橫之形於空中。但線須各為直角,而其各線皆斜於同一方向,亦無妨。或謂九字咒與縱橫法,實為兩事,後人誤合為一。軍林寶鑑上速用篇說縱橫法曰:「正立門內叩齒三十六通,以右手大拇指,先畫四縱,後為五橫訖。即咒曰:四縱五橫,吾今出行。禹王衛道,蚩尤避兵。盜賊不起,虎狼不行,還歸故鄉。當我者死,背吾者亡。急急如律令。咒畢即行,慎勿反顧。」特佛徒亦用之。
九字名號 (術語)對於六字名號十字名號而言。即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之九字,讚嘆阿彌陀佛光明不可思議之名號也。大寶積經第十七無量壽如來會,謂之不思議光。曇鸞讚阿彌陀佛偈有曰:「南無不可思議光,一心歸命稽首禮。」九字名號,即由此出。
九字曼荼羅 (圖像)安九個訖哩字之曼荼羅也。其曼荼羅於開敷蓮華之中臺並八葉各安彌陀觀音共通之種子訖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現之者,於中臺觀自在菩薩八葉上,各安置阿彌陀佛。觀自在菩薩,左手持蓮華,右手作開華葉之勢,阿彌陀佛結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觀自在菩薩。又於次之八葉,次第安置觀音,慈氏,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文殊,除蓋障,地藏,八大菩薩。內院之四隅,敷列嬉,鬘,歌,舞,四菩薩。外院敷列香,華,燈,塗香,鉤,索,[金*巢],鈴,八菩薩。是也。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曰:「即入觀自在菩薩三摩地,閉目澄心,觀自身中圓滿潔白,猶如淨月仰在心中。於淨月上,想呬哩(二合引)字放大光明,其字變成八葉蓮華於蓮華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分明,左手持蓮華,右手作開華葉勢。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華,清淨法界不染煩惱。於其蓮華八葉上,各有如來入定結跏趺坐,面向觀自在菩薩,頂佩圓光,身如金色,光明晃耀。即想此八葉蓮華漸舒漸大,量等同空。即作是思惟,以此覺華照觸如來海會,願成廣大供養。若心不移此定,則於無邊有情,深起悲愍,以此覺華蒙照觸者,於苦煩惱悉皆解脫,等同觀自在菩薩。即想蓮華漸漸收斂,量等己身。」蓋觀自在與阿彌陀,為同一本誓之佛菩薩,觀自在為因位之身,阿彌陀為果位之尊也。今因位之觀自在居中臺,果位之阿彌陀各居八葉上,表彌陀之果,還歸於觀音大悲之因之意也。彌陀之妙果。原為不取正覺之因位願力所成,即於此願之外無果位。示因果之別者,唯約於所化之淨穢。在淨妙佛國土,現彌陀之佛身,在雜染五濁之世界,現觀音之菩薩身。皆不外乎為法身慈悲之化現。又此九字九尊,為心王九識,一切有情身中,有法爾覺悟之大白蓮。是為眾生之自性清淨心。五塵不能穢,煩惱業苦不能染,三毒猛火不能燃之金剛智體也。今開發此眾生本有之大白蓮,於自心中證蓮華藏世界,是為密教淨土往生之相也。
九有情居 (名數)有情樂住之處有九種也。又曰九眾生居,亦曰九居:一欲界之人天,二梵眾天,三極光淨天,四遍淨天,五無想天,六空無邊處,七識無邊處,八無所有處,九非想非非想處。長阿含經九曰:「云何九覺法?謂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眾生居。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眾生居。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眾生居。或有眾生無想無所覺知,無想天是,是五眾生居。復有眾生空處住,是六眾生居。復有眾生識處住,是七眾生居。復有眾生不用處住,是八眾生居。復有眾生有想無想處住,是九眾生居。」此於七識住,加無想天與非想非非想處也。俱舍論八曰:「諸有情類唯於此九欣樂住故,立有情居。餘處皆非,不樂住故。言餘處者,謂諸惡處,非有情類自樂居中。惡業羅剎,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獄,不立有情居。第四靜慮,除無想天,餘非有情居。」又大乘義章八末,謂「九眾生居如經中所說。何故說之?則以破外道之總計故也。有諸外道,總計以眾生為神我,擇善而居。佛為破之,故說斯九。是眾生之居,非我之居也。」諸經說此者甚多。
九地 (名數)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無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想非非想處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雜居地。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並有欲故,合為一地。離生喜樂地者,即色界初禪,與尋伺即覺觀相應,已離欲界之苦,而生喜樂,故立為一地。定生喜樂地者,即色界第二禪,已無尋伺,從定生喜樂,故為一地。離喜妙樂地者,即色界第三禪,離前喜貪,心悅安靜,有勝妙之樂,故為一地。捨念清淨地者,即色界第四禪,離前喜樂等,清淨平等,住於捨受正念,故為一地。空無邊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一定,厭色而住於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二定,住於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三定,住於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四定,住於非想非非想處定,故各立為一地。其中後四地,乃所謂四無色界,其名稱別無所異。前五地,據雜阿含經十七之說,立其名目。彼文曰:「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謂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云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云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云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是名無食無食樂。云何有食捨?謂五欲因緣生捨,是名有食捨。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云何無食無食捨?謂彼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亦見大毘婆沙論三十一,俱舍論二十八等。 T0073.JPG
九地九品思惑 (名數)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之惑,合為八十一品之惑。
九色鹿經 (經名)佛說九色鹿經一卷。吳支謙譯。說世尊往昔為九色之鹿王而行忍辱之事。
九住心 (名數)行者,修禪定時,使心不散亂而住著於一境,有九種:即安住心、攝住心、解住心、轉住心、伏住心、息住心、滅住心、性住心、持住心也。
九因一果 (術語)十界中前九界為因,後一界為果也。
九次第定 (名數)四禪,四無色,及滅受想定(亦云滅盡定),九種之禪定,不雜他心,次第自一定入於一定之法也:一、初禪次第定。二、二禪次第定。三、三禪次第定。四、四禪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禪天之根本定)。五、空處次第定。六、識處次第定。七、無所有處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已上名無色界四處之根本定)。九、滅受想次第定。止息一切心識之定,以是為禪定之至極。智度論三十一曰:「九次第定者:從初禪心起,次第入第二禪,不令餘心得入,如是乃至滅受想定。問曰:餘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稱九次第?答曰:餘功德皆有異心間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試其心,從一禪心起,次入二禪,不令異念得入。」同八十一曰:「入初禪,乃至過非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定,是名次第定。」又見大乘義章十三,三藏法數三十四等。
九河供佛 (雜語)謂信解大乘之人,為過去世供養熙連河八恒河等河邊諸佛舊跡之果報也,見涅槃經六。
九河發心 (雜語)同於九河供佛。
九宗 (名數)八宗之外加禪宗或淨土宗者。
九居 (名數)九有情居之略。寄歸傳一曰:「住持八紀,弘濟九居。」行事鈔四之二曰:「三界九居既是眾生居處。」
九劫 (雜語)釋尊與彌勒雖同發心,而釋尊由勇猛之精進力,便超九劫,而先成佛。見寶積經一百十一。
九門 (術語)謂九有情居也。寄歸傳二曰:「棄九門之虛偽,希十地之圓堅。」
九例 (名數)聲明論之七轉九例也。七轉九例
九帖 (名數)唐善導大師之著述,即觀經玄義分一卷,觀經序分義一卷,觀經定善義一卷,觀經散善義一卷(已上謂為四帖之疏),淨土法事讚二卷,觀念法門一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也。又曰五部九卷(四帖之疏共屬於觀經一部之疏)。
九股杵 (物名)金剛杵上下之頭九分者。微妙漫拏羅經曰:「若復作九股,上下猛炎相,此是忿怒金剛杵。」
九卷章 (書名)日本真言宗開祖空海之九卷著述。即顯密二教論二卷,秘藏寶鑰三卷,心經秘鍵一卷,即身成佛義一卷,聲字實相義一卷,吽字義一卷也。
九味齋 (雜語)又,作鳩美菜,供備菜,法會宿忌(逮夜)之供物也。盛九種之美味,故名九味。象器箋十四曰:「九味齋,或作鳩美菜,蓋集美味也,或作供備菜。大鑑清規,作九味齋,今依此為正,蓋果[米*茲]類有九味而已。如今時,小器長腳者,金銀裝飾,高飾釘饅頭羊羹等及諸珍果,或十二器(左右各六器),或十六器(左右各八器)。」大鑑清規末後事儀曰:「正大夜時,念誦諷經,九味齋略之。」
九乳梵鐘 (雜語)佛事時撞打之,故曰梵鐘。九乳者,鐘之上部周圍作乳狀,突出者,通例一行有五乳。
九品 (名數)九種品類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機,行等,皆分此等九種之品類,謂為九品惑等。而於淨土教亦然。觀無量壽經所說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輩。其往生稱為九品之往生,其來迎稱為九品之來迎,其佛稱為九品之彌陀,其往生之土稱為九品之淨土等。淨影謂四地至六地之菩薩,為上品上生之人。初二三地信忍之菩薩,為上品中生之人。種性以上之菩薩,為上品下生之人。又小乘前三果之聖者,為中品上生。見道已前之內外二凡,為中品中生。見道已前之世俗凡夫,為中品下生。又下品三生皆為大乘始學之人。未可辨其階降。故唯隨於過之輕重,以分三品。天台以習種至解行之菩薩,為上品之人,外凡十信已下,為中品之人,今時悠悠之凡夫,為下品之人。嘉祥亦如淨影,謂上上品之無生,為七地,上六品之機,為大小乘之聖人。善導則反之。謂九品悉為凡夫。上品三人,為遇大之凡夫,中品三人,為遇小之凡夫,下品三人,為遇惡之凡夫。以凡夫亦可遂上六品之往生也。其行法及得果,據觀經言之,則上品上生者,發三心,又慈心不殺,修諸戒行,誦讀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往生即時悟無生法忍。上品中生者,雖不必受持誦讀方等經典,而必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往生已後,經一小劫,得無生忍。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經一小劫,住於歡喜地。中品上生者,持五戒八戒等,不造眾惡,即時得阿羅漢道。中品中生者,持一日一夜八戒齋,又持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往生即得須陀洹,經半劫成阿羅漢。中品下生者,孝養父母,行世之仁慈,命終時,聞阿彌陀佛之本願及國土之樂事,經一小劫成阿羅漢。下品上生者,雖不誹謗方等經典,而多造眾惡,無有慚愧,命終時,聞大乘十二部經之首題名字,又稱南無阿彌陀佛,除多劫之罪,經十小劫入於初地。下品中生者,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命終時,聞阿彌陀佛之十力威德,罪滅往生,經六劫而華開,發無上道心。下品下生者,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命終時,至心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經十二大劫而華開,發菩提心。是也。蓋此等九品之行法,與觀經所說之三福,為開合之異,雖一往配之於各品,而實則各品之行,亦皆通於各品,成九九八十一品,又更成無量無數品也。又此九品與無量壽經所說之三輩,有開合之異說。曇鸞,淨影等,謂三輩九品,全為開合之不同,彼之上輩,即此之上品三生,中輩即中品,下輩即下品云。諸經說九品者甚多。
九品淨土 (術語)又曰九品淨剎,九品安養,九品蓮臺。有九品差別之淨土也。願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別,故所生之極樂淨土,亦有九品之殊。其說雖基於觀無量壽經。而彼經但謂眾生之機,有九品之別,各修其品之行者,有來迎之真化,華開之遲速,悟道之早晚。實未明言極樂有九品之別。惟據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三及支謙之阿彌陀經下,則說與九品開合不同之三輩往生。謂其上輩者,直往生淨土,住於空中七寶舍宅,且去阿彌陀佛為近。中輩及下輩者,不得直至佛所,道見彌陀國界邊自然七寶城,縱廣各二千里者,止於此,居五百歲,出而至阿彌陀佛所,聞法亦不開解,住於地上之舍宅,且去佛甚遠云。是即說三輩人所生之土,有中邊優劣之殊者也。若據無量壽經下,則其明三輩往生之文中,不言所生之處有異同。而別至末段,說疑惑者,生於邊地,處於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之宮殿,五百歲中,不見佛聞法。是為邊地不攝於三輩者,與前二經不同。然淨土有中邊之說,則彼此無異。又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別有九品淨土之說。文曰:「無量壽國,在九品淨識三摩地,是即諸佛境界,如來所居。三世諸佛,從是成正覺,具足三明,增長福慧。其九品境界:上品上生真色地,上品中生無垢地,上品下生離垢地,中品上生善覺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無漏地,下品上生真覺地,下品中生賢覺地,下品下生樂門地,是名曰九品淨識真如境。」又「若有眾生,欲往生如是九品淨土,奉視十二圓妙(即十二光佛),日夜三時,稱如是九品淨土名,讚十二光佛號,即永出三界火宅,定生真如,離有漏,永入無漏。」是蓋為密教一種之所說,與淨土家所謂九品不同之處也。
九品彌陀 (圖像)阿彌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別也。此為九品往生之機類所感見,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異。其說基於觀無量壽經。經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彌陀來迎之相,有差別也。後世遂於印契等,說九品之別。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說。觀夫往生禮讚所謂五山毫獨朗寶手印恒分者,其為述彌陀寶手印契從於各品而不同,可知也。日本所傳唐本阿彌陀九品曼荼羅,於中臺安上品上生之阿彌陀佛,於八華安置上品中生以下之八品阿彌陀佛云。其手印古今不同。古圖來迎阿彌陀尊之手,皆作安慰攝取之一印。是合於授手迎接之經文。新圖則上上上中下上之三品,作轉法輪之印。上下中上之二品,作安慰攝取之印。作攝取之印則可。如輪印,密家雖有其說,然不如安慰攝取之為親切也。
九品行業 (名數)為往生彌陀淨土之九種修行。觀經十六觀中,下三觀說之。
九品覺王 (佛名)阿彌陀佛也。是九品淨土之教主。
九品安養之化生 (雜語)安養者極樂之異名。化生者極樂之往生有胎生與化生二種,而九品之往生人,盡化生於蓮花中。是生於邊地疑城(極樂之中)者,於宮殿之中,為胎生也。胎宮
九品往生 (術語)行業有差別,故往生彌陀之淨土有九品。但九品之往生,常生於蓮華之中。
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九品往生之差別且教陀羅尼。
九品往生阿彌陀經 (經名)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之略稱。
九品往生經 (經名)同上。
九品上 (雜語)九品往生中之上品上生也。九品
九品惑 (名數)又作九品煩惱。即貪,瞋,慢,無明四種之修惑,就麤細而分為上中下等九品也。蓋三界總有九地。欲界四禪及四無色是也。其中欲界具四種之修惑,四禪及四無色,除瞋而有三惑。然於其一地中,將此等修惑,總分為上上乃至下下九品,故九地合有八十一品。名之為八十一品之修惑。通於有漏無漏之兩斷,凡夫亦得斷其中之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聖者言之,則於修道位,斷欲界之前六品者為第二果,全斷欲界之九品者為第三果,斷上二界之七十二品者為第四果。又斷此一品,每各有無間解脫二道,稱為九無間九解脫是也。九無間道
九品大衣 (衣服)大衣即僧伽梨有三位九品之別。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條,中十一條,上十三條;中僧伽梨,下十五條,中十七條,上十九條;上僧伽梨,下二十一條,中二十三條,上二十五條。下僧伽梨二長一短,中僧伽梨三長一短,上僧伽梨四長一短。」古來所通行者其間上上品之二十五條,下上品之十三條及下下品之九條衣也。
九界 (名數)十界中,除佛界自菩薩界至地獄界之九界也。此九界,由佛界言之,悉為迷之境界也。玄義二上曰:「己身他身,微妙寂絕,皆非權非實,而能應於九界之權一界之實。」
九界情執 (雜語)九界之人,雖有淺深之別,而盡不免無明之情執。獨離情執而全知見者,但佛界之一而已。
九拜 (名數)即三次三拜之儀式也。百丈清規第一達磨忌條曰:「住持上香三拜,不收坐具,上湯,退身三拜,再進前問訊揖湯,復位三拜,收坐具。」此其例也。
九重塔 (堂塔)
九面觀音 (圖像)有九個頭面之觀世音菩薩像也。大佛頂首楞嚴經說觀音之圓通,而現眾多之妙容,有一首二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中略)八萬四千爍迦囉首云。
九帶禪 (雜語)浮山遠錄曰:「公編禪家為九帶集。」故山谷贈清隱禪隱師云:參得浮山九帶禪。
九祖 (名數)天台宗之所奉者。佛祖統紀七所定。高祖龍樹菩薩、二祖北齊之慧文、三祖南岳之慧思、四祖天台之智顗、五祖章安之灌頂、六祖法華之智威、七祖天台之慧威、八祖左溪之玄朗、九祖荊溪之湛然。
九祖相承 (雜語)天台宗三種相承之一。龍樹、惠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之九祖、順次承繼天台教也。蓋天台宗雖為智顗所創,而顗承慧思,思承慧文,文由龍樹大智度論三智一心中得之文,並三論四諦品之偈,而了悟三觀相即之旨,故以龍樹為同宗之高祖。又智顗以下,次第相承,及於湛然,大敷衍祖書,啟中興之運,故尊之為九祖。
九鬼 (名數)餓鬼
九華山 (山名)為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統志八十二曰:「九華山在青陽縣西南四十里。顧野王輿地志:上有九峰,千仞壁立,周圍二百里,高一千丈。太平寰宇記:舊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蓮華削成,改為九華山。」案九華山,相傳以為地藏勝地。參看地藏條。 0196.JPG
九病 (名數)人壽八萬歲之上代,既有九病:一寒病、二熱病、三餓病、四渴病、五大便病、六小便病、七欲病、八饕餮病、九老病,見長阿含經六,三藏法數三十四。
九流 (雜名)或云九孔、九入、九瘡。兩眼兩耳兩鼻口大小便之九穴也。九入
九條衣 (物名)三種袈裟之一。又名九條袈裟,或單名九條。即僧伽梨之一種,所謂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製兩長一短,條數有九分,故名。十誦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伽梨最下九條,成分別若干長若干短,總說九條。作衣竟日,即應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應九條,不應十條,乃至十九條,不應二十條。」蓋九條衣,原唯僧伽梨之一種,以條數而立名,與五條七條同,本律非別有九條衣之名稱。故四分律行事鈔下,謂就條數,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條七條五條等。律中無五七九之名,但云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為七九條也。雖然,僧伽梨中,此最下九條衣之名,自古通行,今稱五條七條九條為三衣,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之名,反多不用矣。案五條為常著之衣。七條在寺內眾中禮誦齋講時著之。九條已上,外出時及其他嚴儀時著之。
九條錫杖 (雜名)錫杖
九執 (名數)與九曜同。執者執持之義,隨逐諸曜日時而不相離也。大日經疏四曰:「九執者,梵音[金*(託-言)]栗何Graha,是執持義。」
九域 (界名)九地也,又九界也。
九部 (名數)十二部經中去方廣與授記及無問自說之三部者。是小乘教之九部也。又有大乘教之九部。十二部中除因緣與譬喻及論義之三部者是也。然常言之九部,則多指小乘教。法華經方便品曰:「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梁僧傳三(求那跋麼)曰:「洞明九部,博曉四含。」皆言小乘教也。九部經及九經
九部經 (名數)佛經之內容分類,有九種也:(一)一修多羅,二祇夜,三和伽羅那,四伽陀,五優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達磨。涅槃經第三曰:「能師子吼廣說妙法,謂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達磨,以如是等九部經典,為他廣說。」又第五曰:「半字者謂九部經。」又第七曰:「如來先說九部法印。」又曰:「過九部經有方等典。」是即小乘經中唯有九部之意,乃以九部經為小乘經之分類者也。然大乘義章第一,法苑義林章第二本等。謂以九部為大乘經中之內容分類,十二部經中,菩薩大乘之人,無犯戒等,故無尼陀那(即緣起),機根勝,故無阿波陀那(即譬喻),無徵詰問答之要,故無優波提舍(即論議)云。然此九部之名目,與南方所傳一致,則涅槃經所說,以九部為小乘經之分類,似不容疑。但涅槃九部中,第八有毘佛略。毘佛略Vaipuya,譯言方廣,或方等,通常以之為大乘之異名,故以此九部為大乘經之分類,亦自有據。南方所傳者,無此毘佛略,代以毘陀略Vedaa,置於第九,毘陀略有破碎或執明及獲明之義,與毘佛略之意不同。涅槃之九部中列毘佛略者,恐為毘陀略之寫誤也。若不然,則所謂過九部經有方等典者,不得不全陷於無意味。既言過九部經有方等(即毘佛略),則毘佛略不應存於九部中也。(二)修多羅,祇夜,和伽羅那,伽陀,優陀那,尼陀那,伊帝目陀伽,毘佛略,阿浮陀達磨也。十住毘婆沙論第九念佛品曰:「善說九部經法,所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憂陀那、尼陀那、如是語經、斐肥儸、未曾有經。」是涅槃之九部中除闍陀伽加尼陀那也。(三)修多羅、祇夜、伽陀、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阿浮陀達磨、優波提舍也。法華經第一方便品曰:「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於因緣。譬喻并祇夜,優波提舍經。」又曰:「我此九部經,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此古來傳為小乘之九部者。言十二部經中,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義,故無和伽羅那(即授記),法淺易諮,故無優陀那(即無問自說),未顯廣理,故無毘佛略(即方廣)也。
九淨肉 (名數)不見為己殺之肉,不聞為己殺之肉,不疑為己殺之肉,不為己殺之肉,命盡自死之肉,鳥所食殘之肉,死久自乾之肉,未嘗約期之肉,前已殺之肉也。
九梵 (名數)第四禪天之九天也。仁王經上曰:「九梵三淨。」同天台疏上曰:「言九梵者。謂第四禪九天:一無雲、二福生、三廣果、四無想、五無煩、六無熱、七善現、八善見、九色究竟也。」
九參上堂 (行事)謂一月九次上堂也。一月中每三日上堂一參,即為九參。參者進參之義,非數。見象器箋十一。
九眾 (名數)尋常之七眾,加出家,出家尼之二眾也。出十誦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眾。二、比丘尼,持具足戒之女眾。三、六法尼,持六法之女眾。四、沙彌,持十戒之男眾。五、沙彌尼,持十戒之女眾。六、出家,持八戒齋之男眾。七、出家尼,持八戒齋之女眾。八、優婆塞,持五戒之男眾。九、優婆夷,持五戒之女眾。天台之戒疏下引之。
九無學 (名數)無學位有九根之別:(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進相,六不壞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脫相,九俱解脫相也。中阿含經第三十福田經曰:「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成實論第一分別賢聖品曰:「阿羅漢有九種:退相、守相、死相、可進相、住相、不壞相、慧解脫相、俱解脫相、不退相。是諸阿羅漢,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別。(中略)如是九種,名無學人。先十八人及九無學,是二十七人,名為一切世間福田。」大乘義章第十七本釋中阿含之文曰:「九中前七,就根以別,後二約法。前七種,猶如毘曇中六種羅漢。六羅漢者,退、思、護、住、昇進、不動。彼阿含經分不動人以為二種,故有七。(中略)後二慧解脫及俱解脫,約法以別。前七人中,不得滅定,名慧解脫,得滅定者,名俱解脫。」(二)一退法,二思法,三護法,四安住法,五堪達法,六不動法,七不退法,八獨覺,九佛。俱舍論第二十五曰:「居無學位聖者有九,謂七聲聞及二覺者。退法等五,不動分二,後先別故,名七聲聞。獨覺在覺,名二覺者。由下下等九品根異,今無學聖成九差別。」是為唯就根次第立九種之別者,即退法為下下根,思法為下中根,乃至佛為上上根也。又出俱舍論光記二十五,同頌疏二十五等。羅漢
九無為 (名數)九種無為之意。即不為四相所遷之實在法,有九種之別也(一)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緣起支性,九聖道支性。是為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所立。其中前三者,與薩婆多部之三無為同,惟薩婆多部計擇滅非擇滅為多體而大眾部等以之為各一體,雖同實反也。次四者,即四無色所依之定體。彼能依之五蘊,原為有為,今就其所依之處,故為無為。後二者,為十二緣起並八聖道支之理法。緣起支聖道支之差別,雖為生滅,然其理法,寂然不動,而無改易。故立為無為。(二)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動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緣起真如,九聖道真如。是為化地部所立,其中前三者後二者與前大眾部等之說同。第四不動,謂斷定障而得。五六七三者,謂為善惡無記三性之理法,真實如常。體各一而性皆善也。出異部宗輪論,同述記等。
九無礙道 (名數)新譯曰九無間道。舊譯曰九無礙道。九無間道
九結 (名數)結縛眾生使不出生死之煩惱,有九種也。一愛,二恚,三慢,四無明,五見,六取,七疑,八嫉,九慳是也。即於六隨眠加取嫉慳三者。六隨眠為根本煩惱,繫縛之義強,故特立為結。但五見之中,唯身邊邪三者,立為見結,又四取之中,唯見戒二取,立為取結者,有二義:一、三見之體十八事,二取之體亦十八事,物相等也。二、三見為所取,二取為能取,所取能取雖異,而取之義相等也。又十纏之中,唯嫉慳二者,立為結,有七由:一、由此二者數數現行。二、由嫉為賤之因,慳為貧之因。三、由嫉與憂相應,遍顯戚之隨惑,慳與喜相應,遍顯歡之隨惑。四、由出家於教法,在家於財寶,為此二者所惱亂。五、由帝釋天有甘露味,阿修羅有女色,天慳味嫉色,修羅慳色嫉味,互興鬥諍。六、由此二者惱亂人天二趣。七、由此二者惱亂自他。蓋九結以百事為自性。愛慢無明三者,各通三界五部,總有四十五事。恚為欲界五部,有五事。見之中,身邊二見,各為三界見苦所斷,有六事。邪見,三界各四部,有十二事。取之中,見取,三界各四部,有十二事。戒取,為三界各苦道所斷,有六事。疑,三界各四部,有十二事。嫉慳二者,各為欲界修所斷,有二事。故計成百事。出於品類足論一,成實論十,大乘義章五,俱舍論二十一等。
九惱 (名數)又云九難,亦云九橫,亦云九罪報。佛現生所受之九種災難也。智度論九曰:「一者梵志女孫陀利謗,五百阿羅漢亦被謗。二者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盂作腹謗佛。三者提婆達,推山壓佛,傷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腳。五者毘琉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六者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七者冷風動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復有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三衣禦寒。又復患熱,阿難在後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興起行經舉十惱一一釋之,省乞食不得,而加奢彌跋謗與骨節飾之二事。法苑珠林七十三,大部補註八,詳興起行經之說。
九尊 (名數)胎藏界中臺八葉院之九尊也。有開敷之八瓣蓮華,其中心與八瓣各現一尊,中心為大日如來,四方者四如來,四隅者四菩薩也。是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中之第一而表示凡夫肉心之具德者,吾人之肉心,如合蓮華,一旦三密相應則開敷為八葉之蓮,現此九尊也。心蓮
九無間道 (名數)三界分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斷之各有無間解脫二道。正斷惑之智,謂之無間道,解脫既斷了,而解脫惑之智,謂之解脫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則有九無間九解脫也。九解脫道及九品惑。新譯曰無間道。舊譯曰無礙道。間即礙之義,觀真智理,不為惑所間礙也。
九會 (術語)九番之法會。華嚴經之法會說。金剛界之九會曼陀羅等。
九會說 (雜語)佛說華嚴經,依舊譯六十卷經,則為七處八會,依新譯八十卷經則為七處九會也。華嚴經
九會一印 (術語)金剛界九會曼陀羅中有一印會者,乃九會眾尊盡納於大日如來一智拳印之法門也。他八會為開大日之德者,而一印會為合之者,即開合之二門也。
九會曼陀羅 (術語)是金剛界之現圖曼荼羅也。東方為正面,第一會置中央,自東面右旋而置八會,合為九會。第一會乃說大日如來以五相現成等正覺,成佛後,自金剛三摩地現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諸眾攝化眾生之狀者,故名成身會。為曼陀羅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會。或就其諸尊之活動作業,名為羯磨會。是四曼中之大曼也。第二會者,為成身會諸尊,示其本誓,非塔杵寶珠等之三昧耶身,故名三昧耶。又取其作業,名為羯磨會。是四曼中之三昧耶曼也。第三會為諸尊各各標五智等微細之德者,故名微細會。諸尊深入禪定故又名三昧耶。四曼中之法曼也。第四會為述諸尊各各以寶冠華鬘等,供養大日尊之作業者,故名大供養會。四曼中之羯磨曼也。如已上次第為大三法羯之四曼。第五會者,因前四會分離四曼,於別會各置一曼,今為破四曼不離,以四曼合集於一會者,故名四印會。是為大日之五智,故又名五智會,第六會者,為示大日如來之獨一法界,更合前四曼,而示大日獨一法界之一智拳印者,故名一印會。已上六會為自麤至細之次第。為大日如來之自性輪身。又為自證門。是四曼中之法三曼也。第七會以金剛薩埵為中臺(至第五會大日為中臺第六會大日一尊也),轉欲觸愛慢之四煩惱而為欲觸愛慢之四菩薩,示深密之理趣者,故名理趣會。金剛薩埵與普賢菩薩同體,故又名普賢會。是前六會之大日如來來此會現金剛薩埵相而說正法者,故此為大日如來化他之正法輪身(菩薩之稱),是四曼中法曼也。第八會為大日如來。為折伏強剛難化之眾生,從金剛薩埵更現降三世明王之忿怒身者,故名降三世羯磨會。是四曼中大曼也。第九會為同列降三世明王之三昧耶形者,故名降三世三昧耶會。是四曼中三曼也。此二會為大日化他之教令輪身(明王之稱),要之九會之曼荼羅者,大日如來之三輪身也。以上九會之次第,為從果向因,大日自自證門出於降伏門之相也。對於此而有從因至果之次第,為自凡夫上於佛果之相,此時降三世三昧耶為第一,中央之成身為第九也。見十八會指歸,秘藏記本等。金剛界曼荼羅
九會曼陀羅由來 (雜語)九會曼陀羅為合集本經別會別品之說者,本經於九會次第無所說。金剛頂經總有十萬頌十入會(支那無全本之譯,不空譯金剛大教王經三卷出初會四品中前一品,趙宋施護譯大教王經三十卷出初會之四品,惟由不空譯之十八會指歸一卷略知十八會之綱領而已)。初會中有四品:一金剛界品,二降三世品,三遍調伏品,四一切義成就品也。其初品說六曼陀羅,第二品說十曼陀羅,第三品第四品亦各說六曼陀羅。今九會曼陀羅者,取彼初品之六曼陀羅為前六會,第七之一會雖有異說,而據其一義,則為十八會中第六會之曼陀羅也。第八之降三世羯磨會與第九之降三世三昧耶會,為十八會中初會第二品十曼陀羅中之第一第二曼陀羅。如是選拔本經十八會中處處之曼陀羅,取麤細(前六),自證(前六),化他(後三),自性輪(前六),正法輪(後二),之次第而組織今之九會也。
九會曼陀羅創起 (傳說)九會之次第未見本經究誰圖示之耶?或云龍猛菩薩開南天鐵塔時,空中現九會之尊位。或云金剛智三藏從龍智受之。或云不空為之。或云善無畏,與胎曼皆於空中感得之。遂無一定之說。見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一,秘藏記鈔二等。
九會尊數略頌 (術語)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別九會諸尊位。佛體一千三十六。菩薩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執金四。外金剛部百二十。總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剛現圖尊。圓融相即一法界。
九道 (名數)即九有情居。見大部補注五。
九經 (名數)十二部經中之九部也。有大小乘之別。大乘義章一曰:「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記無問自說及以方廣。大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因緣譬喻論義。大小各九。」四教儀集注上曰:「別言之,小乘讓三存九,小乘灰斷,無方廣經,說必假緣,無無問自說。雖有受記,作佛者少。」三論玄義曰:「鑽仰九經,澂汰五部。」梁僧傳二曰:「託意九經,遊心十二。」九部及九部經
九遍知 (名數)見修無學之三道中,特於見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建立九種之區別也。蓋遍知為於四諦之境周遍知之之意。雖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稱智為遍知。乃以因此遍知而斷煩惱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斷為遍知。所謂斷遍知是也。俱舍論光記二十一云:「斷遍知,謂諸斷擇滅為體。遍知是智,即是斷因。斷是智果,體非遍知。而是名遍知者,此於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九者,三界繫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立六,所餘三界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三,是也。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有六種者,於欲界繫苦集二部之所斷,立一遍知。又於滅道二部之所斷各立一遍知。故欲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合有三遍知。又色無色二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亦與欲界同,有見苦集與見滅及見道等之三遍知。總之如是三界見諦所斷法之斷,有六種遍知。其餘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有三種者,於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遍知。即是五順下分結盡遍知也。於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遍知。即是色愛盡遍知也。於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遍知。即一切結永盡遍知也。總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斷法之斷,有三種遍知。見修合而成九遍知。但修道所斷法之斷,於色無色二界,別各立一遍知。見道所斷合之各不別立,其故,以修所斷為對治不同也。其中見斷法斷之六種遍知,為忍之果。修斷法斷之三種,為智之果。一一之斷,不別立遍知,唯於如是九位建立之者。總由於有四緣。所謂見斷六忍之果,由於具得無漏離繫得與缺有頂及滅雙因之三緣,故特立遍知之名。得無漏之離繫得者,無漏道所斷,必有離繫得。是簡有漏斷。缺有頂者,言亦斷有頂地之惑。滅雙因者,言滅自部之同類因及他部之遍行因。由是異生之位,有滅雙因者,而無無漏斷之得,又以未缺有頂,故雖得斷,亦不名為遍知。若聖位中,入於見諦,而苦類忍未現行以前,雖已得無漏斷之得,而未缺有頂,未滅雙因。至於苦類智集法忍之位,則雖缺有頂,而未滅雙因,未滅見集所斷之諸適行因,至於後之法智類智位,以諸所得之斷,三緣具故,方得建立遍知。又修斷三智之果,由於前三者外,別加越界緣,總具四緣,特立遍知之名。越界緣者,為越界之意,即斷欲界並色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時,具前三緣及越界緣之四緣,故各立一遍知。但於諸越界之位,皆必滅雙因,而滅雙因時,皆非越界,故於滅雙因之外,別立越界緣也。又此遍知,無異生定成之理。諸聖者住於見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時,亦未成就之。至於集法智集類忍之時,唯成就一。至於集類智滅法忍之時,成就二。至於滅法智滅類忍之時,成就三。至於滅類智道法忍之時,成就四。至於道法智道類忍之時,成就五。又住於修道之位,而未得離欲界之染,及離欲退者,成就六。又全離欲,而色愛未盡,或先離欲而從道類智末起色盡之勝果道以前,唯成就順下分盡遍知之一。又有色愛者從色愛永盡,又先離色者從起色盡道,至於未全離無色愛以前,成就順下分盡與色愛盡之二。住於無學位者,唯成就一切結永盡之一。見大毘婆沙論百八十六,俱舍論二十一,順正論五十八,瑜伽師地論五十七等。
九業 (名數)九種之業也。欲界及色界各有作業,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之三種,無色界有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及無漏之三種,合為九種。成實論第八曰:「欲界繫三種:作、無作、非作非無作。色界繫業亦如是。無色界二種及無漏業,身口所造業名作。因作所集,罪福常隨,是心不相應法,名為無作。又有無作,但從心生。非作非無作者,即是意,意即是思,思名為業。」是也。其中作業謂身口所造之業,無作業謂身口作業所生之散無作並定共無作,非作非無作業,謂意業也。意業與身口之作業不同,故為非作。與身口之無作業不同,故為非無作。無漏業謂無漏之身口意業也。又出大乘義章第七等。
九僧 (名數)大法會有帶領眾僧之職者九人:一導師、二咒願師、三唄師、四散花師、五梵音師、六錫杖師、七引頭、八堂達、九衲眾。
九漏 (名數)兩眼兩耳兩鼻及口大小便處之九穴也,此九穴常漏泄身內之不淨,故云九漏。行事鈔中之一曰:「九瘡九孔九入九漏九流。」
九慢 (名數)恃己高舉之煩惱,有九種: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四有勝我慢類、五有等我慢類、六有劣我慢類、七無勝我慢類、八無等我慢類、九無劣我慢類是也。阿毘達磨發智論二十曰:「此見取見苦所斷。有九慢類:謂我勝、我等、我劣、有勝我、有等我、有劣我、無勝我、無等我、無劣我慢。有劣我者,是依見起過慢。無勝我者,是依見起慢。無等我者,是依見起過慢。無劣我者,是依見起卑慢。」蓋此九慢,為從七慢中慢與過慢及卑慢三種離出者,前三慢為過慢與慢及卑慢。中三慢為卑慢與慢及過慢。後三慢為慢與過慢及卑慢。其中我勝慢者,謂我較彼為勝也。此於等而謂己勝,即過慢也。我等慢者,謂我等於彼也。此於等而謂己等,即慢也。我劣慢者,謂我較彼為劣也。此於勝而謂己劣,即卑慢也。有勝我慢者,謂他有較我勝者。此於勝而謂己劣,即卑慢也。有等我慢者,謂他有等於我者。此於等而謂己等,即慢也。有劣我慢者,謂他有較我劣者。此於等而謂己勝,即過慢也。無勝我慢者,謂他無較我勝者。此於等而謂己等,即慢也。無等我慢者,謂他無等於我者。此於等而謂己勝,即過慢也。無劣我慢者,謂他無較我劣者。此於勝而謂己劣,即卑慢也。但此乃據發智論之說所解。故俱舍論十九釋前列之九慢已,即曰:「如是且依發智論釋,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我勝慢從三慢出。謂慢、過慢、慢過慢三,由觀劣等勝境別故。」是即我勝慢之中,若觀劣境而謂己勝,即是慢。觀等境而謂己勝,即是過慢。觀勝境而謂己勝,即是慢過慢明矣。餘八慢亦如是自三慢出。准於前解可知也。又詳於品類足論一,大毘婆沙論百九十九,唯識論述記六等。
九想 (名數)又作九相。於人之屍相,起九種之觀想也。是為觀禪不淨觀之一種。即使貪著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戀之迷想者,覺知人之不淨,除其貪欲之觀想也。一、脹想Vya%dbma%takasam%jn^a%,死屍之膨脹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m%jn^a%,風吹日曝而死尸之色變也。三、壤想Vipadumakasam%jn^a%,死屍之破壞也。四、血塗想Vilohitakasam%jn^a%,破壞已,而血肉塗地也。五、膿爛想Vipu%yakasam%jn^a%,膿爛腐敗也。六、噉想Vikha%ditakasam%jn^a%,鳥獸來噉死屍也。七、散想Viks!iptakasam%jn^a%,鳥獸噉後而筋骨頭手分裂破散也。八、骨想Asthisam%jn^a%,血肉既盡,祇有白骨狼籍也。九、燒想Vidagdhakasam%jn^a%,白骨又火燒歸於灰土也。智度論二十一舉經文曰:「九想:脹想、壞想、血塗想、膿爛想、青想、噉想、散想、骨想、燒想。」同四十四之經文曰:「九相:脹相、血相、壞相、膿爛相、青相、噉相、散相、骨相、燒相。」大乘義章十三曰:「死相、脹相、青淤相、膿爛相、壞相、血塗相、蟲食相、骨鎖相、分散相。」此加死相除燒相者。智者之禪波羅蜜門九曰:「膨脹想、青瘀想、壞相、血塗漫想、膿爛想、蟲噉想、散想、骨想、燒想。」此依智度論,而第七青想改為第二次,第較善者。又法華玄義四上,加死想而除散想,以此九想對治六欲故也。死想破威儀,言語之兩欲,脹想壞想噉想破形貌欲,血塗想青瘀想膿爛想破色欲,骨想燒想破細滑欲,九想通破忻著之人相欲,此九想為觀練熏修四種禪之第一也。
九想觀 (名數)即九想。
九種大禪 (名數)九種之大乘禪也。此為不共於外道二乘而菩薩所修之禪定:一、自性禪,二、一切禪,三、難禪,四、一切門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煩惱禪,八、此世他世樂禪,九、清淨淨禪是也。原出於菩薩地持經第六方便處忍品,為羼提波羅蜜中之分類,名為自性忍乃至清淨忍,天台於法華玄義第四上,並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等,稱之為九種大禪,為出世間上上禪中之種別也。自性禪者,觀心之實性,觀一切諸法,無不由心,心攝一切,如如意珠。或唯住於止而攝心不散。或唯住於觀而分別照了。或止觀雙修而定慧均等也。一切禪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之禪也。此有世間出世間之二種。又其二種,各有現法樂住禪,出生三昧功德禪,利益眾生禪之三種。離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滅,名為現法樂住禪。出生種種不可思議無量無邊十力種性所攝之三昧,入於一切無礙慧,無諍願智之勝妙功德,名為出生三昧功德禪。布施於眾生,護諸恐怖,能為開解,名為利益眾生禪。難禪者,意為難修之禪。亦有三種:久習勝妙之禪定,於諸三昧心得自在,哀愍眾生,欲使成熟,故捨第一禪之樂而生於欲界,名為第一難禪。依禪而出生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之諸深三昧,名為第二難禪。依禪而得無上菩提,名為第三難禪。一切門禪者,為一切禪皆從此門出之意。此有與有覺有觀俱之禪,與喜俱之禪,與樂俱之禪,與捨俱之禪等四種。欲界及初靜慮,有覺有觀也。第二靜慮,喜也。第三靜慮,樂也。第四靜慮,捨也。善人禪者,為大善根眾生所修。此有不味著,與慈心俱,與悲心俱,與喜心俱,與捨心俱之五種。一切行禪者,意為大乘一切行法無不含攝之禪,此有十三種:善禪,無記化化禪,止分禪,觀分禪,自他利禪,正念禪,出生神通力功德禪,名緣禪,義緣禪,止相緣禪,舉相緣禪,捨相緣禪,現法樂住第一義禪是也。攝一切之善法,名為善禪。自然能於定中作種種變化而無窮,謂為無記化化禪。攝心不散,與定相應,謂為止分禪。分別照了,與慧相應,謂為觀分禪。正定現前時,即能自利利他,謂為自他利禪。正念思維,無諸雜想,謂為正念禪。得此大定,一切之神通功德,悉由是出生,謂為出生神通力功德禪。於一切諸法之名相因緣,悉為通達無礙,謂為名緣禪。於一切諸法之義理因緣,悉能通達曉了,謂為義緣禪。於寂靜因緣之相,圓明洞徹,永離一切散亂,謂為止相緣禪。能照了諸法起滅之因緣,悉皆清淨無礙,謂為舉相緣禪。於一切善惡法相因緣,悉皆捨離,清淨而無染著,謂為捨相緣禪。因此定而現,得法喜之樂,安住於第一義,名為現法樂住第一義禪。除煩惱禪者,意為能除眾生種種苦患疾病等之禪。此有八種:咒術所依禪、除病禪、雲雨禪、等度禪、饒益禪、調伏禪、開覺禪、等作禪是也。因此定能除諸苦患、毒害、霜雹、熱病及鬼,謂為咒術所依禪。能除地水火風四大所起之眾病,謂為除病禪。興甘雨,能銷災旱,救諸飢饉,謂為雲雨禪。能濟諸恐難及一切水陸,人非人之怖,謂為等度禪。能以飲食,饒益曠野飢渴之眾生,謂為饒益禪。能以財物調伏眾生,謂為調伏禪。能等開覺迷惑之眾生,謂為開覺禪。使眾生所作,悉為成就。謂為等作禪。此世他世樂禪者,謂能使眾生得現在未來二世之樂之禪定。此有九種:能變現種種之神足通力,調伏一切眾生,謂為神足變現調伏眾生禪。能隨順說法,調伏一切眾生,謂為隨說調伏眾生禪。能以正法教誡訓諭,調伏一切眾生,謂為教誡變現調伏眾生禪。能為惡業之眾生,示現修羅餓鬼畜生等趣,使之改惡遷善,謂為為眾生示惡趣禪。為不能辯說正法之眾生,即以辯才饒益之,使其心識開悟,謂為失辯眾生以辯饒益禪。為失正念之眾生,能以正念饒益之,使其不生邪見,謂為失念眾生以念饒益禪,開發妙慧,心不顛倒,能造微妙之讚頌,摩得勒伽論,流通正法,使久住於世,謂為造不顛倒論微妙讚頌摩得勒伽為令正法久住世禪。能以書數算計資生方便等種種之眾具,攝取饒益一切眾生,謂為世間技術義饒益攝取眾生禪。放大光明,暫使修羅等趣息其苦惱,名為暫息惡趣放光明禪。清淨淨禪者,謂斷盡一切煩惱惑業,得大菩提清淨果之禪。此有十種:世間清淨淨不昧不染汙禪、出世間清淨淨禪、方便清淨淨禪、得根本清淨淨禪、根本上勝進清淨淨禪、住起力清淨淨禪、捨復入力清淨淨禪、神通所作力清淨淨禪、離一切見清淨淨禪、煩惱智庫斷清淨淨禪是也。又出於法華玄義講述第四之上。
九種不還 (名數)從欲界上色界而般涅槃之不還果聖者,分九種。即於中有般涅槃者,有速般,非速般,經久般之三稱。生於色界,不久而般涅槃者,有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之三種。生於色界更上轉生於天而般涅槃者,有全超,半超,遍沒之三種也。
九種食 (名數)
九種世間 (名數)九世間
九種淨肉 (名數)食條及九淨肉
九儀 (名數)九等之儀禮也。此為印度古來所行之致敬式。西域記第二謂「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據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是也。又出釋氏要覽中。
九橫 (名數)橫死有九因:一、不應飯而飯,即不可食而食也。二、不量食,食無節制也。三、不習食,食不習食之食也。四、不出食,食未消化而又食也。五、止熟,強制止大小便也。六、不持戒,不持戒行,而遂觸世法也。七、近惡知識,近於惡友也。八、入里不時,不時入里井也。九、可避不避,惡疫狂犬等可避而不避也。見九橫經。【又】九種之橫死:一、得病無醫,得病而不為醫療也。二、王法誅戮,所為非道而為國法所刑戮也。三、非人奪精氣,耽荒樂而身不慎,鬼怪乘隙奪其精氣也。四、火焚,被火焚燒也。五、水溺,墜於水而溺死也。六、惡獸啖,於山林等為惡獸所啖食也。七、墮崖,自絕壁墮下喪其命也。八、毒藥咒咀,中毒藥,罹咒咀,而死也。九、饑渴所困,困於饑渴而死也。見藥師經。【又】佛之九橫也。九惱
九橫經 (經名)佛說九橫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
九橫死 (名數)九橫
九蓮 (術語)九品之蓮臺。謂彌陀之淨土也。九品。釋門正統八曰:「修三福業,想像九蓮。」
九徹 (術語)又謂之不動九徹。不動明王之利劍,周圍有九個火焰。表九徹也。九徹者,顯三界九地惑障盡滅,成十地滿足之佛也。又顯八葉九尊於一心之蓮臺,故云九徹。總之以不動之身而即知為行者之身,謂之三昧耶。或云九徹。
九徹印明 (印明)以不動明王為中央,兩部大日為兩側士,建立三尊帳者。觀無所不至印為三尊帳,三誦阿唅鍐之明。
九瘡 (名數)又云九竅,九孔。兩眼兩鼻兩耳一口兩便道也。此名為瘡者,以常流不淨故也。須彌藏經曰:「復次如是出入息,於九瘡門,出入往來。」行事鈔資持記中二之一曰:「九瘡:眼耳鼻各二,口及大小通,破如瘡。」涅槃經曰:「九孔常流膿血不淨。」
九輪 (物名)又曰空輪。為安於塔頂九重之金輪也。有九重,故云九輪。在空中故云空輪。皆俗稱也。本名相輪、輪相、金剎、金幢、露盤等。輪相之數,依人而有多少。法苑珠林三十七曰:「十二因緣經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來、二菩薩、三緣覺、四羅漢、五阿那含、六斯陀含、七須陀洹、八輪王。若輪王已下起塔,安露盤,見之不得禮,以非聖塔故。初果二露盤,乃至如來安八露盤,八盤已上,並是佛塔。」
九解脫道 (名數)三界有九地,九地一一有見惑修惑,其修惑每一地分九品,以先斷麤大而次第斷微細者為法。而斷一品之修惑每有無間道解脫道之二節,正斷惑之位,謂之無間道,既斷惑已,而得解脫之位,謂之解脫道。因之而對於修惑每一地有九無間九解脫之十八節(又云十八心),見大藏法數五十。九無間道
九縛一脫 (名數)摩訶止觀一上明涉於內外十道之發心:一火途道、二血途道、三刀途道、四阿修羅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羅道、八尼犍道、九色無色道、十二乘道。此中前九者為縛,後一者為脫。縛脫雖異,同是邪非之發心也。「九種是生死。如蠶自縛。後一是涅槃。如獐獨跳。雖得自脫。未具佛法。俱非故雙簡。」又「以明了四諦故,非九縛。起四弘誓故,非一脫。」
九諦 (名數)無常等九種之理審實不虛也:一、無常諦,三界諸法之生滅無常也。二、苦諦,三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三、空諦,諸法之自性空也。四、無我諦,一切法無我,無常一主宰之實我也。五、有愛諦,由於以後有為常有之愛執(即常見),而有苦果也。六、無有愛諦,由於以後有為斷無之愛執(即斷見),而有苦果也。七、彼斷方便諦,斷捨苦集二諦之方便,在於道也。八、有餘依涅槃諦,斷煩惱而證得涅槃理,猶有惑業所感之依身也。九、無餘依涅槃諦,盡此依身,歸於空寂之理,滅諦之果也。前四者為苦諦,次二者為集諦,次一者為道諦,後二者為滅諦,此與四諦不過開合不同耳。見法苑義林章第二。
九齋日 (術語)九種之齋日也:一、正月每日,二、五月每日,三、九月每日,於此加六齋日。六齋日者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齋者不可中食之謂。此九種日為帝釋四天王等伺察人間善惡之日,故過午時不食,以慎身心也。見三藏法數三十五。
九禪 (名數)地持十地二論所說,不通於外道二乘,獨菩薩所修之大禪也。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攝在此九禪之中:一、自性禪,或止或觀或止觀均等也。二、一切禪,世間出世間禪也。三、難禪,生下化眾生上求菩提現行之禪也。四、一切門禪,與覺觀俱之禪,乃與捨受俱之禪也。五、善人禪,無味著念之禪也。六、一切行禪,生一切菩薩善行之禪也。七、除惱禪,消除一切眾生苦惱之禪也。八、此世他世樂禪。菩薩現不思議神通,利益此世他世眾生之禪也。九、清淨禪,成就一切功德證得無上菩提之禪也。見法界次第下。九種大禪
九曜 (名數)梵語Navagraha之譯。九種照耀者之意。又名九執。日時隨逐而不相離,執持之義也:一、日曜A^ditya;二、月曜So%ma;三、火曜Am!ga%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r!haspati;六、金曜S/ukra;七、土曜S/anais/cara;八、羅[目*侯]Ra%hu;九、計都Ketu;是也。大日經疏四曰:「執有九種:即是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及與羅[目*侯]計都,合為九執。羅[目*侯]是交會蝕神,計都正翻為旗。旗星謂彗星也。除此二執之外,其餘七曜,相次直日。其性類亦有善惡。如梵曆中說。」是即於七曜加使日月起蝕之羅[目*侯](即蝕神)、與計都(即彗星)二者,立於梵曆之一種曆象也。嵩陽之梵天火羅曰:「按聿斯經云:凡人祇知七曜;不知暗虛星,號曰羅[目*侯]計都,此星在隱位不見,逢日月即蝕,號曰蝕神。計都者,蝕神之尾,號豹尾。」據此則可見彗星為蝕神(即羅[目*侯])之尾。據唐書曆志第十八,記開元六年,詔太史監瞿曇悉達,譯九執曆。此為類似所謂回回曆及太陽曆之一種梵曆。日曜為太陽,配之於丑寅方,月曜為太陰,配之於戌亥方,火曜為熒惑星,配之於南方,水曜為辰星,配之於北方,木曜為歲星,配之於東方,金曜為太白星,配之於西方,土曜為鎮星,配之於中方,羅[目*侯]為黃旛星,配之於丑寅方,計都為豹尾星,配之於未申方。又論其本地,謂日為觀音(或虛空藏),月為勢至(或千手觀音),火為寶生佛(或阿嚕迦觀音),水為微妙莊嚴身佛(或水面觀音),木為藥師佛(或馬頭觀音),金為阿彌陀(或不空罥索),土為毘盧遮那佛(或十一面觀音),羅[目*侯]為毘婆尸佛,計都為不空罥索。又有配之於人之年齡判吉凶之法。出於七曜禳災決等。
九曜曼陀羅 (圖像)圖畫九曜及其所屬之神像者。大日經疏四曰:「如是執曜,即是漫荼羅中一種善知識門,彼諸本尊即能順世間事業,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闍梨善擇吉祥時故,與彼真言本誓,法爾相關,為作加持,得離諸障也。」梵天火羅九曜圖其神像,卷尾,載梵天火羅圖一帳,是正為九曜曼陀羅。
梵天火羅九曜 (書名)一卷。唐一行著。
九類生 (名數)一胎生,二卵生,三溼生,四化生。此四者三界受生之差別也。天與地獄唯化生,鬼兼胎化人畜具四。五有色,謂色界天。六無色,謂無色界天。七有想,無色界之中除無想天一而其他一切天處也。以彼總有心想故也。八無想,屬色界第四禪之無想天也。此為五百大劫之間,感無心無想之果,外道所迷執為真涅槃處者也。九非有想非無想,無色界之第四處非想非非想天也。此天處非如無想天之無心,亦非如有想天有粗漫之心想,故名為非想(無粗想),非非想(有細心)天。金剛經曰:「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九轍 (名數)九種軌轍之意。秦道融始講羅什譯之法華經,開為九轍,即分判法華為九科也。法華玄論一曰:「及羅什至長安。翻新法華竟。道融講之。開為九轍。時人呼為九轍法師。九轍之文。今所未見。講新法華。始乎融也。」法華文句記八之四曰:「什譯纔畢,叡便講之,開為九轍。時人呼為九轍法師。一者昏聖相扣轍,即序品是。次有七轍,即是正宗:一者涉教歸真轍,為上根人(方便品)。二者興類潛彰轍,為中根人(譬喻品)。三者述窮通昔轍,中根領解(信解品)。四者彰因進悟轍,為下根人。即化城授記。五讚揚行李轍,即法師品,為如來使。六本跡無生轍,即多寶品。多寶不滅,釋迦不生。多寶為本,釋迦為跡。本既不滅,跡豈有生。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七舉因徵果轍,即踊出壽量品,彌勒舉因徵果,佛舉壽量因果所由。八稱揚遠濟轍,即隨喜去訖經。屬流通也。」是蓋為什譯法華經科釋之嚆矢,當時著名者,惟詳細之解說,今不傳。又出於法華傳二等。
九難 (名數)佛有九種之橫難。九惱
九識 (名數)識有九種之意:(一)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阿阤那識,八阿賴耶識,九阿摩羅識。蓋經中雖無列九識之明文,而語則非無。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曰:「如彼心地,八識海澄,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經第九曰:「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大乘密嚴經卷中曰:「心有八種,或復九種。」是也。說阿摩羅識者,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四曰:「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離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此外見金剛三昧經,密嚴經,轉識論等。其如前所舉,以阿摩羅識為第九,總立之為九識者,似至真諦三藏,始見其說。圓測之解深密經疏第三曰:「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九識品如說。言九識者,眼等六識,大同識論。第七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第八為我我所。唯煩惱障而無法執,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識,自有三種:一者解性梨耶,成佛之義。二者果報梨耶,緣十八界。故中邊分別偈云:塵根我及識,本識生似彼。依彼論等說,第八識,緣十八界。三者染污阿梨耶,緣真如境,起四種謗。即是法執,而非人執。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者所緣之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者能緣之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據此可知真諦唯以阿阤那為煩惱障我執,又阿梨耶有解性(即覺)與染污法執(即不覺)之義。又大乘義章第三末曰:「亦得說九,故楞伽經總品中云:八九種識,如水中波。其狀如何?分別有二:一者真實分別,以說九種。妄中分七,謂六事識及妄識。真中分二,謂阿摩羅及阿梨耶。義如上辯。以此通前,故合有九。二者真妄離合,以說九種。獨真為一,所謂本淨阿摩羅識。真妄和合,共為八種。義如上辯。共本識與阿阤那識及起六識,通前為九。」其中前真妄分別之義,約於阿梨耶不失真而攝之於真,後真妄離合之義,為阿梨耶等真妄和合故,以之對於阿摩羅之唯真離妄而分別者也。又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曰:「菴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梨耶識,即是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云:在菩薩心,名為般若,即其義也。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二乘識。」法華玄義第五下曰:「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淨識。攝大乘論云:是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亦名無沒識,九識乃名淨識,互諍云云。」可見陳隋之間,地論師與攝論師,關於阿梨耶之真妄,互有所諍難。又據此可知九識為真諦一派之攝論家所立。玄奘門下,依瑜伽等,唯建立八識,說阿摩羅無垢識,兼第八阿賴耶之識性,或謂為取第八之淨分而名之者,非識體有九也。且破真諦以阿陀耶為第七(法相宗謂阿陀耶為阿賴耶之異名),唯以為煩惱障,又彈斥阿賴耶起法執,並緣十八界之說。彼十住心論第十所謂「他緣覺心而教,但示八心,一道極無,但知九識。」雖由法華玄義第五上等,謂菴摩羅為第九識,以之為道後之真如而論。然天台等必非屬於九識家也。又出於維摩經玄疏五,成唯識論述記一,法苑義林章一等。(二)阿梨耶識中之種別。顯識論曰:「顯識者有九種:一身識、二塵識、三用識、四世識、五器識、六數識、七四種言說識、八自他異識、九善惡生死識。」是也。蓋顯識即本識,指阿梨耶。其中身識為轉作眼等五根相似之身之識,塵識為轉作色等六塵之識,名為應受識。用識為轉作眼識等六識之識,名為正受識。世識轉作過去等三世,又生死相續不絕名為世。器識為轉作外四大五塵等器,世間及十方三世等之識,亦名處識。數識為算計量度。四種言說識為見聞覺知之四種。自他異識為六趣身。善惡生死識為一切生死不離人天四趣善惡之意,即轉作此等事之識也。又出宗鏡錄四,人天眼目臆說下等。
九羅漢 (名數)羅漢
九辯 (名數)菩薩有九種之辯說。無差辯,無盡辯,相續辯,不斷辯,不怯弱辯,不驚怖辯,不共餘辯,無邊際辯,一切天人所愛重辯是也。
九顯一密 (術語)真言宗判十住心中前九住心為顯教,後一住心為密教,故曰九顯一密。
(術語)華嚴圓教說諸法之數量,總以十。以此現其圓滿無盡故也。探玄記三曰:「但此經所明皆應十種,以顯無盡故。設有七八十二等數,皆是增減云十。」演密鈔五曰:「十數表圓,以彰無盡。」
十一位 (名數)十地與妙覺位也。
十一法 (名數)比丘應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見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靜也。七知足,八修法,九知方使。十分別義。十一不著利。
牧牛十一法喻比丘 (名數)一知色,譬知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二知相,譬知行善行惡之相。三知摩刷。譬離惡念。四知護瘡。譬護持五根。五知起煙。譬多聞說法。六知良田茂草,譬八正道。七知所愛。譬愛法寶。八知擇道行。譬行十二部經。九知渡所。譬四意止。十知止足。譬不貪食。十一知時宜。譬恭奉長老比丘。
阿羅漢所不習十一法 (名數)一捨戒,二不淨,三殺生,四盜,五不食殘食。六妄語,七群黨,八惡言,九狐疑,十恐懼,十一受餘師及受胞胎。見增一阿含經四十六。
十一色 (名數)
十一宗 (名數)外道之十一宗也。外道
十一門 (名數)唐光明寺和尚釋觀經三輩九品立十一門之義。其九品各有十一義,相乘則為九十九義。加以總之一義,為總別一百義也。一總明告命,告命阿難及韋提希二人諦聽善思者是也。二辨定其位,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是也。此二門有總別之二,告命是總,後十門是別。三總舉有緣之類,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是也。四辨定三心為正因,發三種心等是也。此二門人法相對。五正簡機之堪與不堪,若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等是也。六正明受法之不同。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等是也。此二門亦人法相對。七正明修行之時節延促有異,迴向發願願生彼國是也。八明願迴所修之行,而生於彌陀佛國,具此功德已下是也。此二門時與處相對。而上來之八門,悉在此土。九明臨命終時聖眾來迎接之不同,去時之遲速。生彼國時已下是也。十明到彼華開遲速之不同。往彼國已已下是也。此二門第九該淨穢,第十遍淨土也。十一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見佛色身已下是也。此中第十障盡花開。第十一聞法而漸證菩提也。見觀經散善義,同記。
十一果 (名數)若比丘以慈心廣行布施,則可得十一種之果報。
十一持 (名數)如來有十一持。如來
十一想 (名數)比丘應以十一想思念如來。一戒意清淨,二威儀具足,三諸根不錯,四信意不亂,五常有勇健意。六苦樂不以為意,七意不忘失,八止觀現在前,九三昧意無休息。十智慧意無量,十一觀佛無厭息。見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十一根 (名數)數論師所立。數論
十一號 (名數)如來十號中佛與世尊離,數為十一號。十號
十一智 (名數)
十一觸 (名數)觸有十一事。
十一善 (名數)十一種善之心所也。百法
十一生類 (名數)金剛經曰:「一卵生、二胎生、三溼生、四化生、五有色生、六無色生、七有想生、八無想生、九非有想生、十非無想生。」此中前四生,四生。第五之有色生,為色界四禪天之眾生。第六之無色生,為無色界四空處之眾生。第七之有想生,則為三界九地中除第四禪無想天之眾生,其餘一切之眾生也。第八之無 想生,即無想天之眾生。第九之非有想生與第十之非無想生,則二分非想非非想處之一處也。加一以總通之一生,則為十一生。猶如華嚴之九世加想而為十世也。性靈集六曰:「十一生類入無餘而不度。」
十一切處 (名數)總合一切萬有為一對象而觀之,其方法有十種:如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是也。若住於水想,則萬有自身皆成流動之觀。又曰十禪支,十遍處定。見法界次第十。詳出八背捨項中。巴Kasin!a%yatana。
十一苦法 (名數)一阿練若,二乞食,三一處坐,四一時食,五正中食,六不擇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樹下,九露坐閑靜處,十著補衲衣,十一在塚間。若有人於十一年中,學此苦法,即於現身成阿那含,轉身即成阿羅漢。見增一阿含經四十六。
十一面經 (經名)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之略名。【又】十一面神咒心經之略名。【又】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之略名。
十一遍使 (名數)遍行因之惑,七二疑二無明也。見六因
十一想經 (經名)十一想思念如來經之略名。
十一遍行惑 (名數)與十一遍使同。
十一面觀音 (菩薩)六觀音之一。具十一個顏面之觀音也。依三部經軌,其影像有三種,一耶舍崛多譯之十一面經曰:「善男子善女人!須用白栴檀作觀世音像,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面,當前三面作菩薩面,左廂三面作瞋面,右廂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後有一面作大笑,頂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後著光,其十一面各戴華冠,其華冠中各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蓮華,其右手以串瓔珞施無畏手。」二玄奘譯之十一面經曰:「若欲造立此神咒者,應當先以堅好無際白栴檀香刻作觀自在菩薩像,長一磔手半,左手執紅蓮華軍持,右臂以掛數珠,及作施無畏手。其像作十一面,當前三面作慈悲相,左邊三面作瞋怒相,右邊三面作白牙上出相,當後生一面作暴惡大笑相,上一面作佛面,像諸頭冠中皆作佛身。」三不空譯之十一面經曰:「若欲成就者,以堅好無隙白檀香,彫觀自在菩薩身,長一尺三寸,作十頭四臂。右邊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無畏;左第一手持蓮華,第二手執軍持。其十一面,當前三面作寂靜相,左三面威怒相,右三面利牙上出相,後有一面笑怒容,最上一面作如來相,頭冠中各有化佛。」右三經中,崛多玄奘之二譯為二臂,不空所翻為四臂也。案左面之瞋相表金剛部,當前之菩薩面表寶部,右面似菩薩面而出利牙者,表蓮華部(其利牙表彌陀之六自在勇猛),後面暴惡大笑之相,表羯磨部,頭上之佛面,表佛部,其左中右之三面,表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數珠表金剛部(其圓者為菩薩之圓明也),軍持表寶部,蓮華表蓮華部,施無畏手表羯磨部。完具此四部者,即佛部也。胎藏界蘇悉地院八尊中之第八尊,以[8770]字為種子,以賢瓶為三昧耶形,金剛號為變異金剛也。見胎曼大鈔五。梵Eka%das/amukha。
十一面神咒經 (經名)十一面神咒心經之略名。
十一面神咒心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慧沼疏,遁論疏,各有一卷。
十一面觀自在法 (修法)此道場觀,當金剛合掌而觀想,妙高山之頂,有寶樓閣,其殿以無量之眾寶而成,處處懸列珠鬘瓔珞鈴鐸繒絲,微風搖激,出和雅之音,以種種之摩尼半滿月等校飾之。復有無量之諸供養具,遍滿樓中。於其殿內觀大曼荼羅,曼荼羅之中心,有蓮華臺,蓮上有月輪,輪內有[8770]字,字變為賢瓶,賢瓶變為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具足十一面。左手執紅蓮華與軍持,展右臂以掛數珠,及作施無畏之印。蓮華部之眷屬圍繞之。見百二十尊法觀音部。
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增一阿含經禮三寶品之別譯。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經名)一卷,宇文周耶舍崛多譯。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 (經名)三卷,唐不空譯。
十一面真言 (真言)念十一面觀音時之誦文,密教所用,有大小二咒。
十二入 (名數)與十二處同。三科
十二天 (天名)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著,豎之而屈。其高過肩即作蓮華之想。真言曰:南莫三滿多沒馱喃,沒羅賀摩寧,娑[口*縛]訶(第一句歸命諸佛,其義如例,又結句之娑[口*縛]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舉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種字,以下例亦然)。二、地天,印相為先合掌,人指已下,四指頭相脛,而前方大開,二拇指各著於人指之側。真言曰:──喃,畢哩體微曳(地),娑[口*縛]訶。三、月天,印相同於前之梵天印,但於仰掌中有月之潔白之相。真言曰:──喃,戰捺羅也(月也為聲),娑[口*縛]訶。四、日天,印相與前之地天印無異,但以二拇指駐於人指下節。真言曰:──喃,阿[何-可+爾]底也(日),娑[口*縛]訶。五、帝釋天,乘白象王,住五色雲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股當心,左手托左胯,左腳垂下。三天女各手持蓮華,或以盤盛雜花。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腰,左手五指,直豎相著,小指無名二指屈中節,以人指著於中指之背,拇指屈中節。真言曰:──喃,因捺羅耶(帝),娑[口*縛]訶。六、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燄。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軍持;左二手,一舉掌,一持念珠。有二天女,持天花。左右置苦行仙。垂右足,蹉左足。印相為左手作拳安於腰左,右手五指,直豎相著,屈拇指納著掌中,人指屈中節,與娑婆訶相招。真言曰:阿哦娜曳。七、焰摩天,乘水牛,右手執人頭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侍,二鬼使者持刀捧戟。赤黑色,垂右腳。印相為先合掌,二小指屈中節而背相著,二人指亦屈而背相著,以拇指各持人指中節。真言曰:──喃。焰摩耶(平等又靜息),娑[口*縛]訶。八、羅剎天,乘白獅子,身著甲冑,右手持刀令豎,左手大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其左右,二羅剎鬼持三股戟。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腰右,左手五指,豎而相著,小無名二指屈中節,以拇指端押小無名指之甲。真言曰:──喃,乃哩底曳(彼趣方言),娑[口*縛]訶。九、水天,住於水中,乘龜淺綠色。右手執刀,左手持龍索,冠上有五龍,四天女持妙花。印相:右手如前,左手握拳,拇指不入掌中,人指直豎,中節少屈。真言曰:──喃,[口*縛]嚕拏耶(水),娑[口*縛]訶。十、風天,雲中乘獐,著甲冑,左手托胯,右手執獨股頭劍,劍上有緋幡。二天女侍之,並有藥叉眾。印相:右手如前,左手五指,真豎相著,小無名二指屈中節。真言曰:──喃,[口*縛]耶吠(風),娑[口*縛]訶。十一、毘沙門天,坐二鬼上身著甲冑,左手掌捧塔,右手執寶棒。身金色,二天女持寶花等。印相:先合掌十指內相叉,二小指頭豎而相柱,二人指豎少屈,左拇指入右掌中,押左中指之甲,右拇指越左拇指,入左掌中,押右中指之甲,二風與娑[口*縛]訶相招。真言曰:──喃,吠室[口*縛]囉拏耶,婆[口*縛]訶。十二、大自在天,伊舍那天,舊云摩醯首羅天,又云大自在天。乘黃豐牛,左手執劫波杯,右手執三戟劍,淺青肉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髏為瓔珞,頭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腰右,左手五指,直豎相著,小無名二指屈中節,中人拇三指各少相去。真言曰:──喃,伊舍曩曳(自在),娑[口*縛]訶。曼荼羅之配位如圖。見十二天供儀軌。 T0006.JPG
十二支 (術語)十二因緣也。
十二地 (名數)十地與等覺妙覺也。大日經疏十曰:「亦如菩薩十二地,即十地等妙之覺,猶如十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
十二宮 (術語)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分為四方。大疏以為月天之眷屬。與今日之天文學,方位有異,而大體則同。在東方者為夫婦宮(又曰雙女宮);羊宮(又曰白羊宮);牛宮(又曰金牛宮);在西方者為秤宮(又曰天秤宮秤量宮);蝎宮(又曰天蝎宮蝎蟲宮);弓宮(又曰人馬宮);在南方者為瓶宮(又曰寶瓶宮);二魚宮(又曰雙魚宮賢瓶宮);密牛宮(又曰摩蝎宮);在北方者為螃蟹宮(又曰巨蟹宮);獅子宮,雙女宮(又曰室女宮小女宮);星宿
十二佛 (名數)於東方配三佛於西南北四維上下各配一佛,一、東方虛空功德清淨微塵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華波頭摩琉璃光寶體香最上香供養訖種種莊嚴頂髻無量無邊日月光明願力莊嚴變化莊嚴法界出生無障礙王如來。二、東方毫相日月光明燄寶蓮華堅如金剛身毘盧遮那無障礙眼圓滿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剎相王如來。三、東方一切莊嚴無垢光如來。四、南方辯才瓔珞思念如來。五、西方無垢月相王名稱如來。六、北方華莊嚴作光明如來。七、東南方作燈明如來。八、西南方寶上相名稱如來。九、西北方無畏觀如來。十、東北方無畏無怯毛孔不豎名稱如來。十一、下方獅子奮迅根如來。十二、上方金光威王相似如來。見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十二神 (名數)藥師。【又】十二時之十二神也。十二獸
十二禮 (書名)龍樹菩薩造,讚禮阿彌陀文一卷,禪那崛多譯,此中敘禮拜之偈十二章,謂之十二禮,收入真宗教典上卷。
十二燈 (修法)陀羅尼集經六千轉陀羅尼軌救病人法之供養物,「果食十盤燃十二燈」也。蓋取供藥師十二神將之意。
十二倒 (名數)四倒
十二願 (術語)藥師
十二禽 (名數)十二獸
十二輪 (名數)十二因緣之異名。
十二類 (名數)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有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故十二變為一旋復。乘此輪轉。故有卵生,濕生,胎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謂之十二類。見楞嚴經。
十二獸 (名數)此中與我國相傳之十二支相違者,唯虎與獅子而已。然止觀等引大集經將師子改虎(十二支配十二獸,見漢王充之論衡,似基於列子三十六獸說故我國十二支說非依佛教也),此一一方各有二羅剎女及五百眷屬隨其方面各自供養其方之三神,而其窟皆是古昔菩薩之住處也。又一一各修各慈。晝夜常巡閻浮提內,人皆敬願。已曾於過去佛處發願,一獸一日一夜遍歷閻浮提,餘十一獸,安住修慈。由七月一日,鼠為其首,二牛,三寅乃至十三,旋再從鼠起,是故此土多禽獸,能行教化。然此有權實二種,其權者在寶山中,常修眾生緣之惡,其實者能惱亂行人,故於邪想之坐禪,或現少男少女乃至種種禽獸之形,或使人娛樂,或使人恐怖,是禪定魔三種中之時媚鬼也。此時行者持其時識其獸,呼其名而呵之,必逃去云。 T0007.JPG
三十六獸 (名數)一時各有三獸。總為三十六獸。止觀八曰:「一時為三十二時,即有三十六獸。寅有三:初是猩,次是豹,次是虎;卯有三:狐,兔,貉;辰有三:龍,蛟,魚;此九屬東方木也。已有三:蟬,鯉,蛇;午有三:鹿,馬,獐;未有三:羊,雁,鷹;此九屬南方火也。申有三:狖,猿,猴;酉有三:烏,雞,雉;戌有三:狗,狼,豺;此九屬西方金也。亥有三:豕,貐,豬;子有三:貓,鼠,伏翼;丑有三:牛,蟹,鱉;此九屬北方水也。」止觀八之二開三十六獸為百八獸。但三十六獸出列子及琅琊代醉篇。
百八獸 (名數)於三十六獸各開三獸為百八,止觀列記其名。
十二藏 (雜語)誦千手觀音陀羅尼人之功德藏也。千手觀音
十二大願 (術語)藥師如來之十二願也。藥師
十二上願 (術語)藥師如來之十二願也。藥師
十二天供 (修法)此於修大法時多加修之者。見密門雜鈔。
十二火天 (修法)十二種火法
十二火尊 (修法)十二種火法
十二分經 (經名)同十二部經。
十二分教 (經名)同十二部經。
十二行相 (名數)四諦各有示動證三行相,合成十二行相。三轉法輪
十二合掌 (儀式)大日經疏十三說十二合掌。合掌
十二因緣 (術語)Dva%das/a%iga Pratityasamutpa%da,新作十二緣起,舊作十二因緣,又單名因緣觀,支佛觀。是為辟支佛之觀門。說眾生涉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緣起也。一、無明Avidya%,過去世無始之煩惱也。二、行Sam%ska%ra,依過去世煩惱而作之善惡行業也。三、識Vijn^a%na,依過去世之業而受現世受胎之一念也。四、名色Na%maru%pa,在胎中心身漸發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體示之,但以名詮之,故謂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五、六處Sad!a%yatana,六處即六根,為六根具足將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五意。六、觸Spars/a,二三歲間對於事物未識別苦樂,但欲觸物之位也。七、受Vedana%,六七歲以後漸對事物識別苦樂而感受之之位也。八、愛Tr!s!n!a%,十四五歲以後,生種種強盛愛欲之位也。九、取Upa%da%na,成人已後愛欲愈盛馳驅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十、有Bhava,依愛取之煩惱,作種種之業,定當來之果之位也。有者業也,業能有當來之果,故名為有,十一、生Ja%ti,即依現在之業於未來受生之位也。十二、老死Jara%maran!a,於來世老死之位也。其中無明與行二者,即惑業之二,屬過去世之因,識名色六處觸受五者屬緣於過去惑業之因而受之現在果,是過現一重之因果也。又愛取二者為現在之惑,有則為現在之業也,緣於此惑業現在之因而感未來之生與老死之果,是現未一重之因果也。此為三世兩重之因果。依此兩重之因果,而知輪迴之無極。蓋既見現在之惑(愛取)、業(有),由現在之苦果(識乃至受)而生,則知過去之惑(無明)、業行亦從過去之苦果而生,既見現在之苦果(識乃至受)生現在之業(有),則亦知未來之苦果(生老死),生未來之業。上溯之,則過去之惑業,更從過去之苦果而來,下趁之則未來之苦果更生未來之惑業,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此為無始無終之生死輪迴。辟支佛觀之,一以厭生死,一以知無常實之我體,遂斷惑業而證涅槃也。其中分別因與緣,則行與有之二支是因,無明與愛取之三支是緣。餘七支總是果,但果為還起惑業因緣之緣。故攝之於緣中,不別存果名,是曰因緣觀。
四種十二因緣 (名數)一、剎那。是於剎那立十二支也。謂剎那之頃由貪行殺,有具十二支者,蓋貪是無明,思欲行殺,思是行,了別所殺之人,及其諸境之事,是識,與其識俱之色想行三蘊,是名色,名色是總,六處是別,別必在於總住,其所住之法即是六處,意處雖屬於過去而原為六處之攝,故說名六處。六處是根,合其餘識境而生之心所,是觸,領觸之心所是受,貪即是愛(即行殺之貪心),與貪相應之諸煩惱是取,依此所起之身語二業,是有,如是諸法之起,是生,其法熟變,是老,其法終滅壞是死。然則於剎那完具十二支也。二、連續,是十二支因果無間連續而起也。三、分位,是如前所釋,各於其起位而分別之也。故此緣起支,十二支各具五蘊。四、遠續,是依順後受及不定受業,而前分位之五蘊,隔越多生,從無始遠續之因果也。見俱舍論九。
生滅二觀 (術語)一、生觀,觀緣無無明生行,緣行生識,乃至緣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也。是為流轉門。二、滅觀。觀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次第滅壞之相也。是為還滅門。見四教儀。
順逆二觀 (術語)一、順生死觀。觀有漏業為因,愛取等為緣,感識等乃至老死等生死果之相也。二、逆生死觀。觀無漏之正慧為因正行為緣,證涅槃果之相也。是亦為流轉還滅之二觀。見止觀五之三。
十二因緣與四諦 (雜語)若但依生觀順觀二者,則十二因緣為苦集之二諦,即無明行愛取有之五支為集諦,餘七支為苦諦也。若依生滅二觀順逆二觀,則其生順二觀,為苦集之二諦,滅逆二觀為道滅之二諦也。
十二因緣異名 (雜語)一名十二重城。五句章句經曰:「一切眾生常在長獄,有十二重城圍之,以三重棘籬籬之。」三重棘籬即三界,又名三世,十二重城即十二因緣也。一名十二率連。增一阿含經四十曰:「佛自看比丘病,因責諸比丘言:汝為何事而出家耶?為畏王等故欲捨十二率連。」三世繫續,故名率連。一名十二輪。輔行三之三曰:「十二輪者,大瓔珞文,展轉不窮,猶如車輪。」按文在本業,非大瓔珞,今檢大瓔珞未見此文。一名十二棘園。妙玄二本曰:「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棘園。」是依五句章句經棘籬之語也。
十二因緣真言 (真言)最勝王經長者流水品說之,又密咒圓因往生集亦說之。但與前不同。
十二有支 (術語)十二因緣
十二光佛 (雜名)阿彌陀之十二光佛也。無量壽經上曰:「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中略)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燄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曰:「是內坐十二曼陀羅大圓鏡智寶像。其名曰:一切三達無量光佛,遍覺三明無邊光佛,智道三明無礙光佛,六真理智三明無對光佛,色善三明光燄王佛,一覺三明清淨光佛,普門三明歡喜光佛,入慧三明智慧光佛,光色三明不斷光佛,明達三明難思光佛,五德三明無稱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
十二門禪 (術語)四禪,四無量,四空定也。
十二神明王 (名數)藥師之十二神也。十二神將
十二神將 (名數)與十二神明王同。十二大將應於本尊之十二大願,保護晝夜之十二時也。又其大將一一具孟仲季之三輔,故成三十六禽,又於七覺各具千如故其藥叉之眷屬成七千(經中說藥叉眷屬七千),十二神將各具七千之藥叉,則為八萬四千,是成八萬四千之護法神,轉一切眾生八萬四千之煩惱,成八萬四千之菩提,此藥師醫王之大善巧方便也。十二天梵音如次:1.Kumbhu%a2.Vajra3.Mihira4.An!d!ira’5.Anila6.s/an!d!ila’7.Indra8.Pajra’9.Mahoraga10.Kinnara11.Catura12.Vikara%la’。 T00071.JPG
十二禮拜 (儀式)依十二禮文之十二偈而作十二番禮拜也。
十二禮拜文 (書名)十二禮拜之偈文也。
十二供養 (術語)合內外四供與四攝菩薩而稱為十二供養。此名目出守護經九。又以四攝為供養尊,其說見本說略出經及出生義。
十二妄想 (名數)妄想
十二重城 (雜語)十二因緣之異名。
十二門論 (書名)三論之一。一卷,龍樹造,秦羅什譯。說以觀因緣門乃至觀生門之十二門而入於空義者。有吉藏疏二卷,及略疏一卷,元康疏二卷,法藏疏一卷。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 (書名)二卷。唐法義述。
十二真如 (名數)又名十二空十二無為。真如
十二部經 (術語)一切經分為十二種類之名。據智度論三十三之說,一、修多羅Su%tra,此云契經。經典中直說法義之長行文也。契經者,猶言契於理契於機之經典。二、祇夜Geya,譯作應頌,又作重頌。應於前長行之文重宣其義者,即頌也。凡定字句之文體,謂為頌。三、伽陀Ga%tha%,譯作諷頌又作孤起頌。不依長行,直作偈頌之句者。如法句經是也。四、尼陀那Nida%na,此譯因緣。經中說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因緣之處。如諸經之序品,即因緣經也。五、伊帝目多Itivrtaka,此譯本事。佛說第子過去世因緣之經文。如法華經中藥王菩薩本事品是也。六、闍多伽Ja%taka,此譯本生。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之經文也。七、阿浮達摩Adbhuta-dharma,新云阿毘達磨。此譯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之經文也。八、阿波陀那Avada%na,此譯譬喻。經中說譬喻之處也。九、優婆提舍Upades/a,此譯論義。以法理論義問答之經文也。十、優陀那Uda%na,此譯自說。無問者,佛自說之經文。如阿彌陀經是也。十一、毗佛略Vaipulya,此譯方廣。說方正廣大之真理之經文也。十二、和伽羅Vya%karan!a,譯授記。於菩薩授成佛之記之經文也。此十二部中修多羅與祇夜及伽陀三者,為經文上之體裁。餘九部從其經文所載之別事而立名。
十二夢王 (名數)
十二勝劣 (名數)懷感禪師就兜率與西方淨土,立十二勝劣。
十二遊經 (經名)一卷,東晉迦留陀伽譯。佛三十五歲成道,其後十二年始還父國,記其十二年間之遊化,名為十二遊經。
十二頭陀 (名數)頭陀
十二棘園 (雜語)十二因緣附錄
十二無為 (名數)又名十二真如,十二空。真如
十二類生 (名數)生死
十二緣門 (術語)十二因緣
十二摩多 (術語)又名十二轉聲。摩多譯作點或韻。一[8740](阿),二[8741](阿長),三[8742](伊),四[8743](伊長),五[8744](烏),六[8745](烏長),七[8746](藹),八[8747](愛),九[8748](奧),十[8749](奧長),十一[874A](闇),十二[874B](啞)也。此十二摩多攝於三門之發音,則如圖。一切之音聲,盡攝於此三門,其中前二字為根本字,是男聲,智慧字也。又伊等八字為增加字(謂增加於阿迦等根本字之點畫也),是女聲,三昧字也。此十二摩多,若依世法,則為十二支,十二月,十二宮,人身之十二纏絡等。若依出世法,則為菩薩佛果之十二地,流轉之十二因緣。若依真言門,則胎藏之十二真言,金剛界之十二供養,並十二火天等,皆其標幟也。見悉曇三密鈔二。又以此十二摩多配於因行證入之四轉則前之二阿為因,伊等八字為行,暗為證,惡為入也。見吽字義顯宗記。更依大日經等,則加哩[874C][口*狸][874D]里[874E]狸[874F]之四摩多,總為十六摩多。 T0008.JPG
摩多通別 (術語)十二摩多中前十字為別摩多,後[8740][874B]二字為通摩多。別摩多者,以局於體文而負之故也。通摩多者以於負體文之別摩多上,復加此二點故也。如[87A4][87A7]等。或於十摩多直加此二點,故名為通,如[87AD][87C5]等。或云十二摩多總為通摩多,其他[874C]哩[874D][口*狸][874E]里[874F]狸四字為別摩多。
摩多自他 (雜語)以上十二或十六為自摩多,其他[8754]仰[8759]若等五字,變為仰月點,或為半月點(即大空點也),為他摩多。此時五字之體文為點也。故體文有摩多,摩多有體文,如[87AD]字者,摩多成為體文而受通摩多。如[87C6]字者,摩多受體文也。見梵漢對映集上。
十二願王 (雜語)藥師如來建十二願,故稱為十二願王。
十二緣起 (術語)與十二因緣同。
十二隨眠 (名數)隨眠
十二大天眾 (天名)十二天也。仁王經上曰:「此三界中十二大天眾皆來集會,坐九級蓮華臺。」十二天
十二天儀軌 (書名)十二天供儀軌之略名。
十二不律儀 (名數)與十二惡律儀同。十二惡律儀,及惡律儀條。
十二三昧聲 (雜語)十二摩多是女身,表三昧也。悉曇
十二因緣經 (經名)聞城十二因緣經之略名。又為貝多樹下十二因緣經之異名。
十二因緣論 (書名)一卷,淨意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譯。
十二行法輪 (名數)即三轉法輪也。
十二品生死 (名數)生死
十二佛名經 (經名)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之略名。
十二法人 (名數)即頭陀十二行也。又名杜多,此翻抖擻,亦翻修治,亦翻淘汰。十二法者:一住阿蘭若處,二常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果漿蜜漿,七著糞掃衣,八但三衣,九塚間住,十樹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臥。
十二頭陀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譯。佛對大迦葉說十二種之頭陀行。
十二惡律儀 (名數)謂法所不應作,名曰惡律儀。有十二種:一、屠羊。屠者,殺也。謂人或以自食而常宰殺。或因取利販賣而常宰殺。二、養雞。謂因嗜其肉味,以充口體。常自畜養,意圖烹殺。三、養豬。謂或因自欲充於口腹,或因販賣求利以資其生,而畜養之。四、捕鳥。謂以殺心故網捕禽鳥,或食或賣,傷害生命。五、捕魚。謂以殺心故,而用網罟取捕諸魚,或食或賣,傷害物命。六、獵師。謂以殺心獵捕一切禽獸,或食或賣,傷害物命。七、作賊。謂見一切物,常懷劫盜之心。不思物各有主,妄行攘竊,賊害於人。八、魁膾。乃為官操刃行刑之人。謂人本同類,彼雖犯法,理固當死。然習為操刃之業,以害其生,實為惡行。九、守獄。謂為獄吏守其牢獄。以杻械枷鎖,非理陵虐罪囚,無慈善心。十、咒龍。謂習諸邪法咒術,咒於龍蛇,以為戲樂。十一、屠犬。謂殺犬以資利養。十二、伺獵。謂作獵主,伺捕禽獸,以利其生,而自積罪業。
十二面觀音 (菩薩)經軌無十二面觀音,是誌大士等之化現也。佛祖通載九曰:「梁武令僧繇寫誌公像,公以指[(牙*文)/刀]面門分披出十二面觀音妙相。」山谷外集十四曰:「十二面觀音無正面,注僧伽至臨淮,嘗臥賀跋氏家,現十二面觀音形。其家欣慶,遂捨宅歸焉,即今寺也。見宋高僧傳。」臨濟錄曰:「問十二面觀音阿那面正。」
十二種火法 (修法)大日如來以梵志說四十四種邪道之火法,分說十二種真道之護磨法十二神。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羅。端嚴淨嚴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三昧,當知智圓滿。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黃,即是表金剛座。端嚴者,是內莊嚴,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威者,是外事,謂十力等之用也,此智火其性如是,內外之功德,莊嚴圓滿,能與十力共,故增威也。識此火故,燒無始以來無明之積薪無復遺餘,如劫燒時之火灰燼皆盡,蕩然無垢,一切如來之功德,皆成就也。然此火神即名為智,其相端嚴成金剛色,以圓光焰鬘自圍繞,坐此光中住於寂然正受三昧,由住此三昧故,智光滿足。此智光,即是毘盧遮那之別名也。即以此尊表此智,若於初觀觀此火神則能成一切之事,此中方壇,梵言摩訶因陀羅,是帝釋尊之別名也。又即金剛輪之別名也,智是內證,其外發之表,作金剛杵形。與此方座之形相似,然但觀四角壇中有本尊即是也(此杵頭有四角形)。上言增威者,若就形像所表而論,即是體貌圓滿豐備之言,然據理言之,則即心法門也。然火有二法,若能修瑜伽者,唯觀此尊形像之相而誦其真言(即誦其名是也);即名內心火法,若以順於世間之故作壇,則當作方壇,而周匝有光焰,自身亦著黃衣,想火爐中有此本尊,然後所作之事成,不然則不成。此法與息災相應,是堅固之法,是配於初菩提心之阿字門,由此因緣而智具足也。二、第二火名行滿普光秋月華吉祥圓輪中珠鬘鮮白衣。第二火名行滿者,即按名而表義,其梵音即亦真言也。初發菩提心次修行,其行滿者,即名為佛也。此即以大悲為根,菩提心為種子。其形如秋夜之月,光輝照朗,周匝四面,身服白衣,具種種之德(謂身端嚴肥滿可喜也),其右手持數珠,左持軍持。此像在月輪中。即是心性清淨圓明之義,以此妙行之火,燒垢心戲論之薪也。若作觀時,亦即觀此圓明,作為本尊之形,上文所謂皆體如來內證之德,意彰於外故者,以法門表示之故也。若外作者,作圓爐,以白檀末塗之,以白華等為供養,自亦衣白衣,是為息災之法。災有無量,如諸外世間小火蟲霜蝗等種種之寂耗,及內身一切病惱之類,其形萬端,自身他身,皆能淨除之也。又無始以來有疑心,謂於深法生猶豫,信不決定,此即為障,此火能消除之,亦是息災之義也。此息災護磨,亦有二種:但為瑜伽相應之念誦或外護磨而作火法也。然若能辨供,則兼事作;若不辨則但心作即得,有物可作而不作之,但以心作,不如法也。三、第三摩嚕多黑色風燥形。第三火尊,名風為燥,由風而生,因作風子之形而燥黑也。此內色黑而外加燥形,如塗灰外道也。此尊處風輪中即為半月形,亦作端坐三昧之形,謂行人初發菩提心,雖欲進行,而無始以來妄惑煩惱之根本未除,數來牽破觀心,而加闇弊,因作此法也。風者不住之義,又如世間之風,能壞重雲,此不住之風亦如是,能散壞諸障也。此尊坐於風壇中,手執帛,去頭三五寸,兩頭執之,如天衣之形,其色青,是表風之義,此是阿毘闍嚕迦法,亦有內外二法。四、第四盧醯多色如朝日暉。第四火尊,赤如日暉,住於三角中,右手執刀端坐,刀者表利慧斷結也,如日初出時,夜除晝現,暗盡明現,故取此色,火神如此形色,光焰亦爾,身相端滿住於前之三昧而作微怒之形。五、第五沒[口*栗]拏。多髭淺黃色,修頸大威光,遍一切哀愍。沒[口*栗]拏者,和合之義,此尊作黃色,謂黃色兼有火色也,和合者是兼二法也。其像左邊作怒狀,右邊作熙怡微笑之形,各生半身,此微笑不嗔不大喜,是寂住之表也。身上有毛,謂髭鬢髮之類稍多,然不可過多,若多置,則使不端嚴也。其頂長,有大威光,其身色一邊赤,一邊黃,怒邊當赤,其坐亦右方為半金剛座,左方為三角半火座,左持刀,右持跋折囉。有內外二法例如前。此和合能遍於一切之招召息災而俱成之,內用即智光煩惱即滅無生,若外作時,香華身服要亦二種:念誦時亦作此形,如本尊也。仍一目怒一目寂然,除災滿願一時得成,以此等遍之理,故得有如是之用,不同於偏方之教也。六、第六名忿怒。眇目霏煙色,聳髮而震吼大力現四牙,其身煙色者,非甚黑非甚白也。其閉一目者,如不動尊也。其髮上散,作蓬頭狀,作大吼形,謂大開其口,如呼吼之形也。口有四牙而俱出,上下各二,此亦攝二事,一火一風也。七、第七闍吒羅。迅疾備眾彩,第七名溫腹,如以上世間之火,謂是身內之火能消化食物而資身也。此正法中之義則不然,腹內之火,即是內證之智,迅疾者,其形更加忿怒,又比前甚。八、迄灑耶猶如電光聚。第八名費耗,是除遣之義,謂使一切業垢等事,悉除遣而無餘也。此尊能除一切身中之障,即毘那也迦之類,皆使消耗,其色如聚集眾多電光而不可瞻睹之狀,此是金剛輪之同類也。九、第九名意生。大勢巧色身。意生者,隨由意而生之法意而成也。種種之形皆作,所念皆能成就,巧者謂毘首羯磨也。即是隨類而現身,普門成就之義,隨於自在之慧作而皆成就,有大力也。十、第十羯羅微。赤黑唵字印,第十名受食火,又名劫微。謂火施時受飲食之義,受食者即施火食時受食之也。其尊持唵字印,而作相,即是梵志之儀法,淨行者凡有所言語則皆傾右手作印形,舉而案之以唵字之聲而作相也。十一、第十一火神(梵本缺名),第十一本文缺少,但依諸火天總相之形也(疏六之釋)。十二、謨賀那。第十二名悉成,謂悉成一切,即是所作已辦之處,為寂滅道場而伏魔之義也。有一類眾生作惡而不可止遏,假令加以勸導,則更增其惡,若縱之,則復趣於惡道,故以方便伏其身,使閉目都無所知,以此因緣善惡俱不能造,次即漸漸引導之,使入於正法。如金剛頂經金剛手降伏大自在天之義,此皆住於方便道所作也。出於大日經疏二十。
十二火天真言 (真言)南麼三曼多勃馱喃。阿哦娜曳。莎訶。初句歸命諸佛如常,第二句阿哦娜曳者是火之義,以此中最初之阿字為種子。以一切諸法本不生之故,即與金剛智體相同,哦是行之義,以諸法本不生之故,雖具萬行,亦無所行,是故名為無師自覺,若是為無師自覺,即是與大空之遍一切處相同。故娜字之一切諸法施不可得又為同體,以諸法無師無行之故,自遍於一切處,故於三界不動出而至於薩婆若,是故無乘及乘者,爾乃為大乘,故於也字加三昧聲也。其意明此乘之定慧均等,諸佛菩薩行道時皆以如是慧火焚燒一切心垢,正法之光明燃然也。見大日經疏八。
十二品生死經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說自聖至凡之生死有十二品之不同,以勸誡人。
十二方淨土佛世界 (名數)十二佛
十二天供儀軌 (經名)一卷,失譯。
十二處 (名數)三科
十二佛名神咒 (真言)十二佛名經所說之神咒也。
十二藥叉大將 (名數)藥師之十二神將也。藥師
十二大願醫王善逝 (雜名)藥師如來也,藥師又云醫王,善逝者,諸佛十號之一,如言如來。
十二因緣生祥瑞經 (經名)二卷,趙宋施護譯。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佛對彌勒說東方佛餘九方九佛之名號功德及神咒。
十七句 (雜名)理趣經所說之十七清淨句也。
十七尊 (名數)理趣經所說普賢之根本真言十七字句,即十七尊之種子也。
十七地 (名數)瑜伽論一部所明之法門,有十七種,是為瑜伽論所觀之境,故云十七地。一、五識身相應地,二、意地,三、有尋有伺地,四、無尋有伺地,五、無尋無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呬三摩多地,八、有心地,九、無心地,十、聞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三、聲聞地,十四、獨覺地,十五、菩薩地,十六、有餘依地,十七、無餘依地也。
十七地論 (書名)瑜伽師地論之別名也。
十七清淨 (名數)與「十七種莊嚴」條同。
十七種莊嚴 (名數)極樂之莊嚴總有二十九種,其中依報之莊嚴有十七種。正報之莊嚴有十二種。莊嚴
十七群比丘 (名數)止持會集音義云:時羅閱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共為親友,最大者年十七,最小者年十二。最富者八十百千,最貧者八十千。有一童子名優婆離,此翻上首,最為大者,時諸童子要共出家,即往僧伽藍中求為見度。諸比丘即度令出家。與授具足。多習嬉戲,少學禪誦。唯優婆離童子(此非持律優婆離尊者),先斷煩惱,證阿羅漢果。
十八天 (名數)色界之十八天也。初禪天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是也。二禪天三: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是也。三禪天三: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是也。四禪九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是也。
十八日 (雜語)觀音之緣日也。緣日
十八支 (名數)四禪定之十八種功德法也。四禪定
十八宗 (名數)日本之佛教,有十八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俱舍宗,成實宗,天台宗,真言宗,融通念佛宗,淨土宗,真宗,日蓮宗,時宗與臨濟宗,曹洞宗,黃檗宗,加普化宗及修驗宗為十八宗。
十八物 (名數)六物
十八問 (名數)汾陽太子院之善照禪師舉凡參禪學道者之為問狀態,有十八種。蓋師家常於教化學人前,先辨其學人之問道狀態,有無斯種類,以能適其時機之答教化之。不然則彼此互不得其效果也。一、請益問,請教化之益而問也。二、呈解問,學人自呈見解而問也。三、察辨問,巧為辨難試察師家之問也。四、投機問,學人之機宜與師家之機鋒互相投合之問也,五、偏僻問,學人以偏僻見解為問也。六、心行問,學人既知自分之心卻問行於師家也。七、探拔問,或曰驗主問,學人探拔其師家見解之問也。八、置問問,置古人之語而問也。九、故問問,故舉經論等而問也。十、不會問,學人未會得而問也。十一、擎擔問,劈頭擎某物來問,十二、借事問,借某事而問也。十三、實問問,以其實理而問也。十四、假問問,借虛假事而問也。十五、默問問,不敢表於言語於默默中為問也。十六、明問問,學人心中既巳明知,直捷而問也。十七、審問問,審詳而問也。十八、徵問問。徵詰而問也。詳見人天眼目。
十八空 (名數)
十八部 (名數)印度小乘之十八部也。小乘
十八界 (名數)三科。謂六根六境六識也。龍舒心經謂眼識色處為眼識界,耳聞聲處為耳識界,並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謂之六識界。總為十八界。
十八章 (名數)悉曇之十八章也。悉曇章
十八會 (術語)金剛頂大本十萬頌之說會,有十八會。出於十八會指歸。 T00081a.JPG T00081b.JPG
十八賢 (名數)十八賢聖之略稱。
十八道 (術語)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兩部者也。十八道念誦次第密記曰:「先洗手,著淨衣,懸袈裟,作淨三業三部神守護身法,觀[87A4]字於心上,成為金薩,而趣行於道場。五秘密軌云:一切修金剛乘,人皆名金剛薩埵,故三密修行之人無論行何法必住於此尊三摩地。次行普禮於壇前摺念珠誦普禮真言:唵(歸命三身),薩婆(一切),怛他俄多(如來),波馱(足),縛馱曩(禮),迦路彌(我作)。次塗香,以香塗五指,即成五分法身於磨覺也。次三密觀,作蓮華合掌,先於掌中想有月輪。次觀月輪上有八葉蓮華,華上有[87A4]字,成五股金剛杵,斷除身業中煩惱不淨速顯得佛部諸尊,誦[87A4]字三遍。次以印當口,觀舌上有月輪,月輪上有八葉蓮華,蓮華上有[87A4]字,變為五股金剛杵,斷除口業中煩惱不淨速顯得蓮華部諸尊。誦[87A4]字四遍。次以印當心,觀心上有月輪,月輪上有八葉蓮華,蓮華上有[87A4]字,成五股金剛杵,斷除意業中煩惱不淨,速顯得金剛部諸尊。誦[87A4]字三遍。亦合觀掌中舌上心上各有字,變成八葉蓮華,蓮華上各有[8740]字,變成圓淨月輪,月輪上各有[87A4]字,變成五股金剛杵,從杵各照身口意業中,由此加持力而三業罪障速疾消滅,顯得三部諸尊,此即滅身三口四意三之十惡而顯得三部諸尊之實義也。已下正為十八道。」十八道者,金剛界九會與胎藏界九尊合為十八也,故謂為兩部不二之行法。若合攝之,則為一大曼荼羅,若開列之,則為十八各大曼荼羅,故曰十八道。道者曼荼羅之義,又初入學法灌頂之道場,散華而得緣佛,故以此緣佛為本尊,因結誦十八契印及真言,故復名為十八道。使初入之行者。結十八契印者,以開顯兩部十八曼荼羅故也。於每日之三昧修行此一尊之三摩地,分明證顯本不生之理,故名為道。其法如下:一、淨三業,先隨行人力而嚴供具,對於其緣佛本尊之本方禮拜本尊。次禮餘方之佛以五輪著地,如教敬禮,雙膝長跪,虛心合掌住於誠心,悉陳說三業一切罪曰:「我從過去世,流轉於生死,今對大聖尊,盡心而懺悔,如先佛所懺,我如今亦是,願垂加持力,眾生悉清淨,以此大願故,自他獲無垢。」真言曰:唵(歸命三身),薩[口*縛]婆[口*縛](自性),輸馱(自即自清淨),薩婆(一切),達磨(法),薩[口*縛]婆[口*縛](自性),輸度(他即他清淨),唅(我),此十六字攝三十七尊(見淨三業真言)。次對本尊結跏趺坐或半跏趺坐,起大悲心,我修此法為一切眾生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二、佛部三昧耶陀羅尼印,二手虛心合掌開二頭指少屈而各著於二中指上節,又屈二大指著於二頭指下節,此印為率睹婆印。開大指者,是開塔印,即法界塔也。又為佛頂之形,安印於頂,頂配於佛部,淨身業之義也。中指為正體智,頭指為方便智,其印成而置於當心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一分明如對目前,而至心誦真言七遍,於頂上散之。真言曰:唵(歸命),怛他[言*我]都(如來),納婆[口*縛](發生),娑[口*縛]訶(圓滿也究竟也)。由結此印及誦真言之故,即警覺一切如來悉,當護念加持行者,以光明照觸,所有罪障,皆得消滅,壽命長遠,福慧增長,佛部聖眾,擁護歡喜,生生世世離諸惡趣,蓮華化生,速證無上菩提。三、蓮華部三昧耶印,二手虛心合掌,散開二頭指,二中指二無名指少屈,如蓮華之形,是為八葉印。印置心上想觀自在菩薩相好具足,誦真言七遍,於頂右散印。此印為心蓮開敷之形,開即修生顯得之義,開自心八分之心蓮,上有一大摩尼寶,此蓮華部之寶珠也。以前淨三業表眾生本有清淨之心蓮,故為合蓮之印。今印為三部果德之隨一,故作開蓮之印也。印置於頂右者,成蓮華部之灌頂也。真言曰唵(歸命),跛[女*羽]謨(蓮華),納婆[口*縛]也(發生),娑[口*縛]訶(究竟)。結誦此印言,故警覺觀自在菩薩等持蓮華部聖眾,悉皆歡喜,加持護念。一切菩薩光明照觸,所有業障,皆得除滅。一切菩薩,常為善友。四、金剛部三昧耶印,以左手翻掌向外,以右手掌背安左手背,以左右大指小指互相鉤,中間六指,散開,如金剛杵形,是為三股印。安置心上想金剛手菩薩,誦真言七遍,於頂左散之。真言曰:唵(歸命),[口*縛]日囉(金剛),納婆[口*縛]也娑[口*縛]訶(究竟)。由結此印及誦真言之故,即警覺一切金剛部聖眾加持護念,所有罪障,皆悉消滅,一切病苦,不著於身,當得金剛堅固之體。五、被甲護身三昧耶印,以二手內相叉,右押左,豎二手中指,屈二頭指如鉤,於中指背勿使相著,並二大指押無名指。以此印印於身之五處,初額,次右肩,次左肩,次心,次喉,於頂上散之。各誦真言一遍。此印為內三股之印,真言曰:唵(歸命),[口*縛]日囉(金剛),銀[何-可+爾](火即智也),缽囉拾跛多也(極威曜),娑[口*縛]訶(究竟)。以結誦此印言之故即成被金剛甲冑,所有毘那耶迦及諸天魔作障礙者,退散馳走,悉是見行者,身被光明,威德自在,若居山林,若居險難,皆悉無畏。六、地界印,以云地結金剛撅。右無名指入左無名指與小指內,右中指入左中指頭指內,左亦如此。餘指並頭相著,即想印變成火燄金剛杵形,以大指著地掣之,一掣一誦,三遍乃止。隨意大小標心,即成堅固地。真言曰:唵(歸命),枳里枳里([口*縛]義禁罰義),[口*縛]日囉(金剛慧),[口*縛]日唎(金剛定),部律(堅固),滿馱(結[口*縛]),滿馱(極結[口*縛]),吽(恐怖),發吒(破壞)。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加持地界之故,下至水際如金剛座,天魔及諸障者,不作惱害,少加功力,速得成就。七、方隅金剛牆印,又云四方結。準於前地界印開二大指豎之側如牆形,想印如金剛杵形,右遶身三轉,隨標心大小,即成金剛堅固之城,諸佛菩薩,尚不違越,何況其餘難調伏者,毘那耶迦及毒蟲利牙爪者不得近。真言曰:唵(歸命),薩囉薩囉(堅固極堅固),[口*縛]日囉(金剛),缽囉迦囉(牆),吽發吒(如上)。八、道場,觀行者次應想於壇中八葉大蓮華上有師子座,師子座上有七寶樓閣,垂諸瓔珞繪綵幡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華,奏諸音樂,寶瓶有閼伽天妙飯食,摩尼作燈。作此觀已而說此偈: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普供養而住。其印為如來拳,左手作蓮華,右手作金剛拳,以右手小指,握左拳大指甲。蓮華拳者,地水火風之四指握之,以大指腹捻風(頭指)之側也。金剛拳者,以地水火之三指握大指,風豎於大指背也。此胎(蓮)、金(金)二拳重合之為如來拳。蓮金二部具足,為如來部也。真言曰:唵(佛寶法身),步(法寶應身),欠(僧寶報身)。九、大虛空藏普通供養印,二手合掌,以二中指相叉於外,以二頭指相著,反蹙如寶形。此印二頭指表寶形,二中之外,又表蓮華,二小二無名指並立,表幢,是即幢上蓮華之寶珠也。自上高幢上寶珠,流出周遍法界廣大供養雲,而供養前道場觀之本尊海會,一切賢聖,皆受有之也。真言曰:唵(歸命),[言*我][言*我]曩(虛空),三婆[口*縛](生),[口*縛]日囉(金剛),斛(喜)。由此印真言加持故,所想供養供具,真實無異,一切賢聖眾,皆得受用。十、寶車輅印又云送車輅,二手相叉於內,而仰其掌,頭指橫相著,以二大指各捻頭指根下。想七寶車輅金剛駕御寶車,乘空而去,至於本尊極樂世界。誦真言三遍。真言曰:唵(歸命),部嚕部嚕(重轉聲也)。由此真言印加持故七寶車輅至本尊國土,且想本尊及諸聖眾眷屬圍繞乘寶車輅,至於道場虛空而住。十一、請車輅印,準前印以大指向身,撥中指頭,誦真言三遍。此印之八指內[口*縛]者,為八葉蓮華,即華藏世界也。二掌者即雙圓之性海(理圓智圓),二大指者於兩部大日所謂華藏世界重如(理如智如)之月殿召請本尊之義也。真言曰:那麼(歸命),悉底哩野三地尾加喃(世),怛他[言*我]他喃(諸如來),唵(三身),[口*縛]日囉(金剛),銀[何-可+爾]也(火也),迦刺沙也(召請),娑[口*縛]訶(成就)。由此印真言加持,故聖眾自本土來至道場空中而住。十二、請本尊三昧耶降至於道場印,二手內相叉而作拳,左大指入掌,右大指向身招之。真言曰:唵(歸命),爾曩(仁),爾迦(者),翳計翳枳(召請),娑[口*縛]訶(成就)。由此真言印加持故,本尊不越本誓,即赴集於道場。十三、馬頭觀自在菩薩真言印,次應辟除諸作障者,結蓮華部明王馬頭觀自在菩薩真言印,二手合掌,屈二頭指二無名指,於掌內甲相背,豎開二大指。以此印左轉三匝,心想辟除諸作障者,一切諸魔見此印已,退散馳走。以印右旋三匝,即成堅固火界。真言曰:唵(歸命),阿密哩都(甘露),納皤[口*縛](發生),吽(恐怖),發吒(破壞)。十四、金剛網印,又云虛空網,虛空結。準前壇印(地界),二大指捻二頭指下節。誦真言三遍,於頭上右轉三匝而止。此印表網形,觀上下虛空覆網也。真言曰:唵(歸命),尾娑普囉(周遍),捺囉乞叉(擁護),[口*縛]日囉(金剛),半惹囉(網),吽發吒(如上)。由此網印真言加持故,即成金剛堅固不壞之網。十五、火院密縫印,又云金剛炎,火界。以左手掩右手,背豎二大指。誦真言三遍,右繞身三匝,想金剛牆外火院圍繞。真言曰:唵(歸命),阿三莽(無等),擬[何-可+爾](火也),吽發吒(如上)。十六、獻閼伽香水真言印,二手捧器,想浴聖眾足,誦真言三遍。真言曰:曩莫(歸命),三曼多沒馱喃(普遍請如來),[言*我][言*我]那(虛空),三摩(引),三摩(等無等),娑[口*縛]訶(成就)。由獻閼伽香水故,行者三業清淨,洗滌煩惱垢。十七、獻蓮華座印,二手虛心合掌,舒開左右無名指中指頭,屈如微敷蓮華形,是使三部法尊座也。在寶樓閣內想諸聖眾及本尊各坐本位,眷屬圍繞,了了分明,誦真言三遍。真言曰:唵(歸命),伽摩囉(蓮),娑[口*縛]訶(成就)。由結華座印,誦真言故行者當得十地滿足,當得座於金剛座。十八、普供養印,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誦真言三遍,想無量無邊塗香雲海花鬘雲海燒香雲海飲食燈明號雲海,皆成清淨,廣多供養,普供養之。真言曰:唵(三身供養),阿目伽(不空即無間斷義),布惹(供養),摩尼(寶),缽納摩(蓮),[口*縛]日囉(金剛),怛他[言*我]他(如來),尾嚕枳帝(觀),三曼多(普遍),缽囉娑囉(舒展),吽(皆滿願)。攝以上十八契印為六種:一、莊嚴行者法,此有五法:一淨三業,二佛部,三蓮華部,四金剛部,五被甲護身也。二、結界法,此有二法:一地結,二方結也。三、莊嚴道場法,此有二法:一道場觀,二大虛空藏也。四、召請法,此有三法:一送輅車,二請輅車,三奉請諸尊也,五、結護法,此有三種:一當部明王,二金剛網,三火院也。六、供養法,此有三法:一閼伽,二華座,三普供養也。出於無量壽軌,十八契印儀軌,十八道念誦次第密記等。
十八經 (名數)毘伽羅論等之十八也。十八大經
十八變 (術語)羅漢入定之時現十八種之神變。羅漢
十八聲 (術語)丁彥哆聲之二九韻十八聲也。
十八大經 (名數)又云十八明處。四韋陀與六論八論也。四韋陀出別項。六論者:一、式叉論,明六十四種之能法。二、毘伽論,釋諸無常之法。三、柯刺波論,釋諸天仙上古以來之因緣名字。四、豎底沙論,釋天文地理算數等之法。五、闡陀論,釋作首盧迦之法。六、尼鹿多論,釋一切物立名之因緣。八論者:一、肩亡婆論,簡釋諸法之是非。二、那邪毘薩多論,明諸法之道理,三、伊底迦婆論,明傳記宿世之事。四、僧法論,明二十五諦之義。五、課伽論,明攝心之法。此之兩論皆釋解脫之法。六、陀菟論,釋用兵杖之法。七、犍闥婆論,釋音樂之法。八、阿輸論,釋醫方。出於百論疏上之下。
十八生處 (名數)色界十八天處也。四禪天
十八有學 (名數)有學
十八地獄 (名數)地獄
十八明處 (名數)與十八大經同。
十八空論 (書名)一卷,龍樹造,陳真諦譯。
十八部主 (名數)小乘十八部之論主也。
十八部論 (書名)一卷,陳真諦譯。
十八神變 (名數)神變
十八圓淨 (名數)又名,十八圓滿,是報身佛之依持圓淨也。一色相圓淨,光明遍照無明世界,色相周遍也。二形貌圓淨,妙飾界處各各形貌殊勝也。三量圓淨,大城無邊不可量也。四處圓淨,出過三界所行處也。五因圓淨,世出世之善根自功德而生也。六果圓淨,清淨自在唯識之相也。七主圓淨,如來所鎮,恆居於中也。八助圓淨,菩薩安樂所住處也。九眷屬圓淨,無量八部眾等所行處也。十持圓淨,大法味喜樂所持,長養法身也。十一業圓淨,作一切利益之事也。十二利益圓淨,離一切煩惱之災橫也。十三無怖畏圓淨,非諸魔所行處也。十四住處圓淨,一切莊嚴所依處也。十五路圓淨,大法與念與慧與行之出離也。十六乘圓淨,以止觀定慧為所乘也。十七門圓淨,以三解脫門為入處也。十八依止圓淨,以大蓮華為依止也。出於攝大乘論。
十八異部 (名數)小乘二十部中除根本之上坐部與大眾部,而但數其末派之數也。
十八契印 (術語)十八道之印契也。十八道
十八契印軌 (書名)一卷,或云惠果和尚所作。或云日本弘法大師所作。
十八種物 (名數)六物
十八賢眾 (名數)與十八賢聖項同,有學
十八賢聖 (名數)與十八有學同。有學
十八檀林 (名數)檀林
十八境界 (名數)與十八有學同。
十八學人 (名數)聲聞乘之十八有學也。有學
十八應真 (名數)應真者,阿羅漢聖者之稱,即十八羅漢也。應真及羅漢
十八獄卒 (名數)獄卒
十八不共法 (名數)是限於佛之十八種功德法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薩,故云不共法:一、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滿足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是名身無失。二、口無失,佛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隨眾之機宜而使皆得證悟,是名口無失。三、念無失,佛修諸甚深之禪定,心不散亂,於諸法之中心無所著,得第一義之安穩,故名念無失。四、無異想,佛於一切眾生平等普度,心無簡擇,是名無異想。五、無不定心,佛之行住坐臥常不離甚深之勝定,是名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捨,佛於一切諸法皆悉照知而方捨。無有了知一法而不捨者,是名無不知機己捨。七、欲無滅,佛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滅,八、精進無滅,佛之身心,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是名精進無滅。九、念無滅,佛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是名念無滅。十、慧無滅,佛具一切智慧,無量無際不可盡,故名慧無滅。十一、解脫無滅,佛遠離一切執著,具二種解脫,一者有為解脫,謂無漏智慧相應之解脫也,二者無為解脫,謂一切煩惱淨盡而無餘也。是名解脫無滅。十二、解脫知見無滅,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是名解脫知見無滅。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現諸勝相調伏眾生,稱於智而演說一切諸法,各使解脫證入,是名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佛以微妙清淨之語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眾生,是名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以清淨之意業隨智而轉入於眾生心,為說法而除滅其無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過去世所有一切,若者眾生法,若者非眾生法,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未來世所有一切,若者眾生法,若者非眾生法,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若者眾生法,若者非眾生法,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出智度論廿六。梵Avenikadharma。
十八地獄經 (經名)十八泥犁經之異名。
十八重地獄 (名數)明郎瑛七修類稿,以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為十八重。六根六塵六識,不得其所。為十八重地獄。曲園雜纂引問地獄經云:十八王者。即主領十八地獄:一迦延,典泥犁。二屈遵,典刀山。三沸進壽,典沸沙。四沸屎,典沸屎。五迦世,典黑身。六[山*蓋]嵯,典火車。七湯謂,典鑊湯。八鐵迦然,典鐵床。九惡生,典[山*蓋]山。十寒冰,經闕王名。十一毘迦,典剝皮。十二遙頭,典畜生。十三提薄,典刀兵。十四夷大,典鐵磨。十五悅頭,典冰地獄。十六鐵[竹/冊],經闕王名。十七名身,典蛆蟲。十八觀身,典烊銅。
十八會指歸 (書名)金剛頂瑜伽經十八會指歸之略名。
十八泥犁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說十八地獄之受苦及壽命之長遠。
十八道次第 (術語)十八道
十八種震動相 (術語)六種震動相有三種也。六種震動
十八護伽藍神 (名數)伽藍
十八臂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覺譯。佛對阿難說十八臂觀音之陀羅尼。
十九界 (名數)此猶言六蘊十三處,譬無法而言之也。楞嚴經一曰:「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十九大士 (菩薩)與十九應身同。但此正指觀音也。日本慈覺大師顯揚大戒論偈曰:「文殊妙海菩薩僧,十九大士契聖眾。」
十九出家 (故事)釋尊出家之年時有十九與二十五兩說。釋迦牟尼
十九說法 (術語)三十三身十九說法
十九應身 (菩薩)寶光大士為觀音之應化,故稱為十九應身。十九者,指法華普門品三十三身十九說法中十九說法而言。
十九執金剛 (名數)此為大日如來之內眷屬,列於大日經之首,皆為菩提心之功德相。十者,陰之滿數。九者,陽之滿數。此十九執金剛,盡理智一切之諸尊矣。一說,對於顯教瑜伽論之十九無知,而為十九差別智印。或謂金剛手為總,十八金剛為九尊理智之數。其名則虛空無垢,虛空遊步,虛空生,被雜色衣,善行步,住一切法平等,哀愍無量眾生界,那羅延力,大那羅延力,妙,勝迅,無垢,刃迅,如來甲,如來句生,住無戲論,如來十力生,無垢眼,金剛手秘密主是也。
十力 (術語)如來之十力也。一、知覺處非處智力,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業報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也。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禪定及八解脫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眾生根性之勝劣與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種種界智力,於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間天上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無障礙之智力也。九、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宿命又知無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論二十五,俱舍論二十九。
十力明 (術語)佛之十力與十明也。
十力教 (雜語)佛有十力,故總稱佛教曰十力教。西域記七曰:「有十事違十力教。」
十力經 (經名)一卷,唐勿提犀魚譯。
十力迦葉 (人名)Das/abalaka%s/yapa,又名婆敷迦葉,五比丘之一也。
十力無等尊 (雜語)佛具十力三界無與等者,故稱十力無等尊。
十力尊 (雜語)如來具十智力故稱為十力尊。增一阿含經十三曰:「歸命十力尊,圓光無塵翳。」
十三宗 (名數)吾國佛教之十三宗也。宗派
十三佛 (名數)司死者七七日乃至三十三回忌之佛也。一、[87BB]不動此明王現於冥途時名秦廣王。司初七日。一息切斷之處也,禪謂之大力量人。其黑色,表無分別,火炎為荼毘之火。種子為因業之[8770]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來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三昧與大空二點,是風大之一息收處也。此謂不動本所,遍至十方。二、[87EC]釋迦此如來在冥界,稱初江王。司初二七日。種子為[8767]字之有,有遠離之涅槃點,法華經謂為破有法王出現世間,是正當於[87EC]字也。三、[87C3]文殊此菩薩在冥途成宋帝王。司三七日。種子為吾我之[8764]字。是差別之義也。智表差別,以菩提圓滿之故,加大空點。大日經所謂我見心際即是菩提是也。有智必有理,故次有普賢。四、[874A]普賢此菩薩在地獄現五官王。司四七日。種子為遍際之[874A]字。是理之無邊際也。經所謂普賢菩薩自體遍是也。理之所司為大地,故次表地藏。五、[8770]地藏此菩薩在冥界現閻魔王。司五七日。以地即藏之故,用因業之[8770]字。古人所謂依地含諸種是也。其種宜有心法,故次有彌勒。六、[87C2]彌勒此菩薩現變成王。司六七日。翻為慈氏。慈字為玆之心。然則指一心而謂為彌勒也。古人所謂彌陀彌勒為一心異名是也。種子為乘之[8769]字。乘於萬法之一心也。句云:能為有像主。此句中之主,不現形之主也,故謂為兜率籠居之句。加譬喻之[8745]點者,表以譬喻治煩惱之病也。以治煩惱之病故,次有藥師如來。七、[87C7]藥師此如來,在冥途變泰山王。司七七日。無病則心月明如淨琉璃,色心豐似圓鏡。種子[8767]為字有自在之點。句云內證朗外用自在是也。以此時言談口說自在之故,次有觀音。八、[8740]觀音此菩薩在冥途變平等王。司百個日。此大士能觀世間之音而使解脫,故種子為三諦之[8740]字。諦者明也,語云見色聞聲隨所自在是也。音必自威勢出,故次有勢至。九、[8740]勢至此菩薩在冥途變都市王。司一周忌。種子依音聲而聞悟,則住於涅槃,故於三諦之[8740]字有涅槃點。又以此時離機智故加涅槃之遠離點。文云普照一切令離三途是也。以上一一之義成就,則壽命無量,故次有阿彌陀。十、[87A7]阿彌陀此如來在冥途變五道轉輪王。司三回忌。壽命無量,而無中夭。種子為風大之[8770]字有火大之[876A]點,遠離之涅槃點,是無風火之三災也。故論云永離身心惱是也。壽命無量,而於三世無移動,故次有阿[門@(人/(人*人))]。十一、[87A4]阿[門@(人/(人*人))]此如來在冥界變蓮華王。司七年忌。阿[門@(人/(人*人))]此云無動。無動者約於內證。種子為因業之[8770]字,有損滅[87C8]之點,又有空點,畢竟入於無動之理也。經云法性無邊,元來不動是也。此時無迷暗,故次有大日。十二、[87A6]大日此如來在冥界變祇園王。司十三回忌。為五智總主諸尊之中央,故云大日。種子為言說之[87C9]字。水土一體,大空圓滿,故有空點,此胎藏界也。於金剛界用[874B]字,[8740]者開也,陽之現前也,發心之修行處有不生不滅之理,故加涅槃點。經云大智光明遍照法界是也。此法身周邊法界,故次有虛空藏。十三、[87CA]虛空藏此菩薩在冥界變法界王。司三十三回忌。種子為如之心法[875F]字。塵垢為色法,色心修行都遠離之處,虛空藏也,故為追修成就之本尊。此中前十者,即世所謂十王也。見梵漢對映私鈔末。
十三縛 (名數)十三煩惱也。煩惱
十三難 (名數)遮難
十三大會 (術語)與十三大院同。
十三大院 (術語)胎藏界之曼荼羅也。青龍軌,十三院具有之,現圖曼荼羅略四大護院而為十二院。其所以略之者,一說謂為四重總在故也。愚案十三院其數自與十三層之法界塔婆相應也。現圖曼荼羅
十三法師 (名數)仁王經所說行十三觀門者,為大法師,世人宜如佛供養之云。十三觀門
十三事法 (名數)出家人宜務之十三行法,乞食四法(住正戒,住正威儀,住正命,住正覺),威儀四法(依法,依時,依處,依次),離煩惱五事(離貪,離瞋,離取著,離麤獷,離憍慢)是也。
十三資具 (術語)一、僧伽胝Sam%gha%ti,譯云重複衣。二、嗢咀囉僧伽Uttara%san%ga,譯云上衣。三、安咀婆娑Antarva%sa,譯云下衣。此三服皆名支伐羅Civara,北方諸人多名法衣為袈裟,即是赤色之義,律文中無此語。中方皆云支伐羅。四、尼師但娜Nis!idana,臥坐具也。五、泥伐散娜Niva%sana,裙也。六、副泥伐散娜Pratiniva%sana,副裙也。七、僧腳迦Sam%kaks!ika%,是掩腋衣也。古名覆肩,覆於長臂,非真義,向使覆右腋,交搭於左臂,是與佛制同。八、副僧腳迦Pratisam%kaks!ika%,副掩腋衣也。九、迦耶褒折娜Ks/yoposan!a’,拭身巾也。十、木佉褒折娜Mukhopos!an!a,拭面巾也。十一、雞舍缽羅底喝喇呵Kes/apratigrahan!a,剃髮衣也,披之剃髮者也。十二、建立缽刺底車憚娜Kan!d!u%praticchadana,遮瘡疥衣也。十三、鞞殺社缽利色迦羅Bhes!ajaparis!ka%raci^vara,藥資具衣也。出於有部百一羯磨十。名義大集二七二以拭身拭面二者為手巾Snatrasat!aka之一。別出雨衣Vars!a%s/a%ticivara藥資具衣但稱資具衣。
十三僧殘 (術語)僧殘者僧伽波尸沙Sam%gha%vas/es!a也。有十三條之規制,故云十三。僧殘
十三層塔 (塔堂)十三層之塔也。
十三觀門 (術語)仁王經謂三賢十聖之行法為十三觀門。配之於五忍則於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各有上中下三忍,為十二,又加寂滅忍之下忍為十三。修此十三觀門者為大法王,宜如佛供養之也。仁王經受持經曰:「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諸善男子,為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而供養之,應持百萬億天香妙華而以奉上。」
十大章 (名數)天台之摩訶止觀以十大章統收之:第一大意,豫示九章之大意,此有五略:一、發大心,大菩提也。二、修大行,止觀之行也。三、感大果,近者初住,遠者妙覺也。四、裂大網,裂所化之疑網也。五、歸大處,平等之一理也。第二釋名,止觀之名也。三體相,止觀之體相也。四攝法,攝諸法也。五偏圓,偏圓相對也。六、方便,二十五方便也。七、止觀,觀十境用十乘觀也。八、果報,近遠之兩果也。九、起教,教化眾生也。十、指歸,自他俱歸一理也。此稱五略十廣。然大師謂說第七章止觀當於此境中以十乘觀觀十境(),而說第七境已,即入滅。但已於大意章之五略中具後三章後三境之意,故章安大師承其意,具列十章十境也。其五略所具後三章,感大果者兼第八之果報,裂大網者即第九之起教,歸大處者即第十之指歸也。出止觀一。
十大願 (術語)普賢之十大願王也。普賢
十大護 (名數)十位之大護法神也。十護
十大弟子 (名數)大小諸經中常見佛特說十弟子之第一: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連,神通第一。三、摩訶迦葉,頭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須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樓那,說法第一。七、迦旃延,論義第一。八、優婆離,持律第一。九、羅[目*侯]羅,密行第一。十、阿難陀,多聞第一。天台淨名疏曰:「今十子各執一法者,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隨其樂欲各一法門,攝為眷屬,雖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自有偏長,故稱第一。」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數 (雜語)宗鏡錄二十四謂心王即是師,十數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數,隨有一起,十數即隨起,雖以一數,當名,然實有十數也。對十弟子者,初想數,即對富樓那,想數遍強,從想入道,是故聲聞弟子中說法第一也。成論云:識得實法,想得假名,富樓那用想數分明,故能分別名相,無礙辯才無滯,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推之,則欲數對迦葉,更樂數對迦旃延,慧數對舍利弗,念數對優婆離,思數對羅[目*侯]羅,解脫對須菩提,作意對阿那律,三摩地對目犍連,受數對阿難。
十大論師 (名數)釋唯識三十頌之十論師也。一、護法,梵云達磨波羅Dharma Pa%la,南印度境,達羅毘荼國,建至城中帝王之子也。二、德慧,梵云窶拏末底Gun!amati,安慧之師也。三、安慧,梵云悉恥薩末底Sthilamati又Sthi^ramati,糅雜集論持俱舍論破正理論為護法論師同時之先德,南印度境邏羅國人。四、親勝,梵云畔徒室利Bandhus/ri,世親同時人,本頌初行,先作略譯。五、歡喜,梵云難陀Nanda,勝軍論師之師也。六、淨月,梵云戌陀戰達羅S/udhacandra,與安慧同時。七、火辯,梵云質咀羅婆拏Citrabha%n!a,與世親同時。八、勝友,梵云毘世沙密多羅Vises!amitra,九、勝子,梵云若那弗多羅Jinaputra,十、智月,梵云若那戰達羅Jn^a%nacandra,此後三師皆護法門人也。出唯識述記一本。
十大羅剎女 (名數)羅剎附錄。
十久兩實 (術語)十劫之彌陀與久遠之彌陀皆為實身,所謂相即之妙法身也。
十山王 (名數)一、雪山王Hima%laya-girra%ja,山中具諸藥草,能療眾病,取之無盡。以喻歡喜地菩薩聖智之法藥,用之不竭,以破無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王Gandhama%dana-girira%ja,此山中遍滿一切諸香,以譬離垢地菩薩戒行威儀功德之妙香遍熏一切也。三、鞞陀梨山,梵語鞞陀梨Vaidhari^,華云種種持,此山純寶所成,持種種之寶,以譬發光地菩薩禪定神通解脫三昧之諸法可貴可寶也。四、神仙山王,此山中多神仙所居,以譬焰慧地菩薩超出世間得大自在也。五、由乾陀山王Yugam%dhara,梵語由乾陀,華云持雙,此山純寶所成,諸夜叉王咸住其中,以譬難勝地菩薩如意神通善巧自在也。六、馬耳山王As/vakarn!a,此山純寶所成,一切諸果咸產其中,以譬現前地菩薩自理體起諸妙用化導眾生以證聲聞之果也。七、尼民陀羅山王Nemim%dhara,梵語尼民陀羅,華言持邊,此山純寶所成,大力龍神咸在其中,以譬遠行地菩薩方便智慧化諸眾生,使證緣覺果也。八、斫迦羅山王Cakrava%da,梵語斫迦羅,華言輪圍,此山為金剛輪圍,純寶所成,諸自在仙,咸住其中,以譬不動地菩薩無功用道。得心自在化諸菩薩眾也。九、計度末底山王Ketumati,梵語計度末底,華言幢慧,此山純寶所成,大威德之阿修羅王,咸住其中,以譬善慧地菩薩善巧攝眾生之大力智行也。十、須彌盧山王Sumcru,梵語須彌盧,華言妙高,此山純寶所成,大威德天咸住其中,以譬法雲地菩薩具如來力成就無畏得不共法為眾宣說,問答無盡也。出華嚴大疏四十四。
十小劫 (雜語)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其佛(大通智勝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現前。」十劫
十上經 (經名)佛敕舍利弗使說法,舍利弗因說十上法:一成法、二修法、三覺法、四滅法、五退法、六增法、七難解法、八生法、九知法、十證法也。此之十法,於第一法說十法,各各增十,而說五百五十法。出長阿含經九。
十千日光三昧定經 (經名)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之異名。
十不二門 (術語)荊溪尊者釋法華玄義所明之本跡十妙,立十種不二門,歸結之於一念之心,以示觀法大綱,發其深意。今以其本跡十妙與不二門之相攝列之如圖。一、色心,有形質礙之法,而無知覺之用者,名為色,無形質而有知覺緣慮之用者,名為心。二、內外,眾生諸佛及依報名為外,唯自己之心法名為內。三、修證,修治造作之功,名為修,本有不改之體名為證。四、因果,能生之行,名為因,所生之德,名為果。五、染淨,無明之用,名為染,法性之用名為淨。六、依正,此為依正之二報,眾生所依之國土資具,名為依報,能依之心身,名為正報。七、自他,此就三法而論。佛法眾生法名為他,心法名為自。八、三業,身之發動名為身業,口之發動名為口業,意之發動名為意業,九、權實,九界七方便之法名為權。佛界圓實之法名為實。十、受潤,此從喻之名也,受即領納,三草二木藏通別圓五乘之機,名為能受,潤即沾潤,如來所說前四時三教之法如雲之注雨,名為能潤。此十門皆名為不二者,蓋法華已前四時三教所談之色心等,一一隔異,是名為二。至法華而四時三教所談偏權之法,皆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平等一如,為中之一法,無隔歷不融之法,故總名為不二也。出十不二門。【又】(書名)唐荊溪尊者述。本是釋籤中結釋十妙者。然為妙觀之大體,故後人錄出別行之。其註解多至五十餘部其著名者,○科十不二門。一卷,唐湛然述,宋知禮科。○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唐湛然述,宋知禮著,○十不二門義。一卷,唐道邃錄出。○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指。二卷,宋源清述,○註法華本跡十不二門。二卷,宋宗翌述,○十不二門文心解。一卷,宋仁岳述,○法華玄記十不二門顯妙。一卷,宋處謙述,○十不二門樞要。二卷,宋了然述,○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四卷,宋可度詳解明正謐分會。 T0009.JPG
十不知境 (名數)小乘之果佛,不斷不染污無知,故闇於世間之事法,其事雖多,十不知境其首也。一味,諸法之滋味也。二勢,損益之勢力也。三熟,物之成熟也。四德,物之德用也。五數,物之數量也。六量,大小之量也。七處,遠近等之處也。八時,遠近等之時也。九同,物之相似也。十異,物之差別也。見傳通記糅鈔六。
十不悔戒 (名數)一不殺人乃至二十八天諸佛菩薩。二不盜乃至草葉。三不婬乃至非人。四不妄語乃至非人。五不說出家在家菩薩過罪。六不酤酒。七不自讚毀他。八不慳。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謗三寶。見瓔珞本業經上。
十不善業 (名數)善惡
十不善道經 (經名)一卷,馬鳴菩薩集。宋日稱等譯。
十不二門指要鈔 (書名)二卷,宋智禮著。發揮荊溪湛然十不二門之真意者。
十五心 (名數)經過小乘俱舍宗道之念數也。見見道
十五尊 (名數)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剛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剛者,五部中金剛薩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謂極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剛薩埵,於五薩埵中隨取其一也。明為縛曰吽。第二以釋輪為座,天帝釋也,一名因陀羅,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頂善法堂中,有常住金剛界大曼荼羅三十七尊。此曼荼羅為釋輪,輪者方壇也,名為大因陀羅,是地地之名也。行者當住於堅勝金剛座妙高山王頂大因陀羅輪壇上,明為斫羯羅。第三第四兩尊之多羅為二目。第五毘俱胝為耳。此二尊,是觀音之眷屬也。下文謂多羅毘俱胝,並是羯磨部。於此攝羯磨部四菩薩,此金剛界在西向東,故以西方二尊為耳目,能以此身作事業,故屬於羯磨部。明為多羅,斫芻,必哩俱胝。第六吉祥為口舌,是文殊也,又為蓮華部之利菩薩。行者在東向西,故又以西方尊為口舌。此文殊者,般若藏也。故為行者口舌而作轉法輪。此攝賢劫十六尊等,明謂為曼殊室利耶。第七喜戲為鼻端,是金剛喜戲菩薩也。舉初之一而攝八供養菩薩,故下文謂喜戲名供養,明為縛曰羅囉底。第八金剛,第九觀自在,以此二菩薩為兩手臂。於此二菩薩攝金剛蓮華部八菩薩,故下文云右臂觀音部,左臂金剛業。右者慧,故為蓮華開覺;左者定,故為金剛降伏。明為纈唎(觀音),吽(金剛)。第十三世,第十一不動尊,以此二明王為兩膝腳。於此二明王攝四攝菩薩,故下文云三世不動尊,即名四攝智。右觀不動,左觀降三世,即菩提心調伏降魔之四攝也。於此使者眾攝五大尊及塔下方之諸執金剛神等,明為悉但隸路枳也(三世),左摧吽(不動)。第十二心為遍照尊。雖於五部佛中隨得何佛,然必以大日為五佛心,明為鍐。第十三臍為虛空眼,此佛眼佛母菩薩能攝破七曜二十八宿一切天,故下文謂虛空眼外持。佛母能孕諸佛,故為行者之臍,明云欠室利。第十四虛空寶為冠,於此虛空藏菩薩攝寶部之四攝菩薩,故下文謂頂上摩尼屬。五輪持身時,頂為空輪,故為虛空寶。大日經謂諸菩薩欠字安頂上者,即此義也。明為阿迦捨麼隸。第十五相好為金剛日,此寶部金剛光菩薩,是一切如來自性之光明,故為行者之相好。下文謂金剛光彼岸,於此攝四攝四波羅蜜菩薩,是如來四八之相好,能遍攝法界之相好,明云帝儒吽。以此十五尊共為一佛身。如世月團圓,佛性亦如月。此十五尊能攝五部三部三十七尊,互為同體,更無二味,通能成五部五法。出於瑜祇經金剛薩埵菩提心內作業灌頂悉地品同疏。
十五鬼神 (異類)惱童子之十五鬼神也。
十五智斷 (名數)十五之智德與斷德也。涅槃經曰:「月愛三昧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漸漸增長,又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漸漸損減。」是以光色增長譬十五智德之摩訶般若,以光色漸減,譬斷德之無累解脫。以地前之三十心為三智斷,十地為十智斷,等覺妙覺各為一智斷,合為十五智斷也。以月之體譬法身。見法華玄義五之一。
十五種無明 (名數)無明
十五尊觀音 (名數)一、正觀音,二、千手觀音,三、馬頭觀音,四、十一面觀音,五、准胝觀音,六、如意輪觀音,七、不空罥索觀音,八、白衣觀音,九、葉衣觀音,十、水月觀音,十一、楊柳觀音,十二、阿摩[齒*來]觀音,十三、多羅觀音,十四、青頸觀音,十五、香王觀音。見諸尊真言句義抄中。
十六 (術語)華嚴以十數為滿數,攝無量無盡,真言密教以十六數表圓滿無盡。故畫胎藏界之曼荼羅,其中臺八葉院最少之極,為十六指,其十六者眾生肉團心之八葉曼荼羅也,此八葉開人法而有八種善知識之人與八種金剛慧印之法。以成十六之數也。大日經疏五曰:「內心白蓮華,此是眾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華秘密標幟,華臺八臺八葉圓滿均等,如正開敷形。(中略)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約此現為八種善知識,各持金剛慧印。(中略)如是十六法,一一皆等法界,乃至無有少分不平等處,故其標相亦與冥符,略攝如來萬德以為十六指,申而長之則無量無邊,故此曼荼羅極小之量劑十六指,大則無限也。」義釋曰:「人法各八故成十六。」演密鈔五曰:「四智四行八種善知識並各持金剛慧印故成十六法也。」出生義曰:「厥有河沙塵海數量,舉十六位焉,亦塵數之義出於此矣。」其他金剛界之十六大菩薩,十六尊,十六執金剛神,十六天神,顯經所說之十六菩薩十六居士等,總以十六之數該攝一切。般若之十六空,月之十六分等,皆依此意。
十六心 (名數)與八忍八智同。
十六天 (名數)八字文殊法說之。 T0010.JPG
十六生 (術語)真言行者成就十六大菩薩之十六三昧,以證圓滿之大覺也。十六三昧,即因行證入四轉之功德次第漸生,恰如月之十六分漸生而至圓月故托於月光謂之十六生。
十六行 (名數)四諦之十六行相。略云十六行,又云十六諦觀。苦法智忍等十六之觀法也,
十六法 (雜語)中臺八葉中四法,是如來之四智,四隅是如來之四行,就此因果之八,約於八種之人與所持金剛慧印之法而成十六法。十六
十六師 (名數)十六外道也。
十六會 (名數)般若之十六會也。
十六諦 (名數)十六行相也。
十六觀 (術語)觀無量壽經正宗分所說。韋提希夫人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兼欲未來世之眾生往生,請佛世尊說其所修之法,故佛說此十六種之觀門:一、日想觀,正坐西向,諦觀落日,使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將沒之狀,如懸鼓形,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觀。二、水想觀,次作水想,見水澄淨,亦使明了無分散之意,既作水想已,當作冰想,既見冰已,作琉璃想。此想成已,則見琉璃地內外映徹,是名水想觀。三、地想觀,四、寶樹觀,五、八功德水想觀,六、總想觀,七、華座想觀,八、像想觀,九、佛真身想觀,十、觀世音想觀,十一、大勢至想觀,十二、普想觀,十三、雜想觀,十四、上輩上生觀,十五、中輩中生觀,十六、下輩下生觀。詳見觀無量壽經。
十六大力 (名數)佛趣阿耨達龍王之請,為說無欲之法,使諸菩薩修諸清淨行,當得此十六大力,調攝身心,而化諸眾生也。一、志力,菩薩心志,善總持一切諸佛所說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薩心意與佛之所行同。於諸眾生未度者願悉度之,名為意力。三、行力,菩薩能以精進之行,通達一切諸法甚深之法義,名為行力。四、慚力,菩薩能以慚愧之故,遠離一切罪業,興同起種種善法,名為慚力。五、強力,菩薩於一切障難中能堅忍而不為非行,名為強力。六、持力,菩薩於所受之法,悉能演說開導,而無遺忘,名為持力。七、慧力,菩薩有大智慧,照了諸法皆空,千億魔兵,不能惱之。名為慧力。八、德力,菩薩修無欲行,具諸功德,離諸染著,名為德力。九、辯力,菩薩有大辯力,於百千劫隨解諸法,所說無礙,名為辯力。十、色力,菩薩色相端正,若帝釋梵天及四天王至菩薩所,一見之頃,黯然無色,名為色力。十一、身力,菩薩之身,堅固清淨,猶如金剛,火不能燒,刀不能斷,於外道中最高特勝,名為身力。十二、財力,菩薩於眾珍寶隨所念願應時即至,名為財力。十三、心力,菩薩知諸眾生性欲,能一其心順而化之,名為心力。十四、神足力,菩薩化導眾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現神變,度脫之,名為神通力。十五、弘法力,菩薩於諸佛之法能廣為一切眾生宣說,使眾生聞之而不斷絕,信受奉行,等除眾苦,名為弘法力。十六、降魔力,菩薩修習禪定,承順佛旨,能伏眾魔,名為降魔力。見三昧弘道廣顯定意經二。
十六大士 (名數)十六羅漢也。羅漢
十六大天 (名數)天部中之主者,有十六位,謂之十六大天。十六天
十六大國 (名數)十六國王
十六心行 (名數)與十六行相同。
十六王子 (名數)法華經,化城喻品所說。往昔三千塵點劫有大通智勝佛,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王子,大通智勝佛成道後,十六王子皆出家為沙彌,從佛聞三乘教,初發大乘心,更請說大乘之妙法,聞佛說法華經,佛於八千劫。說法華經,即入靜室。八萬四千劫間,寂然入定。此時十六王子各上法座。八萬四千劫間為四部眾覆講法華經。今已各成佛,為八方之如來。
十六玄門 (術語)釋真言之方規也。旋陀羅尼
十六行相 (名數)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
十六沙彌 (名數)十六王子
十六知見 (名數)又云十六神我。未見正道之人,於五陰等法中強立主宰,妄計有我我所,計我之心歷諸緣,即有十六知見之別:一、我,於五陰等法中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故名為我。二、眾生,於五陰等法和合中妄計有實之眾生而生,故名為眾生。三、壽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有我受一期之報命有長短,故名壽者。四、命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之命根,連續不絕,故名命者。五、生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能生起眾事,又我來生人中,故名生者。六、養育,於五陰法中妄計我能養育他人及我生為父母所養育,故名養育。七、眾數,於五陰法中妄計我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眾法之數,故名眾數。八、人,於五陰法中妄計我為能修行之人,異於不能修行之人,及我生於人道,異於餘道,故名人。九、作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有身力手足,而能任事,故名作者。十、使作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能使役他,故名使作者。十一、起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能起後世罪福之業,故名起者。十二、使起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能使他起後世罪福之業,故名使起者。十三、受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後身當受罪福之果報,故名受者。十四、使受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能使他受後世罪福之果報,故名使受者。十五、知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有五根能知五塵,故名知者。十六、見者,於五陰法中妄計我有眼根能見一切之色相,故名見者。出智度論二十五。
十六資具 (術語)頭陀
十六開士 (名數)賢護等十六居士菩薩也。碧岩七十八則曰:「古有十六開士於浴僧時隨例入浴。」十六菩薩
十六善神 (名數)是叢林轉讀大般若經時,揭釋尊與此十六神也,載於陀羅尼集經三。般若波羅蜜大心經曰:「達哩底囉瑟吒大將,禁毘嚕大將,縛日嚕大將,迦毘羅大將,彌睹羅大將,哆怒毘大將,阿[何-可+爾]嚕大將,娑[何-可+爾]嚕大將,印捺嚕大將,波夷嚕大將,摩虎嚕大將,嬌尾嚕大將,真特嚕大將,縛吒徒嚕大將,尾迦嚕大將,俱吠嚕大將。其造壇法除去惡物,淨之,築平,又以牛糞和香湯泥,摩塗其地,以五色物造三重院,三重各開四門。第三重內院,作一圓月,中心安般若波羅蜜多菩薩像,西面向門。其像右邊安帝釋天,左邊安梵摩天。東面安侍者,持明者西面。第一重外,四方各列四神主像,總數即是十六神王。」谷響集八曰:「一、擯頭[打-丁+羅]吒善神。身綠青色,開怒顏,著赤衣,被甲冑,右手拔刀,左手杖鋒,鬚鬢赤黑色。二、毘盧勒叉善神。赤紫色,忿顏閉唇,著白青衣,擐甲冑,右手拔刀,左手按腰,鬚髮紺青色。三、摧伏毒害善神。赤肉色,著白色衣,擐甲冑,右執刀,左手掌向外。當胸,鬚髮皆豎而紺色。四、增蓋善神。身赤肉色,怒顏有四臂,右第一手持刀,第二手把劍輪,左第一手執楊枝,第二手擎半月,著綠色袈裟,紅裳,頸懸瓔珞。五、歡喜善神。身綠青色,忿顏,頂金色孔雀,右手持鉤,左手安於腰,著赤衣,被甲冑,鬚髮赤色。六、除一切障難善神。身黃色,怒相,有六臂,右手第一手持三戟,第二手捧經卷,第三手擎塔,左第一手執紅蓮華,第二手執劍,第三手執槍,首戴寶冠,垂瓔珞,著白衣,挂裟袈,風翻環佩,七、拔罪垢善神。身青黑色,裸體,著雜色袈裟。右手持五叉棒,左手作拳,置於頂上,瞋目開口,利牙出於上下,髮毛豎立。八、能仁善神。身紺青色,裸體被鎧,頭著素帽,垂於左,右手持劍,左手執槊,鬚髮赤黑。已上為右方者。九、吠室羅摩拿善神。身赤黑色,瞋面合唇,右手執金剛棒,左手捧寶塔,被赤衣,著甲冑,鬚髮赤黑色。十、毘盧博叉善神。身青黑色,笑顏,著綠衣,著甲冑,右手執筆,左手執卷,作欲書之勢,鬚髮赤色。十一、離一切怖畏善神。形相全似帝釋天,但頭戴髑髏,其上有三鈷杵,是異於彼天耳。十二、救護一切善神。身白青色,形相全如毘沙門天,但兩手合掌指端插紅色之微敷蓮華。十三、攝伏諸魔善神。身黑肉色,右手持劍,左手垂掌,而向外,瓔珞莊嚴身。十四、能救諸有善神。身綠色,顏貌如玉,二手合掌,二人頭著中指背第一節,被鎧,帶紅裙,著白色袈裟。十五、師子威猛善神。身肉色,忿怒相,具四臂,右第一手持斧,第二手持劍,左第一手捧梵篋,第二手持三戟,首戴師子冠,著紺色袈裟,被虎皮小服。十六、勇猛心地善神。身綠色,微笑,擐甲冑,形如能救諸有善神。二手外縛當心,已上為左方者。集者云:世有金剛智所譯之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一卷,凡三紙,讀之可明知之,此非金剛智筆語,綴文甚拙,想係先達依金剛智之圖畫錄之而假金剛智之名者。」
十六特勝 (名數)特勝於四念處等之觀,始自調心,終至悲想地,地地有觀照,能發無漏善業,厭惡自害之失,故名特勝。十六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也。
十六菩薩 (名數)涉於顯密二教,有十六菩薩。
顯教十六菩薩 (名數)顯教之經論,處處舉賢護等十六菩薩,是皆在家之菩薩也。全舉其名者。但思益經與智度論,寶積經百十一曰:「復有十六大士,賢護菩薩而為上首。」無量壽經曰:「又賢護等十六正土。」法華論上曰:「如[風@(軷-車)]陀波羅(譯言賢護)菩薩等十六大賢士,具足菩薩不可思議事。」智度論曰:「善守(與賢護同義)等十六菩薩,是居家菩薩,[風@(軷-車)]陀婆羅居士菩薩是王舍城內人,寶積王子菩薩是毘耶離國人,皇德長者子菩薩是贍波國人,導師居士菩薩是舍衛國人,那羅達婆羅門菩薩是浮梯羅國人,水天優婆菩薩,且舉此六,餘有略也。」思益經一曰:「及跋陀羅婆羅等十六賢士,跋陀婆羅(譯曰賢護或善守),寶積菩薩,星德菩薩,帝天菩薩,水天菩薩,善力菩薩,大意菩薩,殊勝意菩薩,增意菩薩,善發意菩薩,不虛見菩薩,不休息菩薩,不少意菩薩,導師菩薩,日藏菩薩,持地菩薩。」此中論之第一第二與經之第一第二全同。第三論作皇德,經作星德,是殆經論有一寫誤者。又論之第四,導師居士與經之第十四全同。又論之第五那羅延婆羅門菩薩即經之第四帝天菩薩也。又論之第六水天與經之第五全同。
密教十六菩薩 (名數)有二種:一者金剛界四方四佛各各之四親近也。一者表賢劫千佛因位千菩薩之十六菩薩也。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第一成身會舉果上之千佛,第二三味耶會以下,舉因位之千佛也。今選取千菩薩中主要之菩薩十六尊,代表千菩薩耳。但千菩薩中前四菩薩已成道。其餘者第五彌勒以下九百九十六尊也(第四即釋迦也),故自今以後以第五彌勒為首,故此十六菩薩亦以彌勒為第一也(實際賢劫之菩薩為九百九十六人千菩薩云者從大數也)。諸部要目曰:「又有四方賢劫中十六大菩薩,表賢劫中一千菩薩。」其十六菩薩之名字,出於六卷之略出經第四,四卷之略出經第三,教王經第一,賢劫十六尊軌。今依賢劫十六尊軌示之如圖。 T0011.JPG
十六想觀 (術語)略云十六觀。十六觀
十六斛食 (雜名)大量滿腹之食也。十六斛者斗量也。焰魔供次第曰:「某甲等謹以香潔飲食及錢財幣帛等先奉獻十方諸佛百千俱胝百億那由佗不可不說國土微塵等一切冥官冥道僧尼靈界半天婆羅門諸餓鬼眾,一一各得摩伽陀國十六斛食,能令此食悉皆變為法喜禪悅甘露醍醐淨乳海,充滿法界,廣大無量,無不飽滿。」
十六觀門 (術語)十六觀者,往生西方極樂之門戶,故云十六觀門。【又】真言準於顯教九次第定之須逆觀,就無盡法界與無餘眾生界,立十六觀門。無盡法界有八門:以一切心為一心(順觀),以一心為一切心(逆觀),以一心為一心(三門),以一切心為一切心(四門),以一切門為一門(五門),以一門為一切門(六門),以一門為一門(七門),以一切門為一切門(八門),其中心以所入之體而名,門以能入之教而名。無餘眾生界有八門,如上。無盡法界為一法界門,而觀諸佛法界。無餘眾生界為多法界,而觀九界差別之迷境。出大日經疏三,演密鈔四。
十六觀經 (經名)觀無量壽經說十六觀,故云十六觀經。
十六國王 (名數)印度古昔十六國之王也。仁王經下曰:「大王!吾以此經付囑汝等。毘舍離國vas/iali,憍薩羅國Kosala,室羅筏國S/ra%vasti,摩伽陀國Magadha,波羅[病-丙+尼]斯國Ba%ra%n!asi,迦毘羅國Kapilavastu,拘尸那國Kus/inagara,憍睒彌國Kaus/a%mbi,般遮羅國Pan^ca%la,波吒羅國Pa%t!aliputra,末吐羅國Mathura%,烏尸國Us!a,奔吒跋多國Pun!gavardhana,提婆跋多國Deva%ta%ra,迦尸國Ka%s/i,瞻波國Campa%,如是一切諸國王等皆應受持般若波羅蜜多。」
十六旒幡 (名物)因十六執金剛,或十六大天等,而建十六旒之幡也。
十六羅漢 (名數)羅漢
十六大菩薩 (名數)四如來四親近之十六菩薩也,簡別於賢劫之十六尊,特稱為大菩薩。十六菩薩
十六心見道 (名數)大乘唯識立十六心之相見道,小乘俱舍論為十五之真見道,最後之一心立為修道。然小乘之曇無德部,成實謂十六心為見道。是台家四教儀等所說也。成實論與大乘義章對比,則成實以無相行為見道,不敢如俱舍別觀四諦之十六行相,但以無相之一行相斷見惑為見道也。
十六王子佛 (名數)十六王子
十六重玄義 (名數)真言行者,漸次證入六無畏與自二地至佛地之十地,合有十六重,以到一切地(第六無畏即初地也),但此一一重各有因根究竟三心,而起證者,依重重之一法門得到一切智地,即十六生之義也。而此十重初後更更收,聖凡互攝,一法門具無盡之法門,故謂之重玄。大日經疏三曰:「漸次證入者,如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漫荼羅行。(中略)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漫荼羅行,離垢地以去各於自地觀心中修漫荼羅行。略以行信分之,已作十六重淺深不同,此一一位自有菩提種子心,有大悲胎藏增長因緣,有慧方便業受用之果,如前所說從一一門各流出種種門等。」演密鈔四曰:「以初地菩薩入三世平等故與第六無畏平等無畏無異,故取二地已去乃至佛地,足前六種無畏,故成十六重玄義也。」又曰:「如第一重玄以聲字觀修曼荼羅行,聲字為門即當其因。觀行圓明,即當其根。增不已入法界壇,則當究竟。一位既爾,餘位皆然。」
十六大阿羅漢 (名數)即十六羅漢也。羅漢
十六執金剛神 (名數)位於金剛界成身會曼荼羅下方之神也。出生義曰:「又下方有十六執金剛神。蓋一切如來,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來修行之時有塵數心障煩惱,以是金剛慧破之。大覺之後成塵數種類智門,以此金剛慧用之。故復現其暴惡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調伏難調。叱吒則大千震蕩,指頤則群魔懾竄。所以鬼母佝懼而收跡,象頭畏威而連引。彼大惑之主魔醯首羅亦蒙被其害而成正覺,則知向憑怒適是大悲。此等金剛所有河沙塵滴數量,今舉十六住焉亦塵數之義不出於此矣。」神名如下:一、虛空無垢金剛(十九執金剛之一)。二、金剛輪。三、金剛牙(不空成就四親近之一)。四、蘇喇多金剛(譯作妙住、謂其住安穩也)。五、名稱金剛。六、大分金剛(謂大者之分,大心眾生,即體分也)。七、金剛利。八、寂然金剛。九、大金剛。十、青金剛。十一、蓮華金剛。十二、廣眼金剛。十三、執妙金剛。十四、金剛金剛(金剛為慧單金剛名之)。十五、住無戲論金剛(十九執金剛之一,住大空慧)。十六、虛空無邊遊步金剛(十九執金剛之一)。出大日經疏十六。
十六遊增地獄 (名數)八寒八熱之大地獄,各有四門,各門有四獄。各各附屬十六地獄。墮於此之眾生,轉歷諸所,而增其苦,故曰遊增地獄。
十六善神王形體 (書名)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之略。軌名也。
十方 (雜語)佛經稱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十方。
十方剎 (術語)不拘甲乙請諸方名宿使住持之,名十方剎。梵語謂寺院為招提。即此義也。
十方十佛 (名數)十佛
十方世界 (雜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有有情世界無量無邊,故曰十方世界。
十方淨土 (術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有諸佛淨土,無量無邊,故云十方淨土。
十方住持 (術語)與十方剎同。
十方佛土 (雜語)猶言大千世界。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十方常住僧物 (術語)四種僧物之一。僧物
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經名)三卷。般舟三昧經之異名。
十方現前僧物 (術語)四種僧物之一。
十方業普現色身 (術語)隨十方眾生之意業而普示現其身也。如妙音菩薩觀音菩薩是。
十王 (名數)冥土之十王也。一秦廣王。三初江王。三宋帝王。四伍官王。五閻羅王。六變成王。七泰山府君。八平等王。九都市王。十轉輪王。見十王經。此十王各有本地。十三佛
十王經 (經名)一卷,成都府大聖慈寺沙門藏川所撰。而今存者為日本人偽撰,鄙俚不堪卒讀。
十心 (名數)有二種:(一)順流十心,一、無明昏暗。謂諸眾生從無始以來,暗識昏迷,無所明了,為煩惱所醉,於一切法妄計人我,起諸愛見,想計顛倒,起貪瞋痴,廣作諸業,由是流轉於生死也。二、外加惡友。謂諸眾生內具煩惱,外值惡友扇動邪法,益加惑我,無由開悟而修善業,以是流轉於生死也。三、善不隨從,謂諸眾生內外惡緣既具,即內滅善心外滅善事,又於他人所作之善事,不生隨喜之心,以是流轉於生死也。四、三業造惡。謂諸眾生恣縱身口意三業,起殺盜婬妄貪瞋等過,無惡不作,以是流轉於生死也。五、惡心遍布,謂諸眾生所造惡事雖不廣,而作惡之心,遍布一切處以所欲惱害人,以是流轉於生死也。六、惡心相續。謂諸眾生唯起惡心,增長惡事,晝夜相續,無有間斷,以是流轉於生死也。七、覆諱過失。謂諸眾生所作之惡行,忌諱人知,不自發露,無改悔之心,以是流轉於生死也。八、不畏惡道。謂諸眾生心性陰很,不知戒律,於殺盜婬妄種種惡事,無不作之,於惡道怙然不畏,以是流轉於生死也。九、無慚無愧。謂諸眾生為愚痴所覆造諸惡業,上不慚天,下不愧人,以是流轉於生死也。十、捨無因果。謂諸眾生不具正信之心,但生邪惡之見,於一切善惡因緣果報悉皆捨而為無,以是流轉於生死也。出止觀四之一。(二)逆流十心:一、深信因果。謂修行之人先信善惡果報,不生疑惑,以是翻破撥無因果之心也。二、生重慚愧。謂修行之人,剋責往昔,我無羞無恥,棄捨淨行,習諸惡行,天見我之隱罪,是故慚於天,人知我之顯過,是故愧於人,以是翻破無慚無愧之心也。三、生大怖畏。謂修行之人自念人命無常,一息不續,千載永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悠深,那得不怖,由是苦切懺悔不惜身命,以是翻破不畏惡道之心也。四、發露懺悔。修行之人所有過失,不自隱覆,發露懺悔,以是翻破覆諱過失之心也。五、斷相續心。謂修行之人所作惡行,既懺悔已,即更決定不作惡事,以是翻破惡念相續之心也。六、發菩提心。謂修行之人往昔專起惡念惱人,今則廣起救濟之心,遍於虛空界,利益眾生,以是翻破遍布之惡心也。七、斷惡修善。謂修行之人前恣身口意,造作諸惡,不計晝夜,今則策勵不休,斷諸惡行,修功補過,無善不為,以是翻破三業造惡之心也。八、守護正法。謂修行之人昔自滅善,見他人行善,亦生嫉妒無隨喜之心,今則守護正法方便增廣益法,以是翻破善不隨喜之心也。九、念十方佛。謂修行之人昔親狎惡友,信受其言,起諸邪見,今則念十方佛有大福德,能救援我,以是翻破隨順惡友之心也。十、觀罪性空。謂修行之人,無始以來不知諸法本性空寂,廣作諸惡,今則了知貪瞋等一切惡行,起於妄念,妄念起於顛倒,顛倒起於人我之見,今既了達我心本空,則罪性無依處,以是觀破無明昏闇之心也。出止觀四之一。
真言十心 (名數)一、種子心,從久遠世間展轉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違理之心,推求種種而不能得,後忽自有念生,我今節食持齋,是善法也。然猶未是佛法中之八關戒。彼以節食自戒,故即覺緣務減少,使我飲食易足不生馳求勞苦,爾時生少分不意之心,歡喜而得安穩,亦數數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識善惡之因果,故名種子心。二、芽種,於每月六齋日八關戒也。六齋日,即是智度論中所說上代五通仙人勸於此日斷食,順善法,又免鬼神災橫之論。由於止息貪求常見利樂之故,欲修有此法使得增長,於持齋日捨財物以與六親,自己不食,則我無守護之憂,使他人愛敬,獲孝養之譽,見此因果,故轉生歡喜,生歡喜故,善心稍增。如由種生芽也。三、[病-丙+包]種,欲成此守齋之善心,修有無貪慧捨之心,由於修有。故善心漸漸增長,復能施與非親識之人。爾時善萌益見增長。猶如芽莖滋盛尚未生葉之時,故名[病-丙+包]種。四、葉種,已能習行慧捨,藉此為因,漸能甄釋所觀之境,如此之人德行高勝,我今應親近而供養之,即是慧性漸開,遇善知識之由漸也。五、敷華,慧性漸開,甄別所施之境,見其利他之益,如世間伎樂之人,能化大眾而使歡喜,故施與之。又以尊宿耆舊,見聞較多,及學行高尚,為世師範,推誠歡喜,而施與之。使我施時之心益形歡喜,此即花種也。六、成果,所習純熟,不特歡喜,復能以親愛之心施與學行之人。又由前施之因緣,得聞法之利,知彼懷出離內欲等勝德,狎習親附而供養之。即是成果也。七、受用種子,已能作齋施,見其利益,即知三業不善,皆以是為哀惱之因緣,我當捨之,護戒而住。由於護戒,故現世獲諸善利,有大名聞,身心安樂,益復增廣賢善,命終得生天。譬如種果已成,受用其實也。故曰受用種子。八、嬰童心,既知尊行之人,宜親近供養,又見持戒能生善利,即是漸識因果。今復聞善知識言此大天能與一切之樂,若虔誠供養,則所願皆滿,即能生歸依之心。所謂自在天,梵天,那羅延天,乃至大圍陀論師等也。時彼聞如是等世間之三寶(自在天,四韋陀為傳法者),歡喜歸依隨順修行,即是第八嬰童心之無畏依也。九、殊勝心,即於此第八無畏依中復有殊勝心也,既聞世間諸薄伽梵宜供養歸依,遂生心此諸三寶中何物為勝,我當擇其善者,隨順修行,由於前之善根力故,於彼所說法中,隨得殊勝住,有求解脫之智(即求空智之心)生也。十、決定心,已於解脫之空法作證也(此心即第四唯蘊無我乘之初種子心也)。已上十心中,前六心就愚童齋心而說之,後四心就第三嬰童無畏而明之。然三乘一一之地,皆具此十心也。十心中前八心,對於外道違理之心,而名為順理之心,又對於後二心為違世之心,而名為順世之八心。若以十住心分別之,則第三嬰童無畏心為後二心,是違世,第四唯蘊無我心已上,總為違世之十心。出大日經疏三。
十日十夜 (修法)十日十夜念佛之行也。平等覺經曰:「佛言要當齋戒,一心清淨,晝夜常念,欲生無量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不斷絕。」
十牛圖序 (譬喻)一、尋牛序,二、見跡序,三、見牛序,四、得牛序,五、牧牛序,六、騎牛歸家序。七、忘牛存人序,八、人牛俱亡序。九、返本還源序。十、入塵垂手序。十牛圖之作者,不能確定為誰。據會元,似廓庵禪師(大隨靜禪師之法嗣)作此圖與頌,然在四部錄等,見十牛圖序,乃為所謂清居禪師(傳未詳)者所作。或言清居禪師之十牛圖,與今圖不同,依牛之彩色形式,似示進步之次第者,或者廓庵禪師修正之而行於今時也。然而譬心事修練之事以牧牛之事,實有由來。阿含經中說牧牛十二法,智度論明十一事。又禪門之諸祖,有提唱水牯牛之公案者,如馬祖禪師之水牯牛公案是也。又如溈山靈祐禪師上堂曰:老僧百年後向山下作一個水牯牛是也。如是以牛譬說心地之修治,自古已然。案第一尋牛,即發菩提心之位也,第二見跡至第六騎牛歸家五者,修行之位也,第七忘牛存人與第八人牛俱存,成菩提之位也,此忘牛存人為小乘我空之成菩提,人牛俱忘為大乘我法俱空之成菩提也。第九返本還源入涅槃之位也。是通於大小乘而言。第十入塵垂手方便究竟之位也。其頌列下。十牛圖頌一卷,宋師遠述。○十牛圖頌一卷,明胡文煥著。○十牛頌和頌一卷。 0150.JPG 0151.JPG 0152.JPG
十四生 (術語)密教通說之十六生成佛,託於仁王經所說之十四忍,謂為十四生成佛。
十四等 (名數)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賢之圓因等,二諸佛之果滿等,三剎等,四行等,五等正覺等,六神通等,七法輪等,八辯才等,九言辭等,十音聲等,十一力無畏等,十二佛所住等,十三大慈悲等,十四不可思議之解脫自在等。出唐華嚴經八十。
十四根 (名數)眼等五根與憂喜等五受,及男女意命四根也。仁王經下曰:「復觀十四根,所謂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無量罪過故。」
十四難 (名數)外道十四難句,佛不答之。一、世界及我為常耶?二、世界及我為無常耶?三、世界及我為亦有常亦無常耶?四、世界及我為非有常非無常耶?五、世界及我為有邊耶?六、世界及我為無邊耶?七、世界及我為亦有邊亦無邊耶?八、世界及我為非有邊非無邊耶?九、死後有神去耶?十、死後無神去耶?十一、死後亦有神去亦無神去耶?十二、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耶?十三、後世是身是神耶?十四、身異神異耶?問曰:若佛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難?答曰:無此事實,故不答。諸法有常無此理,諸法斷亦無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問搆牛角得幾汁之乳?是為非問。不可答也。出智度論二,俱舍論十九。
十四行偈 (書名)善導觀經疏最首之歸三寶偈,為四句十四偈,故稱十四行偈。
十四種色 (名數)
十四變化 (名數)(一)初禪天有二種變化:一、初禪初禪化,能變化自地也。二、初禪欲界化,能變化欲界地也。(二)二禪天有二種變化:一、二禪二禪化,能變化自地也。二、二禪初禪化,能變化初禪地也。三、二禪欲界化,能變化欲界地也。(三)三禪天有四種變化:一、三禪三禪化。二、三禪二禪化。三、三禪初禪化。四、三禪觀音化。(四)四禪天有五變化:一、四禪四禪化。二、四禪三禪化。三、四禪二禪化。四、四禪初禪化。五、四禪欲界化。見智度論六。
十四神九王 (名數)華嚴經末會之初,文殊菩薩由善住樓閣出拜辭世尊時,隨從之神王也。一、常隨侍衛之諸金剛神,二、普為眾生供養諸佛之諸身眾神,三、久發堅誓願常隨從之諸足行神,四、樂聞妙法之主地神,五、常修大悲之主水神,六、智光照耀之主火神,七、以摩尼為冠之主風神,八、明練十方一切儀式之主方神,九、專勤除滅無明黑暗之主夜神,十、一心不懈闡明佛日之主晝神,十一、莊嚴法界一切虛空之主空神,十二、普度眾生超諸有海之主海神,十三、常勤趣於一切智,積集助道善根如山之主山神,十四、常勤守護一切眾生菩提心城之主城神:一、常勤守護一切智智無上法城之諸大龍王,二、常勤守護一切眾生之夜叉王,三、常使眾生增長歡喜之乾闥婆王,四、常勤除滅諸饑鬼趣之鳩槃荼王,五、恒願救濟一切眾生出諸有海之迦樓羅王,六、願得成就諸如來身高出世間之阿修羅王,七、見佛歡喜曲躬恭敬之摩[目*侯]羅迦王,八、常厭生死恒願見佛之諸大天王,九、尊重佛而讚歎供養之諸大梵王。出唐華嚴經六十一。
十四佛國往生 (名數)無量壽經下說,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當往生西方極樂,其諸小行之菩薩及小功德者,不可計也。而其往生者,不僅此土之菩薩復有十三佛國百八十億乃至七百九十億之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計也。其十三佛國者:一遠照佛國、二寶藏佛國、三無量音佛國、四甘露味佛國、五龍勝佛國、六勝力佛國、七師子佛國、八離光垢佛國、九德首佛國、十妙德仙佛國、十一人王佛國、十二無上華佛國、十三無畏佛國。此十三佛國合此土之釋迦佛國則為十四佛國。
十世 (名數)三世
十世隔法異成門 (術語)十玄緣起之一。玄門
十支論 (名數)以瑜伽論為本論,其他釋論為支論,總有十論:一、百法論。又名略陳論,數論。二、五蘊論。又名粗釋體義論。依名釋義論。已上二論是天親菩薩所作。三、顯揚論。又名總包集義論。是無著菩薩所造。四、攝大乘論。又名廣包大義論。是無著菩薩造。其釋論為天親及無性造。五、雜集論。又名分別名數論。廣陳體義論。是無著等所作。今盛行者,唯覺師子之釋論及安慧菩薩之糅論也。六、辨中邊論。又名離僻彰中論。本頌是慈氏菩薩造,釋論是天親菩薩造。七、十二唯識論。又名摧破邪論。八、三十唯識論。又名高建法幢論。此二論本頌皆為天親所造,三十唯識之釋,是護法菩薩等十師造。二十唯識為天親菩薩造。九、大莊嚴論。又名莊嚴體義論。此論本頌為慈氏菩薩造。釋為天親菩薩造。十、分別瑜伽論。又名攝散歸觀論。是慈氏菩薩所造。
十支居士八城經 (經名)一卷,失譯。中阿含八城經之別譯。阿難為此居士說十二禪,居士信心。施食及房。
十甘露王 (雜名)阿彌陀之別稱。
十甘露明 (真言)阿彌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口*栗]多即為甘露之言有十個,故云十甘露明。
十玄 (術語)十玄緣起也。玄門
十玄門 (術語)十玄緣起也。
十玄談 (名數)唐安察禪師之十首偈頌也。一心印,二祖意,三玄機,四塵異,五演教,六達本,七還源,八迴機,九轉位,十一色。見傳燈錄二十九。
十玄六相 (名數)十玄門與六相也。
十玄緣起 (術語)玄門
十句義論 (書名)勝宗十句義論之略名。
十句觀音經 (經名)太平廣記,宋太原王玄謨爽邁不群,北征失津,軍法當死。夢人謂之曰:汝誦觀世音千遍,可得免禍。謨曰:命懸旦夕,千遍何日可得。授云: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僧緣(僧誤作相),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念念不離心之念字誤作佛)。既而誦滿千遍,將就戮,將軍沈慶之諫,遂免,歷位尚書金紫豫州刺史。按此事又見南史卷十六王玄謨傳。
十生 (名數)於別之十生,加總之一生謂之十一生。十一生類
十仙 (名數)仙人
十布施 (名數)布施
十功德論 (名數)佛對比丘制無益之世論,使論十事之功德:一精勤,二少欲知足,三有勇猛心,四多聞能與人說法,五無畏無恐,六戒律具足,七三昧成就,八智慧成就,九解脫成就,十解脫見慧成就。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三。
十因六果 (名數)
十因緣 (名數)十二因緣中由無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支者,以其屬於未來也。故明過去至現在之因緣為十因緣。涅槃經曰:「十因緣法為生作因。」
十字金剛 (物名)羯磨金剛之異名。羯磨金剛之三鈷杵,橫豎交叉,作十字形,故謂之十字金剛。大日經疏十九曰:「十字金剛,即羯磨金剛也。」
十字佛頂印真言 (真言)轉法輪菩薩摧魔怨敵法曰:「欲誦此十字佛頂真言,先當結印,印以二手內相叉為拳,二大指入掌,二頭指各屈,[(扣-口)*主]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口*縛]日囉(金剛),薩怛奉(有情),吽(忿怒),發吒(破壞)。」
十住 (術語)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發心住,以真方便發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圓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淨,如琉璃內現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留礙也。四、生貴住,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彼此冥通,入於如來種也。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所缺也。六、正心住,非僅相貌,而心相亦與佛同也。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長增也。八、童真住,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也。九、法王子住,由初發心至第四生貴皆名入聖胎,由第五至第八,名為長養聖胎。而於此第九則相形具足,而出胎也。十、灌頂住,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則佛以智水灌頂,如剎利王子之受職灌頂也。五十二位
十住心 (名數)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釋也。其名目雖本於大日經十心品並大日經疏(亦本於菩提心論,釋摩伽衍論),至其本質,實可稱為日本弘法大師之獨創。故其本據在弘法之十住心論及秘藏寶鑰:一、異生羝羊心,異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異之生,即如所謂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婬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痴闇昧不解世理,醉生夢死,非道惡人,無信,無德者。屬於此部者。本不可列於教判之內,以皆為可進第二心之階段,故列於此處也。二、愚童持齋心,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齋者,持八關齋也。惡者非始終為惡,為內薰與外緣所誘,亦修五戒十戒等作善,忠孝仁義禮智等德者是也。人乘之教,如儒教等皆攝於其中。三、嬰童無畏心,嬰童為母所抱則安,願生於天得神佛擁護則滿足。如弘法註:「外道生天,暫得蘇息。」(秘藏寶鑰)乃修四禪六行之生天教也。以上為世間三個之住心,攝於胎藏界曼荼羅第三大院外金剛部之眾,以下為出世間。四、唯蘊無我心,入佛之法門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厭苦,願寂滅後涅槃者,觀四諦之理。執三世實有法體恒有,得唯我空者,即聲聞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實是也。五、拔業因種心,較前者更進。處於無佛世界,修無言等業,見飛華落葉,觀十二因緣之法者,即煩惱所作之因雖拔而其習氣未薰在者,如緣覺乘是也。以上二乘小乘教之類攝於胎曼釋迦院之眷屬。六、他緣大乘心,他緣與無緣同,住於自他怨親平等之觀,悟真如平等,度眾生界使歸入佛界也。正與法相宗所教相當。彌勒菩薩之內證法門也。七、覺心不生心,從前心之賴耶緣起進一步,入於心境俱空之證,覺悟心性之不生不滅。說三論宗所謂八不中道,起信論所說當之。此文殊菩薩之內證也。以上二心為三乘教,以下三心為一乘教。八、一道無為心,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所說,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大日經謂為「如實知自心」配於天台宗。觀音菩薩之內證也。九、極無自性心,有淺深之二釋。淺釋者,華嚴法界諸法即真如實相,真如無自性,隨變不守自性,染淨真妄交轍,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義也。深釋者,是由毘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華嚴之法門當之,以為普賢菩薩之內證。以上九心是為顯教之攝也。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者金胎兩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無盡法門也。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其法門之德謂之莊嚴。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此十住心有橫豎二者,橫十住心者於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論。橫十住心為胎藏界之十住心,豎十住心為金剛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處謂為不二之十住心。出決義鈔直牒十。
十住論 (書名)十住毘婆沙論之略名。
十住經 (經名)六卷,秦羅什等譯,即華嚴六經之十地品也。又為菩薩十住經之略名。又為漸備一切智總經之異名。
十住心論 (書名)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之略名。
十住斷結經 (經名)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之略名。
十住行道品經 (經名)菩薩行道品之異名。
十住小白華位 (譬喻)天台以法華六瑞中雨華瑞之小大白赤四華配於四輪四種性四位,小白華當於銅輪習種性十住之開佛知。見四華
十住毘婆沙論 (書名)又云十生論,十七卷,龍樹造,秦羅什譯。
十住除垢斷結經 (經名)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之略名。
十地 (名數)或曰十住。種種不一。
三乘共十地 (名數)是智度論七十八所說,聲緣菩三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一、乾慧地,此為外凡之位,與藏教五停心別總念處總相念處三賢之位相當。乾者乾燥之義也。此位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云乾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潤之,故云乾慧。二、性地,此為內凡之位,藏教之四善根也。此位伏見思之惑,朦朧望見法性之空理,故曰性地。三、八人地。人者忍也,見道之苦法智忍等八忍謂之八忍地。即見道十五心之位也。見道十五雖為八忍七智,然今就決定因道之邊,但取八忍而名之也,四、見地,為第十六心之道類智,藏教預流果之位也。於此位斷三界之見惑。得見上下八諦之理,故云見地。五、薄地,為欲界修惑九品中斷前六品之位,藏教之一來果也。欲界九品惑中僅餘後三品,故云薄地。六、離欲地,為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之位,即藏教之不還果也。七、已辨地,為斷盡三界見思惑之位,藏教之阿羅漢果也。是於斷惑一道為所作已辨之位,故云已辨地。八、支佛地,此為緣覺之位,斷三界見思二惑上,更侵害其二惑之習氣,入於空觀也。侵非斷,斷者如燒炭成灰,更吹其灰而散盡之也。此為第十佛地之事。今於緣覺之習氣,猶如燒炭,為灰而止,故曰侵。緣覺由初地至此而入證,緣覺之梵語為辟支佛,故云支佛地,九、菩薩地,是菩薩三無數劫六度萬行之修行地也。十、佛地,是為菩薩之最後身,斷餘殘習氣,於七寶樹下以天衣為座,成就乃至入寂之位也。但此就通教之佛而言,若藏教之佛,則於菩提樹下以吉祥草為座而成道也。
大乘菩薩十地 (術語)是華嚴仁王等諸大乘經所明大乘菩薩之十地也。一、歡喜地,為菩薩既滿初阿僧祇劫之行,初得聖性,破見惑,證二空理,生大歡喜,故名歡喜地。菩薩於此位,成就檀波羅蜜。二、離垢地,成就戒波羅蜜。斷修惑,除毀犯之垢,使身清淨,故云離垢地。三、發光地,成就忍辱波羅蜜,斷修惑,得諦察法忍,智慧顯發,故云發光地。四、燄慧地,成就精進波羅蜜,斷修惑,使慧性熾盛,故云燄慧地。五、極難勝地,成就禪定波羅蜜,斷修惑,真俗二智之行相互違者,使之合而相應,故云極難勝地。六、現前地,成就慧波羅蜜,斷修惑,發最勝智,使現前無染淨之差別,故云現前地。七、遠行地,成就方便波羅蜜,發大悲心,亦斷修惑,遠離二乘之自度,故云遠行地。此位即終第二阿僧祇劫之行。八、不動地,成就願波羅蜜,斷修惑,作無相觀,任運無功用相續,故云不動地。九、善慧地,成就力波羅蜜,斷修惑,具足十力,於一切處知可度不可度,能說法,故云善慧地。十、法雲地,成就智波羅蜜,亦斷修惑,具足無邊功德,出生無邊功德水,如大雲覆虛空出清淨之眾水,故云法雲地。
四乘十地 (術語)大乘同性經下於四乘各說十地:(一)聲聞乘十地:一、受三歸地,初受三歸戒之位也。二、信地,信根成就之位也。三、信法地,信四諦理之位也。四、內凡夫地,修五停心觀等之位也。五、學信戒地,三學成就之位也。六、八人地,見道之位也。七、須陀洹地,預流果之位也。八、斯陀含地,一來果之位也。九、阿那含果,不還果也。十、阿羅漢地,無學果也。(二)緣覺乘十地:一、苦行具足地,修戒行之位也。二、自覺深甚十二因緣地,修十二因緣觀法之位也。三、覺了四聖諦地,修四諦觀之位也。四、甚深利智地,生甚深無相智之位也。五、九聖道地,修八聖道之位也。六、覺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覺了此三法界之位也。七、證寂滅地,見道之位也。八、六通地,得六神通之位也。九、徹和密地,證無學果之位也。十、習氣漸薄地,侵害習氣之位也。(三)菩薩乘十地,與以上大乘菩薩十地同。(四)佛乘十地:一、甚深難知廣明智慧地,除細習氣,於諸法得自在也。二、清淨自分成嚴不思議明德地,轉正法輪顯深義自在也。三、善明日幢實相海藏地,開說三乘差別之法自在也。四、精妙金光功諸神通智德地,說八萬法降四魔自在也。五、大輪威藏明德地,摧異邪法,伏惡行自在也。六、虛空內清淨無垢炎光開相地,現六神通,示無常事自在也。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為諸菩薩顯菩提自在也。八、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邊無礙智通地,為諸菩薩授記別自在也。九、無邊德莊嚴回向能照明地,為諸菩薩現方便自在也。十、毘盧舍那智海藏地,為諸菩薩能說法自在也。天台以此四地配於四教。問佛地有十地,豈非於果佛不平等乎?答:此經之意從佛德之別而論十地,非言初地為劣乃至第十地勝於前佛,是皆諸佛之境界,非諸菩薩二乘之所行,故經曰:佛有十地一切菩薩及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行云云。出探要記七。
真言十地 (名數)兩部大經不說十地,惟大日經說第八第十二地,金剛頂經說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準於華嚴仁王等之說而釋其名字也。然其意與顯教異,以十地為十六大菩薩之位,約其漸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義云:「歡喜地者,非顯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薩日本有兩說。列表如圖。然是尚借別教之名而明超。大日經云十地此生滿足。尊勝瑜伽云身證十地住如實際是也。是密教之十地非佛之十地,佛之十地已明於上同性經所說,佛乘之十地是也,即台宗所謂圓教之十地也。菩提心義七曰:「諸經十地淺深不同。若證契經(同性經之異譯),四乘各有十地。天台以為四教十地。若中阿含明十二證。若大品經明二十地:一乾慧等,二歡喜地等。智論有二十地:一但菩薩十地(即歡喜地等),二共菩薩十地(即乾慧地等)。此等二種是通別十地也。華嚴仁王四十二地中十地是圓十地,若大日經十地此生滿足是密十地,借別明超。今此中云身證十地非佛十地、佛十地者,一廣明地德地乃至毘盧舍那智藏海地,滿空諸佛皆是毘盧舍那化身何有十地階級。」 T00012a.JPG T00012b.JPG
密教十地廢立 (術語)真言於歡喜地等十地有廢立二門。其廢門者,謂於三劫之外不立十地,以三劫斷三妄執而究竟十地也。是秘藏記等所說。依立門。則大日經疏於三劫之上立十地。以之為開發金剛寶藏位。其所以有此廢立二門者,以十地有淺深二種也。大日經疏二曰:「華嚴十地經一一名言,依阿闍梨所傳者,須作地種釋,一者淺略釋,二者深秘釋。云云」此淺深之十地有開合之兩門,一合淺略之十地而屬於地前,開深秘之十地,而為開發金剛寶藏地。二合深秘之十地而屬於佛果開淺略之十地。而為三妄執之斷位。大日經所說之三劫十地含此二意。若依初門,則淺略之十地攝於地前。更開深秘之十地,三劫十地為地前地上之二位也。疏家處處配立多分,即此義也。若依後門則三劫十地,只是建立之不同。約於惑為三劫,約於位即為十地,秘藏記之說,約於此門也。見秘藏記鈔六。
真言十地十心 (名數)初地為種子,二地為芽,三地為[病-丙+包],四地為葉,五地為花,六地為果,七地為受用種子,八地為為無畏依,所謂果中之果也,九地為有進求佛慧生,是最勝心也,十地為決定心。此二心無別之境界,還是於第八心中約於方便而轉開出耳。一一地中亦有此十心。大疏三。參照十心之真言十心。
十地心 (名數)一四無量心,二十善心,三明光心,四燄慧心,五大勝心,六現前心,七無生心,八不思議心,九慧光心,十受位心。如是次第為十地之異名。見瓔珞本業經上。
十地品 (經名)華嚴經之品名。六十華嚴第二十二品,八十華嚴第二十六品,詳說十地菩薩之修業。
十地經 (雜名)九卷,唐尸羅達摩譯。
十地寄報 (術語)謂十地之菩薩,假諸天王之形守護正法也。出於華嚴經三十四。
十地虎狼 (術語)金光明經謂十地之菩薩,猶有虎狼之畏,為說十番之陀羅尼(合部經陀羅尼最淨地品),除其怖畏。台宗以之為肉身超證十地之證。其故以既超證十地,尚有前業所感之肉身,為虎狼等所噉食之事也。但別教以之喻煩惱。妙玄二下曰:「圓教方一生中有超十地之義,此則煩惱已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餘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煩惱為虎狼。作行解者,於理則通,於事不去。」
十地願行 (術語)菩薩十地所行十波羅蜜之行也。行必具四弘誓願,故謂之願行。
十地經論 (書名)十二卷,天親著,後魏菩提留支等譯。譯華嚴之十地品。
十地證王 (術語)十地之菩薩感得十王之華報,是曰證王。
十如 (術語)又云十如是。法華之十如,出於方便品。天台大師開演其深旨者,有玄義、文句、止觀、別行玄之四書。其中正釋十如之相貌者,玄義與止觀也,有通解與別解二種。別解分四類:四類者,四越(止觀謂為四途)與人天與二乘及菩薩佛也。玄義分五類:別解菩薩與佛也。文句釋佛之權實二智,故與玄義止觀聊異其義。因而文句三有上玄義中已說,今不具說之語。又別行玄明圓頓之三慈悲,故約於觀心而釋之,因而彼文有今觀十法界眾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種性相本末究竟等之說。故亦與玄義止觀大異其釋體。此十如以通解為根本,苟能會得通解,則通四類,自會四類之妙義。故今就通解釋之,一相如是:「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善惡等顯於外者,謂之相,相雖顯於外,然非相見者,則不能見,故止觀引三國故事曰:「昔孫劉相顯,曹公相隱,相者舉聲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二性如是:「性以據內,自分不現。」謂人目不見,狀若天生,長無改變也。「如木有火,遇緣即發。」謂如木有火性,鑽即火出也。玄義與止觀釋性如是,其義各異,玄義以為薰習成性之性,如上所釋,止觀則以為理性,佛性之性也。三體如是:「主質名為體。」言為主之質謂之體,人身之總體也。四力如是:「功能為力。」是其用所立之功能也。故涅槃經曰:「欲造牆壁則取泥土,欲造畫像則取彩色,不取草木。」五作如是:「構造為作。」言身口意三業之所為為作也。六因如是:「習因為因。」謂前所習者為後之種也。如善人習善而益善,惡人習惡而益惡。新譯家名之為等流因。七緣如是:「助因為緣。」因與緣不同,如五穀之種,因也,雨露水土緣也,五穀之種出生者,借雨露水土之緣故也。是為新譯家之異熟因。八果如是:「習因為果。」謂從來所習之因,得其果也。新譯家謂之等流果。此習因習果有隔過現之二世現未之二世者,又有現在一切中,因果皆有者。九報如是:「報果為報。」謂酬今生之善惡業因,而受未來之苦樂果也。新譯家謂之異熟果。此依報因而成報果,必隔一世以上。十本末究竟等:「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等。」謂其本末諸相之落下處為究竟等也。論其意,前之九如是,皆事也,今之究竟等理也。九事所緣,為平等之理,故謂之等。其理有三諦,以空諦之故,本末悉為真空,以假諦之故,本末皆為妙假,以中諦之故,本末總為中道法界。此究竟等之三諦即為實相。然則前之九如是為諸法,而此本末究竟等為實相也。故釋諸法實相四字說此十如是也。
別解四類 (術語)今於四類之別解中,示地獄界與人界及佛界三種之相。先言地獄界之十如是,相如是者惡人顯後墮地獄之前相,凡夫雖不知,而佛菩薩之目,則能見之也。性如是者,專習惡之人其習狀如生成,改變為難也。體如是者:「摧折麤惡色心以為體質。」即墮於地獄為獄卒所責之荒惡身心體是也。私記二本云:「問:體者即指受報身。與報何異?答:陰身為體。苦樂為報。」力如是者:「地獄有登刀上劍之用。」即於地獄有上劍山上刃林裂破身體之力用也。作如是者:「搆造經營。」謂於身口意之三業造惡也。私記云:「作是造業與因何別?答:搆造為作,約外約色,習因為因,約內約心。」因如是者:「惡習因也。」謂於過去習惡也。緣如是者作惡之緣助也。果如是者,謂過去所習之惡事,受地獄之身亦能起也。報如是者:「銅柱鐵床之苦。」謂於地獄攀登銅柱。坐熱鐵床也。本末究竟等者,相如是,報如是,皆為空諦故謂為等。又惡之果報在本之性相中,本之性相,在惡之果報中則為假諦等,又地獄之理體與佛果無異,則皆為中道法界,是中道之等也。次明人界之十如,則相如是者:「相表清昇。」謂對於四惡趣之沈淪,格別清淨,有上昇之相也。性如是者:「性覺白法。」謂清白之善法,成為其性也。體如是者:「體是安樂身心。」謂與三途等苦報相違,安穩快樂之身心也。力如是者:「堪任善器。」謂堪於勤善之器也。作如是者:「造止行二善。」謂作止惡行善之二善也。因如是者:「因是白業。」謂成就清白之善因也。緣如是者:「作善我我所。」謂我思能作善也,此為白善之緣。果如是者:「任運修善心生。」謂依前來習善之習用,而自然生善心也,報如是者:「自然愛樂。」謂自然受人果之快樂也。本末究竟如前地獄界。次明佛界之十如,則「佛界十法者。皆約中道分別也。」言佛界之十如其體皆為中道也。此雖為一中道,而因義理相違,故分為十如。相如是者為緣因佛性,是外修萬行也。性如是者為了因佛性,是內生真智也。體如是者為正因佛性,是真如法界也。力如是者,謂初發菩提心,超二乘上為力。是發菩提心也。作如是者四弘誓願也。因如是者智慧莊嚴也。緣如是者福德莊嚴也。果如是者一念相應大覺朗然之無上正覺也。報如是者大般涅槃三德秘藏也。本末究竟等者三諦法界之體等也。
十如權實 (術語)五類十如中前四為權,後一為實。法華玄義二上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束為五差: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五佛。判為二法,前四是權法,後一是實法,細論各具權實。」
十如三轉 (術語)三轉者,一讀為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顯假諦之義。相性體力等不同者,以為假諦故也。二讀為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本末究竟等,如,顯空諦之義。相性體力等,諸法皆如,一味平等者,以為空諦故也。三讀為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本末究竟如是,顯中諦之義。此時如作想像解,是對於非而言。以中道實相,諸法皆是而無非故也,即性相等法一一如於其是法也。因知佛之知見,為一心三諦。南岳得其意,初發之,而天台承之也。
圓密十真如 (術語)通別諸教,以遍行真如等十種為十真如,圓教及真言教則指此唯佛與佛乃能窮盡,諸法實相所謂如是相等十如是之法為十真如,十如是與十真如,其名義俱同。出菩提心義四。
三大部十界十如釋體 (術語)見圖。 T0013.JPG
十如是 (術語)略云十如。十如
十如來地 (術語)光明智德地等之十地也。十地
十門 (名數)種種不一。
理事無礙十門 (名數)於事(現象)、與理(本體)之關係立十門:一理偏於事,一、真法界之理遍在一切之事法,雖理無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於理,則亦無分限,故一一微塵具足真理。二、事遍於理,理既遍於事,事亦遍於理,以有分限之事,具無分限之理,故遍在一微塵法界。三、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成世間之事,事無別體,全攬理而成,如波依於水,水全成波也。四、事能顯理,理無形相,即事而明,事既依理而成,則理乃依事而顯,如波相盡而水體全顯也。五、以理奪事,事相既虛,全體是理,故一切之事法不可得。般若心經所謂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是也。六、事能隱理,真理既隨緣而成事相,遂今事顯而理不現,如水之成波,波顯水隱也。經所謂法身轉五道名曰眾是也。七、真理即是,真如之理性即是事相。真如之外,非有事相,如水即是波,波之外別無水。般若心經所謂空即是色是也。八、事法即理,世間一切事法本無自性,皆由因緣會集而有,舉體即是真性,真性之外無事法,般若心經所謂色即是空是也。九、真理非事,事即真理,而非是事,蓋理為真而絕諸相,事為妄而帶差別,真妄既異。故即妄之真異於妄。如水之濕性。即非波之動相也。十、事法非理,為全理之事,而非是理,蓋理性平等,事相差別也。性相既異,故舉體全為事,而事相宛然,如波之動相。非是水之濕性也。說見華嚴大疏二。
止觀十門 (名數)一、心行稱理攝散名止。二、止不滯寂,不礙觀事。三、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四、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五、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礙一味而心境。六、由即理之事攝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九、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十、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出宗鏡錄三十五。
周遍含容觀十門 (名數)華嚴宗所立五觀中之第五,周遍含容觀立十門:一、理如事門,是與上事理無礙中第七真理即事門同。二、事如理門,是與第八法法即理門同。三、事含理事門,謂諸事法與理無異。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如一微塵共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故俱在一塵中而現,如一塵一切法,亦爾。四、通局無礙門,事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遍十方一切塵內,由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即近即遠即住無障無礙。五、廣狹無礙門,非一即非異,故不壞一塵而能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狹,即大即小,無障無礙。六、遍容無礙門,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普遍即廣容,故遍,在一切中即復攝一切諸法全住自中。又由廣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塵還即遍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是故此塵自遍他時,即他遍自,能容能入,無障無礙。七、攝入無礙門,彼一切望於一法,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令彼一還復在自一切之中,同時無礙,又由攝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時,還使一切恒在一內,同時無礙。八、交涉無礙門,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一入一,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九、相在無礙門,一切望一,亦有四句,謂攝一入一,攝一切入一,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切,交參無礙。十、普融無礙門,一切及一,皆同時更互相望,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前九門之文,以不頓顯,故此攝同使一剎那,既總別同時,則重重無盡也。出註法界觀。
華嚴釋經十門 (名數)釋華嚴經自十方面者: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宗趣通局,七部類品會,八傳譯感通,九總釋經題,十別釋文義。出華嚴大疏一。
十門辨惑論 (書名)三卷,唐復禮著。
十吉祥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為離垢蓋大士說東方十佛之名號功德。
十成 (雜語)十分成就之至極位也。
十名 (術語)與十號同。
十行 (術語)菩薩修行,雖於十信十住滿足自利,然利他之行未滿,故不可不經此目:一、歡喜行,為佛子之菩薩以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也。二、饒益行,利益一切眾生也。三、無瞋恨行,自覺覺他。無違逆者。又曰無恚恨。無違逆。四、無盡行,隨眾生之機類而現其身,三世平等,通達十方。利他之行無盡也。五、離痴亂行,種種之法門雖不同,然一切合同而無差誤也。六、善現行,以離痴亂故,能於同類中現異相,於一一異相各現同相,同異圓融也。七、無著行,十方虛空滿足微塵於一一塵中現十方界,塵界不留礙也。八、尊重行,又曰難得行。以前種種現前皆般若觀照之力也,故於六度中特尊重般若波羅蜜。九、善法行,圓融之德能成十方諸佛之軌則也。十、真實行,以前圓融德相,一一皆清淨無漏,一真無為之性,本來常恒也。五十二位
十身 (名數)佛身
十身藥樹 (術語)十身者,華嚴所說佛具之十身,藥樹者,法華所說佛之藥樹王身。
十劫 (術語)阿彌陀佛往昔為法藏比丘時,立四十八願,以期成佛,自成就而為阿彌陀佛,至今已經十劫。無量壽經上曰:「阿難又問:其佛成道已來。為經幾時?佛言:成佛已來凡歷十劫。」然言十劫者,不過舉其為眾生濟度而成就四十八願之時而止,其實為久遠之古佛。故彌陀為法華經化城喻品所說十六王子之第九王子,釋迦其第十六王子也。於壽量品釋迦自顯其本地,說為久遠實成之古佛,以是可知彌陀佛之本地,亦為久遠之古佛,但因欲度眾生自本地示現為法藏比丘,建四十八願,以五劫之思惟與兆載永劫之修行,於十劫之昔,現正覺也。又依真宗之教意,則西方之阿彌陀,於胎藏界主證菩提之德,於金剛界主大智慧門,妙觀察智之所成也,然則大日如來成道之年劫不可說不可思議,彌陀之成道亦不可說不可思議也。又言大通智勝佛坐於道場十劫,不現佛道,是非不現佛道,以眾生之機緣未熟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
十劫正覺 (術語)彌陀佛之正覺也。十劫
十劫須臾 (術語)依華嚴十玄門之意,則念劫融通,十劫亦一念須臾之頃,然則彌陀之成佛,由凡情觀之,為十劫之往昔,自普賢眼觀之,則為現前之正覺也,十萬億之佛土,准此可知。
十劫彌陀 (術語)於十劫之昔成正覺之彌陀也。對於久遠之彌陀而言,阿彌陀經曰:「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十佛 (名數)種種不一。(一)稱讚淨土經十佛:一東方不動如來,二南方日月光如來,三西方無量壽如來,四北方無量光嚴通達覺慧如來,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勝德光明如來,六上方梵音如來,七東南方最勝廣大雲雷音王如來,八西南方最勝日光名稱功德如來,九西北方無量功德火王光明如來,十東北方無數百千俱胝廣慧如來。此十方經中或舉一佛或舉五佛六佛之名,今取其上首之一佛。(二)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十佛:一東方無憂界善德如來,二南方歡喜界栴檀德如來,三西方善世界無量明如來,四北方無動界相德如來,五東南方月明界無憂如來,六西南方眾相界寶施如來,七西北方眾音界華德如來,八東北方安穩界三乘行如來,九上方眾月界廣眾德如來,十下方廣世界海德如來。(三)十吉祥經十佛:一東方莊嚴世界大光曜如來,二東方諦勝諸勝世界慧燈明如來,三東方金剛世界大雄如來,四東方淨尊位世界無垢塵如來,五東方金光明世界上像幢十蓋王如來,六東方大威神世界威神自在王如來,七東方香熏世界極受上願王如來,八東方寶嚴世界內寶如來,九東方海燈明世界大海如來,十力燈明世界十力現如來。(四)華嚴經十佛,華嚴經昇須彌山頂品,帝釋向世尊頌偈說過去十佛,各來此處演妙法,是理實過去一切諸佛體,圓融法爾無二,今於此殿說十住法,故復欲顯無盡,說十佛也:一迦葉如來,二拘那含牟尼佛,三拘留孫佛,四隨業佛,又曰毘舍符。五尸棄佛,六毘波尸佛,七弗沙佛,八提舍佛,九波頭摩佛,十錠光佛。出探玄記五。
十佛剎微塵數 (雜語)塵數
十戒 (術語)小乘沙彌沙彌尼戒也。
十戒儀則經 (經名)沙彌十戒儀則經之略名。
十戒持律法體 (雜語)受十戒,能住持之而不犯之法師,尊稱之曰十戒持律之法體。法體與法師同。
十戒法并威儀經 (經名)一卷,失譯。
十忍 (名數)音聲忍。順忍,無生忍,如幻忍,如焰忍,如夢忍,如響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
十利 (名數)有種種:一、乞食十利,乞食。二、多聞十利,多聞。三、聞經十利,聞經。四、般若十利,般若。五、禪定十利,禪定。六、精進十利,精進。七、粥十利,
十快 (名數)淨土十種之快樂也。十樂
十妙 (名數)不可思議曰妙,實相之理也。總論因果自他具十妙,此有本跡二種。
跡門十妙 (名數)(一)境妙,境即理境。謂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不可思議也,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緣之境,三、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三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之故,智亦隨妙,函蓋相應,不可思議也。經曰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是也。(三)行妙,行即所修之行。妙智導行,故亦隨而妙不可思議也。經云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是也。(四)位妙,位即諸行所歷之位次,十住乃至十地是也。以行妙之故,所證之位,亦妙不可思議。經云:乘是實乘遊於四方是也。(五)三法妙,三法即真性觀照資成之三法。真理是理觀,照是慧,資成是定,此三法是為佛之所證,妙不可思議也。(六)感應妙,感謂眾生,應即佛。謂眾生能以圓機感佛,佛即以妙應應之,如水不上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現於眾水。是妙不可思議也。經曰: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是也。(七)神通妙,如來無謀之應,稱適於善權方便機宜變現自在,是妙不可思議也。經曰: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是也。(八)說法妙,說大小乘偏圓之法,使眾生咸悟入佛之知見,是妙不可思議也。經云: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是也。(九)眷屬妙,佛出世,則十方諸大菩薩,皆來贊輔,或以神通而來生者有之,或以宿願而來生者有之,或以應現而來生者有之,皆名為眷屬,俱妙不可思議也。(十)利益妙,佛說法,一切眾生咸開悟本性,得入於佛知見,猶如時雨普洽,大地蒙益,是妙不可思議也。說見玄義二之二。
本門十妙 (名數)一、本因,本初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所修之因也,經云: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不盡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圓妙之因,契得究竟常樂我淨,乃是本果。經曰: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是也。三、國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國,今既跡在同居土,或在三土,中間亦有四土,本佛亦應有土,復居何處。經云:自從是來我常在此裟婆世界說法教化。案此文則非今日跡中娑婆,亦非中間權跡處所,乃是本之娑婆,即本國土妙也。四、感應,既已成果,即有本時所證二十五三昧,慈悲誓願機感相關,能即寂而照,故言本感應也。經曰: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眾根利鈍是也。五、神通,亦是與昔時所得無記化化禪與本因時諸慈悲合,以神通駭動最初可度之眾生,故言本神通也。經謂之如來秘密神通力,或謂示己身他身,示己事他事是也。六、說法,即是往昔初坐道場始成正覺初轉法輪四辯所說之法名為本說法妙也,經曰:此等我所化,令發大道心。今皆住不退是也。七、眷屬,本地說法所被之人,如地涌之菩薩,彌勒不識,乃本之眷屬也。經曰:此諸菩薩下方空中住。此等是我子,我則其父是也。八、涅槃,本時所證之斷德涅槃也,亦是本時之應身處同居方便二土,有緣既度,倡言入滅,即本時之涅槃也。經曰: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是也。九、壽命,既言入滅,則有長短遠近壽命。經曰:處處有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是也。十、利益,本業願通應之眷屬(除理性之一),八番十番饒益者。經云:皆令得歡喜是也。見法華玄義七。
本跡相攝 (雜語)十不二門。於跡中開因而合果,合習果報果為三法妙也。於本中合因而開果,開習果,出報果,明本國土妙也。又於跡中,委悉明境智行位,於本通為因妙。次為果妙,是跡中之三法,即三軌妙也。感應神通,說法眷屬,與本跡相同。本開涅槃壽命二妙者,釋迦佛在法華雖未入滅。而久遠諸佛迦葉燈明佛等。皆於法華入滅。以此義推之。本佛必是淨土之淨機,又往事已成,故開出涅槃等妙也。跡中無此二義者,以釋迦雖倡言入滅。而未入滅也。最後之利益妙,彼此相同。見玄義七。
十妙生起次第 (雜語)先言跡門十妙之次第。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始於今,故居最初。既迷,故起惑。解理,故起智。智為行之本,因智之目,而起行之足,目足及境之三法為乘,乘於此乘,入清涼池,登諸位。位住於何所。則住在三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方界之機緣,來則必應,若趨機垂應,先以身輪之神通駭發之,見變通巳,堪於受道,即以口輪說法開導。既潤法雨,則稟教受道。而為法之眷屬。行眷屬行,拔生死之本,開佛之知見,得大利益。見玄義二之二。次為本門十妙。所以本因居初者,心由因而致果,果成故有國土。極果居國,即有照機。機感動,則應之而施化,施化則有神通。神通竟即說法,說法所被,即成眷屬。眷屬已度,則緣盡涅槃。故論壽命長短。長短之壽命,為所作之利益。乃至佛滅度後正像等之利益也。見玄義七。
十佉 (名數)玄應音義曰:「佉去伽反,十佉盧為一佉利,又經文作[呿*(卻-谷)],非也。」案佉盧,當於一斗。佉利者,十斗也。
十弟子 (儀式)如來有十大弟子,此後大法會之大導師或灌頂式之大阿闍梨等擬之,引率十弟子,以是亦曰阿闍梨弟子。陀羅尼集經十二曰:「阿闍梨把香爐出,領六弟子,一一弟子各執一事,一人執華水,二人共輿煮熟五穀,一人擎食盤,一人擎蜜水盞,一人執炬火,隨阿闍梨後行。普施與一切陪從,并及守護諸鬼神等,乃至周遍施與一切餓鬼類,悉使滿足。四方上下,總散施已,阿闍梨洗手漱口,入道場中,三禮已,更作讚唄。作法事竟,門外息樂(作觀世音之曲曲終止),復次阿闍梨把拔折羅,喚十弟子。至堂前使立,一人執蠟燭,一人捉香爐,一人擎華盤,一人擎香盤,一人執巾,此五人等引阿闍梨在前行。其阿闍梨在後出,隨五人後。又使五人從阿闍梨後,一人執澡罐,一人擎三衣,一人擎白芥子盤,一人擎末香盤,一人擎安息香盤,次後音樂次第作行。」
十來 (雜名)十來偈
十來偈 (雜名)示現當二世之果報有十偈。各偈以來字結,故名。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憍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
十夜 (行事)淨土宗每年自十月六日至十五日,營修十夜之誦經念佛事。經曰:「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土為善千歲。」是十夜之所據也。但實為十日十夜。玆略為十夜耳。
十夜念佛 (行事)十夜
十法 (名數)佛言成就十法,為住於大乘:一成就正信,二成就行,三成就性,四樂菩提心,五樂法,六樂觀正法,七行正法,八順於正法,九遠離我慢等事,十善通達諸微密之語,而不樂聲聞及緣覺等。見大乘十法經。
十法行 (名數)對於經典十種之行法:一、書寫,於佛所說之經律論文,書寫流通而不使斷也。二、供養,於佛之經典所在處,如佛之塔廟供養之也。三、施他,以所聞之法為他演說,或施與經卷,不專自用,但欲利他也。四、諦聽,聞他人讀誦經典而解說之,深生愛樂,一心諦聽也。五、披讀,於諸佛所說之經典常披閱看讀而不釋手也。六、受持,於諸佛所說之教法從佛稟受,持而勿失也。七、開演,於如來所說之教法常開示演說,使人信解也。八、諷誦,於如來所說之一切道法,諷誦宣揚,梵音清徹,使人樂聞也。九、思惟,於如來所說之一切法義思惟籌量,憶念而不忘也。十、修習,依如來所說之法,精修數習,而成道果也。出辯中邊論下。
十法界 (名數)顯教依法華經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之六凡與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四聖為十法界,密教依理趣釋經以地鬼畜人天之五凡與聲緣菩權佛實佛之五聖為十法界。
十法經 (經名)大乘十法經之略名。
十法界鈔 (書名)一卷,日本日蓮撰。
十法界明因果鈔 (書名)一卷,日本日蓮撰。入大藏經。
十法乘成觀 (名數)常略云十乘觀。
十念 (術語)念佛等之十念也。。【又】十遍之稱名也。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淨土宗如他宗之授三歸五戒等,以十遍之稱名授其信者,謂之授十念。
十念處 (名數)菩薩常觀念十境也: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境界念處,阿蘭若念處,都邑念處,名聞利養念處,如來學問念處,斷諸煩惱念處是也。
十念住生 (術語)惡業之凡夫,臨終時由十聲之念佛,而往生於極樂世界也。即觀無量壽經所說下品下生者之往生。
十念成就 (雜語)言具十聲之念佛也。
十念血脈 (術語)言十念授受,師資相承之法。
十宗 (名數)佛門之宗派也(一)華嚴宗有五教十宗之說。即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是也。(二)律宗一名南山宗,俱舍宗一名有宗,成實宗,三論宗,一名性空宗,天台宗一名法華宗,賢首宗一名華嚴宗,慈恩宗一名相宗,禪宗一名心宗,密宗一名真言宗,淨土宗一名蓮宗,亦稱十宗。
十剎 (名數)五山十剎
十使 (名數)又曰十大惑。亦曰十根本煩惱。此中分利鈍二種。貪瞋痴慢疑五者,謂之五鈍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者,謂之五利使。五利使及五鈍使
十卷章 (書名)又曰十卷疏,日本弘法大師著,秘藏寶鑰三卷,顯密二教論二卷,即身成佛義一卷,聲字實相義一卷,吽字義一卷,般若心經秘鍵一卷,共六部九卷,加龍猛菩薩之菩提心論一卷,稱為十卷章。
十事經 (經名)舍衛國王夢十事經之略名。
十事功德 (名數)菩薩修行涅槃經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聞所不能開者。(中略)斷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來之密義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見、聞、到、知也。三、第三功德有三事:得第一義慈,得菩薩所緣之慈,得菩薩無緣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難傾動,生自身決定之想,見福田及非福田,修淨佛土,滅除有餘,斷除業緣,修淨淨身,了知諸緣,離諸怨敵,斷除二邊。五、第五功德有五事果:諸根完具,邊地不生,諸天愛念,常為天魔沙門婆羅門等所恭敬,得宿命智。六、第六功德有一事:得金剛三昧,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諸法,見一切法皆是無常,皆是動相,恐怖之因緣病苦,念念滅壞,而無有真實。七、第七功德有四種之法:為大涅槃之近因,善友親近,專心聽法,繫念思惟,如法修行。八、第八功德有五事:斷除五事,斷除色受想行識之五陰,而不見其相,遠離五事,遠離身等五見,成就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六法,修習知定,寂定,身心受快樂定,無樂定,首楞嚴定五種禪定,守護菩提心,菩薩守護此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事。九、第九功德初發之五事:悉能成就,信,直心,戒,親近善友,多聞是也。十、第十功德有一事,菩薩修習三十七品入於大涅槃之常樂我淨,為諸眾生分別解說大涅槃經,顯示佛性,自南本涅槃經十九至已下二十四皆廣說之。
十事非法 (故事)佛滅後一百年,比舍離地方比丘稱十個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結集之問題也。元來之性質,乃關於律者。秘法
十忿怒明王 (名數)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87A4]為種子,字變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雲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剛,面各有三目,以八大龍王為眷屬,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蓮華,鬚赤黃色,有大辯才,頭戴阿[門@(人/(人*人))]佛而坐。大惡相顧禮,正面笑容,右面黃色,舌相出外,左面白色,咬唇,是妙吉祥菩薩之變化身也。右第一手執劍,第二手執金剛杵,第三手執箭,左第一手執罥索,復豎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弓,於此明王之下,想諸天魔怖畏而作禮。二、無能勝忿怒大明王,以[87E8]為種子字變成明王。三面六臂,三面各有三目,身黃色,日輪之圓光,照曜廣大。以八大龍王為莊嚴正面笑容,右面大青色,微有忿怒之相,左面白色,咬唇作大忿怒之相。右第一手執金剛杵,第二手執寶杖,第三手執箭,左第一手執罥索,復少豎人指,第二手執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弓,頂戴阿[門@(人/(人*人))]佛。三、缽納鬘得迦大忿怒明王,以[87A4]為種子,字變成明王。三面八臂,三面有三目,正面笑容,右面大青色,舌相出外如金剛杵,左面黃色,利牙咬舌,以虎皮為衣。右第一手執金剛杵,第二手執寶杖,第三手執迦那耶,第四手執箭。左手第一執罥索,豎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持蓮華,第四手執弓,頂戴阿[門@(人/(人*人))]佛。四、尾覲那得迦大忿怒明王,以[87A4]為種子,字變成明王。大青色,三面六臂,三面各有三目,正面笑容,右面白色,左面黃色,作忿怒之相,咬唇,右足蹈諸魔,左足蹈蓮華。右第一手執利劍,第二手執鉞斧,第三手執箭,左第一手執罥索,豎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弓,頂戴阿[門@(人/(人*人))]佛。五、不動尊大忿怒明王,以[87A4]為種子,字變成明王。眇目,為童子相。六臂,三面各三目,作童子莊嚴。正面笑容,右面黃色,舌相出外,上有血相,左面白色,為忿怒相。作吽字聲,身作翡翠色,足蹈蓮華及寶山。立作舞勢,能除一切魔。遍身熾焰。有日輪圓光,右第一手執劍,第二手執金剛杵,第三手執箭,左第一執罥索,豎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弓,頂戴佛冠。是阿[門@(人/(人*人))]佛所變也。六、吒枳大忿怒明王,以[87A4]為種子,字變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六臂。頂戴寶冠,冠上有佛,明王垂髮,正面笑容,右面黃色,顰眉,左面白色,作忿怒相,咬唇。身青雲色,有日輪圓光,左右二手結本印,右第二手執金剛杵,第三手執箭,左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弓,足蹈蓮華,立作舞勢。七、[何-可+爾]羅難拏大忿怒明王,以[87A4]為種子,字變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六臂,正面青色,作笑容,左面黃色,右面白色,咬唇。以八大龍王為莊嚴,髮髻青潤,頂戴佛,足蹈蓮華,立作舞勢。右第一手執金剛杵,第二手執寶杖,第三手執箭,左第一手執罥索,豎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弓。八、大力大忿怒明王,以[87A4]為種子,種子變為明王。三面各三目,有八臂,身作青色,以八大龍王作莊嚴,熾焰遍身,髮皆豎立。目大作赤色,頂戴阿[門@(人/(人*人))]佛。正面笑容,右面金色,左面白色,咬唇。足蹈蓮華,作大忿怒相。右第一手執金剛杵,第二手執寶杖,第三手執劍,第四手執箭,左第一手執罥索,豎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骨揣,第四手執弓。九、送婆大忿怒明王,以[87A4]為種子,字變為明王。身大青色,一面六臂,左右兩手作本印,右第二手執劍,第三手執箭,左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弓。十、縛日羅播多羅大忿怒明王,以[8762]為種子,字變為明王。身白乳色,有六臂,右第一手執金剛杵,第二手執金剛鉤,第三手執箭,左第一手執罥索,豎人指,第二手持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手執弓。見十忿怒明王經。
十忿怒明王經 (經名)幻化網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觀想儀軌經之略名。
十長養心 (術語)梵網經心地品曰:「十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案明蕅益梵網合注,以為即十行法門。
十受生藏 (名數)受生者,即生於如來之家也。藏即含藏之義,含藏所修所證之理也。善財童子在華嚴會上,第三十九參妙德夜神,問言云何修菩薩行,生於如來家?答言善男子菩薩有十種受生藏,若能修習圓滿,即入毘盧遮那如來無量之受生藏海,一切菩薩示現受生,我皆願與親近,是名受生藏。一供養諸佛受生藏。(中略)十入如來地受生藏。見華嚴經七十四。
十金剛心 (名數)一、覺了法性,菩薩發大願心,誓欲了解無量無邊不可窮盡之一切微妙法門,而不使有遺餘,故曰覺了諸法。二、化度眾生,菩薩以無上涅槃道,度脫十方無量無邊之一切眾生,悉使出離諸趣,故曰化度眾生。三、莊嚴世界,菩薩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窮盡,我當以諸佛國土最上莊藏之具莊嚴之,故曰莊嚴世界。四、善根回向,菩薩以種種修行之善根,悉皆回向於無上之佛果菩提及法界之眾生,故曰善根回向,五、奉事大師,菩薩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奉事供養無量無邊之一切諸佛,悉使周遍而無所闕少,故曰奉事大師。六、實證諸法,菩薩於諸法實相之理,非實非虛,非有非無,悉皆真實證知,故曰實證諸法,七、廣行忍辱,菩薩或被眾生呵罵,或被眾生楚撻,或被截手足,或被割耳鼻,如是一切,皆能忍受,無有瞋恨,故曰廣行忍辱。八、長時修行,菩薩謂未來世劫,無量無邊,不可窮盡,我當盡彼之劫,行菩薩之道,教化眾生,永不疲倦,故曰長時修行。九、自行滿足,菩薩建立妙行,以心為主,心體寂靜,則能圓滿一切功德善根,具足無上大菩提道,故曰自行滿足。十、令他願滿,菩薩自行既滿,慈悲之心,轉更增上,故為求解脫者,教涅槃之道,為求佛法者,說大乘之法,悉使其願心滿足,故曰令他願滿。見華嚴經五十五。
十金剛心向果 (術語)梵網經心地品曰:「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迴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案明蕅益梵網合注,以為似圓家十信,亦即十迴向法門。
十波羅夷 (術語)十重禁戒也。有顯密二種。十重戒
十波羅蜜 (名數)六波羅蜜
十波羅蜜菩薩 (名數)檀波羅蜜,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之十菩薩也。位於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
十重戒 (術語)一作十波羅夷。有顯密兩種。
顯教十重戒 (術語)顯教中,又有深淺兩種,其深者,千缽經所說之十重是也,但此唯約於心性,說實相之理為十重,未別說其戒相,蓋其戒相即梵網所說之十重戒也。經五說:「一者如來一切心法,金剛自性,本來清淨,畢竟寂滅。菩薩若於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覺心真淨,了見心性無染無著。是故菩薩能持十重戒者,是即名為不壞毘尼。(中略)十者如來一切心法,畢竟無相,離於心想,清淨無障。菩薩能持十重戒者,於戒淨性不見有戒不見無戒,得名證離小乘執縛一切戒相,是則名為究竟毘尼。」其淺者即梵網經所說之十無盡藏戒也。是戒相雖為十種,而此中具法界一切之戒,故名無盡藏戒。對於四十八之輕戒。故稱為重。若犯之。則得波羅夷罪。淺釋之第一殺戒,佛子若自殺,教人使殺,方便而殺,讚嘆而殺,見作而隨喜,乃至咒殺,殺之因,殺之緣,殺之法,殺之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之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則是菩薩之波羅夷也。第二盜戒,若佛子自盜,教人使盜,方便而盜,讚嘆而盜,見作而隨喜,乃至以咒而盜,盜之因,盜之緣,盜之法,盜之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之物,一切之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之財物者,是菩薩之波羅夷也。三婬戒。四妄語戒。五酤酒戒。六說四眾過戒七自讚毀他戒。八慳惜加毀戒。九瞋心不受悔戒。十謗三寶戒。所以言十無盡者,如例示一二,以一戒中存種種項目故也。
密教十重戒 (術語)有二說:(一)無畏三藏禪要曰:「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二、不可捨三寶而歸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三、不可毀謗三寶及三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四、於甚深之大乘經典有不通解處,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五、若有眾生,已發菩提心,則不可說使退菩提心而趣向,二乘之法,斷三寶之種故也。六、於未發菩提心者,亦不可說使彼發二乘心之法,違於本願故也。七、不應對於小乘及邪見人之前輒說大乘之法,恐彼生謗獲大殃故也。八、不可發起諸邪見等之法,恐斷善根故也。九、於外道之前,不可自說我具無上菩提之妙戒。恐彼以瞋恨之心,求如是之物,不辨得,則退菩提心,二俱有損故也。十、但於一切眾生有所損害及無利益者,皆不可作,又不可使人作,見作而隨喜,與利他之法及慈悲心相違背故也。」(二)大日經九說前四重。同十七說後六重。曰:「一、不應捨正法,一切如來之聖教,皆當授修行受持讀誦,如大海之納百川,無厭足之心。若於諸乘了不了之義,於一切法門,隨生棄捨之心。則如聲聞乘中對於若堪作法之人,心生口言,捨一法隨成捨戒。在具足毘尼,雖不墮眾教固非犯戒之罪,今於此秘密大乘,畢竟無有捨義,故成重罪也。又此一切法門,皆是大悲世尊於無量阿僧祇劫所積集,為欲於普門饒益一切眾生,故演說之,猶如不應不辨字輪之一,如聲聞人,捨一事,猶因和合之義斷,而喪失律儀,何況摩訶衍耶?二、不應捨離菩提心,此菩提心,於菩薩之萬行猶如大將之幢旗,若大將喪失幢旗時,則是三軍敗績,墮於他之勝處,故為波羅夷也。三、於一切法不應慳吝,有人不捨正,不離菩提心,然於正法慳吝,不肯觀機而惠施,亦波羅夷罪也。四、勿於一切眾生作不饒益行,此是與四攝相違之法,四攝是菩薩具戒中之四依,初受戒時,先應開示此遮難,若能奉行者,方可受之,不能奉行,則非摩訶薩埵,不得受之。其所以然者,菩薩發一切智心,為欲普攝一切眾生,為欲作三乘入道因緣,而今反作四攝相違之法,起眾生障道之因緣故也。五、不謗一切三乘教法,若謗之者,即是謗佛法僧謗大菩提心,故為犯重。以秘密藏中一切方便皆是佛之方便也,是故毀一一之法,即是謗一切法。世間治世產業藝術等事,皆有正理相應,亦不可謗,何況三乘法耶?六、不應於一切法生於慳吝,菩薩集一切法,為一切眾生也,若有所秘惜,則是捨菩提也,故為犯重。七、不得邪見,撥無因果,無無見道之人等諸邪見是也,自然捨佛法僧及菩提心,故為犯重。八、於發大心人勸發其心不令退息,若見其懈退而不勸發,或阻止其心,或使離無上菩提之道,則是違逆一切如來所應作之事,故為犯重。九、於小乘人前不觀彼根而說小法,或於大乘人之前不觀彼機而說小法之行,即犯重禁。是以方便不具,違逆如來之方便,差機說法,為人天之怨故也。十、菩薩常當行施,不得施他人以害物之具,如施酒施藥刀杖之類,一切不饒益之具,是犯重也。
十重罪 (名數)與十惡同。
十重障 (名數)別教之菩薩於十地所漸斷之十種重障也。一、異生性障,異生性者,以分別起之二障而名,以此二障之種子,建立凡夫異生性故也。菩薩初地之入心入於見道,即斷此障,以捨異生性而得聖性也。二、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所知障所起[悄-肖+吳]犯三業也。所知障障二地極淨之尸羅戒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三、闇鈍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之障也。此障障三地之勝定與總持及其所發之殊勝三慧,故入三地時,便能永斷。四、微細煩惱現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攝於與第六識俱之身見等,為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五、於下乘般涅槃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厭苦欣滅,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六、麤相現障行,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淨麤相現行,障六地無染淨道,入第六地時,便能永斷。七、細相現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八、無相中作加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無相觀多,有相觀少,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而尚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加行道,故得入八地時便能永斷。九、利他中不欲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所知障中信生一分,令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之事業,入十地時,便能永斷。說見成唯識論九。
十重深行 (名數)真言阿闇梨有十重之深行。
十重禁戒 (術語)與十重戒同。
十信 (術語)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滅盡一切妄想,而中道純真之謂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雖經幾多生死,亦不遺忘現前之習氣也。三、精進心,以妙圓純真之精明,進趣於真淨也。四、慧心,心精現前,則純真之智慧,自然發起也。五、定心,執持智明,則周遍寂湛,心常凝於一境也。六、不退心,定光發明,則明性深入,唯知進而不退也。七、護法心,心進安然,則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與十方如來,氣分交涉也。八、迴向心,覺明保持,則能以妙力,感佛光迴照,又向佛而安住也。九、戒心,心光密迴則安住無為而不遺失也。十、願心,住戒自在,故能遊於十方所作悉隨願也。
十信道圓 (術語)為十信之位,果道圓滿者。
十問 (術語)大日經初,金剛手先問佛十題,佛一一答之。是本經一部之所明也。一、菩提心之性如何?二、菩提心之相如何?三、有幾心次第得是菩提心乎?四、此諸心差別之相如何?五、凡經幾時得究竟之菩提心?六、菩提心所具微妙之功德如何?七、將以何行修行?八、云何修行之?九、眾生之異熟心如何?十、瑜伽行者之心,云何與之殊異(經之交句九句,由善無畏之言而為十句)?見大日經疏一。
十問訊 (儀式)普同問訊之異名,合掌橫豎如畫十字,故名。見象器箋十。
十問舉疑 (術語)論場之論題也。
十度 (名數)與十波羅蜜同。
十度三行 (名數)十度一一各有三行:一、施度之三行,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也,二、戒度之三行,攝律儀戒(持佛戒律具眾威儀),攝善法戒(所作善法,悉皆攝持),饒益有情戒也。三、忍度之三行,耐怨害忍(無返,報心),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審法性虛幻,超絕生滅)也。四、進度之三行,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也。五、禪度之三行,安住靜慮(亂想不起深入禪定),引發靜慮(知慧現前,生諸功德),辨事靜慮(功行圓成利益眾生)也。六、慧度之三行,生空無分別慧(平等照了俗諦之法),法空無分別慧(平等照了真諦之法),俱空無分別慧(超前二空悉皆平等)也。七、方便度之三行,進趣果向方便(修諸功德迴向佛果),巧會有無方便(融會二諦),不捨不受方便(了達能所皆空)也。八、願度之三行,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外化願也。九、力度之三行,思擇力,修習力,變化力(神通力)也。十、智度之三行,無相智(達觀性自空),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也。
十界 (界名)十法界之略。法界
十界曼荼羅 (術語)與十界大曼荼羅同。
十界一念 (術語)融通圓門章曰:「十界一念,融通念佛,億百萬遍,功德圓滿。」此四句一偈總括融通念佛宗之宗意。上二句舉所修之法,下二句舉所得之益。本宗既以圓融為旨,則十界具一念,一念起十界。十界一念,一念十界,融通徹底,無二無別也。故一稱一切稱,一切稱一稱,一人之稱名,交絡於沙界,沙界之眾稱,赴集於一人。是融通念佛之義也。故聲聲無礙億百萬遍,聲聲圓融微塵數行。須臾圓具曠劫之行,剎那到達妙覺之位。是即得往生之義也。
十界互具 (術語)十界互具十界而成百界之謂也,一念
十界權實 (術語)天台宗於十界中惟以佛界為實,他界總為權界。
十界皆成佛 (雜語)法華經跡門中說地獄等十法界之眾生成佛。其中佛界為已成,故不言之,序品五佛開顯中,過去佛章若有眾生類以下之文,明人界天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五界五乘之成佛,又譬喻品之首法說段之終,四眾領解之文具出八部眾。八部中,天與修羅,天界修羅界也,龍與迦樓羅及摩[目*侯]羅伽,畜生界也,夜叉與乾闥婆及緊那羅,鬼界也,故此中有四界之成佛。又提婆達多品,提婆授天王如來之記別,地獄界之成佛也。以提婆既造五逆罪,先墮地獄故也。又同品明龍女成道,畜生界之成佛也。是曰跡門之十界皆成。
十界大曼荼羅 (術語)畫十界身相之大曼荼羅也。是四曼中之大曼,故云大曼荼羅。日本日蓮宗以之為本尊。
十界能化菩薩 (雜語)初地以上之菩薩,能現十界之身,教化十界之眾生,故云十界能化之菩薩。但十界者乃約其大數言之,其實除佛界其餘僅九界也。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雜語)上自佛界下至地獄界之十界,皆為吾人一心之所作,故其體平等,無有差別。觀此平等之理謂之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十界十如三千世間 (術語)一念
十科 (名數)又曰十條,翻譯之十科也。翻譯
十指 (雜語)以十指配於十波羅蜜十法界等,蓮華合掌。足十趾亦曰十指。淨印法門經曰:「於是海意菩薩,承佛教敕,即時於其足十指間,放十千光。」
十軍 (名數)煩惱為魔軍分為十種。智度論十五曰:「問曰:何處釋煩惱為魔?答如雜寶藏經中,佛說偈語魔言: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飢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第五睡眠軍,怖畏為第六,疑為第七軍,含毒為第八,第九利養軍,著虛妄多聞。第十軍自高,輕慢出家人。諸天世間人,無能破之者。我以智慧力,摧伏汝軍眾。汝雖不欲放,到汝不到處。」小止觀亦引之。名雖略異而意則大同也。
十施 (名數)布施
十苦 (名數)
十甚深 (名數)法界有十種之甚深。甚深
十迴向 (名數)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謂之迴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物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見楞嚴經。
十乘 (名數)十乘觀也。
十乘床 (譬喻)十乘觀法。可安住吾等之心。故以坐處喻之。
十乘風 (譬喻)觀法之除去迷妄。恰如風之拂塵。故以風喻十乘觀法。
十乘觀 (名數)乘者,車乘也,三諦之妙觀,為直到涅槃寶所之大白牛車,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觀法十種,觀法唯觀不思議境之一,惟加資助觀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觀不思議境,是指介爾陰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謂細念也,但異於無心,陰者新譯蘊也,然則介爾陰妄者,識蘊中極弱之妄念也,與無記心相當),觀為即空即假即中之不思議境也。蓋佛陀與眾生與草與木皆為三諦不思議之妙境,而佛陀高,諸法廣,於我最近且簡者,無過於陰妄之念。故特取之為所觀之境也。此荊溪譬之以燒灸得穴。就此可知有兩重之能所觀者能觀之智也,不思議境者,所觀之境也,此觀智與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此二者望於陰妄之心,則皆為能觀,故對所觀之妄心,又有一重之能所,是以妄心觀為不思議境也。指要鈔譬之於槌與淳朴及砧三種。言槌與砧相望,則為一重之能所,此二者,望於淳朴,則更為一重之能所云。要之以能觀之智慧之槌與所觀之三諦之砧鍜妄心之淳朴。使為一念三千之妙體。是謂之觀不思議境。示之則如圖。即上根之人,以此一乘直到寶所也。二、真正發菩提心,此言中根之人,修第一乘,未得真證時發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真正菩提心,助成觀法也。三、善巧安心,此言於第二乘尚不得真證時,更修靜明之止觀。善巧安住一心也。四、破法遍,此言於第三乘尚不得真證時,以一心三觀之智慧遍破三惑之情執也,是因真證未發,有三惑之情執礙之故也。五、識塞通,此言於第四乘尚未入法性時。能識別何行相通入法性何相法性蔽塞,而存通破塞也。六、道品調適,此言一一調試三十七科之道品而以其中適於吾機邊者入道也。此以於第五乘尚未達真性,先存之法門尚有我與不相應者故也,中根之人。至此第六乘,必發真證。七、對治助開,此言修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行對治事惑(修惑),以助開正道之理觀也。此為最下根之人。在第六乘觀行尚未進,以有迷事之粗惑為之障礙故也。八、知次位,此言已知修行之分齊,防增上慢之心也。九、能安忍,此言於內外之障礙安然耐忍也。十、無法愛,此言不愛著於已得之法,益進而入於法性也。即下根之人全修如是十乘漸得到道場也。 T0014.JPG
十乘觀法 (名數)十乘觀
十哲 (名數)羅什三藏門下,生肇融叡四師稱為什門之四聖,加入曇影慧嚴慧觀僧[(挈-手)/石]道常道標六師。稱為什門之十哲。見釋氏稽古略三。
十師 (術語)比丘受具足戒時,三師七證之十師也。三師七證
十家 (名數)判釋釋迦一代教相之十家也。教判
十恩 (名數)一、發心普被恩,如來最初發菩提心,修習勝行,成就功德,欲普被於法界之群生,咸使利益安樂也。是名發心普被恩。二、難行苦行恩,如來在往昔因中,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身剜千燈,投形飼虎,雪嶺亡軀,積如是難行苦行劫,其行之者,皆為利益眾生也,是名難行苦行恩。三、一向為他恩,如來積劫修諸功德,不顧身命,但為度脫一切眾生,未會一念為自己也。是名一向為他恩。四、垂形六道恩,如來化身之形。[乖/土]於天人修羅等六道中。救濟眾苦。使得安樂。是名垂形六道恩。五、隨逐眾生恩,如來見諸眾生無有出離生死之心,而長劫不捨,故運平等之大悲,使眾生離苦得樂,是名隨逐眾生恩。六、大悲深重恩,如來見諸眾生造惡如割支體,心生痛切,不能自安。復見眾生墮於三惡道,受種種之苦,心大憂惱,即起大悲以救護之,若見作善。則生大歡喜。是名大悲深重恩。七、隱勝彰劣恩,如來為大乘小乘之機,起勝應身劣應身之用,如說華嚴時,為普賢等諸大菩薩。示現實報勝應之身,是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微妙相好無盡之勝法也。如說三乘教時,但示現三十二相之劣應身。於二乘及小教之菩薩,方蒙利益,是名隱勝彰劣恩。八、隱實施權恩,如來現觀諸眾生之根機狹劣,隱覆大乘之實教,以人天三乘之權法,誘引眾生,使之成就,然後以大乘度脫之。是名隱實施權恩。九、示滅令慕恩,如來若久住世,則薄德之人,不植善根,不生難遭之想,是故示現滅度,使諸眾生知值遇佛出世之難,心懷戀慕,便植善根。是名示滅令慕恩。十、悲念無盡恩,如來悲念一切眾生,故留餘福,以救濟之,若示同於人壽,則為住世百年,而八十即入滅,則留二十年之餘福,以蔭末法之弟子。復留三藏之教法,廣使眾生依之修行,皆成勝果,悲愍愛念利益無窮也。是名悲念無盡恩。見大疏演義鈔二十三。
十秘密 (名數)秘密
十惱亂 (名數)修行安樂者應離十種之惱亂:一、豪勢,國王王子等也。二、邪人法,外道之法也。三、凶戲,凶惡之遊戲也。四、旃陀羅,從事屠殺等之賊種也。五、二乘,小心自調之行人也。六、不男,五種之不男,即不具人也。七、欲想,婬慾之情也。八、危害,獨入他人之家也。九、譏嫌,世人諱嫌所行也。十、畜養,畜養犬貓等之八不淨也。見法華玄義四之二。
十殊勝語 (名數)一、所知依殊勝殊勝語,阿賴耶識也。是為所知之本體,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勝殊勝語。阿賴耶識三種之自相,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也。是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三、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唯識性也。是為行者證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世出世之六波羅蜜也。地前世間之六波羅蜜,謂之因。地上出世間之六波羅蜜。謂之果。是為彼行者修入之所,故名彼入因果。五、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十地之行法也。修者修習之義,是為彼行者所宜修習之因果差別,故名彼因果修差別。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即於十地之修差別中,特依戒而學之,一切之不善不復作也。七、增上心殊勝殊勝語,於十地之修差別中,特依心而學之,發諸三摩地也。八、增上慧殊勝殊勝語,於十地之修差別中,特依慧而學之,發無分別智也。九、彼果斷殊勝殊勝語。斷煩惱所智二障所證之無住涅槃也。是為彼行人斷二障所得之證果,故名彼果斷。十、彼果智殊勝殊勝語,三身所依之大圓鏡智等四智也。又無分別智也。彼十地中之無分別智。有所對治。今此佛智,已離一切之障,則究竟解脫之無分別智也。是為彼行人離一切障所生之智德,故名彼果智。此十法通名殊勝殊勝語者,以十法之體殊勝,故名殊勝。因此體之殊勝,而其所說之語言亦殊勝,故名殊勝語。說殊勝法之殊勝語。故名殊勝殊勝語。此十種殊勝語。為大乘之教體。見玄奘譯世親攝論釋一。
十根本煩惱 (名數)與十使同。
十過 (名數)有食肉十過,飲灑十過。食及飲酒
十習 (名數)十習因也。
十習因 (名數)感六果之十因也。
十通 (名數)五通
十眼 (名數)五眼
十教 (名數)長者之十教也。長者
十務 (名數)禪寺置十務,謂之寮舍。置首領一人。管多人之營事。如主飯者名飯頭,主菜者名菜頭,等。然十務未一一稽其目。見象器箋七。
十真如 (名數)真如
十宿緣 (名數)佛之十宿緣也。佛身
十無二 (名數)諸佛世尊有十種之無二行自在法:一、一切諸佛悉能善說授記之言說,決定無二也。二、一切諸佛悉能隨順眾生之心念,使其意滿,決定無二也。三、一切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諸佛與其所化一切眾生之體性平等,決定無二也。四、一切諸佛悉能知世法及諸佛之法性無差別,決定無二也。五、一切諸佛悉能知三世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決定無二也。六、一切諸佛悉能現覺一切諸法,演說其義,決定無二也。七、一切諸佛悉能具足去來今諸佛之慧,決定無二也。八、一切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剎那。決定無二也。九、一切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剎入於一佛剎之中,決定無二也。十、一切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語,即一佛之語,決定無二也。見宗鏡錄九十九。
十無礙 (名數)一、用周無礙,於佛剎塵等處,現法界身雲,起無邊之業用也。二、相遍無礙,佛在十方一切世界無量之佛剎,神變種種,皆有如來示現受生之相,隨現相而眾相皆具,萬德斯圓也。三、寂用無礙,佛常住三昧,而為寂,無妨利物為用,即定即用,無礙自在也。四、依起無礙,佛雖寂用無心,然能依海印三昧之力,起無礙之用也。五、真應無礙,真即遮那真身,應即應身釋迦,真身是體,應身是用,全體起用。用即是體,故釋迦遮那圓融自在,原無二體也。六、分圓無礙,分即支分,圓即全身,支分不礙全身,全身不礙支分,故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遮那之全身也。七、因果無礙,佛昔修菩薩之行,修波羅蜜之因,而證波羅蜜之果,故所受之報身及所成之事業,亦現十方一切之菩薩身靈。而自在無礙也。八、依正無礙,依謂依報,即佛所依之國土,正謂正報,即佛能依之色身,依正相入,而二智無礙也。九、潛入無礙,佛智潛入眾生心內,即名如來藏,雖作眾生,亦不失自性,如大海之水雖依風作波,而不失濕性也。十、圓通無礙,佛融大法界為其身,無理不具,無事不攝,故一多依正人法因果彼此無礙也。見華嚴演義鈔三。
十無依行 (名數)又名十無依止。依行法以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處,然或緣邪見,或依惡緣,其行法有不為功德善之所依止者,此有十種,名為十無依行:一、意業不壞而加行壞者。二、加行不壞而意業壞者,三、加行意業皆壞者,四、戒壞而見不壞者,五、見壞而戒不壞者,六、戒見皆壞者,七、加行與意業,見與戒,皆不壞,而但依止於惡友之力者,八、雖依止於善友之力,而復愚鈍,猶如啞羊不能分別事理者,九、於種種之財寶眾具,常無厭足,以追求之因緣故,其心迷亂者,十、為眾病所逼近,求種種之咒術祠祀,為此因緣,而壞其行者。見大集地藏十輪經五。
十無依止 (名數)與十無依行項同。
十無盡句 (雜名)無盡
十無盡戒 (術語)梵網經說之十重禁戒也。十重戒
十無盡藏 (名數)有十種之法,各含藏無盡之法海,故名十無盡藏:一、行藏,菩薩淨信堅固,解諸法空,心不退轉,生於如來之家,增長信解,聞持一切佛法,為眾生使所聞皆信解,故名信藏。二、戒藏,菩薩奉持三世諸佛無盡之淨戒,具足圓滿,無所毀犯,念諸眾生之顛倒破戒,我欲成菩提說真實之法,使離顛倒,同得此戒,是名戒藏。三、慚藏,菩薩憶念過去,不知慚於天,於諸眷屬備造眾惡,今為諸佛所知而生慚,是故發露懺悔,修行梵行,欲證得菩提,為諸眾生說真實之法,使之修慚,是名慚藏。四、愧藏,菩薩自愧往昔及諸眾生於五欲之境具行惡法,感垢穢之身,今為諸佛所知,而生愧,是故發露懺悔,修行梵行,欲速證得菩提,為諸眾生說真實之法,使之知愧,是名愧藏。五、聞藏,菩薩聞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故於諸佛菩薩緣覺聲聞之出現入滅皆能知悉,念諸眾生無有多聞,不知此一切法,我當持多聞藏證得菩提,為眾生說之,是名聞藏。六、施藏,菩薩稟性仁慈,常行十施,無有念悔恨之心,又不求果報,但欲利益法界眾生,是名施藏,七、慧藏,菩薩智慧具足,知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從業所造,悉是虛偽,無有堅固,欲使眾生知其實性,廣為演說,是名慧藏。八、念藏,菩薩捨離痴惑,得具足念,能憶知一生乃至百千生之成住壞空一劫乃至無數劫,一切諸佛出世說諸佛名號授記修多羅等十二部經及眾會根性悉能記憶,是名念藏。九、持藏,菩薩具大威力,於諸佛所說之修多羅法,文句義理,一生受持,乃至無數生受持,及諸佛之名號劫數授記修多羅等無盡無量,皆悉受持而無忘失,是名持藏。十、辯藏,菩薩具大辯才,廣為眾生演說諸法,一文一句,義理無盡,隨眾生之根皆使滿足,是名辯藏。見華嚴經二十。
十善 (術語)不犯十惡,則謂之十善。善惡。天台云: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樂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利為義。息倒歸真曰順理,止則息於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之善。故止作二種,皆名曰善。或以加道名,以能通至樂果也。
十善王 (雜語)十善戒力
十善巧 (名數)緣覺之所觀也:一、蘊善巧,為五蘊。二、處善巧,為十二處。三、界善巧,為十八界。四、緣起善巧,為十二因緣。五、處非處善巧,善之因果為處惡之因果為非處。六、根善巧,信等五根總為二十二根。七、世善巧,為三世之道理,八、諦善巧,為四諦世出世之因果。九、乘善巧,為二乘三乘等之義。十、有為無為善巧,為依他圓成之二性。見辨中論。
十善位 (雜語)十善戒力
十善戒 (名數)大乘之在家戒也。善惡
十善道 (名數)十善業道也。善惡
十善業 (名數)十善之業行也。善惡
十善戒力 (雜語)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與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於天上,下品者能王於人中,有此功力,謂之十善戒力。
十善戒經 (經名)受十一善戒經之略名。
十善正法 (雜語)十善為順理之正法,故有此名。
十善菩薩 (術語)是圓教十信位之菩薩也。仁王經上曰:「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苦輪海。」
十善業道 (名數)十善之業行,為生於善處之道,故曰十善業道。善惡
十善業道經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無不由心,應修十善,終明廣攝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
十喻 (名數)有種種之十喻。
十喻觀 (術語)大日經所說之十喻也,真言行者於修法中必修之而除執念。十緣生句
十號 (術語)劫初諸說上,皆有萬名,眾生漸鈍,則減為千名(如帝釋之千名),眾生彌昧,則減為百名,眾生更愚,則減為今之而十名。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尚有百名,大日如來天上成道,故應之而立百八號,釋尊於人界成道,故亦應之而立十號。其十號者:一、如來,梵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成實論謂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故名如來。又大論謂佛如自安穩之道而來,此佛亦如是而來,故名如來。二、應供,梵曰阿羅訶Arhat,應於人天之供養,故名應供。三、正遍知,梵曰三藐三佛陀Samyaksam%buddha,正遍知一切之法,故名正遍知。四、明行足。梵曰鞞多庶羅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a%m%panna,三明之行具足,故名明行足。五、善逝,梵曰修伽陀Sugata,又曰好去好去,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涅槃,故名善逝。六、世間解,梵曰路伽憊Lokavid,能解世間之有情非情事,故名世間解。七、無上士,梵曰阿耨多羅Anuttara,在諸法中,如涅槃無上,在一切眾生中,佛亦無上,故名無上士。八、調御丈夫,梵曰富樓沙曇藐婆羅提Purus!a-damya-sa%rathi,佛某時以柔軟語,某時以苦切語,能調御丈夫,使入善道,故名調御丈夫。九、天人師,梵曰舍多提婆魔[少/免]沙喃S/a%sta%-deav amanus!ya%na%m%,佛為人及天之導師,能教示其應作不應作,故名天人師。十、佛世尊,梵曰佛陀路迦那他Buddha-lokana%tha,佛陀譯言知者或覺者,世尊者,為世尊重之義。然而此中分佛與世尊,則為十一號,惟成實論等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故至世尊,正為十號。蓋以具前之九號,為世尊重,故名世尊也。又大論別開此二者,至佛,正為十號,世尊別為尊號。蓋具上十號之德,故稱為世尊也。梵曰薄伽梵Bhagana%n者即是。見智度論,瑜祇經疏。尚詳釋於各項。
十號經 (經名)一卷,趙宋天息災譯。阿難一一問致,佛一一答之。
十惡 (術語)又曰十不善。善惡
三品十惡 (名數)上品之十惡,墮於地獄道,中品之十惡,墮於畜生道,下品之十惡,墮於餓鬼道。見止觀一之三。
十惡業 (名數)十惡為招苦果之業因,故云十惡業。善惡
十惡五逆 (術語)十惡有三品,故有三途之異,五逆則必墮於無間地獄。五逆
十惡業道 (名數)十惡之業因,能通苦報,故云十惡業道。善惡
十報法 (名數)修十種之行法,成無為之果報,故曰十報法。一、行者意無為,但守行,二、可思惟意不離身,三、可識世間麤細,四、可棄憍慢,五、可著意觀心,六、可多修觀,七、身受苦,不中止,八、可止定意,九、當知一切人在於食,十、當證理使意勿疑。見十報法經。
十報法經 (經名)長阿含十報法經之略名,二卷。
十智 (名數)大小乘說十智。
十智同真 (術語)汾陽昭禪師示眾,夫說法者,須具十智同真。一同一質,二同大事,三總同參,四同真智,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殺,九同音吼,十同得入。苦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緇素不分,不能為人天眼目,決斷是非。說見人天眼目卷上。
十普門 (名數)菩薩以圓融中道之妙觀,通入常住之實際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門。一、慈悲普,菩薩於一念中,遍觀十界之善惡苦樂,起慈悲與拔之想,普使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薩於四諦之境,發弘誓願,若見苦諦逼迫楚毒之相,則緣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見集諦迷惑繫縛甚可哀傷者,則緣此起誓,故言未解者令解。若見滅諦,滅煩惱處為涅槃,則緣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者令得。若見道諦能出生死之苦,至於安樂之地,則緣此起誓,故言未安者令安。三、修行普,行有五種不同。一、聖行,謂戒定慧也,二、梵行,謂慈悲喜捨也,三、天行,謂由證第一義天之理而行也,四、嬰兒行,謂示三乘七方便大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謂示六道之身有三障之相也。此五行,菩薩雖修之,亦未名為普。涅槃經言:復有一行,名如來行,所謂大乘之大般涅槃也,大乘為圓因,涅槃為圓果,菩薩能修此一行,故名修行普。四、斷惑普,圓教之菩薩,即觀中道,正破無明,無明既破,則一切見思塵沙之惑,自然先破,故名斷惑普。五、入法門普,二乘之人,若入一法門,即不能入二,此即歷別之行,證有差降,今菩薩圓修三諦,則無量之法門,悉入其中。故名入法門普,六、神通普,羅漢之天眼,見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見百佛之國土,小教之菩薩,見恒沙之佛土,皆是限量之神通也。今圓教之菩薩,遍見法界而無限局,所發之六通,自在變現,無有限量,故名神通普。七、方便普,二乘及小教菩薩之方便化他則但齊其所得,未名為普。圓教之菩薩,以真俗二諦為方便,照真時,則以真身益物,照俗時,則現應身趣機,資發中道,利一切眾生,故名方便普。八、說法普,二乘及小教之菩薩,不能一時普答眾問,未名為普。圓教之菩薩,一音演法,而殊方異類,悉得解之。故名說法普。九、供養諸佛普,菩薩之所供養不止於一佛一國土,於微塵數之諸佛,能以身命財及一切供具普至十方供養諸佛,故名供養普。十、成就眾生普,圓教之菩薩,饒潤成熟一切眾生,而無限量,譬如大雨,四方俱下,一切草木叢林,普生長華果,悉皆成就,故名成就眾生普。說詳觀音玄義下。
十勝行 (名數)菩薩十地所修之十波羅蜜也。波羅蜜。又小乘以梵福為四種勝行(梵福),加以六種為十種勝行:一、因救母之命而捨自身之命,二、因救父之命而捨自身之命,三、因救如來之命而捨自身之命,四、於正法之中出家,五、教他出家,六、未轉法輪,能請轉法輪。見俱舍光記十八。
十發趣 (名數)四十位
十發趣心 (術語)梵網經心地品曰:「十發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入堅法忍中。」案明蕅益大師梵網合註以為即十住法門。
十進九退 (雜語)言佛道難行十人進修中有九人退墮也。五秘密軌曰:「若依顯教修行者。久住三大無數劫。然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十進九退。」三昧耶戒序曰:「劫石高價難盡。弱心易退。十進九退。吾亦何堪。」
十道 (名數)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復有十道。是解脫道。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邪見,是名為十道。
十業 (名數)此有善惡二種,善惡
十業道 (名數)與十業同。
十聖 (術語)十地之聖者也,地前之三十位,謂之三賢,地上之十位,謂之十聖。
十惑 (名數)與十使同。
十想 (名數)苦想
十殿閻王 (名數)十王
十境 (名數)台宗於觀法,立所觀之十種。一、陰境,即色受想行識之五陰也。十境以陰為初,有二義。一現前,一依經。現前者,人受一期果報之身,即是五陰。五陰之重擔常自現前,是故為初觀。依經者,大品般若言之,聲聞依四念處而行道。五陰即四念處所觀之境也。又經中多列法門,無非以五陰為首,是故為初觀。此但就五陰之通總而言之。若專論所觀之境,則必於五陰中,除去前四陰,的取第五之識陰,為所觀之境也(所謂介爾陰妄之一念也)。二、煩惱境,無始以來積集之重惑,今因用觀觀察陰境而即發,譬如流水,尋常不覺其急,若[既/木]之以木,即流奔而不能止遏。此時應捨陰境,而觀煩惱境。三、病患境,病起之因雖多,然不過四大增損有患而生,又因觀境惑,而激動四大,而有患生,身若染病,則廢修聖道,若能觀察而彌用心,則復須識其病之源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內觀力,或術,或醫,其病若癒,則聖道可修,為是宜觀疾患境也。四、業相境,修行之人無量劫來所作之善惡業,或已受報不復更發,或未受報,而於靜心中忽然俱發。蓋為善業將受報,故發,惡業來責報,故發。於此善惡之相現時,勿喜,勿怖,彌須用觀謝業,行一成心取道,為是宜觀業相境也。五、魔事境,此由觀前諸境,惑尚未破,天魔尚恐彼比丘出其境界,而度他,使我民屬失,使我宮殿空,又慮彼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當調伏控制我,我今應豫破之,壞彼善根,故有魔事發,治魔之法有三,初當觀察而訶棄之,如守門人,遮惡而不進,二當自頭至足一一諦觀,身心了不可得,魔何自而來,欲惱何等,如惡人入舍,處處照捨而使不得住,三觀之而不去,即當強心抵捍,以死為期,一心用觀使道行成就,為是宜觀魔事境也。六、禪定境,魔境已過,而真明未顯,以觀之故,過去修習之諸禪紛現,當置魔事而用觀觀之,良以禪為樂美妙喜,而生耽味,故雖免魔害,而更為定所縛,如避火而墮於水。於正行無益。為是宜觀禪定境也。七、諸見境,因諸邪見或禪而發,或因聞而發,因禪而發者,謂因心靜而後觀轉明,有如見解通徹妙悟也。因聞而發者,謂廣能曉悟諸法而聰辯也。此見解分明,此曉悟聰辨雖因禪因聞而發,然不當以理推之,皆屬邪見實非見解聰辨。此等見發,即須用觀觀之,使達正道,而不為所障。為是宜觀諸見境也。八、慢境,既伏諸見,妄執之心即息,無智者謂為涅槃,濫明高位,大起憍慢,慢心既發,則廢正行,為是宜觀慢境也。九、二乘境,見慢之心,既因修觀而息,則前世所習之小志因靜而發,蓋小志溺於空寂,不能到大乘究極之地,所謂寧起疥癩野干之心,勿學聲聞緣覺之行是也。故二乘之境界若發,則亦須用觀觀察之,使不生害,為是宜觀二乘境也。十、菩薩境,見慢之心既息。而或發前世所習三教菩薩境界之心,今修觀者既依大乘圓頓之妙教,同解立行,故藏等三教之菩薩境界心若發,亦須觀察,勿使生害,為是宜觀菩薩境也。此十境,一一皆為十乘觀法所觀之境。若論十境之生起,則由觀陰境而發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十。若論下九境,則互發不定,無復次第。可知陰境常現前,若者發,若者不發,恒得為觀。下九境發,則皆用十乘觀法觀之,不發則不觀。見止觀五。
十義書 (書名)二卷,四明知禮著。
十誠證 (術語)稱讚淨土經,誠證十方如來彌陀之本願也。
十煩惱 (名數)煩惱
十萬普賢 (雜名)謂為十萬之普賢菩薩。普賢者,華嚴經中慈悲門之菩薩也。普賢
十萬億佛土 (界名)極樂世界也。阿彌陀經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十歲減劫 (術語)人壽漸減,至十歲,為減劫之極。
十遍處定 (名數)與十一切處同。八背捨
十種仙 (名數)
十種因 (名數)附錄。
十種見 (名數)十種之邪也。見五見
十種忍 (名數)
十種佛 (名數)十佛有三種。佛身
十種鬼 (名數)
十種通 (名數)
十種智 (名數)有大小乘之十智。
十種夢 (故事)波斯匿王之夢也。
十種三世 (名數)三世之
十種三法 (名數)三軌
十種不淨 (名數)愚痴有十種之不淨:一、身不淨。不慣上品清淨之佛性律儀,其身在於生死之泥中,故身不淨也。二、口不淨。不說上品真如藏性之誠言,徒說煩惱戲論之雜言,故口不淨也。三、意不淨。不知自性清淨之心體,起妄想不淨之諸念,故意不淨也。四、行不淨。不遊行根本智之大地,而遊六道輪迴之穢土,故行不淨也。五、住不淨。不住海印定之寶所,而住流轉生死之闇宅,故住不淨也。六、坐不淨。不坐無障礙空之寶座,而坐生死淤泥之獄中,故坐不淨也。七、臥不淨。不臥法界大涅槃之寶城,而臥無常受苦之旅宿,故臥不淨也。八、自行不淨。不行如來真傳之性戒,徒持如來方便之淺戒,故自行不淨也。九、化他不淨。不使機行法性清淨之淨行,徒使持小乘權門之善,故化他不淨,十、所期不淨,不期本淨清淨之佛果,徒期有漏不淨之[路-各+束]果,故所期不淨也。見說法明眼論上。
十種方便 (名數)一、布施方便。無慳吝,喜捨身命財,不求恩報。二、持戒方便。持禁戒。行頭陀,不輕他,無染著。三、忍辱方便。遠離顛倒瞋恚,雖有橫逆侵加,亦忍受不動。四、精進方便。捍勞忍苦,勇猛無怠。五、禪定方便。遠離一切五欲及諸煩惱,於禪定解脫等法,銳意修心。六、智慧方便。遠離愚癡煩惱,長養一切功德,歡喜愛樂之心無厭足。七、大慈方便。起平等大慧之心,利樂一切眾生,雖歷塵劫而不疲厭。八、大悲方便。雖知諸法無自性,然以平等之大悲心,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歷塵劫而無厭足。九、覺悟方便。以無礙知慧,開示一切眾生,使了悟本有,無所疑惑。十、轉不退法輪方便。轉無上法輪,化導一切眾生,使依教修學,增長菩提,行位不退。皆修菩薩行者之善巧也。
十種行願 (術語)普賢之十大願也。普賢
十種利益 (名數)種種不一,利益
十種見佛 (名數)佛身
十種供養 (名數)供養法華經之十法也。供養
十種自在 (名數)自在
十種依果 (名數)菩薩依菩薩乘而修行,其所得之功德有十種,謂為十種之依果:一、菩提心依果,究竟不忘失大乘,故名。二、善知識依果,隨順和合,故名。三、善根依果,長養諸善根,故名。四、諸波羅蜜依果,究竟修行,故名。五、一切法依果,永出生死,故名。六、諸願依果,長養菩提,故名。七、諸行依果,廣為修習,故名。八、菩薩依果,得一生補處,故名。九、供養佛依果,信心不壞,故名。十、一切如來依果,離正教轉倒,故名。見華嚴經三十八。
十種念處 (名數)十念處
十種法行 (名數)十法行
十種神力 (名數)神力
十種現益 (名數)念佛之行者,獲得金剛之真心者,橫超五趣八難之道,必於現生獲十種之益。現益
十種智力 (名數)十智與十力也。智及力二
十種智明 (名數)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菩薩以十種善巧之智明,明了通達一切眾生之境界,以教化調伏,使出生死之苦海,而已成正覺也,此有二種:一、華嚴經十明品所說:一、善知他心智明,二、無礙天眼智明,三、深入過去際無礙宿命智明,四、深入未來際劫智明,五、無礙清淨天耳智明,六、安住無畏神力智明,七、分別一切言音智明,八、出生無量阿僧祇色身莊嚴智明,九、一切諸法真實智明,十、一切諸法滅定智明。【又】離世間品所說:一、知一切境界業報智明,二、知一切境界寂妙滅智明,三、知一切所緣唯一相智明,四、能以妙音普聞十方智明,五、普壞染著心智明,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七、捨離想受境界智明,八、知一切法無相無性智明,九、知眾生緣起本無有生智明,十、以無著心濟度眾生智明。
十種發心 (名數)發心
十種眾生 (名數)十法界之眾生也。見教時問答一。
十種教體 (名數)華嚴宗所立十種之教體也。教體
十種觀法 (名數)天台之十乘觀法也。
十種魔軍 (名數)十軍
十種方便戒 (名數)又曰三世無障礙戒。密教之方便戒也。大日經受方便品說之,所謂大乘之十善戒也。
十種所觀法 (名數)十種之所觀法,立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之五位:十住位十種所觀法、十行位十種所觀法、十回向位十種所觀法、十地位十種所觀法、等覺位十種所觀法也。出於瓔珞本業經上。
十種方便學處 (名數)十種方便戒也。
十種有依行輪 (名數)有依行者,有可憑依之行業也,輪者摧破之義,眾生依此行業,而修菩提,則能摧破一切煩惱惑業,故曰輪。一具足淨信、二具足慚愧、三安住律儀、四安住慈心、五安住悲心、六安住喜心、七安住捨心、八具正歸依、九具足精進、十常樂寂靜。見地藏十輪經六。
十誦律 (書名)六十一卷,後秦弗若多羅,羅什共譯。四律之一。有部之本律也。
十誦比丘要用 (書名)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之略名。
十誦律毘尼序 (書名)東晉毘摩羅叉續譯。與十誦律第六十已下同。
十誦律比丘尼戒本 (書名)十誦律波羅提木叉比丘尼戒本之略名。
十誦律比丘尼大戒 (書名)十誦律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之略名。
十誦律比丘戒本 (書名)十誦律波羅提木叉戒本之略名。
十誦僧尼要事羯磨 (書名)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之異名。
十誦羯磨比丘要用 (書名)一卷,宋僧璩撰出。說有部律之羯磨法。
十誦律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書名)一卷,姚秦羅什譯。
十誦律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書名)一卷。宋法顯集出。
十說三世 (名數)三世
十個量等身 (術語)佛身
十夢 (故事)訖栗枳王之十夢與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夢也。
十夢經 (經名)舍衛國王十夢經之略名,又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之略名,又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之略名。
十障 (名數)菩薩於十地斷十障,而證十真如:一於初地斷異生性障,證適行真行,異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斷之所,即見道所斷之煩惱所知二障也,此二障為無始以來凡夫異生之性,故云異生性。二於第二地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邪行障者其體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於諸有情身為行邪之障,故名邪行障。三於第三地斷暗鈍障,證勝法真如。闇鈍障者,是亦俱生之所知障之一分。此障能使此地勝定與總持所發之三慧,忘失所聞思之境,故名勝鈍障。四於第四地斷細惑現行障,證無攝受真如。細惑現行障者,執實有諸法之法執,即俱生所知障中之身見也。為俱生之身見,故對於分別之身見名為細惑障。五於第五地斷下乘涅槃障,證無別真如。下乘涅槃障者厭生死,樂涅槃,與不下二乘同,故名下乘涅槃障。六於第六地,斷粗相現行障,證無染淨真如。粗相現行障者,言執有染淨相之障也。七於第七地,斷細相現行障,證法無別真如。細相現行障者,流轉還滅之生滅相也。前六地雖作染淨無分觀而因作緣起觀,故猶有生滅之微細相為障也。八於第八地,斷無相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無相加行障者,於無相中作加行之障也。前第七地,雖住純無相之觀,然猶借功用而不自在,此第八地,於無相斷作功用之障,故功德任運自在也。九於第九地斷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不欲行障者,不欲利他之行之障也。前第八地為剎那增進之位,故於自利之功德,任運無功用,然於利他之功德尚不任運,尚借加行功用,為此地之障也。十於第十地,斷法未自在障,證業自在所依真如。法未自在障者,於諸法中未得自在之障也。前第九地非遍緣自在,入此第十地斷彼未得自在之障,故於一切之法得自在也。見唯識論十,百法問答鈔七。十地
十對 (名數)華嚴十玄門所攝之十義,即教義理事等十雙,故曰十對。玄門
十疑論 (書名)具曰淨土十疑論。又曰阿彌陀經決十義。一卷,天台著。
十樂 (名數)極樂之十樂也。
諸佛十樂 (名數)一不可思議所信樂,二無有等比佛三昧樂,三不可限量大慈悲樂,四一切諸佛解脫之樂,五無有邊際大神通樂,六最極尊重大自在樂,七廣大究竟無量力樂,八離諸知覺寂靜之樂,九住無礙住恒正定樂,十行無二行不變異樂。見唐華嚴經廿四。
十樂講 (行事)講讚淨土十樂之法會也。
十輪 (譬喻)即如來之十力也。地藏十輪經十輪品之說轉輪聖王以十種智力勸諭國土人民並懲誡之,使己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得種種之福利,是名十王輪。如來亦成十種智力,知第一分別道理非道理,乃至第十永斷惑習之法,於一切眾生中大轉梵輪,故名為十種之佛輪。十力
十輪經 (經名)大方廣十輪經之略名。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之別譯也。
十論匠 (名數)釋三十唯識頌之十大論師也。
十緣生句 (名數)一、幻,幻術師所作之種種相貌也。二、陽炎,熱空塵等因緣和合,於曠野之中現水相者也。三、夢,睡眠中所見之種種境界也。四、影,鏡中之影像也。五、乾達婆城,蜃氣映日光於大海上現宮殿之相者也。六、響,深谷等中依聲而生之聲也。七、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也。八、浮浪,水上所現之泡沫也。九、虛空花,眼膜於空中所見之種種花也。十、旋火輪,人以火爐旋轉空中則生輪像是也。以上十緣生句,皆為從緣生無自性之義,真言行人修瑜伽時。於所現之本尊海會生著相,魔即得便,是故以此十喻觀無性生而不執著也。然此十喻有三重之淺深,。又演密鈔據疏意,言初劫之修行者,觀此中之前六喻,於第觀八喻,於第三劫觀十喻云。見大日經。
十緣生觀 (術語)又曰十喻觀。觀十緣生句者也。十緣生句
十誡 (名數)魏書釋道志。其為沙門者。初修十誡曰沙彌。按十誡為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不歌舞觀聽,不眠坐高廣嚴麗床座,不食非時食,不畜金銀寶。
十德 (名數)種種不一。
法師十德 (名數)華嚴經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薩,修行一切功德之願行,為大法師,能守護如來之法藏,以無量之善巧智慧辯才能為大眾演說法,使諸眾生得大安樂。具此十德名為法師:一、善知法義,菩薩無礙之智,善知一切諸法之句義差別也。二、能廣宣說,菩薩能以智慧廣為眾生立說如來微妙之法也。三、處眾無畏,菩薩處大眾會,善說法要,隨他問難悉能酬答而無所畏也。四、無斷辯才,菩薩辯才無礙說一切法,經無量劫而相續不斷也。五、巧方便說,菩薩隨順善巧方便機宜,說大說小,一切法門使他通解也。六、法隨法行,菩薩說法使一切眾生如說修行,隨順無違,修諸勝行也。七、威儀具足,菩薩於行住坐臥之四威儀中有威可畏,有儀可則,無有缺犯也。八、勇猛精進,菩薩發勇猛心精進修習一切善法,化導眾生,而無有退轉也。九、身心無倦,菩薩齋肅身心修諸勝行,常起慈心,攝化眾生,無有懈怠也。十、成就忍力,菩薩修習一切諸忍辱行,成就無生法忍之力也。見華嚴經疏四十三。
弟子十德 (名數)弟子欲受灌頂者,應具十德。是灌頂具支分之隨一也。一、信心,阿闍梨觀彼現在之根性或久遠之因緣,於此不思議之緣起三種秘密(即三密)諸法便中,直信無疑,能無怖畏,乃堪攝受也。二、種姓清淨,可為婆羅門等四種大姓者,若是旃陀羅等,則以家法相承,習行不清淨事之故,性弊惡多,若為作傳法灌頂,使流通大法,則輕慢他,或成匱法之因緣,即如比丘之受具,亦宜簡去毀辱眾僧之極卑下姓也。若但為結緣受法,則非所論。復次,若久遠以來曾有發菩提心之因緣,則是生於如來種姓中,最為殊勝。三、恭敬三寶,於佛法眾僧起淳厚謙下之心,常好親近供養,尊重讚嘆,可知是人有前世行過之因緣也。四、深慧嚴身,如是等於虛空之無邊佛法,非劣慧者心器所能堪,故以智性深利自為莊嚴者,乃可為說也。五、堪忍無懈怠,此是有所能堪而無所退屈之義,梵音與忍辱不同。謂求法之因緣,種種艱苦之事,皆能作之,假令一度不成,復更發跡而修之,如誓挹盡大海而後已,若人之志性如是,則可傳法也。六、尸羅淨無缺,於在家出家之律儀,乃至於本姓受之諸禁戒,隨所奉持,深心防護,無有缺毀,若具如是之性則雖未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當恭順無違,故堪傳法也。七、忍辱,於內外違順境界八種大風,其心安忍,無所傾動,可知是人必不犯持明之重禁,作不利眾生之行(此十重禁之第四也),故堪傳法也。八、不慳吝,於所有財法常念惠施,於來求者,心無鄙吝,可知是人不犯持明之重禁而慳吝正法(此十重禁中第三),故堪傳受也。九、勇健,即是阿闍梨中之德,勇健之菩提心之種姓,於行道時,遇種種可畏之色聲,亦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無怖畏之想,正順於菩提薩埵大人所行,故可傳授也。十、堅願行,此是要心之願,梵音與求之願不同,如自立志每日念誦三時,則終竟一期,雖遇種種之異緣,亦無間絕,如是事有終始則善行菩薩之事時,亦不虧本誓,故堪傳法也。然此所說弟子之十德,若兼備者,甚為希有,但有所偏長,可望匠成,即應攝受。又如聲聞之受具時觀察種種之遮難,如所謂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諸病患等。是恐白衣之嫌呵故也。今此摩訶衍,即不如是,但使道機可濟,則雖有諸餘過失,亦皆所不觀也。見大日經疏四。
十慮 (名數)釋論所說之十識也。性靈集七曰:「十慮心滅休遊。」
十諦 (術語)十藏所詮之理謂之十諦。法集經曰:「善男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十諦?所謂世諦,第一義諦,相諦,差別諦,觀諦,事諦,生諦,盡無生智諦,入道智諦,集如來智諦,是名十諦。」廣弘明集序曰:「學統九流,義包十諦。」
十盡句 (雜名)眾生界盡
十蓮華藏世界 (術語)十示滿數,無盡為意味。猶言無盡之蓮華藏世界也。
十隨眠 (名數)睡眠
十壇焰魔天供 (修法)供養冥道十王之法式也。
十禪 (名數)
十禪支 (名數)與十一切處同。八背捨
十齋 (行事)言每月定十日持八齋戒也。此十齋日出於地藏本願經,十王經。地藏本願經如來贊嘆品曰:「復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中略)於此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此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門,無諸災難。」宋趙與[時]賓退錄曰:今人以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不食肉。謂之十齋。釋氏之教也。按唐會要武德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詔。自今已後。每年正月九日。及每月十齋日。並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斷屠釣。永為常式。乾隆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敕,每月十齋日。不得採捕屠宰。其來尚矣。
十齋日佛 (名數)配於此十齋日之佛菩薩,謂之十齋佛:一日定光佛,八日藥師如來,十四日普賢菩薩,十五日阿彌陀如來,十八日觀音菩薩,二十三日勢至菩薩,二十四日地藏菩薩,二十八日毘盧遮那佛,二十九日藥王菩薩,三十日釋迦如來也。但此配法出拾芥抄,無經論之明據,或由五祖戒禪師配三十佛於三十日而摹仿之歟。
十齋日 (行事)十齋
十齋佛 (名數)與十齋日佛同。十齋
十聲一聲 (術語)淨土門之極意,念聲是一,一念之信,即為一遍之聲名,故十念一念,謂之十聲一聲。無量壽經下曰:「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觀無量壽經曰:「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是也。
十講 (儀式)無量義經一卷,法華八卷,普賢經一卷共十卷,五日朝夕共講十座謂之十講。
十護 (名數)十大明王之護法神也。轉法輪菩薩摧魔怨敵法曰:「所謂毘首羯摩、劫毘羅、法護、眉目、廣目、護軍、珠賢、滿賢、持明、阿吒縛俱。」
十藏 (名數)
十類經 (雜語)華嚴經有廣略十種。華嚴經
十題判斷 (雜語)五問十題
十願 (名數)普賢
十願王 (菩薩)普賢
十羅剎女 (名數)法華經陀羅尼品所說:一、藍婆,正法華謂之結縛。能繫縛眾生而殺害之,故名結縛。若從於歸佛之後,則縛煩惱之賊。二、毘藍婆,正法華謂之離結。即結縛人,或脫離之而得自在,故名離縛。若從於歸佛之後,則遠離煩惱之結使。三、曲齒,正法華謂之施積。齒牙生於上下甚可怖畏,故名曲齒,若從於歸佛之後,則積財而施於人。四、華齒,正法華謂之施華。齒牙鮮明,上下並生,故名華齒。五、黑齒,正法華謂之施黑。齒牙黑色,有可畏之相,故名黑齒。六、多髮,正法華名為被髮。並是從於形相也。七、無厭足,害眾生而無厭足,故名無厭足。若從於歸佛之後,則慈念眾生而不厭,故名。八、持瓔珞,正法華謂之持華。是皆從其所執之物名之也。九、皋帝,正法華謂之何所。天上人間,來往自在,故名何所。若從於歸佛之後,則諸法皆空無染,無所住著,故名何所。十、奪一切眾生精氣,十女並為羅剎女,奪人之精氣,今以總名為別名也。若從於歸佛之後,則奪除一切眾生之煩惱惡氣而長養菩提之善法。
十羅剎女神本地 (雜語)有三說。妙法蓮華三昧三昧耶秘密三摩耶經曰:「金剛薩埵白世尊言:十羅剎女等本源云何?遮那答言:十羅剎女,本有三覺,一等覺二妙覺三本覺。」已下依經意圖示之。 T00015a.JPG T00015b.JPG
十寶山 (地名)十善王
十識 (術語)
十魔 (名數)
十纏 (名數)有十種之妄惑,纏縛眾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證涅槃,故名十纏:一無慚、二無愧、三嫉、四慳、五悔、六睡眠、七掉舉、八昏沈、九瞋忿十覆也。見智度論七,俱舍論二十一。
(術語)悟真理謂為入。大乘義章一曰:「證會名之為入。」【又】解知事物曰入。無量壽經上曰:「入眾言音。」淨影疏曰:「入謂解也。」【又】根境互相涉入而生識,謂之入。如十二入。新譯言十二處。大乘義章八末曰:「根塵互相順入亦名為入。」止觀五曰:「入者涉入。」【又】二入本條。十二入見三科
入一切平等善根 (術語)十迴向之第六位。回向
入一切佛境智陪盧遮那藏經 (經名)證契大乘經之異名。
入大乘論 (書名)二卷。堅意菩薩造,北涼道秦譯。由義品,入摩訶衍品,議論空品,順修諸行品之四品而成,大乘教之概論也。
入不二門 (術語)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所說一實平等之理,謂之不二。明理體之無異無別也。此不二之義為法界中之一門,故名為門,通入此不二之法門,謂之入不二門。大乘義章一曰:「不二者無異之謂,即是經中一實義也,一實之理妙寂離相,如如平等,亡於彼此,故曰不二。」
入山學道 (術語)世尊出家後六年之苦行也。無量壽經上曰:「棄國財位,入山學道。(中略)端坐樹下,勤苦六年。」普賢菩薩證明功德經曰:「於檀德山苦行六年。」此為八相之一。
入支 (雜名)玄應音義曰:「此外道瓶,圓如瓠,無足,以三杖交之支舉於瓶也。諸經中或言執三奇立距,或言三叉立距,皆是也。論文作[金*支],非也。」
入心 (術語)三乘行位之地,每地分入住出三位,初入其地時,謂之入心。
入文解釋 (術語)凡講經論。先於文前論一部之大意及題號,了後,則釋本文,謂之入文解釋。
入王宮聚落衣 (衣服)三衣中之大衣即僧伽梨之別名。入王宮或聚落乞食及說法時著之。故名。見六物圖。
入正理論 (書名)因明入正理論之略名。
入正定聚益 (術語)現生十種益之一。
入出二門 (名數)入門與出門之稱。入門者,謂修淨業而入於極樂功德莊嚴中之自利門也。出門者,謂以慈悲心為苦惱眾生出施教化之利他門也。淨土論所說之五念門與五功德門中,前四門為入門,後一門為出門也。
入寺 (雜語)入寺住持也。
入住出三心 (名數)為菩薩階位之十地,各有入住出之三位。入其地位,居其地位,出其地位,而進於次之地位也。
入佛 (儀式)迎入佛像也。迎入於寺院,從寺院迎入檀家,皆謂之入佛。
入佛供養 (儀式)為入佛所行之法會供養也。
入佛平等戒 (術語)三種三昧耶之一,入佛三昧耶也。大疏九曰:「世尊前入法胎生三昧時,見一切眾生悉有菩提種等同諸佛故,說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託聖胎義也。」
入見道 (儀式)悟入見道也。
入我我入 (術語)如來三密入於我,我三業入於如來,即如來之三密與眾生之三業彼此相應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諸佛之功德於吾身也。是謂之三平等。以是稱為三平等觀。秘藏記本曰:「真言印契等故,引入諸佛於吾身中,是曰入我。引入吾身於諸佛身中,是曰我入。入我我入故諸佛之無數劫中所修集功德具足我身。」
入法界 (術語)華嚴謂之法界,法華謂之實相。同體異名也。為諸法本真之理諸佛所證之境,證入法界之理,曰入法界。華嚴宗立三處之入法界。一、上根之菩薩於初住之位,破無明,證法界之理。二、中根之菩薩於十迴向之終,三、下根之菩薩於初地。見華嚴大疏鈔七。
入法界品 (經名)華嚴經之末品說善財童子證入法界理之始末也。
入法界無量 (術語)十迴向之第十位。迴向
入法界體性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佛,住於寶積三昧,說法界之義。
入定 (術語)入於禪定也。使心定於一處止息身口意之三業曰入定。觀無量壽經曰:「出定入定恒聞妙法。」
入定印 (印相)有三部之入定印,佛部為法界定印,蓮華部為妙觀察智定印,金剛部為縛定印。說見胎藏曼陀羅大鈔一。
入定瑞 (術語)法華六瑞之一。為佛說法華經前入於無量義處三昧也。出法華經序品。
入定不定印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妙吉祥問菩薩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種之行:一羊車行,二象車行,三日月神力行,四聲聞神力行,五如來神力行。前二種有退,名為不定。後三種不退,名為入定。即入定與不定之法印也。
入空 (術語)分析諸法或了因緣之生義,悟入諸法實性無之真理也。此中分析諸法,初知空理,為析色入空,小乘人之空觀也,因緣生之法知事體為為空,以分析事體為要,稱為體色入空,大乘人之空觀也。而此二者總為出虛假境界而入真諦空理之觀法,故謂之從假入空觀,即瓔珞經所觀三觀之一也。四教儀曰:「小析色入空故拙。(中略)巧謂體色入空。(中略)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理。」
入金剛問定意經 (經名)弘道廣顯三昧經之異名。
入阿毘達磨論 (書名)一卷,塞建陀摩阿羅漢造,唐玄奘譯。略說薩婆多宗之法數。
入胎相 (術語)八相成道之一。托胎
入信 (術語)入於信仰也。
入骨 (儀式)俗云納骨。蓋於僧曰入塔,在家云入骨。白骨入墓也。於此行入骨佛事。見象器箋十四。
入室 (術語)禪規謂久參之弟子入師室參問道也。是勘責弟子之得分者,故非久參之人則不許之。在古時則臨機行之別無入室之規,馬祖百丈已後,別立方規,定日行之。世謂得師法,為入室之弟子。然言入室者,未必盡得師法也。祖庭事苑八曰:「祖師傳云:五祖大師至夜,密令侍者於碓坊召盧行者入室,遂傳衣法。又法華云:著如來衣入如來室。阿含經云:佛告苾芻,吾兩月欲宴坐,汝等不須參問,唯除送食及灑地時可至於此。應知佛祖當時有入室參問之儀也。」敕修清規入室曰:「入室者,師家勘辯學子,策其未至,擣其虛亢,攻其偏重。」興禪護國論曰:「入室謂遇和尚間暇之日建立之,此宗一大事也。」僧堂清規二曰:「凡請益之翌日曰入室。」【又】(修法)真言宗入灌頂室行受法灌頂,謂為入室弟子。
入重玄門 (術語)成佛果之前,更重修習無始凡夫地已來所作之事,使之一一稱理也,是為入重玄門倒修凡事。其所以然者,則以等覺菩薩之元品無明難斷故也。凡輪迴生死之苦,於一切眾生悉起偏執之見,存自他彼此之隔異,此我執之念更難止,雖由初地以來,地地斷無明入等覺之位後,元品之無明尚存,此隔異之我執,若不破,則妙覺智之無我法體,更不能顯,是故再為凡夫,交於一切眾生,以彼為他山之石,遣蕩自他之隔異。以此行力而元品之無明自盡也。後位之顯理明了,故凡夫之方,謂為玄門,又此為菩薩究極之玄理,故云玄門。已極玄理,重修凡事之玄門,故曰重玄。瓔珞經上曰:「第四十一地心者名入法界心。(中略)修行小法。(中略)六入重玄門。」天台淨名經疏一曰:「圓教初從初住終至法雲,圓斷諸見,猶有習,在等覺入重玄門,千萬億劫重修凡事,見理分明。」法華文句九曰:「從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門,倒修凡夫事名善出。」輔正記九曰:「等覺證極玄理究竟,名為一玄,從等覺位卻漸次向於下位,次第修集藥法廣逕眾病又為一玄,欲受妙覺佛職理非容易,令觀智深細故須卻入倒修於凡事。」是別教之意也。若依圓教之意,則遍應法界,而現十界之身,為入重玄,是非獨等覺位而然,於初住已上乃至佛果亦然。玄義釋籤三曰:「來至等覺入重玄門。(中略)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名為等覺,即成圓門,遍應法界名入重玄,不同別教教道重玄。」大日經疏六曰:「黃是如來念處萬德開敷,爾時即入重玄門,居寂光土。」
入音聲陀羅尼 (術語)三陀羅尼之一。三陀羅尼
入院 (雜語)禪僧出世入某院也。
入涅槃 (術語)與入滅同。
入唐八家 (名數)日本平安朝時代入唐學密教者八人,即傳教,弘法,慈覺,智證,常曉,圓行,慧雲,宗叡也。傳教,慈覺,智證三人為台密,餘為東密。日本總稱之為入唐八家。
入般涅槃 (術語)入於般涅槃也。般涅槃
入堂 (儀式)入僧堂也。
入堂五法 (名數)戒律宗入法堂當守五種之法規。入眾五法
入寂 (術語)入寂滅也。梵語涅槃,一譯寂滅。離煩惱云寂,絕生死之苦果曰滅。故證果人之死,名為入寂。
入曼荼羅者 (術語)五種三昧耶中前四種之三昧耶也。義釋十二指秘密印而言曰:「假令已入曼荼羅者,尚不得於前輒爾而作,況餘人耶?」演奧鈔五十五曰:「入曼荼羅者,指前四種三昧耶也。」
入眾 (術語)又云交眾。與眾共起居也。
入眾衣 (衣服)鬱多羅僧即七條袈裟之別名。禮拜,齋食,講經等與眾共事時著之。六物圖曰:「鬱多羅僧,名中價衣,從用名入眾衣。」
入眾五法 (名數)戒律入僧伽中當守五種之規法。五分律曰:「佛言入眾應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說餘事。」
入眾時衣 (衣服)即入眾衣。
入棺 (儀式)入龕之俗語也。
入滅 (術語)入於滅度也。梵語涅槃,譯為滅度。滅惑度生死海之義。謂證果之人死也。
入無分別法門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說大乘無分別之法。
入瓶 (傳說)沙彌有通力,能入於澡瓶中。阿育王傳七曰:「昔阿恕伽王,見一七歲沙彌,將至屏處而為作禮,語沙彌言:莫向人道我禮汝。時沙彌前有一澡瓶,沙彌即入其中,從澡瓶中還來出,而語言:王慎莫向人道沙彌入澡瓶中復還來出。王即語沙彌言:我當現向人說,不復得隱。是以諸經皆云:沙彌雖小亦不可輕,王子雖小亦不可輕,龍子雖小亦不可輕,沙彌雖小能度人,王子雖小能殺人,龍子雖小能興雲致雨。」
入塔 (儀式)納亡僧遺骨或全身於塔內。此時有入塔之佛事。見象器箋十四。
入道 (術語)捨世法入佛道也。猶言出家。其人曰入道人。或略云道人。寶積經三十六曰:「以淨信心於佛法中出家入道。」十住論七曰:「或捨家入道。」遺教經曰:「入道智慧人。」智度論曰:「見畫跏跌坐,魔王亦愁怖。何況入道人,安坐不傾動。」
入聖 (術語)斷惑證理之人曰聖。入聖者入於聖位也。俱舍論十八曰:「入聖得果,離染漏盡。」往生十因曰:「三乘行人入聖之方便。」
入楞伽經 (經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復有舊譯四卷,題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新譯有七卷,楞伽為師子國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說之經故名入楞伽經。
入楞伽心玄義 (書名)一卷。唐釋法藏撰。按,此卷中土失傳。得自日本楞伽經
入檀 (修法)金胎兩部,各如法集諸尊於一處,謂之曼陀羅,譯作壇,真言行者入此壇場而受灌頂,謂之入壇。
入諸佛境界莊嚴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五卷,宋法護譯妙吉祥菩薩問:不生不滅是何增語?佛言:不生不滅是即如來之增語,因為廣說種種之譬喻及種種之法句。
入觀 (術語)觀者觀照之義。吾人靜止散亂麤動之心,則諸法之理,自得觀照,謂之觀。入於此觀,謂之入觀。多以為與入定同義。自心之寂靜一邊用之,名為定。自觀照理一邊用之,謂為觀。
入[口*縛]羅 (雜語)Jva%la,譯曰光明。又曰燄光。見大日經疏九。
入龕 (儀式)俗云入棺。亡者浴後,入於龕中,入龕既了,隨行入龕之佛事。
(術語)欲界所屬之有情,思慮最多者,過去戒善之因,感人倫之果,現前之境界是也。俱舍頌疏世品一曰:「言人者,多思慮故名之為人。」大日經一曰:「云何人心?謂思念利他。」大乘義章八末曰:「依涅槃,以多恩義,故名為人。人中父子親戚相憐,名多恩義。」止觀四曰:「作意得報名為人。」
人人本具 (術語)言人人本來具足佛性也。
人天 (術語)人趣與天趣也。
人天乘 (術語)諸宗通途,五乘之一(五乘有通別二種),五乘
人天教 (術語)圭峰所立,五教之第一。五教
人天眼目 (書名)六卷,宋智昭著。集禪宗諸家之要義。
人天致敬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七,使天恭敬念佛行者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行,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人天勝妙善果 (術語)謂六趣中人天二趣之果報也。對於他四惡趣而言,故曰勝妙之善果。
人中樹 (術語)諸佛之身業能除世人之熱惱,故曰人中之樹。仁王經中曰:「法王無上,人中樹,普蔭大眾。」
人中尊 (術語)佛之德號。佛於人中最尊最勝也。法華經序品曰:「有佛人中尊,號日月燈明。」
人中三惡 (名數)指一闡提與誹謗大乘者,及犯四重禁者而言。
人中牛王 (術語)佛之德號。佛如有大力之牛王也。涅槃經十八曰:「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龍王,人中丈夫。」
人中師子 (術語)天竺沙門佛陀斯那,天才特拔,獨步諸國,世人號曰人中師子。見治禪經後序。又,稱佛為人師子。見智度論八。
人中分陀利華 (術語)佛之德號。涅槃經十八曰:「人中丈夫,人中蓮花分陀利華。」分陀利華譯為白蓮華,又名念佛者之稱。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
人牛俱妄 (譬喻)十牛之一。
人生 (術語)鞞婆沙論問曰云: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劫初人也。朱子亦嘗言及,其云佛經說初生人云云,今見阿含經。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來,各有身光,飛行自在。因地肥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體重無光,日月始生。因貪食故,地肥滅沒,復生婆羅。婆羅滅沒,復生粳米。食彼米故,方分男行、女相行、不淨行,云云是也。見餘冬序錄。
人仙 (術語)佛之德號。佛是人中之仙也。涅槃經二曰:「遠離於人仙,永無有救護。」
人仙經 (經名)一卷,宋法賢譯。頻婆娑羅王命終為毘沙門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說法之事。與長阿含闍尼沙經同本。
人因 (術語)為人生原因之行為也。生享尊貴者,施惠普廣,敬禮三寶及長者,忍辱不瞋,柔和謙下,博聞經戒故也。又布施貧窮,持戒不犯十惡,忍辱不亂精進勸化,一心奉孝盡忠,故具大富,長壽,端正,威德。受卑賤之生者,憍慢,剛強,不恪,放逸,不禮事三寶,盜竊以為生活,負債不返納故也。至誠不欺,誦經護戒,使人遠惡就善,不求人之長短,則口氣香潔,身心安樂,為人所稱譽,決不受誹謗。至誠無而欺人,於眾中罵詈說法者,見諸同學輕蔑,不見他事而作過為鬥亂兩舌,則常受誹謗及憎惡,形醜惡而心意不安,常懷恐怖。勇猛,憶念,梵至三勝生於人天。釋氏要覽曰:「人因。(中略)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語意妙行,故生人道。」
人有 (術語)七有之一。
人我 (術語)人身固執常一主宰之我有實體。謂之我之相,人我之見。由此執見而生種種之過失。六祖壇經曰:「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為離欲尊。」
人我見 (術語)二我見之一。我為常一主宰之義,人固執有常一之主宰者,曰人我之見。
人見 (術語)固執實有人我之見也。又名人我見,或單云我見。楞伽經三曰:「是故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得增上慢空見。」
人身 (術語)人界之生也。梵網經序曰:「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涅槃經二十三曰:「人身難得,如優曇花。」
人身牛 (譬喻)無聞無智者名為人中之牛。智度論五曰:「無聞亦無智,是名人身牛。」
人空 (術語)又名生空、我空,二空之一。觀人為五蘊之假和合,又為因緣所生,知中無常一之我體,故云人空。證此人空之理因而斷一切煩惱,終得涅槃果,是乃小乘之至極也。又大乘立一切法有真如性,空人我之執者,言人空之顯真如也。孔目章三曰:「我執無處所顯真如名人空。」唯識述記一本曰:「智緣空起為所由門,顯二真如名二空理。(中略)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顯實性。」
人空觀 (術語)了人空之理之觀法也。
人非人 (天名)緊那羅之別名。似人而非人也。法華文句二曰:「緊那羅,亦云真陀羅,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號人非人。」【又】天龍等八部眾之總稱,以彼等本非人而詣佛所皆現人體也。舍利弗問經曰:「八部皆曰人非人。」法華經義疏二曰:「人非人者,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變作人形來聽說法,故云人非人也。」
人林 (雜語)人樹之林也。阿毘曇論一曰:「人林果形如人。」
人法 (術語)人為受教之眾生,法為佛之教法。又一切之有情數曰人,一切之非情數曰法。
人命不停 (雜語)人命無常也。涅槃經二十三曰:「人命不停,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云何縱心住惡法?」
人命第一 (術語)智度論十三曰:「一切寶中,人命第一。」
人定 (雜名)初更三點,即亥時也。
人界 (界名)人類為十界之第五,故曰人界。界者差別之義。
人相 (術語)四相
人鬼 (雜語)人間與鬼類也。無量壽經下曰:「如是之惡,著於人鬼。」
人乘 (術語)五乘之一。謂五戒之教。乘此以生於人趣也。
人間 (雜語)住於人界者。即人類是也。法華經法師品曰:「生於此人間。」
人間界 (界名)與人間,人界同,間即界之義。
人師 (術語)為他人之師者。梵網經下曰:「不解一切法,而為他人作師。」止觀五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人師國寶,非此是誰?」又對於佛菩薩等大導師稱尋常之師家曰人師,謂凡人之師家也。
人師子 (術語)Nr!sim%ha,佛之稱號。佛於人中最勇雄,猶如師子也。智度論八曰:「佛名人師子。」
人記品 (經名)授學無學人記品之略稱。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說學無學之聖人授與成佛之記者。
人執 (術語)又云我執。不了人身為五蘊之假和合,固執有常一之我體也。菩提心論曰:「二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
人無我 (術語)二無我之一。又名眾生無我、生空、人空、我空。人體為五蘊之假和合,其中無真實之我體,故云人無我。
人無我智 (術語)二無我智之一。
人華 (術語)就七方便人之法而言,謂之人。就三草二木之喻而言,謂之華。法華經藥草喻品曰:「佛所說法,譬如大雲,以一味雨,潤於人華,各得成實。」
人鳥 (雜名)人與鳥也。顯密二教論上曰:「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而已。譬如天鬼見別,人鳥明暗。」
人尊 (術語)佛之德號。言人中之尊也。增一阿含經序品曰:「人尊說六度無極。」
人莽娑 (雜名)摩娑
人雄師子 (術語)佛之德號。佛於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與世雄,師子者譬其之雄健也。無量壽經上曰:「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人道 (界名)六道之一。人界也。人界者以五戒善因而趣之道途,曰人道。業報差別經曰:「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語妙行,故生人道。」
人趣 (術語)六趣之一。有人類業因者之所趣向也。
人樹 (術語)人林之樹也。人林
人頭幢 (物名)梵云壇荼Danda,幢上置人頭者,琰摩王之三摩耶形也。檀挐印
人寶 (術語)佛為人中之寶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熟聞人寶不敬承。」註云:「肇曰:在天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人藥王子 (本生)昔閻浮提摩醯斯那王時,夫人生一子,諸病人觸之即癒,故字曰人藥。如是千歲中治病。後命終。碎其死骨塗身則瘥。人藥王子即今之釋迦佛是也。見菩薩藏經下,經律異相三十二。
(雜語)力用也,梵語,麼[打-丁+羅]Bala。
二力 (名數)一思擇力,二修習力。說
三力 (名數)一、佛之威力,二、三昧之力,三、行者之本功德力。此三力和合,能於定中見佛謂之般舟三昧。般舟譯作佛立。見止觀二。
五力 (名數)說
六力 (名數)一小兒以啼泣為力。二女人以瞋為力。三國王以憍豪為力。四羅漢以精進為力。五諸佛以大慈為力。六比丘以忍辱為力。見增一阿含經三十一。
十力 (名數)佛及菩薩所具十種之力用也。說
力士 (雜名)大力之士夫也。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長阿含經四謂之末羅。異譯之大般涅槃經下譯為力士。佛荼毘時,此輩舁棺槨。
力士額珠喻 (傳說)額上珠
力士城 (地名)拘尸那城也。力士生地
力士生地 (地名)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是彼之生處,故云力士生地。涅槃經一曰:「佛在拘尸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涅槃經疏一曰:「力士生地者,人中力士力敵千人,凡三十萬共為群黨,無所臣屬,以法自持,亦不亂暴,即土人也,故言生地。」
力士移山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增一阿含經八難品之別譯。
力生 (雜語)和尚之翻名也。和尚
力波羅蜜 (術語)十波羅蜜之一。
力波羅蜜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陀羅虛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梵云:波羅尼波羅蜜多,密號為勇力金剛,主如來之十力。肉色,著羯磨衣,右手捧荷葉,上有獅子,左手為拳,坐於赤蓮。
力者 (雜名)昔拘尸那城諸力士舁佛棺,因而諸山之輿夫謂之力者。
力者法師 (雜語)謂出家之身,以力業為事,好鬥,作奴僕事之墮落僧。如僧兵之徒是也。又單曰力者。
力莊嚴三昧經 (經名)三卷,隋那連提耶舍譯。佛由力莊嚴三昧出,說佛之十智。
力無畏 (術語)力無所畏之略。
力無所畏 (術語)十力與四無所畏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
乃至 (雜語)超越中間之辭。攝多少之辭。窮邊際之辭也。乃至之梵語有二:一為Antas/as,此為示最少之語。善導所謂下至者是也。二為Ya%vat,此為中略之義。一英語譯為at least,二譯為as far as。勝鬘經寶窟中本曰:「乃至者,還是窮到之辭。」輔行二之三曰:「越卻中間,故云乃至。」教行信證行卷曰:「乃至者,一多包容之言。」同信卷末曰:「言乃至者,攝多少之言也。」
乃至一念 (雜語)舉極少之念而攝多念也。無量壽經下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
乃至十念 (雜語)舉十念而上攝多念下攝一念也。無量壽經上曰:「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乃往 (雜語)由今往過去世謂之乃往。
了了見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體寂湛然,無有去來,不離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見也。」
了本際 (人名)阿若憍陳如比丘,一譯了本際。阿若憍陳如
了本生死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謂見了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佛。與大乘舍黎娑擔摩經同本。但說人不同。此為舍利弗對比丘而說者。
了因 (術語)生了二因之一,因體有二種,如種之生芽曰生因。如燈之照物顯隱曰了因。因明大疏上曰:「因體有二:一生二了。如種生芽,能起用故名為生因。如燈照物,能顯果故,名為了因。」
了因佛性 (術語)三因佛性之一。了達正性之覺智也。三因佛性
了別境識 (術語)三能變識第三能變之名。三能變
了悟 (術語)釋家以明心見性為了悟。傳法正宗記偈曰: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
了教 (人名)阿若憍陳如,舊譯了本際,知本際等,義淨三藏譯為了教,寄歸傳一曰:「始自了教,會初願以標誡。」
了義 (術語)對於不了義而言。顯了分明說示究竟之實義,謂之了義。未了未盡之說,謂之不了義。了義不了義者,方便(不了義)、真實(了義)之異名也。圓覺經曰:「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又「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同略疏一曰:「了義者,決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譚。」寶積經五十二曰:「若諸經中,有所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槃,是不了義。若有宣說生死涅槃二無差別,是名了義。」大集經二十九曰:「了義經者,生死涅槃一相無二。」涅槃經曰:「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了義教 (術語)真實顯了之教法也。
了義經 (術語)說示究竟顯了之義之經典也。從大乘言之,則小乘總為不了義經。然大小乘經典中亦有了義不了義之別。故佛言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也。四依項下法四依
了義燈 (書名)唯識三個疏之一。唐淄洲慧沼著,具名唯識論了義燈。
了達 (術語)了悟通達事理也。法華經提婆品曰:「深入禪定了達諸法。」唐華嚴經三十七曰:「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
了論 (書名)明了論之略稱。
刀山 (界名)刀劍之山,地獄之難處也。千手經曰:「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往生要集上本曰:「牙如劍,齒如刀山。」
刀風 (術語)人命欲終時,有風氣,解支節如刀,名為刀風,所謂斷末魔之苦也。正法念經六十六曰:「見命終時刀風皆動,皮肉筋骨脂髓精血一切解截。」五王經曰:「欲死時刀風解形,無處不痛。」安樂集上曰:「若刀風一至,百苦輳身。」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下曰:「能解支節故喻如刀。」
刀途 (界名)三途之一。畜生道之異名。畜生為人驅逼屠殺殘害,故曰刀途。止觀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欽詠,因無實德,虛比賢聖,起下品十惡如摩犍提者,此發鬼心行刀途道。」同輔行曰:「從被驅逼為名,故名刀途。」
卜經 (雜名)說占卜事之經典也。灌頂經十曰:「今我梵王承佛威神,演說卜經一百偈頌,以示百姓,決了狐疑,知人吉凶。」
卜羯娑 (雜名)玄應音義曰:「卜羯娑,又作補羯娑,聲之轉也。謂除糞擔死屍等鄙賤種類也。」
三七日思惟 (故事)佛成道後三七日間,觀樹經行,思惟如何說妙法化度眾生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痴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三八日 (雜語)禪剎古以每旬之三八日念誦,一月共有六日。今以上八中八下八為三八,一月作三日之念誦。見象器箋三。
三九行因 (術語)觀無量壽經所說三業九品之行業也。
三十生 (名數)十地有入住出三者,出生功德故云三十生。仁王經上曰:「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終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三十佛 (術語)三十日秘佛也。
三十論 (書名)唯識三十論頌之異名。
三十棒 (物名)為禪家宗匠警醒學人之語,以擬俗刑之笞杖者。但含褒貶二意,宜依處解之。禪林類集棒喝曰:「德山示眾云:道道!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又「睦州見僧來云:見成公案放汝三十棒。」碧嚴第一則著語曰:「好與三十棒。」
三十講 (行事)法華經二十八品與開經之無量義經一卷及結經之普賢觀經一卷,合為三十以三十日講之。
三十二相 (名數)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於佛,總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輪王,出家則開無上覺。是為天竺國人相說。智度論八十八曰:「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頭上皆有結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於百劫之間,一一之相,積百種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發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受敬,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現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數四十八謂:一、足安平相,足裏無凹處者。二、千輻輪相,足下有輪形者。三、手指纖長相,手指細長者。四、手足柔軟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縵網相,手足指與指間有縵網之纖緯交互連絡如鵝鴨者。六、足跟滿足相,跟是足踵,踵圓滿無凹處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圓滿者。八、[月*耑]如鹿王相,[月*耑]為股肉,佛之股肉纖圓如鹿王者。九、手過膝相,手長過膝者。十、馬陰藏相,佛之男根密藏體內如馬陰也。十一、身縱廣相,頭足之高與張兩手之長相齊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雜亂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頭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體之色如黃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膚細滑相,皮膚軟滑者。十七、七處平滿相,七處為兩足下兩掌兩肩并頂中,此七處皆平滿無缺陷也。十八、兩腋滿相,腋下充滿者。十九、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獅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無傴曲者。二十一、肩圓滿相,兩肩圓滿而豐腴者。二十二、四十齒相,具足四十齒者。二十三、齒白齊密相,四十齒皆白淨而堅密者。二十四、四牙白淨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頰車如獅子相,兩頰隆滿如獅子之頰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廣長舌相,舌廣而長,柔軟細薄,展之則覆面而至於髮際者。二十八、梵音深遠相,梵者清淨之義,佛之音聲清淨而遠聞也。二十九、眼色如紺青相,眼睛之色如紺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勝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兩眉之間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頂成肉髻相,梵名鳥瑟膩,譯作肉髻,頂上有肉,隆起為髻形者。亦名無見頂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見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論八十八。其他智度論四,涅槃經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經所載,皆大同小異。無量義經曰:「一毫相如月旋,二淨眼如明鏡,三唇,四額廣,五獅子臆,六掌有合縵,七指直而纖,八馬陰藏,九頂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軟,十四內外相握,十五皮膚細軟,十六細筋,十七旋髮紺青,十八眉睫紺而展,十九白齒,二十面門開,二十一具千輻輪,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鎖骨,二十五頂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頰,二十七四十齒,二十八胸表萬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長,三十一踝膝露現,三十二鹿[月*耑]腸。」亦出優婆夷淨行出門經修學品。與諸本大體同。
三十二應 (術語)由觀音普現色身三昧應現之三十二身也。楞嚴經六曰:「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法華經所說三十三身與此大同小異。一佛身,二獨覺身,三緣覺身,四聲聞身,五梵王身,六帝釋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將軍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三長者身,十四居士身,十五宰官身,十六婆羅門身,十七比丘身,十八比丘尼身,十九優婆塞身,二十優婆夷身,廿一女主國夫人命婦大家身,廿二童男身,廿三童女身,廿四天身,廿五龍身,廿六藥叉身,廿七乾闥婆身,廿八阿修羅身,廿九緊那羅身,三十摩[目*侯]羅迦身,三十一人身,三十二非人身。
三十二祖傳 (書名)一卷,清世宗御筆恭繪古德道像三十二尊又取其本傳提綱摘要作為小傳每傳又作一讚刻石大內,以備摹搨流布。未既,世宗崩。高宗以所搨祖像三十二軸賜武林理安寺。後修寺志,即以此傳讚載於首冊。然此傳讚,未刻書板。民國七年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印光法師捐資刻於揚州藏經院。其三十二祖次列如下。肇法師、寶志公、南嶽思、永嘉覺、南陽忠、馬祖一、石頭遷、藥山儼、清涼觀、寒山子、拾得、黃檗運、趙州諗、長沙岑、溈山祐、臨濟玄、仰山寂、洞山价、投子同、曹山寂、玄沙備、雲門偃、羅漢琛、法眼益、天台韶、雪竇顯、永明壽、天衣懷、圓悟勤、蓮池宏、玉林琇、茆溪森。
三十三天 (界名)梵語,忉利天Trayastrim%s/a,譯作三十三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佛地經論五曰:「三十三天,謂此山頂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居中,故有此數。」智度論九曰:「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勝鬘經寶窟下末曰:「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國音言悉怛梨余悉衛陸,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國音不同耳。」
三十三過 (名數)因明論理上,自宗因喻三支立量時,由種種配列次第生過誤。陳那數廿九過,天主(商羯羅主)更加四過,為所謂三十三過。即宗九過,因十四過,喻十過也。(甲)宗之九過:一、現量相違,謂於現證之事實立相違之宗也。例如言聲非所聞,雖不述因喻,然已明為誤謬也。二、比量相違,謂於萬人得比知之事柄立相違之過也。例如立瓶等是常住是也。三、自教相違,當欲述自己所屬之教派意見時,卻立與之相違之宗也。例如勝論派之人主張以聲為常住是也。四、世間相違,立與常識反對之宗也。例如印度有一類之行者,以人頂骨為其裝飾,有人難之,則立量曰:人之頂骨,可為清淨(宗),且為眾生之分(因),猶如螺貝(喻)。此雖似一見無過之立量,然立人間頂骨可為清淨之宗義,實反於常識,故定為過誤也。五、自語相違,謂於自己言語有矛盾之宗也。例如言我母可為石女是也。以下四過為天主所附加,非理論門,惟於入正理論說之。六、能別不極成,謂宗之後陳用立敵不共許之語也。例如佛子對於數論師而立聲可壞滅是也。數論師信萬有之發展Parrma%n!a、還歸Pralaya,而不許壞滅,故宗之能別(即後陳),不極成,故為過失。七、所別不極成,宗之前陳不極成之過失也。例如數論師對於佛教徒立我Purus!a,可為有時,佛教不許我之存在,因而所別為不極成,宗體不成立。八、俱不極成,勝論師對於佛教徒立以我可為和合因緣時,我與和合因緣為佛教徒不通之語,因而前陳後陳共不極成,亦為過誤也。九、相符極成,宗體以不可極成為規則,反之而立萬人共通之事件時,則無其功,因而為過失,例如立聲為所聞性是也。(乙)因之十四過,其因可大別為不成Asiddha、不定Anis/cita,Anaika%ntika、相違Viruddha三類。不成因者,因犯立敵共具備遍是宗法性條件之規定,名為不成之過失。不成因有四過:一、兩俱不成,於以聲為無常之宗,欲指眼為所見性(可見的),之故因而述之,其因由立敵兩者見地,不協於遍是宗法性之條件,何則以無論何人皆以聲為不可見者故也。故為兩俱不成之過失。二、隨一不成,此乃一方認為具備遍是宗法性條件,而他方不認之因也。三、猶豫不成,因果為有法之必然的屬性否,尚疑而未確定,乃如已確定者辦之也。例如遙見如雲霧,未確定為霧為煙,而卒然謂彼處有火(宗),以有煙之故(因),而立量是也。四、所依不成,宗有所別不極成之過失時,其因無基礎,不具遍是宗法性之條件也。例如對於不認虛空之實有者而虛空可為實有(宗),以為德之所依故(因),而立量時,一方已不認虛空之存在而一方欲認為德之所依。是名為所依不成。其次不定因及相違因者,關於三相中後二相之誤謬也:一、共不定,即九句因中第一同品有異品有之情狀。以因關係於同異品之全部,故名為共。二、不共不定,即九句因中第五同品非有異品非有之情狀。以因與同喻異喻全無關係,故謂為不共。三、同品一分轉(亦云同分異全),第七同品有非有異品有之情狀也。四、異品一分轉(亦云同品遍轉異分同全),第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之情狀也。五、俱品一分轉(亦云俱分轉),第九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之情狀也。六、相違決定,立敵兩者由同一事件相異之處,觀察而立量,兩者各各具三相,難於決定,謂為相違決定。於問題一方不決定之點為過失也。其次相違因。九句因中四六為相違因。此因與立證之宗義矛盾者,適於成立,故得其名。四六非其性質異者,故自九句因之表面觀之,相違因惟宜有一,然陳那於此下緻密之考察,抱懷意內,至表面不顯之誤謬,亦入計算,此乃有四:一、法自相相違因,是為與宗法表面的意義矛盾之因,九句因中四六之表面的情狀也。二、法差別相違因,謂與宗法裏面的意義矛盾之因。如服等必為他所用(宗),以係積聚性故(因),如臥具等(同喻),是也。三、有法自相相違因。此乃由後陳(即法),關系上而生者,雖非關係於有法者,而在譎詐的論法,則有如通例置所證之對象於宗法,卻置有法於主要點者,於立物之存不存時尤然,有法自相相違因,及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即此際之誤謬也。此謂與有法表面的意義矛盾之因。例如有性非實非德非業(宗),以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因),尚如同異性是也。四、有法差別相違因,陳那此例不出別立量,由前例說明之。(丙)喻之十過。喻之誤謬有十,其中五者屬同喻,他五者,屬異喻。似同喻之五者:一、能立法不成,缺因同品條件之過失也。例如聲可為常住,以無質礙之故(無對觸),尚如極微(同喻),立量時,極微之常住雖具宗同品之條件,然其性為有對觸故缺因同品之條件,以「無質之故」與因不一致。故名之為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缺宗同品條件之喻也。於前之宗因,謂為如覺(智等),出喻之時,雖以覺為無質礙協於因同品之條件,然以其性無常缺宗同品,與所謂聲之常住不相應。故名之為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缺兩條件之喻。於前之宗因謂為如瓶時,以瓶無常住及無質礙之性質,故全無喻之質格。四、無合,缺喻體之過失也。五、倒合,諸所作者反對謂彼為無常時,以諸無常者與所作性配合。即為倒合。自能遍進於所遍之過失也。其次似異喻之五者異喻之過失,全與同喻之過失併行相應,同有五:一、所立法不遣,缺宗異品條件之喻,例如聲為常住以無質礙故之異喻,諸無常者視彼為質礙,謂尚如極微,以極微為質礙性,具備同異品之條件,然以其性常住缺宗異品之條件,故謂之為所立法不遣。二、能立法不遣,於上之宗因立異喻謂為如業時,以業無質礙,缺同異品之條件,故稱之為能立不遣。三、俱不遣,缺宗同異品兩條件,此過失也。如於上之宗因立異喻謂為如虛空,是其例也。何則以虛空無質礙且為常住故也。四、不離,不施離作法之過失也,觀同喻之無合其例可知。五、倒離,反對先宗後因配合之過失也。以上所述三十三過中除宗之五相違,大體為與宗因喻構成法照應之過失,頗具科學的分類之面目。 T0016a.JPG T0016b.JPG
三十三身 (名數)法華經普門品所說,觀音由普現色身三昧示現之三十三種變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聲聞身,四梵王身,五帝釋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將軍身,九毘沙門身,十小王身,十一長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羅門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優婆塞身,十八優婆夷身,十九長者婦女身,二十居士婦女身,廿一宰官婦女身,廿二婆羅門婦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龍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闥婆身,廿九阿修羅身,三十迦樓羅身,三十一緊那羅身,三十二摩[目*侯]羅伽身,三十三執金剛神身,與楞嚴經六所說觀音自由往昔觀音如來授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而現三十二身,大同小異。三十二應
三十三身十九說法 (名數)法華經普門品記觀音現種種之身而說法。其中化現之身有三十三,說法二字有十九次。
三十三尊觀音 (名數)二中歷三云:「頌曰:不空罥索、不空勾、夜輸多羅、忿怒勾、阿魯利迦、如意輪、圓滿意願、大隨求、利樂金剛、滅惡趣、一髻羅剎、多羅女、蓮華發生、披葉衣、千手千眼、十一面、大吉祥明、水吉祥、大吉祥變、大勢至、大明白身、毘俱胝、大吉大明,及豐財、馬頭、白身、白處尊,又加六大三十三。」(六大為台宗所立之六觀音也)。
三十三觀音 (名數)圖畫普門品所說三十三身為三十三觀音。其典據不明。三十三觀音者:楊柳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圓光觀音、遊戲觀音、白衣觀音、蓮臥觀音、瀧見觀音、施藥觀音、魚籃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岩戶觀音、能靜觀音、阿耨觀音、阿麼提觀音、葉衣觀音、琉璃觀音、多羅尊觀音、蛤蜊觀音、六時觀音、普慈觀音、馬郎婦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是也。
三十五佛 (名數)佛說決定毘尼經說犯五無間業者宜於三十五佛之邊至心懺悔。三十五佛者:一釋迦牟尼佛、二金剛不壞佛、三寶光佛、四龍尊王佛、五精進軍佛、六精進喜佛、七寶火佛、八寶月光佛、九現無愚佛、十寶月佛、十一無垢佛、十二離垢佛、十三勇施佛、十四清淨佛、十五清淨施佛、十六婆留那佛、十七水天佛、十八堅德佛、十九栴檀功德佛、二十無量掬光佛、廿一光德佛、廿二無憂德佛、廿三那羅延佛、廿四功德華佛、廿五蓮華光遊戲神通佛、廿六財功德佛、廿七德念佛、廿八善名稱功德佛、廿九紅炎幢王佛、三十善遊步功德佛、三十一鬥戰勝佛、三十二善遊步佛、三十三周匝莊嚴功德佛、三十四寶華遊步佛、三十五寶蓮華善住婆羅樹王佛。不空譯之三十五佛名禮懺文亦列之。但譯語有新舊之別。
三十六物 (名數)人身有三十六之不淨物。涅槃經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淨充滿。」分為三類:一、外相十二: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三、內含十二: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見大疏演義鈔三十。
三十六神 (名數)三十六部神
三十六禽 (術語)子丑等十二時,有鼠牛等十二獸,此一一獸中,有三屬獸,故正屬合有三十六禽獸也。各隨其時來惱座禪行者。十二獸
三十七尊 (名數)金剛界曼陀羅之主腦也。第一根本成身會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與屬於中央大日之四波羅蜜菩薩屬於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薩,內四供養,外四供養之八供,及四攝菩薩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薩為慧德,四波八供四攝為定德。此數自應於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數也。九會曼陀羅。因於密教依諸尊廢立之數法門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中略)十佛剎微塵數尊。
三十七尊四大輪 (名數)金剛頂十八會之第一教王會有四大輪:一、金剛界輪,三十七尊皆持金剛之印。二、降三世教令輪,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之印。三、遍調伏法輪,三十七尊皆持觀世音之印。四、一切義成就輪,三十七尊皆持虛空藏之印。見瑜祇經疏二。
三十捨墮 (名數)尼薩菩波逸提也。下。
三十二相經 (經名)此經攝於中阿含經十一。
三十二相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一。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三十三觀音 (名數)三十三體異形之觀音。三十三身附錄。
三十六部神 (名數)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佛說灌頂經神咒經一),謂受三歸者,有三十六部之神王,將無量之眷屬守護其人:一、彌栗頭不羅婆,譯曰善光,主疾命。二、彌栗頭婆呵婆,譯曰善明,主頭痛。三、彌栗頭婆邏婆,譯曰善力,主寒熱。四、彌栗頭抗陀羅,譯曰善月,主腹滿。五、彌栗頭陀利奢,譯曰善見,主癰腫。六、彌栗頭阿婁呵,譯曰善供,主癲狂。七、彌栗頭伽婆帝,譯曰善捨,主愚痴。八、彌栗頭悉抵哆,譯曰善寂,主瞋恚。九、彌栗頭菩提薩,譯曰善覺,主婬慾。十、彌栗頭提婆羅,譯曰善天,主邪鬼。十一、彌栗頭呵婆帝,譯曰善住,主傷亡。十二、彌栗頭不若羅,譯曰善福,主塚墓。十三、彌栗頭苾闍伽,譯曰善術,主四方。十四、彌栗頭迦隸婆,譯曰善帝,主怨家。十五、彌栗頭羅闍遮,譯曰善主,主偷盜。十六、彌栗頭須乾陀,譯曰善香,主債主。十七、彌栗頭檀那波,譯曰善施,主劫賊。十八、彌栗頭支多那。譯曰善意,主疫毒。十九、彌栗頭羅婆那,譯曰善吉,主五溫。二十、彌栗頭缽婆馱,譯曰善山,主蜚尸。廿一、彌栗頭三摩提,譯曰善調,主注連。廿二、彌栗頭戾禘馱,譯曰善備,主往復。廿三、彌栗頭波利陀,譯曰善敬,主相引。廿四、彌栗頭波利那,譯曰善淨,主惡黨。廿五、彌栗頭度伽地,譯曰善品,主蠱毒。廿六、彌栗頭毗梨馱,譯曰善結,主恐怖。廿七、彌栗頭支陀那,譯曰善壽,主厄難。廿八、彌栗頭伽林摩,譯曰善逝,主產乳。廿九、彌栗頭阿留伽,譯曰善願,主縣官。三十、彌栗頭闍利馱,譯曰善固,主口舌。三十一、彌栗頭阿伽馱,譯曰善照,主憂惱。三十二、彌栗頭阿訶婆,譯曰善生,主不安。三十三、彌栗頭婆和邏,譯曰善思,主百怪。三十四、彌栗頭波利那,譯曰善藏,主嫉妒。三十五、彌栗頭固陀那,譯曰善音,主咒咀。三十六、彌栗頭韋陀羅,譯曰善妙,主厭禱。經曰:「佛語梵志,是為三十六部神王。此諸善神凡有萬億恒沙鬼神以為眷屬,陰相番代以護男子女人等輩受三歸者,當書神王名字帶在身上,行來出入無所畏也。」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四曰:「准大灌頂經,一歸十二天神,總三十六神。」
三十七尊禮 (書名)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禮之略名。
三十七分法 (名數)三十七菩提分品之略稱。
三十七道品 (名數)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道者能通之義,到涅槃道路之資糧,有三十七種。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是也。維摩經佛國品曰:「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自誓三昧經曰:「善權隨時,三十七品具足佛事。」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者能通義,品者品類也。」
三十日秘佛 (名數)謂每月一日至三十日之緣日佛也。緣日
三十二大人相 (名數)三十二相
三十七尊心要 (書名)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名。
三十七尊出生義 (書名)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之略名。
三十七尊禮懺文 (書名)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毘盧遮那如來自受用身內證智眷屬法身異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禮懺文之異名。
三十七菩提分法 (名數)三十七道品之異名。四念處等三十七法為成就菩提行法之支分品類,故謂之菩提分法。
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三力 (名數)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曰:「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與法界力,周遍眾生界。」以此偈中說三力故稱為三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緣也。二、如來加持力,即如來之加持,是他緣也。三、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內因也。此內外自他之因緣和合而成辦業事。大日經疏十一曰:「以我功德力故,以如來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緣合故,則能成就不思議業也。」【又】一、慧眼力,明法藥也。二、法眼力,知病障也。三、化導力,應病授藥使得服行也。見止觀五。【又】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願功德力。見教行錄一。
三力偈 (雜名)說三力之偈頌也。三力
三三品 (術語)謂淨土論所說女人,根缺,二乘之三體與名也。
三三昧 (術語)是為舊稱,新稱云三三摩地,譯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經謂之三空,此就所觀之理而名之。十地論謂之三治,此就所斷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謂之三三昧,無漏定謂之三解脫門。解脫即涅槃,無漏為能入涅槃之門也。猶如有漏曰八背捨,無漏曰八解脫也。三三昧之義:一、空三昧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觀諸法為因緣生,無我無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為空三昧。二、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以無相為緣,故名為無相三昧。三、無願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是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苦諦之苦,無常及集諦可厭惡,又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捨故總不願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願三昧。又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捨,故無願三昧中,不取之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無量壽經上曰:「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願三昧。」同下曰:「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智度論十九曰:「於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轉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俱舍論二十八曰:「空謂非我,無相謂滅四,無願謂餘十,諸行相相應,此通淨無漏無漏三脫門。」大乘義章二曰:「言無願者,經中或復名為無作,亦名無起。(中略)此三經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經,言三脫者就果名也。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重三三昧 (術語)又稱重空三昧。是舉前空空三昧之一以攝他也。若各別稱之,則為重空,重無相,重無願也。一、空空三昧,羅漢先以無漏智觀諸法之空無我,是名空三昧,更以有漏智觀前之空智為空相,厭捨之名為空空三昧。二、無相無相三昧,先以無漏智觀涅槃之滅靜妙離,名為無相三昧,更以有漏智觀盡滅此智之非擇滅無為靜相,而厭捨前之無相,名為無相無相三昧。三、無願無願三昧,觀如上苦集道三諦之苦無常等相,更厭捨之也。故總是有漏。俱舍論十八曰:「重二緣無學,取空非常相,後緣無相定,非擇滅為靜。」大乘義章二曰:「何故修此重空三昧?成實論言如人以杖燒尸,死屍既盡杖亦須燒。智亦如是,前用斷結,結患既亡,智亦須捨,故須修之。」
密教三三昧門 (術語)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後為此觀。此三三昧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備三解脫之德也。大日經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後吽字為體,具足三密解脫門,謂上有曩字空點,是大空義,即是空解脫門。本體是訶字,離因緣故,即是解脫門。下有鄔字三昧點,以本不生故,即是無作解脫門。如是三門,一切諸障所不能入。」秘藏記本曰:「於心月輪之觀,觀淨菩提心,除煩惱之心垢,明了見心之實相。此時生我物之想,起我見之執,故為除此執,即作空觀。我今所觀見之月輪為空,又恐為此反墮於空執,更宜作無相觀。更又觀我斯心所得之淨菩提心,已離造作之法,本來宛然而有之,本為我物,非今更求得者。如是亡願求之念,謂之無願。」此中前二釋為遮情之釋,後一釋表德釋也。然前二釋亦非無表德之義,空者一切諸法無礙涉入之義,無相者萬德輪圓無盡,無一別相之義也。今此觀法為遮行者之執,情以故前二者遮執情。迷情遮了,方顯性德其次第如此。同鈔四曰:「先於行法之初作之,次於行法之最中將入字輪觀時再作此觀,次於行法已,復作此觀也。」
三三昧門 (術語)三解脫門之異名。密教三三昧門
三三摩地 (術語)三三昧
三千 (術語)如三千諸法。一念三千。三千世界。三千威儀等是。
三千佛 (術語)三世三千佛
三千界 (術語)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稱。
三千世界 (術語)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稱。
三千威儀 (術語)細別比丘之威儀作法者也。大部輔注十一曰:「三千威儀,約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儀(行住坐臥),合為一千,循三世轉為三千威儀。」案是不過鑿說,三千者極言其多也。藏中大比丘三千威儀有二,明一千百八十二事。楞嚴經曰:「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六祖壇經曰:「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又】經名。大比丘三千威儀之略各。
三千淨行 (術語)修一念三千妙觀之淨行也。為天台宗所言。
三千實相 (術語)三千為台宗該收一切諸法之語,三千實相猶言諸法實相也。諸法實相
三千諸法 (術語)一念三千
三千床座 (雜語)以身為床座,遍三千世界也。大論曰:「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三千年一現 (雜語)謂優曇華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文句四曰:「優曇華,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三千佛名經 (經名)具名三劫三千佛名經。經錄則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一卷,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一卷,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一卷,各別。元藏合之為一部,題云三劫三千佛名經。日本之蘗藏亦倣之。
三千有門頌 (書名)宋陳瓘撰。明真覺有略解一卷。
三千塵點劫 (術語)法華經化城喻品明大通智勝佛出世久遠之劫量也。「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知勝如來。(中略)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令有人磨以為墨。過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於汝等意云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中略)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三千大千世界 (術語)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數量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種之千也。內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廣,恰等於第四禪天,成壞必同時焉。見智度論七,佛地論六。
三千大千世界藏 (術語)勝鬘經之語。勝鬘經寶窟中本曰:「隔別故稱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為藏也。」
三大 (名數)起信論以眾生心為大乘之法體,名之為大乘之義理,分為三種之大義與二種之乘義:一、體大,眾生心之體性,真如平等,無生無滅,無增無減,畢竟常恒也。二、相大,眾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樂我淨等一切功德也。三、用大,眾生心之體性,具足一切功德,內潛源底而薰妄心,外現報化二身教化眾生,依此內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間之善而得世間之善果,後修出世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也。即第一為真如之體性,第二為真如之德相,第三為真如之作用也。大者周遍法界之義。起信論曰:「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出世間世間善因果故。」密教以地等六大為體,大等四種曼荼羅為相,身等三密為用。
體宗用三大 (名數)天台釋經題立名體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證之大日經心目立體宗用之三重,日本弘法之秘藏記,亦立體宗用之三重。此體宗用即體相用之三大也。弘法以曼荼羅為體,以三三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以曼荼羅為體者,即六大。據三種悉地儀軌五論皆號為曼荼羅也。三三昧者為心佛生,自語意等之三平等。方便者為始曼上轉本曼下轉之妙業。出於秘藏記鈔九。
三大部 (名數)玄義十卷,文句十卷,止觀十卷。為天台之三大部。三大部補註序曰:「玄、文、止觀,共三十卷,時人謂之三大部。」釋門正統三曰:「所謂玄義釋題,止談化意。文句解經,但事消文。至於止觀,方談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觀,意令行解相濟,成我自心。是故三部相須缺一不可。」【又】律有三大部。三大五部
三大五部 (名數)南山律師之著書,行事鈔三卷,戒疏四卷,業疏四卷曰三大部。復加拾毘尼義鈔三卷,比丘尼鈔三卷稱為五大部。
三大五小部 (名數)天台智者之說,玄義,文句,止觀謂之三大部。荊溪悉為之作疏記。觀經疏,光明玄,光明疏,觀音玄,觀音疏謂之五小部。四明皆為之作疏記。
三土 (名數)三佛土
三子 (譬喻)第一子孝順父母,且有智慧,能知世間之事,第二子不孝順父母,而亦為利根,能知世間之事,第三子不孝順父母,且為鈍根,不知世間之事。父母教三子,先第一子。次及第二子第三子。第一子譬菩薩,第二子譬聲聞,第三子譬闡提。佛教此三類,次第亦如彼三子。出於涅槃經三十三。
三五 (術語)三性與五法。唯識之法相也。
三六九 (雜語)密法不許三六九人同入灌頂壇。大日經疏四曰:「一曼荼羅中不得同時為三人六人九人灌頂,蓋如來密意,阿闍梨不釋所由。」
三六不共 (名數)佛之十八不共法也。瓔珞本業經上曰:「三六不共,一切功德。」不共法
三六異端 (雜語)小乘十八部之異計也。
三六獨法 (術語)佛獨具之十八不共法也。此十八之功德,不共通於二乘之人,故不共法亦謂之獨法。寄歸傳曰:「獲十八獨法號天人師。」
三不失 (名數)佛之三不護,又名三不失。觀音義疏下曰:「此是聖人三業無謀而遍應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輪不思議化也,亦名三不護。」三不護
三不成 (名數)晉道安淨土論所說。就淨土與穢土之土體本質而論一異,立三種不成之義:一、一質不成,如維摩經佛國品所云:佛以足指按地,則草木瓦礫之穢土忽變為七寶莊嚴之淨土,此穢心所見為遍界穢土,淨心所見為遍界淨土也。依如此淨心穢心之相違,淨穢之二相盈虧時,知土體亦不為一。是一質不成之義也。二、異質不成,土體果為異乎,雖心有二而土現兩相,然若搜玄妙之性,則彼此之二相冥然而同在一處,不相障礙。同時現於同處,故不可謂為二土異體也。是異質不成之義也。三、無質不成,既不可謂為一體,又不可謂為異體,則謂為無體乎,依緣集趣之處,淨土穢土歷然也。不同於情有理無之兔角龜毛,豈可謂為絕無。是無體不成之義也。然則不可執一異有無,一而亦異,有而亦無,是法性之妙體也。然論此三不成係性宗之義,而在相宗,由於一處四見等之經說而成一質之義也。安樂集上曰:「淨土論云:一質不成,故淨穢有盈虧;異質不成,故搜玄則冥一;無質不成,故緣起則萬形。」(安師之淨土論今不傳)。
三不能 (名數)唐嵩嶽之元珪,於佛立三能三不能。三能者:一、空一切之相,成萬法之智也。二、知群生之性,窮億劫之事也。三、度無量之眾生也。三不能者:一、不能滅定業也。二、不能度無緣也。三、不能盡眾生界也。傳燈錄四(元珪傳)曰:「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謂三不能也。」無盡居士之護法論曰:「嵩嶽珪禪師云:佛有三能三不能。」
三不退 (名數)不退
三不善 (名數)與三不善根同。
三不護 (名數)大乘義章十九曰:「如來之三業,純淨離過,不須防護,名為三不護。諸羅漢之三業雖淨而常須防護,方能離過,如來與彼異,故立三不護。」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文句七曰:「知道謂意不護,開道謂身不護,說道謂口不護。」同記曰:「三不護者,常與智俱。」
三不三信 (名數)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續。是曰三不。反之則曰三信。淨土論註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西河道綽承之,更闡明三信。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文類聚鈔行卷曰:「三不三信誨慇懃,像末法滅同悲引。」
三不善根 (名數)貪瞋痴之三毒也。新譯仁王經中曰:「治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智度論六曰:「聞三善則喜,聞三不善則不歡喜。」
三不堅法 (名數)一、身不堅,父母所生之身,為四大假合而成,生滅無常,不可久存也。二、命不堅,人所受之壽命雖長短不齊,而同為夢幻之體,倏忽無常,不可久存也。三、財不堅,一切世間之財物,體非堅固,集散無常不可久存也。出本事經七。
三不淨肉 (名數)與三淨肉相反。見為我所殺者。聞為我所殺者。有為我所殺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種之肉。
三天 (術語)佛教立三身,婆羅門亦立三身。中論疏曰:「明三天者,是彼家三身。自在為本,如內法身。應為韋紐,如內應佛。韋紐臍中化為梵天如化佛也。」此與佛教之三身稍異,其三天即三神一體觀,由於時代而三神有相違者。」
三天使 (名數)
三天四仙 (名數)二天三仙
三分別 (術語)一、自性分別,對於六識現在之六境,而自性了別自境者。二、計度分別意識之散慧於不現前之事計較量度者。三、隨念分別,若散,若定之意識,對已經之六境而追念者。眼等之五識有唯一之自性分別,而意識具三。俱舍論二曰:「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
三分家 (流派)立心識三分說(即立見分,相分,自性分)之流。陳那所立。與四分家皆為唯識之正流。
三分科經 (名數)晉道安,初科節諸經而立三分。及後親光之佛地論來,果有三分之說。由是諸經皆科三分:一、序分,起本經之由序因緣也。中有通序別序之二。通於諸經曰通序,局於本經曰別序。二、正宗分,正為本經之所說也。三、流通分,舉本經之利益勸正說之流通也。見法華文句一。佛地論之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
三心 (名數)一、至誠心,真實願淨土之心。二、深心,深願淨土之心。三、迴向發願心,迴向所修之功德,願求往生淨土之心。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觀無量壽經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賴耶識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惡之種子,生染淨之諸法者。二、依本心,依第七末那識根本識為一切染法之本者。三、起事心,執著眼等之六識外境,起種種之業者。出於宗鏡錄八十九。【又】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中所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者,謂之三心。文類信卷曰:「本願三心之願」又「為愚惡眾生阿彌陀如來已發三心願。」然此三心為一信心之分開,故又稱三信。【又】道綽禪師,依淨土論註之意而立三心:一、淳心,信心深厚也。二、一心,信心純一也。三、相續心,信心相續不雜餘念也。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日本親鸞之文類行卷謂之三信。【又】一歡喜地等十地一一分三位,謂之三心:一、入心,初入其地之時分也。二、住心,住於其地之時分也。三、出心,將出其地入後地之時分也。
三心相見道 (術語)謂真見道之後,更發後得智,以三心觀二空之理之位也。
三止 (名數)台家對於三觀而立三止:一、體真止,諸法由因緣而生,因緣假和合之法體為性空,止息一切之攀緣妄想者。證空理謂之體真,空即真也。是對於中觀之止也。二、方便隨緣止,又名繫緣守境止。菩薩知空非空,停止於諸法幻化之理,分別藥病化益眾生者。知空非空謂之方便,分別藥病隨緣歷境謂之隨緣,安住假諦之理而不動,謂之止。是對於假觀之止也。三、息二邊分別止,又名制心止。第一止偏於真,第二止偏於俗,俱不會於中道,今知真非真,則空邊寂靜。知俗非俗則有邊寂然。即息真俗之二邊,而止於中諦者。是對於中觀之止也。已上三止前後次第。為別教之三止。三即一,一即三,三相即為圓教之三止。止觀三曰:「此三止名,雖未見經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又】止之三義曰三止:一、止息之義,二、停止之義,三、不止之止之義。。【又】法華經方便品有佛三止舍利弗三請。三止三請
三止三請 (故事)法華經方便品之初,先讚嘆如來之二智,以諸法實相為甚深微妙欲說而止,次舍利弗代眾請說之。如此佛與舍利弗交互各三止三請,佛遂容第三請,廣說妙法。謂之三止三請。
三支 (名數)因明之宗與因及喻,曰三支。宗者,所立之義也。因者,成宗之理由也。喻者,助成宗之譬喻也。喻有同異之二,存宗因二義之喻法為同喻,無宗因二義之喻法為異喻:「聲為無常,以所作性故,如瓶等(同喻),如虛空等(異喻)。」如此以此三支立比量之作法謂之立量。
三支比量 (術語)因明法也。以宗因喻之三分立比量也。比量者以因喻之二者,比知宗義也。
三日齋 (儀式)謂人死後三日,請僧設齋食也。釋氏要覽下曰:「北人亡至三日必齋僧,謂之見王齋。」(由此齋見焰魔王可免罪之義)。
三日耳聾 (雜語)五燈會元曰:「懷海禪師謂眾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
三水 (名數)一、時水,從明相現至午時間得隨意飲用之水也。二、非時水,過午後得飲用之淨水也。三、獨用水,不論時得用之洗淨用水也。說見受用三水要行法。
三火 (譬喻)三毒之火。即貪瞋痴也。寶積經九十六曰:「我見諸眾生,三火所熱惱。」歸敬儀中曰:「有將崩朽宅,三火恒然。」
三匝 (儀式)為恭敬所尊而右遶三匝者,乃表仰望之至誠也。右繞
三夫人 (雜語)五夢經謂悉達太子有三妃:第一夫人瞿夷,第二夫人耶輸,第三夫人鹿野。探玄記二十謂第三為摩奴舍。十二持經與五夢經說同。
三方便 (名數)密教所說身口意之三密也。大日經疏一曰:「一者身密門,二者語密門,三者心密門,行者以此三方便自淨三業。即為如來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於此生滿足地波羅蜜不復經歷劫數。備修諸對治行。」又「然此毘盧遮那內證之德。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神。形色性類皆有表象。各隨本緣性欲引攝眾生。若諸行人慇懃修習。能令三業同於本尊。從此一門得入法門。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也。」
三文陀達多 (人名)六群比丘之一。無譯語。
三世 (術語)又云三際。過去現在未來也。世者遷流之義。有為之事物,一剎那之間,亦不止,生了直滅。因之謂來生為未來世,生了為現在世,滅了為過去世。此於事物遷流上,假立三種之世。離事物別無世之實體也。又三世有就時就法二種,若為時之經過之三世,則過去為前,未來為後,其次第為過現未。即十二緣起之次第也。若為法之生起之三世,則未來為前,過去為後。是為未現過之次第。以事物之生起有未生(未)、已生(現)、後滅(過)之次第也。猶如未至名為前路,已往名為後路。生住異滅之四相是也。寶積經九十四曰:「三世,所謂過去未來現在。云何過去世?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世。云何未來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來世。云何現在世?若法生已未滅,是名現在世。」
三種三世 (名數)唯識宗所云:過現未之三世,有三種之別:一、道理三世。又云種子曾當之因果。於現在法上以道理假立之三世也。現在之法,為過去因之酬,故假現在法之因為過去,現在之法,有未來必引果之義,故假果而名為未來。即於現在一剎那之法立三世也。二、神通三世。過未非實體,而由宿命智觀過去,由生死智觀未來,由他心智觀現在之境。非實之三世,乃心識所變現在剎那之相分也。三、唯識三世。過未之法,非有實體,由妄情而顯現過未之事物心中,故妄情有三世,實皆為現在法之相分,而唯識所變也。神通三世者就於悟心,唯識三世者就於迷情。
十種三世 (名數)一、過去世說過去世。二、過去世說未來世。三、過去世說現在世。四、未來世說過去世。五、未來世說現在世。六、未來世說無盡(於未來說未來亦曰未來無盡)。七、現在世說過去世。八、現在世說未來世。九、現在世說平等。十、現在說三世即一念,說見華嚴經五十三。
三世假實 (雜語)大乘勿論。小乘如大眾部化地部經部立現在之法有實體,過去未來之法無實體,故過去未來云者,已有當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薩婆多部立三世實有法體恒有,謂三世之法歷然實有,若為無法,則對於過去未來無可起謂為過去謂為未來思想之理。然則云何而立三世之別?解此者共有四論:一、類之不同,是法救尊者之說。有為之諸法,由未來來於現世時,捨未來之類而得現在之類,由現在遷於過去時,捨現在之類而得過去之類。三世之類雖異法體則實有也。喻如破金器而製餘物,長短方圓之形雖異,而金體不異。二、相之不同,是妙音尊者之說。三世有各別之相,有為之諸法在於未來時,正合未來之法,故雖名未來而非離過去現在之相,來於現在時正合現在,故雖名現在之法,而非離過去未來之相,入於過去時正合過去之相,故雖名過去之相,而非離未來現在之相,依其正合之世相不同而有三世之異,法體則實有也。喻如持妻妾三人者,正染於其一人也。三、位之不同,是世友尊者之說。未來為未作用之位,現在為正作用之位,過去為已作用之位。有為之諸法遷流三世,在未作用之位則名未來,在正作用之位,則名現在,在已作用之位則名過去。依三位之不同,有三世之別,法體則實有也,喻如算盤之珠置千一之位,則名為一,置於十之位,則名為十,置於百之位,則名為百。名與作用雖異,體則一也。四、待之不同,是覺天尊者之說。待者待望之義,彼此望合。望前於後,為過去,望後於前為未來,望中於前後之為現在。依待望之不同有三世之別,法體則實有也。譬如一女,對於母,則為女,對於女,則為母,對於夫,則為妻也。已上四師稱為婆沙之四評家。此四說中婆沙俱舍皆取就第三說作用而立之義,斯為最善。說詳婆沙論七十七,俱舍論二十,頌疏一。
三世心 (術語)心為剎那生滅者,未來心未成故不可得,過去心既滅故不可得,現在心不暫停,故不可得。是謂之三世心不可得。般若維摩諸經深明此旨。三世不可得
三世佛 (名數)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過去佛。為迦葉諸佛。現在佛。為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諸佛。此即佛經所云三世諸佛也。
三世間 (名數)過現未遷流謂為世,彼此間隔謂為間。有為法之別名也。一切有為法分類為三種:一、五陰世間,又名五眾世間。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陰各各差別,各為五陰世間。二、眾生世間,又名假名世間。假五陰和合之上名為眾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獄,各各差別也。三、國土世間,又名器世間。眾生所依之境界十界各各差別者,是五陰中假立於色陰之上者。要之第一為實法,第二第三為假法,假法之中,分正報之內身與依報之外器。說見智度論四十七,止觀五。【又】一、器世間,即國土世間。舉釋迦如來所化之境。二、眾生世間。舉釋迦如來所化之機類。三、智正覺世間。具如來大智慧,覺了世間出世間之法者,是釋迦如來為教化一切眾生種種差別之智身也。此三世間於如來教化上立之。說見華嚴大疏三。
三世智 (術語)如來十智之一。通達三世之佛智也。
三世了達 (術語)諸佛之智慧,達觀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了了分明,故云三世了達。法華經科註曰:「如來三達無礙,觀破久遠如今。」
三世成佛 (術語)與三生成佛同。
三世諸佛 (術語)三世出現之諸佛。法華經方便品曰:「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觀無量壽經曰:「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三世覺母 (菩薩)文殊菩薩之異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覺母。蓋文殊菩薩,司毘盧舍那之大智,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觀經曰:「三世覺母吉祥。」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曰:「妙吉祥菩薩是三世覺母,故名文殊師利。」
三世三千佛 (術語)過去世莊嚴劫之一千佛,現在世賢劫之一千佛,未來星宿劫之一千佛,合成三千佛也。此中賢劫即現在劫之千佛出世時代,經論之所論,出沒隱顯不一定。佛祖統記三十記諸經論之勘考。藥王經於三劫千佛各舉首尾之佛名。三千佛名經具列其名。賢愚經出賢劫千佛之名。但明藏之佛名經,與藥王經首尾佛名同,麓藏之佛名經,僅賢劫千佛之首尾與前二經同,他二劫不同也。秘藏記末謂本來無量無數差別智身之功德莊嚴藏為過去千佛,最初起普賢行者為賢劫千佛,又說身有無量無數之如來如法修行煩惱雲散,本有如來出現之未來千佛。賢劫千佛。賢劫
三世不可得 (術語)謂三世之諸法,不可得一實體也。維摩經弟子品曰:「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金剛經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三世不相待 (雜語)謂三世之法,新新生滅,更不相待也。維摩經弟子品曰:「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三世無比力真言句 (雜名)如來於十方三世,積集無量福德,一切事業不可破壞之無比力所生之真言句也。大日經二曰:「如巧色摩尼,能滿一切願,積聚無量福德,住不可害行,三世無比力真言句。」同疏九曰:「常編十方三世,以無量門植種種德本,無窮已時,住不可害行,即是於一切事業中皆悉不可留難不可破壞之義,故名三世無比力真言句。」
三世無障礙智戒 (術語)此戒能成就三世無障礙之智,故名為三世無障礙智戒。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無為戒,真法戒。入壇之前初心行者所受之三世無障礙戒,即十善戒也。大日經一曰:「應授彼三世無障礙智戒。」同疏五曰:「菩薩所以發心攝受方便學處,皆為成就如來清淨智慧。」大疏演奧鈔十一曰:「方便學處者,下方便學處品所說十善戒也。依攝受此戒成就三世無障智,故云皆為成就如來清淨智慧也。」同十三曰:「三世無障礙戒者戒體也。四重、十重、十善戒等戒相也。戒體通二機戒相有通局,通者十善戒,局者四重禁等也。」
三世實有法體恒有 (術語)小乘教中一切有部宗所立。三世實有謂時間的諸法體性實在也。法體恒有謂空間的諸法體性實有也。所見事物之生滅,惟為體上之作用,於自體非有生滅,故謂法體為恒有。三世
三世最勝心明王經 (經名)金剛恐怖集會方廣儀軌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之略名。
三生 (術語)即三世轉生之意。傳燈錄曰:「有一省郎,夢至碧岩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云此是檀越結願,香煙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白居易詩:「世說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案此三生指轉生而言。其外又有諸宗所立三生成佛之義者有數家,今列之如圖。
聲聞乘三生 (術語)得阿羅漢極速者,經三生:第一生植順解脫分之善,第二生植順決擇分,第三生入於見道。乃至得阿羅漢果。無更較此為速者。俱舍論二十三曰:「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脫,三位亦爾。」
天台三生 (術語)台家約種熟脫三段示佛道成就之相。初種菩提心之種子為種,修行漸熟為熟,修行成而果德顯為脫。此三段或配於久遠與中間及今世之三。或於一生一念之中立此三。然則三生者,但示三位之別耳。種熟脫
華嚴三生 (術語)華嚴宗又立三生成佛:一、見聞生,於宿世見盧舍那佛,聞普賢法門,成就金剛不壞佛種子之位,是屬於宿善。二、解行生,於今生開圓解,修圓行,由十信具足十地等覺妙行之位。三、證入生,於當來世,證入佛果之位。然而以此三生,配於過現未三世,為約於下根之義,即隔世之三生也。若對於上根之機,則三生為示法門分位之語。在一生一念之中,亦有三生也。善財童子或曰來世成佛。或曰一生成佛。示此二義也。探玄記十八曰:「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中略)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是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者是也。三證入位,即因位究修潛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三生成佛
三生成佛 (術語)華嚴宗所立,成佛有二義:一、以此三生配於過現未之三世,於過去生見佛聞法,植佛種子,於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於來世之生證入果海,即以三生而成佛,故謂之三生成佛,是為通途之義。二、見聞等三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經隨好品記地獄天子於前生見聞華嚴大經之正法而毀謗之,故今雖處於地獄,而為佛光所照,由前之見聞力即脫地獄之苦,而生於兜率天,於此一生成就十地解行遂得成佛。是見聞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經入法界品謂善財童子於福城之東始見文殊,自此南詢,最後見普賢菩薩,一切解行於此一生得圓滿成就。是解行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經入法界品謂舍利弗等於逝多林使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文殊為彼等說大法。使彼等證入法界。是證入之一生成佛也。說見華嚴大疏鈔三。三聖
三生六十劫 (術語)聲聞乘之修行時也。極速者三生得極果,極遲者六十劫得極果。俱舍二十三曰:「極速三生方得解脫。」俱舍光記二十三曰:「此據聲聞,極疾三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
三平等 (術語)又名三三昧。密教謂身口意三者互相攝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說法,亦不外說此宗要。大日經一曰:「身語意平等句法門。」同疏一曰:「如此時中佛說何法?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言如來種種三業皆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身等於語,語等於心,猶如大海遍一切處同一鹹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記末以之約眾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攝一切諸法,一切色攝身,身即印契,見色也。一切聲攝口,語即真言,聞聲也。一切理攝心,心即本尊,表實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處,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見境皆遍一切處身,一切所聞音皆是陀羅尼,即是諸佛說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誨他之音,教誨前人。此身語之下理,攝自心,自心即實相,實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觀謂三平等。」秘藏記鈔二以之約護摩之修法曰:「護摩大宗以三平等觀為至極。三平等者自身爐壇本尊,三種無二平等也。以壇總體觀自身,爐口即行者口也。以種種燒具獻自口供養自身本有佛燒除無始業障垢。又此自身爐壇即成毘盧遮那如來,從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眾生也。」此有三種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語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為已成未成一切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為自之三業與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記末曰:「問秘密藏以何為體宗用?答:以曼荼羅為體,以三三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攝入,他三平等互相攝入。其三平等互相攝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經疏九曰:「三等為三世等三因等三業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義曰:「佛法僧是三,身語意又三,心佛及眾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準於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脫之三點,空假中之三諦,定智悲之三德,法報應之三身,種種之三法,台宗之三軌可知矣。此平等觀念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觀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三平等地 (術語)謂譯空,無相無願之三三摩地也。
三平等戒 (術語)密教之略戒,為三昧耶戒之譯名。三昧耶戒。大疏演奧鈔十三曰:「三業平等,是為此戒。三業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處眾惡永息,故立戒稱也。」
三平等觀 (術語)又云三三昧觀。觀念三平等也。即入我我入觀。三平等。又,行者正念誦之初,作入我我入之觀,謂之三平等觀。
三平等護摩壇 (術語)自身與本尊及護摩壇三位一體之護摩壇。
三目 (譬喻)自在天面上之三目,以譬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之不縱不橫不一。
三田 (譬喻)以喻菩薩,聲聞,闡提之三種。涅槃經三十三曰:「善男子!如三種田:渠流便易,無諸砂[土*鹵]瓦石棘刺,種一得百。二者雖無沙[土*鹵]瓦石棘刺,渠流險難,收實減半。三者渠流險難,多諸沙[土*鹵]瓦石棘刺,種一得一,為[卄/高/禾]草故。善男子!農夫春月先種何田?世尊:先種初田,次第二田,後及第三。初喻菩薩,次喻聲聞,後喻一闡提。」
三句 (術語)雲門之三句:一截斷眾流。二函蓋乾坤。三隨波逐浪。祖庭事苑一曰:「立此三句,自德山圓明大師始也。今皆謂雲門三句者蓋參尋之不審也,然德山即雲門之嗣,有此三句爾。」雲門
大日經三句 (名數)大日經一曰:「佛言: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大日經一部以此三句為大宗。同疏一曰:「以此三句義中悉攝一切佛法。(中略)佛已開示淨菩提心,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統論一部始終。(中略)當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種種因緣隨宜演說法,無非為此三句法門,究竟同歸,本無異轍。」此三句攝於金剛薩埵種子[87A4](吽)之一字。其故,以字體之[8770]字,為因之義,當於菩提為因之句,[8745]字之三昧點為行,當於大悲為根之句,[8768](麼)字之大空點為究竟之果,當於方便究竟之句也。吽字義曰:「雖千經萬論亦不出此三句一字,其一字中所開因行果等準前思之。」
三白食 (名數)牛乳,牛酪,白米也。修法行者食之。十一面神咒經曰:「行者唯應食三白食,乳酪飯。」末法中一字心咒經曰:「持法之人須喫三白食,所謂乳酪粳米,不得破齋。」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曰:「清淨洗浴,著鮮淨衣,喫三白食,所謂乳酪粳米。」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曰:「惟喫三種白食,謂白飯乳酪。」大雲輪請雨經曰:「應食三種白淨之食,所謂牛乳酪及粳米。」
三白法 (術語)持三白食之法也。宋高僧傳二十三(元慧傳)曰:「立志持三白法。」三白食
三末多 (人名)Sammata,劫初之王名。俱舍光記十二曰:「三末多,此云共許,眾人共許為好人也。」
三仙二天 (名數)三仙者:一、迦毘羅仙,數論之祖也。二、鵂鶹仙,勝論之祖也。三、勒沙婆仙,尼犍子之祖也。二天者,一、大自在天。二、毘紐天。大部輔注一曰:「一、伽毘羅,此云黃頭,頭如金色;二、優樓僧佉,此云鵂鶹仙;三、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三仙也。一、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天;二、毘紐,亦云韋紐,亦云韋糅,此云遍勝,亦云遍淨,及云遍悶,;此即二天也。」
三百矛 (雜名)猶言三十棒也。指數多而云。雜阿含經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三百矛。」梵網經下曰:「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鉾刺心。」涅槃經十一曰:「我寧以身受三百鉾,終不敢以毀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床臥具。」
三百會 (雜語)三百六十會
三百由旬 (雜語)法華經化城喻品說,有導師欲率眾越五百由旬之險難至寶處,恐眾疲倦而還,遂方便於三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暫為止息。三百由旬者為超三界,譬小乘之有涅槃。文句七曰:「三界果報處為三百。」
三百五十戒 (術語)與三百四十八戒同。
三百六十會 (雜語)或曰三百會,禪家諸師言佛於一代中說會多之套語也。非有經論之典據。碧巖十四則評唱曰:「釋迦老子四十九年住世,三十六十會開談頓漸權實,謂之一代時教。」釋門正統曰:「金口宣揚五十年正教,阿難結集三百會之真詮。」
三百四十一戒 (術語)與三百四十八戒同。
三百四十八戒 (術語)比丘尼之戒數也。常舉大數。謂之五百戒,
三因 (術語)俱舍論有六因,成實論因之立三因:一、生因,法生之時能為因者,如善惡業為苦樂報之因,即六因中之異熟因也。二、習因,如習貪欲而益長貪欲,即六因中之同類因也。三、依因如以六根六境為所依而生六識,即六因中俱用相應遍行之三因也。而六因中之能作因,即為四緣中之增上緣,故成實論不立之。說見釋籤十之一,補註十四。
三因四緣 (名數)成實論以三因四緣為生心心所法。三因如前。四緣
三因三果 (名種)三種之因與三種之果也。一、異熟因異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惡之因,於來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為因,於現在及未來世得自在之果也。三、智因智果,言以修習一切之智慧為因,故得證三乘及佛果也。出於瑜伽師地論。
三因佛性 (名數)涅槃經所說:一、正因佛性,離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緣助了因,開發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脫之德,故名緣因佛性,金光明玄義曰:「云何三佛性?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不能壞,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如人能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名了因佛性。緣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覺智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名緣因佛性。」同記上曰:「正謂中正,了謂照了,緣謂助緣。緣資了,了顯正,正起勝緣。亦是正發於了,了導於緣,緣嚴於正。正起勝緣,相由既然非橫義也,一心頓具非縱義也,此妙因能剋妙果,俱名因者其義在玆。」此三佛性,又為空假中之三諦。因為空諦,緣因為假諦,正因為中諦也。輔行二曰:「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緣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
三有 (術語)三界之生死。
三有對 (名數)對為礙之義,有障礙之義者,謂之有對。一、障礙有對,如手礙手,石礙石,互礙而被礙者。二、境界有對,六根六識及諸心所,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三、所緣有對,為六識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緣慮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三有為相 (名數)有為
三有為法 (名數)有為
三自 (名數)八正道分有自調自淨自度三種。是二乘自利之三學也。如圖。見智度論六十一。【又】(術語)具曰三自一心摩訶衍法。具自體自相自用三大之一心。即起信論所說之一心,華嚴宗所明之一真法界也。釋摩衍論五曰:「三自一心摩訶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中略)如是勝處為明無明,如是勝處無明邊域非明分位。」秘寶鑰上曰:「十地不能窺窬,三自不得齒接。」 T0017.JPG
三自一心 (術語)三自
三光 (名數)色界之第二禪,有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之三天,名曰三光。舊譯仁王經上曰:「九梵三淨,三光三梵。」【又】指日月星而言,三光天
三光天 (術語)日月星也。一日天子,法華經名寶光天子,有經,言觀音名為寶意,作日天子者是也。二月天子,法華經名,名月天子,有經言大勢至菩薩名為寶吉祥作月天子者是也。三明星天子,法華經名普光天子,有經言虛空藏菩薩名為寶光作星天子者是也。法華經序品曰:「名月天子,普光天子,寶光天子。」法華文句二曰:「或云:是三光天子耳。名月是寶吉祥,月天子,大勢至應作。普光是明星天子,虛空藏應作。寶意是寶意日天子,觀世音應作。」同嘉祥疏二曰:「復有經云:觀世音名寶意,作日天子。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虛空藏名寶光,作星天子。」而明三光本地之經本不可確定。日本證真之私記引天地本起經,道綽之安樂集永觀之經生十因引須彌四域經,以明觀音勢至之應作日月,然此二經皆偽經也。天台既曰或云:嘉祥亦云有經,則後生存疑可也。但明星之本地,虛空藏菩薩神咒經,七佛存菩薩神咒經有明據,虛空藏
三光天子形像 (圖像)畫三光之像以明星為菩薩形,置於中央,以日月為天人形,置於左右,學海餘滴四曰:「在佛工家造三光像,大明星為菩薩形,日月二天作天人形。若三光俱依其本,即宜為菩薩形。若約其跡,則宜並為天人形。今一是從本,二是就跡,本跡互顯也。若約日月星辰階位,則宜於日月後列明星。今則明星依其本地,故安於中央,日月就跡,故列於左右。況復妙經以名月天子普光天子寶光天子為次第,大明星在其中間耶?」愚案明星有先日破世間闇之本誓。大集經二十三虛空目分淨目品曰:「往昔發願,此閻浮提夜五分過,餘一分在,當在日前十千由旬,先當破壞閻浮提闇而作明相。」
三衣 (名數)佛制稱為衣者,袈裟也。後世別袈裟與衣。稱三衣為袈裟。種種僧衣。咸有別名。三衣者:一、僧伽梨San%gha%t!i,譯言眾聚時衣。大眾集會為授戒說戒等嚴議時著之。二、鬱多羅僧Uttara%san%ga,譯言上衣。在安陀會上著之。三、安陀會Antarva%saka,譯言中著衣。襯體而著之。三衣皆為方形。縫綴數多之小片者,故隨其條數而分三衣。五條為安陀會。七條為鬱多羅僧。九條已上為僧伽梨,特稱僧伽梨為大衣。袈裟
單三衣 (術語)唯有此一具之三衣,不更蓄餘衣,謂之單三衣。為十二頭陀行之一。大乘義章十五曰:「言三衣者,謂五條衣七條衣大衣,上行之流唯受此三不蓄餘衣。」
三字 (術語)阿彌陀之三字也。謂之為三字之名號。譯言無量壽。
三字禪 (術語)碧巖六則頌評唱曰:「雲門尋常愛說三字禪:顧鑑咦。又說一字禪。」顧者顧慮。鑑者鑑察。咦為呼人之聲。
三妄 (術語)三妄執之略。
三妄執 (術語)密家所立。於六大惑中除見惑,以其餘貪瞋痴慢疑五大惑倍倍五度而得百六十心。
三牟尼 (名數)牟尼條。
三牟提耶 (雜語)Samudaya,譯曰集。四諦中之集諦。說見賢愚經十二。
三同七異 (名數)聲聞緣覺二乘之同異也。二乘附錄。
三色 (名數)三種之色法,五根,五境,無表色。
三印 (術語)法印也。法華玄義八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則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三法印
三行 (名數)一福行,行十善等福感天上人間之果者。二罪行,又曰非福行,行十惡等罪感三惡道之苦者。三不動業,又曰無動行。修有漏之禪定感色界無色界之果者。是為禪定不動之行,故云不動,又感果不動,如福行罪行時,非如異變,故云不動。見智度論八十八。
三多 (名數)多近善友,多聞法音,多修不淨觀也。又多供養佛,多事善友,多問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三觀等,三多不一種也。輔行序曰:「三多之妙運遽階。」四念處一曰:「三多倍際。」助覽曰:「或云:三止三觀所蘊法多;或云三種止觀,所蘊法多,故曰三多。」四教集解中曰:「言三多者,長阿含(九卷十上經)云:三多成就:一近善友,二聞法音,三惡露觀。大般若云:多供養佛,多事善友,於多佛所請問法要。妙經亦云:有福供佛求法等三(序品曰: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或以福田時節種子名為三多。是則三多大小皆有,然三多義解者鮮矣。余今所示,其必然耶?」
三年忌 (行事)又曰三周忌,三周關,死後三年之忌日也。此日請僧設齋而祈追福。
三安居 (術語)安居
三舟觀月 (雜語)宗鏡錄曰:「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者見月不移;是謂此月不依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並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其去。」
三佛 (名數)法佛報佛化佛也。即三佛菩提等。【又】太平之佛鑑禪師慧勤,龍門之佛眼禪師清遠,天寧之佛果禪師克勤。此三師為楊岐派第三祖,五祖山法演之法嗣,稱為楊岐之三佛,又名演門之三傑。釋門正統三曰:「楊岐三佛最為競爽。」佛祖通載三一曰:「演門二勤一遠,聲價籍甚,叢林謂之三傑。」
三佛土 (名數)對於唯識論所說之三佛身,定三佛所居之國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與體雖無差別,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覺相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為土。二、受用土,即報身受用之國土。為與大圓鏡智相應之淨識所變現,盡未來際而相續,以無漏之色為體。此中有自受用土與他受用土二種:自受用土如上,他受用土者,依平等性智之大慈悲力,對於初地已上之菩薩,變淨土者。亦以無漏之五塵為體。三、變化土,即變化身所居之土也。依成所作智之大慈悲力。應初地以下乃至一切之凡夫。或現淨土,或現穢土者,見義林章七末。
三佛子 (名數)一切眾生,皆為佛子,凡夫為外子。二乘為庶子。菩薩為真子。貶二乘而褒大乘家之名也。見華嚴疏。
三佛身 (名數)唯識論所明之三身也。三身
三佛陀 (術語)Sam%buddha,譯言正覺者。
三佛性 (名數)佛性雖常住不變,然為他修證,分三義:一、自性住佛性,一切眾生本有之,為自性而常住者。三惡之眾生,唯具此一。二、引出佛性依修行之功,而本有之佛性漸為引出者。三乘之行人具之。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滿足,而本有之佛性了了顯發者。即諸佛之佛性也。見華嚴孔目章二。
三佛頂 (名數)謂發生,廣生,無量聲之三佛頂也。分掌如來三部之德。大疏謂發生白色(息炎),廣生黃色(增益),無量聲赤色(降伏)。
三佛語 (名數)佛之說法,有隨自意等三語。佛語
三佛栗底 (術語)Sam%vr!ti,世俗諦之梵語,舊師譯為世俗諦。玄奘譯為隱顯諦。義淨譯為覆俗諦。隱顯者,隱真理而顯事相之義。義林章二末曰:「此諦理應名隱顯諦,隱覆空理有相顯現,如結手巾為兔等物。隱本手巾,兔相顯現,此亦如是。今隨古名名世俗諦,梵云三佛栗底,故以義釋名隱顯諦。」
三佛菩提 (術語)法報化三身之佛果也。菩提以佛果而名。法華論曰:「示現三種佛菩提:一者應化佛菩提,隨所應見而為示現故。(中略)二者報佛菩提,下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中略)三者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涅槃常恒清涼不變故。」安樂集上曰:「菩提有三種:一者法身菩提。二者報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
三身 (術語)佛之三身也。經論所說,或二身乃至十身,開合多途,然以三身為通途。蓋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法報應三身 (術語)台家所立之三身也。法報應之名,法華論取之,是開真合應之三身也。開真者,法與自受用及報之二。合應者,應中合他受用與報之勝應也。一、法身,中道之理體也,本有之三千也。二、報身,報因行功德而顯佛之實智也。二分之,自受內證法樂之身,名為自受用報身。對於初地已上菩薩應現之報身。名為他受用報身。此與應中之勝應身,同體異名。三、應身,又曰應化身。自理智不二之妙體,為化度眾生應現種種之身也。亦二分之。對於初地菩薩應現者。名為勝應身。即上之他受用報身也。應現於地前凡夫及二乘者。名為劣應身。釋迦如來之丈六身是也。此三身中法身如來名為毘盧舍那。譯言遍一切處。報身如來名為盧舍那。譯言淨滿。又譯曰光明遍照。應身如來名為釋迦文。譯言度沃燋。此三名為但就佛身分別者,故應化身單為釋迦文度沃燋。然汎別應化身。則固於此中攝盡諸趣隨類之身也。若以此三身配於彼宗所立之四土。則法身處於寂光土。報身處於實報土,勝應身處於方便土。劣應身處於同居土。法華論曰:「一者示現應佛菩提故,隨所應見而為示現。二者示現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三者示現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常涅槃常恒清涼不變等義。」天台光明玄曰:「法報應是為三,三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止觀六曰:「就境為法身,就智為報身,起用為應身。」文句九曰:「法身如來名毘盧舍那,此翻遍一切處。報身如來名廬舍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文,此翻度沃燋。」輔行一之一曰:「從體,三身相即無暫離時,既許法身遍一切處,報應未嘗離於法身,況法身處二身常在,故知三身遍於諸法,何獨法身乎?」【又】密教立法報應之三身。日本弘法之三昧耶戒儀曰:「歸依無上二身諸佛。」同資秉記曰:「約於密教之兩部曼荼羅則各有橫豎之三身。其胎藏中胎是法身;與第一重之內眷屬第二重之大眷屬合,是報身;第三重是應身;此是豎也。上之諸身,各具三身,是橫也。其金剛依禮懺文等,於五佛之中,中東合,是法身;南西合,是報身;北方是應身;此豎也,橫之義如前。」
自性受用變化三身 (術語)法相宗所立之三身也。佛地論,取唯識論之名。是又開真合應之三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此有二。唯為佛與佛之境界。他菩薩不能見聞,佛自受用法樂之佛身。名為自受用身。是大圓鏡智之所變也。又使初地已上之菩薩感見之,使彼受用法樂之佛身。名為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所現也。此即上之勝應身。三、變化身,對於初地已前菩薩,二乘凡夫及諸趣之眾生變化種種之身使之感見者。即上之劣應身。是成所作智之所現也。佛地論三曰:「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變化。」唯識論十曰:「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淨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量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常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身名受用身。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所作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與上之三身相對,則如圖。 T0018.JPG
法應化三身 (術語)是最勝王經所說。合真開應之三身也。開應者。於應身之中別應與化。即最勝王經分別三身品曰:「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0018v.JPG
法報化三身 (術語)大小乘通用之名目也。小乘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品之功德為法身。以王宮所生相好之形為報身。以化獼猴鹿等為化身。若就大乘則即天台之法報應。又法相宗自性受用變化之三身也。
三種身 (名數)台宗諸佛立三身:一、色身,為三十二相乃至微塵數之相好身,是解脫之德也。二、法門身,為三德四無量五分六度七覺八聖乃至八萬四千法門功德積聚之身,是般若之德也。三、實相身,是所謂實相真如,三身中法身之德也。止觀二之三曰:「別相者身有三種:一者色身,二者法門身,三者實相身。若息化論歸,色身歸解脫,法門身歸般若,實相身歸法身。」【又】於密教,為四種曼陀羅中之法曼荼羅,即法門身也。又曼荼羅之諸尊,悉自大日如來之功德法流出者。則為法門身,色身,實相身如上。
三身業 (名數)十業道中身業之三種:一淫業,二盜業,三殺業。
三身三德 (名數)三身者法報應。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對,則法身即法身之德。報身為般若之德。應身為解脫之德。
三身如來 (術語)法身如來,報身如來,應身如來也。三身
三身佛性 (名數)佛性有三:一、正因佛性,是法身如來之因。二、了因佛性,是報身如來之因。三、緣因佛性,是應身如來之因。三因佛性
三身梵讚 (書名)一卷,宋法賢譯。總為梵語。
三身即一佛 (術語)一佛身具三身之功德性能也。三身中,法報應三身下,輔行之引文。
三戒 (名數)一、在家戒,八戒也。二、出家戒,十戒具足戒也。三、道俗共戒,五戒也。見釋氏要覽上。
三戒經 (經名)大方廣三戒經之略名。
三劫 (術語)三阿僧祇劫。三無數劫。菩薩修行之年時。【又】真言所立三妄執之異名。劫有時分與妄執之二義。今取妄執之義。凡妄惑有百六十心,分之為三重:一、麤妄執,執實我者。二、細妄執,執實法者,三、極細妄執,障中道之無明也。見真言廣名目六。【又】過現未三世之劫。過去名莊嚴劫,現在名賢劫,未來名星宿劫。見佛祖統紀三十。又法苑珠林劫量篇曰:「夫劫者,大小之內,各有三焉。大則水火風而為災,小則刀饉疫以為害。」
三劫三千佛 (雜名)三劫一一有一千佛出世。三世三千佛
三劫三千佛名經 (經名)三卷,失譯人名。先舉五十三佛。次舉三劫各千佛。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一卷,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一卷,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一卷之合本經也。藏經目錄揭別名。
三車 (譬喻)羊車鹿車牛車也。如此次第乃以譬聲聞乘,緣覺乘,大乘者。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火宅。傳燈錄曰:「法達問:經說三車,大牛車與白牛車,如何區別?祖曰:汝自迷背,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又】法華宗之慈恩常從三車。故稱為三車和尚。宋高僧傳四窺基傳曰:「奘師始因陌上見其眉秀目朗,舉措疏略,曰將家之種不謬也哉。脫或因緣相扣,度為弟子。則我法有寄矣。(中略)遂造北門將軍,微諷之出家。父曰:伊類麤悍,那勝教詔。奘曰:此之器度,非將軍不生,非某不識。父雖然諾,基亦強拒。激勉再三,拜以從命。奮然抗聲曰:聽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斷情欲葷血過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駕累載前之所欲,故關輔語曰:三車和尚。即貞觀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歲丁艱,漸疏浮俗。若然者三車之說乃厚誣也。」
三車家 (術語)三乘家之異名。四車家
三妙 (術語)三法妙之略。
三妙行 (名數)又曰三牟尼,牟尼
三災 (術語)劫末所起之三種災害,有小大之二。
小三災 (術語)一住劫之中,有二十增減劫,其起於減劫之終者,謂之小三災:一、刀兵災,時人為非法,瞋毒轉盛,相見即起猛利之害心,隨手所執,皆為利刀,互相殘害也。二、疾疫災,時人具如前諸過失。故吐非人毒,而流行疾疫,遇之便命終。三、飢饉災,時人具如前諸過失故,天龍怒而不降雨,世間久遭饑饉,多分命終。俱舍論十二曰:「從諸有情起虛誑語,諸惡業道後後轉增故,此洲人壽量漸減,乃至極十小三災現,此小三災中劫末起。三災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饑饉。(中略)刀兵災起極唯七日,疾疫災起七月七日,饑饉七年七月七日,度之便止。」
大三災 (術語)過住劫,則入壞劫,壞劫有二十增減劫。前十九增減劫,壞有情世間。最後一增減劫。壞器世間。壞此器世間有火災水災風災之三者。是曰大三災。此三災非起於同時,各自輪次而起。以壞世界也。第一火災,七個日輪,同時並出,焚燒此世界,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初禪天者。第二水災,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二禪天,為水所浸瀾者。第三風災,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三禪天,一切物質。為風飄散者。其次第,先有火災七度。後有一度水災,更有七度火災,復有一度水災。如此每七火有一水,七度水災後,更經七度火災,有一風災,然則三災為一周,有八七火災與一七水災與一風災,故總經六十四度之大災。即六十四大劫也(一大劫中有成住壞空之四劫壞劫之終有一度之大災也)。俱舍論十二曰:「初火災興,由七日現。次水災起,由雨霖淫。後風災生,由風相擊。此三災力,壞器世間。乃至極微,亦無餘在。(中略)第二靜慮為火災頂,此下為火所焚燒故。第三靜慮為水災頂,此下為水所浸潤故。第四靜慮為風災頂,此下為風所飄散故。(中略)先無間起七火災,其次宜應一水災起,此後無間後七火災還有一水,如是乃至滿七水災,復七火災後風災起,如是總有八七火災一七水災一風災起。」
三形 (術語)三昧耶形之略稱。
三忍 (名數)有種種之三忍。
三沙彌 (名數)沙彌有三種。沙彌
三角壇 (修法)真言行者,修護摩時。由其修法之目的如何。或用圓壇,或用方壇,或用蓮華壇,或用三角壇,或用金剛壇,即胎藏之三種,金剛之五種是也。而所以用三角壇者,以阿毘遮嚕迦法,即降伏目的而修之法也。
三序六緣 (名數)善導於觀無量壽經之序分義,科經之序分,立三序六緣。三序者,證信,化前,發起也。其發起序有六緣:禁父、禁母、厭苦、欣淨、散善顯行、定善示觀,是也。
三那三佛 (雜語)Samyaksam%buddha,三耶三佛之誤。
三法 (名數)一、教法,釋迦一代所說之十二分教是也。二、行法,依教修行之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是也。三、證法,依行證果之菩提涅槃二果是也。此三者,該收一切之佛法也。十地論三曰:「第二大願有三種:一切諸佛所說法輪皆悉受持者,謂教法,修多羅等,書寫供養讀誦受持為他演說故。攝持一切佛菩薩者,所謂證法,證三種佛菩薩法,攝受此證法法他轉授故。一切諸佛所教他法皆悉守護者,謂修行法,於修行時有諸障難攝護救濟故。」義林章六本曰:「具教行證三,名為正法。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教無餘,名為末法。」日本法然之撰擇集以此三法為該收淨土一教之意。然日本見真更加信之一法而為四法,特置重於此也。四法
三法印 (名數)一切之小乘經,以三法印印之,證其為佛說,大乘經以一實相印印之,證其為大乘之了義教。一、諸行無常印,行有遷流之義,謂有為法。言一切之有為法,念念生滅而無常也。是為諸行無常印。二、諸法無我印,行之名局於有為法,法之名。通於無為法。言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中無有我之實體。是諸法無我印也。三、涅槃寂靜印,言涅槃之法。滅一切生死之苦而為無為寂靜。是涅槃寂靜印也。智度論二十二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中略)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玄義八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即是魔說。」
三法忍 (名數)
三法妙 (術語)法華玄義所說跡門十妙之一。十妙
三法輪 (名數)真諦三藏,及三論宗嘉祥,法相宗玄奘所立。判一代教於三法輪也。
三法無差 (術語)言心與佛及眾生,三法無差別也。
三法道界 (名數)本尊之身與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於此三法界內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經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圓滿地波羅蜜。」義釋十曰:「此明力故,能滿諸地,能令修者得現三法,謂成就有三法,謂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中略)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終大界之界,非馱都也。於界道當中而行,故名不越耳。」
三法展轉因果同時 (術語)相宗談萬法之緣起,第八識之種子,待眾緣和合而現行。是曰種子生現行。其種子與現行之因果,非前後異時,而全為同時。一方現行,正在現行,同時又直以種子薰於本識,是現行種子也。此現行薰習種子因果亦全同時。此種子為緣所扶,於同時生現行,現行又同時薰習種子,三者展轉為因為果,故名。
三空 (名數)言空,無相,無願之三解脫也。此三者共明空理故曰三空。三三昧。【又】布施行,言受者施者布施物三相之空也。少室六門二種入曰:「行檀捨施,心無怖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
三空門 (術語)三解脫門之異名。安樂集下曰:「晏安暫時則坐三空門,遊則入八正之路。」三三昧
三空不空 (術語)小乘之法門知三解脫門之空理,不知第一義空不空之理,謂之三空不空。往生論註下曰:「盡彼生者,上失無為能為之身,下[酉*面]三空不空之痼。」
三空觀門 (術語)三解脫門之異名。舊譯仁王經上曰:「三空觀門,四諦十二因緣。」三三昧
三空三摩地 (術語)同上。
三門 (堂塔)山門之制形如闕,開三門,故亦曰三門。又只有一門,亦呼為三門,蓋標幟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之稱也。釋氏要覽上曰:「凡寺院有開三門者,只有一門亦呼為三門者何也?佛地論云: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大宮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脫門謂空無相無作,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門入也。」傳燈錄睦州章曰:「一日有天使,問:三門俱開,從那門而入?師呼尚書,天使應諾。師云:從信門入。」三門閣上必安置十六羅漢之像,中安寶冠之釋迦,以月蓋長者善財童子挾侍之(有為釋迦或觀音者),又有置五百羅漢者。
三門三大侍者 (職位)禪家之燒香侍者,書狀侍者,請客侍者曰三侍者。
三性 (名數)善惡無記之三。遍依圓之三。
善惡無記三性 (名數)一、善性,於現世來世為自他為順益者。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之善根是也。二、惡性,於現世來世,為自他為違損者。貪等惡心及惡心所起一切之惡業是也。三、無記性,非善非惡為中容之法,亦為順益,亦為違損,不可記別者。此中有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二種。妄惑之勢用微弱,雖無違損自他之力,然其體為妄惑,故蔭覆聖道者,又與此惑障俱者,謂之有覆無記。末那識等是也。其體非妄惑,又非與妄惑俱之法,其自性微弱,曾無損益自他者。謂之無覆無記。阿賴耶識及內根外器等是也。出於唯識論五,百法問答抄三。
遍依圓三性 (術語)一、遍計所執性,由凡夫之妄執認為實物者。凡夫之妄情。遍計度一切法,故曰遍計。為此遍計之妄情所迷執者,謂之所執性,例如見繩而誤以為蛇。非有蛇之實體。但妄情迷執為蛇耳。是曰遍計所執性,吾人於內外認實我執實法亦如此。有為之萬法,為因緣假和合之法,無一實我,無一實法,但自妄情計度而迷執為我為法,因而指實我實法。謂之遍計所執性。是但由妄情而存,不能離妄情而有者。二、依他起性,依因緣而生之一切萬法是也。他指因緣,以阿賴耶識之種子為第一之因。藉其他種種之助緣而生者。是離忘妄情用而自存也。例如繩自麻等之因緣而生者。三、圓成實性,圓滿成就之真實性也。亦曰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為法體性也,恰如繩之實性為麻。此有二義。謂此法性隨緣,為依他起性者,為實大乘之義。謂此法性為所依,而依他起性成立者,為權大乘之義。然而此三性中遍計所執性為妄有,依他起性為假有,圓成實性為實有。又遍計所執性為實無,依他起性為似有,圓成實性為真有。此三性於別事上亦在,於一事上亦具。龜毛兔角及過未之法,認為實者,為遍計所執性。如於百法之中差別前九十四法為依他起性,後六無為為圓成實性,是別事上之三性也。又舉一花以妄情迷執為實之花,花之相,是遍計所執性也。自因緣而生,假現花之相,是依他起性也。花之實體,是圓成實性也。如此分別之。則諸法各各於一事上具三性。說見唯識論八,百法問答抄四。
三性分別 (術語)就事物之性質,分別善惡無記之三性者。
三性對望中道 (術語)萬有有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之三面。配於空假實。故萬有為非有非空,不可不以為離有空之中道結論之。如是三性對望而說萬有之中道也。
三受 (名數)受者領納外境也。境有順違俱非之三,故受有苦樂捨之三:一、苦受,領納違情之境而起苦惱之感者。二、樂受,領納順情之境而起適恒之感者。三、不苦不樂受,又曰捨受,領納不適不順之境而苦樂之感共捨離者。俱舍論一曰:「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
三受業 (名數)招順於苦樂捨三受之異熟果之業。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之稱也。
三受門戒 (術語)謂三聚淨戒。瓔珞本業經下曰:「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受門攝善法戒。」
三明 (名數)在佛曰三達。在羅漢曰三明。智之知法顯了,故名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證明,證智之境而顯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來世之生死相,三、漏盡明,知現在之苦相,斷一切煩惱之智也(漏者煩惱)。又如次第,名為宿住智證明,死生智證明,漏盡智證明。然則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盡三通也。智度論二曰:「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問曰:神通明有何等異:答曰:直知過去宿命事,是名通。知過因緣行業,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緣際會不失,是名明。直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盡更不復生是名明。」俱舍論二十七曰:「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證明,二死生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中略)名明者,如次對三際愚故。謂宿住智通治前際愚,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愚。」婆沙論七十七謂:「六通中,餘三何不謂明?答曰:身如意(言神境通),但工巧,天耳通但聞聲,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三不立為明。餘三所以為明者,天眼知未來苦,宿命知過去苦,俱能厭離生死。又漏盡能為正觀而斷煩惱故。」
三明經 (經名)有婆羅門,通達三部異典,求生於梵天,稱為三明婆羅門。佛為三明婆羅門二弟子破三明所說梵道之虛妄,說真實之梵道。攝於長阿含十六。巴Tevijja%。
三明六通 (術語)三明與六通。阿羅漢所具之德也。觀無量壽經曰:「聞眾音聲讚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三事戒 (名數)身口意三事之戒也。
三事衲 (衣服)又曰三事衣。言五條七條九條之三衣也。禪林之語。
三事練磨 (術語)菩薩於資糧位生三種退屈時,以三事練磨之也。三退屈
三念住 (名數)佛之大悲,攝化眾生,常住於三種之念:第一念住,眾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第二念住,眾生不信佛,佛亦不生憂惱,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第三念住,同時一類信,一類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歡喜與憂慼,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見俱舍論二十七。【又】謂三念處。見法界次第下之下。
三念處 (名數)舊譯曰三念處,新譯曰三念住。三念住。【又】三種四念處之略稱。四念處觀
三念五念 (雜語)念佛三遍五遍也。法事讚下曰:「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三波多 (雜語)Sama%pta,譯曰成就。已竟護摩時所用之語也。見諸儀軌訣影七。
三波提 (人名)阿育王之孫,法益之子之名。見釋迦譜十。
三波羅聶提 (名數)Prajn^apti,三假也。
三金 (術語)三密之異名。其性常住堅固。故曰三金剛。密教之六大即三密也。地水火之三大為身密,空風之二大為語密,識大為意密。日本覺鍐之顯密不同頌曰:「顯理無六境,密照之三金。」【又】言金銀銅三者。
三金剛觀 (術語)於身口意之三處在置吽字,觀吽字變為五股金剛杵之觀法也。於行法之初修之,滅吾身口意之罪障,使成金剛不壞之身,猶如五字嚴身觀。
三卷鈔 (書名)南山道宣著,捨毘尼鈔之異名。一部有三卷,因行事鈔為六卷鈔,故即謂此為三卷鈔。
三味 (名數)一出家味,二讀誦味,三坐禪味。見涅槃經十二。
三毒 (術語)又曰三根:一、貪毒,引取之心,名為貪。以迷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者。二、瞋毒,恚忿之心名為瞋。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三、痴毒,迷闇之心名為痴。心性闇鈍,迷於事理之法者。亦名無明。此有二種,痴毒獨起,名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名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智度論三十一曰:「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痴,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大乘義章五本曰:「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是故喻龍名為毒。」止觀五曰:「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同六曰:「心起三毒,即名三毒。」智度論十九曰:「一切三界無常,為三衰三毒火所燒。」涅槃經曰:「毒中之毒無過三毒。」
三毒尸利 (名數)諸法無行經下,文殊師利,說不動相之法門已,空中有萬天子讚言:「世尊!文殊師利名為無礙尸利,文殊師利名為不二尸利。」等。文殊語天子曰:「止!止!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別,我不見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師利。」是說為天台所立性惡之深義者。
三所斷 (名數)三斷
三具足 (物名)為佛前之供養具,花瓶,蠟燭台,香爐三者也。
三具磑輪 (譬喻)磑輪三具也。馬繫於此而調御。以譬調御放心也。善導製觀經疏後,夢三具之磑輪,是表示以本經所說之三心,可調御其心也。大莊嚴論曰:「訓馬之法,道立磑輪以繫馬也,行者調心亦爾。」安樂集下曰:「心若散亂時,如調馬用磑。」觀經疏跋曰:「當夜即見三具輪道邊獨轉。」
三周 (術語)佛說法華經於其跡門度聲聞人,分正說,領解,述成,授記四段,以之為一周。而於其聲聞人以上中下之三根有為前後三周。是曰三周說法:一、法說周,當舍利弗一人之上根直說妙法之實理,使之悟入一乘者。涉於方便品與譬喻品。二、譬喻周,當大迦葉等四人之中根。說三車之譬喻,使之悟入一乘者。涉於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之四品。三、因緣周,當其他一切聲聞人之下根,說過去大通智勝佛時之因緣,使之悟入一乘者。化城喻品,五百授記品,人記品是也。如此三段次第度上中下根周足。而跡門法華之正宗分畢於此矣。法華玄義十曰:「如法華三周說法斷奠聲聞,咸歸一實。」
三周聲聞 (術語)言三周說法所度之上中下根聲聞也。
三長月 (術語)三長齋月之略。
三長齋月 (術語)又曰三齋月。於正五九之三月,自朔至晦持每日不過中食之戒也。長齋云者其月一月之間長續持齋也。梵網經下曰:「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也。」法苑珠林八十八曰:「提謂經云:諸天帝釋、太子使者、日月鬼神、地獄閻羅、百萬神眾等,其用正月一日五月一日九月一日,四布案行帝王臣民八夷飛鳥走獸鬼龍行之善惡,知與四天王。月八日、十五日、盡三十日,所奏同。無不均天下。(中略)除罪名定福祿故,使持此三長齋。」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四曰:「正五九月,冥界業鏡,輪照南洲,若有善惡,鏡中悉現。或云:天王巡狩四天下,此三月對南洲。又云:此三月惡鬼得勢之時,故令修時。」
三宗 (術語)空,假,不空假也。齊書周顒傳:「顒汎涉百家,長於佛理。著三宗論,立空假名,立不空假名;設不空假名難空假名,設空假名難不空假名;假名空難二宗,又立假名空。西涼州智林道人遺顒書曰:此義旨趣,似非始開。妙聲中絕,六七十載。貧道年二十時,便得此義,竊每歡喜,無與共之。年少見長安耆老多云:關中高勝,乃舊有此義。當法集盛時,能深得斯趣者,本無多人,過江東略是無一。貧道捉麈尾來四十餘年東西講說,謬重一時,餘義頗見宗錄。唯有此塗白黑,無一人得者。為之發病,非意此音猥來入耳,始是真實行道,第一功德。其論見重如此。」
三果 (術語)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還果也。
三季 (雜語)印度之曆法分一年為春夏冬三季。一年之三時季也。
三和 (名數)言根境識之三事和合也。依之而生觸之心所。唯識論三曰:「根境識互相隨順,故名三和,觸依彼生。」
三兩 (本生)釋迦如來自說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三兩,賣於病家,得金錢五枚,奉於古之釋迦佛,因而聞涅槃經。見涅槃經二十二。
三治 (術語)三三昧門之異名。三三昧
三於 (名數)於有所依之義。三論之嘉祥依三種之所依立三種之二諦。一、本於二諦,佛出世先有空有二諦之理,是為佛二諦根本之二諦。故曰本於之二諦。二、教於二諦,依佛之言教,而說二諦。即佛之言教,為二諦之所依,故曰教於之二諦,一代佛教是也。三、末於二諦,於佛滅後,迷於教於,執為有,執為空者,末於之二諦也。見三輪大義鈔一。
三武 (名數)魏太武,周武帝,唐武宗,皆破佛法,謂為三武之難。護法論曰:「上世有三武之君。」
三咒 (名數)一、大咒,根本之咒也。二、中咒,總略大咒者。三、心咒,總略中咒者。見真言修行鈔二。
三使 (名數)生病死三者,謂為三天使。
三定聚 (名數)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三聚
三供養 (名數)供養
三表業 (術語)
三拔諦 (雜語)與三跋致同。
三陀羅尼 (名數)法華經勸發品所說三陀羅尼。陀羅尼者。智慧之總持力也。天台以之配於三諦而解之:一、旋陀羅尼,旋轉凡夫心執著於諸法之有相,而達於空理之智力也。是故為空諦。二、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旋轉空而出於假,通達於百千萬億法之智力也。是故為假諦。三、法音方便陀羅尼,更一轉而入中道,於法音說法得自在方便之智力也。是故為中諦。文句十曰:「陀羅尼旋假入空也,百千旋者旋空出假也。方便者二,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諦也。」【又】一、聞持陀羅尼,得此陀羅尼者,於一切所聞之法憶持不忘也。二、分別陀羅尼,得此陀羅尼者,分別一切諸法而不誤也。三、入音聲陀羅尼,得此陀羅尼者,於一切眾生之毀譽語言,不動其心也。見智度論二十八。
三阿僧祇劫 (術語)菩薩成佛之年時也。阿僧祇劫Asam%khyeyakalpa者,譯言無數長時,菩薩之階位有五十位。以之區別為三期之無數長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四十位,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卒。即佛果也。起信論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此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劫有大中小三者,此劫為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此三大劫中釋迦佛值遇於數萬之佛。
三昧 (術語)梵音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止觀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離邪亂,故曰三昧。」同九曰:「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據行便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新稱三摩地,譯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現法樂住。定與正正受。其義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業而釋之也。又現定中法樂,故曰現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唯識論五曰:「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探玄記三曰:「三昧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華玄贊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訛也。」玄應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或云正定,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菩提心義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
五種三昧 (名數)一一善知識於法門身真實相中,心住於緣,不生妄想戲論,是等持之義也。如入阿字門,一念法界,是毘遮那三昧也。於蓮華印,一心不亂,是觀自在三昧也。於金剛慧印,一心不亂,是秘密主三昧也。乃至釋梵之諸尊各於一法界門得自在,若於彼解脫身一緣不亂,名為淨天眼三昧。若於大悲藏雲海中,一心不亂,名為普眼三昧,亦名普現身三昧。見大日經疏六。
三昧火 (術語)傳法正宗記曰:釋迦以化期為近,乃命迦葉,以清淨法眼及金縷僧伽梨衣付汝。一旦往拘尸那城右脅而臥。泊然大寂。內之金棺。待迦葉至。而後三昧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燭天地。
三昧印 (印相)入定印也。定印
三昧地 (術語)Sama%dhi,與三摩地同。三昧
三昧佛 (術語)華嚴經所說十種佛之一也。
三昧門 (術語)為種種三昧之差別。故曰門。菩薩所得之三昧為入於佛所具無量三昧之門戶。故曰門。見智度論二十八。
三昧魔 (異類)十魔之一。
三昧聲 (術語)伊等之十二摩多也。悉曇章
三昧耶 (術語)Samaya,三昧耶之義甚多,時(一時佛在),會(大曾經),宗(顯宗論),平等,誓願,驚覺,除垢障也。秘藏記曰:「佛知眾生身中本來自性之理,與佛等無差別,而眾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兩覺與佛等,恒覆蔽於六塵煩惱而不能顯出,是故佛發悲願,垂我拔濟眾生如我之誓願。若有眾生歸依,則住於法界定自受法樂之如來驚覺,而不敢違越本願。影向行者之所以,真言印契加持護念。譬如國王自造法令不敢違犯,使他行之。眾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塵之游泥,出現自心之覺理,如賴春雷之響而蟄蟲出地。知與佛等無差別者,是平等之義也。使如我而無異者。是誓願之義也,如來驚覺者,是驚覺之義也,眾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義也。如佛部,餘部亦同。如一佛,諸佛亦同。」
三昧耶身 (術語)與三昧耶形同。但從佛身謂為身。法報應之三身。密教如其次第謂為種子,三昧耶,尊形之三身。塔婆,寶,珠,蓮華,五鈷等為大日之三昧耶身。當於顯教之報身。依通門,則一切之事物,盡為大日之三昧耶身,依別門,則以塔婆為大日之三昧耶身,乃至以蓮華為彌陀之三昧耶身等,各有別個之標幟。雜談集九曰:「密教之意,佛有三身:種子,三昧耶,尊形也。如次第為法報應三身。」
三昧耶形 (術語)以佛菩薩內證之本誓為標幟者。不動明王之刀劍,觀音菩薩之蓮華,及諸尊之印相等。是四種曼陀羅之一也。
三昧耶戒 (術語)授傳法灌頂以前所授之作法也。三昧耶有不違越之義,故於通戒,初上座,次驚覺鈴作法,歸命,運心懺悔,歸依,發心遮難,請師,羯磨及楊枝打,塗香,花鬘,燒香燈明,齒木,金剛線,金剛水是也。諸儀軌訣影一曰:「密教修行,先三摩耶戒,初門也。今修四度加行終,傳法灌頂之時,初受三摩耶戒者,末世也。何則?所謂三摩耶戒者,以三種之菩提心為戒也。住於根本三摩地之心,而非三平等則之心,則行法不成就故也。」
三昧耶界 (術語)言三昧耶之法門也。密教之總稱。
三昧耶智 (術語)在密教為佛智之稱,此有總別二者:一、總名五佛之智,而解之則金剛智以平等之義而譯為平等性智。不空譯理趣經之三昧耶智,金剛智譯理趣經以為平等性智也。又不空取本誓之義,譯為誓智。謂此智如顯教不許自得自證,必就灌頂佛受之。是佛之本誓也。不空譯之理趣經曰:「薄伽梵,成就特勝一切如來金剛加持三昧耶智,已得一切如來灌頂寶冠,為三界主。」金剛智之理趣經曰:「薄伽梵,妙善成就如來金剛住持平等性智種種希有殊勝功德,已能善獲一切如來無上法王灌頂寶冠,過三界。」不空之理趣釋上曰:「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羅也。勿令將來最上勝者不從師受,而專意自受者也。是故得知修最上乘必須師受三昧耶,然後可修行也。」二、別名於五智中之第三平等性智。金剛頂經一序:「一切如來平等智三昧耶。」
三昧耶會 (術語)言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第二會也。此會三十七尊,賢劫十六尊,外金剛部三十天,共有七十三尊。皆畫其三昧耶形。如大日為塔,寶生為五股杵,金剛歌為箜篌。杲寶抄曰:「三昧耶曼荼羅,言其體,則諸尊手所執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間國王立法令,印璽了,則萬人不違越之,王不自毀破之。今亦如是,諸尊之本誓,正顯於印文,而成五股刀蓮等,於手中持之,則天魔破旬不敢違越之。若眾生見彼三昧耶形,而信其本願,如法修行,則若智者福隨所願而必與之,誠秘密三昧也。」
三昧相應 (術語)謂密教使道理與事實適應也。深密鈔四曰:「三昧相應者,謂若本尊作慈悲之容,或身白色,應供白花,名三昧相應。若獻黃赤,名不相應,香等類之。」
三昧耶戒壇 (術語)行授三昧耶戒式之道場也。
三昧月輪相 (術語)月輪三昧之相也。月輪三昧即月輪觀也。佛菩薩之背光為此月輪觀成就之標幟也。月輪三昧
三昧耶曼荼羅 (術語)Samaayamn!d!ala,四種曼陀羅之一。以塔婆,寶珠,五鈷,刀劍等形,及印契,為諸尊內德之標幟者。三昧耶者,平等之義,內德外相平等之義也。亦釋本誓之義。表其尊之本誓也。秘藏記本曰:「三昧耶曼荼羅,尊等所執持器杖印契,平等義。」
三昧弘道廣顯定意經 (經名)四卷。西晉竺法護譯。佛,為阿耨達龍王說法。應其請。而入龍宮半月。
三界 (術語)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一、欲界,有婬欲與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二、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也。此界在欲界之上,離婬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謂為身體,謂為宮殿,物質的物,總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禪定之淺深麤妙分四級,稱為四禪天,新曰靜慮。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四禪天)。三、無色界,此界無一色,無一物質的物,無身體,亦無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無色。此既為無物質之世界。則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報勝之義,謂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為四無色。又曰四空處(四空處),說出俱舍論世間品,三界義。圖表三界則如圖。 T00019a.JPG T00019b.JPG T00019c.JPG
三界床 (譬喻)以病床譬三界之苦處。智度論七十一曰:「從三界床起,我當作佛。」
三界雄 (術語)佛之德稱。佛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無量壽經上曰:「願慧悉成滿,得為三界雄。」
三界眼 (術語)佛之德稱。佛為三界人之眼,使避生死之險難者。佛般泥洹經下曰:「佛為大明,三界中眼。」
三界尊 (術語)佛之德稱。佛為三界中之尊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我今稽首三界尊。」
三界藏 (術語)三界包含一切眾生之煩惱業果。故為藏。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
三界一心 (術語)三界唯一心
三界六道 (術語)三界之中有六道。六道
三界八苦 (術語)在迷界之八苦。即生老病死之四苦與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之四苦也。
三界九地 (術語)區分三界為九地。九地
三界火宅 (譬喻)以火宅譬三界。火宅
三界空花 (譬喻)三界無實。譬如空華。楞嚴經六曰:「三界若空花。」
三界苦輪 (術語)三界之迷苦界,為有罪惡眾生生死輪迴之境界。故名。
三界慈父 (雜語)謂佛也。以佛垂教導迷於三界之眾至於善所故也。
三界萬靈 (術語)三界中一切之有情也。迴向所修功德時之語。
三界唯一心 (術語)古來華嚴經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雖習之。而此經中無此成語。八十華嚴經三十七卷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華嚴經十卷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曰:「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取此二頌文一經之主意者。不知為誰創造。
三界萬靈牌 (物名)牌上書云:「三界萬靈十方至聖六親眷屬七世父母。」盂蘭盆會等立之。先萬靈而後至靈有深義而然,非倒語。見象器箋十六。
三界二十五有 (術語)區別三界為二十五處。二十五有
三面大黑 (神名)東密指為忿怒身摩訶迦羅天。台密指為大黑天毘沙門天與辨才天三尊合一體。
三品成就 (名數)與三品悉地同。
三品沙彌 (名數)一、下品沙彌,自七歲至十三者,名為[馬*丘]烏沙彌。二、中品沙彌,自十四歲至十九者,名為應法沙彌。三、上品沙彌,二十已上者,名為名字沙彌。
三品相好 (名數)相好
三品悉地 (名數)悉地譯言成就。言三密之行業相應而成就妙果也。有三品而各異生處:一上品悉地,生於密嚴國土。二中品悉地,生於十方之淨土。西方之極樂亦在此中。三下品悉地,生於諸天修羅宮等。見真言廣名目六。
三品塵沙 (名數)言塵沙之惑,有上中下之三品。
三品聽法 (名數)聽法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以神。中品以心。下品以耳。見法苑珠林。
三品懺悔 (名數)懺悔
三品弟子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言在家弟子有上中下三品。而功德罪業不同。
三重三昧 (名數)與三重等持同。
三重法界 (名數)華嚴宗所立三種之觀門也。一、理法界,觀一切諸法,盡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義也。二、理事無礙法界,觀諸法即真如,真如即諸法。故界具分與性之二義。事者分之義,理者性之義。三、事事無礙法界,觀諸法既具性,則諸法一一復如性融通,而一切事事,悉相融相即。界具性分之二義,如第二。華嚴法界玄鏡上曰:「法界相要唯有三,然總具四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今是後三,其事法界歷別難陳。」註法界觀門曰:「法界統唯一真法界,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礙故。(中略)觀門有三種,除事法界也,事不獨立也。」
三重等持 (名數)又曰三重解脫,三重三昧。三三昧
三重都壇 (術語)胎藏界之曼陀羅。以大日為中胎,其外圍有三重之壇,而都收諸尊,謂之三重都壇。現圖曼陀羅
三重曼陀羅 (術語)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羅中胎流出三重也。現圖曼陀羅
三祇 (雜語)三阿僧祇劫之略。菩薩修行之年時。
三祇百劫 (術語)菩薩在三阿僧祇劫間,修六度之行,更於百劫間修感三十二相之福業,乃成佛。俱舍論十八曰:「於三無數劫各供養七萬五六七千佛。」又「餘百劫方修各百福莊嚴。」止觀三曰:「三阿僧祇修六度行,使功德身肥,百劫種相好獲五神通。」釋籤四曰:「三藏菩薩明位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三佛果位。」
三祇百大劫 (術語)三祇百劫
三相 (名數)一、解脫相,言無生死之相也。二、離相,言無涅槃之相也。三、滅相,言生死涅槃之無相,其無相亦無。即非有非無之中道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文句七上曰:「解脫相者,無生死相,離相者,無涅槃相,滅相者無相,亦無相。」又曰:三有為相。
三相續 (名數)一世界相續,由眾生之有業而國土世界安立。二眾生相續,五蘊法和合而眾生存立。三業界相續,依善惡之業因。而苦樂之果報成立。說見楞嚴經四。
三科 (術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三門,舊譯曰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三門皆為欲破凡夫實我之執而施設。為凡夫之迷執有偏頗,迷於心偏重者,合色而為一,開心而為四,立五蘊。色蘊之一,色也,後之受想行識,心之差別也。次為迷於色偏重者開色而為十,合心而為二,立十二處。五根五境之十處,色也。意根法境之二處,心也。次為色心共迷者,開色而為十,開心而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與法境及六識之八界,心也。此次第即上中下之三根也。說見毘婆沙論七。法界次第上之上。密教以之配於胎藏界佛蓮金之三部。為迷於心法者,說五蘊,表金剛部之智。為迷於色法者,說十二處,表蓮華部之理(密教色屬於法理),為色心雙迷者,說十八界,表蓮金不二之佛部。見秘藏記鈔九。
三科揀境 (術語)天台以為觀心之境,於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之三科中,捨入與界而取五陰。於五陰中捨色,受,想,行,之前四者而取第五識。於識中捨見行,發得二種能招報之心,而取正對外境所分別之心。為外觀之境。
三軌 (術語)天台所立跡門十妙中之三法妙,即三軌也。以三法可為軌範,故名三軌。一、真性軌,無虛偽謂為真,不改謂為性,指真如實相之本體也。二、觀照軌。指觀達真性之智慧也。三、資成軌,指資助觀照之智而使開發真性之萬行也,是如次第有境智行三者。此三軌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如伊字之三點,首羅之三目。故名三法妙,以此三軌類通一切三法,故名三軌之法門。玄義五下曰:「言三法者,即三軌也。軌名軌範,還是三法可軌範耳。(中略)三軌者,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名雖有三,祇是一大乘法也。」又「赴緣名異,得意義同。粗通十條,餘者可領。三道、三識、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寶、三德、諸三法無量,正用十者,舉其大要明始終耳。」
三軌弘經 (術語)法華經法師品,謂佛對藥王菩薩,示三軌之弘經。是為末世弘通妙經之三種法則。復為真性等三軌之法門。故名為三軌之弘經。一、慈悲室,言弘經之人宜先住於大慈悲之心也。二、忍辱衣,言弘經之人宜被忍辱之衣,堪任一切眾生之惡障也。三、法空座,言弘經之人宜住於第一義空之理也。以大慈使一切眾生安樂者,為資成軌。柔和伏瞋者,為觀照軌。坐於第一義空之座者,是為真性軌。弘經
三契 (儀式)三唱伽陀也。行事鈔下三曰:「圍繞三匝,唄讚三契。」資持記下三之四曰:「三契,契猶遍也。」大藏法數十六曰:「婆沙億耳尊者以三契聲頌所解法,佛言:善哉!音義云:契者一節一科。」
三契經 (儀式)言調子分三段而諷詠經也。高僧傳曰:「帛法橋作三契經,聲徹里許。」
三耶三佛 (術語)又曰三藐三佛陀,三耶三佛檀。梵音Samyakam%buddha之具略耳。譯言正遍知。正遍覺。等正覺等。如來十號之一。放光般若經一曰:「咀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支謙譯阿彌陀經曰:「南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玄應音義三曰:「三耶三佛,大品經作三藐三菩陀,此云正遍知也。」
三耶三菩 (術語)Samyaksam%bodhi,與三藐三菩提同。阿闍世王經曰:「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心。」
三苦 (名數)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惱者。二、壞苦,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者。三、行苦,行者遷流之義,由一切法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者。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有行苦。無量壽經上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法華經信解品曰:「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
三拜 (儀式)示三業之敬意而為三拜也。西天無此法。釋氏要覽中曰:「俗中兩拜者,蓋法陰陽也,今釋氏以三拜者蓋表三業歸敬也。」寄歸傳三曰:「凡禮拜者,意在敬上自卑之儀也。欲致敬時及有請白,先整法衣搭左肩上。(中略)足跟雙豎,脊頂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頭。然其膝下迴無衣物,復還合掌復還叩地,慇懃致敬,如是至三。必也尋常一禮便罷,中間更無起義,西國見為三拜人皆怪之。」
三垢 (術語)三毒之異名。貪瞋癡也。無量壽經下曰:「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淨影疏下曰:「小乘法,化教斷三毒名除三垢。」
三衍 (名數)衍者梵語衍那Ya%na之略,譯為乘。三衍者,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也。
三要 (名數)臨濟演唱宗乘必於一句之中具三玄,一玄之中具三要。
三施 (術語)一、財施,持戒之人不犯他人之財物,且以己財施與他人也。二、法施,能為人說法,使開悟得道也。三、無畏施,一切眾生皆畏死,持戒之人,無殺害之心,使眾生無所畏也。出於智度論十一。【又】一、物施,即財施也。二、供養恭敬施,信心清淨,恭敬禮拜等也。三、法施,即為人說法也。出於智度論十二。【又】一、飲食施,以飲食施人,是下品之施也。二、珍寶施,以珍寶施人,是中品之施也。三、身命施,以身命施人,是上品之施也。出於華嚴大疏鈔二。
三信 (術語)真宗謂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心也。此三心俱為疑蓋無雜之一信心,故稱為三信。文類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信樂即是真實成滿之心。(中略)疑蓋無雜也,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中略)疑蓋無雜也。」【又】安樂集所說淳心一心相續心之三者謂之三信。三不三信
三迦葉 (名數)迦葉
三律儀 (名數)由律儀不律儀之作法,而於身內生律儀不律儀之本體,此謂之無表色。無表色有三種之別:一、律儀,持善戒而發善之無表色者,即上品之善也。二、不律儀,持惡戒而發惡之無表色者,即上品之惡也。三、非律儀非不律儀,此中攝中善中惡之二無表色。若行中品之善而發善之無表色,非如律儀之極善,故謂之非律儀。若行中品之惡而發惡之無表色,非如不律儀之極惡,故謂之非不律儀。蓋上二者,別開極善極惡,第三者,合聚中善中惡。下善下惡不發無表色,則不攝於此中。俱舍論十四曰:「無表三律儀不律儀非二。」【又】律儀之一,別開為三律戒:一、別解脫律儀,受五戒八戒等戒法發身內之善無表色者,別解脫者界法之異名,戒法為別別除身口之惡者,故云別解脫。二、靜慮律儀,入於禪定,身中自發防非止惡之無表色者,靜慮為禪定之異名,又名定共戒。三、無漏律儀,聖者發無漏智身中自發防非止惡之無漏無表色者,又名道共戒。俱舍論十四曰:「律儀別解脫靜慮道生。」
三即一 (術語)三乘教即一乘教之意。
三恒河沙 (術語)恒河沙
三乘 (術語)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別,其中三乘有四種:(一)大乘之三乘也。一聲聞乘,又云小乘。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間修空法,終於現世聞如來之聲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證阿羅漢者。二緣覺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則四生,遲則百劫間修空法,於其最後之生不依如來之聲教,感飛花落葉之外緣,而自覺十二因緣之理,以證辟支佛果者。三大乘,又云菩薩乘,三無數劫間修六度之行,更於百劫間植三十二相福因,以證無上菩提者。或以羊鹿牛三車譬之,或以象馬兔三獸比之。是為大乘之三乘,故不攝不愚法之二乘(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二種,二乘)。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中略)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獨樂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中略)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二)小乘之聲緣菩三乘也。又稱小中大,皆灰身滅智,故此中之聲緣,即是愚法。四教儀註上曰:「三乘,乘以運載為義,聲聞以四諦為乘,緣覺以十二因緣為乘,菩薩以六度為乘,運出三界歸於涅槃。」五教章上二曰:「大乘中乘小乘為三乘。(中略)如小論中自有聲聞緣覺法及佛法。」(三)大小合論之聲緣菩三乘也,又云小中大。此中之菩薩乘攝一乘,聲緣二乘,攝愚法不愚法之二類。五教章上二曰:「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唯三也。」(四)一、一乘。如華嚴法華明一切皆成佛者。二、三乘法,如深密般若別立三乘之得道者。三、小乘,執於四阿含等之所明而不信一切大乘之教理者。見五教章上。是由大小合論之三乘中菩薩乘聞一乘,由其二乘別開愚法之一類也。密教以第一類之三乘為法佛內證之三密。聲聞依聲教而悟道,故配之於語密,緣覺只心觀十二因緣而悟道,故配之於意密,菩薩以大悲利他之故,捨身於娑婆界,而廣修六度萬行,故配之於身密。菩薩之行,通於三業,而於身業最重,故且為身密。三業之中,身兼意口,三乘之中菩薩之行廣兼三業,故寄於總德而配之於身密。然而法華經以三乘為方便,一佛乘為真實。會三乘而歸於一乘也。然密教之見,以為三乘即法佛內證之三密。故三乘之行不動,直以為秘密佛乘之體也。故大日經疏三,釋經之通達三乘文曰:「真言門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為通達三乘。」詳見秘藏記鈔七。
三乘家 (流派)法相宗為首,主張三乘別在之宗家也。
三乘教 (術語)深密經唯識論等明三乘別立之教法也。
三乘共學十地 (術語)謂乾慧地等十地。是般若經之說,以其示聲緣菩三乘共同修道之行位也。
三乘無漏種子 (術語)謂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本有無漏種子也。相宗依其種子具不具而立五姓各別。
三乘真實一乘方便 (術語)三乘家依深密經以三乘為真實,以法華所說之一乘,但為誘引不定性一類之方便。一乘家依法華經以深密經所說之三乘,為調熟機根之方便。說詳五教章上,法華玄贊四,守護國界章下。
三時 (名數)晨朝,日中,黃昏也。【又】謂正像末之三時。佛滅後,正法行時為正法,正法後,似法行時為像法,像法之法漸滅時為末法。此三時之年限,經說不同。正像末
三時性 (名數)謂編依圓之三性也。三性
三時業 (名數)一、順現受業,現生作業而現生受果者。二、順次受業,現生作業而次生受果者。三、順後受業,現生作業而二生已後受果者。
三時教 (名數)法相宗所立有空中之三時教也。此有年月之三時教與義類之三時教二者。年月之三時教者。一、第一時教,佛成道最初為破外道凡夫實我之執,說四大五蘊等諸法之實有而明人我之為空無。四阿含等之小乘經是也。二、第二時教,佛復為破小乘眾實法之執,說一切諸法皆空之理,即諸部之般若經是也。三、第三時教,佛更為併破菩薩之空執與小乘之有執,說心內之法非空,心外之法非有,而明非空非有之中道。深密法華等之諸經是也。以前二時教,為佛說之方便,以第三時教,為佛說之真實。如此追年月之次第而分別三時之教法,謂之年月三時教。見唯識述記一本。義類三時教者,偏於如上年月次第之時,如於阿含經前說中道教之華嚴經,又如於法華經後說有教之遺教經,此乃恐三時教有漏故立義類之三時教,不拘說時之前後,詮一切有之教為第一時教,詮空之教為第二時教,詮中之教為第三時教。見了義燈一本。
三時教判 (術語)法相宗有空中三時之教判也。教判
三時年限 (名數)正像未
三時坐禪 (雜語)早晨之坐禪(粥後已時),晡時之坐禪(申時),黃昏之坐禪(戌時)也。見象器箋九。
三草 (譬喻)三草二木
三草二木 (譬喻)法華經藥草喻品所說。以譬五乘之機類:「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知無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以此配於通途之五乘(五乘有通別二種),則如圖。然菩薩乘中之大草二木,諸宗各依其字義,解釋不同。天台如其次第配於藏通別三教之菩薩,而攝圓教之菩薩,然則三草二木即五乘,但示方便乘之機之差別耳。見法華文句七。嘉祥以大草二木如其次第配於三僧祇之菩薩。初地以前之菩薩為大草,至七地為小樹,八地已上為大樹。見法華義疏。慈恩以大草與二木為總別,大草者,對於人天二乘,總名菩薩為大草。二木者,更分別大草,以地前為小樹,地上為大樹。見法華玄贊七。又慈恩以此配於五性各別之三無二有,三草配於無性與定性聲聞,定性緣覺之三者,二木為不定性菩薩與定性二者。見法華玄贊。 T0020.JPG
三根 (術語)謂貪瞋癡之三毒也。此三者能生惡業,故名為根。見大乘義章五本。【又】上中下之三根。就眾生善根之強弱而言。【又】謂三無漏根也。
三根坐禪說 (書名)日本瑩山著。附於坐禪用心記之後。入大藏經。
三師 (術語)授戒之式,要三師七證之人數。三師七證
三師七證 (術語)比丘受具足戒。要三師七證。三師者:一、戒和尚,正授戒者。二、羯磨師,讀表白及羯磨文者。三、教授師,教受以威儀作法者。七證者,七人之證明師也(自七人而上不厭其多),若在邊地則可減為三師二證。見行事鈔上三。
三家二即 (術語)台宗所立習氣之差別也。受記
三病 (名數)一、貪病,修不淨觀可治。二、瞋病,修慈悲觀可治。三、癡病,修因緣觀可治。見涅槃經三十九。【又】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是為無佛性。此為難治之三病。見涅槃經十一。
三病人 (名數)謗大乘等三難治病之人也。三病
三能 (名數)佛有三能三不能。三不能
三能變 (名數)唯識論對於說萬法為識之諸變而稱八識為能變。分三種之次第說之。唯識論一曰:「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一,初能變,為八識中之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也。以此為依於善惡業而感無記總報之異熟識故也。七識者,有覆無記而非異熟性,前六識,雖有異熟性然是從第九識起者,故名為異熟生不得謂為異熟之識也。唯識論二曰:「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云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二、第二能變,謂之思量識。為八識中之第七識,即未那識也。此識常恒思量第八識而計度實我實法,故名思量識。唯識述記一本曰:「二謂思量識,即第七識。思謂思慮,量謂量度。思量第八識,度為我故。又恒審思量餘識無故,餘之二識不名思量。」三、第三能變。謂之了別境識。眼等之六識也。此六識者,各了別麤顯之境,故名了別境識。唯識述記一本曰:「三了別境識,即餘六識。二十論說,心境識了名之差別,是諸識之通名也。了別別境及麤顯境唯前六故,對比六塵說六識故。然濫第七,應言此六了別麤境名了別境識,以了別相麤,簡於七八故。」
三秘密 (名數)印契與真言及觀想之三者,即身口意三密也。
三秘密身 (名數)一種子,二印塔,五鈷寶珠等三昧耶形。三形像,刻鑄畫泥之佛像。為法報化之三身。是密教之三本尊也。大日經本尊三昧品曰:「諸尊有三種身,所謂字印形像。」
三真實 (術語)觀音之圓通有三真實之說。圓通大士
三涅槃 (名數)涅槃
三涅槃門 (名數)三解脫門之異名。智度論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
三馬 (譬喻)譬菩薩,聲聞,一闡提之三者。涅槃經三十三曰:「大王有三種馬:一者調壯大力,二者不調齒壯大力,三者不調羸老無力。王若乘者,當先乘誰?。(中略)調壯大力喻菩薩僧,其第二者喻聲聞僧,其第三者喻一闡提。」
三鬼 (名數)
三索 (雜語)法華火宅之譬。諸子出門外索羊鹿牛之三車也。火宅
三衰 (名數)三毒之異名。
三修 (名數)有勝劣之三種:一、無常修,聲聞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德,但觀一切有為法之無常者。二、非樂修,聲聞之人不知諸法中自有涅槃寂滅之樂,但觀諸法之苦者。三、無我修,聲聞之人,不知有自在無礙之真我,但觀五蘊之空者。此名聲聞人之劣三修。又,一、常修,菩薩知法身之體,常住不滅,而破聲聞無常之執者。二、樂修,菩薩知諸法中自有涅槃寂滅之樂,而破聲聞人之苦執者。三、我修,菩薩知無我法中自有真我之自在,而破聲聞人之無我執者。此名菩薩之勝三修。見涅槃經二。
三倒 (名數)三顛倒之略。釋門歸敬儀中曰:「三倒常行,革凡何日。」
三株 (名數)株者株杭,謂貪瞋痴之三毒。三毒深入而不拔如株杭也。雜集論七曰:「株杭有三:謂貪瞋痴。(中略)堅固難拔猶株杭故。」寄歸傳二曰:「絕三株之害種,偃四瀑之洪流。」
三迷 (雜語)Sama,譯曰等。平等之義。均等之義。見大日經疏九。
三逆 (術語)提婆達多造三逆罪在生墜於無間地獄:一、破和合僧得五百弟子,此五逆罪之破和合僧也。二、僧還和合,則起惡心而以大石擲佛,佛足出血,此五逆中之出佛身血也。三、華色比丘尼見之呵彼,則以拳殺尼,此五逆中之殺阿羅漢也。彼更入毒於爪中,欲於禮佛時中傷佛,未到佛處,地自然破裂,火車來迎,入於地獄。智度論十七又有提婆達多教阿闍世王,放醉象欲害佛之事。加前之三逆與置毒爪中,稱為五逆罪。但後二事皆為害佛之罪,故攝於出佛身血之一科而為三逆也。法華文句八舉前之五逆,次文曰:「若作三逆,教王毒爪,並害佛攝。」
三退屈 (名數)菩薩五位中,第一資糧位之間,有三種之退屈:一、菩提廣大屈,無上菩提,廣大深遠,聞而生退屈之心也。二、萬行難修屈,布施之萬行甚難修,聞而生退屈之心也。三、轉依難證屈,二轉依之妙果難證,聞而生退屈之心也。對治此三退屈,謂之三練磨。見唯識論九。第一引他既證大菩提者而練磨自心,第二省己意樂而練磨自心也。第三引他之麤善,比已之妙因而練磨自心也。
三荒章 (經名)聲明學處五經中第四經之稱。毘伽羅
三悔法 (名數)三種之懺悔法。懺悔
三般若 (名數)般若
三部 (名數)胎藏界之曼荼羅分佛蓮金三部。藏界。【又】胎藏界與金剛界與蘇悉地法為三部。
三部主色 (名數)毘盧遮那是佛部,即如來法界之身,一向白色。次觀世音即是阿彌陀佛,其身黃色。次金剛藏(金剛手),即釋迦牟尼佛,其身赤黃色,即雜色。見義釋十一。
三部經 (名數)種種不一。
彌陀三部 (名數)又云淨土三部。一佛說無量壽經二卷,二佛說觀無量壽經一卷,三佛說阿彌陀經一卷。
大日三部 (名數)三部秘經
法華三部 (名數)一、佛說無量義經一卷,二、妙法蓮華經八卷,三、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
彌勒三部 (名數)一、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二、佛說彌勒下生經一卷,三、佛說彌勒大成佛經一卷。
三部大法 (名數)胎藏界與金剛界與蘇悉地法之三部。此三部盡一切之秘法。
三部被甲 (修法)密教修法中之作法。修法行者,入道場,先以印明加持自身,內護淨身外防魔障,謂之被甲護身。其法,咒明結印,初當中額,次當右額,後當左額。如是次第為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三部也。以此三部加持自身,故謂之三部被甲。是金剛界之護身法也。見真言修行鈔二等。
三部秘經 (名數)一、大日經,具名大毗盧遮那神變加持經,七卷,善無畏譯。二、金剛頂經,具名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不空譯。三、蘇悉地經,具名蘇悉地羯羅經,三卷,善無畏譯。大日經明胎藏界之法。金剛頂經明金剛界之法。蘇悉地經明蘇悉地法。蘇悉地譯曰妙成就,明成就所作胎金合行之法,於台密最為秘要。
三部都法 (修法)都集胎藏界佛蓮金三部諸尊之壇法也。
三部灌頂 (修法)台密所傳有胎藏界與金剛界與胎金合部之三種灌頂法。
三部都會 (修法)與三部都法同。
三密 (術語)身密,語密,意密也。今分為如來自證之三密與眾生修行之三密而辨之,如來三密者,身語意之三業,本來平等,身等於語,語等於意,皆遍法界,謂為法佛平等之三密。然則一切之形色為身密,一切之音聲為語密,一切之理為意密也。而謂之為密者,非秘隱於人之謂,乃以此等之義為法佛自證之境,無凡人之分,故謂之密,又吾等於一切平等,雖本來具之,然以惑染隱秘之,故謂之密也。顯教雖於密跡力士經說佛之三密不可思議,然未顯一一之三業所作,盡法性之至理。又,凡夫為印言觀想,即與如來之三密同備無盡之德用,又依三密之加持力,自他同有滅罪障,禳災疫,除病患等無量之不思議,均未說也。密教則頗能說其真實之相。見辨惑指南四。修行三密。吾等既具法佛之三密,然為感染而不能證得之,故以佛之大悲心,使眾生行生佛平等之三密。身結印契是身密,口誦真言為語密,意觀其種子,或觀其三昧耶形,或觀其本尊,是為意密。行此三密,則為如來之三密所加持,眾生之三業與如來之三密,入我我入,無二無別,謂之三密相應。依三密相應,成就一切之悉地也。菩提心論曰:「凡修習瑜伽觀行人,當須具修三密行,證悟五相成身義也。所言三密者:一、身密者,如結契印召請聖眾是也。二、語密者,如密誦真言令文句了了分明無謬誤也。三、意密者,如住瑜伽相應白淨月滿觀菩提心也。」大日經疏一曰:「入真言門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門,二者語密門,三者心密門。(中略)行者以此三方便自淨三業,即為如來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於此生滿足地波羅蜜不復經歷劫數,備修諸對治行。」又「然毘盧遮那內證之德,以加持故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神,形色性類皆有表象,各隨本緣性欲引攝眾生。若諸行人慇懃修習能令三業同於本尊,從此一門,得入法界。」然是為對於劣機之方便。非為至極。以無相之三密為至極也。大日經供養法曰:「甚深無相法,劣慧所不堪。為應彼等故,兼說有相法。」要略念誦經曰:「相無相甚深,少智所不能入。依無相說相,攝彼二種人。」
三密配屬 (雜語)天台以軌統收一切之三法。真言以胎藏界之三部又三眾攝屬一切之三法。今於三密記三法,則一、佛部者,身密也,佛為身體,故配於身。蓮華部者語密也,蓮華部之主為阿彌陀,阿彌陀主說法斷疑之德,故以語配於蓮華部。金剛部者意密也,金剛部為智慧,意者心法了知,故以意配於金剛部。二、法身者語密也,語為文字言語,是名法文身,故以之配於法身,般若配於意密。解脫者身密也,為解脫理智具足之果德,故配於身密。三、佛寶者身密也,是如上三部之佛部,法寶者語密也。語者說法,故配於法寶。僧寶者意密也。意為心法,心法者無礙一味,故配於僧寶,以僧翻和合故也。見秘軌鈔六。
三密觀 (術語)觀吾之三業與本尊之三密,入我我入也。見秘藏記末。
三密加持 (術語)以佛之三密加持眾生之三業也。
三密六大 (雜語)地水火者身密,風空者語密,識者意密。
三密四曼 (術語)大曼與羯磨為身密,法曼為語密,三曼為意密。見觀名目六。
三密相應 (術語)眾生身語意之三密與法身佛之三密相應,融和而無隔歷,父母所生之肉身,即為佛身也。
三密瑜伽 (術語)總名真言之行法也。以真言之行法欲得三密之瑜伽故也。瑜伽者相應之義,身結印口唱咒意觀理,此三事相應,又眾生之三業與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謂之瑜伽。依此瑜伽成就所求之事。
三密栗底尼迦耶 (流派)Sammitiya-nika%ya,小乘十八部中正量部之梵名。寄歸傳一曰:「阿離野三蜜栗底尼迦耶,唐云聖正量部。」阿離野A^rya者聖,三密栗底是正量,尼迦耶是部也。
三國土 (術語)四教四土中,除寂光土之稱。四土
三國論師 (人名)釋氏要覽下曰:「齋僧粲號也,三國謂齊陳周。」
三曼多 (雜語)Samanta,三滿多又作三曼陀。譯曰:等、普、遍。
三曼[風@(軷-車)]陀 (菩薩)三滿多跋捺囉
三曼陀[風@(軷-車)]陀 (菩薩)三滿多跋捺囉
三曼陀犍陀 (雜語)又名三萬陀犍提Samantagandha,譯作普熏。道神足經四曰:「彼世界有樹,三曼陀犍陀,晉云其香普熏。」稱讚諸佛功德經中曰:「三萬陀犍提如來,晉言圍繞香熏。」
三曼陀[風@(軷-車)]陀羅 (菩薩)三滿多跋捺囉
三處木叉 (術語)木叉為戒。三處木叉者,身口意三處之戒也。
三處傳心 (名數)謂禪宗也。世尊三處傳心於迦葉:一靈山之拈花微笑,一於多子塔分半座,一於雙林樹下由棺中出足。禪宗象鑑曰:「世尊三處傳心者為禪旨,一代所說者為教門。故曰:禪是佛心,教是佛語。」然說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經,其出處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雙樹下出足事,諸經雖有其事而如五燈會元所「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曾無之,但如是禪家公案因緣,常底之事,取其意可也。
三處入法界 (名數)法界為華嚴經所證之理,猶法華言實相。聲聞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別,如法華之入理,有三周之別,菩薩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別,則華嚴之入理亦有三處之別:一、十住初心入法界,是上根之菩薩於初住證法界之理者。二、迴向終心入法界,是中根之菩薩於十迴向之滿位證法界之理者。三、初地入法界,是下根之菩薩至初地之位,證法界之理者。見華嚴大疏七。
三處阿蘭若 (名數)三種之空閑處也。慧苑音義上曰:「有三類:一名達摩阿蘭若,即此所明者也。謂說諸法本來湛寂,無起作義,因名其處,為法阿蘭若處,此中處者,即菩提場中是也。二名摩登伽阿蘭若,謂塚間處,要去村落一俱盧舍,大牛吼聲所不及處者也。三名檀陀伽阿蘭若,謂沙磧之處也。磧音遷歷反。」
三假 (名數)梵音曰波羅攝提Pra%jn^apti,譯作假施設。假為虛妄不實之義。為破實我實法之執而說三種之假。
三假觀 (名數)一、法假虛實觀,色陰之法是也。二、受假虛實觀,受想行識之四陰是也。三、名假虛實觀,法受之二是也。此三者自實無體,依他方有,故皆稱為假。虛實觀者,一虛一實,相形而不得稱,三者皆虛,凡夫謂為實,智者以為虛,實即為虛,故名虛實。是通教之意也。若依別教之意,則三假之中,各有三觀,法即虛,是空觀也。假即實,一色一香,莫非般若,是假觀也,觀之一字,是中觀也。空假是方便道,故不立觀之名,入於中道,故方獨稱為觀。受及名準此可解。說詳仁王經合疏上。
三假施設 (名數)又名三攝提:一、受假施設。二、法假施設。三、名假施設。是大品經所說之三假也。為別於因成假等三假,謂之三假施設。
三假浮虛觀 (名數)成實論所宗,觀因成等三假法之浮虛空無也。
三教 (名數)謂儒教佛教道教。翻譯名義集曰:吳主問三教,尚書令闞澤對曰:孔老設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佛之設教,諸天奉行。是三教之名,起於三國之時。【又】佛家以一代之教判而為三也。
南中三教 (名數)齊朝已後,江南諸師,立左之三教以判一代所說之法:一、漸教,謂自初轉法輪至涅槃自小至大者。二、頓教,謂佛成道之初為諸菩薩說華嚴經者。三、不定教,如勝鬘經及金光明經非頓漸之所攝別明佛性常住者。見華嚴玄談四。
光統三教 (名數)後魏光統所立。一、漸教,為未熟者先說無常後說常,先說空,後說不空,如是次第者。二、頓教,為已熟者於一法門頓說常無常空者。三、圓教,為上達者說究意之果海圓極自在之法門,即華嚴經是也。見五教章上,華嚴玄談四。
三時教 (名數)有二種:一、空宗智光論師所立,遠受於文殊龍樹,近稟於青目清辯。一第一時教,為小乘說心境俱有者,阿含經是也。二第二時教,為大乘之下根,說法相大乘之境空心有者,深密經等是也。三第三時教,為大乘之上根說無相大乘之心境俱空者,般若經是也。此三次第,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證之,見華嚴玄談四。二、有宗戒賢論師所立,遠受於彌勒無著,近踵於護法難陀,是玄奘慈恩之所宗也。
南山三教 (名數)一、性空教,分析小乘教諸法之性分,唯觀其自性之空無,尚許因緣生之假相者。二、相空教,觀大乘淺教諸法之自性為本末如幻即空,不許其假相者。三、唯識圓教,見大乘深教萬法唯識之圓理者。見行事鈔中四。
天台三教 (名數)一頓教,二漸教,三不定教,是於化儀四教中除秘密教一者,此稱為大綱之三教。此三教惟攝法華已前之諸經。法華玄義十曰:「大綱三種:一頓二漸三不定,此三名同,舊義異也。」【又】一漸教,二頓教,三圓教。圓教即法華經。此三教攝一代。日本智證之唐決曰:「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疏七餘二者指頓漸。又淨名經廣疏云:圓頓漸三教也。」【又】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別教。是於化法四教中除圓教之一者,謂之權門之三教。法華經科註一下曰:「執所入之一理,疑三教之能門。」
內外三教 (名數)一儒教,二道教,三佛教。是我國之三教也。一神教,二儒教,三佛教。是日本之三教也。
三細 (名數)起信論所說。分別根本無明之相狀者。對於枝末無明之六麤而謂為三細:一、無明業相,業者動作之義,不達於一法界之理,真心之初動作者。二、能見相,既有由動作,有能見之相。三、境界相,有能見之相,則必有所見之相。此三相中動作就體,能見所見就用。體用不離,一時具三相。此相用至為微細,故稱為三細。出於起信論義記中末。
三細相 (術語)三細
三細六麤 (術語)起信論所明。三細者,根本無明相也。六麤者,枝末無明之相也。三細條
三淨 (名數)謂色界第三禪天有少淨無量淨遍淨之三天也。新譯仁王經上曰:「九梵三淨。」
三淨肉 (名數)三種淨肉
三淨頭 (雜名)僧堂床前之一尺為三淨頭。以一展缽,二安袈裟,三頭所向故也。見象器箋一上。
三條椽下 (雜語)僧堂之床,每人之座位橫占三尺許,其頭上之椽有三條,因指禪床曰三條椽下。碧巖二十五則評曰:「[何-可+爾]諸人若見得與蓮華峰庵主同參,其或未然三條椽下七尺,單前試去參詳看。」
三通 (名數)通教三通
三通力 (名數)三明也。三達
三啟經 (經名)佛說無常經之異名。一卷,唐義淨譯。馬鳴菩薩於經前與經後讚嘆三寶之德,論迴向發願,添述意及宣明經意無常之偈頌,開一部為三段,故名為三啟經。佛制使以此經於葬亡時諷詠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禮塔必諷詠此經。寄歸傳四曰:「所誦之經多誦三啟,乃是尊者馬鳴之所集置,初可十頌許取經意讚嘆三尊。次述正經,是佛親說,讀誦既了,更陳十餘頌論迴向發願。節段三開,故云三啟。」毘奈耶雜事四曰:「然有二事作吟詠聲:一謂讚大師德,二謂誦三啟經,餘皆不合。」同十八曰:「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并說伽陀為其咒願。」
三啟無常經 (經名)佛說無常經之異名。又略稱三啟經。
三梵 (名數)色界初禪天中有梵眾梵輔大梵之三天,謂之三梵。仁王經上曰:「三光三梵。」
三堅 (名數)身命財三種之堅法。堅法
三術 (名數)修禪拂魔障,有內外之三術。內三術者,對於煩惱等內心所發之魔障,即空假中之觀法也。外三術者對於名利等外來之魔障,一、於一切之名利,不受不著。二、縮吾德露疵。三、一舉住於他方。輔行七曰:「言三術者,如上文自列:一、莫受莫著,二、縮德露疵,三、一舉萬里。內三術者,謂空假中。」
三從 (名數)女子從父母從夫從子,謂之三從。四十華嚴經二十八曰:「處女居家從父母,笲年嫡事又從夫,夫亡從子護嫌疑。」賢愚經三,智度論九十九亦同。超日明三昧經下曰:「女有三事隔五事礙。何謂三?少制父母;出嫁制夫不得自由;長大難子,是謂三。」法句譬喻經二曰:「我等稟形生為女人,從少至老為三事所監不得自由。」因而勝鬘經寶窟上本謂之五礙三監。案三從之說,儒書亦有之。
三甜 (飲食)一酪,二蜜,三酥。見大教王經金翅鳥王品。【又】希麟續音義曰:「一字頂輪王經云:三甜謂蘇乳酪也,即西域所尚者也。」
三莊嚴 (術語)莊嚴國土之三種也。一、事莊嚴,謂色聲香味等之事物也。二、法莊嚴,謂種種勝妙之法音也。三、人莊嚴謂菩薩聲聞等之眾生也。
三清淨 (術語)又名三牟尼。牟尼
三脫門 (名數)空,無相,無願也。新譯仁王經中曰:「位三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此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至一切智諸行根本。」【又】三三昧門也。但有通別之差。解脫門之名,局於無漏,三昧門之名通於有漏無漏。同良賁疏中一曰:「若三三昧門通漏無漏,言解脫門即無漏。」
三無差 (名數)三無差別
三無性 (名數)楞伽經唯識論等所明。對遍等三性之有法而說相等三無性之空義:一、相無性,一切眾生以妄心向因緣生之事物,計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為遍計所執性。此遍計所執性之法,如認繩而浮蛇之相。其相非實有。故名相無性。二、生無性,一切諸法,不關於本來妄心,由因緣相和而生者,謂之依他起性。此依他起性之法為因緣生,因緣生無實性,恰如繩之因緣生,無繩之實體,故名為生無性。三、勝義無性,真如為圓為常,為一切有為法之實性,故謂之圓成實性。離此圓成實性,一切有無之諸相,名為勝義無性。勝義者,名於圓成實性。圓成實性為絕待之法,故不帶何等之相,如麻中無蛇與繩之相。即空真如也。又名相無性,無自然性,法無性。唯識論九曰:「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中略)稱三無性,謂即相生勝我無性。」
三無為 (名數)無為
三無礙 (名數)無礙
三無差別 (名數)一、心無差別,謂一念之心體,凡聖不二,具十界十如是之法,諸佛與眾生之性無有差別也。二、佛無差別,謂十方諸佛了悟十界十如是之法而成正覺。即是悟本心之所具,悟眾生之所迷。迷悟因果雖殊,而其體無有差別也。三、眾生無差別,謂九界眾生各具十界十如是之法,諸佛之所悟與本心之所具,其體無有差別也。華嚴經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三無性論 (書名)二卷,陳真諦譯。說三無性之義。
三無表業 (術語)
三無漏根 (術語)二十二根中最後之三根也。意根,樂根,善根,捨根,及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依見修無學之三道而立三根。一、未知當知根,此九根之在見道者。在於見道,欲知所未曾知之四諦之理而行動者,謂之未知當知。二、已知根,彼九根之在修道者。在於修道,雖已知了四諦之理,而更為斷所餘之煩惱,於彼四諦之境數數了知者,名為已知。三、具知根,彼九根之在無學道者,在於無學道,己知為知了四諦之理,具有其知,故名為具知。此三根皆無漏也。舊謂之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俱舍論三曰:「意樂喜捨信等五根,如是九根在三道如次建立三無漏根,謂在見道依意等九立未知當知根,若在修道即依此九立已知根,在無學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智度論二十三曰:「未知欲知根。(中略)知根。(中略)知已根。」
三無漏學 (名數)戒字慧之三學,在凡夫之身為有漏,在聖者之身為無漏。楞嚴經六曰:「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三無盡莊嚴藏 (術語)如來之身口意三密各無量無邊而無邊際,故稱為三無盡莊嚴藏。大疏一曰:「所謂莊嚴者,從一平等身,普現一切威儀,如是威儀無非密印。從一平等語音普現一切音聲,如是音聲,無非真言。從一平等心普現一切本尊,如是本尊,無非三昧。然此一一三業差別之相,皆無邊際不可度量,故名無盡莊嚴藏也。」
三階 (人名)自隋至唐初有所謂三階法者,為三階禪師信行所創。信行姓正氏,魏郡人,其母祈佛而生。四歲出家,八歲轉涉經論,後於相州法藏寺受具足戒,持戒嚴峻,四遠英達,皆造其門。隋開皇初,住真寂寺。撰對根起行,三階集錄等四十餘卷。智行兼備,時稱為四依之菩薩。其化大行。十四年寂,壽五十四。見續高僧傳十四。
三階院 (名數)奉三階法之諸院。
三階教 (流派)三階佛法
三階五疑 (雜語)西方要決通三階行者對於淨土念佛門之五疑。五疑者:一、厭娑婆欣淨土者,凡夫取捨之迷情也,豈得生於淨土耶?二、業道如秤,善惡必酬,云何一生造惡不得其果,直得生於淨土耶?三、治末世凡夫之曲情,宜以普行普解為宗,別念彌陀,益助長凡情之偏執。豈得免輪迴耶?四、三乘之聖眾,垂化而應現於娑婆,但宜於此處懺除其罪,今厭此處而向西,豈與大慈結怨耶?五、彌陀之淨土,上代上行之人所修,非末代凡愚之所及。今當禮懺地藏菩薩受機教相應之益。尊上機上法,豈得成功耶?要決主一一通之。
三階行者 (術語)奉三階佛法者之稱。
三階佛法 (流派)信行禪師,於教乘立二階,就根機立三階。教乘之二階者,即一乘教與三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後代信行禪師依此宗立二教,謂一乘三乘。三乘者即別解別行及三乘差別,並先習小乘後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謂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華嚴法門及直進等是也。」根機之三階者,謂最上利根一乘之機為第一階,利根而有正見之三乘機為第二階,利根或住於空見或住於有見而不化諸佛,不度諸法者,又鈍根之無慚無愧,造五逆十惡者,為第三階。佛滅後一千年已前為第一階第二階之機類,而一千年後惟為第三階之機類,第一階第二階之眾生,成就正見而無愛憎,故一乘三乘,各學別法,則解脫生死獲得菩提,而第三階之機,成就我見邊見,故偏學一乘,偏學三乘或偏念彌陀,偏念法華,愛此憎彼,非彼是此,因成誹謗罪,墮於深坑而無出離之期。故佛開普真普正之佛法,以化第三階之人。病藥相當,治道無違,法不分大小,人不辨凡聖,普信普歸,名為普法。若如斯不墮於愛憎,能離毀謗,則菩提涅槃在近矣。三階佛法之大要如此。著書有三十五部四十四卷。見群疑論探要記六。說中自存至理,然因之至謂念佛讀經等,為所謂別法,今日修之。為增長我見之墮獄業因,其弊有不堪者,故當時禁其傳播,毀其撰集。歷代三寶記曰:「費長房錄中初列信行撰述,而後同二十年判斷不聽流行。」開元釋教錄十八曰:「開皇二十年有敕禁斷,不聽傳行,而其徒既眾蔓延彌廣。既以信行為教主別行異法,似同天授立邪三寶,乃至開元十三年乙丑歲六月三日敕諸寺三階院並令除去。」
三善 (名數)即初善,中善,後善。謂佛說法初中後之三時。皆為善味也。乃七善中之時節善。法華經序品曰:「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又】三善根也。
三善根 (名數)對於三毒而立三善根:一無貪,二無瞋,三無痴。此三者皆為生無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見集異門足論三。【又】即施,慈,慧之三者。反於貪瞋痴之三者。新譯仁王經中曰:「治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
三善道 (名數)對於三惡道而立三善道。由善業所赴,故名善道。一、天道,由上品之善所赴者。二、人道,由中品之善所赴者。三、阿修羅道,由下品之善所赴者。智度論三十曰:「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同九十六曰:「善業亦有上中下:上者天,中者人,下者阿修羅等。」
三善趣 (名數)對於三惡趣而立三善趣。如修羅,人,天,三趣是也。
三善知識 (名數)以善為眾人所知者,謂之善知識。有三種:一、教授善知識,教授我者,即我師也。二、同行善知識,與我同觀行而互相策勵者,即我友也。三、外護善知識,給我以修道之資者,即檀越也。見止觀四。
三惡 (名數)三惡道之略。
三惡道 (名數)依惡業可往來之處有三所。名為三惡道。一、地獄道,成上品十惡業者趣之。二、餓鬼道,成中品十惡業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惡業者趣之。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無量壽經上曰:「人天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
三惡趣 (名數)即三惡道也。
三惡覺 (名數)一、欲覺,貪欲之知覺也。二、瞋覺,瞋恚之知覺也。三、害覺,侵害他之知覺使瞋覺增長者。一切凡夫必具此三惡覺。見無量壽經上。
三等 (術語)密教所說。謂身語意之三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三等為本主。顯密不同頌曰:「顯一心為本,密宗三等。」三平等。【又】諸佛修行及法身及度生之三事平等也。俱舍論二十七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辯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
三等持 (名數)俱舍論所說。有有尋有伺等之三與空等之三。三三昧
三等流 (名數)一真等流,以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與因性真實同者,故名為真等流。二假等流,如前世殺生,令他命短,今世自命亦短,有相似之義,故假名等流,謂之假等流。三分位等流,眼等諸識,各隨自類轉變。如眼識。(中略)身識皆從第八識之種子而生,對於色等諸塵,名等流果。若第六識從種子識而生,起諸分別,亦名等流果。而識與塵分位各同,故名分位等流。說詳宗鏡錄七十一。
三尊 (名數)佛法僧三寶名。是尊重之意也。四十二章經曰:「三尊者佛法僧也。」出曜經十五曰:「如契經所說,告諸比丘,今當為汝說三第一之尊:一者佛為第一之尊,二者法為第一之尊,三者僧為第一之尊。」無常經曰:「稽首總敬三寶尊。」【又】西方之尊三尊為阿彌陀,觀音,勢至。藥師之三尊,為藥師,日光,月光。釋迦之三聖,為釋迦,文殊,普賢。
三尊佛 (圖像)西方之三尊,彌陀,觀音,勢至是也。此觀音,勢至雖為菩薩,然從彌陀佛,故皆稱為佛。
三尊來迎 (術語)念佛行者,將命終時,阿彌陀如來,觀音,勢至皆應其行者臨終現前之願,出現其所,迎行者至極樂淨土也。
三惑 (名數)或云惑,或云煩惱,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結。皆為同體異名。天台一家統收一切之妄惑為三類:一、見思惑,如身見邊見等,邪分別道理而起,謂之見惑,如貪欲瞋恚等,倒想世間事物而起,謂之思惑,離此見思二惑即離三界,聲聞緣覺以之為涅槃,菩薩更進而斷後之二惑。如此見思,三乘之人通斷,故名為通惑,後之二惑,名為別惑。二、塵沙惑,為化道障。菩薩教化人之障也。菩薩教化人,必通如塵如沙無量無數之法門,然心性闇昧,不能達此塵沙無數之法門,自在教化,謂為塵沙之惑。蓋非謂惑體有塵沙之數,惑體唯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門多故名塵沙也。菩薩欲斷此劣慧,得所謂道種智,必於長劫之間學習無量之法門。三、無明惑,又稱障中道之惑,為障蔽中道實相理之惑,與前思惑中之痴惑異。彼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無明也。此為迷於根本理體之惑,根本無明也。此無明十二品斷,即為別教之佛,四十二品斷,即為圓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三惑同異斷 (雜語)三惑同時可斷,抑異時可斷,別圓二教不同。別教為隔歷三諦次第之三觀,其三惑異斷勿論矣。先於十住初位發心住以空觀斷三界之見惑,至第七不退住復以空觀斷三界之思惑,次三住以假觀斷界內之塵沙,傍伏界外之塵沙,次於十行復以假觀斷界外之塵沙,次於十迴向,習中觀,伏無明,次於十地等妙之十二位正以中觀斷十二品之無明。要之別教三觀各別修習於三時,如其次第斷三惑也。圓教有同斷異斷二義。若云同時斷,則諸文並云於初信斷見,七信斷思,八信斷塵沙,初住以上斷無明。若云前後斷,則三惑相即三觀圓修,故可同斷。諸文中謂為同時斷。古來學者亦多言同時斷也。何則?蓋三諦既相即,則能障之惑體,亦當相即同體,同體之惑,豈異時斷耶?但同體之惑,有麤細之分,麤為見思,中為塵沙,細為無明,故斷之依智之淺深而亡情執,自生麤細之次第也。其相如冶鐵麤垢先落,惑體非有別種。
三跋致 (雜語)Sampatti,又曰三拔諦。譯曰發趣。見玄應音義三。
三跋羅 (術語)Sam%vara,又名三婆羅,三[口*縛]羅,譯為禁戒,或護。禁戒護人不使墮於三塗也。又名戒體之無表色。玄應音義十四曰:「梵言三婆囉,此譯云禁,戒者亦禁義也。」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律儀護,此言護者,梵云三跋羅,譯為擁護。由受歸戒護使不落三塗,舊云律儀乃當義譯。云是律法儀式,若但云護,恐學者未詳,故兩俱存。明了論已譯為護,即是戒體無表色也。」
三量 (術語)三量有二種:一、因明之三量:即現,比,聖教,之三也。。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緣之境,而立三量之不同:一、現量,如鏡之對於物體。能緣之心,不為些之分別計度,量知現在之境者。如耳識之對於聲,眼識之向於色,是也。二、比量,於不現顯之境。比知分別而量知者。如見煙知有火。凡因明依第六意識之比量智而成也。三、非量,於現在之境與非現在之境,以逆亂之心錯分別取不實之事者。即以似現量似比量,而為非量也。就八識所知而分之,則第八識與眼等之五識唯為現量,第七識唯為非量,第六識通於三量。說見百法問答抄二。
三智 (術語)智度論所說:一、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總相即空相也。二、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三、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天台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諦之觀智。然三智就人分別,雖如上各別,而就法之勝劣分別之,則以上兼下,於一切種智中容餘二智,猶如五眼中之佛眼容餘四眼也。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止觀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四教儀集註下曰:「三智圓明,五眼洞照。」又,一、世間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於一切法分別種種,執著有無,不能出離世間,故名。二、出世間智,是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也。發無漏智,照偏真之四諦,能出離世間,故名。三、出世間上上智,是佛菩薩之智也。觀察一切諸法之實相,能得妙覺,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說見楞伽經三。
三結 (名數)得預流果人所斷之三種煩惱。
三報 (名數)一、現報,依現在之業受於現在之果報。二、生報,依此生之業受於次生之果報。三後報,由作業之生隔二生以上後所受之果報。
三發心 (名數)起信論所說之三種發心。三種發心。【又】菩提心論說之三種菩提心。三種菩提心
三菩提 (術語)Sam%bodhi,又作糝帽地。譯作正等覺。希麟音義四曰:「糝帽地,舊云三菩提,此云正等覺也。」菩提
三補吒 (印相)譯作虛心合掌。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經疏十三曰:「三補吒掌,先以手相遠,漸近令相著,掌內稍空者是也。」梵Samput!a。
三棄羅章 (書名)聲明學處五經中第四經之稱。毘加羅
三業 (名數)身口意三處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口之所語,意之所思是。其他三業有種種。
三業供養 (名數)一、身業供養,身至誠敬禮也。二、口業供養,口至誠讚嘆功德也。三、意業供養,意至誠想念相好也。說見法華文句二。
三業相應 (術語)身口意一致無乖角也。如身為禮拜而意無敬重之念,則非三業相應。往生要集上末曰:「禮拜門者,是即三業相應之身業也。」
三業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如來果後垂化之三業,恒彼此相應,平等一味。密教所謂三平等也。
三業四威儀 (術語)四威儀為行住坐臥之儀表,故三業四威儀乃總標一切所作之語。
三鈷 (物名)又作三古,三胡。鈷古胡,皆借字,本字作股,具名為股杵,原為印度之武器,杵頭分三枝,故云三股杵。是表胎藏界之三部也。又總表三智三觀等三軌之法門。
三鈷印 (印相)立左右之中指,合作一鈷,開左右之人指指作兩鈷,以形三鈷。真言修行鈔二曰:「大師雜問答曰:三古印,即三佛三昧耶佛。」
三經 (名數)種種不一。三部經
三經一論 (名數)淨土門所依之經論也。一、佛說無量壽經二卷,二、佛說觀無量壽經一卷,佛說阿彌陀經一卷,天親之淨土論一卷。選擇集上曰:「正明往生淨土之教者,謂三經一論是也。」
三經通申論 (書名)通淨土三經而申論之意。天親之往生淨土論是也。
三道 (名數)又作輪迴三道,三輪。一、煩惱道,又名惑道,無明貪欲瞋恚等之煩惱妄惑也。二、業道,依煩惱而發之善惡所作也。三、苦道,以善惡之業為因而獲之生死苦果也。道者能通之義,此三者互相通,自煩惱通於業,自業通於苦,自苦更通於煩惱,故謂之三道。如此輪轉,謂之三輪。光明玄義上曰:「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從煩惱通業,從業通苦,從苦復通煩惱,故名三道。」【又】聲緣菩三乘之道也。三乘
行位三道 (名數)一、見道,無始已來,初發真無漏智而觀諦理,以斷一切見惑之位。在聲聞乘為世第一法後之預流向,在菩薩乘為初地之入心。二、修道,更觀諦理而斷一切修惑之位。在聲聞乘為預流一來不還之三果,在菩薩乘為初地住心已後乃至第十地。三、無學道,證理斷惑究意,更無法可學之位。在聲聞乘為阿羅漢果,在菩薩乘為佛果。此三者皆為通涅槃之道,故名為道。【又】十業道中之貪,瞋,邪見也。見大乘義章五本。
三道真言 (真言)大日經秘密曼荼羅品所說。淨治行者三業之真言也。吽[口*藍][口*路],身道真言。訶囉鶴,語道真言。[口*藍][口*路],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道真言,即攝如來身語意平等法門。然此三真言,若著莎訶字亦爾,若不著亦得,行者得意時,自著方便也。」
三聖 (名數)三種之聖道也。台家指藏別圓三教之聖道而言。法華玄義一曰:「橫破凡夫四執,豎破三聖之證得。」其他三位聖人,種種不一。
華嚴三聖 (名數)一、毘盧舍那佛,理智完備。二、文殊菩薩,主智門,位於佛之左位。三、普賢菩薩,主理門,位於佛之右位。轉之而右為智,左為理時,則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羅之意也。
彌陀三聖 (名數)一、阿彌陀佛,悲智二德全備。二、觀世音菩薩,主悲門,位於佛之左位。三、勢至菩薩,主智門,位於佛之右位。即彌陀三尊也。
震旦三聖 (名數)老子孔子顏回也。止觀五曰:「元古混沌,未宜出世。邊表根性,不感佛興。我遣三聖,化彼真丹。禮義先開,大小乘經然後可信。真丹既然,十方亦爾。」同輔行曰:「清淨法行經云:月光菩薩彼稱顏回,光淨菩薩彼稱仲尼,迦葉菩薩彼稱老子。天竺指此震旦為彼,准諸目錄,皆推此經以為疑偽。文義既正,或是失譯。」
三過 (術語)身口意之過也。
三解脫門 (術語)又云三三昧。有單重二種。三三昧
三缽羅佉哆 (術語)Sam%pra%gata,譯作善至,正至,時至。舊稱僧跋。譯作等施。於大眾食前使維那唱此語,然後使大眾食。南山舊律以之為施主對於眾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語。義淨新律,以此為消食毒之秘密語。行事鈔下三之三曰:「梵摩難經夫欲施者,皆應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難臨飯說僧跋,僧跋者眾僧飯皆平等。」同資持記曰:「僧跋謂令食均一味,與前等供不同。」等供就行食之均等而言。僧跋就食味之均等而言。總言之,則等供亦僧跋也。寄歸傳一曰:「其行食法,先下薑鹽,薑乃一片兩片,大如指大,鹽則全匕半匕藉之以葉,其行鹽者,合掌長跪在上座前,口唱三缽羅佉哆,譯為善至,舊云僧跋者訛也。上座告白:平等行食。意道,供具善成食時復至。准其字義合當如是。然而佛與大眾受他毒食,佛教令唱三缽羅佉哆,然後方食,所有毒藥皆變成美味。以此言之,乃是秘密言詞,未必目其善至。東西兩音臨時任道,並汾之地唱時至者頗有故實。」有部目得迦八曰:「凡於眾首為上座者,所有供養置在眾前。先令一人執持飲食,或先行鹽在上座前。曲身恭敬唱三缽羅佉哆,未唱已來不得受食。當知此言有大威力,輒違受食得惡作罪。」同注曰:「三缽羅佉哆,譯為正至,或為時至,或是密語神咒,能消毒故,昔云僧跋者訛也。佛教遣唱食前,今乃後稱食遍,非直失本意,上座未免其[僽-秋+(夫*夫)],訛替多時,智者詳用。」
三缽羅陀[何-可+爾]雞 (術語)Sam%prada%na,八囀聲中第四,為所與聲。見唯識樞要上本。
三愛 (名數)人命終時,起三種之貪愛:一境界愛,二自體愛,三當生愛。
三會 (術語)三度之法會也。羅什譯之彌勒大成佛經曰:「說此偈已,出家學道,坐於金剛莊嚴道場龍華菩提樹下。(中略)於此日初夜降四種魔,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爾時釋提桓因、護世天王、無數天子,於華林園頭面禮足,合掌勸請轉於法輪,時彌勒默然受請。(中略)說是語時九十六億人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得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三十六萬天子二十萬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中略)時閻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長者及諸四性,皆悉來集龍華樹下華林園中。爾時重說四諦十二因緣,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中略)第三大會,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三十四億天龍八部發三菩提心。」嘉祥法華義疏八曰:「彌勒有三會者,度釋迦餘殘三根眾生也。於釋迦佛持五戒人初會得道,受三歸人次會道道,一稱南無佛人三會得道。」
三敬 (雜語)諷誦文一通中始中終三所置敬字始為「敬白諷誦之事。」次為「仍所修如件敬白。」後為「干時某年某月日弟子等敬白。」是曰三敬。
三想 (名數)一、欲想,起貪欲之思想也。二、瞋想,起瞋恚之思想也。三、害想,起害人之思想也。無量壽經上曰:「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淨影疏曰:「未對境界,預起邪思,名之為覺。對緣生心,說為三想。」【又】一、怨想,於人欲加害於我者,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親愛之想也。二、親想,於父母兄弟及親戚朋友,皆生親愛之想也。三、中人想。於非怨非親之人,生親愛之想也。見智度論七十二。
三塗 (名數)四解脫經之說。塗者,途之義。一、火途,地獄趣猛火所燒之處。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之處。三、刀途,餓鬼趣以刀劍杖逼迫之處。輔行一曰:「四解脫經以三途名火血刀也。途道也,作此塗者誤。小獄通寒熱,大獄唯在熱,且從熱說故云火途。從相噉邊,故云血途。從被馳逼為名,故名刀途。」(四解脫經經目無之)。【又】直謂地獄餓鬼畜生三者,與三惡趣,三惡道同。玄應音義四曰:「三塗,又作途延二形同達胡切。言三塗者,俗書春秋有三塗危險之處,借此為名。塗猶道也,非謂塗炭之義,若依梵本則云阿波那伽低,此云惡趣。」
三途八難 (名數)三途與八難也。淨心誡觀曰:「四百四病以根本為本,三途八難以女人為本。」
三達 (名數)在羅漢謂之三明。在佛謂之三達。即天眼,宿命,漏盡也。天眼知未來之生死因果,宿命知過去之生死因果,漏盡知現在之煩惱而斷盡之。知之而明,謂之明,知之而窮盡,謂之達。大乘義章二十本曰:「知之究盡說三達,明共二乘,達唯如來。」大部補註八曰:「三明居極,故云三達。」
三照 (譬喻)台依華嚴經所立,喻顯彼宗所立之五時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後,最初說華嚴經,化頓大之菩薩。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於鹿苑說小乘經化聲聞緣覺。三、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說方等經乃至涅槃經,化一般大乘漸入之機。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時,禺中,正中三者,配之於方等般若之三時,使與涅槃經所說五味之喻無異。但彼五時相生之次第明了,而五時教一體之義未為顯然,故以此日光之喻,闡明如來教法同一味之義。然觀本經之文。譬有四照。合法有五。六十華嚴經三十五寶王如來性起品曰:「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如是,成就無量無邊法界智慧,日輪常放無量無邊智慧光明,先照普賢菩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隨應受化,然後悉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為作未來饒益因緣。如來智慧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菩薩乃至邪定,但放大智光普照一切,佛子譬如日月出現世間,乃至深山幽谷無不普照,如來智慧日月亦復如是。」然而以台家解此文,法華之信解品有密遣二人,為聲聞緣覺之二人,視二乘為同一之機。然則此經文亦分緣覺與聲聞為二照,而其意為同一照之分際。因之定為三照,依後結文立三照之名。蓋深山幽谷,無不普照,即高山幽谷平地之三照也。此文觀八十華嚴經所謂「大山幽谷普照無私。」其意益明。止觀一曰:「華嚴曰: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平地不定也,幽谷漸也,高山頓也。」釋籤一曰:「別行義疏記云:彼經豫敘一代始終,故立譬云: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今家以義開平地為三,對於涅槃五味。」說詳四教儀集註上,同半字談一。 T0021.JPG
三猿 (圖像)庚申之典。青面金剛之使者。三猿各各塞耳目口。即道書之三尸也。
三落叉 (雜語)Laks!a,密教說念誦陀羅尼之數,謂之三落叉。落叉原為數名,十萬曰落義。以十萬為一億,則三落叉譯作三億,是乃一往淺略之釋也。若依其深秘之釋,則落叉為相之義,見之義,三落叉者見字與印及本尊三平等實相之叉也。又於身口意三業各見瑞相之義也。又時分之義,晨午昏三時或寒熱雨三分,謂之三落叉。大日經疏十七曰:「落叉者,若淺略說是十萬遍。今此不爾,落叉是見也。若見實之時此真言行即得終竟,不然無有中息之義,非如世持誦者劑爾所。(中略)亦是成就義也。行者心住三昧得見本尊,寂止正定,假使妙高山王崩壞震動尚不能間動其心。(中略)又落叉是垛義,如射中齊也。如首楞嚴文殊經習射義,若住諦理任運相應,是落叉義也。」大日經疏二十曰:「三落叉是數,數是世間也。出世間,落叉是見三相,謂字印本尊。」又「落叉梵音,是相義,亦是見義也。」演密鈔十曰:「又落叉是時分,即晨午昏等時。寒熱雨等分名三落叉。又落叉是現相,即煖煙光三種相現也。又落叉是增益等,謂煖相現即作息災,煙相現即作降伏,光相現即作增益。」
三極少 (雜語)三種之極少者。如一極微為物質之極少,一字為名之極少,一剎那為時之極少。俱舍論十二曰:「極微字剎那色名時極少。」
三煩惱 (名數)煩惱條附錄及三惑
三義觀 (術語)次第觀蘊處界之義也。別相念處了,於總相念處之前加行修此與七處善,婆沙論百八十三說之,俱舍論則略而不說。見俱舍光記二十三。
三種天 (名數)
三種生 (名數)溈仰宗之靈祐,依楞嚴經而揭三種生,以提撕學者:一、想生,對於塵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識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三、流注生,識塵和合,念念相續之一切煩惱也。吾等無始以來以此三者,污清淨之鏡智。人天眼目四曰:「師一日謂仰山曰:吾以鏡智為宗要,出三種,所謂想生相生流注生。楞嚴經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己上經文)想生即能思之心雜亂,相生即所思之境歷然,微細流注俱為塵垢。若能淨盡,方得自由。」(經文之當意以想相二字示六境,識情二字示六識與六根)。
三種色 (名數)
三種有 (名數)有名有實謂為有。有有三種:一、相待有,待者對待之義。如對於長而有短,對於短而有長,對於境而有心,對於心而有境者。二、假名有,假者虛假不實之義。如假四大之和合,名為瓶,假五蘊之和合名為人,有假名而無實體者。三、法有,色心之諸法由因緣而生者。是雖無自性,然非如兔龜角毛有名無實者,故名為法有。說見智度論十二。
三種身 (名數)密教所說諸尊之三身。三秘密身。【又】身者聚集之義,於名句文二數以上聚集,名為身。一名身,為二名以上集者。二句身,有二句以上集者。三文身,為二字以上集者。見大乘五蘊論。
三種定 (名數)三昧
三種香 (名數)一、根香,采自樹之根者。二、枝香,採自樹之枝者。三、華香,採自樹之華者。戒德香經曰:「阿難白佛:世有三種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華香。」
三種相 (名數)因明列三種相:一、標相,如見煙知為火。二、形相,如長短方圓等之形狀。三、體相,即體質。如火以熱為體質。【又】智度論所說:一、假名相,世間一切事物及眾生,由眾緣和合而有種種名字,然皆無自性,虛假不實。眾生迷故,於此假名起執取之相,故名為假名。二、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為有,以慧眼觀故,則見為無。眾生迷故,於此等之法起執取之相,故名法相。三、無相相,離上之二相,但為無相有,眾生迷故,於無相中起執取相,故名無相相。
三種欲 (名數)飲食欲,睡眠欲,婬欲之稱。
三種得 (名數)不相應行法之得,別為三種:如法前得,法後得,法俱得是也。
三種常 (名數)一、本性常,法身佛本性常住無生無滅者。二、不斷常,報身佛常生起無間斷者。三、相續常,化身佛沒已,復化現,竟不斷絕者。說詳佛地經論七。
三種智 (名數)謂凡夫,外道,與三乘及諸佛菩薩三種人之智。即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是。楞伽經三曰:「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一切二乘隨自共相希望計著。諸佛菩薩觀所有法,見不生滅,離有無品,人法無我,緣自得生。」
三種禪 (名數)
三種斷 (名數)斷法不再起之三種也:一、自性斷。智慧起時,煩惱暗障,自性應斷,故名自性斷。二、不生斷。得法空時,使三塗惡道苦果永不更生。故名不生斷。三、緣縛斷。但斷心中之惑,則於外塵之境不起貪瞋,於境雖緣,而不生染著,故名緣縛斷。出宗鏡錄七十六。【又】一、見所斷。聲聞初果之人名斷惑見理為見道。因斷三界八十八使之見惑而謂之見所斷。二、修行斷。聲聞之第二果第三果修真斷惑,名為修道。因斷三界十隨眠之惑而名為修所斷。三、非所斷。聲聞第四果,三界之煩惱皆已斷竟,得無漏果,更無可斷之惑,故云非所斷。出阿毘達磨品類足論三。
三種大師 (名數)如來,阿羅漢,有學聖者,是眾生之師範,故云大師,見本事經。
三種大智 (名數)無師智,自然智,無礙智之稱。
三種三世 (名數)法相謂過現未之三世,有三種之別。即道理,神通,唯識之三世是也。
三種三觀 (名數)觀三諦之理之觀心,有三種之別,次第有圓融之義:一、別相三觀,於別途觀三諦也。二、通相三觀,於一觀之中圓解三諦也。三、一心三觀,於一念之心觀三諦也。宗鏡錄三十五曰:「一、別相三觀者,歷別觀三諦。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也?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尚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二、通相三觀者,則異於此。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也。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中略)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無不通也。三、一心三觀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也。(中略)在境為一諦而三諦,在心為一觀而三觀,在果為一智而三智。(中略)觀一念心為所緣境,返觀此心,從何處來?去至何所?畢竟無有淨。若虛空名空觀,觀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觀歷然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三種止觀 (名數)漸次,不定,圓頓也。止觀
三種心苦 (名數)謂貪,瞋,癡,之三毒煩惱也。
三種示導 (名數)菩薩見地獄之苦而救之,有三種之示導:一、神變示導,現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屬於身業。二、記說示導,念念記憶不忘而說法,以救苦者,是屬於身業。三、教誡示導,起慈悲之心,教誡說法以救苦者,是屬於口業。見般苦經四百六十九。
三種世間 (名數)三世間
三種光明 (名數)就光明而立三種之別。大藏法數十二曰:「一謂日月星光,及火珠燈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謂隨其所聞之法,觀察修習,皆依法則,因此明心見性,破除愚癡之暗,顯發本覺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謂諸佛菩薩二乘及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
三種地獄 (名數)熱地獄,寒地獄,孤獨地獄之稱。
三種成佛 (名數)即身成佛
三種見惑 (名數)一、俱生見惑。生而自然有之見惑。二、推理見惑。遇各種事件推理而生之見惑。三、發得見惑。修學問等而得堅固之見惑。
三種作意 (名數)大地法中作意之心所,別為三種:一、自相作意,與觀法自相之智慧相應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二、共相作意,與觀法共相之智慧相應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三、勝解作意,與假想觀相應而起之作意心所也。如對於未見不淨之物境,而修不淨觀時之作意是也。
三種身苦 (名數)言老,病,死,之三苦也。
三種忍行 (名數)於身口意三處行忍辱也。見諸經要集中。
三種舍利 (術語)謂佛舍利之三種:如骨為白舍利,髮為黑舍利,肉為赤舍利是也。舍利
三種奇特 (名數)奇特
三種念處 (名數)一、性念處,緣無生之空理而斷煩惱者,如慧解脫是也。二、共念處,由性念處而具得三明六通者,即具解脫是也。三、緣念處,由三藏經十二部經而悟達者,即大羅漢是也。
三種夜叉 (名數)在地之夜叉及虛空之夜叉與天之夜叉也。
三種長老 (名數)一、耆年長老,臘高耆宿之僧也。二、法長老,通達於法,智德圓滿之僧也。三、作長老,自假號為長老之僧也。
三種法身 (名數)法身
三種法相 (名數)與三性同。三性
三種法輪 (名數)三輪教
三種思惑 (名數)一、俱生思惑,與形俱生者,即於托胎於父母,愛惡之心生也。二、依見思惑,伴見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見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三、界繫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三種迴向 (名數)三心具足之迴向心也。觀無量壽經曰:「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三種神變 (名數)神變
三種退屈 (名數)三退屈
三種教相 (術語)謂南三諸家所通用之頓漸不定三教也。玄義十曰:「出異解者為十意,所謂南三北七,南地通用三種教相:一頓二漸三不定。」
三種淨業 (名數)又名三福: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生,修十善業也。二、具諸戒行也。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也。見觀無量壽經。
三種清淨 (名數)智度論所謂修般若之菩薩三種清淨也。一、心清淨。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慳貪心,邪見心。二、身清淨。心清淨故,不再受後身,常得化生。三、相清淨。心身既皆清淨,則能具足相好莊嚴其身。
三種善根 (術語)布施,慈悲,智慧之稱。
三種發心 (名數)起信論所說:一、信成就發心,於初住至第十住之位,信心成就之人之發菩提心也。二、解行發心,於十行乃至十迴向之位,解理行道之人之發菩提心也。三、證發心,於初地至第十地之位,證法性之人之發菩提心也。
三種睡眠 (名數)睡眠之起,有三種之因。即食,時節,心是也。
三種圓融 (名數)華嚴宗所明:一、事理圓融,事如波,理如水,波與水之相即也。二、事事圓融,波與波之相即也。三、理理圓融,水與水之相即也。見法界觀門,七帖見聞一本。
三種莊嚴 (名數)天親淨土論說極樂三種之莊嚴。如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是也。
三種慈悲 (名數)眾生緣,法緣,無緣也。慈悲
三種輪身 (名數)密教所說。教令輪身
三種緣慈 (名數)三緣慈
三種薰習 (名數)薰習
三種羅漢 (名數)羅漢
三種闡提 (名數)一、闡底迦,又云斷善根闡提。謂樂欲生死而焚燒善根也。二、阿闡提迦,又云大悲闡提。謂菩薩之大悲,度盡眾生方證覺果也。三、阿顛底迦,又云無性闡提。謂無畢竟涅槃之性也。
三種灌頂 (名數)灌頂
三種觀法 (名數)觀法
三種懺法 (名數)懺悔之三種方法:無生懺悔,取相懺悔,作法懺悔之稱。
三種四念處 (名數)四念處
三種波羅蜜 (名數)六度有三種:一、世間波羅蜜,凡夫為神通生天而修者。二、出世間波羅蜜,二乘為自入涅槃自利而修者。三、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菩薩為利他而修者。見楞伽經。
三種悉地軌 (名數)佛頂尊勝心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種悉地真言儀軌之略名。
三種菩提心 (名數)菩提心論所說。菩提心
三種羯磨法 (名數)羯磨
三種即身成佛 (名數)即身成佛
三種離菩提障 (名數)離菩提障之三種法門。即遠離我心,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自供養心是也。遠離我心者,不由智慧門而求自樂,遠離自己貪著之我心也。遠離無安眾生心者,由慈悲門拔一切眾生之苦,遠離不安眾生之心也。遠離自供養心者,由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遠離供養恭敬自身之心也。淨土論所說。
三種樂 (名數)三樂也。
三聚 (名數)以三聚該收一切眾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證悟者。二、邪定聚,畢竟不證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間有緣證悟,無緣不證悟也。此三聚之義通於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論十曰:「正邪不定聚聖造無間餘。」預流向已上之聖者為正定聚,造五無間業者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間修七方便之行者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義,智度論八十四曰:「能破顛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顛倒者是邪定,得因緣能破不得則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說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論之所說,則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為邪定,十住已上為正定,十信之人為不定性。此為實大乘之義。權大乘之相宗,則依智度論之說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無種性之人為邪定,不定種性之人為不定性,菩薩定性之人為正定。又依釋摩訶衍論之一說,則十聖為正定聚,三賢為不定聚,自餘之凡夫為邪定聚。是亦權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筆削記三曰:「權教以無種性人為邪,以菩薩為正,以不定性人為不定。終教以一切異性為邪,三賢為正,十信為不定。」探玄記三曰:「若依地論,見道已上,方名正道。」
三聚戒 (術語)三聚淨戒之略,
三聚教 (術語)三聚戒之教也。
三聚經 (經名)佛,為比丘說至惡趣法,至善趣法,至涅槃法之三法聚。由一而增至十。攝於長阿含經十。
三聚淨戒 (術語)
三聚圓戒 (術語)謂三聚戒一一具三聚戒而圓融無礙也。就殺生戒而云,則離殺生之惡,是攝律儀,為長慈悲心是攝善法,為保護眾生是攝眾生。八宗綱要上曰:「此三聚亦圓融行故,三聚互攝。諸戒融通,如不殺生即具三聚。乃至一切諸戒皆爾,隨持一戒具三聚。」
三聚懺悔經 (經名)具名大乘三聚懺悔經。一卷。隋闍那崛多譯。菩薩藏經之異譯。說隨喜勸請迴向三聚之懺悔法。
三福 (名數)三種之福業。一、世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持十善戒。二、戒福,持三歸五戒乃至具足戒。三、行福,發菩提心,而行佛道。觀無量壽經曰:「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俱舍論十八,一、施類福。行布施,以感大富之福果也。二、戒類福。持性遮二戒,以感生天之福果也。三、修類福。修禪定,以感解脫之福果也。
三福九品 (名數)經之序分說三福,正宗分之末開之為九品。即十六觀中下三觀也。觀經玄義分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已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同序分義曰:「如來方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選擇集末曰:「九品者,開前三福為九品業。」
三福田 (名數)福田
三福業 (名數)一、施福業,布施也。二、平等福業,起平等之慈悲愛護之心也。三、思惟福業,思惟出世之要法也。出增一阿含經十二三寶品。
三際 (術語)猶言三世也。頌疏九曰:「一前際即是過去,二後際即是未來,三中際謂現在世。」青龍仁王疏三曰:「所言際者是際畔義,謂有為法墮三世故。無為實相無前後中,故云無際。」三世
三際時 (名數)印度之三季即春夏冬,以配熱際時,雨際時,寒際時,是曰三際時。
三僧祇 (術語)三阿僧祇劫之略。譯作三無數長時。菩薩修行之年時也。三阿僧祇劫
三僧祇百大劫 (術語)菩薩為度他而作三阿僧祇劫之修行,更為自己成佛之身感三十二相,而於百大劫間植無量之福德。
三監 (術語)三從之異名。勝鬘經寶窟上本曰:「女人穢陋,兼以五礙三監。」
三慈 (名數)慈悲
三疑 (術語)以疑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無定心故,於佛法無所獲,疑有三種:一疑自,二疑師,三疑法。出禪波羅蜜門三。
三漏 (名數)漏者煩惱之異名。統收三界一切之煩惱為三種:一、欲漏,欲界一切煩惱中除無明者。二、有漏,有者苦果之異名,總稱色界無色界,是於色界無色界一切煩惱中除無明之一者。三、無明漏,謂三界一切之無明。見涅槃經二十二。
三漸 (術語)五時中漸教之三教也。即鹿苑,方等,般若是。
三境 (術語)阿賴耶識所緣之三境也。三類境
三障 (名數)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一、煩惱障,貪欲瞋恚愚癡等之惑。二、業障,五逆十惡之業。三、報障,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見涅槃經十一。【又】一、皮煩惱障,三界中之思惑也。貪瞋等之惑,對於外之六應而起。如皮之在身外。二、肉煩惱障,三界中之見惑也。斷見常見等皆屬於內心之分別者。如肉之在皮內。三、心煩惱障,根本無明也。由此無明惑迷真心而妄起,故名心煩惱障。見孔目章。【又】三重障也。一、我慢重障,二、嫉妒重障,三、貪欲重障。見瑜伽大教王經五。
三銖 (雜語)天人之衣輕妙而其重僅三銖。瓔珞本業經下曰:「梵天衣重三銖。」天衣
三語 (術語)如來之三語:一、隨自意語,佛隨自意而說自所證之實法。二、隨他意語,隨順眾生之機而說方便之法。三、隨自他意語,佛為眾生說法,半隨自證之意,半隨他機之意。見華嚴大疏鈔六。
三綱 (職位)各寺設三人役務,吾國有上座,寺主,維那,或上座,維那,典座,日本謂之上座,寺主,都維那。如僧綱,以有德之人為綱繩而提挈之,故云綱。西天之諸寺僅有上座之一綱。求法高僧傳上曰:「寺內但以最老上座而為尊主,不論其德。諸有門鑰每宵封印,將付上座,更無別置寺主維那,但造寺之人為寺主。梵云毘訶羅莎弭Viha%rasva%min,若作香直典掌寺門及和僧白事者,名毘訶羅波羅Viha%rapa%la,譯為護寺。若鳴犍椎及監食者,名為羯磨陀那Karmada%na,譯為授事。言維那者訛也。」吾國東漢後唯置寺主,使知一寺之事。秦魏已後,始有上座之敕補,而置於寺主維那之上,由此而三綱之稱起。僧史略中曰:「寺之設也,三綱立焉,若網罟之巨綱,提之則正故曰也。梵語摩摩帝,悉替那Sthavira,羯磨陀那,華言寺主上座悅眾。」又「道宣敕為西明寺上座,列寺主維那上。」名義集曰:「隋智琳,潤州刺史李海遊,命琳為斷事綱維。爾護寺立三綱,上座維那典座也。」
三魂 (雜名)人有三個之靈魂也。大藏法數十三曰:「三魂亦云三精。道書云:身中三精:一台光、二爽靈、三幽精。」
三篋 (術語)與三藏同。梵語比多迦Pitaka,譯作藏或篋,經律論之三,或聲緣菩之三。大唐三藏聖教序曰:「八藏三篋之文。」可洪音義一曰:「三篋,篋藏也。謂菩薩藏獨覺藏聲聞藏為三篋。」
三疏 (術語)慈恩之唯識論樞要,惠沼之唯識了義燈,智周之唯識論演秘也。
三罰業 (術語)身口意之三惡業。
三誓偈 (雜名)無量壽經上載法藏比丘說四十八願訖,更說偈,立三重之誓願。謂之三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願。(中略)當雨玲妙華。」是也。六要鈔二本曰:「六八願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義寂云:望三種果:一望滿願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聞果。依此三誓,此偈又名云三誓偈。」又,淨家一流稱為四誓偈,蓋總三誓偈以下偈語為一誓也。
三偽一真 (術語)三乘方便與一乘真實也。見文句記四。
三精氣 (術語)以地與眾生及法之精氣伏魔障者。大集經五十二月藏分諸魔得敬信品曰:「護持養育佛之正法,熾然三寶種,久住於世間,令地精氣、眾生精氣、法精氣,皆悉增長。」
三酸圖 (圖像)僧與二俗士共圍一甕染指嘗之之像,是宋佛印禪師東坡山谷兩居士共嘗桃華醋,趙子昂圖之。世稱為釋迦孔老三教圖者,謬也。學海餘滴九曰:「東坡先生遺蹟圖曰:金山寺住持佛印乃端卿出家。有三才學,守戒行。同黃門黃魯直與先生友善。一日遇謁佛印曰:吾得桃華醋,甚美。取而共嘗,皆皺其眉,稱為三酸。至大二年五月五日趙子昂畫并書。」
三摩 (故事)法華經囑累品說,釋迦如來三摩諸菩薩之頂而付囑法華經:「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中略)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又】梵語三摩地之略。性靈十曰:「信一覺之妙行,修三摩之難思。」
三摩地 (術語)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稱三麼地、三昧地;譯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離掉舉故云等,心不散亂故云持,三昧
三三摩地 (術語)觀察所對之境之麤想,謂為尋,舊謂之覺。其細想謂為伺,舊謂之觀。屬於色界無色界之諸定,依此尋伺之有無而分三種:一、有尋有伺三摩地,定心尋伺皆有者。初禪天之根本定及其未至定(謂初禪之加行定)是也。二、無尋有伺三摩地,定心唯有伺者。在初禪與二禪天間之中間定(大梵天之果報)是也。三、無尋無伺三摩地,定心至妙而尋伺皆無者。二禪天以上至非想處之七根本定及七近分定是也。見俱舍論二十八。【又】謂空,無相,無願之三解脫門。三昧
三摩曳 (術語)Samaya,與三昧耶同。見大日經疏十三。
三摩若 (術語)勝論所明六句義之第四句義。舊譯總相,新譯有。百論疏上之中曰:「四者三摩若諦,此云總相諦,謂總萬法為一大有等。」
三摩底 (術語)又曰三摩帝,三摩[路-各+氐]。三摩地
三摩娑 (術語)煞三摩娑Sat-sama%sa之略。譯為六合釋。唯識述記序曰:「三摩娑釋,依士立名。」六離合釋
三摩提 (術語)即三摩地。
三摩越 (術語)Sama%patti,稱第四禪定。見玄義音義三。
三摩竭 (人名)Sumagadha%,舍衛國給孤獨長者之女也,嫁於難國,化其國王及人民。見佛說三摩竭經。
三摩半那 (術語)定之別名。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欲入定時,名三摩缽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梵Sama%panna。
三摩皮陀 (術語)Sa%ma-veda,四吠陀之一。新稱縒摩吠陀。百論疏上之下曰:「三三摩皮陀,明欲塵法,謂一切婚嫁欲樂之事。」
三摩呾吒 (地名)Samatgta,東印度古國。大唐西域記曰:三摩呾吒國,周三千餘里,濱近大海,地卑濕,人性剛烈,形卑色黑。其國在今恒河河口以西,直至呼格里河一帶之地。
三摩呬多 (術語)Sama%hitg,禪定之一種。譯為等引。謂能引諸功德也。見玄應音義。
三摩地印 (印相)即定印。三部之定印別也。定印
三摩地法 (術語)總稱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也。菩提心論明三種之菩提心。而密教之菩提心謂之三摩地菩提心。
三摩地軌 (經名)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之異名。
三摩近離 (行事)譯曰和集。道俗相集為佛事之供養也。西國於安居竟日,道俗雲集,為大法樂,名為三摩近離。見寄歸傳二。
三摩拔提 (術語)與三摩缽底同。
三摩婆夜 (術語)勝論所明六義句之第六。舊譯無障礙,新譯利合。百論疏上之中曰:「六三摩婆夜諦,此云無障礙諦,如一色色香遍有而不相障。」梵Samava%ya。
三摩耶道 (術語)總稱密教之法。三摩耶者平等之義,密教以明三密平等之音為本故也。大日經疏一曰:「如此時中佛說何法,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
三摩耶灌頂 (修法)三昧耶戒與灌頂法。受三昧耶戒而後受學法或傳法之灌頂。
三摩缽底 (術語)Sama%patti,禪定之一種。又曰三摩缽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三摩半那。又希麟續音義曰:「三摩缽底,梵語也,此云等至,琳菀兩法師云謂由加行伏沈掉,力至其受位,身心安和也。亦云等持。」
三摩跋提 (術語)三摩地及三摩缽底
三摩地菩提心 (術語)密教三種菩提心之第三。菩提心
三摩地念誦 (術語)五種念佛之一。秘藏記末曰:「三摩地念誦者,都不動舌,於心念誦。」
三摩諾健那 (天名)神名。譯曰大露形。見俱舍光記二十七。
三摩難咀囉 (術語)Samanantara,譯曰等無間緣。四緣之一。唯識述記四末曰:「三是等義,摩是無義,難咀囉是間義。」
三輪 (術語)佛之身口意三業也。佛以三業碾摧眾生之惑業,故云三輪。非下地之所測,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輪,又云神變輪。由佛之身業現種種之神變,使眾生起正信者。二、記心輪,以佛之意業分別他之心行差別者,記心者,識別他之心也。三、教誡輪,又云正教輪。以佛之口業教誡彼而使修行者。此三者,如次第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導之,次以記心鑑機,次以教誡,使行正道。化導之次第應然也。雜集論一曰:「神通記說教誡變現等無量調伏方便,導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淨。」光明文句記一曰:「身業現化名神通輪,口業說法,名正教輪。意業鑑機,名記心輪。三皆摧碾眾生惑業,故名輪。」義林章三輪章曰:「為示現身意語三如其次第三業化,故不增不減。」【又】一、神足輪,同於上之神通輪。二、說法輪,同於上之教誡輪。三、憶念輪,使眾生憶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憶念之名,雖就眾生之機法而言之。然使之憶念,亦本於佛之意輪,故此三者如其次第,歸於佛之身口意三輪。此三輪為律藏之所說,而南山以之判戒定慧之三學,以定慧之法門為神足說法二輪之所屬,以戒學為憶念輪之所屬。戒學者,對於內德使憶持思惟事之善惡邪正而樹立正道者,故此為佛之三輪中憶念輪所發之法門也。四分律受戒犍度曰:「至象頭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中略)二者憶念教化。(中略)三者說法教化。」(此次第為身意語同於經宗所說)。戒疏行宗記一上曰:「問經宗所論,身輪現通,口輪說法,意輪鑑機。上二句同今,後輪異者?答:彼取佛意授法無差,今約機心奉持不忘。此據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須融會。」又「據律但名三事,以能摧業惑故名為輪。」【又】三輪相之略。三輪相。【又】風輪水輪金輪之三。輪世界。【又】謂惑業苦之三者。依惑作業,依業感苦,更依苦起惑作業。此三者如輪轉而不止,故有輪之稱。【又】謂無常不淨苦之三者。此三者,堅固而非易破摧,如鐵輪然,故云輪。彌陀經通贊曰:「此經起由為破三輪故,三種輪者:一為破無常輪,二為破不淨輪,三為破苦輪。」【又】謂三輪教。興禪護國論序曰:「三輪八藏之文,四樹五乘之旨。」三輪教
三輪身 (術語)大日如來之三種輪身也。教令輪身
三輪教 (名數)真諦三藏依金光明經而立三輪教:一、轉法輪。佛成道後於七年中轉小乘四諦之法輪而說空。二、照法輪。七年後說諸部之般若而明空,以空照有,故名照法輪。三、持法輪。三十年後說解深密經等,雙說空有,持轉照之二輪,故名持法輪。見華嚴玄談四。【又】三輪之嘉祥依法華經信解品而立三種法輪:一、根本法輪,華嚴經也。純為菩薩開一因一果之法門。二、枝末法輪,小乘諸經乃至方等般若諸大乘經也。鈍根之流,不堪聞一因一果,故於一佛乘分別為三。三、攝末歸本法輪,法華經也。會三乘而使歸於一佛乘也。見法華遊意上。【又】玄奘三藏,依深密經瑜伽論等之意而立三法輪。一、轉法輪。初時小乘經之有教也。二、照法輪。第二時般若經之空教也。三、持法輪。第三時解深密經等之中道教也(三藏所立與真諦大同小異其釋名同),是即法相宗之三時教也。見五教章上,華嚴玄談四。
三輪相 (名數)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與施物謂之三輪。此三輪之相存於意中,稱為有相之三輪,而非真檀波羅蜜之行。滅此三輪,住於無心而行之施,為三輪清淨之檀波羅蜜。金剛經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能斷金剛經論上曰:「攝伏在三輪,於相心除遣。(中略)此顯所捨之物及所施眾並施者於此三處除著想心。」心地觀經七曰:「三輪清淨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圓滿。」
三輪世界 (界名)此世界之最下為風輪,風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上有金輪,金輪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稱為三輪世界。而簡別於蓮華藏世界等。
三輪體空 (術語)三輪相
三輪清淨偈 (雜語)心地觀經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說無相之三輪故云三輪清淨偈。布施之時誦之故又云布施偈。三輪相
三論 (書名)三論宗所依之論藏也。一、中論,申明大乘中實之理。故名中論。龍樹所造五百偈(實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執,而申大乘之實理。後二品破小乘之迷執。而申小乘之實義。婆羅門青目作釋。秦羅什刪補之(刪補者惟釋耳),譯為四卷。二、十二門論,偈頌論釋皆龍樹所造。所明之法門有十二,故名十二門論。十二門盡破大乘之迷執,而申大乘之實理。羅什譯有一卷。三、百論,龍樹弟子提婆菩薩所造。原為二十品,一品各有五偈(此偈為句數偈非結頌偈但數論文之文字三十二字為一偈),因從偈數而名為百論。破鄣蔽大小乘之外道之執,以申大小之兩正。天親菩薩釋之。羅什以後之十品為非要而省之,但譯前之十品(各品中細注修妒路者提婆之偈句也,其偈句各品有增減者,天親釋時又羅什譯時添削者),有二卷。僧肇中論序曰:「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祛內以流滯,大智釋論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
三論宗 (流派)依中論等三論而立宗,故名三論。言祖師之血脈則以文殊菩薩為高祖,馬鳴為次祖,龍樹為三祖。龍樹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龍樹,龍智,清辨,智光,師子光,一者龍樹,提婆,羅[目*侯]羅多,沙車王子,羅什。羅什來中國,盡譯三論,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稱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為尤著。稱關中四傑。道生後有曇濟,僧瑾,道猷。曇濟後有道朗。道朗後有僧詮。時當北齊之初。法統將絕。詮再興之。詮後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以法朗為尤著。嘉祥大師吉藏出其門。三論宗於以大成。嘉祥已前稱古三論,又稱北地之三論。嘉祥已後謂之新三論,又云南地之三論。諸祖中特定嘉祥為太祖。而北方又加龍樹之智度論稱四論宗。惟不盛。寄歸傳一曰:「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是三論法相之二宗也。
三論玄義 (書名)一卷。嘉祥著。三論之開題也。
三論游意義 (書名)一卷。隋碩法師撰。
三賢 (名數)謂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薩也。仁王護國經疏曰:「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皆稱賢者,此就別教而論,蓋諸位菩薩但斷見思惑盡,尚有無明惑在,未入聖位,故名賢。」
三賢位 (名數)三賢之階位。三賢十聖
三賢十地 (名數)與三賢十聖同。
三賢十聖 (名數)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三賢,初地乃至十地為十聖。賢者發似解而伏惑之位。聖者發真智而斷惑之位。於此該收菩薩乘之因位。仁王經上曰:「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
三緣 (名數)淨土門所立,說念佛有三緣之功力:一、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名,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謂眾生之三業與佛之三業不相捨離也。二、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而現至目前也。三、增上緣,眾生稱念佛,則念念除多劫之罪,命終之時,佛聖眾皆來迎,不為諸邪業所繫。見觀經定善義。
三緣慈 (名數)慈悲
三緣悲 (名數)慈悲
三節 (名數)十二因緣涉於過現未三世謂之三節。無明,行之二者為過去。識乃至有之八者,為現在。生,老死之二者為未來。舊俱舍論七曰:「如是緣生法,十二分三節,前後際二二,於中八。」寄歸傳二曰:「不悟緣起三節,從死趣死。」
三慧 (名數)一、聞慧,依見聞經教而生之智慧。二、思慧,依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三、修慧,依修禪定而生之智慧。前之二慧為散智,而為但發修慧之緣,修慧為定智而正有斷惑證理之用,見成實論二十。
三慧經 (經名)一卷,失譯。集經論中之種種因緣法義。
三樂 (名數)一、天樂,修十善業者生天上而受種種殊妙之樂。二、禪樂,修行之人入諸禪定而受寂靜之樂。三、涅槃樂,斷諸惑而證涅槃。則生滅苦樂皆無,是究竟樂也。見寶積經一百一。
三練磨 (名數)三退屈
三請 (故事)跡門之法華,由舍利弗之三請而說之。本門之法華,由彌勒之三請而說之。方便品曰:「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壽量品曰:「是時菩薩彌勒為首,分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三熱 (名數)龍種有三種之熱惱,又云三患。長阿含經十八曰:「佛言:何故名為阿耨達?其義云何?此閻浮提所有龍王盡有三患:一者諸龍皆被熱風熱沙著身燒其皮肉,及燒骨髓,以為苦惱,唯阿耨達龍無有此患。二者舉閻浮所有龍宮,惡風暴起吹其宮內失寶飾衣,龍身自現,以為苦惱,唯阿耨達龍王無如是患。三者舉閻浮提所有龍王各在宮中娛樂時,金翅大鳥入宮搏撮,或始生方便欲取龍食,諸龍怖懼,常懷熱惱,唯阿耨達龍無如是患。若金翅鳥生念欲往即便命終,故名阿耨達。」大樓炭經一曰:「天下餘諸龍以三熱見燒,阿耨達龍王不以三熱見燒。」(三熱即前經之三患)。
三輩 (名數)無量壽經說:往生彌陀淨土之人其業行之淺深有上中下之三類:一、上輩,捨家棄欲而為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念無量壽佛者。二、中輩,身不能為沙門修大功德。而能發菩提心,一向念無量壽佛,起立塔像,飯食沙門等,多少修善者。三、下輩,但發菩提心,一向念無量壽佛,乃至十念者。此三輩與觀經所說之九品有同異之諸釋。為曇鸞,淨影,嘉祥法位,龍興,憬興,源清之七師,以此為同。天台,義寂,孤山,靈芝之四家以此為別。淨土一家從鸞師之說,但視為開合之異耳。無量壽經下曰:「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者,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中略)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燈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中略)其下輩者,假令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彼國。」曇鸞之略論曰:「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無量壽觀經中一品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
三[僽-秋+(夫*夫)] (名數)貪、瞋、邪見之三者。可洪音義二曰:「[僽-秋+(夫*夫)]丘乾反,意有三業也,謂貪瞋邪見也。」廣韻曰:「[僽-秋+(夫*夫)]愆俗字。」
三德 (名數)涅槃經所說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體,以常住不滅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譯曰智慧,法相如實覺了者。三、解脫德,遠離一切之繫縛,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樂我淨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如伊字之三點,首羅之三目,稱為大涅槃之秘密藏。涅槃經二曰:「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吾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魔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又】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無知而具無上菩提者。二、斷德,斷一切之煩惱而具無上涅槃者。此二者屬於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濟一切眾生者。是利他之德也。俱舍論之歸敬頌舉此三德以讚佛。【又】諸佛因果之三德:一、因圓德,三大劫之修行圓滿者。二、果圓德,智斷等之諸總圓滿者。三、恩圓德,度一切眾生而使解脫者。俱舍論二十七曰:「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其三者何?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又】數論所說自性諦之三德:一、薩埵Sattva,勇健之德。二、刺闍Rajas,塵坌之德。三、答摩Tamas,闇鈍之德。通常呼為喜憂闇。自性有此三德,故生種種善惡好醜之法。唯識述記一本曰:「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諸諦。」
三德指歸 (書名)十卷,宋孤山智圓著。釋章安之涅槃經疏。
三暮多 (天名)風神之名。慧琳音義十二曰:「三暮多,風神名也,亦曰風天,異名耳也。」
三億家 (雜語)舍衛城三億之家不見聞佛之出世。智度論九曰:「在人天中佛出世時其人不見,如說舍衛城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三億家不聞不見。佛在舍衛二十五。而此眾生不聞不見,何況遠者!」止觀四曰:「振丹一國不覺不知,舍衛三億不聞不見,著樂諸天及生難處,不來聽受。」
三雜染 (術語)雜亂染污真性者有三:一、煩惱雜染,起貪瞋我見等煩惱而雜染真性者。二、業雜染,由煩惱而造種種之惡業,以雜染真性者。三、生雜染,由惡業感生老病死之苦而雜染真性者。見顯揚聖教論一。
三羯磨 (術語)一白三羯磨也。與白四羯磨同。羯磨
三慕達羅 (雜語)Samudra,譯曰海。見華嚴疏鈔七。又作三母捺羅娑[言*我]羅Sa%gara,見梵語雜名。
三諦 (名數)天台所立之諦理。空諦,假諦,中諦也。昔北齊慧文禪師自記曰:我獨步河淮,呼誰為師?若得經則以佛為師,若得論則以菩薩為師。乃入大經藏,燒香散花,反手執之,得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觀論。開論讀之,至觀四諦品:「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偈,恍然悟三諦之妙旨,以授南岳之慧思,慧思授之於天台之智顗。故一家之觀門以此一偈二十字為究竟之勘文。釋籤曰:「中論偈意,一實不思議,遍申諸經。」諸經者諸大乘也。依通教則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者,為依因緣而生者之自性空。以諸法有自性,不待依因緣而生,而可自有也。次亦為是假名者,謂諸法既無自性,故依因緣而生。是非實性有,依因緣而假呈有之相者,故謂之為假。次亦是中道義者,然則諸法以空之故,非為假有,以假之故,非為實空,又以空諦之故,為實空,以假諦之故,為假有也。如是非假有非實空,亦實空亦假有,即是中也。依圓教之義,則三千諸法,彼此圓融無別,謂之空諦。非如別教使歸於真如而為空,三千諸法本來具真如謂之假諦。非如別教待無明之緣而始生假相。又具此二者為中諦。非如別教於空假之外有中。故三千之法不但假諦,空與中亦有,又中不但中諦,假與空亦有,是依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而然也。謂性具之三千雖為本有,而事造之三千,依迷悟之緣而成,則亦謂是非賴緣假,假令賴於迷悟之緣,亦非如別教謂依之而起本來一味之性,至本來性具之三千現為事造也。故不可謂為假生。而此三諦之圓融,非待觀者而始圓融,諸法天然法爾自然圓融也,修三觀但欲達於其性德而已。故始終心要曰:「夫三諦者天然三性德也。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心性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假號。」斯三諦以本來圓融故,經中雖謂為畢竟空,然此惟以空為言端,實則為全假中之空也,雖謂為如來藏中道,然亦全空中空假也,故止觀一之三曰:「若爾云何復言遊心法界如虛空,又言明者即畢竟空。此舉空為言端,空即不空,亦非空非不空。又言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心中見一切師法,如地種如香丸者。此舉有為言端,有即不有,亦即非有非不有。又言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舉中道為言端,即中而邊,即非邊非不邊,具足無減。勿守語害圓誣聖意。」又「並是畢竟空,並是如來藏,並是中道。」法華文句八曰:「妙有不可破壞,故名實相。諸佛能見故名真善妙色,不雜餘物,名畢竟空。無二無別,名如。是了了,故名佛性。含備諸法故名如來藏。寂滅靈智,故名中實理心。遮雜諸邊,故名中道。無上無上,名第一義諦。」竹庵禪師頌中論之句曰:「中論因緣所生法,一句道盡無剩語,我說即是空假中,朱簾暮捲西山雨。」
圓教二種三諦 (名數)一、名隨德用三諦。於空假中之三諦各有一功能。空諦有破情之用,假諦有立法之用,中諦有絕待之功能。二、體一互用三諦。三諦本為圓融而一相一味,非可見其界畔之法。即三諦各具三能之說也。
三種三諦 (名數)不思議之三諦,雖以無決定性之故,不可說之,然為機緣說之則不出三意:一、隨情說,此為大悲方便,或約於有門,或約於空門,而明之。此三諦在圓教十行已前也。二、隨情智說,即隨自他意語也。就情而說有空之二,就智而說中之一,此三諦當於圓教十信位。三、隨智說,即隨自意語也。是初住已去,非徒中絕視聽,真假亦然。三諦玄微,唯智所照,不可示,不可思,聞者驚怪。唯佛與佛乃能窮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凡情圖想也。
三諦相即 (術語)謂天台圓教之空假中三諦圓融不二也。以簡別於別教三諦之隔歷。輔行一曰:「即者爾雅云合也,若據此釋仍似二物相合名即,其理猶疏。今以義求體不二故名為即,即三而一,與合義異。」
三諦圓融 (術語)觀空假中三諦於同時,達到圓融之真理也。
三學 (術語)學佛人可通學者有三:一、戒學,戒者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惡業者。二、定學,定者禪定也,能使靜慮澄心者。三、慧學,慧者智慧也,觀達真理而斷妄惑者。戒學者律藏之所詮,定學者經藏之所詮,慧學者論藏之所詮。依戒而資定,依定而發慧,依慧而證理斷惡。因位之修學,過此三者,果上則無學也。名義集三學篇曰:「道安法師云: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禪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戶泥洹之關要,戒乃斷三惡之干將也,禪乃絕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濟藥病之妙醫也。今謂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惑證真曰慧。」
三機 (術語)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之三機也。三聚
三餘 (名數)聲聞緣覺之人雖云入無餘涅槃,然猶有三事之餘殘,非真無餘也。一、煩惱餘,斷三界內之見惑思惑,猶餘界外之無明惑。二、業餘,雖盡三界內之有漏業,猶餘界外之無漏業,三、果餘,雖出三界內分段生死之苦果,猶餘界外變易生死之苦果。說詳佛性論三,起信論義記上本。
三縛 (術語)謂貪瞋痴之煩惱繫縛。俱舍論二十一曰:「縛有三種:一貪縛,二瞋縛,三痴縛。」入阿毘達磨論上曰:「契經中復說三縛:一貪縛,謂一切貪,如受結相說。二瞋縛,謂一切瞋,如恚結相說。三痴縛,謂一切痴,如無明結相說。」
三默堂 (雜名)浴室,僧堂,西淨(廁處)之三處,不許語笑,總謂之三默堂。見象器箋一。
三磨缽[身*(耽-耳)] (雜語)數名。俱舍論十二曰:「十大印達羅為三磨缽[身*(耽-耳)]。」梵Sama%gta’。
三頭八臂 (雜語)梁書扶南國傳,俗事天神,以銅為像。二面者四手。四面者八手。手各有所持,或小兒,或日月,或鳥獸,法苑珠林,修羅道者,體貌麤鄙。並出三頭。重安八臂。梁簡文大敬愛寺剎下銘,八臂三目。頂帶護持。
三滿多跋捺囉 (菩薩)又作三曼陀[風@(軷-車)]陀,三曼陀[風@(軷-車)]陀羅。三曼跋陀Samantabhadra,譯曰普賢。菩薩名。仁王經儀軌曰:「三滿多者,此云普,亦云遍,亦云等也。跋捺囉,此云賢也。」慧琳音義二十八曰:「三曼陀[風@(軷-車)]陀,唐云普賢是也。」智度論九曰:「遍吉」法華經八曰:「普賢」探玄記二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智論名遍吉也。」阿差末菩薩經一曰:「三曼[風@(軷-車)]陀,晉云普賢。」
三[何-可+爾]陀那囉梯 (術語)Sam%nidla%na-’,八轉聲中第七所依聲也。見唯識樞要上本。
三禪 (界名)色界之第三禪天也。此天名定生喜樂地,由深妙之禪定生身心之快樂。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為樂受之限,在同此已上之天處,唯有捨受。故此地之樂受,為三界中最第一。聖教中多引之以為比。悲華經二曰:「身心快樂,無有疲極,譬如比丘入第三禪。」涅槃經二十一曰:「有佛世界名曰不動,若有眾生聞其華香身心安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
三禪樂 (術語)三禪天之快樂。三禪
三彌叉 (書名)外論之名。譯曰觀察。闍提首那所造。廣釋二十五諦。飾宗記七末曰:「依涅槃經第三十九,名闍提首那,彼造三彌叉論,此云觀察,廣辨二十五諦。」涅槃經三十九曰:「闍提首那,與佛論二十五諦遂屈伏,剃髮而為弟子。」梵Samiksa。
三彌提 (人名)尊者名。見中阿含經四十三。梵Sammiti’。
三彌底 (流派)具名三蜜栗底尼迦耶Sammatiya-nika%ya,小乘十八部中正量部之梵名,又作三眉底與部,彌底部,彌離底部。又謂之量弟子。
三彌底部論 (書名)三卷。失譯人名,破我與見,明中有之不無。
三點 (術語)以伊字之三點譬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伊字三點。性靈集七曰:「三點凝心,四量滿懷。」梁高僧傳八曰:「始自鹿苑,以四諦為言初。終至鵠林,以三點為圓極。」【又】密教稱理智事為三點,手鏡鈔上曰:「法身是自性身,般若是自是自身,解脫是他受用身,是名理智事三點。即大日上三身也,亦名名字印形三秘密身也。」【又】道家有繫心懸中之法。以兩目為左右兩點,兩目齊平山根處之一點為中點,謂之懸中。恰如伊之三點也。按此說本出於佛家,即小止觀所云令心住懸中是也。
三檀 (名數)檀者梵語檀那Da%na之略,譯曰布施。三檀者財施,法施,無畏施之三施也。智度論十四曰:「檀有三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者無畏施。」以此三檀攝六度。金剛般若論上曰:「檀那有三種:一、資生施者,謂檀那波羅蜜。二、無畏施者,謂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三、法施者謂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觀經玄義分曰:「三檀等備,四攝齊收。」稽古略三曰:「仰山粥疏曰:義冠三檀,功標十利。」三施
三齋月 (雜名)正五九之三月也。三長齋月
三應供養 (名數)世有三種宜供養者,一、如來所應供養,自利利他圓滿而為世之最尊者。二、阿羅漢所應供養,既盡生死之因而為世之福田者。三、轉輪聖王所應供養,以正法治天下,為四海之父母者。見增一阿含經十二。
三轉 (名數)三轉法輪之略。小乘說四諦之法有示觀證之三轉也。三轉法輪。慈恩寺傳序曰:「八會之經謂之為本,根其義也。三轉之法謂之為末,枝其義也。」
三轉十二行相 (術語)三轉法輪
三轉語 (名數)機轉之語三番。轉者宛轉投合之義。
巴陵三轉語 (名數)碧嚴十三則評唱曰:「巴陵深得雲門腳跟下大事。(中略)出世後而法嗣於雲門,先住岳州巴陵,更不作法嗣之書,只將三轉語上雲門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劍,珊瑚枝枝撐著月?如何是提婆宗,銀碗裏盛雪?雲門云:他日老僧忌辰,只舉此三轉語即足報恩。自後果不作忌辰齋,依雲門囑只舉此三轉語。」
趙州三轉語 (名數)碧嚴九十六則曰:「趙州示眾三轉語。」會元四趙州章曰:「師上堂曰:金佛不渡爐,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碧嚴評唱曰:「泥佛若渡水則爛卻了也;金佛若渡爐中則鎔卻了也;木佛若渡火,便燒卻了也。」
三轉讀文 (術語)天台大師立十如是讀經中之文為三轉。十如
三轉法輪 (名數)佛於鹿野苑對聲聞乘人說苦集滅道之四諦有示勸證之三轉:一、示轉,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滅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諦之四相。二、勸轉,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此勸諦之修行。三、證轉,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斷,滅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佛自舉己為證也。於此三轉,上根者以第一之示轉,中根者以第二之勸轉,下根者以第三之證轉,而各悟道。又,此三轉如次第配於見道修道無學道。法華經化城喻品曰:「三轉十二行法輪。」維摩經佛國品曰:「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文句七曰:「三轉者謂示勸證。」俱舍論二十四曰:「此苦聖諦,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轉。」
三轉法輪十二行 (術語)此有二種:一為教之十二,四諦一一有示勸證之三轉而為十二之教法者。二行之十二,三轉一一生眼智明覺四種之智者。若以四諦各別論之,四則有四十八行。眼智明覺者,見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為眼,四法智為智,四類智忍為明,四類智為覺。是就見道而解之。又眼者觀見之義,智者決斷之義,明者照了之義,覺者警察之義(已上二義出婆沙論),又眼以總體之智而名之,智明覺三者,如其次第,以知過現未而名之(慈恩之義),此後一義通於見修無學之三道而解之。婆沙論七十九曰:「眼者謂法忍智,智者謂諸法智,明者謂類忍智,覺者謂諸類智。復次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法華玄贊七曰:「一一轉令聞法者發生無漏真正慧眼,隨其次第於去來今苦諦之中生智明覺,如是一轉總別四行,三轉諦諦皆有十二行相。然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三轉如次顯示令入見修無學等三。」此二種十二中言十二行。法輪(法華經),十二行相(俱舍論),則以行之十二可為解之本義。天台文句舉教行之二義,俱舍論玄贊則單就行解之佛說三轉法輪經曰:「爾時世尊告五苾芻曰:汝等苾芻,此苦聖諦,於所聞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覺。」
三轉法輪經 (經名)佛說三轉法輪經,一卷,唐義淨譯。佛,於鹿野苑對於五比丘三轉四諦使生眼智明覺。
三皈 (術語)皈通歸。即三歸。三歸
三歸 (術語)又曰三歸依,三歸戒:一、歸依佛,歸依佛寶以為師者。二、歸依法,歸依法寶以為藥者。三、歸依僧,歸依僧寶以為友者。此三歸由師受之謂之三歸戒。三歸戒有二稱:一、翻邪三歸,二、重受三歸,翻從來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歸者,謂之翻邪三歸,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輒先受三歸者,謂之重受三歸。觀無量壽經曰:「受持歸,具足眾戒。」釋氏要覽上曰:「五分律云:佛於鹿苑度五俱鄰,人間已有六羅漢,故次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歸依也。」而受之之意,於顯教,一為表自之信心,一為乞三寶之加被。若約密教之意則表自己之信心,皆歸入依合於三寶乞我與三寶入我我入也。
三歸受法 (儀式)三歸者在家入道之戒法,宜自師受之。其受之之法,先懺悔從前之邪非,起淳淨之信,一心合掌隨師口授一歸,而己亦唱一歸。如此三周三歸,謂之受三歸。釋氏要覽上曰:「阿含經云:於受歸戒前先須懺悔,然後受三歸。」
五種三歸 (名數)翻邪三歸為一,重受三歸有四:一、五戒之三歸,二、八戒之三歸,三、十戒之三歸,四、具足戒之三歸。受諸種之戒時,必先受三歸。通為五種。釋氏要覽上曰:「毘尼母云:有五種三歸: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足戒。」
三十六部神王護三歸人 (雜語)佛說灌頂經一曰:「佛語梵志:是為三十六部神王,此諸善神凡有萬億恒河沙鬼神以為眷屬,陰相番代以護善男子女人等受三歸者。」三十六部神
三歸依 (術語)與三歸同。
三歸五戒 (術語)在家之男女初受三歸,次受五戒,是名優婆塞優婆夷。
三歸五戒功德經 (經名)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之異名。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即中阿含須達多經之少分。
三藏 (術語)Tripit!aka,經律論也。此三者,各包藏文義,故名三藏。經說定學,律說戒學,論說慧學。因之而通三藏達三學者,稱為三藏。特為真諦玄奘等翻譯師之稱號。其梵名一一列之於下。一、素呾纜藏Su%trapit!aka,舊曰修多羅藏,譯曰綖,聖人之言說,能貫穿諸法,如綖之貫花鬘,故喻之以綖。然經者訓常訓法,以聖人之言而名之。且經之持緯恰具綖之義,故譯家易綖以經。二、毘奈耶藏Vinayapit!aka,舊作毘尼藏,譯曰滅。滅三業過非之義。別名優婆羅叉,譯曰律,毘奈耶之教能詮律,故別名謂之律。三、阿毘達磨藏Abhidharmapit!aka,舊作阿毘曇藏,新譯曰對法,以對觀真理之勝智而名。舊譯無比法,亦稱勝智而謂為無比。此藏生對觀涅槃之無比勝智,故名阿毘達磨。別名優婆提舍,譯曰論,論諸法之義。此藏所詮論諸法之性相,而生勝智,故別名為論。此三藏有三種:一、小乘之三藏,二、大乘之三藏,三、大小之三藏。
小乘三藏 (術語)四部之阿含經等為經藏,四分五分十誦律等為律藏,六足發智論等為論藏。此三藏之根本皆佛說,於佛入滅時分部帙而結集者。佛所說之大乘,義理之分際遠異於小乘,故於別處結集之而單名摩訶衍藏Maha%ya%napit!aka,以對小乘之三藏。是智度論之意也。智度論百曰:「如摩訶迦葉於耆闍崛山中集三藏,佛滅度後文殊師利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中略)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天台據之,於四教之中呼小乘教為三藏教。然於小乘宗之中如經量部不許佛說之論藏。謂論藏者如來滅後弟子之所說。故世親於俱舍論之初敘有部宗之義曰:「離擇法定無餘能滅諸惑勝方便,由惑世間漂有海,因此傳,佛說對法。」此依經量部之意示論藏之佛說,非己所信,故置傳字者。因而眾賢於正理論之初痛駁之。今案結集小乘之三藏以三藏為小乘之別名,雖在佛滅後,而佛在世時,其教法中既有三藏分別之存在,其證文不一。智度論百曰:「佛在世時無有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羅比丘,持毘尼比丘,持摩多羅迦Ma%tr!ka比丘。」(摩多羅迦論藏之異名也)。毘奈耶雜事十四曰:「緣在室羅伐羅城,時有苾芻名毛血。(中略)見佛說法於三藏經說地獄苦。」同十八曰:「三藏經中有疑處除我更無能答者。」同三十四曰:「賊言:聖者仁是三藏。持經律論耶?苾芻亦同前答。(中略)佛言汝等苾芻善閑經律論。」此等皆佛在世之事也。因是可知佛在世已有三藏之名矣。
大乘三藏 (術語)依智度論之意則三藏為小乘之特稱,而大乘為一修多羅藏。依攝大乘論之意,則大乘中亦有三藏,華嚴經等為經藏,梵網經等為律藏,阿毘達磨經等為論藏(阿毘達磨經此土不譯唯識論中往往引之),然是為一修多羅藏之分類,故名之為總部之三藏。小乘之三藏,稱為別部之三藏。玄奘譯世親攝論釋一曰:「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纜藏,二毘奈耶藏,三阿毘達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
密教三藏 (術語)日本以東寺為密場。置五十比丘習密教三藏。三藏者。大毘盧遮那金剛頂經等二百卷密修多羅也。蘇婆呼經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密毘奈耶也。菩提心,訶摩衍等十一卷密阿毘曇也。
大小三藏 (術語)合論大小乘而立三藏:一聲聞藏,二緣覺藏,三菩薩藏也。見阿闍世王經下,嘉祥法華義疏十。又,一聲聞藏,二菩薩藏,三佛藏也。見釋氏要覽中。
三藏教 (術語)天台所立四教之一。指一切之小乘教。佛入滅之年,大迦葉等結集經律論之三藏,而為該收小乘一切之教理者,故呼小乘謂之三藏教。大乘亦有三藏之別,然非如小乘之三藏,部帙整然而分之者,因以之為一摩訶衍藏,與彼小乘之三藏二者對峙。此智度論之意也。
三藏法師 (術語)通稱則為法師之美稱,特稱則指唐之玄奘三藏。
三藏法數 (書名)具名大明三藏法數,五十卷,明一如等撰。
三藏學者 (術語)指小乘之學人。
三藐三佛陀 (術語)Samyak-sam%buddha,又云三耶三佛,三耶三佛檀。佛十號之第三。舊譯曰正遍知,等正覺等。新譯曰正等覺。對於外道之邪覺,稱羅漢為正覺,對於羅漢之偏覺,稱菩薩為等覺,對於菩薩之分覺,稱佛為正等覺。案菩提就法而名,佛陀就人而名,故三藐三菩提宜謂為正遍知,正等覺等。三藐三佛陀宜言為正遍知者,正等覺者等。智度論二曰:「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法華玄贊二曰:「舊云正遍知,即正覺等覺正等覺,如次簡外道小乘菩薩三種。」希麟續音義曰:「三藐三佛陀正云三藐三沒馱,三字去聲,此云正等覺,亦云正遍知,即第三號也。」
三藐三菩提 (術語)Samyaksam%bodhi,舊譯曰正遍知,正遍知道,正真道等。新譯曰正等覺,正等正覺。是以佛所得之法名之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貌糝帽地 (術語)與三藐三菩提同。
三禮 (儀式)表身口意而三禮拜,敬禮之至,三拜
三覆八校 (術語)五戒經之說。三覆者,正五九月各月之一日,四天王之善神覆奏人中善惡於天王,而校格是非。八校者,歲之八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也。於此日復覆奏而校格之。嘉祥之無量壽經疏曰:「一切眾生皆有二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四天善神一月六反錄其名籍奏上天王,地獄亦然。一月六齋,一歲三覆,一載八校,便不差錯。」(五戒經載於偽經錄)。
三醫 (名數)一上醫,聽聲。二中醫,相色。三下醫,診脈。見止觀八之一。
三舉 (術語)戒律中之罪名。一、犯罪而他人忠告之,不自認罪之人。二、不肯懺悔之人,三、說婬欲不障道之人。此三種人。為宜行白四羯磨之法,舉其罪棄於眾外者,故謂之三舉。見行事鈔上一。
三斷 (名數)一、見所斷。於見道而斷者,小乘八十八使之見惑是也。二、修所斷,於修道而斷者,八十一品之修惑及色等有漏法是也。三、非所斷,一切之無漏法也。見俱舍論二。若就大乘而論,則分別起之煩惱所知二障是見所斷,俱生起之二障是修道所斷,非所斷與小乘同。【又】一、自性斷,與惑體及惑相應俱有之法,無漏智起時,斷其自性使自心身遠離者。二、緣縛斷,五根五境及其他無記法,不斷其自性,生無漏智,悉斷內心之煩惱,畢竟至於五根境等無染著者。即斷緣五根境之繫縛也。但斷能緣之縛而非斷所緣之體,以無學之身,猶有五根五境等也。三、不生斷,缺一切生法之緣而畢竟不生者。如斷見惑,身之三惡道苦果,畢竟不生也,依自性斷緣縛斷所得之無為法,謂之擇滅無為,依不生斷所得之無為法,謂之非擇滅無為。見宗鏡錄七十六。
三關 (雜語)三處之玄關。就法門而言。
楞嚴三關 (故事)佛祖統紀十慈雲傳曰:「慈雲法師導式居天竺日,有貴宦註楞嚴,求師印可。師烹烈燄謂之曰:閤下留心佛法,誠為希有。今先申三問,若答之契理,當為流通。若其不合,當付此火。宦許之。師曰:真精妙元性淨明心,不知如何註釋?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為是何義?二十五聖所證圓通,既云實無優劣,文殊何獨得取觀音?其人罔措。師即舉付火中。於是楞嚴三關自玆而出。」
黃龍三關 (名數)黃龍
兜率三關 (名數)上兜率
三獸 (譬喻)兔馬象也。三獸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聲聞之悟道最淺。馬足在水中,以譬緣覺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薩之悟道最深。見思之煩惱有正體與習氣,聲聞但斷正體,緣覺兼侵習氣,菩薩正習俱盡。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三乘為三獸。三乘之人,雖證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從其淺深而生如此之差別。天台以之為四教中通教之教理。涅槃經二十三曰:「譬如有河,第一香象不能得底,則名為大。聲聞緣覺至十住菩薩不見佛性,名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見於佛性,則得名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象王能盡其底。大象王者,謂諸佛也。」同二十七曰:「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不得名為佛性。(中略)又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優婆塞戒經一曰:「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為佛。」止觀六曰:「涅槃名為三獸渡河,通教觀意。」同輔行曰:「三人如獸,真如水底。」
三獸渡河 (譬喻)婆沙論。三獸渡河。兔浮水上。馬及一半。象窮底。喻菩薩緣覺聲聞。所得有淺深也。說三獸
三識 (術語)就心識之真妄而立三識之不同:一、真識,自性清淨心也。第八阿賴耶識,通真不通妄。妄者染,真者淨也。謂其淨分也。二、現識,變現之意也。第八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而變現根身世界。故名。三、分別識,於六塵等種種之諸境而起分別也。第七末那識由傳送第六意識而起分別,故名。見楞伽經。【又】末那識,阿賴耶識,奄摩羅識之稱。見翻譯名義集。
三類境 (名數)境者,八識所變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類:一、性境,性者,實體之義,自實之種子而生,有實性,自維持實性,不隨能緣之心,能緣之心,不過為彼之自性,以現量而量知者,此之謂性境不隨心。第八識與眼識等五識之全部相分及第六識之一部相分是也。二、獨影境,如第六意識浮龜毛兔角之相,其相非自實體種子而生之實法,唯自能緣之見分顛倒計度,而發現假相者。此假相既無能生之種子,亦無所託之本質,唯獨起影像,故云獨影境。此境為隨其種子及善惡之性等能緣之見分者,故云獨影唯隨見。三、帶質境,如第七識緣第八識之見分,或如散心獨影之意識,緣五塵之境,其自識之相分,謂為第八識之見分,謂為五塵,確有所託之本質(性質),非如彼龜毛兔角無本質者,故對於彼獨影境而謂之帶質境,顧彼所託之本質,雖為有實體之性境,而所起之相分,非為所託之本質,似必支配於能緣之妄情(即自己之身分),而於非我之物體現我相為依實之本質與非實之妄情而現之一種似非相分,故此相分,不得使屬於任何一方。於見分之妄情與性境之本質。二者,可使為兩質之性質者,故謂之帶質通情本。帶質境通於妄情與本質通也。頌曰性境不隨心。獨影唯隨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見唯識樞要上末。
三顛倒 (名數)顛倒
三寶 (名數)觀無量壽經曰:「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一切之佛陀Buddha,佛寶也,佛陀所說之教法,法寶Dharma也。隨其教法而修業者,僧寶Sam%gha也。佛者覺知之義,法者法軌之義,僧者和合之義也。寶性論三舉所以名寶者,有六義。「偈言:真寶世希有,明淨及勢力,能莊嚴世間,最上不變等。」法華經方便品曰:「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四種三寶 (名數)三寶有四種:一、一體三寶,又云同體三寶,又云同相三寶。三寶一一之體有三寶之義,佛之體上有覺照之義者,佛寶也,有軌則之義者法寶也,無違諍之過者僧寶也,乃至僧有觀智者為佛寶,有軌則者為法寶,和合者為僧寶。二、理體三寶,於真如之體上立三寶。真如之理體視覺性法相,無違諍過。三、化相三寶,又云別體三寶,又云真實三寶。大乘之三寶者,諸佛之三身為佛寶,六度為法寶,十聖為僧寶。小乘之三寶者丈六之化身為佛寶,四諦十二因緣之法為法寶。四果緣覺為僧寶,四、住持三寶,佛滅後住於世間者。木佛畫像,佛寶也,三藏之文句,法寶也,剃髮染衣者,僧寶也。此中前二種局於大乘,後二種通於大小乘。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曰:「三寶四種,一體理體就理而論,化相一種局據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時。」
六種三寶 (名數)一、同體三寶,即一體三寶也。二、別相三寶,即化相三寶也。三、一乘三寶,究竟之法身為佛寶,一乘之法為法寶,一乘之菩薩眾為僧寶。勝鬘經,法華經等之意也。四、三乘三寶,為三乘者所現之佛之三身為佛寶,三乘之法為法寶,三乘之眾為僧寶。勝鬘經,攝論等之意也。五、真實三寶,三身為佛寶,一切無漏之教理行果為法寶,見諦已上之三乘聖眾為僧寶。六、住持三寶,同於四種三寶之中。見義林章六本。
外道三寶 (雜經)外道亦立三寶。百論疏上之中曰:「廣明三寶化世,此中凡列十師:一迦毘羅三寶行世,二優樓迦三寶行世,三勒沙婆三寶行世。(中略)迦毘羅謂佛寶,弟子謂僧寶,僧法住謂法寶。」
三寶加持 (術語)蒙三寶之加護也。加持
三寶衣 (名數)三衣也,僧寶所著之衣,故稱寶衣。瓔珞本業經上曰:「剃頭被三寶衣。」
三寶印 (物名)刻佛法僧寶四個篆字者。押於道場疏。
三寶物 (術語)佛像殿堂香花幡蓋等佛物也。經卷紙筆箱函巾帊等,法物也。僧房田園等常住僧物,衣缽穀菜等現前僧物,僧物也。此三者各異所屬,不許盜用與互用。見行事鈔中之一,盜戒。
三寶恩 (術語)四恩之一。
三寶階 (雜名)佛自忉利天降時,帝釋所造之階也。在劫比他國。西域記四(劫比他國)曰:「伽藍大垣內有三寶階,南北列東面下,是如來自三十三天降還也。昔如來起自勝林上昇天宮,居善法堂為母說法,過三月已,將欲下降,天帝釋乃縱神力建立寶階。中階黃金,左水精,右白銀。」
三寶藏 (名數)佛法僧也。此三者,藏一切之功德,故云寶藏。新譯仁王經中曰:「佛法眾海三寶藏,無量功德於中藏。」(眾者僧也)。【又】經律論之三藏。【又】聲聞,緣覺,菩薩也。
三覺 (名數)一自覺,二覺他,三覺行窮滿,阿羅漢具自覺之一,菩薩具自覺覺他之二,佛具三覺。【又】一、本覺,一切眾生本來固有之自性清淨心也。二、始覺,依本覺內薰與教法外薰而妄心漸起契於本覺之知覺者。三、究竟覺,始覺極與本覺一致者。見起信論。
三難 (名數)三惡道之苦難。
三蘊 (名數)於化地部別萬法為三種:一、一念蘊者,剎那生滅之法也。二、一期蘊者,人自生至死間相續之法也,五根等屬之。三、窮生死蘊者,窮生死而至金剛喻定間相續之法也。
三魔 (名數)於四魔之中除死魔其餘之三魔也,等覺之菩薩,除此三魔。瓔珞本業經上曰:「超度三魔。」。【又】止持會集音義釋三魔曰:「一、煩惱魔。謂三界中一切妄惑也。修行之人為此妄惑惱亂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煩惱魔。而五蘊魔亦攝其中。二、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攝也。若人勤修勝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為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之事,令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三、死魔。謂四大分散,夭喪殞歿也。行人為此夭喪,不能續延慧命,是名死魔。」案此又為於四魔中除陰魔者。
三懺 (術語)三種之懺悔法。懺悔
三攝提 (名數)攝提具云波羅攝提Prajn^apti,譯曰假施設。大品般若經三假品所說,謂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名假施設也。
三觀 (名數)諸家說三觀,以天台之三觀為最普通:一、空觀,觀諸法之空諦也。二、假觀,觀諸法之假諦也。三、中觀,此有二。觀諸法亦非空,亦非假,即是中,謂為雙非之中觀,觀諸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謂為雙照之觀。又就性德之理而謂為三諦,就修德之智而謂為三觀,以吾人凡常之一心為所觀之境而觀之,則謂為一心三觀。而三諦三觀有別圓二教相違。三諦
華嚴宗三觀 (術語)初祖杜順依華嚴經而立。謂之法界三觀。法界者所觀之境,三觀者能觀之心也。一、真空觀,窮盡法界之事相,無一有自爾之別性,皆歸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也。空者非頑無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離諸相,故名為空觀。吾人所見之森羅萬象,悉為妄情之偏計,猶如空華之實性為虛空,於口泯亡妄情所見之事相,顯真空之妙體,名為真空觀。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也。二、理事無礙觀,今顯實空,泯情所見之事相,以顯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無為之頑體,具不變隨緣之二義,雖以不變之故,常往無作,然以隨緣之故變造一切諸法。然則吾人所見之萬象皆為真如之隨緣,隨緣之萬象即真如也。猶如水即為波,波即為水。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如是觀真如性起萬法,萬法一一以真如為性,名為事理無礙觀。此四法界中事理無礙法界也。三、周遍含容觀,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為真如之隨緣性起矣。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之全體也。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也。此名周遍法界性。是為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隨緣觀之至極也。詳見華嚴法界觀。
南山三觀 (名數)四分律宗南山所立:一、性空觀,阿含經所說小乘之觀法也。觀諸法為因緣生,性空無我也。許因緣生之相許為實有而觀性之空無,故名性空觀。二、相空觀,般若經所說大乘之初門也。觀諸法之相為空也。視為有實之相,尚為凡夫之妄見,如實無其相,而指空華為實有也。此更進而空無諸法之相,故名相空觀。三、唯識觀,華嚴法華等所說。大乘至極之觀法也。觀一切萬法各為自識之所變,故萬法惟為心識之影像,所歸唯一心識。此不止如前之性空相空空於一邊,心外諸法,性相皆空,惟心內萬法,性相皆非空也。行事鈔四曰:「然理大要不出三種: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為小乘。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建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
慈恩三觀 (術語)一、有觀,觀依他圓成之二性為有也。二、空觀,觀遍計之一性為空也。三、中觀,觀諸法以遍計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圓成之故非空,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然此中道有二。對望中道者,如上所云,三性對望立非有非空之中道也。一法中道者,三性一一有非有非空中道之義也。其先遍計性為情有理無之法,故以情有之故非空,以理無之故非有,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其次依他圓成之二性為情無理有,妄情所執之依圓,其體性非有,離迷情之聖智之境,體性宛然,而非空,故亦非有非空之中道也。見義林章一本,觀心覺夢鈔。
三變 (故事)三變土田
三變土田 (故事)法華經見寶塔品,釋迦如來之十方分身佛,各將一菩薩,為供養多寶塔,來靈鷲山時。釋迦如來以神力,三變穢土而為淨土也。初變娑婆一世界,次變二百萬億那由他之國,後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之國為淨土。依此謂之三變土田。
千二百羅漢 (名數)法華經之會座,成千二百之羅漢一類,於第三周之說法得授記,是常列於諸經首之千二百五十比丘也。方便品曰:「我等千二百及餘求佛者。」又「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五百弟子授記品曰:「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千二百五十人 (雜語)過去現在因果經四曰:「耶舍長者子朋黨五十人,優樓頻螺迦葉師徒五百人,那提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師徒一百人,大目犍連師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後承佛之化導,而得證果。於是感佛之恩,一一法會常隨不離,故諸經之首列眾多云千二百五十人俱。」
千二百舌功德 (術語)舌根清淨之功德數也。六根清淨
千二百耳功德 (術語)耳根清淨之功德數也。六根清淨
千二百意功德 (術語)意根清淨之功德數也。六根清淨
千七百則 (名數)公案之數目。公案
千化 (術語)謂盧舍那佛所坐之千葉蓮花臺釋迦化佛。梵網經下曰:「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千中無一 (術語)顯雜修人之失也。雜修之人往生極樂者甚稀,千人中無有一人也。
千手 (菩薩)千手觀音也。千手觀音
千手軌 (經名)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之略名。
千手經 (經名)具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唐伽梵達磨譯,略云千手經,千手陀羅尼經。是即流通本之大悲咒也。宋四明尊者依經設立行法,至今如說修之。應驗非一。不空譯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為此本之異譯。其他別本之千手經有二部:一為唐智通譯之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二卷,一為唐菩提流志譯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此二者同本異譯也。
千手千眼 (菩薩)千手觀音也。
千手真言 (真言)具名千手陀羅尼。一名大悲咒。
千手神咒 (真言)即千手真言。
千手二十八部 (名數)千手觀音所領二十八部之眾屬也。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 (菩薩)具名千手千眼觀世音,又名千眼千臂觀世音Sahasrabhujasahasranetra,六觀音之一。兩眼兩手外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四十手四十眼配於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表度一切眾生有無礙之大用也。為伽梵達磨譯之千手經所說。通途之千手觀音是也。若依智通及菩提流支譯之千手經,則面具三眼,體具千臂,掌中各有一眼。又秘藏記曰:「千手千眼觀世音具二十七面,有千手千眼,黃金色。」按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以修證圓通。無上道故。能現眾多妙容,由一首三首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云。
千手觀音曼荼羅 (圖像)第一內心地有九淨月輪,中央之月輪中安置施無畏觀音(是二十五觀音中南大洲之觀音但今取千體之總本尊),妙色超三界,具金色暉曜,首戴髮髻冠,自冠下垂紺髮,頂上有十一面,諸頭之寶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薩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隨諸眾類而執持雜寶物,住蓮華臺,放大光明。左手持日輪,右手持月輪,又左宮殿,右五色雲,左戟槊,右錫狀。左罥索,右寶劍,左寶弓,右寶箭,左紅蓮,右紫蓮,左白蓮,右青蓮,左軍持,右胡瓶,左玉環,右金輪,左寶篋,右[月*古]經,左鐵鉤,右鉞斧,左金剛杵,右三鈷,左寶螺,右蒲桃,左白拂,右楊柳,左寶鐸,右寶印,左如意珠,右施無畏,左化佛,右頂上化佛,左寶鏡,右髑髏,左榜棑,右珠數,左寶缽,右合掌。各各妙寶臂猶如尼瞿枝,臂上懸環釧,天衣及瓔珞,莊嚴大悲之體,圓光有微妙色,跏趺右押左,次前當月輪,金剛觀自在,南方之月輪中,與願觀自在,西方之西輪中,數珠觀自在,北方月輪中,鉤召觀自在。以此本尊及四尊表五智五部。次除怖觀自在(即施無畏),在東南月輪,寶劍觀自在,在西南月輪。寶印觀自在,在西北月輪,不退轉金輪觀自在,在東北月輪。是四大觀音也。表法利因語,已上九月輪以五鈷杵為界云云。亦有四月輪,是為內院。金剛舞菩薩等住於是。次為第二院,金剛鉤等住於是。已上八供三攝菩薩之本形如金剛界。亦於東西南北四門之兩邊,各有四觀音,合三十二尊,此為第三院。除內院中之本尊,合其餘之八尊,即五八尊也。次為第三院,置伊舍那,帝釋等十二天。其內院之地為紺青色,散金色花,自內至第二院間,以獨鈷杵為界。第二院之地為淺黑色,散銀色花,至第三院間,以白銀之三鈷為界。第三院之地,即青色。第四院之大地,以蓮華莊嚴之。
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 (名數)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三重。(中略)第三重有二十八部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跡金剛士,二、烏芻君荼央俱尸,三、魔醯那羅達,四、金毘羅陀迦毘羅,五、婆馺婆樓那,六、滿善車缽真陀羅,七、薩遮摩和羅,八、鳩蘭單托半祇羅,九、畢婆伽羅王,十、應德毘多薩和羅,十一、梵摩三缽羅,十二、五部淨居天,十三、釋王三十三,十四、大辯功德天,十五、提頭賴吒王,十六、神母女,十七、毘樓勒叉王,十八、毘樓博叉王,十九、毘沙門天王,二十、金色孔雀王,二十一、二十八部大仙眾,二十二、摩尼跋陀羅,二十三、散支大將,二十四、難陀跋難陀,二十五、修羅、乾闥婆、迦樓羅王、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二十六、水火雷電神,二十七、鳩槃荼王,二十八、毘舍闍。
千手觀音小咒印言 (真言)無量壽儀軌曰:「即結觀自在菩薩印,加持四處所謂心額喉頂,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頭指相[(扣-口)*主],如蓮華葉,二大指並豎,即成。即誦觀自在菩薩真言曰:唵(歸命),[口*縛]日囉(金剛),達磨(法),紇哩(觀音種子)。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加持心額喉頂故即自身等同觀自在菩薩。」
印契 (術語)本尊之印契名千眼印,出千臂經中,先以二小指無名指中指,各以甲背相著,其二人指豎頭相[(扣-口)*主]二大指側搏附人指第二文上側,腕開五寸許,置於眉間而誦真言。
種子 (術語)[87A7]。
三形 (術語)開敷華。
經軌 (術語)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唐伽梵達磨譯。是通常之千手經也。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二卷,唐智通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一卷,唐菩提流志譯。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一卷,唐不空譯。大悲心陀羅尼修行念誦略儀,一卷,唐不空譯。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一卷,三昧蘇婆羅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一卷,唐不空譯。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一卷,唐善無畏譯。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一卷,唐金剛智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一卷,唐金剛智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法,一卷,唐伽梵達磨譯。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宋知禮集。
千手千眼觀音 (菩薩)即千手觀音。
千手陀羅尼 (經名)具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略云千手陀羅尼,大悲心陀羅尼,大悲陀羅尼,大悲咒等。是伽梵達磨譯之千手經所說之咒語。有八十二句。現今諸宗流通者是也。其他不空所說之千手經等。咒語少異。又經中說種種之別名。伽梵達磨譯之千手經曰:「佛告阿難: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
千手千眼儀軌經 (經名)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之略。一卷。不空譯。
千如 (術語)千如是之略。
千如是 (術語)天台之用語。上自佛界,下至地獄界總有十界,十界之性各具十界,故相乘而為百界,其百界一一具如是相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十種如是,故為千如是。以乘三種之世間,則有三千。台家所立諸法實相之數目也。玄義二曰:「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
千百億化身 (術語)謂菩提樹下成道之佛身,即八相成道之佛也。梵網經說盧舍那佛坐千葉之蓮華臺,其千葉一一有百億之國(即三千大千世界也),其一一國各有一佛於成道菩提樹下而說法。經下曰:「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千里駒 (人名)玄奘三藏之嘉號也。釋氏要覽中曰:「長安常辯二法師為上京法匠,嗟賞奘法師曰:汝可謂釋門千里駒也。」
千佛 (術語)謂過現未三劫各有一千佛出世也。單言千佛者,賢劫即現劫之千佛,釋迦其第四佛也。法華玄義六曰:「摩耶是千佛之母,淨飯是千佛之父,羅[目*侯]羅千佛之子。」三寶感通錄上曰:「釋含照圖寫千佛像感應。」
千佛名經 (經名)有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三種,各一卷,闕譯。三千佛名經。傳燈錄曰:「有秀才看千佛名經,問招賢禪師曰:百千諸佛,但見其名,未審居何國土?還化物也無?」
千佛因緣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說現劫千佛之因緣。
千是 (術語)千百之是非也。對於百非而言。二教論上曰:「一法界心非百非,背千是。」
千法明門 (術語)明門者,智慧之異名,通達千種之法之智慧,謂之千法明門。第二地菩薩之所修。新譯仁王經中曰:「若菩薩摩訶薩,住千佛剎,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門,說十善道化一切眾生。」
千度觸犯不捨離印明 (真言)不動尊之印明也。不動明王
千眼天 (天名)帝釋天之異名。雜阿含經四十曰:「比丘白佛言: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復名千眼?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聰明智慧,於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以是因緣彼天帝釋復名千眼。」最勝王經曰:「千眼帝釋王。」
千眼千臂觀世音 (菩薩)與千手千眼觀世音同。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 (經名)一卷,唐智通譯。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同本。
千部論師 (人名)龍樹天親二菩薩皆有千部論師之名。止觀七曰:「龍樹作千部論。」百論序疏曰:「天親本小乘學造五百部小乘論。(中略)於是造大乘五百部論,時人呼為千部論主。」頌疏一曰:「弘道於五天,製論於千部。」
千無一失 (術語)對於雜修之失,千中無一,而稱專修者之德也。千人中千人往生,故云無有一失。
千葉臺 (術語)報身盧舍那佛所坐之蓮華也。梵網經下曰:「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
千僧齋 (行事)趙宋神宗元豐三年正月於大內設千僧齋,施千袈裟千金剛經為慈聖太后薦福。見佛祖統紀四十五。
千輻輪相 (術語)佛三十二相之一。言佛之足下有千輻輪之印紋也。是標駕御一切之法王相者。觀無量壽經曰:「足下有千輻輪相。」
千壇阿彌陀供養法 (修法)設千處之壇供養阿彌陀佛之修法也。
千轉經 (經名)千轉大明陀羅尼經之略名。一卷。宋施護譯。
千轉觀世音咒經 (經名)千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之異名。一卷,唐知通譯。
(術語)梵語Maha%,摩訶、麼賀。自體寬廣之義,周遍包含之義,又多之義,勝之義,妙之義,不可思議之義。俱舍論一曰:「體寬廣故。」起信論義記上本曰:「包含為義。」法華玄義二曰:「大義有三大多勝。」玄義十曰:「即妙是大,即大是妙也。」止觀三曰:「大經云:大名不可思議也。」長水楞嚴義疏三下曰:「周遍含攝,體無不在,物無不且,非因待小當體受稱,故名為大。」
三大 (名數)起信論所說:一體大,二相大,三用大。別三大
四大 (名數)俱舍論所說,地水火風也。此四者廣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質),故名四大。
五大 (名數)大日經所說,地水火風空也。數論勝論皆立之。別五大
六大 (名數)有三種:一、小乘之說。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經,所說六界是也。俱舍論一曰:「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說六大。是名遍到空。仁王經上曰:「色受想行識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因緣空。」同天台疏中曰:「六大名遍到空,阿含云:六王諍大,地云我能載,水云能漂潤,火云能燒照,風云能生動,空云能容受,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五雖大而識為主,故云四大圍空識居中也。」菩薩處胎經地神品亦有此說。三、密教因示諸法本不生之實體,故說六大。亦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六法本來自爾有實體,有實形,周遍法界,圓滿十方而不生不滅者也。六大
七大 (名數)楞嚴經所說。七大者地水火風空見識。上五大為該括一切六塵之境者。見者舉經中眼根見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聽嗅嘗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大(經三)。「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識者六根六塵和合而生了別六塵之識心也。開則為六識。要之為六境六根六識之十八界也。大者周遍之義,地水火風空周遍法界,十方圓滿,根識之二大亦周遍法界,十方圓滿,故皆稱為大也。此中明根識二大之周遍法界,他經尚無所說,是本經之特別發明也。雖密教之六大無礙,亦無過於此。「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為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大七寶經 (經名)大七寶陀羅尼經之略名。
大七寶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失譯。說七佛之陀羅尼,能除眾生之畏怖。
大人相印 (術語)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決得大人之相也。義釋十一曰:「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印印之,即法印也。即是大人相印也。」
大力王 (人名)昔有王曰大力,好施。有來乞者,則一切施與。帝釋欲試之,化為婆羅門,來乞王之身分。王以刀斷臂與之,無悔恨之心。大力王者今之釋迦佛,婆羅門者今之提婆達多是也。見菩薩藏經下,經律異相二十五。
大力大護明妃 (真言)又云無堪忍大護明。誦此真言者與如來等,具大力,能護持其身,故云大力大護。又,此真言,威光猛盛,如小兒之眼不堪烈日之光,故云無堪忍。大疏九曰:「爾時世尊。(中略)發普遍一切如來法界哀愍無餘眾生界音聲,說持明法句。若我所言誠實不虛者,其有誦持習令其勢力與我無異,故名大力大護明妃也。」同十三曰:「此名無堪忍大護,由彼威光猛盛,如初生小兒不堪初日之光,此亦如是。一切不能堪忍而睒奪之者,故名無堪忍大護,以此護真言之行者也。」
大力金剛 (菩薩)位於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第一行金剛薩埵前之使者也。梵云摩縛羅。譯言大力。為忿怒形,青色。左手執獨股杵。踏蓮花。又為香象菩薩之金剛名。
大三災 (術語)劫末之三災,有大小二種。三災
大三摩惹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三摩惹者梵語,會之義。是與長阿含大會經同本。
大千 (術語)三千大千世界也。維摩經佛國品曰:「三轉法輪於大千。」無量壽經上曰:「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
大千界 (術語)三千大千世界也。三千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術語)三千大千世界也。經說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別。合四大洲日月諸天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
大小二乘 (名數)大乘小乘也。一切經自教義之上分此二者,以對於小機說羅漢之道。為小乘,以對於大機說作佛之道為大乘。四部之阿含經等為小乘,法華經維摩經等為大乘。智度論百曰:「阿難知籌量眾生志業大小,是故不於聲聞人中說摩訶衍。(中略)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他人之別,是故有大小乘差別。」法華遊急下曰:「佛教雖復塵沙今以二義往收則事無不盡。一者赴小機,說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機,說稱為大乘。」傳燈錄曰:「禪有深淺階級,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吾法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柳宗元文曰:「儒以禮行,覺以律興,一歸真源,無大小乘。」
大士 (術語)菩薩之通稱也,或以名聲聞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稱,簡別於凡夫而稱為大。又,士者事也,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謂之大士。韓詩外傳曰:「孔子與子路子貢顏淵言志,謂子路曰:勇士哉!謂子貢曰:辨士哉!謂顏淵曰:大士哉!」管子法法篇曰:「務物之人,無大士焉。」大士文本出儒傳。法華文句記二曰:「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士謂士夫,凡人之通稱。以大開簡別故曰大等。」四教儀集解上曰:「大士者,大非小也。士事也,運心廣大能建佛事故云大士,亦名上士。瑜伽論云:無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無利他名中士,具自他行名上士。大論以菩薩名大士亦開士,普賢觀以聲聞菩薩為大士,金光明以佛為大士,諸文不同。」釋門正統四曰:「宋神宗宣和元年,詔改釋氏為金仙,菩薩為大士,僧為德士。」梵Maha%sattva。
大士籤 (物名)別名觀音籤。於觀音像前抽竹籤以決吉凶也。佛祖統紀三十三曰:「天竺百籤,越圓通百三十籤,以決吉凶,其應如響,相傳是大士化身所述。」觀音
大己 (雜語)自己對於五夏以上之同侶長者,所呼之尊稱也。
大丈夫論 (書名)二卷。提婆羅菩薩造。北涼道諦譯。有三十九品,廣說悲心行施之相狀及功德。
大天 (人名)摩訶提婆Maha%deva,譯曰大天,比丘名。出於佛滅後百年,於大眾部中出家,小乘部中初創異見,更稱為大眾部。先是雖有上座大眾二部之名,但結集之場處不同,其宗義實為一昧,至此而上座大眾初生宗義上之區別也。時國王阿輸迦黨於大天,欲悉殺上座部之聖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濕彌羅國云。西域記三曰:「摩竭陀國無憂王,以如來涅槃之後,第一百年命世君臨,威被殊俗,深信三寶,愛育四生。時有五百羅漢僧,五百凡夫僧,王所敬仰供養無差。有凡夫僧摩訶提婆,唐言大天,闊達多智,幽求名實。潭思作論,理違聖教。凡有聞知,群從異議。無憂王不識凡聖,同情所好,黨授所親。召集僧德赴殑伽河欲沈深流,總從誅戮。時諸羅漢既逼命難,咸運神通,凌虛履空。來至此國,山棲谷隱。」宗輪論述記曰:「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顏容端正,字曰大天。」
大天三種無間 (傳說)婆沙論九十九曰:「昔末土羅國有一商,聘妻生一男兒,字大天。商主往他國,久不還,其母與其子有染。後聞父還,與母設計殺父,是第一無間業也。事恐靈,與母逃於摩竭陀國華氏城,彼後遇在本國供養之羅漢,復恐事彰,而殺羅漢,是第二無間業也。其後,母通於他人,大天怒,殺母,是第三無業間也。」案此事或出於後世之偽造。
大天五事妄語 (故事)婆沙論九十九曰:「大天雖犯三逆罪,然善根未斷,深生憂悔。聞沙門釋氏有滅罪法,遂詣雞園寺,於其門外聞一苾芻誦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彼聞已歡喜,往一苾芻所請出家。大天聰明,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說法,自稱阿羅漢,上下歸仰。後一夜起染心,夢失不淨污衣,使弟子洗之。弟子曰:阿羅漢盡一切煩惱,何猶有斯事?大天曰:天魔所繞,阿羅漢亦不能免不淨漏失。是第一惡見也。又彼欲使弟子歡喜,矯記別某為預流果,乃至某為阿羅漢果。弟子曰:我聞阿羅漢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無知?大天曰:阿羅漢雖無染污無知,猶有不染污無知,故汝等不能自知。是第二惡見也。時弟子曰:曾聞聖者已離疑惑,如何我等於四諦實理猶懷疑惑?大天曰:阿羅漢煩惱障疑惑雖已斷,猶有世間的疑惑。是第三惡見也。弟子曰:阿羅漢有聖慧眼,自知解脫,如何我等不自證知,而由師令知?大天曰:如舍利弗目連猶佛若末記,彼不自知,汝鈍根何能自知?是第四惡見也。然彼大天雖造眾惡,而未斷盡善根,故後於中夜自悔責重罪,憂惶所迫,數數呼苦哉。弟子聞之怪而問師。大天曰:稱苦者呼聖道也。是為第五惡見。大天遂造偈曰:「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然此五事必非惡見,分別之各有一理,如真諦三藏部執疏所解,三論玄義幽撿鈔五卷五十八紙所引。巴利書Katha%vatthu%出於五事之原語可案考之)。
大日 (佛名)大日如來
大日宗 (流派)胎藏界之宗義,謂之大日宗。見菩提心義。
大日供 (修法)供養大日如來之法會也。
大日經 (經名)本名,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以毘盧遮那為日之別名,故稱為大日經。唐善無畏譯,共七卷。前六卷為正經文,第七卷為其供養法。秘密部三經之一,而胎藏界真言之本經也。所說之法對於金剛頂經之所說,而謂之胎藏界,亦曰大日宗,瑜伽宗。大日經疏二曰:「所以稱大日經王者非為此乎?」
大日經疏 (書名)善無畏三藏為玄宗皇帝講說本經。一行阿闍梨記之,異本有多種,據日本僧家言,現今存者唯二本,一為日本弘法攜回本國者,有二十卷,稱為大日經疏。一為日本慈覺攜回本國者,有十四卷,稱為大日經義釋。此二部大同小異也。大日經疏日本東密之學者,稱為本疏,或謂之大疏,無畏疏等計二十卷,其中至第三卷半,釋本經住心品之一品,謂之口疏,由是已下謂之奧疏。古來釋疏者,有口奧二疏之異,此以教相事相之二門異故也。其解釋吾國不多見,日本則甚多,如遍明鈔,指心鈔,口筆鈔,大疏鈔(又名宥快鈔),已上皆解口疏。妙印鈔,演奧鈔,皆解奧疏。
大日經義釋 (書名)十四卷,與大日經疏大同小異。日本之演密鈔十卷,即釋義釋者。
大日經不思議疏 (書名)二十卷之疏及十四卷之義釋,皆為善無畏三藏解釋本經七卷中前六卷之經文者,其第七卷為說供養本經所說諸之次第者,三藏未釋之,後不可思議法師解釋之,稱為不思議疏。有二卷。
大日經義軌 (書名)一、攝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蓮華胎藏海會悲生曼荼羅廣大念誦儀軌供養方便會三卷,唐善無畏譯。稱為攝大軌。二、大毘盧遮那經廣大儀軌,三卷,同人譯。稱為廣大軌。三、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悲生曼荼羅廣大成就儀軌供養方便會,二卷,唐法全於玄法寺集,稱為玄法軌。四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菩提幢標幟普通真言藏廣大成就瑜伽,三卷,法全於青龍寺集,稱為青龍軌。已上謂之四部儀軌。
大日業 (術語)日本叡山所立五業之一。專門習大日經之課業也。傳教合密經諸部為遮那業。至智證乃分諸經為大日業,金剛頂經業等,各以一經為專門。見天台學則下。
大日如來 (佛名)密教之本尊,梵名謂之摩訶毘盧遮那Maha%vaircana,摩訶者大之義,毘盧遮那為日之別名,故譯云大日。又,毘盧遮那者光明遍照之義,謂之遍照如來。又,云最高顯廣眼藏如來。大日經疏一曰:「梵音毘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暗遍明之義也。然世間日則別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內,明在一邊不至一邊,又唯在晝光不燭夜;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矣,無有內外方所晝夜之別。(中略)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取是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訶毘盧遮那也。」演密鈔二曰:「毘云遍,盧遮那云光明照,為順此方云光明遍照。」金剛頂經義訣曰:「梵音毘盧遮那,此翻最高顯廣眼藏如來。毘者最高顯也,盧遮那者廣眼也,先有翻為遍照如來,又有翻為大日如來,此蓋略而名義闕也。」金胎兩部之大日各異。 0016.JPG
金剛界大日如來 (佛名)金剛界曼荼羅五大月輪中央輪五尊之中尊也。為於色界頂摩醯首羅宮(即大自在宮與胎藏大日依處同),不壞金剛光明心殿中,五相圓滿,始成正覺之相,顯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薩,作天人之狀,頭垂髮,戴五智之寶冠,手結智拳印,其色清白。以[87A6]字為種子,以五鈷為三昧耶形,密號謂之遍照金剛。聖位經曰:「爾時金剛界毘盧遮那佛在色界頂阿迦尼吒天宮,初受用身成等正覺證得一切如來平等。」略出經三曰:「由結大智拳印契故能入佛智。(中略)結跏趺坐有大威德,色如白鵝,形如淨月,一切相好悉皆圓滿顯具,寶冠垂髮以繒綵輕妙天衣繞腰被絏而為上服。」秘藏記上曰:「鍐字者,智法身種子。」瑜祇經疏曰:「以[87A6]字為大日種子。」瑜祇經曰:「薄伽梵遍照如來。」秘藏記鈔三曰:「金剛界者以五[月*古]為體,五[月*古]表五智,即大日三昧耶形也。」
胎藏界大日如來 (佛名)此為胎藏界中臺八葉院之中尊,於大自在天廣大金剛法界宮,顯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薩形,首戴髮髻,身纏輕妙之衣,手結法界定印,通身金色(或云白色),[8740]字為種子,以率都婆為三昧耶形,密號謂之遍照金剛。大日經疏四曰:「觀作寶蓮華臺寶王宮殿,於中敷座,座上置白蓮華臺,以阿字門轉作大日如來身,如閻浮檀紫摩金色,如菩薩形,首戴髮髻猶如冠形,通身放種種色光,被絹[(市-巾)/桀]衣,此是首陀會天成最正覺之標幟也(首陀會,譯云淨居大日經疏一曰:「釋論云:第四禪五種那含住處,名淨居天。過之以往有十住菩薩住處,亦名淨居號曰大自在天王是也。」),彼界諸聖天眾,衣服輕妙,乃至無有銖兩,本質嚴淨不復假以外飾,故世尊俯同其像也。」秘藏記上曰:「阿字者,毘盧遮那理法身種子。」同下曰:「八葉九尊中臺大日如來。(中略)黃色金,入定印。」
大日與釋迦 (雜語)台密謂大日與釋迦為同一佛,但有法身(大日)與應身(釋迦)之差,東密謂二佛別體,各具三身。守護國界守陀羅尼經九曰:「佛言:秘密主!我於無量無數劫中修集如是波羅蜜多,至最後身六年苦行,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大毘盧遮那。坐道場時,無量化佛猶如油麻遍滿虛空。(中略)是時諸佛同告我言:善男子諦聽諦聽!當為汝說,汝今宜應於鼻端想淨月輪於月輪中作唵字觀,作是觀已,於夜後分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頂經一曰:「時一切如來滿此佛世界猶如胡麻,爾時一切如來雲集於一切義成就菩薩摩訶薩坐菩提場,往詣現受用身咸作是言:善男子!云何證無上正等覺菩提?不知一切如來真實忍諸苦行。(中略)一切如來異口同音告彼菩薩言:善男子當住觀察自三摩地,以自性成就真言自恣而誦。」是為明金剛界五相成佛之文,一切義成就菩薩者,悉達太子,即釋迦如來也。依已上此等經文,則台密諸師成立大日釋迦一體之義,其說頗盛。然東密依差別門謂大日釋迦,有各三身,釋迦之法身,為無相之空理,大日之法身,為六大平等之體性,故二身有天淵之別也。大日經六曰:「入薄伽梵大智灌頂即以陀羅尼形示現佛事,爾時大覺世尊隨住一切諸眾生前施作佛事,演說三三昧耶句。佛言:秘密主!觀我語輪境界,廣長遍至無量世界清淨門,如其本性表示隨類法界門令一切眾生皆得歡喜,亦如今釋迦牟尼世尊流遍無盡虛空界於諸剎土勤作佛事。」二教論下舉此經文曰:「此文明大日尊三身遍諸世界作佛事,亦如釋迦三身,釋迦三身大日三身各各不同應當知之。」
大日金輪覺勝印明 (印相)時處儀軌曰:「智拳印者,所謂中小名之三指握拇指,柱頭指大背,金剛拳乃成。右拳握左頭指一節,面當於心,是名智拳印。當誦此密言:[87CB]勃嚕唵,三密纔相應,則自身同本尊,能遍入佛智,成佛猶不難。獲智壽力年,得一切遍行,現證大菩提,故名覺勝印。」
大日所現三菩薩 (名數)大日經一曰:「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華手菩薩等像貌,普於十方宣說真言道清淨句法。」同疏曰:「執金剛對金剛智慧門降伏方便,普賢對如法身門寂災力便,觀音對蓮華三昧門增益方便,舉此三點則無量不思議妙用皆已攝在其中,故殊言之。」
大日如來四種身 (名數)一、瑜祇經,謂金剛界遍照如來是自性身。二、分別聖位經謂有二種之受用身,盧遮那是二受用身也。三、攝真實經言毘盧遮那示現化身至釋迦菩提道場。又義訣言龍樹先持誦毘盧遮那真言。感得現真身為說持念法,是變化身。四、略出經言毘盧遮那來天等之會者,是等流身。見菩提心義十。
大日覺王 (佛名)大日如來也,覺王者如來之別稱。
大日大聖不動明王 (明王)不動明王者五大明王之中尊,為大日如來之化身,故冠以大日之二字。
大化 (術語)謂佛陀一代之教化也。法華玄義十曰:「說教之網格,大化之筌[四/弟]。」
大王 (雜語)梵語,摩賀羅惹Maha%ra%ja,見梵語雜名。
大幻師 (術語)佛之德名。佛,說幻化之事,能為幻化之事,故云幻師。大集經十九曰:「說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禮大幻師。」
大水火 (術語)大三災中之水災火災也。
大水災 (術語)大三災之一。於壞劫之末,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二禪天,悉以洪水破壞之大災也。三災
大火災 (術語)大三災之一,住劫終而入壞劫,壞劫之末有七日輪出,上自色界之初禪天,下至無間地獄,盡被焚燒,俱舍論十二曰:「唯器世間,空曠而住。(中略)於是漸有七日輪現,諸海乾渴,眾山洞然,洲渚三輪並從焚燎,風吹猛焰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遺灰盡。」
大火聚 (譬喻)大火聚於一處者。以譬不可觸著之物體。智度論六曰:「是實智慧,四邊叵捉如大火聚,亦不可觸,法不可受,亦不應受。」
大方便 (術語)佛菩薩廣大之方便也,善巧之教化謂之方便。」
大方等 (術語)又,謂之大方廣。大乘經之通名。言所說之義理方正平等也。於方等部中為最上,是大方等也。閱藏知津二曰:「方等亦名方廣,於十二分教中十一並通大小,此唯在大。」
大方廣 (術語)又云大方等。方者方正,廣者廣大,諸大乘經之通名也。方廣者,十二分教之一,雖為大小乘之通名,而獨用於大乘經者為最多。探玄記一曰:「對法論說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法故名為方廣,又瑜伽說聲聞藏中無方廣故。」今大乘於方廣部中為最上,故云大方廣。梵Maha%vaipulya。
大方廣佛 (佛名)華嚴經之本尊也。證得大方廣理之佛,謂之大方廣佛。探玄記一曰:「大以包含為義,方以軌範為功,廣則體極用周,佛乃果圓覺滿。」又「方廣之佛簡下乘佛。」
大方等大集經 (經名)大集經之具名。大集經
大方等無想經 (經名)別名,大方等大雲經,六卷,北涼曇無讖譯。有大雲密藏菩薩使諸問雲興,讚許而說種種不可思議解脫之法門,有三十七品。最後,南方諸天子來問經名。佛答三名,一大雲,二大般涅槃。三無想,并授記末法中之事。其第三十六品說祈雨之神咒。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 (經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譯。與大乘流轉所有經同本先出。
大方廣三戒經 (經名)三卷,北涼曇無讖譯。與大寶積經三律會第一同本異譯。
大方廣十輪經 (經名)八卷,失譯人名,與大集地藏十輪經同本,文稍簡略。
大方廣佛冠經 (經名)二卷,趙宋施護譯。具名,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示十方淨土諸佛之名號,說稱念受持之功德。
大方廣寶篋經 (經名)二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左祇園先說法,文殊後來與須菩提應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連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辯才。
大方廣菩薩藏 (術語)大乘十二部經中方廣部之通名。
大方等如來藏經 (經名)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與大方廣如來藏經同本先出。
大方等陀羅尼經 (經名)四卷,北涼法眾譯。說方等三昧之法規。南岳大師依此經行方等三昧,而證圓位。固之天台智者說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大方廣如來藏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舉種種譬喻,說如來藏之義,如來藏者眾生煩惱之中具如來法身之德也。
大方廣師子吼經 (經名)一卷,唐地婆訶羅譯。佛在日月宮中,使勝積菩薩,往北方歡樂世界法起如來之所,法起如來為師子吼,後告於大眾,釋迦牟尼即我法起也。
大方便佛報恩經 (經名)七卷,失譯。佛在羅鷲山,阿難,聞外道譏佛非孝,以白佛,佛乃放光,集十方之菩薩,說嘗為須闍提太子,以身肉濟父母之難,或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等。有九品,係結集家之手草。
大方廣佛華嚴經 (經名)常略稱華嚴經。有六十卷,八十卷,四十卷之三本。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經名)四十卷,華嚴經之具名。但常為四十卷中最末一卷之別稱。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經名)又曰: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訶羅譯。是本經入法界品中之一分自天主光天至有德童女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經名)一卷,唐提雲般若譯。與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同本異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 (經名)一卷,唐提雲般若譯。佛在靈鷲山,對於十方之梵天,說慈心之法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具出經文及梵字四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頓證毘盧舍那法身字輪瑜伽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四十二字之字輪觀。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經名)一卷,元魏吉迦夜譯。說菩薩十地之治法。最勝王經淨地陀羅尼品之別譯也。
大方廣文殊儀軌經 (經名)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儀軌經之略名。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普賢菩薩說見佛之法。
大方廣善巧方便經 (經名)四卷,趙宋施護譯。與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皆大寶積經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之異譯。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經名)五卷,趙宋法天譯。明寶光明陀羅尼之法門。多與華嚴經十住品及賢者品同。
大方廣如來秘密義經 (經名)二卷,失譯。東方寶杖佛所有菩薩,名無量志莊嚴王菩薩。問佛以如來秘密藏之法,佛答以發一切智心為首,說種種之法。迦葉更請說秘密藏之法,佛說逼惱菩薩,亦以菩薩之願力而無害,如倒於地者,還依地而起,打旃檀者,亦得香氣。次說極重之十惡,能解如來之因緣說,亦即除滅。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佛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十方之諸佛,現菩薩之形,為觀音普賢等,無量之菩薩,現聲聞之形,為舍利弗等。佛入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於諸相中現十方之佛剎,於諸好中現往昔之行門,於是德藏菩薩問普賢菩薩此三昧之名,普賢說其名義及證得此三昧之福德因緣。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經名)常略稱圓覺經。圓覺經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與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同本先出。
大牛車 (譬喻)三車之一。以譬大乘者。法華經譬喻品曰:「羊車鹿車大牛之車,今在門外。」三車
大心力 (術語)以名佛之大智大用者。讚阿彌陀佛偈曰:「皆是法藏願力為,稽首頂禮大心力。」
大心海 (術語)謂佛智之廣大也。讚阿彌陀偈曰:「集佛法藏為眾生,故我頂禮大心海。」
大元帥明王 (明王)梵名,阿吒薄俱,阿吒薄迦等。或譯為曠野鬼。以義而稱曰大元帥。慧琳音義十二曰:「阿吒薄迦曠野鬼神大將名也,或名遏吒薄皆聲轉也,俗名元帥大將非也。十六藥叉將之一將也。」見阿吒[口*縛]迦條。
經軌 (術語)阿吒薄俱元帥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修行儀軌,三卷,唐善無畏譯。又有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神咒經,一卷,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一卷,阿吒薄拘付囑咒,一卷,俱失譯。
大比丘 (術語)比丘之德高年長者。又對於沙彌而總稱比丘為大。
大比丘三千威儀 (書名)二卷,後漢安世高譯。說比丘之威儀行法。
大孔雀王 (明王)明王部之一尊。駕孔雀,故云孔雀明王。孔雀明王
佛母大孔雀明王咒經 (經名)三卷,唐不空譯。佛在祇園,莎底苾芻為眾破薪,螫於黑蛇,苦痛甚,阿難向佛求救,佛為說大孔雀咒,諸譯中,今此本流通。
孔雀王咒經 (經名)二卷,梁僧伽婆羅譯。同於前經而稍略。
大孔雀咒王經 (經名)三卷,唐義淨譯。亦同前經。華梵之音聲稍別。
大金色孔雀王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
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
孔雀王咒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已上三本皆為前經中之少分。
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修法之儀軌。
大不善地法 (術語)於一切不善心相伴而起之二種心所法也,一無慚,二無愧。見俱舍論四。
大本 (經名)天台稱淨土,三經中之無量壽經為大本。稱阿彌陀經為小本。
大仙 (雜名)Mahars!i,行道而求長生之人名為仙,佛子為仙中之極尊,故稱為大仙。涅槃經稱佛為大仙,仁王經,稱緣覺為大仙,涅槃經二曰:「大仙入涅槃,佛日墜於地。」仁王經上曰:「大仙緣覺。」探玄記四曰:「涅槃中名佛,為大仙也。」祖庭事苑二曰:「漢明帝問摩騰法師:佛道中亦有仙號不?曰:仙者並修梵行多諸技術,是以為世所尚。佛初成道坐於菩提樹下,世人未識是佛,光明顯照。咸言摩訶大仙未曾有也!舍利弗目連等坐臥空中神化自在,各相讀言此是大仙弟子也!佛以隨機應現仙號生焉。」
大仙戒 (術語)大仙所說之戒法也。大仙者,佛之稱。毘婆尸佛經下曰:「釋梵一切天,俱聽大仙戒。」
大生主 (人名)佛之姨母摩訶波闍婆提Maha%praja%pati,舊譯曰大愛道,新譯曰大生主。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大生主,舊言摩訶波闍婆提,翻為大愛道者是也。」
大生義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阿難思念十二緣生之深義,以此問佛,佛為廣說,即中阿含大因緣經也。
大白衣 (菩薩)白衣觀音之修法也。白衣
大白華 (植物)又曰大白團華。梵語,摩訶曼陀羅華。四華之一。法華光宅疏一曰:「摩訶曼陀羅華者,譯為大白團華。」
大白光神 (天名)山城名勝志九曰:「大白光神,梵云鬱多羅迦神,天竺雪山神也。有禪法擁護之誓,故勸請之,即十二神之隨一也。」
大白牛車 (譬喻)法華經譬喻品所說三車之一。對於聲聞乘之羊車,緣覺乘之鹿車而以譬菩薩乘也。「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中略)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四乘家
大白傘蓋經 (經名)此經為元朝自西藏刺嘛教之經本譯出者,有二譯:一者光錄大夫司徒三藏法師沙羅巴之譯。題云: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一者俊辯大師唧囀銘得哩連得囉磨寧等譯,題云: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共一卷,後譯之本,前記白傘蓋佛母之畫像念誦法,後附總讚嘆禱祝偈。而元本藏經記收前譯,明本藏經載後本。此經說白傘蓋佛母之陀羅尼及其功德。
大白傘蓋佛母 (菩薩)此佛母尊有大威力,放光明,表覆蓋一切眾生,以大白傘為三昧耶形,故名大白傘蓋佛母。佛母者,諸佛之母之義也。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曰:「於其空中華月輪上想白色唵字唵字放光,其光復迴,字種變成白傘金柄;柄上嚴唵字,其字放光復迴,字種變成白傘蓋佛母。一面二臂具三目,金剛跏趺而坐,右手作無怖畏印,左手執白傘當胸,嚴飾種種瓔珞,身色潔白,如雪山上日光明照,具喜悅相,顯無自性,應觀如鏡中像然。」
大弘誓 (術語)廣大之誓願也。如來曾曰:「廣發如是大弘誓願。」
大叫喚地獄 (界名)八大地獄之第五。智度論十六曰:「第四第五名叫喚大叫喚。」地獄
大目犍連 (人名)比丘名。摩訶目犍連
大正句王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即中阿含蜱肆王經也。
大召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大召在拉薩之大召內,名曰老木郎,唐時所建,樓高四層。上有金殿五座,宏敞莊麗,中殿供大佛,名覺釋迦摩尼。自中國隨唐文成公主至西藏者,年甫十二,在西域成聖。或謂請鑄於中國者,左廊有唐文成公主及西藏王贊普(特勒德蘇隆贊),並巴布國王女像(贊普之前妻),其內神佛數以萬計,皆用大銅釭滿貯黃油以點燈。惟文成公主前,不點黃油燈。樓頂東南隅之金殿,內有百喇末殿,神名百喇末,係文成公主成聖之神。神靈顯赫,人民敬畏。(中略)殿門外前廊壁上,繪唐三藏師徒四人之像。」
大衣 (衣服)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條以上為大衣,有三品。釋氏要覽上曰:「薩婆多論云: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名下品衣,皆兩長一短作。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名中品衣皆三長一短作。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名上品衣皆四長一短作。」
大寺 (雜名)梵語,摩訶毘訶羅Maha%viha%ra,玄應音義十六曰:「梵言毘訶羅,此云遊諸僧遊履處也。舊本以寺代之,寺之言司也。」
大有經 (經名)勝論六句義中之說大有句義者。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一切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無眾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起信論曰:「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外道經說。」良賁仁王疏中一曰:「若言界外有眾生者,即是外道吠世史迦六句義中大有經說非佛教也。」
大地 (術語)見道已上之菩薩,分為十地,高地之位,謂之大地。
大地法 (術語)俱舍宗所立之心所法四十六中,有受想等十個心所。與一切之心相應而起。故名之為大地法。善惡一切之心。名為大地,大地之心所有之法,故為大地法。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勝解,十三摩地。見俱舍論四。
大自在 (術語)言廣大之力用無論何事皆作得也。法華經弟子授記品曰:「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大自在宮 (雜名)梵語,摩醯首羅宮。大自在天之宮殿也。在色界之頂。外道所祭祀之大自在天住於此。又第十地之菩薩將成佛時。於此處變現淨土。自十方諸佛施成佛之灌頂。唯識論七曰:「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生無漏,後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自在故。」同述記七末曰:「大自在宮者,淨居上有實淨土,即自受用身初於彼起證,是第十地菩薩宮,舊言摩醯首羅,今應言莫醯伊濕伐羅,即大自在也。」天台觀音義疏下曰:「大自在,即色界,頂摩醯首羅也。樓炭稱為阿迦尼吒,華嚴稱為色究竟,或有人以第六天,而諸經論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云: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
大自在天 (天名)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語摩醯首羅訛略,正為摩醯濕伐涅Mahes/vara,譯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種: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羅,一曰淨居摩醯首羅。毘舍闍為鬼類之名,摩醯首羅論師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來之應現。彼又言此自在天現種種之形,有種種之名。韋紐天,那羅延天等是也。提婆涅槃論明二十種外道中。以之為第十五摩醯首羅論師。涅槃經明六師外道中。第五迦羅鳩馱迦旃延之宗計是也。中古以來至於今盛為印度所崇拜之西拔派之西拔神。即為大自在天。以牛或男根為其神體之標幟。其次淨居摩醯首羅者,第十地之菩薩,將成佛時在色界之頂,淨居天之上,現大自在天子之勝報,以勝妙之天形,紹佛位,行灌頂。入大乘論下曰:「淨治第十地,得無量無邊禁咒方術能令一切無礙自在作摩醯首羅天子,亦為一切世間依止。問曰:所言摩醯首羅者為同世間摩醯首羅,更有異耶?答曰:是淨居自在非世間自在。汝言摩醯首羅者,名字雖同而人非一,有淨居摩醯首羅,有毘舍闍摩醯首羅。其淨居者,如是菩薩鄰於佛地猶如羅穀障。(中略)如皇太子初受職時,以己業力故大寶蓮華自然化出,受一切種智位。(中略)坐蓮華已,十方世界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薩受灌頂位如轉輪聖王長子受王位時。」慧苑音義上曰:「摩醯首羅,正云摩醯濕伐羅,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濕伐羅者自在也,謂此天王於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唯識述記七末曰:「舊言摩醯首羅,今應言摩醯伊濕伐羅,即大自在也。」智度論二曰:「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俱舍光記七曰:「魯達羅,此云暴惡,大自在異名。大自在天總有千名,今現行世唯有六十,魯達羅其一名也。又解塗灰外道說,自在出過三界有三身:一、法身,遍充法界。二、受用身,居住色界上自在天宮,即佛法中說摩醯首羅天,三目八臂,身長萬六千踰繕那。三、化身,隨形六道種種教化。」十二天供儀軌曰:「伊邪那天,舊云摩醯首羅,唐言大自在天也。」因明大疏上曰:「商羯羅天,是羅醯首羅天,於一切世界有大勢力。」提婆涅槃論曰:「外道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論,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所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地是依處,地主是摩醯首羅天。於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羅天生。摩醯首羅身者,虛空是頭,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糞,一切眾生是腹中蟲,風是命,火是煖,罪福是業(百論疏引之作日月為眼),是八種是摩醯首羅身。」涅槃經十九曰:「今有大師,名迦羅鳩馱迦旃延。(中略)為諸弟子說如是說,若人殺害一切眾生,心無慚愧,終不墮惡。猶如虛空,不受塵水。有慚愧者,即入地獄。猶如大水,潤濕於地。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喜,眾生安樂。自在天瞋,眾生苦惱。一切眾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天之所為作。云何當言人有罪福。」【又】(界名)謂欲界六欲天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也。法華經序品曰:「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同文句二曰:「自在即第五,大自在即第六。」
大自在天與男根 (術語)大自在天依萬物生本之義。而自在天派之人。以人之男根為天神之神實而祀之。續高僧傳玄奘傳曰:「至劫比他國,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根,謂諸有趣,由此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恥,諸國天祠率置此形。大都異道有百數,中所高者自在為多。」西域記健馱羅國記曰:「跋虜沙城東北五十里至崇山,山有青石,大自在天婦像毘摩羅天女也。聞諸土俗曰:此天像者自然有也,靈異既多祈禱亦眾。印度諸國求福請願,貴賤畢萃遠近咸會,乃至山下有大自在天祠。」是初為男根,後為女根也,此男女根之義。為與自在天同體之那羅延天名,更為分明(梵王與那羅延與摩醯首羅一體三分如上所引)。玄應音義二十五曰:「那羅延,那羅此翻為人,延那此云生本,謂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謂一切人皆從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俱舍光記二十七曰:「那羅延是神名,此云人種神。」此那羅延天之居處,居於欲界之頂上第六天,常為佛道之障礙,故佛法之中名為摩羅天。慧疏音義六曰:「那羅延,欲界中天名也。」智度論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諸外道人輩言是名欲主,亦名華箭,亦名五箭。破種種善事,佛法中名為魔羅。」(愛染明王之箭,極秘說亦表男根)。同十曰:「魔王六欲天主。」其先以女根為毘摩羅(Vimala%)(毘如毘婆沙毘沙門毘盧舍那之毘妙勝高大之義)。又,摩羅之名,本來為男女根之名,摩羅
大自在天外道 (流派)與自在天外道同。
大自在天子因地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對目連等說大自在天子之往因。
大安慰 (術語)佛之異名。以佛於一切眾生施安樂,使得法喜故也。讚彌陀佛偈曰:「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光所至處得法喜,稽首頂禮大安慰。」
大安般經 (經名)大安般守意經之略名。
大安樂經 (經名)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之異名。
大安鎮法 (修法)營造宮禁時,以不動明王為本尊之修法也。為台密之大法。
大安般守意經 (經名)三卷,後漢安世高譯,安般者梵語,數息觀也,座禪而數出入氣息,以止散守意之法也。梵Ana%pa%na。
大安樂不空金剛真實菩薩 (菩薩)與大樂金剛薩埵同。坐於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之最南。梵名摩訶縛曰羅母伽三昧耶薩怛縛。譯言金剛不空真實菩薩。密號稱為真實金剛。即普賢延命菩薩也。
大行道 (儀式)盛大行道之儀式也。行道
大吉祥天 (天名)又名功德天。主富貴之女天也。大吉祥陀羅尼經謂之大吉祥菩薩。吉祥天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住安樂世界,為觀自在菩薩初說三十八吉祥如來之名號,次說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為十二契諷稱之,分十二段之曲譜。故云。
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住極樂世界,為觀自在菩薩說吉祥天女之十二名及陀羅尼。
大吉祥金剛 (菩薩)金剛手之異名。義釋十二曰:「大吉祥金剛,歡喜,文殊等。」
大吉祥大明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二行第五位。梵名摩訶室利摩訶微地也。譯言大吉祥明王。密號稱為靈瑞金剛。肉色。左手持蓮華安股上。右手豎小指,屈餘指,當胸。坐赤蓮華。
大吉祥明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二行第六位。梵名摩訶室利微地也。譯言大吉祥明。密號稱為常樂金剛。肉色。左手持半開蓮華。右手屈無名小二指,豎餘指,置胸邊。坐白蓮華。
大吉祥變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三行第六位。梵名欏乞叉摩摩訶微地也。譯言吉祥大變。司觀音三十三變化之妙用。密號稱為動用金剛。白肉色。左手持半開蓮華。若手當胸仰掌如受物。眼作上視之相。
大吉祥經 (經名)大吉祥陀羅尼經之略名。
大吉祥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在蘇珂[口*縛]帝佛剎,為觀自在菩薩說大吉祥菩薩所有之陀羅尼。使眾生得大富貴。
大吉義神咒經 (經名)二卷,元魏曇曜譯。帝釋與阿修羅戰而敗,請救於佛,佛為說大結界咒,次有一切天龍鬼神次第助佛說咒。
大光音天 (天名)色界第二禪天也。在胎藏界曼荼羅,位於外金剛部院之北方。肉色。右手持瓶。左手豎頭中二指,屈餘指,仰而當胸。坐於筵。左右有侍者,右持未敷蓮。左豎頭指小指,屈餘指,向胸。右手作掬勢,置於膝。
大光明佛 (佛名)馬鳴菩薩之本地也。釋摩訶衍論一曰:「馬鳴菩薩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論其因第八地內住位菩薩,西天誕生,盧伽為父,瞿那為母。」
大光明王 (本生)釋迦如來於過去為閻浮提之國王。稱為大光明。
大光明王發心因緣 (本生)賢愚經大光明始發無上心緣品說,大光明王自外國得白象,付之象師,使其調養。不久象能調從。象師以白於王。王乃駕象出遊。象氣猛壯,見牝象,奔馳至深林,王因傷身垂死。以責象師。象師言我唯能調身。不能調心。唯有佛能調心。王聞之。踴躍發大菩提心。
大光明王捨頭施婆羅門 (本生)大方便佛報恩經四說:「釋迦如來於過去為波羅奈國王,稱為大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敵國之王聞之,使婆羅門來乞王之頭。王許之,群臣諫,不聽。使婆羅門捉刀斫頭,以果其慈心。」經律異相二十五曰:「大光明王捨頭施婆羅門。」
大光普照 (雜語)法華經序品曰:「眉間白毫大光普照。」
大光普照觀音 (菩薩)七佛八菩薩所說神咒經所說六觀音之一。天台以之為修羅道之能化。道邃六字經驗記,配之於十一面觀音。六觀音
大耳三藏 (人名)唐代宗時,有西天之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帝敕使與忠國師試驗。三藏方見師,便禮拜而立於右邊。師問曰:汝得他心通耶?對曰:不敢,師曰: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卻去西川看競渡?師再問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卻在天津橋上看弄猢猻?師第三問語亦同前。三藏良久而罔知去處。師叱曰: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麼處?三藏無以對。見傳燈錄五忠國師章。
大印身定 (術語)言結大印而置身於定中也。宋高僧傳不空傳曰:「以大印身定中而寂。」
大休歇底 (術語)如言大死底。言拂盡一切妄想,心智俱盡之位也。碧巖四十則垂示曰:「休去歇去,鐵樹開花。」種電鈔曰:「宗師家到大休歇處,領鐵樹花開劫外春。不是盡細識人,爭得如此乎!」
大死底人 (術語)言一切妄想都斷盡之人也。碧巖四十一則曰:「趙州問投子: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種電鈔曰:「大死底人者,心智俱滅盡,不見世出世順逆之法。」
大因陀羅座 (術語)又曰金剛輪座。方座也。大疏十七曰:「四方謂大因陀羅座也,金剛輪座也。」
大因陀羅壇 (術語)言金剛輪之方壇也。大疏八曰:「方壇名大因陀羅壇,是心王之義。」同二十曰:「此中方壇梵名摩訶因陀羅,是帝釋別名也,又則金剛輪別名也。」心王為諸法之所依。故以之名壇。
大因陀羅觀 (術語)黃色方形之金剛輪,即地輪,謂之大因陀羅輪。於此中觀阿字,謂之大因陀羅觀。大日經疏十一曰:「言大因陀羅觀者,謂於金輪中觀故也。」
大我 (術語)我者自在之義。凡夫雖認自己之身心為我。然身心無一自在者,思為我者。惟迷倒之見耳。無我之實也。悟此理即為小乘之知見。然彼但知無凡夫之倒我小我,更不知佛之有真我有大我。佛所證之涅槃,真我也,大我也,佛得八自在,離一切之繫累,於萬法自在,以之為涅槃之大我。涅槃經一部之所明是也。涅槃經二十三曰:「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日經一曰:「汝獲無等利,位同大我。」同疏五曰:「大我謂諸如來成就八自在我,於法得自在者。」同十六曰:「大我者佛之別名也。」同十七曰:「大我者即是如來。」同一曰:「今復約真我明心實相,此宗辨義即以心為如來應正等覺,所謂內心大我也。」吽字義曰:「唯有大日如來,於無我中得大我也。」
大戒 (術語)大小乘之具足戒,對於五戒,十戒等。謂之大。又,大乘戒之通名,以與小乘戒區別。
大車 (譬喻)以大白牛車譬佛乘。法華經譬喻品曰:「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大利 (術語)廣大之利益。無量壽經下曰:「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大身 (術語)對於丈六之小身而謂之遍虛空之大化身。
大劫 (術語)謂成住壞空之四期為一周。為八十增減之時量。舊譯稱之為四中劫。新譯稱之為八十中劫。
大劫賓寧 (人名)Mahakapphina,阿彌陀經曰:「摩訶劫賓那。」比丘名。賢愚經七曰:「大劫賓寧緣品。」劫賓那
大佛頂 (佛名)佛名,佛頂尊有多種。大佛頂其一也。佛頂尊。【又】陀羅尼名,大佛頂尊之陀羅尼也。佛頂咒
大佛頂法 (修法)金輪佛頂法也,此有金剛部大日金輪與胎藏部釋迦金輪二者。大妙經所說為大日金輪,大日經所說為釋迦金輪,首楞嚴經所說為兩部不二。
大佛頂曼荼羅 (術語)楞嚴經七,言立道場,時以靈山白牛微細之糞,和旃檀,泥於地。(中略)方圓丈六,為八角壇。壇心置一金銀銅木之蓮華。華中盛八月露水置於缽。更以十六蓮華與香燈。參差莊嚴外圍。取白牛乳為煎餅。砂糖。(中略)蜜,於蓮華外,各各圍繞十六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中略)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當陽張盧遮那,釋迦,彌勒,阿[門@(人/(人*人))],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金剛藏兼安其左右。帝釋梵王。(中略)頻那夜迦,張於門側。安置左右云云。大妙經準之。中央之蓮缽,即大佛頂也。八圓鏡,八大佛頂也。十六華爐,八菩薩八金剛也。
大佛頂念誦法 (術語)大妙經說心中觀[8741]字,白色,成大月輪,遍於量法界,無上中下之際,成大八輪之金輪,又於一一輪中,右旋布八色金剛輪,依前觀身,為大我,於輪臍中作頂輪王形,即結成就一切事業佛頂諸佛心本三昧耶印。以二手散開十指并二掌根。即以此印於指上散安十字真言。一一字上散無量百千雜色光明。散射十方諸佛之剎土。光明熾盛。三世無等。即以此印手右旋如罥索環之勢。(中略)此印名攝一切佛頂輪王本三昧耶發生無邊諸佛羯磨之印。不假結護及供養門,速成諸佛大三摩地,使成佛之身。十地菩薩目睹不及,耳聽不聞。(中略)使同類之佛,亦不見自身。何況其餘菩薩等。
大佛頂咒 (經名)佛頂咒
大佛頂經 (經名)具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略曰大佛頂經,首楞嚴經。楞嚴經等。首楞嚴經
大佛頂三昧 (術語)依大佛頂經之壇法誦佛頂咒之行法也。三代實錄一曰:「安置沙彌二十人於陵邊,晝夜結番修大佛頂三昧。」
大佛頂如來心咒 (經名)佛頂咒總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初為諸眾賢聖之名。最後之八句方為正咒。故唯取此八句為心咒。
大佛頂白傘蓋心咒 (經名)與大佛頂如來心咒同。白傘蓋為佛頂咒之異名。
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缽怛羅陀羅尼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悉怛多缽怛羅,譯言白傘蓋。白傘蓋佛頂尊之陀羅尼也。
大伽藍 (雜名)伽藍者寺院之梵語,大者對於小伽藍而言。
大妙經 (經名)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之略名。
大沙門 (術語)佛之尊號。涅槃經十八曰:「佛世尊,常不變易,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大師子吼,名大沙門大婆羅門。」【又】通名比丘。對於沙彌或外道而名為大。沙門者出家之都名也。
大沙門統 (職位)僧官名。佛祖統紀五十一曰:「隋文帝詔曇遷為昭玄大沙門統。」昭玄者行僧務之昭玄寺也。
大沙門百一羯磨法 (經名)一卷,失譯。十誦律即薩婆多部之百一羯磨也。
大坐參 (儀式)坐參之大者。其規與尋常之坐參同,但首座入堂不燒香。見象器箋九。
大座湯 (儀式)禪林請眾供湯。謂之座湯。大小二種。座湯
大赤華 (植物)法華所說四花之一。光宅法華義疏二曰:「摩訶曼珠沙華者,譯為大赤團華。」
大忍法界 (界名)言娑婆世界也。瓔珞本業經上曰:「四非色眾生皆以化生,下至五輪際。是為一佛剎,名為大忍法界。」
大命 (術語)死生為大於運命者。故曰大命。無量壽經下曰:「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大志焚身 (故事)三國佛教略史曰:「大業五年,詔天下僧徒無德業者,並罷道還俗。寺院冗餘者,亦皆毀折。廬山沙門大志素服哭於佛前三日,誓捨身濟法。乃詣東都上表曰:願陛下興隆三寶,貧道當燃身以報國恩。帝許之,遂以布蜡纏身,於大棚上,端坐焚死。於是帝停前詔不行。」
大門 (雜名)寺院之外門也,又與三門通。
大夜 (儀式)又曰迨夜,宿夜。荼毘日之前夜也。如女之婚嫁無再反之理。謂為大歸。惟此一夜,明日出不再歸。故曰大夜。世稱忌辰之前夜曰大夜。謂為迨夜者誤也。見象器箋三。
大姊 (術語)優婆夷之通稱。涅槃經一曰:「汝等諸姊,諦觀諦觀。」行事鈔下三之四曰:「善見云:喚婢為大姊,不得云婢。」同資持記曰:「既已出家則非所屬,故加美飾不復本名也。」
大咒 (術語)諸尊之咒有大咒小咒心咒三種。咒語最多者為大咒,大中之略為小咒,小咒之略為心咒。
大板 (物名)鳴板之大者。禪林庫司前之板曰大板。以其製比餘堂之板為大也。見象器箋十八。
大事 (術語)大事因緣
大事因緣 (術語)一大事之因緣也。言佛出現於世而說法者,為因一大事之因緣也。云何為一大事?總言之。則轉迷開悟也。別論之。則法華為佛知見。涅槃為佛性。乃至無量壽經為往生極樂。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仁王經上曰:「大事因緣故即散百億種色華。」稱讚淨土經曰:「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天台仁王經疏上曰:「大事因緣為玆出世,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法華以佛知見為大事,涅槃以佛性為大事,維摩思益以不思議為大事,華嚴以法界為大事。今此般若以成佛因果為大事,名字雖別其義一。」
大定 (術語)諸佛三德之一。大定智悲
大定智悲 (術語)大定大智大悲,是佛之三德也。佛心澄明,謂為大定。以澄明故,照一切法界,是曰大智。以照一切法界故,於苦眾生生救濟心。是為大悲。又謂之智斷恩之三德。以大定斷一切之妄惑。是斷德。大智即智德。大悲即恩德也。此中前二者為自利之德,後一者為利他之德,此三者以之圓具自他之萬德。不動經曰:「唯圓滿大定智悲無不具足,即以大定德故坐金剛盤石,以大智德故現迦樓羅焰,以大悲德故現種種相貌。」
大念 (修法)大聲念佛也。大集日藏經念佛三昧品曰:「於寂靜處莊嚴道場,正念結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無使亂心,更莫他緣念其餘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餘業,至心念佛,乃至見佛,小念見小大念見大。」群疑論七曰:「大念者大聲稱佛也,小念者小聲稱佛也。」
大念佛 (修法)大念
大青 (物名)青色之寶玉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大青,梵言摩訶泥羅,此云大青,亦是帝釋所用寶也。」Maha%nila。
大青面金剛 (異類)夜叉王之一。青面金剛
大空 (術語)對於小乘之偏空,而謂大乘究竟之空寂為大空。空亦為空。是為究竟之大空。即大乘之涅槃也。密教以阿字為此大空。證之謂為大空智。寶積經二十二曰:「廣大空寂名曰虛空,涅槃空寂亦復如是,為大空寂,無有主宰亦無我所,一切眾生沒入其中,無能攝取一毛端量,廣大空寂廣大無量名大涅槃。」入楞伽經三曰:「何者第一義聖智大空?謂自身內證聖智法空離諸邪見熏習之過,是為第一義聖智大空。」無盡燈論上曰:「後來重說般若法門,二乘三藏上下混雜,淘汰空法,所謂引小空歸大空。呵偏空而入圓空,破假空而達真空。」又,十八空中,無東西南北等方位之實體。謂為大空。
大空之戰具 (雜語)謂金剛杵,羯磨等武器也。為絕待無相之戰具,故云大空。又為大空智之所現。故云大空。大日經疏一曰:「譬如帝釋手持金剛破修羅軍,今此諸執金剛亦復如是。各從一門持大空戰具,能破眾生無相之煩惱故以相況也。」演密鈔二曰:「大空,即智也。今此諸執金剛,各從一門內自證智遍一切處破諸眾生無明障染義名戰具。大空智即戰具名大空戰具,作持業釋。」
大空字 (術語)大空點
大空點 (術語)依大日經所說,則托於[8754][8759][875E][8763][8740]五字,以顯大空之義。若此等字,連於上字則成上字大空之義。而字形以圓點表之。例如[874A][87A6]等。因而約之於前字謂為闇字輪。大日經二曰:「[8754]仰[8759]若[875E]拏[8763]那[8768]麼,於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辨諸事。」同疏七曰:「今毘盧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證處,無法可說,故但以圓點表之。」又吽字義顯宗記下曰:「凡空點有七種:仰、讓、拏、那、麼、佉、也。」餘空點
大空聲 (術語)大空點
大空三昧 (術語)三重三昧之異名。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也。三三昧。大日經疏六曰:「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三昧。」【又】稱百光偏照真言之[874A]暗字,演密鈔四曰:「行者止此十六位時,以十緣生方便證得暗字大空三昧,即是解了金剛項十六菩薩生,成等正覺也。」【又】云正覺三昧,以[875C]弩字為種子。大日如來之三摩地也。大疏四曰:「弩者大空三昧,如來住此大空三昧,無行無到,亦無去來,而能如其心量隨緣應現,故云等隨也。」
大空行三昧 (術語)不動尊之三昧也,以其真言[87A4]字為體,[87A4]之字體[8770]訶字,是一切行不可得之義。故云大空行三昧。大疏十曰:「吽者是大空行三昧也。」
大空曼荼羅 (術語)虛空無相寂滅,能現一切之相,曼荼羅之體亦無相寂滅,能成一切之事,故託於虛空之喻,而稱為大空曼荼羅。義釋十三曰:「喻如虛空非眾生數而眾生所依。(中略)一切眾生依正作業皆由此成,滋益眾生成種種事,不可以虛空能成一切事故便謂虛空有為有相。今此大空曼荼羅亦如是,畢竟清淨而無所不有,寂住寂然而不空成就。」
大明王 (術語)謂不動尊等諸明王也。又曰大真言,如言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見諸儀軌訣影四。
大明白身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一行第六位。梵名豪利摩訶微地也,譯言大明白身。密號稱為放光金剛常住金剛。大明白身者清淨無垢之義。為黃白色,左手持開敷髻花,右手於胸邊為與願印,坐赤蓮華上。
大明咒 (經名)放大光明破眾生昏闇之陀羅尼也。般若心經曰:「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法藏疏曰:「鑒照不昧名為明咒。」又明為咒之別名。佛於光中說陀羅尼。故名咒為明。大明即大咒也。
大明經 (經名)大明度經之略名。
大明咒經 (經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之略名。
大明度經 (經名)六卷,吳支謙譯,梵語波羅蜜,舊譯度,或度無極。大明度者大明波羅蜜行之意,與道行般若經同本異譯。
大明度無極經 (經名)大明度經之異名。
大明三藏法數 (書名)五十卷,明朝一如等集註。
大明三藏聖教目錄 (書名)明永樂年間敕行藏經之勘校寫錄,翻刻於南北兩京,此北藏之目錄也。
大法 (術語)大乘深妙之法,度人廣者。法華經序品曰:「今佛世尊欲說大法。」
大法雨 (譬喻)大法能慈潤枯渴之眾,故以譬於雨。法華經序品曰:「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同化城喻品曰:「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
大法會 (儀式)為法事大集人者。
大法慢 (術語)法慢之大者。於所得之法起慢心曰法慢。
大法螺 (術語)大法之聲能警醒人,故譬於螺貝。法華經序品曰:「吹大法螺,擊大法鼓。」
大法師 (術語)說法師。大者,尊之之詞。
大法鼓 (譬喻)大法能警醒生死之長夜。故以譬於鼓。法華經序品曰:「吹大法螺,擊大法鼓。」
大法鼓經 (經名)二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在祇洹說有非有之法門,波斯匿王擊鼓吹貝而來。佛言我當說大法鼓經,使迦葉令不堪聞大法者盡去座,說如來之常樂我淨,不般涅槃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空經皆為方便。
大法緊那羅 (天名)法華經序品四人緊那羅之一。奏妙法之樂者。
大法炬陀羅尼經 (經名)二十卷,隋闍那崛多譯。善威光天子請問陀羅尼門。佛入大力莊嚴三昧,說過去之放光如來說此經事。一經五十二品,皆述昔時放光如來所說之法。
大和尚 (術語)受戒之師,謂為和尚。和尚之年長德高者,稱為大。【又】(職位)西晉懷帝永嘉四年天竺之佛圖澄至,石季龍傾心事之,號為大和尚,見佛祖統紀三十六。
大和竭羅 (佛名)Di^pam%kara,又曰提和竭,提洹竭。佛名。譯言燃燈,錠光。玄應音義三曰:「提和竭,或云提和竭羅,此云錠光,亦曰燃燈佛是也。」可洪音義二曰:「提洹竭,中戶官反,亦云提和竭,此云錠光,即燃燈佛也。」
大林精舍 (寺名)大竹林精舍之略稱。竹林精舍
大波羅蜜 (術語)菩薩於第八地以上所修之十波羅蜜也。任運無功用之德稱為大。
大陀羅尼 (術語)佛陀之咒語,云為陀羅尼。其中咒語多者,云為大。又美其功德。云為大。
大阿羅漢 (術語)阿羅漢中年長德高者。稱為大阿羅漢。阿彌陀經曰:「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慈恩疏曰:「大者名稱位高,善見律云:僧中功德極大者為大阿羅漢。」
大阿彌陀經 (經名)吳支謙譯之佛說阿彌陀經二卷,內題曰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坊本之表題曰大阿彌陀經。大經之異譯也,又,趙宋王日休定本大阿彌陀經二卷,以康僧鎧譯之無量壽經為本。取當時現存之異譯經校訂刪補者。
大拘絺那 (人名)Maha%kaus!t!hila,比丘名。阿彌陀經作「摩訶俱絺羅。」俱絺羅
大拘絺那經 (經名)舍利子問正見正法之事,拘絺那答之。攝於中阿含七。
大金剛位 (術語)稱真言行者初地之位。瑜祇經曰:「一時共成就,速得大金剛位,乃至普賢菩薩位。」
大金色孔雀王 (明王)金色之孔雀明王也。孔雀明王
大金色孔雀明王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或義淨譯孔雀經六本之一。
大使咒法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譯。說大使者毘那夜迦之咒法。
大宗地玄文本論 (書名)二十卷,馬鳴菩薩造,陳真諦譯。以十種愛樂心,十種識知心,十種修道心,十種不退心,十種真金剛心,及一大極自然陀羅尼地之五十一種為法門之大宗地。以顯示一多相即無礙自在之大緣起門者。但五十一種之名字。存梵語,且以古來未疏釋,而解之至難。其論體似釋摩訶衍論。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書名)十四卷。則天武后天冊萬歲元年,敕明佺等作。外附大周刊定偽經目錄一卷。
大忿怒金剛童子念誦瑜伽法 (經名)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忿怒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法之異名。說金剛童子之修法。
大界 (術語)攝僧之大者。謂定僧眾同一住同一為布薩之結界。如限一山一寺境內之結界是也。對於小界或戒場。而名為大界。
大界外相 (術語)言結界之外面。於界結之標石書此四字。自此表內為攝僧界也。
大品 (經名)大品般若經也。【又】(雜名)經卷之略者。
大品經 (經名)大品般若經也。【又】(雜名)佛經之卷帙較多者。白帖曰:「陳後主在東宮,令徐陵講大品經義,名僧自遠雲集。」
大品般若經 (經名)羅什譯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有二十七卷本與十卷本二經:一曰大品般若經,一曰小品般若經。嘉祥法師吉藏有大品經義疏十卷,缺卷二,又有大品經遊意一卷。
大信 (術語)信佛而不疑。謂為信。信心之功德廣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證二曰:「謹案往相迴向有大行有大信。」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則是長生不死之神方,忻淨厭穢之妙術。(中略)極速圓融之白道,真如一實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願。」
大信心 (術語)與大信同。
大信心海 (術語)信心之功德廣大,故譬之於海,教行信證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從佛力發起故。真實樂邦甚以易往,藉願力即生故。」
大勇猛菩薩 (菩薩)坐於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三角智印之左。梵名摩訶尼羅。譯言大勇猛。密號稱為嚴迅金剛。據大日經則此座可不安如意寶珠。故於如意寶珠附佛格,列於現圖曼荼羅。其內證為雨萬法。肉色。左手當臍,持如意法。右手持利劍。
大香 (儀式)瓣香之謂也。敕修清規曰:「再插大香一片。」
大拏 (人名)須大拏之略。太子名。須大拏
大洲 (界名)大海中須彌山之四方有四大陸。謂之四大洲。俱舍論八曰:「四大洲者:一南瞻部洲、二東勝身洲、三西牛貨洲、四北俱盧洲。」
大迦葉 (人名)摩訶迦葉也。增一阿含經三曰:「十二頭陀難得之行,所謂大迦葉比丘是。」迦葉
大迦葉本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為大迦葉說制心之法。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經名)五卷,趙宋施護譯,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之別譯。
大迦旃延 (人名)摩訶迦旃延也,新稱迦多衍那。為十大弟子之一。增一阿含經三曰:「善分別義敷演道教,所謂大迦旃延比丘是。」迦旃延
大迦多衍那 (人名)Maha%ka%ta%yana,舊稱大迦旃延。新稱大迦多衍那。
大施主 (術語)於一切之人行大施者。無量壽經上曰:「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窮,誓不成正覺。」
大施行 (術語)施行之大者,於孤獨貧窮之人,施與以物。謂之施行。
大施會 (行事)又曰無遮大會。不擇貴賤上下。會一切之人而以物施與之也。約五年行一度。維摩經菩薩品曰:「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注曰:「什曰:大施會有二種:一不用禮法但廣布施,二用外道經書種種禮法祭祀,兼行大施。生曰:婆羅門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
大施太子 (本生)賢愚經大施抒海緣品曰:「摩訶闍迦樊,譯言大施,又云能施太子。昔釋迦佛為大施太子時欲賑國人,入海求如意珠,知在龍王之頂,欲抒盡海水而取之。雖筋骨斷壞,終不懈怠。諸天感其至誠而來助之。龍王恐送珠與之。」智度論十二謂為「能施太子。」是為毘梨耶波羅蜜(精進度)之圓滿行相。智度論四曰:「毘梨耶波羅蜜云何滿?答曰:若有大心勤力如大施菩薩,為一切故以此一身誓抒大海令其乾盡,宣心不懈。」
大施菩薩 (菩薩)大施太子也。大施太子
大威德 (術語)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明王中之大威德,菩薩中之大威德,迦樓羅王中之大威德,各以其性德而名之。
大威德法 (修法)大威德明王之修法也。
大威德者 (術語)謂百光遍照真言也。見百光遍照王條。
大威德咒 (經名)消災陀羅尼之別名也。彼陀羅尼之本尊為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
大威德尊 (明王)大威德明王也。
大威曜義 (術語)大日如來出生南方金剛光等菩薩之義趣也。出生義曰:「由一切如來大威曜義而生金剛光。」
大威德生印 (術語)如來大威生印之異稱。
大威德明王 (明王)五大明王之一。配於西方,本地為阿彌陀。三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閻曼德迦。別稱降閻魔尊,六足尊等。降焰魔尊 0102.JPG
大威德陀羅尼經 (經名)二十卷,隋闍那崛多譯。佛為阿難說陀羅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種之名,多種之義,亦廣說末世惡比丘之事,及說菩薩住於母胎中之樓閣莊嚴。
大威德迦樓羅王 (異類)法華經序品所列四迦樓羅王之一。
大威燈光仙人問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大威燈光仙人問疑。佛為決疑。遂發大願,求一切智。一切仙人亦然。佛悉授菩提之記。
大威光大菩薩三昧耶 (術語)大日如來出生南方金剛光菩薩之三摩地也。見金剛頂經。
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 (佛名)消災陀羅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輪佛頂。亦曰熾盛光佛頂。
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代失譯。消災經二譯之一。說金輪佛頂尊之消災陀羅尼。
大苦海 (譬喻)謂六道生死之苦也。智度論五曰:「沒大苦海不自覺知。」
大哀經 (經名)八卷,西晉竺法護譯,大集經之序品與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之二品。開為二十八品。
大染法 (術語)理智冥合之至極。形於男女兩性之染愛,謂為大染法。愛染明王之悉地也。瑜祇經曰:「左金剛弓,右執金剛箭,如射眾星光,能成大染法。」
大度師 (術語)如言大導師。言佛菩薩為導眾生度生死海者。智度論三十三曰:「為世作大度師興顯佛法。」
大律師 (術語)說律師。大者,尊之之詞。
大相國寺 (雜名)在河南開封縣治東北。齊天保六年建。初名建國。唐睿宗改為相國。宋至道二年重建。題寺額曰大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又遼使入覲訖。翌日詣寺燒香。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相繼重修。明末為河水淤沒。清順治時重建。乾隆時重修。賜額古汴名藍。
大相看 (儀式)禪家接見闔山之大眾,謂之大相看。敕修清規月分須知曰:「十月初一日,方丈大相看。」
大風災 (術語)大三災之一。劫末起大風破滅至色界第三禪天之災厄也。三災
大紅蓮 (界名)地獄名。以洹寒而身裂如大紅蓮之地獄也。地獄
大毘婆沙論 (書名)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之略名。
大毘盧遮那 (佛名)密教之本尊大日如來也。大之梵語為摩訶。而毘盧遮那為日之別名。故若具存梵語,則宜曰摩訶毘盧那遮。曰並取漢語。則宜曰大日。今梵漢雙取,故曰大毘盧遮那。但以毘盧遮那譯為日。局於密教。若顯密共通之譯。則曰光明遍照。毘盧舍那
大毘盧遮那經 (經名)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之略名。七卷。唐輸波迦羅譯。按輸波迦羅即善無畏。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經名)大日經之具題。經文六卷,供養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無畏譯。真言三部經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經也。大日經。謂大日如來自成佛以不思議之加持力說內證法之經典也。離神力之加持。不能說。不能聽。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證說法,加持說法之大論,遂分古義新義之兩派。法身。玆將本經各家之著述列之如下。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二十卷(唐一行記),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十四卷(唐一行述記),大毘慮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演密鈔十卷(遼覺苑撰),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二卷(唐不可思議撰)。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以七段之即真言,說念誦大日經之法。
大哉解脫服 (術語)讚嘆袈裟德之偈文。出於善見論。度人而授袈裟時誦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後和尚為著袈裟,當正著時依善見論復說偈讚云: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廣度諸眾生。」
大乘 (術語)Mana%ya%na,梵語摩訶衍,譯言大乘。大者對小之稱,乘以運載為義,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滅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謂之小乘。此中有聲聞緣覺之別,使開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十二門論曰:「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是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寶積經二十八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為勝乘、無上乘、無上上乘、無等乘、不惡乘、無等等乘。」
大乘天 (雜名)印度之人美玄奘三藏曰大乘天,以三藏能鼓吹大乘也,印度之俗,總稱物之美者為天。慈恩傳五曰:「諸眾歡喜為法師競立美名,大乘眾號曰摩訶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眾號曰木叉提婆,此曰解脫天。」梵Maha%ya%na-deva,Moks!a%-deva。
大乘心 (術語)依大乘之道而求佛之心也。維摩經佛國品曰:「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註曰:「肇曰:乘八萬行兼載天下不遺一人,大乘心也。」慧遠疏曰:「求佛之心為大乘心,行能運通目之為乘,乘中莫加謂之為大。」
大乘因 (術語)或指菩提心,或示諸法實相。大疏九曰:「所謂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南岳止觀曰:「大乘因者,諸法實相。」
大乘宗 (術語)佛滅後諸宗紛起,其中求羅漢之證悟者為小乘宗,求作佛者為大乘宗。先在印度,依寄歸傳之記惟中觀瑜伽之二宗,為大乘,餘皆為小乘。中觀即中國之三論宗。瑜伽則法相宗也。在中國日本之諸宗,惟俱舍、成實、為小乘,餘皆為大乘宗。但其二宗亦為學習法門而存,無有行之者,故謂之依學之宗。
大乘基 (人名)慈恩大師窺基,為大乘家之泰斗,故尊之曰大乘基。宋高僧傳窺基傳曰:「慈恩寺傳中云:奘師龍朔三年,於玉華宮譯大般若經終筆,其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聞。(中略)彼曰大乘基蓋慧立彥琮不全斥故云大乘基。」
大乘經 (術語)明作佛道法之一切經典也。佛計大小之根機,而說大小之二教。對於小機,說聲聞緣覺之法,謂為小乘。對於大機,說六度之法,謂為大乘。滅後,弟子結集之,別大小二經,各為一藏。智度論謂為聲聞藏,菩薩藏,或謂為三藏,摩訶衍藏者是也。就現流之經典言之。則四部之阿含經等為小乘經。華嚴般若等為大乘經。問:阿含中有說菩薩之行法者,而般若等諸經亦非無小乘之道法?答曰:於阿含說大法,欲使弟子之小機,仰信師之勝因勝果也。於諸大乘經列小法,欲使知法之勝劣也。非為欲各得其法,故互有無妨。
大乘道 (術語)道之名,通於因果。大乘道即佛果也。勝鬘經曰:「此究竟者入大乘道因。」同寶窟下末曰:「此名佛果為大乘道,與佛為因名大乘因。」
大乘教 (術語)大乘之教法。華嚴法華等諸大乘經所說。滿六度之行而成佛之法門也。法相之三時教,第二時空教已上也。三論之二藏教,菩薩藏也。天台之四教。通教已上也。華嚴之五教,始教已上也。真言之十住心,他緣大乘心已上也。大乘
大乘教九部 (名數)對於小乘教之九部而立大乘教之九部。九部
大乘戒 (術語)謂菩薩僧所受之戒也。又曰菩薩戒。梵網經所說之十重禁,四十八輕戒,善戒經所說之三聚淨戒等是也。其別名依宗而異。天台曰圓頓戒,真言曰三昧耶戒,禪宗曰無相心地戒。
大乘戒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在祇園說大略之略戒。不別說戒相。
大乘戒壇 (雜名)授受大乘戒之壇場也。
大乘四果 (名數)通教之菩薩,歷十地修行,有證果有不同。以小乘之四果而區別之。一在初地以斷惑證理生於如來之家者為須陀洹果。二在八地蒙佛之授記而得作佛者為斯陀含果。三在十地受如來之職,如別圓二教等覺之位者為阿那含果。四在佛地,即通教之果佛斷見思之惑,習氣俱盡而成佛者。為阿羅漢果。見大乘莊嚴經論。
大乘五位 (名數)五位
大乘止觀 (書名)具名大乘止觀法門,四卷,南岳慧思說。說止觀二門之深義。唐末經典,流散海外,咸平三年日本國寂照持此本至四明。慈雲得之為作序。見佛祖統紀二十五。明智旭釋之曰止觀釋要。
大乘玄論 (書名)五卷,隋嘉祥寺之吉祥撰。第一二諦義,第二八不義,第三佛性義,第五一乘義,第六涅槃義,第七二智義,第八教跡義,第九論跡義,委曲盡三論宗之奧義。
大乘妙經 (經名)法華經也。
大乘純界 (術語)印度大小乘並行。其行人亦異住處。中國日本有俱舍成實之二宗。是為小乘宗。然惟學習之。而非有行之者。所行者悉為大乘宗。故中國日本為大乘純一之國土。
大乘義章 (書名)二十卷,隋淨影寺之慧遠撰。分義為五聚:一教聚,有三門。二義聚,有六門。三染聚,有六十門。四淨聚。有一百三十一門。五雜聚,欠缺。解釋大小乘法相之古今第一書也。
大乘聲聞 (術語)台家所立五種聲聞中之第五。聲聞
大乘法師 (雜名)唐代慈恩基師之尊稱也。
大乘法相教 (術語)圭峰所立五教之一。五教
大乘破相教 (術語)圭峰所立五教之一。五教
大乘起信論 (書名)馬鳴菩薩造。有二譯。舊譯者為梁之真諦,一卷,新譯者為唐之實叉難陀,二卷。說如來藏緣起之理。本論可分為三分觀之。起首三頌為序分。從論下為正宗分。末後一頌,即是隨行所起大願,為流通分。玆將本論各家之著述列下。起信論一心二門大意一卷(陳智愷作),起信論義疏上卷(缺下卷隋曇延撰),起信論義疏四卷(隋慧遠撰),起信論同異略集二卷(唐見登集),起信論義記七卷(唐法藏撰),起信論別記一卷(唐法藏撰),起信論疏註四卷(唐法藏撰宗密註),起信論疏筆削記二十卷(宋子璿錄),起信論纂註二卷(明真界纂註),起信論捷要二卷(明正遠註),起信論續疏二卷(明通潤述疏),起信論疏略二卷(唐法藏造疏明德清纂略未刊),起信論直解二卷(明德清述),起信論裂網疏釋實叉難陀譯六卷(明智旭述),起信論疏記會閱卷首一卷(續法輯),起信論疏記會閱十卷(續法會編),起信論疏記六卷(新羅元曉疏并別記),起信論別記一卷(新羅元曉撰),起信論內義略探記一卷(新羅太賢作)。
大乘善根界 (術語)西方淨土之德稱也。謂大乘為成就善根功德之國界。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生於其土者。自然成就作佛之善根功德也。淨土論曰:「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大乘無上法 (術語)大乘法中最上之法門也。語出楞伽經。對於權大乘之法而指實大乘之法,又對於自力聖道之大乘而指他力本願一乘之法。正信偈所謂「宣說大乘無上法。」為後者。
大乘二種成佛 (術語)於大乘之法,立一切眾生悉皆成佛上,有二種之別。生得成佛者。言眾生之心性清淨。自可成佛也。修得成佛者。言遇教化。始修佛道。而得成佛也。
大乘無作大戒 (術語)謂天台宗之圓頓戒也。是為大乘戒,故曰大乘,無作者,戒體也,新譯謂之無表。凡受戒時,受者身內發生戒之實體。舊譯家對於三業之有作。謂之無作。新譯家對於三業之有表,謂之無表,戒之通名也。
大乘方等經典 (術語)謂諸大乘經也。方等為大乘經方正之通名。言其所說之理方正平等也。觀無量壽經曰:「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大乘金剛理趣經 (經名)大乘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之異名。
大乘現證三昧耶 (術語)修秘密乘,現證法界體性智。謂之大乘現證。三昧耶者,本誓平等等之義也。金剛頂經上曰:「一切如來大乘現證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同疏曰:「修行秘密乘,現證本界體故名大乘現證也。」
大乘金剛薩埵儀軌 (經名)大乘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之異名。
大海 (雜名)梵語摩訶三母捺羅娑[言*我]羅Maha%samudra-sa%gara,見梵語雜名。
大海八不思議 (譬喻)涅槃經三十二曰:「大海有八種不思議。以譬涅槃:一漸漸轉深,二深難得底,三同一鹹味,四潮不過時,五有種種寶藏,六大身眾生居住,七不宿死屍,八萬流大雨入海亦無增減。」又以此八喻譬僧伽。
大海十相 (名數)華嚴經疏四十四曰:「華嚴經中以大海十相,譬十地菩薩修行:一次第漸深,二不受死屍,三餘水入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無量珍寶,六無能至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
大海印 (譬喻)大海之水面印現森羅萬像。以譬菩薩之三昧含藏一切諸法,是名海印三昧。大集經十五曰:「喻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道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薩亦復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一切眾生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慧明,是為菩薩得海印三昧。」
大海眾 (譬喻)眾水入海。則為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則皆為一味如大海。故云海眾。又譬眾之多者曰海。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此閻浮提有四大河,一切諸流皆投歸於海。眾僧如彼大海,所以然者,流河決水以入於海便滅本名,但有大海之名耳。」往生要集中本曰:「清淨大海眾。」
大師 (術語)佛之尊號。瑜伽論曰:「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世間出世間故名大師。」資持記上一之一曰:「大師者所謂天人之師即十號之一。以道訓人故彰斯目。然以師通凡聖加大簡之,是則三界獨尊九道依學,唯佛師聖得此嘉號,自餘凡鄙安可僭稱。」四教儀集註上曰:「大師者群生模範。」【又】(職位)僧史略下曰:「唐懿宗威通十一年十一月左街雲顥賜為三慧大師,右街僧徹賜為淨光大師,可孚賜為法智大師,重謙賜為青蓮大師。是其始也。」
大悟 (術語)破無始之迷妄,開真實之知見者。觀無量壽經曰:「廓然大悟,得無生忍。」
大根 (術語)大乘之機根。法華玄義一曰:「令大根從不融向於融。」
大祖 (術語)師之師也。
大珠和尚 (人名)唐沙門慧海俗姓朱。建州人。依越大雲寺道智和尚受業。至江西參馬祖得悟。馬祖謂眾,越有大珠,圓明光透,自在無遮障處。眾中有知師姓朱者,迭相推識結契。時號大珠和尚也。
大般若 (經名)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大般若供養 (修法)謂新書大般若已,設齋會而講讚之之法事也。唐玄宗初行之。三寶感應錄中曰:「玉華寺,都維那沙門寂照,慶賀翻譯功畢,以聞皇帝。經既譯畢,設齋會供養,皇帝歡喜莊嚴嘉壽殿設齋會,寶幢幡蓋種種供具極妙盡美,即龍朔三年冬十月三十日也。此日請經從肅成殿往嘉壽殿齋會所講讀,當迎經時般若放光照能遠近,天雨妙華兼有非常香氣。」
大般若經 (經名)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大般涅槃 (術語)梵語摩訶般涅槃那Maha%parinirva%n!a,譯言大入滅息,或大滅度,大圓寂入等。大者美滅德之稱,滅者,滅煩惱滅身心之義,息者安息之義,度者,超度生死之義,圓寂者圓滿功德寂滅相累之義,入者歸於滅也。大乘義章十八曰:「摩訶般涅槃那,磨訶為大,大義有六。(中略)槃,此翻為入,入義有之。(中略)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涅槃玄義上曰:「摩訶此翻為大,般涅此翻為滅,槃那此翻為度,是為大滅度也。」四教儀集註上曰:「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即三德秘藏也。」華嚴經疏鈔五十二曰:「疏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滿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鈔梵云摩訶般涅槃那,具翻為大圓寂入,謂那即入義,應迴在入。(中略)總以義翻者即唐三藏等,在義周圓。」
大般涅槃經 (經名)常略稱為涅槃經。有大乘小乘之二經。小乘之大般涅槃經三卷,晉法顯譯。是與白法祖譯之佛般泥洹經二卷及失譯方等泥洹經二卷,皆與長阿含遊行經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經。有二本,一四十卷,北涼曇無懺譯稱為北本涅槃。分十三品。二三十六卷,劉宋慧觀與謝靈運共再治北本。稱為南本涅槃。天台章安依此經作疏。
大般涅槃經後分 (經名)又曰後分涅槃。二卷,唐若那跋陀羅譯。說涅槃之後佛現神變,及荼毘分舍利等。即大乘之大般涅槃經後分也。
大般涅槃經論 (書名)一卷,天親菩薩造,元魏達磨菩薩譯。釋大涅槃經中迦葉菩薩所問之偈。
大般涅槃經疏 (書名)三十三卷,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及玄義二卷,隋灌頂撰。
大般泥洹經 (經名)六卷,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之前分,唯有十八品。泥洹與涅槃同,般為梵語,有入之義。為佛入涅槃夕所說之經。故名。
大般若轉讀 (修法)讀大般若經六百卷之題目與品名。擴其間經卷而擬於讀誦也。
大般舟三昧經 (經名)支婁迦讖譯之三卷,般舟三昧經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常略稱為大般若。四處十六會之說,唐玄奘譯,六百卷。開元目錄一曰:「唐太宗三藏聖教序,唐高宗三藏聖教記。」(縮印揭於目錄之首,及十六會有各沙門玄別序)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十六會說,一萬三百三十一紙。大唐三藏玄奘於玉華寺譯。」Maha%pra%jn^a%pa%ramita%。
四處十六會 (術語)四處者一為王舍城之鷲峰山,二為舍衛國之給孤獨園,三為他化自在天宮,四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鷺池。十六會者,第一會有四百卷。說於鷲峰山。第二會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說於鷲峰山。與第一會大同,羅什譯之摩訶般若,無羅叉之放光般若,竺法護譯之光讚般若,同為此會。但品有開合。文稍略,又無常啼法誦之二品。第三會自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之五十九卷,又說於鷲峰山。與第二會開合不同,亦無常啼法誦之二品。第四會自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之十八卷,亦說於鷲峰山。唯最後隨順品中之文,與前三會不同,苻秦曇摩蜱譯之摩訶般若鈔經,吳支謙譯之大明度無極經,支婁迦讖譯之道行,羅什譯之小品,宋施護譯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法賢譯之佛母寶德藏般若。共為此會。第五會自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之十卷,亦說於鷲峰山。較第四分,則更略。第六會自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卷之八卷,亦說於鷲峰山。有十七品。與前分全別。月婆首那譯之勝天王般若。為此會。第七會五百七十四,五百七十五之兩卷,說於給孤獨園。謂之曼殊室利分。曼陀仙,僧伽婆羅譯之二部文殊般若。為此會。又此會收於大寶積經第四十六會。第八會五百七十六之一卷,亦說於給孤獨園。謂之那伽室利分。劉宋翔公譯之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經。為此會。第九會五百七十七之一卷,亦說於給孤獨園。謂之能斷金剛分。羅什,菩提留支,真諦譯之金剛般若經,玄奘義淨譯之能斷金剛般若。為此會。第十會五百七十八之一卷,說於他化自在天宮,謂之般若理趣分。與密部之理趣經同本,而咒不同。第十一會自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三之五卷,說於給孤獨園。謂之布施波羅蜜分。第十二會自五百八十四至五百八十八之五卷,亦說於給孤獨園。謂之淨戒波羅蜜多分。第十三會五百八十九之一卷,亦說於給孤獨園。謂之安忍波羅蜜多分。第十四會五百九十之一卷,亦說於給孤獨園。謂之精進波羅蜜多分。第十五會五百九十一及五百九十二之兩卷,說於鷲峰山。謂之靜慮波羅蜜多分,第十六會自五百九十三至第六百卷之八卷,說於竹林精舍白鷺池之側。謂之般若波羅蜜多分,其他有小經數部,要之大般若以外現存之諸經,皆在此中。但仁王般若經不攝於十六會。玆將本經之撰述列之如下。大般若經通關法六卷(宋永隆排定),大般若經理趣分述讚三卷(唐沙門基撰),般若綱要十卷(葛彗葛鼎提綱)。
大神力 (術語)力用之不可思議者。神者不測之義。法華經曰:「有大神力,及智慧力。」
大神咒 (經名)具大神力之陀羅尼也。般若心經曰:「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大准提 (菩薩)准提觀音也。准提。梵Maha%-can!d!i。
大准提經 (經名)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之略名。
大准提菩薩焚修悉地懺悔玄文 (經名)准提懺之具名。
大鬼道 (界名)有大威力之鬼神所住之道途。道者五道六道之道也。
大娑羅 (雜名)Mahas/a%la,大娑羅樹也。西竺呼大官大富之第宅為大娑羅。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大娑羅,樹名也,是大富貴家義也。案西國大官貴大富兒第,皆呼為沙羅也。」
大展三拜 (儀式)大展坐具就之三拜也。見象器箋十。
大恩教主 (術語)稱釋迦如來,於一切眾生,利他之恩德廣大,故曰大恩。為教法之主,故曰教主。
大笑明王 (明王)梵名跋折羅吒訶婆Vajraha%sa,明王部之一尊。陀羅尼集經九跋折羅吒訶婆法說其修法。
大唐內典錄 (書名)十卷。唐麟德元年道宣之作。佛典目錄也。
大唐眾經音義 (書名)一切經音義之異名。
大秘密王曼拏羅 (經名)一切如來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之略名。
大梵 (天名)天神名,又觀音名,大梵深遠觀音也。
大梵天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淨之義,為離婬欲之色界諸天通名,今謂其中初禪天之王為大梵天。初禪天為色界四禪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輔天,梵眾天三者。大梵為君。梵輔為臣,梵眾為民。大梵天所得之禪定,稱為中間禪。位於初禪與二禪中間之禪定也。慧苑音義上曰:「梵謂梵摩,具謂跋濫摩,此謂清淨。」智度論十曰:「梵名離欲清淨。」智度論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論三十一曰:「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沒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彼名為尸棄,譯言火或頂髻,彼頂上結髻如火,以表入於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禪天,最先生。故自念我無父母,自然而生,我為娑婆世界之主。法華經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王。」大般若經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論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棄。」法華文句二曰:「尸棄者此翻為頂髻,又外國呼火為樹提尸棄。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來請轉法輪。又常在佛之右邊,手持白拂,以對於帝釋。 0095.JPG
外道之梵天 (天名)外道所見之梵天,有三種:一、自那羅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類及一切。是鞞陀論師之說也。外道小乘涅槃論曰:「問曰:何等外道說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圍陀論師說,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髀中生毘舍,從兩腳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場。(中略)於界場中殺害供養梵天得生彼處名涅槃。」大日經疏二曰:「圍陀是梵王所演四種明論,大圍陀論師是受持彼經能教授者。(中略)於彼部顯之中梵天猶如佛,四韋陀典猶如十二部經,傳此法者如和會僧。」二、自綼紐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八子而為一切萬物之元,是綼紐論師之梵天說也。智度論八曰:「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韋紐,是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於諸婬瞋已盡無餘。」三、以摩醯首羅為法身,以那羅延為報身,以梵天為應身,是摩醯首羅論師之說也。提婆論曰:「梵王那羅延摩醯首羅,一體三分。」玄應音義二十五曰:「那羅延,那羅此翻為人,延那此云生本。謂人生本,即是梵王。外道謂:一切人皆從梵王生,故名人生本也。」
形像 (圖像)大日經一曰:「大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印,執蓮在鵝上。」大日經疏五曰:「大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鵝車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蓮華,一手持數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軍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也。印當稍屈頭指直伸餘指,側手按之而作語狀,是名淨行者吉祥印。」秘藏記下曰:「大王,大梵天四面,面上三眼,有四手各持華瓶鉾,肉色。」
大梵寺 (寺名)刺史韋宙請六祖說法處也。廣東通志二百二十九曰:「韶州府曲江縣,報恩光孝寺,在河西。唐開元二年,僧宗錫建,名開元寺,又更名大梵寺,刺史韋宙請六祖說壇經處。宋崇寧三年,詔諸州建崇寧寺,致和中改天寧寺。紹興三年,專奉徽宗香火,賜額曰報恩光孝寺。」
大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也。
大梵王宮 (雜名)大梵天王之宮殿。在色界初禪之梵輔天中。俱舍論八曰:「於梵輔天處有高大閣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別地,如世尊處座四眾圍繞。」往生要集上本曰:「忉利天上億千歲樂大梵王宮,深禪定樂。」
大梵天王 (天名)大梵天為初禪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禪梵天之王而言,為常。
大梵深遠 (菩薩)天台所立六觀音之一。六觀音
大梵如意天 (天名)大梵天也,彼天有威力,得如意自在,故曰如意。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經名)禪家所談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經典,拈花微笑
大教 (術語)如來之教法也。
大教網 (譬喻)如來之教法,能救生死海之人,故譬以魚網。晉華嚴經五十九曰:「張大教網[糸*(一/旦)]死生海。」五教章上曰:「是故經云:張大教網[糸*(一/旦)]生死海,度天人龍置涅槃岸。」(五教章之文上二句依晉經五十九,下二句依同經四十四菩薩金翅王,生死大海,中摶撮天人龍,安置涅槃岸之文)。
大教王經 (經名)金剛頂經之別名。教王經
大曼 (術語)大曼荼羅之略。
大曼荼羅 (術語)四種曼荼羅之一。圖畫彫刻諸尊之形體及形體者。此中具足五大故曰大秘藏記本曰:「大曼荼羅五大也,謂繪像形體等也,高廣之義。」
大曼荼羅王 (術語)稱阿字也,真言之梵名曰曼荼羅。阿字為真言中之王。故稱為大曼荼羅王。大疏十曰:「於大悲胎藏大曼荼羅王如所通達,淨淨法門各各樂欲自陳說之。」同六曰:「此阿字門為一切真言之王,猶如世尊為諸法之王。」
大船 (譬喻)以譬渡生死海。安樂集下曰:「善知識者,是汝大船。」教行信證序曰:「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
大船師 (譬喻)佛之德號。以能導眾生,渡生死海故也。涅槃經二十一曰:「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為汝作大船師。」
大魚 (傳說)梵語摩竭Makara魚,譯言大魚。商人入海,高聲念佛,免摩竭魚之難。摩竭
大魚事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借誡大魚小魚以喻大比丘小比丘也。
大通 (佛名)大通智勝之略。佛名。
大通智勝 (佛名)三千塵點劫昔出世之如來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彌,從佛聞法華經,佛入定後,十六沙彌。各昇法座,為大眾覆講法華經。其第九沙彌。今已成佛,為阿彌陀。第十六沙彌成佛為今之釋迦如來。而其聞第十六沙彌之說法者。為今之一座大眾云:蓋今之大眾在大通智勝佛時,於第十六沙彌結緣,故在今日釋迦如來之下,聞法華而入證得果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中略)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是。」此種熟脫之教理所以出也。種熟脫
大通和尚 (人名)五祖宏忍大師弟子神秀上座之謚號也。
大梅 (人名)馬祖大寂禪師法副明州大梅山之法常,初參大寂,問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師即大悟。唐貞元中居天台山,餘姚南七十里,梅子真舊隱居。大寂聞師住山,乃使一僧來問:和尚見馬師得什麼住於此山?師云:馬師向我教即心是佛,我即向這裏住。僧云:馬師近日佛法又別。師云:作摩生別?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師云: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祇管即心即佛。其僧迴,舉似馬祖。祖云:大眾,梅子熟也。自此學者漸臻,師之道彌顯。某年寂,壽八十八。傳燈錄七呼為梅子。
大寂定 (術語)或曰大寂室三昧。或曰大寂靜妙三摩地。如來所入之禪定也。離一切散動,究竟寂靜。謂之大寂。梵語曰三昧或三摩地,譯為定。如來會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行如來行。」舊譯仁王經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新譯仁王經上曰:「爾時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靜妙三摩地。」涅槃經三十曰:「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大寂滅 (術語)大涅槃也。涅槃,一譯寂滅。圓覺經曰:「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語寂滅海終不能至。」
大寂法王 (術語)稱大日如來。梵譯曰牟尼Muni,譯為寂。如來之身口意,離一切之煩惱。故云寂。大日經一曰:「牟尼諸法王告持金剛慧。」同疏六曰:「大寂法王,告金剛手。」
大寂室三昧 (術語)大寂定
大寂靜妙三摩地 (術語)大寂定
大族王 (人名)西域記四曰:「北印度磔迦國數百年前有一王,號摩[酉*盍]羅矩羅Mihirakula,唐言大族王。有武勇,統治印度。有事,惡佛法。令於五印度,使盡毀滅。大擅殘逆。摩竭陀國幻日王厚崇敬佛法與之戰而勝。擒大族王。依母言,放之還國。大族王投迦濕彌羅國,後奪其國自立。乘餘威伐健馱羅國,逆殺沙門國人,欲還國,中途死。」
大秦寺 (寺名)波斯國之火教。來唐之長安。太宗敕建大秦寺。其法曰末尼祆教。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煙切)教法起大波斯國號蘇魯支,有弟子名玄賓,習師之法居波斯國,大總長如火山後行化於中國。貞觀五年有傳法穆護何祿,將祆教詣闕聞奏,敕令長安崇化坊立祆寺號大秦寺,又號波斯寺。」
大祥忌 (儀式)三回忌也,大祥為儒典三年祭之名。
大域龍 (人名)因明正理門論之著者,陳那菩薩之譯名。陳那
大莊嚴經 (書名)方廣大莊嚴經之略名。
大莊嚴論 (書名)大莊嚴論經之略名。
大莊嚴論經 (書名)十五卷,馬鳴菩薩造,秦羅什譯。集種種之因緣譬喻以勸誡人。
大莊嚴經論 (書名)大莊嚴論經之異名。
大莊嚴世界 (界名)虛空藏菩薩經謂虛空藏菩薩之本土為西方之一切香集世界,大集經十二虛空藏菩薩所問品謂為東方之大莊嚴世界。
大莊嚴三昧經 (經名)三寶感應錄下引此經舉馬鳴龍樹二菩薩之本地。此經藏中無之。
大莊嚴法門經 (經名)二卷,隋那連提黎耶舍譯。佛在耆闍崛山,文殊化現殊勝之身色衣服,度婬女勝金色光明德。使得順忍之悟。此女化現死壞惡相。使長威德長者恐怖。詣佛聞法亦得順忍。佛為二人次第授記。
大國師 (職位)說國師
大陰界入 (術語)大為四大,陰為五陰,界為十八界,入為十二入。
大婆羅門 (術語)婆羅門為四姓之上首,譯為淨行種。捨世染而專修淨行之種族也。佛非婆羅門種。而為大淨行者,亦稱為大婆羅門。涅槃經十八曰:「如來名大沙門大婆羅門。」
大淨法門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大莊嚴法門經同本。
大無量壽經 (經名)無量壽經二卷,在淨土三部經中為最大本,故名。又略曰大經。
大堅固婆羅門 (本生)釋迦如來昔為大國黎努王之輔相。名大堅固婆羅門。能治國。後修禪觀,感梵天王之來現,由彼之勸而出家,修佛道。
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 (經名)二卷,趙宋施護譯。說大堅固婆羅門之事歷。
大悲 (術語)救他人苦之心謂之悲。佛菩薩之悲心廣大,故曰大悲。涅槃經十一曰:「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中略)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大日經一曰:「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根本。」
大悲四八之應 (雜語)觀音菩薩三十三身之應現也。
大悲弓 (雜名)悲智為一雙之法門,故以之配於左右手大悲以靜德為左手,大智以動德為右手。隨而以大悲配於弓。以大智配於箭。
大悲心 (術語)起信論所說三心之一。欲拔一切眾生之苦者也。論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大悲咒 (經名)千手陀羅尼之別名。千手經曰:「若能稱誦大悲咒婬欲火滅邪心除。」
大悲者 (菩薩)指大悲菩薩而云。即觀音菩薩也。請觀音經曰:「一切佛興世安樂眾生故,異口各各身端坐金剛座,口出五色光蓮華葉形舌,讚嘆大悲者調御師子法。」
大悲經 (經名)五卷,高齊那連提耶舍譯。有十三品。佛臨涅槃,以法付囑於梵天帝釋及迦葉阿難,記滅後弘法之人,示供養舍利之功德及滅後結集之法。
大悲壇 (術語)總言胎藏界之曼荼羅。以是自大悲胎藏流出三重之曼荼羅故也。別言北方羯摩部釋迦之曼荼羅。以是出現於濁世而攝化六道四生故也。聖財集下曰:「北方不空成就佛云者,大悲壇三界六道能化之釋迦也。」
大悲懺 (書名)出像大悲懺法之略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之異名也。四明大師智禮著。依伽梵達磨譯之千手經而說千手觀音之懺法。
大悲三昧 (術語)含藏大悲功德之禪定也。佛菩薩住於此三昧而起大悲。
大悲胎藏 (術語)胎藏又曰華藏。為眾生本具之菩提心。言肉團心所具菩提之理性,依大悲之萬行,而生長發育,猶如母胎內之子。故曰大悲胎藏。又胎藏謂肉團心開敷之八葉中臺之大日。此中臺之大日,以大悲出生無盡之諸尊垂普門之化用。故曰大悲之胎藏。
大悲普現 (術語)謂大悲之觀音菩薩現三十三身。而普應眾機也。
大悲菩薩 (菩薩)觀音菩薩也。大悲之名,雖通於諸佛諸菩薩,而此菩薩為慈悲門之主。故特以名之。請觀音經曰:「亦聞大悲觀世音誦持此咒離諸惡。」觀經定善義曰:「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
大悲闡提 (術語)闡提為梵語一闡提之略。成佛不可能之義。大悲闡提者,言為有大悲而自己之成佛畢竟不可能也。如觀音地藏之大悲菩薩是也。一闡提
大悲觀音 (菩薩)台家所立六觀音之一。千手觀音之異名。千手觀音。又,觀音之總名。
大悲千手獄 (雜名)六觀音六道對配之偈中第一句。二中歷曰:「大悲千手獄。」
大悲千地獄 (雜語)大悲千手獄
大悲代受苦 (術語)言菩薩之大悲心代眾生受地獄之苦也。請觀音經曰:「眾生若聞名,離苦得解脫,亦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智度論四十九曰:「佛自說,本願大心為眾生故,所謂為一一人故於無量劫代受地獄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無餘涅槃。」
大悲觀世音 (菩薩)與大悲觀音同。
大悲觀世音菩薩讚 (書名)大明太宗皇帝御製。
大悲曼荼羅 (術語)胎藏界曼荼羅之異名。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羅也。
大悲鎧冑門 (術語)大日如來生出北方金剛護菩薩之三摩地也。出生義曰:「自一切如來大悲鎧冑門而生金剛護。」
大悲分陀利經 (經名)具名大乘大悲分陀利經,八卷,失譯人名。悲華經之異譯。分陀利為蓮華之名。
大悲心陀羅尼 (經名)千手陀羅尼之別名。
大悲心陀羅尼修行念誦略儀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千手陀羅尼之念誦法。
大悲胎藏三昧 (術語)胎藏大日生出大悲胎藏曼荼羅之三昧也。大疏九曰:「如是三昧義,所謂大悲胎藏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
大悲胎藏八字法 (修法)是佛眼佛母尊之所說也。佛眼佛母尊
大悲胎藏曼荼羅 (術語)大日經所說,謂胎藏界之曼荼羅。為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羅。故曰大悲胎藏曼荼羅。大日經一曰:「惟願世尊,次說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為滿足彼諸未來世無量眾生,為救護安樂故。」大疏五曰:「如上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即是心實相華臺。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重普門眷屬,以是義故名為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此三句之分配有二樣。義釋抄記曰:「今就大悲曼荼羅說之,以為中胎為菩提心,次八葉為大悲,外三院為方便也。」現圖曼陀羅
大悲生心三昧耶 (術語)彌勒菩薩慈悲所發生之三昧也。
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 (經名)五卷。趙宋法護譯。說荼吉尼之修法。
大黑天 (天名)梵語摩訶迦羅Maha%ka%la,譯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譯為大時。顯密二教之所說各異。密教謂為大日如來因降伏惡魔示現忿怒藥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三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來以為軍神而祀之。現今印度稱其女體為迦梨Kali^(迦羅之女聲也),以為大自在天之后妃,而盛祀之。新譯仁王經護國品曰:「昔天羅國王有一太子名曰班足,登王位時有外道師名為善施,與王灌頂,乃令班足取千頭王以祀塚間摩訶迦羅大黑天神。」同良賁疏曰:「言塚間者所住處也,言摩訶者此翻為大,言迦羅者此云黑天也。上句梵語,下句唐言。大黑天神,鬥戰神也。若祀彼神增其威德舉事皆勝,故嚮祀也。」金剛恐怖集會方廣儀軌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曰:「摩訶迦羅天像前,蘇末那搵三甜,護摩三浴叉已。現為使者為成辨一切。」注曰:「大黑天也,披象皮橫把一槍,一頭穿人頭一頭穿羊。」義淨譯孔雀經中曰:「大黑藥叉王,婆羅[病-丙+尼]斯國住。」攝大儀軌二曰:「摩賀迦羅神,曩莫三滿多沒馱喃,摩賀迦羅野,裟[口*縛]賀。」大日經疏十曰:「摩訶迦羅所謂大黑神也,毘盧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門欲除彼(指荼吉尼),故化作大黑神。過於彼無量示現,以灰塗身在曠野中,以術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無礙諸荼吉尼而訶責之。猶汝常噉人,故我今復當食汝,即吞噉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令斷肉。」理趣釋下曰:「七母女天者是摩訶迦羅天眷屬也。(中略)此天等亦有曼荼羅,中央畫摩訶迦羅以七母天圍繞,具如廣經所說。摩訶迦羅者大時義,時謂三世無障礙義,大者是毘盧遮那法身無處不遍,七母女天並梵天母。」慧琳音義十曰:「摩訶迦羅,唐云大黑天神也。有大神力,壽無量千歲,八臂身青黑雲色,二手懷中橫把一三戟叉,右第二手把一青羖羊,左第二手把一餓鬼頭髻,右第三手把劍,左第三手執羯吒罔迦(Khat!va%n!ga)是一髑髏幢也,後二手各於肩上共張一白象皮如披勢,以毒蛇貫穿髑髏以為瓔珞,虎牙上出作大忿怒形,雷電煙火以為威光身形極大,足下有一地神女天,以兩手承足者也。」其他為此天之降魔神而現威靈。見仁王經良賁注下一,佛祖通載三十五。顯教之所傳者以之為施福神。謂祀之,則能得福德。西竺諸寺皆於食廚安置供養之。寄歸傳曰:「西方諸大寺處,或於食廚柱側,或在大庫門前,彫木表形,或二尺三尺為神王狀。坐把全囊,卻踞小床一腳垂地。每將油拭,黑色為形。號曰莫訶歌羅,即大黑神也。古代相承云:是大天之部屬,性愛三寶,護持五眾使無損耗。求者稱情,但至食時廚家每薦香火,所有飲食隨列於前。」是祀為施福神之本據也。 0105.JPG
尊形 (圖像)有二樣。降魔之大黑,現忿怒相。施福神之大黑,現愛樂相,忿怒相之形像。三世最勝心明王經謂有一頭二手。慧琳音義謂有一頭八臂。神愷大黑天神法謂有三面六臂。而日本所圖者。皆三面六臂。福神大黑之形像,宜以寄歸傳所記者為本。而日本所行之形像。冠圓帽。負囊。持小槌。踏米袋。又,日本山門有所謂三面大黑者。是彼國古德所創。無經軌可憑。
大黑真言 (術語)「唵摩訶迦羅娑[口*縛]賀。」見攝大軌。又,唵尼旨尾旨(降伏),惹[口*縛]禮(自在),多囉伽帝(救度),莎訶。見真言鈔。
大黑天供相應物 (術語)一以白米為相應物。如聖天供之浴油。念誦時以白米浴之,一咒為一度。相傳是大黑天為熾盛光佛頂舍利法之本源。故以白米為舍利之當體,最相應也。二以鹽為最上之供物。常供鹽一杯。
大黑飛礫法 (修法)其法以榎木指乾方之枝。作喬麥與麥之形(即寶珠形),其三面書[8768]字,置之於本尊之前。誦本尊之根本咒一千遍而加持之,然後投於福人之家,謂彼之福德來集我家也。是曰大黑之飛礫法。
種子 (術語)或為[8740]字,以為萬法能生之本源故。或為[87A6]字,以為出生萬德之寶珠故。又以為羯磨部天鼓雷音佛之教令輪身故。或為[87BB]字,以與不動一體又為堅牢地神故。或為[87A4]字。以為不二妙成就之尊故。或為[8770]字。以大黑為風之黑業之體故。或為[8776]字,以與釋尊(即天鼓雷音佛)一體故。或為[87C3]字,以為文殊之化現故。
根本印 (印相)或為堅實合掌,或為智拳印。此中以智拳印習為灌頂之秘密印。
六大黑 (名數)佛像圖彙三,謂一、比丘大黑,其本地大摩尼珠,為如來之標幟,僧形之大黑也(偽經之大黑天神圓滿陀羅尼經有本地之記)。二、摩訶迦羅大黑女,為大黑之后。三、王子迦羅大黑,為大黑之王子。四、真陀大黑,為施福之標幟,而持真陀摩尼。五、夜叉大黑,為降魔夜叉之標幟,而持金剛輪。六、摩迦羅大黑,即本體之摩訶迦羅,負囊持槌。
大黑與黑色 (雜語)摩訶迦羅之譯,有大時與大黑二者。而大時之解,能盡神力之程。是為本義。大黑宜為傍義。大日經疏有閻魔之后黑闇女為摩訶迦羅,稱為闇夜神之一義。此黑義雖可為本義。然無關於今之大黑神。然則其黑色如寄歸傳所言,以油拭之,其像自然而黑無關於迦羅之本義可知。用香油塗體。以拂身之邪熱。印度一般之習也。但以之為降魔神,照密教之本義,則黑色不惟為降魔之色,胎藏界曼陀羅安置此天於北方,故黑色又與其神體相應者也。
偽經偽軌 (術語)大黑天之本說。前所揭之仁王經,大日經,三世最勝心明王經,理趣經,孔雀經,仁王經疏,大日經疏,及寄歸傳等是也。世有佛說摩訶迦羅大黑天神大福德圓滿陀羅尼經,摩訶迦羅大黑天神所問經等。皆偽經也。諸錄不載。又,嘉祥寺神愷之大黑天神法。世稱為大黑天儀軌。為人所據。然非真本。亦偽作也,但書中引用之經疏語悉正。
大象藏 (物名)龍鬥而生之香也。華嚴經入法界品曰:「人中有香名大象藏,因龍鬥生。若燒一丸,興大光網雲,覆甘露味,周七日七夜,降香雨水。」
大眾 (術語)梵語,摩訶僧伽Maha%sam%gha,譯為大眾。多眾也,眾有三人四人之異義。。智度論曰:「大眾者,除佛餘一切賢聖。」法華經序品曰:「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
大眾印 (物名)一寺公用之印鑑也。毘奈耶雜事一曰:「佛言:凡印有二: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轉法輪印像,兩邊安鹿伏跪而住,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
大眾部 (流派)有二:一、為根本結集時之大眾部。以窟內之結集,謂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結集,謂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滅後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確立大眾部之本義(以前未見宗義之相異),爾後自其部更出異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師利問經下曰:「佛告文殊師利:初二者,一、摩訶僧祇Maha%sa%m%ghika(此言大眾,老少同會,共集律部也),二、體毘履Sthavira(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會,共出律部也),我入涅槃後一百歲,此二部當起。」宗輪論述記上曰:「界內既以迦葉為上座部,界外無別標首,但總言大眾,皆由未生怨生王為大檀越種種供養。恐界內人多難可和合,所以兩處弘宣。時雖兩處結集人無異諍法無異說,界內耆年至多,界外年少極多。乃至大天乖諍昔時界外少年之僧,門人苗裔共為一朋名大眾部,取昔為名,往苦界內耆舊之僧共為一徒名上座部。」二、四律五論中之摩訶僧祇律(譯言大眾)是也。此乃指窟內之上座部,名為大眾者,其故以窟內上座部之律藏,誦出八十度名為八十誦,百年之間,五師相傳,至優婆[毛@(鞠-革)]多。[毛@(鞠-革)]多之門人有五師,各立一見。於根本之八十誦律,建立一宗之律部,上座部之律藏,於此分五部。以是根本之八十誦律,稱為大眾部。是現存四律中之摩訶僧祇律也。大集經二十二曰:「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廣博遍覽五部經律,是故名為摩訶僧祇。」翻譯名義集四曰:「智首疏云:總別六部,僧祇是總。前五是別,此僧祇部眾行解虛通,不生偏執,遍順五見以通行故,故知是總。」行事鈔上一之二曰:「統明律藏本實一文,但為機悟不同致令諸計岳立,所以隨其樂欲成立己宗。競采大眾之文,用集一宗之典。」同資持記曰:「如來滅後迦葉結集為八十誦律,五師相繼一百年來並無支派,後因淨計遂分五宗。(中略)言大眾者此瀝窟外部,高僧傳論云:上座大眾創分結集之場,彼言大眾乃是窟外,此云大眾定是窟內。即今摩訶僧祇,此翻大眾,以五百人亦大眾故(智論則云千人),是則大眾名通二部,上座唯局窟外,學者須細辨之。」又行事鈔同卷曰:「僧祇律是根本,部餘是五部。」同資持記曰:「具云摩訶僧祇,此翻大眾,從眾為名,即窟內部。」
大眾生彌盧 (明王)謂不動尊也。見底哩三昧耶不動念誦法。梵Meru。
大眾威德畏 (術語)五怖畏
大智 (術語)廣大之智慧。通達一切之事理者。法華經序品曰:「普入佛慧通達大智。」維摩經佛國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遠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廣故名大智。」
大智藏 (術語)謂佛之大圓鏡智也。佛地論五曰:「諸佛鏡智名大智藏,世出世間智根本故。」
大智度論 (書名)百卷,龍樹菩薩造,秦羅什譯。釋大品般若經。
大智慧門 (術語)對於大慈悲門之稱。大智大悲佛所具之二德也。門有差別之義。
大智灌頂地 (術語)稱佛地也。義釋十三曰:「大智灌頂地者,即是如來第十一地也。由住第十一地入大智灌頂,乃能作如來事。」
大智慧光三昧經 (經名)漸備一切智德經之異名。
大雄 (術語)佛之德號。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法華經涌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同授記品曰:「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
大雄峰 (地名)百丈山之別名。碧巖二十六則曰:「僧問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獨坐大雄峰。」
大統 (職位)僧官名。統轄一國之比丘也。佛祖統紀五十一曰:「隋文帝敕僧猛為隋國大統。」
大疏 (書名)華嚴宗謂清涼之八十華嚴經疏,真言宗謂一行之大日經疏。
大集經 (經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經。大方等為大乘經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間廣集十方之佛菩薩,說大乘之法,謂之大集經。前後諸師,各譯一部分,無全本。高麗藏本收諸師譯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三十一卷至三十三卷之日密分三卷,北涼曇無讖譯,為諸譯中之大本。他藏本稱之為大方等大集經而別行之。其第二十七卷至三十卷之無盡意菩薩品四卷,為智嚴寶雲譯,別行本題曰:無盡意菩薩經。其三十四卷至四十五之日藏分十二卷,隋那連耶舍譯,別行本十卷稱為大乘大方等日藏經。其四十六卷至五十六卷之月藏分為十一卷,高齊那連提耶舍譯,別行本十卷,稱為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其五十七五十八兩卷之須彌分二卷,同譯,別行本題曰大乘大集經。其五十九六十兩卷之十方菩薩品,後漢安世高譯,別行本題曰:佛說明度五十校計經。止觀輔行五曰:「彼經廣集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於欲色二界大空亭中,故云大集。」但大集之經名有二種:一以名於欲色二界中間集大眾而說之經,上所舉之諸經是也。一以名於隨處集大眾而說之經,大集經賢護分,大集經念佛三昧分等是也。梵Maha%sam%gha%ta。
大集日藏經 (經名)大乘大方等日藏經之異名。
大集月藏經 (經名)具名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十卷,高齊那連提耶舍譯。收於六十卷大集經第四十六至第五十六。稱為月藏分。
大集法門經 (經名)二卷,趙宋施護譯。與長阿含經眾集經同本。
大集賢護經 (經名)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之異名。
大集須彌藏經 (經名)大乘大集經之別名。六十卷,大集經之須彌藏分是也。
大集經賢護分 (經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五卷,隋闍那崛多譯。佛在王舍城竹園放光集眾。以賢護菩薩為對場而說法。與般舟三昧經同本後譯。
大集會正法經 (經名)五卷,趙宋施護譯。大集會正法,以本經所說之法得名。佛在靈山,為普勇菩薩說之。次折伏尼犍外道。
大集譬喻王經 (經名)二卷,隋闍那崛多譯。為舍利弗以諸譬喻說菩薩與二乘智慧功德之差別。
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經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十卷,隋達磨笈多譯。與菩薩念佛三昧經同本。說念佛三昧之法。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經名)十卷,唐不空譯,與大集經虛空藏菩薩品同本異譯。
大雲經 (經名)大方等無想經之異名。
大雲光明寺 (寺名)回回教寺院之名。佛祖統紀四十一曰:「唐代宗三年,敕回紇奉末尼者,建大雲光明寺。」又「同六年,回紇請於荊楊洪越等州置大雲光明寺,其徒白衣白冠。」
大雲密藏經 (經名)大方等無想經之異名。
大雲無相經 (經名)大方等無想經之異名。
大雲請雨經 (經名)本名大雲經請雨品第四十六,一卷,宇文周闍那耶舍譯。請雨經四譯之一。
大雲輪請雨經 (經名)有二本:一隋那連提黎耶舍譯,一卷。一唐不空譯,一卷。是請雨經四譯中之二。
大菩薩 (術語)菩薩有大小。初心之菩薩為小。深行之菩薩為大。無量壽經下曰:「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
大菩提 (術語)佛之菩提,對於聲聞緣覺之菩提,謂之大菩提。何則。二乘之無漏。為菩提而非大。佛之無漏慧。乃為菩提而大也。唯識論一曰:「由斷礙解所知障得大菩提。」法華論曰:「菩提有三種:一聲聞菩提,二緣覺菩提,三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即佛果菩提也,今指之為佛菩提。
大菩提心 (術語)求大菩提之心也。
大菩提幢 (術語)謂密印也。是為無上菩提之標幟。故曰大菩提幢。大日經密印品曰:「菩薩由此嚴身故,處生死中巡歷諸趣,於一切如來大會,以此大菩提幢而標幟之。」
大善利 (術語)大善大利也。善必具利。法華經信解品曰:「深自慶幸獲大善利。」
大善地法 (術語)謂俱舍之心所法四十六中,信等善心所十個也,以是與一切之善心相應俱起故也。一切之善心,名為大善地。此十個心所,為彼大善地所有之法。故曰大善地法。一信,二勤,三行捨,四慚,五愧,六無貪,七無瞋,八不害,九輕安,十不放逸。見俱舍論四。
大善知識 (術語)偉大之善知識。善知識者,如言善友。知識者我能知彼之義也。
大普賢 (菩薩)普賢菩薩也。
大寒林 (雜名)西國謂墓所為屍陀。譯為寒林。使人怖而寒之義也。尸多婆那
大寒林難拏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羅[目*侯]羅於寒林中多為鬼惱。佛為說難拏陀羅尼。難拏者歡喜之義,言此陀羅尼有安樂歡喜之功德也。
大惡象 (譬喻)譬惡心之狂亂。涅槃經三十一曰:「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
大童子 (職位)大中童子
大黃湯 (飲食)黃龍湯之異名。
大開靜 (術語)開靜有大小二種。開靜
大虛空藏 (菩薩)虛空藏
大虛空藏印明 (印相)十八道之一。大虛空藏為金剛界南方寶性如來四親近,寶光幢笑四菩薩之總體,故召請本尊作運心之供養時,結大虛空藏菩薩之印誦明。其印為寶幢形。十八道
大虛空大菩薩念誦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大勝金剛 (菩薩)又名大轉輪王。又名金剛手。大日所變之十二臂金剛薩埵也。是為大妙經所說之攝一切佛頂輪王,即金輪佛頂也。瑜祇經一切如來大勝金剛最勝真實三昧耶品曰:「爾時遍照薄伽梵,復現種種光明,於頂上放金剛威怒光明,照諸菩薩。金剛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語道斷),復現身手具十二臂,持智拳印。復持五峰、金剛、蓮華摩尼、羯磨、鉤、索、鎖、鈴、智劍、法輪十二大印,身住千葉大白蓮華,身色如日,五髻有光明,其光無主,遍照十方。面門微笑,即說大勝金剛頂最勝真實大三昧耶真言:唵摩訶(大),縛日羅(金剛),瑟抳灑(是云頂是大金剛頂),吽怛羅紇哩惡吽(是五佛種子)。說此明已,復說頌曰:十方淨妙國,三世及三界。最尊獨無比,此大轉輪王。能摧諸佛頂,能攝諸等覺。親近為眷屬,速成大悉地。若末法世人,長誦此真言。刀兵不能害,水火不能漂。蓮華金剛手,翼從為侍衛。若誦一百八,則能滅百劫罪。若誦一千遍,則能成滿意願。若誦一洛叉,則得大金剛身。若誦一俱胝,則得成遍照尊。千佛來守護,決定無疑。」
大勝金剛心真言 (真名)愛染明王又金剛薩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經一切如來大勝金剛瑜伽成就品曰:「爾時金剛手,復說成就金剛薩埵一字大勝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剛薩埵之一字心,或為愛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勝金剛者,以上經文稱為愛染王,而曰此名金剛王,頂中最勝名也。
大華嚴長者 (人名)佛對此長者,說施食之福報。
大華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經名)一卷,唐般若三藏譯。佛說那羅延力之量,比較佛力。因說為施食者得此佛力也。
大鉤召印 (印相)作內縛拳。豎右手之頭指。少屈之作鉤形。是除蓋障佛頂,及九方便中,奉請法身方便之印也。
大焦熱地獄 (界名)八大地獄之第七。焦熱地獄
大聖 (術語)佛之尊號。法華方便品曰:「慧日大聖尊。」妙宗鈔上曰:「佛是極聖,故稱為大。」法華弘傳序曰:「非大聖無由開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薩。無量壽經上曰:「一切大聖神通已達。」淨影疏曰:「大有兩義:一位高名大,二德勝名大,會正為聖。」
大聖天 (天名)大聖歡喜天,聖天,歡喜天,名之具略也。歡喜天
大聖主 (術語)佛之尊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
大聖世尊 (術語)佛之尊號,佛為聖之極,世之尊。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大聖世尊於諸天人一切中而宣此言。」
大聖妙吉祥 (菩薩)梵語曼殊室利。譯為妙吉祥。舊稱文殊菩薩。
大聖妙吉祥菩薩說除災教令法輪 (經名)一卷,失譯。
大聖妙吉祥菩薩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 (經名)一卷,唐菩提[口*栗]使譯。說八字文殊之修法。
大聖歡喜天 (天名)單曰聖天。亦曰歡喜天。歡喜天
大聖歡喜天雙身毘那耶迦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大聖歡喜雙身毘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 (經名)一卷,唐善無畏譯。
大聖歡喜雙身大自在天毘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大聖金剛夜叉 (異類)五大明王之一,金剛夜叉
大聖曼殊室利童子 (菩薩)舊稱文殊師利。新稱曼殊室利。童形之文殊菩薩也。
大聖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記五字文殊之修法。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 (菩薩)新稱曼殊室利。譯曰妙吉祥。
大意 (術語)講經論。初大意,次題號,次入文解釋,分三段為例。大意者,論一部始終之綱要也。止觀一曰:「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說法明眼論曰:「若供養經律論等,必應有大意釋名科文三段。」同鈔上曰:「大意者,未入文前懸談教起因由一部綱要,釋名者次解名題也。科文者正入正文分三分科等。」【又】(人名)大意經
大意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意為童子名。欲濟國之貧窮,入海求寶,聞海底有明珠,欲抒海水而採之。天帝感其精誠。來助之。海神恐,出珠。大意得珠還,施與國人。大意即今之釋迦佛是也。
大會 (術語)大法會也。為佛事而會多眾也。般舟讚曰:「一一大會隨人入。」
大會眾 (術語)賢聖之眾會。往生論註下曰:「以讚嘆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智相光明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
大愚 (人名)洪州高安大愚禪師嗣於歸宗。歸宗嗣於馬祖。大愚山號。見傳燈錄十。
大經 (經名)淨土三部中,二卷之佛說無量壽經,淨影,道綽,善導諸家,謂之大經。天台謂之大本。玄義分傳通記三曰:「大經者無量壽經,三經之中此經廣故,對餘二經名大經也。天台此經名大本,阿彌陀經名小本,嘉祥名雙卷,淨影道綽與今家同,龍興名兩卷經。」又,天台宗稱涅槃經為大經。
大經卷 (譬喻)指心也。諸方門人參問語錄曰:「心為大經卷。」
大經卷在一微塵內 (雜語)唐沙門慧海曰:經云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內在微塵中。一塵者是一念心塵也。故云一念塵中演出河沙偈,時人自不識。
大愛道 (人名)佛之姨母,梵名摩訶波闍波提Maha%praja%pati^,乳養佛者。由阿難之請。始許出家。是比丘尼之初也。別號憍曇彌Gotami^,如佛言為瞿曇。法華文句二曰:「波闍波提,此翻大愛道,亦云憍曇彌,此翻眾生。」此翻誤也,眾主乃波闍波提也。
大愛道施佛金縷袈裟 (故事)金縷袈裟
大愛道比丘尼經 (經名)二卷,失譯。敘大愛道三請出家。不許。遂依阿難之強請始許之,說八敬法,十戒,具足戒,及其他比丘尼種種之要法。
大愛道般尼洹經 (經名)一卷,西晉白法祖譯。以大愛道為始,五百比丘尼不忍見佛之涅槃,先佛而涅槃,佛命阿難厚葬之。建塔焉。
大愛道涅槃經 (經名)上經之異名。
大愛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大愛為海神之名,大愛蒙佛之神力說陀羅尼,免所有大海之危難。
大圓覺 (術語)廣大圓滿之覺,言佛智也。圓覺經曰:「一切眾生欲汎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修二障。」又「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大圓鏡智 (術語)顯教四智之一。諸大乘教說如來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識至於如來,為大圓鏡智。大圓鏡者。喻也,其智體清淨,離有漏雜染之法,自眾生善惡之業報,顯現萬德之境界,如大圓鏡。故名大圓鏡智。心地觀經二曰:「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以是因緣名為大圓鏡智。(中略)常能執持無漏根身,一切功德為所依止。」唯識論十曰:「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又】密教五智之一。密教於顯教之四智,加法界體性智而為五智。配於五大五佛五方等。大圓鏡智。東方也,地大也,阿[門@(人/(人*人))]如來也,菩提心也。菩提心論曰:「東方阿[門@(人/(人*人))]佛由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
大圓鏡智觀 (術語)如許多圓鏡相對,影子彼此相入。為佛身與我,入我我入之觀法。即大圓鏡智之相也。三摩地軌曰:「知身與尊無有二,色相威儀皆與等,眾會眷屬自圍繞住圓寂大鏡智。」
大勢至 (菩薩)觀無量壽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亦略稱大勢。隋煬帝文曰:「踵武觀音,連衡大勢。」又作勢至。 0026.JPG
大勢佛 (佛名)如來之德號。佛有大勢力,能斷眾生之煩惱,所謂大醫王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貪欲自蔽,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
大義渡 (地名)黃檗運禪師之江西鄉里。有江渡。名福清渡。黃檗於此為母為一子出家九族生天之秉炬。自此改名大義渡。
大義王 (譬喻)唐沙門慧海曰:心為大經卷,心為大義王。若不了了識心者,不名善義,祇是學語人也。
大義城 (譬喻)唐沙門慧海曰:身為大義城。經云:多聞者善於義,不善於言說。言說生滅,義不生滅。義無形相,在言說之外。
大滅諦金剛智 (術語)大滅諦為佛之斷德,金剛智為佛之智德,是三德中之前二者也。仁王經上曰:「十號三明大滅諦,金剛智釋迦牟尼佛。」
大飲光 (人名)摩訶迦葉之譯名。迦葉或譯為龜。或譯為飲光。迦葉
大道心 (術語)梵語菩薩摩訶薩,譯言大道心。求大道之心也。法華文句二曰:「若具存應言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什師嫌煩,略提埵二字。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摩訶此言大,此諸人等皆求廣博大道。又成熟眾生故,道心大道心之氣類也。」
大勤勇 (術語)稱大日如來師子奮迅之大精進力也。大日經二曰:「我昔坐道場,降伏四魔。以大勤勇聲,除眾生怖畏。是時梵天等,心喜共稱說,由此諸世間號名大勤勇。」
大瑜伽 (術語)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之異名,當稱金剛界儀軌者是也。
大煩惱地法 (術語)與一切煩惱心相伴之心所也。有六。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沈,六掉舉。見俱舍論四。
大號叫地獄 (界名)八大地獄之第五。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大號叫地獄劇苦所逼發大哭聲,悲叫稱怨,故名為大號叫。」
大慈 (術語)大慈大悲
大慈生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除蓋障院上第五位。主眾生自發生慈悲。又名大慈起,慈發生,慈愍慧。梵名昧怛利也。毘廋拏蘗多,譯言慈發生密號稱為慈念金剛。肉色。左手持無憂樹。右手於膝上仰掌,立開敷蓮。坐赤蓮上。
大慈尊 (菩薩)謂彌勒菩薩。彌勒譯言慈也。
大慈悲 (術語)大慈大悲也。觀無量壽經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大慈悲門 (術語)對於佛之大智慧門之稱。門者差別之義。
大慈大悲 (術語)佛菩薩廣大之慈悲也。與樂為慈。拔苦為悲。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中略)菩薩大慈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法華經曰:「大慈大悲,常無懈倦。」
大慈恩寺 (寺名)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皇太子治,為文德皇后於長安創大慈恩寺,高宗永徽三年,玄奘三藏奏請建大塔,奉安西來之經論梵本佛舍利,塔高二百尺。見稽古史略三。
大慈恩寺三藏 (人名)玄奘三藏嘗住大慈恩寺,故有此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書名)十卷,唐慧立本等撰。
大僧 (術語)對於沙彌而稱比丘曰大僧。
大僧正 (職位)僧綱之極官。佛祖統紀五十一曰:「梁武帝詔雲光法師為大僧正。」
大僧統 (職位)僧官名。佛祖統紀三十一曰:「陳文帝敕寶瓊為京邑大僧統。」
大僧大經 (經名)佛大僧大經之略名。
大僧威儀經 (經名)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之異名。
大種 (術語)地水火風也。此四者周遍於一切色法,故名大,能造色法,故名種。色香等一切物質,不能離此四大而生,故稱為大種。俱舍論一曰:「大種謂四界,即地水火風。」同頌疏曰:「三義釋大,一體寬廣故。謂四大種遍所造色,其體寬廣。(中略)一義釋種。與所造色為所依,故名為種。大即是種,故名大種。」正理論二曰:「虛空雖大不名種,餘有為法,雖是種而非大,此四種具兩義,故名為大種。」
大精進菩薩 (菩薩)位於金剛界曼荼羅外廓之南方。賢劫十六尊之一。亦名勇猛或大勇猛。梵名輸羅野。譯言勇猛。密號稱為不退金剛。肉色。右持一股戟。左拳安於腰。
大夢 (譬喻)譬生死之境界也。往生論註上曰:「長寢大夢莫知悕出。」
大慢 (術語)我慢之大者。
大綱 (雜語)法門之大義,譬如網之綱,委細之教義譬如目。法華玄義十曰:「唯論如來說教大綱不委細網目。」同釋籤曰:「說法華唯在大綱不事網目。」
大滿願義 (術語)大日如來,出生南方金剛幢菩薩之義趣也。出生義曰:「由一切如來大滿願義而生金剛幢。」
大慶喜心 (術語)真宗之安心。謂為彌陀佛所攝取而大歡喜之心也。教行信證三末曰:「大慶喜心,即是真實信心。」
大樂不空 (菩薩)金剛薩埵之異名。理趣釋開題曰:「大樂金剛者金剛薩埵異名。妙樂之中,此尊三摩地特為殊勝,故曰大樂。不空者,梵曰阿目佉,此云無間。自證之大樂,化他之大喜,無有間斷,故曰無間。無間與不空,其義一也。」金剛薩埵
大樂金剛 (菩薩)金剛菩薩之異名。大樂不空
大樂金剛薩埵 (菩薩)具云大樂不空金剛薩埵。大樂不空,為金剛薩埵之總名。大樂不空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 (經名)一卷,不空譯,金剛薩埵修法之儀軌也。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 (術語)金剛薩埵所證之三摩耶也。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 (經名)一卷,不空譯。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會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經說金剛薩埵所證三摩地之法門。略名般若理趣經,又云理趣釋。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 (書名)一卷,不空譯。說本經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義門。常略稱曰理趣釋。
大慧 (菩薩)Maha%mati,梵名摩訶摩底。菩薩名。於楞伽經會座為一會之上首,是對揚主也。佛地論一曰:「問答決擇無窮盡,故名為大慧。」【又】(人名)禪師名。宋杭州徑山之佛日禪師,名宗杲,法嗣佛於果圜悟禪師,高宗紹興十七年詔使住徑山,以二十一年事竄梅州,二十八年詔使再住徑山,孝宗隆興元年八月十日,寂於徑山明月堂,壽七十五。賜謚普覺,塔曰寶光。孝宗居藩邸師事之,及即位賜號大慧禪師。有語錄三十卷,敕入大藏。見五燈會元十九。圜悟嘗著碧巖集,大慧燒之。碧巖種電鈔一曰:「此書已成,學者走知解者多矣。大慧為救此弊一炬炳之,所謂雲門一棒打殺之高懷也。」【又】唐之一行禪師謚大慧。
大慧書 (書名)二卷,集大慧禪師宗杲之書牘也。
大慧刀印 (印相)其形同於塔印。十八道事鈔上:「塔印、寶瓶印、大慧刀印,此三印同印別名也,隨其所用改阿闍梨觀心也。」塔印
大慧武庫 (書名)具名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附於大慧語錄之後。
大慧語錄 (書名)具名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三十卷,宋蘊聞集。
大德 (術語)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為稱佛之名。在律中則為比丘之稱。唐時有臨壇大德之稱。是敕任者。釋氏要覽上曰:「智度論云:梵語波檀陀,秦言大德。」毘奈耶雜事十九曰:「年少苾芻應喚老者為大德,老喚少年為具壽,若不爾者得越法罪。」僧史略下曰:「德號之具其來遠矣!魏秦之世翻譯律本羯磨文中族曰大德僧。(中略)諸傳紀私呼僧中賢彥多曰大德,非國朝所輔也。(中略)大曆六年辛亥年,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臨壇大德各置十人,以為常式。有闕即填,此帶臨壇而有大德二字,及官補德號之始也。憲宗朝端甫為引駕大德,此帶引駕為目。宣宗大中四年六月降誕日,內殿禪大德辯肇二人,此帶禪學得名。」四分戒本序曰:「諸世尊大德,為我說是事。」戒疏一上曰:「七佛非一曰諸,宇宙無上曰世尊,行滿位高曰大德也。」
大賢 (人名)青丘之大賢,唐代高麗國人。法相宗也。多作經疏,稱為古跡記。
大羯磨印 (印相)五股印之稱。瑜祇經曰:「決誦一字明,結大羯磨印。」
大羯磨輪 (術語)連續十字金剛而作大圓輪也。瑜祇經曰:「當觀吽一字成大羯磨輪。」
大輪明王 (菩薩)即大輪金剛。
大輪金剛 (菩薩)菩薩名。胎藏界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一。表斷惑之智德,故曰大輪,手持三股之跋折羅。
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失譯。
大輪金剛修行悉地成就及供養法 (經名)一卷,失譯。
大樓炭經 (經名)六卷,西晉法立等譯。樓炭者梵語,譯曰成敗。此經說世界之成壞。異譯曰起世經是也。
大蓮華法藏界 (界名)西方極樂之稱。出生義曰:「西方大蓮華法藏世界,無量壽如來四親近菩薩也。」
大蓮華智慧三摩地智 (術語)稱西方阿彌陀之妙觀察智。
大樹 (譬喻)三草二木中之大樹。天台以別教之菩薩為大樹,法相以地上之菩薩為大樹,三論以八地以後之菩薩為大樹。
大樹仙人 (人名)西域記五曰:「昔殑伽河邊有仙人,久入禪定,肩上生大樹,稱曰大樹仙人。見一百美女動心,詣王求之,美女無應者,仙人大瞋,咒王女悉使曲腰。」曲女城
大樹緊那羅 (天名)住於香山緊那羅王名。緊那羅為八部眾之一。帝釋天之樂神也。緊那羅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經名)四卷,秦羅什譯。佛,住耆闍崛山大樹緊那羅王與其眷屬共詣佛,彈琴,使大眾及山川皆悉起舞。天冠菩薩問大樹何不成佛?大樹語以菩薩十二無滿足之法。大樹請問寶住三昧,佛答以修習生起八十種之寶,於世出世之寶,得自在。天冠問佛大樹云何以伎樂教化眾生?佛具答之。因應大樹之請,佛將大眾至香山,受彼供養。演說妙法,更還靈山,為阿闍世王等,說三十二種菩薩之法器。
大論 (書名)大智度論之略名。
大壇 (術語)對於灌頂壇護摩壇等而名本尊壇曰大壇。寂然護摩以[876D]奢字為字體,以此字本性為寂義之故。大疏八曰:「若行者住奢字門而觀諸供常寂然,疑悔永盡蓋障淨除,即是寂然護摩之本意也。」
大機 (術語)受持大乘法可到菩薩乘之機類也。
大隨求 (經名)大隨求陀羅尼也。
大隨求菩薩 (菩薩)隨求菩薩
大隨求菩薩法 (修法)以隨求菩薩為本尊。而念誦隨求陀羅尼之法也。是大隨求經所說。
大隨求陀羅尼 (經名)大隨求陀羅尼經所說之大神咒也。
大隨求陀羅尼經 (經名)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之略名。
大導師 (術語)佛菩薩之德號。以其能導眾生使超生死之險難也。無量義經曰:「處處為眾作大導師,能為生盲而作眼目。」維摩經佛國品曰:「稽首一切大導師。」
大龍權現 (神名)深位之菩薩以願力權現大龍之相。而護眾生也。西域記一曰:「大地菩薩以願力故化為龍王。」
大熾盛光 (菩薩)金輪佛頂尊之別名。熾盛光
大熾盛光法 (修法)熾盛光佛頂尊之修法。日本叡山四個大法之一。熾盛光
大辨財天 (天名)經軌作辯才,辨財俗字也。
大興善寺 (寺名)在長安,隋開皇年中建之,後不空三藏居之,唐十大寺之一。稽古史略二曰:「開皇二年六月,隋帝詔,以長安龍首山宜建都邑,城曰大興城,殿曰大興殿,寺曰大興善寺。」
大齋 (術語)大設齋食,供養僧者。
大齋會 (行事)設齋食,供養僧之大法會也。
大應供 (術語)佛十號之一。應供。謂為大者,應供通於三乘,對於小乘之阿羅漢故云大也。又指彌陀而云。
大禪佛 (雜名)猶大禪師之德稱也。祖庭事苑曰:「禪宗有二大禪佛:一名景通嗣仰山,一名智通嗣歸宗常。」
大禪師 (職位)陳宣帝初賜南岳慧思以大禪師之號。見佛祖統紀南岳傳。
大總相法門 (術語)謂真如之實體也。真如廣大,該收一切,故云大,一味平等,離差別之相,故云總相為行者之軌範,故云法,觀智通遊,故云門。起信論曰:「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大藏 (術語)大藏經之略稱。杜荀鶴詩,所謂大藏經門一夜尋。即言釋典之大藏也。
大藏目錄 (書名)三卷,高麗本一切經之目錄也。
大藏一覽 (書名)十卷,明居士陳實編。
大藏經 (術語)一切經從所入之藏殿而謂為大藏經。一切經條。及藏經
大醫王 (譬喻)譬佛菩薩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為大醫王善療眾病。」無量義經曰:「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
大轉輪王 (菩薩)金剛界之金輪佛頂也。大勝金剛
大轉輪佛頂 (佛名)佛頂尊之名。佛頂尊
大薩遮尼犍子 (人名)尼犍為苦行外道之通名,譯曰離繫,薩遮是其名,譯言,有,或諦,大有離繫外道之子也。此人歸佛悟大道,為鬱闍延城嚴熾王,說世出世之法,遂與王共詣佛所受記別。慧苑音義下曰:「薩遮,此云有也。」翻梵語九曰:「薩遮者實,亦云諦。」梵Maha%satya-nirgrantha。
大薩遮尼犍子受記經 (經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大薩遮尼犍子,為嚴熾王說法,遂受記於佛,其所說世出世之法,曲盡其妙,文義亦通暢,世最流通。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為此本之異譯,缺王論品。
大薩遮尼犍子所說經 (經名)上經之異名。
大願 (術語)願眾生成佛之心也。又,佛願救眾生之心也。
大願船 (譬喻)佛之本願譬如船也。淨土傳曰:「菩薩乘大願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願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無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無量清淨覺經云: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喚眾生,令乘大願船送著西方。若眾生有上大願船者,並皆得去,此是易往也。」案清淨覺經無此文,惟迦才淨土論下有之。龍舒淨土文二,引淨土傳而引此文,文少異。
大願業力 (術語)大願力與大業力也。阿彌陀佛思惟五劫而建立之四十八願為大願,積累兆載永劫之六度萬行為大業。觀經玄義分曰:「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大願平等方便 (術語)四種方便之一。
大願清淨報土 (界名)彌陀之極樂淨土也。意謂彌陀報大願所成就之無垢清淨淨土也。
大顛 (人名)傳燈錄十四謂石頭遷法嗣潮州大顛,初參石頭。石頭問師曰:那個是汝心?師曰:言語者是。便為石頭喝出。經旬日,師卻問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頭曰:除卻楊眉動目將心來。師曰:無心可將來?石頭曰:元來有心,何言無心,無心盡同謗。師言下大悟。後辭師隱居潮州靈山。學者四集。潮州府志曰:「寶通,號大顛。俗姓陳氏,或曰楊姓,先世為穎川人。生於開元末,大歷中,與藥山惟儼並師事惠照於西山。即復與之同遊南嶽,參石頭。正元六年,開闢牛巖,立精舍,蛇虎皆遠遁。七年又於邑西幽嶺下創建禪院,名曰靈山,出入猛虎隨之。時已大悟宗旨,得曹溪之緒,門人傳法者千餘人,自號為大顛和尚。元和十四年,刺史韓愈貶潮州。遠地無可與語,聞大顛名,召至,留十餘日,謂其能外形骸,以理自勝為難得。因與往來,及祭海神,至潮陽,遂造其廬。未幾移袁州,復留衣服為別。長慶四年,一日告辭大眾而逝,年九十三。所著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金剛經釋義,又嘗自寫金剛經千五百卷,法華維摩經各三十部,藏之山中。墓塔在靈寺左,唐末有賊發其塔,骨髀盡化,惟舌根猶存如生。復瘞之,號瘞舌塚。宋至道中,鄉人又發視之,惟見舌鏡而已,乃疊石藏之如故,又號為舌鏡塔。」
大嚫 (術語)Daks!in!a%,又作噠嚫,檀嚫等。達嚫
大羅漢 (術語)大阿羅漢之略。
大寶 (術語)以法為大寶也。法華經信解品曰:「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又以菩薩為大寶也。法華經譬喻品曰:「何故名曰大寶莊嚴?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又護摩壇之異名。
大寶坊 (界名)大集經之說處也。在欲色二界之中間。大集經一曰:「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於欲色二界中間出大坊庭,猶如三千大千世界。(中略)爾時世尊至寶坊中昇師子座。」同五曰:「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師子座上,與諸大眾圍繞說法。」
大寶海 (術語)生無量珍寶之海。淨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教行信證二曰:「歸入功德大寶海,必獲入大會眾數。」
大寶藏 (術語)包含無量珍寶之庫藏。勝鬘經曰:「大寶藏者,攝受正法。」
大寶華 (雜名)由珠寶而成之大蓮華也。
大寶華王 (雜名)殊妙之大寶華也。於華中為第一,故云王。
大寶摩尼 (物名)大寶之摩尼也。摩尼為寶珠名,譯作離垢,又曰好意。
大寶積經 (經名)有四十九會七十七品,前後諸師譯一會或譯數會而別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譯三十六會三十九卷,取舊來諸師所譯二十三會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會一百二十卷為全本。寶積者法寶之集積也,為大乘深妙之法,故目之為寶,無量法門攝在此中故謂之積。寶積經論一曰:「大乘法寶中,一切諸法差別義攝取故。所有大乘法中諸法差別者,彼盡攝取義故名曰寶積。」
大寶華王座 (雜名)由大寶華王而成之座床也。報身如來坐之。四教儀曰:「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四教儀集解下曰:「舊攝論云大蓮華王清淨世界,新攝論云大寶華王清淨佛土。」
大寶積經論 (書名)四卷,失著者名,後魏菩提流支譯。寶積經第一百十一卷,釋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之一卷。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 (經名)三卷,唐不空譯,寶樓閣經三譯之一。寶樓閣經
大覺 (術語)佛之覺悟也。凡夫無覺悟,聲聞菩薩有覺悟而不大,佛獨覺悟實相,徹底盡源,故稱大覺。又聲聞雖自覺,而不使他覺,菩薩雖自覺亦使他覺,而覺事未滿。佛自覺覺他皆圓滿,故獨稱之為大覺。仁王經上曰:「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覺世尊。」心地觀經一曰:「敬禮天人大覺尊。」止觀一曰:「大覺世尊,積功行滿。涉六年以伏見,舉一指而降魔。」
大覺母 (術語)覺母是文殊之異名,大者尊稱也。覺母
大覺世尊 (術語)大覺
大覺金仙 (術語)宋徽宗詔改之佛號也。宋史徽宗紀曰:「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詔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女冠為女道,尼為女德。」
大鐘 (物名)禪剎之鐘有三:如大鐘、殿鐘、堂鐘是也。大鐘號令闔山之諸堂,即懸於鐘樓者,每日昏曉及法會之節打之。
大鐵圍山 (界名)圍繞一世界之鐵山云鐵圍山,有大小之分。圍繞大千世界者,云大鐵圍山。法華經曰:「鐵圍山大鐵圍。」
大魔 (術語)惡魔之大者。
大灌頂 (修法)頂上灌五瓶誓水之聖式也,或為結緣,或為傳密法,而行之。是洗除罪惡注入功德之意也。灌頂
大灌頂經 (經名)灌頂經之異名。
大灌頂神咒經 (經名)灌頂經之異名。
大灌頂光真言 (經名)不空罥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之略名。
大辯天 (天名)大辯才天
大辯才天 (天名)又曰:大辯天、大辯功德天、辯才天、大辯才功德天、辯天,作辨財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樂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大日經疏五曰:「次北置薩囉薩伐底Sarasvati,譯云妙音樂天,或曰辯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天名也,金光明云大辯天女,大辯謂后也。」是妙音乃男天之名,大辯乃其后之名。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曰:「現為閻羅之長姊,常著青色野蠶衣,好醜容儀具有,眼目能令見者怖。」大隨求經上曰:「大辯才天女。」不空罥索經十五曰:「辯才天女。」此等皆為女天也。聰明而有辯才,故曰辯才天,能發美音而歌詠,故名美音天妙音天,為主智慧福德之天神,若供養此天則可得福與智慧云。大日經疏十曰:「美音天,是諸天顯詠美者,與乾闥婆稍異,彼是奏樂者也。」大日經義釋七曰:「美音天亦名辯才天,是諸天中歌詠美妙者,猶如毘首羯磨工於伎巧之類,非乾闥婆也。」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曰:「若有法師說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者,我當益其智慧具足莊嚴辯說之辯。」又「若人欲得最上智,應當一心持此法,增長福智諸功德必定成就,勿生疑;若求財者得多財,求名稱者得名稱,求出離者得解脫,必定成就,勿生疑。」
形像 (圖像)有二種:一為八臂具種種之器仗者。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曰:「依高山頂勝住處,葺茅為室在中住,恒結軟草以為衣,在處常翹於一足。」又「面貌容儀人樂觀,種種妙德以嚴身。(中略)常以八臂自莊嚴,各持弓箭刀槊斧,長杵鐵輪并罥索,端正樂見如滿月。」一為二臂立左膝而彈琵琶者。大日經疏十四曰:「先仰左手當臍如承把琵琶狀,右手風空捻餘散申之,向身運動,如彈絃之狀,是妙音天印也。」秘藏記下曰:「辯才天,白肉色,彈琵琶。」
辯才天三部 (經名)一、佛說最勝護國宇賀耶頓得如意寶珠陀羅尼經一卷;二、佛說即身貧轉福德圓滿宇賀神將菩薩白蛇示現三日成就經一卷;三、佛說宇賀神王福德圓滿陀羅尼經,一卷;已上稱曰辯才天三部經,然皆為偽經,經錄不載。
辯才天五部 (經名)以上三部再加佛說大宇賀神功德辯才天經一卷,佛說大辯才天女秘密陀羅尼經一卷,謂之五本經,亦皆杜撰者。
大辯功德天 (天名)大辯才天之異名。
大辯才功德天 (天名)大辯才天之異名。
大護印 (印相)順於如來藏申二水指(第四指),使指頭相柱如山峰,其二火指(中指),頭亦相柱稍屈如連環狀,又開二空指(大指),相去二寸已下,即是。真言曰:南磨薩婆怛他揭帝弊(歸命一切如來等),薩婆佩也微揭帝弊(能除一切悕障等也,亦是嘆佛歸命也),微濕囀目契弊(種種門也亦是巧妙養也,諸佛巧現種種功德力也),薩婆他(遍也,謂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方處也),唅欠(訶是因義欠空義也,點又是空,空淨一切因又復空者此空亦空也),囉吃灑(擁護也,非但護二乘亦護一切諸佛由此故不捨有情常於佛事無有休息不住寂滅也),摩訶沫麗,(大力也,即是如來十種智力也),薩婆怛他揭多(一切如來也),本[目*尼]也寧社帝(生也,言此力從如來功德生也),吽吽(第一恐怖他除其障也,第二為令滿佛三德故也,重言讀極怖之也),怛囉吒怛囉吒(攝伏也,攝伏內外障,又為成佛法身故重言之),阿缽囉底訶帝(是無害也,無障義也),莎訶(成就)。(Namah! sarva-tatha%gatebhyah!,Sarva-Apa%ya’-vigatebhyo,vis/vamukhebhyah!,Sarvatha% Ham% Kham% Ra%ks!asi^ mahabali Sarva-tatha%gata-punyo nirja%ti,Hu%m% Hu%m% Trat!a Trata apratihatisva%ha%。又此名無堪忍大護,彼之威光猛盛,譬如初生小兒不堪見烈日之光,此亦一切不能堪忍而映奪之,故名無能堪忍大護。見義釋十。
大攝受 (術語)佛之德號。謂佛以大慈悲攝受一切眾生也。讚阿彌陀偈曰:「稽首清淨大攝受。」
大權 (術語)言佛菩薩之大聖權。化現異形也。法華玄義六曰:「摩耶是千佛之母,淨飯是千佛之父,羅[目*侯]羅千佛之子。諸聲聞等悉內秘外現,示眾有三毒實自淨佛土,諸親族等皆是大權法身上地,豈有凡夫能懷那羅延菩薩耶?」
大權善經 (經名)慧上菩薩問大權善經之略名。
大權修利菩薩 (菩薩)護伽藍神之一。右手加額為遠望勢之像是也。原為大唐阿育王山之鎮守,修利或作修理者非是。育王山臨東海,渡海者每望山祈船中安全,以其手加額者,遙望其船而保護之之意,其證為月江印禪師之育王錄曰:「僧問:大權菩薩因甚以手加頞?師云:行船全在樞稍人。」
大權神王經偈頌 (經名)密跡力大權神王經偈頌之略名。
大鑑 (人名)六祖曹溪慧能,憲宗元和十年賜謚云大鑑禪師。
大讚 (雜名)密行法會所用之讚文也。其漢語讚出略出經,其梵語讚出金剛頂儀軌。
上人 (術語)上德之人也。佛家謂內有德智。外有勝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晉時稱釋子多曰道人。至鮑明遠始有秋日示休上人詩。能改齋漫錄曰:「唐人多以僧為上人,如杜子美已上人茅屋是也。」摩訶般若經曰:「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亂,是名上人。」十誦律曰:「人有四種:一麤人,二濁人,三中間人,四上人。」釋氏要覽上曰:「增一經云:夫人處世,有過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缾沙王呼佛弟子為上人。」維摩經問疾品曰:「文殊師利白佛: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思益經二曰:「我等今來見佛並網明上人。」
上上人 (術語)念佛者之稱。
上上禪 (術語)三種禪之一。
上士 (術語)圓滿自利利他之行者。釋氏要覽上曰:「瑜伽論云:無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無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上下八諦 (名數)色界無色界之四諦與欲界之四諦也。
上方 (術語)上方者,原為稱山寺之佛寺。今呼住持之人為上方,因其所居在寺之最高深處也。
上手 (雜語)謂上方也。見象器箋二。
上元燒燈 (行事)太陰曆正月十五日之放燈也。放燈
上生經瑞應科文 (書名)一卷,宋守千集。
上生經瑞應鈔 (書名)二卷,唐憬興撰。
上衣 (衣服)又云大衣。二十五條之鬱多羅僧衣也。法華文句十四曰:「言上衣者即大衣也。」
上行先生 (雜名)梁書庾詵傳曰:「詵晚年誦法華經每日一遍。後夜中,忽見一道人自稱願公,容止甚異。呼詵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中大通四年,因晝寢,忽驚覺曰:願公復來,不可久住。顏色不變,言終而卒。時年七十八,舉室咸聞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彌陀淨域矣。」
上行菩薩 (菩薩)法華地涌菩薩四上首之第一。
上求本來 (雜語)與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同。本來為眾生之真性,即佛性菩提也。
上求菩提 (術語)對於下化眾生而云上求菩提。向上而求菩提,向下而化眾生也。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是為菩提心,菩薩之萬行不出此二者。止觀一上曰:「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發菩提心。」
上足 (術語)高弟也。佛本行集經九曰:「彼眾中有一上足弟子名雲。」傳燈錄六祖章曰:「師上足令韜。」
上肩 (雜語)禪林之用語。謂居己位之上者云上肩。見象器箋五。
上肩順轉 (儀式)順左肩而轉也。所謂右繞是,右繞之右,約於佛,左肩之左,約於行者。秦漢以前,以左為上故左肩云上肩。見象器箋十。
上供 (雜語)供物於佛前祖前而奠之。曰上供。見象器箋十四。
上味 (術語)味之最佳者也。楞嚴經曰:酥酷醍醐,名為上味。
上品上生 (術語)九品淨土之第一。
上品下生 (術語)九品淨土之第三。
上品中生 (術語)九品淨土之第二。
上品蓮臺 (術語)往生極樂之三輩中,上輩生者之化生為七寶池中七寶之大蓮華。
上衍 (術語)衍者梵語摩訶衍之衍。乘之義也。今成梵漢雙舉之語,謂為上衍,即上乘之義也。淨土論註上曰:「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
上界天 (界名)五類諸天之一。色界無色界之諸天也。見秘藏記末。
上茅城 (地名)摩竭陀國之古都。西域記九曰:「矩奢揭羅補羅城Kus/a%ga%rapura,唐言上茅城。上茅宮城摩竭陀國之正中,古先國王之所都,多出勝上吉祥香茅,以故謂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峽徑,北闡山門,東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餘里。內城餘趾周三十四里,羯尼迦編諸徑蹊,花含珠馥,色爛黃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
上流 (術語)上流般涅槃之略。
上流般 (術語)上流般涅槃之略。
上流般涅槃 (術語)五種不還之一。不還果
上乘 (術語)又云上衍。大乘之異名。世親攝論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
上乘密宗 (流派)上乘之名,通於諸大乘,為顯秘密宗之上乘,而云上乘密宗。
上乘瑜伽 (術語)瑜伽譯言相應,與所觀實相相應之義也。雖總通於顯密之觀法,而別以名真言兩部之大法,兩部之中特以名胎藏界者為多。嚴郢之不空三藏碑曰:「瑜伽上乘真語密契。」又曰:「瑜伽最上乘。」
上乘禪 (術語)傳燈錄曰:「禪有深淺階級,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吾法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本自具足,此心即佛,依次而修者,是上乘禪。按佛教本分大小二乘。以大乘為上乘,小乘為下乘。自禪宗興起,自謂超乎二乘之上,別立上乘禪之名焉。」
上座 (術語)行事鈔下三之二曰:「毘尼母云:從無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門國王所尊敬,是耆舊長老。」同資持記曰:「母論四名局據夏限,若如五分,取上無人,隨時受稱,則通大小。今時禪眾無論老少例稱上座,不知孰為下座乎?」
三上座 (名數)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四曰:「一、生年上座,生年尊長耆舊者。二、世俗上座,如知法、富貴長者、大財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屬、大徒眾,皆和合推為上座者。三、法性上座,受諸具戒耆舊長宿者,有說此亦生年上座。蓋佛說出家受具足戒者名真生故也,若有苾芻得阿羅漢,則名法性上座。」
四上座 (名數)釋氏要覽上曰:「律中,一、僧房上座,即律之三綱上座也。二、僧上座,即壇上之上座(授戒時),或堂中之首座也。三、別房上座,即今禪居諸寮之首座也。四、住家上座,即計齋席之上座也。」
上座十法 (名數)十誦律云:具十法者名上座:一、有住處,言住處者,婆娑論云:道及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勝,能使身心安住不動,故名上座之住處。二、無畏,三、無煩惱,四、多聞,五、辯言具足,六、義趣明了,七、聞者信受,八、善能安庠入他家,九、能為白衣說法令他捨惡從善,十、自具四諦法樂無有所乏。」
上座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
上草 (譬喻)三草二木之一。
上根 (術語)言眼等諸根之上利者。涅槃經十四曰:「為上根人人中象王迦葉菩薩等,於此拘尸那城轉大法輪。」止觀一之一曰:「為上根性說圓滿修多羅,二乘如聾如啞。」
上堂 (儀式)上堂有二種:一、上法堂,為演法而上法堂也,此有旦望上堂、五參上堂、九參上堂、謝秉拂上堂、謝都寺上堂、出隊上堂、出鄉上堂等。二、上僧堂,為喫粥飯而上僧堂也。見象器箋二。
上堂牌 (物名)報上堂時日之揭示也。敕修清規上堂曰:「凡朔望侍者分附客頭行者必掛上堂牌以報眾。」
上祭 (儀式)供物上壇曰上祭。言下祭者其意同也。見象器箋十四。
上間 (雜語)禪林之用語,凡人向堂,己身之右為上間,法堂方丈(南向)則東,僧堂(東向)則北,庫司(西向)則南,是曰上間。見象器箋二。
上著衣 (衣服)三衣中之中衣,鬱多羅僧也。
上煩惱 (術語)稱十大惑之根本煩惱強盛者云上煩惱。或名現起之煩惱云上煩惱。勝鬘寶窟中末曰:「四住所起煩惱麤陰名上。」又「霑於諸佛上法故名為上也。」大日經疏十一曰:「一切難伏者亦可伏之,謂上煩惱及隨也。」起信論曰:「過恒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
上慢 (術語)七慢中之一,增上慢也。
上綱 (職位)謂僧職三綱中之上座也。說三綱
上首 (術語)一座大眾中之主位,稱為上首。或舉其中一人為上首,或舉多人為上首,依經不同也。如無量壽經一萬二千比丘眾中舉三十一比丘為上首,如觀無量壽經三萬二千菩薩眾中舉文殊師利一人為上首,如大日經十佛剎微塵數執金剛眾中舉十九執金剛為上首,而更於執金剛眾中舉金剛手秘密主(即金剛薩埵),一人為上首,大菩薩眾中普賢菩薩一人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為上首。」梁武帝詩曰:「出家為上首。」今謂首座為上首。
上輩 (術語)三輩之一。與上品同。
上輩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第十四。觀無量壽經曰:「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上趣 (術語)指色界或無色界而言。歸敬儀上曰:「無識不徒生於上趣。」
上慧下能 (術語)分六祖慧能二字也。六祖壇經曰:「有二僧造謁,謂師之父曰:夜來生兒專為安名,可上慧下能。」
上[月*葛] (術語)[月*葛]字正書為臘字。原出於僧臘戒臘。出家受戒,竟一夏(夏期三月之安居)為一臘,竟二夏為二臘,因而數僧之年。謂生年曰世壽,謂出家受具後之年曰法臘。又僧中之席次,依此臘數而定高下,謂之臘次。僧史略曰:「所言臘首,經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來之歲首(從四月十六日始,至七月十五日終,謂之夏安居,又云雨安居,舊律也,新律從五月始),則七月十五日是臘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為計,乃數其臘耳。」
上轉 (術語)本覺為化他而下向曰下轉,始覺為自利而上進曰上轉。又背本覺之本而轉轉於五道云下轉,向始覺之本而轉轉云上轉。下轉
上[貝*親] (雜語)奉上[貝*親]財也。言下[貝*親]者其意同。見象器箋二十。
干栗馱 (術語)Hr!d Hr!daya,又作汗栗太,乾栗馱。謂曰肉團心。或譯曰堅實心。訖利多
干闍那 (植物)梵名Ka%n^cana,又作建折那。作於闍羅,那闍羅,或千闍那者,非也。木名。葉形如蝶羽,花有紅白二種,皆五瓣而有皂,但無香。實如莢豆,種子扁平而小。其樹或為矮小之灌木,或為二三丈之喬木,然花葉等總同。產於印度。
于遁 (地名)即于闐。
于遮那摩羅 (人名)妃名。譯曰金鬘,阿育經四曰:「于遮那翻金,摩羅翻鬘。」于為干之誤。梵Ka%m%cana-ma%la%。
于闍羅 (植物)木名。譯曰好。翻梵語九曰:「于闍羅應云那闍羅,譯曰好也。」梵Kun^jara,或謂應作干闍那。
于闐 (地名)又名于殿,于填,于遁,谿丹,屈丹等。梵語瞿怚薩那Kustana,譯曰地乳。今Khotan,和闐地也。離車族由尼波羅縱斷西藏高原於此處建國,為大乘所行之地,東來之經典多經此地而來,西域記十二記關於此地之歷史。
土地神 (神名)守護境界之神。公羊傳註曰:「社者土地之主也。」俗稱里社之神曰土地,本此。孝經緯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通俗編曰:「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惟塋旁所祀稱后土。」邱濬家禮儀節曰:「溫公書儀本開元禮,家禮本書儀。其喪禮,開塋域及窆與墓祭,俱祀后土。后土之稱,對皇天也。士庶家有似乎僣,文公集有祀土地文,今擬改后土氏亦為土地之神。」【又】太平御覽引裴元新言曰:「俗間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動。今元有五歲女孫卒病,詣市卜,云犯土。乃即依方治之,病率愈,然後知天下果有土神矣。」齊民要術曰:「載祝麴文曰:東方青帝土公,南方赤帝土公,西方白帝土公,北方黑帝土公,中央黃帝土公。主人某甲,謹相祈請云云。今祝土者所舉土神名號,尤繁夥焉。」
土地堂 (雜名)土地神及護法神之堂也。設於佛殿之東邊。見象器箋一。
土地諷經 (儀式)每月二日與十六日讀經於土地堂也。
土砂加持 (修法)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撒布之於亡者之屍骸或其墓處也。不空罥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曰:「設眾生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猶如微塵滿斯世界,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是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屍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獄中,若餓鬼中,若修羅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來不空毘盧遮那如來真實本願大灌頂光真言神通威力加持土砂之力,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報,捨所苦身,往彼西方極樂國土,蓮華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墮落。」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亦說此法。
土砂供養 (修法)加持土砂之法會也。以此土砂散於病人或亡者也。土砂加持
土葬 (儀式)四葬之一。埋藏死者於土中也。行事鈔下四曰:「土葬埋之岸傍。」
土[麵-面+少] (故事)阿輸迦王前世為童子,戲以土為[麵-面+少]奉佛,因受佛滅後二百年為大王之記別。萬善同歸集六曰:「貧女獻瀋澱而位登支佛,童子進土[麵-面+少]而福受輪王。」
土羅遮 (術語)Sthu%la%tyaya,梵語與偷蘭遮同。譯作重罪。優婆離問經曰:「土羅遮,重罪也。」
土曜 (星名)九曜之一。在密教,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西方。
土饅頭 (雜名)墳墓之異名。
士夫見 (雜語)八不正見之一。有士夫能力之我慢執著見也。
士用果 (術語)五果之一。
工夫 (術語)或作功夫。禪語,謂參禪也。嬾殘曰:「我豈有工夫,為俗人拭涕。」臨濟曰:「始知從前虛用工夫。」
工巧明 (術語)Si^lpa%stha%na-vidya%,五明之一。又作巧業明。工巧者,工藝也。明者明顯之義。即言關於伎術,機關,陰陽,曆數等之學藝也。西域記之印度總說曰:「工巧明伎術機關,陰陽曆數。」瑜伽論三曰:「一切世間工巧業處,名工巧明論。」瑜伽師地論十五舉營農工業,商估工業,事王工業,書算計度數印工業,占相工業,咒術工業,營造工業,生成工業,防那工業,和合工業,成熟工業,音樂工業之十二。演密抄四曰:「文筆讚詠,歌妓樂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銀摩尼、真珠琉璃、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工巧明也。」
工伎兒 (譬喻)譬心於工巧之優伎者。楞迦經四曰:「心為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
下八地 (名數)謂三界九地中第八無所有處地已下也。九地
下口食 (飲食)四種邪命食之一。謂比丘種植田園和合湯藥等,以求衣食也。對於仰口食而語。見智度論三,三藏法數十九。
下化 (術語)下化眾生之略。
下化眾生 (術語)菩薩起四弘誓願,上求菩提,下濟眾生也。完具此上求下化之二者,名為大菩提心。往生要集上末曰:「總言之願作佛心,亦名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心,別謂之四弘誓願。」九品義曰:「菩提心者,覺悟義也。(中略)若略說者,上求佛果下化眾生之心也。」止觀一上曰:「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下生經 (經名)彌勒下生經之異名。
下衣 (衣服)五條袈裟之別名。
下地 (術語)三界分九地,境界之劣者為下地,優者為上地。又菩薩有十地之位,指其高下謂之上地下地。
下地麤苦障 (術語)外道於三界九地離下地而生上地時,觀下地麤苦障,上地靜妙離,以斷下地之煩惱。是名六行觀。觀下地為麤,為苦,為障而厭之,觀上地為靜,為妙,為離,而願之。六行觀
下劣乘 (術語)毀斥小乘之言。止觀五上曰:「設厭世者,翫下劣乘,攀附枝葉,狗狎作務,敬獼猴為帝釋,宗瓦礫是明珠,此黑暗人,豈可論道。」
下忍 (術語)四善根中之忍法位有上中下三品,最初之位曰下忍。具修十六行相之位也。忍法
下炬 (雜語)又曰下火,秉炬火葬式,最後導師以炬表示火葬亡者之意。
下品 (術語)往生彌陀淨土之人有九種類,其中之下三種曰下品。
下品上生 (術語)觀無量壽經所說九品往生之一。經曰:「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諸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眾惡,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中略)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中略)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下品中生 (術語)同上經曰:「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中略)遇善知識,以大慈悲為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中略)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
下品下生 (術語)同上經曰:「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是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中略)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下界 (界名)人界也。對於天上界而言。
下根 (術語)根性之劣者,與根機之弱者。華嚴經十七曰:「利根乃與中下根。」涅槃經十四曰:「極下根者,如來終不為轉法輪。」
下乘 (術語)謂小乘也。譬之馬之駑者,故云。世親攝論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又】謂下所乘之物也。西域記九曰:「頻毗娑羅王,為聞法故,興發人徒,從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巖,編石為階,廣十餘步,長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曰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進;一曰退凡,即簡凡人,不使同住。」
下堂 (雜語)朝粥飯畢,下僧堂也。見象器箋九。
下棒 (雜語)禪宗之師,執柱杖打學人,謂之下棒。五燈會元七曰:「德山禪師小參,示眾云:今夜不答話,閒話者三十棒。」又示眾云:「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亦三十棒。」德山由來以下棒有名。
下間 (雜語)凡入堂己身之左為下間。法堂方丈西,僧堂南,庫司北,是下間也。見象器箋二。
下眾 (雜名)沙彌,沙彌尼,學法女,出家男,出家女,優婆塞,優婆夷。謂之梵網宗下七眾。再加大僧大尼二眾,則成九眾。見天台戒疏上。
下缽 (雜語)禪僧之食法中,僧堂在單之僧眾將喫粥飯時,聞廚前雲版鳴,懸於掛搭單上方缽盂,一齊而下。
下種 (術語)台宗所立種熟脫三時之第一時。於久遠之昔聞談而下一乘之種子也。文句一上曰:「眾生久遠蒙佛善巧令種佛道因緣。」六十華嚴經十(明法品)曰:「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此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
下語 (術語)師家下教訓學人之語也。又謂呈露自己之見解,著於公案本則或頌下之語也。
下塵 (術語)下界之塵境,惡道也。釋門歸敬儀曰:「生身不徒委於下塵。」同通真記上曰:「下界惡道也。」
下輩觀 (術語)三輩觀之一。觀無量壽經說十六觀中,下之三觀觀九品之往生人,觀其下三品,名為下輩觀,第十六觀也。其文曰:「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下轉 (術語)謂元初一念之無明,背真性而緣起生死也。即流轉是。釋摩訶衍論二曰:「諸染法有力,諸淨法無力,背本下下轉,名為下轉門。諸淨法有力,諸染法無力,向原上上轉,名為上轉門。」
下臘 (術語)又曰淺臘。臘數多者,曰上臘。少者云下臘(臘當作蠟)。
丈六 (術語)身長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說十二遊經曰:「調達身丈五四寸,佛身長丈六尺,難陀身丈長五四寸,阿難身長丈五三寸,其貴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餘國皆長丈三尺。」行事鈔下曰:「明了論云:人長八尺,佛則倍之丈六。」業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長八尺,佛則丈六,並依周尺以定律呂也。」觀無量壽經曰:「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
丈六金身 (術語)傳燈錄曰:「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黃金色。」北史曰:「時蜀沙門法成,率僧數千人,鑄丈六金身。」
丈夫 (術語)勇健之人。勇進正道修行不退者。
丈夫拜 (雜語)謂女人拜也。異說頗多。但普通為座拜。
丈夫國 (地名)在北印度,天親菩薩生國之名。婆藪槃豆傳曰:「婆藪槃豆法師者,北天竺富婁沙富羅國Purus!apura人也。富婁沙譯為丈夫,富羅譯為土。(中略)毘搜紐天,既居此地顯丈夫能,因此立名稱丈夫國。」
丈夫志幹 (術語)尪弱怯劣之反對,指意志強固之勇者。堪忍永劫修行。積德猛進之菩薩。
己心 (術語)自己之一心也。
己心法門 (術語)自己心中發明之法門也。止觀一上曰:「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
己心中所行法門 (雜語)謂自己心中修得之法門,即自己心中實感實證之法門也。
己身彌陀唯心淨土 (術語)謂萬法唯一心,故生外無佛,亦無淨土,彌陀即己身中之彌陀,淨土即我心內之淨土也。觀無量壽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觀經疏曰:「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名心是佛。」維摩經佛國品曰:「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起信論義記下本曰:「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更無差別。故華嚴經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樂邦文類四載圓辯法師之淨土唯心說,並載姑蘇禪師之唯心淨土文。雲樓彌陀經疏鈔一曰:「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為由諸法唯心,萬法一如之理性而談之法門,古來聖道門之念佛皆是也。然善導所立之淨土門不取之。西方指淨土,心外仰佛。是曰指方立相。觀經疏定善義曰:「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龍舒淨土文一曰:「世有專參禪者,云唯心淨土,豈復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也。」萬善同歸集二曰:「問唯心淨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質蓮臺,寄形安養?而興取捨之念,豈達無生之門?欣厭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中略)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重,須生佛國以仗勝緣。」
己利 (術語)自己之利益。法華經序品曰:「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文句一上曰:「智斷功德,皆名己利。」
己界 (術語)佛界對眾生界謂我身為己界。
己證 (術語)又名自證。即己獨證悟也。輔行六之一曰:「自說己證。」文句記五之一曰:「大師自說己證也,稟承南岳證不由他。」
已生 (術語)梵語部多bhu%ta之譯。(一)法自未來生相位流至現在位之一剎那也。與現在同義。(二)對於求生而言。即本有也。中有之眾生,常次求可受生之處,故名求生。本有則已有所生。故云已生。
已今當 (術語)已者已往,今者現今,當者當來,即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也。法華玄義釋籤二下有曰:「已今當之妙,於玆固迷。」是華嚴等前四時之經為已說,無量義經為今說,涅槃經為當說也。又阿彌陀經曰:「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
已今當說 (術語)佛三世說法也。法華經法師品曰:「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
已今當往生 (雜語)涉於三世往生淨土之人。讚阿彌陀偈曰:「已生今生當生,亦然。」阿彌陀經曰:「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已知根 (術語)三無漏根之一。廿二根之一。謂已知了四諦道理之修道位所發之意根,樂根,喜根,捨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九根也。
已達大德 (術語)已達於道之高僧。即證阿羅漢果之聖者也。
已還 (術語)還者還歸之意。與所謂已來同。例如三千年已還,則謂自三千年之過去至於今日之間,等覺已還云者,則自等覺至凡夫間之一切地是也。對於已經而言。
已離欲者 (術語)又曰已離欲人。即離欲界修惑者之稱。此有異生與聖者二種。俱舍論二十三謂:「若凡位,已斷欲界第九品染,至此見位,名第三果向。」此言在凡夫位,修有漏六行觀,斷盡欲界修惑之異生已離欲者。俱舍論二十四曰:「若斷第九,成不還果,必不還來生欲界故。」此言入見道後,重修有漏無漏二道,總斷盡欲界修惑之聖者已離欲者。
(雜語)尸羅之略。
尸尸婆 (地名)尸陀林
尸半尸 (修法)尸咒,半尸咒也。以毘陀羅法陰殺人,用全尸謂之尸咒,用無頭之尸謂之半尸咒。瑜伽論記十七曰:「泰云:有人欲殺他,咒令死身長令殺怨家,故名尸咒。無頭尸不作言語,令殺他人,故名半尸。測云:有人欲殺他,以咒咒鬼令鬼殺他。令尸殺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殺有情,故名半尸。」又玄應音義曰:「尸半尸,此是咒法。西國有此,謂咒於死尸,令起殺人。半尸者,咒令起坐,令起尸鬼殺人,故半尸。」毘陀羅
尸[(仔-子)*(託-言)] (天名)玄應音義曰:「尸[(仔-子)*(託-言)],又作詫譇二形,同敕,敕嫁反,乾闥婆名也。」
尸多婆那 (地名)S/ita-vana,尸陀林
尸利 (雜語)又作師利,室利,室離,室哩。譯有首,勝,吉祥,德之四義。華嚴疏鈔十二曰:「梵云室利,一名四實:一首,二勝,三吉祥,四德。」探玄記四曰:「梵語呼頭為室利。」大日經疏七曰:「室利具德吉祥義也。」行願讚疏鈔二曰:「室哩(二合)。」梵S/ri^又,文殊尸利之略。四明教行錄曰:「補處逸多,尚受折於維摩詰,上首尸利甘負屈於菴提遮。」
尸利夜 (天等)S/riyas!as’,神名。譯曰普現吉祥。見慧苑音義上。
尸利沙 (植物)S/iris!a’,或作尸利灑。樹名。尸利沙者,吉祥之義。此方之合昏樹也。又曰尸利沙者,頭之義。其果曰似頭果。又云舍利沙。此譯合歡樹。南本涅槃經三十二曰:「如尸利沙果,光無形質,見昴星時,果則出生身長五寸。」增一阿含經四十一曰:「拘屢孫如來坐尸利沙樹下而成佛道。」心地觀經六曰:「尸棄如來於尸利沙樹下成道。」玄應音義三曰:「尸利沙,即是此間合昏樹也。其樹種類有二:若名尸利沙者葉果則大,若名尸利駛者葉果則小。此樹時生人間關東下里家誤名沙羅樹是也。」又曰:「舍利沙此云合歡。」慧琳音義八曰:「尸利沙此云吉祥,即合昏樹也,俗名為夜合樹也。」最勝王經七作合昏樹(尸利灑)。又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尸利沙果者,此云似頭果。」陀羅尼經十曰:「舍離沙樹,此云合歡樹。」
尸利沙迦 (人名)譯曰頭者。比丘名。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十八。梵S/iris!aka’。
尸利佛逝 (地名)國名。寄歸傳一曰:「末羅遊Malayu洲。即今尸利佛逝國S/ribuja也。」
尸利[毛@(鞠-革)]多 (人名)S/rigupta,又作室利[毛@(鞠-革)]多,尸利崛多。王舍城長者名。譯曰吉護、德護、勝密。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尸利[毛@(鞠-革)]多此云吉護,亦云德護也。」西域記九曰:「室利[毛@(鞠-革)]多唐言勝密。」德護長者經上註曰:「尸利崛多者隋言德護。」此外道欲以火坑毒飯害佛,不成,遂歸佛。勝密外道
尸利漫陀 (地名)S/riman!d!apa,山名。翻梵語九曰:「尸利漫陀,傳曰裏頭山也,外國傳三。」
尸利崛多長者經 (經名)德護長者經之異名。
尸林 (地名)尸陀林之略稱。
尸陀 (地名)
尸陀林 (地名)又作屍陀林,尸多婆那Slta-vana,尸多譯曰寒,婆那者林也。棄死屍之處是曰寒林。玄應音義七曰:「屍陀林,正音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側,死人多送其中。今總指棄屍之處名屍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同十八曰:「尸陀林。」有部毘奈耶雜事十四曰:「深摩舍那,是棄死屍處,云尸陀者訛也。」亦名恐畏林、安陀林、晝暗林,西域記謂如來在日,葬比丘於屍陀林。
尸毘 (本生)王名。尸毘迦
尸毘迦 (本生)王名,釋尊因位為尸毘迦王時,以身施鴿。是檀波羅蜜之滿相也。智度論三十五曰:「爾時毘首羯磨天,白釋提桓因言:尸毘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諸智人言:是人不久當得作佛,釋提桓因言:是事難辯,何以知之?如魚子,菴羅樹華,發心菩薩,是三事,因時雖多,成果甚少,今當試之。帝釋自化為鷹,毘首羯磨化作鴿,鴿投王,王自割身肉,乃至舉身上稱,以代鴿命,地為震動。是時釋提桓因心大歡喜,散眾天華,如是決定大心,成佛不久。」四教儀曰:「尸毘王,代鴿檀滿。」西域記三曰:「是如來昔修菩薩行,號尸毘迦王(唐言與舊曰尸毘王,訛),為求佛果,於此割身,從鷹代鴿。」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尸毘王,古音亦云濕鞞,此云安穩也。」
尸毘王墓 (雜名)宋沈括夢溪筆談曰:延州天山之顛,有奉國佛寺,二庭中有一墓,世傳尸毘王之墓也。尸毘王出於佛書大智論,言嘗割身肉以飼餓鷹,至割肉盡。今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縣為膚施,亦與尸毘王說相符。按漢書膚施,乃秦縣名,此時未有佛書,疑後人附會縣名為說。慶歷中施昌言鎮鄜延,乃壞奉國寺為倉,發尸毘墓,得千餘秤炭。其棺槨皆朽,有枯骸尚完,脛骨長二尺餘,顱骨大如斗。并得玉環玦七十餘件,玉衝牙長僅盈尺,皆為在位者所取。金銀之物,入於役夫。
尸迦羅越 (人名)王舍城長者之子,譯作善生,與須闍陀Suja%ta同。
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經名)巴Siga%lo-sutta,一卷,後漢安世高譯。長阿含善生經之別譯。
尸城 (地名)拘尸那城之略。佛入滅處也。
尸梨伽那 (佛名)S/rigun!a,譯作厚德。佛之別號。智度論二曰:「尸梨伽那,秦言厚德。」
尸棄 (佛名)S/ikhin,又作式,式棄,式詰。大論作罽那尸棄。舊俱舍十三作剌那尸棄Ratnas/ikhin,新俱舍十八作寶髻增一阿含經四十四作式詰。優婆塞戒經作寶頂。本行經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釋迦佛初阿僧祇劫滿之佛也。大論四曰:「釋迦文佛從過去釋迦文佛,到罽那尸棄,為初僧祇。」二、過去七佛中之第二佛也。同九曰:「賢劫之前第三十一劫有二佛,一名尸棄(秦言火)。(中略)賢劫中有四佛。(中略)四名釋迦牟尼。」華嚴疏鈔十六上曰:「尸棄亦云尸棄那,此云持髻。」梵網述記上曰:「尸棄亦名式,此云勝,亦名最上。」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式詰。」【又】大梵天王之名。譯曰頂髻或火,以入火光定而斷欲惑也,又以此天為劫末大火災之頂上也。智度論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式棄。」法華文句二曰:「尸棄者此翻為頂髻,又外國喚天為樹提尸棄。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然經標梵王,復舉尸棄,似兩人。依釋論正以尸棄為王,今經舉位顯名,恐目一人耳。」法華玄贊二曰:「尸棄者火災頂,即初禪主,火災之災頂故。」
尸棄佛 (佛名)尸棄
尸棄那 (佛名)尸棄
尸棄毘 (佛名)樂神名。慧琳音義十二曰:「尸棄毘,音樂天名也,部屬東方持國天王也。」
尸摩賒那 (地名)譯作棄尸人墓。梵S/mas/a%na(As/mas/a%yana),又云尸陀S/itavat林。見法顯傳。
尸賴拿伐底 (地名)Hiran!yavati,世尊涅槃處之河名。即金河也。
尸羅 (術語)S/ila,又云尸怛羅,正譯曰清涼,傍譯曰戒。身口意三業之罪惡,能使行人焚燒熱惱,戒能消息其熱惱,故名清涼。又,舊譯曰性善。大乘義章一曰:「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之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為戒。」義林章三本曰:「尸羅梵語,此言清涼。」華嚴玄談三曰:「或名尸羅,具云翅怛羅,此云清涼,離熱惱因得清涼果故。」行事鈔中一曰:「尸羅此翻為戒。」智度論十三曰:「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
尸羅四義 (名數)清涼、安隱、安靜、寂滅四義也。心離熱惱,為他世之樂因,以能建立止觀,得涅槃之樂因也。
尸羅幢 (物名)以清涼寶玉而造之幢也。慧苑音義上曰:「按梵語云,尸羅此曰清涼。若云[言*我]羅幢。此翻為玉。以玉為幢,名尸羅幢。」
尸羅清淨 (術語)止觀四曰:「尸羅清淨三昧現前。」尸羅不清淨
尸羅缽頗 (人名)S/ilaprabha,譯曰戒光。道琳法師在梵之名也。見求法高僧傳下。
尸羅達磨 (人名)S/iladharma,譯作戒法。于闐國沙門名。見宋僧傳三。
尸羅跋提 (地名)城名。舍衛
尸羅拔陀提 (人名)S/iladhadra,晉譯曰戒賢。太子名。見賢愚經六。
尸羅跛陀羅 (人名)S/ilabhadra,譯曰戒賢。論師名。戒賢
尸羅不清淨 (術語)義林章表無表章曰:「定道得緣者,經中說尸羅不清淨,定不現前。」又萬善同歸集曰:「經曰:尸羅不清淨定不現前。」謂戒行不清淨,心身不安穩,則禪定不成就也。天台之止觀四反之,而謂「尸羅清淨三昧現前。」又,唐高僧傳廿二曰:「釋真慧隋開皇十二年出家,受具大通寺諸禪師。禪師曰:尸羅不淨,三昧無由。」可知此二句為陳隋之間所盛唱者。
尸羅阿迭多 (人名)S/i^la%ditya,譯曰戒日。戒日王
尸羅波羅蜜 (術語)S/i^la-Pa%ramita%,六波羅蜜又十波羅蜜之一。持戒之行也。波羅蜜
尸羅莊嚴具相應戒 (術語)六種戒之一。
子果 (雜語)子者種子也。種子所生之果,謂之子果。果所生之種子,謂之果子。因而五蘊之果報。為過去煩惱所生之果,謂之子果。小乘之阿羅漢尚未斷之。入無餘涅槃乃永無之。又依今生煩惱有未來之報果,謂之果子。阿羅漢無來世之果報,故無果子。如來之現報,如小乘之有子果,無生報(後生之報),後報(後後之報)者,猶如小乘之無果子也。止觀六曰:「大經得無上報者,有現報,故名無上報。無生後,故言佛無報。大經亦云子果果子,以現報故,即如子果。無後報故,不名果子。」
子院 (堂塔)叢林諸院,依附本寺,謂之子院。
子滿果 (植物)或云石榴。然金剛智譯之准提陀羅尼經曰:「第五手把微惹羅迦果(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國有)。」金剛智註曰此間無,豈石榴耶?不空譯之。同經曰:「第五手掌俱緣果。」
子縛 (術語)見思之煩惱,對於苦果,謂為子,以煩惱繫縛身而使不得自在,謂為子縛。對果縛之言也。四教儀曰:「子縛已斷,果縛猶存。」
子斷 (雜語)煩惱如種子,煩惱所生之苦報如果實,因而斷煩惱曰子斷。止觀輔行六曰:「言子斷者,諸阿羅漢,已斷煩惱,諸結爛壞。」
子璿 (人名)宋秀州長水子璿,號長水。初從本州洪敏法師學楞嚴經,後參見琅琊山覺禪師有所悟。後住長水,眾幾一千,以賢首之宗旨釋楞嚴經起信論義記等。自唐之圭峰至宋代唱導華嚴者,惟師一人。見稽古史略四。
叉十 (雜語)合掌而交叉十指也。
叉手 (雜語)叉手乃吾國之古法,即拱手也。洪武正韻曰:「叉手相錯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竺土之法,叉手之禮,合掌交叉中指者,單曰叉手,亦曰合掌叉手。方等般泥洹經上記阿難禮空無菩薩曰:「叉十指說是偈言:其雄根為寂定,空無出大光明,我為勇猛叉手,為師子大吼禮。(中略)佛告阿難:汝用是叉手功德,我般泥洹後,六月中當獨作佛,天上天下人皆當稽首向汝作禮。」觀無量壽經曰:「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此合掌有深意,蓮華合掌
叉拏 (雜語)Ks!ana,剎那之新稱。慧琳音義二十曰:「叉拏古云剎那。」
叉磨 (術語)Ks!ama,懺悔
刃葉林 (術語)又云劍葉林。十六遊增地獄中鉾刃增三種林之一。地獄
亡五眾物 (術語)死亡五眾之遺物也,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為五眾,就此五眾之遺物而分輕重,三衣等之輕物以之分與現在之僧眾,金銀田園等之重物以之歸入於常住物。見輕重儀,行事鈔下一。
亡者 (術語)死亡之人也。楞嚴經八曰:「亡者神識,飛來乘煙,入無間地獄。」隨願往生經曰:「願亡者神,使生十方無量剎土。」
亡智 (術語)事理亡頓法之智也。十不二門曰:「祇由亡智親疏,致使迷成厚薄。」同指要鈔曰:「言亡智者,事理頓亡之智。」
亡魂 (雜語)亡者之靈魂也。
(術語)言說之處。大乘義章七曰:「起說之門,說之為口。」
口力外道 (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以口譬太虛。謂萬物本為由一虛而生者。中論疏三本曰:「口力外道,計太虛能生四大,四大能生藥草,藥草能生眾生,此從無生也。」口力論師
口力論師 (流派)印度之外道,以虛空為萬物之真因者。或作因力論師,恐是寫誤。外道小乘,涅槃論曰:「外道口力論師說,虛空是萬物之因,最初生虛空,虛空生風,風生火,火生[火*(而/大)],[火*(而/大)]生水,水即凍凌,堅作地,地生種種藥草,種種藥草生五穀生命,是故我論中說命是食,後時還沒虛空,名涅槃。」是也。至於口力之義,古來不見其說。或謂虛空生風,比諸口內發呼氣,故立此稱,此說似迂遠。恐以此外道計生命即為食,藉所謂口之力而活,故得其名耳。又見華嚴玄談八等。
口四 (名數)謂十惡中屬於口業之四業。即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也。
口印 (印相)不動尊十四印之一。不動尊
口安樂行 (術語)四安樂行
口忍 (術語)身口意三忍之一。雖為人打罵,亦忍不發惡聲也。見三藏法數十二。
口和 (雜語)謂異口同音也。行事鈔下之一曰:「口和賞勞。」
口密 (術語)三密之一。又名語密。即謂誦真言之口業妙用速疾隱秘也。即身成佛義曰:「法佛三密,甚深微細,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故曰密。」又據異本即身義,謂「六大中,風空二大,配於語密,真言行者,以三業為明,即身具三密萬行,即身具三密菩提,行者自知,餘人不知,故名密。」是也。但其中,前者約於佛邊而說密。後者約於眾生邊而述其義。又凡論三密,有有相無相之別。有相之口密,謂念誦一定之諸尊真言。即凡夫之口密也。無相之口密。為三世常住淨妙法身之語密,非凡夫之所窺知。大日經開題曰:「開口發聞,真言滅罪。」五輪九字秘釋曰:「音韻聲響皆語密,麤細言語悉真言。」即其意也。
口訣 (雜語)口授決定之要義也。止觀大意曰:「咸須口訣,方成一家行相。」
口疏 (書名)大日經疏二十卷中,入真言門住心品之疏,謂之口疏。入漫荼羅具緣品已下之疏,謂之奧疏。此住心品,為真言之教相門,故一般授受之。已下為事相門,故未灌頂之人,不許授受之。故有差別。
口惡說 (術語)二吉羅罪之一。謂口出妄言綺語等惡說也。見三藏法數七。
口稱 (術語)口稱佛名也。即念佛。善導觀經疏四曰:「若口稱者,即一心稱彼佛。」
口稱三昧 (術語)一心不亂,唱佛名也。又,依稱名之功而發得三昧,故謂之口稱三昧。三昧者,謂心性清澄如明鏡,以至能照萬像之位,且為得此位,心修行,亦曰三昧。蓋三昧之名,通於因果也。觀念法門曰:「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稱三昧者,心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說無窮盡。」
口傳 (雜語)又曰口訣,口授。即不可筆錄之秘法以口傳授也。法顯傳曰:「法顯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諸國,皆師師口傳,無本可寫。」
口業 (術語)又曰語業。三業之一。謂口之所作,即一切之言語也。大乘義章七曰:「起說之門,名之為口。」【又】業與孽通。口業:謂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也。淨住子曰次懺口業,此是患苦之門,禍累之始。唐宋人常取以言文學之事,白居易詩:些些口業尚誇詩。蘇軾詩:口業不停詩有債。皆以詩為綺語也。
口業供養 (術語)三業供養之一。口發音,稱美諸佛菩薩之功德也。見文句二下。
口輪 (術語)三輪之一。佛所說之法,能摧破眾生之煩惱,故謂之輪。又名正教輪。輪者摧破之義,又遍轉不斷之義。見金光明文句二,三藏法數八。
口頭禪 (雜語)謂不能領會禪理。但襲取僧家敷淺之常語。資為談助也。
山斤 (譬喻)量須彌山之斤兩也。以喻佛之壽命難量。金光明經壽量品曰:「諸須彌山可知斤兩,無有能量釋尊壽命。」金光明玄義曰:「山斤海滴,寧得盡其邊崖。」釋門正統四曰:「說釋尊壽命,雖山斤海滴地塵空界亦不可比。」
山王 (雜語)謂山之最高者。在諸山中為王也。無量壽經下曰:「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王。」
山水衲 (衣服)宋代禪僧之服,誤以為糞掃衣而作之。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一曰:「然此糞衣,並是世人所棄破碎布帛,收拾鬥綴以為法衣,欲令節儉少欲省事,一衲之外更無餘物。今時禪眾多作衲衫,而非法服。裁剪繒綵,刺綴花紋,號山水衲。價直數千,更乃各鬥新奇,全乖節儉。(中略)有識之流,幸宜極誡。」
山世 (雜名)比丘之住處,山中與聚落也。行事鈔上一之一曰:「山謂蘭若,即上根也,世謂聚落。」
山外宗 (流派)支那天台山,紹四明之流,稱為山家宗,晤恩之流義,稱為山外宗。晤恩
山形柱杖 (物名)不加修飾之木杖也。
山門 (術語)寺院之外門也。宋史曰:「法駕臨山門,黃雲覆輦道。」凡寺院必有山林。故指寺院之門曰山門,又寺院全體亦曰山門。高僧傳曰:「支遁於石城山立栖光寺,宴坐山門,遊心禪苑。」
山門疏 (書名)一山眾徒,勸請住持之文疏也。
山家 (流派)以名四明天台之流義。對於山外之稱,天台之正系也。
山海如來 (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之略。
山海空市 (雜語)止觀七曰:「若覺無常過於暴水猛風掣電,山海空市無逃避處。」輔行曰:「法句經二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後七日一時皆死,共議之。我等四人有五通力,翻覆天地,捫摸日月,寧不可避死乎?一人云:吾入大海下至地,上出水。一人云:吾入須彌之腹,還合其山。一人云:吾轉舉於空中。一人云:吾入大市之中。皆云避於如是處,無常之殺鬼,豈知我處耶?議畢,謁王述其意而去。過七日市監奏王曰:『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云一人已死,餘三豈免?』」法句譬喻經二,舉此因緣。殺鬼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 (佛名)阿難當來成佛時之名。法華經人記品曰:「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山海惠自在通王如來。」
山毫 (譬喻)以山譬筆之多也。華嚴經曰:「假令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於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乃至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吽字義曰:「地墨四身,山毫三密。」
山僧 (雜語)僧侶自稱之代名詞乃謙遜之語。【又】山野之僧也。
小千 (雜名)小千世界也。
小千世界 (界名)以須彌山為中心,四周之鐵圍山為限曰一世界,此世界之數一千曰小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下。
小三災 (術語)滅劫末所起之三種災厄也。三災
小王 (雜名)除轉輪王外,餘悉為小王,所謂粟散王是也。法華經普門品曰:「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小五條 (衣服)五條袈裟之小者。禪家之掛絡是也。
小止觀 (書名)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之異名。二卷,天台大師著。
小水穿石 (雜語)謂水雖小,長流則能穿石。證果雖難,勤行精進,則亦得達也。此說出遺教經。
小本 (經名)淨土三部經中,天台謂無量壽經為大本,阿彌陀經為小本。
小四相 (術語)又名隨相。附隨大四相之四相也。四相
小白華 (植物)四華之一。曼陀羅華之譯名。光宅法華疏一曰:「曼陀羅華者,譯為小白團華。」曼陀羅華
小目連 (人名)目連有六人。小目連者,六人中之一也。南山感通傳。見目連
小召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小召在大召之北,相距半里許,名曰喇木契。樓高三層,上有金殿一座,寺為唐文成公主所建。殿內佛像名珠多吉覺,釋迦摩尼之弟也,八歲成佛。又塑像之內,俗傳有公主肉身云。座額書默[病-丙+卡]能仁四字。」
小行 (術語)對於大乘行法而謂小乘行法之言。【又】小便之異名。釋氏要覽下曰:「小行,往小便,律言小行。」
小妄語 (術語)妄語有小大之別。妄語
小妄語戒 (術語)妄語戒有二,大妄語戒是四波羅夷罪之第四,小妄語戒是九十墮罪之第一。妄語戒
小劫 (術語)依俱舍論則人壽自八萬歲,每百年減一年而至十歲,又人壽自十歲,每百年增一年而至八萬歲,此增劫及減劫,一一名為小劫,依智度論則合此一增一減而為小劫。法華經曰:六十小劫,身心不動。按釋氏以劫紀時,從十歲增至八萬,減至十歲,經二十返為一小劫。又見法苑珠林。道家以三千六百周為小劫,見雲笈七籤。
小赤華 (植物)四華之一。梵語曼殊沙華。譯作小赤華。光宅法華疏一曰:「曼殊沙華者,為小赤團華。」曼殊沙華
小阿師 (雜語)阿字無意,猶言小師。阿者,如阿誰阿爺為呼親人之語辭。臨濟錄曰:「後生小阿師。」
小阿彌陀經 (經名)佛說阿彌陀經之異名。說阿彌陀事之經典,此其最小品也。又以無量壽經之異譯有稱大阿彌陀經者,故用以為別。
小宗 (雜名)小乘之宗家也。義林章二本曰:「二小宗所有二諦。」
小空 (術語)小乘所說之空理也。是滅有之空,索然但為偏空,故名小空。
小豆粥 (飲食)
小念 (儀式)以小聲念佛也。大集日藏經念佛三昧品曰:「小念見小,大念見大。」群疑論七曰:「大念者大聲稱佛也,小念者小聲稱佛也。」
小法 (術語)小乘之法也。法華經方便品曰:「鈍根樂小法。」
小食 (飲食)禪家早晨之食。亦云點心。海龍王經請佛品曰:「爾時海龍王白佛言:唯佛加哀,詣我宮中,屈神小食。」
小便 (雜語)又,作小行。放尿也。摩得勒伽六曰:「比丘處處不得小便,應在一處作坑。」
小律儀 (術語)比丘比丘尼。受持之小乘戒也。顯揚大戒論序曰:「保執者自謂,除非小律儀更無大乘戒。」
小品 (術語)釋氏辨空經。詳者為大品。略者為小品。今謂短篇文字曰小品。
小品經 (經名)羅什譯。十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異名。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羅什譯。十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異名。
小界 (術語)三種結界之一。為受戒,說戒,自恣等臨時結成之小結界也。見行事鈔上二。
小乘 (術語)梵名希那衍Hinaya%na%,對於大乘之稱。求佛果為大乘,求阿羅漢果辟支佛果為小乘。佛果者謂開一切種智,為盡未來際眾生化益之悟。阿羅漢果與辟支佛果,雖有淺深之別,然皆為灰身滅智歸於空寂涅槃之悟。乘者,運載之義,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諦為至阿羅漢果之教體,以十二因緣為至辟支佛果之教體。如此小乘有二道,故亦謂之二乘。又此二乘為佛成道後十二年間經律論三藏之所詮,故天台稱之為三藏教。佛滅後印度之小乘分總別二十之流派,來我國後,遂立宗名俱舍,成實,及律三者,即小乘也。是皆為佛隨他意之說法,姑以調熟下劣根性者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則墮慳貪。」法華經遊意下曰:「今以二義往收則事無不盡,一者赴小機說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機說稱曰大乘。」
小乘二部 (名數)小乘之分派,諸說不定,今記其梗概,有二部四部五部十八部二十部之五種。但四部五部為以戒律為本之異說,二部,十八部等則正為宗義之分派也。二部即上座部大眾部。此有二種:一為結集之異同,非宗義之別稱。佛滅度之年,夏安居中於窟內與窟外兩處結集三藏。窟內以上座之耆宿多,故名曰上座部。窟外以年少之僧多,故名曰大眾部。佛法一味,略有異諍,上座大眾之稱濫觴於是。二佛滅百年後阿輸迦王時依大天比丘五事之說,小乘佛法,初分二派,昔時界外結集之苗裔,多附同大天之義,故取昔名稱為大眾部。反對大天之義者,多昔時界內結集之緣裔,故亦襲昔名,名為上座部,是小乘分宗之初也。以此二部為根本,漸次分部執遂成十八,二十。但是乃文殊問經,宗輪論之一說,更有此時生五部分派之說。五部
小乘四部 (名數)義淨三藏渡天時,天竺之小乘宗唯有四部。寄歸傳一曰:「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國相承大綱唯四。註云:一、阿難耶莫訶僧祇尼迦耶,周云聖大眾部。分出七部,三藏各有十萬頌,合三十萬頌,周譯可成千卷。二、阿離耶悉他陛[打-丁+羅]尼迦耶,周云聖上座部。分出三部,三藏多少同前。三、阿離耶慕[打-丁+羅]薩婆悉底婆拖尼迦耶,周云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分出四部,三藏多少同前。四、阿離耶三蜜栗底尼迦耶,周云聖正量部。分出四部,三藏三十萬頌。然而部執所傳多有同異,且依現事言共十八,分為五部,不聞西國耳。」
小乘五部 (名數)佛滅後百年阿輸迦王時,上座大眾之根本,以大天而生部別,此時優婆[毛@(鞠-革)]多阿羅漢之下於律藏分出五部。故此五部之分派為古來律宗之所用。然其五部與有部宗所傳之五部及南山一家之五部,稍有相違。但義淨三藏於二者皆不取之。五部律
小乘十八部 (名數)據宗輪論之說,佛滅後百年依大天分上座大眾二部,其第二百年由大眾部出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之五部,又於第二百年末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之三部,合有八部之末家,加入本家之大眾部則為九部。又上座部於三百年之初,分為薩婆多部與雪山部(薩婆多部〔譯云說一切有部〕後世稱為毘曇宗),後同於三百年由薩婆多部出犢子部,又由犢子部出法上,賢冑,正量,密林山之四部,次由薩婆多部更出化地部,次由化地部出法藏部,於三百年之末,由薩婆多部更出飲光部,於第四百年由薩婆多部復出經量部。薩婆多部共出九部加入雪山部為十部。復加前大眾部之八部為十八部。其他有義淨所見之十八部。以上十八部為末部之分派,加之以根本上座大眾之二部為二十部。今表示之如圖。 T0022.JPG
小乘戒 (術語)小乘律藏所說之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具足戒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條。是為小乘行人之所受持者。然在印度我國及日本之古代,大乘行人亦皆受此具足戒,以成戒學,何則,此具足戒,雖為小乘律所說,然由大乘言之,則為所謂三聚淨戒中之攝律儀戒,於釋迦法中出家之菩薩,必現比丘相為常規也。
小乘經 (術語)說四諦十二因緣之理,詮空寂之涅槃者,十二部經中唯存九品。四部之阿含經等是也。
小乘九部 (術語)十二部經完具曰大乘經,此中除方廣,授記,無問自說之三部,僅說九部曰小乘經。法華經方便品曰:「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九部
小乘三印 (術語)小乘之三法印,對於大乘之一實相印而言。三法印
小乘四門 (名數)天台所判。一小乘有門,發智六足論等之所說。二小乘空門,成實論之所說,三小乘亦有亦空門,毘勒論之所說,四非有非空門,迦旃延經之所說。
小乘外道 (雜語)小乘與外道。又小乘即外道也。外道小乘二十種,外道中小乘外道論師是也。
小乘偏漸戒 (術語)對於大乘戒之圓頓稱小乘戒曰偏漸。功德不圓滿,故為偏,非頓成佛之法,故曰漸。
小草 (譬喻)三草之一。以喻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報之機類。三草二木
小院 (雜名)小法師也。
小師 (術語)受具足戒未滿十夏者之稱。又弟子之稱。又沙門謙下之稱寄歸傳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圓已去名鐸曷羅,譯為小師。滿十夏名悉他薛[打-丁+羅],譯為住位,得離依止而住。」釋氏要覽上曰:「亦通沙門之謙稱也。」
小根 (術語)可受小乘教之根性也。唯識述記一本曰:「令小根等漸登聖位。」法華玄義一曰:「初教建立融不融,小根併不聞。次教建立不融,大根都不用。」
小座湯 (儀式)禪林座湯之禮有大小。座湯
小參 (術語)禪林中之稱。謂非時之說法也。上堂稱為大參,其規則校大參為小,故曰小參。又稱家教。祖庭事苑八曰:「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晡念誦,謂之晚參。非時說法,謂之小參。」
小參頭 (職位)參頭之下有小參頭。
小祥忌 (儀式)一周忌也。小祥為儒典一年祭之名。
小開靜 (術語)開靜
小聖 (術語)聖者中,證悟之淺者。小乘之四果對於大乘則為小聖。又大乘之諸菩薩,對於佛亦為小聖。
小經 (經名)淨土門三部經中佛說阿彌陀經之稱。又異名四紙經。
小煩惱地法 (術語)小乘七十五法中五種心所法之一種。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之十心所也。此十者唯修惑而起於意識,且各各與無明相應而起,非如大煩惱地法之心所,一切染心俱起者,故名小煩惱地法。俱舍論四曰:「唯修所斷,意識地起,無明相應,各別現行,故名為小煩惱地法。」
小僧 (雜名)少年之法師曰小僧。
小遠 (人名)對於晉之慧遠稱隋淨影寺之慧遠曰小遠。
小像 (雜語)謂肖像之縮小者。或雕刻,或繪畫,皆得稱之。李賀詩曰:「沉香薰小像。」
小樹 (譬喻)二木之一。以譬小行之菩薩。三草二木
小機 (術語)可受小乘教化之下劣根機。非成佛之機言也。
小彌陀經 (經名)淨土三部中佛說阿彌陀經之字數最少,故曰小彌陀經。
凡小 (術語)凡夫與小乘人也。又凡夫即小人,故曰凡小。觀經玄義分曰:「凡小之論,乃加信受。」教行信證行卷曰:「欲令凡小增欲往生之意故。」
凡小八倒 (術語)謂凡夫,小乘之人所起顛倒之見解也。即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不淨計淨,常計無常,樂計非樂,我計非我,淨計不淨,之妄見也。
凡夫 (術語)梵語波羅,舊曰凡夫,新曰異生。對聖者之稱。謂無些少之斷惑證理者。凡者常也。又,非一也,凡常而遮類多,故云凡夫。梵網經上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為盧舍那。」法華經曰:「凡夫淺識,深著五欲。」大威德陀羅尼經曰:「於生死迷惑流轉,住不正道,故名凡夫。」佛性論曰:「凡夫以身見為性。」止觀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席品多故。」大日經疏一曰:「凡夫者,正譯應云異生。」
凡夫性 (術語)新云異生性。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之法,未斷以來,使諸眾生悉為凡夫,是名凡夫性,見大乘義章一。
凡夫十重妄 (術語)凡夫阿賴耶識之不覺義,分為十重言也。禪源諸詮四曰:「此識(阿賴耶識)在凡,常有覺與不覺二義。覺是三乘聖賢之本。今且示凡夫本末,總有十重(今每重以夢喻一一合之):謂一切眾生雖皆有本覺真心(此第一重。如一富貴人,端正多智,自在宅中住);未遇善友開示,法爾本來不覺(第二重。如宅中人睡,自不知也);不覺故,法爾念起(第三重。如睡法爾有夢);念起故,有能見相(第四重。如夢中之想);以有見故,根身世界妄現(第五重。夢中別見有身在他鄉貧苦,及見種種好惡事境);不知此等從自念起,執為定有,名為法執(第六重。正夢時,法爾必執所見物為實有也);執法定故,便見自他之殊,名為我執(第七重。夢時必認他鄉貧苦身為己本身);執此四大為我故,法爾貪愛順情諸境,欲以潤我。瞋嫌遞情諸境,恐損惱我。愚癡之情,種種計校(第八重。此是毒。如夢在他鄉,所見違順等事,亦貪瞋也);由此故造善惡等業(第九重。夢中或打奪或罵,或行恩布德);業成難逃,如影響應於形聲,故受六道業繫苦樂相(第十重。如夢因偷奪打罵,被捉枷禁決罰。或行恩得報,舉薦拜官署職)。悟後修證,還有十重,翻妄即真。」
凡身 (術語)凡夫之身也。
凡性 (術語)凡夫之性分也,俱舍謂之異生性。謂身具見惑未證諦理者。四教儀六曰:「聖以正為義,捨凡性入正性。」
凡師 (雜語)凡夫之法師,未見諦者。法華玄義七曰:「凡師弘經。」
凡習 (術語)凡夫習善習惡之是非行動也。釋門歸敬儀中曰:「凡習寄緣。」
凡情 (術語)凡人之心情也。華嚴玄談四曰:「極位所承凡情難挹。」諸經要集序曰:「凡情闇短,器識昏迷。」
凡愚 (雜語)凡夫愚痴之人也。大日經疏二十曰:「以不知心實相故而生妄執,名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諸佛也。」
凡聖 (術語)凡夫與聖者也。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為聖者,其已下未斷惑之人為凡夫。止觀輔行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庶品多故。聖者,風俗通云:聖者聲也。以其聞聲知情,通天地,暢萬物故也。易曰:聖者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節,與鬼神合吉凶。今出世聖不聞其聲知九界情,通諦理,暢眾機,與法界合德,與二智合明,與四機合節,與眾聖合其冥顯。」
凡聖一如 (術語)又云凡聖不二。從事相言之,則有六凡四聖之十界差別,由其理性言之,則無差別平等也。寶藏論曰:「凡聖不二,一切圓滿。」大日經義釋五曰:「六趣眾生與毘盧遮那本無二體。」
凡聖不二 (術語)與凡聖一如同。
凡聖同居土 (界名)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如娑婆世界為凡夫聖者同居之國土也。四土
凡僧 (雜名)對證果之聖僧,而謂未證之僧為凡僧。梁僧傳(知嚴傳)曰:「嚴雖戒操高明,而實行未辨。始移屍向凡僧墓,而屍重不起,改向聖墓,則飄然自輕。」
凡種 (術語)凡夫之種性也。
凡福 (術語)對三乘聖果之福德,而謂人天之福德為凡福。盂蘭盆經疏上曰:「小行人天凡福。」
凡慮 (術語)凡夫之思慮也。
凡識 (術語)凡夫之心識也。
丸香 (物名)和種種之香以為丸者。建立曼荼羅儀軌,謂「以丁香,白檀,沈香,熏陸,龍腦香,荳丸,白芥子及蘇合香,半為末,半為丸。丸以蘇蜜和之者。」是也。為修護摩特燒而供養者。或謂表示總集煩惱。或為表示以智火燒盡煩惱云。
川施餓鬼 (行事)為水死之人,追福,於河中浮船,或在河岸築壇行施餓鬼也。多行於夏期。
乞士 (術語)比丘三義之一。比丘絕一切生業,乞食於人,以資色身,故曰乞士。智度論三曰:「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為乞士。」
乞丐 (雜名)貧困乞物於人者。丐亦乞也。無量壽經下曰:「乞丐孤獨。」
乞食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比丘為資自己之色身,乞食於人也。是為清淨之正命。若自作種種生業而自活,稱為邪命。梵云分衛。大乘義章十五曰:「專行乞食。所為有二:一者為自,省事修道。二者為他,福利世人。」行事鈔下三曰:「善見云:三乘聖人悉皆乞食。」又「善見云:分衛者乞食也。」法集經曰:「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十二頭陀經曰:「食有三種:一受請食,二眾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諸漏因緣。所以者何?受請食者。若得請,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請,則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貪憂法,則能遮道。若僧食者,當隨眾法斷事擯人料理僧事,心則散亂,妨廢行道。有於是惱亂因緣,應受乞食法。」
乞食十利 (名數)一、所用之活命,屬自不屬他。二、使施食於我者住於三寶。三、使施食於我者生悲心。四、順佛之教行。五、易滿易養。六、行破憍慢之法。七、感三十二相中第一無見頂相之善根(由於因中卑下之法行)。八、見我乞食而其餘修善根者效我。九、無男女大小諸緣事。十、次第乞食故於眾生中生平等心。見十住論十六,行事鈔下三。
乞食十為 (名數)一、為攝受諸有情。二、為次第乞食。三、為不疲倦。四、為知足。五、為分布。六、為不耽嗜。七、為知量。八、為圓滿善品。九、為使善根現前。十、為離我執。見寶雨經八。
乞食四分 (名數)一奉同梵行者,二與窮乞,一與鬼神,一自食。見寶雲經六。
乞者人不愛 (傳說)五分律曰:「佛言過去世恒水邊有仙人,住石窟。爾時龍王日由水出,圍繞恭敬仙人。弟子等怖畏羸瘦,故仙人教弟子乞頷下如意珠,龍去不復來。於是世尊引古說之偈言:乞者人不愛,數則增怨憎,龍王聞乞事,一去不復還。」
乞眼婆羅門 (人名)舍利弗遇此乞眼婆羅門退失大乘者。智度論十二曰:「如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渡布施河時,有乞人來乞其眼,舍利弗言:眼無所住,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答言不須汝身及財物,唯欲得眼。若汝實行檀者,以眼見與。舍利弗出一眼與之。乞者得眼,於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棄地,又以腳[路-各+(合/羽)]。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難可度也,眼實無用,而強索之,既得而棄,又以腳[路-各+(合/羽)],何弊之甚!如此人輩,不可度也。不如自調,早脫生死。思惟是已,於菩薩道退,迴向小乘。」又賢愚經六,彌勒所問本願經,六度集經四等,均有婆羅門乞眼事。
乞[口*栗]雙提贊Khri-Sron-Lde-bTsan (人名)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於唐開元十六年,十三歲即西藏國王位。當時國勢大揚,西伏揭職浩罕,東戡定雲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鄰。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於印度,學修佛教。先後招致善海大師,蓮華上生師。蓮華上生師攜來中觀宗之典籍,並陀羅尼及密乘修法等。又請蓮華上生師之高弟大翻譯師及迦摩什羅羅班彌達眾成就人等與毘盧遮那羅佉怛康龍尊護餘班彌達等廣譯教法,論議此等新來密乘並中觀派之佛教與雙贊思甘普王時代渡來之中國佛教,評其優劣,遂由迦摩什羅之力,定前者為西藏之正教,大興佛教。在位四十七年,以唐貞元二年薨,國人呼為文殊之化身。見彰所知論上等。
乞灑 (術語)[8772]Ks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乞察,乞叉,吃灑,葛叉,[起-巳+乞]灑,差,叉,剎等。稱乞灑字,則一切法盡不可得,一切文字究竟無言說之聲也。文殊問經釋字母品曰:「稱乞灑字時,是一切文字究竟無言說聲。」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曰:「稱乞灑字門,一切法盡不可得。原自叉耶ks!aya有盡之義而出,隨而附之以種種之義,下此等甚深之釋,乃所謂五十字門最終之字母,諸法無復可說。故或為究竟無言說之聲,離文字言說,乃涅槃本寂之境,止息生死業繫之般若海藏,故謂為一切法窮盡,性不可得等。」
夕座 (儀式)講經一日有朝夕二座。夕之講座云夕座。
寸絲不挂 (雜語)傳燈錄曰:「南泉和尚問陸[一/旦]曰:大夫十二時中作麼生?陸云寸絲不挂。」
久成正覺 (術語)謂久遠之昔既開正覺之果之佛體也。依法華經壽量品之意,則始於釋迦如來。而文殊觀音等大菩薩皆由久成古佛之垂跡也。輔行六曰:「遍尋法華以前諸教,實無二乘作佛之文明如來久成之說,故知並由帶方便故。」
久住者 (雜名)久住山寺修行者之稱。
久遠劫 (術語)劫者,梵語劫波Kalpa之異名。久遠劫者,指長時而言。法華經方便品曰:「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
久遠實成 (術語)謂於久遠之昔,成就真實正覺之佛體也。法華經壽量品曰:「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術語)梵語曰馱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毘婆沙論百三十六,雜阿毘曇心論二,俱舍論十二,謂七[麵-面+廣]麥,成一指節,二十四指節成一肘,四肘為一弓。方廣大莊嚴經四,謂一麥成一指節,十二指節成一[拱-共+桀]手,兩[拱-共+桀]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四肘一弓之說,諸經論大致相同,然配之於我國丈尺,則有異說。據四分律羯磨疏,一弓長四肘,則為七尺二寸。是一肘為一尺八寸,一指為七分五釐之說也。然佛本行集經十二,謂合七大麥成一指節,重七指節成半尺,合兩半尺成一尺,二尺為一肘,四肘為一弓。又起世經七,謂鬱單越人身長七肘,衣長十四肘,上下七肘,而同本異譯之大樓炭經四,記鬱單曰天十人,身長一丈四尺,衣廣二丈八尺,長一丈四尺,是一肘為二尺,一指為七分一釐餘之說也。又慧苑音義下謂依毘曇中一尺五寸為一肘,四肘為一弓,三百弓為一里云云。案印度之尺度,本以指而度者,自隨人而殊其丈量,生種種之異說,而我國之丈尺,亦由時而不同。夏一尺為十寸,殷一尺為九寸,周一尺為八寸,則殷尺之一尺八寸,得謂等於夏尺之二尺焉。又摩訶僧祇律八所謂五肘為弓量者,或是依周尺,亦未可知。周尺之二尺,為夏之一尺六寸,故其五肘,即為八尺,以與夏尺之四肘其量相同故也。
女人 (雜語)欲使初心之行人厭女色,故經論中常毀斥女人。密教以女人為三昧之標幟。涅槃經九曰:「一切女人皆是眾惡之所住處。」智度論十四曰:「大火燒人,是猶可近。清風無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猶亦可觸。女人之心,不可得實。」文句八曰:「阿難問佛:如來滅後見女人云何?佛言:勿與相見;設見勿共語;設共語,當專心念佛。」大日經疏五曰:「女人是三昧像,男子是智慧像。」同十五曰:「男是智慧故為首。女是三昧,為次之也。」
女人定 (術語)離意女之入定也。女子出定
女人拜 (術語)女人僅立拜屈膝而已。傳燈錄南泉願章曰:「師與歸宗麻谷同去參禮南陽國師。師先於路上畫一圓相云:道得即去。師宗即於圓相中坐,麻谷作女人拜。」傳燈一山解曰:「女人拜,女人立拜屈膝而已。又曰:以兩手當胸前些子鞠躬。」
女人結界 (術語)女人禁制之結界也。結界
女人禁制 (術語)道場禁女人之入。蓋於修道有障害故也。
女人成佛願 (術語)女人往生願之別名。
女人往生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五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女人眷屬論師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計摩醯首羅天作女人生一切之有情非情者。見外道小乘涅槃論。
女子出定 (公案)五燈會元一曰:「昔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遶女人三匝,鳴指一下,乃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經過四十二億恒河沙國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涌出,禮拜於佛。佛敕罔明出女人定,罔明卻至女人前鳴指一下,女人於是從定而立。」是依諸佛要集經之所說也。經下曰:「文殊師利,欲聞法,由此娑婆世界詣普光世界之天王如來所。如來右面有一女人,名離意,入普月離垢光明三昧。文殊問如來此女發心修行久遠。如來使文殊自問此女。文殊到離意所,彈指發聲,乃至盡神力,不能使起定。文殊問如來誰能使此女起定。佛言唯如來能使興起;復有菩薩名棄諸陰蓋,亦能使起。時此菩薩經過下方恒河沙等剎土在錦幢世界師子鷹象頂吼如來所,天王放如來光召之。棄諸陰蓋菩薩至如來所,如來命出女子定,棄諸陰蓋言我於佛前己功不堪興顯,願如來作之。於是如來入興定意三昧,使一切世界諸定人及彼女起定。」智度論十亦引此經文。
女天 (術語)女性之天人也。欲界天中有女天,色界已上無之。
女六欲 (名數)女人願求,好愛之六種欲也。一色欲,二形貌欲,三威儀欲,四姿態欲,五言語欲,六音聲欲,七細滑欲,八人相欲。此中第八之人相欲,攝於第三第四之威儀欲姿態欲為七欲,又第六之音聲欲,攝於第五之言語欲,則為六欲。見智度論二十二,止觀六之一。
女犯 (術語)謂僧對女子犯不邪婬戒也。
女色 (術語)女子之色相也。訶欲經曰:「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之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哀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智度論十四曰:「寧以赤鐵宛轉眼中,不以散心視女色。」
女居士 (術語)女子亦稱居士,猶言女丈夫也。古尊宿語錄序曰:「覺心居士,出善女倫,秉烈丈夫志操。」
女病 (譬喻)女色害人,故以病譬之。智度論十四曰:「眾病之中女病最重。」
女根 (術語)男根之對,女之陰部也。為身根之一部分,女性之形類、音聲、作業、志樂等,異於男性,皆由此根。梵Yoni。
女情 (術語)女子之愛情也。智度論十四曰:「蚖蛇含毒,猶可手捉。女情惑人,是不可觸。」
女賊 (譬喻)女人為愛著之根本,能劫法財,故譬以賊也。智度論十四曰:「執劍害人,是猶可勝。女賊害人,是不可禁。」
女僧 (術語)即比丘尼。王叔承詩曰:「女僧聞作盂蘭會,乞假中元施寶簪。」女僧起於漢代。漢劉峻女出家,又洛陽婦阿潘出家,乃尼之始。何充捨宅安尼,乃尼寺之始。餘
女德 (術語)宋徽宗改尼曰女德。
女聲 (術語)謂三昧聲也。悉曇章附錄。
女檀越 (雜語)女施主也。
女鎖 (譬喻)女色能縛人故譬之鎖。智度論十四曰:「女鎖繫人,染固根深。無智沒之,難可得脫。」
井中撈月 (譬喻)僧祇律曰:「佛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國名伽尸。於空間處,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樹下,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現。時獼猴主見是月影,語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闇冥。共作議言:云何能出?時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時諸獼猴,即如主語,展轉相捉。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
井河 (譬喻)為譬身無常之二喻。井者謂人於曠野為醉象所逐,攀樹而入井也。。河者如涅槃經所謂:「譬如河岸臨嶮大樹,若遇暴風,必當顛墜。善男子!人亦如是,臨老嶮岸,死風忽至,勢不可住」也。釋門歸敬儀中曰:「井河引喻,逼形器於剎那。」
井華 (雜語)後夜之井水,謂之華水。華水
井驢 (公案)井戶與驢馬也。曹山錄曰:「師問德上座曰: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說應底道理?德曰:如驢覷井。山曰祇道得八成。德曰:和尚作麼生?山曰:如井覷驢。」
(界名)梵名提婆Deva,又名素羅Sura,光明之義,自然之義,清淨之義,自在之義,最勝之義。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其一分在須彌山中,其一分遠在蒼空,總名之為天趣。六趣之一也。又不拘其住處指一切之鬼神,名為天,如鬼子母神謂之鬼母天。又一切好妙之物名為天,如人中之好華謂之天華。大乘義章六末曰:「天者如雜心釋有光明故名之為天,此隨相釋。又云天者淨故名天,天報清淨故名為淨。若依持地所受自然,故名為天。」義林章六本曰:「神用光潔自在名天。」法華文句四曰:「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故天為勝,眾事悉勝餘趣,常以光自照,故名為天。」止觀四曰:「自然果報名為天。」婆娑論百七十二曰:「於諸趣中彼趣最勝最樂最善,最善最妙高故名為天。」嘉祥金光明經疏曰:「外國呼神亦名為天。」智度論曰:「天竺國法,名諸好物皆為天物。」
三種天 (名數)一名天,如人中之王,稱為天王天子,假名為天也。二生天,如四天王乃至非想天,為眾生可生之天處,即六趣中之天趣也。三淨天,三乘之聖者,斷煩惱而清淨無垢者,如聲聞之預流果已上乃至佛也。見智度論七。
四種天 (名數)一、世間天,與上之名天同。二、生天,與上之生天同。三、淨天,預流果至辟支佛之諸聖者也。四、義天,十住已上之菩薩能悟解大乘深義者。此四種天中,獨不攝佛。見涅槃經二十三。一、名天,即上之世間天也。二、生天,即上之生天也。三、淨天,諸聖者,之在人中者。與三種天中之淨天同。四、生淨天,生於天中之諸聖者也。見智度論二十二。
五種天 (名數)涅槃經二十三。明四種之天。同十八明生天與第一義天之二種,其中生天以在四種中合二處所明為五天,即於彼四種加第一義天為第五也。第一義天是佛及佛所證之涅槃。經曰:「第一義天,謂諸佛菩薩,常不變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
天人 (術語)天與人,即六趣中之天趣與人趣也。無量壽經上曰:「天人歸仰。」又曰:「諸天世人。」法華經寶塔品曰:「移諸天人,置於他土。」【又】(天名)天上之人,天界生類之總稱,如天人之五衰等。
天人散花屍上 (傳說)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曰:「昔有人在道上行,見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問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三尊,不隨師父之教,令我墮罪,苦痛難言,悉我故身,故來鞭耳。稍稍前行,復見一死人。天神來下,散華於死人屍上,以手摩[扣-口+沙]之。行人問言:觀君似是天,何故摩[扣-口+沙]是死屍?答曰:是我故身,生時之日孝順父母,忠信事君,奉敬三尊,承受師父之教,令我神得生天,皆是故身之恩,是以來報之耳。」
天人師 (傳說)如來十號之一。梵語曰舍多提婆摩菟舍喃Devamanus!yas/a%str!,為天與人之教師,故名天人師。智度論二曰:「復名舍多提婆摩菟舍喃。舍多秦言教師,提波言天,摩菟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師。云何名天人教師?佛示導是應作是不應作,是善是不善,是人依教行,不捨道法,得煩惱解脫報,是名天人師。問曰:佛能度龍神等墮餘道中生者,何獨言天人師?答曰:度餘道中生者少,度天人中生者多。」
天人五衰 (術語)五衰
天人致敬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七願,或曰人天人致敬願,或云天人致敬願。
天子 (雜名)前世修中品下品之十善生於人中為國王者,為諸天所護持,故名天子。仁王經上曰:「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金光明經三曰:「雖在人中生為人王,以天護故復稱天子。」【又】欲界第六天之主曰天子,如天子魔是也。
天子魔 (天名)四魔之一,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天主及天民障礙佛道者。智度論五曰:「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中略)常一心故,一切處心不著故,入不動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
天子業魔 (天名)四魔之一,天子魔也。以前世之業感此魔報,故謂之業。
天上 (雜名)欲界之六欲天及色界無色界之諸天也。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雜語)佛初生時之語,是三世諸佛之常法也。長阿含經一曰:「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毘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從右脅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持,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瑞應經上曰:「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時,化從右脅生墮地,即行七步,舉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何可樂者?」因果經一曰:「菩薩即便墮蓮花上,無扶持者自行七步,舉其右手而師子吼,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於今盡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無量壽經上曰:「捨彼天宮降神母胎,從右脅生現行七步,光明顯曜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智度論三十八曰:「佛自說菩薩本起。菩薩初生時,行七步,口自說言:我所以生者,為度眾生故。言巳默然,乳哺三年,不行不語。漸次長大,行語如法。一切嬰兒小時未能行語,漸次長大能具人法。今云何菩薩初生能行能語,後便不能語,當知是方便力故。」
天女 (天名)梵語曰泥縛迦[何-可+爾]也Devakanya%,欲界六天之女性也。色界以上之諸天無婬欲,故無男女之相。
天女散華 (故事)維摩經天女散華,華著舍利弗等之體去之而不能去。天華
天口 (術語)婆羅門之法以火為天之口,火燒供物則諸天得食之云。是護摩供之所由來。百論疏上之中曰:「再供養火為欲生福,外道謂火是天口,故就朝瞑二時再供養火。問外道何故謂火法天口耶?答俱舍論云:有天從火中出語言:諸天口中有光明謂言是火。故云天口。(中略)正燒蘇等千八種物,令香氣上達諸天,天得食之,令人獲福。將欲燒時,前遣人咒,然後燒。」章安之涅槃經會疏三十二曰:「火天者火是天口。若供養之,但燒魚肉,煙氣至天,天得此氣,故是天口。」
天弓 (雜名)虹之異名。玄應音義二十二曰:「天弓亦言帝弓,即天虹。」
天下半 (雜語)陳釋真觀,通禮詩儒道群經,又涉琴碁。沙門洪偃稱其具八能,時人語曰:錢塘有真觀,當天下一半。
天王 (天名)欲界六天之最下天,在須彌山半腹之四方,有天主四人,謂之四天王:東曰持國天王,南曰增長天王,西曰廣目天王,北曰多聞天王。
天王堂 (寺名)陔餘叢考三十四曰:「按談藪記曰:唐天寶間,番寇西安,詔不空三藏誦咒禳之。忽見金甲神人,不空云:此毘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往救矣,後西安奏捷。亦云西北有天王現形,勝之。朝廷因敕諸道立像,郎瑛謂今佛寺有天王堂始此也。又括異志,宋建炎中敵將屠秀州,天王現於城上,大若數間屋,遂懼而引去,因建天王樓於城西北隅。」
天王如來 (佛名)提婆達多未來成道時之佛名也。彼既生墮無間地獄,當時弟子皆以彼為極惡人。佛言彼為權者。往昔為阿私仙時受持法華經,我於其時依彼聞法華經,故今日得成佛。彼實非惡人,為權誡世人作逆罪耳,故今在地獄。未來必當成道,號天王如來。是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所說。經曰:「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又】過去有天王如來,以俗形成佛,是異例也。自在菩薩經下曰:「過去燃燈佛前,威德佛、提沙佛、光明佛前,有佛號天王如來。(中略)是天王佛及諸菩薩不著袈娑,皆著自生淨沙天衣。」智度論曰:「如天王佛,衣服儀容與白衣無異,不須缽食。」
天王太子辟羅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天王之太子名辟羅,由天飛來詣佛所,佛為說善惡應報之義。
天中天 (術語)佛之尊號。天為人之所尊,佛更為天之所尊,故曰天中天。又天有五種,第五之第一義天,即佛也。佛為天之至極,故曰天中天。又為佛之小字。釋氏要覽中曰:「一日抱太子謁釋迦增長大天神廟,廟神石為像,即起禮太子足。王曰:我子於天神中更為尊勝,宜名天中天。」法華經化城喻品曰:「聖主天中天。」
天台山 (地名)在浙江省台州天台縣之西,仙霞嶺脈之東支也。形勢高大,西南接括蒼雁蕩,西北接四明金華,蜿蜒東海濱,如衣之有緣。隋智者大師依此山而開闢一宗,因之有天台宗之名。觀音玄義記一曰:「天台山者即大師棲身入寂之所。」輔行一曰:「台者星名,其地分野應天三台,故以名焉。」大明一統志四十七曰:「天台山在天台縣西一百一十里,道書是山上應台星,超然秀出。有八重視之如一帆,高一萬八千丈,周迴八百里。」
天台宗 (流派)隋智者大師入寂於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師。天台大師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華經為本經,以智度論為指南,以涅槃經為扶疏,以大品經為觀法,因而明一心三觀之妙理也。先是本宗第一祖北齊慧文,依中觀論始發明此妙理,以授第二祖南岳之慧思,慧思傳之第三祖天台之智者。智者曰:傳道在行亦在說。於是講說三部:一、玄義,是說一家之教相者;二、文句,是解法華之經文者;三、止觀,是示一心之觀行者;一宗之教觀備於此。因以此師顯宗名。次有第四祖章安之灌頂,筆受天台之講說,三部之書成於此,一宗之典型永存。自章安歷第五祖法華之天宮,第六祖左溪之三師,至第七祖荊溪之湛然。荊溪崛起中唐,作釋籤,疏記,輔行,次第釋彼三部,又著金錍義例諸書,排他邪解。由荊溪八傳至宋之四明,是時台宗萎微不振。四明解行兼至,再興一宗。而天台始分為山家山外二流,山家為四明之正傳,以忘心為觀境,及說事造之三千。山外以慈光之悟恩為祖,以真心為觀境,且不許事造之三千。四明既顯揚山家之正宗,而受之者為廣智,神照,南屏等,源源不絕,且傳至日本,流布甚廣。而山外之流,不久湮滅。
天台律 (流派)大乘圓頓戒也。
天台八教 (術語)天台宗之教相判釋。立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合為八教。八教
天台九祖 (名數)佛祖統紀於台宗立東土之九祖:第一祖龍樹菩薩,第二祖北齊禪師,第三祖南岳禪師,第四祖智者禪師,第五祖章安禪師,第六祖法華禪師,第七祖天宮禪師,第八祖左溪禪師,第九祖荊溪禪師。龍樹菩薩雖生於印度,然北齊禪師,依其中觀論承其旨,故取之為高祖。
十祖 (名數)於上之九祖加道邃為十祖。是為荊溪尊者之弟子,日本傳教大師之師,日本天台宗列之為祖。
天台大師 (人名)天台宗之開祖,名智顗,於天台山之石城入寂,稱為天台大師。智顗
天台四教 (術語)天台宗之教相判釋,立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四教之名,通於兩種,其實八教也。五時八教
天台四相承 (術語)謂圓頓戒相承,止觀業相承,遮那業相承。達磨相承也。
天台四教儀 (書名)一卷,高麗沙門諦觀撰。以灌頂之八教大意為宗,更詳名相,且略前三教之十乘而明圓教之十乘。本書之註述如下:天台四教儀集註十卷(元南天竺沙門蒙潤集),科天台四教儀一卷(元南天竺沙門蒙潤科),天台四教儀註略二卷(明雲間沙門文石註)。
天台八教大意 (書名)一卷,灌頂撰。述一宗所立化儀化法八教之大意者。
天台四大釋例 (術語)解釋經之文句,天台大師所用四種之方法:一、因緣釋,或云感應釋,究佛與眾生之關係因緣而解釋者。二、約教釋,以一文句參照藏通別圓四教而解釋者。三、本跡釋。以一文句參照本跡二門而解釋者。四、觀心釋,以一文句適用於自己之心,觀其心而解釋者。
天台山方外志 (書名)三十卷,明釋傳燈著。自山名以訖文章,有涉玆山者,罔不采其故實,掇彼菁藻。至台教之真文,高人之遺韻,尤加詳焉。凡研究台教者此為必備之書。【又】十二卷。清齊召南原撰。阮元重訂。志以天台山方外為名,與郡邑志,體例稍殊。宜詳山水,而略城鄉。詳釋道,而略儒門。齊志於此三門,間有漏誤。今以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赤城志、梁高僧傳、唐續高僧傳、宋高僧傳諸書、訂訛補闕。以成完書。
天台傳佛心印記 (書名)一卷,元虎溪沙門懷則述。說深明性具之圓宗,直指人心。使見性成佛者。註二卷,明傳燈註。
天台韶國師 (人名)吳越王之為師也。三十二祖傳曰:「德韶,處州龍泉人,族陳氏,法眼之法嗣也。入天台山建寺院,大興玄妙之宗,吳越王錢元瓘尊為國師。時天台智者教典散落,惟新羅國有全本,往彼國繕寫備足,入藏。傳法弟子百餘人,永明壽為上首。嘗以涅槃四種聞示學者,曰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諸方目為四料揀,清雍正十二年封妙慈圓徹禪師。」
天仙 (術語)天人與神仙也。理趣分述讚中曰:「五趣之極曰天,人有神德曰仙。」大日經疏二曰:「天仙謂諸五通神仙。」法華懺法曰:「菩薩聲聞緣覺眾,及一切天仙。」
天主 (天名)諸天之帝主也。最勝王經八曰:「有王法心論,名天主教法。」
天耳 (術語)為色界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聞六道眾生之語言及遠近麤細一切之音聲者。是由色界所屬清淨之四大而成也。
天耳通 (術語)天耳智證通之略。
天耳智 (術語)天耳與識相應之智慧也。
天耳智通 (術語)天耳智證通之略。
天耳智證通 (術語)六通之一。以與天耳相應之智慧證知一切之聲境。而通達無礙者。略云天耳通。俱舍光記廿七曰:「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是二識相應慧,智緣二境無壅名通,從根及能證為名天眼智證通天耳智證通。」此天耳通有修得報得二種,修得者在於人界修四禪定,依定力發得彼天界之四大於肉眼上,因使為天耳之用者。報得者座於色界之四禪為彼天之果報而自得之,猶如人界之肉眼者。法界次第中上曰:「修天耳者,若於深禪定中發得色界四大清淨造色,住耳根中,即能聞六道眾生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如天耳通。」
天耳智通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七願,使極樂之往生人皆得天耳通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天衣 (衣服)天人之衣。其量至輕者。瓔珞本業經下曰:「淨居天,衣重三銖。」長阿含經二十曰:「忉利天衣,重六銖。」智度論三十四曰:「四天王,衣重二兩。忉利天,衣重一兩。(中略)色界天,衣無重相。」
天衣拂千歲 (譬喻)假盤石劫之喻以示時之長也。瓔珞本業經下曰:「譬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智度論五曰:「劫義佛譬喻說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百歲過,持細軟衣,一來拂拭,令是大石山盡,劫故未盡。」是名盤石劫。
天衣懷 (人名)三十二祖傳曰:「義懷,北宋真仁間人,永嘉樂清陳氏子也。長遊京師,依景德寺為行童。天聖中試經得度,至姑蘇,禮明覺於翠峰。因汲水折擔,忽然有悟。其後七坐道場,化行海內。崇寧中敕謚振宗禪師,清雍正十二年封圓湛振宗禪師。」
天有 (術語)七有之一。依過去之戒定等因,而感得現在之天界樂果也。因果不失,故名有。大藏法數曰:「天者,天然自然,樂勝身勝也。謂眾生由過去戒定之因,感現在快樂之果。不亡,故名天有。」
天如 (人名)元沙門,名惟則,號天如。得法於中峰,住姑蘇之師子林。註楞嚴集唐宋之九解附以補註稱為會解,盛行於世。交光之楞嚴正脈疏曰:「自元末及今二百餘年,海內講聽楞嚴者,惟知有會解,而他非所尚。」馮夢禎之本住白文序曰:「是經譯梵以來,疏解者十餘家,唯天如會解,學者翕然宗之。以為是足盡楞嚴矣,不知是天如楞嚴,非如來所說之楞嚴也。」
天行 (術語)涅槃經所說五行之一。天者第一義天,天然實相之理也。菩薩依天然實相之理,而成妙行,故曰天行。
天住 (術語)三住及四住之一。
天地鏡 (書名)照天地實相之明鏡也。仁王經下曰:「是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中略)亦名護國珠,亦名天地鏡。」嘉祥疏六曰:「天地鏡者,般若照世界無所有故。」
天地記經錄 (書名)立世阿毘曇論之異名。
天竺 (地名)印度之古稱。西域記曰:「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或云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玄應音義曰:「竺今作篤,或言身毒,或言賢豆,皆訛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說云:賢豆本名因陀羅婆他那,此云主處,謂天帝也。」希麟音義曰:「竺音篤,或云身毒,或云賢豆,或云印度,皆訛。正云印特伽羅,此云月。」【又】(山名)在浙江杭州靈隱山飛來峰之南,分上中下三竺。有三天竺寺,三面阻山,中路直闢,若函谷然。長松夾道,唐刺史袁仁敬所植,凡九里,名九里松山,即此。【又】(寺名)在浙江杭州。寺有三:一在飛來峰南,曰下天竺寺。一在稽留峰北,曰中天竺寺。均隋建。一在北高峰麓,曰上天竺寺,吳越建。
天竺衣 (衣服)舊律南山家之三衣,謂之南山衣,新律義淨家之三衣謂之天竺衣。
天竺三時 (雜語)印度以一歲分為三期,而立名者,亦云三際。熱時(Gri^s!ma)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間。雨時(Vars!aka%la)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間。寒時(Hemanta)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間。此三期冥加,世尊三時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三時為六時。漸熱時(Vasanta)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盛熱時(Grsi^ma)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時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茂時(S/arada%)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漸寒時(Hemanta)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盛寒時(S/is/ira)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以之配制怛羅月(Caitra)吠舍佉月(Vais/a%kha)逝瑟吒月(Jyaist!ha)頞沙荼月(A^s!a%d!ha)室羅伐拏月(S/ra%van!a)婆達羅缽陀月(Bha%drapada)頞濕縛廋闍月(As/vayuja)迦刺底迦月(Ka%rttika)末伽始羅月(Ma%rgas/i^rs!a)報沙月(Paus!a)磨伽月(Ma%gha)頗勒窶拏月(Pha%lguna)十二月。由此分春夏秋冬之四時,翻譯名義集曰:「如來聖教,歲為三時。」
天竺五山 (名數)五山十剎
天竺九儀 (名數)印度九種之禮法。西域記曰:「天竺致敬之式,其儀有九: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凡斯九等極,惟一拜跪。而讚德,謂之盡敬。」
天狗 (異類)本為彗星之句,其名出漢書,梵語曰憂流迦,正法念經翻為天狗。亦彗星之名也。正法念經十九曰:「一切身分光燄騰赫,見此相者皆言憂流迦下,魏言天狗下。」
天使 (天名)閻魔王之使。天者自然之義,發自自然之業道而警告世者,譬之曰天使。經中說三天使五天使。
三天使 (名數)老病死也。起世經四曰:「有三天使在於世間,所謂老病死也。(中略)爾時世尊說此偈言:眾生造作惡業巳,死後墮於惡趣中,時閻魔王見彼來,以悲愍心而訶責,汝昔在於人間時,可不見於老病死,此時天使來告示,云何放逸不覺知,縱身口意染諸塵,不行施戒自調伏。」
五天使 (名數)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說五天使,於三天使加生與王法之牢獄者。又云五大使者。
天帝 (天名)忉利天之帝主。姓釋迦氏,謂之天帝釋,又云帝釋天。淨影維摩經疏曰:「帝猶主也,忉利天主名為天帝。」
天帝生驢胎 (傳說)輔行四曰:「法句經云:昔有天帝自知命終生於驢中,愁憂不已,云救苦厄者唯佛世尊,便至佛所稽首伏地,歸依於佛。未起之間,其命便終,生於驢胎。[革*室]斷破他陶宗坏器,器主打之,遂破其胎還入天帝身中。佛言殞命之際歸依三寶,罪懟已畢,天帝聞之得初果。」
天帝弓 (雜名)虹之異名。往生要集中本曰:「雙眉皎淨似天帝弓。」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天弓亦言帝弓,即天虹也。」
天帝釋 (天名)忉利天之主,姓釋迦,名天帝釋,又云帝釋天。
天帝釋城 (雜語)帝釋天之宮城也。名善見城。又名喜見城。
天食 (飲食)欲界天之食物須陀味也。起世經七曰:「四天王天,并諸天眾,皆用彼天須陀之味。(中略)欲食時,即於其前有眾寶器自然成滿,天須陀味種種異色。諸天子中有勝堂者,其須陀味食色最白淨。若彼天子果報中者,其須陀味色則稍赤。若彼天子福德下者,其須陀味色則稍黑。時彼天子以手取天須陀味內其口中,此須陀味既入口中已,即自漸漸消融變化,譬如酥及生酥擲置火中。」維摩經一曰:「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飲食有異。」
天食時 (術語)四食時
天真 (術語)天然之真理,非人之造作者。止觀一曰:「法門清妙,為天真獨朗,為從藍而青。」同輔行曰:「理非造作故曰天真,證智圓明故云獨朗。」寶鏡三昧歌曰:「天真而妙,不屬迷悟。」安樂集上曰:「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為法身。」
天真佛 (術語)法身佛之異名。謂眾生本具之理性,天真獨朗者。證道歌曰:「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宗鏡錄十六曰:「祖佛同指此心而成於佛,亦名天真佛、法身佛、性佛、如如佛。」同三十一曰:「寒山詩云:寒山居一窟,窟中無一物。淨潔空堂堂,皎皎明如日。糲食資微軀,布裘遮幻質。任汝千聖現,我有天真佛。」
天真獨朗 (術語)日本傳教大師在唐時,道邃和尚傳授觀心之口訣,有此語。謂為一言之一心三觀。天真者謂本體不生也。吾人之一心一念,尋其本來不生而無相也。獨朗者吾人悟入此天真則本來無生死涅槃之別,宇宙朗然而光明,凡身即大覺之佛也。
天香 (物名)天上之香。又人中之妙香亦云天香,如人中之好華曰天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亦聞天上諸天之香。」
天界 (界名)天道
天皇 (寺名)唐荊州天皇寺之道悟禪師。石頭希遷之法嗣也。見傳燈錄十四。
天冠 (物名)殊妙之寶冠,非人中所有,故云天。觀無量壽經曰:「頂上毘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
天神 (天名)梵語曰泥縛多Devara%,為梵天,帝釋等一切天眾之總稱。無量壽經下曰:「如是眾惡,天神記識。」
天神地祇 (術語)欲界所屬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諸天眾之屬隸也。又時為梵天,帝釋等之通稱。地祇者,乃人間之鬼神,堅牢地神,八大龍王等也。法華經曰:「諸天神龍王阿修羅等。」無量壽經私記曰:「吉禮者,云事邦國之鬼神及天神地祇。」
天宮 (界名)梵語曰泥縛補羅Devapura,天人之宮殿也。圓覺經曰:「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天宮寶藏 (雜名)經藏之異名。兜率天內院彌勒菩薩之處,收藏一切經,謂之天宮。佛滅後,法藏漸隱沒於二處:一天宮,一龍宮。釋門正統三曰:「今稱龍宮海藏者,乃約龍樹入海而言。又稱天宮寶藏者,乃附慈氏居處而說。」
天鬼 (異類)六趣中之天趣與鬼趣也。二教論上曰:「天鬼見別,人鳥明暗。」
天乘 (術語)五乘之一。能修十善,乘之而生於欲界之六天,能修禪定,乘之而生於色界無色界之諸天,是名天乘。
天師 (雜名)天子之師也。佛祖統紀五十一曰:「玄宗沙門一行號稱天師。」
天根 (術語)大自在天之標幟,其形為男根者。現今印度教西拔派之神體也。續高僧傳玄奘傳曰:「至劫比他國,俗事此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根,形極偉大。謂諸有趣由之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恥,諸國天祠率置此形。」
天祠 (術語)祠大自在天等天部之處。
天眼 (術語)五眼之一。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淨之眼根前知麤細遠近一切之諸色,及眾生未來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種,在人中依禪定於肉眼上彼修得淨眼者,謂為修得之天眼,生於色界諸天自得此淨眼者,謂為生得或報得之天眼。智度論五曰:「於眼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麤若細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種:一者從報得,二者從修得。」大乘義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觀無量壽經曰:「未得天眼,不能遠觀。」無量壽經下曰:「天眼通達,無量無限。」
天眼力 (術語)佛所得十力之一。佛所得之天眼也。為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者,故云力。
天眼明 (術語)阿羅漢所得三明之一。天眼通之更為明了者。天眼通凡聖皆能得之,天眼明非聖者不能得。
天眼通 (術語)六通之一。以色界天趣清淨之四大所造之眼根,而知遠近粗細之形色及六道眾生之死此生彼,通達無礙者。有修得報得二種。天眼。今催眠術家亦有此名目,日本謂之千里眼。
天眼智 (術語)以天眼知物之智也。
天眼智通 (術語)天眼智證通之略。
天眼智證通 (術語)俱舍論二十七敘六通,謂神境智證通乃至漏盡智證通也。六通悉以智為體,智慧為證知事物分別通達無礙之力用者。故謂之智證通。依天眼與眼識相應所起之智慧證知所對之境通達無礙,是為天眼通。
天眼智通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之第六,使極樂往生人得天眼通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不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天華 (雜名)天上之妙華。又人中之好華如天物者亦曰天華。心地觀經一曰:「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法華經譬喻品曰:「諸天妓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一時俱起,雨諸天華。」智度論九曰:「云何為天華?天華芬熏,香氣送風。復次天竺國法,名諸好物皆名天物,雖非天上華,以其妙好,故為天華。」
天華著舍利弗衣 (傳說)維摩經觀眾生品曰:「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四種天華 (名數)法華經所說六瑞中雨華瑞,由天雨四種之華。法華經序品曰:「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譯者如其次第,譯為白華大白華赤華大赤華。
天眾 (術語)總稱梵天帝釋等凡屬天部之種類。
天眾五相 (術語)五衰
天部 (術語)諸天之部類也。為住於天界者之總稱。
天部善神 (術語)謂梵天,帝釋,四天大王,守護佛法之天界善神也。
天授 (人名)提婆達多之譯名。西域記六曰:「提婆達多,唐言天授,斛飯王之子也。」
天堂 (雜名)天上宮殿也。遺教經曰:「不知是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法華玄義一曰:「釋論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三論玄義曰:「若必無因而有果者,則善招地獄,惡感天堂。」
天堂地獄 (雜名)宗教家謂善人死後,當升天堂,受諸福樂。惡人則入地獄,受諸苦痛也。宋史曰:「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
天梯山 (地名)天台山之異名。輔行一曰:「有云本名天梯,謂其山高可登而昇天,後人訛傳,故云天台。」
天童 (天名)護法諸天現童形而給侍於人者。釋門正統八曰:「天童給侍。」法華經安樂行品曰:「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天童山 (地名)一作天潼山。在浙江鄞縣六十五里。甚高秀。有玲瓏岩龍隱潭諸勝。本名太白山,以太白星化為天童降下,故名天童山,我國五山之一。天童寺在焉。佛祖統紀三十七曰:「晉永康中,沙門義興廬於山上,有童子來給薪水,曰吾太白星也,上帝遣侍左右。言訖不見。」大明一統志四十六曰:「天童山在寧波府城東六十里。」天童寺又名弘法寺。
天尊 (術語)佛之異名。涅槃經謂天有五種,佛為第一義天,是天中之最尊者,故云天尊。無量壽經上曰:「今日天尊行如來德。」同淨影疏曰:「天尊是佛異名,天有五種,如涅槃說。佛於五天中上,故曰天尊。」
天須菩提 (人名)三須菩提之一。佛弟子中有三須菩提,此其中之一人也。增一阿含經三曰:「喜著好衣,行本清淨,天須菩提。」
天督 (國名)即印度之訛。
天鼓 (物名)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擊而自發妙音者。唐華嚴經十五曰:「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知諸天眾放逸時,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無常,如水聚沫性虛偽。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中略)三十三天聞此音,悉共昇善法堂。帝釋為說微妙法,咸令順寂除貪愛。」法華經序品曰:「天雨曼陀華,天鼓自然鳴。」【又】佛之異名。嘉祥法華義疏一曰:「外國名佛以為天鼓。賊欲來時天鼓則鳴,賊欲去時天鼓亦鳴。天鼓鳴時諸天心勇,天鼓鳴時修羅懼怖。眾生煩惱應來,佛則為說法。眾生煩惱應去,佛則為說法。佛說法時弟子心勇,佛說法時諸魔懼怖。天鼓無心能為四事,如來雖說亦復無心,是故名佛以為天鼓也。」
天鼓雷音佛 (佛名)Divyadundubhimeghanirghos!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葉院北方之葉上。結金剛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剛界謂之不空成就,即與釋迦同體。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經真言品稱為不動佛,同入秘密曼荼羅位品稱為鼓音如來。善無畏三藏以為不動(梵語阿[門@(人/(人*人))])之名,或為義立,或為經文之誤,天鼓雷音之名,出於秘藏記。若約於義立,則稱涅槃不生不滅之德謂之不動。鼓音之義,如天鼓之無形相,而能一切法音。佛之大涅槃作無作之妙用,非如小乘之寂滅,故以天鼓為譬也。大日經疏四曰:「次於北方觀不動佛作離熱清涼住於寂定之相,此是如來涅槃智,是故義云不動,非其本名也。本名應云鼓音如來,如天鼓都無形相亦無住相而能演說法音,警悟眾生。大般涅槃亦復如是,非如二乘永寂,都無妙用,故以為喻也。」同入秘密曼荼羅位品疏(疏卷十六)曰:「北方鼓音佛(前為阿[門@(人/(人*人))]今改置此名也)。」同疏二十曰:「又前云北方阿[門@(人/(人*人))]者,經誤也。此是瑜伽義,與此不相應,以鼓音佛為定也(此二處之文,指前段謂為北方不動佛之經文以阿[門@(人/(人*人))]此翻不動也)。」秘藏記末曰:「北方天鼓雷音如來,赤金色,入定之相。」
種子 (術語)為第四點之阿[874B]。以此為五轉中第四,第四轉入涅槃之種子故也。
印相 (術語)胎曼大鈔一曰:「左手作拳,仰置臍,右手覆掌安臍上。」謂為金剛部之定印。
天道 (界名)六道之一。與天趣同。欲界有六重之天,並色界無色界之諸天是也。其依處在諸趣之頂,故謂之天。身有光明,故謂之天。果報最勝,故謂之天。為有情輪迴之道途,故謂之道,趣者所趣向也。【又】(術語)自然之道,法爾之理,謂之天道,與儒言天道同。無量壽經下曰:「天道自然,不得蹉跌。」又曰「天道施張,自然化舉。」同淨影疏曰:「凡在世間天下諸理自然施立,是故名為天道施張。」
天畫 (雜名)謂天上之妙畫,非人中所有者。觀無量壽經曰:「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
天愛 (術語)愚者之異名。世間最勝者,無過於天。指至愚為天,猶指貧人而呼為富者,指痴鈍而呼為聰明,調弄之辭也。此痴天當憐之,故云天愛。又一說,其人愚痴無所取,但為天所愛,僅得自存,故云天愛。唯識樞要上末曰:「天愛者,梵云沒劫Moha,此名為愚。愚有三名:一、提婆Deva,此云天。二、暱縛Jvala’,此云光明。三、缽刺闍缽底Praja%pati,此云天生主。(中略)世間之勝莫過於天,世間之劣莫過愚者,喚愚為天,調之故也。喚奴為郎若等,光明者照了義。愚人痴闇,調喚為光明,如名貧人為富財物,亦如喚鈍人為聰明物。梵王世間皆計為父,猶彼所生但知端坐。雖生一切,都無動作。痴人喻彼,雖被[馬*丘]使,百種皆作,都無所知,無小別識。劣從勝號,名曰生主。」唯識述記二末曰:「言天愛者,以其愚癡,無可錄念,唯天所愛,方得自存。如言此人天矜故爾,故名天愛。」
天意樹 (雜名)天上之如意樹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天意樹,諸天有樹隨天意轉,所求皆遂,故得名也。」
天蓋 (物名)蓋佛之頭上以避雨露塵埃者。原係天人之供養,故云天蓋。又垂於頭之上方者。亦曰天蓋。禮讚曰:「天來香蓋捧,人去寶衣齎。」
天獄 (界名)天宮與地獄。秘藏寶鑰下曰:「不知自心為天獄,豈悟唯心除禍災。」
天語 (術語)婆羅門自以梵語稱為天語,謂梵天之語也。釋迦方誌上曰:「五天竺諸婆羅門,書為天書,語為天語。」戒本疏一上曰:「天地初闢,未有人物。色有梵王,降生此土。仍傳本習書語於人,是則天語天書。」
天壽 (寺名)寺號也,宋贊寧於端拱元年在左街天壽寺,上宋高僧傳三十卷,故彼書一稱天壽史。
天趣 (界名)六趣之一。與天道同。
天德瓶 (物名)天上之德瓶也。探玄記二十曰:「天德瓶者,於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
天龍 (術語)諸天與龍神。為八部眾之二眾。天者,梵天帝釋等也,龍者難陀跋難陀等也。法華經序品曰:「天龍夜叉。(中略)人非人。」天龍八部
天龍夜叉 (術語)諸天與龍神及夜叉為八部眾中之三者。
天龍八部 (術語)天龍為八部眾中之二眾,八部之中以此為上首,故標舉曰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目*侯]迦也。法華經提婆品曰:「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被龍女成佛。」
天龍八部讚 (經名)出於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大雲輪請雨經,普遍光明大隨求陀羅尼經(不空譯)之卷末及毘奈耶雜事四。無垢大乘經卷末曰:「天阿蘇羅、藥叉等,來聽法者應至心。擁護佛法使長存,各各勤行世尊教。諸有聽徒來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常於人世起慈心,晝夜自身依法住。願諸世界常安隱,無邊福智益群生。所有罪障並消除,遠離眾苦歸圓寂。恒用戒香塗瑩體,常持定服以資身。菩提妙華遍莊嚴,隨所住處常安樂。」
天親 (人名)Vasubandhu,梵名婆藪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譯曰天親,新作伐蘇畔度,譯曰世親。波藪譯曰世天,毘紐天之異名也。以父母求世天親愛而名。或言為天帝之弟,故名天親,婆藪槃豆傳曰:「婆藪槃豆者,北天竺富婁沙富羅國(譯曰丈安國)人,佛滅後九百年而出,兄弟三人,皆名婆藪槃豆,長兄別稱阿僧伽(譯曰無著),小弟別稱比鄰持跋婆(比鄰持母名,跋婆譯曰兒),中子獨以通名稱。初於阿踰闍國薩婆多部出家,研學小乘既通大毘婆沙論之義,為眾講之,一日作一偈,共作六百偈,稱為俱舍論。後用無著之示誨,懺悔小執之非,欲斷舌謝其罪。無著云:汝既以舌誹謗大乘,更以此舌讚大乘可也。於是造唯識論等諸大乘論,弘宣大教,壽八十,寂於阿踰闍國。」付法藏傳六曰:「尊者闍夜多臨滅度時,告比丘婆修槃陀:無上妙法,今付屬汝,汝當至心護持。婆修盤陀受教,解一切之修多羅,廣化眾生。」百論序疏曰:「婆藪云天親,天親者天帝之弟也。生於閻浮提而伏修羅,是割那舍闍人,云丈夫國。原為小乘學,通五百部之小乘。兄阿僧伽是大乘人,見弟盛弘小乘而覆大道,特現病曰:汝罪過深重,我為之病。弟曰若爾則是舌之過,當斷舌。曰:不如更造大乘論而宣流大道。於是作五百部之大乘論,時人呼為千部論主。」西域記五曰:「伐蘇畔度菩薩,唐言世親,舊曰婆藪槃豆。譯曰天親,誤也。」
天親傳 (書名)婆藪槃豆傳之略名。
天親攝論 (書名)五攝論之一。
天樂 (雜名)天人之伎樂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又】(術語)三樂之一。生欲界諸天所受之歡樂也,修十善業者生天感之。見大寶積經一百一。
天機 (術語)天然之機感也。止觀一曰:「天機秀發。」
天樹王 (雜名)忉利天上之波利質多樹也。此樹為樹中之王,故名曰樹王。猶言牛王鵝王等。法華經序品曰:「國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天羅國 (地名)斑足王之國也。仁王以良賁疏下一曰:「梵云提婆羅,此云天羅。」梵Devala。
天識 (術語)本性也。真如也。劉禹錫六祖碑曰:「能使學者還其天識。」顏延之庭誥曰:「遂使業習,移其天識。」
天識論 (書名)一卷,陳真諦譯。明眾生之識,轉變為眾生,為諸法。
天魔 (天名)天子魔之略稱,四魔之一。第六天之魔王也。其名云波旬,有無量之眷屬,常障礙佛道者。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云魔羅,此譯云障,能為修道作障礙也。亦名殺者,常行放逸而自害身故,即第六天主也。名曰波旬,此云惡愛,即釋迦佛出世魔王名也。諸佛出世,魔各不同。如迦葉佛時魔名頭師,此云惡瞋等也。」
天魔外道 (術語)天魔與外道。共害佛道者。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行持鈔下一曰:「天魔外道尚不食酒肉。」
天魔波旬 (天名)波旬者,魔王名。天魔。四十二章經曰:「佛初成道,天魔波旬以三旬嬈亂耳。」
元因 (術語)佛本行論曰:「佛閔世人,慎勿造因。因緣生相,是為元因。遠因結遠果,近因結近果,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無量因結無量果,歷劫消受。」按元因今作原因。
元品無明 (術語)又名根本無明,無始無明。迷於中道實相之理者,名為無明,其無明有淺深麤細之別。故天台之別教分之為十二品,圓教分為四十二品,其中最微細深遠之元本品類,謂之元品。是一切眾生所迷之元初根本,故名根本無明,此無明與真如之無始皆為無始,故名無始無明。然則此元品無明,為無始生死之根元也。若斷了而一念即成佛之位也。無始無明
元品能治 (雜語)退治元品無明者,等覺智歟,妙覺智歟。昔有開善莊嚴之諍。開善法師言妙覺智斷,引勝鬘經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之文。莊嚴師言等覺智斷。引大經有所斷,名有上士。無所斷,名無上士之文。
元心 (術語)絕待圓滿之一心也。為森羅萬象之元,故謂之元心。與起信論之一心同。楞嚴經三曰:「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
元吉樹 (植物)菩提樹之異名。輔行之一之二曰:「佛樹者,亦曰元吉樹。亦曰道樹、菩提樹等。」
元妙 (術語)涅槃之覺體,本來不可思議,故謂之元妙。楞嚴經六曰:「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吳興云:「真覺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圓融,此喻寂而常照也。復牒圓澄所喻之覺,示其本來,照而常寂,故曰元妙。」
元祖 (雜語)謂開一宗之元初祖師也。理惑論曰:「佛乃道德之元祖。」輔行一之一曰:「以此因果,共為諸師所承元祖。」
元辰星 (術語)或曰元神星。可稱為本命星之裏星者。於本命星祈壽命,則於元辰星,祈官位榮祿除病惱除憂患等。又修本命星供時,宜向此元辰星之方,供養佛菩薩。本命星為陽星,則元辰星為當於其第八之星,本命星為陰星,則元辰星為當於其第六之星。如子年為陽,丑年為陰,寅年為陽,卯年為陰,可以類推。子年生者,則子年貪狼星之第八,即未方之武曲星,為元辰星。丑年生者,則丑年巨門星之第六,即午方之破軍星,為元辰星。亦可類推。密宗盛傳此說。見日本真言密教聖典。
元明 (術語)真如之覺體本來明照,故曰元明。楞嚴經六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一名本明。以本覺之自性清淨心而名。楞嚴經一曰:「元明能生諸緣。」
元照 (人名)杭州靈芝寺元照,字湛然,初依東藏慧鑑律師專學毘尼。後從神悟禪師講天台之教觀。復從廣慈之才法佛受菩薩戒,博究南山之律宗。而意篤淨業。每曰生弘律範,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二法門而已。住靈芝三十年,宋徽宗政和六年九月一日寂。壽六十九。謚大智。唐太宗貞觀中,終南山。澄照大律師道宣作戒疏羯磨疏事鈔,弘四分律。流通逾四百載,釋義近六十家。中大寺之昭慶律師允堪,作會正記,獨為盡理。最後靈芝元照以法華開顯圓意,作資持記,與會正記殊途,四分一宗由是分為兩派。見往生傳,佛祖統紀二十九,稽古略四。
元曉 (人名)新羅國黃龍寺元曉。從湘法師入唐遊往處處,華嚴唯識,最其所達。後還,化振海東。所著起信論疏,彌陀經疏等盛行於世。世稱其人為海東師,疏曰海東疏。見宋僧傳四。
元賢 (人名)福建建陽縣人。姓蔡,字永覺。幼修儒學,二十歲補弟子員。二十五歲,聞僧誦法華經,嘆曰:周孔之外,果別有一大事。自是留意教乘,博通經典。壽昌慧經,開法於邑之董岩,師隨而參禪,四十歲落髮。慧經遷化後,依止於同門之博山元來,受具戒。尋辭歸閩。舟過劍津,偶聞僧誦法華經,廓然大悟。偈曰:金雞啄破碧琉璃,萬歇千休祇自知。穩臥片帆天正朗,前山無復雨鳩啼。時明天啟三年,九月,年四十六門也。崇禎六年,謁聞谷廣印,受雲棲祩宏之戒本。後歸鼓山,大闡洞上宗風。立身如山岳,操行如冰霜,衛道拯世,福慧圓明,咸尊稱為古佛之再來云。清順治十四年十月七日寂。年八十。門下甚多,得法者惟為霖道霈而已。所著有楞嚴經略疏,金剛經略疏,般若心經指掌,四分戒本約義等十餘種。見永覺賢公塔銘等。
元藏 (雜名)元代所刻之大藏經也。又曰元本。刻於杭州路餘杭縣白雲宗南山大普寧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於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至元二十七年而雕造竣功。總計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五百五十八函。其中有大乘經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四卷。小乘經二百四十二部,六百二十一卷,大乘律二十五部,五十二卷。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三十九卷。大乘論九十七部,五百二十三卷。小乘論三十六部,七百二十卷。賢聖傳記錄一百八部,五百四十四卷。續入藏三百三十二部,九百四十四卷。其函號部數等,大與宋藏同。
元藏目錄 (書名)大普寧寺大藏經目錄之異名。
云云 (雜語)言未盡之貌。止觀輔行一之二曰:「云云者,未盡之貌。云者言也。說文,云象雲氣在天迴轉之形。言之在口,如雲潤物。廣雅云:云者有也,下文尚有如雲之言。」文句記一上曰:「云云者,象氣之分散,如雲在天,非可卒量也。意言下未說者,尚多如雲。」
云何唄 (行事)涅槃經三曰:「云何於此經,究竟到涅槃,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此四句一偈之首,以有云何二字,謂之云何唄。唄者,梵語唄匿之略,附以音調而諷詠之也。
王三昧 (術語)又名三昧王三昧。又曰三昧王。三昧中之最勝者。首楞嚴定之異名也。放光般若經一曰:「其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智度論七釋之曰:「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此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緣無量諸法,如諸人中王為第一。(中略)一切諸三昧,皆入其中,故名三昧王三昧。譬如閻浮提眾川萬流,皆入大海,亦如一切民人皆屬國王。」又選擇集下,以念佛為王三昧。坐禪用心記,以坐禪為王三昧。
王日 (雜語)八王日也。
王日休 (人名)南宋龍舒人。字虛中又稱龍舒居士。為國學進士,著六經訓傳數十萬言。一旦棄之,專修西方之業,布衣蔬食,日課千拜。紹興三十年。請觀音加佑,校輯大阿彌陀經,三年終其功。有五十六分。又著龍舒淨土文十卷。乾道九年正月厲聲念佛,感佛來迎,立化。見樂邦文類三,佛祖統紀二十八等。
王仙 (雜名)轉輪王出家具五通者。俱舍光記五曰:「王仙,謂轉輪王捨家修道,具足五通名曰王仙。」
王古 (人名)宋東都人。字敏仲。官尚書禮部侍郎,世稱王侍郎。仁慈寬容,大好佛教。初寓京師時。與禪門耆宿結道交。及游江西,與黃龍翠岩晦堂楊岐等諸師締清遊,深契禪旨。又悟淨土法門之勝義。博考諸經,大有所發明。元豐七年著新修往生淨土傳三卷,補戒珠之遺,凡列傳一百九人。又撰直指淨土決疑集三卷,鼓吹禪淨一致之旨義。自亦修觀念之心,持念佛,手嘗不釋數珠。與楊傑次公齊名,遙繼廬山高士之遺風。臨終不覺苦痛,光明滿室,端坐而卒。見佛祖統記二十八,廬山蓮宗寶鑑四等。
王老師 (人名)池州南泉之普願禪師,姓王氏,承馬祖之法弘道於南泉。常自稱王老師。
王舍 (地名)王舍城
王舍城 (地名)梵名曷羅闍姞利呬城Ra%jagr!ha,在中印度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新曰頻毘娑羅)自上茅城之舊都,遷居於此,圍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靈鷲山也。智度論三曰:「問曰:如舍婆提(S/ra%vasti)、迦毘羅(Kapiavastu)、婆羅奈(Va%ra%n!asi)大城,皆有諸王舍,何以故獨名此城為王舍?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國王有子,一頭兩面四臂,時人呼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剎女鬼名闍羅,還合其身而乳養之,後大為人,力能並兼諸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浮提,閻浮提人因名此山為王舍城。復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王大憂怖,集諸智人問其意故。有言應易處,王即更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於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更有一復次釋,述婆藪仙人故事)。西域記九曰:「曷羅闍姞利呬城,唐云王舍,初頻毘娑羅王都在上茅宮城也。編戶之家頻遭火害,一家縱逸,四障罹災。防火不暇,資產廢業,眾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修何德可以禳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此細民不謹,致此火災。宜制嚴科以清絕犯,若有火起,窮究先發,罰其首惡,遷之寒林。寒林者,棄屍之處,僧謂不祥之地,人絕遊止之跡。今遷於彼,同夫棄屍。既恥陋居,當自謹護。王曰善。宜遍宣告居人。頃之,王宮中先失火。謂諸臣曰:我其遷矣。乃命太子監攝留事,欲清國憲,故遷居焉。時吠舍釐王聞頻毘娑羅王野處寒林,整修戎旅,欲襲不虞。邊侯以聞,乃建城邑。以王先舍於此,故稱王舍城也。」
王法 (雜語)帝王當執持之正法也。佛為優填國王說王法正論經,為舍衛國王說王法經。
王法經 (經名)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之異名。一卷,義淨譯。與施護譯之佛說勝軍王所問經,沮渠京聲譯之諫王經及玄奘譯之如來示教勝軍王經,四經同本。為舍衛國波斯匿王說治國之正法者。
王法正論 (雜語)王法正理論之略名。
王法為本 (術語)淨土真宗就世出世立真假二諦。出世間之法為真諦門,真諦門以信心為本。又世間道為俗諦門,俗諦門以王法為本。
王法正理論 (書名)一卷,唐玄奘譯。與不空譯之王法正論經同本,皆瑜伽論決擇分中尋伺地之別行也。說帝王十種之過失,十種之功德,五種之衰損法,五種之方便法,五種之可愛法,五種之能引可愛法。
王法正論經 (經名)佛為優填國王說王法正論經之略名。唐不空譯,與玄奘譯之王法正理論同本。
王宮會 (術語)觀無量壽經一部為二會之說,佛初降臨王宮為韋提希夫人說本經一部,是為王宮會,後還靈鷲山為阿難大眾複演之是為耆闍會。
王[食*善] (譬喻)飢遇王[食*善]之譬喻也。法華經授記品曰:「如從飢國來,忽遇大王[食*善]。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記,而乃快安樂。」
支公 (人名)吳沙門支謙也。
支分生曼荼羅 (術語)於行者身上布五佛之種子,因自支分流出諸尊也。
支用 (雜語)支者分也。支用者,為分錢物等而用之也。見象器箋十二。
支伐羅 (物名)Civara,又曰至縛羅。譯言衣。寄歸傳一曰:「袈裟乃事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來不干東語,何勞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語,三衣並名支伐羅。」飾宗記五末曰:「支伐羅譯之為衣。」
支那 (地名)Cina,又作脂那、至那、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脂難、旃丹。宋史曰:「天竺表來。譯云:伏願支那皇帝,福壽圓滿。舊說秦始皇統一中國,聲教遠被外國人,因稱我國為秦,支那即秦音之轉。」玄應音義四曰:「振旦或言真丹,並非正音,應言支那,此云漢國也。又無正翻,但神州之總名也。」善見律二曰:「摩訶勒棄多至史那世界國。」注曰:「是漢地也。」史者誤。乃臾那(Yona)之臾,指希臘人種(Ionian)而言。漢地也之注,為支那注釋者之誤。西域記五曰:「當此東北數百萬里,印度所謂摩訶至那國是也。」同十八曰:「或作震旦脂那,今作支那。」慧苑音義下曰:「此翻為思惟,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制作,故以為名,即今漢國是也。」
支那提婆瞿怛羅 (雜名)Cina-deva-gotra,譯曰漢天種。見西域記十二。
支佛 (佛名)辟支佛也。止觀十曰:「藉少因緣尚證支佛。」
支佛地 (術語)通教十地之一。辟支佛之地位也。
支具 (雜語)言修法所要之支度道具也。
支陀 (術語)或云支提。或云制地。支提,制地,本是塔廟之名,即浮圖別號。義翻為積集。亦云聚相。
支郎 (雜名)僧之雅名也。釋氏要覽上曰:「古今儒雅,多呼僧為支郎者。高僧傳云:一魏有三高僧,曰支謙支讖支亮。於中謙者,為人細長黑瘦,眼多白而睛黃,復多智。時彥諺曰:支郎眼中黃,形軀雖小是智囊。」
支帝 (術語)支提
支度 (雜語)謂度修法供養物等支具之意。陀羅尼集經十二有莊嚴道場及供養具支料度法一品。
支婁迦讖 (人名)又云支讖。支讖
支遁 (人名)晉林慮人。字道林。本姓閔氏。家世奉法。嘗於餘杭山沈思道行。年二十五,始釋形入道。後終於洛陽。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稱支硎。支硎山
支提 (術語)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徵。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積聚之義。以積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謂世尊無量之福德積集於此也。義翻云靈廟。或言有舍利云塔婆,無舍利云制底。或謂總云塔,別云制底。或謂制底與塔婆其義同,無有無總別之差。寄歸傳三曰:「大師世尊既涅槃後,人天共集以火焚之。眾聚香柴遂成大[卄/積],即名此處以為制底,是積聚義。(中略)又釋:一想世尊眾德俱聚於此。二乃積磚土而成之。詳傳字義如是,或名窣睹波,義亦同此。舊總云塔,別道支提,斯皆訛矣。」玄應音義三曰:「支提,或言脂帝,或言脂帝浮都,此云聚相,謂集寶及石等高以為相也。」宗輪論述記曰:「制多者,即先云支提,訛也,此云靈廟。」法華義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問有無,皆名支提。」大日經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謂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求福故,悉皆供養恭敬。」同六曰:「復次梵音制底與質多體同,此中秘密謂心為佛塔也。」阿育王經七曰:「四支徵(音知荷反)處,成道處,轉法輪處,涅槃處。」
支提山部 (流派)Caityas/aila,小乘二十部之一。舊云支提山部,新云制多山部。
支提加部 (流派)與制多山部同。
支徵 (雜語)支提
支硎山 (地名)在江蘇吳縣西南。晉支遁隱此。平石為硎。山有平石。故支遁得名。有梁武帝報恩寺。又稱報恩山。東址有觀音寺,亦稱觀音山。
支謙 (人名)漢時高僧,字恭明,月氐國優婆塞也。漢末遊洛,該覽經籍,細長黑瘦,白眼黃睛。時人語曰:支郎眼中黃,形軀雖細是智囊。
支讖 (人名)月支之僧,支樓迦讖也。梁僧傳一曰:「支樓迦讖,亦直云支讖。」
牙字 (術語)金剛牙菩薩之種子[87A4]字也。[87A4]字有他恐怖之義。牙亦具食噉他而恐怖之義。故名[87A4]字為牙字。瑜祇經曰:「金剛怖食噉牙字發光明。」
牙菩薩 (菩薩)又名金剛藥叉。不空成就(釋迦)四親近之第三,東方之菩薩也。為忿怒形,而以半三胡,如牙者為三昧耶形。密號之猛利金剛也。見胎曼大鈔一,秘藏記鈔十。
木叉 (經名)波羅提木叉Pratimoks!a之異稱。譯言別解脫,為戒律之一名。波羅提木叉
木叉提婆 (人名)Moks!adeva,西土小乘之徒,尊玄奘三藏曰木叉提婆,譯言解脫天。為解脫解律之異名,天者美最勝之稱也。西域記十二曰:「小乘學徒號木叉提婆。」又比丘名。求法高僧傳上曰:「木叉提婆者,交州人也,唐言解脫天。」
木上座 (雜名)山堂肆考曰:「夾山問佛印:和尚闍黎與什麼人同來?曰:木上座。」指杖也。
木瓜林 (地名)優樓頻螺迦葉Urvilva%ka%syapa之譯名。法華文句一曰:「優樓頻蠡,亦優樓毘,亦優為,此翻木瓜林。」
木佛 (雜語)木製之佛像。
木佉褒折娜 (物名)Mukhapon^chana(Pron^chana),比丘十三資具之一,譯言拭面巾。見有部百一羯磨十。
木底 (雜語)Mukti,又曰目帝羅Mucira,譯言解脫。梵語雜名曰:「解脫,木底。」名義集五曰:「目帝羅,此云解脫。」
木食 (術語)山中之苦行者,絕五穀但食果實也。宋高僧傳(智封傳)曰:「焂辭出蒲津安峰山,禁足十年,木食澗飲。」
木律僧 (雜語)如木偶之律僧也。斥無活用者之稱。雜談集一曰:「木律僧不信心地,荒禪僧不守戒律。」
木馬 (雜語)木製之馬。以名解脫之當相也。從容錄三則曰:「木馬游春駿不羈。」
木魚 (物名)有二種:一為團圓之魚鱗,讀誦叩之;一為挺直之魚形弔於庫堂,粥飯擊之,禪家呼曰梆。敕修清規法器章木魚曰:「相傳云:魚晝夜常醒,刻木象形擊之,所以警昏惰也。」釋氏要覽曰:「今寺院木魚者,蓋古人不可以木朴擊之,故刻魚象也。又必取張華相魚之名,或取鯨魚一擊,蒱勞為之大鳴也。」摭言曰:「有一白衣問天竺長老云:僧舍皆懸木魚,何也?答曰:用以警眾。白衣曰:必刻魚何因?長老不能答。以問悟卞師。師曰:魚晝夜未嘗合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按此言召集僧侶等所用者。
木蛇 (經名)木叉也,木叉。朝野群載十二律師敕宣曰:「勤修香火,堅護木蛇。」
木頭 (譬喻)以木頭比犯戒之人。梵網經下曰:「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
木[木*患]子 (植物)又云無患子。木樹能辟邪鬼,故名無患。其實可以為念珠,謂之木[木*患]子。梵名阿梨瑟迦紫Aris!t!a,千手合藥經曰:「若有行人欲降諸大力鬼神者,取阿梨瑟迦紫,咒三七遍,火中燒。」註曰:「阿梨瑟迦紫者,木[木*患]子是也。」崔豹古今註曰:「一名無患,昔有神巫名寶眊,能符劾百鬼。得鬼,以此棒殺之,世人以此木為眾鬼所畏,故名無患也。」
木[木*患]經 (經名)晉代失譯之木[木*患]子經一卷,在藏經小乘部中。更有不空譯之木[木*患]經。在藏經秘密部中。是同本重譯也。
木[木*患]子經 (經名)一卷,失譯,附東晉錄。波琉璃國王遣使,求佛法之要。佛使以木[木*患]子百八稱佛陀達磨僧伽之名,并分別功德之淺深。
木蘭色 (雜種)三種如法色之一。以木蘭樹皮染成。其色赤而帶黑。行事鈔下一之一曰:「余於蜀都親見木蘭樹皮,赤黑色鮮明,可以為染。微有香氣,有用作香者。(中略)善見云:善來比丘,瓦缽貫左肩青色,袈娑赤色鮮明(准此木蘭色也)。」
木曜 (天名)九曜之一。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南方。肉色,右手屈中指無名二指,餘指立,左手為拳當腰,坐於筵。
木欒子 (植物)木欒樹之子,可以造數珠者。蘇敬本草注云:「欒(魯官反),其子堪為數珠者也。」
五八十具 (名數)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略稱。即小乘諸律所說戒之總標也。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三之三曰:「一切者,總收五八十具。」此其例也。其中五八兩種,為在家之戒,十具兩種,為出家之戒。
五十法 (名數)大品般若說四念處等之三十七品,次說三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之八種法。合為五十。此中四禪四無量心為屬於色界之禪定,他皆為屬於無色界之禪定。智度論二十一云:問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後說八種法?答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之道,行此道已,則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三三昧)是也。已說道。次當說到處之門,四禪等是開其門之妙法。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之法。欲界之心,散亂難修。故依上界禪定先調柔之也。問四禪之外別說餘法乎?答眾生機根意業種種,從其機根意業,故別說之。若為厭欲界散亂者,說四禪。若為欲得大福德者,說四無量心。為厭患色如在牢獄者,說四無色定。為觀所緣不得自在者,說八勝處。若為有遮道不得道達者,說八背捨。為心不調柔,於禪定不得次第入出自在者,說九次第定。為一切所緣不能遍照者,說十一地處。
五十字門 (名數)又稱五十字母。一名摩多體文。即梵語字母之總數也。摩多者,謂母音,此有十二摩多與四別摩多之十六字。體文者,謂子音,此有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r!、哩(引)j/、[口*呂]j!、[口*呂](引)、j/四字,子音中其結合字乞叉Ks!a,及濫Llam%,恰如日本之伊呂波假名字,嚴密言之,則難稱為字母,故有時省略之。如大日經第二,母音中,唯舉一阿字,總略其餘,子音出三十三字,缺結合字,合列三十四字母。方廣大莊嚴經第四,唯舉十二摩多,缺四別摩多,子音三十四字中加乞叉,合列四十六字母。悉曇字記亦缺四別摩多,子音中加乞叉濫之二字,為三十五字,合列四十七字母。又南海寄歸傳第四謂悉談本有四十九字,是也。又如列舉五十字母之經典中,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文殊問經字母品,加結合字乞灑,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南本涅槃經第八,大般泥洹經第五等,加[打-丁+羅]Lla,北本涅槃經第八加[口*荼]d!a,無有一準。然於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統,互相一致,先舉母音,次第及於隨音點anusva%ra,涅槃點visarga,次依子音中喉音,上顎音,舌音,齒音,唇音之順序,排各各強弱,含氣,不含氣之諸字母,次列半母音,齒頭音,吹氣音。蓋此等字母,印度小學兒童,必先學習,寄歸傳第四所謂斯乃小學標章之稱,六歲童子學之,六月方了者,是也。彼國為使童幼婦女學習諳誦之,設種種之法,有一法,乃選語之頭字有字母,或其語中含字母之語,以此語說明其字母之意義也。例如選字母阿在頭字之阿[何-可+爾]怛也A^nitya(無常之義)之語,說阿為無常之義,又選阿提a%di(初或本之義)及阿耨波陀Anutpa%da(不生之義)之語,示阿字有本不生之義,後密教用此童蒙學習之法,解釋淺略之文字字母於深秘,直顯絕待究竟之極理,五十字門,悉是法爾之法曼荼羅,通於三世十方,常恒不變。故學之書之,則得常住之佛智,誦之觀之,則證不壞之法身。乃至說為諸教之根本,諸佛之父母。大日經疏第七,謂「於一字之中,具無量義,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若有本初,則是因緣之法。故名為有。又阿者,是無生義。若法攬因緣成,則自無有性。是故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實境界。一實境界,即是中道。故龍樹云:因緣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論明薩婆若有三種名:一切智與二乘共,道種智與菩薩共,一切種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實一心中得,為分別令人易解故,作三種名,即此阿字義也。又如囉字亦有三義:一者塵義;二者以入阿字門故,即是無塵義,又有波羅蜜義,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即不生,當知亦具三點;三點即攝一切法,如阿字囉字者,餘諸字義皆然。又一切言語中帶阿聲者,皆阿字門所攝。若帶囉聲者,皆囉字門所攝。餘字亦爾。(中略)如上所說,皆是隨他意語,明淺略義耳。若就隨自意語明深密義,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法界門。乃至諸世天等,悉是毘廬遮那。何有深淺之別。若行者能於無差別中解差別義。差別中解無差別義,當知是人通達二諦義亦識真言相也。」此可以見其義趣。今為便覽,表示北本涅槃經已下諸經之字母數,即如圖(表中,北涅即北本涅槃經,南涅即南本涅槃經,泥洹即大般泥洹經,文殊即文殊師利問經,瑜母即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殊母即文殊問經字母品,大日即大日經,莊嚴即方廣大莊嚴經,字記即悉曇字記,皆略符也)。 T0023a.JPG T0023b.JPG T0023c.JPG T0023d.JPG T0023e.JPG
五十天供 (修法)謂降伏魔緣,退治曜宿障礙,求國家安寧,五穀成熟,供養天地八方守護神五十天之作法也。五十天者,十二天二十八宿九曜及四臂不動尊也。一說謂是稱五大尊十二天二十八宿七曜之五十二天。或謂有五大尊十二天北斗七星十二宮神五星二十八宿之六十九天。或謂有四臂不動四大明王十二天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大吉祥天北斗七星十二宮神五星及二十八宿之七十二天。其供法大抵與十二天供同。
五十惡 (名數)金剛三昧經曰:「一念心相故皆名心王,淨中心動五陰具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五十惡者,識陰有八,即是八識,受想二陰隨識各有八。行陰有九,八與想相應,一與想不相應,所謂不相應法也。色陰有十七,十七者,受想行識能通之四與五根,五塵,及法處所攝色之律儀色,不律儀色,自在所生色也。
五十功德 (名數)謂五十人展轉隨喜之功德也。五十展轉
五十轉 (術語)五十展轉之略。
五十一位 (術語)仁王般若經所說。五十二位中等覺之位,攝於第十地。成五十一位。五十二位
五十二位 (術語)明菩薩乘之階位,諸經論所說,種種不同。如大日經依十住而明十位,又同經明十地之十位,勝天王般若經明十地之十位,智度論明三乘合說之十位,金光明經明十地妙覺之十一位,唯識論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之四十一位,智度論加入等覺明四十二位(四十二字門是也),仁王般若經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覺之五十一位,華嚴經,菩薩瓔珞經等加入等覺明五十二位。日本弘法之秘藏記於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加入十迴向終之煖頂忍世第一四善根而明五十四位。首楞嚴經加入等覺妙覺而明五十六位。已上諸位分別凡聖則大日經之十位,初三位為凡位,後七位為賢聖。智度論之十位,初二位為凡位,後八位為賢聖位。勝天王金光明經之十位十一位,皆為聖位。唯識論之四十一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十為賢位,十地,妙覺為聖位。是天台之別教,華嚴終教之乘位也。若從二宗圓教之乘位,則皆是聖位也。智度論之四十二位,亦準此可知。華嚴等之五十二位,初十信為凡位,不入賢聖位。住行向之三位,在別教終教為賢位,在圓教為聖位。十地等妙之十二,在別教終教是聖位。又於圓教為聖位。後五十四位,五十六位,亦準此可知。要之賢聖之位次,共有四十二位。故了義燈曰:「仁王、華嚴、瓔珞、優婆塞戒經等皆說四十二位賢聖,不言五十二位。」此中法相宗用四十一位,華嚴之始教用五十二位,其終圓二教用四十二位,天台之別圓二教,用五十二位。今依台宗而示之則五十二位,分為七科。又分為凡聖之二,凡與聖又各分為二。天台四教儀曰:「華嚴明十住十行十迴向為賢,十地為聖,妙覺為佛(即四十一位),瓔珞明五十二位,金光明但明十地佛果,勝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如是諸經增減不同者。界外菩薩隨機利益,豈得定說。然位次周足莫過瓔珞,故今依彼略明菩薩歷位斷證之相。」 T0024.JPG
五十二身像 (圖像)又稱阿彌陀佛五十菩薩像,阿彌陀五十二尊曼荼羅。或名五通曼荼羅。即以阿彌陀佛為中心,圖繪五十二尊佛菩薩像之曼荼羅也。原為印度雞頭摩寺五通菩薩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稱。據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昔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往安樂世界,白阿彌陀佛言:娑婆眾生,願生淨土,無佛形像,願求無由。請垂降許。佛言汝且前去,尋當現彼。及菩薩還,其像已至。一佛五十菩薩,各坐蓮華,在樹葉之上。菩薩取葉,而圖寫所在,流布遠近。漢明帝感夢使往祈法,便獲迦葉摩騰等,至洛陽。後騰姊之子作沙門,持此瑞像,又達此國,所在圖之。未幾,齎像西返。而此圖傳流不甚廣。魏晉已來年代久遠,又經滅法,經像湮除,此瑞跡殆將不見。隋文帝開教,有沙門明憲,從高齊道長法師所,得此一本,說其本起與傳符。以是圖寫流布,遍於宇內。時北齊畫工有曹仲達者,善丹青,妙盡梵跡,傳模西瑞,為京邑所推。今寺壁之正陽皆其真範也。又隋江都安樂寺慧海,從齊州僧道詮得此圖像,圖寫禮懺,具如續高僧傳第十四等所記。爾來傳寫此像者亦多。案阿彌陀淨土之變相,流布後代者不少,當以此像為最古也。
五十二眾 (名數)涅槃會上五十二類之眾生也。佛將於雙林樹下入滅,見放光而自四方來集者,中有數多異類之眾生。經文雖無五十二之數字,而章安之涅槃經疏科經文數五十二眾。無量諸大比丘一,六十億比丘尼二,十地菩薩比丘尼三,一恒沙菩薩四,二恒沙優婆塞五,三恒沙優婆夷六,四恒沙諸離車七,五恒沙大臣長者八,六恒沙毘沙離王及夫人後宮眷屬閻浮提內諸王九,七恒沙諸王夫人十,八恒沙諸天女十一,九恒沙諸龍王十二,十恒沙諸鬼神王十三,二十恒沙金翅鳥王十四,三十恒沙乾闥婆王十五,四十恒沙緊那羅王十六,五十恒沙摩[目*侯]羅伽王十七,六十恒沙阿修羅王十八,七十恒沙陀那婆王十九,八十恒沙羅剎王二十,九十恒沙樹林神王二十一,千恒沙持咒王二十二,億恒沙貪色鬼魅二十三,百億恒沙天諸采女二十四,千億恒沙地諸鬼王二十五,十萬億恒沙諸天子二十六,十萬億恒沙四方風神二十七,十萬億恒沙主雲雷神二十八,二十恒沙大香象王二十九,二十恒沙獅子獸王三十二,十恒沙諸飛鳥王三十一,二十恒沙水牛牛羊三十二,二十恒沙四天下中諸神仙人三十三,閻浮提中一切蜂王三十四,閻浮提中一切比丘比丘尼三十五,無量世界中間人天眾三十六,閻浮提所有山神三十七,四大海神及諸河神三十八,四天王三十九,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四十,夜摩天四十一,兜率天四十二,樂變化天四十三,第六天四十四,大梵天五及梵眾四十五,阿修羅四十六,欲界天魔波旬四十七,大自在天四十八,東方佛世界無邊身菩薩四十九,南方佛世界無邊身菩薩五十,西方佛世界無邊身菩薩五十一,北方佛世界無邊身菩薩五十二,見涅槃經會疏一。
五十二類 (名數)即五十二眾。
五十三佛 (名數)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曰:「藥上菩薩淨妙色身,即為行者稱說過去五十三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以是諸佛本誓願故,於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普光一,普明二,普靜三,多摩羅跋栴檀香四,栴檀光五,摩尼幢六,觀喜藏摩尼寶積七,一切世間精進八,摩尼幢燈光九,慧炬照十,海德光明見上大樂十一,金剛牢強普散金光十二,大強精進勇猛十三,大悲光十四,慈力王十五,慈藏十六,栴檀窟莊嚴勝十七,賢善首十八,善意十九,廣莊嚴王二十,金華光二十一,寶蓋照空自在王二十二,虛空寶華光二十三,琉璃莊嚴王二十四,普現色身光二十五,不動智光二十六,降伏諸魔王二十七,大光明二十八,智慧勝二十九,彌勒仙光三十,世靜光三十一,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三十二,龍種上智尊王三十三,日月光三十四,日月珠光三十五,慧幡勝王三十六,獅子吼自在力王三十七,妙音勝三十八,常光幢三十九,觀世燈四十,慧威燈王四十一,法勝王四十二,須彌光四十三,須曼那花光四十四,優曇缽羅華殊勝王四十五,大慧力王四十六,阿[門@(人/(人*人))]毘歡喜光四十七,無量音聲王四十八,一方四十九,金海光山五十,海慧自在通王五十一,大通光五十二,光切法常滿王五十三。【又】,法藏比丘之師世自在王佛以前出世之佛,有五十三數:一錠光,二光遠,三月光,四栴檀光,五善山王,六須彌天冠,七須彌等曜,八月色,九正念,十離垢,十一無著,十二龍天,十三夜光,十四安明頂,十五不動地,十六琉璃妙華,十七琉璃金色,十八金藏,十九燄光,二十燄根,二十一地動,二十二月像,二十三日音,二十四解脫華,二十五莊嚴光明,二十六海覺神通,二十七水光,二十八大香,二十九離塵垢,三十捨厭意,三十一寶燄,三十二妙頂,三十三勇立,三十四功德持慧,三十五蔽日月光,三十六日月琉璃光,三十七無上琉璃光,三十八最上首,三十九菩提華,四十月明,四十一日光,四十二華色王,四十三水月光,四十四除癡瞑,四十五度蓋行,四十六淨信,四十七善宿,四十八威神,四十九法慧,五十鸞音,五十一師子音,五十二龍音,五十三處世。此出於無量壽經卷上。但同本異譯之諸經,說其數及出現之次第不定。
五十三參 (雜語)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次第南遊,參見五十三之知識也。五十三知識
五十三尊 (名數)金剛界之五十三尊也。於金剛界之三十七尊,加賢劫之十六菩薩者。見秘藏記本。
五十小劫 (雜語)五十小劫之長時,以佛之神力使如半日也。法華經涌出品曰:「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之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五十八戒 (名數)合稱梵網經所說之十重與四十八輕戒。
五十六位 (名數)五十二位
五十四位 (名數)五十二位
五十展轉 (術語)法華經隨喜功德品曰:「如來滅後,若比丘等,聞此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為父母,若為善友,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復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其第五十善男善女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有大施主,滿八十年布施一世界人以種種娛樂之具,知八十年後將死,集八十年間施與之眾生,我當以佛法教訓之,令一時皆得羅漢果。其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五十頌經 (經名)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之略名。
五十三智識 (名數)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末會善財童子先於福城之東莊嚴幢娑羅林中,聞文殊說法,依其指導次第南行值諸知識而聞說法。其知識之數,舊華嚴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華嚴加後之知識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則總為五十五人。今舉南詢之智識,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識德生童子與五十一番,有德童女以在同一會上問答,故祇攝德生童子一人,省去有德童女為五十三人。所謂五十三知識也。德雲比丘Meghas/ri一,舊作功德雲,海雲比丘Sa%garamegha又作伊舍那Is/a%na二,善住比丘Supratist!hita三,彌伽長者Megha四,解脫長者Mukta五,海幢比丘Sa%garadhvaja六,休舍優婆夷A^sa%七,毘目瞿沙仙人Bhis!mottaranirghos!a八,舊作毘目多羅,勝熱婆羅門Jayos!ma%yata九,舊作方便命,慈行童女Maitra%yan!i十,舊作彌多羅尼,善見比丘Sudars/ana十一,舊作善現,自在主童子Indriyes/vara十二,舊作釋天主,具足優婆夷Prabhn^ta%十三,舊作自在,明智居士Vidva%n十四,舊作甘露頂,法寶髻長者Ratnacn^d!a-dharmas/res!t!hin十五,舊作法寶周羅,普眼長者Samantanetra十六,舊作普眼妙香,無厭足王Anala十七,舊作滿足,大光王Maha%prabha十八,不動優婆夷Acala’十九,遍行外道Sarvaga%min二十,舊作隨順一切眾生,鬻香長者Utpalabhn^tiga%m%dhika二十一,舊作青蓮華香,婆施羅船師Vairocana二十二,舊作自在,無上勝長者Jayottama二十三,師子頻申比丘尼Sim%havikri^d!ita%二十四,舊作獅子奮迅,婆須蜜女Vasumitra%二十五,鞞瑟氏羅居士Vesa%hila二十六,舊作安住,觀自在菩薩Avalakites/vara二十七,舊作觀世音,正趣菩薩Ananyaga%min二十八,大天神Maha%deva二十九,安住地神Stha%vara%三十,婆珊婆演底Vasanti(Vasantavayanti),三十一,舊作婆娑婆陀,普德淨光夜神Samantagambhi^ras/rivimalaprabha%三十二,舊作甚深妙德離垢無明,喜目觀察眾生夜神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a%三十三,普救妙德夜神Samantasattvatra%n!ojah!s/ri三十四,舊作妙德救護眾生,寂靜音海夜神Pras/a%ntaru%tasa%garavati三十五,守護一切眾生夜神Sarvanagaraksa%sam%bhavatejah!s/ri三十六,舊作妙德守護諸城,開敷樹花夜神Sarvavr!ksaprapha%llanasukham%sam%va%sa%三十七,大願精進夜神Sarvajagadraks!a%pran!idha%navn^ryaprabha%三十八,舊作願勇光明守護眾生,妙德圓滿夜神Sutejoman!d!alaratis/ri三十九,瞿婆釋種女Gopa%四十,舊作瞿夷,摩耶佛母Ma%ya%四十一,天主光天女Snrendra%bha四十二,遍友童子師Vis/va%mitra四十三,眾藝童子Silpa%bhijn^a四十四,賢勝優婆夷Bhadrottama四十五,堅固解脫長者Mukta%sa%ra四十六,妙月長者Sucandra四十七,無勝軍長者Ajitasena四十八,寂靜婆羅門S/ivara%gra四十九,舊作尸毘最勝,德生童子S/risam%bhava五十,彌勒菩薩Maitreya五十一,文殊菩薩Man^jus/ri五十二,普賢菩薩S/amantabhadra五十三,已上五十三人加文殊與德生童子對論者有德童女,則為五十五人,在此五十五知識之下,積修行之功。各有自分(其位當分之修行)與勝進分(為進上位之修行)之二,則合為一百一十。故經文云:「一百一十知識。」探玄記二十曰:「此是總括前後知識,有五十四位,分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即為五十五人。各有自分勝進分,故有百一十也。」
五十五善知識 (名數)又名五十五聖。五十三知識
五十校計經 (經名)明度五十校計經之略名。
五十緣身經 (經名)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之略名。
五十二種供物 (雜語)涅槃會因五十二眾捧五十二種之供物。
五十六億七千萬歲 (名數)釋迦佛入滅至彌勒佛出世之年數也。菩薩處胎經二曰:「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王下成無上等正覺。我以右脅生,汝彌勒從頂生。如我壽百歲,彌勒壽八萬四千歲。我國土土,汝國土金。我國土苦,汝國土樂。」
五十頌聖般若羅波蜜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有五十偈,說般若波羅蜜經於三乘法,皆當攝受。
五十種無著無縛解脫回向 (名數)金剛幢菩薩十回向中第九,無著無縛回向之菩薩,以其所修之善根為五十種之回向。出八十華嚴三十二。
五千大鬼 (雜語)五千之大鬼,叱吒破戒者也。梵網經下曰:「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
五八尊 (術語)千手觀音即千體之觀音也。以之配於二十五有每一有有四十手即四十體之觀音,稱之為五八尊。見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五八識 (術語)眼等五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也。此二種識俱為現量,無我法之二執者。至佛果時,同時五識為成所作智,八識為大圓鏡智。
五人說經 (名數)說佛教之經典者有五種人:一、佛說,如常。二、弟子說,聲聞菩薩說法,為佛所認可者。三、仙人說,五通仙人從佛入道說法化人者。四、諸天說,如帝釋在善法堂常說般若者。五、化人說,上四種人,隱本現化說法者。如觀佛三昧海經六,羅[目*侯]羅化為轉輪聖王,至須達家度毘佉離者是也。見智度論二。
五力 (雜語)五種之魔力也,即五塵是。止觀輔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謂五塵,佛聖弟子一力能拒,謂不放逸。」【又】(名數)三十七道品之一。信、精進、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長,有治五障之勢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長,破諸邪信者。二、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者。三、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者。四、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者。五、慧力,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者。見法界次第中之下。智度論十九曰:「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是名為力。」又曰:「天魔外道不能阻壞,是名為力。」梵語出名義大集四一。【又】一、定力,一切禪定之力。二、通力,一切神通之力,是定力之結果也。三、借識力,色界二禪天以上,總無眼等五識,若有必用,則得以通力自由起初禪天之五識,謂之借識力。四、大願力,佛菩薩之大誓願力。五、法威德力,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種之力,不可思議,非現比二量之境界,故唯識論中以之決一切諸法性相,獨不判此五力。宗鏡錄四十八曰:「有五力唯識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識力,四大願力,五法威德力。」又,一切通力中,中有之業通力最強,此五力亦不能遮止之,故謂之五力不可到。見三藏法數二十五。
十三力 (名數)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緣力,善智識之教誨力也。此因緣和合,能起行。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四、願力,求菩提之力也。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九、慧力,修觀成就之力也。十、多聞力,多聞信正法之力也。十一、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力,成就五度之力也。十二、正念正觀諸通明力,成就正念正觀六通三明之力也。十三、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法調伏剛強眾生之力也。西方淨土之菩薩,具足此十三力,能自利利他。見無量壽經下,同淨影疏。
五力明王 (明王)不動等之五大明王也。此五大明王為五大力菩薩之變身,故云五力明王。五大力菩薩
五刀 (譬喻)有人為王所逼走曠野,有旃陀羅五人各持刀逐其人。五刀譬人之五陰也。見涅槃經二十三,雜阿含經四十三。
五三八二 (術語)法相宗所立。謂相名等五法,遍計所執性等三性,眼等八識。我空法空二無我也。楞伽經一曰:「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
五千上慢 (雜語)有五千比丘懷增上慢之心,釋迦將說法華經,彼等謂我既得妙果,何要聞法華,立座而去。法華經方便品曰:「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是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經 (經名)佛說五千五百佛名咒除障滅罪經之略名。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 (經名)八卷,隋闍那崛多譯。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載神咒。
五上堂 (儀式)與五參上堂同。
五上分結 (術語)色界無色界之五種煩惱。附錄。
五下分結 (術語)謂繫縛有情於欲界之五種煩惱。附錄。
五下分結經 (經名)攝於中阿含經五十六。
五小部 (名數)一、觀經疏,觀無量壽經之疏。二、光明玄,金光明經之玄義。三、光明疏,金光明經之文句。四、觀音玄,又曰別行玄,請觀世音經之玄義。五、觀音疏,又曰別行疏,請觀世音經之文句。已上共為天台智者之作。以有三大部。玆故曰五小部。共有四明尊者之記。
五山 (名數)五山十剎
五山十剎 (雜名)五山之名。起於天竺。吾國南宋時創之。十剎亦創於吾國。五山十剎共屬臨濟。
天竺五山 (名數)智度論三曰:「問曰:佛何以多住王舍城?答曰:以坐禪精舍多故,餘處無有如竹園。鞞婆羅跋恕Vaibha%ra vana、薩多般那求呵Saptaparn!aguha%(南山石室)、因陀羅勢羅求呵Indras/ailaguha%、薩簸恕魂直迦缽婆羅Sarpiskun!aika-pa%vara’、耆闍崛Gr!dhraku%t!a,五山中有五精舍。竹園Ven!u%vana,在平地。」
支那五山 (名數)一、徑山興聖萬壽寺,在杭州。二、阿育王山鄮峰廣利寺,在寧波。三、太白山天童景德寺,在寧波。四、北山景德靈隱寺,在杭州。五、南山淨慈報恩光孝寺,在杭州。此為宋南渡後所定。後元文宗時,建金陵之天界大龍翔集慶寺獨為五山之冠。明朝依之。
支那十剎 (名數)一、中天竺山天寧萬壽永祚寺,在杭州。二、道場山護聖萬壽寺,在烏程縣。三、蔣山太平興國寺,在南京。四、萬壽山報恩光孝寺,在蘇州。五、雪竇山資聖寺,在寧波。六、江心山龍翔寺,在永嘉縣。七、雪峰山崇聖寺,在福建侯官縣。八、雲黃山寶林寺,在金華。九、虎丘山雲巖寺,在蘇州。十、天台山國清教忠寺,在天台縣。
五大 (術語)地水火風之四大與空大也。空以無礙為性,以不障為用。勝論於九實中攝之,數論於二十五諦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於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於五大。有情則於此加識大。唯識述記一末謂數論言:「五大有說,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謂地水火風空。別有一物名之為空,非空無為色界空等。五唯者,謂聲觸色味香,有說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佛教中俱舍宗以空立為一種之顯色,收之於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團形,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體。成實宗及諸大乘,皆以之為空無之法。
密教五大 (術語)密教有胎金兩界,其胎藏界以色等五大為大日如來之理法身。密教以攝持為理之義,以事物總稱為理。此五者圓滿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五輪。其種子為阿尾羅吽欠,或阿縛羅訶佉。即五方五佛之種子也。以此五大配於五方之五佛。善無畏於尊勝軌以地水火風空順其次第,配於東西南北中。不空於宿曜經以為空風火水地,逆其次第,配於東西南北中。是善無畏由於始覺上轉之修生金剛界中因之義,不空取世間五行木火土金水,配於東南中西北,青赤黃白黑(即事而真之意),且依本覺下轉之本有胎藏界十因之義也。五轉。不空取中因之義,故以地大為中央大日,是為發心之位。此以本有之菩提心,堅固不動,為諸法本源之體性,猶如大地之堅固不動,且為萬物之中心,并為其體性本源故也。法界體性智之為諸法本源亦然。大日如來之法界體性亦然。黃色為不變色,故是亦與菩提心之不變相應。其次以空大為東方阿[門@(人/(人*人))],是為發心之位。此以本有之菩提心,發歸本之菩提心,修萬行,行行圓具,而無缺滅,猶如彼虛空之含容一切萬物故也。其大圓鏡智之含容萬象亦然。其為東方者,以東方為萬物之始,故與萬行之起首相應。其為青色者,以青色含容五色(故謂之一切色),故與含容萬行相應。次以風火為西方阿彌陀,是為涅槃之位。此以阿彌陀一譯無量壽,無量壽為涅槃之德也,而其無量壽為風大之德,猶如世人之壽賴於風息也。其妙觀察智說法斷疑生信之功用,與風大之能殺能成二德相應。其在西方者,涅槃為萬物之終歸,故對於東方之萬物起首而以之為西位也。其白色與無量光及慈水之白淨相應。次以火大為南方寶生,此為成菩提之位。以其萬行成熟,開菩提之花,猶如火熱之於草木也。故寶生佛在胎藏界稱為開敷華王如來,又其平等性智亡說法之差別,猶如火之能燒盡物。其配於南方為赤色。不言可知。次以水大為北方不空成就(釋迦),是為方便究竟之位。此以利他之方便,成就利他之妙業,其能應眾生之機能除迷妄,猶如水之方圓隨於器,且能洗塵垢也。又其成所作智成妙業之義亦然。其在北方者。印度之俗以北方為勝方,故究竟位與勝位相應。黑色是染色之至極,故與究竟位之至極相應。善無畏依東因之義,以地大為東方阿[門@(人/(人*人))],為發心之位。此以修生之菩提心為因,生大悲之萬行,猶如地為生萬物之根本也。且其菩提心之堅固不動亦如地。故阿[門@(人/(人*人))]之記不動也。又其大圓鏡智之任持一切諸法與地之能任持萬物相應。其為東方者。以此為修生之起首也。其黃與菩提心之不變相應。次以水大為西方彌陀,為成菩提之位。此以菩提心之自性清淨及無量光之究竟圓明,猶如水之圓明也。又其妙觀察智說法斷疑之德,如水之能洗塵垢。其西方與行證之終極相應。白色與無量光相應。次以火大為南方寶生,為修行之位。以其修成萬行。猶如火熱之能成熟物也。又其平等性智滅一切之妄差別而使為平等一如亦然。此義與上不空之義同。惟約果轉因相違。次以風大為北方不空成就,為入涅槃之位。此以涅槃之寂滅萬物,如風火之能破壞萬物也(三災中風災尤強。破第三禪)。又成所作智之所作已辨,入於涅槃亦然。其北方與涅槃之高位相應。黑色與涅槃之幽然深妙相應。又佛日隱於涅槃之山。與十方闇黑相應。次以空大為中央大日,為方便究竟之位。以其圓成四德,含容自利利他一切之功德,猶如虛空之含容一切萬象也。又其法界體性智之周遍法界,廣大無邊亦然。其中位與周遍法界相應。青色與含容一切相應。 T00241.JPG
五大字義 (術語)大日經二入真言品偈曰:「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道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此五句如其次第說五大之深義者也。其先本不生為[8740]字,地大之義,本不生不可得之意。吾心非青黃赤白方圓長短過去現在未來等,推求之此心既不可得,是諸法本不生之義也,二、出過語言道為[876C]字,水大之義,一切諸法言說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諸法既為本有,則不可言生,亦不可言滅,不可言一,亦不可言異,乃至不可言斷,亦不可言常,離八違戲論,絕四句百非之言論,是為諸法言說不可得之實義,其出離戲論之言說者,水能洗濯物之德也。三、遠離於因緣為[876A]字,火大之義,一切諸法塵垢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諸法之體性為六大,其體本為妙淨,何有塵垢,但其不淨者,迷情耳。是為諸法塵垢不可得之實義。其能焚燒塵垢者,火大之德也。四、諸道得解脫為[8770]字。風大之義,一切諸法因業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諸法既為不生,則諸法為本來實有,無今始生者,故無因業。是為諸法因業不可得之實義,風大能破壞物之德也。五、知空等虛空為[8751]字,空大之義,而一切諸法等虛空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亦以諸法本來不生不滅,故其為空與虛空等。是不存一物,空大之德也。然明五字之觀,有遮情表德之二義。如上所解,觀其所不可得者。為其遮情。是方便也。若由表德之實義,則於此不可得之心,圓明而無一點之塵翳,又觀諸法萬德,圓融具足也。餘准之而可知。秘藏記末曰:「於五字觀觀不可得,其意如何?是遺迷之義,非至極義,觀圓明是至極義。」十緣生觀亦然。
五大色 (術語)地大為黃色。是增味之義也。眾色加黃色,則其色必增光。遍於諸色而不違背,不失其性,是即色法之中義也。遍於眾色而黃色不違,故不失本之自體。示堅固不壞之性。如彼[8740]字遍於諸意而不失自體,是故黃色為金剛不壞之地大色,本不生及安住不動與黃色相應法爾之道理也。次水大為白色。白色遠離諸垢隨染不違之義也。是亦水大離垢穢絕戲論之色相。圓形之不住一處,與白色之隨染不違,顯色形色雖異,而理致同一。次火大為赤色。赤色者熾然猛利之義也。今此猛利有諸色垢穢之意。於五色中為熾盛之色,遮眼之情也。蓋色法之熾盛者,無較赤色為甚者。次風大為黑色。黑色者隱覆之義也。如水不動時,能現其像,動轉時,影像即隱沒。以因緣生之故。諸法本性之形色隱覆,而隨緣不定也。互為能成,一相增明,故餘相隱沒。皆是風大黑色之義。依之而黑色與因緣生之法理及半圓形相應,更非別法。次空大為青色。青色者眾色具足之義也。五色中相違者,為黑白之二色。今黑白和合齊等,即為青色,是故青色在黑白之中間,而反兼黑白。然帶此青色光輝者是黃色,青色分明者是赤色。仍於五色之中具足眾色者,青色也。故為含容眾物之空大色。【又】青等五種之正色也。五色。【又】五大之色也。五大附錄。
五大形 (術語)地大為方。一切形中四方均等之貌,有安住不動之勢力。故維持諸法而使止住,是為方形。次水大為圓。圓形者,輪圓具足不住一性之形也。蓋水於一切法中,形體不定,隨器而為種種之形者也。故其形相為圓。次火大為三角。三角者,熾盛猛利之形也,其故如劍戟等,猛利能破壞一切事物,且能切斷之者,皆三角形也,故為有猛利勢之火大形。次風大為半月形。半月形者,大力之形也。其故以半月形一方為平坦安住之形,一方為圓形不住之形,此二相和合而成此形。是自體成立而能成作諸法之義也。若但平坦,則欠動轉之用,若但圓形,則無安住之體,然平圓具足而成此形。故能守自性而成作業。是有風大之大力能壞諸法,亦能成諸法也。故其形為半月。次空大為團形。團形者萬德具足之形也。其故以團形為方圓不二之形。今三角形互向其頭,而四個合則為方,半月二個合則為圓,故此團形含具五形,故為含具一切事物之空大形。見十住心廣名目六。
五大院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之第五,持明院之別名。以此處安置五大忿怒故也。中尊為般若菩薩,中尊之左邊為降三世,次為不動,中尊之右邊為大威德,次為勝三世。是與尋常之五大明王異。其中除軍荼利與金剛藥叉而加般若菩薩與勝三世。彼五大明王金,剛界五部之忿怒尊也,此五尊在胎藏界。胎藏界無寶部,故除軍荼利,無羯磨部,故除金剛夜叉,以其餘三尊成胎藏界之三部,於此以中尊之般若菩薩為三部之總體而加之,以勝三世為降三世之別尊而加之,成為五忿怒。見秘藏記私鈔一。
五大部 (名數)南山律依憑之註疏,有五種之大部也。俱係道宣律師之撰述:一、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四卷(分八卷),三、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毘尼義鈔三卷(分六卷,後二卷今缺),五、四分比丘尼鈔三卷(分六卷)也。其中前三部,略曰事鈔戒疏業疏,有特稱為三大部者。隨機羯磨疏正源記第一所謂「南山所撰大部凡三,曰刪補鈔戒本鈔及玆疏。」者是。蓋以此三部盡律之要義故也。凡律之要,唯有二事。即所謂止惡與修善。戒疏詳止惡之行相,業疏詳修善之行相,事疏兩明止惡修善之二者。但此三大部,比丘止作之義雖詳。而未明比丘尼之止作,故於尼鈔,更明比丘尼之止作。又行事鈔明行雖審,而於解未盡,故於義鈔審其解。元照校勘義鈔序曰:「事義兩鈔,表裏相資。非事鈔,則行無所憑,失本。非義鈔,則解無以發,昧來。」又妙辨四分比丘尼鈔跋論五部相成之義曰:「我大師示僧,撰事鈔等三大部,示尼,撰此書三卷,於是律之燈稍熾。」皆其義也。
五大施 (術語)以能持五戒為五大施。見佛說五大施經。
五大尊 (名數)又曰五大明王:不動、降三世、軍荼利、大威德、金剛夜叉之五尊,五大明王。【又】胎藏界持明院之五尊也,五大院
五大觀 (術語)五輪觀也。守護國經二曰:「想其身成迦樓羅,作五大觀:一者觀地作白色觀,二者觀水作綠色觀,三者觀火作黃赤色觀,四者觀風作黑色觀,五者觀空作青色觀。」
五大論 (名數)無著所造之五部大乘論。五部大論
五大疏 (名數)台密之目:一、大日經義釋,十四卷,唐善無畏三藏說,一行記。二、金剛頂經疏,七卷,日本慈覺著。三、蘇悉地經疏,七卷,日本慈覺著。四、菩提場一字經疏,五卷,日本智證著。五、瑜祇經行法記,一名瑜祇經疏,一卷,日本安然著。
五大願 (名數)密宗所立,出於尊勝軌。是於佛地之五位發五願也: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以度一切眾生為願,是願求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內證之菩提心也。二、福智無邊誓願集,以集成無邊功德為願,是願求南方寶生如來內證之福德者,福智圓滿之位也。三、法門無邊誓願學,以學顯密大小教法為願,是願求西方阿彌陀如來清淨之轉法輪智也。四、如來無邊誓願事,以成供養諸佛利樂眾生二事為願,是願求北方不空成就佛之內證大精進智也。五、無上菩提誓願成,以成就究竟之果德為願,是願求中央大日如來之法界體性智也。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曰:「若於本教尊勝陀羅尼經,每於白月十五日,除滅業增福延命,要期誦一千遍,證出世三摩地,得不妄陀羅尼。(中略)若欲持誦,至道場先雙膝著地,禮毘廬遮那佛及八大菩薩,發露懺悔,發五大願: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福智無邊誓願集,三、法門無邊誓願學,四、如來無邊誓願事,五、無上菩提誓願成。」
五大使者 (名數)又曰五天使者: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王法牢獄。閻王責罪人曰:我於世間現此五使者誡汝,汝何未見之。見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五大明王 (明王)新譯仁王經奉持品說,佛於未來世受持三寶之處,使五方菩薩護其國。而同經儀軌上引不空三藏所持之梵本金剛頂瑜伽經,以彼經之五菩薩,配於本經之五菩薩,說此菩薩一一有正法輪與教令輪之二身,正法輪現菩薩之真實身,教令輪現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輪身而為三輪身。此三輪身,儀軌之意也。又蓮華三昧經之意,以此三身為五佛身口意之三業。然秘藏記以五菩薩與五佛皆為自性輪身,此以度眾生為菩薩之自性故也。其中教令輪身,即五大明王。自性輪身,為佛住於自性之法身,故云自性輪,正法輪身為住於菩薩以正法度人之真實身,故云正法輪,教令輪身為受佛之教令,化現忿怒形,摧伏淫剛眾生之身,故云教令輪身。而教令輪身之本地,有二說:一依仁王經儀軌等之說,則各以其正法輪身之菩薩為本地。即菩薩受本佛之教令而現忿怒也。依大日經疏等之說,則直以自性輪身之佛為本地,秘藏記依後說。但此配屬為一往,剋實則五佛各現五種之正法輪身,五種之教令輪身也。故在九會曼荼羅,為大日之自性輪身,於理趣會現金剛薩埵之正法輪身。又於降三世會,現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輪身。不動金剛者,受中央大日如來之教令,示現二臂之忿怒形,降伏一切鬼魅惑亂之明王也。降三世金剛者。受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之教令。示現四頭八臂之忿怒形,降伏侵害正法之大自在天魔眾之明王也。軍荼利金剛者,受南方寶生如來之教令,示現八臂之忿怒形,降伏行疾疫惱害人之一切阿修羅眾諸鬼神之明王也。六足金剛者,受西方無量壽佛之教令,降伏興惡風雨害有情之一切毒龍之明王也。淨身金剛者,受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之教令,示現四臂之忿怒形,降伏奪人精氣之一切藥叉之明王也。八大童子秘要法曰:「金剛手曰:一切意相不同,或為順,或為逆。是故如來現慈悲之身,隨而作利益,解曰:諸佛之大悲,為愍眾生故。即於順者以順應之,若於逆者則以逆制之。一佛住於忿怒三昧時,十方諸佛同入於忿怒三昧。毘廬遮那於無相中示現明王時,諸佛菩薩不更現忿怒之身乎?故四方之如來現教令之身,降伏眾魔也。然本誓各有不同,且常不隨逐於行者。或降三世菩薩降伏天魔或三世之貪瞋痴,或軍荼利降伏毘那耶迦之常隨魔及人魔,或焰摩德迦降伏龍魔及諸怨敵,或金剛夜叉調伏眾魔及無智者。不動明王,恒隨行者,若天、若毘那夜迦、若鬼等所作之障礙,一時消滅。」 T0025a.JPG T0025b.JPG
五大施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說五戒為五種之大施。
五大觀門 (術語)觀地等五大之法門也。
五大尊一壇法 (修法)若欲以五大尊同安一壇,則當準於仁王儀軌修之。彼文云:壇之中心,畫十二輻輪,東邊畫五股金剛杵,南邊畫金剛寶,西邊畫金剛劍,北邊畫金剛牙。此上五事,即是五方菩薩手中所執之秘密契也。東南隅畫三股金剛杵,西南隅畫寶冠,西北隅畫箜篌,東北隅畫羯磨金剛杵,當四角之上置四賢瓶,金銀銅瓷等。新瓦亦得。於可受一升已下之瓶,滿盛水,插枝條之華,取四色繪,各長四尺,色為青黃赤綠,以次繫於四瓶之頂。次於第三重之東門畫金剛鉤,南門畫金剛索,西門畫金剛鎖,北門畫金剛鈴,東南角畫香爐,西南角畫荷葉,中畫雜華,西北角畫燈,東北角畫塗香器,所畫之杵等,皆有光焰,三重壇外有一重之界道云云。
五大尊總印明 (印相)印為外縛五股印,中為不動,大指為降三世,左頭指為軍荼梨,小指為大威德,右頭指為金剛藥叉。此印為五劍,中指作劍形,二頭指真立,由中尊之劍出四方之劍,成四大明王。是深秘之釋也。明為吽吽吽吽吽。見心舟七刀印田五。
五大尊根本印 (印明)交腕而作外縛五股印。或於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無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蓮華部之五股印也。或傳曰:五大尊共通用劍印,又云用外五股印,誦慈救咒時,中壇之阿闍梨,中指作劍印而誦之也。見印田五。
五大尊配置 (修法)或不動(中),軍荼梨(東),金剛藥叉(北),降三世(軍荼梨之東),大威德(金剛藥叉之西),或不動(中),降三世(東),軍荼梨(西),金剛藥叉(降三世之東),大威德(軍荼梨之西)立狀不同。
五大使者經 (經名)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之異名。
五大虛空藏 (術語)以虛空藏菩薩之德配於五方而建立者。虛空藏附錄。
五大力菩薩 (菩薩)金剛吼,龍王吼,無畏十力吼,雷電吼,無量力吼也。舊譯仁王經受持品曰:「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護持三寶者,我使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一、金剛吼菩薩,手持千寶相輪,往護彼國。二、龍王吼菩薩,手持金輪燈,往護彼國。三、無畏十力吼菩薩,手持金剛杵,往護彼國。四、雷電吼菩薩,手持千寶羅網,往護彼國。五、無量力吼菩薩,手持五千劍輪,往護彼國。」新譯仁王經奉持品曰:「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建立正法護三寶者,我今五方菩薩摩訶薩眾往護其國: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摩尼,放白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劍,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鈴,放琉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中方金剛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輪,放五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已上五菩薩為五佛之正法輪身,其教令輪身為五大明王,祭之有除盜難之利益。
五大虛空藏法 (修法)五大虛空藏菩薩之修法。用於天變地妖之祈禱。
五大虛空藏菩薩速疾大神驗秘密式經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說五大虛空藏修法之儀軌。
五大龍王 (名數)又曰五類龍王。善住龍王,難陀婆難陀龍王,阿耨達龍王,婆樓那龍王,摩那蘇婆帝龍王也。龍王附錄。
五叉地獄 (界名)以五頭鐵叉分磔罪人之地獄。慧琳音義五十三曰:「經言,五叉者,地獄名也。以此鐵叉分磔罪人身形,名為五叉地獄。」
五天 (地名)五天竺之略。又五淨居天之略。
五天子 (名數)五淨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淨居天,五淨居眾,五那含天子,淨居天。或單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東方最北邊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華天子,三、光鬘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稱遠聞天子。大日經疏第五曰:「次於東方最近北邊布列五淨居眾。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華天子,第三光鬘天子,第四意生天子,第五名稱遠聞天子。當次第列之。其印相具如圖說。阿闍梨言:此是五那含天子耳,過此已上有菩薩受佛職處,亦名淨居天,多是一生補處菩薩,是第二院所攝,非此中所明也。」其間意生天子又稱滿意天子,名稱遠聞天子又名遍音聲天子。如其次第。配於色究竟天,善見天,善現天,無熱天,無煩天。其印相則如大日經第四密印品曰:「以智慧手承頰,是自在天印。即以此印令風火輪差戾伸之,是普華天子印。同前印,以虛空輪在於掌中,是光鬘天子印。同前印以虛空風輪,作持華相,是滿意天子印。以智慧手虛空水輪相加,其風火輪地輪,皆散舒之,以掩其耳,是遍音聲天印。」同經第五秘密漫荼羅品曰:「淨境界之行,所謂淨居天。置彼諸印相,佛子應諦聽。所謂思惟手,善手及笑手,華手虛空手,畫之如法則。」大日經疏第十六解之曰:「思惟手謂稍屈地水指向掌,餘三指散舒如三奇杖,稍側頭,屈手向裏,以頭指指頰。善手謂手施無畏,皆用左手,右亦得也,妙好義也。笑手謂迴思惟手當心前,令三指向上也。花手以風空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舒之,或豎舒皆得。虛空掌,謂側右手,散指而在空中。」
五天竺 (地名)略稱五天。東西南北中五方之天竺。即東天西天南天北天中天。西域記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萬四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五方之分配與今異。
五天使者 (雜名)生、老、病、死、王法牢獄、之五者,天使
五天使經 (經名)閻王五使者經之異名。【又】(雜語)梵語室羅縛拏S/ra%van!a,見梵語雜名。
五分 (雜語)無著菩薩之著論有五部。對於十支論,故曰五分。五部大論。【又】五分法身也。五分法身
五分作法 (術語)五支作法
五分香 (名數)以香譬五分法身也。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
五分律 (書名)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之略名。五部律中彌沙塞部之律本也。
五分十支 (術語)法相宗所依之論,無著所造之五大論與世親所造之十支論也。
五分法身 (術語)以五種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謂如來口意三業離一切過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來之真心寂靜,離一切妄念,謂之定法身。三、慧,如來之真智圓明,觀達法性,謂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脫,如來之心身,解脫一切繫縛,謂之解脫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脫知見,知已實解脫,謂之解脫知見法身。即後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後二者。就果而付名。而總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則謂之五分法身。大乘義章二十本曰:「此五種分別為分,法是其軌則之義,此之五種成身之軌,故名為法。身者是體,此五佛體,故名為身。」行宗記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從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受號。由慧斷惑,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出纏破障,反照觀心名解脫知見。」濟緣記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為分。」王介甫金陵話錄曰:「五分法身,所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陰故。戒,超色陰;定,超受陰;慧,超想陰;解脫,超行陰;解脫知見,超識陰。」
密教之五分法身 (術語)戒者,生佛不二六無礙之三昧耶戒也。定者,安住於生佛不二心之大決定心也。慧者,自覺明了六大無礙之理之智慧也。解脫者,自悟明此理,而隔執之縛忽然解脫之位也。解脫知見者,自明無隔執之縛之知見也。見辨惑指南三標注。
五分戒本 (書名)彌沙塞五分戒本之略名。彌沙塞部五分律之戒經也。
五方便 (名數)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說修四教觀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又】天台大師就念佛門明五重之方便:一、稱名念佛三昧門,二、觀相滅罪三昧門,三、攝境唯心三昧門,四、心境俱離三昧門,五、性起圓通三昧門。見五方便念佛門等。
五方五智 (術語)密教於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五大下「密教五大。」
五不退 (名數)五種之不退。不退
五不還天 (名數)與五淨居天同。
五不正食 (名數)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種:枝、葉、花、果、細末磨食。
五不可思議 (名數)謂不可以心慮量,不可以言語說之五種也。不可思議附錄。
五不還果 (名數)又曰五種那含。全超等之五種也。不還
五五百年 (術語)佛滅後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說一堅固,以示法之興廢。一、解脫堅固,謂佛滅後第一之五百年間。以正法盛,得解脫者多故也。二、禪定堅固,謂等二之五百年間。以雖無得解脫者。而禪定者多故也。三、多聞堅固,謂第三之五百年。以實行漸衰,唯尚多聞故也。四、塔寺堅固,謂第四之五百年間。以此時唯塔寺之建立為盛故也。五、鬥諍堅固,謂第五之五百年間。廢三學,唯以鬥諍為事,增長邪見之時也。行之各堅固,故云堅固。大集月藏經十曰:「於我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等猶於我法解脫堅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禪定三昧得住堅固。次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次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堅固。次五百年,於我法中鬥諍,言頌白法隱沒損減堅固。」
五五菩薩 (名數)二十五菩薩
五日八講 (行事)五日講法華經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為始,終於五日之朝座。又,合開結二經而為十講。惟以講法華經八卷為主,故云八講。
五日十座 (行事)稱為法華講。無量義經一卷,法華經八卷,普賢觀經一卷,合為十卷。朝夕二座講五日者。
五支戒 (名數)五種支條之戒也。謂大涅槃心一理根本開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種之別:一、根本業清淨戒,二、前後眷屬餘清淨戒,三、非諸惡覺覺清淨戒,四、護持正念念清淨戒,五、回向阿耨多羅三菩提戒,大涅槃經第十一聖行品之所說也。淨影之涅槃義記第五上釋之曰:「根本業清淨者,離其根本不善業道前後眷屬。餘清淨者,離其業道前後方便,非諸惡覺。覺清淨著,離八惡覺,護持正念。念清淨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別,如雜心論。」寶亮配之於大小乘諸戒,小乘四重戒,為根本業清淨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餘,為前後眷屬餘清淨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薩戒,為非諸惡覺覺清淨戒,不犯四十輕戒,為護持正念念清淨戒,上四戒回向菩提,為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為根本業清淨戒,偷蘭遮等餘四篇為前後眷屬餘清淨戒,定共戒為非諸惡覺覺清淨戒,定共戒為護持正念念清淨戒,大乘戒為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於三聚淨戒,前二者為攝律儀戒,次二者為攝善法戒,後一者為攝眾生戒。出於涅槃經集解,法華玄義,釋籤私記等。
五支作法 (術語)又稱五分作法。謂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論式也。彌勒,無著,世親等古因明師所立,各家之論式,亦無一定。瑜伽師地論第十五,明五明處,其中於因明處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種者:一立宗,二辯因,三引喻,四同類,五異類,六現量,七比量,八正教量。」顯揚聖教論亦全與之同。此八能立中前五者,即所謂五支作法也。瑜伽師地論解辯因曰:「辯因者,謂為成就所立宗義,依所引喻同類異類現量比量及與正教,建立順益道理言論。」又釋引喻曰:「引喻者,亦為成就所立宗義,引因所依諸餘世間串習共許易了之法,比況言論。」又隨所有法望所餘法,相狀自體業用法門因果五種,展轉少分相似,名為同類。其五種少不相似,名為異類。聲無常(立宗),以所作性故(辯因),如瓶空等(引喻),所作如瓶等(同類),非所作如虛空(異類),即其例也。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第十六亦舉八能立,前五支中,第四名為合,第五名為結,不立同類異類之別。是一種之新說也。彼論曰:「合者,為引所餘此種類義,令就此法正說理趣。謂由三分(即前三支),成立如前所成義,已復為成立餘此種類所成義故,遂引彼義令就此法,正說道理。是名合。結者,謂到究竟趣所有正說。由此道理,極善成就。是故此事決定無異。結會究竟是名結。」依是可知第四合支,於直接所立之宗無關係。乃由前三支所成之義已成立,更為成立餘此類似所成之義,引彼義使之合者,第五結支為總結,由前三支所成立之義及第四合支所引合之義者。彼論舉一例,謂諸法無我(立宗),若於蘊施設四過可得故(玄因),如於現在施設過去(立喻),如是遮破我顛倒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無(合),由此道理,是故五蘊皆是無常乃至無我(結),即其義也。又世親如實論所出之五分作法,亦少與前二者有殊。彼論曰:「五分義中,一分不具,是名不具足分。五分者:一立義言,二因言,三譬如言,四合譬言,五決定言。譬如有人言聲無常,是第一分。何以故?依因生故,是第二分。若有物依因生,是物無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無常,是第三分。聲亦如是,是第四分。是故聲無常,是第五分。是五分若不具一分,是名不具足墮負處。」外道尼耶夜學派所立,亦如用五支作法,與如實論所說略同。
五支念誦法 (名數)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動尊印明,三如來鉤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剛甲冑印明。見大日經,略攝念隨行法。
五支略念誦要行法 (書名)大日經略攝念誦隨行法之異名。
五心 (術語)覺知外境時,順次起五個之心。即卒爾心,尋求心,決定心,染淨心,等流心也。詳見瑜伽師地論一,法苑義林章一。
五手 (名數)一、思惟手,稍屈小指無名指之頭,向於掌,餘三指散如三奇狀,頭稍側,屈手向裹,以頭指(人指)指頰也。二、善手,施無畏也。皆用左手。用右手亦得。善者妙好義。三、笑手,迴思惟手而當於心前,使三指向於上也。四、華手,以頭拇二指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而舒之。皆得。五、虛空手,側右手,散指而置於空中也。見大日經疏十六。
五比丘 (雜名)佛最初所度之五個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陳如,二、額鞞,三、跋提,四、十力迦葉,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三之說,而諸經論諸家之義皆同。然列為一、陳如(又拘鄰),二、頞鞞(又濕鞞阿說示馬勝),三、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葉,五、俱利太子。又玄義釋籤六之二列為:一、頞鞞,二、跋提,三、俱利,四、釋摩男,五、十力迦葉。是摩男於俱利為別人,一摩男為跋提之異名(文句),一摩男為陳如之異名。除陳如之名而以釋摩男之名加於第四,皆誤也。摩男為摩訶那摩之略,大名之義,拘利太子之尊稱也。是為釋氏,故亦云釋摩男。非別人。 T0026a.JPG T0026b.JPG
五王經 (經名)佛說五王經,一卷,失譯。佛對五王說世間之八苦。五王同出家。
五正行 (術語)淨土門所立。往生極樂之正行有五種。對於雜行,故曰正行:一、讀誦正行,專讚誦淨土之三部經。二、觀察正行,專觀想淨土之相。三、禮拜正行,專禮拜彌陀。四、稱名正行,專稱彌陀之名。五、讚嘆供養正行,專讚嘆供養彌陀。觀經散善義曰:「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等。(中略)一心專讚嘆供養,是名為正。」
五正色 (雜名)謂青等五方之正色也。五色
五正食 (名數)見半者蒲[食*善]尼條。
五生 (名數)菩薩之受生有五種:一、息苦生,亦名除災生,如為大魚等於飢世救苦,於海中救苦等。二、隨類生,隨一切眾生之類而生,以度彼等。三、勝生,亦名大勢生,形色族姓富貴等也。四、增上生,由初地至十地作諸王也。五最後生,最後身之菩薩身也。見瑜伽論四。
五旦望 (雜語)謂五參日與朔日十五日也。皆有上堂。見象器箋三。
五母子經 (經名)佛說五母子經,一卷,吳支謙譯。說八歲沙彌,從阿羅漢學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憂愁。
五失本三不易 (名數)又稱五失三不易。言翻譯梵經,有五種失原本之義并三種之不容易者。晉道安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序曰:「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經尚質,秦人好文,傳可眾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經委悉,至於詠歎,丁寧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煩,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義記正似亂辭,尋說向語,文無以異,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將更傍及,反騰前辭已,乃後說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經,三達之心,覆面所演,聖必因時,時俗有易,而刪雅古,以適今時,一不易也。愚智天隔,聖人叵階,乃欲以千歲之上微言,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難出經,去佛未遠,尊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今離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豈將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玆五失。經三不易,譯胡為秦,詎可不慎乎。」蓋翻譯之業,其事甚難。今道安作五失三不易之說,以警策譯家,良有由也。僧叡大品經序曰:「執筆之際,三惟亡師五失三不易之誨,則憂懼交懷,惕焉若厲。」是能懍守師訓者。
五功德門 (術語)淨土論所云:得往生於彌陀淨土,而成就之五種功德也。為配於五念門而立者。真宗謂五種中初二門為現生正定聚之益。淨土論曰:「一者近門,二者大會眾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遊戲地門。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門成就出功德。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入第二門者,以讚歎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是名入第二門。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毘婆舍那故,得到彼所受用種種法味樂,是名入第四門。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是名第五門。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菩薩出第五門迴向利益他行成就。」
五百世 (雜語)與五百生同。
五百世無手 (雜語)梵網經下曰:「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
五百世怨家 (雜語)經律異相四十六曰:「出鈔毘曇婆娑經云:嘗聞有一女人為餓鬼所持,即以咒術而問鬼言:何以惱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殺我,我亦五百世中斷其命。若彼能捨舊怨心,我亦捨。」
五百生 (雜語)又曰五百世。為長時之套語。自五百本生經(齊永明年中摩訶乘譯,今無)起。
五百生怨 (雜語)法苑珠林三十五曰:「畜生中云何知有宿命?答如婆娑論中云:昔有一女,置兒在地,緣行他所,時有一狼將其兒去。其母見已,趁之語曰:汝狼何以將吾兒去?狼即答曰:汝是我怨,曾於五百生中嘗食我兒。我今殺汝兒,此乃怨讎相報,何以生瞋?」
五百生野狐 (傳說)誤一轉語而墮於五百生野狐身。百丈
五百年 (術語)五五百年
五百戒 (名數)比丘尼具足戒之大數也。大愛道比丘尼經上曰:「佛告比丘尼裘曇彌:汝行十戒如法,則有大戒,名具足,真諦行之,疾得作佛。凡有五百要事。」毘尼母經八曰:「比丘二百五十法,比丘尼五百法。」藥師如來本願經曰:「比丘尼受持五百戒。」此外經論說五百者頗多。然檢諸律,未明示五百戒數也。附錄。
五百部 (雜名)佛滅後五百年小乘之異部雜出而為五百部。智度論六十三曰:「是聲聞人著聲聞法佛法,過五百歲後,各各分別有五百部。從是以來,以求諸法決定相故。自執其法,不知佛為解脫故說法,而堅著語言。故聞說般若諸法畢竟空,如刀傷心。」行宗記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無相,教雖不敘,起必從緣。」又曰「五百部,智論但有通數,不出人法名義。」
五百問 (經名)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之異名。
五百雁 (故事)五百之雁,聞法而生天上。又有五百之雁,為五百之羅漢。
五百小乘 (流派)小乘分五百部。五百部
五百大願 (本生)釋迦如來往昔為寶海梵志時,於寶藏佛所起五百誓願。悲華經七曰:「爾時寶海梵志,在寶藏佛所諸天大眾人非人前,尋得成就大悲之心廣大無量,作五百誓願已。」經文漫說五百分別為難。
五百之塵 (雜語)五百塵點劫也。
五百仙人 (傳說)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之手足。見智度論十七,輔行四之三。五百仙人在山中。甄陀羅女浴於雪山池中。仙聞女歌聲,而失禪定。見智度論十七,輔行四之三。五百仙人,飛行空中時,聞緊陀羅女歌聲,心狂醉,失神足,一時墮於地。見智度論十七。
五百身因 (術語)謂五百比丘各說自身所由生之原因也。依涅槃經三十五,五百比丘,對舍利弗各說身因,有比丘言我未獲得正解脫時,思惟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某比丘言愛與無明為身因,得阿羅漢果。有比丘言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等為身因。次詣佛前,問其說正不正。佛答一一無非正說,且言欲界眾生,以父母為身因。又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西晉竺法護譯),前二十九品諸弟子各明其本爾之因緣,第三十品佛自說示過去之本因。
五百由旬 (雜語)法華經說越五百由旬之險難而有寶所。化城喻品曰:「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天台謂凡聖同居土為三界之果報,故以之為三百由旬,方便有餘土為四百由旬,實報無障礙土為五百由旬,超之即有寶所,即究竟之常寂光土也。嘉祥以三界為三百,以二乘為二百,超三界與二乘之處,即大乘之寶所真涅槃也。慈恩以分段生死有惑業苦之三,為三百,以變易生死有惑苦之二,為二百,超此二生死,則至涅槃云。
五百估客 (故事)有五百估客,入海求寶,逢摩竭魚,中有一優婆塞,念佛而免危難。見智度論七,經律異相四十三。
五百問事 (經名)五百問
五百異部 (流派)小乘之異計有五百部。五百部
五百毳徒 (雜語)毳徒,著毳衣之徒眾。毳衣,以鳥毛織成之衣也。五百,五百人也。傳燈錄曰:「道潛禪師,河中府人,姓武氏。初詣臨川謁淨慧,慧曰:子向後有五百毳徒,而為王侯所重。後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薩戒,署慈化定慧禪師,建大伽藍,號曰永明。請居之,師坐永明大道場,常五百眾。」
五百蝙蝠 (本生)結集大毘婆娑論之五百羅漢,前身為五百之蝙蝠。西域記三曰:「南海之濱有一枯樹,五百蝙蝠於中穴居。有諸商侶止此樹下,時屬風寒,人皆飢凍。聚積樵蘇,蘊火其下,煙焰漸盛枯樹遂燃。時商侶中有一賈客,夜分已後誦阿毘達磨藏,彼諸蝙蝠,雖為火困,愛樂法音,忍而不去,於此命終。隨業受生,俱得人身。捨家修學,乘聞法聲,聰明利智,普證聖果,為世福田。近迦膩色迦王與脅尊者招集五百賢聖,於迦涅彌羅國作毘婆沙論,斯並枯樹之中五百蝙蝠也。」
五百獼猴 (傳說)五百獼猴,欲捉水中之月,盡沒死。獼猴
五百羅漢 (雜語)法苑珠林,記過去九十一劫有一婆羅門,好學廣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羅漢是。又,爾時賈客五百眾者,則五百羅漢是。今佛寺中每有五百羅漢。考之佛經,其說不一。蓋佛既累次轉生,此五百人者。亦累次轉生,故所非一也。餘見羅漢
五百弟子品 (經名)五百弟子授記品
五百人授記 (故事)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陳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記。
五百塵點劫 (術語)法華經壽量品明釋迦久遠成佛之劫量也。「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佗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佗阿僧祇國乃下一點。如東行盡此微塵。(中略)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佗阿僧祇劫。」
五百弟子授記品 (經名)法華經卷四第八品之名,此品說下根之弟子,授成佛之記別者。受記別之弟子,總有千二百人,分之為二段,初先授記於富樓那一人,後總授記於餘人。然則自人數上言之。應言為千二百弟子授記品也。惟其千二百人中五百人皆為有同一名號之如來。又此五百人一同有立述領解等之特殊事。故特揭五百為品名。
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五百弟子各說本因。
五字咒 (術語)五字文殊之陀羅尼。阿囉跛者娜之五字。見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五字陀羅尼頌。
五字門 (名數)一、我覺本不生,即[8740]阿字門也。二、出過言說道。即[8766]囀字門也。三、諸過得解脫。即[876A][口*縛]字門也。四、遠離於因緣。即[8770]訶字門也。五、知空等虛空。即[8751]結字門也。五大
五字觀 (術語)五輪觀
五字文殊 (術語)以阿囉跛者娜五字為陀羅尼之文殊尊也。
五字明王 (雜名)五大虛空藏菩薩之五字真言也。具曰成就富貴金剛虛空藏鉤召五字明王,[87A6][87A4][87CA][87A7][874B]之五字也。見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
五字咒品 (經名)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一品之異名。
五字真言 (術語)謂五大之種子,阿毘羅吽欠之五字也。又曰五字文殊之陀羅尼。
五字文殊咒 (真言)又曰五字咒,五字陀羅尼等,阿羅婆遮那之五字也。
五字嚴身 (術語)五字者,阿鍐[口*覽]唅佉也。真言行者,修密法時,布阿字於下體,布鍐字於臍上,布[口*覽]字於心,布唅字於眉間,而佉字於頂上,以加持已身,而為大率都婆,即堅固金剛之身也。大日經七持誦法則品曰:如前轉阿字,而成大日尊。法力所持故,與自身無異。住本尊瑜伽,加以五支字。下體及臍上,心頂與眉間。於三摩呬多,運相而安立。以依是法住,即同牟尼尊。阿字遍金色,用作金剛輪,加持於下體,說名瑜伽座。鍐字素月光,在於霧聚中,加持自臍上,是名大悲水。[口*覽]字初日暉。彤赤在三角,加持本心位,是名智火光。唅字劫災焰,黑色在風輪,加持白毫際,說名自在力。佉字及空點,相成一切色,加持在頂上,故名為大空。」又曰:「五字以嚴身,威德具成就。熾然大慧炬,滅除眾罪業。天魔軍眾等,及餘為降者,當見如是人,赫奕同金剛。」五輪觀
五字嚴身觀 (術語)謂以阿等五字加持身也。五字嚴身,并五輪觀。金剛界明五相身。胎藏界明五字嚴身。即身成佛之深極,唯在此觀。見秘藏記鈔三。
五字陀羅尼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略頌五字真言之秘法。
五色 (雜語)青黃赤白黑為五色。亦曰五正色。亦曰五大色。又緋,紅,紫,綠,琉黃為五間色。行事鈔資持記下一之一曰:「言上色者總五方正間:青黃赤白黑,五方正色也;緋紅紫綠琉黃,五方間色也。」各色配方位,則如圖。 T0027.JPG
五方色 (術語)密教有二說:一、東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黃,此準於世法者也(不空三藏傳)。二、東方黃,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善無畏傳)。
五字色 (術語)[8740]黃。[877A]白。[876A]赤。[87A4]黑。[8779]青。即五大之色也(五輪九字秘釋)。
五佛色 (雜語)五智如來
護摩法五種色 (術語)護摩
五根色 (術語)信根白,白者,越百六十心垢之義也,是為信之色,故為最初。精進根赤,赤者,大勤勇之義也,是為精進之色,故為第二。念黃,一念理相應時,定慧均等(黃色為黑白均等之色),而七覺開發,是為念之色,故為第三。定根青,青者大空三昧之義也,是為定之色,故為第四。慧根黑,即如來究竟之色也,是為慧之色,故為第五。又信根白,最初也。精進根黃,黃者,如金剛(金剛為地,其色黃)之不可沮壞,是進之義也,故為第二。念根赤,心障淨除而光明顯照,是念之義也,故為第三。餘二者如上所辨。見大日經疏六。
五轉色 (術語)菩提黃,是金剛性也。修行赤,赤是火之義也。與文殊之義同。萬行以妙慧為道,離慧不得有作。成菩提白,是圓明究極之義,又是水之義。如我昔願,今既滿足,化一切眾生,使皆入於佛道,為是事故,起大悲也(大悲水色,其白如上)。涅槃黑,垂跡極而返於本,濟生有緣之緣盡。則如來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已隱於涅槃之山,故色黑也。方便究竟青,方便究竟位之中心為空,具一切之色,即是加持世界曼荼羅普門之會,畢竟清淨而無所不有。故青也。見大日經疏二十。
五色列次 (名數)一、白赤黃青黑(大日經一、三,略出經三,瞿醯經中,大疏六,不空罥索經九所說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同五所出五色線)。二、白青黃赤黑(攝真實經下,大集軌所示五佛色,但至黑色彼經作雜,又軌云綠)。三、白黃赤青黑(大疏六所說受染色,又十六所明五寶色,陀羅尼集經七所明五色界道)。四、青黃赤白黑(蘇悉地經三所說五色線,大疏十九所明文字色)。五、白赤黃黑(集經一所出五色界道)。六、白黃青赤黑(瑜祇經所出五大虛空色)。七、白黃青赤黑青(大日經一所說併線色)。八、黃赤白黑青(大疏二十所說五轉也)見瑜伽學習揵圖。
五色光 (雜名)觀無量壽經曰:「爾時世尊即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
五色縷 (雜名)藥師經曰:「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中略)或有疾藥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五色水 (雜語)高僧傳曰:「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為青色,水以鬱金香為赤色水,丘際香為白色水,附子香為黃色水,安息香為黑色水,以灌佛頂。」
五色鹿 (雜語)鹿
五色粉 (名數)五種之染粉也。真言行者作壇時,塗壇所用之染料也。陀羅尼集經九曰:五色粉者,一白色,粳米粉是也。二黃色,若鬱金末,若黃土末。三赤色,若朱沙末,赤土末等。四青色,若青黛末,乾藍靛等。五黑色,若用墨末,若炭末等。其粉皆和沈香末用。」
五色根 (術語)謂眼等之五根。以此色蘊中之五根,別於信等之五根也。
五色線 (物名)又作色綖,五色縷,五色繩。合青黃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條之線縷也。蘇悉地羯羅經下曰:「五色線謂青黃赤白黑,使童子合線。」大日經疏五曰:「凡作綖,當擇上好細具縷,香水洗之,極令清淨,令潔淨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縷,當用五如來真言,各持一色,然後以成辦諸事真言總加持之。造漫荼羅綖亦爾。(中略)復次,五色綖者,即是如來五智,亦是信進念定慧五法,以此五法貫攝一切教門,是故名為修多羅。古譯謂之綖,經也。蓋五色即為五智之色,故此五色線,有用於灌頂道場,作金剛線壇線結線等者。其中張於大壇之金剛橛者,及灌頂時授於受者,使挂於手者,謂之金剛線。二十一結同授於受者者,謂之結線,或曰二十一結修多羅。七結而繫於腰者,謂之腰線。又有埋五寶五穀等於曼荼羅之五方時,用以縛其裹物之口者。又婆羅門之臂繫五色線,佛除比丘之病緣外禁繫之。」毘奈耶雜事一曰:「六眾乞食,見諸婆羅門以妙香華莊嚴形體,將五色線繫之於臂。(中略)便於他日以五色線纏於臂上,入城乞食,諸婆羅門等見生輕賤。(中略)佛作是念:若諸苾芻以五色線繫臂,有斯過失,由是苾芻不應以五色線繫臂,若有繫者得越法罪。佛既不許繫臂線,時有苾芻身嬰患苦,詣醫人所。問言:賢首我身有疾,幸為處方?答言:聖者取五色線咒之繫臂必得除愈。報曰:世尊不聽。彼言仁之大師,慈悲為本,病緣開許,理所不疑。時諸苾芻白佛,佛言:我今聽諸苾芻,為病因緣醫人教者,線繫無犯。」
五色雲 (物名)又名五彩疊雲。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雲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當於五色雲手。真言唵(引),[口*縛]日羅(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當修五色雲法。其仙雲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前說。但右手持五色雲,左手舉上握所著天衣端。畫像已,其印相,左右手為羽,勢作飛相。真言曰:唵[口*縛]日羅(二合),達磨(一),半者路婆銘伽(五色雲),悉馱(引),尾地也(二合),馱羅南(成就明仙者),娑[口*縛](二合),賀。於山崛寂處作念誦法,滿一萬八千遍已得仙果。」
五色界道 (術語)言造顯曼荼羅時,為區別各重位,用五色作境界之道也。瞿醯壇跢羅經中曰:「中臺,及內院,應用五色而作界道。其第二院應用三色。第三外院唯用白色而作界道,其著食院及行道院,但用白色而作界道。」大日經疏六曰:「又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當具五色。先以白色為周界竟,次於其外布赤色界,次外又布黃色,次外又布青色,最外次布黑色。其第二重,亦依如上次第布白赤黃三色。第三重周界,但布純白一色,皆極令均調正直,漸次右旋布之。其行道及供養處外緣等,隨作一純色界。瞿醯云:但用白色也。所以先白色,從中向外者,明此菩提心五種根力,漸次增廣,乃至住於大般涅槃,則遍一切處,無所不在故,黑色最居外也。若從淺至深,自跡歸本,則世尊俯同六趣,為初門眷屬,開發淨菩提心。若眾生入此明門,超百六十心時,則已出過世間,上菩薩位。故第三漫荼羅,唯以白色為界也。第二漫荼羅於白之上更加赤色,黃色者,赤是勤勇,菩提心中,進修萬行,黃是如來念處。萬德開敷。爾時即入重玄門,居寂光土。乃至跡居補處,猶故不識一人。故於第二重,但以三色為界也。第一重漫荼羅於三色之上更加青色黑色者,青是大空三昧,所謂如來身口意密無盡加持故,作大虛空色。黑為如來壽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畢竟無像,故作深玄色。此二句,是如來秘藏,非普為一切眾生,故名眷屬也。又入此深玄色時者,即是如來自證中胎華藏。爾時見五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淺深之殊。而諸眾生有漸入者,有超昇者,有頓入者。然其所趣,畢竟同歸,故云一切內深玄也。」
五印 (雜語)五印度之略。
五印度 (雜名)又曰五天竺。以印度區畫東西南北中之五處。西域記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萬餘里。」
五住 (名數)五住地之略。
五住地 (名數)根本之煩惱,能生枝末之煩惱,故名住地。住地之煩惱有五種:一、見一處住地,身見等三界之見惑,入見道時斷於一處,故曰見一處。二、欲愛住地,欲界之煩惱中,除見與無明者。其中愛著之咎重,故表愛之名。三、色愛住地,色界之煩惱中除見與無明者。其中愛著之咎最重,故獨表愛之名。四、有愛住地,無色界之煩惱中,除見與無明者。其中愛著之咎最重,故表愛之名。有愛之有為生死之義,無色界之愛於生死之果報,為愛著之最終者,故名有愛。五、無明住地,三界一切之無明也,無明為痴闇之心體,無慧明者,是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故別立一住。大乘義章五本曰:「本為末依,名之為住。本能生末,稱之為地。」勝鬘經寶窟中末曰:「能生為地,令所生成立名住。」
五住地惑 (名數)又名五住地煩惱。五住地 T0028.JPG
五因 (名數)以四大種為能造之因,以諸色法為所造之果,是有五因:一、生因,生四大種所生之色,名為生因。二、依因,造色生已,而隨逐於大種如弟子之依於師,故名依因。三、立因,任持四大種所造之色,如持壁畫,名為立因。四、持因,使所造之色,相續而不斷絕,名為持因。五、養因,增長四大種所造之色,名為養因。此五因於六因中,為能作因之攝,於四緣中為因緣之攝。見俱舍論七。【又】一、生因,即惑業也。眾生依惑業而生此身,名為生因。二、和合因,與善法善心和合,與不善法不善心和合,與無記法無記心和合,故名和合因。三、住因,一切眾生依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之四大煩惱而得住,如家屋之依柱而得住,故名住因。四、增長因,眾生依衣服飲食等而長養其身,故名長養因。五、遠因,依父母之精血而生其身,如依憑國王而免盜賊之難,依咒力而脫傷害,是名遠因。見涅槃經二十一。
五衣 (名數)使比丘持三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於三衣外加祇支與覆肩,行事鈔資持記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祇支覆肩皆入制故。」
五行 (名數)一布施行,二持戒行,三忍辱行,四精進行,五止觀行。是於六度之中合定慧之二度而為止觀之一者。見起信論。【又】一、聖行,菩薩修戒定慧之三業也。二、梵行,梵者清淨之義,以淨心而運慈悲,為眾生拔苦與樂也。三、天行,天為四天中之第一義天,即天然之理也。菩薩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是為天行。四、嬰兒行,嬰行譬人天小乘。菩薩以慈悲之心示現人天小乘小善之行也。五、病行,菩薩以大慈悲和於一切眾生,同有煩惱,同有病苦也。見涅槃經十一。【又】木火土金水之五行。以之配於五方等。五大
五向 (術語)密宗之五悔也。約回向之名而曰五向。見諸儀軌訣影三。
五旬 (術語)五為漢語。梵語為般遮。旬為梵語之神通。即五神通也。玄應音義三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案阿闇世王女阿術達經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經等云五神通同一也。」
五妄想 (名數)謂五蘊也。一、堅固妄想,即色陰也。眾生之體,因想而生,心因想而起,命因想而傳,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名現色身曰堅固妄想。二、虛明妄想,即受陰也。眾生欲想而登高,則足先酸澀,好惡之二相,損益現馳。是即無受陰體。故曰虛明。三、融通妄想,即想陰也。眾生之念慮為虛情,色身為實,虛實雖不綸。然能相使者,由想而融也。心生虛想,形取實物。心形雖異。然用能相應者,由想而通之也。故名融通。四、幽隱妄想即行陰也。眾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無暫停息,運密移於運,體雖遷,然無覺者,故名幽隱。五、顛倒妄想(又曰微細精想),即識陰也。眾生識精之湛非真湛然,急流之水,望似恬靜,其實急流細不可見。湛了內之罔象虛無,故云顛倒。見楞嚴經。
五存七欠 (術語)我國淨土門所依之佛說無量壽經,有十二代之譯:第一譯,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清譯。已亡。第二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四卷,或二卷,後漢支婁迦讖譯。第三譯,佛說阿彌陀經,二卷,內題曰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坊本之表題曰大阿彌陀經。第四譯,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第五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帛延譯。已亡。第六譯,無量壽經,二卷,西晉竺曇摩羅譯。已亡。第七譯,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東晉竺法力譯。已亡。第八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佛陀跋多羅譯。已亡。第九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寶雲譯。已亡。第十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曇摩蜜多譯。已亡。第十一譯,無量壽如來會,二卷,或三卷,唐菩提流支譯。大寶積經第五會,即彼經十七十八之兩卷。第十二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趙宋法賢譯。此中第二,第三,第四,第十一,第十二之五譯存,餘皆亡。五譯中為正本而讀誦講敷者。僧鎧譯之無量壽經也。見真宗教典志一。
五如來 (名數)即寶勝,妙色身,甘露王,廣博身,離怖畏之五佛也。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曰:「曩謨寶勝如來,除慳貪業福德圓滿,曩謨妙色身如來,破醜陋形相好圓滿,曩謨甘露王如來,灌法身心令受快樂,曩謨廣博身如,來咽喉寬大受妙,味曩謨離怖畏如來,恐怖悉除離餓鬼趣。行者若能如此為稱五如來之名,則以佛之威光加被於彼故,能令一切餓鬼等,無量罪滅,無量福生,得妙色廣博,得無怖畏,所得飲食,變成甘露美妙食,速離苦身,生天淨土。」
五同緣意識 (術語)四種意識之一,第六意識與眼等五識共緣色等之五境者。故曰五同緣之意識。是必現量也。」
五佛 (名數)有胎藏界之五佛(中臺八葉院),又有金剛界之五佛。五智如來
五佛子 (名數)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一憍陳如,二頞鞞,三跋提,四十力迦葉,五摩男拘利。出於法華玄義六下。五比丘。【又】預流果之人,一來果之人,不還果之人,阿羅漢果之人,辟支佛之人。見大藏法數三十一。
五佛頂 (名數)與五佛頂尊同。
五佛頂法 (修法)依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以金輪,白傘,光聚,高,勝,五佛頂尊為本尊而修之密法也。形像,一字頂輪王身為金色相,瞻仰如來,左手執開蓮華,於華臺上側,豎畫一金輪。右手揚掌,身背有圓光。白傘蓋佛頂身為金色相,視一字頂輪王,左手當胸,執開蓮華。於華臺上畫白傘蓋。右手執半開蓮華。身背有圓光。高佛頂身為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弭惹布羅迦果,右手執青憂缽羅華,身背有圓光。光聚佛頂身為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如意珠,身有圓光,作種種色。勝佛頂身亦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華,於華臺上直豎畫劍。右手持如意珠。身背有圓光。此五頂王,面目熙怡,身狀一如菩薩。頭冠瓔珞,環釧衣服,以莊嚴之。皆跏趺坐於白蓮。其種子如其次第,為[87C0][87ED][87A6][87EE][8751],三昧耶形,則輪傘佛心印弭惹布羅迦果劍也。
五佛頂尊 (名數)又曰五頂輪王。自釋迦如來頂上現出之五體如來也。佛頂尊
五佛五身 (名數)一、常住三世淨妙法身,是大日也,二、金剛堅固自性身,是阿[門@(人/(人*人))]也。三、福德莊嚴聖身,是寶生也。四、受用智慧身,是阿彌陀也。五、作變化身,是釋迦牟尼也。見金剛界禮懺。
五佛頂經 (經名)一字佛頂輪王經之異名。
五佛灌頂 (行事)以五瓶之香水,象佛之智灌行者之頭上,其義通於金胎之兩部。是有受職結緣之二者。
五佛寶冠 (物名)又名五佛冠,五智冠,五智寶冠,五寶天冠,略稱寶冠。冠中有五化佛,表五智圓滿之德,故有此名。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中所謂「頂有五寶天冠,天冠中有五化佛,結跏趺坐」者是也。是蓋為大日如來及諸佛頂尊所戴之寶冠,冠中之化佛,即五智五佛也。
五佛羯磨印 (名數)一、大日,智拳印也。二、阿[門@(人/(人*人))]佛,觸地印也。右手垂而觸地。三、寶生佛,施願印也,仰右手掌。四、阿彌陀佛,三摩地印也,舒右之五指安於左掌上。五、不空成就佛,羯磨印也。見瑜祇經。
五佛灌頂印明 (真言)五佛行者授灌頂之印言也。蓮華部心軌曰:「既次加持身,次應授灌頂五如來印契,各如三昧耶(言三昧耶之印),遍照灌於頂,不動佛於額,寶生尊頂右,無量壽頂後,不空成就佛,應在頂之左。」
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 (經名)四卷,唐菩提流志譯,說五佛頂尊之陀羅尼。
五位 (名數)有種種之五位。
諸法五位 (名數)佛家建立諸法,先有三門:一小乘俱舍宗立七十五法,小乘成實宗立八十四法,大乘法相宗立百法,總以之收束於五位:一、色法,有物質之形者,又以物質為因而生者。二、心法,了識事物者。三、心所法,隨附於心法而起者,是為心法所有之法,故名心所法。四、不相應法,不附隨於心法者。五、無為法,常住而不自因緣生者。成實宗之八十四法,無一一記之之明文,故措之。俱舍為物心兩實之宗,故其次第為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為、於此中攝七十五法。法相為唯心無物之宗,故其次第為心、心所、色、不相應、無為、於此中收百法。如圖。 T0029.JPG
唯識修道五位 (名數)觀修萬法唯識之理,立五位:一、資糧位,於地前住行向之三十心,貯佛道資糧之位。二、加行位,於三十心之終,將入見道,而為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三、通達位,於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達於二空無我之理之位,即見道也。四、修習位,自初地之住心至第十地出之心(即等覺)間,重修習妙觀以斷餘障之位,即修道也。五、究竟位,究竟斷惑證理之位,即無學道也。開之則為三僧祇四十一位。是法相宗之所立也。見唯識論九。因果合有四十一位。此於十住之前,開十信位,則為五十一位。於第十地之終,開等覺,則為五十二位。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天台宗用五十二位。惟開合不同耳。 T0030.JPG
胎內五位 (名數)人在胎內生育之次第分五位:一、羯羅藍位Kalalam%,譯言和合或雜穢,或凝滑膜。父母之赤白二諦初和合而成一團凝滑之位。二、頞部曇位Arbudam%,譯言[病-丙+包]。經二七日。漸漸增長而為瘡[病-丙+包]形之位。三、閉尸位Pes/i,譯言血肉。經三七日,漸為血肉之位。四、健南位Ghana,譯言堅肉,凝厚,肉團。經四七日,漸至肉堅之位。五、缽羅奢佉位Pras/a%kha,譯曰支節,形位,五支。經五七日,漸具六根之位。於是乎出生也。見俱舍論九,同光記九。
曹洞五位 (名數)洞山良价禪師為廣接上中下之三根而開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來。先以陰陽之爻如圖相對。(-)正也,體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離卦回互疊變之而為五位。先言變疊之次第,則離卦如[8145],第一重之,則為[8168]重離卦,第二取重離卦中之二爻,加於上下,則為[81A9]中孚卦,第三取中孚卦中之二爻,加於上下,則為[8166]大過卦,更取其中之二爻,加於上下,則還於前之重離卦,故三變而止。寶鏡三昧謂之「疊而為三。」次取單離以其中爻回於下,則為[8147]巽卦,以中爻回於上,則為[8147]兌卦,依之而成前後之五卦。寶鏡三昧謂之「變盡成五。」以此五卦判證修之淺深,名為功勳之五位,示理事之交涉,名為君臣之五位。功勳之五位,為洞山之本意,君臣之五位。為曹山之發明。又由卦爻之形而圖黑白之五位。是亦洞山之發明:第一正中偏,正者、體也、空也、理也、偏者、用也、色也、事也、正中之偏者,正位之體處,具偏用事相之位也。是能具為體,所具為用,故以能具之體,定為君位。是君臣五位之君位也。學者始認體具之用,理中之事,作有為修行之位,為功勳五位之第一位,配於大乘之階位,則與地前三賢之位相當。第二偏中正,是偏位之用具正位之體之位也。因之以能具之用定為臣位。即君臣五位之臣位也。在修行上論之則為正認事具之理用中之體,達於諸法皆空真如平等之理之位,即大乘之見道也。第三正中來,是有為之諸法如理,隨緣,如性緣起者。即君視臣之位也。學者於此,如理修事,如性作行,是與法身菩薩由初地至七地之有功用修道相當者。第四偏中至(一本作兼中至林間錄以之為大謬),是事用全契於體,歸於無為者,即臣向君之位也。學者於此終日修而離修念,終夜用而不見功用,即由八地至十地之無功用修道位也。第五兼中到,是體用兼到,事理並行者。即君臣合體之位,而最上至極之佛果也。已上就法而論事理之回互,為君臣之五位,就修行上而判淺深,為功勳之五位。五燈會元曹山章曰:「僧問五位君臣旨訣。師曰: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辨明。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兼帶者言兼中到之一位。白隱之五家要語曰:「卻怪大圓鏡智光黑如漆,此道正中偏一位,於此入偏中正一位修寶鏡三昧多時,果證得平等性智初入理事無礙法界境致,行者以此不為足,親入正中來一位依兼中至真修,獲得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最後到兼中到一位折合還歸炭裏坐。」黑白之五相,五燈會元以第四偏中至作○純白,第五兼中到造●純黑者非也(是由偏中至誤為兼中至而來),洞山之作有五位顯訣,五位逐位頌,功勳五位頌,曹山之作,有解釋洞山五位顯訣,五位旨訣,黑白五相偈。 T00301.JPG
五位三昧 (名數)又曰五種三昧:一、世間三昧,有漏之四禪八定也。二、聲聞三昧,四諦之法也。三、緣覺三昧,十二因緣之法也。四、菩薩三味,六度萬行之法也。五、佛三昧,一佛乘之法也。五種三昧即為五乘,是胎藏界三重曼荼羅之總體,如來秘密加持之法門也。故各修其法而與理相應,則皆得到於佛地。大日經疏七曰:「若更作深秘密釋者,如三重曼荼羅中五位三昧,皆是毘廬遮那秘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同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
五位君臣 (雜語)曹洞宗開祖洞山禪師之所設。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位,其偏正二位作交互,以質學者之修證。曹山嗣洞山譬之於君(正位)、臣(偏位)之二位,而闡明其理者。是洞宗之秘要也。見五位附錄。
五位無心 (名數)一,無想天無心,外道生於色界四禪天之無想天,五百大劫間受無心果報之位也。二,無想定無心,外道為生於無想天而修無相定之位也。三,滅界定無心,是俱解脫之阿羅漢,欣樂涅槃妙寂所入之無心定之位也。以七日為最極。四,極睡眠無心,在極睡眠而一時六識不修行之位也。五,極悶絕無心,是逼於打傷病苦等而一時氣絕失心之位也。此無心為於一期相續之身上論者,故不言死生位之二無心,且末那,阿賴耶,之二識,恒時相續而無斷絕無心之時,故不言之。但於六識論之。見百法問答鈔三。
五位顯訣 (書名)洞山所作。顯五位之要訣。有曹山之解釋。見曹洞二師錄。
五妙 (術語)色聲香味觸五境之淨妙者。就極樂之境界言之。觀無量壽經曰:「彼國土極妙樂事。」往生要集上末明極樂之十樂,中曰:「第四五妙境界樂。」【又】五妙欲之略。
五妙音樂 (雜語)言宮商角徵羽之五音,極其妙也。往生要集上本曰:「五妙音樂,頓絕聽聞。」
五妙欲 (術語)有漏之色聲香味觸五境,其自性雖苦不淨,然凡夫之欲心則感為妙樂也。
五妙境界樂 (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第四。言極樂之色聲等五種境界極其妙樂也。
五戒 (術語)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之制戒。
五戒法 (術語)佛初為提謂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為優婆塞優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則非清淨士女。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何以故?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羅根本。若犯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者。若能堅持,即是五大施。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能止三業所起之惡。故通名防止。
五戒相經 (經名)優婆塞五戒相經之略名。
五別境 (術語)為五位百法中欲,勝解,念,定,慧之五心所。緣各別之對境緣而起。故名別境。
五辛 (雜語)又曰五葷。五種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網經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卄/忽]、慈[卄/忽]、蘭[卄/忽]、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輕垢罪。」楞嚴經八曰:「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此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天台戒疏下曰:「舊云:五辛謂蒜、蔥[卄/忽]、興渠、[韭]、薤,此文止蘭[卄/忽]足以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蒜,是葫菱;茖是薤;慈[卄/忽]是[卄/忽];蘭[卄/忽]是小蒜;興渠是蔥蒺也。」興渠為梵語辛膠之名。唐高僧傳,謂僧徒多迷興渠,或云蕓臺胡荽,或云阿魏,唯淨土集中別行書出云五辛,此土唯有四,闕於興渠。興渠生于闐,根麤如細蔓菁而白,其臭如蒜。臺荽非五辛,所食無罪。今他書猶多以芸臺胡荽為葷,不知其誤。
五身 (名數)佛之五種法身也。法身
五見 (名數)一、身見,即我見我所見也,不知吾身為五蘊和合之假者。而計度實有我身(我見),又不知我身邊之諸物,無一定之所有主,而計度實為我所有物(我所見),合此我見與我所見二者,則為身見。常略我所見而單曰我見。二、邊見,一旦有我身起我見之後,其我或計度為死後斷絕者,或計度為死後亦常住不滅者。是有二義:起於身見後邊之妄見,故名邊見(唯識);偏於斷或常之一邊,故名邊見(俱舍)。三、邪見,撥無因果之道理者。以為世無可招結果之原因,亦無由原因而生之結果,故惡不足恐,善亦不足好,如此謬見,乃邪之最邪者,故付以邪之名。四、見取見,以劣知見為始,取其他種種之劣事,思為此最勝殊妙者。上之見字,雖指身見邊見等之見,然尚含其他種種之事物。五、戒禁取見,由上之見取見,遂以非理非過之戒禁為始,取其他種種之行法,以之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者。此中有二種:持牛戒或雞戒等,以為生天之因,是曰非因計因之戒禁取見;修塗灰斷食等種種之苦行,以為涅槃之道,是曰非道計道之戒禁取見。已上五見,為惡慧之一分,於見道一時不斷之者。舊譯家稱之為五利使。見唯識論六,俱舍論十九。
十見 (名數)前五見與上同。六貪見,七恚見,八慢見,九無明見,十疑見。是十大惑總為立見惑一種之法門也。見瑜伽論八。
五更 (雜語)依顏氏家訓,漏刻之法,漢魏以來自昏至曉之一夜,分為五刻。或謂之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或曰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曰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更者歷也,經也。經歷五時,則曰五更。
五沒 (術語)五種退沒之相,天人退沒於下界時,現五衰之相。五衰
五忍 (術語)仁王經所說菩薩之位。
五利使 (術語)十使中之前五者,身見等之五見也。此五見由迷於四諦之理性而起。為惑性之銳者,故名利使。即見修二惑中之見惑,於道一時斷之者。見五見
五邪 (名數)五邪命
五邪命 (名數)比丘營不如法事而為生活,謂之邪命。有五種:一、詐現異相,於世俗之人詐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者。二、自說功能,說自己功德,以求利養者。三、占相吉凶,學占卜而說人之吉凶以求利養者。四、高聲現威,大言莊語而現威勢,以求利養者。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於彼得利,則於此稱說之,於此得利,則於彼稱說之,以求利養者。見智度論十九。
五具足 (物名)花瓶一雙,蠟燭臺一雙,與香爐之五個佛具。
五那含天 (界名)與五淨居天同。在色界之第四禪天。以阿那含即不還果聖者之生處也。五淨居天
五作業根 (名數)數論「外道二十五諦之第七位,生五種作業之根也。一語具,為語之具,即口舌等;二手;三足;四小便處,即生殖器;五大便處。」唯識述記一末曰:「五作業根者:一語具、二手、三足、四小便處、五大便處。此中語具,謂語所須,口舌等是。此中手足,即分皮根少分為之。前取總皮(五知根中之皮根),今取支故。又此男女大遺根等有別作用,故別立也。」
五劫思惟 (術語)彌陀如來建立四十八願之前,五劫之間思惟之也。無量壽經上曰:「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五股 (物名)又作五鈷、五古、五[月*古],具名五股杵、五股金剛杵。股為枝之義,獨頭之杵,謂之獨股;分為五頭,謂之五股。股通作[月*古],杵以金作鈷,借字也,餘為略字或當字。凡金剛杵,西土之戰具也,以表退治煩惱之金剛智。其中五股表金剛界之五部,合兩頭而為十枝,以表十波羅蜜也。諸部要目曰:「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懷斷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證金剛三業,護金剛智,坐金剛座,亦是一切智智。」五重結護曰:「五鈷杵顯五智也。中直者此正義無方便;邊曲者,是權義而帶方便故也。權必歸實,故曲也。上下同者,佛界眾生界同具五智,故上下同也。」谷響集二曰:「本作股,股者枝義。有五枝者名五股杵,有三枝者名三股杵。杵西國兵器,如有三枝戟云三戟。股通作[月*古],作鈷者與[月*古]音同,蓋以金剛杵故從金作鈷,只取音同耳。」
五股印 (印相)為表五智與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剛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稱。五股印中有內外二種,即內縛五股印,外縛五股印也。此極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種種之異說。與玄談,口傳。經軌中之本據,如瑜祇經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結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圓滿。若作漫荼羅,及畫瑜伽像。結窣睹波印,誦明如四處。普賢三昧耶,屈進力(二頭指)如鉤,檀慧(二小指)禪智(二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次誦一字明,結羯磨印,時時不間斷,三十七圓滿。」此所以生,上述之異名也。
五股杵 (物名)五股
五股金剛 (物名)五股
五性 (名數)法相宗所立。一切眾生之機類,分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聲聞,有可開阿羅漢果之無漏種子者。二、定性緣覺,有可開辟支佛果之無漏種子者。三、定性菩薩,有可開佛果之無漏種子者。四、不定性,有二種三種之無漏種子者。此中有四種:一、菩薩聲聞不定,有佛果與羅漢果之二種子者。二、菩薩緣覺不定,有佛果與辟支佛之二種子者。三、聲聞緣覺不定,有羅漢果與辟支佛之二種子者。四、聲聞緣覺菩薩不定,有羅漢果與辟支佛與佛果之三種子者。五、無性,無三乘之無漏種子,但有可開人天果之有漏種子者。如此五性各別,故謂之為三無二有。以配於法華經之三草二木。三草二木。三無者:謂定性聲聞與定性緣覺與無性之三種,無佛種子而畢竟無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薩與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種子而必可成佛也。此五性各別之法門,為一宗之眼目,與華嚴天台之一乘家對抗者。玄奘慈恩於此,最為盡力。宋僧傳四(窺基傳)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則否。」見唯識樞要上本,義林章一末諸乘章,法華玄贊一,同學鈔一之二。
圓覺經五性差別 (名數)經中依一切眾生斷理事二障之淺深遲速而差別五性:一、凡夫性,凡夫散善之人,未斷一毫之惑之人。二、二乘性,聲聞緣覺之二乘,但除事障(見思二惑),而未斷理障(塵砂無明)之人。三、菩薩性,漸斷二障而證大圓覺之人。四、不定性(是圭峰之說,文說頓漸二性),又曰頓超如來性(是鳳潭之說,就頓覺之人而言)。五、外道性,信外道邪說而未知佛之正道之人也。此五性亦得成佛,與法相所立之五性,不啻天淵。圓覺經曰:「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
五性宗 (流派)即法相宗。以立五性各別故。法相宗
五性各別 (術語)法相宗所立。五性
五味 (譬喻)佛於涅槃經說乳等五味時,以醍醐味比涅槃經。天台大師因之定如來所說一代聖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時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機之次第淳熟。是曰約教相生約機濃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說華嚴經,如牛之乳。此時二乘之機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以譬佛於華嚴之後說阿含經,聞阿含經,為小乘之機。三、生酥味,更自酪製者。以譬於阿含之後說方等經,小機熟而為大乘通教之機。四、熟酥味,更精製生酥者。以譬於方等經之後說般若經,通教之機熟而為大。乘別教之機。五、醍醐味,更煎熟熟酥者。以譬於般若經之後,說法華涅槃二經,別教之機熟而為大乘圓教之機。涅槃經十四曰:「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此五味之喻,有人法之二種:人者,涅槃經十謂佛言善男子,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生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法者,涅槃經十四配於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涅槃,如上所引。又六波羅蜜經以之配於經律論般若總持之五藏。梵語如其次第:Ks!i^ram% Dadhi Navani^tam% Gholam% Sarpiman!d!a【又】酸,苦,甘,辛,鹹也。
五味粥 (飲食)禪家以十二月八日為佛成道之日,於其日集雜榖眾味造粥,謂之五味粥。即臘八粥也。
五味禪 (名數)五種交雜之禪也。對一味禪而言。即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之五種。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曰:「禪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蓋宗密之意,在諸禪分類,以明最上乘禪之階級殊等,彼禪乃所謂如來禪。非達摩門下之一味清淨禪,即所謂祖師禪。香巖智閑一日舉曰:「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有卓錐地,今年貧錐也無。」時仰山慧寂,與閑同為溈山靈祐之法嗣,向閑曰:「如來禪許吾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此如來禪,即宗密之所謂最上乘禪也。昔歸宗寺智常欲於諸方學五味禪,馬祖道一,為彼使喫棒頭一味之禪。有頌曰:「五味與一味,喫了須噫氣,金輪峰下令行時,凜凜清風誠可畏。」
五明 (名數)西域內外學者,必宜學習之處,有五明,故云五明處:一、聲明S/abdavidya,明言語文字者(見聲明頂)。二、工巧明Silpakarmastha%navidya%,明一切工藝技術算曆等者。三、醫方明Cikitsa%vida%,明醫術者。四、因明Hetuvidya%,明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者,所謂論理學也。五、內明Adhya%tmavidya%,明自家之宗旨者。前四明與自他同;內明之一,與自他各學異。婆羅門以四吠陀論為內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為內明,明者闡明之義,各開闡其理而證明之,故曰明。又明為智之異名,各依其學而得其智,故曰明。西域記二曰:「七歲之後,漸授五明大論:一曰聲明,釋詁訓字,詮目疏別。二曰工巧明,伎術機關,陰陽曆數。三曰醫方明,禁咒閑邪,藥石針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偽。五曰內明,究暢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菩薩地持經三曰:「明處者有五種:一者內明處,二者因明處,三者聲明處,四者醫方明處,五者工業明處,此五種明處菩薩悉求。」
五明輪 (術語)謂五明論也。慈氏軌曰:「五明輪悉無不通。」
五官 (術語)生老病死之四者,與現在之王官。灌頂經一曰:「破是歸戒名為再犯,若三犯者為五官所得便。」玄應音義四曰:「五官,謂生老病死及現在縣官,亦名五天使者。」
五官王 (異類)十王經所說十王之第四。司秤罪人罪之輕重者。十王經曰:「五官業秤,向空懸,左右雙童業簿全,輕重豈由情所願,低昂自任昔因緣。」
五果 (雜語)有種種之說。
異熟等五果 (名數)性相門分別因果之相,因分六種,果分五種:一、異熟果,以惡業招來世三惡之苦果,以善業招來世人天之樂果。苦樂之果性,皆為無記,與業因之善與惡之性異,故曰異熟果。自六因中之異熟因而來。二、等流果,依前之善心而轉生後之善心,依前之惡心而益生後之惡業,依前之無記而生後之無記,等於果性因性而流來者。自六因中之同類因與遍行因而來。三、士用果,如農夫之於米麥,如行力之於道果,總依造作之力用而得者。自六因中之俱有因與相應因而來。四、增上果,以一有為法,望其餘一切之有為法,為增上果,其餘一切法,或與之以力,或不與力,亦不障害之,以其與力及不障之增上力,生此果也。是雖似前之士用果,然彼局於對有力之因體,此則通於有力無力之一切法,而為所得之果。自六因中之能作因而來。五、離繫果,依涅槃之道力而證之者。涅槃離一切之繫縛,故云離繫。此法常住,非自六因而生者,唯以道力而證顯,故雖與以果之名而非對於六因之因體。見顯揚論十八,俱舍論六。
現在五果 (術語)以十二因緣配於三世言之。一、識,胎內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為名。身為色。在胎內心身漸成長之位。三、六處,六根具足,將出胎內之位。四、觸,既出胎內而觸於外境之位。五、受,分別苦藥之位。即十二因緣中自第三至第七者。以無明與行之二者為過去之因,以此五者為現在之果,以次之愛取有三者,為現在之因,以次之生,老死二者為未來之果。
食物五果 (名數)律舉五果:一、核果,如棗杏桃李等。二、膚果,如瓜梨等。三、殼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米*會]果,如松柏子等。麤糠皮曰[米*會]。五、角果,如大豆小豆菱等。見名義集三,盂蘭盆經疏新記下。
五果迴心 (術語)小乘五果之聖者,迴心轉於大乘之年限,各有差異。涅槃經謂須陀洹果之聖者,得涅槃經八萬劫,斯陀含果經六萬劫,阿那含果經四萬劫,阿羅漢果經二萬劫,辟支佛經十千劫。姑證大乘之佛果。
五宗 (名數)大乘之五宗:一天台宗,二華嚴宗,三法相宗,四三論宗,五律宗也。【又】禪宗之五宗。五家
五居 (界名)五淨居天也。性靈集七曰:「五居足疲秣,十慮心滅休遊。」
五受 (名數)受心識領納所對之境之作用也。差別有五種:一、憂受,為意識之領納,對於遣情之境,分別為憂惱者。二、喜受,為意識之領納,對於順境之境,分別為喜悅者。三、苦受,為眼等五識之領納,對於違情之境,無分別而感苦痛者,四、樂受,為眼等五識之領納,對於順情之境,無分別而慼快樂者。五、捨受,為通於六識之領納,對於不違不順之境,無苦無樂者。見唯識論五。
五供 (雜名)五供養之略。
五供養 (名數)五種之供養物也。修一座行法時,用以供養本尊:一塗香,二華鬘,三燒香,四飯食,五燈明。說見蘇悉地經供養品,理趣釋卷下等。
五姓 (雜語)釋迦族之五姓也。瞿曇
五阿含 (名數)五阿笈摩
五阿笈摩 (名數)又曰五阿含。南方佛教於北方所傳之四阿含經外加小乘雜部經典小阿含即屈陀迦阿含經而謂為五阿含。善見律毘婆沙一曰:「法師曰:有五阿含。何謂為五?一者長阿含,二者中阿含,三者僧育多阿含,四鴦掘多羅阿含,五者屈陀伽阿含。」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後說法住記曰:「素怛纜藏有五阿笈摩:謂長阿笈摩,中阿笈摩,增一阿笈摩,相應阿笈摩,雜類阿笈摩。」梵A^gama。
五法 (雜語)五法有種種。
相名五法 (名數)常曰三性五法,皆分別諸法之自性者,楞伽經所說。瑜伽唯識諸大論詳釋之。一、相,森羅萬像之有為法,各自因緣而生,呈各種之相狀者。二、名,是亦依因緣而呼彼之相,生一一之名者。蓋相為所詮而名為能詮也。此二者由凡夫有漏之心變現之所變境也。三、分別,舊譯曰妄想。是分別所變二相之能變心也。已上三者有漏心之能變所變也。四、正智,雜無漏心之一切妄想者。已上四者,共為有為法,有漏無漏之別也。五、如如,由前之正智而證得之真如也。為由如理智證得之真如,故曰如如。是無為法也。以此五法該收有為無為等之一切諸法,一事無餘矣。見楞伽經一,唯識論八。
事理五法 (名數)一切事理之諸法,不過五種。小乘俱舍立之為心外之實法,大乘唯識,盡成於唯一之識體上者:一、心法,是識之自相也,唯識有眼等八種之心王,俱舍有唯一之心王。二、心所法,是與上之八識相應而起者。唯識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三、色法,是上之心法與心所法所變也。唯識俱舍皆有十一種。四、不相應法,是假上之三法某部分之位而設者。唯識有二十四,俱舍有十四。五、無為法,上四法之實性也。唯識有六種,俱舍有三種。此中上四法為事,第五之無為為理。以知此五法盡一切之事理,不外乎唯識。唯識語七曰:「識自相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
理智五法 (名數)一真如,二大圓境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觀察智,五成所作智也。唯識論十曰:「此法身,五法為性。」
提婆五法 (名數)提婆達多妄說五法,破釋迦之和合僧。正理論四十三曰:「言邪道者,提婆達多妄說五事為出離道:一者不應受用乳等,二者斷肉,三者斷鹽,四者應被不截衣服,五者應居聚落邊寺。」婆沙論一百十六曰:「云何五法?一者盡壽著糞掃衣,二者盡壽常乞食,三者盡壽唯一坐食,四者盡壽常居迴露,五者盡壽不食一切魚肉血昧鹽蘇乳等。」婆沙之五法與正理不同,律多引婆沙之五法。
五法人 (名數)受提婆達多破僧五法者。
五法身 (名數)有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與大乘所立三種之五種法身。五分法身
五法成身 (術語)五相成身
五法藏 (名數)小乘之犢子部所立,一過去法藏,二未來法藏,三現在法藏,四無為法藏,五不可說法藏。彼立非即非離蘊之我以之攝於不可說法藏。見五教章上之三。
五法事理唯識 (術語)謂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盡為唯識也。其所以然者,以心為識之自相故也。乃至無為為識之實性故也。五法
五念門 (名數)淨土論所說,念阿彌陀佛五種之門:一、禮拜門,以身業而向阿彌陀佛之形像禮拜也。二、讚嘆門,以口業而稱阿彌陀佛之名也。三、作願門,一心願生於彼國土也。四、觀察門,以智慧而觀察土之十七功德,佛之八種功德,菩薩之四種功德也。五、迴向門,願以己之功德迴施於一切眾生,彼此皆成佛也。門為入出之義,前四門為入於安樂淨土之門,後一門為出於利他教化之門,故通名為門。淨土論曰:「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嘆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五念處 (術語)阿修羅王對於佛之說四念處而說五念處也。阿修羅
五門禪 (術語)謂小乘七方便中之五停心觀也。有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又】維摩經弟子品中迦旃延章說之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五義是也。維摩以之為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一一雙非。取其雙比之義,為圓教之五門禪。釋籤四之一曰:「言五門禪者,如淨名迦旃延章五門是也,取結成雙非以顯中道為圓五門。」
五門禪經要用法 (書名)一卷,佛陀蜜多羅撰。宋曇摩蜜多譯。說數息等五種之觀門。
五侍者 (名數)一侍香,二侍狀,三侍客,四侍藥,五侍衣。見象器箋六。
五怖畏 (名數)初學之菩薩,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過活,而不能盡所有。二、惡名畏,恐已惡名,不能為和光同塵之行。三、死畏,雖發廣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捨身命。四、惡道畏,恐己墮於惡道,而對治不善法。五、大眾咸德畏,恐眾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於其前為獅子吼。
五知根 (名數)數論所立二十五諦之第六位。眼耳鼻舌皮也。與佛教之五根相當。見唯識述記一末。
五忿怒 (明王)謂五大明王也。秘藏記末曰:「以五忿怒充五智。」
五取蘊 (術語)謂有漏之五蘊也。取者取著之義。小乘有部,總為煩惱之異名,大乘唯識,為貪愛之別名。取著於貪愛之煩惱事物,故名為取,五蘊以煩惱為因而生,故云取蘊(第一義),五蘊常從屬煩惱,故云取蘊(第二義),五蘊能生煩惱,故云取蘊(第三義)。俱舍論一曰:「有漏名取蘊。(中略)煩惱名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糖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花果樹。」同光記一本曰:「煩惱名取,能執取故。」唯識述記一末曰:「薩婆多中一切煩惱皆名為取,蘊依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蘊。今者大乘如對法說,欲貪名取,唯貪為體。」
五周因果 (名數)謂綜括華嚴經所詮之義理,有五周之因果也。一所信因果,二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說見華嚴經疏鈔玄談八。
五使者 (名數)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種金剛使。即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中列位於主尊文殊菩薩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設尼Kes%inl,又作計設尼,繼室尼。二、鄔波髻設尼Upakes%ini,又作烏波髻施[何-可+爾],烏波髻施尼,優婆計設尼。三、質多羅Citra,又作質怛羅。四、地慧,梵名[口*縛]蘇摩底Vasumati,又譯財慧。五、請召,梵名阿羯沙尼Akars!an!i,又譯鉤召,招召。大日經第一曰:「左邊畫五種與願金剛使。」大日經疏第五曰:「次作文殊五使者。」文殊附錄。
五拔刀賊 (譬喻)五刀
五所依土 (名數)一、法性土,如來清淨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為體,然此身與土無差別,不變不遷離相寂滅也。二、實報土,如來圓滿報身所依之土也。以無漏之五蘊為體,往昔修功德,成就無礙之莊嚴,境智融泯,稱實感報之土也。三、色相土,如來微塵相海身所依之土也。以自行之後得智為體,萬德成就,眾寶莊嚴,故名。四、他受用土,如來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之後得智為體,由所宜之變現,以大悲力現大小勝劣種種之淨土也。五、變化土,變化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成事智為體,修利他之行,故隨眾生之心,變現淨穢種種之國土也。
五事妄語 (雜語)大天
五事毘婆沙論 (書名)二卷,唐玄奘譯。尊者法救作。釋世友尊者之五事論。五事者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為之五法也。
五波羅蜜 (術語)於六波羅蜜中除般若波羅蜜者。般若為主,他五者為從,得他種之波羅蜜者。般若之功德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陀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智度論二十八曰:「復次,餘諸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亦如群盲無導,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導五波羅蜜令至薩波若。」
五品 (名數)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就如來滅後之弟子,說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圓教之八位,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圓教之六即位,為觀行即之位。天台大師,現登此位云:一、隨喜品,聞實相之法而信解隨喜者。經曰:「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心解相。」二、讀誦品,更讀誦法華而助觀解者。經曰:「何況讀誦受持之者。」三、說法品,自說內解而導利他人者。經曰:「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觀心者。經曰:「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觀行轉勝者。經曰:「復能清淨持戒。(中略)利根智慧,能答問難。」見四教儀註下,三藏法數二十。
五品弟子位 (術語)天台所立,圓教八位之第一。修觀行即五品之行之位也。是為外凡,故曰弟子。五品
五相 (雜語)天人將死時,身上現五哀之相。五哀。【又】成就通達心等五相,而現得金剛界之大日如來。五相成身
五相成身 (術語)五相具備,成就本尊身之觀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觀,五轉成身,五法成身。一通達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剛心,四證金剛身,五佛身圓滿。成此五相之觀而顯得金剛界之佛身也。金剛頂大教王經一說一切義成就菩薩(悉多太子),蒙諸佛警覺開示而修證五相之軌則。十八會指歸曰:「毘慮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現成等正覺。五相者,所謂通達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剛心、證金剛身、佛身圓滿,此則五智通達。」菩提心論曰:「一是通達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剛心、四金剛身、五是證得無上菩提獲金剛堅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備方成本尊身也。」一、通達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闍梨之開示,始觀吾質多心(第六識之緣慮心),為圓明之月輪,其徑僅一肘量。月輪之圓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淨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達菩提心。行者依此觀,漸拂無明妄想之念。金剛界儀軌說通達菩提心之文曰:「諸佛同音言:汝當觀自心,久住諦觀察,不見自心相。禮佛足白言:最勝尊,我不見自心,此心為何相?諸佛咸告言:心相難測量,授與心真言,即誦徹心明,觀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如是諦觀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觀菩提心之月輪之位也。是於性德之菩提心發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廣歛二觀:廣者,漸廣月輪,使之周遍無邊;歛者,漸歛之而為一肘量。如是數數廣歛也。三、成金剛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堅固,猶如金剛,而於心月輪觀五股金剛之位也。四、證金剛身者,其觀全成就而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圓滿者,自己五股金剛之三昧耶身變而為大日如來,其眷屬圍繞,而坐於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謂五相之觀成,即成就佛身之義也。為此五相成身觀,用阿彌陀之妙觀察智定。三摩地儀軌云:行者欲入金剛定,先住妙觀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進禪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觀印修三摩地,即得如來之不動智。問何故以是定為妙觀察智之定?答曰:觀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斷說法之疑者,妙觀察智之妙用也。今觀諸法之如幻等觀自心界之理,故為妙觀察智。且無識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彌陀之定印,故以之為妙觀察智也。又守護國經說菩提心所說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觀經說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攝真實經說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五相成身觀 (術語)見上。
五苦 (名數)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開之而為四苦。二、愛別離苦,與所愛者離別之苦也。三、怨憎會苦,常與憎惡者會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也。五、五陰盛苦,五陰為一身之總體,為五陰之身,受熾盛之諸苦也。已上五苦,為八苦之開合不同者。見折玄記,三藏法數二十四。【又】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犯罪枷鎖苦。見五苦章句章,三藏法數二十二。【又】地獄等五道之苦。觀經妙宗鈔一曰:「五苦者,此方五道俱不免苦,天道縱樂還墮惡趣故。」
五苦章句經 (經名)佛說五苦章句經,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說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
五香 (名數)密教作壇時,與五寶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香,二沈香,三丁香,四鬱金香,五龍腦香。見建立曼荼羅擇地法,觀智儀軌。【又】為成就諸真言時所備辦者。即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羅香,天木香也。見蘇悉地經備物品。【又】三部通用者。即所謂沙糖,勢麗翼迦,薩折囉娑,訶梨勒,石密也。見蘇悉地經分別燒香品。【又】修孔雀經法時所燒者。即沈香,白膠香,紫香,安息香,薰陸香也。【又】五分法身香之略。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智見香也。見瓔珞經。
五持 (術語)五種陀羅尼也。陀羅尼。【又】(名數)五種之總持。密宗所立:一、聞持,耳聞一字之聲,具悟五乘之教法,顯密之差別,而無漏無失者。二、法持,於法總持而不漏者。三、義持,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失者。四、根持,於六根之緣境,總持而無餘念者。五、藏持,總持如來藏之理而無漏失者。見辨惑指南三。
五指 (譬喻)一拳五指之喻。知度論九十九曰:「如五指和合名為拳。」
五律 (名數)五部之律藏也。五部律
五畏 (名數)五怖畏。寄歸傳二曰:「捨五畏之危道,遵八正之平衡。」
五食 (名數)長養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種:一、念食,修聖道之人,常持正念,長養一切之善根者。二、法喜食,修聖道之人,愛樂妙法,必生喜悅,以長養慧命者。三、禪悅食,修聖道之人,因得禪定而生心身喜悅,以長養慧命者。四、願食,修聖道之人,以誓願持身,以長養一切之善根者。五、解脫食,修聖道之人,解脫惑業之繫縛,於法得自在,以長養一切之菩薩善根者。見華嚴經疏十九。
五重世界 (名數)謂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也。智度論第五十曰:「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時起,一時滅如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如是一佛世界數,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數,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佛世界種;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是名一佛世界。」冠註五教章卷下之四引此文,而為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種、一佛世界。其中第二所以名為世界性者,以準於舊華嚴經五十六所說十重世界之次第也。五教章通路記五十二曰:「華嚴經中,積聚諸剎而名世界性,積諸世界性而名世界海,釋此次第而作此解釋,論之第三重既立海之名,是故章主名第二重之世界為世界性。海之後所以安界種者,種是種類,亦是因義。積諸界海,共安一處,攝諸流類,故名為種,為第五重作其因種。故界海之次,建界種之名。」
五重雲 (譬喻)譬女人之五障於雲也。五障
五重塔 (堂塔)梵語曰窣塔婆。略曰塔,又曰塔婆。高顯佛德者。安置佛舍利者。有三重五重乃至十三重等之不同。
五重玄義 (術語)又曰五重玄談。天台智者凡釋諸經立五重之玄義。玄義
五重相傳 (術語)又曰五重血脈。日本淨土宗極秘相傳者。第一重隨自意門相傳,第二重授手印相傳,第三重領解鈔相傳,第四重決答相傳,第五重十念相傳。一重之終,揭列祖相承之名,次固守其義而記可決持之旨,書年號月日,授法師之署名,在判,弟子之名而與之。惟對於在家之人不許相傳。
五重塔婆 (堂塔)與五重塔同又與五輪塔同。
五重唯識 (術語)法相宗所立。觀萬法唯識之理,有由淺至深之五重。唯識
五後意識 (術語)四種意識之一。意識
五後得智 (名數)菩薩之行滿足後所起之化他智慧也:一、通達智,欲見之境界自在得之智也。二、隨念智,憶念在觀心中了知諸法之相,出觀後亦得不忘之智也。三、安立智,在了知之諸境界,能立正教使他人修行之智也。四、和合智,由得了之智慧,觀察一切諸法和合之境界,轉一切煩惱而為菩提之智也。五、如意智,自己所欲之一切事得自在之智也。
五則法門 (行事)曹洞宗由四月十六日,或十月十六日五日間所修之法問論議也。
五音 (名數)又曰五聲,或五調子,即宮商角徵羽也。無量壽經上曰:「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宮者土聲,最濁,為君,為壹越調,配於中央。商者金聲,次濁,為臣,為平調,配於西方。角者木聲,半清半濁,為民,為雙調整,配於東方。徵者火聲。微清,為人事,為黃鍾調,配於南方。羽者水聲。最清,為萬物,為槃涉調,配於北方。即阿於宇伊衣之五音也。密宗亦配之於五智。
五星 (名數)又名五執。歲星,熒惑星,鎮星,太白星,辰星也。大方等大集經四十曰:「見虛空中諸列宿日月五星,晝夜運行,各守常度,為於天下作照明。」宿曜經上曰:「五星以速至遲,即辰星、太白、熒惑、歲、鎮、排為次第,行度緩急於斯彰。」歲星者木曜。即五行中木之精,東方蒼帝之子也。熒惑星者火曜,即火之精,南方赤帝之子也。鎮星者土曜,即土之精,中方黃帝之子也。太白者金曜,即金之精,西方白帝之子也。辰星者水曜,即水之精,北方黑帝之子也。此五星,一周天,遲速不同,鎮星二十九年半,歲星十二年,熒惑星二年,太白及辰星各一年,人每至命星,吉凶不等,七曜攘災決一一明其攘災法。彼真言行者,有欲建立曼荼羅修行法,先定良辰,與此等曜宿諸尊之本誓相契,以期能為吉祥而離諸障,圓滿成就其法者。
五逆 (術語)又曰五無間業。罪惡極逆於理,故謂之逆。是為感無間地獄苦果之惡業,故謂之無間業。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別途之五逆,同類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
三乘通相五逆 (名數)通於三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輕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數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離間之,使之鬥亂,使之廢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問五逆經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獄不疑。云何為五?謂殺父、殺母、害阿羅漢、鬥亂眾僧、起惡意於如來所。」俱舍論十七曰:「言無間業者,謂五無間業。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華嚴孔目章三曰:「五逆:謂害父、害母、害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養,次三壞福田,故名為逆。」最勝王經溜州疏曰:「五逆:一者故思殺父,二者故思殺母,三者故思殺羅漢,四者倒破見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以背恩田違福田故,故名之為逆。執此逆者,身壞命終,必定墮無間地獄。一大劫中受無間苦,名無間業。」
大乘別途五逆 (名數)大薩遮尼犍子所說經四曰:「有五種罪名為根本。何等為五?一者破壞塔寺焚燒經像,或取佛物法僧物,若教人作見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謗聲聞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毀呰留難隱敝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門信心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繫閉牢獄枷鎖打縛,策役驅使責諸發調,或脫袈裟逼令還俗,或斷其命,是為第三根本重罪。於五逆中若作一業是為第四根本重罪。謗無一切善惡業報,長夜常行十不善業,不畏後世,自作教人堅住不捨,是為第五根本重罪。」小乘之五逆,與此中第四一逆相當。
同類五逆 (名數)一、犯母與無學之比丘尼,是殺母罪之同類。二、殺入定中之菩薩,是殺父罪之同類。三、殺有學之聖者,是殺羅漢罪之同類。羅漢者,無學之聖者也。四、奪僧眾成和合之緣,不使和合之事成就,是破僧罪之同類。五、破佛之窣堵波,是出佛身血之同類。俱含論十八曰:「同類者何?頌曰:汙母無學尼,殺住定菩薩,及有學聖者,奪僧和合緣,破壞窣堵波,是無間同類。」
提婆五逆 (故事)法華文句八下曰:「誘拐五百比丘,而破和合僧(是一)。擲大石而自佛身出血(是二)。教阿闍世王放醉象使之踐佛(是三)。以拳殺華色比丘尼(是四)。置毒於手之十爪,欲由禮佛足而傷佛(是五)。」是非五種各別之五逆,乃重同類而成五數,蓋自佛身出血與教阿闍世王及置毒於爪中,為同一之逆罪。配之於別種之五逆,則但為三逆罪也。同次文曰:「若作三逆,教王毒爪並害佛攝。」
五逆輕重 (雜語)大乘義章七曰:「殺父最輕,殺母次重,殺阿羅漢次重,出佛身血次重,破和合僧最重。故成實云破僧最重,何故如是?離三寶故。(中略)可入聖者,不得入聖。坐禪學問,讀誦禮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
五逆罪 (術語)五逆之罪惡。五逆
五逆經 (經名)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之略名。
五家 (流派)我國禪宗分派之概稱。自初祖達磨五傳而至五祖弘忍,忍之下,分北宗神秀,與南宗慧能二派。北宗行於北地,後世無分派。南宗行於南地,有五家七家之別。五家者:一溈仰宗,二臨濟宗,三曹洞宗,四雲門宗,五法眼宗也。七家者,於此加黃龍與揚岐。五宗分派之次第,如表。 T0031.JPG
五家七宗 (名數)禪宗分派之概稱。五家
五家所共 (術語)世之財物,為王與賊、火、水、惡子等五家之共有物,不能獨用之也。智度論十一曰:「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躁不定。」同十三曰:「勤苦求財,五家所共,若王若賊若火若水若不愛子用,乃至藏埋亦失。」大疏八曰:「我今捨世間所愛之財,五家所共,多諸過患,用貿無上法寶正法之財。」
五時 (術語)五時教也。
五時教 (術語)釋迦一代說法之次第,區別為五時者。天台涅槃等所立,有種種之不同。
天台宗五時教 (術語)天台宗分別佛一代之說法為五時。第一華嚴時。佛成道後,三七日中說華嚴經之間。是依經題而與名。第二鹿苑時。說華嚴經後十二年中於鹿野苑等說小乘阿含經之間。是就地而與名。第三方等時。說阿含後八年說維摩勝鬘等諸大乘經。廣(方之義),談藏通別圓四教,均(等之義),被眾機之間。是就所說之法而與名。第四般若時。說方等經後二十二年,說諸部般若經之間。是依經題而付名。第五法華涅槃時。般若二十二年後,八年說法華經,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之間。是亦依經題而付名。荊溪之四教儀備釋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此五時就經典之部帙而分之者。更立化儀之四教與化法之四教,分別此五時中之說法儀式與所說之教義。是台家所立之五時八教也。八教
涅槃宗五時教 (術語)三論玄義曰:「昔涅槃初度江左,宋道場等沙門慧觀,仍製經序,略判佛教。凡有二科:一者頓教,即華嚴之流,但為菩薩具足顯理。二者,始從鹿苑,終竟鵠林。自淺至深,謂之漸教。於漸教內開為五時:一、三乘別教,於阿含經等,別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投聲聞緣覺菩薩之三機者。二、三乘通教,專說般若經通化三乘者。三、抑揚教,說維摩思益之諸經,而讚揚菩薩挫折聲聞者。四、同歸教,說法華經,使彼三乘歸於一極者。五、常住教,說涅槃經以明佛果之常住者。又此五教如其次第名為有相、無相、抑揚、會三歸一、圓常。
劉虯所立五時教 (術語)晉武都山隱士劉虯,初分頓漸二教,以華嚴經為頓教,餘為漸教,漸教之中分五時。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說提謂經,開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後十二年中說阿含經等,開三乘差別之教門。三、佛成道後三十年中說般若經維摩經等,說三乘同觀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後八年中說法華經,辨明一乘。五、佛臨滅度時,一日一夜中說涅槃經,明悉有佛性、佛性常住之理。是最後究竟之說也。淨影痛破之。見大乘義章一。
法寶所立五時教 (術語)唐法寶約於機解之淺深,謂一代諸教,有五等之說時,亦名為五時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華教,五涅槃教。又第二般若教以下,如其次第,亦名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論說之。唯此書今僅存第三一卷,闕教判之章,不能知其詳細。惟略見於五教章通路記第五十而已。
五時八教 (術語)天台宗所立。以五時定釋迦一代說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別其說法之儀式(化儀之四教),與教法之淺深(化法之四教)。天台四教儀曰:「天台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五時教及八教
五祖 (名數)(一)華嚴之五祖。初祖終南杜順,二祖雲華智儼,三祖賢首法藏,四祖清涼澄觀,五祖圭峰宗密也。華嚴宗唯立此五祖。蓋華嚴經至東晉覺賢三藏,始翻傳之,爾後世講解者雖多,然未立一宗。陳隋之世有杜順,著法界觀門,五教止觀等,始開華嚴宗之基。門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發揚無盡之宗義。然此二師,尚屬草創。賢首大師法藏,承智儼,興著述,大唱華嚴之宗教。後世稱此宗,號為賢首宗。法藏歿後有澄觀,亦盛撰述疏鈔,復興鴻業,其功頗為偉大。宗密紹澄觀,依圓覺經弘闡華嚴大義。此二師所解,與法藏所說雖不無異同,然是即教界之思潮有轉化,又因所釋之大經不同,適殊其所明之方法,故或謂澄觀宗密,有違法藏所立,不可立為華嚴祖師,其見未免少偏。宋淨源於此五師,加馬鳴龍樹二師,謂為七祖。凝然加普賢,文殊,馬鳴,龍樹,世親,都為十祖。今就吾國而言,故惟立五祖也。八宗綱要卷下曰:「杜順已下,唯立五祖。」佛祖統記等,亦唯舉此五師。(二)淨土之五祖:一曇鸞,二道綽,三善導,四懷感,五少康也。曇鸞初注解天親之往生論,又依龍樹之十住毘婆沙論,立難易二道之教判。曇鸞歿後,有道綽別立聖淨二門之教判,弘通念佛。善導承道綽,判本願名號為正定業,主唱凡入報土之義,大振淨土法門。懷感師事善導,依法相解說淨土之宗義。懷感後有少康,亦盛宣揚淨土,稱為後善導。此五師其所說不盡相同。又吾國弘通念佛之師不少。而唯列此五師者,據選擇集也。但彼集於此五師之上,加菩提流支而為六祖,以曇鸞曾就流支受觀經,又注解其所譯之往生論故也。(三)蓮社之五祖:一善導,二法照,三少康,四省常,五宗賾也。樂邦文類第三曰:「蓮社之立,既以遠公為始祖。自師歸寂,抵今大宋慶元五年己未,凡八百九年。中間繼此道者,乃有五師:一曰善導師,二曰法照師,三曰少康師,四曰省常師,五曰宗賾師。」省常結淨行社,宗頤建蓮華勝會,各興行蓮社念佛者。【又】(雜名)禪宗東土之第五祖弘忍禪師。【又】宋蘄州五祖山之法演禪師,亦曰五祖。見續傳燈錄二十。
五祖演 (人名)唐蘄州五祖山法演禪師,生於錦州之鄧氏,嗣白雲之端和尚。端嗣楊岐之會,會嗣慈明之圓,臨濟下之九世也。嗣演之法者,為佛果之勤,佛鑑之懃,佛眼之遠,世呼曰三佛,宋徽宗崇寧三年寂。見續傳燈錄二十,稽古史略四。
五乘 (名數)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別。其中五乘有六種: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間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三、聲聞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羅漢果者。四、緣覺乘,乘十二因緣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薩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佛果者。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曰:「五乘者:人、天、聲聞、辟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諦、緣、六度,所乘法也。」文句七之一曰:「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聲聞乘出三界無常苦,緣覺乘出從他聞法苦,菩薩乘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苦。」此通途之五乘也。二者:一、菩薩乘,二、緣覺乘,三、聲聞乘,四、種種性乘,合說諸乘者,五、人天乘也。見大乘莊嚴功德經中,楞伽經八。三者:一、人乘,二、天乘,欲界之六天也,三、聲聞乘,四、緣覺乘,五、菩薩乘也。四者:一、小乘之佛乘,二、小乘之緣覺乘,即愚法緣覺也,三、小乘之聲聞乘,即愚法之聲聞也,四、梵乘,色界之諸天也,五、天乘,欲界之諸天也。見五教章上二。五者:嚴宗別途之五乘:一、小乘,愚法之聲緣二乘也(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之二類二乘),二、聲聞乘,三、緣覺乘,此二者,不愚法之二乘也,四、菩薩乘,五、一乘。與台宗之佛乘同。見五教章上二。六者:台宗別途之五乘:一、人乘,二、天乘,三、二乘,聲緣之二者,四、菩薩乘,五、佛乘也。問此中菩薩乘與佛乘如何差別?答曰:一乘家與三乘家之見解各異。法相三論之三乘家,謂菩薩與佛,但為因果之別,故菩薩乘即佛乘。華嚴天台之一乘家,謂佛與菩薩,各有因果,權之因果為菩薩乘,實之因果為佛乘。即華嚴終教天台別教之因果,是菩薩乘;華天兩家圓教之因果,是佛乘。密教以五大配於通途之五乘,五乘皆為毘盧遮那法身中之自體,立五乘成佛也。一、人乘,是為地大;以人皆住於地故也。二、天乘,是為水大;水以鍐為種子,鍐字者,離言說之義,定地之天,離言說之故也。又天者自在之義,水從方圓之器自在而轉,故其義相應。三、聲聞乘,是為火大;以聲聞自心發火,而灰身滅智故也。又火大之種子為囉,囉為語菩薩之種子,聲聞依言教而得度,故配之。四、緣覺乘,是為風大;風大之種子為訶,是因緣之義也,緣覺觀十二因緣,故其義相應,又開悟以風緣而飛花落葉之觀,故配之。五、菩薩乘,是為空大;因菩薩以二空為觀故也。見秘藏記末,同鈔十。
五乘齊入 (術語)謂託乘於彌陀之願力,而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之五乘,得齊入於真實報土也。
五師 (雜名)五種之法師。毘奈耶雜事十二曰:「經師律師論法師禪師,不以同類令聚一處。」【又】付法之五師。有二類:一異世之五師,二同世之五師。
異世五師 (雜名)阿育王傳於佛滅後傳化之師,揭五人:一摩訶迦葉,二阿難,三摩田提,四商那和斯,五優婆[毛@(鞠-革)]多也。此中摩田提與商那和斯,同稟於阿難,同世之師也,故於付法藏傳二十三人之次第相承中不加之。然梁之僧祐,撰薩婆多部記五卷(出三藏記十二),揭有部之資師相傳中次第此五師,嘉祥,南山,依之而立異世之五師。嘉祥之三論玄義曰:「薩婆多部傳有異世五師,有同世五師。異世五師者:一迦葉,二阿難,三末田地,四舍那婆斯,五優婆掘多。此五人持佛法藏各得二十餘年,更相付屬,名異世也。」南山之戒疏一上,亦揭阿育王傳之五師,中曰:「三師末田提,四師商那和修,並是阿難親承資奉。阿難將滅,以法付二人。田提道洽罽賓,和修化在中國,是則同時分地而王也。」舍利弗問經曰:「我尋涅槃,大伽葉等當共分別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異,伽葉傳付阿難,阿難復付末田地,末田地復付舍那婆私,舍那婆私傳付優波笈多。」止觀一上曰:「付法藏人,始迦葉終師子二十三人,末田地與商那同時,取之則二十四人。」【又】善見律二出傳戒之五師,即第三結集時正系派之傳統也。曰:「第一優波離Upa%li,第二馱寫拘Da%saka,第三須那拘Sonaka,第四悉伽婆Sggava,第五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ntta Tissa。此五師於閻浮利地,以律藏次第相付,不令斷絕,即至第三結集。」
同世五師 (雜名)有部宗之相傳,佛滅後百年,異世第五師,優婆[毛@(鞠-革)]多之下,有弟子五人。是曰同世五師。三論玄義曰:「同世五師者:一、曇無德,二、摩訶僧祇,三、彌沙塞,四、迦葉維,五、犢子部。」然大集經二十三,則為一、曇摩[毛@(鞠-革)]多,二、薩波若帝婆,三、迦葉毘部,四、彌沙塞部,五、波蹉富羅。是等唯為一種之相傳,非有確實之證佐。此同世之五師,為律部之分派,上出者非師名,分派之名也。善見律二述傳統,謂「目犍連子帝須臨涅槃,付弟子摩哂陀,摩哂陀是阿育王兒也,持律至師子國。摩哂陀臨涅槃,付弟子阿栗吒,從爾已來,更相傳授至今日。我今說往昔師名,從閻浮利地持律藏至師子國,第一名摩哂陀,第二名一地臾,第三名帝鬱帝臾,第四名參婆樓,第五名拔陀沙,云云。」此巴利律文之Mahinda It!t!hiya Sambala Bhaddana%ma也。此五師與上出之五派,似非可一致者,其傳統中律文之次下惟見曇無德之名。
五師子 (雜語)自如來之五指出五師子也。涅槃經十六曰:「如提婆達多教阿闍世願害如來,是時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闍世王即放護財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諸弟子。(中略)我於爾時為欲降伏護財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其心怖畏,尋即失糞。舉身投地,敬禮我足。」又見報恩經四。
五秘 (名數)五秘密之略。
五秘密 (名數)金剛界所立之秘法。金剛薩埵(中)、欲(東)、觸(南)、愛(西)、慢(北),之五金剛菩薩也。一、金剛薩埵,謂一切眾生本有自性之六大。六大之體性堅固不變,故云金剛。薩埵譯言有情,安之於中央者,以六大為諸法之根本體性故也。二、慾金剛,凡夫始遇阿闍梨,開示六大平等生佛不二之理,而發菩提心之位也。慾者,金剛頂蓮華部心儀軌說為菩提大欲,理趣經說為大欲最愛成就,菩提心為自取大菩提度盡法界大眾生之大貪欲心,故名慾。三、觸金剛,已發菩提心,入於三界,觸於一切眾生,而修大悲萬行之位也。能化為緣,所化為因,因緣和合而成濟度。是觸之義也。四、愛金剛,自成就佛果而專憐愛眾生之位也。五、慢金剛,住於涅槃而大我自在之位也。此慾觸愛慢之四字,雖悉為煩惱之名,然以表佛德故,悉付秘密之名字,故此五尊名為五秘密。理趣經開題曰:「欲觸愛慢之體,還表果德。」
五秘密曼荼羅 (圖像)又名十七尊曼荼羅。於金剛薩埵欲觸愛慢之五秘密,加八供四攝而成,故有此稱。金剛界九會中之理趣會,即與此曼荼羅相當。普通流布之像,中央畫金剛薩埵,右邊安欲觸二尊,左邊安愛慢二尊。而宗睿所傳之曼荼羅,欲金剛畫於薩埵之左後,觸金剛安於右後,愛金剛安於左側,慢金剛安於右側。又有以欲觸愛慢四菩薩順次安於前右後左者。若依深秘之義,則欲菩薩為金剛界大圓智鏡,故為大慧,觸菩薩為寶部平等性智,故為大定,愛菩薩為蓮華部妙觀察智,故為大悲,慢菩薩為羯磨部成所作智,故為大精進,乃攝定於慧,攝進於悲,合此四菩薩為悲智二德,合悲智二德為一金剛薩埵,是即為愛染明王也。 0157.JPG
五秘密儀軌 (經名)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之略名。
五衰 (術語)天人將死時,現五種之衰相。經論所說不一。涅槃經十九曰:「釋提桓因,命將欲終,有五相現:一者衣裳垢膩,二者頭上花萎,三者身體臭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樂本座。」佛本行集經五曰:「爾時護明菩薩大士,天壽滿已,自然而有五衰相現。何等為五?一者頭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衣裳垢膩,四者身失威光,五者不樂本座。」俱舍論十說大小之五相曰:「然諸天子,將命終時,先有五種小衰相現:一者衣服嚴具出非愛聲,二者自身光明忽然昧劣,三者於沐浴位水渧著身,四者本性囂馳,今滯一境,五者眼本凝寂,今數瞬動。此五相現,非定當死。復有五種大衰相現:一者衣染埃塵,二者花鬘萎悴,三者兩腋汗出,四者臭氣入身,五者不樂本座。此五相現,必定當死。
五根 (術語)
五根本 (名數)六大煩惱中除見之一,餘貪瞋痴慢疑為五大煩惱。大日經疏二曰:「由有無明故生五根本煩惱心。謂貪瞋痴慢疑。」
五瓶 (物名)密教之儀軌以五寶五穀五藥及香水滿盛五瓶。於此插寶花而奉佛。大日經疏八曰:「次說吉祥瓶法,當用金銀等寶,乃至無者應以瓷或淨瓦為之,極令圓滿端正,又不洩漏。如毘尼中方便灌漉淨水盛滿其中,內五寶五穀五藥。(中略)又取如前所說諸塗香末和水,兼置龍腦牛黃,於瓶口插以寶華。或隨方土所有名花,取其花果條葉茂好圓具者使間錯垂布,令極端嚴,以彩繒纏頭並繫華鬘塗以眾香。(中略)中胎藏當安五瓶,最中大日瓶安在華臺,餘置外華葉中。」一字奇特佛頂經曼荼羅儀軌品曰:「應取新瓶底不黑者,令應量,取阿摩羅(此曰梨樹)梢葉插其中,又取俱緣果(此土無)安瓶口上,瓶中置諸寶及諸種子,并香水令滿,以細繒帛繫其頂,安於壇四角及中央。」
五瓶智水 (雜語)五瓶為金剛界之五部,其香水表五智如來之智慧者。
五瓶灌頂 (修法)以五瓶之水灌頂,謂五智如來之智慧,注於行者之頭上也。
五神通 (名數)又曰五通,五神變。不思議為神。自在為通。不思議自在之用有五種:一、天眼通,謂色界四大所造之清淨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諸物,或近,或遠,或麤,或細,無一不照者。二、天耳通,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淨耳根,能聞一切之聲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飛行自在,石壁無礙,又得行化石為金,變火為水等之奇變者。見智度論五。
五神變 (名數)與五神通同。
五悔 (術語)天台,真言,所立略異。
天台五悔 (術語)天台大師為修法華三昧者依彌勒問經占察經普賢觀經等之意,說五種之懺悔法,使於晝夜六時修之。名為六時五悔:一、懺悔,發露已往之罪而誡將來也。二、勸請,勸請十方如來以轉法輪也。三、隨喜,於自他一切之善根隨喜讚嘆也。四、迴向,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向於眾生,又向於佛道也。五、發願,發四弘誓而導前之四行也。此中有懺悔之名者,雖僅一則。然其他四法,通為悔罪滅惡者,故亦名悔法。止觀七下曰:「唯法華懺別約六時五悔,重作方便。」輔行七之四曰:「雖有勸請等四不同,莫非悔罪,故名五悔。」修懺要旨曰:「所以悉稱悔者,蓋皆能滅罪故也。勸請則滅波旬請佛入滅之罪,隨喜則滅嫉他修善之罪,迴向則滅倒求三界之罪,發願則滅修行退志之過。」三昧行法曰:「採法華普賢觀及諸大乘經意撰此法門。」
真言五悔 (術語)真言宗略普賢之十大願而為五悔。又,除勸請加發願而為五悔。
五俱倫 (雜名)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過去世以來俱為同倫,故曰俱倫。案五俱倫或作五拘鄰,拘鄰者,五比丘第一阿若憍陳如之別譯也,然則俱倫,與俱鄰,皆為梵語,五比丘中以拘鄰為首,故略稱之謂五俱倫也。無量義經曰:「我起樹王詣波羅捺鹿野園中,為阿若拘鄰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應法記曰:「鹿園在波羅奈國,佛始成道於中度五俱鄰開化之初。」法苑珠林十一曰:「菩薩於此鹿林,在五拘鄰比丘所。」
五俱意識 (術語)與五識共起之意識也。為四種意識之一。意識。【又】隨前五識而所起之識,即為第六之意識也。
五納衣 (衣服)納衣為綴納種種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納衣。釋氏要覽法衣篇解為五種之納衣者,不可。行事鈔二衣總別篇曰:「若作五納衣者,得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納亦得。」同資持記曰:「五納即五色碎段重納為衣,雖是正間非純色故。」
五恐怖經 (經名)佛說五恐怖世經之略稱。
五恐怖世經 (經名)佛說五恐怖世經,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說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種可恐之事。
五海 (名數)五種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證之無盡圓明性海藏中五種之義分。舊華嚴經第三所謂「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眾世界海,一切眾生海,法界業海,一切眾生欲樂諸根海,一切三世諸佛海。」是也。據華嚴經探玄記第三謂第一是所依之義,第二是萌發或積聚之義,第三是軌用之義,第四是行別或性別之義,第五是覺圓之義。此五者,皆一即具餘四,並深廣無盡,具德難思,故稱為海。又約於染淨,則佛界唯淨,眾生海唯染,世界及根欲亦淨亦染,法界非淨非染也。約於人法,則眾生及佛界是人,法界是法,根欲亦人亦法,世界非人非法,乃至廣作十門分別之。蓋佛自證之境,性海圓明,雖十十無盡,而不立十名。所以唯託半數說之者,乃欲使人易信也。案解深密經第五曰:「如來境界,謂一切種五界差別。何等為五?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調伏界,五調伏方便界。」又菩薩地持經第八曰:「菩薩有五種無量,生一切巧方便行:一者眾生界無量,二者世界無量,三者法界無量,四者調伏界無量,五者調伏方便無量。」瑜伽師地論第四十六亦舉此五無量。並廣為解說。是蓋以五海原為三乘之教門,今託之,使易解華嚴一乘深玄幽旨之意也。
五部 (名數)謂見道苦集滅道之四諦及修道也。大毘婆沙論第五十一曰:「部有五無六。聖者見道現在前時,斷見所斷,後若修道現在前時,斷修所斷。異生修道現在前時,總斷五部。」但五部通三界各立之。又一切煩惱,皆屬此五部。【又】即小乘五部也。佛滅後百年,付法藏第五世,優婆[毛@(鞠-革)]多之下有弟子五人,於戒律上各抱異見,一大律藏始分五派:一曇無德部,二薩婆多部,三彌沙塞部,四迦葉遺部,五婆麤富羅部。五部律。【又】金剛界五部。金剛界
五部惑 (術語)五部及五部合斷
五部法 (術語)與五部秘藏同。金剛界
五部座 (名數)金剛界附錄五佛座項。
五部律 (名數)佛滅後百年時,付法藏第五祖優婆[毛@(鞠-革)]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時於律藏生五部之派別:一、曇無德部Dharmagupta,又曰曇摩[毛@(鞠-革)]多,是部主之名,譯為法正、法護、法鏡、法密等,律本於此土曰四分律。二、薩婆多部Sarva%stiva%da,或曰薩婆諦婆,譯言一切有。從宗計而取名,律本曰十誦律。三、彌沙塞部MahI^s/a%saka,譯言不著有無觀。從行而名,律本曰五分律。四、迦葉遺部Ka%s/yapi^ya,此曰重空觀,以空亦空為觀,就行而名。但戒本傳譯曰解脫戒經,其戒相與五分律同。五、婆麤富羅部Va%tsi^putri^ya,又曰婆蹉富羅,譯言犢子。從部主之名,又從宗計曰著有行。以執有實我故也。律本未傳,見大集經二十,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二,戒疏一上,義林章三末。
五部九卷 (名數)淨土門之祖唐善導著,有五部九卷:一、觀經疏四卷,二、淨土法事贊二卷,三、觀念法門一卷,四、往生禮讚一卷,五、般舟讚一卷。
五部大論 (名數)無著菩薩承彌勒菩薩之旨,著五部之大論:一、瑜伽師地論,百卷,唐玄奘譯。二、分別瑜伽論,未翻。三、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四、辨中邊論頌,一卷,唐玄奘譯。五、金剛般若論,二卷,秦羅什譯。瑜伽論記一上曰:「慈氏菩薩隨無著機,恒於夜分從知足天降於禪堂為說五論之頌:一、瑜伽論,二、分別觀所名分別瑜伽論,三、大莊嚴論,四、辨中邊論,五、金剛般若。」
五部大疏 (名數)五大疏
五部秘經 (名數)密宗所依之五部經典也。或於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瑜祇經,加要略念誦經為五部。或於以上四部加菩提場經為五部。
五部秘藏 (術語)金剛界五部之秘密法門也。金剛界
五部合斷 (術語)五部者,迷於四諦之理之四部見惑,與迷於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三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薩婆多部之義,則佛與獨覺先於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觀,合斷下八地之見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斷第九地之惑六行觀),合斷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終於下下品。每一品正斷之位,謂之無見道。既斷之位,謂之解脫道。每一斷惑必要此二道也。故總為九無間九解脫之十八心。許以六行觀之有漏智斷五部即見修二惑者,唯小乘之有部宗耳。大乘不許以有漏智斷迷理之見惑也。
五部海會 (術語)謂金剛界五部之諸尊,悉來會而為法事也。
五部教主 (名數)謂金剛界五部之五智如來也。金剛界
五部尊法 (名數)又曰五種壇法。言五種之修法也:一息災法,二增益法,三降伏法,四愛敬法,五鉤召法。出補陀落會軌。壇法
五部總持 (名數)金剛界五部之陀羅尼也。陀羅尼,譯言總持。
五部禪經 (名數)一、禪法要解經,二卷。羅什譯。二、達磨多羅禪經,二卷,佛陀跋陀羅譯。三、坐禪三昧法門經,二卷,僧伽羅剎造,羅什譯。四、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造,曇摩蜜多譯。五、禪要經,一卷,失譯人名。
五部灌頂 (名數)謂金剛界之灌頂也。
五部淨居炎摩羅 (神名)二十八部眾之一,略曰五部淨。為千手觀音之眷屬,常隨逐行者而擁護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曰:「我遣梵摩三缽羅,五部淨居炎摩羅,常當擁護受持者。」即是。
五部大乘經 (名數)大乘經中選定五部者,天台大師也。一華嚴經,二大集經,三大品般若經,四法華經,五涅槃經。法華玄義曰:「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
五教 (術語)華嚴宗之教判也。有二種:(一)始於杜順,成於賢首,是唯就出世間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四頓教,五圓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師,親承於杜順和尚,顯揚宗旨,弘傳一乘。搜玄、十玄、孔目、問答、章疏非一,約就五教廣立清範。(中略)賢首親於智儼造此五教。」同上三曰:「聖教萬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小乘教於四部之阿含經、發智、婆娑論等,說灰身滅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為大乘之初門,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種。深密經、唯識論等,分別五性,建立依他之萬法者為相始教。般若經、三論等,說諸法皆空,顯無所得平等者,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開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故貶為始教。大乘終教於楞伽經起信論等說真如緣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頓教對於一類之頓機,不依言句,不設位次,以頓徹理性為教者。是既絕言句,故為別部之經。以楞伽經四,有鏡像頓現之譬;寶積經論一,有頓教修多羅之名而立之。如以維摩之默而顯不二,以達磨之心而印於心,為得此旨者。圓教於華嚴經法華經等,明圓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種。華嚴經直開示圓融不思議之法門,遠異於彼之三乘教,故名別教一乘;法華經為開會二乘,其說相同於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圓教之名,八十華嚴經謂為圓滿修多羅。華嚴玄談五曰:「教類有五,即賢首所立,廣有別章,大同天台,但加頓教。」又曰:「不同前漸次位修行,不同於彼圓融具德,故立名頓,頓詮此理,故名頓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絕言故。今乃開者頓顯絕言為一類,離念機故,即順禪宗。」開此五教而為十宗。。(二)為同宗圭峰所立,此統收世間出世間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謂經等五戒而生於人間,行十善而生於天上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顯性教,前終頓圓之三教也。見原人論。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別立聲緣菩之三乘,故為大乘,今為一佛乘,故曰一乘。
波頗蜜多羅三藏五教 (名數)一、四諦教,阿含經也。二、無相教,般若經也。三、觀行教,華嚴經也。四、安樂教,涅槃經也,謂說常樂。五、守護教,大集經也,謂說守護正法。見華嚴玄談四。
五教章 (書名)三卷,唐法藏著。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義。本書題名不一。和本之上中兩卷,題曰華嚴一乘教記,七字題也。和本之下卷,題曰華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十一字也。唐本三卷,俱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宋淨源序曰:華嚴一乘教分記。新羅崔致遠所著賢首傳中曰華嚴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唐本。然賢首送新羅義湘寄海東師之書。謂為一乘教分記。又自著之華嚴傳中謂為華嚴教分記三卷。
五教章之中日兩本 (書名)此書傳至日本者。以新羅之審祥,慈訓法師皆入唐,親謁賢首,稟華嚴奧旨,其後持至日本。是為和本五教章。此草案本也。其後日本求華嚴經未渡之章疏時,更自彼地得一本,為宋朝傳來之本,故曰宋本,或曰唐本。是賢首再治之本也。然宋本亦多訛謬。宋之淨源舉其三失。
五教章之註疏 (書名)再治之唐本,有道亭之義苑疏十卷,觀復之析薪記五卷,師會之復古記三卷,希迪之集成記五卷。以上為宋朝四大家。未治之和本,有指事記三卷,今開為六卷,通路記五十卷,問答鈔十五卷,纂釋三十卷。皆和人作也。
五教十宗 (術語)華嚴宗於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義之分際,分為五教。就其五教更分別所立之宗旨,而為十宗。五教之判,自初祖杜順而來。十宗之分別。成於第三祖賢首。五教及十宗
五教止觀 (書名)一卷,華嚴宗之初祖杜順著。約五教而明止觀。五教章冠經上一曰:「杜順禪師乃文殊師利菩薩之化身。(中略)弘以華嚴訓以一乘,遂造法界觀一卷五教止觀一卷,是華嚴根本之章,圓宗最初之觀。彼五教止觀者即約五教各別止觀,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觀。」
五教佛身 (術語)華嚴宗言佛說法時,以五教之異顯現各別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億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身之稱。
五陰 (術語)新譯曰蘊。舊譯曰陰。淨影之說,如大乘義章八本所謂「積集名陰。陰積多法故。」是與新譯蘊之義同。天台之說,如止觀五上所謂「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陰有蔭覆與陰積之二義。。色,受,想,行,識,五法之名義,新舊皆同。五蘊
五陰魔 (譬喻)四魔之一。與五蘊魔同。
五陰喻經 (經名)五陰譬喻經之略名。
五陰盛苦 (術語)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陰苦。解盛有二義:一就苦而說。人各具五陰而眾苦熾盛,故曰盛。又五陰之器盛眾苦,故曰盛。中論疏七曰:「有斯五陰,眾苦熾盛,名五盛陰苦。又此五陰,盛貯眾苦,名五盛陰苦。」次一義,為五陰之作用熾盛,故名為五陰盛或五盛陰。舊譯之經常呼五陰而言為五盛陰者,即此意也。增一阿含經十七曰:「世尊告諸比丘曰:彼云何為擔?謂五盛陰是。」然則五陰盛苦,猶單言五陰苦也。
五陰世間 (術事)與五蘊世間同。
五通 (術語)天眼等之五種神通力也。五神通
五通仙 (雜語)謂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禪定而得五通者多。獨極三乘之證果者。於五通之上,得漏盡通(盡斷煩惱),而具六通。維摩經不思議品曰:「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
五通神 (神名)邪神也。龍城錄曰:「柳州舊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偶發篋易衣,盡為灰燼。乃為文醮訴於帝,帝懇我心,遂爾龍城絕妖邪之怪。」武林聞見錄曰:「嘉泰中大理寺決一囚,數日,見形獄吏云:泰和樓五通神虛位,某欲充之,求一差檄,言差充某神位,得此為據可矣。如其言,經數月,人聞樓上五通神日夜喧鬨。吏乃泄前事,為增塑一像,遂寂然。」按,今委巷荒墟多建矮屋,繪版作五神像祀之,謂之五聖。留青日札云:即五通神也。或謂明太祖定天下,封功臣,夢陣亡兵卒千萬請恤。太祖許以五人為伍,處處血食。命江南家立尺五小廟,俗稱為五聖堂。然則五聖與五通不同矣。陔餘叢考三十五曰:「鈕玉樵謂五通起於明祖,則未必然。按夷堅志,劉舉將赴解,禱於錢塘門外九里西五聖行祠,遂登科。為德興尉,到任奠五顯廟。知為五聖之祖祠也。則五聖之祠,宋已有之。七修類稿又謂五通神即五聖也。然則五聖五顯五通,名雖異而實則同。夷堅志所載,韓子師病祟,請客以符水治之。見五通神銷金黃袍,騎馬而去。(中略)如此之類,不一而足。而陳友諒僭號,亦在采石五通廟。則五聖者,宋元已有之。而非起於明祖矣。」
五通菩薩 (菩薩)天竺之雞頭摩寺有五通菩薩往安樂世界,勸請彌陀之形像來,流布於天竺。是為彼土阿彌陀佛畫像之始。釋門正統四引感應傳。
五淨 (名數)黃牛之尿、糞、乳、酪、酥也。蘇悉地經儀軌下曰:「牛五淨者,謂黃牛尿及糞未墮地者,乳酪酥。」【又】(術語)謂色界第四禪之五淨居天也。安樂集上曰:「寄華五淨,風日不萎。」
五淨食 (名數)五種淨食
五淨居天 (名數)色界第四禪,證不還果之聖者所生之處有五地:一、無煩天,無一切煩雜之處。二、無熱天,無一切熱惱之處。三、善現天,能現勝法之處。四、善見天,能見勝法之處。五、色究竟天,色天最勝之處。俱舍頌疏世品一曰:「此五名淨居天,唯聖人居,無異生雜,故名淨居。」
淨居天真言 (真言)(歸命語上略)摩拏囉摩達摩三婆[口*縛]費婆[口*縛]迦他那。三。三。莎訶。第一句摩拏囉摩為意悅之義,受種種樂,故意悅也。第二句達摩三婆[口*縛]為法生之義,此為佛所化生,不關於世天之垢,自法而生也。第三句,費婆[口*縛]為隨有之義,第四句迦他那為說之義,通上句曰隨有所說,隨彼法而生,以之解法為眾生說法也。第五第六之三三,皆為其種子,阿為諦宣之義,契與不契皆離,實體與空同,極令空,故為重字。見大日經疏十。
五頂 (雜名)頂上之髮結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識述記一末曰:「般遮尸棄Pan^cas/ikhin,此言五頂,頂髮五旋,頭有五角。」【又】五體之佛頂尊也,佛頂尊之五佛頂。
五頂山 (地名)五臺山也。
五頂輪王 (術語)又曰五佛頂。五體之佛頂輪王也。佛頂尊之五佛頂。
五條 (衣服)五條袈裟也。
五條袈裟 (衣服)三衣之一。袈裟者。縫綴數條之布帛作長方之幅者也。安陀會橫有五條。故名五條袈裟。其全體之大,若依四分宗則長四肘,即七尺二寸,廣二肘,即三尺六寸。見行事鈔資持記下一之一。
下衣 (衣服)五條袈裟之別名。最下著之。故名。
院內道行雜作衣 (衣服)同上。謂居寺中房室行道路時,或作諸雜務時所服者,故以為名。
中著衣 (衣服)安陀會之譯,與內衣同。
五執 (名數)五星
五欲 (名數)色聲香味觸之五境也。是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是為污真理者,故名塵。止觀四曰:「五塵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貪欲之心,故言五欲。」智度論十七曰:「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咬炬。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欲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又】一財欲,二色欲,三飲食欲,四名欲,五睡眠欲。見華嚴大疏鈔二十七,三藏法數二十四。
五唯 (名數)Pan^ca Tanma%tra%n!i,具曰五唯量。數論師所立二十五諦中之第四位。自我慢而生者。聲、觸、色、味、香,即佛教之五境也。此五者,為物質之根本,唯以此而生五大五根等,故云唯量。唯識述記一末曰:「五唯者謂聲觸色味香。(中略)量者定義,唯定用此成大根等。」
五眼 (名數)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禪定可得之,不問遠近內外晝夜,皆能得見。三、慧眼,謂二乘之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謂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備前四眼者。見智度論三十三,大乘義章二十本。此五眼中慧眼為空諦一切智。法眼為假諦道種智。佛眼為中諦一切種智。
十眼 (名數)一肉眼,見一切之色故。二天眼,見一切眾生之心故。三慧眼,見一切眾生之諸根境界故。四法眼,見一切法之實相故。五佛眼,見如來之十力故。六智眼,見諸法故。七光明眼,見佛之光明故。八出生死眼,涅槃故。九無礙眼,所見無礙故。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見普門之法界故。出於華嚴經離世間品。是由前五眼中法眼開出智眼,自佛眼開出光明眼無礙眼一切智眼而成為十眼也。
五專 (名數)真宗謂以自力專修五種正行中之一種,其功德足以往生淨土。即專禮,專讀,專觀,專名,專讚嘆也。
五眾 (名數)五蘊之舊譯,舊譯曰五隱,五眾。眾為和集之義。法華經譬喻品曰:「分別說諸法生滅之五眾。」法華嘉祥疏五曰:「以五法和集,義稱五眾。又一一陰法各眾多故云眾也。雜心云:積聚是陰義。」【又】出家之五眾:一、比丘,受具足戒之男子。二、比丘尼,受具足戒之女子。三、式叉摩那,譯言學法女。將受具足戒而學六法之女子。四、沙彌,出家受十戒之男子。五、沙彌尼,出家受十戒之女子。見三藏法數二十二。
五情 (術語)眼耳等之五根也。根能有情識,故曰情。有財釋也。智度論十七曰:「入道漸愧人,持缽福眾生。云何縱塵欲?沈沒於五情。」同四十曰:「眼等五情名為內身,色等五塵名為外身。」法華經妙音菩薩品曰:「攝五情不。」六情
五參日 (雜名)謂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也。五參上堂
五參上堂 (儀式)謂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上堂也。此外朔望之兩日別有祝聖上堂,通計之恰是每五日一參,故曰五參。非曰一月參五度也。見象器箋十一。
五堅固 (術語)五五百年
五停四念 (術語)五停心觀與四念處也。法華玄義三曰:「五停四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觀,觀能翻邪,定能制亂。」
五停心觀 (術語)小乘三賢之第一,修五種之觀法而五種之過失停心也。是為聲聞乘入道之初。有二種,一種:一、不淨觀,觀境界不淨之相,停止貪欲之法。貪著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觀,向一切有情,觀可憐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緣觀,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愚痴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別觀,向諸法而分別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見之法。我見多之人修之。五、數息觀,計呼吸數以停止散亂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種:以第四之界分別觀與第三之因緣觀相似,省之而加觀佛。因觀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煩惱故也。業障多之人修之。淨影於大乘義章十二正明第一種,傍示第二種。曰:「問曰:有人諸患等分何以為治?成實法中十六特勝能為對治,依如觀佛三昧經中觀佛三昧能為對治,毘曇法中義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爾。」天台於四教儀、四念處、名第四觀為界方便,而舉第一種。於玄義、止觀即、為念佛觀,而舉第二種。圖示其次第並名字之不同,則如圖。 T0033.JPG
五停心觀位 (術語)七賢位之第一。修五停心觀法之位。
五處供養 (名數)言父、母、親教師、軌範師、病人之五者,常宜供養也。
五處真言 (真言)謂加持五處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見青龍軌上。
五處加持 (術語)以指印或杵鈴當身體之五處也。五處加持有二義:大日三世常住,故以喉表之,人喉壽也。大日彌陀一佛義可思之,彌陀能成無量壽,大日所成無量壽也。 T0033V.JPG
五問十題 (雜語)論義有五問十題之稱。問者五人,講師一人。問者一人以各業副為十題。初問之題曰業義。次問之題曰副義。
五族如來 (佛名)謂金剛界之五智如來也。見安像三昧儀軌經。
五盛陰苦 (術語)八苦之一。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陰而成,其五陰之勢用熾盛,故曰盛陰。受於盛陰一切之苦,謂之五陰盛苦。即心身之總苦也。又曰五陰盛。五陰盛苦
五莊嚴法 (名數)嚴飾清淨法界之五種莊嚴法也。蘇悉地羯羅經上曰:「應當一心聽是勝上微妙法則,蘇悉地羯羅五莊嚴法。何謂為五?一謂精進,二謂明王,三謂除障,四謂成就諸勇猛事,五謂成就一切真言。」是蓋提示此經一部之大綱者也。其中精進者,遠離二邊之垢而住於極理為精,勤策於清淨法界中為進。入真言門之菩薩,先發菩提心,被慈悲甲冑,於無盡生死中,為淨佛國土成就眾生,都無有怯弱,破諸天魔等,直進於不退轉,名為精進。明王為表示三部諸尊之本誓願力者,即明可以諸佛之三昧道為所依者。若菩薩不依憑諸佛之本誓,則不得警發塵數之聖眾,入生死海利益單品也。除障以下三者,如其次第為扇底迦(息災),阿毘遮嚕迦(調伏),補瑟徵迦(增益)之三種法。扇底迦法,能寂六道及三乘等之三惑三障,故云除障。阿毘遮嚕迦法,降伏凡聖無始之怨敵。今隨能伏之法,故名為成就諸勇猛事。補瑟徵迦法,能滿凡聖一切之所樂,故云成就一切,能成就之法,為真言也。見蘇悉地經疏第一等。
五莖蓮華 (本生)然燈佛
五智 (名數)顯教轉八識而成就四智,以立為究竟之報身如來。密教於此加第九識所轉之法界體性智而為五智,以為金剛界智法身之大日如來:一、法界體性智,是轉奄摩羅識所得。法界有差別之義,諸法差別,其數過於塵沙,是為法界。法界體性即六大也。大日住於此六大法界之三昧,名為法界體性智,主方便究竟之德。二、大圓鏡智,是轉阿賴耶識所得。顯現法界之萬象,如大圓鏡之智也。三、平等性智,是轉末那識所得。成諸法平等作用之智也。四、妙觀察智,是轉意識所得。分別好妙諸法而觀察眾機,說法斷疑之智也。五、成所作智,是轉眼等之五識所得。成就自利利他妙業之智也。此五智雖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為引攝眾生,自本體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此時法界體性智住於本位,而為中央之大日如來。由大圓鏡智而成東方之阿[門@(人/(人*人))]如來,主發菩提心之德。由平等性智而成南方之寶生如來,主修行之德。由妙觀察智而成西方之阿彌陀如來,主成菩提之德。由成所作智而成北方之不空成就如來,主入涅槃之德。由此五智成為體相二大。蓋法界體性智之大日為六大,是體大也,四方之四佛為其所出之別德,則是四曼之相大也。即大圓鏡智之阿[門@(人/(人*人))],為大曼荼羅身。平等性智之寶生,為三昧耶(譯平等)曼荼羅身。妙觀察智之彌陀,為法曼荼羅身。成所作智之不空成就,為羯磨(譯作業)曼荼羅身。理智不二,故此五智五佛,即胎藏界地水火風空之五大也。其分配有二樣。五大。此有通別二門,今依別門也,若依通門,則五智直為五智,五如來直為五如來,教觀大綱曰:「慈覺云:真言天台立五智者,法界體性智緣中道遮照境。」
五智所生三身 (術語)蓮華三昧經謂依五智而生三身:一、法界體性智之身業為毘廬遮那佛,口業為普賢菩薩,意業為不動金剛。二、大圓鏡智之身業為阿[門@(人/(人*人))]佛,口業為文殊師利菩薩,意業為降三世金剛。三、平等性智之身業為寶生佛,口業為虛空藏菩薩,意業為軍荼利金剛。四、妙觀察智之身業為阿彌陀佛,口業為觀自在菩薩,意業為六足金剛。五、成所作智之身業為釋迦文佛,或不空成就佛,口業為金剛業菩薩,意業為摩訶藥叉金剛。此三者即如其次第為自性正法教令之三輪身也。瑜祇經曰:「金剛界遍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中略)光明心殿中,云云。」十住心廣名目六曰:「以上五智,一切佛具之。然而約別相云之者,如次大日阿[門@(人/(人*人))]寶生彌陀不空五佛也,自家不二實義可思之。」
智譬水 (譬喻)胎藏界之理譬如蓮華。金剛界之智譬如月或水。譬於水者,以金剛界智法身之種子為水大,即鍐字故也,水有五德,恰與五智相當。秘藏記本曰:「以水譬五智者,水性清淨,一切色相顯現,譬大圓鏡智。一切萬象影現,無高無下,而為平等,譬平等性智。水中一切色相差別,顯現明了,譬妙觀察智。一切情非情之類,依水而濕長,譬成所作智。其水無所不適,譬法界體性智。」
五智印 (名數)一[87A4]吽,金剛智印。二[87CA]怛落,寶智印三昧。三[87A7]紇利,法輪智印。四[874B]惡,羯磨智印。五[87A6]鍐,一切如來法界智印。見金剛頂義訣。
五智如來 (名數)金剛界五智所成之五如來也。一大日如來,法界體性智所成。二阿[門@(人/(人*人))]如來,大圓鏡智所成。三寶生如來,平等性智所成。四無量壽如來,妙觀察智所成。五不空成就如來,成所作智所成。五智。菩提心論曰:「東方阿[門@(人/(人*人))]佛因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南方寶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頂智也。西方阿彌陀佛由成妙觀察智,亦名蓮華智,亦名轉法輪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毗廬遮那佛,由成法界智。」
五佛生五菩薩五金剛五忿怒 (雜語)五佛各出現菩薩,金剛,忿怒。此三者如其次第為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又為境智行之三軌。 T0034.JPG
五如來色 (名數)總有四種:一、大疏四所謂白壇曼荼羅之五佛。中央大日如來閻浮檀紫摩金色,寶幢如來白色如朝日,其餘華開敷佛,無量壽佛,鼓音佛之三如來共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謂,毘廬遮那白,是淨法界之色。為一切諸法之本源,故為最初。寶幢如來赤,既發菩提心,於明道之中,降伏魔怨,滅除蓋障,故為第二。沙羅樹王如來(開敷華王如來)黃,成正覺時,萬華開敷。皆至金剛(金剛為地其色赤)實際,故為第三。無量壽如來青,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普現大悲曼荼羅,猶如虛空(虛空之色青)之具含萬象,故為第四。鼓音如來(釋迦)黑,所以垂普門之跡者,以皆欲顯本,本即是如來自證之地住於大涅槃也,若捨加持神力時,則一切眾生之心量,非其境界,是故其色幽玄,居於最後。三、大疏二十所謂由於五轉色。五佛如其次第,為黃赤白黑青。五色。菩提心義六會第二與第三曰:此中初義,為染色次第,是初心觀者之次第也,後義為果地佛德之次第,取青具諸色之義。以青為大日之色。四、慈氏軌等謂由五色界道之義,故為白黃赤黑青之次第,是亦依觀行者之次第也。亦與五大色相應。慈氏軌下曰:「第三院最外,白黃赤黑青之五道圖之,表五智之義。」尊勝軌下曰:「第三院外院畫五道,白黃赤黑青,此表五佛頂五智之義。」
五智真言 (真言)即五佛之種子,[87A6]鍐(大日),[87A4]吽(阿[門@(人/(人*人))]),[87CA]怛落(寶生),[87A7]紇利(彌陀),[874B]惡(不空)也。
五智寶冠 (物名)又曰五佛寶冠。冠於金剛界大日如來之頭上者,有五峰,標五智五佛。
五智金剛杵 (物名)即五鈷金剛杵。
五惡 (術語)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即反於五戒者。
五惡見 (名數)一身見,見為常有一我體。二邊見,見為死後我體斷滅。又見為常在。三邪見,見為無因果之道理。四見取見,取已上之諸見,而見為究竟至極之真理。五戒禁取見,取非理之戒禁,而見為生天受樂之因。是即十使中之五利使也。
五惡段 (術語)無量壽經下明五惡之一章也。
五惡趣 (術語)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種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別開阿修羅,故為六趣。對於彌陀之淨土,悉以之為惡趣。地獄鬼畜三者,為純惡之所趣,故名為惡趣。人天為善惡雜業之所趣,故亦名為惡趣。無量壽經下曰:「必得超絕去往生安養國,橫截五惡趣。」同淨影疏下曰:「三途人天是其五趣,於此分別下三惡道名為惡趣,人天二道名為善趣。今此約對彌陀淨剎,娑婆五道,齊名惡趣。地獄餓鬼畜生是其純惡所向,名為惡趣。娑婆人天雜惡所向,亦名惡趣。」
五善 (名數)五戒也。善惡
五結 (名數)繫縛眾生使流轉於三界之妄惑,謂之結。有五種:一貪結,二恚結,三慢結,四嫉結,五慳結。出於阿毘達磨集論四。
五結樂子 (天名)侍帝釋天之樂神名。來佛前彈琉璃之琴,頌佛德。見中阿含經三十三。
五雲 (雜語)譬五障以雲也。
五渾 (雜語)五濁之異名。見七佛神咒經一。
五痛 (雜語)由五惡而感五種之苦果也。五燒
五惑 (名數)與五鈍使同。
五無間 (名數)八大地獄之第八阿鼻地獄,謂之五無間。有五種之無間故也。一、趣果無間,感此獄之罪業,為順現業或順生業,在造業與受果之間,決無隔他生者。二、受苦無間,受苦無間隔者。三、時無間,時無間斷也。四、命無間,壽命常相續無間斷也。五、形無間,地獄之廣有八萬由旬,身形亦有八萬由旬,無些少空處也(大部補註八及十二以或引成論為標列此五無間之義。然檢成實論唯有初一義,無後四義。後四義大乘義章七於無間業舉四義中〔引於無間業下〕,取自後三義也。但彼合時無間與命無間之二為一壽命,此開而為二也。後人不察,和附之皆為成論之說。翻譯名義集,四教儀集註,增輝記等皆然)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曰:「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一、受苦無間,二、身形無間,此二者與上同。三、罪器無間,種種之罪器充滿而無間隔也。四、眾類無間,種種之眾生同一受之而無間隔也,五、時無間,與上同。
五無量 (名數)一身,二心,三智,四虛空,五眾生也。見大日經六。相傳此五無量配於五佛。身為寶生佛,心為阿[門@(人/(人*人))]佛,智為無量壽佛,虛空為大日如來,眾生為不空成就佛。
五無間業 (名數)感無間地獄苦果之五種惡業,即五逆罪也。五逆
五無間罪 (名數)五無間之罪業。與五無間業同。
五無反復經 (經名)佛說五無反復經,一卷,劉宋沮渠京聞譯。王舍城之梵志來舍衛國,途見耕者之子死,而其父母及奴僕等五人不愁哭,以為大逆而無反復之人(無反復者無反己而放逸也),佛說理開梵志之心。
五衍 (名數)梵云衍,此譯云乘。五衍即一人,二天,三聲聞,四辟支,五菩薩之五乘也。肇論曰:「乘五衍之安車。」頭陀寺碑文曰:「憑五衍之軾。」
五間色 (雜語)對於青等五正色有綠等五間色。五色
五鈍使 (術語)謂本惑十使中貪瞋痴慢疑之五使。貪瞋痴慢之四使,都為迷執於世間事物而起之惑,其性分鈍者,故謂為鈍使。疑使為就四諦真理而起之惑,以猶豫不決為自性,其性分亦非銳者,故類從貪等四使而為鈍使。
五菩提 (名數)一、發心菩提,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心者。二、伏心菩提,制伏煩惱而行諸波羅蜜者。三、明心菩提,觀察諸法而行般若波羅蜜者。四、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得無生法忍而出三界,到一切智者。五、無上菩提,坐於道場,斷煩惱之緣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見智度論五十三。
五尊合行法 (修法)五大明王之修法,勤於一人之法也。
五道 (名數)為有情往來之所,故曰道。有五處:一地獄道,二餓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與五趣同。
五道六道 (名數)五道六道,開合不同,五道加阿修羅道,則為六道。智度論三十曰:「問曰:經說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遠,經法流傳五百年後,多有別異,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說五者,於佛經迴文說五。若說六者,於佛經迴文說六。又摩訶衍中法華經說有六趣眾生,觀諸義意,應有六道。」攝阿修羅道於五道內有二義:一唯攝於天趣,一攝於天趣鬼趣之二者。見唯識樞要下本。新譯家多用五趣。
五道冥官 (雜名)十王經曰:「六道冥官。」五道六道,開合不同,冥官為十王之眷屬。
五道將軍 (雜名)十王之眷屬也。焰魔供次第曰:「可別供焰羅王五道將軍,即得削死籍付生籍。」
五道受生經 (經名)法苑珠林八十六所引,今藏經中無之。
五道轉輪王 (鬼類)十王之一。冥途亡人第三年廳府之官王也。其本地為阿彌陀如來,即領二官眾獄司,治眾生愚痴煩惱之冥官。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所謂「五道轉輪王廳。阿彌陀佛。爾時天尊說是偈言:後三所歷是關津,好惡唯憑福業因。不善尚憂千日內,胎生產死夭亡身。邪見放逸過,愚痴無智罪。猶如車輪迴,常在三途獄。」是也。
五道轉輪經 (經名)罪福報應經之異名。
五葉 (名數)傳燈錄達磨章舉達磨傳法之偈。曰:「吾本來玆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是禪家分五家之讖語也。
五意 (名數)一業識,二轉識,三現識,四智識,五相續識。此五識自細至麤,依止次第而生,故稱為意。意有能生與依止之義。見起信論。
五過 (名數)五種之過失有種種。
破戒五過 (名數)一害自身。二為智者所呵。三惡名流布。四臨終後悔。五死而墮於惡道。見四分律五十九,三藏法數二十三。
依語五過 (名數)對於正教不得正解,則生五過: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誑人,四謗法,五輕聖法。見成實論,歸敬儀通真記中。
五禁 (術語)謂五戒也。寄歸傳一曰:「若泛為俗侶,但略言其五禁。局提法眾,遂廣彰於七篇。」
五滓 (雜語)與五濁同。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滓,沮史反,濁也。」
五葬 (名數)謂土葬、火葬、水葬、野葬、林葬也。葬法
五葷 (名數)又曰五辛。名義集三曰:「蒼頡篇,葷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葷。」五辛
五業 (名數)五種之業也。有四種:(一)順現法受業,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時分不定異熟定業,時分不定異熟不定業也。大毘婆沙論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師,說五種業。謂順現法受業,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各唯一種。順不定受業中復有二種:一異熟決定,二異熟不決定。」即是。又出俱舍論第十五順正理論第四十等。(二)取受業,作用業,加行業,轉變業,證得業也。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第七曰:「取受業者,謂眼等能見色等。作用業者,謂地等能任持等。或復諸法自相所作。謂所有色,質礙變壞。如是等。加行業者,謂意解為先,起身業等。轉變業者,謂金師等,造莊嚴具等。證得業者,謂證得聖道等涅槃等。」即是。又出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第四等。(三)救濟災橫之業,救濟惡道之業,救濟行非方便之業,救濟行身見之業,救濟乘之業也。梁譯釋大乘論卷十曰:「復次,諸佛法界恒時應見有五業:一、救濟災橫為業,由唯現盲聾狂等疾惱災橫能滅除故。二、救濟惡道為業,從惡處引拔安立於善處故。三、救濟行非方便為業,諸外道等加行非方便,降伏安立於佛正教故。四、救濟行身見為業,為過度三界,能顯導聖道方便故。五、救濟乘為業,諸菩薩欲偏行別乘,未定根性聲聞,能安立彼為修行大乘故。」即是。是與往生論三種隨便菩提門之法,似開合不同。又出梁譯攝大乘論釋第十五等。(四)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也。天親之往生論曰:「如向所說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隨順之法門故。」往生論註卷下釋之,謂身業為禮拜,口業為讚嘆,意業為作願,智業為觀察,方便智業為迴向。此五種之業和合。則是隨順往生淨土之法門,自在之業成就。又出往生論註記第五等。
五鈷鈴 (物名)鈴之把柄。為五鈷之形者。密教之修法,為驚覺諸尊而振之。 0210.JPG
五鈷金剛杵 (物名)又作五智金剛杵,五峰金剛杵,五峰光明。略之五鈷金剛,又云五鈷。鈷者支之義,又作股或[月*古]。即有五個支之金剛杵也。原為堅手天手所執之武器,真言家以之與三鈷,獨鈷,共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為顯永斷所謂難斷之惑之金剛智德者,表五佛五智。中鈷表佛之實智,彎曲於內部之四鈷表權智。大日經疏第五曰:「所持密印,即是五鈷金剛。五如來智,皆兼權實二用。」又金頂經疏第三曰:「謂普賢菩薩,具足智力,能轉法輪,是故如來以五智印而授與之。此五智印,具足五相,謂五鈷也。」五股 0215.JPG
五略十廣 (名數)摩訶止觀一部之正說,廣立十科,謂為十廣。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種分科,謂為五略。摩訶止觀第一上所謂「今當開章為十: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又所謂「初釋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意緩難見,今撮為五,謂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是也。發大心者,修止觀,先須發大菩提心,乃明四弘誓願。修大行者,示十廣第七正觀之大意,明四種三昧。感大果者,即修觀之結果,示十廣之第八果報,明從觀行,經相似,而至於分真即之位,則應同百佛世界而八相作佛,裂大網者,既感大果,終則趣於化他,說五時八教,明裂破邪見大網之大用,歸大處者,既說教破網。化他之能事終,則即歸於三德秘藏之大涅槃云。其中發大心之一,示十廣中前六章之大意,餘四者示後四章之大意。要之五略,即十廣之大意,其要與法華玄義之十妙相同。十廣中,釋名者,釋止觀之名。體相者,明止與觀非別體為同一法性之寂照二用,攝法者,明止觀二法中,攝入恒沙無量之萬法,偏圓者,明爾前四時三教之止觀皆偏,今教之止觀獨圓妙,方便者,為觀前之加行方便,即廣明二十五方便,正觀者,明正修止觀之相,示十境一一可各修十乘觀法之旨。但此章至半,以智者大師歸寂,摩訶止觀中,因缺果報以下之三章。又見止觀輔行傳弘決等。
五番相對 (名數)淨土宗判正行與雜行之得失者。選擇本願念佛集卷上,所謂「正雜二行,有五番相對:一親疏對,二近遠對,三有間無間對,四不回向回向對,五純雜對。」是也。親疏對者,修正行者,其行體繫在彌陀,與彼佛甚親昵,彼此三業,互不捨離,故名為親,修雜行者,其行體不繫於彌陀,彼此三業,互相捨離,其關係疏漫,故名為疏。近遠對者,修正行者,願見彌陀,佛即應念現在目前,與彼佛甚鄰近,故名為近,修雜行者,不願見佛,佛不現目前,其關係隔遠,故名為遠。無間有間對者,修正行者,常憶念彌陀而無間斷,故名無間,修雜行者,憶念不相續,故名有間。不回向回向者,修正行者,從不別用回向,而以名號之行體,有願行具足之義,自然為往生之業,故名不回向,修雜行者,必用回向之時。為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則不為往生之因,故名回向。純雜對者,正行純為極樂之行,故名為純,雜行行體,種種雜多,果報亦汎通於人天三乘及十方淨土等,故名為雜。
五會念佛 (儀式)唐法照法師所創。以無量壽經上有「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之文。故分念佛之調音為五番:第一會,平聲緩念。第二會,平上聲緩念。第三會,非緩非急念。第四會,漸急念。第五會,四字轉急念(四字為阿彌陀佛,他皆六字名號)。每一會重數百遍,以五會為一周。見五會法事讚。
五會法師 (人名)唐法照為善導之後身,創五會念佛,故稱為五會法師。唐代宗大歷七年寂。出於佛祖統紀二十六。
五會法事讚 (書名)具名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唐法照著。說五會念佛之作法,揭讚文。
五義平等 (術語)心王與心所相對,有彼此平等之義五種,故名相應法。相應法
五義分通 (名數)南山之四分律宗所言。四分律之本位,雖為小乘,然與其餘之薩婆多律等異,有一分通於大乘者。求其義於本律,凡有五處。以此五處之義知分通大乘,謂之五義分通:一、沓婆厭無學,四分律三明十三僧殘之無根謗戒,其中有阿羅漢,名沓婆摩羅子。在靜處思惟,此身無常,生滅而不堅固,我今當以如何之方便,求牢固之法?今欲以我力供養於僧,為僧作力役。是厭無常生滅之三乘身,求菩薩之法,迴心於大乘,修利他之行也。二、施生成佛道,四分僧戒本有回向文,其語曰:「我今說戒經,所說諸功德,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皆共成佛,豈是小乘?三、相召為佛子,四分律一有序,序中有「如是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語。蓋梵網經所說大乘戒中雖呼僧眾為佛子,而小乘戒中常稱為比丘。然則今以佛子之稱呼召,其意在於大乘之佛道可知也。四、捨財用非重,此於懺悔捨墮罪時,先向僧眾捨出其所犯之財體(即如贓物者),而後行懺悔之法,僧眾一旦沒收其財物,懺悔後竣後,更以之還於本人也。然於本宗雖不還之於本人,而於僧中用之,亦惟結突吉羅之輕罪,不成偷盜之重罪。是因為懺悔之人,既誠心捨出,則彼之財物,非彼之所有也。是為以意業為主之大乘義。五、塵境非根境,謂色聲等之塵境為眼識等之所識知,而非眼根等之所曉了也。四分律十一釋小妄語戒中,有曰:「眼識能見,耳識能聞,鼻舌身識能觸,意識能知。」此於小乘有部之宗義有根見識見之爭,以根見為正義,今云眼識能見等者。為識見之義,即大乘之意也。以上來五義為分通大乘之證。出於業疏三下,濟緣記三下,資持記上三之一。
五遍行 (名數)周遍於一切心王心所而相應之五種心所也。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識論第三曰:「此識與幾心所相應,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於一切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以是遍行心所攝故。」又第五曰:「復以四一切辨五差別,謂一切性及地時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即是。此中具四一切者,此作意等五心所,遍於善等三性而起,故云一切性;遍於三界九地或有尋等三地而起,故云一切地;一切有心皆有,或自無始不斷,或緣一切之境,故云一切時;定俱生,故云一切俱。此五心所外,無一具如是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名為遍行。但薩婆多部合此五者及五別境(欲、慧、念、勝解、三摩地),立十心所而名為大地法。又出於瑜伽師地論第三等。
五解脫輪 (術語)金剛界五智如來所住之五大月輪也。五大月輪是清淨之菩提心,能解脫煩惱,故名。又能解脫五趣輪迴之纏縛,而成為圓明無礙之月輪,故名。【又】五輪塔婆之異名。五輪塔婆
五種行 (名數)法華經所說五種法師之行。五種法師。【又】觀經散善義所說五種之正行。五正行
五種印 (印相)肉眼等五眼各別之印也。見天台史略下。
五種性 (名數)於六種性中除妙覺性者。以種為因之義,而明因位,中除果位。六種性
五種鈴 (名數)鈴有五鈷鈴,寶鈴,一鈷鈴,三鈷鈴,塔鈴,五種之別。又總名之曰金剛鈴。仁王經法等大法修行壇場所用之密具也。行者於東方前列之金剛盤上,以五鈷鈴置東方,寶鈴置南方,一鈷鈴置西方,三鈷鈴置北方,塔鈴置中央為法。日本僧宗叡入唐,請歸此法,遂盛行於日本密家。五鈷等名,皆取於其柄形也。
五種果 (名數)異熟等之五果。五果
五種通 (名數)五種之通力。身口意三業,通用無礙,變化自在,謂之通力。一、道通,以證悟中道實相之理而得之,如菩薩之通力無礙者。二、神通,神為心神,凝心修定所得,如羅漢之通力自在者。三、依通,依憑藥餌符咒等所得,如神仙之靈變自在者。四、報通,亦名業通,以果報而自得之,如諸天之變化,神龍之隱變者。五、妖通,惟妖怪使然,如老狸古木之精為奇變者。見宗鏡錄十五。
五種般 (名數)又曰五種不還,五種那含。不還
五種禪 (名數)四念處為所觀。觀練薰修四者為能觀。能所合而為五種。
五種魔 (名數)新譯曰五蘊魔。舊譯曰五陰魔或五眾魔。
五種樂 (名數)
五種藏 (名數)佛性論二謂真性有五藏之義:一、如來藏,自性是藏之義,以一切諸法,不出如來之自性故。二、正法藏,因是藏之義,以一切聖人四念處等之正法皆取此性為境故。三、法身藏,至得是藏之義,以一切聖人信樂此佛性故,使聖人得法身之果德故。四、出世藏,真實是藏之義,以此佛性離世間法一切之過失而真實不壞故。五、自性清淨藏,秘密是藏之義,若一切法隨順此佛性,則名為內,是正而非邪,即為清淨。若諸法違逆此理則名為外,是邪而非正,名為染濁故。【又】勝鬘經列五藏:一、如來藏,二、法界藏,三、法身藏,四、出世間上上藏,五、自性清淨藏。此中所謂法界藏者,論之正法藏也。法界為生正法之因,故名法界藏。亦名正法藏。故佛性論中引今之勝鬘經曰:「故勝鬘經言:世尊!佛性者,是如來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淨藏,由說此五藏義故,如意功德而得顯現。」已上五藏之義,梁之攝論釋說之,華嚴演義鈔十三引之。與法界之五義相同。法界
五種一乘 (名數)別教一乘,同教一乘,絕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意一乘之稱。出於五教章。
五種三昧 (名數)大日所說之五位三昧也。五位三昧
五種三諦 (術語)言空假中之三諦有五種也。別接通,圓接通,別教,圓接別,圓教各有三諦。
五種三乘 (名數)始別終同三乘(小乘),始終俱別三乘(始教),始終俱同三乘(終教),始終俱離三乘(頓教),始終俱同三乘(圓教)之稱。
五種三歸 (名數)三歸戒有五種,三歸
五種不女 (名數)五種不男之外,有五種不女:一螺,二筋,三鼓,四角,五脈。見大藏法數三十二。
五種不男 (名數)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舊兩解。舊譯家之解:一、生不男,生來男根不發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閹豎。玄應音義十四曰:「犍又作[拱-共+虔][虔*(刖-月)]二形,同居言切,字書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陰曰犍。」三、妒不男,因見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發者。四、變不男,根能變現,遇男則女根起,遇女則男根起者。五、半不男,半月為男根之用,而半月不為者。表中半擇迦依上解則如Ubhayavyan^jaka(二根者)。四分律三十五曰:「佛言:黃門於我法中無所增益,不得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出家受具足戒,應滅擯。是中黃門者:生黃門、犍黃門、妒黃門、變黃門、半黃門。」新譯家又有二解:其一以無根為扇搋,有根而不具為半擇迦。前之扇搋,分本性與損壞之二種;後之半擇迦,分嫉妒、半月、灌灑之三種;以為五種。灌灑者,澡浴等灌灑之時,男勢方起也。其二五種之不男,通名為半擇迦,扇搋唯限于無根。故對法論八曰:「半擇迦有五種:謂生便半擇迦、嫉妒半擇迦、半月半擇迦、灌灑半擇迦、除去半擇迦。」慈恩據此。法華玄贊九曰:「五種不男者:謂生便、除去、嫉妒、半月、灌灑。」生便者,生便無根者也。出于俱舍光記三。 T0035A.JPG T0035B.JPG
五種不退 (名數)一信等之五不退。二淨土之五不退。不退
五種不淨 (名數)不淨觀
五種不還 (名數)又曰五種那含,五種般。不還
五種不隨 (名數)三類境中之性類有五種不隨之義:一、性不隨,二、種不隨,三、界繫不隨,四、三科不隨,五、異熟不隨。
五種不翻 (名數)唐玄奘立五種不翻之規: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羅尼者。二、含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語具六義者。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者。四、順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騰以來常存梵音故也。五、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謂般若二字,聞之者生信念,以如譯為智慧,則生輕淺之意故也。見名義集序。
五種正食 (名數)見半者蒲[食*善]尼條。
五種正行 (名數)五正行
五種法身 (名數)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更有大乘所立三類之五種。五分法身,及法身
五種法師 (名數)法華經法師品所說:一、受持法師,憶持而不忘者。二、讀經法師,正心端坐,目睹經,口宣句讀者。三、誦經法師,習讀既熟,不對文自然能誦者。四、解說法師,解說文句而授人者。五、書寫法師,書寫經文而廣流布於世者。經曰:「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中略)合掌恭敬,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會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於此人間。」文句八上曰:「此品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法者規則也,師訓匠也,法雖可規,體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種通經皆得稱師。」
五種比量 (名數)五種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見而推理其他也。顯揚聖教論十一曰:「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在及先所見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煙故比知有火。」二、體比量,如由甲之體性而推乙,由一部之體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一分自體比類餘分,如以現在比類去來。」三、業比量,由業作而推理業作者也。同上曰:「以作用比業所依,如(中略)見跡步寬長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一部之事而推理他之真理也。同上曰:「於一切相屬著法,以一比餘,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云云。」五、因果比量,見因而推論其果,見果而推度其因也。同上曰:「因果相比,如見物行比有所至,見有所至比先有行,云云。」
五種色法 (名數)對法論說法處之中有五種之色法者。法處所攝色
五種般若 (名數)般若
五種淨肉 (名數)
五種淨食 (名數)諸食物依五事而清淨,適於比丘之食,謂之淨食。淨者離過之義,如淨命,淨肉。一、火淨,謂食物之宜燒煮者,如法燒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淨,謂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三、爪淨,謂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殼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乾淨,謂果物之蔫乾失生氣,不堪更為種者,方取食之也。五、鳥啄淨,謂取鳥之啄殘者而食之也。已上五種,依火乃至鳥啄而為淨食,故謂之火淨食乃至鳥啄淨食。見毘奈耶雜事三十六。四分律有十種之淨法,前五種與上同。一火淨,二刀淨,三瘡淨(即爪淨),四鳥啄破淨,五不中種淨(即蔫乾淨)。見行事鈔下二。
五種供養 (名數)供養
五種與願金剛使 (名數)五使者
五種無明 (名數)無明
五種菩提 (名數)菩提
五種結界 (名數)結界之地形有五相。結界中結界五相。
五種唯識 (名數)法相宗之慈恩,於義林章一末唯識章中以五種六門該攝一切諸經論之唯識:一、境唯識,如阿毘達磨經說一處四見之喻,就境而明唯識之義者。二、教唯識,華嚴深密等諸經中說唯識之義者。三、理唯識,經論之中成就唯識之道理者。四、行唯識,經論之中明唯識之觀法者。五、果唯識,經論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識為總體之能詮,而他四唯識則所詮之別義也。唯識章曰:「然總遍詳諸教所說一切唯識不過五種。(中略)此中所說五種唯識總攝一切唯識皆盡。」
五種悉地 (名數)悉地
五種衲衣 (名數)無用之布縫綴之五種僧衣。有施主衣,無施主衣,往還衣,死人衣,糞掃衣也。
五種邪命 (名數)五邪命
五種那含 (名數)又曰五種不還,五種般。那含者阿那含之略,譯言不還。般者般涅槃之略,入涅槃之義也。不還
五種惡病 (名數)佛在世時毘耶離城有五種之惡病流行:一自眼出血,二自耳出膿,三自鼻流血,四舌噤無聲,五所食之物變為麤澀。見請觀音經,輔行二之二。
五種散亂 (名數)眾生之心有五種散亂:一、自然散亂,五識不守自性,隨逐外境,念念變遷也。二、外散亂,意根馳動,隨逐外塵,起種種之分別也。三、內散亂,心生高下,念念遷流而不定也。四、麤重散亂,計我我所等麤重之法,而不得解脫也。五、思惟散亂,棄捨大乘,憶念小乘,而不得寂靜也。
五種佛性 (名數)佛性
五種念誦 (名數)念誦
五種通經 (術語)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之五法,而弘通經典。法華經所說五種法師之行是也,文句八上曰:「五種通經,皆得稱師。」五種法師
五種修法 (名數)修法有五種之別也。一、扇底迦,譯言息災或寂災。二、布瑟徵迦,譯言增益,增榮,或增長。三、阿毘遮嚕迦,譯言調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譯言鉤召,攝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囉拏。譯言敬愛,愛敬,或慶愛。說詳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護摩及悉地
五種護摩 (名數)護摩
五種說人 (名數)佛法有五種能說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諸天,化人也。大智度論第二所謂「佛法有五種人說:一佛自口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是也。淨影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所謂「起說不同,凡有五種,如龍樹說:一佛自說,二聖賢說,三諸天說,四神仙等說,五變化人說」者,其序次雖殊,而意則同也。又出於觀經疏等。(二)佛,菩薩,聲聞,眾生,器界也。華嚴經疏第一所謂「今此能說,通三世間,開即為五,謂佛,菩薩,聲聞,眾生及器。」是也。華嚴經中,如阿僧祇品隨好品者,佛說也。餘會多菩薩說。入法界品之初有聲聞說。諸善友等多菩薩說。亦名眾生說。菩提樹等即器界說。又舊華嚴經普賢菩薩行品,說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之五種。蓋此等能說人之用法必非一,或用音聲,或用光明,或用妙色等,以開悟眾生也。
五種嘉譽 (名數)嘉譽念佛者之稱呼,有五種之別也。觀經散善義第四所謂「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是也。
五種聲聞 (名數)聲聞
五種問難 (名數)問有五種之原因:不解故問,疑惑故問,試驗故問,輕觸故問,利樂有情故問也。見瑜伽釋論。
五種壇法 (名數)謂五種悉地。悉地
五種雜行 (名數)唐善導,就淨土之行而分正行,雜行,各立五種。五種雜行即非五正行(五正行)者。見二行
五種三昧道 (名數)真言門之五種三昧也。詳教時問答二。
五種三昧耶 (名數)三昧耶
五種不應施 (名數)不應施與於人者有五種:一以非理之財物,二酒及毒藥,三罝羅機網,四刀杖弓箭,五音樂女色。見法苑珠林八十一。
五種阿那含 (名數)與五種不還同。不還
五種阿闍梨 (名數)阿闍梨
五種陀羅尼 (名數)陀羅尼
五種輕重事 (書名)律書名。目連問戒律中五種輕重事之異名。
五種不可思議 (名數)不可思議
五種善根發相 (名數)一、息道善根發相。數息觀成,入定時,自心安悅,而發善根也。二、不淨觀善根發相。定中起不淨觀,捨愛著之所而發善根也。三、慈心善根發相。於定中起慈悲心,入深定,起清淨之善根也。四、因緣觀善根發相。於定中起正見,離斷常之邪見,得法喜而起善根也。五、念佛善根發相。於定中念諸佛之功德相好等,發清淨善根也。見坐禪法要。
五種言說 (名數)一、相言說,執著色等諸相而生之言說也。二、夢言說,依夢中所現境界而生之言說也。三、妄執言說,以念舊所聞,舊所作,而生之言說也。四、無始言說,無始以來,執著戲論,依種子薰習而生之言說也。五、如義言說,如義而生詮旨無殊之言說也。此中前四言說以虛妄說之故,不能談真,後一言說為實說故,得談真理。馬鳴菩薩據前四種故指真如謂為離言說相也,見釋摩訶衍論二。
五種增上緣 (名數)又名五增上緣,亦曰五緣。即念佛者現當二世所應蒙之增上緣,有五種之別。觀念法門所謂「現生及捨報決定,有大功德利益,準依佛教,明五種增上利益因緣,一者滅罪增上緣,二者護念得長命增上緣,三者見佛增上緣,四者攝生增上緣,五者證生增上緣。」是也。滅罪增上緣,又名現生滅罪增上緣,由佛為增上緣消除一切業障也。護念得長命增上緣,又名護念增上緣,現生護念增上緣,彌陀觀音勢至等隨逐影護也。見佛增上緣,又名見佛三昧增上緣,得彌陀之三念願力加於外而見佛也。攝生增上緣者,彌陀之願力,能攝眾生使得往生也。證生增上緣者,保證滅後之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也。前三者為現益,後二者為當益。
五障 (術語)女人之身具五種之障礙也。又云五礙。法華經提婆品曰:「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又見中阿含經二十八,智度論九。【又】欺為信障,怠為進障,嗔為念障,恨為定障,怨為慧障。見法華經。【又】(名數)修道有五障。一、煩惱障,根本之煩惱,障蓋淨心,妨害道機,而不使入於佛法。二、業障,過去之重罪乃至誹謗正法也。以先業之障未除,而有種種之難不得入於佛法。三、生障,若得無難之生處,則必悟道,然先業乘之,而受無暇之身為趣生障,不得入於佛法。四、法障,已生無障之處,又有悟道之機,以先世障法等緣故,不逢善友,不得聞正法。五、所知障,已逢知識,得聞正法,而有種種之因緣,兩不和合,妨修般若。見大日經疏。
五障三從 (術語)五障與三從也。五障如上出。勝鬘經寶窟曰:「五礙三監。」智度論曰:「一切女身無所繫屬,則受惡名。女人之體,幼則從父母,少則從夫,老則從子。」
五塵 (術語)色聲香味觸之五境也。此五者,能染污真性,故名塵。止觀四上曰:「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時,如履湯火。五塵六欲,不暇貪染。」
五慳 (名數)五種之慳吝也。一、住處慳,我獨住此處,不容餘人。二、家慳,我獨入此家,不容餘人。三、施慳,我獨受此布施,不使餘人受之。四、餘讚慳,我獨受此稱讚,不使餘人受之。五、法慳,我獨知此經之深義,不使餘人知之。見成實論十二。
五蓋 (名數)蓋即蓋覆之義。有五法,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貪欲蓋,執著五欲之境以蓋心性者。二、瞋恚蓋,於違情之境懷忿怒以蓋心性者。三、睡眠蓋,心昏身重,而不為其用以蓋心性者。四、掉悔蓋,心之躁動,謂之掉,於所作之事而心憂惱,謂之悔,以蓋心性者。五、疑法,於法猶豫而無決斷,以蓋心性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通名蓋者,蓋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者清淨心善,不得開發,故名為蓋。」又詳智度論十七,大乘義章五本,三藏法數二十四。
五境 (名數)色聲香味觸之五法,是為眼等五根所緣之境界,故云五境。
五夢 (傳說)如來涅槃之夜,阿闍世王感五種之惡夢。一月落而日自地出,二星隕如雨,三煙氣自地出,四七彗星現天上,五天上有大火聚,遍覆虛空,而墜於地。見後分涅槃經下。俱舍頌疏界品二曰:「五夢不祥,雙林現滅。」
五夢經 (經名)法苑珠林十所引,大藏經中不載。
五誓 (術語)宗密所立五大願之異名。
五說 (雜語)佛等五人之說法也。五人說經
五臺山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統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縣東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縣一百三十里。水經注,山五巒巍然,故謂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三十里,頂周二里。金蓮日菊佛缽華燦發如錦,亦名錦繡峰,世傳文殊菩薩示現之處。」華嚴經疏曰:「清涼山者,即代州雁門五臺山也。」賢首華嚴傳一曰:「案此經(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云:東北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二萬菩薩常住說法,故今此山下有清涼府,山南面小峰有清涼寺,一名五臺山。五山最高,其上並不生森林,以與積土同,故謂之臺。山周迴四百餘里,東連恒岳,中臺上有大華池,湛然清徹,間有微感。又有精屋石塔,北臺上有鐵浮圖二,並舍利及文殊形像。(中略)昔北齊日大敞玄門於此山中置伽藍二百餘所。又割恒定等八州稅,以供山眾衣藥之資。(中略)山去京一千六百里,代州界也。地居邊境,寒烈特甚,故四月已前,七月已後,堅冰積雪,暠皓彌布。非盛夏之日登踐無由。」蔣維喬中國名勝第十三種五臺山弁言曰:「五臺山在山西五臺縣東北一百二十里,亦名清涼山,相傳為文殊菩薩道場。五峰環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名。夏時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山左鄰恒嶽,右瞰滹沱,週五百餘里,狀如蓮華。東南西北四臺,皆自中臺發脈,群峰聯屬,勢若游龍。叢林大剎,皆在中臺之下。僧侶分為青衣僧黃衣僧,青衣僧即尋常之僧人,皆著青衣,黃衣僧則喇嘛也。各有著名十大寺,如顯通、塔院、圓照、廣宗、殊像、碧山、南山、鳳林、金閣、靈境等寺,青衣所住持也。菩薩頂、玉花池、金剛窟、鎮海、羅[目*侯]、普安、三泉、七佛、壽寧、臺麓等寺,喇嘛所住寺也。喇嘛中有扎薩克,居菩薩頂真容院,由西藏達賴喇嘛派來,六年一任,約束眾喇嘛,職位頗尊。青衣僧則由各寺公舉會長,處理公共之事。蒙古王公每歲朝山,布施甚多。聞紀元後以關外道途不靜,來者較少。然香火猶盛。內地僧俗二眾,夏時朝山者,亦繹絡於途。」
五精舍 (名數)精舍
五綴缽 (物名)補綴五處缺損之鐵缽也。戒律之制,過五綴則不許用之,又不至五綴則不許更新。四分律九曰:「若比丘缽破減五綴不漏,更求新缽,尼薩耆波逸提。若滿五綴不漏,更求新缽者,突吉羅。」
五綵幡 (物名)以五色綵畫之旗也。行事鈔下四曰:「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塗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舉,左手中繫一綵幡,腳垂曳地。當安病者在像之後,左手執幡腳作從佛住淨剎之意。」
五福德經 (經名)賢者五福德經之略名。
五調子 (名數)五音
五輪 (術語)五體之異名。兩臂兩膝及頭之五處,皆圓,故云五輪。此五輪著地作禮,為禮之至極。五體。【又】世界之成立為五輪。依俱舍等之說則最下為虛空輪,其上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其上為金剛輪(即金剛際,地輪也),此上載九山八海。即於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為四輪所成。輪者以此四層各為周圓之形故也。【又】密教之通稱,地水火風空之五大為五輪。此五大,法性之德具足圓滿,故云輪。世界為此五輪所成。大日經疏十四曰:「一切世界皆是五輪之所依持,世界成時,先從空中而起風,風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即是曼荼羅安立次第。」五大。【又】金剛界之五解脫輪也。【又】佛之五指也。楞嚴經一曰:「我實觀五輪指端。」
五輪字 (術語)[8740]等之五字也。大疏八曰:「次五輪字持身。」五輪觀
五輪際 (術語)謂最下之虛空輪也。瓔珞本業經上曰:「下至五輪際。」
五輪觀 (術語)地水火風空名五輪,其種子即[8740][8766][876A][8770][8751]之五字也。其形方,圓,三角,半月,團形,其色黃白赤黑青也。各圓滿而具眾德,故名為輪。五輪即五智,觀之而其觀成就,則自身即為五智如來也。又修法之時,欲吾身成為金剛輪,以此五字配於身中五處,而加持吾身,謂之五字嚴身觀。其法如其次第,觀於自身之腰下,臍輪,心上,額,頂上五處也。大日經疏十四曰:「凡阿闍梨欲建立大悲胎藏建立弟子時,當先住於瑜伽而觀自身。從臍已下當作金剛輪,其色黃而堅;從臍以上至心當作水輪,其色白;次從心以上至咽當作火輪,其色赤;次從咽以上至頂當作風輪,其色黑;復次地輪正方,水輪圓,火輪三角,風輪半月形,最上虛空作一點。具種種色,在頂十字縫上置也,是此輸形正與身分相稱也。此五位者即是前所說五字,方中置阿字,圓中置[口*縛]字,三角中置囉字,半月中置唅字,點中置欠字。」大日經義釋八曰:「凡行者欲修觀時,先當住瑜伽座以阿[口*縛]囉賀佉五字加持自體。」大日經義釋十一出五輪成身之圖。【又】於地水火風空之五大。而得自在之禪定名日本黑谷語燈錄曰:「大安寺有勝行上人者,修五輪觀成就之人,居常每日入環堵中數刻而出。一日出遲,徒弟鑒壁偷眼,不見上人,唯見床上水之澄清。試以投石有聲,弟子怪之。上人出定之後,自覺胸間有物楚痛難忍。召其徒曰:汝等見定相有何事乎?徒報以實。上人曰:汝待我更入定為取之去。上人翌日入定,徒復窺見床上有火,光焰熾然,乃探石取去。上人起定無後痛苦。」五字嚴身
五輪六大 (名數)五輪者五大之異名。五大加識大為六大。
五輪成身 (術語)以五輪觀而成吾身為大日如來也。五輪觀
五輪塔婆 (堂塔)五輪率都婆
五輪三摩地 (術語)觀地等五輪之三摩地也。尊勝軌明二種:一正報觀,一器界觀。正報觀如[8779][87BB][87A9][87A6][874A]之次第,[8779]者頂上,[87BB]者眉上,[87A9]者心上,[87A6]者臍上,[874A]者腰下也。依報觀反之,最下者[8779],次上者[87BB],次上者[87A9],次上者[87A6],次上者[874A]也。
五輪率都婆 (堂塔)單云五輪,密教所立之率都婆也。顯教之率都婆,為高顯佛德或安置佛舍利而立者。密教不然,以是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而建立於墳墓之上也。其形與五輪成身同。五輪觀
五論 (名數)無著菩薩承彌勒菩薩之旨所著之五部大乘論也。五部大論
五論十支 (名數)無著菩薩之五部本論及世親菩薩之十部末論。皆顯法相瑜伽之理者,五分十支
五趣 (名數)又曰五惡趣,五道等。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人,五天。文句十二曰:「從一至一,故名為趣。」無量壽經曰:「開示五趣,度未度者。」
五趣生死輪 (圖像)寺院門頰所畫輪迴五趣之生死狀也。有部毘奈耶三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蘭鐸迦池竹園中。(中略)當爾之時四眾雲集,來聽法要,人眾喧囂,世尊知而故問具壽阿難陀曰:何故大目乾連處四眾雲集?時阿難陀白佛言:世尊!具壽大目乾連遊行五趣見諸苦惱,於四眾中具說其事,由此諸人為聽法故皆來集會。爾時世尊告阿難陀:非一切時處常有大目乾連,如是之輩頗亦難得,是故我今敕諸苾芻,於寺門屋下畫生死輪。時諸苾芻不知畫法,世尊告曰:應隨大小圓作輪形處中安轂;次安五輻表五趣之相;當轂之下畫捺洛迦;於其二邊畫傍生餓鬼;次於其上可畫人天;於人趣中當作四洲,東毘提訶、南贍部洲、西瞿陀尼、北拘盧洲;於其轂處作圓白色,中畫佛像;於佛像前應畫三種形,初作鴿形表多貪染、次作蛇形表多瞋恚、後作豬形表多愚痴;於其輞處應作溉灌輪像,多安水罐畫作有情生死之像,生者於罐中出頭,死者於罐中出足;於五趣處各像其形;周圍復畫十二緣生生死之相,所謂無明緣行乃至老死、無明支應作羅剎形、行支應作瓦輪像、識支應作獼猴像、名色支應作乘船人像、六處支應作六根像、觸支應作男女相摩觸像、受支應作男女受苦樂像、愛支應作女人抱男女像、取支應作丈夫持瓶取水像、有支應作大梵天像、生支應作女人誕孕像、老支應作男女衰老像、病支應作男女帶病像、死支應作輿死人像、憂應作男女憂慼像、悲應作男女啼哭像、苦應作男女受苦之像、惱應作男女挽難調駱駝像;於其輪上應作無常大鬼蓬髮張口長舒兩臂抱生死輪,於鬼頭兩畔書二伽他曰:汝當求出離,於佛教勤修,降伏生死軍,如象摧草舍,於此法律中,常修不放逸,能竭煩惱海,當盡苦邊際;次於無常鬼上應作白圓壇,以表涅槃圓淨之像。」有部毘奈耶雜事十七曰:「給孤長者施園之後作如是念,若不彩畫便不端嚴,佛若許者我欲莊飾,即往白佛。(中略)佛言:長者於門兩頰應作執杖藥叉,次傍一面作大神通變,又於一面畫作五趣生死之輪。」
五趣雜居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一。即欲五趣地也。九地
五熱 (雜語)外道之苦行。熱五體於火也。
五箭 (譬喻)譬五欲之害身俱舍論一曰:「趣求諸欲人,常起於希望。諸欲若不遂,惱壞如箭中。」
五樂 (雜語)五欲之快樂也。群疑論探要記七曰:「五情快樂名為五樂,謂凡愚人貪染五境深生樂著。」
五篇 (術語)律學慣讀為五篇七聚。篇聚
五德 (名數)有種種之五德。
自恣五德 (名數)安居竟日行自恣舉罪之式,選僧眾而為自恣舉罪之任者,必具二種之五德:一不愛,二不恚,三不怖,四不痴,五知自恣與不自恣,此名自恣之五德。又:一知時,二真實,三利益,四柔軟,五慈心,此名舉罪之五德。行事鈔上四曰:「四分律取具二五法者,謂不愛恚怖痴,知自恣不自恣,此名自恣五德。律文又差知時不以非時,如實不以虛妄,利益不以損減,柔軟不以塵穬,慈心不以瞋恚,此謂舉罪五德。」
瞻病五德 (名數)看護有病之人,當行五種之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惡賊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等,五能為病人說法。見四分律四十一。
戒師五德 (名數)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見天台戒疏上。
五攝論 (名數)無著菩薩攝集一切大乘之要義而作論,名攝大乘論。天親無性二菩薩作釋論而通其義,梁真諦,唐玄奘,各翻譯之,故有五名。一無著攝論,後魏佛陀扇多譯,二卷,名曰攝大乘論,陳真諦譯,三卷,亦名攝大乘論,唐玄奘譯,三卷,名攝大乘論本。天親攝論,又名世親攝論。天親菩薩,通釋無著之本論者。陳真諦譯十五卷,名攝大乘論釋,隨笈多譯,十卷,名攝大乘輪釋論,唐玄奘譯,十卷,名攝大乘輪數。三無性攝論,無性菩薩,通釋無著之本論者。唐玄奘譯,十卷,名攝大乘論釋。四梁攝論,稱前真諦所譯之無著攝論三卷,與天親攝論十五卷。五唐攝論,稱前玄奘所譯之無著攝論三卷,與天親攝論無性攝論各十卷也。見三藏法數二十。
五燈錄 (名數)一景德傳燈錄,二廣燈錄,三續燈錄,四聯燈錄,五普燈錄也。禪宗正脈序曰:「已而六傳至曹溪,而支分派別,洋溢汎濫,遍滿天下。不有文字紀錄事緣,又何以知其投鍼玄趣,激電迅機,開示妙明之真性哉!此吳僧道原傳燈錄之所有作。(中略)後斯轍者曰廣燈、續燈、聯燈、普燈,雖各詳略不同亦無非所以明此一大事也。宋時有僧普濟者,患五燈之浩瀚,作五燈會元以惠來學,甚盛心也。」
五燈會元 (書名)二十卷。宋釋普濟撰。其書取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駙馬都尉李遵勗天聖廣燈錄,釋維白建中靖國續燈錄,釋道明聯燈會要,釋正受嘉泰普燈錄,撮其要旨,彙為一書,故曰五燈會元。刪薙冗雜,頗為簡要。其考論宗系,亦最詳明。見四庫提要。
五燈嚴統 (書名)二十五卷,明費隱通容,百痴願公共撰。錄過去七佛至雲門澄法嗣之禪宗五家傳燈法系者也。匡五燈續略之訛謬,嚴加勘校。使從前相傳之道統,不涉紊亂,故立此書名。
五濁 (名數)又名五滓,五渾等。住劫中人壽二萬劫已後,而有渾濁不淨之法五種:一、劫濁,謂至二萬歲已後見等之四濁起時也。二、見濁,身見邊見等之見惑也,劫濁時之眾生盛起之。三、煩惱濁,貪瞋痴等一切修惑之煩惱,劫濁時之眾生盛起之。四、眾生濁,劫濁時之眾生為見濁煩惱濁之結果,人間之果報漸衰,心鈍體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濁,此亦為前二濁之結果,壽命漸縮少,乃至十歲也,此中以劫濁為總,以他四濁為別。劫濁中有四濁,以四濁之故為劫濁也,又四濁中以見濁,煩惱濁,二者為濁之自體,此二者成眾生濁與命濁之二者也。文句四下曰:「劫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剎那是短時,但約四濁立此假名。眾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上立此假名。煩惱濁指五鈍使為體,見濁指五利使為體,命濁指連持色心為體。」同文句記曰:「准悲華經,八萬至三萬亦不有濁,至二萬歲為五濁始。」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三曰:「言五濁者:一劫濁,劫濁無別體,但四濁聚於此時。悲華云:從滅劫人壽二萬歲時為劫濁。二見濁,五利使。三煩惱濁,五鈍使。四眾生濁,亦無別體,攬前利鈍果報立此假名。五命濁,連持色心,摧年促壽。」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阿彌陀經曰:「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濁增時 (術語)五濁者,住劫中自人壽二萬歲之時為始,初則其濁輕微,漸從時代之變化,而增高其度,在末法澆季之今時,愈益增長,故謂之五濁增時。
五穀 (名數)一稻穀,二大麥,三小麥,四菉豆,五白芥子。見法華軌。一大麥,二小麥,三稻穀,四小豆,五胡麻,見建立軌,一髻尊陀羅尼經。
五縛 (名數)
五諦 (名數)五種之諦。謂因果等五種之理,真實不虛也。瑜伽師地論第四十六所謂「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三智諦,四境諦,五勝諦。」顯揚聖教論第八所謂「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三能知諦,四所知諦,五至諦。」是也。其中前四者為安立,後一者為非安立諦。依慈恩之說,安立中,因諦即集諦,果諦即苦諦,智諦即道諦,境諦即滅諦,非安立即真如也。瑜伽論記第十一下,總出三師之說,文曰:「增五門中,前四為安立,後一為非安立。前四諦者,景云:一因諦,則是集與道。二果諦,則是苦與滅。三智諦則為四諦之智。四境諦則為所知之四諦。基云:前四為四諦。測云:因攝世出世之因,果攝世出世之果。此則因果相對,攝一切盡。智與境,則心境相對,亦攝一切盡。」
五緣 (名數)二十五方便中之五。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止諸緣務,近善知識也。【又】五種增上緣之略。
五燒 (譬喻)造殺,盜,婬,妄,酒之五惡者,生時遭王法之逼害,死入於惡道,名為五痛,苦痛切身如火之燒,故喻之為五燒。無量壽經下曰:「我今於此世間作佛,處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為最劇苦,教化群生令捨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又曰:「是為五大惡五痛五燒,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燒人身。」
五壇法 (修法)五壇之法。祈禱五大明王之修法也。中壇為大聖不動明王,東壇為降三世明王,南壇為軍荼利明王,北壇為金剛藥叉明王,西壇為大威德明王。須阿闍梨五人。
五學處 (術語)五戒之別名。見一切有部百一羯磨一。
五髻 (術語)表金剛界之五智。兒文殊,矜羯羅童子等之頭上為五髻。五髻者,前後左右中。
五髻冠 (物名)作五髻形之寶冠。聖無動尊陀羅尼經曰:「是大菩薩戴五髻冠顯五種智。」
五髻文殊 (菩薩)文殊
五翳 (名數)一煙,二雲,三塵,四霧,五阿修羅之手,此五者能障日月之光,故謂之五翳。止觀五曰:「重沓五翳,埃靄曜靈。」
五轉 (術語)密教之說,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轉生,故名五轉。第一者發心,初發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三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三者菩提,由行因而證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滿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圓滿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轉,即五智五佛。五輪之五字,即[8740][8741][874A][874B][87CC]。今略解之則此中之長阿點表行,闍點表大空,惡點表涅槃,烏點表三昧。依之而[8740]阿字者,單一本有之菩提心[8741]。也阿(長)字者於[8740]合行也,是本有之菩提心併始成之行而為始成之菩提行也。[874A]闍字者於[8740]合大空點也,是菩提心,離一切之相而成菩提也。[874B]惡字者於[8740]加涅槃點也,是菩提心併一切之障除,而為涅槃也。[874B]惡(長)字者於[8740]加涅槃點與三昧點也,是菩提心併究竟之涅槃與大悲化他之三昧,而為方便究竟也。見悉曇藏五。以此分配於五方之五智五佛,大日經疏有中因東因之二種,依中因之次第,則次第為中東南西北,中央大日之位為發心,此配[8740]字。北方,鼓音(不空釋迦)之位為方便究竟,配[87CC]字。又依東因之次第,則次第為東南西北中,東方寶積之位為發心,此配[8740]字。中央大日之位為方便究竟,此配[87CC]字。大日經疏十四曰:「又此阿有五種:阿,阿(長),暗,惡,惡(長)。(中略)前者壇法中心是大日如來,即同此中阿字。(中略)今從阿字而更生四字,即是大悲胎藏之葉也。(中略)其噁(長)字,一字是方便輪,輪至是生義。如從阿字一字即轉生四字,謂阿是菩提心,阿(長)是行,暗是成菩提,噁是大寂涅槃,惡(長)是方便。」此中因之義也。同二十曰:「初阿字在東方,如梵音阿字,即有動首之義。如順世間法,諸法中東方為上故。喻菩提心最是萬行之初也,其名曰寶幢佛。(中略)次入中惡(長)字,是方便也。此是毘盧遮那佛本地之身,華臺之體。」是東因之文也。如是五轉有中因與東因之別者,以中因依本覺上轉之次第,東因依始覺上轉之次第故也。中因之菩提心者,一切眾生本安住於法爾之菩提,而未曾流轉生死,有極大頓機,聞此說不動一步,直逮得本地之體性,此時修行證入方便究竟四轉之加德一時具足成就。而為眾生開自證俱時之功德,更開後之四轉也。是胎藏界之意也。東因之菩提心者,一切眾生雖安住法爾之佛位,而為無明煩惱所覆障,久乃生死流轉之凡夫。然今遇聖教之淨則,知識之妙緣,更發歸本之心而修行昇進也。是金剛界之意也(秘藏記鈔五)。又初以行者之肉團心為曼荼羅,上觀八葉之蓮臺,中安阿字,而為大日之種子。若約此門,則第一之阿字為大日之種子。若依佛地則五智圓滿,是方便究竟也。大圓鏡智成阿[門@(人/(人*人))]佛,是菩提心也。故第五之阿字為大日之種子,以第一之阿字為阿[門@(人/(人*人))]之種子。如是諸尊之種子有五轉,而成五德也。如金剛界之大日[87C9]是發心,[87CD]是修行,[87A6]是菩提,[87CE]是涅槃,[87EF]是方便也。又如文殊之種子,[8768]是發心,[877B]是修行,[87C3]是成菩提,[87CF]是涅槃,[87D0]是方便也。又如觀音之種子,[87D6]是發心,[87F0]是修行,[87F1]是菩提,[87D1]是涅槃,[87A7]是方便也。他皆準此。印形亦然。大日之印,若約於形,則阿[門@(人/(人*人))]之印形是大日之菩提心也,寶生之印形,是大日之菩薩行也,彌陀之印形,是大日之證菩提也,不空成就之印形,是大日之入涅槃也,大日之印形,是大日之起方便也。若蓮華部之尊為中台,乃至文殊,釋迦,閻王為中台,亦如是。見菩提心義六。 T0036.JPG
五轉與四重圓壇 (術語)五轉配於胎藏界之四重圓壇,則如圖。此有從果向因與從因至果之二種。見菩提心義六。問曰:從果向因之時,以阿字為中央大日之種子,則胎藏界曼荼羅從果向因也,故以阿字為種子,何以諸家又以第五之惡(長)字為中央大日之種子耶?答曰:胎藏界為從果向因者,以對於金剛界之從因至果故也,然金胎兩部,本為不二,則金剛界亦宜有從果向因之化他,又胎藏界亦可有從因至果之自利。故於疏說此兩義也。然則大日如來,今出從果向因之化他門,以究竟方便智現四重曼荼羅,使一切眾生引入中台大日如來之位,故其種子為方便究竟之惡(長)字也。持誦第二云:「私云[8740]為大日是從因向果種子,[874B]為大日是從本垂跡種子,今灌頂像是垂跡形故[87CC]為定。」 T0037.JPG
五轉色 (雜語)五色下。
五轉成身 (術語)五相成身
五聲 (名數)即五音。五音
五藏 (術語)佛滅之年,安居時,大眾部之眾,在窟外結集法藏而為五藏。
五藏三摩地觀 (術語)是三種秘密儀軌所說,觀吾五藏為五大即五如來,而即身成佛之三摩地也。儀軌曰:「阿字(地大)者,金剛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蓮華部,主肺;覽字(火大)者,寶部,主心;唅字(風大)者,羯磨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虛空部(虛空者佛之異名)主脾。(中略)阿字者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鍐字者西方阿彌陀如來,覽字者東方寶生如來,唅字者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欠字者上方毘盧那大日如來。」如是五臟即為五大,而五大即為五智如來,則依此五藏三摩地,而得即身成佛也。因而又名五輪(五輪者五大之德名)三摩地,亦曰五物觀。
五寶 (名數)為一切寶代表之五種寶物也。寶為表最尊無上之意者,故灌頂之時,以二十種入於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處辦之。其種類,經中不一定。蘇悉地經三曰:「五寶謂金、銀、真珠、螺貝、赤珠。」瞿醯經中曰:「其五寶者:謂瑚、頗、金銀、商佉。」陀羅尼集經四曰:「其五寶者:一金、二銀、三真珠、四珊瑚、五琥珀。」建立曼荼羅擇地法曰:「五寶者:所謂金、銀、真珠、瑟瑟、頗梨。」
五識 (名數)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緣色聲香味觸五境之心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此為六識中之前五識,故常稱為前五識。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識,色界之初禪天無鼻舌二識,二禪天以上無五識,唯有意識之一也。
五繫 (術語)以死人死蛇等五屍繫於天魔波旬而不使離也。又,繫縛天魔兩手兩足及頸之五處也。涅槃經六曰:「應作是言:波旬汝今不應作如是像,若故作者,當以五繫繫縛於汝。魔聞是言已,便當還去。」大部補註五曰:「章安釋云:繫有二種:一者五屍繫,二者繫五處。五屍繫者如不淨觀治於愛魔,五處如理治於見魔故也。五屍者,死人死蛇死狗等是也。五處者,首楞嚴三昧經云:兩手兩足及頸,名五處繫縛也。」
五邊 (名數)一是有,二是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五非非有非非無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緣之境,後一句就能緣之觀。依之而建立五邊。二教論上曰:「亦出四句,亦離五邊。」釋摩訶衍論曰:「清淨本覺,性德圓滿,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離五邊。」通玄鈔曰:「第一執有是增益謗、第二執無是損滅謗、第三執亦有亦無是相違謗、第四執非有非無是愚痴謗、第五執非非有非非無是戲論謗。皆是著邊之法。不與中道實智相應故。」
五藥 (飲食)代表一切藥之五種藥也。藥之效用為除病而表消災之義,灌頂時二十種物之一,入於五瓶中。慧琳音義三十六曰:「五藥,依金剛頂經瑜伽說五藥梵名:婆賀拶囉一,婆賀禰縛二,建吒迦哩三,礙哩羯囉拏四,勿哩答賀定五,並西國藥,此國無。即以此土所出靈藥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黃三,人參四,赤箭五,各取少許共入一瓶子中埋之也。」依四種之壇法而五藥各異。
五礙 (術語)五障之異名。智度論二曰:「女人有五礙:不得作轉輪王、釋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礙:不得作釋提因、梵王、魔王、轉輪聖王、佛。」
五類天 (名數)一、上界天,色界及無色界之諸天也。二、虛空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是居於虛空者。三、地居天,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忉利天,是住於須彌山者。四、遊虛空天,謂日月星宿。五、地下天,龍阿修羅及閻魔王等,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為天。見十八會指歸,秘藏記下。其他諸部要目與三十卷教王經十各有一說。
五類聲 (名數)悉曇體文三十三字中,除滿口聲八字,餘二十五字為類聲:一、[8750]迦等五字,牙聲;二、[8755]遮等五字,齒聲;三、[875A]吒等五字,舌聲;四、[875F]多等五字,喉聲;五、[8764]波等五字唇聲也。此中各以最後之一字為涅槃點。大疏七曰:「於迦遮吒多波五類聲中復各有五字,其一至第四四字皆慧門,第五字是證門,梵書以此五字皆同圓點。」
五類說法 (名數)華嚴一經中有五類之說法:一、佛說,本經中如阿僧祇品隨好品佛之親宣也。二、菩薩說,本經中如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品諸大菩薩之說也。三、聲聞說,本經中如法界品之初,聲聞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說法。四、眾生說,梵天之讚偈等也。五、器界說,菩提樹等能演法音。見華嚴經疏一。
五離怖畏 (雜語)離五種之可畏也。貪火不燒,不瞋毒,不感刀傷,不漂流,諸覺觀之煙不能薰害。
五蘊 (術語)梵語之塞犍陀Skandha,舊譯為陰,又譯為眾,新譯為蘊。陰者積集之義。眾者眾多和聚之義,亦蘊之義也。是顯數多積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無純一之法,或同類,或異類,必多數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則概謂之陰,或蘊(陰者蔭覆之義,舊譯之一義也。),大別之五法:一、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二、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蘊,其他對境關於瞋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以一有情徵之,則色蘊之一即身,他四蘊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為一種特別之作用,故名之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識之一者為心之自性,故名之為心王。蓋五蘊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從五蘊而成,如無色界無身之有情,自四蘊(除色蘊)而成也。毘婆尸佛經上曰:「五蘊幻身,四相遷變。」增一阿含經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五蘊宅 (譬喻)五蘊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勝王經四曰:「了五蘊宅悉皆空,求證菩提真實處。」
五蘊論 (書名)具名大乘五蘊論。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一卷。明大乘所說之五蘊,攝有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處十八界而攝百法。
五蘊魔 (譬喻)四魔之一。舊譯曰五眾魔,五陰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識之五蘊,而受種種之障害者。
五蘊世間 (術語)三世間之一。舊譯曰五陰世間,五眾世間。十界五蘊各各差別之謂也。
五蘊皆空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初為五比丘說苦空無常之義。亦出雜阿含經第二卷。
五蘊譬喻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對於五陰而說沫泡焰蕉幻之五喻。亦出雜阿含經第十卷。
五覺 (名數)一、本覺,本有常住之覺體也。二、始覺,依修行之功,而顯本覺之體也。三、相似覺。於菩薩十信之位而得類似之始覺也。四、隨分覺,菩薩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位,而分分得真正之始覺也。五、究竟覺,於妙覺之位,成究竟至極之始覺,遂與本覺一致也。見起信論,三藏法數二十。【又】五覺者,眾生覺,聲聞覺,二乘覺,菩薩覺,佛覺。
五闡提羅 (雜語)又作五扇提羅。有沙門五人死墮地獄。後生人間而為闡提羅。扇提羅
五魔 (名數)
五體 (名數)又作五輪: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頭首。資持記下三之二曰:「五處皆圓,故名五輪。四支及首,名為五體。輪則別指五處,體則通目一身。」
五體投地 (雜語)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於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阿含云: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云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手以手承足,然後頂禮。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楞嚴經曰:「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為傾倒備至之意。
五觀 (名數)一、真觀,觀真諦之理而斷見思之惑之空觀也。二、清淨觀,於既除見思糞穢之清淨身,斷塵沙之惑之假觀也。三、廣大智慧觀,斷無明之惑得廣大之智慧之中觀也。四、悲觀,以上三觀觀眾生,拔眾生苦之謂也。五、慈觀。以上三觀觀眾生而與眾生以樂之謂也。法華經普門品曰:「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又】食時之五觀,五眼之觀照,華嚴宗五教之觀法。
食時五觀 (名數)行事鈔下二曰:「今故約食時立觀以開心道,略作五門,明了論如此分之:初計功多少量他來處,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離過,四正事良藥,五為成業道。」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境雖有五,總束為三:初即觀食,二是觀身,三並觀心,從疏至親觀法次第。」
反叉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
反出生死 (術語)七種生死之一。眾生發心修行而反出生死至於涅槃也。
反抄 (雜語)反被袈裟也。寄歸傳二曰:「屏私執務隨意反抄。」
反照 (譬喻)日懸西山,反照東方,謂之反照。以譬鑑往古之事,又窮明自心之本源。仁王經菩薩教化品曰:「圓照三世恒劫事反照。」止觀二曰:「以無住著智反照觀察也。」臨濟錄曰:「[何-可+爾]祇有一個父母,更求何物?[何-可+爾]自反照看。」
(譬喻)多用於譬喻。
犬逐塊 (譬喻)無知之人見果而不求因,如犬追塊而不逐投之之人。淫槃經二十五曰:「一切凡夫,惟觀於果,不觀因緣,如犬逐塊不逐於人。」
狗著獅子皮 (譬喻)愚人真似智者,如犬被獅子之皮。智度論七十三曰:「如狗著獅子皮,諸獸見之雖怖,聞聲則知是狗。」
狗臨井吠 (譬喻)亡身於幻之愛欲,譬如犬吠井中之影。智度論八十九曰:「如惡狗臨井,自吠其影。水中無狗,但有其相。而生惡心,投井而死。眾生亦如是,四大和合,故名為身。因緣生識和合,故動作言語。凡夫人於中起人相,生愛生恚,起罪業,墮三惡道。」
太子本起經 (經名)中本起經之異名。
太子刷護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太子和休經皆大寶積經阿闍世王子會第三十七之異譯。刷護和休皆太子之名,寶積經譯為師子。太子見佛而問答,佛與記別。
太子慕魄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太子沐魄經同本。慕魂、沐魄皆梵語,太子之名,說佛昔為慕魄太子,十三歲之間為無言之行。
太子辟羅經 (經名)天王太子辟羅經之略名。
太子沐魄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太子慕魄經同本。
太子和休經 (經名)一卷,失譯。與太子刷護經同本。
太子須大拏經 (經名)一卷,西晉聖賢譯。說佛往昔為須大拏Suda%na太子入檀特山行檀波羅蜜之事。須大拏或作須達,蘇達拏。
太子瑞應本起經 (經名)二卷,吳支謙譯。與過去現在因果經同本。
太子本起瑞應經 (經名)太子瑞應本起經之異名。
太子明星二十八宿經 (經名)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之異名。
太山王 (天名)又作泰山王。泰山府君也。
太孤危生 (雜名)太者甚也。孤危者,如孤峰之危然不可攀緣也,生猶言者,言甚孤危者。碧巖三則垂示曰:「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太孤危生,不涉二塗。」
太虛空 (術語)浩浩宇宙之虛空也,畢竟無為無物,故云頑空,偏空,太虛空。以譬小乘之涅槃,而別於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義空。菩提心論曰:「當觀二乘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但淨意識,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位,以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太虛空湛然常寂。」
太鼓 (物名)寺院法器之一。經中雖有擊法鼓之語,然不聞印度之寺院具太鼓。支那之寺院,於梵鐘外,必具之。禪家之寺院,雖有法鼓茶鼓齋鼓等種種之設,教禪諸寺通設者,乃鼓樓之太鼓也。此為報漏刻者,晝稱為曉鼓昏鼓而朝夕打之,夜稱為更鼓,而於一更等打之。
太麤生 (雜語)太者甚也,麤者暴也,生者指人。言甚粗暴之人也。臨濟錄曰:「師一日同普化赴施主家。齋次,師問:毛吞巨海,芥納須彌,為是神通妙用,本體如然。普化踏倒飲床。師云:太麤生。」
太廉纖生 (雜語)太者甚也,廉者粗也,纖者細也,謂涉於粗細之事而接人之宗匠手段也。生猶言者,指太廉纖者言也。碧巖三則垂示曰:「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太廉纖生。」是禪之建立門也。
不二 (術語)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別,謂之不二。菩薩悟入一實平等之理,謂之入不二法門。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說三十三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什曰:有之緣起,極於二法。二法已廢,則入玄境。肇曰:離真皆名二,故以不二為言。」大乘義章一曰:「言不二者,無異之謂也,即是經中一實義也。一實之理,妙寂離相,如如平等,亡於彼此,故云不二。」十二門論疏上曰:「一道清淨,故稱不二。」
迷悟不二 (術語)迷悟之相雖異,其實性則一也,如清濁雖異,水性則一。往生捨因曰:「心性一味迷悟不二。」
止觀不二 (術語)法性寂然為止,寂而常照為觀,止如明鏡止水,觀如明鏡止水影現萬象,故止與觀者,不二一體也。輔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
有空不二 (術語)言有相是空性,而空性是有相也。般若心經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善惡不二 (術語)善無善之實性,惡無惡之實性,空性皆平等,故云不二。
不二之法 (術語)獨一無二之法門。六祖壇經曰:「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惠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案不二即無二。
不二不異 (雜語)不二祇是不異。亦可言不二從性,不異從相。見輔行五之四。
不二法門 (術語)不二之法門也。不二之理,佛道之軌範,故云法。聖由之趣入,故云門。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不二法門,在諸法門之上,能直見聖道者也。維摩經載文殊師利問維摩詰:何等是不二法門?維摩默然不應。殊曰:善哉善哉!無有文字言語,是真不二法門也。肇曰:言為世則謂之法,眾聖所由謂之門。十二門論疏上曰:「淨名以理為門,一道清淨,故稱不二。真極可軌,所以云法。至妙虛通,故云門。」不二
不了佛智 (術語)無量壽經所說。疑佛智之不可思議,不悟如來之所以為大也。
不了義經 (經名)謂隱覆實義,而為方便之說,不明了開顯法性實義經典。小乘及權大乘之諸經是也。涅槃經六曰:「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中略)不了義經是聲聞乘。」
不才淨 (術語)不才不淨也,指斥言句葛藤。臨濟錄曰:「山僧今時,事不獲已,話度說出許多不才淨,[何-可+爾]且莫錯。」
不久詣道場 (雜語)謂不久成佛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場。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
不可有 (術語)七有之一。地獄有之異名。不可猶言不是,地獄之果不是,故名。有者果報之總名也。
不可說 (術語)真理可證知,不可言說,涅槃經說四種之不可說,天台以明四教之理。四不可說
不可棄 (人名)小乘化地部之祖,傳說生時母棄之井中,父救之,故名。初為婆羅門,通外道之諸義,後入於佛教。
不可得 (術語)空之異名也。諸法空無,而無所得之實體也。智度論五十二曰:「空中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涅槃經德王品曰:「一切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釋籤二曰:「不可得即是理也。」
三世心不可得 (名數)金剛經曰:「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同略疏曰:「過現未三俱不可得,蓋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密教於此立遮情表德之二義。其遮情之義,如以上顯教所說。其表德之義,諸法以迷悟不二萬德輪圓之故,一無別相,故云不可得。所謂台家之妙空圓空也。故是中道實相之異名。大日經疏七曰:「一一字門皆言不可得者,為明中道實相義故。」
不可思議 (術語)或為理之深妙,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議之也。法華玄義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議也。」維摩經慧遠疏曰:「不可思議者經中亦名不思議也。通釋是一,於中分別非無差異,據實望情不思議,據情望實名不可思議。」嘉祥法華疏三曰:「智度論云: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維摩經序曰:「罔知所釋然而能然者,不思議也。」同注經一曰:「生曰:不可思議者,凡有二種: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測。二曰神奇,非淺識所量。」【又】(人名)唐靈妙寺沙門,名不可思議,善無畏三藏之弟子也,釋大日經第七卷供養次第法。世謂之不思議疏。不思議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議,多幸面諮和上,所聞法要,隨分抄記。」
四種不可思議 (名數)增一阿含經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界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
五種不可思議 (名數)智度論三十曰:「經說五事不可思議:謂眾生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諸佛力。於五不可思議中佛力最不可思議。」淨土論註下曰:「諸經統言有五種不可思議: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二者業力不可思議,三者龍力不可思議,四者禪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
不可得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言亡慮絕之空也。萬有之真相,亦非有,又非如吾人思惟之空,超於言語思慮之外,假名為空也。謂之不可得空。
不可稱智 (術語)謂佛之智慧也。眾多無量而稱說不能盡,故名。
不可思議經 (經名)與不可思議解脫經同。華嚴經之異名也。智度論三十三曰:「佛為諸大菩薩說不可思議經,舍利弗目蓮在左右而不得聞,以不種聞大乘行法因緣故。」
不可思議尊 (佛名)阿彌陀如來之德號也。贊阿彌陀佛偈曰:「稽首不可思議尊。」不可思議光如來
不可見有對色 (術語)三種色之一。色法十一中,眼等五根(指內之勝義根),與聲香味觸四塵之丸法者,非眼所見,故云不可見。為極微所成,故云有對色。對者,對待障礙之義也。
不可見無對色 (術語)三種色之一。色法十一中有無表色之一法,是非眼見,故云不可見,為極微所生之法,而非極微所成之法,故云無對。
不可思議解脫經 (經名)維摩經之異名。以此經明不可思議解脫之法門故也。經首曰:「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又】華嚴經之異名也。智度論三十三曰:「不可思議解脫經中廣說。」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十萬偈。」探玄記一曰:「良為此經所說之法皆一攝一切,無不悉是不思議解脫,故以為名。」華嚴經大疏鈔三曰:「四從法彰名,如智論釋囑累品名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
不可思議光如來 (佛名)阿彌陀如來之德號也。取無量壽經十二光佛中難思無稱之二種,而立不可思議光佛之名。鸞師之讚彌陀偈曰:「南無不可思議光,一心歸命稽首禮。」是立名之初也。寶積經如來會上所列十四光中雖有不可思議之名,但此為唐代之譯,則讚彌陀偈以後之事也。教行信證五曰:「謹按真佛土者,佛者則不可思議光如來,土者亦是無量光明土也。」
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術語)解脫者三昧之異名也,三昧之神用,巨細相容,隨變化於法,自在無礙,離一切之繫縛故云解脫,維摩經不思議品所明之一端也。又華嚴一部所明一多無礙之法相總是也。維摩經不思議品曰:「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此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性如故。」註一云:「什曰:解脫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細相容,變化隨意,於法自在,解脫無礙,故名解脫。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議。」
不可越守護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文殊菩薩之右。有難持,難勝,對護門,無能見者等異名。於諸門之側,與對面守護相向而坐。守護佛法。仁王尊由是出。大疏曰:「不可越正者為難持,謂力持之義,觀瞻不可得也,亦有難降伏義。法佛奉教者,常在內門右邊,為不可越使者,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過越,奉金剛戒以行之,一切不敢違越。又名無能見者,此奉教者威猛熾盛,如百千日,無敢視者,猶如向生小兒,不堪仰視日輪,常在佛之內門,有所教令,如說而行,故名奉教者。」
不正見 (術語)八邪之一。反於正見也。
不正知 (術語)誤解所觀之境也。唯識論六曰:「不正知於所觀境謬解為性。」
不正食 (術語)佛制十食中之後半,如果實之類可囓嚼而食之五種之食物也。
不生 (術語)阿羅漢譯言不生。以畢竟不生於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眾法常住而無始生也。又梵云阿耨波陀,譯言不生。真言之阿字,不生,以諸法之本初不生故也。又不生為如來之異名,以如來常住不生不滅故也。凡諸法觀為不生者,佛道之樞鍵也。智度論三曰:「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生是名阿羅漢。」涅槃經曰:「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智度論四十八曰:「菩薩若一切語法中聞阿字,即時隨義。所謂一切法從初來不生相,阿提(A^di)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楞伽經四曰:「不生即如來異名。」
四不生 (名數)一、不自生,法者不由自因生也。二、不他生,法者不由他因生也。三、不共生,法者不由自他之共因生也。四、不無因生,法者不由無因生也。中觀論偈曰:「諸法不自生,是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不生斷 (術語)三斷之一。煩惱盡時,三途惡道之苦果永不生,不生即斷滅也。此謂之不生斷。
不生不滅 (術語)對生滅之語,常住之異名也。小乘獨就涅槃之理而觀不生不滅,大乘於有為之事相上論不生不滅之義。維摩經不二門品曰:「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涅槃經曰:「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般若波羅蜜經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中論曰:「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按不生亦不滅四句偈文,所以發明真空無相第一妙諦。凡佛經均不外此意。
不生不生不可說 (術語)涅槃經所說四不可說之一。理者本不生也,事者以理之故,事亦不生也,是名不生不生。此理玄妙,故曰不可說。天台以之為圓教詮之理。
不他生 (術語)四不生之一。
不立文字 (術語)禪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單以心傳心之玄旨,謂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五燈會元世尊章曰:「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此時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大迦葉。」碧巖第一則評唱曰:「達磨遙觀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祖庭事苑五曰:「傳法諸祖,初以三藏教乘兼行。後達磨祖師單傳心印破執顯宗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謂屏去文字以默坐為禪,斯實吾門之啞羊爾。且萬法紛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猶通也,豈拘執於一隅?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爾餘法亦然,所以為見性成佛也,豈待遣而後已!」釋門正統三曰:「禪宗者,始菩提達磨,遠越[卄/忽]嶺,來於此土。初無不立文字之說,南泉普願,始唱別傳不立文字見性成佛。」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 (經名)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譯。入定不定印經之舊也。
不共法 (術語)如來之功德與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論之則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論中說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門說十八之不共法,而大小乘之法各異。梵Aven!ika-buddhadharma。
小乘十八不共法 (名數)佛之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大悲,合而為十八。俱舍論廿七曰:「成佛盡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種。(中略)佛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為十八不共法。唯於諸佛盡智時修,餘聖所無,故名不共。」無量壽經下曰:「十力無畏不共法聲。」
大乘十八不共法 (名數)智度論二十六曰:「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於一切眾生平等而無異想也;五無不定心,行住坐臥不離禪定也;六無不知已捨,佛照了一切法捨離之,而不執著也;七欲無減,欲度諸眾生而心無厭足也;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智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以清淨之勝相隨智慧而行,利益一切眾生也;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也。」次下之結文云:「問曰:若爾者,迦旃延尼子(小乘師)何以言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不共意止,名為十八不共法?若前說十八不共法是真義者,迦旃延尼子何以故如是說?答曰:以是故名迦旃延尼子,若釋子則不作是說,釋尊說者是真不共法。」又出大乘義章二十末,法界次第下之下,止觀七。
不共相 (術語)不與他共通,但屬自己之相狀,所謂特性也。
不共業 (術語)二業之一。人人各別之業因,而感各自之果者,如各自之五根是也。
不共變 (術語)以各人不共之業而變現各人不共之境者,如五根是也。四變
不共不定 (術語)因明六不定因之一。立因而其因通同喻,亦通異喻,因而使宗不定,謂之共不定,不通同喻,亦不通異喻,因而使宗不定,謂之不共不定。如聲為常(宗),以所聞性故(因),如虛空(同喻),如瓶(異喻),是所聞性之因,不通同喻,亦不通異喻,宗如何可決。
不共中共 (術語)不共法中之共法。如人間之身體,人人各有一體,是不共也。然尚與眾人共通而受用,是共也。
不共般若 (術語)佛說般若經有共與不共之二者,說共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人之法,謂之共般若。唯談菩薩所行之法,不共通於聲聞緣覺,謂之不共般若天台以共般若為通教,以不共般若為別圓二教。智度論百曰:「如先說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說。(中略)般若波羅蜜總相是一,而深淺有異。」
不共無明 (術語)又謂之獨頭無明。二種無明之一。無明
不死門 (術語)不死者,涅槃也。入於涅槃之道,謂之不死門。無常經曰:「共捨無常處,當行不死門。」
不死覺 (術語)八覺之一。因多財榮華而常念不死之惡覺也。
不死藥 (物名)雪山有上香藥,人見之則年壽無量,名不死藥。涅槃經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藥名曰娑訶,有人見之,得壽無量,無有病苦。」往生十因曰:「雪山不死藥。」
不死甘露 (雜名)稱真言兩部不二之灌頂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譯也。大疏五曰:「明日當貽內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奧鈔十一曰:「不死甘露者,口傳云:不死者[8740]字,甘露者[87A6]字,示兩部密言不二義也。」
不自在 (雜語)梵語曰:阿伊濕伐囉Es/vara,中阿含經三十六梵志品曰:「佛言:在家者以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以不自在為樂。」
不自惜身命 (雜語)為法而捨自己之身命也。法華經壽量品曰:「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
不守自意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說自守不自守之法。
不自讚毀他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菩薩十戒之一,禁止讚自己德而誹毀他人也。
不妄戒 (術語)不妄語戒也。
不妄禪 (術語)練習記憶之禪定也。維摩經天台疏一曰:「舍利弗問經云:阿難修不忘禪,得佛覺三昧。」
不妄語戒 (術語)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皆制之。禁止一切虛妄不實之言也。
不如法 (術語)如法之正理謂之如法,不如者謂之不如法。維摩經觀眾生品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不如無子 (術語)有惡子不如無子也。無量壽經下曰:「父母教誨,瞋目怒應,言令不和,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
不回向 (術語)淨土門立二種之回向:一、往相回向,願所修之功德回向而往生淨土也。二、還相回向,願成佛後迴入生死教化一切眾生也。此二種回向為菩提心所具之通相,行者依自力勤修,為佛教通途之義。故淨土一門,皆欲依自力成就此回向,獨淨土真宗一派謂此二種回向。於信之一念,自彌陀之方回向行者,不須自行者之方更成回向,故名之為不回向。不回向之言,顯他力之極致也。教行信證二曰:「明知,是非凡聖自力之行,故名不回向之行也。」
不住拜 (儀式)禮拜不止,至於百千拜也。
不老不死 (雜語)悟入諸法實相,則生老病死,本來空寂,何老死之有,故聞妙經者,得不老不死。法華經藥王品曰:「眾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嘉祥義疏十一曰:「不老不死者,聞此經知老病死,死本來寂滅,故云不老死也。」
不行而行 (術語)無故行之心,而自契於行,謂之不行而行。大日經疏一曰:「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往生論註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不安穩業 (術語)安穩業之對。不善業也。以其為受苦報之因,故有此名。
不見 (術語)眼不能者有四種。見四不見
不見舉 (術語)三舉之一。比丘犯罪而云不犯,謂之不見。不見舉者,舉治不也。見三舉
不但中 (術語)觀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謂之但中。別教之中觀也。觀即空即假即中,收空假而為中,謂之不但中。圓教之中觀也。
不但空 (術語)二乘之人,觀一切法悉皆空,見但空而不見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菩薩不但見但空,兼見不空,故名不但空,即中道空也。天台四教中通教之空觀也。
不男 (術語)男根不具之人也。五種不男
不邪婬戒 (術語)五戒之一。對在家之二眾禁止姦他妻等不正之婬事也,若為出家戒,則正邪皆制之,故云不婬戒。如梵網經之十戒是也。梵網經疏下曰:「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制邪婬。」
不更惡趣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二,使生彼國者不更墮於惡道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不思議 (雜語)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慮在言議之外,謂之不思議。不可思議
不思議身 (術語)不思議變易生死之身也。
不思議空 (術語)又名第一義空。佛菩薩所得之空,為絕有無之空,而非二乘凡夫之所測知,故名不思議空。勝鬘經寶窟曰:「龍樹云:空有三:一外道邪道空;二者但空,謂二乘空智;三者無所得空,謂菩薩空智也。今此無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言不思議。」【又】大日如來之大空三昧也。此大空微妙而不可思量故云不思議空。大日經二曰:「知空等虛空。」同疏六曰:「知空等虛空者,本來不生即是畢竟空義,以自性淨無際無分別故,同於大空,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不思議空也。」
不思議變 (術語)真如之妙理轉變而成萬法之事相也。不思議薰
不思議界 (術語)真如之異名也。以真如為絕思慮言議之法界故也。
不思議經 (經名)或指華嚴經,或指維摩經,以二經皆明不可思議解脫之法門故也。不可思議解脫經
不思議乘 (術語)與佛乘同。
不思議劫 (雜語)劫數多量而不可思議也。
不思議慧童子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八大童子之一也。或以為是此五奉教之總名。為天女童子形,一髻,肉色,兩手持杖,杖頭有半月,上有星形,跪於蓮上。
不思議薰 (術語)無明薰炙真如而生妄法,謂之不思議薰。是真如為無為堅實之法,不可薰,而能受薰,故云不思議。楞伽經一曰:「不思議薰,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同註解曰:「薰謂薰炙,變謂轉變,言不思議薰者,全真成妄也。言不思議變者,全理成事也。」起信論義記下本曰:「不思議薰者,謂無明能薰真如,不可薰處而能薰故名不思議薰,又薰即不薰,不薰之薰名不思議薰。」
不思議疏 (書名)解釋大日經第七卷之疏也。為唐靈妙寺沙門不可思議法師所著,有二卷,附於大日經疏之後。
不思議智 (術語)佛之智慧。深廣而不可思議故云。
不思議空智 (術語)證不思議空之理之實智也,以佛此智斷煩惱。勝鬘經曰:「不思議空智斷一切煩惱藏。」
不思議解脫 (術語)華嚴經,維摩經所明之法門也,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不思議業相 (術語)智淨相之對。還於清淨本覺上之業用也。依智淨相而本覺之德用現,能為一切勝妙之境界也。即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應眾生之機類,而使得種種之利益業用之不可思議也。
不思議緣起 (術語)曼荼羅之法,以三密之方便為緣,行者之觀心為因,而現普門海會諸佛之境界。曾非思議之境,故云不思議緣起。
不思議境界分 (經名)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境界分之略名。
不思議境界經 (經名)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之略名。
不思議解脫經 (經名)華嚴經之異名,又維摩經之異名。不可思議解脫經
不思議變易死 (術語)不思議變易生死
不思議變易生死 (術語)二種生死之一。離三界生死之身後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煩惱之力起有漏之善惡業,由此業所感之三界五趣果報,曰分斷生死,以所謂可求之菩提在實,可度之眾生在實之法執即所知障為助緣,起無漏之大願大悲業所感得之細妙殊勝果報,曰不思議變易生死。由無漏之悲願力改轉分段生死之麤身,而受細妙無限之身,故云變易,為無漏之定願力所助,妙用難測,故名不思議。為大悲意願所成之身,故亦云意識身。或云無漏身。亦云出過三界身。若依相宗之判,二乘之無學,迴心而入大乘,則涅槃之後,直受變易身,有學之聖者,轉向大乘,於初地已後亦得受變易身,若菩薩八地已上受變易身,一類智增之菩薩初地已上受變易身。若依性宗之制,則二乘之無學及菩薩之種性已上得隨應而受。唯識論八曰:「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不思議真言相道法 (術語)無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種種之聲字,種種之聲字成無相法身,故謂之不思議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經二曰:「佛說不思議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說不思議真言相道法者,如聲聞法,解脫之中無有文字,而維摩詰不離文字說解脫相,故名不思議解脫。今此字輪亦爾,即以無相法身作種種聲字,種種聲字作無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議真言相也。」
不思議神通境界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不思議境界經,三卷,趙宋施護譯。佛住法界光明菩薩宮,入普遍光明三摩地,而放大光明,殑伽沙之菩薩雲集,妙吉祥菩薩入無垢普光三摩地,現大神變而來,普華幢天子問修何法,而得如是神通,佛以四種之四法答之,又說妙吉祥最初發心轉女成男之因緣。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佛在祇陀林中,婬女棄一小兒於路邊,眾皆往觀,佛詣其所作種種問答,次使現通,諸天蒙光皆來集,因名不思議光。佛為波斯匿王說其往因,並授記。
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 (經名)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之異名。
不思議慧菩薩 (菩薩)此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除蓋障院最下端。梵名阿惹底也麼底娜多,密號曰難測金剛。為權實不二智不可思議之主。菩薩形,肉色,左手持蓮,上安珠,右手舉臂,掌向內,坐赤蓮上。
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經名)二卷,失譯。有千一百二十佛之名。
不思善不思惡 (術語)絕善惡之思量也。無門關廿三則曰:「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庾嶺,祖見明至,即擲衣缽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任君將去。明遂舉之,如山不動,踟躕悚慄。明曰:我來求法,非為衣也,願行者開示。祖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當下大悟,遍體汗流。」
不空 (人名)三藏法師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羅Amogha犿jra,此言不空金剛,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羅門族,幼失父,隨叔父來住東海,年十五,師事金剛智三藏,遂受五部之灌頂。及開元二十年,金剛智示寂,奉遺旨往五天并師子國,廣求密藏,天寶五年還京,入內立壇,為帝灌頂。後祈雨止風有驗,賜號曰智藏。天寶八年許還國,至南海郡,有敕再留。十五年,有詔還京,使住大興善寺。自天寶至大曆六年譯出密部之經軌,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余卷,密教之盛,此時為最。代宗永泰元年特進試授鴻臚卿,加號大廣智三藏。大曆九年示疾,敕使勞問,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肅國公,食邑三千戶。六月十五日寂,壽七十,贈司空,謚大辯正廣智三藏。詳見宋僧傳一,不空傳。
不空三藏 (人名)不空
不空王三昧 (術語)大樂金剛不空三昧也。大日如來所入之三昧也。金剛頂經出生義曰:「住自受用身,據色究竟天,入不空王三昧,普集諸賢聖,削地位之漸階,開等妙之頓旨。」
不空如來藏 (術語)二如來藏之一。亦云不空真如。如來藏,即真如之性,具足一切之萬德,德無不備,法無不現也。
不空罥索王 (菩薩)不空罥索觀音也。
不空罥索法 (修法)以不空罥索觀音為本尊而修之密法。
不空罥索經 (經名)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之略名。
不空罥索觀音 (菩薩)梵名阿牟伽皤賒Amoghapa%s!a,譯為不空罥索。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觀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罥索,鉤取人天之魚於菩提之岸,以此標幟而得名,罥索譬菩薩之四攝法,其罥索必有所獲,故云不空。陀羅尼集經四曰:「阿牟伽皤賒,唐言不空罥索。」大日經疏五曰:「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攝方便。」玄奘譯之不空罥索咒心經後序曰:「題不空等者,別眾經之殊號也。至如擲罥取獸,時或索空。玆教動桴罔不玄會,故立斯目也。」演密鈔五曰:「四攝是法,罥索是喻,諸佛菩薩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無空過者。世間罥索索取諸獸少有所失,故以為喻。又此罥索名不空,世間罥索索取獸時,或中或不中,四攝罥索攝取眾生無不中者故。」
形像 (圖像)不空罥索觀音之像法,依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有三說:一者三面十臂,一者三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間所見之像多三面六臂也。三面六臂者三面各有三眼。經二十二曰:「不空王觀世王音菩薩,身量橫量十六指數,三面六臂。正中大面慈悲熙怡,如首戴大梵天面,眉間一眼,首戴天冠冠有化阿彌陀佛。左面怒目可畏,眉間一眼,鬢髮聳豎,月冠冠有化佛。右面嚬眉怒目,狗牙上出,極大可畏,眉間一眼,鬚髮聳豎,首戴月冠冠,有化佛。一手持罥索,一手持蓮華,一手持三叉戟,一手執鉞斧,一手施無畏,一手把如意寶杖。結跏趺坐,佩身光焰。」又秘藏記末記三面四臂之像云:「不空罥索菩薩,白肉色,有三目并三面,左右二面大青色,著鹿皮裙。有四手,左一手取開蓮,次手罥索,右一手說法相,次手取軍持瓶。」
經軌 (經名)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譯。佛說不空罥索咒經一卷,隋闍那崛多譯。不空罥索神咒神經,一卷,唐玄奘譯。不空罥索咒心經,一卷,唐菩提流志譯。佛說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秘密心陀羅尼經,一卷,趙宋施護譯。已上四經皆前經之第一品也。又,佛說不空罥索陀羅尼儀軌經,二卷,師子國三藏阿目佉譯。是三十卷經一二兩卷之異譯也。又,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三卷,唐寶思惟譯。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二卷,北天竺婆羅門李無諂譯。二經同本也。
不空成就如來 (佛名)Amoghasiddhi,金剛界五智如來之第五,五大月輪中北方月輪之中尊,隋業護牙拳之四金剛,金色,左手作拳印,右手舒五指當胸,為成所作智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業,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譯曰成就,與不空成就之義同。以羯磨為三昧耶形,以[874B]字為種子,密號為不動金剛。胎藏界謂之天鼓雷音,其密號同。菩提心論曰:「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秘藏記末曰:「北輪不空成就如來,金色,左手拳,右手五指舒開當胸。」
不空罥索菩薩 (菩薩)不空罥索觀音也。
不空見菩薩 (菩薩)此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上第二位。梵名阿目伽捺羅舍,譯言不空見。密號曰普觀金剛。普觀眾生,開五眼而不空見,故名。菩薩形為肉色,右手持蓮,上安佛頂,左手為施無畏,坐於赤蓮。
不空供養菩薩 (菩薩)在胎藏界曼茶羅悉地院南端第五位,又名供養寶菩薩。梵名阿利也阿目伽補惹摩尼,譯言不空養。密號曰如意金剛。肉色,四手,左第一手蓮,第二手索,右第一手劍,第二手三股戟,坐赤蓮上。或謂為赤色忿怒形。
不空鉤觀音 (菩薩)梵名曰央俱捨Amogha%nkus!a,與不空罥索觀音同體。在胎藏界之觀音院,謂之不空罥索,在虛空藏院謂之不空鉤觀音。鉤者,標幟之意,同於罥索。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所謂清淨蓮華明王央俱舍是也。
形像 (圖象)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二十八曰:「臺中出現不空罥索心王清淨蓮華明王,三面四臂,首戴寶冠。冠有化佛,當中正面,圓滿熙怡,眉間一目。左右二面如不空罥索觀世音左右面目,一手持開蓮華,一手持罥索,一手持寶幢,一手把三叉戟。」秘藏記末曰:「不空鉤觀自在菩薩,四面四手,肉色,左右二面青色。左一手蓮華上有鉤,一手罥索,右上手捧鉤,次一手三股跋折羅。」
不空金剛菩薩 (菩薩)胎藏界蘇悉地院之一尊也。
不空鉤依菩薩法 (修法)不空鉤觀音之修法也。宋僧傳一金剛智傳曰:「用不空鉤依菩薩法,在所住處起壇。」
不空三昧大教王經 (經名)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之略名。
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 (經名)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譯。罥索觀音之本經軌也。
不空罥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 (真言)一卷,唐不空譯。自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之第二十八卷抄譯者。世所謂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羅尼也。
不定性 (術語)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聲聞,獨覺,菩薩三乘之種子皆具,或可為阿羅漢,或可為辟支佛,或可為佛,無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類:一具菩薩聲聞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二具菩薩獨覺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三具聲聞獨覺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四三乘皆具而開果不定也。此中第三者永無成佛之期,餘者時至而成佛者也。菩提心論曰:「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迴心向大,從化城起以為超三界,謂宿信佛故乃蒙諸佛菩薩加持力,而以方便遂發大心。」
不定觀 (術語)台家所立三種觀門之一。非初觀實相,又非次第由淺至深,無論修何法,過去宿習之所發,豁然開悟,而證實相,謂之不定觀,天台大師為陳尚書令毛喜所著,修禪六妙門是不定觀之法也。法華玄義十曰:「不定觀者,從過去佛深種善根。今修證十二門,豁然開悟得無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殺人也。(中略)學無作四聖行諦法華般舟等四種三昧,豁然心悟得無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殺人也。」
不定教 (術語)台家所立化儀四教之一。如來以不思議之力,能令眾生,於說小乘中得大乘之益,於說大乘中得小乘之益。如是得益不同者,謂之不定教。即同聽異聞得益不同之教法也。
不定聚 (術語)與不定性聚同。無量壽經下曰:「彼佛國土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
不定止觀 (術語)天台三種止觀之一。不定觀
不定性聚 (術語)三聚之一。此性或可為邪,或可為正,無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聚,諸聖人名正性定聚,造五無間業者名定性邪聚,凡夫是不定性聚也。俱舍論九曰:「正邪定餘名不定,彼待二緣可成二故。」同頌疏曰:「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餘有情。遇聖入聖,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不定地法 (術語)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質非善非惡廣通善惡無記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隨伴而起。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之八者屬之。
不定受業 (術語)四業之一。受果報而無決定之業也。
不定種性 (術語)與不定性同。
不受三昧 (術語)法華經普門品,無盡意菩薩奉佛敕以珍寶之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天台解之云若約事而解,則無盡意奉佛命為供養,我未奉命,何可輒受,若就理而解,則是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也。觀音義疏下曰:「不肯受者,事解者,無盡意奉命供養,我未奉命,那忽輒受,亦是事須遜讓。觀解者,不受三昧廣大之用,故無所受。」秘略要鈔九曰:「不受三昧者,畢竟空也,以一心三觀而空無不遍,即空之故不受有,即假之故不受空,即中之故不受二邊,雙照空假之故,亦不受中道。此非但空(藏通二教),非次第空(別教),正是圓空(圓教)也。此謂之不受三昧。
不受一切法 (雜語)心意解脫,而不取受一切法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嘉祥法華義疏曰:「心無愛著,故名不受。」
不來迎 (術語)淨土門中多以臨終之正念期佛之來迎,而往生極樂,獨淨土真宗之極意,談平生業成於平生信受彌陀本願之一念,往生之業事成辨已,則更不以臨終之正念,期佛之來迎也。但平生業成之念佛行者,決無不來迎者,有因緣,固有預來迎之人,而獲得他力金剛之信心者,決不期待其來迎,謂之不來迎。來迎
不來不去 (雜語)謂法之本性無去來往復也。智度論曰:「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
不知足者 (雜語)慾念強而不知足者也。遺教經曰:「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不法 (術語)背佛法為非道之行也。
不兩舌 (術語)十善之一。兩舌者,向兩邊說是非而使相鬥諍也。
不放逸 (術語)一心專注而修諸善法也。俱舍論四曰:「不放逸者,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
不和合性 (術語)廿四不相應行之一。色心之諸法眾緣不和合也。
不取正覺願 (術語)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為法藏比丘時立四十八願,而一一之願以此願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覺(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結之。其第一願曰:「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乃至第四十八願之結句皆然也。依此而謂之不取正覺之誓願。
不果遂者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願也。係念淨土,植諸德本,至心迴向之,則誓遂其願望,必往生淨土也。故名此願為植諸德本願,係念定生願,至心迴向願。
不相應心 (術語)根本無明動靜心之體,而生業轉現之三細相,此位之惑心微細,而心王心所不相應,謂之不相應心。見起信論。
不相應行 (術語)心不相應法
不染世間法 (雜語)不染著世間塵欲之法也。法華經涌出品曰:「住於神通力,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
不染污無知 (術語)二無知之一。根性闇昧,不知事物之道理,法門之義理也,即智慧之劣者。是無始以來不學之結果也。但此無知非執著於物之不淨性分,故云不染污,是以此無知非為悟諦理離生死之自行障,但為了知一切法成一切智人,普教化人之化他障,因而亦謂之化導障之惑,阿羅漢獨斷染污無知,不斷不染污無知,故阿羅漢有赤鹽亦不知之愚者。佛兼斷不染污無知,故即稱為一切智人。天台之三惑,以之為塵沙惑。
不染著諸法三昧 (術語)文殊院之文殊,其左手持青蓮華,是不染著諸法三昧之標幟也。文殊無相之妙慧,不著諸法。故云不著講法。大疏五曰:「青蓮是不染著諸法三昧,以心無所住故,即見實相。」
不拜 (雜語)受三歸為優婆塞優婆夷者,不得拜餘道之天神地祇。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并不得拜國王父母也。般舟三昧經四輩品曰:「自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梵網經下曰:「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唐彥悰所撰有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六卷。
不信 (術語)心念不澄淨。於三寶之實德不樂欲也。俱舍論四曰:「不信謂心不澄淨,是前所說信所對治。」唯識論六曰:「不信,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心惰依為業。」
不活畏 (術語)五怖畏之一。初學之菩薩,為布施,不能施自己之全所有物,畏爾後自己不能生活也。
不律儀 (術語)三種律儀之一。惡戒也,戒律有善惡二種,要誓而作善止惡,是善戒,稱為律儀,要誓而作惡止善,是惡戒,稱為不律儀。外道諸種之邪戒是也。惡戒雖為戒律之部類,然此為顛倒之戒律,故云不律儀。律儀發善之無表色,不律儀發惡之無表色。無表色
不苦不樂受 (術語)三受之一。又云捨受。於不違不順之境領納不苦不樂之心意也。
不即不離 (雜語)如水與波,水與波相別,故云不即,水波之性無別,故云不離。如言不一不異也。圓覺經曰:「不即不離,無縛無脫。」
不退 (術語)梵語曰阿毘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譯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進而無退失退轉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轉,言勤行修習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三不退 (名數)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也。此三不退配於菩薩之行位,依諸宗而異。據法相大乘,則依萬劫修因,入十住之位,雖識觀成就,無復退墮惡業流轉生死之位,謂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識觀於利他之行不退失,謂之行不退。八地已去,得無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海,謂之念不退(西方要決之十住毘婆沙論)。又天台一家,自別教之初住至第七住為位不退,此間斷見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也。自第八住至十迴向之終為行不退,此間破塵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也。初地以上為念不退,斷無明之惑,而不失中道之正念也。如配之於圓教,則自初信至第七信為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終為行不退,初住已上為念不退。觀經妙宗鈔下曰:「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假。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不失中道正念。」
四不退 (名數)淨土門立四不退。於以上三不退加處不退也。即生西方淨土者,不更退墮穢土也。見西方要決,迦才淨土論上。【又】法相宗立四不退:一、信不退,為十信位之第六信,以自後退不生邪見故也。二、位不退,為十住位之第七住,以自後退不入二乘故也。三、證不退,為初地以上,以證得之法不退失故也。四、行不退,為八地以上,以有為與無為之行皆能修故也。見法華玄贊二。
五種不退 (名數)就淨土門所立四不退中第四之處不退,而立五種之不退:一、大悲攝持不退,眾生生淨土者,阿彌陀佛以大悲願力攝持之,故一生之後,不轉退菩提心也。二、佛光照觸不退,生淨土者,常照觸佛光,故一生之後,不轉退菩提心也。三、常聞法音不退,生淨土者,常聞水鳥樹林之說法音,故一生之後,不退失菩提也。四、善友同居不退,生淨土者,與彼國諸菩薩為勝友,故內無煩惱惑業之累,外無邪魔惡緣之境,一生之後,不退失菩提也。五、壽命無量不退,生淨土者,壽命無量,故一生之後,不退失菩提也。見淨土十疑論。
不退土 (雜名)不退之淨土也。謂西方之極樂,以彼土為淨土門所立四不退中之處不退故也。往生拾因曰:「出輪迴之鄉至不退之土。」不退
不退相 (術語)九無學之一。又二十七賢聖之一。生來利根,所得之功德,悉無遺失。謂無學之聖者也。
不退地 (術語)阿毘跋致,即不退之位地也。不退有三種四種之別,又雖依諸宗而位次不同,然常謂菩薩初地之位,即三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證不退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
不退住 (術語)十住之第七位。十住
不退輪 (術語)不退轉之法輪也。維摩經佛國品曰:「已能隨順,轉不退輪。」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同分別功德品曰:「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不退轉法輪
不退轉 (術語)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也。略云不退,即梵語之阿毘跋致也。無量壽經上曰:「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十住毘婆娑論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法華經序品曰:「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不退菩薩 (術語)阿毘跋致之菩薩也。阿毘跋致,譯曰不退,於無上菩提不退轉也。分別之有三種四種之異。法華經序品曰:「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緣覺,不退菩薩。」不退
不退轉經 (經名)不退轉法輪經之略名。
不退轉法輪 (術語)略云不退輪。佛菩薩之說法,謂之法輪,菩薩得此法輪,愈增愈進,而不退失,故云不退轉,又所說之理有進無退,故云不退轉;又為證不退之法而轉之法輪,故云不退轉;又使眾生得不退轉,故云不退轉法輪。法華經序品曰:「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法華經嘉祥義疏二曰:「無生正觀,體可楷模,故名為法。流演圓通,不繫於一人,故稱為輪。又無生正觀,無累不摧,亦是輪義。一得不喪,名為不退。」註維摩經一:「肇曰:無生之道,無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圓通,無繫於一人,輪也。」
不退轉法輪經 (經名)四卷,失譯。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之異譯。【又】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之略名。
不時解脫 (術語)二種羅漢之一。阿羅漢之根性愚鈍,而待好時好緣解脫煩惱者,謂之時解脫;根性銳利,不必待好時好緣,隨意入定解脫煩惱者,謂之不時解脫。六種羅漢中前五者為時解脫,後一者為不時解脫。俱舍頌疏二十五曰:「後不動種性名不時解脫,謂是利根以不待時,便能入定,入心心解脫故。」
不悅 (術語)有情之異名。俱舍光記三十曰:「或謂有情,有情識故。或名不悅,劫初時人,見地味等沒,心不悅故,從此為名。」
不殺生戒 (術語)在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禁止殺害有情之生命也。
不真宗 (術語)大衍法師所立四宗之第三。
不修外道 (流派)十種外道之一。六師中刪闍夜毗羅胝子之所計也。謂不必求道,經生死劫數,則苦盡而自得涅槃,如縷丸轉高山,縷盡則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見過去八萬劫之事,八萬劫之外則無所見。因指八萬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維摩經三云:「肇曰:其人謂道不須求,經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縷丸轉於高山,縷盡自止,何假求耶?」行事鈔下四之二曰:「不修外道,以卻順觀見八萬劫,外更不見境,號為冥諦涅槃。如轉縷丸高山,縷盡丸止,何須修道?」
不起法忍 (術語)又云無生法忍。不起者即無生也,斷見惑而生空理,所謂得無生法忍也。空理者無生無起,故云無生法,又云無起法。忍者忍可決定此無生無起之空理也。維摩經佛國品曰:「逮無所得,不起法忍。」同注云:「肇曰:忍即無生慧也。以能堪受實相,故以忍為名。得此忍則無取無得,心相永滅,故曰無所得不起法忍也。」幻士仁賢經曰:「離八十垢得不起法忍。」
不酒酤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十戒之一。酒者昏亂人之心性,故一切不賣之也。
不動 (菩薩)不動明王
不動法 (修法)以不動明王為本尊,為息災增益而修之祈禱法也。
不動咒 (真言)慈救咒也。
不動供 (修法)不動尊之供養法也。
不動地 (術語)十地之第八。
不動定 (術語)不動尊所住之禪定也。大菩提心為體,大菩提心,本性清淨,無為寂定,故謂之不動定。底哩三昧耶經曰:「不動者是菩提大寂定義也。」
不動佛 (佛名)東方世尊阿[門@(人/(人*人))]如來也。楞嚴經五曰:「見東方不動佛國。」維摩經見阿[門@(人/(人*人))]佛品曰:「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
不動義 (術語)性虛空十義之一。真如之體性,常住而不變不動也。
不動講 (行事)講讚不動明王功德之法會也。
不動點 (術語)涅槃點之異名也。
不動尊 (菩薩)不動明王
不動生死 (術語)生死即涅槃之義也。大日經疏一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不動生死而至涅槃。」
不動如來 (佛名)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也。阿[門@(人/(人*人))],譯不動,又譯無動。大教王經曰:「結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執持衣角,入東方不動如來三昧。」略出經曰:「由結阿[門@(人/(人*人))]佛觸地契故,得心不動。」拔濟苦難陀羅尼經有不動如來淨除業障咒。
不動明王 (菩薩)Aryaacalana%tha,梵名阿遮羅曩他。譯言不動尊,又翻無動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t!a,亦謂之不動使者。密教諸尊,依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之:則大日如來為一切諸尊之總體,為自性輪身,而此尊為一切諸佛之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諸尊中與大日如來相並,享多數之祭祀。約金胎兩部,而分別其德,則五方之五佛各有三輪身:中央者毗盧遮那如來,為自性輪身,金剛波羅蜜多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有大威勢之真言王也。又稱明王,明王者與稱真言王同(是約於金剛界,教令輪身)。又,此尊於大日華臺雖久已成佛,而以其本誓之故,現初發心之形,為如來之童僕而給使諸務,且給使於真言行者,故稱使者。使者即使役於人之義也。不動使者,不動即使者而非不動者,不動之使者如二童子,八大童子等(是約於胎藏界)。大疏五曰:「此尊於大日華臺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願故,示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僮僕給使,執作諸務。」立印軌曰:「無動尊現身奉事修行者,猶如婆[言*我]鍐。」諸部要目曰:「此經中不動尊等四十二地如來僮僕使者。」此尊之密號,謂之常住金剛。其本地於大體為大日尊勿論,而在稱為釋迦不動者,則以釋尊為直接之本地佛云。不動愛染二明王,為密教的本尊,受最多之祭祀,其中不動尤為密宗所重。至於行法之祈禱的目的,則降伏,愛敬,鉤召等一切通用之。 0121.JPG
名字殊異 (雜語)無量力神通無動使者(底哩三昧耶不動念誦法),不動尊(同上,又,立印軌,大日經一,同經七,同疏九),大威怒王聖者無動(立印軌),無動尊(同軌大日經七),[8740][8766][876B][87D2][875A](同軌),不空聖者無動威怒(同軌),聖無動(同軌),無動使(同軌),無動大威怒金剛(同軌),不動使者(五佛頂經使者法),不動如來使(大日經一),不動摩訶薩(同經二),大猛不動大力者(同上),大摧障不動王(同上),聖者不動尊(同經七),聖不動(同經),大力不動明王(同經疏九),不動大有情(同上),真言尊(瞿醯經),不動忿怒王(護天八世法),威怒不動金剛(仁王念誦軌),此中通稱不動又稱無動者,菩提心之堅固不動,又安住於金剛智之中實,而不動於有空二邊之義也。依下種子三形可知其深義。
種子 (術語)有多種:(一)[87D3]唅字。合[8740][8770][874B][874A]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謂[87D3]字最初之橫點,即[8740]字東方發心大圓鏡智阿[門@(人/(人*人))]佛也。右之傍點,則[874B]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寶生佛也。上點是[874A]字即西方證菩提妙觀察智無量壽佛也。本體之[8770]字者,風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無畏以風大為北方之佛)。此四字合而[87D3]之一字成,則中央之大日方便善巧智具足圓滿也(不動之降魔,大方便善巧也)。上者約於東因之義。若約於中因之義,則[8740]是本不生之義,是中央本有之因也;[8770]是行因東方也;[874B]是寂靜南方證菩提也;[874A]以真如圓寂法身涅槃之故(略出經四)為西方,[87D4]字是北方方便究竟之果德也。自此種子之義,而明王之德,所以為諸尊之通體,大日之教令輪身,可知。(二)[87C3]漫字。大疏十曰:「[87C3]漫字[8768]摩是我義。入阿字門,即無我也。又以此大空三昧而怖畏眾魔,以此字亦有阿聲及點也。」以上二種子最通用。(三)[87D5]路字(底哩三昧耶經上卷,以[8740][876A][87D4][87C3]之四字為種子故),此字於離塵之[876A]字加[8748]之三昧點,塵垢即為煩惱魔故,離塵三昧之[876A]字即降魔三昧也。(四)[87A4]吽字。演密鈔七曰:「疏此是中胎[合*牛]字義者,此不動明王,是毘盧遮那成辨諸事之智,為欲善護一切菩提心故。以畢竟無相之身,作如來使者之形,行如來事,故此明王即是淨菩提心大日心王。」釋其義,則凡此[87A4]字者菩提心之體也。眾生之心動轉,即有息風出入,自口出入,則自成[8740]之響,自鼻出入,則自成[87A4]之響,故此[8740][87A4]二字俱為菩提心之體。謂胎之東方寶幢佛以[8740]字為種子,則金之東方阿[門@(人/(人*人))]佛以[87A4]字為種子。又金之大日以[87A4]字為體(五佛灌頂大日真言之終句是也),則薩埵以[8740]字為種子([874B]字之本體為[8740]字故),胎之大日以[8740]字為種子,則薩埵以[87A4]字為種子也。此以大日為自心之體性,薩埵亦為菩提心之體故也。而不動亦為眾生本有之體性,故以[87A4]字為其種子。又[87A4]字者[8740][8770][8749][8768]四字合成,[8740]者東方阿[門@(人/(人*人))]發心,[8770]者南方寶生之行因(寶珠為萬法能生之因故),[8749]者西方彌陀之菩提[8745](絕滅之義,絕滅無明而圓滿功德故),[8768]者上之空點即北方不空成就之涅槃也。故此一字具四智四佛四轉四部,所以不動即為大日也。(五)[8740]阿字[87D5](字下所引依底哩三昧經)即是大日之種子故。又為自心本有之薩埵種子故。又阿字為一切諸法本不生故。諸法各各當位不動,常恒湛寂,是為不動尊。不動尊之種子,雖尚有秘訣,今示其主要之五個,其餘從略。
標幟 (雜語)(一)利劍,此有二義:一、中智之義,密宗之中道,為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邊為本不生,空之邊亦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道之劍為標幟。蓋中道之智,不動於有之邊,亦不動於空之邊,故名不動尊。兩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動之深義在斯。二、降魔之義,魔者以無始之間隔為其體,故揮不二中道之智劍,則無量魔軍不攻自降,表此義以智劍為標幟。(二)罥索,此有四義:一、繫縛之義,縛四魔之意也。二、引攝之義,以大悲方便能引一切迷徒,使入於法界曼荼羅故。三、大寂靜不動之義,何則喻三學則戒如撲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右手之劍,是風大之動,而為能殺之慧也,左手之索,是空大之不動,而為能縛之定也,是故兩手所持合表動即不動之義也。大寂靜與大定同。四、不動即動之義,以索縛住散動之魔是不動之義,引攝沈淪,是動之義也。(三)獨股杵,此有四義:一、菩提心之義,二中一股杵之印(立左右之二中指),是最初發心三昧耶戒之印故,又為阿[門@(人/(人*人))]佛之三昧耶印故。二、能破之義,一股者上下銳利,而有能破之相,外道凡夫著於生死,聲聞緣覺著於涅槃,今住焉捨焉取不二之實德,則生死涅槃之二執皆息,不倚二邊,故不動也,即能破二執,故以上(破涅槃之執)下(破生死之執)銳利之獨股表之。三、二利具足義,劍者上求菩提之智,索者下化眾生之悲,獨股杵者,通徹上下,表具足二利,即勝義(上求),行願(下化),三摩地(二利本體),三種之菩提心也。不動以菩提心為其體,故以獨股為標幟。四、三十七尊住心城義,獨股者是一心法界也,四處各鐫八葉之蓮華者,四波羅蜜十六菩薩八供四攝也,最中所把處,彰四寶珠,中心埋一寶珠,是五佛也,故以是表三十七尊住心城之中道,一實本不生之妙慧(若依立印軌及底哩三昧耶經下卷則應以三股杵縛曰羅寶棒為標幟。何則?為尊之所持故,但古來多用上三種,故略而不註)。
形像 (圖像)經軌所說有種種。(第一像):是世間流布之像,而立印軌,與底哩三昧耶經,與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說,與大日經具緣品之說相相同。但身色則諸說有異,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軌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黃色,底哩經未說身色,然其所說之相,與使者法大同,則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經二曰:「不動如來使,持慧刀罥索,頂髻垂左肩,一目而諦觀,威忿身猛焰,安住在盤石,面門水波相,充滿童子形。」同疏五曰:「畫不動明王如來使者,作童子形,右持大慧刀印,左持罥索,頂有莎髻,屈髮垂在左肩,細閉左目,以下齒嚙右邊上脣,其左邊下脣稍翻外出,額有皺文猶如水波狀。坐於石上,其身卑而充滿肥盛,作奮怒之勢,極忿之形,是其密印標幟相也。(中略)所以持利刃以罥索,承如來忿怒之命盡欲殺害一切眾生也。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攝方便,以此執繫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斷其業壽無究之命,令得大空生也。若業壽種除,則戲論語風亦皆息滅,是故緘閉其口。以一目視之意,明以等目所觀,一切眾生無可宥者。故此尊凡有所為事業唯為此一事因緣也。鎮其重障磐石使復不動,成菩提心妙高山王故,云安住在磐石也。」同九曰:「不動明王,此是如來法身。以大願故,於無相中而現是相,護一切真言行者。若行者常能憶念,能離一切障也。所謂不動者,即是真淨菩提之心。為表此義故,因事立名也。此明王閉一目者,有深意也。以佛眼明鑑,唯一而已,無二無三也。」立印軌曰:「左垂一索髮,左目而視眇,右手操銳劍,左手執罥索,安置寶盤上,現叱吒暗鳴,現怖三界相。」安鎮軌曰:「坐金盤上,光焰熾盛,其焰多有伽樓羅狀。」聖無動尊念誦儀軌曰:「頭上七髻左肩。」今釋以上諸書所述之意義如下:一、右手之利劍,其說於上標幟。二、左手之罥索,亦如上。三、左頭垂一辮髮,表一子之慈悲也。頭為一身中之最上者,故表佛界,左表眾生界,如母之愛念一子,垂大悲於眾生界也。又左為慈悲之標幟。四、一目諦觀,如疏自釋,而所以閉左一目開右一目者,表掩閉左道,而使入[8740]字之一乘也。而世間之不動多開兩目,或言開兩目者,依安鎮軌所云目口皆張。又傳釋迦所現之不動,開一目,閉一目者,以釋迦出世於五濁惡世,使三乘六道悉入一佛乘故也。大日所變之不動,兩眼俱開,是即以本不生之智眼,諦觀生死涅槃,皆是心德,而無可棄者故也。五、住迦樓羅焰,迦樓羅焰遍於身上者,是表智火之金翅鳥身噉食惡毒之龍也,金翅鳥噉食諸龍故。不二中道之大智火,降伏九十六種外道邊見之義也。六、坐磐石,如疏自釋。或問:依疏文,磐石者,初譬重障,後譬淨菩提心,其相違如何?答曰:是煩惱即菩提之意,迷則為重障,悟則為淨菩提心,本非二體也。七、閉其口,亦詳於疏釋。八、下齒囓右上唇,是表使天魔怖畏之智力。右者智之方,天者為上,故以右齒咬上唇也。九、左邊下唇稍翻外出,是表起慈悲之用,左者悲之方,悲者為下化,故左唇翻於外也。十、額上小波相,額者四處加持時,南方寶生如來灌頂作佛之位,而在因者,第七識也,即一切眾生七識之波浪並起,與第七識相應之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煩惱水波之位也。又依實義,則額上者即以[87A6]字之智水灌頂作佛之位也。此表染淨之水波,而額上作皺印也。十一、頂上七莎髻,髻形分七,如莎草所分之形,底哩軌頌云「頭上七種髮,表七菩提分。」頂上者大空之果也,以依七覺支而能證果故也。又髮者是心之條,覺悟者亦心之用,故以髮表之也。十二、身青黑赤黃。青黑皆風大之色,表大能破之色即調伏之相,使者法曰:「赤黃色者,黃是地大阿字諸法本不生理所證之色,赤是火大本不生智能證之色,理智不二,能證一體,故現赤黃色也。」十三、充滿肥盛,其身卑而充滿肥盛者,是僮僕承事之相也。(第二像):立印軌云:底哩皆於第三章說之。底哩經云:欲禁他軍陣之眾,而使不動,則自於旌上畫不動尊,四面四臂,身作黃色,上下出牙,作大忿怒瞋畏之狀,遍身有火光,作吞兵之勢(兵是武器之總名,立印云:作吞他刀之相),四臂所持未詳,依安鎮法及護世八天法,則上二手作金剛拳,頭指與小指曲如鉤,以安於口之兩邊,下二手如常持劍索。其身黃色者,攝領之義,勝他之義也。蓋黃者是真金及中央之土色,土者金木水火之主,中者四方之宗(是攝領之義),真金者是銀銅鉛鐵等中之最(是勝他之義),四面者吞四方敵兵之義也,上二手利牙之相,是噉食怨敵之相也,劍索如上。(第三像):立印軌云:又有法,畫釋迦牟尼佛像,右邊畫文殊童子,左畫金剛手菩薩,作微笑形,於下畫無動大威怒金剛,著種種瓔珞,嚴飾於身。此中不動之像同第一像,但加三尊為異,此中中央之釋迦為不動之本身故(底哩經意),金剛手者亦是本身故(立印軌意),文殊者智之尊,明王主智,故加此三尊也。(第四像):立印軌云:復次有畫像法,於袈裟上畫,應作青黑色,髮向左邊垂,作童真形狀,操鑠訖底(三叉戟),或執縛曰羅,眼睛色微赤,有威焰,其光赫赫,坐磐山上,其山色赤黃,著青色衣。此中鑠訖底表三部之智,以不動為佛部之持明使者,佛部為蓮金二部之總體故也。(第五像):出立印軌,亦同第一像。但取死人衣服刺自身之血圖之,欲成持明仙中之王,則對此像持誦。(第六像):安鎮國家法云:四臂,作大忿怒身,紺青色,湛滿,端嚴,目口皆張,狗牙出於上,右劍,左索,其上二臂在口之兩邊,作忿怒印,身處八輪之金剛輪內,其輪內外,現八個三股金剛杵頭,後有迦樓羅炎,坐極大之四寶須彌山上,有八天王並眷屬。(第七像):瑜伽大教王二云:阿闍梨觀想[87D4]坎字變為大智印,大智化為不動尊忿怒明王。作眇眼童子相,身口翡翠色,頂上戴冠,內有阿[門@(人/(人*人))]佛,六臂四面,各面有三目,正面微笑,右面黃色,現忿怒相,開口,出舌,舌如紅蓮,左面白色,以齒咬唇,現大忿怒相。右第一手持劍,第二手持金剛杵,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持罥索,及作期剋之印(豎頭指也),第二手持般若經,第三手持弓,放赤色之光,遍滿照耀,坐蓮華上,垂一足。座下有大寶山,心念吽字,故能除諸魔,具無邊之神通,如化雲遍滿虛空。依如此之法,而觀想彼人已踐聖道,不久可以成佛,此名一切如來證覺不動智變化金剛三摩地。(第八像):大聖無動明王守護國界法云:復次,說畫像之法,取白氈或淨衣而畫聖尊。四面忿怒,身色如日輪,火髮上聳,六臂,各持器杖。右手持利劍,左持索,次右手持金剛箭,左手持寶弓,次右手持金輪,左手執金剛杵。以金色之師子王為座而坐之,八大童子侍立於左右。
五部不動形像 (名數)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傳,有約於佛金蓮寶羯五部,沙汰五種之不動尊者。其所傳之文曰:「一、佛部不動,白色,著天寶冠,在立佛持劍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剛部不動,赤色,頂上七莎髻,持劍,縛曰羅,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三、寶部不動,黃色,持金剛索,頂有七莎髻,坐大磐石,黃色童子侍。四、蓮華部不動,綠色,頂有五佛冠,持劍索,坐須彌山。五、羯磨部不動,黑色,頂有八葉白蓮華,持劍索,坐磐石,是最深秘,慎勿傳於他門。」
不動尊十四印明 (印相)此十四印者,立印軌,底哩經所說也。一、根本印,獨股印也。立印軌云:次結無動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內相叉,輪輪各如環(名之曰內縛,以狀佛心),二空(二大指)水(無名指)住側,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風(左右頭指)和合豎,印母之內縛者,佛心也。此尊為佛部之教令輪身,故以佛心為印母。次以空指押二火二水之四指,即降伏四魔之義也。次二風豎而合者,即獨股杵之形也。凡以三種杵為三部之智,三股者,表胎之三部,五股者,表金之五部,一股者,是蘇悉地不二之本誓三昧耶也。不動尊為不二一實之法界體,故以一股之印為根本契也。此印一字之明用[87D4]字。立印軌云:用此一字心真言,能成辨一切事業,通用一切印,是以[87D4]之一字為主,故與一股之印相應也。二、寶山印,軌云:次寶山印相,定慧門相叉,二空入滿月(掌中)是為內縛印。三、頭秘密印,軌云:以二金剛拳定置慧眷屬上,名頭秘密印。四、眼密印,軌云:二羽內相叉,二空入滿月,風輪和合豎,印眼及眉間,是名眼密印。五、口密印,軌云:次結口密印,地輪(小指)內相叉,水(無名)押地叉間,二火(中指)並申直,二空各加水甲,二風加火甲,此印置於口。六、心密印,軌云:復次密印想,二羽三補吒(虛心合掌),風空如彈指,是名心密印。七、甲印,又云五處加持印。軌云:復次三補吒,二火建如幢,風住火初節,二水如寶形,二地及二空,各各而建立。印心及兩肩,喉位頂上散。八、師子奮迅印,軌云:次作惡叉波(譯奮迅),名師子奮迅。不改前密印,開豎慧風輪。九、火焰印,軌云:次結火焰印,以慧手空輪,加於水火甲,風豎[(扣-口)*主]定掌,右旋成界方,左轉名解散。十、火焰輪止印,使者法謂之遮火印。軌云:定慧各為拳,空出風火間,二拳背相合,能制止諸火。十一、商佉密印,軌云:次商佉密印,定空(左大指)加地水,慧羽亦如是。二火甲如針,觀風(右頭指)附火節,止風(左頭指)開豎之。十二、渴[言*我]印,軌云:不動渴[言*我]印,止空加地水,風火並申直,是名三昧鞘。慧手亦如是,觀風輪入定空水地環,輪面與月合,即劍住定鞘,抽出辨諸事,斷結辟護等。十三、罥索印,軌云:次結罥索印,慧空加火水,及地等三輪,風建入定月,止地水火拳,空風如環,是名索標幟。十四、三股金剛印,軌云:三鈷金剛印,觀空加風甲,三輪如金剛,所有請供具,散灑作淨除,此名不動十四根本印。占最主要之地位者,為根本印與劍印,通用於行法上。
陀羅尼 (真言)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三種: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動之大咒與中咒與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咒曰:南謨(歸命)薩縛(一切)怛他蘗帝弊(如來等)薩縛目契弊(一切門苦)薩縛他(一切處)怛羅吒(叱呵)戰拏(暴惡)摩訶路灑拏(大忿怒)欠(空)佉[口*皿]佉[口*皿](噉食噉食)薩縛尾覲南(一切障)吽(恐怖)怛羅吒(叱呵)憾[牟*含](種子)。次中咒,即慈救咒。咒曰:南謨(歸命)三曼多(普遍)縛曰羅赧(諸金剛)戰拏(暴惡)摩訶路灑拏(大忿怒)薩破吒也(破壞)吽(恐怖)恒羅他(堅固)憾[牟*含](種子)Namas sarva-tatha%gatebhyas sarvamukhebhyas sarvata%tra%t!a can!d!a maha%ros!an!a kham% kha%ddhi’ kha%ddhi’ sarvavighnam% hu%m% trat!a ham% mam%。慈救咒者,曩莫三曼多縛曰羅,赦戰拏(極惡謂暴惡之中又甚暴惡也)摩訶路,灑拏(二大忿怒也)娑破吒也(三破壞也)吽(恐怖也)怛羅吒(四堅固也)悍(引)[牟*含](引)(二字種子。已上句義出青龍軌中卷)。Namas samanta-vajra%na%m%can!d!a maha%ros!an!a sa pat!aya hu%m% tra%t!a ham% mam%。小咒即心咒,咒曰:南謨三曼多(歸命普遍)縛曰羅赧(諸金剛)憾(種子)Namas samantavajra%na%m% ham%。
二童子 (名數)一、矜羯羅Kim%kara童子,二、制吒迦Cet!aka童子。八大童子
八大童子 (名數)又云八大金剛童子,不動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儀軌曰:「一慧光菩薩,二慧喜菩薩,三阿耨達菩薩,四指德菩薩,五烏俱婆[言*我],六清淨比丘,七矜羯羅,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羅蜜,為親隨順大日教令故顯現此形,圍繞聖無動尊也。」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著天冠,身色黃白色。右手持五智之金剛杵,左手執蓮華,其上安月輪。身著袈裟,有耳璫環釧臂腳釧,種種瓔珞,莊嚴於身。二、慧喜菩薩,左手持摩尼寶珠,右手把三股鉤,天衣珠瓔,莊嚴其身。三、阿耨達菩薩,譯曰無上,尊形如梵天王,身作真金色,頂戴金翅鳥王。左手執紅蓮華,右手持獨股杵,乘於青龍背。四、指德菩薩(或作忠德),尊形如藥叉,色如虛空,面有三眼,著甲冑,左手把羯磨金剛,右手把三叉鋒。五、烏俱婆[言*我]童子(亦作憂丘婆丘),譯曰越三世,身色如金剛,現暴惡之相,戴五股冠。左手把三股之縛曰羅,左手作金剛拳,而押腰。六、清淨比丘,剃頭髮如比丘像,著袈裟,於左肩垂結。左手把梵莢,右手當心而持五股杵。右肩偏袒,示恭敬之相,腰纏赤裳。面貌非少非老,眼目如青蓮,其口上牙顯出於下唇。七、矜羯羅童子,尊形如滿月童子,著蓮華冠面目少視虛空,有愛念之貌,身相白肉色,兩手合掌,其二大二頭之間橫插獨股之金剛杵,以袈裟纏身,天衣珠瓔,嚴飾其身。八、制吒迦童子,身作紅蓮華色,頭上五處各結一髻,以天衣纏肩上,不著袈裟,不柔軟忿怒之相也。左手三股杵,右手金剛杵。或云:面目忿怒,而具四臂,七結之髻髮垂於左肩,頂上有八葉白蓮,二手合掌當於心前,恭敬聖者之相也。左第二手持弓,右第二手把箭,無袈裟,其腰纏欏,身相青黑,立於磐石上。又,面貌如十五歲之童子,身著緋衣,以珠瓔為莊嚴,乘白馬,其馬作驟勢,馬頸懸鈴。
八大童子印言 (真言)第一慧光童子。種子為[875F],三昧耶形為五股金剛杵,印為金剛合掌而忍願(左右中指)豎合如針。真言曰:「唵(歸命)[口*縛]曰囉摩帝入[口*縛]囉(金剛慧光)菩地質多(菩提心)曩(種子)」。第二慧喜童子。種子為[87CF],三形為三股鉤,印為金剛合掌,而忍願(中指)豎合如寶形。真言曰:「唵(歸命)囉怛曩(寶)摩底娑度(慧喜)摩訶摩尼(大寶)莫(種子)」。第三阿耨達菩薩。種子為[874A],三形為開敷蓮華,印為金剛合掌,而忍願(中指)豎合如蓮華形。真言曰:「唵(歸命)缽納摩(蓮華)薩[口*縛]娜賀(一切熱)缽羅捨弭曩(除)摩訶達磨(大法)三(種子)」。第四志德菩薩(或作指德)。種子為[87C3],三形為羯磨輪,印為金剛合掌,而忍願(中指)入掌合面,加持四處。真言曰:「唵(歸命)羯磨(業)摩訶吠哩耶(大精進)缽哩布囉迦(滿足)[牟*含](種子)」。第五烏俱婆[言*我]童子(亦名憂丘婆丘)。種子為[875F],三形為三股金剛杵,印為金剛合掌,真言曰:「唵(歸命)[口*縛]曰囉薩怛[口*縛](金剛薩埵)烏俱婆[言*我](住三世)摩訶燥企耶(大樂)多(種子)」。第六清淨比丘。種子為[8766],三形為梵筴,印為梵筴印,仰左手而置心下,以右手覆左手上是也。真言曰:「唵(歸命)摩尼(寶)尾輸馱達磨(清淨法)俱嚕囉乞叉達磨(作擁護法)[口*縛](種子)」。第七矜羯羅童子。種子為[87D6],三形為獨股杵,印為蓮華合掌,真言曰:「唵(歸命)達摩(法)矜羯羅(能作者)底瑟吒(安住)曰[口*邏](種子)」。第八制吒迦童子。種子為[87D7],三形為三股金剛杵,印為外縛五股印,又為蓮華合掌。真言曰:「唵(歸命)羯磨(業)制吒迦(使者)吽(恐怖)發吒(破壞)喃(種子)」。
不動使者 (雜名)不動尊之童子形,謂之不動使者,給使於行人之意也。不動明王
不動無為 (術語)六無為之一。生於色界之第四靜慮,而離苦樂二受際之真如也。離苦樂麤動而得之真如,故云不動無為。
不動解脫 (術語)時愛心解脫之對。六種阿羅漢中不動阿羅漢之稱。不退動於煩惱,解脫煩惱之繫縛,故名。
不動使者法 (修法)祈念不動使者之法。即說於不動使者秘密經者也。【又】儀軌之名。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之略名。
不動尊儀軌 (經名)立印儀軌之異名。
不動安鎮法 (修法)祈念不動尊而安鎮家宅之法也。
不動陀羅尼 (真言)慈救咒也。
不動阿羅漢 (術語)六種阿羅漢之一。阿羅漢中根性最利,而不為煩惱所動亂者。
不動軌立印 (經名)立印軌也。
不動護摩供 (修法)對於不動尊修護摩而供養之也。
不動慈救咒 (真言)不動尊之慈救咒也。不動明王
不動金剛明王 (菩薩)不動明王也。安鎮軌曰:「毘盧遮那如來,為拔濟一切有情,於三界中現威德光明自在之身,號曰不動金剛明王。」
不動使者秘密法 (修法)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之略名。
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 (經名)一卷,唐金剛菩提譯。本經述使者即毘盧遮那之化身,而能滿種種之願。
不動慈護咒 (真言)慈救咒也。
不淨 (術語)污穢也,鄙陋也,醜惡也,過罪也。
不淨行 (術語)又云非梵行。梵者清淨之義。非梵行謂淫事也。愛染污心,故名不淨行。梵網經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淨行。」
不淨肉 (術語)小乘律中見聞疑之肉為不清淨,禁食之。大乘教則無論淨不淨總制之,五種淨肉
不淨紙 (雜名)拭不淨之紙也。臨濟錄曰:「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淨故紙。」
不淨施 (術語)二種布施之一。以妄心求神福報而行布施者。見智度論十一。
不淨國 (雜名)智度論二十三說不淨國之老母,賣白髓餅之故事也。
不淨輪 (術語)三輪之一。無常,不淨,苦,此三法輪相依而轉,故云三輪。三輪
不淨觀 (術語)五停心觀之一。為治貪心,觀身之不淨也。此中有二:一者觀自身之不淨,二者觀他身之不淨。觀自身不淨,有九相:一死想,二脹想,三青瘀想,四膿爛想,五壞想,六血塗想,七蟲噉想,八骨鎖想,九分散想。智度論中加燒想,而缺死想(九想)。觀他身不淨有五不淨:一種子不淨,是身以過去之結業為種,現以父母之精血為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胎不淨之處。三自相不淨,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淨。四自體不淨,由三十六種之不淨物所合成。五終竟不淨,此身死竟,埋則成土,蟲噉成糞,火燒則為灰,究竟推求,無一淨相。出於智度論十九,俱舍論二十二,大乘義章十二。
不淨忿怒 (術語)鳥樞沙摩明王也。
不淨金剛 (明王)Ucchus!ma,烏芻沙摩,譯曰不淨金剛,又云觸金剛。此明王為不動明王所化現,調伏一切之不淨鬼者,故於東司安置之,上東司時,誦此明王之真言也。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下曰:「烏樞瑟摩明王教法不拘淨穢,恒示忿怒相,誦滿三十萬遍得驗。」大日經疏九曰:「時,不動明王,受佛教命召彼,見其作如是事,即化受觸金剛(即是不淨金剛也),令彼取之,爾時不淨金剛須臾悉噉所有諸穢,令盡無餘。」陀羅尼集經九曰:「烏樞沙摩,唐言不淨潔金剛。」
不淨說法 (術語)又云邪命說法。或說邪法,或說正法,其心邪,故總名之為不淨說法。佛藏經三曰:「不淨說法者。有五過失:一者自言盡知佛法,二者說佛經時出諸經中相違過失,三者於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經法,五者以利養故為人說法。」此佛藏經所說第五之過失有邪命說法之名以賣法而利養己,是不正之活命也(不正之活命謂之邪命)。優婆塞戒經二曰:「能說法者復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不清淨者復有五事:一者為利故說,二者為報故說,三者為勝他說,四者為世報說,五者疑說。(中略)不淨說者,名曰垢穢,名為賣法。」說法明眼論曰:「不淨說法有五科:一以有所得心說虛妄言令他發信墮惡道故,二不說佛法徒說世事故,三食酒食五辛犯非婬正婬,即身著法衣及入堂中穢三寶故,四誹他有德讚自無德故,五不悟一乘一寶法而耽著權門有相之教故。」觀經妙宗鈔下曰:「不淨說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觀經散善義傳通記三曰:「邪命說法者,以邪因緣不淨說法,利養活命,故不淨說法名曰邪命說法。」
不淨觀經 (經名)達磨多羅禪經之異名。
不害 (術語)大善地法之一。十一善心所之一。善心所之名,不為他之不利,不損惱他之精神作用也。唯識宗於無瞋之作用上假立名者。
不婬戒 (術語)在家之八戒及諸出家之中皆有之,離一切之婬事也。在在家五戒中為不邪婬戒,僅禁邪婬而已。
不惜身命 (術語)菩薩之大心,為菩提不惜身命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若人精進常修慈念,不惜身命,乃可為說。」
不捨誓約 (術語)謂阿彌陀佛誓願之約束。彌陀第十八願,以念佛往生為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即謂以他力攝取信心念佛者不捨之誓,故稱曰不捨之誓約。
不莊校女經 (經名)腹中女聽經之異名。
不善 (雜語)違理而損害現世及未來世者,名為不善。五逆十惡是也。是在現在損害自他,在未來感苦果而損害己心身,故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雖在現在損害身心,然更無為之招未來世之損害者,故非不善。唯識論五曰:「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大乘義章七曰:「惡法違損,稱曰不善。」勝鬘寶窟上末曰:「十惡破戒違理,名為不善。」
四種不善 (名數)一、勝義不善,由真諦之實義,定不善之義也。依此義,則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總為不善。以此中雖有善有不善,然皆以苦為自性,極不安穩,猶如痼疾故也。二、自性不善,無慚無愧及貪瞋痴之三不善根也。以有漏法中,此五法自體不善,猶如毒藥故也。三、相應不善,與彼相應同時俱生之一切心心所也。以他之心王及心所,必與無慚無愧三不善根相應,力成不善之性,若不相應,則不然,如雜毒藥之水故也。四、等起不善,身業與語業也。以此為自性不善與相應不善所引起之不善(依善起善,依惡起惡,能起所起同等,謂之等起),如飲毒藥汁而生之乳故也。見俱舍論十三。
不善律儀 (術語)與非律儀同。
不虛妄性 (術語)真實性也。
不惡口 (術語)十善之一。不發麤獷之惡言罵辱他人也。
不盜戒 (術語)與不偷盜戒同。
不唧[口*留] (術語)唧[口*留]者,秀與就之反切語也。猶言秀者唧[口*留]切,就者唧[口*留]切,不唧[口*留]者,不秀不就之義也,指不秀不成就之鈍漢,而云不唧[口*留]也。類書纂要曰:「杭州人以秀為唧[口*留]。」俗呼小錄曰:「說人之不慧曰不唧[口*留]。」宗子京筆記曰:「孫炎作反切語,本出於俚語常言,故謂就曰唧[口*留],凡人不慧者曰不唧[口*留]。」中峰錄一下曰:「除夜示眾曰:不如念一道真言,消遣殘年不唧[口*留]。」碧嚴第一則著語曰:「說這不唧[口*留]漢。」
不愚法 (術語)二種小乘之一。愚法
不落因果 (雜語)從容錄第八則曰:「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對他道不落因果。」砂石集一曰:「未聞耶,彼不落因果之一句既得五百生狐身。」百丈野狐之因緣也。百丈
不飲酒戒 (術語)在家出家比丘菩薩等一切之戒中,必列此戒。
不輕 (本生)不輕比丘又云不輕菩薩。作出家沙門之形相,故云比丘,為大乘菩薩之根性,故云菩薩。具名常不輕。此比丘常修不輕之行,因受常不輕之稱,即釋迦佛往古之前身也。常不輕菩薩
不輕之行 (術語)倣常不輕比丘之行,而禮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輕慢。汝等皆當作佛。」是謂之不輕之行。
不輕品 (經名)常不輕菩薩品之略稱。
不輕菩薩品 (經名)常不輕菩薩品之略稱。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說不輕菩薩之行事者也。
不慳貪戒 (術語)梵網經十戒之一。心無鄙吝,悉捨所有也。
不說菩薩 (雜名)維摩居士也。取默不二之故事而名之也。梁武之金剛般若經懺文云:「無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說菩薩,深見無說之深。」
不說四眾過罪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菩薩十戒之一。禁止說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四眾之過罪也。
不與取 (術語)他人不與而自取即偷盜。五戒中第二戒也。智度論十三曰:「不與取者,知他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
不疑殺 (術語)三淨肉之一。謂此肉為不疑其為我而殺之淨肉也。
不綺語 (術語)十善之一。不作污雜之語,巧佞之辯也。
不聞惡名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六願,懷感謂之無諸不善願,靜照謂之不聞惡名願。謂至極樂者,不使有不善名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不請 (雜語)不請求也。
不請之友 (雜語)謂眾生不請求,而菩薩以大悲為我之友與我利益也。無量壽經上曰:「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勝鬘經曰:「普為眾生作不請之友,大悲安慰,哀愍眾生。」同寶窟上末曰:「四乘眾生雖有根性,樂欲未生,不能請求。菩薩照機,知其堪受,即便為說,故言不請。聞必得益,目之為友。」
不請法 (雜語)謂非由彼請,而鑑其機為說利益之法也。無量壽經上曰:「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
不請淨施 (術語)謂為布施而未能於施者受者施物之三輪相,離實有之見,有麤細之執心也。
不增不減 (術語)凡佛教說不增不減,有二門:一就實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無盡而言。如般若經,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減經,即就無盡者般若心經曰:「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諸法即真空也,真空無增減也。然如說生佛二界之不增不減,就生界之無盡佛界之無盡而言,二界無增減也。起信論義記上曰:「況眾生界如虛空界,設如一鳥飛於虛空,從西向東,經百千年終不得說東近而西遠,何以故?以虛空無分齊故。」
不增不減經 (經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譯。明眾生念念成佛而生佛二界皆無增減也。
不增減真如 (術語)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為不動地,此地雖減染法,而增淨法,而其增減不起執著,故所證此地之真如,謂之不增減真如。
不審 (雜語)比丘相見之禮話也。如不審尊候如何等語是。僧史略曰:「如比丘相見,曲躬合掌,口曰不審者何,此三業歸仰也(曲躬合掌身也,發言不審口也,心若不生崇重,豈能動身口乎),謂之問訊。其或卑問尊,則不審少病少惱,起居輕利不。上慰下,則不審無病惱,乞食易得,往處無惡伴,水陸無細蟲不。後人省其辭,止曰不審也。大如歇後語乎。」
不瞋恚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菩薩十戒之一。禁生一切忿怒之心也。
不融三諦 (名數)隔曆三諦
不還 (術語)即不還向。又云不還果。
不還向 (術語)聲聞乘四向之一。修向不還果之行法之位也。即斷欲界修惑九品中第七品第八品之位,不還者,不還來欲界之義,斷第九品已,則不再生於欲界,必生於色界無色界之上界,故謂之不還果。今七八品斷而向其不還果之行位,故謂之不還向。俱舍論二十四曰:「即斷修惑七八品者,應知亦名不還果向。」
一間聖者 (術語)不還向中有一間聖者,乃十八有學之一。一間
不還果 (術語)聲聞乘四果之一。梵名阿那含Ana%ga%min,斷盡欲界九品之修惑,不再還生於欲界之聖者之位也。此不還果之聖者,有五種七種九種之差別。
五種不還 (名數)又名五種那含,五種般。般者般涅槃之略,為入涅槃之義:一、中般,不還之聖者,死於欲界而往色界,於其中有之位,斷餘煩惱而般涅槃也。二、生般,謂生於色界已,不久斷餘惑,而般涅槃也。三、有行般,生已,而於其天處長時加行勤修,以斷餘惑,方般涅槃也。四、無行般,生已,而於其天處無加行,懈怠而經長時,餘惡自解脫,而般涅槃也(此由生般中別開者)。五、上流般,流者進行之義,於色界必從下天進行於上天,其間斷餘惑而般涅槃也。此中有樂慧,樂定之二種。樂慧者為生於色究竟斷餘惑而般涅槃,樂定者為生於無色界之有頂天斷餘惡而般涅槃,是雖生於無色,而以經色界之生,所以攝於色界之生也。
六種不還 (名數)前五種加現般則為六種不還。現般者,不還之聖者不生於上界而於欲界之現身斷餘惑,即般涅槃也。
七種不還 (名數)前六種加無色般也。無色般者,沒於欲界不生於色界,而生於無色界,於此斷餘惑而般涅槃也。
八種不還 (名數)前七種加不定般為八種不還。不定般者,雖於三界中任何一界,斷餘惡而般涅槃,然無決定之種性也。但此為台宗一家所立,性相家不釋之。
九種不還 (名數)於前五種不還中,中般生般上流般之三種般,各分三種,為九種不還。是於色界入滅聖者之區別也。中般三種:一、速般,謂於中有斷餘惑而般涅槃也。二、非速般,謂於中有經暫時而般涅槃也。三、經久般,謂於中有經久時而般涅槃也。生般三種:一、生般,謂生於色界速斷餘惑而般涅般也。二、有行般,謂生於色界加行勤修,經幾許之時,而般涅槃也。三、無行般,謂生於色界,懈怠不成加行,經久時而漸般涅槃也。上流般三種:一、全超般,謂先生於色界之最下梵眾天,由梵眾天超中間之十四天,至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也。二、半超般,謂先生於梵眾天,後超一天二天乃至十三天,至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也。其超不全,故云半,非等分之半也。三、遍沒般,謂遍經歷色界之十六天,而於色究竟天般涅槃也。見俱舍論二十四等。
十一種不還 (名數)是成實論之所明。一、現般,是俱舍七種不還中之現般也。二、轉世,謂既得預流果,經多生欲界之生,得那含,即得羅漢者。俱舍無之。三、中般,五種不還中之中般也。四、生般,五種不還中之生般也。五、有行般,五種不還中之有行般也。六、無行般,五種不還中之無行般也。七、樂定,八、樂慧,此二者為五種不還中上流般之樂定,樂慧二者。九、信解,十、見到,新云見至,是修道中鈍利之二根,俱舍七聖中之第三第四也。十一、身證,為於前人中得滅盡定者。俱舍不攝之於有學。見大乘義章十一本。
不謗三寶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十戒之一。謂於佛法僧常當恭敬尊重,不可謗毀也。
不斷 (雜語)謂日日不間斷,相續勤修也。如不斷讀經,不斷念佛等。
不斷光 (術語)阿彌陀佛之光明。十二光之一。彌陀之光明,常存三世,恒照益世間而不斷絕。故名不斷光。
不斷常 (術語)對相續常而言。無暫時間斷謂之常。無間絕謂之續。
不斷經 (行事)日日常讀經也。如藥師經之不斷經,法華經之不斷經等。
不斷輪 (行事)禪林之語。為祈禱而定僧員,日日相續,諷誦經咒輪環,以期感應,謂之不斷輪。敕修清規祈禱曰:「如祈晴祈雨,則輪僧十員二十員或三五十員,分為幾引,接續諷誦。每引諷大悲咒消災咒大云咒各三七遍,謂之不斷輪。終日諷誦,必期感應,方可滿散懺謝。」
不斷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不斷相應染 (術語)六染心之一。
不斷煩惱得涅槃 (術語)此為天台,真言,及淨土門所立。而各異其義。
不釐務侍者 (職位)為不執實務而在侍者之職者,即名譽侍者是也。
不壞句 (術語)稱阿之一字。以此為金剛不壞之體性故也。大日經二曰:「行者諦思惟,當得不壞句。」
不壞法 (術語)成就白骨觀之阿羅漢有二種:鈍根之人,更恐執著於白骨,為燒骨人為灰之想,是曰壞法。利根之人,不為燒骨人為灰之想,由彼眉間放出八色光明之狀,修鍊而得神通等,謂之不壞法。此二為當於慧解脫俱解脫之二者。
不壞四禪 (術語)四禪天,內則覺觀之定心不壞,外則器界不為三災所壞也。
不壞金剛 (雜名)金剛寶堅固不能破壞,故曰不壞金剛。
不壞金剛光明心殿 (術語)金剛界之大日如來說法處也,不壞金剛者,嘆諸尊之身,常住堅固,光明心者,嘆其心之覺德,以五智配之,則當於成所作智,三密之業用,皆由此生。瑜祇經曰:「一時薄伽梵金剛界遍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中略)不堅金剛光明心殿中。與自性所成眷屬。」二教論曰:「謂不壞金剛者總歎諸尊常住身。光明心者歎心之覺德。殿者明身心互為能住所住。(中略)亦是成所作智。三密業用皆從此生。」
不覺 (術語)一切眾生,自己心性之平等覺悟,名曰不覺。一切之凡夫地是也。為不覺故造業,受生死之果也。起信論曰:「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不覺現行位 (術語)十地中之前二地也。此位雖為聖者之位,然仍自然任運而起煩惱,故有此名。
不懺舉 (術語)三舉之一。惡比丘破戒不肯懺悔,眾僧諭之,指為妄陳濫說,我不懺悔。此不懺之人,為極惡者,因舉治之而擯於僧外。是云不懺舉。見行事鈔上二。
不臘次 (雜語)禪林之語。為胡亂坐之異名。
不蘭迦葉 (人名)外道之名。富蘭那迦葉
不顧論宗 (術語)因明四宗之一。為不顧他而隨自意樂所成立之宗法也。
不變易性 (術語)真如之異名。以真如於一切時不變易故也。
不變真如 (術語)對隨緣真如之稱。真如之體,畢竟平等,無有變異,故曰不變真如,即本性之真心常住之佛性也。此不變之體,隨緣生三界六道之相,謂之隨緣真如。權大乘不許真如之緣起,故不立隨緣真如之義,實大乘於真如立不變隨緣之二義,所以明不變之真如造作有為之萬法者。金錍論曰:「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
不變隨緣 (術語)對於隨緣不變現象之事也。即雖觸所緣而現萬有,然其本體不變也。翻譯名義集曰:「未了不變隨緣不變之義,而生二執。」
互跪 (雜語)左右兩膝,互著地而跪於地也。是乃梵土通俗之敬相,故因之又稱胡跪。此中佛法為左跪,即以右膝著地為通相,行事久時則交互而跪。歸敬儀曰:「言互跪者,左右兩膝交互跪地,此誦有所啟請悔過授受之儀也,佛法順右。」又曰:「經中以行事經久,苦弊集身。左右兩膝,交互而跪。」
互用罪 (術語)互相濫用三寶物之過罪也。此有三寶互用,當分互用,像寶互用,一一互用之四種。即從寬至狹之次第也。三寶互用者,謂佛物用於法或僧,法物用於佛或僧,僧物用於佛或法也。當分互用者,例如濫用造釋迦像所施捨之金以造彌陀等像,濫用作無量壽經所施捨之金以作法華經等,回用施於甲寺僧之物以贈乙寺僧是也。像寶互用者,例如用供養五分法身之物供養形像,用供養滅諦涅槃理法之物供養黃卷赤軸之經典,用供養第一義諦僧之物供養剃髮染衣之僧,是也。一一互用者,謂於三寶物,堂宇等受用物,田園等係屬物,香燈等供養物,飲食等獻納物,一一互濫用之也。但法藏唯舉三寶互用,當分互用之二種耳。出於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中一之四等。
互為主伴 (術語)蓮華藏世界之大小釋迦互為主伴,金胎兩界之諸尊互為主伴,是乃華嚴所說十六緣起門之主伴具足相應門意也。
互相釋義 (術語)三論宗四種釋義之一。四釋
巴利語 (術語)Pa%li^,南方佛教之聖典語,為古南天竺之一地方語。與北方佛教聖典語之梵語相比較,音調變化少,文法亦簡易。不如彼之繁雜,極富通俗之語。後入錫崙而行,現今存在之小乘經原本,大抵以此語記之。南方佛教徒,以巴利語為古摩迦陀語。
巴吒 (人名)長者名。玄應音義二曰:「巴吒,案阿含經,此長者因國為名也。」梵Pata’。
巴連弗 (地名)城邑名。波吒釐
巴陵 (人名)岳州巴陵之顥鑑,雲門之法嗣也。見傳燈錄二十二。
巴陵三轉語 (公案)巴陵,謂岳州顥鑑禪師也。碧嚴第十三則評唱曰:「師,常縫坐具行腳,深得他雲門腳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後出世為雲門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書,只得三轉語上雲門。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劍?珊瑚枝枝撐著月。如何是提婆宗?銀碗裹盛雪。雲門云:他日老僧忌辰,只舉此三轉語報恩足矣。自後果不作忌辰之齊,依雲門之囑,只舉此三轉語。」
巴鼻 (雜語)又作巴臂,巴者把也。碧嚴集普照序曰:「頌出衲僧向上巴鼻。」同種電鈔曰:「宗門方語云:巴鼻之巴如鼻准之可弇攝也,猶可把之者獨立,唐人常談也。類書纂要十二云:沒巴臂,作事無根據也。」韻府作把鼻。
方丈 (堂塔)禪林之正寢,住持之住所也,故稱寺主曰方丈,因其住於此也。古來之說維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於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釐國宮城周五里,宮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說維摩經處。寺東北四里許有塔,是維摩故宅基,尚多靈神。其舍疊磚,傳云:積石,即是說法現疾處也。於大唐顯慶年中敕使長吏王玄策,因向印度過淨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號方丈之室也。」傳燈錄禪門規式曰:「長老既為化主,即處於方丈,同淨名之室,非私寢之室也。」案方丈之名,先唐王玄策已有其說。王簡栖頭陀寺碑文曰:「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注,高誘曰:「堵長一丈,高一丈,面環一堵,為方丈。銑曰:宋孝武皇帝時也,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經家也。」則方丈唯言僧坊之狹小而已,必非由於維摩也。曇鸞之往生論註上曰:「如維摩方丈,苞容有餘,何必國號無貲,乃稱廣大?」
方口食 (術語)四邪命之一。謂曲媚豪勢,遣使四方,巧言令色以自活也。智度論三曰:「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治命者,是名方口食。」
方外 (雜語)猶言世外。莊子大宗師曰:「彼游方之外者也。」今謂僧道曰方外。
方典 (術語)方等之經典也,方者方正,等者平等,說方正平等之理之經典也。為大乘經之總稱。觀無量壽經曰:「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方服 (衣服)比丘之法衣(即三品袈裟),盡為方形,故謂之方服,又云方袍。葛城慈雲比丘著有方服圖記。
方所 (雜語)方角與所處也。法華經曰:「善應諸方所。」
方便 (術語)梵語湀和Upa%ya,有二釋:一對般若而釋。二對真實而釋。對般若而釋,則謂達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謂通於權道之智為方便。權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釋則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稱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機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辭。對種種之機,用方正之理與巧妙之言也,又方者眾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應諸機之方域,而用適化之便法,謂之方便。是皆通一大佛教而名之也。往生論下曰:「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中略)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滅,通權則備省眾機。」法華文句三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圓,用有差會。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若智詣於矩,則善用偏法逗會眾生。若智詣于規,則善用圓法逗會眾生。」嘉祥法華義疏四曰:「一者就理教釋之,理正曰方,言巧稱便。即是其義深遠,其語巧妙,文義合舉,故云方便。此釋通於大小。二者眾生所緣之域為方,如來適化之法稱便。蓋欲因病授藥,藉方施便,機教兩舉,故名方便。此亦通於大小。」法華玄贊三曰:「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中略)方是方術,便謂穩便,便之法名方便。」大集經十一曰:「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對真實而釋,則謂究竟之旨歸為真實,假設暫廢為方便。故又名善巧,或曰善權。即入於真實能通之法也。利物有則云方,隨時而施曰便。依此釋,則為小乘入大乘之門,故謂之方便教。三乘為通于一乘而設者,故亦名方便教。因斯判一切法為方便真實之二也。法華文句三曰:「又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皆是弄引,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從能顯得名,故以門釋方便,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義疏四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理實無三,以方便力,是故說三,故名善巧。」法華玄贊三曰:「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應物權現,故言方便,謂以三業方便化也。此對實智名為方便,利物有則曰方,隨時而濟名便。」天台更有一釋,以解法華經方便品二字,謂方者秘也,便者妙也,謂秘密之妙義也。蓋法華已前之方便,為對真實之方便,方便之外有真實,因而謂之為體外之方便。今三乘之方便,即顯一乘之實法者,是乃方便品中所說,故謂之為體內之方便,又曰同體之方便。是為秘密之妙義,爾前一向不明之,至今始開說,故曰秘妙。法華文句三曰:「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中略)王頂上唯有一珠,無二無別。指客作人是長者子,亦無二無別。如斯之言,是秘是妙。」
二種方便 (名數)一、體外方便,餘經所說之方便也,是真實體外之方便,故云體外。二、體內方便,又云同體方便,方便即真實,真實即方便,故曰體內,如法華所說之方便是也。法華文句三曰:「體外方便,化物之權,隨他意語。(中略)同體方便,即是自行權,隨自意權。」輔行三曰:「此權者,本是諸佛妙體,體內方便,故名權謀。」垂裕記二曰:「法華名權即體內方便也。」
方便力 (術語)方便之力用也。
方便土 (術語)方便有餘土,及方便化身土之略稱。
方便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名。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者,故名。又維摩經第二品之名。敘維摩居士以種種方便化益眾生,且以方便而現疾於毘耶離城,故名。
方便智 (術語)又云權智,對實智之稱,達於方便法之智也。又行方便之智也。權智。大乘義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
方便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九願與第二十願也。此二願以弘願(第十八願)為使歸入真如門之方便,誓假設要門真門因果之願,故名。第十九願為要門,第二十願為真門也。
方便聲 (術語)謂於五轉中顯方便究竟,[87CC]惡字之聲也。其點畫謂之方便點,又依五字轉生之義謂之方便輪。見悉曇藏二。
方便經 (經名)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之異名。
方便藏 (術語)佛之方便,包藏一切功德,故稱曰方便藏。教行信證二曰:「乘一切知船,浮諸群生海,圓滿福智藏,開顯方便藏。」
方便化土 (術語)方便化身土之略。
方便化身 (術語)彌陀報身中之化身也。報第十九第二十之方便願,而化現邊地懈慢之佛身也。
方便法身 (術語)二種法身之一。是應身化身之總名也。法身
方便引入 (術語)以方便引入無緣之眾生於佛道也。
方便行信 (術語)謂彌陀四十八願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願所誓要門,真門,行者之行與信也。第十九願要門之行曰:「修諸功德。」信曰:「至心發願欲生。」真門之行曰:「植諸德本。」信曰:「至心迴向欲生。」
方便菩提 (術語)三菩提之一。三菩提
方便殺生 (術語)謂大菩薩方便之殺生,生無量之福德也。探玄記十九曰:「梁論戒學中釋甚深云:菩薩由如是方便勝智行殺生等十事無染濁過失,生無量福德速得無上菩薩,要大菩薩堪行此事。此有二種:一實行,二變化。實行者,了知前人必應定作無間等業,無別方便令離此惡,唯可斷命使不作惡。又知此人若捨命已必生善道。又菩薩自念,我行殺業,必墮地獄為彼受苦。彼雖現受少輕苦惱,來世必受樂果報也。」
方便般若 (術語)方便智與般若慧也,證實理曰般若慧,通權謀之智曰方便智。往生論下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滅,通權則備省眾機。」
方便假門 (術語)為誘導於真實之道,而假設之教也。
方便有餘土 (術語)台家所立四土之一。聲聞緣覺二乘究竟證果者,及地前菩薩,當生界外之淨土也。此等人皆修空觀之方便道而斷見思(謂四住也)之惑,故謂之方便,未修中觀,隨之無明之惑未盡,故曰有餘。天台觀經疏曰:「修方便道斷四住惑,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曰有餘。」
方便現涅槃 (術語)謂如來雖常住不滅,而為使起佛世難值之想,惹追慕修道之念,故以方便示現涅槃也。法華經壽量品曰:「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方便波羅蜜 (術語)十波羅蜜之第七,第七地菩薩以善巧之方便隨機利物也。
方便波羅蜜菩薩 (菩薩)此菩薩位在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上行右第二,梵名烏波野波羅蜜多,密號曰究竟金剛,十波羅蜜之一。位於如來悲無量心,以大悲索引縛眾生,使至菩提,其職司也。肉色,著羯磨衣,左持索,右手受索端,坐於赤蓮。
方便乘涅槃 (術語)三涅槃之一。善巧之化益終,而應身亦當滅也。
方便隨緣止 (術語)謂三摩也。三止之一。無明顛倒者了得實相之真性,隨緣而內外之變化無動於心,安心不動也。翻譯名義集曰:「止觀二字各開三義:一體心止,二方便隨緣止。」
方便化身土 (術語)日本見真大師所立二土之一。方便者,對真實而言,化身土者,對真佛土而言。為攝以自力修諸行,及行念佛而願求淨土者,彌陀如來權現一種之淨土,使之往生也。其土非真實之報土,故曰方便,以化身佛為教主,非報身所居之土,故曰化身土。如觀經所說十三觀所觀之淨土及九品土。又菩薩處胎經所說之懈慢界,無量壽經所說之疑城胎宮皆是也。教行信證六本曰:「謹顯化身土者,佛者如無量壽佛經說真身觀佛是也,土者觀經淨土是也。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方相 (術語)五種結界之一。謂結界方正也。以流川樹木道路等為界,若無是等,則於四邊立石,或植樹以結界。
方袍 (衣服)比丘所著之三種袈裟,皆為方形,謂之方袍。
方規 (術語)方法規則也。文句八曰:「示通經方規。」慈恩傳八曰:「大明立破方規。」
方等 (術語)台家有三釋:(一)約理釋之。謂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義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經之通名。釋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儀集解上曰:「三諦共談,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時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諸大乘經悉談三諦,故云大乘方等經典。」閱藏知津二曰:「方等亦名方廣。(中略)是則始從華嚴,終大涅槃,一切菩薩法藏,皆稱方等經典。」元照彌陀經疏曰:「一切大乘皆以方等實相為體,方謂方廣,等即平等。實相妙理,橫遍諸法,故名方廣。豎該凡聖,故言平等。」(二)約事釋之,謂方者廣之義,等者均之義。佛於第三時諸經廣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益利鈍之機,故名方等。是限于台家之釋義,種五時之方等部者是也。四教儀集解上曰:「今之方等者,四教俱說,事方等也。(中略)若事方等,正唯在於第三時也。」僧史略下曰:「方等者即周遍義也。」(三)約事理釋之,謂方者方法之義,有門空門雙亦門雙非門四門之方法也。等者平等之理體,依四門之方法,各契平等之理,謂之方等。即方者能契之行,即事也。等者所契之理也。止觀二曰:「方等者,或言廣平,今言方者法也。般若有四種方法,謂四門入清涼池,即方也。所契之理平等大慧,即等也。」
方等時 (術語)台家所判五時之第三。自成道已後十二年,于八年之間,說維摩經金光明經等之諸方等時期也。此諸經名為方等者,由于方等三義中事方等之義。方等及五時各
方等部 (術語)說方等時之諸經之部類也。
方等經 (術語)大乘經之總稱也。觀無量壽經曰:「讀誦大乘方等經典。」方等
方等壇 (術語)方等戒壇之略稱。
方等懺 (術語)方等三昧之懺法也。單稱曰方等三昧,又云方等懺悔。
方等三昧 (術語)此為天台大師依大方等陀羅尼經制立之一種三昧行,與法華三昧皆為四種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專行其法。而調直其心謂之三昧。止觀二及方等三昧行法詳記其儀軌作法。
方等戒壇 (術語)依大乘方等之文所立之戒壇也。與南山所制之小乘戒壇相對立,攝人最為寬大者。唐代宗永泰元年始於京城建之,其後至宣宗朝,承武宗破佛之後,使於方等戒壇盛度僧尼。僧史略下曰:「代宗永泰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大興善寺,方等戒壇所須,一切官給。至四月,敕京城僧尼,臨壇大德各置十人,永為常式。所言方等戒壇者,蓋以壇法本出於諸律,律即小乘教也。小乘教中須一一如法,片有乖違,則令受者不得戒,臨壇人犯罪,故謂之律教也。若大乘方等教,即不拘根缺緣差,並皆得受,但令發大心而領納之耳。方等者即周遍義也。(中略)稟順方等之文而立戒壇,故名方等壇也。既不細拘禁忌,廣大而平等,又可謂之廣平也。宣宗承會昌沙汰之後,僧尼再得出家,恐在俗中,寧無諸過,乃令先懺深罪後得戒品。若非方等,豈容重入?取其周遍包容,故曰方等戒壇也。」
方等懺悔 (術語)行方等三昧,而懺悔六根之罪障也。
方等大雲經 (經名)大方等無想經之異名。
方等本起經 (經名)普曜經之異名。對小乘部之修行本起經,中本起經等而立之異名。
方等泥洹經 (經名)般泥洹經之異名,二卷,失譯。大乘家所傳佛之涅槃記也。與法顯譯之大般涅槃經(小乘部中)大同小異。
方等般泥洹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譯大乘大般涅槃經之前六品而止。
方等陀羅尼經 (經名)大方等陀羅尼經之略稱。
方等三昧行法 (書名)一卷,隨智者說,門人灌頂記。說行方等三昧之儀軌作法者。
方詣 (術語)方者方所,詣者所至,謂事物之方針也。行事鈔上之一曰:「薄知方詣。」同資持記曰:「方詣明有所歸,方謂方所,詣謂至詣。」
方廣 (術語)總為大乘經之通名,別稱則十二部經之第十曰方廣經。方者以理之方正而名,廣者以言詞之廣博而名。梵語曰毘佛略(Vaipulya,巴Vipula)。勝鬘寶窟中末曰:「方廣者是大乘經之通名也。(中略)理正為方,文富為廣。又一乘無德不包曰廣,離於偏稱方。古注云:真解無偏為方,理包無限稱廣也。」大乘義章曰:「理正曰方,義備曰廣。若依小乘,語正曰方,言多曰廣。」俱舍光記十八曰:「言方廣者,謂以正理廣辨諸法。以一切法性眾多,非廣言詞不能辨故,亦名廣破。由此廣言能破極堅無知闇故,亦言無比,由此廣言理趣幽博,餘無比故。」
方廣說 (術語)大乘方廣之說也。方廣
方廣道人 (術語)小乘中附佛法之外道曰犢子道人,大乘中附佛法之外道曰方廣道人。惡執大乘方廣之空理,而墮於空見者也。智度論一曰:「更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止觀十曰:「又方廣道人,自以聰明讀佛十喻。自作解云:不生不滅,如幻如化,空幻為宗。龍樹斥云:非佛法方廣所作,亦是邪人法也!」三論玄義曰:「二學大乘者,為方廣道人,執於邪空,不知假有,故失世諦。既執邪空,迷於正空,亦喪真矣。」
方廣大莊嚴經 (經名)十二卷,唐地婆訶羅譯。佛在祇洹,中夜入佛莊嚴三昧,放頂髻之光,照淨居天,淨居天子來問法,佛受其請,晨朝為眾宣說,有二十七品,說佛住兜率天宮乃至降生成道轉法輪之八相。與普曜經同本,但品有開合。
方壇 (術語)四角之曼荼羅壇也。
六十心 (名數)大日經住心品大日如來分別瑜伽行者之心相,答金剛手菩薩之問。謂一貪心,隨順染法也。二無貪心,隨順無染法也。三瞋心,隨順怒法也。四慈心,隨順慈法修行也。五痴心,不觀法之是非善惡,遇便信受也。六智心,順修殊勝增上法也。七決定心,尊教命如說修行也。八疑心,隨所聞常生不決定心也。九闇心,於無疑慮之法生疑慮也。十明心,於不疑慮之法無疑慮修行也。十一積聚心,以無量為一為性也。十二鬥心,互相是非為性也。十三諍心,於自己而生是非也。十四無諍心,是非俱舍也。十五天心,心思隨念成就也。十六阿修羅心,樂處生死也。十七龍心,思念廣大之資財也。十八人心,思念利他也。十九女心,隨順欲情也。二十自在心,思惟欲我一切如意也。二十一商人心,順修初收聚後分析法也。二十二農夫心,須隨順初廣聞而後求法也。二十三河心,順修依因二邊法也。二十四陂池心,隨順渴無厭足法也。二十五井心,如是思惟深復甚深也。二十六守護心。唯此心實,餘心不實也。二十七慳心,隨順為己,不與他法也。二十八狸心,順修徐進法也。二十九狗心,得少分以為喜足也。三十迦樓羅心,隨順朋黨羽翼法也。三十一鼠心,思惟斷諸繫縛也。三十二歌詠心,三十三舞心,修行如是法,我當上昇種種神變也。三十四擊鼓心,順修是法,我常擊法鼓也。三十五室宅心,順修自護身法也。三十六師子心,修行一切無怯弱法也。三十七鵂鶹心,常暗夜思念也。三十八烏心,一切處驚怖思念也。三十九羅剎心,於善中發起不善也。四十刺心,一切處發起惡作為性也。四十一窟心,順修為入窟法也。四十二風心,遍一切處發起為性也。四十三水心,順修洗濯一切不善法也。四十四火心,熾盛炎勢為性也。四十五泥心,四十六顯色心,類彼為性也。四十七板心,順修隨量法,捨棄餘善故也。四十八迷心,所執異所思異也。四十九毒藥心,順修無生分法也。五十罥索心,一切處住於我縛為性也。五十一械心,二足止住為性也。五十二雲心,常作降雨思念也。五十三田心,常如是修事自身也。五十四鹽心,所思念彼復增加思念也。五十五剃刀心,唯如是依止剃除法也。五十六彌盧等心,常思惟心高舉為性也。五十七海等心,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也。五十八穴等心,先決定彼後復變改為性也。五十九受生心,諸有修習行業彼生也,六十心,梵本缺文,阿闍梨言缺一猿猴心,行者之心散亂不住一處也。大日經疏二曰:「然此六十心。或時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發動先習。或一時雜起。或次第而生。當於一切時留心覺察。自然得順淨菩提心。」
六十卷 (雜語)法華玄義十卷,釋法華之大意,文句十卷,正釋經文,摩訶止觀十卷,明修行之方規,已上三十卷,乃天台大師說,章安大師筆受。又釋籤十卷,釋法華玄義,疏記十卷,釋文句,輔行傳弘決十卷,釋摩訶止觀,已上三十卷,乃荊溪大師湛然述。本末合成六十卷,稱之謂天台之三大部。
六十二見 (名數)經論之諸釋不同。多用下三種:(一)大品般若經佛母品開十四難而為六十二。先計色蘊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無常。三、色為常無常。四、色為非常非無常。其他受等四蘊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計色之常無常,即言世間之常無常也。計他四蘊之常無常,即計神之常無常也),此於過去之五蘊之所計也。又計色有有邊無邊等四句:一、計色為有邊,謂空間之十方上下,邊際有窮極也。二、計色為無邊,與上反。三、計色為有邊無邊。四、計色為非有邊非無邊。其他四蘊亦然,合而有二十句,此於現在五蘊之所執也。又計色有如去不如去等四句:一、計色為如去,謂人來而生於此間,去而至於後世亦如是也。二、計色為不如去,謂過去無所從來,未來亦無所去也。三、計色為如去不如去,謂身神和合而為人,死後神去而身不去也。四、計色為非如去非不如去,見有第三句過而計此句也。計他四蘊亦然,合而有二十句,此於未來五蘊之所見也。三世合而有六十句,於此加身與神之一異二見,而為六十二見(概括此六十二見,則神及世間之常無常等四句,與神及世間之邊無邊等四句,神及世間之如去不如去等四句,合而有十二句,及加身與神為一,身與神為異之二,故為十四,是曰十四難)。此六十二,但為斷常有無之邊見也。仁王經天台疏中曰:「六十二見,釋者不同,且依大論:於五蘊上皆作四句;於色蘊云,過去色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妄語,無常等三句亦然,餘陰亦如是,成二十;現在有邊無邊等歷五陰上有二十;死後如去不如去等亦有二十;成六十。是神與身一,神與身異,成六十二。」(二)天台,嘉祥等諸師於二十種之我見成六十二見之一釋。就外道色蘊而計我有四句:一、色是我,二、離色而有我,三、色為大,我為小,我住於色中,四、我為大,色為小,色住於我中。計他四蘊亦然,合而有二十。歷三世合而為六十,以斷常二見為根本,為六十二。是五見中身邊二見之所屬也。見文句四之二,義疏四。(三)本劫本見,末劫末見,有六十二見。阿含十四梵動經曰:「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中略)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中略)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四十四見中。」本劫者過去之時也,本見者於彼之過去起常見也末劫者未來之時也,末見者於未來世起斷見也。本劫本見之十八,彼經說常論四,亦常亦無常論四,邊無邊論四,種種論四,無因而有論二也。末劫末見之四十四,有想論十六,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八,斷滅論七,現在泥洹論五也。瑜伽論八十七曰:「見薩迦耶見(譯為我見)為根本,有六十二諸惡見趣,謂四遍常見論(即常論之四),四一分常見論(即常無論之四),二無因論(即無因而有論之二),四有邊無邊想論(即邊無邊論之四),四不死矯亂論(即種種論之四)也。如是十八諸惡見趣,是計前際而說我之論者也(即本劫本見)。又十六有見想論(即有想論之十六),八無想論(即無想論之八),八非有想非無想論(即非有想非無想論之八),七斷見論(即斷滅論之七),五現法涅槃論(即現在泥洹之五)。此四十四諸惡見趣,是計後際而說我之論者也(即末劫末見)。本劫本見中,常論之四者:一、外道入禪定,得憶識過去二十劫以來之事,而計其中之眾為常住不滅也。二、某外道憶識過去四十劫以來之事,計之為常住也。三、某外道憶識過去八十劫以來之事,計之為常也。四、某外道以捷疾智或天眼,計現在之眾生及世間為常住也。亦常亦無常之四者,一自梵天沒而來生於人間,得宿住智,觀前之來處,言彼大梵天王,自然而有:一、向是常,我等為彼所化,故為無常。二、彼天眾為戲笑放逸。失定而沒落於此土者,後得宿住智,知前之來處,計曰彼眾之不戲笑放逸者,在彼為常住,我等戲笑,故致此無常。三、彼天眾生欲染之心者,為之失定而沒在於無間,後得宿住智,計言彼天眾之無相無染者為常住,我等生欲染之心,乃致此生死無常。四、某人以捷疾智分別思量,計我及世間為常無常也。邊無邊之四者:一、有人入定,觀世間有邊際,而起邊見,二、有人入定,觀世間無邊際,而起無邊見,三、有人入定,觀世間之上下有邊,四方無邊,或四方有邊,上下無邊,起亦有邊亦無邊之見,四、有人以捷疾智觀察世間,起非有邊非無邊之見(是十四難中之四見)。種種論之四者:一、有人自不知世間有報無報,而他人來問此事,恥以不知答之,強隨自己之所解而答之也。二、有人自不知有他世無他世,而有人來問此事,若記別有無,則恐為妄語,反問於彼,而隨彼之所見,答以如是也。三、有人不知善與非善之法,而有人來問此事,以非善非惡答之也。四、有人自愚鈍,不知他之問,他若有問,則隨他之言而答之也。世有四種之人,於他問而住於如此見解,是為種種論之四見。瑜伽論名為不死矯亂論。外道所事之天名不死,事不死天者,遇他人問不死天之事,一種人以怖己之無知故,一種人以心有諂曲故,一種人以心懷恐怖故,一種人以愚鈍故,為種種矯亂之答也。無因見論之二者:一有人先自無想天中生於人間,後修禪定,見前生之無想無心,世間無因而計為有也。一有人以捷疾智分別之,世間無因而執為有也。末劫末見中,有想論之十六者:一、計我終於此而後有色身,有想念。二、計無色身,唯有想念。三、計亦有色有想,亦無色有想。四、計非有色有想,非無色有想。是為以想對色之四句。又一、計我死於此,而後有邊際,有想念。二、計無邊際,有想念。三、計亦有邊有想,亦無邊有想。四、計非有邊有想,非無邊有想。是為以想對邊無邊之四句。又一、計我終於此而後有苦有想。二、計有樂有想。三、計亦有苦有想,亦有樂有想。四、計非有苦有想,非有樂有想。是為以想對苦樂之四句。又一、計我死於此而後有一想。二、計有若干想。三、計有小想。四、計有無量想。是為以想對多少之四句。總為十六想之見論也。無想論之八者,無想對于色身有四句:一、我終於此後有色而無想。二、亦無色亦無想。三、亦有色無想,亦無色無想。四、非有色無想,非無色無想。又無想對於邊無邊有四句:一、我終於此後有邊際而無想。二、無邊無想。三、亦有邊無想亦無邊無想。四、非有邊無想,非無邊無想。合有八句,為無想之八見。彼既為無想論,故無對苦樂之四句,亦無對多少之四句,以是皆為有想上之見解故也。非有想非無想之八者,對於色有四句,對於邊無邊有四句,可准於無想論而知之。無苦樂之四句,多少之四句,亦非想非無想故也,斷滅之七者:一、我今此身,為四大所成,父母所生,衣食之所養,是為無常,終歸於斷滅。二、我今此身,不得滅盡,生於欲界天乃終斷滅。三、欲界天之身,未得滅盡,至于色界天,諸根具足,彼之報盡,竟歸于斷滅。四、在色界地中,未得滅盡,生于無色界之空無邊處,而可斷滅。五、在空無邊處中,未得滅盡,生於識無邊處而可斷滅。六、在識無邊處中,未得斷滅,生於無所有處而後可滅盡。七、無所有處中,尚不可滅盡,生於非想,非非想處,彼之非想報盡,斷滅無餘。現在泥洹之五者,瑜伽論謂為現在涅槃:一、有人言我今此身泥洹,何則?我於現在之五欲,自恣受快樂,此身即是泥洹,過之更無泥洹,是指欲界為泥洹也。二、有人指色界之初禪天為泥洹。三、有人指色界之第二禪天為泥洹。四、有人指色界之第三禪天為泥洹。五、指色界之第四禪天為泥洹。無色界之四空處,今略之不論。見大乘義章六,大乘義林章四末,法華文句四之二。
六十四書 (名數)。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經十一曰:「一、梵天所說書,Bra%hmi^(今波羅門書正十四音是)。二、佉盧虱吒書,Kharos!t!i^(隋言驢唇)。三、富沙迦羅仙人說書,Pus!karasa%ri^(隋言蓮華)。四、阿迦羅書,An%galipi(隋言節分)。五、懵伽羅書,Van%galip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書,Yavani^(隋言大秦國書)。七、鴦瞿梨書,An%guli^yalipi(隋言指書)。八、耶那尼迦書,Ya%nanika%(隋言馱乘)。九、娑伽婆書,Saka%rilipi(隨言牸牛)。十、波羅婆尼書,Brahmavalililpi(隋言樹葉)。十一、波流沙書,Parus!alipi’(隋言惡言)。十二、毘多荼書,Vitad!alipi’(隋言起屍)。十三、陀毘荼國書,Dra%vid!alipi(隋言南天竺)。十四、脂羅低書,Kina%-(又ra%)。rilipi(隋言裸人形)。十五、度其差那波多書,Daks!iaalipi(隋言右旋)。十六、優伽書,Ugralipi(隋言嚴熾)。十七、僧佉書,Sam%khya%lipi(隋言等計)。十八、阿婆勿陀書,Apa%vr!ttalipi’(隋言覆)。十九、阿[少/免]盧摩書,Anulomalipi(隋言順)。二十、毘耶寐奢羅書,Vya%mis/ralipi’(隋言雜)。二十一、陀羅多書,Daradalipi(烏場邊山)。二十二、西瞿耶尼書,Aparagoda%nilipi(無隋言)。二十三、珂沙書,Kha%syalipi(疏勒)。二十四、脂那國書,Cinalipi(大隋)。二十五、摩那書,Hu%n!alipi(斗升)。二十六、末荼叉羅書,Madhyaks!aravistaralipi(中字)。二十七、毗多悉底書,(梵不明)(尺)。二十八、富數波書,Pus!yalipi(花)。二十九、提婆書,Devalipi(天)。三十、那伽書,Na%galipi(龍)。三十一、夜叉書,Yaks!alipi(新隋語)。三十二、乾闥婆書,Gandharvalipi(天音聲)。三十三、阿修羅書,Asuralipi(不飲酒)。三十四、迦婁羅書,Garud!alipi(金翅鳥)。三十五、緊那羅書,Kim%naralipi(非人)。三十六、摩[目*侯]羅伽書,Mahoragalipi(大蛇)。三十七、彌伽遮伽書,Mr!gacakralipi(諸獸音)。三十八、迦迦婁多書,Ka%karutalipi(烏音)。三十九、浮摩提婆書,Bhaumadevalipi(地居天)。四十、安多梨叉提婆書,Antari^ks!adevalipi(虛空天)。四十一、鬱多羅拘盧書,Uttarakurudvi^palipi(須彌化)。四十二、逋婁婆毘提訶書,Pu%rvavidehalipi(須彌東)。四十三、烏差波書,Utksepalipi(舉)。四十四、膩差波書,Niks!epalipi(擲)。四十五、娑伽羅書,Sa%garalipi(海)。四十六、跋闍羅書,Vajralipi(金剛)。四十七、梨迦波羅低梨伽書,Lekhapratilekhalipi(往復)。四十八、毘棄書,Viks!epalipi’(音牒)。四十九、多書,Praks!epalipi’(食殘)。五十、阿[少/免]浮多書,Adbhutalipi(未曾有)。五十一、奢娑多羅跋多書,Sa%stra%vartalipi(如伏轉)。五十二、伽那那跋多書,Gan!ana%vartalipi(算轉)。五十三、優差波跋多書,Utksepa%vartalipi(舉轉)。五十四、尼差波跋多書,Niks!epa%vartalipi(擲轉)。五十五、波陀梨佉書,Pa%dalikhitalipi(足)。五十六、毘拘多羅婆陀那地書,Dviruttarapadasam%dhilipi(從二增上句)。五十七、耶婆陀輸多羅書,Ya%vaddas/ottarapadasam%dhilipi(增十句已上)。五十八、末荼婆哂尼書,Madhya%ha%rin!ilipi^(中五流)。五十九、梨沙耶娑多波恀比多書,R!s!itapastapta%(諸仙苦行)。六十、陀羅尼卑叉利書,Dharan!i^preks!an!ilipi(觀地)。六十一、伽伽那卑麗叉尼書,Gagan!apreks!an!i^lipi(觀虛空)。六十二、薩蒱沙地尼山陀書,Sarvaus!adhinis!yanda%(一切藥果因)。六十三、沙羅僧伽何尼書,Sarvasarasam%grahan!i^(總覽)。六十四、薩沙婁多書,Sarvabhu%tarutagrahan!i^(一切種音)。」(以上梵名雖多據Lalitavistara.pp14344,然其順序不惟不一致,亦有出沒不明者)。大般若經三百三十二曰:「六十四能十八明處,一切伎術無不善巧,眾人欽仰。」智度論二曰:「四韋陀經中治病法、斗戰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論議難問法,是等六十四種世間技藝,淨飯王子廣學多聞,若知此事不足為難。」又曰:「四韋陀經中治病法、戰斗法、(中略)難問法,是等六十四種世間技藝,淨飯王子廣學多聞。」
六十四眼 (雜語)阿鼻之獄卒有六十四之眼也。往生要集上本曰:「有十八獄卒。頭如羅剎。口如夜叉。有六十四眼。迸散鐵丸。鉤牙上出高四由旬。牙頭火流滿阿鼻城。」
六十四梵音 (名數)如來之音聲。有六十四種殊妙之相。梵者清淨之義。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七曰:「一、流澤聲,Snigdha%。二、柔軟聲,Mr!duka%。三、悅意聲,Manojn^a%。四、可樂聲,Manorama%。五、清淨聲,S/uddha%。六、離垢聲,Vimala%。七、明亮聲,Prabha%svara%。八、甘美聲,Valgu。九、樂聞聲,S/ravan!iya%。十、無劣聲,Anela%。十一、圓具聲,Ka%la%(Kala%’)。十二、調順聲,Vini^ta%。十三、無澀聲,Akarkas/a%。十四、無惡聲,Apars!a%。十五、善柔聲,Savini^ta%(Suvinita%)。十六、悅耳聲,Karn!asukha%。十七、適身聲,Ka%yaprahla%danakari^。十八、心生勇銳聲,Cittodvilyakari^。十九、心喜聲,Hr!dayasam%tus!t!ikari。二十、悅樂聲,Pri^tisukhaja%nani(janani^)。二十一、無熱惱聲,Nis!parida%ha%。二十二、如教令聲,A^jn^eya%。二十三、善了知聲,Vijn^eya%。二十四、分明聲,Vispas!t!a%。二十五、善愛聲,Preman!i^ya%。二十六、令生歡喜聲,Abhinandani^ya%。二十七、使他如教令聲,A^jn^a%pani^ya%。二十八、令他善了知聲,Vijn^a%pani^ya%。二十九、如理聲,Yukta%。三十、利益聲,Sahita%。三十一、離重複過失聲,Punaruktados!ajaha%。三十二、如師子音聲,Sim%hasvaravega%。三十三、如龍音聲,Na%gasvaras/abda%。三十四、如雲雷吼聲,Meghasvaraghos/a%。三十五、如龍王聲,Na%gendraruta%。三十六、如緊那羅妙歌聲,Gandharvasam%gi^tighosa。三十七、如迦陵頻伽聲,Kalavin%kasvararuta%。三十八、如梵王聲,Brahmasvararuta%ravita%。三十九、如共命鳥聲,Ji^vamji^vakasvararuta%ravita%。四十、如帝釋美妙聲,Devendramadhuranirghos/a%。四十一、如振鼓聲,Dundubhisvara%。四十二、不高聲,Anunnata%。四十三、不下聲,Anavanata%。四十四、隨入一切音聲,Sarvas/abda%nupravis!t!a%。四十五、無缺減聲,Ava%s/abdavigata%(Apa’)。四十六、無破壞聲,Avikala%。四十七、無染污聲,Ali^na%。四十八、無希取聲,Adi^na%。四十九、具足聲,Prasr!ta%。五十、莊嚴聲,Sarita%。五十一、顯示聲,Lalita%。五十二、圓滿一切音聲,Sarvasvarapu%ran!i^。五十三、諸根適悅聲,Sarvendriyasamtos!an!i^。五十四、無譏毀聲,Anindita%。五十五、無輕轉聲,Acan^cala%。五十六、無動搖聲,Acapala%。五十七、隨入一切眾會聲,Sarvapars!adanuravita%。五十八、諸相具足聲,Sarva%ka%ravaropeta%。五十九、令眾生心意惟喜聲,Pramudita%。六十、說眾生心行聲,Sakhila%。六十一、入眾生心喜聲。六十二、隨眾生信解聲。六十三、聞者無分量聲。六十四、眾生不能思惟稱量聲。」上出梵語,據名義大集二十,為六十種梵音而出。悉曇藏二曰:「佛之梵音中以八轉聲之相具八梵音,相乘而成六十四種梵音。」
六十二種有情 (名數)唯識樞要上本曰:「六十二種有情頌曰: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諸。」釋之曰:「一、五趣為五。二、四姓為四。三、男與女及非男非女為三。四、劣與中及妙為三。五、在家與出家苦行與非苦行為四(是第一句)。六、律儀與不律儀及非不律儀為三。七、離欲(阿羅漢)與未離欲(不還果已下)為二。八、邪性定(墮於三惡)與正性定(決於得道者)及不定聚定(二者之中間)為三,出家五眾與近事男及近事女(在家法二眾)為七(第二句)。習斷者與習誦者、淨施人、宿長、中年、小年、軌範師、親教師、共住近住弟子、賓客、營僧事者、貪利養恭敬者、厭捨者、多聞者、大福智者、法隨法行者、持經者、持律者、持論者、為十九。異生(凡夫),見諦(聖者),有學(前三果),無學(羅漢)為四。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為四。輪王為一(第三句)。合名六十二種有情(第四句)。」
六七能遍計 (術語)唯識宗謂識中第七識,緣第八識之見分,而起我執,第六識對一切之法境,於我法起執。其他前五識及第八識,無我法二執,無能遍計之義云。護法之說也。
六八弘誓 (名數)彌陀如來之四十八願也。
六八超世本願 (名數)與六八弘誓同。
六力 (名數)力用有六種。
六入 (名數)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又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舊曰六入,新曰六處,即十二入十二處也。六境為外之六入,六根為內之六入。十二因緣中之六入為內之六入,即六根也。入為涉入之義,六根六境互涉入而生六識,故名處。處為所依之義,六根六境為生六識之所依,故名處。大乘義章四曰:「言六入者,生識之處,名之為入。」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六凡 (名數)十界分凡夫聖者之二類: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為六凡。聲聞、緣覺、菩薩、佛為四聖。止觀五之一曰:「凡聖皆具五陰。」同輔行曰:「凡謂六凡,聖謂四聖。」
六大 (名數)又曰六界。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六法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為大。蓋非情為五大所成,而有情為六大所成也。此六大之義,雖涉于顯密而說之。然顯教之義,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滅無常之假法而說之也。仁王經觀空品曰:「色受想行識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同受持品曰:「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觀己身地水火風空識分分不淨。」大般若經二百七十三曰:「一切智智清淨,故地界清淨。一切智智清淨,故水火風空識界清淨。」瓔珞本業經上曰:「六大識空四大,一切法無自相無他相,如虛空故。」天台仁王經疏中曰:「阿含云:六王諍大,地謂我能載,水云能漂潤,火云能燒照,風云能生動,空云能容受。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五雖大而識為王。故云:四大圍空,識居其中也。」
密教六大 (名數)密教說六大之體性本有常住,即胎金兩部理智之二法身也。蓋密教不如顯教別立無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諸法,不過五蘊,即色心之二法,今開色之一而為五大,合受等四蘊而為一識大。此中五大為本有常住,凡聖一如,故為本有胎藏界之理法身,識有情智迷悟之別,故為始成金剛界之智法身。但色心本自不二,色即心,故五大即五智。心即色,故五智即五大。理法身固非頑迷無智,智法身固為常性不變,其種子色形等如圖。六大中識大之形色,密教謂心法有實之形色,其色白,其形圓。其證則引金剛頂經一:「我見自心形如月輪。」之說。謂凡夫所見,雖無隔歷質礙,然佛眼所見,則有周遍法界無礙自在之色。若不然,則不惟與顯教法身無相之說同,月輪之說亦無用矣。然日本台密以此月輪為偽相之譬喻,而心法不許有實之色形,與顯教同也。智證之金剛界瑜伽記曰:「本國僧中或執心有其形,即月輪是也。若不言有月輪同顯教法身言斷心滅之說,所以可云心法定有形。若不然,密教月輪之說無用。(中略)今言,此執與當文禪要違,故可以月輪為偽相喻。」案本國之僧者,日本之空海也,智證大師在唐時請決於法全和尚,和尚舉兩處之違文而非此說。當文者,金剛界儀軌所謂:「無體亦無事,即亦非月,由具福智故,自心如滿月」是也。禪要者,彼釋所謂:「偽想一圓明猶如淨月」是也。然天台二百題十一有心法形色之疑,而成立有形色。 T0038.JPG
六大能生 (術語)大日經五秘密曼荼羅品,如來說發生偈,是由六大生四種法身,四種曼荼羅,三種世間,且示諸法常住也。偈曰:「能生隨類形,諸法之法相。諸佛與聲聞,救世因緣覺。勤勇菩薩眾,及人尊亦然。眾生器世界,次第而相生。生住等諸法,常恒如是生。」此中前之能生二字,是六大,隨類形已下諸句,所造之法也。於其所造句中,配四種法身與四種曼荼羅及三種世間之三種法也。見秘藏記末,同鈔十。
六大神 (名數)地等六大之神靈也。
六大賊 (譬喻)六賊
六大觀 (名數)在顯教,觀六大之空不淨也。在密教,觀六大之圓融無礙也。嘉祥仁王經五曰:「作六大觀,四大空識也。」
六大法性 (術語)地等六大有相性之二面。凡眼所見者,惟其事相,事事差別而不相融。聖智所見者,為其法性一味平等也。
六大無礙 (術語)六大者,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六大之義,雖為顯密共通之法相,然論六大無礙者,則惟密教。無礙者,互相融通而無障礙,如光與光,六大互相融通也,自他之六大互相融通,是為六大之自性,法自爾之德,故云法性。即佛陀之身為六大所成,凡夫之身亦六大所成也,六大之自性,無礙平等,故佛之六大與眾生之六大融通而無間隔,入我我入也(是自他六大無礙之義)。又,地等之五大與識,為入我我入。故有情非情一體也。為此草木國土成佛之義亦成(是自之六大互無礙之義)。然凡夫自無始以間隔之情向於無所礙平等之六大,妄為間隔差別,而起彼此我他之見,故作業感生死之苦也。
六大體大 (術語)六大無礙之義,六大為一切法之體性之義。六大無礙
六方 (雜語)東西南北上下也。
六方禮 (儀式)東南西北下方上方為六方。婆羅門之法,有晨朝洗浴,敬禮六方,增長命財之說。王舍城長者之子善生,承父命。每朝洗浴敬禮。佛見之。說佛法之六方禮。名為善生經。善生經
六方證明 (術語)與六方護念同。
六方禮經 (經名)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之略名。
六方護念 (術語)又曰六方證誠,六方證明。阿彌陀經舉六方諸如來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言。有曰:「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六天 (名數)欲界有六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也。他化自在天王多具眷屬,為佛道之障礙,故稱為第六天之魔王。
六牙白象 (雜語)白象
六分阿比曇 (書名)六足論之異名也。智度論二曰:「八乾度六分阿毘曇等從何處出。」
六句義 (名數)勝論本師所立,至末師而為十句義。勝論宗
六生喻 (雜語)以六眾生喻六根也。俱舍論三十謂之六生喻經。六眾生
六行 (名數)有佛之六行與外道之六行。佛之六行,六度之行也。金剛三昧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六行?願為說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迴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覺行。」性靈集八曰:「牟尼善逝,開六行於娑婆。」外道之六行:一自餓外道,二投淵外道,三赴火外道,四自坐外道,五寂默外道,六牛狗外道也。見涅槃經十六,智度論五,三藏法數二十七。又,外道之六行觀也。
六行觀 (名數)以有漏智次第斷下地之惑之法也。蓋三界分為九地,比較下地與上地,下地者麤也,苦也,障也,觀而厭之。上地者靜也,妙也,離也,觀而欣之。依此厭欣之力,次第斷下地之惑也。故亦謂之厭欣觀。但依如此上下對望之厭欣力,不能斷第九有頂地之惑,以彼為更宜對比之上地故也,斷有頂地之惑,必依觀四諦之無漏智。外道以此六行觀斷下地之修惑,乃至生有頂地(見惑非彼之所斷,又非受生之因)。佛在菩提樹下,以無漏道,斷有頂地之見修二惑,前亦先以此六行觀斷下八地之見修二惑也。是之謂五部合斷(五部者,分見惑於四諦而為四部,修惑為一部)。俱舍論二十四曰:「世俗無間及解脫道,如次能緣下地上地,為麤苦障及靜妙離。」輔行六曰:「言世智者,依於世禪六行厭欣。」
六因 (名數)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別教所立。【又】凡有為法之生,必依因與緣之和合,論因體,有六種:一、能作因,謂凡為生法,與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與力不障二種。與力者,法之生時,與勝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識,如大地之生草木,是為有力能作因。此有力能作因之因體,只限於有為法,不通於無為法。以無為法,為無作用,不向彼之生法而與力也。不障者,謂不妨他之生法,使他自在而生者也。如虛空之于萬物,是為無力能作因,故此無力能作因,通於一切之無為法也。此因所得之果,名為增上果。二、俱有因,為俱有果之因,故名俱有因。謂是必二個已上之法相依而生,如束蘆之相依,地等之四大種,生住等之四相是也。蓋四大種之生,必互相依而生,缺一不可也。是為同時俱有之法,互為因互為果者,此謂之互為果俱有因。此因所得之果,名士用果。三、同類因,謂同類之法以同類之法為因也。如善法為善法之因,乃至無記法為無記法之因。此同類之名,就善惡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善之色蘊與善之識蘊相望,猶同類因等流果故也。蓋此因所得之果,乃等流果也。四、相應因,心與心所之法,必同時相應而生,故名相應法。就此一聚之心心所,以一望他,名為相應因,如彼之俱有因。蓋於俱有因中,特別開心心所之法而立此因也。故所得之果,以俱有因為例,稱為士用果。五、遍行因,是為由同類因,特開煩惱法而立者。蓋在見惑,苦諦下之五見及疑與無明,集諦下之邪見見取二見及疑與無明。遍生一切之惑,故名遍行因。是不過為同類因之一種,故所得之果,即等類果也。六、異熟因,是以惡與有漏善之二法為體,如以五逆之惡法,感地獄之報,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彼天上與地獄之果,皆非善非惡,但為無記性(惟一苦一樂),如此以善因惡因,皆感無記之果,因果異類而熟(一因惡果無記,一因善果無記),故因為異熟因,果為異熟果,俱舍論六曰:「因有六種: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舊譯者,智度論三十二稱為相應因(相應因),共生因(俱有因),自種因(同類因),遍因(遍行因),報因(異熟因),無障因(能體因)。梵1 Ka%ran!ahetu,2 Sahabhu%hetu,3 Vipa%kahetu,4 Sam%prayuktakahetu,5 Sarvatragahetu,6 Sabha%gahetu。
六地藏 (名數)地藏菩薩為六道能仕之尊。其六像恰當於六道也。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九尊中,地藏,寶處,寶手,寶印手,持地,堅固慧,稱為六地藏。
六字 (術語)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為六字之名號,闇婆髻馱那麼之六字為文殊之六字陀羅尼。又觀音之真言有六字章句,稱為六字法。
六字法 (修法)又曰六字供,六字護摩。有二種:一為觀音之六字法,依請觀音經所說,以六觀音或六觀音所變之六字明王為本尊而誦念六字章句陀羅尼之修法也。百二十尊法菩薩部載其儀軌。二為文殊之六字法,誦闇婆計陀那摩之六字真言而祈念文殊菩薩也。百十尊法菩薩部載其方規。
六字供 (修法)與六字法同。
六字文殊 (修法)文殊菩薩之六字法也。文殊
六字名號 (術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名號也。佛號正為阿彌陀佛之四字,南無譯為歸命,是雖為能歸之相,然就行者之所稱,故開舉能歸之言而為名號。彌陀之名號,特由之而成就機法一體願行具足之深義也。觀無量壽經曰:「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觀佛三昧經三曰:「名南無光照如來。」
六字咒功能法經 (經名)文殊師利菩薩六字咒功能法經之略名,即說六字文殊之真言。
六字咒王經 (經名)一卷,失譯,東晉錄。因旃陀羅厭惑阿難,而說此破之。
六字章句咒 (真言)與六字章句陀羅尼同。
六字河臨法 (修法)於河中修觀音之六字法也。瞿醯經補闕品曰:「或於水上密布淨板。如法[泥/土]治。於上而作。如水中行尊及鼓音尊曼荼羅者,應於水上作也。」
六字陀羅尼 (真言)有三種:一、六字章句陀羅尼之略稱,即觀音之真言也。請觀世音經所說,此六為六道六觀音之六,非數也。六字章句陀羅尼。二、文殊菩薩之六字真言也。種種雜咒經曰:「六字陀羅尼咒,唵縛雞淡納莫。右咒文殊師利菩薩以六千頌釋。三藏云:誦此咒,滅一切罪,生一切善。」三、對阿難所說之六字大明也。是由三種:一為救阿難之女難而說者,六字咒王經及摩登伽經之所說是也。二為救阿難之病難而說者,聖六字增壽大明王陀羅尼經之所說是也。三但對揚阿難而說者,聖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經之所說是也。此三種亦非依字數而得稱。
六字護摩法 (修法)與六字法同。
六字章句陀羅尼 (真言)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所說。三陀羅尼之一。六字者,念觀音而誦此陀羅尼,則一脫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門,三證六根之相應,故曰六。非取於字句之數,依此中第一之義,立大悲觀世音等之六觀音,與六道配對。是天台之義立也。經曰:「應當淨心係念一處,稱觀世音菩薩歸依三寶,三稱我名,誦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此三義,觀音經疏記荊溪師之說也。然依鳳潭師之考證,則此說大非。曰:經中所說三章句之第一章句,有[874A]安[8761]荼[87D8]詈,[87C3]般[8761]荼[87D8]詈之六字;又第二章句,有此六字;時第三章句,為釋尊自說,咒之首句,置[875F]多[87D9]姪[875F]多(說咒曰)之語,直下曰安荼詈般荼詈。可知以此六字為真言之體,餘句皆為轉釋此六字者。安荼詈般荼詈即安那般那觀,入出之數息觀也。依此數息而定止一心,故得除滅一切之災厄。且所謂六字章句非獨限於此經之咒,六字咒經有多本,即六字神咒王經(失譯),外道旃陀羅女厭惑阿難及諸善人時,如來以憐愍之故,說六字神咒王經,咒曰:安陀隸,缽陀隸。及阿那,阿那夜(是遺去遣來數息之句義也),皆為滅惡咒。又有六字咒王經(失譯),為前之異譯,咒句亦同。又有一本之六字大陀羅尼咒經(失譯),全與上二本同,云佛住耆闍崛山中(楞嚴住祇洹時),長老阿難為旃陀利女咒術所收(具如摩登伽經頭諫經等所說),白佛言:我今強為他收去,佛告汝當受持六字大咒。咒曰:斯地梯曇(如他姪他之句),安荼隸般荼隸等,此咒能消諸病,消諸邪術起屍鬼厭蠱之諸難。其他經軌中,有六字章句之陀羅尼甚多。何必強為六道六根等之釋。然則以此六字章句,配于六道之六觀音等,亦無稽之至也。見觀音纂玄記。
六字名號一遍法 (術語)日本時宗之開祖一遍上人智真自熊野權現託宣而為偈頌曰:「六字名號一遍法,十界依正一遍體,萬行離念一遍證,人中上上妙好華。」文意:「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一遍之法也(周遍法界之一如之法,一遍之稱名具萬德之法也)。上自佛界,下至地獄界,十界依報之功德,一遍無二之體性也。依斯一遍之法,萬行悉離念,而證悟於一遍,是人中上上妙好華也。」取此偈頌四句首字勸化諸人之念佛札記,為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六十萬人。智真
六字大陀羅尼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梁錄與六字咒王經同為救阿難而說。咒文較彼為簡略。
六字神咒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譯,說文殊菩薩之六字咒,與陀羅尼經第六文殊師利菩薩法印咒同本異譯。別為六字神咒王經,彼為觀音之六字章句陀羅尼也。今之六字為唵(文殊六字功德經作闇)婆髻馱那莫。
六字神咒王經 (經名)一卷,失譯,東晉錄。與六字咒王經同本,咒稍多。
六如 (名數)金剛經之六喻。如夢幻泡影
六舟 (譬喻)以舟譬六波羅蜜。因波羅蜜譯言到彼岸也。三教指歸運敞序曰:「六舟接艫,三駕分轡。」
六妄 (名數)眼等之六塵也。是為凡夫迷妄之境,故名妄。楞嚴經四曰:「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聞覺知。」
六夷 (名數)六波羅夷也。大乘之十波羅夷中,除小乘之四波羅夷者。四波羅夷,大小共說也。
六住 (名數)十住位中之第六位也,又地持經所說之六種住也。六種住
六好日 (雜語)帝王誕生相當之日,一年有六個之本命好日,謂之六好日。禪院於是日有祝聖之諷經。
六決定 (名數)與六種決定同。【又】七深信
六成就 (名數)諸經之初,有通別二序:通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六段者,以如是為信成就,信者,阿難之信也。阿難指本經一部而為如是我聞,示自己之信順也。智度論一曰:「如是者即是信也。」二以我聞二字為聞成就。阿難自聞也,三以一時二字為時成就,說法之時也。四以佛之一字為主成就,說法之主也。五以在耆闍崛山等為處成就,所說之道場也。六以與大比丘眾等為眾成就,一座同聞之眾也。凡安列此六事,為之證明非虛謬,欲使後之聞者信故,謂之為證信序。五成就合佛與處,七成就離我與聞。舊師多取五成就,天台法華之文句亦由五成就而釋之。惟仁王、維摩、觀經等則取六成就,嘉祥定為六成就。其曰成就者,於一一句中明各義,具足而不可破壞,故曰成就。又通序中,具足此六事,故曰成就。又具足此六字方成正宗之教起,故曰成就。法華文句一之二曰:「通序五,或六,或七。」同記曰:「五者如文,合佛及處,六則離佛及處,七則離我與聞。」天台維摩經疏一曰:「舊多五義,今依六義。」嘉祥法華義疏一,嘉祥仁王經疏一曰:「若依大智度,直依文貼釋,不辨子段。後諸師說亦無定,或五或六,今依金剛仙論作六句分別。」元照彌陀疏上曰:「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名六成就。」勝鬘經寶窟上本曰:「天親燈論以明六事,第四教主,若依三藏(真諦),凡有七事,開我聞,今以六事為定也。」嘉祥法華論疏曰:「一一章中明義具足無餘,不可破壞,故云成就。」盂蘭盆經疏記下曰:「六種通名成就者,由假彼六緣成此一經。」此六事成就之證真序,當佛之涅槃時,依阿[少/免]樓馱之教,阿難請問四事於佛,依其中之第四句,佛告阿難使於一切經之初置此六事也。後分於涅槃經、文殊問經、智度論二等詳舉緣由。金剛仙論一曰:「所以一切經初置斯五句者,有三種義:一為證成經理不虛,末代生信。二為表異外道以阿愛為吉。三為息於諍論。表己推宗有在也。」(外道經首之字又作阿漚)。勝鬘經寶窟上本曰:「一為證信故,如龍樹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二簡內外,外經以阿漚一字為首,內教以六事在初。三分經論不同,弟子之論,歸敬三寶。如來之經,明於六事。」
六合釋 (術語)六離合釋
六地藏 (名數)地藏
六同十異 (名數)聲聞緣覺二乘之同異也。二乘
六自在王 (名數)謂眼等六根也。
六年苦行 (故事)釋迦佛出家已後至成道為六年苦行也。因果經曰:「便前進伽闍山苦行林中。(中略)宜應六年苦行。」無量壽經上曰:「剃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別有樂行六年之言,一義也。
六妙行 (名數)與六行觀同。
六妙門 (名數)入真理之涅槃有六門。妙門
六妙法門 (書名)一卷,天台智者說。明六妙門之法。
六足尊 (菩薩)五大明王中大威德明王之別號也。此尊有六頭六面六臂六足,所乘之牛,亦為六牛,獨以六足名之者,以多足限於此尊也。為西方無量壽佛之忿怒尊,文殊菩薩之所現也。補陀落海會軌曰:「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自性輪,文殊菩薩。」秘藏記鈔十曰:「文殊菩薩者,西方四菩薩中第二利菩薩也。此菩薩現所名六足尊,六足尊者大威德也。瑜祇經大威德名六足尊,是其證也。」大威德明王
六足論 (名數)一、舍利弗之集異門足論,二、大目乾連之法蘊足論,三、大迦多衍那之施設足論,四、提婆設摩之識身足論,五、筏蘇蜜多羅之品類足論,六、同人之界身足論也。前三論為佛在世之作,後三論為佛滅後之作,皆論一切有部宗之法義。智度論二謂為六分阿毘曇者是也。後迦多衍尼子作發智論,文義最為廣博,故後代之論師,以六論為足,以發智論為身。足為助成之義,此六論助成發智論也。此七論為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論藏。俱舍論光記一本曰:「前之六論,義門稍少。發智一論,法門最廣。故後代論師說六為足,發智為身。此上七論是說一切有部根本論也。」
六作 (名數)六受
六身 (名數)心地觀經說法報應之三者,各有二身。總為六身。佛身
六位 (名數)一、十信位,二、十住位,三、十迴向位,四、十地位,五、等覺位,六、佛地位也。舊譯之華嚴經,說此六位。新經立等覺位而為七位。見十住心廣名目五。
六忍 (名數)菩薩本業瓔珞經就菩薩之所位說六位之法忍。
六波 (名數)六波羅蜜之略。
六波羅蜜 (名數)菩薩之大行,謂之波羅蜜。有六種。波羅蜜及六度。法華經序品曰:「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經 (經名)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六念 (名數)一、念佛,念佛具足十號,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濟眾生之苦,我欲與佛同也。二、念法,念如來所說之三藏十二部經,有大功德,為諸眾生大妙藥,我欲證之而施與眾生也。三、念僧,念僧是如來弟子,得無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間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勢力,能除眾生之惡,不善之法,我欲精進護持也。五、念施,念施行有大功德,能除眾生慳貪之重病,我欲以善施攝取眾生也。六、念天,念天為欲界之六天乃至色界無色界之諸天,彼處受自然之快樂,皆由往昔修戒施之善根,我亦欲具如是功德,生於彼天處也。問佛弟子應念三寶,何故念彼之生天?曰:是以為自己善業之果故也。問生天是凡夫之法,何故念之?曰:有人不堪入於涅槃,故念彼之生天而起行趣求也。此六念法為大小乘之通說,但念天之解釋,大小乘不同。大乘依涅槃經,則天有三種:一生天,三界之諸天也。二淨天,一切三乘之賢聖也。三第一義天,涅槃也。二乘之人念前二天,菩薩但念第一義天。見別譯雜阿含經九,涅槃經十八,智度論二十二,大乘義章十二。【又】律中更有一種六念法,授沙彌戒比丘戒已始授之,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也。二念智食處,如全不受請食者,言我常乞食,受請食者,言我今有請處念自去也。三念受戒時夏臘,記憶受戒以後之臘數也。四知衣缽有無等,念我三衣缽具足,若有長物則念我有長物,已說淨也。五念同別處,若與眾同食時,念我今與眾僧同食,若別食時,念我今有某緣,與眾別而獨食也。六念康羸,若無病,則念我今無病,堪行道,若有病,則念我今有病,當療治之也。見行事鈔上三之二。又有一種之六念。謂數息隨息等之六妙門。六妙門
六念法 (名數)念佛等之六念也。六念
六念處 (名數)念佛等之六念也,其所念之境界,謂之處。如四念處。止觀六之二曰:「或六法為藥,謂六念處。」
六法 (名數)念佛等之六念為六法。止觀六之二曰:「或六法為藥,謂六念處。」又六法戒也。
六法戒 (名數)七眾中,學法女宜受持之戒法也:一、染心相觸,以染污心觸於男子之身也。二、盜人四錢,盜他人之金錢四錢也。三、斷畜生命,殺畜生之命也。四、小妄語,自稱我為聖者而貪供養,為大妄語,其餘不實之言為小妄語。五、非時食,過午而食也。六、飲酒也。行事鈔下四之三曰:「式叉摩那此云學法女,四分十八童女應二歲學戒。又云:小年曾嫁年十歲者與六法。(中略)學六法即羯磨所為,謂染心相觸、盜人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也。」俱舍光記十四曰:「梵云式叉摩那,唐言正學,謂正學六法。言六法者:謂不婬、不盜、不殺、不虛誑語、不飲酒、不非時食。」二年間堪忍此戒法者,初為比丘尼,得受具足戒。
六法不異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今更名六法不異:一捨,二無起,三無念,四離相,五無住,六無戲論。如是六法,隨事方便,假立名字。至於妙理,無二無別。」
六法五願 (名數)真宗於教行信證真佛真土之六法,配彌陀四十八願中之五願而呼之。教為能詮之法,故不別配一願,行為第十七願之名號,信為第十八願之三信,證為第十一願必至滅度之證果,真佛真土由第十二光明無量與第十三壽命無量之願而成就,故為六法五願。
六和 (名數)六和敬之略。
六和合 (名數)眼等六根與色等六塵相合也。傳心法要上曰:「所言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與塵合,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無所有,束六和合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
六和敬 (名數)僧以和合為義。和合有二義:一理和,同證滅理也,是在見道以上之聖者。二事和,此有六種,即六種敬具也。屬於見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禮拜等之身業也。二、口和敬,同讚詠等之口業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業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見和敬,同空等之見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學和敬,與行和敬言別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舊譯仁王經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見、同學。」本業瓔珞經上曰:「所謂六和敬:三業、同戒、同見、同行。」嘉祥仁王經疏下曰:「餘經以同利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謂之為和。內自謙卑,名之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見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義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業同,二口業同,三意業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見。」行事鈔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見利三名體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內凡已還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六和塔 (堂塔)在浙江杭州南高峰下,其地舊有六和寺,宋開寶中建塔以鎮江潮,因名六和塔。太平興國中改寺名開化寺,而六和塔之名至今不改。
六即 (名數)凡大乘菩薩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之五十二位,華嚴經等所說也。天台以之為別教菩薩之行位,而別立圓教菩薩之行位六即位:一、理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也。又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也,理性雖如是,然以未聞之而不知之,是等凡夫,唯於理性與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之道,而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皆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者。三、觀行即,不惟解知名字,更進而依教修行,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者。此位修隨喜讀誦等五品(法華之所說)觀行,稱為五品弟子位。四、相似即,始入別教所立之十信位,發類似真無漏之觀行者。入此位,則得法華經所說六根清淨之德,故稱為六根清淨位。五、分真即,依相似之觀力,而發真智,始斷一分之無明,而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為發心住。於自此以後九住乃至等覺之四十一位,分破四十一品之無明,而分見法性者。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之元品無明,發究竟圓滿之覺智者,即妙覺也。六者次第前後之淺深,即者是之義,理位即是名字位,乃至即是究竟位,顯前後為不二。雖由智(悟)情(迷)之淺深,有六種之別,然其體性不二即是。以六治上慢。以即免自屈也。止觀一之三曰:「此六即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慢大。」輔行一之三曰:「體不二義,故名為即。」又曰:「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旨,永無眾過,暗禪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並由不曉六而復即。」觀經妙宗鈔上曰:「即者是義。」天台大師有六即義一卷。
六即佛 (名數)天台觀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於三惡之眾生身,無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僅聞佛之名字者。三、觀行佛,即觀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於十信之位,彷佛證佛理而與真解同者。五、分證佛,即分真即位之佛,由初住至已上等覺,漸次破一品之無明,證一分之中道者。六、究竟佛,即究竟即位之佛,於妙覺之位,覺道究竟者。理佛即是名字佛,乃至即是究竟佛也。彼此六佛互相即,故云即。今但就佛而論六即,就實則十界悉具六即。觀經疏妙宗鈔上曰:「應知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所謂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今釋教主故就佛辨。」
六物 (名數)佛制,比丘使必蓄之者有六種:一、僧伽梨,九條乃至二十五條之大衣也。二、鬱多羅僧,七條之中衣也。三、安陀會,五條之下衣也。已上謂之三衣。四、鐵多羅,鐵缽也。五、尼師壇,坐具也。六、漉灑水囊,護水中蟲命之具也。是為三衣六物。三衣雖在六物之中,然為六物中之根本,故特標舉之,如言詩書六經也,行事鈔二衣篇曰:「何名為制?謂三衣六物,佛制令蓄,通諸一化並制服用,有違結罪。」
十八物 (名數)菩薩戒經說菩薩修頭陀行時,及遊方而往來百里千里,宜常以十八物隨身。一楊枝;二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也;三三衣,如上;四瓶,梵云軍持,淨水瓶也;五缽,如上;六坐具,即上之尼師壇也;七錫杖;八香爐;九漉灑水囊,如上;十手巾;十一刀子;十二火燧;十三鑷子;十四繩床;十五經;十六律,即梵網經也;十七佛像;十八菩薩像,文殊彌勒也。是為梵網之三尊。見梵網經下,十八物圖。
六物圖 (書名)佛制比丘六物圖之略名。一卷,宋元照著。
六受 (術語)受領於六根之六塵曰六受,行住坐臥語默曰六作。又六根之作業也。止觀二之二曰:「若有諸塵,須捨六受。若無財物,須連六作。」
六卷鈔 (書名)南山大師所著四分律行事鈔三卷,各分上下而為六卷,故曰六卷鈔。見諸宗章疏錄上。
六卷略出經 (經名)是四卷略出經之元經也,初自金剛智三藏金剛頂經大瑜伽教王經百千頌中略出,題曰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為四卷。世謂之四卷略出經,收于近世藏經中者是也。
六事經 (經名)摩登女解行中六事經之略名。
六事成就 (名數)菩薩欲成就六度之行所修之六事也。一供養,欲成就檀波羅蜜者。二學戒,欲成就戒波羅蜜者。三修悲,欲成就忍波羅蜜者。四勤善,欲成就精進波羅蜜者。五離誼,欲成就禪定波羅蜜者。六樂法,欲成就智慧波羅蜜者。莊嚴經十二曰:「諸菩薩為成就六度故,于諸地中決定應作六事:一者必應供養,此為成就檀度。若不長時供養,則檀度不得圓滿。供養義如供養品說。二者必應學戒,此為成就戒度。若不長時學戒,則戒度不得圓滿。三者必應修悲,此為成就忍度。若不長時忍諸不饒益事,則忍度不得圓滿。四者必應勤善,此為成就進度。若心放逸不修諸善,則進度不得圓滿。五者必應離誼,此為成就禪度。若在聚落多諍擾心,則禪度不得圓滿。六者必應樂法,此為成就智度。若不遍歷諸佛,聽法無厭。如海納流,無時盈溢,則智度不得圓滿。」
六門經 (經名)六門陀羅尼經之略名。
六門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日夜六時,誦此陀羅尼,則能救六道之苦,故名為六門。
六門教授習定論 (書名)一卷,無著菩薩造,世親菩薩釋,唐義淨譯。明以六門習修禪定,而得世出世之果。六門者:一求脫之願心,二積集勝行之資糧,三使心善住於一處,四資師圓滿,五所緣圓滿,六作意圓滿。
六宗 (名數)三論,法相,華嚴,律,成實,俱舍為六宗。又,于此六宗中除成實俱舍二宗之小乘,加天台真言二宗,稱為大乘之六宗。
六味 (名數)苦味,酸味,甘味,辛味,鹹味,淡味之稱。南本涅槃經一曰:「其食甘味有六種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鹹,六淡。復有三德:一者輕軟,二者淨潔,三者如法。」
六侍者 (名數)侍者
六供具 (物名)禪林之佛供也。一華,二香爐,三燭,四湯,五果,六茶。見僧堂清規三。
六到彼岸 (名數)六波羅蜜多也。唯識論九曰:「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攝。」
六度 (名數)六波羅蜜也。舊稱波羅蜜,譯言度。新稱波羅蜜多,譯言到彼岸。度為度生死海之義,到彼岸為到涅槃岸之義,其意一也。其波羅蜜之行法有六種: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仁王經上曰:「六度四攝一切行。」波羅蜜 T0085.JPG
六度說意 (術語)有二義:一對治之故,二次第生之故。對治之故,對於善法有六事:一慳法,二惡業,三恚心,四懈怠,五亂心,六愚痴也。以此六法因緣之故,不得無上菩提。為欲壞六法之故,說六波羅蜜。次第生者,菩薩捨一切世俗之物,出家學道,名為檀波羅蜜。既出家,受菩薩戒,名為尸羅波羅蜜。以護戒之故,雖有罵打,亦默受而不報,名為羼提波羅蜜。戒既清淨,勤修善道,名為毘梨耶波羅蜜。以精進之故,五根調伏,名為禪波羅蜜。五根既調,知真法界,名為般若波羅蜜。
六度果報 (雜語)一施感富,二戒感具色,三忍感力,四進感壽,五禪感安,六智感辯。見善戒經。
六度譬喻 (雜語)智慧為母,布施為乳母,戒為養母,忍辱為莊嚴具,精進為養育者,禪定為浣濯。見華嚴經。
六度滿相 (雜語)修六度各有滿時。尸毘王代鴿者,布施之滿也。普明王捨國者,戒之滿也。羼提仙人割肉無恨者,忍之滿也。大施太子抒海并讚佛者,精進之滿也。尚闍梨鵲巢頂上者,禪定之滿也。劬嬪大臣分地息諍者,智之滿也。見俱舍論十八,輔行三之二,觀音玄記下,四教儀。
六度經 (經名)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之略名。又六度集經之略名。
六度集經 (經名)
六度無極 (名數)六波羅蜜也。波羅蜜舊譯為度,或譯為度無極。菩薩六度之行法無窮極,故曰度無極。
六度無極經 (經名)六度集經之異名。
六相 (名數)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也。就凡夫所見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礙,不具六相,若就聖眼所見之諸法體性言之,則於一一事相中,見此六相圓融,以六相圓融之故,諸法即一真法界無盡緣起也。所謂法華之一真法界無盡者,依此六相之圓融而證之。是出於華嚴經初地十大願中第四願之文,華嚴宗第二祖至相大師所發明,一家之大法門也。晉經二十三曰:「諸地所淨生諸助道法,總相別相,有相無相,有成有壞。」唐經三十四曰:「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十地論一曰:「一切諸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種相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法相。」探玄記九曰:「除事者謂陰界入等者,此辨定其義,謂約道理說融通,非是陰等事相中辨故除簡之。」大乘義章三曰:「陰界入等使此相望事別隔礙不具斯六,所以除之,若攝事相以從體義陰界入等一一之中皆具無量六相門也。(中略)此六乃是大乘之淵綱,圓通之妙門。」華嚴傳三(至相傳)曰:「後遇異僧來謂曰:汝欲得解一乘之義,其十地中六相之義慎而勿輕,可一兩月間攝靜思之,當自知耳。言訖忽然不現,儼驚惕良久。因則陶研不盈累朔,于焉大啟。」一總相者,一含多德,如人身具眼耳等之諸根而成一體。二別相者,多德各各而非一,如身體雖為一,而眼耳等之諸根各各不同。此二相為一身與諸根相對之平等差別二門也。三同相者,多德不乖角,具各各成一總之義,如眼等諸根具各各成一身之義,而非他物。四異相者,多義相望,各異形類也。如眼等之相貌各異。此二相,諸根互相望,而辨平等差別之二義也。五成相者,多義正緣起而成一總也,如諸根緣起而成一身。六壞相者,多義各住自法而不移動也,如諸根住自位而各自為用,此二相依同異之二相而辨總別二相之果,平等差別二門也。大乘義章三曰:「考實論之,說前四門,辨義應足,為約同異,成前二門,故有六也。」又此六相,依體相用之三大,分平等差別之二門也。頌曰:「一即具多名總相,多即非一是別相。多同成於總,各體別異顯於同。一多緣起理妙成,壞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識,以此方便會方便。」
六相圓融 (術語)六相
六苦行 (名數)與六行同,外道六種之苦行也。外道下。
六苦行外道 (名數)六種苦行外道也。外道下。
六垢 (名數)垢穢真心者有六法。六垢法
六垢法 (名數)污穢真心之六法也。即誑、諂、憍、惱、恨、害之六惑。顯宗論二十一曰:「煩惱垢六:惱害恨諂誑憍。誑憍從貪生,害恨從瞋起,惱從見取起,諂從諸見生。」
六界 (術語)又曰六大。地水火風空識之六法也。此六法各有分齊,故名為界。
六界聚 (術語)中阿含二十一說處經,為年少比丘說眾生之身分六大假合,使捨諸欲。如骨肉之地大,血之水大,煖熱之火大,呼吸之風大,耳鼻空之空大,樂苦識之識大也。曰:「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六染心 (名數)心體原為清淨,離諸妄染,然因依於不覺,忽起無明,遂有六種染心之相:一、執相應染,我執之煩惱與心王相應而起,執著外境以染淨心者,是六麤中之第三執取相與第四計名字相也,二乘之極果及菩薩之十住位斷之。二、不斷相應染,不斷為相續之義,於苦樂等境,法執之煩惱與心王相應而起,相續不斷,以染淨心者,是六麤中之第二相續相也。是分別起之法執,菩薩于初地之位斷之。三、分別智相應染,分別智為能分別世間出世間諸法之智,此分別智與心王相應而污淨心者,六麤中之第一智相也。是俱生起之微細法執,至第七地之位而斷之。四、現色不相應染,依根本無明而薰動淨心,現境界之相者。最極微細,不與心王及心所相應,故曰不相應。三細中之第三現相也,於八地之位斷之。五、能見心不相應染,由根本無明而使淨心始有能見之相者,不相應之義同上。三細中之第二轉相也,於第九地斷之。六、根本業不相應染,業為動作之義,由根本無明而心體始動作者。是為根本之動作,故曰根本業。不相應之義同上。是為眾生迷妄之元始,三細中之第一業相也,於第十地金剛喻定斷之。三細六麤,明由因緣而生起之次第,故自細至麤而說,此欲辨治斷之次第,故自麤至細而說。見起信論。
六城部 (流派)密林山部之別稱。
六時 (名數)晝三時夜三時合為六時也。晝三時為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為初夜中夜後夜。阿彌陀經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西域記二曰:「六時合成一日一夜,晝三夜三。」【又】西天之法分一歲為六時。西域記二曰:「又分一歲為六時。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時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
六時懺 (儀式)晝夜六時修懺法也。
六時三昧 (儀式)六時勤行之三昧修法也。念佛懺法等,一心勤佛事,謂之三昧。
六時不斷 (術語)每日晝夜六時勤行佛事而不斷絕也。
六時禮讚 (儀式)唐善導往生禮讚中有六時禮讚之文。晝夜六時禮讚彌陀之偈頌也。書中亦有續為六字禮讚之文。又六時勤此禮讚,故曰六時禮讚。
六根 (名數)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為能生之義,眼根對于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于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為根。大乘義章四曰:「六根者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識,故名為根。」六根中前五根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識為意根,大乘以八識中之第七末那識為意根。
六根淨 (術語)六根清淨之略。
六根互用 (術語)斷六根之垢惑而使之清淨,則六根一一具他根之用也。涅槃經曰:「如來一根則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知法,一根現爾,餘根亦然。」是真六根互用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說菩薩在六根清淨之位,六根互用之德。法華論曰:「又六根清淨者,於六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等,諸根互用應知。」是相似之六根互用也。又楞嚴經四說聲聞之六根互用。曰:「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河神女非鼻而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亦是相似之互用也。
六根功德 (術語)得於六根清淨之位之功德也。依根而數量有增減。六根清淨
六根清淨 (術語)消除眼等六根,無始以來之罪垢,以無量之功德莊嚴之,使之清淨潔白也。由此清淨之功德而六根各發無礙之妙用,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中略)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中略)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經中具說六根,今舉初後之二根)。普賢觀經曰:「樂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圓覺經曰:「心清淨,眼根清淨,耳根清淨,鼻舌身意復如是。」知度論十一曰:「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
六根懺悔 (修法)懺悔六根之罪障也。法華懺法記其作法。
六根清淨位 (術語)於天台所立別教五十二位之階位,十信之位也,於圓教六即之階位,相似即之位也。斷見修二惑得六根之清淨,與藏通二教之佛相齊。四教儀曰:「六根清淨位,即是十信也。」輔行四曰:「能修四安樂行,一生得入六根淨。極大遲者不出三生,若為名聞利養,累劫不得。」
六師 (名數)天竺外道之六師也。繙譯名義有六師篇:一富蘭那迦葉,二末伽黎拘賒黎,三刪闍夜毘羅胝,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五迦羅鳩馱迦旃延,六尼犍陀若提子等。外道
六師迦王 (人名)佛滅後再造祇園精舍之王名。法苑珠林三十九曰:「於後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經於百年,被賊燒盡。經十三年有王六師迦者,依前重造。屋宇莊麗,皆寶莊嚴。」
六神通 (名數)神者不測之義,通者無礙之義,三乘之聖者,得神妙不測無礙自在之六種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法華經譬喻品曰:「具足三明及六神通。」
六衰 (名數)色等六塵,能衰耗人之真性,故曰六衰,猶言六賊也。法華文句四曰:「普曜經曰:無五趣五陰六衰,則是泥洹。」同記曰:「衰祇是賊,能損耗故。」中論疏四末曰:「六塵亦名六衰,令善衰滅。」六賊
六畜 (名數)以狗等六畜譬眾生之六根,警六情之放縱者。六眾生
六祖 (雜名)禪宗衣缽相傳凡六世。即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為震旦六祖。正宗記:六祖慧能大師姓盧氏,新興人,辭母直造黃梅東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開東山法門,後歸寶林寺。一日謂眾曰:吾於忍大師處受法要,并及衣缽。今汝等信根純熟,但說要法,衣缽不須傳也。次年坐化,塔於曹溪,今南華寺是也。又,天台宗荊溪湛然,自智者大師起,適當六代故亦稱曰六祖大師。
六面尊 (明王)降閻魔尊與大威德明王,謂之六足尊。又曰六面尊。
六般神足 (名數)說法華經序品之六瑞也。是佛之神境通所現,故稱曰神足。
六氣 (名數)佛家以六種氣治病: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頌曰: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見翻譯名義集。
六欲 (名數)一色欲,見青黃赤白及男女等色,而生貪著也。二形貌欲,見端容美貌而生貪著者。三威儀姿態欲,見行步進止含笑嬌態等而生愛染者。四語言音聲欲,於巧言美語適意之音聲清雅之歌詠等,而生愛著者。五細滑欲,於男女皮膚之細軟滑澤等而耽染者。六人相欲,見男女可愛之人相而貪著者。見智度論二十一。而破此六欲須以九想。九想。【又】六欲天也。
六欲天 (界名)欲界有六重之天,謂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國,廣目,增長,多聞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譯言三十三天,帝釋天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從天數而名三十三天。三、夜摩天,譯言時分,彼天中時時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譯言喜足,於五欲之樂生喜足之心,故名。五、樂變化天,於五欲之境自樂變化,故名。六、他化自在天,於五欲之境使他自在變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須彌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故謂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謂之空居天。見智度論九,俱舍論八。
六欲天婬相 (名數)六欲天皆不離婬欲,而婬相各異。四忉利交形
六欲四禪 (名數)欲界之六欲天與色界之四禪天也。四禪為離婬欲之清淨天也。
六情 (名數)舊譯經論多謂六根曰六情,以根有情識故也。是意之一,為當體之名,以意根為心法故也。他五者生情識,故從所生之果而名為情。金光明經曰:「心處六情,如鳥投網。常處諸根,隨逐諸塵。」普賢觀經曰:「懺悔六情根。」智度論四十曰:「眼等五情名為內身,色等五塵名為外身。」止觀四之二曰:「十住毘婆沙云:禁六情如繫狗鹿魚蛇猿鳥。」嘉祥之中論六情品疏曰:「問:意可是情,餘五云何是情?答:意當體名情,餘五生情識之果,從果得稱也。六情亦名六根,五根能生五識,意根能生意識。六情亦名六依,為六識所依。」此等皆名根為情。
六部轉讀 (儀式)每日轉讀法華經六遍也,為迴向六道之意。
六部大乘經 (名數)法相宗所依六部之經典也。如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三翻),解深密經(有四翻),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未翻),阿毘達磨經(未翻),楞伽經(有三翻),厚嚴經(亦名大乘密嚴經)是。此為慈恩所立。
六處 (雜語)十二因緣之一。在母胎內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之位也。處乃十二處之處,為六根六境之通稱。根境為生識之依處,故名處。
六通 (名數)三乘聖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也。亦稱六神通。法華經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
六術 (雜語)天竺之六種外道也。廣弘明集序曰:「六術揚於佛代,三張冒於法流。」
六[病-丙+包] (名數)九相之隨一,其[病-丙+包]相有六[病-丙+包]。
六堅法 (名數)堅法
六諷經 (儀式)諷經
六現觀 (名數)現觀
六窗一猿 (譬喻)眼耳等六根譬以六窗,心識譬以一獼猴。是一識外道之邪計也。行事鈔下四曰:「一識外道,如一室六扃,獼猴遍歷,根亦如是,一識通遊。」然通大小乘有六識體一體別之論,小乘之有部宗,取體別,成實宗取體一,大乘之法相宗以體別為正義。六窗一猿,為體一家之譬也。成實論一心品曰:「又雜藏中比丘言,五門窟中獼猴動發,獼猴且住,勿謂如本,故知一心。」大乘義章三未曰:「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隨根雖別,體性是一,往來彼此,如一猿猴六窗俱現,心識如是,六根中現,非有六心。」
六喻 (名數)金剛經說夢幻泡影露電之六喻,以明諸法之空無常,金剛般若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六喻般若 (名數)金剛般若經說夢幻等六喻,謂之六喻般若。
六蔽 (名數)蔽者蔽覆之義,覆淨心者有六種。一慳貪,覆布施而使不生。二破戒,覆戒行而使不生。三瞋恚,覆忍辱而使不生。四憐念,覆精進而使不生。五散亂,覆禪定而使不生者。六愚痴,覆智慧而使不生。見智度論三十三,止觀八之二。
六蔽心 (名數)六蔽也。
六眾 (名數)六群比丘,義淨新譯謂之六眾。
六眾生 (名數)眼等六根以譬狗等六畜也。雜阿含經四十三曰:「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生:一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羅;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縛一處,其狗者樂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樂向塚間;失收摩羅者常欲入海;獼猴者欲入山林。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中略)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身念處,身之不淨觀也)。俱舍論三十引此經,謂之六生喻經。
六菩薩 (名數)一師子戲菩薩,二師子奮迅菩薩,三師子幡菩薩,四師子作菩薩,五堅勇精進菩薩,六擊金剛慧菩薩也。見六菩薩亦當誦持經。
六菩薩名經 (經名)六菩薩亦當誦持經之略名。一卷,失譯。說六菩薩之名與嘆佛偈。
六栽 (名數)新譯云六觸。與六識相應而生,觸之心所也。玄應音義三曰:「六栽經中亦名觸,案觸能長養心心數法,栽能長養枝葉華條,其義相似,因以名焉」。
六結 (譬喻)以一巾譬真性,以六結譬眼耳等六根,使知根本雖一,而由妄相分別生六根也。楞伽經五曰:「佛告阿難:此寶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一因結有異。」
六智 (名數)見道中之四諦智及法智比智六者,若法智比智歷四諦,則為十六智,即見道之十六心也。仁王經上曰:「有學六智。」
六無畏 (名數)真言行者於地前三劫所得之利益也。無畏
六罪人 (名數)謂犯四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者。
六惡賊 (名數)六賊
六道 (名數)與六趣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是也。此六者,乃眾生輪迴之道途,故曰六道。眾生各乘因業而趣之,故謂之六趣。法華經序品曰:「六道眾生生死所趣。」法華玄義二曰:「約十法界謂六道四聖也。」六趣
六道佛菩薩 (名數)六地藏,六觀音也。為六道所配之佛菩薩。
六道能化菩薩 (雜名)謂地藏菩薩也。
六道錢 (物名)我國習俗,於昏晚埋錢壙中為死者之用,謂之昏寓錢。日本效之謂之六道錢,然非佛經之說也。事物紀原九曰:「漢葬者有昏寓錢,謂昏晚埋錢于壙中,為死者之用也。」
六道四生 (名數)六道中有胎卵濕化之四生,謂之六道四生。
六道四聖 (名數)十界中由第一地獄界至第六天界為六道。第七聲聞界,第八緣覺界,第九菩薩界,第十佛界為四聖。法華玄義二曰:「十界謂六道四聖也。」
六道集經 (經名)八卷,吳康僧會譯。如來往昔行菩薩道時之六波羅蜜行也。
六道伽陀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說六道相之偈頌也。與六趣輪迴經類似。
六著 (名數)瓔珞經所說十三煩惱中之後六也。煩惱
六著心 (名數)六種之執著心也。如貪著心,愛著心,瞋著心,疑著心,欲著心,慢著心是。
六萬藏 (雜語)法藏六萬偈也。大方便佛報恩經四曰:「提婆達多,雖復隨佛出家,嫉妒情深,窺望利養,雖復能多讀誦六萬香象經,而不能免阿鼻地獄罪。」智度論十四曰:「調達誦得六萬法聚,與闍王共造五逆,生入地獄。」天台觀經疏曰:「調達有三十相,出家誦六萬法聚。」
六群比丘 (名數)佛在世時,有惡比丘六人,結黨多作非威儀之事,稱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緣此六群而起。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稱六群比丘曰:「一、難陀,二、迦留陀夷,三、三文達多,四、摩醯沙達多,五、馬師,六、滿宿。」毘奈耶律十一稱六眾苾芻曰:「一、闡陀,Nanda,二、鄔波難陀,Upananda,三、阿說迦,As/vaka,四、補捺婆素迦,Punarvasu,五、闡陀,Chanda,六、鄔陀夷,Uda%yin。」薩婆多論四曰:「一、難途,二、跋難陀,三、迦留因夷,Ka%lodayin,四、闡那,五、馬宿,六、滿宿。」戒因緣經三曰:「一、跋難陀,二、難陀,此二人生天上。三、迦留陀夷,四、闡怒,此二人得道涅槃。五、馬師,六、弗那跋,此二人生龍中」。以上因梵音之具略而譯語不同耳。一、闡陀,或曰闡那,闡怒。同一名也,又云車匿,或惡性比丘,暴惡也。佛滅後於阿難所得道(五分律三十)。二、迦留陀夷,又云鄔陀夷,多婬,後於佛所得道,宿債所追,為賊所殺,埋于糞中(十誦律十四)。三、三文達多,或云難陀,難途,一人也,四、摩醯沙難陀,或云跋難陀,一人也。此二人生於天(薩婆多論四戒因緣經三)。五、馬師,或云馬宿,阿說迦。惟梵漢不同。六、滿宿,或云補那婆素迦,弗那跋,惟梵漢相違。此二人憤我師目連為執杖外道所害,殺之,生於龍中(戒因緣經二)。
六群比丘尼 (名數)六群比丘外,有六群比丘尼,此惡比丘尼准於比丘之六群而立名,故不列別名。大方便報恩經曰:「諸釋女欲出家持禁戒,求衣缽,往詣王國比丘尼精舍,索出家。時有六群比丘尼,見諸釋女,年幼稚,美色。今云何能捨難捨而共出家?我等當為說世間五欲快樂,待年限過,然後出家,不亦快乎!彼若還俗,必以衣缽奉施我等。」
六業 (名數)日本叡山所學之課業。一止觀業,習法華之經疏也。二大日業,習大日經之經疏也。三金頂業,習金剛頂經之經釋也。四蘇悉業,習蘇悉地經之經記也。五一字業,習一字頂輪王經之經釋也。六瑜祇業,習瑜祇經之經記也。初傳教立止觀遮那二業,於遮那業中攝大日業等諸業,後來漸分業於遮那業中,開五課焉。
六賊 (譬喻)色聲等六塵。以眼等六根為媒,劫掠功能法財。故以六賊為譬。涅槃經二十三曰:「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中略)六大賊者,夜則歡樂。六塵惡賊,亦復如是。處無明闇,則得歡樂。」最勝王經五曰:「當知此身如空聚,六賊依止不相知,六塵諸賊則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楞嚴經四曰:「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又】以六賊譬六根之愛喜。雜阿含經四十三曰:「士夫,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中略)六內賊者,譬六愛喜。」
六瑞 (名數)法華經為出世本懷之經,故說先現六種之祥瑞,以為開經之由序緣起,謂之法華六瑞序:一說法瑞,先說無量義經也。二入定瑞,次入無量義處三昧也。三雨華瑞,次從天雨四種之華也。四地動瑞,次大地六種震動也。五心喜瑞,大眾見之內心生歡喜也。六放光瑞,次佛眉間白毫放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也。此六瑞為三世十方諸佛說法華經前必示現之教化法式。見法華經序品。
六煩惱 (名數)又云六大煩惱。煩惱
六解一亡 (譬喻)以一巾喻涅槃,六結喻眼等之六根聚集而現生死。然生死與涅槃,本由對待而感者。若解生死之結(六解),則涅槃之一巾亦泯亡。故曰六解一亡。楞嚴經五曰:「六解一亦亡。(中略)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六種力 (名數)
六種印 (印相)六種之波羅蜜,為證明菩薩之印契,故云六種印。善戒經一曰:「菩薩性者,有六種印。以此印故,一切眾生則得識知此是菩薩。何等為六?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六種因 (名數)六因
六種住 (名數)持地經立六住以攝菩薩之行位,此六入所證之位,皆不退失,故名為住:一種性住,種即能生之義,性即自分不改之義,謂菩薩於十住之位成就佛道之種性也。二解行住,於十行十迴向之位,積解行之功,不退失也。三淨心住,於初地見道之位破一切見惑,使心得一分清淨也。四行道跡住,跡者足跡也,自二地至七地修習真觀,漸次斷思惑,即有行道證入之跡也。五決定住,於八九兩地不借道力功用,增進任運,決定不退失也。六究竟住,於第十地學行滿足究竟等覺之位也。非妙覺之究竟者。見菩薩持地經二。
六種即 (名數)圓教之六即位也。天台觀經疏曰:「佛是覺義,有六種即。」六即
六種性 (名數)瓔珞經分別菩薩從因至果之行位種性為六位。種性
六種釋 (名數)法相宗所傳之六離合釋也。
六種觀 (名數)六現觀也。
六種正行 (名數)開會五種正行之第五為六種。如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是也。
六種決定 (名數)菩薩修六度之增上力,得六種之決定也:一、財成決定,謂由布施之力必定常得大財之成就。二、生勝決定,謂由持戒之力必定常生貴勝之家。三、不退決定,謂由忍辱之力,所修之善法,必定常不退失。四、修習決定,謂由精進之力,常時修習善法,必定無有間息。五、定業決定,謂由禪定之力,成就正定業,永不退失。六、無功用決定,謂由智慧力,不加功行,必定自然住于理。見大乘莊嚴論十二。
六種供具 (物名)密家常用六種之供物也。供養
六種供養 (物名)又名六種供具。供養
六種迴向 (儀式)法會之式目也。閼伽等六種供具奉獻三寶之文,謂之六種,以後所修功德迴向自他一切之文,謂之迴向,即合六種供養之文與迴向之文,而謂為六種迴向也。兩文載於諸法會儀則中卷。
六種散亂 (名數)一、自性散亂,謂前五識之自性馳逐外緣不能靜定也。二、外散亂,謂修善之時,心馳散於五欲之境而不靜寂也。三、內散亂,謂修定之時,心動散於諸塵,不生味著,退失靜定也。四、相散亂,謂使他人信自己有德,詐作修善之相,而心退失也。五、麤重散亂,謂修善法之時,生我我所之執及我慢等,為此邪執麤重之力故,而所修之善法不清淨也。六、作意散亂,謂餘乘及餘定等依外教作意修習,無有證悟,卻生散亂也。雜集論一卷末說之。
六種調伏 (名數)菩薩調伏惡法障礙之六法也。一、性調伏,謂菩薩有善根種性,故修習善法,調伏身心諸煩惱障也。二、眾生調伏,謂調伏一切眾生,知聲聞性緣覺性乃至人天性之別,使夫夫得道也。三、行調伏,謂修萬行調伏諸煩惱,為眾生修苦行而不悔恨也。四、方便調伏,謂以種種方便調伏眾生使初發心者勸持戒離生死,已發心者親近善友受持經法等也。五、熟調伏,謂對眾生無善根者,說人天之樂,使發菩提心,對有善根者,說出世間之法,使之增長,成熟善果也。六、熟調伏印,謂菩薩自身之善法得成熟而印於自己之心也。印者法印也。菩薩善戒經三詳說之。
六種動相 (名數)又名六種震動。感應神通力而起之奇瑞也。六種震動
六種震動 (術語)大地震動,有三種之六動:(一)為動六時也。長阿含經二曰:「一佛入胎時,二出胎時,三成道時,四轉法輪時,五由天魔勸請將捨性命時,六入涅槃時。」涅槃經二曰:「菩薩初從兜率天下閻浮提時名大地動,從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於法輪及般涅槃名大地動。」天台嘉祥慈恩諸師依此二經之文,除長阿含經之第五時(將捨性命之時),加涅槃經之出家時而為六時動,即八相中後六相之時也。文句記三之一曰:「若准長阿含,多緣地動,亦可為表。經云:有六緣地動:謂入胎,出胎,出家,成道,法輪,入滅。小教雖即,不云所表,既在八相中之後六。」(二)為動六方也。大品般若經一曰:「爾時世尊故在師子座,入師子遊戲三昧,以神通力感動三千大千國土。六種震動: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地皆柔軟,令眾生和悅。」智度論八曰:「入此三昧能種種迴轉此地,令六反震動。」(三)為動六相也。是亦般若經之說。舊曰(晉華嚴經)動起涌震吼覺,新曰(大般若經)動涌震擊吼爆。前三取形,後三取聲。此六種各有小中大之三相,故有十八相,申言之,即有六種十八相震動也。文句記三之一曰:「此六事釋新舊不同,新云動涌震擊吼爆,今且用舊。搖颺不安名動,自下昇高名起,[土*(橉-木)]隴凹凸為涌,六方涌沒亦名涌,隱隱有聲名震,[石*羊]磕發響名吼,令物覺悟名覺。新云擊如打搏,爆若火聲,經論略標,多云震動。」晉華嚴經二曰:「六種十八相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覺,遍覺,等遍覺。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涌,遍涌,等遍涌。」唐華嚴經五曰:「華藏莊嚴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地一切六種十八相震動:所謂動,遍動,普遍動。起,遍起,普遍起。涌,遍涌,普遍涌。震,遍震,普遍震。吼,遍吼,普遍吼。擊,遍擊,普遍擊。」大般若經一曰:「六種變動:謂動,極動,等極動。涌,極涌,等極涌。震,極震,等極震。擊,極擊,等極擊。吼,極吼,等極吼。爆,極爆,等極爆。」已上三種中第一為示作動之時,後二種正為六種震動之義也。
地動因緣 (雜語)智度論八曰:「佛何以故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眾生知一切皆空無常故。復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塵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眾生見佛神力,敬心柔軟,然後說法是故六種動地。」法華玄贊二曰:「勝思惟梵天經說有七因:一驚怖諸魔,二令時眾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覺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觀說處,六令成就者得解脫,七令隨順回正義。」(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一取意之文)。
六種護摩 (名數)護摩法有六種。護摩
六種羅漢 (名數)羅漢
六種巧方便 (名數)菩薩六種之善巧方便也。一隨順巧方便,謂順次教誡,令生信樂,說甚深之法而使之易解也。二立要巧方便,謂誓與眾生所求之田宅錢財,次第使行善法也。三異相巧方便,謂教供養父母,受持禁戒等不順時,乖異瞋責,使他畏懼也。四逼迫巧方便,謂原有犯戒等事,斷絕供給,或加謫罰,使離惡法也。五報恩巧方便,謂施與眾生財物令生報恩之心也。以出世門之財供養使行受持禁戒等也。六清淨巧方便,謂自天降生出家學道,成無上菩提,使眾生皆信樂,所有惑染悉令清淨也。菩薩地持經八詳說之。
六種阿羅漢 (名數)羅漢
六種俱生惑 (名數)百法明論所記貪,瞋,慢,無明,疑,不正見之六煩惱也,此六者皆為俱生之惑。同解上曰:「此六即俱生,若開惡見法十,即分別惑也。又十惑中瞋唯不善,餘九皆通有覆不善。」
六聚界 (名數)類聚比丘之具足戒,有七聚及六聚。篇聚
六聚罪 (名數)與六聚戒同。
六塵 (名數)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淨心者。故謂之塵。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淨心誡觀下曰:「云何名塵?坌污淨心觸身成垢,故名塵。」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塵以染污為義,以能染污情識,故通名為塵也。」
六塵說法 (術語)佛以色聲等六塵而說法,眾生以眼等六根而悟解也。然六塵通他之佛土而言之,若就此土而論,則僅色聲法之三塵而已,如眼見經卷而悟解者,色塵說法也,耳聞金口之聲教而悟解者,聲塵說法也。意思惟法而悟解者,法塵說法也,其中此土之眾生,尤以耳根銳利,偏用聲塵而說法。無量壽經上說道場樹曰:「目睹其色,耳聞其音,鼻知其香,舌嘗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智度論三十四曰:「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佛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法華玄義八曰:「他方六根識利,六塵得為經。此土三根識鈍,鼻不及驢狗鹿等。云何於香味觸等能得通達?」文句記曰:「此土耳根利故,偏用聲塵。」
六趣 (名數)眾生由業因之差別而趣向之處,有六所,謂之六趣,亦曰六道,一地獄趣Naraka-gati,八寒八熱等之苦處也,此在地下,故曰地獄。二餓鬼趣Preta-gati,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也。與人趣雜處而不可見。三畜生趣Tiryagyoni-gati,新譯曰旁生趣,即禽獸之生所也,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見。四阿修羅趣Asura-gati,常懷瞋心而好戰鬥,大力神之生所也。以深山幽谷為依所而與人隔離。五人趣Manus!ya-gati,人類之生所也,分閻浮提等四大州,但四大洲隔離,不得通力者不能到。六天趣Deva-gati,身有光明,自然受快樂之眾生,名為天,有欲界六所,謂之六欲天,色界無色界,皆為彼之生所。大乘義章八末曰:「此六種,經名為趣,亦名為道。所言趣者,蓋乃對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為因趣,故名為趣。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通人至果,名之為道。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法華經序品曰:「盡見彼土六趣眾生。」涅槃經二十五曰:「以心因緣故,輪迴六趣具受生死。」
六趣輪迴經 (經名)一卷,馬鳴菩薩集,趙宋日稱等譯。
六境 (名數)謂色聲香味觸法之六法,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對之境界,故名六境。
六德 (名數)梵語薄伽梵之六義也。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見佛地經論一。
六震 (名數)六種震動
六輪 (名數)本業瓔珞經示三賢十聖之果報,用鐵輪王等之名。天台取其經意而立六輪,以配於因位之六位:一鐵輪王,十信位也。二銅輪王,十住位也。三銀輪王,十行位也。四金輪王,十迴向位也。五琉璃輪王,十地位也。六摩尼輪王,等覺位也。此中經無琉璃輪之名。止觀輔行一之三曰:「入銅輪者,本業瓔珞上卷經意以六因位而譬六輪。(中略)言六輪者:謂鐵輪十信,銅輪十住,銀輪十行,金輪十向,琉璃輪十地,摩尼輪等覺,輪是碾惑摧伏等義。」
六論 (名數)外道六種之論也。婆藪盤豆法師傳曰:「四皮陀六論。」百論疏上之下曰:「六論者:一式叉(S/iks!a%)論,釋六十四能法。二毘伽羅(Vya%karan!a)論,釋諸音聲法。三柯刺波(Kalpa)論,釋諸天仙上古以來因緣名字。四豎底沙(Jyotis!a)論,釋天文地理算數等法。五闡陀(Chandas)論,釋作首盧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等說偈名首盧迦。六尼鹿多(Nirukta)論,釋立一切物名因緣。」
六慧 (名數)瓔珞本業經上說六種之智慧,即別教菩薩六位之分也。一聞慧,於十住位中聞中道之理,知一切法離二邊之相也。二思慧,於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發生之智慧也。三修慧,於十迴向位中修習中道之理發生之智慧也。四無相慧,於十地位中,證知中道之理,離二邊之相之智慧也。五照寂慧,照為中道之用,寂為中道之體,等覺位之菩薩,以中道之觀慧照中道理體之智慧也。六寂照慧,於佛果位即中道之體而起中道之用之智慧也。【又】瓔珞經所說六種性之異名。六種性
六箭 (譬喻)色聲等六塵之法,能害眾生之慧命,故以箭為譬。六度集經五曰:「吾以國為怨窟,以色聲香味華服邪念為六劍截吾身六箭射吾體。」
六罵 (名數)惡法罵有三種:一面罵,如汝是生於除糞家之言是。二喻罵,如汝似除糞種等之言是。三自比罵,如我非除糞種乃至我非販賣牛羊殺人等之言是。復有善法罵三種:一面罵,如汝是阿練若乃至坐禪人等之言是。二喻罵,如汝是阿羅漢乃至佛等之言是。三自比罵,如我非阿練若乞食納衣乃至阿羅漢佛等之言是。是為假善事而意在罵辱也。見行事鈔中三之一。
六隨眠 (名數)隨眠
六諦 (名數)勝論師所立之六句義也。勝論之本師立六句義,其末師立十句義。佛道論衡序曰:「天竺盛於六諦,神州重於二篇。」勝論宗
六親 (名數)父母妻子兄弟也。無量壽經下曰:「六親眷屬。」行事鈔二之二曰:「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同資持記曰:「六親謂父母兄弟妻子。」
六劍 (譬喻)色,聲,香,味,華服,邪念之六法,譬如劍刃,即六塵是也。六度集經五曰:「吾以國為怨窟,以色聲香味華服邪念為六劍截吾身六箭射吾體。」
六齋日 (行事)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齋者梵語曰逋沙他(Pos!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惡之日,又為惡鬼伺人之日,故諸事須慎。特過正午,則絕一切食物,是曰齋日。齋者不過中食之謂也。是從劫初傳來之聖法,但佛出世以後,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個之八戒齋日。摩訶般若經十四曰:「六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諸天眾會。」(此一月分前後半月,前後相對,故斯次第)。四天王經曰:「佛告諸弟子:齋日責心慎身守心,諸天齋日伺人善惡。須彌天王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鎮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龍鬼蜎飛蛟行蠕動之類心念口言身行善惡。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復下,二十九日太子復下,三十日四王復自下。」智度論十三曰:「問曰:何以故?六齋日受八戒修福總。答曰:是日惡鬼逐人,欲害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中略)問曰:何以故?諸惡鬼輩以此六日惱害於人。答曰:天地本起經說,劫初成時有異梵天王子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滿天上十二歲,於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即護摩之供養),以是故。諸惡鬼神禮此六日輒有勢力。(中略)復次諸鬼神父于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過十二歲已,天王來下,語其子言:汝求何願?答言:我求有子。天王言:仙人供養法,以燒香甘果諸清淨事。汝云何以肉血著火中如罪惡法?汝破善法,樂為惡事,令汝生惡子,噉肉飲血。當說是時,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髮黃眼赤,有大光明。一切鬼神皆從此八鬼生,以是故於是六日,割身肉血著火中而有勢力,如佛日法中無好惡。隨世惡日因緣故,教持齋受戒。」同六十五曰:「是六齋日是惡日,令人衰凶。若有是日受八戒持齋布施聽法,是時諸天歡喜,小鬼不得其便,利益行者。」觀普賢經曰:「剎利居士,於六齋日,敕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大毘婆沙論四十一曰:「三十三天於白黑月每常八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集善法坐,稱量世間善惡多少。見造善者便擁護之,見造惡者即共嫌毀。」
六轉依 (名數)轉依
六難 (名數)一遇佛世難,二聞正法難,三生善心難,四生中國難,五得人身難,六具諸根難。見涅槃經二十三。
六離合釋 (名數)又曰六種釋,六合釋。梵語殺三磨娑,此云六合。殺者六,三摩娑者合也。諸法以二義已上為名者,以此六種法式,分別其名義也。唯一義之名,即不當於此釋,二義之名,為判歸趣何義,必須此法式。其作法,初離釋二義,次合釋二義,故謂之離合釋,略稱曰合釋。一持業釋Karmadha%raya,又名同依釋,體能持用,謂之持業,此義雖二,而體則一之名也。一體持一用,故名持業釋。例如大乘,大者具七義,對小教而言,乘者運載之義,以濟行者,其大體,能持運載之用,故名大乘。又同依者,依二義一體之義,若大,若乘,同依一體,故名同依。又如藏識,藏即為識,識持藏之用,故名持釋,藏之義,識之義,同依一法體,故名同依。二依主釋Tatpurus!a%,又名依士釋,從所依之體,而立能依之法之名也。例如眼識,為依眼而生之識,故名眼識,是眼為所依之體,識為能依之法也,本為別種之法,別法從所依之法而立能依之名,故云依主。三有財釋Bahuvri^hi,又云多財釋,此全取他之名而為自之名,如世之有財者之有財物也。如覺者為有覺者,故名覺者,如唯識論,為有唯識之理之論,故立唯識論之名,是有財釋也。四相違釋Dvandva,此二體相違而集各別者為一名者也。例如教觀,教與觀本別,合相違之物為一名者,是相違釋也。五鄰近釋Avyayibha%va,從鄰近法之強物而立名也。例如四念處,念處之體雖為慧,而與之相應而起之念力強,故名念處,是鄰近釋之名也。六帶數釋Dvigu,例如五蘊十二處,帶數量之名也。然而一名必非局於一釋,有一名而涉於數釋者。例如論語之名,論者聖賢之議論,語者為其議論之言語,視為論即語,則為持業釋,語之體,持論之用也。若解為論者聖賢之議論,為依其論之語,而非依經等之語,則為依主釋。若視為包有聖賢議論之語,則為有財釋。若視為論者聖賢之議論,語者聖賢之教語,則為相違釋。若視為非僅為書中議論之言語,而以議論之語為主,故名論語,則為鄰近釋。已上論語之一名,不帶涉五釋之數,則不當于帶數釋。梵S!atsama%sa。
六識 (術語)
六識十名 (名數)第六意識有十名:六識,意識,攀緣識,巡舊識,波浪識,分別事識,人我識,四住識,煩惱障識,分段死識是也。見宗鏡錄。
六漢羅 (名數)合佛與佛最初度之五比丘為六羅漢也。以此時人間始有阿羅漢六人故也。阿羅漢之名,通於三乘之極果。釋氏要覽上曰:「五分云:於鹿苑度五俱鄰,人間已有六羅漢。」
六譬 (名數)眼等六根譬如狗等六畜也。六眾生
六度六譬 (名數)六度
空無常六譬 (名數)六喻
念佛三味六譬 (名數)一如閻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寶印,三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剛山。見觀佛三昧經十,往生要集下末。
六體 (名數)一身分為六分也:一臍已下,二臍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頂也。見演密鈔四。
六觀 (名數)瓔珞經所說六種性之異名:一住觀,二行觀,三向觀,四地觀,五無相觀,六一切種智觀。六種性
六觀法 (名數)觀法
六觀音 (名數)有二種:一種:一大悲觀音,二大慈觀音,三師子無畏觀音,四大光普照觀音,五天人丈夫觀音,六大梵深遠觀音也。一種:一千手觀音,二聖觀音,三馬頭觀音,四十一面觀音,五准胝觀音,六如意輸觀音也。大悲等六觀音為天台之義立。摩訶止觀二曰:「大悲觀世音破地獄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觀世音破餓鬼道三障,此道飢渴,宜用大慈。師子無畏觀世音破畜生道三障,獸王威猛,宜用無畏。大光普照觀世音破阿修道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觀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稱天人,理則見佛性,稱丈夫。大梵深遠觀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標王得臣。」(三障者惑業苦)。或謂天台引用陀羅尼雜咒,案陀羅尼雜集七曰:「吉祥神咒,南無觀世音,能施無畏力,一切和雅音,勇猛師子音,大梵清淨音,大慈妙法音,天人大丈夫,能施眾生樂,滅除無明使,濟度生死海。」較諸今之六名,無大悲及大光普照,多和雅,且無對破六道苦之明文。或謂係引七佛八菩薩神咒經一所:「南無觀世音,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淨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然是僅為五觀音,無大悲,且無對於六道之文。可決為天台之義立也。迨千手等六觀音,盛傳於密部,遂見種種之觀音,密教之徒,舉此六觀音,附於止觀之文。或言唐道邃六字經驗記中列此六觀音,然未得此本,不能詳之。一說,千手等六觀音,與大悲等六觀音相配,出於日本真言宗。二種之六觀音及六道之分配如圖。古德之頌曰:「大悲千地獄,大慈正餓鬼,師子馬頭畜,大光面修羅,天人准泥人,大梵如意天。」其中第二之聖觀音為觀音菩薩之正體,無千手馬頭等異相,故但謂之聖觀音,又云正觀音。新曰聖觀自在菩薩(又作正),是乃法華經普門品所說之觀音,胎藏界右方蓮華部之部主是也。胎藏界中總有四觀音:一為中臺八葉院之觀音,二為觀音院之觀音,三為釋迦院之觀音,四為文殊院之觀音。皆聖觀音也。
六麤 (名數)明眾生迷妄之生起次第由根本無明而生起業轉現之三細,更緣現相之境界而生起六種之迷相,對於前之三細而稱為六麤:一智相,謂於現識所現之境界不知是為自識所現之幻影,妄生智慧而分別諸法也。是俱生起之法執也。二相續相,謂依前智相之分別而于愛境生樂境,於不愛之境生苦受等,種種迷妄續起不斷也。是分別起之法執也。三執取相,謂於前之苦樂等境,不了為虛妄不實,深生取著之念也。是俱生起之煩惱也。四計名字相,謂依前之轉倒計量分別假名言說之相,而生種種煩惱也。是分別起之煩惱也。五起業相,謂妄分別假名依妄惑而起善惡諸業也。六業繫苦相,謂繫於善惡之業而感生死之苦果也。六麤中前四相為惑因,第五相為業緣,第六相為苦果。見起信論。
文句 (術語)解釋經文,謂之文句,或云章,疏,述義,記,釋解等。文句之題,如天台智者之妙法蓮華經文句,金光明經文句是也,文句者,以釋者之句,分別本經之文之義也。又解釋經之文文句句,故名文句,有財釋是也。但常言文句者,指妙法蓮華經文句而言。總即別名也。文句記一曰:「言文句者,文謂文字,一部始終。句謂句讀,義通長短。今但以句而分其文,故云文句。」
文字 (雜名)詮表義理之具也。實相本離文字,但不假文字,不能詮實相,故文字者乃法身之氣命也。法華玄義五曰:「文字是法身氣命,讀誦明利是圓家數息。」維摩經觀眾生品曰:「言語文字皆解脫相。」
文字人 (雜語)暗禪者之對。謂拘泥文字上所現之學問,而閑卻實踐的方面之修業者。
文字法師 (術語)專習教相而不修禪行者之稱。止觀五曰:「非闇證禪師文字法師所能知也。」同七曰:「不與世間文字法師共,亦不與事相禪師共。」
文字般若 (術語)五種般若之一。文字能詮般若之法,又文字之性空寂而本來解脫,故為般若。
文尼 (術語)Muni,又名茂泥,牟尼。牟尼
文池 (地名)文真鄰陀龍池也,又名目真鄰陀池,在金剛座之側。
文夾 (物名)禪林之語。入書札之手箱也。
文若草 (植物)十誦律云文闍草,五分律云文柔草,皆一也。
文陀竭 (人名)Mu%r!dhagata,金輪王名。初由母之頂上而生,故稱曰頂生王,是釋迦如來之前身也。既為金輪王,有千子七寶,領四天下,亦不知飽,一日飛到忉利天見天上玉女,生彼天王若死我欲代治天上之意,生此意時,失通墮地,因頓著床,是勸人少欲知足也。見文陀竭王經。
文陀竭王經 (經名)一卷,北涼曇無讖譯。與頂生王經同本,二經皆是中阿含四洲經。文陀竭為頂生王之名。
文殊 (菩薩)Man^jus/ri^,文殊師利之略,舊稱文殊師利,滿殊尸利,新稱曼殊室利。新舊有六譯:無量壽經、涅槃經曰妙德,無行經曰妙首,觀察三昧經,大淨法門經曰普首,阿目佉經、普超經曰濡首,無量門微密經、金剛瓔珞經曰敬首(已上舊譯);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義;師利或室利,是頭之義,德之義,吉祥之義也。此菩薩與普賢為一對,常侍釋迦如來之左,而司智慧(普賢在右司理,但當以右智左理,今違之,一依勝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義也)。心地觀經八曰:「三世覺母妙吉祥。」放缽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薩頂結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劍,以表智慧之利劍,駕師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種種之差別,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為本體。法華文句二曰:「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法華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見佛性,故德無不圓,累無不盡,稱妙德也。」西域記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舊曰濡首,又曰文殊師利,或言曼殊尸利,譯曰妙德,訛也。」探玄記四曰:「梵語喚頭為室利、吉祥、德等,亦為室利,故致翻譯不同也。」慧苑音義上曰:「文殊師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0220.JPG
文殊出現 (雜語)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曰:「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寂調音所問經曰:「東方去此過萬佛土,有世界名曰寶住,佛號寶相如來應供正遍知。今現在,文殊師利為彼諸菩薩摩訶薩如應說法。」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曰:「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曰:「佛告跋陀波羅菩薩:文殊師利有大慈心,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來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以此三昧力出現於十方,佛滅後經四百五千歲於其本生處入滅。」
文殊三世果位 (雜語)文殊雖為助釋迦之化,一時現菩薩之因位,然三世皆為果上之如來。過去稱為龍種上佛,又名大身佛,神仙佛,現在號為歡喜藏摩尼寶精佛,未來稱為普見佛。首楞嚴三昧經下曰:「過去久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中略)佛世尊,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號平等。(中略)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龍種上佛壽命四百四十萬歲,度天人已入於涅槃。(中略)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智度論二十九曰:「如首楞嚴經中,文殊師利自說,七十二億反作一緣覺,而般涅槃,又現作佛,號龍種尊。」心地觀經三曰:「請我釋迦牟尼佛當為菩薩戒和上,龍種淨智尊王佛當為淨戒阿闍梨,未來導師彌勒佛當為清淨教授師。」菩薩瓔珞經四曰:「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來。(中略)佛世尊,剎號空寂,正於此處成無上等正覺。(中略)爾時,大身如來,今文殊師利是。」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曰:「本為能仁師,今乃為弟子,佛道極廣大,清淨無增減,我欲現佛身,二尊不並立,此界現受教。(中略)佛剎名無礙,佛名升仙尊。(中略)彼升仙佛者,我身濡首是。」(已上過去之佛名)。央崛摩羅經四曰:「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恒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世教化。(中略)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寶積經六十曰:「此文殊師利成佛之時名為普見。」
文殊為九代之祖 (雜語)法華經序品言:「往昔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子,聞父出家成道,皆隨之出家。時有一菩薩,名妙光,佛因之說法華經。佛入滅後八子皆以妙光為師,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其最後之佛名燃燈,其妙光即文殊也。」若是則文殊居八代之首,燃燈為釋迦之師,故文殊乃釋迦如來九代之祖也。
文殊為釋迦脅侍 (雜語)文殊與普賢為兩脅侍,文殊為左之侍者。淨名玄四曰:「文殊既是釋迦左面侍者,此土行最高。」釋門正統曰:「若以菩薩人輔,則文殊居左普賢居右。」是由勝劣之次第,故文殊為左(即上),普賢為右(即下)也,若依知行理智定慧等法門時則普賢當在左文殊當在右。以文殊司諸佛之智德,普賢司諸佛之定慧也。故一處以文殊彌勒為兩脅侍,以文殊置右彌勒置左。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曰:「於佛右邊畫文殊師利,如童子相貌,頂戴寶冠,於釋迦牟尼佛左邊畫彌勒菩薩。」
文殊號法王子 (雜語)一切菩薩皆為如來法王之子,而獨稱文殊者,因文殊為佛左面之弟子,而菩薩眾之上首故也。法華文句記曰:「問曰:經稱文殊為法王子,其諸菩薩何人不是法王之子?答:有二義,一於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諸經中文殊為菩薩眾首。」
文殊智慧 (雜語)小乘比丘,以舍利弗為智慧第一,大乘菩薩,以文殊為智慧第一。故有覺母之稱。覺母
文殊所持青蓮華與劍 (雜語)文殊司一切如來之智慧,無相之智德不染著法,故胎藏界之文殊,左持青蓮以表之。能斷煩惱,故金剛界之文殊,右持利劍以表之。大日經疏五曰:「青蓮華是不染著諸法三昧,以心無所住故即見實相。」真實經曰:「我今右手執大利劍能斷一切眾生煩惱。」理趣經曰:「文殊以自劍揮斫一切如來。」同釋曰:「智增上菩薩用四種文殊般若劍斷四種成佛智能取所取障礙。是故文殊現揮斫四佛臂也。」
文殊捉劍迫佛 (傳說)大寶積經一百五曰:「五百菩薩得宿命智,知多劫所作重罪。以憂悔故,不證無生法忍。時文殊知其念已,於大眾中偏袒右肩,手執利劍,直向世尊欲行逆害。佛言文殊汝勿害我,若必欲害,應善害,何以故?一切諸法如幻化,無我無人,為誰殺而受殃。是時諸菩薩知宿罪皆如幻化,得無生忍,異口同音說偈曰:文殊大智人,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劍,馳逼如來身。如劍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
文殊化龍女 (傳說)文殊入大海娑竭羅龍宮化八歲龍女。詣靈山,使龍女於大眾前成佛。見法華經提婆達多品。
文殊所乘師子與孔雀 (雜語)文殊乘師子,以表智慧之獰猛,且文殊以所居清涼山有五百毒龍,為降伏之故也。胎曼中之兩文殊,皆坐白蓮臺。兒文殊亦不乘獅子。乘獅子為八字儀軌之說也。蓋乘獅子者,乃金剛界之文殊,坐白蓮者乃胎藏界之文殊也。申言之。即胎藏界之文殊以青蓮華為三昧耶形,且坐於白蓮臺,金剛界之文殊以金剛劍為三昧耶形,騎於獅子又孔雀也,胎曼大鈔四曰:「文殊獅子座事。八字軌曰:金色放光明,坐獅子王座。」(具云文殊八字儀軌,密宗授受秘密,世無刊本)然依八字文殊法之本經,則以孔雀為其所乘。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曰:「其畫像作童子相貌,乘騎金色孔雀。」
僧形文殊 (圖像)菩薩雖以在俗之形為本儀,而於釋迦法中助佛化之諸菩薩,外現比丘之形,與聲聞眾無異,故我國諸寺中或於僧堂或戒壇或食堂安置文殊之像皆為僧形。智度論三十四曰:「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是故文殊彌勒等入聲聞眾次第而坐。」
兒文殊 (菩薩)佛在世生於梵德婆羅門家之形也(出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日本傳教大師由唐攜回本國,納於根本之經藏,日本修五字文殊法時用此像。
一髻文殊 (菩薩)尊形如五髻文殊。頭上唯有一髻,戴寶冠。三昧耶形為寶珠,以[87DA]師里為種子。是求富德而修之者。
五髻文殊 (菩薩)頂上結五髻,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體,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為五字文殊法之本尊。五字即五髻。五髻即五智五佛。以[8740]阿字為種子,密號云吉祥金剛。大日經一曰:「次至第三院先圖妙吉祥,其身鬱金色,五髻冠其頂,猶如童子形。左持青蓮華,上表金剛印。慈顏遍微笑,坐于白蓮臺。」同疏五曰:「文殊師利,身鬱金色,頂有五髻作童子形,左持泥盧缽羅,是細葉青蓮華,華上有金剛印,極熙怡微笑,坐白蓮臺。(中略)首有五髻者為表如來五智久已成就,以本願因緣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曰:「即於壇心畫曼殊室利菩薩,作童子形,右手持金剛寶劍左手持摩訶般若梵筴,壇輪四周梵寫阿囉跛者娜字。」
八髻文殊 (菩薩)八字文殊法之本尊也。頂上分八髻,以表八大童子或八佛。見胎曼大鈔四。
一字文殊法 (修法)合叱洛呬燄之四字成一字之真言,而念誦之也。此為求子而修之。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曰:「此之一字悉能成就一切事業,悉能圓滿所有善法。」本經除上經一卷(唐義淨譯)外,有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一卷,唐寶思惟譯。與上經同本異譯。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一卷,唐寶思惟譯。具畫像法及護摩法。
五字文殊法 (修法)即五髻文殊法也,五髻就尊形而名,五字就真言字數而名。五字為[8740](阿)[876A](羅)[8768](跛)[8766](捨)[875F](那)其本經為大聖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一卷,五字陀羅尼頌一卷,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金剛頂經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一卷。
六字文殊法 (修法)是亦依真言字數而名之。為闇婆計陀那摩之六字。文殊師利菩薩六字咒功能法經曰:「文殊師利童子菩薩摩訶薩咒曰:闇[87AD]婆[8766]計[87DB]陀[8761]那(上)[875F]摩[877B],於此文殊師利菩薩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說。若有人每日誦此咒七遍,決定罪業得除滅。若有人能每日誦此咒一百八遍,其人臨命終時,現前見文殊師利菩薩。」
八字文殊法 (修法)是亦取真言字數而名之。即唵[87AD]惡[874B]尾[87DC]囉[876A]吽[87A4]佉[8751]佐[8766][口*路][87DD]之八字也。此法為日本慈覺大師門徒最極之秘法。避天變怪異日月蝕之災及兵陣之難之法也。其本經為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一卷(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八字三昧法),經曰:「若有諸國王統師欲鬥戰,書此陀羅尼於頂上安置,一心常億念,不為怨敵害。一切諸刀杖,亦不著其身。若入軍陣中,畫此文殊像,乘騎孔雀上,安置於旗上,或使人執行,諸賊遙望見,自然當退散。」又,有儀軌一卷,名大聖妙吉祥菩薩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
文殊五使者 (名數)經云與願金剛使。大日經一曰:「左邊畫五種與願金剛使。」疏五曰:「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設尼,二名優波髻設尼,三名質多羅,四名地慧,五名請召。於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蓋各持文殊一智也。髻設尼是髮端嚴義,鄔波其亞者,文殊以五髻徵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髮為名,質多羅是雜色義。」是五髻文殊之使者也。
文殊八大童子 (名數)八髻文殊之使者,一光網童子,二地慧童子,三無垢光童子,四不思慧童子,五召請童子,六髻設尼童子。七救護慧童子,八鄔波髻設尼童子。見胎曼大鈔四。
文殊院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之第七,以文殊為中尊,安二十五尊。
文殊三昧 (術語)發無相妙慧之三昧也,此智慧為文殊所具,故名文殊三昧。大疏五曰:「悉是文殊三昧,故經云侍衛無勝智也。」
文殊師利 (菩薩)舊稱文殊尸利。新稱曼殊室利。菩薩名,略云文殊。文殊
文殊問經 (經名)文殊師利問經之略名。
文殊悔過 (修法)文殊菩薩所說之懺悔法也。佛在耆闍崛山,新學菩薩蔽于狐疑,有如來齊光照燿菩薩,為之請問文殊。文殊為說懺悔,隨喜,請法,興供,迴向,發願之諸法,彼等皆得無生法忍,佛遙聞而讚嘆之。見文殊悔過經。
文殊行經 (經名)文殊尸利行經之略名。
文殊儀軌 (經名)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之略名。
文殊菩薩 (菩薩)文殊
文殊八字法 (修法)八字文殊之修法也。文殊
文殊巡行經 (經名)文殊師利巡行經之略名。
文殊供養法 (經名)金剛頂瑜伽經文殊師利菩薩儀軌供養法之略名。
文殊印真言 (真言)文殊菩薩之印與陀羅尼也。
文殊前三三 (雜語)唐無著禪師,與清涼山文殊菩薩對話中之語,碧巖第三十五則載之。無著
文殊般若經 (經名)有二譯:一梁曼陀羅仙譯,題曰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梁僧伽波羅譯。題曰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寶藏經 (經名)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之略名。
文殊悔過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文殊說悔過之法。
文殊涅槃經 (經名)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之略名。
文殊發願經 (經名)文殊師利發願經之略名。
文殊淨律經 (經名)文殊師利淨律經之略名。
文殊護身咒 (真言)謂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以齒[口*臨]二字或叱洛呬燄四字合成一字者。文殊下「一字文殊法」項。
文殊師利菩薩 (菩薩)文殊師利名,菩薩其位也。文殊
文殊說名義經 (經名)文殊所說最勝名義經之略名。
文殊師利問經 (經名)二卷,梁僧伽婆羅譯。有十七品,分別大乘之諸戒,悉曇之字母,佛滅後小乘二十部之分出等。屬大乘律藏。
文殊問菩提經 (經名)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之略名。
文殊般涅槃經 (經名)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之略名。
文殊現寶藏經 (經名)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之略名。
文殊尸利行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文殊巡行諸比丘房,見舍利弗坐禪,後至佛前問難,顯示阿羅漢之義,五百比丘不忍,立座而去。文殊更說法要。
文殊五體悔過經 (經名)文殊悔過經之異名。
文殊八字護摩法 (修法)八髻八字文殊之供養法也。文殊
文殊師利發願經 (經名)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與普賢行願品中之偈文大略相同,是五言頌也。
文殊師利巡行經 (經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譯。與文殊尸利行經同本。
文殊師利淨律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清淨毘尼方廣經同本。寂順律音天子問,文殊師利答。
文殊佛土嚴淨經 (經名)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之略名。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佛初得道在伽耶山,入諸佛甚深三昧諦觀諸法之性相,文殊知之,問云何發心?佛答無發是發。次月淨光德天子,與文殊問答菩提之義。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經名)一卷,西晉聶道真譯。佛在祇園於後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諸化現,阿難集眾,跋陀婆羅問其始末。佛為說文殊之生緣及觀文殊之法。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大方廣寶篋經之異譯。
文殊五字真言勝相 (經名)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之略名。
文殊說摩訶般若經 (經名)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略名。
文殊一字陀羅尼法 (經名)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之略名。
文殊師利佛土莊嚴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大寶積經第十五文殊師利授記會之別譯。
文殊說不思議境界經 (經名)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境界經之略名。
文殊師利發菩提心願文 (經名)聖者文殊師利發菩提心願文之略名。
文殊師利一百八名梵讚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文殊師利讚一百八名之梵頌也。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經名)一卷,不空譯。文殊師利問經字母品之別譯。
文殊滅婬慾我慢陀羅尼 (經名)一卷,失譯。為一髻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
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 (經名)具名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二十卷,趙宋天息災譯。略云文殊儀軌。
文殊師利菩薩儀軌供養法 (經名)金剛頂瑜伽經文殊師利儀軌供養法之略名。
文殊師利菩薩八字三昧法 (經名)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之異名。
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 (經名)大聖文殊師利讚佛法身禮之略名。
文殊師利菩薩秘密心真言 (經名)金剛頂超勝三昧經說文殊師利菩薩秘密心真言之略名。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譯。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八字三昧法。為八字文殊法之本經也。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一卷,蕭梁僧伽婆羅譯。大般若第七會之別譯。略云文殊般若。
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 (經名)具名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經,一卷,唐寶思惟譯,與義淨譯之一字咒王經同本,是一字文殊法之本經也。
文殊師利菩薩六字咒功能法經 (經名)一卷,六字文殊法之本經也。
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經名)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之略名。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經名)二卷,唐菩提流支譯。大寶積經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之別譯。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二卷,梁曼陀羅仙譯,與僧伽婆羅譯之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同本先出,所謂文殊般若是也。
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經金翅鳥王品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在淨居天,金翅鳥王對文殊說真言密行。
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 (經名)宿曜經之具名。
文理 (雜語)能詮之文句與所詮之義理也。梁僧傳(道安傳)曰:「文理會通,經義克明。」
文證 (雜語)經文之證據也。大乘義章三曰:「先定其名次引文證。」
(術語)定名七種之一。即禪定之異名也。梵語曰奢摩他Samatha,又名三摩地Sama%dhi,靜息動心也。又心定止於一處也。常對觀而言。依止拂妄,依觀證真理也。佛地論一曰:「止謂三摩地。」起信論曰:「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同義記下末曰:「奢摩他,此翻云止,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正止存梵言故也。」往生論註上曰:「譯奢摩他曰止,止者止心一處不作惡也。」
修止三 (名數)修止有三:一繫緣守境止,繫心於鼻端臍間等處使心不散也。如猿之著鎖。二制心止,隨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馳散也。三體真止,若隨人心之所念,知一切法悉由因緣而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諸法,心既不取諸法,則妄念自止。是體真而止息妄念,故曰體真止。見小止觀。
止行二善 (術語)猶言止持與作持也。即積極的行善根功德勇猛精進之善,消極的避作惡,而遠離犯罪也。
止止不須說 (雜語)佛於跡門法華止舍利弗請之語。法華經方便品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止犯 (術語)於善法作之曰持,止之而不作,曰犯,依止而成犯是曰止犯。
止門 (術語)六妙門之一。
止風雨經 (經名)金剛光焰止風雨陀羅尼經之略名。
止宿草庵 (雜語)法華經信解品偈曰:「長者有智,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示其金銀,真珠玻璃,諸物出入,皆使令知。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是長者有智故運其方便也。此止宿草庵,譬般若時之轉教付財。二十年者,標依二乘法而斷惑證理也。
止惡門 (術語)與止持門同。
止持 (術語)二持之一,止者制止也,持者持戒也,制止身口之惡而行不殺不盜等,是依止而成持戒也。如五篇七聚之戒法是。行事鈔中四曰:「戒體光潔,順本所受,稱之曰持,持由止成,號止持戒。」
止持門 (術語)止持
止持戒 (術語)五戒八戒等總為制止惡之戒法,故云止持戒。止持
止持作犯 (術語)對殺盜之惡法而言,止者持戒也,作者犯戒也。反之,對慈悲等之善法而言,則止者犯戒也,作者持戒也。
止觀 (術語)梵名奢摩他,S/amatha毘缽舍那Vipas/yana譯言止觀,定慧,寂照,明靜。止者停止之義,停止於諦理不動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義,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觀而得名。觀者觀達之義,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此就能觀而得名。又貫穿之義,智慧之利用,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也。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則止屬于空門,真如門,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也。觀者屬於有門,生滅門,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正證真如。蓋止伏妄念,譬如磨鏡。磨已,則鏡體離諸垢(是斷惑),能現萬像(是證理),是即觀也。若真止真觀必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也。然則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真止必明淨,故止即觀也。注維摩經曰:「什曰:始觀等係心一處名為止。靜極則明,明即慧為觀也。」同五曰:「肇曰:係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止觀三曰:「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中略)是就所破得名是止。息義停義者,緣心諦理,繫念現前,停止不動。(中略)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義。觀穿義者,智慧利用,穿滅煩惱。(中略)此就所破得名,立觀穿觀也。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中略)是就能觀得名,立觀達觀。」同一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又曰:「無明即明,不復流動,故名為止。朗然大淨,呼之為觀。」同二曰:「觀如燈,止如密室。」起信論曰:「止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觀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舍那觀義故。」同義記下末曰:「奢摩他此翻云止,但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正止存梵言也。毘缽舍那亦如是也。以雙現前時正名止觀故。」止觀輔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小止觀曰:「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結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止觀一曰:「止觀明靜,前代未聞。」同輔行曰:「止觀靜,觀體明也。」又曰:「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大乘義章十曰:「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觀者外國名毘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三種止觀 (名數)天台大師由南岳傳受三種之止觀:一漸次止觀,初淺,後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禪定,後漸修實相也。大師依之說禪波羅蜜十卷。二不定止觀,前後互更,如金剛寶置日中,現像不定,無別之階位,隨眾生之根或前淺後深,或前深後淺,或淺深事理漸頓不定,大師依之說六妙門一卷。三圓頓止觀,初後不二也。如通者之騰虛空,自初緣實相而行解共頓也,大師依之說摩訶止觀十卷。其關於止觀之著述,有二十餘種。摩訶止觀下。
止觀四本 (名數)一圓頓止觀,大師在荊州玉泉寺說者,章安記為十卷。二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者,弟子法慎記,本三十卷,章安治定為十卷,今之禪波羅蜜是也。三不定止觀,即陳尚書令毛喜,請大師出而說者,一卷,今之六妙是也。四小止觀,大師為俗兄陳緘請出而說者,今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是也。見小止觀元照序(即小止觀之原名,分上下二卷)。
止觀十觀 (名數)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薩。此十者止觀所對之境也。見止觀五。
止觀十法 (名數)有十法而成止觀也。又名十乘觀法。
止觀宗 (流派)天台宗之異名。因彼宗以止觀行為本也。
止觀捨 (術語)是修行中之差別也。止觀之義見前,捨者梵語優畢叉Upeks!a。涅槃經三十一曰:「憂畢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淨,又名不觀,亦名不行,是名為捨。」止觀皆捨而住於平等也。即止觀不二之位。大乘義章十曰:「捨者外國名優畢叉,此翻名捨,行止平等,捨離偏習,故名為捨。」止觀曰:「止即是斷,斷通解脫,觀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觀等者名為捨相,捨相即是通於法身。」
止觀論 (書名)摩訶止觀之異名。
止觀大意 (書名)一卷,唐湛然撰,記解釋諸經之十義及五方便十乘觀之軌行者。
止觀和尚 (人名)為唐道邃之號。
止觀玄文 (書名)即摩訶止觀也。
止觀行者 (雜名)修天台止觀法之行者也。止觀之行法有四種,稱為四種三昧。
止觀法門 (書名)具名大乘止觀法門,四卷,陳南岳慧思,說其心要,立五門:一止觀依止,二止觀境界,三止觀體狀,四止觀斷得,五止觀作用,後更示禮佛止觀,食時止觀,大小便利止觀。
止觀義例 (書名)二卷,唐湛然述。分七科而釋圓頓止觀。從義為之纂要,處元為之隨釋。
止觀輔行 (書名)止觀輔行傳弘決之略稱。
止觀門論頌 (書名)一卷,世親菩薩造,唐義淨譯,有七十七頌,明修不淨觀之法門也。
止觀輔行傳弘決 (書名)本為十卷,開為四十卷。唐湛然撰。釋天台之摩訶止觀。
中士 (術語)聲聞緣覺也。有自利而無利他者。
中千世界 (雜名)以須彌山為中心,九山八海圍繞之,是為一世界,合千個一世界為小千世界,合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中天 (地名)中天竺也。
中天竺 (地名)天竺分五分,其中央部云中天竺。
中天竺寺 (寺名)杭州飛來峰有三處伽藍: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是也。
中天竺葬儀 (儀式)立世論曰:「閻浮提人,若眷屬死,送喪山中,燒屍棄去。或置水中。或埋土裏。或著空地。」西域記曰:「終沒臨喪,哀號相泣。裂裳拔髮,拍額椎胸。服制無聞,喪期無數。送終殯葬,其儀有三:一曰火葬,積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流漂散。三曰野葬,棄林飼獸。」唐書西域傳曰:「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餌鳥獸魚龜,無喪紀。」
中元 (行事)七月十五日也。修行記曰:「七月中元為大慶之月,道書云: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諸大聖普詣宮中,道士於是日夜誦經,十萬大聖錄靈篇,餓鬼囚徒亦得解脫。」五雜俎曰:「道經,以正月望為上元,七月望為中元,十月望為下元。遂有三元三官大帝之稱。是俗妄之甚者。」盂蘭盆
中心經 (經名)忠心經之異名。
中本起經 (經名)二卷,後漢曇果等譯。敘如來初成道以後在世中間說法教化之行跡者。
中有 (術語)四有之一。生死之果報有而非無,謂之有,現生與當生中間之果報謂之中有,又稱中陰。中有者為滅當來之生之業所引生者,故中有之形如其所趣本有之形。欲界中有之量,如小兒年五六歲,然諸根明利。又色界中有之量,圓滿如本有,衣服與體俱生,以慚愧之心增盛故也。其他欲界之中有,則以增長之無慚愧故而無衣。且欲界之中有,以香為食,因而稱之為乾闥婆。又天之中有仰頭人,鬼畜生之三者,橫而如人,地獄之中有,頭下足上。俱舍論九詳說之。此中有有有無之論。中陰
中有五名 (名數)一意成,以為由意而生之身,非精血等外緣所成故。二求生,以常喜尋求畜生之處故。三食香,為以資香食而往生處故。四中有,以為二趣中間所有之蘊故。五起,以對向當生而起於暫時故。見俱舍論十。
中有生緣 (雜語)欲界之胎卵二生,成中有之當有者,一依於倒心。雖住遠方,然由業力所起之眼根,能見生處父母之交會,而起倒心。若為男,則緣母而起男欲,若為女,則緣父而起女欲。翻此緣二俱起瞋心(男於父起瞋,女於母起瞋),時健達婆(謂中有),由起此二種倒見,便謂己身與所愛合,所憎之人不淨泄,至胎時,謂是己有,便生喜慰。從茲中有沒而生有便生也。見俱舍論九。
中有之旅 (雜語)中有之身,彷徨而求生緣,譬如旅客也。往生十因曰:「形無常住,只有守屍之鬼。神無常家,獨跰中有之旅。悲哉冥冥獨逝,一人不從。」
中印 (地名)五印度中之中印度也。
中印度諸國 (地名)玄奘西域記曰:「中印度諸國曰波理夜呾羅,曰秣菟羅(原注亦謂三波訶),曰薩他尼濕伐羅,曰窣祿勒那,曰秣底補羅,曰瞿毘霜那,曰堊醯掣呾羅,曰毘羅刪拏,曰劫比他(原注舊謂僧伽舍),曰羯若鞠闍,曰阿踰陀,曰阿耶穆佉,曰缽羅耶迦,曰憍賞彌(原注舊謂拘睒彌),曰鞞索迦,曰室羅伐悉底(原注舊謂舍衛),曰劫比羅伐窣堵(原注舊曰迦毘羅衛),曰藍摩,曰拘尸那揭羅,曰婆羅[病-丙+尼]斯,曰戰主,曰吠舍釐(原注舊曰毘舍離),曰尼波羅,曰摩揭陀(原注舊曰摩迦陀,又曰摩竭提),曰伊爛拏缽伐多,曰瞻波,曰羯朱嗢祇羅(原注彼俗言羯蠅羯羅),曰奔那伐潬那,曰憍薩羅,曰摩醯濕伐羅補羅,凡三十國。」
中因 (術語)對東因之稱。五轉
中安居 (行事)三安居之一。安居
中含 (經名)中阿含經之略稱。
中劫 (術語)新譯家謂一增一減為中劫,舊譯家謂一成劫及一住劫為中劫。即當於新譯之二十中劫也。
中宗 (流派)中道之宗旨也。法相宗立三時教,以第三時教,為自家之非有非空之中道教。即法相宗也。唯識樞要上本曰:「中宗五分,盛行於四主。」
中阿含經 (經名)四阿含經之一。六十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阿含
中品 (雜語)中等之品類。如淨土教有中品往生,密教有中品悉地等。
中品上生 (術語)淨土往生九品中之第四。九品
中品中生 (術語)淨土往生九品中之第五。九品
中品下生 (術語)淨土往生九品中之第六。九品
中胎 (術語)中胎藏之略。
中胎藏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之中臺八葉院也。此為大日如來之本體,由此出生四重之曼陀羅,故曰胎藏。胎藏界之名基于此。
中食 (術語)齋食之異名。以當日中而食故也。過午則不許食一毫之食。釋氏要覽上曰:「僧祇律云:時食謂時得食,非時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時得食,當日午故言中食。」
中洲 (雜名)須彌山之四方,有南贍部等四大洲,此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屬之。俱舍論十一曰:「四大洲側各有二中洲。贍部洲邊二中洲者,一遮末羅洲,二筏羅遮末羅洲。」
中後不食 (術語)謂午中以後不食也。所謂不過中食戒是。釋氏要覽上曰:「處處經云: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婬,二少睡,三得一心,四無下風,五身得安樂。」
中流 (術語)譬煩惱也。以眾生為煩惱,在生死之中流故也。維摩經阿[門@(人/(人*人))]佛品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注曰:「生曰: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結使也。」
中悔 (術語)信仰不堅固,先信後疑,遂中途破悔其所信也。
中草 (譬喻)三草二木之一。三草二木
中根 (術語)六根之利鈍,有上中下三者,有非利非鈍之六根者,謂之中根。
中乘 (術語)緣覺乘之異名。是在三乘之中位,故名。多論一曰:「小乘所得三乘同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知,獨佛自知。」法華文句四曰:「身子迦葉等,悉是中乘根性。」
中唄 (儀式)法會舉梵唄之偈,有初中後三節。其中節曰中唄。
中峰 (人名)元天目山之普應國師。名明本,號中峰,錢塘人。自幼切求佛法,晝夜勵精。後參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大悟徹底。說法無礙,著書若干。仁宗聞而聘之,不至。製金文之伽梨衣贈之,并賜號佛日廣慧普應國師。至元三年寂,壽六十一。有廣錄三十卷行于世。見中峰和尚行錄。
中般 (術語)五種不還之一。不還之聖者自欲界而生於色界之中有之身,證羅漢果而般涅槃也。
中陰 (術語)又云中有。死此生彼,中間所受之陰形也。陰者五陰之陰(新譯云五蘊),俱舍宗以為有一定之中陰,成實宗以為無之,大乘宗以為有無不定。謂極善極惡之人,無中陰,直至所至。餘皆有之。大乘義章八曰:「命報終謝,名為無有。生後死前,名為本有。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文句四曰:「中陰倒懸諸根皆毀壞。」中有
中陰法事 (儀式)人間之中陰,身如童子之形,且必以七日為一期而生於本生處。若於七日之終,未得生緣,則更續中陰七日,至第二七日之終而生於本生處。如此七日為一期,最長者至第七期,第七期之終,必生於一處矣。因之此七七日間稱曰中陰,在此時為追薦之法事,是曰中陰法事。略稱曰中陰。於生緣未定之間,希以追福之力生於善處也。隨原往生經曰:「命終之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願亡者神,使生十方淨土。」梵網經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
中陰經 (經名)二卷,姚秦竺佛念譯。佛入中陰放大光明,集一切中陰之眾生,說大乘之法,其中,初品佛與彌勒菩薩論中陰之法。【又】(儀式)讀誦於中陰間之諸經也。
中梵 (雜語)中天竺也,梵為梵土。天竺之異名。
中宿衣 (衣服)又名中著衣,內衣安陀會,即五條袈裟之異名也。宿者住之義,以其為近身住著者也。名義集七曰:「安陀會,或安怛羅婆沙,此云中宿衣,謂近身住也。」
中尊 (術語)諸尊中位於中央之尊體也。如五大明王之中尊為不動明王。三尊佛之中尊為阿彌陀如來。八葉之中尊為胎藏界之大日如來。五智如來之中尊為金剛界之大日如來也。
中間定 (術語)又名中間三昧,中間靜慮,中間禪。大梵天王所得之禪定也。色界,無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與根本定。其中初禪地之近分定與根本定尋與伺之心所相應,第二禪以上,七地之近分定與根本定,則尋與伺皆不相應,而至極寂靜。然其中間,唯有伺之心所相應而尋之心所不相應之禪定,是名中間定,修之者在初禪天頂上為大梵天王,彼常住此禪定。俱舍論二十八曰:「初本近分尋伺相應,上七定中皆無尋伺,唯中靜慮有伺無尋,故彼勝初未及第二,依此義故立中間名。(中略)此定能招大梵處果,多修習者為大梵故。」
中間禪 (術語)與中間定同。
中間三昧 (術語)與中間定同。
中間靜慮 (術語)與中間定同。
中間護摩 (修法)此為大壇勸請曼荼羅諸尊而供養之祈受者滅罪生善悉地之法也。
中童子 (雜名)法會賦花筥者,謂之童子。有大童子中童子小童子之別。童子
中陽院 (界名)此天位於欲色二界之中間,在兜率天之側。中有靈所臺。臺有樹,二月開花,七日七夜落,八月七日果成。此天冥眾,相集彼岸會時商量各帳簿,八度校之,三度覆之,押捺治定再治之印,以判定眾生善惡之業云。
中道 (術語)法相以唯識為中道,三論以八不為中道,天台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中者,不二之義。絕待之稱,雙非雙照之目也。中論偈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四種中道 (名數)一對偏中,對於大小學人斷常之偏病而說中道。謂之對偏中。二盡偏中,大小學人有斷常之偏病,則不成中,偏病若盡即中顯,謂之盡偏中。三絕待中對於素來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則中亦不立,非中非偏,為度眾生,而強名為中,是曰絕待中。四成假中,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曰非有非無故說有無。如是之中為成有無之假,故謂之成假中。見三論玄義。
中道宗 (術語)與中道教同。
中道教 (術語)三時教之一。說有空不偏中道之教也。是法相宗所立。
中道觀 (術語)天台三觀之一。觀中諦之理而斷無明之惑也。四教儀曰:「從此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
中道妙觀 (術語)謂超絕假觀與空觀之真實中道觀法也。
中道實相 (術語)萬有之實相,非有非空。非有非空之中道也。
中道應本 (術語)依別圓二教之義,以圓實中道為應化身之根本也。依藏通二教之意,則實諦為偏直空理,三界諸法本在理外,依惑業因緣而生,故斷惑已,則三界諸法歸於空已。故菩薩欲永受三界之生,而度眾生者,或故留惑,或由惑之習氣勢力也。然別圓二教之意,謂十界諸法以中道之理為本,中道之理,為應緣而現者,故斷煩惱,而中道之體愈圓明,十界諸法顯現,隨機感而起不思議之應用。是曰中道之應本。
中道即法界 (術語)止觀輔行一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法界諸法,迄至一色一香無非為中道。故換言之,中道即法界也。而此中道法界為所緣之妙境,若就能緣之妙智言之,則為止觀,蓋繫緣於法界,而廣緣事理之諸法,是止即妙觀,念與法界為一而泯亡事理之法相,是觀即妙止也。此妙境妙智,一體不二,故謂之法界即止觀。
中道第一義 (術語)諸法無過於中道,故曰第一義。
中道第一義觀 (術語)三觀中,中觀之德名。空假二諦,雙照而離有無二邊之觀法也。破障中道之根本無明者。止觀三曰:「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觀,此名出瓔珞經。」
中臺 (雜名)蓮華中心為佛之臺座處也。
中臺八葉院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羅之中央,有八瓣蓮華開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團心之開敷也。其中臺有大日如來。其八瓣有四佛四菩薩。總為五佛四菩薩之九尊。中臺大日如來為黃金色,入定印。東方寶幢如來,為赤白色,如日初出之色。南方開敷華王如來,為黃金色。西方無量壽如來,為赤金色,入定之相也。目稍閉視下。北方天鼓雷音如來,為赤金色,入定之相也。東南方普賢菩薩,為白肉色,左手執蓮華,上有利劍,火焰圍之。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為黃色,有五髻冠,左手持青蓮華,上有三股之金剛,右手持梵篋。西北方觀自在菩薩,為白肉色,右手執開敷之紅蓮華,西北方慈氏菩薩,為白肉色,左手執蓮華,上有軍持瓶。以上四方四佛為果德,其四菩薩各為其因行也。大日經疏五曰:「正方四方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現圖曼陀羅
赤肉中臺 (術語)此中臺八葉院為凡夫肉團心之開敷者,故謂之赤肉。
中臺五尊 (雜名)中臺八葉院中之五佛也。中臺非五尊也。
中臺外部 (術語)十三大院中第二院以下對於中臺八葉院,故總曰外部。又,外金剛部院之一謂之外部。
中輩 (術語)三輩
中輩生 (術語)無量壽經所說三輩生之一。往生人之中輩也。觀經之中輩觀用之,為中品上生等之三品。惟開合不同耳。三輩
中輩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中第十五觀之名。觀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三種往生人之善行也。
中論 (書名)Madya%maka-s/a%stra,具名中觀論。四卷,龍樹菩薩造,青目菩薩釋,姚秦鳩摩羅什譯。為古來三論之一,極為尊重。其說相主張最徹底之中道。破空破假,進而并破執中之見,說所謂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書中,別為破因緣品,破去來品,破六情品,破五陰品等二十七品,現藏中阿僧佉釋,瞿曇般若譯之順中論,二卷。分別照明菩薩釋,波羅頗迦羅譯之般若燈論釋,十五卷。安慧釋,惟淨等譯之大乘中觀釋論,九卷,皆為龍樹中論之異出。西藏亦有中觀學派之二系統,則此論為學者所珍重,不待言矣。
中論疏 (書名)十卷。嘉祥吉藏著。
中實 (術語)中道實相之略。離二邊曰中,無虛妄曰實。
中價衣 (衣服)鬱多羅僧衣之別名。以此衣之財直在三衣中為中位也。又因此衣著於中間及貴重,故曰中價衣。非錢財價值之意也。見六物圖。
中諦 (術語)天台所立三諦之一。中觀所對之理也。中者中正絕待之稱。謂不離二邊不即二邊,中正絕待之理也。三諦
中壇 (雜語)五壇之修法也。以不動尊為中壇。
中邊論 (書名)具名辨中邊論。天親菩薩造,為解釋彌勒菩薩所造之辨中邊論頌者。三卷,唐玄奘譯。又陳真諦譯,二卷,謂之中邊分別論。
中體 (雜名)中央之尊體也。就三尊或五佛等而言。
中觀 (術語)三觀之一。觀中諦之理也。諸宗各以中觀為觀道之至極,法相宗以觀遍計所執非有,依他圓成非空為中觀,三論宗以觀諸法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去為中觀,天台宗以觀三千諸法一一絕待為中觀。然天台所立之中觀,有隔歷圓融之二法,別教所說,為隔歷之中,圓教所說,為圓融之中。隔歷之中,於空假之外,有絕待之中,乃但中也。圓融之中,為空假絕待之中,其中即不但中也。蓋別教之義,原隔歷空假之二者,故隨於空假之外不得不隔歷中道。然空假本來非為別物,空即假,假即空也,然則離此空假相待之絕待之中,亦非在相待之外。相待即絕待也,絕待即相待也,故空假中之三者為一法之異名,即假即空即中也。空之外無假,假之外無空,空假相待之外,無中之絕待,中之絕待外,無空假之相待。是為圓教至極之中觀。
中觀論 (術語)世稱曰中論,中論
中觀釋論 (書名)具名大乘中觀釋論,九卷,安慧菩薩造,趙宋惟淨等譯。釋中觀論二十七品中之前十三品者。
日子王所問經 (經名)大乘日子王所問經之略名。
日天 (天名)日天子之略。
日天子 (梵名)Su%rya,梵語蘇利耶,修利,修野等。異名寶光天子,寶意天子。為觀世音菩薩之變化身,住於太陽中,太陽為彼之宮殿也。立世阿毘日曇論月行品曰:「日宮者,(中略)是宮殿,說名修野。是日天子於其中住,亦名修野。」法華文句二曰:「寶光是寶意日天子,觀世音應作。」法華義疏一曰:「寶光天子者謂日天子也。有經云:觀世音名寶意,作日天子。」秘藏記末曰:「日天赤肉色,左右手持蓮華,並乘四馬車輪。」 0116.JPG
日天眾 (天名)釋迦院之一眾也。大日經一曰:「左置日天眾,在於輿輅守,勝無勝妃等,翼從而侍衛。」
日月輪 (術語)真言行者約於果地之智德,以日輪觀月心之形,約於因果之進修,以月輪觀自心之形也。因果之進修者,如月有十六分之漸明,漸修十六菩薩之十六三昧,而從因至果也。菩薩心論曰:「諸佛大悲以善巧智說此甚深秘密瑜伽,令修行者於內心中觀日月輪。」菩提心義一末曰:「一字佛頂瑜伽及愛染王瑜伽等,並約果地智德以日輪形觀本尊形,今約因果三昧進修以月輪形觀自心形。」
日月燈明佛 (佛名)此佛光明,在天如日月,在地如燈,故名。過去世有二萬日月燈明佛同名相繼出世而說法華經。見法華經序品。
日本佛教 (故事)日本慧若所著釋迦傳曰:「佛教之入日本也,始於欽明天皇十三年,百濟供佛像及經論之役。其後佛教殷興,計分十數宗派:若俱舍,成實,律,法相,三論,華嚴,南都之六宗,則上古之宗派也。天台真言之二種,則中古之宗派也。日本之天台,與中國之天台異。相承圓密禪戒四者之法門,以智者大師同之遺教,加入密禪,為一和合宗者也。真言宗與中國之宗旨雖同,而有出藍之妙。禪宗流派頗多,大別為臨濟曹洞之二種。淨土宗及真宗,各異其宗義,至於所傳道綽善導之宗義則一也。日蓮宗據天台之圓密戒三者,別於教海出一頭地,其他一遍上人之時宗,良忍上人之融通念佛宗,則近古之宗派也。」三國佛教略史總論曰:「先是西洋紀元後第四世期,佛教始入朝鮮。後百餘年,乃再東漸傳入日本。又後五十年,廄戶皇子出,漸趨隆盛之運。南都七帝崇奉最篤,所謂古京之六宗(六宗者,曰三論,曰成實,曰法相,曰俱舍,曰律,曰華嚴),皆此際傳來也。桓武之朝,天台真言二宗起。加前六宗,為日本佛教八宗。(中略)自高倉帝已後,淨土禪宗等之諸宗,始勃然興,是稱日本之新宗。就中北條足利等諸氏奉禪宗,織田尚日蓮宗,德川大興淨土宗,而最浹洽民心者,為真宗日蓮二宗。若就地方舉其最盛者,禪淨二宗播布東國,真宗蔓延北國。而鎮西三都,諸宗皆盛。四國多弘法之古跡,而安藝概屬真宗,備前多掃日蓮宗。俗之安藝門徒,則謂備前為法華宗。」
日本佛寺之始 (故事)三國佛教略史曰:「世尊滅後一千五百零一年(西洋紀元後五百五十二年),日本欽明帝十三年冬十月百濟國聖明王始以佛像經卷贈於日本。(中略)帝下群臣議,蘇我稻目尊禮佛法之請,物部尾輿中臣鐮子執為不可。帝乃賜佛像於稻目,稻目捨向原之宅為寺奉像,名曰向原寺,是日本佛寺之始。」
日本佛像之始 (故事)三國佛教略史曰:「十四年(欽明帝十四年),河州茅渟海漂到奇木,土人取而獻之,帝命以造佛像二軀,是日本造佛之始。」(案即今方野寺放光之像是也)。
日出論者 (人名)經部宗本師之別號也。唯識述記二本曰:「日出論者即經師本師。佛去世後一百年中北天竺怚叉翅羅國鳩摩邏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論。時五天竺有五大論師,喻如日出,明導世間。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師。或為此師造喻鬘論集諸奇事名譬喻師,經部之種族,經部以此所說為宗。當時猶未有經部,經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
日光 (菩薩)菩薩名。與月光共為藥師如來之二脅士。玄奘譯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
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陀羅尼 (經名)一卷。
日光菩薩 (菩薩)此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上第九位。梵名蘇利也波羅皮遮那,密號曰威德金剛。主地藏光明遍明之德。為藥師如來之脅士者,與月光菩薩相對。為菩薩形,肉色,左手為寶幢。右手為與願,坐於赤蓮。為藥師脅士者,掌中或蓮上持日輪。
日光三摩提 (術語)禪定名。求聞持法也。婆藪槃豆法師傳曰:「無著法師。修日光三摩提。如說修學。即得此定。後昔所未解悉能通達。有所見聞。承憶不妄。」
日禹中 (術語)禺中者午前十時,巳時也。天台宗以之配於五時中之般若時。法華經科註曰:「如日禺中時。」
日宮 (術語)日天子宮殿也。立世阿毘曇論日月行品曰:「從閻浮提地高四萬由旬,此處日月行,半須彌山等遊乾陀山。是日月宮殿團圓如鼓,(中略)是日宮者,厚五十一由旬,廣五十一由旬,周迴一百五十三由旬。是日宮殿,頗梨所成,赤金所覆。火大分多,下際火分復為最多,其下際光亦為最勝,是其上際金城圍繞。(中略)人非人等,龍樹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中略)是宮殿說名修野,是日天子於其中住,亦名修野。」
日域 (地名)日本人自稱本國也。教行信證曰:「西蕃月支聖典,東夏日域師釋。」佛法傳通記曰:「無畏三藏應來日域。」
日旋三昧 (術語)法華經妙音品所說十六三昧之一。嘉祥法華疏十二曰:「日旋三昧者,如天子乘日宮殿照諸眾生周而復始,舊經名日輪三昧也。」
日想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第一。日沒向西方觀想日輪之法也。觀無量壽經曰:「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中略)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日種 (雜名)釋尊五姓之一。瞿曇。昔有二莖甘蔗炙於日,生男女二人,是為釋氏之先,故號日種(佛本行集經五)。智度論三曰:「昔有日種王,名師子頰,其王有四子:第一名淨飯,二名白飯,三名斛飯,四名甘露飯。」梵Su%rya-va-m!s/a。
日精摩尼 (物名)珠名。盲者之眼觸此珠,則其眼得開而見光云。
日蓮 (人名)日僧名。日蓮宗之開祖也。十六歲薙髮出家。閱覽三藏,深達台宗玄旨。遊歷諸處,諸家法門。嘗登山嶺對旭日高唱經題十遍,大會緇素,建格言曰:念佛無間,禪天魔,真言亡國,律國賊。後著立正安國論,誹謗諸宗,禍幾不測。年六十一寂。弟子結集遺文。一百四十八章,謂之錄內。後集者二百五十九章,謂之錄外。
日蓮宗 (流派)又曰法華宗。日僧日蓮所立之宗也。其宗因謂事理不二,一心唱妙法蓮華經之題目,則一經所詮諸法實相之功德,自然圓融,即身成常寂光之妙果云。又謂天台傳教,弘跡門跡化之理之法華,我則弘本門本化之事之法華也。
日輪 (術語)世所謂太陽也,是日天子所居宮殿之外貌(日宮)。俱舍論十一曰:「日輪下面,頗胝伽寶火珠所成,能熱能照。」觀無量壽經曰:「金蓮華猶如日輪。」
日曜 (天名)九曜之一。具名日天曜。為日天眷屬,位於胎藏界曼荼羅東方南端。赤色,右手持日輪,左手伏膝上,坐三馬。
日幢華眼鼓 (雜名)金剛界之五佛,大日,寶幢,華開敷,蓮華眼,天鼓雷音也。秘藏寶鑰上頌曰:「日幢華眼鼓勃馱。」此中無量壽稱為蓮華眼者,以是為蓮華部之主,而成普眼蓮華者也。
日藏經 (經名)大乘大方等日藏經之略名。
內凡 (術語)未得真證以來,總名凡夫,此中分內外二種。得似解之位為內凡,未得似解之位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之三賢位為外凡。軟、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為內凡。大乘之行位,以十信之位為外凡,十住已上之三賢位為內凡。天台之六即,觀行即以前為外凡,相似即為內凡。四教儀集註中曰:「相似見理名內,未得似解名外。」又曰:「漸見法性,心遊理內,身居有漏,聖道未生,故名內凡。」大乘義章十七末曰:「種性以上漸息緣故,內求真性,故名為內。」
內凡位 (術語)七方便位中四善根位之稱。所謂軟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是也。
內心 (術語)對於外形而心謂之內。正法念處經一曰:「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行事鈔下四曰:「內心無道,外儀無法。」
內心大蓮華 (術語)稱行者之肉團心也。大日經二曰:「內心大蓮華,八葉及鬚蕊。」
內心曼荼羅 (術語)即自灌頂曼荼羅也。又曰秘密曼荼羅。為大日經入秘密曼荼羅位品所說。其曼荼羅不觀須彌等,只觀大海,觀大海中大蓮華中有金剛蓮華臺之曼荼羅。
內心秘密蓮華藏 (術語)中胎八葉也。大疏六曰:「凡圖畫法,當先建立內心秘密蓮華藏竟。」
內五明 (術語)五明
內五股印 (印名)五股印
內方 (雜名)日本真宗僧侶之妻。與坊守同。
內外空 (術語)觀內六根,外六塵,無我我所也。天台仁王經疏中曰:「內外空者,根塵合觀,無我我所。」
內外道 (術語)內道與外道。如言內教外教。【又】內之外道也,對於外之外道而言。如小乘之犢子部,大乘之方廣道人,佛法中之外道,稱為內之外道。大日經疏二曰:「此宗中說,有兩種外道:外外道猶如睹見清潭逆生怖畏不敢習近,內外道雖能游泳其中適熱除垢得清涼樂,然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玉。」
內外兼明 (術語)五明中前四明為外明,第五為內明。五明兼備者曰兼明。
內外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眾生諸佛及依報為外境,自己之心法為內境,觀二境而使互融,入不二之妙,名為內外不二門。
內外八供養 (術語)八供
內外曼荼羅 (術語)觀作畫作二種之曼荼羅也。觀作
內史 (職位)禪林書狀侍者之異名。
內四供養 (術語)四供養及八供
內衣 (衣服)三衣之一。梵名安咀婆娑Antarva%saka,一譯內衣。以襯身而著於內故也。寄歸傳二曰:「安怚婆娑,譯為內衣。」安咀婆娑,舊曰安陀會是也。
內寺 (雜名)謂大內之道場也。內道場起於後魏。而得名在乎隋朝。煬帝以我為古。變革事多。改僧寺為道場。改道觀為方壇。若內中僧事,則謂之內道場也。
內我 (術語)執身外之自在天等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外我。執自之身心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內我。大日經疏七曰:「若行人不解正因緣義而修證諸禪,必當計著自心以為內義,彼見萬法因心而有,則謂由神我生,設令不依內我必依外我,即是自在梵天等也。」
內佛 (術語)與持佛同。
內作業灌頂 (術語)瑜祇經金剛薩埵菩提心內作業灌頂悉地品之所明,即五種三昧耶中第五三昧耶五種灌頂中之以心灌頂也。灌頂
內身觀章句經 (經名)一卷,失譯。以偈頌說內身之不淨觀者。
內供 (職位)內供奉之略。
內供奉 (職位)略曰內供,亦曰供奉。大內道場所供奉之僧職名也。始於唐肅宗至德元年以僧元皎為內供奉。
內典 (術語)佛之教典為內典,世之教典為外典,佛者之自稱也。二教論曰:「救形之教稱為外,濟神之典號為內。智度有內外兩經,仁王辯內外二論,方等明內外兩律,百論言內外二道。」南山道宣作大唐內典錄。冊府元龜引唐會要曰:「開成二年二月,王彥進准宣索內典目錄十二卷。」南史何胤傳曰:「入鐘山定林寺,聽內典,其業皆通。」北史蕭[祭-示+言]傳曰:「[祭-示+言]篤好文義,所著文集十五卷,內典華嚴般若法華金光明義疏三十六卷,並行於世。」隋書禮儀志曰:「皇太子妃璽不行用,若封書則用內典之印。」梁武帝更開贖刑詔曰:「既乖內典慈悲之義,又傷外教好生之德。」王筠與雲僧正書曰:「外書所謂冥契神交,內典則為善友知識。」姚合過不疑上人院詩曰:「九經通大義,內典自應精。」此皆內典二字之出處也。
內典錄 (書名)大唐內典錄之略名。
內法 (術語)佛法自對於他教而曰內法。
內空 (術語)謂內之六根無神我也。天台仁王經疏中曰:「內空者,六入無神義。」
內明 (術語)五明之一。內者佛法之內教也。明佛所說五乘之妙理,謂之內明。瑜伽論三十八曰:「諸佛語言名內明論。」智度論曰:「內明,究暢五乘因果妙理。」
內門轉 (術語)謂心識緣自己心內之法,理性等。即向內面而轉之義也。對於外門轉而言。就八識言之,則前五識惟為外門轉,第六識通於內外兩門轉,七八二識惟為內門轉。
內界 (術語)眾生之身心,分內外二界,身體為外界,心意為內界。又,六界中地水火風空之五界為外界,第六之識界為內界。
內胎 (術語)稱胎藏界曼荼羅之中臺八葉位。義釋十一曰:「頭為內胎。」
內記 (職位)禪家方丈之書狀侍者曰內記。
內庫 (術語)灌頂式之內道場曰小壇所,亦曰內庫,亦曰內堂。正行灌頂等之秘事者也。見金剛界式幸聞記。
內秘 (術語)內秘菩薩之大行而外現小乘聲聞之相也。舍利弗等是也。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曰:「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法華玄義六曰:「諸聲聞等,悉內秘外現。」
內院 (雜名)兜率天有內外二院。內院名善法堂。彌勒菩薩常居此說法。兜率
內陣 (術語)佛殿內僧之坐處,區畫內外。內部為內陣。外面為外陣。
內教 (術語)佛家自指其教為內教。以他教為外教。佛祖統紀三十九曰:「沙門道安,作二教論。以儒道九流為外教,釋氏為內教。」
內宿食 (術語)食物與比丘同處。經一宿者,謂之內宿食。是為不淨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內習六波羅蜜經 (經名)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之略名。
內眾 (術語)對外俗而言,故以僧為內眾。僧史略上曰:「佛制毘尼糾繩內眾。」
內無為 (術語)外無為之對。六妙門也。
內著煩惱 (術語)煩惱
內煮 (術語)比丘房內所煮之食物也,是為不淨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內道場 (雜名)大內之道場也。梁武帝天監十六年勒沙門慧超為壽光殿學士。召眾僧而使講解,並使居於禁中。是為內道場之始。唐則天於洛陽大內置內道場,中宗睿宗不改,至代宗而益厚,常使僧百餘人在宮中陳佛像經教而念誦,謂之內道場。每西蕃入寇。必使群僧講誦仁王經。以禳寇虜。
內種 (術語)外種之對。為第八識內所包藏之種子。色心萬象本源之真種子也。種子
內塵 (術語)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分為內外。五識所緣之名聲等五者為外塵。意識所緣之法為內塵。意識緣於內故謂之內。
內障 (術語)心內煩惱等障礙也。
內緣 (術語)眼等之五識緣色等外境為外緣,意識於心內分別諸法為內緣。又疏遠之緣由為外緣,親近之緣由為內緣。
內學 (術語)謂佛學也。宋書新經勝鬘經。尤見重內學。嚴維詩曰:「內學似支郎。」
內齋 (儀式)皇帝誕日。詔選高德僧入內殿賜食加厚嚫。尋文起於後魏之間。多延上達徼福壽。唐自代宗置內道場。每年降聖節召名僧入飯嚫。謂之內齋。
內薰 (術語)眾生之心內,有本覺之真如,薰習於無明,因使妄心厭生死之苦,求涅槃之樂,謂之內薰。佛菩薩之教法及自身之修行,謂之外薰。起信論曰:「以有真如法故,能薰習無明。以薰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同義記曰:「明真如內薰無明,令成淨業。」輔行四曰:「自非內薰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真如,故以冥薰為外護也。」法華文句一曰:「內薰自悟。」
內藏百寶經 (經名)一卷,後漢支婁迦讖譯。文殊師利問佛漚和俱舍羅(譯言善巧方便)所入之事。佛答以隨世間之習俗而入,示現種種之事。其實佛無種種之事也。
內證 (術語)謂自己心內所證之真理也。唯識論十曰:「唯真證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文句三曰:「內證甚深。」同記曰:「內證,謂自行契境。」大日經疏一曰:「毘盧遮那內證之德以加持故,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身。」
內證智 (術語)佛之內心,證悟真理之智慧也。十卷楞伽經九曰:「我乘內證智,妄覺非境界。」二教論上曰:「此三密門者,所謂如來內證智境界也。」
內識 (術語)外境之對。與心識同。
內護摩 (修法)密教所修之護摩,有內外二法,如六種護摩法,用火壇乳木等焚火者,為外護摩。以是為心外之法故也。不向火壇,唯住於心月輪,焚燒內心之煩惱者,為內護摩。又曰理護摩。
內鑑冷然 (術語)言諸佛菩薩之內證,如兩鏡之相對,肝膽相照,無寸毫之乖角也。止觀五曰:「天龍龍樹,內鑑冷然,外適時宜,各權所據。而人師偏解,學者苟報。遂興矢石,各保一邊,大乖聖道也。」
水大 (術語)四大之一。周遍於一切之物質,而以濕潤為性,以攝引為用者。周遍於一切之色法而為能造之因者,為實之水大。人所現見之水,是於造色之中,唯為水大之偏增者。故為假之水大。四大
水上泡 (譬喻)譬諸法之無常變轉也。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智者見水中月。(中略)如水聚沫,如水上泡。」新譯仁王經中曰:「諸法緣成,蘊處界法,如水上泡。」
水天 (天名)梵語曰縛嚕拏Varun!a,譯為水。是龍神名。在水具自在之力用,故名水天。於金剛界曼荼羅之四大神,及外金剛部二十天,又胎藏界曼荼羅之外金剛部院各占一位。是為水神。故屬於西方。為西方守護之天。大日經曰:「縛嚕拏龍王,罥索以為印。」同疏曰:「縛嚕拏,是西方護方龍王。持罥為印也。」秘藏記末曰:「水天,青色,九頭龍形。」又曰:「水天,青色,左手拳,右手索。」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場觀,地結之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水,水中有七寶閣,寶閣中有荷葉座,座上有[8766]字,[8766]字變成龍索,龍索變成水天,淺綠色,右手執刀,左手持龍索,頭冠上有五龍,乘龜而住水中,諸龍眷屬圍繞。」陀羅尼集經十二曰:「水天法印咒。」 0113.JPG
水天妃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西門榜水天之左。主水天之定德。白黃色,頭頂七龍。右手持龍索,左拳當腰,坐筵上。
水天眷屬 (天名)在水天之右。是殆八大龍王總體之尊。肉色,右手持獨股戟,左手持龍索,坐筵上。
水天法 (修法)水天之供養法。
水天供 (修法)供養水天之法也。常為祈雨而行之。見密門雜抄。
水月 (譬喻)水中之月也。以譬諸法之無實體。大乘十喻之一。智度論六曰:「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鏡中像,如化。」法華玄義二曰:「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時普現眾水。」
水火定 (術語)法苑珠林曰:「後梁南襄陽景空寺釋法總,至襄陽繖蓋山白馬泉,築室方丈,以為棲心之宅。晉安王承風來問,將至禪室,馬騎相從,無故卻退,王慚而返。夜感惡夢,後更再往,馬退如故。王乃潔齋,躬盡虔敬,方得進見。初至寺側,但睹一谷猛火洞然,良久佇望,忽變為水。經停傾仰,水滅堂現。以事相詢,乃知爾時入水火定也。」
水月觀音 (菩薩)世間所繪觀水中月之觀音,謂之水月觀音。真言曰:尾瑟多(清淨)缽怚麼(蓮華)薩怚縛(薩埵)係多(畿)莎訶(成就)見大疏五十卷鈔。
水田衣 (物名)又云稻田衣。即袈裟也。因衣紋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畫,故名。王維詩曰:「乞飯從香積,裁衣學水田。」十駕齊養新錄曰:「釋子以袈裟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杭州刺史盧元輔磨崖刻七言詩,首句云:水田十里學袈裟。」板橋道情曰:「水田衣,老道人。」案時俗婦女以各色帛,寸翦間雜,紩以為衣,亦謂之水田衣。
水生印 (印相)結此印,則得隨意生水也。
水白鶴 (動物)水老鶴
水災 (術語)大三災之一。四劫中之壞劫。火風水三災,轉轉而起,以蕩盡世界。前七度之壞劫,火災相次而起,蕩盡色界之初禪天已下,第八度之壞劫起水災,蕩盡第二禪天已下,第九度之壞劫,更起七度之火災。七度之火災後,復有一度之水災,每經七度之火災,輒有一度之水災。此水災重至七度後,則有一度之風災。三災
水沫泡焰 (譬喻)水沫與水泡為一物,焰為陽焰。譬世間法之虛假不實。法華經隨喜功德品曰:「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
水沫所漂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說泡沫焰蕉幻之五喻。與五陰譬喻經同本。
水定 (術語)於水得自在之禪定也。若具此定,則得使身之內外為水。猶如具火定得使依正盡為火。水觀
水波 (譬喻)波之濕性,謂之水。水之波動謂之波。此二者,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以譬物之不一不異。
水乳 (譬喻)以譬物之和合。最勝王經六曰:「上下和穆猶如乳水。」觀經疏鈔序曰:「相冥者如水乳相冥。」祖庭事苑曰:「正法念處經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鵝王飲之,但飲其乳汁,其水猶在。」臨濟錄曰:「如今有一個佛魔同體不分,如乳水合,鵝王喫乳。」南山戒疏曰:「如水乳合者,師乖見異,義則有殊。師同見合,理則無別。如乳合乳,如水合水。不得云乳合水,以相合非體,鵝能別故。」
水冠 (衣服)禪家所用帽子之異名。以正面有水字之形也。見啟蒙隨錄。
水界 (術語)水大之異名。通一切之物質濕性之部分,謂之水界。具能攝引物質之用。俱舍論一曰:「水界濕性。」又曰:「水界能攝。」
水相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觀想極樂八功德水之相之觀法也:「次作水想,見水澂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中略)是為水相,名第二觀。」
水垢離 (雜語)垢離
水風火災 (術語)大三災:一火災,二水災,三風災也。三災
水梭花 (雜語)魚之隱語。以魚往來水中如梭也。軍波志林曰:「僧謂酒為般若湯,魚為水梭花,雞為鎖籬菜。」
水陸會 (行事)與水陸齋同。
水陸齋 (行事)於水陸有情,供養齋食之法會也。梁武帝始行於金山寺。釋門正統四曰:「又有所謂水陸者: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之義。亦因武帝夢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無量,何不作水陸普濟群靈,諸功德中最為第一。帝問沙門,咸無知者。唯誌公勸帝,廣尋經論,必有因緣。於是搜尋貝葉,置法雲殿,早夜披覽。及詳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儀文,三年乃成。遂於潤之金山寺修設,帝臨地席,詔佑律師宣文。世涉周隋,玆文不傳,至唐咸亨中,西京法海寺英禪師,因異人之告,得其科儀,遂再興焉。我朝蘇文忠公軾重述水陸法像贊,今謂之眉山水陸,供養上下八位者是也。熙寧中東川楊鍔祖述舊規,又製儀文三卷行於蜀中,其最為近古。」
水陸齋儀 (儀式)又名水陸道場。事物紀原八曰:「今釋氏教中有水陸齋儀,按其事始出於梁武帝蕭衍,初帝居法雲殿。一夕夢僧教設水陸齋,覺而求其儀,而世無其說。因自撰集,銓次既成,設之于金山,實天監七年也。」水陸齋
水淨 (術語)食物淨法之一。如於水流來者,比丘取而食之,無罪。謂之水淨。五淨
水涸 (傳說)祖庭事苑六曰:「涸音鶴。」水老鶴也。水老鶴
水圓 (物名)本名火珠。謂塔上之寶珠也。俗曰珠圓。谷響集一曰:「上火珠者最上金寶珠,我俗忌憚稱火,故呼為水圓。」
水飯 (飲食)以水澆之飯也。
水想 (術語)水想觀
水葬 (儀式)四葬之一。投屍於水中,使之漂散也。葬法
水塵 (術語)得在水中自在通行之微塵也。小於兔毛塵七分者。
水精 (物名)梵語頗梨,塞頗胝迦Sphat!ika,譯言水精。名義集三曰:「頗梨或云塞頗胝迦,此云水玉,即蒼玉也,或云水精。」
水說偈 (雜名)憍梵波提入水定而涅槃時所說者。憍梵波提
水輪 (術語)成立世界四輪之一。空輪上有風輪,此風論上,光音天之雨,生深十一億二萬之水層,是名水輪。此水輪之上層凝結,即金輪際也。九山八海,安立於此金輪上。見俱舍論十一。
水輪三昧 (術語)五輪三昧之一。水有潤漬生育與體性柔軟之二德。了此三昧則定水潤心,增長善根,身心柔軟,高慢之心,隨順善法。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曰:「行者修習禪定三昧于地輪中,若澄水輪,三昧即發。諸禪相種功德定水潤心,善根增長,即潤漬之義。由得定故身心濡軟折伏高慢,隨順善法,即柔軟之義。是名水輪三昧。」
水曜 (天名)九曜之一。位於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院西門之南。古來雖以此尊為水天,然以水天為水曜者,誤也。左手持蓮,上有星,為宿曜之標示,右手持水天之標示力,坐筵上。其左侍者持三戟。
水燈 (物名)北京歲華記曰:「七月晦日,地藏佛誕,供香燭于地,積水湖泡子湖各有水燈。」乾淳歲時記曰:「中秋夕,浙江放水燈數十萬盞,浮于水面,爛如繁星。」
水器 (物名)灑水器也。于護摩之修法或灌頂法時,盛灑水者也。
水頭 (職位)禪林司汲水沸湯者。義懷在翠峰為水頭。見五燈會元。
水壇 (修法)護摩壇之造法。有地水火風四種。圓形者曰水壇。又小者為木壇。無論在何處,皆得自由持行,如水之流,故曰水壇。又急病兵亂等起時,在屋宅中作壇,唯以灑水淨之。故名水壇。
水羅 (物名)漉水囊也。漉水囊
水懺 (修法)唐悟達禪師,名知玄,懿宗咸通四年制使統教門事。一日忽有一珠隆起於左股,病甚,是為人面瘡。遇異僧引水洗瘡。瘡愈。水懺三卷自此始。見稽古略三。
水鶴 (動物)水老鶴
水老鶴 (動物)又作水白鷺,水白鶴,難見之貴重鳥也。毘奈耶雜事四十曰:「阿難陀與諸苾芻在竹林園,有一苾芻而說頌曰:若人壽百歲,不見水白鶴。不如一日生,得見水白鶴。時阿難陀聞已,告彼苾芻曰:汝所誦者,大師不作是語。然佛世尊作如是語:若人壽百歲,不了於生滅。不如一日生,得了於生滅。(中略)彼聞教已,便告其師。師曰:阿難陀老闇,無力能憶持,出言多忘失,未必可依信,汝但依舊如是誦持。」阿育王傳四曰:「水老鶴。」阿育王經七曰:「水白鷺。」
水囊 (物名)漉水囊之略。
水觀 (術語)一心觀想水,觀法成就,則在水得自然,于身之內外,現出水,亦得隨意,是為水定。楞嚴經曰:「月光童子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中略)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見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眄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出,爾時童子捷來我所,說如上事。我則答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去。我後出定,身質如初。」唐高僧傳(法進傳)曰:「法進常於寺後竹林坐水觀。家人取柴,見繩床上有好清水,拾兩白石安著水中。進暮還寺,覺背痛。問其家人,云安石子。語令明往可除此石,及旦進禪,家人還見如初清水,即除石子,所苦即愈。」
少光天 (界名)色界二禪天中第一天之名。
少林寺 (寺名)在嵩山之少室。後魏孝文帝為天竺佛陀禪師建之。初祖達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彙志地理志曰:「龍魚河圖云:五嶽中嶽嵩山,三十六峰,東謂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總名也。謂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陽伽藍記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後魏孝文帝建之。」續高僧傳十六(佛陀傳)曰:「性愛幽栖,林谷是託。屢往嵩嶽,高謝人世。有敕就少室山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大明一統志二十九曰:「河南府少林寺在登封縣西少室北麓,後魏時建,梁時達磨居此面壁九年。」
少林武藝 (雜語)白醉璅言曰:「少林寺當黃巾之亂,眾僧惶懼欲散,忽一火頭老僧自庖中出曰:公等勿憂,老僧一棒驅之。眾笑其妄,僧運三尺棍,徑入黃巾隊中,遭者辟易,遂散去。僧歸,以其法授眾僧而隱,乃緊那羅佛顯化也。由此少林以武勇聞,唐初王世充之敗,僧與有功,而不願官爵。太宗遙授以將軍之號。」樵書九曰:「今之武藝,天下莫不讓少林,其次為伏牛,伏牛亦學於少林者,其次為五臺,五臺之傳,本於楊氏女,所傳楊家鎗者是也。」清一統志曰:「或云天竺迦佛陀禪師隋時至中國,隋帝於嵩山為起少林寺(或云:少林寺,後魏太和年建,隋文帝改為陟岵,唐復名少林,在河南登封縣西北少室山北麓),後其徒曇宗等佐唐太宗平王世充,有功者十三人。僧徒常習武事,故技擊有少林派。」田雯遊少林寺記曰:「六祖手植柏,柯葉貞萋,蔽虧曦景。左右碑以百數,漢以前者率漫漶不可讀,自晉迄唐,完毀半焉。一碑刊唐太宗為秦王時討王世充,賜寺僧御劄。蓋當時僧之立武功者十三人,惟曇宗授大將軍,其餘不欲官,賜紫羅袈裟各一襲,此可補唐書之闕矣。」案學佛者,當專修佛道不應兼習武藝。
少室 (地名)為嵩岳之別峰。魏孝文為佛陀禪師於此立少林寺。即初祖達磨九年面壁之處。少林寺
少室六門集 (書名)第一門心經頌,第二門破相論,第三門二種入,第四門安心法門,第五門悟性論,第六門血脈論,各有一卷。禪門諸師以之為達磨之新撰而傳於世者。頗可疑也。
少財鬼 (異類)餓鬼少得食物者。餓鬼
少淨天 (界名)色界第三禪第一天之名。意識受淨妙之樂,故名淨。第三禪天之中,此天最少,故名少淨。見頌疏世間品一。
少欲知足 (雜語)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惱曰知足。無量壽經上曰:「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痴。」法華經勸發品曰:「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涅槃經曰:「獅子吼菩薩問云:少欲知足有何差別?佛言: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少康 (人名)唐睦州烏龍山淨土道場之少康,俗姓周氏。七歲出家。十五歲往越州嘉祥寺受戒。五夏後,往上元龍興寺學經論。貞元初至洛陽白馬寺殿,得善導西方化導之文,大喜,遂詣長安光明寺善導影堂發願。得善導之靈告。決心專修念佛。至睦州開念佛道場,散錢於市井。使唱念佛。貞元二十一年寂。時人號為後善導。見宋僧傳二十五,佛祖統紀二十六,樂邦文類三。
少善根 (術語)少分之善根。阿彌陀經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雜名)梵語曰戰捺囉Candra,遺教經曰:「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止觀一曰:「月隱重山,舉扇類之;風息太虛,動樹訓之。」月為勢至菩薩之化現。月天子
月鼠 (傳說)以鼠譬月也。白黑二鼠
月兔 (傳說)
月上女 (人名)維摩詰之女。生未幾,大如八歲,容姿端正。城內之人,爭來求婚不止,月上女即告曰:我當自選其人。期日,會城內士人,其時月上女於眾中上於虛空,說偈使眾人聽之。大眾聞已,各止婬心,頭面頂禮於女之下。自爾月上女詣佛所與舍利弗對揚深義。見月上女經。
月上女經 (經名)佛說月上女經。二卷。隋闍那崛多譯。
月天 (天名)梵名戰捺羅,旃陀羅,戰達羅Candra,又有蘇摩Soma,蘇摩提婆Somadeva,印度Indu,創夜神Nis/a%kara,星宿王Kaks!atrana%tha,喜懷之頭飾S/ivaes/khara,蓮華王Kumuda-pati,白馬主S/vetava%jin,大白光神S/ita%n,冷光神S/itamari^ci,鹿形神Mr!ga%n%ka,野兔形神S/as/a,等異名。又曰月天子。 0115.JPG
月天子 (天名)月宮之天子也。其名曰寶吉祥。勢至菩薩之化現也。胎藏界曼陀羅以為外金剛部院之一眾而列之。起世經十及立世阿毘曇論日月行品說月宮之事。大日經疏五曰:「西門之南,與日天相對,應置月天,乘白鵝車。」秘藏記末曰:「月天子,白肉色,杖上有半月形,乘三鵝。」文句二下曰:「寶吉祥月天子,大勢至應作。」嘉祥法華疏二曰:「有經云: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
月天妃 (天名)秘藏記末曰:「月天妃,白肉色,持青蓮華。」
月支 (地名)又作月氏。國名。在印度之西。史記大宛列傳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則大夏,西則安息,北則康居也(大宛去長安萬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漢書西域傳上曰:「大月氏國,治監氏城,去長安萬一千六里。」玄應音義四曰:「月支國,薄佉羅國應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或云月氏。」雜寶藏經七曰:「月氏國有王,名栴檀罽尼吒,聞罽賓國尊者阿羅漢字祇夜多有大稱名,思欲相見,即自躬駕,與諸臣從,往造彼國。」原語Kus!ana。
月氏國 (地名)月支
月光 (菩薩)梵名戰達羅缽刺婆。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七十三尊之一。密號曰清涼金剛。種子為[87DE]字。遷變為義。此尊主如來化他之德,表示遷變眾生苦厄,使為利益安樂者也。其形像身為白色,左手為拳,安於腰,右手持蓮華,其蓮華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為三形。又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中,亦安此尊。月光菩薩
月光王 (本生)釋尊在過去世施頭於婆羅門時之名,又曰月光菩薩。月光菩薩
月光太子 (本生)釋尊過去世為國王之子,稱為月光太子。一日遊行。遇癩人因治病,請其血髓。即破骨出髓,塗於病人,以血飲之。見智度論十二,經律異相三十一。
月光童子 (人名)又曰月光兒。其父德護為摩揭陀國王舍城之長者,不信佛,聽六師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諫止之,亦不聽。後見佛到,火坑變而為涼池,心大悔責。歸佛,得須陀洹果。佛與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記。且說佛滅後當作支那國王,興隆三寶。德護長者經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後,於未來世,護持我法。(中略)於當來世佛法末時,于閻浮提支那國內,作大國王,名曰大行,能令支那國內一切眾生信於佛法種諸善根。時大行王,以大信心大威德力,供養我缽,於爾數年,我缽當至沙勒國,從爾次第至支那國。」(歷代三寶紀十二又引此經)。佛說申日經曰:「佛告阿難:我般涅槃千歲已後,經法且欲斷絕。月光童子,當出於秦國作聖君,受我經法,興隆道化。秦土及諸邊國鄯善、烏萇、歸玆、疏勒、大宛、于填、及諸羌虜夷狄,皆當奉佛尊法,普作比丘。」此童子為月燈三昧經之對告眾。其異譯月明菩薩經稱為月明童男。寶雨經一曰:「爾時東方有一天子,名曰月光,乘五色雲,來詣佛所。右遶三匝,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佛告天曰:汝光明甚為希有。(中略)由汝曾種無量善根因緣,今得如是光明照曜,天子!以是緣故,我涅槃後,最後時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滅時,汝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摩訶支那國,位居阿鞞跋致,實是菩薩故,現女身為自在主。經於多歲,正法治化,養育眾生,猶如赤子,令修十善。能於我法廣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養沙門,於一切時常修梵行,名曰月淨光。」
月光童子經 (經名)佛說月光童子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佛說德護長者經同本異譯,稍略。其他,申日兒本經,佛說申日經同本異譯。
月光菩薩 (菩薩)藥師如來二脅士之一。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又】胎藏界第七文殊院之一眾。秘藏記末曰:「月光菩薩,黃色,左手持青蓮華,上有半月形。」【又】釋尊在因位時,作大國王,施頭於婆羅門時之名。又曰月光王。見佛說月光菩薩經,賢愚經六月光王頭施緣品,經律異相二十五。
月光菩薩經 (經名)佛說月光菩薩經,一卷,趙宋法賢譯。說月光施頭之緣事。
月光摩尼 (物名)寶珠名。摩尼之光如月者。無量壽經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輪寶眾寶之王而莊嚴之。」千手經曰:「月精摩尼。」
月忌 (行事)每月一度之忌日。與年忌相對。即每月行於故人死亡日之法要也。
月明菩薩 (菩薩)又與月明童子,月明童男,月光童子異稱同人。
月明菩薩經 (經名)佛說月明童子經。一卷,吳支謙譯。此經為月燈三昧經之一分。佛對月明童男(即月光童子)說法財二施,及過去之智止太子以身肉療比丘之病。月燈經以之作智意女。
月眉 (雜名)佛之眉相如初月也。
月面佛 (佛名)此佛之壽命,僅一日一夜。華嚴疏鈔十二曰:「如月面佛壽,一日夜故。佛名經第六云:(中略)月面佛壽一日夜,日面佛壽一千八百歲,梵面佛壽二十三千歲。」彌陀經略記曰:「或有佛短眾生長,如東方月面如來,彼佛壽命,一日一夜。」碧嚴第三則曰:「馬大師不安,院主問近日尊候如何?大師云:日面佛,月面佛。」
月宮 (界名)月天子之宮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經十曰:「月天子宮,縱廣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圍,七重垣牆,(中略)七寶所成,(中略)月天宮殿,純以天銀天青琉璃,而相間錯。(中略)彼月天子最勝宮殿,為五種風攝持而行。何等為五?一持,二住,三願,四攝,五行。以此五風所攝持故,月天宮殿依空而行。(中略)於此月天大宮殿中,有一大輦,青琉璃成,其輦轝高十六由旬,廣八由旬。月天子與諸天女,在此輦中,以天種種五欲功德,和合受樂,觀娛悅豫,隨意而行。諸比丘!彼月天子,如天年月,壽五百歲,子孫相承,皆於彼治。」立世阿毘曇論五日月行品曰:「從剡浮提地,高四萬由旬,是處日月行半須彌山,等由乾陀山,是日月宮殿,團圓如鼓。是月宮者,厚五十由旬,廣五十由旬,周迴一百五十由旬。是月宮殿,琉璃所成,白銀所覆,水大分多,下際水分,復為最多,其下際光。亦為最勝。(中略)是宮殿,說名栴檀,是月天子於其中住。」
月婆首那 (人名)比丘名。續高僧傳一曰:「中天竺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陳云高空。」譯僧伽吒經等。梵Upas/u%na。
月單 (雜語)禪院主計官一月結一度收支,謂之月單。見象器箋十六。
月喻經 (經名)佛說月喻經。一卷,趙宋施護譯。以皎月圓滿誡比丘之戒行。
月愛三昧 (術語)如月光可愛,以除人之熱惱,佛入此三昧,則放淨光,除眾生貪瞋之熱惱,故名月愛。涅槃經二十曰:「譬如盛夏之時,一切眾生常思月光。月光既照,鬱熱即除。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除貪惱熱。」
月蓋 (人名)毘舍離國長者之名。嘗入維摩方丈,聽不二法門。請西方三尊,救國內惡疫。禪宗之山門閣上。觀音右邊,安置長者之像者,即為其請三尊也。維摩經香積佛品曰:「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舍。」同注八:「什曰:彼國無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國政。今言主者,眾所推也。」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曰:「時毘舍離大城之中,有一長者,名曰月蓋。與其同類五百長者,俱詣佛所。到佛所已,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此國人民,遇大惡病。良醫耆婆,盡其道術,所不能救。唯願世尊,慈愍一切,救濟病苦,令得無患。爾時世尊,告長者言:去此不遠正主西方,有佛世尊,名無量壽,彼有菩薩,名觀世音及大勢至,恒以大悲,憐愍一切,救濟苦厄。汝今應當五體投地,向彼作禮,燒香散華,繫念數息,令心不散。經十念頃,為眾生故,當請彼佛及二菩薩。說此語時,於佛光中,得見西方無量壽佛並二菩薩。如來神力,佛及菩薩,俱到此國,往毘舍離,住城門閫。(中略)爾時毘舍離人,即具楊枝淨水,授與觀世音菩薩。大悲觀世音,憐愍救護一切眾生故,而說咒曰:(中略)毘舍離人,平復如本。」
月精 (物名)又曰月精摩尼。為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者。其手亦曰月精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曰:「若為患熱毒病求清涼者,當於月精摩尼手。真言:唵(引)蘇悉地揭哩(二合)薩[口*縛](二合)賀。」
月輦 (雜名)月天子之輦也。起世經曰:「彼月天子,身分光明,照彼青輦。其輦光明,照月宮殿,殿光照四大洲。」
月輪 (術語)謂太陰也。俱舍論十一曰:「日月徑量,幾喻繕那,日五十一,月唯五十。(中略)月輪下面頗胝迦寶水珠所成,能冷能照。」月宮
月輪觀 (術語)胎藏界為開自心八葉之佛身,以干栗馱耶即肉團心之八分,觀為八葉之蓮華。金剛界一以滿月圓明之體與菩提心相類故,一為開自心之十六菩薩,亦以肉團心觀為十六分之月輪。月之十六分者,晦夕日月相並之際,月光為日光所奪,全行隱去,若於日月一分相過之後。月光必少現。以此小分合於其後月十五分之明,成為十六分。此十六分即表金剛界十六大菩薩般若經所說之十六空也。故菩提心論曰:「何故以月輪為喻?滿月圓明體則與菩提心相類,凡月輪有一十六分,喻瑜伽中金剛薩埵至金剛拳有十六大菩薩。(中略)摩訶般若經中,內空至無性自性空亦有十六義,一切有情於心質中有一分淨性,眾行皆備,其體極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輪迴六趣亦不變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凡月其一分明相若當合宿際,但為日光奪其明性,所以不現。後起月初日日漸加,至十五日圓滿無礙。」守護國界經九曰:「善男子諦聽!當為汝說。汝今宜應當於鼻端想月輪,於月輪中作唵字觀。(中略)唵字即是毘盧遮那之真身也。」法華軌曰:「如秋月光明澄靜仰在心中。」無量壽軌曰:「猶如淨月仰在心中。」五字陀羅尼頌曰:「右旋布心月(布五字),如以水精珠存於明鏡上。」秘藏記本曰:「念誦分限了,即結定印,觀五字。是月輪觀,又實相觀,謂阿卑羅吽欠。先月輪安心上,輪上布五字。(中略)唯一向觀月輪周遍,良久以後,月輪周遍法界。俄須忘身與月輪,專住無分別智,然後為利眾生,住大悲門出觀,卷縮月輪,收斂自心。」辨惑指南一曰:「言觀字,則先於我身心中觀徑一肘量圓明之月輪,於其中觀八葉白色之開敷蓮花,於其蓮臺中觀念有金色之[8740]字(若於蓮華上觀月輪,則於其中觀阿字),如斯念念相續,而不交餘念,則妄想日退,無明漸盡,本覺心佛自然而顯。」心地觀經八曰:「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於胸臆上明朗而住。(中略)端身正念結前如來金鋼縛印,冥目觀察胸中明月,作是思惟:滿月輪五十由旬,無垢淨明,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證道歌曰:「心鏡明,鑑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月輪三昧 (術語)月輪觀也。佛祖統紀三十五曰:「十三祖龍樹於南天竺以法藏付迦那提婆,入月輪三昧蟬蛻而去。」
月燈三昧 (術語)佛,對月光童子說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之法門。因童子之名,稱為月燈三昧。即月燈三昧經之所說。
月燈三昧經 (經名)有二譯:一高齊那連提耶舍譯,十卷。一佛說月燈三昧經。一卷,劉宋先公譯。前經之一分。
月壇 (雜語)凡殿堂壁外之露壇皆曰月壇。蓋受月光之義也。見象器箋一。
月曜 (天名)七曜之一。胎藏界外金剛院之一眾。秘藏記末曰:「月曜肉色,持半月形,上有兔形。」
月種 (雜名)梵名Candra-vam%s/a剎帝利族之一姓。與日種共為印度二大王種之一,相傳為月天之子孫。出於印度神話辭書等。
月藏經 (經名)大方等大集月藏經之略名。十卷,高齊那連提耶舍譯。大集經六十卷中,自第四十六至五十六之月藏分十一卷是也。月藏為菩薩名。月藏菩薩自西方來說方等之妙理者。
月黶尊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別名。大日經疏五曰:「次復於執金剛下,置忿怒持明,降伏三世一切大作障者,號月黶尊。面有三目,四牙出現,如夏水雨時雲色,作大笑之形。以金剛寶為瓔珞,此是持金剛者,以無量門大勢威猛攝護眾生三昧也。」此尊半月輪中現黑色忿怒也。故似月黶。故云爾也。秘藏記末曰:「月黶忿怒菩薩,黑肉色,極大忿怒之形。有四手,左右二手結印,左一手取一股跋折羅,右一手鉾鑞。」
丹田 (雜名)臍下二寸半之所也。止觀八曰:「右十二病皆止丹田,丹田去臍下二寸半。」
丹霞 (人名)鄧州丹霞山之天然禪師,嗣石頭。初至江西,見馬祖時,以兩手拓襆頭腳。馬祖視之曰:南岳之石頭是汝師也。遽抵石頭,亦以手拓襆頭腳。石頭曰:著槽廠去。霞禮謝而入行者房。隨執爨役凡三年。忽一日石頭告眾曰:來日欲割佛殿前草。及期。大眾童行各構鍬钁[戔*(到-至)]草。霞獨以盆水洗頭,而跪於石頭前。石頭笑而為之剃落說戒。霞遂掩耳趨去。再謁馬祖,入僧堂,坐於聖僧之頸。馬祖曰:我子天然也,即拜馬祖,謝師之賜法號。因名天然。長慶四年寂,壽八十六。敕謚智神禪師。見傳燈錄十四。又,鄧州丹霞山子淳禪師。青原下十二世之祖。芙蓉道楷禪師之法嗣。
丹霞燒佛 (故事)五登會元丹霞章曰:「丹霞禪師嘗到洛東慧林寺,值天寒,遂於殿中取木佛燒而向火。院主偶見而呵責云:云何得燒我木佛?師以杖撥灰曰:吾燒取舍利。主云:木佛安有舍利?師云:既無舍利,更請兩尊,再取燒之。院主自眉鬚墮落。」
片供 (術語)灌頂式,小壇所所供之供物。有前供三個與後供三個。指其一方稱為片供。三昧耶戒用前之片供。金胎兩戒用前後供。其前供供養新佛(新阿闍梨),後供供養古佛也。其布列之次第。金剛盤(置金剛杵之聖堂)之前,置卍字之火舍,其前後為閼塗華,以次第置之。 T0041.JPG
片禪 (術語)少許之禪定也。止觀七曰:「那得薄證片禪即以為喜。」
(術語)Citta,四卷楞伽經注舉汗栗太Hr!d Hr!daya(自性清淨心)、質多心(慮知心)之二心。止觀舉質多心、汗栗馱心(草木心)、矣栗馱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大日經疏舉質多心與干栗馱心之二心。干栗馱心附肉團心與真實心之二義。法相宗於唯識述記與唯識樞要舉質多(心)、末那(意)、毘若底(識)之三心。宗鏡錄舉紇利陀心(肉團心)、緣慮心、質多心、乾栗馱心(堅實心)之四心。三藏法數十九舉肉團心、緣慮心、積聚精要心、堅實心之四心,今總證之為六種心:一肉團心,梵語舊曰千栗馱,新曰紀哩馱耶。肉團心即吾人之心臟,密家所謂八葉之心合蓮華也。又草木之心也,此為物之中心,故又曰處中心。是止觀之第二心,大日經疏干栗馱心之第一義,宗鏡錄,三藏法數之第一心也。大日經疏三曰:「阿闍梨云:凡人汗栗馱心是古譯梵語訛也。正梵音云紀哩馱耶,此云心,狀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脈約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子下向。」大日經義釋三曰:「汗栗馱心者,此是古譯梵語訛也。正梵音云紇哩乃耶,此云心,狀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大日疏十一曰:「行者於此處(指肉團心),思蓮華形。(中略)汗栗陀,訖栗陀,一名轉耳。」同十二曰:「干栗馱者,是處中心也。」又曰:「此心之處即是凡夫肉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馱心也。將學觀者亦於是處思蓮華形。」止觀一曰:「汗(本文作汙誤)栗馱,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宗鏡錄四曰:「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二集起心,為第八阿賴耶識。以集諸種子,又能生諸現行法故也。梵曰質多。法相宗之萬法唯識,依此而定。是唯識述記之第一心,宗鏡錄之第三心也。唯識論三曰:「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中略)彼心即是此第八識。」唯識述記三末曰:「梵云質多,此云心也。(中略)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或能薰種,此識中既積果已後起諸法故說此心名為心。」宗鏡錄四曰:「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聚種子生起現行。」法相宗心意識三者,有通別二門,其通門雖許三名互通,而其別門則其體各別,故以此質多心唯為第八識之特名也。三思量心,梵名末那。譯言意。為思慮之義,第七識之特名也。是亦限於法相宗。唯識論四曰:「是識(第七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同述記四末曰:「末那是意。」四緣慮心,又曰慮知心,了別心。梵語與上集起心同。此為通於八識之能緣作用也。但常就意識而言。台家所謂介爾陰妄之心者,一心三觀之一心是也。止觀一曰:「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同二曰:「對境量知,異乎木石名為心。」大日經疏十二曰:「梵云只多,是慮知心也。」大乘義章二曰:「慮知曰心。」宗鏡錄四曰:「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白分境界。」是楞伽經註之第二心,止觀,大日經疏之第一心,宗鏡錄之第三心,三藏法數之第一心也。但法相宗以此梵語毘若底,譯為識,為了別之義,唯為意等六識之特稱。唯識述要上本曰:「梵云毘若底(丁[何-可+爾]反,識也)。」五堅實心,堅固真實之不生不滅心。即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真如之異名也。華嚴所謂總該萬有之一,起信論一心二門之一心,楞伽經註之第二心,宗鏡錄,三藏法數之第四心也。但宗鏡錄以其梵語乾栗馱為紇栗馱,干栗馱之同一轉聲。楞伽經一曰:「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註:「此心,梵音汗栗馱,汗栗太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云質多也。」宗鏡錄四曰:「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六積聚精要心。積聚諸經中一切之要義者。言如般若心經積聚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是止觀之第三心,大日經疏干栗馱之第二義也。但止觀以其梵語為矣栗馱,與彼干栗馱之肉團心殊別。大日經疏十七曰:「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栗馱之心,即是真實心也。」止觀二曰:「又稱矣栗馱,此方是積集精要者為心也。」心經幽贊上曰:「心者堅實妙寂之稱。」顯教於肉團心與質多心之外,建立自性清淨心之堅實心。而密教於其胎藏界直觀凡夫之干栗馱即肉團心之八分為八葉之蓮華。上開九佛,是名自性清淨心,又於金剛界約於干栗馱處中心之義,名質多心為干栗馱,故於此二心外,不安立別之堅實心也。秘藏記鈔十曰:「汗栗馱,肉團心也。是凡夫所見可破壞法也,於此處開佛心,是名自性清淨心也。(中略)以自性清淨心直名汗栗馱,從所說處立名也。(中略)約處中邊質多心名汗栗馱名也。不空心要云:夫修行者初發信心,即大圓鏡智紇哩娜耶心。(中略)而大圓鏡智發菩提心真言名冒地質多,以知大圓鏡智紇俚娜耶心者,質多名紇哩娜野也。」
萬法一心 (術語)一切之法,盡為此心所生之唯心論的見地也。唐華嚴經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晉華嚴經十曰:「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無造。」心地觀經八曰:「心如畫師能畫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賊,能令自身受大苦故。」般若經五百六十八曰:「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
心一境性 (術語)定有七名,此其中之一也。為使心止住一境之性。
心王 (術語)心之主作用,對於心所之伴作用,而謂為心王。心王者,總了別所對之境,心所者,對之而起貪瞋等之情也。密教以之為金剛界之大日如來,心所即心數為其眷屬。此心王心數之差別,吽字義以大日為心王,餘尊為心數,十住心論等以五佛為心王,餘尊為心數,守護國經等以九尊為心王,餘尊為心數。但依主伴無盡因果不二之義,則無論何尊,總以中央配於法界體性智,故九會四重之聖者得各為心王也。涅槃經一曰:「頭為殿堂,心王居中。」大日經三曰:「安住心王,等同虛空。」成實論十六曰:「處處經中說心為王。」俱舍論六曰:「此中心王極少,猶與五十八法為俱有因。」四念處一曰:「心者心王,異乎木石。」
心王銘 (書名)傅大士作。見傳燈錄三十。
心王心所 (術語)心心數
心王如來 (雜名)大日如來為心王。餘尊為心數。吽字義曰:「心王如來,既至如是地。塵數難思心所眷屬,誰不得此大我身。」
心心 (術語)言前後之心。或言心與心所。仁王經下曰:「心心寂滅,無身心相,猶如虛空。」
心心數 (術語)心與心所也。心為身識等之心王。心數者新曰心所。為心王所有貪瞋等多數之別作用也。維摩經五曰:「遍知眾生心心數法。」俱舍論四曰:「心心所皆名有所依,託所依根故,或名有所緣,取所緣境故。(中略)或名相應,等和合故。」
心不相應 (術語)心不相應行法之略。
心不相應行 (術語)心不相應行法之略。
心不相應行法 (術語)五法之一。五法
心月 (譬喻)心性之明淨譬如月也。菩提心論曰:「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
心月輪 (術語)真言之金胎兩部,胎藏界觀眾生之肉團心為蓮華,以其開合分因果,金剛界觀之為月輪,以其圓缺分凡聖。其月輪標幟菩提心圓明之體也。金剛頂經一曰:「時菩薩白一切如來言,世尊如來我遍知已,我見自心形如圓月,一切如來告言:汝已發一切如來普賢心,獲得齊等金剛堅固。」菩提心論曰:「一切眾生悉合普賢之心,我觀自心形如月輪,何故以月輪為喻?謂滿月圓明體則與菩提心相類。」建立軌曰:「諦想心臆間圓明,可一肘(即菩提心),猶如秋月光澄明仰在心。」
心水 (譬喻)心之影現或動搖萬象。又有染淨,譬於水,謂之心水。大日經三曰:「心水湛盈滿,潔白如雪乳。」華嚴經八十曰:「菩薩心水現其影。」
心目 (術語)心與目,即意識與眼識也。得見色境者,五後之意識與眼識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愛憎所見之境等,獨由於五後之意識也。楞嚴經一曰:「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色相故,心生愛樂。」
心冰 (譬喻)心中有疑而不解,譬於冰,謂之心冰。因明大疏上本曰:「嗟去聖之彌遠,慨心冰之未釋。」
心田 (譬喻)心能生善惡之苗,故曰心田。古尊宿錄曰:「溈山曰:直得沒交涉,名運糞人,污[何-可+爾]心田。」
心出家 (術語)二種出家之一。出家
心用四分 (術語)心識之作用分四種,稱為四分。四分
心生滅門 (術語)起信論所說一心二門之一。二門
心平等根 (術語)數論二十五諦之一。與心根同。教論
心光 (術語)對於色光有智慧光非心光之稱。心光者,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離平常之光明即色香,而非別有心光。觀念法門曰:「但或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取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六要鈔五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體各別,只就義門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攝受之心所照觸色名之心光。」
心光常護益 (術語)現生十種益之一。信彌陀則此心光常照護此人也。
心多歡喜益 (術語)現世十種益之一。信彌陀者之歡喜也。
心行 (術語)心為念念遷流者,故曰心行。又善惡之所念,謂之心行。法華經方便品曰:「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止觀五曰:「廣施法網之目,捕心行之鳥。」維摩經佛國品曰:「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六趣往行,善惡悉善知也。」【又】心中念念不忘為心行。禪宗明心見性,不使心有昏昧也。六祖壇經曰:「此須心行,不在口念。」
心行不離 (術語)在於真宗,南無阿彌陀佛者,本願之行,深信名號之緣由者,行者之信也。於信之上,自具如來之願行,故離南無阿彌陀佛之行而無信,離信而無行。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雜語)又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心自在者 (術語)言阿羅漢解脫一切定障而禪定得自在也。即俱解脫阿羅漢也。法華經五百弟子品曰:「阿羅漢心自在者。」
心地 (術語)心為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業中,心業最勝,故曰心地。心地觀經八曰:「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楞嚴經二曰:「本元心地。」止觀五上曰:「心定如地不可動。」大日經疏三曰:「如世人舉趾動足皆依於地,菩薩亦如是依心進行,故名此心為地。」天台戒疏上曰:「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為心地也。」
心地觀經 (經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之略名。
心印 (術語)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為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之義。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實義也。猶如經宗之所謂三法印,一實相印。以此佛之心印直印於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黃檗傳心法要上曰:「迦葉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六祖壇經曰:「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碧巖第一則評唱曰:「單傳心印,開示迷途。」祖庭事苑八曰:「心印者,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劉禹錫文曰:「佛滅度後,大弟子演聖言而成經,傳心印曰法,承法而能傳曰宗。」今彼此會意曰心心相印,本此。【又】密教以大日經所說名為心印。以心者精要之義。印為決定之義。此經所說,為三乘之精要,而決定三乘故也。大日經疏三曰:「於種種聖言無不統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廣開一切法門,是名通達三乘也。」演奧鈔二曰:「心印者,心精要義,印決定義,此經所說為心為印廣開一切法門,是故持此心印名通達三乘也。」【又】印相,聖觀音之心印也。
心住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
心作 (術語)心之作業。即三業中之意業也。
心作喜 (術語)十六特勝之第九。
心作攝 (術語)十六特勝之第十。
心作解脫 (術語)十六特勝之第十一。
心即法 (術語)傳心法要上曰:「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
心佛 (術語)華嚴十種佛之一。依心成佛,故曰心佛。又心中所現之佛,謂之心佛。又,是心是佛。故曰心佛。華嚴經五十二曰:「應知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楞嚴經七曰:「如來無間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觀無量壽經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昧耶戒序曰:「喻法界於帝網,觀心佛於金水。」【又】(雜語)謂自心之本性即佛體也。自真心外無佛體。起信論義記下本曰:「眾生真心與諸佛體平等無二。」又曰:「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更無差別,故華嚴經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又曰:「眾生心佛,還自教化眾生。」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術語)是華嚴經夜摩天宮品之文也,天台謂之三法妙。密教之三昧耶戒,以此三平等為體。夫佛與眾生因果相違,而心則通於因果。對於佛與眾生為能變之體也。是以因果不二,能變所變一如,故曰是三無差別。三界唯一心
心戒 (術語)制止心念邪非之戒也。是為大乘戒之通義。然小乘戒中南山四分律宗之意,於制戒立深防與分限之二者。而分限即心戒也。
心念 (術語)心識之思念也。無量壽經上曰:「眾生心念。」法華經普門品曰:「心念不空過。」
心念法 (術語)三種羯磨法之一。羯磨
心念口言 (術語)心念其事口言其事也。行事鈔下一之三曰:「受僧施者,應心念口言,是我分得也。」
心念不空過 (雜語)心念佛而空不放念之意。法華經普門品曰:「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心所 (術語)心所有法之略。為心王之所有,而有貪瞋等別作用之心法也。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識有五十一法。五位
心所法 (術語)常略曰心所。
心性 (術語)謂不變之心體,即如來藏心自性清淨心也。台宗所立四教中別教以下,以心性立為真空,圓教立為心性具十界三千之法。圓覺經曰:「以淨覺心知覺心性。」起信論義記中本曰:「所謂心性不生不滅。」法華玄義四之三曰:「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唯識論二曰:「眾生心性二分合成。」止觀大意曰:「不變隨緣故為心,隨緣不變故為性。」【又】心性二字,空宗與性宗等解說不同。惟禪宗則毫無區別。黃檗傳心法要曰:「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又云:「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南陽慧忠國師語錄曰:「未審心之與性為別不別,師曰:迷則別,悟則不別。曰:經云佛性是常,心是無常。今云不別,何也?師曰:汝但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月,水結為冰。及至煖時,冰釋為水。眾生迷時,結性成心。眾生悟時,釋心成性。」
心性三千 (術語)一念之心性具十界三千之法也。
心法 (術語)一切諸法,分色心二法,有質礙為色法,無質礙而有緣慮之用,或為緣起諸法之根本者為心法。此心法,顯密二教相違。顯教以心法為無色無形,密教以為有色有形。顯密共立種種之心法。
心法身 (術語)吾人之心性即法身,為在纏如來,故曰心法身。蓮華三昧經曰:「歸命本覺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蓮台。」是歸命於在纏如來也。
心波 (術語)謂意念相續不絕,如波浪之疊生也。釋惠洪詩曰:「心波不興類古井。」
心空 (術語)心性廣大,含容萬象,譬之於大虛空。故曰心空。吽字義曰:「無始以來,本住心空。」【又】心離自障,而空寂無相,故云心空。仁王經中曰:「空慧寂然無緣觀,還照心空無量境。」
心咒 (術語)諸尊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三種。一字咒謂之心咒。心為真實精要之義,如心經之心。又,總曰陀羅尼,是為如來心中之勝法。故名心咒。隨求陀羅尼經曰:「心中真言,佛之心中無勝此法故。」楞嚴經七曰:「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實蓮華所說心咒。」
心受 (術語)二受之一。
心宗 (流派)佛心宗之略,禪宗也。禪源諸詮下曰:「所傳心宗,實貫三尊。」
心命 (術語)又曰慧命。法身以慧為壽命,故謂之心命。智度論七十八曰:「眾生有二種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心明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在靈山分衛梵志之婦畏其夫。僅以一杓飯汁施佛。佛為授記作佛。其夫亦出家證果。
心香 (術語)謂中心虔誠如爇香供佛也。梁簡文帝文曰:「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心相 (術語)心之行相。即見分也。又為肉團心。即心臟之相貌。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者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往生要集十本曰:「如來心相如紅蓮華。」
心相應行 (術語)謂一切之心所法也。是與心王相應俱起,故曰心相應。是有為法,故曰行。
心要 (術語)心為心髓,要為精要。謂法門之至極也。又心性上精要之法義也。六祖壇經曰:「指示心要。」天台荊溪著有始終心要一卷。【又】(經名)金剛頂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
心亭 (譬喻)猶言心城。心以身為亭,故曰心亭。秘藏寶鑰下曰:「從此初門移心亭。」
心城 (譬喻)禪定以防心,抑制妄動,故譬之於城。與遺教經堤塘之喻同。行事鈔上一之三曰:「禪定心城,以戒為廓。」又以身為城郭,故曰心城。華嚴經入法界品曰:「寶眼淨天告善財言,應守護心城,離生死故。」
心垢 (術語)煩惱為心之垢穢,故曰心垢。無量壽經下曰:「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憬興疏曰:「心垢者,煩惱之名。」
心是法身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下曰:「心是法身,謂能生萬法,故號法界之身。」
心苦 (術語)二苦之一。身苦
心珠 (譬喻)眾生之心性,為本來清淨之佛性,故譬之為明珠。心珠歌曰:「此心珠如水月。」梁簡文帝文曰:「心珠可瑩。」
心珠歌 (書名)韶山和尚作。見傳燈錄三十。
心鬼 (雜語)心邪而於現生作惡業,死後自感責身之惡鬼也。又,心之可怖與惡鬼均。
心根 (術語)二十五諦之一。數論外道附錄。
心師 (術語)為我心之師,故曰心師。涅槃經二十八曰:「願作心師,不師於心。」通真軌上曰:「薩婆多云:我教謂心師也,他教謂師心也。」
心乘 (術語)佛教以心觀為主,故曰心乘。明神宗續入藏經序曰:「坐換昇平,密契心乘。」
心馬 (譬喻)心之動亂如狂馬,故曰心馬。又曰心猿意馬。觀心論曰:「心馬終不調。」安樂集上曰:「凡夫心如野馬。」性靈集四曰:「此思此願常策心馬。」三教指歸中曰:「鞭心馬而馳八極,油意車以戲九空。」
心神 (術語)眾生之心性靈妙,故曰心神。止觀五之三曰:「色法尚能如此,況心神靈妙,寧不具一切法耶?」
心病 (術語)二種病之一。
心海 (譬喻)眾生之心體如海,外之境界如風,所生之八識如波浪。楞伽經一曰:「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
心真 (術語)吾人本具自性清淨心之真性也。秘藏寶鑰上曰:「頓越三妄入真心。」
心真如門 (術語)起信論所說一心二門之一。二門
心迷法華轉 (雜語)六祖壇經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是言開悟心性者,能運轉利用法華。迷惑心性者,為法華所運轉利用。即成主從之別。蓋釋迦之說法華,是運轉利用法華而濟度眾生也。眾生之聽法華,是為法華所運轉利用而被濟度也。楞嚴經曰:「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凡夫被轉物,菩薩能轉物,如是轉者,故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心悟轉法華 (術語)心迷法華轉
心欲 (術語)心之樂欲也。法華樂王菩薩品曰:「觀眾生心欲。」
心華 (譬喻)以本心之清淨譬於華。故曰心華。唐華嚴經六十六曰:「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華開敷。」圓覺經曰:「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心智 (術語)心為體,智為用,體用並舉而曰心智。仁經王經中曰:「心智寂滅,無緣照。」
心眼 (術語)觀念之心,能照了諸法,故曰心眼。觀無量壽經曰:「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往生要集中本曰:「行者以心眼見於己身,亦在於彼光明照中。」
心寂靜 (術語)二種寂靜之一。
心無失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
心無所住 (術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汝若欲了了識無所住心時,正坐之時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惡,都莫思量。過去事已過去,而莫思量。過去心自絕,即名無過去事。未來事未至,莫願莫求,未來心自絕,即名無未來事。現在事已現在,於一切事,但知無著。無著者,不起憎愛心,即是無著。現在心自絕,即名無現在事。三世不攝,亦名無三世也。心若起去時,即莫隨去,去心自絕。若住時亦莫隨住,住心自絕,即無住心即是住無住處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時,只物住亦無住處,亦無無住處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亦名了了見性也。只個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亦名色性空,經云證無生法忍是也。」
心無畏故 (雜語)大日經曰:「心無畏故,能究竟淨菩提心。」行者觀心月,泰然無所畏懼,謂之心無畏。以心無畏之故,得淨究竟圓明之菩提心也。
心無差別 (術語)三無差別之一。三無差別
心無嫉妒行 (術語)清涼所立四安樂行之一。四安樂行
心極 (雜語)心者心髓也,極者至極也,言義理之心髓至極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曩括所遺並包心極。」
心量 (術語)心起妄想,種種度量外境謂之心量。是凡夫之心量也。如來真證之心量,離一切之所緣能緣而住於無心是也。楞伽經三曰:「觀諸有為法,離攀緣所緣,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
心路 (雜語)心為到佛地之道路,故曰心路。南山戒疏一上曰:「心路躁擾,靜定何因。」釋門歸敬儀中曰:「心路蒼茫,莫知投寄。」
心跡 (術語)謂心在內而跡現於外也。楞嚴經八曰:「六天形雖不動心跡尚交。」
心喜瑞 (術語)法華六瑞之一。
心越禪師 (人名)諱興儔,字心越,號東皋,明杭州金華府婓郡浦陽人。清康熙七年三十歲,謁翠微閣堂,三年參容狗子話,得師之印可。日本延寶五年至長崎。後改造水戶之天德寺,號祇園寺。為開山。壽五十七寂。見日本洞上聯燈錄。
心經 (經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略。又,中略曰般若心經。宋史藝文志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俗亦簡稱心經。」說大般若精要諸法皆空之理。餘般若心經
神分心經 (儀式)修法會,為拂魔障,乞諸天善神之護衛,先誦心經,而為法施,謂之神分心經。
心經真言 (真言)揭諦揭諦Ga%tiga%ti者,揭為行不可得之[8752]字,諦為如不可得之[875F]字,乘如之行,是為真行,故曰行如。此二者初為聲聞之行,次為緣覺之行也。波羅揭諦Praga%ti者,波羅為圓滿最勝之義,揭諦如上。是諸大乘之行也。勝於前之二乘行。故曰波羅。波羅僧揭諦Prasam%ga%ti者,僧為和合之義,對譯之心經,注為究竟,譬如百川究竟,終和合於大海之一水,佛果究竟,終歸於一味果海之義也。是為真言行。菩提Bodhi者,以上來所舉四揭諦之行證入菩提果之義也。娑婆訶Sva%ha有五義,表五智(蘇波訶)見心經秘鈔,秘藏記本。
心經略疏 (書名)一卷,唐賢首著。
心經略贊 (書名)一卷,唐慈恩著。
心經秘鍵 (書名)具名,般若心經秘鍵,一卷,日本弘法著。在十卷章之中。
心猿 (譬喻)以心之散動譬於猿猴。故曰心猿。慈恩傳九曰:「守察心猿,觀法實相。」
心機 (術語)謂心之發動也。大日經疏七曰:「隨種種樂欲心機,以種種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說真言道。」文句七曰:「事似先迷,心機本順。」
心滅 (術語)言真如離心念之相,故心行之處滅而無可思念也。二教論曰:「言斷心滅。」
心塔 (術語)密教之深旨,以眾生之心直為塔婆,故曰心塔。三種悉地陀羅尼法曰:「梵音制底,與質多體同,此中秘密謂心為塔也。如第三曼荼羅以自心為基,次第增加乃至中胎,涅槃色最居其上,故此制底甚高。」
心源 (術語)心為萬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論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止觀五曰:「結跏束手,緘唇結舌,思想實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須知心源,心源不二,則一切諸法皆同虛空。」
心想 (術語)意識心王之思想也。觀無量壽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智海從心想生。」
心意識 (術語)心為集起之義。意為思量之義。識為了別之義。唯識論於其名雖許互通,然其實體各別,如其次第配之於第八識與第七識及餘六識。俱舍論以之為一體之異名,六波羅蜜經十曰:「集起說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是故說唯心。」唯識論五曰:「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種法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恒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麤動間斷了別轉故。」俱舍論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中略)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如。」
心解脫 (術語)又曰慧解脫。無學之一。無學
心塵 (雜語)謂煩惱也。煩惱污心性故名塵。【又】(術語)心上之塵垢,即煩惱也。釋門歸敬儀中曰:「若彼心塵,使性知誰不無。」
心遠離 (術語)二種遠離之一。向自己之內界,而思惟遠離不善迷惑也。」
心精進 (術語)二種精進之一。精進
心蓮 (術語)顯教譬自性心之清淨,曰心蓮。密教謂肉團心之實形為心蓮。蓮華三昧經曰:「常住妙法心蓮臺。」大日經疏四曰:「凡人汗栗馱心狀,猶如蓮華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脈約之以成八分。」性靈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蓮,塵沙心數自居覺月。」
心慧 (術語)對於身戒曰心慧。身守戒,心研慧也。涅槃經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動如山。」
心數 (術語)新曰心所。舊曰心數。是為心法,其法數多,故曰心數。密教以大日如來為心王。一切眷屬之諸尊為心數。秘藏寶鑰下曰:「心王自在,得本性之水。心數客塵,息動濁之波。」即身義曰:「心王者法界體性智等,心數者多一識。」性靈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蓮,塵沙心數自居覺月。」
心趣 (術語)心念之所趣。如言心行。中阿含經三十一曰:「心趣好惡色,為欲所縛害。」
心燈 (術語)猶言心靈。靜中不昧之義。梁簡文帝文曰:「豈止心燈夜炳,亦乃意蕊晨飛。」
心器 (術語)心是受萬法之器,故曰心器。南山戒疏一上曰:「善識世人心器。」
心緣 (術語)言起心而攀緣外境也。為慮知心外事物之義。起信論中本曰:「離名字相離心緣相。」
心縛 (術語)妄想縛心,故曰心縛。楞伽經二曰:「彼相則是過,皆從心縛生。」
心諦 (術語)仁王經疏說三諦之一。三諦
心樹 (術語)謂意念之生發如樹木也。法苑珠林曰:「心樹既榮,便茂不凋之葉。」
心隨轉法 (術語)一切之心所法與定俱戒道具戒之二無表色及此法之生住等四相,與心王同時同果,又同善等之性其他一切之相,故謂之心隨轉法,即心生則隨而生,心滅則隨而滅也。俱舍論六曰:「心所二律儀,及彼心諸相,是心隨轉法,由時果善等。」
心穢經 (經名)說比丘拔心中之五穢,解心中之五縛,宜修五法。見增一阿含五十六。
心藥 (譬喻)出世之教法醫眾生之心病,故稱曰心藥。秘藏寶鑰上曰:「九種心藥,拂外塵而遮迷。金剛一宮,排內庫而授寶。」
心鏡 (術語)心如明鏡,能照萬像,故曰心鏡。圓覺經曰:「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神秀禪師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起信論曰:「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心證 (術語)心與佛相印證也。釋皎然詩曰:「花空覺性了,月盡知心證。」
心識 (術語)小乘俱舍以心與識為同體異名。大乘唯識以之為別體。有一識乃至無量之差別。
心願 (術語)心之願也。月上女經下曰:「誰今如是滿心願。」順正理論二十二曰:「亦如心願與眾同居。」
心懷戀慕 (雜語)心憶念佛也。法華經壽量品曰:「諸薄福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此言,諸比丘!如來雖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心寶 (雜語)心中具無量之寶財,故曰心寶。宗鏡錄九曰:「一切寶中心寶為上,故知一切法寶皆歸宗鏡中,無有無量法財珍寶而不積集。」
心顛倒 (術語)三顛倒之一。顛倒
心魔 (術語)心魔賊
心魔賊 (術語)心魔者,煩惱魔也。煩惱之惡魔,能賊害世出世之善法,故曰心魔賊。淨心誡觀上曰:「披戒定鎧摧心魔賊。」
心靈 (雜語)心識靈妙,故曰心靈。楞嚴經一曰:「汝之心靈,一切明了。」
心觀 (術語)天台一心三觀之法也。天台之觀法,以吾人平常之心念,為所觀之境,故別於華嚴之法界觀,法相之唯識觀等而稱為心觀。佛祖統紀(慧文傳)曰:「佛以心觀口授南岳。」
火一切處 (術語)十一切處之一。觀火周遍一切處之禪定也。
火大 (術語)四大之一。以溫熱為性,調熟為用者。周遍於一切之物質,故曰大。火界
火天 (天名)胎藏界曼陀羅第十二外金剛院之一眾。大日如來為引攝事火梵志示現火神之形者。其形與梵天王同。大日經一曰:「行者於東南隅,而作火仙像,住於熾焰中,三點灰為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而在圓焰中,持珠及澡瓶。」大日經疏五曰:「東南隅布,列諸火天眾,住火焰中,額及兩臂,各有三灰畫,即婆羅門用三指取灰自塗身象也。一切深赤色,當心有三角印,在焰火圓中,左手持數珠,右手持澡瓶,此是普門之一身,為引攝火祠韋陀梵志,方便開示佛圍陀法,故示此大慧火壇,淨修梵行之標幟也。」此為二臂。青龍軌下曰:「行者於東隅,而作火仙像,住於熾焰中,三點灰為標,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慧珠定澡瓶,掌仰定持杖,青羊以為座。」瑜伽護摩儀軌曰:「火天四臂,右手無畏,第二手持珠,左手仙仗,第二手執軍持。」此二軌之文為四臂。數珠與澡瓶,比大日經疏異其左右,然同軌次文曰:「東南方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軍持,左二手,一揚掌,一持念珠。」依此則與大日經疏同。 0114.JPG
火天妃 (天名)秘藏記下曰:「火天妃,白肉色,在盛火炎中,持三角火輪。」
火天真言 (真言)阿[言*我]那曳,火之義也。以最初之[8740](阿)字為種子。以一切諸法本不生之故,即歸於金剛之智體,[言*我]是行之義,以諸法本不生之故,雖具足萬行,然無所行,故名無師自覺。同於大空而遍於一切處,故與那字之大空同體。又諸法無行,故於三界不動不出而到薩婆若地,故無乘及乘者,是末句之(曳)字義也。又曳字所以加三昧之聲者,意明此乘定慧均等也。行諸佛菩薩之道時,皆以如是之慧火,焚燒一切之心垢,而燃正法之光明。是故如實說之,則即為真言,若請召時,增伊係伊係之字,若發遣時,則增迦車迦車之字。見大日經義釋四。
火天撥遣印 (印相)其說甚多。曰:撥忍度。忍度者火指(右中指)也,是為撥遣火天之意。或撥水指(無名指)以水撥火之意也。此印最合本軌之說。文云:以禪度(大指)撥戒度(右手無名)即成撥遣。此以水指作撥遣,故以大指撥水指也。如平常之彈指。大疏十六釋請召火天印云:「當側伸右手,其風指(頭指)第三節稍屈,又屈空指上節向掌,直而屈是請召,若先屈而還展是撥遣也。」請召既鉤屈風,撥遣時尤宜撥風也。
火王 (譬喻)譬火之猛曰王。無量壽經下曰:「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
火光 (雜名)火放焰光也。
火光定 (術語)出火之禪定。西域記三記阿難之入滅曰:「即昇虛空,入火光定,身出煙焰,而入寂滅。」
火光三昧 (術語)即第四禪定。與火光定同。本行集經四十曰:「如來爾時,亦入如是火光三昧,身出大火。」
火光尊 (術語)修護摩時勸請之火天也。大日經二曰:「思惟火光尊。」
火生三昧 (修法)為不動尊之三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三昧耶經上曰:「不動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又】「此真言行人,亦於諸尊若欲作降伏,即須自身作無動尊,住於火輪中,亦名火生三昧也。」義釋七曰:「囉[876A]字門,是毘盧遮那大忿怒之火,能燒一切世界,使灰燼無餘,今不動尊自此火中生,猶如軍荼利尊自執金剛之火中而生。」天神之權化,有自護摩之灰中化生者。見於印度古代之傳說。
火生長者 (人名)樹提伽長者之別稱。樹提迦
火宅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華經譬喻品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火宅喻 (譬喻)法華七喻之一。法華經譬喻品曰:「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其家廣大,唯有一門。(中略)忽然火起,焚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中略)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中略)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燒。今當設方便,命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中略)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中略)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殊好。(中略)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本非所望,(中略)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中略)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中略)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中略)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火宅僧 (雜名)斥僧之有妻者。輟耕錄六曰:「唐鄭熊番禺雜記二,廣中僧有室家者,謂之火宅僧。」
火印 (印相)呼火之印契。密軌以火形為三角,故結左右兩指為三角之形。是火印也。見胎藏界念誦次第。
火血刀 (雜名)地獄曰火途,畜生曰血途,餓鬼曰刀途。即三惡道之異名。止觀輔行一之三曰:「四解脫經,以三途名火血刀也。途,道也。」三塗
火坑 (譬喻)喻五欲之可畏也。雜阿含經四十三曰:「多聞聖弟子,見五欲如火坑。」中阿含經五十四曰:「欲如火坑,我說欲如火坑,如毒蛇,我說欲如毒蛇。」【又】譬惡趣之可怖也。觀經定善義曰:「三惡火坑,臨臨欲入。」
火吽 (行事)火者護摩法,吽者種子。一種之護摩法也。
火吽供養儀軌 (書名)一卷。失譯人名。
火[合*牛]軌別錄 (書名)一卷。失譯人名。
火災 (雜名)劫末所起大三災之第一。俱舍論十二曰:「唯器世間空曠而住。(中略)於中漸有七日輪現,諸海乾渴,眾山洞然,洲渚三輪,並從焚燎,風吹猛焰,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遺灰燼。」是為壞劫之終。
火車 (雜名)載罪人運於地獄之車。自車發火者。智度論十四記提婆達多欲傷佛,而生入地獄事曰:「復以惡毒,著指爪中,欲因禮佛以中傷佛。欲去未到,於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車來迎,生入地獄。」觀佛三昧經五曰:「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銅狗張口,化十八車,狀如金車,寶蓋在上,一切火焰,化為玉女。罪人遙見,心生歡喜,我欲往中,我欲往中。風刀解時,寒急失聲,寧得好火,在車上坐。然火自爆,作是念已,即便命終。揮攉之間,已坐金車,顧瞻玉女,皆捉鐵斧,斬截其身,身下火起。如火旋輪。」
火車地獄 (界名)地獄名。此地獄有銅鑊,縱廣四十由旬,中滿盛火。下有十二輪,上有九十四火輪。誑惑邪命,諂曲作惡者,於命終時,身冷如冰。欲熱時,獄卒羅剎,化作火車乘其上,現童男形,鼓舞至前。罪人見之,心生愛著,氣絕命終,在火車上。支節燃火,身體燋散。獄卒唱活,應聲還活。火車轢身十八返,身碎如塵。時天雨沸銅,遍洒身體,其人即還活。如是往返,上至湯際,下墮鑊中,為火車所轢,一日一夜有九十億生死。說見觀佛三昧經五。
火伴 (職位)司灶火者。世作火番者謬。見象器箋七。
火法 (修法)謂護摩法也。火[合*牛]供養儀軌曰:「火法有四種。」
火版 (物名)掛於庫司之灶上,及飯熟,飯頭打之三下,則火頭滅火。故名火版。大眾聞此音。止坐禪而歸寮。見象器箋十八。
火狗 (動物)地獄中吐火迫害罪人之狗。楞嚴經八曰:「火蛇火狗。」
火定 (術語)自身出火之禪定。火生三昧
火舍 (物名)香爐之一種。金屬所製。有二重之輪層,而附蓋。
火陀羅尼經 (經名)聖無能勝金剛火陀羅尼經之略名。
火界 (術語)謂火之自體也。界為持之義。火持火之自性,而不混於他物,故名為界。俱舍論一曰:「地水火風,能持自相。」又曰:「火界,煖性。」
火界咒 (真言)不動尊之陀羅尼名。立印軌、青龍軌等所出。
火界真言 (真言)火界咒也。
火食 (修法)謂護摩也。以供物投於火,供養諸尊,是護摩法也。
火食灰 (雜名)護摩之灰也。
火客 (職位)亦稱火伴,火佃。禪家掌火之僧也。
火神 (神名)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經世出世護摩品舉毘陀經之火神四十四種內法之火神十二種。其毘陀之四十四種,以大梵王為始。示其名與用法,而不說其形像。內法之十二神則說之。故大日經疏二十對於毘陀之火神,惟云:「若論其世間火天,作梵王形。」
十二火神 (名數)內法之十二火神,大日經所說,疏二十詳解之。一大因陀羅,二行滿,三摩嚕多,四盧醯多,五沒[口*栗]拏,六忿怒,七闍吒羅,八吃灑耶,九意生,十羯[打-丁+羅]微,十一(梵本缺名),十二謨賀那也。內法之護摩,就此中隨所用而勸請之,觀本尊之形,在於爐中。
火院 (術語)又曰火界。亦曰金剛炎。十八道之一。結火印身右旋三匝,以身為中心,觀想圍繞一大火院。
火[合*牛] (術語)瑜祇經護摩品諸尊之真言各曰阿擬你Agni,譯為火。[合*牛]為光菩薩之種子。
火珠 (物名)塔上之寶珠也。
火祠法 (修法)外典淨行圍陀Atharvaveda論中有火祠之法。大乘真言門亦有火法。其所以然者,為欲攝伏一類,故以佛之圍陀攝伏之也。見大日經疏十九,同義釋十四。經疏說火法四十四種,其所列者,惟二十七耳。火神
火焚地獄 (界名)焦熱地獄之異名。墮此地獄之罪人,為火所焚燒,故有此名。
火浣布袈裟 (衣服)紡織火鼠之毛而製之,火不能燒,有垢則投於火而浣之。法苑珠林三十五言魏明帝時西國獻之。三才圖會二十七亦載之。又石絨所織之布,亦曰火浣布。
火淨 (術語)五種淨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先以火燒煮使熟後方食,謂之火淨食。見有部毘奈耶雜事三十六,三藏法數二十四。
火途 (界名)三途之一。地獄道之別名。
火蛇 (雜名)地獄中吐火迫害罪人之蛇。楞嚴經八曰:「火蛇火狗。」
火帳 (物名)飯頭計人口記日日炊飯米之帳也。見象器箋十九。
火頂山 (地名)台州天台山之別峰。大部補注一曰:「大師住寺之北,別峰號曰華頂,登眺不見群山,暄涼永異餘處,大師於此降伏天魔也。」
火曼荼羅 (雜名)護摩之火壇。
火[栝-舌+忝] (物名)以小木所為之火箸也。
火[栝-舌+忝]譬 (譬喻)一切之菩薩,盡發度盡無邊眾生之誓願,眾生未盡,菩薩既成佛,譬如欲盡其薪之木火[栝-舌+忝],於薪未盡時,既自盡也。淨土論註曰:「巧方便者,謂菩薩願,以己智慧火,燒一切眾生煩惱草木。若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眾生未盡成佛,菩薩已自成佛。譬如火[栝-舌+忝]欲摘一切草木燒令使盡,草木未盡,火[栝-舌+忝]已盡。以後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
火湯 (界名)地獄之一處。千手經曰:「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
火焰印 (印明)不動尊十四印之一。不動尊
火焰三昧 (修法)又曰火光三昧,火生三昧等。佛曾為伏毒龍入此三昧,自身出猛火。釋氏要覽中曰:「長阿含云:佛在摩竭國毘陀山中,入火焰三昧。」又,諸羅漢入滅時,多入此三昧,灰燼其身。
火焰輪止印 (印明)不動尊十四印之一。不動尊
火塗道 (界名)地獄名,與刀塗道血塗道并為三塗。見翻譯名義集。
火鈴 (物名)警火之鈴。瑩山清規曰:「二更二點後,振火鈴,呼照顧火燭遶寺。」
火葬 (儀式)天竺四葬之一。梵語曰荼毘。又曰闍維Jha%pita,譯為焚燒。謂以火燒之也。經中所謂全身舍利者埋葬也,身分舍利者火葬之結果也,佛取火葬。後分涅槃經下曰:「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踴棺外,漸漸荼毘。經於七日,焚妙香樓,爾乃方盡。」(妙香樓,安置金棺之處)。
火聚 (術語)猛火之聚積。依罪業而在地獄所感者。正法念經十一曰:「彼不善業,作而復集,勢力堅[革*卯],所得果報,有大火聚。(中略)彼人所作惡業勢力,急擲其身,墮彼火聚。」【又】(喻譬)人身之可厭,可怖,譬之火聚。涅槃經四曰:「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是名自正。」【又】譬瞋恚,涅槃經十五曰:「此心難得調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電光之明,不得暫停。瞋如火聚,慈如電明。」
火聚佛頂 (佛名)釋迦如來之變身,五佛頂尊之一。坐於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左第四。梵名帝聚羅(火聚),斫羯羅,縛哩底,密號曰神通金剛,主以佛光聚一切眾生之德。雖有稱為高頂佛者,然非廣生佛頂。黃色,左手持蓮,上安寶珠,右手屈無名指,豎餘指當胸,坐赤蓮上。
火聚仙 (天名)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北方毘沙門天之上。青軌稱之為成就明仙。古來謂為火聚仙。坐於外金剛部院蓮華上者,惟梵天與此仙而已。肉色,右劍,左拳置腰,有火炎,坐蓮上,仙女一人侍。
火種居士 (流派)事火婆羅門之通稱。佛弟子呼薩遮尼犍子為火種居士。見雜阿含經五。
火輪 (術語)旋火輪之異名。回轉火作輪形者。此雖見輪形,然無輪之實體。以譬有為法之念念相續,雖見有種種之形,然無其實體也。楞伽經二曰:「譬如火輪非輪,愚夫輪想,非有智者。」
火輪印 (印相)側合兩拳各堅其頭指,著其頭作三角形也。
火頭 (職位)禪院之造飯者。
火頭金剛 (明王)烏芻瑟摩。譯曰火頭。烏芻沙摩
火壇 (物名)又曰爐壇,護摩壇等。謂修護摩之火爐也,大疏八曰:「此灌頂壇,又在火壇之北。」護摩
火辨 (人名)印度法相宗十大論師之一。為在家之菩薩,造世親之唯識頌釋,世親同時人。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質咀羅婆挐Citrabha%na,唐言火辨,亦世親同時也。尤善文辭,深閑注述,形雖隱俗,而道高真侶。」
火德星君 (神名)禪林佛殿,掛南方火德星君之牌。每月四日十八日諷經。火德星君為炎帝神農氏之靈,祀之為火神。以禳火災也。見象器箋四。
火羅 (地名)日本寶物集謂火羅為一行阿闍梨放流之國,至於此國之途中,著梵天所教之星宿法,即所謂為梵天火羅九曜。【又】(書名)然唐代紀傳不見記之。案火羅為梵天之名。火羅(梵Hora%)為時之義。又為依生時星宿卜運命之術,即陶官術(Horoscope)也。
火曜 (天名)九曜之一。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南方。梵名阿伽羅伽。肉色左手持獨股戟,右攫服。坐於筵。
火藥欄 (公案)牡丹芍藥等百花爛熳之花壇。以喻清淨法身者。
火爐 (物名)又作火鑢。護摩壇也。大疏八曰:「凡火鑢,應當中胎。」護摩壇
(譬喻)譬佛於牛曰牛王。牛王
牛車 (譬喻)法華經譬喻品說羊鹿牛三車。成佛之道。譬如牛車。火宅附錄。
騎牛求牛 (譬喻)傳燈錄九曰:「大安禪師,造於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師曰識後如何?百丈曰:如人騎牛至家。」碧巖七則評曰:「有者道大似騎牛覓牛,有者道問處即是。」
牛山 (雜名)牛頭山之略。
牛王 (雜語)牛中勝者。勝鬘經曰:「如牛王,形色無比勝一切牛。」以譬佛菩薩。涅槃經十八嘆佛曰:「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龍王。」無量壽經下嘆菩薩之德。曰:「猶如牛王,無能勝故。」大毘婆沙一百七十七釋迦菩薩讚底沙佛之偈曰:「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
牛王尊者 (人名)佛弟子憍梵波提之譯名。無量壽經上曰:「尊者牛王。」餘經譯為牛[口*司]、牛跡、牛相等。憍梵波提
牛毛塵 (雜語)七倍於羊毛塵者。住於牛毛尖之微塵也。見俱舍論十二。梵Gorajas。
牛皮 (譬喻)被牛皮而向日,則彌堅,繫龍鬚而入水,則益痛。牛皮龍鬚雖貴,還害身。以譬人天有漏之福,傷法身之慧命也。止觀五曰:「設便欲捨三途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轉換,翻更益罪。似魚入笱口,蛾趣燈中。狂計邪黠,逾速逾遠,渴更飲鹹。龍鬚縛身,入水轉痛。牛皮繫體,向日彌堅。盲入棘林,溺墮洄澓。」同輔行曰:「有相之福如龍鬚牛皮,戒定慧三如身如體,有相心修如縛如繫,受人天果如入如向,卻墮三途如彌堅轉痛。故大論云:夫利養者如龍鬚繩縛身入水,初損戒皮,次損定肉,後損慧骨。」
牛羊眼 (譬喻)牛羊之眼,以譬見之劣。智度論八十二曰:「肉眼所見,與牛羊無異。」止觀一下曰:「如牛羊眼不解方隅。」玄義二上曰:「不可以牛羊眼觀視眾生,不可以凡夫心評量眾生。」
牛羊心眼 (譬喻)與牛羊眼同。金光明玄義上曰:「不解此意如牛羊心眼不足論道也。」
牛角 (譬喻)牛之角。以譬物之並立者。止觀輔行一之一曰:「牛角表雙。」
牛角一觸 (傳說)牛角一觸袈裟而生於天也。文句記三中曰:「瓔珞經云:若天龍八部鬥諍,念此袈裟生慈悲心。(中略)龍得一縷,牛角一觸。」或作牛觸一角。言牛觸袈裟之一角。即死而生於天上也。
牛角娑羅林 (地名)沙羅雙樹林之別稱。雙樹並立四方猶如牛角,又拘尸那城譯為角城,沙羅林在此地,故曰牛角。輔行一之一曰:「以牛角表雙,以沙羅名樹。沙羅西音,此云堅固。堅固之名,稱樹德也。故知牛角表雙,義兼三角,此即最後說涅槃處。」
牛角山 (地名)牛頭山
牛角娑羅林經 (經名)攝於中阿含經四十八。舍利弗與阿難共說發起此林之法。佛讚之。
牛戒 (術語)戒禁取見之一種。天竺之外道有執牛行以為生天之因者。百論疏上中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論說,合眼低頭食草以為牛法,彼見牛死得生天上,即尋此牛八萬劫來猶受牛身。不達爾前有於天因,謂牛死得生天,是故相與持於牛戒。成論云:持牛戒,若成則墮牛中,如其不成則入地獄。然外道苦行世人信之。」智度論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剎鬼戒,啞戒,聾戒。」
牛狗外道 (流派)六種苦行外道之一。持牛戒或狗戒之外道類也。見涅槃經十六。
牛黃加持 (修法)又作牛王加持。安產加持作法之一。此法起於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其文曰:「若女人無男女,以牛黃於樺皮上書此真言而帶之,不久當有男女。」
牛跡 (雜語)牛行之跡也。謂佛為牛王,佛之教法為牛跡。維摩經弟子品曰:「無以大海內於牛跡。」
牛跡比丘 (人名)佛弟子憍梵波提之譯名。法華文句二上曰:「憍梵波提,此翻牛[口*司],無量壽稱牛王,增一云牛跡。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後恒事虛哨,餘報未夷,唼唼常嚼,時人稱為牛[口*司]。」增一阿含三曰:「樂居天上,不處人中,所謂牛跡比丘是也。」寶物集三曰:「羅漢盡諸漏,留牛跡名稱。」梵Gava%mpati’。
牛過[(窸-采)@(私-禾)]欞 (公案)五祖演示佛眼遠曰:譬如水牯牛過[(窸-采)@(私-禾)]欞,頭角四蹄,都過了,為甚麼尾巴不得過。見續傳燈錄五祖章。
牛頭 (異類)地獄之鬼卒,或為牛頭之形,或為馬頭之形。楞嚴經八曰:「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蹌槊,[馬*丘]入城門。」五句辛經曰:「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智度論十六曰:「見合會大地獄中,惡羅剎獄卒作種種形,牛馬豬羊鵰鷲鶉鳥,作此種種諸鳥獸頭而來,吞噉咬齧[齒*查]掣罪人。」冥祥記曰:「宋何澹之得病,見一鬼,形甚長壯,牛頭人身,手執鐵叉。」沙門慧義曰:「此牛頭阿旁也。」
牛頭山 (地名)梵名瞿室[食*夌]伽Gosrin%ga,又譯牛角山。在新疆和闐市南十三里。西域記第十二所謂:「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食*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兩起,岩隒四絕。於崖谷間建一伽藍,其中佛像,時放光明。昔如來曾至此處,為諸天人略說法要,懸記此地當建國土,敬崇遺法,遵習大乘」是也。大集經第四十五所謂:「復以閻浮提于闐國中水河岸上牛頭山邊近河岸側瞿摩娑羅香大聖人支提住處,付屬吃利呵婆達多龍王,令守護供養。(中略)如來今以于闐國牛角峰山瞿摩娑羅乾陀牟尼大支提處付囑我。」與之相合。舊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有曰:「邊夷國土,有菩薩住處,名牛頭山。」新華嚴經第三十二有曰:「疏勒國有一住處,名牛頭山。」疏勒于闐,地雖不同,然境域相近,恐即一山也。【又】在江蘇江寧南三十里。雙峰對峙,宛如牛角,故名。又稱雙峰,天闕,破頭山。後世呼為牛首山。相傳梁武帝曾於此建精舍,古來高僧駐錫者不少。華嚴探玄記第十五所謂:「潤州江南有牛頭山,彼中現有佛窟寺,又有四辟支佛影,時時出現」者。即是也。唐貞觀中,法融禪師於(幽棲寺)北巖石室,聞四祖道信之教,後在此地振宗風。為所謂牛頭禪之一派。日本傳教大師傳入日本之禪即其法流也。又見景德傳燈錄四,祖庭事苑一,五燈會元四等。
牛頭山法 (流派)牛頭山法融禪師之一派。牛頭禪
牛頭禪 (流派)以牛頭山法融為祖之禪派。又稱牛頭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禪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頭山幽棲寺北巖石室枯坐,有百鳥銜花之祥。唐貞觀中,四祖道信聞之,往尋訪,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維則。則下有雲居智。又智威之門有玄素。素下有道欽。欽開徑山,受代宗之信仰,賜號國一。欽門有鳥窠道林,與白居易問答有名。牛頭門風,雖一時振於唐代,而其末遂不盛。宗密之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曰:「牛頭宗之意,體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為有,即見榮枯貴賤等事。事跡既有相連相順,故生愛惡等情。情生則為諸苦所繫。夢作夢受,何損何益。雖有此能了之智,亦如夢心。乃至設有一法過於涅槃者,亦如夢如幻。既達本來無事,理宜喪己忘情。情忘即絕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為修也。」即此可以見其宗風。南宗諸師,頗詆擊牛頭一派。彼黃檗希運:「如四祖下牛頭融大師,橫說豎說,猶未知向上關捩子。有此眼腦,方辨得邪正宗黨。」即其一例。又見傳燈錄四及九,祖庭事苑一等。
牛頭香 (植物)牛頭栴檀也。牛頭栴檀
牛頭天王 (天名)祇園精舍之守護神。謂為樂師如來之化身。
牛頭栴檀 (植物)又稱赤栴檀。栴檀為香樹名,出自牛頭山,故曰牛頭栴檀。名義集三曰:「正法會經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頭栴檀,以此山峰狀如牛頭於此峰中生栴檀樹,故名牛頭。華嚴云:摩羅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頭,若以塗身,設入火坑火不能燒。大論云:除摩梨山無出栴檀香。」智度論十八曰:「除摩黎山一切無出栴檀木。」西域記十曰:「國南海濱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嶺洞谷深澗,其中則有白檀樹。栴檀[何-可+爾]婆樹,樹類白檀,不可以別。唯於盛夏登高遠瞻,其有大蛇縈者,於是知之。猶其木性涼冷,故蛇盤也。既見已射箭為記,冬蟄之後,方乃採伐。」觀佛三昧海經一謂:「牛頭栴檀,生伊蘭叢中,牙莖枝葉,如閻浮提竹筍。仲秋月滿,卒從地生,成栴檀樹。眾人皆聞牛頭栴檀上妙之香。」梵Gos/i^rs!aka-candana。
牛醐 (雜名)取自牛之醍醐味。秘藏寶鑰上曰:「驢乳牛醐,不可不察。」
牛貨洲 (地名)古云瞿伽尼,或作瞿耶尼瞿陀尼,皆訛轉也。正云遇[口*縛]柅。義譯為牛貨。毘曇云:以彼多牛,用牛貨易故。因以為名。見希麟音義。
牛糞 (雜名)梵語瞿磨夷,巨磨Gomaya,印度風俗以牛糞為最清淨者,淨物必用之。密教之儀軌,亦傚之。以牛糞塗壇去污穢為法。大日經疏四,示牧牛場之跡造曼陀羅事曰:「牛欄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處,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積多時,牛屎尿遍地重積,梵俗以為淨。」又說造壇之法曰:「如是次第除諸過已,細治所掘之土稍稍填之,潤以牛液築令堅固,平正猶如手掌。次用瞿摩夷瞿模怛囉Gomu%tra和合塗之,若淺略釋者,此是牛糞及液為順彼方俗以為清淨故。」准胝陀羅尼經曰:「瞿摩夷,唐云牛糞。」惟楞嚴經七曰:「佛告阿難,若末世人願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地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又,Gomayi^。
牛糞種 (雜名)瞿曇姓之別名,釋迦姓為瞿曇姓,瞿曇之元祖,自甘蔗園牛糞中生,故名牛糞種。見俱舍光記二十七。
牛檀 (植物)牛頭栴檀之略。
牛驢二乳 (譬喻)譬似而非者。智度論十八曰:「譬如牛乳驢乳其色雖同,牛乳枰則成蘊,驢乳枰則成糞。佛法語及外道語,不殺不盜,慈愍眾生。攝心離欲,觀空雖同。然外道語初雖似妙,窮盡所歸,則為虛誑,一切外道皆著我見。」
毛孔 (雜名)身上之毛穴也。華嚴經一曰:「得於一毛孔現不思議佛剎無障礙解脫門。」法華經如來神力品曰:「一切毛孔放無量無數色光。」
毛道 (術語)又曰毛頭。凡夫之異名。謂凡夫行心不定,猶如輕毛之隨風而東西也。然依梵本則有婆羅Ba%la,縛羅Va%la,之二音。婆羅為愚之義,縛羅為毛之義。古譯人誤婆羅為縛羅。譯為毛。不知婆羅宜譯為愚夫也。唯識樞要上本曰:「金剛經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羅(去聲),此云愚夫,本錯云縛羅乃言毛道。」玄應音義四曰:「毛道,此名誤也。舊譯云婆羅必利他伽闍那(Ba%lapr!thagjana),此云小兒別生,以痴如小兒不同聖生也,論中作小兒凡夫是也。正言婆羅必栗託仡娜,婆羅此云愚,必栗託此云異,仡那此云生,應言愚異生。以愚痴闇冥無有智慧,但起我見不生無漏故,經言生與不生是也,亦名嬰愚凡夫。凡夫者義譯也,案梵語,毛言[口*縛]羅,愚名婆羅,但毛與愚梵言相濫,此譯人之失,致有斯謬也。法集等經言毛道頭凡夫,或言毛頭凡夫者誤也。」慧琳音義十曰:「毛道此言譯者誤也。案梵云[口*縛]囉,此云毛,婆羅此云愚,以毛與愚梵音相濫故誤譯此為毛,義翻為毛道,或云毛頭,皆非也,此譯者之失矣。正梵音云婆羅必哩他仡娜,婆羅此云愚,必哩他此云異,仡那此云生,唐云愚生是也,言毛道凡夫者義不明也。」
毛道生 (術語)毛道之眾生也。毛道
毛道凡夫 (術語)如毛髮為風吹動,謂根性愚鈍而無定心也。毛道
毛僧 (人名)吳有異比丘,號為毛僧,日游聚落,飲食無所擇。輕薄子多弄之。忽謂人曰:吾將死矣。危坐說偈曰:「毛僧毛僧,事事不能。死了燒了,卻似不曾。」見冷齋夜話七。
毛頭 (術語)又曰毛道。凡夫子異名。毛道。又,禪家之職,剃淨人之毛髮者。亦曰毛頭。
毛繩 (譬喻)利養縛人不使解脫。譬以毛繩。智度論五曰:「如佛說譬喻,如毛繩縛人,斷膚截骨,貪利養人,斷功德本,亦復如是。」別譯阿含經七曰:「本為愛欲瞋恚愚痴之所纏縛,復更作造放逸之事,豈不增其貪瞋痴耶?譬如有人為繩所縛,以水澆之,逾增其苦。」智者大師別傳上曰:「毛繩截骨,則憶曳尾泥間。」止觀七曰:「名譽羅罥,利養毛繩。」
手印 (術語)手指所結之印也。陀羅尼集經二曰:「誦咒有身印等種種印法,若作手印誦諸咒法,易得成驗。」【又】古人多作印於指環上,亦如今人繫圖章於扇柄上。取其便用故也。根本雜事曰:「佛聽比丘畜印,以為記驗。但不聽著指環,及寶莊飾,許用鑰石赤銅白銅牙角五種物作。又印有二種: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轉法輪像,兩邊安鹿,伏跪而住。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刻作骨鎖像,或作髑髏形,欲令見時生厭離故。凡律中言手印指印,皆准此。」諾皋記曰:「南天竺國娑陀婆恨王有宿願,每年所賦細[糸*(媟-女)]。並重疊積之,手染鬱金柘於[糸*(媟-女)]上,千萬重手印皆透。」又契券中用摹指紋為證曰手印。元雜劇有離書手印。 T0042A.JPG T0042B.JPG T0042C.JPG T0042D.JPG T0042E.JPG
手杖論 (書名)一卷,尊者釋迦稱造,唐義淨譯。破言世有異執所生之有情者。
手輪 (術語)佛手中之千輻輪也。行事鈔下三曰:「有香泥作手輪像。」同資持記曰:「手輪者,舊云佛手中千輻輪。」
手輪論 (書名)異部宗輪論之略名。
手磬 (物名)捧於手以桴鳴之者。日本禪林名之曰鈴。
手爐 (物名)有柄香爐也。唐語曰手爐。釋氏要覽中曰:「法苑云:天人黃瓊說迦葉佛香爐。略云:前有十六師子白象,於二獸頭上別起蓮華臺以為爐。後有師子蹲居,頂上有九龍繞承金華,華內有金臺寶子盛香。佛說法時常執此爐,比觀今世手爐之制,小有倣法焉。」
勾當 (職位)司寺中法務之役名。
(術語)金石要例曰:「僧之稱公,當以其名,宋景濂塔銘可按也。及今乃以其字,失之矣,文章家不得因之。」僧之稱公,當稱名之第二字。如慧遠法師則稱遠公。道生法師,則稱生公。又如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公界 (雜語)公共之界限也。百丈清規第六日用軌範條曰:「不得以兩邊公界之手巾,拭頭面。」
公案 (術語)禪家應於佛祖所化之機緣,而提起越格之言語動作之垂示也。後人稱之,名為公案。又曰因緣。公案者,公府之案牘,即律令也。至嚴而不可犯者,可以為法。可以斷是非。從上佛祖之垂示,是宗門之正令,以判迷悟者類之。故彼擬名公案。所謂千七百則是也。碧巖九十八則評唱曰:「古人事不獲已,對機垂示。後人喚作公案因緣。」同種電鈔曰:「至理絕言,唯對迷機,故不獲已而假言說以顯道,後人將彼垂示語作公案也。」山房夜話上曰:「公案乃喻公府之案牘也,法之所在而王道之治亂實係焉,公者乃聖賢一其轍,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記聖賢為理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嘗無公府,有公府者未嘗無案牘。(中略)夫佛祖機緣,目之曰公案亦爾。」碧嚴集三教老人序曰:「祖教之書謂之公案者,唱於唐而盛於宋,其來尚矣,二字乃世間法中吏牘語。」雲棲正訛集曰:「公案者,公府之案牘也。所以剖斷是非,而諸祖問答機緣,亦只為剖斷生死,故以名之。」
一千七百則公案 (名數)五燈錄中公案之數凡一千七百則,山房夜話上曰:「且如禪宗門下,自二祖安心,三祖懺罪,南嶽磨磚,青原垂足。至若擎叉,毬輥,用棒,使喝,及一千七百則機緣,莫不皆八字打開兩手分付。」宗論三曰:「若緣木求魚,守株待兔。三藏十二部是拭瘡疣紙,千七百公案亦陳腐葛藤。」
今上牌 (圖像)今上皇帝之壽牌,禪宗等寺院,安置佛殿之正面,文曰:「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案唐開元十八年敕天下寺觀建天長節祝壽道場。今上牌之由來,殆以此時為始乎。
今家 (雜語)自己之宗派也。止觀大意曰:「今家教門,以龍樹為始祖。」
今案 (雜語)自己之考。法華文句三上曰:「今案彼經釋,無量義者從一法生。」
今師祖承 (術語)天台三相承之一。又名今師相承。即以天台智顗為宗師,而立其次第相承也。摩訶止觀一上所謂:「此止觀者,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之法門。」云云。止觀輔行一之一釋之曰:「此止觀以下,今師祖承也。」又曰:「若以智者為所指,應以南岳為父師,慧文為祖師,龍樹為曾祖師。」即是。
今圓 (術語)第五時法華經所說之圓教,謂之今圓。以前大乘經所說之圓教謂之昔圓。是台宗之語。
分別 (雜語)思量識別諸事理曰分別,是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為心心所之異名也。法華經曰:「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發智論一曰:「法歸分別,聖歸涅槃。」成實論三曰:「法歸分別,真人歸滅。」唯識述記七末曰:「言分別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別為自體故。」俱舍光記二十曰:「毘婆闍(Vibha%jya)名分別。」三界之心心所以虛妄之分別為自性,即妄於無我無法之上,而分別我法也,故稱之為分別之惑,斷此分別之惑,謂之無分別慧。慈恩寺傳七曰:「菩薩以分別為煩惱,而分別之惑堅類金剛,唯此經所詮無分別慧,乃能除斷,故曰能斷金剛般若。」
三分別 (名數)一自性分別,心心所之自性,對於現前之境,而尋求動躍,如眼識之識別色,耳識之識別聲,謂之自性分別。是現量也。二計度分別,種種差別之事,猛利思量推度也。三隨念分別,追念思惟經歷之事也。後二者,限於意識,是比量非量也。俱舍論二曰:「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
分別記 (術語)四種記之一。
分別答 (術語)四答之一。
分別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受戒得福或反之而墮者,事佛有三輩不同,及支那國非法者多事等。【又】阿難分別經之略名。
分別識 (術語)第六意識也。大藏法數曰:「於六塵等種種諸境而起分別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識傳送,第六意識能起分別,故名分別識也。」又曰:「分別識即第六意識,謂於顯識中分別五塵好惡等相,故名分別識。」
分別變 (術語)心識所變之境,有因緣變分別變二種。二變
分別智 (術語)分別有為事相之智也,在佛為後得之權智,在凡夫為虛妄之計度。離此虛妄之計度與真理冥符,是曰無分別智,即佛之根本實智也。
分別起 (術語)一切之惑,有分別起與俱生起二種。一切之凡夫,依無始以來之熏習力與身俱生自然而起之諸惑,謂之俱生起。由邪師邪教邪思惟三緣而起之諸惑,謂之分別起。分別起易斷,故於最初頓斷之,即見惑是也,俱生起難斷,故至後漸斷之,即思惑是也。
分別事識 (術語)楞伽經所說三識之一。八識中除阿賴耶識,為其他末那等七識之總稱,以對種種之境,而起虛妄分別故也,對真識則云事識。楞伽經一曰:「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起信論曰:「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同義記中末曰:「又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故,彼說為分別事識也。」又第八識十八名之第十五名也。以第八阿賴耶識為生一切分別事識之根本故也。唯識了義燈四本曰:「十五名識,無相論云:分別事識也。」
分別說三 (雜語)為鈍根之人降一乘教,而分別為三乘,使各自適於根機而說也。
分別說部 (流派)Vibhajyava%dinah!,部計名。此部所說有是有非,須能分別簡擇,故名分別說部。是非小乘二十部等之部計,乃論者假定之名也。俱舍光記二十曰:「說非盡理,半是半非,更須分別,故名分別說部,梵云毘婆闍縛地。毘婆闍名分別,縛地名部,舊云毘婆闍婆提者訛也。」
分別功德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十七品之名。佛於前品說本門之法華,一會之大眾,聞之得種種之功德利益,分別功德品者,即分別其功德之淺深不同也。
分別功德經 (經名)分別功德論之異名。
分別功德論 (書名)三卷,失譯人名。釋增一阿含經序品中之偈及念佛等十種之一法,次釋各弟子品稱為第一之因緣。
分別緣生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說十二緣生之法。
分別布施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為中阿含瞿曇彌經之別譯。
分別聖位經 (經名)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經之略名。
分別相似過類 (術語)十四過之一。謂立者之論法為同品者,敵者強以為異品而攻擊之之過誤也。
分別業報略經 (經名)一卷,大勇菩薩撰,宋僧伽跋摩譯。一經皆為偈頌,分別五趣之業報。
分別智陀羅尼 (雜名)智度論所說三陀羅尼之一。得此陀羅尼,則於一切眾生一切法能分別無錯。
分別智相應染 (術語)起信論所說六染心之一。六麤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別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別智,此智與心相應,而染污心性,故名相應染。
分別善惡所起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明十善十惡之果報,兼說飲酒有三十六失。
分別善惡報應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中阿含鸚鵡經之別譯也。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經名)二卷,唐玄奘譯。明以十一種殊勝之事故,於十二緣起之。初說無明支。一所緣殊勝,二行相殊勝,三因緣殊勝,四等起殊勝,五轉異殊勝,六邪行殊勝,七相狀殊勝,八作業殊勝,九障礙殊勝,十隨縛殊勝,十一對治殊勝也。
分身 (術語)諸佛為以方便力,化處處有緣之眾生,分身於十方,而現成佛之相也。法華經見寶塔品為集釋迦如來之分身,說三變土田。見法華玄義七。
分那柯 (異類)Pu%rn!aka,夜叉名。譯曰滿。見孔雀王咒經上。
分那婆素 (人名)punarvasu,長老名。譯曰井宿。見本行集經七十。
分位 (術語)時分與地位也。謂於事物或生變化之時分與地位。是為顯假立法之詞。例如波為水之鼓動分位,故波為假立於水之分位者,離水則波無實法。百法論曰:「三分位故。」是百法中二十四不相應法為假立於色與心或心所三法或生變化之分位者,故是無別體性也。
分陀利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華,奔荼利迦。正開敷之白色蓮華也。西土之蓮,有青黃赤白四種。又隨未敷,開,落之三時而異名(蓮華部詳說之),分陀利為白蓮華之正開敷者,又此華最大,花瓣數百,一名百葉華,妙法蓮華經之蓮華即此白蓮華,八葉之分陀利華也。又此華多出於阿耨達池,人間無有,故稱為人中好華,希有華等。玄應音義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蓮華。」慧苑音義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蓮華。亦曰百葉花也。」慧琳音義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拏哩迦花,唐云白蓮花,其色如雪如銀,光奪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無熱),人間無有。」華嚴疏鈔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蓮華,亦是正敷榮時也。」大日經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葉,葉葉相承,圓整可愛。」觀經散善義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希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
分荼利迦 (植物)又作分陀利迦,芬荼利迦,奔荼利迦,本拏哩迦。分陀利
分陀利華 (植物)釋迦如來稱譽念佛者曰人中之分陀利華。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
分段 (術語)分段生死之身也。為凡夫輪迴六道受分分段段果報之身。分段生死
分段身 (術語)分段生死之身也。
分段死 (術語)分段生死之略。
分段三道 (名數)迷界三道也,即惑業苦之三道是。
分段生死 (術語)二種生死之一,為輪迴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輪迴六道之身,各隨其業因而壽命有分限,形體有段別,故曰分段。大乘義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報,三世分異,名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為生,終謝為死。」勝鬘寶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謂色形區別,壽期長短也。」唯識了義燈六末曰:「言分段者:分謂齊限,即謂命根。段謂差別,即五蘊體。捨此受餘有差別故,(中略)皆隨因緣有定齊限,故名分段。」
分段同居 (術語)分段者,分段生死之身,即吾人之體也。同居者,為台家所立四土中凡聖同居土之略稱,如吾身所住之娑婆世界是也。此娑婆世界為凡夫與聖者同一居住,故稱曰同居。蓋分段是凡夫之身,同居是其所住處也。
分段輪迴 (術語)輪迴於分段生死也。生生世世在三界之巷。
分段變易 (術語)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也。二種生死
分相門 (術語)華嚴之賢首為明別教一乘,以分相門該攝門之二者,明三乘與一乘之差別曰分相門,明三乘是一乘曰該攝門,見五教章上。
分座 (雜語)禪林之首座代住持而接化,曰分座。敕修清規曰:「前堂首座,表率叢林,人天眼目,分座說法,開鑿後昆。」
分真即 (術語)同於分證即。
分修三昧 (術語)三三昧之一。不論定慧二者,修其一之三昧也。
分喻 (術語)凡譬喻不可顯喻其法之全分,但比況其一分之義,是曰分喻。例如言面如月,則以月之端正一邊而比顯面貌端正之一分也。涅槃經五曰:「面貌端正猶月盛滿,白象鮮潔猶如雪山,滿月不得即同於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
分散 (雜語)禪林之語。大眾一同退去也。
分歲 (雜語)又云歲夜。即除夜也。
分衛 (術語)Pin!d!apa%ta,或翻乞食,或翻團墮。乞食者為比丘行而乞食也,團墮者就乞得之食而釋之,以西竺之法,多摶食作團墮疊缽中故也。善見論曰:「分衛者,乞食也。」玄應音義五曰:「分衛,此言訛也。正言儐荼波多,儐荼此云團,波多此云墮,言食墮在缽中也。團者食團,謂乞食。」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一曰:「梵云分衛,此翻摶墮,以西竺多摶食墮疊盆中故。」或為漢語,謂以乞得之食物分與僧尼而衛護之令修道也。是為乞食之義。又為佛分身保護眾生之義,是非乞食之事。僧祇律曰:「乞食分施僧尼,衛護令修道業,故云分衛。」嘉祥大經疏曰:「能分身護物機,故言分衛。」
分衛經 (經名)過去佛分衛經之異名。
分諸乘 (術語)融本末之體於同教一乘之體示有一乘,二乘,三乘等諸乘教之法門也。
分證 (術語)菩薩初地以上少分斷惑證理也,起信論謂之隨分覺,台家謂之分證即。
分證即 (術語)台家所立六即位之一。止觀一曰分真即。觀經疏曰分證即。分斷無明,分證中道之位也。六即
爪上 (譬喻)受人身者極希,譬以爪上之土。爪土
爪土 (譬喻)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雜阿含經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入道者亦復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復如是。」涅槃經三十三曰:「爾時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葉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土多耶?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善男子!有人捨身還得人身;捨三惡身,得受人身;諸根完具,生於中國,具足正信,能修習道;修習道已,能得解脫;得解脫已,能入涅槃;如爪上土,捨人身已,得三惡身。(中略)不得解脫常樂涅槃,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爪上土 (譬喻)爪土
爪章 (書名)長爪梵志之所說。性靈集六曰:「爪章髮論。」
爪淨 (術語)五種淨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先以爪甲去其皮殼,然後食也。否則曰不淨食。
爪塔 (堂塔)給孤獨長者為供養佛之爪髮而立塔,是為起塔之始。十誦五十六有異說。
爪鏡 (雜名)梵網經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鏡,蓍艸,楊枝,缽盂,髑髏,而作卜筮。」明蕅益梵網經合註六曰:「爪鏡即圓光法。」或曰:「爪鏡者,以藥塗指上,咒之,光明如鏡,見人吉凶。」
爪犢 (雜語)長爪梵志與犢子部也。秘藏寶鑰中曰:「爪犢遙望。」
比丘 (術語)Bhiks!u,又名苾芻,[火*(堛-土)]芻。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稱。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義甚多。以乞士之翻為本義。嘉祥法華義疏一曰:「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於法,不名比丘。(中略)餘怖魔,破惡,淨命,如智度論中廣說也。」苾芻
比丘尼 (術語)Bhiks!un!i,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稱。新云苾芻尼。梵語尼者,顯女性之聲也。因之比丘為男僧,比丘尼為女僧。俱舍光記十四曰:「苾芻,唐言乞士,舊云比丘,訛也。苾芻尼苾芻如前解,尼是女聲。」慧琳音義二曰:「苾芻尼義說同上,出家女之總名,尼例聲明即女聲也。」以阿難懇請初度佛之姨母大愛道為僧,是為比丘尼之始。苾芻
比丘尼傳 (書名)四卷,梁寶唱撰。
比丘尼戒 (術語)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並八敬戒是也。
比丘五德 (名數)怖魔,乞士,淨戒,淨明,破惡也。苾芻
比丘尼大戒 (書名)十誦比丘尼大戒之略名。
比丘尼戒本 (書名)揭比丘尼五百戒之本經也。每月比丘尼之布薩日誦之。
比丘尼阿姨 (人名)Bhiks!un!i A^rya%,阿姨者阿梨夷之略,梵語阿梨耶,譯言聖者,今依女聲曰阿梨夷,即比丘尼聖者之意,為佛姨母大愛道之尊稱也,或言阿,如漢語阿爺阿娘之阿,姨即姨母也。
比丘聽施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說聽施比丘不樂法,將廢道。佛以方便說旅人不知道者問知道者之喻以化之。
比丘尼八歸敬戒 (術語)
比丘尼僧祇律戒經 (經名)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之異名。
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有比丘因惡名住林中欲自殺,正住天神說偈曉之,即得道果。
比目多羅 (術語)毘木瞿沙
比吒迦俱舍 (雜語)Piakakos/a,譯曰藏。刀鞘丞櫝之類,如三藏之藏是也。演密鈔七曰:「梵語比吒迦俱舍,此譯為藏,即是鞘韞櫝之藏為要,揀異中心之藏故。」
比那 (地名)Vinata,比那多之略。山名。譯曰不高。
比呼 (術語)Bhiks!u(巴Bhikkhu),比丘之別音也。探玄記十八曰:「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芻,或云比丘。此無正譯。」
比耆陀羨那 (人名)兒名。譯曰勝軍。見賢愚經六。
比量 (術語)因明三量之一。又心識上三量之一。比者比類也,以分別之心,比類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也。如見煙比知於彼有火是也。因而因明法者,以因與喻比知主義之軌式也。總稱為比量者,是八識中唯意識之用也。因明入正理論曰:「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義。」
比量相違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宗法九過之一。如:「瓶可為常(宗),所作性故(因)」是也。所立之宗相違比量之因,故曰比量相違。」
比智 (術語)新云類智,舊云比智。類智
比摩寺 (寺名)在于闐國。魏書于闐傳曰:「于闐西五里,有比摩寺。云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
比盧持 (人名)外道名。
比羅達 (人名)Vira-datta,長者名。譯曰威施。見菩薩修行經。
比羅婆洛 (地名)Pi^lusa%ra,山名。譯曰象堅。西域記一曰:「比羅婆洛山,唐言象堅,山神作象形,故曰象堅也。昔如來在世,象堅神奉請世尊及千二百大阿羅漢。山嶺有大盤石,如來即之受神供養,其後無憂王即盤石上起窣堵波,高百餘尺,今人謂之象堅窣堵波也。」婆字當是裟之訛。
(雜語)指人之稱。仁者
仁王 (雜語)佛之尊稱。佛號能仁,又為法王,故稱曰仁王。【又】仁王經之仁王,指十六國國王而言。
仁王咒 (經名)仁王經所說之陀羅尼也。新本在奉持品。
仁王供 (修法)供養仁王經之法會也。
仁王會 (行事)仁王經護國品說若國有災難,設百座講座講讚仁王經,可以禳之。唐代宗朝將不空三藏新翻之仁王經行百座仁王會,祈雨有驗,是為仁王會之始。
仁王尊 (菩薩)或作密跡菩薩,密修力士,執金剛神,那羅延金剛。寺門左右所置之阿吽二像也。
仁王經 (經名)有二本。舊本為羅什譯,題曰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新本為不空譯,題曰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亦二卷。仁王指當時十六大國之國王也。佛,對諸王各護其國使之安穩,故為說般若波羅蜜多深法之經文也。謂受持講說此經則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豐樂。故古來以之為護國三部經之一,公私皆為禳災祈福讀誦之。玆將本經各家之註述及關於本經之著作列之如下:仁王經疏六卷,隋吉藏撰。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五卷,隋智顗說,門人灌頂記,仁王經合疏三卷,隋智顗說,灌頂記,明道霈合,仁王經疏三卷,隋智顗說,灌頂記,成蓮合,仁王經疏,七卷,唐良賁述,仁王經疏六卷,唐圓測撰,仁王經疏法衡鈔六卷,唐遇榮集,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四卷,宋善月述,注仁王經疏科一卷,宋淨源錄,仁王經疏四卷,宋淨源撰集,仁王經科疏科文一卷,明真貴述,仁王經科疏懸談一卷,明真貴述,仁王經科疏五卷,明真貴述。
儀軌 (術語)舊本之仁王經,不說陀羅尼,因而其念誦作法不備,及不空新經出,經中有陀羅尼,且別出念誦之儀軌。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道場念誦儀軌二卷。仁王般若念誦法一卷,仁王般若陀羅尼釋一卷,皆不空譯者。
感驗 (傳說)不空三藏仁王咒感驗,見宋高僧傳不空傳,三寶感應錄中。舊譯仁王經感驗,見三寶感應錄中。代宗皇帝講仁王般若降雨感驗。見三寶感應錄中。
仁王講 (行事)講讚仁王經之法會也。
仁王經法 (修法)讀仁王護國般若經,而修之祈禱法也。日月,星辰,火水,大風,災旱,兵賊七難兢起時,則行此法,亦有平生修行之者。
仁王菩薩 (菩薩)仁王經所說之五大力菩薩也。
仁王念誦法 (經名)仁王般若念誦法之略稱。
仁王陀羅尼 (經名)與仁王咒同。
仁王經儀軌 (書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道場念誦儀軌之略名。
仁王般若經 (經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仁王陀羅尼釋 (書名)仁王般若陀羅尼釋之略稱。
仁王般若五壇法 (修法)設五個壇供養五大力菩薩即五大明王之法也。是仁王經之佛說。
仁王般若念誦法 (經名)一卷,不空譯。與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道場念誦儀軌詳略不同。
仁王般若陀羅尼釋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解釋仁王經所說之陀羅尼。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之略稱。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二卷,羅什譯。略稱仁王經。仁王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二卷,不空譯。略稱仁王經。仁王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道場念誦儀軌 (經名)二卷,不空譯。略名仁王儀軌,仁王般若儀軌等。說念誦仁王經之秘密作法。
仁者 (術語)又單稱仁,呼人之敬稱。大日經疏四曰:「梵音爾[何-可+爾],名為仁者。」法華經序品曰:「四眾龍神,瞻察仁者。」中庸曰:「仁者人也。」
仁祠 (術語)佛寺也。佛祖統紀三十五曰:「詔報曰: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圖之仁祠。」釋門正統三曰:「精舍所踞,號曰仁祠。」
仁塔 (堂塔)佛塔也。如言佛寺曰仁祠,佛曰仁仙也。是因釋迦譯作仁故。
仁體 (術語)與人體同。經論中,呼同輩常曰仁或仁者。
仁尊 (術語)佛之德號。釋迦譯言能仁,故名。
什物 (雜語)什為雜之義,聚之義。寺院所藏種種之器財曰什物。涅槃經六曰:「經書什物。」玄應音義二曰:「什物,什者十也,聚也雜也,亦會數之名也。又資生之物也,今人謂家產器物猶云氳云什物。」
什肇 (人名)姚秦之鳩摩羅什與其弟子僧肇也。
什麼 (雜語)疑問之辭,如言何也。祖庭事苑一曰:「什麼當作甚麼,甚麼問辭也。什雜也,非義。」摭言曰:「韓愈皇甫湜一代龍門,牛僧孺攜所業謁之。其首篇說樂,韓始見題,即掩卷問曰:且以拍板為什麼?僧孺曰:樂句。二公大稱賞。」傳燈錄曰:「在此作什麼?」
(術語)常曰教化,教人轉化惡為善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從佛受化。」又曰:「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華嚴經疏五曰:「化謂教化。」【又】(術語)謂以通力變現種種之相也。此能變化之心,有十四種,所變化之相,有八種。大品經一曰:「解了諸法如幻。(中略)如化。」大乘義章十五曰:「無而忽起,名之為化。」
化人 (雜語)神佛權自變形為人者。又,以神佛之通力化作人形者。列子曰:「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翻譯名義集曰:「周穆王時,文殊目蓮來化,穆王從之,即列子所謂化人者也。」
化人說 (術語)五人說經之一。佛菩薩羅漢等示現種種之形,而說法者。如觀音示現三十三身說法是也。見三藏法數二十。
化七子經 (經名)阿那邠化七子經之略名。
化女 (雜語)佛菩薩化自形為女者,又佛菩薩以通力化作女人相者。
化土 (術語)三土之一。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國土。申言之,即變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淨土與穢土之別。如娑婆者為穢土之化土,如兜率者為淨土之化土。化士由所住之佛身而名之。例如此娑婆世界,自眾生言之,則為眾生自業所招之眾生穢土,然佛為度二乘凡夫,以化身出於此土時,自以神通力,而變現似穢土之土而住之。故從眾生言,為屬於眾生果報之穢土,從佛言,則為佛變現之穢土之化土也(眾生之穢土與佛之化土,互相融和而現一相,如數多之燈光相和)。天台所立四土中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之二者,或應土是也。唯識論十曰:「變化身依變化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因緣成熟,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述記十末曰:「化土雖復說法,神通增故立變化名,法樂義劣。」(化土非如佛之自受用土,受用法樂之地以神通變化度眾生之地也)。
彌陀之化土 (術語)定彌陀之報土化土,諸宗有異義。天台宗以西方之淨土決為化土,法相宗立報土與化土二義,淨土一家解釋報化二土,其義頗多,日本親鸞謂彌陀有報土化土之二土。淨土之本體,定為彌陀真身所住之報土,於其報土上立九品之別,如或於其邊域設懈慢界,是大悲攝化之化土也。教行證文類化土卷曰:「謹顯化身土者,佛者如無量壽佛觀經說,真身觀佛是也,土者觀經淨土是也。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化心 (術語)化身之心。實無識慮者。佛地論六曰:「化心等依實心現,但實心上相分,似有緣慮等用,如鏡中火。」
化主 (術語)教化之主,謂佛也。天台梵網會疏上曰:「一標化主,大聖世尊。」觀經玄義分曰:「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又】(雜名)勸化信徒布施以供三寶也。
化功 (術語)教化人之功德也。
化功歸己 (術語)天台所立觀行五品位中,第三說法品之位,行者說法教化人,則其功德歸己,內心之觀解益明云。文句記六上曰:「實病既癒,權疾亦痊,豈一代化功全任實行。」止觀七下曰:「更加說法,轉其內解導利前人,以曠濟故,化功歸己,心更一轉,倍勝於前,名第三品。」玄義五上曰:「行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誓願熏動,更加說法如實演布,說法開導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己,十心則三倍轉明,是名第三品位。」
化他 (術語)教化他也。自行化他
化他壽 (術語)可以濟度之眾生無限,故諸佛之大悲永遠不盡。即化益眾生之壽命也。
化尼 (雜語)佛菩薩自變化為尼也。又以佛菩薩通力化作比丘尼形也。
化生 (術語)四生之一。謂依托無所,忽然而生者。如諸天,諸地獄,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論八曰:「有情類,生無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無缺,支分頓生,無而欻有,故名為化。」大乘義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諸天等,無所依托,無而忽起,名曰化生。若無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論釋,依業故生。」
佛菩薩化生 (術語)佛菩薩為濟眾生以神力變作種種者。即化身,權者,權化,權現等是也。
法身化生 (術語)受佛之教化新生於佛家之身也。法華經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極樂化生 (術語)極樂之往生人有胎生與化生二種。疑佛智而修種種善業之人,生於邊地之宮殿,五百歲間不能聞見三寶。是名胎生。信佛智之人隨九品之行業各化生於蓮華中,身相光明頓具足,名曰化生。無量壽經下曰:「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化地部 (流派)Mahis/a%sa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三百年由說一切有部而別立者。此部之主,本是國王,為領有土地之人,故名化地部也。宗輪論述記曰:「此部之主,本是國王,王所統領國界地也。化地上人庶,故言化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名,名化地部。真諦法師云:正地部本是王師,匡正本境,捨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問經言大不可棄(是部主之名),非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化地部,第三百年中從一切有部出也,梵言磨醯奢娑迦,亦名彌喜捨。娑迦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舊名彌沙塞,訛也。」當部雖為上座部系統,然其所說頗近大眾部。即稱現在有體,過未無體者,於見道主張以空無我之行相而現觀一時,亦否定無有中有,許五識有雜染之力,立九無為說,立預流果有退羅漢果無退之說。所謂法無去來宗也。
化行 (術語)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汎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別之教法,謂之化教,特明佛弟子當守之戒行,謂之行教。又曰制教。律宗之人,以此二教判一代教也。行事鈔上一曰:「顯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為二:一謂化教,此則通道俗。但汎明因果,識達邪正。(中略)二謂行教,唯局內眾。定其取捨,立其綱維,顯於持犯,決於疑滯。」同資持記上一之二曰:「一代時教,總歸化行,開其信解,用捨任緣,故名化教。制其修奉,違反有過,名為行教。」戒疏一上曰:「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諸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開演化導令識邪正因果業性界繫諸法,言無所壅,義通道俗,意在靜倒,離著為先。教本化人令開慧解,本非對過而立斯教。言行教者,起必由過,隨過制約,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設非為靜倒,但隨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大乘義章一曰:「化教所說,名修多羅。行教所說,名曰毘尼。汎說事理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儀,是行教也。」
化行二教 (術語)化教與行教也。化行
化色 (術語)佛菩薩以神力變作種種之形體也。
化色身 (術語)二種色身之一。是佛之化身也。見三藏法數四。
化米 (雜語)勸化人而募施米也。
化身 (術語)佛三身之一。又名應化身,變化身。為眾生變化種種形之佛身也。有廣狹二門,廣門之化身者,謂對二乘凡夫示現之種種佛身,及六道異類之身,總為化身也。佛地論七曰:「變化身者,為欲利益安樂眾生,示現種種變化事故。」成唯識論十曰:「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法華論下曰:「一者示現應化佛菩提,隨所應見而為示現,如經皆謂如來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狹門之化身者,分上述之化身(亦云應化身),為應身與化身二者,現佛形為應身,現他異形為化身。合部金光明經一曰:「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中略)自在力故。隨眾生心,隨眾生行,(中略)現種種身,是名化身。(中略)是身得現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頂背圓光,是名應身。」大乘義章十八曰:「為化眾生,示現佛形,名為應身。示現種種六道之形,說為化身。」三身
化身八相 (術語)化身佛由降生以至涅槃共有八種之相。是曰八相成道。八相
化作 (術語)佛菩薩以神力變化造作種種之身,又種種之事物也。法華經妙音品曰:「於是妙音菩薩,不起於座,身不動搖,而入三昧。以三昧力,於耆闍崛山,去法座不遠,化作八萬四千眾寶蓮華。」
化佛 (術語)佛菩薩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變現之化佛也。法華經普門品曰:「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觀無量壽經曰:「當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中略)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是菩薩變現之化佛也。
化法 (術語)化導之法門也。天台一家,判釋迦之一代教為化儀化法,各立四教。四教
化法四教 (術語)謂天台之教判藏通別圓也。自教化之內容而分,故有化法之名。四教
化制二教 (術語)律宗一家,判一代教為化教制教二者。經論二藏,汎說因果之理,以化道俗,是曰化教,戒律一藏,說比丘之戒法,獨制內眾,謂之制教。又曰化行。化行
化前 (術語)台家指法華經以前曰爾前,淨家指觀無量壽經以前曰化前。依善導觀經疏化前序之語而立。
化前方便 (術語)謂觀經以前所說,聖道門之教也。
化前序 (術語)唐善導之觀經疏,取經之通序六成就中後之四成就科為化前序。觀經化前序
化度 (術語)教化濟度眾生也。
化度寺碑 (雜名)即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唐李百藥制文。歐陽詢所書。為率更得意之筆。所謂直木曲鐵法也。其石宋時已亡。今所傳搨本多翻刻者。
化相 (術語)佛陀教化眾生之相狀也。
化相三寶 (術語)謂小乘之三寶也。如佛為丈六之化身,法為四諦十二因緣,僧為羅漢及緣覺。先以此三寶教化眾生,故謂之化相三寶。三寶
化城 (譬喻)法華七喻之一。譬小乘之涅槃也。化城喻品。戒疏一上曰:「鈍者引以世報,權示化城,利者以慧資成,便至寶所。」
化城喻品 (經名)法華經第三之終說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時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眾生成佛之所為寶所,到此寶所,道途悠遠險惡,故恐行人疲倦退卻,於途中變作一城郭,使之止息,於此處養精力,遂到寶所,佛欲使一切眾生到大乘之至極佛果,然以眾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說小乘涅槃,使一旦得此涅槃,姑為止息,由此更使發心進趣真實之寶所也。然則小乘之涅槃,為一時止息而說,是佛之方便也。文曰:「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導師多諸方便,(中略)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略)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歎未曾有。(中略)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化炭 (雜語)勸化炭也。
化俗結緣 (術語)化俗者,教化世間之人。以此為緣而使之入於佛法也。
化茶 (飲食)化緣乞食而得之荼也。
化跡 (術語)與教跡同。佛教化眾生之遺跡也。行事鈔中一曰:「餘經汎明化跡,通顯因果。」資持記中一之二曰:「化跡謂往昔因緣。」
化宮殿 (圖像)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左一手所把持之物也。此手即曰化宮殿手,宮殿手,寶殿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曰:「若為生生世世,常在佛宮殿中,不處胎藏中受身者,當於化宮殿手。真言:唵,微薩囉微薩[口*邏]吽泮吒。」
化教 (術語)化行二教,又化制二教之一。化行及化制二
化現 (術語)謂佛菩薩為濟度眾生變作示現種種之形也。無量壽經上曰:「化現其身,猶如電光。」唯識論十曰:「神力難思,故能化現。」
化理 (術語)事物變化之理。楞嚴經十曰:「化理不住,運運密移。」
化疏 (雜名)勸化帳之書也。又,化為火化之意,燒火告神之物。如我國之紙錢紙馬等即其例也。神人異道,故化此享彼。
化菩薩 (術語)佛菩薩以神通力變化之菩薩身也。觀無量壽經曰:「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化道 (術語)教化人之道也。與教道同。淨土論注曰:「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與閻浮提一應化道耳。」止觀五下曰:「聖師有慧眼力明法藥,有法眼力識於病障,有化道力愈病授藥,令得服行。」
化源 (術語)教化之本源也。戒疏序曰:「導達化源,通明理性。」行宗記一上曰:「化源者,即如來設化之本。」
化境 (術語)可教化之境土也。十方國土皆是如來之化境。二種佛境之一。見華嚴經疏五,三藏法數四。
化儀 (術語)化導之儀式。謂釋尊一代間教化眾生之儀式方法。天台判一代教,分化儀與化法二門,各立四教。八教
化儀四教 (術語)天台宗於形式上分釋尊一代之教說為四種。即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是也。
化儀頓 (術語)頓教二種之一。禪源諸詮三曰:「佛初成道,為宿世緣熟上根之流一時頓說性相理事,眾生萬惑,菩薩萬行,賢聖地位,諸佛萬德。因該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徹因源,位滿猶稱菩薩。」
化誘 (術語)教化引導眾生也。八十華嚴經二曰:「種種教門常化誘。」
化樂天 (界名)Nirmanarataya,六欲天之第五。在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日一夜。身長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兒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間十二歲之童。梵名尼摩羅,須涅蜜陀。智度論九曰:「化自樂天。」仁王經上曰:「化樂天。」俱舍論十一曰:「樂變化天。」智度論九曰:「化自樂者,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言化自樂。」仁王經上曰:「若菩薩住十億佛國中,作化樂天王修千億法門。」
化導 (術語)教化示導人也。大日經疏四曰:「隨種種應度眾生,三輪化導。」演密鈔五曰:「化謂教化,導謂示導。」
三輪化導 (名數)一神變輪,二記心輪,三教誡輪。神變者佛以身業現種種之神變奇瑞也。記心者佛以意業知眾生之心也。教誡者佛以口業教訓眾生也。瑜伽論二十五謂之三神變。俱舍論二十七謂之三示導。三輪
化導力 (術語)三力之一。力字
化緣 (術語)教化之因緣也。佛菩薩來此世,因有教化之因緣,若此因緣盡,則即去。寄歸傳一曰:「化緣斯盡,能事畢功。」【又】(雜語)以募化結佛緣也。釋氏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法。故亦稱募化為化緣。夷堅志曰:「普光寺行童元暉,近村王大子也。既僧,為街坊化緣。」
化壇 (堂塔)涅槃堂之異名。此處焚化亡骸故以為名。見象器箋一。
化轉 (術語)教人轉惡為善也。四教儀一曰:「說能詮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化轉有三義: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
化屬 (術語)佛菩薩有自初即定宜教化之眷屬,謂之化屬。
引入 (術語)大日經疏十九曰:「有常悲者,乃合引入曼陀羅也。」
引入印 (印相)引弟子入壇場內之印也。胎藏界用入佛三昧耶之印,金剛界用薩埵之三昧耶印,蘇悉印用合掌,此即以三部之三昧耶生在佛家之意也。或總用大鉤召印。
引化 (術語)引接化度也。六祖壇經曰:「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
引正太子 (人名)中印度憍薩羅國引正王(娑多婆漢那Sa%tyava%hana’)之子也。王深歸依龍樹菩薩,依龍樹之妙術,年貌不衰,太子患不能嗣王位。因思父王之長命依於龍樹之福力,乃請龍樹使自殺。父王聞龍樹死,即命終。太子遂即王位。見西域記十。
引出佛性 (術語)三佛性之一。三佛性
引果 (術語)對滿果之語。一有情之果報分為總別二者。果報之主成分為引果,果報之局部為滿果。例如第八識是引果,五根五境等好醜美惡是滿果。第八識為總報之果體,於反現吾等人界五根五境等之總體上,更就彼總體變成美惡上下貧富等之差別,是第八識中具有滿業之種子使然。故因此可知同一人間,果報上有種種之上下差別者,是滿果也。引果總為同一。見唯識論二,同述記二末。
引座 (術語)禪林導引他陞座說法,而紹介於眾曰引座。見象器箋十一。
引飯大師 (譬喻)喻禪家引飯之槌也。清異錄上曰:「禪家未粥飯,先鳴槌,維那掌之。叢林目淨槌為引飯大師,維那為欒槌都督。」
引發因 (術語)十因之一。十因
引業 (術語)對滿業之語。牽引眾生五趣四生之業也。又名引因,索引業,或總報業。但大小乘解其名義,其說少異。毘婆娑論十九及俱舍論十七等,謂業能引眾同分等,為引業。圓滿莊嚴其同分,謂之滿業。是蓋引業約因而解,滿業約果而解之故,業果相對也。唯識論述記二等,則別有業業相對,果果相對之二解。總報業,感總報之果,同時扶其餘劣弱之業,使彼亦能感別報,謂之引業,別報業圓滿莊嚴第八總報之果體謂之滿業,是業業相對也。又總報之果起時,其果能為增上緣,引生其餘別報之果,故謂之引業,又此別報之果,能使總報之果圓滿,故謂之滿業,是即果果相對也。然此引業限於一業耶?抑於多業亦通耶?引一生耶?抑於多生亦通耶?此問題大小乘說之亦不同。小乘之說,引業限於一業,又唯引一生。俱舍論十七曰:「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光記十七曰:「非多業引一生,又非一業引多生,唯一業引一生,多業引多生。」即其意也。是蓋以一業若引多生,則當於熟時生先後之別,多業若引一生,則有於眾同分生差別之難故也。然大乘之說,則一多互為不定。雜集論所謂:「或一業力牽一身,乃至一業力牽多生,多業力得一身」是也。小乘中經部,亦如大乘,許一業引多生之義。
引接 (術語)或作引攝。佛以大願業力攝取之手,引導攝取眾生也。
引接 (術語)又作引攝。佛菩薩之手引取眾生也。涅槃經二十八曰:「方便引接。」往生要集上本曰:「與無量聖眾,同時讚嘆,授手引接。」
引接悲願 (術語)引接眾生之本願也。指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九願。願曰:「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見無量壽經上。
引接結緣樂 (雜語)往生要集十樂中之第六樂。往生淨土後,將娑婆結緣之父母知友,自在引接而濟度之樂也。要集上末曰:「若生極樂,智慧高明,神通洞達,世世生生恩所知識,隨心引接。(中略)無緣尚爾,況結緣乎?」
引磬 (物名)用於佛事之樂器。鳴之引大眾之注意者,故名。碗狀之小鐘,於隆起之頂點貫紐,附之以木柄,便於攜取者,故亦名手磬。
引請闍梨 (術語)阿闍梨
引駕大師 (人名)唐朝四大師之一。引迎天子車駕之役。太宗貞觀中。封智威為引駕大師。佛祖統紀七曰:「師在太宗朝,名德昇聞,召補朝散大夫,封四大師。」,「耆老相傳云:唐有四大師:謂引駕大師,護國大師,餘二闕聞。今詳考隋唐傳,但有引駕之名,其員有四。」僧史略下曰:「為引駕大德者,唯端甫稱之(唐憲宗時僧)。此必敕補,儻自號私署,安可稱之?此命近亦不聞矣。然則車駕巡幸還京,僧道必具旛幢螺鈸遠迎,僧錄道錄,騎馬引駕,而無敢自稱引駕者。」
引導 (術語)導人使入於佛道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但以假名字,引導眾生。」同法師品曰:「引導諸眾生,集之令聽法。」【又】(儀式)下炬時之法語也。黃檗希運禪師當母溺死時,投炬說法語曰:「廣河源頭乾徹底,是此五逆無所藏。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是妄語,諸佛妄語。」是為死後引導之始。由是禪家有引導,他宗亦以他宗之意引導。
引聲 (術語)由聲明法,而附節引聲也。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六曰:「苾芻不應歌詠引聲。」
引攝句 (術語)攝召句
孔目章 (書名)具名華嚴孔目章。內題華嚴經內章門雜孔目。四卷,智儼著。解經內之名數法相者,有一百四十一章。
孔雀 (動物)梵名摩由羅Mayu%ra,鳥名。涅槃經三十四曰:「自有眾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長,譬如孔雀聞雷震聲而便得身。」
孔雀明王 (菩薩)一頭四臂,為菩薩形,駕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種子為[87F9]字。三昧耶形為孔雀尾。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曰:「於內院中心,畫八葉蓮華。於蓮華胎上,畫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薩。頭向東方,白色著白繒輕衣,頭冠瓔珞,耳璫臂釧,種種莊嚴,乘金色孔雀王,結跏趺坐白蓮華上,或青蓮華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華,第二手持俱緣果(其果狀似木瓜),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又有二臂之孔雀王。秘藏記末曰:「孔雀王母菩薩,左手持開蓮,右手持孔雀羽。」 0107.JPG
孔雀神咒 (修法)孔雀經中所說,經初說神咒之緣起,言有比丘,名莎底,出家未久,為眾破薪營浴事,有大黑蛇自朽木孔出,螫彼比丘右足拇指,毒氣遍身,悶絕於地,口中吐沫。阿難以白佛。佛告阿難言:我有摩訶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羅尼(摩瑜利譯曰孔雀),有大威力,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攝受覆育一切有情云云。
孔雀經 (經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三卷。唐不空譯。於諸譯中此經最為流通。
佛說孔雀王咒經 (經名)二卷。梁僧伽婆羅譯。與前經同,稍略。
佛說大孔雀王咒經 (經名)三卷。唐義淨譯。亦與前經同,惟華梵之音聲稍別。
孔雀王咒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唐義淨譯,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一卷,失譯人名。已上三經皆為前經中之少分。
孔雀明王經 (經名)不空譯。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之略稱。
儀軌 (書名)佛說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一卷,唐不空譯。
孔雀明王經法 (修法)依大孔雀明王經等以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之秘法也。又略曰孔雀經法。密教四大法之一。設大壇,護摩壇,十二天壇,聖天壇,為息災而修之。
孔雀種 (雜名)梵語摩由羅Maurya,譯云孔雀。阿育王系譜有二說,由旃陀羅笈多王出者,謂之孔雀種。
(術語)空法十喻之一。如幻術師於無實體者能變化而見是也。智度論五十五曰:「眾生如幻,聽法者亦如幻。」演密鈔四曰:「幻者化也,無而忽有之謂也。先無形質,假因緣有,名為幻化。又幻者詐也,或以不實事惑人眼目,故曰幻也。」圓覺經略疏上二曰:「幻者,謂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來動作之相。須臾法謝,還成草木。然諸經教幻喻偏多,良以五天此術頗眾,見聞既審,法理易明。及傳此方,翻為難曉。」
幻人 (術語)能為幻術之人也。後漢書曰:「撣國王獻樂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
幻力 (術語)作幻化事之力也。
幻士仁賢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度大幻士仁賢說如幻法門及菩薩道法。
幻心 (術語)心識由緣而生,畢竟無實如幻也。圓覺經曰:「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幻化 (譬喻)幻與化。即空法十喻之二。幻者幻人之所作。化者佛菩薩通力之變化。智度論六曰:「經云:解了諸法,如幻,(中略)如化。」【又】(術語)幻即化,謂幻人之化作也。演密鈔四曰:「幻者化也,無而忽有之謂也。」
幻化網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觀想儀軌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十忿怒明王之儀軌也。
幻日王 (人名)梵語曰娑羅阿迭多。譯曰幻日。為摩揭陀國之王,信佛法,與破佛者北印度磔迦國之大族王戰而擒之。
幻有 (術語)假幻之無事實以顯法之假有也。法華玄義二下曰:「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
幻身 (術語)人身無實如幻,是名幻身。圓覺經曰:「幻身滅故,幻心亦滅。」
幻門 (術語)幻化之法門。圓覺經曰:「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釋籤四之一(科本)曰:「能所俱空而治而度,俱如幻化,故無所得。是故菩薩以幻法門破彼幻惑,以幻大悲利幻含識,自他功畢,於幻涅槃得無所得。」
幻法 (術語)幻師之法術。幻化之法門。
幻者 (術語)一切諸法無實體如幻,故曰幻者。圓覺經曰:「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
幻垢 (術語)有情之身心,無實體,故曰幻,有漏不淨故曰垢。圓覺經曰:「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幻相 (術語)如幻無實體也。
幻師 (術語)作幻術之人曰幻師。楞伽經一曰:「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無量壽經上曰:「譬如幻師現眾異像為男為女。」
幻師[風@(軷-車)]陀神咒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幻師[風@(軷-車)]陀,為救比丘被咬於毒蛇,嬈於鬼神,劫於賊,而說陀羅尼。一名佛說玄師所說神咒經。
幻野 (術語)謂生死夢幻之境也。吽字義曰:「長迷一如之理,常醉三毒之事,荒獵幻野。」
幻術真言 (術語)能作幻化事之秘咒也。大日經三曰:「如幻術真言,能現種種園林人物。」
幻惑 (術語)惑體虛妄無實,故謂之幻。釋籤四之一(科本)曰:「菩薩以幻法門破彼幻術。」【又】以幻術惑人之心也。觀無量壽經曰:「幻惑咒術。」
幻象 (雜名)幻化之象也。性靈集八曰:「覺朝無多虎,悟日莫幻象。」
幻燄 (雜語)幻化與陽燄也。玄義一上曰:「心如幻燄,但有名字,名之為心。」
(術語)[8779]為等空之佉[8751]字與空點合成者。大日經第三悉地出現品曰:「佉字及空點,尊勝而虛空。」此二字合成。為大空之義。虛空者乃無形無色無音,而包容形色與音無所餘。大空不可得之義也。
夫人 (雜語)西土國王之後妃曰弟脾Devi,直譯曰天后,義譯為夫人也。
斤斗 (雜語)又作筋斗,巾斗。唐之俗語。為倒翻身也。斤是其本字,餘皆為假用。祖庭事苑七曰:「斤斫木具也,頭重而柄輕,用之則斗轉,為此技者似之。」斗者柄也。
勿力伽難提 (人名)應云蜜利伽羅,此云鹿難提,亦云喜,總言之名鹿喜。善見律曰:鹿杖沙門。鹿杖,其名也。沙門者,如沙門形,剃頭留少許周羅發,著壞色衣,一以覆身,一以置肩上。入寺依止比丘,拾取殘食以自活命。
勿提堤犀魚 (人名)堤音低,犀音西,龜玆國番語,三藏名也。錄自注云:此云蓮華精進也。見希麟音義。
斗帳 (物名)帳形如覆斗。故以為名。漢劉熙逸雅六曰:「帳張也,張施於床上也。小帳曰斗,形如覆斗也。」佛本行集經十五曰:「作瓶天子化作一屍,臥在床上,眾人舉行,復以種種妙色芻衣張施其上,作於斗帳。」起世經四曰:「婦女,丈夫命終,作種種斗帳幰蓋而普周匝。」
屯崙摩 (天名)甄陀羅王名。至佛所彈琴,使迦葉不堪其坐者。見智度論十。梵Druma。
允堪 (人名)宋昭慶律師允堪,錢塘人,依天台崇教大師慧思出家。學無不通,尤精通律部,著會正記等之文十二部,以繼紹南山宣律師之律藏。後作靈芝律師元照資持記,會正資持相對而分派。見釋氏稽古略四。
允若 (人名)元紹興人,幼依雲門元剃度,後謁大恢山,習天台之教觀。湛堂性澄主南竺演福,往依之,精究無不盡。澄甚器重之。英宗至治元年,澄奉詔入燕都,校正大藏,奏若行業,賜慈光圓照之號。泰定年間,主杭州興化寺,與天岸弘濟,我菴本無,玉庭罕,三公,道望並峙湖上。世稱為錢塘之四依。未幾退居越州雲門寺,與斷江覺恩,休耕逸,臨風吟詠。世又呼為雲門之三高。至正十九年罹賊難,遂寂。年八十。平生風度簡遠,不妄言笑。趙孟頫稱為僧中御史。見大明高僧傳一等。
介爾 (術語)形容極微弱之心也。止觀五上曰:「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輔行五之三曰:「言介爾者,謂剎那心,無間相續,未曾斷絕。纔一剎那,三千具足。又介爾者,介者弱也,謂細念也。」
介爾陰妄一念 (術語)天台宗觀法所觀之境也。陰妄
(雜名)梵語比多Pitr!,見梵語雜名。
父母 (雜語)梵語雜名曰:「父比多,母莽多。」Pitr!(N.sg.pita%),Ma%tr!(N.sg.ma%ta%)。梵網經下曰:「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觀無量壽經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心地觀經三曰:「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一切男女我父母 (雜語)心地觀經二曰:「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無明父貪愛母 (雜語)貪愛長養諸業譬如母,無明發生諸惑譬如父。入楞伽經四曰:「貪愛名為母,無明名為父。」
三昧父般若母 (雜語)智度論三十四曰:「般苦波羅蜜多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三昧能攝持亂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觀諸法實相。般若波羅蜜能遍觀諸法,分別實相,無事不達,無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為母。」
父母恩 (術語)四恩之一。
父母恩重經 (經名)此經世有同名三本,文各不同。皆偽經也。開元錄十八疑惑再詳錄曰:「經引丁蘭董黯郭巨等,故知人造。」然圭峰靈芝於盂蘭盆經之疏記引之,雲棲於竹窗三筆,論其偽妄之失。
父母恩難報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孝子經大同小異。
父城 (雜名)迦毘羅城也。是佛之父王之城,故名。寄歸傳一曰:「酬恩惠於父城。」
午供 (雜語)謂午齋也。宋無寄僧詩曰:「午供春香入野蕪。」
四一 (術語)依台家之釋,開顯法華經方便品中五佛之一乘,就教行人理四者,各明唯一無二之旨,故稱之為四一之開顯。一教,能詮之經典也,能詮之經典唯說一佛乘,謂之教一。經曰:「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是其證也。二行,依其教而修之行法也。其行法唯為菩薩之大行,謂之行一。經曰:「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知見示悟眾生。」是其證也。三人,為開其佛知見而修行法之人也。其人唯為菩薩,謂之人一。經曰:「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是其證也。四理,依行而開佛知見之所證也。其所證唯為諸法實相之一理,謂之理一。經曰:「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是其證也。見法華文句四。
四十位 (術語)梵網經上說菩薩之階乘四十位,分為四位:第一,十發趣。謂大乘之行人至十住初聞妙理,而發趣於佛地,故名發趣。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也。此十者,前八心為瓔珞所說十信中之八心,後二心為同經所說十住心之初後二心(見五十二位)。第二,十長養。次入十行增修善根,故名長養。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也。此十者,如其次第,即四無量四攝法及止觀之二者也。第三,十金剛。次入十迴向之位堅修善根,故名金剛。一信心,二念心,三迴向心,四達心(謂通達法性也),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也。第四,十地。地者,所依之義。入菩薩位,所依轉勝,故名十地。十地
四十一地 (名數)四十一位
四十一位 (名數)為菩薩之階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覺是也。以此四十位修行之功德,而莊嚴佛果,故言四十一地之瓔珞等。五十二位
四十二位 (名數)菩薩乘之行位也。五十二位
四十二字門 (術語)此為華嚴般若二經所說,是觀字義之一種法門也。與悉曇之摩多體文無何等關係。惟據智度論之說,謂以此四十二字為一切字之根本,除之則無他文字,是殆為別一流之悉曇也。華嚴經七十六入法界品善知眾藝童子告善財童子以此四十二字,始於阿字,終於佗字。又唐不空新譯此入法界品之四十二字門,題曰四十二門觀,始於阿字,終於荼字。大要與前無異。般若經四念處品說此四十二字門,亦以阿字為始,荼字為終。其所說之法門雖異,然四十二字字音之布列,全與華嚴同。然則當時果行如是一流之悉曇也。智度論四十七曰:「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字,因字乃至能了其義,初阿後荼,字有四十。(中略)荼外更無字,若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派。」天台以此四十二字配於圓教之四十二位。
四十二使者 (名數)諸佛要目曰:「怛利三昧耶經,同毘盧遮那集會。(中略)此經中不動尊等四十二如來僮像使者,若修真言行菩薩堅持菩提心,我等承事供養擁護。」
四十二章經 (經名)後漢摩騰竺法蘭共譯。就小大乘攝集四十二章者。佛教流入中國之第一部經也。朱熹謂四十二章經其說卻是平實。玆將本經各家之註述列之如下:四十二章經御註一卷,宋真宗皇帝註。四十二章經註一卷,明守遂註,了童補註。四十二章經解一卷,明智旭著。四十二章經指南一卷,明道霈述。四十二章經疏鈔五卷,續法述。四十二章經箋註,丁福保註。
四十二字觀門 (經名)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一卷,唐不空譯。具出經文及梵字四十二。
四十二品無明 (名數)為天臺圓教所斷之無明也。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四十二位各斷一品之無明也。見四教儀集註下。
四十八年 (雜語)涅槃經一有云:舊醫告新醫言:汝給使於我四十八年,則將傳我法。諸師解釋之有種種,智者有二義:一云法華已前猶是外道弟子,故曰四十八年。一云四禪四空四無量心之世間十二禪各有自行化他讚法讚者之四者,故成四十八。開善云四禪四空之八禪,各有六行觀之六法,故為四十八。章安云:有空等四見各有因成假等三假,一假各有四句,故三假合為四十八。若依阿含經之說:則外道必先四十八年供給走使,而後與法,今文正當於舊醫之法,新醫權同於舊醫之法,隨而名為走使。見輔行九之一。
四十八願 (名數)阿彌陀如來於因地為法藏比丘時,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願也。無量壽經上說之。是為由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選擇攝取之大願,故謂之選擇本願。其一一願名,諸師所說不同。據日本望西樓了慧之無量壽經鈔言,第一無三惡趣願,第二不更惡趣願,第三悉皆金色願,第四無有好醜願,第五宿命智通願,第六天眼智通願,第七天耳智通願,第八他心智通願,第九神境智通願,第十速得漏盡願,第十一住正定聚願,第十二光明無量願,第十三壽命無量願,第十四聲聞無數願,第十五眷屬長壽願,第十六無諸不善願,第十七諸佛稱揚願,第十八念佛往生願,第十九來迎引接願,第二十係念定生願,第二十一三十二相願,第二十二必至補處願,第二十三供養諸佛願,第二十四供具如意願,第二十五說一切智願,第二十六那羅延身願,第二十七所須嚴淨願,第二十八見道場樹願,第二十九得辯才智願,第三十智辯無窮願,第三十一國土清淨願,第三十二國土嚴飾願,第三十三觸光柔軟願,第三十四聞名得忍願,第三十五女人往生願,第三十六常修梵行願,第三十七人天致敬願,第三十八衣服隨念願,第三十九受樂無染願,第四十見諸佛土願,第四十一諸根具足願,第四十二住定供佛願,第四十三生尊貴家願,第四十四具足德本願,第四十五住定見佛願,第四十六隨意聞法願,第四十七得不退轉願,第四十八得三法忍願也。
四十八使者 (名數)勝軍不動明王,為守護持法行者,於其左右,各現二十四諸鬼王之身。見勝軍不動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願儀軌。
四十八輕戒 (名數)
四十九日 (雜語)七七日。即中陰之日數也。
四十九僧 (儀式)修藥師之法,因四十九燈,而請四十九僧也。
四十九燈 (儀式)藥師之法也。造藥師七像,各供七燈,故有四十九燈。藥師經曰:「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
四十九重如意殿 (堂塔)兜率天上如意寶珠所造之四十九重寶殿也。如意珠梵名摩尼(Man!i),即四十九重摩尼殿是也。
四十九重摩尼殿 (堂塔)四十九重之寶宮也。彌勒上生經記,兜率天上五百億天子,各由額上出百億摩尼寶珠,為彌勒菩薩造四十九層寶殿,曰:「此摩尼珠迴旋空中,化為四十九重微妙寶宮。一一欄楯,萬億梵摩尼寶所共合成。」同慈恩疏曰:「四十九重者,持戒堅牢,宮遂重密。」
四十里水 (譬喻)須陀洹人觀四諦,一時斷四諦下之見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諦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餘修惑,譬之一滴水,此以修惑漸漸斷之故也。涅槃經三十六曰:「須陀洹人所斷煩惱,猶如縱橫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諦。」
四十齒相 (術語)如來三十二相之一。
四十品無明根本 (名數)天台宗所說。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證見中道實相道理之無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於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之四十一位而斷破之者。其中於等覺位所斷之無明,稱為元品之無明,乃一切無明之根本也。
四十餘年未顯真實 (術語)無量義經曰:「善男子!我先菩提道場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無量義經為法華之開經,謂法華以前未顯真實也。真實者,非說二乘作佛(是跡門法華),如來久成(是本門法華),非言爾前所說為方便假說,爾前所說之圓教與法華之圓教圓體無殊也。法華玄義五曰:「成道已來,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法華始顯真實。相傳云:佛年七十二歲說法華經。」止觀輔行六曰:「遍尋法華已前諸教,實無二乘作佛之文,及明如來久成之說,故知並由帶方便故。」
四十八體十二光佛 (雜名)阿彌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別號,又以其誓願有四十八願,因是可稱為四十八體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無量,無邊,無礙,炎王,清淨,歡喜,智慧,不斷,難思,無稱,超日月光是也。
四十八壇阿彌陀護摩 (修法)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設四十八處護摩壇,而修彌陀法也。
四人觀世 (雜語)依人人之機根,而觀世間有等差。凡夫觀三界之樂,歡喜遊戲而不覺知。二乘觀三界之苦,如火宅不安。菩薩觀三界之空緣想見相猶如空花。諸佛觀三界為唯心,世間諸物皆為妙明之心。
四人出現世間經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為波斯匿王說先後醜妙之四人不同。出於增一阿含四意斷品。
四力 (名數)一自力。世間之人,宿世有善根,不依他人之教誡,自能以精進勇猛之力發菩提心,名為自力。二他力。世間之人,或由他人之教誡,或依他人之感動,遂發菩提心,名為他力。三因力。世間之人,前世修習大乘之法,依其因力今生見佛及菩薩,而發菩提心,名為因力。四方便力。世間之人,於現世親近善友智識,聞其善巧方便之說法而發心,名為方便力。見地持經一。其中因力即自力,方便力即他力,但就人與法而分之。
四七品 (雜名)謂法華經也。法華經為八軸二十八品而成,故名。
四八相 (雜語)佛之三十二相也。
四大 (名數)地水火風也。依俱舍論言,此四大有假實二種,其實者,稱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單云四大。實之四大,一地大,性堅,支持萬物。二水大,性濕,收攝萬物。三火大,性煖,調熟萬物。四風大,性動,生長萬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謂之能造四大。其體觸處所攝,唯為身根所得。身根觸諸色而覺知堅濕煖動也。假之四大,則世間所稱之地水火風也,此四大雖其實為地水火風及色聲香味觸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堅性最增盛者名為地,乃至動性最增盛者名為風。要之實之四大為能造,假之四大屬於所造也。若據成實論意,則無實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觸之四塵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塵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質之物,無非為四大之所造(俱舍),無非為四大之和合(成實),故稱之為大也。或以之分為二種,稱正報之人身為內之四大,或稱為有識之四大,依報之諸色曰外之四大,或云無識之四大。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又曰:「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煖氣歸於火,動轉歸於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瓔珞經二曰:「四大有二種:一有識,二無識。」最勝王經五曰:「譬如機關由業轉,地水火風共身,隨彼因緣招異果,同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居一篋。」梵Maha%bhu%ta。
四大寺 (名數)五代會要曰:「周顯德四年九月,賜京城內新修四大寺額,以天清顯靜顯寧聖壽為名。聖壽後又改曰顯聖。是則四寺之始也。」
四大洲 (名數)四洲
四大海 (名數)在須彌山四方之大海也,須彌山在四大海之中央,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則鐵圍山圍繞之。九山八海
四大師 (職位)唐朝有四大師之稱號,依敕補之。佛祖統祀三十九曰:「詔法華智威法師,補四大師朝散大夫。」
四大塔 (名數)四塔
四大種 (名數)地水火風之實四大也。此四者,周遍於一切色法,故曰大。生一切色法,故名種。四大
四大護 (名數)四方之護神也。大疏八曰:「重結周界。以四大護各護一方。」義釋七曰:「當知二明王二奉教四大護等,皆是此中折衡禦悔之用。」四大護院
四大名山 (名數)普陀山,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佛經稱地藏普賢文殊觀音諸道場曰地水火風。為四大結聚:九華,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賢);五臺,風也(文殊);普陀,水也(觀音)。」後世遂稱九華峨眉五臺普陀為四大名山。普陀山為觀世音菩薩住處。五臺山為文殊菩薩住處。峨眉山為普賢菩薩住處。九華山為地藏菩薩住處。其分見各山下。
四大部洲 (名數)四洲
四大部經 (名數)禪林以華嚴,涅槃,寶積,般若四經為四大部經。敕修清規祈禱曰:「或看藏經,或四大部經,或三日五日七日,隨時而行。」佛祖統紀四十八曰:「憑楫問道於果佛日,頓悟心旨,南渡之後,所在經藏殘闕,楫以奉資造大藏經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數。」,「世以華嚴涅槃寶積珠林為四大部。」案珠林是般若之誤。
四大天王 (名數)又名四天王,四王天。法華經序品曰:「四大天王。」四天王 0088.JPG 0089.JPG 0090.JPG 0091.JPG
四大明王 (名數)降三世,軍荼利,大威德,金剛夜叉之四明王也。
四大不調 (雜語)人身自地水火風四大而成,此四大之調和若缺,則生四百四病。最勝王經五以四蛇喻四大。四蛇
四大弟子 (名數)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連,須菩提,摩訶迦葉為四大弟子。智度論謂舍利弗目連為佛左右弟子。須菩提修無諍定,為行空第一,摩訶迦葉行十二頭陀,為頭陀第一。佛在世時,有人欲求今世之果者,供養此四人。輒得如願。【又】迦葉,賓頭盧,羅云,君屠[(拔-手)/皿]歎之四人也。法護譯之彌勒下生經曰:「爾時世尊告迦葉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歲,然今如來有四大聲聞,堪任遊化,智慧無盡,眾德具足。云何為四?所謂大迦葉比丘,屠缽歎比丘,賓頭盧比丘,羅云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法華文句記一曰:「四大弟子者:迦葉,賓頭盧,羅云,君屠[(拔-手)/皿]歎。」
四大乘宗 (流派)四個大乘
四大教法 (名數)四種墨印
四大菩薩 (名數)彌勒,文殊,觀音,普賢,謂之法華四大菩薩。又涌出品所說之上行等四菩薩也。四導師
四大聲聞 (名數)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也。於法華會座此四人為中根之機,此四人,於信解品得領解。於授記品受當來作佛之記。【又】彌勒下生經以迦葉,屠缽歎,賓頭盧,羅云為四大聲聞。四大弟子
四大護院 (術語)胎藏曼荼羅十三大院之第十三院也。為守護曼荼羅四門之金剛神。南門名金剛無勝結護,東門名無畏結護,北門名壞諸怖結護,西門名難降伏結護。青龍軌具記之。現圖曼荼羅不載。
四大元無主 (雜語)禪林類集曰:「肇法師遭秦王難,臨就刑說偈云: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四大
四大佛護院 (名數)即四大護院。
四上 (雜語)晨午昏及夜半之四時上堂持念也。一切儀處軌曰:「三謂晨午昏,加夜半成四。」性靈集二曰:「四上持念,四魔請降。」
四土 (名數)台家所立之四種佛土也。一凡聖同居土,人天凡夫及聲聞緣覺等聖者,同居之國土也。此有淨穢二種,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穢土,如西方極樂是同居之淨土。二方便有餘土,斷見思煩惱出離三界生死之人之生處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斷見思惑之人之生處,故名方便,塵沙無明之惑未盡,故曰有餘。又為七方便人之所居,故名方便土,七方便人者,即藏教聲聞緣覺二人(藏教中菩薩,三十四心斷結成道,於菩薩之位,似未斷惑,隨而不生彼土,故除之),通教聲緣菩三人,別教菩薩一人,圓教菩薩一人之人種類也。又此土稱為變易土。變化同居土之依身,而易以方便土之依身,故名變易土。又其後變此方便土之依身,而易以實報土之依身,故名變易土。然而生於此方便土者有五人:一須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羅漢(前三果,思惑未盡,不能生方便土,故悉為阿羅漢,但從本位立名,於一阿羅漢之上舉四果之別也),五辟支佛。文句六所謂:「五人斷通惑者同生其土皆為菩薩,五人即之四果支佛」是也。此五人生於方便土,如其次第,經八,六,四,二萬,十千劫,而發菩提心,涅槃經之說也。又謂有九人生於方便土。藏教聲緣二人,通教聲緣菩三人,別教三人,圓教一人也,別教三人者,至別教之菩薩第六住,斷見思之煩惱,故六住已上者,生於方便土,此一人也,與十行十迴向共為三人。圓教一人者,圓教十信位之六根淨,以斷見思煩惱故,報命盡,故生於方便土。觀經妙宗鈔上所謂:「九種行人合生彼土」是也。三實報無障礙土。方便土為證空理人之果報土,此上更有證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報土,行真實之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防,故名實報無障礙土。純為菩薩之居,無有凡夫二乘,別教十地已上圓教十住已上之菩薩是也。四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體也,寂者解脫,一切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縱不橫,名曰秘密藏,是乃諸佛如來之所依所居,故謂之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有有相無相二義:一寂光土,唯理。淨名經疏一曰:「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實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法華玄義七曰:「寂光理通,如鏡如器,諸土別異,如像如假,業力所隔感見不同。」是如理者為如智之所依,故名曰土,非別有能依所依身土之別相。此一義也。二依圓教之極意,三千諸法,宛然本有,是乃真佛真土,常寂光之名,依之而立,此圓教之實義也。見淨名經疏一等。
四山 (譬喻)以譬生老病死之四相。謂生老病死,逃避無所,如四山合來也。涅槃經二十七曰:「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四大山者,即生老病死也。」止觀一曰:「四山合來無逃避處。」【又】別譯阿含經四以四山喻老病死衰之四相,一老山。謂人老邁,則形色枯悴,精神昏昧,老山能壞一切壯年之盛色也。二病山,謂人之四大不調。病山能壞一切之強健也。三死山,謂人之身盡命終。死山能壞一切之壽命也。四衰耗山,謂人之富貴榮華衰耗。衰耗山能壞一切之榮華富貴也。【又】增一阿含經四意斷品以四山譬老病死及無常。
四不生 (名數)一自不生,二他不生,三俱不生,四無不生。此為四句推撿。四句
四不成 (名數)因明三十三過中因有十四過,四不成六不定四相違是也。三十三過
四不見 (名數)一魚不見水,魚以水為居宅,游泳水中,無所障礙,故曰魚不見水。二人不見風,風者但有聲響可聞,而形相不可見,故曰人不見風。三迷不見性,靈明覺知之性,人人本具,但為煩惱無明所障覆,而不了知,故曰迷不見性。四悟不見空,學人既覺了靈知之性,本來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曰悟不見空。見圓覺經鈔。
四不可得 (名數)一常少不可得,二無病不可得。三長壽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見四不可得經。
四不可輕 (雜語)雜阿含經四十六記佛對波斯匿王說四不可輕:一太子雖小,當為國王,是不可輕。二蛇子雖小,毒能殺人,又不可輕。三小火雖微,能燒山野,又不可輕。四沙彌雖小,能得聖而有神通,最不可輕。智度論二十二亦說之。
四不可說 (術語)涅槃經二十一就諸法之生與不生,說六句之不可說。曰:「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以有因緣故可得說。」此中天台取四種之不可說,配於自家所判之四教:一生生不可說,藏教說能生之因緣,所生之諸法,俱為實有,故云生生。二生不生不可說,通教說能生所生之當體即空,故云生不生。三不生生不可說,別教說真如不生之理,生十界差別之事,故云不生生。四不生不生不可說,圓教說真如之理與十界之事無二,故云不生不生。此四者,皆云不可說者,則以此四教之理,但可以智證,不可言說,其理本來無說也。
四不壞信 (術語)即四不壞淨。
四不壞淨 (術語)謂信三寶及戒而不壞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寶及戒不壞,名四不壞淨也。」
四不得經 (經名)四不可得經之略名。
四不寄附 (雜語)謂不可寄附財物之四種人。老人者死期近,得財物反起執著。遠處者,恐有急用。惡人者,見財物恐生貪奪之心。大力者,恃勢力恐生貪奪之心。見優婆塞戒經。
四不可思議 (術語)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之事,非小乘所能知。一世界不可思議,二眾生不可思議,三龍不可思議,四佛土境界不可思議。見增一阿含經十八。
四不可得經 (經名)一卷,四晉竺法護譯。四梵志避無常不能免,佛因說四不可得。
四分 (術語)華嚴大判一經為四分:一信分,二解分,三行分,四證分。見三藏法數十四。【又】法相宗立八識,八識之心王,心所,體雖各一,而分別所起之用,則有四分:一相分。是為心內所現之境,心者慮知之法,慮知之法,必有所知之法,故心生時,心之自體自轉變,而現所慮所托之境,此名所慮所托之境分。相者相狀,心起時,浮於心前之相貌也。二見分,見者見照。能緣為義,緣其所變相分之見照作用也,識之自體變相分,共起能緣之用,此名見分。三自證分,見分雖知相分,而見分不能自知見分,如刀不能自斬刀也,故別有知見分之用,此名自證分。是為識之自體分,彼見分非他物,即此自體緣外(相分)之用也,今自體自證知此自用之見分,故名自證分。四證自證分。自證分自證之用誰證知之,於是從自證分更起能緣之用,使證知自證,此名證自證分。而知此證自證分者為誰,知之者,即前之自證分也。自證分為證之自體,則緣外之見分與緣內之證自證分,皆得知之。以見分與證自證分,是自證分緣內外之二用,體必能知用也,兼緣二分,故不要第五分。譬之店中之貨物如相分,掌櫃如見分,主人如自證分,證自證分如其婦。見分緣相分而不可緣自證分,猶如掌櫃能差排貨物,而不能關知主人之事,自證分得緣外之見分與內之證自證分,如主人得管理掌櫃與其婦,證自證分之緣自證分,如婦知夫之事。此四分古師多立三分。證自證分合於自證分,護法菩薩之正義,乃立四分。起信論所說,業轉現之三識,如其次第,恰當於自證分,見分,相分之三分。然而一切諸法無一不影現於相分中,但諸識之相分,影現之相不同耳,開示之則如圖。 T0043.JPG
四分宗 (流派)南山之四分律宗也。律宗
四分律 (經名)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無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佛滅後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護尊者,梵名曇無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見者,采集成文,隨說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結,故稱為四分律。蓋四分之名,非依義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結集之,分之為四夾,故名四分也。初分二十卷,二分十五卷,三分十四卷,四分十一卷。戒本疏一上曰:「佛滅百年,興斯名教。相傳云:於上座部搜括博要,契同己見者,集為一部。四度傅文,盡所詮相,故云四分。此據說所至,非義判也。故二十犍度離分三分,可義開耶?」資持記上一之一曰:「以法正尊者於根本部中隨己所樂采集成文,隨說所止,即為一分。凡經四番,一部方成,故號四分。非同章疏,約義判文。」寄歸傳一曰:「云十誦四分者,多是取其經夾以為題目。」本書之註釋及關於本書之著述列如下:四分律疏六卷,道覆撰。四分律疏四卷,慧光撰。四分律疏二十卷,唐法礪撰。四分律疏飾宗義記二十六卷,唐定賓作,釋法礪疏。四分律疏二十卷,現存卷九,唐智首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唐道宣撰。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十六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四分律行事鈔搜玄錄二十卷,大鴻撰。四分律行事鈔批十四卷,唐大覺撰。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十七卷,宋景霄纂。釋四分律行事鈔科十二卷,宋元照錄。諸家記標目一卷,慧顯撰。以上六種釋行事鈔者。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八卷,唐道宣撰。四分律隨機羯磨疏正源記八卷,宋允堪述。四分律羯磨疏科四卷,宋元照錄。四分律羯磨疏濟緣記排科二十二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四分律羯磨序解一卷,宋則安述。毘尼作持續釋十五卷,唐道宣撰,讀體釋。四分律羯磨疏顯緣鈔二十卷,照遠撰。以上六種釋道宣羯磨疏者。四分律拾毘尼義鈔六卷,佚下二卷,唐道宣撰。四分律拾毘尼義鈔輔要記六卷,允堪撰。四分律拾毘尼義鈔科一卷,宋元照錄。以上二種釋道宣義鈔者。四分比丘尼鈔六卷,唐道宣述。釋四分比丘尼鈔科文一卷,宋允堪述,釋道宣比丘尼鈔者。四分律疏九卷,道雲撰。四分律疏七卷,道暉撰。四分律疏四卷,道樂撰。四分律疏二卷,洪理撰。四分律疏十卷,法願撰。四分律疏二十卷,慧滿撰。四分律開宗記二十卷,唐懷素撰。四分律名義標釋四十卷,明弘贊輯。四分僧戒本一卷,後秦佛陀耶舍譯。新刪定四分僧戒本一卷,唐道宣刪定。四分刪定比丘尼戒本一卷,宋元照重定。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讀體依藏重刻,但存目錄。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一卷,明智旭釋。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釋一卷,明智旭釋,未刊。
四分家 (流派)立識心四分之宗。唯識之正義也。
四分位點 (術語)密教為標大日如來之德,大日為中心,此為滿位,四方寫發心點,修行點,菩提點(又曰空點,仰月點),涅槃點,表示分滿不二,生佛一如之理。[87DF]及窣塔婆之四方表為五大,書發心之[8740][8766][876A][8770][8751],修行之[8741][87CD][87E1][87AC][87E2],空點之[874A][87A6][87A9][87BB][8779],涅槃點之[874B][87CF][87DD][8776][87E0],即此義也。
四分律宗 (流派)此宗以四分律為所依,以曇無德為開祖,道宣大成之。單云律宗者,即此宗也。律宗
四分開宗記 (書名)十卷,東塔懷素作。釋四分律藏。對於相部法礪之舊疏,而稱為新疏,盛行於世。
四分僧戒本 (書名)一卷。從法護尊者四分律列舉戒相,前後附以偈文,使於說戒之日誦之。或稱為戒經,或稱為戒本。後秦佛陀耶舍譯。唐南山道宣加註,稱為四分含註戒本。後又有道宣新刪定四分僧戒本一卷,懷素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元照四分刪定比丘尼戒本一卷,皆由四分律抄出者也。本書之注釋如下: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三卷,唐道宣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八卷,唐道宣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發揮記卷三,宋允堪述。釋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科八卷,宋元照錄。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排科二十一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以上三種,釋道宣戒本疏者。四分比丘戒本疏二卷,唐定賓撰。釋四分戒本序一卷,宋道言述。四分戒本緣起事義一卷,明廣莫輯錄。四分戒本如釋十二卷,明弘贊繹,四分戒本約義四卷,明元賢述,四分戒本疏贊宗記二十卷,凝然撰。
四天王 (天名)為帝釋之外將。須彌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羅。山有四頭,四王各居之,各護一天下,因之稱為護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處之最初也。稱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東持國天Dhr!itara%s!t!ra,南增長天Viru%d!haka,西廣目天Viru%pa%ks!a,北多聞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長阿含經曰:「東方天王,名多羅吒,領乾闥婆及毘舍闍神將,護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毘琉璃,領鳩槃荼及薜荔神,護閻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毘留博叉,領一切諸龍及富單那,護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領夜叉羅剎將,護鬱單越人。」婆沙論謂四天王身長一拘盧舍四分之一。止持會集音義四王天曰:「東方持國天王,謂能護持國土,故居須彌山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謂能令他善根增長,故居須彌山琉璃埵。西方廣目天王,謂以淨天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故居須彌山白銀埵。北方多聞天王,謂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須彌山水晶埵。」
四天下 (雜語)四大洲也。金輪聖王領四大洲。法華經序品曰:「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
四天上下 (雜語)上即四王天,下即四洲人。
四天大王 (天名)四天王也。
四天王天 (界名)即四天王所居之天也。
四天王經 (經名)一卷,宋智嚴等譯。說每月六齋日四天王從七曜二十八宿下四洲,伺察眾生之善惡,而報告於帝釋。
四天王合行法 (修法)以四天王為本尊,乃攘災厄請招福德之修法也。
四方 (術語)密教次第東南西北,東方為因陀羅方,南方為焰魔羅方,西方為[口*縛]嚕拏方,北方為毗娑門方,又東北為伊舍尼方,東南為護摩方,西南為涅哩底方,西北為[口*縛]瘦方。是皆因護方神而名之。見大日經疏五。又以四大,四顯色,四佛,阿字之四轉等各配於此四方。五大
四方結 (物名)金剛墻之別名也。為真言法之結界,交立三鈷金剛,而觀想為周遍四方結界修法之壇場也。
四方大將 (名數)北方散脂大將。東方樂欲大將。南方檀帝大將,西方善現大將是也。四將各有五百眷屬。率二十八部之鬼神。守護佛法。
四方四佛 (名數)東方香積世界阿[門@(人/(人*人))]佛,南方歡喜世界寶相佛,西方安樂世界無量壽佛,北方蓮華莊嚴世界微妙聲佛之稱。
四方僧物 (雜名)屬於十方僧之物件,如寺中之飯米是也。僧物
四王 (界名)四王天也。六欲天之第一。為四大天王之所住,故云四王天。在須彌之半腹。最初之天也。
四王天 (天名)四天王
四王忉利 (界名)四王天與忉利天也。
四月 (雜語)梵名額沙荼。A^sada見西域記二。
四月八日 (雜語)佛生日也。
四月八日灌經 (經名)灌洗佛形像經之異名。
四心 (名數)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也。四無量心
四化法 (術語)四無礙辯也。是為化度眾生之法,故名化法。見瓔珞本業經上。
四句 (術語)四句者如四句偈文,四句分別,四句推撿是也。四句偈文如諸行無常等偈。
四句分別 (術語)以有空分別諸法,謂為有而非空,是第一句有門也。反之而謂為空而非有,是第二句,空門也。反之而謂為亦有亦空,是第三句,亦有亦空門也。反之而謂為非有非空,是第四句,非有非空門也。有無之法門盡於此,更無第五句。就一異有無等義而分別之,亦如是,謂之四句門。又云四句分別。此中初二句云兩單,後二句為俱是俱非,亦曰雙照雙非。三論玄義曰:「若論涅槃,體絕百非,理超四句。」
四句推撿 (術語)以自因他因共因無因之四句,推撿有為法,以證諸法之不生不可得也。例如夢為蝴蝶,此夢中之蝶,若由自生,則無夢,蝶可自生,若由他夢而生,則夢常生蝶,若蝶之自因與夢之他因,自他俱生,則自他各無生因,何由相合得生,若無自他而生,則如虛空,並無自他,可常生蝴蝶。如是而推諸法便為不生不可得也。中論一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四句執 (名數)一常句。外道計過去之我,即為今我,相續不斷,執之為常,即墮於常見,是名常句。二無常句。外道計我今世始生,不由過去之因,執為無常,即墮於斷見,是名無常。三亦常亦無常句。外道於上二句皆見有過失,便計我是常,身是無常,若爾則離身即無有我,此亦成過,此名亦常亦無常。四非常非無常句。外道計身有異故非常,我無異,故非無常,若爾則離身亦無有我,此亦成過,是名非常非無常句。見華嚴大疏十六。
四句成道 (雜語)阿羅漢成道時,依無生智誦下四句偈。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謂之四句成道。
四生 (名數)梵語Caturyoni一胎生Jara%yuja(十二因緣經作腹生),如人類在母胎成體而後出生者。二卵生An!d!aja,如鳥在卵殼成體而後出生者。三濕生Sam%svedaja(十二因緣經作寒熱和合生),如蟲依濕而受形者。四化生Upapa%duka,無所依託唯依業力而忽起者,如諸天與地獄及劫初眾生皆是也。此有五道分別,人趣與畜生趣各具四種。人之胎生如今世人,人之卵生由世羅與鄔波世羅及鶴卵而生,如鹿母所生之三十二子與般遮羅王之五百子等是也。人之濕生如曇馱多與遮盧及鄔波遮盧,鴿鬘,菴羅衛等是也。人之化生,唯為劫初之人。畜生之胎卵濕,皆得現見,其化生如龍與揭路荼Carud!a鳥。次鬼趣有胎化二種。胎生者言餓鬼母日夜食所生之五子。其次一切之地獄與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見俱舍論八。【又】四度之生死也。如四生百劫緣覺乘極速者四生得道是也。四生百劫
四生苦輪 (雜語)一切眾生,由此四種之生而出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輪迴轉生也。
四生百劫 (術語)緣覺乘之人,極速以四生之加行得道果,極遲者以百劫之加行得道果。光記二十三曰:「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五教章下之二冠註曰:「問: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鈔九云,言四生者略有兩斷。一云:第一生修聲聞資糧,第二生修聲聞加行,第三生修緣覺資糧,第四生入見道得無學果。二云:第一生種解脫分善,第二生修使純熟,第三生修順決擇分,第四生入見道乃至證無學果。言百劫者,謂發心已修彼行因,極遲不過百劫便得彼果(上已)。述曰:四生二義,初約轉根,後就不轉。」
四弘 (術語)四弘誓願也。四弘誓願
四弘誓 (術語)四弘誓願之略。
四弘誓願 (術語)梵語僧那,譯曰誓願。諸佛有總願別願,四弘誓願為總願,一切菩薩初發心時,必發此願。以所願廣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滿足故曰願。緣四真諦而發此四願也。止觀大意謂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是緣苦諦而度無邊眾生之願也。二煩惱無數誓願斷,是緣集諦,而斷無盡煩惱之願也。三法門無盡誓願學,是緣道諦,而學無盡法門之願也。四佛道無上誓願成,是緣滅諦,而成無盡佛道之願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煩惱無數誓願斷,三法門無盡誓願知,四無上菩提誓願證。」心地觀經七曰:「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就有情住持三寶,大海劫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
四世 (雜語)正像末之三時,以釋尊在世時為聖世而加之,名為四世。
四世俗諦 (名數)法相宗所立四種之俗諦也。真諦亦立四種,合成八諦。
四正勤 (名數)又名四意斷,四正斷,四正勝。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念處所修之行品也。法界次第中之下謂:「一對已生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二對未生之惡,更為使不生而勤精進。三對未生之善為生而勤精進。四對已生之善為使增長而勤精進。」一心精進,行此四法。故名四正勤,能斷懈怠,故名四正斷,於正策勵身語意中此為最勝,故名四正勝,意中決定,而斷行之,故名四意斷。智度論十九曰:「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曰:「四念處觀時,若有懈怠心,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五種信等善根時,不善法若巳生為斷故,未生為生故,勤精進信等善根未生為生故,已生為增長故,勤精進。」俱舍論二十五曰:「何故說勤名為正斷?於正修習漸習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或名正勝,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
四正斷 (名數)四正勤。【又】一斷斷,於所起之惡法斷之又斷,故名斷斷。二律儀斷,堅持戒律慎守威儀。不令惡起,故名律儀斷。三隨護斷,於無漏之正道隨順守護使不退沒,令惡法不起,故名隨護斷。四修斷,能修作正道。令其生長而斷除諸惡,故名修斷。見雜阿含經三十一。梵Samyakpraha%na(MV.39)。
四本相 (名數)生住異滅之四相也。
四本止觀 (名數)天台大師著。說止觀之四書。即摩訶止觀,禪波羅蜜,六妙門,坐禪法要也。
四仙 (名數)二天三仙
四仙避死 (傳說)殺鬼
四主 (名數)無輪王時,贍部之一洲,分為四主:一東人主,自雪山以東至於東海,其氣和暢宜人,為人主之國。二南象主,自雪山以南至於東海,暑濕宜象,為象主之國。三西寶主,自雪山以西至於南海,其地臨海多出寶貝,為主寶之國。四北馬主,其地寒勁宜馬,為馬主之國。見西域記一,釋迦方誌上。
四田 (名數)四種之福田也。福田
四比丘 (名數)四惡比丘
四加行 (術語)於大乘法相宗以[火*(而/大)]等四善根為五位中加行位,故以四加行為四善根之異名。
四出偈 (術語)「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此偈涅槃經九及十五,廿五,廿六(南本經)四處說之,是名四出偈。又名柱偈,四柱文。法華文句記六上曰:「此一偈四處出之,古人名為涅槃四柱,亦云四出偈。故知釋不當理,涅槃室傾。」輔行五曰:「又以四出偈消,言四出者,此偈四處出之,古人名為涅槃四柱。」
四忉利交形 (雜語)俱舍論十二頌六欲天婬欲之相。曰:「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此第一四王天與第二忉利天以男女交形為婬,第三夜摩天以相抱為婬,第四兜率天以執手為淫,第五樂變化天以相笑為婬,第六他化自在天以相視為婬。
四未曾有法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阿難具四種之未曾有法。又出於增一阿含經八難品。
四夷 (名數)四波羅夷之略。
四夷戒 (名數)四波羅夷之戒法也。
四夷罪 (術語)四波羅夷之罪過也。
四有 (名數)生有,本有,死有,中有也。
四有為相 (名數)生住異滅也。有為
四行 (名數)菩提,福德,智慧,羯磨之四行也。大日經疏五曰:「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
四行相 (名數)觀苦諦之苦,空,無常,無我之四種行相也。
四百戒 (名數)藥師經說菩薩有四百戒,而不說其戒相。
四百四病 (雜語)總括病全部之稱。智度論六十五曰:「四百四病者,四大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為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風起故。熱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
四安樂 (名數)四安樂行
四安樂行 (名數)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說之四種安樂行,安行法華之法也。(一)身安樂行。謂身當遠離十種之事:一豪勢,二神人邪法,三凶險嬉戲,四旃陀羅,五二乘眾,六欲想,七五種不男之人,八危害之處,九譏嫌之事,十畜養年少之弟子沙彌小兒。身既遠離此十事,則得常好坐禪,修攝其心,故名身安樂行。(二)口安樂行。謂當遠離四種之語:一不樂說人及經典之過,二不輕慢他,三不讚他,亦不毀他,四不生悲恨之心。口能如是,則得安樂修攝其心,故名口安樂行。(三)意安樂行。意遠離四種之過:一嫉諂,二輕罵,三以大行訶罵小行之人,四爭競。意遠離此四種,則得常好安樂,修養其心。故名意安樂行。(四)誓願安樂行。宜於此法華經向不聞不知不覺之眾生,起慈悲心,謂我欲得阿耨菩提,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使入是法中,發此誓願常好修攝自行,故名誓願安樂行。
四如意足 (術語)又名四神足。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種之禪定也。前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種之定以攝心,則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總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義,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種之定而起,故名定為足,又神者靈妙之德,此定為能生靈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論十九曰:「問曰:四念處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四種定者:欲為主得定,精進為主得定,心為主得定,思惟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稱目,異說頗多,智度論及法界次第,列欲,精進,心,思惟,輔行七列欲,精進,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論則列欲勤心觀,四教儀則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記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於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發而起。二勤神足,於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發而起。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一心專住依心之力,故定引發而起。四觀神足,於加行位觀察理,依觀之力,故定引發而起。加行位中雖有多法,而此四法資益最勝,故從此四者而名。」俱舍論二十五曰:「何緣於定立神足名,諸靈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乃至廣說。足謂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四如實觀 (術語)唯識宗四加行位之觀法也。
四向 (名數)一須陀洹向,舊譯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譯為預流向。為斷見道十五心間三界見惑之位。是為向須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譯曰一來。因之新就譯名謂之一來向。為斷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義同前。三阿那含向,舊譯曰不來,新云不還向。為斷欲界九品修惑中後三品之位。向義同前。四阿羅漢向,譯曰不生,新舊皆就梵名謂之阿羅漢向。為斷色界無色界一切修惑之位。子果
四自在 (名數)一戒,二神通,三智,四慧,謂之四自在。見自在王經。
四自侵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一夙夜不學,二老不止婬,三得財不施,四不受佛言。此四法害身,是名四自侵。
四佛 (名數)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經壽量品曰:「於蓮華上有四如來:東方名阿[門@(人/(人*人))],南方名寶相,西方名無量壽,北方名微妙聲。」觀佛三昧海經本行品曰:「東方阿[門@(人/(人*人))],南方寶相,西方無量壽,北方微妙聲。」大日經具緣品曰:「東方號寶幢,南方大勤勇遍覺華開敷,北方不動佛(同疏曰:不動非其本名,本名當曰鼓音如來),西方仁勝者,是名無量壽。」金剛頂經曰:「不動如來,寶生如來,觀自在如來,不空成就如來。」
四佛土 (名數)四土
四佛知見 (名數)一開佛知見,二示佛知見,三悟佛知見,四入佛知見。法華經方便品所說,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者,以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此佛知見也。是曰開示悟入之四佛知。見開示悟入
四車 (名數)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羊鹿牛三車與一大白牛車也。四車家
四車家 (術語)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三乘家與一乘家之異義,如三論法相為三乘家,其說謂佛之教法,終始不超三乘,但法華已前,主說三乘,於法華廢權之二乘,而歸實之一菩薩乘。然則權實雙存而有三乘,因而謂之為三乘家。又如華嚴天台三乘中之菩薩乘與二乘皆為方便假說,至法華更說一佛乘,開會前之三乘而圓融之。因而謂之為一乘家。若權實雙存,則應謂為四乘家。以此而觀法華經譬喻品之文,長者於宅內與諸子者,為羊鹿牛之三車,諸子既出露地,長者與之者,為大白牛車之一。解釋此文,三乘家謂一乘與三乘中之菩薩乘同體,唯於三之中廢二立一耳,三之名非有別乘,則是宅內之三車與宅外之大白牛車非別物,三車中之牛車,即大白牛車,因而稱之為三車家也。一乘家謂三乘中之菩薩乘,非有實因實果,但是假說,開會三乘而說真實之一佛乘,教理行果,遙與彼異,則是羊鹿牛三車外,別有大白牛車之一車,權實合有四車,因而呼一乘家為四車家,浸假依之而立四乘教也。
四戒 (名數)一解脫戒,自戒師以如法之作法而受戒,於身中發得戒體,解脫身口之惡業者,就此而生沙彌比丘等之差。二定共戒,入色界四禪定則身自生戒體,而有防非止惡之功能者。三道共戒,於見道以上證得無漏道,則與無漏道共生防非止惡之戒體者。四斷戒,斷貪瞋痴等而成道果,故名斷戒。見華嚴孔目章。
四住 (名數)思之煩惱也。見四住地。【又】四種之住處也。一天住,為六欲之住處,即布施持戒善心之三事也。二梵住,為色界無色界諸天之住處,即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也。三聖住,為三乘聖者之住處,即空無相無作之三三昧也。四佛住,為一切諸佛之住處,即首楞嚴等之無量三昧也。見智度論三。
四住地 (名數)常略名四住。三界見思之煩惱也。一見一切住地,三界之一切見惑也,二欲愛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貪愛為重過,故舉重而攝他。三色愛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愛住地,無色界之一切思惑也。於此加入無明住地,稱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為生一切之過,恒沙之煩惱之根本依處故也。是勝鬘經之法門。止觀輔行六曰:「同四住塵,處處結緣。」四教儀曰:「見思惑,又云見修,又云四住。」
四身 (名數)有三種:(一)楞伽經所說。一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其中第一之化佛即化身,第二之功德佛與第三之智慧佛,是報身,報身佛之功德雖多,而要在智與德,故分之為二,第四之如如佛即法身也。(二)唯識論所說。一自性身,二他受用身,三自受用身,四變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自受用即報身,變化身即化身也。見唯識論十。(三)台家所立。一法身,二報身,三應身,四化身。應身與化身之別,謂八相成道之佛為應身,一時化現之佛為化身。更有密教之四種法身。法身
四忍 (名數)
四劫 (名數)有二種: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減,初一增減之間,由初禪天下至地獄界次第成立,後十九增減,自光音天(新曰極光淨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後無間地獄生有情一人,即為器世間有情世間之成立,謂之成劫。二住劫,二種世間安穩存住之時也。其間亦經二十劫。三壞劫,亦有二十增減。其中前十九增減,自初禪天至地獄之有情,各隨其業因或出於二禪以上,或移於他界,至不留一人,謂之有情世間壞。其後一增減,發大火災,蕩盡初禪以下。謂之壞劫。四空劫,即壞了後,虛空無一物也,故曰空劫。亦有二十增減。依之四劫合成八十增減。增減者,於住劫所立之數量也。人壽八萬四千歲每百年減一歲,至人壽十歲為一減,又自十歲,每百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為一增。此一增或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增減即二十小劫也,此為一成劫之量。餘三劫之時量,與此等。第二、一壞劫,二成劫,三中劫,四大劫。見俱舍論十二。梵Kalpa。
四兵 (名數)一象兵,二馬兵,三車兵,四步兵,是曰輪王之四兵。見長阿含經六。
四見 (名數)有種種之四。見見
四忘 (名數)忘一異等四句也。三論玄義曰:「三假為俗,四忘為真,會彼四忘故有三乘賢聖。」
四含 (名數)又作四鋡。四阿含經也。
四沙門 (名數)沙門
四夾侍 (名數)釋迦如來之四夾侍也。
四邪命 (名數)邪命
四良藥 (譬喻)譬四聖也。
四吠陀論 (書名)韋陀
四法 (名數)法寶中有四種:一教法,三世諸佛所說破無明煩惱之聲名句文也。二理法,教法所詮之義理也。三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四果法,行滿所得有為無為之證果也。心地觀經二曰:「於法寶中有其四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又】菩薩修行之四法也:一不捨菩提心,二不捨善知識,三不捨堪忍愛樂,四不捨阿練若。見大乘記法經。【又】信解行證之四法也。占察經於此法各說成佛。四種成佛
日本淨土真宗四法 (名數)一教法,淨土之大無量壽經也。二行法,第十七願成就之名號也。三信法,第十八願成就之信心也。四證法,第十一願成就之至滅度也。以此四法,總括一宗,一宗之本典,題曰教行信證,為此也。
法華四法 (名數)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謂:「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此法華經?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諸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四法界 (術語)華嚴宗所立四種之法界也。法界
四法印 (名數)三法印而加苦法印(說一切有為法皆苦者),曰四法印。
四法施 (雜語)如來為不使眾生起邪見給與四種之法施也。四法者,萬物皆歸無常,所有悉為苦毒,諸法皆無我,有形悉至空是也。
四法經 (經名)有三經,一佛說大乘四法經,一卷,唐地婆訶羅譯。說菩薩所修之四法。二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同人譯。與上經義同而文稍異。三大乘四法經,一卷,唐實叉難陀譯,說種種之四法。
四法三願 (術語)日本真宗配教行信證,四法中行信證,於十七,十八,十一之三願,教者為詮行信證者也。
四法不壞 (術語)正受心,金剛,佛舍利與光音天宮殿之四法不壞滅,謂之四法不壞。
四法本末 (名數)增一阿含經十八曰:「今有四法本末如來所說,云何為四?一切諸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末如來所說。一切諸行苦,是謂第二法本末如來所說。一切諸行無我,是謂第三法本末如來所說。涅槃永寂,是謂第四法本末如來所說。」
四法界觀 (術語)觀見四種之法界也。此中事法界之一,雖不單獨以之為觀法,而其他三觀則不離事法界,故相續而謂之四法界觀。
四法成就 (術語)真言四種之悉地也。四種檀法
四明 (名數)鉤索鎖鈴之四攝菩薩種子也。秘藏記本曰:「真言行者能作此觀,以四明引入諸佛於己體。四明謂鉤索鎖鈴,鉤鉤召,索引入,鎖堅住,鈴歡喜。」【又】四種之吠陀論也。演密鈔二曰:「韋陀此云明,即是外道四明也。」毘奈耶雜事十六曰:「婆羅門子讀四明論。」最勝王經七曰:「大婆羅門四明法,幻化咒等悉皆通。」
四明山 (地名)在浙江寧波。指要鈔詳解一曰:「四明乃慶元府南面山名,有峰最高。四六在上,每澄霽望之如戶牖,相傳謂之石窗。謂四畔通日月星辰之光故云四明。」大明一統志曰:「浙江寧波四明山,在府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周迴八百里,跨紹興台州之境。二百八十峰,其巔五峰絕高,形如芙蓉。」
四明家 (流派)嗣四明尊者之流派者。稱曰山家,乃天台之正統。
四明尊者 (人名)宋知禮法師居四明山,弘天台之正義,號四明尊者。
四明十義書 (書名)二卷。宋智禮述。
四明兩重能所 (術語)四明尊者所立兩重之能所也。觀不思議經
四明十義書科 (書名)一卷。宋繼忠排。
四明仁岳異說叢書 (書名)七卷。宋繼忠集。
四阿含 (術語)增一,中,長,雜之四部阿含經也,為一切小乘經之部別。阿含
四阿笈摩 (名數)四阿含之新稱。
四阿闍梨 (名數)密法傳授之阿闍梨有四種。阿闍梨
四阿含暮抄解 (經名)二卷,婆素跋陀阿羅漢撰,苻秦鳩摩羅佛提譯。為四阿含經之抄解。文甚難讀。
四波 (雜語)四波羅蜜菩薩也。
四波羅夷 (名數)波羅夷
四波羅蜜 (名數)四波羅蜜菩薩
四波羅蜜菩薩 (名數)金剛界大日如來之四親近女菩薩也。是皆由大日如來流出,為四方四佛能生之母。一金剛波羅蜜菩薩,為黑青色,左手蓮華上有函,右手結阿[門@(人/(人*人))]如來之印。金剛者,金剛堅固菩提心也。此菩薩為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能生養育之母。二寶波羅蜜菩薩,為白黃色,左手蓮華上有寶珠,右手持四角金輪,寶者,萬善所成之功德也。此菩薩為南方寶生如來能生養育之母。三法波羅蜜菩薩,為赤肉色,結無量壽之印,蓮華上有函。法者智慧門說法之德也。此菩薩為西方無量壽佛能生養育之母。四業波羅蜜菩薩,為青色。左手蓮華上有函。右手取羯磨杵,業者眾生利益之事業也,此菩薩為北方釋迦如來能生養育之母。見兩部曼荼羅鈔上。
四金剛 (名數)四金剛之名,見於釋典。通俗編載王業燕在閣知新錄云:凡寺門金剛,各執一物,俗謂風調雨順字。執劍者風也,執琵琶者調也,執傘者雨也,執蛇者順也。按唐書禮儀志,武王伐紂,五方神受事,各以其職名焉。既而克殷,風調雨順。見楊復吉夢蘭瑣筆。
四事 (名數)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也。或房舍,衣服,飲食,湯藥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衣服臥具飲食醫藥。」無量壽經下曰:「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盂蘭盆經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養三尊。」
四事經 (經名)阿難四事經之略名。
四事法門 (名數)菩薩有四事之入法門:一入禪思門,菩薩將說法,先入禪定觀察眾生之根器也。二智慧門,菩薩將說法,以智慧照了義理,令聞者生法喜之心也。三入總持門,菩薩將說法,於諸善法持而不使忘,於諸惡法持而不使生,以此心生眾生之善,遮眾生之惡也。四入辯才門,菩薩將說法於諸佛法義辯說無礙,開發一切眾生之心,令皆入正道也。見大寶積經十三。
四事供養 (名數)四事
四事不可思議 (名數)不可思議
四所戒壇 (名數)戒壇
四空 (名數)又云四無色。無色界之四空處也。菩薩本業瓔珞經上曰:「上至四空。」四空處
四空天 (名數)四空處
四空定 (名數)又云四無色定(梵名四空處之各名加Dhya%na),十二門禪中之四禪也。一空無邊處定,行人厭患色籠如牢如獄,心欲出離之,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虛空心,與空無邊相應,故名空無邊定。二識無邊處定,行人更厭前外之空,捨其虛空緣內識為心識無邊之解,心與識無邊相應,故名識無邊處定。三無所有處定,行人更厭其識,而觀心識無所有,心與無所有相應,故名無所有處定。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前之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捨前之有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無麤想,故曰非想,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於此如痴如醉如眠如暗,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淨無為,謂之非想非非想定。見法界次第上,俱舍頌疏世品一。是乃內法之修法也。若於外道則以六行觀而修得之。於此四定復加四定為八定,於此加中間定與未至定(有部義),或加欲界定(成實義)為十定。凡禪定有味定淨定無漏定三種(),此十種禪定中為非想非非想定之心想微細,故無無漏定,有味定淨定也。未至中間之二定及四禪之六定,有見道之無漏定(有部),欲界中間之二定及四禪之六定與前相同,有見道之無漏(成實),下三無色有修道無學道之無漏定,味淨之二定,通於十定,二宗相同。見俱舍論十八,輔行九之一。
四空處 (名數)又云四無色,無空界之四處也。是乃修四空處定所得之正報。梵名Catuaru%pa一空無邊處A^ka%s/a%nanta%yatana,略名虛空處,又云空處。修虛空無邊定所生之天處也。二識無邊處Vijn^a%na%nanta%yatana,略云識處。修心識無邊定所生之天處也。三無所有處A^kin^canya%yatana,修心識無所有定所生之天處也。四非想非非想處Naivasan^jn^a%na%san^jn^a%yatana,又名非有想非無想處。生此天處之人,定心深妙,想念最為昧劣,無麤想,故云非想,非細想,故曰非非想。此四處於五蘊無色蘊,正報唯為受想行識四蘊之假和合而無色身,又無依報之國土宮殿,故曰無色界,又名曰空處。因之非可以國土分四處,故由因行之禪定而說果以立四處之別也。其中前三者從所修之因行而立名,第四處從當體而立名,見俱舍論八,法界次第上。然依部宗而有不同。有部,經部,唯識,總無色法,有之者皆為變現,大眾部有細色而無麤色。又,涅槃經有細色之說。
四念住 (術語)與四念處同。
四念珠 (名數)念珠有四種。分上品,最勝,中品,下品之四數,如一千八十,百八,五十四,二十七是也。數珠
四念處觀 (術語)舊曰四念處,新云四念住。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也。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是為奢摩他,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是為毘婆舍那。一身念處,觀身為不淨也。身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內外,污穢充滿,無些淨處,故觀身為不淨。二受命處,觀受為苦也,受為苦樂之感,樂從苦之因緣而生,又生苦樂,世間無實樂,故觀受為苦。三心念處,觀心為無常也,心為眼等之心識,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無為常。四法念處,觀法為無我也,法為除上三者所餘之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故觀為無我。是就苦之一諦而修四念處也。吾人苦諦之依身,有此身受心法四義,故就身受心法,而觀不淨苦無常無我,次第破常樂我淨之四種顛倒。故僅有四者而不增不減也。此四念處以慧為體,慧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觀之處,故名念處,又慧之力能使念住於所觀之處,故名念住。俱舍論二十三曰:「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為毘缽舍那修四念住。」法華玄義三曰:「念處是觀苦諦上四智,治於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觀。」
別總二種念處 (名數)此四念處觀有二種:一云別相念處,二云總相念處。別相念處者,如上分所觀之境為身受心法之四者,追順而別別觀之也。但於第四法念處,有雜緣不雜緣之二者,不雜緣法念處,唯觀法之一境,雜緣法念處,於身等四境或合觀身受之二者,乃至四境皆總觀之。蓋法之名,汎通於前三者也。總相念處者,於雜緣法念處之法後念,不分身受等之四者,總合之而觀諸有為法為無常。觀諸有漏法為苦,觀一切法為空為無我,故名總相念處。別相與總相之相違,在於前境之分與不分。又,能觀之行相,別相為不淨,苦,無常,無我之四者。總相為無常,苦,空,無我之四者。小乘七加行位中,此別相觀之位名第二之加行別相念處,此總相觀之位,名第三之加行總相念處位,於此加第一之加行五停心觀,稱為三賢位。
四果 (名數)聲聞乘聖果之差別也,舊譯家以梵名,謂為須陀洹果Srota%panna phala,巴Sota%panna phala,斯陀含果Sakrda%ga%mi,阿那含果Anga%mi-,阿羅漢果Arahat-,新譯家以前三果翻名為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仍其舊。一須陀洹果,舊作入流,逆流。入流預流,同一之義。謂去凡夫初入聖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謂入聖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見惑斷盡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譯云一來。斷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餘後三品者也。為其後三品之思惑,尚當於欲界之人間與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來,一來者一度往來之義也。三阿那含果,舊譯不來,新云不還,斷盡欲惑後三品之殘餘,不再還來欲界之位也。爾後受生則必為色界無色界。四阿羅漢果,譯作殺賊,應供,不生。上至非想處一切思惑斷盡之聲聞乘極果也。以其斷盡一切見思二惑,故謂之殺賊,既得極果應受人天之供養,故曰應供,一世之果報盡,故永入涅槃,不再來生三界,故謂之不生。【又】一黃藍花沙門,須陀洹之聖者也。二芬陀利花沙門,斯阿含果之聖者也。三柔軟沙門,阿那含之聖者也。四柔軟中柔軟沙門,阿羅漢果也。見增一阿含二十。
四果向 (名數)四果及四向
四宗 (名數)淨影所立之四宗。。又,因明之宗法有四種,謂之四宗:一遍所許宗,如言眼見色,彼此兩宗皆共許者。二先承稟宗,如佛弟子向佛弟子立諸法皆空,鵂鶹弟子相對立有實我。三傍憑義宗,如立聲為無常,欲傍憑顯無我之義者。四不顧論宗,除前三宗,隨立者所樂,所欲建立,更無所顧。其中不可立前三者,何則?第一宗立已成,先已共許,何須建立。第二宗同宗之人相對立先承之義,亦是立已成。第三宗非言陳之所諍,言陳外之別義,不得立為正論,假令許之,於因必犯差別相違之過,唯第四之顯宗可以為宗,此以立者之意所樂故也。見因明大疏上。【又】齊大衍寺曇隱,於其教判立四宗:一薩婆多部,雪山部等為因緣宗(又立性宗)。二經量部,成實論等為假名宗(又破性宗)。三般若經為不真宗(又破相宗)。四涅槃經,華嚴經為真宗(又顯實宗)。
四宗大乘 (名數)與四家大乘同。大乘
四門 (名數)一有門,二空門,三亦有亦空門,四非有非空門也。門者能通之義,依此四者,得入真性實相之記,故曰門也。 T0044.JPG
四教四門 (術語)台家之四教配於四門也。四教儀四曰:「四教各明四門,雖俱得入道,然隨教立義,必應逐便。若三藏教之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有門。通教之四門中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空門。別教之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亦有亦空門。圓教之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非有非空門。」
藏教四門 (術語)藏教俱修析空觀而證偏真之理,此有四門:一有門,有部宗(舊曰毘曇宗)是也,以立三世實有法體恒有故也。二空門,成實宗是也,以立三假而空我法之二者故也。三亦有亦空門,毘勒論是也,以雙照實有與空理故也。四非有非空門,那陀迦旃延經是也,以雙非有空故也。毘勒論迦旃延經不來此土,依智度論而知之。見止觀六等。
通教四門 (術語)此教雖同學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觀法四門不同:一有門,又云實門,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中即空之有而入道也。二空門,又云不實門,謂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也。三亦有亦空門,又云亦實亦不實門,雙照空有而入道也。四非有非空門,又云非實非不實門,幻有不可得,幻空不可得,雙遮空有而入道也。四教儀三曰:「通教四門者,即是智度論明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佛於此四句廣說第一義悉檀。」
別教四門 (術語)別教緣但中之理,而修位位之行業,此有四門不同:一有門,觀虛妄之色盡,別有妙色,名為佛性也。二空門,觀如來藏亦空大涅槃亦空也。三亦有亦空門,雙觀真空妙有也,四非有非空門,觀但中法性之理,離四句絕百非言語道斷也,見止觀六等。
圓教四門 (術語)圓教以萬法圓融之故,門門各立之義不可有。然於一法之上非無四門入理之異:一有門,觀見思之假即是法界,具足一切佛法,是三諦相即之假也。二空門。觀一切之法不在因,不屬緣,我及涅槃亦皆空,是三諦相即之空也。三亦有亦空門,空假相即,故為亦有亦空,是空假相雙之中也。四非有非空門,見思即法性故見思非有,法性即見思故法性非空,是雙非空假之中道也,見止觀六。
四門 (術語)真言於曼陀羅之方位以東南西北次第,配於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法,故東門云發心門,乃至北門云涅槃門。今葬場四門之額,銘此四法,即由此出也。又四門者,為常樂我淨之四德,大圓鏡智等之四智也。世親攝論十五曰:「蓮華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譬法界真如總有四德,謂常樂我淨,於眾華中最大最勝,故名為王。」常為東方大圓鏡智,又名金剛智,金剛常住不壞,故比之以蓮華之香,香主遍至之德,橫遍十方,豎遍三世,是為常住之義,外四供中以香為東方,即此意也。樂為南方平等性智,南方自寶部,寶珠雨種種之財,人得而樂之,故比之以蓮華可愛之德。我為西方妙觀察智,阿彌陀名觀自在王如來,我即自在之義,故比之以蓮華柔軟之德,淨為北方成所作智,釋迦乘無住涅槃之理,出於五濁惡世之中,曾不染生死之妄法,故比之以蓮華清淨之德。見秘藏記鈔六。此四門有胎藏金剛之別,胎藏界之壇門稱曰金剛門,頂間畫金剛,金剛界之壇門,稱曰蓮華門,畫蓮華,是金剛為智,以理為能入,胎藏為理,以智為能入之標幟也。
四門遊觀 (故事)釋尊為悉多太子時,遊觀四門,見生老病死四苦,深生厭世之心。見本行集經。
四依 (名數)有四種:一行四依,二法四依,三人四依,四說四依也。
行四依 (名數)行人所依之四法也。一糞掃衣,二常乞食,三樹下坐,四腐爛藥。此四種之法,是入道之緣,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名行四依。又名四聖種。此法能生聖道,為聖之種,故曰聖種。見四分律四十八,大乘義章十一,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
法四依 (名數)一依法不依人。人為情有之假者。法為法性自爾之軌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關於實行,假令其人為凡夫外道,而所說契於法,亦可以信受奉行。假令現佛身之相好,而所說不契於法,則亦捨而不可依,況餘人乎。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藏中有了義經,有不了義經,明示中道實相之義為了義經,非然者為不了義經(二義二教及了義諸),入道之人,當先使曉之,則壅無不通,有疑皆決矣。三依義不依語。語乃言說,但是張筌蹄,若依言語,從增疑惑諍訟而已。義乃中道第一義,非言語所及。學人宜去筌蹄,思惟實義。四依智不依識。識為妄想之心,對於六塵而起,耽迷不覺,與牛羊何異,恣識則增長妄惑而已。智乃本心照明之德。可與法性契合。學人宜定止妄識,策發真智。見智度論九,釋門歸敬儀中。
人四依 (名數)涅槃經六舉如來使者,於末世弘經,人天依止者四人,謂之人四依:一具煩惱性之人(即三賢四善根),二須陀洹(即預流果),斯陀含(即一來果)之人,三阿那含(即不還果)之人,四阿羅漢之人。是內證雖為大乘之菩薩,而外現聲聞之相,傳法化人者也。其內證之涅槃配於大乘之位次,諸說不同。天親之涅槃論以初地為初依,六七地為二依,八九地為三依,第十地為四依。天台法華玄義五通地前為初依,初地至五地為二依,六七地為三依,八九十地為四依(是依別教),又五品六根為初依,十住為二依,十行十迴向為三依,十地等覺為四依(是依圓教),又慈恩彌勒上生經疏上以地前為初依,初地至六地為二依,七八九地為三依,第十地為四依。異說甚多。
說四依 (名數)佛說法之四依也。依四種之密意而說法,真諦之攝論謂之四依,玄奘之攝論謂之四秘密。四秘密
四依八正 (術語)行之四依與八正道也。以為緣糞掃衣等行之四依,正見等之八正道為因而得證果也。南山戒疏三下曰:「行法依,即四依八正是也。」四依
四定 (術語)色界天之四禪定也。寄歸傳曰:「敬修四定,善護七篇。」
四定記 (術語)四句之定答也。四記
四河 (名數)贍部洲之中地,由阿那婆答多Anavatapta池(舊曰阿耨達池)而出之四大河也。一、殑伽河Gan%ga%,舊名恒河,又云恒伽河。自池之東面出,一匝而入東南海。二、信度河Sindhu,舊云辛頭河。自池之南面出,一匝而入西南海。三、縛芻河Valsu,舊云縛叉河。自池之西面出,一匝而入西北海。四、徙多河S/ita%,舊譯云私陀河。自池之北面出,一匝而入東北海。徙多河之流,即支那之河源也。見西域記一。
四供 (名數)內供養之四菩薩與外供養之四菩薩,合為八供養。八供養
四知 (名數)謂人起善惡之心時,四者直知之。天知,地知,傍人知。自知是也。出罵意經。
四味 (名數)台宗所立五時教中,前四教謂之四味。五時中除醍醐味之法華也。
四取 (名數)一欲取,於色聲香味等五塵之境,貪欲取著也。二見取,於五蘊之法妄計取著我見邊見等也。三戒取,如外道之狗戒牛戒,取著修行非理之戒禁也。四我語取,我語者發自我見我慢等我見之所說法,取著於此我見我慢謂之我語取。見佛性論。俱舍論攝百八之煩惱為四取:一欲取,欲界之鈍使也,四諦修道五部各有貪瞋痴慢無明之五者,合為二十。四諦各有一疑,合前為二十四。再加十纏,為三十四物。是名欲取。二見取,三界各有十二見,苦諦下有身等五見,集滅二諦下各有邪見見取二者,合前為九,道諦下有邪見,見取,戒禁取三者,即為十二見。三界合為三十六見。此中除三界二戒禁取見(即苦諦下與道諦下之二者)之六見,其餘三十見,名為見取。三戒禁取,即前之六見也,又名惑取。四我語取,上二界之鈍使也。色界五部下各有貪慢無明三者,三五為十五。四諦下各有一疑,與前成為十九,無色界亦同之,合為三十六。是名我語取。我語者,身我之語也。上界之煩惱,不取於外境,緣身我就身我之語而起煩惱也。此四者總名為取者。以此煩惱能取執內外之法故也。俱舍論二十曰:「能取所有,故立取名。」又曰:「能為依執,故名取。」【又】勝鬘經以四住地之惑為四取。百論疏四末曰:「勝鬘經以四住地為四取,故云有漏業為因,四取為緣,生三界內。」【又】婆沙論以馳求四方名為四取。百論疏四末曰:「四取者,婆沙云:四方馳求名為四取。」梵Catur-pra%mars/a。
四姓 (名數)一婆羅門Bra%hman!a,為淨行者,或出家,或在家,修淨行而求涅槃者。二剎帝利Ks!atriya,為王種,奕世君臨,統轄其餘之三姓者。三吠捨Vais/ya,舊曰毘捨。為商賈,貿易有無者。四戍陀羅Su%dra,舊云首陀,為農民及奴,身勤稼穡者。四姓中以婆羅門為最尊貴,與餘三姓不同行。蓋此四姓之別,自韋陀論師而起。因韋陀論為最古代盛行也。譬喻經曰:「諸外人計,梵王生四姓:王口生婆羅門,臂生剎利,脅生毘捨,足生首陀。」提婆論曰:「外道韋陀論說: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脾中生毘捨,從兩腳跟生首陀。」寄歸傳四曰:「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
四花 (名數)法華六瑞中雨華瑞之四花也。一曼陀羅華,二摩訶曼陀羅華(小大之白蓮華),三曼殊沙華,四摩訶曼殊沙華(小大之赤蓮華)。【又】一分陀利,白蓮華也。二優缽羅,青蓮華也。三缽特摩,紅蓮華也。四拘物投,黃蓮華也。見名義集三。【又】形容大般涅槃時之娑羅雙樹,於棺之四方,立一雙之白蓮華及白造華。亦曰四花。
四股 (物名)四股之金剛杵。出慈氏軌。
四孟月 (名數)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也。即四季最初之月。
四性行 (名數)一自性行,菩薩自性,本來賢良,孝順父母,信敬沙門,婆羅門,而具十善者。二願性行,菩薩發心願成道作佛者。三順性行,菩薩順六波羅蜜而修行者。四轉性行,因修行之功轉凡成聖者。見佛本行集經一。
四毒蛇 (譬喻)以四毒蛇喻地水火風之四大也。涅槃經一曰:「自觀己身如四毒蛇。」同二十三曰:「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贍養。」最勝王經五曰:「如四毒蛇居一篋,此四大蛇性各異。(中略)地水二蛇多沈下,風火二蛇性輕舉,由此乖異眾病生。」
四帖疏 (雜名)唐善導大師觀無量壽經之疏,有四卷,故謂為光明四帖之疏。又曰證定疏。謂證得定之人之疏也。以善導發得三昧,蒙聖者冥加,而造經之科文故也。選擇集下曰:「條錄觀經之文之刻,頗感靈瑞,屢預聖化。既蒙聖冥加,然作經科文,舉世而稱證定疏,人貴之如佛經法。」
四卷經 (經名)曇無讖譯之金光明經有四卷,故稱為四卷經。金光明最勝王經是其新譯,有十卷。
四夜八晝 (雜語)一晝夜為十二時。四夜為戍亥子丑,八晝為由寅至酉。故寅刻為夜陰晝陽和合之時。見秘藏記鈔二。
四非常偈 (術語)四無常偈
四泥梨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說提舍,瞿波離,諦婆達兜,末法梨四人墮於四大泥梨之相者。
四陀羅尼 (名數)又云四總持。陀羅尼
四重 (名數)四重禁也,又云四重罪。
四重罪 (名數)與四重禁同。
四重禁 (名數)又云四重罪。四波羅夷罪也。波羅夷。【又】密教別有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一捨正法,二捨菩提心,三慳吝勝法,四惱害眾生。是為四波羅夷罪。
四重八重 (名數)比丘戒之四波羅夷罪與比丘尼戒之八波羅夷罪也。波羅夷
四重二諦 (名數)法相宗於世俗勝義二諦各立四重。合為八諦。
四重五逆 (名數)四重罪與五逆罪也。
四重出體 (術語)法相宗所說。出體
四重秘釋 (術語)真言一宗之四重釋義也。四釋
四重聖眾 (雜名)胎藏界曼荼羅四重圓壇之諸尊也。
四重圓壇 (術語)與四重曼荼羅同。
四重曼荼羅 (術語)第一中胎,八葉九尊也。第二遍智院等謂之第一重,又云第一院。第三文殊院等謂之第二重,又云第二院。第四釋迦院,并二乘八部等,謂之第三重,又云第三院。已上以中胎與三院為四重曼荼羅,亦云四重圓壇。是經疏所說阿闍梨所傳之義,非現圖曼荼羅之義也。現圖曼陀羅
四律 (名數)四律五論
四律五論 (名數)四律者:一、十誦律Sarva%stiva%da-vinaya,六十一卷,後秦弗若多羅譯。是五部中之薩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p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譯,是五部中之曇無德部也。三、僧祇律Sa%n%ghika-vinaya,四十卷,東晉佛陀跋陀羅等譯。本名摩訶僧祇律Maha%sa%n%gha,是根本窟內之上座部也。四、五部律Mahis/a%saka-vinaya,三十卷,宋佛陀什等譯,具名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Mahi^s/a%sakanika%ya-pan^cavarga-vinaya,是五部中之彌沙塞部也。其他五部中之迦葉遺部,唯傳戒本(解脫戒經)廣律未傳,又五部中之婆蘇富多羅部,戒律廣本皆未傳,五論者:一、毘尼母論Vinaya-ma%trika%-s/a%stra八卷,失譯。本名毘尼母經。二、摩得勒伽論,十卷。宋僧伽跋摩譯。具名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Sarva%stiva%danika%ya-vinaya-ma%trika%,此二論是依薩婆多者。三、善見論Samanta-pa%sa%dika%,十八卷,蕭齊僧伽跋陀羅譯。本名善見律毘婆沙Sudars/ana-vibha%s!a%-vinaya,此解四分律者,四、薩婆多論。九卷,失譯。本名薩婆多毘尼毘婆沙Sarva%stiva%da-vinaya-vibha%s!a%,此釋十誦律者。五、明了論。一卷,陳真諦譯。本名律二十二明了論Vnaya-dva%vim%sati-prasanna%rtha-s/a%stra,此依十八部中之正量部者。
四信 (名數)起信論之四種信心也。四種信心。【又】法華所說之四信也。四信五品
四信五行 (名數)起信論之法相也。四信者,為信真如與三寶之四種信心。五行者:一施門,二戒門,三忍門,四進門,五止觀門。是六波羅蜜也。合禪定智慧之二波羅蜜而為一止觀門者,以止觀合修。雙運不二也。見起信論義記下末。
四信五品 (名數)台家之名目。佛為明法華之功德,於分別功德品,約在世之弟子,明四信之功德,約滅後之弟子,明五品之功德。四信者:一一念信解,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人說,四信深觀成也。五品者:一隨喜品,二讀誦品,三說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六度品也(此五行品類差別,故名品,非篇章之名也)。此四信與五品為同體異名,但在世者,無色塵之經卷,故缺讀誦品之一云。
四品學法 (書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說曰:一戒行備具,二多知經法,三能化度人,是號真學,上品也。純行五戒,號承法,中品也。但持四戒(五戒中之前四者),號依福學,下品也。一持身所護法,二持供養法,三持同學法,號散持,外品也。
四品法門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經說法有四品類:一界法,六界十八界等也。二處法,十二處也。三緣起法,十二緣起也。四處非處法,道理非道理也。了此四品類,則為智人,不了則為愚人。
四度加行 (名數)四度加行者,密法之傳授,分為四番,復續之為一,皆傳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規,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十八道,二胎藏,三金剛,四護摩也。論其次第,其初皆為十八道,其餘三度,次第不同。或依胎,金,護摩之次第,或依胎,護摩,金之次第,或依金,胎,護摩之次第,而授與之。授與四度加行,後有傳法灌頂之授與。其日數,先就十八道而言,其為十八道稟受,於前行一百日間,使寫十八道次第,已後,受者蒙次第之傳授而諳誦之,又教以印結之方而諳練之,其間又一百日。最後之三七日乃為十八道之正行,其餘三度之傳授,亦如此,各二百日,統合為八百日,由是傳法灌頂之前行等,又二百日,前後共一千日,事乃畢。是乃四度加行創設當時諸流一般之通規也。其後阿闍梨簡略日數,諸流均於百九十九日內滿足四度。十八道前行五十日,其次一七日為十八道之正行,其次五十日為金之前行,次七日為金之正行,次五十日為胎之前行,次七日為胎之正行,次三七日為護磨之前行,次七日為護磨之正行,共經百九十九日也。更有減一度之行為三七日即滿者。
四度行用 (書名)記四度加行之次第者也。又名次第。
四度傳授 (雜語)四度加行之傳授也。
四柱文 (雜語)與四柱偈同。四出偈
四柱偈 (術語)四出偈
四洲 (名數)住須彌山四方鹹海之四大洲也。一南贍部洲Jambudvipa,舊云南閻浮提。或從林立號,或以果立名。二東勝神洲,梵云東毘提訶Pu%rvavideha,舊云東弗婆提。為身形勝故,名為勝身。三西牛貨洲,梵云西瞿陀尼,舊云西瞿耶尼Aparagoda%niya,為貿易牛故,名為牛貨。四北瞿盧洲Uttarakuru,舊云北鬱單越,譯曰勝處。於四洲中國土最勝,故名勝處。見西域記一,俱舍光記八。
四洲地獄 (雜名)以地獄配於四洲也,東勝神洲與西牛貨洲,有邊地獄而無正地獄,南贍部洲有正邊兩地獄,北俱盧洲則兩地獄皆無也。
四界 (名數)地水火風之四大也。見增一阿含經二十。界為性之義,此四者各持自性不改,故名界。俱舍論界品頌曰:「大種謂四界,即地水火風。」
四界攝持 (術語)地水火風四大,攝持一切諸法,故曰四界攝持。大日經疏十一曰:「四界攝持謂地水火風界,雖現此身內外依正,然此是心王。安住同於虛空,虛空常不動而含容一切也。」
四食 (名數)長養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種。俱舍論十謂一段食,舊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觸之三塵為體。二觸食,舊云樂食,觸喜樂之事,而長養身者,如觀戲劇終日不食,亦不感飢。是以觸之心所為體。三思食,舊云念食,於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資助諸根者。如人雖飢渴,思至飲食之處,當得飲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識之思為體。四識食,小乘為六識,大乘為八識,八識中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此等心識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經四十一曰:「一搏食,二樂食,三念食,四識食。」唯識論四曰:「食有四種:一者段食,二者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壞斷,故名食。」
四食時 (名數)一天食時,清旦之時。即諸天之食時也。二法食時,午時也,三世諸佛以午時為如法之食時,過午則為非時。三畜生食時,日暮也。是畜生所食之時。四鬼神食時,昏夜也。是鬼神所食之時。見法苑珠林四十二。
四相 (名數)生住異滅也。名四有為。有為
果報四相 (名數)生老病死也。
藏識四相 (名數)起信論之法門也。阿梨耶之心體無生無滅。有無明,迷於自之心體,而違寂靜之性,鼓動起念,有生滅四相。即使心體生住異滅由細至麤也。今就此義而明四相,既鼓靜使動,便有前後麤細之異。依之以彼先際之最微,名為生相。及最後之最麤,名為滅相,取中間為住相異相。而以之配於三細六麤,生相者三細中業相之一也。住相者三細中轉相,現相,及六麤中智相,相續相之四相也。異相者六麤中執取相,計名字相之二相也。滅相者六麤中起業相之一也。而於斷位逆次之,先斷滅相,為十信,是內凡之位。斷異相,為十住十行十迴向,是相似覺之位。斷住相為十地,是隨分覺之位。斷生相之一念為佛,是究竟覺也。見起信論中本。
我人四相 (名數)一我相,於五蘊法中計有實我,有我之所有也。二人相,於五蘊法中計我為人,異於餘道也。三眾生相,於五蘊法中計我依五蘊而生也。四壽相,於五蘊法中計我一期之壽命,成就而住,有分限也。見金剛經。
智境四相 (名數)一我相,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於取其所證,心執著而不忘。認之為我,是名為我相。二人相,比前我相,已進一步,不復認證為我,尚持我悟之心,是名為人相。三眾生相,較前人相又進一步,雖已超過我人之相,尚存了證了悟之相,是名為眾生相。四壽命相,比前眾生相復進一步,雖已超過證悟之心,尚存能覺之智,如彼之命根,潛續於內,是名壽命相。見圓覺略疏下。
四相違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因之十四過中,使立者之宗法相違反成之四種邪因也。是於因明最為難解者。三十三過
四枯 (譬喻)雙林樹之四枯也。四枯四榮
四枯四榮 (譬喻)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羅S/a%la雙樹間入滅時,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面雙樹,一榮一枯,故曰四枯四榮,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薩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謂凡夫於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之法,起常樂我淨之見,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榮,又二乘向涅槃常樂我淨之法,起苦空無常無我之見,是為二乘之四倒,譬之以四枯。故止觀曰:「八顛倒轉成四枯四榮。」二乘於世間之法,起苦空無常無我之見,是四正見,譬之以四枯,是破凡夫之四倒。菩薩向涅槃之法,起常樂我淨之見,是四正見,譬之以四榮,是破二乘之四倒。此八正為佛之入處,故止觀九又曰:「亦是非枯(非二乘之四枯),非榮(非凡夫之四榮),中間入涅槃見佛性也。」同七曰:「如是念處,力用廣博。義兼大小,俱破八倒。雙顯榮枯,雙非榮枯。即於中間入般涅槃,亦是坐道場。」同輔行曰:「言枯榮者,大經云:東方雙者喻常無常,南方雙者喻樂無樂,西方雙者喻我無我,北方雙者喻淨不淨。四方各雙,故名雙樹。方而皆悉一枯一榮,榮喻於常等,枯喻無常等。如來於中入般涅槃,表非枯非榮,榮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於其空假中間而入秘密藏。」
四威儀 (名數)行住坐臥四種之作法也。威儀
四衍 (名數)衍者梵語Ya%na之轉訛,乘也。有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四乘。
四恒 (雜語)四恒河沙之略。
四苦 (名數)一生苦,果報始起為生,生時有苦,故名生苦。二老苦,身體衰變為老,老時有苦,故名老苦。三病苦,四大增損為病,病時有苦,故名病苦。四死苦,五蘊壞離為死,死時有苦,故名死苦。見大乘義章三本。
四苑 (雜語)又作四園,忉利天之王,帝釋所居善見城外四面之庭苑也。一眾車苑,在東方,此苑中隨天之福力而現種種之車。二麤惡苑,在南方,舊作麤澀園。天欲戰時,隨其所應而現甲仗等。三雜林苑,在西方,諸天入中而所願皆同,共生勝喜。四喜林苑。舊云歡喜園。極妙之欲塵,殊類皆集,歷觀無厭。如是四苑,形皆正方,一一周千由繕那,中央各有一如意池,功德水充滿其中隨欲而現妙華,寶舟,妙鳥,一一奇麗,種種莊嚴。見婆沙論一百三十三,俱舍論十一。
四施 (名數)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也。出於菩薩戒經。
四持 (名數)四總持也。
四要品 (名數)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樂行品,第三壽量品,第四普門品。是法華一部之主要,故稱曰四要品。此四品即教行體用之四也。方便品開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之教法,是教也,安樂行品示法華行者所修之一心三觀行法,是行也,壽量品顯久遠本覺之佛身,是體也,普門品示佛陀自在之應化,是用也。即依一乘之教法而修一心三觀之行法,依此行法而證得本覺之佛身,由此佛身之本體,而示現種種之應化也。法華文句記一曰:「方便安樂,壽量普門,並是本跡之根元,此經樞鍵。」又此四品,如其次第,為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點。見雜談集七。
四面毘盧遮那 (術語)金剛界之智法身也。金剛頂義訣曰:「四面毘盧遮那者,[87A6](鍐)字輪中法身如來,四面圓滿向四方作三昧相也。」
四家 (名數)地持論七說四家:一般若家,二諦家,三捨煩惱家,四苦清家。章安以之配於台家四教,般若家為別教,諦家為圓教,捨煩惱家為通教,苦清家為三藏教。見法華玄義十。
四家大乘四種言說 (名數)釋摩訶衍論所說五種中,以前四配於四家大乘,以第五如實言說為真言。一相言說,為法相宗。彼依深密經之法相品而立名,即立三科百法等相,約於三性以明宗也,今就色等諸相而起言說,尤為符合。二夢言說,為三論宗。彼之言意,三界如夢,一切所有之所作皆為夢中所作,若一念之夢覺,即為無生法體,依此義以建立真俗二諦而成一宗之義。故與夢言說之義相當。三執著言說,為天台宗。彼宗談久遠壽量之旨,為本門之實義,謂教主釋尊之始於伽耶成佛,是爾前諸教之意,實說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是乃一經之沖微,今解執著言說為本所聞所作業,尤為相當。四無始言說,為華嚴宗。彼宗專談本有稱性之旨,故彼宗云修行亦竟成佛亦竟,一切眾生久來如此,是與今無始言說之義相葉也。見二教論果寶十上。
四家大乘 (名數)大乘
四乘 (術語)梁光宅依法華經譬喻品羊鹿牛及大白牛車之四車,而立四乘教。四車
四乘家 (術語)與四車家同。
四海 (雜名)佛教謂圍繞須彌山四方之外海為四海。
四海論主 (人名)隋高僧敬脫之嘉稱也。見釋氏要覽下。
四韋 (術語)四韋陀也。興禪護國論序曰:「四韋之法猶以用焉。」
四韋陀 (術語)婆羅門四種之韋陀經也。韋陀
四韋陀院 (堂塔)天竺祇洹精捨之中,有四韋陀院,以許佛徒之研究。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四韋陀院。」
四根本性罪 (名數)比丘之四波羅夷罪Pa%rajika%也。十輪經三曰:「出家受具足戒,於四根本性罪中精勤守護。」
四根本重罪 (名數)謂四波羅夷也。顯密各異其戒相。波羅夷
四書 (名數)宋雲外之自度教苑清規曰:「新學讀文於四書中,當自四教儀而始。」四書者天台之法界次第,四教儀,戒疏,小止觀是也,見天台學則上。
四記 (名數)智度論謂之四答,佛地論俱舍論謂之四記。有人發問而答有四種也。俱舍十九曰:「一、一向記,若作是問:一切有情皆當死否?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二、分別記,若作是問:一切死者皆當生否?應分別記,有煩惱者當生非餘。三、反詰記,若作是問:人為勝劣?應反詰記:為何所方?若言方天,應記人劣;若言方下,應記人勝。四、捨置記,若作是問:五蘊與有情為一為異?應捨置記,有情無實故,一異性不成,如石女兒白黑等性。如何捨置而立記名,以記彼問言,此不應記故。」智度論二十六曰:「佛有四種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別義答,三者反問答,四者置答。」佛地論六曰:「言四記者:一一向記,二分別記,三反問記,四默置記。」【又】四定記之略。外道之世界及我之常無常等十四難問,佛不為常乃至非常非無常之四句定記,若為之則背於道理也。俱舍論三十曰:「四定記皆不應理。」
四馬 (譬喻)以四馬譬四等之比丘。雜阿含經三十三曰:「世有四種良馬:一第一良馬,顧其鞭影馳驅,遲速左右隨御者意。二第二良馬,以鞭杖觸其毛尾察御者意而隨其意。三第三良馬,鞭杖小侵,隨御者意。四第四良馬,鐵錐刺身傷骨然後著路,隨御者之叱。比丘有如是四種。」
四病 (名數)一作病,作者生心造作之謂。有人言:我欲於本心作種種行,求圓覺,是名作病。蓋彼圓覺之性,非作得也。二任病,任者隨緣任性之謂。有人言:我等今欲不斷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以求圓覺,是名任病。蓋彼圓覺非任有也。三止病,止者止妄即真之謂。有人言:我今欲以永息諸念,寂念平等,求圓覺,是名止病。蓋彼圓覺非止得也。四滅病,滅者寂滅之謂。有人言:我今欲永滅一切煩惱心身,根塵永寂,以求圓覺,是名滅病。蓋彼圓覺之性非滅得也。見圓覺經。
四修 (名數)一無餘修,謂福德與智慧二種之資糧具修而無遺也。二長時修,謂經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也。三無間修,謂精勤勇猛,無剎那廢修也。四尊重修,謂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而不慢也。是就如來之因圓德而言,見俱舍論二十七。【又】一恭敬修,謂恭敬禮拜阿彌陀佛及一切之聖眾也。二無餘修,謂專稱彼佛之名,及專念專想一切聖眾,不雜餘業也。三無間修,謂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不以貪瞋煩惱間隔也,四長時修,謂前三修以畢命為期,誓不中止也。此就念佛行者而言。見往生禮讚。【又】一長時修,二慇重修,三無間修,四無餘修。是與往生禮讚之意同。見往生要集中本。
四倒 (名數)四種顛倒之妄見也。此有二種:一於生死之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而執常樂我淨,為凡夫四倒。一於涅槃之常樂我淨,而執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為二乘四倒。初云有為之四倒,後云無為之四倒。斷有為之四倒為二乘,斷有無為之八倒為菩薩。見大乘義章五末。
四流 (名數)一見流,三界之見惑也。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諸惑也,但除見及無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諸惑也,但除見及無明。有者生死果報不亡之義,三界雖通,而今別以名上三界。四無明流,三界之無明也。有情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為流。見科本輔行一之三。
四師 (雜語)華嚴宗謂五祖宗密以後之子睿,淨源,義和,李通玄為四師。
四悔 (名數)五悔中,除第一之懺悔,其餘勸請等之四悔也。法華懺法之式於前既於六根段修第一懺悔。故於後唯修四悔也。
四恩 (名數)心地觀經謂四恩者: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釋氏要覽中謂四恩者:一父母恩,二師長恩,三國王恩,四施主恩。
四怨 (名數)煩惱魔,死魔,陰魔,天子摩之四魔也。行事鈔上之三曰:「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同資持記曰:「四怨即四魔。」
四秘密 (名數)與四意趣同。
四蚖蛇 (譬喻)以喻地水火風之四大。雜阿含經四十三曰:「四蚖蛇凶惡毒虐,盛一篋中。(中略)毒蛇者,譬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地界若諍,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風諍,亦復如是。」
四料簡 (術語)臨濟宗之教相也。人天眼目曰:「或時奪人不奪境(是一),有時奪境不奪人(是二),有時人境兩俱奪(是三),有時人境俱不奪(是四)。」人為情量分別知見解會等。境為萬法。又言句也。
四神足 (名數)集定斷行具神足。心定斷行具神足。精進斷行具神足。我定斷行具神足。見婆娑論。
四教 (名數)四教種種不同。
天台四教 (名數)台家有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謂之八教。八教
龍樹四教 (名數)龍樹菩薩以四門判釋經論,是曰龍樹四教:一有門,謂四阿含經等,說一切因果皆實有者。二空門,謂般若經等,說真空實相之理,蕩除眾生之情執者。三亦有亦空門,謂深密經等諸大乘經,說性空相有者。四非有非空門,謂中論等雙破有空者。見華嚴經疏鈔六。
苑公四教 (名數)唐賢首弟子慧苑以寶性論,謂四種眾生不識如來藏因之而立四教:一迷真異執教,謂諸凡夫外道,迷於真性廣起異計者。二真一分半教,謂聲聞緣覺二人於真如隨緣不變二義中,但得隨緣一分,名為真一,於其隨緣分中唯說性空所顯之理,不說法空,名為半,合謂之真一分半教。三真一作滿教,謂初心菩薩,但得不變一分而不得隨緣,故名一分,於不變中雙顯二空之理,故名為滿。四真具分滿教,謂菩薩了隨緣不變二義,以顯真實之理,識如來藏者,見華嚴玄談四。
曉公四教 (名數)海東元曉,立四教:一三乘別教,如四諦緣起經等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學,其中二乘又明法空,異於菩薩,故曰三乘別教。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經等為聲緣菩三乘所共學,其中皆說二空,故曰三乘通教。三一乘分教,如梵網經等,菩薩不與二乘共學,名為一乘,其中未顯法之周遍圓融,故名分教。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具明法界之理,故名一乘滿教。見華嚴玄談四。
光宅四教 (名數)梁光宅寺法雲假法華經火宅喻之臨門三車與四衢街之大白牛車立四教:一聲聞乘教,說四諦之法者。二緣覺乘教,說十二因緣之法者。三菩薩乘教,說六度萬行之法者。四一佛乘教,說一切皆成佛之法者。此中前三者是權教,後一者是實教。見五教章上二,華嚴玄談四。
四教地 (術語)藏通別圓四教之住地也。大日經具緣品明約於真言門菩薩,一生超四教之地,而度三劫十地。初說解唯蘊無我(是法相宗即通教),及拔十二因緣(是藏教),次說離違順八心之業煩惱網超越一劫之瑜祇行,是度藏通之菩薩地也。故義釋引阿含成實及三獸渡河之喻,是三乘同以無言說之道,得諸法實相者,皆攝於此中也。次說發無緣乘之心,法無我性,觀察蘊之阿賴耶,而知自性如十喻,悟自心本不生者,為超越二劫之瑜祇行,是度別圓之菩薩地也。見菩提心義三。
四教儀 (書名)六卷,隋智顗著。明化儀化法四教之義。其註解各書如下:四教儀集解三卷,宋從義撰。四教儀備釋二卷,元元粹述。四教儀集註科一卷,元蒙論排定。四教儀集註節義一卷,靈耀節。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二十卷,性權記。
四教三密 (術語)身口意之三業也。是真言密教之教之妙行。故四教三密,為顯(天台)密(真言)二教之兼稱。
四教三觀 (術語)天台一家教觀二門也。四教為教門,三觀為觀門,一家以此二門為綱要。四教及三觀
四教五時 (術語)天台所立之教相判釋也。四教者,化儀化法各有四教,五時者,說兩種四教之時也。五時及四教
四教儀集註 (書名)天台四教儀集註之異名。
四梵行 (名數)梵行
四梵住 (名數)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也,以此為梵天之所住也。四梵堂
四梵志 (傳說)有梵志四人,相謀各避死於山海空市之四處,而不得免。山海空市
四梵堂 (名數)慈悲喜護(他經作捨)之四無量心曰四梵堂,以此四法,能感大梵之果報也。增一阿含經二十一曰:「有四等心,云何為四?慈悲喜護。(中略)當求方便成此四梵堂。」
四梵福 (名數)梵福
四部律 (名數)四律五論
四部眾 (名數)又曰四眾,又曰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法華經序品曰:「時四部眾咸皆歡喜。」仁王經下曰:「一切國王四部弟子。」梁書曰:「帝幸同泰寺,升法座,為四部眾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義。」
四部經 (名數)慈恩大師,以四部經為淨土之本經除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之外,復加鼓音聲陀羅尼經,故曰四部經。見淨土源流章。
四部僧 (名數)與四部眾同。僧是眾義,不問出家在家凡多人集合皆曰僧。
四部僧始起經 (經名)中本起經之別名。
四部弟子 (名數)與四部眾同。
四處六會 (術語)四處十六會之略。是大般若經之說會也。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附錄。
四處問訊 (術語)僧堂之四板頭燒香問訊,謂之四處問訊。見象囂箋十。
四處十六會 (術語)大般若經之說會也。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附錄。
四曼 (名數)是真言所立三大中之相大也。為大,三法,羯之四種曼荼羅。此四相圓融相即事相謂之四曼相即。又曰四曼不離。曼荼羅
四曼四身配屬 (術語)即身義有三義:一法,大,羯,三如其第次配於自性,受用,變化,等流之四身。二大,三,法,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三三,法,大,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今非謂此義未盡,四身之中各有四曼。十住斷結經曰法性有二:一事法性,二實法性,金剛頂經謂三十七尊各有十二神變,一一神變各有種子之字,三昧耶形,如來之身,行願之事業,是二受用身之四曼也。守護國教觀釋迦月輪唵字,為佛身之事業,是變化身之四曼也。大日經謂三乘六道普門之身各有種子三昧耶身相事業,是等流身之四曼也。
四曼攝二種世間 (術語)即身義云,世間出世間內外之教法攝於法曼荼羅,世間出世間一切之人攝於大曼荼羅,世間出世間所依之器界,攝於三昧耶曼荼羅,世間出世間一切之事業,攝於羯磨曼荼羅。今謂此義求融非也。三種世間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三種世間之顯色形色是三昧耶曼,三種世間之文字言音是法曼,三種世間之事業,是羯磨曼。一切凡夫三種世間之四曼是性得,一切聖人三種世間之四曼是修得。見菩提凡義三。
四淨定 (名數)四禪四無色八地之定,有味定,淨定,無漏定之三種。其中淨定有四種之別:一順退分定,隨順味定將退本定時之位也。二順住分定,為住於定之當分而不退不進之位也。三順勝進分定,定力增進,順於上地之定之位也。四順決擇分定。決擇者以無漏智而名,淨定之力愈增進,而順於無漏智起無漏定所依之位也。如已上次第,順於煩惱,自地,上地,無漏也。八地之淨定有此四分,但有頂地之淨定除順決擇分定,因彼定昧劣,不生無漏定故也。見俱舍論二十八。
四真 (術語)四真諦也。四十二章經有「四真道行」之語。聖諦
四真諦 (術語)又云四聖諦。苦集滅道之四諦也。其理真正,故云真諦,為聖者之所見,故云聖諦。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又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知度論二曰:「佛為五比丘初開甘露門,說四真諦法苦集滅道諦。」四聖諦
四問 (故事)佛將入滅時,阿難悲嘆嗚咽,舉體煩悶。時阿泥樓豆安慰阿難曰:如來滅度時至,汝依我語,咨啟四問。阿難從教問佛,佛答之。一問:佛滅度後,惡性車匿比丘,云何共住?佛答:車匿比丘,其性鄙惡,我滅度後,如梵天法可治。若心調伏,應教那陀迦旃延經,即當得道。二問:佛滅度後,我等以何為師?佛答:解脫戒經是汝等大師,戒經說身業口業,應如量行。三問:佛滅度後,我等依何法住?佛答:若現在,若滅後,應依止四念處,餘不依止。四問:一切經首當安何等語?佛答: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與某等大眾俱。見後分涅槃經上,智度論二,集法藏經。
四欲 (名數)一情欲,欲界眾生,多於男女情愛之境起貪欲,謂之情欲。二色欲,欲界眾生多於男女嬌美等之色起貪欲,謂之色欲。三食欲,欲界眾生多於美味飯食起貪欲,謂之食欲。四婬欲,欲界眾生多於男女之相互染著起貪欲,謂之婬欲。見法苑珠林二。
四眼 (雜語)五眼中就菩薩所得而除佛眼,謂之四眼。因菩薩未得佛眼也。仁王經上曰:「四眼五通。」同天臺疏曰:「四眼者嘆眼,菩薩行未圓,義當無佛眼也。」又,密教中立四眼。四種眼
四唱 (名數)法華地涌菩薩之上首,上行菩薩等四唱導師也。法華經涌出品曰:「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秘藏寶鑰下曰:「娑界震裂,四唱一處。」
四捨 (名數)一財捨,以財物捨與人也。二法捨,以法捨與人也。三無畏捨,以無畏捨與人也。四煩惱捨,自己捨棄煩惱也。此四捨皆為檀波羅蜜。智度論十一曰:「四種捨名為檀Da%na,所謂財捨,法捨,無畏捨,煩惱捨。」
四假 (名數)三論玄義謂一切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門:一因緣假,如空有二禪,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緣假之義也。二隨緣假,如隨三乘之根性說三乘之教門是也。三對緣假,如對治常而說無常,對治無常而說常是也。四就緣假,外人說諸法實有,諸佛菩薩就彼諸法推求,竟不可得,是名就緣假。此四假總收十二部經八萬之法藏,四諦具用四假。但智度論多用因緣假(為釋經也),中論十二門論多用就緣(為破外計也),百論多用對緣假(為破常無常之二邊也)。【又】成實論亦說四假。
四蛇 (譬喻)以喻地水火風之四大也。仁王經下曰:「識神無形,假乘四蛇,無明保養,以為樂車。」智度論十二曰:「篋中有四蛇,王敕罪人令看禮養育。(中略)四毒蛇者,四大。」最勝王經曰:「地水火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同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居一篋。於此四種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沈下,風火二蛇性輕舉,由此背違眾病生。」
四執 (名數)又名四邪,四迷,四術。有種種之四執。
外道四執 (名數)是天竺外道九十六種之總括:一邪因邪果,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萬物,萬物若滅,還歸本天,若天瞋,則四生皆苦,若天喜,則六道悉樂。然天非物之因,物非天之果,蓋是邪心之所畫,故曰邪因邪果。二無因有果,執萬物無因而有自然,例如言萬物依造化而有,造化無因,簡言之,即造化無因而有果也。又名自然外道。就無因言,謂為無因,就有果言,謂為自然,此其所執也。三有因無果。斷見者流,謂唯有現在實無後世,例如草木,盡於一期是也。四無因無果,總為撥無因果之邪見,無可受苦樂果之善惡業因,亦無對於善惡業因之苦樂果也。三論玄義曰:「總論西域九十六術,別序宗要,則四執盛行:一計邪因邪果,二執無因有果,三立有因無果,四辨無因無果。」
內外道四執 (名數)又云四宗。三論所誹斥之內外四執也:一一切外道,不達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毘曇宗,即薩婆多,雖已得人無我,而執法之有性者。三成實宗,雖具辨二空,而明空猶不了者。四大執,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見也。三論玄義曰:「但邪謬紛論,難可備序。三論所斥,略辯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毘曇,三排成實,四呵大執。(中略)問此之四執優降云何?答:外道不達二空,橫存人法。毘曇已得無我,而執法有性。跋摩(成實)具辨二空,而照猶末盡。大乘乃言究竟,但封執成迷。」又,謂固執一,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等之四句也。
四執金剛 (名數)有兩種:(一)金剛界現圖曼荼羅地水火風之四大神,一曰四執金剛。(二)灌頂小壇(即受新阿闍梨供養之壇)守護四門之金剛也。即東南住無戲論金剛,西南虛空無垢金剛,西北無垢眼金剛,東北被雜色眾生金剛也。
四棄 (名數)比丘之四波羅夷罪謂之四棄。以犯此罪者,永棄於佛法之邊外故也。波羅夷。楞嚴經七曰:「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
四軛 (名數)與四暴流同,一欲軛,二有軛,三見軛,四無明軛也。和合有情而使受種種之苦,故云軛。俱舍論二十曰:「應知四軛與四暴流同。」又曰:「和合有情,故名為軛。」
四通行 (名數)通行
四悉檀 (名數)佛之說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a%nta者,古師一譯為成。謂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漢語普遍之義,檀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義。佛以此四法普施眾生,故云悉檀。天台隨於南岳,愚案悉檀與新譯之悉曇同,成就之義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順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隨順眾生所樂而說世界之法,令聞者歡喜適悅。二各各為人悉檀,佛說法鑑眾生之機,隨機宜之大小,宿種之淺深,說各人所應之法,令彼發起正信,增長善根。三對治悉檀,貪欲多者教以慈心,愚痴多者教以因緣觀,如是施種種之法藥,除遣眾生之惡病。四第一義悉檀,佛見眾生之機緣既熟,說諸法實相,令彼入於真證。要之佛始說淺近之事理,令聞者適悅者,世界也,令眾生生善根者,為人也,除遣眾生之惡病者,對治也,遂使悟入聖道者,第一義也。智度論一曰:「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相無相違背。」法華玄義一曰:「南岳師例大涅槃,胡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胡語,悉之言遍,檀為施。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也。」大乘義章二曰:「言悉檀者是中國語,此方義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註釋,或名為宗,或名為成,或云理也。」玄應音義二曰:「悉曇此云成就,論中悉檀者亦悉曇也,以隨別儀轉音名為悉檀。」四釋下天台四釋。
四第一偈 (雜名)謂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之偈也。出莊嚴論。
四隅四行薩埵 (菩薩)謂金剛界大日如來之四親近。金,寶,法,業之四波羅蜜菩薩也。
四智 (名數)有佛果之四智,羅漢之四智,通於三乘之四智,菩薩觀唯識無境之四智。
四智印 (名數)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攝盡之:一大智印,梵名摩河岐若勿他羅Maha%-jn^a%na-mudra%五相成身之佛也。二三昧耶印,梵名三昧耶岐若勿他羅Samaya-jn^a%na%-mudra%諸尊所持三昧耶形五鈷刀蓮華之類也。又結於諸尊手之印契也,又結於行者手之印契也。三法智印,梵名陀羅摩岐若勿他羅Dharma-jn^a%na-mudra%本尊之種子也。又法身之三摩地也,又顯密一切之契經陀羅尼也。四羯摩智印,梵名羯羅摩岐若勿他羅Karma-jn^a%na-mudra%諸尊之威儀作業也。見諸部要目,秘藏記本。又謂四種曼荼羅。印者決定不改之義,智者決斷簡擇之義,四曼表佛之內德,決定不改,又各守其德,決斷簡擇,故稱智印。見辨惑指南四。所藏記鈔三曰:「問:四種曼荼羅,四智印,有何差別?答:尊者之解釋不一。然依一義只是建立不同,約於輪圓具足之邊,名為四曼,約於決斷不改之邊謂之四智印,於其法體有四曼四智差別也。」
四智讚 (雜語)讚詠阿[門@(人/(人*人))]佛大圓鏡智,寶生佛平等性智,彌陀佛妙觀察智,不空成就成所作智之四智者。其梵語出時處軌,其漢語出略出經。
四智心品 (術語)唯識宗謂菩提有四智相應之心品。四智
四智成三身 (術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問束四智成三身者,幾個智共成一身,幾個智獨成一身?答:大圓鏡智獨成法身,平等性者獨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別,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無三身應用。何以故?為體性無相,從無本而立,亦無無住。」
四惡 (名數)四惡趣之略。
四惡道 (名數)與四惡趣同。
四惡趣 (名數)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也。又云四惡道。
四惡比丘 (名數)佛藏經往古品曰:「過去大莊嚴如來滅度後百歲諸弟子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名薩和多,四名將去,五名跋難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說之真實空義無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餘四比丘則以捨第一義無所得畢竟空之法,貪樂外道尼乾子之論,命終墮於阿鼻地獄,經無數劫始生人中,值一切明王佛出家,十萬億歲,勤修精進,如救頭燃然不得道果,何以故?佛說深法,是人不信,破壞違逆,為破法因緣,法當爾也。」又觀佛三昧海經九謂昔有四比丘犯律不恥,怙惡不遷。忽聞空中聲曰:謂汝所犯無救者,不然,空王如來雖復涅槃,形像尚在,汝宜入塔一觀寶像眉間之白毫。比丘隨之泣淚言曰:佛像尚爾,況佛真言。舉身投地,如大山崩。今於四方皆成正覺,東方阿[門@(人/(人*人))]佛,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是四破戒比丘也。
四善根 (名數)小乘俱舍成實於總相念住之後位,大乘法相宗於十迴向之滿位,生四種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後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為見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實,法相三宗,其行相各異。梵Kus/ala-mu%la。
俱舍四善根 (名數)一[火*(而/大)]法,總相念住後念所生之善根,名[火*(而/大)]法。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苦集等四聖諦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火*(而/大)]者,聖火之前相,聖火譬見道之無漏智。其聖火將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雖退墮所得之[火*(而/大)]法,或斷善,造無間之業,墮於惡道,然流轉不久,必到涅槃。二頂法,[火*(而/大)]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名頂法。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也。頂者譬之山頂,山頂在進退之兩際,此頂位在進退之中間,或有進而上於忍位者,上於忍,則無畢竟退墮者,愈進而入於見道,或退而下於[火*(而/大)]位,或有造無間之業,而墮於地獄者,在如是進退之中間,故譬以山頂,名為頂法。又頂者人之頂也,如人身中最高勝者,以此頂位為退位中最高處故也(忍法已上更無退法)。功德假令退墮而墮於[火*(而/大)]位或無間,然畢竟無如[火*(而/大)]法之人斷善根者。三忍法,生於頂之後念之善根,名為忍法。亦有三品,忍可決定四聖諦,為最殊勝之位,故名忍。其下忍,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如前,至此位,則無畢竟墮於三惡趣者。其中忍,由是漸滅所緣之諦,滅能緣之行相,至其極留屬於欲界苦諦下苦之一行相,謂之減緣減行。其上忍之位,觀前所餘苦諦下苦之一行相也。故上忍之位,僅為一剎那之間。至此忍位,則必無退墮忍法者,又無墮於惡趣者。四世第一法,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也,是為一剎那。故無下中上之三品,與上忍同,觀苦諦苦之一行相也。世者以有漏法而名,有漏法中無超於此觀智者,以之為最勝之法,故名世第一法。此住亦為一剎那。此位無間,必生無漏智,入於見道,真正證悟勝諦,為聖者而離凡夫之生也。俱舍二十三曰:「[火*(而/大)]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
成實四善根 (名數)成實宗不如俱舍宗別觀四諦,直以無常觀觀察五蘊,生相似之涅槃智。其中分四品,下名[火*(而/大)]法,中名頂法,上名忍法,上上名世第一法。見大乘義章十一。
法相四善根 (名數)法相大乘於真唯識觀之前加行,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之四定,而發四尋思四如實之觀智,如其次第,為[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四尋思觀
三品四善根 (名數)聲聞,獨覺,佛三乘之善根也。此中聲聞與部行獨覺之二者,轉於[火*(而/大)],頂,二善根已生之位,而得無上正覺也。彼若得忍,則無成佛之理,何則,彼已超脫惡趣故不能為利物化生往於惡趣也。[火*(而/大)]頂忍之三者,轉得為獨覺,以彼不須利生之化用故也。其次麟角獨覺與佛,於[火*(而/大)]等四善,無移轉之理,蓋以彼由[火*(而/大)]等善根乃至成菩提,而成一座故也。俱舍二十三曰:「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麟角佛無轉,一坐成覺故。」
四勝身 (名數)華嚴宗所說龍女,普莊嚴童子,善財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為四勝身成佛。勝身者,彼宗於圓教行位三種中,約第二之果報以明其位,立三生成佛之義,三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證悟法界之理,窮滿圓行之位也。於此位離界內分別之穢身得界外無染清淨之金剛身,名解行身,是即勝身也。以此解行之勝身,或於現生,或於當生,成佛果,謂之勝身成佛。舉其實例,舉此四人:一善財童子,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說,彼於次前生成見聞,於今生遍參五十三知識,具足善賢行位,於當生證入極樂,是於隔生之三生,次第經法門之三生也(三生有隔生與法門二種)。二兜率天子,華嚴經隨相品所說,本在地獄,蒙釋迦菩薩足下光照而出地獄,生於兜率天,故稱為兜率天子。此天於身之一生具足諸地功德,現身成佛,自聞經至地獄之身而終,為見聞生,兜率之身為解行生。是於隔生之二生,經法門之三生也。三龍女,法華經提婆品所說,八歲之龍女也。在龍宮聞文殊之法,龍身既成解行,詣靈鷲山,以龍女之身成佛於南方無垢世界。是於隔生之一生經法門之三生也。四普莊嚴童子,華嚴經盧舍那佛品所說,名大威光太子者是也。過去有王,名愛見善慧,此普莊嚴為彼第二王子,是釋迦因位時之名也。彼於信滿(十信之滿位),一念而成極樂,是於一念而經三生也(五教章下)。要之善財童子三生經三生之行,兜率天子二生經三生之行,龍女一生經三生之行,普莊嚴童子一念經三生之行也。見十住心廣名目五。
四勝義諦 (術語)勝義諦為真諦之異名,法相宗就真俗二諦各立四重。合成八諦。
四印 (名數)四智印也,於金剛界五智如來中除大日如來之法界體性智,謂其餘阿[門@(人/(人*人))]如來之大圓鏡智,寶生如來之平等性智,無量壽如來之妙觀察智,不空成就如來之成所作智也。
四印會 (術語)金剛界九會之一。以阿[門@(人/(人*人))],寶生,無量壽,不空成就四佛之四智攝收一切諸尊之曼陀羅也。九會曼陀羅
四階成佛 (名數)與四階成道同。
四階成道 (名數)又名四階成佛。小乘佛之成道有四階:一三阿僧祇劫之萬行,二百大劫之相好業,三最後身斷下八地之惑,四坐於道場,於三十四心斷非想之惑,而成佛。大乘義章曰:「大智度中迦旃延子曰:略有四階:一者三祇,二者百劫,三者後身斷下八地,四者三十四心斷非想惑。毘曇同之,成實少異。」金光明玄義記上三曰:「婆沙翻數,此論廣說四階成佛。」四教儀集注中曰:「三祇百劫名四階成道。」
四喻 (名數)有波羅夷之四喻。及佛壽之四喻。譬喻附錄。
四惑 (名數)與四煩惱同。廣弘明集序曰:「滯四惑而溺欲塵。」
四絕 (名數)絕有無等四句,謂之四絕。中論疏一曰:「真諦四絕,故名為中。」
四結 (名數)以日月之四翳譬四結也。一雲,欲結也。二風塵,瞋結也。三煙,痴結也。四阿須倫,利養也。雲等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欲等四結,覆蔽人心,使不得開解也。見增一阿含經二十。梵S/am%yojana。
四等 (術語)慈(Maitri^)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s!a%)之四無量心也。從所緣之境,而謂為無量,從能起之心,而謂為等。以於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經序品曰:「迦葉端思行四等。」大乘義章十一末曰:「經中名此以為無量,亦云四等。緣於無量諸眾生起,故名無量。等緣一切,故復名等。」大部補注六曰:「四等,慈悲喜捨名四無量。華嚴經中亦名四等,四等從心,無量從境。」增一阿含經二十一曰:「有四等心,云何為四?慈悲喜護。」【又】一字等,三世諸佛,等稱為佛也。二語等,三世諸佛,等以六十四種之梵音演說也。三法等,三世佛,等得三十七之菩提分法也。四身等,三世諸佛,等有法報化之三身也。以此四等而顯佛佛道同也。楞伽經三曰:「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爾時作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佛。云何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又】一諸法等,諸法本來真如平等也。二發心等,所依之理性平等,故能發之心亦平等也。三道等,發心平等,故所行之道亦平等也。四慈悲等,所行之道平等,故所等之道所垂之慈悲亦平等也。往生論注上曰:「平等是諸法體性,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
四眾 (名數)一發起眾,如法華經會座因舍利弗三請,而發起本經之說法,擊揚發動,令如來有所說,是曰發起眾。二當機眾,正當座之機眾也,如諸聲聞正聞本經得證悟之益者。三影向眾,如文殊觀音來自他方,助佛化,莊嚴法座者。四結緣眾,薄福眾生,今無證悟之益,而結見佛聞法之因緣,作未來得道之因緣者。見法華文句二。【又】有僧伽之四眾:一比丘Bhiks!u,二比丘尼Bhiks!un!i,三優婆塞Upa%saka,四優婆夷Upa%sika%。藥師經曰:「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素迦,鄔波斯迦。」見法華玄贊一。【又】一比丘,二比丘尼,三沙彌S/ra%man!era,四沙彌尼Sra%man!erika%,即出家之四眾也。光宅法華疏一曰:「雖有天龍八部,莫過四類,出家四眾也。」【又】一龍象眾,大天之流也。二邊鄙眾,大天門徒也。三多聞眾,凡夫隨順學人聖者而多聞法者。四大德眾,即四果之聖眾也。見宗輪論述記。
四葬 (雜語)葬法
四須臾 (名數)單時別為四種。如瞬時,彈指時,羅預,須臾是也。
四堅信 (雜語)信佛法僧及戒也。歸依已後,具有根力,其信堅固,故謂之堅信。又名四不壞信。
四評家 (名數)大毘婆沙論說五百阿羅漢集,而評釋發智論者也。其中以世友,妙音,法救,覺天之四論師為評家之正義。華嚴玄談七曰:「言評家者,婆沙是諸阿羅漢同集,而有四大阿羅漢,為評家正義: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覺天。」
四菩薩 (名數)胎藏界曼荼羅除中台大日如來外之四方四菩薩也。【又】觀音,彌勒,普賢,文殊。此四菩薩與娑婆之眾生因緣最深。
四尋思觀 (術語)小乘俱舍之四善根位,修十六行相觀,成實宗修無常觀。而大乘之法相宗於此位修四尋思觀與四如實觀。是彼宗五位之第二加行位也。四尋思觀者,於諸法有名,義,自性,差別之四種。名者,色受等之名也,義者,依名而詮之色受等體也,自性者,色受等各自之體性也,差別者,體中之種類差別也。如人之色受與天之色受等。諸法不過此四種。行者觀此四法,是自己內心所變,如幻虛假之法,尋求思察此為假有實無,謂之四尋思觀。以此推求之觀為因,而生印可決定之智,不惟如實了知所取所緣之名等,是自心所變,為假有實無,猶了知印可能取能緣之名等四法,亦為假有實無,謂之四如實觀。然此四尋思四如實,乃所發之觀法也。就其能發之禪定而言。則一為明得定,二為明增定,三為印順定,四為無間定。而[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之四者,乃其所得之功德也。見唯識論九,百法問答鈔六。
四朝僧傳 (雜語)唐國四朝之高僧傳也。
四童子三昧經 (經名)三卷,隋闍那崛多譯。為方等般泥洹經前六品之別譯。
四無色 (名數)又云四空處。有定與處之二。四空定及四空處
四無畏 (名數)又云四無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無畏。四無畏有佛與菩薩之二種。
佛四無畏 (名數)智度論四十八明佛之四無畏。法界次第下依智度論釋之:一一切智無所畏,謂世尊於大眾中師子吼,我為一切正智之人,無些怖心也。二漏盡無所畏,謂世尊於大眾中師子吼,我斷盡一切煩惱,無些怖心也。三說障道無所畏,謂世尊於大眾中師子吼,障害佛道之法無些怖心也。四說盡苦道無所畏,謂世尊於大眾中師子吼,盡苦道無些怖心也。俱舍論二十七曰:「佛四無畏,如經廣說。一正等覺無畏,二漏永盡無畏,三說障法無畏,四說出道無畏。」
菩薩四無畏 (名數)智度論五說菩薩之四無畏。大乘義章十一依之而釋四無畏:一總持不忘說法無畏。菩薩能聞持教法憶持眾義而不忘,故於大眾中說法不畏也。二盡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藥有二種,為世間法出世間法,眾生之根欲性有種種,菩薩能了知之,故於大眾中說法不畏也。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一切異見皆能摧破,一切正法悉能成立,無量眾生一時雖來問難,而菩薩悉能於一時酬對,故對大眾中說法不畏也。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眾生問難,隨意解說法,如法能巧斷眾生之疑,是曰能斷疑。以有此能之故,於大眾中說法不畏也。
四無量 (術語)與四無量心同。
四無為 (名數)無為
四無所畏 (名數)與四無畏同。
四無量心 (術語)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門禪中之四禪也。一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二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也。四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也。又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也。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論二十九曰:「無量有心:一慈Maitri,二悲Karun!a%,三喜Mudita%,四捨Upeks!a%。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智度論二十曰:「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仁王經下曰:「修四無量: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梵Catva%ri-aprama%n!a%n!i。
密教四無量觀 (術語)千手軌所說。一慈無量觀,是東方普賢菩薩之三摩地,普賢菩薩即金剛薩埵,東方四菩薩之首也。而在五智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二智所攝,九識攝於八識時,第九識攝於第八識,五智攝於四智時,法界智攝於大圓鏡智也。行者先住於慈無量定,以勤淨之心遍觀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曼之如來,具身口意之三金剛,此時行者起大慈曰:今以我修三密之功德,願使一切有情等同普賢菩薩,作此觀已,誦大慈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訶昧咀羅夜,娑頗羅(唵義如常,摩訶昧咀羅夜者大慈之義,娑頗羅者普賢之義)。二悲無量觀,是南方虛空藏菩薩之三摩地,虛空藏者,南方四菩薩之最初寶菩薩也,在五智,為平等性智所攝。行者住於悲無量定,以悲愍之心,遍觀六道四生之有情,沈沒於生死之苦海,不悟自心,妄起分別,起種種之煩惱,是以不達真如平等虛空過恒沙之功德,故願使一切有情等同虛空藏菩薩。如是觀已,誦大悲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訶迦魯拏夜。裟頗羅(摩訶迦魯拏夜者大悲之義,餘同上)。三喜無量觀,是西方觀自在菩薩之三摩地,觀自在者,西方四菩薩之最初法菩薩也,在五智,為妙觀察智所攝,行者住於大喜無量定,以清淨之心遍觀六道四生之眾生,本來清淨,猶如蓮華之不染客塵,自性清淨,願以我修三密之功德力,使一切眾生等同觀自在菩薩(此中所以以喜無量為清淨心者,以若於眾生,生嫉妒者,其心濁穢,若離嫉妒,則其心清淨故也。故大乘義章曰:但為利生心清不濁名為喜),作此觀已,誦大喜三摩地之真言:唵,秫馱,缽羅謨,娜,裟頗羅(秫馱者清淨之義,缽羅謨者觀之義,娜者喜之義,餘同上)。四捨無量觀,是北方虛空庫菩薩之三摩地,虛空庫菩薩者北方四菩薩之最初業菩薩也,又在五智為成所作智所攝。行者住於捨無量定以平等心(是捨也)遍觀六道四生之眾生,皆離我我所於法平等,心本不生,願以我所修三密之功德,使一切眾生等同虛空庫菩薩。作此觀已,誦捨無量三摩地之真言:唵,摩護,閉乞灑,娑頗囉(摩護者無量之義,閉乞灑者捨之義)。見秘藏記本,同鈔四。
四無常偈 (術語)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經說無常苦空無我義之偈文也。有八偈,分為四節,一節各二偈,如其次第,說無常苦空無我。法華文句記一曰:「四非常偈者,只是四無常偈也。」私志記四曰:「無常苦空無我各有二偈,如文次第,可知別論雖四。通論皆為無常之義,故云四無常偈也。」又六度集經第四,賢愚因緣經十一,說四非常偈。與仁王經之文全同。
四無礙智 (術語)與四無礙解同。
四無礙解 (術語)又云四無礙智,四無礙辯。是為諸菩薩說法之智辯,故約於意業而謂為解,謂為智,約於口業而謂為辯。一法無礙,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無滯,名為法無礙。二義無礙,知教法所詮之義理而無滯,名為義無礙。三辭無礙,又云詞無礙。於諸方言辭通達自在,名為辭無礙。四樂說無礙,又云辯說無礙。以前三種之智為眾生樂說自在,名為樂說無礙。又契於正理起無滯之言說,名為辯無礙。無滯之言說即辯也。智度論二十五曰:「四無礙智者: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涅槃經十七曰:「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仁王經下曰:「得無礙解,法義詞辯,演說正法。」俱舍論二十七曰:「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法華玄贊二曰:「四辯者,即四無礙解。」
四無礙辯 (術語)與四無礙解同。
四無所畏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說四無畏及八大眾中無畏。
四聖 (名數)十界分凡聖時,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四界稱四聖,餘稱六凡。【又】羅什門人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四人曰關中四聖,或曰什門四聖。佛祖統紀三十六曰:「羅什弟子有生肇融睿,時號關中四聖。」釋氏稽古略二曰:「師之第子曰生肇融睿,謂之什門四聖。」【又】禪林以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大海眾菩薩為四聖。敕修清規尊宿遷化起龕曰:「山門維那,向內合掌,中立,舉往生咒,或四聖號,大眾齊念。」
四聖行 (名數)一糞掃衣,二乞食,三樹下坐,四身心寂靜。又名四良藥,與行四依及四聖種大意同。南山業疏三下曰:「涅槃具顯治本,故彼文云:出家之人有四種病,由此不得四沙門果。為有衣欲,乃至為有惡欲。有四良藥能治此病:謂糞掃衣,乞食,樹下坐,身心寂靜。治有惡欲,故名四聖行。」
四聖言 (名數)聖言
四聖種 (術語)聖種
四聖諦 (術語)苦集滅道之四諦也。為聖者所見之諦理,故名聖諦。又聖者正也,為正真之諦理,故名聖諦。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四諦
四意 (名數)四意趣之略。四意趣
四意趣 (名數)佛之說法,有四意四秘,可以解決一切之所說。說別有言外之意趣者,名四意趣。依此四意趣,可決一切之佛意云。玄奘譯攝論釋五謂復有四意趣四種秘密,一切佛言應隨決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如說我昔曾於彼時名毘婆尸佛,非昔時毘婆尸佛即今釋迦佛,但諸佛所證法平等,故說我即彼,彼即我,是名平等意趣。二別時意趣,如說稱多寶如來名,便可決定等正覺,稱阿彌陀名,便可往生極樂,是為勸懈意者,就別時利益說之,非言今直得之。猶如依一錢而說得百錢。是就別時說,故名別時意趣。三別義意趣,言說與意義不同。如說奉事幾許恒河沙之佛而解了大乘法,解了大乘法之義理,原非難事,凡夫能思惟,即能之,不須遭恒沙之佛。惟證得大乘之實理,非容易事,地上之菩薩,始能之,今言事恒沙諸佛解了大乘法者,其言相雖似只解大乘之教義,然其意思在證得大乘之實理。如是言說與意義各別,名為別義意趣。四補特伽羅Pudgala意樂意趣,補特伽羅,譯言眾生或有情。隨眾生之樂意,而種種說法也。先對一眾生讚嘆布施,見其人已樂欲布施,更毀訾布施。持戒等亦如是。是於一法毀讚相違者,初為除其人慳吝之心,故讚布施,後為更勸無漏之勝法,故毀之也。是皆隨眾生之意樂而說,故名眾生意樂意趣。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上曰:「四種意趣:一者法同意趣,二者時節意趣,三者義中間意趣,四者順眾生心意趣。」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六曰:「復以有四意:一平等意,二別時意,三別義意,四眾生樂欲意。」
四意斷 (名數)四正勤
四愛生 (名數)一衣服愛,二飲食愛,三臥具愛,四有無有愛。於有生愛於無有亦生愛也。見俱舍論二十二。
四愛起 (名數)與四愛生同。增一阿含經二十一曰:「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愛起之法。」
四運 (名數)具云四運心。凡人之起念,有四位:一未念,例如人之念松,雖未起松念,然後必起之之位也。二欲念,將起松念之位也。三正念,正起松念之位也。四念已,念松既已之位也。此四位名四運者,以未念,欲念,正念,念已,念念相續而運行故也。就此四運心之一而推撿四句,有泯亡一切起念之觀法,是曰四性推撿。一曰四性觀。見止觀二之三。
四運心 (名數)略云四運。四運
四微 (名數)色香味觸四種之極微也。此四微為色法之元素,依四微而成地水火風四大,依四大而成五智。是為成實論之宗義。中論疏四末曰:「成實論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止觀五曰:「鏡中能成四微尚不可得,況所成幻柱?」同輔行曰:「言四微者,色香味觸。」觀心二百門曰:「能生樹根,既具四微。所生枝條,豈不具四微耶?」止觀五曰:「法有者,即是色香味觸。四微和合,故名法有。」同輔行曰:「四微者,色香味觸。」
四道 (名數)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雖異,可以四種攝盡。一加行道,謂先於三賢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學之位也。二無間道,謂加行功德成就而發正智,正斷煩惱之位也。不為惑而間隔,故曰無間道。三解脫道,無間道後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證悟真理之位也。為既解脫惑之正智。故名解脫道。四勝進道,解脫道後更進而定慧增長之們也。此中菩薩乘之無學,果德究竟圓滿,謂之勝進道,二乘之見修無學三道,皆具此四道。見俱舍論二十五。
四塔 (名數)經律異相六謂天上人中各有四塔。天上之四塔,如忉利天城東照明園中有佛之髮塔,城南麤澀園中有佛之爪塔,城西歡喜園中有佛之缽塔,城北尊御園中有佛之牙塔。人中之四塔,如迦毘羅衛國有生處塔,摩竭提國有成道塔,波羅奈國有轉法輪塔,拘尸那國有般涅槃塔。法顯傳曰:「佛泥洹已來,四大塔處,相承不絕。四大塔者:佛生處,得道處,轉法輪處,般泥洹處。」
四缽 (故事)佛成道初,四天王來,各奉一石缽,佛受之重疊為一而用之。見石缽條。
四禁 (術語)又云四重禁。四波羅夷罪也。涅槃經十曰:「性重戒者,謂四禁也。」
四業 (名數)
四達 (名數)又云一名四實,謂於先陀婆Saindhava之一語,含鹽水器馬之四實也。,涅槃經九曰:「如來密語甚深難解,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先陀婆者,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止觀二曰:「大經云:鹽水器馬,一名四實。智臣善知,謂洗時奉水,食時奉鹽,飲時奉器,游時奉馬。王皆但云先陀婆來。」
四煩惱 (名數)又云四惑。於第七末那識常恒相應之四種根本煩惱也。一我痴,即無明,愚於我之相而迷無我之理也。二我見,即我執,於非我之法妄計為我也。三我慢,即倨傲,持所執之我,令心高舉也。四我愛,即我貪,於所執之我深生耽著也。見成唯識論四。
四義平等 (名數)謂心王與心所相應之義,有時間平等,所依平等,所緣平等,體事平等之四義也。
四萬六千日 (雜語)為佛,菩薩,等緣日之一種,於此日參詣者,與參詣四萬六千日同一功德云。但多尚觀音菩薩之緣日,即舊歷七月初十日也。
四種善 (名數)善惡之附錄中。
四種天 (名數)
四種人 (名數)謂四種死生之人也。四種死生。【又】順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順流者順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滅五蓋而修覺意截生死之流而名。【又】一,常沒人,不習修涅槃之法,常沒流轉於生死大海者。二,暫出還沒人,生於世間五種之善根持不堅固,還復流轉生死者。三,出觀人,乍沈於生死欲求出離涅槃,於此方向定思惟者。四,得度人,具足修習涅槃之法,截生死之流,得到彼岸者。成實論二(讚論品)曰:「若不能生隨順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常沒。或生世間,信等功德不能堅固,還復退失,是名暫出還沒。起隨順泥洹信等功德,分別善惡,是名出觀。具足修習隨順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得度。」【又】麤人,濁人,中間人,上人之稱。
四種死 (名數)人死由宿業及其他理由而別為四種:一壽盡財不盡死,壽命盡而死也。二財盡壽不盡死,為貧苦饑死凍死者。三壽盡財盡死,為貧乏與壽命盡而死者。四壽不盡財不盡死,諸種之橫死也。大藏法數曰:「一謂,如有人,由宿業故報壽既短,於現生中復不積善作福,但經營生理多求財物,其壽已盡積蓄尚多,是名壽盡財不盡死。二謂,如有人,不能經營生理,少有財物,壽雖未盡,積蓄素無,或因饑餓,或由凍苦,遂致於死,是名財盡壽不盡死。三謂,如有人,作短壽業,又不能經營財物,一旦壽盡,其財亦盡,是名壽盡財盡死。四謂,如有人,廣作壽業,廣作財業,其財未盡,其壽未盡,以餘因緣忽遭橫,死是名壽不盡財不盡死。」
四種心 (名數)
四種地 (名數)一勝解行地,地前三十心也。二普賢地,十地也。三大普賢地,等覺也。四普眼照地。佛果也。良賁仁王經疏引三藏度持金剛頂瑜伽經。
四種我 (名數)一凡夫妄計之我,二外道之神我,三三乘之假我,四法身之大我也。
四種劫 (名數)
四種貪 (名數)由貪愛之對境而別為四法:一顯色貪,於他人之身分及青黃赤色等顯現之色起貪著也。二形色貪,於長短矯媚等形相之色起貪著也。三妙觸貪,於自他身分細軟光滑等之觸起貪著也。四承事貪,於他人之趨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起貪著也。此四者皆為相應婬貪心。退治之法則觀四外不淨。瑜伽師地論二十六曰:「若於青瘀或於膿爛或於變壞或於[月*夆]脹或於食噉,作意思惟,於顯色貪令心清淨。若於變赤作意思惟,於形色貪令心清淨。若於其骨,若於其鎖,若於骨鎖作意思惟,於妙觸貪令心清淨。若於散壞作意思惟,於承事貪令心清淨。如是四種名於婬貪令心清淨。」
四種制 (名數)律宗所談。謂碁博人,飲酒人,欺誑人,戒取見人,不可近也。
四種花 (名數)四花
四種食 (名數)四食
四種眼 (名數)真言法中有四種眼:一法眼,敬愛法也。二熾盛眼,鉤召法也。三忿怒眼,降伏法也。四慈眼,息災法也。見諸部要目。
四種答 (名數)四記
四種僧 (名數)
四種諍 (名數)與四諍同。四滅諍
四種禪 (術語)三種禪中之第二出世間禪也。四禪定
四種成佛 (名數)一信滿成佛,依種性地之決定,信於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是為信滿成佛。二解滿成佛,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無造無作,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無所怖,亦無所欣,是為解滿成佛。三行滿成佛,依究竟之菩薩地,能除一切無明法障,菩提之願行,悉皆具足,是為行滿成佛。四證滿成佛,依淨心地,得無分別之寂靜法智,及不可思議勝妙之功德,是為證滿成佛。見占察經上。
四種念佛 (名數)念佛
四種念誦 (名數)念誦
四種法身 (名數)法身
四種法界 (名數)華嚴之四法界也。法界
四種悉地 (名數)四種檀法
四種悉檀 (名數)四悉檀
四種曼荼 (名數)四種曼荼羅之略。
四種道品 (名數)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種。
四種道理 (名數)解深密經五所說:一觀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觀者觀對,待者待籍,如對長而籍長成短,對短而籍短得長,又如苦為所對而感樂,樂為所籍而感苦,總名觀待道理。十因中有觀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緣,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種種之業用,是名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現量比量聖教量而證成真正之理,名為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來出世說法,或無出世說法者,然法性常爾,不可思議,是名法爾道理。莊嚴經論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種: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四種僧物 (名數)又曰四種常住:一,常住常住,眾僧之廚庫寺舍眾具華果樹林田園僕畜等也。是永定住於一處,非可分判者,故為常住物中之常住物也。二,十方常住,如日日供僧之常食,是取前常住常住,而入當日之常食者,是為屬十方僧之僧物,故云十方常住。簡言之,即十方僧之常住物也。三,現前現前,各比丘所屬之私物也。是為現前僧之現前物。四,十方現前,如亡僧所遺之經物。是為可分與十方僧為各比丘之現所屬者,故謂之十方現前。見行事鈔中之一。
四種上座 (名數)與四上座同。上座
四種方便 (名數)眾生所具真如之法,雖體性空淨,然有無量煩惱垢染,若無人以方便對治之,則無得淨者,其方便有四種:一行根本方便,觀諸法無生,而起大智,離一切妄見,不住於生死,觀諸法之因緣生滅,而起大悲,攝化眾生,不住於涅槃,以隨順法性之無住,是名行根本方便。二能止方便,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使增長,以隨順離法性之諸過,是名能止方便。三發起善根增長方便,勤供養禮拜三寶,讚嘆隨喜諸佛,使淨心增長,因三寶之加護,能消業障,是名發起善根方便。四大願平等方便,發廣大誓願化度盡未來際一切眾生,皆令究竟入涅槃,是名大願平等方便。見起信論。
四種世人 (名數)由四種之死生而世人亦別為四種。四種死生
四種比丘 (名數)與四種沙門同。沙門
四種生死 (名數)生死
四種平等 (名數)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無我平等,人與所修法平等也。見楞伽經。
四種四諦 (名數)四諦
四種甘露 (名數)四種之蘇陀S/uta味也。法華玄贊六曰:「若天得勝,便入非天(阿修羅)宮中,為奪其女,起此違論。若非天得勝,即入天宮。為求四種蘇陀味,故相戰諍。」此蘇陀味,即甘露也。註維摩經云:「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長壽,遂號為不死食。」甘露通常名Amr!ta,譯曰不死。是天酒Soma也。名義集曰:「修陀,或云須陀,此天食也。」
四種死生 (名數)佛嘗就人之死次受生,對波斯匿王之問說四種之死生。一從冥入冥,世人生於卑賤之家,旃陀羅之家,及種種下賤之家,貧窮活命,形體憔悴,作卑賤之業,名為冥。處此冥中,復於身口意行惡業,死而墮於惡趣也。二從冥入明,處前述之冥中,於身口意行善業,身壞命終,而生於人天也。三從明入冥,生富貴之家或剎帝利婆羅門長者之家,受身端正,多財多智,是為明。於此明中身口意行惡業,命終之後,生於惡趣,受無量之苦也。四從明入明,於明中身口意行善業,勤修福德,而生於天上也。此說出雜阿含經。
四種自在 (名數)自在
四種因緣 (名數)十二因緣
四種沙門 (名數)沙門
四種邪食 (名數)與四種邪命同。邪命
四種狂惑 (名數)人之發狂,有四種之別。貪狂者,貪欲所驅而狂也。藥狂者,中藥物之毒而狂也。咒狂者,為咒詛調伏等而狂也。本業緣狂者,由過去之業因而狂也。
四種作意 (名數)一調練心作意,調練者,調停練習也。謂於可厭惡之法調停練習,令心厭離也。二濕潤心作意,濕潤者,濕長沃潤也。謂於可觀尚之法,濕長沃潤,令心忻樂也。三生輕安作意,輕安者,身輕心安也。謂於可厭之法令心厭離,於可欣之法令心欣樂,安住寂靜,身心輕安也。四淨智見作意,淨智者,即清淨之智慧也。謂此智慧照了諸法皆空,即得內心寂靜,由寂靜故,而見真實之理也。出瑜伽論三十一。
四種往生 (名數)一正念往生,如阿彌陀經所說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亂往生,此人以一生惡業,地獄之猛火一時俱來逼苦,狂亂之時,遇善知識,作一聲或十聲之念佛,而往生極樂也。觀經下下品之所說是也。三無記往生,此人既於平生發得歸命信心,故臨終時依過去之業因,雖心神衰弱而為無記(非善非惡)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也。四意念往生,若人臨終時,雖不出聲而稱佛,惟意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也。
四種性行 (名數)一自性行。諸菩薩本性以來賢良質直,順父母之教,信敬沙門及婆羅門,善知家內之親疏尊卑,恭敬承事不失,具足十善,復行其餘善業也。二願性行。諸菩薩如是發願,我於何時當得作佛而號具足,是謂之菩薩願性行。三順性行,諸菩薩隨順修行六波羅蜜也。四轉性行,如釋尊供養燃燈佛,由此因緣,讀誦經典,轉凡成聖也。見佛本行集經一。
四種信心 (名數)一信根本,真如之法為諸佛之師,眾行之源,故云根本。信樂真如之法也。二信佛,信樂佛之大功德也。三信法,信樂法之大利益也。四信僧,信樂僧之大行也。見起信論。
四種重恩 (名數)與四恩同。又父恩,母恩,如來恩,說法師恩也。
四種秘密 (名數)如來說法之秘密有四種:一、令入秘密,聲聞之人,執著空法謂一切之法皆空。如來為說大乘之法,破其執空之具,便生勝解,入於聖教也。二、相秘密,如來說一切之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以破外道凡夫執著有相也。三、對治秘密,如來宣說隱密之教,皆是對彼眾生之過失而調治之。如人有病,則應病與藥,治療之使得安適也。四、轉變秘密,轉變者,轉不善為善之義,如來說一切隱密之名言,皆為使眾生之起散亂心者生寂靜,使起顛倒之見者生正見,使起煩惱者生清淨也。阿毘達磨雜集論十二曰:「有四種秘密:由此秘密故,於方廣分中一切如來所有秘密,應隨決了。何等為四?謂令入秘密,相秘密,對治秘密,轉變秘密。如是四種,於大乘中略攝如來一切所說秘密道理云云。」
四種涅槃 (名數)涅槃
四種常住 (名數)四種僧物
四種授記 (名數)授記
四種教授 (名數)師匠教授弟子,有四種之法:一無倒教授,宣說不顛倒之法義,使弟子受持讀誦修學也。二漸次教授,稱機根而宣說法義,令先習小後入大也。三教授,或從如來或從佛弟子所聞之正教,如其教不增不減,教授他人也。四證教授,自己所證之法,欲他人得證,故方便教授也。見瑜伽師地論。
四種問答 (名數)又名四記,四答。四記
四種惡人 (名數)律家所談,樂語他誤人,樂說邪見人,口軟心惡人,少作多說人之四種人,常當遠離也。
四種像印 (術語)以慈悲喜舍之四攝法,鉤召一切眾生也。四攝菩薩
四種對治 (名數)對治
四種輪王 (名數)金銀銅鐵四種之轉輪王也。轉輪王
四種墨印 (名數)又曰四種廣說,四大教法。四分律四有「四種廣說。」第一廣說。若比丘作是語,長老我於某村某城,親從佛而受持不忘,此為法,此為毘尼,此為佛之所教,若聞彼說,不應嫌疑,亦不應呵,應審定文句而尋法律,若相違,則應語彼言,汝所說者,非佛所說,或是長老不審佛語,不可復誦,亦莫教餘人,今當棄舍,若與法相應,則應語彼言,是佛所說,應能誦習,教諸比丘等。第二廣說,彼謂於僧中上座之前聞之。第三廣說,彼謂於知法眾多之比丘所聞之。第四廣說,彼謂於知法一比丘之所聞之。餘皆與第一廣說同。十誦律名之為四種墨印。廣說者,就能說之人而名之,墨印者,就能證之教而名之。以能證之教印定之,有印之義也。十誦律曰:「若言我從佛聞乃至一比丘聞,未應毀嘆,應向三藏聖教印定。」見行事鈔上一之二。【又】契經,律,阿毘曇,戒之四法,名為四廣說,增一阿含經二十曰:「今四大廣說之義,云何為四?所謂契經、律、阿毘曇、戒,是謂為四。」長阿含經三曰:「佛告諸比丘,當與汝等說四大教法。」
四種廣說 (名數)四種墨印
四種檀法 (名數)一息災法,為自身及他人之病難等,消除種種之惡事之修法也。二增益法,為增益自身及他人之壽命福德智慧等之修法也。三敬愛法,為自身及他人欲得佛菩薩愛護,或君王眾人慶愛之祈禱法也。四調伏法,為自身及他人調伏怨敵惡人等之祈禱法也。見秘藏記上。
四種總持 (名數)總持為陀羅尼之譯語,即陀羅尼也。陀羅尼
四種聲聞 (名數)聲聞
四種饒益 (名數)謂菩薩化度饒益眾生有四種之方便也。一,示現相好,令觀者發菩提心也。二,示現說法,令聞者開悟入道也。三,示現化事,令聞者護諸法門也。四,名流十方,令聞者繫念得脫也。
四種釋義 (名數)四釋附錄。
四種變易 (名數)於變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分之果,而生後之三種也。一,變易生死,菩薩以無漏智力斷其麤惑,所感殊勝之細異熟果,以因移果易而為生死,故名。二,不思議身,菩薩以無漏定力及願力而身所示現之妙用難測,故名。三,意成身,聲聞緣覺菩薩,以無漏定力於十方世界,隨其意願而成身,故名。四,變化身,聲聞緣覺菩薩,以無漏定力於十方世界變現其身,故名。見成唯識論八。
四種觀行 (名數)此乃懺悔者,為滅罪方便,而修之四種觀行也。一觀因緣,其罪為無明所覆,無正觀之力,不知罪過,遠離善友,隨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燒等,觀為罪之因緣也。二觀果報,所有諸惡不善業之業,三世輪轉之苦果,了無窮極,淪溺於生死大海,冥然無涯,如抱石沈淵,遂難出脫,觀為罪之果也。三觀自身,觀自身之正因,雖有靈覺之性,而為煩惱黑闇所覆蔽,無了解諸法之力,故不得顯也。四觀如來身,觀如來之身,眾德具足,湛然常住,復以方便入於滅度,然慈悲拔救眾生之心,無時或捨也。見慈悲水籤。
四種行人 (名數)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也。吽字義曰:「金剛已還四種行人。」
四種三昧 (名數)三昧
四種佛土 (名數)佛土
四種佛心 (名數)法性身,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變化身四佛之心也。
四種阿含 (名數)阿含
四種阿難 (名數)天台約於四教而立四種阿難。
四種一切義 (名數)唯識宗就心所之分類,通善惡無記之三性,謂之一切性,通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謂之一切地,無始以來之相續,謂之一切時,一切之心所生於俱時,謂之一切俱。是四種之一切義也。
四種根本罪 (術語)四波羅夷罪也,大日經學處品曰:「四種根本罪。」
四種三昧耶 (名數)殺盜婬妄之四波羅夷也,是為諸佛不可越之戒法,故謂之三昧耶。大日經具緣品說此四波羅夷之偈,名為三昧耶偈。
四種阿闇梨 (名數)阿闇梨
四種曼荼羅 (名數)大,三,法,羯之四種也。曼荼羅
四種成就法 (名數)四種檀法
四種瓔珞莊嚴 (名數)菩薩,以戒等四法莊嚴法身,如世之瓔珞莊嚴身也。一、戒瓔珞莊嚴法身,以戒律莊嚴法身也。二、三昧瓔珞莊嚴,以禪定莊嚴法身也。三、智慧瓔珞莊嚴,以智慧莊嚴法身也。四陀羅尼瓔珞莊嚴,陀羅尼者總持之義,能總持善法,而莊嚴法身也。見大集經一。
四箇大法 (名數)一安鎮法,二熾盛光法,三七佛藥師法,四普賢延命法。日本叡山稱之為四箇大法。
四箇大乘 (名數)華嚴,天台,真言,禪之四箇也。此四者皆是實大乘而最行者。【又】法相,三論,天台,華嚴也。
四箇法要 (儀式)一梵唄,先於法會之初,諷詠如來妙色身之偈,讚嘆佛德,且靜止外緣也。二散華,梵唄之次,唱願我在道場等之偈,而散花供養佛也。三梵音,散華之次,唱十方所有勝妙華等之偈。以淨音供養佛也。四錫杖,梵音之次,唱手執錫杖之偈而振錫杖也。此四事為法會中之最要者,故曰法要。又云法用。
四維 (雜名)東西南北四方之中間曰四維。無量壽經曰:「照東方恒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四維口食 (術語)四邪命之一。邪命
四障 (名數)有四種之生死,障害如來法身之功德,故名四障。佛性論二曰:「聲聞、緣覺、大力菩薩,住無漏界,有四種怨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生死。【又】一惑障,貪欲瞋恚愚痴等之思惑也,能障蔽正道。二業障,身口意所造之惡業也,能障蔽正道。三報障,三惡趣之苦報也,能障蔽正道。四見障,諸邪見也,能障蔽正道。見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四夢 (名數)
四慢 (名數)七慢中之四也。
四漏 (名數)一欲漏。欲界之修惑也。但除無明。二有漏。上二界之修惑也。但除無明。三無明漏。三界之無明也。四見漏。三界之見惑也。漏是煩惱之異名。此四漏與四流之體同,惟次第稍異耳。出大藏法數二十三。四流
四說 (名數)又名四種廣說,四種墨印。四種墨印
四塵 (名數)色香味觸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風之四大種為能造,依之而造五根五境之色。即能造之四大與所造之十色皆為實色也。於此實色中以色香味觸之四法,造山河草木等外器之法,是謂之四塵所造,無單一色塵乃至觸之物體也(聲有無不定故不言之)。小乘有部宗立之為微聚之實法,大乘之唯識則立之為和合之假色。又眾生內身之根處,其扶塵根亦四塵所成者也。其勝義根雖為觸境所攝之四大所成,然無色香味之和合,故惟為能造之四大與眼根,乃至能造之四大與身根而巳。但小乘有部宗之五根據九事俱生或十事俱生之義,謂勝義之五根,亦為四塵所成也。見百法問答鈔一。
四賓主 (名數)臨濟曹洞二家各立四賓主,其義不同。臨濟之賓主為師弟之別名:一主中主,有師家鼻孔者。二賓中主,有學人鼻孔者。三主中賓,無師家鼻孔者。四賓中賓,無學人鼻孔者。曹洞之賓主為體用之異名。一主中賓,體中之用也。二賓中主,用中之體也。三賓中賓,用中之用,於頭上安頭也。四主中主,體中之體,物我雙亡,人法俱泯也。
四熏習 (名數)明真妄互為熏習,染淨之二法,相續不斷也。一無明熏習,眾生有無始之無明,熏習真如,以熏習故,生妄心也,妄心者業識也。二妄心熏習,以此妄心還熏於無明,使增不了之念,更轉而使現妄境界,妄境界者,轉識及現識是也。三妄境界熏習,此妄境界還熏動妄心以起諸浪,造種種之業,受身心之苦,分別事識是也,依已上三熏習之義而染法相續也。四淨法熏習,此有二:一真如熏習,二妄心熏習。真如熏習者以眾生具真如之法,能冥熏無明,以冥熏之因緣使妄心厭生死之苦,樂求涅槃,是名真如熏習。妄心熏習者,以此厭求之妄心還熏習於真如,增其勢力,起種種方便隨順之行而滅無明,無明滅故,心相皆盡,得涅槃而成自然之淨業,以此熏習而淨法不斷也。但染法者以自性差別,分為三種,淨去則以體用一明一種而巳。見起信論。
四滿成佛 (名數)一信滿成佛,於十信之滿位,決定信諸法之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名為信滿成佛。二解滿成佛,於十住(舊云十解)之滿位,深解法性,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無所怖,亦無所欣,是名解滿成佛。三行滿成佛,於十地之滿心,能除一切無明諸惑,菩提之願行皆具足,是名行滿成佛。四證滿成佛,於妙覺之佛地得無分別寂靜法智及不可思議之勝妙功德,是名證滿成佛。見占察經下。
四德 (名數)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體,恒不變而無生滅,名之為常,又隨緣化用常不絕,名之為常。二樂德,涅槃之體,寂滅永安,名之為樂,又運用自在,所為適心,名之為樂。三我德,解我有二種:一就體自實名為我,如涅槃經哀嘆品中所謂:「若法是實是真是主是依,性不變易是名為我。」二就用自在名為我,如涅槃經高貴德王品所謂:「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自在故名為大我。云何名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則名為我。」(八自在)。四淨德,涅槃之體解脫一切之垢染,名之為淨,又隨化處緣而不污,名之為淨(大乘義章十八)。法華玄義四曰:「破二十五有煩惱名淨,破二十五有業名我,不受二十五有報為樂,無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樂我淨名為佛性顯。」說此常樂我淨,為涅槃經一部之所詮,故涅槃經謂之談常教。
四德處 (名數)若近善人則聞正法,聞正法則具四德處:一慧德處,由聞正法而生大智慧,故名慧德處。二實德處,以是智慧見真諦之空理,故名實德處。三捨德處,見真空而離煩惱,故名捨德處。四寂滅德處,見空理而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故名寂滅德處。見成實論二。
四德樂邦 (雜語)具四法之安樂世界也。即涅槃之都是。涅槃具有常樂我淨之四大德,故有此名。
四德波羅蜜 (術語)波羅蜜為到彼岸之義,顯事之究竟者。四德者常樂我淨也。如來之法身,為四德之究竟處,故曰四德波羅蜜。普賢觀經曰:「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成攝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四輪 (名數)四種曼荼羅也。曼荼羅者輪圓具足之義,故名四輪。曼荼羅第一則附錄。【又】有種種之四輪如大地四輪項。
大地四輪 (名數)一風輪。以有情之業力先於最下依止虛空,而生風輪,其廣無數,厚有十六億踰繕那。如是風輪,其體堅密。假令有一大諾健那以金剛輪奮威擊之,金剛碎,而風輪無損。二水輪。又以有情之業力起大雲雨,澍於風物上成積水輪。如是水輪於未凝結之位,深有十一億二萬踰繕那。三金輪。有情之業力,起別風搏擊此水上結為金,如熟乳之凝結為膜。故減水輪而厚八億,其餘轉成金輪,厚有三億二萬,與水金二輪之廣相等,其經十二億三千四百半。已上為俱舍論世間品所說。於此加所依之虛空輪,稱為四輪。
曼荼羅四輪 (名數)一本尊黃色,故住於地輪曼荼羅,其形方名為金輪。二本尊白色,故住於水輪曼荼羅,其形圓,名為水輪。三本尊赤色,住於火輪曼荼羅,其形為三角,名為火輪。四本尊黑色,故住於風輪曼荼羅,其形為半月,名為風輪。見諸部要目。
轉法輪四輪 (名數)一金剛輪,東方阿[門@(人/(人*人))]佛之法輪也。二寶輪,南方寶生佛之法輪也。三法輪。西方阿彌陀佛之法輪也。四羯磨輪。北方不空成就佛之法輪也。見理趣釋下。
輪王四輪 (雜名)金銀銅鐵四種之輪寶也。轉輪王
四輪王 (雜名)四位之轉輪聖王也。轉輪王
四輪寶 (雜名)與輪王四輪同。轉輪王
四摩 (術語)S/ima又云四摩室。為戒場,即布薩界之梵語也。譯曰別住。法礪四分疏七末曰:「明了論西音名為四摩室,此方翻名稱為別住。彼疏解云:此云布薩界,或稱戒境者非正翻名,謂此住處與餘住處各不相通,於此作法,不須取餘住處,故云別住。別住不同,有十七種。」羯磨疏二上曰:「明了論疏解云:本音四摩,此正翻云別住是也。諸本云布薩界及戒場者,非正本音,所以名別住者,謂此住作法與餘住不相通。」譯為別住不當。四摩乃界之義。即結界也。上出之兩解非正者為正翻。指布薩時,比丘參集之境界。即住於同一結界(四摩)內之比丘等,有必須參集於界內所定地之義務。是為防彼由遠地參集勞苦與在同一住處有不和合者,而制之。後世寺院門前之結界石,即四摩之標柱也。結界
四摩室 (術語)四摩
四輩 (雜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四眾也。又,人、天、龍、鬼之四眾也。藥師經曰:「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素迦、鄔波斯迦。」盂蘭盆經曰:「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同圭峰疏曰:「四輩者,僧尼士女,或云人天龍鬼。」四眾
四輩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四輩弟子之法非法。
四論 (名數)一中觀論Pra%n!yamu%la-s/a%strat!i^ka%,四卷,龍樹造。二百論S/ata-s/a%stra,二卷,提婆造。三十二門論Dva%das/anika%ya(又-mukha)-s/a%stra,一卷,龍樹造。四大智度論Maha%prajn^a%pa%ramita%-s/a%stra,一百卷,龍樹造。梁僧傳(羅什傳)曰:「四論者,國之大寶。」唐僧傳(曇鸞傳)曰:「內外典籍,具陶文理。而於四論佛性,彌所窮研。」
四論宗 (流派)隋嘉祥擴張三論以前,諸師多研學四論,故從世稱之為四論宗。非別有四論一宗也。嘉祥於四論中特取中,百,十二之三論,於三論玄義述八義。
四節 (名數)禪林於結夏,解夏,冬至,年朝,謂之四節。義堂日工集曰:「凡稱四節,乃百丈叢林也。結解則天竺佛制,冬年則中華俗節。百丈以隨方毘尼,禮貴同俗,遂有四大節之儀。」
四寮 (雜語)清規之四寮有二種:一亡僧章之四寮,即其所列之首座維那知客侍者是也。嗣法師遺書章之兩序四寮及遷化章之蒙堂四寮,並有蒙堂之異名,以佛國白,大覺璉,參寥潛,九峰韶之四名德,曾居蒙堂,後人慕之,存四寮之名耳。
四慧 (名數)小乘十智中第一世俗智之差別也。一生得慧,生即得之之智慧也。二聞慧,聞聖教而發之智慧也。三思慧,自思惟理而發之智慧也。四修慧,修習禪定而發之智慧也。其中對第一之生得,謂後三者曰加行得,又前三為散慧,後一為定慧。
四緣 (名數)舊譯曰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新譯曰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一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也。如眼根對於色塵時,識即隨生,餘根亦然,是名因緣。二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續而起,名次第緣。三緣緣,謂心心所法,由託緣而生還,是自心之所緣慮,名為緣緣。四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見大明法數一五。又見於智度論,唯識論,大乘義章等。
四諍 (名數)以七滅諍法而滅之四種諍論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毘尼用滅四諍。」七滅諍
四儀 (術語)四威儀之略。
四趣 (名數)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之四惡趣也。梵Durgati。
四墮 (名數)婬盜殺妄之四波羅夷罪也。是為退墮佛法海而不得再入僧從之重罪,故云墮。多論一曰:「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所以說四依四墮十三僧殘者,但為知故說。」有部百一羯磨一曰:「次說四墮落法。(中略)苾芻於此四法中,隨一一事。若有犯者,隨當犯時便非苾芻,非沙門,非釋迦子,失苾芻性,此便墮落斷沒輪迴。」
四增盛 (名數)謂至增劫則四種增盛也。一,壽量增盛,由千歲至八萬歲。二,有情增盛,由萬人至無數量。三,資具增盛,穀物果實等富饒。四,善品增盛,至修十善及諸道品。
四墮落法 (名數)四墮
四諦 (名數)又云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所見之真理也。梵語Catva%ri-A^ryasatya%ni,巴利語Catta%ri-Ariyasacca%ni。一苦諦Duh!kha-a%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報也。是為迷之果。二集諦Samudya-a%ryasatya,貪瞋等煩惱,及善惡之諸業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報,故名集諦。三滅諦Nirodha-a%ryasatya,涅槃也。涅槃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真空寂滅,故名滅。是為悟之果。四道諦Ma%rga-a%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於涅槃故名道。是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轉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間因果。後二者還滅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間因果。此四者皆云諦者,言其真理實為至極也。而二者皆先果後因者,果易見,因難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厭,然後使斷其因,又舉涅槃之妙果使樂之,然後使修其道,是乃誘引最劣小機之善巧也。佛起菩提樹下至鹿野苑,為五比丘始說此法。是為佛轉法輪之初。依之而修道證滅者,稱為聲聞人。法華經譬喻品曰:「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四十二章經曰:「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止持會集音義曰:「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可知。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審一切煩惱惑業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諦也。盡諦者,亦名滅諦。滅即寂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槃不虛,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
四諦十六行相 (名數)觀四諦一諦各有四種之行相,合為十六行相。十六行相
四種四諦 (名數)四諦之法,雖為初對小乘淺近之機之法門,然其理則通於大小一切佛法,故天台從涅槃經聖行品所說,而安立四種之四諦。以配藏通別圓之四教:一生滅四諦,苦集道之三諦,依因緣而有實之生滅,滅諦者可視為實之滅法,如此立於實生實滅上之四諦,謂之生滅四諦。是小乘教即三藏教所說也。二無生四諦,苦集道之三諦,如幻即空,無實之生,無滅,滅諦本來自空,不生不滅,了此苦集道之因果當體即空,而不見生滅,故謂之無生四諦。即通教之所說是也。三無量四諦,於苦諦涉於界之內外,而有無量之相,乃至就道諦而有無盡之差別,此是乃大菩薩之所修學,故謂之無量四諦,是別教之四諦也。四無作四諦,煩惱即菩提,故無斷集修道之造作,生死即涅槃,故不須滅苦證滅之造作,如此離斷證造作之四諦,故謂之無作四諦。是圓教之四諦也。法華玄義三曰:「四種四諦者:一生滅,二無生滅,三無量,四無作。其義出涅槃聖行品。」同釋籤曰:「其義出涅槃聖行品者,第十一第十二經廣明聖諦,今多依彼。然聖行中明四諦義,兼合大小。若解生滅及以無量,其文則顯。無生無作,文稍隱略。」
四諦梵語 (雜語)賢慧經十二曰:「豆佉,三牟提耶,尼樓陀,末迦(晉言苦習滅道)。」(宋元明三本俱習字作集梵音出本項)。毘沙論出毘陀語Veda及彌離車語Mleccha之四諦。聖語
四諦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說四諦之法。為中阿含分別聖諦經之別譯。
四諦論 (書名)四卷,婆藪跋摩造,陳真諦譯。分別四諦之義。
四機 (名數)機者機器也,又機緣也。善根當發,名為機。一人天機,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人天機也。二二乘機,謂厭惡生死,欣求涅槃,是二乘機也。三菩薩機,謂先人後己,慈悲仁愛,是菩薩機也。四佛機,謂於一切諸法而觀中道實相以頓斷諸惑而出生死,是佛機也。見法華文句十下。
四樹 (譬喻)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四乘也。取法華之三草二木之譬喻,故曰樹。興禪護國論序曰:「三輪八藏之文,四樹五乘之旨。」
四橛 (物名)護摩壇四方之小柱也。仁王道場念誦儀軌曰:「於壇四角釘佉陀羅木橛,若無此木,鐵橛紫檀木橛亦得。長十二指,入地四指。」大日經疏六曰:「橛首如一股拔折羅形,其下銛銳。」
四縛 (名數)又云四結:一欲愛身縛,欲界貪欲之縛身者。二瞋恚身縛,瞋恚之縛身者。三戒盜身縛,邪戒之縛身者。戒盜又名取戒。是本非戒,強以名戒,故曰戒盜。又以取進行,故名戒取。是外道之邪戒也。四我見身縛,我見之縛身者。見鞞婆沙論二。【又】一欲縛,欲界諸惑中除無明與見惑者。二有縛。_二界一切惑中除無明與見惑者。三無明縛,三界之無明也。四見縛,三界之惡見也。見大經淨影疏。
四隨 (術語)佛之說法,隨於眾生之樂欲,隨於眾生之機宜,隨於對治眾生之所迷,隨於第一義也。即四悉檀也。摩訶止觀一之二曰:「禪經曰:佛以四隨說法,隨樂、隨宜、隨治、隨義。」四明教行錄四曰:「智論立悉檀被機,禪經用四隨益物。」
四親近 (術語)金剛界五佛中之四方隨從佛之四方四菩薩,謂之四親近。十六菩薩
四導師 (名數)法華經涌出品所說由地涌出之諸大菩薩中四上首也。經曰:「是菩薩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
四靜慮 (名數)有二種:一定靜慮,一生靜慮。定靜慮者,生於四靜慮天之禪定也,舊云四禪定(四禪定)生靜慮者,其天處也,舊云四禪天。禪者梵語禪那Dhya%na之略,舊譯曰思惟,新譯曰靜慮。靜息心慮之義。易言之,即禪定者得靜息心慮之人之天處,故謂之靜慮。其靜慮有四種之淺深,故生處亦有四處之高下,是色界之四禪四靜慮也,此四靜慮又有諸天之別。四禪天
四禪 (術語)分貫練薰修之四種為四禪也。觀練薰修。【又】四禪天四禪定也。【又】四禪中之第四禪天也。三代實錄曰:「四禪不壞於三災。」四禪天
四禪天 (界名)新云四靜慮天,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處也。分別之以受與觀覺(新曰尋伺):一、初禪天,初禪已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就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而與意識相應,有樂受而與三識相應,且有覺觀之二者。此地薩婆多部立梵眾梵輔之二天,經部與上座部,加大梵天為三天(薩婆多以之於梵輔天中攝),故初禪天有三天。二、二禪天,二禪已上,亦無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之一,因而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無眼等五識,故無樂受,又意識之怡悅麤大,故是喜受而非樂受。但無覺觀二者,此地有少光,無量光,極光淨(光音)之三天。三、三禪天,是亦僅有意識。有樂捨二受與上相應。此地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故立為樂受。此地亦有少淨,無量淨,遍淨之三天。四、四禪天,此亦僅有意識,唯有捨受與之相應。此地薩,經二部立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八天,上座部於此加無想天為九天(薩經二部攝之於廣果中),故薩婆多部有十六天,經部有十七天,上座部有十八天,大乘唯識與上座部之義同為十八天。
四禪定 (名數)略云四禪,新云四靜慮。修此四禪定生於色界之四禪天也。此四禪內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網,在果者生於色界,且為生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禪。(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觸十功德。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攝心,故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安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是名曰麤住。由此心後怗怗勝前,名為細住。其後一兩日或兩月,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定內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成實立欲界定俱舍不立之攝於未到定中),從是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鋪,猶如虛空是名未到定(成實不立之,俱舍立之名未至定),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也。在此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此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歲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之微微動搖,或感微痒,即發動痒輕重冷煖澀滑,是名八觸。此為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發此觸相也,此乃正入初禪之相。此時有十功德,又謂之十眷屬。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是也(是就八觸中之動觸而論餘七觸功德准之)。此八觸十功德,唯在初禪,二禪已上則無,是為初禪之特相。就四禪總體言之,則以十八支分別,十八支者初禪五支,二禪四支,三禪五支,四禪四支也。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禪,故名為支。初禪五支者覺支(新曰尋支),觀支(新曰伺支),喜支(新同名),樂支(新同名),(經部為眼耳身三識之樂受,有部不許定中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支(新定支也)。(二)二禪。呵棄初禪之覺觀而得此禪,於初禪已了色界四大轉換。故二禪已上無八觸十功德也。二禪之四支者,內淨支(俱舍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德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云內),喜支,樂支(輕安樂也,非樂受),一心支(新定支),也。(三)三禪,呵棄第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也。此禪具五支,捨支(是行捨非捨受),念支(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慧支(同上),樂支(意識之樂),一心支(新曰定支寂然在定是也)。(四)四禪,呵棄三禪之樂受。四支者不苦不樂支(新曰中受支,五受中之捨受也),捨支(捨第三禪之樂受也非憂悔),念支(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之),一心支(猶如鐘,猶如清水)也。初禪之五支乃至四禪之四支為何?即行體是也,依俱舍之意,初禪之付五支者,以此時二十二心數發於一時(大地十與大善地法十及覺與觀也),於中取強者為五支,五支皆定體也,成論明五支前後相次而起,取四支為方便,一心支為實體。天台止觀,法界次第之所明,大要據成實論。見止觀九之一,法界次第上,俱舍論二十八。智度論十七曰:「若能呵五欲、五蓋、行五法,欲、精進、念、功慧、一心,行此五得五支,成就初禪。」。梵Catur-dhya%na。
四禪八定 (術語)四禪者,色界之四禪也,八定者,色界之四禪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也,對欲界之散而總謂之定,重言之則如言詩書六經也。止觀九曰:「四禪八定,毘曇成實明之委細。」同輔行曰:「言四禪八定者:四在八數,重兼列者。若色無色相對則色禪為禪,無色為定。若總以上界望於下欲則上上二界俗名定地,下欲為散。」
四禪比丘 (傳說)智度論十七謂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得四禪,生增上慢,謂得四道。得初禪謂是須陀洹,第二禪時謂是斯陀含,第三禪時謂是阿那含,第四禪時謂是得阿羅漢。恃是不復求進,命欲盡時見四禪中陰相來,便生邪見謂無涅槃,佛為欺我。生此惡見,故失四禪中陰,便見阿鼻泥犁中陰相,命終便生阿鼻地獄。諸比丘問佛:某甲比丘,命終阿蘭若,生於何處?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諸比丘皆大驚怪,此人坐禪持戒,何爾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禪時,謂得四道。故臨命終時,見四禪中陰相,便生邪見,謂無涅槃,我是阿羅漢,今還復生,佛虛詐我。是故即時見阿鼻泥犁中陰相,生阿鼻地獄中。
四翳 (名數)一雲,二風塵,三煙,四阿修倫。即日月蝕。以譬貪瞋痴慢之煩惱。
四齋日 (雜名)禪林每以月旦,月望,初八,二十三日為四齋日,此日須諷經。見象器箋三。
四優檀那 (名數)Mudra%,地持論所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之四句是也。優檀那此譯印,此法相決定不變不易,故名印。大乘義章二曰:「優檀那者中國印,此名為印。」
四瀑 (雜語)四瀑流之略。寄歸傳二曰:「絕三株之害種,偃四瀑之洪流。」瀑流
四瀑流 (雜語)瀑流
四轉 (術語)真言之法阿字轉為[8740]阿,[8741]阿(長),[874A]暗,[874B]惡如其次第,即於東南西北四方,顯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德,故謂之四轉。大日經疏十四曰:「若見阿字當知菩提心義,若見長阿字當知修如來行,若見暗字當知成三菩提,若見噁字當知證大涅槃。」又曰:「如阿字單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畫即是行,此是菩提心並行也。若上加點者,即是菩提心並大空離一切相成菩提也。若阿字傍加二點,即是菩提心並除一切障得涅槃也。」
四禮 (儀式)五體投地而禮四方之如來也。千手軌曰:「次金剛起,次四禮。」
四藏 (名數)
四鎮 (雜名)四天王,鎮護四天下,謂之四鎮。金光明經三曰:「護世四鎮。」
四斷 (名數)四種斷惑之法。
四歸法 (術語)歸於三寶及戒而生四不壞信,稱為四歸法。瓔珞本業經下曰:「佛子,次第為受四歸法,歸佛歸法歸僧歸戒,得四不壞信心故。」
四雙八輩 (名數)小乘四向四果之聖者也。向果為一雙,四種之一雙即八輩也。
四願 (術語)四弘誓願也。四弘誓願
四願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佛對純陀說凡夫有四願:一欲吾身長壽康,二欲財產俸祿長富饒,三欲妻子眷屬長恩愛榮樂,四欲放心恣意婬五樂等。而命終時,四願隨人魂神不去,空為之固告。
四鏡 (名數)本覺之體相有四種之義。鏡亦有四義,故取之為喻。一如實空鏡。真如之體,本來空寂,離一切妄相,猶如空鏡離一切外物之體,謂之如實空鏡。即空真如是也。二因薰習鏡。真如之覺體具無量之性德,為淨法之因,猶如鏡體能現萬象,此淨法之因能由內薰眾生之妄心,故名因薰習鏡,即不空真如是也。三法出離鏡。真如之覺體。埋藏於眾生之煩惱中名為如來藏,今出離煩惱之塵,純一淨明,猶如淨鏡磨治而離垢,此名法出離鏡,是真如之體也。四緣薰習鏡。真如之覺體出纏時,應物機而有無邊妙用,或現身,或主言,然由外薰眾生之妄心,即為外緣之薰習,故名緣薰習鏡。如明鏡在高臺而受用之,是真如之用也。見起信論。
四藥 (名數)行事鈔二謂報命之支持,無過於藥,分之為四:一時藥,日日為新由旦至日中聽服之,五種之蒲闍尼Bhojani^ya(譯曰正食),[麵-面+少],飯,乾飯,魚,肉是也。又五種之佉闍尼Kha%dani^ya(譯曰不正食),枝,葉,華,果,細末磨食是也。此等是比丘之常食。此外有時食與時漿,時食者蔓菁根,蔥根,藕根,蘿蔔根,治毒草根是也。時漿者,一切之果汁,粉汁,乳,酪,漿是也。二非時食,諸果汁,米汁之雜漿等對病而設,是聽於時外服之。三七日藥,為療病酥油,生酥,蜜,石蜜等,限七日服之。四盡壽藥,胡椒,呵梨勒等,聽任命久服之。又有部百一羯磨五曰:「一、時藥,謂五種珂但尼,譯曰五嚼食,即根、莖、花、葉、果也,以咬嚼為義。五種蒲[食*善]尼,譯曰五噉食,即[麵-面+少]、飯、麥、豆餅、肉餅也,以含噉為義,舊云奢耶尼者,檢梵本全無此名。二、更藥,招者漿等八種漿也。更藥者晝日當飲,若至夜則但至初更(律教分夜為三節,名初一分曰初更,過斯不可需用,若准五更則當一更強三,舊云非時非正譯也)。三、七日藥,酥油糖蜜等也。四、盡壽藥,根莖花果等為藥物者。及五種之鹽也。」
四難 (名數)一值佛難,二說法難,三聞法難,四信受難。見法華文句五。
四識住 (術語)識住
四顛倒 (名數)四倒
四證淨 (名數)證淨
四覺 (名數)一本覺,一切眾生之自性清淨心,本來離妄念,有照明之德,是名本覺。二相似覺,既覺知見思之惑而斷之,得類似之覺悟,是乃始覺之初,尚餘無明之細惑,未得真覺,故名相似覺,謂與真覺類似也。是別教之三賢位圓教之十信位。三隨分覺,分分斷無明,分分得真覺,是別教之十地,圓教之十住已上也。四究竟覺,既斷盡根本無明,得究竟之真覺,即如來地也。見起信論。
四釋 (名數)諸家釋經論及真言文句有種種不同。
三論四釋 (名數)二諦義中曰:「一隨名釋,二就因緣釋,三顯道釋,四無方釋。」三論玄義曰:「總論釋義凡有四種:一依名釋義,二就理教釋義,三就互相釋義,四無方釋義。」(案三論玄義第二第三倒置,一以淺深次第相違,一以違背二諦義之文故也)。三論大義章一曰:「一依名釋義,二因緣釋義,三顯道釋義,四無方釋義。」就真俗而說明之。一、依名釋義,謂如解真為真實之義,俗為浮虛之義。二、因緣釋義,如解真是俗之義,俗是真之義。即真不獨真,以俗之因緣而真,俗不自俗,以真之因緣而俗。此就其因緣而釋其義也。三論玄義之互相釋義也。三、顯道釋義,如解真是不真之義,俗是不俗之義是也。何則,於因緣釋義,真既以俗為義,故釋真是不真,俗亦不俗。真俗皆為無相拂執而顯無相之真理也。三論玄義之理教釋義也。四、無方釋義,無方者,不定之義,如解真以一切法為義,俗亦以一切法為義是也。於顯道釋義,拂一切之相,知法之無相,釋無相之法,能現一切,猶如水離方圓之相,而得現方圓之相也。論此四義次第則一自性,二說因緣,而動自性之病,三破執病,而證實相之無相,四自無相之實相,起無方之作用也。初就世俗,二漸深,三自用入體,四自體起用。此釋義之典據,如涅槃經所謂:「苦者逼迫相,集者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能除相」者,是依名釋,所謂:「說世諦令識第一義,說第一義令識世諦」者,是因緣釋,華嚴經所謂:「一切有無法了違非有無」者,是顯道釋,又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者,是無方釋也。
天台四釋 (名數)天台智者釋法華經用四釋:一因緣釋,以四悉檀為因緣,而下四種之釋義也。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之義,原出智度論,龍樹菩薩判釋尊教化一代眾生之方法者也。今轉用為釋義之方規。惹眾生之樂欲為第一悉檀,使生信為第二悉檀,破惡執為第三悉檀,使入實相,為第四悉檀。假如第一解經中如是我聞之如是曰:「如是者指事之詞,指一經所說之事實而云如是。」此為世間通途之釋義,使聞者易解以惹世人之樂欲,故是為世界悉檀之因緣釋。二解曰:「如是者信順之辭。」是為舉阿難之信。而勸人之信者。故為為人悉檀之因緣釋。三解曰:「外道經文冠首置阿(無義)、漚(有義)二字,如是者,當惹起他之諍論,故佛教對之而置如是二字。」是以無諍破諍之意,故為對治悉檀之因緣釋。四解曰:「如者真如也,是者真如離百非也。」是使入中道實相之釋義,故為第一義之因緣釋。以如是四種之悉檀為因緣,而為四種之釋義,謂之因緣釋。二約教釋,天台分釋尊一代教義為藏通別圓四教,就此四教之義各各釋其法,謂之約教釋。如釋一心為意識,是約三藏教之釋也。如言為阿賴耶識,是約通教之釋也。如謂為如來藏識,是約別教之釋也。如言為三千諸法,是約圓教之釋也。三本跡釋,佛身有本地垂跡之二,伽耶山頭始成之釋迦是垂跡之化佛,更有實之報身,成道於久遠之昔,而今實在,是依法華經壽量品而知之。因依此本地垂跡之二門,而解法義,謂之本跡釋。如解舍利弗等諸佛弟子而謂為比丘之聲聞,是約跡之釋也,如謂為原是菩薩,是約本之釋也。四觀心釋。前三釋,雖微者微,密者密,而我省之無所得,則徒勞精而算砂,於是設觀心之一釋,如解王舍城而云為我一心是也。何則?眾生之心,原藏如來,佛在王舍城者,示眾生之一心,本來佛之所住也。是以所說之法義,寄於我一心,而觀實相之理,故謂之觀心釋。法華文句一曰:「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跡,四觀心。始從如是終於而退,皆以四意消文。而今略書或三二一,貴在得意,不煩筆墨。」
真言四釋 (名數)一行之大日經疏,處處以淺略釋與深秘釋解教義,又不可思議(僧名)之供養次第法疏末,就阿字本不生之說者立三重之秘釋,因而總合二者開四重之釋義,是真言一家之釋例也。一淺略釋,解阿字為梵王之說(顯教中處處說之)是也。二秘密釋,如解毘盧遮那佛說阿字本不生是也。三秘密中秘釋,如解阿字自說本不生是也。四秘秘中秘釋,如解本不生之理自有理智,自覺本不生而說之是也。今以鐵缽釋之,謂其鐵為堅牢,其圓取格好,是淺略釋也。謂其圓為菩提心之標相,其鐵表示心之堅固,是秘密釋也。更謂鐵為南天之鐵塔,圓為周遍法界,是秘密中之秘釋也。更謂鐵表金剛界,圓表胎藏界之圓檀,是金胎兩界之標幟,則是秘中秘釋也。大日經供養法疏下曰:「問阿誰向本怯呼造本不生耶?答:有三種:一秘密釋,二秘密中秘釋,三秘秘中秘釋。一秘密釋者,毘盧遮那佛說本不生故。二秘密中秘釋者,阿字自說本不生故。三秘秘中秘釋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覺本不生故。」日本安然之菩提心義一曰:「大日經義釋有三種釋:如云於此經文有淺略釋有深秘釋,於深秘中亦有淺深。若供養法疏亦有三種:一深秘釋,(中略)兩文相合即成四種。」
四爐 (雜名)地(方形),水(圓形),火(三角形),風(半月形)四輪之火壇也。
四攝 (名數)四攝法,又四攝菩薩也。
四攝法 (名數)一布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也。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霑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經中曰:「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梵Catuh-sam%graha-vestu。
四攝事 (名數)四攝法也。
四攝眾 (名數)四攝菩薩也。
四攝金剛 (名數)與四攝菩薩同。
四攝菩薩 (術語)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金剛菩薩也。一金剛鉤菩薩,二金剛索菩薩,三金剛鎖菩薩,四金剛鈴菩薩。此四攝菩薩是化他之德也。此三十七尊皆有自行化他二德,三十七尊位於五輪塔婆中之五解脫輪中者,無為安樂之內證也,此四攝菩薩與三十七尊中之隨一同居塔中,是為內證,然住於月輪外塔之四門者,是表化他之德,四攝出四門而利益眾生也。出四攝之門,非出於塔外也。其化他之德譬世法為鉤索鎖鈴。譬如於世間取魚初必有鉤,是鉤菩薩也。次當以繩引之,是索菩薩也。次當以繩貫之,是鎖菩薩也。鎖魚已,則為我有,故當有歡喜之心,是鈴菩薩也,鈴為表示歡喜者。如是四攝,攝引眾生之四德也。鉤眾生於法界宮而縛住之,自歡喜復使他歡喜也。見曼荼羅秘鈔上。秘藏記鈔三曰:「凡四攝有二種功能:一眾生請諸師,二諸師引眾生。」出生義曰:「人天得之而集解脫之眾,聖賢用之而攝迷倒之流,則塔之四門之外採其業用住位者是也。由四菩薩智之所發起焉,是諸聖人不得晏然本所宮觀,而疾甚覆掌,以應群方之請也。
四魔 (名數)
四辯 (術語)四無礙解
四歡喜 (名數)四歡喜法:一儉素歡喜。能引少欲樂。二積集梵行歡喜。能引遠離樂。三無悔歡喜。能引三摩地樂。四樂斷樂修歡喜。能引三菩提樂。見要覽。
四變 (名數)阿賴耶識,以自種子為因緣,變現根塵器界等相,此依共業不共業之所感,有共相不共相二種。共相者,謂多人同感也。如山河等。雖是人人所變各別,然同在一處不相障礙,如眾多之燈明,共在一室而不相障礙,一一各別,而處所無異也。不共相,為唯自變而自用者,如內之五根等。瑜伽六十六分別之為四種:一共中共,如山河等自界一切之有情,皆可受用者。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器物及人等一水四見。三不共中不共,為眼等之勝義根,以唯自識變而自身用之無他之受用也。四不共中共,如五根之扶塵根,他人亦緣之而受用之也。見唯識述記三本。
四衢道 (譬喻)譬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以小乘之人依止於四諦之理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法華文句五曰:「衢道正譬四諦,四諦觀異名為四衢。」
占察 (雜語)占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觀我心為月輪或蓮華,於其上觀[8740]字,變阿字為如意寶珠,使其寶珠遍滿法界,故其中一切善惡之相悉現,可以知其吉凶禍福。大日經疏四曰:「當自觀心蓮華上如意寶珠內外明徹,彼諦觀察時,所有之善惡悉於中現。」又曰:「此如意珠只是阿字引耳。」秘藏記末曰:「定未萌事,我心觀月輪,輪上觀阿字,變阿字成如意珠,寶珠遍滿法界。」又有占察經所說之法。
占察經 (經名)占察善惡業報經之略名,二卷,隋菩提燈譯。地藏菩薩說投木牌占吉凶善惡之法,兼示懺悔之法,次示一實境界二道之觀道事理具備。明智旭,著有占察經疏三卷,占察行法一卷。
示悟 (雜語)開示教法使之覺悟也。法華經序品曰:「唯以佛智見,開悟眾生。」
示教 (雜語)示以善惡教其去惡就善也。華嚴經一曰:「示教眾生遍一切。」
示教利喜 (術語)智度論五十四所謂,示者為示人之好醜善不善,應行不應行也。如生死為醜,涅槃為好,分別三乘,分別六波羅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捨惡行善,是教也。利者謂未得善法之味故心則退沒,為說法引導而言,汝於因時勿求果,汝今雖勤苦,然報出時得大利益,導之以利,故名為利。喜者謂隨其所行讚嘆之,使其心喜,若樂布施者讚嘆布施,則喜,故名為喜。諸佛菩薩以莊嚴此四事說法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示教勝軍王經 (經名)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之略名。
示現 (術語)佛菩薩應機緣而現種種之身也。如觀音之三十三身是。
示寂 (術語)寂者圓寂,又寂滅也,是涅槃之譯語。示寂者為示現涅槃之義,言佛菩薩及高德之死也。
示眾 (雜語)訓示眾人也。六祖壇經曰:「佛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諸錄之示眾,此為最古。
示輪 (術語)三轉法輪之一。
示導 (雜語)三種示導
示轉法輪 (術語)三轉法輪
未了因 (術語)前生未了之因緣也。蘇軾詩曰:「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未生怨 (人名)阿闍世王之翻名。阿闍世
未生怨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說瓶沙王為阿闍世太子所害之事。
未至定 (術語)又云未到定。上界八地各有根本定與近分定,斷欲界修惑所發之禪定,為初禪之根本定,乃至斷無所有處修惑所得之禪定,為非想處之根本定。又伏欲界煩惱,發近似初禪根本定之禪定,為初禪之近分定,乃至伏無所有處煩惱,發近似非想處根本定之禪定,為非想處之近分定,如此八根本定八近分定中,初禪之近分定有與他之近分定相異之點,故立別名,謂之未至定。言未至根本定之義也。近分之義亦同此。
未作不得 (術語)酬因感果,其理必然,故未為善惡之業,必無招致善惡之果報也。
未來 (術語)又云當來。謂事物之作用,眾生之果報等之當來而未來者。
未來世 (術語)三世之一。就剎那之三世而言。以現在一剎那為中心,後剎那以往為未來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後之生為未來世。
未來際 (術語)未來世之邊際也。未來無邊際而假視為有,謂之盡未來際。
未來往生 (術語)死後往生極樂淨土也。
未知根 (術語)又云未知當知根。是三無漏根之一。
未知當知根 (術語)三無漏根之一。三無漏根
未到地 (術語)謂未到定也。
未到定 (術語)新云未至定。舊云未到定。未至定
未受具人 (術語)出家未受具足戒之人也。於未受具人之前不能說戒,乃戒律之制也。行事鈔上一曰:「六簡眾云未受具出。」
未得謂得 (雜語)己未得聖法,而謂已得,因起慢心,謂之增上慢。法華經方便品曰:「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為證。」大乘義章五末曰:「增上慢者,實不得聖而謂已得,名增上慢,以其聖法是增上故。」
未曾有 (雜語)梵名阿浮陀Adbhuta,譯言希有,未曾有。總以名意外之事。法華經序品曰:「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
未曾有經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梵名阿浮陀達磨Adbhutadharma記佛菩薩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之經文也。華嚴疏鈔二十一曰:「阿浮陀達磨,此云未曾有,亦云希法。」四分飾宗記三本曰:「阿浮陀達磨,此云希法,舊名未曾有。」法華玄義曰:「佛現種種神力,眾怪未曾有。」【又】(經名)一卷,失譯。說造佛之功德,未曾有。
未曾有正法經 (經名)三卷,宋法天譯。是阿闍世王經之新譯。
未開顯 (術語)與未顯真實同。
未發菩提心授記 (術語)授記
未敷蓮華 (雜名)半開而將滿開之蓮華也。秘密念佛抄曰:「觀音手執未敷蓮,作開敷勢,即此表示也。」
未離欲 (術語)謂已斷三界之見惑,尚未斷欲界之修惑也。預流一來之二果,未離欲之聖者也。
未顯真實 (術語)無量義經曰:「以諸眾生等性欲不同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佛成道後四十餘年說種種之法,投種種之機,此中有大法,有小法,有方便,有真實。天台以之判藏通別圓四教,約言之,即有成佛之法與不成佛之法是也。然佛一代之化期將盡而說法華經,其先說成佛之法,已不待言,彼不成佛之法,實成佛之法也,為成佛之方便說淺近之法,開會前不成佛之法而為成佛之法也。是之謂法華開會。此開會乃佛之本意。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者,謂不為此開會也。然則爾前為未顯真實,今經為示真實相者,唯就開會之化儀而言,非就所說之化法而言也,就所說之法而言,則爾前諸經,真實大法即圓教之存者,反較法華為多,而於圓教之體與法華所說之圓教無異,法華之圓法可以成佛,故爾前所說之圓教亦當成佛,如天台判觀經之所說,為圓頓是也。法華玄義十曰:「凡此諸經皆是逗會他意,令他得益,不譚佛意意趣何之?今經不爾,絓是法門綱目大小觀法十力無異,種種規矩皆所不論,為前經已說故。但論如來布教之元始,中間取與漸頓適時,大事因緣究竟終訖,說教之綱格大化之筌[四/弟]。」
末上 (雜語)末者,最後之一次。末上,猶云在最後也。傳燈錄十曰:「僧問趙州從諗禪師云:和尚還入地獄否?師曰: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識為什麼入地獄?師云:若不入,阿誰教化汝。」德異壇經序曰:「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紹祖,開闡正宗。」
末化 (術語)梵網經所說之佛身,對於臺上盧舍那佛之本身,而葉上之釋迦如來為末化。言是枝末之化主也。一心戒文曰:「千華百千億盧舍那為本身,十重四十八輕釋迦文為末化。」
末世 (術語)澆末之世代也。釋迦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次一千年為像法時,後萬年為末法時。末世者,即末法時也。
末田 (人名)末田地,又末田地迦之略。比丘名。
末田地 (人名)末田底迦
末田底迦 (人名)Madhya%ntika,又名末闡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彈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譯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據付法藏傳二言,阿難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難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賓國,商那和修布化中國。商那和修有弟子曰優婆[毛@(鞠-革)]多。以法付之。由是展轉而至師子比丘,故從摩訶迦葉至師子比丘,付法藏之人有二十三祖。然依阿育王經七則謂阿難弟子為末田地,末田地弟子為商那和修,由摩訶迦葉至優婆[毛@(鞠-革)]多師資相傳有五人,故稱曰異世五師,付法藏總為二十四祖。是薩婆部所據,嘉祥南山等取之。毘奈耶雜事四十曰:「是時尊者(阿難)將欲涅槃,此之大地六種震動,時有仙人將門徒五百乘空而來,到尊者所,大德我今願於善說法律出家近圓成苾芻性。是時尊者作如是念:云何令我弟子今來至此?便以通力即於水中絕人行路,纔起念已有五百弟子一時俱至。尊者即於水中變為洲地,四絕人蹤,與五百人出家受具。正作白時五百人得不還果,第三羯磨時斷諸煩惱證阿羅漢果,由其大仙出家近圓在日中時復在水中,為此時人呼為日中或名水中。」同註「本云末田地那,末田是中,地那是日,因以為名喚為日中,或云末田鐸迦。末田是中,鐸迦是水,由在水中出家,即以為名喚為水中。舊為末田地者,但出其名,皆未詳所以,故為注出。」阿育王經七曰:「末田地翻中。」四論玄十曰:「末田地亦云末彈地,此云河中比丘。」西域記三曰:「末田底迦舊曰未田地訛略也。」行宗記一上曰:「摩田底迦此翻金地。」
末田底迦度龍罽賓國 (故事)佛嘗記曰:我涅槃之後,有末田底迦阿羅漢,於罽賓國安人弘揚佛法。如來寂滅後五十年,阿難弟子有末田底迦,聞佛記大喜,便來此國,宴坐大山嶺,現大神變。龍見而深信問所須,阿羅漢曰:願於地內得容膝地。龍王縮水奉施,羅漢以神通廣身,龍王縱縮水,池空水盡。龍翻請地於阿羅漢,於此西北留一池。龍王曰:五百羅漢常受我供,欲至法盡,若法盡後,還以此國為居地。末田底迦許之。見阿育王經七,毘奈耶雜事四十,善見律六,西域記三。
末尼教 (流派)具云末尼火祆教。為波斯國之火教也。末尼為寶珠,火祆言其光明,即彼教之神體太陽也。佛祖統紀三十九曰:「唐太宗貞觀五年,初波斯國蘇魯支,立末尼火祆教,敕於京師立大秦寺。」,「祆,火煙反,胡神,即外道梵志也。波斯國在西海,此云大秦。」同四十一曰:「代宗永泰三年,敕回紇奉末尼者,建大雲光明寺。」同四十二曰:「五代梁末帝貞明六年,陳州末尼,聚眾反,立母乙為天子,朝廷發兵擒母乙斬之。其徒以不茹葷飲酒,夜聚婬穢。畫魔王踞坐,佛為洗足。云佛是大乘,我法乃上上乘,其上慢不法有若此。」
末尼火祆教 (流派)末尼教
末奴是若颯縛羅 (雜語)Manojn^asvara,譯曰可音音,如意音。見法華玄贊二。
末代 (術語)與末世同。法華玄義四曰:「末代凡夫,見思病重。」行事鈔中三之四曰:「釋迦一化並無,末代往生見在。」往生要集上本曰:「往生極樂之教行,濁世末代之目足也。」
末寺 (雜語)對於本寺而謂所屬之寺院曰末寺。
末多利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開宗記一本曰:「末多利部,此云北山部。」
末利 (植物)Ma%llika%,花名。末利又名摩利,末羅。譯言鬘,因其花可以造鬘,故名。勝鬘賓窟上本曰:「末利,亦云摩利,此是華名。有江南寺安法師,多所博識。云:此華色白而形小,此間無物以翻之,猶存末利之稱。」慧苑音義上曰:「末利者,花名也。其花黃金色,然非末利之言即翻為黃色。」
末利夫人 (人名)Ma%lika,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夫人也,為自末利華園將來者,故號曰末利夫人。四分律十八曰:「舍衛城波羅門耶若多有一婢,名黃頭,常守末利園(高麗本作末利園明本作末羅園)。一日值如來入城乞食,黃頭見佛相好,生信心,以食奉施佛,自為要誓,願脫婢使而為王之夫人。後值王出遊獵,時天暑,遙見其園馳就之。黃頭見王,迎接引至涼處,敷衣使坐,供奉巧稱王心。王知其聰明,請彼耶若多,聘為夫人,以自末利園中將來,號為末利夫人。」又曰摩利迦。譯為鬘者。以彼在花園。為主常作花鬘,故名鬘者。又名勝鬘。毘奈耶雜事七曰:「佛在劫比羅城多根樹園時,釋子大名有一婢,名明月。彼常在花園摘花結作勝鬘,上於大名,因號此女為勝鬘(與勝鬘經所說之夫人同名,但彼為夫人之女),後以奉獻食於佛之功德,為憍薩羅國勝光王(即波斯匿王)夫人,生惡生太子。」唯識述記八末曰:「摩利迦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摩利室羅,即勝鬘也。」智度論則言:以供養須菩提比丘之故。論三十三曰:「如末利夫人,供養須菩提故,得今世果報,為波斯尼示王后。」即末利夫人,為波斯匿王之后,生惡生太子及勝鬘夫人。
末利室羅 (人名)Ma%lyas/ri^,夫人名。譯為勝鬘。末利夫人之女,為阿踰闍國之王妃,說勝鬘經者。唯識述記八末曰:「摩利迦,此名鬘者,即末利夫人也。此夫人之女名末利室羅,即勝鬘也。」勝鬘寶窟一本曰:「言勝鬘者,外國名為尸利摩羅(S/ri^ma%la%),尸利此翻名之為勝,摩羅名鬘。」
末伽 (術語)Ma%rga,譯為道。因中之道,四諦中之道諦是也。若果中之道,則名為菩提。大乘義章十八曰:「道者,外國名曰末伽,此翻名道。菩提胡語,此亦名道。(中略)因中之道名為末伽,果中之道說為菩提。」
末伽梨 (人名)末伽梨拘賒梨之略。外道名。楞嚴經二曰:「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末伽梨拘賒梨
末伽始羅 (術語)Ma%rgas%irs!a,第九月之名。西域記二曰:「秋三月,謂頞濕縛庚闍月,迦邏底迦月,末伽始羅月,此當從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飾宗記六末曰:「末伽始羅九月也。」梵語雜名曰:「九月摩囉[言*我]始羅。」
末伽梨拘賒梨 (人名)又曰末伽梨俱舍梨Maska%ri^ Gos/a%liputra(巴Makkhali Gosa%la,又Makkhali Gosa%lapurtta),具曰末伽梨拘賒梨子。子之一字漢語也。六師外道之一。末伽梨為其人名,拘賒梨為其人母名,子謂拘賒梨之子也。如言舍利子。註維摩經三:「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賒梨是其母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末伽梨是姓也,拘舍梨是母名也。此計苦樂不由因,是自然外道也。」希麟音義九曰:「末揭梨子,舊云末伽梨,具足云末揭梨拘舍梨子。末揭梨是姓,拘舍梨是母名也。」毘奈耶雜事三十八曰:「末塞羯利瞿黎子。」
末那 (雜語)Manas,譯曰意。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末那此云意也。」梵語雜名曰:「意,麼那。」
末那識 (術語)唯識論所說八識中第七識,以由第八識為所依,以第八識之見分為所緣而生之識也。末那識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此識常緣第八識之見分思量,我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執之根本也。然則第六識名為意識,有何分別?彼為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識,故曰意識。即依主釋也。此末那即第七識,故云末那識(即意識)是持業釋也。唯識論四曰:「是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此名異第六意識,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即意故。彼依主釋,如眼識等,識異意故。」同述記四末曰:「末那是意。」梵Manas。
末弟 (雜語)本師之對。汲一宗一派之法流而汲其末流之子弟也。
末佉梨劬奢離 (人名)末伽梨拘賒梨
末陀 (雜語)梵音Madhya六十數名之一。十俱胝之數也。與現今之一億相當。
末陀 (飲食)Madya,酒之總名。俱舍論十四曰:「醞食成酒,名為窣羅。醞餘物所成,名迷麗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壞,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時,名末陀酒。」瑜伽略纂十一曰:「末陀蒲桃酒也。」翻梵語九曰:「摩陀池,譯曰醉也,增一阿含經三十三。」
末陀摩 (雜語)末為莫之義,陀摩為中之義,無著於中道也。法華玄義二曰:「問:中道是何義?答:末陀摩經中自註曰:末者莫義,陀摩者中義,莫著中道名末陀摩。」經註者,文殊問經也。
末法 (術語)正像末三時之一。謂去佛世長遠而教法轉微未之時期也。法華嘉祥疏五曰:「轉復微末,謂末法時。」三時有四說。一說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多取此說。三時
末底 (雜語)Mati,又曰摩提。譯曰慧。唯識論六曰:「末底般若為異。」同述記六末曰:「末底是慧異名,與般若無別體。」
末後句 (雜語)樂普元安禪師之語曰:「末後一句,始到牢關,鎖斷要津,不通凡聖。」(傳燈十六安禪師章)。浮山圓鑑禪師之語曰:「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指南之旨不在言詮。」(會元十二有師傳不載此語,碧巖第九則評唱舉此說)。到大悟徹底之極處,吐至極之語,謂之末後之句。此處鎖斷凡聖,不容通過,故曰牢關。碧巖種電鈔一坤曰:「到徹悟極處吐至極語,更無語句過之者,謂末後一句。於至極一句不通凡聖,故云牢關也,便堅牢關鎖也。」無盡燈論上曰:「玆有向上出身一路,是謂之祖師不傳一著,是故槃山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弄形,如猿捉影。或又是謂之末後句。浮山曰: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指南之旨,不在言詮。」
末度迦 (植物)Madhuka,果名。摩頭
末迦吒賀邏馱 (地名)Markat!ahrada,譯云猴獼池。玄應音義十四曰:「梵言末迦吒,此云猴,賀邏馱,此云池。在毘舍離菴羅園側,昔獼猴為佛共集穿池,今言江者譯人義立耳。」
末徒 (雜語)與末弟同。
末流 (雜語)枝末之流派。法流之末。
末栗者 (植物)摩哩者Mari^ca,譯言胡椒。見百一羯磨八。
末梨 (異類)Balin,阿修羅王之名。譯曰有力。
末教 (術語)二教之一。枝末之教。三乘教也。本教之對。
末捺南 (雜語)Vandana,譯云禮。梵語雜名曰:「禮,末捺南,又末[何-可+爾]弟,古言和南。」
末笯曷刺他 (人名)Manoratha,論師名。譯曰如意。世親菩薩之師也。西域記二曰:「末笯曷羅他(唐言如意)論師,於此製毘婆沙論,論師以佛涅槃之後一千年中利也。」見如意
末睇提舍 (雜語)Madhyades/a,譯曰中國。寄歸傳三曰:「或云末睇,是中;提舍是國,百億之中心,斯其事也。」
末達那 (植物)Madana,或作摩陀那,摩達那。又作摩陀羅。果名。譯曰醉果。玄應音義三曰:「末達那果,此譯云醉果。」同二十三曰:「末達那,或云摩陀那,又言摩陀羅,此云醉果。甚堪服食,能令人醉故以名焉。」慧琳音義十八曰:「摩達那果,西國果名也。此國無,其果大如檳榔,食之令人醉悶。亦名醉人果,堪入藥用也。」
末犍拏 (人名)仙人名。無譯。大日經疏十六曰:「末建拏,坐禪,蟻作封遍身,恐損蟻,復入定者是也。」
末算 (術語)論義之問題,有本算末算之稱。
末摩 (雜名)Marman,譯曰死穴,死節,支節。身中有百餘處之末摩。水火風三大之一(除地大),增盛而觸其末摩時,則生極苦,終斷命根,而使無知覺。故云斷末摩。瑜伽論記一上曰:「末摩者此名死穴,亦云死節,有言有六十四處,或百二十處。」斷末摩
末羅 (雜名)Malla,拘尸那城之人種名。譯曰力士。長阿含四遊行經曰:「爾時世尊在拘尸那城本所生處婆羅國中雙樹間,臨將滅度,告阿難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諸末羅。」異譯之大般涅槃經下曰:「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可入鳩尸那城,語諸力士道。」大乘之大般涅槃經一曰:「佛在拘尸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退河邊娑羅雙樹間。」慧琳音義十二曰:「魔羅,唐云力也。」梵語雜名曰:「力,末麗曩,又麼[打-丁+羅]。」
末羅遊 (地名)Malayu,國名。寄歸傳一曰:「末羅遊州,即今尸利佛逝國是,即馬來半島也。」
末羅王經 (經名)一卷,宋沮渠京聲譯。末羅為國王名。有大石橫於國王之道中,國中人民欲徙之而不能,佛現神通移之。因說四力,以度人民。
末羅羯多 (物名)摩羅迦陀
末麗囊 (雜語)譯曰力。梵語雜名曰:「力,末麗曩,又麼[打-丁+羅]。」梵Balana’。
末闡提 (人名)Madhyantika,比丘名。末由底迦
正了緣 (術語)三因佛性
正士 (術語)梵語曰菩薩。一譯正士。求正道之大士也。無量壽經上曰:「十六正士。」同下曰:「十方來正士。」
正心 (術語)正直之心,離諂曲也。無量壽經下曰:「正心正意齋戒清淨。」
正心住 (術語)十住之第六。
正心行處 (術語)三昧之一譯也。三味者正心行邪曲之處也。
正中 (雜語)正午也。
正日 (雜語)葬送之當日也。見象器箋三。
正化 (術語)以正道化眾生也。無量壽經上曰:「宣流正化。」
正五九月 (雜語)三長齋月
正令 (術語)為禪門教外別傳本分之命令,棒喝之外不立一法,謂之正令。碧巖序曰:「提掇正令。」同種電鈔曰:「正令乃本分之令,棒喝並行,不立一法,此謂正令也。」
正行 (術語)真正之行業也,或對邪行而言。或對雜行而言。五正行
正行經 (經名)阿含正經之略名。
正行真如 (術語)七真如之一。
正行六度品 (術語)觀行位五品之一。五品
正因 (術語)對緣因而言。正生法之因種曰正因。資助之力曰緣因。
正因緣 (術語)對外道說邪因緣而言。
正因佛性 (術語)三因佛性之一。
正地部 (流派)與化地部同。
正色可染 (雜語)生像
正位 (術語)小乘之涅槃也。維摩經問疾品曰:「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肇曰:正位取證之位也。」同慧遠疏曰:「聲聞見證無為涅槃為入正位。」
正見 (術語)八正道之一。離諸邪倒之正觀也。華嚴經三十曰:「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勝鬘經曰:「非顛倒見是名正見。」
正忌 (術語)正當之忌日也,謂人死亡之日。
正助雜三行 (術語)正行助行雜行之三行也。正行者,稱名也。助行者,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之四稱也。雜行者,謂不入此五者之一切諸善萬行。
正法 (術語)真正之道法也。理無差曰正。以三寶中之法寶,教理行果之四者為體。無量壽經上曰:「弘宣正法。」
正法依 (術語)佛之尊號也,佛能以正法說與眾生,故佛為正法之所依也。勝鬘經曰:「佛為正法依。」同寶窟中本曰:「佛能以正法授與眾生為正法依也。」
正法炬 (譬喻)正法能照生死之闍,故譬之於炬。三論玄義曰:「善巧說法,燃正法炬滅邪見幢。」
正法律 (流派)與真言律宗同。
正法時 (術語)三時之一。正像末
正法經 (經名)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又大乘菩薩正法經之略名。
正法壽 (術語)正法之壽命也。佛滅後一千年正法時之間,謂為正法壽。以教行證之三,為正法之體,住於此三世,為正法之壽命。俱舍論二十八曰:「既知如來正法壽,漸次淪亡如至喉。」正像末
正法橋 (譬喻)正法能渡生死海之人,故譬之於橋。大集經五十六曰:「正法橋破壞,法足不復行。」
正法輪 (術語)如來所說之教法也。法輪
正法妙心 (術語)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之略語也。正法眼藏
正法華經 (經名)十卷,西晉竺法護譯。是法華譯本之初出者。與後出之羅什譯大同。但藥草喻品中有迦葉之問答及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記品之初有入海取寶喻。法師品名藥王如來品。有寶蓋王及千子善蓋太子法供養之事,又諸咒皆翻梵為漢。囑累品在最後。
正法眼藏 (術語)又曰清淨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別傳之心印。釋氏稽古略一曰:「佛在靈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羅華持以獻佛。世尊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攝,獨有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葉。」今以禪門之意解之,則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徹見正法,故曰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故曰藏。法華經所謂佛知見也。涅槃妙心,為佛心之本體。體寂滅,故曰涅槃。不可思量分別,故曰妙。法華所謂妙法也。但法華就客觀而謂為妙法。今就主觀而謂為妙心。對一類頓悟之機,使離言句之假名,直爾會得此佛心,謂之以心傳心。然世尊付囑迦葉以正法眼藏,雖為涅槃經之誠說,而拈華微笑之事,寶為禪門後輩之蛇足。其說基於慧炬之寶林傳,人天眼目,五燈會元已下與之雷同,惟為誇張其宗之具耳,隋唐之諸祖無言此事者。傳燈錄二曰:「說法住世四十九年,後告弟子摩訶迦葉,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並敕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又曰:「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明教傳法正宗記所載亦同之。是正涅槃經二所謂:「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是迦葉者當為汝等作大依止」是也。然則謂為正法眼藏,謂為清淨法眼,皆總以名佛一代所說無上之正法也。況大悲經教品曰:「如來法付囑諸聖,以正法眼之名,且指滅後三藏結集曰結集法眼,豈限於所謂教外別傳之心印耶?」拈花微笑。【又】(書名)書名。有明徑山宗杲之正法眼藏。有日本道元禪師之永平正法眼藏。
正法輪身 (術語)三種輪身之一。教令輪身
正法念經 (經名)正法念處經之略名。
正法明如來 (佛名)觀世音菩薩過去已成之佛名。千手陀羅尼經等之說也。
正法念經處 (經名)七十卷,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詳說十善業道及生死之過患,地獄等六道之業果,最後說身念處之法。
正念 (術語)八聖道之一。離邪分別而念法之實性也。起信論曰:「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慧遠觀經疏曰:「捨相入實名為正念。」
正念誦 (術語)五種念誦中之三摩地念誦也。言行者住於定心,觀念真言之字相也。
正念往生 (術語)四種往生之一。
正定 (術語)八正道之一。【又】正定聚之略。
正定業 (術語)稱彌陀之名號也。以第十八願為往生之正目而正為其所誓故也。對於五念門中前三後一之助業而言,觀經散善義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正定聚 (術語)三聚之一。
正性 (術語)與聖性同。
正性定聚 (術語)三聖之一。
正性離性 (術語)與聖性離生同。
正命 (術語)八正道之一。
正命食 (術語)二食之一。
正直 (雜語)方正質直。離邪曲之心也。往生論註下曰:「正直曰方。(中略)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又】一乘成佛之法曰正直。正直捨方便
正直捨方便 (術語)法華經方便品偈曰:「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台家釋之曰:正者,對傍而言。直者,對曲而言。非通別二教之偏,非人天五乘之曲,故謂為正直之一道。即圓教之一乘是也。法華文句五曰:「五乘是曲而非正,通別偏傍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
正使 (術語)對於習氣之稱。正現起之煩惱正體曰正使。其煩惱之餘習曰習氣。阿羅漢雖斷正使,而習氣不能亡也。觀經玄義分偈曰:「正使盡未盡,習氣亡未亡。」四教儀曰:「但斷正使不能侵習。」
正宗 (術語)謂初祖所傳之宗派也。雲峰悅禪師語錄序曰:「不受燃燈記別,自提三印正宗。」
正宗分 (術語)經論三分之一。三分科經
正所被 (術語)指為蒙被教化之標的而言。凡愚惡人之機類,皆可謂為彌陀之正所被也。
正依經 (經名)各宗派各有依正之根本經典。如淨土宗之三經是也。
正事經 (經名)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之略名。
正信 (術語)正者對邪而言。正信者信正法之心也。維摩經方便品曰:「受諸異道不毀正信。」起信論曰:「起大乘正信。」
正信偈 (書名)宋慈雲之天竺別集中有往生正信偈,彌陀經正信偈。日本見真大師教行信證之行卷,有正信念佛偈,又略文類有念佛正信偈,意同而文少異。其徒稱為正信偈。
正受 (術語)梵語三昧Samaya,一譯正受。三為正,昧為受也。是禪定之異名。定心,離邪亂,謂之正,無念無想,納法在心,謂之受。如明鏡之無心現物也。大乘義章十三曰:「離於邪亂故說為正,納法稱受。」探玄記三曰:「納法在心名為正受。」觀經玄義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同序分義曰:「因前思想漸微,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
正受三昧 (術語)三昧一譯正受。正受三昧者,梵漢雙舉也。
正果 (術語)學佛之人,精修有得,謂之證果。別於外道,故曰正果。果者,喻如果之成熟也。
正食 (雜語)舊作蒲闍尼。譯云正食。新作蒲善尼。譯云噉食。有五種。見半者蒲[食*善]尼條。
正思惟 (術語)八聖道之一。
正恭敬經 (經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譯。說比丘敬法敬師之儀則。
正教 (術語)所說契於正理。謂之正教。
正堂 (堂塔)禪林謂方丈室為正堂。見象器箋一。
正習 (術語)正使與習氣也。正使。四教儀曰:「正習俱除。」
正理門論 (書名)因明正理門論之略名。
正遍智 (術語)梵語與正遍覺同。一譯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也。智度論二曰:「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涅槃經十八曰:「云何正遍知,正名不顛倒,遍知者於四顛倒無不通達。」大乘義章二十曰:「正遍知者明其解圓明。」又,梵語三藐三菩提,一譯正遍知。註維摩經一曰:「肇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
正遍知海 (譬喻)佛之正遍知,深廣而不可測量,故譬之於海。觀無量壽經曰:「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往生論註上曰:「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無相,故諸佛無知也,以無知故無不知也,無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廣,不可測量,故譬海也。」觀經妙宗鈔上曰:「三智融妙名正遍知,無量甚深故喻如海。」
正遍覺 (術語)梵語三藐三佛陀Samyak-sam%buddha譯言正遍覺。佛十號之一也。名義集一曰:「三藐三佛陀,什師言正遍覺也。言法無差故言正,智無不周故言遍,出生死夢故云覺。」
正報 (術語)二報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為依過去業因而感得之果報正體,故曰正報。
正智 (術語)與聖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往生論註下曰:「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大乘義章三曰:「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照真,名為正智。」
正量部 (流派)Sammatiya,又Sammitiya,小乘十八部之一。佛滅後三百年自犢子部流出四部,此其中之第三也。刊定是非名為量,量無邪謬名為正,此部之所立,刊定無誤,目之為正量。從所立之法而為部名也。見宗輪論述記。
正等覺 (術語)稱諸佛無上之正智而曰正等覺。覺者覺知諸法之智也。其智無邪曰正,無偏曰等。七佛經曰:「毘婆尸佛應正等覺。」
正等正覺 (術語)三藐三菩提,新譯為正等正覺。法華玄贊二曰:「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
正等覺無所畏 (術語)四無所畏之一。
正當 (雜語)正當忌日之日也。
正當恁麼時 (雜語)老婆燒庵則中之字也。恁麼為俗語指辭:「正如此時」也。
正意 (術語)意無邪念也。無量壽經曰:「正心正意齋戒清淨。」
正意經 (經名)阿含正行經之異名。
正解 (術語)正覺之略名也。正悟解法性也。唯識論一曰:「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同述記一本曰:「言正解者,正覺異號。」
正業 (術語)八正道之一。身口意之三業清淨,離一切之邪妄也。淨土真宗以他力之念佛為往生之正業。教行信證行卷曰:「稱名則是最勝真妙正業,正業則是念佛。」
正勤 (術語)四正勤
正道 (術語)正真之師道也。稱三乘所行之道。無量壽經下曰:「唯樂正道無餘欣戚。」【又】八正道分也。八正道分
正遍知部 (流派)佛部之異名也。大日經疏六曰:「正遍知部三昧門。」
正像 (術語)正法,像法也。正像末
正像末 (術語)凡一佛出世則以其佛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時。然諸經皆說正像之二時,大悲經獨說正像末三時。又如雜阿含,俱舍論,唯說正法之一時。一正法,正者證也,佛雖去世而法儀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證果者,是為正法時。二像法,像者似也,訛替也,道化漸訛替,而真正之法儀行儀不行,隨而無證果者,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之佛法行,此時謂之像法時。三末法,末者微也,轉為微末,但有教而無行,無證果時,是為末法時。嘉祥法華義疏五曰:「佛雖去世法儀未改,謂正法時。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轉復微末,謂末法時。」法華玄贊五曰:「若佛正法,教行證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無證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證並無。」青龍仁王經疏三下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有教有行,而無果證,名為像法。唯有其教,無行無證,名為末法。」三大部輔注七曰:「正者證也,像者似也,末者微也。」又俱舍論二十九以教證為正法之體,明住於正法之世,為一千歲。教法者經律論之三藏也,證法者三乘之菩提分法也(與前言證果異),若有人於其教法誦持及正說者,為住於教法世。若有人行其菩提分法者,為住於證法世。故隨此三人住世之時量,可知住於正法世之時量。聖教中總言為唯千歲住(證法唯千年住,教法之住時,復過於此,即像法也)。頌曰:「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
三時年限 (名數)大悲經說末法為萬年。說末法者惟此經。更無異說。正像之二時,諸經論所說不同,總有四種:一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之說,大悲經也。又雜阿含經言正法千歲。善見律言正像各千年。二正像各五百年之說,大乘三聚懺悔經也。三正法千年像法五百年之說,悲華經也。四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之說,大集月藏經,賢劫經,摩耶經等也。此中古來諸德依用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末法萬年之說。
正語 (術語)八正道之一。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也。
正說 (雜語)對於邪說而言。又對於傍說而言。
正聚 (術語)三聚中之正定聚也。三聚
正精進 (術語)八正道之一。
正盡覺 (術語)新譯之正等覺,舊曰正盡覺。等者就所證之理而言。盡者,就所斷之惑而言。中阿含經五十九曰:「如來無所著正盡覺。」
正慧 (術語)真正之慧心也。智度論四曰:「正慧入母胎。」
正轍 (雜語)對於異轍之稱。真正之軌轍也。法華文句記十曰:「並是法華之正轍也。」
正論 (術語)正者對邪而言。正法之論議也。無量壽經下曰:「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正學女 (術語)式叉摩那尼
正學六法戒 (術語)正學女受學時六種之戒法也。式叉摩那尼
正機 (術語)正可受其教法之機根曰正機。如淨土門言惡人正機,女人正機等。法華玄義六曰:「未來善惡為正機也。」
正雜二行 (術語)淨土門所立。二行及五正行
正覺 (術語)梵語三菩提Sambodhi,此譯正覺。如來之實智,名為正覺。證語。一切諸法之真正覺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覺。法華玄贊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覺。」
正覺華 (術語)極樂淨土之蓮華,為依彌陀如來正覺所成之華,故曰正覺華。淨土論曰:「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
正懺悔 (修法)懺法之式有七日之加行法,其終正作行事,曰正懺悔。
正體 (雜語)神佛等之本體。
正觀 (術語)對於邪觀之稱。觀與經合,則稱正見,即正觀也。觀無量壽經曰:「作是觀者名為正觀。」【又】離痴而見法,曰正觀。無量壽經上曰:「正念正觀。」同淨影疏曰:「離痴見法,名為正觀。」【又】三論宗多用正觀中觀之名。以八不名為中觀,無得名為正觀。三論玄義曰:「以無得正觀為宗。」
正觀音講 (行事)講讚聖觀音之法會也。
玉花 (堂塔)宮名。唐玄奘三藏,於玉華宮譯大般若經。釋門正統八曰:「顯慶四年,以玉華宮為寺,追崇先帝,詔居之,於此譯大般若經,涉四年,成六百卷。」
玉泉玉花兩宗 (流派)玉泉謂天台宗,玉花謂法相宗。出新譯之經論於支那傳法相宗者,玄奘師也。故就其所居謂之玉花。
玉佛 (雜名)續通考曰:「元丞相伯顏嘗至于闐國,鑿井得一玉佛,高三四尺,色如截肪,照之可見筋骨脈絡。」
玉呬耶經 (經名)蕤呬耶經之異名。
玉耶 (人名)給孤獨長者兒婦之名。
玉耶女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佛對玉耶女說女人十惡五善三惡之法,分別七種之婦。玉耶女聞教悔過,為授十戒。
玉耶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與上經同本異譯。
玉泉 (寺名)寺名。天台智者所居。智者別傳曰:「於當陽縣玉泉山,而立精舍。蒙敕賜額,號為一音,重改為玉泉。其地本來荒險,神獸蛇暴。」止觀一上曰:「於荊州玉泉寺一夏敷揚。」
玉柔 (雜名)牛肉也,言牛肉則顯,故曰玉柔。出於冰揭羅童子經。
玉華寺 (寺名)即玉花寺。玉花
玉琳國師 (人名)三十二祖傳曰:「通琇號玉林,毘陵楊氏子,順治十五年世祖章皇帝詔入禁中萬善殿焚修,封大覺禪師。庚子春遣使賜紫衣,加封大覺普濟禪師。其冬復詔來京,加封大覺普濟能仁國師。辛丑春南還,住天目山師子正宗寺。丙辰(康熙十五年)八月順寂,春秋六十有三,僧臘四十有四。」
玉牒 (術語)佛典也。因明大疏一曰:「金容映夢,玉牒暉晨。」
玉豪 (譬喻)又作玉毫。佛之白毫相也。豪為毫之借字。慧琳音義十一曰:「玉豪,假借字也,正體從毛作毫。言玉毫者,如來眉間白毫毛也。皓白光潤,猶如白玉,佛從毫相,放大光明,照十方界,故云玉毫瑞色也。」西域記張說敘曰:「玉毫流照,甘露灑於大千。金鏡揚暉,薰風被於有截。」
玉環 (物名)玉製之環。千手觀音之一右手所持者。其手曰玉環手。
去此不遠 (術語)謂極樂淨土雖稱西方十萬億土,然由法味觀念上觀之,則去此座不遠也。觀無量壽經曰:「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天台觀經疏曰:「極樂國土去此十萬億佛剎,一一剎恒沙世界,何言不遠?解云:以佛力故欲見即見,又光中現土顯於佛頂,一念能緣,言不遠也。」善導觀經疏二曰:「言不遠者,有其三義:一明分齊不遠,從此超過十萬億剎,即是彌陀之國。二明道理雖遙,去時一念即到。三明韋提等及未來有緣眾生,注心觀念境相應行人自然常見。」
去行 (術語)去穢土之行也。申言之,即為往生淨土而修之諸種行也。
去來今 (術語)謂過去未來現在也。圓覺經曰:「無起無滅去來今。」蘇軾詩曰:「一彈指頃去來今。」
去來實有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計過去未來亦如現在實有之外道一派也。法苑義林章第一所謂:「去來實有宗者,有去來世,猶如現在,實有非假」是也。為勝論及時計外道之所計者。又小乘佛教中,如說一切有部宗亦為此說。
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 (經名)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三卷,宋智吉祥等譯。佛為巨力長者說大乘之深法,長者得無生忍,求出家,佛為授記。
巨益 (雜語)大利益也。法華玄義五上曰:「聞有巨益,意在於此。」
巨賞彌 (地名)Kaus/a%mbi,巴Kosambi,國名。俱睒彌
巨磨 (雜語)Gomaya,譯言牛糞。行事鈔下一曰:「巨磨,此翻牛屎。」瞿摩夷
叵囉虞那麼洗 (雜名)Phalgunama%sa,又曰頗[打-丁+羅]遇抳,叵勒拏,頗勒窶拏。十二月也。叵羅虞那為星宿名,麼洗譯月。西域記二曰:「頗勒窶拏月,十二月也。」梵語雜名曰:「十二月,頗[打-丁+羅]遇抳。」飾宗記六末曰:「叵勒那月,十二月也。」
可大師 (人名)東土之二祖慧可大師也。六祖壇經序曰:「西傳四七,至菩提達磨,東來此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有可大師者,首於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
可中 (雜語)可中猶縱使也。溈山警策曰:「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守遂註曰:「若頓悟正因兩字,則百川會海。」【又】猶俗云恰好也。王仲初詞曰:「可中三日得相見。」
可得相以過類 (術語)因之十五過類第五。對於無過之正因,而強欲付以過失之過誤也。詳見因明正理門論等。
可見有對色 (術語)又曰有見有對色。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無表色之十一種,此中色境之一為可見有對色,眼等五根與聲等四境為不可見有對色。無表色為不可見無對色。眼可見者曰可見,由極微組織而有障礙者曰有對。智度論二十曰:「佛說三種色: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
可惜許 (雜語)禪錄中之語。許為語助。如許多許久之許。
可意 (雜語)適意也。俱舍論一曰:「可意及不可意。」涅槃經疏五曰:「可意果。」
可漏子 (物史)又單云可漏。封筒也。可漏為殼漏,即卵殼。謂書狀封入筒中,如虫等容身殼內也。百丈清規第二並第三記於諸式狀用之。後世遂用於祭文疏文等。
可觀 (人名)四明法智之四世法孫,宋秀州當湖竹庵之解空尊者,名可觀。少依車溪擇卿之講席,得旨,擇卿印可之,又見慧覺於湖州,在雪[(窸-采)@(私-禾)]之下讀指要鈔,至若不謂實。鐵床非苦。變易非遷云云。豁然喜曰:世間之文字言語,皆糟糠耳。高宗紹興戊午司當湖德藏院,乾道七年秋,住北禪之天台寺,淳熙九年二月寂。壽九十一。
甘丹 (寺名)Dgah-ldan,西藏喇嘛教新派黃教之本山。在拉薩Lhasa東北約三十英里。為黃教開祖宗喀巴Tson-kha-pa所創立,西藏四大本山之一也。此語為西藏語,意言樂土,與梵語兜率Tus!ita天之義相當。境內有宗喀巴之墓,殿廡亦極莊麗。
甘珠爾 (雜名)Kanjur,西藏語。為「佛訓誡之翻譯」之義,西藏佛教本典二藏之一也。具備經律論之三藏,通有一百八十卷。每卷有一千頁之多,於一時搬運之,須用犁牛十頭。有版數種,而北京版及蒙古板,最為著名。
甘菩遮 (地名)Kamboja,國名。又作劍蒲,紺蒲,略曰甘菩。印度十六大國之一。探玄記十五曰:「甘菩國者,正云劍甫,是北印度。此國多出美女,故以為名也。」華嚴疏鈔四十五曰:「甘菩遮國,正云紺蒲,即是果名。赤白圓滿,乍似此方林檎,而復三約橫文。此國多端正女人,面似甘蒲,三約文成,以女名國。」
甘蔗 (譬喻)譬物之多者。維摩經法供養品曰:「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又】(人名)釋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經五載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捨王位出家,得五通,稱王仙。王仙衰老不能行,諸弟子盛之以草籠,懸於木,出而乞食。時有獵者,誤王仙為白鳥,射殺之。其血滴處,後生甘蔗二本。炙於日而開剖。一生童子,一生童女。大臣聞而迎取之,養育於宮中。以日光炙甘蔗而生,故名善生Suja%ta,以自甘蔗而生,故名甘蔗生Iks!va%ku,又以由日炙故名日種Su%ryavam%s/a,名女曰善賢。遂立善生為王,以善賢為其妃,善賢生四子。王後納第二妃,生一子。第二妃勸王放逐四子於國外。四子在雪山之南建國,姓曰釋迦S/a%kya又號舍夷。即是迦毘羅城也。三子沒後,一子為王,名尼拘羅,次名拘盧,次名瞿拘盧,次名師子頰Sim%hahanu,次名閱頭檀S/uddhodana,即悉達太子之父王也。佛所行讚一曰:「甘蔗之苗裔,釋迦無勝王。淨財德純備,故名曰淨飯。」如上所記,本行集經以種為出自甘蔗王之第四王子者。五分律,起釋世經,有部律亦與是同。然四分律,長阿含經,大樓炭經,則以為第一王子所出。但無論為何。釋種出自甘蔗王則一也。
甘露 (飲食)梵語Amr!ta阿密哩多。譯言甘露。異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註維摩經七:「什曰: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長壽,遂號為不死藥也。」玄應音義二十二曰:「蘇陀味,舊經中作須陀飲,此云天甘露食也。」正法念經九曰:「甘露為毒。」
四種甘露 (名數)青黃赤白之四種。瑜伽論四曰:「復有食樹,從其樹裏出四食味,名曰蘇陀,所謂青黃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種蘇陀味者,謂青黃赤白四色妙味。」法華玄贊六曰:「若天得勝,便入非天(即阿修羅)宮中,為奪其女,起此違論。若非天得勝,即入天宮,為求四種蘇陀味,故相戰鬥。」蘇陀Suta,又為Sudha%,指蘇摩Soma。修羅軍與神軍爭神酒甘露,即蘇摩,古來之說也。阿修羅
甘露法 (術語)如來之教法,譬之甘露。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說涅槃。」佛地論三曰:「如來聖教,於諸外道一切世間邪劣教中,最為真實殊勝清淨。猶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註維摩經七:「什曰: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真不死藥也。」無量壽經下曰:「猶如大雨,雨甘露法潤眾生故。」
甘露法雨 (譬喻)如來之教法譬之甘露之雨。涅槃經二曰:「世尊我今身,有調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來甘露法雨。」法華經普門品曰:「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甘露滅 (術語)甘露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滅生死,謂之甘露滅。維摩經佛國品曰:「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同註:「肇曰:大覺之道,寂滅無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天台之維摩經會疏二曰:「見四諦理,名得甘露。正習俱盡,故名滅也。」止觀輔行一之二曰:「見無諦理,離生死法,名甘露滅。」寶積經六十八曰:「佛說甘露滅三毒,如阿伽陀消眾毒。」大集經三十四曰:「大悲牟尼王,悲心為說法。聞已除痴愛,獲甘露涅槃。」
甘露門 (譬喻)到甘露涅槃之門戶也。即如來之教法。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類。能開甘露門,廣度於一切。」【又】佛大勝多與菩提達磨並化,時號二甘露門。
甘露城 (譬喻)譬涅槃以城也。智度論三曰:「能到甘露城。」
甘露法門 (譬喻)譬最上之法。長阿含經一曰:「吾愍汝等,今當開演甘露法門。」
甘露界 (術語)譬涅槃界也。中阿含經一曰:「於甘露界,自作證,成就遊。」
甘露鼓 (譬喻)妙法之聲,譬如甘露之鼓也。中阿含經五十六曰:「我至波羅[木*奈],擊妙甘露鼓。轉無上法輪,世所未曾轉。」
甘露日 (雜名)以七曜與二十八宿相應之日名甘露日,為大善日。宿曜經下曰:「太陽直日,月與軫合;太陰直日,月與畢合;(中略)土曜直日,月與星合;已上名甘露日,是大吉祥。宜冊立受灌頂法,造作寺宇,及受戒習學經法,出家修道,一切並吉。」
甘露軍荼利明王 (明王)軍荼利明王為五大尊之一。軍荼利明王有三種:一金剛軍荼利,二蓮華軍荼利,三甘露軍荼利。胎藏曼陀羅大鈔三曰:「師曰:胎藏界圖,三處有之。金剛手院軍陀利名金剛軍荼利,觀自在院軍荼利名蓮華軍荼利,蘇悉地院軍荼利名甘露軍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別也,故隨所用舉之。」谷響集七曰:「一家相承有三部軍荼利明王,甘露軍荼利為佛部,蓮華軍荼利為蓮華部,金剛軍荼利為金剛部。」梵語曰阿密利多軍荼利Amr!takun!d!alin,阿密利多,譯言甘露。軍荼利,譯曰瓶。此明王以甘露之寶瓶為三昧耶形,故名。軍荼利儀軌曰:「甘露軍荼利,能摧諸魔障。以慈悲方便,現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輪,照曜無邊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滌藏識中。」
甘露軍荼利明王畫像 (圖像)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儀軌曰:「軍荼利身色,瑩如碧頗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輪。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現。千目現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剛諸器杖。首冠金剛寶,龍瓔虎皮裙。無量忿怒眾,金剛及諸天,圍繞作侍衛。」又曰:「次說本尊身相,應觀四面四臂:右手執金剛杵,左手滿願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輪中,青蓮華色,坐瑟瑟槃石。正面慈悲,右第二面忿怒,左第三面作大笑容,後第四面微怒開口。(中略)隨意所樂,觀念四臂八臂乃至兩臂千臂。」
甘露王尊 (明王)甘露軍荼利之略名。真言修行尊鈔五曰:「軍荼利云甘露王尊。」
甘露尊 (明王)甘露軍荼利王之略名。軍荼利儀軌曰:「加持自身,同甘露尊。」
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軍荼利之印咒觀門者。
甘露王 (佛名)阿彌陀之別號。阿彌陀之咒,謂之甘露咒,故阿彌陀謂之甘露王如來。彌陀化身說法,澍甘露之雨,以是稱其德也。但此時之梵語曰阿彌利帝。胎藏曼陀羅大鈔一曰:「阿娑縛抄云:阿彌陀、阿彌利帝,梵語也。此翻無量壽,無量光,又正云甘露。故大咒云十甘露明,依之甘露王如來云:服甘露不老不死故,名無量壽矣。」菩提心集經上曰:「甘露王者,應身也,甘露者,說法之德也。以法名,甘露之時梵語阿密[口*栗]多也。」Amr!ta。
甘露陀羅尼咒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Siks!a%nanda譯,與無量壽如來供養儀軌中之無量壽如來根本陀羅尼同本。即阿彌陀之大咒。咒中有甘露之言十語。故名十甘露明。
十甘露明 (真言)又曰十甘露咒,甘露陀羅尼咒,無量壽根本陀羅尼。即阿彌陀之大咒。
甘露經陀羅尼 (經名)佛說甘露經陀羅尼,一卷。唐實叉難陀譯。以此經中有「取水一掬,咒之七遍,散於空中,其水一渧,變成十斛甘露。一切餓鬼,並得飲之,無有乏少,皆悉飽滿。」故謂之施甘露真言,亦曰十甘露咒。
甘露經 (經名)甘露經陀羅尼之略名。
甘露鼓經 (經名)樓閣正法甘露鼓經之略名。
甘露味經 (書名)阿毘曇甘露味論之異名。
甘露味論 (書名)阿毘曇甘露味論之略名。
甘露味阿毘曇 (書名)阿毘曇甘露味論之異名。
甘露味國 (地名)華嚴之善財童子所訪五十三善知識中,青蓮花香長者之住國也。探玄記十九曰:「甘露味者,救生善巧之勝味也。」
甘露飯 (人名)梵名阿彌都檀那Amr!todana,釋種師子頰王之子,釋尊之叔父也。父為師子頰王,諸經論多一致,但五分律十五以之為尼休羅,眾許摩訶帝經二以為星賀賀努。又其兄弟有異說,起世經十,起世因本經十,佛本行集經五,及智度論三,以為有淨飯等三兄一妹。眾許摩訶帝經二,五分律十五,彰所知論上,以為唯有三兄。十二遊經以為有一兄二弟。有部律破僧事二以為有三兄四姊妹。報恩經二以為有二兄。至於其子,起世經等為提婆阿難二人。眾許摩訶帝經更加一女。佛本行集經及智度論為摩訶男,阿[少/免]樓馱二人。五分律為婆婆及拔提。報恩經以為唯有一女。傳不明。
(術語)梵語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毀者,墮於生滅者,覆真理者。義林章二末曰:「世謂隱覆可毀壞義。」又曰:「性墮起盡,名之為世。」唯識述記一本曰:「可毀壞故,有對治故。隱真理故,名之為世。」又,時之異名。遷流之義。楞嚴經曰:「世為遷流。(中略)過去未來現在為世。」十地義記一本曰:「世名為時。」
世人 (雜語)世間之人。對於出世間之人而言。無量壽經下曰:「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為道得道。」心地觀經報恩品曰:「世人為子造諸罪,墮三途長受苦。」
世友 (人名)菩薩名。佛滅後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評家之一,迦膩色迦王在迦濕彌羅國,結集薩婆多部之三藏時,五百賢聖之上座也。又著有部宗輪論,敘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記二十曰:「世是天名,與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惡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損,故以為名焉。梵名筏蘇密咀羅Vasumitra,筏蘇名世,密咀羅名友,舊云和須密訛也。」西域記三曰:「其王是時與諸羅漢自彼而至居此也。世友曰:諸賢於法無疑,代佛施化,方集大義欲製正論。我雖不敏粗達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頗亦沈研得其趣矣。諸羅漢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證無學已而會此時未晚也。世友曰:我顧無學其猶洟唾,志求佛果不趍小徑,擲此縷丸未墜於地,必當證得無學聖果。(中略)於是世友即擲縷丸空中,諸天接縷丸而請曰:方證佛果次補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賴,如何於此欲證小果?時諸羅漢見是事已,謝咎推德,請為上座。凡有疑議,咸取決焉。」宗輪論述記曰:「異部宗輪論者,佛圓寂後四百許年,說一切有部世友菩薩之所作也。」
世主 (天名)世主天也。維摩經方便品曰:「釋梵世主所敬。」世主天
世主天 (天名)或作四王天,或作梵天,或作大自在天,通為世主。淨影維摩經疏曰:「世主護世四王。」玄應音義二十二曰:「世主天是梵天之異名也。」唯識述記六末曰:「世主,即是大自在天。為世間主。」
世仙 (雜名)世間之仙人也。演密鈔六曰:「世仙即是成就世間長年隱形自在之者。」
世世生生 (術語)言六道輪迴經多世多生也。心地觀經三曰:「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或為父母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
世自在王 (佛名)又曰世饒王。佛名。饒即自在之義。無量壽經存此二名。阿彌陀佛在因位時,於此佛所出家,建四十八願。無量壽經鈔二曰:「義寂云:舊本名樓夷[一/旦]羅Lokes/varara%ja,此存梵音,翻之名為自在王。憬興云:於一切法得自在故。玄一曰:世間利益自在,故言世自在,亦言世饒,即自在義為王也。」
世典 (雜語)世間之典籍也。維摩經方便品曰:「雖明世典,常樂佛法。」
世依 (術語)佛之尊稱。佛為一切世間之所依怙也。大日經四曰:「世依之所說。」
世法 (術語)世諦之法,世間之法,因緣生之法,可毀之法。勝鬘經曰:「大悲安慰哀愍眾生為世法母。」唐華嚴經二曰:「佛觀世法如光影。」
世界 (術語)梵語曰路迦Loka,世為遷流之義。謂過現未時之遷行也。界謂具東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國土也。又曰世間。間為間隔之義,故與界之義同。此二者雖通用於有情與國土。而常言者為國土也。楞嚴經四曰:「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名義集三曰:「間之與界名異義同,間是隔別間差,界是界畔分齊。」
世界主 (雜名)初禪天之梵王,一小世界即四天下之主也,二禪之梵王,小千世界之主也,三禪之梵王,中千世界之主也,四禪之大梵王,大千世界之主也。四禪之廣量,如其次第,與一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相均。
世界悉檀 (術語)四悉檀之一。謂世間的說法使起信也。四悉檀
世俗 (術語)世有隱覆真理之義,可毀壞之義。俗有顯現流世之義,顯現順於人情之義。世事即俗法,三界之事法,悉具此二義,故曰世俗。唯識述記一本曰:「世謂覆障,可毀壞義。俗謂顯現,隨世流義。」俱舍光記一本曰:「言世俗者,有遍之法隱障真理名世,事相顯現隨順俗情名俗。又解,有遍之法可毀壞故有對治,故名為世,俗即世名俗。」
世俗智 (術語)世俗凡夫之智,謂之世俗智。緣世間俗事之智,亦曰世俗智。此義通於凡聖。
世俗諦 (術語)慈恩謂為世俗諦。義淨謂為覆俗諦。皆為於勝義諦之稱。單曰世諦或俗諦,亦同。世俗之道理也。寄歸傳四曰:「覆俗諦,舊云世俗諦,義不盡也。意道:俗事覆他真理,色本非瓶妄為瓶解,聲無歌曲漫作歌心。(中略)由此蓋真名為覆俗矣。此據覆即是俗,名為覆俗,或可但云真諦覆諦。」
世相 (術語)世間之事相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世間相常住。」
世英 (術語)佛之尊稱。佛在一切世間為最上之英勝也。無量壽經上曰:「今日世英住最勝道。」
世耶那薩喃 (物名)S/ayana%sana譯言臥具。僧資具之一。
世時經 (經名)古來世時經之略名。
世眼 (術語)佛之異名。佛為世人之眼,示導正道。又開世人之眼,使見正道。無量壽經上曰:「今日世眼住導師行。」俱舍論二十九曰:「大師世眼久已閉。」淨願大經疏曰:「能開世人眼令見正道故名世眼。」
世第一法 (術語)四加行位之第四。是為有漏智之最極,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論二十三曰:「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此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遍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大乘義章十一本曰:「世第一者顯勝之目,於世間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
世間 (術語)世為遷流之義,破壞之義,覆真之義。間為中之義。墮於世中之事物,謂之世間。又間隔之義,世之事物,個個間隔而為界畔,謂之世間,即與所謂世界相同。大要有二種:一有情世間,謂有生者。二器世間,國土也。楞嚴經四曰:「世為遷流。」唯識述記一本曰:「言世間者可毀壞故,有對治故,隱真理故,名之為世,墮世中故名為世間。」註維摩經不二品:「什曰:世間三界也。」
世間天 (術語)四種天之一。世間之國王,雖居人世,而受享天福,故名之為世間天。涅槃經二十二曰:「世間天者,如諸國王。」
世間法 (術語)三界所有之有情非情自惑業之因緣而生者,悉為有漏無常。即四諦中苦集之二諦也。
世間乘 (術語)出世間乘之對。人乘與天乘為使得世間善果之教,故名。
世間眼 (術語)佛菩薩之尊稱。佛能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開世間之眼,使見正道。法華經序品曰:「讚妙光菩薩,汝為世間眼。」又化城喻品曰:「佛為世間眼。」智度論二曰:「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間眼滅。」世眼
世間智 (術語)楞伽經所說三智之一。凡夫外道之智。
世間經 (經名)說苦集滅道之法。示世間出世間之因果。攝於中阿含三十四。
世間解 (術語)佛十號之一。梵語曰路迦憊Lokavid,或譯知世間。又譯世間解。知世間有情非情之事也。智度論二曰:「路迦憊,路迦秦言世,憊名知,是名知世間。知二種世間:一眾生,二非眾生。」淨影大經疏曰:「世間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間,名世間解。」
世間禪 (術語)三種禪定之一。謂色界無色界之禪定也。見法華玄義四。
世間檀 (術語)於所施之人與施物及自身起執念,以為布施也。檀為布施之梵語。智度論十一曰:「若三礙繫心,是為世間檀。何以故?因緣諸法實無吾我,而言實我與彼取,是故名世間檀。」
世間三昧 (術語)真言之有相三昧也。大空三昧
世間天院 (術語)稱胎藏界曼荼羅之第三院。三種悉地陀羅尼法曰:「諸尊隨現成第三重曼荼羅,即是世間天院也。」三種悉地儀軌四隅之四菩薩,其次第為普文彌觀,是為四攝法。文曰:「四方即是如來四智,其四隅葉即是四攝法也。且東南方普賢,是菩提心,此妙因也。次西南方文殊,是大智慧也。次東北方彌勒,大慈也。次西北方觀音,即是證。謂行願成就入此華臺三昧也。」是依轉證之次第而然也。
世間相違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屬於宗法之過。謂不拘事實如何,背於世間一般人所知而立宗法也。例如言:「人骨當為清淨。」夫骨為世間一般之不淨物,而相違之。則是世間相違也。但於此宗法,欲免世間相違之過。則冠以「真理者」,「第一義諦者」等之副辭可也。見因明入正理論。
世間如車輪 (雜語)世界常轉變,譬之車輪也。龍樹菩薩之釋曰:「世間如車輪,時變似輪轉。」世間為世界之誤。智度論一曰:「世界如車輪,時變如輪轉,人亦如車輪,或上而或下。」
世間具相行 (術語)稱有相悉地。大日經七曰:「依隨經教已滿足,志求有相之義利。真言悉地隨意成,是名世間具相行。」
世間相常住 (術語)是示俗諦常住之金言,大乘之極說,台家之眼目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法位者,真如也。住於法位者,謂十界三千之諸法住於真如也。即性具之謂也。故真如常住,世間之相亦常住也。智度論十九曰:「中論說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世間。涅槃際,世間際,一際無有異故。」妙宗鈔上曰:「世間常住者,即十界三千。世間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間亦常。」金錍論曰:「無常常住時相續,隨緣不變,一念寂照。」隨緣者照而無常,不變者隨而常住也。然則見世間相之常住而不知無常者,凡夫之牛羊眼也。見世間相之無常而不知常住者,小乘偏空之僻眼也。即無常見常住,即常住見無常者,菩薩之實相眼也。密教以大日經五秘密曼荼羅品:「生住等諸法,常恒如是生。」之文,為世相常住之證文,生住異滅之轉變,春夏秋冬之推運,皆是法性自爾之妙用,離佛天人之造作也。可生者生,可滅者滅,是天然之道理,法爾之德業也,故曰常恒如是生。見秘藏記鈔十。又秘藏記本謂:「顯教中亦於法華經,謂世間常住,譬如水性澄靜,是為常住,以風之緣故起波。波即相也,水即性也。風息則波即止而為水,故是依攝相歸性而得常住也。依性相差別,則不得謂為常住。故是生滅無常家之喻也(天台之別教即華嚴宗是也)。密教之說,十界之諸法,皆為如來自受用之境界,是處離生滅無常故不用此喻,別有密教不共之喻。其喻如日月與光明,日月為性,光明為相,此性此相不相離而為本有,是故謂為性相常住(天台所謂性具之三千)。非待歸於性而為常住,又譬之四大和合之身,是即體也,手足之屈伸取捨,是即用也,其眼耳等之好醜長短,即是相也。此體相用三者,不相離而各各宛然,故性相共為本有云。」
世間難信捷徑 (術語)他力之信心,為惡人凡夫速遂成佛不思議之法,易往之捷道,故曰捷徑,然於世間得信,難中至難,故曰世間難信。
世尊 (術語)梵語曰路迦那他Lokana%tha,譯為世尊,或婆迦婆Bhagavat譯為世尊。佛之尊號。以佛具萬德世所尊重故也。又,於世獨尊也。阿含經及成實論以之為佛號中之第十,以具上之九號,故曰世尊。涅槃經及智度論置之於十號之外。智度論二曰:「路迦那他,秦言世尊。」淨影大經疏曰:「佛具眾德為世欽仰,故號世尊,若論胡音樓伽陀伽此云世尊也。」探玄記九曰:「以佛具三德六義,於世獨尊,故名世尊,即梵名婆伽婆。」佛說十號經曰:「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皆尊重,故曰世尊。」成實論一曰:「如是九種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世尊拈花 (公案)拈花微笑
世尊陞坐 (公案)「世尊一日陞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見碧巖九十二則,從容錄第一則。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時,座中一人先擊槌,表白於大眾,使一會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禪門之上堂則之,行白槌之法,長老之說法前白槌,「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說法已,則白槌:「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二句據唐華嚴經四。「汝應觀法王,法王法如是」之文,而世尊陞座文殊白槌事,曾不見於藏經,是亦與拈花微笑之公案,共是禪門之宗匠為機緣而設耳。
世尊指地 (公案)從容錄第四則曰:「世尊與眾行次以手指地曰:此處宜建梵剎。帝釋以一莖草插地上云:建梵剎已,世尊微笑。」五燈會元世尊章曰:「世尊於因地布髮掩泥,以花獻燃燈佛。佛指布髮處云:此一方地宜建一剎。時有賢首長者,以標插其處云建剎已,諸天散花讚嘆。」是亦無經論典據。
世尊未說 (公案)五燈會元世尊章:「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請於佛,欲再轉法輪,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嘗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會轉法輪耶?」是本於楞伽經三:「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等之意。
世尊初生 (公案)會元十五雲門章曰:「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顧視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雲門拈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卻,所貴者須天下太平。」
世尊大恩 (雜語)佛常導眾生轉迷開悟之大恩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
世智 (術語)世俗普通之智慧。通於世諦之事相者。對出世間智而言。
世智辯聰 (術語)八難之一。世間之人,邪智聰利者,唯耽習外道經書,不能信出世之正法。是為佛道之障難。人天眼目曰:「世智辯聰不要拈出。」
世善 (術語)又曰世福。世福
世雄 (術語)佛之異名。佛於世間最為雄猛,斷盡一切之煩惱。無量壽經上曰:「今日世雄住佛所住。」淨影大經疏曰:「世雄,佛之異名。佛於世間最為雄猛,故曰世雄。」法華經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同授記品曰:「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
世雄兩足尊 (術語)佛之尊號。佛為世間第一之雄者,故曰世雄。在具兩足之有情中最為尊貴,故曰兩足尊。二種之尊號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瞻仰兩足尊。」又曰:「諸佛兩足尊。」
世路 (術語)三界中有為法之別名。世者過現未之三世也,有為法為三世通行之路,故名世路,又可破壞者為世,無常之所依為路,是有為法之狀體也。俱舍論一曰:「諸有為法,謂色等五蘊,亦世路。」同頌疏曰:「有為法是三世路,世之路故名為世路,依主釋也。又解,此有為法可破壞故,名之為世。無常所依,故名為路。世即是路,名為世路。是持業釋也。」
世語 (雜名)世間之言語論說。此對於世間之正法而言。無量壽經下曰:「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世福 (術語)觀經所說三福之一。行忠孝仁義之世善,感人天之福果者。觀無量壽經曰:「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觀經散善義曰:「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從來未聞佛法,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世論 (流派)又曰惡論。順世外道之言論也。路迦耶底迦
世親 (人名)梵名婆藪槃豆,譯為天親。新譯伐蘇畔度,譯為世親。佛滅後九百年於印度阿踰陀國出世,造俱舍論唯識等大小論千部。西域記五曰:「伐蘇畔度菩薩,唐言世親,舊曰婆藪槃豆,譯曰天親,訛誤也。」天親。梵Vasubandhu。 0068.JPG
世親傳 (書名)婆藪槃豆法師傳之異名。
世親攝論 (書名)又曰天親攝論。五攝論之一。謂世親所著之無著攝論,釋論也。有三譯,陳真諦譯十五卷,曰攝大乘論釋。隋笈多譯十卷,曰攝大乘論釋論。唐玄奘譯十卷,曰攝大乘論釋。
世諦 (術語)對真諦之稱。世者世間,世俗。諦者事實,又道理。世間之事實,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謂之世諦。又曰俗諦,世俗諦,覆俗諦等。涅槃經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義諦。世間人所知,名為世諦。」仁王經上曰:「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花。」
世諦不生滅 (術語)凡夫以世諦之事相為常住而著之,以二乘為無常而厭之,皆非正見。諸法實相,萬法真如,故世諦生滅之當體,具不生不滅之理,是為法華涅槃所說,為天台一家之旨者,經所謂:「世間相常住」,「常在靈鷲山」是也。世間相常住
世羅 (雜語)S/aila又作勢羅,施羅,譯言石,山。玄應音義二十五曰:「世羅鄔波,此云小石也。」俱舍光記八曰:「世羅,唐言山。鄔波世羅,唐言小山。大小不同,故以小標別。」增一阿含經曰:「施羅比丘。」
世饒王佛 (佛名)世自在王佛之異名。世自在王
古三論 (流派)古傳之三論宗也。自龜玆國之沙車王子傳於鳩摩羅什。姚秦時,什來支那。道生,曇濟,道朗等傳承之。三論宗
古今譯經圖紀 (書名)四卷,唐翻經沙門靖邁撰。自漢明帝時摩騰尊者始,至唐太宗時玄奘三藏終。各敘其所譯之經論。
古帆未掛 (公案)有僧問:巖頭古帆未掛時如何?頭云:小魚吞大魚。云:掛後如何?頭云:後園驢喫草。虛堂問南浦曰:古帆未掛時如何?浦云:蟭螟眼裏五須彌。堂云:掛後如何?浦云:黃河向北流。見會元七巖頭章,大應國師塔銘。
古佛 (術語)古時之佛。過去世之佛。又,辟支佛之別稱。高僧之尊稱。大日經二曰:「當廣說灌頂,古佛所開示。」僧史略上曰:「漢末魏初,傳譯漸盛,或翻佛為眾祐,或翻辟支為古佛。」續佛祖統紀一蒙潤傳曰:「天目中峰國師,嘗致書曰:法師能以芬陀利香,充塞宇宙,人謂古佛復出。信矣!」
古來世時經 (經名)佛說古來世時經,一卷,失譯。中阿含經中說本經之別譯。
古來實有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謂過去及未來為實有而非假。勝論,時計之二外道也。義林章一曰:「去來實有宗,謂勝論外道及時計外道等,亦作此計。有去來世,猶如現在,實有非假,雖通小乘,今取外道。」
古則 (術語)謂古人所示之語句也。是為參禪者之法則,故名則。
古尊宿語錄 (書名)四十八卷。宋賾藏主集。為蒐羅南嶽懷讓以下數十人之語錄者,可觀南嶽下禪風之至要典籍也。出於大明三藏目錄,閱藏知津四十二等。
古轍 (雜語)古之軌轍。寶鏡三昧歌曰:「要合古轍,請觀前古。」
古德 (雜語)高德僧之為古人者。義林章一本曰:「古德說有頓漸。」華嚴玄談三曰:「斥於古德經非敵對。」
本二 (雜語)又曰故二。比丘在家時之妻也,對於出家時,謂之本,為配遇故曰二。五分律一曰:「我與本二作不淨行。」故二
本山 (雜名)由末寺稱所屬之本寺曰本山。【又】素來所住之山曰本山,廣弘明集十六(慧遠萬佛影銘)曰:「共立此臺擬像本山。」
本三昧耶印 (印相)謂行法初之蓮華合掌也。無量壽儀軌曰:「二手蓮華合掌,誦淨三業真言。」秘藏記私鈔六謂行法最初所以作此印者,古相傳云:此印習為本三昧耶印,我等處胎內時所結之印也。為理智不二本地自證之體性,故名本三昧耶之印,出胎時,乃分兩手作拳,秘鍵所謂分手於金蓮場者,即此位,由此以後,出於化他門,作種種之事業也。仍於行法最初先結此印安住於理智不二之體性已,由此印開種種印契次第行之,為一座之行法。今相傳云:淨三業之印習為寶部之印,瑜祇經下有寶光淨三業。以此印習為如意寶珠形,由此寶珠出生種種法財,為一座之行法。凡南方寶部,為修行之方,故於行法最初作此印云。
本不生 (術語)與阿字本不生同。
本不生智 (術語)覺本不生際之智也。
本不生際 (術語)不生不滅之本際也。以名人人本有之自性清淨心。大日經疏一曰:「本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即是阿字門。」同七曰:「為不生際是萬法之本。(中略)若見本不生際者,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
本化 (術語)久遠實成之本地佛教化也。對於伽耶始成之垂跡佛教化,故云爾也。
本心 (術語)即本原自心也。六祖壇經曰:「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黃不赤不白,不長不短,不去不來,非垢非淨,不生不滅,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本生貫 (經名)社得迦摩羅
本生經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梵曰闍陀伽Ja%taka,翻為本生。如來說昔為菩薩時所行行業之經文也。俱舍光記十八曰:「言本生者,謂說菩薩本所行行。」
本生說 (術語)本生經之所說也。
本生鬘論 (書名)菩薩本生鬘論之略名。
本生安荼論師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說有大安荼,如雞子,分為二段,遂生一切萬物之論師也。
本生心地觀經 (經名)具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八卷,唐般若等譯。本論之註述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懸示一卷,來舟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科文一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八卷,來舟淺注。
本母 (術語)梵語曰優波提舍Upades%a,此譯論議。又名摩怚理迦Ma%tr!ka,此譯本母。本母者取出生之義。以集諸經之義而論議之,出生別趣之義理故也。華嚴玄讚三曰:「優波提舍此云論議,亦名摩怚理迦,此云本母。」瑜伽倫記五上曰:「摩怚履迦云本母,集諸經義論義明之,出生諸經別所詮義,故名本母。」
本弘誓願 (術語)佛未在因位時誓願弘濟一切眾生也。本願
本末究竟等 (術語)十如
本有 (術語)對於修成或修生之稱。謂本來固有之性德也。依性宗之談,則不論有情非情,其本性萬德圓滿,在聖不增,在凡亦不滅,譬如礦中之金,暗中之寶,是為本有。法華玄義七曰:「本有四德,隱名如來藏。修成四德,顯名為法身。」涅槃經十曰:「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又】四有之一。生後死前,現在之生活,謂之本有。
本有家 (術語)法相宗之一派,護月之說也。本有說
本有說 (術語)說第八識所藏之種子,皆為先天所固有,非新被薰習者,種子本來為第八識之功能作用,故為自無始即具有者,薰習惟增長其功能耳,若種子非先天的本有,則五性各別之義無意味矣。此為護月之說,法相宗之異義也。
本有修生 (術語)謂本有與修生也。本有者,謂凡夫聖者,本來法爾,皆具足無缺,真如法性之德也,修生者。謂由觀行之力開發其本有之德,漸漸修習而次第開顯佛德也。
本有種子 (術語)二種種子之一。謂阿賴耶識中本來含藏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之種子也。更有新熏種子。種子
本有今無偈論 (書名)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之略名。
本地 (術語)對於所現之化身,而稱能現之本身為本地。能現所現,相望重重,故本地亦重重而不一定,唯佛之實相法身,即窮極之本地,越之更無能現之實身。故曰地法身。本地即法身也。道安之舍利禮文曰:「本地法身,法界塔婆。」演密鈔二曰:「本地法身者,即實相法身也。一真實相為萬化之本,猶如於地為萬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謂此實相能軌持萬化。即此軌持,假名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法華文句九曰:「詮量本地三佛功德。」
本地身 (術語)本地
本地供 (術語)懸法華本門之十界曼荼羅而供養之也。
本地門 (術語)謂大日如來之自性法身也。為三世常住之法身,理智之法性自具足一切之因果,圓滿萬德之方面也。加持門之對。
本地垂跡 (術語)見本跡條。
本地風光 (術語)又曰本來面目。形容自己心性本分之禪語也。
本行 (術語)本來所修之行法也,又為成佛之因之根本行法也。大寶積經三十曰:「各隨本行為其稱。」維摩經佛國品曰:「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同慧遠疏曰:「菩薩所修,能為佛因,故名本行。」
本行經 (經名)佛本行經之略名。
本行集經 (經名)佛本行集經之略名。
本因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謂佛最初成道時之智慧,修行,階位等妙不思議也。
本成 (術語)本地佛之成道也。法華文句曰:「跡化舉三千墨點,本成喻五百微塵。」
本寺 (雜名)本來所住之寺也。廣弘明集三十一曰:「各還本寺宣告諸小僧尼。」【又】解為根本之寺,則自末寺呼祖師之寺之稱也。
本形 (術語)自身固有之形也。華嚴經十五曰:「或復捨本形自化其形。」
本坊 (雜語)自子院稱本院。或稱自坊為本坊。
本初 (術語)根本元始也。或以名如來之覺體,或以名真如法界,或以名事物之元始。大日經三曰:「我一切本初,號名世所依。」即身成佛義曰:「我者大日尊自稱,本初者本來法然,證得如是大自在一切法之本祖。」瑜祇經曰:「自覺本初。」顯密二教論下曰:「自覺本初平等性智。」理趣釋曰:「本初者,本來清淨法界也。」
本佛 (術語)指自己心內之佛性,而曰本佛。
本身 (術語)禪家言本身即本心。本心
本利益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本時之利益妙也。言本佛之利益眾生不可思議也。
本門 (術語)本跡二門之一。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後十四品明佛身之本地及本地法身之眾德,故謂之為法華之本門。見本跡二門條。
本門本尊 (修法)日本日蓮宗三大秘法之一。謂十界曼荼羅為本尊也。十界曼荼羅為日僧日蓮所始,中央書妙法蓮華經五字,左右圖各種天部諸尊,以表十界互具,示無作三身之佛形者。
本門事觀 (術語)日本日蓮宗之意,法華本跡二門之法體,不出十界十如三世間。然跡門明九界之修因門,故以心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歸於一心,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妙觀,使行人開覺法界唯心。故約於空門理觀歸於唯一心性。使泯絕他之事相也。本門明佛界之感果門。故以身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歸於一身,使行人開覺法界唯一身。故約於有門事觀,直指事之十界依正,而作自己之全身,以為本覺之圓體。此中天台宗以跡門之理觀為主,日蓮宗以本門之事觀為旨。故定經體,台祖直以法性之冥理為體,日蓮以一經所詮之義為體(所詮之義者,神力品「以要言之。如來一切皆於此經宣示顯說。」是曰四句之結要:第一句結妙之名,第二句結妙之用,第三句結妙之體,第四句結妙之宗,以示一經之所詮在名用體宗之四,加之以能詮之經文即名體宗用教之五重玄義也。故日宗以此所詮之四法定為經體。不別立理性之法界以為經體),故台家欲開悟此法性之冥理,依跡門之理性,立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理觀。日蓮欲證即身成佛之實事,依本門之事成,制唱題之妙行。夫經題之五字,已含攝一經所詮宗體字用之全體,經題即本跡二門之妙法,然則信解經題即信解十界之依正本有常住之相也。十界之依正者,即信解吾一身也。是豈非即身成佛耶。故末代凡夫,欲即身成佛,則宜一心唱念題目,一心信受之力,會於任運之妙法,是以唱題之事相為門,入於本門之妙法,故謂為本門之事觀。
本門題目 (術語)日本日蓮宗三大秘法之一。口唱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七字也。妙法蓮華經五字,為法華經二十八品之題號,故名為題目,又概括法華八軸之秘奧。本尊之奧義,全在此五字而無所洩,故表歸依本尊之意,而加南無二字,以唱此七字,為歸名於本尊之方法。愚者不解本尊之意唱之,亦自然生本尊之影,遂得成佛云。
本來 (雜語)無物之始。謂之本來。如云無始以來。
本來空 (術語)謂萬象皆假有非本來實有也。未顯法性真如也。
本來成佛 (術語)立於萬物一如之見地時,眾生如來,同一無異,故悟即煩惱為菩提,眾生即如來,故眾生之心性謂為本來成佛。
本來法爾 (術語)謂自始自然也。
本來面目 (公案)又曰本地風光,自己本分等。示禪門法道極度之語也。顯教之本覺,密教之本初,亦不外乎是。然則何物為本來之面目,請參之。六祖壇經曰:「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本來無一物 (術語)禪之悟道也。空之又空,第一義空也,與小乘之偏真但空相去天壤也。六祖壇經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師呵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了無一物可了,是名真知。」傳燈錄三(達磨章)曰:「光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師曰:將心將來與汝安。曰覓心不可得。師曰:我與汝安心竟。」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術語)唯識論所說。四種涅槃
本性 (術語)本來固有之性德也。圓覺經曰:「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
本性佛 (術語)華嚴十種佛之一。佛具大智慧照了一切法,自性本來是佛,故名本性佛。
本性住種性 (術語)大乘二種性之一。謂無始已來本識所具有之大乘無漏法爾種子也。
本命星 (術語)北斗七星中,當於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星。二十七宿(唐用二十八宿西國除牛宿),中當於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宿。算求本命宿之法,如宿曜經下,假令有人生於二月十七日,則先以十七日為位,於此加十三日共得三十。即自二月之角宿,歷亢氐房。至於軫二十七宿為一周,除此數,尚餘三,即復歷角亢氐,至氐而盡,彼人生於氐宿也。又有於生年之十二支推知本命星者,此分配由何算數,未詳。
本命宿 (術語)本命星
本命元辰 (術語)本命為當人之本命星。元辰為其人之生年。
本命道場 (修法)祈念皇帝本命星,以鎮護國家之道場也,唐青龍寺之鎮國道場,即皇帝本命之道場也。鎮護國家道場
本事經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梵曰伊帝目多伽Itivr!taha,又曰Ityuktaka(譯為如是語,如是說),謂佛說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也。顯揚論曰:「本事有謂如來說聖弟子前世等事。」【又】(經名)七卷,唐玄奘譯。有三品:一法品第一,說一法之法數,乃至三法品第三說三法數。
本事說 (術語)本事經之所說也。
本明 (術語)又曰元明。本覺之體清淨,有大智慧光明,故曰元明。楞嚴經一曰:「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本空 (術語)諸法本來性空,非始於今名為本空。無量壽經下曰:「淨慧知本空。」
本典 (書名)根本之法典。
本法身 (術語)本地法身之略。
本果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謂本門佛果之真性,觀照,資成三德之妙。
本於二諦 (術語)二諦
本相 (術語)又曰大相。生住異滅之四相,有本相與隨相之二種。有為
本相綺致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中阿含本際經之別譯。明善法之展轉為習。
本拏哩迦 (植物)又作奔荼利迦。與奔荼利同。
本跡 (術語)本地與垂跡也,初地已上法身之菩薩及佛,由自己之實身,變作許多之應化,以化眾生。其實身為本地,分身為垂跡,地者能生之義,為利物而自本身垂萬化,故能現之本,謂為本地。所現之末謂為垂跡。自本垂跡,由跡知本,是即一佛菩薩上之妙德也。然此本跡有高下,台家立本高跡下,本下跡高,本跡俱高,本跡俱下之四句而分別之(見本高跡下條),如初地之菩薩,現二地之身,或示八相成道之相者,本下跡高也。如佛由佛之法身垂化身,觀音菩薩現三十三身者,本高跡下也。但以本高跡下為通途。維摩經序曰:「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觀音玄義上曰:「上地為真為本,下地為應為跡。」
本跡二門 (名數)諸家釋法華經無不大判之以本地門垂跡門之二門,一經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為跡門之序正流通,後十四品為本門之序正流通。跡門之法華,謂釋迦如來成道後至法華會座之間四十餘年諸經之說法,三乘法為方便,一乘法為真實(方便品之正說),所說之教理上開權顯實也,本門之法華,謂釋迦之身,生於王宮,成道於伽耶,以至於今,此佛身非我之實身,為我久遠實成之法身,為濟度眾生,一時垂跡,現伽耶成道之應身而已(壽量品之正說),佛自己之身上開跡顯本也。然由斯開跡顯本上觀之,則法華以前至法華上開權顯實之說法,悉為垂跡身之垂跡說。故後半謂為本門法華。此本跡之義,為佛身上真應二身或法應二身之關係,故此義雖瀰滿於法華已前之諸大乘經,然是惟對於大乘菩薩之說,未對於二乘凡夫而明之,對於二乘凡夫,且就釋迦之身而開說證明之者,惟本門法華之所說耳。再如菩薩之授記作佛,爾前之諸經雖不少,然聲聞之授記,則以跡門法華為根本。
本師 (術語)佛教以釋迦如來為根本之教師,故稱本師。其餘曰受業之師。史記樂毅傳曰:「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後漢書曰:「何湯以尚書授太子,世祖從容問湯本師為誰。」大灌頂神咒經十二曰:「本師釋迦牟尼佛。」業疏三之六曰:「本師和尚明相攝法。」
本時 (術語)久遠之昔,謂佛最初成道之時也。
本書 (雜名)各宗開宗根本之書曰本書。如天台之三大部本末合六十卷,謂之本書。
本致 (術語)本意歸趣之所也。法華經弘傳序曰:「統諸佛降靈之本致。」
本起經 (經名)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之略名。
本高跡下 (術語)台家論本跡高下,立四句:一本高跡下,二本下跡高,三本跡俱高,四本跡俱下。本高跡下者,如佛現菩薩之身也,本下跡高者,如菩薩現佛身也。本跡俱高如佛現佛身也。本跡俱下者,如初地之菩薩現初地之相也。故如自佛現神者,即謂為本高跡下。以佛對於神為上位也。見法華玄義釋籤十五。
本神通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本時之神通妙也。謂如來說法際所示現之神通不可思議也。
本涅槃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謂於本時常住本寂之涅槃不可思議也。
本淨 (術語)言本來清淨也。
本淨無漏 (術語)謂心性本來清淨,離煩惱諸漏之污染也。指眾生之心性而言。法華經科註曰:「與本淨無漏相應。」
本教 (術語)二教之一。末教之對。根本之教,一乘教也。
本國土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謂佛本時之同居土,寂光土之妙也。
本眷屬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本時之眷屬妙也。謂佛處所集之十方諸大菩薩不可思議也。
本惑 (術語)二惑之一。又曰根本惑,又曰根本煩惱。為感得迷果之根本煩惱,合之則為貪,瞋,痴,慢,疑,惡見之六種,開之則為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之十種,更分之為見修二惑,分配於三界,則為見惑八十八使,修惑十種,合為九十八種。
本尊 (術語)梵語曰娑也地提[口*縛]多。此譯本尊。本有而於出世間為最勝最尊,故名本尊。又於諸尊中以其尊為本而尊崇之,故名本尊。大日經本尊三昧品於本尊說字印形之三種。字者,[8740][8766]等之種子也,印者,金剛杵罥索等之三昧耶形也,形者,相好具足之尊形也。大日經疏二十曰:「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口*縛]多,若但云提[口*縛]多者直所尊之義也。尊亦云自尊,自所持之尊也。」演密鈔十曰:「諸聖隨行者本所宗主,故名為本尊。」
二種本尊 (名數)本尊三昧品所說,字印形之本尊各立二種。字之二種者:一觀字義,阿字是菩提心,故即向阿字觀自性清淨之菩提心也。二唱阿之聲,唱之如鈴鐸等之不絕也,又以此聲調出入之息也。印形之二種者:一有形,形是青黃赤白等色,方圓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處之類也。印謂所執之印,即刀輪罥索金剛杵之類也,初心者先於心外觀畫尊等,故名有形。二無形,後漸淳熟,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現,與心相應,以爾時此本尊但現於心,於心外無緣,故名無形。竊謂或初得世三昧,見其本尊如是形,如是色,如是住處,如是坐立,如是曼荼羅中持如是印等,尚是有相,故名有形。後轉真言,宛然直見,如鏡像等不思而見,故名無形。本尊形之二種者,一非清淨,彼行者初因有相而引入無相,先觀圓明之佛菩薩印身,其初不見,故畫像等而觀之,漸則法力所加,漸得明了,而尚有所障,閉目則見之,開目則不見之,又漸次而開目閉目,皆得明見,漸漸不加作意而亦見之,乃至觸於身亦無有妨,猶如日對世人等然,依此有相漸引人於清淨處。以有相之故,名為非淨。此由三摩呬多(定之別名)等所引。故住於清淨處,寂然無相,名為清淨。淨是果,非淨是因,非淨謂形色印相之類也,依此非淨而引生淨,由無常之因而至於常果也。見大日經疏二十。秘藏記本曰:「我本來自性清淨心,於世間出世間最勝最尊,故曰本尊。又已成佛本來自性清淨理,於世間出世間最勝尊,故曰本尊。」
本源 (術語)自性清淨心也。梵網經上曰:「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裴休圓覺略疏序曰:「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本源清淨大圓鏡 (術語)圓覺經之語。本源者,眾生本具之佛性。其清淨如大圓鏡。
本經 (雜語)於論疏中,指所依所釋之經曰本經。
本極 (術語)法性之理體,為法之根本窮極,故曰本極。法華玄義七曰:「本極法身,微妙甚深。」
本業經 (經名)菩薩本業經之略名。
本感應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眾生之感與佛之應,共為不可思議也。
本際 (術語)謂窮極之始修也。圓覺經曰:「平等本際圓滿十方。」勝鬘經曰:「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
本際智 (術語)照了佛智諸法之本際,名為本際智。
本算 (術語)問答之論題。一問即最初所問,謂之本算。二問已下,謂之末算。
本標 (術語)本誓之標幟,即三昧耶形也。性靈集七曰:「點塵身雲執本標。」
本誓 (術語)梵語三昧耶Samaya,一譯本誓,原為因本之義。諸佛菩薩在因地所立之根本誓約,謂之本誓。二教論下曰:「各各以本誓加持。」往生禮讚曰:「本誓重願不虛。」理趣釋曰:「三昧耶者名為本誓。」
本說法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本時之說法妙也,謂佛說法之不可思議也。
本壽命妙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謂本時非長非短之慧命不思議也。
本質 (術語)如眼識之緣色境,眼識所現之影像(即相分)外,別有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之實質色法。為其影像之所托者,是曰本質。如意識浮空華兔角之相,惟有影像而無所托之本質,故謂之獨影境。唯識述記六末曰:「除影外別有所托名本質。」
本緣 (術語)有事之由來也。維摩經菩薩品曰:「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
本據 (術語)經論釋號所引用經論釋內之文也。
本斷超 (術語)台家所立超越證四種之一。超越證
本願 (術語)本為因之義,元於因地立此願,今日得其果,故對於果而曰本願。又本為根之義,根本之誓願也。菩薩之心廣大,誓願亦無量也。唯以此願為根本,故曰本願。如阿彌陀如來之四十八願,藥師如來之十二願是也。無量壽經上曰:「皆是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同下曰:「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住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十住毘婆沙論三曰:「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者。」法華經譬喻品曰:「以本願故,說三乘法。」
本願正機 (術語)指本願標的之眾生而言。蓋彌陀之本願,由於欲救濟罪業深重煩惱熾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故指末代濁世之吾人眾生,為本願之正機也。
本願三心願 (術語)三心
本願力迴向 (術語)迴向
本願功德聚 (術語)由因位之本願而於永劫積聚功德之佛也。謂阿彌陀佛。
本願藥師經 (經名)藥師經有五譯。大藏中第二,宋慧簡譯,缺。此本願藥師經,與所存四譯,文多不同,或即慧簡之所譯者歟。
本願一實大道 (術語)謂他力念佛之法門也。釋尊一代之諸教,八萬四千之法門,要皆為歸入於彌陀本願之支徑小路,惟本願他力之一乘為真實之大道,即得真實到著大涅槃之道也。
本識 (術語)阿賴耶識十八名之一。是為有為無為一切法之根本,故名本識。見了義燈四本。
本懷 (術語)心中根本之思念也。或曰素志,或曰素懷,並同。玄義釋籤一曰:「華嚴頓大,尚非本懷。」行事鈔下二曰:「訓諸佛本懷。」
本覺 (術語)眾生之心體,自性清淨,離一切之妄相,照照靈靈,有覺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爾之性德,故曰本覺。即如來之法身也。然此本心體,無始以來,覆於無明煩惱,隱藏至於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顯其性德,是曰始覺,然覺而觀之,則始覺非別,原為本覺之體,故始覺本覺,咸同一致。本覺之外無始覺。始覺即與本覺同一也。仁王經中曰:「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起信論曰:「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二種本覺 (名數)一隨染本覺,依真如內熏之力與如來教法外緣之力,而如實修行。方便滿足,故破妄心而顯現法身,使始覺之智淳淨,與本覺一致,又依始覺究竟與本覺一致,而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相之根,自然相應,現種種為利益,此二者,前曰本覺之智淨相,後曰本覺之不思議業相,此二相若離染緣,則不得成,前者依自己之染緣所成,後者依他之染緣所成。故曰隨染本覺。二性淨本覺,本覺之真如,遠離一切染法,具足一切性德,體相二大,為內熏之因,用大為外緣之資,是性淨本覺也。
本覺下轉 (術語)釋摩訶衍論有本覺下轉始覺上轉之義,本覺有性淨本覺與隨染本覺之二,本覺下轉者,隨染本覺之相也,隨染之本覺,隨眾生之染緣,順眾生之相,現為種種利益也。始覺上轉者,依本覺之內熏習,如實修行,發究竟智也。論三曰:「始覺背凡向聖,上上去去為次第轉,隨染本覺背聖向凡,下下來來為次第轉。(中略)證說經言,諦聽諸佛子。我從具縛凡,具一切地,圓滿行因海莊嚴大覺果。我從清淨地,具經一切地,將一切萬行,得第一信位,入無明藏海。如是二大事,一時非前後。」
本覺內熏 (術語)真如本覺有內熏外緣之二用,內熏者,真如之體相熏習也,無始以來具無漏之法在內冥冥熏習眾生之妄心,能使眾生不知不識,厭生死之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之法,發心修行。自然之作用也。外緣者,真如之用熏習也,自法身垂報化二身,使眾生成見佛聞法之外緣,無作之作用也。起信論曰:「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自體相熏習,二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中略)恒常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中略)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力。」
本覺流轉 (術語)法身附錄「法身流轉。」
本覺真如 (術語)就相言,曰本覺。就體言,曰真如。又本覺為能證之智,真如為所證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來之全體也。
本囊伽吒 (術語)又作本那伽吒Pu%rn!aghat!a,譯言滿瓶。佛之德相也。慧苑音義上曰:「本囊伽吒,此云滿瓶也。」
本體 (術語)諸法之根本自體也,對於應身而謂真身為本體。大日經七曰:「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梵網古跡上本曰:「化歸本體,言還至也。」
瓦官寺 (寺名)在金陵鳳凰臺,又作瓦棺寺。晉哀帝所創立。見佛祖統紀五十三。天台智者住此前後八載。
瓦師 (本生)釋迦先世為瓦師,名大光明。智度論三曰:「釋迦文佛,先世作瓦師,名大光明。爾時有佛,名釋迦文。弟子名舍利弗,目犍連,阿難。佛與弟子,俱到瓦師舍一宿。爾時瓦師,布施草坐、燈明、石蜜漿、三事,供養佛及比丘僧,便發願言:我於當來老病死惱五惡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釋迦文。我弟子名字,亦如今佛弟子。」
瓦缽 (物名)土製之食器。佛許弟子用之。行事鈔下之二曰:「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鐵也。」釋氏要覽中曰:「佛住孫婆白土村,爾時孫婆天神白佛:過去佛皆受用此處瓦缽。佛乃聽比丘受瓦缽。」
瓦器金器 (譬喻)聲聞之戒,譬之瓦器,菩薩之戒,譬之金器。清淨毘尼方廣經曰:「如破瓦器,不可修補。是聲聞毘尼,如金銀器破,還可修治,是菩薩毘尼。」
(術語)[8766]Ca又,援,者。悉曇五十字門之一。一切法離遷變之義也,四聖諦Catur-a%ryasatya之聲也。金剛頂經曰:「左字門,一切法離一切遷變故。」文殊問經曰:「稱左字時,是聖諦聲。」
左行 (雜語)法苑珠林,謂造書者三人。長曰梵,其書右行。次曰佉盧,其書左行。少者蒼頡,其書下行。按右行自右而左,梵文是也。左行自左而右,羅馬文是也。下行自上而下,有先右後左者,漢文是也。有先左後右者,滿洲文是也。
左間 (雜語)凡向堂外而左邊為左間。即上間也。坐位尊左者,支那中古以來之制也。
左溪 (人名)名玄朗,號左溪。台宗之第八祖,荊溪之師。見佛祖統紀七。
平生業成 (術語)淨土真宗之名目。在平常之時獲得他力之安心往生淨土之業事成辨也。
平交 (雜語)禪林之語。無上下平等交際者,道德位年與我齊等者。
平江絛 (物名)謂禪林兩頭有總之帶也。為支那之平江所產,故名。平江在臨安府。說見象器箋十七。
平袈裟 (衣服)又曰一色七條。以錦或金襴或金紗或織物等作之。不如衲袈裟之雜他色,惟為一色,故曰平袈裟。論尊卑,則平袈裟為尊,衲袈裟為卑。
平常心是道 (公案)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見會元四趙州章,光明藏中,無門關。
平等 (術語)對於差別之稱。無高下淺深等之別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紀曰:「幸同泰寺,設平等會。」五燈會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載。日月平等,故四時常明。涅槃平等,故聖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無諍。」
平等力 (術語)如來之尊稱。以其具平等度一切眾生之力用也。贊阿彌陀佛偈曰:「虛無之身無極體,是故頂禮平等力。」
平等心 (術語)證諸法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之上,不起怨親等差別之見,等垂憐愍也。
平等王 (異類)閻魔王之別稱。以其公平司罪福之業也。慧琳音義五曰:「梵音爓魔,義翻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業。」演密鈔曰:「炎魔王此云平等王。」五會法事讚本曰:「若得念佛深三昧,不怕三途平等王。」佛祖統紀三十三曰:「華嚴感應傳,郭神亮為使者追至平等王所,因誦若人欲了知四句偈,得放回。」依此等說,則閻魔平等為一。如依十王之說,則閻魔王之外又有平等王。【又】(人名)劫初始立民主,稱平等王,是剎帝利種之大祖也。佛祖統紀三十曰:「議立一平等王,賞善罰惡。」
平等法 (術語)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
平等性 (術語)真如者,周遍於一切諸法而為平等,故名,平等性。往生論註上曰:「平等是諸法體相。」
平等教 (術語)唐初印法師所立二教之一。盧舍那所說之華嚴經也。非逐眾生之機委曲說權實之法,乃稱於法性之理,頓說平等一實之理,故名平等教。
平等義 (術語)性虛空十義之一。謂真如體性平等,於一切法,等無有異也。
平等覺 (術語)如來之正覺也。正覺無高下淺深之別,故曰平等覺。又言理智冥合而為平等也。新譯仁王經上曰:「實智平等,永斷惑障。」
平等觀 (術語)台宗三觀中假觀之異名也。若破一(即假)而用一(即空),則不名為平等,前於觀知假非假,破假入空,今知空非空,破空入假,空假共破互用,故名為平等(前之空觀破假,今之假觀破空,前之空觀用空,今之假觀用假也)。止觀三曰:「從空入假名平等觀。」【又】空觀之異名。以空為平等而一一別相也。
平等法身 (術語)八地以上之菩薩,證平等寂滅之真如,則雖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亦能一時遍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之教化,作種種之佛事,而無往來之想無作無作之想,是曰平等法身。七地以下之菩薩,則雖證真如,尚要功用始然。往生論曰:「未證淨心菩薩得證平等法身。」同論註下曰:「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法身菩薩也。寂滅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薩所證寂滅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滅平等法,故名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薩所得故,名為寂滅平等法也。」
平等性智 (術語)如來四智之一。凡夫第七識之我見,轉而得此智慧,以證自他平等之理,對於初地以上之菩薩,現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也。心地觀經二曰:「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他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各為平等性智。」佛智論三曰:「平等性智者,謂觀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應,常無間斷,建立佛地無住涅槃。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種種影像,妙觀察智不共所依,如是名為平等性智。」密教建立五智,以平等性智亦名灌頂智,南方寶生佛之智也。菩提心論曰:「南方寶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頂智也。」秘藏記本曰:「平等性智清淨智水,不簡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變故,名曰平等性智。」
平等覺經 (經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之略名。
平等大悲 (術語)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憐愍普遍平等之慈悲也。
平等大慧 (術語)以名佛說法華經之實智,是即諸佛之實智也。能證平等之理性,故曰平等。眾生齊得此智慧,故曰平等。法華經見寶塔品曰:「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法華科註四曰:「平等有二:一者法等,即中道理。二者眾生等,即一切眾生同得佛慧也。」
平等意趣 (術語)四意趣之一。謂如來據秘密之意趣,平等之理,而說法也。譬如指過去之諸佛而曰我身是也。以其據佛佛平等之理故也。
平舉 (儀式)禪林之語。葬禮維那不舉啟請,直舉南無薩怚他,曰平舉。以不舉啟請故亦不舉摩訶梵,蓋恐妨諸方人之結緣諷經也。東漸清規送亡式曰:「維那平舉楞嚴咒,不啟請,曰平舉。」
(雜名)
畫石 (譬喻)具堅實之性而無異變者,譬之畫石。涅槃經三曰:「如來常身,猶如畫石。」同十五曰:「譬如畫石,其文常在。畫水速滅,勢不久住。瞋如畫石,諸善根本,如彼畫水。」
豎石聽講 (故事)羅什弟子道生,講涅槃經,立闡提有佛性之義,不答於眾,入平江虎丘山,豎石為聽眾,講涅槃經,至闡提有佛性之處,曰:如我所說,契於佛心否?群石首肯。見稽古略二。
難石石裂 (雜語)石遇難而碎裂也,金光明文句五曰:「如長瓜鍱腹,難石石裂,難樹樹折。」智度論三十六曰:「薩遮祇尼犍子,銅鍱鍱腹,自誓言:無有人得我難而不流汗破壞者。大象乃至樹木瓦石,聞我難聲,亦皆流汗。」
陳那裂石 (故事)陳那為新因明之祖。與迦毘羅仙之化石者問答,石為之裂。輔行十之一曰:「迦毘羅仙,恐身死,往自在天問。天令往頻陀山取餘甘子食,可延壽。食已於林中化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書偈問石。後為陳那菩薩斥之。書偈,石裂。」
石女 (雜語)女之無子者,又不能為婬者,皆為石女。因明入正理論曰:「自語相違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涅槃經二十五曰:「譬石女,本無子相,雖加功力,無量因緣,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無貪相,雖造眾緣,貪無由生。」資持記中二之一曰:「石女者,根不通婬者。」普燈錄五曰:「石女舞成長壽曲,木人唱起太平歌。」
石女兒 (譬喻)石女之兒,非有之譬也,如言龜毛兔角。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
石火 (譬喻)燧石所出之火光。譬起滅之迅速也。萬善同歸集五曰:「無常迅速,念念遷移。石火風燈,逝波殘照,露華電影,不足為喻。」會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石地藏 (圖像)石造之地藏像也。
石佛 (圖像)石造之佛像也。
石劫 (雜名)磐石劫也。
石門 (人名)宋洪覺範居於石門,故曰石門。
石門文字禪 (書名)洪覺範居石門,其文集曰石門文字禪。行於世。
石魚 (物名)以石所作之魚鼓。
石塔 (物名)石造之率塔婆,墓標之總名。原為死者之紀念,為標德而建之。佛於凡僧已上雖許建之,然有等級之差。密教別有五輪形之塔,以之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為欲得其加被之功德,聽僧俗一般立之。其趣旨大為殊異。
石割地獄 (界名)八種地獄中之第三。即眾合地獄也。
石象 (雜名)明一統志曰:「象莊在河南府,東漢時西僧以象馱經來洛陽,後化為石,今有石象。」
石經山 (山名)舊名白帶山。因隋時靜琬尊者刻經於石洞,故云石經山。紫柏老人集十五曰:「燈下讀唐蘇州刺史白居易重玄寺石壁經碑,逆思隋靜琬尊者,刊石為經,積盈大藏。竊校優劣,不勝悲惋。」憨山老人夢遊集二十二曰:「及觀光上國,游目小西天,見石經,何其偉哉。蓋有隋大業中幽州智泉寺沙門靜琬尊者恐三災壞劫,慮大法湮沒,欲令佛種不斷,乃創刻石藏經板,封於涿州之西白帶山。山有七洞,洞洞皆滿。由大業至唐貞觀十二年,願未終而化。門人導儀暹法四公相繼五世,而經亦未完。歷唐及宋,代不乏人。至有元至正間,高麗沙門慧月大師,尚未卒業。其事顛未,具載雲居各樹碑幢間。惟我明無聞焉。」又曰:「太僕徐琰等至石經山雷音堀,堀乃隋大業中,靜琬尊者刻石藏經所。」又曰:「聖母慈聖皇太后聞之,遣侍臣陳儒齎齋具往供。隨師再過雲居,禮石經於於雷音寺。」
石缽 (故事)佛將成道時,四天王來各獻青石之缽。佛受之,以四缽重疊,按為一缽,故缽有四際,惟佛用之。弟子不許石缽。見佛說普曜經七,智度論二十六,同三十五,義楚二十二。佛入滅時,此缽付阿難,見處胎經,義楚二十二。晉法顯三藏渡天竺時,在弗樓沙國拜石缽,言無信心,則雖中以象挽之亦不動。有信心,則可舉而置於頂上。見法顯傳。
石蜜 (飲食)冰糖也。善見律十七曰:「廣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堅強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華玄義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經第三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離垢名頗尼多。次第二煎,則漸微重,名曰巨呂。更第三煎,其色則白,名曰石蜜。」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白雪糖,即白糖。出益州,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煉作餅塊,黃白色而堅重,川浙者佳。主心腹熱脹,潤肺氣,助五藏津,治目中熱膜,口乾渴,可止目昏闇能明。」按根本律,有糖無石蜜。律攝云:糖攝石蜜也。
石蜜漿 (飲食)和石蜜於水者。智度論三曰:「瓦師布施草座燈明石蜜漿三事供養佛及比丘僧。」
石榴 (植物)是鬼子母神所持之果物,一切供物果子之中,石榴為上。瞿醯經奉請供養品曰:「其果子中石榴為上,於諸根中毘多羅根為上。」
石壁經 (雜名)唐文宗太和三年,蘇州重玄寺刻石壁經成,白居易作碑,法華經六萬九干五百五言,維摩經二萬七千九十二言,金剛經五千二百八十七言,尊勝陀羅尼經三千二十言。阿彌陀經一千八百言,普賢行法經六千九百九十言,實相法密經三千一百五言,般若心經二百五十八言也。見稽古史略三。
石壁無礙 (術語)謂佛菩薩之神力,石壁無障,通行自在也。楞伽經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無礙,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無礙。」
石頭 (人名)唐希遷禪師,端州陳氏子,居衡山南寺,寺東有石,狀如臺,結庵其上,時人號為石頭和尚。著參同契二百餘言行世。傳燈錄曰:「鄧隱峰參石頭和尚,馬祖止之曰:石頭路滑。既往,果為石頭所困,無一語而還。」
石霜 (人名)六祖慧能門下臨濟義玄(是臨濟宗之祖),六世孫為石霜。石霜下開楊岐黃龍二派。師名楚圓,字慈明,往潭州石霜山,初為儒生。二十歲出家,嗣法於洛陽昭。宋仁宗康定元年寂,壽五十四。塔全身於石霜山。見續傳燈錄十三。
布毛侍者 (人名)杭州招賢寺會通,唐德宗時為六宮使,乞為僧,禮鳥巢道林禪師而落髮。通一日欲辭去。師曰:汝今何往?曰會通為法出家,和上不垂慧誨,今將往諸方學佛法去。師曰:若是佛法,吾此間亦有少許。曰:如何是和上佛法?師於身上拈起布毛吹之。會通遂領悟玄旨,時號為布毛侍者。見傳燈錄四。
布史 (雜名)Paus!a,十月之梵名。見梵語雜名。
布字品 (經名)大日經三十一品中第十七品之名。說迦佉等之種子,布置於自己之身分,而成妙觀。演密鈔九曰:「布字品者,布謂安布,字即字門。謂此從迦佉乃至暗噁等,一一皆是入法界門。字即門,故曰字門。行者將一一字從唯下齶上乃至頂,十字處分明安布,心常現前如是行者,即得名為成等正覺,乃至名為一切智者,故曰布字品也。」
布字觀 (術語)真言之法,以阿字等布置於自己之身分,而觀想其理義,謂之布字觀,又曰布字嚴身觀。大日經疏十七曰:「以阿字布於行者之心。(中略)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爾,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竟,其餘諸字則布於一切支分,如下品說也(指布字品)。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說,先觀其心八葉開敷,置阿字其上,此阿字即有圓明之照也。將行者染欲之心與真實慧心而相和合,即同於真而共一味也。」
布沙他 (行事)又曰逋沙他,布灑他。布薩
布沙陀 (行事)布薩
布利迦 (飲食)Pu%rika%,餅名。大日經疏七曰:「布利迦譯云著鑑餅,以種種上味和合,為鑑作之。」
布咀洛迦 (地名)又作補怚洛迦,補但落迦。山名。補陀落迦
布怛那 (異類)Pu%tana,又作富多那,富單那,布單那,富陀那。譯為臭餓鬼。餓鬼中之最勝者。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布怛那舊云富單那,或作富多那,此義云臭,是餓鬼中勝者也。」慧琳音義十二曰:「布單那或富陀那,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穢,雖身形臭穢,是餓鬼中福之最勝者。」
布刺拏 (人名)Pu%ran!a-ka%s/yapa,又作脯刺拏,棓刺拏,外道名,舊曰富蘭那,富蘭那迦葉。又Pu%rn!a,論師名,譯為圓滿,作釋毗婆沙論。見西域記三。
布刺那迦葉波 (人名)外道名。富蘭那迦葉
布施 (術語)梵語曰檀那Da%na,譯為布施。以福利施與人也。所施雖有種種,而以施與財物為本義。得大富樂之果。周語曰:「享祀時至,布施優裕。」文子自然篇曰:「為惠者布施也。」莊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韓非顯學篇曰:「上徵斂於富人,而布施於貧家,是奪力儉而與侈墮也。」淮南子道應訓曰:「不義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齊俗訓曰:「為義者,布施而德。」論衡定賢篇曰:「使穀食如水火,雖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無量壽經曰:「布恩施惠。」大乘義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維摩經佛國品曰:「布施是菩薩淨土。」
二種布施 (名數)一財施,捨財濟貧也。二法施,說法度他也。見智度論三十三。【又】一淨施,謂布施時不求世間之名譽福利等報,但為資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以清淨心而布施也。二不淨施,謂以妄心求福報而行布施也。見智度論三十三。
三種布施 (名數)一財施,如上。二法施,如上。三無畏施,以無畏施於人。謂救人之厄難也。見智度論十四。
四種布施 (名數)一筆施,見人之發心書寫經典。以筆施之,助成善緣也。二墨施,見人書寫經典,以墨施之,助成善緣也。三經施,刊造經板,施與於人,使之讀誦也。四說法施,說法使人聞之而修因證果也。見菩薩善戒經一。
五種布施 (名數)一施遠來者,二施遠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飢餓者,五施智法人。見賢愚經諸經要集十一。
七種布施 (名數)一施客人,羈旅他鄉者。二施行人,旅行者。三施病人,染疾者。四施侍病,看病者。五施園林,以園林施諸寺也。六施常食,布施錢財或莊田等為現住僧或十方僧供常食也。七隨時施,於寒時風時熱時隨其所應而施衣食等也。是曰七有依福業事。見俱舍論十八。
八種布施 (名數)一隨至施,隨近己至,方能施與也。二怖畏施,畏怖災厄,欲其靜息而行惠施也,又見此財壞相現前,寧施而不失也。三報恩施,昔得他施,今還施於彼也。四求報施,今施物於彼而希他之返報也。五習先施,習於先人父祖之家法而行惠施也。六希天施,希生於彼天而行惠施也。七要名施,希美名而布施也。八為莊嚴心,為賢助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瑜伽者,禪定也。上義者,涅槃也。見俱舍論十八。
布施物 (雜語)布施之物料也。
布施偈 (雜名)又名三輪清淨偈。三輪者,能施,所施,施物也,清淨者,於此三輪無念無所得也。心地觀經所謂:「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今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是也。
布施經 (經名)有二本:一、趙宋法賢譯。一卷。二、分別布施經,趙宋施護譯。一卷。
布施攝 (術語)四攝之一。以布施攝受他也。
布施波羅蜜 (術語)六波羅蜜中之檀波羅蜜也。波羅蜜
布教 (雜語)弘布教法也。法華玄義十曰:「如來布教之元旨。」又曰:「聖人布教,各有歸從,然諸家判教非一。」
布袋和尚 (人名)五代梁時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形裁腲[月*妥]。蹙額皤腹。出語無定。時號長汀子。常荷一布袋入[(纏-糸)*(郊-交)],見物則乞。一日,有僧在前行。師拊其背。僧回首。師曰:乞我一文錢。曰:道得即與。師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和尚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放下布袋。福曰:為祇如此,為更有向上事。師負之而去。梁貞元三年,端坐岳林寺盤石,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遂入滅。後現於他州,亦負布袋而行。明如惺龍華懺法後附有布袋和尚傳。
布達拉 (地名)又名普陀羅。達賴喇嘛所居之處也。西藏新志中曰:「布達拉者,平地聳起之山也。高約二里,疊砌成樓,樓高十三層,上有金殿三座,亦唐文成公主所建。金殿下有金塔五座,西殿有黃帽喇嘛祖宗喀巴手足印,日久不化,達賴喇嘛即居於此。」 0169.JPG
布路沙 (雜語)一作布嚕沙Purus!a,又作補盧沙。譯曰人,丈夫。寄歸傳二曰:「言布路沙者,譯為人也。」梵語雜名曰:「丈夫,布嚕沙。」
布[何-可+爾]阿偈 (雜名)譯言腐爛食藥。即陳棄藥也。四分開宗記七本曰:「布[何-可+爾]阿偈,此云腐爛食藥,即是所棄之物,故五分律第十六云殘棄藥。」Pu%ti-agada’。
布薩 (行事)原為梵語Upavasatha,變於巴利Uposatha,失梵語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灑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薩陀婆,譯曰淨住,善宿,又曰長養。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與廿九日或三十日),集眾僧說戒經,使比丘住於淨戒中。能長養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齋日持八戒而增長善法,謂之布薩。因而就所作之法,謂之說戒或八戒。就其功能則曰布薩。又曰優補陀婆,譯曰斷增長,斷惡長善之義也。又名缽羅帝提舍耶寐Pratides/aya%mi,譯曰我對說。此日向人懺悔所犯之罪也。智度論十三曰:「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善宿。」又曰:「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願持此布薩福報生生不墮三惡八難。」玄應音義十八曰:「布沙他,或作逋沙,此云增長,謂半月叉磨增長戒根。叉磨此云忍,謂容恕戒罪,舊名懺者,訛略也。」同二十四曰:「布灑他此云增長,謂半月叉磨增長戒根也。或言逋沙他,亦言布薩,皆訛略也。」寄歸傳二曰:「半月半月為褒灑陀,朝朝暮暮憶所犯罪」,「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淨義,意明長養淨除破戒之過,昔云布薩者,訛略也。」行事鈔上四曰:「布薩此云淨住,出要律儀云:是憍薩羅國語。六卷泥洹云:布薩者長養,有二義:一清淨戒住,二長增功德。雜含云布薩陀婆,若正本音優補陀婆,優云斷,補陀婆云增長。國語不同,亦呼為集、為知、為宜、為同、為共住、為轉、為常也。三千威儀云:布薩者,秦言淨住,義言長養,又言和合也。」玄應音義十四曰:「逋沙他此云增長,或名缽羅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對說,謂相向說罪也。舊名布薩者,訛略也。譯云淨住者,義翻也。」布薩與安居皆原為婆羅門教徒之行事(安居者防於雨期不健康時期外出殺草木小蟲,且資各自修養),王舍城諸外道梵志於月三時為集會,眾人群來周旋,共為知友,供養飲食。佛勸瓶沙王制之,有比丘對白衣說經,白衣施食比丘等者原為月二回。次第增為六齋八齋等。此有如結八戒之觀。
布薩日 (雜語)每月十五日與廿九日或三十日之兩日,行布薩法之日也。
布薩食 (雜名)齋日之淨食也。羯磨疏四上曰:「布薩食者亦是淨齋之食耳。」
布薩護 (術語)八戒齋之異名。就在家之人而言。以在家之優婆塞優婆夷受持八戒而為布薩故也。在心曰護。在身口曰戒。護即戒之別名也。智度論十三曰:「受持八戒,是則布薩。」行事鈔上四曰:「俱舍論名八戒為布薩護也,明了言,在心名護,在身口名戒也。」
布薩陀婆 (雜語)布薩
布薩犍度 (術語)Pos!adhakhan!d!a,犍度為篇聚之名,律中集布薩之法於一處,謂之布薩犍度。四分律二十犍度中謂之說戒犍度。說戒者就其作法而名,布薩者就其功能而名耳。
布嚕那跋陀羅 (異類)Pu%rn!abhadra’,夜叉八大將之一。譯曰滿賢。見大日經疏五。
弗于逮 (雜名)洲名。毘提訶
弗于毘婆提訶 (雜名)Pu%rva-videha,洲名。毘提訶
弗如檀 (人名)放光般若譯主無羅[叉-一]之弟子,晉言法鏡。見貞元錄四。梵Pun!ya%darsa’。
弗沙 (佛名)又作勃沙,富沙,逋沙,補沙。華嚴經昇須彌頂品曰:「弗沙明達第一義,諸吉祥中最無上。(中略)提沙如來辯無礙,諸吉祥中最無上。」俱舍光記十八曰:「底沙(Tis!ya),此云圓滿,是星名,從星為名。(中略)過去有佛號曰底沙,或曰補沙。」四教儀集解中曰:「底沙弗沙,梵音不同,云富沙,又云底迦。」名義集一曰:「什師解弗沙菩薩云:二十八宿中鬼星名也。生時相應鬼宿,因以為名。或名沸星,或名孛星。」底沙佛。梵Fus!ya。
弗沙蜜多 (人名)Bus/yamitra,阿育王之子也,大破佛法。見雜阿含經二十五。
弗沙蜜多羅 (人名)Pus/yamitra,阿育王後四世之王也。問諸臣曰:我當作何等事,令我名可永留於世?諸臣答曰:先王阿育造八萬四千如來塔,名德傳於世,今王壞塔,則二人俱不朽矣。於是壞八萬四千塔,悉殺害比丘僧。見雜阿含經二十五。
弗沙佛 (佛名)底沙佛
弗沙迦王經 (經名)萍沙王五願經之異名。梵Pus!ka。
弗波提 (雜名)Pus!padeva,華名。譯曰天華。見名義集三。
弗若多羅 (人名)Pun!yatara,比丘名。譯曰功德華。罽賓國人。譯十誦律。見梁僧傳二。
弗毘提訶 (地名)東大洲名。弗者,弗利婆之略。譯曰東或前。毘提訶者,正洲名也。弗婆提
弗婆提 (地名)Purvavideha,新曰毘地訶Videha,東大洲名也。西域記一曰:「東毘提訶洲,舊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訛也。」玄應音義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毘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賀,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賀此云離體也。」中阿含四洲經曰:「東方有洲名弗婆鞞陀提。」
弗婆呵羅 (異類)Fus!pa%hara,夜叉名。譯曰食花。見孔雀王咒經上。
弗婆勢羅 (雜名)Pu%rvas/aila,伽藍名。譯曰東山。見西域記十。
弗婆鞞陀提 (地名)東大洲名。弗婆提
(雜名)出家之女子也。梵語曰比丘尼。比丘之語,通於男女。尼之音,示女性。僧史略曰:「漢明帝既聽劉峻等出家,又聽洛陽婦女阿潘等出家。」案此為中國有尼之始也。善見論曰:「尼者女也。」文句二之上曰:「尼者,天竺女人通名也。」
尼比丘 (雜名)俗曰尼僧。
尼講 (雜名)女子信徒之結社也。僧史略曰:東晉廢帝太和三年,洛陽東寺尼道馨,通法華維摩,研窮理味,一方宗師,此則尼講說之始也。見事物紀原七。
尼寺 (雜名)比丘尼所住之寺也。世親傳曰:「於阿輸闍國起三寺,一比丘尼寺,二薩婆多部寺,三大乘寺。」我國西晉建興中,尼淨檢等於洛陽城西,創建竹林寺,是為尼寺之始。
尼法師 (雜名)女性之法師也。
尼衣 (衣服)尼所著之衣。
尼大師 (雜名)尊尼而稱為大師者,支那多其例。見象器箋五。
尼僧正 (雜名)「南宋文帝元嘉十二年敕尼寶賢為尼僧正。」見釋書二十七。
尼民陀 (地名)尼民陀羅之略。
尼民陀羅 (地名)又Nemim%dhara尼民達羅山之名。七金山最外之山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尼民達羅,舊言尼民陀羅,此云地持山。又魚名,言海中有魚名尼民達羅,此山峰形似彼魚頭,復名也。」慧苑音義下曰:「尼民陀山,此翻為持邊,以彼山是七重金山中最外邊故。」
尼戒 (術語)比丘尼應持之戒律。有三百四十一戒。南山律師更加七滅諍,而為三百四十八戒。普通尼戒曰五百戒者,舉大數也,實則為三百四十八戒。
尼沙陀 (雜語)優波尼沙陀之略。
尼延底 (雜語)Nyanti’,譯曰深入,執取。貪之異名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尼延底此言深入,貪之異名也。言窮極無厭,故以名之。」俱舍光記十六曰:「尼延底,此云執取,或云趣入,或云執滯。」
尼拘律 (植物)樹名。尼拘陀
尼拘陀 (植物)Nyagrodha,又作尼瞿陀,尼俱陀,尼拘律,尼拘尼陀,尼拘盧陀,尼俱類,尼拘類陀,尼拘婁陀,尼拘屢陀,諾瞿陀等。樹名。原語有生長於下之樹之意味。即榕樹(Ficus Indica)也。以下諸釋中以縱廣樹為最當。玄應音義三曰:「尼拘尼陀,應云尼拘盧陀,此譯云無節,亦云縱廣樹也。」同二十四曰:「尼拘尼陀,作尼拘陀,或尼拘類陀,或尼拘屢陀。」同二十二曰:「諾瞿陀,舊經中作尼拘陀,或言尼俱盧陀,亦作尼俱律,又作尼俱類,皆訛也。舊譯云無節,或言縱廣也。」慧琳音義十五曰:「尼拘陀,此樹端直無節,圓滿可愛,去地三丈餘,方有枝葉。其子微細如柳花子,唐國無此樹,言是柳樹者訛也。」
尼拘律陀 (植物)樹名。尼拘陀
尼拘尼陀 (植物)樹名。尼拘陀
尼拘陀梵志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與長阿含散陀那經同本。佛至尼拘陀梵志所詰問彼,彼默然不能答。
尼陀那 (術語)Nida%na,譯曰因緣,緣起。十二分經之一。說佛之說法緣起由序者。諸經多有通別二序,所謂別序者,尼陀那也。智度論三十二曰:「尼陀那者,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有人問:故說是事。毘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慧苑音義上曰:「尼陀那,此云因緣。然有三類:一說請而語,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說法也。」開宗記一本曰:「尼陀那,此云緣起,或云因緣。」
尼陀那目得迦 (術語)Nida%nama%tr!ka,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名。尼陀那譯因緣。目得迦譯本事。十二分經中之因緣經與本事經也。
尼姑 (雜名)女僧也。釋典名比丘尼。簡稱尼俗謂之尼姑。
尼抵 (雜語)Nidhi(Pran!idha%na),譯曰願。可洪音義二曰:「尼抵或云尼低,或云尼提,此云願也。」
尼近底 (雜語)Nyanti’,譯曰深入。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尼近底,此言深入義,貪異名也,言窮極無厭故以名之。」近為延之誤。尼延底
尼夜摩 (雜語)Niya%ma,譯曰決定。慧琳音義十九曰:「尼夜摩位是菩薩不退轉位也。」瑜伽略纂十三曰:「尼夜摩可言決定。」
尼波羅 (地名)國名。即Nepal(Nedala)也。在雪山中。見西域記七。
尼彌留陀 (術語)Vinirudha,譯曰滅。四諦中之滅諦是也。大乘義章一曰:「言毘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滅。外國說滅凡有三種:一者涅槃;二尼彌留陀,謂四諦中滅諦名也;三曰毗尼。」
尼刺部陀 (界名)Nirarbuda’,又作尼賴浮陀,八寒地獄第二之名。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尼刺,此云裂,言身[病-丙+包]裂也。」俱舍光記十一曰:「尼刺部陀,此云[病-丙+包]裂。嚴寒逼身,身[病-丙+包]裂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尼賴浮陀,寒地獄名,此言不卒起。」
尼迦羅 (植物)Nis!ka%la’,樹名。譯曰不黑,不時。見慧琳音義。
尼建他迦 (異類)又作尼延他柯。夜叉名。譯曰無咽。見大孔雀經上。梵Nirkan!t!haka。
尼師壇 (物名)Nis!i^dana,又作尼師但那,[寧*頁]史娜曩。譯言坐具。一曰隨坐衣。亦為臥具。長四廣三。坐臥時,敷地護身,又布於臥具上護臥具之具也。以為禮拜之具者,謬也。寄歸傳二曰:「尼師但那坐臥具也。」行事鈔下一曰:「四分為身為衣為臥具故制。」慧琳音義一曰:「尼師壇,梵語略也。正梵音具足應云[寧*頁]史娜曩,唐譯為敷具,今之坐具也。」名義集謂佛初度五人,及迦葉兄弟。並製袈裟,坐具在袈裟下。後度諸眾,徒侶漸多。年少比丘,儀容端美,入城乞食,多為女愛。由是製衣角在左肩,後為風飄,聽以尼師壇鎮上。後外道達摩多問比丘,肩上片布,持將何用?答曰:擬將坐之。達摩多曰:此衣既為可貴,有大威靈,豈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比丘白佛:由此佛製還以衣角居於左肩,坐具還在衣下。張希復詩云: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時不鎮尼師壇。即謂此也。
尼師但那 (物名)與尼師壇同。
尼乾陀 (流派)又作尼犍陀。略曰尼乾。尼犍
尼乾陀子 (流派)與尼乾子同。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經名)一卷,馬鳴菩薩集。宋日稱等譯。尼犍外道詣大乘學者所,問無我之義,大乘學者為說無我之義,有偈頌。
尼連禪 (地名)又作尼連禪那Nairan^jana,河名。佛將成道,先浴此河,後坐菩提樹下。玄應音義三曰:「尼連禪河應云尼連禪那,或云熙連禪,此譯云。尼者不也,連禪那者樂著也,名不樂著河也。」
尼連河 (地名)即尼連禪河。水經注曰:「佛嘗浴尼連河。」法苑珠林曰:「尼連河裏,非有垢而除。」參照尼連禪
尼提 (人名)又作尼陀。除糞人之名。佛度之為大阿羅漢。見賢愚經尼提度緣品。
尼犍 (流派)Nirgrantha,又作尼虔,尼乾,尼健。六大外道之一。尼犍具曰尼犍陀。譯曰離繫,不繫,無結。離三界繫縛之義也。是為外道出家之總名。但此外道,特修裸形塗灰等離繫之苦行,故取總名為別名。自佛法毀之,名曰無慚。以彼母之名名為若提Jn^a%ti^,譯曰親友。彼為其子,故曰尼乾陀若提子Nirgranthajn^a%tiputra,又師之門徒,曰尼乾陀弗咀羅Nirgranthaputra,尼乾子,尼乾陀子。弗咀羅譯為子,指稱門徒。注維摩經三:「肇曰:尼犍陀其出家總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門,若提母名也。其人謂罪福苦樂本有定因,要當必受,非行道所能斷也。」法華文句記九曰:「在家事梵名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乾。」唯識述記一本曰:「尼虔子,今言尼犍陀弗咀羅,翻為離繫子。苦行修勝因名為離繫,露形少羞恥,亦名無慚。本師稱離繫,是彼門徒,名之為子。」同一末曰:「以其露形,佛法毀之曰無慚,即無慚羞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尼乾陀此云無繼,是外道總名也。若提云親友,是母名。」玄應音義六曰:「尼乾或作尼乾陀,應言泥健連他,譯云不繫也。」同十曰:「其外道,拔髮露形,無所貯蓄,以手乞食,隨得即噉也。」俱舍光記十五曰:「離擊,梵云尼乾陀。彼謂內離煩惱擊縛,外離衣服擊縛,即露形外道也。」
尼犍子 (流派)尼犍
尼犍度 (術語)Bhiks!un!i^-khan!d!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明比丘尼戒律之篇章名。犍度有聚之義,蘊之義。篇章之異名也。
尼犍陀弗咀羅 (流派)譯曰離擊子。尼犍
尼犍陀若提子 (流派)尼犍
尼摩羅 (界名)Nirma%n!arati,天名。玄應音義三曰:「尼摩羅天,或云須密陀天,此云化樂天,亦云樂變化天也。」六欲天之第五天也。
尼壇 (雜名)比丘尼之受戒壇也。僧史略曰:「受戒初本僧尼同壇,本朝(北宋)太祖不許尼住僧中,自是始別為壇。」宋朝會要曰:「開寶五年二月,詔自今尼有合度者,只許於本寺起壇受戒。」按自此始別立尼受戒壇也。
尼薩耆 (術語)尼薩耆波逸提之略。
尼薩曇 (雜語)Upanis!ada,數法之極少者。希麟音義一曰:「尼薩曇分,梵語數法之極也。或云優波尼酒陀,慧苑法師音義引瑜伽大論譯為微細分,如析一毛以為百分,又析彼一分為百千萬分,又於析分中如前析之乃至鄰虛,至不可析處,名為優波尼薩曇分也。」
尼薩耆波逸提 (術語)巴Naih!sargikapra-cittiya(Naih!sargik-pra%yas/cittika),五篇罪之一。尼薩耆為盡捨,波逸提為墮。此罪聚總關於衣缽等之財物,故以其所犯之財物,捨於眾中而懺悔之,謂之盡捨。若不懺悔,則結墮獄之罪,故曰墮。總有三十種,稱為三十捨墮,行事鈔中之一曰:「波逸提聚義翻為墮,十誦云:墮在燒煮覆障地獄故也。(中略)聲論云:尼翻為盡,薩耆為捨。」四分戒本定賓疏下曰:「尼薩耆者,此翻為盡捨。波逸提者,此翻為墮。謂犯此罪牽墮三惡,若犯此墮,要先捨財,後懺墮罪,故云捨墮。」比丘尼鈔一曰:「捨財捨罪捨心,具此三捨,故云盡捨。」
尼羅蔽荼 (職位)Ni^lapit!a,譯曰青藏。史誥之名。西域記二曰:「至於記言書事,各有司存,史誥總稱尼羅蔽荼,唐言青藏。善惡具舉,災祥備著。」
尼羅烏缽羅 (植物)Nilotpala,譯曰青蓮華。見烏缽羅條。
尼羅婆陀羅 (菩薩)Ni^lavajra,譯曰青金剛。陀羅尼集經四曰:「尼羅婆陀羅,唐云青金剛也。」
尼藍婆 (菩薩)Ni^lavajra’,譯曰青金剛。圓覺經曰:「尼藍婆金剛。」
召請 (術語)勸請佛菩薩,又召致人眾也。大日經七曰:「召請如本教。」涅槃經一曰:「召請涅槃眾。」
召請方便真言 (真言)南麼三曼多勃陀喃(歸命一切諸佛)阿(行也)薩[口*縛]怚囉(二合)缽囉(二合)底[言*我]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言*我]多(如來)矩奢鉤菩提折[口*縛]耶(菩提行)缽[口*履]布囉迦(滿足)莎訶(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謂由此行能招諸佛之大功德,如世間之鉤,則有處所之分劑,不能遍一切處作鉤召,今如來之鉤,則不如是,善及一切,無所不加,乃至能招菩提之果也。以要言之,則悉滿一切如來之功德,普召一切眾生,使亦得此道。故次句曰遍一切害。害即是鉤取而殘之也。遍害一切之不調伏者,皆於菩提之行,而趣於妙果,使得滿足也。」
召請童子 (菩薩)八大童子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文殊菩薩左五位。梵名阿羯囉灑也,譯言召請,密號稱為普集金剛,主召請眾生於菩提道之德。為童子形,三髻,黃色,右手持獨股戟,左手持細葉青蓮,坐赤蓮上。
召請童子印明 (真言)文殊
永不現行位 (術語)謂十地中第八地以後至於佛果之間也。無漏心任運相續而煩惱不起,故有此名。又功德剎那增進,故亦曰剎那增進位。
永平 (人名)日本曹洞宗開祖道元,住永平寺,故謂之永平。
永平元和尚頌古 (書名)一卷。日本道元著,侍者詮慧等編。
永平清規 (書名)二卷。日本道元撰。又曰永平元禪師清規,永平大清規。誨洞家之日用儀式法者。
永生 (術語)謂涅槃也。涅槃為不生之法,故不滅。取不滅之義,而曰永生。又謂彌陀之淨土。生於淨土,則悉為無量壽,故曰永生。問:既有生,何無滅?答曰:淨土之生,生即無生也,生已,即證無生之理故,永生不滅也。無量壽經下曰:「度世長壽泥洹之道。」又曰:「可獲極長生壽,樂無有極。」觀經玄義分曰:「開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
永安 (人名)宋沙門契嵩於永安山之精舍作正宗記。見五燈會元十五。
永劫 (術語)永久之長時也。劫者梵語算世界成壞相之名也。無量壽經上曰:「兆載永劫。」
永明 (人名)宋智覺禪師延壽,住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故稱為永明。延壽
永明心賦註 (書名)永明著,四卷。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書名)一卷。
永夜 (雜語)如言長夜。謂生死之長也。觀經玄義分曰:「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則朗重昏於永夜。」
永嘉 (人名)溫州永嘉玄覺禪師。永嘉人,姓戴氏。出家遍探三藏。精通天台之止觀。後詣曹溪六祖,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時稱一宿覺。翌日下山,回溫江。學者輻輳。號為真覺大師。唐睿宗先天元年入寂,賜謚無相大師。著證道歌一首。又有永嘉集盛行於世。見傳燈錄五,佛祖統紀十。
永嘉集 (書名)慶州刺史魏靖,輯玄覺禪師之文,序之為十篇。目為永嘉集。
永寧 (人名)虛堂禪師,諱永寧。參太湖山無用而悟玄旨。受元順帝之歸敬。賜三番號。明洪武二年,年七十八寂。見續稽古略二。
永寧寺 (寺名)北魏獻文帝建之。在長安之北臺。塔七級,高三十丈。見稽古史略二。
永斷習氣智 (雜語)大日如來出生西方金剛利菩薩之智也。出生義曰:「就一切如來永斷習氣智而生金剛利。」
永覺 (人名)永覺元賢禪師建陽蔡氏子。出家後,於崇禎甲戍,住鼓山。次住開元寶善及浙之真寂。丁酉坐脫。塔本山。師通內外典。所著補燈繼燈禪餘諸書百餘卷行世。
主方神 (天名)如八方天神。
主伴具足 (術語)華嚴宗所談法界緣起之法,以此為主,則以彼為伴,以彼為主,則以此為伴,如此主伴具足而攝德無盡也。十玄門中之第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是也。
主伴無盡 (術語)謂萬有各為主為伴,相即相入,重重無盡也。與主伴具足項同。
主事 (職位)禪林之監寺,維那,典坐,直歲四職為主事之四員。見釋氏要覽下。
主夜神 (天名)婆珊婆演底
主命鬼 (異類)主人壽命之鬼神也。地藏本願經曰:「主命鬼遊行世界。」
主首 (職位)禪林,監寺之異稱。見象器箋七。
主宰 (術語)體常一而有主宰事物之作用,為我之義。唯識論一曰:「我謂主宰。」
主浣衣 (人名)舍利弗二弟子之一。以洗濯衣服為職者。
主喪 (職位)代亡人指揮後事,總主領喪事者。
主獨行無明 (術語)五種無明之一。無明
立世阿毘曇論 (書名)十卷,陳真諦譯。立世為安立世界之義,阿毘曇為論議之都名。論中記須彌四洲諸天地獄等世界國土之事。
立印軌 (經名)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之略名。
立印儀軌 (經名)與立印軌同。
立地 (儀式)言簡略之佛事也。語不多,立地而成之謂也。虎關之十禪支錄序曰:「予考訂古今禪冊,備十門:一曰開堂;二曰上堂;三曰小參,附陞座;四曰拾提,五曰普說,六曰法語,七曰對機,八曰立地,九曰偈贊,十曰秉拂。」
立法 (術語)與顯正同。破對於萬法之迷妄見後,發露其真性也。
立軌 (經名)立印儀軌之略稱。
立相住心 (術語)淨土門之極致也。指西方而立報土報身之相,安住於有心有念而取彼之境也。觀經散善義曰:「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無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惡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立要巧方便 (術語)六種巧方便之一。菩薩對於眾生,守善法,則以應與何等之利益為誓約,而次第引入於佛道也。
立破 (術語)能立與能破也。以宗因喻之三支,成立自義,謂之能立。就敵者所立之三支,指斥其過非,謂之能破。能立能破皆有真似之二。見入正理論。
立教 (術語)古今諸師向佛一代教而立之教門也。如天台之五時八教,華嚴之五教是也。是曰教相判釋。法華玄義十列南三北七之十家立教,五教章上舉古今之十家。華嚴大疏四敘二十餘家。
立教開宗 (術語)開教相之宗旨也。立教
立參 (雜語)為立地之說法,故名立參。即晚參也。見象器箋十一。
立雪 (故事)二祖慧可之故事。慧可參達磨,時天大雪,積雪過膝亦不動。磨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可悲泣曰:惟願和尚開慈悲甘露門,廣度群品。見傳燈錄達磨章。
立量 (術語)立宗因喻三支之比量立也。單曰量。
立像 (圖像)植立之像也。慈恩傳二曰:「王城東北山阿有立石像。」樂邦文類三曰:「三聖立像,記於觀經。」戒瘦觀經疏記下曰:「世謂立像不尊,疏主專據今經,嘗作三聖立像記。」
立僧首座 (職位)立僧者,說法而成立眾僧之義也。無一定之人。首座頭首之外,別於西堂或前堂及諸耆宿中選有道博達之人而敦請之,使為眾開法,或請大方之尊宿充之,其任極重。代前堂首座之住持說法者,更難其人。如名德首座,則於前堂中擇稍有德者為之,得其人不難也。見象器箋。
立播 (衣服)Repha’Repa’,譯曰裹腹衣。寄歸傳二曰:「梵云立播,譯裹腹衣。」
玄一 (人名)唐代人。鄉貫未詳。通法相學,以著述為事。著無量壽經記二卷,觀無量壽經記一卷,法華經疏八卷,阿彌陀經疏一卷,涅槃經料簡二卷,瑜伽論疏十七卷,中邊論料簡一卷,梵網經疏三卷,唯識樞要私記一卷等,多散佚不傳。惟無量壽經記上卷一卷,收入日本續藏經。觀其處處引用窺基元曉法位等,可知其出於諸師之後。
玄心 (術語)玄妙之心識。注維摩經序曰:「玄心獨悟。」
玄月 (譬喻)玄妙之真理,譬之月也。三論大義鈔一曰:「舉此秘指,以示彼玄月。」
玄旨 (術語)玄妙之旨趣也。維摩經弟子品曰:「迦旃延不諭玄旨。」義林章一本曰:「語設將融,玄旨猶隔。」信心銘曰:「不識玄旨,徒勞念諍。」張蠙詩曰:「靜室談玄旨。」
玄沙 (人名)唐福州玄沙山宗一禪師,名師備。少年為漁者,年三十,忽慕出家,投芙蓉之訓禪師,剃發受具。尋就雪峰之存禪師契悟玄旨,初住普應院,後遷玄沙。閩主以師禮待之,學徒八百餘。梁太祖開平二年寂,壽七十五。見會元七,傳燈錄十八。
玄沙聞燕子 (故事)會元七(玄沙章)曰:「師因參次,聞燕子聲乃曰:深談實相,善說法要。便下座。」
玄沙三種病人 (公案)又曰玄沙接物利生。玄沙師備,假盲聾啞三種病人之濟度,示無為五官機能轉於塵裡者,宜別開發真佛智見,有心眼存者。景德傳燈錄第十八玄沙傳所謂:「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且問汝,只如盲聾啞三種病人,汝作麼生接?拈槌豎拂,他眼且不見,耳又不聞,口復啞,若接不得,則佛法盡無靈驗」是也。
玄門 (術語)玄妙之法門也,總以名佛法。三論玄義曰:「不二玄門。」行事鈔上之一曰:「凡廁預玄門者,克須清禁,無容於非。」迦才淨土論上曰:「淨土玄門,十方咸讚。」資持記上一之三曰:「佛法深妙,有信得入,故曰玄門。」
十玄門 (術語)又曰十玄緣起。華嚴宗所立。示四種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者。通此義,則可以入華嚴大經之玄海,故曰玄門。又此十門互為緣而起他,故曰緣起。至相大師,承杜順之意,創說於十玄章,賢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賢首更於探玄記一說十玄,稍異於此,清涼全依之。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十方三世之一切諸法,緣起之所使然,同一時具足圓滿彼此照應而顯現也。緣起為諸法之自性,無一法漏於緣起者。故一切諸法於同一時同一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是曰具足相應,唐經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是為事事無礙法界之總相,其餘九門乃此門之別義也。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以一法緣起一切法,一法之力用無際限,名為廣,守一法之分限,不壞本位,名為狹。以是觀之。則分即無分,無分即分也。凡緣起之法,於如此一法,具分與無分二義而不相妨,謂之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依上廣狹無礙之義,一勢分,入於他一切法,他一切法之勢分,入於自一。如此一多互相容,曾不失一多之本位,謂之一多相容不同門。是就法之勢用,說彼此之相入也。而一多之二相存,故曰不同。唐經盧舍那佛品曰:「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依上一多相容門,而一法之勢力入於一切法時,一法即為一切法中之一法。彼既為一切法中之物,故廢己而同他,一法之體,全為彼之一切法,即一切法之外更無一法為虛體,所同之一切法,為有體。與之同時一切法入於一法,則彼亦廢己而同我,全收彼之一切法而為一法之體。即一法體之外無一切法,能同之一切法,為虛體。惟所同之一法為有體也。以如此一虛一實之故,一法即於一切法,一切法即於一法,故曰相即。是就體而論者。上之相容門,不廢一多,但明力用之交徹,故譬之二鏡相照,此明彼此之二體虛實和融而為一如,故譬之水波相收,晉經十住品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五教章及清涼玄談作秘密隱顯俱成門),既依上之義門,一法即於一切法,則一切法顯而一法隱,一切法即於一法,則一法顯而一切法隱。此顯隱之二相俱時成就謂之隱密顯了俱成門。晉經賢首品曰:「或東方見入正受,或西方見三昧起。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起。」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以上來第二門以下之義,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含容一切諸法,一齊揃頭顯現,猶如鏡中映現萬像。微細者,示於一毛一塵之中,有其事也。晉經毘盧舍那品曰:「一毛孔中,無量佛剎。莊嚴清淨,曠然安立。」七,因陀羅網法界門(五教章及清涼玄談作因陀羅網境界門),因陀羅網者,帝釋天宮殿所縣之珠網也,珠珠各各現一切珠影,是一重之各各影現也。而一珠中所現之一切珠影,亦現諸珠之影像形體。是二重之各各影現也。如此重重映現而無盡無窮。諸法一一之即入亦如斯。上之細微相容,惟一重之即入,未明即入重重無盡。故今假喻以明此義。此有名之因陀羅網譬喻也。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上來所明,既於第七門,知一切法緣起重重無盡,塵塵法法,盡為事事無礙法界。然則得就一事一塵,顯無礙法界之法門矣。是曰託事顯法生解門。如經說十種之寶玉雲等皆是深妙之法門。如示金獅子之無礙,明帝網之重重亦然。凡一切之寄顯表示之法門皆攝於此。九,十世隔法異成門。上八門為就橫示圓融無礙之相者。而此無礙不獨於橫為然,於豎亦然。故有此門。十世者,過現未三世各又有過現未三世,而為九世,九世互相入,故為一總世。總別合為十世也。此十世隔歷之法,同時具足顯現。謂之隔法異成。異成者,別異之法俱時成就之義也。晉經初發心功德品曰:「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橫豎之萬法既成一大緣起,由於法法皆交徹,而舉一法,他法伴之而速帶緣生。申言之,即舉一法為主,則餘悉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為主,則餘法為伴而盡集於其法也。譬如一佛為主而說法,則他之一切佛為之伴,更以他佛說法亦然。如斯緣起之法,互為主伴。互為約束,故無論何法為主,他一切隨伴於是。一法圓滿一切之功德。故曰圓明具德。見探玄記一,華嚴玄談六。 T00441.JPG
玄門無礙十因 (術語)諸法何故事事無礙。一唯心所現故,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為自唯一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二法無定性故,諸法為如來藏心之緣起法,原無一定之自性。故有彼此和融之理。三緣起相由故,緣起之法,不得單獨保體,必為相由而僅成體者,故隨而有可和融之理。四法性融通故,法性融通,故如性之事,亦有可融通之理。五如幻夢故,諸法之虛假無實,如幻夢,故有可和融之理。六如影像故,諸法緣起於一心界而不存在,如鏡中之影像,故有可和融之理。已上六因,就諸法自爾之德相。已下就業用之無礙而說因由。七因無限故,菩薩於因中修無限之因,故有至果必得無礙業用之理。八佛證窮故,佛者證窮真性,故如性業用亦無礙也。九深定用故,以深妙之禪定力故得業用之無礙。十神通解脫故,不思議之神通力,離物之羈束而為自在,故可得業用之無礙。見華嚴玄談六。
玄宗 (術語)玄妙之宗旨。佛教之通名。注維摩經序曰:「常恐玄宗墜於譯人。」唯識樞要上本曰:「文蘊玄宗,情吝奧旨。」
玄忠 (人名)真宗第三祖。魏之曇鸞。晚年住汾州石壁玄忠寺。故稱為玄忠大師。
玄高 (人名)馮翊萬年(陝西臨潼東北七十里)人。姓魏,俗名靈育。十二歲出家,專學禪律。聞佛馱跋陀羅,弘法長安石羊寺,往師之,旬日,精通禪法。於是遊西秦入麥[卄/積]山。時長安沙門曇弘,亦隱此山,師與之道交最深。時河南有二僧讒於河南王世子曼,言師聚其徒將為國害。師乃被擯,遷於河北林陽堂山。時曇弘在成都。高名藉甚河南王遣使迎接。弘謂王曰:既深鑒遠識,何以信讒棄賢?貧道所以不遠數千里者,欲獻此一言耳。王及太子,赧然愧悔。即遣使召請,尊為國師。後入北涼,為沮渠蒙遜所敬重。時北魏拓跋燾據平城,討北涼,迎師布化平城。太子晃師事之,武帝亦崇敬焉。司徒崔皓,道士寇謙之,有寵於武帝,恐晃承位後,奪其威柄,因譖師與晃結,有異圖。武帝大怒,師遂遇害。諸弟子迎屍窆於城南曠野,年四十三。詳見梁高僧傳十一,佛祖統紀三十八等。
玄朗 (人名)唐婺州烏傷懸(浙江義烏縣治)人。一作東陽(浙江東陽縣治),傅大士六代孫也。字慧明,號左溪。九歲出家,如意元年,蒙敕度,配住東陽清泰寺。因就光州岸律師,受具足戒,尋學律儀。又博究經論,精通涅槃,常恨古人章疏之判斷有不允當者。往會稽妙喜寺,與印宗禪師共商榷禪要,然未明大旨。因詣東陽天宮寺,從慧威研學精勵,不患貧苦。達法華,淨名,大論,止觀等,通一宗之教跡。後就恭禪師,重修觀法,又涉獵儒書,兼好道宗。而自以止觀為入道安心之要,厭人世,好山林,隨十八種物,行十二頭陀,隱於浦陽左溪山(一作佐溪),坐一室者三十餘年。開元十六年,應婺州刺史王正容請,暫居城下,尋以疾辭還山,誨人不倦,頗勤講學。細行修心,常徇律法之制。一日顧門人曰:吾六即道圓,萬行無得,戒為心本,汝等師之。天寶十三年寂,年八十三。吳越王謚曰明覺尊者。以門人湛然為的嗣,新羅之法融,理應,純英,亦悉棄舊學來投。嘗撰法華經科文二卷。修治法華文句若干卷。事跡詳見永嘉集,宋高僧傳,釋門正統等。
玄悟 (術語)玄妙之悟也。楞嚴經曰:「於精明中,玄悟精理,得大隨順。」孫綽文曰:「見機而作,超然玄悟。」三論大義鈔一曰:「玄悟之儔,忘指足月。」
玄根 (術語)玄妙之根性也。涅槃無名論曰:「仰攀玄根,俯提弱喪。」
玄琬 (人名)雍州新豐(陝西臨潼東北)人。十五歲出家,師事曇延。受具後,就洪遵學四分律,涉獵律部者三年。又於曇遷稟攝論,研討法華,大集,楞伽,勝鬘,地論,中論,百論等。又造經四藏,備盡莊嚴。常慨懺悔授戒之法有虧,尋討諸懺法,嚴飾道場,每春於受戒之首,依二十五佛及千轉神咒,潔齋行道,使彼毀禁之輩,登壇受法。貞觀初年,受敕為皇太子及諸王等,授菩薩戒,於長安建普光寺居之。又受敕入為皇后六宮及妃主等授菩薩戒,尋於苑內德業寺為皇后寫現在藏經,更使於延興寺造藏經。師並受敕監之。北周滅法以後,及隋朝再興,傳度法本,但存卷帙,至尋檢文理,則多乖背,師因集義學沙門,使讎校正。法藏之得絕偽濫,明綱領者,一師之力也。師雖廣以三藏教世,而偏以律儀馳譽,諸國僧尼之受具足戒者三千人。自王公僚佐至庶人,從受歸戒者,二十餘萬。又上書皇太子乞行行慈滅殺順氣奉齋四條,貞觀九年為下詔自三月至五月斷殺。師又上書乞延期,特聽盡於歲暮。十年十二月,罹疾,遺表皇太子,獻自撰之佛教後代國王賞罰三寶法,安養蒼生論,三德論,各一卷。寂於延興寺,年七十五。太宗下詔惻悼,為給葬具,使殯於終南山寺。唐朝沙門之有敕葬,實以師為嚆矢。詳見續高僧傳,佛祖統紀等。
玄暢 (人名)河西金城(陝西南鄭縣治)人。姓趙。少年時,家門為胡虜所滅,往涼州出家。初名慧智。後至平城就玄高,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謙之言,禁私養沙門及巫覡,捕玄高慧崇等。師因脫走,將至孟津,遇追騎,投河中,僅以身免,遂渡黃河,涉揚子江,達揚州。時劉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帝深加禮重,請為太子師。師固辭,遷荊州,止於長沙寺。時有西域沙門功德直,為師譯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師刊正文義,辭旨婉密。劉宋末,至成都,居大石寺。寺有阿育王塔。中藏大石缽。缽量可容數十斛,上建五層木浮圖以覆之。師乃自畫金剛密跡等十六神像。後游西界,望岷嶺,見岷山郡北廣陽縣界有齊后山,遂有終焉之志。仍入山結草菴,蕭齊建元元年,建立伽藍,名齊雲寺。時傳琰鎮成都,敬師高風。師乃致書,附齊后山讚一頌。琰即具表聞於高帝。敕給百戶。及蕭齊武帝即位,司徒文宣王啟迎師至京師,惠文太子亦發使請之。於是泛舟東下,中途罹疾,止京師靈根寺者少時。永明二年寂。年六十九。葬於鐘山。師明經律,深達禪要,占記無不驗,諸子多所該涉。嘗慨華嚴文旨浩博,未有義釋,勵精研思,遂作其疏。蓋為華嚴疏釋之嚆矢。又善三論,學者宗之。所著訶梨跋摩傳一篇,存。詳見出三藏記集,梁高僧傳等。
玄範 (人名)唐代人。鄉貫不詳。少年出家,受學於當時之名匠,覆踐清曠,強學天心。專通唯識之學。精探因明。住長安普光寺,以著述為事。與玄奘同時出,或謂即其門人。年壽並缺。所著有別集二十卷,成唯識論疏二十卷,雜集論疏十六卷,解深密經疏十卷等十餘種。詳見大唐內典錄等。
玄奘 (人名)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姓陳,偃師人,俗名褘。兄長捷,先出家,在洛陽淨土寺。師十三歲,亦入淨土寺出家,就慧景聽涅槃經,於嚴法師受攝大乘論,令名夙著。武德元年,與兄共入長安,尋赴成都,就道基寶遷二師,學攝論,毘曇,就震法師聽講發智論,五年受具足戒,又習律部。既而往荊州講攝論毘曇,往相州謁慧休,往趙州受成實於道深。尋入長安,就道岳學俱舍論。時有法常僧辯二大德,名冠上京,偏講攝大乘論。師又就聽之。然以諸師各異宗途,聖典亦有隱晦。不知適從。乃欲西遊以明之。表請不許,師不為屈。貞觀三年八月(一說貞觀元年或貞觀三年四月),上萬里孤遊之途。具嘗艱苦,經西蕃諸國,貞觀七年至印度。中途,於屈支國,會木叉[毛@(鞠-革)]多,於縛喝國納縛伽藍,禮佛齒、佛澡盆等。從礫迦國僧般若羯羅,讀毘婆沙論。於梵衍那國拜巨石像。至迦畢試國,安居沙落迦寺。與大乘僧秣奴若瞿沙,薩婆多部僧阿黎耶,伐摩等,共會法集。入印度境,至那揭羅曷國,拜燃燈授記之聖跡。又於佛頂骨城,禮佛頂骨及佛僧伽胝並瞿波羅龍王窟之佛影。入健馱邏國布路沙布邏城,見卑缽羅樹下過去四佛坐處,並迦膩色迦王伽藍等。赴烏仗那國,巡禮行菩薩千生施眼處,割截身體處,刺身飼五樂叉處等靈地,又於呾叉始羅等國,參拜菩薩捨千頭處投身餧處等遺跡。至迦濕彌羅國,就僧稱法師,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因明聲明論等,兼與大乘學僧毗成陀僧訶等攻竅諸經論。至磔迦國,於長年婆羅門受百論,廣百論等。於至那僕底國,就毘膩多缽臘婆學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至闍爛達羅國,從旃達羅伐摩受眾事分毘婆沙。至窣祿勤那國,就闍耶[毛@(鞠-革)]多聽經部毘婆沙。入秣底補羅國,就德光弟子蜜多斯那學辯真論,隨發智論。至劫比他國,禮佛從天降下三道寶階塔。至羯若鞠闍國,與毘離耶犀那讀佛使毘婆沙。又經歷缽邏耶伽等國,巡拜佛生處,佛涅槃處,佛轉法輪處等諸聖跡。於吠多補羅城,得菩薩藏經。遂至摩揭陀國。於是詣菩提樹下金剛座處,又禮耆闍崛出,竹林精舍等靈地,入那爛陀寺,以戒賢為師,學瑜伽論等。又聽講順正理顯揚對法等諸論,研鑽梵書。後赴伊爛拏缽伐多國,與怛他揭多[毛@(鞠-革)]多等共讀毘婆沙等諸論。至憍薩羅國,就婆羅門受集量論。赴馱那羯磔迦國,從大眾部僧蘇部底等,學大眾部根本阿毘達磨及大乘諸經論。至缽伐多國,從大德,學正量部根本阿毘達磨,攝正法論等。還摩揭陀國,至杖林山勝軍論師所,學唯識決擇論,意義理論,莊嚴經論等。師子光講中百二論,破瑜伽之義。師乃和會中觀瑜伽兩宗,述會宗論三千頌。光慚赧退去。又遇順世外道,師與之論難,亦伏之。且得烏荼國小乘論師所製之破大乘論七百頌,指摘其謬說,作破惡見論一千六百頌。戒日王敬師甚厚,為設大會,敕使諸國義解之徒,集於曲女城。師受請登床,專稱揚大乘之論意,無一人能致言難者。尋與戒日王同赴缽羅耶伽國,列於五年大會。遂歸國。貞觀十九年至京師。以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獻於朝。太宗使於弘福寺傳譯之。高宗永徽三年請於朝。於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顯慶四年,高宗以玉華宮為寺,薦先帝,使師居之。次年在此譯大般若經。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錄所譯之經論,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月五日寂,壽六十五。事蹟詳見大唐西域記,廣弘明集,續高僧傳卷四,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佛祖通載十二等。 0138.JPG
玄軌 (術語)玄妙之方規也。往生講式曰:「長夜之明珠,淨土之玄軌。」
玄秘塔 (雜名)唐碑名。塔為大達法師所建。裴休撰文。柳公權書。碑本在長樂南原。後移西安府學。見金石史。
玄流 (術語)玄者緇也。被緇衣之流派也。謂僧徒。輔行序曰:「津導玄流。」
玄景 (人名)隋玄景,二十七出家,以禪道融內外,巧於講導。大業二年六月寂。續高僧傳十七(玄景傳)曰:「每震法鼓動即千人屯赴,供施為儔罕匹,所以景之房內黃紫緇衣上下之服各百餘副,一時一換為生物善。」名義集曰:「衡岳終身一衲,玄景每曙更衣,共高僧也。」
玄疏 (書名)玄為天台之法華經玄義,疏為法華經文句,又曰妙玄妙疏。
玄義 (術語)幽玄之義理。深妙之義理。天台釋諸經,先於文前緒論五重之深義,題為玄義。法華經玄義,金光明經玄義等是也。法華玄義十下曰:「我以五章略譚玄義,非能申文外之妙,特是麤述所懷。」金光明玄義拾遺記上曰:「玄謂幽微難見也,義謂理趣深有所以也,其幽微義而有五重。(中略)大師搜抉如是五義解釋一題,欲令學者豫知經旨然後尋文,使於文文成智行故。斯是道場,特因靜發。稱會佛旨,演茲奧旨。故不可以暗證者及尋文者同日而語也。幽微所以,豈虛名哉?」
五重玄義 (名數)第一釋名,無名,則不能顯法。故應先釋經題。第二辨體,名者呼體故,名之次宜辨體,體者一部之旨歸,眾義之中樞也。第三明宗,宗者修行之宗旨也。會體必由修行。故體之次宜明宗。第四論用,會體而自行已圓,則應自體起用,利益眾生。故就宗而論一經之作用。第五判教,利益已多,則所說之教義無盡,故用之次宜判教義之大小權實。已上五重。就法華經釋之。則與咸之法華撮要曰:「此經乃以法譬為名,實相為體,一乘因果為宗,斷疑生信為用,無上醍醐為教相。」
玄義分 (書名)唐善導作觀無量壽經疏四卷,於經題之下譚一經之深義,稱為玄義分。
玄道 (術語)玄妙之道。佛道之通稱。
玄路 (術語)玄妙之道路。謂真理也。阿毘達磨心論慧遠序曰:「於三觀則觀玄路之可遊。」不應拜俗等事五謝祐書曰:「凝心玄路,投跡法門。」玄中銘序曰:「寄鳥道,向寥空,以玄路而該括。」
玄綱 (術語)謂幽玄之法義大綱。行持鈔上之一曰:「紐既絕玄綱,樹已顛大表。」
玄策 (人名)六祖慧能大師得法弟子也。傳燈錄五曰:「婺州玄策禪師者,婺州金華人也。出家遊方,師曹溪六祖。後卻金華,大開法席。」
玄談 (術語)講經論先於文前分別一經之深義,謂之玄談。與玄義同。如華嚴玄談是。【又】以名總論佛教之玄理者。如十玄談是。【又】玄者懸也。懸談後事也。觀經序分義曰:「玄談未標得處。」
玄德 (術語)玄妙之功德。行宗記一上曰:「神用難思,故云玄德也。」
玄學 (術語)玄妙之學問。佛學之通名。
玄導 (術語)玄妙之化導。唯識樞要上本曰:「終期既漸,奄絕玄導。」
玄應 (人名)唐京師沙門,頗精字義,造一切經音義。但無詳細之紀傳。續高僧傳三十(智果傳附)僅記曰:「京師沙門玄應者,亦以字學之富皂素所推,通造經音甚有科據矣。」【又】(術語)幽玄之感應。與冥應冥加等同。
玄應意義 (書名)二十五卷。唐釋玄應撰。即一切經音義也。四庫未收書目提要曰:「釋智昇開元釋教錄,稱玄應以貞觀之末,捃捨藏經,為之音義注釋訓解,援引群籍。證據卓明云云:案齊沙門釋道惠,為一切經音義。宋高僧傳云:唐釋惠琳,為大藏音義一百卷。二書今皆不傳。是編唐書藝文志著錄,名眾經音義。此從釋藏本刊印,其中所引群籍,如鄭康成尚書注,論語注,三家詩,賈逵服虔春秋傳注,李巡孫炎爾雅注,以及倉頡三倉,葛洪字苑,字林聲類,服虔通俗文,說文音隱,多不傳之秘冊。玄應通曉儒術,著書該博,惟昧漢人之通轉假借。泥後代之等韻,是其所短也。」餘一切經音義
玄關 (術語)出入玄旨之關門。頭陀寺碑曰:「玄關幽鍵,感而遂通。」白居易詩曰:「無勞別修道,即此是玄關。」碧巖八十八則垂示曰:「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普燈錄十七曰:「玄關大啟,正眼流通。」
玄鏡 (書名)華嚴法界玄鏡之略稱。
玄贊 (書名)具名法華經玄贊。慈恩著。解法華經。
玄覺 (人名)唐玄覺,字明道。溫州永嘉人。初精天台之止觀,常修禪觀。後至曹溪,一宿而契旨,有一宿覺之名。還永嘉,學者輻輳,號為真覺大師。著證道歌並永嘉集。先天二年寂,敕謚無相大師。見宋僧傳八傳燈錄五。
玄籍 (術語)玄妙之典籍。通名佛經。注維摩經序曰:「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行事鈔下四曰:「創染玄籍,標心處遠。」資持記下四之一曰:「玄籍通目佛教。」
玄籤 (書名)法華玄義釋籤之略稱。荊溪著。
玄覽 (術語)深見其理也。止觀一上曰:「今人意鈍,玄覽則難。」同輔行曰:「以慧內照,故云玄覽。」
玄鑑居士 (人名)印度人。為護法菩薩之檀越。常給侍之。菩薩沒後,護持其所著唯識之釋論,授之玄奘三藏。見唯識樞要上本。
目支鄰陀 (異類)Mucilinda,又作目脂鄰陀,目真鄰陀,目鄰,母真鄰那,母止鄰那,文真鄰陀。龍王名。譯為解脫。聞法而脫龍苦,故名。住於金剛座側之池中及目真鄰陀山之目真鄰陀窟。西域記八曰:「帝釋化池東鄰中有目支鄰陀龍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味。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來初成正覺,於此宴坐,七日入定。時此龍王警衛如來,即以其身繞佛七,化出多頭俯垂為蓋。」慧琳音義十二曰:「正音母止鄰那,此云脫。」
目支鄰陀龍池 (地名)在摩竭陀國金剛座之側。目支鄰陀
目多伽 (術語)伊提目多伽Itivr!taka之略。但目為曰之誤。十二部經
目足 (譬喻)譬智於目。比行於足也。智度論八十三曰:「譬如熱時清涼池,有目有足皆可入。」法華玄義二曰:「智為行本,因智目起於行足。」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涼池。」止觀五曰:「膏明相賴,目足相資。」
目足仙 (人名)Aks!apa%da,因明派之開祖。
目佉 (雜名)Mukha譯曰口,面,門。探玄記三曰:「依梵語,稱面及口并門悉名目佉。」梵語雜名曰:「面母騫。」
目真鄰陀 (異類)目支鄰陀
目真鄰陀山 (地名)Mucilinda,又作目鄰山。龍王名。取所住之龍王以名山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目脂鄰陀山,舊言目真鄰陀,或作牟真鄰陀,此云脫也。」慧苑音義下曰:「目真或作牟真此云解脫,是龍名也。鄰陀此云處,謂有龍於此窟中因聞法解脫龍苦,故名解脫處窟。」
目犍連 (人名)Maha%maudgalya%yana,又名目乾連。摩訶目犍連
目竭嵐 (雜名)鉤棓枰劍矛索之類。見慧琳音義三十六。梵Mudgara。
目連 (人名)摩訶目犍連之略。
目連問經 (經名)犯戒罪輕重經之異名。
目連所問經 (經名)一卷,宋法天譯。為目連問經之新譯,問答犯戒之罪報者,犯戒罪輕重經之異譯。然安樂集上,樂邦文類一,往生要集上末等,舉此經名引無眼人無耳人之語,檢經無此文,按大周刊定疑經目錄有摩訶目連經一卷。即此本歟。但當世之藏,皆削疑經,故無由檢之。引用疑經,諸師之例甚多。偽經
目機銖兩 (雜語)一見而分銖兩之微,言人之機敏也。碧巖第一則垂示曰:「舉一明三,目機銖兩。」方語曰:「一見即知輕重。」
甲剎 (雜名)十剎之外,甲於禪剎者。象器箋一曰:「支那甲剎,有龍朔山集慶寺,華嚴山顯報寺等,不得盡錄。日本甲剎有平安山佛心寺,靈龜山景德寺等,不得盡錄。」
甲冑印 (印相)先以二手合掌當心,即以二頭指附於二中指之背,並豎二大指,捻二中指之中節。
甲冑嚴印明 (真言)略出經一曰:「若欲便轉即作甲冑契莊嚴己身,即誦此密語唵砧(如如等同大空),以此密語擁護己身。其契法,以止觀二羽各結金剛拳,申進力度(左中頭指);於力度(右頭指)頭想[87AD]字;於進度頭,想[87E3]砧字於其心上結;以進力度三相遶之,如繫甲狀,又移置背,復至臍腰處繞膝,咽喉[焦*頁]額,頸前頂後,皆三繞如繫甲狀;即便垂下,從檀慧度(左小指)次第解散,猶如天衣,至心即止。」
甲馬 (雜名)天香樓偶得曰:「俗於紙上畫神佛像而祭賽之,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憑依,似乎馬也。」武林舊事曰:「有印馬作坊。」案今之甲馬,紙上竟繪一馬。
申日 (人名)譯曰首寂。長者名。見玄應音義八。
申日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所譯月光童子經之異名,又宋求那跋陀羅所譯申日兒本經之略名。
申日兒本經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此經與月光童子經共記德護長者經所說月光童子之事。
申河 (地名)唐書西域傳注曰:「玄奘紀之尼連禪河,今為申河矣。」
申毒 (地名)Sindhu,作身毒,賢豆。印度之古稱也。
申兒本經 (經名)申日兒本經之略名。
申怒林 (地名)申瑟知林
申瑟知林 (地名)Yas!t!i-vana,又作申怒林,申怒波林,杖林名。竹杖外道於此量佛之身量。釋迦方志下曰:「申瑟知林,言杖林也。滿山谷,昔有人以丈六竹杖量佛,而恒出杖表。因投杖去,遂生根被山。」玄應音義十八曰:「申怒亦言申怒波,此譯云實森,謂貞實也。」
申頭羅 (雜名)作飛行空中之幻者。央掘魔羅經二注曰:「申頭羅者外國幻人,戲空中來去往反。」Sindu%ra。
央仇魔羅 (人名)央掘摩羅
央掘 (人名)央掘摩羅之略。
央掘經 (經名)央掘摩羅經之略。央掘摩羅
央崛產難 (公案)禪之公案。殃崛摩羅入城托缽,到一長者家,值其婦產難。長者告曰:沙門是佛弟子,有何方便,救我家產難?殃崛返白佛,以佛教,使子分娩。見會元一。
央掘摩羅 (人名)An%gulima%lya,舊稱央掘摩羅,央仇魔羅,央崛鬘,新稱鴦崛利摩羅,鴦窶利摩羅。譯曰指鬘。佛阤在世時,住於舍衛城者。信奉殺人為得涅槃。因此邪說,出市殺害九百九十九人,切取各人之指,戴於首為鬘,第千人,欲害其親生之母,佛憐愍之,為說正法,即改過懺悔而入佛門,後得羅漢果。西域記六曰:「鴦崛利摩羅,唐言指鬘,舊曰央崛摩羅,訛也。室羅伐悉底之凶人也,殺人取指,冠首為鬘。」經律異相十七曰:「殺害人民,各取一指,用作華鬘,以是故,名曰鴦崛鬘。」賢愚因緣經八曰:「鴦仇魔羅,晉言指鬘。周行斬害,列七日。頭方九百九十,惟少一指。時欲害母,後佛度之。」止觀二之四曰:「央掘摩羅,彌殺彌慈。」又名為一切世間眼。見鴦掘經。
央崛摩羅經 (經名)說佛濟度央崛摩羅之事。大乘部攝,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四卷。
兄弟 (雜語)禪林之語。自少壯居於叢林諳熟清規者,曰山中之兄弟。反於晚達之人。又法中同門之總稱也。見象器箋五。
田衣 (術語)袈裟之異名。以袈裟割截作田畔之相也。佛祖統紀三十七曰:「梁武帝服田衣,北面敬禮,受具足戒。」田相衣
田相衣 (術語)袈裟之豎橫割截而不縫綴,似田畔者,名田相衣。釋氏要覽上曰:「僧祇律云:佛住王舍城帝釋石窟前經行,見稻田畦畔分明,語阿難言:過去諸佛衣相如是,從今依此作衣相。」
[囗@力] (雜語)物機出力之聲。碧嚴十則著語曰:「[囗@力]」字彙曰:「[囗@力],胡臥切,進船聲。」種電鈔曰:「玉篇牽船聲,今就騎虎,出力伎勢也。」
旦望 (雜語)月初朔日曰旦,十五日曰望。
旦過僧 (雜名)宿泊於旦過寮之僧。謂行腳之禪僧也。
旦過寮 (堂塔)謂禪林行腳僧之宿泊處也。夕來宿,過旦去之義也。遊方之人到某寺則先解打包入旦過寮憩息,然後與師家相見。見象器箋二。
回忌 (雜語)為死者回來之一定忌日。如三回忌七回忌等。
由旬 (雜語)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稱踰繕那。為計里程之數目。帝王一日行軍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西域記二曰:「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訛略也。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惟十六里,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為八拘盧舍。拘盧舍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稱拘盧舍,分一拘盧舍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肘,分一肘為二十四指,分一指節為七宿麥。」玄應音義二曰:「俞旬,又作由旬,或作由延,又作踰闍那,皆訛也。此言踰繕那,此譯云:合也,應也。計合應爾許度量,同此方驛邏也。」有部百一羯磨三曰:「言踰繕那者,既無正翻義,當東夏一驛可三十餘里,舊云由旬者訛略。若准西國俗法,四俱盧舍為一踰繕那,計一俱盧舍可有八里,即是當其三十二里。若准內教,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一俱盧舍有五百弓,弓有一步數,准其步數纔一里半餘,將八倍之當十二里,此乃不充一驛。親驗當今西方踰繕那可有一驛,故今皆作一驛翻之,遮無遠滯。」註維摩經六:「肇曰:由旬天竺里數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一指節者,橫大母指而取其厚量也。又一肘者,自肘之本端至中指之末也。惠運之俱舍記曰:「一肘者,自肘本端至中指末也,一尺八寸。」智證之雜記曰:「橫大母指而取其厚,以為一指也。」俱舍論十二曰:「贍部洲人身,多長十三肘半,於中少分有長四肘。」積算此指節之量可知由旬之度。
由延 (雜語)Yojana,由旬
由乾 (雜名)由乾陀羅之略。山名。
出入板 (物名)禪林,僧堂中,聖僧龕之左右為出入板。以分前後堂。前堂首座領前堂之大眾。後堂首座領後堂之大眾。見象器箋一。
出三藏記集 (書名)十五卷。梁僧祐撰。列記經律論三藏之經目及翻譯之同異序跋等。
出世 (術語)謂如來之出現於世也。金剛三昧經一曰:「佛言:善男子!汝能問出世之因,欲化眾生令彼眾生獲得出世之梁,是一大事不可思議。」賢愚經八曰:「如來出世實復奇特,令一切眾生皆獲利益。」心地觀經七曰:「諸佛子等,應當至心求見一佛及一菩薩,如是名為出世法要。」金剛三昧經一曰:「令彼眾生獲得出世果。」智度論一曰:「一人出世,多人蒙慶。」【又】智德兼備,所作已辦後,隱退長養之人,一旦人天推轂,住於大小寺院,謂為出世,蓋比之佛世尊之出現於世也,此宜訓為出於世之義。【又】超出世間,入於涅槃,謂之出世。再如出家出塵等,超出世間以修淨行,謂之出世。
出世間 (術語)對於世間之稱。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涅槃之法為出世間。即苦集二諦,世間也,滅道二諦,出世間也。法華經譬喻品曰:「開示演說出世間道。」起信論曰:「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勝鬘經曰:「世間出世間善法。」
出世心 (術語)謂無漏心也。唯識論二曰:「亦薰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盛,展轉乃至生出世心故。」
出世舍 (術語)寺院十名之一。出離世俗人之住處也。見僧史略上。
出世果 (術語)涅槃也。金剛三昧經一曰:「令彼眾生獲得出世果。」
出世服 (衣服)袈裟十二名之一。
出世部 (流派)與出世說部同。
出世智 (術語)無漏之聖智也。清涼玄談五曰:「世出世智依如來藏。」
出世業 (術語)出離世間之淨業也。
出世禪 (術語)三種禪之一。
出世大事 (術語)佛出生於世之大因緣也,惡業之凡未,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者,由佛加被力,遂得成佛之大因緣也,不外乎佛為成就之而生於世也。
出世五食 (術語)
出世本懷 (術語)釋迦如來出興於娑婆世界之本意也。聖道門諸家以法華之開權顯實開跡顯本為出世之本懷。因法華經方便品:「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故也。又淨土門諸師以無量壽經念佛往生為出世之本懷。因無量壽經:「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故也。愚案佛之教門有二種:一智慧門,二慈悲門。一攝上智,一度下愚。法華之本懷,在於智門。念佛之本懷,存於悲門。
出世說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說出世部之舊譯名也。宗輪論述記曰:「真諦法師云出世說者,隨順梵言,於此便倒。」
出世間法 (術語)與出世間道同。
出世間智 (術語)三智之一。
出世間道 (術語)出離有為迷界之道。與菩提道同。毘婆沙論曰:「轉世間道,入出世間道,但樂敬佛,得功德處,得六波羅蜜果報。」
出世間檀 (術語)二檀之一。以有漏煩惱之心布施也。
出世間說部 (流派)與出世說部同。
出世間語言部 (流派)與出世說部同。
出世間上上智 (術語)三智之一。
出生 (飲食)生飯之異名。出眾生食之略。自我飯中出他眾生食之義也。生飯
出生義 (經名)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之略名。
出生菩提心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說發菩提心之功德,四攝法及天行梵行聖行。後說破魔眾會陀羅尼。
出生無量門持經 (經名)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與一向出生菩薩經同本。持經之持,為陀羅尼之翻名。
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 (經名)同名二部:一唐智嚴譯,一卷。一唐不空譯,一卷。冠佛說之二字。皆與一向出生菩薩經同本。與出生無邊門陀羅尼儀軌條同。
出生無邊門陀羅尼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護譯。此明王能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法界之大力,故名。明王者,陀羅尼之德名也。經中說陀羅尼及壇法。
出出世間 (術語)超出出世間之法也。三分菩薩之十地為三世間。五教章上曰:「如本業經仁王經及地論梁攝論等中,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間,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間,八地已上寄出出世間。於出世間中,四地五地寄聲聞法,第六地寄緣覺法,七地寄菩薩法,八地已上寄一乘法。」
出出世一乘法 (術語)稱讚唯佛一乘超出於二乘三乘之出世間而言。五教章上曰:「四衢別授大白牛車者,此在出世上,故是出出世一乘法。」
出見 (術語)此道必得出離之妄見也。歸敬儀中曰:「還執出見,猶承愛種。」
出佛身血 (術語)五逆罪之一。
出定 (術語)出禪定也。觀無量壽經曰:「出定入定,恒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
出乳光經 (經名)乳光經之別名。
出到菩提 (術語)五種菩提之一。菩提
出要 (術語)出離生死之要道也。地藏十輪經六曰:「三乘要道四聖諦等相應正法。」十地義記四本曰:「出要者,謂果為出,因為要道。」行事鈔上一曰:「慕存要道,無染於世。」止觀七曰:「如救頭燃,以求出要。」
出胎 (雜語)與降生同。
出家 (術語)梵名波吠[何-可+爾]野,A^ran!yaka出離在家之生活,修沙門之淨行也。維摩經弟子品曰:「我聽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同方便品曰:「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釋氏要覽上曰:「毘婆沙論云:家者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故宜遠離也。」梵語雜名曰:「出家,波吠[何-可+爾]耶。」
二種出家 (名數)一身出家,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薩僧是也。二心出家,大乘之菩薩居士是也。如維摩賢護等。
四類出家 (名數)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參法侶,心猶顧戀。二身在家心出家,雖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於諸欲境心無顧戀。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深生耽染。見法蘊足論。
出家四願 (故事)釋迦如來初欲出家,而發四願:一願濟眾生困厄,二願除眾生惑障,三願斷眾生邪見,四願度眾生苦輪。見普曜經四。
出家樂 (術語)五種樂之一。
出家二戒 (名數)一十戒,二具足戒。此二種戒共為不婬戒,故名出家戒。
出家入道 (術語)出恩愛之家,入菩提之道也。心地觀經四曰:「發菩提心,捨離父母,出家入道。」遺教經曰:「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出家入道本為同一人之事,後世分為二者,入寺為僧曰出家,在家剃頭著衣者曰入道。
出家緣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為難提優婆塞說犯五戒之罪及飲酒之三十五過。
出家功德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聞鞞羅羨那王子之音樂,記彼七日命終。使阿難勸其一日一夜出家,命終之後,七返生於六欲天。當得辟支佛道。阿難因問放人出家之福與障人出家之罪。佛具答之。
出家因緣經 (經名)出家緣經之異名。
出家阿闍梨 (術語)五種阿闍梨之一。阿闍梨
出家授近圓羯磨儀軌 (經名)一卷。元拔合思巴集記。受具足戒之作法。
出息 (術語)呼出之息也。止觀七曰:「風氣依身名出入息,此息遷謝,出不保入。」同輔行七曰:「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是名精進善修無常。」往生要集上末曰:「經言出息不待入息,入息不待出息。」
出息不待入 (雜語)言無常迅速也。輔行七之三引智度論曰:「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是名精進善修無常。」
出陣 (雜語)禪客,出於眾而問話曰出陣,終曰入陣,蓋取法戰之義也。楊岐會和尚錄曰:「一日七人新到。師問:陣勢既圓,作家戰將何不出陣與楊岐相見?」
出現 (術語)佛菩薩自實身現化身出於世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出假行 (術語)菩薩固意起假觀,而認差別相,化益眾生也。與從空出假觀同。
出深功德經 (經名)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之異名。
出隊 (雜語)禪門,住持率大眾之隊出外勸化財糧曰出隊。見象器箋十二。
出隊上堂 (儀式)住待出隊歸而上堂也。
出隊迦提 (行事)迦提者安居竟之月名。支那僧眾,夏安居畢,持花鳴鐃而行道曰出隊迦提。出隊者出眾隊之義。僧史略上曰:「又此土夏安居畢,僧眾持花執扇吹貝鳴鐃,引而雙行,謂之出隊迦提(取迦提月名也)。」暹羅於此月,國王整鹵簿詣諸寺,眾庶群參。謂之迦提。
出期 (術語)出離生死苦之期限也。無量壽經下曰:「數千億劫無有出期,痛不可言。」行事鈔上三曰:「行者破戒之人功德無量,遠有出期,不受戒者,隨流苦海永無解脫。」
出無量門持經 (經名)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之異名。
出聖 (術語)出世之聖道也。歸敬儀中曰:「但出聖道,無始未經。」
出道 (術語)出離世間入於涅槃之道也。遺教經曰:「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
出愛王 (人名)優填王也。西域記五曰:「鄔陀衍那王,唐言出愛,舊云優填王,訛也。」
出障圓明位 (術語)佛果也。無煩惱障。亦無所知障。離脫二障而知慧圓滿,心鏡明朗,故名。
出像大悲懺法 (經名)千手千眼大悲咒行法之異名。
出塵 (術語)出離煩惱之塵垢也。四十二章經曰:「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出慧 (術語)出離生死之妙慧也。佛地論二曰:「得能出離生死妙慧,故名出慧。」
出離 (術語)出離生死證入於涅槃也。華嚴經五曰:「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心地觀經四曰:「深著世樂,不樂出離。」仁王經中曰:「天人俱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佛地論五曰:「言出離者,即是涅槃。」
出曜經 (雜名)二十卷。尊者法救造。姚秦竺佛念譯。出曜者,十二部經中第六部之名也,舊名譬喻。以本經自說第六之出曜經。故題曰出曜經。出曜經四曰:「六者出曜,謂從無常(本經之第一品),至梵志(本經之最後品),採眾經要義,演說布現,以訓將來,故名出曜。」
出曜論 (書名)出要經之異名。
出纏真如 (術語)在纏真如之對。二真如之一。真如
出體 (術語)出諸法之體也。
法相宗四重出體 (術語)護法,勝子,親光之法相家,凡出諸法之體,有四重,此原為出佛說之教體而分別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攝相歸性體,二攝境從識體,三攝假從實體,四體用別論體。是雖為勝劣之次第。然說明之,則宜逆次而依淺深之次第。一體用別論體。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見。則事體作用各為差別,故即其差別論之而出體,謂為體用別論體。例如舉一管之筆,問筆以何為體,答以筆為毛為竹,即體用別論也。二攝假從實體。就第一重之出體,更疑其毛與竹為何,即答之為第二重,攝假從實者,攝假法使歸於實法,就其實法而出體也。例如言筆之體為四塵之法,是雖曰毛曰竹,而皆為四塵上所安立之假法,故使其假法歸於四塵之實體,舉四塵而為其體也。三攝境從識體。又曰攝境從心。於第二重之答更問四塵之體為何,即答之為第三重。攝境從識者,攝一切所緣之境,使歸於能緣之心識,舉其心識而為事物之本所也。何則,以萬法唯識故也。例如言四塵之體是為識。四攝相歸性體。於第三重更疑心是何體,即答之,為第四重。攝相歸性者,攝一切有為之事相,使歸於唯一無為之真性。舉其真性而為實體也。例如言識之實性,是為真如。此以真如為一切有為法之所依性故也。此時不宜更問真如以何為體,何則,以真如為真實之法故也。真實之法,無所依之法,若更有所依之體,則是假法而非實法也。故無第五重。見義林章一本,唯識述記一本。
華嚴宗四門出體 (術語)一隨相門,如前之體用別論體。二唯識門,如前之攝境從識體。三歸性門,與前之攝相歸性體相當。但彼不許真如隨緣而成為諸法,故假令謂為攝事相而歸於真性,亦唯以能依歸於所依而已,其實不得謂有為之事相即為真如也。今立真如緣起,成為諸法,則諸法即為真如之體,如波即水。四無礙門,一切差別之事相,悉由無差別之真性緣起,故所起之萬法如其性,圓融相即,而事事無礙也。以一法一切法為體,以一切法一法為體。是曰無礙門。見起信論義記上。
冰揭羅 (天名)又作冰伽羅。訶哩底母(鬼子母神)愛子之名。又曰冰揭羅天童子。新曰畢哩孕迦。愛子成就法曰:「其母左手於懷中抱一孩子名畢哩孕迦,極令端正。(中略)時歡喜母復白佛言:世尊!我今復說愛子畢哩孕迦陀羅尼法,為利益護持諸有求者。(中略)我今復說畢哩孕迦刻像法,取白旃檀香木無瑕隙者,長六指或一磔手,令巧匠彫作童子形。頂上有五朱紫髻子,相好圓滿,以種種瓔珞莊嚴其身,於荷葉上交腳而坐,右手掌吉祥果作與人勢,左手揚掌向外垂展五指,此名滿願手。」冰揭羅天童子經曰:「造像法,其像用白檀香木,長六指作童子形狀。左手把果,右手垂作滿願掌向外。置道場中,作種子飲食乳粥香花供養。」孔雀王咒經上曰:「冰伽羅,梁言蒼色。」大孔雀經中曰:「此云青色。」梵Pin%gala。
冰揭羅天童子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冰揭羅天童子念誦之法。
冰想 (術語)堅冰之觀想也。觀無量壽經曰:「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皮可漏子 (譬喻)皮殼漏子
皮衣 (衣服)僧衣之異名。蓋取悉多太子入山時,著鹿皮衣之故事。瑞應經上曰:「行數十里,逢兩獵客。太子自念:我已棄家,在此山澤,不宜如凡人被服寶衣有慾態也。乃脫身寶裘,與獵者貿鹿皮衣。(中略)車匿悲泣,隨路而啼。顧視太子,已被鹿皮衣。」異出菩薩本起經曰:「太子行十數里,道逢獵者。太子曰:我欲從汝有所債,寧可得耶?獵者言:所索者可得。太子曰:欲得君鹿皮。獵者即以皮與太子,太子亦以珍物與之。」
皮革犍度 (術語)Carmavastuskhanda,四分律所說。二十犍度之一。明皮屐,皮臥具等之制戒者。
皮紙 (物名)以身之皮為紙而書經文也。宗鏡錄二十六曰:「皮紙骨筆,繕寫受持。」
皮袋 (譬喻)言人畜之身體也。趙州錄下曰:「僧問:狗子還有佛性無?州曰:有。僧曰:既有為什麼撞入這個皮袋?」
皮殼漏子 (譬喻)又作皮可漏子。殼可音通。殼者卵[轂-車+卵]也,比人之身骸,漏者漏屎尿也。意味任運自在。又書柬袋曰可漏子,或殼漏子。圓悟錄十三普說曰:「參時須參皮可漏子禪。」碧嚴錄十曰:「但參皮漏子禪。」
用大 (術語)三大之一。言真如之體,有生一切諸法善惡因果之大作用也。起信論曰:「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用心 (術語)使用其心也。唐華嚴經十四曰:「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盂蘭盆經疏上曰:「菩薩用心,不務專己。」
用滅 (術語)對於體滅而言。諸法之滅,其體非滅。體為常住恒有。其作用滅也。是為諸法滅之主張。
母主 (術語)金剛界五部,胎藏界三部,各立部主與部母,部主如國王,部母如國母。部母一曰母主。對於部主為能生之母也。秘藏記末曰:「五部定母主如何?毘盧遮那佛部主源,故無母。阿[門@(人/(人*人))]金剛部主,金剛波羅蜜為母也。寶生寶部主,寶波羅蜜為母也。無量壽蓮華部主,法波羅蜜為母也。不空成就羯磨部主,羯磨波羅蜜為母也。據四波羅蜜出生四佛之義所立之文也。三部定母主如何?佛部金輪佛頂為主虛空眼為母,又云佛眼也。蓮華部馬頭觀音為主,伴陀羅縛字尼是白衣觀音也。此為母,金剛部金剛手為主。又云三世勝金剛,忙摩雞為母。」
母那摩奴沙 (術語)母陀摩奴沙
母陀羅 (術語)Mudra,又作母捺羅,目陀羅,慕捺羅。譯曰印或封。契約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結印,手印。楞嚴經二曰:「汝今見我母陀羅手。」梵語雜名曰:「母捺羅,封又印也。」
母陀羅手 (術語)母陀羅手。亦云吉祥手。即結決定印也。
母陀摩奴沙 (術語)母娜摩拏史也Mr!ta-manus!ya,又作母那摩奴沙。母陀譯為死,摩奴沙譯為人,即死屍也。底哩三昧經曰:「黑月八日夜,於寒林中取母那摩奴沙,坐其上念誦滿一萬遍,彼摩奴沙即動身,必不得怕。彼即開口出大開敷蓮華,即便把取,能令己身如十六童子,髮如連環,升空遊於梵天,得大明王主。」
母經 (術語)摩怛理迦(Ma%tr!ka),譯言本母,一曰母經。毗奈耶雜事三十七曰:「眾多苾芻,皆持經持律持母經。」摩怛理迦
失守麼羅 (動物)室獸摩羅
失守摩羅 (動物)室獸摩羅。梵Sis/uma%ra。
失念 (術語)大乘百法中隨煩惱二十之一。使心散亂,於所緣之境不能明記之心所也。唯識六曰:「失念,於所緣境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
失羅婆 (雜名)S/ravan!a牛宿名。寶星陀羅尼經四曰:「失羅婆(唐言牛宿),牛宿星生者,於右脛上必有兩靨,常豐爵祿,受身無病,人所愛樂,命終生天。」
(術語)梵語曰惹多Jati,有為法之現起名為生。俱舍光記五曰:「於法能起彼用令入現在境名為生。」
生一切支分印 (印相)灌頂時加持弟子身分之印也。義釋十曰:「次當作生一切支分印,而於弟子頂上灌之。凡灌頂時作此印,結已取瓶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則法式不具也。」
生天 (雜名)四種天之一。
生天因 (雜語)可受生於天界之因業也。釋氏要覽引業報差別經曰:「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以定相應生色界天。若離色修,遠離身口。以定相應,生無色界。」又引正法念經曰:「因持戒不殺不盜不婬,由此三善得生天。」
生不男 (雜名)五種不男之一。
生不生不可說 (術語)四不可說之一。
生支 (雜名)梵名Linga,鴦伽社哆An%ga-ja%ta,男根也。有部百一羯磨六曰:「生支,梵云鴦伽社哆,譯作生支,即是根也。」
生公 (人名)梁時高僧竺道生也。嘗講經於虎丘寺。聚石為徒。石皆點頭。世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之語。
生日大會 (行事)佛之誕生會也。有部目得迦五曰:「長者白佛:菩薩生時,是何月日?佛告長者:薛舍佉月日月圓時,是我生日。我今欲作生日大會。佛言應作。」
生生 (雜語)謂流轉輪迴無極也。楞嚴經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
生生不可說 (術語)四不可說之一。
生田 (譬喻)人生如禾穀,乍生乍穫,轉轉不巳,謂為生死之田地,三界流轉之地也。寄歸傳二曰:「控制生田。」
生死 (術語)一切眾生惑業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嚴經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秘藏寶鑰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終。」僧伽吒經四曰:「佛言:善男子!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成實論七曰:「現在世中初得諸陰名生,亦說五陰退沒名生。」
二種生死 (名數)一分斷生死,諸有漏善不善之業,由煩惱障助緣所感之三界六道果報也。其身果報有分分段段之差異,故曰分段。具見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諸無漏之善業,依所知障助緣所感之界外淨土果報也。為斷見思惑之阿羅漢以上聖者之生死。不思議者。以業用之神妙不測而名,變易者,無色形之勝劣,壽期之短長,但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之遷移謂之變易(已上台家之義)。又聖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議殊妙之好身,故曰變易(已上法相之義)。又心神念念相傳,而前後變易,故名變易。又諸聖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變能易,故名變易(已上三論之義)。唯識論就變易生死舉三名:一不思議變易生死,二意成身,三變化身。此變易生死,据法相之義,智增之菩薩於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薩於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為變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無學果及別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薩,並圓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薩受此生死云。勝鬘經於此二者,又名有為生死,無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諸業,感有為之果,故名有為,聖人起有漏之諸業不受有為分段之報,故名無為。勝鬘經曰:「有二種死:(中略)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生死。」行宗記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變易,唯佛永盡。」唯識論八曰:「三界麤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中略)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中略)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或名意生身,隨意願成就故。(中略)亦名變化身,無漏定力轉令異本,如變化故。」
三種變易生死 (名數)一微細之生滅,念念遷異,前變後易名為變易。變易是死名為變易。此通於凡聖。二無漏業所得之法身,神化無礙。能變能易,故名變易,變易化死,名為變易。此通於大小。三真證之法身,隱顯自在,能變能易,故曰變易。變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猶為無常死法,所隨變易身上有其生死。名為變易變,此唯在於大乘。雖有三義,而勝鬘經所明者,以第一為宗。見大乘義章八。
四種生死 (名數)梁攝論十明四種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同十四說有七種生死。而不列其名。但言四種生死為七種中之前四者,諸師無異論。後三者,諸師多異釋。七種生死
七種生死 (名數)諸說不同,梁攝論十四曰:「如來報障清淨,由除七種生死」。而同十卷明四種生死。謂一方便生死,菩薩為利生之生死也,於地前及初三地感之,滅之而入於四地。二因緣生死,八相示現之生死也,於四五六地感之,滅之而入於七地。三有有生死,有後有也,於七八九地感之,滅之而入於十地。四無有生死。十地之所感也,滅之而入於如來地。七種之中,解此四種,他三種名釋皆無。然顯識論以三界之分段生死為三種生死。加於前之四種生死為七種生死。台家別由攝論宗末師之釋,解七種生死。輔行七曰:「一分段生死,三界之果報也。二流來生死,迷真之初也。三反出生死,背妄之初也。四方便生死,入於涅槃之二乘也。五因緣生死,初地之變易也。六有後生死,十地之變易也。七無後生死,金剛心也。」
十二品生死 (名數)一無餘死,阿羅漢也。二度於死,阿那含度欲界之死也。三有餘死,斯陀含往還於欲界之人天也。四學度死,須陀含之見道諦也。五無數死,八忍八智之人也。六歡喜死,學禪一心之人也(念佛一心之人亦是也)。七數數死,惡戒之人也。八悔死,凡夫也。九橫死,孤獨窮苦之人也。十縛苦死,畜生也。十一燒爛死,地獄死也。十二飢渴死,餓鬼也。見十二品生死經。
生死岸 (譬喻)生死海之此岸也。涅槃為生死海之彼岸。增一阿含經三十九曰:「梵志不明曉,猶涉生死岸。」
生死泥 (譬喻)生死者眾生沈溺之處,故以泥譬之。俱舍論一曰:「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沈溺處故,難可出故,所以譬泥。」
生死流 (譬喻)生死能使人漂沒,故名為流。無量壽經下曰:「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要當成佛道,廣濟生死流。」
生死海 (譬喻)生死無邊際,有如大海也。止觀一曰:「動法性山,入生死海。」
生死淵 (譬喻)以生死使人沈沒,故比之於深淵也。增一阿含經六曰:「渡流成無漏,以渡生死淵。」
生死野 (譬喻)生死廣漠,故比之於野。止觀五曰:「此牢堅足,越生死野。」
生死雲 (譬喻)生死之盲昧,比之於雲霧。無量壽經下曰:「慧日照世間,消除生死雲。」
生死園 (譬喻)生死界為凡夫好遊之所,又為菩薩遊化之所,猶如園觀。故名為園。往生論註下曰:「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法華經譬喻品曰:「常處地獄,如遊園觀。」
生死際 (術語)對於涅槃際之稱。生死涅槃之二際,無二無別也。二際
生死縛 (譬喻)罥網繫縛人。故曰縛。最勝王經二曰:「一切眾生於有悔,生死罥網堅牢縛。」教行信證行卷曰:「解一切生死縛。」
生死輪 (譬喻)三界六道之生死,為載人運轉之車輪,故曰生死輪。智度論五曰:「生死輪載人,諸煩惱浩業。大力自在轉,無人能禁止。」止觀輔行曰:「業相是能運,生死是所運,載生死之輪名生死輪。」毘奈耶雜事三十四曰:「於寺門屋下畫生死輪。」
生死長夜 (譬喻)生死如夢。故譬之於長夜。唯識論七曰:「未得真覺,常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
生死事大 (雜語)六祖壇經曰:「永嘉玄覺禪師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生死解脫 (術語)出離生死而入於涅槃也。
生死即涅槃 (術語)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大乘之通談也。然諸教各異其即之義。即條及煩惱即菩提。大集經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於諸欲中實無染。」
生死智證明 (術語)三明之一。
生死變識經 (經名)見正經之異名。
生老病死 (術語)四苦也。
生老病死苦 (術語)五苦之一。
生有 (術語)四有之一。
生色 (雜名)金之異名也。生像
生因 (術語)生果之因種也,如草木之種為草木之因。
生地經 (經名)菩薩生地經之略名。
生行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
生佛 (雜名)生活之佛也。釋門正統三曰:「時優填王,不堪戀慕,鑄金為像。聞佛當下,以象載之,仰候世尊,猶如生佛。」【又】(雜語)眾生與佛陀也。
生佛一如 (術語)又曰生佛一體,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眾生,佛者,悟之佛陀,一如者,無差別之義也。或曰凡聖一如。謂為迷悟不二亦同。即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也。寶積經曰:「眾生如即如來如,如來如即眾生如,眾生如來無二無別。」不增不減經曰:「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此二法者義一名異。」華嚴經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涅槃經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寶筴經曰:「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即是。是實大乘之通談也。但說義有左右。或謂法有性相,攝相歸於性故為生佛不二。是相宗之意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攝相歸性,皆如為體。故經說言,一切亦如,至於彌勒亦如。」或謂法者俗有真空,生佛之異,俗諦上假名之差別而巳。真諦之法性,眾生性空,佛陀亦性空。性空平等,故為生佛不二。是空宗之意也。觀經散善義曰:「生死無為亦空,凡聖明闇亦空,世間六道出世間三賢十聖等,若望其體性,畢竟不二。」或謂真心一體,有不變隨緣之二義,以隨緣故,有生佛之相。以不變故,生佛之性為一味。或謂法界之體,修性不二,眾生修惡之性,即佛界性惡之德。此性惡圓明,名之為佛,故為生佛不二。是等皆性宗之意也。起信論義記曰:「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妙宗鈔上曰:「良由眾生性具染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為佛。」巳上總就理性上論不二也。若就華嚴之事事無礙法界,天台之十界互具,真言之六大無礙之義,則直爾於事相上有不二之義。
生佛假名 (術語)曰眾生,曰佛陀,俗諦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諦覺悟上,無眾生,無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終心要曰:「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
生佛不增不減 (術語)生佛一如,故法界眾生雖成佛,而生界不減,佛界亦不增也。生佛一如,或言生佛二界,共為無量無邊。生界無邊,故眾生成佛,而生界不減,佛界無邊,故眾生入佛界,而佛界不增。起信論義記曰:「況眾生界如虛空界,設如一鳥飛於虛空從西向東,經百千歲終不得說東近而西遠,何以故?以虛空無邊故。」
生身 (術語)諸佛菩薩有法身生身之二身。所證之理體曰法身。為濟度眾生而託於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又以通力一時化現之肉身。亦曰生身。所謂生身之彌陀,生身之觀音,生身之普賢,生身之彌勒等是也。【又】二餘之一。菩薩變易生死之身也。無量壽經下曰:「生身煩惱,二餘俱盡。」二餘。【又】分段生死之身曰生身。如言生身得忍,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等。
生身供 (儀式)供養釋尊舍利之法會也。舍利有生身法身之二種。
生身舍利 (術語)二種舍利之一。舍利
生住異滅 (雜語)有為法之四相也。四相
生忍 (術語)二忍之一。眾生忍也。
生空 (術語)二空之一。又曰我空。亦曰人空。眾生為五蘊假和合,無實體之眾生,謂之生空。
生空三昧 (術語)觀生空之理之禪定也。秘藏寶鑰中曰:「生空三昧,知神我之幻陽。」
生空法有 (術語)與我空法有同。
生法 (術語)又曰人法,我法。有情曰生。非情曰法。如云生法二空,生法二忍等。
生法二忍 (術語)眾生忍與無生法忍也。
生法二空觀 (術語)生空觀與法空觀也。大乘菩薩之觀道也。觀人為空法亦為空,以斷我執法執而證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也。小乘之行人,唯修生空觀。不修法空觀。故不能斷法執。見百法問答鈔七。
生盲 (雜名)生而即盲之人也。涅槃經曰:「生盲人不識乳色。」觀無量壽經曰:「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生相 (術語)四相之一。使未起之有為法生於現在之法也。
生津 (雜語)生死之河津也。寄歸傳一曰:「依行則俱升彼岸,棄背則並溺生津。」
生苦 (術語)四苦之一。出產之時有苦,名為生苦。
生者必滅 (術語)意謂有生之始者,必終有死滅,相會者,必離散,必然之理也,是為大涅槃經中有名之句。
生即無生 (術語)生即無生,無生即生。是諸部般若之所說。三論宗之極意也。俗諦謂為生。真諦謂為無生。然俗諦之生無實生,是為為因緣之假生,其實無生也。即依於無生之生也。以其為依於無生之生,故生即無生。又真諦之無生,依於俗之假生而立,故與彼俗諦之生為假生同,真諦之無生,亦假無生也,即依於生之無生也。以其為依於生之無生,故無生即生。然則約於俗諦,則為生即無生,約於真諦,則為無生即生,是三論宗二諦八不中道之意也。淨土門之淨土往生,亦依此意通釋之,淨土論註之意也。問者難之曰:生為三有之本,眾累之元,今棄穢土之生,而願淨土之生,生何可盡?答曰:阿彌陀佛之本願,無生之生也,是真諦之無生,非三有虛妄之生,非俗諦之生也。謂為生者,凡夫之情耳,淨土為無生界,故生即得無生,但是為真諦中道之無生,非謂為無生,有無生之生,即無生即生也。然則依俗諦生即無生之義,而棄穢土之生,依真諦之義,而證無生之生也,此為淨土往生之極說。見往生論註下。
生念處菩薩 (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虛空藏菩薩之右第二。梵名三沒里底婆惹地也,密號曰幢持金剛。主虛空藏之四行德。生者,生萬法之意,念處者,謂智慧也。肉色,右手持蓮,蓮上月形中有商佉,左手伸頭指,餘稍屈,仰而當胸,坐於赤蓮。
生起 (術語)能生為生,以名因。所生為起,以名果。法華玄義一曰:「生起者,能生名生,所生名起。」
生起因 (術語)二因之一。依現世惡善之業因而起未來之苦樂果也。
生般涅槃 (術語)五種涅槃。又十八有學之一。不還果
生師 (人名)竺道生也。講涅槃經而即座取滅者。見梁高僧傳七。
生得 (術語)對於修得或加行得之言。謂隨生所得之法也。仁王經下曰:「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大乘義章三曰:「生得善心,謂從過去修習所成,信進念等相應善心。」
生得定 (術語)依前世善業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也。為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定之八定地。
生途 (雜語)生死之道途也。歸敬儀中曰:「迷想見則生途日增。」
生處塔 (堂塔)在世尊生處龍彌你之塔也。八塔之一。
生酥 (雜名)五味之一。
生酥毒發 (術語)與生酥殺人同。
生酥殺人 (雜語)謂有於方等時開佛知見者。法華玄義十曰:「生酥中殺人者,有諸菩薩,於方等大乘教得見佛性,住大涅槃,即其義也。」
生報 (術語)三報及四報之一。此生作善惡之業,來生受苦樂之果報也。
生疏 (雜語)禪林之語。生為未熟之義。疏為疏荒之義。言居動之麤野也。見象器箋十五。
生貴住 (術語)十住之一。十住
生無性 (術語)三無性之一。
生尊貴家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四十三願。
生滅 (術語)有為之諸法,依因緣和合而為未有法之有,謂之生。依因緣離散而為已有法之無,謂之滅,有生者必有滅,有為法是也,有滅者必不有生。無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見言之,則有為法之生滅為假生假滅,而非實生實滅。
生滅觀 (術語)觀有為法剎那生滅之理而破常見也。
生滅四諦 (術語)四種四諦之一。四諦
生滅滅已 (術語)涅槃經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初二句說生死法,後二句說涅槃法也。
生滅去來 (術語)視法有生滅去來者,小之妄見也。依中道之正見,則生滅去來原為如來藏,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也,三論宗所明八不中之前四也。楞嚴經二曰:「生滅去來,本如來藏。」
生滅去來一異斷常 (術語)三論宗所明之八迷也。破此八迷而得中道也。八不中道
生飯 (飲食)又曰出飯。律有出眾生食之語。於食前為眾生出少許食而施與之,持戒者之一法式也。略曰出飯,亦曰生飯。其起因,一為曠野鬼也。涅槃經十六謂,佛嘗遊曠野,有一鬼名曠野。食血肉,日殺一人,不受佛之教化。佛為大力之鬼神。鬼怖伏。佛還本身,使受不殺生戒。命以後從佛弟子受飯食。【又】一為鬼子母神也。毘奈耶雜事三十一記佛化鬼子母曰:「於贍部洲所有我聲聞弟子,每於食次出眾生食,並於行末設食一盤,呼汝字並諸兒子,皆令飽食永無饑苦。」行事鈔赴請篇曰:「明出眾生食,或在食前唱等,得已出之。或在食後,經論無文,隨情安置。」
生經 (經名)五卷,西晉竺法護譯。說佛及弟子之種種本事本生。
生過相似過類 (術語)十四過之一。對於立者而難其無喻證明之過失也。
生肇 (人名)竺道生與僧肇也。
生肇融叡 (人名)竺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也。是稱關中之四聖。皆羅什門下也。
生像 (雜語)又曰生色可染。梵語金銀之異名也。生者生色。金也。以金色天生而不變也。像者似色。銀也。以其為類似於金之金屬也。僧祇律善見律謂之生色似色。又曰可染。以其可塗染故也。即金銀之異名也。行事鈔下四曰:「生像者,僧祇善見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生金像銀。」同資持記曰:「生色即金,天生黃故。似色即銀,可塗染故。」
生臺 (物名)禪林之語。載生飯而施於禽獸之臺也。置於人稀之處。見象器箋二十。
生論 (術語)總稱外道一切妄計之論。彼雖有不生不滅之言,然皆是妄情分別生死之因,故名生論。楞伽經四曰:「滅除彼生論,建立不生義。」
生盤 (物名)撒生飯之器。見象器箋二十。
生趣 (術語)四生六趣也。歸敬儀上曰:「由昔背正從邪,流蕩生趣。」
生熟酥 (雜語)五味中之生酥熟酥也。五味
生蘇經 (術語)台家所立五時教中方等時之諸典也。是五時相生之次第,與生酥相當。法華玄義二曰:「生酥經則三麤一妙。」
生變 (術語)二變之一。亦曰轉。如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生熟自果也。
生靈 (雜語)對於死靈之語。即生者之神識也。【又】蒙古源流一曰:「內藏包羅者(內藏對於外象而言,外象定自三壇起手,三壇者,風水土三壇也),自禪天一神變幻降世起,漸漸蕃衍,色界十七天,無色界四天,欲界二十天,并過去未來現在世界之六種生靈,以次而成。因彼生靈神變而來,故壽無算。雖生於世上,行不踐地,飛空而行。不食下界穢穀,惟食禪穀。無論男女,不自胎生,皆由化生。是時無有日月,本身之光可以自照。彼時不以人稱,皆呼為生靈。」
右手 (術語)以右手配於智慧。大日經疏三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蜜滿足義。」秘藏記本曰:「右手辨一切事,故名智,金剛界也。右手五指,金剛界五智。」
右旋 (術語)言佛之白毫向右方旋繞也。觀無量壽經曰:「眉目白毫,右旋婉轉,如五須彌山。」
右膝著地 (雜語)印度之敬禮法。以右膝與右指尖著於地,使右股在空。又豎左膝於上使左足蹠著於地也。是亦曰互跪。歸敬儀下曰:「言互跪者,左右兩膝,交互跪地,此謂有所啟請,悔過授受之儀也。佛法順右,即以右膝[(扣-口)*主]地,右[月*妥]在空,右指[(扣-口)*主]地。又左膝上戴左指[(扣-口)*主]地,使三處翹翹曲身前就,故得心有專志,請悔方極。」(三處為右膝右指左指)。同下曰:「僧是丈夫,剛幹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翹苦易勞,故令長跪。兩膝據地,兩脛翹空,兩足指[(扣-口)*主]地,挺身而立者是也。」象器箋十曰:「忠曰:今人所為互跪者,右膝著地,右蹠承尻,植左膝屈之,左蹠蹈地,都無在空者。如此互跪,易於長跪。寧長跪可踣,互跪不可倒,翻令人疑互跪難為長跪易為之說。」法華經信解品曰:「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
右繞 (術語)敬禮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繞於右也。無量壽經上曰:「稽首佛足,右繞三匝。」象器箋十曰:「四分律云:客比丘於塔邊,左行過,護塔神瞋。佛言:不應左行過,應右繞塔而過。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云:右繞者順佛法故,所以右繞。」寄歸傳三曰:「言旋右者,梵云缽喇特崎拏Pradaks!in!a,缽喇字緣,乃有多義。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總明尊便之目,故時人名右手為特崎拏。意是從其右邊,為尊為便,方合旋繞之儀。」然解右繞之古義甚多,依南山,義淨之意,則向尊者右手邊而旋,出於其左手邊,是為右繞。反之即為左繞。南山之歸敬儀曰:「右繞者面西北轉,右肩袒侍,向佛而恭。比見有僧,非於此法,便東迴北轉,此為右繞。西竺梵僧,闐聚京邑,經行旋遶,目閱其蹤,並乃西迴而為右繞,以順天道,如日月焉。」是以尊者之左手為東,其右手為西者。義淨之寄歸傳三曰:「但可依其梵本,並須杜塞人情,向右邊為右繞,向左邊為左繞。斯為聖制,勿致疑惑。」是亦以尊者之左手為左邊,尊者之右手為右邊者。然南山之感通傳曰:「戒壇之舉,住持之式相也。眾僧說戒受戒,盡往登之,事訖東迴左轉,南出而返也。」此左旋也。此相違者元照解之,曰歸敬儀示繞佛之儀,感通傳示繞壇之義者也。資持記下三之二曰:「然諸經論,皆令右繞。古今諍論,紛紛不息。都緣不曉繞佛遶壇兩儀自別。(中略)遶佛者本乎致敬,遶壇者便於行事。致敬則必須右遶,表執持之恭勤。行事則必須左遶,使上下而倫序。」象器箋十曰:「忠按:禪林巡堂者,左遶而准繞壇儀。尋常行道者,右繞而准繞佛儀。」又慧琳音義二十一示萬字形與白毫右旋之圖。右繞左繞由我以尊者之左右為標准也。
右遶佛塔功德經 (經名)佛說右遶佛塔功德經。一卷。唐實叉難陀譯。因舍利弗之請問說遶塔之功德。
禾山 (人名)吉州禾山無殷禪師,七歲從雪峰出家,受具後,謁九峰虔禪師,嗣法。後住禾山,學法濟濟。宋太祖建隆元年寂。謚曰法性。見會元六。
禾山解打鼓 (故事)禾山一日,引僧肇寶藏論之語[乖/土]示曰:「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是為真過。」僧出問如何是真過:「山云解打鼓。」又問如何是真諦。山:「解打鼓。」又問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佛。山:「解打鼓。」又問向上之人來時如何接。山:「解打鼓。」此為禾山之四打鼓。見碧巖四十四則,會元六。
(術語)詮事物之理義為句。唯識論二曰:「名詮自性,句詮差別。」俱舍論五曰:「句者謂章,詮義究竟,如說諸行無常等章。」瑜伽論倫記五上曰:「詮法自性名名,詮法差別名句。」
句文羅 (植物)拘物頭
句句 (雜語)一句一句也。文句記一上曰:「妙法之唱,非唯正宗,二十八品俱名妙故。故品品之內,咸具體等。句句之下,通結妙名。」言法華經之一字一句,悉詮圓妙之理也。
句多吒 (雜名)咒名。譯曰慈悲忍辱。見七佛所說神咒經二。
句身 (術語)Pada又Padaka%ya,梵曰缽陀,又曰缽陀迦耶,譯為句。得詮其自性之差別即義理者曰句。重此句至二個以上曰句身。身者合集之義。俱舍論五曰:「句身者,謂諸行無常,一切無我,涅槃寂靜等。」同光記五曰:「梵云迦耶,唐言身,是聚集義。謂眾多名等聚集,是身義也。」又,一句亦曰句身。楞伽經二曰:「句身者,謂句有義身,自性決定究竟,是名句身。」
句偈 (術語)文句,偈頌也。止觀七下曰:「一一句偈,如聞而修,入心成觀。」
句義 (術語)謂一句一句釋其義理也。釋真言以初釋字義,次釋句義為例。大日經疏四曰:「真言中有字義句義。」四釋
句詮差別 (術語)名為直詮諸法之自體者,故曰名詮自性。句為詮其自性上義理之差別者,故曰句詮差別。唯識論二曰:「名詮自性,句詮差別。」
句語三昧 (術語)於語句發妙悟,通達無礙也。三昧為梵語,一心專注之結果,得妙悟之稱。
句輪 (術語)對於一字之真言而稱多字之真言曰句輪。義釋十一曰:「凡行者持誦時,當觀字輪或為句輪。所謂句輪者觀本尊心,心上有圓明而布真言之字,輪轉相接,令明了現前。持誦時觀此字,猶如白乳,次第流注入行者口。或注其頂,相續不絕,遍滿其身,乃至遍於支分。其圓明中,字常明了,如常流水而無有盡。如是持誦疲極已,即但住於寂心,謂觀種子字也。」
句潭 (雜語)又作俱譚。釋氏五姓之一。瞿曇
半天婆羅門 (雜名)餓鬼之種類也。焰羅王供養法次第曰:「五百餓鬼,半天婆羅門,諸餓鬼眾。」
半天婆羅門多聞天雙身法 (修法)溪嵐拾葉集九曰:「一義云雙身法者,半天婆羅門與多聞天不二一體之意也。其緣起云:此多聞天往昔與此半天婆羅門同時發心,多聞天以精進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婆羅門以懈怠樂行故,今在凡地。於是起猛利強盛之瞋恚,發誓行於修多聞天法之處,而為障礙神。所詮多聞天表法性,半天表無明也。無明法性為相違之法,故此雙身相背,無明法性為同體之惑,故不相離也。法性無體,全依無明。無明無體,全依法性。宜深思之。」
半不男 (術語)五種不男之一。
半月形相 (雜語)五種結界之一。結界之地形,由水,石,路等作半月之形。
半斤八兩 (雜語)言輕重相等也。五燈會元曰:「秤頭半斤,秤尾八兩。」又曰:「一個重半斤,一個重八兩。」
半只迦 (異類)Pan^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三,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經疏五曰:「半只迦,舊曰散支。」毘奈耶雜事三十一曰:「昔王舍城內一山邊有藥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羅國復有藥叉,名半遮羅。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嚴,見者愛樂。其生之時,諸藥叉眾咸皆歡慶,諸親立字名曰歡喜(即鬼子母神)。半遮羅婦有娠,月滿生兒,名曰半支迦。昔曾二人指腹為親,半支迦即娶歡喜為妻。」呵哩底母經曰:「有大藥叉女名曰歡喜,容貌端嚴,有五千眷屬,常住支那國護持世界。是娑多大藥叉將之女,娉半支迦大藥叉將(昔云散指者訛),生五百子。」大藥叉女歡喜母并愛子成就法曰:「佛至王舍城竹林精舍為諸人天演說法要,時有大藥叉女名曰歡喜,容貌端嚴,有五千眷屬,常住支那國護持世界。是沙多大藥叉將之女,聘半支迦大藥叉將(名散指者訛),生五百子。」雜寶藏經七曰:「鬼子母者,是鬼神王般闍迦妻。」陀羅尼集經七曰:「鬼子母夫字德叉迦。」。孔雀王咒經下曰:「般止柯大藥叉軍主,訶梨底藥叉女,及五百子等所隨喜。」孔雀明王經曰:「散指迦大將,訶利帝母,及五百子。」散支
半字 (術語)梵語悉曇章之生字根本,為半字,摩多十二字,體文三十五字是也。餘章之文字義理皆具足,為滿字。毘伽羅論是也,以半字譬小乘。滿字譬大乘。涅槃經五曰:「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已。將詣師所,欲令受學。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慇懃,教其半字,而不教誨毗伽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中略)半字者,謂九部經。毘伽論者,所謂方等大乘教典。」同八曰:「云何如來說字根本?佛言:善男子!初說半字以為根本,持諸記論咒術文章諸陰實法。凡夫之人,學此字本,然後能知是法非法(此下說十四音五十字之義)。半字者,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故名半字。滿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也。譬如世間,為惡之者名為半人,修善之者名為滿人。」行宗記一上曰:「涅槃論云:半字者漸教,滿字者涅槃滿足教。」止觀輔行六曰:「半字者,引證唯小。」
半字教 (術語)曇無讖所立二教之一。判一切之小乘教為半字教。半字
半行半坐三昧 (術語)天台所立四種三昧之一。或行道而誦經文,或安坐而思惟實相之三昧法也。法華經即依此三昧法而修行。三昧者,譯言定。使心定於其境止息妄念也。三昧
半果 (故事)阿育王死時。以半分菴摩勒果施於眾僧。為最後之供養。阿育
半者蒲闍尼 (飲食)見半者蒲[食*善]尼項。
半者蒲[食*善]尼 (飲食)Pan^cabhojani^ya,舊曰半者蒲闍尼。譯言五噉食,五正食。寄歸傳一曰:「半者蒲[食*善]尼,應譯為五噉食,舊云五正,准義翻也。一飯,二麥豆飯,三[麵-面+少],四肉,五餅。」
半者佉闍尼 (飲食)半者珂但尼
半者珂但尼 (飲食)Pan^cakha%dani^ya,又曰半者佉闍尼,半者佉但尼。譯言五嚼食,五不正食。可齧嚼而食之五物也。寄歸傳一曰:「呵但尼即齧嚼受名,半者謂五也。(中略)半者呵但尼應譯為五嚼食:一根,二莖,三葉,四華,五果。」飾宗記五末曰:「五種佉闍尼(此謂不正食),謂枝,葉,花,果,細末磨食。」
半拏囉[口*縛]悉寧 (菩薩)Pa%n!d!arava%sini^,又作伴陀羅縛子尼。白處觀音又白衣觀音之梵名也。大日經疏五曰:「半拏羅縛悉寧,譯云白處。以尊常在白蓮華中,故以為名。」海軌曰:「伴陀羅縛子尼,是白衣觀音也。」秘藏記鈔八曰:「約住處名白處,約衣服名白衣。疏第五云:襲純素衣,是白衣義也。」秘藏記末曰:「蓮華部馬頭觀音為主,伴陀羅縛字尼是白衣觀音也,此為母。」
半娜 (植物)果名。半娜婆
半娜婆 (植物)果名。可洪音義一曰:「半娜,奴可反,亦名半娜婆,亦云般捺婆,亦云波那婆。西域記云:其果大如冬瓜,熟則黃赤,剖之中有數十小果,大於雞卵。又更剖之,其汁黃赤,其味甘美。」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半娜婆,舊云波那婆。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婆為娑之誤。梵Panasa。
半座 (雜語)世尊嘗分半座使迦葉坐,是二乘與佛同解脫床之義也。華手經一曰:「世尊遙命之曰:善來迦葉,久乃相見,汝當就此如來半座。佛移時大千世界六反震動。」雜阿含四十一曰:「告摩訶迦葉:善來迦葉,於此半座。我今竟知誰先出家,汝耶我耶?」佛本起經下曰:「善來迦葉,豫分半床。」又多寶如來分多寶塔中半座,使釋迦如來坐之。見法華經見寶塔品。
半夏 (雜語)結夏與解夏之中間也。臨濟錄曰:「師因半夏上黃蘗。」
半託迦 (人名)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陀迦,般陀,槃特。羅漢名。譯曰路邊生,又曰路。有兄弟二人,兄為大路邊生,或曰大路。弟為小路邊生,或曰愚路。以其皆於路上所生也。兄聰明,弟愚鈍,然皆出家,證羅漢果。善見律十六曰:「般陀,漢曰路邊生。般陀之母,為大富長者女,與其家奴通,逃於他國,久而有孕,垂產思歸。於中路產子。如是復生弟。長名莫訶般陀(Maha%-),弟名周羅般陀(Cu%d!a-)。」有部毘奈耶三十一,大毘婆沙一百八十亦記出生及出家之因緣(大同小異),分別功德論五以般[口*他]為道生,祝利般[口*他]為極闇道生。文曰:「祝利者極也,此比丘精神疏鈍,佛教使誦掃帚,得帚忘掃,得掃忘帚。六年之中專心誦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帚者篲,掃者除。帚者即喻八正道,糞者三毒垢也。以八正道篲掃三毒垢,所謂掃帚義者,正謂此耶?深思此理,心即開解,得阿羅漢道。」增一阿含經十一曰:「是時周利槃特誦得掃復忘篲,若誦得篲復忘掃。」
槃特神變 (故事)增一阿含經三曰:「以神足力能自隱翳,所謂槃特比丘是。能化形體作若干變,所謂周梨槃特是。」法句譬喻經二曰:「賢者槃特解一偈義,精理入神,身口意寂如天。」
半偈 (本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之後半偈也。涅槃經十四謂釋迦如來往昔入雪山修菩薩行時,從羅剎聞前半偈,歡喜而更欲求後半。羅剎不聽。乃約捨身與彼。欲得聞之。故謂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觀經一曰:「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攝心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捨全身。」涅槃經十四曰:「為求八字故,棄所愛身。」
半超 (術語)謂樂慧不還果之聖者,於色界十六天中,或超越一天,或超越二天乃至十三天者。
半跏坐 (術語)半跏趺坐也。
半跏趺 (術語)半跏趺坐也。
半跏趺坐 (術語)兩足加於兩[月*(比/土)],謂之結跏趺坐,又曰全跏坐。一足加於一[月*(比/土)],謂之半跏趺坐,半跏趺。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坐。半跏坐亦有吉祥降魔之二種。以右之單足加於左之[月*(比/土)]上,為吉祥之半跏;以左之單足加於右之[月*(比/土)]上,為降魔之半跏。全跏坐為如來坐,半跏坐為菩薩坐。禪苑之半跏,降魔之方也。釋氏要覽曰:「念誦經云:全加趺是如來坐,半加趺是菩薩坐。」結跏趺坐
半晚 (雜語)謂禪家齋了與晡時之中半時也。備用清規知浴曰:「半晚浴頭覆首座方丈維那鳴鼓三下。」
半酪 (譬喻)小乘九部之修多羅,於半滿二者中為半字教,於五味中為酪味,故曰半酪。法華玄義十曰:「若修多羅半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至於後。」
半裝束數珠 (物名)全分水精之數珠曰本裝束。半分水精曰半裝束。
半滿教 (術語)涅槃經以梵書之悉曇章阿阿(引)等半體字譬小乘經,毘伽羅論之成字譬大乘之經典。曇無讖三藏依之判一代教立半滿之二教。謂小乘為半字教,大乘為滿字教也。大乘義章一曰:「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也。聲聞藏法狹劣名小,未窮名半。菩薩藏法寬廣名大,圓極名滿。」華嚴玄談四曰:「曇無讖三藏立半滿教,隋遠法師亦同此立。」止觀三曰:「明半滿,半者明九部法也,滿者明十二部法也。(中略)半滿之語直是扶成大小。」同輔行曰:「半唯在小,永隔於大。方等則具存半滿,般若法華涅槃華嚴唯滿不半,鹿苑唯半不滿。」
半遮羅 (天名)pan^jala,譯曰籠。見慧琳音義二十六,【又】(人名)長者名。譯曰籠或獄。卵生之人也。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半錢 (譬喻)貧人數鄰人之寶,於己無半錢之分,以比聞如來之聖教,不行之則於己無少益也。華嚴經十三曰:「如人數多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半齋 (術語)半日之齋也。齋法,一日一夜以今日之明相至翌日之明相為限。故過今日之正午,至明日之夜明,不可食一物,若至夜分為食事而破齋,曰半齋。自正午至暮持半日之齋。至夜分而破齋也。故就晝食曰半齋。就夜分曰破齋。半齋破齋同意也。經律異相四十四曰:「破齋猶得生天第九。昔有迦羅越,興設大檀請佛及僧。時一人賣酪,主人留食,勸令持齋聽經,至暝乃歸。婦語之言:我朝來不食,相待至今,敗壞夫齋,半齋之福猶生天上。七世生人間常,得自然。一日持齋,六十萬歲自然之糧。」舊雜譬喻經上曰:「昔有四姓請佛飯。時有一人賣牛湩,大姓留止飯,教持齋戒。止聽經,賓乃歸。婦言:我朝相待未飯,便強令夫飯,壞其齋意。雖爾,七生天上,七生世間。」【又】禪門之諸規,有半齋之語,諸解多端,或言早朝粥時與正午齋時之中間曰半齋,半齋為時之名。申言之,即於粥齋之中間點心曰半齋之點心,於粥齋之中間為法事曰半齋之諷經。誦半齋亦去,半齋以時而名也。象器箋三曰:「舊說云:在粥與齋之半,故曰半齋。(中略)半齋者,時名也。」或言半齋為正午之齋,以日中午刻為一日之正半也。宋高僧傳一貞誨傳曰:「半齋僧訖,望空合掌而卒。」或言半齋者於午前略用食物也。是與點心混同,此說非也。或言半齋一作判齋。半判音同,故以判齋為半齋也,判即判釋之意,判斷疏通獻齋之意也。然則半齋者,謂禪家所謂獻齋之迴向文。又指獻齋迴向之法事而言。蓋半齋點心云者,獻齋迴向之法事,有點心之饗應也。集古錄有判齋字。曰:綯父子為唐顯人,仍世宰相,而楚尤以文章見稱。世傳綯為文喜以語簡為工,常飯僧。僧判齋,綯於佛前跪爐諦聽。而僧唱言。曰:令狐綯設齋,佛知,蓋以此識其好簡,夷堅志。有一僧人,為人判水陸齋。意半判音同義亦通,故以判齋為半齋,判則與疏相近。
半齋諷經 (儀式)謂早粥已過,午齋未及,在其中間諷經也。半齋諷經
半擇迦 (術語)此云變。今生變作不男者。
令法久住法 (修法)為依文殊一字法,而修之秘法。日本東寺之無名法是也。此法極秘。
丘井 (譬喻)身之老朽不堪用,譬如丘墟之枯井也。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同注:「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天台會疏三曰:「什師云:丘井者,朽井也,不任受用。」淨影疏曰:「高丘必頹,深井必滿,有身必老,故取為喻。」
丘慈 (地名)又曰龜茲,屈支。國名。龜茲
白一羯磨 (術語)又曰白二羯磨。戒律之法,將於寺中行法務,隨事而集寺中之僧眾。先示其事,表陳其次第,是曰白,更使量事之可不,方能成立,曰羯磨。羯磨譯言作業,言使有作業之功之言辭也。以如是一白辭與一羯磨辭而成事,故曰白一羯磨。又合白與羯,故又曰白二羯磨。白一白二,其意一也。業疏上曰:「初牒事表陳,勸僧和忍,名之為白。即是成遂有作業之功,名為羯磨。(中略)須一白牒事陳情,一羯磨量其可不方能成遂,故曰白二羯磨。計又應名白一羯磨,以白與羯磨雙建其功,故曰白二也。」梵Jn^apti^dviti^ya%-karmavacana%。
白二羯磨 (修法)眾僧法三種之一。僧中辨事為一表白與一羯磨也。合白及羯磨而曰白二。又一白與一羯磨。故曰白一羯磨。資持記上一之五曰:「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處可不?便辨前務,通白及羯磨,故曰白二。」白二羯磨
白牛 (譬喻)法華經所說三獸之一。以譬一乘法。大白牛車
白牛無角 (雜語)馬也。
白心 (術語)清淨之苦心也。
白月 (雜語)又曰白分S/uklapaks!a,印度之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於滿之間為白月,稱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為黑分,即Kr!s!n!apaks!a又為黑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黑月與後之白月而為一月。西域記二曰:「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後,合為一月。」
白分 (雜名)白月也。白月
白四 (術語)白四羯磨也。
白四羯磨 (術語)Jn^apticaturtham%,僧中行事務,如授戒之重法,向僧眾先告白其事,曰白。次三問其可否而決其事曰三羯磨Tr!ti^ya karmava%cana%,合一度之白與三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舉轉難。如受懺大儀,治擯重罰。故須一白牒陳,三羯磨量可,方能成遂,故曰白四。亦以一白三羯磨通為四也。」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五曰:「白四受戒、懺重、治舉、訶諫等,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自非一白告知,三法量可,焉能辨得?以三羯磨通前單白故云白四。」
白白業 (術語)色界之善業,其業之性亦善,果亦清淨,故重白字,而謂為白白業。
白衣 (雜名)俗人之別稱。以天竺之波羅門及俗人,多服鮮白之衣故也。以是稱沙門,謂之緇衣,或染衣。西域記二曰:「衣裳服玩無所裁製,貴鮮白,輕雜彩。」道宣律師感通錄曰:「白衣俗服,佛嚴制斷。」涅槃經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遺教經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維摩經方便品曰:「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智度論十三曰:「白衣雖有五戒,不如沙門。」
白衣觀音 (菩薩)Pa%n!d!arava%sini^,又曰大白衣,又曰白處觀音。以此尊常著白衣,在白蓮中,故就其被服名為白衣。以其住處名為白處。白者,表淳淨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拏囉[口*縛]悉寧,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蓮華部之部母也。大日經疏五曰:「半拏囉[口*縛]悉寧,譯云白處,以此尊常在白蓮華中,故以為名。亦戴天髮髻冠,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華,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為蓮華部母也。同十曰:缽頭摩,白花也。摩利[何-可+爾]以波頭摩為鬘,因以為名也。即是此摩利[何-可+爾],是處義住義也。(中略)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處也。此菩提心從佛境界生,常住於此,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母,即蓮華部主也。」蘇婆呼經下曰:「半拏囉[口*縛]徙寧,此云服白衣。」不空罥索經二十二曰:「半拏羅婆徙[何-可+爾]白衣觀世音菩薩,手執蓮華。」秘藏記末曰:「伴陀羅縛字尼是白衣觀音也,此為母。」
白衣大悲咒 (雜語)白衣觀音之陀羅尼也。大日經普遍真言品為白處尊真言而出之。
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 (經名)三卷。趙宋施護譯。佛對二婆羅門語四姓之緣起,即出家證果。與長阿含四姓經同本。
白佛 (儀式)白為表白之義,疏及迴向之首,嘆佛之語,謂之白佛。見象器箋十三。
白足 (雜語)沙門曇始,關中人,以鳩摩羅什為師,多異跡,足白於面,雖跣涉泥水,未嘗沾濕,時稱為白足和尚。見高僧傳及雞跖集。後因謂僧為白足。劉禹錫詩曰:「都人禮白足。」李商隱詩曰:「白足禪僧思敗道。」
白足和尚 (雜語)白足
白足阿練 (雜語)即白足和尚。法苑珠林謂之白足阿練。白足
白身觀音 (菩薩)Svetabhagavati^,胎藏曼荼羅觀音院中之一尊也。秘藏記末曰:「白身觀自在菩薩淺黃色,左手持蓮華。」
白拈 (雜名)白拈賊之略。
白拈賊 (雜名)白者空之義,拈者,以指取物也。手不持一物,指尖盜拈人物,更不留盜之形跡,謂之白拈賊,賊手之最巧者也。如不持刃物而戰曰白戰,以柔道殺人曰白折。聯燈九曰:「雪峰云:臨濟大似白拈賊。雪竇云:夫善竊者鬼神不知,既被雪峰覷破,臨濟不是好手。」無準錄臨濟贊曰:「竊不見蹤,敗不見贓。是真白拈,其誰與當?」
白拂 (物名)白毛之拂子也。法華經信解品曰:「手執白拂。」拂子
白林 (地名)白鶴林也。即娑羅林。廣弘明集二十曰:「白林將謝青樹已列。」白鶴
白和 (術語)將成僧事,集僧告白其事使眾和之也。
白法 (術語)表白之作法也。行事鈔上之三曰:「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業。」【又】白淨之法也。總稱一切之善法。大集經五十一曰:「後五百年,鬥諍堅固,白法隱沒。」
二種白法 (名數)慚與愧也,此二者能使一切之諸行光潔,故名白法。
白芥子 (故事)龍猛菩薩以白芥子七粒,打開南天之鐵塔,而傳授密教(金剛頂經義訣),清辨論師以白芥子七粒,打開南印度執金剛神之巖窟,而入其中,待彌勒出世(西域記十)。蓋芥子,梵名囉爾迦,非罌子粟,非蔓青子。加良志也。加良志者,其性辛且堅,備降伏之德用,故為打開鐵石之相應物也。大日經義釋曰:「囉爾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應性類。」
白俗 (雜語)白衣之俗人也。印度之俗人,多著白服,故亦曰白衣。白衣
白衲 (衣服)白色之僧衣也。是為非法。僧史略上曰:「近有衣白色者,失之太甚。佛記袈裟變白,不受染色,此得非是乎?(中略)南方禪客多搭白衲。」
白真 (儀式)又曰嘆真。祖師忌迴向文之首,唱儷語或偈文,謂之白真。表白於真影之義也。備用清規達磨祖師忌曰:「維那白真宣疏。」
白夏 (術語)夏安居中日日警告大眾而勸精進也。行事鈔上四之二曰:「安居上座於一切僧集時、食時、粥時、漿時,應白言:爾許時已過,餘有爾許時在。若行此等行法者,是名僧父母,亦名僧師。」同資持記曰:「於小食上維那打槌告云:白大眾,安居已過一日,餘有八十九日在。當勤精進,謹慎莫放逸(餘日准此加減)。」禪林類集十四曰:「世尊在摩羯陀國,為眾說法,是時將欲白夏。」
白馬 (雜名)天竺國。有伽藍名招提。其處大富。有惡國王利於財。將毀之。有一白馬繞塔悲鳴。即停毀。自後改招提為白馬。諸處多取此名焉。見唐高僧傳。
白馬寺 (寺名)在河南洛陽縣東故洛陽城西。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初自西域以白馬馱經而來。舍於鴻臚寺。遂取寺為名。創置白馬寺。此僧寺之始也。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順明洪武間,俱重修。洛陽伽藍記曰:「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寺在西陽門外三里,御道南。帝夢金人,長丈六,項皆日月光明。胡神,號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焉。時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明帝崩,起祇洹於陵上。自此以後,百姓冢上,或作浮圖焉。寺上經函,至今猶存。常燒香供養之,經函時放光明,耀於堂宇。是以道俗禮敬之,如仰真容。」
白骨觀 (術語)即九想中之骨想也。為知無常而拂執著之念,故觀白骨也。九想
白毫 (術語)如來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間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轉,如日正中,放之則有光明,初生時長五尺,成道時有一丈五尺。名白毫相。大般若三十一曰:「世尊眉間有白毫相,右旋柔軟,如睹羅綿,鮮白光淨踰珂雪等,是三十一。」嘉祥法華義疏三曰:「智度論出小乘人解白毫相云:舒之即長五尺,卷之即如旋螺。觀佛三昧經云:為太子時長五尺,樹下時長一丈四尺五寸,成道時一丈五尺。舒之表裏有清徹白淨光明,置之便失淨光而卷縮在兩眉之間。經或言:右旋宛轉如日正中。或言:如天白寶。」佛說實經,放白毫之光者,表理之顯明與白淨。且表其法為諸教之源也。法華經序品曰:「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嘉祥法華義疏二曰:「白毫者表理顯明稱白,教無纖隱為毫。」探玄記三曰:「眉間表中道一乘法也,白毫表無流證道白淨法也。又白為眾色本,故表此一乘為諸教源也。」
白毫之賜 (術語)僧受用之物曰白毫之賜。佛藏經下曰:「或有比丘,因以愛我法出家受戒。於此法中勤行精進,雖諸天神諸人不念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終不念衣食所須,所以者何?如來福藏無量無盡。舍利弗!如來滅後,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舍利及諸弟子。舍利弗!設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舍利弗!如來如是無量福德若諸比丘所得飲食及所須物輒得皆足。」釋門正統三曰:「如來留白毫一分功德供養末世弟子。」
白腳師 (人名)魏書釋老志曰:「統萬平惠始到京師,多所訓導。時人莫測其跡,世祖甚重之。每加禮敬,始自習禪,至於沒世,稱五十餘年未嘗寢臥。或時既行,雖履泥塵,初不污足,色愈鮮白,世號之白白腳師。」
白處尊 (菩薩)白處觀音也。
白處觀音 (菩薩)又曰白住處菩薩。白衣觀音之異名也。
白蛇印 (印相)諸龍印也。見印田。
白雲 (人名)宋舒州白雲山守端禪師為楊岐會之法嗣,五祖演之師也。見續傳燈錄十三。
白雲菜 (術語)謂白雲宗之徒眾。菜者,喫菜之道民也。白雲宗
白雲宗 (流派)宋白雲庵清覺,於禪門立一宗,取所居名為白雲宗,其徒眾謂為白雲菜。釋門正統四曰:「白雲者大觀間西京寶應寺僧孔清覺,稱魯聖之裔,來居杭之白雲庵。涉獵釋典,立四果十地以分大小兩宗,造論數篇傳於流俗,從者尊之曰白雲和尚。名其徒曰白雲菜,亦曰十地菜。」釋氏稽古略四曰:「靈隱圓明童禪師以寺後白雲山庵居覺,玄化開闡,乃自立宗,以所居庵名為號曰白雲宗。」(依稽古史略所記則堂堂之大宗師也)。
白黑二業 (名數)善業曰白。惡業曰黑。
白黑布薩 (行事)白月十五日(即陰曆十五日)、黑月十四日或十五日(即晦日)兩度之布薩也。白黑月之終,說戒經而清僧眾,謂之布薩。律院之嚴制也。
白傘佛頂 (菩薩)又曰白繖佛頂,大日經疏五作白傘。同十六作繖。字典曰:「繖蓋也。」即白傘蓋佛頂也。
白傘蓋佛頂 (菩薩)Sita%tapatros!n!is!a,五佛頂尊之第一也,大日經及疏略曰白傘。釋迦如來頂上化現作輪王形,頂有重髻之尊體,謂之佛頂尊。白傘蓋者,佛之淨德覆一切之義也。黃色,持蓮華,上有白傘蓋,號為異相金剛。大日經疏五曰:「如來五頂,第一白傘。」軌曰:「白傘堅慧風鎮定,常覆如蓋。」大日經義釋七曰:「此則如來眾相之頂,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有白傘蓋大佛頂王最勝無比大威德金剛無礙大道場陀羅尼念誦法要一卷。
白傘蓋神咒 (真言)又曰佛頂咒。白傘蓋者,佛頂尊之名也。白傘蓋佛頂尊所說之陀羅尼,名為白傘蓋神咒。首楞嚴經所說總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後之八句,稱為心咒,特念誦之。梵名薩怛多般怛羅。譯為白傘蓋,與妄染不相應為白,遍覆一切為蓋,即如來藏心也。楞嚴經七曰:「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間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同長水疏曰:「薩怛多般怛羅云白傘蓋,即指藏心。不與妄染相應,故曰白。遍覆一切法,故云蓋。從此流演秘密神咒,故云咒心。」
白象 (故事)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順,故菩薩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應本起經上曰:「菩薩初下,化乘白象,貫日之精,因母晝寢,而示夢焉,從右脅入。」因果經一曰:「爾時菩薩,觀降胎時至,即乘六牙白象,發兜率宮。無量諸天作諸伎樂,燒眾妙香,散天妙華。隨從菩薩。」普曜經曰:「菩薩便從兜率天上垂降威靈,化作白象,口有六牙。」宗輪論曰:「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同述記曰:「以象調順,性無傷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龍,故現此儀。意表菩薩性善柔和有大勢,師子王等雖有威力然多殺傷,故聖不現師子形。」又象為普賢菩薩所乘。是表菩薩之大慈力也。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曰:「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普賢觀經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止觀二曰:「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薩無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負,無漏無染,稱之為白。頭上有三人,一持金剛杵,一持金剛輪,一持如意珠,表三智居無漏頂。」
白報 (術語)善業曰白業,善業所感之清淨果報曰白報。
白塔 (雜名)白色之塔也。北京有白塔寺。
白道 (譬喻)清白之道路也。二河白道
白業 (術語)對於黑業之稱,總謂善業。以善為清白之法,又感清白無垢之果故也。大乘義章七曰:「善法鮮淨,名之為白。」毘奈耶雜事八曰:「大王當知白業白報,黑業黑報,雜業雜報。是故應捨黑雜二業,當修白業。」
白飯王 (人名)梵音S/ukulodanara%ja師子頰王之第二子,淨飯王之弟,釋尊之叔父也。
白蓋 (物名)金剛界之白蓋,胎藏界之赤蓋,皆以白紅之罥為所張之天蓋也。
白槌 (儀式)又曰白椎。凡鳴槌而白事者,皆是白槌也,然禪林獨於開堂稱為白槌,乃鳴槌一下,息靜群喧,方白於眾,謂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稱之曰白槌,其次長老之對說終。白椎之人,更槌一下,白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是曰結槌。祖庭事苑八曰:「白槌,世尊律儀,欲辨佛事,必先秉白,為穆眾之法也。今宗門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當其任。長老才據座已,而秉白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長老觀機法會酬唱既終。復秉白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蓋先德之真規皆不失佛意。且見叢林多舉世尊升座文殊白槌。」
白蓮 (植物)梵名分陀利Pun!d!ari^ka,此曰白蓮華。
白蓮之交 (雜語)謂白蓮華社也。
白蓮社 (雜名)白蓮華社
白蓮菜 (雜名)宋高宗紹興初,吳郡延祥院沙門茅子元,曾學於北禪梵法王會下。依倣天台,出圓融四土圖,晨朝禮懺文,偈歌四句,佛念五聲,勸諸男女,同修淨業,稱為白蓮導師。號其徒曰白蓮菜(但喫菜不茹肉,故曰菜),亦曰茹茅闍梨菜。護生之一戒最謹之。見釋門正統四,佛祖統紀五十四。
白蓮教 (雜名)偽託佛教之邪教也。其教始於元末韓山童劉福通等。詭言彌勒佛下世,白蓮華開,以焚香誦經惑愚民,言可救劫。轉輾相煽,遂成大亂,而元以之亡。明代有唐賽兒王森徐鴻儒等,至清代,其萌蘗日熾。又變為清水八卦榮華紅陽白陽青蓮紅蓮等名目。不可究詰。乾隆三十九年壽張王倫以清水教倡亂。舒赫德平之。四十年又有劉松劉之協等以持齋治病惑眾。事發被捕。而黨徒四起。以色分號。其最著者為齊王氏姚之富徐天德王三槐等,蔓延川湖陝數省。至嘉慶七年,始得額勒登保德[木*(鍔-金)]太楊遇春等肅清之。十六年西巡,又有林清李文成之變,是為天地八卦教。清黨潛伏禁城起事。文成在滑縣應之。幸即事敗。就擒伏法。而根株未絕,釀成義和團。遂有庚子之變。按沈氏濤瑟榭叢談,載元英宗至治二年,禁白蓮佛(即白蓮教,見元史),則其來久矣。錄此以著邪匪偽託於佛之謬妄。
白蓮華社 (雜名)略曰白蓮社。亦曰蓮社。晉慧遠法師在廬山虎溪東林寺,集慧永慧持道生等名德,劉遺民宗炳雷次宗等名儒緇素一百二十三人,於無量壽佛像前,建誓而修西方之淨業。以寺多植白蓮,故名蓮社。又為願求蓮邦之社團,故名。釋氏要覽上曰:「彼院多植白蓮,又彌陀國以蓮華分九品次第接之,故稱蓮社。有云:嘉此社人,不為名利淤泥所污,喻如蓮華,故名之。」正字通曰:「團結共事者亦曰社。」僧史略下曰:「晉宋間有廬山慧遠法師,化行潯陽。高士逸人,輻輳東林,皆願結香花。時雷次宗、宗炳、張詮、劉遺民、周續之等,共結白蓮華社,立彌陀像,求願往生安養國,謂之蓮社。社之名始於此也。」
白蓮社七祖 (名數)宋四明石芝曉法師,取異代同修淨業之高德,立蓮社之七祖。始祖廬山辨覺正覺圓悟法師(慧遠),二祖長安光明法師(善導),三祖南岳般舟法師(承遠),四祖長安五會法師(法照),五祖新定臺岩法師(少康),六祖永明智覺法師(延壽),七祖照慶圓淨法師(省常)。見佛祖統紀二十六。
白蓮社十八賢 (名數)白蓮社中,緇白之翹楚有十八人,稱十八賢:一東林慧遠法師,二西林慧永法師,三慧持法師,四道生法師,五曇順法師,六僧叡法師,七曇恒法師,八道昺法師,九曇詵法師,十道敬法師,十一覺明法師,十二佛馱跋陀三藏,十三劉程之,十四張野,十五周續之,十六張詮,十七宗炳,十八雷次宗。見佛祖統紀二十六,蓮宗寶鑑四。
白蓮華座 (物名)稱胎藏界曼荼羅第一院中胎法界蓮華之藏。
白學黑學 (雜語)宋書天竺迦毘黎國傳曰:「慧琳者,秦郡人。姓劉氏,少出家,住冶城寺。嘗著均善論,其詞曰:有白學先生,以為中國聖人經綸百世,其德弘矣。智周萬變,天人之理盡矣。道無隱旨,教罔遺筌,聰叡迪哲,何負於殊倫哉!有黑學道士陋之,謂不照幽冥之途,弗及來生之化,雖尚虛心,未能虛事,不逮西域之深也。於是白學訪其所以不逮云爾。」
白膠香 (物名)娑羅樹之膠乳也。大日經疏七曰:「白膠香是娑羅樹汁。」
白縷三昧 (術語)五種三昧之一。三昧
白檀 (植物)香木名。白色之旃檀也。旃檀有赤白黑紫等之別,大日經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為摩羅度,是山名,即智論所云除摩梨山更無出旃檀處是也。」旃檀
白瞿 (雜語)瞿,梵語,轉為九義,中有獸之一義(),白瞿即白獸也。
白贊 (術語)白為表白。贊為贊嘆。贊佛德之語名為白贊。又白佛嘆佛贊也。見象器箋十三。
白鶴 (雜語)譬娑羅樹之白也,涅槃經一曰:「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變白,猶如白鶴。」
白鷺池 (地名)大般若經四處十六會之一處也,在王舍城竹林園中。五百九十三卷至六百卷,說於此處,即十六會中之第十六會也。大般若五百九十三曰:「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竹林樹中白鷺池側,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白鷺池經 (經名)般若經之異名。以大般若經之第十六會,在白鷺池之側說之故也。
白[疊*毛]釋迦像 (故事)經像初來之畫像也。守倫法華經註曰:「摩騰法蘭二梵僧齎白[疊*毛]畫釋迦像并四十二章經,以白馬負至洛陽。」
冬安居 (行事)如夏安居。僧侶自十月十五日,迄明年正月十五日,禁外出而講學修養也。
冬瓜印子 (術語)曖昧印可也。
冬夜 (術語)冬至之前夜也。幻住清規十一月冬至曰:「其冬夜土地堂念誦。」
冬朝 (雜語)冬至之朝也。禪林有賀儀。
冬齋 (行事)禪林冬至之秉拂,辦都寺齋名為冬齋。見象器箋十七。
台岳 (地名)天台山也。
台家 (流派)天台宗也。
台徒 (雜名)天台宗之僧徒。
台密 (流派)日本天台宗所傳之密教也。
台教 (術語)天台宗之教門。
台道 (雜語)天台宗之道法。
台衡 (雜語)台為天台山之智者,衡為衡岳之慧思。慧思為師,智者為弟子。今姑隨語便而謂為台衡。猶言曹洞也。釋籤二曰:「洎於隋文御宇,台衡誕應。」輔行一曰:「南山歎云:唯衡岳台崖雙弘禪慧。」四教儀集解下曰:「清涼觀佛云:撮台衡三觀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不假更看他面。」
加力 (術語)佛菩薩加被之力。
加尸 (飲食)Ka%s/a,Ka%s/i,又作加私,迦尸。藥名。譯曰光,玄應音義三曰:「加尸亦作迦尸,此譯云光,言有光澤也。」同十曰:「迦私此云光,能發光,藥名也。」
加句 (術語)真言上下所增加之語句也。隨其法而各別。
加行 (術語)入於正位之准備,加一段之力而修行也。如加行道,加行位,四加行,四度加行等。舊譯曰方便(七方便),以於佛果之善巧方便,有混濫之恐,故新譯曰加行。唯識述記九末曰:「舊言方便道,今言加行,顯與佛果善巧差別。」
加行得 (術語)由加行而證得者。與所謂修得同。對生得而言。
四加行 (名數)唯識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之四種差別,故曰四加行。加行位
加行大士 (術語)大乘加行位之菩薩也。日本謂世親為加行大士。
四度加行 (術語)密家傳授十八道,金剛界,胎藏界。護摩等四法之四度修行也。四度加行本
加行結願 (術語)密法傳授之加行終了也。
加行位 (術語)唯識宗五位之第二。於十迴向之終,修四尋思四如寶之願,得[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為入於見道,正通達於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際,故名為加行位。即四道中之加行道也。唯識論九曰:「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又曰:「[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四尋思觀
加行果 (術語)由加行私起之果也。為西方師所立四果之一。大毘婆沙論百二十一曰:「加行果者謂不淨觀,或持息念,為加行故,漸次引起盡無生智,餘加行果類此可知。」又見俱舍論六等。
加行善 (術語)對於生得善而言。與所謂方便善及修得善同義。即加行方便所得之善心也。俱舍論七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種,謂加行得生得別故。」又法苑義林章六末曰:「若於三藏,要用功力,所生明勝覺慧之善心,名加行善。由功力起,性極明了。讀解文義,加行而起,名為聞慧。」又次下曰:「此三類慧,皆非生得,非闇味故。並為加行得加行善故。」皆是也。
加行道 (術語)四道之第一。四道
加沙 (雜語)Kas!a%ya,又作迦沙。袈裟。色名。譯曰不正色,染色,濁色。又曰乾陀。加沙野,赤色之義。袈裟
加沙野 (雜語)kas!a%ya,譯曰赤色。百一羯磨九曰:「乾陀色,梵云加沙野,譯為赤色。」
加供 (雜語)加入於法事之供養而出供物也。
加持 (術語)梵語地瑟娓曩Adhis!t!ha%na,譯言加持。加附佛力於軟弱之眾生,而任持其眾生也。又佛所加之三密力,於眾生之三業任持也。又祈禱者,為加附佛力於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禱直曰加持。演密鈔一曰:「地瑟娓曩此云加持,通三義也。或云憶念,唯意密故。」同二曰:「言加持者,加謂加被,持謂任持。佛以上神力,加被任持現前大眾,得見如是不思議莊嚴境界。」即身成佛義曰:「加持者,表如來大悲與眾生信心。佛日之影,現眾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曰持。」八十華嚴經六曰:「佛所加持無有邊。」大日經題曰:「成佛神變加持。」
二種加持 (名數)五相成身之後,有一切如來加持(總),與四佛加持(別)二種。此第二加持,不舉大日者,四佛之總德,即為大日,故舉四佛,以攝大日之意也。
三種加持 (名數)大日經入秘密曼荼羅性品所說。有師弟及曼荼羅之三種。義釋十一曰:「前品說入秘密曼荼羅方便,所謂三種加持也。謂以真言加師之身及所入之壇,等持弟子,令至堅固。」
加持身 (術語)依加持而現起之佛身曰加持身。即應身也。演密鈔二曰:「今言如來是佛加持身,即是應身。謂從加持而現起故,加持之身名加持身。」
加持成佛 (術語)謂依修行之功,為佛力所加持,現成佛之相也。真言三種成佛之一。
加持自身法 (修法)加持自身而為本尊之法。大疏演奧鈔十二曰:「觀心中有縛字,變成五股金剛杵,杵變成金剛薩埵。如是觀己,手結薩埵印,口誦其真言,為加持法也。」眾尊准之。
加持門說 (術語)大日如來之自證身說法也。大日如來入加持三昧,以加持身說大日經,故曰加持門說。是為日本興教大師覺鍐所創說。師之愛染講式曰:「大日如來報在昔之悲難,入加持之門。」又舍利供養式曰:「大日如來出法樂之都,趣加持之門。」
加持杖 (修法)切桃木之枝,約尺餘,以真言加持之,或扣魅女之肩,或打病者之痛所者。止觀八曰:「又隨身上有痛處,以杖痛打病處,至四五十。此復何意?夫諸病無非心作,心有憂愁思慮,邪氣得入。今以痛偪之,則不暇橫想,邪氣去,病除也。」用桃木者,由於道家之記。事物紀元八曰:「五燭寶典曰:元日施桃枝著戶上,謂之仙木。以鬱壘山桃,百鬼畏之故也。」本草綱目二十九曰:「一名仙人桃。」
散杖加持 (儀式)以散杖灑加持水於信者之頭也。見真俗佛事編一。
加持香水 (物名)修法而加神力之香水。蘇悉地經二曰:「器盛淨水,隨所作事,置本獻花,復置塗香。依本法而作閼伽,燒香薰之,應誦真言。」
加持札 (物名)唱真言而加持之神聖紙札。札上押種種之真言或符。
加持供物 (雜語)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時,加持供物也。以若不加持,則諸飛行之藥叉羅剎,幽陰鬼等來,悉盜食之,或觸穢之故也。
加持念誦 (雜語)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時,以語密念誦也。蓋行者已於本尊加持之位,自證圓極,成就本尊之身故,即出化他大悲門,說法利生也,此之為正念誦。
加持世界 (術語)本地法身,現他受用加持身,說三平等句法門之住處也。又名海會現前或隨他法界宮。申言之,即教主自性身現他受用已下瑞相三身之加持處,恰如國王行政時,必由本宮出御前殿也。
加被 (術語)神佛之力加於眾生而與之也。楞嚴經六曰:「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觀念法門曰:「諸佛同體,大悲念力,加被令見。」
加祐 (術語)神佛之力加於眾生而助之也。與加被同。稱讚淨土經曰:「慈悲加祐,令心不亂。」
加備 (術語)加佛力以備眾生之用也。與加被同。玄義分曰:「請願遙加備,念念見諸佛。」法事讚曰:「遙加普備。」俱舍光記一曰:「恐有魔事,造論不終。讚德歸敬,請加備故。」
加護 (術語)加力而助護之也。八十華嚴經廿七曰:「常為一切諸佛加護。」最勝王經八曰:「由諸天加護,得作於國王。」
加蘭伽 (動物)鳥名。迦陵頻伽
以心傳心 (術語)禪家之常語。離言說文字而以心傳於心也。達磨之血脈論曰:「三界興起,同歸一心。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六祖壇經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信之,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宗密之禪源都序上之一曰:「達磨受法天竺,躬至中華,見此方學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數為解,事相為行。欲令知月不在指,法是我心故,但以心傳心,不立文字。顯宗破執,故有斯言。」
以心灌頂 (術語)謂以心傳心之灌頂也。又名秘密灌頂。大日經五偈曰:「第三以心授,悉離時方。」大日疏十五釋之曰:「師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頂,猶如摩頂授記。」
以字 (術語)經題或守札之頭書「[8AD4]」之形。是為古來以字。異義甚多。宋高僧傳三曰:「音字俱不譯,如經題上[81D5][81D6]二字是。」依此說,則本為「[81D5][81D6]」之形,訛為「[8AD4]」也。然祖庭事苑一舉古來之三說:「一是嘔啊二字(又曰阿傴),二是音字俱不譯,三是梵書之心字。」而三說皆不取。自決為「蓋當時傭書者。運筆以覆經題。固無疑矣。」谷響集二,修驗故事便覽二詳譯之。
以佛道聲 (雜語)法華經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小乘之弟子等,亦領悟大乘之佛道,今以佛道之教,傳於一切之人也。我指小乘之弟子。
以針投缽 (雜語)公案名。付法藏第十四祖迦那提婆,初為外道,一日,自執師子國來憍薩羅國,詣龍樹求論議。龍樹乃使弟子持滿缽之水致之提婆前。提婆見之,默投一針於缽中。龍樹曰:智哉如是人。遂引見,授以至真之妙理。見西域記傳燈錄等。
代香 (儀式)謂代他燒香,或燒香之人也。
代語 (術語)有二:一代現前之眾者。謂師家垂語,使眾下語,不契,則自下語代眾也。雲門錄多代語。蓋家門之代語別語,以雲門為始。二代古人者。舉古則,而他古人無語之處,我代他下語也。見象器箋十一。
代禮 (雜語)欲使代人禮他,則先使代人受自己之禮拜。即傳拜也。釋氏要覽中曰:「代禮若此方俗之傳拜也。十誦律云:弟子遊方,和尚知彼有靈蹤聖像名德人。和尚令傳禮於彼,其弟子得側身受和尚禮。」
付法 (雜語)付屬法門也。
付法傳 (書名)付法藏因緣傳之略名。
付法藏 (術語)如來滅後迦葉尊者結集法藏,二十年受持,付囑之於阿難,阿難付囑之商那和修,乃至展轉至於師子尊者,是為付法藏。付法藏因緣傳之所記者是也。
付法藏傳 (書名)付法藏因緣傳之略名。
付法藏經 (書名)付法藏因緣傳之異名。
付法八祖 (名數)日本真言宗傳持八祖之對。以教法次第相承之八祖師。即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慧果,空海也。
付法相承 (雜語)承受付屬之法義也。
付法藏因緣傳 (書名)六卷,元魏吉迦夜等譯。記迦葉等二十四人之付法因緣。明教大師契嵩准於小乘之禪經慧炬之寶林傳等,作定祖圖正宗記,定西天之二十八祖,謂付法藏傳可焚云。見釋門正統四。
付財 (術語)佛於般若時,加被於須菩提等小乘之比丘使對大乘之菩薩說般若之大乘,謂為轉教。轉教之意,於小乘之比丘附與大乘之法財故,法華譬之使窮子管領長者財物,謂為付財。四教儀集註上曰:「所以令其轉教菩薩,意在二乘領知法門,故曰付財。二乘本所不知,但謂加被令說,故曰轉教。」
付屬 (雜語)又曰付囑。付者付與物也。屬者付托事也。囑者以言語托所思也。法華經見寶塔品曰:「佛欲以此妙法蓮華經付屬有在。」同囑累品曰:「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
忉利之付屬 (故事)地藏菩薩於忉利天受釋迦如來之付屬,救濟六趣之眾生。地藏
付屬一念 (術語)無量壽經之流通分,釋尊對彌勒菩薩,殷勤付屬彌陀之名號,告以一念之稱名,有無上大利之功德。命永宜傳持此法門也。此「一念」為行之一,念謂一聲之稱名念也。
他力 (術語)佛道有二力,自己所修之善根為自力,佛之本願力加被力為他力,此中一切諸佛為眾生雖有他力。而特以他力之一法,使眾生成佛道者。為彌陀如來一佛。以是為彼佛之本願故也,彌陀之本願曰唯願信我者往生我土,使成佛道,故捨自力而信彌陀者。與此本願相應,自成往生成佛之願果也。而此信心亦為依佛之本願而發者,即他力也,以他力之信心為他力所攝取也。淨土論中下曰:「他力為增上緣。」又曰:「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遊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教行信證二曰:「言他力者,如來本願力也。」
他力宗 (流派)自力宗之對。勸他力往生之宗旨也。他力
他力念佛 (術語)對自力之諸行而言。念佛之行,為於佛方,成往生淨土之大功德,而與眾生者,故有此名。又對於自力念佛而言。謂念佛之功德,非欲迴向淨土而往生,乃於信心獲得上,自感謝佛恩之情念,而口稱佛名也。如真宗之念佛是。
他土 (術語)他之世界。法華經寶塔品曰:「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他己 (術語)他人與自己。出生菩提心經曰:「當知是人解脫他己,立安人天。」海會菩薩所問經曰:「菩薩雖在獨住,不利他己阿蘭若鉤。」
他心智 (術語)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離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禪已上,得發無智,於六通中,謂之他心通。大乘義章十五曰:「他心智者,非己之慮,稱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智度論二十三曰:「他心智,緣他心有漏無漏心心數法。」
他心通 (術語)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無礙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經曰:「三他心通,能如實知十方沙界他有情類心心所法,謂偏知他貪瞋痴等心,離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靜不寂靜心,解脫不解脫心,皆如實知。」酉陽雜俎曰:「一公初謁華嚴,嚴命坐,頃曰:爾看吾心在何所?一公曰:師馳白馬過寺門矣。又問之。一公曰:危乎!師,何為處乎剎末也?華嚴曰:聰明果不虛。試復觀我。一公良久,泚顙面赤作禮曰:師得無入普賢地乎?集賢校理鄭符云:柳中庸善易,嘗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簷第七題。復問之:在某處?寂曰:萬物無逃於數也,吾將逃矣。嘗試測之。柳久之,瞿然曰:至矣!寂然不動,吾無得而知矣。」詵禪師本傳曰:「日照三藏詣詵,詵不迎接。直責之曰:僧何為入俗囂湫處?詵微矉,亦不答。又云:夫立不可過人頭,豈容標身鳥外?詵曰:吾前心於市,後心剎末,三藏果聰明者,且覆我。日照乃彈指數十,曰:是境空寂,諸佛從是出也。」指月錄六曰:「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肅宗待以師禮。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敕令與師試驗。師問曰:汝得他心通耶?對曰:不敢。師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卻去西川看競渡?師再問: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在天津橋看弄猢猻?師第三問語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處。師叱曰: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麼處!」
他心智通 (術語)六通之一。略稱他心通。他心通
他心智通願 (術語)阿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之第八。使極樂國中人天,皆得他心通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見他心智,下至不知百千意那由陀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他方道俗菩薩院 (堂塔)在祇園精舍中。他方世界在家出家之菩薩修行佛道之院也。菩薩有在家出家二種,故曰道俗菩薩。見祇園圖經。
他化自在天 (天名)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稱為第六天。此天為快樂,不要自己樂具變現,下天化作,假他之樂事,自在遊戲,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s/avartina,此天為欲界之主與色界之主摩醯首羅天,皆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時,來試障害者,亦此天魔也。或言第六天上別有魔之宮殿,魔王住之,非他化天王也。智度論九曰:「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論五曰:「魔有四種,(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佛祖統紀二曰:「諸經云:魔波旬在六欲頂,別有宮殿。今因果經乃為自在天王,如此則當第六天。有此兩異,蓋是譯者用義之不同也。」
他生 (雜語)於今生謂過去未來之生也。
他世 (雜語)對於今世而言過去未來也。
他利利他深義 (術語)淨土論有「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等語,曇鸞於論註釋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蓋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眾生得利益為主題,施利者之力難顯,言利他,則表利眾生之意,而顯與力者。佛建大願,自成佛而利益眾生者,不可不謂為自利利他之意也。
他受用土 (術語)佛之報土,有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土。報土
他受用身 (術語)佛之報身,有自受用他受用之二身。報身
他門 (雜語)他之宗門。
他宗 (雜語)他之宗派。
他界 (術語)謂人之死也,去娑婆世界而往他世界之俗語也。古通貴賤而用之。後惟限於高堂之人用之。
他毗利 (術語)譯言上座部。體毗履
他勝罪 (術語)波羅夷之譯名。波羅夷為比丘之重罪,善法為他惡法所勝之義也。俱舍論十五曰:「害沙門性,壞滅墮落,立他勝名。」同光記曰:「由犯四重立他勝名。梵云波羅夷,此云他勝。善法為自,惡法為他。若善勝惡法名為自勝,若惡法勝善名為他勝。故犯重人名為他勝。」
他緣 (術語)所起之法為自。能起之諸緣為他。一切之事物,一無自性,悉為他緣也。釋門歸敬儀上曰:「我身屬於他緣,冥冥不知來處。」
他緣覺心 (術語)他緣大乘心與覺心不生心。十住心中之二心。
他緣大乘心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六。法相宗之住心也。起無緣之慈而為濟度他之大乘行之住心也。他緣者,謂緣他之眾生。大日經一曰:「大乘行發無緣乘心,法無我性。」此無字之梵語莽缽羅,有無與他之二義。故疏為他緣乘與無緣乘之二釋。疏二曰:「梵音莽缽羅,是無義,亦是他義。所謂他緣乘者,謂發平等大誓為法界眾生行菩薩道,乃至諸一闡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當以種種方便折伏攝受皆令同入此乘,約此無緣大悲故名他緣乘。又無緣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觀察阿陀那深細之識,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無一法而可得者,乘此無緣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無緣乘也。」
他寶 (譬喻)他人之寶。以譬於己無益。華嚴經偈曰:「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止觀七曰:「印心作觀,非數他寶。」
他鞞羅 (術語)又作體毗履,他毗利。上座部之梵名。慧琳音義七十三曰:「他鞞羅,唐云上座部,或云尊宿也。」體毗履。梵Sthavira。
(梵語)梵語曰哩始,R!s!i長壽不死之稱,總名行者。佛為長壽不死,故亦名仙。十二禮曰:「阿彌陀仙兩足尊。」梵語雜名曰:「仙哩始。」名義集上曰:「般若燈論云:聲聞菩薩等亦名仙,佛於中最尊上,故名大仙。」
十種仙 (名數)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實,而不休息,則食道圓成,名為地行仙,二飛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不休息。則以草木輕,故體亦輕,飛行空中,而不墜地,名為飛行仙。三遊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則能化骨使壽永,使體固,且能化物。使賤為貴。自在游行人間化人,名為游行仙。四空行仙,消息養和,運用榮衛。神氣久著,則能履虛空,身固壽永,名為空行仙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飲神液,固精華,歲久功著,則離人欲,名為天行仙。六通行仙,吞飲日月之精氣。作意存變。而延身命,由是功久,則遂有異見,通此物情,名為通行仙。七道行仙,堅固咒禁而不休息,則術法圓成,名為道行仙。八照行仙,堅固思念而不休息,則發用而照明境界,如能悉化源,發定慧,名為照行仙。九精行仙,世有採陰拔陽之術,名為交媾,久而功成,則此感彼應,吸彼之精氣,以固吾身,是名精行仙。十絕行仙,心變化木石而不休息,則一身如槁木,絕有為之功用,名為絕行仙。見楞嚴經八,同義疏。
十仙 (名數)一闍那首那梵志,二婆私吒梵志,三先尼梵志,四迦葉梵志,五富那梵志,六清淨浮梵志,七犢子梵志,八納衣梵志,九弘廣梵志,十須婆陀梵志,此十仙各先與佛論議,終歸伏而證阿羅漢果。
六十八大仙 (名數)一頞瑟吒迦大仙,二婆莫迦大仙,三婆摩提婆大仙,四摩唎支大仙,五缽利拏摩大仙,六末建提也大仙,七安隱知識大仙,八婆斯瑟佗大仙,九跋彌迦大仙,十迦攝波大仙,十一老迦攝波大仙,十二毗栗咎大仙,十三鴦祇羅大仙,十四鴦祇洛迦大仙,十五鴦祇刺四大仙,十六有相分大仙,十七有慈大仙,十八布刺須大仙,十九鹿頂大仙,二十琰摩火大仙,二十一洲渚大仙,二十二黑洲渚大仙,二十三訶利底大仙,二十四訶利多也那大仙,二十五甚深大仙,二十六三忙祇羅大仙,二十七嗢揭多大仙,二十八三沒揭多大仙,二十九說忍大仙,三十名稱大仙,三十一善名稱大仙,三十二尊重大仙,三十三阿說羅也那大仙,三十四劫布得迦大仙,三十五香山大仙,三十六住雪山大仙,三十七護相大仙,三十八難住大仙,三十九末達那大仙,四十設臘婆大仙,四十一調伏大仙,四十二尊者大仙,四十三鸚鵡大仙,四十四毗訶缽底大仙,四十五網輪大仙,四十六珊尼折羅大仙,四十七覺悟大仙,四十八上具里大仙,四十九健陀羅大仙,五十獨角大仙,五十一仙角大仙,五十二揭伽大仙,五十三單荼也那大仙,五十四干陀也那大仙,五十五摩登伽大仙,五十六可畏摩登伽大仙,五十七喬答摩大仙,五十八黃色大仙,五十九白色大仙,六十赤馬大仙,六十一白馬大仙,六十二持馬大仙,六十三妙眼大仙,六十四朱目大仙,六十五婆羅器欏大仙,六十六那刺拖大仙,六十七山居大仙,六十八訖栗彌羅大仙,見大孔雀咒王經下。
仙人 (術語)梵語曰哩始,R!s!i稱外道之高德者為仙人。以其多入山行道故也。仙果已極,得五種通力。故謂為五通仙。又稱佛亦曰大仙。大日經疏六曰:「持明仙者,是餘藥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專依咒術得悉地人。直云諸仙者,皆是圍陀事火之類,勸修苦行成五通神仙。」楞伽經四曰:「大慧!我於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中略)或有眾生知我如來者。(中略)有知仙人者。」楞嚴經八曰:「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中略)此等皆於人中練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仙人鳥 (名數)青雀之一種。佛將成道,世人皆感此仙人鳥之瑞。大疏九曰:「此時菩薩已到苦行源底,知無義利。受牧牛女人乳糜已,於河中澡浴,相好圓滿,爾時去佛道漸近,有無量青雀之瑞,如本行經中廣明。此鳥正名操沙,形似青雀而青者,方俗間所謂仙人鳥也。」
仙人園 (地名)鹿野園之異名。
仙人鹿園 (地名)鹿野園之異名。
仙人鹿野苑 (地名)即鹿野園。在迦尸國。法顯佛國記曰:「復順恒水西行十二由延,到迦尸國波羅捺城之東北十里許,得仙人鹿野苑精舍。此苑本有辟支佛住,常有野鹿棲宿。世尊將成道,諸天於空中唱言:白淨王子出家學道,卻後七日當成。辟支佛聞已,即取泥洹,故名此處為仙人鹿野苑。世尊成道以後,人於此處起精舍。」 0200.JPG
仙洞 (雜名)仙人所居之山洞也。
仙音 (術語)佛之音聲非尋常,故曰仙音。楞嚴經一曰:「伽陵仙音遍十方界。」
仙苑 (地名)鹿野苑之異名也。輔行一曰:「鹿群所居故名鹿苑,佛初於此而轉法輪。(中略)二仙所住故亦曰仙苑。」鹿野園
仙城 (地名)佛之出生地迦毗羅城也。迦毗羅
仙鹿王 (術語)鹿棲於山,故曰仙。超絕於同類中,故曰王。佛三十二相中,以佛之足比於鹿王之膊。往生要集上末曰:「仙鹿王之膊,千輻輪之跌。」
仙經 (術語)總名道教之經典,說長生不死之術者。
仙道王 (傳說)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勝音城有王曰仙道,夫人名月光,太子名頂髻。又花子城有王曰影勝,夫人名勝身,太子名未生怨。影勝王以佛之畫像贈仙道王,仙道王拜像生信心,以國讓太子。至王舍城,與影勝王共詣佛所為比丘,得聖道。後頂髻信佞臣讒,弒仙道比丘。」
仙豫 (本生)又曰仙譽。國王名。昔釋迦如來為仙豫王時。殺誹謗大乘法之五百婆羅門,婆羅門命終後,生於地獄,悔過,發大乘之信,即生於甘露鼓如來世界。涅槃經十二曰:「我念往昔於此閻浮提作大國王,名曰仙豫,愛念敬重大乘經典。(中略)聞婆羅門誹謗方等,聞已即時斷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緣,從是已來,不墮地獄。」同十六曰:「諸婆羅門命終之後,生阿鼻地獄,即有三念。(中略)於大乘方等經典生信敬心,尋時命終生甘露鼓如來世界。」諸經要集十一曰:「如仙譽國王,殺五百婆羅門生地獄中。發生信心,生甘露國。」
刊正記 (書名)二卷。孤山智圓著。釋天台之觀經疏。
刊定記 (書名)華嚴刊定記。十六卷。靜法寺慧苑釋新譯之經,見地與賢首異。
北七 (名數)南三北七
北山住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第二百年末,對於制多山部而起,住於制多山之北部,故稱為北山住部。見宗輪論述記。
北斗 (雜名)北斗七星也。為妙見菩薩之化現。
北斗堂 (堂塔)祀北斗七星之堂也。
北斗七星 (名數)一貪狼星,二巨門星,三祿存星,四文曲星,五廉直星,六武曲星,七破軍星。此七星在北方,成斗形,故曰北斗七星。尊星王之法,祈念此七星也。見北斗七星延命經。
北斗護摩 (修法)對於北斗尊星王,而修護摩供也。有一行之北斗七星護摩法一卷,大興善寺阿闍梨之北斗七星護摩秘要儀軌一卷。
北斗尊星王法 (修法)祈念北斗七星之法也。北斗者,妙見大士之垂跡,為除災延命之秘法。多為息災或除天變地妖而修之。見百二十尊法。
經軌 (經名)北斗七星護摩法一卷,北斗七星護摩念誦儀軌一卷,北斗七星延命經一卷,北斗七星念誦儀軌一卷。
北斗七星延命經 (經名)一卷。婆羅門僧到唐朝受持此經。
北斗七星護摩法 (書名)一卷。唐一行撰。
北斗七星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
北斗七星護摩秘要儀軌 (經名)一卷,唐大興善寺阿闍梨述。
北方佛教 (術語)南方佛教之對。紀元前三世紀阿育王傳道師派遣後,發達於印度北部,傳播於西藏,支那,日本等之佛教總稱。此等處所現存之經典,與錫崙,緬甸等所謂南方佛教國之經典為小乘教者相反。含大乘經典為多,兩者顯有相異之點,故從地理上之區分,稱為北方佛教。
北方七曜眾 (天名)以二十八宿分配四方,每一方配七宿。北方為胃婁奎壁室危虛七宿即胎藏界曼荼羅中之百藥,愛財,適時,賢鉤,和合,滿者,阿濕毗你之七天也。
北方毗沙門天隨軍護法真言 (經名)一卷。唐不空別行翻譯。不入於正經。
北方毗沙門天隨軍護法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為降伏敵國祈念毗沙門天之法式。儀軌曰:「昔五國大亂,有八個月。經月行多法,遂無法驗。行此法降伏五國五萬軍,自平安故名隨軍護法。」
北本涅槃經 (經名)四十卷,大般涅槃經之異名。北梁曇無讖譯。
北辰菩薩 (菩薩)北辰者,北極星,密教以之為北斗七星,故謂為妙見菩薩之化現也。
北拘盧洲 (雜名)即北俱盧洲。佛經所說四大洲之一。在須彌山北。彼洲人民平等安樂,壽足千年。洲形正方。
北宗 (流派)禪自初祖達磨至五祖弘忍為一味。弘忍之下分南北二宗。六祖慧能之宗風,行於江南,故為南宗之祖,神秀禪師之行化,盛於北京,故謂為北宗之禪。此中至後代極其隆盛者,為南宗。五家七宗之分派,亦屬此下。
北枕 (雜語)如來以滅後之佛教有止住於北方之緣,故臨滅至北方拘尸那城,於沙羅雙樹間北首而入涅槃。是北枕之起因也。長阿含經三曰:「爾時世尊,入拘尸那城,向本生處沙羅雙樹間,告阿難曰:汝為如來於雙樹間敷置床座,使頭北首而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當久住北方。對曰唯然。即敷座令北首。爾時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脅,如師子王,累足而臥。」涅槃經後後分上曰:「爾時世尊,三反入諸禪定,三反示海眾已。於七寶床,右脅而臥,頭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後脊東方。(中略)於其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
北度 (雜語)師居北位度弟子,弟子而北作禮,即師弟之禮,謂為北度。智者別傳上曰:「導以律儀,攝以北度。」
北洲 (雜名)北俱盧洲也。此洲之定命千歲。故曰北洲之千年。俱舍論十一曰:「北洲定千歲,西東半半滅,此洲壽不定。」
北俱盧洲 (雜名)又曰北拘盧洲。舊曰攀單越,攀多羅究留
北單越 (雜名)北鬱單越之略。
北臺 (地名)五臺山在北地。故云北臺。
北齊尊者 (人名)北齊慧文禪師讀中觀論,始證明一心三觀之妙旨,是東土台家之鼻祖也。彼徒稱師為北齊尊者。
北鬱單越 (雜名)Uttarakuru,又曰北鬱怛越,四大洲之一。鬱單越洲在須彌山之北方。,故曰北。鬱多羅究留
巧安止觀 (術語)善巧安心止觀之略。十乘觀之第三。
巧妙智 (術語)稱一切智智。大日經六曰:「一切戰論息,能生巧智慧。」義釋十二曰:「巧妙智者,即是一切智智之別名也。」
巧度 (術語)小乘之觀法,謂之拙度。故菩薩之觀法。謂之巧度。度者梵語波羅蜜,渡生死之一切行法也。
巧智慧 (術語)巧妙智
功力 (術語)勵力而勤善事也。觀佛三昧經六曰:「念佛功力,自然開悟。」六妙法門曰:「心慧開發,不加功力。」然則功力在我,我依念觀音之功力,得觀音利益也。然今人措我而直言觀音之功力,不動之功力等。此時之功力,如言利益也。
功用 (術語)謂身口意之動作也。八十華嚴經三十七曰:「自然而行,不假功用。」起信論淨影疏上曰:「為功用所得,故名功德。」
功用地 (術語)初地已上,既證真如,猶須加行之功,故稱為功用地,八地已上,不假加行,自然功德增進,故曰無功用地。唯識論九曰:「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行。」
功嘉葛刺思 (人名)Kun-dga%grags,西藏名。譯言普喜名聞。又名膽巴Dauipa,譯言微妙。西藏甘突斯旦麻人。幼孤,為季父所養。十一歲,侍法王上師,習得經科,咒式,壇法,明方等。二十四歲,講演大喜樂本續等文。尋奉上師命,至西天竺,就古達麻室利學梵典,盡得其傳。元中統年中以國師發思八之蔦,入居五臺山壽寧寺。至元七年,受詔住仁王寺,九年留中都,為王公授戒。十二年奏摩訶葛刺神(即大黑天)之靈威,建廟涿州南,結構極壯麗。十八年,得老子化胡經及八十一化圖,奏其妄誕。於是敕使教禪之徒及翰林承旨等,辯證於長春宮,詔諸路除道德經外,餘悉焚燬。及相哥繼帝師之位,豪橫自肆。師責之,不悛。反遭其譖,辭而西歸,及臨洮,復為權臣所譖,歸故里居六年。相哥遣使召,還住中都聖安寺。同年,受敕率侍僧昔監藏至潮州,館開元寺。師以為潮州是大顛與韓子論道處,宜建梵剎。樞使月的迷失,深歸依師,因復興城南淨樂寺故基,創建殿宇。師自塑梵像,設萬僧齊慶讚之。未幾,又召還入京。時相哥已伏誅。以師請,賜潮州寺田二十頃及寶積之額。世祖有疾,召師入內殿,建觀音獅子吼道場。明年世祖崩,成宗踐祚,師奏除僧道賦稅。元貞元年,受詔住在護國仁王寺,又於高梁河西北甕山寺,建曼拏羅於摩訶葛刺神祈戰捷,有驗。成宗幸柳林,偶得疾,召師至,修觀法七晝夜,疾乃癒,施供甚豐贍。大德七年寂。年七十四。皇慶二年賜謚大覺普惠廣照無上膽巴帝師。又有金剛上師之號。見佛祖歷代通載,元史,神僧傳等。
功能 (雜語)功用能力也。以能生結果而名。唯識演秘二本曰:「能生果法,名為功能。(中略)功能即是種子異名。」
功德 (術語)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義章九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台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已曰德。」勝鬘經寶窟上本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功德藏 (術語)功德之寶藏也。無量壽經下曰:「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新譯仁王經下曰:「滿功德藏,住如來位。」
功德聚 (術語)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稱。涅槃經三十二曰:「右膝著地,以偈讚佛。如來無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廣宣說。」浴佛功德經曰:「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讚阿彌佛偈曰:「斯等寶林功德聚,一心合掌頭面禮。」大日經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謂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求福故,悉皆供養恭敬。」【又】塔之德名。性靈集九曰:「塔名功德聚幢號與願印,功德聚則毘盧遮那萬德之所集成,與原印則寶生地藏之三昧身。」大日經遍明鈔十曰:「自宗翻率都婆為功德聚。」
功德田 (雜語)三福田之一。三寶也。在寶具無上之功德,自此生眾生之功德,或眾生供養之,則生無量之福報,故曰田。無量義經曰:「布善種子,偏功德田,普令一切發善提芽。」俱舍論十五曰:「功德田者,謂佛法僧,或勝補特伽羅,謂得勝果勝定。」俱舍頌疏十八曰:「佛及羅漢,名為德田謂具諸勝德,及亦能生一切有情勝功德故。」三藏法數十一曰:「功德福田,謂若能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非但成就無量功德,亦能獲具福報,是功德福田。」
功德天 (天名)新譯曰吉祥天。舊譯曰功德天。吉祥天女
功德天品 (經名)金光明經二所出。功德天女說供養念誦自己者,與以福。
功德天女與黑闇女俱行 (雜語)吉祥天女
功德衣 (衣服)梵語曰迦絺那。譯言功德衣。修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衣。迦絺那。四分律四十三曰:「安居竟,有四事應作。何等為四?應自恣,應解界,應結界,應受功德衣。」
功德品 (經名)法華經有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之三者。
功德海 (譬喻)功德之深廣,譬如海也。八十華嚴經七曰:「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現十方無量國。」
功德池 (地名)八功德水之池。在極樂。無量壽經上曰:「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橫深淺,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滿。」
功德水 (雜名)八功德之水。見上。
功德主 (雜名)謂檀越之人。見象器箋。
功德使 (職位)唐朝置管領天下僧尼之官,謂為功德使。僧史略中曰:「會要云:大曆十四年,敕內外功德使並宜停置。若然者,代宗朝早置功德使。」
功德施論 (書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之異名。
功德莊嚴王經 (經名)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之略稱。
功德叢林 (雜名)名禪法。又名禪院。宋高僧傳十二慶諸傳曰:「南方謂之叢林者,翻禪那為功德叢林也。」
功德遊 (行事)即法樂也。法事之後,以詩歌之朗詠等而遊也。
功德法身 (術語)五種法身之一。法身
打包 (雜語)行腳僧身負之包裹也。陸游詩曰:「打包僧趁寺樓鐘。」
打成一片 (術語)去一切之情量計較而一千差萬別之事物也。打字無別意,不依何事而為其事曰打。字彙曰:「俗用打字義甚多,如打疊打聽打扮打睡之類,不但打擊而已。」其他喫飯為打飯,汲水為打水,取魚為打魚等。碧巖第六則頌評曰:「長短好惡,打成一片。一一拈來,更無異見。」同十七則評唱曰:「香林嘗云:我四十年方打成一片。」無門關第一則評曰:「久久純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碧巖種電鈔一曰:「不立一塵一法,合平等之域,謂之打成一片。」
打供 (雜語)為供養也。
打板 (雜語)打板而鳴之也。
打坐 (雜語)釋家跏趺而坐。使心入定。謂之打坐。
打眠衣 (衣服)禪林之稱。禪僧之寢衣也。
打野[木*埋] (雜語)原為打野堆,作土堆人足共懸之聲也。作[木*埋]者誤,碧嚴四十八則曰:「明招云:朗上座喫卻招慶飯了去江外打野[木*埋]。」同評唱曰:「野[木*埋]即是荒野中火燒底木橛謂之野[木*埋]。」集韻曰:「[木*埋]椿皆切,音[齒*來],枯木根出。」然聯燈錄二十一悟明章曰:「如福州諺曰:打野堆者,成堆打鬨也。今明招錄中作打野[木*埋],後來圜悟碧巖集中解云:野[木*埋],山上火不遇底火柴頭。」
打給 (雜語)為給與也。禪門供給大眾粥飯等曰打給。打為支那俗語,一切事所觸皆曰打。
打飯 (雜語)喫飯也。
打靜 (雜語)打椎曰打靜。靜有南北之異義。南部之義,靜是所打,即指砧。謂打砧靜眾也。北京之義,靜是能打,即指椎。謂打椎靜眾也。行事鈔資持記下四之一曰:「打椎止為自告靜眾,不同鐘磬打為事用也。」
打擲 (雜語)以木石擊人也。法華經不輕品曰:「杖木瓦石而打擲之。」
打齋飯 (雜語)俗謂僧道沿門索食為打齋飯。夷堅志云:將打回齋飯歸家,是宋時已有此語,今或訛為打盞飯。則以其每至人家取飯一盞也,見曲園雜纂。
打鐘 (雜語)敲鐘作響,以召集僧,或報時也。
弘決 (書名)具名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荊溪湛然著。天台摩訶止觀之註。
弘忍 (人名)唐蘄州黃梅縣人,遇四祖道信禪師得心印。咸亨二年,傳法於六祖慧能,後四年寂。時上元二年,壽七十四。建塔於黃梅之東山。代宗賜謚大滿禪師。見宋僧傳八,傳燈錄三。
弘法 (術語)弘通正法也。無量壽經上曰:「弘宣正法。」佛祖統紀八曰:「弘法傳通。」【又】(人名)日本真言宗之開祖,名空海,謚弘法。
弘明集 (書名)十四卷,梁釋僧祐撰。凡十篇。皆東漢以下至於梁代闡明佛法之文。其辯難攻詰者,亦具載其往復之語。六代遺編。流傳最古。梁以前名流著作,今無專集行世者,頗賴以存。佛教中雅馴之言也。唐釋道宣有廣宏明集三十卷。雖為此書之續編。而體例小殊。
弘宣 (術語)弘通宣流教法也。無量壽經上曰:「處兜率天,弘宣正法。」
弘教 (術語)弘通佛之教法也。正法華經三曰:「逮聞弘教,心懷踴躍。」續僧傳(智脫)曰:「歡傳燈之弘教。」
弘通 (雜語)弘教法也。梁僧傳(寶雲傳)曰:「晉宋之際,弘通法藏。」
弘景 (人名)南山律師親授之弟子。隨天台章安大師學天台宗,鑑真和尚授具足戒。唐則天武后證聖元年,與實叉難陀等共譯華嚴經。自天后至中宗凡三入宮為戒師。見佛祖統紀十,傳通緣起下。
弘經 (術語)弘通經典也。
弘經三軌 (術語)法華經法師品說弘經之法曰:「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此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為弘經之三軌。三種之法規也。
弘經大士 (雜名)謂於佛經造論釋而弘通之之龍樹天親等諸菩薩也。正信偈曰:「弘經大士宗師等。」
弘道 (人名)法珍
弘誓 (術語)具曰弘誓願。謂佛菩薩弘大之誓也。無量壽經上曰:「發斯弘誓,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同下曰:「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法華經普門品曰:「弘誓深如海。」文句十下釋之曰:「弘,廣也。誓,約也。廣制要心,故言弘誓。」輔行一之三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法界次第下之上:「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
四弘誓 (名數)一切之菩薩,通發四種之弘誓: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煩惱無盡誓願斷,三法門無量誓願學,四佛道無上誓願成。見止觀大意。
弘誓願 (術語)弘大之誓約與志願也。如上所解正信偈曰:「聞信如來弘誓願,佛言廣大勝解者。」
弘誓鎧 (譬喻)弘誓之心堅如鐵。可以此心奮進生死之陣頭。故比之於鎧。無量壽經上曰:「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
弘誓船 (譬喻)弘大之誓願。為渡一切眾生於彼岸,故譬之於船。往生要集中本曰:「無量清淨覺經云: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喚眾生,令乘大願船,送著西方。」(此文,清淨覺經無之。迦才淨土論下有此文。又龍舒淨土文二引淨土傳,舉此文)。
弘誓海 (譬喻)弘誓之深廣譬之於海。法華經普門品曰:「弘誓深如海。」
弘誓強緣 (術語)謂阿彌陀佛廣大之誓願力,為眾生得信往生淨土者之強增上緣也。
弘範 (術語)大為世間之軌範也。楞嚴經一曰:「嚴淨毘尼,弘範三界。」
弘願 (術語)弘大之誓願。願救一切眾生也,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是。觀經玄義分曰:「安樂能人,顯別意弘願。(中略)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弘願一乘 (術語)一切眾生成佛之真實法,惟阿彌陀佛成就之弘願念佛一道也。
弘願真宗 (術語)念佛成佛之法。對於定散二善而曰弘願,對於八萬四千之假門而曰真宗。彌陀十八願所誓大乘真實之法也。
叫喚 (界名)地獄名。梵語樓獦Raurava之譯,或曰啼哭號叫,八熱地獄之第四。受苦之人,痛苦不堪。號泣叫喚,故名。八熱地獄
叫喚大叫喚 (界名)八熱地獄之第四曰叫喚地獄。第五曰大叫喚地獄。
叫喚地獄 (界名)與叫喚同。八熱地獄
忉利 (界名)忉利天
忉利天 (界名)Tra%yastrm%s/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羅夜登陵舍天。譯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須彌山之頂,閻浮提之上,八萬由旬之處。此天之有情身長一由旬,衣重六銖、壽一千歲(以世間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萬由旬,名喜見城,帝釋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廣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頂天,喜見城天,缽私他天,俱吒天,雜殿天,歡喜園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離險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軟天,雜莊嚴天,如意天,微細行天,歌音喜樂天,威德輪天,日行天,閻摩那娑羅天,連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眾分天,曼陀羅天,上行天,威德顏天,威德燄輪光天,清淨天,是為三十三天。玄應音義二曰:「忉利,此應訛也。正言多羅夜登陵舍天,此譯云三十三天。」慧苑音義上曰:「忉利,訛言。正云怛利耶怛利奢,言怛利耶者此云三也。怛利舍者十三也,謂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天城,當中有一天城,帝釋所居。總數有三十三處,故從處立名也。」法華經勸發品曰:「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
外凡 (術語)二凡之一。聲聞乘以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之修行位為外凡,四善根之位為內凡。又菩薩乘以十信之位為外凡,十住等三賢之位為內凡。大乘義章十七末曰:「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內緣真性,故名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捨故名為凡。」四教儀集註中曰:「相似見理名內,未得似解名外。」
外五鈷印 (印相)五鈷印。合兩手之小指,而形一鈷,合左右之中指而又形一鈷,開左右之頭指,各形一鈷,合左右之拇指而形一鈷通成五鈷。而交叉左右之無名指,容於掌內,為內五鈷印,出於手背,為外五鈷印。見圖印集二。
外四供 (術語)為金剛界三十七尊中,香,華,燈,塗之四菩薩,是由中央之大日如來供養阿[門@(人/(人*人))]等之四佛者。
外用 (術語)對於內證而言。有一本體由此而現於外之作用也。申言之,即應機而示現說法神通等之用也。大乘義章二十末曰:「以定住緣,息其外用。」法華玄義一上曰:「內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
外外道 (術語)數論師勝論師等佛法外之外道曰外外道。止觀十上曰:「邪人不同又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學佛法成外道。」大日經疏二曰:「此宗中說,有兩種外道:外外道,內外道。」
外我 (術語)身外之我也如以大自在天視為宇宙唯一之大我者。大日經疏七曰:「設令不依內我,必依外我,即於自在梵天等。」
外法 (術語)佛法外之法。如荼吉尼之法,阿尾捨之法等。
外典 (術語)佛教外之典籍。外道之典籍。世間之典籍。法華經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止觀輔行四之三曰:「大論云:習外典者,如以刀割泥,泥無所成,而刀日損。又云:讀外典者,如視日光,令人眼暗。」
外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身外之諸物,悉為實體不可得。
外供養 (術語)又曰外四供,或單曰外供。外四供
外金剛部 (術語)金剛界曼陀羅之外眾也。有二十天。繞四方。對於三十七尊之內眾,謂之外。
外金剛部院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十三院之第十三。在最外面。列金剛部之諸尊,故名為外金剛部院。
外金剛二十天 (名數)金剛界曼荼羅九會中,第一根本成身會,第二三昧會,第三微細會,第四大供養會,第八降三世會,第九降三世三昧會等六會外部所布列之金剛眾也。 T0045A.JPG T0045B.JPG
外金剛部會曼荼羅 (術語)理趣釋下曰:「中畫摩醯首羅如本形,以八種天圍繞之,四門畫四供養各本形。」
外相 (術語)善惡美醜之現於身上者。又,身口所作之現於外者。毘尼義鈔上之一曰:「內德既異,外相亦異。」
外相十二 (名數)三十六物中,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溺,垢,汗也。
外海 (地名)謂第七金山與鐵圍山間之海也。所謂四大洲在於此處。俱舍論十一曰:「第八名外,鹹水盈滿,(中略)於外海中大洲有四。」
外陣 (術語)佛殿內之坐處,區劃二所。近佛之所為內陣,遠為外陣。又書為下陣。
外執 (術語)外道之邪執見也。俱舍論三十曰:「應捨盲闇諸執惡見所為求慧眼。」
外教 (術語)佛法以外之教。印度有九十五種之外道,支那有九流百家等。佛祖統記三十九曰:「沙門道安作二教論,以儒道九流為外教,釋氏為內教。」二教論曰:「聚雖一體而形神兩異,散雖質別而心數不亡。故救形之教,教稱為外。濟神之典,典號為內。」又。治心之術,名為內教。修身之教,名為外教。
外貪欲 (術語)見他男女等而起之貪欲也。止觀八上曰:「外貪欲起以不淨助,內貪欲起以背捨助。」
外無為 (術語)於外境不動心者。即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觸細滑,意不妄念也。
外道 (術語)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三論玄義上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圓覺經集註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法華經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外道之種類不一。百論有「二天三仙」,四宗論及入大乘論有「四外道」,維摩經,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三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外道小乘涅槃論有「二十種」,大日經有「三十種」,涅槃經,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智度論等有「九十六種」。以下逐項詳說之。
二天三仙 (名數)一韋紐天外道,以韋紐天為萬物之生因者。二摩醯首羅天外道。以摩醯首羅天為萬物之生因者。三迦毘羅仙外道,即數論師。四優樓迦仙外道,即勝論師。五勒沙婆仙外道,即尼犍子。九十六種中舉此五師,餘均略。見百論上,百論疏上之中。
三外道 (名數)即百論所說之三仙也。止觀十上舉此三外道而判宗計:「一迦毘羅外道,計因中有果。二漚樓僧佉外道,計因中無果。三勒沙婆外道,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
三種外道 (名數)天台智者,於外道立三種。一佛法外外道,如九十六種之外道,佛法外之外道也。二附佛法外道,如小乘之犢子部及大乘之方廣道人,附託佛法而立邪計者。三學佛法成外道,謬解佛之教門,而陷於邪計者。見止觀十上。
外道四宗 (名數)又曰四見。亦曰四執:一迦毘羅,計一。二優樓僧佉,計異。三尼犍子,計亦一亦異。四若提子,計非一非異。見入大乘論上,破四宗論上。又,一執一者,如數論等。二執異者,如勝論等。三執亦一亦異者,如尼犍子等,四執非一非異者,如阿時縛外道。見唯識論一,同述記一末。
外道六師 (名數)一富蘭那迦葉Pu%ran!a Ka%s/yapa,富蘭那其字,迦葉其姓。立一切之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賒梨子Maska%ri^ Gos/aliputra,末伽梨,其字,拘賒梨,其母名。計眾生之苦樂,非由因緣,惟為自然者。三刪闍夜毘羅胝子San^jaya Vairat!i^putra,刪闍夜其字,毘羅胝其母名。計不求道,但經生死劫數間,自盡苦際,如縷丸轉於高山,縷盡自止者。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kes/akambala,阿耆多翅舍其字,欽婆羅者麤衣也。身著弊衣,五熱灸身,以苦行為道者。五迦羅鳩馱迦旃延Kakuda Ka%tya%yand,迦羅鳩馱其字,迦旃延其姓。計諸法亦有相亦無相。應物而起見者。若人問為有耶,則答為無。為無耶,則答為有。六尼犍陀若提子Nirgranta Jn^a%tiputra,尼健陀為出家總名,若提為母名。計苦樂罪福,盡由前世,必當償之,非今行道所能斷者。已上六師與佛同世,自稱為一切智者。見維摩經弟子品,涅槃經十九,止觀十上。有部毘奈耶雜事三十八曰:「喬答摩!我曾遍觀諸外道類,各別立宗。所謂晡刺拏迦攝波子,末塞羯利瞿黎子,珊逝移毘刺知子,阿市多雞舍甘跋羅子,腳俱陀迦多演那子,昵揭爛陀慎若底子。此等諸師各述異宗,未知誰是。」【又】立三種之六師外道:一、一切智六師外道,見邪真理,發邪智而辯才無礙者。二、神通六師外道,得世間之禪定而發五神通者。三、韋陀六師外道,又曰文字外道。博學多聞,通四韋陀十八大經,世間之吉凶天文地理醫方卜相等無所不知者。見四教儀二。
六種苦行外道 (名數)一自餓外道。節飲食而忍饑餓者。二投淵外道,投身於淵而死者。三赴火外道,常以五熱灸身者。四自座外道,常為裸形,不拘寒暑,坐於露地者。五寂默外道,以屍林塚間為住處,常寂默不語者。六牛狗外道,持牛戒狗戒者。見涅槃經十六。
十三外道 (名數)一劫比羅,即數論師也。二嗢露迦,即勝論師也。三大自在天,以自在天為生因者。四大梵外道,以梵天為生因者。五時外道,計時為生因者。六方外道,計方為生因者。七本際外道,計過去之初有本際,從此生萬物者。八自然外道,計萬物由自然而生者。九虛空外道,以虛空為生因者。十我外道,計常有一大我,從此生萬物者。十一聲顯論師,計聲雖由緣隱顯,然為本來常有者。十二聲生論師,計聲本為無,依因緣而生,生了即為常住者。十三順世外道,計唯有地水火風四大,生一切有情,死後還歸於四大者。見唯識論一,述記一末。
十六外論 (名數)一因中有果論,是如雨眾外道,計因為常恒,具有果性者。雨眾外道者,數論師之大弟子,十八部之主也。二從緣顯了論,是如數論外道,又如聲顯論師,計法自先即有,但依緣而顯者。三去來實有論,是如數論外道,又如時論外道,又如小乘薩婆多部,計過去未來為實有之事如現在者。四計我論,是如數論,勝論,尼犍子,獸主,赤衣,遍出,犢子之七外道,計實我者。五計常論,是如數論師等,計我及世間為常住者。六宿作因論,是如尼犍子外道,計現所受之苦,由於宿作之因,由於現之苦行,而吐宿惡者。七計自在論,即自在天外道。八害為正法論,是如濁世之諸婆羅門,欲自食肉而以害生物供天為正法者。九有邊生邊論,諸外道入禪定所見,計世界有邊際無邊際者。十不死矯亂論,有外道言我事不死之淨天,問其不死之理,則為矯亂之答者。十一無因見論,執諸法無因之邪見者。十二斷見論,計身死而後斷滅者。十三空見論,一切撥無之邪見外道也。十四妄計最勝論,如諸婆羅門計我是最勝之種類,剎帝利等,是下劣之種類,我自梵王之口而生,餘不爾者。十五妄計清淨論,如某種外道,計入恒河沐浴,則除諸惡而清淨者。又持狗戒牛戒,食糞或草以為清淨者。十六妄計吉祥論者,供養日月星辰,誦咒燒火,以求吉祥者。見瑜伽論六,七,瑜伽論記二。
二十種外道 (名數)一小乘外道,計人死如燈火之滅者。二方論師,以方角為諸法之生因者。三風仙論師,以風為萬物之生因者。四韋陀論師,以韋陀經所說之梵天為萬物之生因者。五伊賒那論師,以伊賒那天為萬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師,即勝論師。八苦行論師,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者。九女人眷屬論師,計摩醯首羅天先作女人生一切萬物者。十行苦行論師,計罪福功德總盡為涅槃者。十一淨眼論師,以智為涅槃者。十二摩陀羅論師,以那羅延天為萬物之父者。十三尼犍子外道,計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而生一切萬物者。即六師外道之一。十四僧佉論,即數論師。十五摩醯首羅論師,以摩醯首羅天為萬物之生因者。十六無因論師,計萬物無因而然者。十七時論師,計萬物由時而生者。十八服水論師,計萬物以水為本者。十九口力論師,計虛空之力為生萬物者。二十本生安荼論師,計由安荼生萬物者。見外道小乘涅槃論,三藏法數四十六。
三十種外道 (名數)一時外道,以時為生因者。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風空五大為生因者。三相應外道,計學定者內心相應之理為真我者。四建立淨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淨者。五不建立無淨外道,與上相反,不建立一法,無所修之淨法者。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七流出外道,與建立外道相似,建立謂自心生一切法,此則謂自手出一切法也。八尊貴外道,以那羅延天為生因者。九自然外道,計萬物為自然之法者。十內我外道,計身中別有我而運轉此身者。十一人量外道,計神我之量,或大或小,等於人身者。十二遍嚴外道,計神我雖能造諸法,而世間有尊勝遍嚴之事,是我之所為者。十三壽者外道,計一切之法,至於草木四大皆有壽命者。十五識外道,計有識遍於一切處,地水火風識皆遍滿者。十六阿賴耶外道,計有阿賴耶識持此身,含藏萬像者。十七知者外道,計身中有知者。能知苦樂等事者。十八見者外道,計身中有見者,是為真我者。十九能執外道,計身中別有能執者。是為真我者。二十所執外道,計能執者是識心,其所執之境界,是真我者。二十一內知外道,計身中別有內知者,是為真我者。二十二外知外道,計有外知者,知外塵之境界,是為真我者。二十三社怛梵外道,社怛梵,古來不勘翻名,是與知者外道之宗計大同者。二十四摩奴闍外道,摩奴闍翻為人,計人由人而生者。二十五摩納婆外道,摩納婆譯為勝我,計我於身心中最為勝妙者。是毘紐天外道之部類也。二十六常定生外道,計我是常住,不可破壞,自然常生而無更生者。二十七聲顯者外道,計聲以緣而顯,聲之體為本有常住者。二十八聲生者外道,計聲本無,以緣而生,生已,即常住者。二十九非聲外道,撥無聲體者。已上二十九種之外道加一總我,稱為三十種之外道。見大日經疏十二,十住心廣名目一。
九十五種外道與九十六種外道 (名數)經論中舉西域外道之總數有九十五種與九十六種之二說。九十六種者,六十華嚴經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來幢,摧滅一切九十六種諸邪見幢。」央掘摩羅經四舉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種種之苦行外道,其結文曰:「如是九十六種,皆因是比丘種種形類,起諸妄想,各自生見。」增一阿含經二十曰:「我能盡知九十六種外道所趣向者,如來之法所趣向者不能分別。」智度論三曰:「云何勝一切?九十六種外道論義能破故名勝。」同三十二曰:「世間諸法實相寶山,九十六種異道皆不能得。」同三十六曰:「九十六道不說依意生識,但以依神為本。」同四十八曰:「與九十六種邪行求道相違,故名正勤。」成實論十曰:「以戒取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婆沙論六十六曰:「如是正見中,九十六種外道所無。」釋摩訶衍論九曰:「言外道者,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九萬三千眷屬外道。」而薩婆多論五解其數曰:「六師者,一師十五種教,以授弟子。為教各異,弟子受行各成異見。如是一師出十五種異見。師則有法與弟子不同,師與弟子通為十六種。如是六師有九十六種。」九十五種者,南本涅槃經十曰:「世尊常說:一切外學九十五種皆趣惡道,聲聞弟子皆向正路。」大集經五十五曰:「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為無上寶。比餘九十五種異道最尊第一。」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曰:「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解九十六種有二說。一依薩婆多論之釋,九十六種悉為邪道。依此說,則九十六種與九十五種之相違,不可和會。但可視為異說。是南山宗之義也。資持記上一之一先舉薩婆多論之說,次言「僧祇總有九十六種出家人。則佛道為一。邪道九十五。末詳合數。兩出不同。」(已上一說)。二依九十六道經,九十六道此為邪合說,邪道定為九十五,九十六之邪道者,加犢子部附佛法之外道,或加定性二乘而會通之也。是天台之釋也。文句記五之一曰:「九十六道經云:唯有一道是正,餘者悉邪。有人引多論云:六師各有十五弟子,并本師六即九十六也。准九十六道經無此說也。彼論自是一途,豈可六師必定各只十五弟子?九十六中有邪有正。」輔行三之三曰:「九十五種者通舉諸道,意且出邪。(中略)故大論二十五云:九十六道中實者是佛。」(二十五為廿三之誤,實字論文作寶)。然九十六道經真偽未決,今不傳。又見智度論二十三(輔行曰大論二十五)之文曰:「人中寶者是佛,九十六種道法中寶者是佛法,一切眾中寶是僧。」是佛如為人中之外,佛法亦視為九十六種之外,乃為穩當(智度論前後之文有九十六種外道。既於前舉之)。
外道十一宗 (名數)九十五種之外道,以十一宗統收之。一數論師,計冥諦生。從數起論,故名為數論,又論能生之數,故名為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者,皆名數論師。計冥諦生者,百論云:由冥生覺,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諦。前二十四諦從神我生,以神我為主。神我者常覺明了,常住不壞,而攝受諸法。是故神我是常一,為萬物之因,涅槃之因也。二衛世師,計六句生。梵語衛世,華言無勝。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其師晝避聲色,匿跡山藪,夜絕視聽,游方乞食,似鵂鶹鳥。故時人名為鵂鶹仙人。及獲五通,遂說論十萬偈,以證菩提。六句生者,一實,謂諸法體實,為德業所依。二德,即道德也。三業,即作用也。四大有,與實德業同為一有。五同異,如地望於地是同,望於水即異,水火風等亦然。六和合,諸法之和合也。如鳥之飛空,忽至樹枝住而不去,法亦如是。三塗灰,計自在天生萬物。塗灰者,即外道之名。此外道計欲界第六之自在天,能生萬物。四闡陀論師,計那羅延天生四姓。梵語闡陀,華言智論,梵語那羅延,華言鉤鎖力士。以其骨節鉤鎖而有力故也。那羅延天能生四姓者,自口生婆羅門,自兩臂生剎利,自兩[月*(比/土)]生毘舍,自兩腳生首陀。五安荼論師,計本際生。梵語安荼,無翻語。本際者,即過去世之初際也。此外道計世間最初有大水,時有大安荼出生,形如雞卵,後為兩段,上為天,下為地,中生一梵天,復能出生一切有命無命之物。故梵天是生萬物之主。六時散外道,計物從時生。此外道自見草木等物,時有生華,時有生果,時有作用,或舒或卷,使枝條隨時榮枯,時雖微細而不可見,然以此華實等,則知有時也。七方論師,計方生人,人生天地。方即四方。此外道計四方能生人,人能生天地,滅後還入於方。八路伽耶,計色心法皆極微作。梵語路伽耶,華言順世。此外道計色心等法,皆由四大之極微能生塵色,是極微,其體實有,世間之塵物,雖為無常,而極微之因,則不壞也。九口力論師,計下虛空為萬物因。此外道計由空生風,由風生火,由火生煖,煖生水,水生凍,作為堅地,地生五穀,五穀生命。命終則還歸於虛空。十宿作論師,計苦樂隨業。此外道計一切眾生受苦樂之報,皆隨宿世本業之所作。若持戒精進,身心受苦,則能壞本業。本業既盡,則眾苦亦滅,眾苦滅故,即得涅槃,是故計宿世之所作,為一切之因。十一無因論師,計自然生。此外道計一切萬物,因無,緣亦無,皆自然而生,皆自然而滅。見華嚴演義九。
外道十六宗 (名數)又名十六異論。外道附錄十六外論項。
外道相善 (術語)外道所修之觀行也。名之為相善,有二種:一為相似之義,外道所修之六行觀,似菩薩之觀法,故為相善。二相為有相之義,外道之善為不知人法二空之理而修者,故曰相善。
外道小乘涅槃論 (書名)具名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一卷,後魏菩提流支譯。敘外道小乘所執二十種之涅槃。
外道小乘四宗論 (書名)具名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一卷,後魏菩提流支譯。破外道小乘所執一異等之四見。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 (經名)一卷,宋法天譯。因外道之問而說一切法如夢如幻之義。
外緣 (術語)自外與力,而助物之生起之緣也。對於內因而言。四緣中之增上緣也。起信論曰:「用重習者,即是眾生外緣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外儀 (術語)謂行住坐臥之四威儀也。往生要集中本曰:「外儀雖異,心念常念。」
外塵 (術語)塵者六塵。六根所對之事物。凡夫以為此六塵在於心外,故曰外塵。六祖壇經曰:「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釋門歸敬儀曰:「大聖示教,境是自心。下愚迷執,塵為識外。」
外學 (術語)學外教之典籍及世間法也。毘奈耶雜事六記舍利弗降伏撥無後世之外道,佛因聽比丘學外論。其文曰:「佛告諸苾芻,非一切處有舍利子,其相似者亦不可求,是故我聽諸苾芻學盧迦耶等諸外俗論。時諸苾芻聞佛世尊許學書論,遂無簡別,愚昧之類亦學外書。佛言:不應愚痴少慧不分明者令學外書,自知明慧多聞強識能摧外道者,方可學習。諸明慧者,鎮學外典,善品不修。佛言:不應如是常習外典。佛言:當作三時,每於兩時讀佛經,一時習外典。苾芻遂於年月分作三時。佛言:人命迅速剎那無定。不應年月分作三時,可於一日分為三分。苾芻朝習外典暮讀佛經。佛言:於日初分及以中後可讀佛經,待至晚時應披外典。苾芻即便暫時尋讀,不誦其文。尋還廢忘,佛言應誦。」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四韋陀院,外道以為宗極。又有書院,大千界內所有不同文書並集其中,佛俱許讀之,為伏外道,而不許依其見也。」
外縛印 (印相)四種拳之一。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指出現於外者。又名指在外拳。見大日經疏十三。又曰堅固縛,金剛縛,又曰外縛拳。為解結使之縛之意。顯十地圓滿之形者也。
外縛拳 (印相)外縛印
外題 (術語)經卷表紙所記之經題。
外題六十四字 (名數)妙法蓮華經卷第一乃至妙法蓮華經卷第八。法華經八卷之外題文字。通計六十四字也。
外題以字 (雜語)經之外題之頭,書[8AD4]形,是似以字,故曰以字。有諸說。以字
外護 (術語)二護之一。佛所制之戒法,護吾身口意之非為內護。族親檀越,供衣服飲食為外護。見三藏法數七。
外護善知識 (術語)三善知識之一。謂給我衣食所須使我安穩修道行之善友也。止觀四下曰:「夫外護者,不揀黑白,但營理所須,如母養兒,如虎啣子,調和得所,舊行道人乃能為耳,是名外護。」
外護摩 (術語)護摩
外魔 (異類)魔之自外來者。屬於四魔中之天魔,天台分之為三種:一[怖-布+追]惕鬼、二時媚鬼,三魔羅鬼。見止觀八下。
犯戒 (術語)毀犯佛所制之戒法也。
犯戒五過 (名數)一害自身。二為智者所呵。三惡名流布。四臨終生悔。五死墮惡道。見四分律五十九。
犯戒五衰 (名數)一求財不遂。二設得即耗。三眾不愛敬。四惡名流布。五死入地獄。見中阿含經。
犯戒罪報輕重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目連所問經同本。
犯重 (術語)犯小乘戒之四重罪,大乘戒之十重罪也。
犯重比丘不墮地獄 (雜語)寶積經百十六曰:「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是故舍利弗,若見犯重比丘不墮地獄,清淨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應供非不應供,非盡漏非不盡漏,何以故?於諸法中住平等故。」是說實相觀也。謂諸法之實相,以寂滅無相之故,無生死涅槃之假相也。
奴婢 (雜名)奴隸之男女也。印度土著之蕃人,為征伏者所使役者。亦為一個之財產。經中諸所有「奴婢錢財」之語。
奴僕三昧 (術語)諸尊諸明王等使者辨事之三昧也。
必至滅度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一願,又名證大涅槃之願。往生淨土,即誓必到達涅槃之大果也。
必至補處願 (術語)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二願。使欲往生淨土者,必至一生補處位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中略)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必定 (術語)梵語阿鞞跋致Avaivartika%,譯言不退轉,又翻必定。不退轉大道,必定入於涅槃之位也。大智度論九十三曰:「阿鞞跋致即是必定。」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
必栗託仡那 (術語)梵音Pr!thagjana,譯言獨生,異生。即凡夫也。
必[木*(淂-水)]家 (術語)Pitaka,又作比摘迦。譯曰藏。三藏之藏,即庫藏之義也。求法高僧傳下曰:「必[木*(淂-水)]家,是藏。」開宗記一本曰:「梵曰比摘迦,此譯為藏。」
必滅 (術語)謂有生者必滅也。
必墮無間 (雜語)罪惡深重者,必墮無間地獄也。
丙丁童子 (職位)司燈火之童子也。碧巖第七則評唱曰:「如則監院在法眼會中未曾參請入室,一日法眼問云:則監院何不來入室?則云:和尚豈不知耶?某甲於青林處有個入頭。法眼云:汝試為我舉看。則云:某甲問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來求火。法眼云:好語,恐[何-可+爾]錯會,更說看。則云:丙丁屬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求佛。法眼云:監院果然錯會了。則不憤便去。法眼云:此人回則可救;若不回,則不得救。則到中路自忖云:他是五百人之善知識,豈賺我耶?遂回再參。法眼云:[何-可+爾]但問我,我為[何-可+爾]答。則便問如何是佛。法眼云:丙丁童子來求火。則於言下大悟。」按傳燈錄十與此異。
矢石 (譬喻)以矢射石,不能貫之,譬二者之不相容也。止觀五之二曰:「天親龍樹內鑑冷然,外適時宜,各權所據。而人師偏解尊者苟執,遂興矢石各保一邊,大乖聖道也。」同輔行曰:「矢石者,如箭矢射石,義非相入。以各計故,不同圓理,如彼矢石。」
戊達羅 (雜名)舊云首阤,梵語也。又作戍達羅。首陀
且喜 (雜語)禪錄多有「且喜沒交涉。」之語。沒交涉者,言與所義不相干,否定前人之語之謂也。且喜者,種電鈔一乾以為「一往隨順許之辭。」一往隨喜前人之語而後否定之也。
乏道 (術語)梵語之沙門,一翻乏道,乏於道也。自謙之稱,如云貧道。三德指歸一曰:「沙門此翻乏道。」貧道
式叉 (術語)此翻云學。
式叉尼 (術語)式叉摩那尼之略。
式叉論 (書名)皮陀經六論之一。六論
式叉摩尼 (術語)式叉摩那尼之略。
式叉摩那 (術語)又作式叉摩拏。式叉摩那尼之略。
式叉迦羅尼 (術語)譯曰學,又曰應學。宜學也。為突吉羅之異名。大日經疏五曰:「此中應學,舊譯名為式叉迦羅尼。」大部補註二曰:「式叉迦羅尼,此名為學。」四分律四十一見「尸叉罽羅尼」,「突吉羅」梵S/iks!a%ka%ran!i^。
式叉摩那尼 (術語)出家五眾之一。舊譯學法女。新譯正學女。沙彌尼之欲受具足戒者,使自十八歲至二十歲滿二年間別學六法,驗胎之有無,且試行之真固也。是為式叉摩那尼。俱舍光記十四曰:「式叉摩那,唐云正學。正謂正學六法。言六法者:謂不婬,不盜,不殺,不虛誑語,不飲諸酒,不非時食。」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二曰:「式叉摩那,此云學法女。由尼報弱,就小學中別提六行為具方便。二年則驗胎有無,六法則顯行貞固,十誦所謂練身練心即是義也。」梵S/iks!ama%n!a%。
耳入 (術語)十二入之一。耳根也,耳根與聲境涉入,故曰入。新譯曰耳處。
耳根 (術語)六根之一。對於聲境而生耳識者。即耳官也。
耳輪 (物名)穿耳朵垂金銀之輪者。玄應音義二十二曰:「彼國王等,或以金銀作此耳輪。舊經言耳渠者,應是也。」
耳識 (術語)六識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別聲境者。
耳語戒 (術語)又曰三誦三昧耶。為灌頂時竊耳語弟子之秘密戒,即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也。大疏八曰:「用此綵淨帛周布弟子面門,當深起慈悲護念之心。耳語告彼三昧耶戒,勿令諸餘未入壇者聞聲。」
耳處 (術語)即耳入。耳入
耳圓通 (術語)言觀音菩薩在楞嚴會上以耳根證圓通也。鎧庵贊曰:「固是塵塵俱法界,此方獨撰耳圓通。」(釋門正統三引之)。
(術語)梵語尾賀羅Viha%ra,毗訶羅,鼻訶羅。寺原為官司之名。釋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羅璧志餘曰:「漢設鴻臚寺待四方賓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國,館摩騰法蘭於鴻臚寺。次年敕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故別建處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為西方之客,若待以賓禮也。此中國有僧寺之始。」西土稱為僧伽藍,僧伽藍譯言眾園。謂眾人所居所,在園圃生殖之處,佛弟子則生殖道芽聖果也,經曰伽蘭陀竹園祇樹給孤獨園。是西域之寺舍也。後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創立伽藍而名以招提之號,隋煬帝大業中改天下之寺為道場,至唐復為寺。
寺十種異名 (名數)僧史略上曰:「案靈祐法師寺話凡有十名寺:一曰寺(義准釋書),二曰淨住(穢濁不可同住),三曰法同舍(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舍(修出離世俗之所也),五曰精舍(非麤暴之所居),六曰清淨園(三業無染處也),七曰金剛剎(剎土堅固道人所居),八曰寂滅道場(祇園有蓮華藏世界以七寶莊嚴謂之寂滅道場盧遮那佛說華嚴於此),九曰遠離處(入其中者去煩惑遠與寂滅近故),十曰親近處(如行安樂行以此中近法故也),此土十名依祇園圖經。今義如六種:一名窟,如後魏鑿山為窟安置聖像及僧居是也,二名院(今禪宗多此名也),三名林(律曰住一樹經中有逝多林也),四名名廟(如善見論中瞿曇廟),五名蘭若(無院相者),六名普通(今五臺山有多所也)。」
寺中 (雜名)寺內之支坊或曰塔頭。或曰寺中。
寺內葬 (儀式)寺為三寶之住所,死骸葬此亦無咎。行事鈔下曰:「高僧傳多有寺中葬者,經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師,營事比丘,德望比丘,應起塔。相輪懸於幡蓋,在屏處安置,不得在經行處作之。」律以屍為不淨,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辯解也。
寺主 (職位)寺院三綱之一。
寺印 (物名)如天童有玲瓏嚴王印。日本禪剎皆有其寺之印。住持之人不得私用之。所謂入寺式之視篆者,即視此印也。見象器箋十九。
寺官 (職位)稱寺院之役員。西土稱之為淨人。比丘尼傳曰:「告寺官,寺官共視。」
寺院 (術語)寺者,僧園之總名,院者,寺內之別舍,總稱曰寺院。在印度以祇園精舍為嚆矢,在支那以白馬寺為濫觴。
寺院三門 (名數)三門
寺領 (雜名)寺院所屬之田地山林也。
寺塔處 (術語)寺塔處者練若也,此有三種:一達磨,是菩提場。二檀陀伽,是無穢尊處。三摩登伽,是無喧動處。見不思議疏上。
寺牒 (物名)寺僧之手簡也。
寺額之始 (故事)漢取鴻臚寺名置白馬寺以處僧。是以白馬為額耳。則僧寺名額自漢顯宗始也。見事物紀原七。
吉日良辰 (術語)由星宿之法定吉日良辰,為印度之古法,宿曜經,摩登伽經,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等詳說之。大日經疏四曰:「良日辰者,謂作法當用白分月,就中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皆為吉祥,堪作漫荼羅。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勝,至此日常念誦,亦應加功也。」宿曜經上以偈說:「一三五九十一與十三,於二白黑分,所作皆成就。黑三夜七晝,十夜十四晝,白四夜八晝,一夜十五晝,於此黑白分,晝夜不成就。日中及中夜,已後皆通吉。」然經中就世出世之法,選吉日良辰,有禁與許之二說。
吉由羅 (雜名)又作枳由邏,羈由羅,譯言瓔珞。翅由羅條及瓔珞,梵Keyu%ra。
吉利 (動物)鳥名,與姞栗陀同。雜寶藏經三有吉利鳥之話,梵Gr!dhra。
吉利羅 (佛名)具名髻離吉羅。金剛界一尊之名。髻離吉羅
吉河 (地名)外道指恒河而云。百論疏上中曰:「外道謂恒河是吉河,入中洗者,便得罪滅。彼見上古聖人入中洗浴,便成聖道故,就朝暝及日中三時洗也。」
吉迦夜 (人名)Kekaya,沙門名。譯言何事。歷代三寶紀八曰:「宋明帝世,西域沙門吉迦夜,魏言何事。」譯大方廣菩薩十地經等五部。
吉祥 (雜語)吉事之兆瑞。大日經疏八曰:「梵云落吃澀弭Laks!mi^,翻為吉祥相,或名具相。亦是嘉慶義,吉慶義。」
吉祥童子 (人名)佛將成道時,奉吉祥草之童子。佛所行讚曰:「釋帝桓因,化為凡人。執淨軟草,菩薩問言:汝名何等?答名吉祥。菩薩聞之,心大歡喜。我破不吉,以成吉祥。菩薩又言:汝手中草,此可得不?於是吉祥,即便授草,以與菩薩,因發願言:菩薩道成,願先度我。菩薩受已,敷以為座。而於草上,結跏趺坐。」
吉祥草 (植物)梵名姑奢,又作俱舒,矩尸,譯言上茆、茆草,或犧牲草。吉祥童子所奉之草,故曰吉祥草。佛敷之為座以成佛。七帖見聞五末曰:「一義云:茅草頭似劍,魔王見之,劍上坐思成怖畏,去此草名智劍草(云云)。一義云:此草敷精舍,去不淨,七尺也,佛為去煩惱不淨用之也(云云)。一義云:此草吸物熱,仍以空觀草,吸煩惱熱事表。」與「吉祥茅」同,Kus/a。
吉祥茅 (植物)大日經疏十九曰:「西方持誦者,多用吉祥茅為藉也。此有多利益:一者以如來成道時所坐故,一切世間以為吉祥故。持誦者藉之,障不生也。又諸毒蟲等,若敷之者,皆不得至其所也。又性甚香潔也云云。」
吉祥茅國 (地名)王舍城之別名也。慧琳音義六曰:「吉祥茅國,古名王舍城,即摩竭陀國之正中心。古先君王之所都處,多出勝上吉祥香茅,因以為名。亦名上茅城,崇山四周,以為外郭。」
吉祥果 (物名)鬼子母所持之果名。訶利帝母真言經有曰:「以左手於懷中抱一孩子,於右手中持吉祥果。」今以石榴充之。鷹峰群談五曰:「問曰:鬼子母所掌吉祥果,或謂之石榴,是乎不也?答曰:有云:吉祥果西方有之,此間無矣。畫像方式云:吉祥果如[卄/瓜]蔞,黃赤色,此方所無之(已上)。憶是以石榴擬吉祥果耳。則石榴一華多果,一房千實者,因謂鬼子母千子母也。故愛此果,遂擬吉祥果也。」
吉祥坐 (術語)坐相之一。結跏趺坐
吉祥日 (術語)吉日良辰
吉祥海雲 (術語)卍字之別稱。慧琳音義二十一曰:「室利靺瑳,S/ri^-vatsa,此云吉祥海雲。」萬字
吉祥伽陀 (術語)謂吉慶阿利沙偈也。吉慶附錄。
吉祥瓶 (物名)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上曰:「以赤銅作吉祥瓶,盛滿一切諸妙香藥末尼真珠金銀等寶,和雜盛之,以雜華繩繫其瓶頂。」大疏八曰:「吉祥瓶法,當用金銀等寶,乃至無者應以瓷或淨瓦為之,極令圓滿端正。」
吉祥柱 (物名)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上曰:「於壇方面,各開一門,門外各有二吉祥柱。」
吉祥持世經 (經名)持世陀羅尼經之異名。
吉祥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大吉祥陀羅尼經之略稱。
吉祥伽陀 (經名)文殊室利菩薩吉祥伽陀之略稱。
吉祥悔過 (修法)誦最勝王經懺悔罪過之法。最勝王經二(夢見金口懺悔品),說懺悔之法及功德。
吉祥天 (天名)吉祥梵名室哩,又作室利或尸里。女天名。吉祥天女
吉祥天女 (天名)舊稱功德天。新稱吉祥天。本為婆羅門神。而取入於佛教者。父德叉迦,母鬼子母,毘沙門天之妹。功德成就,與大功德於眾生。或云為毘沙門天之后妃。然無確實經軌之說。金光明經二曰:「功德天品。」最勝王經八曰:「大吉祥天女品。」義釋四曰:「吉祥天女,舊譯云功德天女。」大疏演奧鈔十五曰:「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釋(定深記)云:次言功德者,吉祥天女也。梵曰摩訶室利Maha%s/ri^,言摩訶者大也。室利有二義:一者功德,二者吉祥。由此二義,曇無讖及伽梵達摩,阿地瞿多等三藏諸師同云功德天。餘諸三藏翻為吉祥,如文殊師利或云妙吉祥,或云妙德。」其住處近毘沙門之城。最勝王經八曰:「爾時大吉祥天女,復白佛言:世尊北方薛室羅末拏(舊稱毗沙門),天王城名有財。去城不遠有園,名曰妙花福光,中有勝殿,七寶所成,世尊我常住彼。」其天女之形,陀羅尼集經十(功德天品)曰:「其功德天像,身端正,赤白色。二臂畫作種種瓔珞環釧耳璫天衣寶冠。天女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施咒無畏,宣臺上坐。左邊畫梵摩天,右邊畫帝釋天。如散華供養天女,背後各畫一七寶山。於天像上,作五色雲,雲上安六牙白象,象鼻絞馬腦瓶,瓶中傾出種種寶物,灌功德天頂上。天神背後,畫百寶華林,頭上畫作千葉寶蓋,著上作諸天伎樂,散華供養。」其經軌為佛說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一卷,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一卷,功德天法一卷(陀羅尼經十),以吉祥天為毘沙門之后妃者,日本台密有毘沙門吉祥之雙身法。一方犍達羅之刻像中,有男女之二天相並者。為毗沙門天與鬼子母神也。刻像之考證經過不明,故吉祥天與辨才天時相混同。鬼子母神。與吉祥非相混。初之屬性,為毗紐,即那羅延天后也,Laksmi。
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經 (經名)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之略稱。
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經名)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之略稱。
吉槃荼 (異類)又作鳩槃荼。有大力之鬼也。圓覺經曰:「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同略疏四曰:「吉槃荼,亦云鳩槃荼。食人精氣,其疾如風。」鳩槃荼
吉慶 (雜語)幸福之可慶者。寶篋印陀羅尼經曰:「若是塔所在之處,有大功勳,具大威德,能滿一切吉慶。」
吉慶阿利沙偈 (雜語)行灌頂時,賀受者吉事所唱之伽陀名。又曰吉祥伽陀。阿利沙偈者,古聖主所作伽陀之通稱。阿利沙。大日經疏八曰:「經云吉祥伽陀等廣多美妙言者,此頌凡有三種:一名曰吉慶,二名曰吉祥,三名曰極吉祥,皆是阿利沙偈。用之慶慰其心,仍有加持用,阿闍梨當自說之。次於次文,且出吉慶一種。」疏中出十一段吉慶偈梵漢二種,疏示其梵讚之出所曰:「吉慶阿利沙偈,出縛駟囉阿避廋經中,譯云金剛起經也。」
吉慶讚 (雜語)即吉慶阿利沙偈也。
吉遮 (異類)梵Kr!tya,巴Kicca,又作吉蔗,鬼名。譯曰所作,起尸鬼也。玄應音義六曰:「吉遮,正言訖栗著,此譯云所作也。」因明大疏上曰:「訖栗底者造也。」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嘉祥之義疏十二曰:「吉遮此云起尸鬼。」起尸鬼
夜叉吉蔗 (異類)吉遮為夜叉之所作者。法華經陀羅尼品曰:「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
人吉遮 (雜語)吉蔗為人之所作者。
吉藏 (人名)唐延興寺吉藏,原為安息國人,其祖避仇移於南海,家於交廣之間。後,移金陵而生藏,年七歲,從道朗法師出家,有穎悟譽,具戒之後,聲聞轉高,陳桂陽王深欽奉之,及隋定南地,東遊而止於嘉祥寺,開皇末歲,煬帝置四道場於晉藩,引藏入慧日道場,優賞殊渥,藩王又置日嚴寺於京師,別延藏居彼,使振道於中原。及大唐興,高祖聞藏之聲望,優禮之,置於十大德之一,使之綱維法務。齊王元吉欽其風猷。以之為師範,使屈居延興寺,俱交獻。武德六年五月,壽七十五寂。師顯揚龍樹提婆之旨,為三論宗之祖,以其先自安息國出,故曰胡吉藏。以居於嘉祥寺故稱為嘉祥大師。所著經論疏凡數十種。見唐僧傳十一等。
吉羅 (術語)突吉羅之略。犯罪之名。戒疏一上曰:「惡作惡說,同號吉羅。」
老女經 (經名)老女人經之略名。
老女人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有貧窮老女,請問生老病死五陰六根六大等自何所來。佛答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兼說緣生之眾喻。老女開解。佛說其往因,并往生極樂,後成佛道。老母經,老母女六英經皆為其之異譯。
老子化胡 (傳說)言李老聃死後生於天竺為佛也。後漢書襄楷傳曰:「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天神遺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齊書顧歡傳云:「歡著論曰:道經云:老子入關,之天竺維衛國。國王夫人,名曰淨妙。老子因其畫寢,乘日精,入淨妙口中。後年四月八日夜半時,剖左腋而生,墜地即行七步。於是佛道興焉。」
老少不定 (術語)言老人少年壽命不定也。慧心之觀心略要集曰:「世人之愚也,於老少不定之境,成千秋萬歲之執。」
老母經 (經名)一卷,失譯。老女人經異譯。
老母女六英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老女人經之異譯。
老古錐 (譬喻)老古錐能為鑽物之用。老古者尊稱。言師家說得機鋒峭峻也。虛堂柏嚴錄曰:「版齒生毛老古錐,夜深聽水爐邊坐。」
老死支 (術語)十二緣起支之一。言生支之後衰變而命盡也。
老苦 (術語)四苦之一。大乘義章三本曰:「衰變名老,老時有苦,就時為目,名為老苦。」
老衲 (雜語)僧服曰衲衣,故老僧曰老衲。戴叔倫詩曰:「老衲供茶碗。」
老婆 (雜語)老婆者,稱慈悲之語,取親切叮嚀之義。楊無為頌曰:「正法眼藏,瞎驢邊滅。黃檗老婆,大愚饒舌。」
老婆禪 (術語)親切叮嚀之禪也。臨濟錄曰:「普化以手指曰:河陽新婦子,木塔老婆禪,臨濟小廝兒,卻具一隻眼。」
老宿 (術語)老成宿德之人。臨濟錄曰:「有一老宿參師。」名義集一曰:「體毘履,此云老宿,他毘利此云宿德。」
老猿 (雜語)佛比難陀之婦以老猿,以度難陀。三教指歸曰:「老猿毒蛇之觀。」難陀
老僧 (雜語)老年之僧。
老臊胡 (雜語)老臊之夷人也。斥達磨。聯燈二十德山章曰:「這裡佛也無,祖也無,達磨老臊胡,十地菩薩是擔屎漢。」虛堂告香普說曰:「達磨元是老臊胡,釋迦老子乾屎橛。」
老檑槌 (雜語)檑又作礌,杵類也。以比老禿。群談採餘四曰:「于謙幼時,僧人蘭古春過學堂。見于梳三角髻。戲曰:三角如鼓架。于對曰:一禿似檑槌。」桃隱頌偈趙州臥雪頌曰:「苦哉古佛老雷椎。」
西 (雜名)跛室制麼Pas/cima,見梵語雜名。
西山住部 (流派)Aparas/aila,小乘二十部之一。大眾部中初度之分派也。見宗輪論述記。
西方合論 (書名)十卷。明袁宏道撰。集古德之要語,述西方淨土之教義者。
西方師 (雜語)西方之師也。多謂迦濕彌羅以西,犍陀羅國地方之人師。俱舍論二十六曰:「西方諸師,作如是說。」同光記二十六曰:「西方諸師即是健馱邏國諸師,婆沙云外國師。」
西方要決 (書名)具名西方要決釋疑通規,一卷(或作二卷),唐慈恩著。明往生西方極樂之要決。
西方淨土 (界名)念佛之言,雖通於諸佛,然諸大乘中念佛之言,獨限於西方之阿彌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國之誓願者,法界諸佛中獨阿彌陀一佛也。大日如來雖於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說九字之真言,勸九品往生。釋迦佛雖於諸大乘經中說十方無量之佛,然讚佛而勸念佛往生者,獨彌陀佛也。故釋籤釋諸經所讚多在彌陀。藥師雖立十二大願,然於念我者,但使八大菩薩引導其人於西方極樂,不願使往生我國也。華嚴經入法界品,十方諸佛長子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說一切菩薩總願之十大願王,更說大經總結之頌文,中言「願我臨欲命終時,面見彼佛阿彌陀等。」願於其土成就此十大願,度一切眾生也。普賢者,顯密皆以為主發菩提心之德,以其願行為三世十方諸佛菩薩之標准大本。故已來之佛,如此願已往生西方淨土而證菩提,未來之菩薩,自此往生西方極樂而證菩提。西方彌陀主五智中妙觀察智或轉法輪智,觀察一切眾生之機而轉妙法。故天台於止觀謂彌陀為法門之主。大日疏釋大日如來入西方蓮華部之阿彌陀三摩地說大日經具緣品,為所謂大悲生之嘉會壇曼荼羅(嘉會壇)。又,密教立三品悉地。以天宮為下界悉地,十方淨土為中品悉地,密嚴國土為上品悉地。日本弘法之秘藏記,釋西方極樂即密嚴國土。日本覺鍐著五字九輪秘釋,特勸西方往生也。然則權實顯密,其道雖異,而其所歸,在於往生西方,證大菩提。四十八願中,曾無西方淨土之言,彌陀者,其身周遍法界,其土亦周遍法界也,故觀經說如來身是法界身,淨土論釋為究竟如虛空大無邊際。故本願有曰十方眾生,而不言為東方眾,豈淨土所在,得以東西南北指定之乎。西方云者,釋迦如來之方便也。東方日出處為萬物之發生,西方日沒處為萬物之終歸,故佛准世情特指定西方,而教眾生涅槃之大歸處也。
西方齋社 (雜名)遠法師,與晉朝諸賢修淨土業,結社白蓮。又與道安,雷次宗,劉遺民,共結西方齋社。
西方十字尊 (術語)謂阿彌陀佛也。阿彌陀佛之名號,有六字九字十字之三種。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為十字之名號。此中歸命二字,雖為眾生之信心,然以之為所歸之佛名者,淨土門之妙義也。
西方十萬億 (術語)彌陀之極樂國土在自此西方過十萬億之佛土也。阿彌陀經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西方同居土 (界名)謂彌陀之極樂淨土也。台宗之稱。天台之四土,第一曰凡聖同居土。凡夫與佛菩薩之聖者同住之義也。此有二種:一同居土之穢土。如娑婆世界。一同居土之淨土。如兜率天之彌勒淨土,西方之彌陀淨土。
西方蓮華部 (術語)以金剛界之五部,配於五方,則西方為蓮華部,妙觀察智之無量壽如來也。
西天 (地名)天竺在支那之西方,故曰西天。佛祖統記五十三曰:「西天求法,東土譯經。」
西天二十八祖 (術語)天台於天竺定二十四祖之付法,禪家立二十八祖之傳燈。二十八祖
西天四七 (術語)謂印度禪宗付法之祖師,即自摩訶迦葉至菩提達磨之二十八代也。與東土二三連結而呼之。
西化 (術語)西方之化益也。觀經玄義分曰:「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
西主 (雜語)西方極樂淨土之主。即阿彌陀佛也。
西牛貨洲 (雜名)西瞿陀尼之譯名。在須彌山西方之大洲也。其俗以牛市易,故名。俱舍論十一曰:「西牛貨洲,圓如滿月。經二千五百,周圓七千半。」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西牛貨洲,以牛為貨易,故名牛貨洲。」
西尼 (人名)西尼迦之略。外道名。
西行 (術語)往生西方淨土之行業也。續高僧傳二十道綽傳曰:「西行廣流,斯其人矣。」
西光 (雜語)西方極樂淨土之光明也。
西序 (役名)禪門之職位,擬於朝廷之兩階,分東序西序之兩班。兩序
西明 (人名)唐南山大師住西明寺,故號為西明。又,法相宗之異轍圓測法師住西明寺,亦曰西明。
西明寺 (寺名)唐高宗時於長安立之。佛祖統紀五十三曰:「唐高宗敕建西明寺大殿十三所。」稽古略三曰:「戊午顯慶三年,六月十二日,帝創西明寺成。十三日帝出繡像長幡,送寺安奉。(中略)七月,詔迎玄奘法師入居西明寺。」
西剎 (界名)剎者梵語Ks!etra,土之義。西方之國土,即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也。
西河 (人名)唐道綽禪師之別號。師為并州汶水人。檢諸傳無西河之號。待考。
西班 (職位)與西序同。兩序
西域 (地名)總指支那以西之諸國,別指印度。
西域記 (書名)具名大唐西域記。又曰西域傳,十二卷。總持寺沙門辯機撰。唐玄奘遊西域諸國之紀行者。
西域傳 (書名)西域記之異名。釋迦方誌下曰:「貞觀十九年,安達京師,奉詔譯經,乃著西域傳一十二卷。」別有隋朝彥琮撰述之西域傳。行宗記一上曰:「西域傳隋朝彥琮撰。」
西域記地理考證 (書名)一卷,清丁謙著。英人有恭寧翰者。久居印度。精心攷古。著玄奘游蹟圖。將記中各國所在。逐一註明,今為何城,此書以此圖為藍本。惟圖所未及。或確知其有誤者。必詳加攷定。以衷一是。恭圖所無。最難攷定者。惟蔥嶺以西大雪山內賭貨羅故此諸小國。著者因此易[卄/高/禾]至七八次。繼思疆域沿革。今昔不同。而山川道途。必無大異。遂先審察彼此之離距及方向。即以今日通行之路線。依次求之。果然十得信九。且與名鄰國疆界方位。並皆符合。即間有未敢自信者。要當相去不遠。
西域求法高僧傳 (書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唐義淨撰。總有五十六人。外有四人。
西域求經記地理考證 (書名)一卷,清丁謙著。其序曰:「此由楊衒之洛陽伽藍記中摘出。衒之跋云:惠生行記,事多不盡錄。今以道藥傳宋雲家記並載。按上三書,藏經既未收入,亦無他傳本,蓋亡佚久矣。尚賴此記存其涯略,亟加攷證,以為究心地學之助。因記首有西域取經字,即以名篇。」
西淨 (雜名)禪林中稱西序之人所上之廁也。廁為至不淨之處,必要淨潔,故名為淨。此外又有東淨。然後世以西淨為廁之總名。又西淨雪隱,唐音相近,遂失本名而用雪隱之字,雪隱者,唐靈隱淨頭寮(掃除拭之寮)扁額之文字也,雪竇之顯禪師,會在靈隱隱於淨頭職。故靈隱之淨頭寮曰雪隱。以為廁處之名,不當。見象器箋二。
西堂 (職位)禪林稱當寺前住之人名為東堂,他山退隱之長老來住本寺,名為西堂。以西是賓位故也。見象器箋五。淨家襲聞此名,長老稱上人。次稱西堂。
西乾 (地名)印度之異名。西為西方,乾為身毒,賢豆之借字。或云乾非梵語,乾者天也。西乾如言西天。祖庭事苑二曰:「西乾即天竺國,五印土,或云西天西乾,皆譯師義立。」
西庵 (雜名)與西堂同。
西曼陀羅 (術語)又作果曼陀羅。金剛界之曼陀羅也。對比金胎,則胎藏界為明菩提心之理性者,故屬於因而配於東方。金剛界,為明成佛之事相者,故屬於果而配於西方。
西[何-可+爾]迦 (人名)Sainika,譯言有軍。外道名。舊稱先尼。先尼
西瞿陀尼 (雜名)Apara-goda%ni^ya,又作西瞿耶尼,西瞿伽尼。西大洲名。瞿陀尼譯曰牛貨。其俗以為牛貨幣,故名。在須彌山之西方。玄應音義二十三曰:「西瞿陀尼,或云俱耶尼,或作瞿伽尼。瞿此云牛,陀尼此云取與,以彼多牛。用市易,如此間用錢帛等也。」
西瞿耶尼 (界名)與西瞿陀尼同。
西藏主 (職位)大禪林二分大藏經而置於東西,司之者,有東藏主,西藏主之二人。藏主又曰知藏。
西藏佛教 (故事)西藏新志中曰:「周赧王二年歲在戊申,額納特克(中印度)有烏迪雅納汗者,為鄰國所敗。自印度逃至雪山,住雅贊塘,遂呼謂雅爾隆氏。其季子生有異表,眾人推為汗(王之意),尋為土伯圖國之王。其後七世,有奸臣隆納木者纂其位。不半載,前汗之子某汗恢復故位。又傳七世,至多里隆贊汗,得百拜懺悔經、多寶經、及金塔寶,敬慎供養,是為佛教入藏之始。時西歷四百七年,東晉安帝義熙丁未三年也。八世特勒德蘇隆贊年十六襲汗位,曾派大臣至中印度習音學,回國後使譯百拜懺悔經與三寶雲經,以為治國之助。又尚唐文成公主,當文成公主之至西藏也,攜帶經卷佛像。於是汗又聘中印度之桑吉刺必滿師及巴勒布國之錫拉滿祖師,及鄂斯達師,唐僧之瑪唅德斡等,使譯經卷,宣布國中。西藏佛教之盛自此始。」
西藏喇嘛教育 (流派)喇嘛教育之年限甚長。管理極嚴。八歲入寺院之學校,檢查體格,使暗記古人格言。如是十二年,稱試驗生。由保證人介紹,登姓名於僧錄。給以銀徽章,使附袈裟。削髮行宣示式,始得法名。更進而為住職。又經十二年,課程漸次增高。學祈禱,習經,頻以問答論難試驗其修行之功效。若能解決問答論難各題,得列眾僧之前。但實行研究者甚少。不過循例舉行,視為具文耳。諺云:喫喇嘛之食,須具鐵顎。其難苦可知也。
再往 (雜語)又曰二往。再論究事物也。止觀七曰:「一往然,二往不然。」法華論記二曰:「一往三藏名為小乘,再往三教名為小乘。」
再請 (雜語)禪林之語。再受食於缽盂也。俗作再進非。見象器箋十六。
再請禪 (術語)定式坐禪,及定鐘鳴而止。此後再坐禪,謂之再請禪。見百丈清規六。
共十地 (名數)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之十地,謂之共十地。大品般若經所說,天台以之為通教之位次:一乾慧地,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之位時,未得真空之理水,觀慧乾涸之位。二性地,三乘之人,進內凡之位,於真空法性之理,頗有解悟之心時。三八人地,人者忍也,三乘之人,欲斷三界之見惑,於預流向起八忍智之位。四見地,三乘之人,見四諦真空之理,已斷三界見惑之位,聲聞乘謂之預流果。五薄地,三乘之人,斷欲界上六品之修惑,欲惑稍薄之位,即聲聞乘之一來果。六離欲地,三乘之人,斷欲界下三品之修惑,畢竟離欲惑之位,即聲聞乘之不還果。七已辦地,三乘之人,斷盡上二界之修惑,更無所斷,所作已辦成之位,即聲聞乘之阿羅漢果,而彼乘止於此。八辟支佛地,是緣覺乘極果,觀智銳利,不啻斷煩惱之體,更進而侵害其習氣一分之位。九菩薩地,三祇之間,修福研慧,將得一切種智,斷煩惱之習氣,如僅餘少灰之位。十佛地,大功德之力資利智慧得一念相應之慧,觀真諦究竟,煩惱習氣亦復究竟,如劫火燒木,無復餘灰之位。見大乘義章十四,四教儀集注下。
共中共 (術語)共法
共中不共 (術語)共法
共不共 (術語)共法與不共法,共通與特別之二門也。如共般若,不共般若。共業,不共業等。
共不定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之一。因之十四過之第五。六不定之一。即因用於宗同品並宗異品,有全分關係之法之過失也。因明入正理論所謂:「共者,如言聲常,所量性故,常無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其常」是也。即共為所量性之因,於同宗品及異宗品,共有全分關係故,不能以此因決宗之常無常也。
共比量 (術語)用立敵共許之法之比量也。又略名共比。三比量之一。即宗因喻,或唯宗,用立敵共許之法之論法也。此亦有共自他三者之別。共者,為宗因喻共用立敵共許之法之比量,即共不定也。自者,宗之前陳後陳,雖為共許,而因喻唯用自許之法。他者,亦宗之前陳後陳,雖為共許,而因喻用他許之法。因明入正理論疏瑞源記五,引天台清幹之說,謂:「共三量者,三宗皆是共法。且共之自者,大乘對聲顯,立聲無常自許所作性故,同喻如化身,異喻如法身。第二共之他者,聲論對大乘立聲常,無質礙故,同喻如汝法身,異喻如汝化身。第三共之共者,如論所說(即共不定)。」以此可見其別。
共生 (術語)論物之出生,非由自性而生。由他性而生,由自他二性而生者。
共依 (術語)為二識以上共通之所依者。五識之四依中,除同境外,其餘之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第六識之二依中,除染淨依之根本依是也。此中阿賴耶識為根本依,為六識共依也。見百法問答抄一。
共法 (術語)又曰共功德。對於不共法而言。謂佛所具之功德中,與其餘聖者及異生共之者。俱舍論二十七曰:「世尊復有無量功德,與餘聖者及異生共,謂無諍願智無礙解通靜慮無色等持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隨其所應,謂前三門唯共餘聖,通靜慮等亦共異生。」
共宗 (術語)諸宗共通之宗旨。如念佛宗者。
共命鳥 (動物)Jivajiva,又作命命鳥,生生鳥。梵曰耆婆耆婆。兩首一身,果報同,心識別也。耆婆
共相 (術語)諸法有自共二相,局於自體之相曰自相,通於他之相曰共相。例如五蘊中五蘊各事,是自相也。空無我等之理,生住異滅等之相,是共相也。乃至於青色有多事體,其一一事體,是自相也。如華之青,果之青,乃至金之青,衣之青,自他共通之青,是共相也。故自相共相,重重相望而無盡,遂無自相之實體。唯識述記二末曰:「如五蘊中,以五蘊事為自相,空無我等理為共相。(中略)如是展轉至不可說為自相,可說極微等為共相,故以理推無自相體。且說不可說法體名自相,可說為共相。以理而論,共既非共,自亦非自。」
共相惑 (術語)又略曰共惑。對於自相惑而言。即諸法緣共通之苦,空,無常,無我等相而迷之,執苦為樂,空為有,無常為常,無我為我之煩惱也。俱舍論二十言:「二者共相,謂見疑痴。」次:「所餘一切見疑無明去來未斷,遍縛三世。由此三種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縛故。若現在世正緣境時,隨其所應能繫此事。」
共般若 (術語)般若經中有淺深二說,於聲聞與初心之菩薩共通說其淺義,是曰共般若,單對上位之菩薩,說其深義,是曰不共般若。由天台之四教言之,則共般若為通教,不共般若為別圓二教也。智度論百曰:「如先說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說。」
共許 (術語)自他共許而同意也。論場之用語。因明大疏上本曰:「宗依必須共許,共許名為至極成就。」
共教 (術語)共通而說之教也。亦名共教大乘,三乘共教,共般若。共般若
共報 (術語)國土等自他可共受用之果報也。是共業之所感。論經下曰:「眾生為別報之體,國土為共報之用。」
共業 (術語)二業之一。各人共同之善惡之業,隨而各人感共同之苦樂果者。山河等之依報是也。
共種子 (術語)又曰共相種子。對於不共種子而言。生自他共變之境之識變種子也。自此種子而生之境,有自他共得受用者與不然者之別。
共變 (術語)以有情之同業變現同一之境者。如山河等。唯識論二曰:「諸業同者此共變故。」四變
在心在緣在決定 (雜語)在於心在於緣在於決定之意也。申言之,即謂自心緣決定三點校量,辨五逆十惡之罪人,僅由臨終十念之功而得往生,決不違背業道之理也。按觀經等謂若有眾生,造五逆十惡等諸不善業者,應墮惡道,多劫間受無量苦,而臨命終時,遇善智識教,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反於業道如秤重者先牽之理,故往生論註上,由在心在緣在決定之三義比較之,示罪業輕念佛功德重之理。在心者,就能造心之虛實,較量其輕重強弱。即彼造惡之人,依止虛妄顛倒之心而造作,此十念者,聞佛之真實功德,發起淨信而稱名。一實一虛。譬如千歲之闇室,一燈點來,忽然明朗,念佛已為彌陀之大光明故,一念十念,能照破無明之重昏也。在緣者,就所對境之真妄較量之。即彼造罪之人,以煩惱虛妄之眾生,為所緣之對境,此十念者,以佛之真實清淨無量功德,為所對之境界也。在決定者,就造業時期之緩急論之。即彼造罪之人,造業在於平常,故造惡後,善無記等之心,續起間隔,而此十念者,命迫須臾,修念之善心,最後猛利,他之後心,續起不間隔也。有此三義,故臨終十念之力,能滅諸罪而得往生云。
在世 (雜語)謂佛之存生中也。行事鈔上之一曰:「自大師在世,偏弘斯典。」同資持記上一之一曰:「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百歲,出世之時也。三十成道,說三乘法,度人無量,八十唱滅。今指五十年中行化之時,故云在世。」
在在處處 (雜語)各處各方也。涅槃經九曰:「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猶如彼月。」
在俗 (雜語)沒在世俗之中者。謂不能修正道之人也。
在理教 (雜名)異教名。白蓮教之支流,起於清初。其祖曰楊萊如,山東即墨縣人,明萬歷進士。明亡後,從勞山程楊旺學道,後傳道於燕齊間,遂立在理教。在理者,言在儒釋道三教之理中,奉佛教之法,修道教之行,習儒教之禮也。不設像,不焚香,戒煙酒,不禁茹葷。多用咒歌偈語,北人頗信奉之。
在家 (雜語)對於出家之稱。在家而有妻子父母者。
在家二戒 (名數)一五戒,二八戒。佛為在家而信佛道者制此二戒。五戒為盡形壽之戒,故但禁邪婬。八戒為一日一夜之戒,故總禁婬。
在家沙彌 (術語)沙彌以持十戒為法,故斷婬,絕生計,全為出家之分,然有但剃髮而家有妻子者,是曰入道或在家沙彌。雖然,入道之稱不正。入道
在家菩薩 (術語)如維摩居士不存梵儀而修佛道者。但受五戒八戒或十善戒。優婆塞戒經三曰:「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在家戒 (術語)小乘之五戒八戒,大乘之十善戒。是在家之戒法也。
在家出家 (雜語)謂雖不為僧而能擺脫一切也。廬山蓮社雜錄曰:「謝靈運欲投名入社,遠公不許。靈運謂生法師曰:白蓮道人將無謂我俗緣未盡,而不知我在家出家久矣。」長慶集有在家出家詩。
在纏 (術語)具名在纏真如。即真如法性之理隱在煩惱纏縛之中也。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三所謂:「在纏名正性。」起信論義記中末所謂:「在纏者性淨不空如來藏」是也。
存生 (術語)存生命也。地藏本願經上曰:「菩薩之母存生,習何行業。」
存見 (術語)有惡見者。
存命 (術語)存生命也。心地觀經四曰:「若存其命,是無價寶。」有部毘奈耶四十八曰:「共立要盟,方存汝命。」
存略 (術語)存者存置之義,略為存置也。略有二義:一全略而不說,一略說義。行事鈔上一曰:「今通括一化所說正文且引數條,餘便存略。」此第一義。往生要集上本曰:「若存略者,如馬鳴菩薩賴吒和羅伎聲唱云。」此第二義。
百一物 (名數)與百一供身同。
百一供身 (名數)又曰百一物,百一眾具。三衣六物之外,一切資道之什具也。百者概稱多數之名,非限於百。為比丘者於三衣六物之外,種種之什器,唯得蓄一箇。是曰百一供身。其一箇之外,名為長物。長物者,不行名為說淨之一種法,則不得蓄之。然比丘之根性有三品,上品但蓄三衣,中品更蓄百一,下品更蓄長物。行事鈔下曰:「百一供身,令受持之。長物及餘,令說淨蓄。薩婆多云:百一物各得蓄一,百一之外皆是長物。」同資持記曰:「百一供身謂時須要用者,長物局衣,更收錢榖等物故云及餘也。」釋氏要覽中曰:「百一物大概之辭也。薩婆多論云:百物各可蓄一也。」
百一病惱 (名數)一大增損則百一病生,四大增損,則四百四病生也。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為災,百一病惱。」
百一眾具 (名數)與百一供身同。
百八丸 (雜名)清異錄曰:「和尚市語以念珠為百八丸。」念珠之數百有八,故云:亦曰百八牟尼。
百一羯磨 (書名)百一之義,如百一供身之百一,其法數多,故曰百。其數多之法各有一種之羯磨,故曰百一羯磨,羯磨者。僧中作事,求眾同意贊成,而成就其事之作法也。有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之二部。
百八句 (雜名)楞伽經之首,大慧菩薩以百八句問一切大乘之法門,佛以百八句答之。楞伽經註解一曰:「此一百八義,文有三段:始則大慧請問,中則如來領釋,然所問所領皆無倫次,故不可以定數開合而論之。至後乃結指顯示一百八句,句句遣著。然而不多不少數至此者,蓋表對百八煩惱成百八法門也。」
百八尊 (名數)金剛界曼荼羅中之一百八尊也。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十二供養,謂之三十七尊。加以賢劫之十六菩薩,為五十三尊。又加以外金剛部之二十天,為七十三尊。再加以五頂輪王,十六執金剛,十波羅蜜,地水火風之三十五尊,為百八尊,出於出生義。
百八鐘 (儀式)昏曉兩時鳴大鐘一百八聲,自百丈之清規為始。後世略之,有唯於曉時鳴百八聲者,有鳴於昏曉者。但元朝之曉,一般鳴一百八。是稱讚百八尊之功德,又覺醒百八煩惱之迷夢之表示也。敕修清規曰:「大鐘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緊。」然百八之數,謂為醒百八煩惱之睡者,通說也。
百八三昧 (名數)佛大品般若經,摩訶衍品說百八種之三昧:「一首楞嚴三昧,(中略)百八離著虛空不染三昧。」智度論五曰:「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染不著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同四十七曰:「百八三昧佛自說其義,是時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則不然,論者重釋其義,令得易解。」
百八名贊 (雜名)金剛界儀軌所出之十六大菩薩贊也,亦出於阿[門@(人/(人*人))]如來念誦供養法。又有別尊之百八名贊,即金輪之百八名贊,毘俱底之百八名贊、聖觀音之百八名贊等。
百八牟尼 (物名)謂念珠也。
百八消災 (修法)誦消災咒一百八遍也。
百八煩惱 (名數)與百八結業同。又,五十校計經對於眼根之好色中有陰果,有集因,對於惡色中,有陰有集,對於平平色中,有陰有集。一根有六。六根合為三十六,配之於心意識之三世而有百八,是為百八煩惱,經中就五十法一一舉此百八煩惱。智度論七曰:「煩惱名一切結使,結有九,使有七,合為九十八結。如迦旃延子阿毘曇義中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七十五法曰:「本惑九十八隨眠加十纏云百八也。」
百八數珠 (物名)木[木*患]子經言貫木[木*患]子一百八顆為數珠,以之念三寶,則退治百八之結業,而得無上之勝果,是數珠之起因也,然則百八之數,對於百八之結業即百八之煩惱也,又表示百八尊之功德也,又表示百八三昧之功德也,又表示本有修生之五十四位也。數珠。木[木*患]子經曰:「佛告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木*患]子。(中略)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除百八結業。」
百八結業 (名數)又曰百八煩惱。百八種之煩惱也。結為煩惱之異名(煩惱者,結集生死,故名結),由煩惱生種種之惡業,故曰結業。百八者,三界之見惑,有八十八使。修惑有十使。是稱九十八隨眠。加之以無慚,無愧,昏沈,惡作,惱,嫉,掉舉,睡眠,忿,覆之十纏而為一百八。釋氏要覽中曰:「百八結者,小乘見修合論煩惱共有一百八數。且明見惑,三界四諦下煩惱共有八十八。(中略)修道所斷惑,欲界有四,謂貪瞋痴慢。上二界各除瞋一,共有六。已上成十。計九十八也。更加十纏,合前都有一百八也。」木[木*患]子經曰:「當待斷除百八結業。」
百八法明門 (名數)明者,智慧之異名也,除眾生昏闇,使通達一切法之法門有百八種。第一正信法明門,乃至第百八不退轉地法明門也。見佛本行集經六,三藏法數五十。
百二十妙 (名數)本跡二門,各有十妙。經心與佛及眾生而為六十,加之以相待絕待。乃為百二十妙。
百二十八使 (名數)與百二十根本煩惱同。
百二十八尊 (名數)三十七尊
百二十歲壽命 (傳說)據經論所說,釋尊出世,人壽百歲之時也。智度論四曰:「人壽百歲,佛出時到。」彌勒上生經疏上曰:「釋迦減劫百歲出世,彌勒增劫出世。」然佛壽有二說:一人壽百歲之時,則佛壽亦百歲。為以其福分與未來之弟子,減壽之第五分(五分百歲也),八十入滅。二人壽百歲,而佛過於眾人,其壽命亦超過之,為百二十歲。只為末世之弟子,減第三分(三分百二十歲),八十入滅。大集月藏經第十法滅盡品曰:「我今為眾生棄捨身壽命,為增三精氣,悲愍眾生故,捨身壽第三分,令我法海滿,洗浴諸天人。」大毘婆沙論百二十六曰:「有作是說:諸佛世尊捨第五分壽。有作是說:諸佛世尊捨第三分壽。若說諸佛捨第三壽者釋迦牟尼佛壽量應住百二十歲,捨後四十但受八十。(中略)若說諸佛捨第五壽者,釋迦牟尼世尊所感壽量應住百歲。捨後二十,但受八十。」
百二十八根本煩惱 (名數)大乘所說思之惑數也。見見思
百丈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禪師懷海,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也。師始創禪門之規式,所謂百丈清規是也。見傳燈錄六,會元三。
百丈野狐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問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無?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後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某甲下一轉語,使脫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禮拜曰:某甲既脫野狐身,遂住在山後,依亡僧之事例。師使維那白槌告眾曰:食後送亡僧。大眾言議,一眾皆安,涅槃堂亦無病人,何故如是。食後只見師領眾至山後巖下,以[(扣-口)*主]杖指出一死狐,依法火葬之。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檗便問古人錯對一轉語,五百生墮野狐身。欲轉轉不錯,作個什麼?師曰近前來,與[何-可+爾]道。檗遂近前,師與一掌。師打手笑曰: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見會元三,大智章,從容錄八則,無門關二則。
百丈三日耳聾 (公案)百丈再參馬祖之頃,祖見丈來。拈禪床角頭拂子豎起。丈云:即此用,離此用。祖掛拂子於舊處。侍立片時,祖曰:你已後將什麼為人?丈掛拂子於舊處。祖即振威一喝,丈大悟。後來謂黃檗云:我當時被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聾。黃檗不覺悚然吐舌。見傳燈錄六,百丈傳,會元三大智章。
百丈忌 (行事)正月十七日也。百丈懷海禪師始創禪林之清規,時在住持之職。故特修百丈忌。
百丈清規 (書名)畫唐百丈山懷海禪師之禪門規式者,稱為古清規,今不傳。後元百丈山德輝禪師奉敕改修之。稱為敕修百丈清規,有八卷。世所傳者是也。
百尺竿頭 (雜語)喻極高也。傳燈錄招賢大師偈曰:「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謂已造其極,更須增添功夫,向上進一步也。
百千萬劫 (術語)劫者分別世界成壞之時量名,經其劫百千萬,則曰百千萬劫。白樂天句曰:「百千萬劫菩提種,八十三年功德林。」
百千印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有三咒。謂可書而供於塔中。
百大劫 (術語)三大阿僧祇劫之後,更為種感三十二相之福業之時量也。百劫
百不知 (術語)又曰百不會。一切不知不會也,所謂非思量底。莫妄想也。大慧普說上曰:「你要真個參,但一切放下,如木死人相似,百不知百不會,驀地向不知不會處得箇一念子破,佛也不奈你何。」
百不會 (術語)百不知
百日 (雜語)北史胡國珍傳曰:「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人齋。百日,設萬人齋。」王元威傳曰:「獻文百日,元威自竭家財,設四百人齋。」萬斯同群經雜說曰:「漢明帝營壽陵之詔,有云過百日惟四時設奠。百日之說,始見於史。意者爾時佛法初入,明帝即用其教耶。開元禮卒哭篇註,有古之祔在卒哭,今之百日也,二語。此可為唐用百日之據。」
百日經 (行事)限百日之期而書寫經文也。
百本疏主 (人名)又曰百本論師。慈恩大師窺基造百部之疏,時人稱為百本疏主。宋僧傳四(窺基傳)曰:「造疏計可百本。(中略)凡今天下佛寺圖形號曰百本疏主真。」佛祖統紀二十九曰:「撰述疏鈔及於百部,時號百部論師。」
百本論師 (人名)與百本疏主同。
百目 (物名)土製之燈籠也,多穿小孔,故曰百目。毘奈耶雜事十三曰:「苾芻夏月然燈損蟲。佛言:應作燈籠,(中略)應作百目瓶。苾芻不知云何應作。佛言:令瓦師作如燈籠形,傍邊多穿小孔。」
百四十不共法 (名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淨,十力,四無畏,三念處,三不護,大悲,常不忘失,斷煩惱習,一切智也。四淨者,具曰四一切行淨,一身淨,永斷習氣,得清淨之氣,成無上菩提,身得自在而生滅自由,名為身淨。二緣淨,神通自在,名為緣淨。三心淨,修集善法,心離煩惱,名為心淨。四智淨,知一切法。無有罣礙,得自在智,知一切法行,名為智淨。三念處者,一眾生於如來之說法,至心聽受,心得歡喜,受諸安樂,如法住而不違佛教,佛不以為喜,修集捨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二眾生不信受如來之說法,雖有違反所說,佛不以為瞋,無有愁惱,修集捨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三眾生中有聽如來之說法者,有不聽者。不喜聽者,亦不愁不聽者,修集捨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見菩薩戒經九(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不護以下)。
百光遍照王 (佛名)大日如來也。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無垢眼觀之,以此自加持故即成毘盧遮那身也。」
百光王遍照真言 (真言)南摩三曼多勃馱喃。
百字論 (書名)一卷,提婆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譯。一論有百字,故名百字論,破我見等。譯師之歸敬頌曰:「我今歸依聰叡師,厥名提婆有大智。能以百字演實法,除諸邪見向實相。」
百劫 (術語)小乘之菩薩,終三大阿僧祇劫之行而至等覺之位,於此位而猶應種百大劫間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業也。故菩薩修行之年時曰三祇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薩,自初兼修福智之二業,故於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不別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說,於百劫之初翹足七日間以一偈讚嘆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底沙)。九十一劫而成佛云,又大乘集四處之超劫為四十劫之超劫。是俱舍論之說也。涅槃經說為雪山童子時,為半偈捨全身,依此功德超十二劫。此初僧祇中之事也。雪山童子。又,瑞王經說為摩納仙人時布髮掩泥,供養燃燈佛,依此功德超八劫,是二僧祇中之事也,燃燈佛。又,金光明經說為薩埵王子時,捨身投餓虎,依其功德超十一劫。此第三僧祇中之事也。薩埵童子。而大乘於三祇之外,不立百劫,以此九劫攝於第三劫中也。心地觀經一曰:「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攝心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捨全身。以求正法因緣故,十二劫超生死苦。昔為摩納仙人時,布髮供養燃燈佛。以是精進因緣故,八劫超於生死海。昔為薩埵王子時,捨所愛身投餓虎。自利利他因緣故,十一劫超生死因。七日翹足讚如來,以精進故超九劫。」
百即百生 (術語)專修念佛之行者,百人得百人往生也。往生禮讚曰:「應知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百佛名經 (經名)一卷,隋那連提耶舍譯。
百法 (名數)唯識宗於說明世間出世間之萬象用之。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一心法八,即八識也(俱舍為一)。二心所有法,其中遍行與別境,俱舍之大地法也。次下兩者稍有廣略。七十五法 T0046.JPG
百法界 (術語)地獄乃至佛之十法界,互為相具,即百法界也。一法界,各具十如是,故百法界有千如是,即百界千如也。法華玄義二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
百法論 (書名)百法明門論之略稱。
百法五位 (名數)大乘唯識宗立一切法為百法,分別之為五位。
百法明門 (名數)菩薩於初地所得之智慧門也。明者慧也,門者入也,又差別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明門,又百法之慧各有差別,故曰明門,其百法有二解,一菩薩瓔珞經所說十信之百法,一百法明門論所說五位之百法。十信之百法,菩薩於初住之位,修互具之十信,是名百法明門。五位之百法,心心所等之百法也。瓔珞經上曰:「未上住前,有十順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定慧心戒心迴向心護法捨心願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心,心心各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門。」觀經妙宗鈔下曰:「三劫遊歷十方,供佛聞法,進入道種。登於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門,言百法者如百法論所出名數。」洞空之觀經會疏曰:「入初地心,明了五位百法明門。(中略)若依瓔珞,初住所得百法明門,別有名數。」瓔珞經所說之初住,為圓位,即別教之初地也。
百法明門論 (書名)具名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唐玄奘譯。自瑜伽論本事分中略錄百法之名數者。本論各家之註述如下:百法明門論解二卷,附科文一卷,唐窺基註解,明普泰增修。百法明門論疏二卷,唐普光撰。百法論顯幽鈔二十卷,唐從芳述。百法論義一卷,明德清述。百法明門論纂一卷,明廣益纂釋。百法明門論贅言一卷,唐窺基註解,明明昱贅言。百法明門論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百非 (術語)百者,舉大數也。非者,非有非無等,為非認也。涅槃經二十一曰:「如來涅槃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中略)非十二因緣,非不十二因緣。」(此中列三十一非)。三論玄奘義曰:「牟尼之道,道為真諦,體絕百非。」同上曰:「若論涅槃,體絕百非,理超四句。」演密鈔二曰:「離諸過罪者,離四句百非也。」涅槃經金剛身品就如來之金剛身出實數之百非。孤山著有百非鈔一卷。
百味 (飲食)百種之好味也,百者就大數而言。無量壽經上曰:「如是諸佛,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梵網經下曰:「日日三時供養三兩金百味飲食。」
百門學處 (術語)以百光遍照真言王[874A]暗字所生之百字,遍布於一身也。大日經六曰:「此一切無上覺者句,於百門學處諸佛所說心。」
百卷鈔 (書名)日本真言宗覺禪著。百十一卷。亦云覺禪鈔。廣記諸佛菩薩明王天部之圖像及經軌之說。
百界 (名數)天台所說。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十界中之各界皆具有十界,故以十界乘十界而為百界也。
百界千如 (術語)差別一切迷悟之境而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則為百界。其一一之界所具之事理有十種,謂為十如,蓋一界為十如則十界為百如,百界為千如也,乘之以三世間,則為三千,台家所謂三千之諸法是也。觀此三千之法為一念具足,即一念三千之觀法也。故舉所觀之境,或曰百界千如。或曰三千之性相。惟具略異耳。法華玄義二曰:「廣明佛法者,佛豈有別法?祇百界千如,如是佛境界,唯佛與佛究竟斯理。」又曰:「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一念三千
百衲衣 (雜語)僧衣也。衲謂補綴。百衲衣。極言其補綴之多也。智度論曰:「比丘曰:佛當著何等衣?佛言:應著衲衣。」
百城 (傳說)善財童子之故事也。華嚴經入法界品明善財童子依彌勒菩薩之教,漸次於南方經由百十餘城參五十三善知識而問法是也。性靈集七曰:「故能訪朋百城,勇銳之心彌勵。」
百座不動法 (修法)設百座而念誦不動之修法也。
百座文殊法 (修法)設百座而念誦文殊之修法也。
百座仁王講 (行事)一日設百座而講仁王經也。百座之法。經中所說也。
百座藥師講 (修法)設百座而講藥師經也。
百喻經 (經名)二卷,蕭齊求那毘地譯。設一百喻,喻道法邪正等之事。末結曰:「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華鬘竟。」
百喻伽陀經 (經名)勝軍化世百喻伽陀經之略名。
百部疏主 (人名)與百本疏主同。
百眾學 (名數)突吉羅Dus!kr!ta罪之戒法也。突吉羅譯言惡作,就所防之過而立名。梵曰式叉迦羅尼,此譯應當學。就能治之行而立目,此戒輕微,難持易犯,為常須念學者。故特以學名之。其戒相無量,故曰眾。其中今惟舉百戒,故曰百眾學。行事鈔中一曰:「四分律戒本云:式叉迦羅尼,義翻為應當學,胡僧云守戒也。此罪微細,持之極難,故隨學隨守以立名。」同資持記曰:「善見云:式叉云學,迦羅尼云應當,今迴其語順此方言。(中略)疏云:若就所防,應名眾突吉羅,今就能治行以立目也。」同中三之四曰:「罪無限量故云眾,易犯難持故令學。」梵S/iksa%karan!i^ya。
百會 (雜名)謂人之頂上也。一身之精要,歸於此處,故名百會。【又】釋迦之異名。時處軌以五佛布於身之五處時,以釋迦布於頂上,百會為頂上之異名,故謂釋尊曰百會。見秘藏記鈔三。
百萬遍 (行事)唱彌陀之名號百萬遍也,滿百萬遍者。必得往生,唐道綽禪師依木[木*患]子經,檢得百萬遍之文,會之於阿彌陀經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斷,即滿百萬遍。自修之也。伽才淨土論上曰:「如經說:若人念阿彌陀佛得百萬遍已去,決定得生極樂世界。綽禪師檢得此經,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萬遍也,由此義故經中多道七日念佛也。」同下曰:「問曰:經雖說七日念佛即得往生,未知念幾許佛名得往生也。答曰:如綽禪師檢得經文,但能念佛一心不亂得百萬遍已去者,定得往生。又綽禪師依小阿彌陀經七日念佛檢得百萬遍也。是故大集經、藥師經、小阿彌陀經、皆勸七日念佛者,此意明矣。」
百福莊嚴 (術語)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之後,更於百大劫之間種可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業也。一一各種一百福,是曰百福莊嚴。即以一百莊嚴一相也。智度論四謂若過三阿僧祇劫,是時菩薩種三十二相業因緣。問曰:三十二相之業可種何處?答曰:在人道中閻浮提男子身,遇佛出世而種。佛不出世,不得種緣。問曰:幾許為一福德?答曰:有人言於轉輪聖王四天下,受福樂之業。名為一福業。如是百福成一一相。問曰:菩薩幾時能成滿三十二相?答曰: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釋迦牟尼菩薩九十一大劫行而辦三十二相。
百福相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百福相經,一卷,唐地婆訶羅譯,文殊師利,以福德三量請問如來。佛為明十善福,輪王福,帝釋福,自在天福,乃至如來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轉增勝也。
百福莊嚴相 (術語)如來之三十二相,為一一以百福之業因感得者,故曰百福莊嚴之相。法華經方便品曰:「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心地觀經一曰:「金光百福莊嚴相,發起眾生愛樂心。」
百福莊嚴相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唐地婆訶羅譯。與同人譯之百福相經同本。字稍有增減。
百僧 (儀式)法華講等大法會,七僧要講師讀師等七役,外加伴僧為一百四,是為百僧。
百僧供 (儀式)請百僧而供齋也。
百論 (書名)二卷。提婆菩薩造,天親菩薩釋,鳩摩羅什譯,三論之一。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三十二字為一偈),合有百偈。故稱百論。然譯者略後十品,現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親之註解,羅什之翻譯,句數稍為增減。現品之偈數無定矣。百論僧肇序曰:「論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後十品,其人以為無益此土,故闕不傳。」百論嘉祥疏一曰:「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無多少也。而有多少者三義:一註人釋有廣略,二翻論人復重增減,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
百錄 (書名)國清百錄之略稱。
百緣經 (經名)撰集百緣經之略名。
百講 (行事)謂百座之仁王講也。百座仁王講
百雜碎 (雜語)細碎其物也。傳燈錄七大梅章曰:「龐居士因問大梅常和尚,久聞大梅,未審梅子熟未也?師云:何處著觜?居士云:百雜碎。師展手云:還我核子來。居士無語。」
百寶輪掌 (術語)百寶為貴重之稱,輪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一千輻輪相,故云。
百譬經 (經名)百喻經之異名。
灰人 (雜名)女人之難婚者,作一灰人加持一百八遍,使彼女人每日拜此灰人七遍,其婚即可萬不失一。見歡喜母成就法。
灰山住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部執異論曰:「灰山住部。」異部宗輪論曰:「雞胤部。」宗輪論述記曰:「真諦法師云灰山住部,此言非也,本音及義,皆無此說。此從律主姓以立部名。」三論玄義曰:「灰山住部,此依住處為目。此山有石,堪為灰。此部住彼山中修道,故以為名。」
灰沙 (譬喻)斥聲聞緣覺之悟也。此二乘之人,得悟則稱為灰身滅智,火化色身,都滅心識,終歸於空寂之涅槃。灰沙者,言火化五蘊也。
灰河 (譬喻)河中有火,物為灰燼。以比煩惱。雜阿含經四十三曰:「佛告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在於闇處,眾多罪人,在於河中隨流漂沒。(中略)灰者謂三惡不善覺。云何為三?欲覺恚覺害覺。河者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灰河地獄 (界名)十六遊增地獄之一。
灰身滅智 (術語)謂二乘之人,斷三界之煩惱後,入火光三昧,燒身滅心,歸入空寂無為之涅槃界也。是為二乘最終之目的。輔行三之一曰:「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說,故云孤調。」四教儀曰:「若灰身滅智,名無餘涅槃,又名孤調解脫。」
灰頭土面 (雜語)修行悟道之後,為濟度眾生能投塵中,不顧自己之污穢也。如言和光同塵,拖泥帶水。碧巖錄四十三則之頌評曰:「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則目視雲霄。若出世,便灰頭土面。目視雲霄,即是萬仞峰頭。灰頭土面,即是垂手邊事。有時萬仞峰頭即是灰頭土面。」
灰斷 (術語)謂小乘之羅漢,或入火定,或由荼毘,而色身灰滅也。所謂灰身滅智是也。別行玄記二曰:「小乘灰斷,身智俱亡。」文句記五上曰:「不受化則機息應謝,灰斷入滅,義當俱焚。」
(術語)梵語曰母陀Mr!ta,又曰末刺諵Maran!a,壽煖識之三法捨離名為死。梵語雜名曰:「死,母陀。」俱舍論五曰:「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名義集曰:「末刺諵,此云死。」釋氏要覽曰:「雜阿含經云:壽煖識三法捨離名死。」
死刀 (譬喻)死殺人,故譬以刀。無常經曰:「死刀隨業下。」
死人衣 (衣服)死人所被之衣也。比丘衣料之一。五種衲衣之一。
死亡 (雜語)人之命終也。梵網經下曰:「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福資亡者得見諸佛。」
死亡更生經 (經名)弟子死復生經之異名。
死王 (天名)焰摩法王也。司人之死命,故曰死王。無常經曰:「死王催伺命,親屬徒相守。」智度論十七曰:「汝若生疑心,死王獄吏縛,如師子搏虎。」寄歸傳二曰:「既不被生人之所笑,豈復怖死王瞋。」見琰魔
死王真言 (真言)閻魔王之真言也。琰魔
死火 (譬喻)譬死於劫末之大火災,故曰死火。涅槃經十二曰:「如火災起,能燒一切。唯除二禪,力不至故。死火亦如是,能燒一切。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
死句 (雜語)活句
死山 (譬喻)別譯阿含經四曰:「老山能壞壯年盛色,病山能壞一切強健,死山能壞一切壽命,衰耗之山能壞一切榮華富貴。」死山者,以死之險難譬之於山。非言死山之為實物也。然自十王經之偽撰出世,乃以為實有之山。十王經曰:「閻魔王國境死天山南門,亡人重過兩莖相逼,破腠割骨折膚漏髓,死天重死,故言死天。
死生智證明 (術語)宿命通也。三明之一。
死后 (雜名)閻摩后也。
死有 (術語)四有之一。言本有之後,中有之前,壽命方盡時之色心也。
死門 (譬喻)又曰死關。以死為自此世至他世之門關故也。善導之往生正念文曰:「死門事大。」一心戒文中曰:「入死門後,共相誓願為向彌勒。」華嚴經曰:「譬如旃陀羅,牽牛入屠所。步步入死門,無常亦如是。」
死狗 (譬喻)以譬穢身。涅槃經一曰:「是身可惡,猶如死狗。」
死苦 (雜語)四苦之一。
死苦比丘 (雜語)生死苦比丘之略,脅尊者也。南山戒疏四下曰:「生死苦比丘六十年。」(六十年在母胎也)。行宗記四下曰:「生死苦比丘者,即脅尊者,生時髮已白。」
死風 (譬喻)以風災譬死也。涅槃經十二曰:「如風災起,能吹一切悉令散滅,唯除四禪,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風亦爾,悉能吹滅一切諸有,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
死屍 (譬喻)以譬犯罪之比丘。比丘犯四重罪,則既斷比丘之生命,與死屍均也。智度論二十二曰:「眾僧大海中,結戒為畔際。若有破戒者,修不在僧眾。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屍宿。」金光明文句三曰:「此則佛海死屍,華園爛肉,此四重人,應須懺悔除滅業障。」
死海 (譬喻)生死無邊如海故云。寶積經九十六曰:「如駛河流終歸死海。」止觀一曰:「橫截死海超度有流。」無常經曰:「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
死相 (雜語)驗人之死相,知善惡之生處,大小乘論之通說也。智度論曰:「惡業人風大先去故身動,火大先去故身熱,善行人地大先去故身靜,水大先去故身冷。」唯識論三曰:「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身分冷觸漸起。」同述記四本曰:「世親無性攝論皆云:善業從下冷,惡業從上冷,由生勝處惡趣別故。瑜伽第一云:隨下上冷,後至於心。斯處初生,最後捨故。」俱舍論十曰:「於命終位於何身分中識最後滅?頓命修者,意識身根欻然總滅。若漸死者,往下人天於足臍心如次識滅。謂隨惡趣,說名往下,彼識最後於足處滅。若往人趣,識滅於臍。若往生天,識滅心處。諸阿羅漢,說名不生。彼最後心,亦心處滅。」諸經要集十九依瑜伽論立死相之六驗:「一驗生人中,若作善之人將死時,先自足冷至臍,臍上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人中。二驗生天上,若作善之人,頭頂皆溫,而後氣盡者,即生天上。三驗生餓鬼,若自頂冷至臍,腰下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餓鬼中。四驗生畜趣,若自頂冷至膝,膝下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畜趣中。五驗生地獄,若自頂冷至足,足底猶溫,而後氣盡者,即生地獄中。六驗入涅槃,若羅漢聖人入涅槃,或心或頂數日皆溫者是也。」
死畏 (術語)五怖畏之第三。
死期 (雜語)命終之時期也。慈恩傳十曰:「死期已至,勢非賒遠。」
死賊 (雜語)死以賊害人,故名為賊。坐禪三昧經上曰:「今日營此事,明日造彼事。樂著不觀苦,不覺死賊至。」
死漢 (雜語)禪家罵鬼窟裏之人曰死漢。見碧巖六十一則頌古著語。
死對頭 (雜語)死路危急之時也。永覺續寱言曰:「憤然如遇著死對頭,道須滅此而後相食。」
死緣 (雜語)使人至死之現在助緣也。死因為過去之業因,死緣無量也。歸元直指上詳記之。
死禪和子 (雜語)禪和子三字,支那指稱禪僧之俗語。長老曰和尚。小僧曰和子。死之一字,罵無正見之想命之詞也。
死籍 (物名)記死人名之簿籍也。焰羅王供行法次第曰:「正報盡付死籍,能乞王削死籍付生籍,到疫病之家。」
死魔 (異類)四魔之一。人死而害佛道之修行曰魔。
死靈 (雜名)死者之靈魂,為害於人,曰死靈惡靈。皆是由迷者之妄信妄想而生者。佛經無其說。
至人 (雜名)釋迦如來之尊號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釋迦如來,道成積劫,德超三聖。化於人道,示相同之。是以且就人中美為尊極,故曰至人。」
至心 (術語)至誠之心也,又至極之心也,心源徹到也。晉書王嘉傳曰:「候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按,道經云至心朝禮,本此。無量壽經上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金光明經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言至心。」同文句記曰:「至猶極也。」
至那[何-可+爾] (雜名)譯曰漢持來。桃也。見西域記四。梵Ci^na%n!i。
至那羅闍弗咀羅 (雜名)Cinara%japutra,譯曰漢王子,梨也。見西域記四。
至言 (雜語)至理至極之言也。俱舍論三十曰:「佛至言真法性。」
至相尊者 (人名)即華嚴第二祖智儼也。智儼
至教 (雜語)至實之教,至極之教也。唯識述記一末曰:「言至教者至實教也。」
至教量 (術語)因明用語,三量之一,又曰聖教量,正教量,聲量。以聖教之至言量邪正也。俱舍光記五曰:「至極之教,故名至教,亦名聖教量。」
至理 (雜語)至極之道理也。宗鏡錄曰:「還丹一粒,點鐵為金。至理一言,轉凡為聖。」
至真 (雜語)如來離一切之虛偽,故曰至真。行事鈔下之二曰:「南無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
至得果佛性 (術語)三佛性之一。
至誠心 (術語)觀經所說之一。真實願往生之心也。
至德具足益 (術語)言信彌陀而念佛者,於現世具足無上之功德也。現世十種益之一。
至靜 (雜語)又曰極靜。禪定之力極而靜心也。圓覺經曰:「以靜慧故證至靜性。」
至願 (雜語)至誠之誓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菩薩興至願。」
(雜語)S/a%li秘藏記上曰:「天竺呼米粒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梵語雜名曰:「稻,梵語舍理。」舍利禮文鈔曰:「慧恩上生經疏云:舍利者,稻榖也。馱都者體也,佛體大小如稻榖量,故以為名。」上解,梵語混米S/a%li與身S/ari^ra也。
米頭 (職位)禪林之目。司米榖之役。
米齋 (人名)食米齋仙人也,為勝論外道之鼻祖。俱舍頌疏一曰:「雨眾三德之談,米齋六句之說。」吠世史迦條及優樓迦
米麗耶 (飲食)Maireya,酒名。
羊僧 (術語)啞羊僧也。四種僧之一。四種僧
羊毛塵 (雜語)梵語Aviraja,止於羊毛尖之小塵也。俱舍論十二曰:「積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量。」
羊石 (雜語)羯磨之略字。
羊車 (譬喻)三車之一,譬聲聞乘。三車
羊角 (譬喻)即羚羊角。以譬煩惱也。金剛至堅,喻佛性。羚羊角能壞之。即煩惱能壞佛性也。傳心法要下曰:「你若道是有是無,非有非無,總成羊角。羊角者,即你求覓者也。」又云:「設你有者,皆名羊角。」六祖金剛經序曰:「金剛喻佛性,羚羊角喻煩惱。金雖堅剛,羚羊角能碎。佛性雖堅,煩惱能亂。」
羊乘 (譬喻)與羊車同。
羊鹿牛車 (譬喻)法華經所說之三車也,以譬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三車
亦有亦空門 (術語)雙照有空而顯中道之法門也。
亦有亦無句 (術語)有無四句之一。有無
妄心 (術語)妄分別之心也。菩提心論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起信論曰:「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楞嚴經十曰:「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妄心薰習 (術語)四薰習之一。四薰習
妄分別 (術語)不知真如平等無差別為一如,徒為無明所驅而起善惡美醜等之差別妄見也。
妄言 (術語)與妄語同。無量壽經下曰:「妄言綺語。」普賢行願品曰:「妄言麤惡多離間。」
妄見 (術語)虛妄不實之分別也。我見邊見等是也。南本涅槃經八曰:「為除世間諸妄見故。」俱舍論九曰:「一切妄見皆轉倒攝。」大乘義章三曰:「唯心妄見,故說為妄。」
妄念 (術語)虛妄之心念也,凡夫貪著六塵境界之心也。
妄風 (譬喻)妄念鼓動,譬之於風。性靈集八曰:「一念妄風鼓波濤。」
妄軍 (譬喻)妄惑攻我,故比之以軍兵。往生十因曰:「覺王一發,妄軍悉退。」
妄染 (術語)妄為虛妄不實之義,染為染污不淨之義。以名一切生死之法。起信論曰:「過恒沙等妄染之義。」
妄信 (術語)謬誤之信念也。
妄執 (術語)虛妄之執念也。又執著虛妄之法也,把而不離曰執。法華經方便品曰:「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釋門歸敬儀中曰:「無始妄習執見。」
妄習 (術語)妄念妄想之習慣。
妄情 (術語)虛妄不實之情識也。唯識論一曰:「隨自妄情種種計度。」順正理論二十三曰:「又彼所說唯率妄情。」
妄雲 (譬喻)煩惱之蔽覆心性有如雲也。
妄想 (術語)不當於實曰妄,妄為分別而取種種之相曰妄想。註維摩三:「生曰:妄想妄分別之想也。」大乘義章三本曰:「凡夫迷實之心,起諸法相。執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實,故曰妄想。」同五末曰:「謬執不真,名之為妄。妄心取相,目之為想。」楞嚴經一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楞伽經四曰:「妄想自纏,如蠶作繭。」觀無量壽經曰:「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菩提心論曰:「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乃至展轉成無量無邊煩惱。」止觀七曰:「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
十二妄想 (名數)一,言說妄想。二,所說事妄想。三,相妄想。四,利妄想。五,自性妄想。六,因果妄想。七,見妄想。八,威妄想。九,生妄想。十,不生妄想。十一,相續妄想。十二,縛不縛妄想。詳見楞伽經二。
妄業 (術語)虛妄不實之業因也。圓覺經曰:「有妄業故有流轉。」
妄語 (術語)十惡之一。以欺他之意,作不實之言者。智度論十四曰:「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大乘義章七曰:「言不當實,故稱為妄。妄有所談,故名妄語。」涅槃經三十八曰:「一切惡事,虛妄為本。」
妄語戒 (術語)五戒十戒中有妄語戒。禁制一切之妄語。又具足戒中分大小之二,在四波羅夷中為大妄語戒。在九十單提中為小妄語戒。大妄語者,不得聖道,言我得聖道,或受天龍鬼神之供養等,總說過人之法也。小妄語者,謂其他一切不實之言語。
妄語十罪 (名數)謂作虛誑語所生之十種禍也。智度論曰:「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口氣臭。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妄境界 (術語)謂妄心所現虛妄不實之境界。一切世間之事物是也。占察經下曰:「但以眾生無明痴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
妄塵 (術語)妄為虛妄,塵為塵坌,一切世間之事物,體性虛妄,且污聖道,如塵坌,故名妄塵。楞嚴經七曰:「生滅二種妄塵。」
妄說 (術語)虛妄不實之言說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入阿毘達磨論上曰:「劣慧妄說闇,覆蔽牟尼言。」
妄盡還源觀 (書名)一卷,具名曰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華嚴宗第三祖賢首著。教修華嚴之觀法而還歸於一心之本源。一卷分為六頌,前三章說圓頓之妙解,後三章正明觀法。
妄緣 (術語)緣者,關於吾身之內外事物也,此緣體虛妄不實,故曰妄緣。又此事物為我起妄情之緣由,故曰妄緣。
交承 (雜語)新舊之人交代也。承為相承之義。見象器箋九。
交堂 (雜語)僧堂當直之人。交附於他直人也。見象器箋九。
交割 (雜語)新舊之人相共交涉分割處理公私什物也。百丈清規入院條所謂:「詢問契書什物,逐一點對交割」是也。
交點 (雜語)彼此相共交接而點檢也。見象器箋十二。
交露 (物名)以珠交錯造幔,其形如垂露者。無量壽經上曰:「以真珠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露,覆蓋其上。」
交蘆 (譬喻)又曰束蘆。交叉三幹之蘆而立者。以譬互為因果之法。楞嚴經五曰:「由塵發根,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衣服)梵語曰支縛羅Ci^vara,又曰縛薩怛羅Vastra,五條乃至二十五條之袈裟,並覆肩裙類之總名。袈裟由其衣之色而附以名。
二衣 (名數)一制衣,五條七條九條之三衣佛制使比丘必畜之,不服則受罪。二聽衣,百一資具糞掃衣等,計土地寒溫人體消長,而為佛之開許者,不用亦無罪。行事鈔下一曰:「二衣總別編。」
三衣 (名數)一安陀會衣Antarva%sa,五條袈裟。二鬱多羅僧衣Uttra%san%ga,七條袈裟。三僧伽梨衣Sam%gha%ti,九條乃至二十五條袈裟。見行事鈔下之一。
五衣 (名數)四分律以三衣與僧羯支Sam%kaks!ika%,及覆肩衣為五衣。五分律以三衣與覆肩衣水浴衣為五衣。義淨之新律,以三衣與僧腳崎及俱蘇洛迦為五衣。見十八物圖。
夢爭衣 (傳說)訖栗枳王十夢之第九。俱舍光記九曰:「王夢見有廣堅衣。有十八人,各執少分,四面爭挽。衣不破者,表釋迦遺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雖有異執而真法尚存,依之修道皆得解脫。」俱舍頌疏一曰:「大聖喻折金杖,況以爭衣。爭衣則衣終不破,斫金則金體無殊。」
衣那 (雜名)俗云為臍帶者,資道什記上曰:「九界袈裟者,尋其根元,宿胎內時,自臍生物,猶如海草,本小末大也。譬如袋中納物,自面前覆背邊,而禦寒熱,令赤子生長。正垂出胎,乃向產門,逆頭而生。爾時身先生,衣那後出,故謂後物。於是量赤子臂長,切其臍尾,而以吉酒洗見之時。於其衣那,有松文者,長命富貴之相也。若有竹文者,雖長命而貧窮也。或有龜文者,最短命不吉之相也。如是能見之已。以其臍尾埋清淨處,供五節供等,成大黑氏神,是於我等大恩德者也。若致不法,令大鳥等食之,則成障礙神,頻為禍祟矣。是名衣那荒神,故為報此恩,正稱袈裟。而掛體上,修驗行者結袈裟者,全是彼衣那形也。」(結袈裟即九界袈裟)。
衣服隨念願 (術語)無量壽經上四十八願中,第三十八願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擣染浣濯者,不取正覺。」日本望西樓之大經鈔四科之,謂為衣服隨念願。
衣服天 (天名)又曰金剛衣天。金剛界曼陀羅第二羯磨會眾中,外金剛二十天之一天。此尊司胎內之胞衣,覆所生之子,防母所飲寒溫氣之德。黑色,持弓箭。見金剛界曼荼羅大鈔二。
衣法 (術語)衣與法也。謂傳正法之徵,更授師之袈裟也。傳燈錄三曰:五祖弘忍,對六祖慧能曰:「諸佛出世,為一大事故。隨機小大,而引導之。遂有十地三乘頓漸等旨,以為教門。然以無上微妙秘密圓明真實正法眼藏,付於上首迦葉尊者。展轉傳授,二十八世。至達磨屆於此土,承襲以至於吾。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用付於汝。善自保護,無令斷絕。(中略)能居土跪受衣法。」
衣界 (術語)攝衣界之略。攝衣而屬於其人。使無離衣罪之結界也。資持記上二之一曰:「註羯磨云:衣界者,攝人屬人,令無離宿罪。」
衣珠 (譬喻)法華七喻之一。佛性譬之衣中之寶珠也。法華經五百授記品曰:「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痴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楞嚴經四曰:「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文句記三下曰:「眾生身中,有昔種緣,名為衣珠。」
衣座室 (譬喻)就法師弘通法華經,假喻示以三種之軌則,是曰弘經之三軌。法華經法師品曰:「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此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衣[裡-里+戒] (衣服)長方形之布帛,男女多掛於肩,用以拭手,或盛物。法華經譬喻品曰:「當以衣[裡-里+戒],若以几案,從舍出之。」阿彌陀經曰:「各以衣[裡-里+戒]盛眾名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義疏五曰:「衣[裡-里+戒]者,衣衿也。」玄贊五曰:「[裡-里+戒]者,孤得反,衣襟也。(中略)天仙之衣,應是彼類。」案懸於肩,則宜謂之[裡-里+戒],今見天人之像自兩肩長垂者是也。又,一說,衣[裡-里+戒],本來花器之稱。法華文句五下曰:「三藏法師云:衣[裡-里+戒],是外國盛花之器。」天台之阿彌陀經義記曰:「衣[裡-里+戒]是盛花器,形如函,而有一足,手擎供養。」象器箋十九曰:「僧家散花器,名衣[裡-里+戒]。其器小竹籠,以貯花而散之。」
衣缽 (術語)三衣與缽也。二者為僧之資物最重大者。觀出家受戒之時,最初即以衣缽具足為條件可知也。後為袈裟與鐵缽之意。禪家以道授受,謂為授受衣缽。傳燈錄一曰:「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迦葉:吾將金縷僧伽梨衣,傳付於汝。轉授補處,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壞。」六祖壇經曰:「五祖忍大師,傳衣缽六祖能大師。」輔行一之一曰:「預廁禪門,衣缽傳授者盈耳。」郭青蝟集曰:「萬曆乙酉,予入韶州至曹溪寺,僧因出傳衣寶缽革履。衣似今羊絨褐衣,而間以金縷。傳燈錄謂西域屈眴布緝木綿花心織成,理或然也。缽本瓷器,為廣東提學魏莊渠所碎,或云有心碎之,或云偶墜諸地。僧以漆膠,仍似缽形,而寶色無光。革履云是六祖遺履,比今履差長耳。考衣實出達磨,非佛所遺者,今宇內千年之物,獨此衣存。」蒿庵閒話曰:「六祖衣缽,傳自達摩,藏廣東傳法寺。衣本西方諸佛傳法器,缽則魏王所賜,嘉靖中督學使者某焚碎之。」【又】僧之錢帛,總曰衣缽。象器箋二十多引典據。
衣缽閣 (雜名)藏住持衣財之處,此方所謂眠藏。見象器箋一。
衣缽侍者 (職位)掌住持之錢帛者。象器箋六曰:「住持資具,錢帛之有處,謂之衣缽閣。蓋蓄資財,非僧人本志。諱露言之,稱衣缽矣,而此侍者掌此。」
衣缽簿 (雜名)錢財之帳簿。
衣犍度 (術語)犍度為梵語Khad!n!a,譯曰蘊聚等。以名經論之篇章。四分律有二十犍度,說法衣之篇章,稱為衣犍度。
衣領樹 (雜名)樹名。冥土懸所褫罪人之衣者。十王經二曰:「官前有大樹,名衣領樹。」抄曰:「梵云大波羅樹,又云毘羅樹,漢云衣領樹。罪人懸衣,故云衣領樹也。」
衣蒲童子 (圖像)宋太尉呂惠卿,遊五臺山,見一童子。體黑被髮,以蒲自足纏至肩,袒右膊,手執梵筴。對太尉說華嚴經之深義,且現文殊之本形而去。太尉還家,晨夕思之,久之忽然感見童子於香几上,命畫工圖之。見稽古略四。
衣樹 (植物)生妙衣之樹。在忉利天之喜見城。瑜伽論四曰:「復有衣樹,從此出生種種妙衣。其衣細軟,妙色鮮潔,雜綵間飾。」
衣寶 (譬喻)法華七喻之一,指衣珠之喻。衣珠。法苑珠林序曰:「衣寶與髻珠。」
衣囊 (物名)納三衣之囊。又謂之衣袋。五分律廿一曰:「時諸比丘在路行,不收攝衣曳地汙裂,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犯者突吉羅,應作囊盛。諸比丘作囊太長,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極長使前至臍後至腰,乃至應用麤物作。」薩婆多部律攝五曰:「三衣袋法三肘廣一肘半,長牒兩重縫之為袋,兩頭縫合當中開口,長內其衣搭在肩上,口安[巾*句]帶勿令蟲入。」Ci^varabi^sika%。
衣體 (術語)法衣材體之義。即作三衣等之品質也。四分律六許糞掃衣及十種之衣,即「憍賒耶衣,劫貝衣,欽婆羅衣,芻摩衣,讖摩衣,扇那衣,麻衣,趐夷羅衣,鳩夷羅衣,讖羅半尼衣。」也。憍賒耶Kaus/eya,巴Kausa者,野蠶之罥布劫。貝者迦波羅Karpa%sa,巴Kappa%sika即綿布。欽婆羅kambala者毛絲雜織,亦曰細羊毛衣。芻摩Ksaumaka者,麻布之一種也。扇那者,白羊毛布。鳩夷羅者,絳色羊毛布。讖羅半尼者,尨色羊毛布。趐夷羅者,鳥毛所織之物也。西域記二亦舉憍奢耶以下五種衣。後世南山律排斥絹布然未有典據。義淨於南海寄歸傳二說破之。
守門天 (天名)此為守門之尊。胎藏界曼荼羅之東門,畫二男二女之天尊,二尊持劍,二尊持獨股杵。
守寺比丘 (雜名)釋氏要覽下曰:「善見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時守寺,即今一寺有直日看堂者是也。」
守請 (雜語)猶言內報。敕修清規曰:「粥羅行者守請新人至寢堂。」
守護經 (經名)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之略名。
守護國界經 (經名)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之略名。
守護大千國土經 (經名)三卷,趙宋施護譯。佛在鷲峰山南面大樹林中,時毘耶離國有天變地妖,國土人民號哭,佛集大梵天王及諸天諸鬼神說守護大千世界之秘法。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經名)十卷,唐般若,牟尼室利同譯,有十一品。陀羅尼功德儀軌品,金剛手問諸佛等視眾生,云何但言守護國主。佛言譬如醫治嬰孩病,使母服藥。智旭師云:按此經所談之法相義理,與大集經第二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全同,但次第稍異耳,文理兼暢,最宜流通。
守囊 (物名)書佛天之像或陀羅尼,盛以囊,著之於身者。阿吒婆拘鬼神大將陀羅尼經曰:「世尊此神咒,應付賢德有智善人,若不能誦者,應以好紙書寫,盛以綵囊,蓄種種香常持隨身。」
守籠那 (人名)根本律云:說籠拏,此翻二百億。瞻波城有長者,豪貴。晚得繼嗣,時有報者,輒賜金錢二百億,因名其子聞二百億。有云父聞歡喜,施子金錢二百億。二百億形貌端嚴,人所希見。足下毛長四指,同黃金色。增一阿含經云:勇猛精勤,堪任苦行,所謂二十億比丘是。
(雜語)梵曰阿乞史囉Aks!ara,又云阿剎羅。見梵語雜名。
二種字 (名數)一曰阿剎羅,阿迦等之根本字也,二曰哩比鞞,伊等之增加字也。大日經疏十七曰:「字者梵有二音:一名阿剎羅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次從伊伊(長)乃至烏奧,凡十二字,是從生增加之字,悉皆是女聲,其根本字是男聲也。男聲是慧義,女聲是定也。其根本字遍一切處,次諸增加字亦遍一切處。根本增加不相異也,皆以根本字體有本而加點畫,是故根本增加不一不異。猶如器中盛水,因器持水,水不離器,此亦如是。更相依持能遍內外也。」
字相字義 (雜語)凡解真言分字相字義二段,以初釋字相後解字義為法。字相之釋,通於顯教,字義之釋,為密教特有之深義,例如釋阿字為無,非,不,是字相也,又如釋訶字是因緣之義,是字相也,如釋阿為本不生之義,訶為因不可得之義,是字義也。而不可得即阿字本不生之義。故無論如何之字,入之於阿字門,釋為「何何不可得。」則為字義釋。此字義釋,契當於三論之無方釋,天台之觀心釋也。字母釋曰:「世人但知彼字相,雖日用而未曾解其義。如來說彼實義,若隨字相而用之,則世間之文字也。若解實義,則出世陀羅尼文字也。」【又】密教言之。不知阿字,伊字等文字之義理,字與義各別,謂之字相,字與義相應,謂之字義。即就[8750]字言之,如[8750]字乃作業之意,為字義,諦觀[8750]字為作業不可得,到達宇宙之真義,謂之字義。吽字義曰:「一切世間知如是字相,未曾解字義,是故為生死之人。如來知如實實義,所以號大覺。」此有四重之義:一重,字相者字之形狀,字義者字之意味。此為有文無義,有文有義,即知[8750]字之形知[8750]字為作業也。二重,固執[8750]字為作業,乃字相,詮為作業可得,乃字義。三重,[8750]字雖詮為作業不可得,然有能詮之體與所詮之理,是為字相,觀能詮所詮一致不二,乃為字義。四重,能所雖一致,然有相分齊者,為字相,字義者萬法歷然,聲字即顯實相之實義,指法爾無作之境界。
字入門陀羅尼 (術語)一切文字,悉入阿之一字,阿之一字,能總持一切字,使入諸法實相中,故名字入門陀羅尼,智度論二十八曰:「行陀羅尼菩薩聞此阿字,即時入一切法初不生,如是等字字隨所聞皆入一切諸法實相中,是名字入門陀羅尼。」
字母 (術語)悉檀之摩多與體文也,有四十二字,四十七字,五十字之別。顯密諸經釋之,是為生諸字之母,故云字母。智度論四十八曰:「四十二字母,並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若聞字則了其義。」悉曇
字母表 (書名)一卷,一行阿闍梨撰。
字母品 (經名)文殊問經字母品之略名。
字印 (術語)種子與印契也,是為三種本尊中之二種。
字門觀 (術語)觀諸尊之種子謂之字門觀。不思議疏下曰:「字門觀者種子也。」
字界 (術語)字緣
字曼荼羅 (術語)即種子曼荼羅,四曼中之法曼荼羅也。若修行者無資力,不能作圖畫之大曼荼羅者,得以此字曼荼羅修法。大日經疏十三曰:「然實力不辦者聽作字曼荼羅,即於此置佛之處但畫作阿字,是一切佛及菩薩之母也(云云)。」
字等 (術語)四等之一。
字等相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
字義 (術語)大日經疏四曰:「真言中有字義,有句義。」
字輪 (術語)輪者轉生之義,真言一一文字從一字轉生多字,故云字輪。大日經疏十四曰:「所謂字輪者,從此輪轉而生諸字也。輪是生義,如從阿字一字即轉生四字。謂阿[8740]是菩薩心,阿(長)[8741]是行,暗[874A]是成菩提,噁[874B]是大寂涅槃,噁(長)[87CC]是方便。如阿字者,當知迦字亦五字,乃至佉等凡二十字,當知亦爾。」又曰:「從一[口*縛],[87C9]字轉生多字,故名為輪也。」又字輪者,阿字菩提心之不動也。大日經疏十四曰:「又字輪者,梵音云阿[8740]剎[8772]囉[876A]輪,阿剎羅是不動義,不動者所謂是阿字菩提心也。如毘盧遮那住菩提心體性,種種示現普門利益,種種變現無量無邊。雖如是垂跡無窮盡,能實常住不動,亦無起滅相。猶如車輪,雖復運動無窮而當中未曾動搖。由不動故,能制群動而無窮極也。此阿字亦復如是,以無上故即無動無退,而生一切字輪轉無窮,是故名不動輪也。」
字輪觀 (術語)觀[8740][8766][876A][8770][8751]之五字輪也。此觀亦名法界體性三昧。以五字五大為法界之體性故也。又名淨菩提心觀。以大日經說此五字之實義。云我是本不生等,疏家釋之。判定菩提之實義故也。其法先觀吾心為圓明之月輪,於其心月輪上布此字輪而觀之,是即觀顯自心本有法界法門身之功德也,若別尊時應於部而以此中一字為中心,以彼尊小真言右繞而布之,都法時總布五字。此月輪安於心上尊者出多法,或如仰鏡,於平面觀之,或如豎鏡,於正面觀之,或又如圓珠觀之。然諸軌所明多仰觀之。如法華軌言:秋月光明澄靜,仰在心中。無量壽軌言:猶如淨月仰在心中。五字陀羅尼頌云:右旋布心月,如以水精珠布明鏡之上。建立軌云:諦想心勝間圓明一肘,猶如秋月主澄,明仰在心,是其證也。其五字之色亦有多說,或通觀為黃金色,或通觀如於琉璃盤上並水精珠(此五字陀羅尼頌之意也),或以五字即五方五大等之故隨其部而觀其色,即[8740]者地而黃,[8766]者水而白,[876A]者火而赤,[8770]者風而黑,[8751]者空而青又雜色也。其詳見於秘藏記四等。 T0047.JPG
字緣 (術語)悉曇之阿等十二摩多或十六摩多,是助成字義者,故謂之字緣。迦等三十五字或三十六字是字之根本,則謂之字界。探玄記十曰:「悉曇章中初啞阿等十二音,或加唎離等為十四音,即字緣也。及迦佉等三十六,字界也。以音加字轉成一切諸名句文等。」(字緣加於字界而成語。探玄記解釋以母音為字緣,子音為字界,非誤也)。
字壇 (術語)種子曼荼羅也,是四曼中之法曼。大日經疏十三曰:「若弟子財力豐贍堪能廣辦者,師即當作畫色像之壇,為示本尊身印之相故也。若力不能辦而造字壇,即犯秘法隱覆之罪。」
宅門 (術語)五功德門之一。五功德門
安士全書 (書名)周夢顏著。是書凡四種。印光法師曰:「安士先生,姓周,名夢顏,一名思仁。江蘇崑山諸生也。博通三教經書,深信念佛法門。弱冠入泮,遂厭仕進。發菩提心,著書覺民。欲令斯民先立於無過之地,後出乎生死之海。故著戒殺之書,曰萬善先資。戒淫之書,曰欲海回狂。良以眾生造業,唯此二者最多,改過亦唯此二者最要。又著陰騭文廣義,使人法法頭頭,皆知取法。皆知懲戒。批評辯論,洞徹精微。可謂帝君功臣。直將垂訓之心,徹底掀翻,和盤托出。使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訓受訓,兩無遺憾矣。以其以奇才妙悟,取佛祖聖賢幽微奧妙之義,以世間事跡文字發揮之,使共雅俗同觀,智愚共曉故也。又以修行法門,唯淨土最為切要。又著西歸直指一書。明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脫死大事。良以積德修善,只得人天之福,福盡還須墮落。念佛往生,便入菩薩之位,決定直成佛道。前三種書,雖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此一種書,雖教人了生死,而又須力行世善,誠可謂現居士身,說法度生者。不謂之菩薩再來,吾不信也。」
安土地真言 (真言)即「南無三滿哆,母馱喃,唵,度嚕度嚕,地尾薩婆訶。」十八字也。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二曰:「此言土地者,即堅牢地神也。凡有三寶建立道場,誦經坐禪講解之處。此堅牢地神稟報上天,常來擁護故,乃誦此真言也。」
安下處 (雜語)禪語。安息而置行李之處,即宿泊處。又請陞座齋僧時設於山門外之小休憩所也。見百丈清規及象器箋。
安心 (術語)謂心期待於某一點,而安住於此,確乎不動也。安心之法,諸宗各有其說。天台一家,謂離三諦無安心之處,離止觀無安心之法,禪宗以不可得為安心之處,如彼達磨印慧可,謂為安心了,即其例也。淨土門說,安心甚盛。淨土宗謂厭欣之心為總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心之三心為別安心,俱為行者所起之心,真宗謂信樂開發之一念具三信,大信大行,悉由如來本願力迴向而獲得,安心即信心也。
安心起行 (術語)安心者,謂三心,起行者,謂五種正行等。此二者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不可偏廢,稱之為心行具足,又曰顯行具足。淨土宗謂此二者不具,則不得往生。即發三心,安心決定之後,修念佛等行也。
安玄 (人名)安息國人,優婆塞也。漢靈帝末,來洛陽,以功為騎都尉,世稱為都尉玄。光和四年與嚴佛調共譯法鏡經二卷,又譯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一卷。理辭皆正到,巧盡微旨。世稱安侯都尉佛調三人,傳譯難繼。年壽並缺。見出三藏記集十三。
安立 (術語)安置建立之義。無量壽經上曰:「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俱舍論十一曰:「安立器世間。」唯識論八曰:「安立真如。」勝鬘寶窟上末曰:「安立者,始建曰安,終成為立。」
安立真如 (術語)真如
安立行菩薩 (菩薩)涌出菩薩四上首之一。見法華經涌出品。
安立諦非安立諦 (術語)述記十九曰:「有差別名言者名安立,無差別離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設義。」
安立三昧 (術語)定之名也。智度論四十七曰:「得此三昧者,一切諸功德善法中,安立牢固,如須彌山。」
安立果 (術語)西方師所立四果之一。即於某基礎上安立之結果也。大毘婆沙論百二十一曰:「安立果者,謂依風輪安立水輪,復依水輪安立金輪,復依金輪安立大地,復依大地安立一切情非情數。此中後後者,是前前之果。」
安宅神咒經 (經名)一卷。後漢失譯。略云安宅法,又曰安宅咒。
安名 (術語)新受戒者,初付法名也。見禪林象器箋五。
安那般那 (術語)A^na%pa%na,阿那波那
安咀羅縛 (地名)國名。在迦畢試國北方。玄奘歸途,通過此國。
安居 (行事)Vars!a,印度僧徒,兩期三月間禁外出而致力坐禪修學,是名兩安居。異名為坐夏,坐臘等。始此謂之結夏,解此謂之解夏。業疏四曰:「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布薩
三安居 (行事)結夏之時期,舊譯家分前中後三期,始於四月十六日者為前安居,始於五月十六日者為後安居,始於其中間者,為中安居,其日數則九十日。見行事鈔資持記四之二。又,新譯家為二期,前安居始於五月十六日,後安居始於六月十六日,而無中安居。但支那日本之僧徒皆取四月十六日為入安居之日。西域記二曰:「印度僧徒,依佛聖教,坐兩安居。或前三月,或後三月。前三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後三月當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前代譯經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臘,傳譯有謬。」寄歸傳二曰:「若前安居,謂五月黑月一日,後安居則六月黑月一日。唯斯兩日合作安居,於此中間文無許處。」圓覺經曰:「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
安居竟 (術語)安居之終日。即七月十五日(舊譯家),或八月十五日(新譯家)。
安陀會 (物名)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薩,安陀跋薩,安陀羅跋薩,安怛婆參,或作安多會。內住之義。譯言中宿衣,內衣,裏衣,或中著衣。三衣之一。即五條而近身襯體著者。又曰下衣。唐則天嘗縮小之,以與禪僧,遂至被著於法衣之上。今禪宗等所用之絡子是也。其構造法,以一長一短為法,短部分謂之短條,長部分謂之長條。其條緣謂之葉,前方里面有結紐之輪,謂之[巾*句],後方表面有著紐之處,謂之帖。[巾*句]紐附於袈裟全體三分之一處,[巾*句]附於上邊隔四指之處,紐附於隔八指之處。緣以縫三道為法。今縫二道者,略也。葉之縫法,有揲葉,馬齒,鳥足之別。
安陀羅舍婆羅 (地名)國名。裸國也。見智度論二十五註。
安忍 (術語)安心忍耐也。止觀七之四曰:「安忍者,能忍成道事。」三藏法數三十七曰:「安即不動,忍即忍耐。」
安受苦忍 (術語)二忍
安明山 (地名)又曰安明由山。須彌山之譯語。天台之維摩經疏會本二曰:「須彌山者,此云安明,亦云妙高。」垂裕記三曰:「須彌者此云安明,入水最深,故名為安。出諸山上,故名為明。」
安明由山 (地名)即須彌山。玄應音義六曰:「安明由山,即須彌山也。」安明山
安法欽 (人名)沙門安法欽者,安息國人,西晉武帝太康二年,來洛陽,譯出阿育王傳等數部。見開元錄二。
安底羅 (神名)An!d!ira,又作安陀羅,安捺羅,藥師十二神將之一。
安息 (地名)波斯地方之古王國名。案史記大宛列傳,後漢書西域傳,此國古時強盛。而安世高,安玄,曇無諦,安法欽,先後來自彼國,尤可見彼國傳播佛教甚盛也。
安息香 (物名)香料之一種。安息香樹所生之脂汁塊也。安息香樹產於暹羅波斯等,高丈餘,落葉樹也。葉為卵形,有光澤,花外部為白色,內部為帶紅褐色,排列為總狀花序,樹皮為褐灰色,帶軟毛。由其樹皮採收之脂汁稱為安息香,為藥用及香料。但普通之安息香,多為其樹之木粉,更以臼碎之,混膠等使之凝固者。
安般 (術語)阿那波那
安般經 (經名)大安般守意經之略。
安座 (儀式)凡奉佛像安於殿內時,請宗師法話,謂之安坐佛事。
安骨 (儀式)火葬後,捨收白骨安置於本堂,謂之安骨,其時之佛事。謂之安骨佛事。見禪林象器箋十四。
安清 (人名)字世高。安息王之太子。父薨讓國於叔。出家。博通經論。遊化四方。遂來中國。漢桓帝時。至洛陽。才機英悟。直通漢語。譯齎來諸經。凡一百餘部。見高僧傳一等。
安國師 (人名)杭州鹽官山海昌院之齊安國師,嗣法於馬祖,見五燈三。
安詳 (術語)安穩微妙之貌。法華經方便品曰:「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嘉祥之義疏曰:「安詳者,示大人之相。又安詳者,動寂無礙也。」慈恩之玄贊曰:「安者徐也,詳者審也。」無量壽經上曰:「安詳徐逝。」
安遠 (人名)道安與慧遠二師,皆晉代之高僧,世並稱之。
安像三昧儀軌經 (經名)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之略名。
安廩 (人名)姓秦。因敕出家。往魏就司州光融寺容公習經論,就嵩山少林寺光公聽十地,又受禪法,具明其玄理。住魏十二年,講四分律並大乘經論各數十遍。受業者日益多。梁泰清元年,與門人等還至楊都,武帝敕住天安。於是講華嚴經,大張宗綱。及陳興,永定元年,奉敕於內殿說戒,開法於耆闍寺,講演不絕。文帝時奉命於昭德殿講大集經,宣帝時亦於華林園說法,年七十七寂。見續高僧傳九。
安[食*善]那 (物名)又作安繕那,安禪那。黑色之藥品。慧琳音義十二曰:「安[食*善]那,眼藥名,此藥石類,深青色,兼有紫紺色,亦似金精。」此言其為石粉之類也。然慧苑音義下曰:「安繕那藥,以其葉色青黛,可合和眼藥。」此又似為一種之植物矣。要之則其為一種之眼藥明甚。現今印度往往有以之塗於小兒眼瞼者。蓋信其有強眼之效,又以眼緣黑色為可愛也。
安[食*善]林 (地名)在中印度沙枳多國,佛說法之舊地也。
安樂 (術語)身安心樂也。文句八下曰:「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
安樂國 (界名)西方極樂之別名。無量壽經上曰:「無有三途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安樂。」
安樂淨土 (界名)極樂淨土,安養淨土之合稱。謂極樂也。
安樂行品 (書名)法華經品名。文殊菩薩問於五濁惡世安樂修行妙法之道。佛說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之四種安樂行。法華經四要品之一也。
安樂行義 (書名)書名。法華經安樂行義之略。一卷。南嶽大師著。
安樂集 (書名)唐道綽著,上下二卷。集往生安樂國之要文者。
安樂十勝 (術語)極樂世界之勝事有十種。化生所居。所化命長。國非界繫。淨方無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淨方非穢。國土莊嚴。念佛攝情。十念往生也。此慈恩大師所說。
安養 (界名)西方極樂國之異名,無量壽經下曰:「諸佛告菩薩,令覲安養佛。」義寂疏曰:「安心養身,故曰安養。」
安養淨土 (界名)對於裟婆之穢土,而謂極樂為淨土。淨土者,清淨之國土也。
安養教主 (雜名)安養國之教主,彌陀如來也。
九品安養 (界名)往生極樂者,有九品之差別,故言九品之淨土,九品之安養等。九品
安養淨剎 (界名)同安養淨土。
安養即寂光 (術語)西方之極樂,於四種之國土中,位雖最下,然以圓融無礙之道理言之,則此最下之土,即最上之寂光土云。與所謂娑婆即寂光同。蓋天台宗立四土:一凡聖同居土,謂娑婆及安養。二方便土。三實報土。四常寂光土,是究竟之佛土也。然由圓融之理言之,則四土總為不二。法華文句記九下曰:「豈離伽耶別求常寂,非寂光外別有娑婆。」止觀義例上曰:「故知心體即常寂光,寂光諸土無二無別。」同隨釋三曰:「體即用故,有實報方便同居三土之殊。用即體故,一一無非常寂光土。」
安慧 (術語)安置意於智慧而不動。十住論十曰:「諸佛安慧常不動。」往生要集指麾鈔十五曰:「安謂安置,慧是智慧。」【又】天竺論師名Sthiramati,解釋唯識論之十大論師之一。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悉恥羅末底,唐言安慧,即糅雜集。救俱舍論,破正理師護法論師同時先德。南印度境,羅羅國人也。妙解因明,善究內論。」
安禪 (雜語)猶言入定。張纘賦曰:「今築室以安禪。」王維詩曰:「安禪制毒龍。」
安闍那 (植物)An^jana,又作安[食*善]那,花名。見翻梵語九。【又】(雜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安闍那藥,古音亦云安陀,此云眼藥。經云:能治眼痛。應是黃連也。」
安隱 (術語)與安穩同。宗鏡錄曰:「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世事永息者,則攀援心斷。」
安穩 (術語)身安心穩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身意泰然,快得安穩。」文句十四曰:「不為五濁八苦所危,故名安。日倒暴風所不能動,故名穩。」穩通作隱。
安鎮法 (修法)又曰鎮宅法,安鎮國家法。造新宅時,祈其家宅安穩,或為鎮護國家而修之秘法也。勸請四臂之不動明王,十二天諸眷屬,道場觀觀種子吽字,三昧耶形鎮輪(三股輪),誦鎮宅咒等,當日再畫十二天曼荼羅(中央四臂不動),懸之壇場,結願後,卷其畫像,封之竹筒中,鐫寢殿中心樑之橫側,置於其中而堅閉之,或書不動鎮宅之咒並十二天之種子等,安置之於樑上,又有以五寸之金銅不動授與施主家者。見聖無動尊安鎮家國法等。
早帝梨 (異類)譯曰鬼。見舊婆沙論七。
早參 (雜語)又曰朝參。早晨之參禪也。祖庭事苑曰:「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
早離速離 (傳說)兄弟二人名。以其早離父母,故名。淨土本緣經:「無數劫昔有國,名摩濕波吒。有梵志名長那,妻名摩耶斯羅。生二子,兄云早離,弟云速離。兄七歲弟五歲時,母摩耶斯羅病死。父娶後妻,時遇饑年,父入海求食。繼母在家欲害二子,欺二子,引之海岸,棄於絕島而還。二子在孤島晝夜悲痛,遂發願言:願我常在此島修菩薩行,利益十方之人,發如此一百願而命終。父自海來,求子不得,問之鄰人,知棄於孤島,遂往覓之,唯見白骨。乃啼哭發願:我願度諸惡眾速成佛道,又願我常住娑婆世界說法教化。此時之長那,即今之釋迦如來。摩耶斯羅者,西方阿彌陀如來也。早離者觀音菩薩也。速離者大勢至菩薩也。海岸之絕島,即今補陀洛山也。」此經一卷,經目不載。蓋偽撰者。
早懺法 (儀式)[匆/心][匆/心]誦懺法之法式也。
同分 (術語)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應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諸法相同之因名為同分。是為一實法,由有此實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種:一名眾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謂之眾生同分,有情同分。蘊處界等之法相同,名為法同分,又眾生同分分二類:一為無差別同分,一切有情,一類同等,異於非情上之同分也。二為有差別同分,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婆羅門剎利等之稱,有男女等乃至四向四果各別之同分。又法同分有無差別有差別。俱舍論五曰:「有別實物名為同分,謂諸有情展轉類等,本論說此為眾同分。此復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中略)復有法同分,謂隨蘊處界。」【又】分別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一門,同分之義稍異。彼同分
同分妄見 (術語)眾生迷失真性,於一切虛妄之境界同受苦樂也。
同分異全不定過 (術語)似因十四過中,六不定過之一。具云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不定過。謂三支中之因,關係喻中同品之一部分,關係異品之全部也。例如謂:「或人為女子」(宗),「不產子故」(因),此宗之同品總為女子,因之同品,限於其中一部不生子之石女,故可謂因關係同品之一部,但異品之男子,總無生子者,故其關係全部勿論矣。
同文故來 (術語)引證文為一連之文,則雖非證該處之文,亦引列之,謂之同文故來,俱舍光記十五曰:「正取六境,不受色貪,同文故來。」
同生天 (天名)與同生神同。
同生神 (天名)又云同生天。舊華嚴四十五言一切之人,自有生以來,即有同生同名二天,常隨從侍衛。同生天者,此天與其人同時生也,同名天者此天與其人同名字也。此二神,藥師經謂之俱生神。俱生神
同心結 (雜語)用於袈娑[巾*句]紐之結法也。以紐作綰結,使其兩端入於中心一處,故名同心結。
同行 (術語)三善知識之一。同心行道之人也。止觀四曰:「切磋琢磨,同心齊志,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如視世尊,是名同行。」同輔行曰:「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遞相策發,人異行同,故名同行。」五會法事讚下曰:「各留半座乘華葉,待我閻浮同行人。」新華嚴經七十三說同行之義,舉八十四同。法華經五百授記品曰:「饒益同梵行者。」
同名天 (神名)二天之一。同生神
同如來莊嚴具 (術語)稱密印也。密印者,是一切諸佛以此莊嚴之故成法界之身,又以此加持眾生之故得同於法身,故云同如來莊嚴具。大日經密印品曰:「有同如來莊嚴具,同法界趣標幟。」義疏十曰:「一切佛以此為莊嚴故,得成如來法界之身。若有眾生修此法者,以印加持故,亦同如來法界身也。」
同性經 (經名)具名大乘同性經,二卷,宇文周闍那耶舍譯。佛在大摩羅耶精妙山頂,楞迦大城之毘毘沙那羅剎王供佛問法,而受菩薩之記。海龍王問其往因,佛為說之。次有海妙探自在智通菩薩從東方來,以大寶殿供佛問法。佛為說如來十地之名,及聲聞十地之名,辟支佛十地之名,菩薩十地之名。
同別二教 (術語)華嚴一家之教判,分第五同教為別教一乘,同教一乘。別教一乘者,永別異於二乘三乘等諸乘,一多無盡之一乘法也。五教章上明其十別。同教一乘者,為使二乘三乘等機入於一多無盡之法界,以一乘無盡之法寄顯於始教之三乘法,或終頓之一乘法而說也。然則同教一乘約於所寄之法則為終頓二教之一乘教與始教之三乘教,此中就華嚴本經之說相論之,則彼經所說之同教一乘為終頓二教。經中說一多無盡之法者,是別教一乘也,此名直顯門。又寄於終頓二教之一乘法顯一多無盡之一乘法者,彼經之同教一乘也,此名寄顯門。法華經中亦有同別二教,然彼之同教一乘為開會二乘之機於一乘,故寄於始教之三乘法,而說無盡一乘法,此為本經同教一乘與末經同教一乘之相違。且華嚴法華二經,雖共說同別二教,而華嚴多說別教,少說同教,法華多說同教一乘,少說別教一乘,故又大判二經,華嚴為別教一乘,法華為同教一乘也。見五教章上。其別異之義門有十種:一時異,所說之時異也。二處異,所說之處異也。三主異,所說之佛異也。四眾異,所聞之眾異也。五所依異,所依之三昧異也。六說異,一方說一切方說也。七位異,一位一切位也。八行位,一行一切行也。九法門異,法門之建立廣狹異也。十事異,舍林地山等一一事相盡為甚深之法門也。見五教章上施設異相門。
同居 (界名)凡聖同居土之略稱,四土
同居淨土 (界名)同同居項。
同居穢土 (界名)同同居項。
同法 (雜語)同行法者。行持鈔下四曰:「同法義重。」【又】(術語)因明之例語,同喻上有宗與因二種之同義,對於宗之同邊,謂之同品,對於因之同邊,謂之同法,例如立無常之宗,同喻之瓶上無常之義名同品,所作之義名同法。
同法相似過類 (術語)十四過之一。立者之論法,雖為異品者,而對手強為同品而攻擊之過誤也。
同味 (術語)謂義理分齊同也。釋籤一曰:「一家義意,謂二部同味。」
同品 (術語)於因明宗之所立均等之品類名同品,即同喻也。入正理論曰:「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
同品定有性 (術語)因之三相之一。凡為宗因喻三支中之因者,必具宗同品喻體上定有之性,例如立無常之宗,以所作性為因,以瓶為同品之喻,決定於此同品之瓶上應有因之所作性之義。若無之,則斷因喻之關係,不能得因體同喻之助力。
同相 (術語)六相之一。有為之萬法雖有種種差別,而同一法界之緣起不相違背也。
同展三拜 (儀式)大眾一同展坐具而三拜也。
同時具足相應門 (術語)十玄門之一。
同教 (術語)同別二教
同教一乘 (術語)同別二教
同參 (術語)僧侶之相謂也。有二義:一謂參謁。言同事一師也。傳燈錄曰:「仁慧大師上堂曰:我與釋迦同參,汝道參什麼人?」二,謂相與研究。石林詩話曰:「禪宗論雲門有三種語:其一為隨波逐浪,其二為截斷眾流,其三為函蓋乾坤。若有解此,當與渠同參。」劉克莊詩曰:「晚覺齊民書最要,惜無幽士肯同參。」
同境依 (術語)諸識記種依之一。
同聞眾 (術語)謂列於諸經首之比丘菩薩等諸眾。即同聞法之眾也。法華文句一曰:「釋同聞眾為三:初聲聞,次菩薩,後雜眾。諸經多爾。」
同學 (雜語)同所習者。維摩經菩薩品曰:「樂近同學。」,「什曰:我學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學。」
同類因 (術語)六因之一。舊謂之習因。如前念之善心為因,而後念之善心又起善業,前念之惡心為因,而後念之惡心又起惡業,各自同類之法對於同類之法為因者也。其果稱為等流果。俱舍論二曰:「同類因者,謂相似法與相似法為同類因,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染污與染污,無記與無記,五蘊相望,應知亦爾。」
同類助業 (術語)又云同類善根。謂五正行中讀誦,觀察,禮拜(前三),讚歎供養(後一),之四種助業也。此等與稱名念佛,雖同為往生淨土之正行,然非正定之業而為助成稱名之業,故稱為同類之助業。
同類無礙 (術語)異類無礙之對,如火與火不相礙,地與地不相礙是也。
同聽異聞 (術語)台宗所立化儀四教中,第三之秘密教與第四之不定教,於佛說法時同一座而聽,各自異聞,小乘之機聞小法,大乘之機聞大法,謂之同聽異聞。即一音異解也。但此秘密教與不定教之別。同聽異聞之人,自他互相知,謂之不定教,互不相知,謂之秘密教。玄義釋籤一曰:「不定與秘,並皆不出同聽異聞,但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辨兩異。」
同體 (譬喻)如波之於水,四肢之於一身,謂之同體。
同體慈悲 (術語)觀一切眾生之身與己身同體一身,而起拔苦與樂之心,謂之同體之慈悲。起信論曰:「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常恒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又曰:「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義故?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同體方便 (術語)又云體內方便。台宗釋方便用體外體內之二者。方便
同體之惑 (術語)謂根本無明。是為真如自體之迷惑,故名同體之惑,如波與水同體。法華玄義五曰:「無明是同體之惑,如水內乳,唯登地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
同體三寶 (術語)又云一體三寶。四種三寶之一。三寶
(術語)因明三支作法之一。謂推斷未決之宗義之理由也。例如某為中國人(宗),為南京人故(因),之論式中,某為中國人者,未決之宗義也。然依為南京人之理由,推斷此未決之宗義,於是生斷定某為中國人之結果矣。【又】造果者。即原因也。婆娑論百二十七曰:「造是因義。」大乘義章二曰:「親生義,目之為因。」二因,三因,五因,六因,各
十因 (名數)一隨說因。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惑業繫縛之法,及不繫縛之法,隨其見聞覺知而起言說,是名隨說因。二觀待因。諸有情欲求三界有繫縛之樂,及出世間不系縛之樂,於彼之所緣或為求得,或為受用,觀彼而對此,是名觀待因。三牽引因。由淨不淨之熏習,三界善惡諸行,於可愛不可愛之趣中,牽引可愛不可愛之自體,是名牽引因。四生起因。三界可愛不可愛之一切惑業繫縛之法,各由自種生愛,能潤種種,為潤愛,由此而先所牽引之可愛不可愛自體生起,是名生起因。五攝受因。三界之惑業繫縛之法,及不系縛之法,悉為真實之見所攝受,是名攝受因。六引發因。欲界繫縛之善法能引欲界繫縛之諸勝善法,又能引色界無色界繫縛及不繫縛之善法,乃至無色界繫縛之善法,能引無色界之諸勝善法及不繫縛之善法,是名引發因。七定異因。三界繫縛諸法及不繫縛法,自性功能有差別,是名定異因。八同事因。由自性功能之和合,生三界繫縛之法及不繫縛之法,亦成辦和合,是名同事因。九相違因。三界繫縛之法及不繫縛之法將生時,若有障礙現前,則不得生,是名相違因,十不相違因,三界繫縛之法及不繫縛法將生時,若無他障礙,現前則便得生,是名不相違因。見瑜伽論五。
十因十果 (名數)一婬習因。婬習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於中發動,二習交然,故有鐵床銅柱八熱地獄之報。二貪習因。貪習之心,往來計算,而發相吸,吸攪不止,則感水,積風為寒,結水為冰,故有寒冰地獄之報。三慢習因,慢習交凌而發相恃,憍縱馳騁,流逸不止,則積致惡毒,故有血河毒海灌吞之報。四瞋習因。瞋習交衝而發相忤,故心熱發火,鑄氣為金,此業所感,故有宮割斬斫等報。五詐習因。詐習交誘,而發相調巧偽之心,引起不止,此業所感,故有杻械鞭杖等報。六誑習因,誑習交欺而發相罔,誣罔不止,其心飛揚,如風揚塵,使人不見,故有騰擲飛墜漂淪等報。七冤習因,冤習交嫌而發衝恨,如陰毒之人,心懷毒惡,此業所感,故有投擲擊射等報,八見習因,見習交明邪悟諸業,各執己見,是非其事,而發違拒,故有勘問權詐拷訊推鞫等報。九枉習因。枉習交加而發誣謗,如讒賊之人枉屈良善,此業發現,故感拘押按捺迫蹙其體,瀝漉其血等報,十訟習因。諍訟交暄而發隱覆,如鑑照燭,不能隱藏,故有業鏡之火珠披露宿業對驗等報。見楞嚴經。
因十四過 (名數)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支上所顯十四種之過誤也。一,兩俱不成。二,隨一不成。三,猶豫不成。四,所依不成。五,共不定。六,不共不定。七,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不定。八,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不定。九俱品一分轉不定。十,相違決定。十一,法自相相違。十二,法差別相違。十三,有法自相相違。十四,有法差別相違。三十三過
因人 (術語)因位之人也。為未到佛果以前修行者之總稱。
因力 (術語)於物之生正為原因之力。對於緣力而言。無量壽經下曰:「因力緣力。」
因三相 (名數)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所必備之三個法則也。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異品遍無性。蓋因以確立未決宗義之理由而名,故與宗及同喻之關係應必有,同時與異喻之關係須絕無。此因所以有三相之別也。
因中說果 (術語)於因上說果之論法。涅槃經三十七曰:「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如世間人,說泥即是瓶,縷即是衣,是名因中說果。果中說因者,牛即水草,人即是食。」智度論四十三曰:「知人日食數匹布,不可食,從布因緣得食,是名因中說果。如見好畫而言好手,是為果中說因。」
因中有果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又曰因中有果論。計因中常有果性之外道也。譬如禾因穀生而論其穀中既有禾性是也。外道附錄十六外論。
因內 (術語)因明與內明也。因明
因分 (術語)因之分齊也。對於果分而言。即普賢因人所知所了之境界也。具曰緣起因分,又曰因分可說。因分可說
因分可說 (術語)佛陀證悟之性海,為佛佛自知之法,不可言說,是曰果分不可說。然此不可說之果分,得於因人之機緣略說一分,是曰因分可說。因分者,其所現所說,皆為因位因人,故只謂是因位因人所知所了之分際也。五教章上曰:「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是也。」即十地論二所謂:「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說聞,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解釋,一分者是因分,於果分為一分,故言我但說一分。」
因尼延 (雜語)伊尼延
因地 (術語)修行佛道之位也。對於成佛之位為果地或果上而名。圓覺經曰:「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楞嚴經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又因於地也。
因地倒者因地起 (雜語)迷悟不離心,倒與立不離地也。玄義六下曰:「若信若謗,因倒因起。如喜根雖謗,後要得度。」禪林類集正覺逸頌曰:「堪悲堪笑修山王,因地起兮因地倒。」宗鏡錄七曰:「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切眾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亦因而起。」文句記十之中曰:「因謗墮惡,必由得益。如人倒地,還從地起。」
因字生金剛 (術語)稱金剛薩埵之種子[874B]字也。其字體[8740]字者,為一切諸法之本因,故稱因字。此[8740]字變成五股之金剛杵,故云生金剛。瑜祇經曰:「因字生金剛,滿彼大空界。」
因字金剛句 (術語)因字者,東方阿[門@(人/(人*人))]佛之種子,稱[87A4]字。[87A4]之字體[8770]訶,為因之義故也。金剛句者,此[87A4]之種子變為五股金剛之形也。瑜祇經曰:「因字金剛句,發生猛利火,燒除眾不祥。」
因行果 (術語)大日經所說之三句義也。第一句菩提心為因,是因。第二句大悲為根,是行。第三句方便為究竟,是果。此三者,攝一切大小顯密之諸宗也。
因行果德 (術語)因位之修行與果上之功德也。六度四攝等,為因位之修行,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為果上之功德。
因同品 (術語)謂因明同喻所備之條件與因同品類也。例如內閣總理亦應守中華民國法律(宗),為中華民國故(因),人民如其餘人民(同喻),之論式中「其餘公民」之同喻,與「中華民國人民」之因,同一品類是也。
因因 (術語)對於果果而言。果果
因成假 (術語)諸法者,由因緣成立,故為假而非實。三假之一。成實宗所立。
因明 (術語)五明之一。梵名醯都費陀Hetuvidya%,屬於論理之學科。立宗因喻三支作法而為言論之法。例如「聲無常(宗),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此三支中,以因支為最要,故云因明。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義,故曰因明。」釋尊以前,足目Aks!apa%da仙人創之。至佛滅後,大乘論師陳那完成之。其書名因明正理門論。見因明大疏上本。
因內二明 (術語)因明與內明也。內明亦五明之一。委悉內典之學科。五明
因明門 (術語)因明之法門。是對於他法門而言。
因明論 (術語)對於餘論部而明因明之論,謂之因明論。即正理門論,入正理論等。
因明正理門論本 (書名)陳那菩薩造,唐玄奘譯,一卷。
因明正理門論 (書名)陳那著,唐義淨譯,一卷。與上同本。
因明入正理論 (書名)陳那之弟子,商羯羅主著,唐玄奘譯,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現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現量,似比量之八門,而辯自悟悟他之兩益者。本論各家之註解如下:因明入正理門論述記一卷,唐神泰述,不全。因明入正理論疏三卷,唐交軌述,佚中下二卷。因明入正理論疏六卷,唐窺基撰。因明入正理論義斷一卷,唐慧沼述。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一卷,唐慧沼集。因明入正理論續疏二卷,唐慧沼述,佚上卷。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三卷,唐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三卷,唐智周撰,下卷不全。因明入正理論疏鈔略記一卷。唐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論解一卷,明真界集解。因明入正理論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釋。因明入正理論直解一卷,明智旭述,相宗八要解第一。因明入正理論直疏一卷,明明昱疏,相宗八要解第六。因明論疏瑞源記八卷,鳳潭著。
因位 (術語)修行佛因之位。自發心至成佛之間也。玄義六上曰:「果地圓極,非復因位。」
因坻 (天名)可洪音義一曰:「因坻,音遲,亦言因提。此云主,謂天主帝釋也。」因陀羅
因陀羅 (天名)Indra,本為雷雨之神。佛教當時之最高神,與梵天並稱。譯為天主者,由釋提桓因Sakradevendra也。又作因坻,因提,因提梨,因達羅等。譯曰天主帝。即帝釋天。玄應音義三曰:「因坻,直尸切,或言因提梨,或言因陀羅。正翻名天主,以帝代之,故經中亦稱天主,或稱天帝釋,並位之與名也。」【又】(神名)藥師十二神將之一。又作因達羅,印陀嚕。藥師七佛本願經念誦儀軌供養法曰:「藥叉大將因陀羅,其身紅色執寶棍,主領七億藥叉眾,誓願守護如來教。」
因陀羅王 (天名)大日經疏一曰:「因陀羅王者,帝釋也。」
因陀羅網 (譬喻)是梵漢雙舉之名。單用漢語,則云帝網。即帝釋天之寶網。其網之線,珠玉交絡,以譬物之交絡涉入重重無盡者。通路記曰:「忉利天王帝釋宮殿,張網覆上,懸網飾殿。彼網皆以寶珠作之,每目懸珠,光明赫赫,照燭明朗。珠玉無量,出算數表。網珠玲玲,各現珠影。一珠之中,現諸珠影。珠珠皆爾,互相影現。無所隱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現珠中,所現一切珠影,亦現諸珠影像形體,此是二重。各各影現,二重所現珠影之中,亦現一切。所懸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宮殿網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現,隱映互彰,重重無盡。」
因陀羅微細境界門 (術語)十玄門之一,玄門
因陀尼羅 (雜名)因陀羅尼羅目多
因陀羅宗 (流派)帝釋天造聲明論,能以一言含眾義,謂之因陀羅宗。大日經二曰:「如因陀羅宗,諸義理成就。」同疏七曰:「因陀羅者,是天帝釋之異名。帝釋自作聲論,能於一言具含眾義,故引以為證。」
因陀羅尼羅 (雜名)因陀羅尼羅目多
因陀羅呵悉多 (植物)又作因達羅喝悉哆,因陀羅訶塞多。香藥名。金光明最勝王經七,舉香藥三十二味,其中第七所謂白皮者是也。或云是人參之一種。
因陀羅跋帝 (雜名)帝釋天所居之城名。菩薩念佛三昧分十曰:「彼天主王所居大城,名曰因陀羅跋帝。」經註曰:「隨名天主城,亦名帝幢。」
因陀囉誓多 (天名)Indracet!a,譯曰帝釋侍者。見陀羅尼集經十二。
因陀羅勢羅窶訶 (地名)又作因陀羅世羅求訶,因沙舊,因陀羅窟。帝釋石窟也。在中印度舊王舍城東方六哩之山上。因陀羅世羅求訶
因陀羅世羅求訶 (地名)Indras/ailaguha%,又作因陀尼羅勢羅窶訶,山名。法華文句一上曰:「因陀羅世羅求訶,此云蛇神山,靈鷲山五精舍之一也。」西域記九曰:「因陀羅勢羅窶訶山,唐言帝釋窟。」
因陀羅尼羅目多 (雜名)Indranilamukta%,又作因陀尼羅,因陀羅尼羅,帝釋之青珠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言因陀羅尼羅目多,是帝釋寶,亦作青色。以其最勝故,稱帝釋青。或解云:帝釋所居處,波利質多羅樹下地,是其寶故,名帝釋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寶為珠也。」慧苑音義下曰:「因陀羅尼羅,因陀羅,此云帝也,主也。尼羅,青也。寶中最尊第一,故曰青主也。」智度論十曰:「因陀尼羅,天青珠也。」
因陀囉達婆門佛 (佛名)譯曰相應佛。見陀羅尼雜集二。
因相 (術語)阿賴耶識三相之一。意言為萬法原因之相。蓋第八阿賴耶識,攝持一切種子,能為萬法生起之原因也。成唯識論二曰:「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離此餘法能遍執持諸法種子不可得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因相。」即是。八識之因相,實有六因十因等種類,獨執持種子令不失之義,於他為不共之相,故取之為第八識之因相也。蓋因相之義,具通於依持因與生起因之二意。今唯以持種之特用為因相者,解之於狹義也。若於廣義言之,則第八識中攝藏之諸法種子,亦可名為因相。何則?以種子正為現起諸法之親因緣法故也。故唯識論述記四,謂:「三相,皆唯為現行之識,雖所生義別,而實無廣狹,實通現種。」然論文專以現行之第八識明為因相者,以種子之相,微細而隱故耳。就中若就現行識而言,則因者依持之義,即執持種子為諸法原因之意。又就種子識而言,則因者生起之義,即能為生起諸法原因之意。
因果 (術語)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是謂因果之理。佛教通之三世說善惡應報之義。觀無量壽經曰:「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止觀五下曰:「招果為因,剋獲為果。」十住毘婆娑論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從因有,事成名為果。」
因果歷然 (術語)因果之事實,顯而明白也。止觀義例上曰:「存諸教則因果歷然。」宗鏡錄十二曰:「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濟緣記一上曰:「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
三世因果 (術語)[一/旦]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尋因果也。因果經曰:「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古以此文為因果經之語而處處引之,但現在流通之經無此文)。涅槃經憍陳品曰:「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
因果應報 (術語)善因者善果,惡因者惡果,有原因,則必有結果之應報也。慈恩傳七曰:「唯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
因果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十不二門
因果撥無 (術語)否定因果報應之道理也。十輪經七曰:「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廣百論釋論五曰:「若無善惡,苦樂亦無,是即撥無一切因果。」俱舍論十七曰:「緣何邪見能斷善根,謂定撥無因果邪見。」
因果經 (經名)過去現在因果經之略稱。別有佛說因果經一卷,羅什所譯,不入經藏。
因果皆空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云空見論。立無原因結果理,又世間一切法悉空之外道諸派總稱也。據義林章二謂諸邪見外道見行善者返生惡趣,行惡者返生善趣,便謂因果皆空,或總排撥一切空云。
因便釋 (術語)解本事之因釋他事也。
因修 (術語)因地之修行(修行佛因之位為因地),又修行成佛之因也(本為修因,對於果證而顛倒其句耳)。慈恩傳序曰:「示之以因修,明之以果證。」
因異品 (術語)因明異喻所備之條件與因異品類也。例如內閣總理亦應守中華民國法律(宗),為中華民國人民故(因),如外國人(異喻),之論式中,外國人之異喻,與中華民國人民之因,全異品類是也。
因能變 (術語)對於果能變之語而言。八識種子在第八阿賴耶識,種子生種子,念念相續之前因後果轉變。又,八識種子各生八識現行之轉變,此二種轉變謂之因能變,自其種子生之八識,各從自體分變現見相二分,謂之果能變。唯識述記二末曰:「因能變即是種子,轉變生果,果通種子及與種子,自類種子亦相生故。」同三本曰:「變有二種:一者生變,即轉變。變謂因果生熟差別,等流異熟二因習氣,名因能變。所生八識現種種相,是果能變,故能生因說名能變。二緣名變,即變現義。是果能變,且第八識唯變種子及有根身等,眼等轉識變色等是也。」
因曼陀羅 (術語)胎藏界之曼陀羅也。是對於金剛界之曼陀羅而言。金剛界者,為顯修得之智之法門,故配於果。胎藏界者為示本有之理之法門,故屬於因。因而復配之於東西,胎藏界之方,謂之東曼陀羅,金剛界之方,謂之西曼陀羅。見金剛曼陀羅大鈔一。
因提 (天名)又作因坻。因坻
因提梨 (天名)因坻
因集生緣 (術語)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觀集諦之境而為四種之觀解。即觀集諦者迷因之惑業也,惑業者生苦果之因也,集積苦果而使現者集也,使苦果相續不絕者生也,助緣者使苦果成辦之緣也。
因等起 (術語)對於剎那等起而言。因等引起業之意。申言之,即表業及無表業,必於其前念,有善惡之心心所,因之而發。謂動機也。此有遠因等起,與近因等起之二種。遠因等起者,思惟之思,即思業,當於唯識所謂審慮思,決定思,謂豫思惟所作之事,間接為業之因也。近因等起者,作事之思,即思已業,當於唯識之動發勝思,謂隨思而為所作之事,動身發語也。所作業之三性別,由近因等起而判之。出於俱舍論及記第十三。
因揭陀尊者 (人名)十六羅漢之一,羅漢
因圓 (術語)可得佛果之因圓滿也。
因圓果滿 (術語)修行之因具足而佛果之德圓滿也。心地觀經一曰:「三僧祇劫度眾生,勤修八萬波羅蜜。因圓果滿成正覺,住壽凝然無去來。」
因道 (術語)因者對果之語,為得果而修之道,謂之因道。
因源 (術語)對果而謂為因,對末而謂為源也。華嚴經疏四曰:「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因業 (術語)因者有親生結果之力,業者為生果助緣之所作,即因與緣。此二相和而諸法生。大日經二曰:「諸法無形像,清澄無垢濁,無執離言說,但從因業起。」大日經疏十九曰:「因如鏡,業如身,對鏡而影現也。」
因達羅大將 (天名)Indra,藥師十二神將之一。因達羅,譯曰帝釋。見大孔雀咒王經。因陀羅
因論 (術語)因明論也。大日經疏三曰:「聲論因論。」演密抄四曰:「因論因明也。」探玄記十二曰:「因論治邪見,以格量正理。」又,因於論也。
因論生論 (術語)因論而生論,自本論涉於支論之謂也。探玄記四曰:「後三品因論,別問別答。」
因緣 (術語)一物之生,親與強力者為因,疏添弱力者為緣。例如種子為因,雨露農夫等為緣。此因緣和合而生米。大乘入楞伽經二曰:「一切法因緣生。」楞嚴經二曰:「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長水之楞嚴經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維摩經佛國品註:「什曰:力強為因,力弱為緣。肇曰:前後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諸法要因緣相假,然後成立。」止觀五下曰:「招果為因,緣名緣由。」輔行一之三曰:「親生為因,疏助為緣。」【又】梵語尼陀那之譯意。十二部經之一。又云緣起。尼陀那。【又】四緣之一。因即緣之意。此非因與緣各別而論,親因即名為緣。俱舍論七,謂:「因緣者,五因之性。」六因中,除能作因,餘五因雖總為因緣,而唯識論七唯名同類因為因緣。六因四緣及十二因緣,各
因緣生 (術語)無始無明
因緣依 (術語)謂一切諸法發生所親依者。唯識論規定諸心心所為有所依之法,舉三種所依,此即其中之一也。對於增上緣依及等無間緣依而言,謂一切諸法各自之種子也。一切有為法,皆依各自之種子而生起,若離種子之因緣,則決無生者。斯一切種子,為諸法之原因,又為諸法依生之所依法,故名之曰因緣依。成唯識論四所謂:「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總有三種:一因緣依,謂自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即其事也。雖然詳究論文之意,因緣依之體,不止於種子,又熏生種子之現行法,亦因種子為因緣依。若單以種子為因緣依,則與瑜伽論等所云之種子依何異。故同論述記四,釋此論文,謂:「約識而論,唯種子識。今汎說諸有為法,皆託此依,據通依(因緣依)故也。一切有為法,無無因緣者。」瑜伽論之種子依,其名義限於種子生現行之一面,不能更示種子生種子及現行熏種子時互為因緣之義。故唯識論悉攝此等所依法,名為因緣依,以代瑜伽論所謂種子依。要之因緣依之語,有自體辦生本據之意,以狹義解之,與種子依同,為單指諸法之種子者。若以廣義解之,則生種子之現行法,并生後念種子之前念種子,亦為因緣依也。小乘不言種現等法,唯言心心所法,總依四緣,六因中除能作之一因,餘因皆為因緣之性云。
因緣性 (術語)為諸法生起原因又為依託之性也。四緣性之一。大乘小乘,其解不同。(一)小乘於諸法之原因六因中,除能作因外,餘五因為因緣性。如此因緣性,義既通於六因中五因,故其意頗廣,且舉一例,如眼識之起,以有發識取境作用之眼根為因,所對之色境為緣而生。故眼根與色境,為眼識生起,有為因緣之性云。(二)大乘於六因中,唯以同類因為因緣之性,餘五因總為增上緣之性。詳言之,則同類因通於因緣性與增上緣性。餘五因唯為增上緣之性。因類因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又名自種因。即過去之善法,於現在之善法為因,現在之善法,於未來之善法為因。惡法無記法亦然。如此諸法之親因緣種子,為因緣性,又熏生此種子之現行法,為種子之因緣性,更生後自類種子之前念種子,為後起種子之因緣性,畢竟離為諸法原因之種子,不可立因緣性也。
因緣周 (術語)三周之一。三周
因緣觀 (術語)觀十二因緣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轉之理也。由此觀而開悟者名緣覺。宋高僧傳曰:「接飛花墜葉,作因緣觀。」大乘義章十二曰:「因緣觀者,於彼生死十二因緣,分別觀察。」
因緣合成 (術語)森羅萬象,必自因(親因),與緣(助緣)而成,此二者相合而生結果,謂之因緣合成。
因緣釋 (術語)天台四大釋例之一。四釋附錄天台四釋項。
因緣釋義 (術語)三論宗四種釋義之一。四釋附錄三論四釋項。
因緣說 (術語)說經中事物由來之處。十二部經之一。十二部經
因緣生死 (術語)七種生死之一。
因緣舞 (行事)以神佛之因緣為文句而舞也。
因緣輪 (譬喻)因緣運物如車輪,故云輪。因緣相繼生起而無限極故以輪為譬。【又】(術語)約阿等十二摩多於緣覺之十二因緣觀,稱為因緣輪。詳見義釋十一。
因緣僧護經 (經名)佛說因緣僧護經,失譯,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時,請僧護為說法者。迨至海中,龍王乞僧護去授四龍子以四阿含經。商人還時,僧護自海出同還。途中相失。見地獄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處一宿濟度之。來見佛,問因緣。佛一一答之。
因緣宗 (流派)大衍所立四宗之第一。附錄四宗項下。
因緣變 (術語)二變
因熏習鏡 (術語)四鏡之一。於真如體內具足一切之功德,而熏習眾生以為成佛之正因,如淨鏡現一切之影也。起信論曰:「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
因譬 (術語)因緣與譬喻。法華經方便品曰:「種種因緣,種種譬喻。」
因蘭 (術語)蘭者偷蘭遮也。是為四重禁之方便。故云因蘭。偷蘭遮
因體 (術語)於因明為因之體者。即有法上所具之義,立者敵者共許之事件也。立聲無常之宗,聲論師及佛者共許同有,所作之義,是即因體也。
回心 (術語)回轉心而由邪入正也。楞嚴經五曰:「回心今入菩薩位中。」唯識論十曰:「決定回心,求無上覺。」
回心戒 (術語)圓頓戒之異名。圓頓戒者回轉小乘心而趣向大乘道之人所受者也。
回心向大 (術語)又云回小向大。謂不定性之人,回轉聲聞緣覺之小乘根性而趣向大乘之佛道。如舍利弗,目蓮,本二乘人,皆於法華經會坐回心向大而入於菩薩位也。菩提心論曰:「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回心向大,從化城立以為超三界,謂信佛故。乃蒙諸佛菩薩加持力,而以方便遂發大心,乃從初十信下遍歷諸位,經三無數劫難行苦行,然得成佛。」
回心懺悔 (術語)回惡心而向善心披陳往日之非而悔過也。
回互 (術語)甲乙互相交雜涉入之意。如六根對於前境,能辨別其聲色等,謂之根境回互是也。參同契有曰:「門門一切之境,回互不回互,回更相涉。」彼華嚴所謂理事無礙及事事無礙,可配於此回互,理事各立,事事住位,可配於不回互。
迴向 (術語)或作迴向。回者回轉也,向者趣向也,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於他者,迴向於眾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迴向於佛道也。大乘義章九曰:「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往生論註下曰:「迴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止觀七曰:「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已,正向菩提,如回聲入角,響聞則遠,迴向為大利。」
二種迴向 (名數)淨土門所立。一往相迴向,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眾生願同往生阿彌陀如來之安樂世界也。二還相迴向,生彼土已,成就一切功德,願迴來生死稠林而教化一切眾生使向淨土也。見往生論註下。【又】眾生與佛果也。天台仁王經疏上曰:「迴向二種:一者所作回施眾生,二者所作迴向佛果。」【又】一正迴向,二邪迴向也。上所述者是正迴向,若以此功德,期望為未來惡鬼神,則為邪迴向,古今來其例甚多。
三種迴向 (名數)一菩提迴向,回己之功德而趣求菩提也。二眾生迴向,願回己之功德而施於一切眾生也。三實際迴向,以己之功德趣求無為之涅槃也。大乘義章九曰:「迴向不同,一門說三:一菩提迴向,二眾生迴向,三實際迴向。」修懺要旨曰:「修迴向者,所謂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華嚴大疏鈔二十三曰:「回者轉也,向者趣也,轉自萬行趣向三處故名迴向。(中略)三處謂眾生菩提及以實際。」
十種迴向 (名數)上三種開為十種:一回自而向他,二回少而向多,三回自之因行向他之因行,四回因而向果,五回劣而向勝(六原缺),七回事而向理,八回差別之行而向圓融之行,九回世而向出世,十回順理之事行而向理所成之事。此十義中,前三者迴向於眾生,次三者迴向於菩提,次二者迴向於實際,次二者通於菩提及實際。見華嚴大疏鈔二十三。
迴向文 (雜名)一切菩薩之所行,無不悉迴向眾生與菩提。故法華經化城喻品,十方梵天,讚歎大通智勝佛偈文之終,特誦願以此功德等迴向之伽陀,易行品彌陀章之終。讚彌陀偈之終,起信論之末等,皆有迴向之偈頌。此等皆以讚歎著作之功,迴向於眾生與佛道也。因之行法會其終末亦必使一人先誦迴向文之首句,大眾一同和之,而迴向於所期之願事為法。其迴向文種種不同,或用直述迴向意之偈頌,又有誦陀羅尼之文者,但淨土門多用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四句之偈文(善導觀經疏之文),聖道諸宗多用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四句之伽陀(出於法華經),又禪家以楞嚴咒為法會終所誦之迴向文。
迴向門 (術語)往生論所說五念門之一。為往生淨土行往相與還相之二種迴向而成就大悲心也。
迴向方便 (術語)九方便之一。法會所唱迴向伽陀之名也:「所修一切眾善業,利益一切眾生故,我今盡皆正迴向。除生死苦至菩提,歸命頂禮大悲毗盧遮那佛。」見魚山集略。
回光返照 (術語)禪錄之語。顧自己之本分也。又通用於淨土門還相迴向之義。傳燈錄三十,石頭草庵歌曰:「回光返照便歸來,廓達靈根非向背。」臨濟錄曰:「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別求,知身心與祖佛不別,當下無事方名得法。」宗鏡錄二十三曰:「若捨己徇塵,是名違背。能回光返照,隨順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養。」此回光返照之語,取魯陽之故事。淮南子覽冥訓曰:「魯陽與漢構戰,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返照三舍。」
迴向輪經 (經名)一卷,唐尸羅達磨譯。經中說迴向發願之法及說大迴向輪陀羅尼。
迴向發願心 (術語)觀經所說三心之一。願以所修之善根功德迴向極樂淨土而生於彼土之心也。
迴向輪陀羅尼 (雜名)為迴向而誦之真言也,如迴向之勝利金剛輪,故名迴向輪。迴向輪經及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說之。
回財 (雜語)禪林之語,施主就寺修薦,或未納支費之現錢,且借常住物之財而營辦,後日施主如數償之,謂之回財。見象器箋二十。
回悟 (術語)回迷而悟真也。三論大義鈔一曰:「回悟之賓。」
回祭 (儀式)禪林之語。先報庫司而使造祭食後還其費用,名為回祭。見象器箋三十。【又】(雜語)收亡僧供養料於副司也。
回趣 (術語)迴心而趣佛道也。唯識樞要上本曰:「迴趣於大乘。」
回禮 (雜語)禪院之語。答他之禮也。見象器箋十。
曲女城 (地名)西域記五,謂:「羯若鞠若國人長壽時,其舊王城號拘蘇磨補羅,王號梵授。福智兼備,威震贍部。具足千子,復有百女,皆儀貌妍雅。時有仙人居殑伽河邊,棲神入定。經數萬歲,形如枯木。遊禽棲集,遺尼拘律果於仙人肩,生芽成大木。經多年所,從定起,欲去其樹,恐覆鳥巢,而不敢。時人美其德,號為大樹仙人。仙人偶寓目河濱,見王女嬉戲,欲界愛起,染著心生。自詣王所請女。王不得已諾之,仙還。歷問諸女,無一應聘者,王懼仙人威,憂愁無措,時諸王女中最幼者,自請當之,解王之患。王喜,令送至仙廬。仙人見而不悅,乃謂王曰:輕吾老叟,配此不妍。王曰:歷問諸女,無肯從命者,惟此幼女,願充給使。仙人懷怒,便惡咒曰:九十九女一時腰曲,形毀弊,畢世無婚。使王往驗,果背傴。自是後名曲女城。」梵Ka%nyakudja。
曲木 (物名)曲彔木之略。雲門錄曰:「諸方老禿奴,曲木禪床上坐地,求名求利。」祖英集曰:「曲木據位,知幾何?」
曲法門 (雜語)邪曲之法義使世人迷惑之法也。
曲彔 (術語)又作曲錄,曲祿,曲[(錄-金)*頁]。僧家所用之椅子也。刻木而造,其形屈曲,故云曲彔。正字通曰:「刻木曲彔也。」然則彔為本字,他皆假用也。象器箋十九曰:「曲彔,蓋刻木屈曲貌。今交椅曲彔然,故略名曲彔木,遂省木單稱曲彔也。」五祖演錄曰:「曲彔木頭上,不免將錯就錯。」圓悟錄五曰:「三萬三千師子座,爭及此個曲彔木。」明高僧傳六(曇華傳)曰:「隨分著衣喫飯,二十年來,坐曲彔床。」
曲齒 (異類)梵名矩吒檀底之譯意。又云施積。十羅剎女之一。形像如天女仙,衣色青,面低伏,前捧香花,長跪而居。為半跏坐。密家以之為西方阿彌陀佛之化身。
肉山 (術語)比丘虛受信施則死後為大肉山以償其債。輔行一曰:「虛受信施後為肉山。」楞嚴經八曰:「誑妄說法,虛食信施,(中略)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口*(一/巾)]食。」僧護經曰:「佛告僧護,汝見肉山者,是地獄人也。迦葉佛時是出家人,為典座。五德不具少有威勢,偷眾僧物,斷僧衣裳,故入地獄作大肉山。火燒受苦,至今不息。」五百問論曰:「昔有比丘,多乞積聚。既不為福,又不行道。命終作肉駱駝山。」
肉心 (術語)肉團心也。即心臟。瑜伽論記一上曰:「阿賴耶識,初受生時,最初託處,即名肉心。若識捨肉心,即名為死。」
肉色 (雜語)似肉之赤色也。涅槃經十五曰:「如提婆教闍王欲害如來,是時我入王舍城乞食,王放醉象,其象見我被服赤色謂是肉。」大莊嚴論曰:「鵝珠比丘,著赤色衣乞食,到一穿珠鵝。衣色映珠,鵝謂是肉,遂吞之。」
肉身 (術語)父母所生之人身也。
肉身菩薩 (菩薩)猶言生身菩薩。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薩深位之人也。宋求那跋多羅三藏,懸記六祖稱為肉身菩薩。楞嚴經八曰:「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壇經大師事略曰:「其戒壇宋朝求那跋多羅三藏創建,立碑曰: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是授戒。」
肉食 (術語)食鳥獸魚介之肉也。佛初於小乘教許食三種之淨肉,後於大乘教,禁食一切肉,恐害菩薩之大悲心也。見涅槃經四,智度論四十九及八十八。
肉眼 (術語)五眼之一。人間肉身之眼也。無量壽經下曰:「肉眼清徹靡不分了。」涅槃經曰:「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王建詩曰:「爭將肉眼看雲天。」
肉團心 (術語)梵云紇利陀耶Hr!daya,譯曰肉團心。即意根之所託,其形自八瓣之肉葉而成。圓覺略鈔一曰:「紇利陀,謂肉團心。」名義集六曰:「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即意根所託也,故云意如幽室見。」
肉髻 (術語)梵名烏瑟膩沙Us!n!i^s!a,佛頂上有一肉團,如髻狀,名肉髻,即三十二相中之無見頂相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是三十二。」玄應音義三曰:「肉髻,梵言嗢瑟尼沙,此云髻。即無上依經云:鬱瑟尼沙,頂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肉燈 (術語)剜肉燃燈以供養佛者。宗鏡錄二十六曰:「身座肉燈,歸命供養。」
肉燈肉香 (故事)南史梁武帝紀曰:「有沙門智泉鐵鉤掛體,以燃千燈,一日一夜端坐不動。」蘇舜欽聞見錄曰:「歲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禱,宮人內璫皆然。」清異錄曰:「齊趙人好以身為供養,謂兩臂為肉燈臺,頂心為肉香爐。」
光三摩耶論 (書名)眾賢著。顯宗論之異名。光者光顯之義,三摩耶者梵語,義類之義,即光顯自宗義類之意也。婆藪槃豆法師傳曰:「光三摩耶論,有一萬偈。止述毘婆沙義,三摩耶,譯為義類。」梵Samayapradipika(宗顯之義)。
光世音 (菩薩)觀世音之別稱。觀音
光目女 (菩薩)地藏菩薩久遠之昔曾為女子名光目。時於其母亡日供養一羅漢,知母墮在惡趣,發大誓願言:我自今救拔一切眾生,一切盡成佛後,我方成正覺,依此大誓願,得救拔母之罪報。故菩薩今不成佛也。見地藏本願經上。
光宅 (人名)梁楊都光宅寺法雲,善法華,世稱光宅,其法華疏曰光宅疏。見唐僧傳五。
光宅四乘 (名數)光宅法師依法華經譬喻品之意立四乘教:一羊車謂聲聞乘,二鹿車謂緣覺乘,三牛車謂小乘之菩薩,四大白牛車謂大乘之菩薩。是於三乘教外,別發明純大之一乘教,開天台華嚴諸大乘之基礎者。見華嚴大疏一,三藏法數十五。
光宅寺 (寺名)梁武帝天監三年四月八日,帝率道俗登重磯殿披露懺悔,親製願文,於本第立光宅寺,鑄金佛大像而奉祝之。見稽古略二。又,長安光宅坊有光宅寺。唐儀鳳二年立。武后二年置七寶台。見長安志。
光光 (雜語)盛貌。顯曜貌。無量壽經上曰:「威神光光。」同憬興疏曰:「光光者即顯曜之狀也。」
光伴 (雜語)伴貴人也。此為己之光榮,故曰光伴。敕修清規告香曰:「請茶各僉名,請首座光伴。」
光明 (術語)自瑩謂之光,照物謂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現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探玄記三曰:「光明亦二義:一是照闇義,二是現法義。」往生論註下曰:「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光明藏 (雜語)光明之府庫也。思益經一曰:「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千手陀羅尼經曰:「當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
二種光明 (名數)一色光,二智光。智度論四十七曰:「光明有二種: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案智慧光又云心光。【又】一魔光,使人心躁動恍惚者。二佛光,使人心澄渟清淨者。見寶王論。【又】一常光,始終一樣,凡聖共睹者。二現起光。隨機隱顯不定者。彌陀經元照疏曰:「佛光有二:一者常光,二者現起光。」
三種光明 (名數)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三身光明,諸佛菩薩及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見瑜伽論十一,三藏法數十三。
光明無量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二願名。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光明作佛事 (雜語)於此土以聲說法,於他方土有以光明詮法者。維摩經香積佛品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天台疏曰:「光明作佛事者,放光明觸身,具詮諸法,隨觸得解。」
光明王 (菩薩)二十五菩薩之一。念佛行者臨命終時,與阿彌陀佛共來迎之之菩薩名。光明者表智慧,王者尊長之義。其光明勝於日月諸佛之光明,故有此稱。形像熙怡和雅,相好端嚴,著天冠,纏天衣,鐶釧瓔珞,莊嚴其身,抱琵琶而彈之。見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等。
光明王佛 (佛名)在最上方世界之佛名。觀無量壽經曰:「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八十華嚴經六曰:「此華藏世界海上方,次有世界海,名摩尼寶照耀莊嚴。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無相妙光明,佛號無礙功德光明王。」
光明土 (界名)無量光明土之略。西方極樂國之德名。平等覺經曰:「速疾超便可到安樂國之世界,至無量光明土,供養無數佛。」
光明心殿 (術語)金剛界大日如來之住處。胎藏界為理門,其住處謂之廣大金剛法界宮(大日經),金剛界為智門,謂之不壞金剛光明心殿(金剛頂經),其依處皆在色究竟天。二教論下曰:「光明心者,歎心覺德。殿者,明身心互為能住所住。」
光明山 (地名)觀音之住處,補多羅山Potalaka之別名。六十華嚴經五十一記善財童子之南詢曰:「漸漸遊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遍推求,見觀世音住山西阿。」探玄記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樹華,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門示現。此山在南印度南邊,天竺本名逋多羅山,此無正翻,以義譯之,名小樹蔓莊嚴山。」
光明峰杵 (物名)金剛杵者為大日智慧之標幟,故云光明。其頭尖出,故云峰。金剛頂瑜祇經曰:「五智光明峰杵。」
光明真言 (真言)陀羅尼之名。誦此陀羅尼,則得佛之光明,除諸罪報,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罥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87AD]唵[8740]阿[877B]謨[8753]伽[877A]尾[87F1]盧[8755]左[875F]曩[87CF]摩[87B8]訶[87E4]母[87E5]捺羅[8768]麼[8773]扼[8764]缽[87E6]納麼[87E7]入[口*縛][876B][打-丁+羅][87E8]缽囉[87C9][87E9]哆襪[8769]野[87A4]吽。經曰:「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報,捨所苦身,往於西方安樂國土。」又於息災法用之。明者真言之異名,煩惱為闇,真言為明。明闇相違,故以慰我及病者魔鬼等,則除闇而瘉病。光明真言儀軌曰:「若摩訶迦羅神作病惱者,亦能治遣。」摩訶迦羅者大黑也。此真言者光明也,為相違之法,故能除遣之。
光明真言秘印 (印明)金剛合掌,二中指立合,二頭指置於二中指背,二大指附於二中指中節,而二大指間開一麥許也。見印田七。
光明真言本尊 (修法)或大日,或阿彌陀也。又有一流之極秘傳者以日天子為本尊,因日輪者光藏界大日之示現,除暗遍明之自體故也。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決 (書名)日僧[木*母]尾所傳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縛五股印。(三)與願施無畏印。為法報應三身之印明,以(四)寶生如來印。(五)無量壽如來印。(六)智拳印。(七)八葉蓮華印。解之。載於心舟七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滅三毒者。是滅罪生善之根本故也。
光明真言曼荼羅 (圖像)又曰光明真言破地獄曼荼羅。以光明真言二十三字,自右方旋書為圓形者。或於圖之中央書[8740][877A][876A][87A4][8751]之五字及[87A6](大日)[87E8](隨求)[87EA](滅惡趣)[87CB](金輪)之種子,又有記亡者之戒名者。是蓋取光明真言一一字所放之光明,遍照眾生界,破無明煩惱黑暗之意。為此真言之字輪觀時,畫此曼荼羅於心內順逆旋轉觀其字義等。又於此曼荼羅中書阿等五字者,以光明真言為大日如來之大咒,五字為其心咒,又阿字為心中咒,故示一切字攝於五字,五字攝於一阿字也。見光明真言觀誦要門等。
光明壇 (物名)護摩之火爐也。大日經二曰:「如其自肘量,陷作光明壇。」
光明供 (修法)念誦光明真言法會之名。行傳供之式故云供。如彌陀供,地藏法等,皆於追薦迴向之時修之。見密門雜抄。
光明三昧 (修法)法會名。光明真言法有顯密之二作法,密行之法,謂之光明三昧,顯行之法,謂之光明真言講。
光明真言講 (修法)法會名。屬於顯行之光明供也。
光明懺 (修法)依金光明經而行之懺悔法也。宋智禮有金光明最勝懺儀一卷,遵式有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一卷,具明其儀。
光明念誦 (術語)五種念誦之一。行者念想口出光明,而唱佛名或真言也。秘藏記末曰:「光明念誦者,念想口出光明,持誦而已,其出聲不出,常作是念耳。」
光明寺 (寺名)唐善導,念佛口放光明,高宗皇帝於善導死後賜光明之寺額。見新修往生傳中。
光明大師 (人名)善導死後,賜光明之寺額,自此尊師為光明大師,光明和尚等。
光明童子經 (經名)光明童子因緣經之略名。
光明童子因緣經 (經名)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四卷,宋施護譯。說王舍城善賢長者之息,光明童子,依佛之證言在火中不死,遂成長,出家證果。
光明經 (經名)金光明經之略稱。
光明玄 (書名)金光明玄義之略名。智者大師說。
光明文句 (書名)金光明經文句之略名。智者大師說。
光明疏 (書名)謂光明大師善導之觀經疏也。四卷。
光明名號因緣 (術語)阿彌陀佛以光明與名號之因與緣,普救眾生。眾生得往生彌陀之報土者,由於與以名號之因。其所以得名號之因者,由於名之計量。名號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為所生之緣,如母。名號與光明,乃眾生往生淨土之他力因緣也。信心為內因,故光明與名號為外緣。又信心為眾生心內所發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號,乃自如來使外計量而起信心之因緣也。
光音天 (界名)新稱極光淨天。舊稱光音天。色界第二禪之終天也。此天絕音聲,欲語時,自口發淨光而為言語之要,故名光音。大火災破壞至色界之初禪天時,下界之眾生盡集此天處,待世界再成後至成劫之初,自此天起金色之雲而注大洪雨以造初禪天以下至地獄之世界,待世界已成,此天眾之福薄者漸漸下生,乃至至地獄界盡見眾生(此就大火災言耳,若大水災大風災時,此天處亦破壞,故猶於其上之天處為此事),為胎藏界曼陀羅外金剛院之一眾,出此天之眾生。玄應音義三曰:「阿波會二天A^bha%svara,此云光音天,亦言極光淨天,第二禪第三天也。」經律異相一曰:「光音天,依品云光曜天,語言口出淨光無邊。」名義集二曰:「光音,口絕言音,光當語故。」佛祖統紀三十一曰:「光音天無覺觀語言,以光當語,又此天語時口出淨光。」
光音天下生人間 (傳說)增一阿含經三十三曰:「劫初光音天,相謂我等欲至閻浮提地,即來下地食地肥故。失神足,皆共號咒。自相謂言:我等窮厄,不能復還天上。」經律異相一曰:「天地更始,盪盪空虛,了無所有,亦無日月。地涌甘泉,味如蘇蜜。時光音諸天,或有福盡來生,或樂觀新地,性多輕躁,以指嘗之。如是再三,轉得其味,食之不已,漸生麤肌,失天妙色神足光明。」文句下四曰:「劫初光音天墮地,地使有欲。」同記五上曰:「光音等者,且寄火後,火災但壞初禪故也。故初成時,此天初下,即第二禪初天。」同私記四末曰:「光音第二禪初天者,應云終天,或從上數之耳。」
光音三天 (名數)第二禪有三天,一少光,二無量光,三光音,或通三天而云光音。經律異相一曰:「二禪通名光音。」
光帝 (人名)後唐莊宗,以年號為同光而云光帝。祖庭事苑一曰:「同光帝即五代莊宗,同光即莊宗時年號也。」
光帝襆頭 (公案)同光帝謂興化存奘禪師曰:「寡人收得中原一寶,只是無人酬價。」化曰:「借陛下寶看。」帝以兩手引襆頭腳。化曰:「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從容錄六。
光降 (雜語)尊者來臨也。敕修清規曰:「伏望慈悲,特垂光降。」
光記 (書名)唐普光法師著,有俱舍論記三十卷,性相學者。單稱光記。
光座 (雜名)又作光趺,佛之後光與臺座也。陀羅尼集經十一曰:「功德天像,身長一肘一尺三寸五分,除其光座。」
光毫 (術語)佛眉間白毫有光明故云光毫。三十二相之一。法華經序品曰:「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觀佛三昧經曰:「時佛眉間,即放白毫大人相光,其光分為八萬四千支。」
光趺 (雜名)光者後光。趺者臺座。又云光座。
光統 (人名)北齊鄴城大覺寺慧光律師,地論之宗匠也,入鄴而任國統之官。故呼為光統。見唐僧傳二十一。魏朝勤那三藏及菩提流支於洛陽各出十地論一本。光統律師自解梵本使兩三藏對於魏主宣武帝和會而合成一本十二卷。見探玄記一。
光雲 (譬喻)佛光被於一切,譬之垂天之雲。讚阿彌陀佛偈曰:「光雲無礙。」
光靴 (雜語)謂參禪清苦,道業修治完美也。傳燈錄十一,徑山洪諲條曰:「一毫穿眾穴時如何?師曰:光靴者任汝光靴。」即其例也。
光菩薩真言 (真言)稱光明真言也。
光瑞 (雜名)佛將說妙法,現種種之祥瑞其中多放光而照眾機之瑞,是云光瑞。法華經序品曰:「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無量壽如來會曰:「世尊!我見如來光瑞希有。」
光網童子 (菩薩)惹哩寧缽囉婆俱摩羅Ja%lini^prabha%kuma%ra,文殊院二十五尊之一。為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大日經一曰:「光網童子身,執持眾寶網,種種妙瓔珞,住寶蓮華座,而觀佛長子。」同疏五曰:「文殊北邊當畫光網童子菩薩,身真金色,執持寶網。以種種瓔珞莊嚴,坐寶蓮華中。文殊持無相之妙慧而光網持萬德莊嚴。如智度論所說,以鹽調和諸食,倍增其味,而不可空噉,故行人失般若方便。單修空慧則墮斷滅中,純修福德則墮有所得中,所以觀佛長子者意在此也。」
光網童子印明 (印相)以左手作拳申頭指,稍屈第三節,如鉤形,立大指而押之。是鉤印也。真言曰:「歸命係係俱摩囉摩耶揭多。」
光網菩薩種子 (種子)[87C4](髯),或[8776](惹),不可得之義。此光網以生不可得之故,名常寂光。此光非色非心,而具種種不思議之色,一一皆遍法界,而同於大空。見義釋七。
光聚 (雜名)稱南方之摩尼部。瑜祇經曰:「此人如金剛,諸惡不能壞。此身如光聚,能破三界冥。」
光聚佛頂 (術語)五佛頂之一。佛頂尊附錄五佛頂項。
光臺 (雜名)由光明而成之金臺。觀無量壽經曰:「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法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
光輪 (雜名)輪者圓滿之義。又佛之光明有碾摧眾生煩惱之用,故譬之曰輪。讚阿彌陀佛偈曰:「解脫光輪無限齊。」
光像 (雜名)光明赫爍之佛像也。寄歸傳四曰:「大竿可為贍部光像處懸幡之竿。」(贍部者閻浮檀金也)。
光燄 (譬喻)火燃為燄,佛之威神,譬之光明之耀。讚阿彌陀佛偈曰:「一蒙光燄罪垢除。」無量壽經上曰:「無量光焰,照耀無極。」
光燄王佛 (佛名)阿彌陀佛之德名。讚阿彌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燄王,三塗黑闇蒙光啟。」無量壽經上曰:「燄王光佛。」
光融 (雜語)耀法而弘之也。無量壽經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光曉 (術語)曉者明也。光曉者如言光明。佛放智慧之光明,破一切眾生之昏闇,猶如曉天之日輪也。讚阿彌陀佛偈曰:「有量諸相蒙光曉。」
光顏 (雜語)佛之顏有光,故云光顏。無量壽經上曰:「光顏巍巍如明淨鏡。」
光寶 (人名)唐大慈恩寺普光及大慈恩寺法寶,皆玄奘之高足,各釋俱舍論,世兩美之。宋僧傳四(法寶傳)曰:「時光寶二師,若什門融叡焉。」
光寶二記 (書名)普光師先作俱舍論記三十卷,法寶師後著俱舍論疏三十卷,各異所見,探索俱舍。學者稱為光寶二記,必玩味之。
光顯 (雜語)光耀也。止觀五下曰:「法不自顯,弘之在人。人能行行,法門光顯,使無生教縱橫無礙觸處皆通。」
光觸 (術語)為光明所照觸之意。即謂佛之光明照被,親觸行者之身也。讚阿彌陀佛偈所謂:「蒙光觸者離有無。」往生禮讚所謂:「蒙光觸者心不退」是也。
光讚經 (經名)光讚般若波羅蜜經之略稱。
光讚般若 (經名)光讚般若波羅蜜經之略稱。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十卷,晉竺法護譯。佛自舌根放光照三千世界,光中生蓮華,華上諸佛出現,稱讚此般若,故云光讚般若。大般若經第二會之別譯也。
劣智 (術語)下劣之智慧也。佛地論一曰:「恐餘劣智未能通。」
劣應身 (術語)台家分三身中之報身為自受用,他受用。他受用之報身名為勝應身。即對於初地以上之菩薩而應現之尊特舍那身也。又是真應二身中之應身也。又對於地前之凡夫二乘而應現之丈六佛身曰劣應身,為八相成道之佛身。法報應三身中之應身也。四教儀曰:「示從兜率降下,託摩耶胎住胎、出胎、納妃、生子,出家苦行六年,已後於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成劣應身。」同集註上曰:「劣應對大乘勝應判為劣也。」三身
劣應生身 (術語)小乘教之意,雖佛亦為實業所生之身,故云生身。劣應者對於大乘之勝應身而言。四教儀集註上曰:「丈六劣應生身。」劣應身
戍陀 (雜名)又作戍達。戍陀羅之略。
戍陀羅 (雜名)S/u%dra又作戍捺羅,戍怛羅。四姓之一。農人也。西域記二曰:「戍陀羅,舊曰首陀,訛也。農人也。」
戍陀戰達羅 (人名)S/uddhacandra譯曰淨月。唯識十大論師之一。
戍縷多 (雜名)述嚕怛羅
戍迦羅博乞史 (雜名)S/uklapaksa戍迦羅者,白。博乞史者,分。即白分,陰曆一日至十五日之前半月也。
戍輪聿提 (雜語)S/udhyanti譯曰清淨。見華嚴疏鈔十四。
戍縛迦尊者 (羅漢)十六羅漢之一。羅漢附錄。
戍婆揭羅僧訶 (人名)S/ubhakarasim%ha譯曰淨師子。義翻曰善無畏。善無畏
旭師 (人名)明蕅益大師,名智旭,故云旭師。智旭
兆載永劫 (術語)兆載者數量名,永劫者,曆兆載之劫數,故云永。極長之一時期,謂之劫。梵語也。無量壽經上曰:「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年忌 (術語)人亡後三年等修佛事追薦其人謂之年忌,又云年迴。蓋佛教弔祭亡者止於中陰七七日也(大灌頂經梵網經等)。故支那稱為累七齋又稱七七齋。每七日修齋會也(釋氏要覽下),然百日已後之佛事,於佛教無本據,其中百日與一周忌三年忌依支那之儒禮也,百日即儒之卒哭,一周忌者小祥,三年忌者大祥也。釋門正統曰:「若百日與大小祥之類,皆託儒禮因修出世法耳。」
年戒 (術語)年者生年,戒者戒臘也。受戒已後之年數謂之戒臘。
年星 (術語)人人之當年星也。若其星為他所侵,則其人蒙災害云,密教有禳之之法,俗謂之星祭。星祭
年滿受具 (術語)年滿二十受比丘之具足戒也。二十歲下不許。隨機羯磨曰:「律本年滿二十者,能耐寒熱風雨飢渴持戒一念,七十歲已下有所堪能,是丈夫位。」
年臘 (術語)僧年曰臘。故稱年歲曰年臘。白居易送文暢上人詩曰:「貌依年臘老。」
朱利 (植物)草名。譯曰賊草。智度論十二曰:「如有一草名朱利(秦言賊),華亦不盜不劫實非賊而名為賊。」梵Cauri^。
朱羅波梨迦羅 (衣服)衣名。譯曰雜碎衣。見善見律十四。
先世 (術語)同前世。過去世也。
先世資糧 (術語)資糧附錄四種資糧項。
先生 (術語)同前生。前世也。
先尼 (人名)Seuika,又作西[何-可+爾]迦,霰尼。外道名。譯曰有軍,勝軍。玄應音義二十三曰:「西[何-可+爾]迦,此云有軍,外道名也,舊云先尼訛也。」可洪音義十一上曰:「西尼亦云先尼,梵志名,唐云勝軍。」楞嚴經十曰:「霰尼。」涅槃經二十九曰:「爾時眾中有梵志名先尼,復作是念:瞿曇有我耶?如來默然。」
先陀 (雜語)先陀婆Saindhava之略。涅槃經九曰:「先陀婆者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如是四法皆同其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若王食已將欲飲漿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遊索先陀婆即便奉馬。如是智臣善解大臣四種密語。」
先陀婆 (雜語)譯曰鹽。
先陀客 (雜語)名利智聰明之人。所謂解先陀婆密語之人也。法華經科註八曰:「世有天機高妙領宮在前號先陀客。」
先哲 (雜語)在我先之賢哲也。梁僧傳(僧祐傳)曰:「大精律部有邁先哲。」慈恩傳九曰:「盡先哲之多能。」
先陳 (術語)因明之語。宗法中有法之言也。以必先陳有法而後說法故也。
先達 (雜名)尊高德之稱。謂比我先達於道者。法華文句九上曰:「彼諸大士,是先進先達。」梁僧傳序曰:「博諮故老,廣訪先達。」
先業 (術語)前世之業因。
先缽經 (經名)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之略名。
先照高山 (譬喻)佛出世先說華嚴經,蒙大乘之機,譬如日出先照高山也。止觀一曰:「華嚴曰: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平地不定也,幽谷漸也,高山頓也。」(是以天台宗之意略抄經意之文也)。
先德 (雜語)先達之有德者。慈恩傳一曰:「後復北遊,詢求先德。」釋籤起序曰:「先德既詳。」
先輩 (術語)謂先進先達之人。臨濟錄曰:「自古先輩,到處人不信,被遞出,始知是貴。」
舌舌 (術語)諷誦經偈,欲其句調之速,而省略文字音聲也。如南無阿彌陀佛誦為南無佛是。
舌相 (術語)佛舌有廣長之相也。三十二相之一。是表不妄語也。廣長輪相
舌根 (術語)六根之一。舌為知味發言之根本,故云舌根。義林章三本曰:「舌者,能嘗能咒,能除饑渴義,梵云時乞縛。此云能嘗,除飢渴故,(中略)翻為舌者義相當故。」梵語雜名曰:「舌爾賀縛。」
舌識 (術語)六識之一。依舌根而發,了別味境者。
舌不爛 (故事)鳩摩羅什卒於長安。姚興於逍遙園,依外國法,以火焚尸。薪滅形碎。惟舌不爛。見晉書。
竹杖外道 (流派)同執杖梵志。
竹林精舍 (堂塔)梵名Ven!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蘭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蘭陀長者歸佛以竹園奉佛而立精舍,是為印度僧園之嚆矢。迦蘭陀
竹庵 (人名)四明尊者四世秀州當湖之解空尊者,名可觀,號竹庵。可觀
竹園 (堂塔)竹林精舍也。智度論十一曰:「佛度迦葉兄弟千人,次遊諸國到王舍城頓止竹園。」
竹園伽藍 (堂塔)竹林精舍也。
竹葦 (譬喻)譬數之多也。維摩經法供養品曰:「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竹葦稻麻叢林。」
竹篦 (物名)又作竹篦子,涅槃經謂之金錍,為點眼藥之具。金錍
(術語)(一)對於無或空而言。此有實有假有妙有等之別。如三世實有者,實有也。因緣依他之法者,假有也。圓成實性者,妙有也。(二)十二因緣之一。為造可牽當來果之業之位,即業能有當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若約於分位之十二因緣,則當於壯年以後。(三)果之名。因果不亡之義。如三有,二十五有,及四有等。(四)色界無色界之定及依身也。外道執之,以為解脫,故遮遣之而特謂之有。有者生死相續之義,顯非真滅之意也。上二界之貪,謂之有貪,上二界之漏,謂之有漏(三漏之一)者,即由此意。
三有 (名數)三界之異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謂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無色有。無色界之生死也。新譯仁王經中曰:「三有業果,一切皆空。」智度論一曰:「三有愛著心。」頌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遁麟記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異名。」【又】一本有,現生之身心。二當有,未來之身心。三中有,本有與當有中間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
四有 (名數)一生有,於諸趣結生之一剎那也。二本有,除生有之一剎那,死有一剎那前之餘位也。三死有,為最後之一剎那,而中有之前也。四中有,死有與生有中間生起之身心也。欲界色界之有情皆具四有。見俱舍論九。
七有 (名數)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與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開之則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為二十八有。預流果之聖者,欲界九品之修惑祇潤生七有即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有(即二十九有),潤生。【又】一地獄有。二傍生有。即畜生也。三餓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業有。七中有。是數五趣之果(初分)與其因(第六)及五趣之方便也。見長阿含十報法經。
八有 (名數)欲界之第八有也,如云後之二十九有。是於預流果以上之人無法也。正理論六十一曰:「有謂第八有。」七有
九有 (名數)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樂住之地處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眾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與六天,二初禪天,三二禪天,四三禪天,五四禪天中之無想天,六空處,七識處,八無所有處,九非想非非想處(此中除無想非想名七識住)。俱舍論八曰:「前七識住及第一有無想有情,是名為九。諸有情類唯於此九欣樂住故,立有情居,餘處皆非,不樂住故。」大乘義章八末曰:「此之九處,眾生樂住名眾生居。」增一阿含經有九眾生居品。寄歸傳一曰:「創成正覺龍河,九有興出塵之望。」
十八有 (名數)十八空所破十八種之妄執謂之十八有,止觀三之一曰:「破十八有云十八空。」
二十五有 (名數)開三界為二十五有。欲界有十四有,四惡趣四洲六欲天也。色界有七有,四禪天及初禪中之大梵天,並第四禪中之淨居天與無想天也。無色界有四有,四空處是也。通三界而有二十五之果報,名二十五有。輔行二曰:「二十五有,總為頌曰:四域(即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王,四禪四無色,無想五那舍(即淨居天)。」涅槃經四曰:「二十五有,如首楞嚴經中廣說。」
二十八有 (名數)又云二十八生。欲界九品潤二十八性之謂也。
二十九有 (名數)如言六陰十三入十九界,謂事物之絕無也。初果聖者以二十八有為極度,無第二十九有。十住毘婆沙論一曰:「人得須陀洹道(即初果),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懶惰不至二十九有。」
有一人 (公案)謂寂然不動自證獨悟之佛也。與趙州所謂屋裏之真佛同。圓智禪師問石霜和尚曰:有一人無出入息,速道將來。霜曰:不道。圓曰:因何不道?霜曰:不將來。又問魯祖: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居陰界,住此意時如何?祖曰:有一人無出入氣息。
有上士 (術語)等覺之菩薩也。四教義十曰:「問曰:為定用金剛智斷無明,為用妙覺智斷無明耶?答曰:涅槃經云: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
有支 (術語)十二支之一。唯識述記八本曰:「有謂三有,支者因義今義,即三有因,生善惡趣差別因也。」十二因緣
有支習氣 (術語)三種習氣之一。謂為三有因之熏習氣分,能招三界異熟果法之業種也。有二種。一招人天之善果者,二招三惡趣非愛之果者。成唯識論八曰:「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
有手 (雜名)Hastin,象之別名。百論疏上之下曰:「象有七肢,以手勝故,從勝受名為有手。故外國人,呼象以為有手。婆沙云:佛經說信是象手,如象手能取眾生數非眾生數物。信能取善法,故知外國道俗,通名象為有手。」
有心位 (術語)謂心王起時。對於無心位而言。小乘薩婆多部不許二心並起,故不論六識中何者動作時名為有心位。大乘許八識俱起,七八二識恒相續而不止,故不論有無。又前五識必伴第六識而起。故唯就第六識之起不起而論有心無心。見成唯識論七。
有主物 (術語)謂有主之財物也。略有四種:一、三寶之物,二、人之物,三、鬼神之物,四、畜類之物。取此等有主物,則成盜罪。見行事鈔中,資持記中一之四。
有分別 (術語)有分別作用之意。對於無分別而言。六識中眼等五識,唯有尋伺相應之自性分別,故俱舍論二,名之為無分別,第六意識,並具散慧相應之計度分別及定散諸念之隨念分別,能分別所緣之境,故名之為有分別。成唯識論七亦曰:「於彼所緣能明了取,異於眼等識,故非無用,由此聖教說彼意識名有分別。」又對於無分別正體智而名其餘後得等智為有分別。即緣境分別種種之差別智也。
有分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異名。了義燈四本曰:「上座部分別說部,立為有分識。」
有句 (術語)就有無之義立四句而分別之時,第一句曰:「有而非無」,是有句也。第二句曰:「無而非有」,是無句也。第三句曰:「亦有亦無」,是雙亦句也。第四句曰:「非有非無」,是雙非句也。
有名無實 (術語)唯有假名而無實體之意。即世俗之法,皆為因緣假成,如瓶車等,唯有名而無其實體也。涅槃經十三有曰:「有名無實者,如我眾生,乃至旋火輪及名句等五種世法,是名世諦。」
有因論 (術語)立有實因而生實果是一種之邪見,謂之有因論。佛教由無生之本義破此有因論。四卷楞伽經四曰:「野馬犍闥婆,世間種種事,無因而相現,折伏有因論,申暢無生義。申暢無生者,法流永不斷。」
有因無果 (術語)外道四執之一。四執
有色 (術語)欲界與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金剛經曰:「若有色,若無色。」天台之疏曰:「有色即欲色二界,無色即空處。」長水之刊定記四曰:「有色即以色為身,無色即以四蘊為身。」
有色天 (界名)色界之諸天也。
有見 (術語)執著於有之邪見。又云常見。智度論七曰:「有二種見:有見無見。」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空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法華經義疏四曰:「智度論云:愛多者著有故起有見,見多者著無故起無見。又云: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也。」法華玄贊四曰:「若有者執我後身為有,常見也。若無者執我後身為無,斷見也。」【又】就十八界而分別有見無見。唯色界之一為有見,他皆無見也。顯色形色二者,由在彼在此之差別不同,而能示現彼此之言說,言說名見,有彼之言說,故名有見。又見者眼觀照根色,故名為見,色眼有見,故名有見。見俱舍論二。梵Sanidars%anam%。
有身 (術語)有六根之身相者。臨濟錄曰:「有身非覺體,無相乃真形。」
有作 (術語)對無作之語。與有相同。傳通記雜鈔五曰:「舊譯經論云有作無作,新譯經論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有作義也,非安立者無作義也。」【又】有作者猶言有為,謂因緣所生之法也。
有法 (術語)對無法之語。如龜毛兔角體性都無者,謂之無法,如他之事物體用非無者,謂之有法。涅槃經十曰:「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又】於因明宗之前句,名為有法,後句名為法。即前句有後句之法之義。例如聲(是有法),無常(是法)合二者而名為宗。因明大疏上本曰:「初所陳唯具一義能持自體,義不殊勝,不得法名。後之所陳具足兩義能持復軌,義殊勝故,獨得法名。前之所陳,能有後法,復名有法。」
有法自相相違因 (術語)四相違之第三。有法者,宗之前名辭,自相者,於其前名辭發表之事件,相違者,反對之意。即謂立者所設之因,望其宗之前名辭時,缺因之後二相,故不為成立其前名辭發表之事件之因,而反為可打消之之理由,遂至敵者即用其因,成立反對之宗者。見因明入正理論等。
有法差別相違因 (術語)四相違之第四。有法者,宗之前名辭,差別者,其前名辭裏面所含之別件,相違者,反對之意。凡狡黠之論法,於宗之前名辭,懷抱二種之意許,立者成立其一,希敵者不成立。今立者所陳之因,於宜關係之同品不關係,反關係於不應關係之異品,缺因之後二相,敵者因之卻為無過之因,是即有法差別相違因也。亦見因明入正理論等。
有法空 (術語)
有法意許 (術語)宗之前名辭所用之語為立敵共許,然以狡黠之手段,秘有別種之意見者。四相違中,有法自相相違因與有法差別相違,敵者看破有法意許,即以立者自身之因喻破立者,立者之過誤也。
有空 (術語)森羅萬象歷然謂之有。其實體空虛謂之空。
有空不二 (術語)謂有相為空性,而空性亦為有相也。般若心經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有空中三時 (術語)法相宗分佛一代之教法為有空中之三教,謂佛,最初為破凡夫外道之我執,說阿含經等,示法有我無之理,次為破彼法執,說般若經等,示諸法皆空之理,終為破有空之二執,說解深密經等,示非空非有中道之理。此為大乘之至誠。依之而言初時之說為有教,第二時為空教,第三時為中道教。見唯識述記一本,了義燈一本。
有所得 (術語)執著之心。分別之心也。智度論六十曰:「有所得者,所謂以我心於諸法中取相故。」同八十三曰:「諸有二者是有所得,無有二者是無所得。」佛藏經一曰:「有所得者,說有我人壽者命者。」探要記十曰:「愛執即生,名有所得。若執有相,是增益執,亦名常見。若執無相,是損減執,亦名斷見。」涅槃經十七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中略)名大涅槃。」三論玄義曰:「有所得者為魔眷屬,非佛弟子。」
有所得心 (術語)唐譯仁王經上曰:「法相如是,有所得心無所得心,皆不可得。」良賁疏中二曰:「有所得者,取相之心也。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
有所緣 (術語)心識謂之有所緣,心識以外之物謂之無所緣。所緣者如眼識之於色,耳識之於聲。心識攀緣寄託之境界也。總之,心識必有此所緣,故名有所緣。俱舍論二曰:「六識意界及法界攝諸心所法,名有所緣,能取境故。」
有表色 (術語)即有表業也。
有表業 (術語)身口意之三業,有有表業、無表業二種。又云有表色、無表色。
有性 (術語)有出離解脫之性,謂之有性。無佛性謂之無性,即闡提也。圓覺經曰:「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圭峰之略疏下一曰:「有性者三乘性也,無性者闡提性也。非為他日迴心,現已齊成佛道。」
有門 (術語)四門之一。四門
有事 (術語)有為法之異名。俱舍論一曰:「諸有為法,謂色等五蘊,亦世路言依,有離有事等。」頌疏曰:「有事者,事是因義,有為有因故,名為有事。」
有相 (術語)對於無相之語,有造作之相者,有虛假之相者。大日經疏一曰:「可見可現之法,即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虛妄。」
有相業 (術語)如信有淨土而念佛,求往生,是有相之作業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有相業,謂或觀相好,或念名號,遍厭穢土,專求淨土。」
有相教 (術語)佛成道後十二年間,說阿含經,謂之有相教。此因阿含經以諸法實有之理為本故也。見華嚴經疏一,三藏法數十。
有相宗 (術語)撰擇集本呼法相宗為有相宗,對於所謂無相宗之三論宗而言。曰:「且如有相宗,立三時教,而判一代理教。」在彼大乘,以心外之境為無,心內之法為有故也。
有相安樂行 (術語)法華經安樂行品分別末世之道俗安樂修行法華之法為身,口,意,誓願之四種而明之。南岳大師就此安樂行而立有相無相之二門,入定觀念為無相安樂行。散心念誦為有相安樂行。萬善同歸集二曰:「南岳法華懺云:六根性清淨菩薩,學法華具足二種行,一有相行,二無相行。無相安樂行,甚深妙禪定,觀察六情根。有相安樂行,此依勸發品,散心誦法華。不入禪三昧,坐立行一心。念法華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見普賢身。」(勸發品具名普賢菩薩勸發品,在法華經最末,勸散心念誦者。南岳之法華懺今不傳,故引萬善同歸集)。
有相無相 (術語)密教就有相無相有淺略深秘之二釋。言其淺略之義,則凡夫所知色心之諸法,事相顯了,心前現行,易了易知,謂之有相。諸法之體性,如幻虛偽,自性即空,無色無形,不存一相,謂之無相。言其深秘之釋,則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無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無一相,故云無相,非為非色非形也。台宗圓教之圓空,妙空。畢竟空,第一空,與此第二釋同。大日經供養法曰:「甚深無相法,劣慧所不解。為應彼等故,在有相說。」要略念誦經曰:「相無相甚深,少智所不能入。依無相說相,攝彼二種人。」凡密教之三本尊三密等皆有此有相無相之淺深二重也。彼宗,以無相一概為顯教之淺義者,顯密相對一往之義也。若於自宗言之,則尚以無相為深義,依此所引之經文可知。
有待 (術語)謂人身為待食物衣服等之資而立者。止觀四上曰:「有待之身,必假資籍。」南山之戒疏四上曰:「有待之形,假資方就。」行宗記二上曰:「身名有待,必假資緣。」梁僧傳,道安傳曰:「損米千斛,彌覺有待為煩。」案,有待之字,本於莊子逍遙遊之「猶有所待者也」句。
有待轉變 (術語)有待之身可以轉變也。
有待不定 (術語)有待之身,無常也。
有耶無耶 (雜語)心馳於有無二邊而猶豫不決定也。多以名屬於欲界修所斷之無覆無記邪行相之智,亦有以為孤疑之相而用之者。
有界 (術語)有世界之略。總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而名為有之世界。
有後生死 (術語)七種生死之一。生死附錄。
有情 (術語)Sattva,梵語曰薩埵。舊譯曰眾生。新譯曰有情。有情識者,有愛情者。總名動物。唯識述記一本曰:「梵言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中略)又情者愛也,能有愛生故。(中略)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大日經疏十七曰:「有情者梵音索哆,是著義。又名薩埵,是有情義。」
有情數 (術語)非有情數之對。謂攝於有情之類者。毘婆沙論十三於有執受之有情數(有感覺之有情數),無執受之有情數(無感覺之有情如化人),外舉有情數大種因,非有情數大種因,婆沙論百三十八,由品類足,識身足之二者,解有執受,以有情數與有根及異熟生之三語為同義。
有情居 (術語)有情所好居住之處,謂之有情居。有九所,稱為九有情居。俱舍論八曰:「前七識住,及第一有,無想有情,是名為九。諸有情類,唯於此九欣樂住故,立有情居。」
有情世間 (界名)二世間之一。世間
有情緣慈 (術語)見苦有情而起慈悲也。三種緣慈之一。
有財 (雜語)Sa%mis!a%,有財物也。
有財餓鬼 (異類)餓鬼有三種:一無財餓鬼,畢竟不能食者。二小財餓鬼,食膿血等者。三多財餓鬼,能得人遺落之食及祭饗之食者。三界義說之。指後二者為有財餓鬼。
有財釋 (術語)又曰多財釋。六離合釋之一Rahuvri^hisama%sa,六離合釋
有流 (術語)有者三界之果報。流者四種之惑。三界之果報實有,故云有,四種之惑使人漂沒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四流者:一見流,二欲流,三有流(與今之有流異),四無明流也。止觀一下曰:「橫截死海,超度有流。」輔行一之四曰:「有謂三有,流謂四流。於此三處,因果不亡,故名為有。為此四法,漂溺不息,故名為流。見流,三界欲也。欲流,欲界一切諸惑,除見及痴。有流,上二界一切諸惑,除見及痴。無明流,三界痴也。」【又】四流中之流。見四流
有海 (術語)指三界之生死而言。有者果報之事(果報實有,故云有),海者譬生死之無邊。寶積經曰:「生死有海,苦哉痛哉。」俱舍論一曰:「由惑世間漂有海。」頌疏界品一曰:「由煩惱惑,令有情世間漂在三有死海中。」
有記法 (術語)善惡二法,其相顯了,得記別當來之果相,故云有記法。即有可引異熟果表象之法也。見毘婆沙論五十一。
有根身 (術語)謂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以身根總有他根故也。唯識述記三本曰:「身者總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
有部 (流派)宗名。說一切有部之略,小乘宗之一,梵名薩婆多。有為無為之一切法,盡立為實有,故云說一切有部。佛滅後三百年之初,於上座部中分立。見宗輪論述記。巴Sabbatthiva%da,梵Sarva%stiva%da。
有部律 (經名)有部宗之戒律。又作律書,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等。
有部尼陀那 (經名)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之略稱。
有部目得迦 (經名)根本說一切有部目得迦之略稱。
有部律攝 (經名)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之略稱。
有頂 (界名)天名。色界之第四處,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頂,故稱有頂(此外無色界有無形之世界),有頂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華經序品曰:「從阿鼻獄,上至有頂。」法華經義疏二曰:「長行云阿迦尼吒(譯言色究竟天),今稱有頂者。樓炭經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頂也。」【又】無色界之第四處,非想非非想天也。是位於世界之最頂,故稱有頂。妙句解六曰:「非非想天,名為有頂。是於三界有漏世間,極頂之故。」往生要集上本曰:「乃至有頂,輪迴無期。」梵Akanis!t!ha,巴Akanit!t!ha。
有頂天 (界名)有頂
有頂惑 (術語)謂有頂地之惑也。又云非想之惑。有頂地為三界九地中之最上地,此地所起之惑,有見惑修惑之別,其中見惑,雖於見道一時斷之,而修惑則於修道先斷下八地之七十二品,次斷有頂之九品中下八品,此名阿羅漢後向,最後斷第九品,即名阿羅漢果。蓋下八地之惑,以有漏欣上厭下之六行觀得斷之,而此有頂之惑,則非無漏智不能斷。蓋以無漏智勢力牢強,能治自地之惑及上地之惑故也。見俱舍論二十四。
有教 (術語)對空教之語。指小乘之俱舍宗,大乘之法相宗而言。一者在小乘而立諸法實有之義,一者在大乘而立唯識本有之義,依此而一者對於小乘之成實宗,一者對於大乘之三論宗,而稱為有教或有宗。
有教無人 (術語)謂唯有教道,而實際無行證之人也。天台一家,判藏教斷惑位,通教八地已上,及別教初地已上為有教無人。蓋藏通別之前三教,若約於行人稟教之邊言之,固為有教有人,望當教之極果而進,然自因成果滿上論之,則先示之極果,恰如以空拳誑惑小兒,蒙因中被接之益,悉接入於後教,無實證當教之極果者,摩訶止觀三下曰:「別教因中,有教行證人。若就果者,但有其教,無行證人。何以故?若破無明,登初地時,即是圓家初住位,非復別家初地位也。初地尚爾,何況後地後果。故知因人不到於果故,云果頭無人。」是即說別教之有教無人也。維摩玄疏四,亦出藏通二教之說。
有習 (術語)習者習氣,謂煩惱之氣分。對於無明之語而云有習。
有貪 (術語)上二界之貪煩惱也。有者上二界之定,及其依身。於上二界常起定貪多於內門而轉,故立此名。外道於上二界起解脫之想,故為遮之而立此名。見俱舍論十九等。梵Bhavara%ga。
有貪心 (術語)與貪相應及貪所繫屬之心也。不與貪相應之餘善心及無覆心,名為離貪心。見俱舍論二十六。
有執受 (術語)如屬於吾身分之四大,為己心識所執持者,謂之有執受。如身體外之事物,不然者,謂之無執受。俱舍論一曰:「聲唯八種,謂有執受。或無執受,大種為因。」同二曰:「有執受者,此言何義?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
有間 (術語)對於無間而言。間者間雜,又間隔之義。即餘心互相間雜。或有時間及空間之間隔也。往生論註上所謂有間心,選擇集上所謂修雜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故名有間,皆有時間間隔之意者也。
有為 (術語)為者造作之義,有造作,謂之有為。即因緣所生之事物,盡有為也。能生之因緣,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緣之造作,故云有為法。本來自爾而非因緣所生者,謂之無為法。故有為者如言有因緣。大乘義章二曰:「為是集起造作之義,法有為作故,名有為。」俱舍論光記五曰:「因緣造作名為,色心等法,從因緣生,有彼為故,名曰有為。」俱舍論頌疏界品一曰:「為者作也,此有為法,眾緣造作故名為,有彼為故,名為有為。」梵Asam!skr!ta。
三有為法 (名數)一色法。質礙之法。小乘俱舍,五根,五境,無表色之十一法也。大乘法相,五根,五境,法處所攝色之十一法也。二心法。慮知之法。俱舍心王一與心所法四十六之四十七法也。大乘心王八與心所法五十一之五十九法也。三非色非心法。俱舍不相應法之十四法也。大乘不相應法之二十四法也。此三聚皆有因緣之為作,故名有為法。見大乘義章二。
四有為相 (名數)生住異滅之四者,此有二種。一一期四相。法之初有名生,生已而相似相異名住,此相續之轉變名異,後無名滅。二剎那生滅。謂一剎那中具四相也。此有大小乘之別,大乘法相宗謂色心之法體,自有生住異滅四相之變化。即言四相者,以其變化分位而名之假法也。本無今有之位名生。生位暫停之位名住。住別前後之位名異。無位名滅。此中前三者為有,故同在現在。一為無,故在過去(唯識述記二末),小乘有部立色心之法體為恒有,故其生滅之變化隨用而說,不據於體。且離法體別有四相之實性,以使彼心身之作用,生住異滅。故色心之法名為所相,四相名為能相。使先無之色心作用為今有,名為生相。使其作用暫時安住,引其自果,名為住相。使引其自果之作用衰變,名為異相。使其作用遂滅壞,名為滅相,而此生等四相既是有為法,則必別有生等四相。若果有之,則以彼亦應有其餘之四相,而有無窮之失。因之四相有本相隨相之二者,隨相以生本相,本相有八能,隨相有一能,互為能生所生,故隨相之外更無隨相,即無無窮之失。如色法之生,有九法俱起。一是本法,色之自體作用也,使此色之自體作用生之法為本生相,使色之自體作用住之法為本住相,使色之自體作用異之法為本異相,使色之自體作用滅之法為本滅相(此為四本相亦曰四大相),合為五法,本生相不能自生,更有隨生相生本生相,乃至本滅相不能自滅,更有隨滅相滅本滅相(此為四有相亦曰四大有相),合為九法,此九法中本生相除自而生餘八法。乃至本滅相除自而滅餘八法。又隨生相唯生本生相,而不能生自餘之八法(自與他之七法),乃至有滅相但滅本滅相,而不能滅自餘之八(自與他之七法),此之謂於八一有能。即四本相各對八法有能,四隨相各於一法有能,互為能生所生,故更無無窮之失。俱舍論五曰:「此有生等,於八一有能。」
三有為相 (名數)經中說四有為法,又說三有為相,三有為相者:一生相,二住異相,三滅相也。此中第二之住異相,俱舍論有二說:一者謂住者異之別名也,住必有異,故異相,謂之住異相,非住與異之二相。佛說生異滅之三相者,欲於三世遷流之相,使有情生厭畏也。生者引未來之法,使流入現在,異與滅者,使其衰異及壞滅而流入過去也。猶如見有三怨敵居於人之稠林。一自稠林牽出之,一使衰其力,一壞其命根。住相者於法安立,人不厭畏之,故於有為相中不說之。又無為法有自相之住,住相濫於彼,故不說之。二者謂住異相者,住相與異相,合之而說也,所以然者,住是有情之所愛處,欲使厭捨之,故與異合說,如說黑耳與吉祥俱也。見唯識述記二末,俱舍光記五。
有為轉變 (術語)謂有為法生住異滅,常轉變也。華嚴演義鈔二十一曰:「雜集論云:若法有生住異滅,可名有為。」生住異滅即轉變之相也。
有為無常 (術語)謂有為法轉變無常也。華嚴演義鈔十六下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
有為空 (術語)謂有為之諸法為因緣之假和合而無自性也。十八空之一。涅槃經十六曰:「有為空者,有為之法,悉皆是空。」天台之仁王經合疏中曰:「有為空者,色心和合生,陰界入等,皆無所有。」
有為功德 (術語)涅槃之第一義諦為無為功德,其他一切因緣生之功德,謂之有為功德。仁王經上曰:「有為功德,無為功德。」
有為生死 (術語)凡夫之分段生死謂之有為生死,菩薩之變易生死名為無為生死。勝鬘經曰:「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寶窟下本曰:「分段名曰有為,變易名曰無為。分段之因名為有漏,變易因名為無漏。分段果名有為,變易果為無為。對界內有漏,語界外為無漏,然實是有漏。對界內有為,名界外無為,然實是有為。」
有為果 (術語)對於無為果而言。謂結果之自體,為為作造作之有為法者。五果中士用,增上,等流,異熟之四果是也。
有為無漏 (術語)又作無漏有為。有為而通於無漏之法。即勝義對法,四諦中之道諦也。有二十九法。第六識心王,道共戒之無表,大善地法之十法,大地法之十法,尋,伺,得及四相是也。
有為解脫 (術語)對於無為解脫而言。又名無學支。即無學之勝解也。勝解為大地法之心所,故為有為,有為法之勝解起於無學之果體,故云有為解脫。見毘婆沙論二十八,俱舍論二十五。
有為經 (經名)諸行有為經之略稱。
有無 (術語)有法與無法也。如小乘之七十五法,大乘之百法是有法。如龜毛兔角,是無法。【又】有者常見,執有我有法之邪見也,無者斷見,執無我無法之邪見也。即反對之遍見也。十卷楞伽經五曰:「邪見論生法,妄想計有無。若知無所生,亦知無所滅。觀世悉空寂,彼不墮有無。」同九曰:「於南大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法大乘無上法。」
有無二見 (術語)一切之邪見納於此二見之中,自此二見生一切之邪見。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文句四下曰:「若有是常見,若無是斷見,因此二見生六十二。」
有無二邊 (術語)執有之邊際,執無之邊際,皆為邪見,故云邊見。肇論曰:「有無之境,邊見所存,豈是處中莫二之道乎?」
有無四句 (術語)第一有句。執必有我,即常見也。第二無句。執必無我身,是斷見也。第三亦句,執我身亦有亦無,是有無相違見也。第四非句。執我身非有非無,是戲論見也。見華嚴疏十六,三藏法數十八。
有無邪見 (術語)有見無見皆非中道之正見,故云邪見。
有量 (術語)對無量之語。謂事物之有限極也。
有量諸相 (術語)凡實體為絕待,故為無彼此之限量者,然有為之事相,則必不得無彼此之限量,此謂之有量諸相。即世間一切之事物,盡有限量,故是一事相,而非實體,體者,一味平等無限絕待也。讚阿彌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覺。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智度論八十二曰:「有相有量為麤,無相無量為細。」
有勝天經 (經名)尊者阿那律,為仙餘財主說光天,淨光天,遍淨光天之因果差別者。攝於中阿含經十九。
有結 (術語)有者生死之果報。其可招果報之煩惱謂之結。貪瞋痴之煩惱,東縛人而使住在生死之中,故名結。法華經序品曰:「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法華文名一上曰:「諸有,二十五有生處也,結即二十五有生因也。」
有尋有伺 (術語)三三摩地之一。三摩地
有想 (術語)對於無想之語。對於無想天之有情,指有他思想之有情而言。無想天在色界,生於此之眾生,五百大劫之間住於無心。
有想無想 (術語)有想與無想之有情。法華經隨喜功德品曰:「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金剛經曰:「若有想,若無想。」
有想天 (界名)天處中,除無想天與非想非非想天,其餘盡為有想也。
有想執著 (術語)人之感官所感知之事物,認為實有,於此寄心奪心之謂也。
有解 (術語)對於空解之語。諸法有而非無之見解也。止觀十下曰:「作此有解。」
有愧 (術語)梵云地底迦,譯曰有愧。於己所作有愧心也。遺教經曰:「有愧之人,則有善法。」
有漏 (術語)漏者煩惱之異名,含有煩惱之事物,謂之有漏。一切世間之事體,盡為有漏法,離煩惱之出世間事體,盡為無漏法也。毗婆沙論曰:「有者,若業,能令後生續生,是名有義。漏者,是留住義,謂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無色界故。」涅槃經曰:「有漏法有二種: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則名苦。有漏因者,是名為集。」
有漏行 (術語)(一)有漏心所修之行法也。如見道以前之修行,及修道位中雜修靜慮之有漏心是也。見俱舍論二十三二十四。(二)謂有漏即行也。有漏法即有為法之意。以行為造作之義,有為之異名也。
有漏道 (術語)招人天三界果報之行法,謂之有漏道。可成就涅槃果之道,謂之無漏道。以三界盡為有漏,而涅槃為無漏也。
有漏路 (術語)同於有漏道。又云迷世界。
有漏三界 (術語)三界者煩惱之結果,故盡為有漏。
有漏世界 (雜名)即三界。為一切迷惑眾生之住處。
有漏因 (術語)招三界果報之業因也。即五逆十惡五戒十善等。
有漏果 (術語)有漏業因所招之果報也。即人間天上乃至地獄等。
有漏善法 (術語)有漏之業因有善惡,五戒十善,是善地,五逆十惡,是惡法。有漏之善法,招有漏之樂果,即人天之果報。有漏之惡法,招有漏之苦果,即鬼畜之果報。
有漏禪 (術語)對於無漏禪而言。即不依四真諦等,但依厭下欣上有漏之六行觀而修之禪定也。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心定是也。
有漏斷 (術語)對於無漏斷而言。以有漏道斷煩惱也。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觀而斷八地七十二之修惑也。
有漏智 (術語)對於無漏智而言。帶有漏煩惱之過,無斷迷理煩惱之力之智慧也。雖觀緣一切有為無為之法,然重以世俗之法為對象,故亦云世俗智。
有漏淨土 (術語)依有漏心變作之淨土也。據群疑論一,謂阿彌陀佛之淨土,雖由佛之無漏心變現而為無漏,然凡夫之心為有漏,故不得直生彼無漏之淨土,但於佛所變之無漏淨土上,由自己之有漏心,變作似無漏之淨土,而往生其中云:申言之,即極樂淨土者,就佛之本土而論,為無漏之淨土,就凡夫之所變及受用而論,不免即為有漏之淨土也。此准於唯識家之法相而判之。
有對 (術語)就十八界分別三種之有對:一障礙有對,二境界有對。三所緣有對。對者礙之義。礙有二種:一障礙之義,二拘礙之義。障礙之義者,第一之障礙有對也。以五根五境之小色為體。此十色互相障礙,如手之礙手,石之礙石,故名障礙,障礙即有對也。拘礙之義者,第二之境界有對,與第三之所緣有對也。境界有對者,六根六識之十二界與法界一分之心所法也,此十三界之法為境所拘,故名有對。境界有對也(依主釋)。所緣有對者,六識及境界之七心界與法界之一分心所法也。此八界為所緣之境所拘礙,故名有對,所緣有對之依主釋也。此中境界與所緣之差別有多義,玆言其一義,則以取根及心識之境一邊,名為境界有對,以緣心與所之境一邊,名為所緣有對云。見俱舍論二。梵Sapratigha。
有對觸 (術語)對於增語觸而言。與前五識相應之觸心所也。隨所依之五根有對而名。俱舍論十所謂:「眼等五觸說名有對,以有對根為所依故,有對觸名從所依」是也。
有德女 (人名)波羅奈城有德婆羅門之女,見佛相好而起淨信,問深法。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譯。佛因有德女問,說第一義諦之理,授彼以菩提之記別。
有輪 (術語)有者生死之果報。即三有二十五有等之有。輪者生死之果報旋轉而無停止。故譬以車輪。安樂集上曰:「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輪。」嘉祥仁王經疏三曰:「發一念菩提心故,破無始有輪。」
有學 (術語)小乘四果之聖者中,前三果謂之有學,第四果謂之無學。以前三果尚有可修學之道故也。法華玄贊一曰:「戒定慧三,正為學體。進趣修習,名為有學。進趣圓滿,止息修習,名為無學。」梵S/aiks!a。
十八有學 (名數)有三說:(一)成實論之說。於見道前立二人,一隨信行,二隨法行。是鈍利之二根也。大果經中,見道前分為二,與此同。是俱舍七聖中之前二也。三無相行。前二人入於見道,空觀相續而無相之間在者,(本宗如俱舍宗不別觀四諦之行相),此三為須陀洹行(新作向),四須陀洹果,五斯陀含行,六斯陀含果,七阿那含行。又加十一不還為十八有學。見大乘義章十一。(二)中阿含福田經。於見諦上阿那含果立十八有學: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見到,五自證,六家家,七一種(新作一間),此二者俱舍七聖中之第三第四也。八須陀洹向,九須陀洹果,十斯陀含向,十一斯陀含果,十二阿那含向,十三阿那含果,此六者即三向三果也,於此再加五種不還而為十八。(三)俱舍家之說。正理論六十五,舉佛說而列次十八有學,九無學,前之九者同於福田經,以隨信隨法之二行為須陀洹向,中即見諦上之差別,相異者,福田經加身證不迷,除阿羅漢向,俱舍反之。俱舍除身證者,以彼所得之滅盡定為有漏法故也。論曰:「謂世尊告給孤獨言:長者當知,福田有二:一者有學,二者無學。有學十八,何等名為有學十八?謂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家家、一間、中生、有行、無行、上流,是名十八。」
有學無學 (術語)有學。法華經序品曰:「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有緣 (術語)有緣於佛道者。觀無量壽經曰:「有緣眾生,皆悉得見。」報恩經七曰:「佛世尊應現世間,引接有緣,有緣既盡。遷神涅槃。」
有餘 (術語)就一切之事理而詮未究竟至極之詞。對於無餘而言。
有餘說 (術語)尚存餘義而非究竟至極之說也。勝鬘經曰:「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寶窟中末曰:「有餘者,明義不盡,對盡理之說。」法鼓經曰:「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非有餘說。」
有餘師 (雜名)正統以外之論師,又不列大家之學匠,皆稱有餘師。略云有餘,或餘師。又曰:有諸師或有人。又有稱有餘之說為有說,他之部宗為有餘部者。見毘婆沙論。俱舍論等。
有餘師說 (術語)正義之外,更為餘義之人之說也。如五百阿羅漢結集大毘婆沙就一法而列種種之說。其中除正說外皆云有餘師說。
有餘涅槃 (術語)有餘涅槃者,對無餘涅槃而言。有餘無餘其解有三種:一、唯就小乘說。斷一切之煩惱而絕未來生死之因者,尚餘今生之果報身體,謂之有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報盡而歸於寂滅,謂之無餘涅槃。即證得阿羅漢其身存生之間,為有餘涅槃,其身死時,乃無餘涅槃也。故有餘涅槃者無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報),無餘涅槃者,無生死之因,亦無果也。又云有餘依涅槃Sopa%dhis%es!anirva%n!a,無餘依涅槃Nirupadhis/es!anirva%na,依者依身,身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華經信解品曰:「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寶窟下本曰:「因亡名有餘,果盡名無餘。」唯識述記十末曰:「其因盡苦依未盡,異熟猶在,名有餘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餘,約二乘說,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謂依身。」二、唯就大乘說。變易生死之因盡,謂之有餘涅槃,變易生死之果盡,而得佛之常身,謂之無餘涅槃(凡夫之生死謂之分段,菩薩之生死謂之變易)。寶窟下本曰:「金剛心斷變易因盡,而變易果猶存,有餘累故曰有餘。佛果為解脫道起,則無復因累,變易生死果亦亡,則無復果累,故名無餘也。」三、就大小相對說。小乘之無餘涅槃,尚有惑業苦三道之殘餘,故云有餘,大乘之無餘涅槃,究竟而無殘餘,故云無餘。勝鬘經曰:「有有為生死,有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又曰:「以成就有餘解脫有餘清淨有餘功德故,知有餘苦,斷有餘集,證有餘滅,修有餘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華經譬喻品曰:「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寶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盡名有餘,大乘因果盡名無餘。佛性論云:二乘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謂無漏業。三果報餘,謂意生身陰。」
有餘土 (雜名)具云方便有餘土。四土之一。如阿羅漢斷三界煩惱之聖者死後所生之處。故有餘土者在三界之外。然小乘之宗義,謂阿羅漢得無餘涅槃。則畢竟不生,無復生所,大乘之宗義則謂阿羅漢非畢竟不生。三界之生盡,則直生界外之有餘土。故彼之所謂無餘涅槃,尚為有餘涅槃。是大小乘之差別也。為無明未盡之人所生之土,故名有餘土。天台之觀經疏曰:「方便有餘者,修方便道,斷四住惑,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言有餘。」
有餘依 (術語)二種涅槃之一。有餘附錄有餘涅槃項。
有餘依涅槃 (術語)即有餘涅槃。
有邊 (術語)有之邊際。論有無之理時之語也。世間一切之事物,必假眾緣之和合而生,和合之力,能呈一個之作用,是名有邊。既假眾緣之和合而生,原無自性,既無自性,則不得謂法體為有,是名無邊。見三藏法數八。
有覆無記 (術語)無記附錄。
有識 (術語)有識者,如云有情,歸敬儀中曰:「有識凡夫。」觀經散善義曰:「含靈聞之生信,有識睹者西歸。」
有識根身 (術語)有根身
有嚴 (人名)臺州赤城崇善寺法師,名有嚴,退庵於櫨木下,號曰櫨庵。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歸寂。著有大部備檢,箋難,助覽,或對。見稽古略四。
有覺有觀三昧 (術語)三三昧之一。初心在禪,曰覺。細心分別禪昧曰觀。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於初禪,則一切覺觀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
有驗 (術語)成就密法而現種種之靈驗也。
有體 (術語)對於無體之語。有實體者也。有部宗立七十五法,成實宗立八十四法,法相宗立百法,為有體之法。其中有有形之物質,有無形之心識,有因緣生之有為法,有非因緣之無為法。
有體施設假 (術語)於無名之法體上施設假名之謂也。自諸法實相上論之,則世間萬般之事物皆是也。是二假之一。二假
有靈 (術語)有靈魂者。猶言有情。唯識樞要上本曰:「有靈之類,誰不懷欽。」
旬單 (物名)禪林副寺十日一算費用,記之紙端者,謂之旬單。見象器箋十六。
全分戒 (術語)於五戒乃至具足戒等全分受持之戒也。
全分受 (術語)受全分戒也。
全加 (術語)又云全跏。全跏趺坐
全身入塔 (術語)不火化而全骸入於塔中者。四葬中之埋葬也。佛者雖以火化為本,而因法華多寶塔中有全身舍利及迦葉雞足山入定,往往埋葬。
全身舍利 (術語)佛舍利有全身碎身之二種。舍利
全威 (雜語)於大小皆註全力也。涅槃經曰:「如大師子殺香象時皆盡其力,殺兔亦爾,不生輕想。諸佛如來亦復如是,為諸菩薩及一闡提演說法時,功用無二。」
全提 (術語)完全提起宗門之綱要也。碧巖第二則垂示曰:「歷代諸師全提不起。」無門關頌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
全跏趺 (術語)全跏趺坐之略。
全跏趺坐 (雜語)結跏趺坐有全跏半跏之別,交叉兩足而置兩膝上,為全跏趺坐,置一足於一方之膝謂之半跏趺坐。結跏趺坐
合十 (術語)佛家之敬禮。即合掌也。合掌
合下 (雜語)即時即刻之意。與直下同義。佛果圜悟真覺禪師心要上所謂:「初祖達磨到梁見武帝,合下用只個頭上一著子。」碧巖集所謂:「這僧知投子實頭,合下做個圈繢子。」即其例也。
合行曼陀羅供 (修法)合胎藏界與金剛界之曼陀羅而供養之之法會也。
合行秘密灌頂 (修法)合行胎藏界與金剛界兩部之秘密灌頂法也。見自在金剛集。
合爪 (術語)合左右十指之爪也,同於合掌。印度之敬法。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當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養釋師子。」合掌
合中知 (術語)如鼻根之於香境,待香微接於鼻根而知覺,是云合中知。如眼根之於色境,則反之,故云離中知。俱舍論二曰:「眼耳意根境不至,三相違。」同光記二曰:「此宗眼耳意三取非至境,鼻舌身三唯取至境。若依勝論外道,六根皆取至境。」
合用 (雜語)可用者。禪門之語。敕修清規副寺曰:「病僧合用供給之物。」
合作法 (術語)對於離作法而言。示同喻之體,結合宗與因,以確立宗義之作法也。例如聲無常(宗),因緣生故(因),視諸因緣生(因同品),皆無常(宗同品),喻如瓦器等(喻依),之論式中,舉其同喻之體,結合因之因緣生與宗之無常,凡有因義之所,必有宗義附隨,宗義亦附隨因義,是也。此合作法以先因後宗為定則。即先舉因義,後舉宗義,結合兩者是也。蓋由既知之因,立論未知之宗,以為推斷之順序也。因明大疏三所謂:「母牛去處,犢子必隨,因有處,宗必隨逐,此為合。」即其意也。
合昏樹 (植物)梵語曰尸利灑。譯言合昏樹。香藥三十二味之一。見最勝王經七。優曇缽羅。譯言合昏樹。見演密鈔五。
合殺 (雜語)原為關於舞樂之曲調名。舞樂之結尾,特以一曲調終了之,是云合殺。殺者散之義,漸縮合其聲而終可為放散之義。佛家以此名名一聲明法念佛之合殺法,出唄策。於讀經行道之終奏之。【又】二個并合殺絕也。傳燈錄十八翠巖令參條曰:「問:僧繇為什麼寫誌公真不得?師曰:作麼生合殺。」又碧巖集曰:「看他於雪竇後面合殺得好。」
合部金光明經 (經名)八卷二十四品。隋寶貴天竺三藏闍那堀多Jn^a%nagupta(譯德志)以自譯之一品與前朝之曇無讖Dharmaraks!a譯,真諦Parama%rtha譯之諸品,合為一經二十四品者。故謂之合部金光明經。
合掌 (術語)全左右掌之十指,以表吾心專一之敬禮法。支那以拱手為敬,印度以合掌為敬。觀音義疏上曰:「合掌者,此方以拱手為恭,外國合掌為敬。手本二邊,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誕,專至一心。一心相當故,以此表敬也。」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當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養釋師子。或云:叉手白佛言者,皆是歛容呈恭,制心不令馳散。然心使難防,故制掌合一心也。」
合掌叉手 (術語)合掌而交叉手指也。密教所謂金剛合掌。觀無量壽經曰:「合掌叉手,讚嘆諸佛。」
十二合掌 (名數)密教中合掌之式也。一堅實合掌,二虛心合掌,三如未開蓮,四初割蓮,五顯露,六持水,七歸命合掌,八反叉合掌,九反背互相著合掌,十橫柱合掌,十一覆手向下合掌,十二覆手合掌。詳見大日經疏十三。
合掌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以虛心合掌,故有此名。
合蓮華 (術語)密教以譬凡夫之心臟。菩提心論曰:「凡人心如合蓮華,佛心如滿月。」
合壇 (術語)合於他壇之意。又名即壇。對於離壇而言。即請大壇之諸尊,移於護摩壇,修本尊念誦法後,直合護摩法而修之也。是為本於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之意者,通行之護摩法,大抵依此儀。又於一爐具四種之爐形,爐內四方,各書種子之字,稱之為合壇爐。向此爐同時修息災增益降伏敬愛之四種,名為合壇護摩。
合歡 (植物)木名。大疏演奧鈔十一曰:「尸利沙,此云合昏,又云合歡。」S/iris!a(Acacia Sirissa)。
(術語)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用指頭作種種之形,以為法德之標幟者。由小指次第數至大指,此為地水火風空之五大。又左手為定,右手為慧,以此左右十指為種種之印相。例如標火德而結火印,標水德而結水印等。菩提心論曰:「身密者,如結契印,召請聖眾是也。」大日經疏十三曰:「此印者,即是法界之標幟。以此印故,表示法界之體,即名法界幢也。」補陀落海會軌曰:「左手寂靜故,名理胎藏海。右手辦諸事,名智金剛海。左手五指者,胎藏海五智。右手五指者,金剛海五智。左手定右慧,十指即十度,或名十法界,或曰十真如。縮則攝取一,開則有數名。左小指為檀,無名指名戒,左中指為忍,左頭指為進,左大指為禪。右小指為慧,無名指為方,右中指為願,右頭指為力,右大指為智。(中略)小指為地,無名為水,中指為火,頭指為風,大指為空。」【又】佛菩薩手所執種種之具謂之印,即三昧耶形也。大日經疏二十曰:「印謂所執印,即刀輪罥索金剛杵之類也。」【又】教理之決定者謂之印。如實相印,三法印等。大乘義章二曰:「優檀那者,是外國語。此名為印。(中略)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名印也。」秘藏記上曰:「印決定義也。」【又】印章。象器箋十九曰:「毘奈耶雜事云:時有賊來盜僧庫藏,並及私物。為無記驗,苾芻不知何時失物。佛曰:苾芻可畜其印,應用五種物為印,所謂[金*俞]石赤銅白銅牙角。佛言:凡印有二種: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轉法輪印,兩邊安鹿,伏跪而住,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者,刻作骨鎖像或作觸髏形,欲令見時生遠離故。」
印契 (術語)印相者,標示法界之性德,而非偽者,故云契。契者契約。不改之義也。即身成佛義曰:「手作印契,口誦真言,心住三摩地,三密相應加持故,早得大悉地。」
印相 (術語)印之形相。如不動之印為刀劍之相,觀音之印為蓮華形等。
印明 (術語)印者印相。明者陀羅尼也。一印二明
印觀 (術語)手結印相,而觀本尊於意也。印者身密,觀者意密。
印土 (地名)指印度。印度國土之義。出生義曰:「收跡都史天宮,下生中印土。」梵網經本疏曰:「是故印土持菩薩戒者,無不背誦。」肇論新疏中曰:「天竺或曰印土身毒。」
印手菩薩 (人名)晉道安之名號。佛祖通載七曰:「安左臂有肉,方寸許,隆起如印,時號印手菩薩。」廣弘明集二十曰:「或稱印手,高坐擅名。」案維摩經之列眾,有寶印手菩薩。
印可 (術語)證明弟子之所得,而稱美許可之也。論語皇侃義疏曰:「皆被孔子印可也。」維摩經弟子品曰:「若能如是宴坐者,佛所印可。」輔行七之三曰:「印謂印可,可謂稱可。事理相稱,故可聖心。」
印母 (術語)稱十二合掌也。是為一切契印之根本,故云印母。大疏十三曰:「今此中先說十二合掌名相,凡諸印法,此十二極要,宜明記也。」
印光 (術語)自佛陀心印而發之光明。大日經疏六曰:「菩提印光。」
印光法師文鈔 (書名)釋聖量著。無卷數。共九十五篇。徐文霨跋曰:「印光法師,法名聖量,別號常慚,陝之郃陽人。駐錫普陀法雨寺之藏經樓,世罕知者。甲寅歲,高鶴年居士,攫師文稿數篇,印入佛學叢報。霨受而讀之,合掌歡喜,歎未曾有。大法凌夷,於今為極。不圖當世尚有具正知見者如我師者。續佛慧命,於是乎在。師之文,蓋無一語無來歷。深入顯出,妙契時機。誠末法中應病良藥也。」
印佛 (術語)以香作佛形而燒之,謂之印佛。瑜伽行,舍遺之徒,有印佛讀經之事。見真言修行頌二。
印佛作法 (修法)或印之於紙上,或印之於淨沙上,或印於虛空等,先於一前機備香花,置形木。次,三禮,誦如來咒。次,淨三業印言。次,三昧耶戒印言,針印。三摩耶,薩埵鍐次,發菩提心印言,外縛定印。唵菩提質多摩陀波陀耶彌。次,勸請合掌誦:「我今香煙印如來(水虛空等隨改),相好具足放光明。遍滿虛空世界海,猶如燈煙無障礙。依此印印佛德力,恒為眾生解脫緣。」次,以右手取棒印佛。左手持念珠記數,誦真言已,印之(此真言有異說,大日佛眼者,大日所印之佛),想所印之所尊,五眼具足,三身圓滿,與真佛無異,乘此香煙(虛空水等隨改),周遍於十方界。利益眾生,共成佛道。次,印佛數滿已,總以香華供養。次,普供養印明。次,迴向。願我所修印佛善。回施三有及四恩。自他共入菩提城。同證一如真如法界。印佛軌云:「印沙土,地中生類離苦得樂。印水上,水中生類離苦得樂。」
印宗 (人名)廣州法性寺印宗,初講涅槃經,遇六祖能大師始悟玄理,以能為傳法師。能亦就此人出家受戒。先天二年,八十七歲而示寂。見傳燈錄五。
印治 (術語)印可治定之義。
印咒 (術語)與印相應之咒也。又印與咒也。
印定 (術語)印可決定之義。唯識述記六曰:「印境決定。」
印持 (術語)自信認受持也。
印信 (術語)傳授秘法也。
印度 (地名)梵Sindhu=波斯Hindhu=希臘India(國名),Indus(河名),舊稱身篤,身毒,賢豆,天竺等。新稱印度,印特伽,譯曰月。西域記二曰:「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或云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者,唐云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稱。(中略)良以其土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慈恩傳二曰:「印特伽國,謂印度也。」是月之名與Indu混也。
印度佛教 (雜語)印度為佛陀之降誕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釋迦牟尼開佛教,距今幾何年,東西學者,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其入滅時,則據眾聖點記之說,可知為西歷紀元前四百八十六年。佛陀成道後四十五年間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羅伐悉底,為中心,而潤澤憍賞彌,拘尸揭羅,吠舍厘等中印度一圓之地,其被教化之最厚者,為室羅伐底,與摩揭陀之二地域。據小乘之傳說,釋尊住室羅伐悉底時最多,據大乘之記錄,則常住摩揭陀。此兩國在釋尊時代,為東西之兩大國,在印度中,為最樞要之地域,及佛化之密被兩國,其為事實,可斷言也。釋尊為迦毘羅城主淨飯大王之太子,降誕於藍毘尼園,成正覺於尼連禪河畔,以波羅奈國鹿野苑為初轉法輪之地,其後游行各處,為人天灑甘露之法雨,遂以八十歲為一期,於拘尸那揭城邊娑羅雙樹林間,寂然入於泥洹,是為佛教開立之初元。佛陀入滅後未幾,摩訶迦葉與阿難等,共於摩揭陀國七葉樹窟,行第一回之結集。阿闍世王厚遇之,使大法得合,此在原始之佛教史上,亦為重要之事實。自是以後,至阿育王出世之間,記傳之說各異,南方傳謂其中間年次為二百十餘年,北方傳謂為百餘年。北方傳明迦葉以下五師之傳燈,南方傳亦舉優波離以下五師之相承。或有謂阿育王有達磨阿育與迦羅阿育之二人,欲調和南北所傳之乖離者。或有謂阿育王之第三結集,與吠舍釐城之第二結集,實為一事複傳者。此一段史乘,在佛教史上,最為黑闇不明,然阿育王出世,為西曆紀元前第三世紀之中葉,可據泰西學者之考證而明之。佛教於此時代,始大發展。王派遣傳道僧,[一/旦]東西兩大陸,活動頗極盛觀,彼末田地入迦濕彌羅,開薩婆多部之願,當在此時,摩哂陀游錫於錫蘭。或亦在此時。據北方所傳謂育王時上座大眾二部分裂,南方所傳,無此記載。但無論如何,阿育王盡力於佛教之效績,實為不可掩者,印度之佛教,以此時傳播四方,且至開南北佛教之基。阿育王沒後,約經三百年,至迦膩色迦王出世之間,為史家所謂小乘二十部分裂時代,阿育王時代分裂之上座大眾兩部,其興廢之跡,於此可考。大眾部之佛教,似與阿育王統同其消長,大體自中印度涉南印度而流行,其盛時在阿育王時代並王歿後百餘年間,上座部之佛教,以末田地之罽賓開教為始,其教線不在中印度。似常以北方迦濕彌羅為中堅。就時代言之,上座部於中印度大眾部佛教亡滅時代,漸接興隆之機運,閱百餘年,至迦膩色迦王出現,於是見婆沙結集之盛事,迦膩色迦王之出現,在西曆紀元第一世紀之末,王亦力圖佛教興隆。有名之大毘婆沙,編纂於此時代。脅,世友,法救,妙音,覺天,那迦斯那,馬鳴等之傑僧,亦與此王前後輩出,教學上呈空前之偉觀,迦膩色迦王觀後之佛教,主傳播於犍馱羅以北之中央亞細亞,西曆紀元二三世紀頃,從此地大輸入佛曲於支那。當時中印度地方全為他教徒所占。西曆紀元第三世紀之初,龍樹出現,復興前已湮沒之大眾部佛教,於引正王保護下,以憍薩羅國為中心,宣布中觀佛教,至其弟子提婆,更擴張教線於中印度,對抗外道,舉破邪之實。同時又有鳩摩邏多,訶梨跋摩等諸論師,於咀叉始羅,朅盤陀,疏勒等地方,施教化。降及西紀第五世紀之初,笈多王統之毘訖羅摩阿迭多王時,有無著世親兄弟出,專以阿踰陀國為中心,鼓次瑜伽佛教,同時迦濕彌羅國,有塞建地羅,僧伽跋陀羅等英才,相次而興,宣提毘婆沙之教義,世親以後,繼承其教法者,有德慧,安慧,護法,難陀,親勝,火辨,德光,無垢友等。其中護法於西紀第六世紀之中葉出世,以摩揭陀為中心,弘宣世親之教系。得尸羅阿迭多王之歸依,住那爛陀寺,亦大於中印度師子吼。後世稱之為那爛陀寺隆盛時代。同時又有陳那,天主,清辯,智光之徒,鼓揚龍樹之教系,又大發揮因明之精髓。於印度佛教史上,稱為掉尾之隆運。爾後未機,佛教為印度教所蹂躪,至西曆一千年回教又侵入印度,佛教遂殆絕跡。要之印度為佛教之發生地,故大小半滿權實顯密等各種教理,悉有其萌芽,固勿論,而佛滅五六年百年間,小乘教隆盛時代,既生本末二十部之分立,相次出發智,六足,婆沙等之絢爛作物,對於宇宙及人生之原始的考察,殆達於其極,及龍樹提婆出世,始啟大乘教勃興之機運,中觀佛教,為其豐富之著述所發揮,已無遺憾。尋而無著世親,鼓吹瑜伽佛教,印度之大乘,於是生空有二宗之別,他日於支日本等,作一乘三乘兩宗之基。其中龍樹提婆所唱者,為大眾部的,可認為說假部一說部等之發展。無著世親主張者,為是座部的,可認為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等之發展。親光之佛地經論四,謂聲聞藏於佛去世百年已後,即分多部,而菩薩藏千歲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諍,千歲已後,乃興空有二種之異論。又最勝子之瑜伽師地論釋,謂佛涅槃後,魔事紛起,部執競興,多著有見。有龍猛菩薩,提婆菩薩,採集大乘無相空教,造中論百論等。以除彼之有見。然由是眾生復著於空見,故無著菩薩,事大慈尊,請說瑜伽師地論,顯遍計所執為情有理無,依他圓成為理有情無,觀此可知印度之佛教,一方帶理論的傾向,鶩深遠之思索。又一方守戒律,立意實踐修道,為上座部之一派,現今錫蘭,緬甸,暹羅等流播之南方佛教即是,與支那日本等流布之北方教思索的,大異其趣。
印紙 (物名)禪林以小紙片朱印其寺號,謂之印紙。見象器箋十六。【又】印與紙也。
印紙同時 (譬喻)一枚之文,有次第前後,而印之於紙時,則現於同時,譬有次第前後之物,現於同時而用之。五教章上曰:「依此普法,一切佛法,並於第二七日,一時前後說。前後一時說,如世間印法,讀文則句義前後,印文則同時顯現。同時前後,理不相違。」
印特伽 (地名)印度
印域 (地名)指印度而言,印者印度,域者境域。三論大義鈔一曰:「印域探三藏之賾致。」
印象 (雜語)印影於鏡等之形也。大集經十五曰:「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象。」
印塔 (堂塔)寶篋印塔之略稱。
印達羅 (雜語)Indra,數量名。六十數之一。俱舍論三曰:「十大羯臘婆,為印達羅。」
印經院 (雜名)事物紀原引宋會要曰:「太平興國八年置印經院,神宗熙寧末廢其院,以所印板賜顯聖寺。」
印壞文成 (雜語)謂鎔蠟作印,置之泥土上,蠟印自然壞,而其跡則顯成印文也。安樂集上曰:「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國時。」是以印壞喻死,文成譬生,顯死生同時也。又摩訶止觀九曰:「過去無明業是蠟,現在父母精血是泥。過去業不住,故各印壞。現在託識,名色具足。故名文成。」是譬十二因緣相續循環之理也。
延年 (術語)與延壽,延命同。延長其命也。觀念法門一曰:「蒙佛與聖眾常來護念,既蒙護念,即得延年轉壽長命安樂。」舊譯之藥師經曰:「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能得。(中略)橫死入地獄,無有出期。」
延年轉壽 (雜語)賴自己之定力,或佛力等,延長宿業所感之壽命也。據發智論十二並俱舍論三等,謂成就神通心得自在阿羅漢,對僧眾或別人,以諸命緣之衣缽等物,隨分布施,施已發願,即入定,由定起已,心念口言,我能感富之異熟果之業,願皆轉招壽之異熟果云云。是說依自己之定力,轉富之異熟果,而感命之異熟果,以得延年轉壽者也。又造塔延命功德經,說由造塔之修福而得延命之法。並
延命 (術語)延人之命也。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曰:「次說護摩除災延命壇。」
延命法 (修法)延命之修法有二:一者普賢延命,二者延命菩薩。
延命菩薩 (菩薩)延命菩薩法之本尊即金剛薩埵也。是金剛壽命經所說,二種延命法中之一也。金剛壽命經略讚曰:「此經本尊,延命菩薩。延命菩薩,即金剛薩埵。今經護摩法軌云:於花胎中,想阿字,光明遍照,成金剛壽命菩薩。今經儀軌云:復想金剛薩埵,即結金剛壽命菩薩陀羅尼印。」百二十尊法有修法。
延命地藏菩薩 (菩薩)延命地藏經所說。地藏菩薩有延命之德,故名。經曰:「佛告帝釋:有一菩薩,名曰延命地藏菩薩。每日晨朝,入於諸定。遊化六道,拔苦與樂。」
延命地藏經 (經名)此經不載於經錄,人或疑其偽。
延命印明 (真言)延命招魂法之印明也。
延命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補陀落海會軌第三院東門之延命觀音曰:「頂上大寶冠,其中住佛身。身相深黃色,慈悲柔軟相。救世二十臂,引接群生類(云云)。」
延沼 (人名)汝州風穴禪師,諱延沼,參南院顒禪師而悟旨。宋太祖開寶六年七十八歲而寂。師嗣南院顒,顒嗣興化奘,奘嗣臨濟玄。見僧史略三。
延促劫智 (術語)謂佛之智力偉大,得自在超越伸縮劫(時間)也。
延壽 (人名)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智覺禪師,名延壽。參天台韶國師而悟玄旨。吳越忠懿王錢俶,深歸於師。遷於永明大道場。眾盈三千。宋太祖開寶八年,年七十二而寂。著宗鏡錄百卷,萬善同歸集六卷。師嗣天台韶國師,韶嗣法眼益禪師。見五燈會元十,佛祖統紀二十六,佛祖通載二十六,稽古略三。
延壽妙門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延壽妙門陀羅尼經。一卷,宋法賢譯。佛在菩提道場時,因金剛手菩薩之請而說延壽之妙咒。護命法門神咒經,善方便陀羅尼經,金剛秘密善門陀羅尼經,皆同本。
延壽經 (經名)上經之略稱。
延壽堂 (堂塔)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處。釋氏要覽下曰:「西域傳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沒處,為無常院。若有病者,當安其中。意為凡人內心貪著房舍衣缽道具,生戀著心無厭背故。制此堂,令聞名見題,悟一切法無有常故。今稱延壽堂涅槃堂者,皆後人隨情愛名之也。」象器箋二曰:「禪林寶訓音義云:延壽堂撫安老病之所也。古者叢林老僧,送安樂堂,病者送延壽堂也,又今涅槃堂是也。」
延壽堂主 (職位)略稱堂主。延壽堂之主事也。象器箋八曰:「禪苑清規延壽堂主云:堂主須請寬心耐事,道念周旋,安養病僧,善知因果之人。堂中所用,柴炭米麵,油鹽醬菜,茶湯藥餌,薑棗烏梅,什物家事,皆係堂主緣化。」
延慶寺 (寺名)在浙江四明山。初稱保恩院,宋至道三年。法智大師知禮歎其頹弊,與覺圓共積十年之經營,遂重興之,賜額曰延慶。天台之教院,講席常盛。後元豐中比丘介然,紹興中比丘清潤,皆修飾之。見延慶寺淨土院記等。
(術語)梵語曰阿婆拿Svayam,對於作為而云,自然之義。阿怛摩A^tman,對於他而云,自己之義。見梵語雜名。
自力 (術語)他力之對。他力
自力信 (術語)十三信相之一。
自心三寶 (術語)即自性三寶也。
自內證 (術語)自己內心證悟之相也。
自化作苦經 (物名)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之略名。
自比量 (術語)因明三量之一。三量
自比罵 (術語)六種罵之一。
自他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
自在 (術語)進退無礙,謂之自在。又心離煩惱之繫縛,通達無礙。謂之自在。法華經序品曰:「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唯識演秘四末曰:「施為無擁,名為自在。」
二種自在 (名數)一觀境自在,謂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達一切之諸法圓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謂菩薩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體起用,現身說法,化諸眾生,圓融自在也。見華嚴大疏六。
四種自在 (名數)一得分別自在,住於菩薩第八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之行得無功用法,於一切法遠離一切分別之想而得自在也。二得剎土自在,菩薩住於不動地深心清淨,於諸剎土亦得清淨得出生自在也。三得智自在,菩薩住於第九善慧地,得無礙之智慧演說諸法,稱於理而得自在也。四得業自在,菩薩住於第十法雲地,於諸煩惱業縛悉能通達,更無障礙也。見大乘壯嚴經論五。
五種自在 (名數)一壽命自在,菩薩成就法身之慧命,了無生死壽夭,延萬劫而不長,促一念而不短,但為度脫有情,以諸方便隨機示現長短壽命之相,其心無所罣礙也。二生自在,菩薩為度脫有情,以大悲心隨類受生,饒益一切處,天宮非樂,地獄非苦,去住無礙也。三業自在,菩薩萬行具足,悲智雙運,或現神能,或說妙法,或入禪定,或修苦行,所作之行業,但為利他而縱任無礙也。四覺觀自在,麤心曰覺,細心曰觀。菩薩或修禪觀之行,或起利生之行,雖有思惟,然離諸散亂,隨願度生,平等無礙也。五眾具果報自在,菩薩因行深廣,果報殊勝,於一切所須之具,不假經營,自然周具,心無染礙也。見大寶積經六十八。
八種自在 (名數)如來之大我,有八種之自在。八大自在我
十種自在 (名數)一命自在,菩薩得長壽慧命,經無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間,無有障礙也。二心自在,菩薩智慧方便,調伏自心,能入無量之大三昧,遊戲神通,而無障礙也。三資具自在,菩薩能以無量珍寶種種資具嚴飾一切世界,清淨無礙也。四業自在,菩薩隨諸業,應時示現,受諸果報,無障礙也。五受生自在,菩薩隨其心念能於諸世界中,示現受生,無障無礙也。六解自在,菩薩勝解成就,能示現種種色身,演說妙法無障無礙也。七願自在,菩薩隨願欲,於諸剎中應時出現,成等正覺,無障無礙也。八神力自在,菩薩神通廣大,威力難量,於世界中示現變化,無障無礙也。九法自在,菩薩得大辯才,於諸法中廣演說無邊法門,無障無礙也。十智自在,菩薩智慧具足,於一念中能現如來之十力無畏。成等正覺內無障無礙也。見華嚴經三十八。又,此十自在名為十明。以十自在之作用明了故也。故別譯之本業瓔珞經中為十明。
自在天 (天名)大自在天
自在王 (雜名)大日如來之尊稱也。金剛頂大教王經上曰:「薄伽梵大毘盧遮那能為自在王,演說金剛界無邊功德法。」
自在心 (術語)六十心之一。
自在戒 (術語)智度論所說十種戒之一。
自在人 (雜語)如來所持之我德具八大自在,故稱佛曰自在人。易行品曰:「自度亦度彼,我禮自在人。」
自在王經 (經名)自在王菩薩經之略名。
自在女天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二百五尊之一。白肉色,持青蓮華。見胎曼鈔六。
自在天宮 (界名)在色界之第四禪。自在天王之宮殿也。
自在天外道 (流派)自在等因宗
自在天使者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二百五尊之一。二人,作飲血之形。見胎藏界鈔六。
自在天后印 (印相)以左手握右手之地水(小指無名指),而入於掌中以大指頭捻頭指之第二節,是嚕捺羅后印,即自在天后印也。見大日經疏十四。
自在等因宗 (流派)外道計六宗之一。即摩醯首羅外道也。計世間之不平等,皆自在天所作,一切者皆從自在天生,皆由自在天滅。凡神論的要素,謂自在天之身有八分,虛空為頭,日月為眼,大地為身,河海為尿,山丘為糞,風為命,火為熱氣,而一切眾生為身中之虫也。又主張大梵,時,法,空,我等之變化。義林章一曰:「自在等因宗,謂不平等因者,計隨其所事即以為名,如莫醯伊濕伐羅等。或執諸法大自在天變化,或丈夫變化,或大梵變化,或時法空我等為因。」
自在悅滿意明 (真言)自在天變現欲樂之真言也。大日經疏十一曰:「如欲界有自在悅樂意明,(中略)自在天主以此悅樂意明力故,現種種雜色欲樂之具能滿於一切,(中略)為一切天子天女等示現內外有情無情之境,如現食味音樂一一可提現前受用,若見女色等身亦可五欲自娛,各隨彼心之所欲,何況如來真言而不能普現色身作佛事耶?」
自在王菩薩經 (經名)二卷,秦羅什譯。自在王菩薩請問自在法於佛,佛答以戒自在,五神通自在,乃至無礙慧自在等,及說菩薩之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自在神力加持三昧 (術語)大日如來加持法界眾生有自在不思議妙力之三昧也。大日如來住於此三昧而現種種之身,說種種之法。此謂加持身說法。大日經疏一曰:「世尊往昔大悲願故而作是念:若我住如是境界,則諸有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為一切眾生示現種種諸趣所喜見身,說種種性欲所立聞法,隨種種心地開觀照門。」
自行化他 (術語)又云自利利他。菩薩之萬行不出此二者。法華文句八之一曰:「別論:口業是化他,自意是自行。通論:三業自軌即是自行之法,三業之教詔即化他之法。」宗鏡錄三十四曰:「了一心自行化他。」
自利利他 (術語)聲聞緣覺之行為自利,諸佛菩薩之行為自利利他。遺教經曰:「自利利人,法皆是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自作自受 (術語)五燈會元曰:「僧問金山穎:一百二十斤鐵枷,教阿誰擔?穎曰:自作自受。」
自我偈 (書名)法華經壽量品曰:「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總有二十五行偈。取最初二字而稱為自我偈。常別誦習之。
自身自佛 (雜語)此身即佛之意。觀無量壽經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語,其他經論無自身自佛之語。
自坐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外道附錄。
自受用身 (術語)四身之一。
自受法樂 (術語)法樂者翫妙法真味,而自樂之謂也,其法樂受於自身,故雲自受法樂。唯識論十曰:「自受用身,常自受用廣大法樂。」二教論下曰:「諸佛菩薩自受法樂,故各說自證三密門。」
自知 (術語)四知之一。
自知錄 (書名)一卷,元中峰著。附於三時繫念之後。
自性 (術語)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證信卷曰:「近世宗師,沈自性唯心,貶淨土真證。」【又】數論師二十五諦中第一諦為冥性。又稱自性。為萬有之生因。唯識述記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數論外道附錄。
三自性 (名數)一遍計自性。二依他自性。三圓成自性。三性附錄。
七種自性 (名數)如來有七種之性自性,性者即不變遷之義,此不變遷之性即為如來之自性,故名性自性。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萬善聚集之因,是約於聖而論。故經曰:即三世如來性自性第一義心也。二性自性,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於內,故名性自性。三相性自性,可見而分之,謂之相。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而各有自相現於外,故名相性自性。四大種性自性,大種者即地水火風四大之種子也。無處不在,故曰大。大種性自性者謂四大種各有自性也。大種原通於凡聖。今約於聖報而言,即此大種之性自性,是法性五陰之果也,是名大種性自性。五因性自性,因即以能生為義。前所證大種之果,必有所起之因,即是第一義因心也,是名因性自性。六緣性自性,緣即緣助也,證第一義自性之果德,雖由因心,然須假眾之緣助而顯成,是名緣性自性。七成性自性,成即成就也,因緣和合而成果也,即成就如來第一義之果德,故名成性自性。見楞伽經一。
自性三寶 (術語)三寶,佛法僧也。佛者自性之覺。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淨。故云自性三寶。六祖壇經曰:「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
自性行 (術語)四種性行之一。
自性戒 (術語)十善戒者,不待佛之制止,自性可受持之戒也,故云自性戒,又云本性戒。大日經疏十七曰:「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家,二出家。此二眾中復有二種戒:一自性修行,二是制戒。今此十戒是菩薩修行戒也。以此善性故,一切菩薩應行之,即涅槃所謂性自能持戒,或云自性戒也。」
自性戒定慧 (術語)言戒定慧不離自性也。六祖壇經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自性見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身上以何為見?是眼見耳見鼻見及身心等見?答:見無如許種見。云:既是無如許種見,復何見?答:是自性見。何以故?為自性本來清淨,湛然空寂,即於空寂體中能生此見。」
自性身 (術語)四身之一。
自性會 (術語)大日如來之自性身會從心流出之諸內眷屬為三世常自受法樂,說兩部之大經,名為自性會。此會場,因人之實機,不得參加之,但未來世有一類頓大之機,聞此教,能信解,能修行,能證入者,乃為自性會之因人。但謂自性會之自性身有說法者,真言古義派之說也。若依其新義派則謂自性會之加持身說法也。
自性善 (術語)四種善之一。自性不善之對也。善惡附錄。
自性禪 (術語)九種大禪之一。附錄。
自性斷 (術語)三斷之一。
自性不善 (術語)善惡附錄。
自性分別 (術語)三分別之一。
自性輪身 (術語)諸佛三輪身之一。教令輪身
自性淨心 (術語)自性清淨心之略稱。
自性差別 (術語)因明宗法五名之一。宗法
自性唯心 (術語)諸法即真如。萬法唯一心之見解也。
自性冥諦 (術語)數論二十五諦之一。冥諸者自性之異名。自性
自性清淨心 (術語)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淨,離一切之妄染,故云自性清淨心。又曰如來藏心,真心。即吾人之菩提心也。起信論義記中本曰:「自性清淨心,名如來藏。」大日經疏一曰:「本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即是阿字門。」
自性清淨藏 (術語)五種藏之一。
自性住佛性 (術語)三佛性之一。佛性
自性普賢如來 (菩薩)普賢如來,即金剛界之大日如來。稱其如來之自性身也。
自相 (術語)一切事物,有自共二相。共相
自相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附錄。
自相作意 (術語)三種作意之一。
自度 (術語)唯度自身也。自調
自家寶藏 (術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下曰:「師初至江西參馬祖,祖問從何處來?曰:越州大雲寺來。祖曰:來此擬須何事?曰:來求佛法。祖曰:自家寶藏不願,拋家散走作什麼?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師遂禮拜。問曰:阿那個是慧海自家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師於言下大悟。」
自恣 (儀式)梵云prava%ran!a缽刺婆刺拏。舊翻自恣,新譯隨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舊律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眾恣舉己所犯之罪對他比丘而懺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隨意,又隨他人之意而恣舉其所犯,故云隨意。寄歸傳二曰:「梵云缽刺婆刺拏,譯為隨意,亦是飽足義,亦是隨他人意舉其所犯。」
自恣日 (術語)夏安居之竟日也。自恣
自恣犍度 (術語)二十犍度之一。犍度附錄。
自殺 (雜語)善見律十一謂有一比丘婬欲亂心日夜欲制其心而不能制,自念言我持戒具足,何以捨戒還俗,我寧可取死。是故上耆闍崛山頂投巖取死。佛告諸比丘莫自殺身,殺身者乃至不食亦得突吉羅罪。若比丘病極,若見眾僧及看病比丘料理辛苦,自念言:此等正為我故,辛苦乃爾,自觀壽命不得久活,而不食不服藥,又有比丘自念我病極告,我壽命亦盡,我道跡如在手掌。若見如此,不食死,無罪。
自乘果 (術語)三乘各自之聖果也。
自教相違 (術語)因明宗法九過之一。如佛者對於外道立「我為有」既於其宗法相違自己之聖教,故謂之為自教相違。
自教跡不空悉地樂欲一切菩薩母明妃 (術語)自教跡者,即是法佛自證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為於此中諸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義,隨彼力能皆向法身之理,即同彼佛,故云不空也。如上諸菩薩說真言,各欲引攝同類行者,若有修行,即同於我。今法佛自說明妃真言,若有修行者,即從虛空眼(佛名之異名),而生法身,如我無異也。見大日經疏十。
自淨 (術語)三自之一。三自
自然 (術語)又曰自爾,亦曰法爾,任運天然。言離人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無因而自然也。後者為自然外道之邪執。無量壽經下曰:「天道自然。」又曰:「無為自然。」法華玄義二之一曰:「果是任運酬善心而生,報是自然受樂。」同釋籤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計?即任運之異名耳。」楞嚴經二曰:「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
自然界 (術語)二種界之一。結界附錄。
自然智 (術語)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種智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自然智,無師智。」同義疏六曰:「自然智者,無功用智也。」大日經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來自覺自證之智。昔所未聞未知之法,現前無所罣礙,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師智得,從於眾因緣而生,即是戲論生滅之相,非法性佛自然之慧。若是自然之慧,則非修學可得,亦不可授人。」
自然慈 (術語)無師自發之菩薩真慈,謂之自然慈。維摩經觀眾生品曰:「行自然慈,無因待故。」同註:「肇曰:大乘之道無師而成,謂之自然菩薩真慈。」
自然得 (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
自然外道 (流派)十種外道之一。外道附錄。
自然悟道 (術語)有依本覺內熏,有不依他教,自然開悟者,是名自然悟道。依此理而成最初一佛無師之義也。
自然釋迦 (術語)言自然開發成佛之釋迦也。四教儀曰:「何處天然彌勒,自然釋迦?」
自然虛無身 (術語)如來之自性身,為法性自爾之性德,故云自然。離諸差別相,故云虛無。又極樂之往生人非胎生,故云自然。非飲食所長養,故云虛無。無量壽經上曰:「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義寂疏曰:「非胎胞所生育故自然,非飲食所長養故虛無。」
自然成就真言 (真言)加持壇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護)捕哆賜(親也於也),譯云:汝天親護者(於字入下句)。薩麼(一切也)勃馱曩(佛也有多聲)哆以難(度世也即有導師義),譯云:於諸佛導師。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數(殊勝也),譯云:修行殊勝行。部弭(淨地也)播囉蜜多(到彼岸也)秦者(等也),譯云:淨地彼羅蜜。摩囉(天魔也)素年(軍眾也)野他(如也)毫蜜難(奴痕返破也),譯云:如破魔軍眾。赦吃也(釋迦也)僧係娜(師子也)哆以那(救世也),譯云:釋師救世。怛他痕(如義也)摩囉(魔也)若延(降也)[口*栗]埵(伏也),譯云:我亦降伏魔。漫荼藍隸(曼荼羅也)履佉(畫也)[卄/狼](密也反)痕(我也),譯云:我畫漫荼羅。偈之意,先告地神曰:汝天女親守護此大地者,已會供養一切諸佛導師,親近修殊勝之行,淨治諸地,淨滿諸度,及餘種種功德摩訶般若中廣歷法如明,故曰等。次偈陳所以警發之意,說誠實之言,世尊若在菩提道場降伏天魔軍眾時,汝在大會現作證明,由是號世尊為釋迦師子,能獨步無畏,救護世間。我今亦欲隨世尊所行,而紹如來之事,是故畫此曼荼羅也。
自愛 (術語)愛自身,是凡夫之欲情也,故自此生種種之苦。金光明經一曰:「若自愛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眾苦惱。諸佛如來除自愛故,永絕追求。無追求故,名為涅槃。
自愛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佛受舍衛國王之請,於四衢街道說三種自愛之法。三種之自愛者歸依三寶,愛護自之三業不使放縱也。
自煮 (術語)食法八患之一。
自業自得 (術語)自作善惡之業而自受苦樂之果也。正法念經七,獄卒呵責罪人說偈曰:「非異人作惡,非人受苦報,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
自損損他 (術語)自利利他之反也。般舟讚曰:「縱此貪瞋火自損損他。」群疑論二曰:「毀其正見自損損他。」
自解佛乘 (術語)天台大師七德之一。智顗
自誓得 (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
自誓受戒 (術語)大乘之菩薩戒,若無戒師時,許於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驗,須於夢中妙相也。是謂之自誓受戒。梵網經曰:「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妙相。」
自誓三昧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之書譯也。
自說經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
自爾 (雜語)自然也。止觀五之三曰:「自爾,自然之異名。」
自語相違 (術語)因明宗法九過之一。如立宗言我母是石女是也。凡女之不產生如石者謂之石女。然於有法言我母,則既有子矣。然於能別言為石女,則是無子也。依之而自語之言吾母,有法之體與能別之義相違,故云自語相違。見因明三十三過法。
自調 (術語)聲緣二乘之行法為自調自淨自度。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智慧是自度也。智度論六十一曰:「乘福德皆為自調自淨自度,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智慧是自度。復次,自調者正語正業正命,自淨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見正思惟正方便。」三自
自調度 (術語)同自調項。
自調自度 (術語)同自調項。
自調自淨自度 (術語)同自調項。
自餓法 (流派)自餓外道之行法也。
自餓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一。
自歸 (術語)自歸三寶謂之自歸,其授三歸戒於弟子之人稱為自歸師。象器箋八曰:「觀音懺法式,有導師香華自歸三職。」
自類因果 (術語)同類因等流果也。
自證 (術語)第一義之真理非從他得而自證悟者,謂之自證。演密鈔二曰:「言自證者,但是佛自證,不從他得也。」
自證身 (術語)謂理智不二之大日法身。五種法身中之法界身,四種法中之自性身是也。此為法界體性智所成。在胎藏界為八葉中胎之大日,在金剛界為一印會之大日是也。就密家之古義言之,此自證身為自受法樂,從自心流出內證之諸眷屬,常說兩部之大經。就其新義言之,大日之自證身具自利利他之二德,依其利他之德,於自證會而自住於加持三昧現加持身,為未世眾生說兩部之大經。法身附錄。大日經疏五曰:「內心妙白蓮者,此是眾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華秘密標幟:華臺八葉圓滿均等,如正開敷之形。華蓮臺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華葉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為大悲胎藏曼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從此自證功德流出,諸善知識入法門耳。」
自證會 (術語)與自證壇同。
自證壇 (術語)金剛界之成身會曼荼羅是也。先於色究竟天五相成身,證得圓滿之佛身,直降於須彌頂先從大日如來之自心流出四方四偉之四親近,總為十六大菩薩,次從四方之四佛流出大日親近之四波羅蜜菩薩,次從大日如來對於四方之四佛流出喜髮歌舞之四內供,次自四方之四佛為奉答之流出香花燈塗之四菩薩,終為攝引一切眾生從大日如來流出鉤索鎖鈴之四菩薩。是自證壇之相也。
自證壽 (術語)謂一切諸佛無量壽之德也。
自證灌頂 (術語)三種灌頂之一。灌頂
自覺 (術語)三覺之一。三覺
自覺悟心 (術語)自覺之心也。心地觀經發菩提心品曰:「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無有二相。自覺悟心有四相,云何為四?謂諸凡夫二種心: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同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如是二心能發菩提。諸佛菩薩有二種心: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是凡夫之自悟心約於識,賢聖之自悟心約於智,而識中如次第為五同緣意識與獨頭意識之二,智中如次第為如理智如量智之二也。
自覺聖智 (術語)大日如來之法界體性智,為無師自悟,故稱之曰自覺聖智。菩提心義十曰:「如來第五種智,亦名法界性智。菩提心論名法界智。牟利經名法界體性智,又名金剛智。瑜祇經云:唯一金剛斷諸煩惱,金剛自性清淨所成,是金剛如來智,故名金剛智。分別聖位經名自覺聖智,如法華經自然成佛道。華嚴亦云不由他悟。今真言宗大日如來自然覺了諸法本初,非流轉者始修證之。」
自觀心經 (經名)上下二卷,上卷簡括止觀之得不得者有四句,下卷說觀伺,瞋恚,乃至惡慧等多少有無,有惡須斷,有善須求涅槃。攝於中阿含經二十七。
自歡喜經 (經名)舍利弗向佛之師子吼,稱說如來之難及。見長阿含經。
自體分 (術語)自證分也。
自體愛 (術語)三種愛之一。附錄。
自攝 (術語)以戒法自攝專三業,使不放逸,謂之自攝。南山戒疏一下曰:「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過皆塞名自攝也。」
向上 (術語)自末進於本,謂之向上,自本下於末,謂之向下。釋摩訶衍論二曰:「於生滅門,有二種位。云何為二?一者向上門,二者向下門。如是二門,生滅決擇。」碧巖普照序曰:「衲僧向上以巴鼻。」種電鈔曰:「向上者,千聖不傳底事。」
向上一路 (術語)宗門之極處謂之向上一路。碧巖種電鈔第二本中垂示引盤山之語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向上一句 (術語)極悟之至極一句也。
向上宗乘 (術語)極悟之至極宗旨也。碧巖種電鈔十垂示曰:「提起向上宗乘,扶豎正法眼藏。」
向火 (雜語)禪家取暖於爐邊謂之向火。百丈清規六曰:「寒月向火先坐爐圈上,然後轉身正坐,揖上下肩。不得弄香匙火筋,不得撥火飛火灰,不得聚頭說話,不得煨點心等物,不得炙鞋焙屩烘衣裳,不得攪起直裰露褲口,不得吐唾並彈垢膩於火內。」
向去 (術語)洞宗之舉唱謂向於正位為向去,自正位來於偏位為卻來。見象器箋六。
向內等 (術語)對於向外等而言。等字有二義,言眼等而於外等取耳鼻舌身,謂之向外等,言眼耳鼻舌身等,向內而示等類,他無所取,謂之向內等。又曰等內,等外。
向外等 (術語)向內等
(雜名)梵語曰嚕地羅Budhira,見梵語雜名。
以血洗血 (譬喻)謂迷妄誘心,自迷執入迷執無些利益也。雜阿含經十曰:「譬如士夫從闇而入闇,從冥入冥。從糞廁出墮糞廁,以血洗血。捨離諸惡還復取惡,凡愚比丘亦復如是。」
血污池 (傳說)相傳在酆都殿後之左。無論男婦,好宰殺血濺廚灶神佛廟堂經典書章字紙一切祭祀器皿之上者,及虐待婢僕打扑出血者,皆入此池。或云無論男女,凡不顧神前佛後,不忌日辰如五月十四十五日夜八月初三十月初十此四日犯禁交媾者,除降惡疾暴亡外,死後浸入此池。
血途 (術語)三途之一。畜生道之異名。輔行一之三曰:「從相食邊,故云血途。」
血途道 (界名)畜生之道也。止觀一上曰:「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屬,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惡。如調達誘眾者,此發畜生心,行血途道。」三塗
血脈 (術語)諸宗各有列祖傳來之奧旨。世世傳受,如人體之血脈相連,故云。密家最重之。起信註疏一曰:「血脈相承,一向躡前起後。」
血脈相承 (術語)血脈
血書 (雜語)以血書經文也。梵網經下曰:「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中略)常以七寶無價香花,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智度論十六曰:「如愛法梵志,十二歲過閻浮提,求知聖法。(中略)婆羅門言:若實愛法,當以汝皮為紙,以身骨為筆,以血書之。當以與汝,即如其言破骨剝皮,以血書偈。」
血海 (譬喻)譬地獄等之惡趣也。毘奈耶雜事三十七曰:「令我今者枯竭血海,超越骨山。閉惡趣門,開涅槃路。」
血盆經 (經名)又曰女人血盆經,具名目連正教血盆經。唐建陽書林范氏板本之大乘法寶諸品經咒卷末及諸經日誦,均載此經。惟大藏經錄不載。蓋是偽造。然今流通頗廣也。
旨歸 (術語)教意所趣謂之旨歸。法華玄義八上曰:「體者一部之旨歸,眾義之都會也。」同止觀二曰:「旨歸者文旨所歸也,如水流趣海,火災向空。」輔行曰:「旨者意也,歸者趣也,教意所趣名為指歸。」
瓜皮 (故事)唯識論曰:「毘尼中,有一比丘,夜踏瓜皮,謂殺蝦蟆,死入惡道。」法藏之梵網經疏二引之。
危城 (譬喻)譬身為危城也。歸敬儀中曰:「大聖垂訓,法喻所歸,止在誡約身心無[(河-可)*公]逸欲。或比行廁畫瓶,或擬危城杯器。」涅槃一曰:「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卻敵樓櫓,目為竅孔,頭為殿堂,心王處中。如是身城,諸佛世尊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貪婬恚愚痴羅剎,止住其中。」
(術語)變壞之義,變礙之義,質礙之義。變壞者輔變破壞也,變礙者變壞質礙也,質礙者有形質而互為障礙也。是從五根境等之極微而成。又色者示現之義,諸色法中獨取五境中之色塵而名為色者,以彼有質礙與示現兩義,色之義勝故也。俱舍論一曰:「由變壞故,(中略)變礙故,名為色。」同八曰:「或示現義。」大乘義章二曰:「質礙名色。」
二種色 (名數)一內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是屬於內身,故名內色。二外色,色聲香味觸之五境也,是屬於外境,故名外色。見宗鏡錄七十五。【又】一顯色,青黃赤白之四種也。二形色,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之八種也(大乘於此外加表色),見俱舍論下。
三種色 (名數)一可見有對色。對者對礙之義。色法之自性,具對礙之自性而眼可見者,青黃等之色塵是也。二不可見有對色。具對礙之自性而不可眼見者。聲等之四塵,眼等之五根是也。三不可見無對色,其自性無對礙,亦不可眼見者。無表色是也。無對礙之自性攝之於色者,以其為有對礙之四大所生之法故也。見阿毘曇論一。【又】一顯色,青黃赤白等色相顯然分明者。二形色,長短方圓等之形相可見者。三表色,取捨屈伸等之表相可見者。此三色為就可見有對色之一而分別者(俱舍以此表色為主),見五蘊論。
十一色 (名數)五根五境無表色也(俱舍論),十一色悉為實法。又五根五境法所攝色也(唯識論),法處所攝色中之第五自在所攝色,有假有實。其他四者悉為假也。
十四色 (名數)是成實所立。五根五境及地水火風之四大也。與俱舍之異點,俱舍以四大為能造之實色,攝之於觸境,與他所造之根境皆為實色,成實之色香味觸之四為能造之實色,依此四塵而成地水火風之四大,聲塵之一(四大相觸為聲),與眼等之五根從此四大而成,故四大五根及聲塵之十法皆為假色,假實合為十四也。
色入 (術語)十二入之一。新譯作色處。
色心 (術語)有形質礙之法,無知覺之用者謂之色,反之而無形質可見,有知覺之用者,謂之心。在於諸法,謂之色心,在於有情,謂之心身。身即色也。仁王經上曰:「色心是眾生根本。」
色心二光 (術語)佛之光明有色光心光二種。色光者照一切眾生,心光者照仰信者。然此二者,非有差別,實為一體也。
色心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證色與心不二之法門也。
色不異空 (術語)色即是空
色有 (術語)三有之一。總稱色界四禪天之果報也。果報之實在,名為有。
色光 (雜語)諸佛之光明有色光智慧光之二種。光明附錄。
色自在地 (術語)十地中第八位地之名。色性自在而無有礙,故名。
色身 (術語)三種身之一,自四大五塵等色法而成之身,謂之色身。楞嚴經十曰:「由汝念慮,使汝色身。」
二種色身 (名數)一實色身,諸佛如來因中修無量之德,至於果感無量之相好莊嚴,是為實色身。二化色身,諸佛如來由大悲願力為眾生變化種種之身形,是名化色身。見佛地經論七。
色究竟天 (界名)梵名阿迦尼吒天Akanis!t!ha,色界十八天之一。為色界天之最頂,故名色究竟。三界
色法 (術語)對於心法之稱,
色泡 (比喻)色之不實,猶如泡沫。止觀一曰:「色,泡。受,沫。想,焰。行,城。識,幻。」
色味 (雜語)色者女色,味者愛味也。無量壽經上曰:「處宮中色味之間。」
色具 (術語)色心本為不二,故如心具三千之諸法,色亦具三千之諸法,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也。此謂之色具。台家至極之法門也。
色空外道 (流派)十種外道之一,計無色界之色空為涅槃也。行事鈔下四之二曰:「色空外道,用色破欲有,以空破色有,謂空至極。」
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謂身體與宮殿國土物質的物,總為殊妙精好,故云色界。色界四禪有十八天。四禪天及三界。【又】十八界之一,青黃赤白等眼根所對之色境。自持體與他法差別,故名色界。
色界繫 (術語)謂法之繫屬於色界者。如梵天之法為色界之所屬。智度論十一曰:「檀有三種: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不繫。」
色界十八天 (名數)三界
色相 (雜語)謂色身之相貌現於外而可見者。華嚴經一曰:「無邊色相,圓滿光明。」
色相土 (界名)如來微塵相海身所依之土也。
色香中道 (術語)止觀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諸法悉為中道實相之謂也。
色即是空 (術語)色者總謂有形之萬物。此等萬物,為因緣所生者,非本來實有故是空也,是謂之色即是空。即是指事物當體而言。是就五蘊說有空即之理也。般若心經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梵Ru%panis/u%nyata%。
色害 (雜語)色欲之害也。止觀四曰:「如禪門中所說:色害最深,令人狂醉,生死根本良由此也。」
色欲 (雜語)五欲之一。愛著於青黃赤白等顯色或男女形色等之欲情也。又男女之婬欲謂之色欲。
色處 (術語)十二處之一,青黃赤白等法,生眼識之所依者。
色貪 (術語)五上分結之一。附錄。
色頂 (雜語)色界之頂上,即色究竟天也。摩醯首羅天宮在此。
色無邊處定 (術語)四空處定之一。略云識處定。無色界第二天,識無邊處之禪定也。四空處
色無色天計涅槃外道 (流派)十種外道之一。計屬於色界第四禪之無想定為涅槃,又計為無色界之最頂非想非非想處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鈔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無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沈沒處,謂之窮理。」
色眾 (術語)五眾之一,新譯之五蘊,舊譯之五陰皆云五眾。色眾者即色蘊也。智度論三十六曰:「色眾者是可見法。」
色愛住地惑 (術語)五住地惑之一,色界一切之思惑也,舉愛之一種以兼攝他種。
色微 (雜語)青黃等色塵之極微也,又總謂色法之極微。
色焰 (比喻)色之無實,如陽焰,故名為焰。性靈集八曰:「色焰馳六趣野。」
色經 (雜名)紙葉之經典也,是屬於色塵,故云色經。法華文句記一上曰:「滅後色經。」
色境 (術語)五境之一。青黃赤白等之法,為眼根所對之境界者。
色蓋 (雜名)五蓋之一。色聲等之色塵,覆蓋真性,故名色蓋。
色塵 (雜名)六塵之一。青黃赤白等顯色及男女形色等之染污情識者,謂之色塵。圓覺經曰:「耳根清淨,故色塵清淨。」
色諦 (術語)假諦之異名。台家空假中之三諦,仁王經疏三以為空色心之三法。
色縛 (雜語)貪等之三毒縛色法,使色業不得自在。故名色縛。仁王經中曰:「滅色縛諸煩惱。」
色聲 (術語)五塵中之色塵聲塵也。
色蘊 (術語)五蘊之一。在俱舍為五根五境無表色之十一,在成實為五根五境四大之十四,在唯識為五根五境法處所攝色之十一,此等色法有種種差別,集於一而稱為色蘊。
(術語)梵語娜麼Na%ma%n(N.sg.n.Na%ma),能隨音聲赴物體,因而詮體,使人起想者。以聞其名,則其物體之相必浮於心故也。唯識論二曰:「名珠詮自性,句詮差別。」法華玄義一曰:「名名於法,法即是體,尋名識體。」瑜祇經曰:「那麼是名字也。」俱舍論五曰:「名謂作想。」同光記五曰:「梵云那麼,唐言名是。隨義、歸義、赴義、召義。謂隨音聲歸赴於境,呼召色等,名能詮義。(中略)緣於名能起於想,能作想故,故名作想。」大乘義章二曰:「表詮諸法,說之為名。」
名句 (術語)顯體為名,詮義為句。如諸行二字,名也,而諸行無常四字則句也。以是詮諸行為無常之義理故也。唯識論曰:「名詮自性,句詮差別。」
名句文 (術語)詮體為名,顯義為句,此二者所依之音聲屈曲及字形為文。
名目 (術語)法門之名稱數目也。又,集其名目之書,名為名目。
名字 (術語)梵語那摩Na%ma,譯曰名。阿乞史囉Aks!ara,譯曰字。名者實名,字者假名,總為事物之名稱也。法界次第上曰:「心如幻炎,但有名字。」
名字比丘 (術語)但有比丘之名而無比丘之實者,謂無戒之僧也。大集經九曰:「若無淨持戒,漏戒比丘以為無上。若無漏戒,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為無上寶。」釋氏要覺上曰:「善見律云:如有檀越,來請比丘,沙彌雖未具戒,亦入比丘數,是為名字比丘。」
名字沙彌 (術語)二十歲已上為沙彌者,以其為可作大僧之年歲故也。行事鈔下四曰:「從二十至七十,名字沙彌。」同資持記下四之二曰:「名字者本是僧位,緣未及故。」
名字羅漢 (術語)無羅漢之實,而昌羅漢之名者。法華經安樂行品曰:「破戒比丘,名字羅漢。」
名字菩薩 (術語)謂大乘行位中小信之菩薩。瓔珞本業經下曰:「從不識始凡夫地,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人爾時住前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
名字即 (術語)六即之一。聞佛法名字之位也。六即
名色 (術語)五蘊之總名也。受想行識之四蘊為名,色蘊之一為色,受等之四蘊,皆心識之法,而無形體之可見,但以名而知之,故云名。色蘊之一,為極微所成有質礙之物體,故謂為色。色者質礙之義,十二因緣中人在母胎,漸漸生長,五蘊完具,謂之名色支。大乘義章四曰:「言名色者,心從詮目,故號為名。身形質礙,稱之為色。良以心法冥漠難彰,非詮不辨,故從詮目說以為名。」法界次第上曰:「心但有字故曰名也,有形質礙之法謂之為色。」法華玄義一曰:「心如幻炎,但有名字。」俱舍論十,有四釋。其第三釋曰:「隨名顯故。」同光記八曰:「隨名顯故者第三解,無色四蘊相隱難知,隨名顯故,標名稱故。婆沙云:有說色法塵顯,即說為色。非色微隱,申名顯故,說之為名。」
名言 (術語)名目與言句也。唐華嚴經三十二曰:「於一一法名言悉得無邊無盡法藏。」
名言種子 (術語)二種子之一。謂之第八識色心生諸法之親因緣種子。是以名言為緣所熏之種子也。二種子
名利 (術語)名譽與利益也。法華經序品曰:「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新譯仁王經下曰:「惡比丘為求名利不依我國。」起信論曰:「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教行信證末曰:「沈沒於愛欲廣海,迷惑於名利大山。」
名身 (術語)身者積聚之義,二名積集,謂之名身。三名已去,謂之多名身。
名別義通 (術語)天台之目。借別教之法門而明通教之義也。如於菩薩位之十地,分配見思二惑之斷惑,或分配二乘之果,總之名為別教,而義為通教也。止觀六曰:「別名名通家共位者,舊云三地斷見,或言四地斷見,或言六地斷思盡,或言七地斷思盡。(中略)今言經借別義顯通耳。」從華天一乘家之宗義言之,剛法相三論之宗義為天台通教之分際也。然其所明之行位,取別教所屬之五十二,故自台家見之,則總為名別義通也。
名相 (術語)五法之一。一切之事物,有名有相,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皆是虛假,而非契於法之實性者,凡夫常分別此虛假之名相,而起種種之妄惑也。楞伽經四曰:「愚痴凡夫,隨名相流。」【又】著於法門之名相,而忘無相之真理。學者之通弊也。止觀十曰:「夫聽學人誦得名相,齊文作解,心眼不開,令無理觀。」又曰:「著者亦爾,分別名相,廣知煩惱多誦多品。要名聚眾,媒衒求達。打自大鼓,豎我慢幢。夸耀於他,過生斗諍。」天台學則上曰:「古德歡曰:天台學至四明變為名相學。」
名便 (雜語)名稱上之便宜也。法華玄義一曰:「定妙法前後者,若從義便,應先明法,卻論其妙。下文云:我法妙難思,若從名便應先妙難法,如欲美彼稱為好人。」
名衲 (雜語)衲衣者。僧之所服。故名僧謂為名衲。續稽古史略序曰:「有元名衲華亭念常。」
名假 (術語)三假之一。於諸塵和合上假設種種之名。名者華竟虛假而無實體也。
名假虛實觀 (術語)三假觀門之一。觀名之虛實之法門也。
名望 (雜名)名譽德望也。唐僧傳(玄奘傳)曰:「久持名望,亦雅足才力。」
名欲 (術語)五欲之一。著於名聞之貪欲也。
名疏 (書名)淨名經疏之略名。
名義 (術語)名者體上之名稱,義者體上之義理。如言諸行無常,諸行為名,無常為義。又呼召之名目,謂之名,為名所顯之法體謂之義,依此義則名義者,與所謂名體或名法同。然就其名與義言之,有名即於義者,有不即者,名即於義,如呼火而出熱,諸佛之名號及陀羅尼是也,此云真言。名不即於義,如火之名無熱之用,世間一切之名字是也,此云假名。智度論二十五曰:「問曰:義之與名為合耶為離耶?若合名,說火時應燒口。若離,說火時水應來。答曰:亦不合,亦不離。古人假為立名,以名諸法。後人因此名字識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肇論曰:「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
名義不離 (術語)世間一切之事法,雖皆名義乖離,而諸佛菩薩之名號及陀羅尼等,則皆名義不離。又謂之名體不二。如阿彌陀佛,以阿彌陀為名,以光明為義,為體為法,此名與義,相即不二,故稱阿彌陀之名即已攝取光明矣。往生論註下曰:「問曰:名為法指,如指指月。若稱佛名號便得滿願者,指月之指應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稱佛名號亦何能滿願耶?答曰:諸法萬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異法。名即法者諸佛菩薩名號、般若波羅蜜、及陀羅尼章句、梵咒音辭等是也。如禁腫辭云:日出東方乍赤乍黃等句,假令酉亥行禁不關日出而腫得差。(中略)有名異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定善我傳通記三曰:「光之與名即是名義,名義具足,有不捨益。」
名義集 (書名)翻譯名義集之略稱。
名號 (術語)顯體為名,名彰於外而號令於天下為號。名與號其體一也。此名號之目,雖通於諸佛諸菩薩。然以指彌陀之名號即南無阿彌陀佛為常。大乘義章二十末曰:「顯體為名,樹德為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法華嘉祥疏三曰:「通即稱號,號令天下,顯化他之義。別即稱名,名以定體,即是自行。」
名號不思議 (術語)彌陀之名號,為惡人成佛之法,其功德之廣大無邊不可思議,故謂之名號不思議。
名詮自性 (術語)名詮自性者,名字顯自性也,如言諸行無常,諸為名字,是名法之眾多之名字,但只詮眾多之自性,故云名詮自性。又諸為眾多之名字,故不分有為無為,通於一切。加行無常三字而成句時,詮差別之義。考其故,行者遷流之義,有為法之通名也。諸有為法,皆為無常,故云諸行無常。以差別於無為法之常住,故云句詮差別。唯識論二曰:「名詮自性,名詮差別。」
名聞 (術語)梵語曰耶舍。名譽聞於世間也。法華經勸持品曰:「為求名聞故,分別說是經。」菩提心論曰:「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行事鈔上三曰:「善戒經云:為名聞利養,故畜徒眾。是邪見人,名魔弟子。」梵語雜名曰:「名聞耶舍。」
名僧 (雜語)名德之沙門也。
名德 (雜名)有名聲德行者之比丘之尊稱。唐僧傳(玄奘傳)曰:「缽伐多國有數名德。」
名德比丘 (術語)釋氏要覺上曰:「阿含經呼舍利弗以下為名德比丘。」
名德首座 (職位)選首座中有名譽德行者為名德首座,其事最重見象器箋六。
名德西堂 (雜名)名德非住職之稱,於西堂中擇有名譽德行者為名德西堂,俗所謂名譽職也。見象器箋六。
名[月*葛] (術語)僧之有聲名有戒腊者。受戒以後之年歲謂之戒[月*葛]。
名數 (術語)名目之數。同法數。如云三界,九地等。
名聲 (術語)彌陀如來誓我名聲超過十方也。無量壽經上曰:「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靡所聞,誓不成正覺。」法華經序品曰:「名聲普聞無量世界。」
名稱塔 (堂塔)如來八塔之一。在給孤獨園。
名籍 (雜語)書名之簿籍。地獄冥官,書惡人之名以免忘而漏罰者也。
名譽 (雜語)同於名聞。止觀七曰:「名譽羅罥,利養毛繩。」
名體 (術語)呼召體者為名,為名所詮之實物為體,世間一切之事物,名不即於體,體不即於名,名體各別,是曰名體互為客。若佛菩薩之名號及真言陀羅尼等,名即於體,體即於名,是謂之名體不離。名義
(術語)入T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大日經曰:「一切法如如,不可得故。」從Tathata%真如釋之。文殊問經曰:「稱多字時,是真如無間斷聲。」
多一識 (術語)又云一切一心識。十識之第九。附錄。
多子塔 (堂塔)為辟支佛之古跡,世尊嘗於此處顧視迦葉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壇經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蓮目顧視迦葉處也。辟支論曰:王舍城大長者,財富無量。生育男女各三十人。適化遊觀,到一林間,人斫於大樹。枝柯葉繁美茂盛,使多象挽,不能令出。次斫一小樹,無諸枝柯。一人獨挽,都無滯礙。見此事已,即說偈言:我見伐大樹,枝葉極繁多,稠林相鉤掛,無由可得出。世間亦如是,男女諸眷屬,愛憎繫縛心,於生死稠林,不可得解脫。小樹無枝柯,稠林不能礙,觀我覺悟我,斷絕於親愛,於生死稠林,自然得解脫。即於彼處得辟支佛,以至現通入滅。時諸眷屬為造塔廟,時人因名多子塔。」
多心經 (經名)即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簡稱。唐玄奘譯。一卷。按心經稱為多心經者世俗之謬稱也。
多生 (術語)多數之生死。輸迴六道而經多數之生也。教行信證序曰:「強誓弘緣,多生叵值。」
多他 (雜語)Tatha%,又作多[口*他],譯曰如,滅。智度論四十八曰:「多他,秦言如。」可洪音義十五下曰:「多[口*他],此云滅諦,或作多簸,或作[路-各+(合/羽)]部。」
多他阿伽陀 (術語)Tatha%gata,譯言如去。見智度論四十八,多陀阿伽度
多舌魚 (雜名)助毘留離王之惡使滅釋種之梵志,名苦母,又名好苦。此梵志前世為多舌魚,常害同類云。毘琉璃
多伽留 (物名)香名。多揭羅
多足 (雜名)有情之有多足者,如蜈蚣等是也。心地觀經二曰:「無足二足及以多足眾生中尊。」瑜伽論八十三曰:「無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如百足等。」
多劫 (術語)多數之劫時也。劫者梵語,最長時之名。
多陀竭 (術語)譯曰如來。多陀阿伽度
多陀阿伽陀耶 (術語)梵語多陀阿伽陀Tatha%gata,唐音之訛略,譯言如來。耶為八轉聲之第四,示所敬也。
多陀阿伽陀 (術語)又作多陀阿伽馱,譯曰如來。多陀阿伽度
多陀阿伽度 (術語)Tatha%gata,又作怛闥阿竭,多陀阿伽陀,多陀阿伽馱,怛他蘗多,怛他蘗多夜,多陀竭,怛薩阿竭。譯曰如來,又曰如去。其來去相通者,由「達於如實之人。」(Tatha%gata),「如實來格之人。」(Tatha%-a%gata)兩讀法而來。智度論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諸佛安隱道來,佛亦如是來,更不去至後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玄應音義三曰:「怛薩阿竭,大品經作多他阿伽度,此云如來。」慧琳音義十六曰:「多陀竭,正音云怛他蘗多,唐云如來也。」仁王經儀軌曰:「阿佗蘗多夜,此云如來。」註維摩經九:「什曰:多陀怛伽度,秦言如來,亦云如去。如法說,故名如。著佛以安穩道來,此佛亦如是來,彼佛安穩去,此佛亦如是去也。」大疏一曰:「梵本云怛他揭多,怛他是如義,揭多是來義、知解義、說義、去義,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一切諸佛如法實相知解,知已亦如諸法實相為眾生說。今佛復如是,故名如實知者,亦名如實說者。一切諸佛得如是安樂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釋論具含四義,然古譯多云如來,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闍梨意存如去如說,今且順古題也。」
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術語)多陀阿伽度者如來。阿羅訶者應供。三藐三佛陀者正遍知。如來十號中之三號。十號
多阿摩羅跋陀羅 (雜名)Ta%mrapattra,譯曰藿葉香,亦銅葉。名義集三曰:「多此云性,阿摩羅此云無垢,跋陀羅此云賢,或云藿葉香,或云赤銅葉。」
多界經 (術語)說十八界,六十二界之法。載於中阿含四十七。
多財鬼 (異類)三種餓鬼之一。餓鬼之多得食物者。餓鬼附錄。
多貪 (術語)貪欲心之多者。天台四教儀集註中曰:「多貪眾生不淨觀。」
多荼簸 (雜語)譯曰遠離。四諦中之滅諦也。見可洪音義十五下。
多散 (術語)多散亂之妄念也。天台四教儀集註中曰:「多散眾生數息觀。」
多揭羅 (物名)Tagaraka,又作多伽羅。多伽婁。香名。最勝王經七曰:「零凌香多揭羅。」玄應音義一曰:「多伽羅香,云根香。」同二十曰:「多伽婁香,又作多伽樓,譯曰木香相也,一作不沒香。」慧琳音義三曰:「多揭羅香名也,正云蘗羅,即零凌香也。」
多聞 (術語)多聞法文而受持也。維摩經菩薩品曰:「多聞是道場,如聞是行故。」圓覺經曰:「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
多聞天 (天名)四王天中北方天之名。毘沙門天
多聞慶 (術語)多聞妙法而心生歡喜也。大疏八曰:「由多聞此法,行與法契,是大慶,故曰多聞慶。」
多聞藏 (術語)多聞之庫藏。涅槃經四十曰:「是故我稱阿難為多聞藏。」
多聞室 (雜語)多聞天之宮殿。
多聞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二百年頃自大眾部中分出之派。從部主之德而名。宗輪論述記曰:「廣學三藏,深悟佛言。從德為名,名多聞部,當時律主具多聞德也。」
多聞第一 (術語)阿難於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也。增一阿含經三曰:「知時明物,所至無礙,所憶不忘。多聞曠遠,堪任奉上,所謂阿難比丘是。」楞嚴經一曰:「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得道力。」
多聞堅固 (術語)五堅固之一。佛滅後第三之五百年為多聞堅固之時期。
多聞分別部 (流派)說假部也。
多障 (術語)多惡業之障者。天台四教儀集詮註中曰:「多障眾生念佛觀。」
多摩羅跋 (植物)Tama%la-pattra,香草名。玄應音義一曰:「多摩羅跋香,此云藿葉香。」慧琳音義三曰:「多摩羅跋,香名也。唐云藿香,古云根香,訛也。」嘉祥法華義疏八曰:「多摩羅跋者,藿葉香名,此云芬香也。」
多摩羅跋栴檀香佛 (佛名)多摩羅跋,譯曰性無垢賢。性無垢賢,栴檀香佛也。性無垢賢者。栴檀之形容詞也。法華玄贊七曰:「多是性義,阿摩羅是無垢義,聲勢合故,遂略去阿字。跋陀羅是賢義,略但云跋。」梵Tama%la-bhadra。
多論 (書名)又云薩婆多論。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之異名。
多增道章經 (經名)長阿含十報法經之異名。
多瞋 (術語)多瞋恚之心者。天台四教儀集註中曰:「多瞋眾生慈悲觀。」
多隸三喝 (術語)多隸者多隸路迦吠闍耶Trailokyavijaya,即降三世明王之略。此尊三喝吽字而降伏眾生三毒之煩惱。故重之。
多羅 (雜語)Ta%ra%,又作呾囉。譯曰眼,眼瞳。蘇婆呼經下曰:「多羅,此云妙目精。」大日經疏五曰:「多羅,是眼義。」不空罥索心咒王經中曰:「多羅,周云瞳子。」梵語雜名曰:「眼睫砂吃芻缽呾囉。」演密鈔七曰:「呾囉,此譯云眼。」【又】(植物)Ta%la,樹名。譯曰岸樹,高竦樹。玄應音義二曰:「多羅按西域記云:其樹形如櫚,極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則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東印度界其樹最多。」慧苑音義上曰:「其形似櫚樹也,體堅如鐵,葉長稠密,縱多時大雨其葉蔭處乾若屋下,又或翻為高竦樹也。」此樹幹中斷,則不再生芽,依之而中譬比丘犯波羅夷之重罪。楞嚴經六曰:「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俱舍論曰:「大師此中立如是喻,如多羅樹,若被斷頭,必不復能生長廣大,苾芻等犯重亦然。」
多羅果 (植物)其果如石榴,可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華白而大,若捧兩手,果熟即赤,狀如石榴。生經百年方有華果,舊言貝多訛也。」
多羅葉 (植物)其葉形恰如櫚,乾燥之可以刻文字,內外經典皆用之。其法以錐彫之後之墨汁者南方之書法。北方則以竹筆蘸墨汁而書。西域記十一曰:「其葉長廣,其色光澤。諸國書寫,莫不探用。」(此貝多羅葉Pattra之略也,梵Ta%la-pattra)。
多羅掌 (物名)切葉末以其本為扇者。瑜伽倫記七上曰:「多羅掌者,西方有一樹,葉狀似棕櫚,截去葉頭,但留其掌,亦得扇涼。」
多羅佛缽 (器物)四天王供養釋迦牟尼佛之缽也。長水金剛纂要刊定記曰:「梵語缽多羅,此云應量器。是過去維衛佛缽,龍王將在宮中供養。釋迦成道,龍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為四缽,各得一缽,奉如來。如來受已,重疊四缽在左手,以右手以按之,合成一缽。」
多羅菩薩 (菩薩)Ta%ra%,是觀音院之一尊,即多羅觀音,蓮華部之部母也,觀音,有定慧之二德,毘俱胝主其慧德,多羅主定德。女性。從觀如來眼生,故云眼觀音。又以人之愛者在於眼,故表愛而謂之眼。大日經曰:「彼右大稱名,聖者多羅尊。青白色相雜,中年女人狀。合掌持青蓮,圓光無不遍。暉發猶淨金,微笑鮮白衣。」大日經疏十曰:「如大本中有五百多羅尊,皆從觀音眼生,皆是阿彌陀姊妹三昧也。」大日經疏五曰:「此是觀自在三昧,故作女人像。多羅是眼義,青蓮佛是淨無垢義。以如是慈眼攝受群生,既不先時,亦不後時,故作中年女人像,不大老不大少也。(中略)其像合掌,掌中持此青蓮,如微笑形。通身圓光如淨金色,被服白衣。首有髮髻作天髻形,不同大日髻冠也。」大方廣曼殊室利經曰:「多羅大悲者,一切之慈母,天人及樂叉無一非子者,故號世間母。」
多羅菩薩曼荼羅 (術語)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謂多羅菩薩曼荼羅,四方三院。先於中胎畫釋迦牟尼佛,坐寶師子座,作說法相。右邊應畫觀自在菩薩,坐蓮華上,合掌瞻仰持白蓮華,身白紅色,嚴飾瓔珞,首戴寶冠,左絡白神索。左邊畫金剛藏菩薩,左手持金剛杵,身淺綠色。(中略)於釋迦如來師子座下畫蓮華池。於其池中,有妙寶華,作赤光色,如紅玻璃,放大光明。其蓮華中坐多羅菩薩,左手持青蓮華,右手仰安臍上,如坐禪勢,眼亦如是,嚴飾瓔珞,披紗縠朝霞衣,怡然而住(云云)。
經軌 (術語)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一卷。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一卷。聖多羅菩薩經,一卷。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一卷。聖多羅菩薩梵讚,一卷。
多羅夜登陵舍 (界名)譯曰三十三。天名。
多羅樹 (植物)多羅
多寶塔 (堂塔)釋迦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既終跡門三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寶如來全身舍利(佛體之化石)之一寶塔出現於空中,塔中發聲讚嘆釋迦,證明法華,法華經見寶塔品曰:「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中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歡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蓮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汝說者,皆是真實。(中略)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憶阿僧祇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
多寶如來 (菩薩)東方寶淨世界之佛,入滅後以本願為全身舍利。諸佛說法華經,必於其前出現。多寶塔。智度論七曰:「有諸佛無人請者,便入涅槃而不說法。如法華經中多寶世尊,無人請故,便入涅槃。後化佛身及七寶塔證說法華經故一時出現。」
多寶塔碑 (雜名)唐西京千福寺僧楚金之舍利塔,天寶間敕建。碑文為顏真卿書,為其中年筆法之最整齊而圓健者。世稱董香光書寶得力於此碑,蓋顏書師褚登善,董由顏以學褚,此碑最有蹊徑可窺也。清嘉道間館閣書禮,習此者甚多,當時有處處顏多寶之謠,則但取其結構之嚴整而已。賞鑒家以「鑿井」之「鑿」字未泐損者為最初拓本。
多齡 (明王)Trailokyavijaya,多齡路迦吠闍也之略。降三世明王之梵名。秘藏寶鑰上曰:「多齡三竭無明之波涸。」
多齡路迦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梵語略稱。
多齡路迦也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梵語略稱。
多齡路迦也吠闍也 (明王)又作帝隸路迦也吠闍也。帝隸者三,路迦也者世,吠闍也者降。降三世明王也。大日經疏十曰:「帝(入聲)隸(二合)路迦(二合此是三世也)吠闍也(此是降勝之義也)。」
多體 (術語)多數之實體也。楞嚴經一曰:「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
各據一義 (術語)各據一門而立義也。俱舍光記一之餘曰:「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牟子 (人名)漢桓帝時蒼梧太守牟融著書號牟子,推美釋氏。見釋門正統四。
牟王 (佛名)釋迦牟尼也。
牟尼 (術語)Nuni,譯曰寂。又作寂默,寂靜。有二解:一就事,一就理。就事而解,則悉多太子始入劫毘羅城時,使諸釋子寂靜無言,故父王附以牟尼之稱,又出家後常修禪行,而寂默無言,故從時人受牟尼仙之號。牟尼本為靜止身口意三業之學道者之尊號,通於內外之稱號也。毘奈耶雜事二十日:「是時菩薩乘四寶輿,無量百千人天翊從入劫比羅城。諸釋迦子,體懷憍慢,立性多言。菩薩入城,皆悉默然牟尼無語。王見之已,報諸臣曰:諸釋迦子體懷傲慢,立說多言。太子入城,皆悉默然牟尼無語。應與太子名名曰:釋迦牟尼。此是菩薩第二立名。」佛本行集經二十曰:「菩薩行路,諦視徐行。有人借問,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語言:此仙人者必釋種子。因此得名釋迦牟尼。」玄應音義十八曰:「牟尼,經中或作文尼,舊譯言仁,應云茂泥,此云仙。仙通內外,謂久在山林修心學道者也。」仁王經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業但寂默也。」理趣釋下曰:「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就理而解,則佛與三乘之聖人所證之法名寂默,依之而稱佛為牟尼,蓋佛及阿羅漢之通稱也。唯識論十曰:「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俱舍論十六曰:「無學身語業名身語牟尼,意牟尼即無學意。(中略)何故牟尼唯在無學,以阿羅漢是實牟尼,諸煩惱言永寂靜故。」大日經疏一曰:「牟尼者,是寂默義,言佛身語心皆究竟寂滅過言語地。以對二乘小寂,不可為譬,故云大牟尼也。」同十二曰:「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同十三曰:「牟尼,是佛都號也。」宗輪論述記曰:「牟尼者,此翻為寂。寂煩惱故,寂生死故,處大涅槃得寂滅故,寂諸戲論證真理故。」唯識述記十末曰:「梵言牟尼,此言寂默。寂默法者離言法也。或離過故名為寂默,通三乘解,成一切法性相離言不二法門,名為寂默。」
牟尼王 (術語)佛之尊號。大集經三十四曰:「六根皆寂滅,大慈牟尼王,悲心為說法,聞已除痴愛。」牟尼
牟尼仙 (術語)修寂靜行之仙人通稱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牟尼仙,舊言文尼,又作茂泥,皆訛也。此言寂靜,亦翻名仁。又言智者,此亦仙義。久在山林修心之屬,皆名仙人,義通內外,不唯外道。」
牟尼業 (術語)一切聖者寂靜之勝業也。瑜伽略纂四曰:「一切聖者所有有漏無漏勝業,名牟尼業。牟尼者寂默義,此名寂靜,證寂靜理故。」
牟尼室利 (人名)Munis/ri^,沙門名。譯曰寂默,北印度人。見宋高僧傳三。
牟尼羅 (雜名)鼓名。慧苑音義上曰:「牟陀羅者,三面鼓也。」華嚴疏鈔二十二曰:「牟陀羅,此云鋒鼓。」梵Mardala,Mr!dan!ga。
牟呼洛 (異類)舊稱摩[目*侯]羅伽。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摩呼洛伽
牟呼栗多 (雜語)Muhu%rta,時名。又心之異名。俱舍論十二曰:「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同光記十二曰:「牟呼栗多,此云須臾。」名義集六曰:「乾栗陀耶,或名牟呼栗多,此云堅實心。」
牟娑 (雜名)Musa%ragalva,譯曰馬腦。牟娑羅
牟娑羅 (物名)Musa%ragalva,又作牟娑洛,具名牟娑洛揭婆。譯曰馬腦。又作曰車渠。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牟娑洛揭婆,或言目娑囉伽羅婆,此云碼瑙,經論中或云車渠也。」同二十二曰:「牟娑羅,或作謨薩羅,或作摩沙羅,亦作目娑羅,梵言訛轉也。此云馬腦,案此寶或色如馬腦,因此以為名也。」同二十三曰:「牟娑羅寶,亦名摩娑羅,是紺色寶也。」法華玄贊二曰:「車渠,梵云牟娑羅揭婆,青白間色。」慧苑音義下曰:「牟薩羅,或云牟娑羅,此云紫色寶。」
牟薩羅 (物名)Musa%ragalva,寶玉名。牟娑羅
此岸 (術語)對於涅槃為彼岸而謂生死為此岸也。維摩經菩薩行品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註:「生曰: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結使也。」
此土耳根利 (術語)法華玄義六曰:「他土餘根皆利,隨所用塵起之令他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聲塵。」他佛土之眾生或有眼根之利者,佛對之而起色塵使得益,或有鼻根之利者,佛對之而起香塵使入於益,即六塵說法是也。今此娑婆界,耳根最利,故佛偏起聲塵而說法也。此謂之作音聲佛事。
次第緣 (術語)四緣之一,新云等無間緣,舊云次第緣。四緣
次第三觀 (術語)台宗空假中三觀有次第與圓融之二種。三觀
次第乞食 (術語)十二頭陀之一。
次第禪門 (書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之異名。
收生 (雜語)收生飯也。
收骨 (雜語)荼毘之後,收拾化骨也。敕修清規亡僧入塔曰:「荼毘後執事人,鄉曲法眷,同收骨,以綿裏,袱包函貯,封定,迎歸延壽堂。」
收鈔 (雜語)收納錢財也。見象器箋二十。
收管 (職位)禪林之職名。收納之管領也。見象器箋十二。
決了 (術語)使義理決定明了也。法華經法師品曰:「決了聲聞法。」資持記序曰:「決了權乘,同歸實道。」
決了如幻三昧經 (經名)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之異名。
決定 (術語)謂事定而無動也。無量壽經上曰:「決定必成無上正覺。」勝鬘經寶窟上末曰:「決定謂信也。」
決定信 (術語)決定之信心。不雜疑念之信心。金剛經曰:「生決定信。」往生論註下曰:「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
決定思 (術語)三思之一。作事而決定思想也。
決定住 (術語)六種住之一。菩薩自八地已上,得真實之行不還不退之位。見三藏法數二十六。
決定聲聞 (術語)五種聲聞之一。久習小乘必證羅漢果之聲聞也。見三藏法數二十二。
決定性 (術語)三性
決定業 (術語)對於不定業而言。略稱為定業。定業
決定藏論 (書名)三卷。陳真諦譯。瑜伽論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與意地之異譯也。
決定義經 (經名)佛說決定義經,一卷,宋法賢譯。說五蘊,五取蘊,十八界,十二處,乃至三十七品等之諸法。
決定往生集 (書名)二卷,日本三論宗珍海撰。引稱讚淨土經觀無量壽經及起信論等說必定即生等之文,謂已云決定,故不可猶豫,已云即生,故非別時意,蓋眾生有出離之分,諸佛有引召之功,故凡愚願者即得往生云。文中引淨影之無量壽經疏而祖述其說。
決定總持經 (經名)佛說決定總持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佛說謗佛經同本,說謗佛罪之陀羅尼。
決疑無所畏 (術語)菩薩四無所畏之一。菩薩說法,雖受聽者之難問,然得自由自在解決,故心中無所畏怖也。
決疑業障經 (經名)妙法決疑業障經之異名。
決擇 (術語)決斷其疑分別其理。智之作用也。俱舍論二十三曰:「決謂決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及分別四諦相故。」
決擇分 (術語)發於見道之無漏真智也。無漏之真智,通於見,修,無學三道,見道為其一分,故云決擇分。俱舍論二十三曰:「分謂分段,唯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得決擇名。」頌疏二十三曰:「見道名決擇分,是決擇中一分故也。」
伎藝天女 (天等)摩醯首羅天頂上化生之天女也。其念誦之作法出伎藝天女念誦法。
天女畫像 (圖像)伎藝天女念誦法曰:「先畫摩醯首羅天王,三面六臂,顏貌奇特,端正可畏。從其髮際,化生一天女。殊妙可喜,天上人間,無能勝者。著天衣服,瓔珞嚴身。兩手腕上,各有環釧。左手向上,捧一天花。右手向下,作捻裙勢。身形可長三尺,或隨大小,任取稱量。」
伎藝天女念誦法 (書名)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藝天女念誦法之略名。
休捨羅 (地名)優婆夷之名。譯曰怖望。見慧苑音義下。
休屠 (術語)即浮屠也。漢書霍去病傳曰:「收休屠祭天金人。顏註,金佛像是也。」漢武故事曰:「毘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宮。金人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惟燒香禮拜。上使依其國俗祀之。」魚豢魏略西夷傳曰:「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傳休屠經。」即今之佛經也。阮元曰:「世言佛教始於後漢,而不知西漢即有其事。其初有休屠之稱,後始稱曰浮屠,或稱佛圖、佛陀,皆一音之轉。」
(雜語)惑之對治,有伏與斷之別。伏斷
伏忍 (術語)仁王經所說五忍之第一。地前三賢之人,未得無漏智,不能斷煩惱,但以有漏之勝智。制伏煩惱,而不使起之位也。忍者慧心安住於法也。大乘義章十二曰:「言伏忍者,就能為名,始習觀解能伏煩惱,故名伏忍。」
伏婬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即中阿含行欲經也,為給孤獨長者,分別求財及受用之勝劣不同。非法求財,而蕩然無禮,謂之婬,非色欲之謂也。
伏惑行因 (術語)謂藏教之菩薩雖伏見思之惑,然修行三祇之因,惑未斷盡也。以斷此三界之惑,即不能再生於三界,化益眾生也。
伏鉦 (物名)叩鉦也。
伏斷 (雜語)伏者制伏,斷者斷絕也,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一時不起,謂之伏惑,斷絕惑種,而使畢竟不生,謂之斷惑。有漏道之對治,止於伏惑,依無漏道乃得斷惑也。
伏藏 (譬喻)埋伏於土中之寶藏也。貧女家中有伏藏,貧女不知之,智者教之發掘,以譬一切眾生具有佛性而流浪於三界,佛為說法開示之也。涅槃經七曰:「善男子!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無量壽如來會曰:「最勝丈夫修行已,於彼貧窮為伏藏。」
(術語)[8742]i又作壹,彝,意,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母韻之一。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曰:「伊字門一切法根,不可得故。」文殊問經字母品曰:「伊字時是諸根廣博聲。」大日經疏十四曰:「見伊字時,即顯三昧。」一切根不可得者,自Indriya(根)釋之也。【又】[8743]又作翳咿,伊伊,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母韻之一。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曰:「伊(引)字門一切法災禍不可得故。」文殊問經字母品曰:「稱伊(引)字時,是世間災害聲。」大莊嚴經四曰:「唱伊字時,出一切世間眾多病聲。」從I^ti(災)釋之也。
伊尼延 (雜語)Ain!eya,又作伊泥延,黳尼延,翳泥耶,瑿泥耶,[口*垔]尼延,因尼延,伊梨延陀。鹿之梵名也。玄應音義一曰:「伊尼延,或云[口*垔]尼延,皆訛也。正言黳尼延耶,此鹿王名也。[口*垔],音烏賢切,黳烏奚切。」同二十二曰:「瑿泥耶[蹲-尊+尃],烏奚切,下市耎切,鹿王名也。舊經中伊尼延,又作因尼延,亦作[口*垔]尼延,皆一也。」名義集三曰:「伊尼延,或伊泥延,此云金色。」
伊泥延 (雜語)伊尼延
伊泥延[月*耑]相 (術語)佛之三十二相中,第八相。言佛膝似彼鹿王之膝也。智度論四曰:「八者伊泥延[月*耑]相,如伊泥延鹿王[月*耑],隨次[月*庸]纖。」慧苑音義下曰:「伊尼延者鹿名也,其毛多色黑[月*耑]形[月*庸]纖,長短得所,其鹿王最勝,故取為喻。[月*耑]字又作[蹲-尊+尃]。」梵Ai^n!eyajan%gha。
伊字三點 (術語)梵書(伊字)[8742]之形,從三點成,謂之伊字之三點。是不縱不橫,而有三角之關係,故以譬物之不一不異,或非前非後。涅槃經譬之於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烈火「[81D7]」之形為橫,譬物在一時為體之別。如牛之兩角,又點水「[沐-木]」之形為縱,譬物在異時為體之別。如花與實。涅槃經二曰:「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
新舊兩伊 (術語)梵書之伊字,有新舊兩樣。舊伊者三點不連續,新伊者以細書而連續之,如此方艸書之下字「[81D9]」,是章安之說。師之涅槃經疏六曰:「言伊字者,外國有新舊兩伊。舊伊橫豎斷絕相離,借此況彼,橫如烈火,豎如點水,各不相績。不橫不同烈火,不豎不同點水。應如此土艸下字相,細畫相連是新伊相。舊伊可譬昔教三德。(中略)新伊字者,可譬今教三德。」增暉記七曰:「[81D9]」(舊字)「[81D8]」(新伊)。
伊沙 (地名)I^sa山名。譯曰自在。見增一阿含二十三。【又】(天名)伊沙那之略。伊舍那
伊沙那 (地名)聚落之名。華嚴經六十四曰:「聚落名伊沙那。」探玄記十八曰:「依天竺,本名伊舍那,此云曠野,亦名怖求。」慧苑音義下曰:「伊沙那者,此云長直也。」
伊沙馱羅 (地名)I^s/a%dhara又作伊沙陀羅。山名。俱舍光記十一曰:「伊沙馱羅山,此云持軸。山峰上聳,猶如車軸。此山能持,故名持軸。」玄應音義二十四曰:「伊沙馱羅,舊言伊沙陀羅,此言自在持,亦言持軸。」
伊那婆那 (地名)林名。探玄記四曰:「伊那婆那,此言王林,謂佛為太子時,在此林中生,故立名也。」梵Aira%van!a。
伊那槃那龍 (異類)Ed!avarn!a,龍名。羊色之義(名義大集,一六七)。伊那,譯言樹。槃那,譯言葉。因於過去曾壞樹葉,墮在龍中,故以為名,如Erapattra之解,是別一龍也。出於探玄記十八。見伊羅缽龍王條。
伊私耆梨 (地名)Rs!igiri,巴Isigiil,山名。譯曰仙山,見善見律八。
伊吾 (地名)在新疆之東北端。現今為哈密之地也。約隔二百哩,與甘肅之瓜州相對。其中間即沙漠,古所謂莫賀延沙磧是也。玄奘備嘗艱苦,以八日通過之。見慈恩傳一。
伊剎尼 (修法)Iksan!i,得知他人心中所思之咒術名。俱舍論二十七曰:「有咒術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俱舍光記二十七曰:「有咒術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如他心通。伊剎尼,此云觀察。又真諦云:伊剎尼,是論名。是露形外道師所造,翻為觀察。此咒從彼所造論為名,故稱伊剎尼。」玄應音義二十六曰:「伊剎尼此云占相觀察。」
伊舍那 (天名)I^s/a%na又作伊邪那,伊賒那。居於欲界第六天之天神名。胎藏界曼陀羅位於外金剛院之上首。十二天供儀軌曰:「伊舍那天,舊云摩醯首羅天,亦言大自在天也。乘黃豐牛,左手持劫波杯盛血,右手持三戟鎗,淺青肉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髏為瓔珞,頭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者:右手作拳,安腰右,左手五指,直豎相著,地水二指屈中節,火風空三指,各少相去。」智度論五十六曰:「伊餘那是大自在天王。」秘藏記下曰:「伊舍那天,黑青色,面上三目,繫髑髏瓔珞,左手持器盤,右手鉾鑞。」胎藏界曼陀羅鈔六詳釋之。瑜伽倫記九曰:「伊舍那者,此云自在,即大自在天。」玄應音義三曰:「伊沙天,此云眾生主。」案,摩醯首羅天居色界之頂,即第四禪,伊舍那天為其化身,居欲界之頂,即第六天。 0098.JPG
伊舍那天 (天名)伊舍那 0109.JPG
伊舍那后 (天名)I^s/a%na%伊舍那天之后妃。秘藏記下曰:「伊舍那天后,白肉色,持鉾。」胎藏界曼陀羅鈔六詳釋之。
伊賒那論師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外道附錄。
伊帝曰多伽 (經名)十二部經
伊帝目多伽 (經名)十二部經
伊帝越多伽 (經名)十二部經
伊迦波提羅那 (佛名)如來之名。譯曰最上天王如來。見陀羅尼雜集九。
伊師迦 (植物)I^s!i^ka用以作矢之堅蘆也。又為王舍城之高山名。以譬我見我慢之高者。瑜伽略纂三曰:「伊師迦者,西方二釋:一近王舍城,有高大山,堅硬常住,我等亦爾。或復有草,名伊師迦,體性堅實,故喻我等。」玄應音義二十三曰:「伊師迦山名也,言此山高聳,喻我慢也。」
伊梨延陀 (雜語)鹿之梵名。伊尼延
伊梨沙掌拏 (雜名)生殖器病之名。譯曰妒黃門。因見他婬,方有妒心,而起婬根之病也。出名義集二。I^rs!ya%pan!d!aka五種不男
伊葉波羅 (人名)I^s/vara譯曰自在。西域人。善通三藏。達四阿含。宋文帝元嘉年中於彭城翻譯諸經。見名義集一。
伊提目多伽 (經名)十二部經
伊蒲塞 (術語)優婆塞之轉音。西域記九曰:「鄔婆索迦,唐言近事男,舊曰伊蒲塞,又曰優婆塞,皆訛也。」優婆塞,Upa%saka。
伊蒲饌 (雜名)佛寺素席也。名山記。謝東山遊雞足山記曰:「山之絕頂一僧,洛陽人,留供食,所具皆佳品。予謂野亭曰:此伊蒲饌也。」
伊濕伐邏 (天名)I^s/vara,譯曰自在。見西域記二。自在天及伊葉波羅
伊羅葉 (植物)堙羅那
伊羅多羅 (異類)伊羅缽多羅之略,堙羅那
伊羅缽龍王 (異類)Era%pattra,伊羅缽龍王,毀佛之禁戒,損傷樹葉。以此因緣,命終而受龍身。佛本行集經三十一曰:「爾時海內伊羅缽(此言香葉),王既受龍身,心生厭離,欲求解脫。而作是念:往昔迦葉如來,親授我記。汝大龍王,從今已去,過若千萬億年,當有一佛出現於世,號釋迦牟尼佛陀。今既過如是無量億年,頗有佛出世以不?而依那羅陀童子仙,始知釋迦世尊出世,伊羅缽龍王與那羅陀,相隨共向於世尊所。(中略)伊羅缽龍王,即白佛言:世尊我念往昔,有佛出世,名曰迦葉如來。我於彼中,出家修行。我時見一草,名曰伊羅。我時以手,斫取彼草,執捉將詣佛所,白彼佛言:若有比丘,斫於此草,得何果報?時彼世尊,即報我言:汝知若人故心斫斷此草,當墮牢固地獄。我於爾時聞此佛語,心中不信。以不取彼佛語故,不受其教誨。又自思惟:但斫此草,有何果報?以既不信故,造波夜提罪,不捨此邪見,命終已後,遂即生長壽龍中。是故彼時,為我立名,名伊羅缽也。」四分律一曰:「所造惡雖微,慎莫謂為輕。如破伊羅葉,常在於龍中。」莊嚴經論三曰:「伊羅缽龍王,以其毀禁戒,損傷樹葉故,命終墮龍中。」
伊闕佛龕 (堂塔)在河南洛陽龍門山之西崖。大佛龕也。為北魏宣武帝時所造,唐貞觀十五年魏王泰為長孫皇后修之。因更磨崖刻其由致於傍,褚逐良書之。
伊羅婆那龍象王 (鬼類)伊羅婆那者梵名。又作伊羅婆拏,堙羅那,煙羅婆那,藹羅筏拏,愛囉博拏,哀羅筏拏,煙羅槃那,藹那婆那,伊那缽那,伊羅缽那,[口*垔]羅缽多羅,伊羅缽多羅,醫羅缽咀羅等。伊羅為樹名。或梵漢并稱,謂為伊羅葉,黳羅葉,瑿羅葉等。因陀羅乘御之象王也。普通翻為香葉。見玄應音義。或譯為能出聲等。見慧苑音義。此象王,見正法念處經,新譯華嚴經,大寶積經,大般若經等。惟佛本行集經,西域記,新譯華嚴經,慧苑音義等,又以為龍王之名。龍象本皆為那伽Na%ga所譯如伊羅婆那象王瑿羅葉龍王,其原語恐同,為一帝釋乘御之龍象,至後乃分岐耳。或先為龍王之名,更以神話化之為帝釋象王之名,亦未可知也。
伊羅缽多羅 (異類)同醫羅缽咀羅龍王Era%pattra,見伊羅缽龍王條。
伊羅跋提河 (地名)河名。異稱跋提。譯曰賢河。見慧琳音義二十六,Era%vati。
伊蘭 (植物)Era%van!a,又作伊羅,黳羅,堙羅那等。樹名。花可愛,氣味甚惡,其惡臭及四十里。經論中多以伊蘭喻煩惱,以旃檀之妙香比菩提。
伊蘭拏山 (地名)火山名。在中印度伊爛拏缽伐多國。現今附近惟有溫泉涌出,不見噴火。西域記十,形容此山,謂含吐煙霞。蔽虧日月云。
伊蘭拏缽伐多國 (地名)I^rin!aparvata,中印度之境。多小乘之學徒。見西域記十。
任病 (雜語)圓覺經所說四病之一。四病
任運 (術語)猶言自然,任法之自運動,而不加人之造作之義也。行事鈔上二之一曰:「人所至處任運界起,故曰自然也。」同資持記曰:「不假造作故曰任運。」止觀五曰:「一念具十法界,為作念具,為任運具。」
(術語)[8754]n%a又作我,俄哦。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牙聲之等五。五十字門之一。字記曰:「哦。」寄歸傳曰:「我。」南本涅槃曰:「俄。」金剛頂經曰:「仰。」金剛頂經曰:「仰字門,一切法支分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仰字時,是五趣清淨聲。」大莊嚴經曰:「唱哦字時,出銷滅眾生十二支聲。」此從An%ga(支分)之語釋之也。大日經,華嚴經,大品等不說[8754]。
仰山 (人名)禪師慧寂,居江西大仰山,號仰山。師十四出家,初謁忠國師之侍者耽源,傳國師之圓相,後參瀉山而悟玄旨。見傳燈錄十一。
仰山枕子 (雜語)公案。僧問仰山:法身說法否?山云:我說不得,別有一說得。僧云:說得底人在什麼處?山推出枕子。見曾元九仰山章。
仰山指雪 (雜語)公案。師因見雪獅子,乃指云:還有過得此色者麼?眾無對。宗門統耍績集八,仰山。其條下錄諸師之評語,雲門偃云:當時好便與推倒。雪竇顯云:云門只解推倒,不解扶起。瑯琊覺云:即今問汝諸人,推倒扶起,相去多少?[(扣-口)*主]杖拶過眉毛鼻孔,呵呵大笑,擲下[(扣-口)*主]杖。淨慧昌云:推倒也錯,扶起也錯,還有過得此色者麼?
仰山四藤條 (雜語)公案。傳燈錄十二,晉州霍山景通條曰:「師初參仰山,仰山閉目坐。師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華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語訖,向右邊翹一足而立。仰山起來,打四藤杖。師因此自稱集云峰下四藤條天下大禪佛。」又十一,霍山條曰:「仰山一僧到,自稱集雲峰下四藤條天下大禪佛參。師乃喚維那搬柴著(一作打鐘著),大禪佛驟步去。」宗門統要績集八,錄諸師之評,其中雪竇顯云:藤條未到折,因甚只與四下,須是個斬釘截鐵漢始得。昭覺勤評雪竇語曰:胡餅裏討甚麼汁,大似隨邪逐惡。
仰食 (雜語)仰口食之略。仰口食
仰覺 (術語)仰望正覺也。二教論上曰:「仰覺薩埵。」
仰口食 (術語)謂比丘以星宿日月風雨等術數之學求衣食也。四邪命食之一。見智度論三,三藏法數十九。
仰月點 (術語)成菩提之大空點有二樣:一圓點‧,一仰月點[81E0],此有種種異義,日木東寺及安然之義,謂[8779]字[874A]字及[8754]等五字皆通,圓點半月均成。大日經疏及日本東寺安然以外諸流之意,謂[874A]字局於圓點,[8754]等五字局於仰月(大空點),並用此兩點則為[87BC]之形。悉曇三密鈔,問曰:若二點共是空點,一種已足,何為兩種?答:仰月是莊嚴點,圓點是實體,故有其異。此依悉曇字記以仰月為嚴也。愚案莊嚴之解似不妥。梵文一點一畫,豈無深意。瑜祇經愛染王品所說愛染王之種,重[87A4]字為[87BF]之形,以此為胎金兩部之不二法故也。然則一圓點者,約於胎藏界之日輪而示大空,仰月點者,約於金剛等之月輪而示大空也。據此,則假令為[8740]之一字,而因示胎金不二故,並用兩點明矣。故悉曇藏三曰:「大日經義釋云:摩是重空,此於阿空點加仰月形為重空也。」空點
仰覆世界 (界名)華嚴經說種種之世界,中有仰世界,有覆世界。仰世界如常。覆世界如蜂窩。八十華嚴經十七曰:「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
(雜語)梵語曰缽里體尾(Pr!thivi),又作託史麼(Talima史吏),又作步弭(Bhumi^),譯曰地,土地也。以能生為義。又所依之義。大乘義章十二曰:「能生曰地。」佛地論一曰:「地謂所依所行所攝。」梵語雜名曰:「地缽是體尾,又託史麼。」
因地倒者還因地起 (譬喻)譬逆緣即順緣也。大方等如來秘密藏經下曰:「迦葉!假有人天墜墮於地,墮大地已,還依大地而得起住。如是!迦葉!是眾生等,於如來所,生不善故,墮在惡道。墮惡道已,還緣如來,速得出離。云何名為緣如來?於如來所生慇重心。」大莊嚴經論二曰:「如人因地跌,還扶而得起,因佛得過愆,亦因佛滅。」付法藏傳五曰:「佛陀蜜多告曰:尼乾,如因地倒,還扶而起。汝若歸佛,此罪可滅。」法華文句曰:「其無善因,不謗亦墮。因謗墮惡,心由得益。如人倒地,還從地起。」
地人 (雜名)地論宗之人也。
地了 (雜語)天曉可辨方角之頃也。行中鈔中二曰:「十一日地了時。」資持記中二之二曰:「言地了者,即明相現方維可辨故。」
地上 (術語)菩薩終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則初斷一分之惑,證一分之理。是名歡喜地。為初地。已上有十地而滿二大阿僧祇劫之行以至佛果。依之而初地以上為地上,初地已前為地前。地前者凡夫之菩薩,地上者法身之菩薩也。
地大 (術語)四大之一。以堅因為性,以能持為用,周遍一切之物質,故云大。
地下天 (術語)五類天之一。龍神,阿修羅,閻摩王等居於地上或地下,而有神用者。具人類已上之神用者,總稱為天。見秘藏記末。
地水火風 (術語)是為四大。附錄。
地水火風空 (術語)是為五大。又云五輪。五大
地水火風空五指 (術語)密教之說從小指至拇指如其次第,以配於地水火風空之五大。
地水火風空識 (術語)是為六大。大條附錄及六大
地水火風空識見 (術語)是為七大。附錄。
地天 (天名)金剛界四執金剛神之一。能造之四大中,司地大者,女形,白色,種子為[8740],三昧耶形為蓮。一說為堅牢地神。十二天之一。見金剛界曼荼羅大鈔二。大日疏作地神。 0119.JPG
地天后 (天名)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東方,有樓閣,其北與地天並坐者,是也。
地天供 (修法)地天之供養法也。於堂房舍等之新造開地修此法,見密門雜抄。
地內 (雜名)地中
地中 (雜名)稱一寺院境內之附屬寺也。亦云內。
地皮餅 (飲食)劫初時自生於地而養人者。俱舍論十三曰:「由漸耽味,地味便隱,從斯復有地皮餅生,競耽食之。」
地仙 (術語)與地行仙同。天隱子曰:「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地行仙。又,喻安樂也。五代史,張筠居洛陽,擁其貲,以酒色聲伎自娛足者十餘年,人謂之地仙。此類人得此稱者甚多。
地行仙 (術語)十仙之一。以藥餌得長壽,行動地上未得飛行者。楞嚴經八曰:「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地行羅剎 (術語)於地上行動之羅剎也。未得飛行之通者。楞嚴經八曰:「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乃至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
地位十信 (術語)唯識宗對於慈恩大師之立四十一位,西明法師立五十一位,初之十信,更分地位十信,與行解十信之二義。而地位之十信者,排列於十住前之位也。
地居天 (界名)五類天之一。六欲天中四王天忉利天之二者,以居住於須彌山,謂之地居天。餘四天者空居天也。見秘藏記末。
地居空居 (界名)地居天與空居天也。
地念佛 (儀式)真宗之葬禮,至葬所之途中立棺前行行念佛,謂之地念佛。
地底迦 (術語)比丘名,譯曰有愧。見毘奈耶雜事四十。梵Dhi^tika’。
地波羅蜜 (術語)十地所行之十種波羅蜜也。波羅蜜
地界 (術語)四大之一,地大也。與他之三大差別,故云界。俱舍論一曰:「地界能持。」又曰:「地界堅性。」
地界真言印 (術語)十八道之一。修法加持地界使清淨堅固離一切障礙之咒與印也。見十八契印。
地前 (術語)菩薩之行位十地以前也。地上
地前三賢 (術語)菩薩從初發心一大阿僧祇劫之間為地前,此中修行有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十位,謂之三賢位。
地客 (雜名)禪林耕寺領之田地者。
地持經 (經名)菩薩地持經之略名。
地持論 (經名)菩薩地持經之異名。
地神 (神名)地下之神也,名曰堅牢,女神也。最勝王經八:「此大地神女名曰堅牢。」諸天傳曰:「地祇乃總號,安住不動皆地神故,堅牢乃別名。」堅牢 0137.JPG
地神種子 (種子)地神之梵音云跛哩體毘,故以最後之[877A]字為種子,即是金剛三昧之義,能持此道場之地,使如金剛也。見義釋七。
地神眾 (神名)釋迦院之一眾也。大日經一曰:「西方諸地神。」
地涌菩薩 (雜名)釋迦如來既說跡門之法華已,將說本門之法華時,原受釋迦如來教化之無量大菩薩眾從地下涌出,住在虛空中。是稱為本化之菩薩。法華經涌出品曰:「佛說是語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國土地皆振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
地動 (術語)大地震動也。
地動三因 (名數)般泥洹經謂:「一者地依水,水依風,風依空,大風起時,水擾地動。二者得道之沙門及神妙之天現感應,故動。三佛成道時動。」
地動七因 (名數)佛將說法,而現地動,有七因。華嚴經疏六謂:「一為使諸魔怖,二為使眾生心不散亂,三為使放逸者生覺知,四為使眾生警悟,覺了微妙法相,五為使眾生觀佛之說法遍一切智,六為使根熟之眾生得解脫,七為使隨順而問正義。」
地動八緣 (名數)增一阿含經三十七謂:「一、風水輪動時。二、菩薩處母胎時。三、菩薩出母胎時。四、菩薩成道時。五、佛涅槃時。六、比丘現神通時。七、諸天來佛所現梵王或帝釋形時。八、飢饉刀兵之災將起時。」
地動瑞 (術語)法華經六瑞之一。佛將說法華經,地神感之,震動大地。二序品曰:「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地婆達多 (人名)同提婆達多。
地婆達兜 (人名)同提婆達多。
地婆訶羅 (人名)Diva%kara,中印度人。譯曰日照。唐則天武后時來,於弘福寺譯華嚴經入法界品。華嚴綱目曰:「中天竺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照。」
地結 (術語)十八道行法中以地界真言師,加持結成修法之淨地。
地想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觀想極樂淨土土地之相也。
地獄 (界名)梵語曰那落迦Naraka,泥犁Niraya等。譯為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無有等。其依處在地下,因謂之地獄,是譯義也。大乘義章八末曰:「言地獄者,如雜心釋,不可樂故,名為地獄。地持中釋,增上可厭,故為泥黎。泥犁胡語,此云地獄。不樂可厭,其義一也。此兩釋皆對厭心,以彰其過,非是當相解其名義,若正解之言地獄者就處名也。地下牢獄,是其生處,故云地獄。」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義翻為地獄。以地下有獄故,非正翻也。」法華文句四曰:「地獄此方語,胡稱泥犁者,秦云無有。無有喜樂,無氣味,無觀無利,故云無有。」總之地獄有三類:一根本地獄,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也。二近邊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也(此依俱舍論若依智度論則以八寒水八炎火為近邊地獄)。三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等。
八大地獄 (名數)對於八寒地獄而亦云八熱地獄。贍部州地下五百踰繕那有地獄,名等活。從其次第,第八為無間地獄。此八大地獄重重豎立也。據俱舍論八之說,一等活地獄,彼有情遇種種斫刺磨擣。被涼風所吹則蘇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秤量支體,而後斬鋸,故名黑繩。三眾合地獄,眾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害,故名眾合。四號叫地獄,逼於眾苦發悲號怨叫之聲,故名號叫。五大叫地獄,逼於劇苦更發大哭聲,故名大號叫。六炎熱地獄,火隨身起,炎熾周圍,苦熱難堪,故名炎熱。七大熱地獄,為熱中之極,故名大熱。八無間地獄,受苦無間,故名無間。俱舍論十一曰:「此贍部州下過二萬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廣同前謂各二萬,故彼底去此四萬踰繕那。以於其中受苦無間,非如餘七大捺落迦受苦非恒,故名無間。(中略)七捺落迦,在無間上重累而住。其七者何?一者極熱,二者炎熱,三者大叫,四者號叫,五者眾合,六者黑繩,七者等活。」智度論十六曰:「活大地獄,黑繩大地獄,合會大地獄,叫喚大地獄,大叫喚大地獄,大熱地獄,大熱大地獄,阿鼻大地獄。」顯宗論十二之說,謂一想地獄,等活地獄也。罪人互懷毒想害,以毒爪相攫,又罪人被斫剌磨擣作已死想,然冷風吹之,皮肉還生,尋復起活,故名想地獄。二黑繩地獄,同前。三堆壓地獄,即前眾合地獄也,有大石山,罪人入其中,則堆壓其身,故名堆壓。四叫喚地獄,即前號叫地獄也。五大叫喚地獄,即前大叫喚地獄也。六燒炙地獄,即前炎熱地獄也。七大燒炙地獄,即前大熱地獄也。八無間地獄,同前。
八寒地獄 (名數)以上八大地獄外,更有八處之寒地獄。依次橫列者也。一頞部陀Arbuda,此云[病-丙+包],極寒逼身身上生[病-丙+包]也。二尼刺部陀Nirarbuda,此云胞[病-丙+包],嚴寒逼身身分[病-丙+包]裂也。三頞哳吒At!at!a,四矐矐婆Apapa,五虎虎婆Haha%dhara,此三者逼於寒而自口中發如是異聲也。六嗢缽羅Utpala,此云青蓮華,嚴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蓮也。七缽特摩Padma,此云紅蓮華,身分折裂如紅蓮華也。八摩訶缽特摩Maha%padma,此云大紅蓮華,身分折裂如大紅蓮華也。涅槃經十一曰:「八種寒水地獄:所謂阿波波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阿婆婆地獄,優缽羅地獄,波頭摩地獄,拘物頭地獄,分陀利地獄。」智度論十六曰:「八寒冰地獄者:一名頞浮陀(少多有孔),二名尼羅浮陀(無孔),三名呵羅羅(寒顫聲也),四名阿婆婆(亦患寒聲),五名[目*侯][目*侯](亦是患寒聲),六名漚波羅(此地獄外壁似青蓮華也),七名波特摩(紅蓮華色罪人生中受苦也),八名摩訶波頭摩。是為八。」八熱八寒之原語,出名義大集二一四.五。
十六遊增地獄 (名數)此八大地獄,各有十六副地獄,一大地獄之四門,各有煻煨增與屍糞增與鋒刃增與烈河增之四處,合為十六處。八大地獄合之有一百二十八,是為罪人遊履時增加之地獄,故名遊增地獄。見俱舍論十一。
十六小地獄 (名數)智度論說十六遊增地獄,以十六小地獄為八大地獄之眷屬。論十六曰:「如是等種種八大地獄,復有十六小地獄為眷屬。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毒不可見聞。八炎火地獄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燒林,四名劍林,五名刀道,六名鐵剌林,七名鹹河,八名銅橛,是為八。」
十八地獄 (名數)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見即欲鬥,泥犁中無兵,而自有兵相殺傷,無步數,又不死,其人長大,且以人間三千七百五十歲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經一萬歲,即人間百三十五億歲也。二、居虛倅略,此中一苦當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間七千五百歲為一日,其壽二萬歲(已下之獄中苦與日年壽之倍增皆此例也)。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燒。四、樓,其人常居大火鐵城中。五、房卒,於大深谷之火中爛燒而不死。六、草烏卑次,於高二千里廣四千里之火城爛燒而不死。七、都盧難旦,大火鐵貫其人,八、不盧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烏竟都,寒冷凍身。十、泥盧都。十一、烏略。十二、烏滿。十三、烏籍。十四、烏呼。十五、須健居。十六、末都乾直呼。十七、區逋途。十八、陳莫。見十八泥梨經。
一百三十六地獄 (界名)根本地獄之八熱各有十六遊增。共為一百二十八。於此加根本之八熱。而為一百三十六。見三界義。
地獄因 (術語)墮於地獄之業因也。法華文句四曰:「普曜曰:十惡墮地獄。」
地獄有 (術語)七有之一。地獄之果報歷然存在,故云地獄有。
地獄界 (界名)十界之一。差別於其他九界而謂之界。
地獄道 (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獄為罪惡眾生死後所生之道途故也。
地獄趣 (異類)五趣之一。地獄為罪惡眾生死後趣向之處,故云。
地獄天子 (傳說)華嚴經隨好品,說地獄中一有情由前生見聞華嚴經之功力,在地獄為佛光所照,直生兜率天而滿足十地之行,得成佛之果,三生成佛
地獄天宮 (雜名)地獄與天上也。圓覺經曰:「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地獄變相 (圖像)變者變現也。應機變現之地獄或極樂,謂之變相。
地獄報應經 (經名)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之異名。
地塵 (術語)大地作微塵也。以譬數量之多。釋門正統四曰:「說釋尊長壽,雖山斤海滴地塵空界亦不可比。」
地種 (術語)四大種之一,地之大種也。事物上之堅性謂之地,此堅性周遍一切之物質,而為能造之因,故云大種。法華經化城喻品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
地慧童子 (菩薩)又曰持慧童子。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文殊菩薩之左第四位。八大童子之一。地慧又作財慧。主富財之願。童子形,三髻,黃。色,右手持獨股戟頭之幡,左手持細葉青蓮。坐赤蓮上。
地輪 (雜名)五輪之一。地層從地水風空之四輪而成,最下為空輪,空輪之上有風輪,風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上有地輪,地輪即金輪際也。塔婆之五輪,於此中加火輪,地水火風空從下次第,而最下之方石為地輪。
地輪壇 (物名)言四角之護摩壇又言土製之護摩壇。見密門雜抄。
地論宗 (流派)為依學十地論之宗,故名。此論談六相圓融,明一乘佛性,雖同華嚴,而立三祇成佛,不許一念成佛是故非圓教也。十地論者,與華嚴經第六會十地之一品,別行之十地經釋論也,有堅慧,金剛軍,世親之諸論,今所取者,世親之十地論也。梁代光統慧順道慎諸師盛講衍之,及中唐華嚴宗勃興,此宗遂廢退。
地論師 (流派)立地論宗之人也。
地墨 (譬喻)大地為墨,以書文字之謂也。顯其量之多也。吽字義曰:「地墨四身,山毫三密。」
地[月*葛]脾 (術語)Dravya,勝論所立六句義中第一句義之別名。舊譯曰物,新譯曰實。百論疏上中曰:「俱舍論云:地[月*葛]脾,此云物也。」
地藏 (菩薩)梵名乞叉底蘗沙Ks!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釋迦如來付屬,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觀察眾機,於二佛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薩也。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號為悲願金剛或稱與願金剛,在金剛界示現南方寶生如來之幢菩薩,在胎藏界則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薩埵也。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囑累人天品曰:「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地藏十輪經一曰:「此善男子,於一一日每晨朝時,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諸定。從定起已,遍於十方諸佛國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地藏本願經下曰:「現在未來天人眾,吾今慇懃付屬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地藏十輪經一曰:「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地藏講式曰:「梵號叉底俱舍,密亦號悲願金剛,今號地藏薩埵也。彼胎藏界現九尊之主伴,度九界妄情。此金剛界列寶生界會,舉大悲之幢導三有迷途。」案:地藏菩薩名。在釋迦既滅以後,彌勒未生以前,眾生賴以救苦,自誓必盡度六道眾生,始願成佛。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以救苦難。其狀圓頂。手持寶珠及錫杖。或云即閻羅王之化身也。【又】佛滅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跡新羅國主家。姓金。號喬覺。永徽四年,年二十四歲。祝髮。攜白犬善聽,航海而來。至江南池州府東青陽縣九華山。端坐九華山頭,七十五載。至開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計年九十九歲。時有閣老閔公,素懷善念。每齋百僧,必虛一位,請洞僧(即地藏也)足數。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許。衣遍覆九峰。遂盡喜捨。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後亦離俗網。反禮其子為師。故今侍像。左道明,右閔公,職此故也。菩薩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七月三十日顯靈起塔。至今成大道場。【又】九華山之肉身殿,相傳為地藏成道之處。有磴八十一級,緣練以登,峻險不堪言狀。其化成寺,即地藏王宮,中存地藏之遺跡甚多。印光法師文鈔續編曰:「無知愚人,妄謂地藏菩薩是暹羅國太子,其肉身塔,遇閏大七月,彼國之王親來開塔。豈知此係新羅國王族出家,姓金名喬覺,於唐玄宗時來九華。居數十年,後坐脫,肉身不壞,遂以全身入塔,絕無開塔之說。當唐之時,高麗有三國:一高勾麗,二新羅,三百濟。後高勾麗吞滅二國,而但名高麗耳。近時愚人,不知新羅,遂訛作暹羅。唐時亦無暹羅之名,彼係兩國:一暹國,一羅斛國,後併為一,遂名暹羅。此僧事跡,具載九華志,宋高僧傳。」 0042.JPG
六地藏 (名數)地藏菩薩秘記引蓮華三昧經曰:「一檀陀地藏,為地獄道之能化,手持人頭幢者(檀陀者譯人頭幢)。二寶珠地藏,為餓鬼道之能化,手持寶珠者。三寶印地藏,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寶印手者。四持地地藏,為修羅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擁護修羅者。五除蓋障地藏,為人道之能化,為人除八苦之蓋障者。六日光地藏,為天道之能化,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惱者。」此蓮華三昧經為日本台密一流極秘之經,不載於所傳經錄。谷響集十曰:「秘鈔問答中引十卷鈔云:六地藏:第一,(地獄道)白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手蓮華其上童子頭併幡右手月輪),梵號尾薩縛缽哩布羅迦。第二,(餓鬼道)白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蓮華其上三股其上寶珠右施無畏),梵號羅怛曩迦羅。第三,(畜生道)白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蓮華其上輪寶右手在胸),梵號羅怛曩旛尼。第四,(修羅道)黃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蓮華其上劍右施無畏),梵號馱羅抳馱羅髯。第五,(人道)白色(或肉色),青蓮華印(左蓮華其上印右同上),梵號(諸本缺如)。第六,(天道)白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蓮華其上羯麼右白處三昧日輪之內有日也),梵號怛羅荼地也捨也。今詳六地藏,實以地藏菩薩、寶處菩薩、寶手菩薩、持地菩薩、寶印手菩薩、堅固意菩薩名六地藏也。」
地藏六使者 (名數)地藏菩薩念誦儀軌說地藏尊之六使者:一焰摩使者,化地獄。二持寶童子,化餓鬼。三大力使者,化畜生。四大慈天女,化修羅。五寶藏天女,化人。六攝天使者,化天。此念誦儀軌雖云為不空譯,然與延命地藏經,蓮華三昧經等,皆為疑似之本也。
延命地藏 (菩薩)對於延命普賢而說延命地藏。延命地藏經謂:「時佛住佉羅陀山,告帝釋曰:有一菩薩名延命地藏,見此菩薩體,聞此菩薩名,眾病悉除,壽命長遠,爾時帝釋白佛曰:世尊!何故名延命地藏?佛告天帝釋,心無生滅,故名延命。時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在左,調御法性;一名掌惡,在右,降伏無明。」
勝軍地藏 (菩薩)對於勝軍不動而說勝軍地藏。蓮華三昧經謂勝軍地藏者,頭戴畢竟空寂胃,身著隨求陀羅尼一鎧,佩金剛智大刀,標發心修行幡,執斬惡業煩惱軍劍,左右有掌善掌惡二童子。
本形 (術語)六地藏六使者及延命地藏勝軍地藏等,並非有本經本軌之典據,但據日本中古台密一流之相傳耳,其本經軌之說,如大日經疏五曰:「地藏菩薩,於種種間飾雜寶莊嚴地上,以金銀頗胝水精四寶,為蓮華座,令窮極巧麗。其菩薩在華座上,光燄周遍,其身如在胎藏。(中略)此聖者主持寶王心地中性起功德無邊寶藏,故其標幟以一切珍奇雜寶綺錯莊嚴也。」輸婆迦羅譯之地藏菩薩儀軌曰:「次說畫像法,作聲聞形像,著袈裟,端覆左肩,左手持盈華形,右手施無畏,令坐蓮華。」秘藏記下曰:「地藏菩薩,白肉色,左手持蓮花,上幢幡,右手持寶珠。」
種子 (術語)漫荼羅大鈔四曰:「種子者,[8770]字也。」
三昧耶經 (術語)同鈔曰:「三形幢也。」
經軌 (術語)實叉難陀譯之地藏菩薩本願經,二卷。玄奘譯之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失譯之大方廣十輪經,八卷。輸婆迦羅譯之地藏菩薩儀軌一卷。其他涉於疑者,有延命地藏經一卷,地藏菩薩念誦儀軌一卷,蓮華三昧經一卷。
地藏十益 (名數)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之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嘆,則由其居處,即得十種之利益:一、土地豐壤。二、家宅永安。三、先亡生天。四、現存益壽。五、所求遂意。六、無水火災。七虛耗碎除。八、杜絕惡夢。九、出入神護。十、多遭聖因。見地藏菩薩本願經下。
地藏二十八益 (名數)一、天龍護念。二、善果日增。三、集聖上因。四、菩薩不退。五、衣食豐足。六、疾疫不臨。七、離水火災。八、無盜賊厄。九、人見欽敬。十、神鬼助持。十一、女轉男身。十二、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從。十八、眷屬歡樂。十九、諸橫銷滅。二十、業道永除。二十一、去處盡通。二十二、夜夢安樂。二十三、先亡離苦。二十四、宿福受生。二十五、諸聖讚歡。二十、聰明利根。二十七、饒慈愍心。二十八、畢竟成佛。見地藏菩薩本願經下。
地藏與法藏 (雜語)法藏者阿彌陀如來因位時之名也,是與地藏菩薩為一體云。
地藏院 (術語)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之第九,以地藏為中尊而安置九尊。
地藏院四菩薩 (名數)一寶處菩薩,二持地菩薩,三寶印手菩薩,四堅固菩薩。見大疏五。是地藏菩薩之眷屬也。
地藏講 (行事)講讚地藏菩薩功德之法會也。
地藏會 (行事)供養地藏菩薩之法會也。
帝釋地藏會 (雜名)佛於忉利天說地藏本願經,帝釋念地藏,修其法會也。
地藏本願經 (經名)具名地藏菩薩本願經,二卷,唐實叉難陀譯。經中載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復召地藏大士,永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觀者,皆得報本薦親。咸登極樂。此經多說地獄諸相,及追薦之功德。佛門中之孝經也。本經之著述如下:地藏本願經科文一卷,靈[(市-巾)/桀]定,岳玄排。地藏本願經綸貫一卷,靈[(市-巾)/桀]撰。地藏本願經科註六卷,靈[(市-巾)/桀]撰。地藏菩薩像靈驗記一卷,宋常謹集。地藏經開蒙三卷,清釋品[(市-巾)/桀]集。
地藏十輪經 (經名)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之略名。十卷,唐玄奘譯。佛依地藏菩薩之問而說十種之佛輪。十輪者即佛之十力也,一一力譬轉輪聖王。
地藏菩薩儀軌 (經名)一卷,唐善無畏譯。
地藏經科註 (書名)六卷,曇[(市-巾)/桀]撰。師自撰緣起云:予自幼失奉嚴慈,既長遊學,尤疏定省。後將迎侍,業已化去。臨風徒戚,欲養奚徒。(中略)顧此圓經,寧容冷視。遂綜品題而釋題,仍輯科註以銷句。大要顯我佛之悲心,昭地藏之本願。補法門之闕典,啟初學之孝思而已。
地壇 (術語)四輪壇之一。壇為四角,又有以土作者。見密門雜抄。
地觀 (術語)於地輪方形中觀[8740]字之稱。又云金剛座觀。
托子 (物名)茶托也。
托生 (術語)胎生之之有情宿身於母胎內也。在極樂則托生於蓮華。
托胎 (術語)托於母胎也。【又】如來八相之一。乘六牙白象自兜率天下,從母之右脅入而托胎也。
托事觀 (術語)台家所說三種觀法之一。如觀王舍城為心王觀萬二千為人十二處之千如,一一事相入心而悟解為真理的,謂之托事觀。華嚴宗所謂十玄中之托事顯法生解門也。觀法
托塔天王 (菩薩)佛經四天王之一。即北方多聞天王。梵名毗沙門。管領羅剎夜叉。佛令掌擎古佛舍利塔。故俗稱托塔天王。唐宋時敕諸府州軍建天王堂奉祀之。元時繪其像於旗。列於鹵簿之內。
托事顯法生解門 (術語)華嚴宗所立十玄門之一。同於天台宗之托事觀。托於淺近事相而顯深妙法理之法門也。密教事相門之標幟,全屬於此門。玄門
托缽 (術語)比丘之乞食也。正字通曰:「托同拓,手承物也。」手承缽而乞食之義也。續傳燈錄惟正禪師章曰:「聞托缽乞食,未聞安生以享。」又粥飯之時,擎缽而赴僧堂,曰托缽。聯燈會要雪峰章曰:「師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師曬飯巾次,見德山托缽,至法堂前。師云:這老漢,鐘未鳴鼓未響,托缽向甚麼處去!山便歸方丈。」
(術語)梵字[8748]([81E1])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韻之一。又作鷗,襖,烏,鄔,皆同。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曰:「稱汙字門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文殊問經字母品十四曰:「稱汙字時,是取聲。」是蓋文殊問經說淺略之字相,金剛頂經即其字相,明絕對之字義(即真實之本體)也。日本淨嚴之悉曇字記講述曰:「字母表云執瀑流。執者取義,謂執取生滅無常之法。是有二類:凡夫執生滅無常之法,是取著常。二乘不知無常生滅之法,即常住不滅之法。偏執取無常無我,厭離生死,欣求涅槃。今悟解瀑流不可得之性,則一切諸法,常住不滅,又隨緣生滅。以此之故,凡夫二乘之偏執,俱不可得。次若執取生死永斷,猶滯二乘地,又著無識身三昧故,猶未免漏流。若了達本不生際,即漏而無漏故,漏無,不漏無。復次,漏與無漏,俱時具足,名真無漏。何則?一塵亦不漏失故,是為瀑流不可得之實義。」【又】梵字[8745](U^)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韻之一。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曰:「稱汙字門時,一切法損減不可得。」文殊問經字母品十四曰:「稱汙字時,是損減世間多有情聲。」是文殊問經唯就淺略之字相,金剛頂經說甚深之字義也。日本空海之吽字義曰:「以佛眼觀之,佛與眾生,同住解脫之床。此無彼無,無二平等,不增不減,周圓周圓也。既無勝劣增益之法,何有上下損減之人。是名汙字之實義。」又曰:「諸法因不可得故,汙字門因不可得。因不可得,則本初不生。本初不生,則不增不減。不增不減,則大般涅槃之果海。大般涅槃之果海,則如來之法身。是名汙字之實義。」
汙栗馱 (術語)Hr!daya,譯曰心。謂草木之中心也。止觀一上曰:「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天竺又稱汙栗馱,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通常謂之肉團心。密教之用語,汙字通常作汗。
汗栗馱 (術語)Hr!d Hr!daya,又作乾栗馱、干栗多。紇哩陀耶
污戒 (術語)受戒之人屢迷於煩惱,無慚無愧,而污淨戒也。
污染 (術語)污染於世間之五塵也。無量壽經下曰:「猶如蓮華,無污染故。」
污家 (術語)比丘以物贈與在家之人為使得者思報恩,不得者聞之不喜,彼此皆傷平等施心故謂之污家。是比丘最當慎之所作,十三僧殘中有污擯謗違僧諫戒。行事鈔中之二曰:「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種種信施物,為三寶自身乃至一切,而與大臣及道俗等,皆名污家。(中略)由以信施物與白衣故,破前人平等好心,於得物者歡喜愛樂,不得物者縱使賢善無愛樂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同資持記曰:「名污者,莫非壞彼淨信令生厚薄故。」
污道沙門 (術語)四沙門之一。破戒無慚之沙門而污正道者。
江天寺 (寺名)在今江蘇丹徒縣金山上。舊名澤心寺。又名龍游寺。通名金山寺。清聖祖南巡始改江天寺。宋僧了元居此。蘇軾來訪了元。曾留玉帶於寺內。至今尚存。
江西 (人名)馬祖號也。六祖慧能有二大弟子:一為青原之行思,二為南岳之懷讓。青原之法嗣有湖南,南嶽之弟子有江西,禪法之盛,始於此二師云。江西名道一,以姓馬氏而稱為馬祖,以振道於江西而號為江西。唐開元中習禪於衡岳讓和尚,而得其心印。始自建陽之佛跡嶺遷至臨川,次至南康龔公山。大曆中隸名於鍾陵開元寺,四方學者雲集。貞元四年寂。元和中謚大寂禪師。見傳燈錄六。
江迦葉 (人名)三迦葉之一。梵語曰那提迦葉Nadi-ka%syapa,那提譯曰江。增一阿含經三曰:「心意寂然,降伏諸結,所謂江迦葉比丘是。」
江湖 (雜語)江西湖南之義,為昔時禪風極盛之處。由此而汎指禪徒曰江湖。傳燈錄石頭章曰:「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頭,往來幢幢並湊二大士之門。」然象器箋五曰:「忠曰:江湖二水名也(文選註),今言江湖者,江外湖邊本是隱淪士所處。如蓮社高賢傳周續之曰:心馳魏闕者,以江湖為桎梏。駱賓王序曰:廊廟與江湖齊致。范希文嚴先生祠堂記曰:既而動星象,歸江湖是也。故禪士散處名山大剎之外,江上湖邊,此為江湖人。或不出世為名山大剎住持者。聚會在一處亦為江湖眾也。然相傳以江西馬祖湖南石頭往來幢幢為解。此說浸染學家肺腸,欲浣灌之難矣。」案江湖二字,莊子大宗師曰:「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佛家本此。
江湖集 (書名)具名江湖風月集。二卷。集趙宋景定威淳至元至治延祐間之諸方尊宿偈頌者,集者曰松坡。
江湖會 (行事)禪宗夏安居之別名。多集江湖人為安居法會之義。
江湖寮 (堂塔)禪院廣入江湖禪僧之處。
[口*尸]刺拏伐底 (地名)河名。譯曰有金河。佛涅槃於此河邊。阿恃多伐底條及熙連
吐淚 (雜名)譬母之赤精為吐,比父之白精為淚,止觀七曰:「吐淚赤白,二渧和合,託識其中。」同輔行曰:「吐淚等者,大論云:身內欲蟲,人和合時,男蟲白精如淚而出,女蟲赤精如吐而出。骨髓膏流令此二蟲吐淚而出。」
(術語)[875A]T!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言一切法慢不可得(大日經)之義等。文殊問經曰:「稱吒字時,是斷結聲。」涅槃經曰:「吒者於閻浮提示現半身而演說法,喻如半月是名吒。」慢者似從T!anha釋之。
吒王 (人名)罽膩吒王之略稱。
吒婆 (雜語)譯曰障礙。見智度論四十八。
吃栗多 (雜名)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也。底栗多。華言畜生也。
忙忙六道 (術語)往生禮讚曰:「人間忪忪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如燈風中滅無期,忙忙六道無定趣。」
忙忙雞 (菩薩)忙莽雞金剛
忙莽雞金剛 (菩薩)金剛部之部母。梵號忙莽雞。位於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金剛薩埵之上。又作麼麼雞,忙莽計,忙忙雞,摩莫枳,莽莫枳。麼麼雞
忙莽計 (菩薩)忙莽雞金剛
(術語)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內心之趣於外境如心行。大乘義章三本曰:「內心涉境,說名為行。」俱舍論曰:「行名造作。」大乘義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玄義三下曰:「夫行名進趣,非智不進。」【又】從有為法之因緣集起,遷流於三世也。大乘義章二曰:「有為集起,目之為行。」俱舍頌疏一曰:「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蘊,俱合名行。」俱舍光記一之餘曰:「若於造作,或約遷流餘四蘊,亦名為行。」增一阿含經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行一 (術語)法華經四一之一。一切之諸行盡歸成佛之一行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同品曰:「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各家以之為明行一之文。四一
行一念 (術語)對於信一念而言。一聲稱南無阿彌陀佛也。
行人 (雜語)修行佛道之人。
行入 (術語)二入之一。二入
行乞 (術語)比丘行乞食也。又云托缽、行缽。十二頭陀行之一。遺教經曰:「何況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維摩經弟子品曰:「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行不退 (術語)三不退或四不退之一。永不退失菩薩大行之位也。配之於菩薩之階位有多說。不退
行化 (術語)行教化也。
行用 (術語)謂記密教修法之秘傳口訣者。是為實地修行所要用,故云行用。
行布門 (術語)菩薩之階位,初後相即,謂之圓融,初後次第,謂之行布。華嚴經所說,有此二意,是華嚴宗之所判也。自第二會名號品至第六會小相光明品之二十八品,說信住行向地及佛果之次第差別,為行布門。如他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則圓融門也。探玄記一曰:「顯位故者,為顯菩薩修行佛因一道,至果具五位故。此亦二種:一次第行布門,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滿後方至佛地。從微至著,階位漸次。二圓融相攝門,謂一位中即攝一切前後諸位,是故一一位滿,皆至佛地。此二無礙。」
行住坐臥 (雜語)舉止動作,謂之四威儀。心地觀經曰:「行住坐臥,受諸苦惱。」觀念法門曰:「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往生要集下本曰:「今勸念佛,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
行妙 (術語)法華十妙之一。
行足 (譬喻)譬智慧為目,譬修行為足。玄義二上曰:「因於智目,起於行足。」同三下曰:「智目行足,到清涼池。」
行佛性 (術語)有佛性,依之而發大行,感佛果,謂之行佛性,雖有佛性,但具其理,無起行之用,謂之理佛性。是法相宗所立。彼宗言:涅槃經所謂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者,就理佛性而言。若據行佛性言之,則有一類之無性眾生。唯識樞要一本曰:「涅槃據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說有一。」
行事鈔 (書名)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之略稱。十二卷,南山道宣著。此鈔之外,又加戒疏業疏稱為律之三大部。
行事鈔資持記 (書名)十六卷,宋元照著。解行事鈔者。本鈔之著述如下:行事鈔資持記序解并五例講義一卷,宋則安述。行事鈔諸家記標目一卷,宋懷顯集,日本戒月改錄。行事鈔資持立題拾義一卷,宋道標出。
行事會正記 (書名)十二卷,宋台堪著。解行事鈔,與資持記所見異,遂別成一家者。
行法 (術語)修行之法。四法之一。阿彌陀經元照疏曰:「大覺世尊,一代名教。大小雖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四法收之,鮮無不盡。」
四度行法 (修法)又云四度之加行。一十八道之行法,二胎藏界之行法,三金剛界之行法,四護摩之行法,是密教一般之行法也。
行法中間立座作法 (修法)密教行者於修法中間有要事立座時之作法也。作法集曰:「行法之間,依要事立座時,結五股印,誦吽字,然後卻去。傳云:念誦之時有要事立座出時,蟠念珠安壇上而出云云。」
行性 (術語)菩薩之大行與佛性也。行佛性
行果 (術語)行業與果報。果報者必依行業之因。無量壽經上曰:「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行宗記下一之一曰:「良以如來行果極圓,究盡眾生重輕業性。」
行雨 (人名)頻婆沙羅王大臣名。涅槃經謂之雨行。有部毘奈耶謂之行雨。有部毘奈耶四十五曰:「摩竭陀國王舍城王,名曰影勝。以法理人,國無災患,如餘廣說。夫人名勝身,儀貌超絕,國內無比。王之太子,名未生怨。有一大臣,名曰行雨,是大婆羅門種,高勝貴族。」
行供養 (術語)行善法而供養佛也。般若經理趣分曰:「修行一切波羅蜜多,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慈悲喜捨,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行宗紀 (書名)八卷,宋釋元照著。釋南山之戒疏者。
行者 (職位)禪語。方丈之侍者。釋氏要覽上曰:「善見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缽,欲依寺中住者,名畔頭波羅沙(未見譯語)。今詳,若此方行者也。」禪林象器箋八曰:「有髮而依止僧寺,稱為行者。」【又】(術語)A^carin,修行佛道者。釋氏要覽上曰:「經中多呼修行人為行者。」觀無量壽經曰:「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行狀 (雜語)狀者形象之義。即謂其行業之形容也。又云行業,行道,行實。但行業言其德行偉業,行道言其德行修道,行實言其行業事實。
行香 (儀式)行者,施與之義,香者為對佛信心之使(),故施與僧而燒之以使勸請佛也。漢書高帝紀曰:「行田宅」,「蘇林曰:行音行酒之行,猶付與也。」此事為法會之嚴儀,非大會不作,作之者多係上位之人。普達王經曰:「佛言:乃昔摩訶文佛時,王為大姓家子。其父供養三尊,父命子傳香。」僧史略中曰:「安法師三例中,第一是行香定座上講,斯乃中夏行香之始也。」同曰:「唐中宗設無遮會,詔五品已上行香,或以然香熏手,或將香末遍行,謂之行香。」【又】燒香謂為行香。敕修清規聖節曰:「燒香侍者覆住持,來早上堂,至五更住持行香。」尚直編曰:「行中仁禪師,每旦行香。至世尊前,於小合中,別取好香一炷進之。」備用清規達磨忌曰:「行者鳴行香鈸,維那轉身爐前,揖住持上香。」雲麓漫鈔曰:「遺教經云:比邱欲食,先燒香唄案法師行香定坐而講,所以解穢流芬也。乃中夏行香之始。」西溪叢語曰:「行香起於後魏,及江左齊梁間,每燃香薰手,或以香末散行,謂之行香。唐文宗朝省臣奏設齋行香,事無經紀,乃罷。宣宗復釋教,仍行其儀。」演繁露曰:「南史王僧達,好鷹犬。何尚之設八關齋,集朝士,自行香,次至僧達。曰:願郎且放鷹犬。其謂行香次及僧達者,即釋教之行道燒香也。行道燒香者,主齋之人親自周行道場之中,以香爇之於爐也。東魏靜帝常設法會,乘輦行香,高歡執爐步從。凡行香者,步進前,而周匝道場,仍自炷香為禮。靜帝人君也,故以輦代步,不自執爐,而使高歡代執也。以此見行香只是行道燒香,無撒香末事也。」按今作佛事,僧偕主齋者持爐巡壇中,或儀導以出街巷,曰行香,與演繁露說正合。
行香本緣 (本生)賢愚經七說:「佛告阿難:過去無量阿僧祇劫,閻浮提有一大國,名波羅捺。時有一人,好修家業,意偏愛金而勤積之。因得一瓶,於其舍內掘地藏之。如是勤身,乃得七瓶悉取埋之。後遇疾終,作一毒蛇,守此金瓶。如是展轉受形,經一萬歲。最後受身,厭心忽生。見有一人通道,呼之曰:吾今此處有一瓶金,用託君,欲供僧作福。設食時,持一阿先提(釋為草籠),來取我。彼至日擔蛇至寺,著於眾僧前,食時已到,僧眾行立。蛇使彼人次第賦香,眾僧食終,為蛇說法。歡喜轉增,得僧之維那到埋金所,盡用餘六瓶金施僧。命終,生忉利天。佛告阿難:爾時持蛇之人則我身是也。是毒蛇,今舍利弗是也。」行事鈔下三曰:「賢愚經蛇施金已,令人行香置僧手中。」
行香儀則 (術語)行事鈔下三曰:「若行香者,不令婦人指挃掌掌。語令懸放,必不肯者,便可縮手當使過去。若有男子,幸遣行之。尼法反前,為深防罪故。五百問及三千云:不得立受香,因比丘受香,女觸其手,欲發罷道。佛言:若立受者,吉羅。」
行苦 (術語)行者遷流之義,一切有為法,遷流三世,無剎那常住安穩之苦,謂之行苦。三苦之一。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常為無常遷動,即是行苦也。」止觀七上曰:「念念流炎,是為行苦。」
行苦行論師 (流派)外道附錄二十種外道項。
行相 (術語)心識各自固有之性能,謂之行相。心識以各自之性能,遊行於境相之上,又行於所對境之相狀,故名行相。唯識論二曰:「識以了別為行相故。」心識對於事物之境時,必現其影像於心內,如鏡之於物指其心內之影像而謂之行相。唯識述記三本曰:「相者體也,即謂境相,行於境相,名為行相。或相謂相狀,行境之相狀,名為行相。或行境之行解相貌,然本但是行於相義,非是行解義。」又為行解事物之相貌,故云行相。俱舍光記一之餘曰:「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為行相。」同四曰:「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謂行解,如了別等;相謂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為行相。」俱舍寶疏四曰:「能緣心法,於所緣境品類不同。行解心上,起品類相,如鏡照物類於鏡面上,有種種像差別之相。」頌疏三曰:「如緣青境心及心所,皆帶青上影像,此識上相,名為行相。行謂行解,即能緣心也。相謂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為行相,依主釋也。」
二種行相 (名數)此行相有俱舍唯識之異義。俱舍以許直緣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為所緣,心內之行相即所緣也。唯識不許直緣心外之境,必於心內現影像,以之為所緣更起能緣之相,申言之,即心內有能緣所緣之二相,所緣名相分,能緣名見分,而此見分即行相也。然則由唯識觀之,則我為見分行相,俱舍為相分行相也。唯識論二曰:「執有離識所緣境者,彼說外境是所緣,相分名行相。(中略)達無離識所緣境者,則說相分是所緣,見分名行相。」述記三本曰:「行相有二:一者見分,如此文說。二者影像相分,名為行相。」俱舍光記一之餘曰:「若依大乘,此行相當相分,此相分是境攝,隨變色等,即色等攝。」
十六行相 (名數)於苦集滅道之四諦各浮四種影像於心而解了之也。見俱舍論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
行信 (術語)淨土真宗之名目。念佛曰行,信心曰信。如其次第。即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七第十八也。教行信證文類二曰:「其真實行願者諸佛稱名願,其真實信願者至心信樂願,斯乃選擇本願之行信也。」
行思 (人名)唐吉州青原山行思禪師。出家後,詣曹溪謁六祖。祖深器之,為會下之首。師既得道,住青原山靜居寺。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廬陵米什麼價?師既得石頭希遷付法,唐開元二十八年寂。僖宗謚曰弘濟禪師。見傳燈錄五。
行要 (術語)修行之主要者。玄義九上曰:「修行之要,不出定慧。」
行宣政院 (職位)元順帝元統二年,革罷廣教總管府,置行宣政院於杭州。官有院使同知副使各二人,同僉院判各一人,首領官經歷二人,都事知事照磨各一人,按至元二年,西番寇起,亦置行宣政院。又至正二年,江浙行宣政院,設崇教所。擬行中書省理問官,以理僧民之事。
行益 (雜語)禪語。行者行食,益者益食。見禪林象器箋十二。
行捨 (術語)與善心相應之心所,有稱為捨,使心住於平等離掉薄之過者。是於五蘊門屬於行蘊,故稱為行捨,以別於受蘊所攝之受捨。
行腳 (術語)禪僧為修行旅行也。祖庭事苑八曰:「行腳者,謂遠離鄉曲,腳行天下,脫情捐累,尋訪師友,求法證悟也。所以學無常師,遍歷為尚。」
行腳僧 (雜語)旅行之僧也。
行陰 (術語)新譯曰行蘊。舊譯曰行陰。
行婬 (雜語)楞嚴經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
行堂 (堂塔)行者之寮室也。又云選僧堂。於行者中選其可為僧者故也。
行教 (術語)普化道俗之教,謂之化教,偏制比丘行法之教,謂之行教。化教為經論二藏之所詮,行教為律藏之所詮也。南山戒疏一曰:「言行教者,起必因過,隨過制約。(中略)戒律一宗,局斯教矣。」
行唯識 (術語)五種唯識
行華 (儀式)以華配賦也。慈恩傳二曰:「法師至,諸德起來,相慰訖,各各還就坐。令一僧擎鮮華一盤來,授法師。法師受已,將至佛前,散華禮拜訖,就木叉[毛@(鞠-革)]多下坐,已復行華。」即此可見西域行之也。行華之行,同於行香之行。
行廁 (譬喻)身之不淨,譬如受屎之廁。金光明經四曰:「是身不堅,無所利益。可惡如賊,猶若行廁。」釋門歸敬儀曰:「或比行廁畫瓶,或擬危城坏器。」
行業 (術語)身口意之所作。法華經提婆品曰:「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又】善惡之所作,可感苦樂之果報者。無量壽經上曰:「行業果報,不可思議。」
行善 (術語)對於止善而言。為進趣之善所謂諸善奉行也。與作持同義。
行無色 (術語)七種不還之一。不還
行森 (人名)三十二祖傳曰:「行森號茆溪,又號慈翁。博羅人,俗姓黎氏。參大覺普濟能仁國師,玉琳秀,洞明心要。秀令分座說法,接引海眾。一時目為大鵬劈海,又稱為森鐵棒。清康熙十六年,遊華巖曰:此中修篁奇石,可以臥數江帆,吾老此畫圖中矣。乃自刻化期,手書封龕偈而寂。世壽六十四,僧臘三十有六。雍正十一年追封明道正覺禪師。」
行童 (雜名)僧僕也,睽車志曰:「朱三有子,年十三四,傭於應天寺僧為行童。」
行道 (儀式)為敬禮佛而向佛右方周圍旋繞也。寄歸傳三曰:「諸經應云旋右三匝,若云佛邊行道者非也。經云右繞三匝者,正順其儀。」萬善同歸集二曰:「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繞百千匝方施一拜。經云:一日一夜行道,志心報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尊勝陀羅尼經曰:「於四衢道,造窣堵波,安置陀羅尼。合掌恭敬,旋遶行道,歸依禮拜。」大法會必行行道之式。【又】行其所知之道也。無量壽經下曰:「行道進德。」【又】與經行同用之。
行道誦經 (儀式)行道而誦經,天台之常行三昧是也。
行解 (術語)心識遊行所對之境而解了之也。俱舍光記一之餘曰:「言行解者,唯是心等作用差別。(中略)作用名行解,影像名行相。」【又】修行與知解。釋氏要覽下曰:「宗鑑錄云:禪僧行解有十。」
行犍度 (書名)發智論說善惡行業之篇章名。八犍度之一。犍度者,譯言類聚。猶言品。
行滿 (人名)佛隴寺行滿。荊溪之高弟也。日本傳教師從之受天台之諸籍。佛祖統紀十,以為荊溪之旁出,揭其名,而無傳宋高僧傳二十二,有天台山智者禪院行滿傳,然其年代不同。唯日本明匠略傳,記其為蘇州人,二十出家。二十五具戒。大曆三年就荊溪和尚學止觀玄義各一遍文句三遍。住佛隴寺。
行滿成佛 (術語)四滿成佛
行境十佛 (術語)修行滿足證得境界之十佛。對於解境十佛而言。舊華嚴經三十七所列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新華嚴經作正覺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新本性佛),如意佛(新隨樂佛)之名是也。
行像 (行事)西域之俗,每年佛生日,莊嚴佛像載之以車巡行城內,謂之行像。法顯傳記巴連弗邑之行像云:「年年常以建卯月八日行像,作四輪車,縛竹作五層。有承櫨偃戟,高二丈許,其狀如塔。以白氈纏上,然後彩畫作諸天行像,以金銀琉璃莊嚴其上。懸繒幡蓋,四邊作龕,皆有坐佛,菩薩立侍,可有二十車,車車莊嚴各異。當此日境內道俗皆集,作倡伎樂,華香供養。波羅門子來請佛,佛次第入城,入城內再宿,通夜燃燈伎樂供養,國國皆爾。」僧史略上詳釋之。又見佛國記。
行德 (術語)修行之功德。
行履 (術語)行者進退,履者實踐。指日常一切行為,即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喫茶喫飯屙屎送尿。衲僧行履,佛祖不能規,外魔不能亂,頭頭物物,舉足下足,都是道之現成。此古德之言也。
行儀 (術語)行事之儀則也。言出家僧侶行為之作法。四分律行事鈔上曰:「揚顯行儀,匡攝像教。」資持記上一之一釋之所謂:「行儀者,謂行事之軌式。以像末之教,不顯行儀,安能久住」是也。
行學 (術語)行法修學。指戒定慧之三學也。
行樹 (雜名)成列之樹林也。阿彌陀經曰:「七重行樹。」同經通贊疏卷中曰:「七重行樹,七重寶樹,國中行列,常開異華,更無凋變。靈禽上棲,眾遊從故,云七重行樹。」
行禪經 (經名)簡括四種之禪行者。攝於中阿含經四十四。
行願 (術語)身之行與心之願。此二相資而成大事。青龍疏下曰:「由行與願互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菩提心論曰:「凡人欲為善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次第禪門一上曰:「有願而無行,如人欲度彼岸,不肯備於船筏,當知常在此岸終不得度。」
行願勝義菩提心 (術語)龍樹之菩提心論分別菩提心之相為行願,勝義,三摩地三種。第一起利益一切眾生而使成佛之願謂之行願菩提心。論曰:「行願者,謂修習之人,常懷如是心:我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
行願品 (書名)大方廣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之略稱。出於四十華嚴經卷第四十。說普賢菩薩之十大願者。
行願贊 (書名)普賢行願讚之略稱。唐不空譯。惟行願品中普賢自讚之偈,為別出者。與本經之偈,同本異譯。
行願品疏 (書名)十卷,清涼大師澄觀著。世云貞元疏。
行願品疏鈔 (書名)又云行願品隨疏義記。六卷,宗密著。解行願品疏者。
行證 (術語)修行與證悟。依於行道而證理也。行者因,證者果。三藏法數十三曰:「如來滅後,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是名末法。」
行籌 (物名)生事故或異見時,欲計算兩方人員,使各人捉籌而行投票,以票數而知人數。其籌以竹與紙片等作之。釋氏要覽下曰:「梵音舍羅,此云籌。律有婆羅門問比丘,逝多林住幾人?比丘不知。佛言:應行籌。」梵Sala%ka%。
行蘊 (術語)造作於有為法之因緣遷流於三世,謂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識四者,其他之有為法,名行蘊。五蘊之一。蘊者積集之義,是亦有為法之通名也。俱舍論一曰:「四餘為行蘊。」頌疏一曰:「四者謂色受想識,除四蘊外,諸餘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想應,此五十八法是四蘊餘,總名行蘊。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蘊,俱合名行。謂由行蘊攝法多故,偏得行名。」俱舍光記一之餘曰:「問:若於造作,或約遷流,餘四蘊亦名為行,何故行蘊獨得行名?解云:其餘四蘊雖亦名行,攝行少故,各受別名。行蘊攝行多故,故得行名。」
(術語)梵語曰羅逝Ba%jn^i^,以妃有能生之德,故密教假之為三昧之異名,又為陀羅尼之別目,生長三昧及陀羅尼之一切功德如女姓之能生男女,使種胤不斷絕也。大日經九曰:「妃是三昧義,所謂大悲胎藏三昧也。」同十二曰:「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種胤不絕。此明(指陀羅尼)能生一切如來所有功德故,義云妃也。」明妃
好不唧[口*留] (雜語)好者,弄之而加美言。不唧[口*留]者,不秀不慧之義。見不唧[口*留]條。
好生 (雜語)喚起註意時所發之語。生者,語助詞。介石智明禪師語錄小參條曰:「諸人好生聽取。」石溪心月禪師語錄上曰:「好生觀。」即其例也。
好相 (術語)妙好之異相也。謂行者感得佛身並光華等種種妙好之異相。梵網經下曰:「若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即是。
好照 (物名)明鏡也。坐禪時之道具。行事鈔缽器篇曰:「大論供給坐禪法、禪杖、禪[毛@(鞠-革)]、禪鎮、骨人、禪經、好佛、好照、衣服等。」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好照,有說座禪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或取明瑩現像,或取光影交射。」
好堅樹 (植物)木名。智度論十曰:「臂如有樹名為好堅,是樹在地中百歲,枝葉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樹出已欲求大樹以蔭其身,是時林中有神,語好堅樹言:世中無大汝者,諸樹皆當在汝蔭中。」
好聲鳥 (動物)Karan!d!a,又Karan!d!aka,梵語曰迦蘭陀。譯曰好聲鳥。又拘耆羅Kokila,譯曰好聲鳥。見名義集二。
(術語)如者如法之各各之相也,如法之實相也。如地之堅相,如水之濕相,謂之各各之相是事相之如也。然此各各之事相,非實有,其實皆空,以彼此之諸法以空為實,空者,是諸佛之實相也,此實相之如,稱為如。故實相即如也。又此如為諸法之性,故名法性,此法性為真實之際極,故曰實際。故如與法性與實際,皆諸法實相之異名也。又,諸法之理性相同,謂之如,以諸法雖各各差別而理體則一味平等故也。故如者理之異名也。此理真實,故云真如,其理為一,故云一如,但就其理體言之,般若經之如,立為空,法華經之如,立為中,是教門之不同也。智度論三十二曰:「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又曰:「佛弟子如法本相觀。」又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維摩經菩薩品曰:「如者不二不異。」大乘義章一曰:「如,法性,實際,義出大品經,此三乃是理之別目。(中略)如者是其同義,法相雖殊,理實同等,故名為如。」大日經疏一曰:「怛他是如義。」止觀二曰:「如空之異名耳。」維摩經淨影疏曰:「真法體同,名之為如。」
如一味雨 (雜語)法華經藥草喻品曰:「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
如幻 (譬喻)大品經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種種法現出無實之象馬人物等,使人如實見聞,謂之幻,幻事雖如實見聞而非實也,故以譬一切諸法之無實。智度論六曰:「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兒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幻。」維摩經方便品曰:「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
如幻三昧 (術語)達於一切諸法如幻之理之三昧也。又現作種種如幻之事之三昧也。圓覺經曰:「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智度論五十曰:「如幻三昧者,如幻人一處住,所作幻事遍滿世界,所謂四種兵眾宮殿城郭飲食歌舞殺活憂苦等。菩薩亦如是,住是三昧中能於十方世界變化遍滿其中。」
如幻即空 (術語)萬有如幻而無實體也。
如幻假有 (術語)萬有如變幻而無有實體,徒見存在也。
如幻三摩地 (術語)同於如幻三昧。
如化 (譬喻)大品經十喻之一。神仙之通力,天龍之業力,或以禁咒禪定等變化現出種種之物名為化,此化事化物,空而無實也,以譬一切諸法之實無性。智度論六曰:「是變化復有四種:欲界藥草寶物幻術能變化諸物(是一),諸神通人力故能變化諸物(是二),天龍鬼神等得生報力,故能變化諸物(是三),色界生報修定力,故能變化諸物(是四)。如化人無生老病死,無苦無樂亦異於人生,以是故空無實,一切諸法亦如是,皆無生住滅,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如去 (術語)如來之別名。過去之諸佛如從生死去於涅槃中之義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義也。大日經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義,揭多是來義,知解義,說義,去義。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中略)一切諸佛得如是安樂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釋論俱舍四義,然古譯多云如來,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闍梨意存如去如說,今且順古題也。」秘藏記本曰:「如去謂自凡位修行成正覺也,乘如而往故曰如去。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梵如來Tatha%-a%gata,如去Tatha%-gata。
如未開蓮合掌 (術語)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經疏十三曰:「以十指頭相合,指亦齊等。然掌內空令稍穹隆,名窟滿囉合掌,此云如來未開蓮也。」
如如 (術語)楞伽經所說五法之一。法性之理體,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體也。智度論一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故無,第一義故有。」大乘義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就一如中體備法界恒沙佛法,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如如歷法非一,故曰如如。」無量壽經下曰:「從如來生,解法如如。」同淨願疏曰:「空同故曰如,解知一切萬法皆如,名解如如。」佛性論二曰:「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
如如智 (術語)契於如如理體之智,謂之如如智。佛性論二曰:「言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中略)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
如如境 (術語)如如之理體為如如智所契之境者。
如如佛 (術語)覺悟如如理體之佛也。又佛體即如如之理也。宗鏡錄九曰:「古偈云:識心達本如如佛,畢竟無依自在人。」古靈神讚禪師錄曰:「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如如如說 (術語)二教論上曰:「不中之法離於三相,不見處所,如如如說。一是約於離空實非空實三相之義,顯三種平等,而重三如也。」維摩經不二門品曰:「如言說如,如耳聽如。」
如來 (術語)梵語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譯言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此釋通於二身。成實論一曰:「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轉法輪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中略)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智度論二十四曰:「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勝鬘寶窟上末曰:「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何有來義?真如法身。云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大日經疏一曰:「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行宗記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乘履此法出現利生,故得此號。」秘藏記本曰:「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教行信證四曰:「真如即是一如,然者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又梵云修伽陀(Sugata),譯言如去,又譯好去,是如實去生死之義也,故如來如去相對,則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來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顯佛之無住涅槃。餘多陀阿伽陀
二種如來 (名數)一出纏如來,一切諸佛在出障圓明位之稱也。二在纏如來,在一切有情纏垢中之稱也。凡行者之供養,即供養此二種如來也。見秘藏記鈔一。
二如來 (名數)天台一家依成實論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之語,解真應之二如來。如實者是如如之境,乘者是如如之智,道是因,覺是果,境智契合,而未窮滿之位(是因),謂之乘如實道,已窮滿之位(是果),謂之來成正覺,即真身如來也。又境智契合,謂之乘如實道,來至三界示現八相成道,謂之來成正覺。是應身如來也。前真身之釋,屬於乘如實道之四字因,今者全屬於果,欲果上之境智冥合,而來生於三界也。法華文句九曰:「道覺義成,即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真身如來也。以如實智乘如實道來至三界,示成正覺者,即應身如來也。」
三如來 (名數)又天台依智度論二「如法相解,如法相說」之文而釋三身如來。法相二字,即法身如來也,法相者如如之境也,解者如如之智也,如如之理,為如如之智境,是名法身,此法身,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來應一切處為來。解之一字,報身如來也,乘如實之道而如法相解也,是契於如如之理如如之智也,此智如法相為如。如法相解為來。說之一字,應身如來也。既至果上,理智冥合之處垂無謀之權用,來至三界轉法輪,謂之如法相說,理智冥合為如,來至三界而說為來。文句九曰:「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此為法身如來。(中略)從理名如,從智為來,即報身如來。故論云:如法相解,故名如來也。以如如境智合,故能處處示成正覺。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八相成道,轉妙法輪,即應身如來。故論云:如法相說故名如來也。」
如來藏 (術語)真如在煩惱中,謂之如來藏,真如出煩惱。謂之法身。依佛性論如來藏品,藏有三義:(一)所攝之義,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則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門,為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淨法,一切染淨之法,皆攝於如來之性,即真如,故云如來藏。易言之則真如攝一切法。如來藏一切法也。楞伽經四曰:「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眾生。」勝鬘寶窟下本曰:「一切眾生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如所攝故名藏也。則眾生為如來所攝也,是如來藏眾生。」起信論義記上曰:「如來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門,以其在於眾生位故,若在佛地則無和合義。」(二)隱覆之義,真如在煩惱中時,為煩惱隱覆如來之性德,而不使顯現,故名如來藏,是眾生之煩惱藏如來也。勝鬘經曰:「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又曰:「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理趣般若經曰:「一切有情皆如來藏。」同述贊下曰:「此真性正實如來藏在纏中名如來藏,一切眾生皆有真理故。」勝鬘寶窟下本曰:「如來性住在道前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是眾生藏如來也。」(三)能攝之義,真如在煩惱中。含攝如來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來藏。占察經下曰:「復次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業。」起信論曰:「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述讚下曰:「藏謂庫藏,諸佛所有一切功德皆在其中名如來藏,現行功德未能起,故不名法身。」起信論義記下本曰:「隱時能出生如來,名如來藏(能攝故出生也),顯時為萬德依止,名為法身。」梵Tatha%gatagarbha。【又】如來所說之一切經藏也。增一阿含經序品曰:「其有專心受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正使今身不盡結,後生便得高才智。」
二如來藏 (名數)一空如來藏,二不空如來藏。同於空不空之二真如。二如
如來日 (術語)又云實相日。越過現未三時無相平等之日時也。大日經一曰:「越三時如來之日。」同疏一曰:「以淨眼觀之,三際之相了不可得,無終無始,亦無去無來,此實相之日。覺明常住,湛若虛空,無有時分修短之異。然以佛神力故,令瑜伽行者於無量劫謂如食頃,或演食頃以為無量劫,延促自在,無定相可得,故云如來日也。」
如來地 (術語)佛之位也。楞伽經二曰:「如來禪者,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起信論曰:「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如來衣 (衣服)三軌弘經之一。同於忍辱衣。三軌附錄。
如來身 (術語)解境十佛之一。
如來使 (術語)佛滅後弘通經法者謂之如來使。法華經法師品曰:「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梵Tatha%gata-du%ta,Pres!t!a Krtyakara。
如來座 (術語)三軌弘經之一。同於法空座。三軌附錄。
如來唄 (儀式)如來妙色身等二偈八句,諷梵唄之調子,故云如來唄。簡稱之曰梵唄。勝鬘經曰:「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第一偈,嘆佛之應身,次二句,嘆佛之報身,一切法常住一句,嘆佛之法身。法會之常式,多唱此文。
如來室 (術語)三軌弘經之一。同於慈悲室。三軌附錄。
如來家 (術語)真如法界為如來之所住,故稱如來家。唯識論九曰:「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同述記九末曰:「無性云:謂佛法界名如來家,於是證會,故名為生。」
如來部 (術語)胎藏界三部之一。又云佛部。大日釋迦等諸佛之部類也。
如來會 (術語)無量壽如來會之略名。大寶積經第五會之名也。
如來舞 (術語)稱如來以種種善巧之神變悅可眾心而攝化之之作業也。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曰:「佛又告金剛手:諸如來有意生名業作戲行舞,廣演品類攝持四界,安住心王,等同虛空,成就廣大見非見果,出生一切聲聞及辟支佛諸菩薩位,令真言門修行諸菩薩一切希願皆悉滿足具種種業,利益無量眾生。」
如來識 (術語)又云佛識。第八之阿賴耶識為一切眾生之根本識,第九之菴摩羅識為如來之清淨識。菴摩羅,譯言清淨。以離一切之無明煩惱故也。但法相宗以菴摩羅耶識為阿賴耶識之淨分,不立為第九識,法性宗則立為第九識。光明玄曰:「菴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若分別之即是佛識。」宗鏡錄曰:「摩羅淨識湛若太虛,佛性明珠皎同朗月。」
如來禪 (術語)又名如來清淨禪。楞伽經所說四種禪之一。如來所得之禪定,即首楞嚴定也。依此禪定窮究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無作之妙用,別於外道二乘菩薩所得之涅槃,謂之如來禪。楞伽經二曰:「云何如來禪?謂人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同經註解二曰:「如來禪者即首楞嚴也。」證道歌曰:「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禪源都序上一曰:「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磨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此以如來禪為至極之心法,達磨所傳之宗旨名。唐仰山初立祖師禪之目,以祖師禪為達磨所傳之心印,以如來禪為未了之名。祖師禪
如來慧 (術語)如來之智慧,即一切種智也。
如來心經 (經名)佛頂放無垢光明入普門觀察一切如來心陀羅尼經之異名。
如來愍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之右第七位。梵號怛他蘗多母隸底多,譯言如來愍。密號曰教命金剛。主如來哀愍之德。肉色,左手持如意寶,右手持荷葉盛花者安膝上,著羯磨衣,冥坐荷葉上。
如來寶菩薩 (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之右。梵號怛他[言*我]多摩尼,譯言如來寶。密號曰實相金剛。是為入釋尊寶珠三昧之尊,與大日經之毫相尊相當。黃色,左手持蓮上有寶珠,右手為胎拳,立頭指當胸,坐赤蓮。
如來礫乞底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上行北端之第九位。梵號礫乞底,譯言槊,密號曰眾行金剛。主如來外護方便之德。肉色,右手持一股戟,左手為金拳安臍下,坐蓮上。
如來牙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上行南端之第九位。梵號怛他蘗多能瑟吒羅,譯言金剛牙。嚙碎一切煩惱之三昧也。密號曰護法金剛,又曰調伏金剛。肉色,左手持開敷蓮花,右手伸頭小大三指,餘屈,當胸,坐赤蓮上。
如來捨菩薩 (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上行北端。梵號怛他[言*我]多烏波乞叉,譯言如來捨。密號曰平等金剛。司如來四無量心中之捨德。菩薩形肉色,左手持白珠,右手押股,坐於荷葉。
如來慈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之右第八位。梵號怛他蘗多昧底哩,譯言如來慈,密號曰護念金剛。司四無量心中之慈德。肉色,捧荷葉,中盛蓮華,著羯磨衣,冥坐於荷葉。
如來悲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之右第六位。梵號怛他怛多迦樓多,譯言如來悲,密號曰慈化金剛。司四無量心中之悲德。肉色,童形,兩手虛心合掌,戴鬘,著天衣,坐荷葉。
如來喜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上行北端之第二位。梵號怛他[言*我]多母你多,譯言如來喜,密號曰禰法金剛。司四無量心中之喜德。肉色,持荷葉盛蓮華,右手大中相捻,當胸,坐於赤蓮。
如來毫相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之左第二位。梵號怛他[言*我]都欏,譯言如來毫相。密號曰妙用金剛。如來白毫為無邊福德之相,而此為佛格化者也。黃色,左手持髻上有圓光,右手仰掌當臍下,坐於赤蓮。
如來語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之左第七位。梵號怛他[言*我]多繪乞怛落,譯言金剛語。密號曰性空金剛。是為如來愛言語之口相格化者。肉色,左手持髻,上安寶形,右手為平掌,仰而當胸,坐於赤蓮。
如來笑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之左第八位。梵號怛他怛多訶婆,譯言如來笑。密號曰歡喜金剛,破顏金剛。是為如來辯說之相格化者。肉色,左手執開敷蓮,右手伏頰邊,開口,坐赤蓮。
如來舌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之左第六位。梵號怛他怛多爾訶縛,譯言如來舌。密號曰辯說金剛。是為如來之舌相格化者。肉色,持蓮,上有舌,右手為平掌,仰而當胸,坐於赤蓮。
如來常住 (術語)涅槃經二十七曰:「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如來拳印 (印相)又名智拳印。金剛界大日如來之印契也。智拳印
如來藏心 (術語)真如心之異名也。真如心
如來藏性 (術語)一切眾生之性隱藏如來之功德,謂之如來藏性。
如來藏論 (書名)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之異名。
如來藏經 (經名)具名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舉九喻而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性。
如來藏緣起 (術語)同於真如緣起。
如來所得法 (術語)金剛經曰:「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如來所得之法者菩提也,其法體空寂,無相可得,故云無實,其中具恒沙之性德,故云無虛。
如來神力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記如來為付囑深法於菩薩,現十種之神力。
如來淨華眾 (術語)往生論曰:「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彌陀如來之聖眾,悉於清淨之蓮華中化生,故云如來淨華眾。其蓮華為如來本願成就而成正覺之結果,故云正覺華。
如來壽量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十六品之名。四要品之一。說釋迦如來既於久遠之昔成佛,其壽量無數無量不可思議,此稱為開跡顯本,一經中於此始開八相成道垂跡之化身,而顯久遠實成之本身也。
如來應正遍知 (術語)又謂之如來應供等正覺。佛之三號也。往生論註下曰:「所言三號即是如來應正遍知也。」十號
如來智印經 (經名)一卷,失譯。大乘智印經之異譯。
如來三昧耶 (術語)阿闍梨所傳曼荼羅遍知院之一尊也。畫如來頂相為其標幟。大疏六曰:「三昧耶當作御頂相,如來頂相具攝一切功德。」
如來五種說法 (名數)如來說法之五種方法:一言說,以言音而說法。二隨宜,隨順眾生之機根而說法。三方便,以善巧方便而導之。四法門,說妙法,開解脫之門,而使入於清淨之地。五大悲,起大悲心一念一剎那不捨眾生而說法。
如來果上法門 (術語)謂真言宗金胎兩部之密教。諸宗之法門,乃如來之應化身,對於因位之凡夫二乘菩薩說彼等行證之分際。是因人之法門。金胎兩部之密教乃大日如來集內證之眷屬為自受法樂談自證者,則是果上之法門也。二教論上曰:「如來應化身為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等說三乘教法,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說顯一乘等,並是顯教也。自性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說三密門,謂之密教。此三密門所謂如來內證智境界也。等覺十地不能入室,何況二乘凡夫!誰得昇堂。」
如來師子吼經 (經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譯。與大方廣師子吼經同本先出。
如來秘密藏經 (經名)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之略名。
如來秘密慧經 (經名)大疏一,引除疑天女之因緣,出此經名。或云貞光開元錄不載之。或云勘開元錄。此經一部二卷。未得其本。義釋但舉經云而不出經名。
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經名)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之略名。
如來不思議法身 (術語)稱阿字本不生之理。大日經五曰:「說如是音聲已,還入如來不思議法身。」義釋十二曰:「此不思議,梵云阿真底。有阿聲,意明從阿而出又從阿而入也。」
如來應供等正覺 (術語)又云如來應正遍智。佛之三號也。如來即如來,應者應供,正遍智者等正覺也。舉佛號者,或以一號,或以三號,或以十號。但三號者十號中之前三號也。往生論註下曰:「諸佛如來德有無量,德無量故。德號亦無量,若欲具談,筆紙不能載也。是以諸經或舉十名或騰三號,蓋存至宗而已,豈此盡耶?」
如來無邊誓願事 (術語)密宗所立五大願之第四。奉事無邊如來之誓願也。
如來體性無生觀 (術語)五輪所成法界塔婆之觀法也。五輪者,是法身如來之體性,故云如來體性,以本不生之[8740]為體,故云無生。見三種悉地儀軌。
如來自誓三昧經 (經名)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之略名。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佛為勝軍王說正法治國之道,并觀欲樂之無常。
如來方便善巧咒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經之異譯。
如來光明出已還入 (雜語)佛涅槃時示於阿修羅等之奇瑞也。涅槃經一曰:「爾時如來面門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諸大會,令彼身光悉不復現,所應作已,還從口入。時諸天人及諸會眾阿修羅等,見佛光明還從口入,皆大恐怖,身毛為豎,復作是言:如來光明出已還入,非無因緣,必於十方所作已辦,將是最後涅槃之相,何其苦哉!」
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如來獨證自誓三昧者此時佛所住道場之名也。說出家之法,迦葉自誓而得戒。
如來所說示現眾生經 (經名)須摩提長者經之異名。
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 (經名)寂調音所問經之異名。
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經名)二十卷,宋法護等譯。大寶積經第三金剛力士會之異譯。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 (經名)二卷,元魏曇摩流支譯。與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壯嚴經同本而支出者。
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術語)佛之十號也。十號
如法 (術語)如法,契於理也。無量壽經下曰:「應當信順如法修行。」維摩經方便品曰:「夫說法者,當如法說。」同觀眾生品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如法治 (術語)突吉羅Dus!kr!ta之異名。如法治罰之罪科也。資持記上一之五曰:「如法治者突吉羅異名。」
如法佛眼 (修法)向佛眼尊修祈禱之法也。如法二字,總名嚴儀之修法。
如法念佛 (術語)謂別時念佛也。別時念佛
如法尊勝 (修法)咒尊勝陀羅尼而祈禱尊勝佛頂尊之修法也。是行大法之儀式。故特云如法。
如法仁王會 (行事)一代一度之大仁王會也。仁王會
如法北斗法 (修法)祈禱北斗星之修法也,有二法,屬於通途法者,謂之北斗尊星王法,屬於准大法者,謂之如法北斗法(一切之修法分大法,准大法,秘法,通途法四種)。
如法愛染法 (修法)又曰大愛染法。日本東密安置如意寶珠而行之秘法也。
如法大仁王會 (行事)一代一度之仁王會也。仁王會
如法孔雀經法 (修法)孔雀經所說孔雀明王之修法也。是行大法之儀式,故特謂之如法。孔雀明王
如空 (術語)如者平等之義,平等真空謂之如空。吽字義曰:「如空四智似金埋地。」
如金剛三昧 (術語)如金剛能貫通一切之事物以智慧通達一切諸法之三昧也。智度論四十七曰:「如金剛三昧者,得是三昧,以智慧能通達一切諸法。」
如是 (雜語)梵語曰翳鍐Evam,指物之詞也。又印可之辭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如是者指示之詞。」勝鬘寶窟上本曰:「印述之辭,如是如是。誠如聖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中略)法稱合道理,故言如是。」
如是力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力者力用也,如十界之眾生各法,有力用功能也。
如是因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因,即習因也。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各習成善惡之性分,而如法生善惡之果,謂之如是因。
如是作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作者造作也,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運動造作也。
如是性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性者性分也,在於內而不改者。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界之性,終始無變也。
如是相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相者相貌也,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外顯種種差別之相貌也。
如是果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果者習果也,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習成善因而生善果,習成惡因而生惡果,乃至草木各各習成自因而生自果如法也。
如是報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報者應報也,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各如法依於過去善惡之業因而得今生苦樂之報,依於今生善惡之業因而得來生苦樂之報也。
如是緣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緣者緣助也。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依善惡業之緣助如法得苦樂之報也。苦樂之性分,為習因。使之感果者,善惡之業緣也。
如是體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體者體質也,下自地獄界,上至佛界,如法十界各自色身之體也。
如是我聞 (雜語)如是者,指經中所說之佛語,我聞者阿難自言也,佛經為佛入滅後多聞第一之阿難所編集,故諸經之開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以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為第一,故諸經之首舉阿難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經典,開卷有阿(無之義)、傴(有之義)二字為吉祥之表,是諍論之本也,故佛教為避諍論列如是等之六成就。如是二字為信成就,我聞二字為聞成就。凡諸經之首有通別二序,通序稱為證信序,中列六事。是佛入滅時告阿難使置於諸經之冠首者。出於集法藏經。佛地論一曰:「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探玄記三曰:「如是總舉一部文義,謂指己所聞之法故云如是。」理趣釋曰:「如是者所謂結集之時所指是經也,我聞者蓋表親從佛聞也。」智度論一曰:「問曰:諸佛經何以故初稱如是語?答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中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註維摩經一:「肇曰:如是信順辭,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法華文句一曰:「對破外道阿傴二字不如不是對治悉檀也。」法華義疏一曰:「立此六事為簡外道,外道經初皆標阿傴二字,如來教首六事貫。」
如是我聞元起 (雜語)智度論二曰:「佛入滅時,阿泥樓馱比丘,使阿難請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何為師?二諸比丘依何住?三惡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經首置何字?佛答:乃至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等言。」法華文句記一曰:「通序元起由阿泥樓豆令阿難問佛。」私志記一曰:「摩耶、大悲、涅槃後分、及阿含經,皆明此事,而大悲經明優婆離教阿難問,其餘經論皆云阿泥樓豆教問。」(阿泥樓馱,阿泥樓豆,阿[少/免]樓馱,同一梵語也)。
如是語經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本事經之別名。
如是本末究竟等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如是之一。初之如是相為本,終之如是報為末,從本之相,至末之報,究竟平等一如,謂之究竟等。
如理 (術語)猶言如實。
如理師 (術語)佛之德號也。俱舍論一曰:「敬禮如是如理師。(中略)如實無倒,教授誡勗,名如理師。」
如理智 (術語)契於諸法真理之真智也。
如量智 (術語)通於諸法事相之俗智也。二智
如意 (物名)僧具之一。世所謂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處,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釋氏要覽中曰:「如意之制蓋心之表也,故菩薩皆執之。狀如雲葉,又如此方篆書心字。」是亦一說也。然比丘之百一資具及曼陀羅諸尊之器仗,無見類於如意者,蓋是始於支那也。佛祖統紀智者傳曰:「南岳手持如意,臨席讚之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釋氏資鑑五曰:「周顯德三年五月,武帝邕,惑於道士張賓等妖言,惡黑衣之讖,乃欲偏廢釋教,命沙門道士辨其優劣。且云:長留短廢。(中略)襄城公何妥?自行如意,座首少林寺行禪師,發憤而起。諸僧止曰:師為佛法大海,眾咸仰知,可令末座對揚。共推如意付智炫,安詳而起,徐升論座。坐定執如意,折張賓理屈。」是論議執如意之證也。【又】人名。西天論師名,梵名末笯曷刺他Manoratha,世親菩薩之師也。因室羅伐悉底國超日王,朋附外道,說火煙之義,不許引證,恥見眾辱,斷舌而死,終時誡世親曰:黨援之眾無兢大義。群迷之中無辨正論。」見西域記二。
如意杖 (物名)法苑珠林曰:「晉敦煌沙門竺曇猷遊會稽剡縣赤城山,有群虎來前,猷為說法。一虎獨眠,乃以如意杖打頭。」
如意輪 (菩薩)如意輪觀音也。
如意寶 (物名)如意珠也。
如意珠 (物名)Cinta%man!i,從寶珠出種種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龍王或摩竭魚之腦中。或為佛舍利所變成。智度論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為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同三十五曰:「如菩薩先為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欲求如意珠,至龍王宮。(中略)龍即與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同五十九曰:「有人言:此寶珠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燒,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釋所執金剛,用與阿修羅戰時碎落閻浮提。有人言:諸過去久遠佛舍利,法既滅盡,舍利變成此珠,以益眾生。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緣故,地獄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雜寶藏經六曰:「佛言:此珠摩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里,此珠名曰金剛堅也。」觀佛三昧經一曰:「金翅鳥肉心為如意珠。」往生論註下曰:「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舍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
如意足 (術語)四如意足
如意佛 (術語)行境十佛之一。如來有自在神力,故云如意佛。
如意通 (術語)五通之一。又云神足通,神境通。變現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飛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塵之境,轉變自在,故名神境。五通
如意瓶 (物名)吉祥瓶之異名。
如意殿 (雜名)兜率天中彌勒菩薩之宮殿以如意珠莊嚴者。
如意寶珠 (物名)如意珠
如意珠王 (物名)於如意珠中為最勝者,故云王。觀無量壽經曰:「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
如意珠身 (術語)成就南方寶生佛之三摩地身,為如意寶珠,而滿一切眾生之希願也。大疏八曰:「今於此中廣種無限善根故,即從今生以後盡未來際常作如意寶珠身虛空藏身,能滿自他一切希願。」
如意摩尼 (物名)摩尼者,梵語Mani,珠寶之總名,即如意珠也。探玄記二曰:「摩尼是珠寶通名,簡通取別故云如意摩尼。」
如意輪供 (修法)如意輪法
如意輪法 (修法)供養念誦如意輪觀音之秘法也。
如意輪經 (經名)如意輪陀羅尼經之略名。
如意輪講 (行事)如意輪供之法會。講讚如意輪觀音功德之法會也。
如意輪菩薩 (菩薩)如意輪觀音也。
如意輪觀音 (菩薩)Cinta%manicakra,六觀音之一。此觀音,手持如意寶珠,以表滿眾生祈願,持輪寶,表轉法輪,故名如意輪。密號名持寶金剛。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曰:「觀世音蓮華如意摩尼轉輪心陀羅尼。」此菩薩有六臂。右第一手捧頰為思惟之相。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曰:「手持如意寶,六臂身金色,頂髻寶莊嚴,冠坐自在王,住於說法相。第一手思惟,愍念有情故。第二手持意寶,能滿眾生願。第三手持念珠,為度傍生苦。左按光明山,成就無傾動。第二持蓮手,能淨諸非法。第三手持輪,能轉無上法。六臂廣博體,能遊於六道。」
經軌 (術語)有如意輪菩薩念誦法一卷,觀自在如意輪瑜伽一卷,如意輪菩薩觀門義註秘訣一卷,如意輪陀羅尼經一卷,觀世音菩薩秘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一卷,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一卷,佛說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經一卷,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一卷,佛說如意輪蓮華心如來修行觀門儀一卷。
如意寶珠法 (術語)如意寶珠轉輪秘密現身成佛金輪咒王經所說,如意寶珠曼陀羅之祈念法也。如意寶珠者如意輪觀音之三昧耶形也,此安於曼陀羅之中臺。
如意寶總持王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說如意寶總持者神咒之名。受持此神咒,而信心不清淨決定專註,則不能見聞諸佛云。
如意輪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譯。說如意輪觀音之壇法。
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說雷除之咒。
如意輪菩薩念誦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如意輪觀音之念誦法。
如意輪觀自在菩薩念誦法 (修法)為罪障消滅,以如意輪觀音為本尊而行之修法也。真言行者最初所修之行法。
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經名)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之略名。
如意輪蓮華心如來 (菩薩)如意輪觀音之德號也。觀音為蓮華部之中堅,故云蓮華心。原為久成之古佛,故稱如來。
如意輪蓮華心如來修行觀門儀 (經名)一卷,宋慈賢譯。說如意輪觀音之修法。
如意輪瑜伽 (經名)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之略名。儀軌之名。
如焰 (譬喻)大品經所說十喻之一。
如電 (譬喻)世之有為,轉變無常,如電光速疾也。金剛般若經曰:「如露亦如電。」
如綿入棘 (雜語)亦髡見羅什被姚興妻之嫗媵曰什如綿入棘。
如說 (雜語)如佛說,如經說也。如如說修行,如說往生等。
如夢 (譬喻)大品經所說十喻之一。世法無實體如夢也。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智度論六曰:「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為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實無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自笑。以是故言如夢。」
如夢幻泡影 (譬喻)金剛般若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中有六喻,稱為六喻般若。
如語 (術語)如實之語,如法之語也。謂真實不虛之言說。金剛經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
如實 (術語)如實相,如實性也。又,如者平等之義,實者不虛之義,又真如實相之義。皆以名理體。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觀諸法如實相。」行宗記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云如實。」法華文句九,釋如實道曰:「如如真實之道。」三藏法數十四,釋如實空曰:「真如實相,體本空寂。」
如實知 (術語)如實相而知之也。往生論註下曰:「如實知者,如實相而知也。」
如實空 (術語)起信論所說二真如之一。如實者真如之異名,平等不二,故謂之如,真實不虛,故謂之實。此真如之體,空淨而離一切之妄染。故名如實空。如明鏡之空淨。即空真如也。起信論義記上本曰:「言如實空者,此以如實之中空無妄染故,云如實空,非謂如實身空。」
如實智 (術語)如諸法實相之智。知諸法實相之智。是唯佛所得之智也。智度論二十三曰:「如實智者,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知,無有罣礙。」同八十四曰:「如實智有何等相?答曰:有人言能知諸法實相。(中略)此中說如實智唯是諸佛所得。何以故?煩惱未盡者猶有無明,故不能知如實。二乘及大菩薩習未盡故,不能遍知一切法一切種,不名如實智。但諸佛於一切無明盡無遺餘,故能如實智。」
如實論 (書名)一卷,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明道理難無道理難且明二十二種之墮負處。
如實論疏 (書名)一卷,真諦述。
如實知見 (術語)如實相之知見也。法華經壽量品曰:「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如實知者 (術語)佛之德號也。大日經疏一曰:「一切諸佛如法實相知解,知已,亦如諸法實相為眾生說。今佛亦如是,故名如實知者,亦名如實說者。」
如實修行 (術語)如實相而行也。初地以上之菩薩,證真如而起行,謂之如實修行。往生論註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起信論義記上本曰:「證理起行,名如實修行。」
如實空鏡 (術語)起信論所說四鏡之一。四鏡
如實不空 (術語)起信論所說二真如之一。如實者真如之異名也,真如體內具無量之性功德,謂之如實不空。即不空真如也。起信論曰:「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如實知自心 (術語)如來之智見。如實知自己之見也。大日經一曰:「秘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同疏一曰:「如實知自心,即是開示如來功德寶所也。如人雖聞寶藏,發意懃求,若不知其所在,無由進趣。(中略)此法從何處得耶?即是行者自心耳。若能如實觀察,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其實不由他悟,不從他得。問曰:若即心是道者,何故眾生輪迴生死,不得成佛?答曰:以不如實知故。」
如實修行相應 (術語)其所修所信相應於法之實義也。
如蓮華在水 (譬喻)法華經涌出品曰:「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是彌勒菩薩嘆地涌菩薩之偈文也。
如響 (譬喻)大品經所說十喻之一。智度論六曰:「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為響。響事空能誑耳根。(中略)諸菩薩知諸法如響。」
如聾如啞 (譬喻)華嚴頓教之座,舍利弗等聲聞,有耳不得聞圓頓之教,故謂之如聾,有眼不得見舍那之身,而不能讚一語,故謂之如啞。六十華嚴經四十四曰:「爾時諸大聲聞舍利弗目犍連,(中略)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如是等諸大聲聞,在祇洹林,而悉不見如來自在如來莊嚴。(中略)所以者何?無明障曀覆淨眼故。」文句四引此文曰:「此即如聾如啞之文。」妙玄十曰:「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後分則有。雖復在座如聾如啞,非其境界。」文句六曰:「諸大乘經華嚴等明麤妙相隔,二乘不聞不解,如啞如聾。」
伅真陀羅 (天名)Druma-kimnara,緊那羅王名,羅什之譯本,謂為大樹緊那羅。支婁迦讖之譯,謂為伅真陀羅。玄應音義七曰:「伅真徒損切,字又作屯,徒門切,此譯云真人也。」
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 (經名)三卷,後漢支婁迦讖譯。與羅什譯之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同本先出。
伐折羅 (物名)縛曰羅
伐折羅陀羅 (雜名)Vajradha%ra,譯曰執金剛、持金剛。手持金剛杵之神部總名。大日經疏一曰:「伐折羅即金剛,陀羅是執持義,舊譯云執金剛,今謂持金剛。」
伐折羅人[口*縛]羅 (菩薩)Vajrajvala,譯曰金剛光。見大日經疏九。
伐伽 (雜名)Bha%ga,跋渠
伐里沙 (流派)Vars!a,數論外道部主之名。譯曰雨。唯識述記一本曰:「十八部中部主者名伐里沙,此翻為雨。雨時生故,即以為名。其雨徒黨名雨眾外道。」
伐浪伽 (天名)vara%n^ga,神名。譯曰妙支。見俱舍光記二十七。
伐那婆斯 (羅漢)Vanava%sin,十六羅漢第十四稱伐那婆斯尊者。翻名不詳。
伐闍羅弗多羅 (羅漢)Vajraputra,十六羅漢之一。譯金剛。
伐[木*致]呵利 (書名)Bhartr!hari,論名。寄歸傳四曰:「伐[木*致]呵利論,是前朱[何-可+爾]議釋,即大學士伐[木*致]呵利所造。」
伐勒迦梨 (人名)Balakr!ti,比丘名。譯曰鬥力。見玄應音義二十三。
伐折羅大將 (天名)藥師經所說十三神將之一。譯曰金剛大將。
伍官王 (雜名)十王之第四。司掌大海底正東沃燋石下合大地獄。此重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查核罪人事犯大小推入合大地獄受苦。另再判發何小地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仳疏梨沙 (真言)陀羅尼名。譯曰無染著。見金光明經慧沼疏五。梵Vis/les!a。
列剎 (雜語)列者列次之義,剎者佛土成寺院之總稱也。
匡山 (地名)廬山之本名。
圭峰 (人名)終南山之別峰,唐華嚴宗第五祖宗密禪師,住於此,故喚師為圭峰。宗密
圭峰碑 (雜名)即定慧禪師碑。唐大中九年立,在今陝西鄠縣。裴休撰并書。文為楷體。有柳公權篆額。師為唐時高僧。號宗密,本姓何。果州西充縣人。嘗登進士。於遂州遇道圓禪師。問法契心。遂受圓教。會昌元年,坐滅於興福塔院。葬於圭峰。宣宗追謚定慧。門人立碑,稱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
言亡慮絕 (雜語)言語亡思慮絕之意。與所謂絕言絕思,心言路絕,同義。謂無言語可以談,非思慮所能及也。三論玄義上曰:「諸法實相,言亡慮絕。」中論疏第一末曰:「大乘實相,言亡慮絕。」皆其例也。
言句 (雜語)言語與文句。
言行 (術語)口業為言,身業為行。無量壽經下曰:「言行忠信,表裏相應。」
言色 (雜語)言語與顏色。無量壽經下曰:「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言味 (雜語)言語與意味。止觀一上曰:「言味相符。」
言阿 (術語)言悉曇之最初阿字也。又,總云梵語。以一切之梵字皆有阿點故也。
言依 (術語)有為法皆攝於能詮之名與所詮之義。而一切有為法之名與義,為依於言語音聲者,故指有為法而云言依。對於不可稱不可說之無為法也。
言便 (雜語)言論上之便宜。俱舍論二十六曰:「然說見言乘言便故。」
言教 (術語)如來以言語垂示之教法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種種譬喻,廣演言教。」
言陳 (術語)因明學之語。宗因喻之所陳於言者謂之言陳,意中有所許者,謂之意許。因明四相違中,法差別相違因,與有法差別相違因者,立者於言陳之外,別有意許,故就其意許而付相違因之過失也。宋高僧傳(藥山傳)李翱評復性書曰:「其文則隱而不援釋教,其理則彰而乃顯自心,弗事言陳,唯萌意許。」
言筌 (術語)言語為顯義理之具,如筌為捕魚之具,故以筌為譬。
言詮 (術語)言語為詮義理者也。
言詮中道 (術語)中道之理,原離言說,然欲說之,必用言語。言語所顯之中道,謂之言詮中道,與離言中道相區別。
言說 (術語)五種說法之一。以言音說法也。
言說法身 (術語)二種法身之一。法身
言端 (術語)如以空之一言示不空非不空也。總為圓教之言詮。三諦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術語)又云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究竟之真理,言語之道斷而不可言說。心念之處滅而不可思念也。心行者心念之異名,心者遷流於剎那,皆云心行。瓔珞經下曰:「一切言語斷道心行處滅。」維摩經阿[門@(人/(人*人))]佛品曰:「一切言語道斷。」止觀五上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仁王經中曰:「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俗作「同斷」者誤。
言蹄 (譬喻)蹄者[四/弟]也。[四/弟]者網兔之具。以譬言語之詮義理。作蹄者誤也。唯識述記序曰:「息詮辨於言蹄之外。」起信論義記上曰:「絕言象於筌蹄。」
言斷 (雜語)言語道斷之略。二教論上曰:「言斷心滅。」
(術語)梵名曰尸羅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過者。大乘義章一曰:「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火,焚燒行人。事等如燒,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瓔珞本業經下曰:「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玄應音義十四曰:「戒亦律之別義也,梵言三波羅,此譯云禁,戒亦禁義也。」涅槃經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級,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來所制之法。戒體者,由於受授之作法而領納戒法於心臍,生防非止惡之功德者。戒行者隨順其戒體而如法動作三業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別,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盡具此四科。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欲達四科,先須略示。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補助儀上曰:「戒科總有四重:謂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淨戒功德是也。戒體者,師資相傳,作法受得,心中領納法體也。此受持法體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開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五戒 (術語)一不殺生戒,不殺生物也。二不偷盜戒,不取不與也。三不邪婬戒,不犯有看守者也。四不妄語戒,不為無實之言也。五不飲酒戒,不飲酒也。此五者在家之人所持,男子謂之優婆塞,女子謂之優婆夷。大毘婆娑論名為五學處。大莊嚴經名曰五大施。俱舍論名曰近事律儀。俱舍論十四曰:「受離五所應遠離,安立第一近事律儀。何等名為五所應離?一者殺生,二不與取,三欲邪行,四虛誑說,五飲諸酒。」【又】指持五戒之優婆塞而云五戒,如趙五戒,智舉五戒等。仁王經上曰:「有千萬億五戒賢者。」
五戒分滿 (術語)薩婆多部宗之義,不許五戒之分受,成實宗之義,則許隨意分受。俱舍論十四曰:「近事必具律義。」成實論五戒品曰:「問曰:有人言:具受則得戒律儀,是事云何?答曰:隨受多少皆得,但取要有五。」智度論十三曰:「五戒有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者少分行優婆塞,三者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行優婆塞,五者斷婬優婆塞。」
五戒果報 (雜語)持五戒則得人趣之果報。文句四下曰:「普曜曰:五道源來,五戒為人,十善生天。」
五戒與五常 (雜語)天台仁王經疏上引提謂經以五戒配於五常,謂不殺,仁也。不偷盜,智也。不邪婬,義也。不飲酒,禮也。不妄語,信也。止觀六上所配不同:謂仁者不殺戒也,義者不盜戒也,禮者不飲酒戒也,智者不妄語戒也,信者不邪婬戒也。
五戒二十五神 (名數)五戒一一各有五神。護持五戒者。見灌頂經一。
三聚淨戒 (術語)三聚之戒法,無垢清淨,故云淨。同三聚戒項。
三聚戒 (術語)一攝律儀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攝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為戒者。三攝眾生戒。又云饒益有情戒。以饒益一切眾生為戒者。是華嚴梵網占察瓔珞等經,瑜伽唯識等論所說。此三者積聚,故云三聚。戒有大小,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為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輕戒三聚戒等為大乘戒。又有在家出家之別。五戒八戒為在家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為出家,三聚戒。為道俗通行戒。即大乘之菩薩無論出家在家,皆受之也但在家之菩薩,凡受此三聚以為心者,謂之通受。出家之菩薩,其初別受攝律儀戒,即二百五十戒及十重等(攝律儀之中有一切大小之戒),是名別受。次乃總受之三聚也。此通受之有二種:一者從他得,唯對於師而得。二者自誓得,唯於佛像前以善心自誓而得。皆不要白四羯磨之作法也。唯識論九曰:「戒學有三: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
八戒 (術語)同八戒齋。
八戒齋 (術語)又作八齋戒,八關齋,八支齋。亦單云八戒。有二說:依俱舍論之說,則一殺生,殺有情之生命也。二不與取,取他不與之物也。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與五戒中不邪婬不同)。四虛誑語,與心相違之言說也。五飲諸酒,飲酒也。六塗飾鬘舞歌觀聽,身塗香飾花鬘,觀舞蹈,聽歌曲也。七眠坐高廣嚴麗床上,坐臥於高廣嚴麗之床上也。八食非時食,食非時之食(午後之食)也。離此八種之非法為八戒,然此八戒中之第八離非時食,是齋法,故總名八戒齋,猶如八正道中惟正見是正道,遂通謂之八正道也。依薩婆多論及成實論,智度論等之說則分塗飾香鬘與舞歌觀聽為二,總有九戒,此中前八者為戒,後一者為齋,故戒齋合而名八戒齋也。申言之,即依俱舍論,則八戒即八戒齋。依他論則八戒與齋法合為八戒齋也。但八戒必具齋法(不過中食),此八戒齋,為在家男女一日一夜受持之戒法,稱為六齋或十齋日等者,謂受持此八戒齋之日也。俱舍論十四曰:「何等名為八所應離?一者殺生,二不與取,三非梵行,四虛誑語,五飲諸酒,六塗飾香鬘歌舞觀聽,七眠坐高廣嚴麗床座,八食非時食。」智度論十三曰:「一不殺生,二不盜,三不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大床上,七不著華瓔珞,不香油塗身,不著香薰衣,八不自歌舞作樂、不往觀聽,九一日一夜不過中食。」十善戒經曰:「八戒齋者:是過去現在諸佛如來,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婬,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六者不坐高廣大床,七者不作倡伎樂故往觀聽、不著香薰衣,八者不過中食。」
八戒齋八種勝法 (名數)十善戒經曰:「持此受齋功德:(一)不墮地獄。(二)不墮餓鬼。(三)不墮畜生。(四)不墮阿修羅。(五)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比丘尼八歸敬戒 (術語)比丘尼當守之八法也。百夏之比丘尼當禮初受戒之比丘。不得罵比丘。不得說比丘之罪及其過失。當從大德之僧受具足戒。尼,犯僧殘當從僧懺悔。每半月宜受僧教誡。宜從比丘三月安居,夏滿宜詣僧中求自恣之人。以上八法謂之比丘尼之八敬法。
十戒 (術語)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華鬘好香塗身,七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觀聽,八不得坐高廣大床上,九不得非時食。十不得捉錢金銀寶物。
二十四戒 (術語)出方等陀羅尼一。
二十八輕戒 (術語)出優婆塞戒經四。
二百五十戒 (術語)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羅夷。二、十三僧殘。三、二不定。四、三十捨墮。五、九十單提。六、四提舍尼。七、百眾學。八、六滅諍。
五百戒 (術語)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本律之說相,唯三百四十八戒,以大數而稱為五百。束為七聚:一,八波羅夷。二,十七僧殘。三,三十捨墮。四,百七十八單提。五,八提舍尼。六,百眾學。七,七滅諍。行事鈔中一曰:「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比丘尼鈔中上曰:「世人妄傳五百戒者非也,亦有經律尼戒五百,此但有總數而無實名也。」具足戒
具足戒 (術語)二百五十,戒 T00491.JPG
二種戒 (名數)此非據戒之項目數,乃就戒之特質而區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於防止惡行,稱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為根本。止惡之理想在於作善,教以積極的行為者,亦名為戒,此為作持戒。如半月說戒,三月安居之規定是也。【又】一出世間戒,沙彌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二世間戒,優婆塞,優婆夷之五戒八戒也。見毘尼母論一。【又】一性戒,殺,盜,邪婬,妄語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受罪。二遮戒,飲酒等戒是也,若飲酒,則能犯諸戒,是故佛特遮止而使不飲之,飲酒之性固非罪也。俱舍論十八曰:「離性及遮故,俱說為戒。」【又】一道共戒,三乘之聖者,至見道修道之位,而發無漏道,故與無漏智共自發防非止惡之戒體,戒體亦無漏也。二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禪定故與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惡之戒體,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見毘婆沙論十三。【又】一性重戒。殺盜婬妄之四重也,此四者自性是極重之罪,故云性重。二息世譏嫌戒,飲酒以下之諸戒,佛以大慈為息世人之機嫌特向內眾而制者,即一切之遮戒是也。見涅槃經十一。【又】一隨相戒。隨即隨順,相即形相。隨順如來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隨相戒。二離相戒。離即遠離,持戒之人,心無所著則一切之戒相猶如虛空,了無持戒之相,故名離相戒。見華嚴大疏五。
十種戒 (名數)一不捨菩提心之戒。二遠離二乘地之戒。三觀察利益一切眾生之戒。四使一切眾生住於佛法之戒。五修一切菩薩所學之戒。六於一切法無所得之戒。七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之戒。八不著於一切如來身之戒。九離思惟取著一切法之戒。十諸根律儀之戒。見唐華嚴經五十三,智度論二十二,唐華嚴經二十一。
受大乘戒十忍 (雜語)大乘授戒之精神列為十條。天台戒疏上曰:「欲受戒者,應香火請一師至佛前受。師應問:能忍十事不?割肉飼鷹投身餓虎等。」順正記二:「一割肉食鷹,二投身餓虎,三斫頭謝天,四折骨出髓,五挑身千燈,六挑眼布施,七剝皮書經,八刺心決志,九燒身供佛,十剌血灑地。」
大乘十種清淨禁戒 (術語)見文殊千缽經五。
大乘戒持犯相 (術語)出義釋十三。
戒因緣經 (經名)鼻奈耶之異名,十卷,姚秦竺佛念譯。小乘律。
戒德香經 (經名)佛說戒德香經,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說戒香普聞,勝於世間諸香。出雜阿含三十八。小乘經也。
戒德經 (經名)戒德香經之略名。
戒香經 (經名)佛說戒香經,一卷,宋法賢譯。與上經同本。
戒消災經 (經名)佛說戒消災經,一卷,吳支謙譯。說受三歸戒之人鬼神畏避及五戒之功德。小乘律。
戒力 (術語)戒律之功力。持戒之功力。持五戒則生人間,持十善則生於天上等。
戒刀 (物名)比丘所持之小刀。供割切三衣之用。僧史略上曰:「禪師則[卄/(鍐-金)]笠,及持澡罐漉囊錫杖戒刀斧子針筒,此皆為道具。」釋氏要覽中曰:「僧史略云: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許畜月頭刀子為割衣故。今比丘畜刀名戒者,蓋佛不許斫截一切草木壞鬼神村故,草木尚戒,況其他也。」
戒心 (術語)同於戒本。戒律之心要也。【又】(書名)高僧傳一(曇柯迦羅傳)曰:「譯出僧祇戒心,止備朝夕。」
戒尺 (物名)兩小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而稍大,把上者向下擊之使鳴,專於受戒用之,故云戒尺。敕修清規沙彌得度曰:「設戒師座机,與住持分手,机上安香燭手鑢戒尺。」
戒日王 (人名)S/i^la%ditya,中印度,羯若鞠闍國Kanya%kubja,曲女城之王,本為吠奢種。名曷利沙伐彈那Harsavardhana,譯言喜增。及兄王為鄰國之王所殺。嗣兄為王,號尸羅阿迭多。唐譯戒日。立六年復兄之讎,臣五印度,有象軍六萬馬軍六萬,垂三十年兵戈不起,政教和平。於五印度城邑建立精舍,設飲食醫藥,施諸窮貧而周給之,於聖跡之處並立伽藍。又五歲一設無遮大會,竭府庫而施一切,歲一集諸國沙門,三七日中以四事供養,莊嚴法座,而校其優劣褒貶淑慝唐玄奘於此時渡天,王之大會設於曲女城遇其盛事。見西域記五。王,有八大靈塔梵讚之著,一卷,宋法賢譯。
戒四別 (名數)即戒四科。
戒本 (書名)從廣律中選拔戒律之各條者。是為廣律之根本,故云戒本,又為說戒之根本。故云戒本。如四分戒本,菩薩戒本等。四分戒疏一上曰:「戒為教本,一部廣律,止解戒行之文。(中略)戒為說本,在座勸誡,有所依承。」是波羅提木叉Pra%timoks!a也。
二部戒本 (書名)比丘之戒本與比丘尼之戒本也。行事鈔說戒篇曰:「僧祇云:若誦戒時,應誦二部律。」
戒本經 (經名)是梵網經之下卷,述菩薩之戒本者,故稱戒本經。
戒本疏 (書名)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五卷,華嚴法藏撰。又四分含註戒本疏,四卷,南山道宣撰。又,四分戒本疏,四卷,唐懷素撰。
戒行 (術語)依授戒作法一旦發得戒體者,能隨順其戒體而如法動作三業,謂之戒行。行事鈔中曰:「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洛陽伽藍記曰:「戒行真苦,莫可揄揚。」
戒名 (術語)依受戒而授之名。初受沙彌戒時,從師賜法名,而捨俗名,其法名謂之戒名。
戒印 (術語)戒者為人所信,故譬於印。成實論十四曰:「入善人聚,以戒為印。」行事鈔上一曰:「入善人聚,要佩戒印。」
戒足 (譬喻)戒者進趣佛道之要具,故以譬足。行事鈔上曰:「經云:若欲生天等必須護戒足。」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戒以足譬,頗符發趣之義。」
戒身 (術語)小乘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五法立為佛陀三身中之法身。因戒為法身之一分,故云戒身。戒定慧附錄。
戒定 (術語)持戒與禪定也。制身云戒,慎心云定,淨心誡觀上曰:「一切苦因果財色為本,一切樂因果戒定為本。」
戒定慧 (術語)此三者稱為三學。戒者防身之惡。定者靜心之散亂。慧者去惑證理也。五燈會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問弘辨禪師曰:云何名戒?對曰:防非止惡謂之戒。帝曰:云何為定?對曰: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帝曰:云何為慧?對曰: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名義集四曰:「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惡證真曰慧。」學此三法而到涅槃,故云三學。若人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關鍵也。玄義三下曰:「增三數明行者,謂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軌儀。」三藏法數九曰:「如來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禪定,三曰智慧。然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三法相資,不可缺一。」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術語)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是謂之五分法身。戒定慧三者如上。解脫者自慧斷惑,解惑之繫縛,即涅槃之事。解脫知見者,認已解脫之智慧也。是前三者為修因,後二者結果也。於結果中舉涅槃之智慧者。以此五種之法為佛之身體,故云法身。三身中之法身即小乘所立。見大乘義章二十本。
戒定慧解脫知見 (術語)解脫與解脫知見二者合而云解脫知見。
戒取 (術語)同戒禁取。見戒禁附錄。四取之一。
戒取見 (術語)同戒禁取見。五見之一。
戒取使 (術語)使者煩惱之異名。戒取之煩惱也。五利使之一。三藏法數二十四曰:「戒取者,謂諸外道,於非戒中,謬以為戒。如雞狗等邪戒以為真戒,取以進行也。由此戒取,驅役心身,流轉不息,故名為使。」(雞戒者學雞之一足立,狗戒者食糞穢也)。
戒和尚 (術語)正授戒之本主為戒師,又云戒和尚。餘師者悉助手也。「三師七證」。和尚,又書和上,弟子呼師之稱。和尚
戒波羅蜜 (術語)戒者六波羅蜜之一。波羅蜜,譯曰度。渡生死海之義。戒為渡生死海之妙法,故云波羅蜜。
戒波羅蜜教主 (雜語)說梵網菩薩戒之盧舍那佛也。是為坐千葉蓮花臺之報身佛。梵網經下曰:「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臺周匝千花上。」
戒法 (術語)佛所制戒律之法。辨於戒之四科。。【又】(雜語)佛弟子所受之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此中在家之人有五戒,八戒,出家之人有十戒,具足戒。
戒果因緣經 (經名)鼻奈耶之異名。
戒門 (術語)戒律之法門。
戒香 (術語)戒德熏於四方,譬之以香。觀無量壽經曰:「戒香熏修。」觀佛經三曰:「常以戒香,為身瓔珞。」戒香經曰:「世間所有諸華香,乃至沈檀龍麝香,如是等香。非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
戒度記 (書名)大智律師元照造觀經疏,名為義疏,二卷。有戒度用飲二弟子,用飲造白蓮記四卷,戒度造正觀記三卷,稱為戒度記。
戒急 (術語)專急於成佛之道而研知慧,謂之乘急之人,特嚴戒法而後研智慧,謂之戒急之人。因此生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乘戒俱急,乘戒俱緩之四種。是謂戒乘之四句。乘急戒緩之人,如維摩居士。戒急乘緩之人,如小乘之比丘。乘戒俱急之人,如出家之菩薩。乘戒俱緩之人,不足言。南本涅槃經六曰:「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止觀四上曰:「約此乘戒,四句分別:一乘戒俱急,二乘急戒緩,三戒急乘緩,四乘戒俱緩。」
戒急乘緩 (術語)戒急
戒科 (術語)戒之四科也。
戒律 (術語)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語尸羅,S/ila譯曰戒,防非止惡之義。梵語優婆羅叉Upalaks!a,譯曰律(淨影),梵語毘尼Vinaya,譯曰律(南山),法律之義。漢靈帝建寧三年,安世高首出義決律二卷。次有比丘諸禁律。魏世天竺三藏曇摩迦羅到許洛。慨魏境僧無律範,遂於嘉平中與曇諦譯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圖。此為中國戒律之始。見僧史略。大乘義章一曰:「言毘尼者,名別有四:一曰毘尼,二曰木叉,三曰尸羅,四曰律。(中略)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中略)所言律者,是外國名優婆羅叉,此翻為律。解釋有二:一就教論,二就行辨。若當就教詮量名律,若當就行調伏名律。」四分戒疏一上曰:「或云尸羅,或云波羅提木叉Pra%tmoks!a,或云毘尼。(中略)初云尸羅,此翻為戒。戒有何義?義訓警也。由驚策三業遠離緣非明其目也。(中略)三云毗尼,唐稱為律,古譯毗尼,皆稱為滅。今以何義,翻之為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略抄)。是初淨影於毘尼有四名,別舉律之梵名,後南山但為三名,以律之梵名為毘尼也。」開宗記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優婆羅懺,此譯為律。律則法也,非法無以肅威儀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毘尼,華言稱律。(中略)不出三義:初言律者法也。從教為教,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中略)二言律者分也。謂須商度,據量有在,若律呂分氣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筆也,必審教驗情,在筆投斷。」
戒律藏 (術語)明戒律之經典也。因其包含蘊積戒律之文義,故名藏。大乘義章一曰:「有包含蘊積名藏。」三藏之一。
戒品 (術語)戒之品類。五戒,十善戒等。梵網經下曰:「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明戒之篇章名。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是梵網經中之一篇章。
戒垢 (術語)女人者為戒垢法之原因,故於因中說果,稱女人為戒垢。智度論三曰:「佛言:女人為戒垢。女人非戒垢,是戒垢因故,女人為戒垢。」
戒相 (術語)戒之相狀差別也。即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論戒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之四者,是為戒之四科
戒脈 (雜名)謂受戒之血脈也。如自釋尊經摩訶迦葉阿難等,至現在之戒師及受者,其統系一脈相承是也。
戒師 (術語)又云戒和尚。授戒之師。戒和尚
戒海 (術語)戒律之清淨譬以海也。止觀二下曰:「戒海死屍,宜依律擯治。」同輔行曰:「律云:譬如彼死屍大海不容受,為疾風所吹置之岸上,犯重如屍眾海不受,作法擯治如疾風吹,飄出眾外如置岸上。」
戒珠 (譬喻)戒律潔白,莊嚴人身,譬如珠玉。法華經曰:「精進修靜戒,猶如護明珠。」唐代宗文曰:「戒珠在握,明鏡入懷。」梵網經下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唐高僧傳(智者傳)曰:「禪師戒珠圓淨,定水淵澄。」
戒珠寺 (寺名)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北六里。本為王右軍故宅。右軍捨宅為寺,寺有題扇橋。嘗在此題老姥所持之六角竹扇。人競買之。見名勝志。
戒乘四句 (名數)就持戒與聞法之緩急,為四句分別。以別機類也。戒急
戒疏 (書名)天台菩薩戒經義疏之略名。又,南山四分含註戒本疏之略名。
戒疏發隱 (書名)五卷。明祩宏撰。
戒婆離 (人名)佛十弟子中,優婆離尊者以持律第一故,名為戒婆離。優婆離
戒場 (術語)授受戒之道場。同於戒壇。但戒壇者,自地而立,戒場僅限平地耳,釋氏要覽上曰:「今言壇場非一也。壇則出地立基,場則除地令平。今有混稱,蓋誤。」其所以設戒場戒壇者。凡為法事,一山內(即結界之內)之僧,不盡會同和合,即不成就,然僧中之法事(授戒等)非一,每事使大眾來會,恐妨事而勞人,特使結定一道場,聚一定之人數於此場上,此場上人人和合贊同之時,法事即為成功。行事鈔羯磨篇曰:「戒場本為數集惱僧故開結之。」同結界篇曰:「戒場者。律云:以僧中數有四人眾起乃至二十人眾起,令僧疲極,佛聽結之。」
戒善 (術語)持戒之善根。前生持五戒則今生生於人間,前生持十善戒則今生生於天上。國王為人間已上者,故由前生十善持戒之功也。十善
戒禁 (術語)依宗規而定之戒律禁制也。
戒禁取見 (術語)如確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為生天之因,解脫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見也。此中亦含布施取苦行取等。以有迷取非理之布施或非理之苦行而思為清淨之因或道者故也。但由印度之外道守邪戒者多,故謂之戒禁取。五見之一。俱舍論十九曰:「於非因道,謂因道見,一切總說,名戒禁取。(中略)理實應立戒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大乘義章六曰:「言戒取者,於有漏法,取為能淨,故云戒取。」智度論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剎鬼戒啞戒聾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讚,唐苦無善報。」
戒經 (經名)梵網經,優婆塞戒經等說戒律者。玄義三下曰:「戒經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又】謂菩薩戒本四分戒本等戒本。
戒緩 (術語)不固守戒律。如在家之菩薩是也。戒急
戒賢 (人名)天竺摩竭陀國,那爛陀寺之住僧。護法菩薩之弟子,玄奘三藏之師。梵名尸羅跛陀羅,S/i^labhadra(西域記八作尸羅跛陀羅慈恩寺傳十作尸羅跛陀),師為三摩咀吒國王族,婆羅門種也,少好學,有風操,遊諸印度。求詢明哲,至摩竭陀國,那爛陀僧伽藍,遇護法菩薩,聞法信悟,而請出家,既極至理,名聲遠聞。見西城記八。那爛陀寺眾僧,得玄奘法師使參正法藏,即戒賢法師也。眾共尊重,不言其名,號為正法藏,正法藏悲泣,說三年前之靈夢,示豫知法師之來,行師弟之禮。見慈恩傳三。
戒牒 (物名)亦曰度牒。受戒之證書也。初以誰為和尚,以誰為教授師等一一列其名,次表白受戒之自己意志,終則記自己之名,有傳戒師等十師之署名押印而證明之。唐會要曰:「天寶六年五月制,僧尼令祠部給牒。」稽古略三曰:「唐宣宗大中十年,敕法師辯章,為三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給牒。」
戒羯磨 (術語)羯磨者梵語,授戒時所用表白文之名。羯磨
戒德 (術語)戒律之功德也。普超三昧經一曰:「被戒德鎧,化度眾生。」行事鈔標宗顯德篇,廣引諸經論而顯戒德。
戒膝 (儀式)比丘受戒時之膝也。即右膝著地之坐法。右膝著地。行事鈔上之三曰:「若堂內者,至門限內,舉手呼言:某甲來!彼來已為捉衣缽,令至僧中,教禮僧足已,至戒師前,右膝著地合掌。」
戒學 (術語)戒律之修學。三學之一。三學
戒壇 (術語)授戒之壇場也。梵云曼陀羅,譯曰壇。高築之,故云壇。資持記上二之一曰:「法既尊特,常地莫行。如持秘咒必結壇場,羯磨咒術,其類頗固。」其濫觴,在天竺者,樓至菩薩請築戒壇為比丘受戒,佛許之,使於祇園精舍外院之東南建壇。見釋氏要覽上。在支那者,曹魏嘉平正元中,曇柯迦羅,曇帝皆於洛陽立大僧羯磨之法,支那之有戒壇自此始。南朝永明中,三吳初作戒壇,是為吳中立壇之初。唐初,靈感寺南山律師按法立壇。撰戒壇經一卷。見僧史略上。
三戒壇 (雜名)三戒壇之作法,宜標准四分律,此雖為小乘法,然戒無大小,一般大乘僧亦就之。是南山律宗及法相宗等之意。天台宗亦然。
方等戒壇 (術語)大乘戒壇也,方等者,大乘之別名。蓋壇法出自諸律,律即小乘之教。小乘教中宜一一如法,稍有乖違,則令受者不得戒。而臨壇之人為犯罪。如大乘方等即不拘根缺緣差,並得受戒,但令發大心領納之耳。此准於大乘方等之教文而立戒壇,故名方等戒壇。唐代宗永泰元年,敕大興善寺立之。見僧史略下。
圓頓戒壇 (術語)依法華圓頓之旨而立者。即是純一之大乘戒壇也。為大乘僧者,必當就之受戒。
四戒壇 (雜語)小乘之三戒壇加大乘圓頓戒壇也。
戒壇圖經 (經名)一卷,唐道宣撰。僧史略上曰:「唐初靈感寺,南山宣律師,按法立壇,感長眉僧(即賓頭廬身也),隨善讚嘆:立壇應法,勿過此焉!宣撰戒壇經一卷,今行於世。」
戒壇石 (物名)禪律諸寺門有大書「禁葷酒入山門」之碑石也。為立於戒壇前之石,故云戒壇石。
戒檢 (術語)戒律之檢束也。感通錄曰:「俗中常論,以淪陷戒檢為言。」
戒器 (術語)堪受戒之道具。即許受戒者也。南傳之障法,非結節瘡等諸病者,不男,未開放奴,負債者等及滿二十歲以上,衣缽具足者,皆為戒器。四分律三十五,舉十三難十遮。即不犯邊罪,不犯比丘尼,非賊心入道,非壞二道,非黃門,非殺父,非殺母,非殺阿羅漢,非破僧,不惡心出佛身血,非是非人,非畜生,非有二形,及不自稱名字,不稱和尚名,年不滿二十,不具三衣缽,不聽父母,負債,奴隸,官人,大夫,惡病是也。有部所傳(百一羯磨及出家近圓羯磨儀範)者,有一層複雜之形式(瑜伽論五參照十三),然梵網經下不附一切之此等制限。曰:「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佛子!始行菩薩若信男若女中,諸根不具黃門媱男媱女奴婢變化人受得戒。」
戒環 (人名)宋溫陵開元蓮寺之沙門也。徽宗宣和年中,著妙法蓮華經解二十卷。
戒藏 (術語)明戒律之經書。梵網經下曰:「諦聽我正誦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
戒躅 (術語)戒律之軌躅也。寄歸傳一曰:「初轉法輪則由五人受化,次談戒躅則千生伏首。」
戒灌 (術語)授戒為一灌頂法,故授戒謂之戒灌。密教之語也。
戒臘 (術語)受戒之年數也。比丘之坐次,依戒臘之多少而定。禪苑掛搭章曰:「維那依戒臘次第掛搭。」
戒臘牌 (物名)記僧席次序之木牌。禪苑結夏章曰:「堂司預設戒臘牌,香華供養。」
戒臘茶 (儀式)因於眾之戒臘從上位次第請眾寮點茶。見禪林象器箋十七。
戒[月*葛] (術語)與戒臘同。
戒蠟 (術語)即戒臘也。疑耀五云:僧家言僧臘者,猶言年歲也。又言戒臘者,臘當作蠟。余偶閱一內典,西方結夏時,以蠟為人,其輕重相同。解夏之後,以蠟人為驗,輕重不差,則為念定而無妄想。否則血氣耗散,必輕於蠟人。故謂之曰戒蠟,非年歲之臘也。
戒羸 (術語)戒體之勢用羸劣也。比丘等受得戒法,無力嚴守之,屢發毀犯之意志,故運運倍增,使無表之戒體,時時刻刻勢用羸劣也。法苑義林章三曰:「若作捨心,雖起語言,而對於比丘,依法不言捨,但名戒羸,其戒不捨。」亦曰學羸。以戒法亦名學處故也。
戒體 (術語)防非止惡之功能也。戒法授受之作法成就時,指防非止惡之功能,發現於受者身中者謂之戒體。此戒體舊譯云無作,新譯云無表。隨順此戒體而於身口意三業表現如法之所作,謂之戒行。論於戒之四科。楞嚴經一曰:「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戒體三種 (名數)定戒體之性通大小乘而有三種:一色法,受戒之時,身口二業有發顯之表色。其表色依四大而生一種之色法,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是名無表色,又名無作色,是為四大所生,故為色法,而攝於色蘊之中是有部宗之義也。二心法,受戒之時有發動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種子相績而有防非止惡之功能,為戒體,是為依於受戒時之表色作用而起者,故附以色之名,然實為心法,大乘唯識論是也。三非色非心法,彼無形質,故非色,彼無緣慮,故非心,即為非色非心之別法,是小乘成實論所立也。已上三種之戒體,南山於四分律之當分,准於成實宗之所立,而立非色非心之戒體,自己之本意,依於大乘唯識之義而取心法之戒體。又天台,於止觀取心法,戒疏取色法。但於小乘之有部大乘之唯識所異者,為性具之色,性具之心,而其意未見異於彼之二宗也。梵網戒疏上曰:「戒體者,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
戒體箱 (物名)三昧耶戒金剛界胎藏界之式文稱為戒體,容其戒體之箱,稱為戒體箱。
戒驗 (術語)證明受戒之公驗也。即戒牒。受者乞戒驗辭曰:「比丘某,今蒙慈濟,秉受淨戒,納法在心。福河流註,伏乞現前傳戒和上,幸垂示名,永為戒驗。」見朝野群載十六。
車也 (雜語)Cha%ya,譯曰陰。陰陽之陰也。見梵語雜名。
車帝 (雜名)石窟名。法顯傳曰:「山北陰中有一石室名車帝,佛泥洹後,五百阿羅漢結集經處。」梵Saptaparn!aguha%。
車匿 (人名)Chan!d!aka,新作闡鐸迦。譯曰樂欲。佛出城時之馭者也。後出家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惡口之性不改,謂之惡口車匿,或云惡性車匿。佛臨涅槃,敕阿難以默擯之法治之,後遂證果。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闡鐸迦,人名也,此云樂欲。」慧琳音義六十二曰:「闡鐸迦,如來僕使之名,古曰車匿也。」西域記六曰:「闡鐸迦,舊言車匿,訛也。」智度論二曰:「佛涅槃後,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告阿難,車匿比丘,我涅槃後如梵天法治。若心濡伏者,應教那陀迦旃延經,即可得道。」
車軸 (譬喻)雨滴之大,譬如車軸。池陽問曰:「香如須彌,淚如車軸。」俱舍論十二曰:「起大雲雨,澍風輪上,滴如車軸。」
車缽羅婆 (天名)鬼神名,譯曰忍得脫。見金光明文句七。
更鼓 (雜名)報夜間時辰之鼓。見象器箋十八。
更藥 (飲食)舊稱曰非時藥。四藥之一,自朝至初更得服之八種漿水也。百一羯磨五曰:「更藥者晝日應飲,如其至夜,但齊初更,律教一夜分為三節。初之一分,名曰初更,過斯不應飲用。若准五更,當一更強半。舊云非時者,非正譯也。」
八種更藥 (名數)百一羯磨五曰:「言更藥者,謂八種漿:一招者漿Coca(酢似梅狀如皂莢),二毛者漿Moca(即熟芭蕉實是),三孤落迦漿Kuraka%(其果狀似酸棗),四阿說他子漿As/vattha(菩提樹子是),五烏曇跋羅漿Udumbara(其果大如李子),六缽嚕灑漿Paru%s!a(其果狀如蘡薁子),七蔑栗墜漿Mr!dvika%(是蒲桃果),八渴樹羅漿Kharjura(形如小棗)。」
足目 (人名)Aks!apada,初說因明之仙人名。因明前記曰:「足目者相傳兩釋:一云:目者多,目者慧,以多起慧名為足目。二云:足腳也,足下有目名為足目。」入正理門論曰:「如是過類,足目所說。」
足指現土 (術語)佛之足指按地,按而現出淨土也。足指按地
足指按地 (術語)形容佛之神通。言其足觸處盡為黃金珍寶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
赤白二渧 (雜語)母之精為赤渧,父之精為白渧,二渧和合之處,心識託於其中也。止觀七曰:「赤白二渧和合,託識其中,以為體質。」承陽大師發菩提心曰:「身體髮膚稟於父母,赤白二渧始終是空。」
赤色 (雜名)梵語乾陀色。舊云袈裟色是也。有部百一羯磨九曰:「或乾陀色,梵云袈裟野,譯為赤色。」梵音Kas!a%ya。
赤衣 (衣服)赤色之淨衣也。於蜜教修法隨本尊而異其色。五大明王中,軍陀利明王為南方,故真言師之淨衣為赤色。【又】赤色之袈裟也。赤袈裟
赤肉中臺 (術語)胎藏界曼荼羅之中臺八葉院也。赤肉者眾生之肉團心,即心藏也。此中臺八葉者,為三密瑜伽成就眾生肉團心開敷之相,故云赤肉中臺。與言心蓮華同。
赤肉團上 (雜語)肉體之身上也。又謂人之肉團心。臨濟義玄語云:「赤肉團上,有一無為真人。」見傳燈錄十二義玄章。
赤身明王 (明王)馬頭明王也。
赤鬼 (異類)地獄之獄卒,如牛頭馬頭等為赤色者。
赤真珠 (物名)智度論所說七寶之一。七寶
赤旃檀 (物名)旃檀中有赤白二種,此其赤色者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諸宮殿。」
赤袈裟 (衣服)又作赤衣,絳袈裟,赤絳衣等。根本毘奈耶三十九,以青泥赤三色為佛制之壞色,曰:「赤者謂樹赤皮。」是為十誦律十五所謂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謂之木蘭色,非為純赤色。故十誦律十五,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黃赤白黑五種之純色,謂若得赤衣,應三種淨。毘奈耶雜事二十九曰:「時大世主聞佛去已,與五百釋女,自剃頭髮皆著赤色僧伽胝衣。」善見律毘婆沙二記末闡提身著赤衣,西域記一梵衍那國條謂:「商諾迦縛娑九條僧伽胝衣,絳赤色,設諾迦,草皮之所績成也。」此皆指茜色者。蓋印度,律之五部,似各異其服色,舍利弗問經謂曇無屈多迦部著赤色,三千威儀卷下謂薩和多部著絳袈裟。僧史略上謂漢魏之世,出家者多著赤布僧伽梨,為曇無德之僧先到漢土也。以此徵之,可見吾國早已用之。密教亦重此色,陀羅尼集經一金輪佛頂像法下曰:「於其疊上,畫世尊像,身真金色,著赤袈裟。」要略念誦經曰:「諦觀佛身猶如紫金,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被赤袈裟,跏趺坐。」
赤眼 (動物)龜之異名也。虛堂淨慈後餘曰:「赤眼撞著大柴頭。」
赤缽 (物名)此是舍衛國上貴赤色瓦缽。諸比丘不敢受。佛聽受用。
赤銅葉 (物名)以赤銅作貝葉之形者。用刻文字。
赤裸裸 (雜語)放下萬事天真獨朗之貌。赤灑灑
赤髭毗婆沙 (人名)天竺佛陀耶舍Buddhayas/as此云覺明。後秦弘始九年至長安。善毗婆沙論。而髭赤。時人號為赤髭毘婆沙。見稽古史略二。
赤灑灑 (雜語)同於赤裸裸。灑灑者物爽而不留一點污物之貌。五燈會元十一灌谿章曰:「十方無壁落,四畔亦無門,淨裸裸赤灑灑,無可把。」
赤鹽 (雜語)阿羅漢雖斷染污無智而證涅槃之真理,然不斷不染污無智,故不得通世間之事相,至為愚蒙,其例如不知赤鹽也。俱舍光記一曰:「諸境中或有阿羅漢不識赤鹽,出有異生是通三藏,是名於境智(阿羅漢人),不及愚(異生)。」止觀四曰:「不識五鹽,名之睡蓋。」
孝子經 (經名)一卷。失譯。明供養父母不若勸父母為善去惡之旨。
孝子睒經 (經名)菩薩睒子經之異名。
孝子隱經 (經名)菩薩睒子經之異名。
孝服 (儀式)尊宿遷化,弟子法眷所著之凶服也。敕修清規有尊宿遷化孝服之一章,有麻布綴腰帛等差,然非釋門之正儀。六祖壇經曰:「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元照之六物圖亦痛非之。
孝順 (術語)子對於親盡誠順命之道。梵網經下曰:「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心地觀經二曰:「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
孝養 (雜語)盡孝道供養父母也。又,死後追薦供養謂之孝養。以此亦為子之道也。
孛星 (雜名)孛,音弗,弗沙之略,鬼宿名,補沙
孛經 (經名)具名孛經抄,吳支謙譯。佛住祇園有孫陀利女謗懷胎佛子,至第八日,波斯匿王察知其情,佛乃為說往昔行菩薩道時,其名曰孛,為國師,受四臣及夫人之謗,久後方明,今復如是。
求子妊胎法 (修法)此為欲使眾生歸依三寶之方便,應求而行之。於求子女者與以子女之祈禱也。如圖設壇,若依大法之儀法,則以佛眼金輪為本尊,或以藥師釋迦為本尊。然常以文殊觀音為本尊而修之,或以訶梨帝母法為最要,或指有功之本尊悉地成就。 T00471.JPG
求不得苦 (術語)八苦之一,求物而不能得之苦也。涅槃經十二曰:「何等名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復有二種:一者所悕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報。如是則名求不得苦。」
求生 (術語)在中有者次求可生之處,故名。對於已生而言。
求名菩薩 (菩薩)彌勒菩薩過世時之名。見法華經序品。
求那 (術語)Gun!a,由原質之意言之,原質者,必有活動,為作者之意,遂為德之意。勝論師六句義中之第二。譯曰依,依止。地水火風等實體之色聲香味等之德也。因而十句義論謂為德句義,而求那之數有不同。百論疏上中曰:「求那此云依諦,有二十一法:謂同異合離數量好醜八也;次有苦樂憎愛愚智勤惰,亦八也;次有五塵,即色聲香味觸也。」十句義論曰:「二十四德,名德句義。何者名為二十四德?一色二味,(中略)二十三非法,二十四聲,如是為二十四德。」楞伽經二:「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於求那周遍不滅。」又,數論有喜憂闇三德之談,謂之三求那。
求那毘地 (人名)Gun!aviddhi,比丘名,譯曰德進,安進。中印度人,齊武帝永明年中來支那,誦大小乘二十萬言。見歷代三寶記十一,梁僧傳三,開元錄六。
求那跋摩 (人名)Gunavarman,比丘名。譯曰功德鎧,罽賓國之王種也。年二十,出家受戒,深達三藏。年三十,國王薨,無繼紹者,眾請還俗嗣位,跋摩不聽,乃辭師違眾,林棲谷飲,孤行山野,遁跡人世。後,至師子國,弘揚真乘。宋文帝元嘉八年達建業,譯經律十數部,文帝深加敬賞。見梁僧傳三,神僧傳三。
求車 (譬喻)法華經火宅喻中,宅內諸子出宅外向長者求車也。以譬厭生死而願求佛道。
求求羅 (植物)Guggula,又作窶具[打-丁+羅],香名,譯曰安息香。玄應音義十曰:「求求羅香,此云安息香也。」最勝王經七曰:「安息香(窶具[打-丁+羅])。」
求那跋陀羅 (人名)Gun!abhadra,比丘名。譯曰功德賢,中天竺人。齊建元初至京師,譯百喻經等,見梁僧傳三。
求佛本業經 (經名)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之略名。
求法 (雜語)志求正法也。
求法高僧傳 (書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唐義淨,在室利佛逝國撰。求法於西域之高僧五十六人傳記也。
求珠 (譬喻)法華經五百授記品所說求衣裏之珠也。以衣珠譬自己之佛性,衣珠。廣弘明集二十曰:「導求珠之心,開觀象之目。」
求欲經 (經名)佛說求欲經,一卷,西晉法炬譯。中阿含中穢經之別譯也。
求寂 (術語)舊稱曰沙彌,新稱曰室羅末尼羅S/ra%man!era,譯言求寂。志求涅槃圓寂之義,受十戒者也。寄歸傳三曰:「於本師前,阿遮利耶,授十學處,或時闇誦,或可讀文。既受戒已,名室羅末尼羅,譯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圓寂之處。舊云沙彌者,言略而音訛;翻為息慈,意准而無據也。」
求聞持 (修法)念虛空藏菩薩而求記憶力成就之法也。聞持者見聞憶持不忘。其修法畫虛空藏菩薩於圓滿之月輪中,安置之於室內,具種種之供物,誦虛空藏菩薩之心咒,及一百萬遍,即得悉地。又於日月蝕時置菩薩及壇於露地之淨處,於種種供物外,取蘇(牛乳煮者)一兩盛於銅器,置之於壇上,以乳木攪乳,目觀月日,兼又看蘇,不限遍數誦陀羅尼,則於日月蝕退而未圓之中,其蘇現上中下三品之相:一氣、二煙、三火,得此中之一相,法即成就。蘇為神藥,服之,則一經耳目,記之於心永無忘失,無諸餘之福利計(已上記求聞持法)。又,三光中明星為虛空藏菩薩之變化,故有於屋上穿一穴拜之且誦神咒之法。
求聞持法 (書名)虛空藏菩薩能滿所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之略名。一卷,唐善無畏譯。
求羅 (動物)迦羅求羅之略,虫名。止觀五上曰:「如豬楷金山,眾流入海,薪熾於火,風益求羅耳。」迦羅求羅
究羅檀頭 (人名)巴Ku%t!adanta,婆羅門之名。
究羅檀頭經 (經名)佛為此婆羅門說大祀法,示出家之功德。婆羅門即放牛羊等出家受戒。攝於長阿含十五。
辰那飯荼 (人名)Jinabandhu,譯曰最勝親,大乘尊之僧名也。見慈恩傳二。
辰那弗多羅 (人名)Jinaputra,譯曰最勝子,唯識十大論師之一。見論識述記上本。
辰那咀邏多 (人名)Jinatra%ta,譯曰最勝救,僧祇部之僧名也。見慈恩傳二。
夾山 (人名)唐澧州夾山善會禪師,嗣船子德誠禪師,咸通十一年卜夾山而成院宇,接海眾。中和元年十一月寂於此,壽七十七,謚傳明大師。見傳燈錄十五。
君陀 (植物)Kunda,花名。大日經疏十二曰:「君陀花,是西方花也,鮮白無比也。」
君持 (物名)譯曰澡瓶,君遲
君荼 (物名)Kun!d!a,又作軍荼。譯曰火爐,即護摩壇也。慧琳音義三十六曰:「君荼,唐云地火爐,即護摩壇也。」同四十二曰:「軍荼,唐云火爐也。其爐形狀,而有多種,方圓三角,金剛杵,蓮花等形,所用名別。」【又】明王名。千手陀羅尼經曰:「君荼,鴦俱尸。」報乳記三曰:「君荼者,軍荼利也。」即甘露軍荼利明王也。
君遲 (物名)Kun!d!ika%,又作君持,軍持,捃[禾*犀]迦,捃稚迦。譯曰瓶,水瓶也。比丘十八物之一。西域記十曰:「捃[禾*犀]迦,即澡瓶也,舊曰軍持訛也。」玄應音義九曰:「軍持,正言捃稚迦,此譯云瓶也,謂雙口澡罐也。論文作鍕[金*持],字無所出。」同十四曰:「經中或作軍遲。」慧琳音義八十二曰:「君稚迦,僧所受用。君持,銅瓶是也。」陀羅尼集三曰:「君遲,唐云胡瓶。」寄歸傳一曰:「凡水分淨觸,淨者咸用瓦瓷,觸者任兼銅鐵。淨擬非時飲用,觸乃便利所用。淨則手方持,必須安著淨處;觸乃觸手隨執,可於觸處置之。唯斯淨瓶,及新淨器所盛之水,非時合飲。餘器盛者,名為時水,中前受飲即是無愆,若於午後飲便有過(下文說作瓶法)。」
(術語)於喪中或命日慎其心身曰忌。忌中
忌中 (雜語)謂人死後四十九日間,以修七七之齋會也。四十九日
忌日 (術語)又作諱日。人之死日,追懷其人,而忌逸樂之事,故云忌日。禮祭義曰:「君子有終身之愛,忌日之謂也。」註「忌日者親亡之日。」楞嚴經一曰:「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腋。」同長水疏曰:「先王崩日,忌諱之辰,故云諱日。諱忌也,以忌舉吉事諱避其名也。」釋氏要覽下曰:「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營會供養,即忌日之事也。俗禮君子有終身之孝,忌日之謂也。又謂不樂之日,不飲樂故。或云諱日,或云遠日(遠日猶溫曲禮,喪事先遠日)。釋子死亡,可稱歸寂之日,蓋釋氏無忌諱故。」
忌日設齋 (行事)於死人之忌日招待僧人請讀經,於是供齋而祈冥福也。梵網經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
忌月 (術語)正五九之三月也。三長齋月
忌事 (雜語)謂戒律也。
尾扶 (雜語)佛之別名。大日經疏十七曰:「尾扶是佛之別名,亦是法王義,謂聲便故用此音說也。」梵Vibhu%。
尾[何-可+爾]也 (術語)Vibya%,譯曰明,真言之別稱。真言能破眾生煩惱之闇障,故名明。演密鈔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別稱,梵語尾[何-可+爾]也(二合)。此譯云明,破闇為義。梵語漫怚羅,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謂此真言能破眾生煩惱闇障,義翻為明。」
尾嚕荼迦 (天名)同毘琉璃,增長天之梵名。四天王
尾嚕博乞叉 (天名)Viru%paks!a,廣目天之梵名。
尿床鬼子 (雜語)痛罵人之稱,猶言小便之餓鬼也。臨濟錄曰:「這尿床鬼子。」
尿闥 (雜名)小便處也。
(術語)Ks!a%nti,忍耐也。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也。瑜伽論曰:「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故名忍。」唯識論九曰:「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處性。」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同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三藏法數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二忍 (名數)一眾生忍,於一切眾生不瞋不惱,縱使彼加種種之害,我能忍耐於心而不瞋不報也。二無生法忍,安住於無生之法理,而不動心也。見智度論六。【又】一安受苦忍,逼於疾病水火刀杖等眾苦,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動,即前之生忍也。二觀察法忍,觀察法而心安於實相之理,即前之法忍也。見地持經五。【又】一生忍,此有二:一於人之恭敬供養能忍而不執著。二於人之瞋罵打害,能忍而不生瞋恨。二法忍,此亦有二:一於非心法之寒熱風雨飢渴老病死等能忍而不惱怨。二於心法之瞋恚憂愁等諸煩惱,能忍而不厭棄。見法界次第下之上。
三忍 (名數)三忍有三種,無量壽經第四十八願舉聲聞者得三法忍之願,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未舉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諸師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經所說五忍之前三者,即伏忍信忍順忍也。憬興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三忍也。玄一曰是下說之音響忍柔順忍無生忍也。【又】無量壽經云往生極樂之人聞七寶樹林之音聲,而得三種之忍:一音響忍,由音響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順忍,慧心柔軟,能隨順真理者。三無生法忍,證無生之實性而離諸相者,是悟道之至極也。見無量壽經鈔五。【又】善導所說之三忍:一喜忍,念彌陀佛而生歡喜心者。二悟忍,念彌陀佛而悟解真理者。三信忍,念彌陀佛而住於正信者。善導解觀經中,韋提希夫人所得之無生法忍為此三忍。觀經序分義二曰:「因此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淨土文類行卷曰:「慶喜一念相應後,與韋提等獲三忍。」【又】三種之忍波羅蜜也:一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敵之惱害者。二安受苦忍,能安受非情寒熱等之苦楚者。三諦察法忍,又云無生法忍,不起忍等。諦觀真理而安住於無生之理者。前二者為耐忍之忍,後一者為信忍之忍,似稍異,然決定而不動心之義則同。唯識論九曰:「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四忍 (名數)思益經四忍法品謂「菩薩有四法,出毀禁之罪:一得無生忍,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也,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二得無滅法忍,一切諸法本為無生,故今亦無滅,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三得因緣忍,一切諸法皆依因緣之和合而生,無有自性,菩薩證忍此法,則能出毀犯禁戒之罪。四得無住忍,不住著於諸法,謂之無住,菩薩證忍此無住之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案,是普賢觀經所說實相懺悔之意也。
五忍 (名數)仁王經所說。一伏忍,別教菩薩,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間,未斷煩惱種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於初地至三地間,既見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三順忍,於四地至六地間順菩提道而趣向無生果之位也。四無生忍,於七地至九地間悟入諸法無生理之位也。五寂滅忍,於第十地及妙覺間諸惑斷盡而涅槃寂滅之位也。忍者忍可,或安忍之義,決定其理無移動之念也。舊譯仁王經教化品曰:「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下,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同嘉祥疏曰:「伏忍上中下者,習忍下,性忍中,道種忍上,在三賢位。信忍上中下者,初地下。二地中,三地上。順忍上中下者,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無生忍上中下者,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滅忍上下者,十地下,佛地上。」大乘義章十二曰:「慧心安之,名之為法,忍行不同,一門說五。」
六忍 (名數)一信忍,別教之菩薩於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信證,故名為信忍。二法忍,於十行位中修習假觀,知一切法空無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諸眾生,於假法中忍可信證,故名為法忍。三修忍,於十迴向位中修習中觀,知一切法事理和融,於中道忍可信證,故名為修忍。四正忍,於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無明之惑,於中道之理忍可信證,故名為正忍。五無垢忍,於等覺位中更斷除一品之無明,於無垢之自性清淨心忍可信證,故名為無垢忍。六一切智忍,於妙覺更斷一品之無明,得一切智。遍知一切中道之法,於此法忍可信證,故名為一切智忍。見菩薩本業經上。
十忍 (名數)一音聲忍,同於上之音響忍。二順忍,同於上之柔順忍。三無生忍,同於上之無生法忍。四如幻忍,了達諸法皆依因緣而生,猶如幻化之性本來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達一切境界悉如陽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夢忍,了達一切妄心,猶如夢境之無真實而信忍也。七如響忍,了達一切世間之言語音聲皆依因緣和合而生,猶如谷響之無真實而信忍也。八如影忍,了達色身依五陰之積集而成,無有本體猶如影而信忍也。九如化忍,了達世間諸法無而忽有,有而還無,體無真實如化事而信忍也。十如空忍,了達世間出世間種種之諸法悉如虛空之無色相而信忍也。見華嚴經指掌,三藏法數三十八。【又】一戒忍,觀色陰而不犯禁制,由之而得戒忍,以作與無作之戒體皆是色之攝也。二智見忍,觀識陰而了知一切諸法邪正之見,皆自識心生,由之而得知見忍,以了別識與此知見相類也。三定忍,觀想陰而不起亂思,由之而得定忍,以由顛倒之妄想能入於定也,四慧忍,觀受陰苦樂之相為無而得智慧忍,以分別諸法皆悉空寂而智慧生也。五解脫忍,觀行陰造作之相為無而得解脫忍,以行皆無常,無有結縛者也。六空忍,觀三界之苦果無實體而得空忍,以生死之苦諦性本空寂也。七無願忍,觀三界之苦因皆空而得無願忍,以煩惱之集諦,性本清淨也。八無相忍,觀三界因果之法,皆空而得無相忍,以因果之相本為空無故也。九無常忍,又俗諦之境一切有為之法悉皆虛幻而得無常忍,以一切諸法遷滅無停故也。十無生忍,觀真諦之境是無為法而諸念不生,得無生忍,以真空之理本無生滅故也。見仁王經天台疏三。
十四忍 (名數)三賢十聖為十三忍,更加正覺忍而為十四忍。見仁王經十。
忍力 (術語)忍辱之力也。法華經序品曰:「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忍土 (界名)娑婆世界也。娑婆譯曰忍,又云堪忍世界。娑婆
忍水 (術語)譬忍德之深廣似水。大集經四十七曰:「忍辱如大地,忍水常盈滿。」
忍不墮惡趣 (雜語)至於忍位,則不再墮於惡趣也。
忍仙 (術語)忍辱仙人也。佛,往昔為仙人行忍辱時,為歌利王支分身體。
忍加行 (術語)四加行之一。加行位
忍行 (術語)忍辱之行也。維摩經方便品曰:「以忍調行攝諸恚怒。」
忍行五德 (名數)行堪忍,則有無根,無呵,眾人愛,有好名,生善道之五德也。
忍地 (術語)無生法忍之悟地位也。大集經九曰:「是人不久得忍地。」
忍位 (術語)七善根中忍法之位也。忍法。【又】總謂證真理之位,忍者心住於真理而不動也。【又】仁王經所說五忍之位也。宋高僧傳不空傳曰:「測其忍位莫定高下。」
忍法 (術語)七賢位之第六,四善根之第三位名也。於四諦之理忍可決定而不動之智,謂之忍,其智謂之法。俱舍論二十三曰:「此頂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忍法。於四諦理能忍可中此最勝故。」
忍法位 (術語)忍法為聲聞人進趣之位名,故云位。忍法
忍陀羅尼 (術語)四陀羅尼之一。陀羅尼
忍波羅蜜 (術語)波羅蜜
忍界 (界名)娑婆世界也。娑婆譯曰堪忍,又譯忍。以此界之眾生而堪忍於惡故也,又以菩薩於此土忍惡而為教化故也。堪忍世界
忍辱 (術語)梵語羼提Ks!a%nti,譯曰忍辱,忍受諸侮辱惱害而無恚恨也,六波羅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維摩經佛國品曰:「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註「肇曰:忍辱和顏,故繫以容相,而豈直形報而已。」
忍辱衣 (衣服)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衣,遂為袈裟之總名。法華經法師品曰:「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也。」釋氏要覽上曰:「如幻三昧經袈裟名忍辱鎧。」
忍辱仙 (術語)釋迦如來,於因位為忍辱仙,修忍辱之行,為歌利王支分其身。證道歌曰:「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忍辱地 (術語)有生法之二忍。生忍者,忍有情瞋罵捶打等之凌辱也。法忍者,忍寒熱風雨飢渴老病等之非情禍害也。於此二法能安然不動,故名忍辱地。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
忍辱草 (植物)生於雪山之草名。涅槃經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
忍辱經 (經名)羅云忍辱經之略稱。
忍辱鎧 (譬喻)忍辱能防一切之外難,故譬以甲鎧。法華經勸持品曰:「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
忍辱太子 (本生)昔毘婆尸佛時,波羅捺國王有太子,名忍辱。太子之父母病重,醫云:應以不瞋人肉為藥。太子自念我生來不瞋,因名忍辱,可充此藥。國中設有不瞋者,豈可以彼救我親耶?遂自割肉充藥,父母病即癒。見大方便佛報恩經二,經律異相三十一。
忍辱波羅蜜 (術語)六波羅蜜之一。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中央左第三位,十波羅蜜菩薩之一。主三忍,梵號乞叉底波羅蜜多,密號帝利金剛。肉色,著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無名小二指,餘屈,為刀印,坐赤蓮上。
忍善 (術語)忍耐而為善事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諸惡道減少,忍善者增益。」
忍智 (術語)慧心安於法,名為忍;於境決斷,名為智。小乘有部之說,忍為無間道(舊譯曰無礙道)之觀知,屬於因;智為解脫道之觀智,屬於果。成實及大乘,忍智皆通。但就義而分之,則始觀名忍,終成名智。俱舍論二十三曰:「忍智者,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定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境決斷說之為智。依如毘曇斷見諦惑,忍為無礙,智為解脫。成實法中一切治道通名為忍,通名為智。以心安法故通名忍,決斷無著故通名智。大乘法中忍智亦通,加說五忍從始至終。二諦智等通初及後,隨義具分非無義異,始觀名忍,終成名智。」
忍調 (術語)以忍心調伏瞋恚也。維摩經方便品曰:「以忍調行攝諸恚怒。」
忍鎧 (術語)忍辱者,能防一切之外難,故譬以鎧。智度論十曰:「忍鎧心堅固,精進弓力強。」
弟子 (術語)梵云室灑S/s!ya,譯曰所教,即弟子也,就師而受教者也。就佛言之,則聲聞菩薩,通是弟子;但以聲聞人之形儀,最親順於佛,故特稱為弟子。行事鈔上三曰:「學在我後名之為弟,解從義生名之為子。」同資持記曰:「以師望資,猶弟猶子。以資望師,如兄如父。」維摩經淨影疏曰:「聲聞學在佛後故名為弟,從佛化生故復稱子。」維摩經嘉祥疏曰:「問聲聞菩薩皆弟子,何意聲聞云弟子,菩薩不稱弟子耶?解云:通例而不爾者,聲聞親侍佛,形儀如法,故云弟子。菩薩形無定方,反常合道,如文殊按劍欲刺佛,非弟子之法,故不得云弟子也。」求法高僧傳上曰:「室灑,譯為所教,舊云弟子者非也。」
弟子位 (術語)於真言行稱五種三昧耶中第三之三昧耶受明灌頂已下為弟子位,稱第四已上為阿闍梨位。義釋十二曰:「若弟子之位未得許可,固不在言限,何可妄說?」
弟子品 (經名)維摩經之品名,第三品也。如來聞維摩居士病於毘耶離城遣五百弟子順次問疾,諸人各陳昔日為居士受屈,不堪問疾而辭,因此名為弟子品。【又】法華經第四卷所說五百弟子授記品之略名。
弟子死復生經 (經名)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有優婆塞先事外道,後奉佛戒,死去十日復生,說冥中所見之事,以化一家,使皆見佛得果。
(術語)諸經皆有序正流通之三分,其初記緣起者曰序。
序三義 (名數)經釋家科分序為三種。法華文句一上曰:「序者訓庠序,謂階位賓主回答悉庠序也。經家從義,謂次由述也。如是等五事冠於經首,次序也。放光六瑞起發之由,由序也。回答釋疑,正說弄引,敘述也。具此三義故稱為序。」資持記上一之一曰:「序有三訓,隨義以釋。爾雅云:東西墻謂之序,如世墻序在堂奧之外,即喻序文冠一鈔之表,此端序義也。二序即訓敘,謂撰述始終,十門例括。三行條流,使一部文義歷然不混,此即次序義也。三訓緒者,如繰繭得緒則餘絲可理,學者觀序則諸編可求,此謂由序義也。」
序四義 (名數)法華義疏一曰:「序者漸也,假時託處,動地雨花,為正說由漸,故名為序也。又序者次也,初明緣起後辯正經,蓋是義之次第也。又序者謂祥序也,經首列事,祥序可觀之也。又序者舒也,欲顯事我舒廣故云序也。」
二種序 (名數)別序之種類也。序總有二種:一通序,如是等之五事六事是也,是通諸經有之故云通序。二別序,由通序至序末是也,是各隨其序而別,故云別序。【又】一證信序,即上之別序也。二發起序,即上之通序也。
三種序 (名數)唐善導釋觀經分三序:一證信序,如是二字也。二化前序,我聞已下五事是也(化前序)。三發起序,如常之別序是也。是為一宗不共之法門。
五序 (名數)天台分科法華經之別序而為五序:一眾準序,爾時世尊四眾圍繞等是也。二現瑞序,六瑞是也。三疑念序,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等是也。四發問序,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等是也。五答問序,爾時文殊師利是也。
序王 (雜名)天台智者製法華經之序而題為序王。王者起也,初也,序者眾文之起初,故名序王。釋籤一之一曰:「王字去聲,謂起也、初也。序起眾文之始故云序王。」
序分 (術語)諸經三分之一。序正流通三分
序正流通三分 (名數)凡釋經論,以分序正流通之三分為法:一序分,最初敘其經發起理由因緣即緣起之部分也。二正宗分,次正應其緣起而說法門之部分也。三流通分,終說以所說之法門付囑弟子或國王等使流通於遐代之部分也。是為秦道安所創始,以作萬世之洪範者也。
序品 (術語)經中一部之序之部分也。【又】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之第一品,先現六瑞,而起眾疑,因眾之疑而使彌勒向文殊問其緣由,文殊說過去所見證言其當說法華。以為一經發起之由序,故名序品。
序題 (術語)唐善導釋觀經先以七門簡括之,第一門謂之序題,敘如來出世之大綱,亦題一經元意之意也。玄義分傳通記二曰:「序題者,略序出世大綱,亦題一經元意也。」
良日 (術語)吉日良辰
良忍 (人名)日本融通念佛宗之開祖也。
良賁 (人名)唐京師安國寺良賁助不空新譯仁王經,且奉代宗敕作疏三卷。以所住之寺名疏,謂之青龍疏。宋高僧傳五有傳,希麟音義七曰:「良賁下彼義反,案良賁者即助譯仁王經沙門名也。」
良福田 (術語)善良之福田,謂三寶也。以供養三寶則生無量福利故也。無量義經曰:「是諸眾生大良福田。」行事鈔下三之四曰:「經云: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園。」
宏智 (人名)明州天童山正覺,謚宏智,就鄧州丹霞子淳受法,與真歇清了共稱二弟子。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十月,手書請育王山大慧果禪師使司後事而寂。見會元十四,續傳燈錄十七,稽古略四。
宏智禪師語錄 (書名)四卷,門人編。
牢關 (雜語)迷悟之境界,堅牢之關門也。傳燈十六樂普章曰:「末後一句始到牢關,鎖斷要津不通凡聖。」
牢籠 (雜語)如獸入牢,鳥入籠也。法苑珠林二十曰:「牢籠真俗,囊括古今。」
究竟 (術語)梵字Uttara之譯,事理之至極也。三藏法數六曰:「究竟猶至極之義。」
究竟覺 (術語)起信論四覺之一。謂菩薩大行圓滿究竟至極之覺,即成佛之位也。起信論曰:「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三藏法數九曰:「究竟即決定終極之義也。謂能覺了染心之源,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故名究竟覺。」
究竟位 (術語)大乘五位之一。以佛果為究竟至極之位,故謂之究竟位。唯識論九曰:「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述記十末曰:「言究竟者,略有二義:一簡前四位名究竟,二簡二乘名究竟。二乘雖得菩提涅槃,非究竟義,非高勝故。」三藏法數二十一曰:「究竟位,謂妙覺。佛證此果位,最極清淨,更無有上,故名究竟位。」
究竟即 (術語)台宗六即位之第六。佛果為究竟之覺悟,故云究竟,此覺智與初位之凡心理體不二,故云即。止觀一下曰:「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智光圓滿,不復可增。」四教儀曰:「智斷圓滿,為究竟即。」觀經妙宗鈔上曰:「六種即名,皆是事理,體不二義。」涅槃經曰:「發心究竟二不別。」
究竟佛 (術語)六種佛之第六。至究竟即之位,事理皆圓滿之佛也(前五佛理圓事不圓)。觀經天台疏曰:「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荼,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中略)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為究竟佛義。」
究竟道 (術語)理之至極也。智度論七十二曰:「究竟者,所謂諸法實相。」
究竟樂 (術語)涅槃之妙樂也。起信論曰:「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究竟一乘法性論 (書名)四卷,元魏勒那摩提譯。
究竟願 (術語)願心不退而遂成就也。
究竟法身 (術語)無上之佛果。證悟法性究竟之佛身。
究竟涅槃 (術語)與大般涅槃同。
究竟一切智地 (術語)真言宗自初地之淨菩提心已上,至於等覺皆攝於信解地中,唯妙覺之位,名究竟一切智地。大疏二曰:「此經宗,從淨菩提心以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名究竟一切智地。」同二曰:「唯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如華嚴中,初地菩薩能信如來本行所入。(中略)信成就果,於如是諸事,其心畢竟不可破壞,不復隨他緣縛,故名信解行地,亦名到於修行地也。」
究施 (地名)城名。拘尸那
步他 (雜語)浮圖
步步聲聲念念 (雜語)常行三昧之狀也,步行專念彌陀而唱名號也。止觀二曰:「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同輔行曰:「步步身業,聲聲口業,念念意業。」
步擲明王 (菩薩)與步擲金剛同。
步擲金剛 (菩薩)播般曩結使波,唐云步擲,普賢菩薩所現之明王也。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曰:「善賢菩薩,現作步擲金剛明王。以右手把一旋蓋,左手把金剛杵,遍身作虛空色,放火焰。」有步擲金剛修行儀軌一卷。
步擲金剛修行儀軌 (書名)播般曩結使波金剛念誦儀之異名。
男女 (雜語)密教之深旨,以男女為智慧禪定之標幟。大日經疏三曰:「如本尊形,女是禪定,男是智慧。」同五曰:「女人是三昧像,男子是智慧像。」同十五曰:「諸尊色類種種不同,大而言之略有二種:謂男及女。男是智慧故為首,女是三昧為次之也。」
男根 (術語)對於女根而言。男之陰部,為身根之一部分。男性之形類、音聲、作業、志樂等異於女性者其根之作用也。
(物名)即法螺也,吹之以報法事之時期招集大眾者。法華經曰:「擊鼓吹角貝。」
貝文 (雜語)記於貝多羅葉之經文也。大唐三藏聖教記曰:「恩加朽骨,石室歸貝葉之文。」性靈集八曰:「貝文連珠,龍章金響。」
貝支迦 (雜語)辟支迦之變音。
貝母 (譬喻)諸惑隨逐一邪見,譬如眾魚眾貝隨從魚王貝母也。止觀五曰:「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以有見故,三假苦集煩惱隨從,魚王具母,眾使具足。」
貝多 (雜語)貝多羅之略。
貝多羅 (物名)Pattra葉。但傳說貝者葉之義,多羅(Ta%la)樹之葉,謂之貝多羅,三藏之經典皆記之。多羅樹之形如棕櫚,葉亦相似,或翻岸者,直然脫出之義歟。古師以之為菩提樹者訛也。翻梵語曰:「貝多羅,譯曰脫也。」名義集三曰:「多羅,舊云貝多,此翻岸,如此方棕櫚。」法顯傳曰:「菩薩前到貝多羅樹下,敷吉祥草東向而坐。」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坐菩提樹下得道,因名道樹,亦曰思惟,梵音貝多也。」(誤也)多羅
貝葉 (物名)貝多羅葉也。印度之人以寫經文。慈恩寺傳三曰:「經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訖,書之貝葉,方遍流通。」唯識樞要上本曰:「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備於一本。」貝多羅
貝葉經 (雜語)以貝多樹葉書經文,故云貝葉經。酉陽雜俎曰:「貝多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一者多羅婆力叉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羅多梨。並書其葉部,闍一色,取其皮書之。貝多是梵語,漢翻為葉。貝多婆力叉者,漢言樹葉也。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
貝牒 (物名)貝多羅之牒冊,言經典也。大周三藏聖教序曰:「窮貝牒之遺文。」
貝鐘 (物名)法螺之貝與釣鐘。皆寺中之道具。不空罥索經十八曰:「若加持螺,詣高望處,大聲吹者,四生眾生,聞螺聲者,滅諸重罪。」名義集七曰:「增一云: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
(術語)梵名捺喇捨曩Dars/ana,思慮推求審詳而決擇事理也。通於正邪。止觀五下曰:「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俱舍論二曰:「審慮為先決擇名見。」大乘義章五本曰:「推求說之為見。」止觀十上曰:「作決定解,名之為見。」
二見 (名數)一、有見,偏於有之邪見。二、無見,偏於無之邪見。又:一、斷見,執身心斷滅之見,屬於無見。二、常見,執身心常住之見,屬於有見。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智度論七曰:「見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斷。常見者見五眾(五蘊也)常心忍樂;斷見者五眾滅心忍樂。一切眾生多墮此二見中。復有二種見:有見無見。」
四見 (名數)一、異、常、非常等之義總有四句,一切之妄計,必墮於其一,名為四見。智度論七曰:「復有四種見,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亦常亦無常,世間亦非常亦非無常。我及世間有邊無邊亦如是。」又華嚴經疏三,謂外道之所見,不出四見:一、計一,數論師,計因中有果,以因果不異之故名為計一。二、計異,勝論師,計因中無果,以因果不同之故名為計異。三、計亦一亦異,勒裟婆論師計因中有果,亦計因中無果,以有無雙計故名為亦一亦異。四、計非一非異,尼犍子,計因果,亦非是一亦非是異,故名非一非異。【又】凡夫常樂我淨之四顛倒稱為四見。
五見 (名數)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見,五戒禁取。詳見五字部本五見
七見 (名數)一邪見,二我見,三常見,四斷見,五戒盜見,六果盜見,七疑見。詳見三藏法數三十。
十見 (名數)一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見,五戒禁取見,六貪見,七恚見,八慢見,九無明見,十疑見。見瑜伽論八,三藏法數四十三。
六十二見 (名數)詳見六字部本六十二見
見大 (術語)七大之一。如色性周遍於法界,見性亦遍滿於法界,名為見大。見聞覺知中,就初而獨立見大。見楞嚴經三,三藏法數三十。
見分 (術語)八識四分之一。四分
見分薰 (術語)二種薰習之一。二種薰習
見牛 (譬喻)十牛之一。
見王齋 (儀式)死後三日所設之僧齋名。由亡人於此日見閻羅王而起。釋氏要覽下曰:「北人亡至三日必齋僧,謂之見王齋。」
見正 (人名)見正比丘,疑無後世,佛為說見正經。
見正經 (經名)佛說見正經,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佛對見正比丘說種種之喻,除其斷常二見。
見在佛 (雜語)僧人尊稱帝王之詞。宋太祖初幸相國寺,至佛像前,問當拜否,僧錄贊寧奏曰:見在佛不拜過去佛。見歸田錄。
見地 (術語)三乘共十地之第四位,當於聲聞乘之預流果。見四諦之理,斷三界之見惑,初得聖果者,即第十六心之道類智也。見大乘義章十四,四教儀集註下。
見行 (術語)愛二行之一。見二行
見至 (術語)又曰到,或名見得。見見得
見成公案 (術語)即現也。見現成公案
見佛 (術語)見報應之佛身也。以凡夫二乘分別之識所見者為應身,以菩薩無分別之心所見者為報身。無宿緣者亦不能見應身也。起信論曰:「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中略)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智度論九曰:「舍衛城中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不見,三億家不聞不見。」觀佛三昧海經三曰:「若生垢惡不善心者,若有毀犯佛禁戒者,見像純黑猶如炭人。釋子眾中五百釋子,見佛色身猶如炭人。比丘眾中有一千人,見佛色如赤土人。優婆塞眾中有十六人,見佛色身如黑象腳。優婆夷眾中二十四人,見佛色身猶如聚墨。如是四眾各各異見。」
見佛真身 (術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云何是見佛真身?答: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
見佛聞法樂 (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一。往生極樂則常見阿彌陀佛,聞深妙之法也。往生要集上末曰:「法華云:是諸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而彼國眾生,常見彌陀佛恒聞深妙法。」
見取 (術語)四取之一。取著於身見邊見等非理之見也。三藏法數十八曰:「邪見分別名之為見,所謂身見邊見等,因見取著,故曰見取。」【又】見取見之略,五見之一。
見取見 (術語)五見之一。確執諸邪見及自身以為最勝為一切鬥諍之本者,以一切劣為勝者。唯識論六曰:「見取,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鬥諍所依為業。」俱舍論十九曰:「於劣為勝,名為見取。有漏為劣,聖所斷故。執劣為勝,總名見取。理實應立見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見取。」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於非真勝法中謬見涅槃,生心而取,故曰見取。」梵Dr!s!t!ipara%mars/a。
見取使 (術語)十使或五利使之一。四取中之見取,又取五見中之見取見為十使中之見取使。使者煩惱之異名,驅役心身之義。
見性 (術語)禪家之常語,徹見自心之佛性也。達磨之悟性論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黃檗傳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摩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血脈論曰:「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日本永平道元法語謂:「見性者,佛性也,萬法之實想也,眾生之心性是也。此性渡於有情非情,普於凡夫賢聖,都無所住。故無住之性,雖在於有情,而不住於有情;雖在於惡,而不住於惡;雖在於色,而不住於色;雖在於形,而不住於形;不住於一切,故云無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無、非住、非明、非無明、非煩惱、非菩提,全無實性,覺之名為見性也。眾生迷此性故,輪迴於六道。諸佛覺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見性成佛 (術語)見性
見法 (術語)謂真言行者,對於所願成就之相,住於無染無著清淨真實之心,諦觀實相善通其實義也。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曰:「爾時金剛手白佛言:世尊!唯願復說此正等覺句悉地成就句,諸見此法善男子善女人等,心得歡喜,受安樂住,不害法界。」同疏十一釋之謂此即是隨此中修學者,若得成就,即名見法。
見所斷 (術語)三所斷之一。謂於見道所斷之八十八使見惑也。
見者 (術語)十六人我之一。確執人我是見者。大乘義章六曰:「計有我人,用眼見色,故名見者。」
見非見 (術語)見與非見之併稱。見為顯相,謂易見易知也;非見為深玄,謂難見難知也。大日經第三悉地出現品所謂:「等同虛空,成就廣大見非見果。」是也。大日經疏第十一釋之曰:「見者,謂種種舞戲相。非見者,謂涅槃理。又見者,謂世間果。非見者,謂菩提果。此類無量,故云廣大。」
見思 (術語)見惑思惑也。又云見愛、見修、四住、染污無智、枝末無明、通惑、界內惑,皆概括三界煩惱之通稱。見惑者諸種之妄見,邪分別計度道理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思惑者貪瞋痴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依之而從所迷上稱見惑為理惑,稱思惑為事惑。何則?以見惑為迷於無常無我等真諦道理而起之常見我見等邪想,思惑為迷於色聲等世間事物而起之貪欲瞋恚等妄情故也。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見思二惑者,依於小乘俱舍之法相。若依於大乘唯識之法相,則以分別俱生之二起而分之。分別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為見惑,俱生起之煩惱所智二障為修惑。然稱為見者,有二義:一、為照見真理時所斷之惑,故云見惑。二、見為推度之義,此惑以推度為性,故云見惑。又,思有二義:一於一旦見真理斷見惑上,更思惟修習真理,以斷此惑,故云見惑。二為思惟世間誣妄事物而起之惑,故云思惑。然此二惑為正受三界生死之因,斷此二惑,始免三界之生死也。斷之有次第,先斷見惑,次斷思惑。見惑者其性猛利,故有見斷如破石之說。見諦理之時,一時盡斷之。思惑者,其性鈍昧,故有思斷如藕絲之說。數數思惟諦理而漸漸斷之也。斷見惑之位,謂之見道;斷思惑之位,謂之修道;斷了二惑之位,謂之無學道。天台結歸一切之妄惑為三種:一見思,二塵沙,三無明。見思為涅槃之障,塵沙為菩提之障,無明為中道實相之障。四教儀曰:「集諦者即見思惑,又云見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無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無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內惑。雖名不同,但見思耳。」同集註上曰:「見思煩惱,分別曰見,貪愛曰思。」
見惑品數 (雜語)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識立百十二。八十八者於一切煩惱中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禁戒取見之十惑,名為本惑,餘悉名隨惑。此中小乘貪瞋痴慢之四,通於見修二斷,疑與五見者,唯見斷也。此見斷之十惑,就所迷之諦理而差別為八十八使也。又大乘貪、瞋、痴、慢,與身見、邊見之六,通於見修二斷,餘四者唯見所斷也。即苦集滅道之四諦為所迷之真理,迷其真理而起,於欲界為三十二,於色界為二十八,於無色界為二十八,通三界而為八十八也。欲界之三十二者,先迷於苦諦之理而起十惑:一身見,以五蘊假和合之苦果迷執為常一之我見也。二邊見,以為此我體死後常住,或以為死後斷絕,各執一邊也。三邪見,此現在之身對於過去業因之果報撥無道理也。四見取見,迷執前三見為正見也。五戒禁取見,迷執現在苦身作種種邪戒苦行,為此身生於人天樂處之因也。六貪,愛以前五見為可者。七瞋,瞋以前五見為非者。八痴,不知五見之理非也。九慢,以五見為是而生慢心也。十疑,疑苦諦之理也。以上十惑中五見與疑,直以諦理為所迷,故謂為親迷之惑。他之貪瞋痴慢四者,以其五見為所迷,故謂為疏迷之惑。此親疏之十惑為迷於欲界苦諦真理而起之煩惱,故入於見道,觀欲界苦諦時,一時斷之。次,迷於集諦之理而起七惑。前十惑中除身邊戒之三見。集諦者業因也,無以業因而迷執我體者,故無身見,無身見故無邊見。戒禁取見,為非人天之業因而謬為人天之業因者,雖有迷於集諦之理而起之道理,然實際外道修種種戒禁時,迷執其現於吾身上,自以其苦行之身為人天之生因,故攝之於苦諦,而不入於集諦。其七惑中第一邪見,撥無惑為生死之因之道理也。第二見取見,迷執其邪見為正見也。第三疑,疑集諦之理也。其他貪瞋痴慢四者以前三惑為所迷而起,如前之苦諦下,次迷於滅諦之理而起有七惑,如集諦下。滅諦者,涅槃也。撥無無涅槃者,邪見也。以此邪見為正見者見取見也。疑涅槃而無決定之信者,疑也。以此三見為緣而起者,貪瞋痴慢之四也。次迷於道諦之理而起,有八惑。於前之七惑加戒禁取之一。有一類外道,修無想定誤為入涅槃之正道,是由迷於道諦之理而起之非道計道之戒禁取見也。餘七惑如集諦例。已上總為欲界之三十二惑。然色界與無色界各有二十八者,於四諦下之惑各除瞋之一故也。上二界為定地非如欲界之為散地,故不起如瞋恚之麤動煩惱。於已上三界通計四諦下之惑而為八十八也。於見道十五心之間斷之,故云八十八使之見惑。見俱舍論十九,止觀五下,大乘義章六,同十六,四教儀集註中,七十五法。大乘之百十二者,欲界之四諦下各有貪、瞋、痴、慢、疑、身、邊、邪、取、戒之十惑,合為四十。於色界無色界之各四諦下各除瞋(上界總無瞋毒)為九惑,故合為八九七十二。即合欲界之四十而為百十二。唯識述記九末曰:「見所斷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 T0048.JPG
思惑品數 (雜語)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於欲界有貪瞋痴慢之四,於上二界各有貪痴慢之三,合而為十。大乘之十六者,於欲界有貪、瞋、痴、慢、身見、邊見之六惑,於上二界各除瞋,而餘五惑,故合為十惑。又合欲界之六惑而為十六惑。唯識論九曰:「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故合見思,則小乘為九十八,是謂之九十八隨眠。大乘為百二十八,是謂之百二十八根本煩惱。
八十一品思惑 (名數)如上所言,見惑者頓斷之,思惑者漸斷之。漸斷之者聲聞乘為鈍根故,分十惑為九地之九品而分斷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為一,於此加色界之四禪地與無色界之四空處而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為八十一品。既斷見惑之聖者為預流果,更進而斷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為一來向,斷六品已,為一來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來於人天故也。次後方斷下三品之惑為不還向,既斷已,謂之不還果,以不再還生於欲界故也。次後漸斷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為阿羅漢向,正斷終,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者譯曰不生,以既斷盡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於三界故也。見俱舍論十二。
見相 (術語)起信論三細相之一,亦名轉相。第一之業相一轉而成能見之相者,當於阿賴耶識之見分。起信論曰:「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同義記曰:「第二能見相,即是轉相,依前業相,轉成能見。」【又】四分中見分相分之二。
見毒 (術語)邪見害身,猶如毒箭也。菩薩藏經曰:「我觀一切世間眾生,於無量劫,具造諸過失,為十種毒箭所中。何為十?一愛毒箭,(中略)八見毒箭。」智度論一,佛詰長爪梵志曰:「汝已飲邪見毒,今出此毒氣言一切法不受,是見毒汝受不?」
見流 (術語)成實論所說四流之一。由見惑流轉於三界而不能出,謂之見流。
見真 (術語)以空慧徹見真諦之理也。無量壽經下曰:「慧眼見真能度彼岸。」【又】(人名)日本真宗之開祖親鸞,謚曰見真大師。
見修 (術語)見惑與修惑也。見道所斷之理惑謂之見惑,修道所斷之事惑謂之修惑。以見惑之故,不達於四諦之真理起種種之邪見;以修惑之故,作善惡之業而流轉於三界。此斷盡見修二惑,而證真理,出離三界。舊譯家謂之見思見愛,新譯家謂之見修。四教儀曰:「見思惑,又云見修。」同集註中曰:「見修,見惑見道所斷,思惑修道所斷,約能斷位名所斷惑也。」
見軛 (術語)四軛之一。四軛
見處 (術語)有漏法之異名。有漏之諸法為生起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見之住處,故名處。參照五見
見得 (術語)七聖之一。舊譯為見得,新譯為見至。聲聞乘之人,入於修道之位而為利根者。利根自見法得理,故云見得。得由因之見至果之見,謂之見至。見四教儀集註中。
見惑 (術語)
見結 (術語)九結之一,謂邪之煩惱也。見結附錄。
見跡 (術語)跡者道也。與言見道同。【又】(譬喻)十牛之一。
見智身 (印相)見智法身之意。金剛界修法所結印契之一。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曰:「次結見智身,印契如前相,見彼智薩埵,應觀於自身,鉤召引入縛,令喜作成就。真言曰:[口*縛]曰囉(二合)薩怛[口*縛](二合)涅哩(二合)捨也。(二合)」印契如前相者,指現智身也。
見道 (術語)三道之一。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諦理之位也。道者道路之義,學人進取之道路也。積三賢四善根之加行而生於世第一法無間之無漏真智也。又大乘之菩薩於初僧祇之終,終四善根之加行,而頓斷分別起之煩惱所智二障,謂之見道。於其時之無漏智,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一苦法智忍,斷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也。二苦法智,斷苦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三集法智忍,斷欲界集諦下見惑之智也。四集法智,斷集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五滅法智忍,斷欲界滅諦下見惑之智也。六滅法智,斷滅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七道法智忍,斷欲界道諦下見惑之智也。八道法智,斷道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九苦類智忍,斷上二界苦諦下見惑之智也。十苦類智,斷苦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十一集類智忍,斷上二界集諦下見惑之智也。十二集類智,斷集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十三滅類智忍,斷上二界滅諦下見惑之智也。十四滅類智,斷滅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十五道類智忍,斷上二界道諦下見惑之智也。十六道類智,斷道惑已,而正證理之智也(忍者忍許之義,為信忍真理不起惑之位,故以之為斷道。智者決定之義,為離惑已,正決定理之位,故以之為證道。欲界謂為法者,以此為現前所見之法故也。上二界謂為欲者,以其為欲界比類之法故也)。此十六心中,前十五心為見道,最後道類智之一心攝於修道也。又小乘之成實宗,不別觀四諦之行相,唯以空觀無量剎那相續斷三界之見惑,是名無相行,為見道也。若依大乘法相宗,則斷證之真見道,立為一心,此十六心為真見道已後之相見道。俱舍論二十三曰:「見道者,苦法智忍為初,道類智忍為後。其中總有十五剎那,皆見道所攝,未見見諦故。至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攝。」大乘義章十七本曰:「入聖之初,於四真諦推求明白名為見道。(中略)若依成實,入無相位名為見道。故彼論言,信法人,入見諦道,名無相行。世第一後須陀果前,空觀無間名無相行。若依毘曇,苦忍已去十五心頃,名為見道。(中略)十六中前十五心,是須陀向,判為見道。末後一心是須陀果,見道不收。」又曰:「依成實宗見道之中有無量心,故彼文言,以無量心斷諸煩惱中非八非九。言非八者,說見道中有無量心,相續斷惑,破阿毘曇定說八忍。言非九者,說修道中有無量心,破阿毗曇於一一地定九無礙(即九解脫)。彼宗觀有,有局別見易明故。何故成實說無量心?彼宗教空,空無分限,見難分故。」(己上小乘)。唯識論九曰:「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見理故亦名見道。」唯識述記十本曰:「見道者,唯在初地初入地心。」
一心真見道 (術語)唯識論所明菩薩乘之見道,有真見道相見道之二。於世第一法之後念生無漏之根本智,斷分別起二障之位為無見道,於次一念證所顯真理之位為解脫道,此二道稱為真見道。次生後得智分別思想所證之真理,謂之相見道。此有三心相見道,十六相見道之二。而真見道有無間解脫之二道,雖涉於多剎那,然非別之所作。以其相等,故名為一心。唯識論九曰:「真見道,謂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三心相見道 (術語)相見道之中有二種:一、三心相見道。二、十六心相見道。三心相見道者:一、觀生空而起斷粗大煩惱障之智也。二、觀法空而起斷所知障之智也。三、合觀二空而起合觀微細二障之智也。見唯識論九等。
十六心相見道 (術語)三心相見道之後,又有十六心相見道。此亦有二種:一、法智與類智配於上下二界而成十六心,如前之小乘。二、不分上下二界,法智與類智配於所觀之理與能觀之智,而成十六心。即一、苦法智忍,緣三界之苦諦而正斷善惡之無間道智也。二、苦法智,斷善惡已,證真如之解脫道智也。三、苦類智忍,前二智各別內證之無間道智也。四、苦類智,審定印可苦法智忍之解脫道智也。集滅道之三,其例亦然。故此雖為所取(是理)能取(是智)之十六心,亦謂之總作之十六心,是限於菩薩之觀相也。已上三心十六心,皆生於真見道根本智之後,後得智上分別之思想也。見百法問答抄。
見道釋義 (術語)三論宗,四種釋義之一。四釋附錄。
見道所斷 (術語)三斷之一。由道而斷之法也。見見道
見道場樹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八。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見愛 (術語)我見邪見等一切迷理之惑,謂之見,貪欲瞋恚等一切迷事之惑謂之愛。見者一切之見惑,愛者一切之修惑見(又云思惑)也。迷事之惑中,以愛著為苦之本,故標愛而該餘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若論煩惱根本,不出見愛。邪心觀理,名之為見。若於假實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隨見偏理,妄執為實,通名為見。見煩惱者,謂五利使。貪染之心,名之為愛。若於假實之事情迷隨心,所對一切事境,染著纏綿,通名為愛。愛煩惱者,謂五鈍使。」歸敬儀通真記上本曰:「見謂見惑八十八使,見所斷故,愛謂修惑,八十一品,修所斷故。」
見煩惱 (術語)惑也。見見思
見犍度 (術語)八犍度之一。八犍度論中說諸種邪見之篇章目,犍度者梵語,譯言聚、蘊。
見聞 (雜語)目見佛,耳聞法也。法華經序品曰:「見聞若斯。」
見聞生 (術語)華嚴三生成佛之第一。三生附錄。
見聞疑 (術語)稱為三根。戒學之名目也。現見現聞,雖非見聞而心疑有之也。行事鈔上之二曰:「四分云:若有人舉罪者,不得輒信舉罪人語。便喚所告之人,對僧訓答,先問見聞疑三根。」
見聞成佛 (術語)華嚴宗所立,三生成佛各生成佛之一。三生附錄。
見聞覺知 (術語)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又云識。智度論四十曰:「問曰:何以故三識所和合為一,三識所知別為三?答曰:是三識助道法多,是故別說。餘三識不爾,是故合說。是三識但知世間事,是故合為一。餘三亦知世間,亦知出世間,是故別說。」
見障 (術語)四障之一,起諸邪見而障害菩提心者。見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三藏法數十八。
見網 (術語)種種之邪見纏縛身不使脫免,故譬以羅網。文句四下曰:「十六知見,六十二等,猶如羅網,又似稠林,纏縛屈曲,不能得出。」華嚴經三十七曰:「我慢溉灌,見網增長。」宗鏡錄十八曰:「客塵自遮,見網自隔。」
見諍 (術語)確執異見而諍論也。玄義二下曰:「各執一文,自起見諍。」
見論 (術語)二種戲論之一。謂我見邊見等,諸種執見上之戲論,戲論者無義無利之言論也。愛論
見慧 (術語)發諸見之智慧也。止觀十上曰:「如是見慧從何處出?由禪中有觀支。」
見暴流 (術語)四暴流之一。暴流
見諦 (術語)證悟真理也。聲聞預流果已上,菩薩初地以上之聖者也。
見諦得 (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如憍陳如等五比丘,聞四諦之理而入見道,體迷悟因果之道理而得自然具足戒也。
見諦阿闍梨 (術語)發得三昧而得秘密灌頂之阿闍梨也。即入地已上者是也,已下者為未見諦之法則阿闍梨。
見諸佛土願 (術語)四十八願之第四十。使諸人見淨土莊嚴之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見緣 (術語)見分之緣影,即相分也。楞嚴經二曰:「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四分
見閻王 (雜語)朝野僉載曰:「崔泰之哭李嶠詩曰:魂隨司命鬼,魄逐見閻王。」五燈會元曰:「淨曇偈曰:五十六年成話[木*霸],今朝死去見閻王。」
見縛 (術語)三界之見惑。非理之執見縛人而使不得自在,故云縛。二縛,又四縛之一。行事鈔下四曰:「大寶積經云:出家有二種縛:一見縛,二利養縛。」無量壽經淨影疏曰:「縛謂四縛,(中略)三界諸見,名為見縛。」
見濁 (術語)五濁之一。至末世,眾生之邪見盛起。而濁亂世間,如有見無見乃至六十二見等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文句四下曰:「見濁者,無人謂有人,有道謂無道,十六知見六十二等,猶如羅網,又似稠林,纏縛屈曲,不能得出,是見濁相。」法華玄贊四曰:「若於今世法壞法沒,像法漸起,邪法轉生,是名見濁。此以五見而為體性,多近外道惡見數生。」
見顛倒 (術語)三顛倒之一。眼識見外境,顛倒虛幻而為實有,以生種種之迷惑也。見宗鏡錄四十二。
成自然覺 (雜語)眾生觀內心之實相知本不生之理,則自然得覺悟也。大日經疏一曰:「於初發心時直觀自心實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時人法戲論淨如虛空,成自然覺,不由他悟,當知此觀復名頓悟法門也。」
成正覺佛 (術語)華嚴所說十佛身之一。佛身附錄。
成佛 (術語)菩薩因位之萬行究竟而成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為成佛。真言立三種之即身成佛,天台立四種之成佛,占察經說四滿成佛。四種成佛
成佛塔 (堂塔)八塔之一。
成佛得道 (術語)成佛,即得道也。
成佛得脫 (術語)脫者涅槃三德之一,解脫之德也。得解脫之德,即成佛也。
成劫 (術語)四劫之一。四劫
成身會 (術語)又曰根本會,羯磨會。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第一會也。九會曼荼羅
成住壞空 (術語)四劫也。四劫
成唯識論 (書名)十卷,護法等十菩薩各造論十卷,釋世親之三十頌。唐玄奘師合糅為十卷,即瑜伽一宗之精要也。
成唯識寶生論 (書名)五卷,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唐義淨譯。護法菩薩造,釋天親所造之二十唯識頌。
成唯識論述記 (書名)六十卷,唐慈恩窺基撰。石埭楊文會曾為之序云:有窺基法師者,奘公之高弟也。親承師命,翻譯成唯識論。會萃十家而成一部,并以聞於師者著為述記。學相宗者,奉為準繩。迨元季而失傳,五百年來,無人得見。好學之士,每以為憾。近年四海交通,得與日本博士南條上人遊。上人以此書贈予。金陵講經沙門松巖見而心喜,亟募資鋟板。揚州觀如大師願任其半,未及竣工,而觀松二公相繼西遊,江表緇素踵而成之。
成唯識論隨註 (書名)一作成唯識論隨疏,十卷,明西蜀高原大師原著。御生氏明善,親受業於高原。於法席之次,啟請隨文以疏其義,高原許可。述至第七卷,明善逝世,嗣法門人慧善續成之。吳淳齋父子刻行後,仁和龔定菴曾脩補印行。
成唯識論隨疏 (書名)即成唯識論隨註。文約義豐,理明詞達,唯識入門之要書也。武林錢伊菴因此疏而著唯識隨疏翼二卷。
成假中 (術語)三論宗所云四中之一。中道
成具光明經 (經名)成具光明定意經之略名。
成具光明三昧經 (經名)成具光明定意經之異名。
成具光明定意經 (經名)一卷,後漢支曜譯,貴姓子善明,問佛:佛之妙德由何致之?佛言:有定意法,名成具光明,當淨行百三十五事。
成事智 (術語)四智又五智之隨一,成所作智之略稱也。
成所作智 (術語)四智之一,又五智之一。四智及五智
成相 (術語)六相之一。附錄。
成就 (術語)二十四不相應之一。又,諸經之證信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謂之五成就六成就七成就。
成就四法 (術語)四法
成就明王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一尊。
成就仙女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一尊。
成就仙眾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一尊。
成就眾生力 (術語)菩薩十力之一。十力
成就仙眾眷屬 (天名)成就仙眾之眷屬也。
成就持明仙眾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一尊。
成就法華儀軌 (經名)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經之略名。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經 (經名)一卷,不空譯。先有歸命本經二十八尊之頌,次說成就此法之四緣:一親真善知識,二聽聞正法經王,三作如理瑜伽觀,四隨法而行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成等正覺 (術語)滿菩薩之因行而成等正覺也。等正覺
成善羯磨 (術語)二種羯磨之一。羯磨
成道會 (行事)每年十二月八日(釋尊成道之日)所行之法事,又云臘八。
成道 (術語)化佛八相中之第六。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無上菩提之相也,但四教成佛之相各異。
成業論 (書名)大乘成業論之略名。
成道降魔得一切智經 (經名)無量門微密持經之異名。
成滿一切諸願真言 (真言)五種護磨法中總稱增益法,成就延命法自他福壽諸願之真言也。大日經疏七曰:「或有扇多S/a%nta(是寂義),微戍陀Vis/uddha(是清淨義)等字,當知是成滿一切諸願真言。」
成實 (雜語)成實論,又成實宗,又成實師也。
成實宗 (流派)印度小乘中最後所立之宗也,即小乘中之空宗,酷似大乘,以訶梨跋摩所造之成實論為所依,故名成實宗。於四諦立章,於五聚明義,來支那而居於十三宗之一。立南北兩宗。梁朝之三大法師,皆此宗之人也。天台嘉祥以前之諸師,有謂之為大乘宗者,二師勉破之。日本無以之為宗者,但附屬於三論宗而學習之。
成實論 (書名)十六卷,訶梨跋摩造,姚秦羅什譯。成實者成立修多羅中實義之意也。有惠影之成實論義章二十卷,道藏之疏十六卷,今已亡。
成實二種觀 (術語)觀我法俱空也。是所以超越於薩婆多宗之我空法有觀者。
成實偏空觀 (術語)我法二執雖空,然偏於空之一邊,不知空即不空,故稱之為偏空觀,而大乘諸宗擯斥之。即四見,又四執之一。
成壞空 (術語)成住壞空之略,四劫
成辦諸事真言 (真言)不動真言也。大日經疏四曰:「用成辦諸事真言,加持五寶五穀五藥安置其中。」【又】以降三世真言為成辦諸事真言。大日經疏五曰:「於下方西北隅際作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中略)此亦是成辦諸事真言也。」
禿 (雜語)說文曰:「無髮也。」經中斥破戒無行之比丘,謂之禿人,又云禿居士。以彼雖剃髮而無出家沙門之行,但是禿頭之俗人禿頭之居士耳。涅槃經三曰:「破戒不護法者名禿居士。」又曰:「為饑餓故發心出家,如是之人名為禿人。」北齊書文宣帝紀曰:「晉陽有沙門乍愚乍智,時人呼阿禿師。」北夢瑣言曰:「高駢謂開元寺十年後當有禿丁數千作亂。」五燈會元曰:「張無盡敘龍安末後句。雲菴罵曰:此吐血禿丁,脫空妄語,不得信。」太平廣記引河東記曰:「夜叉罵經行寺僧行蘊曰:賊禿奴何起妄想之心。」
禿人 (雜名)又作禿居士禿奴等。罵非行之僧人也,禿
禿奴 (雜語)又云禿人禿居士等,罵僧之語也,謂外相似僧而心行非僧也。臨濟錄曰:「有一般不識好惡禿奴。」
禿空 (術語)斥方廣道人之惡取空為禿空,法界之萬德一無所具,故名為禿。止觀七曰:「正法大城金剛寶藏,具足無缺何所而無,豈容禿空而已!」
禿居士 (術語)居士破戒不護法者。禿
每怛里 (菩薩)Maitreya,彌勒
每怛利末那 (雜語)Maitri^manas,譯曰慈意。見玄應音義六。
告香 (儀式)同於燒香。
(術語)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外道認定我者為外道,否定之者為教。唯識論一曰:「我謂主宰。」述記一本曰:「我如主宰者,如國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輔宰能割斷故。有自在力及割斷力義,同我故。或主是我體,宰我所。或主如我體,宰如我用。」佛教指五蘊之和合者為假我,非有實之我體。佛地論一曰:「我謂諸蘊世俗假者。」智度論一曰:「佛弟子輩等,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
我人 (術語)我與人也。我之四名之二。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同宗密略疏下一曰:「統唯我相,但由展轉約義,故有四名。初者謂取自體為我,計我展轉趣於餘趣為人。」
我天爾狗 (術語)百論之著作者,提婆為論伏外道論師所用一種之循環論法也。西域記五曰:「初提婆菩薩,自南印度,至此伽藍。城中有外道婆羅門,高論有聞,辯才無礙,循名責實,反質窮辭。雅知提婆博究玄奧,欲挫其鋒,乃循名問曰:汝為何名?提婆曰:名天(提婆譯天)。外道曰:天是誰?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誰?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誰?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誰?提婆曰:天。外道曰:天是誰?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誰?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誰?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誰?提婆曰:天。如是循環,外道方悟。自時厥後,深敬風猷。」
我有 (術語)有一實我體之妄執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說阿笈摩,除我有執。」
我見 (術語)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視為常一之義,謂之我見,又云身見。梵語曰沒曳達利瑟致,譯曰我見。唯識論四曰:「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同述記九末曰:「梵云沒曳達利瑟致,此云我見。」大乘義章六曰:「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名身,身中見我,取執分別,從其所迷故,名身見。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起信論曰:「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我我所 (術語)我者,謂自身;我所者,為身外之事物。是為我所有,故名我所。智度論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眾(五蘊之身),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註維摩經二:「肇曰:我身之妙主,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國財妻子萬物盡我所也。什曰:離我眾生空,離我所法空也。」慧遠維摩經疏一末曰:「約報名我,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為我所。」圓覺經鈔九曰:「我謂正報,我所謂依報。」
我所 (術語)我所有之略,自身為我,自身外之萬物謂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註維摩經五:「肇曰:我為萬物主,萬物為我所。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諸法,皆以為我之所有,是對我之法。」
我所心 (術語)想實有我所有之事物之心也。無量壽經下曰:「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
我所事 (術語)與我所,我所有同。俱舍論二十二曰:「我所事者,謂衣服等。」
我所見 (術語)執我所有之偏見,即不知一切之事物本為假有,無自他所屬,而誤固執為我所有之偏見也。
我空 (術語)又曰生空人空。眾生雖盡有心身,而是為五蘊之假和合者,無常一之我體,故謂之我空,又云眾生空。十地論一曰:「無我智者有二種:我空法空,如實知故。」三藏法數十曰:「我空,謂於五蘊法,強立主宰,名為我執。若推求色受想行識之五法,皆無自性,不見我體,是名我空。」同六曰:「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謂凡夫妄計五蘊是我,強立主宰,引生煩惱,造種種業。佛為破此計故,說五蘊無我。二乘悟之,入無我理,是名人空。」
我空真如 (術語)謂無我之真理。真如者以名常住之真理,今此真理為離我執之無我真體,故云我空真如。二乘證悟之真理,止此一也。原人論曰:「便悟此身但是眾緣和合相,元無我人。為誰貪瞋?為我殺盜施戒,遂不滯心於三界有漏善惡,但修無我觀智,以斷貪等。止息諸業,證得我空真如。」孔目章三曰:「人我執無處所顯真如,名人空。」
我事 (術語)謂自身也。俱舍論二十二曰:「我事謂自身。」
我知者 (術語)謂數論二十五諦中,第二十五之神我諦。述記一末曰:「我知者神我也。」
我波羅蜜 (術語)謂至佛果而成就我德之波羅蜜行也。波羅蜜,譯曰到彼岸,總為至佛果之行法名。普賢觀經曰:「釋迦牟尼,名毘慮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成攝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我法 (雜語)對於同道者言之也。楞嚴經曰:「佛告阿難: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
我法俱有宗 (術語)華嚴宗所談,十宗之第一。謂人天乘及小乘之犢子部等,以我與法皆為實有也。因而犢子部等為附佛法之外道,俱舍論破我品嚴破之。見五教章上三,探玄記一,華嚴大疏鈔八。
我者 (術語)自身也。圓覺經曰:「其心乃至圓悟涅槃,是我者。」
我相 (術語)實我之相。四相之一。金剛經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同刊定記四曰:「我者謂自五蘊總相為我。」
我室 (譬喻)我執能包藏一切之煩惱,故譬之以室。釋門歸敬儀上曰:「我室四蒙,包藏見愛。」同通記上本曰:「我有二種:人我法我。主宰為義,能藏見愛,喻之室。」
我執 (術語)認有我身之執念為我執,亦云人執。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惱障品類眾多,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俱舍論二十九曰:「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迴,無容解脫。」俱舍光記二曰:「我執謂我見。」梵A^tma-gra%ha。
我執習氣 (術語)三種習氣之一。謂隨我執所熏成之種子也。此雖亦為名言熏習,而由我執之熏種,使自他差別,故別立之。成唯識論八曰:「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
我倒 (術語)思有實我之顛倒妄見。四倒之一。行事鈔下之四曰:「大德順佛正教,依教而修。內破我倒,外遣執著。」
我痴 (術語)迷於無我之道理為我痴。唯識論四曰:「我痴者,謂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痴。」
我想 (術語)思惟有實我之妄想。維摩經問疾品曰:「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
我愛 (術語)於己妄執之我,深為愛著也。俗所謂自愛心。第七識常向第八識起此煩惱,四根本煩惱之一。唯識論四曰:「我愛者,謂我貪。於所執我,深生耽著,故名我愛。」圓覺經曰:「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
我愚 (術語)妄執有我體之愚惑情。不達無我之真理也。唯識述記一本曰:「彼聞四諦,雖斷我愚,而於諸法,迷執實有。」
我慢 (術語)梵語Asmima%na,恃我而自貢高,慢他也。唯識論四曰:「我慢者,謂倨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法華經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我慢定 (術語)又云慳執定,於定中所現種種之異境以為殊妙而取著也。大疏六曰:「若見異境界以為殊妙,而取著之,名為我慢定,亦名慳執定。」
我聞 (雜語)一切經之初,置我聞二字者,息世之執競,且證親聞之無謬。我者阿難自謂也,註維摩經一:「什曰:若不言聞,則我自有法。我自有法,則情有所執。情有所執,諍亂必興。若言我聞,則我無法,則無所執。得失是非。歸於所聞。我既無執,彼亦無競。無執無競。諍何由生?肇曰:出經者,明己親承聖旨,無傳聞之謬也。」華嚴經疏四曰:「我即阿難,聞謂親自聽聞。」
我語取 (術語)執著種種我見之言語,謂之我語取。取者執著之義,四取之一。
我德 (術語)我者自在之義,佛具八種之自在為我德。涅槃四德之一。八大自在我
我論 (術語)法我見,人我見二種之邪論。楞伽經四曰:「離於我論,自性無垢。」
希代 (雜語)希世也。慈恩傳九曰:「英詞曲被,即超希代之珍。」
希有 (雜語)事之甚少者,無相類者。無量壽經上曰:「顏貌端正,超世希有。」法華經序品曰:「是不思議,現希有事。」嘉祥法華疏三曰:「曠世所無,故言希有。」
希有人 (術語)贊嘆念佛行者之語。即希信難信之法,故有此名。涅槃經德王品亦說六種之希有人,謂:「善男子,世有二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華。一、不行惡法。二、有罪能悔。如是人甚為希有。復有二人:一、作恩。二、念恩。復有二人:一、諮受新法。二、溫故不忘。復有二人:一、作新。二、修故。復有二人:一、樂聞法。二、樂說法。復有二人:一、善問難。二、善答。善問難者汝身(德王菩薩)是,善答者謂如來。」
希求施 (術語)希求生天而行布施也。八種施之一。
希奇 (術語)希有奇特也。寶積經三十五曰:「世尊成就一切世間甚希有法。」義林章一本曰:「雖是希奇,然是有上,是未了義。」文句記十上曰:「安能信斯希奇。」
希法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說希奇不思議事之經典也。正理論四十四曰:「言希法者,謂於此中唯說希奇。出世間法,由此能正顯三乘希有故。」梵名阿浮達磨,阿浮達磨
希祀鬼 (異類)九鬼之一,死後希望子孫追薦祭祀之鬼類。
希運 (人名)唐洪州黃檗山希運,閩人,身量矮小,額間隆起,號為肉珠。倜儻不羈,真大乘之器。依一姥勸,見百丈山海禪師而開心眼,還住黃檗山,裴休深欽重之。大中年中終,敕謚斷際禪師。見宋高僧傳二十,傳燈錄九。
希遷 (人名)唐南嶽石頭山希遷,粵人,姓陳氏,聞曹溪六祖道風,師事之。六祖寂後,於羅浮山受戒。偶聞青原行思補溪席,又歸從之。天寶初,往南嶽南寺,於寺東大石上結菴居焉,時人尊之曰石頭和尚。門人歸崇者頗多,時江西以馬祖為主,湖南以石頭為主。年九十一寂,敕謚無際大師。見宋高僧傳九,傳燈錄十四等。
希麟音義 (書名)十卷,唐希麟撰,即續一切經音義也。慧琳音義,依開元釋教錄,從大般若經起,至護命法止。惟自開元錄後,相繼翻譯之經論,及拾遺律傳等,皆無音義,故麟師續之。從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起,至續開元釋教錄止,總二百六十六卷。黎養正序曰:「麟師續撰,一稟琳公家法。擷華成鬘,積壤崇山,探賾闡微,克紹前美。」餘續一切經音義
(術語)梵語曰你沙你也,譯曰坐。四威儀之一。謂整服斂容而坐之儀相也。
坐久成勞 (術語)公案名。具云香林坐久成勞,托日常之言語動作,而商量天地之本分者。碧巖集第二所謂:「僧問香林: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林云:坐久成勞。」是也。蓋僧推祖師達磨西來,必有本分之一物,拈起其問;而香林拶面壁九年,定坐久疲勞。巧於言語應對之間,拈弄本分者也。
坐具 (物名)舊稱曰尼師檀,新稱曰尼師但那Nis!i^dana,譯曰隨坐衣、坐臥具、坐具。四分律十九曰:「為三緣制之:一為護身,二為護衣,三為護眾人床席臥具。」然無論何時以坐具為禮拜之具,禮拜時先敷坐具,就其上作之,是甚為不法。南山義淨皆痛斥之。釋門歸敬儀下曰:「坐具之目,本是坐時之具。所以禮拜之中,無文敷者也。(中略)今見梵僧來至佛前禮者,必先褰裙以膝[(扣-口)*主]地,合掌長跪,口讚於佛,然後頂禮。此乃遺風猶在,可準用之。無坐具明矣。」寄歸傳三曰:「禮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見行。(中略)其所須者,但擬眠臥之時護他氈席。若用他物,新故並須安替。如其己物,故則不須。勿令污染毀損信施,非為禮拜。南海諸僧,人用一布巾長三五尺,疊若食巾,禮拜用替膝頭,行時搭在肩上。西國苾芻來見,咸皆莞爾而笑也。」
坐夏由 (雜名)行腳僧,在某寺過夏者,從本寺給以由文。見象器箋十六。
坐夏 (術語)安居之異名,坐夏安居也。西域記二曰:「印度僧徒,依佛聖教,坐兩安居。前代譯經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臘。」安居
坐針鋒 (故事)坐於針之鋒端而聽法也。法苑珠林三界篇:「色界諸天下來聽法,六十諸天共坐一鋒之端,而不迫窄,都不相礙。」智度論:「三遍淨天,六十人坐一針頭而聽法,不相妨礙。」
坐海丈夫 (傳說)經律異相九,有「坐海以救估客」一章。昔菩薩與五百商人入海採寶,遇大飄風。菩薩曰:我為眾生捨身,海神所惡者死屍也。即引刀自害,海神惡之,漂舟上岸。天帝釋睹菩薩弘慈,以天之神藥灌口。菩薩忽蘇,起坐與眾相勞。出殺身濟估人經及度無極集。
坐堂 (雜名)禪林之稱,謂僧堂也。
坐參 (雜語)每晚必參住持求開示,謂之晚參。其晚參已前,大眾集於僧堂,坐禪澄心,以待晚參,謂之坐參。坐者禪坐,參者晚參,坐禪於參前之意。見象器箋九。
坐牌 (物名)於僧堂各記自己之名,張於其席次者。
坐餓關 (雜語)青溪暇筆曰:「近日一番僧自西域來,不御飲食,日啗棗果數枚而已。所坐一龕,僅容其身。如欲入定,則令人鎖其龕門,加紙密糊封之。或經月餘,謦欬之聲亦絕,人以為化去,潛聽之,但聞掐念珠歷歷。有叩其術者,則勸人少思少睡少食耳。」按釋典雖有入定之說,而不必封鎖於龕中也。今惟坐餓關者,有似此僧所為,疑此風即從此僧而起。
坐禪 (術語)坐而修禪也。禪者梵語禪那Dhyana之略,譯曰思惟、靜慮,以息慮凝心究明心性之術也。達磨來,此道始盛於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見,與教相應。而以此為唯一之法,規矩最備者,無過於禪宗。增一阿含經十二曰:「坐禪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彌陀經上曰:「念經者,思道者;坐禪者,經行者。」天台之四種三昧中,其常坐三昧,即坐禪也。止觀二曰:「居一靜室或空閑地,離諸喧鬧,安一繩床,傍無餘座。九十日為一期,結跏正坐,頂脊端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以坐自誓。脅不[(扣-口)*主]床,況復屍臥,遊戲住立。」
坐禪方法 (雜語)大比丘三千威儀,天台之次第禪門,日本永平之普勸坐禪儀,瑩山之坐禪用心記等,皆記坐禪之方法者也。
坐禪十種行 (術語)一、令觀處明淨。二、遍起觀諸根。三、曉了於相。四、制令心調。五、折伏懈怠。六、心無味著。七、心歡喜。八、心定成捨。九、近學定人。十、樂著安定。見解脫道論四。
坐禪堂 (堂塔)僧堂之異名。
坐禪板 (物名)報座禪時之板也。
坐禪牌 (物名)報坐禪所懸之牌也。
坐禪法要 (書名)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之略名。
坐禪三昧經 (經名)坐禪三昧法門經之略名。
坐禪三昧法門經 (經名)二卷,僧伽羅剎造,秦羅什譯。明治婬欲瞋恚等之法者。
坐禪用心記 (書名)一卷,日本曹洞宗瑩山著。詳細記述坐禪之規範要旨,為曹洞宗勘要之書也。
坐斷 (術語)斷字,主眼也,坐者平坐之義。碧巖六則評唱曰:「坐斷千差。」同三十二則垂示曰:「十方坐斷,千眼頓斷。」碧嚴四則著語曰:「不妨坐斷天下人舌頭。」
坐證 (雜語)坐禪也。佛祖統紀七曰:「滅默無言坐證。」
谷呱呱 (雜語)指月錄曰:「昔有官人作無鬼論,中夜見一鬼云:汝道無我呢?五祖戒曰:老僧當時若見,但以手作鵓鳩形,向伊道谷呱呱。」
含生 (術語)含有生命者,與含靈同。西域記十二曰:「捨金輪而臨制法界,摛玉毫而光撫含生。」
含中教 (術語)謂密含中道之理之教,即天台四教中之通教也。藏通二教雖皆唯詮界內真空諦之理,無當面明中道之義。然通教於其所說如幻即空之理內,自含有非有非空中道之理,故別圓接通之利根,得看取之而接入於後教。此其理所以亦名含中真諦也。見法華玄義釋籤二三等。
含光儀軌 (書名)毘那夜迦[言*我]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一卷,不空弟子含光記,謂之含光儀軌。
含情 (術語)含情識者,與含生同。法事讚上曰:「悲智雙行,不捨含情。」
含華 (術語)往生極樂者,有九品之差別。其上品上生之人,生即坐於七寶之開蓮華,得聞妙法。上品中生已下者經一宿,乃至下品下生之人,經十二大劫而花方開。含於其花中,不能見聞三寶,謂之含華。觀經定善義曰:「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墮邊界,或墮宮胎。」
含類 (術語)含識之眾類。謂諸有情也。大唐三藏聖教序曰:「微言廣被,極含類於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
含識 (術語)含有心識者,即有情也。行事鈔資持記上四之一曰:「心依色中,名為含識,總攝六道有情之眾。」
含靈 (術語)含靈魂者,同於含識,含生,有情等。大寶積經三十八曰:「假令三界諸含靈,一切變為聲聞眾。」
(動物)印度人亦如吾國舊俗,信月中有兔,謂懷兔者即是月。假如有論者,立「懷兔者非月」之宗,則彼於因明三十三過中,犯世間相違之過焉。懷兔。西域記七,記月中有兔之說。謂狐兔猿三獸,異類相悅,天帝欲試其心,故現飢乏形,使各求食。狐銜一鮮鯉,猿採異華果,以饋天帝。兔獨無所得,乃自燒身,以供天帝。天帝感其心,寄兔於月輪,傳乎後世。月中之兔,自斯而有。又雜寶藏經二,經律異相四十七,記兔自燒身供大仙之因緣。
兔毛塵 (雜語)小於羊毛塵七分者,可止住兔毛尖之微塵也。俱舍論十二曰:「積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量。」
兔角 (譬喻)愚人誤以兔耳為角,實則無角也,以譬物之必無。楞嚴經曰:「無則同於龜毛兔角。」智度論一曰:「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龜毛,亦但有名而無實。」
身入 (術語)六入,又十二入之一。六入
身子 (人名)舍利弗之譯名也。又云鶖子,梵語舍利,譯曰身。弗多羅,譯曰子。舍利者鳥名,即鶖鷺鳥也,其母之眼似之,因名舍利;此是其子,故曰舍利子,或鶖鷺子。是佛弟子中第一之智者也(舍利弗譯為身子者,似由譯言鶖鷺之梵語舍利Sa%ri,與譯言骨身之梵語舍利羅S/ari^ra為同一語而出者)。舍利弗
身土 (界名)凡聖之依正二報也。身為正報,土為依報。
身口無過行 (術語)四安樂行之二。
身三口四意三 (名數)十業道中殺、盜、婬三者(就惡業而云)是身業。妄、綺、兩惡四者是口業。貪、瞋、邪三者是意業。
身心 (術語)有情之正報也。五蘊之中,色蘊者身,受想行識之四蘊者,心也。無量壽經下曰:「身心摧破。」法華經提婆品曰:「身心無倦。」
身心受業 (術語)身受業與心受業也。身受業者欲界之惡業,由眼耳鼻等五根而生感覺相應之異熟苦果。心受業者,色界中間定至有頂天之諸地善業,生意根相應之異熟果。
身心脫落 (術語)真空無我之妙境,亡泯我之身心也。
身毛上靡相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
身毛喜豎經 (經名)二卷,趙宋惟淨等譯。善星比丘捨離佛法種種毀謗三寶。舍利子,聞之白佛,佛為廣說九次第定十力四無畏等及樹證果之相。
身火 (雜語)喻人慾也。梁簡文帝文:「慧雨微垂,即滅身火。」
身出家 (術語)二種出家之一。出家
身田 (譬喻)身能生善惡之業,故云身田。法事讚上曰:「大悲恩重,等潤身田。」
身安樂 (術語)身安樂行之略。
身安樂行 (術語)四安樂行之第一,身離十過而安樂行法華之法也。四安樂行
身如意通 (術語)六通之一。附錄。
身如師子相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
身行 (術語)身所行善惡之業也。
身光 (雜名)佛菩薩身所發之光明也。
身見 (術語)五見之一,於身執實我之邪見也。梵云薩迦耶達利瑟致Satkayadrs!t!i,薩婆多宗譯曰有身見,經部宗譯曰懷身見,又譯偽身見,大乘作移轉身見,又作不實移轉身見。常略之而云身見,皆是就所緣之法謂為身見也。若就能緣之迷情,則云我見。
身見使 (術語)五利使之一。
身車 (譬喻)人身依因緣而輪轉於六趣,故譬以車。智度論十九曰:「二世因緣以成身車,識牛所牽周旋往反。」
身戒 (術語)身持戒行也。涅槃經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動如山。」行事鈔下曰:「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為本。」
身忍行 (術語)三種忍行之一。
身命 (雜語)吾身與吾壽命也。身者以四大為體,命者以壽[火*(而/大)]識為體。法華經勸持品曰:「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身命施 (術語)三施之一。
身受 (術語)二受之一。附錄。
身泥佛 (圖像)以香泥所塑之佛像也。
身表業 (術語)三表業之一。
身相 (術語)身之相貌也。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身相神通樂 (術語)十樂之一。
身城 (譬喻)身者心之城廓,故云身城。涅槃經一曰:「頭為殿堂,心王居中,如是身城,諸佛世尊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
身界 (術語)佛舍利也。界者分之義,此為佛之身分,故謂之身界。會本文句記六曰:「塔藏身界故,供者福大,不同殿堂形貌安處。」
身苦 (術語)苦有二種:一身苦,二心苦。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憂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之四大造身故,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薄少也。如人若了了知負他之債,即償之,因不為苦;若不憶負人債,而債主強奪之,則瞋惱而生苦。見智度論二十三。
身病 (術語)二種病之一。
身笑 (術語)身體作笑也。智度論七曰:「經曰: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以天眼觀視世界舉身微笑。」論問曰:笑從口出,或時眼笑,今云何言一切身笑?答曰:佛世界中尊,得自在,能使一切身如口如眼,故皆能笑。復次,一切毛孔皆開,故名為笑。由口笑歡喜故,一切毛孔皆開。問曰:佛至尊重,何以故笑?答曰:如大地,不以無事及小因緣而動,佛亦如是。若無事及小因緣,則不笑。今大因緣故,一切身笑。云何為大?佛欲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無央數眾生當續佛種,是為大因緣。
身座 (雜名)以我身為座床,使佛坐之也。宗鏡錄二十六曰:「身座肉燈,歸命供養。」
身毒 (國名)即天竺也。山海經曰:「身毒之國,軒轅氏居之。郭註,天竺國也。」史記大宛傳曰:「大夏東南有身毒國。」索隱曰:身音乾,毒音篤。孟康曰:即天竺也。漢書西域傳作天篤,後漢書杜篤傳作天督。玄應一切經音義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賢豆,皆訛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月有千名,斯一稱也。」
身根 (術語)五根之一。
身密 (術語)三密之一。
身寂靜 (術語)二種寂靜之一。
身通 (術語)謂飛行自在之通力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其國諸眾生,神變及身通。」
身清淨 (術語)三種清淨之一。清淨附錄。
身雲 (術語)無量無數之佛身無邊際,謂之身雲,又言現種種之身而蔭覆眾生如雲也。吽字義曰:「毘盧遮那如來自受用故,化作種種神變,變現無量身雲。」【又】言諸尊之多如雲霞也。
身等 (術語)四等之一。
身惡作 (術語)身行之惡業。就戒律七聚言之,一突吉羅罪分為惡作、惡說之二。而身業之過非為身惡作,四業之過非為身惡說。見三藏法數七。
身業 (術語)三業之一。
身業供養 (術語)三業供養之一。供養
身愚 (術語)謂於身造惡者。無量壽經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身造惡,故曰身愚。」
身塔 (術語)大日之法生身,以塔婆為三昧耶形,故云身塔。大日經疏曰:「慈氏印如窣都波形者,以一切如來法身塔故。」性靈集七曰:「法性身塔。」
身精進 (術語)二種精進之一。精進附錄。
身遠離 (術語)二種遠離之一。對於外界而斷絕惡友之交遊也。
身端直相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
身語心輪 (譬喻)世尊之三業,猶如車輪之轂輻輞三法和合而成一輪。輪有運載摧破之功,故以為喻也。大疏九曰:「世尊以遍滿一切佛剎身語心輪,說此三昧耶。」演密鈔七曰:「身語心輪者(云云)。」
身蓮 (術語)胎藏界觀眾生之肉團心為八葉之蓮華,故謂之身蓮。性靈集八曰:「身蓮等空,二覺寂照,沒[馬*太]之號也。」
身輪 (術語)三輪之一。
身論 (書名)薩婆多部之根本論七部中謂發智論為身論,集異門論等之六論為足論。俱舍光記一曰:「前之六論義門稍少,發智一論法門最廣。故後代論師說六為足,發智為身。此上七論是說一切有部根本論也。」
身器 (術語)身是受諸法之器,故云身器。行事鈔上三之一曰:「身器清淨。」
身器十二 (名數)謂人身三十六物中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為身器之十二也。三十六物
身燈 (修法)如法華之藥王菩薩,燒身為燈以供養佛也。愚案,是真護摩供也。佛祖統紀三十三曰:「佛言:我昔於閻浮提作國王,剜身出肉,深如大錢,以穌油灌中,作千燈炷,語婆羅門,請說經法,求無上道。」菩薩本業經曰:「菩薩為法因緣,剜身為燈。」
身縱廣相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
身識 (術語)五識之一。附錄。
身證 (術語)二十七賢聖之一。入滅盡定而身得寂靜樂之不還果聖者也。
身觀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說身之不淨而不可愛樂。
(物名)梵語S/am%kha之譯,樂器名。刳牛角為之,如喇叭形。法華經方便品曰:「擊鼓吹角貝。」慧琳音義二十七曰:「角者曲形似角,即大角。」
角[馬*太] (譬喻)驢馬負物也,以譬衲僧所負之邪見妄想。碧巖二十一則垂示曰:「脫籠頭,卸角[馬*太]。」祖庭事苑二曰:「[馬*太]徒個切,負重也。謂驢馬負物也。」
免僧 (雜語)禪林之稱。有他職免坐禪之僧也。
巡火板 (物名)振火鈴,打板,巡諸寮舍,報僧眾警火災也。見象器箋十八。
巡更 (職位)叢林之夜巡也。叢林每夜輪二人巡更,打板念佛,直欲喚起光天徹地之主人公,不使為偷心白拈之所欺瞞。其中兼有五種之大利:一者,警覺昏昧,使出夢宅。二者,敲破參頭使於懸崖撒手。三者,使小人不敢私自交接。四者,燈火慎明門戶常嚴。五者,能使虛空作舞,露柱揚眉。見象器箋七。
巡更鈴 (物名)火鈴,又稱巡更鈴。火鈴
巡案 (雜語)禪林住持巡迴眾寮按察其行儀,謂之巡案。於僧堂謂之巡堂。見象器箋九。
巡堂 (行事)巡僧堂也,此有數種:一住持之巡堂(入院,旦望之茶,坐禪),二大眾之巡堂(三八念誦),三首座之巡堂(坐禪,大座參,結制),四維那之巡堂(聖節),五參頭之巡堂(掛搭),六都寺之巡堂(庫司湯),七知事之巡堂(結制,旦望茶),八請客燒香之巡堂(方丈茶),九沙彌之巡堂(參堂)。此巡堂有數義:一點檢之義(坐禪時,住持,首座),二告報之義(聖節時,維那),三請謝之義(茶湯時),四禮賀之義(入院時,掛搭時,結制時也,三八念誦後巡堂,蓋亦是住持大眾互相禮也)。見象器箋九。
巡堂請茶 (儀式)住持請眾故請客侍者巡堂也。敕修清規方丈四節特為首座大眾茶曰:「掛點茶牌,長板鳴,請客侍者入堂。聖僧前燒香一炷,大展三拜,巡堂一匝。至中問訊而退,謂之巡堂請茶。」
巡廊板 (雜名)禪家為報浴時巡行廊下而鳴板。一寮三下而周遍,謂之巡廊板,又云報廊板。見象器箋十八。
巡寮 (儀式)校定清規云:侍者上堂時,先使行者掛巡寮牌,住持巡寮自東廊第一寮巡起。寮眾各出外迎接,仍送出。眾寮人多處,唯寮元一人迎送出入,大眾只立門外。見象器箋九。僧祇云:世尊以五事故,五日一按行僧房。一恐弟子著有為事,二恐著俗論,三恐著睡眠,四為看病僧,五令年少比丘觀佛威儀庠序生歡喜故。見祖庭事苑八。
巡錫 (術語)與巡教同。持錫杖而遊化,故有錫字。
冷淘會 (儀式)聚會而設冷淘,因之有上堂小參等之佛事。冷淘者,冷麵也。見南屏燕語下。
冷暖自知 (譬喻)水之冷暖,飲者自知之,以譬自己之證悟。傳燈錄四,蒙山道明章曰:「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大日經疏十二曰:「如飲水者冷熱自知。」
估衣 (雜語)同唱衣。
估唱 (雜語)亡比丘之遺物分與現前之比丘,先定其價,謂之估衣。次於大眾之前競賣,謂之唱衣。唱衣
何夷摩柯 (人名)劫初之王名,譯曰金者。見起世因本經十。梵Haimaka。
何似生 (雜語)疑問之詞。如言作麼生。
何伽羅久履苛 (雜語)譯曰最勝姓。見阿育王經一。
何耶 (菩薩)Haya,馬頭觀音之梵語。演密鈔九曰:「何耶是略梵語,正云賀演屹哩[口*縛],此云馬頭。」何耶揭唎婆
何耶揭唎婆 (明王)Hayagri^va,又作賀野紇哩[口*縛],譯曰馬頭,明王名。大日經疏五曰:「何耶揭唎婆,譯云馬頭。其身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華為瓔珞等,莊嚴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髮。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首髮如師子頂毛,作極吼怒之狀。此是蓮華部忿怒持明王也。猶如轉輪王寶馬巡歷四洲,於一切時一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復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勢。於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摧伏者,正為白淨大悲心故,故用白蓮瓔珞而自嚴身也。」慧琳音義三十六曰:「何耶揭哩[口*縛],唐言馬頭明王。」【又】(菩薩)觀音名,馬頭觀音,六觀音之一。
何耶揭唎婆像法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說馬頭觀音之像法及其壇法。
何耶揭唎婆觀世音菩薩受法壇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說馬頭觀音之壇法。
何苦經 (經名)答出家在家苦樂之問者。攝於中阿含三十六。
何欲經 (經名)生聞梵志,剎利居士等問欲何行何等,佛一一答之。攝於中阿含經三十七。
何履那 (動物)又作曷利拏,鹿也。譯為山羊者,非正。
何羅怙羅 (異類)Ra%hula,譯曰障月、覆障,阿修羅之名。
(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自覺者,簡於凡夫,覺他者簡於二乘,覺行窮滿,簡異於菩薩。何則?以凡夫不能自覺,二乘雖自覺而無覺他之行,菩薩自覺覺他而覺行未為圓滿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覺知一切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馬*太]步他、浮圖、浮頭。蓋傳者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為覺。」宗輪論述記曰:「佛陀梵音,此云覺者,隨舊略語,但稱曰佛。」佛地論一曰:「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華開,故名佛。」智度論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法華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覺者、知者,對迷名知,對愚名覺。」大乘義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涅槃云: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覺悟之覺對其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言其自覺簡異凡夫,云覺他者明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善見律四曰:「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又言知,何謂為知?知諦故,故名為佛。」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
四種佛 (名數)一、三藏佛,坐於摩羯陀國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於三十四心斷見思之惑,而成正覺。身長丈六,對三乘之根機說生滅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滅盡於雙樹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三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斷三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國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相應之慧,斷餘殘之習氣而成正覺。其本身如藏佛為丈六之劣應身,而時或以神力現尊特之勝應身,故謂之帶劣勝應身。通教有利鈍二機,其鈍根者觀但空之理,故如前之藏教見丈六之劣應身,其利根者觀不但空之理,故如後之別教見尊特之勝應身(總之,天台之趣意,約於眾生感見之機,判佛身也。故丈六之一身,對於四教之機,或為劣應,或為勝應,或為法身。)。是亦對於三乘之根機而說無生之四諦,現八十之老比丘,而入滅於雙樹下如藏佛。是亦為自身一佛,而他佛非吾分身也。三、別佛,斷十二品之無明入於妙覺之位,坐於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之大寶華正座,或於色究竟天受受職灌頂,而現圓滿之報身(他受用身),唯為菩薩眾轉無量及無作四諦之法輪。此即是華嚴經,梵網經所說之盧舍那佛也。四、圓佛,斷四十二品之無明而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以虛空為座。即是華嚴經,普賢觀經所說之毘盧舍那佛也(台家盧舍那為報身,毘盧舍那為法身)。晉華嚴經曰:「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中略)師子之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慧行處猶如虛空,其身遍坐一切道場。」唐經曰:「世尊處座譬如虛空,遍一切處,又佛師子座是同法界。」又曰:「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普賢觀經曰:「釋迦牟尼名毘盧舍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唯識論七曰:「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天宮,得菩提。」釋籤一之一曰:「若云坐蓮華藏,或云三世諸佛皆色究竟成無上道,並別佛相。」此佛為法報應三佛相即,具足一身,法華經所謂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是也。見法華玄義七,四教儀下,增暉記七。
一佛多佛 (術語)大乘許於一時有多佛出世,且勿論。小乘則於俱舍十二有二說:薩婆多師之義,無邊之世界,唯一佛出世,無二佛於同時出世者。餘師之義,則一三千大千世界,雖無二佛於同時出世,而其他三千大千世界,佛之出世,非無與之同時者;故無量之世界,同時有無量之佛出世。智度論九,同舉此二義,以前義為不了義,後義為了義。
佛一百八名讚 (書名)一卷,趙宋法天譯,集釋迦佛之一百八名。
佛十力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說佛之十力。
佛十地經 (經名)大乘同性經之略名。
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金剛力士哀戀不息,帝釋慰止之。
佛入中國之始 (故事)茶香室叢鈔十三曰:「晉王嘉拾遺記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國來朝,則申毒國之一名也。有道術人名尸羅,百三十歲。荷錫持瓶。云發其國五年,乃至燕都。善衒惑之術,於其指端出浮屠十層,高三尺,乃諸天神仙,巧麗特絕,人皆長五六分,分列幢蓋鼓舞,繞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按此乃佛法入中國之始。申毒即身毒也。視列子所載周穆王時化人事,尤為明顯矣。」野客叢書四:「佛法之入中國,其來久矣。觀魏略西戎傳曰:昔漢哀元壽元年,博士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傳浮屠經。又觀劉向列仙傳。序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經。則知漢成哀間,已有佛經矣。觀漢武故事,毘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降,得金人之神,上置之甘泉宮。金人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惟燒香禮拜。上使依其國俗。又元狩三年,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帝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道人。知是劫灰。又知佛法自武帝時,已入中國矣。今人惟知佛法入中國,自明帝始,不知自武帝始也。薛正己記,仲尼師老聃,師竺乾,審是則佛入中國,又不止於武帝。」
佛土 (術語)佛所住之國土,佛所化之領土也。有淨土、穢土、報土、法性土等之別。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大乘義章十九曰:「安身之處號之為土,約佛辨土名為佛土。」
二種佛土 (名數)一真土,真佛之住處也。二應土,應佛之住處也。大乘義章十九曰:「佛土或分為二,唯真與應。自所託名之為真,隨他異現說以為應。」【又】一真佛土,同於上之真土。二方便化身土,同於上之應土。日本見真大師以此二土分別西方彌陀之淨土。見教行信證五六。
三種佛土 (名數)佛地論七,立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如其次第,以為法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之住處。此中法性土為理土,而受用變化之二土為事土。又法性受用之二土唯為淨,而變化土通於淨穢。大乘義章十九曰:「一法性土,二實報土,三圓應土。」與前異名同體。
四種佛土 (名數)唯識論十以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為四佛身,而佛土亦有四: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三他受用土、四變化土也。此中法性土,為無色無相之理土;自受用土,為實佛自託之報土;他受用土,為對於初地已上菩薩示現之淨土;變化土,為示現於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之佛土。因之而此中有淨土有穢土(義林章佛土章)。台家亦建立四種之佛土。四土
佛土嚴淨經 (經名)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之略名。
佛三身讚 (經名)西土賢聖撰,心行之偈文也,趙宋法賢譯。法報化之三身各二行,回向二行。
佛子 (術語)眾生受佛戒故稱佛子,以必當作佛故也。又為菩薩之通名,以其依佛之聖教而生聖道故也,又以紹繼佛種使不斷絕故也。又總稱一切眾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網經下曰:「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法華經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論一曰:「由佛教力被聖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紹佛種,不令斷絕,故名佛子。」嘉祥法華疏四曰:「大機既發有紹繼之能,為佛子義。」法華文句九曰:「一切眾生,皆有三種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眾生悉是吾子。」【又】(職名)元時封僧之號。
三佛子 (名數)一外子,諸凡夫未能紹繼佛家之事者。二庶子,諸二乘不從如來之大法生者。三真子,諸菩薩正自佛之大法生者。見華嚴大疏五。
佛凡一體 (術語)佛心與凡心為一體也。於獲得他力信心之行者上而言之,體得他力信心之行者心,謂之佛凡一體。蓋他力之信心,非行者之所計得,乃如來所賜者,其體為佛智,故是清淨真實之佛心也。其佛心宿於行者貪瞋煩惱之凡夫心中,故佛心與凡心結合而為一體也。
佛大僧大經 (經名)一卷,劉宋京聲譯。王舍城之富者有二子,兄名佛大,弟名僧大。僧大出家,佛大貪染其婦。婦不從,佛大遣賊殺僧大。僧大臨死得四果,婦哭死得生天,佛大遂墮於地獄。
佛心 (術語)如來之心也,覺悟之心也。觀無量壽經曰:「佛心者大慈悲是。」【又】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無住心者是佛心。」
佛心宗 (流派)禪宗之別名。以覺悟佛心為禪之體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發見佛性謂之成佛。宗鏡錄三曰:「達磨大師云:明佛心宗了無差誤,名之曰祖。」中峰錄五下曰:「禪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禪之體也。(中略)惟禪與心異名同體。」
佛心印 (術語)眾生本具之一心,大覺之妙體也,是云佛心。此心決定不改,故云印。猶如世間之印契,以此心印為禪之體而窮明之,為達磨之禪宗,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也。故有佛心宗之名。六祖壇經曰:「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碧巖初則曰:「誌公曰: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又】元天台沙門懷則云:三諦圓具之一心,是佛心印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在此。
佛心印記 (書名)天台所傳佛心印記之略名。
佛心天子 (人名)梁武帝之德號也。碧巖第一則評唱曰:「武帝嘗披袈裟,自講放光般若,(中略)人謂之佛心天子。」
佛天 (術語)佛者之尊崇佛,如世人之於天,故云佛天,佛即天也。【又】佛與天神也。
佛日 (譬喻)佛能破眾生之痴闇,故以日為譬。涅槃經十九曰:「佛日將沒大涅槃山。」觀無量壽經曰:「唯願佛日教我觀清淨業處。」同天台疏曰:「佛能破壞眾生痴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
佛月 (譬喻)佛之光明譬以月,與佛日同意。大集經五十八曰:「佛月滅度後,煩惱痴諍闇世間。」【又】眾生之心水清,佛應現於此,如水中之月,故云佛月。金光明經二曰:「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無有障礙,如燄如幻。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佛化 (雜語)佛之教化也。
佛牙 (雜語)荼毘佛身時,全身悉為細粒之舍利,其一分之牙不損,現形在灰燼中,是云佛牙舍利。時有捷疾鬼盜佛牙去,其後毘沙門天之那吒太子以其佛牙授南山道宣律師云。後分涅槃經曰:「帝釋於佛口中右畔上頷,取牙舍利,即還天上起塔供養。爾時有二捷疾羅剎隱身隨帝釋後,眾皆不見,盜取一雙佛牙舍利。」宋高僧傳記道宣律師於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階,有物扶持,履空無害。顧禮之,乃少年。宣問何人,少年曰:某毘沙門天王之子那吒,為護法故,擁護和尚已久。又曰:某有佛牙,寶掌久矣,頭目猶可捨,敢不奉獻。俄乃授宣。釋門正統曰:「唐宣律師,天神密授釋迦文佛靈牙,隨身供養。」宋朝類苑曰:「熙寧中余察訪過咸平,是時劉定子先知縣事,同過一佛寺。子先謂餘曰:此有一佛牙,甚異。予乃齋潔取視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颯然湧出,莫知其數。或飛空中,或墮地,人以手承之,即透過,著床榻,摘然有聲,復透下,光明瑩徹,爛然滿目。予到京師,盛傳於公卿間,後有人迎至京師,執政官取入東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神異之跡,不可悉數。有詔留大相國寺,創造木浮圖以藏之。今相國寺西塔是也。」
佛五姓 (名數)出家前釋尊之俗姓有五種:瞿曇、甘蔗、日種、舍夷、釋迦是也。瞿曇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前二十九品諸弟子各說本因,第三十品佛說九惱之本因。經文未完。
佛母 (雜語)佛從法生,故以法名佛母。大方便佛報恩經六曰:「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又】般若波羅蜜為生諸佛之母,故稱佛母,故禪家稱摩訶般若波羅蜜為摩訶佛母也。大品般若經十六曰:「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中略)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出生諸佛。」智度論三十四曰:「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敕修清規曰:「繞旋行道稱念摩訶佛母聖號。」【又】釋尊之母,即摩耶夫人。或稱佛之姨母大愛道為佛母。【又】主諸佛如來出生隨類形,能生母德之尊體,謂之佛母尊,即佛眼佛母、准提佛母、孔雀佛母等。但常稱為佛母者多指大日之佛母,即佛眼佛母尊也。
佛母院 (術語)胎藏界遍知院之異名,以此院安置佛母諸尊也。
佛母經 (經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之略名。
佛母明王 (菩薩)孔雀明王也。孔雀明王
佛母准提 (菩薩)準提
佛母真三昧 (術語)三世如來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嚴經六曰:「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
佛母般若經 (經名)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佛母般泥洹經 (經名)一卷,劉宋慧簡譯。即大愛道般涅槃經之異譯。佛母者佛之姨母也。
佛母大孔雀明王 (菩薩)或云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皆同尊也。以能生諸佛神變之德為主,故云佛母,乘金色孔雀,故云大金曜孔雀明王。孔雀明王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 (經名)三卷,唐不空譯。佛在祇園,莎底苾芻為眾破樵,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難白佛求救,佛為說大孔雀明王神咒救之。前後有數譯,世間流通此本。孔雀附錄。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術語)諸佛如來自般若波羅蜜多生。般若波羅蜜多為諸佛之母,故稱佛母。佛母
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三卷,趙宋法賢譯。即佛母般若經之攝頌。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二十五卷,趙宋施護譯。有三十二品,與道行般若經同本。
佛世 (雜語)佛在生之時也。
佛世界 (異名)佛所住之國土。有穢土,有淨土。
佛世尊 (術語)依成實論則佛為十號中之第九號,世尊為第十號,合云佛世尊。依智度論則佛為第十號,世尊為具十號尊德之總號。世尊之梵名為薄伽梵。十號
佛生日 (雜語)釋迦如來誕生之日也。經論記佛生之月日有二月八日與四月八日之二說,其中多以周曆建卯四月八日為正當。長阿含經四曰:「二月八日佛出生。」灌佛經曰:「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薩婆多論曰:「二月八日生。」瑞應經曰:「四月八日生。」俱舍寶疏二會通之謂以立正有異之故。婆羅門國以建子為正,此方先時以建寅立正,建子之四月,即建寅之二月也。是印度與周正同,以子月為正。故彼四月,即當於此方古代以寅月為正之夏正二月,故月日同時也。然今雖用夏曆,而以四月八日為佛生日。
佛生國 (地名)印度也。
佛生會 (行事)四月八日釋迦之誕生會也。
佛出世 (術語)一世界有一佛出世與多佛出世之異議。附錄。
佛本行經 (經名)一名佛本行讚傳,西土賢聖撰集,劉宋寶雲譯,七卷。偈讚佛一代行狀之偈文也。
佛本行集經 (經名)六十卷,隋闍那崛多譯。詳悉佛一代化跡之本紀也。經末曰:「或問曰:當何名此經?答曰:摩訶僧祇師名為大事,薩婆多師名此經為大莊嚴,迦葉維師名為佛生因緣,曇無德師名為釋迦牟尼佛本行,彌沙塞師名為尼藏根本。」
佛田 (譬喻)向佛而植善根,則生無量之福果,故名佛田,佛即為眾生生福之田地也。智度論三十曰:「佛田者,一切三世諸佛,(中略)雖有種種福田,佛為第一福田。」
佛奴 (雜名)建康實錄曰:「陳後主乃自賣身於佛寺為奴。」
佛布施 (雜語)奉衣服等於所事之本尊也。瞿醯經中曰:「諸尊一一奉施上妙新淨衣服。」
佛曲 (雜名)西河詩話曰:「佛曲在隋唐有之,不始金元。如唐樂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婆陀調。釋迦文佛曲,妙華佛曲等九曲,入乞食調。大妙至極曲,解曲,入越調。摩尼佛曲,入雙調。蘇蜜七俱佛曲,日騰光佛曲,入商調。邪勒佛曲,入徵調,婆羅樹佛曲等四曲,入羽調。遷星佛曲,入般涉調。提梵入移風調。今吳門佛寺,猶能作梵樂。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樂,即其遺意。」按,晉書鳩摩羅什傅,天竺俗,甚重文制。其宮商體韻,以入管弦為善。凡覲國王,必有贊德。經中偈頌,皆其式也。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國,原有然矣。樂府雜錄,長慶中講僧文敘,善吟經,其聲宛暢,感動里人。樂工狀其念四聲觀世音菩薩,乃撰文敘子曲。至是而佛經無不可吟,不獨偈頌然矣。南唐書浮屠傅,僧應之,喜音律,嘗以讚禮之文寓諸樂譜。其聲少下,而終歸於梵音。讚念協律,自應之始。
佛名經 (經名)藏中有數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譯之佛名經十二卷,舉一萬一千九十三尊。二、失譯人名之佛名經,三十卷。三、隋闍那崛多譯之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八卷。四、失譯人名之三劫三千諸佛名經三卷。五、隋那連提耶舍譯之百佛名經,一卷。此中第四之三劫三千諸佛名經,略稱為三千佛名經。
佛光 (術語)佛之光明也。讚阿彌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
佛光王子 (人名)唐高宗之中宮惱產,請法師玄芳加護之。正月一日中宮施納袈裟等,尋王子生,光明盈殿,因號佛光王子,許使出家。見慈恩寺傳九。
佛立三昧 (術語)般舟三昧,此翻佛立三昧。此三昧成就,則見十方諸佛立於其前也。般舟三昧經曰:「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止觀二曰:「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
佛地 (術語)通教十地之第十位。謂第九地之菩薩最後頓斷煩惱所知二障之習氣而成道之位也。
佛地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佛為妙生菩薩說佛地之五相,謂清淨法界及四智也。一一細釋。
佛地經論 (書名)七卷,親光菩薩造,唐玄奘譯。
佛印 (術語)印者決定不變之義,諸法實相為諸佛之大道,決定不變,故名佛印。止觀二曰:「有解此者成大道,是名佛印。」同輔行曰:「既是實相故名佛印。」又佛心印之略,【又】佛之印相也,凡佛界相好無異,面貌齊同。故但以兩手之印相差別之,為法,然密教中之印相極其精細不可以一概論之。【又】(人名)佛印禪師,名了元,字覺老,嗣於開先善暹,住雲居四十餘年,德洽緇素。翰林蘇軾謫黃州,師住廬山,相與酬作章句。哲宗元符元年寂,壽六十七。見續傳燈錄。
佛印三昧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佛在耆闍崛山入於三昧,光照十方,大眾雲集,彌勒舍利弗,問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觀之,皆不能見。須臾佛現,乃問其義,佛言住於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
佛因 (術語)得佛果之因。一切之善根功德是也。
佛成道日 (行事)佛之成道日,經論之說不同。長阿含經四及因果經作二月八日,灌佛經及方等泥洹經作四月八日,西域記則三月八日,又云三月十五日。俱舍寶疏,正宗記,佛祖統紀等皆取二月八日之說。支那用十二月八日者,以僧史略上會合之謂「臘月乃周之二月也。」周曆建子之二月,即夏曆建寅之十二月也。
佛吼 (雜語)佛之師子吼也,佛之說法,謂之師子吼,喻於大眾無所怖也。無量壽經上曰:「佛吼而吼。」同嘉祥疏曰:「舉師子王哮吼為譬耳。」
佛位 (術語)佛果之位也。
佛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眾生本具之佛性為體,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諸佛所住一實相之淨戒也。梵網經下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曰:「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大日經疏十七曰:「佛離一切相而住淨戒,所謂離諸相一相一味。若能如是離一切相而住於戒,此戒即是佛戒。」【又】又密教之三摩耶戒也。時處軌曰:「教發菩提心,授與佛性戒。」【又】通名佛所說之戒法。
佛身 (術語)Buddhaka%ya,證得無上正覺之佛陀身體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別。總名為佛身。
十個量等身 (名數)佛之法身,其量等於一切有為無為之諸法,今統收之為十三個而示之。此云十個者,探玄記三云:但此經所明皆應十種,以顯無盡故。有七八十二等數,皆增減云十。又慧影智論疏云:少過少減皆存大數,今十三量等身言十者,依於此意也。(一)一切眾生量等身。(二)一切法量等身。(三)一切剎界等身。(四)一切三世量等身。(五)一切佛量等身。(六)一切語言量等身。(七)真如量等身。(八)法界量等身。(九)虛空界量等身。(十)無等界量等身。(十一)一切願量等身。(十二)一切行者量等身。(十三)寂滅涅槃界量等身也。
一身 (名數)法相宗總門之法身也,又真言之法界身也。法身
二身 (名數)有六種:真身,應身之二身。常身,無常身之二身。生身,法身之二身。實色身,化色身之二身。真身,化身之二身。實相身,為物身之二身是也。二字部二身附錄。【又】二法身有五種。法身附錄。
三身 (名數)有四種:法、報、應之三身。自性、受用、變化之三身。法、應、化之三身。法、報、化之三身是也。三字部三身附錄。【又】三法身有二種。法身附錄。
四身 (名數)有三種: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自性、自受用、他受用、變化之四身。法身、報身、應身、化身之四身之三種是也。四身。又有四種法身。法身附錄。
五身 (名數)五種法身有四種。法身附錄。
六身 (名數)新譯之心地觀經所說:一理法身,本有之理也。二智法身,性德之智也。三自受用身,修德之四智圓明常住於報土而自受法樂者。四他受用身,對於十地菩薩現十種之身,以自己之報德使他受用者。五勝應身,對於地前菩薩示現之應身也。六劣應身,對於二乘凡夫示現者,即丈六之化佛是也。已上初二身為法身,中二身為報身,後二身為應身。
融三世間十身 (名數)華嚴經說二種之十身,一謂融三世間之十身,二謂佛具之十身。融三世間之十身者:一眾生身,六道之眾生也。二國土身,六道眾生之依處也。三業報身,生上二身之業因也。(已上三身屬於染分)。四聲聞身,觀四諦而求涅槃者。五獨覺身,觀十二因緣而求涅槃者。六菩薩身,修六度而求菩提者。七如來身,因圓果滿之妙體,即佛當分之身也。八智身,佛身所具能證之實智也。九法身,佛身所具所證之真理也。(已上六身屬於淨分)。十虛空身,離染淨二分之相而為染淨二分所依,周遍法界無形靈之實體也,表離染淨有無諸相而謂之虛空。此十身中第二之國土身,即國土世間;第一之眾生身及第三業報身乃至第六菩薩身者,為眾生世間;後四身者,智正覺世間也。即此十身融攝三世間之諸法而為毘盧正覺之體,故謂之融三世間之十身。又謂之解境之十身,以此十身為解知毘盧舍那佛覺體之所知之境也。見舊華嚴經二十七,探玄記十四,華嚴玄談三十,大疏鈔三十八。
佛具十身 (名數)於前十身中第七如來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經中三處說之,而名字稍異。舊經二十六曰:「菩提身,願身,化身,住持身,相好莊嚴身,勢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三十七曰:「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無著佛,願佛,業報佛,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一菩提身,後云正覺佛,但梵漢相異,示現八相成道正覺之佛身也。又云無著佛,安住於世間故,不著於涅槃;成正覺故,不著於生死;示乘無著之道而成正覺,故云無著,與正覺佛同意。二願身,後云願佛,願生於兜率天之佛身也。三化身,即化佛,涅槃佛,生於王宮之化身也。化者必示滅,故云涅槃佛。四住持身,即住持佛,持佛,滅後止自身舍利而住持佛法之身也。五相好莊嚴身,即業報佛,以無邊之相好莊嚴之佛身也。是為酬報萬行業因之功德,故云業報佛。六勢力身,即心佛,以佛之慈心攝伏一切,故云勢力身,亦云心佛。七如意身(新經謂之意生身),即如意佛,對於地前地上菩薩而現生如意之佛身也。八福德身,即三昧佛,常住於三昧之身也。三昧為福之最,故云福德。九智身,即性佛,大圓鏡智等之四智也。是為本有之性德,故云性佛。十法身,即法界佛,智身所了之本性也。配之於通途之三身,則從菩提心至住持身之四身為應身,從相好身至智身之五身為報身,最後之法身,即法身也。此十身者,對於解境之十身而謂之行境之十身,以其為行可感得之佛身也。見探玄記十四,同十七,大疏鈔三十八上,同五十三,同五十八。
佛見 (術語)佛之正知見也。梵網經上曰:「轉一切見入佛見,佛見入一切見。」
佛門 (雜語)猶言佛家。如奉釋教者,謂之佛門弟子。亦簡稱佛子。
佛足石 (物名)石上印佛足也。佛將入滅,於摩揭陀國留足跡。西域記八曰:「窣堵波側,不遠精舍,中有大石,如來所履雙跡猶存。其長尺有八寸,廣餘六寸矣。兩跡俱有輪相十指皆帶花文,魚形映起,光明時照。昔者如來將取寂滅,北趣拘尸那城,南顧摩揭陀國蹈此石上,告阿難曰:吾今最後留此足跡,將入寂滅顧摩揭陀也。」義楚六帖一曰:「西域記云:佛在摩揭陀國波吒離城,石上印留足跡記。奘法師親禮聖跡,自印將來。今在坊州玉華山,鐫碑記之。其佛足下五足指端有卍字文,相次各有如眼,又指間各有網鞔中心上下有通身文,大指下有寶劍,又第二指下有雙魚王文,次指下有寶花瓶文,次傍有螺王文,腳心下有千輻輪文,下有象牙文,上有月王文,跟有梵王頂相文。」西域記三鳥伏那國曰:「阿波羅邏龍泉西南三十餘里,水北岸大磐石上有如來足所履跡,隨人福力量有短長。是如來伏此龍已,留跡而去。後人於上積石為室,遐邇相趨花香供養。」同一屈支國曰:「東昭怙釐佛堂中有玉石,面廣二尺餘,色帶黃白,狀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跡,長尺有八寸,廣餘六寸矣,每有齋日照燭光明。」觀佛三昧海經一曰:「如來足下平滿不容一毛,足下千輻輪相,轂輞具足,魚鱗相次,金剛杵相者,足跟亦有梵王頂相,眾蠡不異。」同六曰:「佛滅度後,造好形像,令身相足,亦造無量化佛,色像通身光,及畫佛跡。(中略)此人除卻百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佛言量 (術語)又云聖教量。以佛之聖語為定量,而決是非也。
佛足頂禮 (術語)禮拜佛之足。佛教最重之敬禮法也。
佛陀 (術語)又作佛[馬*太]。如來十號之一。常略稱曰佛。
佛陀里 (地名)吳孫權,依康僧會而信佛,始建寺,號建初寺,其地名佛陀里,自是江左大法興。見梁僧傳二(康僧會傳)。
佛陀波利 (人名)Buddhapa%li,罽賓國沙門名。譯曰覺護。譯尊勝陀羅尼經。見開元錄九,宋僧傳二。
佛陀大會 (儀式)給孤獨長者以閻浮檀金造佛像,設大齋,謂之佛陀大會。一切有部目得迦五曰:「給孤獨長者言:世尊!我欲為作贍部影像,作佛陀大會,佛言應作。」
佛陀扇多 (人名)Buddhasanta,三藏法師名。譯曰覺定。見續高僧傳一。
佛陀[毛@(鞠-革)]多 (人名)Buddhagupta,王名。譯曰覺護。見西域記九。
佛陀耶舍 (人名)Buddhayas/as,罽賓國沙門名。梁僧傳二,出三藏記十四,三寶記八翻為覺明。開元錄四,飾宗記三本等翻為覺名。耶舍者名稱之義,則以覺名為是。四分律之譯主也。
佛陀僧訶 (人名)Buddhhasim%ha,論師名。譯曰師子覺,無著菩薩之弟也。見西域記五。
佛陀多羅 (人名)Buddhatra%ta,佛[馬*太]多羅。三藏法師名。譯曰覺救。見梁高僧傳三。
佛陀[馬*太]沙 (人名)Buddhada%sa,西天論師名。譯曰覺使。見西域記五。
佛陀提婆 (人名)Buddhvaca,婆沙四評家之一。譯曰覺天。見俱舍光記二十。
佛陀槃遮 (雜語)Budddhava%ca,譯曰佛說。觀經嘉祥疏曰:「佛陀此云覺,槃遮此云說,即佛說也。」
佛陀蜜多羅 (人名)Buddhamitra,論師名。譯曰覺親。婆藪槃豆法師之師也。見婆藪槃豆法師傅。
佛陀跋陀羅 (人名)Buddhabhadra,一作佛[馬*太]跋陀羅,又作佛度跋陀羅。三藏法師名,譯曰覺賢。譯華嚴經。見梁僧傳二,貞元錄五。
佛法 (術語)佛所說之法,八萬四千之法藏是也。勝鬘經曰:「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法華經序品曰:「照明佛法,開悟眾生。」無量壽經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觀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諸法即佛法也。大寶積經四曰:「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於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俱舍頌疏界品一曰:「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極遠時等是也。」金剛經曰:「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大集經九曰:「佛法者名一切法。」大寶積經四曰:「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佛法僧 (術語)三寶也。三寶
佛法藏 (術語)如來藏也,如來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即真如之理體也。維摩經法供養品曰:「能令眾生入佛法藏。」無量壽經上曰:「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淨影疏曰:「如來藏中,過恒沙法,名佛法藏。」
佛法壽命 (雜語)佛稱戒律為佛法之壽命,謂戒律行於世則佛法不滅也。善見律一曰:「毘尼藏是佛法壽,毘尼藏住,佛法亦住。」
佛法死人 (雜語)謂小乘比丘,犯婬盜殺妄四重禁之隨一者。以無懺悔救濟之法故也,故稱之為斷頭罪。止觀曰:「若犯重者佛法死人,小乘無懺法,若依大乘許其懺悔。」
佛法滅盡經 (經名)佛說法滅盡經之略名。
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 (經名)維摩經之異名。
佛性 (術語)佛者覺悟也,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性者不改之義也,通因果而不改自體是云性,如麥之因,麥之果,麥之性不改。華嚴經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涅槃經二十七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二佛性 (名數)一理佛性,不生不滅法性之妙理,名理佛性。二行佛性,大圓鏡智等四智之種子,名行佛性。此中理佛性,一切有情皆具;行佛性,有具有不具,不具者永不成佛。是法相宗會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言,而成立無性有情之法門也。唯識樞要上本曰:「總而言之,涅槃據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
三佛性 (名數)一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無有變改,一切眾生,本有此性,名為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眾生必假修習智慧禪定之力,方能引發本有之佛性,是名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滿足,至於果位時,本有之佛性了了顯現,是名至德果佛性。見華嚴孔目章。
三因佛性 (名數)三字部三因佛性
五佛性 (名數)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此三者即三因佛性。)四果佛性,菩提之果也,正覺之智謂之菩提。五果果佛性,大涅槃也。以菩提之智,顯涅槃之理,故云果之果。法華文句十曰:「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互本當,了、緣,佛性種子本有,非適今也。果性、果果性,定當得之。」
佛性戒 (術語)一切眾生具佛性,佛性無染,離一切諸過,隨順此佛性而制戒,名為佛性戒。又此戒能顯現佛性,故名佛性戒,大乘戒之都名也。梵網經下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佛性論 (書名)四卷,天親菩薩造,真諦譯。詳論佛性之義。
佛性常住 (術語)涅槃經所說,有乘戒二門,乘門之所說者即佛性常住也。以見如來入涅槃而迷執為佛性無常,今化身寄於涅槃而說佛性之常住,法身之圓常,謂「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就性而云佛性,就相而云如來,同體也。止觀八曰:「涅槃寄滅談常。」同輔行曰:「寄應跡滅度,談法身圓常。」
佛性真如 (術語)佛性與真如也,為覺悟之性,故云佛性;為不生不滅之實體,故云真如;異名同法也。
佛性三摩耶 (術語)密教之戒法也。亦云佛性戒,三摩耶戒。
佛性不受罪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受罪眾生有佛性否?答:亦同佛性。問:既有佛性,正入地獄時,佛性同入否?答:不同入。問:正入之時,佛性復在何處?答:亦同入。問:既同入,正入時眾生受罪,佛性亦同受罪否?答:佛性雖隨眾生同入,是眾生自受罪苦,佛性元來不受。問:既同入,因何不受?答:眾生者,是有相,有相者即有成壞;佛性者是無相,無相者,即是空性也。是故真空之性,無有壞者,喻如有人於空積薪,薪自受壞,空不受壞也。空喻佛性,薪喻眾生,故云同入而不同受也。」
佛性平等一乘 (雜語)五種一乘之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涅槃經之教也。
佛使 (術語)如來之使者也。法華經法師品曰:「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即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 (經名)一卷,失譯。有百二十章,記當來法滅之事。
佛所行讚 (書名)五卷,馬鳴菩薩造,北涼曇無讖譯。以偈頌讚佛一代之所行。
佛所護念 (雜語)以名大乘甚深之經典,護持憶念,不濫開演者。法華經序品曰:「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敬菩薩法,佛所護念。」阿彌陀經曰:「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佛舍 (雜語)佛堂也。
佛舍利 (雜名)佛之遺骨也,舍利
佛事 (雜語)指凡諸佛之教化,謂之佛事。觀無量壽經曰:「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曰:「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註「什曰:佛事謂化眾生。」同菩薩品曰:「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同註「肇曰:佛事者以有益為事耳。」又,害佛道謂之魔事,反之者則謂之佛事。放光般若經不和合品說魔事畢曰:「若有是善男子善女人,書持諷誦般若波羅蜜者,便具足五波羅蜜及薩云若巳,當知是為佛事。」【又】(儀式)佛忌、祈禱、追福等之法會謂之佛事,以是為託事而開示佛法之所作故也。
佛事門 (術語)禪林之語,教道之方便,為佛事門,又云莊嚴門。
佛宗 (雜語)佛法之宗旨也。三論玄義曰:「唯有佛宗,乃盡其致。」
佛具 (物名)花瓶,香爐等莊嚴佛壇之道具也。
佛供 (雜語)香花燈明等奉佛之供物也。
佛剎 (術語)Budhaks!etra,剎者土之義,佛剎者佛土佛國也。大乘義章十九曰:「剎,是其天竺人語,此方無翻,蓋乃處處之別名也。」慧苑音義上曰:「剎,具正云紇差怛羅,此曰土田也。」
佛果 (術語)佛為萬行之所成,故云佛果,能成之萬行為因,而所成之萬德為果也。隋煬帝文曰:「上求佛果。」
佛物 (術語)三寶之供物,各異所屬,屬於佛之供物,謂之佛物。
佛知見 (術語)了知照見諸法實相理之佛智慧也,是為二智中一切種智之用,故就智體而云知。又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見。得此佛知見,有開示悟入之次第,初於十住位斷一分之無明,得少分之知見,謂之開佛知見,乃至於十地終斷盡無明,知見圓明,謂之入佛知見。釋迦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緣,為開示悟入此佛知見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法華文句四曰:「佛以一切種智知,佛以佛眼見,開此智眼乃名佛知見。」法華玄義九曰:「靈智寂照名佛知見。」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經名)三卷,西晉竺法護譯。一夏三月,佛昇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說大乘法。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經名)佛遺教經之本名。
佛界 (界名)十界之一。諸佛之境界也。梵網經上曰:「能轉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又】佛之國土也。
佛星 (雜名)佛者弗沙,又為富沙之訛略。鬼宿名。補沙
佛後普賢 (術語)已成佛後,更修利他教化之菩薩行也。又證得佛果後,遵普賢菩薩之德而修化益眾生之行也。
佛祖 (術語)佛與祖師也,祖者依各宗而異。又佛即祖也。
佛祖通載 (書名)具名佛祖歷代通載。二十二卷(或作三十六卷),元念常撰。所載釋氏故實,上起七佛,下至順帝元統元年,編年紀載,於佛教之廢興,禪宗之授受,一一分明。見四庫提要。
佛祖統紀 (書名)五十四卷,宋志磐撰。天台一家之正史也。等不等觀雜錄四曰:「宋僧志磐所作佛祖統紀,收入大藏,流傳已久。予閱之,覺其尊崇本宗,實有違乎佛祖之本意也。夫瞿曇捨金輪王位而作沙門,是棄世間之榮,而就山林之寂也。傳其道者,莫不皆然。而志磐立一派以為正宗,作本紀,尊之為帝王。近支謂之旁出,作世家,尊之為諸侯。遠支作列傳,等之於士大夫。佛祖世繫表內之祖,十四祖以下,反同旁出,全是世俗知見。自迦葉受佛囑付而為初祖,歷代傳衣,至曹溪而止,此三十三代,皆從靈山會上一時印定。法身大士應運而出,主持正法也。今志磐以慧文大師遙宗龍樹一語,遂將後之十九祖判為旁出,稍知佛法者斷不出此。近聞台家後裔欲續統紀,自四明以下,立一正宗,接至近代,以本紀尊之。無知妄作,至於如此,尚得謂之如來真子乎?」又曰:「其眨賢宗,則曰有教無觀。其眨慈恩,則曰立義疏闊。自口口以降,四明以還,其中平平無奇者,亦尊為正統。」云云。
佛乘 (術語)華嚴所立。說一切眾生悉可成佛之道之教法,謂之佛乘。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說唯一成佛之法,故又云一乘。華嚴法華所說之圓教是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又曰:「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藏法數三十二曰:「如來以一乘實相之法,運諸眾生,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法華玄義一曰:「大法東漸僧史所載,誰有幾人不曾聽講,自解佛乘者乎?」同釋籤一曰:「佛乘者即是今典,永異餘教。不同三五七九等乘,仍開會之使歸於一極,故言佛乘。」【又】三乘之一。三乘中之菩薩乘,對於聲聞獨覺之二乘而云佛乘。以菩薩乘,為成佛之法故也。法華經譬喻品曰:「當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中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嘆。」
佛乘戒 (術語)志求佛果之人之戒律,梵網經所說之戒法是也大日經學處品曰:「所謂一道戒,亦是佛乘戒。以離無量見網,住一實相之道故。」
佛記 (術語)佛之懸記,又佛之記別也。預言當來之事,謂之懸記。就弟子身上分別未來之果報。謂之記別。
佛骨 (雜語)佛之舍利也。佛祖統紀五十三曰:「唐高宗詔迎岐州法門寺護國真身塔釋迦佛指骨至洛陽大內供養,皇后以金函九重命宣律師送還岐山;肅宗詔迎法門寺佛骨至禁中禮敬,傳至諸寺瞻禮;德宗詔迎法門寺佛骨入禁中禮敬,歷送京城十寺。世傳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安。韓愈上表諫,貶潮州。懿宗詔迎佛骨,三百里間車馬不絕,公私音樂儀衛之盛,過於南郊。上降樓而拜。」
佛家 (術語)佛之淨土也。觀無量壽經曰:「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觀經散善義曰:「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又】初地以上為佛家。觀經慧遠疏曰:「不思議佛法,是佛住處,名為佛家。初地已上,入佛家中。依之趣行,名生佛家。」
佛跡 (雜名)佛之足跡也。
佛海 (譬喻)佛界之廣大無邊如海也。探玄記三曰:「佛海者,能化之佛非一如海,謂遍一切處而轉法輪故。」梁武帝文曰:「同歸佛海。」
佛桑花 (植物)花種不明。祖庭事苑曰:「幹葉如桑,花房如桐,長寸餘,似重臺蓮,其色淺紅,故得佛桑之名。見酉陽雜俎。」
佛涅槃忌 (行事)涅槃會
佛般泥洹經 (經名)二卷,西晉白法祖譯。記佛入涅槃事,與長阿含遊行經同本。
佛頂印 (印相)畫佛頂髻之狀也。義釋十一曰:「佛頂印如佛頂髻形,令頂高隆。」更有手印。
佛頂咒 (真言)又云楞嚴咒。首楞嚴經所說之白傘蓋佛頂咒也。
佛頂面 (雜語)俗所謂無愛嬌之顏貌也。蓋以喻佛頂尊之面相,威嚴可畏也。
佛頂業 (術語)又云一字業。台家五業之一,修習一字佛頂輪王法經軌之學業也。
佛頂尊 (菩薩)胎藏界第三院之釋迦如來入轉輪王三摩地,現統領四天下之輪王形,以標幟佛智最勝之尊形,故名佛頂尊。頂者最勝之義,智者是一切功德中最勝,故云佛頂,其部類有五佛頂三佛頂之別。
五佛頂 (名數)五佛頂者,在釋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經一曰:「救世釋師子,聖尊之左方,如來之五頂,最初名白傘,勝頂最勝頂,眾德火光聚,及與捨除頂,是名五大頂。大我之釋種,應當依是處,精進造眾相。」一、白傘佛頂,又作白繖佛頂,名曰白傘蓋佛頂輪王,以白色傘蓋為三昧耶形之佛頂尊也。是為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之標幟。大日經疏五曰:「次於釋迦師子之南置如來五頂,第一白傘佛頂。」同義釋七曰:「此則如來眾相之頂,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秘藏記末曰:「白傘蓋佛頂,黃色,持蓮華,上有白傘蓋。」調定圖曰:「黃色,左手持蓮華,上有傘蓋,右手仰屈地水火風,舒空,坐赤蓮華。」二、勝佛頂,又作殊勝佛頂。以寶劍為三昧耶形,為主殊勝大慧之尊,故名為勝佛頂。大日經疏五曰:「第二誓耶,譯為勝頂。」秘藏記末曰:「勝佛頂,黃色,左手持蓮華,上有寶劍,圍火焰,右手執未開蓮華。」三、最勝佛頂,又云一字最勝佛頂輪王、最勝金輪佛頂、轉輪王佛頂、金輪佛頂(此有釋迦金輪與大日金輪,今乃釋迦金輪也)。此尊主如來八相中轉法輪之德,轉法輪之德,無比無上,故名為最勝佛頂。又擬法輪於世間之金輪,而以金輪為三昧耶形,故云金輪佛頂。大日經疏五曰:「第三微誓耶,此用多聲呼也,譯為最勝頂。」秘藏記末曰:「最勝佛頂,亦名金輪佛頂,黃色,左手執蓮華,上有金輪。」四、火聚佛頂,又作光聚佛頂、放光佛頂、火光佛頂。此尊主以光明攝聚眾生之德,故名。秘藏記作高佛頂。大日經疏五曰:「第四諦殊羅施,譯云火聚頂。」秘藏記末曰:「高佛頂,黃色,左手執蓮華,上有如意寶。」五、捨除佛頂,又作除障佛頂、摧碎佛頂、除業佛頂、除蓋障佛頂、尊勝佛頂等,主摧破一切煩惱之德。大日經疏五曰:「第五微吉羅拏,譯云捨除頂,是棄捨一切煩惱義,亦是摧碎義也。」此五佛為表釋迦如來五智之最勝者,無論何尊形,皆作轉輪王之形也。大日經疏五曰:「此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於一切功德中猶如輪王具大勢力,其狀皆作轉輪聖王形。謂頂有肉髻形,其上復有髮髻,即是重髻也,餘相貌皆如菩薩令極端嚴歡喜。」同十六曰:「五佛頂,其白繖佛頂以繖為印,勝佛頂以刀圍普,最勝佛頂以輪為印,除障佛頂以鉤為印(摧碎),火聚佛頂畫佛頂髻形。」梵1.Sita%tapattra2.Jaya3.Vijaya4.Tejora%s/i5.Viki^rn!a。
三佛頂 (名數)在釋尊之右方,表胎藏界三部之眾德,而立三佛頂。大日經一曰:「於毫相之右,復畫三佛頂。初名廣大頂,次名極廣大,及無邊音聲,皆應善安立。」一、廣大佛頂,又作廣生佛頂、極廣生佛頂、黃色佛頂、高佛頂、大轉輪佛頂。秘藏記末曰:「大轉輪佛頂,黃色,右手持蓮華,上有一股跋折羅。」二極廣大佛頂,又作發生佛頂、廣大發生佛頂、阿毘發生佛頂、發生一切佛頂、光聚佛頂。秘藏記末曰:「光聚佛頂,黃色,左手持蓮華,上有寶。」三無邊音聲佛頂,又作無量音聲佛頂,無邊聲佛頂。秘藏記末曰:「無量音聲佛頂,黃色,左手持蓮華,上有螺貝。」此三佛頂之形相如前之五佛頂。大日經疏五曰:「第一名廣大佛頂,第二名極廣大佛頂,第三名無邊音聲佛頂。其形相皆同五頂,是如來三部眾德之頂也。」
八大佛頂 (名數)五佛頂與三佛頂也,胎藏界釋迦院釋迦之左圖五佛頂,以表五智,其右圖三佛頂以表三部,即八佛頂也。大日經疏五曰:「此八佛頂,皆周身有光,光極廣厚以諸瓔珞嚴身。由如來本誓願力故,悉能滿足一切願也。」
佛頂壇 (雜名)佛頂尊之壇場也。又佛頂者最勝之義,最勝至極之壇場,謂之佛頂壇。又三部五部中佛部之壇場也。
佛頂尊勝心 (真言)尊勝佛頂尊之心咒也。尊勝陀羅尼經以「唵沒隆莎訶。」之三語為心咒,佛頂尊勝心儀軌以「阿鍐覽唅欠。」之五字為心咒,說有破地獄之功能。
佛頂尊勝心儀軌 (經名)具名佛頂尊勝心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種悉地真言儀軌,一卷,唐善無畏譯。說尊勝佛頂之心咒。
佛頂最勝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地婆訶羅譯。尊勝陀羅尼經之第二譯也。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經名)前後通有五譯。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 (真言)首楞嚴經所說大佛頂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羅,譯曰白傘蓋。以譬大悲之光明遍覆法界。經七曰:「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揮,坐寶蓮華所說心咒。」又曰:「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秘密伽陀微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
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 (經名)二卷,唐善無畏譯。說尊勝陀羅尼之曼荼羅及念誦之規則。
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元沙囉巴譯。白傘佛頂尊之本經也。
佛頂放無垢光明入普門觀察一切如來心陀羅尼經 (經名)二卷,趙宋施護譯。佛在睹史多天說法,時有忉利天之摩尼藏無垢天子,得炬口天藥叉警告,七日後必死。惶怖求救於帝釋,帝釋伴彼見佛,佛為說此咒。與尊勝陀羅尼之緣起略同。
佛眼 (術語)五眼之一。佛名覺者,覺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諸法實相之眼也。又別於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則總名為佛眼。無量壽經下曰:「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同慧遠疏曰:「前四是別,佛眼是總。」法華文句四曰:「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毘尼止持音義曰:「謂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明顯。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
佛眼供 (修法)佛眼尊之供養法。
佛眼法 (修法)祈念佛眼尊之修法也。
佛眼咒 (真言)佛眼真言也。
佛眼尊 (菩薩)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體之名,又名虛空佛,以虛空為佛之異名也。密教之三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秘藏記末曰:「佛部金輪佛頂為主,虛空眼為母,又云佛眼也。」同私鈔八曰:「虛空眼即佛眼故,又云佛眼也。仁王經舊譯觀空品,新譯云觀如來品,是即證大空三昧名佛故,虛空即佛也。」
三種佛眼 (名數)佛眼有三種:一金剛薩埵所變之佛眼尊,瑜祇經說之。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曰:「時金剛薩埵對一切如來前,忽然現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蓮,身作白月暉,兩目微笑,二手住臍,如入奢摩他,從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言*我]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禮敬本出生,於剎那間,一時化作一字頂輪王,皆執輪印,頂放光明,倨傲目視,現大神通,還來禮敬本所出生一切佛母。」二大日所變之佛眼尊,安置胎藏界遍智院者是也。大日經曰:「次於其北維,導師諸佛母,晃曜真金色,縞素以為衣,遍照如日光,正受住三昧。」大日經疏五曰:「次於大勤勇北,至北維置虛空眼,即毘盧遮那佛母也。」三釋迦所變之佛眼尊,胎藏界釋迦院所圖之能寂母是也。大日經疏五曰:「次於世尊北邊,安置佛眼,亦是釋迦牟尼佛母,此方譯為能寂母也。」此中常為佛眼法而修之者,依瑜祇經所說金剛薩埵變身之佛眼尊也。
儀軌 (雜名)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第九,大毘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
佛眼尊 (菩薩)佛眼部母,又佛眼佛母之略名。佛眼
佛眼真言 (真言)佛眼尊之陀羅尼也。出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
佛眼佛母 (菩薩)佛眼尊為釋迦之佛母,故云佛母。佛眼
佛眼部母 (菩薩)佛眼尊為佛部之母,故云部母。佛眼
佛眼明妃法 (修法)佛眼尊之修法也。佛眼尊為佛母,故云明妃。大毘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有佛眼明妃之目。瑜祇經佛眼尊之所說有五大虛空藏之法,虛空藏為明星之本地,而豬為其使者,唐一行禪師有以七匹之馲閉於瓮而滅沒北斗七星之說。見一行傳。
佛眼曼陀羅 (圖像)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剛吉祥佛母復說畫像曼拏羅法:取白淨素罥等於自身量圖畫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畫之;於中應畫三層八葉蓮華,中畫我身;當我前一蓮華上畫一切佛頂輪王,手持八輪金剛寶輪;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於第二華院當頂輪王前畫金剛薩埵;次於右旋畫八大菩薩,各執本標幟;次於第三華院右旋畫各八大金剛明王;又於華院外四方面畫八大供養及四攝等使者,皆戴師子冠。是名畫像法,曼拏羅亦如是。」
佛眼金輪五壇法 (修法)設五處壇場而祈念佛眼尊所變之金輪佛頂尊法也。金輪佛頂,有大日所變、釋迦所變、佛眼所變之三種。佛眼所變者,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所說。佛眼尊
佛部 (術語)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剛界五部之一。總該曼荼羅諸尊中為佛之形像之部屬而稱為佛部。
佛部真言 (術語)諸佛所說之神咒也。
佛部定印 (印相)三部定印之一,佛部之入定印也。定印
佛國 (術語)佛所住之國土,又佛所化之國土也。淨土固為佛國,穢土就佛之所化,亦可云佛國,如娑婆世界為釋迦如來之佛國。維摩經嘉祥疏一曰:「淨穢等土無非佛國,若言淨土但得淨不兼穢。」大乘義章十九曰:「言佛國者,攝人之所,目之為國,約佛辨國,故名佛國。」
佛國記 (書名)宋釋法顯撰。法顯於晉義熙中自長安遊天竺,經三十餘國。還,與天竺禪師參互辨定,以成是書,凡一卷。
佛國記地理攷證 (書名)一卷,清丁謙著。晉初統一,為時無幾,即成偏安。當時四裔交涉寥寥,紀載因之簡略。然幸賴此記,方得與南北諸史相接。是書攷證之要,大略有八:一曰揆地望,二曰度情形,三曰審方向,四曰察遠近,五曰核時日,六曰攷道途,七曰辨同異,八曰闕疑似。故全書攷證精密,頗為善本。
佛堂 (經名)安置佛之殿堂也。梵名設怛縛矩里然。直指稱佛者非,宜呼為香堂。毘奈耶雜事二十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義。不可親觸尊顏,故但喚其所住之處,即如此方玉階陛下之類。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順西方之意也。」
佛教 (術語)佛之教法也。
佛華嚴三昧 (術語)華嚴三昧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說無常、苦、無我、寂滅之四法印。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因上座比丘如法攝受年少比丘,佛讚嘆之。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與勝軍王所問經同本。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正論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帝王十種之過失,十種之功德,及五種之哀拔法,五種之愛樂法。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經名)一卷,失譯。即中阿含黃蘆園經之別譯。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經名)一卷,隋瞿曇法智譯。說善惡業報之差別。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他作苦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佛為阿支羅迦葉說苦非自作、非他作、非共作、非無因作,迦葉因而見諦得道,觸於牛而死,入滅。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法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與十善業道經同。
佛智 (術語)佛陀之智慧也。梵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nttarasamyaksam%bodhi,舊翻無上正等覺,又云薩般若Sarvajn^a%,舊譯一切種智,是佛智之別號也。其真智正而無有過之者,故云無上正智。於法無有不知,故云一切種智。智度論四十六曰:「佛智慧有二種:一者無上正智,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種智,名薩般若。」同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宗鏡錄三十三曰:「佛智者即無障礙解脫智,此是果智,約圓明決斷為智。」十住毘婆沙論十五曰:「佛智是一切功德住處。」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二智 (名數)開佛智為二種:曰如理智,如量智。曰根本智,後得智。曰真智,俗智。曰實智,權智。曰一切智,一切種智。要之為事理一雙相對,諸義相通,然華嚴宗多通用如理如量,法相宗通用根本後得,天台宗通用權智實智之目。二字部二智
四智 (名數)或開佛智為四種: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是轉凡夫之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餘之五識,如其次第與成就之佛心相應之智慧也。
五智 (名數)或開佛智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體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說也。五字部五智
佛無差別 (術語)三無差別之一。
佛無礙慧 (術語)稱如來之大空慧。大疏六曰:「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住此三昧者,即是住佛無礙慧。」大空三昧
佛跡 (雜名)佛之古跡也,又佛之足跡也。佛足石
佛圍陀 (雜語)Buddhaveda,佛之三藏,猶如婆羅門之圍陀經,故云佛圍陀。善見律一曰:「此沙門知佛圍陀。」
佛道無上誓願證 (術語)四弘誓願之一。誓證無上之佛道也。
佛滅 (術語)佛之涅槃也,在凡夫曰死,於佛曰涅槃,譯曰滅,又譯滅度。滅煩惱度苦海之義也。法華經序品曰:「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
佛滅度 (術語)佛之滅度也。與佛滅同。
佛滅度後棺歛葬送經 (經名)一卷,失譯。阿難請問荼毘之法,佛言應如轉輪聖王,又懸記千年後佛體顯神變之事。
佛道 (術語)梵語菩提,新譯曰覺,舊翻曰道。道者通之義,佛智圓通無壅,故名之為道。道有三種:一聲聞之所得,二緣覺之所得,三佛之所得。今為佛所得之無上菩提,故云佛道。法華經序品曰:「恆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同方便品曰:「是諸世尊,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同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為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又曰:「菩提偏在果,故證成佛道,名得佛道。」嘉祥法華疏二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於佛之萬行也。大乘義章十八曰:「地論言: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聖處,名為聖道。」
佛道聲聞 (術語)台家所立,五種聲聞中之大乘聲聞也。聲聞附錄。
佛缽 (物名)佛受用之食缽也。雖有銅銕等種種,而以石缽為至重。石缽
佛缽印 (印相)釋迦印相之一。大日經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缽相應,以定慧手俱在臍間,是名釋迦牟尼大缽印。」同疏曰:「左手執袈裟兩角,仰臍前,右手重其上。」
佛葬 (儀式)佛教之葬禮也。葬法
佛會 (雜名)佛菩薩聖眾之會處,即淨土也。般舟讚曰:「一念之間入佛會。」
佛經 (雜名)佛教之經典也,又佛像與經典也。
佛經入中國 (故事)疑耀二曰:「世但知佛書,自漢明帝時,始入中國。不知秦之先,中國已有其書。隋經藉志曰:其書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滅。又劉向列仙傳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經。又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口傳浮屠經。此皆白馬未入中國之前也。況明帝時,傅毅對帝所言,皆是佛書。使先此未有佛書,毅何從而得之。是明帝前,雖有其書,尚未盛行。自白馬既來之後,其說乃盛耳。」宋朝類苑曰:「佛經之入中國,自竺法蘭摩騰二師,以後漢明帝時暨至白馬寺,首譯四十二章經。歷晉及十六國南北朝暨唐,皆有梵僧自五天竺來,及華人之善竺音者,迭相翻譯。訖開元錄,凡大小乘經律論聖賢集共五千四十八卷。至正元又別錄新經二百餘卷。元和之後,譯經遂廢。太宗太平興國初,有梵僧法賢法天施護三人自西域來,雅善華音,太宗宿受佛記,遂建譯經院於太平興國寺,訪得鳳翔釋清照,深識西竺文字,因盡取國庫新貯西來梵夾,首令三梵僧詮擇未經翻者,各譯一卷,集兩街義學僧評議,論難鋒起。三梵僧以梵經華言對席讀,眾僧無以屈,譯事遂興。後募童子五十人,令習梵學,獨得惟淨者,乃江南李王之子,慧悟絕異,盡能通天竺文字。今上即位初,陳恕建議,以為費國家供億,願罷之,上以先朝所留意,不許。訖今所譯新經論學,凡五百餘卷。自至道以後,多惟淨所翻也。大中祥符四年,譯眾上言,請如元正造錄,詔令潤文官參知政事趙安仁與翰林學士楊億同編修,凡為二十卷。乃降賜太宗所作釋門文字,令編其名題入錄。安仁等及釋眾再上表請御製釋門文章,許之。六年三月,賜御製法音前集七卷,共論次其文理,以附於先皇之次,而冠於東土聖賢集之首。譯經院置潤文官。嘗以南北省官學士充,中使一人監院事,譯經常以梵僧,後令惟淨同譯經。梵學筆受二人,譯綴文二人,評議二人,皆選名德有義學僧為之。」
佛殿 (堂塔)奉安佛像之殿堂也,西竺謂之香殿。
佛塔 (雜名)如來之塔婆也。
佛話經 (經名)此經經錄不載。金剛仙論曰:「佛在鐵圍外二界中間,說佛話經。」
佛說 (術語)凡佛教之經典有五人之說者,佛說其一也。佛說者,佛之金口自宣說法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
佛語 (雜語)佛之言語也。佛語法門經分別佛語非佛語之法門。金剛經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三佛語 (名數)一隨自意語,佛隨順自意而說自己所證一實等法之語也。二隨他意語,佛一向隨順他機而說方便之法,引導眾生之語也。三隨自他意語,佛為眾生說法,半隨自證之意,半隨他機之意之語也。涅槃經三十五曰:「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
佛語心 (術語)佛所說之如來藏心也。楞伽經一部之所明者,以如來藏心為宗,故經之品名名為佛語心品。楞伽經註解一曰:「佛語心者即諸佛所說心法也。」宗鏡錄五十七曰:「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檢三部之楞伽經不見此文。
佛語經 (經名)佛語法門經之略名。
佛語法門經 (經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對於龍威德上王菩薩,分別是佛語,是非佛語之法門。
佛[馬*太]什 (人名)Buddhajiva,又作佛陀什。三藏法師名,譯曰覺壽,見梁僧傳三。
佛[馬*太]耶 (雜語)Buddha%ya,譯曰覺者。演密鈔二曰:「耶是假者,即目覺者。」
佛[馬*太]笈多 (人名)Buddhagupta,三藏法師名。譯曰覺密。見續高僧傳二。
佛[馬*太]斯那 (人名)Buddhasena,三藏法師名。譯曰覺將。見開元錄三。
佛種 (術語)生佛果之種子也。菩薩之所行名佛種。舊華嚴經三十二曰:「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法華經方便品曰:「佛種從緣生,是故說一乘。」探玄記十一曰:「菩薩所行名為佛種。」維摩經佛道品曰:「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同註:「肇曰:塵勞眾生即成佛道,更無異人之成佛,故是佛種也。」
佛種姓 (術語)佛之種族也,名繼紹佛道者。維摩經佛道品曰:「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同註:「什曰:佛種姓即是無生忍。肇曰:得無生忍必繼佛種,名生佛種姓中也。」無量壽經上曰:「護佛種性常使不絕。」同淨影疏曰:「法界諸度是佛種姓。」
佛壽 (雜語)佛之壽命也,釋迦佛化身之壽命限於八十,報身之壽命則為無量,如法華經壽量品所說。
佛圖澄 (人名)Buddhacinga,天竺人,故云竺佛圖澄,佛圖澄者梵語也,無翻名。晉懷帝永嘉四年來洛陽,現種種神異以弘大法。梁高僧傳九(佛圖澄章)曰:「澄或言佛圖磴,或言佛圖橙,或言佛圖蹬,皆取梵音之不同耳。」
佛境 (術語)佛之境界也。華嚴經二曰:「諸佛境界不思議,一切法界皆周遍。」中阿含經十三曰:「我今獲此義,得入佛境界。」
佛境界莊嚴三昧 (術語)普賢菩薩之三昧也。大疏十謂佛境界是諸佛自證真實境界,非聲聞等所能及,如法華方便品中所說,莊嚴者,即是如來自證體,有無量德自莊嚴云。義釋七謂此佛境界,即是諸佛自證不思議平等心地之莊嚴,謂從大悲胎藏曼陀羅,普現色身,遍滿虛空法界,一時行菩薩行,莊嚴種種佛剎,成就一切眾生,隨起一種善根,皆具萬德,故名為普賢菩薩。普賢即是大日之圓因,而佛是圓因之果也。
佛鳴 (人名)梵音Buddhaghos/a,中印度摩伽陀人。紀元五世紀頃,渡航錫崙,閱讀大寺之藏經。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師於各地時,摩哂陀傳至此島之三藏尚存,新再翻為巴利語,於是施註釋。彼又為其翻譯,至緬甸,傳將來佛典。錫崙之佛徒,服其學德,以為彌勒再來,尊崇之極深。
佛閣 (堂塔)佛寺,佛堂,伽藍也。
佛像 (圖像)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鑄像畫像而言,佛使優填王始造之,為住持之佛寶,使在世滅後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經,佛說作佛形像經,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造塔功德經,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等,皆詳說造像之功德。圓覺經曰:「若復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釋氏耍覽中曰:「宣律師云:造像梵相,宋齊間皆唇厚鼻隆,目長頤豐,挺然丈夫之相。自唐以來,筆工皆端嚴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誇宮娃如菩薩也。」
雕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經二十八曰:「佛一夏昇忉利天為母說法,拘翼國優填王,思念佛,以旃檀造如來像,高五尺。」西域記五曰:「鄔陀延王(即優填王)請尊者沒特伽羅子(即目連),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宮,親觀妙相,雕刻旃檀,如來自天宮還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勞耶,開導末世,實此為冀。」
鑄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經二十八曰:「波斯匿王,聞優填王彫像,乃以紫磨黃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時閻浮提內始有二像。」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便有威肅,眾皆嚴整,世尊不在,即無上事。是時給孤獨長者來至佛所,禮雙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我今欲造贍部影像,唯願聽許。佛言應作。欲安旛蓋,佛言隨意。」
畫像之始 (故事)大唐內典錄一曰:「漢秦景使還於月支國,得優填王旃檀像,師第四畫像樣,來至洛陽,帝敕圖之,於西陽城門及顯節陵上供養,自爾素丹流演於今。」(第四畫像之事詳瑞像部)。
佛誕生會 (行事)又云灌佛會,亦云降誕會。以佛生日即四月八日,行灌佛之式也。
佛慧 (術語)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種智。無上正覺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無量壽經下曰:「佛慧無邊際。」維摩經菩薩品曰:「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佛慧初心 (術語)又云初法明道,亦曰入淨菩提心門。真言行者初入於初地之位也。大疏二曰:「更越百六十心等一重極細妄執,得至佛慧初心,故云三阿僧祇劫成佛也。」
佛髮 (雜語)釋迦牟尼之頭髮也。梁書扶南國傳曰:「三年八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出舊塔下舍利及佛爪髮。髮青紺色,眾僧以手伸之,隨手長短。放之,則旋屈為蠡形。」僧伽經曰:「佛髮青而細,猶如藕莖絲。」佛三昧經曰:「我昔在宮沐頭,以尺量髮,長一丈二尺。放已右旋,還成蠡文。」案,觀僧伽佛三昧二經,則梁高祖所出舊塔下之髮非誣說也。
佛德 (術語)如來所具之功德也。俱舍論二十七曰:「佛德者,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其三者何?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
佛磔手 (術語)磔音窄。磔者,張也。律攝曰:「佛張手者,中人三張手,謂佛一張手,當一肘半也。」五分律曰:「修伽陀磔手者,方二尺。」修伽陀此云善逝,是佛十號之一號也。尺者度也,周制寸尺,唐即於周一寸上增二分,一尺上增二寸。蓋周尺一尺,唐是八寸五分。言二尺,即唐尺一尺六寸,方與中人三張手相當也。
佛樹 (雜語)菩提樹也,佛成佛於此樹下,故云佛樹,亦云道樹,菩提樹。維摩經佛國品曰:「始在佛樹力降魔。」無量壽經上曰:「受施草敷佛樹下。」輔行一曰:「佛樹者,亦曰元吉樹,亦曰道樹,菩提樹等。從此得道等故。」
佛樹王 (譬喻)譬菩提心萌芽發生,遂成佛果,而託云佛樹王也。大日經疏五曰:「下菩提心種子於一切智心地中,潤以大悲水,照以大慧日,鼓以大方便風,不礙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議法性芽次第滋長,乃至彌滿法界成佛樹王。」
佛器 (物命)盛供佛米飯之器具也。
佛頭著糞 (雜語)傳燈錄,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云:為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為什麼不向鷂子頭上放。
佛遺教經 (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略名。真西山氏謂遺教經為瞿曇氏最後教弟子之語,以端心正念為首,而深言持戒,為禪定智慧之本。本經各家之論註如下: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天親菩薩論,宋智圓疏,宋淨源節要,明袾宏補註。遺教經論住法記一卷,宋元照述。遺教經論記三卷,宋觀復述。佛遺教經補註一卷,明守遂註,了童補註。佛遺教經解一卷,明智旭述。遺教經指南一卷,明道霈述。佛遺教經箋註,丁福保註。
佛壇 (雜名)祭佛之壇場也。俗家之居室,或寺院之方丈所設之佛龕,謂之佛壇。
佛檀 (雜語)檀者布施也。布施有二種,施法清淨,近於佛道,謂之佛檀。反之謂之魔檀。智度論十二曰:「檀有二種:一者魔檀,二者佛檀。」
佛臨般涅槃經 (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略名。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佛臨涅槃懸記滅後初百年乃至第十百年之事。
佛藏 (術語)八藏之一,佛所說之大乘經,明一切諸佛所說之法,及佛神通變現,利導眾生之事等者。【又】總稱一切之佛說。仁王經中曰:「恒沙佛藏一念了。」
佛藏經 (經名)四卷,秦羅什譯。說三念之法及淨戒淨法等,屬於戒律部。
佛醫經 (經名)一卷,吳竺律炎譯。說人身中四大得病之因緣,及九橫四飯多食等之五罪。
佛醫王經 (經名)佛醫經之異名。
佛隴 (人名)唐天台山西南隅有一峰名佛隴。故稱天台之智者大師,亦曰佛隴。釋門正統三曰:「及佛隴一出,則南北風靡。」大部補註一曰:「天台山西南隅一峰名為佛隴,游其山者多見佛像,是故云也。」
佛願 (術語)佛之誓願也。
佛願生起本末 (術語)彌陀本願之謂也。生起者,生即起,謂佛願之因之起源。彌陀於因位之昔,見苦惱之眾生以大悲心起願行,故佛願之生起,為眾生流轉之苦相也。本者,因位之本願修行;末者,果上之名號也。或云本者,第十八願;末者,餘四十七願也。又云本者,真實之第十八願;末者,方便之十九、二十願也。
佛寶 (術語)三寶之一。佛者覺之義。能自覺,又使他覺,自他之覺行窮滿者名曰佛。是為世之真寶,故稱佛寶。佛寶有同體別相、住持、大乘、小乘等之別。三寶
佛覺三昧 (術語)依佛之加被而覺力如佛之三昧也,阿難得此三昧。法華文句一曰:「舊解云:阿難得佛覺三昧力,自能聞。」同記曰:「言佛覺者,只是佛加覺力如佛,故名佛覺。」往生要集中本曰:「應念願令我得佛覺三昧。」大部補註四曰:「準淨名疏云:舍利弗問經說,阿難修不忘禪,得佛覺三昧,以三昧力自能聞也。」
佛魔 (雜語)佛陀與惡魔也。梵網經上曰:「轉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
佛臘日 (雜語)七月十五日之夏滿日名佛臘日。臘者歲末之稱,佛家以一夏九旬安居之竟為歲末,故此日謂為佛之臘日。僧史略下曰:「所言臘者,經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來之歲首,則七月十五日是臘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生為計,乃數夏臘耳。經律又謂十五日為佛臘日也。」臘或作蠟,戒蠟
佛攝相應經觀自在儀軌 (書名)一切佛攝相應大教王經聖觀自在菩薩念誦儀軌之略名。
佛龕 (雜名)佛寺也。雞林志:龜山有佛龕,林木益邃。傳云:羅漢三藏,行化至此。俗亦謂供佛之小室曰佛龕。廚子
佛歡喜日 (雜語)七月十五日之異名也。以此日比丘安居結了為諸佛歡喜之日故也。盂蘭盆經曰:「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佛體色性率都婆 (雜語)密教之法,以率都婆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故云佛體,是為四大所成之法,故云色性。
佛讚 (儀式)法會諷誦之讚文也。漢語之讚文,出於蘇悉地經。
(術語)[8753]gha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牙聲第四,五十字門之一。大日經曰:「伽(去引)字門,一切法一合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伽字時,是摧稠密無明闇冥聲。」莊嚴經曰:「唱伽字時,出除滅一切無明黑闇厚重翳膜聲。」此由Ghat!ana(合)及Ghana(稠密)之語釋之也。【又】[8752]g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言*我]、哦、我、、仰、蘗、竭、等。詳見[言*我]條。
伽尼 (飲食)譯曰石蜜。善見律十八曰:「廣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堅強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蜜也。」
伽他 (雜名)譯曰頌。伽陀
伽那 (雜語)Gan!a,譯曰密合。大日經疏七曰:「梵云伽那是密合義,如眾微相合成一細塵,諸蘊相合成一身等。」【又】譯曰厚。智度論四十八曰:「若聞伽字,即知諸法不厚不薄,伽那秦言厚。」Ghana。
伽那提婆 (人名)Kan!adeva,提婆
伽那馥力刃 (人名)龍樹菩薩之梵名。那伽閼刺樹那
伽那那伽尼多 (雜名)Gan!anaganita,數名。本行集經十二曰:「百三蔓多羅婆,名伽那那伽尼多,隋數十柿。」
伽那那跋多書 (雜名)六十四書之一,譯曰算轉。見本行集經十一。
伽伽那必利綺那 (書名)伽伽那卑麗叉尼
伽伽那卑麗叉尼 (書名)Gaganapreks!an!a,又作伽伽那必利綺那,譯曰觀虛空。本行集經十一曰:「伽伽那卑麗叉尼書,隋言觀虛空。」可洪音義五上曰:「伽伽那必利綺那,唐云觀虛空。」
伽車提 (雜名)Gacchati,譯曰去。智度論四十七曰:「若聞車字,即知一切法無所去。伽車提,秦言去。」
伽陀 (飲食)Agada,阿伽陀之略,藥名。六十華嚴經十曰:「譬如伽陀藥,消滅一切毒。」探玄記六曰:「伽陀此云良藥。」何伽陀。【又】(術語)Ga%tha%,又作伽他。譯曰句頌、孤起頌、不重頌。凡伽陀有二種:一通,不論頌文與散文(長行),凡經文之文字數至三十二字者,謂之為首盧伽陀S/loka。二別,必以四句而文義具備者,不問三言乃至八言等必要四句,是謂之結句伽陀。伽陀有此通別二種,因而通之伽陀,單譯為句,別之伽陀,譯為頌。次,結句伽陀之中又有二種:一單獨結句以演法義,又讚嘆佛德者,於十二部經中稱之為伽陀,譯為孤起頌,或不重頌。二前說之散文經義重結於伽陀者,於十二部經中稱之為祇夜Geya,謂為應頌,或重頌。故伽陀之言,有二重之通別。嘉祥法華義疏三曰:「偈有二種:一首盧偈,凡三十二字。蓋是外國數經之法,數經之法者,莫問長行與偈,但具三十二字,便名一首盧偈也。」淨土論註曰:「偈是句數義。」(此首盧伽陀之釋)。法華玄贊二曰:「梵云伽陀,此翻為頌,頌者美也、歌也,頌中文句極美麗故,歌頌之故,訛略云偈。」西域記三曰:「舊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訛也。今從正音,宜云伽陀。伽陀唐言頌,頌三十二言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伽陀此方當頌,或言攝,言諸聖人所作,不問重頌字之多少。四句為頌者,皆名伽陀。案西國數經之法,皆以三十二字,為一伽陀,或言伽他,訛也。舊言偈者,亦伽陀之訛也。」(已上結句伽陀之總釋)。大乘義章一曰:「伽陀此翻名為不重頌偈,直以偈言顯示諸法,故名伽陀。」玄義一下曰:「孤起偈,說世界陰入等事,是名伽陀。」同六上曰:「伽陀者,一切四言五言七九等偈,不重頌者,皆名伽陀也。」法華玄論六之一曰:「伽陀此云不重頌,亦略云偈耳,四句為頌,如此間詩頌也。」(已上結句伽陀之別釋)。
四種伽陀 (名數)一、八字一句之四句偈,名阿菟吒闡提Anustubh-chandas,謂之處中偈。二、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初偈。三、二十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摩羅Ma%la,謂之後偈。四、以六字以下為句之四句偈,謂之周利偈S/ri^。阿菟吒闡提
伽邪 (術語)即伽耶。伽耶
伽耶 (術語)Ka%ya,譯曰身。名義集六曰:「梵有四名:一伽耶,二設利羅,三弟訶,四應伽,此云積集。」【又】Gaya,譯曰象。本行集經十二曰:「伽耶,隋言象王,仙名也。」名義集二曰:「伽耶,或那伽(Na%ga),或那先,此云象。」
伽耶山 (地名)新稱羯闍尸利沙山,舊稱伽耶山、伽闍山、伽種山等,譯曰象頭山。有二處,一在靈鷲山附近,一在菩提道場附近,羯闍尸利沙。西域記八,記近於菩提道場之伽耶山曰:「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巖危險。印度國俗,稱曰靈山。自昔君王,馭宇承統,化洽遠人,德隆前代。莫不登封而告成功。」Gajasi^rs/a。
伽耶城 (地名)西域記八曰:「渡尼連禪河至伽耶城,甚險固,少居人,唯婆羅門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東南行,三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場。法華經涌出品曰:「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稱為佛陀伽那Buddhagaya%之地也。城名與正覺道場皆呼伽耶。
伽耶山頂經 (經名)有二經:一秦羅什譯之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卷,又名伽耶山頂經。一元魏之菩提留支譯之伽耶山頂經,一卷。此二本,與隋毘尼多流支譯之佛說象頭精舍經一卷,唐菩提流志譯之大乘伽耶山頂經一卷,合為四譯同本。佛初成道在伽耶山時,最初文殊菩薩問佛發菩提心之深義,次應諸天子等交相請問,而文殊自答種種之菩薩道者。
伽耶山頂經論 (書名)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之異名,天親作。
伽耶迦葉 (人名)Gaya%ka%s/yapa,又作竭夷迦葉、伽耶迦葉簸,羅漢名。伽耶,譯曰象城,三迦葉之一。光宅之法華疏一曰:「伽耶迦葉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領五百徒眾,住在伽耶城中。如來往化,即捨邪從正,得羅漢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文句一下曰:「伽耶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名義集一曰:「孤山云:伽耶山名,即象頭山也。文句翻城,近此山故。」不思議境界經上曰:「伽耶迦葉簸。」伽葉附錄。
伽胝 (衣服)Sam%gha%ti,僧伽胝之略,袈裟名,自九條至二十五條之袈裟也。可洪音義一曰:「胝丁尼反,袈裟名也。舊譯云僧伽梨,此云複衣。從九條已上,至二十五條,皆名僧伽胝。」
伽若耶 (人名)譯曰瞎眼,女人名。見開宗記四本。Ka%n!eya%。
伽毘羅 (神名)神名,迦毘羅
伽破訶羅 (異類)夜叉名,譯曰食孕。見孔雀王咒經上。Garbha-a%ha%ra。
伽梵 (雜語)婆伽梵Bhagavat之略,佛之尊稱。
伽梵達摩 (人名)Bhagavaddharma,譯曰尊法,比丘名。開元錄八曰:「沙門伽梵達摩,唐云尊法,印度人也,譯千手千眼大悲心經一卷。」
伽梵波提 (人名)比丘名。伽傍簸帝
伽梨 (衣服)僧伽梨之略。
伽傍簸帝 (人名)Gava%m%pati,又作伽梵波提,憍梵波提。譯曰牛主。羅漢名。不思議境界經上曰:「伽傍簸帝,隋云牛主,舊名憍梵波提者。」阿育王經六曰:「伽梵波提,翻牛主。」憍梵波提
伽鄰 (地名)竹園名。迦蘭陀附錄。
伽樓羅 (動物)鳥名。迦樓羅
伽彌尼 (人名)巴Gamini,天子名。
伽彌尼經 (經名)佛為伽彌尼天子說黑白之果報,如石與油,一沈一浮。攝於中阿含三。
伽闇 (地名)山名。伽耶
伽憊 (術語)詳云路伽憊Iokavit,譯曰世間解。如來十號之一。見玄應音義三。
伽藍 (術語)僧伽藍摩Sam%gha%ra%ma之略,譯曰眾園。為僧眾所住之園庭,寺院之通稱也。僧伽藍摩
伽藍神 (神名)護衛伽藍之神。佛說有十八神。釋氏要覽上曰:「七佛經云:有十八神護伽藍:(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歎妙,(五)歎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師子,(九)妙歎,(十)梵響,(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三)頌德,(十四)廣目,(十五)妙眼,(十六)徹聽,(十七)徹視,(十八)遍視。」伽藍神,又單云伽藍。敕修清規念誦曰:「伽藍土地,護法護人。」同沙彌得度曰:「伽藍土地,增益威光,護法護人,無諸難事。」或有寺院以漢將關羽為伽藍神者。
伽藍堂 (雜語)寺內空虛之室,俗謂之伽藍堂。
伽藍鳥 (動物)水鳥,鵝之大者。咽有袋,能貯水一升。
伽藍經 (經名)佛為伽藍國眾人戒十惡,說慈悲喜捨之四安穩處。攝於中阿含三。
伽羅 (植物)Tagara,多伽羅之略,香木名。【又】黑沈香。谷響集七曰:「伽羅翻黑,經所謂黑沈香是矣。蓋昔蠻商傳天竺語耶,今名奇南香也。華嚴經云:菩提心者,如黑沈香,能熏法界,悉周遍故。又虛空藏經云:燒眾名器堅黑沈水。」玄應音義一曰:「多伽羅香,此云根香。」慧琳音義三曰:「多揭羅,香名也。正云蘗囉,即零陵香也。」
伽羅樹 (植物)陀羅尼集經十一曰:「欲除家內一切災禍,取伽羅樹枝,若無此木取石榴枝,寸截塗酥酪蜜,咒之一遍著火中。」案此為多伽羅之略稱也。
伽羅陀 (術語)菩薩之位名。譯曰度邊地。羅什譯之仁王經下曰:「以六阿僧祇劫,集無量明波羅蜜故,入伽羅陀位,無相行,受持一切法。」吉藏疏五曰:「入伽羅陀者,此云度邊地也。」【又】(地名)Khara%di^ya,伽羅陀又作佉羅陀、佉羅帝耶、佉羅提耶,山名,譯曰騾林山。十寶山之一,又七金山之一。佛在此山,說地藏十輪經,因而為地藏菩薩之住處。玄應音義二十一曰:「佉羅帝耶山,或云佉羅提耶山,或云佉羅帝山,皆一也,此云騾林山。」慧琳音義十八曰:「佉羅帝耶山,上羌伽反,梵語山名也,或譯為騾林山,十寶山之一山也。亦是七金山之一數,接近須彌,高四萬踰繕那。光味仙人,居住此山,習驢唇仙所傳玄象列宿法。」地藏十輪經一曰:「一時薄迦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延命地藏經曰:「一時佛在佉羅陀山。」
伽羅夜叉 (異類)智度論六十四曰:「伽羅夜叉,以拳打舍利弗頭,舍利弗時入滅盡定,不覺打痛。」是行般若者,非人不能害之證也。梵Ka%laka。
伽蘭他 (雜語)譯曰結節,教文之一結一節也。婆藪槃豆法師傳曰:「伽蘭他,譯為結,亦曰節,謂義類各相結屬故曰結。又攝義令不散故云結,義類各有分限故云節。」Grantha。
位不退 (術語)三不退,又四不退之一。菩薩十住以上無再退墮於下凡而流轉於惡道也。
位妙 (術語)十妙之一。
位頭 (職位)禪林之稱,在於眾位之最上者。
位牌 (物名)死者之影像為之神主,記官位姓名,謂之位牌,本始於懦禮,位牌又稱神牌、神板、靈牌、主牌等,宋代禪家用之。位牌之位,非靈牌中陰之義,為尊敬之,故應僧俗而書其位也。朱子語錄曰:「主牌荀勗禮,據隋煬帝所編禮書,有一篇荀勗禮乃是。云闊四寸,厚五分,八分大書,某人神坐,不然只小楷書亦得。」經濟錄六曰:祭先祖父母,有神主,有神牌。神主者,亡者之正體,與影像同義。神牌者,記亡者神靈所居,禮也。雖為木作之物,而其義有別,其制不同。神主書某之神主,神牌書某之神位,故神牌亦云神板,今世之所謂位牌者是也。
住心 (術語)行者安住於道之心相也。日本真言宗空海,依大日住心品而立真言之十住心。十住心
住心品 (書名)入真言門住心品之略,大日經品名,明真言行者之心相。
住正定聚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一。使極樂往生人,皆住於正定聚位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住地 (術語)以名生法之根本體,住者所住,地者所生之義也。一切之煩惱分類為五住地。勝鬘寶窟中末曰:「言地者,本為末依,名之為住。本能生末,目之為地。」
住位 (術語)菩薩階位中信位之次名住位,中分十位,稱十住。四教儀四曰:「此十通名住者,會理之心名之為住。」
住劫 (術語)四中劫之一,謂自成劫至壞劫間此界有情住之一期也。其間有二十增減,人壽自八萬四千歲百歲減一歲,而至十歲,為一減。自十歲更每百年增一歲,而至八萬四千歲,為一增。
住定見佛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四十五願,使他方之菩薩得於定中見佛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住定菩薩 (術語)菩薩既終三大阿僧祇劫之行,尚修百大劫間可感三十二相妙果之福業。其百大劫之間謂之住定。住定者,居住於六種之決定也:一定生於善趣,二定生於貴家,三定六根具足,四定生為男子,五定得宿命通,六定所作之善事堅固而不退屈。殺害此菩薩一者,則犯類似之五逆罪也。見俱舍論十八。
住定供佛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四十二願,使他方國土菩薩眾皆住於三昧得供養十方諸佛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定中得供佛,是定散並行也。
住果 (術語)聲聞緣覺之聖者,各安住於所得之證果,不更進求勝道也。俱舍論二十三曰:「住果者,乃至未起勝果道時但名住果。」法華玄義五曰:「住果聲聞猶在草庵。」
住果羅漢 (術語)聲聞乘之人,得涅槃果,安住於其果,無更進求佛道之心,謂之住果羅漢。羅漢者,聲聞乘極果之名也。
住果緣覺 (術語)緣覺乘之人,得涅槃果,而安住之無更希佛陀妙果之心,謂之住果緣覺。此住果之二乘,更能發心而至佛果否,是佛教上大問題也,小乘及大乘中法相三論之權家不許彼等發心成佛,華嚴天台等之實家則許之。台宗二百題四,有住果聲聞,住果緣覺之論目,而問答此義。
住法羅漢 (術語)六種羅漢之一。中根之羅漢止住於所證之法不退不進者。
住持 (術語)安住於世而保持法也。圓覺經曰:「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毘婆沙論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淨土論曰:「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又】(雜名)一寺之主僧名住持,此由禪門起。敕修清規住持章曰:「佛教入中國四百餘年而達磨至,又八傳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受,或巖居穴居,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禪宗寖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嚮風問道。有徒字蕃,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嚴,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如天竺之稱舍利須菩提,以齒德俱尊也。」禪苑清規尊宿住持曰:「代佛揚化,表異知事,故云傳法。各處一方,續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轉法輪,名為出世。師承有據,乃號傳燈。」
住持三寶 (術語)六種三寶之一,久住於世保持佛法之三寶也。木佛畫像,住持之佛寶也;住持三藏經典之法寶也;剃髮染衣之比丘僧,住持之僧寶也。見義林章六本。
住持佛 (術語)行境十佛之一。如來涉於十方三世,而住持佛法,故有此名。
住持成就門 (術語)大日如來出生北方金剛拳菩薩之三摩地也。出生義曰:「自一切如來住持成就門,而生金剛拳。」
住相 (術語)四相之一。使法體於現在暫時安住,各行自果者。俱舍光記五曰:「至現在已住令彼用暫時安住各引自果故為住,若無住相諸法暫住應更不能引自果。」
住前信相菩薩 (術語)四十一位說十住位之前,即十信位之人也。此人雖呼為菩薩,而尚未達真菩薩位,故亦稱假名菩薩,或名字菩薩。
住無住處 (術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心住何處即住?答:住無住處即住。問:云何是無住處?答:不住一切處,即是住無住處。云何是不住一切處?答:不住一切處者,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處。只個不住一切處,即是住處也。」
住無戲論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中行第七位,主阿[門@(人/(人*人))]之斷德,斷滅妄想戲論,與十九執金剛中住無戲論金剛本誓同。梵號缽羅波制尾賀哩,密號無量語金剛,肉色,左手獨股,右手如胎拳,豎小指,立右膝,坐赤蓮花。
住無戲論金剛 (菩薩)十九金剛之一。
住僧 (雜名)住居於寺院中之僧徒也。
似心 (術語)依他之心法,似有非有,謂之似心。秘藏寶鑰下曰:「思惟陀那深細,專住幻焰似心。」
似立宗 (術語)因明三支中之宗支,有現量相違等之九過,犯其九過隨一之宗支,名似立宗。因明入正理論曰:「雖樂成立,由與現量等相違,故名似立宗。」三十三過
似因 (術語)因明三似之一。
似能破 (術語)因明之法欲破他之立義,而立三支之量,其量犯三十三過之隨一者謂之似能破。
似現量 (術語)於因明立現、比、非之三量,似現量、似比量為非量,似現量者,起分別心如見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口*十]法之自相,故似現量而非現量,因之稱為似現量。何則?以瓶衣為和合體之假法,非法之自相也。又比量者如見煙而比量有火是也。因明入正理論曰:「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同疏一本曰:「似現似比總入非量。」
但三衣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比丘但持僧伽梨、鬱多羅、安陀會之三衣,不更畜餘衣也。資持記下三之一曰:「但三衣,但猶獨也,三法服外無別衣故。」
但中 (術語)觀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謂之但中。別教之中觀也。
但坐不臥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夜但坐,脅不就席也。
但空 (術語)大小乘所見之空理有二種,小乘分析諸法,但見空而不見不空,故云但空。大乘之菩薩,分析諸法,不使歸空,諸法如幻如夢,其當體見空,空之中自有不空之理,故謂之不但空。天台分配之於二教,以但空為藏教,以不但空為通教。法華玄義一曰:「三藏二乘,明但空為極。譬頗梨珠,一往似真,再研便偽。」
但空三昧 (術語)執於但空,不知不但空也。
但荼 (雜名)Dan!d!a,又作單拏,譯曰棒。演密鈔八曰:「燄摩怛荼印者,怛字是但字書誤,但荼棒也。」慧琳音義三十六曰:「單拏,梵語。唐云棓,亦云杖。」
但理隨緣 (術語)別理隨緣
作犯 (術語)對於止作兩持而有止作兩犯。作殺生偷盜等之惡事而犯所受之戒,謂之作犯;不作布薩安居等之善事,謂之止犯。行事鈔中四曰:「犯由作成,故曰作犯,此對作惡法為宗。」
作用 (術語)有為法之生滅也。
作佛 (術語)成佛也。菩薩之行終者,斷妄惑開真覺之謂。法華經譬喻品曰:「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
作佛事 (雜語)五代史石昂傳曰:「禁其家不可以佛事污吾先人。」宋史穆修傳曰:「母死不飯浮屠,不為佛事。」儒林公議曰:「馬元居喪不為佛事,但誦孝經而已。」元史曰:「文宗紀至順元年,中書省言近歲帑廩空虛,其費有五:一曰作佛事。」順帝紀至元二十二年,李士瞻疏時政二十條,一曰省佛事,以節浮費。按,元典章,皇慶元年,旨云:今後但做好事處,只與素茶飯。所謂好事,即佛事也。
作佛形像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敘優填王造佛之形像,說造像之功德。造立形像福報經之異譯。
作戒 (術語)表色之異名。受戒時,發表於身口之作業,謂之作戒,其時領納於身內之業體謂之無作戒。俱舍論名表色無表色,涅槃經名作戒無作戒,薩婆多論名無教身口教。見行事鈔中一。
作法 (術語)梵語曰羯磨,巴Kamma,梵Karna,譯曰作法。於身口作為奉業也。
作法得 (術語)請三師七證行羯磨之作法而得戒也。以區別於善來得、自誓得、定共得、道共得等之新作法得。
作法界 (術語)攝僧攝衣等之地界有作法界自然界之二。依天然之地形而為界境,謂之自然界,行羯磨之作法而結成地界,謂之作法界,即結界也。見行事鈔上二。
作法懺 (術語)三種懺悔之一。身禮拜,口稱唱,意思惟,三業所作,一一依於法度而懺悔也。見四教儀集經下。
作法懺悔 (術語)三種悔法之一。懺悔附錄。
作者 (術語)十六神我之一。外道立神我者,以我為作者,以有我而能用手足等作眾事故也。見大乘義章六。
作持戒 (術語)區分戒為二種:一作持戒,二止持戒。前者積極的命行,某行為後者命禁止也。即不殺不偷等之戒謂之止持戒,作說安居之善事為作持戒。又稱止持門作持門,諸惡莫作為止持門,眾善奉行為作持門。但此區別,戒本中非一一分類者,區別戒本與犍度也。
作持門 (術語)順於作持戒而積極的行眾善也。
作家 (術語)禪宗大有機用者之稱。碧巖二則評唱曰:「趙州是作家。」碧巖二十則著語曰:「作家宗師。」
作梵 (儀式)法事之初,作梵唄止息場內之喧亂也。
作梵闍梨 (術語)沙彌得度時,作梵唄之阿闍梨也。禪家之得度式設之。
作善 (術語)供佛施僧立像寫經等。無量壽經下曰:「作善得善,為道得道。」
作無作 (術語)戒律之語。新譯謂之表無表,舊譯謂之作無作。作者身口造作之義,表者身口表彰之義。成實論謂之教無教,教示人身口作業之義。
作瓶天子 (天名)澡瓶天子
作意 (術語)心所名。相應於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驚覺而趣所緣之境之作用。俱舍論四曰:「作意,謂能令心驚覺。」成唯識論三曰:「作意,謂能驚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
作業 (術語)作為身口意之三業。
作麼 (雜語)作麼生之略。
作麼生 (雜語)禪錄之語。疑問之詞。猶言如何。
作像因緣經 (經名)佛說作佛形像經之異名。
作舉 (術語)戒律之語。自恣之日,於僧眾中請有德之人,使舉比丘之犯罪。其人乃舉罪告僧,謂之作舉。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五曰:「作舉,謂僧中德人,舉罪告僧。」
作禮 (術語)作敬禮也。佛說阿彌陀經曰:「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作願門 (術語)五念門之第三。發自利利他之大誓願,而如實修行,以求生於極樂也。
伴陀羅縛子尼 (菩薩)白衣觀音之梵名。見半拏囉[口*縛]悉寧條。
伴陀羅縛字尼 (菩薩)伴陀羅縛子尼
伴夜 (雜語)荼毘之前夜,為大夜,終夜不寐,以伴靈故,亦曰伴夜。大鑑清規曰:「入滅第三日荼毘,先第二日晚夜,此時名大夜。大夜之義,謂只此一夜之留,明日出而不歸也。故慇懃供養,小師圍繞終夜不寐,名曰伴夜。唯誦金剛經鳴磬。」
伴真湯 (儀式)禪林之語。法忌之前晚,對於真像而相伴喫湯也。
伴僧 (雜名)伴導師之從僧也。
伴談 (雜語)Vaudana,和南之異稱。和南
伴題 (雜語)和南之異稱。和南
伴禪 (雜語)禪林之語。住持五更行香之次,入僧堂伴大眾坐禪,謂之伴禪。見象器箋九。
(術語)[8751]kha又作呿、喀、吃、[口/可]、珂、恪、轗。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喉聲之第二。五十字門之一。字記曰:「佉字,去下反。」金剛頂經曰:「佉字門,一切法,等虛空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佉字時,是出一切法等空虛聲。」大般若經曰:「呿字,入諸法虛空不可得故。」華嚴經曰:「唱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智度論曰:「呿伽,秦云虛空。」大日經疏七曰:「梵音佉字,是虛空義。」以為五大中虛空之種子。大日經一曰:「阿字門為地,[口*縛]字門為水,羅字門為火,訶字門為風,佉字門為空。」由Kha(虛空)之語釋之也。
佉吒迦 (印相)印相名,旋舞之形。慧琳音義三十六曰:「佉吒迦,梵語也,以義譯之云。以左右手腕相近,柔耎輪散十指,共於心前,三翻旋舞,心住悅喜觀也。」梵Khat!aka。
佉沙 (地名)國名,舊稱曰疏勒。西域記十二曰:「佉沙國,舊謂疏勒者,乃稱其域號也。正音宜云室利訖栗多底,疏勒之言,猶為訛也。」Ka%s!a。
佉陀尼 (飲食)Kha%dani^ya,食物名。珂但尼
佉陀食 (飲食)佉陀尼食之略。
佉梨 (雜名)斗量名,譯曰斛。玄應音義二十四曰:「佉梨此云一斛,謂十斗也。」梵Kha%ri。
佉啁羅 (雜名)Kat!va%,譯曰小長床。玄應音義十五曰:「佉啁羅床,此譯云小長床,啁竹交反。」
佉路瑟吒 (人名)又作佉盧虱吒。仙人名。怯樓
佉提羅迦 (植物)又作佉陀羅。木名。軻地羅
佉訶囉[口*縛]阿 (術語)[8751]Kha[8770]Ha[876A]Ra[876C]Va[8740]A此五字為五大之種子。佉為空大,訶為風大,囉為火大,[口*縛]為水大,阿為地大也。五輪之塔婆為形於五大者自下積上為方(地大)圓(水大)三角(火大)半月(風大)團形(空大)故其種子自上讀下,為佉訶囉[口*縛]阿也。五大
佉樓 (人名)Kharos!thi,又作佉盧。具云佉盧虱吒、佉路瑟吒。仙人名,譯曰驢唇。月藏經七曰:「怯盧虱吒,驢神仙人,隋言驢脣,身體端正,唯脣似驢,是故為驢唇仙人。」
佉樓書 (書名)又作佉盧書,驢仙所造之書。百論疏上之下曰:「外云:昔有梵王,在世說七十二字,以教世間,名佉樓書。世間敬情漸薄,梵王貪吝心起,收取吞之,唯阿漚兩字從口兩邊墮地。世人貴之以為字王,故取漚字置四韋陀首,以阿字置廣主經初。(中略)毘婆沙云:瞿毘婆羅門造梵書。佉盧仙人造佉盧書。大婆羅門造皮陀論。」玄應音義十七曰:「佉樓書,應言佉路瑟吒,謂北方邊處人書也。」本行集經十一曰:「梵天所說之書。(中略)佉盧虱吒書,隋言驢脣。」
佉盧 (人名)Khara,又作佉樓,仙人名,佉樓。【又】升量名,Kha%raa當於一斗。見名義集三。
佉盧虱吒 (人名)又作佉路瑟吒,仙人名。佉樓
佉闍尼 (飲食)又作佉陀尼,食物種類名。珂但尼
佉羅 (植物)Khara,木名,譯曰櫨。見大陀羅尼法中一字心咒經。
佉羅帝 (地名)山名。伽羅陀
佉羅帝耶 (地名)又作佉羅提耶,山名。伽羅陀
佉羅騫[馬*太] (異類)Kharakan!t!ha,鬼王名,譯曰吼如雷。見金光明文句七。【又】阿修羅王名,譯曰廣肩胛。文向二下曰:「佉羅騫[馬*太],此云廣肩胛,亦云惡陰,涌海水者。」玄贊二曰:「佉羅騫[馬*太]者,古云廣肩膊。」
均提 (人名)人名。
均提沙彌 (人名)婆羅門子,字均提Kunti,七歲時,父母與舍利弗使出家。舍利弗得之至祇洹,漸為說法使得阿羅漢。均提既得道,思師恩,終身作沙彌,供給所須。見賢愚經十三(沙彌均提品),經律異相二十二。
均提童子 (人名)文殊之侍者。杭州無著文喜禪師,往五台山,遇均提童子。見五燈會元九。
(雜名)釋氏要覽上曰:「僧坊,韻林云:坊,區也。苑師云:坊,區院也。僧寺曰寶坊。」
坏器 (譬喻)土製之器物,以喻人心之易敗壞也。止觀七曰:「坏器易槌,菴華難實。」歸敬儀曰:「或比行廁畫瓶,或擬危城坏器。」涅槃經曰:「譬如坏瓶不耐風雨,一切眾生心亦如是,不耐寒熱飢渴風雨等。」
扶律談常 (術語)涅槃經二教之一。二教
扶律談常教 (雜語)扶助戒律,說佛性常住之教法,天台宗謂之涅槃經教說。世尊末代有惡比丘,破戒律,如來為誡有生所謂無常等之誤解者,因說本經,故名扶律談常教也。
扶根 (術語)扶塵根之略。
扶疏 (雜名)涅槃經之異名。天台之意,謂涅槃為扶助法華之義疏也。止觀義例曰:「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又,凡助成本書之註釋書,通謂之扶疏。
扶習潤生 (術語)天台宗所說,通教之菩薩以誓願力扶餘殘之習氣,受生於三界而利益眾生也。誓扶習生。藏教之菩薩為伏惑行因,故無此事,別教圓教之菩薩以有中道之應本,故不為之。
扶惑潤生 (術語)由煩惱之扶而受生也。菩薩為濟度眾生故不斷煩惱,由此而於三界享生。即大悲闡提之行也。
扶塵根 (雜語)扶又作浮。五根之外形眼可見者。是為扶助正根之五塵,故謂之扶塵根。又此塵根為浮虛之法,故謂之浮。此扶塵根為所依,別有淨色之眼耳根等,此謂之正根或勝義根。有發識取境之實用也。
扶薩 (術語)菩薩
抑止 (術語)抑止惡事也。
抑止門 (術語)為欲使眾生不放逸,方便隱攝取之慈悲,言惡者之不可救,而垂誡也。對於攝取門而言。抑止攝取
抑止攝取 (術語)制遮與容受也。同於折伏慈悲。佛以慈悲智慧圓滿,於智慧門制遮逆惡眾罪,於慈悲門容受善惡一切而無漏也。無量壽經之十八願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無量壽經說:「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者,皆得往生。」古來會解之者,如善導觀經疏四,謂壽經約於未造業,由抑止門故除逆謗。觀經約於既造業,由攝取門故取之。當於群疑論三十五家中之第九家。然六要鈔別解為罪業與多劫障重之二義。若約於彌陀大悲之本誓,則如法事讚所云:「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法謗闡提,迴念皆往。」有同一無別報土得往之益也。
抑攝二門 (術語)抑止攝取
折石 (譬喻)又云破石,波羅夷罪四喻之一。如破折之石不可再合也。寄歸傳四曰:「若道何不投火,便招折石之過。」
折伏攝受 (術語)折伏惡人,攝受善人也。此二門為佛道之大綱。勝鬘經曰:「我得力時,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止觀十曰:「夫佛兩說:一攝二折。如安樂行不稱長短,是攝義;大經執持刀杖乃至斬首,是折義。雖與奪殊途,俱令利益。」勝鬘寶窟上末曰:「剛強應伏,伏令離惡;柔軟應攝,攝令住善;故名折伏攝受也。」折伏配智慧門,攝受配慈門。
折利怛羅 (地名)Caritra,城名。譯曰發行。見西域記十。
折腳鐺 (雜語)缺去一腳之鐺也。傅燈錄曰:「無蒙國師曰:看他古德道人得意之後,茅茨石室,向折腳鐺子邊煮飯喫三二十年。」
折蘆 (故事)達磨祖師折蘆葦而渡江也。釋氏通鑑曰:「達磨至金陵,知機不契,遂去梁。折蘆北趨魏境,尋至雒邑,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
投子 (地名)唐舒州投子山義青禪師,大陽玄禪師之法嗣也。五燈會元十四但舉法語而無行蹟之記事。
投身飼餓虎經 (經名)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之略名。
投針 (故事)[(拔-手)/皿]水投針,迦那提婆之故事也。提婆項下提婆投針
投華 (儀式)華為供養佛而投於壇上也。結緣灌頂,有投華之法。投華三昧耶
投華三昧耶 (儀式)五種三昧耶之第二,即結緣灌頂也。胎藏界之諸尊有二百餘體,未知其中與我有往昔之宿緣者為誰,凡開悟得脫,依於宿世之結緣,故投華於曼荼羅界,當其所投之尊,知為吾本尊,乃念其尊,行其法也。是曰投華三昧耶,亦謂之結緣灌頂。
投淵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寒中投身於深淵而作苦行,以之為生天之因者。見涅槃經十六。
投機 (術語)大悟徹底,合於佛祖之心機也。
快目王 (人名)賢愚經六曰:「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城,名富迦羅跋。時有國王,名須提羅,此言快目。所以名之為快目者,其目明淨,清妙無比,徹視牆壁四十里,以是故立字號曰快目。」梵Sudhira。
快目王施眼 (傳說)快目王以仁慈治世,行布施,修佛道。敵國之王聞之,使盲目婆羅門來乞王眼。王喜,剜兩眼著掌中,立誓曰:我以此眼用於布施,誓求佛道,若審當成佛道,則此婆羅門得我此眼,即當用視。作此誓已,以眼安婆羅門眼眶中,尋得用視。時天帝來問王曰:汝今剜眼苦痛如是,有悔恨瞋恚不?王言不悔。因誓曰:我剜眼而施,無悔恨意,用求佛道,會當得成,審不虛者,使我兩眼平復如故。王誓訖,兩眼平完,明淨徹視,倍勝於前。見賢愚經六,快目王眼施緣品。
快樂 (雜語)心快身樂也。無量壽經上曰:「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
快樂不退樂 (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第五。說往生極樂則得始終淨妙快樂,而無退失之樂。
快樂無退樂 (術語)往生要集上本明淨土之十樂,其標數云「第五快樂無退樂。」其解釋云「第五快樂不退樂。」
改宗 (雜語)脫所屬之宗而轉於他門也。亦云轉宗或轉派。多由信仰之變改而行之。
改悔 (術語)悔改惡事也。涅槃經十六曰:「是一闡提,若受苦時,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當為說種種法。」止觀七之上曰:「既知是已,深生改悔。」
防那 (雜語)譯曰裁縫女。可洪音義十一上曰:「防那此云女,刺繡裁縫等業也。」梵Va%na。
防非止惡 (術語)防非法止惡事。戒律止持門之方面也。
防羅 (異類)地獄內之巡邏也。雜阿毘曇心論、俱舍論等作防邏,十王經作訪羅。玄應音義十八曰:「防邏,戍屬也。謂游兵以禦寇者也,亦循行非違也。」又有獄卒名阿傍。阿傍
防難 (雜語)解釋難問也。
防護律儀 (術語)受戒後,順於戒體能受持戒相也。又保護離飲酒戒,諸餘之律儀也。大乘義章十曰:「始心納法名之為受,順法防護說以為持。」義林章三本曰:「於罪不作名防護律儀。」婆沙論百二十三曰:「離飲酒戒能總防護,諸餘律儀,如塹垣城能總防護。」
沐魄經 (經名)太子沐魄經之略稱。
沐魄太子 (本生)沐魄又曰慕魄,梵語也。佛昔為沐魄太子時,至十三歲勤無言之行。見太子沐魄經。
沒巴鼻 (雜語)巴者把,鼻者鼻準,無可把持之鼻準也。猶言不得要領。又鼻如鼻祖之鼻,初之義也;巴者助辭,巴鼻者事由之義也。宗門方語曰:「巴鼻之巴,如鼻准之可拿撮也。或曰,巴鼻初也,巴字語助。」類書纂要十二曰:「沒巴鼻,作事無根據。」巴一作把,五燈會元曰:「大溈[吉*吉]偈云:不瞥地蹉過,平生沒把鼻。」
沒交涉 (雜語)無交涉,如問越言楚,兩事相背而不相應也。禪錄多言:「但喜沒交涉。」
沒曳達利瑟致 (術語)Maya-dr!s!t!i,譯曰我見。唯識述記九末曰:「此中不言我見,言薩迦耶見(Satka%ya-dr!s!t!i)者,若言我見,不措我所。梵云沒曳達利瑟致,此云我見;梵云薩迦耶,此云不實移轉身見,即攝我所。」
沒劫 (雜語)Moha,譯曰愚。唯識樞要上末曰:「梵云沒劫,此名為愚。」名義集六曰:「慕何此云痴。」梵語雜名曰:「痴,謨賀。」
沒度 (術語)Buddha,梵語佛陀之轉。性靈集七曰:「越有奇仁,號之沒度。」
沒特伽羅子 (人名)Maudgalya%yanaputra,又作沒刀伽羅子。沒特伽羅者,譯言取綠豆,取胡豆,採菽等姓也。上古有仙,取綠豆而食,此仙種,云沒特伽羅。依沒特伽羅姓之母而生,故曰沒特伽羅子。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之比丘是也。舊稱目犍連,摩訶目犍連。又為第三結集之目犍連子帝須,結集附錄。
沒栗多 (術語)Vrata,譯曰禁戒。但非長時所持之戒,發願修法,一時所制之禁戒也。大日經疏十七曰:「沒栗多是有時願之戒,謂行者持誦時,或心一月乃至年歲等,此事了時此禁亦罷。」
沒哩底野吠 (菩薩)焰羅明王之名,即真言也,死之義。梵Mr!tyave。
沒滋味 (雜語)無滋味也。禪家之公案如鐵橛,謂之沒滋味。無盡燈論上曰:「又有一般,往往以古人公案生容易見。一齊見之曰:鐵橛子沒滋味。阿呵呵!如生盲者問乳色,言似貝作聲會,言似雪作冷會。(中略)若鐵橛子而未咬破則無有一切滋味,故或道沒滋味。若沒滋味而休去,何時得免生死?」
(物名)梵語曰縛嚕迦Ba%luka%。見梵語雜名。
沙心 (雜語)恒河沙之心心數也。性靈集七曰:「塵體以為體,沙心以為用。」
沙劫 (術語)恒河沙之劫也。
沙那利迦 (流派)S!an!n!agarika,小乘十八部之一。譯曰密林山部。見開宗記一本。
沙門 (術語)S/rman!a,又作娑門、桑門、喪門、沙門那,譯曰息、息心、靜志、淨志、乏道、貧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譯曰功勞、勤息,勞劬修佛道之義也,又勤修息煩惱之義也。原不論外道佛徒,總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維摩經曰:「肇曰:沙門,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趣涅槃也。什曰:佛法及外道,汎出家者皆名沙門。」大經慧遠疏曰:「沙門此翻為息,息諸惡故。」法華玄贊二曰:「沙門息義,以得法故暫爾寧息,亦息惡也。正言室羅磨拏,或室摩那拏,此云功勞,謂修道有多功勞也。」玄應音義六曰:「沙門舊云桑門,或云喪門,皆訛略也。正言室摩那拏,或言舍囉磨拏,此言功勞,言修道有多勞也。又云勤勞,言至誠也。義亦言息,以得法故暫寧息也。舊譯言息心,或言靜志是也。」慧苑音義上曰:「沙門正言沙迦懣囊,此云止息,謂止息一切諸不善法。又曰劬勞,謂修一切劬勞苦行。又曰聽聞,謂多聞熏習是常業也。」慧琳音義十八曰:「沙門訛也,正音云室囉末拏,唐言勤懇也。」同二十六曰:「此云勤勞,內道外道之總名也,皆據出家為言耳。古經為喪門,或為娑門,羅什法師以言非便改為沙門也。」俱舍論二十四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同光記曰:「沙門此云勤息。」羯磨疏三上曰:「沙門舊翻桑門,音之互也。涅槃云沙門那者是本音也,或言乏道貧道以譯之,皆謙虛自收不伐德也,今譯為息惡者取其意也。元拔俗來入非家者,決誓斷惡息本習也。」釋門歸敬儀上曰:「沙門或云桑門沙門那者,並是天竺道士之佳號,俗中之常目也,亦是彼國修淨行者,此云淨志,以義目之。」百論疏一曰:「沙門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斷於貧乏也。息心者,經云,息心達本源,故云沙門也。」四十二章經曰:「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增一阿含經四十七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梵志名清淨,除去諸亂想。」
沙門婆羅門相違 (雜語)智度論卷十曰:「智慧人有二分,沙門婆羅門,出家名沙門,在家名婆羅門。餘人心存世樂,是故不說。婆羅門多學智慧求福,出家人一切求道。」
四種沙門 (名數)一勝道沙門,佛與獨覺自能覺者。二示道沙門,如舍利弗說法示道者。三命道沙門,如阿難以戒定慧為命者。四污道沙門,犯重之比丘,律云摩訶羅,謂老比丘喜盜他物也(犯戒而濫受他之信施)。見俱舍論十五。【又】一勝道沙門,稟佛出家,能滅煩惱而證勝道者。二說道沙門,已斷惑證理,能宣說正法,使眾生入佛道者。三壞道沙門,壞梵戒行惡法者。四活道沙門,能調伏煩惱,勤修諸有之善法能使智慧之命根生長者,即前之命道沙門也。見瑜伽論二十九。
沙門果 (術語)修沙門行者之得果也。俱舍論二十三曰:「言初果者謂預流果,此於一切沙門果中必初得故。」
沙門那 (術語)沙門
沙門都 (職位)沙門統之下役也。僧史略中曰:「齊則以法上為昭玄統,法順為沙門都,然都者雖總轄之名而降統一等也。」
沙門統 (職位)統轄天下僧徒之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後魏皇始中趙郡沙門法果,戒行精至,開演法籍。太祖徵為沙門統,言多鬼愜,供施甚厚。」又曰:「詳究魏文帝,敕曇曜為沙門都統,乃自曜公始也。曜即帝禮為師,號昭玄沙門都統,譯淨土三昧經并付法藏傳等,是此師也。」師傳出續高僧傳一。
沙門日用 (書名)二卷,弘贊編。
沙門日用錄 (書名)一卷,古雲重編。
沙門頭陀經 (經名)十二頭陀經之略名。
沙波訶 (術語)蘇波訶
沙界 (界名)恒河沙之世界也,恒河沙者多數之喻。
沙迦懣囊 (雜名)沙門
沙曷比丘功德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須耶國毒龍後,分衛飲酒,醉臥於道。佛讚其降龍之功德,且說實其非醉。
沙婆訶 (術語)又作娑[口*縛]訶,娑[口*縛]賀Sva%ha。蘇波訶
沙婆婆瑟 (行事)S!ad!-vas/a,法會名。譯曰六歲會。十誦律五曰:「沙婆婆瑟會。」注:「六歲會也。」
沙訶 (界名)Saha%,又作娑訶、索訶,世界名,娑婆。【又】(術語)Sva%ha,又作莎訶、娑訶,是驚覺義,又警發義也。蘇波訶
沙喝 (職位)掌喝食之沙彌也。
沙摩帝 (流派)Sammati^ya,小乘十八部之一,譯曰正量部。見四分開宗記一本。
沙彌 (術語)梵音S/ra%man!era,舊譯息慈、息惡、行慈等。息惡行慈之義也。新云室羅摩拏洛迦,室末那伊洛迦等。譯勤策男等。以其為大僧勤加策勵故也。又云室羅摩尼羅,譯曰求寂。以其欲求涅槃之圓寂故也。是男子出家受十戒者之通稱。行事鈔上一曰:「沙彌是梵語,此云息慈,息其世染,慈濟群生。」嘉祥法華義疏八曰:「沙彌,此云息惡行慈,謂息惡行慈。」俱舍光記十四曰:「室羅摩拏洛伽,唐言勤策,謂為苾芻勤加策勵,洛是男性,舊云沙彌,訛也。」俱舍頌疏業品二曰:「勤策律儀,勤為大僧之所策勵,舊云沙彌。」飾宗記四曰:「唐三藏云:室羅摩拏洛迦,翻為勤策男,勤謂苾芻,勤人所策故也。」寄歸傳三曰:「室羅末尼羅,譯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圓寂之處。舊云沙彌者,言略而音訛,翻為息慈,意准而無據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言室末拏伊洛迦,此云勞之小者也,亦言息慈。謂息惡行慈,義譯也。舊言沙彌者訛略也。」日本但剃髮有妻子之修行者謂之沙彌。
三品沙彌 (名數)一、七歲至十三,名驅烏沙彌。律,小兒出家,阿難不敢度,佛言若能驅食上烏者聽度。二、十四至十九,名應法沙彌。正合沙彌之位,以其五歲依師調練純熟,堪於進具故也。三、二十至七十,名字沙彌。本是僧之位,以緣未及,故稱沙彌之名字。見行事鈔下四。
沙彌著香為龍 (傳說)有阿羅漢常入龍宮食已,以缽授沙彌使洗,缽中有殘食數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師繩床下,以兩手捉繩床腳,其師去時與繩床同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師言不覺。沙彌得飯食,又見龍女身體端正,香妙無比,心大染著,即作惡願。我當作福奪此龍宮殿。龍言後此沙彌莫將來。沙彌還已,一心布施持戒,專求所願,願早作龍。是時繞寺從足下出水,自知必得作龍。徑至師原入處之大池邊,以袈裟覆頭,入即死,變作大龍。福德大故,即殺彼龍,舉池悉赤。見智度論十七,西域記一。
沙彌愛酪為蟲 (傳說)有一沙彌心常愛酪,諸檀越餉酪於僧,時沙彌得殘分,每愛著心中,喜樂不離,命終後,生此殘酪瓶中。沙彌之師得阿羅漢道,僧分酪時,言徐徐莫傷此愛酪沙彌。諸人言是蟲,何以言愛酪沙彌?答言:此蟲本是我沙彌,但貪愛殘酪。坐此之故,生於瓶中。
沙彌戒 (術語)俱舍謂之勤策律儀。十戒也。
沙彌尼 (術語)S/ra%man!erika%,新云室羅摩拏理迦。女性之沙彌也。俱舍光記十四曰:「室羅摩拏理迦,唐言勤策女,譯名如前。理是女聲,舊云沙彌尼,訛也。」沙彌。飾宗記四曰:「室羅摩拏理迦,翻為勤策女。」
沙彌戒經 (經名)沙彌十戒儀則經之略名。
沙彌威儀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摩譯。同於七十威儀。
沙彌羅經 (經名)一卷,失譯。同五母子經。
沙彌喝食 (術語)喝食
沙彌尼戒經 (經名)一卷,失譯。
沙彌十戒儀則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攝頌沙彌戒品之威儀。
沙彌律儀要略 (書名)一卷,明袾宏輯。其本書之註述列之如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二卷,弘贊註。沙彌律儀要略述義二卷,書玉科釋。
沙彌律儀毘尼日用合參 (書名)三卷,戒顯訂閱,濟岳彙箋。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 (書名)一卷,明智旭重輯。
沙彌尼律儀要略 (書名)一卷,讀體輯集。
沙禪里 (雜語)譯曰合十指。即叉十也。見梵語雜名。
沙羅拏 (人名)又作沙羅那。優填王之子,後出家得道,故謂之娑刺拏王,亦曰沙羅那比丘。譯曰流轉。迦旃延以通力現夢度此人。宗鏡錄六十四曰:「娑刺拏,此云流轉。」迦旃延。梵Sa%rana。
沙羅雙樹 (地名)佛入滅處之林也。為沙羅樹之並木,故謂之雙樹。涅槃經一曰:「佛在拘尸那國力士生池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娑羅林
沙羅鄰提 (動物)娑羅為娑羅娑之略。鄰提為迦鄰提之略。二鳥名。二鳥皆如鴛鴦,雙遊不離,故以譬菩薩之一行,一切行共行也。涅槃經長壽品四迦葉菩薩之問偈曰:「云何共聖行?如娑羅娑鳥迦鄰提。」佛於鳥喻品舉迦鄰提鳥與鴛鴦答之。是娑羅娑,即類似鴛鴦之鳥,故譯者特舉翻名。古師或解娑羅為娑羅雙樹,誤甚。娑羅迦鄰提
沈水香 (物名)略云沈香。本草註曰:「時珍曰:木之心節,置水則沈,故名沈水,亦曰水沈。半沈者為棧香,不沈者為黃熟香。南越志言:交州人稱為蜜香,謂其氣如蜜脾也。梵書名阿迦嚧香。」名義集三曰:「阿伽嚧,或云惡揭嚕,此云沈香。」梵Agaru。
沈空 (術語)大乘菩薩二阿僧祇劫之終,於第七地專修無相觀,上無菩薩之可求,下無眾生之可度。於是鈍根怯弱之菩薩,著此空相而廢自他之大行,謂之七地沈空之難。
沈香 (物名)沈水香之略。
沈冥 (術語)沈於生死冥於無明也。楞嚴經四曰:「引諸沈冥,出於苦海。」
沈檀 (物名)沈香與旃檀香。
沃焦 (雜名)在大海底吸水石之名。由其下無間地獄之火氣,故此石常焦熱云。觀佛經五曰:「從阿鼻地獄上衝大海沃焦山,下大海水渧如車軸計。」賢愚因緣經四曰:「海何以故?註入不增不減。下阿鼻火上衝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註入故,以故不減。」文句記九下曰:「沃焦者,舊華嚴經名號品中,及十住婆沙中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萬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長。」文句私記九本曰:「兼名苑曰:東海有焦石,一名沃焦。方圓三萬里,水沃之,則消盡。」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曰:「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為八河,及閻浮提一切眾流皆歸大海。以沃燋山故大海不增,以金剛輪故大海不滅。」又以譬凡夫之欲情無窮極,佛獨超度之,故釋迦牟尼,一翻度沃焦。
沃焦山 (雜名)此石廣大,故云山。
沃焦海 (雜名)沃焦石所在之海。是眾生受苦之處。六波羅蜜經曰:「馬頭山,沃焦海。」超悟疏曰:「謂大海中,有沃焦石。海水無量,悉被消鑠,此是增上受苦之處。」
吠世師 (流派)又作鞞世師,衛世師。新曰吠世史迦。吠世史迦
吠世史迦 (流派)Vaiss!ka,又作吠世師迦。具云吠世史迦奢薩怛羅。譯曰勝論。論中立六句義,稱為勝於他,故名勝論。論師名嗢露迦Ulu%ka,此譯鵂鶹。又羯拏僕。此譯食米齋。先於佛出世甚久遠。優樓迦
吠努璃耶 (物名)Vaid!u%rya,琉璃
吠舍 (雜語)Ves/a,又作吠奢。舊作鞞舍,毘舍。天竺四姓第三商賈之族也。西域記二曰:「吠奢,舊曰毘舍,訛也。商賈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玄應音義十八曰:「鞞舍,陛爰反。正言吠舍,此言坐,謂坐估也。案天竺土俗,多重寶貨。此等營求積財巨億,坐而出納,故以名焉。」俱舍光記八曰:「吠舍此是興事種。」
吠舍佉 (雜語)Vais/a%kha,又作薛舍佉。二月名,佛之生月也。從唐歷二月十五日至三月十六日也。西域記二曰:「春三月,謂制呾羅Caitra月,吠舍佉月,逝瑟吒Jyes!t!ha月。」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告長者:薛舍佉月,日月圓時,是我生日。」
吠舍釐 (地名)Vais/a%li,又作吠舍離。毘舍離
吠陀 (書名)Veda,又曰薛陀。舊作皮陀,韋陀,鞞陀。婆羅門之經書也。韋陀
吠室羅末拏 (天名)Vais/ravan!a,又作鞞室羅懣囊,鞞舍羅婆拏。舊曰毘沙門。毘沙門
吠率怒 (天名)天神名。別他那
吠嵐 (雜名)風名。毘嵐
吠嵐婆 (雜名)又作吠藍婆。舊曰毘藍。劫災時之猛風也。毘嵐
吠嵐僧伽 (雜名)毘嵐
吠琉璃 (物名)舊作毘琉璃,琉璃,鞞頭梨,鞞稠梨夜等。寶珠之名。琉璃
吠摩質怛利 (雜語)毘摩質多羅
吠題呬弗怛羅 (人名)Vaidehi^putra,韋提希子。阿闍世王之別稱。
吠嚧遮那 (佛名)Vairocana,又作吠路者那。舊作毘盧舍那。法身佛之梵名。大日如來之稱。大日如來
吹毛 (物名)利劍名。碧巖百則評唱曰:「劍刃上吹毛試之,其毛自斷乃利劍,謂之吹毛也。」
吹光 (雜語)吹滅光明也。首楞嚴經曰:「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斷斷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動搖。」
吹法螺 (譬喻)佛之說法譬若吹螺而號令三軍也。法螺
吟詠 (雜事)毘奈耶雜事曰:「佛言不可作吟詠聲,誦諸經法,及讀經,請敬白事皆不可作。然有二事作吟詠聲:一謂嘆大師之德,二謂誦三啟經,餘皆不合。」
吟諷 (雜語)毘奈耶雜事曰:「善和苾芻作吟諷聲,讚誦經法,其音清亮,上徹梵天。」
叫喚 (界名)地獄名。梵語曰樓獨,或云啼哭號叫。八熱地獄之第四。受苦之人,不堪痛苦,號泣叫喚故名。
叫喚大叫喚 (界名)熱地獄之第四,謂之叫喚地獄,第五謂之大叫喚地獄。
叫喚地獄 (界名)叫喚大叫喚地獄附錄。
(術語)[87A4]Hu%in,又作[合*牛]。為諸天之總種子,[8740][8770][8744][8768]之四字合成者也。般若理趣釋上曰:「吽字者因之義,因之義者,謂菩提心為因,即一切如來菩提心。亦是一切如來不共真如妙體,恒沙功德皆由此生。此一字具四字義(云云)。」日本空海之[合*牛]字義詳釋之。
吽字義 (書名)一卷。日本空海著。說吽字由賀阿污麼之四字而成,明其實義述此字具一切萬法者。與大日疏之阿字解釋,皆以最能詮顯無盡之深義而有名。
吽吽 (雜語)牛之吼聲。臨濟錄曰:「師問杏山:如何是露地白牛?山云:吽吽。」
吽迦囉身 (圖像)普賢金剛為降服惡魔而現之形。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曰:「普賢金剛手,為降伏一切,現吽迦羅身,摧三世有毒。」梵Hu%m%ka%ra。
吸盡西江水 (雜語)傳燈錄襄州龐居士蘊參馬祖云,不與萬法為侶,是什麼人?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則與汝道。居士言下頓悟。又見指月錄九。按,大慧語錄,龐居士謁馬祖。問:如水無筋骨云云,與此少異。
忻出觀 (術語)六行觀之第六。觀初禪之心,離欲染而為自由,與初禪之身,得五通而為自由,因出果出共忻也。大藏法數三十四曰:「既厭欲界煩惱蓋障,即忻初禪心得出離,是為因出。復厭欲界之身質礙不得自在,即忻初禪獲得五通之身自在無礙,是為果出。得出勝障皆須忻喜也。」(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忻妙觀 (術語)六行觀之第五。觀初禪之禪定不動為上妙,初禪之身,雖有形,而如鏡中之像自在,忻妙因妙果也。大藏法數三十四曰:「既厭欲界貪欲五塵之樂心亂馳動為麤,即忻初禪定之樂心定不動,是為果妙。復厭欲界臭穢之身為麤,即忻受得初禪之身如鏡中像,雖有形色無有質礙,是為果妙。得妙勝麤皆須忻喜也。」
忻勝觀 (術語)六行觀之第四。觀初禪上勝禪定之樂,與初禪禪味之樂,忻因勝果勝也。大藏法數三十四曰:「既厭欲界下劣貪欲之苦,即忻初禪上勝禪定之樂,是為因勝。復厭欲界饑渴等苦,即忻初禪味之樂,是為果勝。得樂勝苦皆須忻喜也。」(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狂狗 (譬喻)譬人之狂愚。止觀五曰:「渴鹿逐炎,狂狗齧雷,何有得理?」
狂華 (雜語)空華之狂亂者。勞目之人見之。楞嚴經二曰:「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睽以勞目,則於虛空別見狂華。」
狂象 (譬喻)妄心之狂迷,譬之狂象,涅槃經三十一曰:「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同二十五曰:「譬如醉象狂騃,暴惡多欲殺害。有調象師,以大鐵鉤,鉤斲其頂,即時訓順,惡心都盡。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狂亂往生 (術語)四種往生之一。言罪業深之人,臨終見地獄之猛火,而心狂亂,手握虛空,自身流汗七顛八倒者,聞善友之教,作十聲或一聲之念佛,而往生淨土也。
狂慧 (雜語)斥散亂之智慧為狂。觀音玄義上曰:「若定而無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兒騎瞎馬,必墮坑落塹,而無疑也。若慧而無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風中然燈,搖颺搖颺照物不了。」
(術語)梵語曰曼乳。Man^ju,薩Sat,蘇Su,不可思議之義,絕待之義,無比之義也。法華玄義一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議之法也。」法華遊意曰:「妙,是精微深遠之稱。」大日經疏一曰:「妙,名更無等比,更無過上義。」法華玄贊一曰:「薩者,正妙之義。」梵語雜名曰:「妙,曼乳。」秘藏記末曰:「蘇者,妙也。」
妙土 (術語)佛之報土殊妙者。無量壽經上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恢廓廣大,超勝獨妙。」讚阿彌陀佛偈曰:「妙土廣大超數限。」
妙心 (術語)心體不可思議,稱之曰妙。圓覺經曰:「如來圓覺妙心。」五燈會元一曰:「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四教儀曰:「妙心體具,如如意珠。」依台宗之判,則別教以如來之真心名為妙心。圓教直以凡夫之妄心稱為妙心。
妙文 (術語)說妙法之經文也。法華經謂之一乘之妙文。
妙中 (術語)台家對於別教隔歷之中,而謂圓教圓融之中為妙中。輔行一之三曰:「即此法性名為妙中。」
妙玄 (書名)妙法蓮華經玄義之略稱。即天台之法華玄義也。
妙色 (術語)梵語曰蘇樓波Suru%pa,佛之報身報土色相不可思議者。勝天般若經七曰:「爾時有一人,名蘇樓波,陳云妙色。」名義集三曰:「經云:妙色湛然常安住,不為生老病死遷。」
妙色經 (經名)妙色陀羅尼經之略名。
妙色王經 (經名)妙色王因緣經之略名。
妙色身如來 (佛名)施餓鬼之法,稱東方之阿[門@(人/(人*人))]佛為妙色身如來。秘藏記本曰:「施餓鬼義,妙色身如來東方阿[門@(人/(人*人))]佛。」
妙色王因緣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說佛昔為妙色王時,求法忘勞,捨妻子並自身,奉食於夜叉,依此因緣,今成佛,一切大眾至心聽聞法要。
妙色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誦之可以生飯施鬼神。
妙吉祥 (菩薩)文殊師利。新稱曼殊室利。譯言妙吉祥。大日經疏一曰:「妙吉祥菩薩者,妙者謂佛無上慧,猶如醍醐純淨第一。室利翻為吉祥,即是具眾德義,或云妙德,亦云妙音也。」心地觀經八曰:「三世覺母妙吉祥。」文殊
妙吉祥大教經 (經名)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教經之略名。
妙吉祥觀門經 (經名)妙吉祥平性秘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之略名。
妙吉祥菩薩陀羅尼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純咒無文。
妙吉祥所問法螺經 (經名)妙吉祥菩薩所問大乘法螺經之略名。
妙吉祥觀門經護摩儀軌 (經名)妙吉祥平性觀門大教王經略出護摩儀軌之略名。
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教經 (經名)三卷,趙宋法賢譯。說持誦燄鬘德迦明王真言之儀軌。
妙吉祥菩薩所問大乘法螺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大乘百福相經之略譯。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觀身成佛儀軌 (經名)一卷,趙宋慈賢譯。依經具說課誦之法。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 (經名)五卷,趙宋慈賢譯。佛在舍衛國彌勒菩薩等問佛三乘妙法門之外,更有法否。佛言有摩訶三昧耶秘密門法,修者得速成佛。即放五色之光,化現毘盧遮那等五佛,並諸菩薩諸金剛而說持誦之法。
妙吉祥平等觀門大教王經略出護摩儀軌 (經名)一卷,趙宋慈賢譯。說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四種之護摩法。
妙旨 (術語)純妙之旨趣。
妙行 (術語)殊妙之行法也。大方等陀羅尼經四曰:「不離善友,常說眾生妙行。」法華玄義四曰:「妙行者一行一切行。」
妙行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論四十七曰:「妙行三昧者,即是畢竟空相應三昧。乃至不見不二相,一切戲論不能破。」
妙有 (術語)非有之有曰妙有。以對於非空之空而曰真空也。業疏濟緣記一上曰:「是知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則因果歷然。」
妙因 (術語)絕妙之行因。菩薩之大行也。法華文句會本十曰:「妙因斯滿,極果頓圓。」
妙光菩薩 (菩薩)文殊菩薩往昔在日月燈明佛所,稱為妙光菩薩,有八百之弟子,弘通法華。彌勒菩薩時稱為求名,即其中之一人也。見法華經序品。
妙戒 (術語)菩薩之大戒。對於小乘之麤戒而言妙戒。
妙見 (菩薩)謂妙見大士妙見菩薩等。北斗七星之名也。有神咒擁護國土。經中不明其本地。諸師異說,或以為釋迦,或以為觀音,或以為藥師。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二曰:「我北辰菩薩名曰妙見,今欲說神咒擁護諸國土,所作甚奇特,故名曰妙見。處於閻浮提眾星中最勝,神仙中之仙,菩薩之大將,光目諸菩薩,曠濟諸群生。有大神咒名胡捺波,晉言擁護國土,佐諸國王,消災卻敵,莫不由之。」(論語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是北辰為北極星,非北斗。然而古來密教之法,以此北辰菩薩為北斗七星之事,而為尊星王,亦言妙見大士也)。山陰雜錄中曰:「妙見本地即是釋迦也。智證顯密一如本佛釋曰:星宿王者尊星王也。以尊星王名妙見,妙中極妙界道本妙,跡妙雖妙望本還是麤,故以之思之妙見之名,是本地報身如實知見也。北斗七星亦是輪王佛頂七寶,釋迦如來七聖財也。」
妙見神像 (圖像)山陰雜錄中曰:「圖畫妙見像則童子形,軀卷金甲,右手伸臂握神劍,左手屈肘著於腰,足蹈龜蛇,蓋此大士現跡於北方七宿,所謂北宮玄武也。」
妙車 (雜名)殊妙之寶車。法華經譬喻品曰:「以是妙車等賜諸子。」
妙教 (術語)殊妙之教法。稱法華經也。法華文句記六曰:「今開妙教須附妙宗。」
妙法 (術語)梵語曰薩達磨,薩達刺摩Saddharma,第一最勝之法不可思議,曰妙法。法華玄義序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議之法也。」維摩經佛國品曰:「以斯妙法濟群生。」法華經方便品曰:「我法妙難思。」
妙法宮 (術語)如來以妙法為宮殿,常住於此。心地觀經一曰:「法王常住妙法宮,法身光明靡不照。」唐華嚴經一曰:「法王安處妙法宮,法身光明無不照。」
妙法堂 (堂塔)又曰善法堂。在忉利天,諸天人論事之如法不如法處。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在妙法堂上為忉利天說法。」俱舍論十一曰:「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時集於彼,詳論如法不如法事。」
妙法偈 (雜語)說微妙之法之偈頌也。
妙法華 (術語)妙法蓮華之略。
妙法燈 (臂喻)妙法能照世間之闇如燈。唐華嚴經一曰:「能然照世妙法燈。」
妙法輪 (譬喻)佛所轉之法輪,絕妙不可思議,故曰妙法輪。唐華嚴經一曰:「辯才大海亦無盡,能轉清淨妙法輪。」
妙法藏 (術語)貯妙法之庫藏也。千手經曰:「當知其人妙法藏,普攝一切諸陀羅尼門故。」
妙法船 (譬渝)妙法猶如船。能載人度生死之海。心地觀經一曰:「善逝恒為妙法船,能截愛流超彼岸。」
妙法華經 (經名)妙法蓮華經之略稱。法華經法師品曰:「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眾生。」
妙法蓮華 (術語)法華經中所說之法也。光宅謂妙法者,一乘之因一乘之果也,前十四品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為一乘之果。一乘之因果,對於三乘之麤法而謂為妙法。蓮華者譬也,蓮華必華實同時而存,以表一乘之因果為同時也。天台謂妙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也。九界之十如為權。佛界之十如為實。此權實之法,悉為實相,而即空即假即中,故曰妙。蓮華者,譬此權實之關係也。何則?華如權法,實如實法,佛成道後至今時說權法者,是為欲說今之實法之方便,猶如華之為實而開。此謂之為實施權。次說明今日前所說之權法,悉為方便,顯一乘之實法者,猶如華開而實現。此謂之華開蓮現。次一乘之實法顯了,則實法之外無權法,權法悉為實,猶如實成而華落,此謂之華落蓮成。如此以蓮華表權實之施開發也。慈恩謂妙法者,一乘之因果,蓮華有出水開敷二義,以出水之義表所詮之理,超出二乘之泥水,以開敷之義表能詮之教能開真理。是依天親法華論之義也。嘉祥謂妙法者一乘法也。蓮華有十六種義,此中該收諸師之義。法華光宅疏一曰:「因果兩法俱稱為妙法蓮華者,外譬一物必花實俱有。」法華玄義一曰:「所言妙者,名不可思議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也。蓮華譬權實法也,(中略)蓮華多奇,為蓮故華。華實具足,可喻即實而權。又華開蓮現,可喻即權而實。又華落蓮成,蓮成亦落,可喻非權非實。如是等種種義故,便以蓮華喻於妙法也。」法華玄贊一曰:「蓮華有二義:一出水義,所詮之理出離二乘泥濁水故。二開敷義,以勝教言開真理故。前為理教,後為教妙。」法華玄論二曰:「問:以何義故,取蓮華喻此經耶?答:略明十種義。」
妙法蓮華經 (經名)Saddharmapun!d!ari^ka,七卷,或八卷,秦羅什譯。法華有三譯。此其第二譯也。梁僧祐之出三藏記,隋費長房之歷代三寶記,麗宋元明之四大藏經目錄,明智旭之閱藏知津等,悉記為七卷。獨唐智昇之開元釋教錄記妙法蓮華經八卷,註記古本七卷。又玄應師之音義,據八卷本。蓋此時既為八卷矣。然觀其後經錄,麗宋元明之四大藏皆記七卷,則一般通行者七卷也。明之法華科註現行本雖為八卷,而其序有曰:釐為七帙,壽諸良梓,則原為七卷,明也。諸家之註述。及關於本經之著作如下:法華經疏二卷,宋竺道生撰。法華經義記八卷,梁法雲撰。法華經玄義二十卷,隋智顗說。法華經文句二十卷,隋智顗說。法華經論疏三卷,隋吉藏撰。法華經玄論十卷,隋吉藏撰。法華經遊意二卷,隋吉藏撰。法華經義疏十二卷,隋吉藏撰。法華統略六卷,隋吉藏撰。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陳慧思說。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唐湛然述。法華文句記三十卷,唐湛然述。法華經大意一卷,唐湛然述。天台法華玄義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十卷,唐道暹述。法華經疏義纘六卷,唐智度述。妙經文句私志諸品要義二卷,唐智雲述。妙經文句私志記十四卷,唐智雲撰。法華經為為章一卷,唐窺基撰。法華經玄贊十卷,唐窺基撰。法華經玄贊義決一卷,唐慧沼撰。法華經玄贊攝釋四卷,唐智周撰。法華經玄贊決擇記八卷,現存初二卷,唐崇俊撰,法清集疏。法華經玄贊要集三十五卷,缺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二三卷,唐栖復集。法華經玄贊釋,疑是唐可周撰玄贊評經鈔。法華三大部讀教記二十卷,宋法照撰。法華三大部補註十四卷,宋從義撰。大部妙玄格言二卷,宋善月述。法華經玄籤備檢四卷,宋有嚴註。法華經玄義節要二卷,明智旭節。法華經玄義輯略一卷,明傳鐙錄。法華經釋籤緣起序指明一卷,靈耀述。法華經玄籤證釋十卷,智銓述。法華經文句記箋難四卷,宋有嚴箋。法華經文句格言三卷,宋善月述。法華經文句纂要七卷,道霈纂要。法華經入疏十二卷,宋道威入註。法華經要解科文一卷,法華經要解二十卷,宋戒環解。法華經合論七卷,宋慧洪造,張商英撰。法華經句解八卷,宋聞達解。法華經前六意一卷,宋與咸錄。法華經序註一卷,宋祥邁註。法華經解二十卷,附科文一卷,宋戒環解。法華經科註十卷,宋守倫撰,明法濟參訂。法華經科註八卷,元徐行善科註。法華經科註七卷,明一如集註。法華經知音七卷,明如愚著。法華大意三卷,明無相說。法華經擊節一卷,明德清述。法華經通義七卷,明德清述。法華經意語一卷,明圓澄說,明海重訂。法華經大窾八卷,明通潤箋。法華經綸貫一卷,明智旭述。法華經會義十六卷,明智旭述。法華經懸譚一卷,淨挺著。法華大成科文一卷,際慶排錄。法華經大成十卷,大義集。法華經大成音義一卷,淨昇集。法華經授手科一卷,智祥排。法華經授手十卷,智祥集。法華經演義科一卷,廣和標科。法華經演義二十卷,一松講錄,廣和編定。法華經科拾懸談卷首一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遺,弘傳序註附。法華經科拾科一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遺,弘傳序註附。法華經科拾七卷,普德立科,智一拾遺,弘傳序註附。法華經指掌疏科文一卷,通理排。法華經指掌疏懸示一卷,通理述。法華經指掌疏七卷,通理述。法華經指掌疏事義一卷,通理述。法華經卓解七卷,徐昌治逗註。法華經精解評林二卷,明焦竑纂。法華三昧懺儀一卷,隋智顗撰。弘贊法華傳十卷,唐慧詳撰。法華經傳記十卷,唐慧詳集。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一卷,唐湛然撰。法華三昧補助儀一卷,唐湛然撰。禮法華經儀式一卷,宋知禮集。法華龍女成佛權實義一卷,宋源清述。法華龍女成佛權實文旨一卷,宋善月述。法華經顯應錄二卷,宋宗曉編。法華靈驗傳二卷,明了因錄。法華經持驗記二卷,周克復纂。
妙法聖念經 (經名)八卷,趙宋法天譯,正法念處經之抄譯。
妙法印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論四十七曰:「妙法名諸佛菩薩功德智慧,得是三昧得諸深妙功德智慧。」
妙法緊那羅 (經名)法華經列眾四緊那羅王之一。
妙法決定業障經 (經名)具名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唐智嚴譯。稱讚大乘功德經之異譯。
妙法蓮華經文句 (書名)二十卷,隋智者說灌頂記,釋法華之經文。所謂法華三大部之一。略曰法華文句。
妙法蓮華經玄義 (書名)二十卷,隋智者說灌頂記,釋法華之經題。所謂法華三大部之一。略曰法華玄義。
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 (書名)一卷,後魏菩提流支譯。優波提舍為論藏之異名,天親菩薩釋法華之論藏也。有元魏勒那摩提之異譯一卷,題為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長行,隋闍那崛多譯偈頌。即法華經第七卷,(七卷本)普門品之別行,世所謂觀音經也。
妙宗 (術語)殊妙之宗旨也。法華文句記六曰:「今開妙教,須附妙宗。」
妙宗鈔 (書名)宋四明尊者,釋天台之觀經疏題為妙宗鈔。自序曰:「上順妙宗,略消此疏。」
妙果 (術語)殊妙之結果,即菩提涅槃之二也,是為妙因之結果。金剛經新注曰:「既行勝因必定妙果。」
妙典 (術語)說微妙之法之經典。梁簡文文曰:「極修始之妙典。」教行信證一曰:「如來興世之正說,奇特最勝之妙典。」
妙明 (術語)真妙之明心,以名無漏之真智。楞嚴經一曰:「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妙門 (術語)殊妙之法門也。唐華嚴經一曰:「普應群情闡妙門。」【又】涅槃為妙,入妙之門曰妙門。台家所立之六妙門是也。
六妙門 (名數)一數息門,善調身息,數息自一至十,以攝亂心。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數息為妙門。二隨門,細心依息,知入知出,謂為隨息。若強存數,則有起念之失,故宜放數息而修隨息。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由是諸禪自發,以隨為妙門也。三止門,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依隨息而心安明淨,然若心依於隨,則有起想之亂,故宜捨隨而修止。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將自開發,是以止為門也。四觀門,分別權析之心,名為觀,行者雖因止而證諸禪定,然解慧未發,無明之心,味著諸定。故宜觀心分明,知五陰之虛誑,破四顛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見。顛倒既無,則無漏之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為門。五還門,轉心返照,名為還。行者雖修觀照,然若計我能觀照而破顛倒,則為計我之惑,反與外道同,故當轉心而反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之心,虛誑無實,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而無漏之方便智,自然而朗,故以還為門。六淨門,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為淨。行者修還時,雖能破能觀之倒心。然未發真明之無漏智,由住於無能所,即是一箇受念,故使心智穢濁。若覺知之已,不住不著,泯然清淨,則真明因此開發,即斷三界之結,證三乘之道。是以淨為門也。此六通稱為妙門者,以其次第相通,而至於真妙之涅槃故也。見六妙法門,法界次第上之下。
妙供 (術語)殊妙之供養也。秘藏寶鑰上曰:「八供天女,起雲海於妙供。」
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大三摩地 (術語)大日如來將說金剛熾盛光明佛頂自在十字真言,先使盡虛空界成為一甘露焰鬘之三昧也。大妙經曰:「於是如來入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大三摩地,盡虛空界無有邊處,成一甘露焰鬘。」
妙音 (人名)婆沙四評家之一。俱舍光記二十曰:「音聲妙故名曰妙音,梵云懼沙,舊云瞿沙,訛也。」
妙音天 (天名)妙音樂天之略稱。
妙音品 (經名)妙音菩薩品之略稱。
妙音堂 (堂塔)祭妙音天之堂也。
妙音鳥 (雜名)迦陵頻伽,一譯妙音鳥。
妙音大士 (菩薩)與妙音菩薩同。
妙音樂天 (天名)辯才天之異名,其妃曰辯才天女,密教以為胎藏界金剛部院之一眾,顯教謂為妙音菩薩。法華妙音菩薩品說之。大日經疏五曰:「次地置薩囉伐底Sarasvati,譯云妙音樂天,或曰辯才天,次地并置其妃。」同十五曰:「妙音是天名也,金光明云大辯才天女,大辯謂后也。我出聲勝百千梵聲,故得名也。」大辯才天
妙音菩薩 (菩薩)法華經妙音菩薩品謂釋迦如來放肉髻白毫二光,照東方八萬億世界,過此有國名淨光莊嚴,佛名淨華宿王智如來。妙音菩薩自彼世界,與八萬四千菩薩,共來靈鷲山,時雨七寶蓮華,百千音樂自鳴。花德菩薩問佛:此妙音菩薩植何善根,有此神力?佛言:過去有雲雷王佛,此時妙音菩薩以十萬種伎樂及八萬四千寶缽供養之,因而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於一切世界現三十八種身,說法度生云。」法華文句十曰:「昔得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今以普現色身,以妙音聲遍吼十方弘宣此教,故名妙音。」法華嘉祥疏十二曰:「言妙音者,此菩薩過去以十萬種伎樂供養於佛,故得美妙音聲,因以立名。舊經稱師子吼菩薩。」法華玄贊十曰:「音者謂音聲,妙者謂殊妙。昔住因中好設樂以供佛,今居果位善說法以利生,雙彰業德以標其名,故稱妙音菩薩。」
妙音菩薩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四品之名。說妙音菩薩之因行果德。
妙香 (雜語)殊妙之香也。增一經曰:「有妙香三種:謂多聞香戒香施香。此三香,逆風順風,無不聞之。」杜甫詩曰:「心清聞妙香。」
妙香合成願 (術語)國土嚴飾願之異名。
妙華 (雜語)殊妙之華。無量壽經上曰:「天雨妙華。」
妙華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論四十七曰:「妙華三昧者,如樹華敷開令樹嚴飾,得此三昧。諸三昧中開諸功德華,以自莊嚴。」
妙華布地胎藏莊嚴世界 (術語)胎藏大日所住之世界,即大悲胎藏曼荼羅也。大日經百字果相應品曰:「爾時世尊於無量世界海門,遍法界慇懃勸發成就菩提,出生普賢菩薩行願。於此妙華布地胎藏莊嚴世界種種性海中受生,以種種性清淨門淨除佛剎,現於菩提場而作佛事。」
妙高山 (雜名)須彌山之譯名。秘藏記本曰:「蘇者妙也,迷盧者高也,故曰妙高山。」
妙高山王 (雜語)妙高山為山中最高者故曰王。藥師經曰:「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俱舍論十一曰:「妙高山王四寶為體。」
妙真如性 (術語)真如為萬法之實性,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嚴經二曰:「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妙真珠網 (雜名)以殊妙之真珠所造之網也。觀無量壽經曰:「妙真珠網以為交飾。」
妙悟 (術語)殊妙之覺悟。唐華嚴經十二曰:「妙悟皆滿,二行永斷。」涅槃無名論曰:「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
妙相 (術語)謂莊嚴之像也。梁簡文文曰:「降玆妙相,等諸佛力。」
妙莊嚴王 (本生)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說過去無數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如來。說法華經。爾時國王名妙莊嚴,夫人名淨德,有二子,名淨藏,淨眼。時妙莊嚴信外道婆羅門法,夫人與二子共設種種方便,以翻王心。遂詣宿王華如來所,聞法華經,共得妙益。
妙莊嚴王品 (經名)妙莊嚴王本事品之略稱。
妙莊嚴王本事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七品之名。說妙莊嚴王之本事來歷,故名。
妙理 (術語)深妙之道理也。
妙假 (術語)台家對於別教隔歷之建立假,而謂圓教三諦圓融之假為妙假。輔行一之三曰:「即此千如名為妙假。」
妙眼 (雜語)殊妙之眼根。唐華嚴經一曰:「妙眼能知此方便。」
妙祥 (菩薩)妙吉祥之略。文殊師利之新譯語。性靈集二曰:「能寂常以利見,妙祥鎮住以接引。」
妙雲大士 (佛名)謂妙雲相佛也。
妙雲如來 (佛名)同上。
妙雲相佛 (佛名)又曰妙雲自在王如來。龍樹菩薩之本地也。龍樹
妙雲自在王如來 (佛名)妙雲相佛之異名。
妙喜 (界名)維摩詰經曰:「佛言: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
妙喜世界 (界名)維摩居士之國土也。維摩經見阿[門@(人/(人*人))]佛國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妙喜足天 (界名)兜率天之譯名。可洪音義一曰:「妙喜足天,睹史天王也。大智度論云:刪兜率陀,秦言妙足,唐言妙喜足,亦言知足。」
妙善公主 (本生)觀音菩薩嘗為妙善公主。編年通論十曰:「南山道宣律師,嘗問天神觀音大師緣起。天神對曰:往昔過去劫有王曰莊嚴,夫人曰寶應,生三女,長曰妙顏,仲曰妙音,季曰妙善。(中略)現千手千眼聖像。」從容錄四曰:「嘗見一說,大悲昔為妙善公主,乃天人為宣律師說。」
妙智 (術語)稱佛智之不可思議也。無量壽經上曰:「妙智無等倫。」
妙極 (術語)絕妙至極也。三論玄義曰:「佛名大覺,老曰天尊,人同上聖,法俱妙極。」大日經疏曰:「一一真言皆如來妙極之語也。」
妙意菩薩 (菩薩)錠光佛捧五莖之蓮,儒童菩薩之本名也。然燈佛
妙說 (術語)微妙之說法。慈恩傳五曰:「耳承妙說,目擊金容。」
妙境 (術語)不思議之境界也。謂以觀法之智慧觀之,則一一之法,皆備實相之理也。
妙語藏 (術語)真言陀羅尼也。千手經曰:「當知其人妙語藏,口中陀羅尼音無斷絕故。」大日經疏曰:「一一真言皆如來妙極之語也。」
妙慧 (術語)深妙之智慧也。法華經序品曰:「佛子心無所著,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妙慧童女經 (經名)須摩提經之異名。
妙德 (術語)文殊師利(Man^jus%ri)菩薩之譯名。法華文句一曰:「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無行經云:滿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雖說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釋門正統二曰:「妙德現於清涼,遍吉彰於岷峨。」
妙德童真菩薩 (菩薩)文殊菩薩童形之稱也。文殊大聖為釋迦九代之祖師。在現在北方之世界,雖現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而現童子之形,則名為妙德童真菩薩。蓋文殊之妙慧,在諸法,為無執無分別,與世之童子相類也。文殊師利
妙幢 (菩薩)菩薩名。最勝王經夢見金鼓懺悔品曰:「爾時妙幢菩薩詣鷲峰山,白佛言:世尊!我夢中見婆羅門擊妙金鼓,聲中演說微妙伽陀,明懺悔法,我皆憶持。願世尊聽我所說,即於佛前說頌。爾時世尊聞此說已,讚妙幢菩薩曰:善哉善男子!如汝所夢,金鼓出聲,讚歎如來真實功德並懺悔法。若有聞者,獲福甚多。」舊譯之金光明經,名為信相菩薩。
妙幢相三昧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六三昧之一。法華義疏十二曰:「妙幢相三昧者,入是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為尊長。譬如軍將得幢,表其大相也。」
妙談 (術語)殊妙之談話。教行信證三末曰:「律宗用欽師云:至如華嚴極唱法華妙談,且未見有普授眾生一生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
妙賢 (人名)須跋陀羅比丘,西域記譯曰善賢。寄歸傳譯曰妙賢。須跋陀羅
妙趣 (術語)微妙之旨趣也。唯識樞要上本曰:「大乘之妙趣。」
妙樂 (術語)殊妙之歡樂也。觀無量壽經曰:「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又】(人名)天台六祖荊溪湛然,住常州之妙樂寺,講法華,號妙樂大師,師之法華文句記稱為妙樂。法照之讀教記及蒙潤之四教儀集註有言妙樂記者,即文句記也。唐文粹六十一李華左溪大師碑銘曰:「常州妙樂寺僧湛然,見如來性,傳左溪法門。」觀心略要集冠註曰:「吾山先哲皆指湛然尊者云妙樂大師。相傳云:妙樂,寺號也。」
妙蓮華 (譬喻)真明之佛知見,在染亦不污,故謂為妙蓮華。楞嚴經五曰:「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實覺如幻三摩提。」長水疏五上曰:「此平等性觀,能破無明開佛知見。此知見性,處妄常真,在染不染,今得顯發,如開敷出水,故以為喻。」
妙機 (術語)可受微妙感應之微妙機根也。法華玄義六曰:「妙機召究竟妙應。」
妙臂菩薩 (菩薩)又曰蘇婆呼童子。蘇婆呼,譯妙臂。
妙臂所問經 (經名)妙臂菩薩所問經之略稱。
妙臂印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勝臂印陀羅尼經之異譯。
妙臂菩薩所問經 (經名)四卷,趙宋法天譯。蘇婆呼童子經之異譯。
妙應 (術語)佛菩薩不思議之應現也。法華玄義六曰:「妙機召究竟妙應。」又曰:「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而隨河短長任器規矩,無前無後一時普現,此是不思議妙應也。」
妙聲鳥 (動物)迦陵頻伽之譯名。
妙覺 (術語)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曰妙覺。即佛果之無上正覺也。二乘止於自覺,無覺他之功。菩薩雖自覺覺他並行,而未圓滿,獨佛二覺圓滿,覺體不可思議也。四教儀四曰:「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名真解脫。翛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三藏法數二十六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性。」
妙覺地 (術語)瓔珞本業經所說四十二地之一。佛果之地位也。
妙覺性 (術語)瓔珞本業經所說六種性之一。佛果之性分也。
妙觸貪 (術語)四種貪之一。
妙觀 (術語)台宗對於別教隔歷之三觀而謂圓教圓融之三觀為妙觀。光明記三曰:「妙觀者空即三諦,假中亦然,名即一而三。三諦俱空,假中亦然,名即三而一。」四教集解下曰:「以妙觀觀於陰心,顯於三千三諦之理,故云觀法也。」秘藏記本曰:「妙觀察智,五眼高臨。邪正不謬,因以為名。」
妙觀察智 (術語)顯教所說四智之一。轉凡夫之第六識而得至於佛果,觀察諸法而說法之智也。心地觀經二曰:「妙觀察智轉分別識得此智慧,能觀諸法自相共相,於眾會前說諸妙法,能令釋生得不退轉,以是名為妙觀察智。」【又】密教所說五智之一。配於西方無量壽佛之智德。菩提心論曰:「西方阿彌陀佛由妙觀智,亦名蓮華智,亦名轉法輪智也。」
妙觀察智定印 (印相)又曰蓮華部定印。阿彌陀如來之入定印也。智定印
妙體 (術語)殊妙之體性。
妙顯山 (雜名)須彌山也。金剛頂經曰:「妙顯山,舊云妙高山。」
形山 (譬喻)身體譬之山。寶藏論空有品曰:「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形色 (術語)形體與色相。法華經譬喻品曰:「即遣二人形色憔悴。」無量壽經上曰:「國中人天,形色不同。」【又】謂長短方圓等形之可見於眼者。二色之一。俱舍論一曰:「形色有八,(中略)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
形同息慈 (雜名)大乘之學人,受小乘之十戒,形同沙彌者。息慈者,梵語沙彌之譯。
形身 (術語)大乘入楞伽經三曰:「名句文身。」楞伽經二曰:「名句形身。」形身即文身字身也。文字以形為體,故曰形身。楞伽經二曰:「形身者,謂顯示名句,是名形身。」
形貌欲 (術語)六欲之一。
杜口 (雜語)法之玄妙不可說,杜其口而止也。僧肇之無名論曰:「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三論玄義曰:「釋迦掩室淨名杜口。」
杜多 (術語)Dhu%ta,又作杜荼。與梵語頭陀同,頭陀。慧琳音義二曰:「杜多梵語也,古曰頭陀。十二種苦行,具如本經所說也。」
杜底 (雜語)Du%ta,譯曰使者。
杜荼 (術語)Dhu%ta,與頭陀同。
杜順 (人名)唐法順,姓杜氏,萬年人。十八出家,依聖僧道珍,受學定法,現神驗。唐太宗詔問朕苦勞熱,師之神力何以蠲除?師曰:聖德御宇,微恙何憂?但頒大赦,聖躬自安。上從之,病遂愈,因賜號曰帝心。正觀十四年坐亡。師著法界觀門一卷,妄盡還源觀一卷。專弘華嚴,以授雲華智儼,儼授賢首法藏,以師為本宗之鼻祖。見佛祖統紀二十九。
邪山 (譬喻)邪見之高譬之山。止觀五之四曰:「傾邪山,竭愛海,皆觀之力。」
邪正一如 (術語)一如
邪行 (術語)總稱九十六種外道之行法。瑜伽倫記六上曰:「邪行九十六種外道等。」
邪行障 (術語)唯識論所明十障之一。十障
邪行真如 (術語)七真如之一。真如
邪因外道 (流派)十種外道之一。外道附錄。
邪因邪果 (術語)四執
邪林 (譬喻)邪見之多如林也。行事鈔下四之二曰:「相似道,相似善,難知難學多入邪林。」
邪旬 (術語)荼毘之轉訛。玄應音義六曰:「邪旬,或云闍維闍毘,同一。正言闍鼻多,是焚燒也。」荼毘。旬與波旬(Pa%piya)之旬同。旬字,為毘之音,故邪旬者,Jha%peti(現),Jha%pita(過)之譯音也。
邪見 (術語)五見之一。
邪見使 (術語)五利使之一。
邪見乘 (術語)斥小乘之空法為邪見乘。止觀七之四曰:「乘邪見乘,入險惡道,是壞驢[牢@ㄠ]耳。」
邪見經 (經名)一卷,失譯。中阿含邪見經之別譯。
邪見網 (譬喻)邪見之參差交絡。羅人如網,故曰邪見網。智度論十一曰:「是入邪見網,煩惱破正智。離諸清淨戒,唐苦墮異道。」
邪見幢 (雜語)邪人標榜邪見,如大將之幢旗,故曰邪見幢。三論玄義曰:「善巧說法,燃正法炬,滅邪見幢。」
邪見稠林 (譬喻)邪見有種種,而交互繁茂,如稠林之茂密,故曰邪見之稠林。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邪私 (術語)邪念私欲,耽於女色也。行宗記二上曰:「邪私者耽女色也。」
邪命 (術語)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謂為邪命。此有四種:一下口食,謂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二仰口食,謂以仰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之術數學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三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也。四維口食,維為四維,謂學種種之咒術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見智度論三。
邪命食 (術語)邪命
邪命說法 (術語)為求衣食之料而說法,曰邪命說法。
邪性定 (術語)邪性定聚之略。
邪性定聚 (術語)三聚之一。三聚
邪定 (術語)邪性定聚之略。
邪定聚 (術語)邪性定聚之略。
邪法 (術語)邪僻之道也。唐華嚴經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實不顛倒。」俱舍論十二曰:「邪法縈纏,瞋毒增上。」
邪空 (術語)斥方廣道人之大虛空曰邪空。三論玄義曰:「學大乘者名方廣道人,執邪空不知假有。」
邪思惟 (術語)橫邪之思惟也。
邪扇 (譬喻)以邪道煽動人,譬之曰邪扇。讚阿彌陀佛偈曰:「關閉邪扇開正轍。」
邪倒見 (術語)邪僻顛倒之惡見也。藥師經曰:「愚痴迷惑信邪倒見。」
邪婬 (術語)非自己之妻妾而婬之曰邪婬。五戒之一。
邪執 (術語)固執不正之見解曰邪執。地藏十輪經五曰:「遠離一切邪執惡見。」起信論曰:「對治邪執。」同義記下末曰:「一切邪執皆依我見。」大乘義章五末曰:「邪執翻境,名之為倒。」
邪雲 (譬喻)邪見之隱覆佛性,譬如雲,故曰邪雲。
邪道 (雜語)非理之行法也。金剛經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邪瑜伽行 (術語)總稱苦行外道非理之觀行。瑜伽倫記五上曰:「或依棘刺,修斷瑜伽。或依灰坌,或行木杵,夜即臥上。或行著板衣,夜即臥板。或如狐蹲住,乃後夜不至地。即是邪瑜伽行也。」
邪聚 (術語)邪性定聚也。無量壽經下曰:「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三聚
邪網 (譬喻)邪法如網絞絡而能羅人,故曰邪網。無量壽經上曰:「摑裂邪網消滅諸見。」起信論曰:「遠離痴慢出邪網故。」同義記上曰:「出邪魔罥網故。」
邪慢 (術語)七慢之一。
邪觀 (術語)觀淨土之依正,或違佛經之正說,或離餘觀,稱之為邪觀。觀無量壽經曰:「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彌勒上生經曰:「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邪魔 (異類)惡邪之魔羅也。魔羅為惡鬼神之總稱。佛書以妄見為邪魔。言足為正道之障也。起信論曰:「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盂蘭盆經曰:「邪魔外道。」
邪魔外道 (流派)邪惡之魔鬼與佛法外之行者也。藥師經下曰:「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卄/嬖]之師妄說禍福。」
(術語)[875F]Na,又作娜,拏,曩。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體文三十五字之一,屬喉聲之第五。金剛頂經曰:「曩字門一切法名不可得故。」此由Na%man(名)釋之。涅槃經曰:「那者,三寶安住無有傾動,喻如門閫,是故名那。」智度論四十八曰:「若聞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那,秦言不。」大日經疏九曰:「曩,無也。」等由否定之接頭語Na釋之。
那他 (雜語)Nada,又與Nadi那地,那提同。譯言江,海。那提
那由他 (雜語)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術,那述。數目名,當於此方之億。億有十萬,百萬,千萬三等。故諸師定那由多之數不同。本行經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數千萬。」玄應音義三曰:「那術,經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當中國十萬也。光讚經云:億,那述劫是也。」
那吒 (天名)Nat!a,毘沙門天王之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也。按夷堅志載程法師事云:值黑物如錘,從林間直出,知為石精。遂持那吒火毬咒,俄而見火毬自身出,與黑塊相擊。據是,道家亦奉那吒也。
那吒佛牙 (故事)宋高僧傳(道宣)傳曰:「宣律師於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階。有物扶持,履空無害。熟顧視之,乃少年也。宣遽問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毘沙門天王之子那吒也,護法之故,擁護和尚時之尚矣。宣曰:貧道修行,無事煩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作佛事者願為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寶掌雖久。頭目猶捨,敢不奉獻!俄授於宣,宣保錄供養焉。」
那吒折肉 (公案)五燈會元二曰:「那吒太子折肉還母,折骨還父,然後現本身,運大神通,為父母說法。」祖庭事苑六曰:「叢林有折骨還父,折肉還母之說。然於乘教無文,不知何依而作此言。」
那先 (人名)比丘名。那為那伽之略,象之梵語,先者先時也(Sena軍也)。此人生時,有一大象,於同日生,故父母名之曰那先。生於佛滅後,應宿願而出家,得阿羅漢果。那先前世有故舊,是亦應宿願而為邊小之國王,名彌蘭陀。國王善問難,那先一一解答之。那先比丘經上曰:「其一人前世欲剃頭作沙門求羅漢泥洹者,生於天竺,字陀獵,與肉袈裟俱生其家。有一大象同日生,天竺為象為那,父母便為那先。」
那先經 (經名)那先比丘經之略名。
那先比丘經 (經名)二卷,失譯。記那先比丘之生緣及與國王彌蘭陀之問答。巴Milinda-pan%ha。
那伽 (異類)Na%ga,譯言龍,象,無罪,不來。稱佛或阿羅漢為摩訶那伽,喻其有大力用也。玄應音義三曰:「那伽,此云龍,或云象也。言其大力故以喻焉。」同二十三曰:「那伽有三義:一云龍,二云象,三云不來。孔雀經名佛為那伽,由佛不更來生死故也。」智度論三曰:「摩訶那伽,名阿羅漢。摩訶言大,那名無,伽名罪。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大無罪。次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阿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龍名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大日經疏五曰:「摩訶那伽,是如來別號,以況不可思議無方大用也。」俱舍論十三曰:「契經說: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
那伽身 (術語)龍身也。
那伽定 (術語)身變龍而定止於深淵曰那伽定。為保長壽,逢彌勒出世,以願力而入於那伽定。
那伽波羅 (人名)那迦羅
那伽室利 (菩薩)Na%gas%ri,菩薩名。譯曰龍吉祥。大般若經五百七十六曰:「那伽室利,翻為龍吉祥。」
那伽犀那 (人名)Na%gasena,譯曰龍軍,天竺論師之名。飾宗記十本曰:「那伽犀那,此云龍軍。」梵網述記上曰:「定佛教體,西方有三種:第一那伽犀那,此云龍軍。」那先。【又】十六羅漢之第十二。法經記曰:「那伽犀那尊者,與千二百阿羅漢多分住半度波山。」
那伽質多 (雜語)Na%gacitta,那伽為龍,質多為心,於龍心打針而降伏止雨之法也。
那伽枳薩 (物名)Na%gakesara,譯曰龍華。陀羅尼集經十曰:「那伽枳薩,此云龍華,出崑崙山。」最勝王經七曰:「龍華鬚,那伽雞薩羅。」
那伽閼刺樹那 (人名)Na%garjuua,菩薩名。龍樹。新曰龍猛。西域記八曰:「南印度那伽閼刺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龍樹
那含 (術語)Ana%ga%min,又作那鋡。阿那含之略。小乘第三果之名。譯曰不還,不來。還來欲界之義也。可洪音義二下曰:「那鋡,第三果,此云不來,生色界不來人間也。」
那利羅 (植物)Na%rikela,樹名。探玄記二十曰:「那利羅者,具云捺唎羅吉唎,此云莖第有用樹。捺唎此云莖也,羅是是多聲,謂莖等枝葉花果也。吉唎此云能作,謂此樹莖等悉有用益眾生故。此樹出海中,其形甚高,似多羅樹。其果甚美,於中有汁,似耶子樹。」西域記二曰:「那利薊羅果。」
那阿賴耶曼荼羅 (術語)Na%laya-man!d!ala,那為無之義,阿賴耶為依處之義,曼荼羅為道場之義,即無依處道場也。阿賴耶無染分之依處,而有淨分之圓淨,出生勝德而無盡,故名無依處道場。是善財童子南詢第四十四參賢勝優婆夷所得之解脫門也。見華嚴大疏七十六。
那耶 (術語)Naya,譯為正理,乘,道。因明大疏一曰:「那耶,稱正理。」大日經疏三曰:「梵音娜耶,即是乘義,道義。謂從一念善根乃至成佛,中間一一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名娜耶。」
那耶修摩 (流派)尼犍子之別名。百論疏上中曰:「尼犍子Nirgrantha,此云無垢。依經修行離煩惱垢,故以為名,亦名那耶修摩。」
那哆 (人名)人名。譯曰無。見阿育王經七。梵Nat!a。
那律 (人名)阿那律之略。比丘名。阿那律
那迦羅 (人名)或云那伽波羅。此翻龍護,亦云象護。此比丘,現生亦證淨法。增一阿含經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曉了星宿,預知吉凶,所謂那伽波羅比丘是也。」
那述 (雜語)Nayuta,與那由他同。數量名。當於此方之一億。玄應音義三曰:「那術,經文作述,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當中國十萬也。光讚經云億那述劫是也。」那由他
那連耶舍 (人名)那連提黎耶舍之略。
那連提耶舍 (人名)那連提黎耶舍之略。比丘名。
那連提黎耶舍 (人名)Narendra-yas/as,比丘名。譯言尊稱。續高僧傳二曰:「那連提黎耶舍,此言尊稱也。北天竺鳥場國人,(中略)所譯經論一十五部,八十許卷。」
那提 (雜語)Nadii,譯言河,或江。又河名。法華文句曰:「那提,此翻河亦江。」慧琳音義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記八曰:「捺地迦葉波,舊曰那提迦葉,訛也。」法華玄贊一曰:「梵云捺地,言那提訛。」【又】(人名)Nadii fun!yopa%ya,比丘名。續高僧傳五曰:「那提三藏,此云福生具依,梵語則云布焉伐耶。以言煩多故,此但訛略而云那提也,本中印度人。」
那提迦葉 (人名)Nadika%s%yapa,三迦葉之一。又作捺提迦葉簸。新曰捺地迦葉波。迦葉其姓,那提為河名,此人在那提河邊得道。故謂為那提迦葉。光宅法華疏一曰:「迦葉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此外道,其人事外神領五百徒眾,住在那提河邊。值仙受道,得羅漢道猶以昔河為名也。」慧琳音義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記八曰:「捺地迦葉波,舊曰那提迦葉,訛也。」不思議境界經上曰:「那提迦葉簸。」
那落迦 (界名)地獄名。華言惡者。言造惡之人生彼處也。見翻譯名義集。
那辣遮 (雜名)譯曰錐。慧琳音義三十六曰:「那辣遮,金剛錐之梵名也,鐵柄錐也。」
那摩 (雜語)Na%man,又作娜麼,曇麼。譯曰名。俱舍光記五曰:「梵云那摩,唐言名,是隨義、歸義、赴義、名義。謂隨音聲歸赴於境,呼召色等名能詮義。」演密鈔五曰:「梵語娜磨,此譯為名,娜具多義各隨義辨。」
那[目*侯]沙 (人名)Nahus!a王名,譯曰不事火。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那翳舍 (雜語)Naes!ah!,梵語雜名曰:「翳舍如此,那翳舍不如此。」
那鞞曼陀羅 (雜名)Na%bhi-man!d!ala,譯曰臍輪。見華嚴疏鈔六十三。
那謨阿哩也 (術語)Namoa%rya,又作南謨阿梨耶。譯曰歸命聖者。仁王經道場儀軌曰:「那謨此云歸命,阿哩也。此云遠離惡不善法,會意翻云聖者。」
那謨囉怛那怛囉夜耶 (術語)南無喝囉怛那哆羅夜耶
那羅 (雜語)Nat!a,譯曰力,伎戲。法華文句記九曰:「那羅,此云力。即是捔力戲,亦是設筋力戲也。」名義集二曰:「那羅,翻上伎戲。」
那羅延 (天名)Na%ra%yan!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異名。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羅,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羅什云:天力士,名那羅延,端正猛健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那羅,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謂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謂一切人皆從梵王生,名人生本也。」慧琳音義六曰:「那羅延,欲界中天名也,一名毘紐天。欲求多力者承事供養,若精誠祈禱多獲神力也。」同二十五曰:「此云力士。」涅槃經疏七曰:「那羅延,此翻金剛。」慧苑音義上曰:「那羅延,此云堅固也。」俱舍光記二十七曰:「此神名人種神。」大日經疏十曰:「毘紐天有眾多別名,即是那羅延天別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毘瑟紐費(即以本名為真言也),以第一字為種子。毘是空義,瑟紐是進義,生義,乘空而進,所謂此天乘迦婁羅鳥而行空中也。私謂,釋迦於五部佛中乘迦婁坐,即是虛空進行之義也。」秘藏記下曰:「那羅延天,三面,青黃色,右手持輪,乘迦樓羅鳥。」又,十九執金剛之一。
那羅陀 (植物)Naradhara,華名。譯曰人持華。慧苑音義上曰:「那羅,正言捺羅,此云人。陀謂陀羅,此云持也。其華香妙,人皆佩之,故曰人持華也。」
那羅延天 (天名)與那羅延同。
那羅延天后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西方那羅天之傍。肉色,左捧荷葉盛華,右手附於其荷葉邊,坐於筵。
那羅那里 (雜語)Nara-nari,那羅為男性,那里為女姓。言男女兩性之會合,為那羅那里之娛樂。理趣釋上曰:「妙適者,即梵語蘇羅多也。蘇羅哆者,如世間那羅那里娛樂。金剛薩埵亦是蘇羅哆,以無緣大悲偏緣無盡眾生界,願得安樂利益心曾無休也。自他平等無二,故名蘇羅哆耳。」二根
那羅摩納 (術語)Nara-manava,略曰摩納。摩納
那羅摩那 (術語)與摩納同。
那羅延身 (術語)如那羅延力強之身體也。
那羅延身願 (術語)阿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六。使極樂之往生人,皆得那羅延之金剛堅固身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那羅延力經 (經名)大華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之略名。
那爛陀 (寺名)Na%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國。菩提道場之大覺寺東七驛,佛滅後鑠迦羅阿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繼而增建之,遂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爛陀譯言施無厭。世俗相傳為住於此寺邊池中之龍王名。若依實義,則釋迦如來往昔在此地為國王時之德號也。西域記九曰:「那爛陀(唐言施無厭),僧伽藍。聞之耆舊曰:此伽藍南菴沒羅林中有池,其龍名那爛陀。傍建伽藍因取為稱,從其實義。是如來在昔修菩薩行,為大國王建都此地,悲愍眾生,好樂周給。時美其德,號施無厭,由是伽藍因以為稱。其本菴沒羅園,五百商人以十億金錢買以施佛。佛於此處三月說法,諸商人等亦證聖果。佛涅槃後未久,此國先王鑠迦羅阿逸多(唐言帝日),敬重一乘,尊崇三寶,式占福地建此伽藍,初興功也。穿傷龍身,時有善占尼犍外道見而記曰:斯勝地也,建立伽藍當必昌盛,為五印度規則,逾千載而彌際。後進學人易以成業,然多歐血,傷龍故也。其子佛陀[毛@(鞠-革)]多王(唐言覺護),繼體承統聿遵勝業,次此之南又建伽藍。咀他揭多[毛@(鞠-革)]多王(唐言如來護),篤修前[何-可+者],次此之東又建伽藍。婆羅阿逸多(唐言幻日),王之嗣位也,次此之東北又建伽藍。功成事畢,福會稱慶。」求法高僧傳下曰:「大覺寺東北行七驛許,至那爛陀寺,乃是古王室利鑠羯羅昳底為北天苾芻曷羅社槃所造。此寺初基總餘方堵,其後代國王苗裔相承,造製宏壯,則贍部洲中當今無以加也。此是室利那爛陀莫訶毘訶羅樣,唐譯云吉祥神龍大住處也。西域凡喚若王及大官屬並大寺舍,皆先云室利,意取吉祥尊貴之義。那爛陀,乃是龍名。近此有龍,名那伽爛陀,故以為號。毘訶羅,此住處義,此云寺者不是正翻。」 0198.JPG
邠祁文陀弗 (人名)Pt!rn!amaitra%yan!iputra,比丘名。富樓那
邠耨文陀弗 (人名)邠耨文陀尼
邠耨文陀尼 (人名)Pu%rn!amaitra%yan!i-putra,富樓那尊者之母曰邠耨文陀尼。富樓那曰邠耨文陀弗,或邠耨文陀尼子。弗者,子之義也。富樓那
卵生 (術語)四生之一。依卵殼而生者。大乘義章八本曰:「如諸鳥等,依於卵殼而受形者,名為卵生。」
卵塔 (物名)昔南陽忠國師,對代宗謂為老僧作箇無縫塔(傳燈錄忠國師章)。後之禪者托斯語。窆亡僧削堅石,團[(回-口)@(欒-木)]而無縫稜,無層級,呼為無縫塔。無縫塔之形如鳥卵,因名卵塔。雪峰存禪師錄難提塔銘曰:「土主曰松山,卵塔號難提。」正宗贊雪峰贊曰:「松山小塔卵石子,亂疊幾層。」
卻入生死 (術語)菩薩卻來生死海而濟度眾生也。文句記五中曰:「卻入生死之說,驚入火宅之喻。」大部補註六曰:「寶積經云:文殊師利言:吾又恣心入諸塵勞生死之內。」
卻來 (術語)與卻入同。洞家之舉唱向正位(從假入空)為向去,自正位來偏位(從空出假)為卻來。
卻來首座 (雜語)為大方之尊宿人退位而就首座之職也。
卻溫神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在竹林精舍時,國內疫氣猛盛,會中眾亦多仆者。阿難因問溫氣疫毒卻離之法。佛為說其教。此經日本收於續藏經。
(術語)梵語劫簸Kalpa之略。譯言分別時節。通常年月日時不能算之遠大時節也。故又譯大時。智度論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別時節。」又曰:「時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時名劫。」釋迦氏譜曰:「劫波,此土譯之名長時也。」慧苑音義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臘波,此翻為長時。」劫有二種:一名器世間,就世界成壞而立之數量也。如成劫壞劫增劫減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歲數謂之時,成住壞空謂之劫。」二名歲數劫,算晝夜日月之數量者。法華論曰:「示現五種劫:一者夜,二者晝,三者月,四者時,五者年。」智度論三十八曰:「有人言:時節歲數名為小劫,如法華經中,舍利弗作佛時,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四劫 (名數)有二種。四字部四劫
三大阿僧祇劫 (術語)三阿僧祇劫
大中小劫 (術語)有二種之大中小:一、一增(人壽自十歲,百年增一,而至八萬四千歲者)又一減(人壽自八萬四千歲,百年減一,而至人壽十歲者)為小劫,合一增一減而為中劫,成住壞空之四期,各經此一增一減之中劫二十也。而經此成等四期之間,即八十中劫為大劫。是俱舍論之意。二、合一增一減而為小劫,二十增減即二十小劫為中劫,成等四期各經一中劫也。八十增減即四中劫為大劫。是智度論之意。已上二說大劫之量同一。
磐石劫芥子劫 (譬喻)以磐石芥子之喻示劫量者。智度論五曰:「佛以譬喻說劫義: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以細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又四十里大城滿芥子,有長壽人,百歲一來取一芥子,芥子盡而劫尚不盡。」同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滿芥子,(中略)有方百由旬之石(云云)。」菩薩瓔珞本業經下曰:「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石,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以梵天衣重三銖,梵天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為中劫。又八百里石。以淨居天衣重三銖,淨居天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故名一大阿僧祇劫。」
一里劫萬里劫 (雜名)菩薩瓔珞本業經曰:「劫數者,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盡,名五十里劫。百里石盡,名百里劫。千里石盡,名千里劫。萬里石盡,名萬里劫。」
劫比 (人名)劫比羅之略。
劫比羅 (人名)舊稱迦毘羅。新稱劫比羅,劫畢羅。譯曰黃赤。迦毘羅
劫比羅仙 (人名)Kapila,舊稱迦毘羅仙。譯曰黃赤仙,黃頭仙。迦毘羅
劫比羅天 (天名)又作金毘羅天,俱鞞羅天。慧琳音義三十一曰:「劫比羅,梵語云矩吠羅,舊云俱鞞羅,天名也。」迦毘羅。劫比羅者Kapila,金毘羅者Kumbhira,俱鞞羅者Kubera也,時時混用之。
劫比羅國 (地名)劫比羅伐窣堵國之略名。
劫比他 (雜語)不知譯。
劫比他果 (植物)Kapittha,西域記二曰:「花草果木雜種異名,所謂菴沒羅果,(中略)劫比他果。」
劫比他國 (地名)Kapitha,在中印度,周回二千餘里,城西二十餘里有大伽藍。伽藍之大垣內有三寶階之遺趾。釋尊自忉利天下時,帝釋所化作者。見西域記四。舊名曰僧佉尸San%ka%s%ya。
劫比拏 (人名)又作劫庀那,劫譬那Kapphin!a,譯曰房宿。劫賓那
劫比拏王 (人名)古代印度之王。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劫比拏王,南憍薩羅國王名也,因緣廣如經說也。」經說者指佛地經論。
劫比舍也 (地名)舊稱罽賓。罽賓
劫比羅伐窣堵 (地名)Kapilavastu,又作劫比羅伐窣都。舊稱迦毘羅衛。國名。慧琳音義六曰:「劫比羅伐窣堵國,舊曰迦毘羅衛國,或曰迦羅,皆梵語訛略也。即是釋迦如來降生之地,淨飯王所治之境。」迦毘羅婆蘇都
劫火 (雜名)壞劫之火災。三災中之火災。新譯仁王經下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壞。」俱舍論十二曰:「於是漸有七日現,諸海乾竭,眾山洞然,洲渚三輪並從焚燎,風吹猛焰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遺灰燼。」火災
劫水 (術語)大三災之一。壞劫時所起之大水災,由地下水輪水湧沸,大雨如車軸,第二禪天以下,盡為水所浸潤而破壞也。無量壽經曰:「譬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沈沒不現,滉瀁浩汗唯見大水。」
劫布羅 (物名)Karpu%ra,譯曰龍腦香。千手千眼治病合藥經曰:「劫布羅香者,龍腦香是也。」
劫布咀那 (地名)譯曰曹國。見西域記一。胡Kebudhana。
劫石 (譬喻)佛示劫量之長,以天衣拂磐石為喻,因而謂為磐石劫。附錄。釋門正統八曰:「其為壽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從容錄四曰:「芥城劫石妙窮初。」
劫灰 (雜名)劫火時之灰也。釋門正統四曰:「漢武掘昆明池得黑灰,以問朔(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胡道人。摩騰且住,或以問之,曰劫灰也。」
劫初 (雜名)成劫之初。成此世界之初也。觀無量壽經曰:「劫初以來有諸惡王。」
劫初金鈴 (故事)祖庭事苑五曰:「寶積經云:善順菩薩拾劫初時閻浮檀金鈴子,以舍衛國波斯匿王為國中第一貧困者而與之,說偈曰:若人多貪求,積財無厭足。如是狂亂者,名為最貧人。」
劫災 (術語)成劫之後有壞劫,壞劫之末有火風水三災,蕩盡世界。大日經三曰:「周遍生圓光,如劫災猛焰。」
劫貝 (植物)又作劫波育,劫波羅,劫婆羅,劫波娑,劫波薩,劫貝娑。樹名(譯曰時分樹)。又,白[疊*毛]名。即以劫貝樹之絮織之者。玄應音義一曰:「劫波育,或言劫貝,訛也。正言迦波羅,南昌名[疊*毛]可以為布。罽賓以南,大者成樹。以北,形小,狀如土葵,有殼,剖以出華,如柳絮,可糸以為布也。」同十四曰:「劫貝或言劫波育,或言劫波羅,正言迦波羅。此譯云樹華名也,可以為布。」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劫貝娑花,花同柳絮,可以為綿。詢問梵僧,白[疊*毛]是也。」梵Karpasa。
劫波育 (植物)劫貝
劫波杯 (物名)Kapala,以為劫波樹所造之杯者誤。乃伊舍那天所持之杯,髑髏杯也。十二天供儀軌曰:「伊舍那天,乘黃豐牛,左手持劫波杯盛血,右手持三戟鎗。」
劫波娑 (植物)與劫貝同。
劫波薩 (植物)劫貝
劫波樹 (植物)在帝釋天喜林園之樹名。劫波為時之義。應時而出一切所須之物。六波羅蜜經三曰:「喜林園苑遊止無期,波利質多及劫波樹,白玉軟石更無坐時。」金剛頂經四曰:「如諸劫樹,能與種種衣服嚴身資具。」梵Kalpataru。
劫波羅 (植物)樹名。又以劫波羅樹之華絮所織之白[疊*毛]名。劫貝。【又】(雜語)Kapala,譯曰髑髏。
劫波羅天 (界名)譯曰時分天。楞嚴經一曰:「取劫波羅天所奉華中,於大眾前,綰成一結。」時分天
劫畢羅 (人名)又作劫比羅。譯曰黃赤。梵Kapila,迦毘羅
劫畢羅夜叉 (異類)譯曰黃色夜叉。東方四夜叉之一。見大孔雀王咒經中。
劫海 (譬喻)劫數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華嚴經二曰:「佛於無邊大劫海,為眾生故求菩提。」
劫婆吒 (雜名)又作劫縛拏。錢名。飾宗記四本曰:「北方睹貨羅國十箇銀錢名劫婆吒,即此方一兩。」梵語雜名曰:「貝錢,梵語,劫縛拏。」梵Kaparda。
劫婆羅樹 (植物)又作劫波樹。劫貝。婆羅恐是倒置。
劫跛劫跛夜帝 (術語)Kalpa-kapayati,譯曰離分別,無分別。大日經疏一曰:「初云離一切分別者,梵云劫跛,次云無分別者,梵云劫跛夜帝。所以重言者,是分別之上更生分別義。」
劫焰 (雜語)劫末之火焰。於壞劫之末起大火災燒盡世界。火災。甘露軍荼利儀軌曰:「威光逾劫焰。」
劫數 (雜語)猶言阨運也。
劫盡 (雜語)世界之住劫盡也。維摩經佛道品曰:「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智度論九曰:「劫盡燒時,一切眾生自然皆得禪定。」
劫盡火 (雜名)劫末燒盡世界之火。六十華嚴經二十三曰:「若人堪任聞,雖在於大海及劫盡火中,必得聞此經。」
劫賓那 (人名)Kapphin!a,又作劫庀那,劫譬那,劫比拏。譯曰房宿。憍薩羅國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眾僧中第一。
劫賓那比丘 (人名)光宅法華義疏一曰:「劫賓那者,亦是外國語,此間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來知其根熟,仍化為老比丘,與同共宿,即於爾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賓國人,從國受名,前解必然,後未必爾也。」文句一上曰:「父母禱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玄贊一曰:「劫賓那者,此云房宿。佛與開房宿,化作老比丘為之說法,因而得道,故云房宿,或云房星。房星現時生,故云房星。」慧琳音義五十六曰:「劫庀拏,庀音匕,亦梵語阿羅漢名也。舊曰劫賓那,常修教誡,教授諸聲聞眾。」華嚴不思議境界經曰:「摩訶劫譬那。」同注曰:「舊名劫賓那者。」
劫撥 (人名)仙人名。經律異相三十九,仙人撥劫經作「撥劫。」輔行四之三作「劫撥。」撥劫
劫摩沙 (地名)巴Kammasa,地名。長阿含經十曰:「佛在拘流沙國劫摩沙住處。」
劫燒 (術語)壞劫時之大火災。法華經曰:「假令劫燒,擔負乾草入中不燒。」閻曼德迦忿怒王儀軌曰:「夏雨玄雲色,其狀如劫燒。」維摩經佛道品曰:「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
劫濁 (術語)五濁之一。言時之濁亂也。指五濁中煩惱濁等四濁之興時。法華經方便品曰:「劫濁亂時,眾生垢重。」五濁
劫樹 (植物)劫波樹之略。金剛頂經四曰:「西方國王長者以種種華香瓔珞裝掛樹上,布施一切,此名劫樹。」劫波樹
劫簸 (術語)又作劫波,劫跛Kalpa,譯曰分別時節。長時。。【又】妄執之義。大日經疏二曰:「梵云劫跛有二義:一者時分,二者妄執。」
劫巖 (譬喻)與劫石同。
初心 (術語)初發心而未經深行者。首楞嚴經一曰:「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止觀一曰:「初心尚爾,況中後心。」往生要集中本曰:「初心觀行不堪深奧。」
初曰分 (雜語)一日分三時:曰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金剛經曰:「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初地 (術語)菩薩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十地
初江王 (異類)十王之第二。十王
初住 (術語)菩薩乘五十二位中十住之第一。
初住即極 (術語)信滿成佛
初更 (雜語)又曰一更。五更
初位 (術語)三乘行位之初階也。
初夜 (雜語)晝夜六時之一。又,初夜之勤行,單曰初夜。六時
初夜之鐘 (雜語)報初夜勤行之鐘也。
初夜偈 (雜名)天台之初夜偈曰:「白眾等聽說,初夜無常偈。煩惱深無底,生死海無邊。度苦船未立,云何樂睡眠?勇猛能精進,攝心常在禪。」
初果 (術語)聲聞乘四果中之第一預流果也。俱舍論二十三曰:「言初果者,謂預流果,此於一切沙門果中必初得故。」四果
初果向 (術語)預流向也。四向
初法明道 (術語)是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莊嚴住心。得除蓋障三昧,初地分證之位也。大日經疏一曰:「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淨住,生大慧光明,善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菩薩住此道時,從妄想因緣所有煩惱業苦皆悉清淨除滅。譬如有人暗中為利寶所傷,謂為蛇毒,以作毒想故。其心執著,便成毒氣,遍入肢體,垂欲命終。時有良醫診之,曉其本末。即時引至傷處以明燈照之,猶見所傷寶有血塗相,其人了知非毒,毒氣亦除。分別玩好之具而生喜樂,行人亦復為是。因淨菩提心照明諸法故,小用功用便得除蓋障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實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中略)不久成就佛法。故云得此三昧者,即與諸佛菩薩同等住,當知行人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同七曰:「到修行地,即是淨菩提心初法明門,例如聲聞見諦以後入修道位也。」同三曰:「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前七地已去,為大悲萬行之所含養,如在胎藏。無功用已去(八地),漸學如來方便。如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地。如伎藝已成,施手從政,故名大悲胎藏生。」
初阿後荼 (術語)大般若經所說四十二之悉曇文字,阿為最首,荼為最終。是配於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四十二位也。
初剎那識 (術語)生有最初之第八識也。最初之一剎那,唯此第八而已。故曰初剎那識。仁王經中曰:「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剎那識異於木石。」
初度五比丘 (故事)佛成道初度之五比丘也。五比丘
初祖 (雜名)一宗之開基也。多指禪之初祖達摩。
初時教 (術語)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一。三教
初能變 (術語)唯識論立變現諸境之心識為八識。其第八之阿賴耶識稱為初能變,於第一明之。以是為諸識之根本故也。唯識論三曰:「初能變,識大小乘教,名阿賴耶。」
初發心 (術語)初發求菩提之心也。
初發心四十一義 (名數)一是心不雜一切之煩惱。二是心相續不貪異乘。三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能勝者。四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五是心常能集善根。乃至四十是心護念,諸佛之神力故,四十一是心相續,三寶不斷故。見十住毘婆沙論一。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雜語)晉華嚴經梵行品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為顯華天兩宗圓頓極意之經文。然華天於此文異其義,天台謂初發心者初住也,便成正覺者,破一分無明而現八相成佛之作用也,是為圓教初住成佛之意。華嚴謂若約於寄位而顯,則始自十信乃至佛地,雖有六位不同,然得一位隨得一切位,相即相入,主伴圓融,故於經中十信之滿位得一切位及佛地,此謂之信滿成佛。是於初心成究竟之正覺也。
初勝分經 (經名)緣生初勝分法本經之略名。
初勝法門經 (經名)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之略名。
初會 (雜語)法會之初度也。無量壽經上曰:「彼佛初會,聲聞眾數不可稱計,菩薩亦然。」彌陀佛之初會也。
初頓華嚴 (術語)華嚴教為佛成道初所說之頓教,故曰初頓華嚴。
初僧祇 (術語)三阿僧祇劫之第一。
初隨喜 (術語)台家所立五品弟子位第一之隨喜也,是為五品位中之最初,故曰初,又是圓頓觀行之最初。五品
初禪 (術語)初禪定又初禪天也。楞嚴經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清淨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法苑珠林,若據火劫,即是初禪。若約火劫,即是二禪。若約風劫,是其三禪。」
初禪天 (界名)四禪天之第一。
初禪定 (術語)四禪定之第一。
初禪梵天 (界名)色界之諸天,悉離婬欲而清淨,故曰梵天。梵即清淨之義也。
初歡喜地 (術語)十地之第一位。與歡喜地同。
別他那 (天名)天名。又曰吠率怒天Ves%t!ana,譯言圍。名義集二曰:「別他那,梁言圍,亦云吠率怒天。」
別申論 (術語)三論宗之判。對於通申論之稱。如中,百,十二之三論,汎申一代諸經之佛意,故謂為通申論。如智度論別申一經之意,故謂為別申論。見三論玄義。
別行玄 (術語)觀音玄義之異名。對於法華玄義而曰別行。於法華本經中特取觀世音普門品,於法華玄義之外,別作玄義。使之流行也。
別行疏 (書名)觀音義疏之異名。本經文句之外,於觀世音普門品別造義疏者。
別向圓修 (術語)依天台四教之判,別教菩薩,至十回向之位,則所修之行德。事理和融,漸稱於圓教之性德,是曰別向圓修,亦曰十向圓修。四念處三曰:「別向圓修。」雜編五曰:「十向圓修。」
別見 (術語)無明違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別見。真言宗所言無始之間隔是也。別教之菩薩入初地始斷其一分。四教儀集註下曰:「初地斷無明別見,發真中道,故云見道。(中略)兩教三乘,別教地前,未見中道,未斷別見,皆名邪見人也。」
別依 (術語)對於總依之語。凡宗義總以諸經為所依,故曰總依,別以一經為所依,故曰別依。如淨土真宗所言,總依三經。別依大經。
別受 (術語)受戒之法,有通受別受之二規。通受
別念佛 (術語)但稱一佛之名號也。通念佛之對。
別相 (術語)六相之一。事事物物各別之相也。
別相三觀 (名數)別教所明之三觀。以空假中隔歷而不融合故也。
別相念處 (術語)七方便之第二。身為不淨,受為苦。心為無常,法為無我,各別觀身受心法之四者,而破淨樂我常之四顛倒也。見四念處觀
別時意 (術語)別時意趣之略。
別時意趣 (術語)四意趣
別時念佛 (術語)又曰如法念佛。以淨土行者於日日之行法常不能勇進,故或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或十日乃至九十日為期而勤行念佛,是曰別時念佛。見觀念法門,往生要集中末。
別教 (術語)華嚴宗之判,開一乘為別教同教之二門。與三乘之機共同之一乘法為同教。法華等是也。永與三乘之機別異,而獨被於圓頓大機之一乘法,為別教。華嚴經之所說是也。其別異有十門。同別二教
別偈 (術語)二種偈之一。
別途 (雜語)主義之別異也。法華文句記三之一曰:「文雖廣略,事無別途。」
別接通 (術語)亦曰別入通。通教利根之菩薩被接,而接入於別教也。
別理隨緣 (術語)又曰但理隨緣。理者真如也。謂別教之真如隨緣而為一切萬法,曰別理隨緣。與圓教之真如,性具諸法,而為一切諸法異,純一之真如,依無明之和合而取隨緣之義,謂為但理隨緣。此別教隨緣之義,四明尊者對於嚴家盛所唱導。抑真如隨緣之義,原為起信論所詳說,嚴家之賢首作起信論之疏,以此真如隨緣為自家所判五教中漸頓圓三教之分際,以真如不隨緣為始教,即唯識論等之所明。因而以真如之隨緣與不隨緣,判大乘之權實,自家所立圓教之極致,亦不過為此真如隨緣之義。然四明之意謂真如隨緣之義,豈為大乘之極致,凡隨緣有二種,但理隨緣與理具隨緣是也。依自家所判,則但理隨緣為別教之分,而理具隨緣為圓教之分。不察起信論之所明含此二種,賢首單以但理隨緣釋之,且以唯識論等為無明隨緣之義者,是大謬也。唯識論之所明,豈無真如隨緣之義,彼亦有真如隨緣之義(但法相宗不許之。還與賢首同),但彼以別教,止於但理隨緣而不及於理具隨緣,且以不知性具之深義而釋本論,不能開闡理具隨緣,以但理隨緣為至極,故只是為別教之隨緣,而非圓教之隨緣,誠可惜也。見指要鈔下,教行錄二,起信論融會章,同三別理隨緣章。
別眾 (術語)有比丘與眾比丘在同一界而自乖離,不同法事,曰別眾。別眾者,突吉羅罪也。行事鈔上一曰:「別眾,謂同一界住相中,有乖不同僧法,故云別眾也。」
別報 (術語)別業所感各人殊別之果報也。同在人間而貧富壽夭等之差別是也。往生論註下曰:「眾生為別報之體,國土為共報之用。」
別惑 (術語)又曰別見。性為分隔之妄見也。別教之菩薩入地以後漸斷之。
別尊法 (修法)別請一尊而修法也。別壇曼陀羅
別解別行 (術語)與我別見解,與我異行法也。如聖道淨土二門相對。觀經散善義曰:「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
別解脫戒 (術語)又曰別解脫律儀。三種戒之一。依受戒之作法,受五戒乃至具足戒,身口惡業別別解脫之戒法也。義林章三末曰:「別別防非名之為別,(中略)戒即解脫,解脫惡故。(中略)別解脫者是戒別名。」
別解脫經 (術語)戒本也。以戒本中說別解脫律儀故也。
別解律義 (術語)別解脫律儀之略。
別解脫律儀 (術語)與別解脫戒同。俱舍論十四曰:「別解脫律儀,由他教等得。」
別傳 (雜語)禪宗之極意,於教外別對其機,以心傳心,謂之別傳,亦曰單傳。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等。梁僧傳(慧遠)曰:「禪宗別傳之旨。」
別圓 (術語)天台四教中之別教圓教也。共以中道為極理。四教
別業 (術語)對於總業之語。眾生殊別之業因也,隨而眾生感各異之果。
別義意趣 (術語)四意趣
別境 (術語)各各別別之境界也。亦別境心所也。
別境心所 (術語)遍行心所之對,於一切之心不遍起。對於各各別別之境而起之心所也。例如向所樂之境,則欲之心所起,向決定之境,則勝解之心所起是也。
別語 (術語)禪林之目。舉古則中雖有古人語,而我復別下一轉語謂之別語。見於諸錄。
別請 (術語)於眾比丘中特請一人而供養之也,但如法之比丘,不受別請。行事鈔下三曰:「請有二種:即僧次別請也。律開別請,然諸經論制者不少。」首楞嚴經一曰:「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往生要集中末曰:「常乞食不受別請。」
別選所求 (術語)在觀無量壽經之會座韋提希夫人由釋尊所顯示之十方諸佛淨土中特選擇自己所願之淨土,而曰:「我今願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也。」
別壇曼陀羅 (術語)又曰諸尊曼荼羅。一門之尊為中胎,以自部眷屬為第二重第三重之法也。演奧鈔十曰:「諸尊別壇曼陀羅者,一門尊為中胎,以自部眷屬為第二重第三重也。」
別願 (術語)對於總願之語。如四弘誓願為諸菩薩之通願,故曰總願,如阿彌陀四十八願,藥師十二願為各自特殊之誓願,故曰別願。止觀七曰:「二乘生盡,故不須願。菩薩生生化物,須總願別願。四弘是總願,法華華嚴所說,一一善行陀羅尼,皆有別願。」
別譯雜阿含經 (經名)二十卷,失譯。自五十卷之雜阿含經撮要別行者。
助音 (儀式)眾人同音唱和,曰助音。
助道 (術語)諸種之道品,能資助止觀,故名助道。又資助果德,故名助道。又諸行互為資助,故名助道。止觀八之二曰:「若遮障重,當修助道,既解惑相持,便應索援。外貪欲起以不淨助,內貪欲起以背捨助,內外貪欲起以勝處助。」大乘義章十六曰:「言助法者,是其緣義,資助果德故名為助。又復諸行互共相資助,亦名為助。」
助道資緣 (術語)往生要集下末明念佛行者助道之資緣曰:「問:凡夫行人,要用衣食,此雖小緣,然能辯大事,裸餧不安,道法在焉?答:行者有二,謂在家出家也。其在家人,家業自在,餐飯衣服,何助念佛?如木[木*患]子經琉璃王行,其出家人亦有三類:若上根者,草座鹿衣一菜一果,如雪山大士是;若中根者,常乞食糞掃衣;若下根者,檀越[貝*親]施,但少有即知足;具如止觀第四。況復若佛弟子,專修正道,而無貪求,自然具資緣。如大論所云:譬如比丘貪求者不得供養,無所貪求,則無所乏短,心亦如是,若分別取相,則得實法。又大集經月藏分中,欲界六天日月星宿天龍八部各於佛前發誓願言:若佛之聲聞弟子,住法,順法,三業相應修行者,我等皆共護持養育,供給所須,使無所乏。問:凡夫必不三業相應,若有缺漏,應無依怙?答:如此問難,是即懈怠無道心者所致。若誠求菩提誠欣淨土者,寧捨身命,豈破禁戒,應以一切勤勞,期永劫之妙果。」
助道人法 (術語)又明念佛行者助道之人法曰:「此有三:一須善明師內外之律,恭敬承事能開除妨障之人。如大論云:雨墮不住山頂,必歸下處,若人憍心自高,則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師,則功德歸之。二須如同行之共涉險,乃至臨終互相勸勵。法華云:善智識是大因緣。三於念佛相應之教文,常當受持披讀習學。般舟經之偈云:此三昧經真佛語,設聞遠方有此經,用法道故往聽受,一心諷誦不忘捨。問:何等教文,與念佛相應?答:正明西方觀行并九品行果者,莫如觀無量壽經。說彌陀本願并極樂細相者,莫如無量壽經。明諸佛相好并觀相滅罪者,莫如觀佛三昧經。明色身法身相,并三昧勝利者,莫如般舟三昧經,念佛三昧經。明修行方法者,莫如上之三經,并十往生經,十住毘婆沙論。日日讀誦者,莫如阿彌陀經。結偈總說者,莫如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或曰往生論與淨土論)。修行之方法,多在摩訶止觀,及善導和尚之觀念法門,並六時禮讚。問答料簡,多在天台之十疑,道綽和尚之安樂集,慈恩之西方要訣,懷感和尚之群疑論。記往生人者,多在迦才之淨土論,并瑞應傳。」愚案其他選拔淨土之要文,採集念佛者之偈頌法語者,莫如宋四明宗曉之樂邦文類。
助咒僧 (職位)唱和導師誦咒之助音僧也。
助潤生 (術語)潤生
刪地涅謨折那 (經名)Sam%dhinirmocana,解深密經之梵名。唯識演秘三本曰:「此經梵本名曰刪地涅謨折那。涅謨折那,此翻名解。刪地之聲含於三義:一諸物相續,二骨節相連,三深密之義。西方土俗呼此三種並名刪地。(中略)前後各取一義以立經題,皆不相違。然據經旨解深密名,理為優矣。」此經有四譯,魏譯名相續解脫經,梁隋二本名解節經,唐本名解深密經。
刪逝移毘剌知子 (人名)舊稱刪闍夜毘羅胝子。六師外道之一。見毘奈耶雜事三十八。刪闍夜毘羅胝子
刪提嵐 (界名)在久遠過去之世界名。其時輪王名無諍念,王有千子。大臣寶海梵志之一子出家成佛。謂為寶藏。寶海梵志,勸王及千子發菩提心。使供養禮拜寶藏佛,已先得成佛之記,次王及千子皆得成佛之記。寶海梵志為今之釋迦如來,無諍念王為彌陀如來,千子為觀音菩薩勢至菩薩阿[門@(人/(人*人))]如來等。見悲華經二,法華文句記二。梵S/an!d!ilya。
刪闍夜 (人名)又作刪闍耶,外道名。刪闍夜毘羅胝子之略。
刪闍夜毘羅胝子 (人名)Samjayin vairad!iputra(San^jaya vairati^putra),刪闍耶毘羅胝子。新稱刪逝移毘剌知子。六師外道之一。刪闍夜,為其字,譯言等勝。毘羅胝,為母之名。因母而名,故曰子。注維摩三曰:「什曰:刪闍夜,字也。毘羅胝,母名也。其人起見,謂要久經生死彌歷劫數然後自盡苦際也。肇曰:其人謂道不須求,經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山縷盡自止,何假求耶?」同天台疏曰:「人言,八萬劫滿,自然得道。」慧琳音義二十六曰:「珊闍耶,此云等勝。毘羅胝,母名,此是不須修外道也。」
利人 (術語)與利他同。無量壽經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利他 (術語)二利之一。利益他人也。無量壽經上及讚阿彌陀佛偈曰:「自利利他力圓滿。」淨土論曰:「應知由自利故則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利他一心 (術語)利他者,他力之意也:「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見淨土論。開會一心,則為無量壽經之至心,信樂,欲生三心。此對於觀無量壽經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等自力之三心,而謂為利他之三心,一心三心,於行者之信上非有相異。三心者,非言初至心,中信樂,後欲生。歸命之剎那,不外乎一念。三心有拘泥字義之觀。
利他三心 (名數)利他一心
利生 (術語)利益眾生也。心地觀經七曰:「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寄歸傳二曰:「修行利生之門,義在存乎通濟。」
利行攝 (術語)四攝法之一。四攝法
利物 (術語)利益眾生也。指一切眾生為物。西方要訣曰:「末法萬年,餘經悉滅。彌陀一教,利物偏增。」
利使 (術語)謂我見等之見惑也。是迷於理之惑,性體銳利,故曰利。使者驅役之義。諸惑之通名也。有五種,曰五利使。五利使
利益 (術語)猶言功德。若分別之,則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益。法華文句記六之二曰:「功德利益者,只功德一而無異。若分別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
利益妙 (術語)法華十妙之一。佛說法,開悟一切眾生本性,入於佛知見也。
利根 (術語)利者銳利,根者信等之五根,又眼等之五根也。又根為根器,即天性也。【又】利者速疾之義,根者能生之義,速疾生妙解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
利喜 (術語)示教利喜
利智 (術語)對於愚鈍而言。智慧明能分是非之別者。法華經化城喻品曰:「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往生要集上本曰:「利智精進之人未為難。」
利眾生願 (術語)攝眾生願也。
利樂 (術語)利益與安樂也。後世之益曰利,現世之益曰樂。或一體之異名也。唯識述記一本曰:「利謂利益,即是後濟。樂謂安樂,即是現濟。(中略)利與樂一體異名。」新譯仁王經中曰:「常遍法界,利樂眾生。」
利樂有情 (術語)利益有情而使之樂也。見菩薩利他之行。
利養 (術語)以利養身也。法華經序品曰:「貪著利養。」菩薩戒經曰:「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智度論五曰:「是利養法如賊,壞功德本。譬如天雹傷害五穀,利養名聞亦復如是。壞功德苗令不增長,如佛說譬喻。如毛繩縛人斷膚截骨,貪利養人斷功德本,亦復如是。」
利養縛 (術語)二種縛之一。利養縛身,使不得自在也。行事鈔下四之二曰:「大寶積經云:出家有二種縛:一見縛,二利養縛。」
利劍 (物名)或以譬彌陀之名號。或以表文殊之智。三千佛名經上曰:「罪繩繫心,經九百劫,難解難脫,唯在佛名猛利劍耳,必可斷罪業繩。」善導之般舟讚曰:「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心經秘鍵曰:「文殊利劍絕諸戲。」
私印 (雜名)二印之一。比丘私用之印也。毘奈耶雜事一曰:「若私印者,刻作骨鎖形,或作髑髏形,欲令見時生厭離故。」
私呵提佛 (佛名)私呵摩提佛之略稱。
私呵三昧經 (經名)私呵昧經之異名。
私陀 (地名)又作悉陀,徙多,私多,枲多。四大河之一。自阿耨達池北面出,入於東北海。或言自西面出,入於西海。西域記一曰:「池北面頗胝師子口流出徙多河(舊曰私陀河,訛也),繞池一匝入東北海。或曰:流潛地下出積石山,即徙多河之流,為中國之河源云。」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徙多河,或言私多,或悉陀,亦言私陀,皆梵音差也。此云冷河,從無熱惱池西面琉璃馬口而出,流入西海,即是此國大河之源。」梵Sita%。
私訶摩提佛 (佛名)斯芩王所奉事之佛。斯芩王
私婆吒 (人名)梵志名。略曰婆吒,譯曰最勝。為邪見外道,執涅槃之無常,且計草木有命。涅槃經三十九曰:「復有梵志姓婆私吒,復作是言:瞿曇!所說涅槃常耶?」(已下廣與佛對論涅槃之常無常)。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婆私吒,此云最勝,或云無上,亦同闍提,邪見宗也。」楞嚴經十曰:「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同長水疏曰:「草木無知而執有知,故云知無知執。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涅槃云婆私吒及先尼,梵音小轉,既執一切覺,即草木有命也。婆私吒。」
私婆婆 (雜語)一輸盧迦論曰:「私婆婆,或譯云自體體,或譯為自性性。」梵Svabha%va。
劬嬪 (人名)劬嬪陀之略。大臣名。
劬嬪陀 (人名)Kapphina,釋迦菩薩因位時,有為劬嬪陀大臣等分閻浮提地為七分,使之無諍事。是菩薩成滿般若波羅蜜多之相也。智度論四曰:「問曰:般若波羅蜜,云何滿?答曰:菩薩大心思惟分別,如劬嬪陀婆羅門大臣,分閻浮提大地作七分,若干大城小城聚落村民盡作七分,般若波羅蜜如是。」觀音玄記下曰:「劬嬪大臣,分閻浮提七分。城邑山川均,故息諍,是般若滿相。」
(雜語)用刀半截一物體之象形也。彼此相對而為明瞭之區別,使之顯示判別也。法華經科註曰:「譬般若已後,判天性,定父子,會三歸一,付財與記。」
判教 (術語)判釋釋迦一代之教相也。如天台之五時八教,華嚴之五教是也。大乘之諸宗,各有教相之判釋。法華玄義十曰:「聖人布教各有歸從,然諸家判教非一。」
判釋 (術語)判斷經論之旨趣,解釋其義理也。又裁斷如來一代所說教義之大小淺深曰教相判釋。四教儀曰:「天台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
(術語)心所法之名。梵語曰毘遮羅Vica%ra,舊譯為觀,新曰伺。細心伺察事理也。俱舍七十五法中,八不定法之一,唯識百法中,四不定法之一。是與色界初禪大梵天已下之心相應之心所也。二禪已上,總無此心所。以伺察之念與寂靜之禪心相應難故也。唯識論七曰:「觀謂伺察,令心忽遽,於意言境,細輕為性。」
(術語)[874E]Li,又作力,魯,[口*呂]。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曰:「[口*呂]字門一切法染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力字時是生法相聲。」【又】[874F]Li,又作盧,嚧。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曰:「嚧字門,一切法沈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嚧(引)字時,是三有染相聲,原語未考。」
宋帝王 (雜名)十王之第三。司掌大海之底東南沃燋石下黑繩大地獄。此重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查對惡人所犯罪之輕重,推入大地獄,另發應至何幾小獄受苦。受滿轉解第四殿加刑收獄。
宋高僧傳 (書名)三十卷,宋釋贊寧撰。唐釋道宣作高僧傳,所載至貞觀而止。宋太平興國七年敕贊寧續之。故所載自唐高宗時為始,凡五百三十三人,附見一百三十人,分為十類,仍道宣之例。傳後附以論斷。於傳授源流,最為賅備。見四庫提要。
汲井輪 (譬喻)輪迴無極,譬如汲井水之車輪。楞伽經四曰:「墮生死海諸趣曠野,如汲井輪。」原人論曰:「劫劫生生,輪迴不絕。無終無始,如汲井輪。」無常經曰:「隨業受眾苦,循環三界內,猶汲井輪。」
(術語)[8760]T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曰:「佗字門,一切法住處不可得。」由Stha%na(住處)釋之。文殊問經曰:「稱多字時,是勢力進無畏聲。」似由Stha%man(勢力)釋之。
豆子爆 (公案)傳燈錄曰:「佛日和尚參夾山,問與什麼同行?師曰:木上坐。遂取[(扣-口)*主]杖擲於夾山面前。夾山曰:從天台得來否?師曰:非五嶽之所生。曰:從須彌山得來否?曰:月宮亦不逢。曰:恁麼即從他人得也。師曰:己尚是怨家,從人得堪作什麼?曰:冷灰裏有一粒豆子爆。」張無盡流通海眼經偈曰:「歸命新經願力深,決知一字直千金。驀然豆子灰中爆,莫笑先生錯用心。」
豆佉 (術語)Duh!kha,譯曰苦,四諦之一。苦以逼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界之所逼惱是也。見法界次第。
抱佛腳 (雜語)俗譏未經預備而臨事為之者。孟郊詩曰:「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庭。」
杖林 (地名)外道以竹杖量佛之身量處。西域記九曰:「佛陀伐那山空谷中,東行三十餘里,至洩瑟知林,唐言杖林。竹竹脩勁,被山彌谷。其先有婆羅門,聞釋迦佛身長丈六,常懷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於杖端出過丈六,如量增高,莫能窮實。遂投杖而去,因種根焉。」Yas!t!ivana。
冶受皮陀 (書名)Yajurveda,四皮陀之一。百論疏上之下曰:「二冶受皮陀,明善道法。」韋陀
吳音 (雜語)宋僧傳二十四大光傳,吳音誦經,帝甚異其事。
弄花鈸 (雜語)吹劍錄曰:「出殯之夕有少年僧出弄花鈸花鼓槌,專為悅婦人掠錢物之計。」古杭雜記曰:「佛事有所謂花鼓槌者,每舉法樂,則一僧三四棒在手輪轉拋弄。」
虯宮 (雜名)與龍宮同。龍樹菩薩入龍宮誦出華嚴經。三論大義鈔一曰:「印域探三藏之賾致,虯宮研方等之幽趣。」
秀能 (雜名)北宗之祖神秀與南宗之祖慧能也。
矣栗[馬*太] (雜語)譯言心。物之中心要點。止觀一上曰:「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天竺又稱汗栗[馬*太],此方是草木之心也。又稱矣栗[馬*太],此方是積集精要者為心也。」矣即牟字乎。
災患 (術語)修禪定上有八種之災患。八災患
迅執金剛 (天名)十九執金剛之一。金剛
忒煞 (雜語)又作忒[目*煞],煞為殺之俗字。碧巖一曰:「忒煞老婆。」普燈十四曰:「汝忒[目*煞]遠在。」
忘七 (公案)指月錄曰:「龐居士見丹霞士,以[(扣-口)*主]杖劃地作七字。霞於下劃個一字。士曰:因七見一,見一忘七。霞便起去。」
灼臂 (雜語)佛法苦心修行之表示。宋史曰:「開寶浮圖災,下有舊瘞佛舍利,詔取以入,宮人多灼臂落髮者。」
邑頭尼 (雜名)析津日記曰:「仙露寺遺址,地名千邑人,故比丘尼皆曰邑頭尼。」
岑大蟲 (雜名)人稱景岑禪師也。
辛頭波羅香 (物名)Sindhupa%ra,出自辛頭河岸之香也。慧苑音義下曰:「辛頭者,河名也。波羅,此云岸也。謂其香生彼河岸,故以出處為名耳。」
抖擻 (術語)又曰斗藪。梵語頭陀,或杜多之譯。抖擻者,手舉物也,又振拂也,雞犬等起而振其身,亦曰抖擻。法苑珠林一百曰:「西云頭陀,此云抖擻。能行此法,即能抖擻煩惱,去離貪著。如衣抖擻能去塵垢,是故從譬為名。」玄應音義十八曰:「斗擻,又作藪。郭璞注方言曰:斗擻舉之也。」梵Dhu%ta。
妨難 (雜語)妨害他人之說而批難之也。
束蘆 (譬喻)束蘆葦使立地上者,以喻物之互相依倚而立,不能獨立也。唯識論三曰:「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
妓樂 (術語)又作伎樂。妓為女樂,伎為伎巧。以妓為正,又曰吳樂。雅樂之一種。三德指歸二曰:「妓樂者,女樂曰妓,字應從女,從人者非。」探玄記十二曰:「妓樂等,治憂惱障。」法華經序品曰:「香華妓樂,常以供養。」宗淵之妙法蓮華經考異上曰:「妓行本作技。藥本、宋藏本、明藏本、並作伎。慈音云:技,藝也。伎,立也。弘決云:伎字應從女,謂女藝也。」
形色 (術語)梵語Sam!stha%naru%pa之譯。有形之色也。對於顯色而言。即色法中,質礙麤著,因觸而憶知長短等者。此有八種:一長,二短,三方,四圜,五高,六下,七正,八不正。一面多生曰長,一面少生曰短,四面齊正曰方,周遍一切處而生曰圓,中凸出曰高,中坳凹曰下,面齊平曰正,面參差曰不正。有部雖謂是等諸色,極微各別,各有別體,而唯識大乘則謂青等四顯色分位假立非實色也。【又】梵語Ru%pavacara之譯。即人之顏色形貌也。無量壽經上所謂「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醜者,」法華經信解品所謂「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是也。
形像 (術語)梵語缽羅底麼Pratima%之譯。即木像畫像等肖像也。根本毘奈耶四十五曰:「汝持畫像至本國時,於廣博處懸繒幡蓋,香花布列,盛設莊嚴,方開其像。若此,有問是何物者,應答言此是世尊形像。」即其例也。
阮咸 (物名)樂器名。又云大蠻琴。晉阮咸始造之,故名。其形似琵琶而圓,頸長而不曲。
克勤 (人名)佛果圓悟碧巖。名克勤,字無著。蜀彭州人。就五祖山法演領奧旨,崇寧年中歸鄉里。成都府帥,請使開法於六祖寺,改為昭覺寺。政和初,謝事南遊,張無盡於荊南謁之,談華嚴要旨。張公信禮之,使居夾山靈泉禪院。後移長沙府道林寺。樞密鄧公奏賜紫服并佛果之師號。詔使住金陵蔣山。又使補汴京天寧萬壽寺。徽宗召見,褒寵甚渥。高宗建炎初,又移金山。適高宗幸揚州。詔入對,賜號圜悟,遷江西雲居,久之,歸成都昭覺。紹興五年寂,壽七十三。諡真覺禪師。初在靈泉禪院碧巖室時,於雪竇之頌古百則加垂示,著語,評唱者,即號為禪門第一書之碧巖集也。見五燈會元十九,續傳燈錄二十五,佛祖通載三十等。
卓錫 (雜語)張伯淳詩曰:「道林卓錫舊種此,彷彿於今八百年。」錫者錫杖。僧人所持,卓者[(扣-口)*主]立,故謂僧人居處為卓錫。錫丈
(譬喻)梵語曰弭也竭羅Vya%ghra,以譬無常之可畏。智度論十九曰:「無漏智慧常觀一切無常,觀無常故不生愛等諸結使。譬如羊近於虎,雖得好草美水而不能肥,如是諸聖人雖受無漏樂無常空觀故不生染著脂。」
捨身飼虎 (傳說)薩埵王子。又,乾陀尸利國王之太子以身投餓虎。見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經律異相三十一。
虎丘 (人名)宋虎丘山紹隆。嗣圜悟克勤,得應庵傳道。紹興六年寂。見五燈會元十九。
虎丘山 (地名)在江蘇省蘇州。又稱海涌山,或名武丘。東晉太和三年桓溫主簿王珣及其弟[王*民],捨宅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道生,曇諦,岌法師等,相次入山,以講經為事,梁僧若,隋智聚,唐慧嚴,僧瑗,齊翰等,亦住此。宋以後,多為禪僧掛錫之所,及紹隆來住,眾僧雲集,道聲大揚,遂成虎丘一派。其後枯椿曇,東山道源等,紹繼遺音,以鼓揚禪風。見梁高僧傳,續高僧傳,宋高僧傳等。
虎丘派 (流派)禪宗之一派,以虎丘紹隆為祖,紹隆住虎丘山,故有此稱。初楊岐下三世孫有圜悟克勤,門葉頗多,道化布海內。紹隆與宗杲,皆受法於克勤,宗杲之法系,稱大慧派,紹隆之法脈,號虎丘派。紹隆門風孤峻,得法者僅有應庵曇華一人。法孫有密庵,咸傑,禾山,心鑒等八人。密庵下破庵祖先,松源崇岳,曹源道生等輩出,法道大興。元代以後,其門流更奔溢至日本,可謂盛矣。見佛祖通載,五燈會元等。
虎耳經 (經名)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之異名。
虎跑泉 (地名)在今浙江杭州大慈山。唐時釋性空居此。苦無水。有二虎跑地。泉湧出。故名。
虎虎婆 (界名)Ha%hadhara(Hahava),八寒地獄之第五。俱舍寶疏十一曰:「虎虎婆者,寒增故不得開口,作虎虎聲。」舊俱舍曰:「區[目*侯][目*侯]。」瑜伽論四曰:「虎虎凡。」
虎溪 (人名)宋安國惠法師弟子,名了然,虎溪其號。居白蓮,紹興辛酉寂。賜號知漏。著宗圓記五卷,十不二門樞要二卷,虎溪集八卷。見佛祖統紀十五。
虎溪三笑 (故事)廬山慧遠法師之故事也。廬山記二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遠法師送客過此,虎輒號鳴,故名。時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陸修靜,亦有道之士,遠師嘗送此二人,與語道合,不覺過之,因相與大笑。今世傳三笑圖,蓋起於此。」此事諸書采錄之者頗多,唐李龍眠始圖之,孤山智圓作圖贊,東坡山谷等亦盛唱此事,古今信之不疑。然案諸史冊,慧遠示寂,在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淵明潯陽人,以劉宋元嘉四年卒,其時代同,潯陽與廬山亦相近,二人交遊,固不可謂其必無,若修靜者,依辯正論,甄正論,續高僧傳等,記梁敬帝紹泰元年即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與曇顯對論佛道二教。是蓋當於慧遠寂後一百三十八年。年代遙隔,何由修好?且佛祖統記二十六,記其卒時為劉宋泰始三年,兼附記雲笈七籤本傳,元徽五年卒去,年七十二之說,則年尚甚弱,與慧遠交游不可信,其為後人擬託可知也。
奉入龍華經 (經名)佛藏經之異名。
奉行 (雜語)奉承行持教命也。仁王經末曰:「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勝鬘經末曰:「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維摩經末曰:「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往生論註下曰:「經始稱如是,彰信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
奉加 (雜語)又曰奉納。加納供物於神佛也。
奉加帳 (物名)又曰緣簿。記納於神佛之金財之簿冊也。
奉事 (雜語)奉命服侍也。無量壽經上曰:「釋梵奉事,天人歸仰。」觀無量壽經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盂盆齋 (行事)盂蘭盆齋之略。盂蘭盆
盂蘭盆 (行事)Ullambana,又作烏藍婆拏。譯曰倒懸。言苦之甚者。玄音應義十三曰:「盂蘭盆,此言訛也。正言烏藍婆拏,此譯云倒懸。按西國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設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懸之苦,舊云盂盆是貯食之器。此言訛也。」然宗密之盂蘭盆經疏曰:「盂蘭是西域之語,此云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仍為救器。若隨方俗,應曰救倒懸盆。斯由尊者之親魂沉闇道,載饑且渴,命似倒懸。縱聖子之威靈,無以拯其塗炭。佛令盆羅百味式貢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依此則盆之一字為漢語,為救倒懸之苦,盛百味於盆,供三寶,故曰盂蘭盆。元照之盂蘭盆疏新記上評之曰:「按應法師經音義云:梵語烏藍婆拏,此翻倒懸,今詳烏藍即盂蘭也。婆拏即今之盆也,是則三字並是梵言,但音之訛轉耳。疏主且據經文安著盆中之語,故作華言解釋。音義則梵言得實,疏家則一往符經,疑故兩存,隨人去取。」
盂蘭盆會 (行事)佛弟子目連尊者,見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問救法於佛。佛教於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種供物供三寶。請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會。盂蘭盆經曰:「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祖統紀三十三曰:「盂蘭此翻解倒懸,言奉盆供於三寶福田,用以解饑虛倒懸之急。」漢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初設盂蘭盆齋。
盂蘭盆供 (行事)當日調百味之飲食及百種之器具,供養安居告終之眾僧也。供祖先之亡靈及施於餓鬼,非本意也。雲棲之正訛集曰:「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為盂蘭盆大齋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學,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日。」
盂蘭齋 (行事)盂蘭盆齋之略。齋者,齋食,當日為盂蘭盆有齋食之供養,故名齋。
盂蘭盆經 (經名)佛說盂蘭盆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盂蘭盆之緣起及修法。各家之註疏如下:盂蘭盆經疏二卷,唐宗密撰。盂蘭盆經疏新記二卷,唐宗密疏,宋元照記。盂蘭盆經疏會古通今記二卷,宋普觀述。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一卷,宋遇榮排。盂蘭盆經疏孝衡鈔二卷,宋遇榮鈔,壇式附。盂蘭盆經疏鈔餘義一卷,宋日新錄,盂蘭盆經新疏一卷,明智旭新疏,道昉參訂。盂蘭盆經疏折中疏一卷,靈耀撰。盂蘭盆經略疏一卷,盂蘭盆經箋註,丁福保註。
盂蘭經 (經名)盂蘭盆經之略。
青心 (雜語)靜慮之略字。採靜之青,採慮之心也。
青甲 (雜名)袈裟之緣色不定,此言甲地之為青色者。又作青行。
青行 (雜名)青甲
青衣派 (術語)三國佛教略史曰:「現時支那之佛教,大別二派:一黃衣派,即喇嘛也。一青衣派,即舊來之諸教也。(中略)青衣派中,尚存天台、華嚴、禪宗、真言、法相、淨土諸宗典型。」
青面金剛 (天名)藥叉神也。大青面金剛咒法說其壇法及畫法,陀羅尼,畫像之法,畫五藥叉。中央者,身色青,一身四手,此即青面金剛藥叉也,右邊二藥叉,一赤一黃,左邊二藥叉,一白一黑。像之兩腳下,各蹈一鬼。各像左右兩邊,有青衣童子,髮髻兩角。手執香爐。有陀羅尼,誦之日別六時,每時各一百二十遍,誦滿三七日,則療病萬不失一。見陀羅尼集經九。世俗以為庚申之本地。甚為誣妄。
形像 (術語)陀羅尼集經九大青面金剛咒法曰:「一身四手,左邊上手把三股叉,下手把棒。右邊上手掌拈一輪,下手把罥索。其身青色,面大,張口,狗牙上出。眼赤如血而有三眼,頂戴髑髏,頭髮聳豎如火焰色。頂纏大蛇,兩膊各有倒懸一龍,龍頭相向。其像腰纏二大赤蛇,兩腳腕上亦纏大赤蛇。所把棒上亦纏大蛇,虎皮縵胯,髑髏瓔珞。像兩腳下各安一鬼,其像左右兩邊各當作一青衣童子,髮髻兩角,手執香爐。其像右邊作二藥叉,一赤一黃,執刀執索。其像左邊作二藥叉,一白一黑,執槊執叉。形像並皆甚可怖畏。手足並作藥叉手足,其爪長利。」
青鬼 (異類)青色之鬼。在地獄呵責罪人者。
青衲 (衣服)青色之僧衣也。僧史略上曰:「彌沙塞部,青色衣也。(中略)後梁有慧朗法師常服青衲。」
青原 (人名)清源行思禪師之別號。師住吉州青原山。原為清源,禪書多作青原。六祖慧能下出青原南岳二大法統。青原之法流有曹洞。南岳之末流有臨濟。
青原米價 (雜語)與廬陵米價同。廬陵米價
青提女 (本生)目蓮過去世之母也,圭峰之盂蘭盆經疏曰:「有經說,定光佛時,目蓮名羅卜,母字青提。羅卜欲行,囑其母曰:若有客來,孃當具[食*善]。去後客至,母乃不供,仍更詐為設食之筵。兒歸,問曰:昨日客來,若為備擬?母曰:汝豈不見設食處耶?後爾以來五百生中慳慳相續。」此緣之所出未定,故曰有經。
青頭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其像坐斷崖之上。左手置於巖。右手置於膝。
青頸觀音 (菩薩)青頸觀自在菩薩也。
青頸觀自在法 (修法)祈請青頸觀音之法也。
經軌 (經名)青頸觀自在菩薩心陀羅尼經,一卷。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一卷。青頸大悲心陀羅尼,一卷。
青頸觀自在菩薩 (菩薩)Nilakant!hi,觀音菩薩所變現之明王也,梵曰[何-可+爾]羅建他。念此觀音,則離一切之怖畏厄難云。
形像 (圖像)青頸觀自在菩薩心陀羅尼經曰:「此青頸觀自在菩薩畫像法,其三面。當前正面作慈悲熙怡貌,右邊作師子面,左邊作豬面。首戴寶冠,冠中有化無量壽佛。又有四臂,右第一臂執杖,第二臂執把蓮華,左第一執輪,左第二執螺。以虎皮為裙,以黑虎皮於左膊角絡,被黑蛇以為神線。於八葉蓮華上立,瓔珞臂釧,環佩光焰,莊嚴其身。其神像從左膊角絡下。」
青頸大悲心陀羅尼 (經名)具名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自在王菩薩廣大圓滿無礙自在青頸大悲心陀羅尼。一卷,唐不空譯。
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 (經名)具名金剛頂瑜伽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一卷,唐金剛智譯。
青頸觀自在菩薩心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青蓮 (譬喻)梵語優缽羅Utpala,青色之蓮華也。其葉修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故取以譬佛之眼。法華妙音品曰:「目如廣大青蓮華葉。」維摩經佛國品曰:「目淨修廣如青蓮。」注「肇曰: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也。
青蓮華 (譬喻)青蓮。」
青蓮華眼 (譬喻)楞嚴經一曰:「如來青蓮華眼。」青蓮
青蓮華尼 (雜語)梵曰鬱[(拔-手)/皿]羅華比丘尼。常向貴人之婦女而讚出家。見智度論十三。
青龍疏 (書名)唐青龍寺翻經沙門良賁,奉敕作新譯仁王經疏三卷,稱為青龍疏。又,青龍寺沙門道氤,奉玄宗詔,造金剛經疏,亦稱青龍疏。
青龍寺儀軌 (經名)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菩提幢標幟普通真言藏廣大成就瑜伽之異名。三卷,唐法全在青龍寺譯出。大日經四部儀軌之一。又有青龍寺儀軌一卷。失譯。
毒天二鼓 (譬喻)毒鼓與天鼓也,軟語生善,譬如天鼓。苦言滅惡,比於毒鼓。又教法於我順緣為天鼓。逆緣為毒鼓。玄義六曰:「前藥珠二身先以定動,今毒天二鼓後以慧拔。」毒鼓
毒氣 (術語)三毒之習氣,三毒者貪瞋痴也。法華經壽量品曰:「毒氣深入,失其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
毒蛇 (譬喻)身之四大,譬如四種之毒蛇,四大增損,害人身如毒蛇也。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毒蛇。」涅槃經二十三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贍養餧飼臥起摩洗其身。(中略)觀身如篋,地水火風如四毒蛇。」智度論十二曰:「佛說毒蛇喻經中,有人得罪於王,王令掌護一篋,篋中有四毒蛇。(中略)四毒蛇者四大。」【又】黃金譬如毒蛇。大莊嚴論六曰:「我昔曾聞,舍衛國中,佛與阿難曠野中行。於一田畔見有伏藏,佛告阿難:是大毒蛇。阿難白佛:是惡毒蛇。爾時田中有一耕人,聞佛阿難說有毒蛇,作是念言:我當視之,沙門以何為惡毒蛇?即往其所,見真金聚。而作是言:沙門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即取此金還置家中。其人先貧,衣食不供。以得金故,轉得富饒。衣食自恣。王家索伺,怪其率富,而糾舉之,繫在獄中。先所得金,既已用盡,猶不得免。將加刑戮,其人唱言:毒蛇阿難。惡毒蛇世尊。傍人聞之以狀白王,王喚彼人而問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難。惡毒蛇世尊?其人白王:我於往日在田耕種,聞佛阿難說言毒蛇,是惡毒蛇。我於今者方乃悟解實是毒蛇。」
毒鼓 (譬喻)毒鼓之聲能殺人,以譬涅槃經所說佛性常住之聲,能殺害眾生之五逆十惡,使入於佛道也。然鼓有二種:一天,一毒。對於五乘之機,各說五乘之教,彼等各信順修行,得證果之益,故譬之於天鼓,又如對於五逆十惡之眾生,說佛性常住之大乘極致,彼等卻為生誹謗,墮於無間,故譬之於毒鼓。但雖墮無間,而依此因緣,遂得滅五逆十惡,入於菩提之道。因而以此二鼓配於順逆之二緣,天鼓譬順緣,毒鼓譬逆緣也。如俗所謂忠言逆耳者,毒鼓之聲也。涅槃經九曰:「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藥大鼓,於大眾中擊之發聲。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在在處處諸行眾中有聞聲者,所有貪欲瞋恚愚痴悉皆滅盡,其中雖有無心思念,是大涅槃因緣力故。能滅煩惱而結自滅,犯四重禁及五無間,聞是經已,亦作無上菩提因緣,漸斷煩惱,除不橫死一闡提也。」天台依憑集曰:「信者為天鼓,謗者為毒鼓,信謗彼此決定成佛。」照橫實鏡序曰:「照橫實鏡一卷,敬奉晉賢客。庶於中人為天鼓,於下愚為毒鼓。信謗俱利。」文句記四曰:「毒鼓者,大經云:譬如有人以毒塗鼓,於大眾中擊令出聲,聞者皆死。鼓者平等法身,毒者無緣慈悲,打者發起眾也,聞者當機眾也,死者無明破也。」
毒箭 (譬喻)煩惱能害人,故譬以毒箭。涅槃經五曰:「見閻浮提苦眾生,無量劫中被婬怒痴煩惱毒箭,受大苦切。」
毒器 (譬喻)觀身為毒器。止觀七曰:「財同糞土,身比毒器,命若行雲,棄之如唾。」
毒樹 (譬喻)以譬惡比丘之害清眾。涅盤經三曰:「譬如長者所居之處,田宅屋舍生諸毒樹。長者知已,即便斫伐永令滅盡。又如壯人首生白髮,愧而剪拔,不令生長。持法比丘亦復如是,見有破戒壞正法者,即應驅遣呵責舉處。」止觀二曰:「戒海死屍宜依律擯治,無令毒樹生長者宅。」
毒龍 (本生)毒龍持戒而失身。智度論十四曰:「菩薩本身曾作大力毒龍,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視便死。身力強者,氣往而死。是龍受一日戒,出家求靜入林樹間,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龍法睡時形狀如蛇,身有文章,七寶雜色。獵者見之,驚喜言曰:以此希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為服飾,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頭,以刀剝其皮。龍自念言:我力如意,傾覆此國其如反掌。此人小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語,於是自忍。眼目不視,閉氣不息。憐愍此人,為持戒故。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宛轉土中,欲趣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復敢動,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諸蟲,為佛道故。今以肉施以充其身,後成佛時,當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乾命終,即生第二忉利天上。爾時毒龍,釋迦文佛是也。時獵者提婆達多等六師是也。諸小蟲輩,釋迦文佛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也。」止觀七曰:「毒龍輸皮全蟻。」
毒藥 (物名)佛菩薩之神力及神咒之力,能消滅毒藥。法華經普門品曰:「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同陀羅尼品曰:「離諸衰患,消眾毒藥。」
表示 (雜語)發表示他也。寶積經三十四曰:「諸佛無能說,稱歎及表示。」大日經疏七曰:「一切法離一切法,故不可表示,不可授人。」
表白 (儀式)表顯法事之旨趣,白告於三寶及大眾曰表白。有表白兼願文者,有更設願文者。僧史略中曰:「唱導者,始則西域上座。凡趣請咒願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時中皆吉祥等以悅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辯才,曾作上座,讚導頗佳,白衣大歡喜,此為表白之推輪也。」說法明眼論表白品曰:「表白三寶境,同別住持佛。先讚修善體,次歎施主意。聖靈成菩提,聽眾願成就。迴向法界眾,諸天增威光。次有願文可讀之矣。」
表色 (術語)唯識所立三種色境之一。行住坐臥取捨屈伸等顯然可表示於人者。名為表色。是依可見之義而名為色。俱舍不立表色。
表戒 (術語)舊曰作戒無作戒。新曰表戒無表戒。受戒者登戒壇,發表身口意之三業,而正受得戒法,名為表戒。此時受者體內發得而不表顯於三業之戒體,名為無表戒。
表剎 (雜名)剎,為剎多羅Ks!etra之略,幢竿之類,塔上高表出之幢竿曰表剎。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表剎甚高廣。」維摩經法供養品曰:「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
表制集 (書名)六卷,唐不空三藏為三朝之國師,謝表答制凡一百四十四首,西明寺圓照編集,名為不空表制集。
表無表色 (術語)表色與無表色也。無表色
表無表戒 (術語)表戒與無表戒也。無表戒
表詮 (術語)二詮之一。表示具德曰表詮。遮止過非曰遮詮。禪源諸詮三曰:「表謂顯其所是。又,表者直示當體。」三詮
表業 (術語)身口意之三表業。
表義名言 (術語)對於顯境名言而言。名句文也。名句文諸詮表義理,故名為名言。
表義名言種子 (術語)顯境名言種子之對。謂名言種子中,由自他之名言,顯色心諸法之體,於心前變現其相分,而薰習其種子於第八識之自體者也。即自一切諸法之語言音聲等名言傳而薰習之種子也。
表德 (術語)二門之一。對於遮情之稱而曰表德。與所謂遮詮表詮同,但表詮遮詮之目,出於法相宗,而表德遮情之稱,本於華嚴宗,真言宗盛用之。二門
(術語)梵語曰迦他(迦為遏之誤Artha之音譯),見梵語雜名。事者對於理之稱。顯密異其義,顯教以離因緣之無為法為理,因緣生之有為法為事。密教解理為攝持之義,一切之事相,各各攝持其體,則是即理,舉其體為地水火風空識之六大,稱之為六大法界。但依台家性具之義,則十界三千之諸法,悉為性具,而非依於因緣始生,故是亦無為常住之真如法界也。
事火 (術語)性火之對有事火。性火。【又】外道名,三迦葉原為此種之外道。
事相 (術語)不生不滅之無為曰理性,則生滅之有為法曰事相。
事相部 (術語)真實宗分教相事相之二部,二教十住心之教理謂之教相部,三密之行法謂之事相部。教相部一般開放之,事相部未灌頂之人不許說之,若說之則師弟共得越三昧耶之重罪。
事相禪師 (雜名)斥教相區區闇於觀道之禪師,謂為事相禪師。止觀七之四曰:「九意不與世間文字法師共,亦不與事相禪師共。」
事相隔歷 (術語)謂現象界互有差別相也。現象界原為由本體界顯現者,故今攝現象界於本體而論時,其事相無有隔歷。然皆惟見現象界。則視為互現差別相而不相容融也。天臺以此見為別教之教理。圓教較此進一步。視為現象即容融之本體。
事師法五十頌 (書名)一卷,馬鳴菩薩造,宋日稱等譯。依秘密教而略頌。
事法界 (術語)四種法界之一。法界
事度 (術語)五戒十善等之世善也。是為有為之事相,故曰事。度三途之苦,故曰度。止觀二之三曰:「諸蔽為惡,事度為善。」
事跡 (雜語)古人經歷之事實蹤跡也。四教儀集註上曰:「垂化事跡。」
事事無礙法界 (術語)華嚴宗四種法界之一。法界
事與願違 (雜語)此界之事無常,願望不能滿足也。仁王經四無常偈曰:「生老病死,事與願違。欲深禍重,瘡疣無外。」
事理 (術語)因緣生之有為法謂為事。不生不滅之無為法謂為理,即事者森羅萬象之相,理者真如之體也。然如大乘中三論宗謂理為真空,非別有理之實體。如法相宗謂理雖有實體。然惟為事之所依,依事之緣起而無何等之關係,即不障之能作因也。如華嚴宗謂真如之理。雖為不生不滅之無為法身,然依無明之染緣者,起九界之染法,依菩提之淨緣者,起佛界之淨法。如天台宗真言宗謂一切之有為法不論染淨,總為具於真如之體之德相也。又日本真言宗東密謂理為攝持之義,有為之事法,一一攝持其體,名為理,敢謂顯教所謂真如之體,實超過於華天等之所談者。然如華嚴者雖如其所言,而至於天台之教,謂世間相常住,則假令無以理直為事之釋,而其意以為生滅之事相即不生不滅之理體勿論矣。法華玄義五上曰:「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法界法。」法華文句八曰:「理是真如,真如本淨。有佛無佛常不變易,故名理為實。事是心意識等,起淨不淨業改轉不定,故名事為權。」
事理二密 (術語)二密
事理不二 (術語)不二
事理法界 (術語)事理無礙法界之略。
事理俱密 (術語)日本臺密以法華為理秘密,兩部之大經為事理俱密。東密貶法華為顯教,不許其為理秘密。
事理三千 (術語)事造之三千與理具之三千也。理具
事理無礙法界 (術語)四法界之一。法界
事現觀 (術語)三現觀之一。
事善 (術語)二善
事惑 (術語)二惑之一。
事鈔 (書名)四分律行事鈔之略名。
事識 (術語)分別事識之略。
事造 (術語)台宗所立性具之三千,有理具事造之二種。理具
事證 (術語)事理二證之一。二證
事佛吉凶經 (經名)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之略名。
事懺 (術語)對於理懺而有事懺。懺悔
事教 (術語)臺宗所立四教中稱藏教為界內之事教。稱別教為界外之事教。
事智 (術語)對於理智而有事智。理智
事禪 (術語)對於理禪而有事禪。理禪
事論 (術語)論差別之事相也。法華玄義六上曰:「理論則同如,是故不異。事論則有機應,是故不一。」
事障 (術語)二障之一。
事觀 (術語)對於理觀而言。
東山 (地名)五祖弘忍禪師住蘄州黃梅縣之黃梅山,其山在縣之東境,因而謂為東山,稱五祖之法門為東山之法門。六祖壇經序曰:「居士由是祝髮登壇,應跋陀羅之懸記,開東山法門。」
東山法門 (雜語)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黃梅東山,引接學人。故云:宋高僧傳八曰:「昔魏末有天竺沙門達摩者,得禪宗妙法。自釋迦佛相傳,授以衣缽為記。隱於嵩山少林寺。尋卒,以法付慧可,可付璨,璨付道信,信付忍。忍與信俱住東山,故謂其法為東山法門。」
東土九祖 (名數)天台宗在支那之相承。對西天二十四祖而言。即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也。
東方降三世 (明王)以五大明王配於五方,則降三世明王為東方之位。
東方萬八千世界 (雜語)法華經序品明如來之放光瑞。經文曰:「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同頌文曰:「眉間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
東方淨琉璃醫王 (菩薩)稱藥師如來。醫王即藥師,其國名淨琉璃,在東方,故云:藥師經曰:「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
東方最勝燈王如來助護持世間神咒經 (經名)一卷,闍那崛多譯。佛在祇園,東方之最勝燈王如來遣菩薩至此,使說神咒。
東司 (雜名)又曰東淨。謂禪林東序之廁也。其在西序者即西淨也。或以東司為廁之通名,在西者,亦呼為東司。實訛言也。雜談集七曰:「烏芻沙摩之真言,可於東司特誦咒,此為別段之事,不動明王之垂跡,號為不淨金剛。東司不淨之時,鬼若有惱人之事。則彼有守護之誓也。」
東台二密 (術語)此為日本密教之派別。吾國密教式微,故特詳著之。日本弘法於東寺弘通之密教,謂之東密,日本慈覺於天臺山,智證於園城寺弘傳之密教,謂之台密,二密不同者,東密以大日為本位,台密以釋迦為本位也。故東密以大日與釋迦為別體,台密以大日與釋迦為同體。又台密於密教,分理秘密教與事理俱密教,理秘密教為總說真如法性之妙理者,法華華嚴楞伽仁王等之一乘教,悉為真言教。此以大日經疏解真言以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語,且疏中往往援引法華華嚴等諸大乘之說,證其與大日經所說,一其理趣故也。是為成立理秘密之屈強口實。故於兩經中置重大日經,於兩部中置重胎藏界,對於金胎次第而定胎金次第。故在台密,法華圓教與兩部真言於理無軒輊。所異者唯在三密之事相說與不說耳。較諸東密貶法華置於第八住心即華嚴之下位,其差實為天淵。又如東台所立之神道,東密之兩部神道,以大日金輪為本尊,臺密之一實神道,以釋迦金輪為主尊。即其名稱,東密取於密經而稱為兩部,台密取於法華而謂為一實。又台密於兩部之外立兩部不二之蘇悉地法而為三部,是亦東密之所不許也。其他兩部之血脈,東密以一通之血脈,通用於兩部,台密之血脈則兩部各別而立。又在修法,東密以愛染法為至極之大法,而台密則以熾盛光法為至極。如此種種,不遑枚舉。要之東密固執釋迦大日顯密不同,故台密斥之為昧於一實之理,台密主張釋迦大日同一理密,故東密斥之為未脫顯網也。
東弗於逮 (地名)Pu%rva-videha,舊曰弗婆提,又曰弗於逮,新曰毘提訶。四大洲中東大洲之名。西域記一曰:「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東毘提訶洲,舊曰弗婆提,又曰於逮,訛也。」毘提訶
東序 (職位)禪林之叢規,擬於朝廷文武兩班,分東序西序兩班。諸知事為東序。諸頭首為西序,兩序
東毘提訶 (雜名)Videha,四大洲之一。東大洲名毘提訶,在須彌山東方之鹹海。毘提訶
東班 (職位)禪林兩班之一,亦云東序。知事之班位也。兩序
東流 (雜語)謂佛法自印度流轉於支那也。四教儀曰:「東流一代聖教。」
東密 (術語)日本真言宗所傳之密教對於天台宗所弘之密教而稱為東密。以東寺為其根本道場故也。東台二密有種種之差異。東台二密
東淨 (雜名)禪林屬於東序之廁曰東淨,屬於西序之廁曰西淨。廁為至穢之處,宜為潔清,故曰淨。見象器箋二。
東庵 (堂塔)禪林之東堂又稱東庵。東堂
東曼陀羅 (術語)胎藏界之曼陀羅也。胎藏界為示本有之理性者,金剛界為示修證之果相者,故二界相望。而胎為因,金為果,有因曼陀羅果曼陀羅之名。因而配之於方位,則胎為東位,金為西位。以萬物發於東而成於西,東具因相,西具果相故也。
東陽 (人名)梁傅大士,婺州東陽縣人。故稱為東陽大士。止觀義例曰:「東陽大士,位居等覺。」義例隨釋五曰:「言東陽者,古東陽郡也,今為東陽縣,縣有東陽山屬婺州。言大士者,大心之士,菩薩之美稱也。姓傅氏,名翕,彌勒化身也。」
東勝身洲 (界名)四大洲之一。在須彌山東方之鹹海中。其身形勝,故名勝身。俱舍論十一曰:「東勝身洲,東狹西廣,三邊量等,形如半月。東三百五十三,邊各二千。」同光記八曰:「東勝身洲,身形勝故,或身勝贍部故,名勝身,梵云毘提訶。」
東漸 (術語)謂佛教傳播於東方諸國也。尚書禹貢曰:「東漸於海。」法華玄義一曰:「大法東漸。」
東禪寺 (寺名)湖廣通志七十八曰:「黃州府黃梅縣,東禪寺在黃梅縣西南一里。」名勝志曰:「東禪寺號蓮華寺,乃五祖傳衣缽於六祖處。有六祖簸糠池,墜腰石,及吳道子傳衣圖。」
東嶽 (雜名)泰山之神也。吳澄山嶽碑曰:「嶽者地祇,其祭壇而弗廟。五嶽四瀆總立廟,自拓拔氏始。唐乃各立廟於五嶽之麓。東嶽之遍於天下,則肇於宋之中葉。」
東震 (雜名)猶言東夏。震旦在印度之東方,故曰東震。
東藏 (雜名)禪林眾多之處以經藏置於東西兩處,謂為東藏西藏,敕修清規知藏曰:「後以眾多列來西藏。」
東藏主 (職位)處理東藏者。
雨乞 (雜語)旱時,依修法乞降雨也。又曰請雨,或曰祈雨。古自印度行之,海龍王經,大雲經請雨品,大雲輪請雨經等說此法。皆請龍王,又誦孔雀王經。支那日本廣行之。
雨花 (雜語)又作雨華。大同坊雲花寺,大歷初,僧儼講經,天雨花,至地咫尺而滅。夜有光燭室。敕改為雲華。見酉陽雜俎。
雨花臺 (地名)在江蘇江寧縣南。據岡阜最高處。遙瞰大江。俯臨城市。為金陵扼要之地。相傳梁武帝時。有法師講經於此。感天雨花。故名。
雨曼陀羅華 (雜語)法之奇瑞。自天降曼陀羅華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佛說阿彌陀經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雨眾 (流派)Va%rs!ya,數論派之別稱。唯識述記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羅,古云迦毘羅,訛也。此云黃赤,鬢髮面色,並黃色故。今西方貴婆羅門種,皆黃赤色也。時世號為黃赤色仙人,其後弟子之中上首,如十八部中部主者,名伐里沙,此翻為雨,雨時生故,即以為名。其雨徒黨,名雨眾外道。」數論
雨眾三德 (術語)數論派立二十五諦。其第一曰自性冥諦。此有薩埵,剌闍?答摩之三德。三德
雨華 (術語)自天雨華也,法華經序品曰:「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無量壽經上曰:「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虛空諸天人,當雨珍妙華。」
雨華瑞 (術語)釋尊將說法華經,入於三昧時,自天雨四種之華(如上所記),稱之為雨華瑞。法華六瑞之第三瑞也。法華經疏二曰:「據事而言,既說非常法,致感諸天供養。(中略)約理而談者,天者淨也。四眾封執之心既淨故,得聞經成佛。(中略)雨四華者,正表四眾成佛。」
雨期 (雜語)謂夏三月也,安居
雨勢經 (經名)佛為雨勢大臣說七不衰法者。攝於中阿含經三十五。
雨寶 (譬喻)妙法之德譬如寶也。
雨寶經 (經名)佛說持世陀羅尼經之異名。
雨寶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雨寶陀羅尼經,一卷。唐不空譯。與佛說大乘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皆為佛說持世陀羅尼經之異譯。
兩舌 (術語)十惡業之一。謂言語反覆,掉弄是非也。易林云:一簧兩舌,妄言謀訣。佛教亦以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為口業。見四十二章經。新譯曰離間語。大乘義章七曰:「言乖彼此,謂之為兩。兩朋之言依於舌,故曰兩舌。」
兩非 (術語)四句分別中之第四句也。如就有無而分別四句,言非有亦非無也。兩是
兩向釋 (術語)在一文中間通於上下之句而成義也。又曰義兼兩向。法華文句記會本十一曰:「等者兩向釋也。」
兩序 (職位)又曰兩班。朝廷之制有文武兩班,禪林擬之於住持之下設東西兩班。長於學德者歸西序,謂之頭首。通於世法者歸東序,謂之知事。東序以都寺,監寺,副寺,維那,典座,直歲為次第。西序以首座,書記,知藏,知客,知浴,知殿為次第。由於宗派而略有不同。敕修清規有兩班圖。
兩足尊 (術語)佛之尊號也。以佛在有兩足之有情中,為第一尊貴故也。又,兩足者,言戒定福慧等之功德,以佛於此等功德為二足而遊行法界故也。法華玄贊三曰:「佛於二足多足無足一切中尊,今云兩足尊於三類中兩足為貴。能入道故,謂人天類。佛亦兩足,故言兩足尊。」法華嘉祥疏四曰:「兩足尊者,或以戒定為二足,或以權實為二足,或以福慧為二足,或以解行為二足,此皆內德之二足也。外形以天人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尊也。」光明文句記三曰:「大經明十號中兩釋:一約人天善趣兩足為貴,佛於天人中尊,二約福慧俱備名為兩足。」
兩河 (雜語)尼連禪河Nairan^jana,與跋提河也,佛在尼連禪河邊成道,在跋提河Hiran!yavati邊涅槃。即前為有餘涅槃之處,後為無餘涅槃之處也。因明大疏序曰:「歸真寂於兩河,餘烈光乎沙劫。」寄歸傳一曰:「跡滅兩河,人天掩望,影淪雙樹龍鬼摧心。」【又】四大河中以殑河與信度河之二流,流通印度,故印度總稱為兩河。求法高僧傳上玄照贊曰:「愴矣無成,兩河沈骨,八水揚名。」自註曰:「兩河即在西國,八水乃屬東郡。」
兩肩神 (天名)同名神與同生神也。
兩卷經 (經名)淨土三部經中佛說無量壽經之異名。玄義分傳通記三曰:「大經者無量壽經,三經之中此經廣故,對餘二經名大經也。天台此經名大本,阿彌陀經名小本,嘉祥名雙卷。淨影道綽與今家同,龍興名兩卷經。」
兩界 (術語)又曰兩部。金剛界與胎藏界之曼陀羅也。
兩界曼陀羅 (術語)毘盧遮那佛集法界眷屬,成自利利他大佛事之壇場,謂為曼陀羅。密教中此曼陀羅有二大宗:一為金剛界,一為胎藏界。胎藏界由於眾生本具之理德,金剛界依於如來始成之智德。各以大日為中心,恆沙之諸尊集於此,依自己之本誓而垂化用也。以此壇場之狀。圖於兩軸,亦曰曼陀羅。曼陀羅 0159.JPG
兩界兩部大日 (術語)謂金胎兩部之大日也。大日如來雖為理智不二之法身,而其智之妙用與理之妙用,別附名稱。金界之大日,住於智拳印,胎界之大日,住於法界定印。兩部
兩垢 (術語)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之二真如也。自性清淨之體,伏藏於煩惱之垢染,曰有垢真如,即在纏真如也。佛果所顯之理體清淨,而不覆於垢染,曰無垢真如,即出纏真如也。攝論謂為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佛性論以在纏真如為有垢如,出纏真如為無垢如,染淨兩分之真如也。觀經疏玄義分曰:「無塵法界,凡聖齊圓。兩垢如如,則普該於含識。」真諦譯之攝論五曰:「論曰:真實性亦有二種:一自性成就,釋曰:謂有垢真如。二清淨成就,釋曰:謂無垢真如。」
兩垢如如 (術語)有垢如與無垢如也。真如之異名。兩垢
兩是 (術語)又曰二是。四句分別中之第三句也。如就有無而分別四句,則第三句曰:「是有是無。」或曰:「有亦無。」亦曰雙照之句。三論玄義曰:「是有是無,名為兩是;非有非無,名為兩非。」
兩迦 (雜語)鎮頭迦,迦羅迦之二果也。此二果似而非,甚難辨。顯戒論中曰:「牛驢之乳,其色難別。兩迦之果,其形何別?」鎮頭迦
兩重能所 (術語)十乘觀
兩財 (雜語)內外之兩財也,身體手足等眾生之正報曰內財。金銀舍宅等眾生之依報曰外財。元照彌陀經疏上曰:「內外兩財,隨求而應。」
兩班 (職位)兩序
兩翅 (譬喻)定慧譬如鳥之兩翅。止觀五曰:「馳二輪而致遠,翥兩翅以高飛。」同輔行曰:「二輪遠運,誓定慧橫周。兩翅高升,誓定慧豎極。」
兩俱不成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四不成之一。如勝論師對於聲論師,將立「聲為無常」之宗,而用「眼所見故」之因。謂聲為眼之所見,立者之勝論師,與敵者之聲論師,俱不許之。此因望於立敵兩者,不成對於宗之因,故曰兩俱不成。因明入正理論曰:「如成立聲為無常等,若言是眼所見性故,兩俱不成。」
兩部 (術語)又曰兩界。謂密教二大法門,金剛界胎藏界之兩道也。日本東密次第為金胎,日本台密次第為胎金。其故以台密分事密理密之二者,其理密之邊謂與法華同意,大日經疏之意亦然。故注重與法華同意之理密,而次第為胎金。東密不分事理二密,且貶法華於第九住心,故準於因果之勝劣,而次第為金胎。蓋以胎藏界為因門,金剛界為果門故也。胎藏界從果向因,本覺佛之化他門也,故為依大定悲智三德,從中胎藏流出三重之曼荼羅統收之於三部,大定門為佛部,大悲門為蓮華部,大智門為金剛部。又金剛界從因至果,始覺佛之自利門也,故為轉因位九識,得果上五智,示自證之境之曼荼羅,分之為五部,即佛部,金剛部,寶部,蓮華部,羯磨部是也,即自上之佛部開出寶部羯磨部也。然皆是大判,胎藏界亦非無五部。大日經疏十五所謂「釋謂隨五部如上所說五字差別之用。」是其證也。金剛界亦非無三部之建立。如意輪無量壽一字頂輪王等之儀軌說三部之三昧部,是其證也。眾生本具之萬德理性為胎藏。轉眾生之九識而成五智為金剛。故胎藏者理也,金剛者智也。胎藏有二義:一含藏之義也,於母之胎內含藏體性而覆育之,理體亦爾,能具足一切之功德而不亡失,故謂之為胎藏。二隱覆之義,如人之在母胎,覆藏其體。理體隱於煩惱之中而不顯現,故謂之為胎藏。金剛又有二義:一堅固之義,自體堅固而不可破壞,故曰堅固。又利用之義,能摧破一切之物故曰利用。智體亦爾。沈淪生死海之中,而無破壞,還能破摧一切之煩惱,故名金剛。而胎藏為理,故為前五大,是千栗[馬*太],即肉團心也。金剛為智,故為識大,是質多,即緣慮心也。又理以本具之故為本覺。智以始成之故為始覺。又胎為本有平等之曼荼羅。故不見自他此彼之差別,故為自證。金見自他彼此迷語之差別,故為化他。又胎以自證之故,其曼荼羅為從果向因,利他也。智以始成之故,其曼荼羅為從因至果。自利也。又胎為一切眾生之因所住之位,故名為因曼荼羅。金剛為一切眾生之果所住,故名為果曼荼羅。是以配之於方位,則胎藏界以因位之故,配於發心位之東。金剛界以果位之故,配於成菩提位之西。又配於遮表,則胎藏界為多法界之表德門,金剛界為一法界之遮情門。此以理為有相之萬物十界曼荼羅,智為無相之一空一月輪故也。又配於日月則胎藏界為日輪,金剛界為月輪。此以胎藏界為本來圓滿之果德,金剛界為十六分漸明之始覺故也。東密於此兩部各云不二,不別立不二之法,台密於此外立蘇悉地法,為不二之法。此兩界本來非可對立者。以後世之釋者,欲強使兩界一致,附會而為秘傳之說多,因而迷後世者亦多。觀夫胎藏之一門及金剛之一門各具一多,因果,理智等可知也。解釋之手段,對立固無不可。然非可強使相對立也。
兩部相對 (術語)胎藏住於蓮華,以蓮華表理之攝持故。金剛住於月輪,以表智之光照故。又蓮華住於地,月輪居於天,以配於陰陽,以陰陽是理智之異名故。又胎藏之大日,住於曼荼羅之中位,橫表平等之義,金剛之大日,居於一印會之最頂,豎表差別之義,以理為平等,智為差別故。又胎藏之大日,住於法界定印,定為理之異名,金剛之大日,住於智拳印,智之義可知也。見秘藏記鈔三。
兩部不二 (術語)金胎兩部,理智一雙之法門也。胎藏界為理性,金剛界為智用,而理為智之體,智為理之用,理智冥一,有如水波。因此兩部一體不二也。在果智之妙用與法性之寂靜,姑異法門而已。依兩部不二之深秘,則胎藏為詮金剛之名。金剛為詮胎藏之名。其故以[87A6]字雖是金剛界大日之種子,然以五字布於身之五處時,以[87A6]字布於胎,是金剛詮胎藏之證也,又以[8740]字雖為胎藏界大日之種子,然大日經說[8740]字謂為勝作金剛輪。是胎藏詮金剛之證也。因此於胎藏界安金剛門,於金剛界安蓮華門,又胎藏界之道場觀,先觀月輪於其上觀蓮華,金剛界之道場觀,先觀蓮華,於其上觀月輪。是即胎金非二,理智是一之意也。故東密於兩部之外不立蘇悉地之不二法也。見秘藏記鈔一。
胎金率都婆 (物名)胎藏界為[8740]等五字所成。金剛界為[87A6]一字所成。而其塔形有二說:一胎藏界為五輪塔,是為本有之因德,故不加莊嚴也。又金剛界為多寶塔,是為修生之果德,故加莊嚴也。又一說,二塔同為五輪塔,於運心宜有差別,五字所成者,為各別之五輪色法塔,一字所成者,為無礙之五輪心法塔。問:今兩部之三昧耶曼荼羅所圖者,同似寶塔,而其形無差別,今何言五輪塔耶?答曰:寶塔之總體為五輪,五輪之上以四曼加莊嚴也,今約於本體兩部共謂為五輪耳。見秘藏記鈔四。而此為自性清淨心,亦為真如,亦為法性,亦為佛,亦為如來藏,亦為觀。見秘藏記本。
兩部金剛優劣 (雜語)「胎藏之普賢,金剛手之異名也,金剛名為第一內眷屬之上首,故別舉之。內眷屬主如來內證之智印。然則金剛界之金剛亦為佛之內證智也,故知兩部之金剛無優劣。問,胎藏界之外部,有天鬼畜等類,金剛界之外部,亦有二十天,此等總名金剛,此金剛兩部無優劣耶?答:胎藏之金剛,為業報實類之身,非佛之示現,金剛界之金剛,為使實類業報之人覺知,故如來自示現外金剛部之眾,然則胎藏之金剛,為實類之身所化之迷者故為劣。金剛界之金剛,為權化身,能化之覺者,故為勝。」見秘藏記本。
兩部結界 (修法)以兩部之深意組立之結界也。為道場限寺域,謂為結界。
兩部大經 (術語)謂密教所依之經典中,善無畏三藏譯之大日經七卷,與不空三藏譯之金剛頂經三卷也。
兩部神道 (流派)天台宗所傳之神道曰一實神道。真言宗所傳之神道曰兩部神道。兩部者,金胎兩部也,金胎兩部之曼陀羅,天竺所奉之一切諸天神祇,亦包羅而盡本跡權實之深秘。日本之密教者推此意,亦使本國所奉之大神與大日如來,阿彌陀如來等兩部曼陀羅之諸尊合同,名兩部習合之神道。東台二密
兩展三拜 (術語)與兩展三禮項同。
兩展三禮 (術語)展者,將作禮,初欲展坐具(坐具即尼師檀),師家止之,乃作摺勢,鞠躬敘事情,是為一展。復欲重展,復被止,乃作摺勢敘寒暖,是為兩展。然不拜則情不足,故不展坐具以手持之觸地三拜也。敕修清規遊方參請曰:「起至爐前,兩展三禮謝茶。初展云:某等重承煎點,特此拜謝,下情不勝感激之至。再展云:即日時令謹時,恭惟堂頭和尚,尊候起居多福。退身觸禮三拜。」
兩業 (術語)日本傳教大師定一家之學生式。其中置止觀遮那兩業。年度二人,受大戒後,使專修此兩業,十二年不得出山門。止觀業者,年年每日以法華經,金光明經,仁王經,守護經諸大乘經之護國眾經,使之長轉長講。遮那業者,歲歲每日以遮那經,孔雀王經,不空罥索經,佛頂經諸真言等之護國真言使之長念。又止觀業使具修四種三昧,遮那業使修習三部念誦(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
四業 (名數)一止觀業,如上。二大日業,三金剛頂業,四蘇悉地業,是日本慈覺分開遮那業,更置三業之學生也。
五業 (名數)四業與前同,第五一字業。是日本智證更置尊修一字頂輪王經之學生也。
兩鼠 (譬喻)黑白之二鼠也,以喻晝夜。
兩權 (術語)聲聞緣覺之二乘,對於菩薩乘之一實而曰兩權。法華玄贊序曰:「揚一實而包總太虛,振兩權而遺羅萬象。」
奈利 (界名)與泥梨同。泥梨
奈河 (雜名)地獄三途之川也。川有三瀨,罪人至此謂奈處可渡,故名奈河。十王經曰:「前大河即是葬頭,見渡亡人,名奈河津。」
奈河橋 (雜名)在第十殿幽冥沃燋石外正東,直對世界五濁之處。貧賤殀死等人,過此橋而投生云。
奈恥羅訶羅 (異類)夜叉名。譯言飲血。見孔雀王咒經上。梵Rudhira%ha%ra奈為留之誤。
奈落 (界名)又作捺落,那落。捺落迦之略。捺落迦
直心 (術語)正直而無諂曲之心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直心是菩薩淨土。」同菩薩品曰:「直心是道場。」楞嚴經一曰:「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註維摩一「肇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什曰:直心,誠實心也,發心之始始於誠實。」
直月 (術語)直歲
直堂 (職位)禪寺輪次守僧堂之役,即當直也。
直傳 (術語)直接傳授,即口傳也。
直道 (術語)不迂曲而直至涅槃之道也。大乘義章一曰:「二空即是世直道。」直到佛地之道也。教行信證證卷序曰:「最勝直道。」
直歲 (術語)禪林之目。直者當也,當一歲之幹事,故云直歲。敕修清規下一曰:「直歲,職掌一歲作務。」僧史略中曰:「或立直歲,則直一年,或直月,直半月,直日。皆悅眾也。」釋氏要覽下曰:「三千威儀經,具十德堪充直歲。」
直裰 (衣服)偏衫與裙子之裰合者。敕修清規五曰:「直裰,相傳前輩見僧有偏衫而無裙,有裙而無偏衫,遂合二衣為直裰。然普化索木直裰,大陽傳草履直裰,古亦有矣。」
直掇 (衣服)與直裰同。傳燈錄曰:「普化謂市人乞我一個直裰。」林逋寄李山人詩曰:「身上祇衣粗直掇,馬前長帶古偏提。」蘇轍孔平仲惠蕉布詩曰:「更得雙蕉縫直掇,都人渾作道人看。」按,說文,[衣*毒],衣躬縫也。集韻云:或作[衣*篤],[衣*督]。又周禮疏,中央為督,所以督率兩旁。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經。音義亦云中也。六書故云:人身督脈,當身之中,貫徹上下,故衣縫當背之中達上下者,亦謂之督。據此則直掇字,本當作[衣*毒],而督亦可借用。若裰則補破之義,不應聯直字為名,作掇則更無義矣。
直說 (術語)直說法義之長行經文也。十二部經中修多羅之說相也。又不借餘人,本人自說曰直說。成實論一曰:「修多羅者,直說語言。」大乘義章二曰:「長行直說,斯皆是其修多羅攝。」
來生 (術語)如言來世,未來之生報也。
來世 (術語)未來之世也。法華經曰:佛告舍利弗,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曰華光王。
來迎 (術語)佛菩薩自極樂來迎念佛之行者也。觀無量壽經曰:「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五會法事讚曰:「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是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九之誓願也。然淨土門中淨土真宗之一流不敢期此來迎。來迎不來迎
來迎印 (印相)彌陀佛來迎眾生時之印相也,舉右手比之於佛,垂左手比之於眾生是也。尋常之立像印相也。
來迎三尊 (圖像)彌陀觀音勢至三尊作來迎狀之形像也。
來迎不來迎 (術語)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九有來迎引接之願,故淨土門之念佛者,多要臨終之正念以期佛之來迎。然在淨土真宗以期來迎為修諸行之雜修雜行期。專修念佛之行人,於聞信之一念,往生之行事成辦,故不期終之正念佛之來迎。是念佛門中獨特之宗旨也。末燈鈔曰:來迎者,為諸行往生,自力之行者故。臨終者,謂諸行往生之人,未得真實之信心故。(中略)真實信心之行人,以攝取不捨故,住於正定聚之位,是故無臨終,無來迎,信心定,則往生定也。
來迎引接願 (術語)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九。於念佛之行者臨終時來接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來果 (術語)來世之果報也。
來應 (術語)應他之請而來也。楞嚴經一曰:「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
奇光如來 (佛名)小乘經所顯釋尊以外之唯一現在佛,過東方七恒河沙之佛土所出現者。增一阿含經二十九曰:「目連禮世尊足,即於如來前沒不現,往詣東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彼土。」
奇妙 (雜語)無類之珍也。法華經囑累品曰:「容顏甚奇妙。」阿彌陀經曰:「種種奇妙雜色之鳥。」
奇臭餓鬼 (異類)梵語曰迦吒富單那。譯曰奇臭餓鬼。見玄應音義十一。迦吒富單那
奇特 (術語)梵語A^s/carya,阿闍理貳。又作遏部多Adbhuta,譯曰奇特。獨一不偶也。西域記一曰:「何奢理貳伽藍,唐言奇特。」佛所行讚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賢愚經八曰:「如來出世,實復奇特。」
三種奇特 (名數)一神通奇特。佛世尊妙應群機而現大神變不思議,使一切眾生及諸邪魔外道咸歸正化也。二慧心奇特。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諸法,而成一切種智也。三攝受奇特。佛能知眾生諸根之利鈍,隨機攝受,開導教化,使彼咸聞法要,進修妙行,出離生死也。見過去現在因果經四。
奇特經 (經名)一字奇特佛頂經之略名。
奇異 (雜語)非常也。十地論一曰:「若來此處,則非奇異。」唐太宗三藏聖教序曰:「鹿苑鷲峰,瞻奇仰異。」
奔那伽 (植物)Pus!pa-na%ga,譯言龍樹華。彌勒菩薩在此樹下成道。大日經疏七曰:「龍華奔那伽者,此奔迦是龍樹花。彌勒世尊於此樹下成佛,其直言龍華者,是龍中所尚之花,西方頗有其種。」
奔荼 (植物)Pun!d!arika,奔荼利之略。
奔荼利 (植物)Pun!d!arika,又曰奔荼利迦。譯曰白蓮花。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奔荼,舊言芬利,亦作分陀利,此云白蓮花也。」慧琳音義五曰:「奔荼利花,白蓮花名也。古云芬陀利,正云奔拏。」分陀利
芥子 (譬喻)以芥子投針鋒難中,譬佛出世之難也。涅槃經二曰:「芥子投針鋒,佛出難於此。」【又】喻極小也。白居易僧問曰:「維摩經不可思議品中云:芥子納須彌。須彌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豈可芥子之內入得須彌山乎?【又】(物名)芥子為性堅辛者,密教以之為降伏之相應物,於此加持真言,投於爐,以供降伏之用。真言修行鈔五曰:「實賢僧正護摩師傳抄云:取芥子投爐中,十方十度也。護摩略觀抄云:(道範)芥子堅辛性,有降伏用。依添真言加持,作降魔結界也。投十方,破十方魔軍也。又龍猛菩薩咒,白芥子打開鐵塔扇。入法界塔中,受金剛薩埵灌頂。今行者芥子加持,又打開十方法界塔婆,請諸佛聖中證明聽許之觀可作之。」【又】(譬喻)以譬劫量。芥子劫
芥子劫 (術語)以芥子喻劫量曰芥子劫,以磐石喻劫量曰磐石劫。
芥子供 (修法)修[馬*太]都法時於本尊供白芥子也。蓋[馬*太]都法即如意寶珠之法,其寶珠邊,諸魔必伺,故為辟除之,乃行此供也。若無白芥子,則用菜種。又,降伏者,用芥菜之子,其作法於小土器或銅器等,盛芥子,後供養時,於華傍置閼伽以前,取其芥子器,以[87A9]字加持,以[87AD]字供之,後置本處,不令他人見,若人多時,以時華器盛之而供為法。白芥子
芥石 (譬喻)芥子劫與磐石劫之喻。秘藏寶鑰下曰:「芥石竭磷,虛空可量。」
芥城 (譬喻)以譬劫量者。智度論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中滿芥子。有長壽人,百歲一來,持一芥子去。芥子盡,劫未盡。」。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曰:「所冀芥城數極,鳥事猶傳,拂石年窮,樹經無泯。」
芬陀利 (植物)梵語。花名。見佛經,即白蓮花也,又作芬[(阻-且)*(施-方)]利。分陀利
芬陀利花沙門 (術語)四果
芬[(阻-且)*(施-方)]利 (植物)梵語曰芬[(阻-且)*(施-方)]利,此言白蓮花。與芬陀利同。涅槃經云:「如來之身,非胎所污,如芬[(阻-且)*(施-方)]利花,本身清淨故。」分陀利
居士 (雜名)梵語曰迦羅越kulapati,居財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輟耕錄曰:「今人多以居士自號。考之六經,惟禮記有居士錦帶。註,謂道藝處士也。」吳曾能改齋漫錄曰:「居士之號,起於商周之時。韓非子書曰:太公封於齊,東海上有居士狂矞華士昆弟二人立議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諸侯,耕而食之,掘而飲之云云。則居士之由來久矣。」魏志管寧傳曰:「胡居士賢者也。」南史曰:「阮孝緒屏居一室,家人莫得見其面。親友因呼為居士。到洽築室岩阿,幽居積歲,時人號曰居士。虞寄居閩中,知刺史陳寶應有異志。恐禍及,乃著居士服,居東山寺。」魏書曰:「盧景裕不仕,貞素自得,人號居士。」今為在家修禪者之稱。註維摩經一:「什曰:外國白衣多財富樂者,名為居士。肇曰:積財一億,入居士里。寶貨彌殖故,貪著彌深。」天台觀音義疏曰:「居士者,多積賄貨,居業豐盈,以此為名也。」慧遠維摩經疏一曰:「居士有二:一廣積資財,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居士有二種:一居舍之士,故名居士。二居財一億,故名居士。」法華玄贊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十誦律六曰:「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種。餘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女居士 (術語)婦人亦稱居士。禪錄往往有之。
居士傳 (書名)清彭際清著。為傳五十六。列人二百二十七。附列者又七十七人。其發凡曰:「佛門人文記載,其專繫宰官白衣者,故有祐法師宏明集,宣律師廣宏明集,心泰佛法金湯,姚孟長金湯徵文錄,夏樹芳法喜志。其以沙門為主兼收外護者,則有志磐佛祖統紀,念常佛祖通載,以及傳燈錄,續傳燈錄,五燈會元,東林傳,往生傳諸書。所錄事言,互有詳略。或失之冗,或失之疏。至朱時恩居士分燈錄,郭凝之先覺宗乘,李士材居士禪燈錄,並本五燈,止揚宗乘。於諸三昧法門,有所未備。今節取諸書者十之五,別徵史傳諸家文集,諸經序錄,百家雜說,視諸書倍之。裁別綴屬,成列傳五十餘篇。詳其入道因緣,成道功候,俾有志者,各隨根性,或宗,或教,或淨土,觀感願樂,具足師資(云云)。」等不等觀雜錄三曰:「居士傳內汪大紳評語,直截痛快,實具宗匠手眼。但其中每引程朱為契合,似覺不類。度其意,無非欲引理學家究明心宗耳。然理學家既宗程朱,決不信有此事。是汪君援引之意,不能令儒者生信,反令儒者易視禪宗,以為不出程朱心學矣。甚哉!立言之不可不慎也。予願他日重刻此傳,將評語內與儒家牽合者節去,未始非護法之一端也。」
居倫 (人名)又作居鄰,拘輪,俱鄰。五比丘之第一。阿若憍陳如也。玄應音義四曰:「居倫大哀經作拘輪,譯云本際,第一解法者也。普曜經云:俱鄰者解本際也,阿若者言已知也。正言解了,拘鄰亦姓也。」又曰:「拘鄰,或作居倫,或作拘輪。皆梵言訛也。此云本際,則經中尊者了本際,尊者知本際,皆是也。此即憍陳如。」阿若憍陳如。梵A^jn^a%takaun!dinya。
居虛倅略 (界名)十八地獄之一。地獄附錄。
居簡 (人名)四川人。姓王氏,一作龍氏。謁育王德光,得其法印。後於杭州淨慈寺開法道。於寺之北[石*間]築室居之。著有北[石*間]集十九卷,北[石*間]續集一卷。淳祐六年寂。見續傳燈錄,釋氏稽古略,五燈嚴統等。
屈支 (地名)Kutche,國名。或作龜玆,丘慈。見名義集三。
屈吒阿濫摩 (寺名)寺名。譯曰雞園。屈屈吒阿濫摩
屈屈吒播陀 (地名)Kukkut!apadagiri山名,譯言雞足。在摩揭陀國,當菩提樹之東百餘里,迦葉尊者於此入定。西域記九曰:「屈屈吒播陀山(唐言雞足),亦謂窶盧播陀山(唐言尊足),高巒[(阿-可)*肖]無極。深溪洞無涯。(中略)其後尊者大迦葉波,居中寂滅,不敢指言,故言尊足。」
屈屈吒阿濫摩 (寺名)Kukkut!aa%ra%ma,僧寺名。譯言雞園。阿輸迦王所建。釋迦方誌下曰:「屈屈吒阿濫摩寺(言雞園也)。」西域記八曰:「故城東南有屈屈吒阿濫摩(唐言雞園)僧伽藍,無憂王所建焉。無憂王,初信佛法也,式遵崇建,修殖善種。召集千僧凡聖兩眾,四事供養,什物周給。頹毀已久,基址尚在。」
屈陀迦阿含 (術語)巴Khuddaka%gama,五阿含之一。為四阿含外之一切雜經。善見律毗婆沙一曰:「除四阿鋡餘一切佛法,悉名屈陀迦經」是也。其中有十餘小部。善見律毗婆沙以為法句Dhammapada,喻Apada%na,嫗陀那Uda%na,伊諦佛多伽Itivuttaka,尼波多Sutta-nipa%ta,毗摩那Vima%navatthu,卑多Peta-vatthu,涕羅伽陀Thera-ga%tha%,涕利伽陀Theri-ga%tha%,本生Ja%taka,尼涕婆Niddesa,波致參毗陀Pat!isambhida%,佛種姓經Buddhavamsa。若用藏Cariya-pit!aka之十四。現存巴利佛典之屈陀迦部。加之以Khuddaka-pa%tha而為十五小部。
屈浪拏 (地名)又作屈浪那。為都貨邏國之故地。西域記十二,謂其國伽藍僧徒雖少,而國王厚敬三寶云。
屈眴 (雜名)布帛名。第一布。謂大細布也。義楚六帖二十二曰:「寶林傳云:唐言第一布,紡木綿華心為之,即達磨所傳之衣七條也。碧裏,自師子尊者傳與。」宋僧傳八(慧能傳)曰:「其塔下葆藏屈眴布鬱多羅僧,其色青黑,碧縑複袷,非人間所有物也。」
屈滿囉合掌 (術語)又作屈摩羅。十二合掌之第三。大日經疏十三曰:「以十指頭相合,指又齊等。然掌內空令稍穹窿,名屈摩囉合掌。此云如未開蓮也。」屈摩羅
屈請 (雜語)迎請尊上也。雜阿含經四十八曰:「屈請入其舍。」有部毗奈耶律九曰:「便於後時,同前屈請。」
屈摩羅 (雜名)又作屈滿囉。蓮華之未開者。僧叡之法華經後序曰:「諸華之中,蓮華最勝。華而未敷,名屈摩羅。敷而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分陀利。」此說明與Utpala,Kamala,Pun!d!arika相當。而屈摩羅之原語,則不明。或為Kuvala乎。
屈霜[何-可+爾]迦 (地名)國名。譯曰何國。見西域記一。
屈露多 (地名)北印度古王國名。闍爛陀羅國之東北地方也。西域記四謂多學大乘者。Kullu%ta。
孟八郎 (雜語)孟者孟浪之義,八郎者生子之行次,如李四張六之類。亂暴之野郎曰孟八郎。傳燈錄八南泉章曰:「孟八郎漢,又恁麼去也。」碧巖第二十八則著語曰:「孟八郎作什麼?」同鈔曰:「不依道理作事者云。」
孟婆神 (傳說)相傳孟婆神生於漢代。幼讀儒書。壯誦佛經。惟勸世人戒殺喫素。年八十一歲,猶是處女。因姓孟,人故稱曰孟婆阿奶。時有能知前因者,妄認前生眷屬。漏洩陰機。上帝敕令孟氏女為幽冥之神造醧忘臺,又探取世俗藥物合成似酒非酒之湯,分為甘苦酸辛鹹五味。孟婆神掌之使鬼魂飲之以忘前生。
孟婆湯 (傳說)孟婆神
芙蓉道楷 (人名)宋左街十方淨因禪院禪師道楷。得洞上之宗於投子山義青禪師,徽宗賜紫衣,固辭不受。帝怒,下之獄。後被放逐,庵於芙蓉湖上。因號芙蓉。政和八年寂。鄧州丹霞子淳嗣之。淳有二弟子,一曰清了,真歇也。一曰正覺,天童之宏智也。見五燈會元十四,稽古史略四。
芝苑 (人名)靈芝之元照,又稱芝苑。有題為芝苑遺編者三卷。
(雜語)梵語曰補逝波Pus!pa花為六種供物之一。表萬行開敷而莊嚴佛果也。大日經疏八曰:「花者,是從慈悲生義。即是淨心種子於大悲胎藏中,萬行開敷莊嚴佛菩提樹,故說為花。」以六種供具配於六波羅蜜,則花當於忍辱波羅蜜。以華有柔軟之德,使人心緩和故也。諸經要集四華香緣詳說以花供養之功德。花經中多作華字。
二花 (名數)一草木花,凡草木之花皆有開敷結實之義,以譬萬行之因即有成就佛果之能。二嚴身花,世間金玉等花皆能嚴飾其身,以譬神通相好即能莊嚴法身。見華嚴經疏三。
四華 (名數)一分陀利華,白蓮華也。二優缽羅華,青蓮華也。三缽特摩華,紅蓮華也。四拘勿投華,黃蓮華也。蓮華。【又】一曼陀羅華,白蓮華也。二摩訶曼陀羅華,大白蓮華也。三曼殊沙華,赤蓮華也。四摩訶曼殊沙華,大赤蓮華也。見法華經序品。
寄花五淨 (雜語)以花寄於色界第四禪之五淨天。則恒不萎。以世界之大風災亦不至此天故也。安樂集曰:「譬如寄花五淨,風日不萎,附水靈河,世旱不竭。」
第一華 (雜名)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蓮華中青蓮為第一,一切陸生華須曼色第一。」
花亭 (雜名)於佛出日,為安置佛之降生像,造小亭,以紅白之眾花交覆作瓦狀,寶蓋垂幡亦皆累花而成之者。見象器箋十九。
花座 (物名)以蓮華所成之臺座。佛菩薩坐之。智度論八曰:「問曰:諸床可坐,何必蓮華?答曰:床為世界白衣座法。又以蓮華軟淨,欲現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壞故。又以莊嚴妙法座故。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香淨大者。人中蓮華,大不過尺。漫陀耆尼池,及阿那婆達多池中蓮華,大如車蓋。天上寶蓮華復大於此。是則可容結跏趺坐。佛所坐華復勝於此百千萬倍。又,如此蓮華臺,嚴淨香妙可坐。」
花偈 (雜名)譬經之散文曰散花。其偈頌曰貫花。又曰花偈。貫花。又謂達磨之傳法偈。祖庭事苑三曰:「花偈:初祖達磨傳法,一花五葉之偈。」一花
花筥 (物名)又曰花籠。以金屬編竹造之。如淺籠者,其形似皿,故亦曰花皿。於此盛種種彩紙所製之蓮瓣,又或葉,行道而散之。謂之散華。
花藥欄 (術語)檀芍藥牡丹等花卉以竹木圍其四周者。碧嚴三十九則曰:「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門云:花藥欄。」雲門
花籠 (物名)又曰花筥。花筥
庚申日 (雜名)北斗七星儀軌曰:「世有司命神,每至庚申日,上向天帝,陳說眾人之罪惡。」庚申會
庚申會 (行事)庚申之夜,以青面金剛之像為本尊,造猿形為神,設祭供徹夜,以滿足眾願,謂之守庚申。是本出於道家避三尸之說,更無佛教之典據。但吾國佛者和之者甚多。僧史略下曰:「近聞周鄭之地,邑社多結守庚申會。初集鳴銅鈸,唱佛歌讚。眾人念佛行道,或動絲竹,一夕不睡。以避三彭奏上帝,免註罪奪算也。然是實道家之法,往往有無知釋子,入會圖謀小利,曾不尋其根本,誤行邪法。深可痛哉。」以青面金剛為其本尊者,據青面金剛之儀軌。其言曰:「若患骨蒸,伏運,傳尸鬼病者,誦咒千遍,其病即愈。」其儀軌出於陀羅尼經十。
(雜語)盲人也。
盲問乳 (譬喻)乳色
盲摸象 (譬喻)摸象
盲冥 (術語)盲昧闇冥,無見理之明也。智度論四十曰:「舍利弗說.我師不出者.我等永為盲冥。」
盲跛 (雜語)言師無慧解,如盲人。弟子無行業如跛者也。止觀五曰:「自非法器,復闕匠他。盲跛師徒,二俱隨落。瞽蹶夜遊,甚可憐愍。」
盲龍 (本生)有一盲龍,名頗羅機梨奢,舉聲大哭,言。大聖世尊,願救濟我,我今身中受大苦惱。日夜常為種種諸患唼食,居熱水中無暫樂。佛言汝過去世於佛法中為比丘,毀破禁戒,外現善相,廣貪眷屬,名聲達四方而受供養,以惡業因緣,今受此盲報。見大集經濟龍品,淨心誡觀。
盲龍經 (經名)大集經濟龍品說救濟盲龍。名盲龍經。
盲龜 (譬喻)盲龜遇浮木難,以譬受人身難,值佛教難。浮木
底下 (術語)人中最為下賤者。無量壽經上曰:「貧窮乞人,底極廝下。」往生十因曰:「薄地凡夫,底下異生。」
底沙 (佛名)Tis!ya,佛名。釋迦牟尼佛嘗在此佛所與彌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翹一腳,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底沙,丁禮反,舊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國多此也。」俱舍光記十八曰:「底沙此云圓滿,是星名,從星為名。」慧琳音義十八曰:「底沙,唐云鬼宿,即其人是此宿直日生。西方以二十八宿記日,但以月所臨宿以為名,舊經云蛭數者是也。」婆沙論一百七十七曰:「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曰底沙,或曰補沙。彼佛有二菩薩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釋迦牟尼,二名梅怛儷藥(譯言慈氏)。爾時彼佛觀二弟子誰先根熟,即如實知慈氏先熟,能寂後熟。復觀二士所化有情,誰根先熟。又如實知釋迦所化應先根熟,知已即念。我今云何令彼機感相會遇耶?然令一人速熟則易,非令多人。作是念已,便告釋迦:吾欲遊山,汝可隨去。爾時彼佛取尼師檀,隨路先往,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龕。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界定。經七晝夜,受妙喜樂,威光熾然。釋迦須臾亦往山上,處處尋佛,如犢求母。展轉遇至彼龕室前,欻然見佛,威儀端肅,光明照耀。專誠懇發,喜歎不堪。於行無間,忘下一足。瞻仰尊顏,目不暫捨。經七晝夜,以一伽他讚彼佛曰: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如是讚已,便超九劫。於慈氏前,得無上覺。」
底沙佛 (佛名)Tis!ya,又作弗沙Pus!ya,佛名。原為星。以星為佛名。釋尊百劫之修相中,逢此佛,翹足讚偈,因超九劫。底沙
底彥多 (術語)又作丁岸哆Tin%anta,即Tin+anta,梵語文法二聲之一。示動詞之變化者,有十八轉。彥多者後之義,底字為置於後之聲。是以動詞中第三人稱單數之語尾名,為動詞語尾一般之名目也。唯識樞要上本曰:「底彥多聲有十八囀,辨此聲中底字居後,彥多是後義,則是底字居後聲也。」寄歸傳四曰:「二九韻者,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別。言有十八不同,名丁岸哆聲也。」十八轉者,慈恩寺傳三曰:「其底彥多十八囀者有兩:一般羅颯迷(Parasmai),二阿答末[泥/土](A^tmane),各有九囀。故合有十八。」般羅颯迷之九轉者,於一事分當體,自,他之三,於其三各分一言,二言,多言之三也。今就有無之有而示九轉,則如左。阿答末[泥/土]聲之九轉者,於前九轉下各置毘耶底之言也:「依阿答末[泥/土]九囀者,於前九轉下各置毘耶底言,餘同上。安此者,令文巧妙無別義,亦表極美義也。」此中以毗耶底之有無,分上中下之尊卑,依自他說而見彼此之別也。 T0049.JPG
底哩三昧經 (經名)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之略名。
底哩三昧耶 (術語)Trisamaya,底哩者,三之義。佛部金剛部蓮華部三種之三昧耶也。希麟音義五曰:「底哩,此云三,謂此經中說三種三昧,即金剛蓮華佛部是也。
底哩三昧耶經 (經名)與底哩三昧耶不動尊聖者念誦秘密法項同。
底哩三昧耶不動尊聖者念誦秘密法 (經名)三卷,唐不空譯。說念誦佛蓮金三部不動尊之儀軌。
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念誦三部不動使者之儀軌。
底栗車 (術語)Tiryagyoni,譯曰畜生見名義集二。
底理 (術語)窮極之道理也。碧巖錄普照序曰:「剔抉淵源,剖析底理。」
夜叉 (異類)Yaks!a,又曰閱叉。新作藥叉,夜乞叉。譯言能噉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秘密等。玄應音義三曰:「閱叉或云夜叉,皆訛也。正言藥叉,此譯云能噉鬼,謂食噉人也。又云傷者,謂能傷害人也。」法華玄贊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飛騰空中,攝地行類諸羅剎也。羅剎,云暴惡,亦云可畏。彼皆訛音,梵語正云藥叉羅剎婆。」註維摩經一:「什曰:夜叉,秦言貴人,亦言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也。」淨名疏二曰:「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輕疾。」慧苑音義下曰:「夜叉,此云祠祭鬼,謂俗間祠祭以求恩福者也。舊翻捷疾鬼也。」梵語雜名曰:「夜叉,藥乞叉。」大日經疏一曰:「西方謂夜叉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秘難可了知故。」
夜叉說半偈 (傳說)涅槃經十四,記釋帝桓因身變為羅剎,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之半偈,與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之半偈。半偈
夜叉八大將 (名數)毘沙門天王管領夜叉八大將以護眾生界。大日經疏五曰:「次於北門當置毘沙門天王,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將:一名摩尼跋陀羅,譯曰寶賢。二名布嚕那跋陀羅,譯曰滿賢。三名半枳迦,舊曰散支。四名沙多祁里。五名醯摩[口*縛]多,即是住雪山者。六名毘灑迦。七名阿吒[口*縛]迦。八名半遮羅。」
十六大藥叉將 (名數)一達哩底囉瑟吒大將。二禁毘嚕大將。三[口*縛]日嚕大將。四迦尾嚕大將。五彌睹吒大將。六哆怒毘大將。七阿[何-可+爾]嚕大將。八娑[何-可+爾]嚕大將。九印捺嚕大將。十波夷嚕大將。十一摩尾嚕大將。十二嬌尾嚕大將。十三真特嚕大將。十四[口*縛]吒徒嚕大將。十五尾迦嚕大將。十六俱吠嚕大將。如是十六大將各有七千眷屬。見陀羅尼集經三。
夜叉羅剎 (異類)YaksaRaks!asa,夜叉與羅剎,皆惡鬼之總名。夜叉譯捷疾鬼。羅剎譯暴惡鬼。
夜摩 (界名)Ya%ma,具曰須夜摩Suya%ma,蘇夜摩。欲界六天中第三天名。舊曰燄天。譯言時分,善分。以善知時分受五欲之樂故也。智度論九曰:「夜摩名善分天。」探玄記六曰:「夜摩者,若具云蘇夜摩。蘇者,此云善也。夜摩者,此云時也。」佛地論五曰:「夜摩天者,謂此天中隨時受樂,故名時分。」俱舍光記八曰:「夜摩天,此云時分,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又】鬼官之總司曰夜摩。即閻摩也。夜摩,閻摩,梵語之轉也。琰摩
夜摩盧迦 (界名)Yamaloka,閻摩王之世界也。
(術語)定止心於一境,不使散動,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類: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禪定。生得之散定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與心相應而起,專注於所對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論稱為三摩地,以之為大地法之一,唯識論譯為定,以之為五別境之一。修得之禪定者,為色界無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行修習而得之者也。如三學中之定學,六度中之禪定波羅蜜,即指修得之禪定。梵名三摩地Sama%dhi,譯言定,或等。等持者,平等保持心性之義也。是為散定唯有心也。又有等至等引之二。
定力 (術語)五力之一。禪定之力用,能破諸亂想者。無量壽經下曰:「定力禪力。」
定心 (術語)修禪行而遠離亂意也。無量壽經下曰:「深心定心。」智度論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盪,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能得點。」
定心三昧 (術語)觀佛三昧之異名。一心稱佛之名號曰口稱三昧。觀念淨土之依正二報,曰觀佛三昧,或定心三昧。觀佛之目,對於口稱之名號而言。定心之稱,對於口稱之散業而言。此定心口稱之兩三昧,總為念佛三昧。觀念法門曰:「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稱三昧者,心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說無窮盡。」
定心別時念佛 (術語)別時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見佛為目的。為欲三昧發得,於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三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道場專心稱名念佛也。
定水 (譬喻)定心湛然,譬如止水。往生十因曰:「若定水澄淨,自見滿月尊。如淨水為緣,見空中本月。」
定中獨頭意識 (術語)四種意識之一。定中之第六識也。入定中,前五識不全示其作用,唯第六意識為其所用。故稱獨頭。
定光 (佛名)梵名提洹羯佛Dipam%kara,譯言錠光佛,或然燈佛。有足曰錠。無足曰燈。作定非。釋迦佛嘗稱為儒童。此佛出世之時,買五莖之蓮奉佛。因而得未來成佛之記別。智度論九曰:「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玄應音義一曰:「錠光,大徑切,又音殿,即然燈佛也。諸經中作提洹羯佛,是梵音。」輔行一之一曰:「瑞應云:至于昔者定光佛興時,我為菩薩,名曰儒童。乃至買華奉定光佛,散華供養,華住空中。佛知其意,而讚嘆言:汝無數劫所學清淨。因記之曰:汝自是後九十一劫,劫號為賢,汝當作佛,名釋迦文。」大部補註十一曰:「定光佛。定,正作錠。錠,都定切。亦云然燈佛。有足曰錠,無足曰燈。」【又】(物名)玻璃珠之名也。晉華嚴經小相品曰:「亦於念念中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如來,佛告寶手菩薩言:譬如錠光玻璃珠,照十方佛剎微塵等世界。」
定光佛手 (故事)天台之佛隴有禪師,曰定光,智者顗禪師嘗夢師以手招之。佛者,禪門悟道人之通稱,又擬於古之錠光佛。祖庭事苑五曰:「智者顗禪師,年十五時,禮佛像,怳然如夢,見大山臨海際,峰頂有僧,招手接入一伽藍:汝當居此,汝當修此。天台佛隴有定光禪師,先居此峰,謂弟子曰:不久當有善知識領徒至此。俄爾智者至。光曰:還憶疇昔舉手招引時否?」冷齋夜話十曰:「然渠在海外,吾無定光佛手,何能招手?」
定光佛 (佛名)即燃燈佛。定光佛手
定妃 (術語)男配於慧,女配於定,曼荼羅中之天女,總為定門之標幟,故謂為定妃。秘藏寶鑰上曰:「八供天女,起雲海於妙供。四波定妃,受適悅於法樂。」
定印 (印相)標入定相之印契也。有三部之別:一佛部之定印,亦名法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來之住定印也。二蓮華部之定印,亦名彌陀定印,或妙觀察智定印。阿彌陀如來之住定印也。三金剛部之定印,名為縛定印。天鼓雷音如來之住定印也。見胎藏界曼荼羅大鈔三。
定共戒 (術語)三戒之一。又名靜慮生律儀。入初禪,二禪等諸禪定,則與禪定共生自然防非止惡之戒體,身口所作,盡契律儀云:俱舍論十四曰:「靜慮生者,謂此律儀從靜慮生,或依靜慮。若得靜慮者,定成此律儀。」七十五法名目曰:「靜慮律儀,亦名定共戒,與定同時故。」
定自在所生色 (術語)五種法處攝色之一。在定中自在變現出生之色體也。如入火定而現火光,入水定而現水。
定身 (術語)五分法身之一。以禪定之功德,組織法身之一分者。又住於禪定之身也。
定判 (術語)決定之判釋也。雜阿含經四十二曰:「我等人人各說第一,意無定判。」俱舍論二十九曰:「定判識起由二緣。」大乘義章四曰:「大乘法中,文無定判。」
定戒 (術語)具曰定共戒。定共戒
定門 (術語)定慧二門之一。定者禪定,門者差別之義,對於慧門而言。慈恩寺傳序曰:「考繩墨以立定門,即貫華而開律部。」
定性 (術語)在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各具唯一種子之眾生曰定性,具二種或三種之眾生曰不定性。總不具三乘之無漏種子,但有人天之有漏種子者,曰無種性。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無種性,則為五性,即法相宗所立之五性各別是也。
定性二乘 (術語)定性聲聞與定性緣覺也,即五性中之前二性。
定性緣覺 (術語)法相宗所立五種性之一。具本來唯一之緣覺無漏種子者。唯修緣覺之因,證緣覺之果,不更進求佛道。謂之定性緣覺。
定性聲聞 (術語)法相宗所立五種性之一。具本來唯一之聲聞無漏種子者。唯修聲聞之因,證聲聞之果,不更進求佛道,是曰定性聲聞。
定性喜樂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一。色界之第二禪天也。此地之天之眾生,住於勝妙之禪定,由禪定生心識之喜樂,故名定性喜樂地。
定命 (術語)人之壽命有定。八萬四千歲為最長,十歲為最短。百歲增減一歲也。其增之時期,名為增劫,其減之時期,名為減劫。今為減劫之時期,釋迦佛之出世,定命百歲之時也。彌勒上生經疏上曰:「釋迦減劫百歲時出世,彌勒劫增出世。」然通常人之定命為五十歲者,由釋迦如來故,減二十歲八十歲而入滅,以八十為起點,由此經過三千年減三十歲,此一往之說也。
定所引色 (術語)又曰定果色。為法處所生色之一。由定力變出之色也。
定侶 (術語)修習禪定之徒侶也,如言禪眾。
定者 (職位)大法會行道之時,執火舍前行之小僧也。謂為定者,沙彌或善財童子。又書定座。以於導師之下定座故也。善財童子者,為華嚴經入法界品歷詢五十三善知識之童子,其形為沙彌之相。故取今定者形為其異稱。
定相 (術語)常住不變之相也。一切世間之法無有定相者。唯是涅槃之相也。【又】(術語)入定之相也。
定根 (術語)五根之一。禪定能生一切之功德,故名根。
定異 (術語)二十四不相應法之一。立於差別之因果互為差別,而不混亂之分位。
定散 (術語)定者禪定,心常住於一境者,散者散亂,心恒攀緣六塵之境而又暫住者。定心為賢聖之修成,散身為凡夫之自性。定心有有漏無漏之別,散心有善惡無記之三。以此二者統一切之心。
定散二善 (術語)唐善導以觀經一部所明十六想觀之行,攝於定散之二善,前十三觀以禪定之心,觀淨土之依正二報,故名之為定善。後三觀以散心修三福九品之行,故名之為散善。散善義曰:「前明十三觀,以為定善。即是韋提致請,如來已答:後明三福九品,名為散善。是佛自說,雖有定散兩門有異總明正宗分竟。」觀經玄義分曰:「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定散二心 (術語)定心散心也。又修定善散善之心也。
定散自力 (術語)弘願他力之反對。對於他力大行之念佛,而定善散善為自力迴向之行業,故云。
定散自心 (術語)與定散自力項同。
定散自利心 (術語)定散自力之信心。欲以自力之定散心得證果也。
定善 (術語)定散二善之一。定散
定善義 (書名)唐善導撰。四帖疏之第三。釋觀無量壽經正宗分十六觀中之定善十三觀者。
定智 (術語)禪定與智慧也。
定答 (術語)四種問答之一。決定不變之答也。如一比丘問佛:五蘊不常變異否?佛言五蘊定為變異,是名定答。
定無表 (術語)對於散無表而言。入定所得定共戒之無表,與起無漏道所得道共戒之無表也。其無表假令入於無想定,滅盡定,無心之時亦尚相續也。
定業 (術語)定受生死苦果之定業因也。此有善惡之二,善之定業,定受樂果,惡之定業,定受苦果。又善惡之定業,各有三種,於造善惡業之生,直感苦樂之果,為順現受業。隔一世而感其果,為順生受業。隔二世以上而感其果,為順後受業。已上皆為定業中之差別,此外善惡皆有不定業之一種,業力微弱,不必感果也。因而通為四業。【又】(術語)念佛四業之一。對於散業而言。坐禪入定而觀佛也。往生要集下曰:「定業謂坐禪入定觀佛。」
定業亦能轉 (雜語)文句記十曰:「若其機感厚,定業亦能轉。」惡之定業,雖必受苦果,若眾生之機,感佛菩薩為厚,則以佛菩薩之力轉其定業,不使受苦果也。理趣釋下曰:「心不猶豫能發淨信修行,則現世惡報及來生能轉定業,疾證無上菩提也。」
定窟 (雜名)修禪定之岩窟。義楚六帖七曰:「佛有誠言,四等六通憩禪林而始就。八除十入,依定窟而方成。」
定意 (術語)與定心同。無量壽經上曰:「不失定意。」
定弓 (術語)密教之標幟,右手為智慧,左手為禪定,故以箭配於慧。以弓配於定。
定聚 (術語)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無量壽經上曰:「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不取正覺。」
定慧 (術語)禪定與智慧。三學中之二法也。攝亂意為定,觀照事理為慧。又名止觀。法華經序品曰:「佛子定慧具足。」無量壽經上曰:「如來定慧,究暢無極。」六波羅蜜多經八曰:「佛果大菩薩,定慧為明本。」六祖壇經曰:「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
定慧二乘 (術語)以定慧二法配於左右手,左手為定手,右手為慧手。大日經疏三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
定慧寺 (寺名)在江蘇丹徒縣焦山。漢名普濟寺。宋改焦山寺。清改今名。寺有古鼎。王士禎屬程邃釋文。定為周宣王時物。
定盤星 (術語)與定盤子同。定盤為秤,星為衡上之目。定盤星為秤起點之星,於物之輕重無關係。故於執著之意味與超越之意味用之也。碧巖第二則評唱曰:「識取鉤頭意,莫認定盤星。」(鉤頭掛物之處)。
定學 (術語)三學之一。禪定之習學也。定心治亂以發真智者。三藏法數九曰:「定者禪定也,謂能攝散證神,見性悟道,故名定學。」
定鐘 (雜名)初更五點後,經少時,鳴鐘十八下,名之為定鐘。又名十八鐘。正當亥時。其後少時,打二更。凡坐禪至定鐘而止,眾便出僧堂,若更欲坐禪,則報言定鐘坐禪,乃再入堂。定鐘之後鎖前門,眾皆自後門出入。今俗所謂初夜之鐘者,正是定鐘也。見象器箋十八。
定瀲 (雜語)禪定湛寂,譬如清瀲。寄歸傳四曰:「專意律儀,澄心定瀲。」
官難 (術語)橫受王法之害。九橫之一。藥師經曰:「橫被王法之所誅戮。」灌頂經十二曰:「橫遭縣官。」
(術語)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又謂理體之空寂。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同註「肇曰: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空義。雖能觀空,而於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究竟空義也。」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者理之別目,絕眾相故名為空。」萬善同歸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無實性故,是不斷滅之無。」梵S/u%nyata%。
二空 (名數)一生空,言眾生之空無。二法空,言事物之空無。見智度論十八及二十。又,此二者,又名我空法空。見唯識論。又,此二者,名人空法空,見法藏心經略疏。【又】一內空,言內身之空無。二外空,言外器之空無。見般若經五,雜阿毘曇論七,吉藏仁王經疏二。【又】一但空。小乘之空,但見空也。二不但空。大乘之空,不但見空,見空亦為空,即歸於中也。見止觀三上。
三空 (名數)一我空,二法空,三俱空,我法俱空也。見金剛經刊定記一,三藏法數十。又,三解脫門曰三空。見大乘義章二及四。
四空 (名數)一法相空,言有法之空無。二無法空,言無法之空無。三自法空,言自性之空無。四他法空。言他法之空無。見大乘義章二。
六空 (名數)仁王經上曰:「色受想行識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因緣空。」天台之仁王經疏中,引智度論以之為六空:一果報空,五蘊空是也。二受用空,十二入空是也。三性別空,十八界空是也。四遍到空,六大空是也。五境空,四諦空是也。六義空,十二因緣空是也。
七空 (名數)楞伽經一說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三行空,三業之所作不可得。四無行空,緣起之自性空,故行即無行。五一切法離言說空,一切法不可言說。六第一義聖智大空,佛之聖智,見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畢竟空謂之大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體非空也。又智度論三十六有七空。廣說十八空,略說七空(一)性空(二)自相空(三)諸法空(四)不可得空(五)無法空(六)有法空(七)無法有法空。
十一空 (名數)(一)內空(二)外空(三)內外空(四)有為空(五)無為空(六)無始空(七)性空(八)無所有空(九)第一義空(十)空空(十一)大空。見涅槃經十六,大乘義章四。
十三空 (名數)十一空加波羅蜜空,因空,佛果空,而除無所有空,見仁王經上。
十六空 (名數)(一)內空(二)外空(三)內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勝義空(七)有為空(八)無為空(九)畢竟空(十)無際空(十一)散空(十二)本性空(十三)自性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無性空(十六)無性自性空。見般若經四百八十三。
十八空 (名數)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見智度論二十,三十一,四十六,法界次第下,大乘義章四。
空一切處 (術語)又曰空遍處。禪定之名。遍一切處,使為空界之一色者。十遍一切處定之一。見三藏法數三十八。
空一顯色 (術語)四洲之天色,北洲金色,東洲銀色,南洲碧色,西洲赤色。是為須彌山四面空中之各一顯色,故曰空一顯色。依婆沙論之正義則顯色有青黃乃至明暗之十二,形色有長短乃至正不正之八,[物/心]限於二十色。如空一顯色者,唯明闇之差別耳。然依婆沙之一師及瑜伽論等之說,則以須彌山四方之空一顯色,立一別體之顯色,以數第二十一也。俱舍論一曰:「有餘師說:空一顯色,第二十一。」同光記一之餘曰:「妙高山四邊空中各一顯色,名空一顯色。故正理三十四云:空一顯色,謂見空中蘇迷盧山所現純色。」
空三昧 (術語)三三昧之一。智度論五曰:「觀五蘊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知一切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復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則為三三昧。就果而言,則為三解脫。
空大 (術語)五大之一。虛空之體性廣大,周遍於一切處,故曰空大。楞嚴經三曰:「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
空王 (術語)佛之異名。法曰空法。佛曰空王。以空無一切邪執,為入涅槃城之要門故也。圓覺經曰:「佛為萬法之王,又曰空王,」沈佺期詩曰:「無言誦居遠,清淨得空王。」頌古聯珠集曰:「空王以此垂洪範,錦上敷華知幾重。」
空王佛 (佛名)過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總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華經說,釋尊與阿難共於空王佛所發心。法華經人記品曰:「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又,阿彌陀如來於因位為比丘時,與他三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見觀佛三昧經九。往生要集中本曰:「五體投地,遍身流汗,歸命彌陀佛。念眉間白毫相,發露涕泣,應作此念:過去空王佛,眉間白毫相,彌陀尊禮敬,滅罪今得佛。我今禮彌陀佛,亦當復如是。」
空中淚下 (雜語)翻譯名義集曰:「阿含說舍利弗涅槃時,無色界天空中淚下如春細雨。」
空心 (術語)觀空理之心。否定因果理之心。止觀十下曰:「空心無畏,不存規矩,恣情縱欲。」即執空之心也。見空見
空心靜坐 (術語)昏住也。六祖壇經曰:「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永嘉禪師云:「無記者,雖不緣善惡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
空生 (人名)須菩提之翻名。四教儀集註上曰:「須菩提,翻空生,解空第一。」須菩提
空生空死 (雜語)止觀十下曰:「空生空死,唐棄一期。」享空生而空死也。與醉生夢死同。
空有 (術語)遮遣曰空。建立曰有。論理上正反對之二門也。
空有二執 (術語)凡夫之迷情,執為有實我實法。是曰有執。執為無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體。是曰空執。又名有無二見。
空有二觀 (術語)為破空有二執立此二觀。觀無實我實法,謂為空觀,以破有執。觀有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體,謂為有觀,以破空執。法相宗立五重之唯識觀,其中第一重之遣虛存實觀,即是空有二觀也。義林章一末曰:「由無始來執我法為有,撥事理為空故。此觀中遣者,空觀對破有執,存者有觀對遣空執。」
空有二論 (雜語)二觀本為破二執之一具佛法,故無論何宗,不失此意,然於自他宗對抗之上,有以空門空觀為主而立者,有以有門有觀為主而立者。即在小乘,一切有部宗為有門有觀,成實宗為空門空觀。特在大乘,如法相宗有門與三論宗空門之爭,尤為著者。佛滅後一千載,印度之護法清辨二菩薩出,護法依彌勒之瑜伽論,釋成唯識論,而張妙有之義(是法相宗)。清辨依龍樹之中觀論(三論之一)著掌珍論,而立真空之理(是三論宗)。佛地論四曰:「菩薩藏,佛滅後千載已前一味。千載已後,興空有二論。」寄歸傳一述印度之大乘曰:「所云大乘,不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斯並咸遵聖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偽?意在斷除煩惑,拔濟眾生,豈欲廣致紛紜,重增沈結!」
空有二宗 (名數)八宗之中,俱舍宗為小乘之有宗,成實宗為小乘之空宗,法相宗為大乘之有宗,三論宗為大乘之空宗。
空有無礙宗 (術語)清涼所立十宗之第九。為五教中終教所詮之旨歸,當於賢首之真德不空宗。諸法原非偏有偏空。空為即有之空,有為即空之有也。故為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之宗。約於四法界中理事無礙法界而立。
空名度牒 (故事)唐食貨志曰:「肅宗至鳳翔,明年鄭叔清議以天下用度不充,諸道得召人納錢給空名度僧道。」案此則空名度牒自唐肅宗始也。
空見 (術語)撥無因果之理之邪見。諸見中空見之過最重。又著於空法之見。無上依經上曰:「若有人執我見,如須彌山大,我不驚怖,亦不毀呰。增上慢人,執著空見,如一毛髮作十六分,我不許可。」楞伽經三曰:「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止觀十上曰:「天竺諸見,空見最重。」止觀十下曰:「諸見之中,空能壞一切,一切不能壞空。」止觀四上曰:「當知邪僻空心,甚可怖畏。若墮此見,永淪長沒。尚不能得人天涅槃,何況大般涅槃耶?」止觀十下曰:「空心無畏,不存規矩,恣情縱欲。破正見威儀淨命,死皆當墮三惡道中。」空心
空色 (術語)無形曰空。有形曰色。般若心經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止觀五曰:「金錍抉膜,空色朗然。」
空行 (術語)修空法之行。空法有大小淺深,以為大乘小乘菩薩聲聞之別。涅槃經一曰:「為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空如來藏 (術語)如來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體性畢竟空寂,不止一切染淨之法,如明鏡內無一實質,故謂為空。非謂真如之體是無也。大乘止觀一曰:「此心性,雖復緣起建立生死涅槃違順等法,而復心體平等,妙絕染淨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淨等法,亦復性自非有。」起信論義記中本曰:「言如實空者,此以如實之中空無妄染故。云如實空,非謂如實自空。」
空劫 (術語)四劫之一。此世界壞滅已,二十中劫之間,唯為空空云。俱舍論十二曰:「謂此世間,災所壞已。二十中劫,唯有虛空。」
空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空之亦空曰空空。智度論四十六曰:「何等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是名空空。」嘉祥仁王經疏二曰:「空破五陰,空空破空。如服藥能破病,病破已,藥亦應出。若藥不出,即復是病。以空破諸煩惱病,恐空復為患。是故以空捨空,故名空空也。」
空空寂寂 (術語)言宇宙有形無形一切之實體,空無而無可思慮分別者。
空宗 (術語)以空理為旨之宗。小乘之成實宗,大乘之三論宗是也。原人論於大乘中分三教,一為大乘法相教,二為大乘破相教,三為一乘顯性教。宗鏡錄三十四謂此三宗如其次第,為有宗空宗性宗,而立十異,分別空性二宗曰:「上之三教,攝盡一代經論所宗。就三義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對,第三第一性相相對。皆迢然易見。唯第二第三破相與顯性相對,講者禪者,俱迷為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即為真性,故今廣辯空宗性宗,有其十異:空相唯破相,性宗唯顯性,權實有異,遮表全殊。不可以遮詮遣蕩破執之言,為表詮直示建立顯宗之教。又不可以逗機誘引一期權漸之說,為最後全提見性真實之門。」
空宗性宗十異 (名數)一法義真俗異。二心性二名異。三性字二體異。四真智真知異。五有我無我異。六遮詮表詮異。七認名認體異。八二諦三諦異。九三性空有異。十佛德空有異。見宗鏡錄三十四。
空門 (術語)為破常有之見,我空法空有為空無為空等空相之法門也。智度論十八曰:「空門者,生空法空。」【又】四門之一。有空四句分別之論法,第一為有門,第二為空門,第三為亦有亦空門,第四為非有非空門。天台於自家之四教盡有此四門云:五教章上曰:「法鼓經中,以空門為始,以不空門為終。」【又】佛教之總名。以佛教主以空法為涅槃之門故也。智度論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
空門子 (雜語)謂僧徒也。釋氏要覽上曰:「智度論云:涅槃有三門:一空門,二無相門,三無作門。何者空門?謂觀諸法,無我我所,諸法從因緣生。無作者受者,是名空。今出家人,由此門入涅槃宅,故號空門子。」
空果 (譬喻)虛空之果實。以譬無法。圓覺經曰:「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空法 (術語)觀我空法空有為空無為空等空理之法。般若經說之。寶積經七十八曰:「欲除如是過,當離諸利養。遠離在空閑,修習於空法。」中論二曰:「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法華經弟子授記品曰:「於諸佛所說空法,明了通達。」【又】謂小乘之涅槃。法華經譬喻品曰:「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
空性 (術語)真如之異名。梵語舜若多S/u%nyata,譯曰空性。真如為離我法二執之實體,故修空觀而離我法二執之處,真如之實體躍然而顯,即依空而顯之實性,謂為空性。非謂真如之體是空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梵言舜若,可說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顯實性。故言空者,從能顯說。二空之性,依士釋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同序曰:「空性了義,幾乎息矣!」
空定 (術語)觀空相之禪定。通於內外。內道之空定,三三昧是也。外道之空定,四無色定是也。亦曰四空定。是雖空諸法,而獨不能空我,故還輪迴於三有。大日經疏七曰:「若深求此中至[河-可+頤],自然撥除因業,唯我性獨存,乃至無一法入心,而證空定,最是世間究竟之理。是故垂盡三有,還墮三途。」
空居天 (界名)居於空之天也。對於地居天而言。謂欲界之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四天及色界之諸天也。
空始教 (術語)華嚴宗所立五教中第二為大乘始教,此始教,分空始教,相始教之二,詮般若三論等諸法皆空之理者為空始教。建立深密瑜伽等諸法者為相始教。俱為大乘之初門,故謂為始教。起信論義記上曰:「一、隨相法執宗,即小乘諸部是也。二、真空無相宗,即般若等經,中觀等論所說是也。三、唯識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經,瑜伽等論所說是也。四、如來藏緣起宗,即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寶性等論所說是也。」此中第二為空始教,第三為相始教也。
空即是色 (術語)對於色即是空而言。般若心經曰:「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就五蘊而說有空不二之理者。色為色蘊,謂有四大五根等之一切形質者。此色蘊為因緣所生之法,無有實性,則是色無異於空也。此實性雖空,然因緣所會之處有色相,是空無異於色也。然則自實性言之,為色即是空(名之為真諦),自因緣言之,則為空即是色(謂之俗諦),而皆曰即是者,示不二也。即歸於中道之一實諦。
空界 (界名)六界之一。謂無邊之虛空也。
空界色 (術語)有部之所立。虛空之外,別有空界,眼可見,門窗口鼻等內外之竅隙是也。既為眼可見,故附色之名,而謂之空界色。俱舍論一曰:「諸有門窗及口鼻等內外竅隙,名為空界。」此空界色,名鄰阿伽色。鄰阿迦色
空相 (術語)諸法皆空之相狀。因緣生之法,無有自性,是空之相狀也。智度論六曰:「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說中道。」同五十三曰:「須菩提常行無諍三昧,與菩薩同事,巧便樂說一種空相法門。」【又】真空之體相,名為空相。般若心經曰:「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法藏略疏曰:「辨此空狀,故云空相,或真空體相也。」
十種空相回向心 (名數)十回向中第五無盡功德藏回向之菩薩,觀所回向而了知十種之無相:一了一切之眾生界,無有眾生。二解一切之法,無有壽命。三知一切之法無有作者。四悟一切之法,無補特伽羅。五了一切之法,無有忿諍。六觀一切之法,皆從緣而起,無有住處。七知一切之物,皆無所依。八了一切之剎,悉無所住。九觀一切菩薩之行,亦無處所。十見一切之境界,悉無所有。見唐華嚴經二十五。
空海 (術語)虛空與大海。文句三上曰:「當知今品乃是如來方便攝一切法,如空包色,若海納流。」同記曰:「總包諸經色流,咸歸今經空海。」【又】(人名)日本真言宗之開祖,弘法大師,名空海。入唐,就青龍寺慧果阿闍梨,悉傳受密法,歸國後,弘通密典,遂啟日本所謂東密之一派。
空拳 (雜語)空手作拳以誑小兒也。寶積經九十曰:「如以空拳誘小兒,示言有物令歡喜,開手拳空無所見,小兒於此復號啼。如是諸佛難思議,善巧調伏眾生類,了知法性無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間。」智度論二十曰:「我坐道場時,智慧不可得。空拳誑小兒,以度於一切。」證道歌曰:「空拳指上生實解。」梵Riktamus!t!i。
空華 (譬喻)空中之華。病眼者,於空見有華也。虛空原無華,只是病眼之所見,以譬妄心所計之諸相無實體也。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傳燈錄十(歸宗語)曰:「一翳在眼,空華亂墜。」梵Khapus!pa。
空華外道 (術語)S/u%nyapus!pa,印度之小乘學者,謗大乘為空華外道。慈恩傳四曰:「僧皆小乘學,不信大乘,謂為空華外道,非佛所說。(中略)那爛寺空華外道,與迦波釐不殊故也。」
空處 (界名)無色界總無形色,故謂為空處。此有四處之別,曰四空處,又名四無色處。見法界次第上之下。
空處定 (術語)Aka%s/a%nanta%yatanadhya%na,四無色定之一。厭色,緣空而入定,與定心無邊之虛空相應,故曰空處定。見法界次第上之下。
空寂 (術語)無諸相曰空,無起滅曰寂。維摩經佛國品曰:「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心地觀經一曰:「今者三界大導師,座上跏趺入三昧。獨處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動如須彌。」
空執 (術語)偏空之執念。謂固執偏空之理,撥無因果之理也。與空同。見空見
空理 (術語)觀人與法為空所顯之真理。
空教 (術語)法相宗立三時教,以一切之小乘教為世尊初時之說法有教,諸部之般若經為第二時之說法空教,華嚴法華等之諸經為第三時之說法中道教。空教謂明諸法皆空之理之教法也。唯識述記一本曰:「彼聞四諦,雖斷我愚,而於諸法,迷執實有。世尊為除彼法有執,次於鷲嶺,說諸法空,所謂摩訶般若經等。」八宗綱要法相宗曰:「二者空教,於第二時,為發趣大乘者,明諸法皆空旨,以破前實法之執。」
空鳥 (譬喻)發空空之聲之鳥也。以譬不知真空妙理而濫言空。止觀八上曰:「諸位全無,謬謂即是,猶如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鳥空。」同輔行曰:「不達諦理,謬說即名,何異怪鼠作唧唧聲,即聲無旨。濫擬生死即涅槃,亦如怪鳥作空空聲,豈得濫同重空三昧。」
空假中 (術語)天台所立之三諦三觀也。就所觀之理,謂為三諦,就能觀之智,謂為三觀。觀一念之心無相為空,觀此心具一切法為假,觀此二者不二為中。空以破一切法,假以立一切法,中以妙一切法。此三者為一法之異名,故謂為即空即假即中。祖庭事苑曰:「天台智者以龍樹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乃依一心三諦之理,示三止三觀。嘗云: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無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無不中。」
空無 (術語)一切事物個個無自性也。註維摩經九曰:「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註「肇曰:諸法之相,唯空唯無,然不以空無捨於大悲也。」
空無我 (術語)苦諦四行相中之二。五蘊之法無確實之一相異相,曰空,無我我所曰無我。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空行者,觀五受陰,一相異相無故。無我者,觀五受陰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又無我所曰空。無我見曰無我。俱舍論二十六曰:「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又】空與無我,異名同義。大乘義章一曰:「空與無我,眼目異名。」無量壽經下曰:「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
空無我聲 (雜語)極樂八功德池之波聲,說空無我之妙法。無量壽經上曰:「波揚無量自然妙聲,(中略)或寂靜聲,空無我聲。」
空無邊處 (界名)梵Aka%s/a%nanta%yatana,無色界之第一天。厭形色之身,思無邊之空,作空無邊之解,所生之處,故曰空無邊處。無色界雖無處所,而由果報之差別,姑付以處之名。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修此定前,於加行位,思無邊空,作無邊解,名空無邊處。」
空無邊處定 (術語)Akas/ananta%yatana dhyana,於人界修得此定者,死後生於空無邊處也。此定有加行根本之二,有空無邊之知解者,加行定之分也,發得根本定,則惟空無邊之境界而已,無知亦無解。
空無邊處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一。故名地。
空無邊處天 (天等)六道之中屬於天道,故曰天。在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東方之四個樓閣,其一即此天也。密教色心不二,故於顯教以為無色之所,亦畫色法之樓閣,以顯其意。凡二層,下層有化佛。
空無相無作 (術語)三三昧
空無相無願 (術語)三三昧
空雲 (譬喻)物之不堅實,譬之空中之浮雲。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智者見水中月,(中略)如空中雲,(中略)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新譯仁王經中曰:「三世善惡,如空中雲。」
空閑處 (雜名)阿蘭若Aran!ya之譯。去聚落三百乃至六百步。閑靜而適於比丘等修行之場所也。
空解 (術語)著於空理之知解。即空見也。止觀五下曰:「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見法塵,與心相應。」同十上曰:「或作幻本無實,無實故空,空解明利。」
空解脫門 (術語)三解脫門之一。觀一切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來空,無作者,無受者。如此通達者,能入涅槃解脫之城,故謂之為解脫之門。智度論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大乘義章二曰:「涅槃果德絕縛名脫,空無相等與脫為門,名解脫門。故龍樹言:行此三法,能入涅槃解脫果,故名解脫門。」
空想 (術語)著空之思想。止觀五下曰:「著此空想,諸佛不化。」
空聖 (雜名)得聖者之名,無聖者之實德者。
空經 (術語)般若部之經。以說諸法皆空之旨,故曰空經。法鼓經下曰:「佛告迦葉:一切空經是有餘說。」
空聚 (術語)無人之聚落。維摩經弟子品曰:「以空聚想入於聚落。」【又】(譬喻)人身之六根,假和合而無實主,譬之無人之聚落。涅槃經二十三曰:「空聚落者,是六入。」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金光明經一曰:「是身虛偽,猶如空聚。六入村落,結賊所止。」六十華嚴經二十四曰:「依六入空聚,四大毒蛇所侵害。」止觀七下曰:「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業力機關,假為空聚。」
空際 (術語)涅槃之異名。涅槃為空寂之際極,故名空際。又曰實際。楞伽經三曰:「如如與空際,涅槃及法界。」註解「如如即真如,空際即實際,涅槃即究竟大涅槃,法界即佛法界,此是一體異名。」實際
空塵 (術語)外道觀空,則必存空相,而墮於空見,此空見塵,屬於六塵中之法塵,故曰空塵。即示外道之空觀為法塵而非正觀也。止觀五下曰:「觀心推畫,發一分細定,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見法塵,與心相應,何關無生?」次文曰:「即是向者,所發空塵,謂為涅槃。」
空輪 (界名)此世界最下底之虛空也。輪為圓滿之義。佛祖統紀三十一曰:「華嚴經云:三千大千世界,以無量因緣,乃成大地依於水輪風輪空輪,空無所依,眾生業感,世界安住。」俱舍論十一曰:「諸有情業增上力,先於最下。依止虛空,風輪有生。」【又】(術語)空大曰空輪,五輪之一。【又】(物名)塔上所安之輪相也。又書九輪,經曰相輪。九輪
空慧 (術語)觀空理之智慧。嘉祥法華經疏二曰:「經論之中多說,慧門鑒空,智門照有。」安樂集上曰:「若依維摩經,不可思議解脫為宗。若依般若經,空慧為宗。」瓔珞本業經下曰:「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開空慧道,入法明門。」
空諦 (術語)天台所立三諦之一。一切世間之法,不論有情非情,總為因緣生者,因緣生之法,自體不實,故曰空,此理為真,故曰諦。依中論偈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二句而立之。三諦
空點 (術語)在梵字頂上之圓點,發痕m%字之音者。此點為總示諸法皆空之理者,是名空點。此空點為白,阿[8740]a,訶[8770]ha,及仰[8754]n%a,壤[8759]n^a,儜[875E]n!a,曩[8763]na,莽[8768]ma,之五字而生者。大日經疏七釋經之仰壤儜曩莽五字曰:「涅槃經,此五字亦具明字義。今毘盧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證處,無法可說,故但以圓點表之。」理趣釋上釋吽字[87A4]hu%m%曰:「其字頭上有圓點半月,即謂[8768]ma摩字。」吽字義曰:「此吽字上有空點,是空點者摩字所生,摩字兼人法二空義。」
空點二形 (名數)一圓點‧之形,二仰月[81C4]之形。日本悉曇三密鈔上曰:「凡就此圓點,與仰月,自他門存異義,他門[874A]am%字局圓點,[8754]n%a,[8759]n^a,[875E]n!a,[8763]na,[8768]ma,五字局仰月也。東寺[8770]ha字,[874A]am!字,[8754]n%a等五字皆通成圓點半月也。」又曰:「安然以仰月為仰等五字異形。」然則圓點仰月同為空點,任用其一皆可。他流依大日經之意,如[874A]止用一圓點。而日本東寺與安然之流,依理趣經之意,如[87BC]圓點仰月兩用也。三密鈔上解之曰:「仰月是莊嚴點,圓點是實體。」
空魔 (異類)撥無因果之空見惡魔。楞嚴經九曰:「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信檀越,飲酒噉肉,廣行淫穢。」
空觀 (術語)觀諸法皆空之理也。一切諸法,盡為因緣所生,因緣所生之法,無有自性,空寂無相也。中觀論四諦品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謂空諦之理,觀此空諦之理曰空觀。此空觀有四教之別,藏教分析諸法而觀空理,故謂為析空。通教不要分析,譬之幻夢之體,而直證空,故謂為體空。別教於假中之外觀空,故謂為偏空。圓教觀假中即空,故謂為圓空。有如此四種之別者,以機有利鈍之別故也。利鈍之機雖有別。而以空觀為入理之門則一也。演密鈔三曰:「三乘之人,同以空為門,入諸法真實之性。」其解圓空者,則如三藏法數十曰:「空者離相離性之謂也。謂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名之為空。由觀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光明玄義拾遺記五曰:「三觀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諦故。初云即空,非即偏空,乃觀一念即圓空也。此空能破三諦相著,故云一空一切空也。」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
空觀破怖畏 (雜語)小乘有魔鬼等之怖畏時,以三念八念破之。大乘修空觀破之。但大乘中有相違,顯教觀豁虛無物為空,本來無物,則誰為能障,誰為所障。密教不然,觀我之身口意,與佛之身口意,魔之身口意,平等而周遍於法界,泯此中自他能所之相,為不二一如也。
長乞食 (術語)十二頭陀法之一。常以乞食資身,不坐阿練若而受食者。
長日 (術語)言日日相續而歷久也。與常日,不斷平生等同。
長爪梵志 (人名)Dirghanakhabrahmaca%rin,長爪其名,梵志為志梵行之外道總稱。舍利弗之舅,摩訶俱絺羅,與姊舍利論議不如。俱絺羅思惟言,非姊力也,必懷智人,寄言母口,未生乃爾,及生長大,當如之何?思惟已,生憍慢心。為廣論議故出家作梵志。入南天竺國,始讀經書。諸人問言:汝欲習何經?長爪答言:十八種大經盡欲讀之。諸人語曰:盡汝壽命,猶不得一,何況能盡?長爪自誓言:我不剪爪,要讀盡十八種經。人見爪長,號為長爪梵志。既而學成,摧諸論師。還至本國,問姊之生子。曰:彼生至十六歲,論議勝一切人,有釋種道人,剃頭為弟子。長爪聞之,直詣佛所,語佛曰:瞿曇!我一切法不受。佛問長爪:汝言一切法不受,是見受不?彼知言此見我受,則自語相違。便答言:一切法不受,此見亦不受。佛言:汝不受一切法,是見亦不受,則無所受,與眾人無異,何用自高而生憍慢如是?長爪不能答,自知墮負處,於佛生信心。佛為說法,斷其邪見,彼即坐得聖果。見智度論一。大日經疏二曰:「長爪梵志。」
長爪梵志請問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有一長爪梵志來問佛三十二相之業因,佛一一答之。彼信樂而受八戒。
長水 (人名)宋秀州長水子璿,字仲微,號長水。以華嚴為宗。初依本州洪敏法師,學楞嚴經。後參瑯琊山慧覺禪師,豁然大悟,欲嗣其法,瑯琊謂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勵志扶持,以報佛之恩德,勿以殊宗為介。乃再拜奉教。後住長水。以賢首之宗製楞嚴經等疏,總行於世。見五燈會元十二。
長生 (術語)極樂之壽命也。無量壽經下曰:「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獲極長生,壽樂無有極。」又曰:「何不棄眾事,各曼強健時,努力勤修善,精進願度世,可得極長生。」教行信證信卷曰:「信心者,則是長生不死之神方。」
長生符 (雜名)比佛之教法於仙道,稱為長生符。提謂經曰:「欲得不死地,當佩長生之符,服不死之藥,持長樂之印。」法華玄義十曰:「長生符者,即三乘法是。」
長生庫 (堂塔)貯長生錢之庫藏。今俗呼典當為長生庫。老學庵筆記曰:「今僧寺輒作庫,質錢取利,謂之長生庫。梁甄彬嘗以束苧就長沙寺庫質錢,後贖苧還,於苧束中得金五兩,送還之。」則此事亦已久矣。
長生錢 (物名)無盡財之異名。
長世 (雜語)久長之世。行事鈔上一曰:「引誤後世,罪流長世。」
長衣 (術語)比丘三衣或百一資具外之衣體也。總稱周尺長一尺二寸,廣八寸已上,製衣以外所殘餘之衣片為長衣。長者長物之義,上根之比丘,三衣以外,下根之比丘,三衣及百一資具之外者,總屬長物。含注戒本畜長衣過限戒曰:「佛在舍衛國,聽持三衣,不得有長。六群比丘畜多長衣,或旦起衣,或中時衣,或晡時衣。彼常經營莊嚴衣服,積而藏舉。比丘舉過。佛便訶已,因開重制。(中略)衣有十種,長衣者,長如來八指,廣四指是。」戒疏三上曰:「限分之餘名長。」行持鈔中二曰:「長衣謂三衣之外財也。」同資持記中二之二曰:「三衣外者,若受百一,則百一外為長。」
長衣過限戒 (術語)具曰畜長衣過限戒。二百五十戒中三十捨墮罪之第一。比丘若於三衣,或百一資具之外,得周尺一尺六寸,廣八寸已上之衣體,則於十日已內,宜行說淨之法。若不作此法而畜之,過十日之限,則自十一日之明相現時結捨墮罪。含注戒本上曰:「畜長衣不淨施得畜,若過十日尼薩耆波逸提。」戒本疏三上曰:「貯用屬己名畜,限分之餘為長,越於期限故曰畜長衣過限戒。」
長耳和尚 (人名)吳越時,杭州法相寺長耳行修和尚,泉南陳氏子。長耳垂肩。七歲猶不言。或問之,忽應聲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煙樓耳。出家金陵瓦棺寺。參雪峰,得其心印。自是猛獸馴若。靈異益著。僧問如何是長耳?師以手曳耳示之。問南峰難到麼?曰:只為他會不過。曰到後如何?曰孤峰獨宿。吳越王問永明,今有真僧否?曰:長耳和尚,乃定光佛應身也。王禮稱定光出世。師曰:彌陀饒舌。少選而化。宋賜號宗慧大師。
長行 (術語)謂經文中,直宣說法相,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以文句之行數長故也。是對於偈頌之稱,十二分教之中第一修多羅是也。故諸經自能詮之文體分之,則惟長行與偈頌之二者而巳。百論疏上曰:「總談設教,凡有三門:一但有長行,無有偈頌,如大品之類。二但有偈頌,無有長行,如法句之流。三具存二說,如法華經等。」法華義疏三曰:「龍樹十住毘婆沙云:一者隨國法不同,如震旦有序銘之文,天竺有散華貫華之說也。」
長阿含經 (經名)四阿含經之一。二十二卷,姚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阿含經
長板 (雜語)謂禪林長打雲板也。於齋時鳴之。見象器箋十八。
長物 (術語)比丘資持一身之諸具分三種,一六物,二百一資具,三長物也。此中六物,屬於制門,通三根之人,必須受持,百一以下,屬於聽門,中根之人,但不堪於六物,聽受持百一資具,下根之人,不堪於六物與百一資具,聽更畜長物。長物者,多餘之衣缽藥及金銀米穀等也。而畜之者,宜行淨施之法。若不行此法,而畜之,則犯捨墮罪。行事鈔下一曰:「薩婆多云:百一物各得畜一,百一之外皆是長物。若似寶,入百一物數,不須說淨。餘者一切器,與非器一外,皆應作淨。」
長夜 (臂喻)凡夫流轉生死。無明之昏,未寢之間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汝亦長夜隨我受學。」唯識論七曰:「未得真覺,恒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勝鬘寶窟中本曰:「長夜者,生死遠曠名長,無解自照稱夜。又生死難曉,故稱長夜也。」
長老 (術語)通稱道高[月*葛]長之比丘。如長老舍利弗,長老須菩提等。漢書外戚傳曰:「近世之事,語尚在長老之耳。」增一阿含經曰:「阿難白世尊:如何比丘當云何自稱名號?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稱長老,大比丘稱小比丘稱名字。」十誦律曰:「佛言:從今下座比丘喚上座言長老,爾時但喚長老不便。佛言:從今喚長老某甲,如喚長老舍利弗長老目犍連。」金剛經纂要上曰:「長老者德長年老,唐譯曰具壽,壽即是命。魏譯曰慧命,以慧為命。」【又】(職位)禪家稱住持之僧為長老。敕修清規住持章曰:「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祖庭事苑曰:「今禪宗住持之者必呼長老。」行事鈔下二之二曰:「毘尼母云: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門國王之所尊敬,是耆宿長老。」
長明燈 (物名)又名續明燈,無盡燈。佛前夜晝常明之燈也。五百問曰:「問:續佛光明晝可滅不?答不得,若滅犯墮。」敕修清規亡僧曰:「夜點長明燈。」劉餗隋唐嘉話曰:「江寧縣寺有晉長明燈。歲久,火色變青,而不熱。隋文帝平陳,已訝其古,至今猶存。」按自晉迄唐,凡五百許年。可謂久矣。又日本之出雲大社,有地神氏時長明燈。至今幾乎三千年。天壤之間,恐無有再久於此燈也。
長命燈 (物名)長明燈,一作長命燈。祈願長命之意也。
長者 (雜名)梵語曰疑叻賀缽底Dr!ha-pati,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如須達長者等。法華玄贊十曰:「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邁財盈,名為長者。」又,年長者之稱。孟子曰:「徐行後長者。」又,顯貴者之稱。史記曰:「門外多長者車轍。」又,謹厚者之稱。漢書曰:「寬大長者。」
三種長者 (名數)一世長者,二出世長者,三觀心長者也。文句五曰:「世備十德: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淨,八禮備,九上嘆,十下歸。(中略)十德具焉,名大長者,出世長者。佛從三世真如實際中生,功成道著,十號無極。法財萬德,悉皆具滿,(中略)是名出世佛大長者。觀心者,觀心之智從實相出生,在佛家,種性真正,三惑不起,雖未發真,是著如來衣,稱寂滅忍,(中略)既稱此人為佛,豈不名觀心長者?」
長者布金 (故事)須達長者。以金布地買祇陀之園林,以建祇園精舍奉佛。
長者子 (雜名)長者之子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有長者子,名曰寶積。」
長者女 (雜名)長者之女。
長者子制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佛說逝童子經同本異譯。制為童子之名。
長者音悅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王舍城之音悅長者,得四種之吉祥,佛往讚嘆之,使植福。後得四種之不吉祥,尼犍子往讚嘆之,乃被痛打。佛因說長者之夙緣。
長者施報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佛為須達長者說過去之長者行大施會,及其功德,不如三歸慈心。
長者法志妻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在祇園入城乞食,教化長者法志之妻及其下婢,皆使轉男子得道記。
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經名)一卷,宋慧簡譯。舍衛城僧伽羅摩長者之子,往昔屢出家,今第七次於釋迦佛之所出家學道。佛為授止觀之法。彼直證阿羅漢。佛言我弟子中降伏魔者,以僧伽羅摩比丘為第一。
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舍衛城長者之子死。父母悲哀不止。佛說此子先沒天而生於長者之家,今死而生於龍中,即為金翅鳥所取食。因而三處一時啼哭,且說此兒之前因。長者聞之而得法忍。
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於長者婆私膩伽之家受供養,其女與夫共見佛,與舍利弗及文殊問答深義。
長眉僧 (人名)賓頭盧尊者也。尊者保長命而住於世,以眉毛長得名。雜阿含經二十三曰:「時王見尊者賓頭盧,頭髮皓白,辟支佛體。頭面禮足,長跪合掌。(中略)白尊者曰:尊者見世尊耶?三界所尊仰。時尊者賓頭盧,以手舉眉毛,視王而言:我見於如來,於世無譬類。」祖道載七曰:「道安每疏經義,必求聖證。一日感龐眉尊者降,安出所製似之。」僧史略上曰:「南山宣律師按法立壇,感長眉僧(即賓頭盧身也),隨喜讚嘆。」
長眉沙門 (人名)即長眉僧。
長食 (術語)多餘之食物也。行事鈔中一曰:「僧祇云:若將僧家長食還房得偷蘭。」
長時修 (術語)四修之一。四修
長翁 (人名)宋明州天童山如淨禪師,號長翁,雪竇鑑禪師之法嗣也。幼岐巍,長學出世之法,鑑使參雪竇,看庭前柏樹子之話有省。呈頌曰:西來祖意庭前柏,鼻孔寥寥對眼睛,落地枯枝纔[路-各+孛]跳,松藿亮鬲笑掀騰。鑑領之,出世屢遷名剎,後奉敕陞天童。某年寂,壽六十六,全身塔於本山。見會元續略一上,僧譜三十五。
長連床 (物名)禪林僧堂所置之大床也。長大而連坐多人者。禪門規式曰:「僧堂設長連床,施椸架,掛搭道具。」
長跪 (術語)兩膝據地,兩脛上空,兩足指頭柱地,挺身而立,經文或曰胡跪。佛使丈夫互跪,使尼眾長跪,以女子體弱,長跪較互跪為易也。釋門歸敬儀下曰:「僧是丈夫,剛幹事立,故制互跪。尼是女弱,翹苦易勞,故令長跪。兩膝據地,兩脛翹空,兩足指柱地,挺身而立者也。」寄歸傳一曰:「言長跪者,謂是雙膝踞地,豎兩足以支身,舊云胡跪者非也。五天皆爾,何獨道胡?」釋氏要覽中曰:「長跪即兩膝著地,亦先下右膝為禮。」
長缽 (術語)比丘於一個鐵缽之外。畜多餘之鐵缽,曰長缽。比丘若得長缽,則於十日以內,不得不作淨施之法。若不作之,而過十日,則結罪如長衣。
長缽過限戒 (術語)二百五十戒中三十捨墮之一。得長缽,必於十日以內行淨施法之戒法也,若不行之,過十日之限,則結捨墮罪。見行事鈔中二。
長壽天 (經語)天人之長壽者。色界第四禪無想天之壽命,為五百大劫,是色界天之最長壽也。無色界之第四處非想非非想天為八萬劫,是三界之最長壽也。
長壽王 (本生)佛往昔為長壽王,廣行布施,鄰國之貪王來伐之,誓不與戰,與長生太子共逃出。後愍貧人來乞王身,隨之見貪王。王即殺之。被殺時,遺命長生太子,慎勿報怨,太子奉遺命,乃止報。見佛說長壽王經,中阿含十七,長壽王本起經。
長壽王經 (經名)一卷,失譯。說長壽王之因緣。
長壽法 (術語)以阿字之數息觀,成就長壽。
長髮梵志 (雜名)梵志之頭髮長者。伽耶山頂經曰:「與大比丘眾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長髮梵志。」
長養 (術語)功德善根,生長養育也。唐華嚴經十四曰:「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新譯仁王經中曰:「善男子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十住行,(中略)而能少分化諸眾生,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是為菩薩初長養心,為聖胎故。」
長齋 (術語)齋食長續也。齋食者,謂不過中食之行法也。七日長齋云者,則七日之間齋食也。般舟三昧經曰:「一食長齋。」南史曰:「劉虯精信釋氏,衣粗布,禮佛長齋。」杜甫詩曰:「蘇晉長齋繡佛前。」
長齋月 (術語)正五九之三月也。此三月為可續一月齋食之月。三長齋月
具支灌頂 (術語)大日經三灌頂之一。具足所應之支分,受灑水之灌頂也。此名通於受明灌頂與傳法灌頂之二。演密鈔四曰:「入此曼荼羅,要具多緣,即是須得具多支分,謂治地擇時定日築壇畫像結界等,然後引入。」大疏演奧鈔十曰:「具支灌頂者,心覺阿遮梨鈔云:具支灌頂者,是事業灌頂也。先令弟子七日以來誠心禮悔之類,及令辦諸供物香華之類,緣壇所灌頂之眾事,一一令具作。以之名具支灌頂也。問:言具支,受明灌頂歟?傳法灌頂歟?答:若於受明,若於傳法,具足支分。所修灌頂,名曰具支也。」
具支灌頂十支 (名數)大日經具緣真言品,初明具緣,後明真言。具緣中有眾多之支分,總略為十:一阿闍梨支分,二擇地支分,三擇時支分,四造壇支分,五護持弟子支分,六圖尊支分,七三昧支分,八真言支分,九供養支分,十灌頂支分也。
具史羅 (動物)又作瞿史羅。好聲鳥之名。
具史羅長者 (人名)此人之好聲似此鳥,故以為字。長僅三尺。上於初果。見中本起經下。
具足 (雜語)具備滿足也金剛經曰:「如來具足五眼。」無量壽經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華經曰:「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具足戒 (術語)為比丘,比丘尼當受之戒,別解脫戒中之至極也。比丘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為五百戒(實為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為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學,七滅諍。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為八波羅夷,十七僧殘,三十捨墮,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眾學,七滅諍。戒之總數,諸律不同。宜視後世之作為,然要嚴守佛陀制戒之意,專心保持比丘之面目,今對比四分,五分,南傳。則波逸提以下之細目,有如圖之相違。觀此可知戒之數目,指大數也。今所以名為具足者,非依已上之戒數。戒數惟標榜其緊要者,使由此於一切之境界離罪之意,故謂為具足戒。故若自數上言具足,則不得不言為無量。不依具足之戒數者,於藥師經,智度論等謂比丘尼戒為五百而知之也。行事鈔中之一曰:「問: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則五百,此言虛實?答:兩列定數,約指為言。故諸部通言,不必依數。論其戒體,唯一無作。約境明相,乃量塵沙。且指二百五十,以為持犯蹊徑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為所防。今准智論云:尼受戒法,略則五百,廣說八萬。僧則略有二百五十,廣亦同尼律儀。」八宗綱要曰:「受具戒時,並得如此無量無邊等戒,量等虛空,境遍法界,莫不圓足,故名具足戒。」
具足德本願 (術語)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四十四之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踊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義寂云:聞名令得具足德本願。靜照云:具足德本願。
具足諸相願 (術語)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之願也。
具戒 (術語)謂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為具足圓滿之戒。行事鈔上之三曰:「欲紹降佛種為世福田者,謂受具戒。」具足戒
具戒地 (術語)十地中第二地也。第二地三聚戒具足,故名。
具戒方便 (術語)由具足戒中抽出五戒八戒等,應於機根,而使遵守之,次第誘導,為持具足戒之前方便。
具折囉 (雜語)譯曰所行。見華嚴疏鈔十四。
具知根 (術語)三無漏根之一。無學道之無漏智也。俱舍論二曰:「在無學道,知己已知,故名為知。有此知者,名為具知。或習此知,已成性者,名為具知。」
具壽 (術語)比丘之通稱。師呼弟子之稱。長老呼少年用之。具有世間壽命及法身慧命之義。舊譯曰慧命,單就法身之慧命而云。法華玄贊六曰:「慧命者,應云具壽。世俗之徒,皆愛身恒之壽。聖者之輩,並寶智慧之命。欲願雙成,故云具壽。單言慧命,義便闕也。」(欲願雙成者,在俗愛身壽,欲也,聖人寶慧命,願也)。有部毘奈耶雜事十九曰:「佛言:年少苾芻,亦復不應於耆宿處喚名字氏族,或云具壽。然有二種呼召之事,或云大德,或云具壽。年少苾芻,應喚老者為大德,老喚少年為具壽。若不爾者,得越法罪。」梵A^yus!ma%n。
具縛 (術語)煩惱縛人而繫於生死之牢獄,故名之為縛。具有煩惱者曰具縛。即一切之凡夫也。瓔珞經下曰:「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俱舍論四曰:「又具縛者,下中上品煩惱現起。」止觀五上曰:「凡夫具縛,稱病導師。」注十疑曰:「縛謂煩惱能纏縛人,凡夫具有,故名具縛凡夫。」
具譚 (人名)與瞿曇同。釋迦名。瞿曇
(術語)梵語曰頗羅Phala,木實之義。對於因而言。一切之有為法,前後相續,故對於前因而謂後生之法為果。擇滅雖為無為法,然由道力而證悟,故名果。虛空與非擇滅,無為果者。因果
果人 (術語)果上之人。有三種:一佛,二辟支佛,三阿羅漢。二教論上曰:「如是絕離,並約因位談,非謂果人也。」
果上 (術語)修行之間曰因位。依修行功而得證之位曰果地。此果地為因位之上。故又曰果上。
果上法門 (術語)依大悲之加持力,因位之人亦得聞之,然其實唯為佛與佛之法門,非菩薩已下之當分,甚深之教法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大日經疏一曰:「如是智印,唯佛與佛乃能持之。」
果上名號 (雜名)與因位願行相應而為證得果上之如來時,以其功德成就之名號也。
果中說因 (術語)因中說果
果分 (術語)對於因分而言。果之分齊之意。即超絕因人言說思慮之不可思議境界也。具云性海果分,亦稱果分不可說。冠註五教章上之一所謂「性海果分者,是當不可說之義,即十佛自境界,」是也。依華嚴探玄記十,有說所詮之義為果分,有說地上之證智為果分,有說十地之圓滿為果分,有說亡詮證入十地之正行離諸言教所安立之相為果分,無不皆應於理義,自出兩重之釋,一就實之十地,唯佛之所知佛智之所行,名為果分,二約於妙智,證正智如境故離言離相,名為果分。然清涼之華嚴略策謂「果者亡修離言名。」唯約於契證絕言而釋之,蓋此師以行門為本故也。
果分不可說 (術語)華嚴宗之語。如來果地之分際,為法性之妙理,非有言說之限也。因中說果。並果分
果地 (術語)依因位之修行而得某悟結果之位也。三乘各異果地,聲聞乘之中,又有四果之別。楞嚴經四曰:「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玄義六上曰:「果地圓極,非復因位。」
果名 (術語)積萬行之結果名號。謂一切諸佛之名號也。西方要訣曰:「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
果位 (術語)對於因位而云。佛果之位也。
果果 (術語)謂涅槃也。菩提為修行之結果,故謂之為果。依其菩提而證涅槃,故涅槃曰果果。涅槃經二十七曰:「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四教儀十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四德涅槃,名為果果。」
果門 (術語)如來果上之法門也。
果後 (術語)得佛果之後。文句記九下曰:「昔於諸教,雖見不同,而生於疑,乃不知是果後方便。」
果後方便 (術語)謂證得之佛,為眾生濟度,更方便現眾生身等而修行也。
果界圓現 (術語)佛果之上一切諸法圓滿顯現也。
果界證入 (術語)證入於佛果也。
果相 (術語)阿賴耶識三相之一。即有情總報之果體,第八阿賴耶識之真異熟也。成唯識論二曰:「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說名異熟。離此命根眾同分等恒時相續勝異熟果,不可得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果相,此識果相雖多住多種,異熟寬不共,故偏說之。」蓋第八識顯過去善不善業之異熟果體,同時小乘薩婆多部等以命根及眾同分等為異熟之身體,然此等有間斷。不恒相續。故不可名為真異熟。
果海 (譬喻)佛果之功德廣大譬如海。華嚴疏四曰:「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果能變 (術語)唯識論之語。八識為自種子現行者,對於種子,則是果也。其為果之八識,於現行時,必自識之自體分,變現見相二分,是曰果能變。八識種子,亦有能變之義,但彼曰因能變。唯識論二曰:「果能變,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八識生,現種種相。」述記二末曰:「即前二因所生現果,謂有緣法能變現者,名果能變。(中略)此果能變,即自證分能變現生見相分果。」
果脣 (雜名)佛脣如頻婆果之赤好也。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脣色赤好,如頻婆果。」廣弘明集十三曰:「果脣華目。」
果盜見 (術語)十三煩惱之一。煩惱
果唯識 (術語)五種唯識之一。謂思惟觀察唯識之理,由之而得之果智也。唯識
果報 (術語)新曰異熟。舊曰果報。果報者,吾人今日之境界。為對於過去世業因(不善不惡也)之結果,故曰果。又為應於其業因而報者,故曰報。然則曰果,曰報,其體為一,總括一切眾生自生至死之間,自己所感受之吉凶事而謂為果報。但分別果報二字,則法華方便品明十如是中,有因緣果報之四,對於因而言果,對於緣而言報也。正可生果之物曰因,助其因而使取果者曰緣。譬如米麥之種,因也。農夫之力或雨露之潤等,緣也。然則當年米麥之成熟時,對於昨年之米麥而言,則是果,對於昨年之農夫雨露而言。則為報也。如是吾等原具可生夫夫三界之果之種。是曰因。然為惡業則助地獄界之因,使感地獄之果,為善業,則助人間天上界之因,使招人間天上界之果。蓋善惡之業,對於三界之果,則非為因,而為緣。因而望此緣於三界之果更與以報之名也。但此分因緣果報,而詳論義理,果報之物體,二者非異。果報之狀體,雖有苦樂好醜等差別,而其性質則非善性,亦非惡性。無記性(善不可記,惡亦不可記者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無量壽經上曰:「行業果報。」
果報土 (界名)天台四土之一。實報無障礙土之別名。證悟中道之圓別二教菩薩感得勝妙之果報也。四土
果號 (佛名)成正覺後之佛名。是為於因位積功德之結果名號,故曰果。彌陀經元照疏曰:「萬行圓修,最勝獨推於果號。」
果遂 (術語)希望果遂也。
果遂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之願名。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果極 (術語)極如來果上之功德也。玄義六上曰:「果地圓極,非復因位。」行宗記下一之一曰:「良以如來行果極圓,窮盡眾生重輕業性。」
果極法身 (術語)滿果極成之法身也。對於應化法身而言。與法性身同義。瓔珞經卷下因果品所謂「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是也。
果滿 (術語)果上之功德圓滿也。心地觀經一曰:「因圓果滿成正覺。」
果德 (術語)果上之功德。涅槃有常樂我淨之四德,謂為果德。
果德天 (天名)胎藏界第十二金剛院之一眾。
果縛 (術語)生死之苦果,縛我而不使解脫,曰果縛。招此苦果之業因縛我,曰子縛。即因果之二縛也。觀音義疏上曰:「惡業即招果縛。」法華玄論二曰:「三界內外一切果縛。」四教儀曰:「子縛已斷,果縛猶在,名有餘涅槃。」
果縛斷 (術語)入於涅槃,斷生死之苦果也。玄義三上曰:「若不然火,是則無煙,是名子縛。無子則無果,滅智灰身,離二十五有,是名果縛斷。」
果頭 (術語)修因得果,果在因之上故謂為果頭。與果上同。四教儀集註下曰:「修因克果,果在於上,故曰果頭。」
果頭佛 (術語)天台宗之語。四教各果上之佛也。四教儀曰:「鈍則但見偏空,不見不空,止成當教果頭佛。」
果頭無人 (術語)天台宗之語。彼宗立四教,四教各有教行證人之四。然藏通二教。因中雖有教行證人之四,然至於果,則唯教之一,無行證人之三。何則?以彼等以果為灰身滅智,而得證實無人也(無人則無行亦無證)。唯有所謂有行證人之教而已。別教亦然。到初地已上之果位,則惟有教,而無後之三。何則?以彼別教之初地位,即圓教之初住位,此時既為圓教之人也。然則彼自初地已上,惟有別教所謂有行證人之一教而已,其所詮之行之證之人,皆無之。全為圓教之行證人也。因而前三教曰果頭無人。唯圓教因果共具教行證人之四。止觀三下曰:「前兩觀,因中有教行證人,果上但有其教無行證人。何以故?因中之人,灰身入寂,沈空盡滅,不後成於果頭之佛,直是方便之說,故有其教無行證人。別教因中,有教行證人,若就果者,但有其教,無行證人。何以故?若破無明,登初地時,即是圓家初住位,非復別家初地位也。初地尚爾,何況後地後果?故知因人不到於果,故云果頭無人。」
果餘 (術語)三餘之一。苦餘之別名。苦餘
果斷 (術語)斷感業曰子斷,離苦果曰果斷,有餘涅槃之阿羅漢,斷子縛而未斷果縛也。涅槃經二十九曰:「解脫二種:一者子斷,二者果斷。」
果證 (術語)依因位之修行,而得果地之證悟也。慈恩寺傳序曰:「示之以因修,明之以果證。」
易行 (術語)對於難行之語。平易之行法。又易行之道。謂念佛之法也。是龍樹菩薩之說。十住毘婆娑論易行品曰:「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無量壽經下曰:「易往而無人。」
易行品 (書名)龍樹造,十住毘婆沙論第五卷中之品名。至初地不退位之道,有難易。易行品示其易行之道,別說阿彌陀佛之救濟也。
易行道 (術語)至易悟之地之路,故曰道。易行品曰:「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教行信證六本曰:「於安養淨剎,入聖證果,名淨土門,云易行道。」
易行水路 (譬喻)易行品中,譬難行之法,以陸路之步行。譬易行之教,以水路之乘船。曰:「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至阿惟越致地者。」
易往 (術語)與易行同。往生淨土易者。
易往易行 (術語)往生易與修行易之意,他力念佛之宗旨也。
典客 (職位)知客之異名。知客
典座 (職位)禪林主大眾床座及齋粥等雜事之役也。僧史略中曰:「典座者謂典主床座九事,舉座一色以攝之,乃通典雜事也。」僧祇律六曰:「佛住舍衛城,爾時有比丘名陀驃摩羅子,眾僧拜典知九事。九事者:典次付床座,典次差請會,典次分房舍,典次分衣物,典次分花香,典次分果蓏,典次知煖水人,典次分雜餅食,典知隨意舉堪事人。是名僧拜典知九事(次者次第也,次第付與,次第差擇也)。」僧堂清規五曰:「此職主大眾齋食,故時時改變食物,大眾受用安樂為妙,齋料已下,菜蔬鹽醬類,一切保護蓄積,可受用長久,造食時,應自身考熟未熟,飣羹鹽梅亦應自身試,粥飯時,向僧堂九拜發食,祖訓也。」傳燈錄曰:「溈山在百丈會下作典座,又令遵有笊籬木杓分付與典座語。」按,釋家云典座,猶居士云司廚。凡寺院各僧,例分東西兩序,其職麤事者屬於東序。典座等是也。五燈會元:雪峰在洞山為飯頭,慶諸在溈山為米頭,道匡在招慶為桶頭,灌溪在末山為園頭,紹遠在石門為田頭,智通在溈山為直歲,曉聰在雲居為燈頭,嵇山在投子為柴頭,義懷在翠峰為水頭,佛心在海印為淨頭,此類皆東序職。而典座之名,尤著於俗。
典賓 (職位)知客之異名。
典攬 (術語)典者經典也,攬者,撮要也,撮經典之要義曰典攬。無量壽經上曰:「開入泥洹教授典攬。」又曰:「典攬智慧,眾道之要。」同淨影疏曰:「善解經典,攬知眾義,名典攬。」
(雜語)人家之門口也。具差別與趣入之兩義。於法有種種之差別。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經中法為門。淨土論註下曰:「門者入出義也。」大乘義章一曰:「門別不同,故名為門,又能通人趣入名門。」四教儀一曰:「門者以能通為義,佛教所詮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實相之理,故名為門。」
門火 (儀式)送葬之時,於門前燒火。是中國之風習。周禮曰:「喪設門燎。」顏氏家訓曰:「喪出之日,門前燃火。」
門門不同 (雜語)應眾生之機,而佛之教法有不同也。般舟讚曰:「一切如來設方便,亦同今日釋迦尊。隨機說法皆蒙益,各得悟解入真門。門門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
門門見佛 (雜語)般舟讚曰:「教門非一,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見佛,得生淨土。」
門師 (術語)門,即三寶真淨濟世之法門。若居家善信男女,歸依三寶,所拜之師,稱曰門師也。
門侶 (雜語)如言門徒。門弟子也。唐僧傳(智脫傳)曰:「彫琢門侶,無輟于時。」
門狀 (物名)又曰參榜,參狀。所謂名刺也。紙闊六七寸,內不書文字。自左方卷之,用絲束分中少上,題姓名於其上也。見象器箋十五。
門首 (雜語)又作門主,一門之上首也。
門派 (術語)一門之法流也,多以名禪宗之派別。
門徒 (雜語)謂受師教之門弟子也。日知錄曰:「今江南尚有門徒之稱,或云門眷。」按,晉書唐彬傳,東海閻德,門徒甚眾。獨目彬為廊廟材。北史李密傳,師事國子助教包愷,愷門徒皆出其下。南史宋文帝紀,上好儒雅,命何承天立史學,謝元立文學,各聚門徒。江左風俗,於斯為盛。梵摩喻經曰:「其諸門徒,賭師盡虔。」髻珠菩薩修行分經曰:「有德業者,多蓄門徒,不時教誨。」【又】在家之檀越曰門徒。真宗常言之門徒是也。成實論三曰:「家慳謂惜門徒家不欲別人識,恐失己利故。」
門神 (雜名)禮祭法曰:「大夫三祀,門行族厲。」王制曰:「大夫祭五祀,謂司命、中霤、門、行、厲也。」喪大記注曰:「君釋菜以禮禮門神,門神二字見此。」今謂其左曰門丞,右曰戶尉,蓋本自道家書。」楓窗小牘曰:「靖康以前,汴中門神多翻樣戴虎頭盔。而王公之門,至以渾金飾之。」月令廣義曰:「近畫門神為將軍朝官諸式,復加爵鹿蝠蟢寶馬瓶鞍等狀,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沿傳,莫攷其何昉也?」
門流 (雜語)與門派門葉同。一門之流義也。
門葉 (術語)一門之枝葉也。概稱歸於一宗之信徒。
門跡 (術語)猶言門流門派。一門之法跡也。
門經 (儀式)送葬時棺將出戶外。於屋前讀經也。
門標 (術語)曼荼羅入口所立之幢標也。一字奇特佛頂經上曰:「門皆立剎柱,以時花為鬘莊嚴,並懸幢旛。」大日經疏六曰:「曼荼羅夾門皆豎幢旗,以為幢幟,謂之門標幟。」
門餘大道 (術語)在八萬四千法門外他力念佛之大道也。念佛為因果超絕之教,道理以外之法,不可思議之道也。故名。
忠心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佛對移山梵志說五賊五欺之諸法。與阿含正行經同本別譯。
岸頭 (雜語)苦海之岸。無門關曰:「於生死岸頭,得大自在。」
岸樹 (譬喻)譬人命之危。涅槃經一曰:「是身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慈恩傳九曰:「眾緣和合,念念無常,雖岸樹井藤不足以儔危脆。」
沓婆 (人名)沓婆摩羅之略,羅漢名。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上曰:「達囉弊夜摩羅弗多囉Dravya mallaputra,隋云物力士子,舊云沓婆摩羅子者。」可洪音義四上曰:「[路-各+(合/羽)][月*葛]驃,亦名達羅弊,亦名陀[月*葛]驃,亦沓婆摩羅子,此云財力士也。」
沓婆迴心 (故事)沓婆羅漢迴小乘心而發大乘之菩提心。是通四分律之大乘,五證之一也。五義分通
沓婆摩羅 (人名)具名沓婆摩羅弗多羅。經論中末後之一語,漢譯曰沓婆摩羅子。如舍利弗多羅曰舍利子。沓婆
非人 (雜名)對於人而謂天龍八部及夜叉,惡鬼之冥眾,總為非人。法華經提婆品曰:「天龍八部,人與非人。」藥師經曰:「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非人施行 (雜語)於窮民乞兒施米錢也。
非二聚 (術語)諸法分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之三聚,非色非心聚謂為非二聚。成實論之法相也。
非三非一 (術語)如法般解之三德,如空假中之三諦,依圓教所談,則三德三諦,各異義理德用。然固圓融相即,不離一味也。一即三,故為三而非三,三即一,故為一而非一,是曰三非一。是圓教至極之深義也。
非天 (異類)梵語曰阿修羅Asura,舊譯無酒。以果報似天趣而非天趣故也。阿修羅
非六生 (術語)非自第六之意根而生,自眼耳等之五根而生之法也。即眼耳等之五識。俱舍論二曰:「六謂意處,異此而生。名非六生,是從眼等五根生義,即五識等。」
非心非佛 (公案)以是心是佛之語翻案而為一箇之公案者。無門關三十二則曰:「馬祖因僧問,如何是佛?祖曰:非心非佛。」碧巖四十四則曰:「僧問禾山: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佛?山曰:解打鼓。」宗鏡錄二十五曰:「心之與佛皆世間之名,是之與非乃分別之見。空論妄想,曷得真歸。所以祖師云:若言是心是佛,如牛有角,若言非心非佛,如兔無角,並是對待強名邊事。」
非主獨行無明 (術語)五種無明之一。無明
非生非滅 (術語)釋迦如來之出世滅度,非實之生滅,其本身之壽量,無量無數,而為眾生化益,非生現生,非滅現滅也。法華經壽量品曰:「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同文句九曰:「非生現生,非滅現滅。」
非有非空 (術語)唯識論所說之中道也。一切諸法有偏計所執性(凡夫迷悟所現之虛妄相也,如於繩見蛇),與依他起性(因緣所生之法也,如繩之相),及圓成實性(諸法之實性即真如也,如繩之麻)之三性。此三性,偏計為空而非有,故為非有,依他圓成為有而非空,故為非空。要之心外之法(偏計)為非有,而心內之法(依他圓成)為非空也,非有非空,即中道也,是唯識論所明中道之意。
非有非空門 (術語)四門之一。諸教各有四門。可入於涅槃。四門
非有非無句 (術語)有無四句之一。就我及五蘊執非有無之外道見解也。
非有想非無想定 (術語)非有想非無想處之禪定也。新譯曰非想非非想定。
非有想非無想天 (界名)非有想非無想處,在六趣之中屬於天趣。故曰非有想非無想天。新譯曰非想非非想天。略曰非想天。又名有頂天。以是為三界之最頂處故也。
非有想非無想處 (界名)Naivasam%jn^a%na%sam%jn^a%yatana,智度論謂為非有想非無想。俱舍論謂為非想非非想。無色界之第四處,即三界之最頂也。生於此處者無如下地麤想之煩惱,故曰非有想,又曰非想。非無細想之煩惱,故曰非無想,又曰非非想。以非有想之故,外道以此處為真之涅槃處,以非無想之故,佛者知尚為生死之境也。
非色 (術語)四大所成及四大所生之法為色。不然者為非色。五蘊之中除色蘊,受想行識之四蘊是也,因而稱之為非色之四蘊。
非色非心 (術語)分別一切之有為法為三聚:一色法,二心法,三非色非心法。如俱舍七十五法中不相應行之十四法,是非四大所成,故為非色,是非與心相應之法,故為非心,因而名為非色非心法。又如成實論,以無作色(俱舍曰無表色)為非色非心。
非安立 (術語)對於安立之稱。諦理有差別與名義之施設曰安立。無差別無名言曰非安立。真如之諦理。立此二門。唯識述記九末曰:「有差別名言者名安立,無差別離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設義也。」
非安立諦 (術語)一曰非安立真如。諦者,真如之理誠實也。
非安立真如 (術語)唯識論所說,二真如之一。真如有真如如常等種種義理差別之施設,謂為安立真如或安立諦,真如之體性,固離名字之相,離心緣之相,寂滅無為,謂為非安立真如或非安立諦。蓋安立真如為真如之相狀,非安立真如為真如之體性也。起信論稱之為依言真如,離言真如。
非行非坐三昧 (術語)天台所立四種三昧之一。不關於行住坐臥之四威儀,通於一切之事,隨意起,而修禪定也。故復名隨自意三昧。止觀二曰:「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南岳師呼為隨身意,意起即修三昧。」
非非想天 (界名)非想非非想天之略。心地觀經五曰:「三界之頂非非想天,八萬劫盡退生下地。」
非非想處 (術語)非想非非想處之略名。
非所斷 (術語)三所斷之一。見惑之有漏法為見所斷,修惑之有漏法為修所斷,有為無為之無漏法為非所斷。
非律儀非不律儀 (術語)三種無表色之一。謂律儀即非善戒,不律儀即非惡戒之非戒律的善惡之無表色也。律儀為極善,不律儀為極惡,其他之善惡,善惡皆勢用微劣,故稱之為處中之善,處中之惡,皆為非律儀非不律儀,即非戒律的之善與惡也。無表色
非食 (術語)非時食之略稱。
非思量底 (術語)教家謂為無分別,禪家謂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念也,是為坐禪之要術。普勸坐禪儀曰:「兀兀坐定,思量箇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禪之要術也。」
非前後俱得 (術語)四種得之一。得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時之得。此二無為,為不生不滅之無為,故非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時間所拘束者。從而能得無法之前,法之後,與法俱時之事,故曰非前後俱得。
非即非離蘊我 (術語)小乘二十部中犢子部所說。有常一主宰之義之我,確為存在,然於五蘊和合之肉體,非離亦非不離,執著在非即非離蘊關係之我見也。
非時 (術語)律以自晨朝至於日中為時。自日中至於後夜之後分為非時。薩婆多毘婆沙七曰:「非時者從日中至後夜後分,名為非時。從晨至日中名時,何以故?以日初出,乃至日中,明轉盛,中則滿足,故名為時。從中至後夜後分,明轉減沒,故名非時。」此解不可。非時者,非正時之意也。起自食時之制之稱也。
非時食 (術語)非時之食也。謂過日中而食者。律中制之為戒法,八齋戒及十戒中之不過中食戒,比丘戒之非時食戒是也,蓋為佛道修行使節食欲也。
非時漿 (飲食)比丘非時得食之漿類。即四藥中之非時藥也。行事鈔下二曰:「非時漿者,僧祇一切豆穀麥煮之頭不卓破者之汁,若蘇油、蜜、石蜜、十四種果漿。」
非時經 (術語)時非時經之略名。
非時藥 (飲食)四藥之一。為養病軀非時得食之米汁果汁等也。行事鈔下二曰:「言非時藥者,諸雜漿等,對病而設,時外開服。」
非時食戒 (術語)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三十七戒也,總為禁過午而食之戒法。五分律八曰:「佛在王舍城,爾時未為比丘制非時食,迦留陀夷,著雜色衣,面黑眼赤,闇中乞食。懷妊婦人電光中見大驚喚言:毘舍遮!毘舍遮(鬼名)!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門,非毘舍遮。便罵言:汝何冥夜乞食?餘沙門波羅門一食便足,汝云何食晝夜?長老比丘白佛,佛呵責結戒,若比丘非時食波逸提。」行事鈔中三曰:「經中說云: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法苑珠林五十五引此文為毘羅三昧經之說,此經今不傳)。
非修非學 (術語)亦不修行亦不學問之人,學生間深辱他之詞。
非常 (雜語)猶言無常,謂世相之無常也。無量壽經上曰:「見老病死悟世非常。」四十二章經曰:「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
非常苦空非我 (術語)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觀苦諦之境,而起四種之觀解。即苦諦為三界迷妄之果報,而一切世間之法也。此世間之法,為由眾緣和合而存在者,因緣散亦隨而忽滅,故為非常,又逼迫惱害有情之心身,故為苦,又諸法自我心身至於妻子眷族,無一可定為我有者,故為空,又諸法無常住之義,亦無常一主宰之義,無可執而為我者,故觀為非我也。
非情 (術語)對於有情之稱。草木土石等之無情識者。
非情成佛 (術語)圓教之極說,立草木國土悉皆成佛之義,是曰非情成佛。圓教之意,中道佛性,遍於法界,故不問有情無情也。但由迷情故,見二法之差別,然色心依正,只為一大覺,一佛成道,則無非此佛之依正,故言草木之非情,亦有成佛之義,若成佛得道,由於發心修行,草木之非情無此義者,是見色心依正之差別權教之意也。金錍論一部盛論此義,又天台二百題中以草木成佛之題目,詳細問答此義,密教謂萬有本來,為六大所成,不見有情非情之別。非情成佛,為當然也。
非得 (術語)使法於吾身獲得成就之一種實物,名為得。反之而使法自吾身捨離間隔之一種實物,名為非得。假令斷煩惱,則所斷之煩惱與我身之間,生一種之非得,以間隔二者,故煩惱永不能會於吾身也。是為俱舍論之法相。彼七十五法中不相應法攝得與非得。梵Apra%pti。
非梵行 (術語)又曰不淨行。梵者梵語,清淨之義,非梵行者,不淨之行,即指婬事,因而斷婬稱為梵行,色界之諸天無婬事,故稱為梵天。戒疏二上曰:「梵者天音,唐言為淨。淨者聖也,出家所為求聖興行,今污淨戒退失聖法,故云非梵行也。」
非滅 (術語)謂釋尊之入滅,為非滅現滅,非實之滅也。以法華經壽量品說。釋迦之本身為常住故也。然則出世亦化現也。法華文句九曰:「非生現生,非滅現滅。」
非喻 (術語)八種喻之一。假說非實事而為喻也。
非智緣盡 (術語)新曰非擇滅無為。非數緣盡
非黑非白業 (術語)無漏業也。無漏業性非染污。故曰非黑,不招致有漏之善果。故曰非白。
非想 (界名)非想非非想天之略。
非想快樂 (雜語)非想天在三界之頂上,為果報最勝之處。外道以為究竟之涅槃。
非想八萬劫 (雜語)非想天之定命為八萬劫也。俱舍論世間品曰:「無色四天,從下如次,二四六八萬劫。」
非想非非想天 (界名)舊曰非有想非無想。無色界有四天,此為其中之第四天,三界之最頂也,因而亦曰有頂天。非想非非想者就此天之禪定而名之。此天之定心。至極靜妙,無如下地之麤想,故曰非想,尚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俱舍頌疏世間品三曰:「非想非非想天,謂此定體非前七地麤想,名為非想。若想全無便同痴闇,有細想故,名非非想。」在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東方之四個樓閣其一即此天也。密教之意,色心二法,非一非異,故於顯教稱為無色之處,還畫色法之樓閣,以顯密意。樓閣為二層,下層有化佛。
非想非非想處 (術語)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禪定也。與非有想非無想同。楞嚴經曰:「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實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按非想非非想處,為無色界第四天,諸天之最勝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經所云如存不存若盡非盡者是。
非道 (術語)邪行之違正道者。維摩經佛道品曰:「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中略)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調伏其心。」
非業 (術語)非由前世之業因,由現在之災橫而死者曰非業死。所謂橫死是也。又閻浮之人壽有普通定命,不得其定命而夭死者,曰非業死,是為非命之業,故名非業也。是亦為前世惡業之故,因而轉此惡業則可得普通之定命。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曰:「今我以一切如來威神力故,悉令一切眾生轉非命業,使增壽命。」
非境 (術語)邪非之境界也。戒本疏一上曰:「依月再說,用清非境。」
非樂修 (術語)劣三修之一。非樂即苦也。聲聞之人,不知本來諸法中具涅槃寂滅之樂,所以觀一切諸法悉是苦,名之曰非樂修。
非數滅 (術語)三無為之一。新云非擇滅。大乘義章曰:「三無為者:一虛空無為,二數滅無為,三非數滅無為。」非數緣盡項。
非數緣盡 (術語)又曰非智緣盡。無為法之一。新云非擇滅無為。數者新譯所謂心所法也。善惡之心所法,其數許多,故謂之數法,今為智慧之數法,緣智慧數法斷煩惱所得之盡滅,謂之數緣滅。即涅槃也。非依智慧數法之緣,僅依見能生之緣,而諸法歸於盡滅,是曰非數緣盡。智度論九十八曰:「如阿毘曇言:一切有為法及虛空非數緣盡,名為有上法。數緣盡,是無上法。數緣盡,即是涅槃之別名也。」
非擇滅無為 (術語)三無為之一。滅者滅盡有為法也,滅盡了,畢竟不生,曰無為。此滅有二種,以智慧之簡擇力斷滅煩惱,不令再生,謂之擇滅無為,即涅槃也。又不依擇力,僅由缺有為法之自生緣,而畢竟不生,謂之非擇滅無為。蓋擇滅者,聖道所得,非擇滅者,緣缺所得也。俱舍論一曰:「永礙當生得非擇滅,謂能永礙未來法生得滅異前,名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唯識述記二末曰:「而此本性不由慧能而性清淨,名非擇滅。或有為法緣闕不生,不生之滅顯真理故,名非擇滅,離無漏慧而自滅故。」
非器 (術語)不堪受持佛法之器也。法華經提婆品曰:「女身垢穢,非是法器。」
非學者 (雜語)對學者之稱。作大小乘學者,故云學者。反是則曰非學者。
非學世間 (術語)大小乘學者之部類,曰學者世間,總稱其他曰非學者世間。因明疏後記曰:「學者世間者,三乘教法,總名學者世間。世間耕犁等工巧等事,總名非學世間。以對三乘出世之法,總名非學世間所攝。」
非觀 (術語)五觀之一。
炎刀 (物名)獄卒所持之刀,刀身發炎者。往生要集上本曰:「炎刀剝割一切身皮。」
炎經 (經名)涅槃經之異名。是佛臨滅時將附荼毘時之經文,故有斯名。【又】讚涅槃光明之法故云炎經。【又】
炎熱地獄 (界名)梵名Tapana,八大地獄之第六。火隨身起,熱苦不堪,故曰炎熱。見俱舍論世間品。
炎點 (術語)涅槃之猛炎,能燒盡生死,故曰炎,涅槃點謂之炎點。涅槃聲
垂示 (術語)垂語示眾也。與垂語同。
垂跡 (術語)佛菩薩之本體,曰本地,由其本體示現種種之身濟度眾生,曰垂跡。佛三身中法身報身為本地,化身為垂跡。此本地垂跡之義,為法華經壽量品所說,又為大日經胎藏界四重曼陀羅所說,大乘攝化門之樞紐也。於胎藏界第四重,外金剛院攝印度古來諸天諸神,皆是大日之垂跡也。維摩經序曰:「幽關難啟,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
垂裕記 (書名)十卷,宋孤山智圓著,釋天台之淨名略疏。
垂語 (術語)垂示之語也。禪門宗匠上堂提撕學人,曰垂示。
秉拂 (術語)禪林之語。一寺之首座代住持秉拂子上法座開示大眾者也。凡前堂首座,後堂首座,東藏主,書記,稱秉拂之五頭首,為各有秉拂之資格者。見象器箋六。
秉拂侍者 (役名)秉拂者,為捧白拂之侍者也。聖僧侍者任之,此無班位,立於方丈侍者之下位。見象器箋六。
秉拂寮 (堂塔)勤於秉拂之頭首寮舍也。
秉法 (術語)羯磨法四種之第一。行羯磨法時受戒懺悔等之法也。羯磨
秉炬 (儀式)禪林之語。與通常所言下火同,別曰秉炬者,因秉炬語長,下火語短,下火一人行之,秉炬數人行之。行荼毘式時,秉炬火為法語之佛事也。若用真火,則移刻易燼,故刻木炬塗朱為火之狀,或用紅綿繒造花著之於炬首,不點火。
秉持 (術語)持律堅固也。
(雜語)姓也。取天竺之竺,其人為天竺之產,故稱為竺,如竺曇摩騰,竺曇無蘭是也。又以天竺之人為師,亦稱為竺,如竺佛念,竺道生是也。而晉道安唱釋姓,由是我國之沙門皆稱為釋,以釋迦為沙門一般之師也。開元錄二曰:「沙門竺曇摩羅察,晉言法護。(中略)年八歲出家,事外國沙門竺高座為師,遂稱竺姓。」(秦晉已前,沙門多隨師稱姓,後因彌天道安道總稱釋氏)。
竺土 (雜語)天竺之國土也。
竺佛念 (人名)竺姓,佛念名。涼州人,苻氏建元中僧伽跋澄曇摩難提等,入長安,澄執梵文,念譯為晉,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為苻姚二代譯人之宗。後譯菩薩瓔珞十住斷結及出曜經等。卒於長安。見高僧傳一。
竺法護 (人名)姓竺,名法護。梵名曇摩羅察。竺曇摩羅
竺法蘭 (人名)姓竺,名法蘭。中印度人,漢明帝永平中與迦葉摩騰共來我國,譯四十二章經等。見高僧傳二。
竺律炎 (人名)竺姓,律炎名。印度人,來吳譯摩登伽經等。見開元錄三。
竺乾 (地名)印度之別稱。竺乾為天竺西乾之義。或言乾竺,猶言天竺,後人誤昇竺字於上云。祖庭事苑二曰:「竺乾即天竺國,或云西天西乾,皆譯師之義立。」甄正論中曰:「合云乾竺,乾者天也。後人抄寫,誤昇竺字於字上故云竺乾。」
竺經 (雜名)即佛經。出天竺國。故曰竺經。李洞詩曰:「若遇多吟友,何妨看竺經。」
竺道生 (人名)竺姓,猶言釋。道生其名。羅什門下四哲之一。道生
竺葉摩騰 (人名)一作竺攝摩騰,迦葉摩騰
竺墳 (雜名)西竺之墳典。謂佛經也。
竺曇摩羅 (人名)竺曇摩羅剎Dharmaraks!a,竺姓,名曇摩羅察,譯曰法護。月氏國人,譯正法華者。高僧傳一曰:「晉長安竺曇摩羅剎。」開元錄二曰:「沙門竺曇摩羅察。」
竺曇無蘭 (人名)姓竺,名曇無蘭。曇無蘭
竺難提 (人名)姓竺,名難提Nandi,譯曰善。西域人。見開元錄三。
委順 (雜語)謂僧死也。是任因緣之義。稽古略二曰:「翟罪於祖,祖乃委順。」
(雜名)釋氏要覽上曰:「房旁也,在堂兩旁故。十誦云:房者或屬僧,或屬一人。」然則坊為一坊之總名,房乃僧坊中之別房,多人同居一房,曰屬僧,一人獨居曰屬一人。遁世行人無所帶之寺院者,多稱此號。
房舍犍度 (術語)四分律所說。二十犍度之一。明諸資具中,關於房舍之種種作法章篇也。
肩亡婆論 (書名)外道十八大經中八論之一。百論疏上之下曰:「肩亡婆論,簡擇諸法是非。」梵Kait!abha’,巴Ketubha’,亡字或作土。
肩次 (雜語)又名肩下,下肩。即接肩而著於下位之稱。百丈清規五曰:「副參[迆-也+贊]向前接聯參頭肩次,伺住持至。」
金人 (雜名)黃金色之人,指佛而言。又以金屬造之佛像也。僧史略上曰:「案釋老志曰:釋氏之學,聞於前漢。武帝元狩年中,霍去病獲毘邪王金人。帝以為大神,列甘泉宮,燒香跪拜,此佛法流傳之始也。」瑯琊代醉編三十一曰:「漢武故事云:渾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宮。金人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唯燒香禮拜。上使依其國俗祠之,此神全類於佛。」釋門正統四曰:「後漢明帝永平七年,帝夢金人頂佩日光飛至殿庭。旦以問群臣,大學士傅毅奏曰:西方有聖人號佛,陛下所夢必此也。」後漢佛老志曰:「明帝寢南殿,夢金人身長丈六,頂佩日光,胸題卍字。」
金七十論 (書名)Hiran!yasaptati,數論師自在黑作,有七十行偈頌。其時國王賞之以金,故彼以之為名譽,而名為金七十論,或云論之長行(解釋偈頌之語曰長行)為天親所作者非是,述彼宗二十五諦之義,三卷,陳真諦譯。唯識述記一末曰:「有外道,入金耳國,以鐵鍱腹,頂戴火盆,擊王論鼓,求僧論議。因諍世界初有後無,謗僧不如外道,遂造七十行頌,申數論宗。王意朋彼,以金賜之,外道欲彰己令譽,遂以所造,名金七十論。彼論長行,天親菩薩之所造也。」金七十論下記本書之傳承曰:「迦毘羅仙人初出有四德:一法,二智,三離欲,四自在。(中略)由慈悲故,先為阿修利說。是阿修利仙人,次為般尸訶說。般尸訶廣說此論,有六十千偈。(中略)次第乃至婆羅門,姓拘式,名自在黑,抄集七十偈。」又曰:「此智者,從迦毘羅來至阿修利,阿修利傳與般尸訶,般尸訶傳與褐伽,褐伽傳與優樓佉,優樓佉傳與跋婆利,跋婆利傳與自在黑。如是次第,自在黑得此智。見大論難可受持,故略抄七十偈。」與世親菩薩之關係,出婆藪槃豆法師傳。
金山 (譬喻)金山喻佛身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深妙。」心地觀經一曰:「破有法王甚奇特,光明照曜如金山。」
七金山 (名數)須彌山周圍七重之金山也。俱舍論十一曰:「蘇迷盧Sumeru居中,次踰健達羅山Yugam%dhara,伊沙多羅山I^s/a%dhara,竭地洛迦山Khadiraka,蘇達梨舍那Sudars/ana,頞濕縛羯拏As/vakarn!a,毘那怛迦山Vinataka,尼民達羅山Nemim%dhara,(中略)前七金所成。」頌疏十一曰:「踰健達多,此云持雙。山頂有二雙跡,山能持故。伊沙[馬*太]羅山,此云持軸山,峰上聳猶如車軸。竭地洛迦山,西國樹名。此國南方亦有此樹,名擔木。山上寶樹其形似彼,故以名焉。蘇達梨舍那,此云善見,見者稱善。頞濕縛羯拏。此云馬耳,山形似彼也。毘那怛迦山,此云象鼻,山形似彼。尼民達羅山,此是魚名。其魚觜尖,山形似彼。」
金山王 (譬喻)金山中之勝妙者,以譬如來。往生要集上本曰:「遙以瞻望彌陀如來如金山王。」
金山寺 (寺名)在江蘇省鎮江金山上。梁武帝天監四年二月十五日,始於此寺,設水陸會。至宋改號龍游寺。以佛印禪師了元,嘗住此,與蘇軾問答而著。見釋氏稽古錄二,續傳燈錄五等。
金口 (雜名)如來之口舌。如來之身相,為黃金色,故其口舌謂之金口。又如來之口舌如金剛堅固不壞,故謂之金口。止觀一上曰:「諸師皆金口所記。」輔行一之一曰:「金口者,此是如來黃金色身口業所記。」瓔珞本業經上曰:「爾時釋迦牟尼佛,以金剛口告敬首菩薩言。」
金口相承 (術語)天台宗三相承之一。又名金口祖承。謂受佛金口之記,而出世之付法藏二十三祖,次第相承其法門也。止觀一上所謂「付法藏人,始迦葉,終師子,二十三人,末田地與商那同時取之,則二十四人,諸師皆金口所記。」佛祖統紀序所謂「大迦葉下至師子尊者,皆能仰承佛記,傳弘大法,謂之金口祖承」是也。
金大王 (神名)二十八部眾之一。為千手觀音之眷屬,擁護行者之善神也。但千手千眼觀世音陀羅尼經所出之二十八部眾中。缺此神之名。出於佛像圖彙第四。
金水 (譬喻)金剛界譬智以水,故智曰金水。三昧耶戒序曰:「觀心佛於金水。」
金天童子 (人名)舍衛國長者生一子,身體金色,字曰金天。此兒福德,生日家中出一井水,井中復出種種珍寶。兒長大。容貌無比,才藝博通。時閻波國長者生一女,名金光明女。身體金色,端正無比。生日亦有自然井水,出種種珍寶。二長者相謀以為夫妻,時金天家設供請佛。佛來說法,開解其心。金天夫妻及父母皆生信解而得道果。佛還秪洹說其往昔之因緣。見賢愚經金天品,法苑珠林五十六。
金毛獅子 (動物)文殊所乘。五燈會元九(文喜章)曰:「但見五色雲中文殊乘金毛獅子往來。」李長者華嚴經論四曰:「文殊乘獅子者,為明創證法身佛性根本智斷惑之駿故。普賢乘香象王者,表行庠序為威德故。」【又】(本生)世尊因位為金毛獅子,為獵師捨身。賢愚經十三(堅誓師子品)記此事曰:「有一獅子名號[路-各+荼]迦羅毘(晉言堅誓),軀體金色。」堅聖師子
金仙 (雜名)謂佛也。稽古略四曰:「宋徽宗宣和元年,詔改佛為大覺金仙。」【又】神仙之別稱。唐睿宗二女出家為女冠:一封金仙公主,一封玉真公主。佛家稱外道仙人修行堅固者,亦曰金仙。法苑珠林曰:「上古有二金仙,修道石室。」
金田 (雜名)同於金地為寺之別稱。
金字經 (雜語)以金泥所寫之經文也。
金地 (雜名)又名金田。佛寺之別稱。取須達長者布金買祇園之故事也。釋氏要覽上曰:「金地或云金田,即舍衛國給孤長者側,布黃金買祇太子園,建精舍請之居之。」
金地國 (地名)原名Svarn!abhu%mi,西洋紀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於華子城,行第三結集後,派遣傳道師於各地時,鬱多羅Uttara,須那迦Sonaka,二人傳佛教之地,有名之國也。大部補註四曰:「賢愚經說,舍衛國南有國,名為金地。」
金地國夫人殉死 (傳說)智度論十一曰:「舍利弗,才明見貴。目犍連,豪爽取重。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同。(中略)後俱厭世,出家學道作梵志弟子,精求道門,久而無徵。以問師(師名刪闍耶),自我求道,彌歷年歲,不知為道果無耶?我非其人耶?(中略)他日其師寢疾,舍利弗在頭邊立,大目連在足邊立。喘喘然其命將終,乃愍爾而笑。二人同心俱問笑意,師答之言:世俗無眼,為恩愛所侵,我見金地國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卄/積]求同一處,而此二人行報各異,生處殊絕。是時二人筆受師意,欲以驗其虛實。後有金地商人,遠來摩伽陀國。二人以疏驗之,果如師語。乃憮然歎曰:我等非其人耶?為是師隱我耶?」
金光 (雜名)金色之光也。觀無量壽經曰:「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又曰:「如意寶珠,漏出金色微妙光明。」又曰:「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放金光。」
金光明女 (人名)金天童子之妻。金天童子
金光明鼓 (故事)金光明經,單云金鼓。最勝王經云金光明鼓曰:「金光明鼓出妙聲,遍至三千大千世界。能滅三塗極塗罪,及以人中諸苦厄。」
金光明經 (經名)有三譯,一北涼曇無讖譯,四卷,題曰金光明經。一隋寶貴等取前譯補譯,合入其缺品八卷,題曰合部金光明經。一唐義淨譯,十卷,題曰金光明最勝王經。三譯中此經在最後,而文義周足。但金光明經由天台智者,說玄義及文句,故舉世流通。本經各家之註述如下:金光明經疏一卷,隋吉藏撰。金光明經玄義二卷,隋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錄。金光明經文句六卷,隋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錄。金光明義疏一卷,慧遠著。金光明經文句記十二卷,宋知禮述。金光明經玄義抬遺記六卷,宋知禮述。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二卷,宋從義撰。金光明經文句新記七卷,宋從義撰。金光明經照解二卷,宋宗曉述。金光明經玄義科一卷,明明得排定。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六卷,明明得會。金光明經文句科一卷,明明得排定。金光明經文句文句記會本八卷,明明得會句並記,入經。金光明經科註四卷,明受汰集受汰重輯,金光明經感應記附。金光明經感應記一卷,明受汰集。金光明經註釋五卷,日本傳教著。
金光明三字 (術語)梵語修跋拏Suvarna,此譯為金,乃尊貴之義,以名法身之德。梵語婆頗娑Prabha%sa,此譯為光,乃照了之義,以名般若之德。梵語鬱多摩Uttama,此譯為明,乃利益之義,以名解脫之德。因之此三字用以名如來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之當體,以示一經所詮之本體。此義為天台智者所發揮,古師皆假世間之金與光明,比況法性之甚深,為譬喻之題號。見光明玄義,四教儀集半字談一。
金光明懺 (修法)依金光明經之教而修懺悔法也。【又】(書名)記金光明經懺悔法之書名。宋遵式著,有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一卷,名金光明懺。又,明智旭,著有金光明懺一卷。各說其修法。
金光明懺法 (修法)或單名金光明懺。指金光明經所說之懺悔法,又指記其法文而言。
金光明三昧懺 (修法)金光明經所說之懺悔法也。與單名之金光明懺同。一心修其法,故與以三昧之名,稽古略四曰:「天台講宗知禮遵式,同修護國金光明三昧懺。」
金光王童子經 (經名)佛說金光王童子經,一卷,宋法賢譯。說金光童子過去之因緣。
金光明最勝懺儀 (書名)一卷,宋知禮集。明金光明懺法之修法儀式。【又】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之異名。
金光明最勝王經 (經名)十卷,唐義淨譯。為金光明三譯中最後出而最完備者。常略名最勝王經。唐慧沼有疏十卷。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書名)一卷,宋遵式著。記金光明懺法之修法。
金光明四天王護國 (雜語)金光明最勝王經四天王護國品曰:「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於未來世,若有國土城邑聚落山林曠野,隨所至處流布之時。若彼國王於此經典,至心聽受稱嘆供養,(中略)以是因緣,我護彼王及諸人眾,皆令安穩遠離憂苦,增益壽命,威德具足」。
金光佛剎 (界名)最下底之佛土名也。觀無量壽經曰:「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
金光童子 (人名)迦毘羅城釋種中,有一童子,名金光王。色相端嚴,光明晃曜,聞佛出家成道,遂詣佛所。佛說其往昔之因緣。童子生淨信而出家。見金光王童子經。
金光最勝 (經名)謂金光明最勝王經也。
金色 (雜語)黃金之色也。
金色王 (本生)佛昔為金色王時,遇十二年大旱,僅存一食而供養辟支佛。天即雨飲食眾寶,以濟閻浮提。見佛說金色王經。
金色王經 (經名)佛說金色王經,一卷,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說金色王之事,與菩薩本行集經第二品同。
金色孔雀王 (神名)二十八部眾之一。千手觀音之眷屬,擁護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觀世音陀羅尼經所謂「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眾,常當擁護受持者」是也。據千手觀音造次第儀軌,其形像,身為黃金色,左手執寶幢,上有孔雀鳥,為細妙色,說無量之妙言。真言曰:唵具光[口*半]吒沙羅迦羅放光[口*半]吒沙羅迦羅周遍叫羅迦唵[口*半]吒娑婆訶。
金色女 (人名)波羅奈國王夫人生一女,身黃金色,頭髮紺青,時年十六,父母欲為求婿,女言,為我求婿,須得身相與我同者。於國中索之不得。佛時在舍衛國,舍衛國賈人至波羅奈,言國中有其人。王聞之喜,使賈人作書迎其人。賈人即作書與佛,說此女端正無比,言欲為佛娶之之意。佛時在祇洹,為諸比丘數千人說法。持書人,直至佛所呈書。佛豫知書所說,取而裂之,作書報金色女,說無常生死之苦。女得書思惟,即得五神通,直至佛所禮敬。見經律異相三十四。
金色身 (雜名)金色之身相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金色世界 (界名)文殊菩薩淨土之名。宋僧傳(法照傳)曰:「法照遇老人曰:汝先發願於金色界禮覲大聖。」朝野群載十六(戒牒)曰:「奉請金色世界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闍梨。」
金色迦葉 (人名)三迦葉中之摩訶迦葉也。是付法藏之第一祖,彼身有金色之光,故名飲光,又名金色迦葉,金色頭陀。
金色頭陀 (人名)摩訶迦葉之別稱。彼身相有金色,為頭陀行第一,故名。
金色尊者 (人名)摩訶迦葉之別稱。又名金色迦葉,金色頭陀等。
金色童子因緣經 (經名)十二卷,趙宋惟淨譯。說佛滅後有大商主子身有金色光,名金色童子。阿難教化之之因緣。
金色迦那缽底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金色迦那缽底(Ganapati)陀羅尼經,一卷,唐金剛智譯。說大聖歡喜天之修法。
金沙河 (雜名)此河在拘耶尼洲。梵名娑婆耶。涅槃經十曰:「於是三千大千世界,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猶如直繩,入於西海。」玄義五上曰:「金沙大河,直入西海。」玄義私記五末曰:「經云娑婆耶,大論云金沙河。」
金沙輪三昧 (術語)五輪三昧之一。金沙為真實無著之義。修禪定斷見思二惑,起無漏智,無染無著,因是斷盡一切煩惱,得道果,故名。
金身 (雜名)黃金色之身。謂佛身也。法華經安樂品曰:「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
金身經 (經名)金身陀羅尼經之略名。
金身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金身陀羅尼經,一卷,趙宋施護譯。佛為眾生說一陀羅尼,念誦之,能得金剛身之利益。
金杖 (故事)佛以金杖與裂裳,懸記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歸傳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證滅。」俱舍頌疏一曰:「大聖喻折金杖,況以爭衣。」同註:「頻毘娑羅王,夢見一[疊*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斬為十八段。怖而問佛。佛言:我滅度後,一百餘年,有阿輸迦王,威加贍部,時諸苾芻教分十八,趣解脫門,其致一也,此即先兆。王勿見憂耳。」四分戒本疏序曰:「昔夢[疊*毛]之告徵機分利鈍之本,喻金顯道教無離合之宗。」戒疏行宗記一上曰:「夢[疊*毛]者,下(指戒疏之本文)引大集。有一長者,夢[疊*毛]一段後分為五。佛告長者:我滅度後有諸弟子,分五部等。」(撿大集經不見)四分律四十三曰:「五百優婆塞,俱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白佛言:拘睒彌比丘鬥諍誹謗共相罵詈,互求長短,口如刀劍,從拘睒彌來至舍衛國,我等當云何?佛言應聽二部,語如上。若有檀越布施,應分作二分,此亦僧,彼亦僧。居士如破金杖,為二分,二俱是金。」四分戒疏行宗記一上,標因緣經云:所載金杖之文,與寄歸傳同,但因緣經所云者不詳。
金步 (雜語)譯曰頂。天竺之姓氏。續高僧傳二曰:「金步此云頂也,謂如孔雀之頂,彼國以為貴姓。」梵Kambu。
金佛 (圖像)以金屬造之佛像也。
金言 (雜語)世尊之言語,云金言。大法炬陀羅尼經九曰:「即是世尊金言教誨。」梁僧傳(經師論)曰:「金言有譯,梵響無授。」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上曰:「龍猛位登極喜,應非金言。」
金波羅 (神名)金毘羅之異音。雜阿含經四十八曰:「佛住王舍城金婆羅山,金婆羅鬼神住處石室中。」
金波羅華 (植物)金色之波羅華也。波羅華,梵語Utpala,優缽羅華之略,是蓮華之一種。
金波羅蜜 (菩薩)金剛波羅蜜之略。金剛界曼陀羅中之菩薩名。
金河 (地名)拘尸那國,跋提河之譯名。西域記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無勝,此世共稱耳。舊云阿利羅跋提河,訛也。典言謂之尸賴拏伐底河,譯曰有金河。」梵Hiranyavati^。
金剎 (雜名)塔之別名。又以金所造之剎竿,即塔上之九輪。剎者,梵語掣多羅,差多立羅,紇差怛羅等之訛略。本義為土田,國等,即佛剎,梵剎等是也。然西國之風,於高處立竿,其頭置佛骨,其義同於土田,故指竿或塔名曰剎,今謂之金剎。但本名曰剌瑟胝。玄應音義一曰:「剎又作擦,音察,梵言差多羅,此譯云土田。經中或言國或云土者,同其義也。或作剎土者,存二音也。即剎帝利,名守田主者亦是也。浮圖,名剎者,訛也,應言剌瑟胝。剌音力割切,此譯云竿,人以柱代之,名為剎柱,以安佛骨,義同土田,故名剎也。以彼西國,塔竿頭安舍利故也。」慧苑音義上曰:「剎,具正云紇差怛多,此曰土田也。」法華經授記品曰:「起七寶塔,高表金剎。」金剎元來之意,指佛之國土。中頃尊寺塔比於佛國,因得此名,高標其剎,以九輪之名也。
金泥駒 (動物)又作金蹄駒,犍陟駒。悉達太子出家時所乘之馬名。
金毘羅 (神名)又作金毘囉,禁毘羅,宮毘羅。藥師十二神將之一。即主領夜叉,誓願守護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藥師本願經所謂「爾時眾中十二夜叉大將,俱在會座,所謂宮毘羅大將。」藥師念誦儀軌供養法所謂「宮毘羅等藥叉王,各領七億眷屬眾,誓願守護如來教」是也。【又】(動物)譯曰蛟龍。鱷魚也。俱毘羅
金毘羅陀 (神名)鬼神將名。見金毘羅神及金毘羅陀迦毘羅條。梵Kumbhiraba’。
金毘羅陀迦毘羅 (神名)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金毘羅陀,或曰金毘羅王。為千手觀音之眷屬,擁護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觀世音陀羅尼經所謂「我遣摩醯那羅延,金毘羅陀迦毘羅,常當擁護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紅色,左手把寶弓,右手把寶箭。真言曰:唵[口*縛]悉[何-可+爾]阿利夜三曼他娑婆訶。
金毘羅神 (神名)雜阿含經四十八曰:「金婆羅鬼神。」金光明經三曰:「金毘羅。」大寶積經三十六曰:「金毘羅天。」又曰:「金毘羅童子世羅。」(世羅,名也)宋譯藥師經明十二神將中有「金毘羅大將。」唐譯藥師經曰:「宮毘羅大將。」千手陀羅尼經曰:「金毘羅陀。」阿育王經六,以為北方毘沙門天之別名,而與「鳩鞞羅」不同。Kubera,光明文句曰:「金毘羅,翻為威如王。」是義譯耳。雜阿含經四十八曰:「佛在王舍城金婆羅山,金婆羅鬼神室中,以金槍刺足身起苦痛,佛住捨念,不動心。時有八金婆羅天子,各以偈讚佛。」寶積經金毘羅天受記品曰:「佛在王舍城途,王舍城有護神金毘羅王,領六萬八千藥叉眾供養佛,佛為授未來成道記。」金毘羅童子經曰:「釋迦如來在忉利天為除外道惡魔障難,化為千頭千臂金毘羅童子。」梵Kumbhira。
經軌 (經名)寶積經三十六卷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二金毘羅天受記品第二,佛說金毘羅童子威德經一卷,唐不空譯。
金毘羅大將 (神名)十二神將之一。金毘羅神
金毘羅比丘 (人名)中阿含四十八牛角沙羅林經第四曰:「尊者金毘羅」增一阿含經三曰:「獨處靜坐,專意念道,所謂金毘羅比丘是也。」梵Kamphilla〈Kapphina〉。
金毘羅童子 (雜名)有二:一為實類之神王,是大寶積經所說。一為釋迦之化現,千頭千臂之童子,是金毘羅童子威德經所說。金毘羅神
金毘羅童子威德經 (經名)佛說金毘羅童子威德經,一卷,唐不空譯。說釋迦化現千頭千臂金毘羅童子之念誦法。
金界 (術語)金剛界之略。
金胎 (術語)真言教成佛之作法,有金剛界胎藏界二途,稱為金胎兩部。金剛界者為顯大日如來智德之曼陀羅,摧破煩惱之猛利智慧猶如金剛,故謂之金剛界,金剛頂經之所說是也。胎藏界者為顯大日如來理德之曼陀羅,理之攝持諸法,如於腹中胎藏其子,故謂之胎藏界,大日經之所說是也。概言之,金胎兩部為標幟大日如來理智二德之一雙大法門。配之於事理因果,則金剛界為事為果,胎藏界為理為因。日本東密次第為金胎,是事理之次第也。日本台密次第為胎金,是因果之次第也。
兩部兩宗 (術語)兩部相望而論事理因果之一雙門,為由密教總體上判之者。原來此兩部為一密教之兩宗,各自具備法門,彼此不庸相待,金剛界有五相成身,則胎藏界有五輪成身。因之金剛界稱為金剛頂宗,胎藏界稱為大日宗,瑜伽宗等。以分彼此。
金剛 (術語)Vajra,梵語縛曰羅(曰或作日通用),一作跋折羅。譯言金剛。金中之精者。世所言之金剛石是也。抱扑子曰:「扶南出金剛,生水底石上,如鐘乳狀,體似紫石英,可以刻玉。雖鐵錐擊之,亦不能傷。唯羚羊角扣之,則渙然冰泮。」西使記曰:「金剛鑽出印毒。」按,印毒即印度也。梵網經古跡上曰:「金中精牢名曰金剛。」三藏法數五曰:「金剛者,金中最剛,故云金剛。」大藏法數四十一曰:「梵語跋折羅,華言金剛。此寶出於金中,色如紫英。百煉不銷,至堅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為寶。」南本涅槃經二十二曰:「如金剛寶置之日中,色則不定,金剛三昧亦復如是。」據此則知金剛為透明體。智度論五十九,說摩尼寶珠為帝釋所執金剛之碎片曰:「有人言:是帝釋所執金剛用與阿修羅鬥時,碎落閻浮提。」可以證其為寶石矣。梵語雜名曰:「金剛,梵語縛曰羅。」【又】(物名)以金剛所造之杵,名為金剛。大日經一曰:「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即金剛杵之略名也。大日疏一曰:「梵云伐折羅陀羅,伐折羅即是金剛杵,陀羅是執持義,故曰譯云執金剛,今謂持金剛。」【又】(天名)。持金剛杵之力士,謂之金剛。執金剛之略名。行宗記二上曰:「金剛者,即侍從力士,手持金剛杵,因以為名。」
山羊角碎金剛 (雜語)智度論三十一曰:「不知破金剛因緣,故以為牢因,若知著龜背上以山羊角打破,則知不牢固。」
金剛二義 (名數)探玄記三曰:「金剛亦二義:一是堅義,二利義。」
金剛三義 (名數)金剛頂經疏一曰:「世間金剛有三種義:一不可破壞,二寶中之寶,三戰具中勝。」
金剛王 (雜語)金剛中之最勝者,云金剛王。猶言牛中之最勝者,為牛王也。楞嚴經四曰:「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金剛力 (譬喻)喻強力也。是言金剛力士之力。
金剛子 (物名)金剛樹(一名天目樹)之實。可造數珠。念誦不動尊等金剛部尊用之。慧琳音義三十五曰:「鳴嚕捺囉叉Rudra-aks!a,西方樹木子,核文似桃核,大如小櫻桃顆。或如小彈子,有顆紫色。此名金剛子,堪作數珠。金剛部念誦人即用之,珠甚堅硬。」【又】(術語)金剛之佛子也。於曼荼羅入灌頂者之通稱。以受所謂某金剛之金剛名故也。
金剛口 (雜名)言如來之口舌殊勝,如金剛也。瓔珞本業經上曰:「爾時釋迦牟尼佛,以金剛口告敬首菩薩言。」
金剛山 (雜名)又曰金剛圍山,金剛輪山。周繞世界之鐵圍山也。起世經二曰:「諸餘大山及須彌山王之外,別有一山,名斫迦羅(前代舊譯云鐵圍山)。高六百八十萬由旬,縱廣亦六百八十萬由旬。彌密牢固金剛所成,難可破壞。」無量壽經上曰:「須彌山,及金剛鐵圍一切諸山。」同下曰:「金剛圍山,須彌山王。」【又】指須彌山言:註維摩經一:「肇曰:須彌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探玄記十九曰:「住金剛山頂者,即是此光明山也。」(光明山為須彌山之別名)。【又】(地名)長阿含經十八曰:「南州有金剛山,中有修羅宮,所治有六千由旬。」八十華嚴經四十五菩薩住處品曰:「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中略)海中有處,名金剛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法起,與其眷屬諸菩薩眾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此清涼山,即我國之五臺山,金剛山,即日本河內之金剛山云。
金剛水 (修法)灌頂式時,受者所飲之香水名。又云誓水。大日經疏五曰:「又於別器調和香水,以鬱金龍腦旃檀等種種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與令飲少許,此名金剛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獄重障皆悉除滅,內外俱淨,堪為法器也。阿闍梨言:此即名為誓水。亦順世諦,猶如盟誓之法。令於一切眾聖前,喢此香水,自誓其心,要令不退大菩提願也。」
金剛幻 (術語)又曰不思議幻。如十生緣句中之幻,謂密教所明之如幻法門也。大日經疏一曰:「譬如幻師,以咒術力加持藥草,能示現種種未曾有事。五情所對,悅可眾心,若捨加持,然後隱沒。如來金剛之幻,亦復如是。」
金剛句 (雜語)讚歎佛十頌之句也。又曰金剛句偈,金剛讚,金剛諷詠。大日經七曰:「又以持金剛殊勝之諷詠供養佛菩薩,當得速成就。即說執金剛阿利沙偈曰:無等無所動,平等堅固法,悲愍流轉者,攘奪眾苦患,(中略)不染一切趣,三界無所依(云云)。」此讚有十頌,名金剛句等。
金剛定 (術語)又曰金剛喻定,金剛三昧。菩薩於最後位斷最極微細煩惱之禪定名也。其智用堅利,譬如金剛。新譯仁王經中曰:「動相滅時名金剛定。」同青龍疏三曰:「金剛定者,謂諸菩薩至此位中。所依勝定,猶如金剛,悉能斷微細障。」
金剛床 (雜名)與金剛坐同。增一阿含經十四曰:「今於此樹下,坐於金剛床,以獲一切智。」
金剛杖 (物名)執金剛神所持之金剛杵也。俱舍光記十一曰:「手執金剛杖,名金剛手。」
金剛杵 (物名)梵語伐折羅Vajra,原為印度之兵器。密宗假之,以標堅利之智,斷煩惱,伏惡魔。其兩頭單獨者,謂之獨股,分三枝者,謂之三股,分五枝者,謂之五股,分九枝者,謂之九股。以金石或木材作之,有大中小之三品。大日經疏一曰:「伐折羅即是金剛杵。」又曰:「伐折羅如來金剛智印。」又曰:「譬如帝釋手持金剛破修羅軍,今此諸執金剛亦復如是。各從一門持大空之戰具,能破眾生無相之煩惱。故以相況也。」仁王經念誦儀軌上曰:「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諸部要目曰:「杵,金,銀,銅,鐵,石,水精,佉陀羅木等,無量種各不同。杵,五股三股一股。長十六指為上,十二指為中,八指以為下,乃至一指節為下。此經中說:不持金剛杵念誦,無由得成就。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壞斷常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
金剛身 (術語)金剛不壞之身。謂佛身也。涅槃經三金剛身品曰:「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同十曰:「諸佛世尊,精勤修習,獲金剛身。」
金剛衣 (天名)金剛衣服天
金剛食 (天名)金剛飯食天
金剛門 (術語)胎藏界之壇門也。四門
金剛頂 (術語)金剛界諸經諸會之通名。金剛界之法,有十萬偈十八會,總名金剛頂。金剛有堅固利用二義,以喻實相不思議之理體堅固常住,如來之智用銳利,摧破惑障,頂者最上尊勝之義,此法於諸大乘中最勝無上,猶如人身之頂也。金剛頂經慈覺疏一曰:「言金剛頂者,是十八會都名也。」又曰:「言金剛者,是堅固利用二義,即喻名也。堅固以喻實相不思議秘密理常存不壞也。利用以喻如來智用,摧破惑障,顯證極理。」又曰:「頂者,是最勝義,尊上義。謂此金剛教,於諸大乘法中最勝無過上故,以頂名之。」
金剛手 (菩薩)手執金剛杖,或金剛杵者。又曰執金剛及持金剛。有總別二名。總名者,通一切之金剛眾而言。別名者,為金剛薩埵,即總即別名也。俱舍光記十一曰:「手執金剛杖,名金剛手。」大日經疏一曰:「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曰金剛手。」金剛薩埵
金剛部 (術語)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剛五部之一。持金剛杵標幟如來智德之諸尊也。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中,位於中臺大日左方之金剛手院,除蓋障院之諸尊是也。大日經疏五曰:「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華部。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蘇悉地經一曰:「諸佛形像即是佛部,諸菩薩形即蓮華部,諸世天像為金剛部。」
金剛網 (術語)梵語縛曰羅[口*半]惹羅。印契名。十八契印之一。修法道場結界界所結之印明,特為結護上方虛空界故,一名虛空網。以二大指捻二頭指下之第一文,即成。誦真言三遍,隨誦隨以印於頂上右旋便散。網界之真言曰:唵尾娑普囉捺囉乞灑縛曰囉半惹囉吽發吒。由結此印及誦真言之加持力故,即於上方覆以金剛堅固之網,乃至他化自在諸天亦不能障難。見無量壽供養儀軌。
金剛軍 (人名)印度人。事蹟不詳。據華嚴探玄記一,謂金剛軍菩薩,堅慧菩薩,各造十地之釋。並不傳云。蓋在世親以後之出世者。
金剛藏 (術語)處胎經所說八藏之一。結集等覺菩薩於金剛心位斷極微細無明以證佛果之法門者。三藏法數三十一曰:「金剛藏者,謂佛所說等覺菩薩修因感果法,以其破惑之智最為堅利,能斷極後微細無明之惑,故名等覺菩薩,為金剛心是也。」【又】(菩薩)金剛藏菩薩
金剛線 (物名)於三摩耶戒壇授與受者之五色線也。以三結作金剛結,故有此稱。見大日經疏五。
金剛寶 (物名)即金剛石。金剛。【又】(菩薩)金剛寶菩薩
金剛針 (雜名)獨鈷之異名。【又】(菩薩)金剛針菩薩
金剛輪 (術語)金剛之法輪。謂密教也。以密教曰金剛乘故也。【又】(雜名)地層最底之金輪云金剛輪。俱舍論十一曰:「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輪,深十億二萬,下八洛叉水。餘凝結為金。(中略)於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金輪際者,謂此金剛輪之極際也。【又】(雜名)為釋迦成道之金剛座。以此為地際金剛輪之現出於地面者故也。金剛座
金剛拳 (術語)四種拳之一。大日經疏十三曰:「作拳法有其四種: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豎之。次以空指在於掌中而拳之,名金剛拳。」空指者,拇指也。演密鈔九曰:「金剛拳,以大指入掌中作拳是也。」【又】(菩薩)金剛拳菩薩
金剛心 (術語)言菩薩之大心,堅固不能破壞如金剛也。智度論四十五曰:「一切結使煩惱所不能動,譬如金剛山,不為風所傾動。諸惡眾生魔人來,不隨意行,不信受其語。瞋罵謗毀,打擊閉繫,斫剌割截,心不變異。(中略)人來斲鑿毀壞,諸蟲來齧,無所虧損,是名金剛心。」教行信證三末曰:「真實心即是金剛心。」同二曰:「光明名號顯因緣,開入本願大智海,行者正受金剛心。」【又】謂菩薩之最後心,等覺之位。以觀心最為明利故也。四教儀四曰:「即是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若望法雲,名之為佛。望妙覺,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四教儀曰:「更斷一品無明入等覺位,亦名金剛心,亦名一生補處。」四教集解曰:「所修觀智,純一堅利,喻如金剛,名金剛心。」
金剛索 (物名)不動明王等所持之鐵索也。【又】(菩薩)菩薩名。金剛索菩薩
金剛智 (術語)言智之堅利如金剛也。即佛智是。仁王經上曰:「金剛智釋迦牟尼佛。」【又】(人名)中天竺人。姓剎帝剎(一作南印度摩賴耶婆羅門種),伊舍那靺摩之第三子。十歲出家。博通密乘。唐開元七年,來中國,譯出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羅尼經等四部七卷。又譯出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等四部四卷。實為吾國密教之祖。金剛智三藏
金剛剎 (術語)寺之異名。亦云金剛淨剎。金剛譬寺處之功德,剎者梵語Ksetra,譯曰土。僧史略上曰:「案靈裕法師寺誥,凡有十名寺。(中略)七曰金剛剎(剎土堅固道人所居)。」
金剛炎 (術語)印契名。又名火院,火炎,火院界印,或火院密縫印。為使四方結界外,圍繞以火,令魔不能入所結之印明也。以左手掌,掩右手背,使相著,磔豎二大指,即成。想從印流出無量之火燄。以印右旋三匝,則於金剛墻外便有火燄圍繞。即成堅固清淨大界火院。真言曰:唵阿三莽儗寧吽發吒。見無量壽供養儀軌。
金剛界 (術語)Vajradha%tu,開示大日如來智德之部門也。如來內證之智德其體堅固,有摧破一切煩惱之勝用,故譬以金剛。大日經疏十二曰:「金剛喻如來秘密慧也。金剛無有法能破壞之者,而破壞萬物,此智慧亦爾。」秘藏記本曰:「金剛界金剛者,佛內證智也。」同末曰:「金剛不壞義,智也。」
金剛界五部 (名數)金剛界為始覺上轉之法門,轉在迷之九識,成五種之果智,故分類為五部。今為便於解釋,列之如次:一蓮華部,眾生心中有本有淨菩提心清淨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猶如蓮華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蓮華部。二金剛部,眾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經無數劫,不朽不壞,能破煩惱,如金剛之久埋沒泥中,不朽不壞,故名金剛部。三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顯,入果位則理智顯現,覺道圓滿,故名佛部。四寶部,佛之萬德圓滿中,福德無邊,故名寶部。五羯磨部,羯磨譯曰作業,佛為眾生而垂悲愍,成辦一切之事業,名羯磨部(秘藏記本)。此中前二者,為在纏之因德,第三者為理智具足出纏之果位。是即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次第為佛蓮金)。後二者,於佛部中別開之。佛為二利圓滿之稱,其自證之邊云寶部,其化他之邊云羯磨部。如是於佛部中開二部,原為胎藏界曼荼羅之意,胎藏界曼荼羅,上中下中之通者,總曰佛部,此中下方有虛空藏院,是寶部也。上方有釋迦院,是羯磨部也。由此論之,胎金之三五,僅開合之異耳(秘藏記私鈔三)。今配之於五方五智五佛則如圖。 T00492.JPG
五部部主 五部法王 (雜語)諸部要目以大日如來等五佛為部主,秘藏記依之。日本安然之瑜祇經疏,名之為部王,以五方之五大明王為部主(主有二義,一因主之義,二如執權,有管領之義,如諸部要目,則據初義,如安然則據後義)。
五部母 (名數)金剛界五部之部母。主各生當部功德之德之尊也,如典藏主。一佛部,佛眼尊也(佛眼尊)。但秘藏記,謂此部之部主為大日如來,是乃究竟之本源,故更無部母。秘藏記鈔八會之不依能生之義立之,由養育之義而立之。二金剛部,金剛波羅蜜菩薩也。三寶部,寶波羅蜜菩薩也。四蓮華部,法波羅蜜菩薩也。五羯磨部,羯磨波羅蜜菩薩也。是則為四波羅蜜。據出生四佛之義而立之。見諸部要目,秘藏記末。
五部蘇悉地法王 (名數)是日本台密所立蘇悉地之法王也。 T00493.JPG
五部忿怒 (名數)是五部之教令輪身也。
五部陀羅尼藏 (名數)一佛部,即諸佛之咒。二金剛部,即諸金剛神之咒。三蓮華部,即諸菩薩之咒。四寶部,即諸天之咒。五羯磨部,即諸鬼神之咒(辯天經疏),可以知諸尊之部屬。
五部念珠 (名數)佛部為菩提子,金剛部為金剛子,寶部為寶珠,蓮華部為蓮子,羯磨部為雜寶。見略出經四,攝真實經下。
五部色 (名數)佛部為白,金剛部為青,寶部為黃,蓮華部為赤,羯磨部為雜。見攝真實經下。
五佛座 (名數)金剛界五佛之寶座也。一大日師子座師子為諸獸之王,於諸獸中遊行無畏。毘盧遮那亦如是。為諸法之王,於諸法中不變無礙,故坐師子座。二阿[門@(人/(人*人))]象座。象之力用,於諸獸中無過之者,金剛部王皆據其上者,表堅力無礙也。又兔馬象三獸渡河象王獨極底,象馬車步四兵中,以象為第一,於諸獸中其力最大,能摧破各物無敢敵者。金剛部摧破之德用與之相應。三寶生馬座。諸世間尊貴吉祥,無先於馬。馬有慧用,世以為寶。寶生佛之灌頂法王以之為座,於灌頂表具吉祥也。又輪王七寶中有馬寶,能行地空,具速疾神通之德。空為智,陽德也,地為理,陰德也。南方為理智具足之事轉,故以馬寶為座。又南方者修行之方,三密之修行速疾,達所詣之處,故馬寶之速疾飛行,為其相應之標幟。四阿彌陀孔雀座。諸世間以孔雀為瑞禽,此禽華麗,具種種之色,復有明慧,善應時宜。故阿彌陀之轉法輪王以之為座。又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有孔雀鸚鵡等諸鳥,晝夜六時出和雅之音,演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種種之法門。是最與轉輪王相應之標幟也。五不空成就迦樓羅座。此鳥之威力,能降諸龍,於諸龍所居之四大海中,向迦樓羅所向之方,龍即降伏。不空佛之羯磨王以之為座,智用隨方之羯磨,攝引一切人天之諸龍無不歸者,以表諸佛菩薩隨攝隨歸無有違者。又,迦樓羅鳥一日食一大龍,五百小龍,如觀佛三昧經所說。今此佛入生死大海,取人天之龍,使到菩提之彼岸,故以之為所坐也。見秘藏記末,同鈔十。
金剛界九會曼荼羅 (術語)金剛界之現圖曼荼羅,安布九會,稱為九會曼荼羅。
金剛座 (雜名)佛成等正覺時之座處。在摩朅陀國佛陀伽耶菩提樹下。上達地面,下據金輪。一大石之頂平圓板者。俱舍論十一曰:「唯此洲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上,起金剛喻定。以無餘依及餘處,有堅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論三十四曰:「地皆是眾生虛誑業因緣報故有,是故不能舉菩薩欲成佛時實相智慧身,是時坐處變為金剛。有人言:土在金輪上,金輪在金剛上。從金剛際出如蓮華臺,直上持菩薩坐處令不陷沒,以是故,此道場坐處名為金剛。」西域記八曰:「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昔賢劫初與大地俱起,據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下極金輪,上侵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步。賢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焉。證聖道所,亦曰道場。(中略)自入末劫,正法寖微。沙土彌覆,無復得見。佛涅槃後,諸國君王傳聞佛說金剛座量,遂以兩軀觀自在像南北標界,東面而坐。聞諸耆舊曰:此菩薩像身沒不見,佛法當盡。今南隅菩薩沒過胸臆矣。」梵Vajia-a%sana。
金剛指 (雜名)風指即人指也。見略出經三。
金剛神 (神名)具名執金剛神。又名金剛手,金剛力士等。為執金剛杵護佛法之神祇。法華經普門品曰:「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行宗記二上曰:「金剛者即侍從力士,手持金剛杵,因以為名。」
金剛起 (術語)以印明驚覺法界之諸佛,曰金剛起。
金剛鈴 (物名)法器之一。為驚覺諸尊,警悟有情而振之。其體堅固稱為金剛,其柄為五鈷形故稱為五鈷鈴。【又】(菩薩)金剛鈴菩薩
金剛眾 (術語)持金剛杵之神祇眾類。即金剛神之眷屬也。金剛薩埵
金剛語 (術語)與金剛念誦同。不發聲唯於心默念也。見守護國經三。【又】(菩薩)金曼之一尊。秘藏記曰:「肉色,持如來舌。」左拳置腰。
金剛經 (經名)梵名Vajra-Prajn^apa%ramita%-Sn^tra,一卷,般若部,姚秦鳩摩羅什譯。又稱金剛般若經,或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在舍衛國,為須菩提等,初說境空,次示慧空,後明菩薩空者,蓋此經以空慧為體,說一切法無我之理為詮也。此經不如大般若經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經之太簡,而能說般若之空慧,無有餘蘊,故古來傳持,弘通甚盛。然自如是我聞至果報亦不可思議之前半,與爾時須菩提白佛言至卷末之後半,語句文意,殆似相同,以此僧肇解之,謂前半說眾生空,後半說法空。吉藏駁其說,而以此為重言。謂前半為前會眾,後半為後會眾,又前半為利根,後半為鈍根,又前半盡緣,後半盡觀也。凡有六譯,今皆存。第一譯為姚秦鳩摩羅什所出,即今經是也。第二譯為元魏菩提流支所出。第三譯為陳真諦所出。第四譯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為隋達摩笈多所出。第五譯收載于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七十七卷,名能斷金剛分,為唐玄奘所出。第六譯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唐義淨所出。西紀一八三七年,修彌篤氏自西藏文譯為德語,而收於海達斯勃搿大學紀要第四卷。同一八六四年,皮露氏自漢譯翻為英語,揭于亞細亞協會雜誌。一八八一年,馬克斯摩拉氏更由日本牛津紀要亞利安編第一(日本高貴寺所藏之梵本出版),譯為英語,收於東方聖書第四十九卷。一八九一年,達爾篤氏由馬克斯摩拉氏出版之梵本,並對照支那滿洲之譯本,譯之為法語。近時燉煌地方發掘之寫經中,亦有此經,跋語有景龍四年六月二十日寫了之附記云。其釋論,則彌勒菩薩所造八十偈釋本經之外,又有四:一金剛般若論,二卷,無著菩薩造。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天親菩薩造。此二論皆為釋彌勒之頌者。三金剛仙論,天親弟子金剛仙造。釋天親之論者。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功德施菩薩造。直釋經文者。玄義私記五曰:此中金剛仙論不入藏經。又前二論皆為義淨新譯,據是書言:則八十偈之本頌為無著菩薩所作。各家之註釋及關於本經之著述如下:金剛經註一卷,後秦僧肇註。金剛經義疏六卷,隋吉藏撰。金剛經疏一卷,隋智顗疏。金剛經疏一卷,隋淨影著。金剛經註三卷,唐慧淨註。金剛經略疏二卷,唐智儼述。金剛經贊述二卷,唐窺基撰。金剛經解義二卷,唐慧能解義。金剛經口訣一卷,唐慧能說。金剛經疏論纂要二卷,唐宗密述。金剛經疏記科會十卷,唐宗密疏,宋子璿記,大[土*賓]科會。金剛經註解一卷,孚佑帝君註解。金剛經疏論纂要刊定記四卷,宋子璿記。金剛經纂要刊定紀七卷,宋子璿錄。金剛經註三卷,宋道川頌,并著語。金剛經會解二卷,宋善月述。金剛經采微科一卷,宋曇應排。金剛經采微二卷,宋曇應述。金剛經采微餘釋一卷,宋曇應述。銷釋金剛經科儀會要一卷,宋宗鏡述。銷釋金剛經科儀會要註解九卷,宋宗鏡述,明覺連重集。金剛經集解四卷,宋楊圭編。金剛經疏科釋一卷,元徐行善科。金剛經集註四卷,明太宗撰。金剛經註解四卷,明洪蓮編。金剛經略談一卷,明觀衡撰。金剛經略疏一卷,明元賢述。金剛經釋一卷,明真可撰。金剛經決疑一卷,明德清撰。金剛經鎞二卷,明廣伸述。金剛經統論一卷,明林兆恩撰。金剛正眼一卷,明千松筆記。金剛經筆記一卷,明如觀註。金剛經破空論一卷,明智旭際明造論。金剛經觀心釋一卷,明智旭際明述。金剛經註解一卷,明宗泐如[王*己]同註。金剛經音釋直解一卷,明圓杲解註。金剛經法眼懸判疏鈔九卷,性起述。金剛經法眼註疏二卷,性起述。金剛經如是經義二卷,行敏述。金剛經註講二卷,行敏述。金剛經三昧一卷,淨挺著。金剛經闡說二卷,存吾闡說。金剛經述記會編十卷,行策會編。金剛經偈會本一卷,通理會。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二卷,通理述。金剛經部旨二卷,靈耀撰。金剛經註釋一卷,雲峰大師乩釋,谷口子真乩訂。金剛經演古一卷,寂燄述。金剛經直說一卷,跡刪鷲著。金剛經註解鐵鋑錎二卷,明屠根註。金剛經補註二卷,明韓巖集解,程衷懋補註。金剛經宗通七卷。明曾鳳儀宗通。金剛經偈釋二卷,明曾鳳儀釋。金剛經正解二卷,龔概綵註。金剛經大意一卷,王起隆述。金剛經如是解一卷,無是道人註解。金剛經會解了義一卷,徐昌治纂。金剛經闡奧,三空輯註。金剛經解註,王定柱解註。金剛經旁解,湯輦召旁解。金剛經郢說一卷,徐發詮次。金剛經註正訛一卷,仲之屏彙纂。金剛經淺解一卷,翁春王錫琯解釋。金剛經石註一卷,石成金撰集。金剛經解義二卷,徐槐廷述。金剛經易解二卷,謝承謨註釋。金剛經心得四卷,葉錫鳳註。金剛經彙纂二卷,孫念劬纂。金剛經心印疏二卷,溥畹述。金剛經註二卷,俞樾註。金剛經訂義一卷,俞樾著。金剛般若集驗記三卷,唐孟獻忠撰。金剛經鳩異一卷。唐段成式撰。金剛經受持感應錄二卷,金剛經感應傳一卷。金剛經新異錄一卷,明王起隆輯著。金剛經靈驗傳三卷,日本淨慧集,金剛經持驗記一卷,周克復纂。金剛經感應分類輯要一卷,三澤注編集。金剛經箋註,丁福保箋註。金剛經蒙鈔,李宗榮編。
金剛結 (雜名)線結狀名。蘇悉地供養法下曰:「其茅環者,稱無名指量,以茅三纏作金剛結。」大日經疏五曰:「其金剛結法者,不可縷說,當從阿闍梨而面受之。」
金剛乘 (術語)真言教之異名。教法堅利如金剛也。瑜祇經曰:「以金剛自性,光明遍照,清淨不壞,種種業用,方便加持,救度有情,演金剛乘,唯一金剛斷煩惱。」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曰:「演說如來三密門,金剛一乘甚深教。」梵名Vajra-ya%na,但於印度特指佛教中陰陽和合派之教義,然於根本決不然也。
金剛慧 (術語)達實相之理而破諸相之智也。維摩經不二品曰:「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同註「肇曰:金剛慧實相慧也。什曰:金剛置地下至地際然後乃止。實相慧要盡法性,然後乃止也。」同慧遠疏曰:「破相之智,名金剛慧。」
金剛妻 (菩薩)金剛愛菩薩之異名。
金剛墻 (修法)密教結界法五種之一。又云四方結。第一結地界之後,第二隨其地界量四方周遍金剛墻之作法也。以印契行之。無量壽儀軌曰:「次結金剛墻印。(中略)即成金剛堅固之城。」
金剛樹 (植物)結金剛子實之樹。金剛子
金剛幡 (物名)於竿頭置龍頭,由龍頭垂旗者。
金剛幢 (菩薩)金剛幢菩薩
金剛錍 (書名)金錍論之本名。
金剛盤 (物名)置鈴與三種之金剛杵之臺也。以金屬造之。為三角心形。有三腳。
金剛[金*巢] (菩薩)菩薩名。見金剛[金*巢]菩薩條。
金剛臺 (物名)由金剛而成之臺座也。觀無量壽經曰:「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
金剛橛 (物名)又名四方橛,或作四橛。修法時壇上四隅所立之橛也。其形如獨股杵,長六寸,或八寸四分,又有九寸。其頭作蓮形,或作寶形等,隨修法而不同。於壇上等結界設之,意使道場之地分,堅固如金剛,諸障不能惱害也。法見蘇悉地羯羅經中,大日經疏六等。【又】(術語)印契名。修法道場,結界時所結之印明,主結護地下,故一名地結。其法先以右中指入於左頭中指間,右名指入於左名小指間,皆出頭於外,以左中指繳右中指背,入於右頭中指間,以左名指繳右名指背,入於右名小指間,二小指二頭指,各頭相柱,二大指下相捻,即成。結此印已,想印如金剛杵之形。以二大指向地觸之。誦真言一遍,一印地。如是至三,即成堅固金剛座。地界真言曰:唵枳里枳里縳曰囉縳曰哩步囉滿[馬*太]滿[馬*太]吽發吒。見無量壽供養儀軌。
金剛體 (術語)如金剛堅固之身體也。指佛身功德而言。維摩經方便品曰:「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喜普會。」註:「什曰:如來身無可損若金剛也。」新譯仁王經中曰:「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良賁疏中一曰:「金剛體者堅固具足,體者身也。佛身堅固猶如金剛。」
金剛觀 (術語)觀法成就堅利如金剛也。止觀五上曰:「此金剛觀,割煩惱陣。此牢強足,越生死野。」
金剛一界 (術語)謂金剛界也。一界者,對於真言曼陀羅金剛界胎藏界兩界之稱。金剛界
金剛力士 (天名)與金剛神,執金剛,持金剛,金剛夜叉,密跡金剛等皆同。執金剛杵護持佛法之天神也。楞伽經四曰:「金剛力士,常隨侍衛。」立於寺門兩脅之二王是也。大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品記其宿世之事歷發願。
金剛三昧 (人名)日本僧,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三曰:「國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經,西域敬之。成式見倭國僧金剛三昧,言嘗至中天,寺中多畫玄奘屩及匙筋,以綵雲乘之。蓋西域所無者,每至齋日輒膜拜焉。」同續二有元和十三年金剛三昧遊蜀之記事。【又】(術語)如金剛能一切無礙,能通達一切諸法之三昧,名金剛三昧。涅槃經二十四曰:「菩薩摩訶薩修大涅盤得金剛三昧,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諸法。」智度論四十七曰:「金剛三昧者,譬如金剛無物不陷,此三昧亦復如是。於諸法無不通達,令諸三昧各得其用,如硨磲碼瑙琉璃唯金剛能穿。」楞嚴經六曰:「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又】三乘行人最後斷一切煩惱,各得究竟之果之三昧也。又曰:如金剛三昧,金剛喻定,金剛定。智度論四十七曰:「如金剛三昧者,能破一切諸煩惱結使,無有遺餘。譬如釋提桓因手執金剛破阿修羅軍,即是學人末後心,從是心次第三種菩提:聲聞菩提,辟支佛菩提,佛無上菩提。」新譯仁王經上曰:「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無等等金剛三昧。」良賁疏上二曰:「金剛三昧者最後勝定,勝用堅固名金剛定。」
三種金剛三昧 (名數)智度論四十七,說百八三昧中,三種之金剛三昧。初曰金剛三昧,通達諸法之三昧也。中曰金剛輪三昧,輪者攝持之義,為攝持他諸三昧之三昧也。後曰如金剛三昧,金剛喻定也。說如上。
金剛三昧經 (經名)二卷,失譯人名。佛於靈山入金剛三昧說一乘真實之法。攝法華部中。註述有二種,金剛三昧經解四卷,明圓澄註。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十二卷,誅震述,【又】佛說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之略稱。
金剛上味 (譬喻)以金剛喻最勝之上味也。
金剛頂宗 (術語)密教二宗之一。以金剛頂經所說金剛界之法為所依。金胎
金剛手院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中之第四院,在中臺大日之左方(大日西面),即第一重之南方。列金剛部諸尊三十三。其中主尊二十一,使者十二。又曰薩埵院。以金剛薩埵為金剛部之上首故也。大日經一曰:「復次華臺表大日之左方,能滿一切願持金剛慧者。」疏五曰:「次於大日如來左方安置金剛部明王,所謂執金剛能滿一切願者。」又曰:「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
金剛峰日 (術語)依七曜與二十八宿配合而生之吉日名。例如月與尾宿合之時,恰如當於日曜日,是名金剛峰日。此日宜修一切降伏法。宿曜經下曰:「太陽直日(日曜日也),月與尾合。太陰直日(月曜日也),月與心合。火曜直日,月與壁合。水曜直日,月與昴合。木曜直日,月與井合。金曜直日,月與張合。土曜直日,月與亢合。已上名金剛峰日。宜作一切降伏。誦日天子咒。及作護摩。並諸猛利事。」
金剛部主 (術語)三部五部各有部主。金剛部以阿[門@(人/(人*人))]如來或金剛薩埵為部主。諸部要目曰:「金剛部阿[門@(人/(人*人))]佛以為部主。」攝大儀軌二曰:「觀音蓮華部上首,金剛手菩薩金剛部上首。」
金剛部母 (術語)三部五部各有生部主之部母,金剛部以忙莽雞Ma%ma%ki為部母。大日經疏五曰:「於金剛部主之右,置忙莽雞,所謂金剛部母。」諸部要目曰:「蓮華部白衣觀自在,以為部母。金剛部忙莽雞菩薩,以為部母。」
金剛藏王 (菩薩)金剛藏者,是執金剛之總名,與金剛薩埵異名同體,金剛藏王即金剛薩埵之變化身也。又釋迦為金剛薩埵之變化身(金剛薩埵部釋之),故釋迦與金剛藏王,其能變之體,可謂同一。陀羅尼集經七,金剛藏威力三昧法印咒品說金剛王之本體曰:「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金剛藏。在大眾中即從座起,五體投地,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有眷屬十四部眾,一一眷屬各有無量徒眾相隨現在會中,為我驅使。從昔已來,曾持咒法,深奧明了,嚴秘清淨。是故而共執成我法,稱我名為摩訶跋折羅波尼羅闍。」(譯曰大執金剛王)。次示畫像曰:「一切金剛藏菩薩像,通身黃色。而以左腳偏加,斜垂右腳,似欲下座而起形。在於百寶蓮華座上,如令斜身而面向右視而坐。頭戴七寶莊嚴華冠,身有重光。其像背倚寶繡枕上,其像左手屈臂覆左[月*(比/土)]上,右手屈臂在右膝上。以手大指頭指相捻,而屈中指及無名指在於掌中,小指直堅。」楞嚴經七曰:「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胎藏界虛空藏院二十八尊中有一百八臂金剛藏王。以表對治一百八之煩惱。
金剛藏法 (修法)明金剛藏王菩薩之修法者。陀羅尼集經七所說。指金剛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咒品。
金剛寶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之大乘戒也。又云一心金剛寶戒。
金剛寶藏 (譬喻)金剛寶之藏也。大涅槃及眾生心地之淨菩提心,皆譬以金剛堅固之寶藏。見大般涅槃經後分上,大日經疏一二等。
金剛針論 (書名)一卷,宋法天譯。法稱菩薩破婆羅門之四韋陀論。
金剛拳印 (印相)以左右手作拳而置於心上者。見大日經密印品。
金剛心殿 (術語)具名不壞金剛光明心殿。金剛界大日如來所住之名。瑜祇經曰:「一時,薄伽梵遍照金剛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壞,自在大三昧耶,自覺本初,大菩提心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光明心殿中,與自性所成眷屬金剛手等十六大菩薩,及四攝行,天女使,金剛內外八供養,金剛天女使。」顯密二教論下略抄之曰:「金剛界遍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金剛心殿中,與自性所成眷屬,乃至微細法身秘密心地超照十地身語心金剛。」二教論下(自註)曰:「金剛不壞者,總嘆諸尊常住身,光明心者歎心之德,總殿者,明身心通為能住所住。」
金剛喻定 (術語)其體堅固,其用銳利,得斷一切煩惱之禪定謂之金剛喻定。若以麟之一角喻之,其覺悟猶言麒喻獨覺。是由梵之語法譯者。與金剛定,金剛三昧,金剛心等同。此為三乘行心最後心之禪定,由此禪定而斷盡最極微細之煩惱各得其極果。在聲聞乘謂之阿羅漢向之最終,在菩薩乘謂之等覺位。俱舍論二十四曰:「金剛喻定者,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唯識論十曰:「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麤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又】佛智之稱。勝鬘經曰:「金剛喻者,第一義智。」同寶窟下本曰:「佛智是常,不為生滅所壞,類同金剛堅固不為物壞,故云金剛喻。」
金剛不壞 (術語)謂如金剛之堅固不壞滅也。金剛不壞之身。金剛不壞勝地等是。
金剛薩埵 (菩薩)Vajrasattva,又云金剛手,秘密主。又云普賢。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來為第一,此薩埵為第二。梵名縛曰囉薩怛縛摩訶薩怛縛。譯名執金剛,持金剛,金剛手,金剛手秘密王,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薩埵摩訶薩埵等。薩埵者有情之義,勇猛之義,總言勇猛之大士。此薩埵與普賢菩薩同體異名。普賢從大日如來受灌頂,於二手與以五智之金剛杵,故云金剛手。但金剛薩埵有通別之二名。通名者,以名一切之執金剛神。以此皆為開東方金剛薩埵之一德者也。又無論何人,五相成就,從一切如來受授職灌頂時稱為金剛薩埵。如金剛頂經一切義成就菩薩(即悉多太子),之受授職灌頂時,稱為普賢大菩薩(即金剛薩埵)是也。又在顯教,普賢菩薩為一切諸佛長子之總名,如華嚴經所說。即無論何人,成就十大願者,為諸佛之長子,稱為普賢也。四十華嚴經四十頌曰:「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其別名即今所言之金剛薩埵,金剛界東方月輪中之金剛薩埵是也。大日經謂為金剛千手秘密主。即大日內眷屬之薩埵,為本宗第二祖。是總即別名也。是既得金剛之實智而稱為金剛薩埵,尚依本名而稱為普賢菩薩也。求之於金胎兩界,則金剛界十六菩薩之金剛薩埵與胎藏界中臺八葉院中之普賢,第一重金剛手院之中尊金剛薩埵,皆同體異名,皆為內眷屬。而此外大日之大眷屬中,亦有普賢菩薩。金剛界賢劫十六尊中之第十六尊,胎藏界第二重文殊院中之普賢,是與顯教所說之普賢同體同名,與得金剛之稱之內眷屬金剛薩埵,異體異名。再就同體異名言之,金剛薩埵之名,約於胎藏界,標本有之菩提心,普賢菩薩之名,約於金剛界標始成之大圓鏡智,又標菩提心所生之萬行也。理趣釋上曰:「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者,此菩薩者,此菩薩本是普賢。從毘盧遮那佛,二手掌親受五智金剛杵,即與灌頂,名之為金剛手。」仁王經念誦儀軌上曰:「此金剛手即普賢菩薩也。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故。」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曰:「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即從如來得持金剛杵,其金剛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剛手。」金剛智之五秘藏訣曰:「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亦名一切如來長子,亦名大阿闍梨。」又,此薩埵為一切眾生菩提心之本體,其性堅固如金剛,故名金剛,一切眾生由此薩埵之加持力而發心也。理趣釋上曰:「金剛手菩薩者,在毘盧遮那前月輪中,表一切如來菩提心,初發菩提心由金剛薩埵加持。」又,金剛藏王為此薩埵之別號(金剛藏王),其曼陀羅所在,在金剛界為根本成身會中十六菩薩之上首,即阿[門@(人/(人*人))]如來四親近菩薩之第一,於理趣會為中臺之本尊,在胎藏界為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中尊。於兩部大日如來為兩會,而金剛薩埵則為一人,一人傳受兩部,是表兩部不二也。
釋迦與金剛薩埵 (雜語)金剛薩埵,持大日如來之果體,一面示現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輪身,皆化現釋迦八相之正法輪身。十八會指歸曰:「示現釋迦牟尼佛,降於閻浮提變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賢菩薩幻化。」
金剛薩埵形像 (圖像)理趣釋金剛薩埵初集會品曰:「首戴五佛寶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作勇進勢。本初者,本來清淨法界也。左手作金剛慢印者,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歸順道也。右手抽擲五智金剛杵作勇進勢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順佛道念念昇進,獲得普賢菩薩之地。」作拳安於腰側,是曰金剛慢印。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曰:「左拳安腰側,右羽抽擲杵。」秘藏記末舉之以為胎藏界之金剛薩埵。理趣釋毘盧遮那理趣會品曰:「金剛薩埵菩薩,背月輪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鈴,半跏而坐。」五秘藏訣曰:「以五佛為冠,背倚月輪,坐白蓮華,右手持五智金剛杵安於心上,左手執般若波羅蜜金剛鈴按胯上。其身白色也,(中略)右持金剛杵安於心上者,此金剛薩埵主一切如來金剛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種煩惱故。(中略)左手持鈴者,表以般若波羅蜜清淨法音驚覺一切有情及二乘人。(中略)其身白色,表金剛潔白無染。」祕藏記末舉之以為金剛界之薩埵。
四重金剛薩埵 (名數)一、一切眾生,即名金剛薩埵。二、初修行之人,別名金剛薩埵。三、阿[門@(人/(人*人))]佛之內眷屬,名普賢金剛手。四大普賢,為大日內眷屬之金剛薩埵。見吽字義顯玄記下。
金剛薩埵所住處 (雜名)蘇悉地經疏一曰:「若明處者應指普賢宮,即須彌山頂,金剛手所住無非普賢宮故也。」
金剛薩埵說頻那夜迦天成就儀軌 (經名)四卷,宋法賢譯。說念頻那夜迦天得種種悉地那法。頻那夜迦Vina%yaka者,豬頭象頭之二使者,歡喜天也。
金剛藥叉 (明王)金剛夜叉之舊稱。
金剛因字 (術語)金剛因菩薩種子[8768]滿字之稱。見瑜祇經。
金剛密跡 (術語)又曰密跡金剛,密跡力士,金剛力士,金剛手,執金剛等。總為執金剛杵現大威勢擁護佛法之天神之通稱。大日如來以此金剛眾為內眷屬,以普賢文殊等諸菩薩為大眷屬,猶之釋迦以舍利弗等聲聞眾為內眷屬。其他諸菩薩為大眷屬也。密跡者,常侍佛而憶持佛秘密事之義。又知佛之三密垂跡為神之義。大日經名曰金剛手秘密主。楞嚴經七曰:「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金光明經鬼神品曰:「金剛密跡大鬼神王,及其眷屬五百徒黨,一切皆是大菩薩等,亦悉擁護聽是經者。」見密跡條。
山門兩脅金剛密跡 (天名)謂二王也。二王
金剛密經 (術語)言金部之密經。如教王經,理趣經等是。
金剛鉤法 (術語)陀羅尼集經八有金剛央俱施法,明金剛鉤之修法者。央俱施,譯曰鉤。
金剛場經 (經名)金剛場陀羅尼經之略名。
金剛仙論 (書名)後魏菩提流支譯,十卷,天親菩薩之弟子金剛仙菩薩著。釋天親之金剛般若論。於藏外行之。玄義私記五本曰:「諸師不用此論,慈恩云:非真聖教。」
金剛生起 (術語)真言行者,寢息時,應想入金剛三昧,起時,應想自金剛三昧起。其起時之真言曰:唵拔折羅底悉吒。金剛頂義訣曰:「修習瑜伽者,常想自身常為普賢金剛身。若寢息時想入金剛三昧,謂心寂靜如入涅槃,當想自身為五智印相,而有光焰圍繞。然後隨意寢息也,是名身三昧相應。若起時想從金剛三昧起故,此秘密義云金剛生起也。拔折羅者,金剛三昧相名。底悉吒者,生起義。唵者,諸佛法界頂。」
金剛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又云歸命合掌。梵語缽囉拏摩合掌。大日經疏十三曰:「令十指頭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剛合掌也。此云歸命合掌,梵音名缽囉拏摩合掌。」經云合掌叉手。梵Pran!a%ma。
金剛衣天 (天名)Aa%jra-vasin,金剛界曼荼羅外金剛部西方五天之一。一名抱弓箭毘那夜迦。
金剛名號 (術語)入密門登壇灌頂,即受金剛乘之名號。秘藏記鈔五謂諸教皆談假人實法,故於隨他門報化二身現人體,若於法身自證之境界廢色相,絕言語,非僅談法之本旨,人亦本有。故於支部諸尊各立金剛號(台宗所謂俱體俱用三身是也)。大日之金剛號,在兩部各別之時,金剛界為無障金剛,胎藏界為遍照金剛,若據通行者,則兩部皆為遍照金剛。
金剛念誦 (術語)四種念誦之一。閉口而默誦也。見略出經四。
金剛佛子 (術語)密教受灌頂者之稱。灌頂者必受某金剛之金剛名也。二教論曰:「纔見曼荼羅則種金剛界種子,具受灌頂受職金剛名號。」
金剛使者 (天名)與金剛童子同。奉使於執金剛部諸尊之童子。如不動之八大童子是也。
金剛夜叉 (明王)Vajrayaks!a,新稱金剛藥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三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剛界五智如來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之忿怒身也。就菩薩而言,則或為金剛藥叉菩薩(仁王經),或為牙菩薩(補陀落海會軌)之教令輪身。不空成就如來與釋迦如來,有一體異名之義,故此尊又謂為釋迦如來所化現。密號護法金剛。以鈴為三昧耶形。金剛藥叉瞋怒王息災大威神驗念誦儀軌曰:「金剛手虛空庫菩薩摩訶薩,白釋迦牟尼佛言:往昔無量俱胝大劫為求法故,流轉器世間,多有波旬王等令我多退佛法。唯願薄伽梵,聽示現權身,說大威神驗真言。佛言:欲現何權身?答曰:願現大聖藥叉金剛形。過去佛既現,現在佛今現,未來佛當現。我今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現我自心三昧忿怒守護佛法,愍念有情。佛言:善哉!大聖欲護持佛法,愍念有情,仁者善可權現,說大靈驗真言,我與仁者加持護念,俱共說真言慈護持者。即時未起座,現三面六臂大威忿怒,為毒形,以七寶瓔珞莊身,其身長大無量,遍身火焰燃,如劫焰煙威猛,顧視四方如獸王象勇猛。」新譯仁王經下曰:「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鈴,放琉璃色光。」同儀軌上曰:「梵曰藥叉,此云威德,又翻為盡,能盡諸怨故。(中略)手持金剛鈴者,鈴音振擊覺悟有情,表以般若警群迷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淨身金剛,示現四臂,摧伏一切可畏藥叉。」 0104.JPG
尊形 (形像)瑜祇經大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說秘金剛藥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劍輪印(印鈴也,是此尊之三昧耶形)及薩埵羯磨。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秘藏記末曰:「金剛藥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即牙菩薩,是寂靜身。」補陀落海會軌曰:「金剛藥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即可(可為牙之誤,下脫菩薩二字)是寂靜身(為忿怒形也)。又穢跡金剛為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金剛業也。穢跡即烏芻澀摩菩薩也。」
儀軌 (經名)大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即瑜祇經第十二品),金剛藥叉瞋怒王息災大威神驗念誦儀軌一卷。
金剛食天 (天名)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手持華鬘。稱曰華鬘毘那耶伽。毘那耶伽為歡喜天之梵名。見胎藏界曼陀羅大鈔二。
金剛面天 (天名)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豬頭人身,持劍。謂人出胎至盛年生長皆此尊之德。見胎藏曼陀羅鈔二。
金剛童子 (天名)Vajrakuma%ra,西方無量壽佛化身,現忿怒之童子形,手執金剛杵,故謂之金剛童子。
形像 (圖像)俱摩羅儀軌曰:「次畫本尊像,長一尺五寸,而作丁字立。足踏青蓮華,身作黃雲色。髮赤上繚亂,種種諸瓔珞,環釧以嚴身,用虎皮縵胯。左執拔折羅,右下施無畏,當作極迅形。」又有一種畫法。聖迦扼忿怒金剛童子儀軌經上曰:「畫菩薩身,種種瓔珞以莊嚴,身如火色,遍身流出火焰。以右手持金剛杵,鋒舉向上。左手作施願手,腳為里荼踏磐石上。」(里荼即前言之丁字形也)。其他又有數種之畫法。
儀軌 (經名)聖迦扼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三卷。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怒迅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一卷(略名俱摩羅儀軌)。
金剛起印 (印相)又曰覺起印,驚覺一切如來印。驚覺入定諸佛令護念行者之契印也。覺起印
金剛淨剎 (術語)伽藍之德稱。功德堅利,譬之金剛。清淨之土,謂之淨剎。行事鈔下三曰:「入寺踐金剛淨剎法地。」同資持記下三之四曰:「金剛,堅利之寶。伽藍,福業之地。故以喻焉。」
金剛語言 (雜語)不出聲而默誦經文也。攝真實經下曰:「持真言時,住心凝寂,口習真言,唯自耳聞勿令他解。心中觀想一一梵字,了了分別,無令錯謬。持習之時不遲不速,是即名為金剛語言。」
金剛結跏 (術語)半跏坐也。守護國經二曰:「常以自作金剛結跏,謂以右腳壓左[月*(比/土)]上,端身正坐。」
金剛滅定 (術語)與金剛喻定,金剛三昧同。言菩薩最後之禪定,堅利如金剛,能伏滅微細之煩惱也。仁王經上曰:「四辨四攝,金剛滅定,一切功德皆成就。」天臺疏上曰:「金剛滅定者,十地上忍定。如金剛碎煩惱山,自不傾動,亦名首楞嚴定。」
金剛摧天 (天名)Vajravikirna,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故以傘蓋為三摩耶形。見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二。
金剛頂經 (經名)真言教三部經之一。是為梵本十萬偈十八會之總名,故通於現行流布金剛界之諸經,然特以三本為主:一為不空所譯三卷之教王經,具名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十八會之第一會四品中譯其第一品者。二為施護所譯三十卷之教王經,具名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教王經。盡譯第一會之四品者。三為金剛智所譯四卷之略出經,具名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已上三本皆稱金剛頂經,但尋常所指之金剛頂經為第一本。
註疏 (書名)金剛頂經開題二卷,金剛頂經略釋一卷,教王經開題五卷,教王經秘釋一卷,教王經義記三卷(已上弘法),金剛頂經開題勘註三卷(道範),金剛頂經開題一卷(果寶),金剛頂註疏七卷(慈覺)。
金剛慢印 (印相)標大慢相之印契。作拳置腰側之形。理趣釋上記金剛薩埵像曰:「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
金剛圍山 (雜名)即鐵圍山也。鐵性堅固,故云金剛。無量壽經下曰:「金剛圍山,須彌山王,大小諸山。」
金剛怒目 (雜語)薛道衡遊鍾山開善寺。謂小僧曰:金剛何為怒目?菩薩何為低眉?答曰:金剛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金剛醜女 (人名)佛在世時,波斯匿王夫人摩利生一女,安波闍羅Vajra,此云金剛。極醜惡,肌體粗澀,猶如駝皮,頭髮粗強,如馬尾。至嫁期,王求豪姓貧士嫁之,舉女婿為大臣。女夫常使其妻閉居深宮,自開閉其戶,使出入人不見妻面貌。醜女深悔責自罪,向佛至誠懺悔。佛忽現前光照其身,化醜女為殊顏,容色微妙如天色。見賢愚經二(波斯匿王女金剛緣品),經律異相三十四。
金剛[金*巢]法 (修法)金剛[金*巢]菩薩之修法也。陀羅尼經八有金剛商迦羅法,具明其法。商迦羅,譯曰[金*巢]。
金剛上味經 (經名)金剛上味陀羅尼經之略名。
金剛不壞身 (術語)佛身也。涅槃經三曰:「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心地觀經上曰:「不如代父母及眾生修菩薩行,當得金剛不壞之身,還來三界救度父母。」寶積經五十二曰:「如來身者,即是金剛之身,不壞之身,堅固之身。」理趣釋曰:「常以大慈甲冑而自莊嚴,獲得如金剛不壞法身。」
金剛王寶覺 (術語)如來正覺之德稱。楞嚴經五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生?是名妙蓮華金剛寶覺。」同長水疏五上曰:「無明堅牢最為難壞,一念能破金剛定力。此定尊上更無能過,於法自在,是可寶重如摩尼珠隨意生育,無上覺里名王寶覺。」
金剛王菩薩 (菩薩)金剛界十六菩薩之一。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四親近之一。具名金剛鉤王。標如來四攝之德,持鉤之三昧耶形。秘藏記末曰:「白色,二手叉拳。」略出經曰:「由結金剛鉤契故,能速鉤引一切如來。」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鉤四攝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王菩薩形,住阿[門@(人/(人*人))]如來右邊月輪。」出生義曰:「於一切如來,菩提四攝體,而生金剛王。」瑜祇經疏曰:「王有統化自在德,故云鉤召。」攝真實經曰:「諸佛菩薩以鉤引來鉤,是名為金剛王。」
金剛王寶劍 (譬喻)臨濟四喝之一。謂臨濟有時一喝,為切斷一切情解葛藤之利劍也。臨濟錄曰:「師問僧: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麼生會!僧擬議,師便喝。」人天眼目曰:「金剛王寶劍者,一切揮斷一切情解。」
金剛因菩薩 (菩薩)Vajrahetu,金剛界曼陀羅第一成身會中,位於西方月輪五尊中無量壽如來左方之菩薩也。司如來轉法輪之因德。秘藏記末曰:「左金剛因菩薩,肉色,左手拳,右手持輪。」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彼金剛因轉法輪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因菩薩形,住觀自在王如來左邊月輪。」出生義曰:「就一切如來,轉大法輪智而生金剛因。」
金剛界血脈 (雜名)謂金剛界法師資相承之血脈也。據日本密家之說,其所傳不一準。華嚴寺海雲阿闍梨之所傳者,其次第為大日,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義操,海雲。慈恩寺造玄阿闍梨之所傳者,其次第為大日,普賢金剛薩埵,曼殊室利,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義操,法全。傳教大師之內證佛法血脈譜,其次第為毘盧遮那,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順曉,最澄。但論金胎兩部血脈之不同者,主為台密之說。東密以大日,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空海,為兩部一具之血脈,不別立金剛界血脈。
金剛界儀軌 (經名)指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而言。
金剛頂義訣 (書名)一卷,說金剛智三藏六卷略出經之要註,智藏筆之。見日本續藏經。
金剛手菩薩 (菩薩)Vajrapa%n!i,金剛薩埵也。又名普賢。大日經疏九曰:「以見如是金剛界故名為金剛手,以見如是法界宮故名為普賢。」新譯仁王經下曰:「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同念誦儀軌上曰:「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故。」
金剛手菩薩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經 (經名)三卷,宋法天譯。說降伏成就之法。部多,譯曰鬼。
金剛藏菩薩 (菩薩)Vajragarbha,金剛界賢劫十六尊中之一。華嚴經說金剛藏菩薩十地品。此菩薩明王,現忿怒身,或持金剛杵以伏惡魔,謂之金剛藏王。金剛藏
四種金剛藏菩薩 (名數)凡密教有四種之金剛藏,百八名讚以文殊為金剛藏,理趣經以虛空藏為金剛藏,又以金剛薩埵為金剛藏,陀羅尼集經八有金剛部之金剛藏。即同名異體四種也。楞嚴經所說之金剛藏王菩薩為此中第四云。
金剛寶菩薩 (菩薩)Vajraratna,金剛界十六菩薩之一。南方寶生如來四親近之上首。是與虛空藏菩薩異名同體也。標攝持功德財寶,以如意珠為三摩耶形。其忿怒身為軍荼梨夜叉,即寶生如來之教令輪身也。秘藏記末曰:「肉色,左手與願,右手承寶。」略出經曰:「由結金剛寶契故,諸天人師為其灌頂。」金剛界曼陀羅鈔一曰:「此尊是寶生尊第一脅士,虛空藏尊也。從一尊生五大虛空藏故,納萬寶。」新譯仁王經下曰:「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摩尼。」仁王經儀軌上曰:「言金剛寶者,如彼經云虛空藏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修施等行,三輪清淨。手持金剛摩尼者,梵云摩尼,此翻為寶。體淨堅密猶如金剛,即是金剛如來意寶也。隨諸有情所求皆得,依教令輪現作威怒甘露軍荼梨金剛,示現八臂。」
金剛針菩薩 (菩薩)Vajrasu%ci,胎藏界第十虛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手執獨鈷。獨鈷之形似針,故曰金剛針。大日經疏五曰:「素支譯云金剛針,持一股拔折羅以為標幟。此拔折羅是一相一緣堅利之慧,用此貫徹諸法無所不通,故名金剛針也。」
金剛將菩薩 (菩薩)Vajra-sena,居胎藏界蘇悉地院中金剛軍荼利菩薩之右。密號首領金剛。形像肉色,兩手相並,無名小指相叉,大頭中三指,開向下當心,坐於赤蓮華。見秘藏記等。
金剛輪三昧 (術語)三種金剛三昧之一。金剛三昧
金剛輪印明 (印相)結安置諸尊之金剛輪壇(即曼荼羅)之印明也。有大小二種。
大金剛輪印明 (印相)加持虛空而結來遍一切大曼荼羅界之印與明也,易言之,即成護行者,身心之結界輪壇也。
小金剛輪印明 (印相)正結輪壇之印與明也。以此印明成就壇場。
金剛拳菩薩 (菩薩)Vajrasan%dhi,金剛界曼陀羅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之一。持結合之德,成就一切之印契,標以拳之三摩耶形。秘藏記末曰:「金剛拳菩薩,青色,二手作拳,揚當心,腕稍屈垂。」略出經曰:「由結金剛拳契故,能得一切諸契,獲得悉地。」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拳威靈感應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拳菩薩形,住不空成就如來後邊月輪。」【又】胎藏界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秘藏記末曰:「白肉色,左手拳右手取十字一股。」
金剛索菩薩 (菩薩)Vajrapas/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之一。以大悲之索,主牽引眾生之德。住成身曼陀羅之南門。秘藏記末曰:「白黃色,右手取索。」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引入方便罥索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得成衛護功德戶金剛索菩薩形,住南門月輪。」
金剛智三藏 (人名)金剛智,名。梵名跋曰羅菩提Vajrabodhi,三藏者尊稱。南印度摩賴耶國人。婆羅門姓。年甫十歲,於那爛陀寺依寂靜智出家,三十一歲往南天竺,時龍智(龍樹菩薩之弟子),年七百歲猶在,就之,七年承事供養,受學一切密教。尋遊師子國登楞伽山。聞支那佛法盛,唐玄宗開元七年達廣州,翌年至東都。敕迎於慈恩寺,尋徙薦福寺。於所住立大曼荼羅壇以度四眾。一行禪師,不空三藏,皆其弟子也。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於洛陽廣福寺入寂,壽七十一,諡曰灌頂國師。師為真言宗八祖之第五,於東夏則謂之始祖。見貞元釋教錄,宋高僧傳一。
金剛頂瑜伽 (術語)金剛頂與瑜伽也。金剛頂指教王經等金剛界之經,瑜伽指大日經等胎藏界之經。菩提心論初心鈔上曰:「金剛頂金剛頂宗通名,謂教王經等也。此經題金剛頂故,瑜伽大日經宗通名也,謂大日經等也。此經疏中指大日經云瑜伽宗故。」【又】金剛頂即瑜伽也。金剛頂經中明瑜伽法,故曰金剛頂瑜伽。非別部也。不空所譯三卷之教王經,末題曰金剛頂瑜伽經。
金剛童子法 (修法)金剛童子之修法。說二部之儀軌(儀軌名,出金剛童子之下)。
金剛鉤菩薩 (菩薩)Valra%n%kus/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之一。住於東方。標以鉤,鉤召一切眾生。鉤,梵語央俱施。秘藏記末曰:「金剛鉤菩薩,黑色,左手拳,右手取鉤。」略出經曰:「由結金剛鉤契故,能為鉤召。」鉤菩薩
金剛壽命經 (經名)有二部:一具名佛說一切金剛壽命陀羅尼經。佛在殑伽河側對四天王說延壽之陀羅尼,唐金剛智譯。一本名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報身佛自色界頂下須彌山,應一切如來之請,說延壽之陀羅尼。唐金剛智譯。而此經更有二本:一云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一云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比前經少有具略耳。常稱壽命經者,指前之一經。
金剛般若經 (經名)具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名金剛經,金剛般若經。金剛經
金剛般若論 (書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之略名。
金剛波羅蜜 (菩薩)金剛界四波羅蜜之一。金剛波羅蜜菩薩略稱。
金剛香菩薩 (菩薩)Vajradhn^pa,金剛界曼陀羅第一根本成身會三十七尊中,居於外四供養菩薩之第一位。司供養香於大日本尊。秘藏記末曰:「外四供養右下角金剛燒香,黑色持香爐。」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焚香雲供養三摩地,自受用故。從金剛雲海三摩地智流出金剛焚香,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養一切如來,及破一切眾生臭穢煩惱,獲得遍悅無礙香,還來收一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焚香侍女菩薩形,住東南角寶樓閣。」
金剛香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 (經名)佛說金剛香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三卷,宋施護譯。佛在睹史多天依金剛手菩薩之請而說者。
金剛光菩薩 (菩薩)Vajrateja,住於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南方月輪五尊中寶生如來右方前之菩薩名。司寶生如來威光之德。秘藏記末曰:「金剛光菩薩,肉色,左手拳,右手持光日形。」聖位經曰:「毘盧遮那如來於內心證得金剛威光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威光菩薩形,住寶生如來右邊月輪。」出生義曰:「由一切如來大威耀義而生金剛日。」
金剛法界宮 (術語)胎藏界大日如來依住之宮殿也。大日經一曰:「薄伽梵,住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依深秘釋則金剛為如來之實相智,法界為實相之智體,大日法身住於實相之智體,謂之宮。若依淺略釋,則指色界之頂,摩醯首羅天之自在天宮。大日經疏一曰:「金剛喻實相智,(中略)法界者,廣大金剛智體也。(中略)心王所都,故曰宮也。此宮是古佛成菩提處,所謂摩醯首羅天宮。」
金剛使者女 (天名)奉侍金剛部菩薩之女形尊。胎藏界金剛手院金剛手持菩薩之傍,此女尊與男使者並在。
金剛法菩薩 (菩薩)Vajradharma,金剛界十六菩薩之一。西方無量壽如來四親近之上首。手持蓮華。標清淨之妙法。秘藏記末曰:「肉色,持一蓮華」。略出經曰:「由結金剛華契故,能見金剛法。」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法清淨無染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法菩薩形,住觀自在如來前月輪。」
金剛利菩薩 (菩薩)Vajrati^ksna,金剛界十六菩薩之一。西方無量壽如來四親近之一。主如來之智德,標斷一切之苦,以劍為三昧耶形。秘藏記末曰:「金色,左手華上有篋,右手持利劍,由結金剛藏劍故,彼能斷一切苦。」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劍般若波羅蜜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劍菩薩形,住觀自在王如來右邊月輪。」出生義曰:「就一切如來永斷習氣智,而生金剛利。」此菩薩與文殊菩薩異名同體。其教令輪身為六頭六手六足之大威德明王,即無量壽如來之忿怒身也。新譯仁王經下曰:「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劍,放金色光。」同儀軌上曰:「言金剛利者,如彼經云,文殊師利菩薩也。(中略)手持金剛劍者,示其所作能斷自他俱生障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六足金剛,手臂頭各六,坐水牛上,摧伏一切諸惡毒龍。」
金剛瑜伽教 (術語)金剛者,指金剛界,即金剛頂經也。瑜伽者,指胎藏界,即大日經也。總括金胎兩部秘密教之稱。與金剛頂瑜伽同。
金剛正智經 (經名)三寶感應錄下引此經,舉馬鳴龍樹二菩薩之本地。但藏中無此經。
金剛牙菩薩 (菩薩)梵語曰縛日羅夜叉Vajrajaks!a,又譯曰金剛食。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菩薩之一。標咬噉一切怨敵之德,住於金剛藥叉三摩耶形,有大牙。秘藏記末曰:「白色,二手作拳當臆。」略出經曰:「由結金剛牙契故,設是金剛尚能摧破。」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藥叉方便恐怖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藥叉菩薩形,住不空成就如來左邊月輪,」出生義曰:「自一切如來無畏調伏門而生金剛牙。」【又】胎藏界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秘藏記曰:「赤肉色,左手持蓮華上有牙。」胎藏曼陀羅大鈔二曰:「此尊金十六大菩薩中牙菩薩也,名金剛食,或云金剛夜叉。此以定慧牙,食生死海群機。」
金剛清淨經 (經名)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之略名。
金剛軍荼利 (明王)胎藏界之三部各有軍荼利明王,金剛部之軍荼利名金剛軍荼利。在金剛手院。又,佛部之軍荼利名甘露軍荼利,或金剛軍荼利。在蘇悉地院。甘露附錄。梵Vajra-Kun!d!ali^。
金剛笑菩薩 (菩薩)Vajraha%s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南方寶生如來四親近菩薩之一。住喜悅之三昧耶。而為笑顏。略出經曰:「由結金剛微笑契故,速得與諸佛同笑。」出生義曰:「由一切如來大歡樂義而生金剛笑。」
金剛能斷經 (經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之略名。
金剛歌菩薩 (菩薩)Vajragi^ti,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四供養菩薩之第三。是為中央大日如來供養西方彌陀如來心中流出之歌詠三摩地女菩薩也。略出經曰:「由結金剛歌詠契故,得清淨妙音。」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歌詠淨妙法音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歌詠天形菩薩,住毘盧遮那如來西北隅月輪。」
金剛喻三昧 (術語)真言以五相修行稱為金剛喻三昧。金剛界儀軌曰:「空中諸如來,彈指而警覺,告言善男子:汝之所證處,是一道清淨。金剛喻三昧,及薩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是為足。應滿足普賢,方成最正覺。」
金剛喜菩薩 (術語)Vajrasa%dhu,金剛界曼陀羅第一成身會中東方五月輪之五尊中,位於阿[門@(人/(人*人))]如來後方之菩薩名。司歡喜之德。秘藏記末曰:「金剛喜菩薩,肉色,二手當胸拳。」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善哉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善哉菩薩菩薩形,住阿[門@(人/(人*人))]如來後邊月輪。」
金剛鈴菩薩 (菩薩)Vajragh-ant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之一。手執鈴以標大日如來警醒迷有情之德。又標歡喜。秘藏記末曰:「青色,取鈴。」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般若波羅蜜金剛鈴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鈴菩薩形,守精進戶,住北門月輪。」略出經曰:「由結金剛鈴契故,能生歡喜。」
金剛銳菩薩 (菩薩)Vajrakhya%ti,胎藏界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一。主如來精進勇猛之德。秘藏記末曰:「白肉色,左手持蓮華臺,有三股跋折羅。」銳或作悅,非是。由梵名推之,則銳似為說之誤字。
金剛護菩薩 (菩薩)Vajraraks!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菩薩之一。如甲冑之護身,司以大慈之鎧,持身之德。秘藏記末曰:「青色,二手各舒頭指,自餘指屈,揚當腋側。」略出經曰:「由結金剛護契故,得為金剛堅固性。」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護大慈莊嚴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護菩薩形,住不空成就如來右邊月輪。」出生義曰:「自一切如來大慈鎧冑門而生金剛護。」
金剛業菩薩 (菩薩)Vajrakarm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菩薩之一。司如來事業之德。梵語羯磨,譯言業。秘藏記末曰:「肉色,二手合掌揚頂上。」略出經曰:「由結金剛羯磨契故,得為金剛堅固性。」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業虛空庫藏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業菩薩形,住不空成就如來前月輪。」出生義曰:「自一切如來善巧藝門而生金剛業。」
金剛幢菩薩 (菩薩)Vajrakotu,金剛界十六菩薩之一。南方寶生如來四親近之一。以寶幢之三昧耶標注寶雨。秘藏記末曰:「肉色,二手持幡幢。」略出經曰:「由結金剛幢契故,能注雜寶雨。」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寶幢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幢菩薩形,住寶生如來左邊月輪。」出生義曰:「由一切如來大滿願義而生金剛幢。」
金剛華菩薩 (菩薩)Vajrapuspa,住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外四供養第二之菩薩名。為女形,奉花於大日本尊者。秘藏記末曰:「金剛華菩薩,淺黃色,持鮮華。」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覺華雲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覺覺侍女菩薩形,住西南角金剛寶樓閣。」
金剛舞菩薩 (菩薩)Vajranr!ti,金剛界內四供養菩薩之第四。是為由中央大日如來供養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心中流出之旋舞三摩地女菩薩也。金剛頂儀軌曰:「二拳生舞儀,旋轉掌於頂。」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法舞神通遊戲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法舞天女形菩薩,住毘盧遮那東北隅月輪。」
金剛燈菩薩 (菩薩)Vajra%loka,金剛界外四供養菩薩之一。為女天之菩薩形。以燈明奉中臺之尊者。秘藏記末曰:「白色,持燒爐。」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明雲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燈明侍女菩薩形,住西北角金剛寶樓閣。」
金剛飯食天 (天名)又作金剛食,金剛食天。在金剛界外金剛部南方之中央。隨其所持物而稱為華鬘毘那耶迦,又云嚴鬘大將。四方毘那耶迦南方守護之尊也。白肉色,象頭人身,左拳腰,右持華鬘,坐荷葉。
金剛衣服天 (天名)又作金剛衣,金剛衣天。在金剛界外金剛部西方之中央。隨其所持物,而稱為弓箭毘那夜迦,又云順行大將。四方毘那耶迦西方守護之尊也。象頭人身,左持弓,右持箭,作射勢,坐於荷葉。
金剛愛菩薩 (菩薩)Vajrara%ga,位於金剛界曼陀羅第一成身會中,東方月輪五尊中阿[門@(人/(人*人))]如來左方之菩薩也。司大悲愛染。秘藏記末曰:「左金剛愛菩薩,肉色,持箭。」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愛大悲箭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愛菩薩形,住阿[門@(人/(人*人))]如來左邊月輪。」出生義曰:「於一切如來菩提無染淨體而生金剛愛。」大教王經曰:「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聚為一體生摩羅大菩薩身。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喃,奇哉自性淨,隨染欲自然,離欲清淨故,以染而調伏。」
金剛隨心法 (修法)密教修法之名。見陀羅集經七。
金剛[金*巢]菩薩 (菩薩)Vajra-s/rinkhal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之一。以大悲之[金*巢],標繫留一切眾生菩提心之德。住成身會之西門。秘藏記末曰:「肉色,左手拳,右手[金*巢]。」略出經曰:「由結金剛鉤[金*巢]契故,能繫留止之。」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堅固金剛[金*巢]械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金*巢]菩薩形,守智慧戶,住西門月輪。」【又】胎藏界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秘藏記末曰:「白肉色,右持金剛[金*巢],二端著三股跋折羅。」
金剛鬘菩薩 (菩薩)Vajrama%lin,金剛界內四供養菩薩之第一。是為由中央大日如來供養南方寶生如來心中流出之華鬘三摩地女菩薩也。略出經曰:「由結金剛鬘契故,得美妙容色。」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華鬘菩提分法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華鬘天女形菩薩,住毘盧遮那佛西南隅月輪。」
金剛三業經 (經名)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勝秘密大教王經之略稱。
金剛手持金剛 (菩薩)Vajrahasta-vajra-dhara%,居胎藏界金剛手院中第一行金剛薩埵之右方。密號堅固金剛或秘密金剛。三摩耶形為三[月*古]杵(一說五[月*古]金剛杵),形像身黃白色,冠有珠。右手作施願,開肘當膝,而不著。左手向內,執三[月*古]杵當乳。面少向右,坐赤蓮華。印相是持地印,即蘇悉地三部三昧耶中之金剛部印也。真言曰忿怒歸命吽吽吽吽發吒髯髯娑縛賀。
金剛牢持菩薩 (菩薩)金剛界金剛手院中行第二位。密號守護金剛。守眾生真實之理體,故名。肉色,左手獨股,右手與願,坐赤蓮華。
金剛那羅延身 (術語)謂其體堅固如金剛,其力強如那羅延神之身也。那羅延Na%rayan!a,譯言勝力,或堅牢。天上力士之名。無量壽經上曰:「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金剛明王菩薩 (菩薩)胎藏界蘇悉地院八尊之一。密號持明金剛。
金剛菩提三藏 (人名)金剛智三藏也。
金剛塗香菩薩 (菩薩)Vajragandhi,金剛界外四供養菩薩之一。為女天之菩薩形。以塗香奉中臺之尊者。秘藏記末曰:「青色,持塗香器。」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塗香雲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塗香侍女菩薩形,住東北角金剛寶樓閣。」
金剛嬉戲菩薩 (菩薩)Vajrala%si,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四供養菩薩第一。是為由中央大日如來供養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心中流出之嬉戲三摩地女菩薩也。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嬉戲法樂標幟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嬉戲天女菩薩形,住毘盧遮那如來東南隅月輪。」
金剛頂瑜伽經 (經名)或單名金剛頂經。梵本十萬偈十八會之總名。
金剛頂經義訣 (書名)一卷,唐智藏撰。智藏為不空三藏之諱。
金剛頂經儀軌 (經名)指不空所譯二卷之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而言,若言金剛界儀軌則為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
金剛部三昧耶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十八道
金剛薩埵菩薩 (菩薩)金剛菩薩也。菩薩乃大士之通稱。
金剛童子護摩 (修法)祈念金剛童子之護摩修法也。
金剛鉤女菩薩 (菩薩)胎藏界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為女形之菩薩,以三[月*古]鉤標鉤召之德。密號召集金剛。秘藏記末曰:「白肉色,左手取四[月*古]杵。」
金剛香儀軌經 (經名)金剛香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之略稱。
金剛頂理趣經 (經名)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之略名。一卷。金剛智譯。
金剛無勝結護者 (天名)胎藏界南門之守護神也。大日經謂其黑色玄衣,毘俱胝形,眉間有浪文,上頂髮冠,自身有威光,照眾生界,手持檀荼,坯大為障者。
金剛九會曼陀羅 (術語)金剛界所立之曼陀羅有九樣,故曰九會曼陀羅。九會曼荼羅
金剛一乘甚深教 (術語)讚嘆真言之教法也。教法堅固,故曰金剛,為一切成佛之法,故曰一乘,秘密深奧,故曰甚深。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曰:「演說如來三密門金剛一乘甚深教。」
金剛摧碎陀羅尼 (經名)一卷,宋慈賢譯。惟為咒語。
金剛頂護摩儀軌 (經名)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之略名。
金剛壽命陀羅尼 (真言)指佛說一切如來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所說之神咒。念誦之則得金剛之壽命。
金剛場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說一切善惡之法盡是陀羅尼。
金剛界大曼陀羅 (術語)金剛界所立之曼陀羅有九會,是曰金剛界大曼陀羅。九會曼荼羅
金剛王念誦儀軌 (經名)金剛王菩薩秘密念誦儀軌之略名。
金剛波羅蜜菩薩 (菩薩)金剛波羅蜜多菩薩之略名。
金剛壽命念誦法 (經名)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之略稱。
金剛經則即二字 (雜語)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曰:金剛經中有即則二字。高麗大安六年,以義天之祖名稷,故易即為則。壽昌元年,刊於大興王寺。後從沙門德詵則喻之請,仍還本文,而以則音呼之。愚按則即二字,聲近義通,在儒書亦有互用者,詳見高郵王氏經傳釋詞。
金剛頂發菩提心論 (書名)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之略名。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敕金剛薩埵令說珠數之功德也。
金剛頂經釋字母品 (經名)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之略名。
金剛頂略出念誦經 (經名)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之略名。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 (經名)金剛壽命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金剛經之具名。金剛經
金剛波羅蜜多菩薩 (菩薩)Vajra-Pa%ramit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大日如來四親近菩薩之上首。是與轉法輪菩薩異名同體。金剛者,金剛之寶輪,波羅蜜譯曰到彼岸。手持金剛輪,轉不退之法輪,以標令眾生到彼岸也。此菩薩之忿怒身為不動明王,即大日如來之教令輪身也。秘藏記末曰:「黑青色,左手蓮華上有篋,右手阿[門@(人/(人*人))]如來印。」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五峰金剛菩提心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波羅蜜形,住毘盧遮那如來前月輪。」略出經四曰:「由結阿[門@(人/(人*人))]佛觸地契故,得心不動。」新譯仁王經下曰:「中方金剛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輪。」同儀軌上曰:「言金剛波羅蜜多者,此云到彼岸也,如彼經云轉法輪菩薩也。(中略)手持金剛輪者,毘盧遮那始成正覺,請轉法輪以表示也。(中略)依教令輪現作威光不動金剛,摧伏一切鬼魅惑亂。」
金剛上味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譯。與金剛場陀羅尼經同本。
金剛瑜伽秘密教主 (術語)說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秘密教之大日如來也。
金剛界成身會曼荼羅 (術語)謂金剛界九會曼陀羅中第一成身會之曼陀羅也。九會曼荼羅
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五類護摩之儀軌不同:一息災,二增益,三降伏,四鉤召,五敬愛。有二本:一明藏所載,師子國沙門釋智藏譯(智藏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請回本國者,不空譯。載於明藏者,文有爛脫,無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詳略。今藏經兩收之。
金剛薩埵菩薩摩訶薩 (菩薩)金剛菩薩也。菩薩摩訶薩是大士之通稱。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 (經名)金剛壽命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書名)有二部:一為二卷,無著菩薩造,隋達磨崛多譯。一為三卷,天親菩薩造,元魏菩提流支譯。皆為解釋本經之彌勒菩薩偈頌者。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禮 (經名)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毘盧遮那如來自受用身內證眷屬法身異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禮懺文之異名。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不空譯之理趣經外,異譯之理趣經也。
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 (經名)金剛壽命經
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 (經名)具名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一卷,唐菩提流志譯。佛為普思義菩薩說金剛髻珠王化生悉陀太子修行金剛如來心品三摩地,及說外道苦行之惡報,并不師受三摩耶法,自作法咒之惡果。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一卷,隋達磨笈多譯。金剛經之異譯。梵Vajra-cchedika%。
金剛秘密善門陀羅尼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說延壽妙門陀羅尼經之異譯先出。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 (經名)四卷,唐金剛智譯。說金剛界九會曼陀羅中,成身會,羯磨會,三昧耶會,供養會之四會。常略名略出經。
金剛頂瑜伽經十八會指歸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梵本十萬偈十八會之大要。常稱曰十八會指歸。
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多羅觀音之修法。
金剛王菩薩秘密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金剛菩薩之念誦法。
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是為金剛頂經之儀軌,稱為金剛界之儀軌。此經與不空所譯二卷之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異名同本。惟字句稍異。
金剛光焰止風雨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譯。佛在摩伽陀國逢暴風雨,說制伏為風雨害之惡龍之壇法神咒,終則大身蘗嚕荼王自座起,復說降伏惡龍之神咒。名曰金剛觜光焰睒電真言,蘗嚕荼為金翅鳥,故名金剛觜。
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 (經名)瑜祇經之具名。一卷,唐金剛智譯。如胎藏界之蘇悉地經。此經說金剛界之蘇悉地法。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金剛界根本成身會三十七尊,由大日如來出生之次第。單名出生義。
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異名五字咒法。說五字文殊之修法。
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 (經名)佛說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一卷,失譯。說初修百三昧終入金剛三昧而成佛者。
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金剛界三十七尊之心要。
金剛頂經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西方阿彌陀之修法。與金剛智譯之金剛頂經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經一卷同本。
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法門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摧三世害毒之降三世明王深法。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念誦普賢菩薩之法。
金剛頂經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與不空譯之金剛頂經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同本。
金剛場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中一分 (經名)佛說金剛場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中一分,一卷,宋施護譯。大日如來,安住一切如來自性中,說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等之諸法句。
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說禮佛,五悔,修供,觀心等之法。
金剛頂經毘盧沙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經名)一卷,唐善無畏譯。說金剛界一百八尊之密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書名)二卷,功德施菩薩造,唐地婆訶羅譯。直釋經文。論名者取本經所詮之義理也。
金剛藥叉瞋怒王息災大威神驗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說金剛藥叉之念誦法。
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說五字文殊之修法。
金剛頂瑜伽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說青頸觀音之修法。
金剛頂瑜伽經文殊師利菩薩儀軌供養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念誦文殊菩薩之法。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書名)一卷,龍樹菩薩作。唐不空譯。常略曰菩提心論。乃真言宗十卷書之一。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五秘密之法。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千手觀音之念誦法。
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 (經名)有同名異譯二經:一、三卷,為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品之一品(此中分一二三),是正說金剛界曼荼羅之本經也。通常所說之金剛頂經,即指本經。一、二卷四品,設修習供養之方規。此乃儀軌也。皆為唐不空譯。然金剛頂之全本,有十萬偈十八會。其第一會名一切如來真實攝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剛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調伏,四名一切義成就。此中不空所譯三卷之金剛頂經,止初之一品,後趙宋施護,全譯四大品,稱曰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有三十卷。
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師利菩薩秘密心真言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五字文殊之法。
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普賢菩薩之念誦法。
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一字頂輪王之修法者。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念誦金剛薩埵之法。大樂金剛為金剛薩埵之異名。
金剛頂降三世大儀軌法王教中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切如來蓮華大曼荼羅品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由梵本之金剛頂經抄譯第二大品降三世觀音之曼荼羅者。
金翅 (動物)鳥名。迦樓羅
金翅王 (異類)金翅鳥王之略。
金翅鳥 (動物)又曰妙翅鳥。梵語迦樓羅,蘗嚕拏,羯路荼Garud!a等。八部眾之一。翅翮金色,故名金翅鳥。兩翅廣三百六萬里,住於須彌山下層,常取龍為食。迦樓羅 0181.JPG
金翅鳥王 (譬喻)金翅鳥中之最勝者。用以譬佛。舊華嚴經三十六曰:「佛子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虛空,以清淨眼觀察大海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力搏開海水,悉令兩闢,知龍男女有命盡者而撮取之。如來應供養,應等正覺,金翅鳥王亦復如是。安住無礙虛空之中,以清淨眼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眾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大力止觀兩翅搏開生死大愛海水,隨其所應出生死海,除滅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來無礙之行。」智度論二十七曰:「譬如金翅鳥王普觀諸龍命應盡者,以翅搏海令水兩闢,取而食之。佛亦如是,以佛眼觀十方世界五道眾生,(中略)除三障礙而為說法。」迦樓羅
金師 (雜名)業鍜冶者之稱。涅槃經二十六曰:「我昔住於波羅奈國時,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觀白骨,二數息。經歷多年,各不得定。(中略)喚舍利弗而呵責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顛倒說法?汝二弟子其性各異,一主浣衣,一是金師。金師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人,應教骨觀。以汝錯教,令是二人生於惡邪。」
金師子座 (雜名)黃金之師子座也。高僧傳二(羅什傳)曰:「龜玆王為造金師子座,以大秦錦褥鋪之,令什昇而說法。」
金師子章 (書名)具名華嚴金師子章,一卷,華嚴宗之法藏,對唐則天武后,借庭前金師子為喻,以十門顯華嚴之教觀者。
註疏 (書名)金師子章雲問類解一卷,晉水淨源著。註金師子章一卷,宋承遷著。
金針 (菩薩)金剛針之略。曼陀羅中之菩薩名。金剛針菩薩
金針雙鎖 (雜名)曼陀羅中之金剛針與金剛[金*巢]二菩薩也。鎖與[金*巢]同。大日經中以此二菩薩為一對。大日經疏五曰:「次於部母右置大力金剛針,(中略)是一相一緣堅利之慧,用之貫徹諸法無所不通,故名金剛針也。(中略)次於執金剛左置金剛商竭羅,譯云金剛[金*巢]。其印持連[金*巢],兩頭皆作拔折羅形。(中略)以此智印攝持一切強剛難化眾生,使不退於無上菩提,故以為名也。」
金骨 (雜名)佛舍利也。宋仁宗之佛牙舍利贊曰:「惟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鍊色長新。」(釋門正統四引之)。
金脂 (雜名)S/as/in,月之別名。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曰:「月名金脂,隋言兔。」
金容 (雜名)金色之容貌。佛身也。心地觀經一曰:「希有金容如滿月。」慈恩寺傳五曰:「耳承妙說,目擊金容。」
金唄 (雜語)如言金口。唄為梵音之頌聲。止觀五下曰:「密覆金唄,莫令盜貝。」
金流 (地名)連河之別名。無量壽經上曰:「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同述文贊上曰:「金流即尼連河。」
金姿 (雜語)金色之姿。即佛身也。
金財比丘 (人名)金錢比丘
金華 (雜名)金波羅華之略。即金色之蓮華也。
金頂業 (術語)金剛頂業之略。
金粟 (雜語)謂粟之色黃如金也。
金粟如來 (雜名)維摩居士之前身為金粟如來。古來盛傳此說,然不見經文之本據,或謂發跡經,思惟三昧經說之,然二經皆不載於經錄。維摩經會疏三曰:「今淨名,或云金粟如來,已得上寂滅忍。」谷響集一曰:「李善所著頭陀寺碑,註引發跡經云:淨名大士,是往古金粟如來。予(寂照)嘗檢藏中,不得此經。又按復禮法師十門辨惑論,稽疑曰:窮見維摩神力,掌運如來。但十地之觀如來,尚隔羅縠。若維摩是如來助佛揚化,未知何名何號何論何經?請煩上智示下愚。辨惑曰:金粟之名,傳而有據者也。自註云:吉藏師云:金粟事出思惟三昧經。自云:(復禮)未見其本。今檢諸經錄目(寂照)無此經名。窮謂西國有經,東方未譯矣。」祖庭事苑三曰:「十門辨惑論云:維摩是金粟如來。吉藏師云:事出思惟三昧經。自云:未見其本。」李白答湖州司馬問詩曰:「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是李白自比淨名居士也。
金粟影 (雜名)謂維摩居士之像也。谷響集一曰:「事文類集前集傳神條云:金粟影,老杜詩云:虎頭金粟影,神妙獨難忘。佛經有金粟如來,謂顧愷之所畫維摩,虎頭謂顧愷之也。」
金粟王塔 (堂塔)金粟王所造之塔。善無畏三藏於此塔下由文殊菩薩受毘盧遮那供養次第法,是大日經第七卷不可思議疏之說也。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一曰:「或說云:北天竺慕嚕陀國有王,名金粟王。歸依善無畏三藏,建塔置其寺。」
金粟沙 (雜名)中阿含經三十三曰:「池水清且涼,底有金粟沙。」
金場 (雜名)金剛場之略。即金剛座,如來正覺之處。秘藏寶鑰上曰:「幾郵到本床,如來明說此,十種入金場。」
金智 (人名)金剛智三藏之略稱。二教論上曰:「玄宗代宗之時,金智廣智之日。」
金棺 (雜名)金飾之棺也。水經注曰:「佛涅槃後,香花供養,盛以金棺。」
金鼓 (故事)夢有金鼓,說懺悔之偈頌。金光明經懺悔品曰:「爾時信相菩薩,即於其夜夢見金鼓,其狀殊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復於光中得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尊,眾寶樹下坐琉璃座,與無量百千眷屬圍繞而為說法。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抱擊鼓出大音聲,其聲演說懺悔偈頌。」
金牒 (譬喻)經文之尊譬如金玉也。唯識述記一本曰:「寶偈南贊,金牒東流。」
金精 (術語)指如來之髮而言:大集經六曰:「不以惡事加眾生,故得髮色金精相。」往生要集指麾鈔十二曰:「金精相者,猶言紺青相,紺青畫彩之具,從銅金生。」
金塵 (雜語)黃金之麈片,能自由通行於體中者,為微之七倍,極微之四十九倍。
金輪 (雜名)世界之最底為風輪,此風輪依止虛空,其厚為十六億由旬。其堅固如金剛。風輪之上有水輪,深八億由旬。水輪之上有金輪,厚三億二萬由旬。徑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由輪形之金剛而成,故曰金輪。此金輪之上有九山八海,是為地輪。自水面至金輪,其深八萬由旬。可以知地輪之厚矣。見俱舍論十。【又】轉輪聖王所感得之七寶之一。此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之差等,因之而生金輪王乃至鐵輪王之優劣。俱舍論十二曰:「謂鐵輪王王一洲界,銅輪王二,銀輪王三,若金輪王王四洲界。契經就勝但說金輪,故契經言: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灑頂位,於十五日受齋戒時,沐浴首身受勝齋戒,升高臺殿,臣僚輔翼。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輻具足轂輞眾相,圓淨如巧匠成,舒妙光明來應王所。此王定是金轉輪王,餘轉輪王應知亦爾。」唐則天稱金輪聖神皇帝,用此事也。【又】金輪聖王之略。尊帝王而言。
金輪王 (雜名)四種轉輪王之一。金輪
金輪際 (術語)自水面至八萬由旬之下,有厚三億二萬由旬之金輪。此金輪之所在謂之金輪際。金輪
金輪幢 (物名)金輪聖王之幢旗。
金輪寶 (物名)轉輪王所感得七寶之一。金輪
金輪曼荼羅 (圖像)具名一字金輪佛頂曼荼羅。以一字金輪佛頂尊為本尊,其周圍安置輪王七寶及佛眼尊之曼荼羅也。詳見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
金輪聖王 (雜名)與金輪聖帝同。
金輪聖帝 (雜名)又名金輪王,金輪聖王等。為有金輪寶之聖帝也。三論玄義曰:「悉達處宮,方紹金輪聖帝。能仁出俗,遂為三界法王。」金輪
金輪王佛頂要略念誦法 (書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金輪佛頂之修法。
金陵梵剎志 (書名)五十三卷,明錢唐葛寅撰。集錄金陵之大小梵剎及其寺歷,制度,史實,詩頌等,細大不漏。
金婆羅華 (植物)金色之婆羅華也。又作金波羅華。佛祖統紀五曰:「梅溪集,荊公謂佛慧泉禪師曰:世尊拈華,出何典?泉云:藏經所不載。公曰:頃在翰苑,偶見大梵王問佛決疑經三卷,云梵王在靈山會上,以金色波羅華獻佛,請佛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葉。」大梵經卷上作金波羅華。
金篦 (物名)又作金錍,金箄。灌頂時阿闍梨加持受者之眼所用之道具。原為印度醫生抉盲人眼膜所用之金籌。老杜詩曰:「金篦定刮眼,鏡象未離詮。」涅槃經八云:「如目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篦決其眼膜。」金籌
金蓮 (術語)金剛部與蓮華部。胎藏界三部中之二部也。秘藏寶鑰下曰:「海滴金蓮亦我身。」性靈集七曰:「金蓮性我孕本覺日。」【又】金色之蓮華也。
金蓮華 (雜名)金色之蓮華也。觀無量壽經曰:「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
金幢 (物名)金寶之幢。幢者,幢竿也。演密鈔五曰:「釋名曰:幢者童也(童,獨也),其貌童童然,即軍中獨出之謂也。」觀無量壽經曰:「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又】塔上之九輪,謂之金幢。
金鼠 (故事)金色之鼠也。宋僧傳一(不空傳)曰:「天寶中,西蕃大石康三國,帥兵圍西涼府。詔空入。帝御於道場,空秉香爐,誦仁王密語二七遍。帝見神兵可五百員,在於殿庭。驚問空,空曰:毘沙門天王子,領兵救安西,請急設食發遣。四月二十日果奏云:二月十一日,城東北三十許里,雲霧間,見神兵長偉,鼓角喧鳴,山地崩震,蕃部驚潰。彼營壘中,有鼠金色,咋弓弩絃皆絕。城北門樓有光明天王怒視,蕃帥大奔。帝覽奏謝空,因敕諸道城樓置天王像,是其始也。」
金錍 (物名)錍為金中之精鋼。或作椑,篦者,乃假借也。金錍,又云金籌。金籌
金錍輪 (書名)本名金剛錍。一卷,荊溪湛然著。明非情草木悉皆成佛之義。本論諸家之撰述如下:金剛錍論私記二卷,唐明曠記,日本辨才會。金剛錍科一卷,宋仁岳撰。金剛錍科一卷,宋智圓集。金剛錍顯性錄四卷,宋智圓集。金剛錍論義一卷,宋可觀述。金剛錍論義解中卷,宋善月述。金剛錍論釋文三卷,宋時舉釋,海眼會。評金剛錍一卷,宋善熹述。註金錍論一卷,傳教著。金鞞論逆流批三卷,鳳潭著。金剛錍科解一卷,慧證著。
金錢比丘 (人名)過去九十一劫毘婆尸佛出世時,有一貧人,以賣薪得兩錢而供養佛。由是九十一劫間恒手兩錢而生,隨取隨在,更無窮盡。釋迦出世時生為舍衛國城中長者子,及長出家,得羅漢道。謂之金財比丘。又曰金錢比丘。見賢愚經金財因緣品。
金磬 (物名)金屬製之磬也。
金錫 (物名)錫杖也。
金蹄 (動物)悉達太子之乘馬犍陟也。金泥駒
金縛法 (修法)亦云不動明王之金縛法。不動明王威力,如縛以金鎖,令人身體不能動之法。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曰:「又法欲禁他軍陣眾令不動者,於自旌上畫不動尊,四面四臂,身作黃色。上下出牙,作大忿怒瞋怖畏狀,遍身火光作天兵勢。行者以旌示彼軍眾,復想聖者以罥索縛彼兵眾,即軍眾盡不能動。」
金龍陀 (佛名)舍利弗本地佛之名。法華文句本會十三曰:「身子久成佛,號金龍陀。跡即釋迦,為右面智慧弟子。」
金龍尊 (人名)過去有王,名金龍尊。以微妙章句,讚嘆三世諸佛,且夜夢金鼓,聞深妙之聲,依此因緣,當來值釋迦佛與二子金龍金光皆發願受記別。依此發願,於今世為信相菩薩,是金光明經之發起眾也。見金光明經讚歎品。
金薩 (雜語)金剛薩埵之略。
金縷袈裟 (衣服)金襴衣
金藏 (譬喻)真金之庫藏也。以喻眾生之佛性。見涅槃經七。
金藏雲 (雜名)世界之初成時,金色之雲由光音天而起,遍布大空以降雨。因其色謂之金藏雲。原人論自註頌曰:「光音金藏雲,布及三千界,雨如車軸下。」佛祖統紀三十曰:「賢劫初成時,光音天,空中布金色雲,注大洪雨,猶如車軸。」
金藏經 (經名)大部補註五曰:「金藏經者,昔宇文邕殘酷釋氏時,有論師,采集眾經要義,流布於世,號為金藏。」義疏六帖中往往引之,今不傳。
金顏 (雜名)金色之顏。如來之光顏也。金光明經一曰:「其齒鮮白,猶如珂雪,顯發金顏,分齊分明。」
金雞 (譬喻)以金雞譬初祖達磨之讖語。傳燈錄六(江西馬祖章)曰:「西天般若多羅,記達磨云:震旦雖闊無別路,要假姪孫腳下行。金雞解銜一顆粟,供養十方羅漢僧。」六祖慧能門下出南岳讓,與青原思二師,自南岳出江西馬祖,自青原出湖南石頭,依此二師禪法汎濫天下,是即初祖達磨之姪孫,謂西天之金雞銜來一顆之粟,供養十方之羅漢僧也。無盡燈論上曰:「金雞一粒粟,震旦無別路。足下出馬駒,蹈殺天下人。」下二句指馬祖而言,馬祖
金龜 (雜名)此世界之最底為虛空,是曰空輪,空輪之上有風輪,風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上有金輪,金輪之上為須彌山及海陸。密教以金輪之形為方角,觀如金龜也。按秘藏記末,謂密教之道場觀,於水輪之上觀波羅[8768]字為金龜,觀此金龜,周遍法界,背生大蓮華,其上有八峰之須彌山。而此金龜為佛性。何則?因是佛性能遊生死涅槃,如龜之能遊水(生死),與陸(涅槃),故曰佛性。
金軀 (雜名)金色之軀。佛身也。宗輪論述記曰:「化畢緣終,金軀以是匿影。」
金籌 (物名)與金篦,金錍,金箄同。金所作之箸。以決開眼膜者。大日經二曰:「次應執金篦在於彼前住,慰喻令歡喜說如是伽陀。佛子!佛為汝決除無智膜,猶如世醫王善開於金籌。」同疏九曰:「西方治眼法,以金為箸,兩頭圓滑中細,猶如杵形,可長四五寸許。用時以兩頭塗藥,各用一頭內一眼中塗之,涅槃金蓽亦此類也。」涅槃經八曰:「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玄應音義二曰:「錍賓彌切,金中精鋼為錍,決其眼膜也。經文多作椑,假借耳。」考字書:[竹/此],集韻駢迷切,取蝦竹器。又集韻:頻脂切。又集韻:或作篦,亦作箄。
金耀童子經 (經名)佛說金耀童子經,一卷,趙宋天息災譯。婆羅門之一子,身有光明,少有淨信,後從佛出家,佛說其因緣。
金鐵二鎖 (譬喻)金鎖鐵鎖雖有勝劣,而被縛則一,以譬內著外著,其邪一也。止觀十上曰:「外道見通韋陀,乃至圓門,三念處三解脫,名數是同。所起見罪繫縛無異,如金鐵二鎖。」同輔行十之二曰:「大論二十五云:譬在囹圄,桎梏所拘。雖復蒙赦,更繫金鎖。人為愛繫,如在囹圄。雖得出家,更著禁戒,如繫金鎖。今借譬此內外生著,在獄鐵鎖如外計,逢赦金鎖如內計。金鐵雖殊被縛義等,佛法雖勝,見繫無差。」
金曜星 (天名)即太白星。九曜之一。在胎藏界外金剛部院之北方。
金襴衣 (物名)金縷織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疊*毛]衣,黃金[疊*毛]衣,金縷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愛道,上之於釋尊,其因緣散見諸經論。依賢愚經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後,手自紡織,作金色之[疊*毛],既見佛,喜發心髓,持奉如來,如來不受,告憍曇彌,使持其[疊*毛]往施眾僧。時波闍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故手自紡織,規心俟佛,唯願垂愍受之。佛言知母專心,欲以施我。然以恩愛心,則福不弘廣。若施眾僧,則得報將愈多。我知此事,故相勸。因使憍曇彌持其衣,施捨眾僧中,無欲取者。遂到彌勒前,彼受之被著,尋遊化於波羅奈,佛因授彌勒當來成佛之記云。雜寶藏經第五,大毘婆沙論第百七十八等,亦略記之。西域記第六,記佛在迦毘羅城南尼拘盧陀僧伽藍附近之大樹下,受姨母大愛道金縷袈裟,又中阿含經第十三,謂佛於彌勒比丘,授當來成佛之記畢,更命阿難持金縷織成衣來,授之彌勒,更使施佛法眾,其傳雖略異,而其事則似同也。菩薩瓔珞經第一,謂虛空神天叉手白言:過去諸佛,皆著織成金縷袈裟,亦如今日諸天所獻,菩薩(釋尊)即受八萬四千織成金縷袈裟,以道神力合為一袈裟著體,又長阿含經第三,佛般泥洹經卷下等,謂佛當欲般涅槃,向拘夷那竭城途次,阿羅漢弟福貴,以黃金[疊*毛]衣上佛,佛愍受之,為說妙法,此與前大愛道所獻者,當為別事。又西域記第九,記佛當欲涅槃時,以曩日姨母所獻之金縷袈裟與諸法藏,皆附屬大迦葉。迦葉即承旨住持正法,結集已畢。至第二十年,欲自涅槃,乃登雞足山,於頂上三峰之間,捧佛袈裟,入於三昧,誓欲於當來慈氏世尊興世之時,授之彌勒,景德傳燈錄第一,亦承此說,雖云金縷僧伽梨衣傳於迦葉,而阿育王傳第四,付法藏因緣傳第一等,以之為糞掃衣,不作金縷。殆其所傳之殊乎。又法苑珠林第三十五,引西域志云:娑羅雙樹林邊,別有一床,釋迦佛塑像在上,右脅臥,身長二丈二尺四寸,以金色袈裟覆其上,今猶現在,數數放神光。據此可知王玄策渡天之時,佛涅槃像上,既有金色袈裟。是當與迦葉或彌勒傳持者有別。或別於佛滅後製之,以覆佛身也。傳說之異同,今難遽判其是非。支那似於中古以來用之,佛祖統紀第四十四,記宋真宗景德四年,詔使送金襴袈裟於惠州羅浮山中閣寺,奉釋迦瑞像,為國建祈福道場。當時金襴衣,似甚貴重,未弘行於世。佛祖歷代通載第三等,則云金皇統六年,賜清慧金襴僧伽梨大衣,又盧山蓮宗寶鑑序云:元元貞二年正月,以金襴袈裟賜大德,則僧侶被著金襴衣,當自此時始。
金襴袈裟 (衣服)即金襴衣也。
(術語)於所對之境記憶不忘也。唯識論三曰:「云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法界次第曰:「念者,內心存意之異名也。」大乘義章十二曰:「守境為念。」又深思其事也。法華經信解品曰:「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又心之發動,遷流於三世,謂之念。如前念,後念,念念等是也。
念力 (術語)五力之一。專念之力,能抗他之障礙,謂之念力。遺教經曰:「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普賢經曰:「念力強故,得見我身。」
念天 (術語)六天之一。小乘說念欲界天,大乘說念一切三界之天,是欲使念天之富樂。而修施戒等之善業也。智度論二十二曰:「聲聞法中說念欲界天,摩訶衍中說念一切三界天。行者未得道時,或心著人間五欲,以是故佛說念天。若能斷婬欲,則生上二界天中。若不能斷婬欲,生六欲天中。是中有妙細清淨五欲,佛雖不欲令人更生受五欲,有眾生不任入涅槃,為是眾生說念天。如國王子在高危處立,不可救護,欲自投地,王使人敷厚綿蓐,墮則不死,差而墮地。」
念不退 (術語)三不退之一。謂菩薩既斷根本無明,一分中道之正念,永不退失也。
念死 (術語)八念之一。人於一切時中常念其身必有死而不忘也。智度論二十二曰:「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緣死。是二種死,行者常念,是身若他不殺必當自死。(中略)是身一切時中皆有死,不待老。」
念如意足 (術語)四如意足
念戒 (術語)六念之一。謂憶念戒行功德也。
念言 (術語)心念口言也,又念中之言,心念中所作之言辭也。法華經信解品曰:「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見逼迫。」
念佛 (術語)念佛有總別之分。就總言之,有三種,一稱名念佛,口稱佛名也。二觀想念佛,靜坐而觀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實相念佛,觀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之理也。此於往生要集配對定散有相無相,而為四種:一定業念佛,即上之觀想念佛也。二散業念佛,即上之稱名念佛也。三有相念佛,即上之定業念佛與散業念佛也。四無相念佛,即上之實相念佛也。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無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體,則為定散與實相之三種。顧就總之念佛而論,念佛之言,雖通於定散事理,然淨土門所勸者,乃屬於散業之稱名,事之念佛也。其次就別言之,乃對於觀佛而別立念佛之言也。此時於觀佛之中,攝觀想與實相之二種念佛,因之稱名念佛,單名之曰念佛。如觀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對稱是也。念佛專取稱名者,乃淨土門一家之洪範,於念聲是一之釋而知之。今念佛之言,雖通於諸佛,而諸大乘之說,獨限於阿彌陀佛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明尋常念相者,此有多種,大分為四:一定業,謂坐禪入定觀佛。二散業,謂行住坐臥,散心念佛。三有相業,謂或觀相好,或念名號,偏厭穢土,專求淨土。四無相業,謂雖稱念佛欣求淨土,而觀身土即畢竟空,如幻如夢,即體而空。雖空而有非有非空,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空,是名無相業。」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楞嚴經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起信論曰:「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往生要集中本曰:「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念佛回向 (術語)念佛之後所唱之回向文也。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之十六字,為觀無量壽經之文。
念佛門 (術語)專念彌陀如來往生淨土之法門也。往生要集上本曰:「依念佛一門聊集經論要文。」同下本曰:「四十八願中,於念佛門,別發一願。」
念佛宗 (流派)稱彌陀名號而願往生之宗門也。為唐道綽,善導等諸師所弘通。即淨土宗也。日本謂之淨土真宗。五會法事讚曰:「持戒坐禪名正法,念佛成佛是真宗。」
念佛者 (術語)稱彌陀名號願淨土往生之人也。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
念佛觀 (術語)五停心觀之一。惡業障多者,一心觀佛之相好而治之也。
念佛三昧 (術語)有二種:一、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此二者即觀想念佛),或一心稱佛名(稱名念佛),修行法,謂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謂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謂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謂之「發得」。觀無量壽經曰:「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經七曰:「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智度論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又】如法華三昧,二十五三昧,彌陀三三昧為法會勤行式之名。
念佛往生 (術語)由彌陀大悲願力之回向,信心發得,入於念佛三昧,一生造惡之凡夫身亦直往生於極樂也。或謂行口稱念佛,心念不亂,往生極樂。或謂以定善散善之回向而往生,皆以念佛為本,故概稱往生彌陀佛國者,曰念佛往生。
念佛為本 (術語)往生極樂淨土之業因,以彌陀本願正定業之稱名念佛一行為根本也。
念佛為先 (術語)謂念佛為勝于一切餘行之淨土往生業因也。樂邦文類二曰:「功高易進,念佛為先。」選擇集曰:「往生之業,念佛為先。」
念佛為宗 (術語)以念佛三昧為經之宗也。即彌陀教(弘願)之經宗是。
念佛行者 (術語)修行念佛之人。唱六字名號之人。
念佛迴向 (術語)念佛者,迴向其功德於淨土,或迴向於死者也。亦謂念佛後所唱之迴向文。其文即觀無量壽經所載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之文也。
念佛正信偈 (書名)日本親鸞著。在淨土文類鈔中。由六十行百十二句而成。與正信念佛偈少異,而義意則全然相同。正信偈由第十八之因願文「三信十念」而題為正信念佛。此偈由其成就之文「聞名歡喜,」而命名念佛正信。
念佛往生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眾生往生西方淨土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念佛陀羅尼 (術語)念佛與陀羅尼也。念佛為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三昧經 (經名)菩薩念佛三昧經之略名。
念佛念法念僧 (術語)憶念佛法僧三寶之恩德也。
念佛三昧寶王論 (書名)三卷,唐終南山飛錫撰,開二十門而勸贊念佛。
念定 (術語)正念與正定也。維摩經佛國品曰:「念定總持。」註「肇曰:念正念,定正定。」
念法 (術語)六念之一。念佛法之勝利妙德也。
念念 (術語)梵語剎那,譯曰念,剎那者,時之極少,凡物變化於極少時者,莫如心念,故剎那義翻為念。念念者,剎那剎那也。勝鬘寶窟中末曰:「外國剎那,此云念也。」探玄記十八曰:「剎那者,此云念頃。」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電,念念不住。」無量義經曰:「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寶積經九十六曰:「是身無量過患,微塵積集,生住異滅念念遷流。」又前後之心念,亦云念念。
念念相續 (術語)行者所起之心念繫住一處而不散,後念繼前念,中間不雜餘念,即一向專念也。又世所謂口稱不絕也。楞伽經曰:「譬如心意於無量百千由旬之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相續,疾詣於彼。」觀念法門曰:「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念念無常 (術語)二無常之一。一切有為之法,剎那剎那生滅而不停住,是曰念念無常。見智度論四十三。
念持 (術語)憶念受持也。八十華嚴經一曰:「皆勤念持一切諸佛所有名號。」智度論四十八曰:「念持智慧,在緣中不令散惱,故名念持。」
念施 (術語)六念之一。憶持而不忘布施之功德也。
念食 (術語)九食之一。修行之人憶念所得之善法而不忘,即得增長善根,資益慧命,猶如世間之食資益自身,是名念食。
念珠 (物名)即數珠也,又以捻數珠而云。唐書李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暇,手持念珠。
念珠經 (經名)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之略名。一卷,不空譯。佛敕金剛手菩薩說念珠之功德利益。
念根 (術語)五根之一。
念常 (人名)元沙門,念常,號梅屋。世世居華亭。十二歲於平江圓明院出家。博究群書。後參佛智晦機和尚有省。禮五臺,遊燕京,帝師發思八尊寵使預金書藏經之列眾,因撰佛祖通載二十二卷(今本有三十四卷),時元順帝至正元年也。住持嘉興祥符禪寺。見佛祖通載序,續釋氏稽古略一。
念處 (術語)念為能觀之智,處為所觀之境,以智觀察境曰念處。梵Smr!tyupastha%na。
三念處 (名數)處謂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減也。佛當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之中,畢竟無減退之相,故眾生雖不一心聽法,亦不以為憂,是為第一念處。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進之相,畢竟不可得,故於眾生雖一心聽法,亦不以為喜,是為第二念處。又念法界平等之中,畢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捨心於一切時利益眾生,而無有利益眾生之念,是為第三念處。見法界次第下之下。
四念處 (名數)四字部本四念處
十念處 (名數)菩薩於十種法常自觀察,謂之十念處。一身念處,觀身不淨也。二受念處,對於六根六塵有所領納,謂之受,受念處者,為觀受悉是苦也。三心念處,觀心為一切善惡之本,能愛護之,能調伏之也。四法念處,法為意根所起之法,於貪瞋等之惡法斷除之,於慈悲等之善法愛樂之也。五境界念處,於諸可意不可意之境界觀察其虛偽之相不生貪恚也。六阿蘭若念處,阿蘭若譯曰閑靜處,又作無諍處,為比丘之住處,菩薩住阿蘭若念欲修如理之寂靜行諍行也。七都邑聚落念處,若入都邑聚落,念欲遠離博奕酒肆歌舞等一切之非行也。八名聞利養念處,於名聞利養之處觀其假相,一念不起執著之心也。九如來學門念處,念如來所學之法門常勤修之也。十斷諸煩惱念處,念欲修習正智,斷一切之煩惱也。見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十三。
念無失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十八不共法
念無減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十八不共法
念經 (術語)思惟憶念經意也。傳燈錄五(法達章)曰:「六祖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師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念著 (術語)念妄念之心境而執著也。占察經下曰:「但以眾生無明痴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
念誦 (術語)梵語瞿醯。譯曰念誦。意念口誦佛名及經咒也。普賢觀行記曰:「在心曰念,發言曰誦,言由於心故曰念誦。」盂蘭盆經疏記上曰:「念誦即通佛名經咒。」演密鈔曰:「梵語瞿醯,此云念誦。」【又】禪林之念誦,稱十佛名。每月三八日於僧堂有念誦式,又每日齋粥二時有念誦,皆稱十佛名。
四種念誦 (名數)一音聲念誦,發聲念誦也。二金剛念誦,合口動舌默誦也。三三摩地念誦,住於定心而觀真言之文字也。四真實念誦,是亦住於定心而觀文字之實相也。見略出經四。【又】一音聲念誦,二三摩地念誦,三金剛念誦,此三者與上述相同。四降魔念誦,內住悲心,外現威猛,顰眉顧視,瞋怒厲聲也。見瑜伽供養次第法。
五種念誦 (名數)一蓮華念誦,誦聲自聞於耳也,即音聲,謂之蓮華者,因阿彌陀為蓮華部之主,司音聲說法之德,故謂之音聲。二金剛念誦,三三摩地念誦,此二者同上。四聲生念誦,於心蓮華上,觀想白貝念想由此出妙音聲而持誦也。五光明念誦,念想口出光明而持誦也。見秘藏記末。【又】一聲念誦,二金剛念誦,三三摩地念誦,四真實念誦,又云實相念誦。此四者與最初之四種同,五忿怒念誦,以猛音誦之,是與上之降魔念誦同。見安然金剛界對受記六。已上諸種中三摩地念誦與真實念誦,是念非誦,其他皆念誦也。今總名之曰念誦。
念漏 (術語)妄念橫漏泄也。臨濟錄曰:「把捉念漏不令放起。」
念僧 (術語)六念之一。念持僧之功德而不忘也。
念聲是一 (術語)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文有乃至十念,善導之觀念法門及往生禮讚釋為下至十聲。選擇集上曰:「問曰:經云十念,釋云十聲。念聲之義如何?答曰: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聲即是念,念則是聲,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月藏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感師釋云:大念者大聲念佛,小念者小聲念佛。故知念即是唱也。」
念觀兩宗 (術語)謂觀無量壽經之經宗有觀佛為宗與念佛為宗之兩宗也。念佛為宗者,觀無量壽經之顯義,釋迦教之經宗也。觀佛為宗者,觀無量壽經之隱義,彌陀教之經宗也。此為善導之玄義分所說。
(術語)梵語尾戍單Jivita,支持煖識為生物之元者。俱舍論五曰:「命根體即壽,能持煖及識。」命根
命如風中燈 (譬喻)無常之人生,如風吹之燈火也。歸敬儀上曰:「經曰:命如風中燈,不知滅時節。今日復明日,不覺死時至。冥冥隨業緣,不知生何道。」
命光 (雜語)人之壽命,隨光陰而遷謝,故曰命光。楞嚴經四曰:「縱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命命鳥 (動物)梵語耆婆耆婆迦Ji^vaji^vaka之譯。法華涅槃經等謂之命命鳥,勝天王般若經謂之生生鳥,雜寶藏經謂之共命鳥,阿彌陀經謂之共命之鳥。乃一身兩頭之鳥也。耆婆耆婆。玄應音義一曰:「梵云耆婆耆婆鳥,此言命命鳥是也。」
命者 (術語)十六神我之一。計我為有實之壽命者。唯識述記一本曰:「色心相續,名之為命者是主義。我有此命,故名命者。」
命根 (術語)命即壽也,然據小乘有部之義,則別有非色非心之體,由過去之業而生,因而一期之間維持煖與識,名之為命,命能持煖與識,故名為根。據大乘唯識之義,則第八識之種子有住識之功能,因而一期之間使色心相續,是假名為命根,非別有命之實體也。俱舍頌疏五曰:「論云:命體即壽,既將壽釋命,故命即壽。此復未了何法為壽?謂有別法持煖與識,說名為壽。」唯識述記二本曰:「命謂色心不斷,是命之根也。」
命梵 (術語)命難與梵難之二也。關於我命存亡之災難,謂之命難。關於我梵行(清淨持戒),持犯之災厄,謂之梵難。
命終心 (術語)凡夫臨命終時,起自體境界當生之三愛,而引當生。三愛
命終畏 (術語)又曰死畏。五怖畏之一。五怖畏
命過幡 (物名)為追福而立之幢幡也。命過後所立之幡,故曰命過。若於存生中為祈禱之幡謂之續命神幡。夾註菩提心集下曰:「追福幡,名命過幡,隨願經謂之懸命過幡。」附錄。
命道沙門 (術語)四種沙門之一。沙門附錄。
命濁 (術語)五濁之一。謂至末世而壽命短縮也。是為煩惱與邪見之結果,濁者穢濁,以煩惱與邪見,為濁之本體,命之短縮為其結果,故曰命濁。
命點 (術語)凡文字最初之一點及二畫為代表阿字之點畫,為一切字之頭首,由之而生出其字也。故最初之一點一畫,名為命點。
命難 (術語)害命之災難。
命藤 (譬喻)命根譬之藤也。性靈集四曰:「兩鼠爭伐於命藤。」同八曰:「命藤夜斷,入死王之殃。」
命寶 (譬喻)以人之壽命譬重寶也。義釋六帖十九曰:「般若論云:一切法中命寶第一。」
忿 (術語)小煩惱地法之一。二十隨煩惱之一。心所名。向有情非情之心,令自心憤怒之精神作用也。
忿王 (術語)忿怒王也。
忿結 (術語)忿恨之心結而不解也。長阿含經十三曰:「喜惱他人,令生忿結。」菩薩本行經中曰:「人起瞋恚,忿結不解。」
忿怒 (術語)如不動尊現忿怒威猛相之尊體為忿怒。又謂之明王。凡諸佛菩薩皆有二輪身,一正法輪身,由所修之行願所報得之真實身也。二教令輪身,由大悲而現威猛之相,奉行大日教令之明王身也。希麟音義六曰:「案忿怒像,金剛頂瑜伽經云:諸佛菩薩,依二種輪現身有異。一者正法輪,現真實身,所修行願報得身故。二者教令輪,現忿怒身,由起大悲現威猛故也。」秘密瑜伽學習捷圖上曰:「其忿怒者猶如奴僕也,諸軌之中多稱明王,雖是奴僕奉行教敕即猶君王,故呼忿怒,亦名明王。」
三種忿怒 (術語)就胎藏界三部分別忿怒王為三種也。諸部要目曰:「不動尊,為佛部忿怒。忿怒鉤,蓮華部忿怒。軍荼利,金剛部忿怒。」大日經義釋七曰:「蓮華部眷屬以馬頭為忿怒明王,金剛眷屬以月黶為忿怒明王(已上為金剛部與蓮華部),釋迦眷屬以無能勝為忿怒明王。今毘盧遮那自教跡中以聖不動降三世為忿怒明王。」(已上為佛部)。演密鈔十曰:「如大悲漫荼羅,從中胎流出外第三院。如來部以不動尊為忿怒,金剛部月黶尊為忿怒,蓮華部毘俱胝為忿怒。以此等忿怒之火,降伏無始無明等魔,引入中胎皆見遮那。」
五忿怒 (名數)就金剛界之五智如來而各分忿怒王也。補陀落海會軌曰:「以五智忿怒相配五智:不動尊毘盧遮那忿怒,降三世尊阿[門@(人/(人*人))]佛忿怒,軍荼利寶生佛忿怒,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金剛藥叉不空成就佛忿怒。」 T00302.JPG
忿怒王 (術語)忿怒明王也。
忿怒拳 (雜名)六種拳之一。
忿怒眼 (術語)瑜伽法中三種眼之一。明王忿怒威猛之眼目,以降伏煩惱者。諸部要目曰:「忿怒眼降伏心,殺害煩惱也。」
忿怒鉤 (菩薩)觀音之一種。稱曰忿怒鉤觀世音,正觀音入忿怒三摩地助虛空藏化道之形也。密號持鉤金剛。以持鉤輪故也。秘藏記中曰:「忿怒鉤觀世音菩薩,四面明王之像,肉色,左右面青黑色,有四手,左上手取蓮華,次一手取罥索,次右上手持鐵鉤,次一手與願契。」
忿怒明王 (術語)忿怒尊即明王也,如不動尊現奮怒之形相,教令法界,故稱之為明王。
忿怒月黶菩薩 (菩薩)又曰月黶忿怒。為月黶尊大忿怒之形,故稱曰忿怒月黶。月黶尊
忿怒王儀軌品 (經名)大方廣曼殊室利童真菩薩華嚴本教讚閻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毘遮嚕迦儀軌品第三十一之略名。
忿怒持金剛菩薩 (菩薩)胎藏界金剛手院之一尊。秘藏記下曰:「忿怒持金剛菩薩,赤肉色,左手取三股跋折羅,目視上之勢。」
卑下慢 (術語)附錄。
卑先匿 (人名)Prasenajit,王名。波斯匿之變音也。見索經。
卑帝利 (異類)Pitr!,又曰畢帝黎。餓鬼之梵名。薜荔多
卑帝梨耶 (異類)Pitr!ya,薜荔多
卑栗蹉 (地名)Mleccha,邊地之名。
卑慢 (術語)七慢之一。附錄。
卑摩羅叉 (人名)Vimala%ksa,三藏法師名。譯曰無垢眼。見梁僧傳三。
昏住 (術語)空心靜坐
昏俗 (雜語)盲昧之凡俗也。行事鈔下三曰:「昏俗多務,慧觀難修。」同資持記下三之三曰:「塵網所縈,故云昏俗。」
昏城 (譬喻)昏昧之城域。言凡夫所棲之處也。寄歸傳一曰:「引四生於火宅,拔三有於昏城。」
昏寓錢 (雜名)與六道錢同。
昏鼓 (物名)夕刻所打之鼓也。敕修清規法器章曰:「鼓早晚平擊三通。」一通為一百二十撾,三通合為三百六十撾,用以表一歲之日數。
昏識 (術語)昏昧之心識,指凡夫之無知而言。萬善同歸集五曰:「驚昏識之迅雷。」
昏鐘 (儀式)謂初更一點後大鐘百八下也。為三遍分之如曉鐘。
昏鐘鳴 (雜語)昏鐘之鳴時也。禪林之語。
(術語)取著所對之境界謂之取。愛之異名也。又為煩惱之總名。唯識論八曰:「取是著義。」大乘義章五本曰:「取執境界,說名為取。」勝鬘寶窟中末曰:「取者是其愛之別稱,愛心取著,故名為取。」
取支 (術語)十二支之一。
取因假設論 (書名)一卷,陳那菩薩造,唐義淨譯。論佛化眾生但依假施設之事而宣法要。
取次語 (雜語)草率之語也。又漫浪貌。容易語也。寒山詩曰:「平側不解厭,凡言取次出。」
取果 (術語)
取相 (術語)取執事理之相之妄惑也。四教儀集註中一曰:「取相惑,三惑皆名取相。觀音玄義上云:見思取生死相,塵沙取涅槃相,無明取二邊相。」智度論四十六曰:「著心取相,菩薩修福德,如草生火,易可得滅。」
取相懺 (術語)三種悔法之一。
取與 (術語)取果與果也。為果之種曰取果,正與彼力而生果,謂之與果。俱舍論六曰:「取果與果,其義云何?能為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
取著 (術語)取所對之法貪著而不離也。涅槃經十七曰:「取著名為凡夫,一切凡夫取於色乃至著識。以著色故,則生貪心。生貪心故,為色繫縛。乃至為識亡所繫縛。以繫縛故,則不得免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是故取著名為凡夫。」
取結 (術語)取與結皆為煩惱之異名。煩惱能取生死故曰取,又能取執所對之境,故曰取。又煩惱能結縛眾生,故謂之結。
取蘊 (術語)取為煩惱之異名,由煩惱而生蘊,由五蘊而生煩惱,故曰取蘊。五取蘊
弩達囉灑 (術語)Durdhars!a,法身佛之奉教者也,常守護曼荼羅之內門,住右邊。譯云難執持,亦云難降伏。以毘盧遮那之大空無礙力故,於一切能執持降伏之者。又譯云不可越,亦云不可觀視。無能見者。以常奉宣如來之三昧耶教,故威勢尊嚴,無敢過越者。又彼之光明,[目*匍][目*匍]猛盛,如集百千之日輪,一切嬰童不能視日輪也。欲具如是眾義,故存其梵名。
弩蘗帝 (雜語)Anva%gati’,大疏九曰:「弩蘗帝,是隨至義,亦是遍至義,亦是逝義,進不住義。」演密鈔七曰:「是隨至義者,謂一切眾生有發起始覺菩提心,無處不隨至,即是達字菩提心為因,亦是遍至義者。謂大悲心於眾生界悉遍至故,即是[馬*太]字大悲為根,亦是逝義者。十地行滿妙往菩提之彼岸故,即是曇字方便為究竟,言進不住義者。謂得果不捨因門,而起化用,亦屬方便為究竟,但攝利他為異,爾即是籜字門也。」
迎接 (術語)迎取也。觀無量壽經曰:「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迎接曼陀羅 (圖像)為淨土變相之一種,即念佛行者蒙阿彌陀如來來迎引接之圖像也。
近分定 (術語)伏壓下地修惑所得之上地禪定也。由色界初禪至無色界第四天,有八近分定。
近住 (術語)為在家男女受八戒者。親近三寶宿住之義。
近住女 (術語)在家受八戒之女子也。
近住男 (術語)在家受八戒之男子也。
近住律儀 (術語)在家男女所受之八戒也。俱舍論十四曰:「若受離八所應遠離,安立第二近住律儀。」
近事 (術語)近三寶而奉事之也。梵語優婆塞,譯作近事男,優婆夷,譯作近事女。
近事女 (術語)舊稱優波夷。新稱鄔波斯迦Upa%sika%,譯曰近事女。在家受五戒之女子也。近三寶奉事如來之義。西域記九曰:「鄔波斯迦,唐言近事女,舊曰優婆斯,又曰優婆夷,皆訛也。」
近事男 (術語)舊稱優婆塞。新稱鄔波索迦Upa%saka,譯曰近事男。在家受五戒之男子也。近三寶奉事如來之義。西域記九曰:「鄔婆索迦,唐言近事男,舊曰伊蒲塞,又曰優婆塞,皆訛也。」
近事律儀 (術語)優婆塞,優婆夷所授持之五戒也。
近波羅蜜 (術語)近六波羅蜜之波羅蜜也。菩薩自初地至第七之間,在漏無漏間雜位,因煩惱而故意修行,非任運無功用修行也。此六波羅蜜曰近波羅蜜。
近童 (術語)近者近事男,梵名優婆塞之譯名。童者行童,學佛典之俗沙彌。性靈集九曰:「緇林鬱茂,近童駢羅。」
近圓 (術語)具足戒之異名。圓為涅槃之稱。具足戒為近涅槃之法也。寄歸傳三曰:「既受戒已,名鄔婆三缽那。」自註曰:「鄔婆是近,三缽那是圓,謂涅槃也。今受大戒,即是親近涅槃,舊云具足者,言其汎意。」
近緣 (術語)三緣之一,三緣
供天 (雜語)又云天供。供養梵天帝釋功德歡喜等之諸天也。
供米 (物名)供佛或僧之米也。
供米袋 (物名)供米之袋也。
供米田 (雜名)為供米之田地也。
供米所 (雜名)與供米田同。
供佛 (雜語)供養佛也。
供物 (雜名)供養三寶之物品也。
供物當投河 (儀式)據瞿醯經下卷說,供養世尊之物,皆當投於河。又他儀軌亦說此。
行者不可食供物 (雜語)陀羅尼經三(般若心經軌)曰:「其壇所用飲食餅果,日別替換,更作新者。供養殘食,咒師及病人,皆不得喫。喫者咒力無驗。(中略)其所餘殘食,將與貧窮者,最為第一。」蘇婆呼童子經中曰:「勿喫供養及祭祀鬼神之食,或喫所棄著地食。」案此非一概之說。據軌亦有許者,惟阿闍梨多不許。
供具 (物名)又云供物。供佛菩薩等之香華飲食幡蓋等事物也。寶積經三十四曰:「齎持微妙供具,奉獻如來及諸大眾。」法華經曰:「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往生要集中本曰:「隨力辦於華香供具。」
六種供具 (名數)一華,二塗香。三水,四燒香,五飯食,六燈明,如是次第,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供於護摩壇之四方。
供具如意願 (術語)又曰供養具如意願。四十八願中第二十四之願名。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欲求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欲使菩薩供養諸佛之品具如意之願也。
供奉 (職位)內供奉之略稱。供奉大內之道場之僧官名。略曰內供。
供奉雲 (雜名)諸菩薩興雲供奉如來也。華嚴經妙莊嚴品曰:「諸菩薩各興種種供奉雲。」
供帳 (雜名)造僧籍入官者,謂之供帳。佛祖統紀曰:「唐玄宗開元十七年,敕天下僧尼,令三歲一造籍,供帳始此。」敕修清規曰:「往時僧道歲一供帳,納免丁錢,官給由為憑。」
供華 (儀式)以花供佛菩薩也。供花之意趣。香華。【又】(物名)載供佛所盛之物之臺謂之供華。
供宿 (儀式)供養尊宿也。性靈集十曰:「禮著鄉飲,經稱供宿。」月燈三昧經六曰:「當問其夏[月*葛],若是尊宿者,應供養恭敬頭面接足禮。」
供養 (術語)毛詩蓼莪箋曰:「供養日寡矣,而我不得終養。」儀禮既夕注曰:「燕養平常,所用供養也。」禮記曾子問注曰:「婦有供養之禮,故必祭而成婦義。」戰國策曰:「得甘脆以養親,親供養備。」白虎通曰:「王者有六樂,所以作供養。」今為資養三寶奉香華燈明飲食資財等物,謂之供養,義本於此。文句二下曰:「施其依報名供養。」玄贊二曰:「進財行以為供,有所攝資為養。」
二種供養 (名數)供養諸佛有二種:一出纏供養,供養一切諸佛在出障圓明之位者。二在纏供養,供養一切有情在纏垢之中者。蓋諸佛為出纏如來,眾生為在纏如來也。【又】一財供養,供養香華飲食等財物也。二法供養,如說修行利益眾生也。是取於三寶,第一之供養也。見普賢行願品,三藏法數七。
三種供養 (名數)一利供養,捧香華飲食等也。二敬供養,讚嘆恭敬也。三行供養,受持修行妙法也。又如其次第,名之曰財供養,法供養,觀行供養。見十地論三。
四事供養 (名數)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也。
四供養 (名數)金剛界曼陀羅金剛嬉,金剛鬘,金剛歌,金剛舞之四菩薩為內四供養。金剛香,金剛華,金剛鎖,金剛塗香之四菩薩為外四供養。合稱之曰八供。見曼陀羅大鈔。
四種供養 (名數)一合掌,二閼迦,三真言印契,四運心。見蘇悉地經二。
五種供養 (名數)一塗香,二華,三燒香,四飲食,五燈明也。
六種供養 (名數)一閼迦,二塗香,三華,四焚香(又曰燒香),五飲食,六燈明也。此六種如其次第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乃善無畏三藏所傳。
十種供養 (名數)一華,二香,三瓔珞,四抹香,五塗香,六燒香,七繒蓋幢幡,八衣服,九妓樂,十合掌。法華經法師品說之,故名法華經為十種供養經。其濫觴由於羅什三藏。
供養法 (術語)作曼陀羅供,水天供,聖天供等,種種供養之法式也。其作法出於蘇悉地經二供養品,瞿醯經中奉請供養品,不空罥索經十五最上神變解脫壇品等。
供養文 (雜名)依觀佛三昧海經十(念十方佛品)所記奉獻香華時之發願文而作者。於法會之式為供養文諷詠之。見魚山集略。
供養主 (雜名)勸募供養物者。與化主同。見象器箋七。
供養諸佛願 (術語)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三之願名。經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日本望西樓無量壽經鈔四題曰:供養諸佛願。
供養如意願 (術語)指四十八願中,第二十四願而言:與供具如意願同。
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養法者。
供養儀式 (書名)一卷,著者不詳。據大日經以記供養之法式者。
供養會 (術語)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一。示諸尊以寶冠華鬘等供養本師大日如來之相。四曼中羯磨曼荼羅也。有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八供四攝,賢劫十六尊,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七十三尊。九會曼荼羅
供過行者 (職位)供頭行者之別稱。見象器箋八。
供臺 (物名)置供物之大桌也。見象器箋十九。
供燈 (儀式)以燈明奉施佛像塔廟也。
供頭行者 (職位)粥飲時,行飯羹茶果等之行者也。或單稱供頭。見象器箋八。
供講 (儀式)書寫法華經等後,供養講讚也。性靈集十曰:「聊設法筵,供講事畢。」
陀天 (異類)荼吉尼天也。
陀多竭多 (術語)Tatha%gata,譯曰如來。多陀阿伽度
陀那 (術語)D!a%na,又曰檀,檀那。譯曰布施。六波羅蜜之一。【又】(雜語)量目名。譯曰一銖。見大乘法數二。【又】(術語)阿陀那(A^da%na)之略。阿賴耶識之異名。楞嚴經五曰:「陀那微細識。」
陀那婆 (天名)Da%navat,神名。譯曰有施。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陀那婆神:陀那此云施,婆言有,此神得有施名。」
陀那伽他 (術語)Da%nagatha,又作Daks!in!a%ga%tha%,舊稱噠嚫伽陀,報施主之說法也。又云特拏伽陀,陀那,特拏,皆為施與之義,伽陀者,頌也。噠嚫
陀那笈多 (人名)Dhanagupt!a,兒童名。譯曰寶護。見阿育王經八。
陀那缽底 (術語)Da%napati,譯曰施主。寄歸傳一曰:「梵云陀那缽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缽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譯。」
陀毘羅 (地名)又作陀毘荼,達羅毘荼,達羅弭荼。南印土國名。其國言咒語,多甚難解。西域記十曰:「達羅毘荼國,南印度境。」瑜伽論九曰:「達羅弭荼種種明咒。」同倫記九下曰:「景云:南天竺東南海渚有一師子國,名達羅弭荼。(中略)測云:舊論云陀彌國書。舊釋云:是鬼國所發語言,不可解了。」本行集經十一,列六十四書,中有「陀毘荼國書」。大部補註十一曰:「婆沙云:一天王作是念,若佛為我作陀毘羅語,說四諦者我則能解。」梵Davila Damila,Dravila。
陀鄰尼 (雜語)同陀羅尼。
陀鄰尼缽 (雜語)Dha%ran!ipada,陀鄰尼即陀羅尼。缽者缽吒之略,譯曰句。陀羅尼之語句也。
陀鄰尼缽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與陀羅尼經及聖最上燈明如來陀羅尼經同本。
陀摩 (術語)智度論四十八曰:「陀摩,秦言善。」
陀羅 (地名)山名。陀羅者持之義,以華言翻之,當曰雙持山也。
陀羅尼 (術語)Dha%ran!i,又曰陀羅那,陀鄰尼。譯作持,總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種:一法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又名聞陀羅尼。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羅尼,依禪定發秘密語,有不測之神驗,謂之咒,咒陀羅尼者,於咒總持而不失也。四忍陀羅尼,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持忍名為忍陀羅尼。聞義咒忍之四者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體言之,法義之二者以念與慧為體,咒以定為體,忍以無分別智為體。大乘義章十一末曰:「陀羅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持。念法不失,故名為持。」佛地論五曰:「陀羅尼者,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論五曰:「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羅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為總持。隨有若名若義,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總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論云:陀羅尼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名言,以念慧為體。義陀羅尼其體同法,唯境界異。其異者何?所詮義為境,謂無量義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為境也。能得忍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忍體,即證真如。」可洪音義一下曰:「陀鄰尼,此云總持。」今日常指咒陀羅尼曰陀羅尼。
咒陀羅尼 (術語)此乃四種陀羅尼之一,真言教之所謂陀羅尼也。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也。陀羅尼者,總持之義,總持有二釋:一就人,一就法。就人釋者,佛菩薩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如上四種中所釋者是也。大乘義章十一末曰:「菩薩依禪能起咒術,為眾除患第一神驗,名咒陀羅尼。菩薩依禪備起多用,隨用別論,即有無量陀羅尼門。良以咒術傳益義多,故偏論之。」就法釋者,神咒之言句,總持無量之文義,無盡之功德,故名持。佛地論五曰:「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中持一切義,攝藏無量諸功德,故名無盡藏。」明已上二釋中神咒之功德,必依後釋,諸經中顯此咒陀羅尼有五名:一陀羅尼,二明,三咒,四密語,五真言,此中後四者為義翻也。秘藏記本曰:「諸經中說陀羅尼,或陀羅尼、或明、或咒、或密語、或真言,如是五義,其義如何?陀羅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說也。是故陀羅尼與明,其義不異。咒者,佛法未來漢地前,有世間禁咒法,能發神驗除災患。今持此陀羅尼人,能發神通除災患。與咒禁法相似,是故曰咒。密語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真言者,如來言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然皆是舉一邊所名也。」
陀羅尼三重配釋 (術語)守護經一有迴向陀羅尼,據密教之深義,以此陀羅尼三字,配於三世之佛,三世之父母,及地空天之三神,而迴向供養也。一陀為過去之佛,羅為現在之佛,尼為未來之佛。。其義陀羅尼者,梵字[8762][876A][8773]也。[8762]者法界之義,界者性也,過去者,法謝而性在,故配於過去之諸佛。又[876A]者塵垢之義,現在者諸法現起,是塵垢之義也。故配於現在之佛。又[8773]者諍論之義,未來者萬法未現起,其相不分明,是諍論之義也,故配於未來之佛。二陀配於過去之父母,羅配於現在之父母,尼配於未來之父母。其義如上。三陀配於地,羅配於空,尼配於天。陀配於地者,是迴向國王之意。地為阿字不生之理,為法界之體,故以[8762]字配於法界也。空者,是迴向於人之意,以人居天地之中間故也。[876A]者塵垢之義,虛空之中,眾生世間,器世間等之諸法亂起,是即塵垢之義,故以配之。天者,迴向諸天鬼神之意,天為諸法混一而不分明,故配於諍論之[8773]字。是據隨求陀羅尼儀軌所謂:「陀者過去佛等」也。見秘藏記末,同鈔十。
陀羅那 (術語)Dharana,夜叉名。譯曰持。見孔雀王咒經上。
陀羅羅 (人名)仙人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陀羅羅仙,有作何羅羅,古音云無醫仙。」
陀羅驃 (術語)Dravya,勝論所立六諦之一。譯曰主諦,所依諦,新譯曰六句義,又譯實句義。為地,水,火,風,空,時,方,神(又曰義),意九種之實法也。百論疏上中曰:「陀羅驃,稱為主諦,亦云所依諦。謂地,水,火,風,空,時,方,神,意,此九法為一切物主,故云主諦。」
陀羅經被 (物名)清制。王大臣薨。賜陀羅經被。被以白綾為之。上印藏文佛經。字作金色。
陀羅尼印 (術語)四種陀羅尼中忍陀羅尼法之印。忍者安住於實相之理也。大乘之深經皆以此陀羅尼印印之。維摩經法供養品曰:「陀羅尼印印之。」註「什曰:總持有無量,實相即總持之一。若經中說實相,實相即是印,以實相印封此經則為深經。」
陀羅尼形 (術語)謂如來萬德輪圓具足之總持身也。大疏十八曰:「陀羅尼形者,謂總束真言輪而以為身,即成智門身也。」義釋十三曰:「陀羅尼形者,謂總成向來真言輪,而以為身,即成普門身也。由住此總持身故,於一切眾生前,示所喜見身,說所稱機之法,無有差謬,同入佛智也。」
陀羅尼品 (經名)法華經品名。在第八卷,說藥王菩薩及四天王十羅剎女等各擁護持經者之神咒。
陀羅尼藏 (術語)六波羅蜜經所說五藏之一。為真言陀羅尼之法藏,五藏中此為最上醍醐之教法,據之而立真言宗。五藏
陀羅尼三昧 (術語)Dha%ran!isama%dhi,發無量陀羅尼之禪定名。智度論四十七曰:「得是三昧力故,聞持等諸陀羅尼皆自然得。」
陀羅尼句經 (經名)持句神咒經之異名。
陀羅尼集經 (經名)十二卷,唐阿地瞿多譯。說諸佛菩薩諸天之印咒。
陀羅尼雜集 (書名)十卷,撰者未詳,附於梁錄。搜集種種之咒。
陀羅尼門諸部要目 (書名)一卷,唐不空譯。略名諸部要目。就真言諸部而列其要義。
孤山 (人名)奉先源清弟子,釋智圓。字無外。自號中庸子,或名替夫,又曰病夫。就奉先源清學天台三觀之旨,居西湖孤山。以接學者。著書頗多。宋神宗乾興元年寂,壽四十七。崇寧三年賜諡法慧大師。造楞嚴經等十經之疏。號十本疏主。見佛祖統紀十。
孤地獄 (界名)孤獨地獄
孤起偈 (術語)十二部教中有伽陀與祇夜二者。皆是偈語之體,然祇夜為重說前之經文而結以偈文者,故謂之重頌偈,伽陀不然,為單結之偈文,故曰孤起偈。玄義一下曰:「或孤起偈說世界陰入等事,是名伽陀。」
孤園 (地名)給孤獨園之略。
孤落迦 (物名)漿名。八種漿之一。其果狀似酸棗。見百一羯磨五。
孤調 (術語)小乘之證果。不調度他,獨調度己,而解脫生死也。止觀三上曰:「若入無餘,但有孤調解脫。」輔行三之一曰:「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脫,故云孤調。」四教儀曰:「若灰身滅智,名無餘涅槃,又名孤調解脫。」
孤調解脫 (術語)孤調
孤獨園 (地名)給孤獨園之略。祇園精舍所在之處。給孤獨者,須達多之譯名。此園為須達長者所布施,故曰給孤獨園。給孤獨園。又,後世養老院,孤兒院之類。南史梁武帝紀,普通二年春,詔置孤獨園以恤孤幼。
孤獨地獄 (界名)又曰孤地獄。非如八寒八熱地獄之有定處,各人別業所感,獨在虛空或山野等之地獄也。俱舍頌疏十曰:「如上所論十六地獄,一切有情業增上力感,餘孤地獄各別業招。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別多種,處處不定。或近江河山邊曠野,或在地下空及餘處。」
孤露 (術語)孤者孤獨,無父母也,露者露出,無覆我者也。法華經壽量品曰:「自惟孤露,無復恃怙。」涅槃經一曰:「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
拍掌 (儀式)又作拍手。真言法於其修法之初與終,作拍掌,其初拍掌,為歡喜本尊來降也,其終拍手,為歡喜一座之事究竟也。
抵彌 (雜名)大魚名。玄應音義二曰:「抵彌應言帝彌祇羅,謂大身魚也,其類有四種,此第四最小者也。」梵Timi,Timigila。
拭經 (雜語)以綿拭經而去其塵埃也。見象器箋九。
拖泥帶水 (雜語)又曰和泥合水。禪門斥口頭禪之詞。碧巖二則垂示曰:「道箇佛字,拖泥帶水。道箇禪字,滿面慚惶。」
拘尸那 (地名)Kus/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羅。城名。譯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滅之處。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拘尸那,舊經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語那迦囉,此云城也,譯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涅槃經會疏一曰:「拘尸那,云無翻,有多義故。或云角城,具三角故。或云茅城,草覆城故。又云仙人城。」西域記六曰:「拘尸那揭羅國。」拘尸那揭羅,譯曰上茅,或不與矩奢揭羅補羅Kus/a%ga%rapura混同。上茅城為摩揭陀舊城之名。
拘尸那揭羅 (地名)城名。拘尸那之正音。
拘牟那 (植物)拘物頭
拘牟頭 (植物)又作拘貿頭。花名。拘物頭
拘夷那羯 (地名)又作俱夷那竭,拘尸那。世尊入滅之國名。在中印度之東北方。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拘尸那,舊經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語那迦羅,此云城也。譯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又為拘尸城Kus/inagara之轉訛。
拘沙 (雜名)又作貴霜。種族名。即月氏族之一分派也。大莊嚴論經六曰:「拘沙種中有王,名真檀迦膩吒,討東天竺,既平定已,威勢赫振,福利具足。」
拘吒賒摩利 (植物)大樹名。慧琳音義五十三曰:「拘吒賒摩利,賒,音奢,或云居吒奢摩離,大樹名也。是諸金翅鳥所棲薄處,於此採取龍食,隨自己類,居住此樹四面也。」起世經五曰:「居吒奢摩離,隋言鹿聚。彼之大樹,其木周圍有七由旬。」梵Ku%t!asa%lmali。
拘勿頭 (植物)拘物頭
拘利 (雜語)Kot!i,又作俱利。數名,譯言百萬。慧琳音義十九曰:「拘利,梵語也,即諸經云俱知也。數法名,此當百萬。」
拘利太子 (人名)Kolita,斛飯王之長子。出家為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經上曰:「摩南拘利。」五分律曰:「摩訶男。」本行集經十一曰:「摩訶那摩。」十二遊經曰:「釋摩納。」文句一上曰:「拘利太子。」同五上曰:「摩訶男拘利。」涅槃經疏七曰:「摩男拘利。」嘉祥法華義疏四曰:「摩男拘利。」玄贊四曰:「摩訶男拘利。」
俱利窟 (地名)長阿含經十八曰:「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俱利窟中。」
拘那含 (佛名)又作俱那含。拘那含牟尼之略。乃過去七佛中第五佛之名。
拘那羅 (動物)Kuna%la,又曰鳩那羅。拘拏羅。鳥名。譯言好眼鳥。玄應音義五曰:「鳩夷羅,或言鳩那羅,此譯云好眼鳥也。」【又】譯言惡人,不好人。見玄應音義四。
鳩那羅太子 (人名)阿育王之子,以眼可愛似鳩那羅鳥故,故名。阿育王經四曰:「阿育王命諸大臣而語之言:汝等嘗見此兒眼不?諸臣答言:臣於人中,實所未見。於雪山有鳥,名鳩那羅。此鳥之眼,與甚相似。(中略)即以鳥名,而以名兒。」然西域記三曰:「拘浪拏。」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作法益。」太子為正后所生,容貌甚美。正后既沒,繼室憍淫,私逼太子。太子泣謝罪。繼母恨之,說阿育王出太子,令鎮咀叉始羅國。繼母後矯王命責太子,抉其兩目,放之於野。太子既失明,流離至父之都城,夜鼓箜篌悲吟。王聞其聲,疑是太子,引見盲人問之,太子悲泣告以實。王知係繼室所為,加以嚴刑。導太子詣菩提樹伽藍,瞿沙阿羅漢下,請其法力,醫盲。見阿育王經四,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西域記三,經律異相三十三。
拘那牟尼 (佛名)佛名。拘那含牟尼
拘那羅陀 (人名)Gun!arata,又作拘那羅他。真諦三藏之別名。譯曰親依。家依。起信論義記上曰:「譯經紀云:沙(波之誤)羅末陀Parama%rtha,此云真諦,亦云拘那羅陀,此曰親依。西印度優禪尼國人。」續高僧傳一曰:「拘那羅陀,陳言親依。或云波羅未陀,譯云真諦,並梵文名字也。」二十唯識述記上曰:「梁末陳初,有拘那羅陀,此云家依,親依亦得,即真諦三藏也。」真諦。由譯為親依觀之,或為Kulama%tha。
拘那含牟尼 (佛名)Kanakamuni,又作拘那牟尼。新稱迦諾迦牟尼。譯曰金寂。為過去七佛中之第五佛。於人壽四萬歲時出生。演密鈔八曰:「梵語迦諾迦牟尼,此云金色,即是七佛中第五俱那含牟尼如來,俱那含不正也。」迦那伽牟尼
拘母陀 (植物)花名。拘物頭
拘物陀 (植物)又作拘勿陀。花名。拘物頭
拘物度 (植物)又作拘勿投。花名。拘物頭
拘物頭 (植物)Kumuda,又作拘勿頭,俱勿頭,句文羅,拘物陀,拘母陀,拘牟頭,拘貿頭,拘某頭,拘牟那,屈摩羅,究牟陀,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譯曰地喜花,赤蓮花,白蓮花,青蓮花,黃色花等。又蓮花之未敷者。玄應音義三曰:「句文羅,又曰拘物陀,又作拘牟頭(牟或作貿),或作拘物頭。此譯云:拘者地,物陀者喜,名地喜花。」慧琳音義三曰:「拘某陀花,古作拘勿頭,正音拘牟那。此即赤蓮花,深朱色。」法華玄義七曰:「叡師序云:未敷名屈摩羅,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分陀利。」慧苑音義上曰:「拘物頭花,其花莖有刺,色或赤白。以其花莖稍短,未開敷時,狀即蹴然故,亦或名小白花也。」續高僧傳二曰:「究牟陀,此云黃色華。」大日經疏十五曰:「俱物頭,有赤及青二種。」又曰:「俱物頭,是蓮花青色者。」俱舍光記十一曰:「拘物陀,此云白蓮花。」可洪音義一曰:「拘母陀,亦云俱物頭,亦云俱牟陀,此云紅蓮花也。」四阿含暮鈔下曰:「拘勿度,此云白華。」名義集三曰:「拘勿投,此云黃蓮華。」
拘舍離 (流派)Gosari,又作瞿舍梨,劬奢離。十外道之第三。譯曰牛舍。飾宗記七末曰:「梵云劬奢離,或瞿舍梨,此云牛舍也,此是母名也。其母本生牛舍之中,因為名也,子名應云牛舍子也。」楞嚴經二曰:「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
拘某陀 (植物)又作究牟陀。花名,拘物頭
拘耆 (動物)拘耆羅之略。鳥名,譯曰好聲鳥。鳩夷羅。出於玄應音義八。
拘耆羅 (動物)鳥名。鳩夷羅
拘耆那羅 (鳥名)鳥名。同拘耆羅條。
拘留孫佛 (佛名)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孫佛,鳩樓孫佛,拘留秦,迦羅鳩餐陀,迦羅鳩村[馬*太],羯洛迦孫[馬*太],羯羅迦寸地,羯句忖那等。譯曰所應斷已斷,滅累,成就美妙等。當於過去七佛之第四佛,現在賢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於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六萬歲時出世。慧苑音義上曰:「迦羅鳩村[馬*太],此云所應斷已斷。」同下曰:「拘留孫,具云羯羅迦寸地,此云所應斷已斷,謂惑障已斷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鳩留秦佛,亦名拘樓,亦云迦羅鳩村[馬*太],亦云拘留孫。並梵語訛略不切,正梵音羯句忖那,此云滅累也。」同十八曰:「羯洛迦孫[馬*太],唐言成就美妙,是賢劫中最初佛也。」同卷曰:「羯洛迦孫[馬*太],舊云俱留孫,訛也,正云羯句忖那。」可洪音義四上曰:「鳩羅,佛名也,此云所應斷已斷。」
拘留秦佛 (佛名)Krakucchanda,又作拘樓秦佛。過去七佛中第四之佛名。拘留孫佛
拘流沙 (地名)國名。佛在此說長阿含之大緣方便經。長阿含經十曰:「一時佛在拘流沙國劫摩沙住處。」Knru%。
拘浪拏 (人名)阿輸迦王之太子名。西域記三曰:「是無憂王太子拘浪拏,為繼母所誣,抉目之處。」案餘處多作拘那羅,以鳥名題太子也。然則拘浪拏者,殆拘拏浪之誤歟。拘那羅附錄。Kun!a%la。
拘睒彌主 (人名)優填王也。
拘睒彌國 (地名)西域記曰:「憍賞彌國,舊曰拘睒彌國,訛也。中印度境,周六千餘里。國大,都城周三十里。土稱沃壤,地利豐植,氣序暑熱,風俗剛強,好學典藝,崇樹福善。」
拘崙闍 (動物)Krun^ca,又作拘噓安遮。帝釋鵲之一種,又青莊之一種。見大集經三,梵本阿彌陀經。大威德陀羅尼七作榖祿鳥。
拘貿 (植物)Kumuda舊稱拘物頭,拘物陀。花名。譯曰地喜花。見玄應音義二十一。蓮之一種也。拘物頭
拘瑟恥羅 (人名)Kaus!t!hila,又作俱瑟祉羅。羅漢名。譯曰膝。玄應音義二十三曰:「俱瑟祉羅,舊言俱絺羅,譯云膝也,言膝骨大也,此即舍利弗舅,長爪梵志是也。」慧琳音義五十六曰:「拘瑟祉羅,梵語,羅漢名也。古曰俱絺羅,經作祉非也。」
拘屢 (雜名)Kros%a,又作拘盧。拘屢舍之略。里程名。俱盧舍
拘摩羅 (雜語)Kuma%ra,又作矩麼羅,鳩摩羅。譯曰童子。見西域記十。
拘摩羅天 (天名)Kuma%raka-deva,又作鳩摩羅伽天。初禪天之梵王,其顏如童子,故名。常擎雞,持鈴,捉赤幡,乘孔雀。智度論二曰:「鳩摩羅天,秦言童子。是天持雞擎鈴,捉幡騎孔雀。」中論疏一末曰:「鳩摩羅伽天,此言童子天。以其是初禪梵王,顏如童子,故以為名。亦曰那羅延天,那羅延,此云生本,以其是眾生之本故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拘摩羅天,此云童子天。」秘藏記末曰:「鳩摩羅天,六面童子形。黃色持劍,乘孔雀鳥。」
鳩摩羅尊者 (人名)鳩摩邏多
拘摩羅邏多 (人名)論師名。鳩摩邏多
拘鞞陀羅 (植物)Kovida%ra,又作俱毘陀羅,拘毘陀羅。黑檀之一種。
拘摩羅迦葉 (人名)Kuma%ra-Kas/yapa,比丘名。拘摩羅者,名。譯曰童子。迦葉者,姓。譯曰飯光。常稱童子迦葉。增一阿含經三曰:「能雜種論,暢悅心識,所謂拘摩羅迦葉比丘是。」
拘樓瘦 (人名)巴Kurusu,比丘名。
拘樓瘦無諍經 (經名)佛為拘樓瘦比丘分別諍法無諍法。攝於中阿含經四十三。
拘鄰 (人名)又作拘輪,俱輪,俱鄰,居倫,居鄰。五比丘之一。憍陳如之別稱。居倫
拘盧 (地名)Uttarahuru,又作俱盧,拘樓,究留,拘留,究溜,句嚧。鬱多羅究留之略。北大洲名。鬱多羅究留
拘盧舍 (雜名)毘曇論,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拘盧舍。今之二里也。八拘盧舍為一由旬。今十六里也。
拘暹 (地名)又作鳩睒,俱睒。國名。俱睒彌
拘辨荼 (異類)鬼名。鳩槃荼
拘翼 (天名)帝釋名。玄應音義三曰:「拘翼,此言訛略也。姓憍尸迦,即釋提桓因及帝釋同一位名也。」慧琳音義十二曰:「拘翼,梵語也,天帝釋名也。」
拘薩羅 (地名)又作憍薩羅Kosala,舍衛國之本名也。
拘羅瞿 (地名)國名。俱睒彌
拘蘇摩補羅 (地名)Kusumapura,又作瞿蘇摩補羅。城名。譯曰花宮。有二所,一羯若鞠闍國Kanya%kubja,即曲女城。一在摩揭陀國,即波吒釐子城。西域記五曰:「拘蘇磨補羅,唐言花宮。」同八曰:「拘蘇摩補羅城,唐言香花宮城。王宮多花,故以名焉。」
拘蘭荼 (植物)一作俱蘭吒。譯曰紅色華。見玄應音義一。
拘蘭難陀 (人名)真諦三藏之別名。拘那羅陀
拘蠶 (植物)花名。諸經作優曇。見可洪音義二。梵Kutsa。
抱徒憨 (術語)Bauddha,譯曰事佛者。唯識述記一末曰:「言佛陀,是覺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
抱跋迦 (雜語)譯言食邑。德者之尊稱。唯識述記四本曰:「有大名居士,德重智高,芳振一時,英流八表。時人不敢斥其尊號,號曰抱跋迦,此云食邑。以其學業有餘,理當食邑。」
抱佛腳 (雜語)孟郊詩曰:「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庭。」劉敞中山詩話曰:「王丞相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詩一句。客亦曰:急則抱佛腳是俗諺全語。上去投,下去腳,豈不的對。王大笑。」張世南宦遊紀聞曰:「雲南之南一番國,專尚釋教。有犯罪應誅者,捕之急,趨往寺中,抱佛腳悔過,便貰其罪。今諺云: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乃番僧之語流於中國也。」
披袒 (術語)披者,掛袈裟通覆兩肩也,所謂通肩是。袒者,偏袒右肩也。釋氏要覽上曰:「舍利弗問經云:於何時披袒?佛言:隨供養時應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時應著兩肩,現福田相故。」(記云:隨供養者,如見佛禮佛同評三師入眾等時也。作福田者,謂計齋坐禪誦經入聚落樹下坐時。使人見福田端嚴。若對佛者通被者五百生墮鐵甲地獄)。
披剃 (雜語)初出家為僧尼。謂之披剃。言共剃髮披僧衣也。
拙具羅 (物名)香名。治病合藥經曰:「拙具羅香者,安息香是也。」梵Gulglu,拙為掘之誤。
拙度 (術語)濟度法之拙者。對巧度而言,以名小乘之觀法也。止觀三曰:「此止觀雖出生死而是拙度,滅色入空。」同三曰:「尚不得拙度道果,何有後三番三寶四諦四沙門果?」
抽脫 (雜語)行大小便也。以上廁者,抽脫袈裟也。行事鈔諸雜要行篇曰:「應脫袈裟僧祇支大小便。」
抽單 (雜語)謂禪僧之去寺也。抽取己之單位,故云。與起單同,起單
抽解 (雜語)或於坐禪之中間,出僧堂而少休息,或新掛搭之人歸寮安息,皆云抽解。謂抽解袈裟也。又謂行大小便也。或稱抽脫。以行廁脫袈裟僧祇支故也。見象器箋十。
抽韱 (雜語)即俗所謂求籤也。幸蜀記曰:「王衍禱張惡子廟,抽籤得逆天者殃四字。」劍南詩自註曰:「予出蜀日,遣僧乞籤於射洪陸使君祠,使君以老杜詩為籤,予得遣興五首中第二首。」朱子語類謂:「易爻辭,如今籤解耳。」按諸籤解,最家諭戶曉者,莫如關帝籤。據陸粲庚已編,蘇州江東神行祠在教場之側。以百籤決休咎。甚著靈異。記所知者數事:一長洲趙同魯乞得詩云:前三三與後三三。一縣橋許氏得詩云:萬里鵬程君有分。一周應良得詩云:巍巍獨步向雲間。一陶麟得詩云:到頭萬事總成空。一毛欽得詩云:憶昔蘭房分半釵。凡此俱今關帝籤句也。陸氏謂其神姓石名固。然則此百籤,初不屬關帝。其移就,未詳何時?陔餘叢攷二十三曰:「顧仲恭竹籤傳,載神前設籤之始曰:入唐為陳武烈太祝附帝意作韻語。入宋又辟江東神幕關壯繆侯之改諡武安王也,倚勢辟之。明興,為王立廟京師正陽門外,命籤典謁。然則神前設籤起於唐世也。又夷堅志,建昌大寺塔中置泗州僧伽像,甚靈。張彥文尚書與其子元晉,初預鄉薦,皆禱之,同得一吉籤,遂登第去。癸辛雜識臨安太學有岳武穆王祠,井祀銀瓶娘子。其籤文與天竺同。」
[(扣-口)*主]杖 (物名)[(扣-口)*主]身之杖也。毘奈耶雜事六曰:「佛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有老苾芻登山上下腳跌倒地。佛言:應畜[(扣-口)*主]杖。聞佛許已,六眾即便以金銀等并雜彩物彫飾其杖。俗旅見已,共生嫌賤。苾芻白佛。佛言:苾芻有二種緣應畜[(扣-口)*主]杖。一謂老瘦無力,二謂病苦嬰身。時有苾芻佯作老病而[(扣-口)*主]其杖,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若實老病,應從僧伽乞畜杖羯磨。」[(扣-口)*主]字作柱者誤。
[(扣-口)*主]杖子 (物名)與單言[(扣-口)*主]杖者同。子者名詞之助辭。作[(扣-口)*主]者正,作柱者誤。
招提 (術語)具名拓鬥提舍,梵音Caturdes/a,譯曰四方。謂四方之僧為招提僧,四方僧之施物為招提僧物,四方僧之住處為招提僧坊。魏太武造伽藍,以招提名之,招提二字,遂為寺院之異名。增一阿含經十四曰:「毘沙鬼白世尊曰:我今以此山谷施招提僧,唯願世尊為之受之。」悲華經八曰:「比丘比丘尼無慚無愧,或斷招提僧物,斷現前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玄應音義十六曰:「招提,譯云四方也。招,此言四。提,此言方。謂四方僧也。一云:招提者訛也,正言拓鬥提奢,此云四方。譯人去鬥去奢。拓,經誤作招。以拓招相似,遂有斯誤也。」涅槃經十一曰:「招提僧坊。」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招提僧坊,此云四方僧坊也。」名義集七曰:「後魏太武始光元年造伽藍,創立招提之名。」比丘尼鈔中上曰:「拓鬥提奢,隋云四方。但是僧處,舊拓提者訛略也。昔人去鬥除奢,拓復誤作招。以拓招兩字,形濫相似,致久來誤矣。」
招魂法 (雜語)儒家云招魂,佛家云去識還來。招還亡者之靈魂而供養之也。
拂石 (雜語)拂石劫也。顯一劫之時量以天衣拂磐石,又名磐石劫。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曰:「芥城教極,鳥筆猶傳。拂石年窮,樹經無泯。」四教儀集註中曰:「諸經更有拂石劫芥子劫,具如輔行一上。」
拂子 (物名)拂蟲之具也,許用線拂,羊毛拂,樹皮拂等。禁用貓牛尾馬尾等類。毘奈耶雜事六曰:「緣在廣嚴城,獼猴池側,高閣堂中。時諸苾芻為蚊蟲所食,身體患痒,爬搔不息。俗人見時問言:聖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聖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許。乃以緣白佛。佛言:我今聽諸苾芻畜拂蚊子物。是時六眾聞佛聽已,便以眾寶作柄,用犁牛尾而為其拂。俗人既見廣說如前。乃至佛言:有其五種袪蚊子物:一者撚羊毛作,二用麻作,三用細裂[疊*毛]布,四用故破物,五用樹枝梢,若用寶物得惡作罪。」
拂跡入玄 (術語)又作發跡入源。圓覺經曰:「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圭峰之圓覺略疏上科此文,謂為拂跡入玄。同鈔四之一釋之曰:「拂跡入玄者,為欲入生佛平等稱性圓滿究竟之法,故宜拂前垢淨迷悟始終分限之跡也。」是指於法見執垢離垢等差,於人立眾生菩薩等別之,因分可說教門謂之跡,指染淨不二,生佛平等之一真法界謂之玄。此乃果分不分不可說之妙境,故名為玄也。佛今為使入此玄拂彼之跡,謂之拂跡。其要在去幻垢。佛之有教跡,為眾生之有幻垢故也。眾生之幻垢既去,即得拂跡,而入於玄。然觀經玄義分記三轉用此語曰:「果位難思,發跡入源。」發有拂之義,源有玄之義,故與拂跡入玄之語同也。但其意,指釋迦要門施化利生之一切法為跡,指彌陀別意弘願他力之法為本,捨要門之教跡,而歸入於彌陀之弘願,謂之發跡入源。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重譯。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附於此。
拔目鳥 (異類)十王經所說二鳥之一。謂鴉也。經曰:「一名無常鳥,二名拔目鳥。(中略)我汝舊里化成烏鳥,示怪語鳴阿和薩和。」同抄一曰:「無常鳥者杜鵑也,拔目鳥鴉也。」
拔舌地獄 (界名)作口業之惡者,所墮之地獄也。法苑珠林曰:「言無慈愛,讒謗毀辱,惡口離亂,死即當墮拔舌烊銅犁耕地獄。」往生要集上本曰:「瑜伽四云:從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鐵釘而張之,令無皺褶,如張牛皮。」
拔波 (菩薩)拔婆
拔底耶 (術語)Upa%dhyaya,正音鄔波[馬*太]耶。譯曰親教師。常云和尚是也。秘藏記本曰:「天竺呼有智僧為人師者,為拔底耶。拔底耶者,親教義也。」
拔苦與樂 (術語)拔苦為悲之德,與樂為慈之德。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拔除罪障咒王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由曼殊菩薩之請,為末代不信之人說此一大咒王。
拔婆 (雜語)Vatsa,譯曰子。婆藪槃豆傳曰:「跋婆譯為子,亦曰兒。此名通人畜,如牛子亦名跋婆。」婆字宜作娑字。
拔提 (地名)河名。支那但取流於涅槃林之尸賴拏拔提Hiranyavati之拔提二字,以為河之名,與阿夷羅拔提Ajiravati混同,阿夷羅拔提者,舍衛城側之河也。阿恃多伐底
拔提達多 (人名)Bhadradatta,王名。譯曰賢授。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拔提言賢,達多名授,即賢授王也。」
拔傳授 (雜語)謂真言阿闍梨,傳授事相於弟子時,不傳關於修法之全部,拔教勘要之部分也。
拔業因種心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五,緣覺之住心也。業者善惡之二業,因者十二因緣,種有無明,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故云種,即拔除惑(無明),業(業),苦(十二因緣)之三法而入涅槃也。
拔濟 (雜語)拔苦濟難也。法華經譬喻品曰:「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一名勝福往生淨土經,唐玄奘譯。依不可說莊嚴菩薩之請問,說不動如來與滅惡趣王如來之二咒。
拔羅魔囉 (雜語)Bhramara,譯曰黑蜂。見大威德陀羅尼經七。
拓杜羅 (神名)藥師經所說十二大將之一。無翻語。
拓鬥提奢 (雜語)招提
抹香 (物名)擣沈檀為粉抹,用以撒布於塔像者。法華經提婆品曰:「悉以雜華抹香,供養七寶妙塔。」智度論曰:「乾香應燒,濕香應塗地,抹香及華應散。」
拈花微笑 (傳說)聯燈會要釋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古今禪宗以為宗門第一之口實,彼宗以心傳心之根據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經何人傳之,大藏所收之經論不記此事,隋唐之宗匠亦無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門慧炬撰寶林傳,誇大其宗,始記此事。其後至宋,人天眼目,無門關,五燈會元,廣燈錄,聯燈會要等諸書亦記之,此外拈之頌之者,不暇枚舉。然景德傳燈錄,碧巖錄。傳法正宗記,亦不記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宗門雜錄曰:「王荊公問佛慧泉禪師云:禪宗所謂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經亦不載。公云:余頃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因閱之,所載甚詳。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捨身為床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大迦葉。此經多談帝王事佛請問,所以秘藏,世無聞者。」佛祖統紀五,亦引此說。金色波羅華
拈古 (術語)拈起古則批評也。碧巖第一則頌評曰:「大凡頌古,只是繞路說禪,拈古大綱,據疑結案而已。」
拈衣 (儀式)拈者撮也。佛傳法而付法衣時,弟子撮之下法語,謂之拈衣,此為弟子初出世,開堂時行之者。敕修清規受請人際坐曰:「若新命是嗣法弟子住持付法衣,有法語被衣。」
拈香 (儀式)拈香燒之也,開堂之日,拈香祝天子,謂之祝聖拈香。為佛拈者,謂之嗣法拈香。敕修清規開堂祝壽曰:「拈香祝聖,次拈帝師,省院、臺憲、郡縣、文武官僚香,侍者逐一度香,法嗣香住持懷中拈出自插爐中。」嗣法拈香,住持自以香插於爐,其餘拈香,住持拈香付侍者,侍者以之插入爐中。又為佛祖及檀越等拈香,後陳法語者,是名拈香佛事。備用清規達磨偈曰:「住持舉拈香佛事。」
拈提 (術語)禪林說法,於其結末拈起古則而終法座,謂之拈提結座,即拈提古則之略也。
拈槌 (術語)拈起槌也。
拈語 (術語)禪門宗匠,拈起示人之語也。如古則,公案,機緣等是也。
(術語)梵語膩地Nidhi之譯。疏所依也。對於親所依為所依而言,言為物之依止或依憑也。
依士釋 (術語)依主釋之異名。六合釋之一。六離合釋
依止 (術語)依賴止住有力有德之處,而不離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
依止甚深 (術語)如來所證之真如法體,遍於一切處,為一切萬有之所依也。五甚深之一。見法華論,三藏法數十九。
大依止處 (術語)謂佛菩薩也。無量義經曰:「是諸眾生安穩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依止阿闍梨 (職位)比丘新度後,以依止其他先輩比丘而受其監督為法。此師曰依止阿闍梨。五種阿闍梨之一。見四分律三十四。
依止師 (職位)同依止阿闍梨。【又】謂禪家受學參禪之師也。見象器箋。
依主釋 (術語)六離合釋之一。六離合釋
依正 (術語)正由過去之業,而受之我心身,謂之正報,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間事物,謂之依報。三藏法數二十七曰:「依謂依報,即世間國土也。為身所依,故名依報。正謂正報,即五陰身也。正由業力,感報此身,故名正報。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國土亦名報也。」行願品疏鈔二曰:「依者凡聖所依之國土,若淨若穢。正者凡聖能依之身,謂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
依正二報 (術語)正報與依報也。皆為應於前業之果報,故謂之二果,亦曰二報。
依正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十不二門
依他 (術語)非自然之法,而為依於他之因緣而起之法,是曰依他法,亦云依他起性。三性之一。成唯識論八曰:「由斯理趣,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
依他自性 (術語)三自性之一。依他起之法,有假有似有之自性也。
依他八喻 (譬喻)依他十喻中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之八喻也。見攝大乘論五之「依他十喻」。
依他十喻 (譬喻)依他法之無實體,以十種之喻而顯。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生。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大般若經一曰:「於諸法門,勝解觀察。如幻如陽焰,如夢如水月,如響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變化事,如尋香城。」
依他心 (術語)佛變化身之假心也。
依他起性 (術語)三性附錄遍依圓三性條。
依地 (術語)對於依身所依之定也。以喻定。
依名釋義 (術語)三論宗四種釋名之一。四釋附錄。
依身 (術語)身為有情之依處。又為眼耳等之依處,故云依身。名義集六曰:「瑜伽云:諸根所隨周遍積集,故名為身。是積集義,及依止義。」
依言真如 (術語)對於離言真如而言,真如條附錄二真如
依宗教別 (術語)謂依所立宗義之異,判佛之一代教自有別也。如華嚴宗之五教,法相宗之三時判教是也。出李通玄華嚴合論第一。
依估 (術語)謂依賴也。法華經普門品曰:「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大寶積經二十三曰:「世間大依怙,以此乘出離。」
依果 (術語)又曰依報。凡有情之果報有二種。總謂有情之心身曰正報正果。謂身外之物(即山川居家衣服飲食等)曰依報依果。以是乃正報正果之依處也。讚彌陀偈曰:「無漏依果難思議。」
依法不依人 (術語)法四依之一。四依附錄。
依草附木 (術語)又曰依草附葉。謂精靈之依附草木者。對人之精靈而云。無門關曰:「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是依草附木靈精。」臨濟錄曰:「十年五歲並無一人,皆是依草附葉,竹木精靈,野狐精魅。」
依通 (術語)通力之一種。依憑藥力咒術等而現神通之作用,故云依通。所謂神仙之類是也。五通之一。見宗鏡錄十五,三藏法數二十一。
依教分宗 (術語)與教相判釋同。教判
依智不依智 (術語)法四依之一。四依附錄。
依著 (術語)謂執著也。大般若經七十一曰:「能如實知一切法相,而不執著故,復名摩訶薩。」往生要集上末引此文執著作依著。
依報 (術語)心身者,正實之果報也。此心身依止之身外諸物,謂之依報。如世界國土,家屋,衣食等是。瓔珞本業經上曰:「凡夫眾生,住五陰中,為正報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報之土。」依正
九十四種阿僧祇依報莊嚴 (雜語)金剛幢菩薩十回向中,第十等法界無量回向之菩薩,說願迴向其法施所修之善根,以九十四種阿僧祇之莊嚴具,莊嚴十方佛剎云。」
依圓 (術語)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之二性也。三論大義鈔一曰:「都存依圓徒,還同栗過。」
依義不依語 (術語)法四依之一。四依附錄。
依學宗 (術語)謂僅為依學學問之宗,而非信心修行之宗也。如俱舍成實宗即是。
依憑 (術語)依賴也。南本涅槃經十九曰:「依憑國王,無有盜賊。」
依詮談旨 (術語)對於廢詮談旨而言,謂託於言慮之詮門,說其旨也。例如真如為妙諦,永離言詮,無實可名,然為使人悟其體義,強立真如之名,談真實如常等之旨,是也。其他三性三無性等,總為依詮門之談。見百佉問答鈔等。
附佛法外道 (術語)如小乘之犢子部,大乘之方廣道人佛法內之外道也。止觀十曰:「邪人不同又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學佛法成外道。」華嚴玄談八曰:「一我法俱有宗,謂犢子部。(中略)為附佛法外道。」
附法觀 (術語)三種觀法之一。附託四諦等法相於我心向之觀念也。
(術語)法者梵云達磨Dharma,為通於一切之語。小者大者,有形者,無形者,真實者,虛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為法也。唯識論以自體任持與軌生物解二義解法。自體任持者,謂竹有竹之自體,梅有梅之自體,有形者,有形之自體,無形者,有無形之自體,各保任維持其自體也。軌生物解者,謂如是既各有自體,皆為自體任持之狀,然只限於有體,不能容無體,法者,兼攝無體,該盡一切也。唯識論一曰:「法謂軌持。」同述記一本曰:「法謂軌持,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相。」俱舍論光記一曰:「釋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謂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變。二軌生勝解,如無常等生人無常等解。」大乘義章十曰:「法者,外國正音名為達磨,亦名曇無。本是一音,傳之別耳。此翻名法,法義不同。汎釋有二:一自體為法,二者軌則名法。」唯識述記二末曰:「法者,道理義也。有般涅槃之義,名般涅槃法。」
法入 (術語)十二入之一。新作法處。意識所緣之境也。
法力 (術語)正法之力能除災伏惡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法王法力超群生。」白居易文曰:「法力所攝,鮮不歸心。」
法山 (譬喻)佛法之高,譬如山也。涅槃經十九曰:「法山欲頹,法船欲沈。」大集經五十六曰:「法河永枯涸,法山欲崩頹。」
法子 (雜語)凡隨順佛道,為法所資養者,謂之法子。觀無量壽經曰:「法子汝乘大乘,解第一義。」
法上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佛滅後三百年中由犢子部別立,法上者,部主之名。見宗輪論述記。
法王 (術語)佛於法自在。稱曰法王。法華經譬喻品曰:「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同藥王品曰:「如來是諸法之王。」維摩經佛國品曰:「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釋迦方誌上曰:「凡人極位名曰輪王,聖人極位名曰法王。」維摩經慧遠疏曰:「佛於諸法得勝自在,故名法王。」【又】(職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為大寶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紅教喇嘛也。清代雖無法王之名號。然如青海等處有諾們罕。即法王之義。【又】(雜名)國王崇奉佛法,亦稱佛王。阿育王經一曰:「八萬四千塔一時俱成,王起塔已,守護佛法,時諸人民謂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
法王子 (術語)菩薩為生育於法王佛陀之家者,故總稱曰法王子。經中多稱文殊為法王子者,以其為釋尊二脅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佛地論曰:「從世尊口正法所生,紹繼佛身不斷絕,故名法王子。」智度論三十二曰:「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也。」註維摩經一:「什曰:來補佛處,故言法王子也。」
法王寶 (術語)法王之寶位也。謂密教之大阿闍梨位。宋僧傳(一行傳)曰:「登前佛壇受法王寶。」
法王子住 (術語)菩薩十住位之第九。
法化 (術語)正法之教化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宣揚助法化。」華嚴經二十六曰:「獨居其上,宣布法化。」涅槃經七曰:「光揚如來無上大事,開顯方等大乘法化。」【又】吾弟子謂之法化。以法化之之意。大廣智三藏願讚曰:「金剛智之法化也。」
法水 (譬喻)妙法能洗煩惱之塵垢,故譬以水。無量義經曰:「法譬如水,能洗垢穢。(中略)其法水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惱垢。」金光明經四曰:「夏火熾然,惟願世尊,賜我慈悲清涼法水,以滅是火。」聖無動經曰:「以智慧火燒諸障礙,亦以法水澍諸塵垢。」智度論五曰:「諸菩薩如雲,能雨法水。」往生要集下末曰:「若人有憍心自高,則法水不入。」
法文 (術語)說佛法之文句也。
法主 (術語)佛有諸法,故稱法主。勝鬘寶窟中末曰:「法主者,佛有諸法,故名法主。」止觀一曰:「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釋氏要覽上曰:「阿含經云:佛為說法主。」【又】(職位)僧官之稱。僧史略中曰:「宋齊之世,曾立法主一員。故道猷敕為新安寺鎮寺法主,法瑗為湘宮寺法主。至唐末多立,受依止闍梨一員,亦稱法主。」
法公 (佛名)沙彌之別名。釋氏要覽上曰:「若年十四至十九,名應法沙彌,今呼沙彌為法公也。」
法比量 (術語)五種比量之一。由一法而推知他法也。如見生法知老法之至,由老法有推知死法,由無常知有苦等是也。
法本 (術語)法性之異名,法性為萬法之本,故名法本。往生論上曰:「隨順法性不乖法本。」
法本內傳 (書名)具記焚釋道經角試事。名義集一曰:「道家尹文操斥法本內傳,是羅什門僧妄造。通慧辨云:明帝夢金人事,出後漢紀。此若虛妄,豈名信史耶?又吳書闞澤對吳主云:褚善信,費叔才,自感而死。豈是羅什門徒所造。」佛祖統紀三十五,志磐師引此名義集文辨妄亦爾。
法兄 (雜語)禪林之稱。受業於師為己先者,喚曰法兄。大集經十八曰:「寶女語無畏言:法兄如來出世不可思議。」
法尼 (雜語)修法之尼僧也。
法用 (術語)又作法要。四箇法要
法布施 (術語)法施也。
法句經 (經名)又名曇缽偈Dharmapa%da,二卷,法救尊者造,吳維祇難等譯。即法句譬喻經中三十九品之法句,凡有七百五十二偈。巴利語之原本現存。
法出離鏡 (術語)起信論所說四鏡之一。四鏡
法句譬喻經 (經名)四卷,西晉法炬譯。有三十九品,與大意出曜經同,惟次第不同,且少有解釋。
法住 (術語)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在一切諸法中住,故名法住。
法住記 (書名)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之略名。
法住經 (經名)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之略名。
法印 (術語)妙法之印璽也。妙法真實,不動不變,故稱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達無礙,謂之印,又為證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又為諸佛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傳之法,故曰法印。該攝佛法,而立三種之法印,稱曰三法印。智度論二十二曰:「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同二十曰:「若分別憶想,則是魔羅網。不動不依止,是則為法印。」嘉祥法華疏六曰:「通言印者,印定諸法不可移改。」法華經譬喻品曰:「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證道歌梵天琪註曰:「古人云:諸佛法門遞相印可,一印印定,起畢同時,更無前後,故云印。」【又】密教之印相也。性靈集二曰:「結法印而攝念。」
法印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說三解脫門為聖法印。出於雜阿含經第三卷。
法有 (術語)固執法為實有之小乘卑見也。唯識述記一本曰:「世尊為除彼法有執,次於鷲嶺說諸法空。」
法有我無宗 (術語)華嚴家所判十宗之第二。小乘之薩婆多宗等也。謂諸法之體,為因緣所生,有實體,我為諸法之假和合而名者,其性虛無也。見五教章上。
法同分 (術語)使非情界之各物體相互似也。同分
法同舍 (雜名)寺院十名之一。同法與食之二法,故名法同舍。
法自相相違因 (術語)因明四相違因之一。宗法由有法與法之二語而成,「聲」之語為有法,「無常」之語為法。其有法與法各有意許與言陳之二者,其言陳云自相,其意許云差別,今為法之言陳,故云法自相,然立者所說之因於所立之宗法中,法之自相相違反對,謂之法自相相違因。例如所謂「聲為常,所作性故,如虛空(同喻)如瓶等(異喻)。」所作性之因不轉於同品之常,而轉於異品之無常,故相違法之自相之「常,」而反生成立無常之過也。見因明入正理論。
法名 (術語)出家入道時,師所賜之名,謂之法名。又受戒時,受於師者,謂之戒名,但今時法名之名,惟真宗用之,戒名之目,他宗多用之。戒名之字,未見典據。廣弘明集二十八曰:「菩薩戒弟子法名慧炬。」觀經靈芝疏下曰:「棄國出家,法名法藏,發四十八願。」唐高僧傳(僧遷傳)曰:「等觀即梁明帝之法名也。」
法舟 (譬喻)佛法能度人出生死海,故以舟譬之。佛說生經四曰:「法為舟船,度諸未度。」寄歸傳四曰:「歎法舟之遽沒。」
法衣 (雜名)三衣之通名。應法而作,故名法衣。釋氏要覽上曰:「西天出家者衣,律有制度。應法而作,故曰法衣。」六物圖曰:「或名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然禪林特稱表傳法之信之金襴衣為法衣,但於說法時被此衣,故名法衣,即九條乃至二十五條之大衣也。見象器箋十七。
法臣 (雜語)佛曰法王,故菩薩云法臣。安樂集下曰:「大智度論有三番解釋:第一佛是無上法王,菩薩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智度論第七之文。但論文法臣作法將。
法行 (術語)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謂之法行人。玄義十曰:「教門為信行人,觀門為法行人。」
法宇 (雜名)寺院之通稱。毘奈耶雜事四曰:「今此伽藍先為法宇,今日變作乾闥婆城。」
法全 (人名)慧果和尚影像之傍,有童子侍立,是法全童子也,童子之紀傳不詳。相傳天稟穎悟,果公入寂後,剃髮學道,號青龍之法全阿闍梨,製作之諸軌,稱為青龍之儀軌。受胎藏界於慧果之弟子法潤,智滿,息怤,造玄,及日本宗叡,遍明,圓載,圓仁,圓珍等從之受法。稟金剛界於慧果之弟子義操,息怤,弘均及日本圓仁,宗叡,遍明,圓載,圓珍等並得付法。初住玄法寺,後移青龍寺。大震法雷,所製之書,有大毘盧遮那經,廣大儀軌等數部。
法匠 (雜語)法門之匠人也。如世之工匠,能成諸器,以喻名德,能成弟子之三學也。演密鈔四曰:「如世工匠成諸器,阿闍梨法匠能匠成三乘三學法器。」西域記十二曰:「為道場之益友,誠法門之匠人也。」釋氏要覽下曰:「齊高僧僧印善講經論,稱法匠。」
法式 (術語)作法儀式也。維摩經問疾品曰:「一切菩薩法式悉知。」
法光定 (術語)初地之菩薩證此定,放大法之慧光,是故名法光定。唯識樞要上本曰:「無著菩薩亦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
法身 (術語)佛之真身也。其釋名性相二宗各異其義。相宗據唯識論謂法身有總相法身與別相法身二種,總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與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謂為法身之義同,是以所證之真如與能照之真覺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則自性身與自受用報身之二身合見。依此義釋之,則法身為理智顯現,有為(智)無為(理)一切功德法體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莊嚴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識論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中略)此法身五法為性,非淨法界獨為法身,二轉依果皆攝此故。」別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為清淨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無為也),為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莊嚴功德法,故名為法身,何則?以此法唯為理之法身,不含攝有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識論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論七曰:「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記十末曰:「離所知障,具無邊德,名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識樞要上本曰:「出纏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義林章七本曰:「成唯識說,清淨法界為自性身。莊嚴論等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讚佛論說,佛自性身無生滅故。」若依性宗之義,則真如之理性,有真實覺知之相,理智不二,與真如之無為同,真智亦無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則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隱,謂之如來藏,積始覺之功,顯其法性,謂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顯現之有為無為一切功德法成就莊嚴之身,故名法身。勝鬘經曰:「世尊!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同寶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實相真如法也。此實相正法隱,名如來藏。此實相法顯,故名身。唯是一實相法,約隱顯不同,故有藏之與身。又法者,謂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攝論云:與功德法相應,名法身。」嘉祥法華疏四曰:「以正法為身,故曰法身。」起信論曰:「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中略)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同義記下本曰:「隱時能出生如來,名如來藏。顯時為萬德依止,名為法身。」維摩經慧遠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華玄義七曰:「本有四德隱名如來藏,修成四德顯名為法身。」大乘義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梵Dharmaka%ya。
法身體性 (術語)論法身之體性諸家不同,先言小乘。小乘理性不論,只以戒定慧解脫知見之五分功德為法身,稱為五分法身。次言大乘諸家。三論宗以實相為法身,實相者空理,真空無相,是法身之體性,真空無相,故現其無邊之身相也。維摩經方便品曰:「佛身即法身。」同註:「肇曰:經云:法身者虛空身也,無生而無不生,無形而無不形。」往生論註曰:「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也。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勝鬘寶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實相真如法也。」(雖謂為實相,然與台宗之實相異,雖謂為真如,然與法相之真如異,僅為空理之異名也)。法苑義林章七本曰:「法身空理,報身空智,利物所現,名變化身。清辨等師皆有此義。」法相宗於法身立二種:一為三身總具之法身,一為三身中之法身。總相之法身,以清淨法界之真如與大圓鏡智等之有為無為五法為法身,別相之法身,唯以無為之真如為法身。如前所言:華嚴天台等之一乘宗於法身立該攝分相二門,又於分相門之三身中以所證之理為法身,能證之智為報身,與法相宗同,然其理非如三論家空理之實相,非如法相宗凝然真常之真如,乃總該萬有之一真法界也。華嚴以三千諸法為圓融之諸法實相。天台又非如法相謂法身之理無為,報身之智有為,有為無為性相各別,乃謂真如法隨緣而現萬德之智相,則理智本來不二,又法性之體,自具能照之智用,則理智本為一體,故理智皆法爾也,無作也,無為常住也,姑依能照所照能緣所緣之義相,而分法報之二身耳。止觀五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相。(中略)智境冥一,而言境智,故名無作也。」真言宗以六大為法身,六大者,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六者,皆事法也,故法身具本來色相,有宛然之人格如顯教之報佛化佛。辨惑指南三曰:「密教法身為地水火風六大,此六皆事法,故具本來色相,出言語,能說法。(中略)此法身有二種,六大常恒無礙涉入,無可差別之狀,表前五大,名自性身,是理法身也(胎藏界之大日法身)。表第六識大,名自受用身,是智法身也(金剛界之大日法身)。」
二法身 (名數)有五種(一)金光明經所說。一理法身,本覺之理性,諸佛眾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眾生,為無明隱沒,在諸佛為始覺之智顯現者,名之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覺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覺之智究滿,與本覺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經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如者平等之義)。(二)菩薩瓔珞經所說。一果極法身,即法性法身也。二應化法身,即方便法身也。瓔珞經下曰:「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其應化法身如影隨形,以果身常故應身亦常。」(三)瓔珞經所說。一自性法身,即前之真身也。二應化法身,即前之應身也,以應化而名法身者,全攬法身為應化也。是依理事不二之大乘實相。瓔珞經上曰:「從初地至後一地,有果報神變二種法身:一法性身,二應化法身。」(四)曇鸞所立。一法性法身,證得法性理體之佛之真身也,攝於三身中之法身報身中。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示現眾生化益方便之佛之應化身也。此二法身即真應之二身,法性生身之二身也。論註下曰:「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五)元照所立。一理法身,如來所證之真理也。二事法身,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法也,是大小二乘相對之二法身也。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法身亦二:一理法身,即所證理顯。二事法身,即五分德圓。」
三法身 (名數)有二種(一)羅什三藏所立。一法化生身,由法性化現之化身佛也。二五分法身,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三實相法身,空性之諸法實相也。註維摩經三曰:「什曰:法身有三種:一法化生身,金剛身是也。二五分法身。三諸法實相和合為佛,故實相亦名法身也。」(二)天台所立。一但空法身,小乘之法身也。二即假法身,大乘別教之法身也。三即中法身,大乘圓教之法身也。天台仁王經疏上曰:「法身有三:一但空法身,三乘皆有,如善吉七葉巖中禮佛法身。此小乘滅三十二相,即空為法身也。二即假法身,謂滅無常色獲常等也。我樂淨三亦復如是。三即中法身,謂如來法身非常非無常,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
四種法身 (名數)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三世常恒,為從身流出之菩薩說三密之法。自體法然,故云自性,具無為之作業,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別,法界諸法,體性寂然,法爾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圓壇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遍,冥理同體,名智法身,即金剛界一印會之大日是也。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身,理智相應,自受法樂之故,名自受用,即與上之智法身同體,或謂法然本覺之智曰智法身,法然始覺之智名自受用。智身與受用,別體之義,乃古來之異義也,以前義為正。二他受用身,為十地菩薩所現之法身也。今此加持受用身應現十地,傳說法身之內證,雖有十重之別,然皆為法性所流,令他受用,故名他受用。此自他之受用,內證外用雖異,而共有受用之義,故名受用,又法然之事業,故名法身。三變化法身,為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所現之丈六應身也。亦是傳說內證而據眾生也。今此應身為八相成道,轉變無究,故名變化。緣謝即滅,機興則生,亦是法爾之為作,故名法身。內說秘密,外宣顯教,一代百億之教主,即此法身也。四等流法身,為九界隨類之身,非為佛身,或有佛形。然為無而忽有暫現速隱之佛,故攝於等流身也。平等流出,九界等同,故名等流出。亦是法爾之作用,故名法身。見十住心廣名目六(密教又立法報應三身,三身)。攝此四身以[87A4]之一字配於曼荼羅,胎藏以中胎為自性身,第一重之內眷屬與第二重之大眷屬為受用,第三重為變化等流之二身。又金剛以中央大日為自性身,東方阿[門@(人/(人*人))]為自受用身,南方寶生與西方彌陀為他受用身,北方不空成就(釋迦)為變化等流之二身。此四身有橫豎。豎者如前,橫者,則上之四身各具四身也。見三昧耶戒儀資秉記。瑜祇經曰:「五智所成,四種法身。」分別聖位經偈曰:「梵本入楞伽偈頌品云:自性及受用,變化並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二教論下曰:「四種法身者: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四等流身。」秘藏記末曰:「法身,應身,化身,等流身,此四種身(云云)。」
五種法身 (名數)有四種(一)菩薩瓔珞經所說。一如如智法身,證如如之理之實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之功德也。三自法身,地上菩薩應現之應身也。天台謂之為勝應身,法相謂為報身中之他受用身。四變化法身,台家所謂劣應身,法相家所謂變化身也。五虛空法身,如虛空離諸相之如如理也。此中如如智法身與功德法身為報身,報德分智慧與功德之二者。又自法身與變化法身為應身,應德分地上地前之勝劣也。虛空法身即法身。總名之為法身者,以皆為法身之德相故也。(二)密教所立。於上之四種法身加法界身為五種。法界身者,六大法界也。分別聖位經偈曰:「自性及受用,變化並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並法界身故,成三十七也。」又禮懺經於自性身之外立法界身,依此等證文而知四身之外有法界身。見五輪九字明秘釋。(三)華嚴宗所立。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來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推其目,則為如來萬德所成之身,故名功德法身。三變化法身,就其應言之,則有感無不形,有機無不應,故名變化法身。四實相法身,言其妙,則無相無為,故名實相法身。五虛空法身,稱其大,則瀰滿虛空,包括萬有,故名虛空法身。見華嚴大疏鈔四。(四)小乘所立。五分法身也。五分法身
法身無相 (術語)涅槃經三十一曰:「是故涅槃名為無相,善男子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大乘同性經下曰:「如來真法身者:無色,無現,無著,不可見,無言說,無住處,無相,無報,無生,無滅,無譬喻。」唯識論十曰:「自性身唯有真實常樂我淨,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
法身有相 (術語)依諸經論通途之說,則謂法身無色無形,色相莊嚴不可見。而台家貶之,以為別教已下之說。依圓教之極意,則謂法身決非無相,其言曰:一家圓實之意,法性之體理具依正色心,相相宛然,非真空無相之法性。是故三惑究竟清淨,則本性常住之色心顯現,而依正之二法究竟清淨也,以此即談別具三千,示法法即性也。故法華經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同提婆品曰:「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涅槃經陳如品曰:「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常住色。」仁王經觀空品曰:「法性五陰,受想行識常樂我淨。」四明尊者妙宗鈔中引此等之文,以顯寂光有相之旨,深符一家之妙旨。若夫祖書中有謂理性,為無相寂滅者,理性無染礙之相也。是為遮情相之遮情門一端,當知染礙之情相既亡,則性具之妙相彌顯也(天台二百題中有寂光有相之論目,其論旨與有相之說無異,今抄出之)。
法身說法 (術語)法身說法者,密教之常談也。在於顯教,以法身無說,報化有說為通途,唯台家之圓教,獨云法身有說。言法身如來具一切之德,何使無說法之義?淨名疏曰:「法身無緣冥資,一切無說而說,即是法身說法。」四明教行錄四曰:「當知剎剎塵塵,俱說俱聽。說聽同時,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不可以凡情測。是大總相法門,寂而常照,法身冥資之境也。」是常寂光土究竟法身之說法也。金剛般若論上曰:「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是即言法身說法,而應化為非說法者。但祖釋中往往有云:「法定不說,報通二義,應化定說。」者,乃三身分別一往之釋也。知圓教之三身,元為一體,則分別之,譬之一往,了然矣(此論旨與寂光有相同)。又,密教以法身說法為一宗之眉目,因之而顯密分教,佛有三身,法身為佛之真身,報應二身為為他現身,顯教為應眾生機緣之隨他意法,故為他現之報應二身說之,密教為諸佛內證之法,故法身自說之。顯教以法身為真如法性之理體。謂為寂滅無相,固不應有說法之義,而密宗之極意,具六大四曼三密之諸法,性相常爾,人法不二(台家圓教之性具也),則何妨法身自說。但此有自證說法與加持說法之兩說。其自證說之義,謂密教非投於他機之隨他意教門,故自性身自說,蓋自性身之前,不見迷悟之差異,十界悉為住於自性之位,胎藏四重之曼荼羅,即顯十界之自性者也,此時誰為能化,誰為所化,只以各演自內證之法門為說法。故以疏主大日經教主成就之句,為本地法身。又宗家處處之釋,或釋為法身,或判為自性身,又經說各說三密,說自受法樂說,皆示非授他之教門也。若加持身說法,則是授於加持世界眾生之義,為隨他意之一分,夫法身說法之特色。但經疏中有加持說法之文者,皆為加持世界之加持身說法,非言自證會之加持身也。其加持說者,謂疏之一部始終之大旨於自證之位無說法,視為加持身出而說法,大日如來若住自證位時,眾生不蒙益,故住於加持三昧而說今經,神變加持經之題號可以顯此義。且疏一釋本經大日法身之住處,設譬曰:「譬如國王,若有政令,必先出居外朝制斷刑賞。」是正顯出於加持門之義也。若為自證極位之說法,則可以翠張之君譬之,何必謂出於外朝乎?又不可以此文而謂為加持世界,蓋以是正為本經所說住處之釋也。又疏二十曰:「次即入中惡字是方便也,此是毘盧遮那佛本地之身花臺之體,超八葉絕方處,非有心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為念本誓開示大悲藏,普列眾生入佛慧故。復以加持神力普現身口意,遍滿生死中,當知此即是方便也。若離方便,如來本地尚不可說,何況示人乎?不可為諸上首等菩薩說,何況流入生死中乎?」抑自性身之上,有自證化他之二分,以化他之邊,名為加持身,住於加持三昧而說今經,自證會無因人實行之機勿論,只為使住於法性之大悲之用,被於未來之機,故住於自證會中加持身,為利他之說也。但有利他隨宜之說,則密教之法身說法,對於顯教之化應說法將無差異,以內證與隨宜為顯密之差異者,是約於所說之法而言,非約於能說之言,顯之法門,一向為機情而設,更非佛之內證,故云隨宜,密教全說自內證之法門授於機,故云內證。雖指其教主謂為本地法身,而其加持身不改自性,故以加持身謂為本地法身,是亦顯密對辨之意也。顯之神變應用,為隨染業幻之所作,故改自性,今之加持身,非機情之所變,直為自性本身上加持之用,不改自性,故謂為本地法身等也。以上兩說,為真言一家之大問題,新古二義之別,即在於此。
法身流轉 (術語)真如為法身之體,真如有不變隨緣二義,依隨緣之義者,擊於染淨之緣,而變生十界之依正,其所變之十界,即不變之真如,即法身也。謂之為法身流轉五道。經曰:「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
法身古業 (術語)法身菩薩受界內之生,利益有情者,原用六道古業之種子也。大乘止觀曰:「若作菩薩自在用時,以悲願力故用彼古業種子,一時於六道中受無量身,教化眾生。」是台家一箇論目也。
法身佛 (術語)法性之體名法身,法性有覺知之德,故名佛。
法身偈 (術語)佛有生身法身二種,故舍利亦有二種,八石四斗之遺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說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謂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頌舍利,略曰法身偈。說四諦中苦集滅三諦之偈頌也。而常約於其說苦諦之諸法從緣生一句,稱為緣生偈,又曰緣起偈,智度論十八引[虫*思]勒論中所說曰:「佛於四諦中或說一諦或二或三,如馬星比丘為舍利弗說偈:諸法從緣生,是法緣及盡。我師大聖主,是我如是說。此偈但說三諦,當知道諦已在中,不相離故。」即蓋諸法從緣生一句,說諸法之為因緣生,苦空無常無我,苦諦之相也。此法緣二字,說其生苦法之因緣之法,即集諦也,盡之一字說滅苦集,即滅諦也。道諦可以苦集為例而知,不必說也。智度論十一曰:「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言。」其他諸經論所說之偈頌,總為生滅,即苦滅之二諦也。佛本行集經四十八馬勝比丘對舍利弗說頌曰:「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說如是。」浴佛功德經曰:「供養舍利有二種: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頌舍利。即說頌曰: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又】此偈明說法身之不生不滅,故名法身偈。造像功德經曰:「爾時世尊說是偈言:諸法因緣生,我說此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當書寫置彼塔內,何以故?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真寂故,是故我說名為法身。」大日經疏六曰:「法從緣生,即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本來不生。因緣和合時,亦無所起。因緣離散時,亦無有滅。是故如淨虛空,常不變易。」
法身塔 (堂塔)安置法身舍利之塔也。密教以梵字鍐[87A6]為法身塔,以此是法界之種子形,圓似塔故也。金剛頂義決曰:「鍐字法界種,相形如圓塔,是名法身塔。」
法身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明化身及法身之二種功德,法中具說增一之法數。又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之略名。
法身藏 (術語)五種藏之一。
法身觀 (術語)宗家所立之法身各異,其觀法亦不同,今言性宗之法身觀,往生要集中本引諸經,明觀佛之法身,以真如平等五相觀如來也。蓋丈六之佛身,具三十二相,所謂該種種之德者,為三身中應身之事,由凡夫之有差別心,作如是觀耳,若離凡夫之有差別心,自無差別平等之心觀之,則諸相盡寂滅,無不為真如實相。大般若經五百七十四曰:「曼殊室利前白佛言:我觀如來即真如相,無動無作,無所分別。(中略)心言路絕,以此等真如之相觀於如來,名真見佛。」華嚴經昇須彌山頂品曰:「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佛,不可得思量。」金剛般若經曰:「世尊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法身大士 (術語)法身菩薩
法身本有 (術語)言法身本來在一切眾生之心中也。
法身舍利 (術語)與法身偈同。又佛所說之經卷,謂之法身舍利。如來所說實相中道之理,不改不變,性相常爾,故云法身舍利。法華經法師品曰:「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西域記九曰:「印度之法,香末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書寫經文以置其中,謂之法舍利也。數漸盈精建大窣堵波,總聚於內常修供養。」
法身如來 (術語)法身雖無去來,而依隱沒之如來藏顯現為法身,名曰如來。
法身菩薩 (術語)二種菩薩之一。又云法身大士。斷一分無明而顯現一分法性之菩薩也。初地以上之菩薩是也。若依台家四教之位次,則初住以上方名法身菩薩。智度論三十八曰:「法身菩薩斷結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薩不斷結使,或離欲得五神通。」
法身無相 (術語)法身附錄。
法身說法 (術語)法身附錄。
法身舍利偈 (術語)法身偈
法忍 (術語)忍者忍許之義,今謂信難信之理而不惑為忍。即施於所觀之法而忍許也。依此忍許而離惑明理之智決定,謂之法智。故忍為斷惑之位,屬於因,智為證理之位,屬於果。小乘之見道信忍欲界苦諦之理,謂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諦之理,謂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薩於初地之見道信忍無生之理,謂之無生法忍,其他尚有種種之法忍。大經慧遠疏曰:「心安法名之為忍。」又生法二忍之一。忍耐自風雨寒暑飢渴等非情法來之苦難,亦云法忍。
三法忍 (名數)三忍
法成就 (術語)依密教之修法祈禱有效驗,是云法成就,梵語云悉地。
法我 (術語)二我之一。法執也。執色心等法有實之體性,而得自在也。
法我見 (術語)二種我之一。見法我
法我俱有宗 (術語)與我法俱有宗同。
法佛 (術語)法身佛也。二教論上曰:「法佛談話謂之密藏。」
法佛無二 (術語)即佛法無二也。有一居士問二祖曰: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
法利 (術語)佛法上之功德利益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
法位 (術語)真如之異名。真如為諸法安住之位,故名法位。法華經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大日經一曰:「佛法離法相,法住於法位。」宗鏡錄七曰:「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論說: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異名。」又僧位謂之法位。
法弟 (雜語)為佛法修行而就師為弟子者。
法見 (術語)執著一法而是一非他,名曰法見。
法志妻經 (經名)長者法志妻經之略名。
法性 (術語)又名實相真如,法界,涅槃等,異名同體也。性之為言體也,不改也,真如為萬法之體,在染在淨在有情數在非情數,其性不改不變,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諸家則盛論之。其論有四家之不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三性中之圓成實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萬法之所依也,為法所依之本體,故名法性,此萬法與法性,有為無為,畢竟隔別,以不許法性隨緣之義也。第二三論嘉祥家,不許彼圓成實性之實有,以真空為法性,法性即真空之異名也。諸法之性為真空,真空即妙有,妙有之性即真空,是即法性也。第三華嚴賢首家,謂真如有不變隨緣之二義,以隨緣之義,變造一切諸法,雖變造,而猶保真如不變,例如水變為波,猶不變水之性也。如是真如隨緣變造萬法,故稱真如曰法性。然此法性之真如,淳善無垢,更無染分之性,但所變之法有染淨之別者,由緣有染淨也。第四天台智者家,謂法性固具染淨,謂之性善性惡,因性具善惡,而生染淨之諸法也。六波羅蜜經曰:「眾生無定性,猶如水上波。願得智慧風,吹入法性海。」華嚴經昇須彌山品曰:「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智度論三十二曰:「法性者如前說:各法空,同為一空,是為法性。」又曰:「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壞不可戲論,名本分種。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唯識述記二本曰:「性者體也,諸法真理故名法性。」同九末曰:「性者體義,一切法體故名法性。」嘉祥法華疏五曰:「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大乘義章一曰:「言法性者,自體名法。法之體性,故云法性。」註維摩經二曰:「肇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空同一實耳。」起信論義記上曰:「法性者,明是真體普遍義。(中略)通與一切法為性,即顯真如遍於染淨,通情非情深廣之義。」止觀一曰:「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淨。如雲籠月,不能妨害。卻煩惱已,乃見法性。」又曰:「法性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況復凡夫!」同五曰:「問一念具十法界,為作念具為任運具?答:法性自爾,非作所成,如一微塵具十方分。」圓覺經曰:「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菩薩處胎經曰:「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
二種法性 (名數)法界有事理二種,法性亦然,一事法性,如地之堅性,水之濕性等是。二理法性,諸法平等之實性是。止觀曰:「地持明二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別故。二實法性,性真實故。」
法性異名 (雜語)大般若有十二名,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也。對法論七,有七名,真如,無我性,空性,無相,實際,勝義,法界也。唯識論九,有四名,勝義,真如,法界,實際也。智度論三十二,有四名,如,法性,實際,實相也。大乘止觀,有七名,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法身,如來藏,法界,法性也。
如法性實際三名 (名數)般若經多用此三名,同一空理之異名也。謂但以觀有淺深,而分三名也。智度論三十二曰:「如、法性、實際是三事,為一為異,若一如何說三?若三今應當合別?答曰:是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註維摩經二曰:「肇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空同一實耳。但用觀有淺深,故別立三名。始見法實,如遠見樹,知定是樹,名為如。見法轉深,如近見樹,知定是何木,名為法性。窮盡法實,如盡知樹根莖枝葉之數,名為實際。此三未始非樹,因見為異耳。」
法性山 (譬喻)法性不變不動,故譬之以山。止觀一曰:「動法性山,入生死海。」同輔行曰:「法性不動如山,眾生惡深如海。非大誓願,無謀善權,安能動難動山,入難入海。」
法性水 (譬喻)法性清淨,故以水譬之。法華玄義五曰:「登住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
法性土 (術語)三土之一。法性身所住之土也。法性土即真如之理,身土如何分別乎?其體本為一真如,但取所證之法體為法性土,取能證之覺相,為法性身耳。非法性身之外有別體之法性土也。唯識論九曰:「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義林章六末曰:「自性身土即真如理,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以義相為身,以體性為土,以覺相為身,以法性為土。」群疑論曰:「雖知身土並一真如,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以覺照性義名身,法真理體名土,是施設安立謗門說。」是金光明經攝論以如如與如如智為法身,即依合理智為法身故,以理為所覺之法性土,以智為能覺之法性身。已上為法相宗之義。又如台家謂「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四教儀)。以理體為常寂光土,覺照理體之智為清淨法身。與法相所異者,為覺照之智本來具理性,故與法體皆為理,而法體之理自照也。
法性寺 (寺名)六祖慧能大師值印宗法師,與僧言非風非幡,仁者心動之寺也。六祖壇經曰:「遂出至廣州法性寺。」清一統志七十九曰:「在府城內西北,舊為乾明法性二寺,宋合為一,亦改法性寺也。」
法性身 (術語)略名法身。佛三身之一也。佛身如法性周遍十方,有無量無邊之相好莊嚴,以無量之光明,無量之音聲,度十方無量之法身菩薩,謂之法性身。智度論九曰:「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往生論註下曰:「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法性身有有相無相之論。法身附錄。
法性宗 (術語)永明所說三宗之第三,立真如法性隨緣,而緣起諸法之宗旨也。華嚴天台真言等之實大乘,皆為此法性宗。三德指歸一曰:「佛滅度後十有三世,至龍樹菩薩始用文字,廣第一義諦。嗣其學者號法性宗,元魏高齊間有慧文禪師,默而識之。授南岳思大師,由是有三觀之學。」
法性空 (術語)諸法之自性本空,故云法性空。仁王經天台疏中曰:「法性空者,性本若不空,不可令共得空,以性本自性故,諸法皆空也。」
法性海 (術語)法性深廣,不可測量,譬之以海。菩薩處胎經曰:「法性如大海。」起信論曰:「法性真如海。」
法性生身 (術語)二種菩薩身之一。又五種法身之一。法性總該萬有萬德。如來之身,由此出世,名為法性生身。智度論二十八曰:「菩薩入法位,住阿鞞跋地,末後肉身盡得法性生身。雖斷諸菩薩,有煩惱習因緣,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法性法身 (術語)二法身之一。對方便法身而言,法身
法性常樂 (術語)法性者涅槃之異名,故取涅槃之四德常樂我淨,謂之法性常樂。
法性真如 (術語)法性與真如,異名同體也。起信論曰:「法性真如海。」
法性隨妄 (術語)法性隨妄緣起惑造業感苦果也。妄緣即無明。
法性隨緣 (術語)又云真如隨緣。法性有不變隨緣二義,法性之體隨染緣,而生流轉之因果,隨淨緣而起還滅之因果,是曰法性隨緣。
法門 (術語)佛所說,為世之則者,謂之法,此法為眾聖入道之通處,故云門。又諸法並通於一實,故名為門。又為如來聖智遊履之處,故名為門。華嚴大疏二曰:「如來通智遊入,故號門。」同演義鈔一曰:「並通一實,故得稱門。」註維摩經八曰:「肇曰:言為世則謂之法,眾聖所由謂之門。」起信論義記中本曰:「軌生物解曰法,聞智通遊曰門。」法界次第中曰:「門謂能通。」又,門者差別之義。所說之法義有種種差別,故云法門。增一阿含經十曰:「如來開法門,聞者得篤信。」法華經方便品曰:「以種種法門,宣示佛道。」止觀一曰:「此之止觀,天台智者己心中所行法門。」
八萬四千法門 (術語)菩薩瓔珞經法門品曰:「吾今當說菩薩瓔珞八萬法門。」勝鬘經曰:「得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心地觀經七曰:「八萬四千總持門,能除惑障銷魔眾。」眾生有八萬四千之煩惱,故佛為之說八萬四千之法門。心地觀經之說也。法藏
法門寺 (寺名)在今陝西扶風縣北二十里崇正鎮。即唐憲宗迎佛骨之處。見清一統志。
法門身 (術語)天台就佛身立色身法門身實相身之三身。三身。【又】密教謂曼荼羅種種之形像也。大疏六曰:「三重曼荼羅所示種種類形,皆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為佛,此等一切諸佛各於本所流通法門自說彼三昧道。」
法門海 (術語)法門無盡不可測,譬之以海。華嚴經二曰:「佛剎微塵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
法門眷屬 (術語)三重圓檀海會之聖眾,皆為法門身,舉一尊而主法門,故他為其眷屬也。大疏五曰:「世尊所以待問方說,亦為法門眷屬,相發明故。」秘藏寶鑰上曰:「如來德具萬種,一一佛即法門主也。」
法明道 (術語)眾生之淨心,生大慧光明,善照無量之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謂之法明道。大日經一曰:「法菩薩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同疏一曰:「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淨住,生大慧光明,善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
法明門 (術語)照明諸法事相,分別義理,謂之法明。此法明即為入聖道之門戶,故云門,又差別他法故曰門。菩薩瓔珞本業經下曰:「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開空慧道,入法明門。」觀無量壽經曰:「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法空 (術語)二空或三空之一。色心之諸法為因緣生之俗法而無實體,謂之法空。法華經曰:「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同安樂行品曰:「菩薩觀一切法空。」十地論一曰:「無我智者有二種:我空法空。」法藏之心經鈔曰:「般若妙行有其二種:一淺,即人空般若。二深,即法空般若。」【又】有以對於有之空,比虛空者。
法空觀 (術語)二空觀之一。觀見色心等之諸法,由因緣而生無有自性也。是大乘菩薩之觀見,非小乘比丘之分。
法事 (儀式)又云佛事。為追福及善根開供佛施僧讀誦講說之會座也。【又】(雜語)佛法之修行,謂之法事。楞嚴經一曰:「發大勇猛,行一切難行法事。」
法事讚 (書名)具名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二卷,唐善導撰。記彌陀三昧之行業及偈頌者。
法波羅蜜 (術語)金剛界,四波羅蜜菩薩之一。為無量壽佛之印,蓮華之上,有函密號曰清淨金剛,是司大日妙觀察智說法度生之德者。見金剛曼陀羅大鈔一。
法定 (術語)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決定在諸法之中,故名法定。
法叔 (雜語)禪林之目。師之兄弟也。見象器箋五。
法社 (雜名)為修道所結之會社也。僧史略下曰:「梁僧佑曾撰法社,建功德邑會文。」
法雨 (譬喻)妙法能滋潤眾生,故譬之為雨。無量壽經上曰:「澍法雨演法施。」法華經序品曰:「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同普門品曰:「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涅槃經二曰:「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嘉祥無量壽經疏曰:「澍雨有潤澤之功,譬說法能沾利眾生也。」
法雨寺 (寺名)禪寺也。本稱為後寺。普陀山志三曰:「在白華頂之左光熙峰下,明萬歷八年建,三十四年賜額鎮海襌寺。前後兩寺,為名久矣。遭燬遭劫,與前寺同時殘毀。國朝康熙二十八年南巡,御題天花法雨額賜後寺,遂改今名。」
法河 (譬喻)佛法甚深,譬如大河也。涅槃經十九曰:「甚深法河於今欲涸。」大集經五十六曰:「法水止不流,法河永枯涸。」
法芽 (雜語)佛法之苗芽也。華嚴經二十二曰:「智山法芽,悉已清淨。」
法命 (術語)法身之慧命也。法者理體,慧者智用,因而理體比人之身,智用譬人之命,謂之法身慧命。又僧之壽命謂之法命。
法果 (人名)後魏沙門法果,戒行精至,太祖徵為沙門統,太宗崇信彌深,永興中前後加輔國宜城子忠信侯及安城侯,俗官加僧以此為始。見僧史略中,佛祖統紀五十一。
法味 (術語)妙法之滋味也。咀嚼妙法而心生快樂,故謂之法味。華嚴經二十五曰:「法味增益,常得滿足。」藥師經曰:「先以淨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往生論曰:「得一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
法典 (術語)說正法之經典也。順權方便經上曰:「有法典,名曰順權方便。」
法乳 (譬喻)以正法之滋味長養弟子之法身,猶如母乳之於幼兒也。涅槃經曰:「飲我法乳,長養法身。」
法服 (雜名)又云法衣。三衣之總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製者,名法服。法華經序品曰:「剃除鬚髮而被法服。」世以袍裳袍服作法服者,非。
法舍利 (術語)又云法身舍利。法身舍利
法供養 (術語)二種供養之一。佛說百千法門,眾生隨而信解修行,長養法身,守護大法,名為法供養。維摩經法供養品曰:「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中略)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同註:「肇曰:如是等經,盡諸佛法身也。若聞斯經能信解護持宣示分別令大法增廣者,名法之供養,養成法身也。」金光明文句二曰:「供養有二義:一財供養,可解。二法供養,佛說百千法門,隨而修學,名法供養。」
法陀羅尼 (術語)四陀羅尼之一,又名聞陀羅尼。法者教法也。聞佛之教法受持而不忘也。
法岸 (雜語)入道之境也。沈約文曰:「若非積毫成仞,累爝為明,無以方軌慧門,維舟法岸。」
法受塵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誡男勿染女,女勿染男。以法性受塵染故也。
法相 (術語)諸法一性殊相,殊別之相,由外可見,謂之法相。維摩經佛國品曰:「善解法相,知眾生根。」大乘義章二曰:「一切世諦有為無為,通名法相。」【又】法相宗之略稱。
法相宗 (流派)八宗之一。為窮明萬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此目取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識論明萬法唯識之理,故名唯識宗,此目取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之意。此二者為通稱。更名應理圓實宗,以所詮之理離空有二邊能應理,而為圓滿真實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之意。又名普為乘教宗。以本宗是佛第三時之教,普被五乘之機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之意。其中前二名,為約於法相門之稱,次名為約於觀心門之稱,次為約於教相門之稱。我國慈恩寺窺基,大成此宗,故有慈恩宗之名。經以解深密經,論以瑜伽論唯識論等為所依。原在印度,佛滅後一千年中,無著菩薩由阿逾陀國講堂夜夜昇兜率天,就彌勒菩薩聽受瑜伽論,晝日宣說之於大眾,瑜伽論百卷是也。其後無著之弟世親,造唯識論,助成其義,彼土名為瑜伽宗。玄奘入西域受之於那蘭陀寺之戒賢,傳於支那弟子慈恩大成之,始有法相宗,慈恩宗之名。【又】(術語)永明所立三宗之一。附錄。
法相教 (術語)具名大乘法相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五教
法相大乘 (術語)法相宗為大乘教,故稱曰法相大乘。
法相三論 (術語)法相宗與三論宗也。華嚴天台兩家貶此二宗曰權大乘。
法食 (術語)如法之食物也。佛法中食物有法制,依其法制之食,謂之法食。行事鈔下一曰:「增一云:如來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為法食。」
法食時 (術語)四食時之一。三世之諸佛皆以午時為食,名曰法食時。午過則為非時也。
法苑 (雜名)法義之庭苑也。佛教之範圍法義叢在。故稱法苑。
法苑珠林 (書名)一百二十卷(或作百卷)唐釋道世撰。以佛經故實分類編排。凡一百篇。每篇或有述意,或無述意,為例不一。大旨推明罪福之由,用生敬信之念。蓋引經據典之作也。見四庫提要。
法苑義林章 (書名)具名大乘法苑義林章。法相宗慈恩撰,說大乘門之法相名數。七卷。因之而有七卷章之別號(日本續藏經作十四卷)。關於本書之著述如下: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卷四卷七卷八,唐慧沼撰。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四卷,唐智周撰。
法音 (術語)說法之音聲也。無量壽經上曰:「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法華經譬喻品曰:「聞此法音,心懷踴躍。」
法音毛孔 (雜語)俗有「法音入毛孔,遠為菩提因」之語。是涅槃經九所說「佛所說大涅槃光。入於一切眾生毛孔。眾生雖無菩提之心而能為作菩提因。」文之取意也。
法律經 (經名)法律三昧經之略名。
法律三昧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佛於摩竭陀國說十二自燒,乃至為勇聲菩薩分別聲聞禪,緣覺禪,如來禪,五通仙人禪之不同。
法侶 (雜語)尊法之徒侶也。猶言僧侶。梁武帝文曰:「恒沙眾生皆為法侶。」
法帝 (雜語)佛法之帝王,即如來也。秘藏寶鑰中曰:「人王法律,法帝禁戒,事異義融。」
法度 (雜語)法者法規,度者度量也。無量壽經下曰:「都無義理,不順法度。」
法施 (術語)三施之一。說法使人聞之也。又云法供養。法施為對下之語,法供養為對上之語。無量壽經上曰:「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維摩經菩薩品曰:「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智度論十一曰:「以諸佛語妙善之法,為人演說,是為法施。」又向神誦經唱法文等,謂為奉法施。
法炬 (譬喻)法能照物,故譬之以火炬。大集經五十六曰:「法炬當散滅。」
法要 (術語)簡約說法之樞要者,即樞要之法義也。維摩經弟子品曰:「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心地觀經七曰:「是名為出世法要。」大日經疏一曰:「於此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註維摩經五:「什曰:以要言說法,謂簡要之言析繁理也。肇曰:善以約言而舉多義,美其能得說法之要趣也。」【又】法會稱曰法要。
法前得 (術語)三種得之一。亦云牛王引前得。謂如車前牛行,能得立於前引所得之法來也。吾人得善惡之諸法,由此法前得。善惡之法以力強故,於法之現在位未來之前既得此法也。無記法者無得。
法後得 (術語)三種得之一。亦名犢子隨後得。謂如牛子附隨母牛,能得隨所得之後而來也。善惡諸法,過去滅去之後,其諸法得我之身者,依於此得之力也。
法界 (術語)梵名達磨[馬*太]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界之義有多種,以二義釋之:一就事,一約理。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則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總該萬有亦謂之一法界。是為嚴家所判四種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約於俗諦釋十法界之時即此義也。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業果。」止觀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濫,故言十法界。」同輔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諸法,界謂界分,相不同故。」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塵沙者喻其多。」行事鈔上之一曰:「法界塵沙。」【又】界者,邊際之義,法者極法之邊際之言,言廣大深遠無過於此之語。如言法界萬靈,周遍法界等也。止觀三曰:「出法界外何處更別有法?」同五曰:「當知法界外,更無復有法而為次第也。」四教儀集註半字談五曰:「窮事邊際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眾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約理而言,法相華嚴之釋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謂之法界。或謂之真如法性,實相,實際。其體一也。界者因之義,依之而生諸聖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又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識述記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為法界。」勝鬘經寶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義,聖人四念處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記十八曰:「界有三義:一是因義,依生聖道故。攝論云:法界者一切淨法因故。又中邊論云: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二是性義,謂是諸法所依性故,此經上文云法界法性,並亦然故也。三是分齊義,謂諸緣起相不雜故。」是四種法界中理法界之義也。嚴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謂之法界。大乘止觀曰:「法者法爾故,界者性別故,以此心體法爾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儀集註半字談五曰:「性惡融通曰法界。」止觀五曰:「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種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也。又支配於因果之理之法相範圍名為法界。佛為超脫此範圍者,故佛獨屹立於法界之外。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於一法界有三界報。一切有為法,若凡若聖,若見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識所緣之境云法界,即六塵中之法塵也。此中總該有為無為之一切法以悉為意識之所緣也。行宗記二下曰:「法塵一界,兼通色心。」
三法界 (名數)嚴家除四法界中之第一事法界,就其他三法界,立三重之法界觀,故有三法界之目。
四種法界 (名數)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法,軌則也。界有性分二義。若約事說界,即是分義。謂隨事分別故也。若約理說界,即是性義。謂諸法性不能變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絡,則成理事無礙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則成事事無礙法界也。一事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見大明法數一三。註法界觀門曰:「清涼新經疏云: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五種法界 (名數)又華嚴家就所入之法界立五門:一有為法界,是前之事法界也。二無為法界,是前之理法界也。三亦有為亦無為法界,是前之事理無礙法界也。四非有為非無為法界,是亦事理無礙法界也。以事即理,則非有為,理即事,則非無為故也。五無障礙法界,是前之事事無礙法界也。已上五法界就有為無為之二分別四句,更加該收四句之一門為五門。見探玄記十八,大疏鈔六十。
十法界 (名數)華嚴家為分別圓融無礙之義相而立四法界,天台家為差別塵沙之事相而立十法界,對配之,即橫豎之二門也(四橫十豎)。十法界者:一、佛法界,自覺覺他覺行共滿之境界也。二、菩薩法界,為無上菩提修六度萬行之境界也。三、緣覺法界,為入涅槃修十二因緣觀之境界也。四、聲聞法界,為入涅槃,依佛之聲教修四諦觀法之境界也。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禪定,生於天界,受靜妙之樂之境界也。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樂之境界也。七、阿修羅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也。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惡,受飢渴苦之惡鬼神境界也。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惡,受吞噉殺戮苦之畜類境界也。十,地獄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惡,受寒熱叫喚苦之最下境界也。要之感報之界分有十種不同,故謂之十法界。十法界之事經論無明說。此天台大師依經論之意而立,該收一切有情界之一種法門也。釋十法界之字者,如止觀五曰:「法界者三義,十數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攝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濫,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
觀門十法界 (名數)天台正修止觀之法於所觀立十境為十法界:一、陰界入法界,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之諸法悉為中道不可思議之法界也。二、煩惱法界,如無行經說貪欲即是道,維摩經說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煩惱即不可思議之法界也。三、病患法界,如維摩之託疾,雙林之現病,病患即不可思議法界也。四、業相法界,如法華說深達罪福相,罪福之諸業即不可思議之法界也。五、魔事法界,如首楞嚴經說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魔事即不可思議之法界也。六、禪定法界,如首楞嚴說不昧不亂,入王三昧禪定,即不可思議之法界也。七、諸見法界,如維摩經說以邪相入正相,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諸見即不可思議之法界也。八、增上慢法界,還是煩惱,如前之煩惱法界諸見法界之例可知。九、二乘法界,智者即二乘之空而觀為不空,達於中道,是二乘不可思議之法界也。十,菩薩法界,底惡之生死(第八境),下劣之小乘(第九境),尚即是法界,菩薩之法寧非佛道,則知菩薩之境即不可思議之法界也。見止觀五。
密教十法界 (名數)密教之十法界與顯教相異,以五凡五聖為十法界。五凡者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天也。五聖者聲聞,緣覺,菩薩,權佛,實佛也。見秘藏記鈔六。
法界宗 (術語)護身寺自軌法師所立五教之第五,指華嚴所明法界自在無礙之法界謂之法界宗。見五教章上。
法界身 (術語)佛三身中之法身也。佛之法身為周遍法界眾生而感應之佛身,故名法界身。一身即現一切身也。探玄記二曰:「現一身即一切身,名法界身。」觀經定善義曰:「言法界者是所化境,即眾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觀無量壽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天台觀經疏曰:「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言入眾生心想中。」【又】法界者,眾生之心法也,此心能生諸法,故名法界,而今此法界心生萬法之佛身。故稱佛身曰法界身。即法界所生之身也。往生論註上曰:「法界是眾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故名心為法界。法界能生諸如來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識,是故佛身名法界身。」
法界佛 (術語)華嚴經所說十種佛之一。佛證一真法界大智慧。大光明遍照一切,故云法界佛。
法界定 (術語)兩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為自證三昧故名法界定。金剛界之大日印,金剛頂謂之智拳印者,是兩部差別門也。若依通門,則金剛界之大日亦名法界定印。無畏之尊勝軌名此智拳印曰法界印。因之法界定通於兩部之大日。見秘藏記鈔三。
法界性 (術語)單名法界,又曰法性。合云法界性。法界即法性也。圓覺經曰:「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華嚴經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界宮 (雜語)胎藏大日如來之宮殿也,依處在摩醯首羅天。是古佛成菩提之處,具云廣大金剛法界宮。金剛喻實相智,法界為智性(即理體),即理智妙合之處也。大日經一曰:「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同疏一曰:「金剛譬實相智,(中略)法界者金剛廣大智體也。(中略)妙住之境,心王所都,故曰宮。此宮是古佛成菩提處,所謂摩醯首羅天宮。」
法界智 (術語)即法界體性智也。法界體性智
法界教 (術語)說法界之理之教法也。佛地論六曰:「空無相理,說法界理,名法界教。」
法界藏 (術語)五藏之一。持一切染淨之有為法,故名法界。內含一切功德之性德,故名藏。五藏
法界觀 (術語)證入華嚴經所說之法界之觀法也。華嚴家之初祖杜順修之而立三重,一真空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遍含容觀。見法界觀門。
法界一相 (術語)謂四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即一真法界之一相一味也。文殊般若經曰:「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法界三昧 (術語)觀見華嚴經所明一真法界之玄理之三昧也。配之於華嚴之三聖則為普賢菩薩之所得。又密教觀[8740]等五字謂之法界體性觀,一名法界三昧。蓮華部心軌曰:「結三摩地印,入法界三昧。」
法界三觀 (名數)華嚴宗所立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之三觀也。三觀
法界玄鏡 (書名)具名華嚴法界玄鏡。澄觀著。釋杜順之法界觀門。
法界次第 (書名)具名法界次第初門,六卷,隋智者撰。隨義理之次第而解釋法數者。
法界加持 (術語)諸佛真言,眾生之實相互相加持,謂之法界加持。演密鈔二曰:「疏釋云: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為毘富羅法界,諸佛實相真言實相眾生實相,皆是毘富羅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法界加持也。」
法界定印 (印相)胎藏界大日之入定印,金剛界大日之智拳印,總名為法界定印。
法界海慧 (術語)觀法界之平等大慧,深廣如海,故名。圓覺經曰:「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法界唯心 (術語)總該萬有而名法界,此法界悉為自己一心之變造,謂之法界唯心。華嚴一經之所明是也。華嚴經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界等流 (術語)持無盡之法而生無量之性功德,名為法界,由此法界應眾生之機而等流出,謂之法界等流。名如來之教法也。
法界圓融 (術語)謂法界之諸法事事涉入交徹。是華嚴之無礙,天台之性具也。
法界緣起 (術語)四種緣起之一。緣起
法界實相 (術語)法界與實相也。是一體異名,今重言之耳。四教儀曰:「上達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實相。」更有一義,實相者別教之理,法界者圓教之理。涅槃經四十曰:「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一生實相,萬五千菩薩得二生法界。」輔行三曰:「實相是法理,法界是圓理。」
法界觀門 (書名)一卷,華嚴初祖終南杜順著。明三重之法界觀,是華嚴宗觀門之創始。文曰:「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略有三重:真空第一,理事無礙第二,周遍含容第三。」此本之全文,今依圭峰之註法界觀門可見之。
法界塔印 (印相)佛部之三昧耶印也。三昧耶印
法界塔婆 (術語)塔婆為表大日如來法界體性智之三昧耶形,故曰法界塔婆。
法界無緣 (術語)謂法界無緣之眾生,法界無緣之功能等。法界中於佛道無緣之眾生也。周遍法界而起無緣大悲之佛之功力也。
法界標幟 (術語)密教之意,謂一切種種之俗事,皆悉為無上菩提之標幟。大日經疏四曰:「種種世諦門,皆是法界標幟。所謂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會之晨也。(中略)定日者,日喻本尊身,月喻修習瑜伽行。」演密鈔五曰:「謂軍旅既行,幢旗為前導,則識其主也。法界標幟亦復如是,諸佛如來於一切大會曼荼羅中,建此無上菩提標幟,能令八部等類善根性者觀此種種像類。則識法界主,親近修行,故曰皆是法界標幟也。」
法界無礙智 (術語)華嚴經所說十種智之一。證法界無礙理之智也。
法界無邊智 (術語)十種智之一。眾生色心之諸法,即是法界,此法界廣大無邊際,謂之法界無邊。周遍此法界之智,謂之法界無邊智。
法界體性智 (術語)密家所立五智之一。無盡之諸法名法界。其諸法所依之體性,名法界體性智者,對之決斷分明也。此智以之配於五如來中之大日如來。菩提心論曰:「中方毘盧遮那佛,由成法界智為本。」秘藏記本曰:「法界體性智三密差別,數過剎塵,名之法界,諸法所依故曰體也。法然不壞,故名為性。決斷分明,得以為智。」
法界體性觀 (術語)密家觀阿毘羅吽斂之五字,謂之字輪觀。以字輪觀所用之阿等五字即法界之體性故也。三摩地儀軌曰:「結三摩地印,入法界體性三昧,修習五字旋陀羅尼。(中略)旋復諦思惟,字字悟真實,初後雖差別,果證皆歸一。」
法界無差別論 (書名)具名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堅慧菩薩造,唐提雲般若譯。明菩提心。本論之疏著如下:法界無差別論疏一卷,唐法藏撰。法界無差別論疏領要鈔科文一卷,宋普觀錄。法界無差別論疏領要鈔二卷,宋普觀述。
法界宮密嚴國 (雜名)大日法身之所都曰法界宮,又云密嚴國。雖常言在第四禪之摩醯首羅天(法界宮),而深秘之意,謂欲界之都率天亦為依此處云。
法界胎藏三昧 (術語)周遍法界之大悲胎藏三昧也。大日經二曰:「住法界胎藏三昧,從此定起,說入佛三昧耶持明。」
法珍 (人名)元崔氏女子名法珍。後出家為尼。法名弘道。明刻方冊大藏緣起,陸光祖序云:「昔有女子崔法珍,斷臂募刻藏經,三十年始就緒。當時檀越,有破產鬻兒應之者。聖朝道化宏廣,越前朝遠甚,豈無勝心豪傑乎!不能倡而成之,而諉以為難。是丈夫之志,不如一女子也。」又馮夢禎序云:「宋元間,除京板外,如平江之磧砂,吳興之某寺,越之某寺某寺等,俱有藏板,不啻七八副,法道之盛,此其一端。迨國朝,僅有兩京之板,(中略)因記磧砂藏板緣起,弘道尼斷臂募化,弘道化後,其徒復斷臂繼之。更三世,其願始滿。吾儕丈夫,不能深心荷擔大法,鏤板流通,反一女子之不若。即生清世,遇佛乘,空手入寶山,豈不愧死。」
法師 (術語)稱能精通佛法為人之師者,又謂行法之師也。法華經序品曰:「常修梵行,皆為法師。」法華文句曰:「法者軌則也,師者訓匠也。(中略)師於妙法自行成就(中界),能以妙法訓匠於他,故舉法目師。」嘉祥法華經疏九曰:「以人能上弘大法,下為物師,故云法師。如世藥師以藥治人病,名為藥師。」三德指歸一曰:「精通經論曰法師。」因明大疏上曰:「言法師者行法之師也。」又道士之善符籙祈禳諸法術者,亦稱法師。
五種法師 (名數)一受持,二讀經,三誦經,四解說,五書寫,為此五種弘通法華者,謂之五種法師。法華經法師品曰:「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
十種法師 (名數)辯中邊論,有十種法師頌曰:「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講說及思修。」
法師品 (經名)法華第十品,為說五種法師功德及弘經方法之品,故謂之法師品。
法師功德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十九品之名。明五種之法師,道力增逸,得六根清淨之功德者也。故名曰法師功德品。
法差別相違因 (術語)因明四相違因之一。宗法中之法有自相與差別之二者,言語之表面云自相,言語裏所含之意許云差別(法自相相違因),今立者所說之因相違於欲其成立之法之言下意許,謂之法差別相違因。例如數論師對佛者謂「服等為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他」為立者之意許者,非如佛者之言謂五蘊和合之假我,即常一之神我也,因之雖於言陳自相之上用立敵相符之言物,而彼意許者,欲成立自宗之神我也。然彼諸說之積聚性之因,轉於同品之臥具等,而臥具等為假我之用物,非神我之用物,相違於欲立者成立之意許,於是生法之差別也。見因明入正理論。
法海 (譬喻)佛法廣大難測,譬之以海。維摩經佛國品曰:「當禮法海德無邊。」無量壽經上曰:「深諦善念諸佛法海。」大集經五十六曰:「法山欲崩頹,法海當復竭。」
法海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為海八德經之別譯。
法恩 (術語)四恩中之三寶恩也。
法悅 (術語)聞法或由思惟而生之悅喜也。
法財 (術語)法能利潤如財,謂之法財。維摩經佛國品曰:「常以法財施一切。」同慧遠疏曰:「法能資潤名為法財。」
法座 (雜語)禪林演法之座(即須彌座)謂之法座。法華經序品曰:「即於法座上跏趺坐三昧。」沈約文曰:「塗出玉門,法座非遠。」
法城 (術語)正法能遮防非法,故名曰城,又涅槃之妙果,是安身之處,故名曰城,又名一切之經法以能守護正法故也。無量壽經上曰:「嚴護法城。」同慧遠疏曰:「法能遮防,說之為城。」同嘉祥疏曰:「法城者,涅槃妙果,是安身處,故稱為城。說法令眾生修戒定慧以莊嚴之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為護法城,受持正法。」同註:「什曰:法城者,即實相法也。復次,一切經法皆名法城。」
法徒 (雜名)學法之徒眾也。寄歸傳一曰:「法徒之大歸。」
法夏 (術語)法臘也。計比丘之年當法夏幾十,法臘幾何。法臘
法被 (物名)禪林覆裹椅子之被布云法被。見象器箋十九。
法流 (術語)言正法相續不絕,如水之流也。楞伽經四曰:「申暢無生者,法流永不斷。」楞嚴經八曰:「未與如來法流水接。」佛地論一曰:「處真法流,住真淨土。」行事鈔上一曰:「宅身佛海,餐味法流。」
法家 (雜語)猶言佛門。
法俱得 (術語)三種得之一。又云如影隨身得。謂能得與所得之法一時俱來也。無記之諸法力弱,故無法前法後之二得,僅由此法俱得,得我身也。
法眼 (人名)建康清涼寺文益,餘杭人,姓魯氏,嗣羅漢琛。周顯德五年,謚曰大法眼禪師大智藏大導師。見傳燈錄二十四。【又】(術語)五眼之一。分明觀達緣生差別之法謂之法眼。無量壽經下曰:「法眼觀察究竟諸道。」大集經五十六曰:「以一切法付囑天龍諸鬼神等,為令法眼久住熾然故。」大經慧遠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
法眼宗 (流派)禪宗五家之一。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五傳而至雪峰。雪峰傳玄沙。玄沙傳羅漢。羅漢傳文益禪師。住金陵清涼院。嘗舉華嚴初地中六相義。并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謂之法眼宗。
法眼淨 (術語)分明見真諦謂之法眼淨。通於大小乘言之。小乘為於初果見四真諦之理,大乘為於初地得無生法忍。增一阿含經一曰:「三萬天人得法眼淨。」無量壽經下曰:「得清淨法眼。」維摩經佛國品曰:「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大經慧遠疏曰:「見四真諦,名淨法眼。」註維摩經一:「肇曰法眼道,須陀洹道也。始見道跡,故得法眼名。」同嘉祥疏曰:「云法眼淨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見四諦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無生法故云法眼。」
法曼荼羅 (術語)四種曼荼羅之一。經論之文字言語並經論之義理及真言之種子陀羅尼等,凡關於法文義理者悉名法曼荼羅。以此為大日如來之法門身故也。秘藏記上曰:「法曼荼羅,種子也,是謂法身軌持之義。」【又】省作法曼。
法曼荼羅身 (術語)三秘密身中種子秘密身也。胎藏界之大日如來為[8740]字。
法處 (術語)十二處之一。意根所對之境,總名法處。
法處色 (術語)法處所攝色之略。
法處所攝色 (術語)總括諸法為十二處,攝屬於法處而為意處之所對者,有五種,一極略色,分析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等有質之實色而令至極微者。二極迥色,分析虛空青黃等無質之顯色而令至極少者,達見為難,故名極迥色。三受所引色,即無表色也,是為依受戒而引發於身中之色,故名受所引色。四遍計所起色,遍計一切法之意識前所顯現之五根五境等影像是也。如空華水月等皆為此所攝。五定所生自在色,禪定所變之色聲香味等境也。以勝定力之故,於一切之色變現自在,故名定所生自在色。見義林章五末。
法務 (雜語)事法之業務也。又佛法上之業務也。華嚴經八十曰:「普解世間諸法務。」唐僧傳(慧暠傳)曰:「既達成都,大弘法務。」
法眷 (雜名)禪林之目。法中之眷屬,或稱同修道者。見象器箋五。
法教 (術語)佛法之教也。觀佛經十曰:「讀誦經,廣演法教。」中阿含經四十一曰:「以法教令得安穩。」
法救 (人名)梵名達磨多羅Dharmata%ta,有四人。
法瓶 (物名)布薩時所用之瓶名法瓶。盛香湯及香水。見象器箋十九。
法將 (雜語)佛法之大將,高德之於弟子,如大將之於軍。彌勒下生經曰:「大智舍利弗能隨佛轉法輪,佛法之大將。」大方廣十輪經七曰:「常住清淨國法將之住處。」智度論二曰:「大師法將各自別離,當可奈何?」同七曰:「佛為法王,菩薩為法將,所尊所重,唯佛世尊。」西域記十二曰:「印度學人咸仰盛德,既曰經笥,亦稱法將。」寄歸傳三曰:「大師影謝,法將隨亡。」五教章上曰:「此上十家諸德,並是當時法將。」
法堂 (堂塔)他宗云講堂,禪家云法堂。演說大法之堂也。華嚴經五曰:「世尊凝睟處法堂,炳然照曜宮殿中。」同七十五曰:「善財童子將升法堂。」同七十六曰:「時有守護菩薩法堂羅剎鬼王,名曰善眼。」大方等日藏經一曰:「於當來世,是中皆應起立塔寺。造作法堂,安置舍利經法形像。」毘奈耶雜事三十七曰:「於城東形勝地興建法堂。」已上出於經律。歷代三寶記十二曰:「法堂佛殿既等天宮,震旦神州還同淨土。」傳燈錄四慧忠章曰:「師欲於殿東別創法堂。」宋高僧傳八香育傳曰:「樹立法堂嚴奇麗。」已上據百丈已前之說。然至百丈海禪師制禪苑之規繩,特重取法堂,不立佛殿而唯達法堂,以此表佛祖親承,當代為尊故也。傳燈錄百丈章禪門規式曰:「不立佛殿唯樹法堂者,表佛祖親囑受當代為尊也。」然諸方猶立佛殿,不準其令,獨德山鑑禪師固守之。正宗贊一德山章曰:「師凡住院,拆卻佛殿,獨立法堂而已。」百丈之禪苑規繩,概取意於朝制,故至法堂之制造亦是擬於大極殿。
法執 (術語)二執之一。固執心外有有為無為之實法之妄念也。二乘之人,雖斷我執而不能絕此法執,大乘之菩薩則漸斷之。唯識論一曰:「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菩提心論曰:「二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
法船 (譬喻)佛使人渡生死海到涅槃之岸,故譬以船筏。涅槃經一曰:「無上法船,於斯沈沒。」心地觀經一曰:「善逝恒為妙法船,能截愛流超彼岸。」舊華嚴經五曰:「興造正法船,普拯所應度。」付法藏傳六曰:「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脫。」
法域 (術語)猶曰法性土。即涅槃之境界也。釋門歸敬儀中曰:「泥洹法域,入有多門。」
法梁 (雜語)佛法之棟梁也。尊勝陀羅尼經曰:「真是佛子,持法棟梁。」
法深信 (術語)二種深信之一。
法密部 (流派)同法藏部。
法華 (雜語)法華經也。又法華宗也。
法華經 (經名)妙法蓮華經之略名。經中法師品曰:「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同安樂行品曰:「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
法華論 (書名)妙法蓮華經論優婆提舍之略名。
法華會 (行事)講讚法華經之法會也。
法華宗 (流派)原為天台宗之本名。因彼宗以法華經為本經故也。
法華法 (修法)轉讀法華經之法。為祈息災而修之。
法華堂 (堂塔)具名法華三昧堂。以普賢菩薩為本尊,而修法華三昧之所也。
法華講 (行事)講讚法華經之法會也。
法華一實 (術語)法華經所明為一乘真實之法也。
法華二妙 (名數)相對妙與絕對妙也。
法華三周 (名數)法華經分括跡門之說法為三周。三周
法華三昧 (術語)三諦圓融之妙理,分明現前,障中道之無明止息,謂之法華三昧。此法華三昧之名為法華經妙音菩薩品所說十六三昧之異名。法華三昧者,天台之意,三諦圓融為一實,譬之權實不二之花(花實為實,花瓣為權法),攝一切法使歸一實相也。嘉祥云於三一自在,長短無礙,謂之法華三昧。慈恩云:達於一乘之理也。文句記二曰:「實道所證一切名法華三昧。」法華文句記十曰:「此十六並法華三昧異名耳,隨義說之。」大部輔註十曰:「法華者,慈恩云:達一乘理。今謂三諦圓融名法,譬喻奇特名華。」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於三一自在長短無礙,道法華三昧也。」佛祖統紀慧恩傳曰:「將於身倚壁,豁然大悟法華三昧。自是之後,所聞之經,不疑自解。」同智顗傳曰:「南岳嘆曰:非汝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又欲證得法華三昧別設道場讀誦法華之行法,謂之行法華三昧。又曰修法華懺法。智者大師之法華三昧懺儀,荊溪之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各有一卷。
法華六瑞 (名數)六瑞
法華七喻 (名數)譬喻附錄。
法華八年 (雜語)據三論法相兩家之說,則法華為佛七十五歲以後之說法,八十入滅,則為足五年之說法(法華義疏七,法華玄贊九)。然台家謂由七十二歲始說至八十歲為足八年云:是據法界性論十二年說阿含,三十年說大品等,八年說法華之說。法界性論為菩提流支著,今已不傳。
法華八軸 (雜名)法華本為七軸,後世因八講之便,以為八軸。
法華八葉 (術語)據密教之意,妙法之蓮華,即為標眾生之肉團者,故如肉團心之八瓣,妙法之蓮華亦為八葉之白蓮華也。且云法華之八軸亦為表八葉者。見法華秘略要妙一。
法華經會 (行事)常略曰法華會。講讚法華經之法會也。
法華經論 (書名)妙法蓮華經論優婆提舍之異名。
法華玄論 (書名)十卷,隋吉藏撰。
法華玄贊 (書名)具名妙法蓮華經玄贊,十卷,唐慈恩撰。
法華玄義 (書名)妙法蓮華經玄義之略名。
法華入疏 (書名)七卷,四明智威撮略天台之文句合入於本經者。
法華持者 (雜語)一心持誦法華經者。
法華常行 (儀式)法華三昧與常行三昧也。常行三昧即念佛三昧。
法華科註 (書名)妙法蓮華經科註,十卷,倫柯山著。
法華尊者 (人名)天台東土之第六祖智威禪師,卜禪居於台州普通山,其地名法華,習禪者有三百人,聽講者有七百。因之號曰法華尊者。見佛祖統紀七。
法華義疏 (書名)具名妙法蓮華經義疏,十二卷。隋嘉祥寺胡吉藏撰。
法華儀軌 (書名)成就妙法蓮華經主瑜伽觀智儀軌經之略名。
法華護摩 (修法)靜明法印云:密教之護摩,圍陀梵志之行也,藥王之燒臂燒身,真實之護摩也。法華藥王菩薩燒臂燒身之行為最上乘之大行,真法供養之密行。所謂燒兩臂者空二偏而歸于中道之意也,燒身者燒別教假中顯圓融三諦之意也。又依跡門之意,以不變真如為本,故云燒臂燒身。依本門之意,以隨緣真如為本,故云還復如故。又燒盡色法五大是燒臂燒身之義,成法性五大是還復如故之義。又混萬法而歸一如,是燒臂燒身之意,蘇生三千並成,顯俱體俱用,是還復如故之意也。見溪嵐拾葉集。
法華懺法 (修法)天台智者為行者制修法華三昧之儀式作法,是為法華三昧行法。
法華三昧會 (行事)修法華三昧行法之法會也。
法華三昧經 (經名)法華三昧經。一卷,劉宋智嚴譯,眾會欲問佛,佛放口光,遍照十方,即不見佛。大眾各入三昧亦觀察不可得。羅閱王辯通及女利行等來,佛由地涌出,坐蓮華之上。利行問佛,乃至得道與眾問答,諸女發心皆出家,王亦出家得授記。
法華八講會 (行事)分八座講讚法華經八卷之法會也。
法華千部會 (行事)集僧一千人,讀誦法華經一千部之法會也。
法華經句解 (書名)八卷,宋釋聞達解,中國早已失傳,今得仿宋本於日本而重刊之。
法華經種子 (術語)說[8740]字也。又有一義,說此經中之神咒即是種子。
法華經會儀 (書名)十六卷。明智旭撰。
法華問答講 (行事)就法華經立論題問答之講會也。
法華文句記 (書名)十卷,唐湛然,釋法華文句。
法華涅槃時 (術語)台家五時之一。法華涅槃二經同為醍醐味,故合為一時也。五時教
法華曼陀羅 (術語)形法華會座之畫像也。頌曰:「右釋迦佛左多寶,八大菩薩四聲聞,次八菩薩八供養,五大明王四天王,梵釋二天五部眾。」八大菩薩者:東方文殊,東南藥王,南方妙音,西南精進,西無盡意,西北觀音,北方普賢,東北彌勒也。四大聲聞者:東北迦葉,東南善吉,西南身子,西北目連也(已上內院)。次八菩薩者:東方勢至,東南寶手,南方寶幢,西南星宿,西方寶月,西北滿月,北方勇施,東北一切義成就等也。八供養菩薩者:東鎖,巽燈,南鈴,坤塗,西鉤,乾香,北索,艮華也(已上次院)。次五大明王者:艮烏瑟沙,巽軍荼利,坤不動尊,乾降三世也(僅有四大明王)。四大天王者:東方持國,南方勒叉,西方廣目,北方多聞也。二天五部者:寅梵天王,辰帝釋,未難陀龍,申緊那羅,戍樂乾闥婆,亥羅[目*侯]羅,丑如意迦樓羅王也(己上外一院)。見二中歷第三。
法華三昧行法 (書名)法華三昧懺儀
法華三昧懺儀 (書名)一卷,隋智者撰。取法華,普賢觀經,及諸大乘經之意,記修法華三昧之行法儀式。然此為宋人之刪定本,已失其真,題曰法華三昧行法者。是其真本,今日所用之法華懺法,即由此本抄出。
法華十羅剎法 (經名)一卷,失譯,法華經陀羅尼品所列十羅剎女之修法也。
法華玄義釋籤 (書名)二十卷,唐湛然著,法華玄義之釋義也。釋籤者,箋註疑義而釋之之意。
法華經說三昧耶 (術語)經中說三種之三昧耶,自三部三身之三昧耶也,蓮華即蓮華部口業之應身三昧耶,寶塔為佛部身業之法身三昧耶,寶珠為金剛部意業之報身三昧耶。案寶塔為佛部,一地為金剛部,寶珠為寶部,蓮華為蓮華部,長者為羯磨部。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 (書名)一卷,唐荊溪湛然撰。補助智者大師法華三昧懺儀之式法也。運想者,作香華等偈而運想供養也。
法勝毘曇 (書名)法勝阿毘曇心論之略名。
法勝阿毘曇心論 (書名)六卷,優婆扇多造,高齊那蓮提黎耶舍譯。是釋法勝尊者之阿毘心論十品,歸功於本,故謂之法勝阿毘曇心論。
法喜 (術語)聞法或味法而生喜,是曰法喜。法華經寶塔品曰:「聞塔中所出音聲,皆得法喜。」讚阿彌陀佛偈曰:「光所至處得法喜。」案維摩詰菩薩,以法喜為妻,慈悲為女。法喜者,亦謂見法生歡喜也。蘇軾詩曰:「雖無孔方兄,幸有法喜妻。」
法喜食 (術語)二食之一。聞法歡喜,增長善根,以資益慧命,猶如世間之食,故名法喜食。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曰:「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
法喜菩薩 (菩薩)法起菩薩之誤。
法喜禪悅 (術語)法喜食與禪悅食也。
法無我 (術語)二無我
法無我智 (術語)二無我智
法無礙智 (術語)法無礙解又名法無礙智。四無礙解
法無礙解 (術語)四無礙解
法無別真如 (術語)十真如之一。真如附錄。
法無去來宗 (術語)華嚴宗所判十宗之一。其宗義如小乘中大眾部謂惟一切諸法中現在法及無為法有實體,而過去未來之法無也。
法智 (術語)智度論所說十一智之一,觀見欲界苦集滅道四諦法之無漏智也。是初知法,故名法智。又知現在之法,故名現智。大乘義章十五曰:「言法智者,亦名現智。自體名法,初知法故,名為法智。以知現法,故名現智。」【又】(人名)四明山延慶寺知禮,宋太宗賜法智大師之號。見佛祖統紀五十。
法智印 (術語)法曼荼羅也,該攝一切之經典。性靈集七曰:「講演大日法智印。」大日經也。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書名)一卷。宋知禮撰。其法孫繼忠集成之。
法報 (術語)佛三身中法身報身之二身也。
法報應 (術語)佛之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是也。三身
法報應化 (術語)法身報身應化身,即佛之三身。第三身一名應身,一名化身,又云應化身。
法報不分 (術語)法華文句九曰:「近代翻譯,法報不分,二三莫辨。自古經論許有三身,若言毘盧與舍那不別,則法身即是報身。」是荊溪批難華嚴家之語也。台家之意謂毘盧舍那為法身,盧舍那為報身,釋迦為化身(慈恩傳亦同)。然華嚴宗之意,則謂毘盧舍那與盧舍那不過為梵語之具略,是同一法身之稱,因而彼宗之學者有立華嚴經為法身佛之說法者。今破之謂毘盧舍那即盧舍那,則無法報之別,不能辦三身之區別,因之華嚴經為他受用報身之說法,決非法身也。毘盧舍那
法雲 (雜語)喻佛法之涵蓋一切也。華嚴經曰:「不壞法雲,遍覆一切。」
法雲地 (術語)菩薩十地之第十。大法之智雲遍注甘露之雨之位也。
法雲等覺 (菩薩)十地之第十位為法雲地,越法雲地即為等覺,越等覺即為妙覺。
法集 (雜名)猶言佛會,謂聚佛教徒以講法也。南史梁昭明太子統傳曰:「太子素信三寶,遍覽眾經,乃於宮內別立慧義殿專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諦法義。」
法集經 (經名)六卷,元魏菩提留支譯。佛在虛空界法界差別住處最上樓閣妙寶臺上,諸菩薩諸聲聞各說勝妙之法集佛悉讚印。
法集名數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集佛所說出世間及世間法之名數。
法集要頌經 (經名)四卷,尊者法救集,趙宋天息災譯。即出曜經三十三品之法偈。
法然 (術語)同法爾。自然也。觀念法門曰:「業果法然,眾無錯失。」
法眾 (雜語)順佛法之眾也。即出家五眾之總稱。圓覺經曰:「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寄歸傳一曰:「若泛為俗侶,但略言其禁,局提法眾,遂廣彰乎七篇。」
法場 (雜名)與道場同。行佛法之場處也。
法會 (儀式)為說法及供佛施僧之集會也。法華經隨喜功德品曰:「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圓覺經曰:「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法會社 (雜名)寺院之異名,寺院為眾人協力所成,眾人之會所,故名法會社。見僧史略下。
法鼓 (譬喻)扣鼓誡兵進眾以譬佛之說法為誡眾進善者。法華經序品曰:「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無量壽經上曰:「扣法鼓,吹法蠃。」大集經五十六曰:「法幢當摧折,法鼓聲亦絕。」大經慧遠疏曰:「嚴鼓誡兵,說教誡人。」同嘉祥疏曰:「扣鼓誡兵,合佛說法以集眾,欲進趣於善。」【又】禪林之器。法堂設二鼓,其東北角之鼓,謂之法鼓,西北角之鼓,謂之茶鼓。見象器箋十八。
法鼓經 (經名)大法鼓經之略名。
法愛 (術語)愛有二種,一欲愛,凡夫之愛著也。二法愛,菩薩已上之愛樂善法也。此法愛又有二種:一小機之愛涅槃者及菩薩未斷法執而愛善者,此法愛必當斷之。二如來之大悲,亦云法愛,是無上之真愛也。圓覺經曰:「善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痴。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同註曰:「法愛者,愛涅樂也。」仁王經中曰:「順逆法愛無明習,遠行大士獨能斷。」同良賁疏曰:「順道法愛者,愛善法也,婆沙論中名善法欲。」涅槃經五曰:「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真解脫。」
法愛梵志 (本生)名義集偈頌曰:「雪山大士求半偈而施身,法愛梵志敬四句而折骨。」智度論所謂愛法梵志也。
法頌 (術語)說正法之偈頌也。
法頌舍利 (術語)法身偈
法滅 (術語)佛法滅盡也。凡佛法滅盡之相,乃諸佛之通軌,分正像末之三法,次第漸滅。一正法,佛雖去世而法儀未改,證悟之人多也。二像法,去佛世已久,道化漸訛替,正法變為似法也。三末法,去佛世長遠,僅存教法之一分,更無修行證果之實效也。此三時之年限,其長短諸佛各不同,又我釋迦佛經論之所說亦不同,今據通途之一說,則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過此三時,則佛法悉滅盡。
法滅盡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臨涅槃,說末世眾魔比丘為不如法事,乃至袈裟變白,為法滅之相者。
法義 (術語)法者教法,能詮之教文也,義者所詮之義理也。法華經序品曰:「演大法義。」佛說譬喻經曰:「如來大慈為說如是微妙法義。」嘉祥法華經疏二曰:「教法但稱為法,教所表理即稱為義。」
法照 (人名)蓮社七祖之第四祖,唐大歷二年止於衡州之靈峰寺,慈忍戒定,當時之宗師也。嘗於僧堂之食缽中現一寺題曰大聖竹林寺。四年,於郡之湖東寺開五會念佛(五百為一會),因製五會法事讚,以定其法式。後詣五台山建竹林寺,代宗時以為國師。大歷七年寂。見佛祖統紀二十六。
法電 (譬喻)說法照了,譬如電光。無量壽經上曰:「震法雷,曜法電。」同慧遠疏曰:「義無礙智益眾生也,電光一發,有物斯睹。義言一宣,諸義悉見。」同嘉祥疏曰:「耀電譬說法有照了之用也。」
法號 (術語)又云戒名。受戒時師所授之名也。又僧死後之謚號。亦稱法號。
法窟 (雜名)修法道場之稱。
法業 (術語)如法之所作也。中阿含經五十二曰:「是不如法業,不如律業。」
法雷 (譬喻)佛之說法,能發動無明之識,如震雷之駭動物情也。又眾生生法芽,如春雷一動,草木生芽也。又法音之雄猛,如震雷也。無量壽經上曰:「震法雷,曜法電。」同嘉祥疏曰:「震雷能駭動物情,譬說法皆動無明之識也。」同慧遠疏曰:「法無礙智化眾生也,天雷一動卉藝生芽,法音一聞闡道快成。」
法殿 (雜名)正法之殿堂也,正法為賢聖之住處,故以殿堂為譬。涅槃經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
法鈴 (譬喻)誦經之妙音,以金鈴譬之。智度論五曰:「持誦廣宣振法鈴。」
法筵 (雜名)法事之坐席也。楞嚴經一曰:「法筵清眾,得未曾有。」北齊書杜弼傳曰:「四月八日,魏帝集名僧於顯德殿,講說佛理。弼與吏部尚書楊愔,中書令邢劭,祕書監魏收等,並侍法筵。」
法想 (術語)思惟法之想念也。維摩經問疾品曰:「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
法歲 (術語)又云夏臘。自四自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一夏九旬之安居既竟,即為比丘一法臘。如言法歲幾何等?釋氏要覽曰:「夏臘即釋氏法歲也。」
法犍度 (術語)二十犍度之一。僧之行法行來進止規定者,是四分律四十九卷所說。
法爾 (術語)與自爾,法然,天然,自然同。不假他之造作其法自然也。如火之熱水之濕也。宗圓記四曰:「法爾者,爾此也。謂不構造,其法自如此,猶云自然也。」
法爾往生 (術語)謂以彌陀之願力自然往生於報土也。法爾為自然及他力之義。
法爾道理 (術語)四種道理之一。謂有生必有死,有因必有果,乃天然自然之道理也。
法綱 (術語)大法之綱也。止觀五曰:「廣施法綱之目,捕心行之鳥。」
法網 (術語)見夫外道種種之邪見,有六十二種,謂之六十二見。古佛或云法網,或云見網,釋迦佛謂為梵網。見梵網六十二見經。
法慳 (術語)二慳之一。謂慳惜佛法不肯教導他人也。
法誓 (術語)為佛道之誓願也。
法僧 (術語)真言修法之僧也。
法塵 (術語)六塵之一。一切之法,為意識之所緣者謂之法塵。在十二處中,謂之法處,在十八界中謂之法界,於根境相對之語,則曰法境。楞嚴經一曰:「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閉,猶為分別影事。」行宗記二下曰:「法塵一界,兼通色心。」
法蓋 (物名)禪林之器。繡羅三簷之大傘也,新住持入院,行者執而覆之。見象器箋十九。
法語 (術語)說正法之言語也。涅槃經三十四曰:「為利根人廣說法語。」成實論曰:「雖是法語,說不應時,名為綺語。」讚阿彌陀佛偈曰:「隨其所應聞法語。」
法說周 (術語)法華三周說法之一。三周
法緊那羅王 (天名)法華經會座所列,四緊那羅王之一。法者是其名也。
法輪 (術語)佛之說法,能摧破眾生之惡,猶如輪王之輪寶,能輾摧山岳巖石。故謂之法輪。又佛之說法,不停滯於一人一處。展轉傳人,如車輪然。故譬為法輪。行宗記一上曰:「法輪者,摧業惑故。」維摩經佛國品曰:「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智度論八曰:「佛轉法輪,或名法輪,或名梵輪。」同二十五曰:「佛轉法輪,如轉輪聖王轉寶輪。(中略)轉輪聖王手轉寶輪,空中無礙。佛轉法輪,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其見寶輪者諸災惡害皆滅。遇佛法輪,一切邪見疑悔災害皆悉消滅。王以是輪治四天下,佛以法輪治一切世間天及人。」嘉祥法華疏二曰:「無生正觀,體可楷模,故名為法。流演圓通不繫於一人,故稱為輪。又無生正觀無累不摧,亦是輪義。」維摩經慧遠疏曰:「名四諦以為法輪,從喻名之。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摧剛強,轉下眾生上昇虛空。四諦如是,能摧眾生惡不善法,轉下眾生上入聖道,故以為輪。」
法輪三相 (名數)法輪之語,雖通名一切之佛法,然常別指見道之八聖道而言,蓋輪有輻轂輞之三相,此八聖道亦具此三相也。又車輪速疾,見道之觀行亦速疾也。俱舍論二十四曰:「唯依見道,世尊有處說名法輪,如世間輪有速等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論。見道云何與彼相似?由速行等似彼輪故,謂見諦道速疾行故,有捨取故,降未伏故,鎮已伏故,上下轉故,具此五相似世間輪。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相,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
法輪塔 (堂塔)心地觀經所說佛八塔之一。在鹿野苑中,稱曰初轉法輪塔。
法輪僧 (術語)破和合僧中二僧之一。出家之士不簡凡僧,同行如來四依之正法,和而無乖。是曰法輪僧。破此法輪僧之和會,是為破僧罪之一也。見大乘義章七。
法論 (術語)法義之議論也。
法樂 (術語)對於欲樂而有法樂。以法味樂神。名之為法樂。又行善積德以自娛,亦曰法樂。維摩經菩薩品曰:「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曰: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中略)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唯識論十曰:「自受用身,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智度論九曰:「安之以無患,度之以法樂。」俗以向神誦經唱陀羅尼等,謂之法樂。為使神得法樂之意。與言奉法施者,其事同,其義稍異。【又】俗於法事之後有舞樂,謂之法樂。
法潤 (人名)紀傳不詳。日本明匠略傳引三國高僧碑曰:「法潤阿闍梨者,青龍寺東塔院義操和尚之付法也。又祖師慧果阿闍梨之入室也,以胎藏金剛兩部之大法並諸尊之瑜伽秘法,付屬玄法寺法全阿闍梨淨住寺道昇和尚等。」
法幢 (譬喻)妙法高聳,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將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薩之說法,能伏魔軍而得勝也。無量壽經上曰:「建法幢,震法雷。」涅槃經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大經慧遠疏曰:「宣說證法,證法高勝,如幢上出」同嘉祥疏曰:「建幢是戰勝之相,譬說法降魔得勝也。」祖庭事苑七曰:「諸佛菩薩建立法幢,猶如猛勝建諸幢幟,降伏一切諸魔軍。」
法敵 (術語)對佛法之怨敵也。
法數 (術語)法門之數也。謂三界,五蘊,五位,七十五法,四諦,六度,十二因緣等。
法燈 (譬喻)正法能照破世之冥闍,譬以燈火。心地觀經二曰:「法寶猶如一切明燈。」華嚴經二曰:「能燃照世妙法燈。」燃此法燈者為佛祖,故指佛祖云法燈。傳法者云傳燈。
法緣 (術語)三緣之一。思惟離人我相一味平等之法理也。例如慈悲。深見諸法因緣生之理而起平等之慈悲謂之法緣之慈。涅槃經十四曰:「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因緣生,是名法緣。」
法緣慈悲 (術語)三種慈悲之第二。法緣
法橋 (譬喻)大法能使人渡生死之大河,譬如橋也。長阿含經二曰:「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舉,一切渡天人。」華嚴經十三曰:「眾生無知不見本,迷惑痴狂險難中,佛哀愍彼建法橋。」涅槃經十九曰:「法船欲沈,法橋欲壞。」
法融 (人名)牛頭山法融禪師,潤州韋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髮。後入牛頭山北巖之石室,靜坐觀心。適四祖踵至。問曰:觀是何人?心是何物?師無對。遂延祖入庵。祖見虎狼圍繞作怖畏勢,師曰猶有這個在。祖於師座上書一佛字,師竦然,不敢坐。祖曰:猶有這個在。師乃稽首請益。祖為說法要。且曰:吾受燦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向後當有達者,紹汝元化。自爾法席大盛。後得上首智巖,付囑法印。明年正月十三日,不疾而化。
法器 (術語)堪行佛道者,謂之法器。法華經提婆品曰:「女人垢穢,非是法器。」二祖慧可久事達磨。莫聞誨勵。乃斷臂,求法。師知是法器。付以衣缽。見山堂肆考。【又】僧道齋醮所用之樂器。謂之法器。如鐃鈸之屬。
法樹 (譬喻)佛法能獲涅槃之果實。以樹譬之。涅槃經十九曰:「法幢欲倒,法樹欲折。」
法談 (雜語)法義之談話也。又言說法,讚嘆,談義等。淨土門一家多用此目,如高僧傳十科中之唱導是。
法劍 (譬喻)佛之說法,能斷煩惱,故以劍為譬。無量壽經上曰:「執法劍,建法幢。」同嘉祥疏曰:「劍有斬斫之用,內合佛說法以生物解,有斷結之用。」
法縛 (術語)與法執同。謂染著於法也。圓覺經曰:「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縛。」
法齋日 (術語)謂每半月末日及六齋日可受持八戒齋之日也。雜阿含經四十一曰:「於法齋日及神足月受持齋戒。」
法螺 (譬喻)梵語商佉,譯曰珂貝。即螺貝也。螺貝之聲遠聞,以喻佛之說法廣被大眾。又螺聲勇猛,以表大法之雄猛。又吹螺而號令三軍,以譬說法降魔。法華經序品曰:「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無量壽經上曰:「扣法鼓,吹法蠃。」鼓音經曰:「吹大戰螺,擊大戰鼓。」嘉祥法華經疏三曰:「螺鼓遠聞之義,顯大法有廣被之能。」已上為顯教所說,法螺但譬佛之說法耳。於佛事吹螺貝之說,今無行之者,惟密教徒用之。其說謂螺貝,乃無量音佛頂尊之三昧耶形,佛之法音標幟,吹之則諸天善神歡喜而影向,且聞之者滅諸罪障。千手觀音之一手持寶螺。大日經疏十六曰:「無量音佛頂以珂貝,謂商佉也。」不空罥索經十八曰:「若加持螺語高望處大聲吹者,四生眾生聞螺聲者滅諸重罪。」千手經曰:「若為召呼一切諸天善神者,當於寶螺手。」螺貝之實用,散於律中布薩之下,如犍椎為供告知之用者。中國古時軍隊亦用以示進退。本係軟體動物。產於海中。殼為螺旋狀。上部延長。形略似梭。故又稱梭尾螺。色黃白。有淡紫斑紋。肉可食。大者於螺頭穿孔吹之。發聲甚響而遠。俗謂之海哱囉。
法螺經 (經名)妙吉祥菩薩所問大乘法螺經之異名。
法聲 (雜語)說妙法之音聲也。賢愚經十三曰:「五百群雁愛敬法聲,即共飛來。」
法應 (術語)法身冥應眾生之機也。法華玄義六曰:「法應則冥益。」
法藏 (術語)又曰佛法藏,一名如來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無量之性德,故曰法藏。無量壽經上曰:「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又曰:「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遠疏曰:「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現己心,故曰受持。」【又】(術語)佛所說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義,故名法藏。多法集積,故又曰法蘊,其數有八萬四千,釋之者有多義,法華經序品曰:「此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同寶塔品曰:「持八萬四千法藏,為人演說。」賢劫經曰:「佛初發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門,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對四分,合八千四百,一變十合八萬四千。」俱舍論一曰:「有師言如來說八萬部法蘊經,一一法蘊有六千頌,如法蘊足論有六千頌。又有師說就所詮法義,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其數八萬四千因之顯一法門之教門為一法蘊,其數八萬。然如實說,所化有情,有貪瞋等八萬煩惱,為對治之,世尊說八萬法蘊。」多論一曰:「八萬法藏者,樹之根鬚枝葉多,名為一樹,佛為一眾生始終說法名一藏,如是有八萬。有曰佛名一座說法為藏,如是有八萬。有云十六字為半偈,三十二字為一偈,如是有八萬。有云每半月說戒,為一藏,如是有八萬。有云佛自說六萬大千偈為一藏,如是有八萬,有云佛說塵勞有八萬,法藥亦有八萬,名八萬法藏。【又】(雜名)納經之庫藏曰法藏,亦云寶藏。【又】(菩薩)無量壽佛在因位時之名也。法藏比丘。【又】(人名)華嚴之祖賢首法藏法師諱法藏。康居國人。姓康氏。來居長安。往侍智儼。盡得其教。以巾幘說法。武后度之為僧。乙未,詔師開示華嚴宗旨。方序經題,口出白光,須臾成蓋。后大悅,賜號賢首。詔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既畢,詔講新經。大地震動。即日指殿隅金獅子為曉譬之因。其說著金師子章。睿宗受內禪,請師授菩薩大戒。師講華嚴三十餘遍。楞伽密嚴梵網起信心經皆有義疏。先天元年,終於大薦福寺。贈鴻臚卿。是為華嚴三祖。」
法藏比丘 (菩薩)阿彌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時之名也。無量壽經曰法藏。平等覺經曰曇摩迦留Dharma%kara,譯曰法寶藏,大阿彌陀經曰曇摩迦,無量壽經云作法,如來會云法處,智度五十云法積。嘉祥大經疏曰:「能蘊畜佛法,故曰法藏。」
法藏碎金錄 (書名)十卷。宋晁迥撰。皆融會佛理,隨筆記載。亦宗門語錄之類。其曰碎金,取世說新語安石碎金義也。孫覿謂其宗向佛乘,以老莊儒書彙而為一。明嘉靖乙巳,迥裔孫瑮始從內閣錄出鋟板以行。改其名曰迦談。今仍從迥原名。見四庫提要。
法類 (雜名)稱屬於同宗同派之僧侶。
法鏡 (譬喻)大法能照物故以鏡譬之。智度論五曰:「法之大將持法鏡,照明佛法智慧藏。」
法鏡經 (經名)二卷,後漢嚴佛調等譯。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之異譯。
法寶 (術語)三寶之一。諸佛所說之妙法,珍重如世之財寶,故云法寶。維摩經佛國品曰:「集眾法寶,如海導師。」增一阿含經一曰:「三阿僧祇集法寶。」【又】僧家所用衣缽,錫杖等也。僧法海有六祖法寶記一卷。見唐書。
法寶藏 (術語)法寶含攝無量之法財,故曰法寶藏。法華經五百弟子品曰:「供養諸如來,護持法寶藏。」
法寶壇經 (經名)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之略名。
法寶藏陀羅尼經 (經名)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之略名。
法藥 (譬喻)妙法能醫眾生之眾苦故名藥。無量壽經上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涅槃經四曰:「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為斷一切煩惱樹故,種植無上法藥之樹。」藥師如來念誦儀軌曰:「淨妙璃琉尊,法藥救人天。」
三種法藥 (名數)一、世間法藥,如五常五行三歸五戒等是也。二、出世間法藥,如三藥四念處七覺八正道等是也。三、出世間上上法藥,如止觀是也。以止觀通前之出世間法,則悉為上上法藥也。
法蘊 (術語)同法藏。諸種之法門蘊積,是曰法蘊。俱舍論一曰:「所化有情有貪瞋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
法譬 (術語)所說之法義曰法,為此顯其法義所設之譬喻曰譬,亦曰喻。因而或曰法譬,或云法喻。二者配對之語。
法臘 (術語)臘者歲末祭神之名。即以為歲末之稱。比丘受戒後,每年夏行三月安居,其安居竟,即為比丘之歲末,謂之法臘。又名夏臘,戒臘。比丘為出俗者,故不以俗年算之,必數此夏臘。以法臘之多少定比丘之坐次,謂之臘次。
法魔 (術語)菩薩執著於法,為法所嬈亂也。是名法魔。
法蘭 (人名)竺法蘭之略稱,竺法蘭
法護部 (流派)同法藏部。
法體 (術語)有為無為諸法之體性也。俱舍論分為七十五種,成實論分為八十四種,唯識論分為百種。八宗綱要上曰:「三世實有,法體恒有。」又,世俗剃髮曰法體,法師體相之義也。
法體恒有 (術語)小乘薩婆多部之宗義,立三世實有,法體恒有。
法驗 (術語)妙法秘法之效驗也。
法顯 (人名)平陽武陽人,俗姓龔。三歲度為沙彌。姚秦弘始二年己亥,與同學慧景,道整等發長安,渡西流沙,六年到中印度,停住六年,學戒律梵語。還,經三年達青州。後就京師道場寺譯出經律。遂寂於荊州之辛寺。壽八十有六。有自著之旅行記曰法顯傳。見梁僧傳三。太炎文錄初編別錄三法顯發見西半球說曰:「近法蘭西蒙陀穆跌輪報言:始發見亞美利加洲者,非哥侖布,而為支那人。自來考歷史者,皆見近不見遠,徒以高名歸哥氏。案紀元四百五十八年支那有佛教僧五眾自東亞之海岸直行六千五百海里而上陸,其主僧稱法顯。紀元五百二年,公其旅行記於世。今已傳譯至歐洲。據其所述上陸地點,確即今墨西哥。今考墨西哥文化,尚有支那文物制度之蛻形。現有婆羅門裝飾,又有大佛像等,不知何年製造。今案所謂旅行記者,則法顯佛國記。其發現美洲之跡,當在東歸失路時。其原文曰:弘始二年歲在己亥,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尋求戒律。初發長安,六年到中印國,停經六年,到師子國(今錫蘭)。同行分披,或留或亡,即載商人大舶。(中略)大風晝夜十三日。(中略)復前,大海瀰漫,不識東西。(中略)如是九十許日,乃到一國名耶婆,其國外道婆羅門興盛,佛法不足言,停此國五月。案耶婆提者,以今對音擬之,即南美耶科陀爾國Ecua%dor,值墨西哥南而東濱太平洋。」
法顯傳 (書名)一卷,東晉沙門釋法顯自記遊天竺之事。
法觀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數息觀等之法。
(術語)[8740]a悉曇十二母韻最初之韻。五十字門之一。又作遏,哀,曷,安,菴,頞,噁。此音為本生一切之梵語,此字為元,生一切之梵字也。大日經疏七曰:「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阿聲。若離阿聲,則無一切言說,故為眾聲之母。」同十二曰:「阿字為一切字之種子。」理趣釋曰:「阿字菩提心義,為一切字之先。」譯曰無、非、不。日本弘法金剛頂經開題曰:「阿名無、不、非。」【又】,阿彌陀佛之略,如頓阿、他阿等。阿彌
阿字為月輪種子 (雜語)三密觀觀阿字為月輪,是阿字本不生之法有理智,智之本不生為現覺諸法本體不生之智,以此義故,智月之種子用阿字也。見護身法鈔。
阿字一百義 (名數)一、一切法無來。二、一切法無去。三、一切無行云云。舉無住,無本性,根本以下一百。
阿字觀 (術語)真言宗之觀法。觀念阿字之方法也。辨惑指南一謂真言行者之要道,無過於阿字觀。阿字觀有三別:一聲,二字,三實相。聲觀者其坐法與印相如常。口每出息唱阿字於其聲付意息息不懈,修時妄相自息,其心寂滅真智自生,明達一心之本源。字觀者,先於我身之心中,觀徑一肘量之圓明月輪,於其中觀八葉白色之開蓮花,於其臺上觀金色之[8740]字也。
阿字具四用 (雜語)阿字有四種功用。大疏七謂:「如來真言於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義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義利,一一成立相中亦具能成就一切義利,且舉三昧耶真言:最初阿字以本不生義故,即有『息災用』,以本不生故,一切功德具足無缺,即有『增益用』,以本不生故,無量過失殄滅無餘,即有『降伏用』,更無一法出此本不生者,即有『攝召用』,如是本不生中無所有功,即能成辦一切諸事如阿字者,餘一一字亦如是。」
阿字數息觀 (術語)觀阿字於出入之息之觀法也。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曰:「以阿字門,作出入息三時思惟,行者爾時能持壽命。」大疏十一及演奧鈔三十九說觀入息為不生出息為不滅之法。
阿字內外聲 (術語)阿字之一字,有喉內聲與喉外聲之二音也。大日經疏十七曰:「阿有內外,若雖無外聲,然不能離阿字內聲。內聲者即謂喉中阿聲也。」云云,外聲者謂其喉中阿字之顯現也。
阿字七義 (名數)一菩提心,二法門之義,三無二之義,四法界之義,五法性之義,六自在之義,七法身之義。
阿字布心 (術語)一切真言心之阿字,布於行者之心,是名心作心,又云心布心,略稱心心。
阿字本不生 (術語)是密教之根本義,本不生者,本來本有,非今始生之義,是為阿字之實義,何謂阿字有不生之義?凡物之為元初根本者,必為不生之法。生法必為能生之因,有能生之因,即非是根本元初也,今阿字即字之根元,更無能生之因,最便於知此為不生之義,故託於阿字使知一切諸法不生之義也,觀是謂之阿字觀。大日經二曰:「阿真言教法,謂阿字門,謂一切諸法本不生。」
阿字門功德七句 (名數)大日經轉字輪品曰:「真言門修菩薩行,菩薩若欲見佛者:一若欲供養,二欲證發菩提心,三欲與諸菩薩同會,四欲利益眾生,五欲求悉地,六欲求一切智智者,七於此一切佛心(阿字),當勤修習。」今此七句合為五點功德。初一句為發心,第二句為修行,第三句為證菩提,第四、第五二句為於涅槃中,第四句為內證,第五句為外用,第六第七兩句為方便,此中第六句為身之方便,第七句為心之方便。慧光云故和上謂第五、六、七三句並是中方方便。見演奧鈔四十二。
(術語)[8741]a%長聲。安,阿,阿阿,安,菴,頞,悉曇十二母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阿之轉生。於阿字附修行之點者。金剛頂經字母品曰:「阿(引去)字門,一切法寂靜故。」文殊問經曰:「稱阿字時,是遠離我聲,」大莊嚴經曰:「唱長阿字時,出自利利他聲。」大日經疏十四曰:「若見長阿字,當知修如來行。」同十曰:「長聲第二字,是金剛三昧。」一切法寂靜者由阿練若A^ran!ya釋之,遠離我者由Atman(我)釋之。又由A^ka%s!a,A^rya釋為空,聖者。
阿力多柯 (衣服)Haritaka,衣名。阿毘曇經下曰:「阿力多柯衣者,織吉貝庸磨之多毛也。」
阿乞史羅 (術語)惡察那
阿乞叉野句勢 (雜語)Aks!ayakos/a,又曰惡乞叉也句勢,譯言無盡藏。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阿乞叉野句勢:阿者無也,乞叉野者盡也,句勢者藏也,無盡藏也。」仁王經道場念誦儀軌曰:「惡乞叉也句勢:惡,梵本云此是;阿字,此翻為無;乞叉也,此翻云盡;句勢此云藏,即無盡藏也。」
阿乞朝囉 (植物)Aks!ot!a,又作播囉史。胡桃也。
阿叉摩羅 (印相)Aks!amama%la%,印相名。別名跢賒波囉蜜多印Das/apa%ramita%,譯言十度彼岸印,數珠印。見陀羅尼集經三。
阿尸羅婆那 (雜名)Abhijit,星宿名。譯曰女宿。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六。
阿比目佉 (術語)Abhimukha,又作阿毘目佉。菩薩位之名。是十住中之第六住。出三藏記九曰:「阿比目佉,晉曰六住,或作阿比牟佉。」
阿比目佉印明 (印明)或作阿毘目佉印明,譯言相向,守力金剛之印也。
阿比羅提 (界名)又作阿維羅提。阿[門@(人/(人*人))]如來之淨土名。
阿支羅迦葉 (人名)Acela,王舍城之居士名。佛入城乞食,於途上問苦事,遂得悟。見阿支羅迦葉經。
阿支羅迦葉經 (經名)具名佛為阿支羅迦葉自他作苦經,一卷。
阿氏多 (人名)又曰阿嗜多,阿私陀。阿私仙。【又】阿逸多之新稱。
阿氏多尊者 (羅漢)十六羅漢之一。出於三藏法數四十五。羅漢
阿市多雞舍甘跋羅子 (人名)舊稱阿耆多翅舍欽婆羅。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阿奴摩 (地名)國名。譯曰常滿。見修行本起經下。
阿奴波 (人名)具名阿奴波跋耆Anupadabha%gi^,人名。
阿奴波經 (經名)佛在阿奴波跋耆之都邑,對阿難豫言提婆達多入地獄,且說大人之根智。此經攝於中阿含經二十七。
阿奴律陀 (人名)羅漢名。譯曰隨順義。出於玄應音義二十六。阿那律
阿奴謨柁 (雜語)Anumoda,譯曰隨喜。辭別施主時之詞。見寄皈傳一。
阿奴邏陀 (雜名)Anura%dha,星宿名。譯曰房宿。見翻梵語。
阿奴羯爛多 (術語)Anukra%nta,譯曰逆。次第之義。
阿目佉 (雜語)又作阿牟伽,阿謨伽。譯曰不空。阿牟伽
阿目佉跛折羅 (人名)Amoghavajra,沙門名。宋高僧傳一曰:「阿目佉跋折羅,華云不空金剛,其先北天竺婆羅門也。」
阿目多印 (印相)印相名。譯曰無能壓印。見陀羅尼集經三。
阿末多 (人名)外道名。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阿由多 (雜語)Ayuta,又作阿庾多。數名。本行集經十二曰:「阿由多,隋言數十億也。」慧苑音義下曰:「阿庾多者,當此方一兆之名也。」俱舍論十二列五十二數中之第十數名。
阿世耶 (術語)A^s/aya,譯曰意樂。意之愛欲也,又種子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阿世耶此云意樂,亦云種子。」顯揚聖教論三曰:「貪阿世耶,瞋阿世耶,痴阿世耶。」
阿末羅 (植物)阿未羅
阿未羅 (植物)A^malaka,果名。新稱阿末羅,阿摩洛迦,菴摩洛迦等。舊稱菴摩羅,阿磨勒,菴摩勒。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阿末羅,舊言菴摩羅,亦作阿摩勒。其葉似小棗,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甜,可入藥分。經中言如觀掌中者也。」西域記八曰:「阿摩洛迦,印度藥果之名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摩勒果,此云無垢。涅槃經,作呵梨勒,訛也。」善見論十七曰:「阿摩勒果,此是餘甘子也。」維摩經弟子品肇註曰:「菴摩勒果,形似檳,食之除風冷。」有部毘奈耶雜事一曰:「餘甘子,出廣州,堪沐髮,西方名菴摩洛迦果。」梵語雜名曰:「阿摩[打-丁+羅]迦。」案「阿末羅果」與「菴沒羅果」全別。阿末羅,形圓,徑一寸許,藥用。菴沒羅(A^mra),橢圓,大如梨,食用。又心識名。阿末羅識及阿摩羅識之梵語全為別語也。菴摩羅
阿他婆吠陀 (書名)Atharvaveda,又作阿達婆鞞陀,阿闥波陀。四吠陀之一。阿他婆者,術,咒,咒術,或禳災之義,即載錄祭祀所用咒文之婆羅門教典也。自二十篇約六千頌而成,皆免惡鬼病毒怨賊等災害之禁咒祈禱方法也。
阿失麗沙 (雜名)As/les!a%,星宿名。譯曰柳宿。見寶星陀羅尼經四。
阿尼彌沙 (界名)佛世界名。
阿字 (術語)
阿吒釐 (地名)國名。中印度之境。人性澆薄,佛法不行。見西域記。
阿吒那劍 (經名)At!t!ana,外道所傳之經名,未詳。十誦律二十四曰:「阿吒那劍,鬼神成經。」
阿吒筏底 (雜名)多聞天即毘沙門天之居城。慧琳音義十一曰:「阿吒筏底城,即多聞天王所居也。」
阿吒婆拘 (神名)見阿吒[口*縛]迦項。
阿吒[口*縛]迦 (神名)A^t!avika,鬼神名。又作遏吒薄。阿吒薄俱。慧琳音義十二曰:「阿吒薄迦,曠野鬼神大將名也。或名遏吒薄,皆聲轉也。俗名元帥大將非也,十六藥叉將之一將也。」
阿吒薄俱元帥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修行儀軌 (經名)三卷,唐善無畏譯。
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神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
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失譯。
阿吒薄拘付囑咒 (經名)一卷。失譯。
阿吒婆拘咒經 (經名)阿吒婆拘鬼神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之略。
阿吒薄俱 (神名)又作阿吒婆拘。與阿吒[口*縛]迦同。阿吒婆拘咒經
阿夷 (雜語)阿梨耶A^rya之訛略。譯曰尊者,聖者。飾宗記十曰:「阿夷翻尊者或聖者,今阿夷者略也。僧祇律中,阿梨耶僧聽,即是也。」【又】(人名)悉達多太子之阿私陀仙人之別名。法顯傳曰:「阿夷相太子處。」大部補註五曰:「阿夷亦云阿私陀,此云無比,又云端正也。」
阿夷恬 (術語)譯曰新學。又新發意發心入佛道,經時日未多者之稱。見玄應音義九,名義集一。
阿夷頭 (人名)阿耆多
阿夷多翅舍欽婆羅 (人名)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阿夷那 (人名)異學沙門之名。
阿夷那經 (經名)因異學沙門阿夷那弟子來為諸比丘說法非法,義非義等之差別。攝於中阿含經四十九。
阿夷羅和帝 (地名)Ajiravati^,河名。阿恃多伐底
阿夷羅婆底 (地名)Ajiravati^,河名。阿恃多伐底
阿夷羅跋提 (地名)河名。阿恃多伐底
阿地瞿多 (人名)Atiku%t!a,沙門名。譯曰無極高。中印度之三藏。見開元錄八,陀羅尼集一。
阿地目得迦 (植物)阿提目多伽
阿休何 (地名)Aho-ganga%,山名。譯曰嚮。見善見律毘婆沙二。
阿牟伽 (術語)Amogha,又作阿謨伽,阿目佉。譯曰不空。功德不空之義。見光明真言金壺集。
阿牟伽皤賒 (菩薩)Amoghapa%s/a,不空罥索觀音之梵名。陀羅尼集經三曰:「阿牟伽皤賒,唐云不空罥索。」
阿目佉跋折多 (人名)傳不詳。
阿至摸 (術語)菩薩位名。第四住。出三藏記九曰:「阿至摸,晉云四住。」梵Arcis!mati。
阿伐羅勢羅 (堂塔)Avaras/aila,譯曰西山。在南印度,[馬*太]那羯礫迦國之伽藍名。見西域記十。
阿死羅摩登祇旃荼 (人名)女名。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女名也,摩登祇,女之總名。阿死羅,女之別名。此女由卑賤故,恒以拂帚為業,用給衣食也。」即旃荼羅女也。
阿利沙 (術語)A^rs!a,舊作阿黎沙。譯曰古聖主。演密鈔五曰:「梵語阿利沙,秦言古聖主。即自利利他殊勝功德,古仙聖道也。」(即佛也)。
阿利沙偈 (真言)謂古仙成就之真言也。大日經疏曰:「所說阿利沙偈,名為自然成就真言。」供養法疏下曰:「阿利沙,嘆佛功德也。」
阿利耶 (術語)識名。阿賴耶
阿利羅跋提 (地名)Aciravati^,流於舍衛城外之河名。阿恃多伐底
阿吽 (術語)Ahu%m%,阿吽二字,為一切文字音聲之根本,阿者開聲,吽者合聲,一切之言語音聲,盡歸此二字。阿為大日如來之種子,吽為金剛薩埵之種子。悉曇三鈔下曰:「阿吽二字,出入息風,即是一切眾生性德,本具自證(阿字)化他(吽字)也。恒沙萬德,莫不包括此二音兩字。阿是吐聲權輿,一心舒遍,瀰綸法界也。吽是吸聲條末,卷縮塵剎,攝藏一念也。阿字是毘盧遮那,吽字是金剛薩埵。」又阿者菩提心之義。吽者涅槃之義。阿吽二字為菩提涅盤之二者。守護國界經曰:「阿字者,是菩提心之義。」吽字義曰:「吽字者,一切如來誠實語。所謂一切諸法,無因無果,本來清淨,圓寂義。」大日經義釋五謂吽字師子吼聲。為大日經悉地成就品所說,以二字喻蓮花與水,阿為悉地之果(蓮花),吽為使之成就之行因也。
阿私 (人名)又作阿夷。阿私仙
阿私陀 (人名)又作阿斯陀。阿私仙
阿私仙 (人名)又作阿夷,阿私陀,阿斯陀Asita等。譯曰無比端正。名義集二曰:「阿斯陀,或云阿夷,此翻無比,又翻端正。」有二人:一人於過去世為釋尊說法華經者。見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一人為釋尊生於淨飯王宮時相之者。見因果經一。
阿私陀仙相太子 (故事)釋迦初生時,阿私陀仙人相之曰:「若在家者,年二十九,為轉輪聖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種智,廣濟天人。」見因果經一。
阿伽坏 (器具)入供佛閼伽之土器也。閼伽
阿伽陀 (飲食)一作阿揭陀Agada,藥名。譯曰普去,無價,無病,或作不死藥,丸藥。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阿竭陀藥,又言竭陀,或云阿伽陀。梵言訛轉也,此云丸藥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阿揭陀藥,阿云普,竭陀云去。言投此藥,普去眾疾。又阿言無,竭陀云價,謂此藥功高,價直無量。」慧苑音義上曰:「阿無也,揭陀病也,服此藥已,更無有病,故為名耳。」止觀一之五曰:「阿伽陀藥,功兼諸藥。」
阿迦尼吒 (界名)巴利語Akanit!t!ha,又作阿迦膩吒,阿迦抳搋。梵語曰阿迦尼瑟吒Akanis!t!ha,又作阿迦尼沙吒,阿迦尼師吒,阿迦抳瑟搋。略曰尼師吒,尼吒,或二吒。譯言色究竟。色界十八天中之最上天名。慧苑音義上曰:「阿迦尼吒,具云阿迦尼瑟吒。阿迦,云色。尼瑟吒,云究竟。謂色界十八天中,此最終極。又阿者無也,迦尼瑟吒者小也。謂色界十八天中,最下一天唯小無大,餘十六天,上下互望,亦大亦小。此一天唯大無小,故以名。」又玄應音義七,取前說,阿迦譯云質閡。
阿伽雲 (菩薩)藥王菩薩之梵名。見藥王藥上菩薩經,法華經藥王品,名義集一。
阿伽摩 (術語)Agama,阿含
阿伽嚧 (雜名)AguruAgaru,又作阿伽樓。譯曰香樹。沈香。見名義集三。
阿伽目陀 (雜語)數名。譯曰數千萬柿。見本行集經十二。
阿伽羅伽 (天名)星神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眾。秘藏記末曰:「阿伽羅伽,白色持鉾。」胎曼陀羅鈔六曰:「或記曰:熒惑星,或火曜也。是惡星也。」梵An%ga%raka。
阿伽母陀羅 (印相)印相名。譯曰供養法印。見陀羅尼集經五。梵A^rgpya-mudra。
阿沙陀 (人名)A^s!a%d!ha,又作頞沙荼,阿沙荼。比丘名,此人為比丘尼所度而得度。見阿育王經九,經律異相十七。【又】譯曰四月,見西域記二,梵語雜名。【又】星宿名。譯曰箕宿。斗宿。見翻梵語。
阿沙干那 (地名)頞濕縛羯拏
阿沙波陀 (植物)樹名。阿濕婆他
阿沙妃麼洗 (雜語)譯曰四月。
阿沙荼 (雜名)又作頞沙荼。紀月之名。此月之大陰,值魚宿而滿,故名。印度紀月之第五月,即此方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之間。按此說與阿沙陀條所載者異。
阿含 (術語)A^gama,小乘經之總名。新稱阿笈摩。舊稱阿含,阿鋡,阿含暮。譯曰法歸。萬法歸趣於此而無漏之義。又譯曰無比法,謂無類之妙法也。或譯曰趣無,所說之旨畢竟無歸趣之義。長阿含經序曰:「阿含者,秦言法歸,所謂萬法之淵府總持之林苑也。」名義集四曰:「阿含正云阿笈多,此云教,妙樂云:此云無比法。」四阿含暮抄序曰:「阿含暮者,秦言趣無也。」新稱阿笈摩,阿伽摩,譯曰教,又作傳。唯識述記七曰:「阿笈摩者,此翻為教,展轉傳說故,名為傳。」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阿笈摩,亦言阿伽摩,此云教法,或言傳,謂展轉傳來以法相教授也。舊言阿含,訛略也。」佛成道初,於鹿野苑始說之。吉藏之法華論疏曰:「阿含正是外國教,名通大小。四阿含等為小也,涅槃云方等阿含,此即大也。」華嚴探玄記九曰:「阿含,正音阿笈摩,今譯名傳。謂此聖言,是三世佛之所同說。但古今諸佛,相傳而說,非新翻作,故名傳。」
四阿含經 (經名)一切之小乘經分類為四部,一增一阿含經,五十一卷,搜集法門之數者。二長阿含經,二十二卷,集長經文者。三中阿含經,六十卷,集不短不長之經文者。四雜阿含經,五十卷,混集前三者。四部之名,因經文之體裁而名。
五阿含 (經名)一長阿含。二中阿含。三僧育多阿含。四鴦堀多羅阿含。五屈陀伽阿含。見善見律毘婆娑一。
阿含時 (術語)教相判釋五時之一。世尊說阿含經之時。又名鹿苑時。以於鹿野苑說此故也。佛成道後十二年間之名。大藏經中四阿含之外,或冠阿含之名,或立別題之小乘經甚多,皆為阿含之別出及其部類,故一切小乘部之經典,總名阿含經。
阿含正行經 (經名)佛說阿含正行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說五根為賊,五根相欺,又說十二因緣持五戒等。
長阿含十報法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長阿含中之十上經同本異譯。十種法說於增一。
別譯雜阿含經 (經名)十六卷,失譯。雜阿含經中之撮要別譯。
雜阿含經 (經名)一卷,失譯。雜阿含本經中之撮要別譯。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玄,嚴佛調共譯。說斷生死應念十二因緣。
阿含部 (術語)屬於阿含之部門也。原為佛說之總稱,後大乘經興,舉凡有阿含之經名者,總名為小乘,遂為小乘經之異名。北方佛教謂長中雜增一為四阿含,四阿含及屬於此者,總稱為阿含部。南方所傳者,於四阿含之外,稱小乘雜部為屈阤迦阿含,是為五阿含。至元錄六出一百十一部,三百三十七卷。註曰:「重單合譯,阿含部類支派別行,并編於此。」明藏目錄舉稱為小乘阿含部者一百三十七部。又南方所傳之巴利聖典,於四阿含經外,現存屈阤迦阿含十五部。
阿尾捨 (修法)A^ves%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驗者,攝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問病之輕重,命之長短,一切之災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譯曰遍入。謂請降天神攝取鬼魅。令遍入於童男女之支體也。摩醯首羅天說阿尾奢法曰:「時摩醯首羅告那羅延言:汝當諦聽。(中略)若欲知未來事者,當揀擇四五童男或童女,可年七八歲,身上無瘢痕靨記,慧聰靈利。先令一七日服素食,要須吉日沐浴,遍身塗香,著淨衣。口含龍腦豆蔻,持誦者面向東坐,身前以白檀香塗一小檀,可一肘量。令童女等立檀上。(中略)取安息香,以大印真言,加持七遍。燒令童女薰手。又取赤華加持七遍,安童女掌,便以手掩面。則持誦者結印誦言,應誦七遍。則彼童女戰動,當知聖者入身,必速應驗未來善惡一切災祥事。」瑜祇經曰:「若加持男女,能令阿尾舍,三世三界事,盡能知休咎。」
阿尾奢法 (修法)阿尾捨
阿尾奢法經 (經名)速疾立驗摩醯首羅天說阿尾奢法,一卷。
阿判那 (衣服)衣名。阿毘曇經下曰:「阿判那者,庫麻雜吉貝衣也。」芻摩。梵A^vapana。
阿折羅 (人名)A^ca%ra,羅漢名。譯言所行。見西域記十。
阿沒[口*栗]睹 (術語)譯曰甘露。見大日經疏十三,阿密哩多
阿那含 (術語)Ana%ga%min,譯曰不還。不來。斷盡欲界煩惱之聖者名。此聖者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還。大乘義章十一曰:「阿那含者,此名不還。小乘法中,更不還欲界受身,名阿那含。」
阿那含果 (術語)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得阿那含果報之位名。無量壽經下曰:「二十二億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
阿那含向 (術語)向阿那含果修行之位名。為四向中之第三向。
阿那律陀 (羅漢)阿那律
阿那律 (人名)Aniruddha,舊稱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盧豆,阿[少/免]樓[馬*太],阿樓[馬*太],阿[少/免][馬*太],阿泥[少/免]豆,阿泥嚕多。譯曰如意無貪。新稱阿泥律陀。譯曰無滅如意。佛十大弟子之一。為佛之從弟,迦毘羅城之釋氏也。玄應音義二十六曰:「阿那律陀,舊言阿那律,亦云阿[少/免]樓[馬*太],亦言阿泥盧豆,皆一也。此云無滅,亦云如意,甘露飯王之子,佛堂弟也。」其傳見法華文句三,阿彌陀經慈恩疏上,名義集一。 0064.JPG
阿那律天眼 (故事)佛十大弟子中各有第一。此人為天眼第一。增一阿含經三曰:「天眼第一,見十方域,所謂阿那律比丘是。」天眼是六神通中之天眼通也。楞嚴經二曰:「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視掌中菴摩羅果。」
阿那律失明 (故事)出家之初,貪睡眠。佛訶之為畜生之類。聞責乃七日不眠,遂失明。見楞嚴經五。
阿那律經 (經名)佛說阿那律八念經,一卷,後漢支曜譯。即中阿含經長壽王品中八念經之同本異譯。阿那律起八種之正念,一一對明之。佛知其所念住讚之。
阿那律陀經 (經名)阿那律陀尊者,為諸比丘說四禪及漏盡之法,為賢善之命終。此經攝於中阿含經六十。
阿那邠邸 (人名)又作阿那邠坻。舍衛國給孤獨長者名。長者有七子,不信佛法,阿那邠邸悲之,各與金千兩,使詣佛處,蒙佛之教而歸於正法。見阿那邠邸經。
阿那邠邸經 (經名)具名阿那邠邸化七子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出增一阿含經四十九卷非常品。
阿那伽迷 (術語)阿那含之舊稱。坐禪三昧經下曰:「阿那伽迷者,秦言不來。」阿那含
阿那伽彌 (術語)Ana%ga%min,阿那含之舊稱。智度論三十二曰:「阿那名不,伽彌名來,是名不來。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界無色界中,於彼漏盡,不復來生。」阿那含
阿那波那 (術語)A^na%pa%na,舊稱安般,安那般那,阿那般那。新稱阿那波那,阿那阿波那。譯曰數息觀。數出息入息鎮心之觀法名。大乘義章十二曰:「安那般那觀,自氣息繫心數之,勿令忘失,名數息觀。」安般守意經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論慧影疏六曰:「阿那般那者,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息。」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那波那,此云數息觀。」舊俱舍十六曰:「若風向身入,名阿那。若風背身出,名波那。」俱舍論二十二曰:「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同光記二十二曰:「阿那,此云持來。阿波那,此云遣去。」
阿那般那 (術語)阿那波那
阿那摩低 (人名)Ratnamati,沙門名。譯曰寶意。見梁高僧傳三。
阿那陀答多 (地名)阿耨達
阿那婆答多 (地名)阿耨達
阿那波達多 (地名)又作阿那跛達多,阿耨達
阿那婆達多 (地名)又作阿那波達多,阿那跋達多Anavatapta,池名。為阿耨達之新稱。阿耨達
阿那婆達多龍王 (異類)法華經序品所列八大龍王之一。文句二之下曰:「阿那婆達多,從池得名,此云無熱。無熱池,長阿含十八云:雲山頂有池,名阿耨達池。中有五柱堂,龍王常處其中。」
阿那耆智羅 (術語)陀羅尼名。譯曰救諸病苦。見七佛八大菩薩神咒經八。
阿那耆富盧 (術語)陀羅尼名。譯曰法忍。見七佛八大菩薩神咒經八。
阿那耆置盧 (術語)陀羅尼名。譯曰度脫眾生。見七佛八大菩薩所說神咒經五。
阿那耆盡寧 (術語)陀羅尼名。譯曰拔眾生苦。見七佛八大菩薩所說神咒經一。
阿那阿波那 (術語)Ana%pa%na,觀法名。阿那波那
阿那呼吒盧 (術語)陀羅尼名。譯曰護國土及眾生。見七佛八大菩薩神咒經八。
阿那藪囉[口*縛] (術語)見阿那籬[打-丁+羅][口*縛]項。
阿那籬[打-丁+羅][口*縛] (術語)An!a%srava,譯曰無漏。無煩惱之義。見華嚴疏鈔三十。
阿那他擯荼他 (人名)Ana%thapin!d!ada,阿難賓低
阿那婆婁吉低輸 (菩薩)A^rya%valokites/vara,觀音菩薩之梵名。觀音玄義一曰:「阿那婆婁吉低輸。」阿縛盧枳低濕伐邏
阿那耆不智究梨知那 (術語)陀羅尼名。譯曰大極濟。見七佛八大菩薩神咒經八。
阿那他賓荼揭利呵跋底 (人名)Ana%thapin!d!ada-gr!hapati,長者名,譯曰給孤獨。阿難賓低
阿那陀賓荼[馬*太]寫耶阿藍磨 (地名)Ana%thapin!d!adasyaa%ra%ma,阿那邠阿藍磨,阿那邠阿藍,阿那陀賓荼陀私那(正耶),阿羅禰,阿難邠坻阿藍,皆為梵音之訛略。譯曰給孤獨園。舍衛城之富豪,須達長者園之梵名。玄應音義三曰:「阿那陀,此云無親,舊人義譯為孤獨。賓荼[馬*太]寫耶,此云團與,舊人義譯為給。猶是須達多之別名。須達多,此云善與,故得給孤獨名也。阿藍磨者,園也。」
阿波羅 (界名)天名。阿波會
阿波會 (天名)A^bha%svara,又作阿波[言*會],阿會[一/旦]修,阿波[一/旦]羞,阿波羅,阿波嘬羅遮。色界第二禪天中,第三天之名。舊譯曰光音。新譯曰極光淨。玄應音義三曰:「阿波會天,此云光音天,亦言極光淨天,即第二禪第三天。」可洪音義一曰:「阿波會天,樓炭經云阿波羅,四阿含暮抄云阿波嘬羅遮天,此云光音,即第二禪天王也。是第二禪之第三天也,唐云極光淨天也。」
阿波羅囉 (異類)Apala%la,龍王名。阿育王經二曰:「龍王名阿波羅囉。」
阿波摩羅 (異類)鬼名。慧琳音義十九曰:「阿波摩羅,訛也。正云阿跛婆麼囉,瘧鬼總名也。」梵Apasma%ra。
阿波摩那 (界名)天名。阿波羅摩那阿婆
阿波笈多 (人名)Apagupta,人名。譯曰不正護。見阿育王經八。
阿波阤那 (術語)Avada%na,譯曰譬喻。十二部經之一。經中以世間之譬喻,寓言解說教理之部分也。智度論三十三曰:「波陀那者,與世間相似柔軟淺語也。」大乘義章一曰:「阿波陀那經,此名喻。」巴Apada%na。
阿波他那 (術語)阿波阤那
阿波羅質多 (印相)Apara%jita,印相名。譯曰無能勝印。見陀羅尼集經三。
阿波末利加 (植物)Aparama%rga,草名。又曰阿婆末唎,阿婆末迦,阿波麼羅[言*我]。千手陀羅尼經曰:「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也。」不空罥索經曰:「阿婆末迦。」梵語雜名曰:「阿波麼羅[言*我]。」
阿波那伽低 (術語)Aparagati,譯曰惡趣。由惡業而趣之場所也。見玄應音義四。
阿波麼羅[言*我] (植物)草名,阿波末利加
阿波蘭多迦 (地名)Apara%ntaka,印度古王國名。阿育王於各地派遣傳道僧時,曇無德所赴之地也。見善見律二。
阿波羅提目伽 (人名)Apratimukha,王名。譯曰端正。見賢愚因緣經八。
阿波羅摩那阿婆 (界名)Aprama%n!a%bha,又曰阿婆摩那,廅波摩那。色界第二禪中,第二天之名。譯曰無量光。四阿含暮抄下曰:「阿波羅摩那阿婆,此言無量光。」玄應音義三曰:「廅波摩那,晉言無量光天。諸經中有作阿波摩那天,非也。應言阿缽羅摩那婆缽利多婆也。」
阿波邏羅龍泉 (地名)阿波邏羅Apala%la,為梵名,譯言無苗。北印度烏仗那國之池,阿波邏羅所住,故有此名。即蘇婆伐窣堵(今名Swat)河之水源也。據西域記之說,昔迦葉佛時,所謂殑祇Gan%gi之人,深通咒術,御惡龍不許暴雨。國人德之,恒從收獲中贈幾分,後怠之,彼怒,自為暴龍,損害苗稼,佛教化之,惟許十二年為一回災害。此國古來以禁咒有名。
阿育 (人名)As/oka,舊稱阿恕伽。新稱阿輸迦。譯曰無憂。西紀前三百二十一年頃,於印度創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pta)孫也。紀元前二百七十年頃,統一全印度,大保護佛教,使之宣布各地。王之傳,南北各異其趣,北傳之阿育王經,阿育王傳,謂其母為瞻婆羅國之婆羅門女,名曰須跋羅祇(Subhadra%n!gi)王幼時甚狂暴,不為父王所愛。欲以兄修私摩(S/usmna)為嗣。偶值領內德叉尸羅(Taks!asila%)國叛亂生,命彼往討。據阿育王經言:「器杖資具悉不與之。」又阿育王傳言:「唯與四兵,不與刀杖。」父王之意蓋期其沒陣也。然彼豪邁善戰,平定叛亂,威權由此大張,遂於父王崩後,殺修私摩而登王位。南傳之善見律一,島史六章,大史五章則與之異,當阿育王未為王時,出為烏闍衍那(Ujjayini)副王(Yuvara%ja)在任地司收斂事,偶聞父之訃音,倉皇歸都,首襲修私摩殺之,自即王位,四年間除同母弟帝須,并殺異母兄弟九十九人,然後舉即位大禮。是乃佛入涅槃後二百八十年也。兩說雖異,而於即位前後兄弟間有內訌,則同。登位之初,依然極狂暴,殺大臣戮婦女無數。又容栴陀耆利柯之言,造一大地獄,戮無辜之民無算,及後翻然歸於佛教,大發揮慈悲精神,努力於正法之興隆宣布。王之事蹟,有其敕語誥文可證。又佛典中亦有記載,得彼此綜合而知之。誥文或刻於巖面或刻於石柱,現今所發見者,有三十四章。經幾多學者之苦心研究而得之。據是等誥文觀之,則王有兄弟姊妹及兩后。國都為華氏城,王權所及之範圍,北由雪山地方,南及摩奈索,東由頻伽羅灣,西及亞剌比亞海。誥文內容雖有種種異說,而要在宣布正法(Dharma)天下和樂,獎勵國民懷抱慈悲精神之事。可知王不僅統御廣大之版圖,甚得其宜,併愛真理,富於博愛之精神,誠印度空前絕後之聖王也。即稱為有史以來世界之大王,亦無不可。王歸佛之動機,自阿育王傳第一考之,乃因見海比丘之奇蹟,自善見律毘婆沙第一考之,乃出於尼瞿陀(Nigrodha)之感化,然有名之誥文第十三章有謂「天愛善見王灌頂第八年,征服迦[食*夌]伽,捕虜十五萬人,戮十萬人,其僵者更不知為幾倍。迦[食*夌]伽并吞以來,天愛熱心護持達摩,歸依達摩,又宣揚達摩教規。」則直接歸佛之動機,在於征服迦[食*夌]伽,然其遠因當為即位初年所經驗之悲劇與一沙門之說法,於殘忍酷薄之王心,喚起宗教的信念之萌芽,後又目擊征服迦[食*夌]伽之大慘事,一時勃發,遂直入佛門,歸於正法也。王一入佛門,熱烈之度非常,於領內各地建立八萬四千大寺與八萬四千寶塔,又將正法宣布之誥文刻於四方,親身拜佛跡而供養之,此其最著名之事蹟也。又依善見律婆沙第二考之,王即位十七年,於華氏城為異論防止,企求第三次之結集,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一千之長老從事於此,以九月終其效,結集終了之後,派遣宣教師於四方,如派末闡提(Majjhantika)至罽賓(Kas/mir)犍陀羅(Gandha%ra)國,派摩訶提娑(Maha%deva)至摩醯沙末陀羅(Mahisa-man!d!ala)國,派勒棄多(Rakkhita)至娑那娑私(Aanava%si沙漠地方)國,派曇無德(Yonaka-dkamma-rakkhita)至阿波蘭多迦(Aparantaka五河西部)國,派摩訶曇無德(Mahadhamma-rakkhita)至摩訶勒叱(Maha%-rat!t!ha)國,派摩訶勃棄多(Maha%rakkhita)至叟那世界(Yonaloka希臘領地)派末示摩(Majjhima)至雪山邊國(Himavanta-pada尼波羅地方)派須那迦及鬱多羅(Sonaka,Uttara)至金地(Suvarna-bhu%mi緬甸)國,派摩哂陀(Mahinda)至師子(Lan%ka%錫蘭)國,令各從事教化。以上乃善見律之所傳也。又誥文第十三章記王與希臘之五王國交通。所謂五王國者希利阿(Syria)曷奇伯篤(Egypt)買賽頓(Macedon)曷畢落司(Epiros)及克雷納(Cyrene)是也。王之出世年代,古來頗多異說,若於近時希臘,印度比較研究上由前記希臘五王國之出世年代換算之,便得確定其年時,雖從換算之方法,生三五年之差異,而其即位在西歷紀元前二百七十所前後,則甚明也。蓋王之記傳南傳與北傳之間,不無乖錯。其中顯著者,如北傳謂王乃佛滅百年出世,不言迦羅阿育出世。南傳謂王之出世,是佛滅二百八十年,佛滅百年,別有迦羅阿育之治世。佛教史家或融會此南北兩傳,謂北方傳之阿育為迦羅阿育,南方傳之阿育為達磨阿育,南北所傳之阿育實非一人,此恐出於附會,不可信也。從來以南方所傳者為正確,信之不疑。而誥文所記者,反助北方之所傳,亦一奇也。
佛陀懸記阿育王 (本生)世尊與阿難共行,道有童子戲以土為道奉世尊。世尊記此童子曰:此兒我入涅槃後百年,姓孔雀,名阿育,出世當為轉輪王,信樂正法,起八萬四千塔供養舍利。見阿育王經一。
阿育王弟七日為王 (傳說)據南傳善見律,王弟帝須初不信佛教,一日入森林,見群鹿交尾,疑比丘能制欲,還語王。王乃解此疑問,欲使歸佛教,讓王位於帝須,七日且告以期終處死。帝須昇王位,雖快樂供養,無不任意,而畏死無寧日,故不起欲,憂惱憔悴。王仍謂帝須曰:出家比丘,常思惟死,故無暇起染著心。於是帝須即信佛法,感激曇無德(Dhamma-Rakkhita)之奇蹟,終強請於王,至阿育寺為比丘。北傳阿育王傳(卷二)王弟宿大哆。阿育王經(卷三)毘多輸柯之傳說,大略與南傳相同。韋陀輸
阿育王最後施半菴摩勒果 (傳說)王臥病,施心益強,日夜送黃金於雞園寺不止。時邪見之大臣,勸太子三波地,勒守庫藏,使王命不行。王竟無施物,唯有半菴摩勒果在手中。王大悲惱,說偈曰:「今我阿育王,無復自在力,唯半阿摩勒,於我得自在。」乃遣侍臣施與雞園寺。雞園寺上座碎為粉末,置羹中遍分與眾僧。見阿育王經五。
阿育王役使鬼神 (傳說)王建八萬四千塔時,欲一夜成功之,遂役使夜叉。見阿育王經一。雜阿含經二十三。
阿育王一子一女出家 (故事)阿育王有一子,名摩哂陀,有一女名僧伽密多,王弟帝須比丘,請王令二子出家。王問二子,二子大喜,欲出家,即使二子出家入佛法。摩哂陀時年滿二十。推目犍連帝須為和尚,摩訶提娑為阿闍梨,受具足戒。僧伽密多年十八歲,推曇摩波羅為和尚,受六法。此為王登位後六年之事也。摩哂陀於三藏中總持一切佛法,後依和尚帝須之勸至師子國。
阿育王為女造像 (雜名)阿育王為第四女所造也。梁書扶南國傳曰:晉咸和中,丹陽尹高悝,行至張侯橋,見浦中五色光長數尺。不知何怪,乃令人於光處掊視之。得金像,未有光趺。悝乃下車載像,還至長干巷首,牛不肯進。悝乃令馭人任牛所之。牛徑牽車至寺,悝因留像付寺僧。每至中夜,常放光明。又聞空中有金石之響。經一歲,捕魚人張係世於海口忽見有銅花趺浮於水上,係世取送縣。縣以送臺乃施像足宛然合會。簡文咸安元年,交州合浦人董宗之採珠,沒於水底。得佛光艷。交州押送臺以施像,又合焉。自咸和中得像,至咸安初,歷三十餘年,光趺始具。初高悝得像後,西域胡僧五人來,請悝曰:昔於天竺得阿育王造像。來至鄴下。值胡亂,埋像於河邊。今尋覓失所。五人嘗一夜俱夢見像曰:已出江東,為高悝所得。乃送此五僧至寺,見像噓欷涕泣。像便放光,照燭殿宇。又瓦官寺慧邃,欲模寫像形。寺主僧尚慮虧損金色。謂邃曰:若能令像放光回身西向,乃可相許。慧邃便懇到拜請,其夜像即轉坐放光,回身西向。明旦,便許之。像趺先有外國書,莫有識者。後三藏那求跋摩識之,云是阿育王為第四女所造也。
阿育王山 (地名)在今浙江寧波鄞縣。西晉武帝太康二年,有劉薩訶者,於此山得古塔一基以為阿育王八萬四千塔之一,尊崇之,此山遂稱為阿育王山。劉宋元嘉十二年,曇摩密多,建立寺塔。梁大同六年,武帝詔越州守臣蕭[祭-示+言]重修寺宇。簡文帝亦時奉錢。或云:寺本號廣利寺,梁武帝時,改賜阿育王寺之名。爾後塔之供養,數數行之,及宋代,大覺懷璉住之,建宸奎閣。蘇軾作記。尋而宗杲,介諶,德光,如洪,大觀等,交董之,為臨濟之道場,一時稱盛見廣弘明集十六,法苑珠林三十八,佛祖統紀三十六五十三等。
阿育王塔 (堂塔)阿育王為佛以後大興佛事,到處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及供養僧眾。據善見律毘婆沙一,謂阿育王統領之國,其數有八萬四千,故王敕諸國建八萬四千大寺,八萬四千寶塔云。阿育王傳一及阿育王經一等,謂王由海比丘知佛有懸記,詣王舍城,取阿闍世王所埋之四升舍利,又悉取他六所所埋之舍利,造八萬四千寶篋,一篋盛一舍利,復造八萬四千寶甕,八萬四千寶蓋,八萬四千疋綵,為莊校,以建立八萬四千寶塔云。法顯傳及西域記等亦皆敘王造八萬四千塔。又雜譬喻經上,謂阿育王希疾病平愈,造一千二百寶塔。其塔數雖不知孰確,而王由興教愛法之至情,多建寺塔,則非子虛也。今諸塔殆已無存,彼中印度之僧志古塔,是否為此中之一,亦不可考。又古來有傳說此阿育王塔我國亦有之者,如廣弘明集十五,舉鄮縣(今寧波鄞縣)塔已下凡十七塔,法苑珠林三十八列鄮縣塔以下凡二十一塔,謂皆為阿育王所造。案阿育王之領土,不及於我國,塔何從來?殆附會之說也。考佛祖統紀四十三,謂吳越王錢俶,慕阿育王造塔事,以金銀精鋼造八萬四千塔,中藏寶篋印心咒經,布散部內,凡十年而功竣。其附會即由此歟。
阿育王傳 (經名)七卷,西晉安法欽譯。記阿育王之事蹟及摩訶迦葉以下優波[毛@(鞠-革)]多等之因緣者。
阿育王經 (經名)十卷,梁僧伽婆羅譯。與前本大同小異。
阿育王譬喻經 (經名)具名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一卷,失譯。天尊為佛之尊號,是彙集教訓的譬喻者。百譬喻經之類,冠以阿育王三字者,因其初之一喻關於王之事也。
阿育王石刻文 (雜名)阿育王磨崖等所刻之教法誥文也。阿育王既歸佛法,欲普布德教於四方,故於己領土,到處刻教法誥文,法顯傳及西域記等,處處記石柱之事,謂是阿育王所建,是也。其後湮沒者多,世人遂無知者,至近代歐洲人旅行印度各地方,發見幾多之磨崖等,經普林攝Prinsep氏等苦心研究,遂得讀破其誥文,確定為阿育王使刻者。其發見者,有大磨崖七所,小磨崖七所,石柱九基,有銘文之石窟三所。大磨崖雖略有具缺,而大都各有十四章之誥文,皆磨礪岩或大石,而鐫刻文字,其中亦有彫飾象身等者。其文字或用佉盧瑟底Kharos!t!hi文字書之(僅有二大磨崖用此文字),或用古梵字記之。佉盧瑟底文字與梵字反對,讀法自右而左。此等大磨崖所刻十四章之誥文,據其中之記載,可知為阿育王灌頂(即位)第十二年至第十四年之間所刻者。小磨崖各刻誥文(與前十四章異),一章或二章,或同或否。石柱九基中,六基各有同文之教法誥文七章,他三基各有簡短之別文一章,雖多毀損,亦有柱頭柱身完全者。柱頭者,鈴形之上,有圓板,其側緣彫飾蓮華忍冬花或鵝類,板上置獅子像者為多。其長,小者三十二三呎,大者及四十二呎餘。其直徑,下部約二呎乃至三四呎。自其誥文所載考之,可知為王即位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之間所刻者。石窟三所,各刻銘文一章,皆不長。今述各誥文及銘文之大意如下:大磨崖誥文十四章,禁畜之犧牲及祭典。施藥,移植藥草,并植樹穿井,以利人畜。官民皆應每五年參集正法之大會。應不怠正法之弘通。任命大法官,使努力庶民之康安,窮乏之救恤。親聽政事,以利民眾。與異教徒勿互相爭。廢畋獵。應止敗德無益之俗典,行正法之式典。應為來世離罪業。應行法施。異教徒應相和合,無論何法皆應重之。悔悲迦[食*夌]伽征服之慘事,歸於正法,於希臘五王國及他國弘通法音。又記誥文刻石之緣由。又別文二章,皆記應愛撫百姓,使得二世之福祉,每五年應催無遮大會。小磨崖之誥文,或謂弘法既及全印,將來尚應益益擴布,增進天祐。或言應作孝順等正行。或對於摩揭陀之僧眾記王歸敬三寶之志厚及佛宣說之經法應長存。石柱之誥文七章,言任輔弼之任者,應無上下之別,誘導民於正道。正法殊勝。勿為惡業。知事應以慈仁為旨,寬於賞罰。應不行殺害生類或去勢等。一切階級,一切異宗,皆為王所崇敬及禪定功德宜尊等。其簡短之別文,或記王妃施捨樹林等因緣。或記王之參拜并建柱等。石窟之銘文,各記其洞崖施捨之事。以上皆為現今所發見者。而後來之學者,或再發見未發之遺物,未可知也。
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 (經名)一卷,苻秦曇摩難提譯。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姦之而不能,遂與姦臣耶奢(Yas/as)謀,抉壞太子兩目,此經為說其因緣者。
阿制多 (人名)Ajita,阿逸多之新稱。慧苑音義上曰:「阿逸多正云阿制多,此云無能勝也。」阿逸多
阿制單闍耶 (雜語)Ajitan^jaya,譯曰無能勝。最勝之義。大日經疏十曰:「阿誓單闍耶,無能勝也,闍耶是勝,阿是無。」
阿周陀 (人名)目連昔稱阿周陀道人,在檀特山時,見須大拏太子(釋迦如來因位時名)發願為神通第一之弟子。見佛本行集經,大部補註三。
阿周陀那 (植物)Arjuna,木名。又龍樹菩薩之字也。龍樹菩薩本傳曰:「菩薩之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
阿呼 (術語)Ahu%,嘆美之詞。譯曰奇哉。見名義集五。【又】山名Arka,譯曰日。見彌沙塞律三十四。
阿呼地獄 (界名)法苑珠林曰:「何名阿呼地獄?此諸眾生受嚴切苦逼之狀,叫喚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是名為阿呼地獄。」
阿卑羅吽欠 (術語)a vi^ ra hu%m! kham梵語。大日如來之真言,阿字為地大,卑字為水大,羅字為火大,吽字為風大,欠字為空大,此一咒網羅一切萬象,故誦之,則一切法悉成就云。具云唵,阿毘羅吽欠,莎婆訶。但以唵與莎婆訶,一切真言皆有之,故從略。阿毘羅吽欠
阿呵呵 (雜語)Ahaha,笑聲。阿者發語辭。見碧岩著語。
阿叔迦 (人名)阿輸伽
阿底哩 (天名)Atri,天仙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眾。秘藏記末曰:「阿底哩仙,左手水瓶,右手覆身。」
阿夜健多 (雜名)Ayahknn!d!a,鐵名。阿夜塞健那之略。阿夜,譯鐵。塞健那,譯勝伏。謂此鐵能伏碎餘鐵之義。見探玄記二十。
阿拘盧奢 (雜語)譯曰罵。見文句記八之四。梵Akros/a。
阿剡底訶羅 (異類)鬼神名。譯曰食火。見孔雀王咒經上。
阿毘曇 (術語)Abhidharma,阿毘達磨之舊稱。
阿毘曇八犍度論 (書名)與阿毘達磨發智論同本異譯。苻秦僧伽提婆,竺佛念共譯。三十卷。犍度。譯曰聚。積聚之義。發智論以有篇章八聚謂之八犍度論。
阿毘曇毘婆沙論 (書名)與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同本異譯。但有初之三犍度,北涼浮陀跋摩,道泰等共譯,六十卷。
阿毘曇心論 (書名)尊者法勝,嫌婆沙論太博而略撰要義者。晉僧伽提婆,惠遠共譯,四卷。
阿毘曇心論經 (書名)此經為解釋阿毘曇心論者。大德優婆扇多造,高齊那連提耶舍譯,六卷。
雜阿毘曇心論 (書名)略名雜心論。尊者法救,以阿毘曇心論過於簡略更增加而成此書。宋僧伽跋摩等譯,十一卷。
阿毘曇甘露生味論 (書名)尊者瞿沙造,失譯,二卷。有十六品,論種種之法相。
阿毘曇五法行經 (書名)後漢安世高譯,一卷。釋四諦五行。
阿毘曇經 (書名)阿毘曇八犍度論之異名。
阿毘曇苦慧經 (書名)阿毘曇五法行經之異名。
舍利弗阿毘曇論 (書名)姚秦曇摩耶舍,曇摩崛多共譯,三十卷。有三十品論種種之法相。
立世阿毘曇論 (書名)佛說立世阿毘曇論。說國土日月等事,即佛教之宇宙觀也。有二十五品。陳真諦譯,十卷。
眾事分阿毘曇論 (書名)尊者世友造,宋求那跋陀羅,菩提耶舍共譯,十二卷。與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同本異譯,但有七品。
阿毘曇門 (術語)阿毘曇者,梵語,譯言無比法等。即發智六足等小乘之諸論也。以之為宗通入涅槃謂之門。當於小乘二十部中之薩婆多部。智度論十八於佛法明[虫*昆]勒門阿毘曇門空門之三門,其中曰:「阿毘曇門,或佛自諸法義,或佛自說諸法名,諸弟子種種集述解其義。」又智度論二曰:「阿毘曇三種:一者阿毘曇身及義,略說三十二萬言。二者六分,略說三十二萬言。三者[虫*昆]勒,略說三十二萬言。[虫*昆]勒廣比諸事,以類相從,非阿毘曇。」可知以發智六足諸論為宗,分別法相,使起正慧,為阿毘曇門之大旨。僧伽提婆等來支那,依之建立毘曇宗,東晉以後流行一時。後天臺及嘉祥取智度論十五:「諸法非有常非無常是愚痴論」之文意,於此等三門外,別加非有非空之一門,是為藏教四門,阿毘曇門配於有門,見法華玄義八,三論玄義等。
阿毘達磨 (術語)Abhidharma,又作阿鼻達磨。論部之總名。舊稱阿毘曇。譯曰大法,無比法。大法,無比法,乃真智之尊稱,凡論部為發生其真智者,故附以大法,無比法之名。新稱阿毘達磨。譯曰對法。對法者智慧之別名。以智慧對觀諸法真之理義。蓋論部問答決擇諸法事理使人之智慧發達。智慧為對觀真理者,故轉指論部對觀真理者,即謂之阿毘達磨。出三藏記十曰:「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大乘義章一曰:「阿毘曇者,此方正翻,名無比法。阿,謂無也。毘,謂比也。曇,謂法也。」西域記三曰:「阿毘達磨藏,或曰阿毘曇藏,略也。」玄應音義十七曰:「阿毘曇,或言阿毘達磨,或云阿鼻達磨,皆梵音轉也。此譯云勝法,或言無比法,以詮慧故。或云向法,以因向果故。或名對法,以智對境故。」起信論疏曰:「今譯為對法,謂阿毘是能對智,達磨是所對境法,謂以正智。妙盡法源,簡擇法相,分明指掌,如對面見,故云對法。」
阿毘達磨藏 (術語)一切論部之總稱。三藏之一。含藏文與義故云藏。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書名)六足論之一。尊者舍利子說,唐玄奘譯,二十卷。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書名)六足論之一。尊者大目犍連造,唐玄奘譯,十二卷。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書名)六足論之一。佛滅後一百年,提婆設摩阿羅漢造,唐玄奘譯,十六卷。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書名)六足論之一。佛滅後三百年,世友尊者造,唐玄奘譯,十八卷。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 (書名)六足論之一。世友尊者造,唐玄奘譯,三卷。已上五論加入施設足論者,對於發智身論謂之六足論。見俱舍論光記一。
阿毘達磨發智論 (書名)佛滅後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譯,二十卷。六足論義門少,發智論最廣,故後代論師以被六論為足,發智論為身。因之名曰發智身論。已上六足一身之七論,為說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論。見俱舍論光記一。
阿毘達磨大毗婆沙論 (書名)毘婆沙,譯曰廣說。佛滅後四百年初,五百羅漢,由健陀羅國迦膩色迦王之請,廣解釋發智身論者。唐玄奘譯,二百卷。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 (書名)頌數六百,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一卷。俱舍,譯曰藏。包藏之義。包藏根本阿毘達磨論要義,故謂之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 (書名)解釋上之本頌者。世親先造本頌,後造釋論。釋論之中固牒舉本頌也。唐玄奘譯,三十卷。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書名)婆藪盤豆造,陳真諦譯,二十二卷。婆藪盤豆者世親之梵名。此論與阿毘達磨俱舍論同本異譯,是曰舊論,又云舊俱舍。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書名)尊者眾賢著。駁世親之俱舍論者。一名俱舍雹論。唐玄奘譯,八十卷。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 (書名)尊者眾賢著。顯揚自宗者。唐玄奘譯,四十卷。
入阿毘達磨論 (書名)塞建陀羅阿羅漢造,唐玄奘譯,單簡述有部宗之法相者。一卷。
阿毘達磨集論 (書名)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之略稱,七卷,無著造,玄奘譯。
阿毘達磨雜集論 (書名)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之略稱。別稱對法論。解阿毘達磨集論者。十六卷,安慧造,玄奘譯。
阿毘遮羅 (異類)餓鬼名。譯曰疾行。見正法念經十六。
阿毘遮嚕迦 (雜語)Abhica%raka,又作阿毘拓[口*留]迦,阿毘左[口*留]迦。譯曰調伏,降伏。縛一切萬物使不自在之意。
阿毘遮嚕迦儀軌品 (書名)具名大方廣曼殊室利童真菩薩華嚴本教讚閻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毘遮嚕迦儀軌品第三十一。唐不空譯,一卷,說諸調伏之法。
阿毘左囉 (雜語)與阿毘遮嚕迦同。
阿毘私度 (人名)三教指歸下曰:「阿毘私度,常為膠漆之執友。」梵Abhijit,女宿。
阿毘目底 (術語)Abhimukti,譯曰信解。大日經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毘目底,謂明見其理,心無疑慮。下云深信者,此信梵音捨羅[馬*太],是依事依人之信。梵語本是兩名,唐音以無甄別,同名信耳。」
阿毘三佛陀 (術語)Abhisam%buddha,譯曰現等覺。佛成正覺也。玄應音義三曰:「阿惟三佛,此言訛也,正言阿毘三佛陀。阿毘,此譯云現。三,此云等。佛陀,此云覺。名現等覺。」智度論三十八曰:「兜率天上如齋處,於彼末後受天樂,壽終後來下,末後受人樂,便成阿毘三佛。」
阿毘羅吽欠 (術語)又作阿尾羅吽欠,阿毘羅吽劍,阿味羅[合*牛]欠。[8740]A,[877A]vi,[876A]ra,[87A4]ha%m%,[8751]kham%,胎藏界大日如來之真言也。大日經三曰:「爾時毘盧遮那世尊,又復住於降伏四魔金剛戲三昧,說降伏四魔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句字:南麼三曼多勃[馬*太]喃,阿味羅[合*牛]欠。」大日經疏十一曰:「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毘那夜迦[言*我]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秘要曰:「毘盧遮那五字真言曰:「阿毘羅吽劍。」秘藏記上曰:「即結定印,觀五字,是月輪觀。又實相觀,謂阿卑羅吽欠。」此五字如其次第為地水火風空之五大。胎曼陀羅大鈔一說此五字:「當界大日真言也,一切眾生五大,即等佛界無異,仍己身即大日,大日即己身。」
阿毘羅吽欠娑婆訶 (真言)陀羅尼之末句,多有娑婆訶一語。秘藏記上曰:「娑婆訶:究竟義,驚覺義,成就義,散去義也。」此為呼胎藏界大日如來功力之咒文。娑婆訶
阿陀 (飲食)阿伽陀之略。藥名。宗鏡錄二曰:「於群藥中,但取阿陀之妙。」阿伽陀
阿陀那 (術語)Ada%na,心識名。阿賴耶識之別名。譯曰執持。此識之力,執取維持善惡之業因及有情之身體使不破壞。解深密經一曰:「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唯識論三曰:「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同述記曰:「梵云阿陀那,此云執持。」
阿陀那識 (術語)阿陀那
阿陀婆耶修妒路 (經名)經名。飾宗記八本曰:「阿陀婆耶修妒路晉云眾德經。」十誦律二十四曰:「阿陀婆耆耶修妒路。」
阿陀婆耆耶修妒路 (經名)阿陀婆耶修妒路
阿耶羅 (雜語)A^ya%na,譯曰觀。觀經嘉祥疏曰:「阿耶羅,此云觀,觀是觀見,亦是觀行,亦是觀察。」
阿耶怛那 (術語)A^yatna,又作阿也怛那。舊譯曰入。新譯曰處。即十二入十二處等。俱舍光記一曰:「阿耶怛那,唐云處,舊翻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應云缽羅吠舍,舊經亦有譯為處者。如空無邊處及阿練若處,并與今同。」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阿也怛那。」
阿耶底柯 (雜語)仙人名。毒藥之師。見飾宗記四本。
阿耶穆佉 (地名)Ayamukha,國名。在中印度,僧徒多學小乘之正量部法。昔佛陀[馬*太]婆論師於此國製說一切有部之大毘婆娑論。見西域記五(佛陀[馬*太]婆之譯為覺使,則婆為娑之寫誤明矣。即Buddhada%sa是也)。
阿耶吉唎婆 (菩薩)阿耶揭哩婆
阿耶揭哩婆 (菩薩)Hayagri^va,又作阿耶揭唎婆。馬頭觀音之梵名。陀羅尼集經一曰:「爾時觀世音菩薩,現阿耶揭哩婆身,唐云馬頭。」大日經疏五曰:「阿耶揭唎婆,譯云馬頭。其身非黃非赤,如日初之色。以白蓮花為瓔珞。(中略)此是蓮花部忿怒持明王也。」蘇婆呼童子經曰:「阿耶吉唎婆。」
阿迦色 (術語)一義,有形之物質。一義,無形之空界。俱舍論界品曰:「阿伽謂積集色,極能為礙,故名阿伽。有說,阿伽即空界色,此中無礙,故名阿伽。」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阿伽色。伽,此云礙。阿有二義,或言無,或云極。猶含兩釋,故立本名也。」俱舍寶疏一下曰:「阿伽是極礙也,又阿伽為無礙梵語阿伽,通此二義。」梵Agham%。
鄰阿迦色 (術語)虛空之色也。虛空是無礙,與「有礙之物質」即阿伽相鄰,故名鄰阿伽色(視阿伽為物質之義)。又「無礙之空處」即阿伽與其餘有礙之物質相鄰,故名鄰阿伽色(視阿伽為空界之義)。見俱舍論界品。梵Agha-sa%mantakam%。
阿迦花 (植物)花名。具名阿歌羅花。譯曰白花。見玄應音義十。
阿迦奢 (雜語)A^ka%s/a,譯曰虛空。見大日經疏十三。
阿迦羅 (書名)書名。譯曰節分。見佛本行集經十一。
阿迦囊 (異類)又名阿伽,阿揭多。電神名。譯曰無厚。見消除一切閃電障難隨求如意陀羅尼經。
阿迦尼吒 (界名)Akanis!t!ha,天名。舊稱阿迦貳吒,阿迦尼吒,阿迦尼沙託。新稱阿迦尼瑟吒,阿迦尼瑟搋。阿迦尼瑟揥。譯曰色究竟。此天者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為有形體之天處之究竟,故又云質礙究竟,色究竟天。又名有頂天。過此則無色界之天。僅有心識而無形體矣。法華經序品曰:「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即全色界也。慧苑音義上曰:「阿迦尼吒,具云阿迦尼瑟吒。言阿迦者,色也。尼瑟吒者,究竟也。言其色界十八天中,以最終極也。」玄應音義六曰:「經中或作阿迦尼沙託,或作尼師吒,或作貳吒,皆訛也,正云阿迦扼瑟搋。譯云:阿伽,言質礙。扼瑟搋,言究竟。謂色究竟天也。」玄贊二曰:「阿迦扼瑟揥。」(巴Akanit!t!ha)。
阿迦尼沙託 (界名)阿迦尼吒
阿迦尼瑟吒 (界名)阿迦尼吒
阿若 (人名)阿若多之略。譯曰無知。五比丘之上首。阿若憍陳如
阿若多 (人名)比丘名。譯曰無知。見阿若憍陳如。楞嚴經一曰:「阿若多五比丘等。」
阿若居鄰 (人名)阿若憍陳如
阿若憍陳如 (人名)A^jn^a%ta-kaun!d!imya,舊稱阿若憍陳如,阿若居鄰,阿若拘鄰。新稱阿若多憍陳那。阿若名,憍陳如姓。阿若,譯作已知,無知,了本際。憍陳如,譯作火器。最初受濟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陳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羅門種。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無知,非無所知也,乃至知無耳。無量壽、文殊問、阿毘曇、婆沙、皆稱為了本際。」彌勒上生經疏上曰:「阿若多,解也。憍陳那,婆羅門姓之一姓也。憍陳如,訛也。」飾宗記七末曰:「婆沙八十二云:以憍陳那先見法故,因斯號彼為阿若多。」
阿若多憍陳那 (人名)阿若憍陳如
阿泥底耶 (天名)A^ditya,日天子之梵名。見不空罥索經四。
阿泥律陀 (羅漢)Aniruddha,阿那律之新稱。阿那律
阿祇梨 (術語)又作阿祇利。阿闍梨之變音。玄應音義九曰:「阿祇利,或言阿闍黎,皆訛也,正言阿遮利耶。或作夜,此譯云正行,或言軌範師也。」四分律開宗記七本曰:「阿闍梨,或祇梨,阿祇利,此云正行。」梵A^ca%rya。
阿祇[何-可+爾] (神名)Agni,又作阿祇尼,阿擬尼。譯曰火。印度神話,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為火神,擬人化為火者也。梨具吠陀千二十八偈頌中,因陀羅(即帝釋)外此神之讚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與帝釋並為印度人所崇拜。後為護世八天之一,司東南之方位,咸信為神人間之媒介者,保護人家監守人之行業之天帝也。後婆羅門教以為三腳七臂之赤人,常乘青牡羊。梵語雜名曰:阿祇尼,譯火。名義集二曰:惡祁尼,譯火神,佛教中之火天也。
阿剌剌 (雜語)阿喇喇
阿拏 (術語)Anu,又曰阿菟,阿耨等。譯曰極微。色界之色法最微者。法苑義林章五本曰:「阿拏謂最極小者,說此名極微。」大日經疏一曰:「言小分者,梵云阿耨,即是七微合成。」關於極微之說,極微
阿施 (術語)Artha,譯曰義。詮於文義理也。見名義集五。對於言語道斷之義而言。
阿茂吒 (物名)寶名。見慧琳音義四十四。
阿者麗 (明王)譯曰不動。出於大日經疏四。阿遮羅
阿恃多伐底 (地名)Ajiravati,舊稱阿利羅跋提,阿夷羅拔提。新稱阿恃多伐底。阿夷羅婆底。阿爾多[口*縛]底。阿脂羅婆提。譯曰無勝。別名[口*尸]羅拏伐底。譯曰有金。世尊於此河邊入滅。西域記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無勝,此世共稱耳,舊曰阿利羅跋提河,訛也。典言謂之[口*尸]剌拏伐底河,譯曰有金河。」翻梵語九曰:「阿夷羅跋提河,應云阿夷羅婆底。譯曰阿夷羅者,迅流。婆底者,有。」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阿利羅跋提河,正云阿爾多縛底,西國河名也。」玄應音義二曰:「阿利羅跋提河,泥洹經作熙連河,皆訛也,正言[口*尸]剌拏伐底河。[口*尸]羅拏,此譯云金。伐底,此言有。名為有金河。」此河名異說甚多。法顯譯之大般泥洹經一曰:「拘夷城力士生地熙連河側堅固林雙樹間。」法顯傳曰:「希連禪河邊。」涅槃經一曰:「阿利羅跋提河邊。」西域記六曰:「阿恃多伐底河。」玄應音義二曰:「阿利羅跋提河,泥洹經作熙連河,皆訛也,正言[口*尸]羅拏伐底河。」同三曰:「尼連禪河,應云尼連禪那,或云熙連禪。此譯云:尼者,不也。連禪那者,樂著也。名不樂著河也」熙連與尼連,似彼此相通,故佛成道時沐浴之河,涅槃後洗浴之河與阿夷羅婆底河之三河,有混同之風,金河乃熙連轉得之字音。佛成道前,捨苦行而沐浴之河,為尼連禪河Nairan^jana%,亦即希連,熙連也。阿恃多伐底乃流於舍衛城岸之河。至於拘尸城之河,為金河([口*尸]剌拏伐底Hiran!yavati)無論矣。
阿修羅 (異類)Asura,又作阿須羅。舊稱阿修羅,阿須倫,阿蘇羅,阿素羅。譯曰無端,容貌醜陋之義。又曰無酒,其果報無酒之義。新稱阿素洛。譯曰非天。其果報勝似天而非天之義。為常與帝釋戰鬥之神。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名義集二曰:「阿修羅,舊翻無端正。男醜女端正,新翻非天。」西城記九曰:「阿素洛,舊曰阿修羅,又曰阿須倫,又曰阿蘇羅,皆訛也。」法華文句五曰:「阿修羅,此云無酒。四天下採華,醞於大海。魚龍業力,其味不變。嗔妒誓斷,故言無酒神。」大乘義章八末曰:「阿修羅者,是外國語,此名劣天。又人相傳名不酒神。」玄應音義三曰:「阿修倫,又作阿修羅,皆訛也,正言阿素洛。此譯云:阿無也,亦云非。素洛云酒,亦云天。名無酒神,亦名非天。經中亦名無善神也。」
阿修羅界 (界名)阿修羅之世界。三界義曰:「若依十地經妙高山(須彌山)北,大海下,過二萬一千由旬有羅[目*侯]阿修羅王宮,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勇健宮,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華鬘王宮,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毘摩質多羅王宮。若依起世經,須彌東西面,去此一千由旬外有毘摩質多羅宮,縱橫八萬由旬。又云修羅中極弱者在人間山地中住,即今西方山中有大深窟,多是非天(阿修羅)宮也。」
阿修羅宮 (雜名)阿修羅之宮殿。義楚十六曰:「長阿含云:阿修羅宮,在大海底。(中略)如天富樂。」西域記十說清辯菩薩,入南天竺案達羅國修羅窟待彌勒出世。同九曰:「石室西南隅,有巖岫,印度謂之阿素洛宮也。」
阿修羅居大海邊 (雜語)法華文句五曰:「阿修羅有二種:鬼道攝者居大海邊,畜生道攝者居大海底。」智度論十曰:「阿修羅,惡心鬥諍,而不破戒,大修施福,生在大海邊住。」
阿修羅道 (界名)六道之一,修羅道也。多由瞋,慢,疑之三因而生。見法苑珠林五。
阿修羅王 (異類)法華經序品列四阿修羅王。如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馬*太]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目*侯]阿修羅王。各有百千之眷屬。
修羅戰 (雜語)阿修羅王與忉利天之帝釋戰鬥也。修羅有美女,無好食,諸天有好食無美女,互相憎嫉,故恒戰鬥。見別譯阿含經三,法華義疏一,經律異相四十六,法苑珠林五。
修羅場 (雜語)阿修羅與帝釋之戰場也。
修羅巷 (術語)同修羅場。
修羅隱藕絲孔 (傳說)阿修羅王與帝釋戰,敗北,欲遁無所,以通力潛身,入於藕絲之孔。見觀佛三昧海經,智度論三十,法苑珠林五。
阿修羅說五念處三十八品 (傳說)世界初成時,住須彌頂亦有宮殿,後光音天下,如是展轉至第五天,修羅瞋,便避之,無所住,遂下生於地,又嫉佛之說法,佛為諸天說四念處,修羅則說五念,佛說三十七品,則說三十八品,常為曲心所覆。見止觀二之二。
阿修羅琴 (雜名)阿修羅之琴,欲聽之則無彈者,而隨意自出聲。此阿修羅之福德所使然也。智度論十七以之喻法身之菩薩,心無所分別,而自然應眾生之機,得於種種說法教化。又出於法華玄義六上。
阿娑磨 (術語)Asama,佛之德號。譯曰無等。出於智度論二。阿娑磨沙摩
阿娑摩 (術語)即阿娑磨。
阿娑弭 (雜語)譯曰無等。出於大日經疏十三。與阿娑磨同。
阿娑迦 (植物)無憂樹
阿娑羅 (飲食)Asaru,藥名。止觀一之五曰:「如服阿娑羅藥先用清水。」同輔行曰:「阿娑羅藥,未詳形狀。」(羅BhumeaLacera)。
阿娑[口*縛] (術語)Asava,阿字為如來部,娑字為蓮華部,[口*縛]字為金剛部,以此三字統攝胎藏界之一切真言(胎藏界分三部)。大日經疏五曰:「入阿字門,一切諸法不生,是法身義。入娑字門,一切諸法無染著,是蓮華義。入[口*縛]字門,一切諸法離言說,是金剛義。如下字輪品中,以此三字統攝百明,意在此也。」同十四曰:「謂阿字,娑字,[口*縛]字。即此三字,顯三部義也。阿字是如來部,娑字是蓮華部,[口*縛]字是金剛部。」
阿娑磨沙摩 (術語)Asamasama,又作阿娑摩娑摩。佛之德號。譯曰無等等。智度論二比佛於其他菩薩等全非其等比,故曰無等,與佛等同,故重云等也。
阿娑摩娑摩 (術語)阿娑磨沙摩
阿娑摩補多 (雜語)Asama%pta,譯曰無盡。見大日經疏十四。
阿娑頗那伽三摩地 (術語)又作阿娑婆那伽三摩地。定名。數息觀也。金剛頂經疏二曰:「阿娑頗那伽者,舊經云:初依瑜伽安那般那,繫念修習,不動身體,亦不動支分。名阿娑頗那伽法,安那般那,亦云何那波那,亦云阿般那,謂數息觀。」金剛頂經一曰:「阿娑頗那伽三摩地。」秘藏寶鑰下曰:「阿娑婆那伽三摩地。」阿那波。那梵A^s/va%saapa%naka。
阿耆多 (人名)又曰阿夷頭。十外道之一。譯曰無勝。飾宗記七末曰:「阿夷頭,梵云阿耆多,此云天勝也。」梵Ajita。
阿耆達 (人名)Agnidatta,又曰阿耆陀。王名。大部補註五曰:「薩婆多云:以供養火故,名阿耆達。」
阿耆達王請佛 (故事)佛應阿耆達王之請,三月間食馬麥。見中本起經下,大方便佛報恩經三。經律異相五,智度論九。
阿耆達王墮蛇道 (故事)此王一生積功德,皆以臨終之一念起瞋恚,遂墮於蛇道。見雜譬喻經。
阿耆陀 (人名)即阿耆達。
阿耆毘伽 (雜語)A^jvu|ka,譯曰邪命。以邪法生活之義。見本行集經四十五,名義集六。
阿耆尼 (神名)即阿祇[何-可+爾]。
阿耆尼達多 (人名)Agnidatta,巴連弗國婆羅門名。彼在母胎內,使母能論議。見雜阿含經二十五,經律異相四十一。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人名)Ajitakes/a-kambara,又作阿耆多頸舍甘婆羅。新稱阿末多。外道六師之一人。執現世受苦則來世為樂之外道也。維摩經什註曰:「阿耆多翅舍,字也。欽婆羅,麤衣也。」同肇註曰:「其人著弊衣,自拔髮。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希麟音義九曰:「阿末多,舊云阿耆多頸舍甘婆羅。阿耆多,此云無勝。頸舍,此云髮。甘婆羅,此云衣。此外道以人髮為衣,五熱炙身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耆陀,此云無勝。翅舍云髮,欽婆羅云衣,此以人髮為衣,五熱炙身也。」
阿耆婆濔池 (地名)唐書西域傳曰:「提婆大喜,延使者同觀阿耆婆濔池。池廣十丈,水常溢沸,共傳旱潦未始耗溢。或抵以物,則生煙。釜其上,少選可熟。」法苑珠林十六引王元策西國行傳曰:「顯慶二年敕使王元策等往西國送佛袈裟。至泥婆羅國西南,至頗羅度來村東坎下,有水火池。若將家火照之,其水上即有火焰於水中出。欲滅以水,沃之其焰轉熾。漢使等曾於中架一釜煮飯,得熟。使問彼國王?答云:曾經以杖刺著一金匱。令人挽出,一挽一深。相傳此是彌勒佛當來成道天冠。金火龍防守之,此池火乃是火龍火也。」
阿唎多羅 (菩薩)A^rya-ta%ra,觀音之別名。常略曰多羅觀音。多羅觀音
阿唎多羅經 (經名)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品第十四,唐不空譯,一卷。
阿唎瑟迦紫 (植物)譯曰木[木*患]子。見千手合藥註。與阿梨吒同。
阿般提 (地名)Avanti,又作阿般地,阿盤提,頞飯底,阿和檀提。在西印度頻闍耶山之古王國。
阿般蘭得迦 (地名)Apara%ntaka,印度古王國名。阿育王派遣傳道僧於四方時,曇無德所行之地也。見善見律二。
阿差末 (菩薩)Aks!ayamati,無盡意菩薩之梵名。見慧琳音義十九。
阿差末菩薩經 (經名)七卷,西晉竺法護譯。與大乘部無盡意菩薩經同本。
阿浮呵那 (術語)Apattivyuttha%nam%,又作阿浮訶那,除比丘犯罪之作法名。比丘尼鈔下上曰:「阿浮呵那,此翻出罪羯磨,見論名為喚入眾,亦名拔除罪法。」行事鈔中一曰:「阿浮訶那,翻為呼入眾也。」巴Abbha%na。
阿浮達磨 (術語)Adbhuta-dhama,又作阿浮陀達磨。譯未曾有希法。說佛菩薩神變希有事跡之經名。十二部經之一。
阿浮陀達磨 (術語)阿浮達磨
阿素洛 (異類)阿修羅
阿師 (雜語)阿者發語辭,如阿誰阿娘之類。師者師匠。碧巖著語曰:「多口阿師。」
阿留那 (雜名)Arun!a,又作阿樓那,阿盧那。時名。或曰薩埵。譯言明相,即曉時也。見開宗記三末,名義集二。又譯曰赤色。見名義集三。
阿盧那花 (植物)花名。慧苑音義上曰:「阿盧那,此日欲出時,紅赤之相,其花似彼,故用彼名之。謂即紅蓮花也。」
阿盧那香 (物名)又作阿樓那香。慧苑音義上曰:「阿樓那香,紅赤色香,其色一如日欲出前之紅赤相,即梵語中,呼彼赤相為阿樓那香也。」又曰阿盧那跋香。是阿盧那跋底香之略。同音義下曰:「阿盧那者,此云赤色也。跋底者有也,或云極也。謂此香極有赤色,因名也。」梵Arun!apati。
阿恕伽 (人名)阿舒迦,王名。阿育王傳一曰:「作字名阿恕伽,阿恕伽者,晉言無憂。」阿育。【又】樹名。一作阿舒樹迦。阿輸伽
阿笈摩 (術語)阿含之新稱。
阿梨 (植物)木名。法華經陀羅尼品曰:「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名義集三曰:「其枝似蘭枝,若落時必為七分。」義淨譯之孔雀經上曰:「頭破為七分,猶如蘭香蕱。」同註曰:「梵云頞杜迦曼折利,頞杜迦,蘭香也。曼折利,蕱頭也。舊云阿梨樹枝者,既不善本音,復不識其事,故致久迷。西方無阿梨樹也。」梵Andu%ka-man^jari。
阿梨耶 (術語)A^rya,又作阿離耶,阿哩夜。譯曰聖,聖者。玄應音義一曰:「阿梨耶,此云出苦者,亦言聖者。」寄歸傳三曰:「阿離野,譯曰為聖。」良賁之仁王經疏曰:「阿哩夜,此云聖者。」演密鈔六曰:「梵語阿哩野,此言遠惡,義翻為聖人。」
阿梨吒 (植物)Aris!t!aka,巴Arit!t!haka,木名。翻梵語九曰:「阿梨吒,應云阿梨瑟吒,譯曰無環。」木[木*患]子也。【又】比丘名。阿梨吒,亦名阿利吒。此云無相。是人生邪見,言須陀洹斯陀含皆有妻室,亦不障道。牽此自比,故生邪見。言婬欲非障道法也。薩婆多論云:此人先是外道弟子。外道邪見師遣入佛法中,倒亂佛法。其人聰明利根,不經少時,通達三藏。即便倒說云行障道法不能障道。盡其智辯,不能令成。
阿梨吒經 (經名)阿梨吒比丘,起惡見說婬欲不障道,諸比丘諫之,不捨,佛呼責之,說非法之當捨。此經攝入中阿含經五十四。
阿梨呵 (雜語)Arihan,阿羅漢之誤用。坐禪三昧經上曰:「阿梨呵:阿梨,秦言賊。呵言殺。」
阿梨宜 (術語)A^lin^gita,定名。譯為抱觸。探玄記十九曰:「阿梨宜者,此云抱捺摩觸,是攝受之相。」
阿梨斯那 (人名)A^ryasena,大眾部之僧名。譯曰聖軍。見慈恩傳四。
阿梨瑟吒 (植物)Aris!t!aka,木名。阿梨吒
阿梨耶伐摩 (人名)A^ryavarman,沙門名。譯曰聖冑。見慈恩傳四。
阿梨耶[馬*太]娑 (人名)Aryada%sa,沙門名。譯曰聖使。見慈恩傳四。
阿梨耶婆樓吉[弓/一]稅 (菩薩)觀世音菩薩之梵名。出於法華經義疏十二。阿縛盧枳低濕伐邏
阿梨耶斯那 (人名)即阿梨斯那。
阿婆末迦 (植物)草名。阿波末利加
阿婆末唎 (植物)草名。千手千眼治病合藥經曰:「阿婆末唎草,牛膝草是也。」阿波末利加
阿婆施羅 (地名)Avaras/aila,譯曰西山。見外國傳四。翻梵語九。
阿婆魔羅 (異類)Apasma%ra,瘧鬼之總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婆魔羅,此云無花鬘,或云顛狂也。」
阿婆孕迦羅 (菩薩)Abhayam%kara,如來名。譯曰離怖畏。見救拔燄口餓鬼陀羅尼經。
阿婆娑摩羅 (異類)鬼名。譯曰顛病鬼,形影,轉筋。見尊勝經註下。梵Apasma%ra。
阿婆頗那伽 (術語)觀法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婆頗娜伽,唐云微細金剛觀,亦曰從真起用也。」
阿婆羅騫陀 (人名)王名。譯曰雲片。見起世因本經十。梵Abhra-khan!d!a。
阿婆盧吉低舍婆羅 (菩薩)觀世音之梵名。阿縛盧枳低濕伐邏
阿婆盧耆兜帝梨置 (術語)陀羅尼名。譯曰護助佛法消諸奸惡。見七佛八大菩薩神咒經八。
阿跋多羅 (雜語)Avata%ra,譯曰無上,入。楞伽經註曰:「阿跋多羅,華言無上,亦云入。」
阿跋摩羅 (異類)Apasma%ra,鬼名。法華經陀羅尼品曰:「阿跋摩羅鬼。」文句三十曰:「阿跋摩羅,青色鬼。」義疏十二曰:「阿跋摩羅,此云影形鬼,亦云無鎧,注經云轉筋鬼。」
阿跋耶祇釐 (堂塔)Abhayagiri,譯曰無畏山,在錫蘭古都阿[少/免]羅阤補羅之伽藍名。法顯傳記於獅子國條。今存錫蘭。
阿跋度路柘那 (雜語)譯曰不要語。見四阿含暮抄上。
阿[少/免]夷 (地名)城名(巴Anupplya)。
阿[少/免]夷經 (經名)佛在阿[少/免]夷城為房伽婆梵志說善宿比丘之事,且破關於世界創造之諸見。攝於長阿含經十一。
阿[少/免]樓[馬*太] (人名)阿那律
阿[少/免]羅陀補羅 (地名)梵名Anura%dhapura,錫蘭之古都。在島之北部。此地自佛教初傳以來至西曆第八世紀末,以為錫蘭島之首府,故關於佛教之遺物存者不少。塔園,無畏山塔,逝多林園Jetavana%ra%ma及銅宮,其最著者也。其中以塔園為最古。此地東方有眉沙迦山者,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初在此地教化國王及其島人之所也。見善見律二。
阿惟顏 (術語)譯曰一生補處。彌勒菩薩之位。見玄應音義三。
阿惟三佛 (術語)又曰阿毘三佛。譯曰現等覺。顯現正等知覺之義。佛智之異名。放光般若經二曰:「具足佛十八法,當成阿惟佛。」玄應音義三曰:「阿惟三佛,此言訛也,正言阿毘三佛陀。」阿毘三佛陀
阿惟越致 (術語)阿鞞跋致
阿惟越致遮經 (經名)四卷,西晉竺法護譯,與不退轉法輪經同本異譯,攝於法華部。
阿密哩多 (術語)Amr!ta,又作阿阿密[口*栗]多,阿密哩帝。譯曰甘露。真言修行抄三曰:「阿密哩帝,此云甘露也。」
阿密哩多軍荼利明王 (明王)譯曰甘露瓶。常略名軍荼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軍荼利
阿羞 (異類)新稱阿素洛。出於可洪音義一。阿修羅
阿術達 (人名)As/ucita,阿闍世王女之名也。譯曰無愁憂,無畏德。此女十二歲即能論大道。阿術達經曰:「是時王阿闍世有女,名阿術達,漢言無愁憂,年十二,端正好潔。」
阿術達菩薩經 (經名)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之略。一卷。
阿曼怛羅泥 (術語)譯曰呼聲。八轉聲中之第八聲。
阿跛婆麼囉 (異類)鬼名。阿波摩羅
阿寅羅波帝夜 (地名)江名。正言阿夷羅婆底。譯為有駛流。恒河之支流。佛成道前水浴之河也。見善見律毘婆沙七,翻梵語九。阿恃多伐底
阿菟 (術語)An!u,譯曰極微。色法分割至最微之極度者。俱舍光記十二曰:「梵云阿菟,此名微,眼見色中最微細也。應知為天眼,輪王眼,後有菩薩眼所。」見阿拏
阿菟林 (雜名)譯曰小林。見翻梵語九。
阿菟羅 (人名)師子國王夫人名。見慧琳音義七十八。
阿菟浮多 (書名)Adbhuta,書名。譯曰未曾有。見佛本行集經十一。
阿菟樓陀 (人名)Aniruddha,阿那律
阿菟盧摩 (書名)Anuloma,書名。譯曰順。見佛本行集經十一。
阿菟吒闡提 (術語)偈名。數經論之文字滿三十二字者。百論疏一曰:「婆娑列四種偈:一者以八字為一句,三十二字為一偈。此是結偈法,名阿菟吒闡提,是經論數法,亦是計書寫數法。二者或六字為句,名初偈。三者二十六字為句者,是後偈。此偈名摩羅,四者減六字為句,此偈名周梨荼。」(梵Anus!t!ubhchandas;巴Anut!t!hubha-chando)。
阿奢也 (雜語)As/aya,譯曰心性。大日經疏十曰:「阿奢也,心性也。謂彼先世所習行,諸根性欲。」
阿奢理兒 (寺名)A^s/carin!i,阿奢理貳
阿奢踰持 (人名)As/vayuj,羅漢名。本行集經三十二曰:「長老阿奢踰持,隋云調馬。」
阿揭 (飲食)阿揭陀之略。譯曰無病。出於可洪音義四。阿伽陀
阿揭多 (雜名)又作阿竭多。電名。星名。最勝王經七曰:「東方有光明電王,名阿揭多。」阿迦囊。梵Agastya。
阿竭多星咒 (修法)涅槃經十二曰:「如摩羅毒,凡所觸螫,雖有良咒上妙好藥,無如之何?唯阿竭多星咒,能令除愈。」同疏曰:「阿竭多星者,此星八月出。若有人得此星咒者,能消其毒。」
阿竭多仙 (人名)此仙有通力,停十二年恒河之水置於耳孔之中。見涅槃經三十九。梵Agastya。
阿須倫 (異類)舊譯無端,無酒,新譯非天,常與帝釋戰鬥之神也。阿修羅
阿提目多伽 (植物)Atimuktaka,草名。譯曰善思夷華,苣勝子,龍舐華。草形如大麻,赤華青葉,子可作油。亦能為香。見名義集三。【又】樹名。慧琳音義十二曰:「阿地目得迦,花樹也。」
阿提阿耨波奈 (術語)Adi-anutpa%da,譯曰本初不生。釋梵字[8740](阿)之語。智度論二十八曰:「四十二字,阿羅波遮那等,阿提(秦言初),阿耨波奈(秦言不生)。」
阿提佛陀 (佛名)梵名A^di-buddha。西藏語云:Cho-gidang-poisang-ye,譯言本初覺者或第一覺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為生自毘盧遮那之普賢Samantabhadra,謂之Kuntu-bzan%-po(至善法身),即梵語之Dharmaka%ya-samantabhadra(法身普賢),盛崇拜之,新派謂為跋折囉陀羅Vajradhara(金剛持),與跋折囉薩埵Vajrasattva(金剛有情),一體不二之身。跋折囉陀羅者,亦名最勝佛,最上勝者,一切秘密主,諸如來都統,無始無終者等。跋折囉薩埵者,亦有最上智,上首,五禪那佛統領等異名。雖有時說此兩金剛如別佛,然其一體不二,稱為阿提佛陀,是具足三德之大覺者,無上者,大自在者,無始無終,無限無際,能遍滿於十方,離因緣而為因緣之本源,即無相而作無相之大因,一切萬物皆出於其所造,依其力而顯現,又具有五體五智五見,為一切佛之能造者。五禪那佛之統領,其淨土為Og-min(色究竟天之義)最上根本大樂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七所謂「即金剛薩埵,秘密大主宰。所言五秘密,謂毘盧遮那,及不動如來,寶生,無量壽,不空成就等,是名五秘密。所言諸部者。謂一切如來,真實之妙理,成金剛薩埵。毘盧遮那佛,不動如來部,寶生無量佛,不空成就等,真理亦如是」者,說金剛薩埵即阿提佛陀入於路迦三惹那Lokasan^jn^ana之甚深三昧,開發本具五智時,現成此等五秘密也。
阿嵐婆也那 (人名)A^lamba%yana,仙人名。修蛇行者。見飾宗記四本。
阿嵐婆蘇都 (雜語)A^rambha-vastu,風名。譯曰發事。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十五。
阿歐 (術語)AU,又作阿漚。阿者無之義。歐者有之義。外道之經前必置此二字,佛教對之而置如是二字。法華文句一上曰:「對破外道阿歐二字不如不是。」同記一上曰:「阿漚者:阿無,漚有。一切外經,以二字為首,以其所計此二為本。」百論疏上之下曰:「外云:昔有梵王在世說七十二字,以教世間,名佉樓書。世間敬情漸薄,梵王貪吝心起,收取吞之。唯阿歐兩字,從口兩邊墮地。世人貴之,以為字王。」見華嚴疏鈔一上,百論疏上之下,圓覺大鈔四上。
阿傍 (異類)又作阿防。獄卒名。譯曰不群。五苦章句經曰:「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剛鐵釵。」五分律二十八曰:「悉見地獄諸相阿傍在前。」法苑珠林八十四曰:「牛頭阿傍。」又單云旁。鐵城泥犁經曰:「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將人前至閻羅所。泥犁旁,言此人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又曰訪羅。十王經曰:「訪羅取於罪人,置秤盤石。」皆梵語也。但俱舍頌疏廿一作「防邏人。」防捕行逃罪人之義,漢語也。
阿防羅剎 (異類)阿防之暴惡,可畏如羅剎,故以為名。名義集二曰:「羅剎,此云速疾鬼,又云可畏,亦云暴惡。」
阿路巴 (雜名)Ru%pya,譯曰銀。見名義集二。
阿逸多 (人名)Ajita,舊稱阿逸多,阿嗜多。新稱阿氏多,阿制多。譯曰無能勝,最勝之義。是彌勒菩薩之字。維摩經什註曰:「彌勒,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羅門子。」玄應音義二十六曰:「阿氏多,此云無勝,舊言阿嗜多,或作阿逸多,皆訛也。是彌勒今生名也。」慧苑音義上曰:「阿逸多,正云阿制多,此曰無能勝也。」慈恩之阿彌陀經疏曰:「阿逸多菩薩者,依新譯稱讚淨土經,翻為無能勝,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
阿犍多 (雜語)Agantuka,譯曰客比丘食。見善見律第六。
阿眾毘 (術語)A^cumbhin,禪定名。譯曰接吻。探玄記十九曰:「阿眾毘者,此云接口,得言教密藏之定。」
阿順那 (植物)Arjuna,又作頞順那,阿闍那,阿周陀那,閼剌樹那,夷離淳那。印度所產之喬木,尊樹中之一也。龍樹菩薩之名即取此樹。阿周陀那
阿軫[帝/心] (術語)Acintya,譯曰不思議。見大日經疏十三。
阿喇喇 (雜語)細語不休之意。又作阿剌剌。如韓文所謂「持被入直三省,丁寧顧婢子,語剌剌不能休。」即其例也。又恐怖或驚駭之意。如金陵報寧語錄三所謂「東西南北,土曠人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阿喇喇。」之類是也。又散見於禪林類聚第十七刀劍門等。
阿[口*耶]哪 (雜語)又作阿耶耶。忍痛之聲也。見禪林句集乾。
阿缽羅[口*底]訶諦 (雜語)Apratihata,譯曰無對,無比力。見大日經疏九。
阿缽唎瞿陀尼 (地名)Apara-goda%na,西牛貨洲之梵名。瞿耶尼
阿缽底缽喇底提舍那 (術語)A^patti-pratides/ana,懺悔之梵語,新譯曰說非。寄歸傳二曰:「阿缽底者,罪過也。缽喇底提舍那,即對他說也,舊云懺悔。非關說罪。何者?懺摩乃是西音,自當忍義。悔乃東夏之字,追悔為目。悔之與忍迴不相干。若的依梵本,諸除罪時,應云至心說罪。」飾宗記八本曰:「舊云懺悔。」
阿缽羅摩那婆缽利多婆 (界名)阿波羅摩那阿婆
阿鳩留 (人名)豪商名。嘗行布施而生於天上。見阿鳩留經。
阿鳩留經 (經名)佛說阿鳩留經,一卷,失譯,小乘部,說阿鳩留之事。
阿鳩羅加羅 (雜名)A^kulakara,風名,譯曰作亂。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十五。
阿傴 (術語)又作阿優。阿歐
阿詣羅 (天名)天仙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眾。秘藏記末曰:「阿詣羅仙,赤肉色。在天后傍,持蓮華,上有瓶。」淨嚴云與[央/瓦]伽羅和An%giras同。
阿會[一/旦]修 (界名)A^bha%svara,天名。玄應音義三曰:「阿會[一/旦]修天,長安品作阿陂[一/旦]修天,即光音天也。」
阿落剎婆 (異類)Ra%ks!asa,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剎婆,或言阿落迦婆,是惡鬼之通名也。又云囉叉婆,此云護者。若女則名羅叉私。」羅剎
阿[央/車]荼國 (地名)(Avan!d!a)西印度之境。多小乘僧徒。見西域記十一。
阿[門@(人/(人*人))] (佛名)Aks!obhya,如來名。具名阿[門@(人/(人*人))]鞞、阿[門@(人/(人*人))]婆。譯曰無動,不動。無瞋恚。往昔於去此東方千佛剎,出現於阿比羅提國之大目如來所發願,修行後,成佛於東方,其國土名善快,今現於其土說法。又依密教謂阿[門@(人/(人*人))]為金剛界五智如來中住於東方之如來。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黃金色。阿彌陀經曰:「東方亦有阿[門@(人/(人*人))]鞞佛。」慈恩疏曰:「阿[門@(人/(人*人))]鞞佛,名無瞋恚,在東方阿比羅提國。」維摩經見阿[門@(人/(人*人))]佛品曰:「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同慧遠義記曰:「阿[門@(人/(人*人))]胡語,此云無動。」玄應音義九曰:「阿[門@(人/(人*人))]鞞,亦云阿[門@(人/(人*人))]婆,此譯云無動。」
阿[門@(人/(人*人))]佛之二種身 (名數)教時問答四曰:「金剛頂瑜伽云:東方阿[門@(人/(人*人))]佛現二種身:若依正法輪,現普賢菩薩身。若依教令輪,現降三世身。」
阿[門@(人/(人*人))]如來之種子 (種子)[87A4](hu%m%)吽。見種子集本。
阿[門@(人/(人*人))]如來之印 (印相)右手舒五指指地,左手以五指執衣角,是曰破魔印。見教王經。
阿[門@(人/(人*人))]佛法 (修法)阿[門@(人/(人*人))]佛之修法也。其作法為「阿[門@(人/(人*人))]如來念誦供養法」一卷。
阿[門@(人/(人*人))]佛國經 (經名)支婁迦讖譯,二卷。與寶積經之不動如來會同本異譯。
阿[門@(人/(人*人))]佛經 (經名)阿[門@(人/(人*人))]佛國經之略。
阿[門@(人/(人*人))]如來念誦供養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秘密部。
阿[門@(人/(人*人))]供養法 (經名)阿[門@(人/(人*人))]如來念誦供養法之略。
阿[門@(人/(人*人))]婆佛 (佛名)見阿[門@(人/(人*人))]條。
阿[門@(人/(人*人))]鞞佛 (佛名)見阿[門@(人/(人*人))]條。
阿僧 (菩薩)Asam%ga,阿僧伽之略。無著菩薩之梵名。阿僧伽。性靈集十曰:「阿僧釋龍猛之中觀。」
阿僧伽 (人名)Asam%ga,一作阿僧佉。無著菩薩之梵名。為法相宗之祖。婆藪槃豆傳曰:「既得大乘空觀,因此為名,名阿僧伽,阿僧伽譯為無著。」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阿僧伽:阿此云無,僧伽此云著,短聲呼之。若長聲呼之,即云眾。舊云僧佉,訛也。」三藏法師傳三曰:「城西南五六里,有故伽藍,是阿僧伽菩薩說法處。菩薩夜昇睹史多天,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論莊嚴論大乘論中邊分別論,晝則下天,為眾說法。阿僧伽亦名無著,即健陀羅國人也。佛滅度後,一千年中,出現於世。從彌沙塞部出家,後信大乘。」
阿僧祇 (雜語)Asam%khya,舊稱阿僧祇。譯曰無數。或作無央數。印度數目名。智度論曰:「僧祇秦言數,阿秦言無。」新稱阿僧企耶。譯曰無央數。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阿僧企耶,此云無央數。舊言阿僧祇,訛略也。」按阿僧祇為數之極。以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計之。一阿僧祇凡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梵,又,Asam%khyeya。
阿僧祇劫 (術語)無數劫也。劫者年時名。
三僧祇 (術語)三阿僧祇劫之略。菩薩修行之年數也。
阿僧企耶 (雜語)又作阿僧祇耶。阿僧祇之新稱。阿僧祇
阿鼻 (界名)Avi^ci,又作阿鼻旨。譯曰無間。無間地獄是也。涅槃經十九曰:「阿者言無,鼻者名間,間無暫樂,故名無間。」受苦無間斷之義。八大地獄之一。是最苦處。極惡之人墮之。法華經序品曰:「下至阿鼻地獄。」俱舍論世間品曰:「此贍部洲下,過二萬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廣同前,謂各二萬,故彼底去此四萬踰繕那。以於其中受苦無間,非如餘七大捺落迦受苦非恒,故名無間。」玄應音義二十五曰:「阿鼻旨,或言阿毘至,亦云阿毘地獄,或云阿鼻地獄,一義也,此云無間。無間有二:一身無間,二受苦無間。」身無間者,謂常不死而保苦命也。
阿鼻地獄 (界名)阿鼻為地下之牢獄,故曰地獄。在此地下之最底,餘大地獄重疊其上。見俱舍論世間品。止持音義曰:「阿鼻,此云無間。觀佛三昧經云:阿言無,鼻言救。成論明五無間:一、趣果無間,捨身生報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不絕故。五、形無間,如阿鼻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滿故。此五無間,乃造五逆業者報之。」
阿鼻喚地獄 (界名)受苦之眾生不堪阿鼻之苦而叫喚,故曰阿鼻喚。
阿鼻焦熱地獄 (界名)阿鼻之猛火燒人,故曰阿鼻焦熱。
阿鼻大城 (雜語)阿鼻地獄廣漠,非凡力所得脫出,其堅固如大城也。見三界義。
阿鼻旨 (界名)又作阿鼻至,阿鼻脂。略名阿鼻。阿鼻
阿竭陀 (雜名)阿伽陀
阿槃陀羅 (雜名)譯曰結界。為限寺院之境內者。飾宗記八末曰:「阿槃陀羅界者,阿蘭若處界也。」梵Abhyantara。
阿說示 (人名)馬勝
阿說他 (植物)As/vattha,木名。探玄記二十曰:「阿說他樹,此云無罪樹。謂遶三匝,能滅罪障,此是菩提樹。」百一羯磨五曰:「阿說他子,菩提樹子是也。」
阿說旨 (人名)馬勝
阿潘 (人名)漢土始出家之尼名。洛陽人。見僧史略上。
阿賒迦 (異類)餓鬼名,梵語As/aka,譯曰希望。見正法念經十六。
阿芻婆 (雜語)Aks!obhya,又作阿[門@(人/(人*人))]婆。數名。俱舍論十二列五十二數中之第二十數名。本行集經十二曰:「阿芻婆,隋言數千兆也。」慧琳音義四十七曰:「阿[門@(人/(人*人))]婆,西方數名,此方萬載之數也。」
阿羯羅 (雜語)譯曰境。心識依動之場處,如耳之於聲,目之於色。聲與色,是耳與目之境。唯識了義燈五本曰:「阿羯羅,云境。」梵A^ga%ra。
阿[馬*太]囉 (術語)A^dara,作阿陀羅。合掌名。大日經疏十三曰:「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名阿[馬*太]囉合掌,此云覆手向下合掌。次又雙覆兩手,以二大指並而相接,十指頭向外,亦同名也,亦云覆手合掌。」
阿維羅提 (界名)Abhirati,又作阿比羅提。阿[門@(人/(人*人))]佛之淨土名。在東方。吳譯之維摩經下曰:「阿[門@(人/(人*人))]佛阿維羅提世界。」同註曰:「阿[門@(人/(人*人))]佛者,漢言無怒。阿維羅提者,漢言妙藥也。」慈恩之阿彌陀經疏曰:「阿[門@(人/(人*人))]鞞佛經云:名無瞋恚,在東方阿比羅提國。」見阿[門@(人/(人*人))]條。
阿爾多縛底 (地名)河名。阿恃多伐底
阿遮 (明王)阿遮[打-丁+羅]Acala之略。譯曰不動。不動尊之梵名。金剛般若經開題曰:「不動者,梵阿遮[打-丁+羅]。」秘藏寶鑰上曰:「阿遮一睨業壽之風定,多[穎-頁+(人/米)]三喝無明之波涸。」
阿遮一睨 (雜語)不動尊左目眇,故曰一睨。不動
阿遮羅 (明王)A^cala,譯曰不動。不動尊之梵名。阿遮。【又】菩薩位名。是十住中第八住也。出三藏記九曰:「阿遮羅,晉曰八住。(中略)第八住名不動。」
阿遮樓 (地名)Acala,山名。譯曰不動。見咒毒經,翻梵語九。
阿遮利耶 (術語)A^ca%rya,阿闍梨之新稱。南海寄歸傳三曰:「阿遮利耶,譯為軌範師,是能教弟子法式之義。先云阿闍梨,訛也。」
阿遮曇摩文圖 (書名)Acala-dharma-mudra%,聖法印經之異名。聖法印經題下曰:「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佛對比丘說聖法印者。案阿遮,譯曰無動。曇摩,譯曰法。即指聖法印也。
阿摩 (雜語)Amba%,譯曰母。名義集二曰:「阿摩,此云女母。」
阿摩提 (菩薩)Abhetri Abhetti^,又作阿麼[齒*來]。譯曰無畏。觀音菩薩之別名。阿摩提觀音儀軌曰:「無畏觀自在菩薩,一名阿摩[齒*來]觀自在菩薩,又云寬廣。」
阿摩晝 (人名)童子名。
阿摩晝經 (經名)沸伽羅娑羅婆羅門令其弟子阿摩晝觀佛之相好。阿摩晝輕慢釋種。佛出其種姓之因,並說妙法。攝於長阿含經十三。
阿摩勒 (植物)果名。楞伽經四曰:「如來現前世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阿末羅
阿摩洛迦 (植物)阿末羅
阿摩羅識 (術語)阿摩羅者,梵名Amala,或作阿末羅菴摩羅。譯言無垢。阿摩羅識者,即清淨無垢之識也。九識中之第九識。菴摩羅識
阿摩揭陀 (天名)Amagadha,譯為無害毒。帝釋名。法華玄贊二曰:「能天帝,過去字憍尸迦,此云璽兒,名阿摩揭陀。此云無害毒,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
阿練若 (術語)阿蘭若
阿練兒 (術語)慧琳音義十四曰:「阿練兒,舊云阿蘭若,唐云寂靜處也。」阿蘭若
阿[風@(軷-車)] (人名)梵志名。Ambat!t!ha。
阿[風@(軷-車)]經 (經名)佛開解梵志阿[風@(軷-車)]經之略,一卷。
阿樓那 (物名)香名。阿留那
阿黎沙 (術語)A^rs!a,譯曰聖主。佛也。智度論二十五曰:「阿黎沙,秦言聖主。」阿利沙
阿黎沙住處 (術語)智度論二十五曰:「安住阿黎沙住處。」註「第一最上極高,不退不卻不沒,具足功德,無所減少,是名阿黎沙住處。」即佛之住處。
阿黎耶 (雜名)梵語A^rya,又作阿哩夜,阿梨阿,或阿略,阿夷。譯言聖者,尊者,或作出苦者。通曉四諦理者之名稱也。
阿[(遯-豚)+(嗽-口)]達 (人名)As/uddha,阿[(遯-豚)+(嗽-口)]達為玉耶女之舅。玉耶,不孝無禮節,[(遯-豚)+(嗽-口)]達詣佛所自責其不德,佛聞之對玉耶說婦道。見阿[(遯-豚)+(嗽-口)]達經。
阿[(遯-豚)+(嗽-口)]達經 (經名)佛說阿[(遯-豚)+(嗽-口)]達經,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與玉耶女經及玉耶經同本異譯。說女之十惡,又說五善三惡之法,分別七種婦之差別。皆出於增一阿含非常品。
阿踰闍 (地名)Ayodhya%,一作阿輸闍。國名。譯曰不生,不可戰。勝鬘經寶窟上本曰:「阿踰闍國者,此翻為無生。此國往昔大乘人住,多解無生。國從人立名,故云無生國也,又翻為不可戰。邊城堅固,不可攻戰,是支祥王所居,為舍衛國附庸。」玄應音義六曰:「阿踰闍,此譯云不可戰國。」
阿質達霰 (人名)梵Ajitasena,印度沙門名。貞元錄云:阿質達霰,此云無能勝。天竺三藏名也。
阿耨 (術語)譯曰極微。阿拏
阿耨達 (地名)Anavatapta,舊稱阿耨達,阿那陀答多,阿那阿達多,阿那婆達多。新稱阿那婆答多。譯曰無熱。西域記一曰:「贍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唐言無熱惱,舊曰阿耨達,訛也。」釋迦方誌上曰:「阿那陀答多,唐言無惱熱,所謂阿耨達池。」翻梵語九曰:「阿那跋達多池,譯云無熱。」華嚴探玄記二曰:「阿那婆達多龍王,此云無熱惱。」
阿耨達池 (地名)在贍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金銀琉璃。頗黎飾其岸,金沙彌漫,清波皎鏡,八地菩薩以願力之故,化為龍王,中有潛宅,出清泠水供給贍部洲。見西域記一。按喜馬拉亞山之佛母嶺,高出海岸一萬五千五百尺處,有一湖名瑪那薩羅華,即阿耨達池也。殑伽,信度,縛芻,徙多,四河出焉。佛典載,此湖之水。自山谷間曲折流出,分為四大河,一河中有黃金,一河中有金剛石,一河中有紅寶石,一河中有琉璃是也。並謂湖中蓮花甚多,實則並非蓮花,乃是一種小草。近時瑞典人海丁,遊歷西藏。言喀拉山之東南。有瑪拉薩羅瓦湖。即阿耨達池。其湖為淡水湖。無出口。潛流地中。為恒河之源。恒河。即殑伽河也。
阿耨達山 (地名)池所在之山,即以池名名之者。
阿耨[風@(軷-車)] (地名)Anupada,城名。佛在此所說法。
阿耨[風@(軷-車)]經 (經名)佛說阿耨[風@(軷-車)]經,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與中阿含經之阿奴波經同本。說提婆達多,斷善根墮於地獄,及說如來大人之根相。
阿耨風經 (經名)阿耨[風@(軷-車)]經之異名。
阿耨菩提 (術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略。涅槃經三十五曰:「阿耨菩提,信心為因。」智度論三十四曰:「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耨菩提。」教行信證二曰:「阿耨菩提者,即是涅槃界。」
阿耨達龍王 (異類)八大龍王之一。住於阿耨達池,分出四大河以潤閻浮洲云,長阿含十八謂唯此龍王無三患。智度論七謂:「阿那婆達多龍王,是七住大菩薩。」西域記一之說,阿耨達池
阿耨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其像作坐於巖上觀海之狀。蓋以配法華普門品所謂「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也。阿耨之名,以巨海及龍魚,於阿耨達池有因緣,故稱之。
阿耨窣都婆頌 (術語)Anus!t!ubh,數經論之文字充三十二也。華嚴疏鈔二曰:「頌,總有四種。一名阿耨窣都婆頌,此不問長行與偈頌。數字滿三十二,即為一偈。」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術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維摩經佛國品肇註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淨土論註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法華玄贊二曰:「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賴耶 (術語)A^laya,又作阿剌耶。心識名。八識中之第八。舊稱阿梨耶。譯曰無沒。有情根本之心識,執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沒失之義。新稱阿賴耶。譯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種子之義。又曰室。謂此識是一身之巢宅也。蓋此識中所含藏之種子為外緣所打而現起,以組織其人之依(外界)、正(身體)二報「三界唯一心」之義,即由此識而立。唯識述記二之末曰:「阿賴耶者此翻為藏。」慧琳音義十八曰:「阿賴耶者,第八識也,唐云藏識。」起信論疏中本曰:「阿梨耶,阿賴耶,但梵語訛也。梁朝真諦三藏,訓名翻為無沒識。今時奘法師,就義翻為藏識。但藏是攝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大日經疏二曰:「阿賴耶,義云含藏,正翻為室。謂諸蘊於此中生,於此中滅,即是諸蘊巢窟,故以為名。」同十四曰:「阿賴耶是房義,是盛受義。」
阿賴耶識三種境 (術語)一種子。生一切有漏無漏現行法之種子也。二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三器界。山河草木飲食器具等一切眾生之依報也。阿賴耶識常以此三種為所緣之境。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心有積集,集起二義。阿賴耶識為集諸法種子又生起諸法者,故名曰心。唯識論三曰:「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述記三末曰:「梵云質多,此名心也。即積集義,是心義,集起義,是心義。以能集生多種子故,說此識以為心。」唯識論三,述記三末,了義燈四本,揭數多之異名也。
阿陀那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
所知依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論三曰:「或名所知依,能為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述記三末曰:「攝論第一所知依品是,此所知依,阿賴耶識之別名。」
種子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論三曰:「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述記三末曰:「即為諸法為種子義,前第一心,是積集種在其中義。今此取能生諸法義,故二差別。」生諸法一一之原因,謂之種子。
異熟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論三曰:「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異熟
無垢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論三曰:「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述記三末曰:「唯無漏依,體性無垢,先名阿末羅識,或名阿摩羅識。古師立為第九識者,非也。」
第八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八識中之第八。述記三末曰:「攝論第二卷初,亦名第八識。」唯識了義燈四本曰:「從末向本,數為第八。」
現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本曰:「楞伽經云:諸法皆於本識上現故。」
無沒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本曰:「無相論云:一切諸種,無所隱沒,故無沒也。」
本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末曰:「名本識者,謂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宅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末曰:「無相論云:是種子之宅舍故。」
執持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即阿陀那之譯名。
根本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述記三末曰:「如小乘名根本識。」唯識了義燈四末曰:「大眾部,立為根本識。」
第一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本曰:「第一識,從本向末數為第一。」
阿賴耶外道 (流派)大日經住心品所舉三十種外道之一。大日經疏二曰:「經云阿賴耶者,是執持含藏義,亦是室義。此宗說有阿賴耶,能持此身,有所造作,含藏萬象。攝之則無所有,舒之則滿世界。不同佛法中第八識義也。」
阿輸伽 (人名)As/oka,新稱阿輸伽。舊稱阿叔迦,阿舒伽等。譯曰無憂。阿育
阿輸伽王 (人名)阿育
阿輸柯七日為王 (傳說)是阿輸伽王之弟。阿育附錄。
阿輸伽樹 (植物)翻梵語九曰:「阿叔迦樹,應云阿輸迦,譯曰無憂。」僧伽羅剎佛行經曰:「阿舒伽。」名義集三曰:「阿輸伽,或名阿輸柯。」悉多太子生此樹下。此樹又單名畢利叉Vr!ks!a,即嵐毘尼Lumbini園之無憂樹也。
阿輸闍 (地名)阿踰闍
阿縛遮羅 (雜語)譯曰市廛。見玄應音義二十三,唯識演秘四末。梵Avacara。
阿縛羅訶佉 (術語)又作阿縛羅賀迦。[8740]A,[876C]va,[876A]ra,[8770]ha,[8751]kha五字,地水火風空五大之種子也。大日經疏一曰:「阿字門為地,[口*縛]字門為水,囉字門為火,訶字門為風,佉字門為空。」
阿縛盧枳低濕伐邏 (菩薩)Avalokites/vara,舊稱阿那婆婁吉低輸,阿梨耶婆樓吉[弓/一]稅。譯曰觀世音,光世音。新稱阿縛盧枳低濕伐羅,阿婆盧吉帝舍婆羅,阿縛盧枳帝濕伐邏等。譯曰觀自在。觀世音也。西城記三曰:「阿縛盧枳低濕伐羅,唐言觀自在。合字連聲,梵語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觀世音,皆訛謬也。」法華玄贊六曰:「阿縛盧枳帝濕伐邏耶,云觀自在,觀三業歸依,而拔眾生苦。」玄應音義五曰:「阿婆盧吉低舍婆羅,此譯云觀世自在,舊譯云觀世音,或云光世音,並訛也。」釋迦方志上曰:「阿縛盧枳抵(云觀也),伊濕伐羅(云自在也)菩薩。」慈恩傳二曰:「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唐云觀自在。」觀音玄義一曰:「阿那婆婁吉低輸,此云觀世音。」嘉祥之法華義疏十二曰:「阿梨耶婆樓吉[弓/一]稅,此翻觀世音。」觀音
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 (菩薩)觀自在菩薩之梵名。阿縛盧枳低濕伐邏
阿縛盧枳帝伊濕伐羅 (菩薩)觀自在菩薩之梵名。阿縛盧枳低濕伐邏
阿盧漢 (雜語)譯曰殺賊。殺害煩惱賊之義。嘉祥之觀經疏下曰:「天竺三相近:阿羅訶Arhat翻應供,阿羅漢Aruhan翻無生,阿盧漢Arihan翻禁賊。」羅漢
阿擅 (術語)Ana%tman,或曰阿捺摩,譯言無我。見名義集四。
阿[何-可+爾]真那 (人名)Ratnacinta,沙門名。譯曰寶思惟。北印度迦濕蜜羅國人。見開元錄九。
阿[何-可+爾]囉迦 (植物)梵名Ardraka,生薑也。印度南部多種之。
阿彌 (雜語)阿彌陀佛之略。
阿彌陀 (佛名)Amita,譯曰無量。玄應音義九曰:「阿彌陀,譯云無量。」
阿彌陀佛三名 (名數)一譯無量壽Amita%yus,二譯無量光Amita%bha,三譯甘露Amr!ta,密教稱阿彌陀佛為甘露王,其大咒稱十甘露明者是也。菩提心義九曰:「此佛亦名無量壽佛,梵云阿彌陀喻麗,又云阿彌陀婆耶沒[馬*太],此云無量光明佛。」因之以此三名如其次第為法報應三身之稱號。但此為密教之說。顯教唯取初之二名。阿彌陀經所謂「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中略)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是也。 0002.JPG
阿彌陀佛本名 (雜語)日本安然之說,引證梵語禮讚,謂阿彌陀佛之本名為觀自在王如來。以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為其德稱。觀音
阿彌陀佛十三號 (名數)即十二光佛之別諦,加無量壽佛之本名,為十三名也。無量壽經上曰:「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阿彌陀三字法報應三身空假中三諦 (術語)阿字為本不生之義,故是空諦。彌字為吾我之義,故是隨緣之假諦。陀字為如之義,故是中諦。又三身者,取阿字第五轉方便究竟之義為應身,彌為報身,陀為法身。日本慧心之阿彌陀部心集曰:「阿即空之義也,彌者即假之義也,陀者即中之義也。」
阿彌陀成道因果 (術語)密教之阿彌陀,為大日如來五智之妙觀察智所現,是於大日成道之外,不說阿彌陀成道之因果,說之者僅顯教之大乘而已。大乘教中說彌陀之成道者總有四處。其一者法華經化城喻品謂三千塵點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勝。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王子,長名智積。聞父成佛,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為沙彌,求等正覺。佛聽之。於四眾中說法華經,說經已,入靜室住於禪定,八萬四千載。此時十六菩薩沙彌,各昇法座為四眾覆講此經,一一度數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爾時佛由三昧起普對四眾印可十六沙彌,使之歡迎供養。彼十六沙彌今皆成等正覺,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其二沙彌於東方作佛,一名阿[門@(人/(人*人))],在歡喜國,二名須彌燈。(中略)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中略)第十六為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等正覺(取意)。其二者,悲華經二謂往昔過恒河沙阿僧祇劫有世界名刪提嵐。劫名善持,有轉輪王,名無諍念王。有一大臣名寶海,有子名寶藏。其後出家,成等正覺,遂號寶藏如來。寶藏如來為轉輪王廣說正法,王隨喜渴仰請如來及聖眾,供養三月。王有千子,長名不眴,第二名尼摩,千子亦供養過二百五十歲。勸寶海,梵王,千子及無量眾生令發菩提心。爾時如來即入三昧放大光明,現十方世界,或有世界五濁弊惡,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王白佛言:諸菩薩等以何業故取淨世界?以何業故取不淨世界?佛言:菩薩以願力故取清淨土,離五濁惡。復有菩薩以願力故,取五濁惡世。王言:我今欲真實行菩提,願不取不淨佛土,我發願,願成道時,世界中無有地獄餓鬼畜生,眾生皆金色,無有女人,等一化生,壽命無量,世界清淨,無有臭穢,餘佛世界,若有眾生聞我名,修諸善本願生我世界者,願其命終必定得生。唯除五逆與誹謗聖人破壞正法等(大要與平等覺經之廿四願同)。輪王發深願已,請佛授記。佛即告曰:大王,汝過西方過百千萬億佛土,有尊音王如來世界,清淨莊嚴,悉如大王所願。汝發此願,改汝字為無量清淨,彼佛入滅後三佛出現入滅,一經過恒沙阿僧祇劫入第二阿僧祇劫,此時世界轉名安樂,汝當於此時作佛,號無量壽如來。次又第一之不眴太子亦發大悲願,佛即授記曰:汝欲觀一切眾生生大慈悲心使住於安樂,故今字汝為觀世音。無量壽佛般涅槃後,彼土轉名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汝成佛,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次第二尼摩太子亦發大勢之願,佛即告太子,汝今所願,取大世界,如汝所願成佛,號善住珍寶山王如來,由汝取大世界故,字汝為得大勢至。(中略)第十一子各發願,佛隨授記(取意)。其三者,無量壽經上謂「過去久遠錠光如來出世,如是次第出世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時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棄國捐王為沙門,號法藏,至佛所白佛曰:我發無上菩提心願,廣演經法,我當修行取清淨妙土,使我速成正覺,拔眾生生死苦本。爾時佛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麤妙,應其心願使悉睹見之。法藏具足選擇,攝取五劫諸佛清淨妙土,清淨妙行,於佛前建立四十八願。其第十八願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其一一願皆誓不取正覺。爾時大千感動,天雨妙華,空中有聲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於是法藏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集無量德行,其願遂滿足成正覺,號無量壽佛,其世界名安樂,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由成佛凡歷十劫,今現在說法。」其四,觀佛三昧海經九說,於過去空王佛所三比丘共拜佛之白毫而成佛。
阿彌陀報化異 (術語)諸佛有法報化三身。法身者,諸佛平等。其報身依因位之願行,其化身依所化之機緣,種種不同。今示彌陀報化二身,則如前記之悲華經,又如觀音授記經記彌陀之入滅,觀音勢至之補處。又如鼓音聲經記彌陀之國城父母等,是化土之化身佛也。見悲華經(宙帙三),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地帙十二),觀世音菩薩授記經(同上)。但化土有淨穢之二,阿彌陀之化土亦然。已上諸經所說者,諸淨穢之化土也。故五濁世界亦名安樂世界。更有穢惡之化土,如釋迦之於娑婆。智度論三十六曰:「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國土如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國。」無量壽經所說之身土,真報身報土也,身者光壽皆無量,土者廣大無邊際,眾者純大菩薩,淨土門之願生者,限於此佛土。但此有聖道淨土二宗之諍,聖道諸師如天台慈恩皆曰:彌陀淨土有化土報土之二相。既有無量之菩薩眾,則對於此眾者報身報土也,故觀經說佛身曰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等,是菩薩之所見也。又許凡夫聲聞之往生,說彼土有無量之人天聲聞眾,是生於化土而見化身也。非有化土則彼等未斷惑之凡夫,不得生於報土。經論之所判分明也。而此二土非別處,一於世界上,地前之凡夫見化土,地上之菩薩見報土,故佛地論言釋迦如來說佛地經時,地前之大眾,變化身居穢土而見說法,登地之菩薩,受用身居佛之淨土而見說法。如此同一處,凡聖皆同居之,故天台謂之凡聖同居土。自人天聲聞之方言之,則是必化土,於此化土聞法勤修,登於地位,得於當處感報身報土也。其化土之相說之分明者,前鼓音聲經等及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之經說是也。是為凡夫二乘之機感。若通教之菩薩,感見帶劣勝應身方便有餘土,別教之菩薩,感見勝應身實報土,圓教之菩薩,感見法身常寂光土,是天台觀經疏及淨名經疏所具說也。但以化土為安樂淨土,無五濁多難,則為增進佛道故願往生彼土也。然曇鸞道綽等淨宗諸師,言阿彌陀經說「眾生生者皆是阿毘跋致。」無量壽經於四十八願中立所生人之光壽二無量願,且有人天等之名者,以經說佛自會通,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神通皆為一類,形狀無異,但因順餘方,故有此等之名,彼土之眾。實為純大菩薩,是真報土也。然聖宗以此等文為攝大乘論所說四意趣中之別時意趣,而不許凡夫直成阿毘跋致之菩薩也。而淨宗則言聖淨二門固異其途,彌陀別意之弘願,不能以常規律之。
阿彌陀相好印相 (圖像)阿彌陀之相好印相,有顯密之別,密教有胎金之別,顯教有坐立之別。密教中四方之四佛,惟阿[門@(人/(人*人))]等三佛,胎金兩部,各改其方易其名,獨於西方之阿彌陀無所改易,是為表無量壽佛之滅度無期也。其相好,胎藏界為金色之螺髮形,結定印,目稍閉而視下,是乃法藏比丘出家成道之相。金剛界為金色之寶冠形,印相如前,是為在俗之當體,本有自然久遠實成之相。顯教之坐立相好,皆為螺髮之出家形。其坐像如密教之胎金兩部,結定印,是為照智而寂理體胎藏界之意,彌陀成道自利之相也。其立像分離此定印而分上下,舉右手以五指表聲聞,緣覺,菩薩,顯佛,密佛之五界,下左手以五指表人,天,鬼,畜,地獄之五界(此十界之配立者密教也),是為寂而照,金剛界之意,即觀無量壽經所說住立空中之彌陀,理智不二而分,真應不離而離,以來迎眾生引接淨土之化他相也(台宗網要)。其定印於臍前仰兩手交叉豎第二指而相背,以左右拇指捻其端(胎曼大鈔一圖印集一)。愚案其兩指之圓相為本有修生之兩覺,又為胎金兩界之圓圓。其分之為上右下左者即立像之來迎印也。
密教阿彌陀 (圖像)大日如來五智中妙觀察智之所現也。胎藏界在中臺八葉中,西方之葉上,當大日之前面。以[8740]Am唵字為種子,中圖之五轉,主涅槃之德,東圖主證菩提之德,以蓮華為三昧耶形,密號曰清淨金剛,以譯名謂之無量壽佛,其相好如上釋。金剛界在五解脫輪中之西方解脫輪中,當大日之背面。以紇哩[87A7]字為種子,其主德三昧耶形,密號同胎藏界大日,其相好如曼荼羅大鈔一,三所記。
阿彌陀根本印 (印明)二手交叉作拳,豎二中指以頭相[(扣-口)*主]作蓮華之形。見無量壽儀軌。
阿彌陀種子 (種子)[87A7]Hrib紇哩字也。密教為人法一體,故[87A7]紇哩為阿彌陀之種子亦為其三昧耶形之蓮華種子,其所以為種子者,有二義:一就字音,名八葉心蓮之肉團心,名訖栗[馬*太]心,今字謂之訖里瞿有同音之意,以同音而亦有同體之義故為蓮華之種子也。二就字義,[87A7]為[8770][876A][8743][874B]之四字合成,此四字配於東西南北。[8770]ha字者,東方,痴煩惱,即無明也,[8770]有因之義,無明為一切惑業之因,一切之惑業,以之為首,故以之為東方。[876A]ra字者,南方,貪煩惱也,[876A]為塵染之義,是愛著之煩惱,南方之火大赤色,人所愛著,與貪煩惱相應。[8743]i字者,西方,瞋煩惱也,[8743]為殃禍之義,殃禍由瞋恚而生,西方風大能破壞物,與瞋煩惱相應。[874B]ah字者,北方,涅槃也,[874B]為寂靜之義,前之三毒寂靜,即是涅槃,北方黑色與涅槃相應,此涅槃由三毒中出生,猶蓮華之從淤泥中生,名蓮華曰水精華,以此水大為自性清淨之性分故也。由泥中出者,是即淤泥自性清淨之德也,恰如涅槃由三毒而出,彼此其義相應,故以[87A7]字為蓮華之種子,亦為即阿彌陀之種子,蓋據中圖之次第,阿彌陀者涅槃也。見護身法鈔。
南無阿彌陀佛 (真言)聖財集下謂真言口傳六字名字為陀羅尼,五佛種子也,[8763][877B](namo)二字,歸命之義,命者常住之壽命大日也,[8740][877C][875F][877D]四字,如次第為阿[門@(人/(人*人))],寶生,彌陀,不空成就之四法也。
阿彌陀真言 (真言)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三種,其一字咒又有二種,一為[8740]之一字。不空神變經二十八曰:「溥遍解脫一字真言曰:唵惡莎縛訶。若人六時依法持誦滿一洛叉,是業成就,觀世音菩薩現金色身,當滅無始一切根本重罪。若不現者,復倍精進誦。滿二洛叉或三洛叉,是業成就,觀世音重當現身,執手指示西方淨土阿彌陀佛座寶蓮華師子之座,復得阿彌陀佛手摩其頭。」二為[87A7]之一字。理趣釋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災禍疾病。命終已後,當生安樂國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無量壽如來心真言,無量壽修願行供養儀軌曰:「無量壽如來心真言曰:唵阿密[口*栗]多帝際賀囉吽。此真言能誦十萬遍滿,得見阿彌陀如來,命終決定得生極樂。欲解此小咒,則此中有五句,第一唵字與第五吽字如常,第二句之阿密[口*栗]多為甘露之義,譬彌陀之大悲也。第三句之帝際有六義,一大威德之義,具足六臂之威德故也。二大威光之義,具足遍照光明故也。三大威神之義,具足神境神通故也。四大威力之義,具足六大力故也。五大威猛之義,具足速滅怨家之德故也。六大威怒之義,具足怒入地之菩薩故也。第四句之賀羅為作業之義,有六義:一作佛之義,得如是心作佛久來始覺故也。二作業之義,來迎引接無間斷故也。三作用之義,神力自在故也。四作念之義,迎十念之眾生故也。五作定之義,入妙觀察智之三摩地定故也。六作願之義,發六八之大願故也。此九字即彌陀八菩薩之種子,唵者阿彌陀。阿者觀音。密[口*栗]者彌勒藏。多者虛空藏。帝者普賢。際者金剛手。賀者文殊。囉者除障蓋。吽者地藏也。見五字九字秘釋。其大咒本名阿彌陀如來根本陀羅尼。又咒中阿彌栗多即甘露之語,有十句,謂之十甘露明。出無量壽教行儀軌。真言後之文,有「此真言僅誦一遍。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中略)臨命終時。見無量壽與大眾俱來迎安慰。即生極樂上品上生。」其他同儀軌有無量壽如來拳印真言。
阿彌陀大心咒 (真言)前條阿彌陀真言中之大咒也。
阿彌陀三摩耶形 (術語)密教彌陀
阿彌陀二身 (名數)阿彌陀有正法輪,教令輪之二身。教時問答四曰:「金剛頂諭伽云:西方阿彌陀佛現二身。若依正法輪現文殊師利菩薩身,若依教令輪現焰鬘德迦身。」
阿彌陀二脅侍 (術語)又曰二夾侍。觀音勢至二菩薩也。見觀無量壽經。
阿彌陀三尊 (圖像)中尊為阿彌陀佛,左為觀音菩薩,右為勢至菩薩之三體。見觀無量壽經。
阿彌陀五佛 (術語)三尊加地藏與龍樹,即為阿彌陀五佛。
九體阿彌陀 (術語)往生極樂有九品之差別,故佛體分為九品。觀無量壽經之九品
阿彌陀佛法 (修法)阿彌陀佛之修法。即阿彌陀護摩也。
阿彌陀護摩 (修法)密教所行之阿彌陀修法也。
阿彌陀講 (行事)講讚阿彌陀佛功德之法會也。
阿彌陀經 (經名)佛說阿彌陀經一卷,秦羅什譯,淨土三部經之一。此經略說西方淨土依正莊嚴等事。令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最為切要。此經所攝,揀除小善根福德因緣。唯攝一類純篤之機也。各家註述如下:阿彌陀經義記一卷,隋智顗說,灌頂記。阿彌陀經義述一卷,唐慧淨述。阿彌陀經通贊疏三卷,唐窺基撰。阿彌陀經疏一卷,唐元曉述。阿彌陀經疏一卷,唐窺基撰。阿彌陀經義疏一卷,宋智圓述,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三卷,宋元照述,戒度記。阿彌陀經句解一卷,元性澄句解。阿彌陀經略解一卷,明大佑述。阿彌陀經疏鈔四卷,明祩宏述。阿彌陀經疏鈔事義一卷。阿彌陀經疏鈔問辯一卷,阿彌陀經疏鈔演義四卷,明古德法師演義,智願定本。淨土已訣一卷,明大惠釋。阿彌陀經要解一卷,智旭解。阿彌陀經舌相一卷,淨挺著。阿彌陀經直解正行一卷,了根纂註。阿彌陀經略註一卷,續法錄註。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二卷,明大佑述,傳燈鈔。阿彌陀經摘要易解一卷,真嵩述。阿彌陀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述。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三卷,明智旭要解,達默造鈔,達林參訂。阿彌陀經疏鈔擷一卷,明祩宏疏鈔,徐槐廷擷,阿彌陀經應驗附。阿彌陀經釋一卷,鄭澄德鄭澄源排定。阿彌陀經註一卷,鄭澄德澄源合註。阿彌陀經箋註,丁福保注。
阿彌陀佛偈 (經名)具名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一卷,以偈頌讚嘆淨土者。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經名)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二卷,吳支謙譯。與佛說無量壽經同本異譯。外題略名佛說阿彌陀經,坊本表題曰:大阿彌陀經,三耶三佛薩樓佛檀為如來之尊號,過度是濟度之義,此經說阿彌陀如來濟度人道者。
大阿彌陀經 (經名)佛說大阿彌陀經有二本:一為宋進士王日休,取前譯諸經刪補訂正者,二卷。一為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之異名。
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 (經名)此傳附於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之後。作者不詳。一卷。
阿彌陀佛說咒 (經名)一卷,失譯。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失譯。
阿彌陀經決十疑 (書名)別稱十疑論。一卷,天台大師著。
阿彌陀經開題 (書名)別名阿彌陀經釋,一卷,佛法大師著。
阿彌陀魚 (傳說)執師子國西南有魚,能作人語,唱南無阿彌陀佛。因名阿彌陀魚。人唱阿彌陀佛時則魚喜近岸,取食之,味甚美,謂是阿彌陀佛之化身。見三寶感應錄上。
阿彌陀曼荼羅 (圖像)以阿彌陀佛為八葉蓮台中央之主體,秘密之曼荼羅也。其法以彌陀為普門萬德之中央法界體性智,以彌陀四親近菩薩中第一之金剛法菩薩(即觀音)為東方大圓鏡智,第二之金剛利菩薩(即文殊)為南方平等性智,第三之金剛因菩薩(即彌勒)為西方妙觀察智,第四之金剛語菩薩(即維摩居士)為北方成所作智。日本真言家頗行之。
阿彌陀九品曼荼羅 (圖像)淨土曼荼羅之一種。於開敷之八葉蓮台中央,安上品上生之阿彌陀佛,其周匝之八葉,安八品之彌陀,內院之四隅,圖法利因語之四菩薩,第二院圖十二光佛,四攝外四供,第三院圖二十四菩薩。
阿彌陀婆耶 (佛名)阿彌陀
阿彌陀檀那 (人名)Amrtodana,王名。譯曰甘露施主。見佛本行集經五。
阿彌陀迦良 (人名)王名。昔阿彌陀迦良王有病,自調藥將服之。時有辟支佛,與王同病。來乞藥。王即持藥施之,自作誓願,欲使一切眾生病,如是悉除。其時阿彌陀迦良王,即今釋迦也。見菩薩本行經下。
阿鞞 (術語)名位。阿鞞跋致之略。玄應音義三曰:「阿鞞,此譯云不退住,十住經云第七住。」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 (術語)Avaivart,又作阿毘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譯曰不退轉。不退轉成佛進路之義。是菩薩階位之名。經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則至此位。阿彌陀經曰:「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無,鞞跋致之言退轉。故大品經云:不退轉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無退轉。」
阿鋡暮 (經名)阿含
四阿鋡暮抄解 (書名)婆素跋陀阿羅漢造,苻秦鳩摩羅佛提等譯,二卷。說功德法依法惡法之三法者。與三法度論同本。
阿避陀羯刺拏 (堂塔)Aviddhakarn!a,譯曰不穿耳。在中印度波羅奈斯國東,戰主國之伽藍。昔國王為睹貨邏國沙門建立。西域記七記其因緣。
阿點婆翅羅國 (地名)Atyambakela,西印度之境。臨信度河,鄰大海之濱。小乘僧徒多學正量部之法。見西域記十一。
阿闍世 (人名)又作阿闍貰。王名。舊稱阿闍世。新稱阿闍多設咄路Aja%tas/atru,譯曰未生怨。佛在世之頃,摩竭陀國王舍城之治者。父名頻婆娑羅,母曰韋提希。韋提希懷胎時,相師占之,謂此兒生必害父,因之名曰未生怨。未生以前結怨之意也。西域記九曰:「阿闍多設咄路王,唐云未生怨,舊云阿闍世,訛也。」又名婆羅留支。譯曰折指。父王聞相師之言,與夫人共謀於生日從樓上落於地,而阿闍世僅損指未死,故名折指。法華文句五曰:「阿闍世者,未生怨,或呼為婆羅留支,此云無指。」同記曰:「言未生怨者,母懷之日,已常有惡心於瓶沙王。未生已惡,故因為名。無指者,初生相者言凶,王令昇樓撲之,不死,但損一指,故為名也。」又名善見。涅槃經曰:「提婆達多語善見太子,言國人罵汝為未生怨。善見言:何故名我為未生怨?誰作此名?達多言:汝未生時,一切相師,占言是兒生已,必殺其父,是故外人悉號汝為未生怨。一切內人護汝心,故謂善見。」阿闍世既長,近惡友提波達多,幽囚父母。見觀無量壽經。即位後併吞諸小國,威震四鄰,建一統印度之基。後因害父頻婆娑羅王之罪遍體生瘡,至佛所懺悔,即平愈(見涅槃經十九),遂歸依釋迦。佛滅後,五百羅漢,結集佛說。王為之護法。佛教之興。與有力焉。普超經曰:「阿闍世從文殊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吒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無生忍。彌勒出時,復來此界,名不動菩薩,後當作佛,號淨界如來。」
阿闍世王之夢 (傳說)王於如來涅槃之夜,見月落,日由地出,星宿雲雨,繽紛而落,七彗星現於天上。又天上有大火聚,一時墮地。問之臣下,知如來涅槃不祥之相也。見大般涅槃經後分下。
阿闍世王經 (經名)佛說阿闍世王經,二卷,後漢支婁迦讖譯。與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同本異譯。說阿闍世王聞文殊師利菩薩說法而得悟。攝於方等部。
阿闍世王授決經 (經名)佛說阿闍世王授決經,一卷。西晉法炬譯。說阿闍世王以燈華奉佛授成佛之記別。攝於方等部。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阿闍世王問五逆罪之受果,說由功德一旦墮地獄,後為辟支佛。
阿闍世王品 (經名)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之異名。
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經名)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阿闍世王之女,名無畏德,年十二,與舍利弗,目連等諸聲聞論難,盡使屈服。與大寶積經無畏德菩薩會第三十二同本異譯。攝於方等部。
阿闍世王女經 (經名)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之略。
阿闍梨 (術語)A^ca%rya,舊稱阿闍梨,阿祇利。譯曰教授。新稱阿遮利夜,阿遮梨耶。譯曰軌範正行。可矯正弟子行為,為其軌則師範高僧之敬稱。玄應音義十五曰:「阿闍梨,經中或作阿祇利,皆訛也。應言阿遮利夜,此云正行,又言阿遮梨耶,此云軌範。舊云:於善法中,教授令知,名阿闍梨也。」南海寄歸傳三曰:「阿遮利耶,譯為軌範師,是能教弟子法式之義,先云阿闍梨,訛也。」案阿闍梨又譯悅眾。
五種阿闍梨 (名數)名義集一曰:「南山鈔云:四分律,明五種阿闍梨:一出家阿闍梨,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闍梨,受戒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闍梨,教授威儀者。四受經阿闍梨,所從受經。五依止阿闍梨,乃至依住一宿者。」
真言阿闍梨 (術語)阿闍梨之名,本通於一般之教師,後乃局於真言傳授秘法之職位稱號。大日經疏三曰:「若於此曼荼羅種種支分,乃至一切諸尊,真言手印,觀行悉地,皆悉進達,得傳法灌頂,是名阿闍梨。」
引請阿闍梨 (職位)禪林得度之沙彌,未知進退,引導而教授之者,謂之引請阿闍梨。即律宗之教授師也。見象器箋八。
四種阿闍梨 (術語)真言阿闍梨,有四種之別。
阿闍梨大曼荼羅灌頂儀軌 (經名)一卷,失譯。秘密部。
阿闍梨所傳曼荼羅 (圖像)謂善無畏三藏所傳之曼荼羅也。胎藏界曼荼羅之一種。此曼荼羅之建立次第,與大日經所說之曼荼羅及現圖曼荼羅略有不同。三重,十大院,列三百八十四尊云。出於大日經疏六,義釋四。
阿闍梨耶 (術語)又作阿遮梨耶,阿遮梨夜。阿闍梨
阿闍婆羅 (雜名)水名。見因果經四,翻梵語九。
阿奢理貳 (寺名)A^s/carin!i,又作阿奢理兒。譯言奇特。龜茲國之寺名。此國先王,崇敬三寶。時以母弟有奇特之行為,欲傳其美蹟於後世,故建此寺。玄奘西遊時,此寺有學匠曰木叉[毛@(鞠-革)]多,滯留六十餘日,學俱舍婆沙等諸論焉。見西域記一,慈恩傳二。
阿濕波 (神名)As/vin,日天與阿濕毘膩間所生之雙子名,乘曙光擬人,駕馬或鳥之金色車為女神烏沙斯之先驅。佛所行讚入苦行林品所謂「諸梵志等,驚喜得相告,為八婆藪天,為二阿濕婆」者,即此神也。
阿濕婆他 (植物)As/vapa%da,木名。譯曰馬腳。翻梵語九曰:「阿濕婆他,應云阿舍婆陀,譯曰:阿舍婆者,馬。陀者,腳。」或謂As/vattha,即菩提樹之誤。
阿濕婆恃 (人名)馬勝比丘之梵名。阿濕縛伐多。出於西域記九。
阿濕縛婆 (雜語)As/vaka,譯曰蘇息處。見大日經疏三。
阿濕毘[何-可+爾] (雜名)As/vimi^,星宿名。譯曰虛宿。胎藏界外金剛院之眾。胎曼陀羅大鈔七曰:「此天虛宿,破軍星也,五行金精也,金必有破物能,故曰破軍。」(翻譯名義大集以為婁星)。
阿濕薄迦 (人名)梵音As/vaka,慧琳音義六十曰:「阿濕薄迦,人名,無正翻。」
阿濕婆氏多 (人名)As/vajit,馬勝比丘之梵名。阿濕縛伐多
阿濕婆窶沙 (人名)As/vaghos!a,馬鳴菩薩之梵名。見釋摩訶衍論一,西域記八,名義集一。馬鳴
阿濕縛伐多 (人名)As/vajit,馬勝比丘之梵名。舍利弗之師。五比丘之一。佛之血族。瑜伽論略纂十六曰:「馬勝者,即舊俱舍三,阿輸實,應云阿濕縛(此云馬)伐多(此云勝),與梵王論義比丘也。」又作阿濕婆氏多。見慧琳音義一。又曰阿濕婆。見彌勒上生經上。又曰阿濕波持。見西域記九。又曰頞鞞。見中本起經。又作阿說示。見寶勝陀羅經一。
阿濕縛庾闍 (雜名)梵名As/vayuja,又作阿濕[口*縛]喻若。紀月名。此月之太陰值As/vini(馬師)宿而滿。故有此名。為印度紀月之第八月,即此方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間也。
阿濕摩揭波 (物名)又作遏濕摩揭婆,阿濕摩竭婆。馬腦之梵語。見阿濕[口*縛]揭波項。
阿濕[口*縛]揭波 (物名)As/vagarbha,又作阿濕摩揭波。譯曰馬腦。慧苑音義上曰:「阿濕[口*縛]者,此云馬也,揭波者腦也,若言阿濕摩揭波(As/magarbha),此云石藏。按此寶出白石中,故應名石藏寶。古來以馬腦聲濫石藏聲故,謬云馬腦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遏濕摩揭婆,亦名阿輸摩竭婆,是赤色寶也。」法華玄贊二曰:「馬腦,梵云遏濕摩揭婆,此言杵藏,或言胎藏者,堅實故也。色如馬腦,故從彼名。作馬腦字,以是寶類,故字從玉,或如石類,字或從石。」
阿濕[口*縛]喻若 (雜名)阿濕縛庾闍
阿濕婆迷陀耶若 (行事)As/vajmedha-yan^a,譯曰馬寶祀。國王之大祭也。大集經五十註曰:「阿濕婆者,齊云馬也。迷陀者寶柱也,耶若者祀也。為此祀者,唯閻浮提王之所能也。」(為古代最神聖之祀,祭以馬為犧牲,故有此名,通常譯曰馬祠)。
阿薩多 (雜名)星宿名。譯曰軫宿。見翻梵語九。梵語Pu%rva% A^sa%dha%h。
阿薩闍 (雜名)病名。涅槃經疏六曰:「阿薩闍無的翻,義言無可治。玄應音義三曰:阿薩闍病,謂不可治病也。」(梵Asa%dhya)。
阿嚕力 (真言)觀音真言「阿嚕力迦」之名。阿嚕力經
阿嚕力經 (經名)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品第十四之略。
阿嚕力迦 (真言)多羅觀音之真言也。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品曰:「唵,阿嚕力迦,娑縛訶。」
阿嚕陀羅印 (印相)Rudra,譯曰大怒印。見陀羅尼集經三。
阿藍 (人名)阿羅邏
阿藍伽藍 (人名)阿羅邏
阿藍婆 (雜名)藥名。正名阿羅底藍婆Ratilambha,譯曰得喜樂。塗身去患得喜之義。見華嚴探玄記二十,慧苑音義下。
阿藍磨 (雜語)阿羅磨
阿離耶三蜜栗底尼迦耶 (流派)A^rya-sammiti^ya-nika%ya,譯曰聖正量部。小乘分派之名。見寄歸傳一。參照「正量部。」
阿離耶莫訶僧祇尼迦耶 (流派)A^rya-maha%sam!ghika-nika%ya,譯曰聖大眾部。小乘分派之名。見寄歸傳一。
阿離耶跋摩 (人名)新羅人。嘗入長安。唐貞觀年中,追求正教,欲親禮釋尊靈蹤,遠涉中印度,止於那爛陀寺,學律論,抄寫諸經,雖欲歸國,而所期不契,後於那爛陀寺寂。見求法高僧傳上。
阿離野悉他陛[打-丁+羅]尼迦耶 (流派)A^rya-sthavira-nika%ya,譯曰聖上座部。小乘分派之名。見寄歸傳一。
阿離野慕[打-丁+羅]薩婆悉底婆拖尼迦耶 (流派)A^rya-mu%lasarva%sti^va%da-nika%ya,譯曰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小乘分派之名。見寄歸傳一。
阿羅 (雜名)阿羅摩之略稱。又錐之梵名。
阿羅婆 (雜名)藥名。探玄記二十曰:「阿羅婆藥者,云阿吒迦阿羅婆,此云金光汁藥。阿吒迦,云金光明Ha%taka,阿羅婆,云汁藥。」Rasa。
阿羅邏 (人名)A^ra%d!aka%la%ma,又作阿藍,仙人之名。譯曰懈怠。佛出家始就此人學。涅槃經二十一曰:「夜半逾城至鬱陀迦阿羅邏等大仙人所。」因果經三曰:「爾時太子即便前至阿羅邏仙人處。」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羅邏此云懈怠,亦獲通定者也。」【又】寒地獄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羅邏,阿波波,謂地獄寒苦之聲也。」梵AtataHahava。
阿羅邏迦藍 (人名)又作阿羅邏迦羅摩。阿羅荼迦邏摩。阿蘭迦蘭等。佛本行集經二十一曰:「有一仙人修道之所,名阿羅邏,姓迦藍氏。」中阿含五十六,羅摩經曰:「盛時年二十九,(中略)便住阿羅邏迦羅摩所。」般若經五百九十九曰:「阿羅荼迦邏摩子。」若依此等說,則阿羅邏迦藍,為阿邏羅之具名,然他經,謂阿羅邏迦藍是二人。佛本行經三曰:「菩薩不然阿蘭是法,於是復詣迦蘭問法,(中略)捨迦蘭法,於是便至尼連禪江。」釋迦譜一曰:「有二仙人阿羅邏迦蘭。」(二人之說則迦蘭似為Udraka Ra%maputra者)。
阿羅漢 (術語)Arha%n^,小乘極悟之位名。一譯殺賊。殺煩惱賊之意。二譯應供。當受人天供養之意。三譯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之意。智度論三曰:「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破,是名阿羅漢。復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又譯曰應真,真人。法華文句一上曰:「阿[風@(軷-車)]經云應真,瑞應云真人。」四果之一。阿盧漢
阿羅漢果 (術語)悟位謂之果。以是為對於修行之因之結果也。阿羅漢為小乘之極果。
阿羅漢向 (術語)四向之一。不還之聖者,進斷餘殘之煩惱而向於阿羅漢果者。見俱舍論二十四。
阿羅漢具德經 (經名)佛說阿羅漢具德經,一卷,宋法賢譯。是說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德者。與增一阿含經之弟子比丘尼品同本。
阿羅陀 (地名)Aruta,山名。譯曰無聲。見翻梵語九。
阿羅耶 (術語)阿賴耶
阿羅梨 (雜名)屣之飾。四分律開宗記八本曰:「阿羅梨,以鳥毛安華屣邊也。」梵Arari^。
阿羅訶 (術語)Arhat,佛十號之一。譯曰應供。當受眾生供養義。智度論二曰:「阿羅訶,名應受供養,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
阿羅歌 (植物)Arka,花名。又作阿迦。譯為白花,其大葉,外道用以祭祀。
阿羅蜜 (雜語)Harmita,譯曰遠離。智度論五十三曰:「阿羅蜜,秦言遠離。波羅蜜,秦言度彼岸。此二言相近,義相會,故以阿羅蜜釋波羅蜜。」
阿羅磨 (雜名)A^ra%ma,又曰阿羅彌,阿藍麼,阿羅,譯為園。玄音應義二曰:「阿藍磨者,園也。」翻梵語九曰:「阿羅彌者,園。」梵語雜名曰:「阿羅磨,園也。」
阿羅闍 (術語)Ra%ja-dha%tu,阿剌闍界,結界名。譯為王界。飾宗記八末曰:「阿羅闍界者,一王所領,一國土眾僧,皆得是名阿羅闍界。阿剌闍,此翻為王也。」
阿羅彌 (雜名)阿羅磨
阿羅波多 (人名)大臣名。譯曰前言,見本行集經四十三。
阿羅波遮那 (雜語)阿羅婆遮那
阿羅婆伽林 (地名)林名。譯曰不諸林。翻梵語九曰:「阿羅婆伽,應云阿羅婆分。譯曰:阿者不也,羅婆分者諸也。」
阿羅婆遮那 (術語)又作阿羅波遮那。般若經所說悉曇字母四十二之初五字也。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五,智度論四十八。梵Aiapacana。
阿羅迦摩羅 (人名)阿羅與迦摩羅之二仙人也。阿羅邏。或云是一人之名。
阿羅邏迦蘭 (人名)阿羅邏
阿羅邏迦羅摩 (人名)阿羅邏
阿羅波寶多夜叉 (異類)Alpapota yaks!as,鬼名。譯曰不稱鬼。見孔雀王咒經上。
阿難 (人名)A^nanda,阿難陀之略。譯曰歡喜,慶喜。斛飯王之子,提婆達多之弟,佛之從弟,十大弟子之一。生於佛成道之夜。佛壽五十五,阿難二十五歲時出家,從侍佛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見中阿含第八侍者經,智度論三,文句二之上,阿彌陀經慈恩疏上。 0080.JPG
阿難多聞第一 (故事)阿難在佛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增一阿含經三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遠,堪忍奉上,所謂阿難比丘是。」
阿難有三人 (雜語)法華文句一之上曰:「正法念經,明三阿難:阿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阿難跋阤(A^nandabhadra)此云歡喜賢,受持雜藏。阿難娑伽(A^nandasa%gara)此云歡喜海,持佛藏。」華嚴玄談八引集法經出阿難,阿難跋阤,阿難迦羅三人。探玄記二引阿闍世王懺悔經舉阿難陀,阿難跋阤,阿難娑伽羅三人。
阿難結集 (故事)佛滅後,摩訶迦葉,於摩揭陀國大石窟結集三藏時,使阿難結集經藏。見智度論二,西域記九。佛滅度後。文殊師利,彌勒諸大菩薩將阿難集摩訶衍。見智度論百。「結集」
阿難密號 (雜語)胎藏界曼陀羅鈔三曰:「阿難密號集法金剛。」
阿難放光 (故事)阿難為多聞第一受持佛一代之說法,故佛滅後,迦葉結集三藏時使阿難昇師子座復演其說法。增一阿含經一頌之曰:「阿難仁和具四等,意轉入微師子吼,顧眄四部瞻虛空,悲泣揮淚不自勝,便奮光明和顏色,普照眾主如日初,彌勒睹光及釋梵,叉十希聞無上法。」
阿難入於鑰孔 (故事)結集三藏時,阿難煩惱未盡,故迦葉牽出阿難於外,阿難坐禪經行,後夜疲極息臥,頭未至枕,廓然得悟,為大阿羅漢。其夜叩門呼,迦葉言汝由門鑰孔中來,即由鑰孔中入。見智度論二,西域記九。
阿難分身二國 (傳說)阿難將入滅,去摩竭陀國,趣吠舍釐城,渡殑伽河,泛舟中流。摩竭陀王聞之。慕其德,嚴兵追請之,吠舍釐王亦聞阿難來,治軍旅迎之。阿難恐其兵互欲殺害,由舟中上昇虛空,化火焚身中分落兩岸。二國之王,各奉其舍利造塔。見西域記七。
阿難半身舍利 (傳說)西域記九曰:「未生怨王窣堵波側,有尊者阿難半身舍利。昔尊者將寂滅也,去摩揭陀國,趣吠舍釐城。兩國交爭,欲興甲兵。尊者傷愍,遂分其身。摩揭陀王,奉歸供養,即斯勝地,式修崇建。」
阿難見金為毒蛇 (傳說)義楚六帖十九曰:「根本律云:佛行,見有寶伏藏,佛曰此毒蛇也。有人得之。被王知,禁奪。阿難白佛言:毒蛇不謬也。」
阿難前世為佛善友 (本生)出經律異相十五。
阿難奉佛敕受持經典奉持左右 (故事)出經律異相十五。
阿難感七夢 (傳說)出七夢經,經律異相十五,六帖七。
阿難為佛乞牛乳 (故事)出經律異相十五。
阿難教化波斯匿王 (故事)出經律異相十五。
阿難八不思議 (傳說)佛告文殊,阿難事我二十餘年,具足八種不思議:一受特別之請待,不往施主之家,往必與眾共。二如來之衣,雖故物不受之。三見佛以當見時。四見女人不生欲心。五聽法不再問。六知佛所入之定。七知眾會之得益。八知佛所說之法。見涅槃經四十。
阿難八法 (故事)佛曰阿難具足八法持十二部經:一信根堅固。二其心質直。三身無病苦。四常勤精進。五具足念心。六心無憍慢。七成就定慧。八從聞生智。見涅槃經四十。
阿難七夢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佛為阿難解釋七夢悉應末世之事。攝於小乘部。
阿難四事經 (經名)佛說阿難四事經,一卷,吳支謙譯。說四事供佛之法。攝於小乘部。
阿難同學經 (經名)佛說阿難同學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掘多比丘欲還俗,阿難啟佛開示之,使之證果入滅。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經名)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阿難問佛吉凶。佛答持戒是吉,犯戒是凶。并問答殺生惡意之果報,問答末世俗弟子之理生事。
阿難問事經 (經名)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之略稱。
阿難分別經 (經名)佛說阿難分別經,一卷,秦法堅譯。與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同本。
阿難說經 (經名)阿難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及其義,攝於中阿含經四十三。
阿難陀 (人名)阿難
阿難陀夜叉 (雜語)譯曰白牙。見孔雀王咒經上。
阿難迦羅 (人名)又作阿難娑伽,阿難娑伽羅。三阿難之一。阿難附錄。
阿難跋陀 (人名)又作阿難陀跋羅。三阿難之一。阿難附錄。
阿難賓低 (人名)Ana%thapin!d!ada,又作阿那他濱荼揭利呵跋底,阿那邠抵,阿那他濱荼陀等。長者名。譯曰給孤獨。建祇園精舍之人也。飾宗記八末曰:「阿難賓抵,此是梵語訛略也,正云阿那陀賓荼揭利呵跋底。阿那陀,此云無依,亦名孤獨。賓荼揭利呵跋底,此云團施,言長者以團食施無依孤獨之人也。因此時人號為給孤獨長者也,本名須達多。」玄應音義二曰:「阿那分坻,正云阿那陀擯荼陀。」
阿難陀拘蠶 (界名)A^nandaku%t!a,佛世界名。譯曰華積。見陀羅尼雜集九。
阿難陀補羅國 (地名)A^nandapu%ra,西印度之境。小乘之僧徒頗多。見西域記十一。
阿難陀目佉尼訶離 (術語)A^nanda-mukha-niha%ri,陀羅尼名。
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鄰尼經 (經名)一卷,元魏佛[馬*太]扇多譯。
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經 (經名)與上經同本異譯。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
阿疇那 (人名)Arjuna,天子名。無翻名。見慧琳音義四十三。傳未詳。
阿蘇 (異類)阿蘇羅之略。譯曰非天。西域記九曰:「阿素落,舊曰阿修羅,又曰阿須倫,又曰阿蘇羅,此皆訛也。」阿修羅
阿蘇羅 (異類)阿修羅
阿顛底迦 (術語)A^tyantika,譯曰畢竟。畢竟無成佛之性之義。畢竟無善心之義。唯識論樞要上本曰:「第五性有三種:一名一闡底迦,二名阿闡底迦,三名阿顛底迦。一闡底迦,是樂欲義,樂生死故。阿闡底迦,是不樂欲義,不樂涅槃故。阿顛底迦,名為畢竟,畢竟無涅槃性故。」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阿顛底迦,此云畢竟,畢竟無有善心也。」
阿亹賊奇 (人名)A^kims/uki,兒名。譯曰無惱。見賢愚因緣經八。
阿盧那 (植物)又作阿樓那,阿留那。阿留那附錄。
阿轆轆地 (雜語)阿者助語。轆轆者車軌之道,運轉自在之義。碧巖集五十三則評云:「丈云:我適來哭,如今卻哭。看他悟後,阿轆轆地,羅籠不住,自然玲瓏。」是即示無礙自由圓轉自在之境界之意。與所謂轉轆轆地同義。
阿闥婆那 (術語)Atharvan!a,譯曰咒術。韋陀
阿蘭那 (術語)又作阿襴拏。寺院之總名。阿蘭若。又梵志名。
阿蘭那經 (經名)說釋尊往昔為阿蘭那梵志,後出家說無常,以利益無量人天之往因。攝於中阿含經四十。
阿蘭若 (術語)A^rin!ya,寺院之總名。是比丘之住處。又作阿蘭那,阿蘭攘,阿蘭若迦,阿練若,阿爛拏,阿練茹,曷剌[翔-羽+兒]等。譯曰無諍聲,閑寂,遠離處。離人里五百弓之處。華嚴經一曰:「阿蘭若法,菩提道場。」大乘義章十五曰:「阿蘭若者,此翻名為空閑處也。」慧苑音義上曰:「阿蘭若言阿蘭那,正云阿蘭攘,此翻無諍聲。」玄應音義一曰:「阿蘭拏(友加反),或云阿蘭若,或云阿練若,皆梵音輕重耳。此云空寂,亦無諍也。」玄應音義三曰:「阿蘭那行,或言阿爛拏,正言曷剌[翔-羽+兒]。曷,此云無。剌[翔-羽+兒],此云諍。名無諍也。曷,阿葛反,或苦曷反。」金剛頂纂要曰:「阿蘭那者,此云寂靜。」飾宗記五本曰:「阿蘭若迦,去村五百弓,云住無諍處人也。」可洪音義八曰:「阿蘭那,此云無諍,云空家也。」大日經疏三曰:「阿練若,名為意樂處,謂空寂行者所樂之處。或獨一無侶,或二三人,於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為造,或但居樹下空地,皆是也。」四阿含暮抄上曰:「阿練茹。」
阿蘭若行 (術語)比丘常居阿蘭若,不住於外。十二頭陀行之一。
阿蘭若迦 (術語)A^ran!yaka,阿蘭若。又謂其住人也。
阿鍐 (種子)梵[8740]A,[87A6]vam]%,阿為胎藏界大日如來之種子。鍐為金剛界大日如來之種子。真言宗以此二字為秘要。
阿鍐覽唅欠 (術語)[8740]A,[87A6]vam]%,[87A9]ram]%,[87AA]ham%,[8779]kham%,大日如來之真言有三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法身之真言也。青龍儀軌上曰:「曩莫,三曼多,沒[馬*太]喃,阿鍐覽唅欠。」三種悉地陀羅尼法曰:「下品悉地,阿羅波左那。中品悉地,阿尾羅吽欠。上品悉地,阿鍐覽唅欠。」佛頂尊勝佛果三種悉地真言儀軌曰:「阿鍐覽唅欠,毘盧遮那真言,是五字者,是名秘密悉地。」此五字之解釋如阿尾羅吽欠,為地水火風空之五大,大日如來之自體也。
阿闡提 (術語)阿闡底迦之舊稱。阿闡底迦
阿闡底迦 (術語)Anicchantika,舊稱阿闡提。譯曰無欲。不樂欲涅槃之義。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阿闡底迦,此云無欲,謂不樂欲涅槃。亦言闡底柯,此云多貪。謂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不信樂正法。舊言阿闡提,譯云隨意作也。」
阿囉婆娑 (雜語)譯曰光明。見華嚴疏鈔八。
阿邏荼 (人名)仙人名。慧琳音義十八曰:「阿羅荼,唐言自訛。舊經阿蘭迦蘭是也,阿羅邏。」
阿邏底藍婆 (雜名)阿藍婆
阿邏荼迦邏摩 (人名)外道仙人名。無正翻。見慧琳音義八。案此是阿羅荼與迦邏摩之二子。阿羅邏
(術語)梵語陀羅尼Dha%ran!i^,一譯曰咒。此外又有種種之譯名。陀羅尼
咒三首經 (經名)一卷,唐地婆訶羅譯。一為大輪金剛陀羅尼。二為日光菩薩咒。三為摩利支天咒。
咒小兒經 (經名)三行半,東晉曇無蘭譯。說療小兒病之神咒。
咒心 (術語)咒者陀羅尼,心者精要之義,如般若心經之心,稱其咒中之精要曰咒心。如佛說楞嚴咒已,稱之曰咒心者,即是也。經七曰:「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覺,(中略)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因之禪家每年七月十三日楞嚴會滿散唱念稱讚此咒後心咒之文曰咒心。見象器箋十三。
咒五首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說能滅眾罪千轉陀羅尼咒,六字咒,俱胝佛咒,一切如來隨心咒,觀自在菩薩隨心咒。
咒印 (雜名)陀羅尼與印契也。楞嚴經八曰:「心持咒印,顧盻雄毅。」
咒咀 (術語)為殺人念誦咒咀神之咒也。咒咀神為起屍鬼即毘陀羅是。古昔有倒懸烏芻沙摩明王畫像而供物等皆轉倒而作咒咀者。
咒陀羅尼 (術語)四種陀羅尼之一。
咒師 (雜名)咒禁師之略稱。
咒神 (術語)陀羅尼各有一定之本尊。是曰咒神。
咒殺 (雜語)謂以起屍鬼咒殺人也。菩薩戒經疏下曰:「咒殺謂毘陀羅等。」毘陀羅
咒起死鬼 (修法)咒屍鬼使之起以殺怨人也。毘陀羅
咒時氣病經 (經名)半紙,東晉曇無蘭譯。說治流行病之神咒。
咒術 (術語)神咒之妙術也。咒有變殺人生人之物質等之奇術。故謂之咒術。觀無量壽經曰:「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
咒術陀羅尼 (真言)四種陀羅尼之一。
咒遍 (雜語)誦咒之遍數也。
咒禁師 (雜名)結誦印明作加持祈禱之法師也。咒者陀羅尼,禁者凡真言之法,禁止不受灌頂印可之人行之,故謂之禁。
咒誓 (術語)誦神佛之名,證吾言如實不妄,曰咒誓。佛制禁比丘作此咒誓也。有部毘奈耶雜事十九曰:「是時六眾有緣事時,即便引佛法僧寶而為咒誓,或引鄔波[馬*太]耶阿遮利耶而為咒誓。有信敬俗人聞咒誓時作如是語:我等俗流尚不引佛及師為誓,仁等出家何故引佛及師而作咒誓?是所不應,彼默無對。苾芻白佛。佛言:俗生譏恥,時合其宜。然出家本求實語,不應盟誓。若作,越法罪。」然依四分之舊律則似開此咒誓。行事鈔下四之一曰:「律云:有言誓,應言若我作是事,南無佛。若汝作是事,亦南無佛。不得雜餘地獄等。」同資持記曰:「律下,次教咒誓,謂有屈抑之事發誓以雪之,意是求佛為證,故云南無佛等。」
咒齒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經云:南無佛,南無法,南無比丘僧,南無舍利弗,大目犍連比丘,南無覺意名聞(舍衛國之譯名)邊北方犍陀摩訶延山,彼有蟲名羞吼無,在某牙齒中止,今當遣使者無敢[口*食]某牙及牙中牙根牙邊,蟲不即下器中,頭破作七分,如鳩羅勒蟻梵天勸此咒,南無佛使我所咒皆從如願。是為經之全文,而不說咒。
咒藏 (術語)四藏之一。
咒願 (術語)又唱法語願求施主或先亡福利,名為咒願。此有食時咒願與法會咒願二種。若總言之,則修菩薩之行者一舉一動悉應咒願,如華嚴經淨行品所說。
食時咒願 (術語)願施食之咒文也。盂蘭盆經曰:「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中略)然後受食。」資持記下三之三曰:「咒願即為施主求願也。」禪苑清規赴粥飯曰:「粥云: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昇天,究竟常樂。又云:粥是大良藥,能除饑渴消,施受獲清涼,共成無上道。齋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人天,普同供養。饡飯云:施者受者,俱獲五常,色力命安,獲無礙辯。已上並引聲高喝也。」南禪規式曰:「僧堂齋粥咒願,第一座唱之,若闕則書記或藏主代之。」義淨南海寄歸傳第九於受齋軌則中詳說之。
咒願六德 (名數)增一阿含經二十九曰:「世尊告諸比丘:咒願有六德。施主檀越成就三法:信根成就,戒德成就,聞成就。施物亦成三法:物色成就,味成就,香成就。」依咒願之功德而成就此六德也。
法會咒願 (儀式)法會時導師誦法文為施主祈願福利,是云咒願。願文者施主自述願事,故與咒願異。
咒願師 (雜名)誦咒願文之僧也。是為法會最重事,必由大導師為之。
呼摩 (術語)Homa,同護摩。護摩
呼畢勒罕 (雜名)蒙古語。化身之義,西藏達賴班禪兩喇嘛及諸胡土克圖,皆能不昧本性。身死之後,寄胎轉生,復接其前身之位職。謂之呼畢勒罕。
呼圖克圖 (雜名)大喇嘛之名號。一作胡土克圖。蒙藏青海皆有之。凡為呼圖克圖者,皆能世世轉生,永掌其職位。俗稱活佛。
[口*半]憚南 (雜語)Vandana,和南
[口*他] (術語)[875B]T!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大日經以為「一切法長養不可得」之義。文殊問經曰:「稱[女*它]字時,是出置答聲。」出置答者自Thapaniya([87BD]stha%)釋之。又涅槃經以為「[口*他]者法身具足,喻如滿月,是故名[口*他]。」
呬度 (地名)北方胡國呼印度之稱。寄歸傳三曰:「北方胡國,獨喚聖方,以為呬度。呬音許伊反,全非通俗之名,但是方言,固無別義。西國若聞此名,多皆不識。」
呬怒泥舍 (地名)Sindhu-des/a,呬怒者天竺之本名。泥舍譯曰國。見梵語雜名。
呬摩咀羅 (人名)Himatala,睹貨羅國王名。譯曰雪山下。見西域記三。
帖釋 (術語)帖經文而解釋之也。止觀七曰:「帖釋經文。」
帙子 (物名)帙簀,卷經卷,竹製之帙也。
怖一切為障者印 (印相)以右手作拳,舒風指(第二指)直豎之,以此印當眉間指頭亦當眉間即作毘俱胝之形也。其面如忿怒,心住於一境不動。故經云:以毘俱胝形住於等引,此一切佛之大印,能現如來威猛一切之力,恐怖一切為障難者使其降服,亦能與一切眾生之所願,如來菩提道場,以印能降諸魔也。
怖畏施 (術語)八種施之一。布施
怖魔 (雜語)梵語比丘,一譯怖魔。比丘
怛他 (雜語)又曰呾絰他,但[何-可+爾]也他Tadyatha%,譯曰所謂。可洪音義一曰:「上多達反,下借音亭夜反,梵云呾絰他,此云所謂,入咒之初也。」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怛[何-可+爾]也他,此云所為,古云即說。」
怛他揭多 (術語)譯曰如來。多陀阿伽度
怛他蘗多 (術語)譯曰如來。多陀阿伽度
怛他揭多[毛@(鞠-革)]多 (人名)Tatha%gatagupta,比丘名。譯曰如來蜜。見慈恩傳二。
怛他揭多[口*栗]旨 (術語)譯曰如來光。見演密鈔八。
怛利耶怛喇舍 (界名)譯曰三十三。天名。
怛剎那 (雜語)百二十剎那也。俱舍論十一曰:「剎那百二十,為一怛剎那。」
怛怛羅 (雜語)譯曰雞聲。玄應音義二曰:「呾呾羅,是雞聲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呾呾羅,由聲得名。」
怛陀竭多 (人名)王名。譯曰如來。釋迦譜十曰:「為佛造寺王也,此云如來。」
怛索迦 (異類)Taks!aka,龍王名。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怛索加,都達反,龍王名也。昔有仙人,曾咒此龍令其入火,龍王憂怖,遂投帝釋遶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釋與龍一時俱墮。帝釋求哀,得免所患,龍遂死焉。」
怛哩支伐離迦 (術語)Tlici^vara,譯曰但三衣。十二頭陀行之一。見飾宗記五本。
怛荼 (物名)又作但荼,檀荼。檀拏
怛埵三弟鑠 (書名)論名。譯曰辨真。德光論師作。有二萬五千頌。見慈恩傳二。
怛缽那 (雜語)歎波那
怛麼 (術語)A^tman,譯曰我。吽字義曰:「梵云怛麼,此翻為我。我有二種:一人我,二法我。」
怛縛 (雜語)Tvam,又作悉怛縛,怛縛也。譯曰汝。見梵語雜名。
怛縛多利 (雜名)觀音陀羅尼名。
怛薩阿竭 (術語)如來之梵語。多陀阿伽度
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 (術語)Tatha%gata Arhan Samyaksam%buddha,怛薩阿竭為如來。阿羅訶為應供。三耶三佛為正遍知。佛十號中之三號。玄應音義三曰:「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大品經作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同一名也,此則十號中三號也。但猶梵音輕重耳,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阿羅訶,此云應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也。」十號
怛羅夜耶 (術語)Traya%ya,譯曰三。囉怛那怛羅夜耶Ratnatraya%ya者三寶也,與格。仁王良賁疏下曰:「怛羅夜耶,此云三。」
怛闥阿竭 (術語)譯曰如來。多陀阿伽度
怛囉吒 (雜語)又作怛囉磔。譯曰叱呵。大日經疏九曰:「怛囉吒,是叱呵懾伏之義,如師子奮怒大吼時,眾獸無不懾伏。」梵Trat!a。
怛囉麼洗 (雜語)麼洗者月之義,怛囉麼洗者正月也。十二緣生祥瑞經曰:「怛囉麼洗。」西域記二曰:「制怛羅月。」梵Caitra-ma%sa。
(術語)體之義,因之義,不改之義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性者體也。」探玄記十八曰:「性是因義。」大乘義章一曰:「性釋有四義:一者種子因本之義,二體義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別為性。」智度論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緣。」傳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此靈覺性,無始已來與虛空同壽。未曾生,未曾滅。未曾有,未曾無。未曾穢,未曾淨。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相,無音聲。不可覓,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識,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境物會,不可以功用到。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同下曰:「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虛空界,元來是我一心體。」禪源諸詮三曰:「良由此宗(禪宗)所說本性,不但空寂,而自然常知,故應目為心也。」
性力 (術語)十力之一。
性土 (術語)法性土之略。
性火 (術語)對事火之稱地水火風四大種和合之火云事火,火大之一種云性火。性火者,遍於一切之色法也。因明大疏二曰:「火有二種:一者性火,二者事火。」
性心 (術語)性即圓明之真心。即自性清淨心是也。楞嚴經一曰:「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又】禪宗往往以性心與心性顛倒通用。心性
性分 (術語)諸法差別之自性也。止觀五曰:「界名界別,亦名性分。」
性用別論 (術語)四重出體之第四。出體附錄。
性色 (術語)又云真色。如來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謂性具之色也。楞嚴經三曰:「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性地 (術語)通教十地之一。十地
性戒 (術語)二戒之一。如殺盜自性是戒,不待佛制故名性戒。
性佛 (術語)法性佛也。三身中之法身也。顯密不同頌曰:「顯法身默然,密性佛說法。」辨惑指南三曰:「性佛者,六大法性佛之意。」密教以六大為法身故也。
性我 (術語)心性之大我也。去凡夫之妄我,則歸於如來之性我。
性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
性空教 (術語)南山三教之一。小乘教也。三教
性空觀 (術語)南山三觀之一。小乘之觀法,觀因緣生之法其性空也。三觀
性宗 (術語)相性二宗之一,又空性二宗之一。二宗
性具 (術語)又曰體具,理具。謂本覺之性,具菩薩界以下九界之惡法及佛界之善法,總具十界三千之善惡諸法也。天台始發之,荊溪,四明,盛詳述之。他宗雖言性具善,然不言性具惡,台家獨談性具惡也。因之天台分之為別圓二教,以他宗之極說未盡性具,總謂之別教。觀音玄義記二曰:「九界望佛皆名為惡,此等諸惡,性本具不?答:只具一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他師亦知。具惡緣了(緣因了因有性善,亦具性惡。觀音玄義上詳說之),他皆莫測。」佛心印記曰:「是知今宗性具之功,功在性惡。」妙宗鈔上曰:「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則無同斷同悟之義。」同下曰:「荊溪云:他宗不明修性,若以真如一理,名性隨緣差別為修,則荊溪出時甚有人說也。故知他宗同極,祇云性起,不云性具,深可思量。」是指華嚴宗也,然賢首之菩提心章曰:「隨舉一門亦具一切,隨舉一義亦具一切,隨舉一句亦具一切。然此具德門中,性具善惡。法性實德,法爾如是。」是分明有性具之說也(蕉窗漫筆上)。教行錄三教門雜問答曰:「問:一切大乘經論皆談一切眾生本性清淨,台宗明性具十界,六既是穢,如何合諸經論?答:十法界六穢四淨,台宗既云性具,即是性惡法門,安得不清淨乎?明此應具二義:一約情智說,二約迷悟分。情智者,猶言以情分別諸法皆邪,離情分別諸法,分別皆正。今圓人應用佛眼種智了達一念染情,體具十界,互融自在,則一切諸法,悉皆清淨,荊溪所謂知剎那染體悉淨者是也。二約迷悟分別,當知迷則十界淨穢俱染,悟則十界淨穢俱淨,台宗所明十界性惡法門悉皆清淨者,正約悟解邊說也。故荊溪曰:三千在理,同名無明,豈非迷故三千俱迷也,三千無改,無明即明,豈非悟故三千俱悟乎。然此二義猶是對修門說,若直約平等法界言之,則非修非性,非迷非悟,非淨非穢,一切眾生不勞造作,本性靈明,具足十界,不受諸垢。故經曰:五道清淨不受色,學此者有即成大道,豈非一切眾生法界本淨乎。」性惡
性命 (術語)有情之性與命也。圓覺經曰:「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
性念處 (術語)三種四念處之一。四念處
性重戒 (術語)二種戒之一。
性相 (術語)性者法之自體,在內不可改易也。相者相貌,現於外可分別也。有為無為相對,則無為法為性,有為法為相。而有為無為皆有性相,自體云性,可識云相。智度論三十一曰:「性言其體,相言可識。」法華經方便品曰:「如是相,如是性。」涅槃經二曰:「汝今當觀諸行性相。」
性相二宗 (名數)法性宗與法相宗也,略云性宗相宗。二宗
性相學 (術語)性者諸法之自體,相為其相貌義理也。又名法相。俱舍成實等明小乘之性相,瑜伽唯識等說大乘之性相,因之學習此等之諸論曰性相學。一名法相學。瑜伽釋曰:「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故名為論。」婆沙論一曰:「阿毘達磨性相所顯。」
性起 (術語)對緣起之稱。緣起者真妄和合而起之諸法,故有染淨之差別,是乃因位之如來藏。性起者唯真如法性自起而為諸法,故唯有淨法,是乃果海之法身。性起與性具云何分別?答:性起為華嚴之極談,性具為天台之圓談。華嚴宗不言性具,雖談真如法性之理,性起萬法,然不言彼理性之內具諸法也。指要鈔下曰:「他宗極圓,祇云性起,不云性具,深可思量。又不談性具百界,但論變造諸法,何名無作耶?」
性根 (術語)猶言根性。謂人心地之本原也。李紳石經堂記曰:「如來以萬門萬行普示群生,隨其性根,用假方便。」
性海 (譬喻)真如之理性,深廣如海,故云性海。如來法身之境也。西域記序曰:「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覺於迷津。」往生禮讚曰:「性海如來盡是師。」五教章上曰:「性海果分當是不可說義。」五燈會元云:「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謂性海,特未嘗知,祖即為說性海。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玆發現。」白居易詩云:「性海澄渟平少浪。」
性淨解脫 (術語)二解脫之一。
性得 (術語)與生得同。謂不由學問經驗而於本性上具備者。
性欲 (術語)過去之習性云性,現在之樂欲云欲。無量義經曰:「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法華經方便品曰:「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欲,方便說諸法。」大日經疏一曰:「性欲者,欲名信喜好樂。如孫陀羅難陀好五欲,提婆達多好名聞,乃至諸得道人亦各有所好。性名積習,習欲為性。」
性唯識 (術語)對生滅變化下八識之相唯識,稱常住無相之真如曰性唯識。【又】五重唯識之第五遣相證性識也。唯識
性善 (術語)對修善或事善之稱。天台所說,謂法性所具之善也。性具之佛界是。性惡
性惡 (術語)對修惡之稱。依關係而起之惡謂之修惡,本來真如理性所具之惡,謂之性惡。性具善,亦具惡,此性惡之義,天台一宗之極說,他宗未談之法門也。天台於觀音玄義發之,荊溪於止觀輔行五提出此說,後至四明,對於華嚴宗及山外之異義,盛擴張此義。真如純真無妄,不具惡,依無明之妄緣而背性起惡者,大乘諸家之通談也。華嚴宗圓教之極說亦然。然台家貶之為別教所談而不取,謂修惡之性即為性惡,性具善亦具惡云。修善即性善,他宗猶言之,修惡即性惡,獨為台宗之極談。性善不斷,性惡亦不斷也。問:性具善惡皆不斷,則闡提與佛有何相違?答:闡提斷盡修善,但住性善。佛斷修惡,但有性惡。問:闡提不斷性善為使修善起,佛不斷性惡亦使修惡起耶?答:闡提不達性善,以不達故為善所染縛,修善自生起而對治惡,佛達性惡故,於惡自自在,不為惡所染縛,則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修惡。但以自在故,為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猶如名醫之於毒藥二法也。故迷悟之別,非在斷不斷而在達不達也。天台觀經疏曰:「理者法界無礙,無染而染,即理性毒也。」法華玄義五曰:「破無明理惡,說內教位。」觀音玄義上曰:「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不?答:具。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住。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問:性德善惡何不可斷?答: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歷三世無誰能壞,復不可斷壞。譬如魔雖燒經,何能令性善法門盡?縱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如秦燒典坑儒,豈能令善惡斷盡耶?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答: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佛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復名一闡提也。」止觀輔行五曰:「如來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點此一意,眾滯自消。」觀音疏記一曰:「修惡全體是性惡故。十二因緣及以五陰,一一如空,常住周遍。」止觀義例上曰:「性惡若斷,普現色身,從何處而立?」性具。【又】對遮惡而立邪。如比丘之伐草木懇土地,以佛之遮止而為惡事,謂之遮惡,如殺盜為本性惡事,謂之性惡。
性罪 (術語)二罪之一。如殺盜等之諸惡不待佛制而自性是惡也。犯之必有罪報。
性境 (術語)三類境之一。
性種性 (術語)二種性,或五種性,六種性之一。種性
性德 (術語)對修德之稱。言一切萬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惡迷悟之性能也。
性遮 (術語)性罪與遮罪也。又性戒與遮戒也。
性橫修縱 (術語)台家所說法報應之三如來,正了緣之三佛性,行智理之三法,法般解之三德等,在圓教為不縱不橫,在別教為縱橫差別,約之於性修因果二門,而謂之性橫修縱,因縱果橫。性橫修縱者,就三德明之,則此三齊為性德,般若解脫之二德不更為智斷之修用,三法自立,互不相融,如三帝王之鼎立,故謂之為橫。而其修成時,更起緣因了因之功以相資助,故先法身,次般若,後解脫,次第顯發。謂之為修縱。因縱果橫者,在因而行時,行智理次第資發,故謂之為因縱。如前之修縱。至果則性德三身一時顯發,故謂之果橫。如前之性橫。蓋橫者以別異之義而名,縱者以次第之義而名也。文句九曰:「若但性德三如來是橫,修德三如來是縱。」同記曰:「別教雖有性德之語,三皆在性而不互融,故成別義。若三在修前後而得,道理成縱。」光明記一曰:「行智理三,次第資發,修時縱也。法報應三,果中齊顯,證時橫也。」如斯在別教非橫即縱者,以不知三德修性之關係故也。在圓教為不縱不橫。蓋三德俱為性具者圓教之意以為般若解脫雖在於性而有修用之功,何則?九界之惑業,為性惡之德,惑業之性,即般若解脫之性德,故由迷言之,雖為惑業,由解言之,即為緣了。可以知圓教之二德雖在於性,而有修用之功矣。故此三德本來有性修之關係,一性如帝王,二修如二臣,一性具二修,即成不橫之義也。然別教以為九界迷妄之惑業,性雖於理不離,而相與理別,三性共為此惑業所覆,橫凝在性,不為二德二修之用,故三德各別,成性橫之義也。又圓教雖言般若解脫即緣了之二修為修德,然非如別教在理性之外,乃為性所具之本有之德,故即於是性。如此二修即於一性故成不縱之義。別教於惑業之外,別修成了緣之德,則必為前後,故成修縱之義也。妙宗鈔二曰:「三雖性具,緣了是修。二雖是修,非適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則橫。二若非性,三法則縱。」
性識 (術語)眾生之根性心識也。歸敬儀中曰:「群生性識深淺利鈍。」
性覺 (術語)真如之體,不由於他體自覺,體自明,故云性覺。楞嚴經四曰:「性覺妙明。」
牪貨 (地名)四大洲中西大洲名。西牛貨洲
(動物)昔有一人在山中誦剎利書,有一野狐住其傍,專心聽誦書,有所解。謂我解此書,足為諸獸中之王矣。於是遊行而遇瘦狐,威嚇之使之服從,展轉伏一切之狐,伏一切之象,伏一切之虎,伏一切之獅子,遂得為獸中之王。乃作此念我今為獸中之王,應得王女而婚,乘白象,率群獸,圍迦夷城。城中智臣白王言:王與獸期戰日,且索彼一願,願使獅子先戰後吼,彼必謂我畏獅子,使獅子先吼後戰。野狐果使獅子先吼,野狐聞之心破,由象上墜地死。於是群獸一時散走。見五分律,法苑珠林五十四。【又】智度論十四,說野干詐死,雖截其耳尾,亦忍之,及斷命,乃驚走。【又】有野狐往獅子所乞食,每得殘餘。適值獅子飢,便呼野狐取吞之。未死,於咽中呼言大家活我,獅子心念養汝使肥大,以備今日耳,汝復云何?見經律異相四十七。
狗子佛性 (公案)又作趙州狗子,趙州無字。趙州從諗寄託狗子佛性打破有無之執見也。五燈會元第四曰:「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無。僧曰:上自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甚麼卻無?師曰:為伊有業識性在。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否?師曰有。僧曰:既是佛性,為什麼撞入這個皮袋裹?師曰為他知故犯。」此為古來初入門之難關。
狗心 (譬喻)以喻得少分即滿足之凡夫心也。大日經一曰:「云何狗心,謂得少分以為喜足?」
狗戒 (術語)天竺外道中見有狗死生於天上者,邪度狗法為天上之生因,有學狗臥於戶外,食人之糞者。謂之狗戒外道。智度論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剎鬼戒聾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讚,唐苦無善報。」俱舍論十九曰:「本論說:有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士夫補特伽羅,受持牛戒鹿戒狗戒,便得清淨解脫出離。永超眾苦樂,至超苦樂處。」
狗法 (譬喻)以狗喻末世比丘之怨嫉猜忌者。大寶積經八十八曰:「當來末世後五百歲,自稱菩薩而行狗法。彌勒!譬如有狗,前至他家。見後狗來,心生瞋嫉,啀喍吠之。內心起想謂是我家,(中略)既起此想便生貪著。前至他家,見後比丘,瞋目視之,心生嫉恚,而起鬥諍,互相誹謗。言某甲比丘有如是過,某甲比丘有如是過,(中略)為衣食故,讚歎如來智慧功德,令餘眾生生於信仰,內自犯戒,惡欲惡行。」
彼同分 (術語)分別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二門,根境識三者,互相交涉而作自業,為同分,不然則為彼同分,彼同分者,為彼之同分之類,故名彼同分。而十八界中,惟法界為同分,餘十七界通同分彼同分之二者。俱舍論二曰:「根境識三,更相交涉,故名為分。或復分者是己作用,或復分者是所生觸,同有此分,故名同分。與此相違名彼同分,由非同分與彼同分種類分,同名彼同分。」
彼此攝持 (術語)真言所談。謂佛之三密與眾生之三密,互相映而攝持。即入我我入也。
彼岸 (術語)梵語波羅Pa%ra,譯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業煩惱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論十二曰:「波羅,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維摩經佛國品曰:「稽首已到彼岸。」註「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借我謂之耳。」思益經一曰:「世尊!誰住彼岸?佛言:能知諸道平等者。」心經註曰:西土俗以設喻諸佛地謂之彼岸。涅槃經曰:彼岸者,喻如來也。【又】凡事物之究竟云彼岸。智度論一曰:「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智度論三十三曰:「彼岸者,於有為無為法盡到其邊。」法華嘉祥疏二曰:「以究了真俗之原,稱到於彼岸。故大品云:到有為無為彼岸,即其事也。」
往生 (術語)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謂之往,化生於彼土蓮華中,謂之生。往生之言雖通於諸受生,而諸教所勸之行,偏在極樂,故常以為對於極樂之別名,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無量壽經下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觀無量壽經曰:「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三種往生 (名數)善導法事讚上,有難思議往生樂,雙林樹下往生樂,難思往生樂之言,日本見真取此言於教行信證中,如其次第配於第十一(即第十八願之證益)、第十九、第二十之三願,即由第十八願難思議之佛力得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難思議之益,是曰難思議往生,是為無量壽經一部之所詮,故又云大經往生。依第十九願修自力定散諸行者,如釋迦於拘尸那城雙林樹下入滅之化身佛,得生於極樂化土之利益,是名雙林樹下往生。是為觀無量壽經一部之所詮,又曰觀經往生。依第二十願捨餘行,專勵自力之念佛者,往生淨土,五百歲間胎藏於蓮華,不見聞三寶,是云難思往生,是為彌陀經一部之所詮,故又曰彌陀經往生。
往生集 (書名)三卷,明雲棲袾宏輯。分九類。集錄往生人之事蹟者。
往生論 (書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之異名。又名淨土論。
往生講 (行事)念阿彌陀佛而願往生極樂之人之佛事也。
往生一定 (術語)謂得一念歸念之信,必定往生彌陀淨土也。
往生論偈 (書名)與往生論同。
往生淨土懺願儀 (書名)一卷,宋遵式集。由無量壽經及稱讚淨土經等諸大乘經中采取而定往生淨土懺願之方式者。有十門。
往生禮式 (書名)往生禮讚之講式也。
往生禮讚 (書名)往生禮讚偈之略名。
往生禮讚偈 (書名)一卷,唐善導著,五部九帖之一。述為願往生之禮讚。六時禮讚在此中。
往相 (術語)二迴向之一。謂以己功德迴施一切眾生願共往生安樂淨土,謂之往相迴向。論註下曰:「迴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迴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
往相正業願 (術語)同選擇稱名願。
往相回向願 (術語)彌陀之第十七願也。
往相信心願 (術語)彌陀之第十八願,至心信樂之願也。
往相證果願 (術語)彌陀之第十一願也。又曰必至滅度願。
往來八千返 (術語)釋迦如來來生此土化眾生,來往已及八千度也。梵網經下曰:「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品竟。」
往益 (雜語)淨土往生之利益也。安樂集上曰:「採集真言,助修往益。」
往還衣 (衣傳)五種衲衣之一。
往還二回向 (名數)往相回向與還相迴向也。
妒不男 (術語)五種不男之一。五種不男
始士 (術語)菩薩一譯始士。始發心之謂也。三德指歸二曰:「菩提薩埵安師翻為開士始士。」
始覺 (術語)為一切眾生本性之自性清淨心,本來具照明之德,是名本覺,由此本覺之內薰與師教之外緣,始起厭求之心,順本覺而漸漸生覺悟之智,謂之始覺。即本成之四德(常樂我淨)云本覺,始成之四德云始覺也。起信論曰:「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始欠持 (人名)譯曰頂髻。南印度國之太子名,殺父殺阿羅漢犯二逆罪。見俱舍光記十八。
始行人 (術語)對久行人而云,新迴心懺悔修佛道之人也。
始成正覺 (術語)謂釋迦應身在菩提樹下成正覺也。是為垂跡之方便。法華至壽量品,隱之而不明,於壽量品始顯本地,而說報身久成,爾前之經更無久成之說,故圓頓之華嚴經尚三言始成正覺。
始終心要 (書名)一卷,唐荊溪述。明三諦為天然之性德,眾生迷於三諦而生三惑,依於三觀而破三惑,破三惑以成三智,依三智而證三德之心要始終。宋淨岳有科文,從義有註,各為一卷。
姑尸草 (植物)譯曰吉祥草。姑尸是Kus/a之音。吉祥草
姑臧 (地名)郡府名。在甘肅涼州。梁高僧傳二曰:「乃東適龜玆,頃之復進至姑臧,止於傳舍。」此地原為當西藏交通之要路,故東西來往之人,多輻輳焉。東晉安帝時,曇無讖三藏為河西王大沮渠蒙遜譯出大般涅槃經,即在此地。又見於出三藏紀,集開元錄等。
姑蘇 (人名)姑蘇開上人。傳記不詳。釋門正統三曰:「襄陽啖蛤,姑蘇餌蝦。」
枉死城 (傳說)相傳其城繞酆都殿之右。冤魂各俟凶手到日,眼見受苦。使遭害者以消忿恨。直至被害之魂得有投生之日,提出解發諸殿各獄收禁受罪。非被遭屈之魂概入此城也。
枝末惑 (術語)與枝末無明同。
枝末法輪 (術語)三轉法輪之一。
枝末無明 (術語)對根本無明而得名。起信論謂眾生不達一法界之理忽然妄念微動,謂之根本無明,依此根本無明而起之業相,見相,境界相三細,名為枝末無明。又五住地中,第五之無明住地名根本無明,前四住地即見思之惑,名枝末無明。
枝香 (雜名)三種香之一。
林毘 (地名)林毘尼之略。嵐毘尼
林毘尼 (地名)Lumbini^,園名。嵐毘尼
林間錄 (書名)二卷,後集一卷,宋釋惠洪撰。本明編次。所紀皆禪門古德之嘉言善行。多訂贊寧高僧傳之訛。中頗自抒己意,發明佛理。不盡敘錄舊事。後集一卷,則惠洪所作贊偈銘三十一首。漁父詞六首。不知何人所附入也。見四庫提要。
林葬 (儀式)四葬之一。以屍放置林中施與野獸也。
林微尼 (地名)嵐毘尼
林藤 (雜名)劫初人之食物也。俱舍論十二曰:「地餅復隱,爾時復有林藤出現,競耽食。」俱舍頌疏記十二曰:「林藤者,謂以藤出成林,故名林藤。」
林變 (故事)佛涅槃時,娑羅雙樹之色變為白也。涅槃經一曰:「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變白,猶如白鶴。」三代實錄二曰:「調御丈夫示林變之悲,淨德夫人遺花萎之患。」
杯度 (人名)宋京師杯度,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以為名。初見在冀州,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無測其由來。見梁高僧傳十。
杯度別 (故事)杯度自言與鳩摩羅什別也。慧皎高僧傳曰:「杯度在彭城,聞鳩摩羅什在長安。曰:吾與此子戲別三百餘年,杳然未期,遲有遇於來生耳。」
(物名)響板也。為報時間之板。
板笈 (物名)修驗者之用具。與普通之笈異,長方形,薄板之上部,為圓形,板之周圍作大緣,下端為長腳附笈裹及肩箱。笈中入不動尊,香爐等,外結水瓶缽袋等。
析水 (雜語)棄缽之水餘殘曰析水,半飲之,半棄之,故曰析。見象器箋二十。
析水桶 (物名)容析水之桶也。
析小 (術語)其意謂折斷折破之意,折破折斷小乘曰析小法。華文句記四曰:「析小彈偏,歎大褒圓。」
析玄記 (書名)佛祖統紀二十二曰:「法師敬雲,建業人,夙學天臺之道。光化二年,於永嘉寺講經,依俱舍論述小乘入道五位,作析玄記二卷。」光化為唐昭宗之年號。惜其書不傳。
析智 (術語)分析小乘諸法而觀空性之智也。法華玄義三曰:「以析智觀界內十二因緣事。」
析微塵 (雜語)分析微塵至實空也。首楞嚴經曰:「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相。」
放下 (術語)放手而置於下也。又云放下著。著字,無意味,語助辭也。五燈會元世尊章曰:「黑氏梵志,擎合歡梧桐華供養世尊。佛召梵志,志應諾,佛言放下著。」同嚴陽尊者章曰:「初參趙州。問: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曰:放下著。師曰:既是一物不將來,放下個甚麼?州曰:放不下擔取去。師於言下大悟。」
放下屠刀 (雜語)山堂肆考。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言改過為善之速也。
放牛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為增一阿含經放牛品之別譯。以放牛之十一法譬比丘之十一法。
放生 (行事)釋放羈禁之生物也。列子說符篇曰:「邯鄲民正旦獻鳩於趙簡子。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按放生事始於此。參照放生會
放生池 (雜名)放當死之魚介,施食施法之池也。本依金光明經所說流水長者之緣,天台智者始立此法。佛祖統紀三十三曰:「放生,光明經述流水長者救魚十千天子報德,此緣起也。智者買斷[竹/扈]梁,悉罷江上采捕,此立法也。赴計詡獄中之難,報修善堂上之恩,此顯驗也(此三事并見智者紀)。唐肅宗乾元二年詔天下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顏真卿為碑)。本朝真宗天禧元年詔復天下放生池。沿江淮州郡上下水五里並禁采捕(二事并見通塞志)。慈雲奏西湖為放生池,以四月八日會郡人縱魚鳥。法智於南湖以佛生日放魚鳥祝聖人壽,樞密劉均奉敕撰碑。此皆放生之梗概也。」陔餘叢考三十三曰:「唐乾元中命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顏魯公碑云:環地為池,周天布澤。動植依仁,飛潛受護。宋天禧中王欽若奏以杭州西湖為祝聖放生池。郡守王隨記之。東坡奏西湖不可廢者五,此其一也。其狀云:郡人數萬會於湖上,所活羽毛鱗介以百萬數。然考藝文類聚,梁元帝時,荊州有放生亭碑,則唐以前已有之。又南史梁武時,謝微為放生文,見賞於世。蓋梁武帝奉佛戒殺,至以麵為犧牲,則放生起於是時無疑。」
放生會 (行事)佛制比丘貯放生器,日常羅漉水囊之生類容之,以放之於泉池河水。未有放生會之事。及天台智者制天台山海曲為放生池,使海上漁人放魚介於此。放之當為授三歸戒,說大法以結法緣。蓋取金光明經所說流水長者救生之事緣也。是為放生會之濫觴。其後天台之慈雲四明,盛行之,慈雲之金園集九,四明之教行錄,各有放生之儀軌(釋門正統三)。
三節放生 (名數)歲末與安居竟及父母之忌辰也。圭峰盂蘭盆經疏曰:「儒則四時殺命,春夏秋冬。釋則三節放生:一歲終,二夏滿,三忌辰。」
放生器 (物名)比丘日常以漉水囊漉水羅其囊底之小蟲放置一器,以之送入河川泉池,此器即放生器也。其製法義淨譯之,護命放生儀軌法詳之。
放生儀軌經 (經名)護命放生儀軌法之略名。
放光瑞 (術語)法佛六瑞之一。佛將說法華,先放毫光,照此土及東方萬八千世界。序品曰:「佛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萬八千世界。」
放光經 (經名)放光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放光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放種種色光之三昧也。智度論四十七曰:「放光三昧者,常修火一切入故,生神通力。隨意放種種色光,隨眾生所樂。若熱若冷,若不熱不冷。」
放光動地 (術語)佛說深經之前放光明震動大地也。是為大乘之通相。法華六瑞中之二瑞。
放光般若經 (經名)放光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放光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二十卷,無羅叉譯。與大般若第二分同本,常加啼法上之二品與羅什譯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竺法護譯之光讚般若波羅蜜經同本。放光之義,光讚經之下釋之。
放參 (雜語)禪林之語。住持有事故或臨時祈禱放免晚參(夜之坐禪也),是云放參,即鳴鐘三下,謂之放參鐘。見象器箋九。
放逸 (術語)唯識論二十隨煩惱之一。不守規矩也。大乘義章二曰:「離善方便名放逸。」
放缽 (修法)長壽之秘法也。如意寶珠轉輪秘密現身成佛金輪咒王經放缽品說,佛告曼殊師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飛空缽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選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缽,若者如仰缽寂寞無人最勝之境界,作造庵室,唯好獨住此清淨道場所,斷語無言,斷五榖粒,食餐松葉,吞水吸氣,禪定思靜,誦八大龍王陀羅尼及龍王名號,(中略)次取空缽召請諸龍王及迦樓羅鳥王,各咒一萬三千遍,即沒空中,起大風輪。爾時金翅鳥王及娑伽羅大龍王等乘其風輪,頂戴空缽,至天上諸龍王宮及阿修羅宮,即取長年仙藥,施與行人。行者服已,住壽一千歲,神通如意,能堪修行佛之妙法道。若親近女色及食肉類,則不得飛缽,神通頓止。是則先佛修行之要術,神仙之秘法也。
放缽經 (經名)一卷,失譯,即普超三昧經奉缽品之別譯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飯食使獻佛,佛即置缽於地下入地中,至賴毘羅耶佛剎懸空中,使諸弟子索之,不得,最後,文殊師得索之,還獻佛所,賴毘羅耶佛因為諸弟子說諸菩薩在娑婆世界行苦道,二百天子聞之,遂發大心。
放燈 (行事)點燈放夜也。漢明帝時,佛法初東漸,摩騰竺法蘭與道士角法力勝之,明帝敕於上元(正月十五日)點燈以表佛法大明。後代傚之,至三元(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皆放燈云。僧史略下曰:「案漢法本內傳曰:佛法初來與道士角試,燒經像無損而發光。又西域十二月三十日是此方正月十五日,謂之大神變月。漢明敕令燒燈,表佛法大明也。(中略)唐先天二年西域僧沙陀,請以正月十五日燃燈。開元二十八年正月十四日敕,常以二月望日燒燈。(中略)德宗貞元三年敕,正月十五日燃燈。是漢明帝因佛法初來與道士角法,敕令燭燈表破昏闇。(中略)後歷諸朝或然不。大宋太平興國六年敕,下元亦放燈,三夜為軍民祈福,供養天地辰象佛道。三元俱燃燈放夜,自此為始。著於格令焉。」
放禪 (雜語)禪林之語。止坐禪也。
於諦 (術語)三論宗之語。於者所依之義。佛之說法為教諦,所依之二諦為於諦。是依中論諸佛依此二諦說法之文而立。二諦義上曰:「論云:諸法性空,世間顛倒,思有為世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為第一義諦。諸佛依此二諦說法,(中略)今正此一句,明依二諦說法,所依是於諦,說法是教諦也。」
(術語)智慧之別名。佛地論一曰:「有義明者以慧為性,慧能破闇故說為明。有義無礙善根為性,翻無明故。」大乘義章十四曰:「知法顯了故名為明。」【又】真言之別名。真言能破煩惱之闇,故云明。又由口說云真言,由身現云明。又佛放光明於光中說故云明。演密鈔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別稱,梵語尾[何-可+爾]也,此譯云明。破闇為義,梵語漫怛羅,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謂此真言能破眾生煩惱闇障,義翻為明,咒即明故。」大日經疏十二曰:「破除一切無明煩惱之闇故,名之為明。然明及真言義有差別,若心口出者名真言,從一切身分任運生者,名之為明也。」秘藏記本曰:「陀羅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說也,是故陀羅尼與明其義不異。」
明了 (術語)完全明知其事理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菩薩於淨身皆見世所有,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無量壽經下曰:「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明了論 (書名)律二十二明了論之略名。
明了願 (術語)謂彌陀之本願非虛設,賴其救濟無間斷,確實明了也。
明月珠 (物名)經云明月摩尼。摩尼珠之光,如明月也。明月摩尼
明月天子 (天名)月天子也,住月宮,屬帝釋天。月天子
明月摩尼 (物名)摩尼者寶珠之總名,明月者其別名也,其光如明月故名。無量壽經上曰:「復以真珠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露。」六要鈔六本曰:「明月珠者摩尼也,摩尼之中有明月珠,明月珠者即上所言月光摩尼。千手經說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其月精者此珠也。」
明心 (術語)正明之心也。楞嚴經一曰:「唯願如來哀愍窮路,發妙明心,開吾道眼。」
明心菩提 (雜語)五種菩提之一。菩提附錄。
明王 (術語)稱教令輪身。受大日覺王教令現忿怒身降伏諸惡魔之諸尊稱為明王,如不動明王,大威德明王是也。明者光明之義,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於諸教令輪身忿怒尊之稱也。但常說之明王,多指不動明王而言,總即別名也。真偽雜記十三曰:「明者光明義,即象智慧。所謂忿怒身,以智慧力摧破煩惱業障之主,故云明王。」瑜伽學習捷圖上曰:「其忿怒者猶奴僕也。諸軌之中多稱明王,雖是奴僕。奉行教敕即猶君王,故呼忿怒亦名明王。」聖無動經曰:「假使三千界大力諸夜叉,明王降伏,盡令入解脫道。」又陀羅尼謂之明王,約於女聲而云明妃,約於男聲而云明王。
明孔 (雜語)開放三衣之條而不相縫合之處也。四分律之衣有明孔,有部律之衣無明孔。釋氏要覽上曰:「三衣葉上不刺合處,謂之明孔。有云:若田畦入水之竇。按根本百一羯磨,淨三藏云:西國三衣並皆刺合,唯東夏開而不縫。詳觀律檢,實無開法。」
明匠 (雜語)聰明之師匠也。梁僧傳(浮陀跋摩傳)曰:「側席虛襟,企待明匠。」唐僧傳(僧範傳)曰:「可謂當時明匠。」
明地 (術語)十地第三發光地之異名。極淨明之智生,故名明地。十地
明妃 (術語)陀羅尼之別稱也。陀羅尼有能破煩惱之闇之德,故云明,能增長一切之功德,故云妃。亦單稱云明。大日經疏九曰:「明是大慧光明義,妃者梵云囉逝。即是王字作女聲呼之,故傳度者義說為妃。妃是三昧義,所謂大悲胎藏三昧也。」同十二曰:「若心口出者名真言,從一切身分任運生者名之為明也。由增長義故,女聲呼之。(中略)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種胤不絕,此明能生一切如來所有功德故,義云妃也。」演密鈔八曰:「由增長義故,女聲呼之者。謂此明妃能生長行者功德法,故女聲呼之。梵云尼[何-可+爾]也,此是男聲。梵云尼[何-可+爾]即是女聲,俱譯曰明。由隨增長義故,加以妃言也。」。【又】於曼荼羅各部配耦部主之女尊名明妃。諸部要目曰:「三種明妃:佛部,無能勝菩薩以為明妃。蓮華部,多羅菩薩以為明妃。金剛部,金剛孫那利菩薩以為明妃。」
明行足 (術語)佛十號之一。梵名婢侈遮羅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m%panna。依涅槃經之說,明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行足者,腳足之義,指戒定慧言。佛依戒定慧之腳足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明行足。又依智度論之說,明者宿命,天眼,漏盡之三明也,行者身口意之三業也,足者滿足之義。三明者,滿足身口意之三業,故名明行足。涅槃經十八曰:「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腳足。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腳足者,名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明行足也。」智度論二曰:「婢侈遮羅那三般那,秦言明行足。云何名明行足?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中略)行名身口意業,唯佛身口意具足。餘皆有失,是故名明行足。」
明利 (術語)聰明銳利也。無量壽經下曰:「神通無礙,諸根明利。」
明法 (術語)明者真言之異名。大日經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義釋十四曰:「明者即真言之別名也,明法普遍字輪。周遍者,謂從一字亦無量字生,無量明周匝圍繞如前所說字輪也。」
明星 (天名)梵語阿樓那Arun!a,譯曰明星。即太白星也。是為明星天子之宮殿,內有天子住居,謂之明星天子,虛空藏菩薩之應化也。世尊於明星出時豁然大悟云。修行本起經上曰:「菩薩所作已成,智慧明了,明星出時廓然大悟,成最上覺。」普曜經曰:「菩薩明星出時豁然大悟。」又明星天子為虛空藏菩薩之化現,故修虛空藏求聞持之法,向明星祈請,求其感應也。虛空藏及求聞持
明星天子 (天名)住於太白星中之天子也,單曰明星。明星
明度 (術語)般若波羅蜜之古譯,般若譯曰明,波羅蜜譯曰度。
明度無極 (術語)般若波羅蜜之古譯。般若譯曰明,波羅蜜譯曰度,又曰度無極,新譯般若曰慧,譯波羅蜜曰到彼岸。無極彼岸者,皆涅槃而名,渡生死海到達涅槃之無極,謂之度無極。一云到彼岸。
明炬 (譬喻)明之炬火,以喻般若之智也。萬善同歸集五曰:「故知般若是險惡徑中之導師,迷闇室中之明炬。」
明相 (雜語)明者,天空始呈白色之時也。待此明相現,得食朝粥。是律制也。釋氏要覽曰:「四分律云:明相出,始得食粥,餘皆非時。婆沙論云:明相有三:初日照剡部樹身,天作黑色。二日照樹葉,天作青色。三日過樹,天作白色。三色中取白色為正時,須舒手見掌文分明,始得食粥。」
明津 (術語)正明之津路也。釋門歸敬儀中曰:「聖道之明津。」
明信佛智 (雜語)不了佛智之反對。無量壽經之語。明信佛智之不思義。深賴如來之救濟,不更疑自已之往生也。
明珠 (物名)明月珠也,又曰明月摩尼。寶珠之光如明月,故名。此珠有澄濁水之德。涅槃經九曰:「譬如明珠置濁水中,以珠威德,水即為清。」
明珠譬淨戒 (雜語)法華經序品曰:「持淨戒猶護明珠。」梵網經偈曰:「諸佛子!宜發大勇猛,於諸佛淨戒護持如明珠。」六度集經三曰:「具戒行者心無穢濁,內外清潔。凡夫猶瓦石,具戒高行者若明月珠也。」箋難一曰:「經護明珠,或是明月珠也。」
明珠譬大乘經典 (雜語)涅槃經三曰:「譬如國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頂戴恭敬,增加守護。我亦如是頂戴恭敬增加守護如來所說方等深義。」法華經安樂行品曰:「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與賜,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智度論四十九曰:「若水濁,以珠著水中,水即為清。是珠其德如是。」淨土論註下曰:「譬如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淨,即得往生。」
明冥 (術語)明者神明,冥者冥官也。又如龍畜為可見之眾類,謂之明。如閻魔王,諸天鬼神為不可見之眾類,謂之冥。性靈集九曰:「一切業道明冥。」
明師 (雜語)明事理之師也。唐華嚴經十一曰:「導世明師難一遇。」寄歸傳四曰:「粵我齠齔,攜就明師。」
明神 (術語)智慧照了曰明,威德不測云神。乃諸天鬼神之德稱也。
明高僧傳 (書名)四高僧傳之一。高僧傳
明教 (人名)宋杭州契嵩,字仲靈,號潛子,宋仁宗賜明教大師之號。見五燈會元。
明得 (術語)明得定也。唯識樞要上本曰:「位居明得,道鄰極喜。」
明得定 (術語)於菩薩四加行中煖位所得之禪定也。明為無漏之慧,為初得無漏慧前相之禪定,故名明得定。唯識論九曰:「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中略)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唯識述記九末曰:「明者無漏慧,初得無漏慧之明相,故名明得。明得之定,名明得定。」
明得薩埵 (術語)四善根位中煖位之聖者也。此位之聖者得明得定,故有此名。
明堂 (堂塔)禪林之目。僧堂正前高架明樓,明樓左右之空處云明堂。見象器箋一。
明處 (術語)學習而生智慧之處也。有五種,謂之五明處,又單云五明。地持經三曰:「明處有五種:一者內明處,二者因明處,三者聲明處,四者醫方明處,五者工業明處。」勝鬘寶窟中本曰:「明處者五明也,此五者生明智處,故言明處。」
明窗 (雜名)僧堂之制大,而復前後架屋,堂內闇矣。故當前板首座板頭西堂板頭之上屋上開窗(如今煙窗),故第一座板言明窗下。見象器箋一。
明脫 (術語)離愚痴云明,離貪愛云脫。維摩經弟子品曰:「不滅痴愛,起於明脫。」註「肇曰:痴滅而明,愛解而脫。生曰:不復為痴所覆為明,不復為愛所縛為脫。」
明眼論 (書名)說法明眼論之略稱。
明達 (術語)明者三明,達者三達。在阿羅漢云三明,在佛云三達,明者明了之義。達者通達之義。無量壽經下曰:「智慧明達。」
明道 (術語)明者真言之別名也。真言之道法云明道。八大童子儀軌曰:「爰有三藏不空,能達明道。」
明樓 (堂塔)禪林之目。在僧堂之前。僧堂廣深,又前有外堂,堂內昏暗,乃於堂前外堂之間,架高樓開窗取明,是謂之明樓。見象器箋一。
明慧 (術語)三明與三慧也。無量壽經下曰:「得深禪定諸通明慧。」同慧遠疏曰:「明謂三明,慧謂三慧。」
明論 (書名)韋陀論也。韋陀Veda,譯曰明,明者智也,又明實事也。婆羅門立四明論,佛教立五明論。勝鬘寶窟中本曰:「五明論此是明智人之所造,又學此論者亦能生人慧明,故稱五明。」唯識述記一末曰:「明論者,先云韋陀論,今云吠陀論。吠陀者明也,明諸實事故。」
明靜 (術語)謂智慧明禪定靜也。止觀一曰:「止觀明靜,前代未聞。」輔行曰:「止體靜,觀體明也。」
明藏 (雜名)明朝彫刻之方冊一切經也。明朝有南北二藏,南藏為太祖所刻,在南京之官庫,北藏為太宗所刻,藏北京城中。其後神宗萬曆年間密藏禪師發願初刻方冊大藏,爾來海內之緇素得閱大藏者,皆師之賜也,日本鐵眼禪師所翻刻者即此本也。
明證 (雜語)明白之證據也。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上曰:「逮於聖慧而造明證。」順正理論三十六曰:「准此標釋中足為明證。」
肥者耶 (天名)譯言勝。勝無勝之一。日天妃也。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之五奉教中亦存焉。
肥膩 (植物)草名。涅槃經八曰:「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梵Pinodhni。
服水論師 (流派)二十種外道之一。此外道師說水是萬物根本,水能生天地又能壞萬物。即以水為究竟之涅槃者。
牧牛 (譬喻)十牛圖序
物機 (術語)眾生之機根也。止觀大意曰:「起十界身,能隨順物機。」因明大疏序曰:「應物機於雙樹,浹至教於塵洲。」
物不遷正量證 (書名)一卷,明道衡述。
物不遷正量論 (書名)二卷,明鎮澄著。
物不遷論辨解 (書名)一卷,明真界解。
所引支 (術語)為十二支中無明行二能引支引起之識,名色,六處,觸,受之五支也。
所引生果 (術語)由十二支中牽引生超起二因引生之生與老死也。
所化 (術語)施教化者曰化主或能化,受教化者云所化。維摩經佛國品曰:「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所立不遣 (術語)因明喻法之過也。如立無常之宗,舉極微之異喻。是不遮遣所立之宗,故云所立不遣。見因明大疏七。
所立法不成 (術語)因明喻法之過也。如立無常之宗舉虛空之同喻。是所立之宗法不成,故曰所立法不成。見因明大疏七。
所司 (職位)執寺務之僧,勾當公文,謂之所司。
所有 (術語)謂身有有生死果報之所也。無量壽經曰:「亦無所作,亦無所有。」慧遠疏曰:「亦無所有,無果可有。」
所別 (術語)因明之宗支,如言聲無常,以聲之體為有法,一云前陳,亦云所別,以無常之義為法。一名後陳,亦云能別。
所別不極成 (術語)因明宗法九過之一。如數論外道對佛弟子立我是可思,其所別之我,非我佛弟子之所許,故云所別不極成。所別能別皆為自他共許所用之語也。見因明大疏四。
所作 (術語)身口意之三業為能作,其發動造作云所作。無量壽經上曰:「亦無所作,亦無所有。」慧遠疏曰:「亦無所作無因可作,亦無所有無果可有。」
所作相似過類 (術語)十四過之一。不知因與宗同喻貫通時事件之總該合說,而視宗與同喻個個分離,攻擊因之不成立之過也。
所求菩薩發心 (術語)三種發心
所知依 (術語)阿賴耶識之異名也。因彼識為偏依圓三性所知法之所依故也。唯識述記三末曰:「所知者,三性與彼為依,名所知依。即攝論第一所知依品是,此所知依阿賴耶識之別名也。」
所知障 (術語)二障之一。
所依不成 (術語)因明四不成之第四。謂因所依之宗有法不成就也。例如對經部之無空論者,而勝論師謂虛空實有,德所依故。見因明大疏五。
所被之機 (術語)可被教化之機根也。
所量 (術語)三量之一。心所量度分別之對境也。
所須嚴淨願 (術語)法藏比丘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七願。四十八願
所詮 (術語)詮者顯也。依經文而顯義理,故經文云能詮,義理云所詮。四教儀一曰:「教是能詮,理是所詮。」義林章一本曰:「所說法者,所詮義也。名句字者,能詮文也。」
所遍計 (術語)遍計所執性之法,遍計於我法之遍計心,故云所遍計。
所緣 (術語)稱心識曰能緣,心識之所對云所緣。緣者攀緣之義也。俱舍光記二曰:「緣謂攀緣,心心所法名能緣,境是所緣。有彼所緣故名有所緣,心心所法其性羸劣,執境方起,猶如羸人非杖不行。」
所緣緣 (術語)四緣之一。四緣
所緣縛 (術語)二縛之一。謂縛於所緣之境也。
所緣斷 (術語)斷惑四因之一。
所緣有對 (術語)三有對之一。有對
所薰四義 (名數)由七轉識薰習種子之第八識,具備四義也:一、堅住性,無前後始終憂喜變動,一類而相續不斷也。二、無記性,具中容性質,為無覆無記性,對善與染污皆不相違背。若有強勝之善,或有染污之性質,則互相違背,不能寬容也。三、可重性,有不依他生起之自在之勢力,與他融合之性質者。四、與能薰和合性,與能薰之識體同時同處和合一致也。故他身相望,異時相望,不可論能薰所薰。
所藏 (術語)阿賴耶三藏之一。阿賴耶
所願不虛 (雜語)諸種願望皆滿足之意。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曰:「普賢!若於欲世授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食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所變 (術語)由實體所變化者。
所變無記 (術語)四無記之一。
(術語)欣尚之意。心所名。對於厭而言,即令心欣慕功德之精神作用也。入阿毘達磨論上曰:「欣謂欣尚,於還滅品,見功德已,令心欣慕,隨順修善。心有此故,欣樂涅槃。與此相應,名欣作意。」順正理論十一曰:「欣謂善心希求過患出離對治,此增上力所起順證修心欣尚性。此於離喜未至等地,亦有現行,故非喜受。與此相應名欣作意。」皆是也。大毘婆沙論百四十三說有欣厭二心所。又二十八、百九十六,說別有厭心所。俱舍論等說,心所中不出欣厭之二。俱舍光記四所謂「此論中等不別說者,以非恒起,或非並生,故不說為大善地法。」成唯識論六所謂「及顯十一義別心所。謂欣厭等善心所法。雖義有別,說種種名,而體無異,故不別立。欣謂欲俱無瞋一分。於所欣境不憎恚故」是也。
欣求 (雜語)願求善法也。
欣求淨土 (術語)願求西方之極樂也。往生要集一部明十大門中有曰:「第一厭離穢土,第二欣求淨土。」厭離穢土
欣界 (界名)可欣求之境土。如賢聖之住處等是也。十不二門序曰:「光塵忽變,欣界尤賒。」
社中 (雜語)凡結眾講磨道學者曰社中。見象器箋五。
社伽 (雜語)譯曰眾生。
社怛梵 (流派)Jata%vat,外道名。大日經疏一曰:「社怛梵者,謂與知者外道,宗計大同。但部黨別異故,特出之耳。」
社得迦 (經名)Ja%taka,譯曰本生。十二部經之一。
社得迦摩羅 (經名)Ja%takama%la%,讚頌名。譯曰本生鬘。貫集佛前生苦行而為讚頌者。寄歸傳三曰:「社得迦昔本生也,摩羅者即是貫焉,集取菩薩昔生難行之事貫之一處也,若譯可成十餘軸。」
邲輸跋陀 (菩薩)普賢菩薩之梵名。名義集一曰:「邲輸跋陀Vis/va-bhadra,或三曼跋陀Samanta-bhadra,此云普賢。」
(術語)了了自覺也。禪源諸詮二曰:「問:諸緣絕時,有斷滅否?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可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驗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恐宗旨滅絕,遂明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同三曰:「設有人問:每聞諸經云,迷之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答云是心。愚者認名,便謂已識。智者應更問:何者是心?答:知即是心。今時學禪人多疑云:達摩但說心,荷澤何以說知?如此疑者,豈不似疑云?比只聞井中有水,云何今日忽覺井中溼耶?思之思之,直須悟得水是名不是溼,溼是水不是名,即清濁水波凝流無義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垢淨善惡無義不通也。」
知世間 (術語)梵語路迦憊Lokavid,譯曰知世間。如來十號之一。謂知一切世間之法也。智度論二曰:「復名路迦憊:路迦,秦言世。憊,名知。是名知世間。」
知正覺世間 (術語)華嚴宗所立三種世間之一。如來具大智慧永離偏邪能覺了世間出世間之法,故以為名。即釋迦如來能化之智身也。
知次位 (術語)十乘觀法之第八。謂觀行者知自己之位次也。
知足 (術語)言知足安分也。大乘義章十四曰:「得小之時,心不悔恨,說為知足。」遺教經曰:「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又】(界名)知足天之略。
知足天 (界名)兜率天也。名義集二曰:「兜率院,此云妙足,新云睹史院,此云知足。」彌勒之淨土在此天。
知足院 (雜名)知足天之內院也。知足天有內外二院,內院為彌勒菩薩之淨土。
知見 (術語)就意識云知,就眼識曰見,又推求名見,覺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見。皆為慧之作用。法華經方便品曰:「開佛知見。」
知見波羅蜜 (術語)般若波羅蜜之異名。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知身經 (經名)佛知身經之略名。
知法 (術語)在顯教謂能知諸經之深義者曰知法,在密教謂能知秘密之事相者曰知法。涅槃經十五曰:「了知十二部經,名為知法。」
知事 (職位)僧院司事務僧之總名。禪院諸役擬朝官,分兩班,都寺,監寺,副寺,維那,典座,直歲諸役為東班,稱此等僧為知事。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總曰羯磨陀那,譯為知事,亦曰悅眾,謂知其事悅其眾也。稽其佛世,飲光位眾於靈鷲,身子[泄-世+位]事於竹林,及沓婆摩羅年甫十六已證應真。其念身不牢固,請為僧知事。」
知者 (術語)十六神我之一。謂人身中有能知事物者,是神我之體也。
知客 (職位)又云典客,典賓。禪林司賓客之接待者。
知苦斷集 (術語)苦者苦諦,生死之果報也,集者集諦,煩惱惡業也。為四諦中之二諦。知生死果報之苦而斷招此苦果之煩惱惡業也。
知息出 (術語)十六特勝之一。於數息觀,覺照出息分明也。
知息遍身 (術語)十六特勝之一。謂由欲界定證未至地之定時,證身及定法皆虛假也,息之入出遍身,微而如有,有而如無也。
知息長短 (術語)十六特勝之一。謂調心漸熟,至觀照明了,覺知息之出入長短之想也。
知恩報德 (術語)知師父之恩德而報謝之也。往生論註上曰:「知恩報德,理宜先啟。」
知恩報德益 (術語)現生十種益之一。信彌陀者,喜身蒙恩德,以報謝之念為事之利益也。
知根 (術語)數論所說二十五諦中眼等五根名知根。以有見聞等之知覺也。
知根無所畏 (術語)菩薩四無所畏之一。菩薩知了眾生之機根而說法,故無所畏怖也。
知浮法 (術語)根本律云:苾芻應習浮,恐有難緣,不能浮渡。
知浴 (職位)禪林司浴室者。
知庫 (職位)禪林司倉庫者。又曰庫頭。
知淨 (術語)知淨語
知淨語 (術語)比丘有淨語,猶如忌詞。如比丘要草木時,謂斫木摘花等,是為不淨語。謂「知之」「看之」者,是為淨語。又如對金錢而言「收」「取」等,是盡屬不淨語。淨語凡有四種,一汝知是,二汝看是,三我須是,四我與是。從此四淨語中之第一種曰知淨語。又云知淨。行事鈔中壞生種戒曰:「五分凡諸草木若有所須,語淨人言汝知是。若不解者,又語言汝看是。若不解,復語我須是。若不解,復語我與是。壞地亦然。」同資持記中三之一曰:「五分初明淨語,次列四種。解一即止,隨言通得。四皆云是,即指前物。」同畜錢寶戒曰:「僧祇云:若凡得錢及安居衣,直不得以手取。使淨人知,無者指腳邊地語言:是中知。」同資持記曰:「無者,謂無淨人,暫安地處。言是中知,即淨語也。」
知殿 (職位)禪林掌佛殿之事者。見象器箋六。
知與智之別 (雜語)禪源諸詮三曰:「空宗以分別為知,無分別為智,智深知淺,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為智,以該於理智通於凡聖之靈性為知,知通智局。」同二曰:「智局於聖,不通於凡。知即凡聖皆有,通於理智。」
知道者 (術語)知真實之道者。為佛之自稱。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是知道者。」
知解宗 (雜語)但以多知多解為宗者。六祖壇經曰:「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法眼大師曰:「古人授記人,終不錯。如今立知解為宗,即荷澤是也。」黃檗曰:「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不曾教人求知求解。」
知寮 (職位)寮主之異名。
知論 (書名)大智度論之異名。
知禮 (人名)宋四明山法智尊者知禮,字約言,後人依其所居號為四明大師。七歲出家,十五具戒,專學律部。太平興國四年從寶雲受天台之教觀,淳化二年始受請,主乾符。咸平六年,日本國遣寂照持源信法師問目二十七條請答釋。天禧元年結同志修法華懺,三載期滿,將焚身以供妙經,秘書監楊億等致書止之。四年真宗聞高行。賜法智大師號,使住世宣教。六年正月寂,壽六十九。唐末之亂天台教籍多散逸,至螺溪義寂,雖遺文稍集,而學者猶晦於正宗。師於此時崛起,深達性具之旨,揭一家之正燈。稱其法為山家正義,後學台教者多宗之。見佛祖統紀八。
知識 (名數)起信論所說五識之一。與六麤相中之智相同。就心體云智識,就無期之相云智相。智相。【又】(術語)朋友之異名。如云知人,我知其心識其貌之人也。又我所知之人也。非多知博識之義。諸經之初有「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即就為人所知而云:其人善,為善友善知識。惡,則為惡友惡知識。說法引導我於善處者是善友,故曰善知識,又單云知識。又勸善友使喜捨三寶,謂之勸知識,唱知識。
三種知識 (名數)善知識
知識眾 (雜語)多數之知友也。
知識會 (行事)供養華嚴入法界品五十三善知識之法會也。見象器箋十三。
和合海 (術語)僧眾和合為一味,譬以海水之一味也。又,僧眾多大如海之深廣,故喻以海也。
和合眾 (術語)梵語僧伽,正譯曰眾。為比丘三人已上之稱。和合眾即和合僧也。
和合僧 (術語)梵語僧伽Sam%gha,一譯和合。和合僧者,梵漢雙舉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處,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若以手段使之分離,則謂之破和合僧,為五逆罪之一。在世之提婆達多嘗犯此逆罪。和合有理和事和之二義。六和敬
和光 (術語)和光同塵
和光同塵 (術語)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門。佛者假之。以顯佛菩薩和威德光,近諸惡人,又示現種種身之義。如觀音之普門示現,即和光同塵也。止觀六之二曰:「和光同塵,結緣之始。八相成道,以論其終。」同輔行曰:「和光下釋現身也。同四住塵,處處結緣。作淨土之因,為利物之始。眾生機熟,八相成道。見身聞法,終至實益。」又與惡人同處,不染其惡,謂之和光不同其塵。涅槃經六曰:「是人為欲調伏如是諸比丘故。與其和光,不同其塵。」
和合二聖 (雜名)清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為合聖。
和伎者 (雜名)即助手也,楞伽經四曰:「心為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
和休經 (經名)太子和休經之略名。
和夷羅洹閱叉 (菩薩)Vajrapa%n!iyaks!a,金剛手菩薩之梵名,又曰執金剛神。玄應音義三曰:「和夷羅洹閱叉,即執金剛神也。手執金剛杵,因以為名焉。」
和伽羅那 (術語)Vya%ka%ran!a,又曰和伽那,和伽羅,和羅那。譯為授記。十二部經之一。佛說弟子未來之結果,以示其人者。大乘義章一曰:「和伽羅那,此云授記。行因得果,目之為記。聖人說示人,故稱為授。」飾宗記三本曰:「和羅那,此云記別,舊名授記。」
和社 (地名)和尚
和尚 (術語)Upa%dhya%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語,呼吾師云烏社,至于闐國等則稱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轉訛也。羅什三藏翻為力生,以依師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晉書佛圖澄傳曰:「法常與法佐對車夜談,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見澄,澄已知之。於是國人每相語曰:莫起惡心,和尚知汝。」按,此二字見正史之始也。魏書釋老志,浮圖澄為石勒所宗信,號為大和尚。大和尚又始見此。翻譯名義曰:「和尚外國名,漢言知有罪知無罪也。」寄歸傳三曰:「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汎喚博士皆名烏社,斯非典語。若依梵本經律之文,咸云鄔波[馬*太]耶譯為親教師,北方諸國皆喚和社,致令傳譯習彼訛音。」百一羯磨一曰:「鄔波[馬*太]耶,譯為親教師。言和上者,乃是西方時俗語,非是典語。」玄應音義十四曰:「和尚菩薩內戒經作和闍,皆于闐國等訛也。應言郁波弟耶,此云近誦。以弟子年少不離於師,常逐近受經而誦也。又言鄔波陀耶,此云親教,舊譯云知罪知無罪名為和尚也。」慧苑音義上曰:「和上,按五天雅言和上謂之塢波陀耶,然彼土流俗謂之殟社。于闐疏勒乃云鶻社,今此方訛音謂之和上。雖諸方殊異,今依正釋。言塢波者,此云近也,陀耶者讀也。言此尊師為弟子親近,習讀之者也。舊云親教師者是也。」業疏三上曰:「中梵本音鄔波陀耶。在唐譯言,名之依學,依附此人學出道故。自古翻譯,多雜蕃胡。胡傳天語,不得聲實。故有訛僻,轉云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而釋,不知音本。人又解云: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遠意,失其近語。真諦所譯明了疏,則云優波陀訶。稍近梵音,猶乖聲論。余親參譯,委問本音,如上所述。彥琮譯云郁波弟耶,聲相近也。」秘藏記本曰:「天竺呼俗博士曰烏邪,漢家訛誤以烏邪為和尚。加以烏邪是俗儒之稱,而名道人,大誤耳。正可云拔底耶,天竺呼有智僧為人師者為拔底耶。拔底耶者,親教義也。」
和南 (術語)Vandana,又云婆南。新稱伴談,伴題,煩淡,槃淡,盤荼味,槃那寐,畔睇,畔彈南等。譯曰稽首及敬禮,度我。義林章二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禮。(中略)若云伴談,或云伴題,此云稽首,亦云禮拜,亦云敬禮,訛云和南。」寄歸傳三曰:「言和南者,梵云畔睇,或云畔彈南,譯為敬禮。但為採語不真,喚和南矣。」行事鈔下三曰:「四分至上座前,脫革屣,偏袒右肩。合掌執兩足云我,和尚南(義云度我)而作禮也。出要儀云:和南者,為恭敬也。聲論云:槃那寐,此翻為禮也。」僧史略上曰:「若西域相見則合掌曰和南,或曰盤荼味。」玄應音義曰:「言和南者訛也,梵言煩淡,或言槃淡。此云禮也,或言歸命,譯人義安命字。」
和香丸 (譬喻)和種種之香末為一丸者,以譬一法之中具無量之佛法也。首楞嚴三昧經上曰:「譬如有王若諸大臣,百千種香搗以為末。若有人來索中一種,不欲餘香,共相熏雜。堅意!如是百千眾香末中可得一種不雜餘不?不也世尊。堅意!是菩薩以一切波羅蜜熏身心故,於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光明玄義上曰:「華嚴云:一法門,無量法門而為眷屬。首楞嚴和香丸,大品裹珠,法華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義。」
和座子 (雜語)又云全坐子。連坐子之意。古溪錄秉拂曰:「靈利底善別端倪和座子,不消輕輕蹈翻。」同小參曰:「和座托開。」
和須吉 (異類)Va%suki,龍王名。譯為九頭龍。法華光宅疏一曰:「和須吉者,譯為多頭,即九頭龍王也。」法華玄贊二曰:「和須吉者,此云九頭,繞妙高食細龍之類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和須吉,或云筏蘇枳,此云九頭。」
和須蜜 (人名)和須蜜多之略。
和須蜜多 (人名)Vasumitra%,華嚴經五十三善知識中之一,婬女之大善知識也。譯言世友。晉華嚴經云:「復次,南行有城,名莊嚴,有善知識名和須蜜多女。善財童子往詣其門,見女人,容貌姿美,身出廣大光明,遇者得身清淨(云云)。」止觀二之三曰:「和須蜜多婬而梵行,提婆達多邪見即正。」【又】Vasumitra,佛滅後大論師名。婆沙四評家之一。西域記二曰:「伐蘇蜜呾羅論師,唐言世友,舊曰和須蜜多,訛也。於此製眾事分阿毘達磨論。」俱舍光記二十曰:「梵名筏蘇蜜呾囉,筏蘇名世,蜜呾囉名友,舊云和須蜜,訛也。」世友
和眾 (術語)和合之僧眾也。寄歸傳二曰:「客僧創來入寺,於五日內和眾,與其好食,冀令解息。」
和順 (雜語)平和柔順也。無量壽經下曰:「天下和順,日月清明。」
和敬 (雜語)即六和敬也。
和會 (術語)調和經論之略義也。玄義分傳通記二曰:「言和會者,此有二義:一、如冰水者,凝釋雖異,濕性是一。是故和會冰水二法,相異體同。二、如水火者。彼此雖別,於一塵中有水有火,濕不礙[火*(而/大)],[火*(而/大)]不礙濕。是故和會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和僧 (術語)和合之僧眾也。寄歸傳二曰:「如求出家,和僧剃髮。」
和輪比丘 (人名)往昔具至誠,如來涅槃後,此比丘能受持般舟三昧,今之釋迦佛於彼時生於王種,出家為沙門,就此比丘學般舟三昧。見般舟經至誠佛品。
和闍 (術語)和尚
和闍梨 (雜語)涅槃經疏十一曰:「和闍梨翻修治心。」按此釋非也。和闍梨為和尚阿闍梨之略名。
和顏 (雜語)柔和之顏色也。無量壽經上曰:「和顏愛語。」
和羅那 (術語)和伽羅那之略稱。
和羅飯 (飲食)缽和羅飯之略。見缽和羅條。
刻花 (雜名)造花也。
刻藏 (雜語)刊刻大藏經也。
叔叔摩羅 (動物)譯曰虯。見大威德陀羅尼經七。梵S/is/umara,恒河之鱷魚也。
叔迦 (動物)S/uka,又作[口*叔]迦婆。譯曰鸚鵡。玄應音義三曰:「[口*叔]迦婆,鸚鵡梵言。」大威德經七曰:「叔迦。」翻譯同。
叔祖 (雜語)師翁之兄弟云叔祖。見象器箋五。
叔釐尼 (人名)又作叔離尼。比丘尼名。譯曰白淨,以白淨衣裹身出生,故以為名。法礪四分律疏一上曰:「賢愚經,叔厘尼者,此云白淨。生便白[疊*毛]裹身,故言白淨。」賢愚經四曰:「叔離,晉云白也。」梵S/ukrin!i。
(雜語)梵語S/aya,睡眠之意。四威儀之一。說臥法
臥具 (地名)臥時之資具。床榻被褥等。智度論三十曰:「臥具者,床榻被褥幃帳枕等。」【又】四分律名三衣袈裟曰臥具,十誦律曰敷具,從其形似而為名也。薩婆多論五曰:「敷具者,衣名也。」行事鈔中之二曰:「言臥具者,是三衣也。即三衣總名臥具,猶如此方被之相,故取通號。」同下之一曰:「此袈裟色,從色得名。(中略)若據此土所翻,通名為臥具。」
臥法 (雜語)比丘眠臥之法。右脅臥,累足,法衣覆身,思想正也。摩得勒伽論六曰:「初夜過,四疊鬱多羅僧敷卷疊僧伽梨為枕。右脅臥,腳腳相累。不得散手腳,不得散亂心,不得散亂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後眠。至後夜,疾疾起,經行,坐,除去睡蓋。」釋氏要覽下曰:「寶雲經云:欲臥,身向右邊累足。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起明了想,但為長養諸根大種故。瑜伽論問云:何緣右脅而臥?答:與師子王法相似。」
乳水 (譬喻)譬物之和合也。
乳水眼 (譬喻)鵝鳥能分一器之乳水,啜乳遺水,以喻學者之擇法眼能別邪正也。水乳
乳木 (物名)護摩所用之薪也,用有乳汁之木,故云乳木,欲火勢之強故也。下置乾柴,上置乳木,其寸法格好,依法而有差異。大日經疏八曰:「護摩薪當用乳木,謂桑穀之類。或用牛膝莖,截之劑十二指量,皆須濕潤新採者,取其條理端直。當觀上下一向置之,以香水灑淨,令根本向身。」
乳中殺人 (術語)台家用語,以乳等五味配一代五時之經。第一華嚴時,為乳味時。於此乳味時中,說華嚴經對於別圓之機是頓教之相也,同時復說小乘之提謂經,使聞者得大乘之益,稱曰乳中殺人,以為不定教之相。乳中殺人者,謂乳中置毒,毒氣發,能毒人,此取涅槃經之喻也。毒,即實相之理。法華玄義十曰:「今依大經二十七云:置毒乳中乳即殺人,酪蘇醍醐亦復殺人。此謂過去佛所嘗聞大乘實相之教,譬之以毒。今值釋迦聲教,其毒即發,結惑人死。若如提謂波利經,(中略)即是乳中殺人也。」
乳光 (佛名)佛名。過去有長者,貪利息,復好抵觸他人,因墮於牛。今生罪畢,供釋尊以乳,依此因緣,未來成佛,名乳光如來。見乳光佛經。
乳光經 (經名)乳光佛經之略名。
乳光佛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示有風疾,命阿難乞乳於梵志家。梵志譏嫌。維摩說法開悟之。帝釋化為童子,[轂-車+牛]牛,牛母牛子歡喜布施,阿難以之白佛,佛說牛之往因,授成道之記。
乳色 (譬喻)生盲人說乳色也。涅槃經十四曰:「如生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貝聲耶?答言不也。復問貝色為何似耶?答言猶稻米末。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復何所似?答言:猶如雨雪。盲人復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鶴。是生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喻,終不能復識乳真色。是諸外道,亦復如是,終不能識常樂我淨。」止觀五曰:「若為盲人說乳,若貝若粖若雪若鵠,若盲聞諸說即得解乳,即世諦是第一諦義。」
乳味 (飲食)五味之一。五味
乳香 (物名)薰陸香也。夢溪筆談云:「薰陸即乳香也。」梵Kunduruka。
乳海子 (雜語)密教金剛界大日之種子為[87A6]〈鍐〉字。鍐者智也,於五大中當於水大,因之味鍐字乳水之人曰乳海子。乳即水大也。性靈集一曰:「去來去來大空師,莫住莫住乳海子。」
乳經 (譬喻)天台以五味配五味之經,乳味配華嚴經,因之稱華嚴經曰乳經。法華玄義二曰:「乳經,(中略)一麤一妙。」
乳糜 (飲食)以乳而造之粥也。大日經疏七曰:「乳糜者,西方粥有多種。或以烏麻汁,以諸豆並諸藥味,如十誦藥法等文廣明,然最以乳糜為上。」
乳藥 (譬喻)舊醫與新醫同用乳藥,而病有利害之不同。以喻外道說常與佛之說常邪正異也。新舊醫
(術語)[8772]ks!a,又作乞叉,乞灑。悉曇五十字門之一。一切法盡不可得之義謂一切文字究竟無言說之聲也。從Ks!aya(盡)及Aks!ara(語,音,文字)之語而釋之。金剛頂經曰:「乞叉(二合)字門一切法盡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乞灑(二合)字時,是一切文字究竟無言聲。」【又】梵名,Ksetra,掣多羅,差多羅,紇差怛羅,剎摩等。譯曰土田,國,處。大乘義章十九曰:「剎者,是其天竺人語,此方無翻,蓋乃處處之別名也。」玄應音義一曰:「剎又作擦,音察,梵云差多羅,此譯云土田。經中或言國,或言土者,同其義也。或作剎土者,存二音也。即剎帝利名守田主,亦是也。」慧苑音義上曰:「剎,具正云紇差呾羅,此曰土田也。」法華文句記二曰:「剎者應云剎摩,此云田,即一佛所王土也。」
剎土 (術語)剎者梵語差多羅Ks!etra之訛略。譯曰土田。梵漢雙舉云剎土。即國土之義。玄應音義一曰:「差多羅,此譯云土田。經中或云國或云土者,同其義也。或作剎土者,存二音也。」
剎多羅 (術語)
剎那 (術語)Ks!ana,譯言一念。時之最少者。勝鬘寶窟中末曰:「外國稱剎那,此云念也。」探玄記十八曰:「剎那者,此云念頃,於彈指頃有六十剎那。」俱舍論十二曰:「極微字剎那,色名時極少。」西域記二曰:「時極短者,謂剎那也。」大藏法數曰:「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楞嚴經二曰:「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梵語雜名曰:「剎那揭沙曩。」
剎那生滅 (術語)一剎那之短時間中有生滅。謂萬法剎那生,剎那滅,轉轉相續也。此為成實論之說。梵Ks!an!abhan%ga。
剎那三世 (術語)剎那相對望而立三世,現在之一剎那曰現在,前剎那曰過去,後剎那曰未來。
剎那無常 (術語)謂剎那之間,具生住異滅之四相。轉變無常也。對一期無常而言。仁王經上曰:「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剎利 (雜名)剎帝利
剎即塔字 (雜名)清羅振玉面城精舍文甲,敬史君碑,建七層之寶剎。鈕樹玉說文新附考。謂古無塔字。寶剎即寶塔。其說極精。南史虞願傳。帝以宅起湘宮寺。費極奢侈。以孝武莊嚴剎七層。帝欲起十層。不可。立分為兩剎,各五層。此尤寶剎即寶塔之明證。愚按說文亦無剎字。則作剎與作塔無異。同一後出字耳。
剎柱 (物名)又作剎竿,金剎,表剎等。表彰寺院之竿柱也。法華文句記二曰:「剎者應云剎摩,此云田,即一佛所王土也。今名剎柱者,表田域故,故諸經中多云表剎。」剎竿
剎竿 (物名)長竿之上以金銅造寶珠焰形,以立之於寺前。剎者土田之義,以表梵剎,故名剎竿。又西國不別設幡竿,於塔上立竿柱(即九輪),竿頭安置舍利,其義同土田,故亦名剎竿。竿之梵語,乃刺瑟胝(Yas!t!i巴Rat!t!hi)也。金剎。聯燈會要阿難章曰:「祖問迦葉云:師兄!世尊傳金欄袈裟外別傳箇甚麼?迦葉召阿難。祖應諾。迦葉云:倒卻門前剎竿著。」
剎帝利 (術語)Ks!atriya,又曰剎利。印度四姓之第二。譯言田主。王種也。西域記二曰:「二曰剎帝利,王種也。舊曰剎利,略也。」註維摩經二:「肇曰:剎利,王種也,秦言田主。」智度論三十二曰:「剎利者,王及大臣也。」
剎海 (雜語)如言水陸。剎者梵語,譯作土田。唐華嚴經二曰:「剎海微塵數。」法界觀門曰:「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廣容十方剎海而一塵不大。」
剎塵 (譬喻)塵者微塵。剎塵者,無數國土之義也。唐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曰:「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秘藏寶鑰下曰:「剎塵勃[馬*太]吾心佛。」
剎說 (術語)謂草木國土說之說法也。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
剎摩 (術語)Ksama%,譯曰土田。
制多 (術語)Caitya,又曰制底,制怛羅。舊稱支提。支提
制多迦 (天名)Cet!aka,一作制吒迦,制吒迦難。不動明王八大童子之第八。譯曰福聚勝者。現惡瞋之相。聖無動尊成就使者法品曰:「若制吒迦難,唐言福聚勝者。造畫其像,面目忿怒。」矜羯羅
制多山部 (流派)Jetavani^ya%,小乘二十部之一。大眾部大天住制多山所立之部。制多者梵語,譯曰靈廟。宗輪論述記曰:「制多者,即先云支提,訛也。此云靈廟,即安置聖靈廟處也。此山多有此制多,故因此立名。」
制戒 (術語)佛對弟子制戒律也。
制底 (堂塔)Caitya,同質底。積聚之義。謂佛塔也。大日經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謂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三種悉地陀羅尼法曰:「梵音制底,與質多體同。此中秘密,謂心為佛塔也。」寄歸傳三曰:「制底是積聚義。」
制底畔睇 (雜語)Caitya-Vandana,謂敬拜佛塔也。寄歸傳二曰:「制底畔睇或云制底畔彈那,(中略)畔睇者敬禮也。凡欲出外禮拜尊像。有人問云:何所之適?答曰:我向其處制底畔睇。」
制門 (術語)如來悲德所垂,五逆十惡猶攝取,是為開門,如來智德所發,制止諸惡,毫無容赦,是為制門。所謂化制二教是也。
制怛羅 (雜名)Caitra,星名。此星現於正月,故名正月曰制怛羅月。俱舍光記三十曰:「制怛羅,是星名。正月出現,正月從此星為名。」西域記二曰:「春三月,謂制怛羅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又】人名。以此人生於此月,故名。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制怛羅,人名也。此正月星名,西國立名多此也。」
制教 (術語)即戒律。以毘尼藏之所詮是制止邪非之教故也。南山戒疏一上曰:「教由制興,故名制教。」
制教三宗 (名數)化制二教
制惡見論 (書名)此書為玄奘三藏於印度所作,以破外道之惡見。唯識述記七末曰:「我之大師,戒日大王為設十八日無遮會時,造制惡見論。」
制經 (經名)長者子制經之略名。
制聽二教 (名數)戒學之語。佛所制必當持之法,名制。為以便宜聽其隨意行之之法,名聽。故制法不行之則得罪,聽法不持之亦不得罪。譬如比丘之三衣,比丘尼之五衣,是制法。如百一資具是聽法。亦以此意而分別佛之教法,律藏曰制教,經論二藏曰聽教。見戒疏一上,行事鈔中。
制體 (堂塔)Caitya,同制底。秘藏寶鑰上曰:「制體旗光。」
到岸 (雜語)即到彼岸之略。
到彼岸 (術語)梵語波羅蜜多Pa%ramita%,新譯到彼岸。謂越生死海到涅槃岸之正道也。智度論十二曰:「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復次,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
到頭 (雜語)雖有諸說。而以畢竟究極之義為是。
(術語)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張之要旨也。輔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義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種,一、成一宗而師資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實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觀之二宗,支那之十三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宗派。二、自家以一己之見判諸教之宗旨者。此又有二種,一單於諸教上判定之者,如永明之三宗乃至賢首之十宗是也。一於已成之自他宗而判定之者,如日本弘法之十住心是也。
二宗 (名數)二字部本二宗
三宗 (名數)是永明所立,單於大乘判定其宗旨。一法相,謂一切染淨諸法,無始時來,各有種子在阿賴耶識中,遇緣而由各自種子起,萬法條然,因之於色心諸法建立種種名相者。如深密,唯識等之所明是也。二破相,謂一切染淨之法,悉為因緣生,以因緣生故無自性,如夢如幻,諸法唯是空,即空亦為空,有相空相共破者。如般若,中論等之所明是也。三法性,謂法性隨緣而為萬法,如水起波,萬法即一味之法性,如波即是水者。如是萬法即法性,故如法相宗萬法非有,法性即萬法,故如破相宗萬法亦非空。如楞伽,起信等之所明是也。此三宗如其次第為有空中,與圭峰所立五教中之後三者同。五教
四宗 (名數)是通大小乘而判其宗旨者,有二種,一北齊大衍所立,一淨影所立,名異義同也。今為便於解釋計,先述淨影。一立性宗,是小乘中之淺者。說諸法各有體性者。但其說皆由因緣而生,與外道之立自然性者不同。如發智,六足,俱舍等諸論所說,薩婆多宗是也。二破性宗,是小乘之深者。說諸法為因緣生虛假無性者。與前宗立法之自性者不同。但尚許法之假相。如土木之城,為因緣生,無實性,亦非無假城,是觀因緣之相而破自性,如成實宗是也。三破相宗,是大乘之淺者。說諸法如陽炎,自性空前宗虛假之相亦無,譬如人遠見陽炎以為水,近見則不唯無自性,並水相亦無,是觀法之空性而破相也。四顯實宗,是大乘之深者,說諸法在妄故,妄想無體,起必依真,真是如來藏,此真性緣起而成生死涅槃為真之緣起故,無不真實者。此中前二宗經同論異,經同者,四阿含經也,論別者,如前所言。後二者,經論皆同一也(案三論之嘉祥及明之智旭亦大乘一味之見也),見大乘義章一。次述大衍之四宗,一因緣宗,立因緣生色心之實法者,即前之立法宗也。二假名宗,立諸法無實性,僅有假名者,即前之破性宗也。三不真宗,立諸法自性空,假相亦空,如陽炎之無自性,亦非無相者。是盡空理而未顯真性,故名不真宗。即前之破相宗也。四真宗,說真如法性之隨緣而成諸法者。即前之顯實宗也。見五教章上之二。
五宗 (名數)是護身寺自軌法師所立。一因緣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三者同前。四真宗,如涅槃等經明佛性真如等者是也。五法界宗,如華嚴經明法界自在無礙之法門者是也。
六宗 (名數)是耆闍寺凜師所立。一因緣宗,二假名宗,此二者同前。三不真宗,如諸大乘經說諸法如幻化等者。四真宗,說諸法真空之理者(清涼云:第三第四僅法(第四)喻(第三)之別)。五常宗,如涅槃經說真理有恒沙功德常恒等義者,與前第四之真宗同。六圓宗,如華嚴經說法界自在緣起,德用圓滿者,即前之法界宗也。見五教章。
十宗 (名數)十宗者,律宗(南山宗),俱舍宗(有宗),成實宗,三論宗(性空宗),天台宗(法華宗),賢首宗(華嚴宗),慈恩宗(法相宗),禪宗(心宗),密宗(真言宗),淨土宗(蓮宗)也。楊仁山先生之十宗略說,以前九宗分攝群機,後一宗普攝群機。極為簡而易曉。【又】日本昔時流布之十宗。有二說,一大乘律宗,俱舍宗,成實宗,法相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真言宗,小乘律宗,淨土宗也。二於前之十宗除大乘律宗加禪宗為十宗者。
賢首十宗 (名數)是華嚴宗所判之十宗也:一、我法俱有宗。此立有我法二種之宗也。夫佛以無我為通理,而在佛教中立有我,故謂之附佛法之外道。俱舍論破我中,嚴破此宗。二、有法無我宗。此立法即實有而我即空無之宗也。三、法無去來宗。此立現在法為有,過未法為無之宗也。四、現通假實宗。此立現在法為假有實有之宗也。五、俗妄真實宗。此立世間法轉倒,但有假名,出世間法非倒,而為真實之宗也。六諸法但名宗,此立若世間法,若出世間法,但有假名,而無實體之宗也。已上六宗,總是小乘教。印度小乘有二十部,區別此六宗(如圖)。七、一切皆空宗。此立諸法皆空之宗,即空始教也,而不舉相始教者,以舉後略初,且為對後之真德不空故也。八、真德不空宗。此立如來藏具無量德,隨緣生起,真如不空義之宗,即終教也。九、相想俱絕宗。此為泯諸法相。絕心識想,直叩真性本體而談證入之宗,即頓教也。十,圓明具德宗。此談圓明真性,具足法界萬德,更無一法欠滅,一真法界無盡無極之義之宗,即圓教也。見五教章上。 T0050.JPG
宗元 (術語)宗旨之元由也。止觀一曰:「行人若聞付法藏,則識宗元。」
宗用 (術語)台家五重玄義中之宗與用也。玄義
宗令 (術語)宗門之命令,如達示等。
宗旨 (術語)諸經所說主要之旨趣也。光宅法華疏一曰:「諸經宗旨,要略有三。」行事鈔上之一曰:「尋討者不識宗旨。」證道歌曰:「建法幢,立宗旨。」神僧傳曰:「佛圖澄妙解深經,旁通世論。講說之日,正標宗旨,使始末文言,昭然可了。」按此晉唐間語。有作宗致。見劉義慶世說。載荀粲語。宗致不同。有作宗指。見章懷太子馮衍傳注。維綱,猶宗指也。又所信所屬之宗派也。
宗匠 (術語)宗師巧說法,成後毘,如工匠之說其徒。故謂之宗匠。貞元錄十八曰:「宗匠成教,軌範賢明。」法華文句二曰:「才藝兼通為彼宗匠。」梁傳慧亮曰:「當時宗匠無與競焉。」
宗因喻 (術語)因明之三支也。三支
宗法 (術語)因明立量三支之第一支,由二句而成。又名曰宗體所立。其二句有五種之異名:一前句云自性,後句云差別。二前句云有法,後句云法。三前句云所別,後句云能別。四前句云前陳,後句云後陳。五前句云宗依,後句云亦宗依。以此二者皆宗體之所依也。見因明大疏上。
宗依 (術語)因明三支中宗法有宗依宗體二者。前陳之聲(是曰有法),後陳之無常(謂之能別),二者名宗依。此二言極成而相關連,若於立敵一許一不許,是名宗體。此二者為宗體之所依,故曰宗依。因明大疏上曰:「有法能別,但是宗依,而非是宗。」
宗門 (術語)本為諸宗之通稱,後為禪宗自讚之稱,因之稱餘宗曰教門。楞伽經一曰:「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祖庭事苑八曰:「宗門謂三學者莫不宗此門,故謂之宗門。正宗記云:所謂吾宗門,乃釋迦門一佛教之大宗正趣。(中略)乃知古者命吾禪門謂之宗門,而尊教跡之外殊,是也。」
宗風 (術語)一宗之風儀也。禪宗特稱宗師家宗乘舉揚之風儀曰宗風。猶言家風,禪風等。若就宗師家一人之風儀而云,如稱「雲門宗風,德山宗風」等是也。又祖師禪風相承,為其宗獨特之流儀,亦曰宗風。如「臨濟宗風,曹洞宗風」是也。
宗要 (術語)宗主也,要如義,事物之主要名宗要。法華玄義一曰:「如提綱維,無目而不動。牽衣一角,無縷而不來。故言宗要。」高麗元曉之略疏多稱宗要。如法華經宗要,無量義經宗要,楞伽經宗要等。
宗派 (術語)大聖出世,說大小半滿之諸教,攝化一切機緣。滅後賢聖各依教分宗以化益有緣。今列舉滅後三國之諸宗如下。
天竺宗派 (雜語)有小乘二十部。出於宗輪論。小乘。又大乘有中觀(龍樹宗),瑜伽(彌勒宗)二宗。出於寄歸傳。中觀宗為支那之三論宗,瑜伽宗為支那之法相宗。
支那宗派 (雜語)有十三宗:一毘曇宗,二成實宗,三律宗,四三論宗,五涅槃宗,六地論宗,七淨土宗,八禪宗,九攝論宗,十天台宗,十一華嚴宗,十二法相宗,十三真言宗。以上所列,多依興起弘傳之次第而舉之。見三國佛法傳通緣起上。
日本宗派 (雜語)八宗者:一三論宗,二法相宗,三華嚴宗,四俱舍宗,五成實宗,六律宗,七天台宗,八真言宗。是亦依弘傳之次第而舉之。見傳通緣起中。此中上六宗曰上古宗。後二宗曰中古宗。又九宗者,上八宗加禪宗也,此稱八家九宗。又十宗者,上九宗加淨土宗也。是亦依弘傳之次第而立。見傳通緣下。又十二宗者,前十宗加淨土真宗,日蓮宗也。此亦依弘傳之次第而立。現今僅有法相華嚴天台真言以下八宗而已。
宗家 (雜名)淨土真宗指唐之善導呼曰宗家。是為本宗祖家中之翹楚故也。
宗祖 (術語)一宗之開祖也。
宗乘 (術語)各宗所弘之宗義及教典云宗乘。多為禪門及淨土門標稱自家之語。碧巖第五十則垂示曰:「權衡佛祖,龜鑑宗乘。」
宗徒 (術語)其宗之門弟也。
宗致 (術語)如言宗趣,謂主義至極之所云致。法華文句記四曰:「此是法華之宗致,實教之源由。」業疏二之上曰:「標舉宗致。」
宗骨 (術語)一宗之骨目也,止觀義例曰:「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
宗師 (術語)宗者尊也,傳正法為眾所尊崇者,稱曰宗師。又傳佛心宗之師云宗師。釋氏要覽上曰:「宗師傳佛心宗之師。又云:宗者尊也。謂此人開空法道為眾所尊故。」碧巖六十三則評唱曰:「宗師家看他一動一靜。」【又】各宗稱其祖曰宗師。如真宗謂唐之善導為宗師。
宗途 (術語)此宗旨別於他宗旨之途轍也。圓覺略鈔七曰:「宗途者,宗旨別轍也。」
宗眼 (術語)一宗之正法眼也。無盡燈論上曰:「雪峰真覺大師,絕世宗眼。」大藏一覽十有宗眼品。
宗喀巴 (人名)又名羅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肅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學於後藏札什倫布之西薩迦廟,已涉紅教之流弊,憂吞刀吐火之幻術,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風。一日會眾,自換黃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畢爾罕,以救人民。後得道於西藏之噶爾丹寺,此為黃教之始祖。其改正紅教之特點有三:一易衣帽為黃色,二改正咒語,三假定呼畢爾罕之轉生,以傳衣缽。於是黃教勃興。宗喀巴有二大弟子,一曰達賴喇嘛,一曰班禪喇嘛。此二弟子,皆重見性度生,斥聲聞小乘及幻術下乘。佐宗喀巴有力。至明之中葉,黃教之勢,遠出紅教之上。」又曰:「聖武記云:黃教之祖宗喀巴,以明永樂十五年生於西寧衛。得道於西藏之噶爾丹寺。成化十四年示寂。初明代諸法王,皆賜紅綺禪衣,本印度袈裟舊式也。其後紅教寺持密咒,流弊至以吞刀吐火炫俗,無異師巫,盡失戒定慧宗旨。宗喀巴幼而神異,精通佛法,號甲勒瓦。在大雪山修苦,初出家,學於薩迦廟之呼圖克圖,乃元代發思巴之後,為紅教之祖。相傳其受戒時染僧帽不成色,惟黃立成,因服黃色之服。」今黃教徒以為阿彌陀文殊等之化身云。 0144.JPG
宗密 (人名)華嚴五祖圭峰宗密禪師姓何氏。果州人。唐元和二年赴貢舉,值遂州道圓禪師,因求披剃。一日,於任灌家赴齋,得圓覺經,誦未終,即感悟。圓曰:此經佛授汝耳,速參方去。後謁荊南忠,洛陽照,皆契印可。繼覽華嚴疏,欣然曰:吾逢圓覺,心地開通。今遇此疏,何其幸哉!乃以書達清涼,敘門人之禮。觀國師答書印可曰:毘盧性海,與吾同遊者,舍汝其誰歟。文宗詔賜紫衣。著有論疏九十餘卷。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滅。其月二十二日奉全身於圭峰。荼毘得舍利,如玉。塔曰青蓮。宣宗追謚定慧。
宗源 (術語)宗旨之本源也。三論玄義曰:「夫欲立理,先須序宗源。」
宗極 (術語)所宗所說之至極也。肇論上曰:「至虛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也。」維摩經序曰:「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
宗義 (術語)一宗之義理,教觀二門中之教相門也。婆沙論百二十七曰:「許則便違對法宗義。」順正理論一曰:「由經有別,宗義不同。」
宗說俱通 (術語)宗通,說通也。禪門自悟徹底云宗通。說法自在曰說通。宗說俱通為大宗師。祖庭事苑七曰:「清涼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楞伽經三曰:「佛告大慧: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說通。」同註曰:「宗者道之本,說者教之跡。」證道歌曰:「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
宗儀 (術語)一宗之儀式也。
宗論 (書名)靈峰蕅益大師宗論之略名。【又】(術語)宗釋二論之一。就一經總括宗旨建立法義為宗論,一一解其文義曰釋論。淨土源流章曰:「就一類經,總攝宗旨,建立法義,名為宗論。別解文句,名為釋論。」
宗學 (術語)各宗自家之修學也。
宗鏡錄 (書名)百卷,宋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集。
宗體 (術語)宗義之實體也。又因明之宗法有宗體宗依之別。宗依
使 (術語)煩惱之異名也。就喻以名煩惱。世之公使隨逐罪人而繫縛之,煩惱亦隨逐行人。繫縛三界使不出離,故名使。又使者驅役之義,煩惱能驅役人,故謂之使。大乘義章六曰:「使者如地論說,隨逐繫縛義名之為使。蓋乃就喻以名煩惱,如世公使隨逐罪人得便繫縛。煩惱亦然,久隨行人,繫縛三有,不令出離,故名為使。毘曇成實亦同此說。故雜心云:使之隨逐如空行影。成實說言:使之隨逐如母之隨子。此等皆隨逐之義也。有人釋言:驅役名使,於義無爽。但非經論名義。」法界次第上之上曰:「使以驅役為義,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界。」
十使 (名數)一貪欲,二瞋恚,三無明(又云愚痴),四慢,五疑,六身見(又云我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見,十戒取見。一切諸使中以此十使為根本,故標出為十使,又曰十煩惱,十惑,十隨眠。台宗稱前五者曰五鈍使,後五者曰五利使。依惑性之利鈍而分之也。又以見思分別小乘俱舍之義,謂前四使通於見思二惑,疑以下之六使,唯為見惑。又大乘唯識之義,四使與身邊二見之六使,通於見修,疑與邪取戒三見之四使,唯為見惑。見大乘義章六,法界次第上之上。
十六使 (名數)大乘唯識之見惑數也。
九十八使 (名數)小乘俱舍之見思二惑總數也。
百十二使 (名數)大乘唯識之見惑分類也。
百二十八使 (名數)大乘俱舍之見思二惑總數也。
使咒法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留支譯,說大聖歡喜天毘那夜迦之法。
使者 (術語)不動使者如金剛童子現僮僕之相奉如來之教令為使役者。
使者法 (修法)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之略。
侍者 (職位)親炙於長老左右而任其使喚者也。阿難為釋尊侍者,是為僧家侍者之嚆矢。國語曰:「展禽曰:夏父弗忌必有殃。侍者曰:若有殃焉在。」漢書外戚傳有「侍者李平」,西域傳有「侍者馮嫽」。按,此為凡卑幼之通稱。觀無量壽經曰:「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五侍者 (名數)一侍香侍者,二侍狀侍者,三侍客侍者,四侍藥侍者,五侍衣侍者,是謂之五侍者。禪林之稱。
六侍者 (名數)方丈有六侍者,一巾瓶侍者,二應客侍者,三書錄侍者,四衣缽侍者,五茶飯侍者,六幹辦侍者,是皆親炙於室中,必須為法忘軀,必嚴密者任此職,庶不孤此法乳也。
侍者八法 (名數)侍者當具八種之德也。菩薩從兜率天下生經曰:「侍者具八法:一信根堅固,二其心覓進,三身無病,四精進,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聞智。」象器箋六引之。
侍者經 (經名)目連勸阿難侍佛,阿難乞三願,佛讚歎其種種未會有之法。此經攝於中阿含經八。
侍真 (職位)叢林謂侍祖塔之真影者雲侍真,即塔主也。真者祖師之形像。見象器箋六。
侍真侍者 (職位)與侍真同。
(術語)梵名Veda%na%,領納所觸之境之心所法也。
二受 (名數)一身受,領納於身無分別之受,即苦樂捨之三受是也。二心受,領納於心起分別心之受,即憂喜之二受是也。見俱舍論二,九。
受十善戒經 (經名)一卷,失譯。說十惡業之名,授十善戒之法,及殺生偷盜邪婬之十報十過。
受日 (術語)比丘於安居中依父母之病緣或自己無已之事緣,要外出時,行其作法以受暇日,名曰受日。其法以七日為程度,七日盡,尚要受日者,則改受之。見行事鈔上四之二。
受五戒法 (書名)一卷,宋遵式撰。
受五戒八戒文 (書名)一卷,作者未詳。
受用土 (術語)三佛土之一。
受生心 (術語)六十心之一。
受用身 (術語)三身之一。
受用三水要法 (書名)受用三水要行法之略名。
受用三水要行法 (書名)一卷,唐義淨撰。三水者,一時水,二非時水,三觸用水也。三水
受衣 (雜語)禪家為弟子者,師賜衣著之,謂之受衣。
受戒 (術語)戒者五八十具之別,隨而受之者,各有其儀式作法,。容齋三筆曰:「周世宗時,詔男年十五以上,女年十三已上,念得經文,經本府陳狀,兩京大名京兆府青州,各起置戒壇,由官試驗,給付憑由,方得剃頭受戒。與近世納錢於官便可出家者異。」又真言宗受三昧耶戒者須百日加行,其正受戒,用最嚴密之作法。
受戒入位 (術語)受佛戒,則入佛菩薩之法位也。
受戒七眾 (雜語)與七眾同。
受戒給牒 (儀式)謂出家受戒者由官給與其度牒也。稽古略三曰:「宋宣宗大中十年丙子,敕法師辯章為三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給牒。」戒牒
受戒犍度 (書名)二十犍度之一。犍度
受戒灌頂 (修法)凡真言之受戒必行灌頂法,故受真言之三昧耶戒謂之受戒灌頂。
受戒阿闍梨 (職位)五種阿闍梨之一。阿闍梨
受別 (術語)受記
受決 (術語)同受記。謂受決定之記別也。
受法 (術語)隨師入灌頂壇受一印一明乃至三部五部之法,名受法,各隨其法有淺深廣略之儀式作法,有意者應先受結緣灌頂,次第進入。
六受法 (名數)六受
受法經 (經名)二卷,就現在未來之苦樂而作四料簡。此經出中阿含經四十五。
受法灌頂 (修法)凡真言法以三昧耶戒為始受一尊法乃至阿闍梨必行灌頂之聖式,謂之受法灌頂。
受空 (術語)三輪體空之一。三輪相
受具 (術語)謂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鈔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受所引色 (術語)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法處所攝色
受明灌頂 (修法)又云學法灌頂。五種灌頂之一。灌頂
受持 (術語)受者領受,持者憶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華五種法師行之一也。勝鬘寶窟上本曰:「始則領受在心曰受,終則憶而不忘曰持。」
受持品 (經名)仁王經八品中之第七品,此品中正明十三法師受持般若,又使他人受持,故名受持品。
受持佛語 (雜語)信受佛之教法也。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曰:「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受持法華 (雜語)謂信受法華經也。法華經陀羅尼品曰:「佛告諸羅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擁護受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何況擁護具足受持供養經卷,(中略)百千種供養者。」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佛對舍利弗說東方五佛與南方二佛之名號功德。
受者 (術語)十六知見之一。【又】受戒及灌頂者。
受食 (雜語)謂比丘受檀越之施食也。行事鈔一之下曰:「五百問曰:不著三衣受食犯墮。」
受重得 (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
受記 (術語)又云受[卄/別]。從佛受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
受假虛實觀 (術語)三假觀之一。
受欲 (術語)對物之欲也。資持記上一之五曰:「欲法有三:在屏對首,能對名與欲,所對名受欲,對眾正陳名說欲。」欲法
受牌 (儀式)立僧首座奉堂頭之命或普說或入室,堂頭先送牌於其人,立僧謹受之,名曰受牌。其後或普說或入室。見象器箋十一上。
受喜 (術語)十六特勝之一。十六特勝
受菩薩戒法 (書名)一卷,唐慧沼撰。又一卷,宋延壽撰。
受菩薩戒儀 (書名)一卷,陳慧思撰。
受菩提心戒儀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受真言菩提心戒之法。先歸命,次供養,次懺悔,次三歸,次受菩提心戒,總為五法。各有長行偈頌與咒。
受歲 (術語)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謂之受歲。
受歲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中阿含比丘請經之別譯。
受想 (術語)五蘊中之受蘊與想蘊也。五蘊
受想行識 (術語)五蘊中之四蘊也,此四蘊皆為心法,故稱曰非色之四蘊。
受業院 (雜名)始受出家之業之寺院,稱曰受業院。見象器箋一。
受業師 (術語)得度後受教之師,名受業師,又曰親教師。釋氏要覽上曰:「毘奈耶云:鄔波陀耶,此云親教。由能教離出世業故,稱受業和尚。」
受新歲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安居之竟日,佛命目犍連召集三千大千世界安居之阿羅漢,行自恣之法。此經與同法護譯之受歲經經目相似,其說明則大異。
受經阿闍梨 (職位)五種阿闍梨之一。
受潤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
受樂無染願 (術語)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九願。
受隨 (術語)比丘初受戒體,而具於吾身,謂之受。後隨其戒體如法修戒行,謂之隨。行事鈔中一之三曰:「受是要期思願,隨受稱願修行。譬如築營宮宅先立院牆周匝,即謂壇場受體也。後便隨處營構,盡於一生,謂受後隨行。」又曰:「必須受隨相資,方有所至。」
受諸心行特勝 (術語)十六特勝之一。十六特勝
受齋 (術語)受齋食之供養也。
受齋經 (經名)菩薩受齋經之略名。
受職 (修法)受職灌頂也。灌頂
受職灌頂 (修法)即傳法灌頂也。灌頂
受識住 (術語)四識住之一。四識住
受蘊 (術語)五蘊之一。五蘊
受灌 (術語)受灌頂也。
受體隨行 (術語)謂比丘受戒體後而隨處修行也。受隨
舍多毘沙 (雜名)星名。譯言危宿。見寶生陀羅尼經四。梵S/a%tabhis!a。
舍多提婆魔[少/免]舍諵 (術語)S/a%sta% devamanus!ya%na%m,佛十號之一。譯曰天人師。智度論二曰:「舍多,秦言教師。提婆,言天。魔[少/免]舍諵,言人。名天人教師。」
舍夷 (雜名)佛五姓之一。瞿曇
舍吒迦 (衣服)S/a%t!aka,舊云舍勒,又云涅槃僧。譯內衣及裙。所善輕重儀下曰:「舍勒,四分云涅槃僧,此名內衣,即舍勒也。」玄應音義十五曰:「舍勒,此翻為衣,或云內衣也。」梵語雜名曰:「裙,舍吒迦。」
舍利 (動物)S/a%ri,鳥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舍利弗。【又】(術語)新作設利羅,室利羅,佛之身骨也。又總名死屍,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鎦績霏雪錄曰:「舍利,按佛書室利羅,或設利羅。此云骨身,又云靈骨。有三種色: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經捨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玄應音義六曰:「舍利,正音設利羅,譯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華玄贊二曰:「梵云設利羅,體也。舍利者,訛也。」俱舍光記八曰:「[馬*太]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羅。唐言體,佛身體也。舊云舍利,訛也。」資持記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遺身。即死屍也。」S/ari^ra。
二種舍利 (名數)一全身舍利,如多寶佛之舍利是也。二碎身舍利,如釋迦佛之舍利是也。【又】一生身舍利,依戒定慧所薰修,如來滅後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使人天永獲供養之福德者。二法身舍利,一切大小乘之經卷是也。智度論曰:「經卷是法身舍利。」
舍利八斛四斗 (故事)舍利之分量也。長阿含十二遊經曰:「爾時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許,即分舍利均為八分已。」後分涅槃經下曰:「造八金[土*曇],八師子座,各以七寶而為莊嚴。其七寶[土*曇]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經曰:「我般泥洹後,二百歲時。阿育王從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萬四千佛圖。」毘奈耶雜事三十九曰:「如來舍利總有一石六斗,分為八分,七分在贍部洲。其第四分阿羅摩處所得之者,在龍宮供養。」傳燈錄一曰:「爾時金棺從座而舉,高七多羅樹。往反空中,化火光三昧。須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釋門正統三曰:「按菩薩處胎經,云佛滅度後,乃有舍利八斛四斗。」
八國王分佛舍利 (故事)香姓
米粒名舍利 (雜語)秘藏記上曰:「天竺呼米粒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彌勒上生經疏下曰:「舍利者稻穀也,[馬*太]都者體也,佛體大小如稻穀量,故以為名。」慧苑音義下曰:「舍利是稻穀也。」梵語雜名曰:「稻,舍理。」
舍利代用品 (雜語)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則可以米為舍利。又如意寶珠金輪咒王經曰:「若無舍利以金銀琉璃水精馬腦玻璃眾寶等造作舍利。(中略)行者無力者,即至大海邊,拾清淨砂石即為舍利。亦用藥草竹木根節造作舍利。」
舍利女 (人名)Sa%ri^,舍利弗比丘之母也。
舍利子 (術語)釋迦既卒,弟子阿難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瑩堅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見釋氏要覽注。【又】(人名)舍利弗
舍利弗 (人名)S/a%rip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羅,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羅,舍利富多羅,舍利補怛羅。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羅之略,子之義也。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優婆提舍,故從父而稱之曰優婆提舍。然母名之為舍利,古來有二釋,一為鳥名。譯曰秋露,鶖鷺,鴝鵒,[瞿*鳥]鵒,鶖,百舌鳥。或言母之眼似彼鳥,或言母之才辯猶如鶖鷺,故以為名。法華玄贊一曰:「梵云舍利弗呾羅。言舍利弗者,訛也。舍利云鶖,即百舌鳥,亦曰春[瞿*鳥]。弗呾羅,言子。以母才辯喻如鶖鳥,此是彼子,以母顯之,故云鶖子。復名優婆提舍,以能論議故,兼得彼名。」嘉祥法華義疏一曰:「從母立名,母以眼似舍利鳥眼,故名母名舍利,其母於眾女人中聰明第一,以世人貴重其母,故呼為舍利子。古經名鶖鷺子,鶖鷺子猶取鳥名也。或言舍利鳥似鶖鷺也。父名提舍。逐父為名,故名優婆提舍。優婆者逐也。提舍者星名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舍利子,梵言奢利富多羅,或言舍利弗多羅,此梵音轉耳。舍利母名,眼之青睛名舍利,又母眼似[瞿*鳥]鵒眼,因以名焉。經中或言鶖鷺子者,一義也。」大明度經曰:「秋露子。」出三藏記一曰:「舊經舍利子亦秋露子,新經舍利弗。」俱舍寶疏一曰:「舍利,此云百舌鳥。子,是唐言也。」二舍利。譯曰身,又譯珠,以母之身形好妙,故名為身,又母之聰明在眼珠,故名為珠。法華文句一曰:「舍利弗,具存應言舍利弗羅。此翻身子,又翻舍利為珠。其母於女人中聰明,聰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是珠子。又翻身。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然舍利譯為身者,與設利羅訛言之舍利混同,是訛也。慧苑音義下曰:「奢唎補怛羅,此云鶖鷺子。舊翻為身子者,謬也。梵本中呼身為設利羅,故知懸別也。」玄應音義四曰:「奢利富多羅,此譯云鴝鵒子,從母為名也。母眼似[瞿*鳥]鵒,或如秋露鳥眼,因以名焉。舊云身子者,謬也。身者舍黎,與此奢利聲有長短,故有斯謬。或言優婆提舍者,從父名子也。」舍利弗者,與目連皆為佛弟子中最重用之一人。其出家之因緣,本為外道。逢師死,茫茫求道,於途上見馬勝比丘安序而走,比丘說「因緣所生法」之偈,遂出家。 0059.JPG
舍利弗本地 (本生)法華文句五曰:「身子久成佛,號金龍陀,跡助釋迦為右面智慧弟子。」智度論四十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連是佛左面弟子。」
智慧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經三曰:「智慧無窮,決了諸疑,所謂舍利弗比丘是。」智度論十一曰:「一切眾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聞,於十六分中,猶尚不及一。」
舍利弗瞋恚氣分 (雜語)智度論二謂「如舍利弗有瞋恚餘習,佛由禪定起經行,羅[目*侯]羅從佛,佛問羅[目*侯]羅:何故羸瘦?羅[目*侯]羅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則得力,若食蘇者得好色,食麻滓菜無色力,大德世尊當自知。佛問羅[目*侯]羅眾中誰為上座?羅[目*侯]羅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爾時舍利弗轉聞是語,即時吐食,自作誓言:從今日不復受人請。是時波斯匿王與長者須達多等來詣舍利弗所,告舍利弗,佛不以無事受人請,大德舍利弗復不受請,我等白衣,云何當得大信清淨?舍利弗言:我大師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今不得受人請。於是波斯匿王等至佛所,白佛言:佛不常受人請,舍利弗復不受請,我等云何心得大信,願佛敕舍利弗還受人請。佛言:此人心堅,不可移轉。佛爾時引本生因緣。昔有一國王,為毒蛇所嚙,王時欲死,呼諸良醫令治蛇毒。時諸醫多言還令蛇[口*數],毒氣乃盡。是時諸醫各說咒術。齧王之蛇,即來王所。諸醫積薪燃火,敕蛇還[口*數]汝毒,若不然,當入此火。毒蛇思惟,我既吐毒,云何還[口*數]?寧此劇死。思惟定心,即時入火。爾時毒蛇,舍利弗是,世世心堅不可動。」
舍利弗過去退大乘向小道 (傳說)乞眼婆羅門
舍利弗目連捔現神力 (傳說)智慧第一之舍利弗餘德勝於神力第一之目連。見增一阿含經二十七,智度論四十五,經律異相十四。
舍利弗授記 (傳說)舍利弗為聲聞中第一智者,於法華之法說段第一唯獨開悟圓乘,回心向大,受未來成佛華光如來之記別。見法華經譬喻品。
舍利弗風熱 (傳說)舍利弗為阿羅漢之聖者,尚不捨有漏之依身,故不能免風等之熱病。光明文句曰:「雖入有涅槃,猶有果身在,身子風熱,畢陵伽眼病。」
舍利弗度二弟子說法顛倒 (傳說)涅盤經二十六說佛言我昔住波羅捺國,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令觀白骨,一令數息。經歷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緣即生邪見。言無涅槃無漏之法,設其有者,我應得之。何以故?我能持所受戒故。我爾時喚舍利弗呵責之:汝不善教,為是二弟子顛倒說法。汝二弟子性各異,一主浣衣,一金師。金師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人應教骨觀。以汝錯教,令是二人生惡邪。我於爾時為是二人說法,二人聞已,得阿羅漢果。
舍利弗目連先佛入滅 (傳說)舍利弗目犍連二大弟子共聞佛告諸比丘言:卻後三月,當入涅槃。不忍眼見世尊入滅,告佛已取滅。目連為宿業被執杖外道打殺。大方便報恩經五,賢愚因緣經五,記舍利弗入滅,且佛說其往昔因緣。增一阿含經十八說目連為執杖外道毆折,將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見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薩經說舍利弗目連二人告佛請入滅,佛為之說往昔因緣。上足二人告佛而入滅者,乃三世諸佛之通規也。增一阿含經十八曰:「舍利弗言:又我躬從如來聞此語,諸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後佛取般涅槃。」薩婆多論七曰:「舍利弗目連以不忍見佛泥洹,便先泥洹。以其先泥洹故,七萬阿羅漢同時泥洹。」
舍利會 (行事)又曰舍利講,舍利報恩講。供養佛舍利之法會也。
舍利塔 (堂塔)S/ari^ra-stu%pa,安置佛舍利之寶塔也。金剛童子軌曰:「此童子真言對舍利塔前念誦,餘所不應念誦,作法不成故。」寶樓閣經下曰:「離喧鬧,密靜處建立精室,或舍利塔前。皆對佛像而向東方作吉祥坐及結跏坐。」
舍利講 (行事)舍利會
舍利贊 (術語)舍利會時之讚偈也。
舍利弗毘曇 (書名)舍利弗阿毘曇論之略名。
舍利弗問經 (經名)一卷,失譯。問戒律之事。
舍利弗多羅 (人名)奢利弗怛羅S/a%riputra,舍利弗
舍利報恩講 (行事)即舍利會。
舍利弗悔過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菩薩藏經同本,文甚簡略。
舍利弗阿毘曇論 (書名)三十卷,姚秦曇摩崛多譯。舍利弗所立之對法藏也。
舍利弗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蕭梁僧伽婆羅譯。與一向出生菩薩經同本。
舍利弗摩訶目連遊四衢經 (經名)一卷,後漢唐孟詳譯。眾聲喧鬧,佛不許見,因諸天之請佛召見之。出增一阿含經馬王品。
舍那 (物名)又作奢那,梵音S/a%t!aka,衣名。商那
舍那身 (術語)毘盧舍那如來之身。
舍那大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之大乘菩薩戒也。是盧舍那佛所說之戒法,故以為名。
舍那婆修 (人名)又作舍那婆私。比丘名。商那和修
舍那尊特 (術語)盧舍那佛之尊特身也。即華嚴之教主是。尊特
舍帝 (雜語)又作舍搪。八中洲之。譯曰諂。俱舍光記十一曰:「舍帝,此云諂。」瑜伽倫記一下曰:「舍搪,此云舍諂。」梵S/a%t!hya者,誑也。
舍脂 (雜語)S/aci,又作舍支,設施。可愛之義,研之義。慧苑慧琳共以為月之別名者,誤也。月之梵名為S/as/in。舍脂者,帝釋夫人之名。因名帝釋曰舍脂缽低S/acipati,雜阿含四十曰:「彼釋提桓因,名舍脂缽低。佛告比丘:彼阿修羅女,名曰舍脂,為天帝釋第一天后。是故帝釋名舍脂缽低。」玄應音義二十五曰:「設支,舊言舍脂,此云能縛。謂女人若可愛,能生男子染著,通名設支。」慧苑音義一曰:「舍支,正云設施,謂月之別名。帝釋夫人,取為號也。」華嚴經一曰:「帝釋夫人,阿修羅女,名曰舍支,於一音中出千種音。」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舍支,月之別名,阿修羅三女,帝釋夫人,古云淨量。」
舍勒 (術語)又云舍吒迦。又云涅槃僧。譯作內衣,裙。玄應音義十五曰:「舍勒,此譯云衣,或言內衣也。」所量輕重儀下曰:「舍勒,四分云涅槃僧,此名內衣,即舍勒也。」資持記中二之三曰:「舍勒,梵語。舊記云:短裙之類。鼻奈耶云:泥洹僧也。」梵語雜名曰:「裙,舍吒迦。」
舍婆提 (地名)S/ra%vasti^,國名。舍衛
舍摩 (雜名)S/ama,菩提樹之異名。智首四分律疏九曰:「舍摩者,菩提樹也。」翻梵語九曰:「舍摩,譯曰寂靜。」
舍摩陀 (術語)又作奢摩陀,與舍摩他同。
舍摩梨 (植物)樹名。智度論十二說:譬如空地有樹,名舍摩梨,枝葉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來,住一枝上,其枝即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住持,何至小鳥便不勝?答云:此鳥由我怨家尼俱盧樹來,食彼樹葉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即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全餘大者。菩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所畏,於阿羅漢辟支佛不然。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敗壞大乘心,永滅佛業也。S/a%bari。
舍磨奢那 (雜名)又作奢摩奢那。此譯曰冢。玄應音義六曰:「舍磨奢那,此云冢也。西域僧徒死者,或遺諸禽獸。收骨燒之,埋於地下,於上立表,累磚石等,頗似窣睹波,但形卑小耳。」梵S/mas/a%na。
舍樓伽 (飲食)醬名。善見律十七曰:「舍樓伽,此是優缽羅。拘物頭花根,舂取汁,澄使清,是名舍樓伽醬。」梵S/a%luka。
舍黎娑擔摩經 (經名)具名大乘舍黎娑擔摩經,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告諸苾芻若於十二緣生能見了,名之為見法見佛。舍利弗以問慈氏菩薩,菩薩細釋十二因緣甚深之義。舍黎娑擔摩,譯曰稻[卄/幹]。別有稻[卄/幹]經。同本也。S/a%listambha。
舍衛 (地名)S/ra%vasti^,本城名,後以為國號。其國本名為憍薩羅國,為別於南方之憍薩羅國,故以城名為國號。新作室羅伐,室羅伐悉底。譯曰聞者,聞物,豐德,好道等。以此城多出名聲之人,多生勝物故也。又有別名曰舍婆提城,尸羅跋提,捨羅婆悉帝夜城。佛在世時。波斯匿王居於此。城內有祇園精舍。其地即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Rahti,河南岸之Rapetmapet,在烏德之東,尼泊爾之南。天台金剛般若疏曰:「舍衛,名聞物國,勝物多出此境。嘉名遠振諸國,故名聞物。又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玄應音義三曰:「舍衛國,云無物不有國,或言舍婆提城,或言捨羅婆悉帝夜城,訛也。正言室羅伐國,此譯云聞者城,法鏡經云聞物國。善見律云:舍衛是人名。昔有人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見此地好,故乞立為國。以此人名,號舍衛國。一名多有國,言有聰明智慧人,及諸國珍奇皆歸此國也。」勝鬘寶窟上本曰:「舍衛國,真諦三藏云:彼國正音,應云奢羅摩死底,此言好名聞國。昔有仙人好名聞,在此中住。從仙人作名,故云好名聞國也。從來舊翻為聞物國,此多出好物,遠聞諸國,故名聞物國。十二遊經云:無物不有,勝於餘處也。」彌勒上生經疏上曰:「梵言室羅伐悉底,言舍衛者,訛略也。此中印度境,憍薩羅國之都城名。為別南憍薩羅國,故以都城為國之稱。真諦法師云:昔有兄弟二人,一名舍婆,二名婆提。故彼所翻金剛般若,云在舍婆提城。兄弟二人於此習仙,獲而果遂,城因此號名舍婆提。今新解云:應云豐德城,一具財物,二妙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國豐四德,故以名焉。」梵語雜名曰:「舍衛,室囉縛悉地。」舍衛城
舍衛三億 (傳說)三億家
舍衛國女 (傳說)蓮華女經所說之蓮華女也。蓮華女
舍衛城 (地名)或云舍婆提,此翻聞物,謂寶物多出此城。又翻豐德。天台云:舍衛城又名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善見律曰:「舍衛者,是道士名也,昔有道士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見此地好,就道士乞為立國。以道士名,號為舍衛。又名多有。謂諸國珍寶及雜異物歸聚此國,故名多有。」西域記曰:「室羅伐悉底國,舊云舍衛國,[言*為]也。中印土境。周六千餘里,宮城周二十餘里。穀稼豐。氣序和。風俗淳質,篤學好福,是勝軍大王所治國都也。」舍衛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就涅槃而夢國王十事者。
舍頭諫 (人名)S/a%rda%lakarn!a,太子名。譯曰虎耳。即阿難過去之名也。見舍頭諫經。
舍頭諫經 (經名)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之略名。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即摩登迦經之異譯,說二十八宿之吉凶者。
舍離沙 (植物)樹名。尸利沙
舍羅 (動物)Sa%ra,鳥名。百舌鳥之雄者。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舍羅,百舌鳥雄鳥也。若言舍利Sa%rika%(maina),雌鳥也。」能人語。【又】(術語)S/ai^a%ka%,譯曰籌。舍羅本為草名,以之為籌,今多以竹木作之。為知比丘之數而行之也。行事鈔上四曰:「四分舍羅此云籌也。五分,(中略)十誦行籌者,為檀越問僧不知數,佛令行籌。」業疏四上曰:「舍羅,草名。以為籌計。用從事名,知眾少多。欲趣布薩會也。」
舍囉磨拏 (術語)與沙門同。
周利般兔 (人名)即周利槃特。
周利槃特 (人名)S/uddhipanthaka又Ks!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譯曰:繼道,小路。新作朱荼半託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長子,稱曰槃特。後又於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義。周利槃特者,小路之義。兄聰明,弟愚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周利槃特,亦云周利槃陀迦。周利云小,槃陀迦,此云路也。」慈恩阿彌陀經疏上曰:「周梨槃陀迦者,不思議經翻為繼道。(中略)以兄弟相繼於路邊生。兄名路邊,弟名繼道。即周梨槃陀伽。」有部毘奈耶三十一曰:「朱荼半託迦,朱荼是小,半託迦是路。舊云周利槃特迦者,訛也。」增一阿含經三曰:「能化形體作若干變,所謂周利般兔是。」
朱利槃特誦一偈 (故事)半託迦
周利槃特迦 (人名)周利槃特
周忌 (雜名)一周忌也。值先亡者忌日一周年之日也。
周忌齋 (行事)一周忌之法會也,供僧齋食名曰齋。
周那 (人名)Cunda,純陀之異名。大部補注三曰:「周那恐是純陀,梵音不同。」玄義私記七曰:「周那者,經云王子周那,雙卷泥洹名華氏子淳陀,大經云工巧之子純陀,六卷泥洹經云長者淳陀。」
周金剛 (人名)唐德山鑒禪師姓周氏,出家常講金剛般若經。時名之曰周金剛。見傳燈錄十五德山章。
周金剛王 (人名)周金剛,更云周金剛王。
周陀 (人名)S/uddhipanthaka又作Ks!udrapanthaka,比丘名。嘉祥法華義疏九曰:「周陀者,翻為不樂,又云小路。」法華玄贊八曰:「周陀,此云蛇奴。」
周陀半託迦 (人名)又作周荼半託迦。比丘名。周利槃特
周祥 (雜語)一周忌也。佛之一周忌即儒家之小祥忌,故謂之祥。
周遍法界 (術語)法之所在,名法界,法無盡,故法界亦無邊。法身之功德,及於無邊之法界,謂之周邊法界。
周遍含容觀 (術語)華嚴宗法界三觀之一。三觀
周稚般他迦 (人名)周利槃特
周關 (雜語)一周忌也。關者關節之義,是距死亡日一周年之關節也。
周羅 (物名)玄應音義二曰:「周羅,此譯云小寶也。」梵Ktudra,巴Culla。
周羅髮 (雜名)一作周羅,首羅,譯言小髻,小髻云周羅髮。沙彌得道時,頂留五三小髻,至和尚前,互跪,和尚乃剃除此小髻也。行事鈔下四曰:「與剃髮時,當頂留五三周羅髮,來至和尚前互跪。和尚問云:今為汝去頂髮可?答言爾便為除之。」同資持記曰:「周羅,經音義云:此翻為小,梵僧云小髻也。留五三者趣舉其數,留一亦得。准知落髮亦是和尚,恐其煩久,故令闍梨為除餘者,但留少許和尚親落。」起世因本經一曰:「周羅,隋言髻也。外國人頂上結少許長髮為髻。」玄應音義十八曰:「周羅,此譯云小也,謂小髻也。」探玄記八曰:「周羅此云頂髮。」釋氏要覽上曰:「周羅髮,即今親教和尚最後為剃頂上髮也。梵語周羅,此云小結。」梵Su%rya。
育抵華 (植物)育抵Yukta%者梵名。譯言相應。大方等大集經三所謂「復散諸華,謂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乃至須曼那華,育抵華」是也。
承遠 (人名)蓮宗九祖之第三祖也。曾居衡山設教,人從而化者萬計。法照國師言其師承遠有至德,代宗欲徵之,度其不可,乃南向而禮焉。賜其居曰般舟道場,賜其寺額曰彌陀寺。貞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示寂於寺,年九十一。見蓮宗九祖傳。
承露盤 (物名)塔上重重之相輪也。寂照谷響集一曰:「重重相輪名承露槃,故傳中(高僧傳)云:承露金盤一十一重,銕鎖角張盤,及[金*巢]上皆有金鐸。承露盤,或略云露盤。」
河沙 (譬喻)恒河沙之略。天竺恒河之沙,譬數之多也。釋門正統八曰:「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數有限,壽量之數無窮,是金仙氏長生也。」圓覺經曰:「若化河沙眾,皆得阿羅漢。」
河神小婢 (故事)佛弟子畢陵迦婆蹉喚恒河神為小婢也。大智度論曰:「長老畢陵迦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邊,彈指咄言:小婢住,莫流水。即兩斷而過。恒神訴佛,佛令懺謝。合掌語恒神言:小婢莫瞋,今懺謝汝。大眾笑之。云何懺謝而復罵耶?佛語恒神:當知非惡,此人五百世坐婆羅門家,常自驕貴,本習如此。」
河淮 (地名)河者河北。淮者淮南。支那天台之鼻祖,北齊慧文之住處。止觀一上曰:「南岳師事慧文禪師,當齊高之世,獨步河淮,法門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原。」
河淮之流 (流派)謂天台宗之派義也。
阿羅伽 (術語)梵云阿羅伽,此云欲。如五欲之欲,希求之義也。見翻譯名義集十五。
泯權歸實 (術語)泯亡方便之教而使歸入真實教也。
泥人 (雜名)泥犁之人,謂墮獄之人也。釋門正統四曰:「問博弈毀佛事?答:已配越州作泥人。」
泥丸 (術語)同泥桓。涅槃
泥曰 (術語)與泥洹,涅槃同。僧肇無名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無為,亦名滅度。」資持記上一之一曰:「泥曰,或云泥洹,涅槃等,西音之轉。小遠疏中翻之為滅。智論涅名為出,槃名為趣,言永出諸趣。」涅槃
泥底 (界名)與泥梨同。
泥洹 (術語)又作泥曰,同涅槃。
泥洹經 (經名)有三本,一為般泥洹經之略名。二為佛般泥洹經之略名。三為大般泥洹經之略名。
泥洹雙樹 (地名)泥洹即涅槃,佛涅槃之娑羅雙樹林也。
泥桓 (術語)Nirva%n!a%,同泥洹。涅槃
泥畔 (術語)涅槃
泥哩底 (異類)羅剎王名。大日經疏五曰:「次於西南隅畫泥哩底鬼王,執刀作可怖畏形。」梵Nirr!ti。
泥犁 (界名)梵語,地獄也。其義為無有,謂喜樂之類一切皆無。為十界中最劣境界,亦作泥黎,或作泥梨迦。捫虱新話曰:黃魯直初好作豔歌小詞,道人法秀謂其以筆墨誨淫,於我法中,當墜泥犁之獄。魯直自是不作。佛書泥梨耶,無喜樂也。泥梨迦,無去處也。二者皆地獄名。或省耶迦字,只作泥梨,一作犁。又阿鼻,無間也,亦地獄名。法華經:無間地獄,有頂天堂。
泥梨 (界名)Niraya,又曰泥犁,泥梨耶,譯作地獄。地獄
泥梨迦 (界名)同泥犁。
泥梨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說惡人墮泥犁之苦。又說五天使者之詰問。即中阿含之痴慧地經也。
泥得 (術語)譯曰常別施主,常施別食於僧中之施主也。由檀越出錢物於僧家,每日次第令於一比丘作好食謂之別施。百一羯磨一曰:「梵云泥得,譯為常施,有別施主施僧錢物作無盡食,每日次第令僧家作好食以供一人。乃至有日月來不許斷絕,西方在寺多有,此地人不知聞。若不能作食,供乳亦好。」
泥婆娑 (衣服)與泥縛些那同。
泥塔 (術語)以泥土作小塔,中納經文而供養之。西域記九曰:「印度之法,香末為泥作小率堵波高五六寸,書寫經文以置其中,謂之法舍利也。數盈積建大率堵波,總聚於內常修供養。」密教有其供養法,謂之泥塔供。為延命滅罪而修之。
泥塔供 (修法)供養泥塔之法會也,或以供養實形之泥塔,或畫泥塔之曼荼羅而供養之,為滅罪及息災延命也。此為造塔延命功德經及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所說。
泥縛些那 (衣服)一作泥伐散娜,泥婆娑Niva%sana,譯曰裙。西域記二曰:「泥縛些那,唐曰裙。曰涅槃僧,訛。」百一羯磨十曰:「泥伐散娜,裙也。」寄歸傳二曰:「泥婆娑。」
泥盧缽羅 (植物)Ni^la-utpala,四種蓮華之一。大日經疏十五曰:「泥盧缽羅,此華從牛糞種生,極香,是文殊所執者,目如青蓮,亦是此色。」
泥瞿陀 (人名)Nyagrodha,沙彌名。嘗於阿育王殿前現嚴正之威儀,王為捨婆羅門而歸敬沙門。見善見律一。
泥囉耶 (界名)泥梨Niraya,譯曰地獄。又曰不幸處。與那落迦Naraka梵語全異。地獄
注荼半托迦 (羅漢)Cu%d!apanthaka,十六羅漢中第十六尊者之名。羅漢
(物名)律攝云:油謂苣藤蔓菁及木蜜等,并五種脂,如法澄濾。苣藤即胡麻也,蔓菁即蕪菁也。其根莖葉,可為菜食,子可壓油也。
覆油缽 (故事)優婆[毛@(鞠-革)]多之故事。付法傳三謂爾時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見如來,優婆[毛@(鞠-革)]多,知彼見佛,欲至其所,尋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毛@(鞠-革)]多欲來相見。時比丘尼即以一缽盛滿油置戶扇後。優婆[毛@(鞠-革)]多至其所止,當入房時,棄油數滴,共相慰問,而後就座。問言大[女*市],世尊在時,諸比丘輩,威儀進止,其事云何?比丘尼言:昔佛在世,六群比丘最粗暴,雖入此房,未曾遺我一滴水。大德今智慧高勝,世人號為無相好佛(不具三十二相之佛),然入吾房棄油數滴,由是觀之,佛在時入定為奇妙。優婆[毛@(鞠-革)]多聞是語,甚自悔責,極懷慚悔。
持油缽 (譬喻)義楚十九曰:「律云:護持淨戒,如擎油缽,若護浮囊也。」
油缽 (譬喻)持正念譬如持油缽。涅槃經二十二曰:「譬如世間有諸大眾,滿二十五里。王敕一臣持一油缽,經由中過,莫令傾覆。若棄一滴,當斷汝命。復遣一人拔刀在後隨而怖之。臣受王教,盡心堅持。經歷爾所大眾中,雖見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著彼邪欲,當棄所持,命不全濟。是人以是怖因緣故,乃至不棄一滴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雖見五欲,心不貪著。」智度論十五曰:「菩薩欲脫生老病死,欲度脫眾生,常應精進一心不放逸,如人擎油缽行大眾中。」雜阿含經二十四,修行道地經三,同有此譬。
老尼置油缽試優婆鞠多 (故事)見油附錄覆油缽條。
波叉 (天名)四天王中西方天王名。玄應音義七曰:「波叉,或言毘留博叉,訛也。具言鼻溜波阿叉。舊譯云雜語,一義也。正言醜眼,西方天王名也。」即廣目天也。梵Viru%paksa。
波尼 (雜語)又作波抳,譯言水。涅槃經十三曰:「如有一人善解雜語,在大眾中。是諸大眾熱渴所逼,咸發聲言:我欲飲水!我欲飲水!是人即時以清冷水隨其種類說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鬱持,或言娑利藍,或言婆利,或言婆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無量水名為大眾說。」梵語雜名曰:「水,波抳,又烏娜迦。」梵Pa%ni^ya,俗Pa%ni。
波尼藍 (雜語)Pa%ni^ya,譯曰水。智度論四十二曰:「三字名者,如水名波尼藍。如是等種種字門。」
波奴 (雜語)Vidhu,月名。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曰:「月名波奴,隋言光者。」
波他 (雜語)Pada,譯曰語言,見智度論四十八。
波沙提迦 (雜語)梵語。譯言清淨也。寶性論云:「一自性清淨,謂性淨解脫。二離垢清淨,謂障盡解脫。」見翻譯名義集。
波哆迦 (物名)Pata%ka%,譯曰幡。出於梵語雜名。
波多迦比丘 (人名)百緣經七曰:「迦毘羅衛城中長者兒初生時,於虛空中有一大幡,遍覆城上,因為立字名波多迦。後求佛出家,名波多迦比丘,得羅漢果。曾於毘婆尸佛塔懸一長幡發願而去,故九十一劫不墮惡道,所生之處感有大幡。」(略抄)。
波夷羅 (神名)藥師十二神將之名。梵Vajra。
波戍 (術語)Pas/u,又曰咥哩也遇庾爾Tiryagyoni,譯言畜生。見梵語雜名。
波旬 (術語)又作波旬踰,波卑面,新作波椽,波鞞,梵音Pa%pi^yas,又Pa%pi^man,巴Pa%pima%之轉訛也。慧琳師云:波旬者,略波卑椽之卑為波。[(句-口)@目]誤作旬也。如荼毘闍毘作耶旬之類。波旬者惡魔名,譯為殺者,惡者。注維摩經四曰:「什曰:波旬,秦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故名殺者。」義林章六本曰:「波卑夜,此云惡者,天魔別名。波旬,訛也。成就惡法,懷惡意故。」玄應音義八曰:「言波旬者,訛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云惡者,常有惡意,成就惡法,成就惡慧,故名波旬。」慧琳音義十曰:「波旬,梵語正云波俾椽,唐云惡魔。佛以慈心呵責,因以為名。古文譯為波卑,秦言好。略遂去卑字。旬字本從目,音懸,誤書從日為旬。今驗梵本無巡音,蓋書寫誤耳,傳誤已久。」俱舍光記八曰:「釋迦文佛魔王名波旬,羯洛迦孫[馬*太]佛魔王名度使。」大部補注三曰:「波旬,亦云波旬踰,此云惡者。」勝鬘寶窟中末曰:「林公云:外國法,佛在世及滅後。共魔語皆悉笑之為波卑面,此云惡者,且惡物。」
波吒羅 (地名)國名。天竺十六大國之一。波吒釐。【又】(植物)又曰缽怛羅。樹名。梵語雜名曰:「黃桐波吒羅。」最勝王經七曰:「蕾香缽怛羅。」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波吒羅,此翻為重葉樹也。」慧苑音義下曰:「波吒羅,其樹正似此方楸樹也,然甚有香氣,其花紫色也。」梵Pa%t!ala。
波吒釐 (地名)Pa%t!aliputra,又作波吒釐子,波吒利弗,波吒羅,波吒梨耶,波羅利弗多羅,巴連弗。本為樹名。遂以名城,摩竭陀國之帝都也。初云拘蘇摩補羅城,後改名波吒釐子城,以此城為波吒釐樹之神子而築也。阿輸迦王於是建都。西域記曰:「昔者人壽無量歲時,號拘蘇摩補羅城(Kus/a%ga%rapura巴Kusumapura)(唐言香花宮城),王宮花多,故以名焉。逮人壽數千歲,更名波吒釐子城(舊曰巴連弗邑,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波吒釐,亦云波吒梨耶,舊言巴連弗,訛也。是一華樹名,因此花樹以目城。」智度論三曰:「佛涅槃後,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舍大城,其邊更作一小城,廣長一由旬,名波羅利弗多羅。」宗輪論述記曰:「波吒釐子城者,波吒釐者,樹名也。子者,樹之兒也。城因樹兒以立,故名波吒釐子。」慧琳音義十曰:「波吒羅國,亦波吒釐。」善見律一曰:「波吒利弗國阿育王。」
波吒釐子城緣起 (傳說)西域記八謂初有婆羅門,高才博學,門人數千受業。學徒一日遊觀,有一書生徘徊悵望。同儔謂曰:汝何憂?曰:盛色方剛,學業未成,顧此憂心彌劇。學徒戲曰:今將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樹下。謂女婚者樹也,採時果,酌清流,陳婚姻之緒。時假女父舉華枝以授書生曰:斯嘉偶也,幸勿辭。書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欲歸,懷戀不止。學徒曰:前言戲耳,幸同歸。林中猛獸多,恐相殘害。書生遂留,往來樹側。及夜,異光燭野,管絃清雅,俄見老翁策杖來慰。復有一老嫗引少女。翁乃指少女曰:是君之弱室也。酣歌樂讌經七日,學徒疑為獸害,往求之。乃見獨坐樹蔭,如對上客。雖告同歸,辭不從命。後自入城謁親故,陳其始末。聞者驚駭,同往林中,咸見華樹是一大第,僮僕役使,驅馳往來。彼老翁陳[食*善]奏樂,從容接對。暮歲後生一男子。謂其妻曰:吾今欲歸。其妻以白父。翁謂書生曰:人生行樂,詎必故鄉。今將築室,宜勿異志。於是役徒不日而成。拘蘇摩補羅之舊城遷都於此。由彼子故,樹神為築城,爾後名波吒釐子城。
波吒釐子 (地名)波吒釐者,梵語樹名。子者,漢語兒也。波吒釐
波吒利弗 (地名)波吒釐
波吒釐弗多羅 (地名)即波吒釐子也。
波吠[何-可+爾]野 (雜語)見缽披祇條。
波伽羅 (衣服)又云波利迦羅。譯曰助身衣。十誦律六十一曰:「優婆離問佛:佛聽諸比丘所著衣,覆身衣,拭身巾,拭面巾,僧祇支,泥洹僧,是衣名何等?佛言:名波伽羅(晉言助身衣也)。」羯磨疏四上曰:「波利迦羅,唐譯助身衣也。」梵Parikara。
波那娑 (植物)Pan!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舊言波那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慧琳音義四曰:「半娜娑果,此國並無。」(Jack-fruit)。
波那和提 (界名)天名。玄應音義三曰:「波那和提天,新道行經云自在天也,亦即梵天也。」
波利 (雜語)Pari,譯曰圓。圓滿之義也。又皆也,遍也。唯識樞要上本曰:「波利圓也。」華嚴經疏鈔十四曰:「波利,此云皆也,遍也。」【又】(人名)佛陀波利之略。唐儀鳳元年由西國來至五臺山,受文殊之告命,更還西天,齎尊勝陀羅尼經之梵本而譯出之,是婆羅門僧也。見尊勝陀羅尼經序。【又】(植物)波利質多之略,樹名。
波利迦羅 (衣服)衣名。波伽羅
波利師迦 (植物)花名。婆師迦
波利婆沙 (術語)律中之罰名。譯曰別住。犯戒者與別房使之獨住,不與僧共同住也。羯磨疏四下曰:「波利婆娑,此名別住。別與下房下臥具宿,不同僧住,故名也。」四分戒本定賓疏上曰:「準明了論翻為宿住,準僧祇律翻為別住,準四分律翻為覆藏。覆藏者,就過翻名也。別住者,罰令獨宿靜思其過故。律文不得二人三人同室宿也。經,宿,住也。」
波利羅[目*侯] (異類)鬼神王名。譯曰勇猛進。見金光明文句七。
波利質多羅 (植物)Paricitra,又曰波利質羅,波疑質姤。具名波利耶怛羅拘陀羅,忉利天上之樹名。譯言香遍樹,又稱曰天樹王。慧苑音義下曰:「波利質多羅,具云波利耶怛羅拘陀羅,此云香遍樹。謂此樹根莖枝葉華實皆能遍熏忉利天宮。」又曰:「波利,此曰遍也,亦曰周匝。質多羅,云間錯莊嚴也。言此樹眾雜色花周匝嚴飾,或云圓妙莊嚴也。」華嚴探玄記二十曰:「波利質多樹,正云波唎耶怛羅拘毘陀羅,此云香遍樹。謂此樹枝葉實一切皆香,故立此名。」
波利樹法門 (術語)涅槃經三十二引忉利天宮之波利質多樹以喻菩薩出家受具足戒,乃至具足諸行得大般涅槃之功德也。
波利暱縛喃 (術語)Parinirva%n!a,舊稱之涅槃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暱縛喃。波利者,圓也。暱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言涅槃者,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
波利呾羅拘迦 (流派)又作般利伐羅多迦,般利伐羅勺迦,簸利婆羅闍迦。外道之一類,出家外道也。唯識述記一曰:「有外道,名波利怛羅拘迦,翻為遍出。遍能出離諸俗世間,此是出家外道之類。」俱舍光記九曰:「般利伐羅多迦外道,此云遍出,即顯出家之義。是出家外道,此持執三杖行擬護衣服瓶缽等,并剪鬢髮無義苦行。」玄應音義二十四曰:「般利伐羅勺迦,亦言簸利婆羅闍迦,此云普行,事那羅延天,頂留少髮,餘盡剃去。內衣在體纔蔽形醜,其衣染以赤土之色也。」
波怛囉賓荼波辰迦 (術語)Pa%trapin!d!apa%tika,譯曰一揣食。見飾宗記五本。
波夜提 (術語)波逸提
波和利 (雜語)波婆離
波泥 (雜語)Mani,譯曰玉。秘藏記本曰:「波泥,玉也。月曰水波泥,日曰火波泥,是意也。」
波波 (雜語)奔波忽擾之貌。六祖壇經曰:「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又】(地名)Pa%va,準陀所住之聚落名,譯曰罪惡。今之Padrama也。毘奈耶雜事三十七曰:「世尊告阿難陀曰:我今欲往波波聚落(波波,此云罪惡)。答曰:如是世尊。是時欲往俱尸那城,壯士生地,漸至波波邑。(中略)時此眾中有鍛師之子,名曰準陀,亦坐聽法。」
波波劫劫 (雜語)波波者奔波流浪也,劫劫者汲汲不息也。類書纂要九曰:「波吒,勞苦也。勞碌奔波也。」叢林盛事下曰:「我波波吒吒出嶺來。」
波卑 (異類)Pa%pi^yas,舊稱波旬。毘奈耶雜事三十六曰:「惡魔波卑,來詣佛所頂禮佛足。」波旬
波卑夜 (異類)舊稱波旬。法華玄贊二曰:「魔羅,云破壞號也。略云魔,名波卑夜。云惡者,波旬,訛也。」波旬
波卑椽 (異類)舊稱波旬。大寶積經二十八曰:「善哉波卑椽。」可洪音義二曰:「波卑椽,下以絹反。或云波卑夜,此云惡者。」波旬
波卑緣 (異類)舊云波旬。慧琳音義十二曰:「波卑緣,悅絹反,梵語天魔名,相傳誤云波旬。梵語元無波旬,古譯書波[(句-口)@目]。音懸。略也。後人誤書[(句-口)@目]為旬字。」波旬
波刺斯 (地名)Pa%rsa,又作波刺私,波囉悉,國名。波斯
波毘吠伽 (人名)梵語。清辯論師之梵名也,專精誦持,志見慈氏(即彌勒佛)入山九年,見神謂曰:此巖石內,有修羅宮,如法行請,石壁當開。開即入中,可以見也。論師受命。乃咒芥子,以擊石壁。論師入裏,壁復如故。見翻譯名義集。
波若 (雜語)Prajn^a%,同般若。
波帝 (雜語)Pati,一作缽底,譯曰主。梵語雜名曰:「主,波底。」名義集二曰:「波帝,此云夫主。」起世經十曰:「諸惡法中,即得如是波帝波帝之名字也(梵語波帝,隋言人主)。」
波耶 (雜語)Paya,譯曰水。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波耶,此云水也,即罽賓國人呼水名也。」
波陀劫 (術語)Bhadra Kalpa,譯曰賢劫。見[風@(軷-車)]陀劫條。
波陀羅 (人名)Bhadrapa%la,跋陀婆羅
波俏 (雜語)五燈會元:眉毛本無用,無渠底波俏。今人於事物之妍美可意。足以制勝擅場者,謂之波俏。亦作波峭。
波栗濕縛 (人名)Pa%rs/va,比丘名。譯曰脅。馬鳴之師,脅尊者之梵名也。西域記二曰:「波栗濕縛尊者,唐言脅尊者。」脅尊者
波師 (植物)花名。婆師迦
波藥致 (術語)即波逸提之異名也。
波梨鐘 (物名)祇園精舍無常院之鐘也。
波崙 (菩薩)又作波倫,薩陀波崙之略。菩薩名,譯曰常啼,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之菩薩也。玄應音義三曰:「波崙又作波倫,此云常啼。明度經云普慈,皆一義也。」慈恩寺傳八曰:「聞道必猶波崙之歸無羯。」常啼菩薩
波婆利 (地名)又云波和利,園名。譯曰毛衣。翻梵語九曰:「波和利,應云波婆利,譯曰毛衣。中阿含第五十五。」梵Pravari。
波婆離 (人名)又作波婆利,如來在世彌勒菩薩之舅名。在波梨弗多羅國為國師,有多數之弟子,年百二十,歸佛證阿那含果。見賢愚經十二波婆離品。梵Pravari。
波婆提伽 (雜語)譯曰清淨。名義集四曰:「波婆提伽,或云梵摩,此云清淨。」
波婆遮吒 (人名)比丘名。譯曰惡諂,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十。梵Pa%paca%t!a。
波婆梨奄婆 (地名)又曰波婆梨庵婆羅,林名。翻梵語九曰:「波婆梨庵婆林,應云波婆梨菴婆羅林。譯曰:波婆梨者,衣。菴婆羅者,果名。長阿含經十二。」梵Pravaria%mraavana。
波訶梨 (異類)鬼神名,譯曰威武盛。金光明文句七曰:「波訶梨子,翻威武盛。」
波提 (人名)Gava%m%pati,憍梵波提之略。羅漢名。
波斯 (地名)又作波嘶,國名。新作波剌私,波剌斯,波囉悉。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波剌私,亦云波嘶,或云波斯,國名也。臨近西海,最饒其寶,諸國商人皆取其貨,斯以龍威珠力古昔推焉耳。」西域記十一曰:「波剌斯人,性躁暴,俗無禮儀,無學藝,多工伎,婚姻雜亂,死多棄屍。」梵語雜名曰:「波斯波囉悉。」【又】又波斯匿王之略。梵Pa%rasi^。
波斯匿 (人名)舍衛國之王名,譯曰和悅,又曰月光,新稱缽邏犀那時多Prasenajit,巴Pa%sena%di,玄奘譯作勝軍,義淨譯曰勝光,梵授王之子也。與佛同日生。有部毘奈耶雜事所謂憍薩羅國王勝光王是也。王第二夫人曰末利(譯曰勝鬘,勝鬘經之勝鬘夫人,此王夫人之女也,母子名同),本為劫比羅城(迦毘羅之城也)婢女,以歸佛之福力為王聘為夫人,生一子,名惡生Virn^d!haka,有逆害自立之心,長行大臣諫止之,後王將長行大臣至佛所聽法,久不出,長行意變,竊引車馬還城,策立惡生太子為王,驅逐大王之二夫人行雨勝鬘。二夫人詣王所,中途遇王白事,王便令勝鬘還城,自與行雨共向王舍城,城外有一園林,王停此,令行雨報未生怨王(阿闍世王)。未生怨王聞之大喜,嚴駕自出迎之。時勝光王久不得食,乞於園主,得蘿菔五顆食之,往水邊過量飲之,因成霍亂,遂仆死。未生怨王後來厚葬之(見有部毘奈耶雜事八)。仁王經上曰:「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西域記六曰:「如來在世之時,缽羅犀那恃多王,唐言勝軍。舊曰波斯匿,訛略也。」毘奈耶雜事二十曰:「室羅伐城(即舍衛國,又曰憍薩羅國),王名梵授。(中略)其梵授王告人曰:我子生時,光明殊勝,普照世間,應與我子名曰勝光。」勝鬘經寶窟上本曰:「波斯匿王者,此翻為和悅。以其情用弘和,故云和悅。又以德接民,能令萬姓和悅。又翻為月光。如仁王經云月光王。有人言:波斯匿王與佛同日生,佛號日光,國人言:佛既號日光,當號大王為月光也,因國人稱為月光。若依父母所立名者,字為勝軍。以其鬥戰無敵不勝,故云勝軍。」
波斯匿王造金像 (傳說)見經律異相二十二。
波斯匿王造牛頭旃檀像 (傳說)見經律異相二十三。
波斯匿王見十夢請佛解之 (傳說)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一,經律異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遊獵得末利夫人 (故事)見四分律十三,經律異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女金剛醜女念佛改形 (傳說)見賢愚經二波斯匿王金剛品,經律異相三十四,雜寶藏經二,百緣經。
波斯匿女發心 (故事)勝鬘夫人
波斯匿王女善光嫁乞人 (傳說)見雜寶藏經二。
波斯匿王女婆陀死王求贖命 (傳說)見經律異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太后崩王求贖命 (傳說)見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波逸提 (術語)Pa%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藥致,波羅逸尼柯,波羅夜質胝迦,波質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譯為墮,犯戒律之罪名,由此罪墮落於地獄,故名墮罪。此中有尼薩耆波逸提Naih!sargika-pa%yattika,與波逸提之二數。尼薩耆波逸提,譯曰捨,墮波逸提譯曰單提,又云單墮。捨墮有三十戒。蓋應以所犯之贓物捨入於僧中,故名捨墮,單墮有九十戒,犯者無應捨入之贓物,但結墮罪,故名單墮。戒相分八段時,別此為二者,為五篇或六聚七聚時,則此二者合為一波逸提。行事鈔中一曰:「波逸提,義翻為墮。十誦云:墮在燒煮覆障地獄故也。四分僧有百二十種,分取三十,因財事生犯,貪慢心強,制捨入僧,故名尼薩耆也。餘之九十單悔別人,若據罪體同一品懺。(中略)出要律儀云:尼薩耆,舊翻捨墮。聲論云:尼翻為盡,薩耆為捨。波逸提,本名波藥(夷割反)致也。明了論解波羅逸尼柯部有三百六十罪。正量部翻為應功用。薩婆多云波羅夜質胝柯,翻為應對治。恒須思惟,若犯即覺。上座部云波質胝柯。翻為能燒熱,此罪得大叫喚地獄。因時能焦熱心,因時能燒燃眾生。」有部毘奈耶二十曰:「波逸底迦法。」瑜伽倫記十八曰:「波逸底迦,舊云波逸提,亦名波夜提,此云墮罪。」
波逸底迦 (術語)波逸提之異名。波逸提
波鳩蠡 (人名)羅漢名。薄拘羅
波缽多 (飲食)餅餈名。大日經疏七曰:「播缽吒食,是不起麵飽[食*俞]。」梵語雜名曰:「菁蘘,波播吒。」
波演那 (雜名)Parya%yatana,又作波衍那,譯曰院。玄應音義十六曰:「波演那,梵言波衍那,此云周團郭舍,院也。」
波頗 (人名)Prabha%karamitra,三藏法師名。續高僧傳三曰:「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此言作明知識,或一云波頗,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大莊嚴經論序曰:「摩訶駝國三藏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唐言明友,即中天竺剎利王之種姓也。」唐高宗武德九年達京,住興善寺,譯大莊嚴經論等。太宗貞觀七年寂,壽六十九。
波頗蜜多羅 (人名)三藏名。波頗
波樓那 (雜名)Va%tya%,風名。譯曰迅猛風。華嚴疏七十八曰:「婆樓那風,此云迅猛風也。」慧苑音義下曰:「此云迅猛風也,其風堅密,如持世界風輪。」
波樓沙迦 (雜名)忉利天四苑之一。譯曰麤澀園。見起世因本經六。梵Parus!aka。
波摩那 (界名)天名。可洪音義四上曰:「波摩那,亦云阿摩那天,此云無量光。」
波[何-可+爾]尼 (人名)Pa%n!ini,造梵語文典之古仙名。西域記二曰:「人壽百歲之時有波[何-可+爾]尼仙,生知博物,愍時澆薄,欲削浮偽,刪定繁猥,遊方問道,遇自在天。遂伸述作之志。自在天曰:盛矣哉!吾當祐汝。仙人受教而退,於是研精覃思,採摭群言,作為字書備有千頌。頌三十二言矣,究極古今,總括文言。」
波賴他 (雜語)斤兩名也。見缽羅條。
波曇 (植物)又作缽曇。花名。見缽頭摩條。
波闍羅 (物名)Vajra,又作髮闍羅。縛曰羅
波闍波提 (人名)Praja%pati,又作波闍缽提。摩訶波闍波提
波離 (人名)Upa%li,鄔波離之略。
波羅夷 (術語)Pa%ra%jika,六聚罪之第一,戒律中之嚴重罪也。新作波羅闍已迦,波羅市迦。戒經謂之棄(犯者不收於內法而棄於外之意也)。僧祇律謂之退沒(退沒道果也),不共住(不入僧數也),墮落(墮阿鼻地獄也)。十誦律謂之墮不如意處(由犯此戒與魔戰而墮於負處也)。四分律謂之斷頭(以無論如何行法,亦不為用,不得救之而再為比丘故也),無餘(絕一切僧中行務之分限,永棄於清眾也),不共住(不得共住於僧中也)。俱舍論謂之他勝(勝於惡法也)。通常用四分律斷頭之義。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波羅闍已迦,此云他勝,謂破戒煩惱為他,勝於善法也。舊云波羅夷,義言無餘。若犯此戒,永棄清眾,故曰無餘也。」行事鈔中之一曰:「言波羅夷者,僧祇義當極惡。三意釋之:一者退沒,由犯此戒道果無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道而已。更不入二種僧數(說戒與羯磨之僧眾也)。三者墮落,捨此身墮在阿鼻地獄故。十誦云墮不如意處。薩婆多解云:由與魔鬥,以犯此戒便墮負處。四分云:波羅夷者,譬如斷人頭不可復起,若犯此法,不復成比丘故。此從行法非用為名。又云:波羅夷者,無餘也。此從眾法絕分為名。故偈云:諸作惡行者,猶如彼死尸,眾所不容受,以此當持戒。又名不共住者,不得於說戒羯磨二種僧中共住故。」俱舍論十五曰:「薄伽梵說犯四重者不名苾芻,不名沙門,非釋迦子,破苾芻體,害沙門性。壞滅墮落,立他勝名。」同光記十五曰:「梵云波羅夷,此云他勝。善法為自,惡法為他。若善勝惡法,名為自勝。若惡法勝善,名為他勝。故犯重人,名為他勝。」有部毘奈耶一曰:「波羅市迦者,是極重罪。極可厭惡,可嫌棄,不可愛。若苾芻亦才犯時,即非沙門,非釋迦子。失苾芻性,乖涅槃性。墮落崩倒,被他所勝,不可救濟。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不能鬱茂增長廣大,故名波羅市迦。」
四波羅夷 (名數)又曰四重,四棄,四極重感墮罪,比丘犯四戒之罪也:一婬戒,梵云非梵行Abrahmacarya。向人,畜生,鬼神等而行婬事也,男者大便處及口之二道,女者大小便處及口之三道是婬處。二盜戒,梵云不與取Adatta%da%na。盜取人,畜生及三寶等之五錢及直五錢之雜物(限於五錢者,因彼王法滿五則至死,故佛制之)也。三殺人戒Vadha(Ahin%sa%),殺害人命也,殺畜生者,名殺畜生戒,是九十單提中之第六十一。四大妄語戒,梵云妄說上人法Uttaramanus!yadharma。貪利養自言得聖法我是聖人也,他妄語名之為小妄語戒,是九十單提中之第一。已上四重罪,為五篇中之第一,故云初篇。見行事鈔中之一。
密教四波羅夷 (名數)一不捨正法戒,如來一切之聖教皆當修行。二不捨離菩提心戒,菩提心為菩薩萬行之幢旗,若喪失之則萬行將依何而示導?三不應慳吝法戒,諸勝法為大聖之遺財,若慳吝不與,則與盜三寶物同。四不饒益行戒,於一切眾生不可作不饒益之行,應普攝一切眾生,為入道之因緣。大日經具緣品說此四波羅夷之偈,名三昧耶偈,同學處品云四種根本罪,經疏九謂之四波羅夷。大日經疏九曰:「佛子汝從今,不惜身命故,不應捨正法,捨離菩提心,慳吝一切法,不利眾生行,佛說三昧耶。汝善住戒者,如護自身命,護戒亦如是。(中略)今此四夷戒是真言乘命根。亦是正法命根,若破壞者,於真言藏中猶如死屍,雖具修種種功行不久敗壞也。」又同十七以不捨三寶與不退菩提心為四波羅夷(分不捨三寶為三),「如前三世無障礙中,先令不捨三寶,又令不退菩提之心,此即菩薩真四重禁也。」
八波羅夷 (名數)小乘於比丘之初篇說四波羅夷,於比丘尼之初篇說八種波羅夷。前四者如比丘戒所述。五摩觸戒,以婬心摩觸男子之身分也。六八事成重戒,有婬心:一捉男子之手,二捉衣,三入屏處,四共立,五共語,六共行,七身相倚,八共期行婬之處。此八事滿足方成波羅夷。七覆藏他重罪戒,知同輩犯重罪,故意覆藏之而不發露於眾也。八隨順被舉比丘戒,隨順以持惡見,其罪為僧眾所舉(是云被舉)之比丘,或供給所須或共言語也。比丘尼比比丘妄情深,故更加後之四戒也。見行事鈔下之四。
顯教十波羅夷 (名數)大乘對於小乘之四波羅夷,八波羅夷而說菩薩之十波羅夷:一殺戒,即人畜一切之殺生也。二盜戒,雖一針一草之微亦不與而取也。三婬戒,即人畜一切之婬事也。四妄語戒,即大小一切之妄語也。五酤酒戒,即販賣酒也。六說四眾過戒,舉四眾(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與比丘與比丘尼也)之罪過(七逆十重也)而說之也。七自讚毀他戒,稱自己之功德而譏他之過惡也。八慳惜加毀戒,他人求財請法,慳惜不與而加毀辱也。九瞋心不受悔戒,向他生瞋心加以罵辱打擊,猶不息,他求悔善言懺謝亦不容受也。十謗三寶戒,誹謗三寶也。見梵網經戒疏下。
密教十波羅夷 (名數)有二種:一為大日經疏所說,一為無畏三藏禪要所說。經疏所說者,一不捨佛寶,二不捨法寶,三不捨僧寶,四不捨菩提心,五不謗一切三乘經法,六不慳吝一切法,七不起邪見,八不沮止他發大心亦不得見其懈怠而不勸發,九不差機說法,十不施一切不饒益他物。見大日經疏十七,三昧耶戒儀資秉記;禪要所說者,一不應退菩提心。二不應捨三寶。三不應譏謗三寶及三乘教典。四於甚深大乘教典不通解處不應生疑惑。五若有眾生已發菩提心者,不應說如是法令退菩提心趣向二乘。六未發菩提心者,亦不應說如是法令彼發於二乘之心。七對小乘人及邪見人前不應輒說深妙大乘。八不應發起諸邪見等法,九於外道前不應自說我具無上菩提妙戒。十但於一切眾生有所損害及無利益皆不應作及教人作,見作隨喜。見無畏三藏禪要。
波羅奈 (地名)Va%ran!asi,又作波羅捺,波羅奈斯,婆羅[病-丙+尼]斯,婆羅捺寫。國名。譯作江繞,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鹿野園在此中今為Benares。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波羅[病-丙+尼]斯,拏黠反,舊言波羅奈,或作波羅奈斯,又作婆羅捺寫。皆一也。」同二十三曰:「婆羅[病-丙+尼],女黠切,國名也。舊云波羅奈,譯云江繞城。」西域記六曰:「波羅[病-丙+尼](女黠反)斯國,舊曰波羅奈國,訛也。中印度境。」法華義疏四曰:「波羅捺,此云鹿林。又翻為繞河城,城有水遶。今謂波羅捺,是其通處,鹿林是其別處。」毘婆沙論一百八十三曰:「何故名婆羅[病-丙+尼]斯?答:此是河。去其不遠造立王城,是故是城亦名婆羅[病-丙+尼]斯。」十二遊經曰:「波羅奈,此云鹿野,一名諸佛國。」法華科註曰:「婆羅[病-丙+尼]斯國都城東北有河,同名婆羅[病-丙+尼]河,河東北十餘里,至鹿野伽藍,其側大林名施鹿林,亦鹿苑。」
波羅蜜 (術語)Pa%ramita%,又作波羅蜜多,播囉弭多。譯言究竟,到彼岸,度無極,又單譯曰度。以名菩薩之大行者,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法華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羅蜜者,並是西土之言,秦翻經論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無極。菩薩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別二種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從二種生死此岸到二種涅槃彼岸,謂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別二種事理諸法之廣遠,故云度無極也。若依別釋,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釋則三翻雖異,意同無別也。」大乘義章十二曰:「波羅蜜者,是外國語。此翻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羅者岸,蜜者是到。」俱舍光記十八曰:「波羅,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薩能到自乘所往圓滿功德彼岸處故。」智度論十二曰:「問曰:云何名檀波羅蜜?答曰:檀義如上說。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復次此岸名慳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慧琳音義一曰:「播囉弭多,唐云彼岸到,今迴文云到彼岸。」仁王經良賁疏上一曰:「言波羅者,梵語也。此云彼岸,對彼說此,此岸者何?於四諦中已起苦集而為此岸,未起苦集而為中流,涅槃菩提即滅道諦而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語也。此具二義。離義到義,於生死中離此到彼。」
六波羅蜜 (名數)一、檀波羅蜜。檀者檀那之略,譯曰布施,財施,無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羅波羅蜜。尸羅,譯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羅蜜。羼提,譯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等,及非情寒熱飢渴等之大行也。四、毘梨耶波羅蜜。毘梨耶,譯曰精進,精勵身心進修前後之五波羅蜜也。五、禪波羅蜜。禪者禪那之略,譯曰惟修,新曰靜慮。又名三昧,譯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亂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禪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別。六、般若波羅蜜。般若,譯曰智慧,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也。菩薩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稱六波羅蜜。見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條)。
十波羅蜜 (名數)唯識論立十波羅蜜,稱曰十勝行,為菩薩十地之行法:一施波羅蜜Da%napa%ramita%,二戒波羅蜜S/i^lapa%ramita%,三忍波羅蜜Ks!a%ntipa%ramita%,四精進波羅蜜Viryapa%ramita%,五靜慮波羅蜜Dhya%napa%ramita%,六般若波羅蜜Prajn^a%pa%ramita%,七方便善巧波羅蜜Upa%yapa%ramita%,有迴向方便善巧與拔濟方便善巧之二種。八願波羅蜜Pranidanapa%ran^jat!,有求菩提願與利樂他願之二種。九力波羅蜜Balapa%ramita%,有修習力與思擇力之二種。十智波羅蜜Jn^a%napa%ramita%,有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之二者。此是開六波羅蜜之第六而為後之四波羅蜜也。見唯識論九。
波羅羅 (雜語)梵語。謂重生華也。見翻譯名義集。
波羅陀 (術語)菩薩行位之名,譯作性種性。仁王經下曰:「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羅陀位。」同嘉祥疏五曰:「波羅陀位者,此名性種性。三藏師云:義翻為守護度,所習諸行能堅守不失也。」梵Pa%lata%pa%la-gotra。
波羅伽 (術語)梵語。華言度彼岸也。見翻譯名義集。
波羅迦 (術語)Pa%raga,佛之別號。譯作度彼岸。見智度論二。
波羅那 (地名)河名。譯作斷除。見本行集經三十五。梵Va%ran!a。
波羅奢 (植物)樹名。譯曰赤花樹。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波羅奢樹,此云赤華樹,樹汁滓極赤,用之為染,今紫礦是也。」同二十四曰:「紫礦,波羅奢汁也。其色赤,用染皮[疊*毛]也。其樹至大,亦名甄叔迦,一物也。花大如升,極赤,葉至堅韌,商人縫以為袋者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波羅奢花,此云赤色花。」又藥名。寶樓閣經中曰:「波羅奢,赤藥也。」梵Pala%s/a。
波羅越 (雜語)Para%vata,譯曰鴿。佛國記:有國名達嚫僧伽藍穿大石山作之,凡有五重,第五層作鴿形,因名此寺為波羅越。波羅越者,天竺名鴿。
波羅塞 (雜名)戲伎名。梵網法藏疏六曰:「波羅塞戲,是西域兵戲法,謂二人各執二十餘小玉,乘象或馬,於局道所爭得要路,以為勝也。」同智周疏曰:「波羅塞戲者此翻象馬鬥,是西國象馬戲法。」梵Pra%saka。
波羅門 (雜名)梵語。譯言淨行也。天竺四姓以波羅門為貴族,亦作婆羅門。
波羅提毘 (雜名)Pr!thivi,譯言地。翻梵語九曰:「波羅提毘,應云波羅梯毘,譯曰地也。」梵語雜名曰:「地,缽里體尾。」
波羅末陀 (雜語)譯曰第一義Parama%rtha,智度論四十七曰:「波羅末陀,秦言第一義。」【又】(人名)真諦三藏之梵名。真諦,五代時西印度僧,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措懷。梁武帝時於寶雲殿譯經,遭亂西歸,遇風漂還廣州,譯業無輟,訖陳泰建,譯五十部。續高僧傳一曰:「拘那羅陀,陳云親依。或云波羅末陀,譯云真諦,並梵文之名字也。」
波羅市迦 (術語)舊稱波羅夷,義淨三藏云波羅市迦。波羅夷
波羅尼蜜 (界名)Paranirmita-vas/avartin,天名。譯曰他化自在。玄應音義三曰:「波羅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天。」
波羅加羅 (雜名)Pra%ka%ra,又作缽囉迦羅,譯曰墻。陀羅尼集經五曰:「結四方界法。」注曰:「梵音波羅迦羅。」梵語雜名曰:「墻,缽羅迦羅。」
波羅奈斯 (地名)波羅奈
波羅蜜多 (術語)又曰播囉弭多,波羅蜜
波羅蜜形 (術語)明妃之表相,即女形也。明妃即三昧之形,見秘藏記鈔一。
波羅羅油 (植物)花名。譯言重華。法華義疏十一曰:「波羅羅油,此云重。」名義集三曰:「波羅羅,此云重生華。」
波羅奢華 (植物)西域樹名,葉青,華有三色:日未出時黑色,日正照時赤色,日沒時黃色。樹汁甚赤。用染皮[疊*毛]。名曰紫礦。見翻譯名義集。波羅奢
波羅提毘叉 (飲食)Prativis!a,藥名。華嚴探玄記二十曰:「波羅提毘叉藥者,此云登照藥。」
波羅提木叉 (術語)Pratimoks!a,又作婆羅提木叉,缽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譯曰別解脫,又曰處處解脫。七眾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脫身口七支之惡之義而簡別為定共戒道共戒,稱之曰別解脫戒。又翻曰隨順解脫。以戒律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之果故也。行事鈔中之一曰:「波羅提木叉此云處處解脫。」戒本疏一上曰:「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也。」大乘義章一曰:「木叉者此名解脫。(中略)戒行名為解脫,有其兩義:一者戒行能免業非,故名解脫。二能得彼解脫之果,故名解脫。」義林章三末曰:「別別防非名之為別,能防所防皆得別稱。戒即解脫,解脫惡故。」華嚴探玄記三曰:「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此就因得名,然有二義:一揀異定道(定共戒與道共戒),名之為別。二三業七支各各防非,故名為別,亦翻為隨順解脫。此據果立名。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故。」希麟音義八曰:「缽喇底木叉,舊云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即七眾別解脫律儀也。」巴Pa%timukha,列記戒律項目之書也,普通呼為戒本。布薩之日,於僧眾現前,讀此各條,令比丘懺悔犯非也。
波羅提舍尼 (術語)波羅提提舍尼之略。
波羅頗婆底 (異類)Prabha%vati,阿修羅王之妹名,譯曰明妃。婆藪槃豆法師傳曰:「阿修羅有妹,名波羅頗婆底(知履反)波羅頗,譯為明。婆底,譯為妃。」
波羅頗莎羅 (異類)Prbha%vara,夜叉名,譯曰最光明。見孔雀王咒經上。
波羅逸尼柯 (術語)波逸提
波羅闍已迦 (術語)舊稱波羅夷。波羅夷
波羅質多羅 (植物)梵語,樹名,譯言圓生。法華稱為天樹王。翻譯名義集引大經云:三十三天,有波利質多羅樹,其根入地深五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其華開敷,香氣周遍五十由旬。
波羅提提舍尼 (術語)Pratides/aniya,又作波胝提舍尼,缽喇底提舍那,缽喇底提舍尼,略曰波羅提舍尼,波羅舍尼,提舍尼等。六聚罪之第四,犯戒律之罪名也。譯曰向彼悔。此中有四戒,犯此戒者,必對餘一比丘懺悔,懺悔則其罪消滅,故名向彼悔罪。行事鈔中一曰:「波羅提提舍尼,義翻向彼悔。從對治境以立名。僧祇云:此罪應發露也。即此律戒本中具明悔過之辭。僧有四種如下具陳。尼有八種與僧全別。明了論解第四波胝提舍尼部有十二罪,翻為各對應說,謂對人說所作罪也。」飾宗記六末曰:「缽喇底提舍那,正翻為對他說也。或云缽喇底提舍尼,義是一也。」寄歸傳二曰:「梵云痾缽底缽喇底提舍那。痾缽者,罪過也。缽喇底提舍那,對他說也。說己之非,冀令清淨。」
波羅利弗多羅 (地名)城名。波吒釐
波羅夜質胝柯 (術語)波逸提
波羅頗密多羅 (人名)波頗
波羅羯羅伐彈那 (人名)Prabha%karavardhana,國王名,譯曰作光增。見西域記五。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人名)波頗
波羅提木叉僧祇戒本 (書名)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之異名。
泡影 (譬喻)此以譬世法之虛假不實。金剛經曰:「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治生產業 (雜語)謂日常之生業也。楞嚴經長水疏一下曰:「一心真如,及生滅相,無二無別。即三明一,即一論三,故得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治地住 (術語)十住
治國天 (天名)同持國天。
治意經 (經名)一卷,失譯。說數息觀之法。
治禪病祕要經 (經名)治禪病秘要法之異名。
治禪病祕要法 (經名)二卷,北涼沮渠宗聲譯,說關於坐阿練若修禪定人身心之種種病魔治法。
味入 (術語)十二入之一。
味如嚼蠟 (雜語)謂無味也。楞嚴經:「當橫陳時,味如嚼蠟。」
味欲 (術語)同食欲。四欲
味道 (雜語)玩味於道也。三論玄義曰:「味道之流。」
味著 (術語)執著食味也。無量壽經下曰:「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自然飽食,身心柔軟,無所味著。」
味塵 (術語)六塵之一。食味之法污真性,故云塵。
呵子 (植物)呵梨勒之實也。資持記下二之一曰:「呵梨勒,今時所謂呵子是也。」
呵五欲 (雜語)智度論十七舉種種之譬喻因緣,說五欲之過。
呵吒迦 (飲食)Ha%t!aka,又作訶宅迦,藥名。慧苑音義下曰:「訶宅迦,此云金色水,甚於九轉還丹之力者也。」圓覺大鈔五上曰:「有藥汁,名訶宅迦。」探玄記二十曰:「阿羅娑藥者,具云呵吒迦阿羅娑,此云金光汁藥。呵吒迦,云金光明。阿羅娑Rasa,云汁藥。出於山中井內,諸龍守護,若有得飲,皆成仙人。」前出阿羅婆引翻梵語,或為阿羅娑之誤。
呵色欲法 (經名)菩薩呵色法經之略稱。
呵利陀 (天名)鬼母名。訶利底
呵利陀山 (地名)Harta,Haridra%bha,翻梵語九曰:「呵利陀,譯曰黃也。」
呵責 (術語)治罰比丘七種法之一,於僧眾面前宣告呵責奪三十五事之權利也。見行事鈔僧綱編。
訶責犍度 (書名)四分律之篇章名,說比丘治罰法之篇章。犍度為梵語,譯曰聚,蘊。
呵梨陀薑 (植物)智首之四分律疏九曰:「呵梨陀者,翻云黃薑,今律文胡漢並彰,故曰也。」梵Haridra%。
呵梨得枳 (植物)果名。訶梨勒
呵梨跋陀 (人名)Haribhadra,人名,譯曰獅子賢。見梁高僧傳三。求那跋摩三藏之祖父名。
呵欲經 (經名)菩薩訶色欲法經之略稱。
呵婆婆 (界名)Hahava,寒地獄名。為寒氣而不能出聲語,取苦惱之音以為名。
呵鵰阿那鋡 (人名)呵鵰者比丘名。阿那鋡者,其證果也。
佛說呵鵰阿那含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說佛印可呵鵰阿那鋡之德行及說法者。
呵鵰阿那含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佛讚呵鵰優婆塞八事。
呵羅羅 (界名)At!at!a,寒地獄名。智度論十六曰:「呵婆婆,呵羅羅,[目*侯][目*侯]。此三地獄,寒風噤顫,口不能開,因其呼聲,而以名獄。」
呾[何-可+爾]也他 (雜語)Tadyatha%,又作呾絰他,譯曰所謂。
呾羅迦 (雜語)譯曰堅固,見大日經疏十。
咒文 (術語)陀羅尼之文句也。
咒目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說治目疾之神咒。
咒秘 (術語)陀羅尼也。
呿陀 (術語)梵文字母也。華嚴四十二字母中呿陀二字,呿為虛空之義。吳來詩曰:「鳥文映呿陀,器物窮雕鎪。」
良价 (人名)曹洞宗之祖,洞山之悟本大師,諱良价。洞山
羌揭梨 (物名)梵名,譯曰小刀。大日經五曰:「所有諸奉教,皆羌揭梨印。」慧琳音義三十六曰:「羌揭梨,唐云小刀。似報持之印信也。」大日經疏十六釋羌揭梨印曰:「諸奉教使者,普皆作小刀印。此刀作鋸齒形。云小刀者,非正翻。」但大日經疏演密鈔五十三謂鋸之梵語,為迦羅波但囉,則羌揭梨非可譯為鋸。蓋為小刀之一種,而作鋸齒形者。
昔圓 (術語)對今圓之稱。法華之純一獨妙圓教為今圓,爾前兼但對待之圓教為昔圓。台教之判,其圓用今昔雖別,而圓體則今昔一也。
亟縛屣 (物名)譯曰靴。慈恩寺傳三曰:「亟縛屣,唐言靴也。」梵語雜名曰:「靴,迦縛史。」
函櫃 (物名)僧堂之眾貯衣服等之器也。見象器箋十九。
函蓋相應 (術語)彼此之二物能吻合者,譬如函與蓋之相稱。智度論二曰:「如諸法無量,智慧亦無量,無數無邊。如函大蓋亦大,函小蓋亦小。」淨土論註上曰:「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大日經疏三曰:「須函蓋相稱,則授受皆得其宜。」玄義二上曰:「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函蓋相稱。」
享堂 (堂塔)祖堂也。安置祖之像牌以祭享之,故云享堂。
些吉 (天名)具名些吉利多耶尼,火天名。見玄應音義一。
昆勒 (書名)又,作[虫*昆]勒,論藏名。小乘四門之一,譯曰篋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論二曰:「摩訶迦旃延佛在時解佛語作昆勒。昆勒,秦言篋藏也。乃至今行於南天竺。」同十八曰:「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何等是三門?一者[虫*昆]勒門,二者阿毘曇門,三者空門。問曰:云何名[虫*昆]勒?。(中略)答曰:[虫*昆]勒有三百二十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旃延之所造。佛滅度後人壽轉減,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得道人撰為三十八萬四千言,若人入[虫*昆]勒門論議則無窮。」【又】昆者毘之誤,當言毘勒。三論玄義十作「[虫*昆]勒論。」又作「鞞勒論。」天台淨名疏七作「毘勒門。」可洪音義十曰:「[虫*昆]勒,上音毘正作[(田*比)/(虫*虫)]也。梵言毘勒,秦言篋藏也。」梵Pit!aka。
岩戶觀音 (圖像)端座於岩窟內之觀音,三十三觀音之一。配於法華普門品所謂:「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迥去。」
岳林寺 (寺名)又作嶽林寺,在浙江奉化縣,梁大同中所建,五代時,布袋和尚住於此,遂於其東廊下示滅。據傳燈錄二十七,大殿東堂,布袋之全身現存,後宋皇祐中賜御書佛法二字云。
尚闍梨 (本生)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論十七謂如釋迦牟尼佛原為螺髻仙人,名尚闍梨。常修第四禪定出入息斷,在一樹下坐,兀然不動。有鳥見如此,謂之為木,即於髻中生卵。是菩薩從禪覺,知頂上有鳥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動,鳥母必不復來,鳥母不來,鳥卵必壞。即還入禪至鳥子飛去,乃起。此謂之禪波羅蜜之滿相。觀音玄義下曰:「尚闍梨是禪滿相。」
乖尊卑次序戒 (術語)制乖背尊卑次第序列之戒也。四十八輕戒之第三十八。佛法,坐之次第,不問老少貴賤,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此戒即誡不依此次序,坐無前後,如兵奴之法者。通於大小二乘,道俗七眾。法藏名之為眾坐乖儀戒,太賢謂為坐無次第戒。今依天台之名,出於梵網經,菩薩戒義疏等。
卷數 (雜名)為祈禱及追薦,誦陀羅尼,讀經文時,為寫其所讀陀羅尼經文之名及其遍數之目錄也。
兒文殊 (菩薩)文殊附錄。
帛尸梨蜜多羅 (人名)Srimitra,又作帛尸黎蜜多羅,西域三藏名,譯曰吉友。梁高僧傳一曰:「帛尸黎蜜多羅,此云吉友。」帛者應為西域國名之略。
帛尸黎蜜多羅 (人名)同帛尸梨蜜多羅。
炙茄會 (行事)禪林炙茄子開筵,謂之炙茄會。禪苑清規監院曰:「如冬齋。(中略)炙茄會。」
返沒 (術語)往返沈沒於生死海也。
岫雲寺 (寺名)俗名潭柘寺,在京城正西七十里,潭柘山前。始創於晉,清康熙三十一年賜金重脩,宏麗軼舊觀。行宮參差,有舍利塔金剛延壽塔俱在寺內。
音木 (物名)割笏也,讀經時每句讀打以調聲規律緩急之具。如拍子木之類。
音教 (術語)以音聲所說之教法也。法華經信解品曰:「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踊躍,得未曾有。」
音義 (術語)訓文字之音而注其義也。
玄應音義 (書名)即玄應所撰二十五卷之一切經音義。一切經音義
慧苑音義 (書名)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二卷,唐慧苑撰。
慧琳音義 (書名)即慧琳所撰一百卷之一切經音義。一切經音義
希麟音義 (書名)續一切經音義。十卷,唐希麟集。
可洪音義 (書名)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三十卷,後晉(序云漢中)可洪撰。
音樂 (術語)作樂以供養三寶也。法華經(方便品)偈曰:「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皆已成佛道。」百緣經曰:「昔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諸人民,各自莊嚴而作妓樂,出城遊戲,入城門值佛乞食,諸人見佛歡喜,禮拜,即作妓樂供養佛,發願而去。佛微笑,語阿難言:諸人等由妓樂供養佛,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快樂。」智度論九十二曰:「問云:諸佛賢聖是離欲人,不須音樂歌舞,何故供養妓樂?答曰:諸佛於一切法無所著,故無所須,諸佛憐眾生出世,故受之。其供養者,使隨願得福。」無量壽經下曰:「普散華香,奏諸音樂。」
音樂天 (天名)胎藏界曼陀羅第十二外金剛院之一眾,作音樂之天部也。胎藏界曼陀羅大鈔七曰:「是八部眾緊那羅眾也。法華疏曰:天帝法樂神也。佛說法時,與諸天來奏樂,故兩所擊鼓形出。」
音聲 (術語)入於耳根者曰音聲。
音聲佛事 (術語)佛事者佛濟度眾生之事業也,佛濟度眾生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飯,或以衣服臥具等,於此娑婆界不依他之方法,獨以音聲為說法,故云。維摩經香積佛品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中略)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光明玄二曰:「此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唯識述記二本曰:「此以音聲為佛事故。」玄義六下曰:「他土餘根皆利,隨所用塵起之,令他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聲塵。」
音聲念誦 (儀式)出聲稱佛名,即誦經也,四種念誦之一。
音聲陀羅尼 (術語)於佛菩薩之所說,總持秘密之深義曰音聲陀羅尼。智度論六曰:「勝意菩薩未學音聲陀羅尼,聞佛說便歡喜,聞外道語便瞋恚,聞三不善則不歡喜,聞三善則大歡喜。」諸法無行經下音聲陀羅尼作音聲法門。
音響忍 (術語)就樹林之音聲而悟非有而有之真理也。三法忍之一。三法忍
背上使 (術語)見疏迷惑條。
背正 (術語)違背佛法之正理也。
背念 (術語)厭背生死安住於涅槃之念也。瑜伽論記六下曰:「念求出世違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無漏涅槃之念。」
背捨 (術語)八背捨也。淨心誡觀曰:「背捨離欲,順菩提分。」八背捨
背鱠經屏 (術語)空見之人,非道無慚,以木像之背切魚鱠,以佛之經論糊屏風也。止觀十曰:「背鱠經屏,天田尿井,逆父慢母,劇於行路,乃謂無礙。」
皆空無漏 (術語)謂諸惡皆空寂而清淨也。無漏者,離煩惱之垢染而潔白清淨也。無漏
貞元經 (經名)稱四十卷之華嚴經也。
貞元錄 (書名)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之略稱。
貞元華嚴 (經名)般若三藏譯四十華嚴之別稱。唐貞元年中翻譯,故有此名。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書名)三十卷,唐圓照貞元十六年依敕命撰。
貞實 (雜語)其心誠實而無諂曲,堪受法者。法華經方便品曰:「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
要文 (術語)主要之法文也。梁僧傳(慧遠傳)曰:「抄其要文,撰為二十卷。」慈恩傳七曰:「翻譯聖教要文。」
要行 (術語)主要之行法也。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上曰:「堅固志願,建立要行。」行事鈔下四之二曰:「明諸要行勿過八敬。」
要旨 (雜語)主要之旨趣也。禪源都序上曰:「禪門要旨,無是無非。」
要言 (雜語)主要之言句也。行事鈔下三之四曰:「要言妙辭,直顯其義。」
要妙 (術語)諸法之要處,真理之妙旨也。無量壽經下曰:「深入諸法,究暢要妙。」淨影疏曰:「得其宗要,知其妙旨。」
要門 (術語)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之法謂之要門,善導一家之稱。觀經玄義曰:「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入,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要津 (術語)渡生死海主要之津路也。傳燈十六,藥山章曰:「末後一句,始到牢關,鎖斷要津,不通凡眾。」臨濟錄序曰:「把定要津,壁立萬仞。」
要真弘三門 (術語)真宗所云之教相,要門與真門及弘願也。要門者第十九願成就之法門,為觀經所說,修定散自力之諸行而往生於懈慢邊地也。是稱雙林樹下往生。真門者第二十願成就之法門,為阿彌陀經所說,修自力迴向之念佛而往生於疑城胎宮也,是稱難思往生。弘願之真門者第十八願成就之法門,為無量壽經所說,修他力信心之念佛,而往生真實報土也,是稱難思議往生。眾生從此三門往生彌陀之淨土。
要術 (雜語)主要之方術也。資持記中一之三曰:「唯戒一門,嚴為要術。」
要偈 (雜語)主要之偈頌。
要略念誦經 (經名)大毘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之略名。
要集經 (經名)諸佛要集經之略名。
要道 (術語)主要之道也。大寶積經百五曰:「三世諸佛世尊要道。」廣百論釋論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
要路 (雜語)與要道同。楞嚴經四曰:「一切要路津口。」梁僧傳(七身篇論)曰:「七覺八道實涅槃之要路。」
要慧經 (經名)大乘方等要慧經之略。
革[卄/忽] (植物)又作茖[卄/忽],梵名Lata%rka之譯。山蒜也。五辛之一,梵網經所謂佛子食之犯輕垢罪者是也,一說此即薤。
甚希有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是無上依經之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與附屬品第七之別譯。
甚深 (術語)法之幽妙謂之深,深之極謂之甚。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探玄記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極曰甚。」
五種甚深 (名數)一、義甚深。謂如來所證種智性之義,微妙不可思議也。二、實體甚深。謂如來所證實相之理體,不空不有,非如非異,不可思議也。三、內證甚深。謂如來所得之一切智,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也。四、依止甚深。謂如來所證真如之法體遍於一切處,無染無淨,不變不遷,不即不離也。五、無上甚深。謂如來所證之無上菩提,非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能思議也。見法華論上。
甚深大迴向經 (經名)一卷。失譯。明天菩薩問:云何少修善本而獲大果?佛答以應修三世諸佛所修慈悲之身口意行,因說十善戒。
(雜語)Na%m%,梵語名詞之尾發南聲者,是第六轉屬聲,多言聲也。表三以上之數。演密鈔二曰:「南者多聲,即是等義眾義,如云佛[馬*太]南Buddha%na%m%,達磨南Dharma%na%m%,僧伽南Sam%gha%na%m%。」
南山 (地名)唐道宣,四分律宗之祖也,住終南山之紵麻蘭若,故號南山大師。道宣
南山衣 (衣服)四分律宗之法服,為南山道宣律師之流義所用者,有鐶鉤之袈裟也。見畫像須知。
南山家 (流派)謂南山大師四分律宗之一流。
南山三觀 (名數)謂性空觀,相空觀,唯識觀也。摩訶止觀輔行所說。
南山律主 (雜名)南山之道宣律師也。
南三北七 (名數)一虎丘山岌師之五教。二宗愛師之四時教。三定林柔次道場慧觀之五時教,是皆南地之諸師,故云南三。一北地師之五時教。二菩提流支三藏之二教。三佛[馬*太]光統之四宗。四有師之五宗。五有人之六宗。六北地禪師之二大乘教。七北地禪師之一音教。皆北地之諸師,故謂之北七。見法華玄義十。
南天 (地名)謂南天竺也。
南天竺 (地名)五天竺之一。天竺區劃五方而當於南方者,謂之南天竺。
南天鐵塔 (雜名)古時南印度之鐵塔也。相傳大日如來所說之法門,其上首金剛薩埵輯錄為經文藏於塔中,龍樹菩薩開之,由金剛薩埵授其經典。關於此傳說,古來有法爾隨緣之二說。依法爾說,則鐵塔為指龍樹之內心者,不外乎吾人各自之心性。依隨緣說,則鐵塔為實際存於歷史的者。
南方月輪 (術語)金剛界之曼陀羅有五大月輪,南方之月輪有五尊,中央為寶性如來,寶光幢笑之四菩薩為四親近。
南方佛教 (術語)北方佛教之對,阿育王以後,傳播印度南部,錫崙,暹羅,緬甸等地之佛教也。現存此等地之經典,皆為巴利語,小乘教也。其由北印度存在於西藏支那等之經典殆為原文,大乘教也。如斯南北異其趣,故以地理區分稱為南方佛教。
南方寶生部 (術語)金剛界曼陀羅五方中,南方之月輪,其中尊為寶生如來,司一切眾生之財寶福德,故云寶生部。
南方無垢世界 (界名)龍女成佛之淨土名也。法華經提婆品曰:「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南中三教 (術語)一頓教,二漸教,三不定教也。齊朝已後江南諸師立此三教,用以判釋佛一代所說之法者也。頓教指華嚴經,漸教指阿含經至涅槃經等誘引之經,不定教謂不能配於頓漸二教之勝鬘經金光明經等。
南本涅槃經 (經名)初北涼曇無讖,譯大乘之大般涅槃經有四十卷,後南朝劉宋沙門慧觀,與謝靈運等再治為三十六卷,所謂南本涅槃經也,部文精練,天台章安尊者依此本作疏,但流通於世者甚少,舊本則久行於世也。
南岳 (人名)唐懷讓禪師,住衡岳般若寺,故稱南岳。六祖慧能下出二大系:一云南岳,一云青原。懷讓
南岳磨磚 (公案)傳燈錄五南岳章曰:「開元中,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菴前石上磨之。一曰:師作什麼?師曰:磨為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人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莫對。師又示曰:汝為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無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一聞示誨如飲醍醐。」
南宗 (流派)自初祖達磨倡禪至五祖弘忍為一味。弘忍弟子,有慧能神秀二弟子,分南北二宗。慧能於江南布化,故云南宗。神秀入洛陽而其道盛,故云北宗。此中至後世極隆盛者,南宗也。五家七宗之分派悉屬於此下,因此後世以南為禪之正宗,以慧能稱六代之祖。
南泉 (人名)唐池州南泉山普願禪師,馬祖之法嗣也。初習律,於教觀究精要,後入馬祖之門,頓忘筌蹄,心地悟明。德宗貞元十一年留錫池州不下南泉者三十餘年。文宗太和初,宣城陸[一/旦],請師下山,伸弟子禮,令說法要。太和八年十一月寂,壽八十七。見傳燈錄八。
南泉斬貓 (公案)「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南泉見之,提起貓兒曰:道得,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眾無對,泉斬貓兒為兩斷。」見傳燈錄南泉章,碧嚴六十三則,無門關第十四則,從容錄第九則。
南泉水牯牛 (公案)「趙州問南泉曰:知有底人,死後向甚處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州云:謝師示誨。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見會元四趙州章。
南泉白牯 (公案)「南泉示眾曰: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見會元四長沙章,從容錄第六十九則。
南泉牡丹 (公案)「陸[一/旦]大夫與南泉語,話次,陸云:肇法師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也甚奇怪。南泉指庭前牡丹云: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見傳燈錄南泉章,碧巖第四十則,從容錄第九十二則。
南泉鎌子 (公案)鎌子
南泉圓相 (公案)「時慧忠國師嗣法於六祖大師,道化帝鄉,譽冠一時,時人爭欲登彼龍門。時南泉歸宗麻谷三師同去,將禮拜忠國師,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畫一圓相云:道得即去。歸宗於圓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泉云:恁麼則不去。歸宗云:是什麼心行。」見碧巖第六十九則。
南洲 (地名)閻浮提也。是在須彌山南方鹹海中之大洲,吾人所住之處也。
南院 (人名)汝州南院慧顒禪師,又曰寶應,興化存奘之法嗣也。
南院一棒 (公案)風穴在南院會下為園頭,一日院到園裏問曰:南方一棒作麼生商量?穴云:作奇特商量。穴卻問:和尚此間作麼生商量?院拈棒起云: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讓師。穴於是豁然大悟。見會元十一風穴章。
南浮 (地名)南閻浮提之略。
南能北秀 (雜語)南宗之慧能,北宗之神秀也。南宗
南部 (地名)南贍部洲之略。
南無 (術語)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那謨,納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謨,納莫,曩莫。譯曰歸命,敬禮,歸禮,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歸依信順之語也。若佛對佛而稱南無者,驚怖之義,謂生死之險難甚可驚怖,應悉救濟之也。按廣韻十一模部:「無莫胡切,南無出釋典。」南無之無音模,與有無之無不同。穆天子傳曰:「膜拜而受。」一言曰膜,兩言即南無也。玄應音義六曰:「南無或作南謨,或言南摸,皆以歸禮譯之。言和南者訛也。正言煩談,或言槃談,此云禮也,或言歸命。譯人以義安命字。」慧苑音義上曰:「南無,此云敬禮,又云南忙。」義林章四本曰:「古言南牟,即是敬禮。應言納莫,或納慕。若言伴談或云伴題,此云稽首,亦云禮拜,亦云敬禮。訛為和南。」仁王經良賁下曰:「娜謨,此云歸命。」釋門歸敬儀下曰:「言南無者,經中云那謨,婆南等。傳梵訛僻,正音槃談,唐言我禮也。或云歸禮。歸亦我之本情,禮是敬之宗致也。或言歸命者,此義立代於南無也。理事符同,表情得盡。俗有重南無而輕敬禮者,不委唐梵之交譯也。」涅槃經疏二曰:「南無,或言救我,或言歸命,或言屈膝。」嘉祥法華經義疏四曰:「南無者,歸命也,救我也。」法華文句四曰:「南無,大有義。或言度我,度我可施眾生。若佛答諸佛度我,義不便。五戒經稱驚怖。驚怖者,正可施也。生死險難,實可驚怖。以大救之不得以小濟之,驚怖施佛可也。故文云喜稱南無佛。喜者得救物儀也。五戒經文云歸命。悉施眾生耳。」善導觀經疏一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名義集四曰:「南無或那謨,或南摩,此翻歸命。」大日經疏十曰:「娜母,歸命也。」釋氏要覽中曰:「悲華經云:佛言:南無者,此決定諸佛世尊名號音聲。唯識鈔云:梵語南無,此翻為名,即是歸趣之義也。或云那摩,或曩謨,皆梵音訛也。」
南無佛 (術語)Namo buddha%ya,歸命於佛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南無三寶 (術語)本為驚怖時請救於三寶所發之詞,後於事出不意時亦發之。三寶者,佛法僧也。
南無垢 (界名)南方無垢世界也。
南無阿彌陀佛 (術語)Namo’mita%bha%ya buddha%ya又,Namo’mitayus buddha%ya,又作南無阿彌陀(引)佛陀(引)耶,譯曰歸命無量光覺,無量壽覺。歸命於無量壽覺及無量光覺也。淨土門稱之為六字名號。歸命者,眾生一心仰賴阿彌陀佛,即眾生之信心也。無量壽覺或無量光覺者,佛助一切眾生行體成就也。蓋眾生之信心與阿彌陀佛助眾生之行體皆具足於此六字內。此謂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也。真言之口傳以此名號為陀羅尼,為金剛界五佛。善導觀經疏一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 (術語)稱為九字之名號,表阿彌陀佛光德之名號也。總由無量壽經所說之十二光,別由難思,無稱之二光,而立不可思議光之名。謂歸命於有思慮言說到底不可之光明(智慧)之如來也:「南無不可思議光。」之語。出於曇鸞之讚阿彌陀佛偈。
南無喝囉怛那哆羅夜耶 (術語)Namo ratnatraya%ya,又云那謨囉怛那怛囉夜耶。南無者歸命,喝囉怛那者寶,哆羅夜耶者三,即歸命三寶也。
南朝佛寺志 (書名)二卷,此書為清孫文川遺稿,陳作霖於叢殘蠹蝕中編纂成軼。總列寺名二百二十有六。凡同名而非確在金陵者,與六朝以後所創者,概不濫載。
南陽 (人名)名慧忠。受六祖之心印,居南陽之白崖山黨子谷,四十餘年不下山。肅宗聞其道行,上元二年,敕中使孫朝進召趣京,待以師禮,使居千福寺之西禪院。帝屢問道,頗領會。及代宗世,迎止光宅寺者十有六載,隨機說法。代宗大曆十年十二月寂,諡大證禪師。見傳燈錄五。
南陽淨瓶 (公案)「肅宗問師:如何是九十身調御?師乃起立曰:還會麼。曰:不會。師曰:老僧與過淨瓶來。」見傳燈錄五,會元二,從容錄第四十三則。
南海寄歸傳 (書名)四卷,唐之義淨在南海之室利佛逝(S/ribuja)國,記印度之僧規,以寄歸客,贈大唐諸德之書也。
南頓北漸 (術語)支那南北兩宗之禪,從宗風之稱呼而云然也。
南閻浮 (地名)南閻浮提之略。
南閻浮提 (地名)Jambudvi^pa,閻浮提六洲之名,在須彌山南方鹹海中,故云南。是吾人之住處也。閻浮提
南嶽 (人名)與南岳同。懷讓
南謨阿梨耶婆盧枳帝爍缽羅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 (術語)Nama a%rya%valokites/vara%ya bodhisattva%ya maha%sattva%ya,大悲咒之首,歸命於觀自在菩薩之語也。總為蓮華部之歸命句。南謨者歸命,阿梨耶者聖,婆盧枳帝者觀,爍缽羅耶者自在,菩提薩埵婆耶者菩薩,摩訶薩埵婆耶者摩訶薩。即歸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也。
南贍部州 (地名)舊云南閻浮提,新云南贍部洲。閻浮者,即贍部之樹名,提者,洲之義,此洲中地有贍部樹,故以為洲名,在須彌山南方之鹹海中,故云南。
柰女 (人名)梵語菴羅A^mra,舊譯曰柰,此女化生於柰樹上,故名柰女。為摩竭國萍莎王之妃,生耆婆。見柰女祇域因緣經。柰氏
柰女經 (經名)有二譯:一、為後漢安世高譯,名柰女祇域因緣經。其一亦安世高譯,題柰女祇婆經。與上經同而文稍略。
柰氏 (人名)羅什譯之維摩經謂之菴羅A^mra樹園。支謙譯之維摩經謂之柰氏樹園。菴羅,果名,譯曰柰。柰氏者,菴羅女也。此園為菴羅女所有,故云柰氏樹園。菴羅女及柰苑
柰苑 (地名)梵語菴羅A^mra,舊譯曰柰。柰苑,即菴羅樹園也。說維摩經之處也。維摩經佛國品曰:「一時佛在毘耶離菴樹羅園。」玄應音義八曰:「菴羅果,形似梨。(中略)舊譯云柰,應誤也。」雞跖集曰:「昔西域國有柰樹生果,果生有一女子,王收為妃。女乃以苑地施佛為伽藍,故曰柰苑。」慈恩寺三藏傳序曰:「輕萬死以涉[卄/忽]河,重一言而之柰苑。」今稱佛寺曰柰苑。本此。【又】(雜名)釋法秀植柰樹於其禪居,以為寺閣之別稱。釋氏要覽上曰:「大唐內典錄云:罽賓禪師法秀初至燉煌,立禪閣於閑曠地,植柰千株,趍者如雲。」
柰園 (雜名)與柰苑同。藝林伐山曰:「佛寺亦稱柰園,因白馬寺有柰林也。」王勃詩云:「柰園欣八正。」
柰女耆婆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捺女耆域因緣經同本,其文少略。
威怒 (術語)振大威勢而忿怒也。
威怒王 (術語)金剛部諸尊現忿怒身之總名。聖無動經曰:「聖無動摩訶威怒王。」
威怒王使者念誦法 (經名)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之略名。
威怒王念誦法 (經名)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之略名。
威音王佛 (佛名)梵名Bhis!magarjitasvarara%ja,法華經常不輕品曰:「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劫名離衰,國號大成。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之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之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後滅度。正法像法滅盡,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楞嚴經五曰:「跋陀婆羅,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然禪錄假此佛名示時之極遠,又指向上本分為威音佛以前。祖庭事苑五曰:「威音王佛以前,蓋明實際理地。威音已後,即佛事門中。此借喻以顯道,庶知不從人得。後人謂音王實有此緣,蓋由看閱藏教之不審。」法華通義六曰:「此乃空劫初成之佛,已前無佛。故宗門稱向上曰威音那畔。」方語鈔曰:「禪錄言威音王者,謂極遠也,又指本分也。」五燈會元十九曰:「空劫威音前,則有一壺米。」
威音那畔 (術語)威音王佛以前也,謂向下之實際理地。威音以後,即向下之佛事門也,威音王佛
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 (經名)菩薩修行經之異名。
威神 (術語)威勢勇猛,不可測度也。無量壽經下曰:「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勝鬘寶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為威。內難測度,稱之曰神。」
威儀 (術語)坐作進退有威德有儀則者。法華經序品曰:「又見具戒,威儀無缺。」觀無量壽經曰:「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戒疏一下曰:「行善所及,各有憲章,名威儀也。威謂容儀可觀,儀謂軌度格物。」左傳曰:「有威可畏謂之威,有儀可則謂之儀。」
四威儀 (名數)一行,二住,三坐,四臥。此四者各有儀則不損威德,謂之四威儀。菩薩善戒經五曰:「威儀苦者名身四威儀: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臥。菩薩若行若坐,晝夜常調惡業之心。忍行坐苦,非時不臥,非時不住,所住內外若床若地若草若葉,於此四處常念供養佛法僧寶。」釋氏要覽下曰:「經律中皆以行住坐臥名四威儀,其他動止,皆四所攝。」
三千威儀 (術語)對於具足戒二百五十而該稱其他細行曰威儀三千。三千者顯數之多,如三千威儀經。法數者強鑿成三千之數量。三字部三千威儀
八萬威儀 (術語)三千之威儀,為小乘比丘之事。大乘之菩薩,有八萬之威儀。按八萬為八萬四千之略,是亦示數之多量。然作法數者說云。三千威儀,配身口七支而成二萬一千,約之於貪瞋痴之三毒與三毒等分而成八萬四千。見大藏法數六十八。法界次第下之上曰:「三千威儀,八萬律行。」撰擇集曰:「不犯威儀有二:一大乘謂有八萬,二小乘謂有三千。」
威儀師 (職位)授戒時三師七證中有教授師,為指示授戒者以坐作進退之威儀者,此教授師,又云威儀師。行事鈔上三曰:「單白差威儀師。」自此一般法會指揮眾僧儀式作法之僧,名為威儀師。
威儀僧 (職位)同威儀師。
威儀法師 (職位)同威儀師。
威德 (術語)可畏為威,可愛為德。法華嘉祥疏七曰:「畏則為威,愛則為德。又折伏為威,攝受為德。」
威德定 (術語)同威德三昧。往生十因末曰:「眼識唯緣色塵,依威德定,亦緣法處色。」
威德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發威德力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威德三昧者,菩薩得此三昧,威德莊嚴。」
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 (菩薩)維摩居士之尊稱也。維摩詰Vimalakirti,譯曰無垢稱。優婆塞者,在家之信士也。威德與王者,尊稱也。
威德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左手持蓮華,坐於巖上之像也。配於法華經普門品所謂:「可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現天大將軍身為說法。」此將軍身之威德,廣大而勝,故名為威德。
面王比丘 (人名)弊衣第一之比丘。增一阿含經三曰:「著弊惡衣,無所羞恥,所謂面王比丘是。」
面目 (術語)本來之面目也。
面門 (雜名)有三釋:或云口,或云面顏,或云鼻下與口上之中間。唐華嚴經一曰:「即於面門眾齒之間,放佛剎微塵數光明。」涅槃經一曰:「從其面門放種種光。」臨濟錄曰:「有一無位真人在汝面門出入。」探玄記三曰:「面門者諸德有三釋:一云是口,一云是面之正容,非別口也。光統師云:鼻下口上中間是也。(中略)今釋,依梵語稱面及口並門。悉名目佉(Mukha),是故翻此為面門也,故知此中通舉其事。」
面前一糸 (譬喻)禪錄之著語。譬最初之一念根本無明,晝夜六時操此色身六根之一糸也,最初之一念者,麤念之分別,故謂之一糸。
面授 (術語)師資當面傳授也。輔行一曰:「面授口訣之言。」禪源諸詮下曰:「所修禪行似局一門,所傳心宗實貫三學,況覆尋其始,親稟釋迦。代代相承,一一面授。三十七世,至于吾師也。」永平正法眼藏有面授之一章。
面授口訣 (術語)與面授同。
面善圓淨如滿月 (雜語)龍樹十二禮讚曰:「面善圓淨如滿月,威光猶如千日月,聲如天鼓俱尸羅,故我頂禮彌陀尊。」(俱尸羅,譯曰好聲鳥)。
面輪 (雜語)面容圓形,故云輪。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面輪其猶滿月。」
面壁 (雜語)坐禪之異名。初祖達磨,住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凡九年,不發一語。世所謂面壁九年是也。五燈會元一曰:「達磨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無測之,謂之壁觀婆羅門。」
面燃餓鬼經 (經名)救面燃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之略稱。
飛化 (術語)飛行遊化也,化謂神出鬼沒之變化。無量壽經下曰:「飛化遍諸剎。」
飛仙 (術語)飛行空中之仙人也。楞嚴經八曰:「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中略)地行羅剎。」
飛行 (術語)自在飛行虛空也。攝於六通中之如意通,神通業者,經行虛空,猶如飛鳥,法蘊足論說之。
飛行仙 (術語)楞嚴經所說十種仙之一。飛行於空中之仙人也。楞嚴經八曰:「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飛行夜叉 (異類)飛行空中之夜叉神。楞嚴經八曰:「大力鬼王,飛行夜叉。」
飛行皇帝 (術語)轉輪聖王之別名。以輪王能飛行空中故也。
飛花落葉 (術語)獨覺乘之人,獨入山林,見飛花落葉,知世之無常,以開涅槃之悟也。
飛來峰 (地名)在浙江杭縣靈隱山東南。輿地志曰:晉時西僧慧理登此。嘆曰: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因號其峰曰飛來。亦名靈鷲峰。
飛帝 (雜名)飛行皇帝之略。即轉輪聖王也。
飛單 (雜語)禪林之語。副寺役人每日僉定收支,呈於方丈,謂之日單,又云飛單。飛單者,一日所記條目不多,數紙往來如飛,故名。見象器箋十六。
飛錫 (術語)謂比丘之旅行也。釋氏要覽下曰:「今僧遊行,嘉稱飛錫,此因高僧隱峰遊五臺,出淮西,擲錫飛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來多是飛錫。」
飛龍大薩埵 (雜名)龍神之尊稱。薩埵譯曰士,大薩埵即大士也。
建爪 (流派)外道之種類。大日經所說三十種外道中有建立淨外道與不建立無淨外道兩種,是曰建。爪者,長爪梵志,外道名。大日經疏二曰:「建立淨,不建立無淨等。種種宗計,皆不相應。乃至長爪梵尼諸大論師等。」
建立 (雜語)設法門也。又築塔像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若人為佛故,建立佛形像。」
建立軌 (書名)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之略稱。
建立假 (術語)又云施設假。謂別教從空入假之假觀,是初以空觀蕩破諸法,更為大悲施化建立假,故名建立假,以簡別於初從假入空之虛妄假也。光明玄義記下一曰:「假在空後即建立假。」釋籤一之一曰:「以藏通菩薩為建立謗。」
建立謗 (術語)藏通之菩薩住於但空,為大悲施化修假觀也。建立假
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 (書名)一卷,唐法全集。說建立護摩壇之作法。
建立曼荼羅及揀擇地法 (書名)一卷,唐慧琳集。說立壇及擇地之法。
建初寺 (寺名)康僧會至吳,感舍利而化吳王孫權。權為建塔,以始有佛寺,號為建初寺,其地名佛陀里。見高僧傳一(康僧會傳)。
建佗歌 (動物)Kan!t!haka,悉達太子王宮出走所乘之馬。因果經作「犍陟。」六度集經作「犍德。」修行本起經作「蹇特。」玄應音義十九曰:「犍陟,六度集作犍德,正言建佗歌,此譯云納也。」此馬為帝釋之化身。見六度集經八,經律異相七。
建志補羅 (地名)梵名。Ka%n^chipura,南印度達羅毘荼Dra%vid!a國之首府,護法論師出生之故地。見西域記十。
建盞 (物名)支那建安所造之茶盞也。象器箋二十曰:「宋蔡襄茶錄云:茶色白,宜紅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建豆缽喇底車憚娜 (衣服)Kan!d!n^praticchadana,譯曰遮瘡疥衣。十三資具衣之一。見有部百一羯磨十。
建聲 (雜名)外道之種類。大日經所說三十種外道中,第四建立淨外道,第五不建立無淨外道,此云建。又第二十七聲顯外道,第二十八聲生外道,第二十九非聲外道,此云聲。秘藏寶鑰中曰:「爪犢遙望不近,建聲何得窺窬?」
屍鬼 (修法)以咒法起死屍使殺怨人,謂之毘陀羅法。藥師經曰:「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吉遮
屎擔子 (雜語)五尺之形骸滿屎糞,人常荷擔之,故指形骸而云屎擔子。子者指物之稱。臨濟錄曰:「大德[何-可+爾],擔缽囊屎擔子傍家走,求佛求法。」
屎糞地獄 (界名)考信錄二曰:「雜阿含經曰:食五辛人,觸穢三寶,死墮屎糞地獄。出作野狐豬狗。若得人身,其體腥臭。」
眉間光 (術語)從眉間之白毫相放出之光明也。眉間白毫相
眉間白毫相 (術語)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眉間有白毛,內外映徹如白琉璃,宛轉右旋。觀無量壽經曰:「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法華經序品曰:「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于東方萬八千世界,白毫。」
柔和忍辱衣 (術語)弘經三軌之一。弘通法華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衣防寒熱之害,以為因喻。法華經法師品曰:「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此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柔和質直者 (術語)意柔而隨順於道,心正而無偽曲者。法華經壽量品曰:「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柔順忍 (術語)心柔智順,於實相之理不乖角,故云柔順。堪安住於其位地,故云忍。維摩經法供養品曰:「聞如是法,得柔順忍。」注「肇曰:心柔智順,堪受實相,未及無生,名柔順忍。」無量壽經上曰:「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柔軟 (術語)謂心柔和而隨順於道也。法華經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
柔軟語 (術語)柔和之言語,能適人之情者。大集經六曰:「於諸眾生常柔軟語故。」
勇猛精進 (術語)勇猛進修難行也。無量壽經上曰:「勇猛精進,志願無倦。」法華經序品曰:「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
(術語)常曰染垢染污,不潔不淨之義。謂執著之妄念及所執之事物也。
染心 (術語)愛著之心,婬欲之心。行事鈔中一之四曰:「僧祇云:可畏之甚無過女人,敗正毀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毘尼,聞聲起染亦爾。」
染色 (雜語)謂僧衣之色也。以青,黑,木蘭三種之壞色染之故也。袈裟
染衣 (雜名)僧衣也以木蘭色等之壞色染衣故也。名義集七曰:「大論云:釋子受禁戒是其性,剃髮割截染衣是其相。」
染污 (術語)煩惱也。煩惱為染污真性者。圓覺經曰:「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俱舍頌疏一曰:「煩惱不淨,名為染污。」
染污意 (術語)第七識之異名。以七識為迷染之根本,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之四煩惱俱起,緣八識之見分而生我執故也。
染污無智 (術語)二無知之一。三乘所通斷者,見思之煩惱也。俱舍頌疏一曰:「煩惱不淨為染污,於境不悟,故曰無知。無知即染污,名染污無知。持業釋。」文句記一曰:「小乘中立二無知:染污無知,無明為體。不染污無知,劣慧為體。」
染法 (術語)謂與無明相應之法,由無明而起之法。即三界所有之事法是也。染者染污之義,染污真性使不清淨,故名。
染界 (界名)謂娑婆世界,以染污之事多故也。四教儀集解下曰:「染污事多,故云染界。」
染海 (譬喻)染污之海,愛欲謂之染。性靈集八曰:「飄蕩染海,隨眾緣以起滅。」
染恚痴 (術語)又云婬怒痴,貪瞋痴。染者貪慾,恚者瞋恚,痴者愚痴。即三毒之煩惱也。無量壽經下曰:「少慾知足,無染恚痴。」
染淨 (術語)愛著之念及所愛著之法,謂之染,解脫之念及所解脫之法謂之淨。蓋染者無明之法,淨者法性之法也。十不二門指要鈔下曰:「以在纏心變造諸法。一多相礙,念念住著,名之為染。以離障心應赴眾緣。一多自在,念念捨離,名之為淨。」
染淨衣 (術語)五識四種所依之一。
染淨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無明法性之二法,不二一如之義門也。
染習 (術語)浸染惡氣,熏習於他。
染著 (術語)愛欲之心,於外物浸染執著而不離也。新譯仁王經中曰:「愚夫垢識,染著虛妄,為相所縛。」無量壽經下曰:「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智度論十二曰:「此六波羅蜜,能令人度慳貪等煩惱染著大海,到於彼岸。」
染愛 (術語)於情欲之境浸染愛著,貪欲之煩惱也。智度論十七曰:「我得涅槃味,不樂處染愛。」
染愛王 (明王)瑜祇經有愛染染愛兩品,兩品皆說愛染王之三摩地。凡染愛愛染之名字或為各別之訓釋,或為同一之釋,又就兩品所說之尊體而同異之傳不同。瑜祇經拾古鈔上曰:「染愛王,成事智釋迦獨入火宅中,與眾生染愛故。」又曰:「染愛王兩頭二臂,愛染王一頭六臂。」義決曰:「如來雖已離於愛染,由美巧故,諸佛愛念,如世恩愛,不相捨離。」大教王儀軌上曰:「善以最上敬愛法,普能敬愛一切佛,大愛心亦不捨魔,此即金剛菩薩。」秘藏記末曰:「染愛,定慧均等,互相攝入,攝持不離,曰愛染也。」愛染
染緣 (術語)為招惑與業生死苦果之緣者,真如之水依此染緣之波而起生死之波也。
美音天 (天名)又名妙音天,辯才天之異名。梵名薩囉薩筏底Sarasvati,大日經疏十曰:「美音天是諸天顯詠美者,與乾闥婆稍異,彼是奏樂者也。薩嚕薩筏底曳,即美音之名也。」大日經義釋七曰:「美音天亦名辯才天。」大辯才天
美音天女 (天名)美音天女即辯才天女也。
美音乾闥婆 (異類)法華經序品所列四種乾闥婆之一。乾闥婆者,八部眾之一,樂神之部眾也。
前三三 (術語)無著禪師與文殊問答之語。無著
前世 (術語)謂過去世之身也。
前世之戒 (雜語)謂前生之身所持之戒行也。前世持五戒者,於今生生為人,前生持十善戒者。今生生於天,或為人中之王。
前世三轉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說佛前世三轉生行檀波羅蜜之事。
前正覺山 (地名)在摩竭陀國尼連河之附近。西域記八曰:「缽羅笈菩提山Pra%gbodhi,唐言前正覺山。如來將證正覺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覺也。」
前生 (術語)過去世之身。唐音戊籤曰:「鄭還古吉州道中詩,若有前生債,今朝不懊還。」
前安居 (行事)安居有前中後之三種。安居
前身 (術語)前生也。白居易詩,閑思往事似前身。
前佛 (術語)謂既入滅之佛也。常對於彌勒而言釋迦。前佛後佛
前佛後佛 (術語)前佛指釋迦,後佛指彌勒。
前板 (物名)禪林僧堂中聖僧龕之左右為出入板,其在前者謂之前板。與言前堂同。見象器箋一。
前卓 (物名)佛前置佛具之器具。
前念 (術語)心法相續,豎分析之,至其極處謂之一念,念之過去者為前念,後來者為後念。禮讚曰:「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
前後際斷 (術語)謂有為法之前際後際斷絕而不常住也,但觀之似不斷絕者,以前後相續故也,如旋火輪然。維摩經弟子品曰:「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淨影疏曰:「有為之法,前後相起,前為前際,後為後際。」
前修 (術語)前代諸師之修道者。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曰:「前修即前代諸師。」
前堂 (堂塔)禪剎之僧堂東面中央有安置聖僧之龕,其前面為前堂,後面為後堂,各有一首座統領之。見象器箋一。
前堂首座 (職位)前堂之第一座統領前堂者。位次亞於住持。
前業 (術語)前世之業因。
前資 (職位)禪林之稱呼。曾三任副寺已下東序之職而退休者。資助前之事務者之意也。見象器箋五。
前塵 (術語)妄心前現之六塵境也。楞嚴經一曰:「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
首陀 (術語)S/u%dra,又作首陀羅,新作戍陀羅、戍達羅、戍捺羅,天竺四大姓之第四,農人奴隸也。西域記二曰:「四曰戍陀羅,舊曰首陀,訛也。農人也。」玄應音義十八曰:「首陀,應云戍達羅,譯曰農。」慧琳音義二曰:「戍達羅,古云首陀羅,或云首陀,即是農夫耕墾之儔也。」
首陀婆 (界名)五淨天也。首陀娑婆
首陀羅 (雜名)印度四姓之第四。首陀
首陀娑婆 (界名)S/uddha%va%sa,又作首陀婆,五淨居天也。智度論五十四曰:「首陀婆天,秦言淨居天。」玄應音義十九曰:「首陀娑婆,或云私陀娑婆,私陀,首陀。此譯云淨。娑婆此云宮,亦言舍,或言處。即五淨居天是也。」
首座 (職位)即座中之首位者。僧史略中曰:「首座之名,即上座也。居席之端,處僧之上,故曰也。尋唐世敕辯章,撿校修寺,宣宗賞其功,署三教首座。(中略)次復經論之學,或置首座。三教首座,則辯章為始也。朱梁洎周,或除或立,今大宋有講經講論首座,乃僧錄之外則立耳。」是為官許之名。
前堂首座 (職位)已下為禪門私立之稱。僧堂之前版謂之前堂。前堂之首座,為諸首座中之最上者,居住持之次席,因之而有第一座、座元、禪頭、首眾等別稱。僧堂坐禪號令之權,在首座不在住持,首座謂之禪頭,眾僧皆聽首座之命也。敕修清規曰:「前堂首座,表率叢林,人天眼目。分座說法,開鑿後昆。坐禪領眾,謹守條章。齋粥精粗,勉諭執事。僧行失儀,依規示罰。老病亡沒,垂恤送終。凡眾之事,皆得舉行。如衣有領,如網有綱也。」
後堂首座 (職位)僧堂後版之首座也。敕修清規曰:「後堂首座,位居後版,輔贊宗風。規則端莊,為眾模範。蓋以眾多,故分前後。齋粥二時過堂及坐禪,則後門出入。」
立僧首座 (職位)立僧者,開導成立眾僧之義也。無一定之人,別於首座,頭首外於西堂或前堂及諸耆宿中擇有道博達之人,墾請為眾開法。或請大方之尊宿充之。其任極重。見象器箋六。
名德首座 (職位)名德首座者,非住職之稱,擇有名聞德行者為名德首座。
卻來首座 (職位)雖大方之尊宿,若住持能以禮致之,亦可充此職。是云退位為人。退位為人謂之卻來首座。卻來者,洞家之奉唱。向正位為向去,自正位來偏位,為卻來。祖庭事苑八曰:「首座即古之上座也,梵語悉替耶,此云上座。(中略)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幹局者充之。今禪門所謂首座者,即其人也。必擇其己事已辦,眾所服從,德業兼備者充之。」
首悔 (術語)自陳罪而懺悔也。
首訶既那 (界名)S/ubhakr!tsna%,天名,譯曰遍淨。是色界第三禪中之第三天。見玄應音義三。
首意經 (經名)梵志女首意經之略。
首圖[馬*太]那 (人名)S/uddhodana,舊作輸頭檀。淨飯王之梵名也。玄應音義四曰:「輸頭檀王,正言首圖[馬*太]那王,此譯曰淨飯,或言白飯,非也。」
首楞嚴 (術語)S/u%ram%gama,新云首楞伽摩。譯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堅固也。以比佛德堅固,諸魔不能壞。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論四十七曰:「首楞嚴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淺深,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復次,菩薩得此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涅槃經二十七曰:「首楞嚴者名一切事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首楞伽摩,此云健行定,亦言健相,舊云首楞嚴也。」首楞嚴三昧經中曰:「菩薩得首楞嚴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諸山河日月星宿悉現如故,而不迫迮,示諸眾生。首楞嚴三昧不可思議勢力如是。」
首楞嚴定 (術語)首楞嚴三昧也。
首楞嚴經 (經名)大佛頂如來蜜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之略名。首楞嚴者,三昧之名,萬行之總稱也。有十卷。經題下曰:「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此經不載於麗宋元明四大藏,因有真偽之諍。然長水引智昇之開元釋教錄九云:「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右一部十卷今現在。沙門釋懷迪州人也。住羅浮山南樓寺,(中略)後因遊廣州遇一梵僧(未得其名),齎梵經一夾,請共譯之,勤成十卷,即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是也。」經之題目及紙葉文句與今之房融本並無差異,二經皆真經也。閱藏知津曰:「阿難示墮摩登伽難,佛放頂光說咒。敕文殊將咒往護,提獎來歸,啟請大法。佛為先開圓解,次示圓行,次明圓位。乃至精研七趣,詳辨陰魔。此宗教司南,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諸家之註述,及關係本經之著作如下:楞嚴經義海,三十卷,唐懷迪證釋,宋子璿義疏併科,宋曉月標指,宋仁岳集解,宋咸輝排經人註。楞嚴經經科一卷,宋子璿述。楞嚴經義疏注經二十卷,宋子璿集。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六卷,宋懷遠錄。楞嚴經釋題一卷,宋宗印述。即楞嚴經集註卷一。楞嚴經集註十卷,宋思坦集註。楞嚴經集解熏聞記五卷,宋仁岳述。楞嚴經要解二十卷,宋戒環解。楞嚴經箋二十卷,宋惟愨釋,可度箋。楞嚴經合論十卷,宋德洪造論,正受釐論入經并刪補。楞嚴經會解十卷,元惟則會解。楞嚴經正脈疏科一卷,明真鑑作。楞嚴經正脈疏懸示一卷,明真鑑述。楞嚴經正脈疏十卷,明真鑑述。楞嚴摸象記一卷,明祩宏述。楞嚴經懸鏡一卷,明德清述。楞嚴經通議提綱略科一卷,明德清排訂。楞嚴經通議十卷,明德清述。楞嚴經臆說一卷,明圓澄註。楞嚴經圓通疏十卷,元惟則會解,明傳鐙疏。楞嚴經百問一卷,明百松和尚著。楞嚴經玄義四卷,明傳鐙述。楞嚴經祕錄十卷,明一松大師說,門人靈述記。楞嚴經玄義二卷,明智旭撰述,道昉參訂。楞嚴經文句十卷,明智旭撰述,道昉參訂。楞嚴經合轍十卷,明通潤述。楞嚴經直指科文一卷。楞嚴經直指總論十卷,明函是疏。楞嚴經擊節一卷,明大詔撰。楞嚴經懸談一卷,明觀衡撰。楞嚴經略疏十卷,明元賢述。內題楞嚴說通。楞嚴經貫攝十卷,劉道開纂述。楞嚴經觀心定解科一卷,靈耀述。楞嚴經觀心定解大綱一卷,靈耀述。楞嚴經觀心定解十卷,靈耀述。楞嚴經問答一卷,淨挺著。楞嚴經指掌疏懸示一卷,通理述。楞嚴經指掌疏十卷,通理述。楞嚴經指掌疏事義一卷,通理述。楞嚴經截流二卷,明傳如述。楞嚴經圓通疏前茅二卷,明傳燈述。楞嚴經直解十卷,明廣莫直解。楞嚴經講錄十卷,明乘[時]講錄。楞嚴經纂註十卷,明真界纂註。楞嚴經正見十卷,濟時述。楞嚴經說約一卷,明陸西星述。楞嚴經述旨十卷,明陸西星述。楞嚴經精解評林三卷,明焦竑纂。楞嚴經宗通十卷,明曾鳳儀宗通。楞嚴經如說十卷,明鍾惺撰。楞嚴經疏解蒙鈔三十六卷,明錢謙益鈔。楞嚴經證疏廣解十卷,明凌弘憲輯。楞嚴經寶鏡疏科文一卷,溥畹撰。楞嚴經寶鏡疏懸談一卷,溥畹撰。楞嚴經寶鏡疏十卷,溥畹撰。大勢至圓通章科解一卷,明正相解。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一卷,續法集。楞嚴經勢至圓通章解一卷,行策撰。楞嚴經序指味疏一卷,諦閑述。
首楞嚴三昧 (術語)S/u%ram%gamasama%dhi,首楞嚴
首楞嚴三昧經 (經名)三卷,秦羅什譯。堅意菩薩,問三昧之法,佛唱首楞嚴之名廣說其字義,而現妙用。
首楞嚴三昧五名 (名數)涅槃經二十七曰:「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
首楞伽摩 (術語)Su%ram%gama,首楞嚴之新稱。
首盧 (雜語)S/loka,又作首盧迦,首盧柯,輸盧迦波,室路迦,室盧迦。總算經論文字之名也。三十二字名一首盧(首盧迦為韻文之名,謂一句三十二語為節者。算散文之經,亦依此算法,謂為三千頌十萬頌等)。玄應音義十七曰:「首盧,亦名室路迦;或言輸盧迦波,印度數經皆以三十二字為一輸盧迦;或名伽陀。」同二十五曰:「或云首盧迦,或言首盧柯,約凡夫作世間詠者也。此則圍陀論中之一數也。」瑜伽倫記五上曰:「若八字生是處中句,此即四句三十二字名室路迦。經論文章,多依此數。無問長行及偈頌,但滿三十二字,舊名首盧。」
首盧迦 (雜語)首盧
首題 (術語)諸經之題目也。觀無量壽經曰:「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
首題名字 (術語)同首題。
首羅 (異類)八夜叉之一。又周羅髮也。周羅髮。梵Ca%laka,又Cu%d!a。
(術語)梵語豆佉Duh!kha,逼惱身心之謂也。佛地經五曰:「逼惱身心名苦。」大乘義章二曰:「逼惱名苦。」
二苦 (名數)一內苦,此有二種:四百四病為身苦,憂愁嫉妒等為心苦,合此二者,謂之內苦。二外苦,此亦有二種:一惡賊虎狼等之害,二風雨寒熱等之災,合此二者,謂之外苦。見智度論十九。
三苦 (名數)一苦苦,自寒熱饑渴等苦緣所生之苦。二壞苦,樂境壞時所生之苦。三行苦,為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之苦。見俱舍論二十二,三藏法數十二。【又】數論三苦,依內,依外,依天也。依內者,身心之苦。依外者,由人物害來之苦。依天者,由風雪等來之苦。見金七十論上。
四苦 (名數)生老病死也。
五苦 (名數)一、生老病死苦。即合四苦為一苦也。二、愛別離苦。離別親愛者之苦也。三、怨憎會苦。與憎惡者會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求欲者不得之苦也。五、五盛陰苦。亦云五陰盛苦。五陰者,身心之總體,心身熾盛生長之諸苦也,又心身盛受一切苦也。
八苦 (名數)前五苦中,開生老病死苦為四苦。涅槃經十二曰:「八相為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
非想天八苦 (名數)八苦者,不但人間,乃至非想天亦有之。法華文句六曰:「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異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行心擾擾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是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於障,即怨憎會苦,四陰心即五盛陰苦。」按,非想八苦,文僅列七。攷諸文句記曰:「文已列七,闕愛別離,應云失定時苦,名愛別離。」
十苦 (名數)菩薩藏經云:人有十苦逼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是三受中之苦受也,八憂苦,九病惱苦,十流轉大苦。見釋氏要覽一。
苦厄 (術語)苦患災厄。三界皆然。心經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苦本 (術語)貪欲者是苦之根本。法華經方便品曰:「諸苦所因,貪欲為本。」龍樹傳曰:「是時始知欲為苦本。」
苦末羅 (植物)木名。慧苑音義上曰:「苦末羅,西域近海岸邊樹名,此翻為黃雜色。金翅鳥若來,即居其上也。」
苦行 (術語)梵語Dus!kara-carya又Tapas,又常曰難行苦行,敢為身所難堪之諸種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業。以苦行為出離解脫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觀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跡可知。至後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又】寺內之淨人謂之苦行。傳燈錄(豐干章)曰:「本寺廚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宋高僧傳(常譽傳)曰:「乃禮歸宗寺禪師,充苦行焉。」
苦行外道 (流派)俱舍論九曰:「如諸離繫及婆羅門輸婆多,般利伐羅多迦等。異類外道,受持種種露形,拔髮,杖烏鹿皮,持髻,塗灰,執三杖,剪鬚髮等無義苦行。」百論上曰:「勒沙婆弟子,誦尼乾子經。言五熱炙身,拔髮等受苦法,是名善法。又有諸師,行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寂默常立,持牛戒等,是名善法。」止觀輔行十之一曰:「苦行即長壽天行,五熱炙身等。總有六行:一、自餓,二、投淵,三、赴火,四、自墜,五、寂默,六、持雞犬等戒。」本行集經二十四曰:「或有裸形,或臥棘上,或臥板上。(中略)或臥塚間,或蟻垤內,猶如蛇居。(中略)或復有用沙土煙塵,以塗坌身,正立而住。或不梳洗頭首面目,髮如螺髻,拳攣而住。或復拔髮,或拔髭鬚。」智度論三十八曰:「諸外道等,信著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則人不信。言是王子慣樂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
佛伏苦行外道 (故事)因果經三曰:「即於尼連禪河側,靜坐思惟,觀眾生根。宜應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修苦行。於是諸天奉獻麻米,太子為求正真道故,淨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苦行宿緣經 (經名)說佛六年苦行之宿因緣者。攝於佛說興起行經下。
苦行論師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出外道小乘涅槃論。
苦行林 (地名)釋尊苦行之地。優樓頻螺村也。優樓頻螺
苦因 (術語)苦之業因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深著苦因,不能暫捨。」成實論六曰:「衣食等物皆是苦因。」
苦言 (術語)呵他過之語。誡他之語。法華經信解品曰:「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子。」
苦空 (術語)有漏果報四相之二。有漏之果報。為三苦八苦之性,故云苦。無男女一異等諸實相,故曰空。
苦空曲 (雜語)印度馬鳴菩薩善歌詠,常詮苦空無常之理,奏曲而化人。曲名賴陀和羅。見賴吒[口*和]羅條。
苦空無我 (術語)有漏果報四相之三。苦空如上。無我者,有漏果報中無我之實體,無我所有物之實體也。
苦空無常無我 (術語)是即有漏果報之四相,謂之苦諦四行相。苦空無常無我者舊譯。新譯謂之非常苦空非我。俱舍論二十六曰:「苦聖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觀無量壽經曰:「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大乘義章三曰:「逼惱名苦,苦法遷流,說為無常。苦非我所,故名為空。苦非我體,名為無我。」
苦法智 (術語)八智之一。斷三界見惑時,觀欲界苦諦,而其斷已之解脫道智也。俱舍頌疏二十三曰:「緣苦法故,名苦法智。」大藏法數曰:「因觀欲界苦諦,而斷見惑之智明發也。」
苦法智忍 (術語)八忍之一。觀欲界苦諦而正斷其見惑之無間道智也。忍者信也。信理而不疑之智,是為得苦法智之因,故名苦法智忍。智者果,忍者因也。俱舍慧暉鈔下末曰:「忍謂信,光無始來,於苦諦執我我所等。今得無漏智,知苦諦無我我所,信唯有苦理名忍。」
苦果 (術語)使身心苦之果報。從惡業而生者。總言之,則生死之果報皆苦也。就中分別之,則如天上者樂果,如地獄者苦果。如人界者苦樂互立也。
苦河 (譬喻)苦之深,譬如河。大集經十九曰:「善作諸行,能乾苦河。」
苦性 (術語)苦之性體也。俱舍論二十二曰:「有三苦性:一苦苦性,二行苦性,三壞苦性。諸有漏行,如其所應,與此三種苦性合。」三苦
苦毒 (術語)苦身毒身者。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回六趣中,備受諸苦毒。」
苦受 (術語)三受之一。對於違情之境而領受逼迫之苦於心也。唯識論九曰:「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
苦津 (譬喻)苦患之深譬之河津。智度論十一曰:「萬物無常,唯福可恃。將人出苦津,通大道。」法華玄贊一曰:「庶令畢離苦津,終登覺岸。」
苦苦 (術語)梵語Duh!kha-duh!khata%之譯。三苦之一。苦眾生身心之苦,從飢餓疾病風雨寒熱鞭打勞役等苦緣而生之苦也。大乘義章三曰:「從彼苦緣逼而生惱,名為苦苦。刀杖等緣能生內惱,說之為苦。從苦生苦,故曰苦苦。」法界次第中之下曰:「苦受從苦緣生,情覺是苦,即苦苦也。」【又】有情之心身,本來是苦,更加刀杖等之苦,故云苦苦。大乘義章三曰:「心性是苦,依彼苦上。加以事惱,苦上加苦,故云苦苦。」止觀七上曰:「四大成身,(中略)如篋盛四蛇。癰瘡刺箭,常自是苦。有何可樂?加以飢渴寒熱鞭打繫縛生老病死,是為苦苦。」三藏法數十二曰:「有漏五陰之身,性常逼迫名苦。又與苦受相應,即苦上加苦也。」
苦海 (譬喻)苦無際限,譬之以海也。法華經壽量品曰:「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海。」楞嚴經四曰:「引諸沈冥,出於苦海。」心地觀經二曰:「常於生死苦海中,作大船師濟群生。」千手陀羅尼經曰:「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超苦海。」止觀四上曰:「苦海悠深,船筏安寄。」
苦陰 (術語)新譯曰蘊。舊譯曰陰。構造有情之身心者也。人身有苦,故云苦陰。。釋門歸敬儀上曰:「形則縛於俗習,苦陰常纏。」
苦陰經 (書名)佛說苦陰經,一卷,失譯人名。即中阿含經中苦陰經上之別譯。
苦陰因事經 (書名)佛說苦陰因事經,一卷,西晉法炬譯。即中阿含經中苦陰經下之別譯。
苦域 (譬喻)苦世界也。娑婆滿苦痛故名。天台觀經疏曰:「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
苦集 (術語)四諦之二。苦者業煩惱之結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報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業煩惱謂之集,即生死之原因也。
苦集滅道 (術語)即四諦也。苦集二者如上。滅者謂滅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謂可得涅槃果之正道。蓋苦集滅道者為世間與出世間,即生死與涅槃之一雙因果,苦為生死之果,集為生死之因,滅為涅槃之果,道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後因者,以果顯著易知,因幽微難知故也。此四種之理,皆是真實,故云諦。聲聞乘之人,觀此四諦之理厭生死,樂涅槃,以斷煩惱(集諦)而證涅槃(滅諦)也。四諦。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迫惱,故名為苦。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為集。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不為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道以能通之義。有二種:一正道。實觀三十七道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二助道。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為道。
苦智 (術語)知苦諦之理之智。十一智之一。見大般若經三。
苦惱 (術語)生死海之法,總為苦我惱我者,一無安穩之自性。無量壽經下曰:「貪恚愚痴,苦惱之患。」
苦道 (術語)三道之一。道者能通之義。惑業苦互相通,從惑起業,從業感苦,從苦復起惑,故云苦道。即三界生死之果報也。見三藏法數十二。
苦業 (術語)謂煩惱之業緣也。淨住子曰:「眾等此生由於身意,造諸苦業。」
苦想 (術語)十想之一。五陰之身,常為諸苦所逼迫。為此想,則智慧生而眾苦得滅,謂之苦想。見智度論二十三。
苦聖諦 (術語)四聖諦之一。常略云苦諦。此苦集滅道四諦之理,唯為聖智所知,非凡夫所知,故云聖諦。大乘義章三曰:「涅槃云聖者,所謂諸佛菩薩一切聖人,就聖辨諦,故云聖諦。何故就聖辨諦乎?良以諦實唯聖所知,非凡能覺。聖所知者,方名諦故,就聖辨之。」梵Duh!kha-a%rya%n!isatya%n!i。
苦際 (術語)苦之最終。受生死苦最後之身也。法華經序品曰:「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說涅槃,盡諸苦際。」大部補注六曰:「婆沙云:或有說者,阿羅漢最後陰,是苦際。」
苦網 (譬喻)苦之纏綿於人譬如網。最勝王經六曰:「汝能破裂一切眾生貧窮苦網,令得富樂。」
苦輪 (術語)生死之苦果輪轉不止,故云輪。勝天王般若經一曰:「眾生長夜,流轉六道。苦輪不息,皆由貪愛。」仁王經曰:「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同良賁疏四曰:「苦輪海者,苦通三界,謂三苦也。依苦樂捨,立為苦故,往返不息,迴轉如輪。昇沈出沒,深大如海。」
苦輪海 (術語)略云苦輪。苦輪
苦餘 (術語)三餘之一。二乘之人,既脫界內之生死,猶餘界外之生死也。三藏法數十一曰:「二乘之人,已出三界分段生死,尚有變易生死之苦,故名苦餘。」
苦縛 (術語)苦患之繫縛。法華經方便品曰:「我令脫苦縛。」
苦諦 (術語)四諦之一。三界生死之果報,畢竟苦患,無有安樂之性,此理決定真實,謂之苦諦。苦聖諦
苦類智 (術語)八智之一。觀色界無色界之苦諦,而斷對於苦諦之見惑之智也。此智為先觀欲界苦諦而起之苦法智流類,故有類之名。三藏法數三十一曰:「觀欲界苦諦之後,復觀上二界苦諦。真智明發,是欲界苦法智之流類,是名苦類智。」
苦類智忍 (術語)八忍之一。信忍上二界苦諦之理,將得苦類智之無間道智也。苦類智屬於果。解脫道也,苦類智忍屬於因,無間道也。
苦類忍 (術語)苦類智忍之略。
苦覺 (術語)苦之覺想。八十華嚴經二十四曰:「永除苦蘊,永斷苦覺。」
苦蘊 (術語)謂人身也。人身自五蘊而成,不免三苦八苦等苦,故云苦蘊。八十華嚴經二十四曰:「永除苦蘊,永斷苦覺。」
苾力叉慕里迦 (雜語)Vr!ks!amu%lika,譯曰樹下坐。飾宗記五本曰:「苾力叉暮里迦,此云樹下坐也。智論云:樹下思惟,如佛生時,轉法輪時,涅槃時,皆在樹下。行者隨諸佛法,常處樹下。」
苾吒瞿波羅 (異類)Pr!thukagopa%la,夜叉名。譯曰護兒。見大孔雀經中。
苾芻 (術語)Bhiks!u,又云[火*(堛-土)]芻。同於舊譯之比丘。譯曰乞士,除士,除饉男,熏士,道士等。出家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無正翻之語,故經論中多存比丘。苾芻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煩惱之二義解之,或以淨乞食,破煩惱,淨持戒,能怖魔之四義釋之。乞士者,以彼自無所營,乞人之信施而清淨活命故也。破煩惱者,以修聖道而破煩惱故也。淨持戒者,以受持盡形淨戒故也。能怖魔者,以必入涅槃使魔畏怖故也。智度論三曰:「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為乞士。復次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復次,受戒時自言:我是某甲比丘,盡形壽持戒,故名比丘。復次,比名怖,丘名能怖魔王及魔人民。當出家剃頭著染衣受戒,是時魔怖。何以故怖?魔言是人必得入涅槃。」維摩經佛國品注曰:「肇曰:比丘,秦言或名淨乞食,或名破煩惱,或名淨持戒,或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該此四義,秦言無一名以譯之,故存本名焉。」玄應音義八曰:「除饉,舊經中或言除士,除女。亦言熏士,熏女。今言比丘,比丘尼也。案梵言比丘,此言乞士,即與除饉義同。除六情飢,斷貪欲染也。以善法熏修,即言熏士,熏女。」釋迦譜七曰:「凡夫貪染六塵,猶餓夫飯不知厭足聖人斷貪染六情餓飢,故號出家為除饉。」南山業疏三曰:「中梵本音,號曰[火*(堛-土)]芻。此傳訛失,轉比丘也。」探玄記十八曰:「比丘者,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芻,或云比丘。此無正譯,義翻有三:謂怖魔,破惡,及乞士。」然有以苾芻為草名者,亦一說也。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一曰:「吾吉祥草,矩舍(此言草),摩賀矩舍,室哩矩舍。世尊因地修行時,常臥此三草也。苾芻矩舍,悉黨矩舍(此言白),世尊因地修行時,常枕此二草也。」慧琳音義二曰:「苾芻草名也,僧肇法師義苾芻有四勝德。」俱舍慧暉鈔,翻譯名義集,釋氏要覽等皆以為草名(業疏濟緣記三之一,言世中妄傳是草名者,訛也)。
二苾芻 (名數)一世俗苾芻,凡夫之苾芻也。二勝義苾芻,聖者之苾芻也。見俱舍光記十五。
四苾芻 (名數)一名想苾芻,身為俗人,尚未受具足戒,自稱為苾芻,是為名想苾芻。名從想生,或能生想,故言名想。二自稱苾芻,犯重之人,實非苾芻,自稱言自是苾芻,名為自稱苾芻。三乞食苾芻,出家之人以乞食自活,故名乞食苾芻。四破惑苾芻,諸阿羅漢破惑盡者也。見俱舍論十五。
苾芻尼 (術語)又作[火*(堛-土)]芻尼Bhiks!un!i^,即比丘尼也。尼者女聲。男僧云苾芻,女僧云苾芻尼。
苾芻律儀 (術語)苾芻應受持之戒律。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
苾芻五法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說新比丘有五法得離師之依止及戒,有七種之別。
苾芻尼戒經 (經名)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之略名。
苾芻習學略法 (經名)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之略名。
苾芻尼毘奈耶 (經名)Bhiks!un!i^vinaya,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之略名。
苾芻迦尸迦十法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佛對迦尸迦而說具足慚愧多聞等十法則得為人師。
苾[口*陵]吃[口*栗]知 (天名)摩醯首羅天之子名。大日經疏五曰:「苾[口*陵]吃[口*栗]知,是摩醯首羅子。身極枯瘦,以常降伏怨敵。假使骨肉消盡,要令得勝,故為此形。私謂即是智度所云常修苦行,割肉祀火,感生諸惡神者也,所以住在南方。」梵Bhr!n!girit!i。
若那 (人名)惹那
若那跋陀羅 (人名)惹那跋陀羅
若那戰陀羅 (人名)惹那戰達羅
若衍底 (雜語)譯為勝之義,生之義,即勝生也,由阿字門,即是無勝生,是為一切無能勝者之母,故名無勝生。此無勝生亦名甘露生。見大日經義釋七。梵Ja%yati。
若南 (人名)惹那
若提子 (人名)尼犍陀若提子之略。
哀亮 (術語)物音哀而明亮也。無量壽經上曰:「清揚哀亮微妙和雅。」
哀雅 (術語)物音哀而有雅致也。觀經曰:「百寶色鳥,和鳴哀雅。」
哀愍 (術語)哀者悲哀。愍者憐愍。見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勝鬘經曰:「哀愍覆護我。」無量壽經下曰:「如來普慈哀愍,悉令度脫。」寶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
哀憐 (術語)哀苦之眾生也。大經淨影疏上曰:「佛心哀憐。」
帝弓 (雜語)天帝之弓,虹之異名。同天弓。
帝心 (人名)唐華嚴宗初祖杜順,太宗敕賜帝心之號,杜順
帝利耶瞿榆泥伽 (術語)Tiryagyoni-gati,新譯曰傍行(畜生趣),畜生之異名也。見名義集二。
帝居 (界名)天帝之居處。寄歸傳一曰:「慈濟微命,交舛帝居。」
帝青 (物名)寶珠名。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帝青,梵言因陀羅尼羅目多Indranilamukta%,是帝釋寶,亦作青色。以其最勝,故稱帝釋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寶為珠也。」
帝須 (人名)Tis!ya,比丘名。同時有二人同名,阿育王時,第三結集之上座謂為目犍連子帝須(巴Moggaliputtatissa)又王之弟,為七日王,觀無常而出家,名為帝須比丘。見善見律二。
帝網 (物名)帝釋天宮之網也。同因陀羅網。因陀羅
帝隸路迦也吠闍耶 (明王)Trailokya-vijaya,帝隸者三,路迦也者世,吠闍耶者降,又為勝之義。即降三世或勝三世明王之名也。見大日經疏十。
帝釋 (天名)忉利天之主也,居須彌山之頂喜見城,統領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譯三十三天),梵名釋迦提桓因陀羅S/akra deva%na%m indra,略云釋提桓因。新譯之梵名,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譯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羅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轉梵語而謂為帝釋,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之一眾也。大日經一曰:「初方釋天王,安住妙高山,寶冠被瓔珞,持跋折羅印,及諸餘眷屬,慧者能分布。」同疏五曰:「於東方五頂之南當畫因陀羅釋天之主,坐須彌山,天眾圍繞。首戴寶冠,身被種種瓔珞,持跋折羅。及諸餘眷屬,謂舍指夫人,及六欲天等,是如圖中所示也。」法華義疏二曰:「釋提桓因者,具足外國語應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為能,提桓為天。因陀羅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稱會天心,故為能天主。」法華玄贊二曰:「梵云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云能天帝。釋提桓因,云天帝釋,俱訛倒也。此在妙高山頂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也。過去字憍尸迦,此云繭兒,名阿摩揭陀。此云此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
帝釋宿因 (傳說)智度論五十六云:「問曰先言釋者是字,提桓因者是天主,今佛何以不言釋,乃命言憍尸迦耶?答曰:昔摩伽陀國中有婆羅門,名摩伽,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皆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摩伽婆羅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以是三十三人故名為三十三天,喚其本姓,故言憍尸迦,或言天主,或言千眼等。」
帝釋為佛造講堂 (傳說)選集百緣經二曰:「爾時諸羅漢六萬二千將詣拘毘羅國,彼諸民眾,稟性賢善,仁慈孝順,意志寬博。於時如來作是念言:吾今當作牛頭旃檀重閣講堂,化彼民眾。作是念已,時天帝釋知佛心念,即與天龍夜叉究槃荼等各各齎持牛頭旃檀樹奉上世尊,為如來造大講堂。天之諸床榻臥具被褥,天之須陀食,自然備有,供養佛僧。」
帝釋與修羅戰 (傳說)法華義疏二曰:「問:何故常與帝釋戰?答:婆沙云:修羅有美女而無好食,諸天有好食而無美女。互相憎嫉,故恒鬥戰也。」法華玄贊六曰:「若天得勝,便入非天宮中,為奪其女,起此鬥諍。若非天得勝,即入天宮,為求四種蘇陀味故,共相戰諍。」長阿含經二十曰:「有大阿修羅王名羅呵(Ra%hu),感二萬八千里大身,住須彌山北大海底,見忉利日月等諸天行我頭上,大瞋,興兵大戰。」觀佛三昧經一曰:「有阿修羅王名毘摩質多,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九手,八腳,口中吐火。有女端正無比,帝釋請為妻,名悅意。後由天帝與他婇女遊戲園中,悅意起妒心,以告父。毘摩質多為女興兵攻天帝。」譬喻經下曰:「有阿修羅王名羅[目*侯]羅,生一女,端正無比。帝釋厚幣求之,若不與,則以兵取。阿修羅聞之大怒,興兵大戰。後講和,阿修羅以女納於帝釋,帝釋以甘露報之。」
帝釋善法堂 (雜名)喜見城外角有善法堂,諸天集此商量四天下之善惡。
帝釋四苑 (名數)喜見城外面有四苑:一眾車苑,帝釋欲遊戲,入此苑,則種種寶車,自然涌出。二麤惡苑,帝釋欲鬥戰,入此苑,則所須器仗,自然現出。三雜林苑,諸天入於中,所翫皆同,俱生勝喜。四喜林苑,又云歡喜園,極妙之境界皆集於此,觀之不厭。見俱舍頌疏十一。
帝釋拜畜 (傳說)未曾有經上云:「有野干為師子所逐,墜井中,將死,說偈懺悔於佛。帝釋聞佛名,感未曾有,自天降,禮拜供養野干,聽法要。」止觀二曰:「上聖大人,皆求其法,不取其人。雪山從鬼請偈,天帝拜畜為師。」
帝釋弓 (雜名)虹之異名也。演密鈔八曰:「虹狀如弓,西方之人呼名印涅哩[馬*太]弩Indradhanu,即帝釋弓也。」
帝釋天 (天名)天者梵語提婆,諸天神之通名。帝釋者,天主之別名。帝釋 0094.JPG
帝釋天妃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之西方。主帝釋天之定德。肉色。左手持未敷蓮。坐於筵。
帝釋供 (修法)供養帝釋天之修法也。
帝釋城 (雜名)帝釋天所居之城,即善見城。又名喜見城。在須彌山頂。帝釋宮
帝釋宮 (雜名)帝釋天之宮殿,在善見城內,名殊勝殿。俱舍論十一曰:「於山頂中有宮名善見,面二千半,周萬踰繕那。金城量高一踰繕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雜寶嚴飾。地觸柔軟,如妒羅綿。於踐躡時,隨足高下。是天帝釋所都大城,於其城中有殊勝殿,種種妙寶,具足莊嚴,蔽餘天宮,故名殊勝。面二百五十,周千踰繕那。」【又】印度俗以虹名帝釋宮。大日經疏十三曰:「西方名虹為帝釋宮也,其光亦爾也。」
帝釋宮音樂 (雜名)此天宮有二類樂神:一云緊那羅,常奏法樂。二云乾達婆,常奏俗樂。即八部眾中之二也。
帝釋瓶 (物名)帝釋天之寶瓶也,所須之萬物,自然涌出。又云德瓶,賢瓶,吉祥瓶等。觀無量壽經曰:「涌出諸果,如帝釋瓶。」智度論十三曰:「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求索富貴。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而問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我求富貴。欲令心之所願一切得。天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復此瓶出。其人得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
帝釋窟 (地名)帝釋巖
帝釋網 (物名)懸於帝釋宮之寶網也,略云帝網。華嚴諸師取以譬諸法重重無盡之緣起。又為天竺幻術者之咒名,以此咒能如帝釋之網現一切事故也。大日經五曰:「咒術網所惑,同於帝釋網。」同疏十五曰:「此幻師真言,名帝釋網。猶如彼網於一切事顯示相,現有種種相,而實無有一一實事,故名帝釋網。」
帝釋巖 (地名)又云帝釋窟。在摩伽陀,帝釋嘗於此請問疑事於佛,佛演釋之,即佛說帝釋所問經是也。彌勒菩薩今在窟中。西域記九曰:「因陀羅勢羅窶訶山,唐言帝釋窟,其山岩谷杳冥,花林蓊鬱。嶺有兩峰岌然突起,西方南岩間有大石室,廣而不高,昔如來嘗於中止。時天帝釋以四十二疑事畫石請問,佛為演釋,其跡猶在。」帝釋巖秘密成就儀軌曰:「摩伽陀國,菴沒羅聚落北,韋提希山有帝釋巖。而彼巖中有九十九宮,(中略)慈氏菩薩今現在彼入三摩地,名最上莊嚴。」帝釋所問經曰:「爾時帝釋天王,聞佛在摩伽陀國毘提呬山帝釋巖中。」梵Indras%ila%guha%。
帝釋巖秘密成就儀軌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為金剛手說得面見帝釋巖彌勒菩薩之作法秘咒。
帝釋心經 (經名)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略名。
帝釋所問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於摩伽陀國毘提呬山帝釋巖中為帝釋演釋種種之疑問。即中阿含之釋問經也。
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經名)一卷,趙宋旋護譯。佛在鷲峰為帝釋說般若之義無邊,又說頌說咒。與通行之般若心經別本同。
(術語)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謂之度。又梵語波羅蜜,譯曰度。渡生死海之行法也。
五度 (名數)福行之五波羅蜜也:一、布施,慈心施物也。二、持戒,持佛戒而慎身口意之惡也。三、忍辱,忍耐一切之苦痛陵辱而心不動也。四、精進,勇猛勵一切之善,伏一切之惡也。五、禪定,心止一處而拂去妄念也。
六度 (名數)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別真理也,此六度為萬行之總體。前五為福行,後一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斷惑證理,渡生死海也。
十度 (名數)初六者如前。第七方便度,善巧方便,自積功德,又濟度一切有情度也。第八願度,修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大願也。第九力度,行思擇力與修習力也。謂思惟諸法而修習之也。十智度,修自利利他之二智也。與前之第六度所以異者,彼為觀空理之智慧,而此為照有相之智慧也。故二度相對。第六度為慧度。第十度為智度。以上十度如其次第,即菩薩十地之波羅蜜行也。唯識論九。參照波羅蜜
度世 (術語)度者渡也,出也,如言出世。出過世間之謂也。無量壽經上曰:「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道。」同下曰:「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述文贊中曰:「諦者安也,度者出也,即出世道之別名故。」大經淨影疏下曰:「度世長壽泥洹道者,後生彌陀,終得涅槃。」【又】濟度世間之人也。維摩經佛國品曰:「能度諸世間。」
度世品經 (經名)六卷,西晉竺法護譯。即華嚴經離世間品之異譯。度即離之義也。
度生 (術語)濟度眾生也。
度弟 (術語)已度之弟子也。
度沃焦 (術語)舊華嚴經名字品釋迦牟尼之別號。沃焦者,在大海中吸入萬流之焦石也,眾生猶如焦石,五欲沃之而無厭足,唯佛能超度此欲,故號度沃焦。沃焦
度使 (譬喻)惡魔名。俱舍光記八曰:「魔羅名度使。度使,此云毀壞。」
度科 (術語)得度之試科也。唐中宗景龍初,詔天下試經度僧,山陰靈隱僧童大義誦法華經第一,是為唐土度科之始。見佛祖統紀五十一。
度洛叉 (雜語)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
度脫 (術語)超度解脫生死之苦也。法華經序品曰:「諸仙之導師,度脫無量眾。」無量壽經下曰:「積累德本,度脫一切。」
度貧母經 (經名)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之略名。
度無極 (術語)梵語波羅蜜多Pa%ramita,舊譯度無極,新譯到彼岸。度者,即到彼岸之義,無極,謂其行法無際限也。玄應音義三曰:「度無極,或言到彼岸,皆一義也。梵言波羅蜜多是也。」
度無極經 (經名)六度集經之異名。
度眾生心 (術語)欲濟度一切眾生之菩薩大悲心也。往生論註下曰:「按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章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度牒 (術語)許出家之公驗也,又云祠部牒。以從尚書省之祠部司出之故也。編年通論十六曰:「天寶五年五月制,天下度僧尼,並令祠部給牒。今謂之祠部者,自是而始。」唐會要曰:「天寶六載,制僧尼道士令祠部給牒。」唐書食貨志曰:「安祿山反,楊國忠遣御史崔眾至太原納錢,度僧尼道士。旬日,得百萬緡。明年御史鄭叔清與宰相裴冕又議度僧道收貲。」按此是鬻度牒之始。
度僧 (儀式)度人為僧也。度者出也離也。出離俗也,又出離生死也。故云度。
試經度僧 (雜語)唐中宗景龍初,詔天下試童行經義無滯者,度之使為僧。試經度僧自此始。見佛祖統紀五十一。
特恩度僧 (雜語)隋文帝敕士庶使出家,是歲度僧五十萬。見佛祖統紀五十一。
納金度僧 (雜語)唐肅宗至德初,宰相裴冕請鬻度牒,名香水錢,是納金度僧之嚆矢也。見佛祖統紀五十一,困學紀聞十四。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經名)一卷,失譯,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之異譯,先出。度者,入之義也。
宣政院 (職位)元至元初,立總制院,而領以國師。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十人,同知副使僉院各二人,同僉院判各三人,參議經歷各二人,都事三人,照磨管勾各一人,僧俗並用。二十六年,置斷事官四人。以後增省不一。至天歷二年,定置如前。詳於續文獻通攷。
宣流 (雜語)弘布正法也。無量壽經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宣說 (雜語)演說教法也。唐華嚴經五曰:「以佛力故能宣說。」
宣鑑 (人名)唐朗州德山院宣鑑,參龍潭崇信而契悟。咸通初應武陵太守薛延望請,居德山。四海禪徒輻輳。其人訓授,天險海深,邊際難窺。雪峰參見,嗣其法。咸通六年寂,壽八十四。見宋僧傳十二,傳燈錄十五。
室衣座 (雜名)謂法華之三軌弘經。三軌
室利 (術語)尸利
室利羅 (雜名)S/arira,舍利
室利羅多 (人名)又作羅邏S/rilabha,譯曰勝受。經部之論師。
室利邏多 (人名)S/rllabdha,譯曰勝受。經部論師之名也。西域記五曰:「室利邏多唐言勝受,於是製造經部毘婆沙論。」
室利提婆 (人名)S/rideva,譯曰吉祥天。道希法師之梵名也。見求法高僧傳上。
室利揭婆 (物名)S/rigarbha,譯曰勝德。寶玉名。華嚴經疏十五曰:「梵云寶利揭婆,此云勝藏,即寶名也。」
室利靺瑳 (雜語)S/ra%vatsa,譯曰吉祥海雲。卍字形也。萬字
室利[口*縛]塞迦 (物名)香名。似此方之薰陸香。大日經疏七曰:「室利[口*縛]塞迦香者,似此方薰陸香。室利是具德吉祥義,言此香乃至天神皆悉愛樂,故以為稱也。」梵S/riva%sa。
室摩那拏 (術語)沙門
室摩拳伊落迦 (術語)沙彌
室盧迦 (術語)S/loka,又作室路迦,輸盧迦。舊云首盧。首盧
室羅伐 (地名)又作室羅筏。國名。舍衛
室羅筏 (地名)室羅伐
室羅筏拏 (雜名)S/ra%van!a,又作室羅縛拏,室囉[口*縛]那。五月之名。從唐曆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也。俱舍光記十一曰:「室羅筏拏,當此間五月。」
室羅伐悉底 (地名)國名。舍衛
室羅筏悉底 (地名)即舍衛國。梵S/ra%vasti。
室羅末尼羅 (術語)S/ra%manera,譯曰求寂。沙彌
室羅筏拏磨洗 (雜名)Sra%van!ama%sa,摩洗者月之義,即五月也。
室羅摩拏洛迦 (術語)S/ra%man!eraka,譯曰勤策男。沙彌
室羅摩拏理迦 (術語)S/ra%man!erika,譯曰勤策女。沙彌尼
室獸摩羅 (動物)又作失獸磨羅,失守磨羅。失收磨羅。鱷魚之類。善見論十七曰:「失守摩羅者,鱷魚也。」玄應音義十七曰:「失獸摩羅,或言失收麼羅,此云煞子魚也。善見律譯云鱷魚也。」唯識秘演二本曰:「室獸摩羅,傍生類也。形如壁[虫*各],小者二丈,大者百尺。」梵S/is/uma%ra。
室囉末拏 (術語)S/raman!a,又作室羅摩拏。沙門
室灑 (術語)S/is!ya,譯曰所教,弟子之義也。求法高僧傳上曰:「室灑,譯為所教。舊云弟子,非也。」
客山 (雜名)對於主山而言,虛堂顯孝錄曰:「為甚麼,客山高,主山低。」
客司 (職位)又云接待所。敕修清規知客曰:「官員尊宿相過者,引上相見,仍照管安下去處。如次次人客,只就客司相款。」
客位 (雜名)賓客及新參者之休憩室。見象器箋二。
客作賤人 (雜語)客於他家作業之賤人也。是法華經窮子喻中之語,窮子已還父家,雖受種種厚遇,尚自謂客作之賤人,無高尚之志。以喻須菩提等聲聞,雖耳聞大乘之法,尚未發大乘心也。法華經信解品曰:「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法華義疏七曰:「未識大乘為客作,尚守小分為賤人也。」
客塵 (術語)形容煩惱者。煩惱非心性固有之物,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為客。為污心性者,故名之為塵。維摩經問疾品曰:「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註「什曰:心本清淨,無有塵垢。塵垢事會而生,於心為客塵也。肇曰:心遇外緣,煩惱橫起,故名客塵。」寶窟下末曰:「無始無明,自心分別所作,無有真實,故名為客,坌污稱塵。」日本太子之維摩經疏四曰:「一切不善,理非恒有,終必有遣除之義,故為客。」最勝王經一曰:「煩惱隨惑,皆是客塵。法性是主,無來無去。」楞嚴經一曰:「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圓覺經曰:「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客頭行者 (職位)在禪院屬於知客寮而受其使令之侍者也。見象器箋八。
突吉羅 (術語)又云突膝吉栗多,突瑟ㄦ理多Dus!kr!ta,獨柯多(巴)Dukkat!a。戒律之罪名也。四分律分之為身口二業,而譯為惡作(身業)惡說(口業)明了論,合身口二業譯曰惡作(惡作之作,以意名,以依意之作動而起身口二業故也),行事鈔中之一曰:「善見云:突者,惡也。吉羅,作也。聲論正音突膝吉栗多。」戒本疏一下曰:「名突吉羅者,如律本云惡作惡說也。分身口業故有斯目。明了論中二業一名,俱為惡作,身口為非,無非鼓動故也。」又名式叉伽羅尼,義翻曰應當學,又稱百眾學,此戒名微細而難犯,當能學習,故云學。其戒品數多,故云眾。其中(二百五十戒中)但列舉百戒,故云百。蓋突吉羅之名就過之邊而言,式叉伽羅尼之名就行之邊而言也。
突婆 (物名)香名。陀羅尼集經五曰:「突婆香,唐云茅香。」都嚧瑟迦及兜樓婆
突路拏 (人名)Dron!a,婆羅門名,平分佛舍利,以止諸國王之鬥爭,經中譯香姓,又譯香煙。出於毘奈耶雜事三十九。香姓
突瑟几理多 (術語)Dus!kr!ta又作突膝吉栗多。突吉羅之具名。突吉羅
冒地 (術語)Bodhi,云菩提,新云冒地。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舊云菩提,今云冒地。」菩提
冒地質多 (術語)Bodhicitta,譯曰覺心,即菩提心也。仁王經念誦儀軌曰:「冒地質多,此云覺心。」
冒地薩怛縛 (術語)與舊云菩提薩埵同。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舊云菩提,今云冒地,舊云薩埵,今云薩怛縛。」
星宿 (術語)又稱宿曜,印度之天文法也。其中有二十八宿Naks!atra,十二宮Ra%s/i,七曜Graha之別。人界天界一切之事實,恒相反影,吉凶之相,現於宿曜,且由星宿之運行,而豫定個人之運命者也。是為星占法。陰陽師,兵家,及密教之占卜者皆傳播之。藏經中有宿命智陀羅尼經,宿命陀羅尼,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宿曜儀軌,七曜禳災決,七星如意輪秘要經,七曜星辰別行法等諸經,民間流布之雜書尤不勝枚舉。
二十八宿 (術語)此為區劃日月之運行以平常目見之群星為標據,而為天之分野者。其數所以舉二十八者,似劃白月一日至黑月終之分野為一日一宿者。今記宿之名目及其分配,如次表。法苑珠林四引大集經云:「布置諸宿曜辰,攝護國土,養育眾生。」此所以以一一之星視為神化而祈其吉凶也。然其本來之意味,則由屬於太陰曆之曆法發之。 T0051A.JPG T0051B.JPG T0051C.JPG
十二宮 (術語)此又為用於天文占星之法者,其名目與形像,在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院。曼荼羅之名與宿曜經之名大同小異。十二宮,如二十八宿各有分掌之事物以判吉凶者也。即太陽分之六宮,如其次第,掌軍旅,宮房,庫藏,病患,將相,刑殺之事。太陰分之六宮,掌學事,吏職,廚[食*善],馬廄,戶鑰,獄訟之事。又例如出行男女宮(雙女),秤宮(天秤),瓶宮(寶瓶),東行大吉。弓宮(人馬),獅子宮則西行大吉。羊宮(白羊)西行大凶。蟹宮(巨蟹),女宮(室女),蝎宮(天蝎),魚宮(雙魚)南行大吉。摩羯宮南行大凶。牛宮(金牛)北行大凶(此十二宮配於十二獸,亦有當於三十六禽者,如子為貓、鼠、伏翼,丑為牛、蟹、鱉,寅為猩、豹、虎,卯為狐、兔、貉,辰為龍、蛟、魚,巳為蟬、鯉、蛇,午為鹿、馬、麋,未為羊、雁、鷹,申為狖、猿、猴,酉為鳥、雞、雉,戌為狗、狼、豺,亥為豕、貐、豬。十二獸)。 T0052.JPG
七曜 (術語)詳見七字部中七曜
星宿劫 (術語)過現未三大劫中,未來大劫之名,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於日光佛,終於須彌相佛。佛之出興,如天之星宿,故名星宿劫。佛祖統紀三十曰:「未來星宿劫,千佛出興如天星宿。」
星宿劫千佛名經 (經名)三千佛名經之下卷也。
星祭 (行事)宿曜經說人人當年星本命星侵犯則其人有災。如來說大悲陀羅尼消除之。名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經曰:「我有大吉祥真言,名破宿曜,若能受持至心憶念,其災自滅,變禍為福。」且大集經二十三昧神足品曰:「二十八宿日月隨行,一切眾生日月年歲皆悉繫屬,若人生日於角星者,多財富貴,聰明多智,眷屬熾盛,壽命。」乃至一一說之。此星祭,即祀其人之當年星及本命星也。然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為大悲隨情之方便,而非佛教之教,又大集經之說為光味仙人之言,而非佛說,故佛破之。經曰:「佛言:眾生闇行,著於顛倒,煩惱繫縛,隨逐如是宿書籍仙人,星宿雖好,亦復生於牛馬豬狗。亦有同於一星生者而有貧富貴賤參差。是故我知是不定法。」又涅槃經梵行品曰:「諸佛世尊,於諸眾生不觀種姓老少中年貧富日月星宿工巧下賤卑僕婢使,唯觀眾生有善心者,若有善心,則便慈念。」
星供 (雜語)供養本命星也。
穿井 (譬喻)漸見佛性,譬之穿井而見濕土。法華經法師品曰:「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穿耳客 (雜名)穿耳僧
穿耳僧 (雜名)印度之僧,多繫耳環,謂之穿耳僧。風穴眾吼集指達磨為穿耳客。西域記七曰:「阿避陀羯刺拏僧伽藍,唐言不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睹貨羅國有樂學沙門,二三同志禮誦餘閑,每相謂曰:妙理幽玄,非言談所究。聖跡明著,可足趾相尋。(中略)既至印度,寓諸伽藍,輕其邊鄙,莫之見舍。外迫風露,內累口腹。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時此國王出遊近郊,見諸客僧,怪而問曰:何方乞士,何所因來?耳既不穿,衣亦垢弊。(中略)王聞其說,用增悲感。即斯勝地建立伽藍。白[疊*毛]題書,為之制曰:我惟尊居世上,貴極人中,皆三寶之靈祐也。既為人王,受佛付囑。凡厥染衣,吾當惠濟。建斯伽藍,式招羈旅。自今已來,諸穿耳僧,我此伽藍不得止舍。」
曷刺[翔-羽+兒] (術語)阿蘭若
曷刺怛那 (雜語)囉怛娜
曷羅闍姞利呬城 (地名)王舍城
曷羅怙羅 (人名)見羅[目*侯]羅條。
曷利拏 (雜名)梵語。總言獐等類。見翻譯名義集。
曷部多 (雜語)梵語。唐言奇特。見西域記。
(術語)梵語跋渠Varga,此翻品,品類之義,聚類同者為一段,稱為品也。又品別之義,彼此章段,義理差別,故名品。法華文句一曰:「品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為品。品者,義類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同嘉祥疏一曰:「品者,外國名跋渠,此稱為品。品云品別,明義各異,故稱為別。二者品類,以其明義各有部類故也。」
品具 (雜語)三衣六物等種種之道具也。
品題 (術語)經論中品目之名稱。經題之對。如云壽量品,易行品等。
品類足論 (書名)阿毘達磨品類足論之略名。
毘尸沙 (術語)Vis/es!a,勝論六句義第五句義之梵名。舊云別相諦,新云同異句義。百論疏上之中曰:「五毘尸沙諦,此云別相諦,謂瓶衣不同也。」
毘木底 (術語)梵音Vimukti,譯曰解脫。毘目叉
毘尼 (術語)Vinaya,新云毘奈耶。舊云毘尼。律藏之梵名也。楞嚴經曰:「嚴淨毘尼,弘範三界。」疏曰:「毘尼,此云善治,亦即云律。」黃庭堅詩曰:「心潔似毘尼。」毘奈耶
毘尼藏 (術語)Vinayapit!aka,新云毘奈耶藏。舊云毘尼藏。三藏之一,攝稱如來所說之戒律經典。藏者包藏之義。此經典中包藏一切戒律之法,故云藏。善見律一曰:「毘尼藏者,是佛法壽。毘尼藏住,佛法亦住。」
毘尼母經 (經名)又名毘尼母論。八卷,失譯。母經者,梵云摩夷,譯曰行母,是詮顯行法能生行,如母之生子,故云行母。論藏之別名也,今為毘尼之論釋,故名毘尼母經。
毘尼母論 (經名)毘尼母經之異名。
毘尼波啄 (經名)Vinitapat!t!a,咒名。譯曰斷結。見陀羅尼雜集二。
毘尼方廣經 (經名)清淨毘尼方廣經之略名。
毘尼多流支 (人名)Vinitaruci,梵僧名。譯曰滅喜。見續高僧傳三。
毘尼關要 (書名)十六卷,德基輯。
毘尼關要事義 (書名)一卷,德基輯。
毘尼摩得勒迦 (經名)薩婆多毘尼摩得勒迦之略名。摩得勒迦,譯曰行境界。論之別名也。
毘世 (流派)又作鞞世,鞞世師,衛世。新云吠世史迦。勝論師之梵名也。吠世史迦
毘世沙蜜多羅 (人名)Vis/es!amitra,成唯識論十大論師之一。譯曰勝友。見唯識述記一本。
毘目叉 (術語)Vimoks!a,巴Vimukti,又云毘木叉,毘木底。譯曰解脫。離惡法也。探玄記十八曰:「毘目叉,此云解脫。」華嚴疏鈔五十四曰:「梵云毘木底,此云解脫。」大乘義章一曰:「無為解脫直名木叉,又有為解脫為毘木叉。」
毘目多羅 (術語)毘目瞿沙
毘目瞿沙 (術語)又云毘目多羅。如來所出之音聲也。慧苑音義下曰:「毘目瞿沙,具云毘沙摩烏多羅毘目瞿沙,言毘沙摩者,此云無怖畏也。烏多羅者,最上也。毘目瞿沙者,出聲也。」探玄記十八曰:「毘目多羅者,天竺本名毘目多羅涅懼沙,此翻為最上無恐怖聲。」梵Vimuktaghos!a。
毘末羅蜜多羅 (人名)Vimalamitra,論師名。譯曰無垢友。見西域記四。
毘戍陀僧訶 (人名)Vis/uddhasim%ha,比丘名。譯曰淨師子。見慈恩傳二。
毘多輸 (人名)阿育王弟名。譯曰除憂。見行願品疏鈔四。梵Vita%s/oka。
毘沙門 (天名)鞞沙門四天王之一。毘沙門天
毘沙門天 (天名)Vais/ravan!a,又云多聞天。四天王中毘沙門天之王也。在佛教中為護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華義疏云:此天恒護如來道場而聞法,故名多聞天。於胎藏界曼荼羅在外金剛部院北方之門側,於金剛界曼荼羅位於西方,夜叉主也。此天與吉祥天,從古神話時代常相關連而為夫妻,於日本台密,如歡喜天有雙身毘沙門法,但雙身者,皆男天也。其形像有多種。胎藏界曼荼羅之像,著甲冑,左掌有塔,右持寶棒,坐像也。或傳有為立像者。金剛界曼荼羅亦與之同。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記乞勝利神加被之修法,論其畫像曰:「於彩色中並不得和膠,於白[疊*毛]上畫一毘沙門神,七寶莊嚴衣甲,左手執戟槊,右手托腰上,其神腳下作二夜叉鬼,並作黑色。其毘沙門面,作甚可畏形,惡眼視一切鬼神勢,其塔奉釋迦牟尼佛。」毘沙門儀軌記,唐天寶元年,不空三藏修其法,為玄宗平定五胡亂之始終。 0108.JPG
毘沙門供 (修法)供養毘沙門天王而祈福也。
毘沙門經 (經名)有二本:一、唐不空譯,題曰毘沙門天王經。一、趙宋法天譯,題曰佛說毘沙門天王經。
毘沙門講 (修法)講讚毘沙門天王之法事也。
毘沙門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毘沙門五童子 (名數)毘沙門天王隨從之五童子。禪尼只,獨鍵,那吒,鳩跋羅。甘露也。
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 (真言)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之略名。
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 (經名)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之略名。
毘那怛迦 (天名)一作毘那吒迦。又云毘那夜迦。鬼神名。毘那夜迦。【又】(雜名)Vina%yaka,七金山之第六。象頭Gayas%irs!a山之別名。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毘那怛迦,此云有障鬼神。有障鬼神,人形象頭,凡見他事皆為障礙。山峰似彼神頭,故以名也。」
毘那夜迦 (天名)Vina%yaka,又作毘那耶迦,毘那也迦,頻那夜迦,毘那耶怛迦,毘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譯云常隨魔,障礙神。人身象鼻,常隨侍人為障難之惡鬼神也。大日經疏七曰:「毘那夜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從妄想心生。」毘那夜迦含光軌曰:「毘那夜迦,常隨作障難,故名常隨魔也。(中略)毘那夜迦,亦名毘那怛伽。此云象鼻也,其形如人,但鼻極長,即愛香塵故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毘那怛迦,此云有障礙神。有一鬼神人形象頭,凡見他事,皆為障礙。」希麟音義七曰:「毘那夜迦,舊云頻那夜迦,皆不正梵語也。應云吠那野怛迦,此云障礙神,謂現人身象頭,能障一切殊勝事業故。」退治此實類毘那夜迦之法,稱為[言*我]那缽底,即歡喜天。人身象頭,雙身抱合,男神為實之毘那夜迦,女神者,觀音菩薩為退治彼,現毘那夜迦女形與彼抱合而生歡喜心之相也。此云大聖歡喜天。歡喜天
毘那夜迦秘要 (經名)毘那夜迦[言*我]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之略名。
毘那夜迦含光軌 (經名)毘那夜迦[言*我]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之異名。以是為含光師之記也。
毘那夜迦[言*我]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經名)一卷,唐含光記。記大聖歡喜天之秘法。
毘伽摩 (藥名)雪山中良藥名。見慧琳音義十三。梵Vigama。
毘伽羅 (雜名)Vya%karan!a,新譯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譯曰聲明記論。關於五明中聲明,即語學之俗書總名也。慈恩寺傳三曰:「印度梵書名為記論,其源無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說,傳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說,故曰梵書。其言極廣,有百萬頌,即舊譯云毘伽羅論者是也。然其音不正。若正,應云毘耶羯刺諵(音女咸反),此翻為聲明記論。以其廣記諸法能詮,故名聲明記論。昔成劫之初,梵王先說,具百萬頌。後至住劫之初,帝釋復略為十萬頌。其後北印度健[馬*太]羅國婆羅門睹羅邑波膩尼仙又略為八千頌,即今印度現行者是也。近又南印度婆羅門為南印度王,復略為二千五百頌,邊鄙諸國多盛流行,印度博學之人所不遵習。此並西域音字之本,其支分相助者。復有記論略經,有一千頌,又有字體三百頌。又有字緣兩種:一名間擇迦,三千頌。二名溫那地,二千六百頌。此別辯字緣字體。又有八界論八百頌,此中略合字之緣體。」又寄歸傳四謂:「一、創學悉談章,亦名悉地羅窣睹Siddhir astu,此云成就吉祥章,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轉,成十八章,總有一萬餘字,合三百餘頌(以三十二字為一頌)。相傳是大自在天所說,六歲童子學之,六月方了。二、蘇呾羅Sutra,一切聲明根本經也。譯略詮,謂略詮要義,有一千頌。是波尼[何-可+爾]Pan!ini仙所造,八歲童子誦八月。三、[馬*太]睹章Dhatu,有一千頌,專明字元,功用如上經。四、三棄羅章Khila,棄羅者,荒梗之義,如田夫開創疇畎,故可云三荒章:一頞瑟吒[馬*太]睹Astadha%tu,有一千頌,使曉七例(即八轉聲,即蘇槃多聲,Subanta),十羅聲(有十種羅字,明三世之異),述二九之韻(丁岸多聲之十八轉)。二文茶(Man!d!a Mun!d!a)凡一千頌,明合成之字體,如樹之一目,梵云苾力叉Vr!ks!a,引二十餘句經文共相雜糅,方成一事之號。三鄔拏地Un!adi,則與上文茶大同,廣略為異。此三荒章,十歲童子三年勤學,方解其義。五、苾栗底蘇呾羅Vrtti-sutra,即前蘇呾羅之釋。於上古作釋,其類多,於中妙者十八千頌,中天竺那蘭陀寺學士闍耶昳底Jaya%ditya所造。歿,距今三十載。已上聲明論之五經,猶如支那之五經。六、朱[何-可+爾]Curn!i,有二萬四千頌,釋苾栗底蘇呾羅,學士缽顛社羅Patan^jali所造。明習前經。學之,三年方了。七、伐[木*致]呵利論Bhartrhari-s/a%stra,有二萬五千頌,釋前之朱[何-可+爾],大學士伐[木*致]呵利所造。是護法Dharmapa%la同時人。歿,距今四十年。八、薄伽論Va%kyapadiya,頌有七千,釋七千頌。述聖教量及比量之義,作者同上。九、蓽拏,有本頌三千,伐[木*致]呵利所造。釋有一萬四千頌,護法菩薩所造。極天地之奧秘,窮人倫之精華。若人學至此,方曰善解聲明。」又唯識樞要上末曰:「劫初梵王創造一百萬頌聲明論,後帝釋略為十萬頌,次有迦多沒羅仙,略為一萬二千頌。次有波膩尼仙,略為八千頌。已上四論總名處所,為根本之聲明也。今現行者僅為後二經。又有聲明論三百頌,波膩尼仙所造。有聲明略本頌一千頌,後有八界論八百頌。又有聞釋迦論一千五百頌。又有溫那地論二千五百頌。此五聲明並名根裁,為根本之處所聲明生智解之所依也。然護法菩薩造二萬五千頌,名雜寶聲明論(寄歸傳所謂蓽拏也),西方以聲明為究竟之極論,盛行於世。」百論疏上之下曰:「毘伽羅論釋諸音聲法。」涅槃經疏五曰:「毘伽羅論者,此云字本論。」婆藪槃豆法師傳曰:「八部毘伽羅論及四皮陀六論。」
毘利差 (異類)Vr!ks!a,餓鬼名。譯曰樹。見正法念經十七。
毘里瞿仙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東南隅之火天下。火天眷屬。六火天之一。白色。為使者形。兩手捧獨股杵。
毘佛略 (術語)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新云毘富羅。十二部經之第十。譯曰方廣經。稱方正廣大之經典。小乘之長阿含經,大乘之華嚴法華等諸經是也。若對於小乘,則一切之大乘經悉為方廣經。大乘義章一曰:「毘佛略經,此名方廣。理正曰方,義備名廣。若依小乘,諸正為方,言多曰廣。」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毘佛略,此云方廣。」大日經疏九曰:「梵音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毘富羅法界。」然智度論三十三曰:「廣經者,名摩訶衍,(中略)鞞佛略(力夜反),秦言未曾有經。」是上所謂毘佛略,即方廣經,稱為摩訶衍,譯曰廣經。毘佛略,譯為第十一部之未曾有經。然他經論,未曾有經之梵名為阿浮達磨。二者相異,應考。
毘佉羅 (人名)須達長者家老婢之名。掌長者庫藏之財寶。常腰繫數百鍵鑰。出納取與,一切委之。性慳貪,嫌佛法,作此言:吾家長者愚迷,受沙門術,供給無止。遂發惡願欲不見聞三寶。末利夫人聞之,與須達共謀,欲以佛力調伏彼。一日,請佛於宮中,使彼持珍寶至宮中。老婢於宮中遭佛,以扇掩面,不欲見佛。佛以神力現無數之佛,徹扇使見之。彼既見佛,疾走歸家,以白[疊*毛]纏頭,入木籠中臥。佛曰:此女於我無緣,於羅[目*侯]羅有因緣,彼能化之。乃還祇洹告羅[目*侯]羅使度彼女。羅[目*侯]羅身變轉輪聖王,至須達家,變老婢為玉寶女。老婢大喜,受聖王十善戒。心既調伏,於是羅[目*侯]羅復本身,為說三歸,授五戒,老婢聞法未舉頭頃,證須陀洹果。見觀佛三昧海經六,法苑珠林九十六。梵Vika%ra%。
毘低羅 (人名)須達長者家老婢之名。高麗本之觀佛三昧經作毘佉羅。毘佉羅
毘何羯喇拏 (雜名)Vya%karan!a,毘伽羅
毘侈遮羅 (術語)鞞侈遮羅那三般那之略。
毘舍 (雜名)Ves/a,又曰鞞舍。天竺四姓之一。譯曰商。吠舍
毘舍也 (雜語)Vis!is!ya,又作毘沙耶。譯曰境界,國。大日經疏十曰:「怛他竭多,如來也。毘舍也,境界也。如來之境界,所謂如如。」梵語雜名曰:「國,尾沙耶。」
毘舍支 (異類)毘舍遮之女天女餓鬼也。住於廁。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南方之餓鬼中。毘舍支在焉。
毘舍佉 (雜名)Vis/a%kha%,又作鼻奢佉。星名,當於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記八曰:「毘舍佉,是二月星名,此云長養,即功德生長也。」釋迦譜一曰:「毘舍佉漢云沸星。」玄應音義十八曰:「毘舍佉,或云鼻奢佉。此譯云別枝,即是氐宿。」彌勒上生經疏上曰:「梵云毘舍佉,此云黑鹿。」
毘舍耶 (天名)Vijaya,又作微舍耶,毘社耶。微誓耶
毘舍浮 (佛名)Vis/vabhu%,又作毘舍符,毘濕婆部,鞞恕婆附,毘攝羅,毘恕沙付,毘舍婆,鞞舍,隨葉,浮舍。第三十一劫中第二佛之名。智度論九曰:「鞞恕婆附,秦言一切勝。」慧苑音義上曰:「毘舍浮,正云毘濕婆部。言毘濕婆者,此云遍一切也。部,自在也。言遍一切皆得自在,或翻為一切有也。」華嚴疏鈔十六曰:「上云毘舍浮又云遍勝。」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毘攝浮,舊言毘攝羅,亦云隨葉佛,此云種種變現也。」梵網述記上曰:「毘恕沙付者,亦名毘舍婆,亦言鞞舍,亦言浮舍,亦言隨葉。此云一切勝,亦云廣生。」
毘舍婆 (佛名)佛名。毘舍浮
毘舍闍 (異類)Pis/a%ca%,又作毘舍遮,辟舍柘,畢舍遮。持國天所領鬼之名稱。孔雀王咒經下曰:「毘舍闍,梁云顛鬼。」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畢舍遮,舊云毘舍闍,又作毘舍遮,鬼名也。餓鬼中勝者也,亦言顛狂鬼也。」同二十四曰:「畢舍遮,舊經中名毘舍闍,亦言辟舍柘。」慧苑音義下曰:「毘舍闍王,毘舍闍之王,即是東方提頭賴吒,此云持國。謂護持國土領二部鬼:一名毘舍闍,此云噉精鬼。二名乾闥婆,此云尋香也。」
毘舍羅 (神名)Vis/a%la,神王名。佛祖統紀三十七曰:「染武帝天監元年,帝夢釋迦檀像入國,乃遣郝騫等往西竺求之,(中略)郝騫謝文華等八十餘人,應詔西行求像。至舍衛國,從王乞像。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適邊。乃令三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圖一相。卯時運手,午時既就。頂放光明,際霪香雨。騫負像東還。乃渡大海,嘗聞甲冑之聲在後,忽異僧禮像而言曰:毘舍羅神王護像至彼,廣作佛事,言訖而隱。」
毘舍遮 (異類)毘舍闍。胎藏界曼荼羅之南方,其位在焉。
毘舍離 (地名)Vais/a%li,又作毘耶離,鞞舍離,維耶,維耶離,鞞舍隸夜。新云吠舍釐。國名。譯曰廣嚴。中印度也。維摩大士住此國。又,佛滅一百年,七百賢聖為第二結集之處。此國內之種族曰離車,亦曰跋闍子(此國城之鼻祖名離車,當時有三城郭,開擴莊嚴,名毘舍離,詳說於善見律中,載離車之部),後為阿闍世王所併。吉藏維摩經疏一曰:「毘耶離城,亦云毘耶離國。此是六大城中一大城,十六大國中一大國也。毘耶離,或云毘舍離,或云鞞舍離。此云廣博嚴淨,亦云好稻,復云好成。」西域記七曰:「吠舍釐國,舊曰毘舍離國,訛也,中印度境。」四分戒疏二上曰:「毘舍離者,多論云廣嚴城也。」玄應音義四曰:「毘耶離,或作毘舍離,或云維耶離,亦云鞞奢隸夜,皆梵言訛轉也。正言吠舍釐,在恒河南,中印度境,七百賢聖於中結集處所也。」即今印度恒河北岸,干達克河東岸。今譯毘薩爾。
毘舍佉母 (人名)即鹿子母也。
毘舍佉優婆夷 (人名)Bis/a%kha%upa%sika%,又云毘舍佉鹿母,毘舍佉母。單云鹿母,又云鹿子母。夫人名。毘舍佉者,星名。此夫人之生日當於此星,故以為名。優婆夷者,總謂女子之信佛道者,又從子而稱鹿母或鹿子母。俱舍光記八曰:「鹿母者,毘舍佉夫人。毘舍佉,是二月星名,從星為名。此云長養,即功德生長也。是彌伽羅長子兒婦,有子名鹿,故云鹿母,從子為名。生三十二卵,卵出一兒,故婆沙一百二十四云毘舍佉鹿母。」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是星名也,此女因星得名,五分律云鹿子母,是也。」
毘舍囉婆拏 (天名)又作毘舍羅Vais/ravan!a,毘沙門之具稱。
毘陀 (術語)Veda,一作鞞陀,又作皮陀,韋陀,圍陀等。新云吠陀,鞞陀。婆羅門經書之名。譯曰明,或智。觀無量壽經曰:「臣聞毘陀論經說。」韋陀
毘陀羅 (異類)又作迷怛羅。西土有咒法,起死屍使去殺人,是名毘陀羅法。十誦律二曰:「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著衣著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說:我為某故作毘陀羅,即誦咒術,是名毘陀羅成。若所欲殺人,或入禪定,或入滅盡定,或入慈心三昧。若有大力咒師護念救解,若有大力天神守護,則不能害。是作咒比丘,先辦一羊。若得芭蕉樹,若不得殺前人者,當殺是羊若殺是樹。如是作者善,若不爾者,還殺是比丘,是名毘陀羅。」(優婆塞五戒相經所說同)。梵網經下曰:「咒殺謂毘陀羅等。」同與咸疏註中曰:「毘陀羅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屍令起,謂使鬼去殺人。」毘奈耶一曰:「鞞陀路婆,鬼著尸也,使起殺人。」慧琳音義三十五曰:「迷怛羅,唐言起屍鬼也。」案,毘陀羅者,起屍鬼之名也,法眾經陀羅尼品謂之韋陀羅,灌頂經所謂彌栗頭韋陀羅者是也。梵Veta%la。
毘奈耶 (術語)Vinaya,一作鼻那夜,毘那耶,又云毘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謂佛所說之戒律。譯曰滅,或律,新譯曰調伏。戒律滅諸過非,故云滅,如世間之律法,斷決輕重之罪者,故云律,調和身語意之作業,制伏諸要行,故云調伏。毘尼母論一曰:「毘尼,名滅。滅諸惡法,故名毘尼。」大乘義章一曰:「言毘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滅。」行事鈔中一曰:「毘尼,或云毘奈耶,或云毘那耶,此翻為律。或以滅翻從功能為號。終非正譯,故以律翻之,乃當正義。」義林章二本曰:「毘奈耶者,此云調伏。」探玄記一曰:「毘奈耶,此云調伏。調者和御,伏者制滅,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玄應音義十四曰:「毘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毘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毘奈耶,皆由梵音輕重聲之訛轉也。此譯云離行,行並道也。謂此行能離惡道,因以名焉。」【又】(書名)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之略名。
毘奈耶雜事 (書名)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之略名。
毘怛迦 (術語)Vitarka,譯曰尋。麤心於境尋求,謂之尋,細心於境伺察,謂之伺,此尋伺舊名覺觀。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云毘怛迦,此云尋。毘遮羅,此云伺。尋謂尋求,伺謂伺察。或思或慧於境推求麤位名尋。此二種於境審察細位名伺,故言尋伺。舊名覺觀者,案梵本菩提名覺,毘缽舍那名觀。譯人不尋梵語,致斯乖失也。」
毘泥迦 (術語)毘尼
毘首 (天名)毘首羯磨之略。毘首羯磨
毘首羯磨 (天名)Vis/vakarman,又作毘守羯磨。新云毘濕縛羯磨。帝釋之臣,化作種種工巧物,又司建築之天神也。毘首羯磨,譯種種工業。因之西土之工巧者祭此天云:智度論四曰:「巧變化師毘首羯磨天。」順正理論十二曰:「毘濕縛羯磨天。」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毘濕縛羯磨天,此譯種種工業,案西國工巧者多祭此天也。」起世因本經七曰:「時帝釋天王欲得瓔珞,即念毘守羯磨天子,時彼天子即便化作眾寶瓔珞奉上天王。若三十三天眷屬等須瓔珞者,毘守羯磨悉皆化作而供給之。」止觀五曰:「譬如毘首羯磨造得勝堂。」同輔行曰:「毘首,是天家巧匠也。」
毘首羯磨化人造佛像 (傳說)止觀輔行一曰:「如阿含云:佛昇忉利以神足力制諸弟子不令知處,二王(優填王與波斯匿王)憶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養,優填王以栴檀香作,匿王以紫磨金作,悉高五尺。初召工匠,與重寶償,無能造者。毘首羯磨化為人,來為王造像。下斧之聲,上至忉利,聞者解脫。」(二王造佛之事,出增一阿含經二十八。而無毘首羯磨造佛之事)。
毘首羯磨化身鴿 (傳說)天帝釋欲試尸毘王之檀波羅蜜,使毘首羯磨變身為鴿,自變鷹逐之。鴿飛來,入於王腋下,王以身施鷹而救鴿命。見智度論四。
毘首羯摩三昧耶 (術語)大日如來工巧之三摩地也。見瑜祇經。
毘耶 (地名)Vais/a%li,毘耶離城也,維摩居士之居處。肇論曰:「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
毘耶離 (地名)Vais/a%li,城名。毘舍離
毘耶娑問經 (經名)二卷,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大寶積經廣博仙人會之別譯也。
毘若南 (雜名)毘闍那
毘若底 (術語)Vijn^apti,譯曰識。了別之義也。義林章一末曰:「梵云毘若底,此翻為識,識者了別義。」唯識樞要上本曰:「梵云毘若底,丁[何-可+爾]反,識也。」
毘若底摩呾剌多 (雜語)Vijn^aptima%trata%,譯曰唯識。二十唯識述記上曰:「毘若底,此云識。摩呾剌多,此云唯。」
毘城 (地名)毘耶離城也,維摩居士居之。
毘指多婆多 (雜名)Vijitavat,日之別名。譯曰勝者。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六。
毘室羅懣拏 (天名)毘沙門之具稱。毘沙門天
毘訖羅摩阿迭多 (人名)Vikrama%ditya,國王名。譯曰超日王。西域記二曰:「室羅伐悉底國,毘訖羅摩阿迭多王,唐言超日。」
毘俱胝 (菩薩)Bhrukut!i,又作毘俱知。胎藏界觀音院三十七尊中之一尊也。謂之毘俱胝菩薩。又云毘俱胝觀音。又云毘俱胝天女(八大觀音之一),毘俱胝者,皺之義,此天女從觀音額上之皺中生,故名毘俱胝。譯曰瞋目。三目四手忿怒形之天女也。不空罥索心咒王經下曰:「毘俱胝天女,毘俱胝,周言瞋目。」大日經疏五曰:「觀音左邊置聖者毘俱胝,其身四手,右邊一手垂數珠鬘,一手作施願印,左邊一手持蓮華,一手持軍持。面有三目,如摩醯首羅像,首戴髮冠,如毘盧遮那髮髻冠形。」同十曰:「佛大會中,時諸金剛現大可畏降伏之狀,狀如無有能伏之者。時觀音額皺中現此菩薩,西方謂額上皺文為毘俱胝,如今人忿時額上有皺也。此菩薩現身作大忿怒之狀,時諸金剛皆有怖心,入金剛藏身中。時彼毘俱胝進至執金剛藏前,時彼亦大怖畏,入如來座下而言:願佛護我。時佛謂彼毘俱胝言:姊汝住。時毘俱胝即住已白佛,唯佛所教敕,我當奉行。」蘇婆呼經下曰:「苾唎俱胝,此云忿像也。」陀羅尼集經六,有觀自在毘俱胝菩薩三昧法印咒品,具說念誦之法。
毘俱胝觀音 (菩薩)八大觀音之一。毘俱胝天女,從觀音額上生之忿怒身也。毘俱胝
毘俱胝菩薩 (菩薩)尊稱毘俱胝天女曰菩薩。毘俱胝
毘俱胝菩薩一百八名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佛說毘俱胝菩薩一百八名之咒。持者得生於極樂世界。
毘流波叉 (天名)Viru%paks!a,四天王之一,廣目天之梵名也。
毘紐 (天名)Vis!n!u,微瑟紐
毘紐笯 (天名)微瑟紐
毘紐女天 (天名)此為梵天眷屬。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南方。此天由勝生黃金蓮,於其上生梵天云,肉色,右手為拳,置於膝,左手為掬勢,仰而出。
毘笈摩 (飲食)藥名。頻伽陀
毘留勒叉 (天名)增長天之梵名。四天王
毘殺社缽利色迦羅 (衣服)Bhais!ajya-paris!ka%ra,比丘十三資具衣之一。百一羯磨十曰:「毘殺社缽利色迦羅,藥資具衣也。」
毘婆尸 (佛名)Vipas%yin,又作毘缽尸,微缽尸,鞞婆尸,毘婆沙,維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譯曰勝觀,種種觀,種種見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釋迦菩薩第三阿僧祇劫滿時,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種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進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論九曰:「賢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秦言種種見。」慧琳音義十八曰:「毘缽尸,或云微缽尸,前劫中佛名也,唐云勝觀。」慧苑音義上曰:「毘婆尸,此云淨觀,或云勝觀,亦云勝見,或曰種種觀也。」梵網經述記下曰:「毘婆尸,亦名毘婆沙,亦名維衛。即是梵音有輕有重故有不同,其義一也。此云勝見,亦云種種見,亦云廣見。」慧沼最勝王經疏曰:「第三祇滿修相好,初逢勝觀,亦云弗沙,翅足讚佛超於九劫。」
毘婆尸佛經 (經名)二卷,趙宋法天譯,佛為苾芻說過去毘婆尸佛四門遊觀,出家轉法輪之事,與長阿含大本緣經之後分同本。
毘婆沙 (佛名)佛名。毘婆尸。【又】(術語)Vibha%s!a%,又作鼻婆沙,鞞婆沙,毘頗沙。譯曰廣說,勝說,異說。俱舍光記一曰:「毘者名為廣,或名為勝,或名為異,婆沙名說。」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毘婆沙,或言鼻婆沙,隨相論作毘頗沙。此云廣解,或言廣說。亦云種種說,或言分分說,同一義也。」
毘婆娑 (雜語)數量之名。譯數十萬兆。見本行集經十二。
毘婆沙師 (術語)毘婆沙論中之諸師也,五百阿羅漢,各立異義,而釋發智論,是名毘婆沙論,因此指彼諸阿羅漢稱為毘婆沙師。
毘婆娑律 (書名)善見律毘婆沙之異名。
毘婆沙論 (書名)Vibha%s!a%-s%a%stra,廣解廣說經論之義者,總名毘婆沙論,是通名也,然別題毘婆沙論者,藏中有四部:一、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鞞婆沙論。三、五事毘婆沙論(已上小乘)。四、十住毘沙論(是大乘)也。其他律部有善見律毘婆沙。
毘婆舍那 (術語)Vipas%yana%,又作毘缽舍那。譯曰觀,見,種種觀察等。觀見事理也。起信論元曉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毘缽舍那,此云觀。」慧琳音義十八曰:「毘缽舍那,唐云觀。」涅槃經疏十二曰:「毘婆舍那,此翻為觀,亦云見。」慧苑音義上曰:「毘缽舍那,此云種種觀察,謂正慧決擇也。」
毘婆闍婆提 (流派)Vibhajya-va%din,譯曰分別說部,分別論師。其部所說,有是有非,以更要分別故,名為分別說部。此由他人名之也。俱舍光記二十曰:「說非盡理,半是半非,更須分別,故名分別說部。梵云毘婆闍縛地,毘婆為分別。縛地為部,舊云毘婆闍婆提者,訛也。」
毘婆毘婆舍那 (術語)Vipas/yana-vipas/yana,毘婆舍那毘婆舍那之重言也,重重觀真理之謂。善見律十曰:「毘婆毘婆舍那,漢言觀苦空無我。」
毘梨 (術語)Virya,毘梨耶之略。
毘梨耶 (術語)Virya,又作毘離耶,尾唎也。六度之一。譯曰精進,又曰勤。或曰忍辱。大乘義章十二曰:「毘離耶者,此云精進。練心於法,故說為精。精心務達,故稱為進。」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進。欲樂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謂之精進。」梵語雜名曰:「勤,尾唎也。」
毘梨勒 (植物)果物名。毘醯勒
毘梨沙伽那 (異類)龍王名。住頻闍訶山下之池中,能解僧佉論,頻闍訶婆娑外道就之學僧佉。見天親傳。梵Vr!s!agan!a,Va%rsagan!ya。
毘婁真 (人名)王名。譯曰愛樂。見慧琳音義二十六。梵Virucin。
毘陵 (地名)又云毘壇。荊溪大師之住地也。因稱毘陵師,毘陵尊者等。毘壇
毘琉璃 (人名)Viru%d!haka,國王名。又稱流離王,琉璃王,婁勒王,維樓黎王,樓黎王,毘婁勒王等。新作毘盧釋迦王,毘盧宅迦王。生時與琉璃寶俱,故號毘琉璃,又由大夫人之讖,而名惡生王。舍衛國(新曰室羅伐悉地國),波斯匿王(新譯勝軍王)之子,末利夫人所生。弒父王而嗣位,又以舊怨滅迦毘羅城之釋種。西域記六曰:「毘盧釋迦王,舊云毘流離王,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毘盧宅迦王,舊言毘流離,一也。」琉璃王經曰:「舍衛國王,時有太子,名維樓黎。產育之初與琉璃寶俱,因以為號。」毘奈耶雜事七曰:「勝鬘夫人至九月滿,便誕一男,容貌端嚴,人所樂見。經三七日聚會宗親欲為其兒施立名字,(中略)時大夫人謂群臣曰:我豈先時不作是語。觀斯婢女(指勝鬘即末利夫人),身形美觸,必當喪我憍薩羅城。大臣白言:誠有斯語。此子未生,國大夫人已為作不祥之記。應與此兒名為惡生。」
惡生王逆害 (故事)西域記六云:「初勝軍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於釋種,釋種鄙其非類,欺以家人女,重禮而嫁之。勝軍王立為正后。其產生之男為毘盧釋迦王。毘盧釋迦欲就舅氏受業,至此城,見新講堂,就中憩駕。諸釋聞之,逐罵曰:卑賤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諸釋所建,擬佛之居。毘盧釋迦嗣位後,追復先辱,便興甲兵,云云。」經律異相七,引釋迦畢罪經(今不傳)曰:「波斯匿王新紹王位,遣使迦毘羅衛求婚,諸釋五百集會,皆大瞋恚。曰:吾家大姓,緣何而與婢子結婚?時摩訶男,告諸釋曰:波斯匿王為人暴惡,或能壞吾國界。時摩訶男之婢生一女,面貌端正,沐浴衣被,與彼波斯匿王,言此我女也,可以成親。王喜,拜此女為第一夫人(即末利夫人)。後,生一男兒,集相師使作名。相師曰:求夫人時,諸釋共議與不與,彼此流離,今以太子名流離。」毘奈耶雜事七曰:「劫毘羅城釋子大名(即摩訶男)有一婢名明月,常使出園中探華。日日常採多華,結鬘獻於大名。大名褒之,號此女曰勝鬘。後此女遇佛世尊入城乞食,深起敬心,以自飯食奉施之,誓願言:願我此福捨婢身,永獲大富貴。後彼勝光王(即舍衛國波斯匿王)出遊獵,乘馬奔逸,遂至劫毘羅國,入彼大名園。勝鬘見之,種種方便給事於王。王感其機智,請之於大名。將歸立為第二夫人。後生一子,即惡生太子也。後惡生太子,與大臣子苦母(與太子同日生)出城遊獵,至劫毘羅城,入釋迦園,諸釋子大辱之。惡生還憍薩羅城,告左右曰:汝等憶持,父王沒後,我紹位時,告我此事。苦母曰:善哉太子,快出此語,願堅其心。紹位時,我當為說。後,惡生太子起逆害心,與長行大臣謀放逐父婆波斯匿王,自紹王位。時苦母白王言:大王顧念諸釋子怨不?王於是興兵滅諸釋。」涅槃經十六曰:「琉璃太子,以愚痴故,廢其父王,自立為主。復念宿嫌,多害釋種。取萬二千釋種諸女,刵劓耳鼻,斷截手足,推之坑塹。」
惡生王滅釋種往昔因緣 (本生)毘奈耶雜事九詳說之。興起行經上曰:「過去久遠世,於羅閱祇大城中時穀貴飢饉,(中略)其時羅閱祇有大村數百家,名曰吱越。村東不遠有池名曰多魚,吱越村人將妻子詣多魚池,止於池邊捕魚食之。時捕魚人採魚著岸上,在於陸跳。我爾時為小兒,年適四歲,見魚跳而喜。時池中有兩種魚:一種名麩,一種名多舌。此自相謂曰:我等不犯人,橫被見食,我等後世要當報此。佛語舍利弗:汝識爾時吱越村人男女大小不?則今迦毘羅越國諸釋種是,爾時小兒者我身是,爾時麩魚者毘樓勒王是,爾時多舌魚者今毘樓勒王相師婆羅門惡舌者是(即苦母)。」
惡生王生入地獄 (傳說)毘奈耶雜事九曰:「佛記惡生王於七日後為猛火焚燒,墮在無間大地獄中。惡生聞之,大懼怖。苦母曰:如乞索婆羅門,入舍乞求,不得物時,欲使其家生種種不吉祥事。何況沙門喬答摩所有親族,被王誅盡,寧無深重怨恨之言耶。隨其惡心為咒詛耳。王若懼,則於後園中池水內造一柱樓,王應詣彼七日居住,日滿後,方可入城。王便使造樓,將諸宮人及苦母昇樓住。一夜過已,苦母白王言:大王,一夜已過,餘六夜過,當共入城。如是二三乃至七日。苦母言今日安穩可共入城中。時四面忽雲起。諸宮人相謂曰:莊嚴結束,可往城中。有一女以日光珠安偃枕上自嚴飾。雲去天晴,日光忽現,照觸寶珠便火出,燒其偃枕。猛炎上騰,即燒樓閣。諸宮人等四散馳走,惡生苦母皆被火燒,身皆爛熟,俱大號叫,便墮無間大地獄中,受諸極苦。」涅槃經二十曰:「阿闍世王,復於前路聞舍婆提毘流離王乘船入海遇火而死。」琉璃王經曰:「佛言諸比丘:彼琉璃王,肆意惡逆,罪盛乃爾。卻後七日,有地獄火,當燒殺之,現世作罪便現世受。大使奏讖,怪與佛同。王大恐怖,乘船入海,冀得自免。停住海中,至七日期盡,水中則有自然火出。燒船及王,一時灰滅。」楞嚴經八曰:「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毘庾娜蘗帝 (雜語)譯曰生。生出也。見大日經疏九。
毘訶 (術語)毘訶羅Viha%ra之略。僧坊之梵名也。毘訶羅
毘訶提 (衣服)衣名。舍衛國波斯匿王聞阿難說法歡喜,施家中第一毘訶提衣,使作三衣。見中阿含毘訶提經。梵Vihati巴Ba%hitika%。
毘訶羅 (術語)又作鼻訶羅,鞞訶羅,尾賀羅Viha%ra,譯曰住處,寺,僧坊。玄應音義六曰:「毘訶囉,此云遊行處,謂僧所遊履處也。今以寺代之。言寺者,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俱舍光記十五曰:「毘訶羅,義翻為寺。」大日經疏三曰:「僧坊,梵音毘訶羅,譯為經處,即是長福住處也。白衣為長福故,為諸比丘造房。令持戒禪慧者得庇禦風寒暑濕種種不饒益事,安心行道。」同十一曰:「寺者毘訶羅,此方譯為住處。」求法高僧傳上曰:「毘訶羅,是住處義。此云寺者,不是正翻。」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毘訶羅,亦云鼻訶羅。」梵語雜名曰:「尾賀(引)囉。」
毘訶羅波羅 (職位)Viha%rapa%la,譯曰護寺。守護一寺及和集僧而白事者。求法高僧傳上曰:「若作番直典掌寺門,及和僧白事者名毘訶羅波羅,譯為護寺。」
毘訶羅莎弭 (雜名)Viha%rasva%min,譯曰寺主。造寺之人也。求法高僧傳上曰:「造寺之人名為寺主,梵云毘訶羅莎弭。」
毘提訶 (地名)Videha,舊云弗婆提,弗於逮。四大洲中,東大洲之名。故云東毘提訶。毘者勝之義,提訶者身之義,譯曰勝身。又譯前。以此洲在諸方之前故也(東方為前)。西域記二曰:「東毘提訶洲,舊曰弗婆提,又曰弗於逮,訛也。」法華玄贊二曰:「吠是勝義,題呬云身,即東毘提訶之名。彼毘提訶,男聲中呼。此吠題呬,女聲中呼。」瑜伽倫記一下曰:「毘提訶,此云勝身。」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東毘提訶,或云弗婆提,或云弗於逮,皆梵音訛轉也。此云前,在諸方之前也。」俱舍論十一曰:「東勝身洲,東[陝-夾+(區-品+夾)]西廣,三邊量等,形如半月。東三百五十,三邊各二千。」又毘提訶洲有二中洲之附屬,與本洲同名,一云提訶,二云毘提訶。即身洲。譯曰勝身洲。俱舍論十一曰:「勝身洲邊二中洲者:一提訶洲,二毘提訶洲。」俱舍光記十一曰:「提訶,此云身。毘提訶,此云勝身。」
毘奢隸夜 (地名)城名。毘舍離
毘奢蜜多羅 (人名)梵音Vis/va%mitra,紀元前六世紀頃之人。釋尊幼年時師事之人也。
毘嵐 (雜名)又作毘藍,鞞嵐,毘藍婆,鞞藍婆,吠藍婆,吠嵐婆,吠嵐僧伽。譯曰迅猛風。暴風名。玄應音義一曰:「毘嵐,或作毘藍婆,或作鞞嵐,或云吠藍,或作隨嵐,或言旋藍,皆是梵之楚夏耳。此譯云迅猛風也。」慧苑音義上曰:「毘藍風,正云吠藍婆。吠者散也,藍婆者所至也。曰:此風所至之處,悉皆散壞也。又云:毘者不也,藍婆者遲也。謂此風行最極迅急也。舊翻為迅猛風是也。其水輪下風輪亦與此風輪同名也。」慧琳音義十三曰:「吠嵐僧伽,劫災時大猛風名也。此風猛暴,能壞世界。」梵Vairambhaka。
毘睇 (術語)Vidya%,譯曰明咒。真言之陀羅尼也。陀羅尼能破眾生之煩惱闇障,故名明。求法高僧傳四曰:「毘睇譯為明咒,陀羅是持。」
毘搜紐 (天名)Vis!n!u,又作毘瘦紐,毘瑟紐之變音。毘瑟紐
毘富羅 (術語)Vipula,又作尾布羅。譯曰廣大。大日經疏九曰:「梵音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毘富羅法界。」【又】(地名)Vipula,又作毘布羅,鞞浮羅,山名。譯曰廣博脅山。在摩竭陀國,常人所見,故佛處處引之為喻。瑜伽倫記三上曰:「廣博脅山者,舊云毘富羅山,其形如非天脅也。」翻梵語曰:「鞞浮羅山,譯曰大也。」智度論二十八曰:「計一劫中一人積骨過於鞞浮羅大山(此山天竺人常見,以易信,故說)。」涅槃經二十二曰:「一一眾生,一劫之中所積身骨,如王舍城毘富羅山。」月藏經八曰:「毘福羅山。」西域記九曰:「山城北門西有毘布羅山。」
毘跋耶斯 (術語)譯曰念處。即四念處也。
毘缽 (雜語)毘缽舍那Vipas/yana%之略,譯曰觀。觀想真理也。性靈集二曰:「持三秘密達毘缽。」
毘缽尸 (佛名)又作微缽尸,Vipas/yin,佛名。毘婆尸
毘缽舍那 (雜語)譯曰觀。毘婆舍那
毘缽囉哩曳薩多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譯曰反背互相著合掌。大日經疏十三曰:「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稍似坐禪人手相加之形。此名毘缽囉哩曳薩哆合掌,此云反背互相著合掌。」梵Viparyasta。
毘瑟怒 (天名)又作毘瑟笯。天神名。
毘楞伽 (物名)具云釋迦毘楞伽S/akra%bhilagnaman!iratna,寶玉名。觀無量壽經曰:「釋迦毘楞伽寶以為其臺。」名義集三曰:「釋迦毘楞伽寶,此云能勝。」
毘楞羯梨 (人名)國王名。對勞度差婆羅門請一偈,為以千釘釘身。見賢愚經一,經律異相二十五。
毘頗沙 (雜語)Vibha%s!a%,論名。毘婆沙
毘琉璃 (天名)Virud!haka,四天王之一。增長天之梵名也。
毘摩 (地名)Vimala%,江名。譯無垢。翻梵語九曰:「毘摩,應曰毘磨羅,譯曰無垢。善見律十二。」【又】(天名)Vimala%,譯曰無垢。最勝王經八曰:「毘摩天女妙辯才。」
毘摩羅 (天名)Vimala%,天女名。大自在天之婦也。西域記二曰:「跋虜沙城東北,五十餘里,至崇山,山有青石大自在天婦像,毘摩羅天女也。聞之土俗。曰:此天像者,自然有也。靈異既多,祈禱亦眾。」
毘摩羅詰 (菩薩)Vimalakirti,舊稱維摩詰,新云毘摩羅詰,鼻磨羅難利帝,譯曰無垢稱。西域記七曰:「毘摩羅詰,唐曰無垢稱,舊曰淨名。然淨則無垢,名則是稱。義雖取同,名乃有異。舊曰維摩詰,訛略也。」玄應音義八曰:「鼻磨羅難利帝,此譯云無垢稱,稱者名稱也。」
毘摩羅闍 (人名)Vimara%ja,譯曰無垢王。見玄應音義二十六。
毘摩質多 (異類)毘摩質多羅之略。毘摩質多羅
毘摩質多羅 (異類)Vimalacitra,新云吠摩質呾利。阿修羅王之名。譯曰淨心,綺畫,寶飾等。娶乾闥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於帝釋,即帝釋之舅也。法華文句二曰:「毘摩質多,此云淨心。亦云種種疑,波海水出聲。名毘摩質多,即舍脂父也。觀佛三昧云:索乾闥婆女生舍脂,帝釋業力,令其父居七寶殿,納為妻。」法華玄贊二曰:「梵云吠摩質呾利,此云綺畫,明文其身。或云寶飾,用冠其服。云毘摩質多羅,訛也。此為最大,天帝釋之婦公,舍支之父也。說此因緣如宗輪疏。」二十唯識述記下曰:「吠摩質呾利王者,舊云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者也。天帝釋設支夫人之父也。此云綺飾,或云綵畫。」
毘樓那 (雜名)風名。探玄記二十曰:「毘羅那風者,應是毘嵐風,此云旋猛風也。」毘嵐
毘樓勒迦 (天名)Viru%d!haka,增長天之梵名。
毘遮羅 (雜語)Vica%ra,譯曰伺,尋伺之伺也。毘怛迦
毘播迦 (術語)Vipa%ka,譯曰異熟。第八識之異名也。第八識為無記性,與業因之善性惡性相異而成熟者,故曰異熟識。唯識述記二末曰:「毘播迦,此云異熟。毘者異也,播迦者熟義。」
毘羯羅 (神名)藥師經所說十二大將之一。
毘質多羅 (雜語)Bicitra,譯曰善。大日經疏一曰:「此善字,梵云毘質多羅。有端嚴義,種子義。譬如已得果實,復還種子也。」
毘盧 (佛名)Vairocana,毘盧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稱。即密教之大日如來也。碧岩九十九則曰:「肅宗皇帝問忠國師:如何是十身調御?國師云:檀越踏毘盧頂上行。帝云:寡人不會。國師云:莫認自己清淨法身。」大慧普說二曰:「高步毘盧頂,不稟釋迦文。」普燈錄十八曰:「坐斷毘盧頂[寧*頁],須是沒量大人。」今僧人於七月中元結盂蘭盆會,首座僧裝為毘盧佛,誦經施食,戴毘盧帽。因帽有毘盧佛小像,故名。
毘盧印 (印相)毘盧遮那(即大日如來)之入定印也。大日之入定印為法界定印,其印相,仰左手右手重於其上,二大指相[(扣-口)*主],舒著頭指。左右頭指之中節上下重合。深入禪定而觀見法界眾生之相也。見胎藏界曼陀羅大鈔一。
毘盧帽 (物名)黃檗僧所用之帽子也。
毘盧遮 (人名)比丘名。增一阿含經三曰:「降乾沓和懃行善行,所謂毘盧遮比丘是。」梵Viruca。
毘盧宅迦 (人名)王名。舊云毘流離王是也。見玄應音義二十三。
毘盧折那 (人名)Vairocana,國王名。譯曰遍照。
毘盧擇迦 (天名)又作鼻溜荼迦。舊云毘琉璃。四天王中南方天王之名,秦譯增長。四天王
毘盧釋迦 (人名)Viru%d!haka,國王名。舊云毘琉璃王。西域記六曰:「毘盧釋迦王,舊曰毘琉璃,訛也。」毘琉璃
毘盧覺王 (佛名)毘盧舍那佛也。
毘盧舍那 (佛名)Vairocana,又作毘盧遮那,鞞嚧杜那,毘盧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稱也。解此者諸家不一。準天台以毘盧舍那與盧舍那及釋迦,如其次第配於法報應三身。毘盧舍那,譯曰遍一切處。盧舍那,翻曰淨滿。法華文句會本二十五曰:「法身如來名毘盧,此翻遍一切處。報身如來名盧遮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法華玄義六曰:「境妙究竟顯,名毘盧遮那。智妙究意滿,名盧舍那。行妙究竟滿,名釋迦牟尼。」已上天台之釋義,以毘盧舍那與盧舍那分配於法報之二身,即理智之二者也。華嚴則以此二者為梵名之具略,而為報身佛之稱號,譯曰光明遍照,或單譯遍照。因舊經(晉譯)說盧舍那,新經(唐譯)說毘盧遮那故也。華嚴探玄記三曰:「盧舍那者,古來譯或云三業滿,或云淨滿,或云廣博嚴淨。今更勘梵本,具言毘盧舍那。盧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毘者,此云遍。是謂光明遍照也。」慧苑音義上曰:「按梵本:毘字應音云無廢反,此云種種也。盧遮那,云光明照也。言佛於身智以種種光明照眾生也。或曰:毘遍也。盧遮那,光明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法相家亦如天台,主張三身配屬之說。義林章七末曰:「瓔珞經云:毘盧舍那佛是受用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也。」密家以毘盧舍那為理智不二之法身佛稱號,或翻大日,或翻遍照,或翻最高顯廣眼藏。大日經疏一曰:「梵音毘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闇遍明之義也。」同十六曰:「所謂毘盧那者,日也。如世間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長一切萬物,成一切眾生事業。今法身如來亦復如是,故以為喻也。」即身成佛義冠註下曰:「金剛頂義訣上云:毘盧遮那,此翻最高顯廣眼藏。毘者,最高顯也。盧遮那者,廣眼也。先有翻為遍照王如來(指玄奘十一面經),又有翻為大日如來。」然密教中亦有分不兩說。千臂千缽大教王經一曰:「說教之根宗,本有三:一者毘盧遮那法身,本性清淨出一切法,金剛三摩地為宗。二者盧遮那法身,出聖性普賢願行力為宗。三者千釋迦化現千百億釋迦,顯現聖慧身,流出曼殊室利身,作般若母為宗。」此二身分屬之義也。般若理趣釋上曰:「毘盧遮那如來名遍照報身佛,於色界頂第四禪色究竟天成等正覺。」此是二身不分之義也。
密教毘盧遮那佛 (佛名)大日如來
毘盧遮那經 (經名)大毘盧遮那神變加持經之略稱。即大日經也。
毘盧舍那五聖 (名數)金剛界之五智如來也。五聖中,毘盧舍那如來為中心,故標舉之。
毘盧遮那成道經 (經名)大日經之異名。
毘盧遮那三摩地法 (經名)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之略名。
毘盧遮那五字真言 (真言)[8740]阿,[877A]尾,[876A]囉,[87A4]吽,[8779]欠之五字也。有不空譯之毘盧遮那五字真言修習儀軌一卷。
毘盧遮那五字劍印明 (印相)毘盧遮那五字真言修習儀軌曰:「二手合掌二頭指屈而相著,如劍形。真言曰:那謨三曼多勃[馬*太]喃,阿尾囉吽欠。」
毘盧遮那如來菩提心讚 (雜名)稱大日經轉字輪品金剛手所說之六句。其文曰:「歸命菩提心,歸命發菩提。稽首於行體,地波羅蜜等。恭禮先造作,歸命證空者。」
毘曇 (術語)Abhidharma,巴Ahidhamma,阿毘曇之略。新云阿毘達磨。譯曰無比法。新翻對法。論藏之總名也。無比法及對法者,智慧之別名也(智慧為無比之勝法,故云無比法。又以智慧對觀法,故名對法)。以三藏中之論藏詮顯學者之智慧故也。然則毘曇之名雖為涉於大小乘論藏之通名,而常指小乘薩婆多部之論藏如發智,六足,婆沙,俱舍等之諸論而云毘曇。總即別名也。因之此論旨名毘曇宗。即小乘二十部中之薩婆多部也。天台淨影等古師,常對於成實宗而稱毘曇。
毘曇宗 (術語)小乘二十部中之薩婆多部也。此部以發智六足等諸阿毘曇論最具足,故稱毘曇宗。立我為無而法為有者也。俱舍宗屬之。
毘曇孔子 (雜語)釋氏要覽下曰:「西秦慧嵩,善阿毘曇論,時重號毘曇孔子。」
毘曇有門 (術語)小乘薩婆多部阿毘曇論之宗旨,立一切諸法實有,故對於成實宗之空門而謂為有門。三論玄義曰:「毘曇已有無義而執法有性。」
毘曇成實 (雜名)小乘之毘曇宗與成實宗也,與言俱舍成實同。
毘輸[馬*太] (雜語)Vis/uddha,譯曰清淨。大日經疏九曰:「毘輸[馬*太]是清淨,達摩濕闍多法界生義,此言如來頂相。」
毘輸安呾囉 (人名)Vis/va%ntara,太子名。舊云蘇達拏太子是也。寄歸傳四曰:「東印度月官大士作毘輸安呾囉太子歌,詞人皆舞詠遍五天矣,舊云蘇達拏太子者是也。」
毘輸遮囉那 (雜名)日之別名。譯曰觀者。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梵Vis/vacaran!a。
毘壇 (地名)毘陵也。荊溪湛然居之。止觀輔行序讚曰:「毘壇者,即毘陵也。亦云晉陵,今常州也。」
毘濕波 (雜名)Vis/va,又云毘濕婆。風名。譯曰不巧。玄應音義二十二曰:「毘濕婆風,又云毘濕波風,此譯云不巧風也。」瑜伽倫記七上曰:「毘濕婆風者,此云種種巧莊嚴風,如說毘濕羯摩天等名巧天。」
毘濕縛 (飲食)藥名。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毘濕縛藥,此云有種種功聖藥也。」梵Vis/va。
毘濕婆 (雜名)風名。毘濕波
毘濕婆部 (佛名)Vis/vabnu%,又作鞞舍。毘舍浮
毘濕飯怛囉 (人名)Vis/va%ntara,須達拏太子之別名也。譯曰眾異。唯識演秘四末曰:「毘濕飯怛囉,此云眾異,有多德技異眾人故,即須達拏太子別名也。」毘輸安呾囉
毘鞞得迦 (植物)又云尾吠怛迦,果名。舊云毘醯勒。毘醯勒
毘闍那 (雜語)Vijn^a%na,又云毘若南。譯曰識。了別之義也。毘婆沙論七曰:「毘闍那,秦言識。」瑜伽倫記一上曰:「毘若南,此云識,了別為義。」
毘闍柯 (人名)Bijaka,比丘名。譯曰種子。見法礪四分律疏二末。
毘闍耶 (人名)Vijaya,大臣名。譯曰難勝。見本行集經四十三。
毘闍耶多 (雜語)Vijaya%rtha,譯曰最勝好事。起世經二曰:「其轉輪王坐毘闍耶多,隋言最勝好事。」
毘藍婆 (雜名)又作鞞藍婆。暴風名。毘嵐
毘藍園 (物名)佛生會為安置誕生佛以眾花莊飾之屋形,禪林稱為花亭,又名毘藍園。花亭之南面,揭額,題毘藍園之三字也。毘藍園之名,迦毘羅城藍毘尼園之省略也。
毘職吉蹉 (術語)Vicikitsa%,譯曰疑。唯識述記六末曰:「又如職吉蹉是治療義,毘職吉蹉是疑義。」
毘職多缽[月*葛]婆 (人名)Vijitaprabha,北印度王子。譯曰調伏光。見慈恩傳二。
毘羅尼 (地名)河名。譯曰難度。譬眾生之愛欲也。寶積經百十曰:「若有眾生染著毘羅尼河(隋言難度),彼等身體即生不白不黑雲色。」梵Viran!i^。
毘羅婆 (植物)果名。頻婆
毘羅胝子 (人名)毘羅胝子者,苦行外道。淘糟飲汁。拔髮灰身。六師中之第三師也。
毘醯勒 (植物)又云鞞醯勒,毘梨勒,新云毘鞞得迦,尾吠怛迦。善見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義十六曰:「毘醯勒,西方果樹名也,今毘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毘鞞得迦,舊云鞞醯勒者,訛也。」梵語雜名曰:「毘醯勒,尾吠怛迦。」
毘蘭若 (人名)婆羅門名。請佛安居,廢忘而不知佛至,如來於三月唯食馬麥(引寶積經文毘蘭多下),然智度論等謂之阿耆達婆羅門。是毘蘭若取其國邑而名,阿耆達多應為其本名。巴Verau%ja。
毘蘭多 (地名)又作毘蘭,國名。佛於此國受毘蘭若婆羅門之請。三月安居。但食馬麥。即如來九惱之一也。大寶積經二十八曰:「如來昔在毘蘭多國,受毘蘭若婆羅門請,三月安居而食麥。」興起行經下曰:「我及卿等於毘蘭邑,故食浮麥九十日。」梵Vairantya。
毘攝浮 (佛名)舊言毘攝羅。毘舍浮
毘攝羅 (佛名)Vis/vabhu%,毘舍浮
毘灑迦 (異類)毘沙門所屬八大夜叉將之一。大日經疏五曰:「六名毘灑迦。」大疏演奧鈔十五曰:「毘舍迦,此云大滿大將,或云持法。」梵Vis!aka。
毘鐸佉 (寺名)Pit!t!aka,又作鞞鐸佉。伽藍名。譯曰嚼楊枝。西域記一曰:「象堅窣堵波北山巖下有一龍泉,是如來受神飯已,及阿羅漢,於中漱口嚼楊枝,因即種根,今為茂林。後人於此建立伽藍,名鞞鐸佉,唐言嚼楊枝。」
毘囉梨 (動物)野狐之類,取人而食。大威德陀羅尼經十五曰:「毘囉梨,此野狐類,殺人食噉獸也。」
毘囉拏羯車婆 (動物)Viran!akacchapa,譯曰龜。見名義集二。
(術語)心所法名,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識百法中五遍行之一。梵語指底Cint,以使心造作之作用而名。俱舍論四曰:「思謂能令心有造作。」唯識論三曰:「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大乘義章二曰:「思願造作名思。」梵語雜名曰:「思,指底。」
三思 (名數)凡發動身語二業,有三思:一審慮思,將發語而先審慮之思也。二決定思,起決定心而將發動之思也。三動發勝思,正發身語而動作善惡事之最勝思也。此中以前二思為意業,以第三動發勝思為身語二業。見義林章三末。
思大 (人名)南岳尊者慧思,從陳帝受大禪師之號,因云思大。更尊而云思大禪師,或云思大和尚。佛祖統紀六曰:「帝可之,令隨師還山。將行,餞以殊禮,稱為大禪師。思大之名,蓋得於此。」
思已業 (術語)於心中分別思惟之思業而現行為言語之謂也。
思法 (人名)六種羅漢之一。阿羅漢
思法阿羅漢 (人名)二十七賢聖之一。六種阿羅漢之一。恐證果退轉而自殺欲入無餘涅槃之羅漢也。
思食 (術語)第六識相應之思心所,於可意境而生希望,意思資潤,諸根增長。又思想飲食,令人不死。如小兒視梁上懸囊,及望梅止渴等。
思益經 (經名)思益梵天所問經之略名。
思益梵天所問經 (經名)四卷,秦羅什譯。思益者梵天之名,說大乘之實義而破小乘之偏小。
思惟 (術語)思量所對之境而分別之也。無量壽經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又對於定心之無思無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謂之思惟。觀無量壽經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導序分義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
思惟手 (術語)五手之一,如如意輪觀音右手當其頰,標思惟之相也。大日經疏十六曰:「不思議具慧者,菩薩作思惟手。」註曰:「與如意輪菩薩手同,亦如前淨居天印也。」
思惟經 (書名)思惟略要法之異名。
思惟要法 (書名)思惟略要法之略名。
思惟如意足 (術語)四如意足之一。
思惟略要法 (書名)一卷,秦羅什譯。先明形疾輕微,心病深重,次明四無量觀法,白骨觀法,觀佛三昧法,法身觀法,十方諸觀法,觀無量壽佛法,諸法實相觀法,法華三昧觀法。
思假 (術語)思惑也。思惑之體,虛妄無實,故云思假。止觀六曰:「思假者,謂貪瞋痴慢。此名鈍使,亦名正三毒。」同輔行曰:「慢入痴攝,故但云三。」
思量 (術語)思慮量度事理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思量識 (術語)三能變識第二之名。三能變
思量能變識 (術語)第七識也。
思惑 (術語)新云修惑,舊云思惑,愛惑,假惑。三乘之聖人於修道所斷之貪瞋痴等迷事惑也。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
思緣 (雜語)思惟緣念也。金光明經上曰:「入大寂空三昧,思緣放大光明。」
思慧 (術語)三慧之一。思惟自理而得之智慧也。於定散之中,屬於散慧。
思禪師 (人名)天台第二祖,南岳慧思禪師也。
(術語)梵語[馬*太]都Dha%tu,譯曰界。差別之義。彼此之事物,差別而無混濫也。大乘義章八末曰:「界別為界,諸法性別,故名為界。」止觀五上曰:「界名界別。」【又】性之義。謂事物固有之體性。大乘義章八末曰:「經名為界,亦名為性。」止觀五上曰:「界名界別,亦名性分。」俱舍光記一曰:「族義持義性義為界。」【又】因之義。生他物之原因也。唯識論十曰:「界是藏義,或是因義。」起信論義記中本曰:「中邊論云:法界者,聖法因為義故,是故名法界。此中因義,是界義故也。」百法疏曰:「界是因義,中間六識,藉六根發。六境牽生,為識為因,故名為界。」【又】種族之義。於事物有種族也。俱舍論一曰:「法種族義,是界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案此義可解為三界十八界等多界之界,不可釋為法界之界。【又】持之義。謂事物各維持自相也。俱舍論八曰:「能持自相,故名為界。」俱舍光記一曰:「持義為界。」【又】語根之義。總稱語根語幹謂之界。
界內 (術語)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也。此三界對於界外之國土而云界內。界外
界內教 (術語)謂對沈淪三界中之眾生教斷見思二惑出離三界之法門也。天台之藏教通教是也。四教儀曰:「此二教是界內教。」同集註下曰:「藏通三乘,斷惑出界。(中略)對界外方便等土,名界內教,以此二教化界內也。玄義五上曰:「若隨界內好樂,說前兩教位。」
界內事教 (術語)天台謂三藏教。彼教精究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事相之法門,而理唯為偏真之空理,究理最為淺薄,故貶之為界內事教。玄義三上曰:「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觀界內十二因緣事為初門。」又曰:「通教亦有三人,同以體智觀界內十二因緣理。」
界內理教 (術語)天台謂通教。彼教事相之談遜於藏教,窮理稍深,達為生即無生,空即不空,故褒之為界內理教。
界內惑 (術語)三惑中見思之惑,招三界之生死,故名界內惑。
界分 (術語)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也。界為分之義,常語之為界分。行事鈔羯磨篇曰:「拔群迷之重累,出界分之深根。」資持記上一之五曰:「界分即三有依報。」
界尺 (物名)文房之具。以引罫線兼鎮紙幅者。
界外 (術語)三界外之國土也。三界外有諸佛菩薩之淨土,謂之界外,三界謂之界內。此界外之淨土,天台差別為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之二土。寶窟中末曰:「三界外者名無漏。」
界外教 (術語)對於斷見思惑離三界,於界外淨土受變易生死之法身菩薩教斷無明而成佛之法門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為界內教,別圓二教為界外教。玄義五上曰:「若隨界外好樂,說後兩教位。」同六下曰:「三藏不說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儀集註下曰:「此教明界外獨菩薩法,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二教,別後圓教。」又曰:「圓教菩薩以界外滅諦為初門。」
界外事教 (術語)天台之別教也。別教之菩薩迷中道之理重,故分別無量之事法,以之為方便而使悟理,謂之為界外事教。見七帖見聞七。玄義三上曰:「別教佛與菩薩,俱知界外十二因緣事。」
界外理教 (術語)天台之圓教也。圓教之菩薩迷理輕,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談一切萬法為中道實相之妙理,謂之界外理教。玄義三上曰:「圓教佛與菩薩,俱觀界外十二因緣理。」又曰:「無作迷中輕,故從理得名。」
界如 (術語)十界與十如。天台之法相。一念項中一念三千
界如三千窗 (雜語)修天台一念三千觀法之窗。觀一念具三千諸法,是乃天台宗之觀法。此三千諸法,為由十界與十如與三世間而成者,故謂之界如三千。
界身足論 (書名)六足論之一。阿毘達磨附錄。
界品 (術語)俱舍論一部九品之第一。此品明諸法之體性,故名界品。界者性之義也。俱舍光記一曰:「界者性也,性之言體也。此品明諸法體,以界標名。」
界畔字 (術語)[8740]字五轉中,成菩提之[874A]與入涅盤之[874B]二字稱為界畔字。以菩提涅槃之二轉盡煩惱生死之邊際故也。見悉曇三密鈔上。
界會 (術語)遍界悉集會也。九條錫杖文曰:「恭敬供養三尊界會。」
界趣 (術語)三界六趣為生死輪迴之處所。
界繫 (術語)此繫屬於欲界之法,彼繫屬於色界之法等。有於色心之諸法各定其界之繫屬者,謂之界繫,判定其界繫,謂之界繫分別。俱舍論二曰:「十八界中,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中略)繫謂繫屬,即被縛義。」【又】三界之繫縛。指業而言:凡夫以業為三界所繫縛者。羯磨疏序曰:「夫聖人之利見也,妙以清澄界繫亡我靜倒,以為言焉。」濟緣記一上曰:「界是苦道,繫是業道。」
炭頭 (職位)禪林之稱呼。司炭柴者。
幽旨 (雜語)幽妙之旨趣也。華嚴玄談一曰:「照住幽旨。」
幽冥 (術語)雖為有理,而幽遠非常識所及之處。又,三惡道無真理光之處(即冥土)。無量壽經下曰:「壽終後世,尤深尤劇。入其幽冥,轉生受身。」八十華嚴經十一曰:「一一毛孔現光明,普遍虛空發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
幽途 (雜名)幽冥之途,死後所趣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止觀四上曰:「幽途綿邈,無有資糧。」
幽儀 (術語)幽冥之儀容也。謂死者之靈。
幽靈 (術語)幽界之精靈也,六道眾生不可眼見者,皆為幽靈。人命終已後,其形體不可見,故謂之幽靈幽儀等。道宣律師感通錄曰:「幽靈隨喜。」二十唯識述記序曰:「幽靈守昏而永翳。」
(譬喻)以譬物之無礙。法華經神力品曰:「能持此經者,於諸法之義,名字及言辭,樂說無窮盡。如風於空中,一切無障礙。」
風刀 (譬喻)命終時,體中風大動搖,支解身體,其苦如以利刀刺之,故云風刀。止觀四曰:「年時稍去,風刀不奢,豈可晏然坐待酸痛。」同輔行曰:「言風刀者,人命欲盡,必為業力散風所解,如解[韋*(備-人)]囊,使息風不續。如解溝瀆,使血脈不流。如解機關,使筋節不應。如解火炬,使煖氣滅盡。如解坏器,使骨肉分離。」釋氏要覽下曰:「正法念經云:命終時刀風皆動,如千尖刀刺其身上。顯宗論云:為人好發言,譏刺他人,隨實不實,傷切人心,由此當招風刀之苦。」
風大 (術語)四大之一。造作物質之四元素之一。動為性,長為業。
風三昧 (術語)具云風奮迅三昧。起大風之禪定也。止觀一曰:「阿難入風三昧,四派其身。」同輔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風奮迅。」
風天 (天名)金剛界曼荼羅中四執金剛神之一。位於曼荼羅之西南角,幢幡為三摩耶形,[8770]字為種子,[8770]字者風大之種子也。【又】金剛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眾也。位於西方。【又】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院中之一眾,位於最西北。大日經疏五曰:「最西北隅置護方風天眷屬。」同十曰:「風神真言曰:皤也吠,即以本名為真言也,以皤字為體也。」同義釋七曰:「[口*縛],野吠。野吠即是風之正音,以[口*縛]字為真言體。」(真言體即種子)。秘藏記末曰:「風天赤黑色,持幢幡,右手持杖,上半月形,左手按腰。」陀羅尼集經十二有風天之印咒法。 0118.JPG
風中燈 (譬喻)世間之轉壞,人命之無常,譬之風中之燈火也。智度論二十三曰:「世間轉壞如風中燈。」方廣大莊嚴經五曰:「無有堅實,如風中燈,如水上泡。」坐禪三昧經曰:「誰能知死時,所趣從何道?譬如風中燈,不知滅時節。」
風色 (譬喻)以風無色,譬物之無也。成實論二曰:「世間事中,兔角龜毛鹽香風色等,是名無。」
風災 (術語)大三災之一。一大劫中第三期壞劫之末(合成住壞空四中劫為大劫),起而蕩盡世界之大風災也。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三禪天。三災中災害最廣大者。
風定 (術語)風三昧也。
風前燈 (譬喻)風燈
風前燭 (譬喻)風燭
風界 (術語)四界之一。風之自性為風界,界者性之義,持之義,差別之義也。造作一切物質之四元素之一。動為性,使他增長為業。俱舍論一曰:「地水火風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為界。(中略)風界能長,(中略)風界動性。」
風航 (譬喻)乘順風之船也。以譬淨土門之易行。往生論註上曰:「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
風鈴 (物名)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就十七祖僧伽難提出家,他時聞殿前銅鈴風吹聲,難提迦耶問曰:鈴鳴耶?風鳴耶?伽耶答曰:非風,非鈴,我心鳴耳。見傳燈錄二僧伽難提章。此事與六祖之風幡同意。
風鼓山相擊 (雜語)六祖壇經之偈語。風鼓,災風鼓動也。山相擊,須彌崩倒也。因本經曰:「大三災時,有大黑風吹使海水兩披。取日宮殿,置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後久久,大風復取第三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乾枯。六日出,天下煙起。至七日出,天下洞然。直至梵天。火災之後,布大黑雲,周遍降雨,滴如車輪。無數千歲,其水漸長,至光音天,此水復減。有大風起,鼓動波濤,起沫積聚,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有梵天宮。其轉滅,依前聚沫。次第成就他化自在天宮。直至成四天下。依前建立。水災之後,其次久久,大僧伽風至果實天,其風四布吹諸天宮。使諸天宮相拍,碎若粉塵。直至天下諸大山王,相拍亦然。六祖壇經曰:「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
風際 (雜名)風輪之際底也。風輪者,即世界之最底,凡一世界之成立,於虛空上生風輪,風輪上生水輪,水輪上生金輪因而漸生須彌四洲也。風輪
風輪 (雜名)此世界之最下底,風輪下,虛空也,但準於後三輪名之為空輪,合為四輪。俱舍論十一曰:「先於最下依止虛空有風輪生,廣無數,厚十六億踰繕那。」虛空者即空輪也,此空輪之上風輪生,風輪之上水輪生,水輪之上金輪生,上有九山八海。輪者取其形橫圓,且其體質堅實而名之也。俱舍論十二曰:「如是風輪其體堅密,假令有一大諾健那以金剛輪奮威懸擊,金剛有碎風輪無損。」
風輪際 (雜名)風輪之際限,是一世界之最底下也。
風輪壇 (雜名)壇場為半月形者。見諸部要目。
風輪三昧 (術語)五輪三昧之一。行者修禪定起相似智慧,如風之空而無礙,能動萬物而又破壞之。智慧無礙,發出世之善根,又破一切之煩惱,故有此名。
風幡 (地名)傳燈錄五,六祖章曰:「儀鳳元年,屆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講涅槃經。師寓止廊廡間,暮夜風颺剎幡,聞二僧對論。一云幡動,一云風動,往復酬答,未曾契理。師曰:非風幡動,動者自心耳。印宗竊聞此語,竦然異之。」無門關第二十七則曰:「非風非幡。」因此世俗稱僧德曰:「論妙風幡,法傳衣缽。」
風燈 (譬喻)風中之燈火也,以譬世相之無常。止觀七曰:「口若春蛙,心如風燈。」萬善同歸集五曰:「無常迅速,念念遷移。石火風燈,逝波殘照。露華電影,不足為喻。」
風顛 (人名)清康熙間陝西人,名超常,號風顛。俗姓李,名福。十四歲娶妻。十八歲,忽一夜猛然觸醒萬物無常,方纔日落,又是五更。與妻同眠,明是活鬼相守。乃信口道,一十四歲配姻緣。可笑夜夜伴鬼眠。四恩無義今宵悟。再不落他火坑間。即起往西山寺出家。苦參六載,夜聞谷風大悟。著有語錄六萬餘言。西安城西南隅風顛洞內,有師坐化真身。頭面身衣,皆用泥金貼糊,惟兩手指爪宛然如生。
風壇 (術語)風者動之義,隨處為本尊,謂之風壇。
風奮迅三昧 (術語)起猛烈之風分散支體之三昧也。止觀一曰:「阿難河中入風三昧,四派其身。」同輔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風奮迅,分身四派。」法華文句二曰:「於恒河中入風奮迅三昧,分身為四分。」
風燭 (譬喻)風前之燈燭也,以譬物之無常。西域記八曰:「世間富貴。危甚風燭。」往生講式曰:「一生是風前之燭,萬事皆春夜之夢。」
軍那 (植物)Kunda,花名。大日經疏五曰:「如軍那華,其華出西方。亦甚鮮白。」
軍持 (物名)Kun!d!i,又作軍[金*持],君持,運[打-丁+遲],君遲,鍕[金*持],捃稚迦,君稚迦Kund!ika%,千手觀音四十手中軍持手所持之瓶也。大悲心陀羅尼曰:「若為求生諸梵天上者當於軍持手,真言:唵(引)[口*縛]曰囉(二合)勢佉囉嚕叱[牟*含]。」案軍持如瓶形。僧人舀水器也。君遲
軍荼 (物名)梵名Kun!d!a,火爐之義。即密家護摩所用之火爐也。凡行護摩,先造四肘之壇高一[拱-共+桀]手,中鑿軍荼,徑圓一肘,深十二指,於兩重作緣,內緣高闊各一拇指,外緣高闊各四指。底正中,於此以泥作輪像及跋折囉之像,柄向南出,使作丁字形。柄長四指,闊亦四指,橫頭長八指,高闊各四指。又於外作一土臺,形如蓮華。於次外敷師之座位。又於軍荼之四周,布吉祥草,以為聖眾之座位。若鑿造軍荼不能時,即以赤色畫其形狀,中安火爐為法。蓋護摩有息災增益降伏鉤召敬愛之五種。隨其種類,而火爐之形不同。息災之護摩,其形正圓,增益正方形,降伏三角形,鉤召金剛形,敬愛蓮花形。出於金剛頂略出念誦經四,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等。【又】軍荼利之略。
軍荼利 (物名)Kun!d!ali,又作軍遲。譯曰瓶。軍持
軍荼利明王 (明王)五大明王之一。具名阿密哩多軍荼利。譯曰甘露瓶。甘露附錄。 0101.JPG
軍荼利明王法 (修法)以甘露軍荼利明王為本尊,為息災或降伏而修之秘法。又曰甘露軍荼利明王法,略曰軍荼利法。出於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等。
軍荼利夜叉 (明王)明王者總為暴惡之忿怒相,故謂之夜叉。夜叉者暴惡之義。
軍荼梨金剛曼荼羅 (圖像)若欲受持軍荼利法,應先畫其像。遍身青色,兩眼俱赤,攬髮成髻,其頭髮之色,黑赤交雜,如三昧火焱,張眼大怒,上齒皆露,以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兩頭相交,垂在胸前,仰頭向上。其兩蛇之尾,各穿像耳,尾頭垂下至肩上。其二蛇之色,如黃侯蛇,赤黑間錯,其像有。八臂手,右最上之手把跋折羅,屈臂向上。下之第二手把長戟柱,屈臂向上,其戟上下各有三叉,皆有鋒刃,一頭向上,一頭[(扣-口)*主]地下。第三臂壓左之第三臂,兩臂相交在胸上。右手中把兩赤蛇。其蛇相交各向像面。左手亦把一頭赤蛇。兩手各作跋折羅印,兩手大指各捻小指之甲,餘指皆伸,即以左手壓右腋之前,次以右手壓左腋之前,即是身印也。下之第四臂,仰垂下向,勿著於右胯,五指皆伸,施無畏手也。左之上手中把金輪形,屈臂向上,輪有八角,轂輞成具。下之第二手,中指以下二指,各屈向掌,大指捻中指上節之側,頭指直豎,向上伸之,屈其臂肘手臂向右。下之第四手橫覆左胯,指頭向右。八手之腕中皆著金釧,以紫色地散華錦之天衣,絡於髆頂背,其天衣之頭分左右各垂向下。以綠表紅裏之帶用繫其腰,虎皮與錦鞔其兩胯,其兩腳脛各有赤蛇,絞其腳脛。其兩蛇之色赤黑間錯,使其像立於七寶蓮華上,其右腳之指,向右邊,其左腳之指,向左邊,其像左邊踝子以下畫一鬼王,身似人之形軀,貌麤大,作白象頭,屈膝跪坐,舉頭向上,瞻仰像顏。其鬼右手把蘿蔔根,屈臂向上,左臂平屈,展手仰掌,把歡喜團。其手兩腕皆著金釧,其鬼頸下著金瓔珞,以綠帶繫其腰上,以朝霞錦鞔其兩胯。見陀羅尼集經八。
軍荼利明王經軌 (經名)軍荼利儀軌,陀羅尼集經第九金剛阿密哩多軍荼利菩薩自在神力咒印品。
軍荼利儀軌 (經名)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之略名。
看山水陸 (術語)施餓鬼法謂之水陸法。施與水陸有情之意。又稱之為看山水陸。釋門正統四曰:「我朝文忠公軾,重述水陸法像贊,今謂之看山水陸,供養上下八位者是也。熙寧中東川楊鍔祖述舊規,又製儀文三卷,行於蜀中,最為近古。」
看方便 (雜語)禪錄之語。用心注意也。
看病 (雜語)看護病人也。梵網經下曰:「若佛子見一切病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僧祇律二十八說看病人法,其中記世尊洗病比丘之事緣。四分律四十一亦記此事,記佛誡而言曰:「汝曹比丘,自今已後,應看病比丘。(中略)若有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
看經 (儀式)禪家謂讀經也。
看糧 (雜名)禪家保護眾僧食料,報有無于典座之僧職也。任之者謂之看糧師。
(雜語)物體之重量也。俱舍論一曰:「可稱名重。」
重山 (譬喻)以譬煩惱之厚重也。止觀一曰:「月隱重山,舉扇類之。風息太虛,動樹訓之。」同輔行曰:「真常性月,隱煩惱山。煩惱非一,故名為重。」
重火 (流派)敬重火神者。事火外道也。佛道論衡序曰:「敬日重火之徒。」
重如 (術語)如如也。智之至極為智智,理之至極為如如。如如。梵網經開題曰:「重如月殿說三密自樂。」愛染講式曰:「重如月宮朵萬德而相應。」
重空 (術語)空之又空也。
重空觀 (術語)同重空三昧項。
重空三昧 (術語)有總別二名,別者單指重三三昧中第一,空空三昧之一,總者兼他稱無相無相,無願無願之二。三三昧
重定授菩薩戒法 (書名)一卷,明智旭重定。
重重帝網 (術語)帝釋天之珠網,重重交絡者,稱為因陀羅網(因陀羅,譯曰帝),以譬華嚴經所說如來依正之功德重重無盡也。探玄記一曰:「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重重無盡帝網門也。」玄門
重病堂 (堂塔)又作重病閣。延壽堂之異名也。
重頌 (術語)十二分教之一,梵語祇夜Geya,譯曰重頌。既宣說於上,更以偈頌結之也。法華經序品曰:「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重誨 (術語)重教也。無量壽經下曰:「受佛重誨。」
重障 (術語)為佛道重障者。大要有三種,一切之無明煩惱,謂之惑障,五逆十惡等謂之業障,三途八難等謂之報障。眾生為此等障礙不能開悟佛道也。唐華嚴經二曰:「摧重障山,見佛無礙。」
重複衣 (衣服)僧伽梨之異名。以重著鬱多羅僧上故也。
重閣講堂 (堂塔)在中印度毘舍離國獼猴池邊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後之毘舍離住獼猴河邊重閣講堂。」雜阿含經三曰:「一時佛住毘耶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大涅槃經上曰:「一時佛住毘耶離大林中重閣講堂。」
重緣心 (術語)忽然心起,緣善惡之境,謂之獨頭心,更相續而緣前念,謂之重緣心。小乘戒中亦立心戒,依此重緣心也。
重擔 (術語)眾生以煩惱為重擔,菩薩以眾生為重擔。無量壽經上曰:「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眾生,為之重擔。」同淨影疏曰:「聲聞捨物,不將眾生以為重擔。菩薩荷負,故用眾生而為重擔。」
重誓 (術語)又云重願。謂法藏菩薩前立四十八願,後更立三誓也。又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七願誓名號三誓中重誓名聲超十方,故云重誓。禮讚曰:「當知本誓重願不虛。」正信偈曰:「重誓名聲聞十方。」
重誓偈 (雜名)三誓偈之異名。
重翻 (術語)一種之梵本為二重三重之譯者。開元錄十曰:「單本原來一本,更無別本。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重關 (術語)禪語。謂悟道之難關也。
(雜語)梵語健達Gandha,譯曰香。玄應音義三曰:「健達,此譯云香也。」有情非情之氣分一切鼻可嗅者。大乘義章八末曰:「芬馥名香,此名不足,於中亦有腥臊臭,不可備舉,且存香稱。」俱舍論一曰:「香有四種:好香惡香,等不等香,有差別故。」此中以沈水等薰物為六種供養之一。大日經疏十一曰:「隨取華等,以心念加之。如華即以華真言,香以香真言加之。(中略)以如來加持力故,能成不思議業。」此香有塗香末香丸香等之別。
香為佛使 (雜語)香者為能通人之信心於佛之使,故云佛使。行事鈔訃請篇曰:「增一云:有設供者,手執香爐,而白時至。佛言:香為佛使,故須之也。」資持記下三之三曰:「以能通信,故云佛使。」
香為信心之使 (雜語)資持記下三之三曰:「賢愚經六云:佛在舍衛,放缽國長者,有子名富奇那,後出家證阿羅漢。化兄羨那,造旃檀堂請佛。各持香爐,共登高樓。遙望祇桓,燒香歸命。會佛及聖僧,香煙乘空在佛頂上,作一煙蓋。佛知即語神足比丘同往。」僧史略中曰:「經中長者請佛,宿夜登樓,手秉香爐,以達信心。明日食時,佛即來至。故知香為信心之使也。」
香如須彌 (譬喻)以香譬須彌山也。新譯仁王經上曰:「無色界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
香入 (術語)香,總嗅於鼻者。為十二入之一,故云香入。十二入
香几 (物名)同於香案。香爐之臺。見象器箋十九。
香山 (地名)在無熱池之北,閻浮提洲之最高中心。漢所謂崑崙山也。俱舍論謂之香醉山。今地學家所謂脫蘭斯喜馬拉雅山也。觀佛三昧海經曰:「雪山有樹,名殃伽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從香山來。以風力故,得至雪山。」俱舍論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出四大河。」西域記一曰:「贍部洲之中池者,阿耨婆答多池也,唐言無熱惱。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南山戒疏一上曰:「四河本源香山所出。(中略)俗云崑崙者,經言香山。」梵Gandhama%dana。
香山大樹緊那羅 (天名)居於香山大樹之緊那羅也。緊那羅者,八部眾之一,音樂之神。大樹緊那羅
香山寺 (寺名)在龍門山之陽,伊水之左,本為唐日照三藏之墓處,後因梁王之請立伽藍,敕為香山寺。危樓當溪,飛閣凌雲,石像七龕,浮圖八角,莊麗冠於天下。見賢首華嚴傳記一。
香丸 (物名)混合種種之香為丸者。用於密軌。
香口比丘 (人名)依歎佛功德而感得口中香氣之比丘也。釋門歸敬儀曰:「香口比丘,報由歎佛。正業所感,為人所名。」智度論十一曰:「阿輸伽王,一日作八萬佛圖,雖未見道,於佛法中少有信樂。日日請諸比丘入宮供養,日日次第留法師使說法。有一年少法師,聰明端正。次應說法,而在王邊坐。口有異香,王甚疑怪。謂彼欲以香氣薰王宮之人。語比丘言:口中有何等,開口看之。即為開口,無所有。與水使漱,香氣如故。王問大德,新有此香耶?抑舊有之耶?比丘答曰:自迦葉佛時有之。問如何而有?答曰:我昔於迦葉佛法中為說法比丘,在大眾中歡喜演說迦葉世尊無量之功德,自是以後,常有妙香出口中,世世不絕,恒如今日。」
香水 (術語)置香或花奉佛之水也。梵語閼伽。閼伽。蘇悉地經二曰:「器盛淨水,隨所作事,置本獻衣,復置塗香。依本法而作閼伽,燒香薰之,應誦真言。」大日經疏五曰:「調和香水,以鬱金龍腦旃檀等種種妙香。」
香水錢 (物名)僧之稅錢也。宋高僧傳八(神會傳)曰:「十四年,范陽安祿山舉兵內向。兩京板蕩,駕幸巴蜀。副元帥郭子儀,率兵平殄。然於飛輓索然,用右僕射裴冕權策,大府各置戒壇度僧,僧稅緡,謂之香水錢,聚是以助軍須。」
香水海 (雜名)香海
香水瓶 (器具)容閼伽水之瓶也。大日經疏八曰:「如香水瓶者,諸閼伽器亦然。當用金銀白琉璃等為垸,乃至商佉熟銅石木。或以樹葉新瓦,盛眾香水,置眾名花。」
香王 (菩薩)菩薩名。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曰:「其畫像法,任其大小,身肉皆白,面貌端正,頭戴天冠,頸有瓔珞,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無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於五道眾生。手下並畫黑鬼三五個,左臂屈肘,手當左嬭,以把蓮華,其華從腳下出生,其華白紅色,足下蓮華,亦白紅色。項背圓光,上有傘蓋,五色綿綺,以為衣服。兩重珠條,絡於髆上,一赤色,一黃色。」Gandhara%ja。
香王觀音 (菩薩)此菩薩為觀音之部屬,故於十五觀音中為香王觀音。在第十五數。
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記咒並畫法行法。
香王經 (經名)上經之略名。
香火 (物名)燒香燈火。人奉於寺廟之物。釋門正統四曰:「香火之嚴,於今為盛。」唐高僧傳一曰:「香火梵音,禮拜唱導。」
香火因緣 (雜語)古人盟誓。多設香火告神。故佛家謂彼此契合曰香火因緣。謂如結盟於宿世。故逾分相愛也。北史曰:「與主上有香火因緣,故相救援耳。」白居易詩曰:「香火因緣久願同。」
香木 (物名)出廁去穢之木。以香材造之,懸於竿端摩擦之而淨兩手。見象器箋二十。
香市 (雜名)即眾香市也。法苑珠林三界篇曰:「忉利天有七市:第一榖米市,第二衣服市,第三眾香市,第四飲食市,第五華鬘市,第六工巧市,第七婬女市。處處並有市官,是諸市中,天子天女,往來貿易,具市廛法以為戲。」
香衣 (衣服)敕許之色衣。元以香木染之,故名。後轉為種種之色。但台密等所用者赤而帶黃者也。禪宗濟家用黃色,洞家有種種。淨土宗紫緋之外皆通名香衣。但除藍色。見啟蒙隨錄二。按香衣謂香染之衣。香染
香合 (物名)入香之器。敕修清規念誦曰:「燒香侍者捧香合。」
香色 (雜語)香染之色。香染
香印 (雜名)同於香篆。香篆。象器箋十九曰:「希叟曇禪師廣錄禪房十事香印頌云:要識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燒炷旃檀牛糞,衲僧鼻孔校穿。」
[87A7]字香印 (術語)以香作阿彌陀種子[87A7]之形者。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熏真如法曰:「於其壇中,安置香爐。其香爐含攝觀自在周遍法界之相。以何為相?即其香印,應作紇哩文,其梵文[87A7]是也。(中略)我作其圖。」
香光莊嚴 (術語)心念佛,佛隨逐於吾身,猶如染香氣之人身有香氣也。楞嚴經五曰:「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越。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香味 (術語)色香味觸四極微之一。四微
香姓 (人名)Dron!a巴,Dona,婆羅門名。佛於拘尸那城沙羅雙樹間火葬訖,諸國王來,欲得其舍利,而開爭端,平分佛舍利止諸國之爭者。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曰:「時遮羅波國Amalakapa(巴Allakappa),諸跋羅民眾(巴Bulaya),及羅摩迦國Ra%magra%ma(巴Ba%maga%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毘留提國(巴Vet!hadipa),婆羅門眾,迦維羅衛國Kapilavastu(巴Kapilavatthu),釋種民眾S/a%kya(巴Sakya),毘舍利國Vais/a%li(巴Vesa%li),離車民眾,Licchavi^,及摩竭陀Magadha王阿闍世Aja%tas/atru(巴Aja%tasattu)。聞如來於拘尸城Kus/inagara(巴Kusina%ra),雙樹間取滅度,皆自會言今我宜往求舍利之分。時諸國王阿闍世等,即於國中下令,嚴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進渡恒河。先遣婆羅門香姓至拘尸城,求舍利。曰:不與則四兵在此,不惜身命,當以力取。拘尸城君臣不聽。曰:如來遺形不敢許,彼欲舉兵,則吾亦在此。時香姓婆羅門曉眾人曰:諸賢長夜受佛教誡,口誦法言,心服仁化。寧可諍佛舍利共相殘害耶。如來遺形,欲以廣益,舍利現在者,但當分取。眾咸稱善,命香姓分之。爾時香姓,以一瓶一石許之舍利,均為八分已,與八國,己請於眾人受其空瓶(取意),後分涅槃經曰:「姓煙婆羅門。」Dron!a者,量之義,非香姓之原語。香姓之名不詳。
香剎 (術語)佛寺也。香者,同香殿香室之香,剎者,梵語Ksetra之略。譯曰土田。
香附子 (飲食)梵語目窣哆Musta%,藥名。香藥三十二味之一。見最勝王經七。
香陀羅尼經 (經名)大金剛香陀羅尼經之略名。
香染 (術語)茶褐色,即黃帶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於木蘭色。此名香染者,以取乾陀羅香樹之汁染之也。谷響集五曰:「寶樓閣經中云:若以乾陀羅樹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龍。自註云乾陀羅樹香,安息香也。翻譯名義集三云:乾陀羅耶,正言犍達,此言香。金剛頂念誦經四云:若出家人,合著乾陀色衣。大日經不思儀疏云:袈裟者,乾陀色也。立印儀軌云:乾陀,褐色也。按字書云:褐,黃黑色。俗謂之茶褐色。一謂犍陀羅,黃色,梵名也。見名義集。」按名義集三曰:「犍陀羅,或劫賓那,此云黃色。」則香染為袈裟之本色明矣。
香亭 (物名)置香爐之小亭。器形如亭,四傍圍紗,前扁香亭兩字,同於真亭之製,內安大香爐。尊宿之喪赴壇場時,香亭在真亭之前。見象器箋二十。
香室 (堂塔)本為世尊之居室,今轉為佛殿之異名。毘奈耶雜事二十六註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Gandhakut!i,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義。不可親觸尊顏,故但喚其所住殿,即如此方玉階陛下之類,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順西方意也。」
香炷 (雜名)線香之類。又有香氣之燈燭。楞嚴經六曰:「能於如來形像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
香界 (雜語)謂佛寺也。見丹鉛錄。高適詩曰:「香界泯群有。」按語本維摩詰經。香國
香風山 (物名)在香山。香光明菩薩之住處。見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探玄記十五。
香音神 (天名)乾闥婆神也。香神
香神 (天名)又云香音神。八部眾之一,乾闥婆神Gandharva食香,從身放香,故云香神。玄應音義三曰:「犍沓和,又云犍陀羅,又作乾沓婆,或云犍達婆,或云乾闥婆。舊名也,今正言犍達縛。此云嗅香,亦云樂神。一云食香,舊云香神,亦近也。經中亦作香音神也。」
香案 (物名)香爐之機。香煙臺。行事鈔二衣篇曰:「經架香案經函之類。」
香城 (異名)般若經所說法涌菩薩之住處。常啼菩薩,於此所犧身求般若波羅蜜多。出於大般若三百九十八常啼菩薩品。止觀五上曰:「香城粉骨,雪嶺投身,亦何足以報德?」
香偈 (雜名)佛前燃香時所唱之偈。亦稱燒香回向文。常用者為華嚴經:「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臺遍法界,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薰證寂滅。」四句。此外見釋氏要覽卷上等。
香海 (雜語)香水之海。圍繞須彌山之內海,盡香水也。此有二:一蓮華藏世界之香水海。華嚴經八曰:「彼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蓮華。」探玄記三曰:「為異彼染士鹹烈海故,云香水海也。」更有一,為娑婆世界之香水海。俱舍論十一曰:「妙高為初,輪圍最後。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佛祖統記三十一曰:「第一香水海,橫廣八萬由旬。第二香水海,四萬由旬。(中略)第七香水海,一千二百五十由旬。」法華玄贊序曰:「騰香海而津八萬。」
香國 (雜名)佛國之名。維摩詰經曰:「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供養彼佛及諸菩薩。維摩詰化作菩薩,到眾香界。禮彼佛足,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飯香普熏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沈約文曰:「雖果謝庵園,飯非香國。而野粒山蔬,可同屬饜。」
香芻 (植物)香草。自恣之比丘以為座。祖庭事苑六曰:「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隨意比丘,應以生茅與僧伽為座,諸比丘並於草上坐。(中略)隨意即自恣也。」
香華 (物名)香與華俱為供養佛者,六種供養之二。法華經序品曰:「香華伎樂,常以供養。」後分涅槃經舉如來荼毘之式曰:「大眾各持無數香華寶幢幡蓋供養。」
香欲 (術語)色聲香味觸五欲之一。是為凡情之常欲,故名欲,止觀四下曰:「香欲者,即是鬱弗,氛氳,蘭馨,麝氣,芬芳酷烈,郁毓之物,及男女身分等香。」
香象 (菩薩)或稱香惠,赤色,不可息。賢劫十六尊之一。居金剛界外院方壇。南方四尊中之第一位。密號大力金剛或護戒金剛。【又】(異類)青色帶香氣之象。羅什之維摩經注釋香象菩薩之名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風。菩薩身香風,亦如此也。」此菩薩在北方之香聚山說法。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曰:「北方有菩薩住處,名香聚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香象,有三千菩薩眷屬常為說法。」梵Gandhahasti。
香象菩薩 (菩薩)維摩經之同聞眾。香象
白香象菩薩 (菩薩)維摩經之同聞眾。
香象之文 (術語)取世親菩薩造俱舍論所載之香象宣令故事,指俱舍論而言。俱舍論頌疏一曰:「于時世親至本國已,講毘婆沙。(中略)如是次第成六百頌,攝大婆沙。其義周盡,標頌香象。擊鼓宣令云:誰能破者,吾當謝之。」西域記張說敘曰:「欲窮香象之文,將罄龍宮之目。」【又】佛典之通稱,大方便報恩經四曰:「提婆達多,雖復能多讀誦六萬香象典(麗本作經),而不能免阿鼻地獄罪。」
香象大師 (人名)華嚴宗第三祖,名法藏,字賢首,日本多稱為香象大師。宋高僧傳五曰:「釋法藏,字賢首,姓康,康居人也。(中略)復號康藏國師是歟。」
香集 (界名)佛國名。虛空藏菩薩之本土。虛空藏菩薩經曰:「西方過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一切香集。彼國有佛,名勝華敷藏如來。彼佛今正為諸大眾轉妙法輪。彼有菩薩,名虛空藏。已從彼佛,聞深妙法,得諸禪定。時虛空藏菩薩,即與八十億菩薩俱頂禮佛足,身昇虛空,詣娑婆世界。」陳文帝之虛空藏菩薩懺文曰:「動神變相,去香集之境。放淨光明,來閻浮之界。」
香廚 (雜名)僧家之食廚,謂之香積香廚。蓋香者取香飯之義。香飯
香湯 (物名)密教有以香湯洗身之法,加合香藥三十二味。見最勝王經七。
香筥 (物名)盛香之器。又作香盒,香合。多為木製或漆製。其形以平圓為常。
香雲 (雜名)香煙為雲形者。最勝王經六曰:「所有種種香雲香蓋,皆是金光明最勝王威神之力。」
香塔 (堂塔)以香和泥而造之塔。
香煙 (雜名)供佛之香之煙。賢愚經六曰:「香煙如意,乘虛往至世尊頂上,相結合聚,作一煙蓋。」
香殿 (堂塔)佛殿之雅名。香室。求法高僧傳一曰:「根本香殿。」
香飯 (傳說)維摩自香積佛之世界齎供一會之大眾者。維摩經香積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離飲食而聞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中略)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少法者得弘大道。(中略)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佛言可往。(中略)時化菩薩,既受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受佛威神力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其上。時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香飯普熏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中略)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大慈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摶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中略)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賜。」
香蓋 (雜名)香煙上結為蓋形者。最勝王經六曰:「見彼香煙,一剎那頃,變成香蓋。」
香臺 (堂塔)佛殿之別稱。寄歸傳一曰:「富羅勿進香臺。」【又】香爐之臺。
香塵 (術語)塵者染污之義。色聲香味等為污人之情識而覆真性者,故斥之曰塵。香者六塵之一。三藏法數二十八曰:「塵即染污義,謂能染污情識,而使真性不能顯露。(中略)旃檀沈水,飲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塵。」
香聚山 (地名)香象菩薩之住處。六十華嚴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薩住處,名香聚山。(中略)彼現有菩薩名香象。」探玄記十五曰:「香聚山,應是在北香山王。」
香樓 (堂塔)佛火葬時,置寶棺之樓。後分涅槃經下曰:「爾時一切大眾,所集微妙香木,積高須彌。芬馥香氣,普熏世界。相重密次,成大香樓。(中略)是時天人大眾,將欲舉棺置香樓上。(中略)漸漸荼毘,經于七日,焚妙香樓,爾乃方盡。」
香稻 (植物)有香氣之米稻。劫初時,自然生於地上者。俱舍論十二曰:「有非耕種香稻自生,眾共取之,以充所食。」寄歸傳一曰:「林藤香稻,轉次食之。身光漸滅,日月方現。」
香篆 (雜名)以香造篆文點之以火而測時者。後唯為聞香燒於飲席或佛前。谷響集七曰:「洪芻香譜云: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燒一晝夜。」釋門正統三曰:「後又有以盤摹香篆號無聲漏者,締創若易。而久久之後,末香有燥濕,山童有勤惰,豈若壺更之罕失乎?」
香盤 (物名)香篆之盤。見象器箋十九。
香醉山 (地名)香山
香積 (佛名)眾香世界之佛名。玄應音義三曰:「香積,梵言乾陀羅耶。」維摩經香積佛品曰:「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請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中略)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云云。」【又】謂僧家之食廚或供料。蓋取香積世界香飯之意也。
香錢 (物名)資佛前香費之錢也。敕修清規知殿曰:「施主香錢,不得互用。」
香藥 (飲食)混種種之香而鍊成之藥。最勝王經七曰:「洗浴之法,當取香藥三十二味。」
香嚴 (術語)香光莊嚴之略。【又】(菩薩)維摩詰經曰:「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楞嚴經曰:「香嚴童子白佛言:見諸比丘,燒沈水香,香氣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無明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蜜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又】(人名)唐鄧州香嚴山智閑禪師,就溈山靈佑禪師而契悟,法化盛行,死後敕諡襲燈大師。見宋高僧傳十三。
香嚴擊竹 (公案)師出家,依溈山禪會。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發智光。一日謂之曰:吾不問汝平生學解及經卷冊子上記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東西時之本分事,誠道一句來,吾要記汝。師瞢然無對,沈吟久之,進數語陳其所解。祐皆不許。師曰:卻請和尚為說。祐曰:吾說得吾見解,於汝眼目何益?師遂歸堂,遍檢所集諸方語句,無一言可將酬對。乃自題曰:畫瓶不能充飢。於是盡焚之。曰:此生,不學佛法,且作箇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遂泣辭山去,到奉陽睹忠國師遺跡,遂憩止。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本以瓦礫擊竹作聲。俄失笑間,廓然省悟。遽歸沐浴,燒香遙禮溈山。贊云:和尚大悲,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卻,何有今日事?仍述一偈曰:「一擊忘所知,而不假修知。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忘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見傳燈錄十一,會元九等。
香嚴上樹 (公案)「禪師云:如人上樹,口啣樹枝,手不攀枝,腳不踏樹。樹下有人,問西來意。不對即違他所問,若對又喪身失命。正與麼時,作麼生對?有虎頭上座云:上樹即不問,未上樹,請和尚道。師呵呵大笑。雪竇云:樹下道即易,樹上道即難。老僧上樹,致將一問來。」見傳燈錄十一,會元九。
香爐 (物名)燒香之器。金製者謂之金香爐。土製者謂之土香爐。造二層形者謂之火舍香爐。皆供於佛前。導師所持者謂之柄香爐,有柄之香爐也。
香爐箱 (物名)容柄香爐之長方形箱,使導師後之侍者持之。
香饌 (飲食)謂忌日之齋食也。敕修清規達磨宿忌曰:「率比丘眾,營備香饌,以伸供養。」
契此 (人名)唐明洲奉化縣釋契此,蹙額皤腹。言語無恒,隨處而睡,常以杖荷布囊,見物則乞,分少許入袋,號長汀子布袋師。後梁貞明三年丙子三月示寂。辭世之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不自識。世以為慈氏之垂跡。見宋僧傳二十一,傳燈錄二十七。
契吒 (地名)梵名Khed!a,中印度古王國名。見西域記十一。
契書 (雜名)又名證書,券。見象器箋十六。
契經 (術語)經文者契人之機,合法之理,故云契。大乘義章一曰:「以其聖教稱當人情,契合法相。從義立目,名之為契。」玄義八上曰:「翻為契者,契緣契事契義。」義林章二本曰:「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纜,此名契經。(中略)契者,契當至合之義。」探玄記一曰:「素呾纜,此云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故,合機故。」
契會 (術語)契當會合而無乖角也。唯識論三曰:「遠離二邊,契會中道。」十地義記一本曰:「妙捨有無,契會中道。」
契嵩 (人名)宋杭州靈隱寺明教大師契嵩,字中靈,藤州鐔津李氏子。遊方遍參知識,得法於洞山曉聰禪師。師有文才,作原教篇十餘萬言,明儒釋一貫之旨,以抗韓愈排佛之說。後居永安蘭若,著禪門定祖圖傳法正宗記,並輔教篇,上進仁宗皇帝,帝覽之嘆賞,詔入大藏使流通,賜號明教。熙寧四年六月寂。有文集二十卷,名鐔津文集。盛行於世。見佛祖統紀四十五,佛祖通載三十八,稽古略四,續傳燈錄五。
契範 (術語)經典之異名。佛之經典,契理契機,為轉迷開悟之法則軌範,故云契範。探玄記一曰:「素呾纜,此云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故,合機故。」八宗綱要上曰:「阿難尊者,持契範而利群生。」
契線 (雜名)線者經也。契線者與言契經同。謂經文也。
(術語)梵語阿賀羅A^ha%ra,總謂增益身心者。俱舍論十曰:「毘婆沙說,食於二時能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時能除饑渴,二消化已資根及大。」分二食條,四食,五種淨食條。餘見以下附錄。
三種淨肉 (名數)一我眼不見其殺者。二不聞為我殺者。三無為我而殺之疑者。此謂之三淨肉。小乘戒中不禁比丘之食。十誦律三十七曰:「我聽噉三種淨肉。何等三?不見不聞不疑。不見者,不自眼見為我故殺是畜生。不聞者,不從可信人聞為汝故殺是畜生。不疑者,此中有屠兒,此人慈心不能奪畜生命。」然楞伽楞嚴梵網涅槃等諸大乘經一切禁之。涅槃經四曰:「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悲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
五種淨肉 (名數)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諸鳥獸命盡自死者。五鳥殘,鷹鷲等食他鳥獸所餘之肉也。見楞嚴會解。
九種淨肉 (名數)初五者同前。六不為己殺,不為我殺者。七生乾,非由湯火而熟者。又非鷹鳥等傷害所餘,乃自死經多日而自乾者。八不期遇,不由期約,偶然相遇而食者。九前已殺,非今時因我而殺,前時已殺者。見涅槃經四。
肉食十過 (名數)眾生己親。見生驚怖。壞他信心。行人不應食。羅剎習氣。學術不成。生命同己。天聖遠離。不淨所出。死墮惡道。見法苑珠林九十二。
九種食 (名數)一段食,分分段段嚙碎而食者。香味觸三者為體。尋常之食物也。二觸食,六識觸對可愛之境而生喜樂,以長養身心者。如眼之於美色乃至身之於軟滑是也。三思食,意識思好事而生樂,資益諸根者。四識食,地獄之眾生及無色界之有情等,以識資持命根者(已上四種為世間食)。五禪悅食,修行之人得禪定之樂能養諸根者。六法喜食,修法之人聞法生歡喜,資慧命養身心者。七願食,修行之人發誓願而持身,修萬行者。八念食,修行之人常念出世之善根,而不忘以資益慧命者。九解脫食,修行之人終得涅槃之樂而長養身心者,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一。
出世五食 (名數)上述之九種中,後五種為增長資益出世之善根者,故稱出世之五食。見華嚴大疏十九。
六根食 (名數)眼根以眠為食,耳根以聲為食,鼻根以香為食,舌根以味為食,身根以細滑為食,意根以法為食。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一。
六種食 (名數)一、乞食。人有下中上三品,下品者自為邪命而得食,中品者受一食,且赴請,上行之人,唯行乞食。以自省事修道而使他得施與福利故也。二、次第乞食。凡愚者貪味棄貧從富,上行之流,不選貧富,等慈眾生,次第乞食。三、不作餘食法。律中說人復次第乞食,於求處數數正食,得貯餘食。行者作念此餘食法世尊開聽病者,我今無病不可受,是故不作餘食法。四、一坐食。有人數數不正食於中前數數食其餘米果粥等。行者作念愚夫養身者為增煩惱之故,故數數食,今我為道而非為養身。故僅中前一坐食。五、一揣食。經中亦名節量食。一受即止,故云一揣食。節儉少食,名節量食。有人受一食法,於一食中恣意飽噉,氣脹腹滿而起睡眠消息,半日不減,以妨修道,故須節量。六、不中後飲漿。有人節量飲食,尚貪味,於中後數數飲漿果漿蜜等。為求此漿多致邪命,費功廢道。是故不飲。見不思議疏上。
食四分 (儀式)凡有飯四分之:一、供養本尊。二、行者自分。三、同學者來食。四、濟飢貧。若待同學不來,行者亦可自食。見不思議疏下。
食前密語 (儀式)唱於食前之僧跋語也。僧跋
食後漱口 (儀式)釋氏要覽上曰:「百一羯磨,佛言:不可禮有染苾芻,有染苾芻亦不可禮他,違者得越法罪。優婆離白佛言:何名有染?佛言染有二種:一不淨染,二飲食染。且言飲食染,若食噉而未漱口,雖設漱刷,尚餘津膩,是名有染。」
食米齋宗 (流派)謂勝論師所立十句義之宗旨。勝論宗
食米齋仙人 (人名)勝論宗開祖之名也。勝論宗
食肉 (雜語)五種九種之淨肉,許比丘食之。附錄。
食戒 (術語)關於食事戒法也。蘇悉地經曰:「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應斷食,於食有疑不可食。」是瑜伽行者之食戒也。
食後 (術語)律,自明相現至食時謂之朝食前,自朝食至日中,謂之食後。見行事鈔中三之三。
食前 (術語)梵云布羅縛賀拏Probhakta,謂正午之時食以前也。大日經疏四曰:「食前可作息災。」行事鈔中三之三曰:「四分云:食前者,明相出至食時。」
食界 (術語)攝食界之略。三種結界之一。結界
食施獲五福報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又名施色力經。增一阿含經善聚品之別出也。
食時 (術語)正食之時,即日午時也。三世諸佛之法,過中一髮,已不得食。阿彌陀經曰:「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沙彌十戒儀則經曰:「若受齋食時不得過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許受齋食。」
食馬麥宿緣經 (經名)出興起經下。
食堂 (堂塔)又云齋堂。象器箋二曰:「禪林僧堂本食堂也,食堂即齋堂也。」釋氏要覽曰:「毘奈耶云:給孤長者造寺,復作食,若不彩畫便不端嚴,即白佛。佛曰:隨意。未知何物畫?佛言:(中略)食堂畫持餅藥叉。」祇園圖經曰:「最巷北大院名僧食所,自開三門。中門北有大食堂,堂前列樹,方維相對,交陰相交。渠流灌注甚可觀關,凡僧食者多止此。」
食堂安文殊像 (儀式)印度之法,食堂安頻頭盧尊者像為上座,於此供[食*善]。不空三藏奏請於朝,使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薩為上座。
食頃 (雜語)一食之頃,謂暫時也。法華經序品曰:「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
食欲 (術語)四欲之一。
食蜜 (譬喻)以喻學佛道也。四十二章經曰:「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猶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食經 (經名)人以愛為食,愛以無明為食,無明以五蓋為食,乃至不信以聞惡法為食等。譬如大海以大河為食,大河以小河為食,乃至溪澗平澤以雨為食。出於中阿含經十。
食厭想 (術語)又謂之食不淨想。十想之一。
食[卄/閬][卄/碭] (雜語)[卄/閬]或作蒗。[卄/閬][卄/碭],毒藥也。大涅盤經曰:「如人食蒗[卄/碭]子,眼見針華。」傅大士頌曰:「[卄/閬][卄/碭]拾華針。」永明壽禪師心賦曰:「食蒗[卄/碭]而布華針。」
(行事)盂蘭盆之略,盂蘭盆
盆會 (行事)盂蘭盆會之略稱。
皇覺寺 (寺名)在今鳳陽縣南二里。明太祖微時。嘗為寺僧。洪武初改名龍興寺。
韋天將軍 (天名)姓韋,名琨,四天王之四王下各有八將軍,此南天王八將軍之一也。為南山道宣律師示現,南山依之著靈威要略並律相感通傳二書,律相感通傳云韋將軍,法苑珠林云天人韋琨,有擁護東西南三洲佛化之宿願,古來禪錄多與韋[馬*太]天混一,非也。感通傳曰:「有一天人來禮敬,敘暄涼已。曰:弟子姓王名蟠,(中略)弟子是南天韋將軍下之使者。將軍事務極多,擁護三洲之佛法。(中略)次又一天云:姓費氏,禮敬如前。云:弟子迦葉佛時,生在初天。在韋將軍下,諸天貪欲所醉,弟子以宿願力不受天欲,清淨梵行,偏敬毘尼。韋將軍童真梵行,不受天欲。一王之下有八將軍,四王三十二將,周四天下,往還護助諸出家人。」法苑珠林十六曰:「又有天人韋琨,亦是南天王八大將軍之一臣也。四天王合有三十二將,斯人為首。生知聰慧,早離欲塵,清淨梵行修童真業,面受佛囑弘護在懷,周統三洲住持為最。」
韋陀 (經名)Veda,又作圍陀,毘陀,皮陀等,新稱吠陀,吠[馬*太],薜陀,鞞陀等。譯曰明智,明分等。婆羅門所傳經典之名也。明實事,發生智慧故名,大本別為四分。西域記二曰:「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曰毘陀,訛也。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異能伎數,禁咒醫方。」金光明最勝王經慧沼疏五曰:「四明法,即四薜陀論,舊曰韋陀,或毘伽羅論,皆訛謬也。一顏力薜陀,此云壽明,釋命長短事。二耶樹薜陀,此云祀明,釋祀祠之事。三娑摩薜陀,此云平明,平是非事。四阿達薜陀,此云術明,釋伎事。」法華文句八之三曰:「毘陀論,此云智論。」玄應音義十九曰:「毘陀,或言韋陀,皆訛也。應言鞞陀,此云分也,亦云知也。」唯識述記一末曰:「明論者,先云韋陀論,今云吠陀論。吠陀者,明也,明諸實事故。」演密鈔二曰:「吠陀,此云明,即是外道四明也。」百論疏上之下曰:「四皮陀者:一荷力皮陀,明解脫法。二治受皮陀,明善道法。三三摩皮陀,明欲塵法,謂一切婚嫁欲樂之事。四阿闥皮陀,明咒術算數等法。本云皮陀,此間語訛,故云韋陀。」摩登伽經上曰:「昔者有人名為梵天,修習禪道有大知見。造一圍陀,流布教化。其後有仙名曰白淨,出興於世,造四圍陀:一者讚誦,二者祭祀,三者歌詠,四者禳災。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曰弗沙,其弟子眾二十有五。於一圍陀廣分別之,即便復為二十五分。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曰鸚鵡,變一圍陀為十八分。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為善道,其弟子眾二十有一,亦變圍陀為二十一分。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曰鳩求,變一圍陀以為二分,二變為四,四變為八,八變為十,如是展轉凡千二百六十有六種。是故當知圍陀經典易可變易。」案吠陀者,印歐語系中最古之文獻,印度最古之聖典也。集阿利亞民族從中央高原而下至印度五河Pan^jab流域占居雪山西麓恒河流域間之讚歌,為婆羅門教根本之聖典,紀元前千年已前之記錄。有三吠陀或四吠陀,利俱吠陀R!g-veda,撒買吠陀Sa%maveda,亞求羅吠陀Yajurveda是為三吠陀,加阿他羅滑吠陀Atharva-veda而為四吠陀。利俱吠陀者,乃百論疏之所謂荷力皮陀,集太古之讚美歌者,十卷,一千十七篇,有一萬五百八十頌,撒買吠陀者,為三磨皮陀,於讚歌附音樂供祭式之實用者,有一千五百四十九頌。此中除七十八頌外悉為利俱吠字讚歌也。亞求羅吠陀者,相應於冶受皮陀,為集四時祭祀之祭式咒文可用之祭詞者,此吠陀特有之咒文,皆散文也。此吠陀分為黑部Kr!s!n!ayajus白部S/uklayajus。黑部者,咒文與解脫不分,有四種:一、Taitiriya-sam%hita%,二、Maitra%yan!i-sam%hita%,三、Ka%t!haka-sam%hita%,四、Kapis!t!hala-ka%t!ha-sam%hita%也。白部者,咒文與解說不混,一種,即Va%jasaneyi-sam%hita%也。阿他羅滑吠陀者,為阿闥皮陀,集禳災禁咒,日常祈念修法可用之祭歌者。二十卷,七百六十篇六千頌。
六皮陀 (名數)金七十論中曰:「外智者六皮陀論:一式叉論,二毘伽羅論,三劫波論,四樹底論,五闡陀論,六尼錄多論。」即六皮陀分也。
韋陀輸 (人名)Vita%s/oka,又Vigata%s/oka,達磨阿輸迦王之弟。智度論二十謂之韋[馬*太]輸,阿育王經三謂之毘多輸迦,阿育王傳二謂之宿大哆。善見律二謂之帝須。由阿輸迦之方便為七日王,遂發心者。阿育王經三言阿育王之弟毘多輸迦,信外道之法,謗王供養佛僧,王告大臣言:我弟信外道之言,我當以方便使入佛法,我今入浴,脫天冠及寶衣,汝當以我衣冠為弟莊嚴使昇王座。大臣如王言,王出見之,大怒,欲殺之,大臣諫曰:是王之弟,願王忍辱。王曰:我忍辱七日,使彼為王,而殺之。乃七日內使恣意受五欲。一日過已,使旃陀執刀立門告曰:一日既過,餘六日在,當死。如是七日已,王問曰:汝王七日,種種伎樂,汝數數見聞耶?答曰:我都不見不聞,旃陀羅日日執刀高聲唱曰:七日中,已幾許日過,爾許日當死,我聞此聲雖為閻浮提王得妙欲五妙,以憂深故,不見不聞。於是王為說種種生死苦法。王弟遂發心出家,證阿羅漢果。
韋陀羅 (天名)Veta%la,又云毘陀羅。毘陀羅
韋陀梵志 (流派)以吠陀為主之梵志,即韋陀論師也。大日經疏一曰:「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從大悲胎藏現韋陀梵志形,為說瞿曇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轉方便即成毘盧遮那身也。」
韋陀論師 (流派)奉事梵天,受持圍陀論者。大日經疏二曰:「圍陀是梵王所演四種明論,大圍陀論師是受持彼經能教授者,以能開示出欲之行故應歸依也。於彼部類之中,梵王猶如佛,四韋陀典猶如十二部經,傳此法者猶如和合僧,時彼聞如是等世間三寶,歡喜歸依隨順修行。」
韋紐天 (天名)Vis!n!u,又作違紐天,毘紐,韋糅,毘瑟紐,毘瑟笯,毘瑟怒,毘搜紐,毘瘦紐。譯曰遍淨等。大自在天之別名,生於劫初大水中,有一千頭二千手,從其臍中生大蓮華,蓮華上化生梵天王云。智度論二曰:「如韋紐天,秦言遍聞。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鳥。」同八曰:「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來,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韋紐。是韋紐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於諸婬瞋已盡無餘。」廣百論一曰:「違紐天,秦云遍勝天。」三論檢幽鈔一曰:「韋紐者,此翻為遍淨。」大日經疏十七曰:「韋紐天者,自在天別名。」大日經疏五曰:「微瑟紐,舊譯謂之毘紐,此即那羅延天也。」
韋將軍 (天名)韋天將軍也。
韋提 (人名)韋提希之略。
韋提希 (人名)Vaidehi,又云毘提希,吠提希。新稱吠題呬弗多羅。譯曰思惟,思勝,勝妙身。摩羯陀國頻婆沙羅王之后,阿闍世之母也。法華文句二曰:「韋提希,此云思惟。」同記曰:「亦云思勝。」法華義疏二曰:「韋提希,翻為思惟,亦云四維。」法華玄贊二曰:「梵云吠題呬弗多羅,古云思惟子。今云:吠,是勝義。題呬云身,即東毘提訶之名。彼毘提訶男聲中呼,此吠題呬女聲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從彼乞得,因以為名。韋提希,訛也。」
韋提幽囚 (故事)阿闍世太子聽提婆達多惡友之言,幽囚其母后韋提希於宮內。阿闍世
韋提求淨土 (故事)韋提既被幽囚,生厭離心,願生於淨土也。觀無量壽經曰:「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
韋提得悟 (故事)韋提希聞觀經之說法而開悟無生法忍也。觀無量壽經曰:「說此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
韋[馬*太] (天名)翻譯名義曰:「韋[馬*太]是符檄用徵召也,與今所稱護法韋[馬*太]無涉。其護法者,蓋跋闍羅波膩。跋闍羅,此云金剛。波膩,此云手。其手執金剛杵,因以立名。」正法念經曰:「昔有國夫人,生千子,試當來成佛之次。至樓至,當第千籌。其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次願為密跡金剛神,護千兄教法。今因狀其像於伽藍之門。」
韋[馬*太]天 (天名)又作違陀天。婆羅門所事之天神也。慧琳師言是私建陀Skanda天之誤,譯曰陰天。金光明經鬼神品曰:「風水諸神,韋陀天神,及毘紐天。」大方等大雲經三曰:「見事韋[馬*太]作韋[馬*太]像,見事天母作天母像。」涅槃經七曰:「梵天,大自在天,違陀天,迦旃延天。」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違陀天,譯勘梵音,云私建陀提婆,私建陀,此云陰也。提婆云天也。但建違相濫,故筆家誤耳。」案法華經陀羅尼品有韋陀羅鬼,韋陀羅,一作毘陀羅,起屍鬼也,韋[馬*太]天即是(見毘陀羅)。又世以韋[馬*太]天為韋天將軍者,訛也。
韋[馬*太]天還佛牙 (傳說)俗說佛涅槃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時韋[馬*太]天急追取還,至唐代授南山道宣律師。鬼盜雙牙之說,出後分涅槃經。曰:「爾時帝釋,持七寶瓶,至荼毘所。其火一時自然滅盡,帝釋即開如來寶棺,欲請佛牙。樓豆言:莫輒自取,可待大眾共分。釋言:佛先與我一牙舍利,是以我來火滅。於佛口中右畔上頷,取牙舍利,即還天上。起塔供養。爾時有二捷疾羅剎,隱身隨帝釋後,眾皆不見,盜取一雙佛牙舍利(云云)。」
急施衣 (術語)安居竟所施之三衣,施主有事故,不得待竟日,於其以前施與安居僧者。安居竟十日已前許受之。捨墮罪中有過前受施衣過後畜戒。見行事鈔中二。
急急如律令 (術語)本是漢朝官符所用者。後巫者以為咒語。演密鈔二曰:「且如此方言言,亦有顯言,有咒語如急急如和律令等,咒火不燒。咒瘧令停,蓋作咒用,不同顯言。」
怨家 (術語)與我結怨之人。無量壽經下曰:「怨家債主焚漂劫奪。」遺教經曰:「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
怨結 (術語)怨恨之心,結而不解也。唐華嚴經六十八曰:「於有恩人反加殺害,於無恩處常懷怨結。」心地觀經六曰:「能損自他互為怨結。」
怨賊 (雜名)害人之命奪人之財者。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遺經曰:「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
怨敵 (雜名)怨恨讎敵也。金光明經二曰:「鄰國怨敵興如是念。」
怨憎會苦 (術語)八苦之一。我所怨憎之人或嫌忌之事物,每相會這苦也。涅槃經十二曰:「怨憎會苦,所不愛者而共聚集。」
怨親 (術語)怨者害我者也,親者愛我者也。大集經二十六曰:「於怨親中平等無二。」焰羅王供行法次第曰:「供師運一念,離自他之異,故曰無遮心,絕怨親之念號平等。」智度論二十曰:「慈心轉廣,怨親同等。」
怨親平等 (術語)謂奉絕對之大慈悲之佛徒,怨敵與親友同一視也。怨親
怨靈 (術語)持怨讎念之亡靈也。
(術語)[875C]D!a,又書疤。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曰:「拏字門一切法怨對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拏字時是出攝伏魔諍聲。」大莊嚴經曰:「唱拏字時出斷一切魔惱亂聲。」此由D!amara(魔障)之語釋之也。【又】(術語)[875E]N!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曰:「一切法諍論不可得。」文殊問經曰:「稱拏字時,是除諸煩惱聲。」
拏枳[何-可+爾] (異類)荼吉尼
迴大入一 (術語)迴權大乘之心而歸入一佛乘之法也。
迴心機 (術語)對於直入之機而言,初奉方便假門之法,後迴心歸入真實一乘法門之機類也。
迴施 (術語)回轉吾福而施與他眾生也。往生論註下曰:「以己功德迴施一切眾生。」
迴諍論 (書名)一卷,龍樹菩薩造,後魏毘目智仙等譯。先述外道一切法無體,言語亦無體,如何能遮遣一切法之難。次述正義。一切法者因緣生,言語亦因緣生,同為無體,如以幻人還遮幻人。
述記 (書名)慈恩大師之唯識論述記也。
述嚕怛羅 (雜名)S/rotra,譯曰耳。梵語雜名曰:「耳,羯[口*賴]拏,又羯叻拏Karna,又述嚕怛羅。」義林章三本曰:「梵云戍縷多,此云能聞。」
(術語)[8750]ka,又作葛,嘎,揭,柯,羯,箇,各,紺。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喉聲之第一。五十字門之一。字記曰:「迦。」寄歸傳曰:「腳。」金剛頂經字母品曰:「迦字門,一切法,離作業故。」文殊問經曰:「稱迦字時,是入業異熟聲。」大莊嚴經曰:「唱迦字時,出入業果聲。」涅槃經曰:「迦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生於子想,如羅[目*侯]羅,作妙善義,是故名迦。」四十二字門曰:「稱迦字時,入差別種種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故。」般若經曰:「迦字門入諸法作者不可得故。」此從Ka%rya(業作)釋之也。
迦丁比丘 (人名)佛滅後之羅漢名。
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說末世佛法破滅之相者。
迦才 (人名)唐代人。住長安寺弘法寺,勤修淨業。著淨土論三卷。
迦尸 (地名)Ka%s/i,國名。迦尸者,本竹名,以此國出此竹故也。慧苑音義上曰:「迦尸者,西國竹名也。其竹堪為箭幹,然以其國多出此竹,故立斯名。其國即在中天竺境憍薩羅國之北鄰,乃是十六大國之一數也。」
迦尸迦 (人名)比丘名。
苾芻迦尸迦十法經 (經名)一卷,宋法天譯。說慚愧等十法。
迦比羅 (人名)外道名。迦毘羅。【又】(地名)古代中印度之地名。梵語亦作迦毘羅。又曰迦比羅伐窣堵。即釋迦父王所主國也。釋迦在世之年。其國即已滅亡。地在今尼泊爾西南境。拉普的Rapti河以東。晉法顯旅行時。已云城址荒蕪。民家僅數十。唐玄奘西遊。尚見伽藍窣堵波及阿育王所建大石柱。今遺跡已不可見。惟大石柱陷入土中。於西元一八九七年。始行掘出。其地在今哥拉克普爾Corakhpur。以北。為釋迦降生之處。
迦比羅跋[自/死] (地名)樹林名。迦毘羅婆附錄。
迦比羅婆修斗 (地名)城名。迦毘羅婆蘇都
迦比羅皤窣都 (地名)城名。迦毘羅婆蘇都
迦止栗那 (動物)迦遮鄰地
迦布德迦 (動物)kapotaka,譯曰鴿。
迦布德迦伽藍 (地名)Kapotakasam%gha%ra%ma,西域記九曰:「迦布德迦(唐言鴿也),伽藍。昔佛於諸大眾,一宿說法。佛說法時,有羅者。於此林中,網捕羽族,經日不獲。遂作是言:我惟薄福,恒為弊事。來至佛處。揚言唱曰:今日如來,於此說法。我今網捕都無所得,妻孥饑餓,其計安在?如來告曰:汝當蘊火,當與汝食。如來是時,化作大鴿,投火而死。羅者持歸,妻孥共食。其後重往佛所,如來方便攝化,羅者聞法悔過。自斯捨家修學,便證聖果,因名所建為鴿伽藍。」此精舍名之因緣,別有一說,鴿園
迦尼迦 (植物)又作羯尼迦。樹名。慧琳音義二十五曰:「迦尼迦樹,具云尼迦割羅。尼迦,此云月也。割羅,此云作也。」慈恩傳三曰:「羯尼迦樹,處處成林。發蔓開榮,四時無間。花如金色。」Kanika。
迦末羅 (雜名)病名。迦摩羅
迦多 (人名)迦多衍那之略。婆羅門姓。迦旃延
迦多衍那 (人名)羅漢名。迦旃延
迦多衍尼子 (人名)Ka%tya%yaniputra,又作迦多演尼子。迦旃延
迦夷 (地名)迦夷羅之略。佛之生國。迦毘羅婆蘇都。肇論曰:「集異學於迦夷。」
迦夷羅 (地名)迦夷
迦夷婆兜 (地名)迦毘羅婆蘇都之略。
迦吒牟尼 (人名)人名。譯曰苦行仙,見本行集經四十。
迦吒富單那 (異類)又作迦吒布單那Katabhu%tana,又Kat!apu%tana,譯曰奇臭鬼。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羯吒布怛那,舊言竭吒富呾那,此云極臭鬼,或言奇臭鬼也。」慧琳音義十八曰:「羯吒布但那鬼,唐云叫譟作災怪鬼。」首楞嚴經曰:「迦吒富單那。」梵語雜名曰:「迦吒布單那。」
迦老 (雜語)釋迦現保八十壽之老比丘相,故云迦老。
迦利 (人名)Kali,又云哥利,歌利,迦梨,羯利,迦藍浮,迦羅富,迦黎。王名。譯曰鬥諍,惡生。西域記三曰:「瞢揭釐城東四五里,有窣堵波,極多靈瑞。是佛在昔,作忍辱仙。於此為羯利王(唐言鬥諍,舊云哥利,訛也),割截肢體。」玄應音義三曰:「歌利王,或言迦利王,論中作迦藍浮王,皆訛也,正言羯利王,此譯云鬥諍王。西域記云:在烏仗那國,瞢揭釐城東四五里,是其處也。舊云惡世無道王,即波羅奈國王也。」涅槃經三十一曰:「迦羅富。」度無極集五曰:「迦黎。」【又】梵Kalin%gara%ja%(名義大集一八○)。
歌利王害忍辱仙 (本生)往昔佛生於南天竺富單城婆羅門家。時王迦羅富,性暴惡憍慢。爾時佛為化度眾生於城外修禪定,王率其一族宮人遊觀到樹下。婇女捨王來佛處。佛為說法,王見之生惡心。問佛曰:汝得羅漢果耶?佛言不得。更得不還果耶?佛答曰否。王曰:然則汝以尚具貪欲煩惱之身恣見女人耶?佛曰:我雖未斷貪結,內心實無貪著。(中略)王即試之,截佛耳而顏容不變,群臣諫王,欲使中止,王不聽。更劓鼻削手,而相好圓滿,無少變化。時天大雨沙石。王心大怖畏,詣佛處懺愧請哀愍。佛曰:我心如無瞋亦無貪。王言大德,云何知心無瞋恨?佛言我若無瞋恨,即將令此身如元。如是發願已,身即復本,王益懺愧,遂入佛門。見涅槃經三十一。金剛經曰:「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智度論十四之說同之,度無極集五之說,緣起少異,經和律異相八引之。
迦利沙 (雜名)又作迦利沙那。兩目名。起世經七註曰:「半迦利沙,隋言半兩也。」楞伽經曰:「迦利沙那。」梵Kars!a,Kars!an!a。
迦利沙那 (雜名)迦利沙
迦利沙波拏 (雜名)又作羯利沙缽那,羯利沙缽拏,迦利沙般拏,迦利沙婆拏,罽利沙盤,迦利沙缽拏等。錢量名。譯曰貝齒。四百錢。慧琳音義十三曰:「羯利沙缽拏,金名也。計直可當四百錢一顆金也。顆顆圓大如江豆也。」同二十九曰:「迦利沙波拏,此云貝齒。」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羯利沙缽拏,亦作迦利沙缽拏,聲之轉也。缽拏,此云銅錢。十六缽拏,為一迦利缽拏。」同二十二曰:「迦利沙般拏。」俱舍寶疏二十二曰:「婆沙一百八十一云:不取現在一迦履沙彌拏。」同註曰:「缽拏,此云錢。一迦履沙,當十六貝珠。八十貝珠,當一缽拏。十六缽拏,名迦履沙缽拏。雜心論翻迦履沙缽那為一錢,謬也。」金光明最勝王經六義淨註曰:「此是根本梵音,唯是貝齒,而隨方不定。或是貝齒,或是金銀銅鐵等錢。然摩揭陀,現今通用。一迦利沙波拏,有一千六百貝齒,總數可準知。若準物直,隨處不定。」可洪音義二曰:「羯利沙缽那,或云迦利沙缽那,或云罽利沙般,此云銅錢。十六錢為一羯利沙缽拏也。又僧祇律云:十九古錢為一罽利沙槃。」梵Ka%rs!a%pan!a。
迦利沙般拏 (雜名)又同迦理沙般拏,迦利沙波拏。迦利沙波拏
迦利沙婆那 (雜名)同迦利沙波拏。
迦利沙缽拏 (雜名)又云迦履沙缽拏。錢量名。迦利沙婆那
迦利底迦 (雜名)又云迦利邸迦,歌利底迦。月名。迦絺那
迦那跋底 (天名)雙身象鼻之歡喜天名。見[言*我]那缽底條。
迦那提婆 (人名)Ka%na-deva,龍樹弟子,提婆菩薩之別名,缺一眼,故云迦那提婆。付法藏傳六曰:「其初託生南天竺土婆羅門種,尊貴豪勝,由毀神眼,遂無一目,因即號曰迦那提婆。」提婆菩薩傳曰:「初出眼與神,故遂無一眼,時人號曰迦那提婆也。」提婆
迦那伽牟尼 (佛名)Kanakamuni,又作羯諾迦牟尼。佛名。舊稱拘那含牟尼。譯曰金寂,金仙人。賢劫中之第二佛。過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壽三萬歲時生於清淨城。智度論九曰:「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羯諾迦牟尼,舊言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義十八曰:「羯諾迦牟尼,唐言金寂靜,是賢劫中第二佛。」梵網經述記下曰:「拘那含牟尼者,或言迦那伽牟尼。拘那含,此云無節樹。牟尼者,此云忍。亦云滿,亦云寂。」
迦尾羅 (動物)鳥名。迦陵頻伽。七佛經曰:「言音甚深妙,如迦尾羅聲。」
迦尾[打-丁+羅]縛婆多 (地名)城名。迦毘羅婆蘇都
迦良那伽梨 (人名)太子名。譯曰善事。見賢愚經十。梵Kalya%naka%ri。
迦拘伽 (地名)河名,所在不明。譯曰腫領。見翻梵語九。
迦拘婆 (植物)樹名。譯曰峰。見本行集經四十一。
迦迦 (動物)Ka%ka,又云迦迦迦,迦迦羅Ka%ka%la,譯曰烏。大威德陀羅尼經七曰:「迦迦,烏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迦迦羅,此云烏,因聲立名也。」梵語雜名曰:「烏,梵名迦迦(法引)迦。」
迦迦迦 (動物)迦迦
迦迦那 (雜語)Gagana,譯曰空。見大日經疏十三。
迦迦羅 (雜名)譯曰烏。迦迦
迦迦羅蟲 (動物)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迦迦羅蟲,此云黑蟲,蟲必害母。」梵Ka%kala。
迦迦婁多 (書名)書名。譯曰烏音。出於本行集經十一。佉樓附錄。Ka%karuta。
迦迦婆迦頻闍邏 (雜名)譯曰雉。見大威德陀羅尼經七。Kapin^jala。
迦毘羅 (人名)Kap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羅,迦毘梨,劫毘羅等。譯曰黃頭,赤色等。數論派之祖。立二十五諦之義。百論疏上中曰:「迦毘羅,此云黃頭仙,亦云金頭。頭有金色,故以名之。金七十論云:迦毘羅,此云赤色仙,劫初時,從空而出。」玄應音義二十三曰:「迦比羅,此云赤色,謂赤色仙人也。造僧佉論,說二十五諦義者。」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迦比羅,此云黃頭仙人。」賢愚經九曰:「迦毘梨,晉云黃頭。」唯識述記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羅,古云迦毘羅,訛也。此云黃赤,鬢髮面色並黃赤故。今西方貴婆羅門種皆黃赤色也。」立此數論之宗義,非實際的人物,蓋神話的架空人也。【又】(異類)鬼神名。孔雀王咒經下列東方四夜叉中曰:「迦毘羅,梁言黃色。」文句私記十本曰:「入唐常曉法師真言錄中云:大聖迦毘羅神王像一軀,右神者是如來化身。秦代羅什,昔周五天,感得此神。」釋氏要覽下曰:「伽毘羅神像,法秀禪師,元嘉年中,初至建業。憩祇桓寺,畫此神像,於今效之。」【又】(地名)城或國名。迦毘羅婆蘇都之略。
迦毘梨 (人名)外道名。迦毘羅
迦毘伽 (動物)鳥名。迦陵頻伽
迦毘伽羅 (動物)鳥名。迦陵頻伽
迦毘羅婆 (地名)城名。迦毘羅婆蘇都之略。
迦毘羅婆仙人林 (地名)智度論三十三曰:「一切諸佛法,還本國時,與大會諸天眾,俱住迦毘羅婆仙人林中。此林去迦毘羅婆城五十里,是諸釋遊戲園。」
迦毘羅衛 (地名)城名。悉多太子之生處。迦毘羅婆蘇教都
迦毘摩羅 (人名)Kapimala,羅漢名。付法藏之第十三祖。付法藏傳五作「比羅」,摩訶止觀一上作「毘羅」,佛祖統紀一作「迦毘摩羅」。摩揭陀國人,初為外道,有三千弟子,屈服於馬鳴之談論,而為其弟子,於南天布法付法於龍樹。作無我論一百偈。
迦毘羅神 (神名)迦毘羅
迦毘羅婆蘇都 (地名)Kapilavastu,又作迦維,迦維羅閱,迦維羅越,迦毘羅,迦毘羅婆,迦比羅皤窣都,迦毘羅皤窣都,迦夷羅,迦維羅衛,迦比羅婆修斗,迦隨羅衛,迦尾[打-丁+羅]縛娑多,劫比羅伐窣堵等。城名。悉多太子之生處。釋迦譜六曰:「迦維羅閱城,晉言妙德。」本行集經二十四曰:「迦毘羅婆蘇都,隋言黃頭居處。」十二遊經曰:「迦維羅越,此言妙德。」慧苑音義下曰:「迦毘羅城,具云迦比羅皤窣都。言迦比羅者,此云黃色也。皤窣都者,所依處也。謂上古有黃頭仙人,依此處修道,故因名也。」百論疏一上曰:「迦夷羅者,云赤澤國也。」石壁之梵網經疏上曰:「迦夷羅國,正云劫比羅伐窣堵也。此云黃發仙人住處,即是白淨王等兄弟四人所住之處。本是彼仙住處,因立城名,今為國號耳。」慧琳音義一曰:「迦維,梵語訛略也,正言劫毘羅伐窣睹城。佛下生之處也。」西域記六曰:「劫比羅伐窣堵國,舊曰迦毘羅衛,訛也。」慧琳音義十曰:「迦毘羅衛國,即如來下生之地,淨飯王所治之境界。」智度論三十三曰:「迦毘羅婆城。」
迦毘羅皤窣都 (地名)城名。迦毘羅婆蘇都
迦耶 (術語)Ka%ya,譯曰身,積集。圓覺大鈔七下曰:「迦耶,此云積集。雖五根大造並皆積集,身根為彼多法依止,積集其中,獨得身稱。瑜伽論云:諸根所隨周遍積集,故名為身。」名義集六曰:「梵有四名:一迦耶,二設利羅,三弟訶,四應伽,此云集積。」義林章三本曰:「身者,積集義,依止義。(中略)雖迦耶是積集所依義,翻為身者,體義相當,依唐言譯。」
迦耶褒折娜 (衣服)譯曰拭身巾。比丘十三資具之一。見百一羯磨十。Ka%yapon^cha。
迦柘 (雜名)寶名。慧琳音義四十九曰:「迦柘章夜反,梵言寶名,經中自云珠也。」迦遮末尼,Ka%ca。
迦枳 (植物)花名。無翻。見可洪音義四下。
迦剌底迦 (雜名)月名。迦絺那
迦留波陀 (雜名)Karipada,天名。譯曰象跡天。見正法念經二十三。
迦留陀伽 (人名)Ka%lodaka,沙門名。譯曰時水。開元釋教錄三曰:「沙門迦留陀伽,晉言時水,西域人。弘喻有方,懷道遊國,以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譯十二遊經一部。」
迦留陀夷 (人名)Ka%lodayin,比丘名。亦名烏陀夷。譯曰起時,黑曜,黑光。婆羅門種。悉達太子在宮時之師,出家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嘉祥法華經義疏九曰:「迦留陀夷者,迦留,此翻時。陀夷,名之為起。十八部疏云:迦留者黑,陀夷者上,謂悉達太子在宮時師也。」慈恩彌陀經疏曰:「迦留陀夷者,正法華云:此名黑曜。毘奈耶律云:名黑光。增一阿含云:迦留陀夷,其身極黑,夜行乞食,時天大闇。而至他家,天有閃電。彼家婦人,身正懷孕,於電光中,見謂是黑鬼,怖而墮胎。乃謂之曰:汝何鬼耶?答曰:我瞿曇弟子,今來乞食。彼女人即發聲惡罵。如來知之,即敕比丘:從今已後,不得過中食,不得豫乞食。」
迦留陀夷教化 (故事)佛在舍衛國。爾時長老迦留陀夷,得阿羅漢道,作是念。我先在六群比丘中,於舍衛國污辱諸家,我今當還使此諸家清淨。作是念後,入舍衛國度九百九十九家。若夫得道而婦不得,婦得道而夫不得者不在此數。更度一家以滿千家遂被枉殺。見十誦律十七。
迦留陀夷死糞中 (傳說)時舍衛城有婆羅門家,應以聲聞得度。迦留陀夷,念言我復度此家,則於舍衛城滿千數。晨朝持缽至其家,主婦閉門煎餅。迦留陀夷現種種神變以化其心,使至祇洹以其餅供僧。因說法使得初果證,與五戒為優婆夷。彼還家導其夫來,其夫亦得初果為優婆塞。夫妻既入道,盡力供養迦留陀夷,命其子身死後,毋與今異。其子奉命供養如法。後子婦見賊主年少端正,竊通之娛樂。時迦留陀夷,往其家為婦說婬欲之過,婦聞之生疑,恐或向夫說之,與賊主相謀,一日託病請迦留陀夷,日沒後,伺迦留陀夷到糞所,使賊主刺之,賊主便以利刀斷其頭,埋著糞中。世尊知之率諸比丘至糞所,舉死屍如法於城外火化之。波斯匿王聞之,滅婆羅門家,及七世之親。見十誦律十七,經律異相十五。
迦師 (飲食)穀名。譯曰錯麥。小麥飯。名義集七曰:「十誦指迦師為錯麥,事鈔錯麥與迦師一物也。」
迦師那阿攬摩那 (雜名)譯曰三十八禪定。見善見律四。
迦哩迦 (人名)尊者名。十六羅漢之一。羅漢
迦哩底迦麼洗 (雜名)月名。麼洗,譯曰月。迦絺那
迦畢試 (地名)Kapis/a,國名。周四千餘里。北背雪山,三陲為黑嶺,國都城,周十餘里,宜穀麥,多果木,出善馬鬱金香,異方奇貨,多聚此國,文字大同睹貨羅國,僧徒六千餘人,多習學大乘。昔健陀羅國迦膩色迦王,廣地至[卄/忽]嶺東,河西蕃維皆送質子,王優待之,冬居印度諸國,夏還此國,春秋止健陀羅國。見西域記一。
迦真鄰陀 (動物)鳥名。法苑珠林曰:「迦真鄰陀之鳥生於海中,抱觸之,身心猗適,勝過六欲。」
迦真鄰底迦 (動物)迦遮鄰地
迦旃 (人名)迦旃延,又迦旃延子之略。
迦旃子 (人名)迦旃延子之略。迦旃延
迦旃延 (人名)Ka%tya%yana,佛十大弟子中,論議第一之摩訶迦旃延子Maha%-Ka%tya%yani-p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疊*毛]延,迦[疊*毛]延尼子等。譯曰剪剃種,扇繩,好肩等。婆羅門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義二十七曰:「摩訶迦旃延,摩訶迦多衍那,此云大剪剔種男。剪剔,婆羅門姓也。」嘉祥維摩經疏二曰:「迦旃延即其姓,此云好肩。」不思議境界經上曰:「迦底耶夜那(舊名迦旃延者)。」法華文句一下曰:「摩訶迦旃延,此翻為文飾,亦肩乘。人云:字[悄-肖+吳],應言扇繩,亦好肩,亦名柯羅。柯羅,此翻思勝,皆從姓為名。」同記曰:「言文飾者,善讚詠故。言扇繩者,若作肩乘。二字並[悄-肖+吳]。以其生時父已亡世,此兒礙母不得再嫁,如扇繫繩。」俱舍論神泰記一曰:「迦多衍尼子,舊云迦[疊*毛]延,訛也。」慧苑音義下曰:「迦旃,一宗之姓氏也。延,此云胤也。言此尊者是彼種族之後胤耳。」俱舍論光記一曰:「迦多衍尼子者。迦多,名剪剃。衍,名為種。尼,是女聲。此人是剪剃種女生,從母姓為名,故名迦多衍尼子,是婆羅門十姓中一姓也。此剪剃種,西方貴族,(中略)若言迦多衍那。迦多衍,如前釋。那,是男聲,從父為名也。」法華玄贊一曰:「梵云摩訶迦多衍那,云迦旃延,亦訛也。大般若云大迦多衍那,此云大剪剃種男。剪剃種者,是婆羅門姓也。」【又】天神名。涅槃經七曰:「為欲供養天神,故入天祠。所謂梵天,大自在天,違陀天,迦旃延天。」【又】外道名。十外道之第七。譯曰算數,飾宗記七本曰:「宗雖有六,而有七人也。第一不蘭迦葉,(中略)第七迦旃延。」註曰:「梵云迦多衍那,此云算數也。上古有仙,常念算數,因為名也。」 0063.JPG
迦旃延論議第一 (雜語)摩訶迦旃延
迦旃延著作 (雜名)著施設足論一萬八千頌。是六足論之一。俱舍論光記一曰:「大迦多衍那,造施設足論,一萬八千頌。」
迦旃延教化 (雜語)教貧困老母使賣貧得生天果,見賢愚經五迦旃延教老母賣貧品,諸經要集六,經律異相十五。尊者受佛敕往本生處惡生王國為國王解八夢,使發正信。見雜寶藏經九。
迦旃延經 (經名)經中所說離有無之二邊也。智度論二曰:「車匿比丘,我涅槃後,如梵天法治,若心懦伏者,應教那陀迦旃延經,即可得道。」探玄記二引之曰:「惡性比丘以梵檀治之,此云默擯。若心耎伏為說迦旃延經,此云離有無經,破我慢心也。」
薩婆多部鼻祖迦旃延 (人名)智度論二曰:「佛後百年,阿輸迦王,作般闍於瑟大會。諸大法師,論議異故,有別部名字。從是以來,展轉至姓迦旃延婆羅門道人,智慧利根,盡讀三藏內外經書。欲解佛法,故作發智經八犍度。」是即發智論也。光記一曰:「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二萬五千頌。」婆藪槃豆傳曰:「佛滅後五百年中(了義燈一,作三百年),有阿羅漢,名迦旃延子。母姓迦旃延,從母為名。先於薩婆多部出家,本是天竺人,後往罽賓國。罽賓在天竺西北,與五百阿羅漢及五百菩薩,共撰集薩婆多部阿毘達磨,製為八伽蘭他,即此世間云八犍度,(中略)亦稱此文為發慧論。」案迦旃延之年代槃豆傳之五百,照了義燈之文,則五為三之寫誤也。考其他諸書皆為三百年出世,且以之為上座部小乘初分為二之源由。宗輪論曰:「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謂阿輸迦王時,小乘初分上座大眾二部以來)。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雲山部。」同述記曰:「上座部本弘經藏,以為上首,以律對法,為後弘宣。(中略)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出世,於上座部出家。先弘對法,後弘經律。既乖上座本旨,所以鬥諍紛紜,名少乖諍。」三論玄義曰:「從迦葉至寢者柯,二百年已來無異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出世,便分成兩部:一上座弟子部,二薩婆多部。」
迦旃延阿毘曇 (書名)阿毘曇八犍度論之異名。迦旃延作。
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經 (經名)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之略名。是亦佛滅後迦旃延說佛法沒盡之相者。
說假部鼻祖迦旃延 (人名)佛滅後二百年頃有迦旃延阿羅漢由大眾部中獨立一部,名說假部,又名多聞分別部。而此阿羅漢者,傳為佛在世之迦旃延,入定保壽,而此時出定者也。宗輪論曰:「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同述記曰:「舊釋言:大迦旃延,先住無熱池側。佛入滅後,二百年時,方從彼出。至大眾部中,於三藏教,明此是世尊假名而說,此是實義而說。大眾部中,有不信者,亦有信者,遂別分部。此部即大迦多衍那弟子所弘通也。」三論玄義曰:「於二百年中,從大眾部更出一部,名多聞分別部。佛出世時,大迦旃延造論,解佛阿含經。至二百年,大迦旃延,從阿耨達池出(即無熱池),更分別前多聞部中義,時人有信其所說者,故云多聞分別部。」然則此迦旃延非發智論之作者也。
迦旃延子 (人名)與迦旃延同。是迦旃延姓之子息,故附以子字耳。
迦旃鄰陀 (動物)鳥名。迦遮鄰地。淨土論註上曰:「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
迦旃鄰提 (動物)鳥名。迦遮鄰地
迦旃延尼子 (人名)比丘名。迦旃延
迦陵 (動物)迦陵頻伽之略。鳥名。迦陵頻伽。楞嚴經一曰:「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迦陵迦 (動物)迦陵伽
迦陵伽 (動物)又作羯陵伽,迦陵迦。鳥名。迦頻伽
迦陵伽衣 (衣服)慧琳音義二十五曰:「迦陵伽是國名,波和羅是衣名。」三德指歸二曰:「迦陵迦者:迦陵迦,此云細滑衣,又云鳥毛衣。」梵Kalin%gaprava%ra。
迦陵伽王 (人名)譯曰憍逸,鬥諍。羅什譯之金剛經作「歌利王。」留支譯之金剛經作「迦陵伽王。」二十唯識述記下曰:「迦陵伽,此云憍逸,仙人之名,舊云王名。」慧琳音義十曰:「迦陵伽王,古昔王名也。此云鬥諍,即波羅奈國無道王也。」Kalin%gara%ja。
迦陵迦林 (地名)Kalin%gavana,又作羯陵伽林。慧苑音義下曰:「迦陵迦林,以義翻之名相鬥諍時,此據因鬥諍建國立名。」探玄記十九曰:「迦陵迦者,此云鬥諍時也。婆提者,正云婆那,此云林也。」
迦陵頻 (動物)鳥名。迦陵頻伽
迦陵頻伽 (動物)Kalavin%ka,又作歌羅頻伽,加蘭伽,迦蘭頻伽,羯羅頻迦,迦楞頻伽,迦陵毘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羅頻伽,羯毘伽羅,羯陵伽羅,迦毘伽羅,鶡鵯伽羅,羯脾伽羅,羯鞞伽羅,迦毘伽,迦尾羅等。鳥名。譯曰好聲,和雅。正法念經曰:「山谷曠野,多有迦陵頻伽,出妙聲音,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翻譯名義集曰:「迦陵頻伽,此云妙聲鳥。」玄應音義一曰:「迦陵頻伽,經中或作歌羅頻伽,或云加蘭伽,或云羯羅頻伽,或言毘伽,皆梵音訛轉也。迦陵者好,毘伽者聲,名好聲鳥也。」慧苑音義下曰:「迦陵頻伽,此云美音鳥,或云妙聲鳥。此鳥本出雪山,在[轂-車+卵]中即能鳴。其音和雅,聽者無厭。」智度論二十八曰:「如迦羅陵頻伽鳥,在[轂-車+卵]中未出,發聲微妙,勝於餘鳥,菩薩摩訶薩亦如是。」玄應音義四曰:「羯毘,或言羯陵,或云迦毘,或言加毘,此皆梵音訛也。此譯云迦毘者聲,伽羅者好,名為好聲鳥也。」可洪音義三下曰:「鶡鵯,正作羯脾也,或云羯毘,或云羯鞞,皆梵音楚夏耳。正言迦陵頻伽。」探玄記二十曰:「迦毘伽鳥者,具云迦羅頻伽,此云美音言鳥。謂迦羅云美音,頻伽云語言。謂雪山中,一切鳥聲,皆悉不及。又在卵中,即能出聲。」
迦陵毘伽 (動物)鳥名。迦陵頻伽
迦陵頻舞 (雜名)又作迦樓頻,迦樓賓,伽樓賓。舞曲名。譯言鳥或不言樂。林邑之古樂。天竺祇園寺供養日,迦陵頻來舞,時妙音天奏此曲。阿難傳之,遂流布云。
迦逋大 (動物)梵名Kapota,或譯鴿。或譯鳩。大威德陀羅尼經七曰:「迦逋大者斑鳩。」又迦布德迦Kapotaka,謂其小者。又以為鳥之通稱。
迦梵達摩 (人名)梵名Bhagavaddharma,譯言尊法。西印度人。唐時來,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年壽並缺。見貞元錄十二。
迦奢布羅 (地名)梵名Kas/apura,缽邏耶伽國之城名。護法論師在此伏外道云。見西域記五。
迦鳩駛 (植物)又作伽鳩。梵名Ka%ks!i,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中曰:「猶世伽鳩樹,降伏諸魔眾。」
迦梨迦 (衣服)衣名。阿毘曇經下曰:「迦梨迦衣,織吉貝花作衣,以蠟染之,作斑色。」【又】(異類)Ka%lika,又作迦羅迦。龍名。譯曰黑龍。見玄應音義四。
迦梨耶那 (人名)人名。譯曰正真。見起世因本經十。梵Kalya%n!a。
迦梨沙舍尼 (雜語)譯曰滅罪。見陀羅尼集經一。梵Kars!an!iya。
迦婆離 (人名)Kabari,外道名。譯曰結鬘。入正理論疏中曰:「迦婆離,此云結鬘。穿人髑髏,以為鬘飾。人有誚者,遂立量言:人頂骨淨(宗),眾生分故(因),猶如螺貝(喻),因喻雖無有過,宗違世間共為不淨。」
迦婆離迦 (異類)鬼名。譯曰護身。見正法念經十六。
迦提 (衣服)迦絺那
迦葉 (人名)又作迦攝。Ka%s/yapa,迦葉波,迦攝波之略。譯曰飲光。古代之姓氏。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梵言迦葉波。迦葉,此云光。波,此云飲。」慧苑音義上曰:「迦葉,具云迦攝波,此曰飲光,斯則一家之姓氏。」佛十大弟子中,有頭陀第一之羅漢,謂之摩訶迦葉,略稱迦葉。飲光及摩訶迦葉。【又】(天部)七大仙,十大仙,並十缽羅闍缽底Praja%pati之一。又為韋陀Veda誦出之一人。孔雀王咒經等見其名。在密教與瞿曇,末建拏諸仙皆為配於胎藏外金剛部之一尊。 0081.JPG
迦葉尊者 (人名)佛弟子中有摩訶迦葉Maha%ka%s/yapa,優樓頻螺迦葉Uruvilva%ka%s/yapa,伽耶迦葉Gaya%ka%s/yapa,那提迦葉Nadika%s/yapa,十力迦葉Das/abalaka%s/yapa五人。單云迦葉者,指摩訶迦葉,頭陀第一。付法藏之第一祖也。
三迦葉 (雜名)三迦葉者兄弟也,皆為佛弟子。長云優樓頻螺迦葉,又云鬱為,譯曰木瓜林,次云伽耶迦葉,譯曰城,次云那提迦葉,譯河,又譯江。十二遊經曰:「三年為鬱為迦葉兄弟三人說法,滿千比丘。」法華文句一曰:「毘婆尸佛時,三人共立剎柱,以是因緣感報,遂為兄弟。」
迦葉頭陀第一 (雜語)摩訶迦葉
迦葉結集三藏 (故事)摩訶迦葉
迦葉舞 (故事)摩訶迦葉
迦葉擎拳 (圖像)釋門正統三曰:「今殿中設釋迦文殊普賢阿難迦葉梵王金剛者,此土之像也。阿難合掌,是佛堂弟,理非異儀。迦葉擎拳本外道種,且附本習,以威來象也。」
迦葉捨金色妻 (傳說)智度論四十五曰:「如摩訶迦葉,娶金色女為妻,心不愛樂,棄捨出家。」
佛分半座迦葉 (傳說)佛為示三乘解脫同一,分半座於迦葉使坐。見華手經一。
迦葉傳衣 (傳說)迦葉尊者傳如來僧伽梨而受持之。摩訶迦葉
迦葉剎竿 (公案)「阿難問迦葉曰:世尊傳金襴袈裟外,別傳何法?迦葉答曰:阿難。難應諾。迦葉曰:倒卻門前剎竿。難於言下大悟。」見會元一阿難章。
迦葉結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說佛滅度後,迦葉舉阿難九過,及結集三藏之事。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記迦葉赴佛涅槃處。悲哀說偈。
迦葉禁戒經 (經名)佛說迦葉禁戒經,一卷,宋京聲譯。佛對迦葉說禁戒之法者。攝於小乘律部。
迦葉本經 (經名)大迦葉本經之略名。
童子迦葉 (人名)其母於妊娠中出家為比丘尼,後生男子,字童子迦葉。年至八歲出家,成阿羅漢果。嘗浴於恒河,現神通於波斯匿王前,使王起敬信僧寶之念。見經律異相十六。
童女迦葉 (人名)與斷見外道之弊宿梵志論議遂使彼屈服而為優婆塞。長阿含經第七弊宿經曰:「時童女迦葉,在斯婆醯村北,尸舍婆林住。時有婆羅門,名曰弊宿,止斯婆醯村。此村豐樂,民人眾多,樹木繁茂。波斯匿王,別封此村,與婆羅門弊宿,以為梵分。」然與此同本異譯之中阿含經十六蜱肆經曰:「一時尊者鳩摩羅迦葉,遊拘薩羅國,與大比丘眾俱,往詣斯[和/心]提,住彼村北尸攝[和/心]林。爾時斯[和/心]提中,有王名蜱肆。」鳩摩羅,此譯童子,即童子迦葉也。然則所謂童女者殆誤。僧祇律十九曰:「王舍城中有姊妹二人妊身未產,信佛出家,諸比丘尼見其腹相便驅出。以是因緣往白世尊,佛言在家妊身者無罪。此比丘尼後生男兒字童子迦葉,年至八歲。出家修道,成阿羅漢。」五分律九曰:「童子迦葉,不滿二十受具足戒。比丘生疑,佛言今聽數胎中歲足為二十,若猶不滿,又聽以閏月足。」
迦葉佛 (佛名)於現世界人壽二萬歲時出世而成正覺,釋迦佛以前之佛也。過去七佛之一。見法苑珠林八,佛祖統紀三十。【又】菩薩名。涅槃經三曰:「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本是多羅聚落人也,姓大迦葉,婆羅門種。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遶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欲少咨問。」
迦葉菩薩品 (經名)涅槃經篇章名,佛與此幼童迦葉菩薩問答,發揚佛性常住之深義者。
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 (經名)一卷,宋法賢譯。說迦葉仙人應[口*爾][口*縛]迦人請醫女人產病之法者。全然為醫書,不關佛教。
迦葉波 (雜名)又作迦攝波。佛弟子名。古佛名。童子名。仙人名。律部名。迦葉
迦葉毘 (流派)又作迦葉遺,迦葉維,迦葉波。律部名。迦葉遺
迦葉遺 (人名)Ka%s/yapiya,又作迦葉維,迦葉毘,迦葉波。本為人名,以為律部之名。佛滅後百年,優婆麴多之門有五弟子,各立異見,律藏分五部。迦葉遺為其中之一人,故名其部曰迦葉遺部。可洪音義三上曰:「迦葉毘,亦云迦葉維,亦云迦葉波,亦云柯尸悲與,此云飲光。此部律此土無文。」拾毘尼義鈔上一曰:「迦葉遺者,人名也。此人精進勇決,救護眾生,著木蘭袈裟。」案迦葉遺,譯曰重空觀,又譯曰解眾生空等者。從迦葉遺比丘所執之主義而譯之,非其正翻也。大集經二十二曰:「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為迦葉毘部。」是如來之豫言也。戒本疏一上曰:「迦葉毘,此云重空觀,法名解脫。此有戒本,相同五分。」
迦葉利師 (人名)Ka%s/yapa-rsi,迦濕彌羅國國王名。王甚信佛法,而迷於諸部之取捨。迦旃延子依薩婆多部之宗義造發智論示王。王可之,弘於世。了義燈一本。詳迦旃延
迦葉彌羅 (地名)國名。迦濕彌羅
迦葉摩騰 (人名)Ka%s/yapama%tan%ga,又作攝摩騰,竺攝摩騰。無翻名。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經。嘗為一小國王講金光明經,以防敵國侵害,名大顯。漢明帝遣蔡愔等於天竺求法,遇之,永平十年與竺法蘭等共至洛陽,譯四十二章經等。漢地之有佛法自此始。見歷代三寶記四,梁高僧傳一,開元釋教錄一。
迦維 (地名)迦維羅衛之略。城名。即迦比羅。翻譯名義集曰:劫比羅伐窣堵,舊曰迦毘羅衛,誤也。或名迦維衛,或名迦夷。竺法蘭對漢明云:迦毘羅衛者,大千之中也。瑞應經曰:「菩薩下當世作佛,託生天竺迦維羅衛國,迦維羅衛者,天地之中央。」王巾頭陀寺碑曰:「是以如來利見迦維,託生王室。」迦毘羅婆蘇都
迦維衛 (地名)迦維羅衛之略。城名。迦維
迦維羅越 (地名)城名。迦維
迦維羅閱 (地名)城名。迦維
迦維羅衛 (地名)城名。迦維
迦賓菟 (人名)比丘名。飾宗記八本曰:「迦賓菟者,五分十六,劫賓那是也。」劫賓那
迦賓闍羅 (動物)Kapin%jara,又作迦頻闍羅。鳥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古昔云:是鵽鳥也。引釋論云:似[此*鳥][至*鳥],與象猴為親友,故知是也。鵽音卓刮反。」名義集二曰:「迦頻闍羅,此云雉。」爾雅釋鳥曰:「鵽鳩冠雉。」
迦種 (地名)山名。伽耶附錄。
迦樓 (人名)或作迦留。或作迦羅。迦羅,秦言黑。此比丘是瓶沙王舊大臣,善知世法,故佛問之,然後隨國法結戒。
迦嘍荼 (動物)Garud!a,鳥名。迦樓羅
迦樓那 (雜語)Karun!a,又作迦盧拏。譯曰悲。玄應音義三曰:「摩訶,此云大。迦樓那,此云悲。言如來功德,以般若大悲二法為體。」大日經疏一曰:「梵音謂悲為迦盧拏,迦是若義,盧拏是剪除義。慈如廣植嘉苗,悲如芸除草穢。」
迦樓炎 (雜名)迦樓羅炎之略。迦樓羅附錄。
迦樓羅 (動物)Garud!a,又云迦留羅,迦婁羅,揭路荼。迦嘍荼,伽樓羅,[言*我]嚕拏,蘗嚕拏等。鳥名。舊譯曰金翅鳥。新譯曰妙翅鳥。頂癭鳥,食吐悲苦聲等。居四天下之大樹,取龍為食。八部眾之一。法華文句二下曰:「迦樓羅,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樹上,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探玄記二曰:「迦留羅,新名揭路荼,此云妙翅鳥。鳥翅有種種寶色莊嚴,非但金。依海龍王經:其鳥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閻浮提止容一足。依涅槃經,此鳥能食消龍魚七寶等。又依增一經:日別食一大龍王五百小龍,達四天下,周而復始,次第食之。命欲終時,諸龍吐毒,不能復食。飢火所燒,聳翅直下。至風輪際,為風所吹,還復上來。往還七返,無處停足,遂至金剛輪山頂上命終。以食諸龍,身肉毒氣,發火自焚。難陀龍王,恐燒寶山,降雨滅火,渧如車軸,身肉消散。唯有心在,大如[月*(比/土)],純青琉璃色。輪王得之,用為珠寶。帝釋得之,為髻中珠。」慧苑音義上曰:「迦樓羅,或曰揭路荼,此云食吐悲苦聲也。謂此鳥凡取得龍,先內嗉中,得吐食之,其龍猶活,此時楚痛出悲苦聲也。或曰:此云大嗉頂鳥,謂此鳥常貯龍嗉內,益其頂麤也。舊云金翅妙翅者,且就狀而名,非敵對翻也。然其翅有種種質色,非唯金耳。」慧琳音義一曰:「揭路荼,正音蘗嚕拏,古云迦婁羅。」同十一曰:「迦留羅,梵音不正也,正音[言*我]嚕拏。」俱舍光記八曰:「揭路荼,此云頂癭,或名蘇缽剌尼Suparn!i,此云妙翅。翅殊妙也,舊云翅金鳥,非正所目。」 0124.JPG
迦樓羅炎 (雜名)火燃之狀如開迦樓羅鳥之羽。聖無動尊安鎮家國等法曰:「威容極忿,右持智劍,左執罥索,坐金盤石,光焰熾然,其焰多有伽樓羅狀。」同偈曰:「猛焰從心生,狀如金翅鳥。」
迦樓羅法 (修法)迦樓羅鳥之修法。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經金翅鳥品一卷,速疾立驗魔醯首羅天說阿尾舍法一卷,具說其法。案迦樓羅法以迦樓羅鳥神靈除惡龍災之意。
迦樓羅觀 (術語)除諸災害。如迦樓羅鳥除毒蛇之害,其觀法名迦樓羅觀。義譯謂之微妙觀。見守護經。
迦樓烏陀夷 (人名)Ka%lodayin,比丘名。
迦樓烏陀夷經 (經名)迦樓烏陀夷,思世尊恩深,讚不可中食,佛印可之,呵不持此戒者。攝於中阿含五十。
迦摩 (異類)餓鬼名。正法念經十七曰:「迦摩餓鬼。」經注曰:「迦摩雨盧波,魏言欲色。」Ka%maru%pa。
迦摩浪迦 (地名)梵名Ka%malan%ka%,印度東境之國名。出於慈恩傳四。
迦摩羅 (雜名)又作迦末羅。病名。譯曰黃病。玄應音義二十三曰:「迦末羅病,舊云迦摩羅病,此云黃病,或云惡垢。言腹中有惡垢,即不可治者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迦摩羅病,此云大風病。」名義集六曰:「亦云癩病。」Ka%mala%黃目(名義大集二八四)【又】(人名)仙人名。阿羅邏迦羅摩
迦摩縷波 (地名)Ka%maru%pa,國名。在東印度。周萬餘里,人體卑小,語言少異於中印度,崇奉天神,不信佛法。自佛教興至唐世,未建立伽藍,招集僧侶,淨信之徒惟竊念佛耳。王拘摩羅,聞玄奘三藏在摩揭陀,頻遣使延請三藏。三藏由戒賢論師勸至彼處盛頌大唐天子聖德,與王同行還,會於戒日王之無遮會。見西域記十。唐書地理志作迦摩波。今印度阿撒母西部之地。
迦摩沙波陀 (人名)賢愚經十一譯曰斑足,智度論四作劫磨沙波陀,譯曰鹿足,殺害普明王之惡王名也。Kalmas!apa%da。
迦遮末尼 (雜名)Ka%caman!i,又云迦柘末尼。玉名。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迦遮末尼,舊言迦柘。柘之夜反,此云水精。」慧琳音義三曰:「迦遮末尼,珠寶名也,琨瑤[王*民]玉之類也。」同十八曰:「迦遮,惡寶名也,玉名也。」
迦遮鄰地 (動物)Ka%calindika%ka,又云迦旃鄰提,迦旃鄰陀,迦止栗那,迦遮鄰底迦,迦真鄰底迦,迦鄰提,迦鄰陀等。鳥名。正法念經三十曰:「迦旃鄰提,海中鳥,觸之大樂。有輪王出,此鳥則現。」慧琳音義二十五曰:「迦鄰提,此云實可愛,謂水鳥,即鴛鴦之類是也。」
迦遮鄰地衣 (衣服)以鳥毛所織之衣。又云迦鄰陀衣。慧琳音義十三曰:「迦遮鄰地,唐言細軟輕妙,最上服也。」同十九曰:「迦止栗綿,亦名迦真鄰底迦,瑞鳥名也。身有細軟毛,非常輕妙,如綿緝績。以為衣,或為絮。轉輪聖王,方御此服也。今雖有此鳥類,非鳥也。其毛粗惡,不堪緝績也。」同四十一曰:「迦遮鄰底迦,瑞鳥名也。身有[卄/毦]毛,非常輕軟。績以為衣,轉輪聖王,方御此服。」
迦遮鄰底迦 (動物)迦遮鄰地
迦鄰陀 (動物)鳥名。迦遮鄰地。名義集曰:「華言細錦衣。」
迦鄰陀衣 (衣服)又云迦旃鄰陀衣。以迦鄰陀鳥毛所造之衣也。
迦鄰提 (動物)鳥名。迦遮鄰地
迦算 (物名)梵語。藿香也。見翻譯名義集。
迦諾迦伐蹉 (羅漢)Kanakavatsa,尊者名。十六羅漢之一。
迦諾迦跋釐惰闍 (羅漢)尊者名。十六羅漢之一。Kanakabharadva%ja。
迦絺那 (衣服)Kat!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譯曰堅實,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終後,人所供養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種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說淨作法),畜餘分之衣,亦無罪(尋常以為長衣戒禁之)。二三衣之中,不攜一衣,經一宿亦無罪(尋常以為離三衣宿戒禁止之)。三應檀主別請亦無罪(尋常以為別眾食戒禁之)。四至午時受數度施主之齋亦無罪(尋常以為背請戒或展轉戒或處處食戒禁止之)。五至午時不告知同住之人而至施主之家亦無罪(尋常以為不囑同利入聚戒禁止之)。其功德衣,四周附緣,為五條式者,各條二分為一長一短,通計十隔。一功德衣,使眾僧和集於一處,行受衣作法,且定一人之持者使護持之,因而眾僧各得受衣之功德。其衣有由施主供之者,若無之時,則眾僧集而裁縫之。行事鈔上之四曰:「明了論云:本言迦絺那,為存略故,但云迦提,此翻為功德。以坐夏有功五利賞德也。」同上之四曰:「明了論翻為堅實也。」定賓之四分律戒本疏下曰:「迦絺那,此云堅實衣也。此衣以是堅財成,又令施主受堅實報,復令眾僧生得五利堅實功德,(中略)亦名功德衣也。」飾宗記八末曰:「一切堅物,皆稱迦絺那,如人煩惱強盛,名此人為迦絺那心人。」迦絺那之字意為堅,以麤制之綿布作之,亦云安居之功德堅實。以一日作終為法。十二月十五日用羯磨捨之。此衣諸說紛紛。後世註釋家之說,多不可信。
迦絺那月 (雜名)又作迦提月,迦栗底迦月,羯栗底迦月,迦利邸迦月,迦剌底迦月,迦哩底迦麼洗Ka%rttika等。安居竟之明日,三十日間,為比丘受迦絺那衣之時,故以之名月。但配月有新舊之別,南山舊譯家,以四月十六日(陰曆)為前安居之入日,故七月十五日為安居竟日,自其翌日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之三十日,為迦絺那月(此功德衣限於前安居之人)。行事鈔上之四曰:「若四月十六日結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盡訖,名夏竟。至明相出十六日後,至八月十五日已來,名迦提月。」玄奘義淨新譯家以五月十六日為前安居之入日,故八月十五日為竟日,自其翌日至九月十五日為迦提月。寄歸傳二曰:「八月十六日,即是張羯絺那衣日。」同二曰:「從八月半已後,名歌栗底迦月。江南迦提設會,正是前夏了時。」如此舊譯家,涉於八月之前半,又新譯家,跨於八月與九月之兩月,故八月又翻九月。飾宗記六末曰:「迦栗底迦,舊名迦提者訛,八月也。」西域記二曰:「頞濕縛庾闍月,迦剌底迦月,末伽始羅月,當此從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慧琳音義十一曰:「迦利邸迦,唐言昴星。每年九月十五日,月臨昴宿故。取此星為九月名,古名迦提,訛略不正也。」
迦絺那經 (經名)八百比丘及世尊,為阿那律作衣,阿那律為眾說從信心出家乃至三明六通為迦絺那法。此經攝於中阿含經十九中。
迦頻闍羅 (動物)梵名Kapin^jala,又作迦賓闍羅。鷓鴣也。慧琳音義以為鵽鳥。名義集以為雉。
迦膩色伽 (人名)Kanis!ka,屬於月氏族。基祖於中央亞細亞領富強之國土,至王勢威更張,新創建健[馬*太]羅王國,領地,西自大夏Bactra之境,東殆達於恒河,北總[卄/忽]嶺,南及信度Shindu河口,占阿育王以後不見其例之廣大領土。其初不信罪福,輕侮佛法,後發正信深歸依於佛法,注其全力,弘宣佛教,為古來外護者,與阿育王併稱,其功之顯著者,結集佛典也。王出世年代古來有種種異論,而非一致,今尚模糊。眾說彷徨於紀元前一世紀至後一世紀之間,而無越之者,今暫以西域記佛國記所傳從佛滅四百年頃之出世說(王歸佛有由釋尊懸記之傳說,出西域記二)。
迦膩色迦王結集三藏 (故事)王以如來涅槃後第四百年應期撫運,王風遠被,殊俗內附,機務餘暇,每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說法。諸師各異其說,王頗惑於去就,以問脅尊者。尊者曰: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師資部執,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隨自宗而結集三藏。王聽之,精選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羅漢也。後得世友菩薩以為上座,充為五百人。以迦濕彌羅國四周皆山為要害之地,物產豐饒,迦膩色迦王,率諸阿羅漢至此國,建立伽藍,使結集三藏。三藏各十萬頌,總為三十萬頌,稱九百六十萬言,是大毘婆沙論也。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以石函緘封,建塔而藏於其中,命藥叉神守衛其國,不使外出,求習學者,使就中受業。見西域記三。
迦曇波 (植物)又云迦曇婆。樹名。起世經一曰:「弗婆毘提訶洲有大樹,名迦曇婆。其本縱橫七由旬,高百由旬。」翻梵語九曰:「迦曇波花樹,譯曰白花。念佛三昧經第四。」Kadamba。
迦曇婆 (植物)迦曇波。此樹落葉,新芽發生甚速,葉常不絕。兩季開花。至九月散。花為球形,花絲生於全面,宛如圓繸。白色而帶淡黃綠。又見念佛三昧經一。
迦隨羅衛 (地名)城名。迦毘羅婆蘇都
迦濕彌羅 (地名)Kas/mira,新稱迦濕彌羅,羯濕弭羅,迦葉彌羅。舊稱罽賓。國名。在印土之西北境。西域記三曰:「迦濕彌羅國,舊曰罽賓,訛也。北印度境,周七千餘里,四境負山,山極峭峻。雖有門徑,而復隘狹。自古鄰敵,無能攻伐。國大都城,西臨大河。南北十二里,東西四五里。宜稼稷,多花果。出龍種馬及鬱金香,火珠藥草。氣宇寒勁,多雪少風。服毛褐,衣白[疊*毛]。」希麟音義一曰:「罽賓西域國名,或云個濕蜜羅,亦云迦葉彌羅,皆梵語訛轉也。正云羯濕弭羅,此翻為阿誰入。」貞元錄十七曰:「迦畢試國,罽賓,訛也。」梵語雜名曰:「罽賓,梵,劫比舍也。」
迦濕彌羅國龍池 (地名)西域記三(罽賓附錄引之),部執論疏,希麟音義一。
迦闍 (地名)國名。所在不明,譯曰蘆葦。見慧琳音義十八。
迦藍 (雜名)伽藍
迦薩吐羅 (動物)梵名。譯曰麝香。
迦藍浮 (人名)王名。迦利
迦[口*縛]遮 (雜語)譯曰甲冑。大日經疏九曰:「伐折囉是金剛,迦[口*縛]遮名甲。」Kavaca盔甲(名義大集二三八)。
迦羅 (雜名)Kala%,又作哥羅,歌羅。分量名。慧苑音義上曰:「哥羅分,正云迦羅,此云豎,折人身上一毛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之一分。謂西域風俗,以十六升為斗,如此土以十六兩為一斤。義譯為校量分。」玄應音義四曰:「折一毛以為百分,一分為歌羅分,論以義翻名為力勝。以無漏善法一歌羅分,勝有漏千分故也。」【又】(術語)Ka%la,又云迦[打-丁+羅]。譯曰實時。時有二種。實時云迦羅。假時云三摩耶。律中所說時食時藥時衣之時,實時也,經中所說一時一日乃至一劫之時,假時也。智度論一曰:「天竺說時名有二種:一名迦羅,二名三摩耶。」名義集二曰:「刊正記云:即實時。謂毘尼中,聽時食,遮非時食,則實有其時也。故大論云:毘尼結戒是世界中實,非第一義中實。」三摩耶。【又】(人名)此翻黑。或云哥羅。是尊者。已得阿羅漢果。迦樓
迦羅比丘 (人名)十誦律曰:「鹿子長者兒名曰迦羅,聰智利根,眾人所問,常為斷疑。他事忽務,若人有女姊妹,有來求者,往問迦羅應與不應。若人為自求婦,若為兒求,亦往問可取不可取。迦羅後時出家為僧,猶如本法。」
迦羅分 (雜名)又云歌羅分,哥羅分。迦羅為分數之名,故云迦羅分。迦羅
迦羅那 (植物)木名。譯曰作。翻梵語九曰:「迦羅那樹,譯云作也。」梵Karana。
迦羅陀 (地名)山名。伽羅陀
迦羅迦 (雜語)Ka%laka,譯曰黑。
迦羅迦龍 (異類)又云迦羅龍,迦梨迦龍。玄應音義三曰:「迦梨迦龍,又云迦羅迦龍,此譯云黑龍也。」
迦羅迦樹 (植物)慧琳音義二十五曰:「迦羅迦樹,此云黑果,形似鎮頭。」同卷曰:「鎮頭迦果狀,同此方[木+(姊-女)]子之類。」謂有害之果也。迦羅鎮頭
迦羅富 (地名)城名。譯曰臭地。見慧琳音義二十六。梵Gara%pu。
迦羅勒 (植物)果名。訶梨勒
迦羅越 (術語)梵音kulapati,有族者之義。華言居士。見翻譯名義集。
迦羅邏 (異類)夜叉名。譯曰喍啀。見無量破魔陀羅尼經。梵Kara%la。
迦羅迦吒 (動物)譯曰蟹。又十二宮中螃蟹宮之名。
迦羅求羅 (動物)蟲名。智度論七曰:「譬如迦羅求羅蟲其身微細,得風轉大,乃至能吞食一切,光明亦如是,得可度眾生,轉增無限。」梵Kala%kula。
迦羅沙曳 (雜名)茶香室叢鈔十三曰:即袈裟也。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引陳養吾象教皮編云:迦羅沙曳,僧衣也。省羅曳字,止稱迦沙。葛洪撰字苑。添衣作袈裟。或從毛作毠裟。
迦羅阿育 (人名)Ka%la%s/oka,佛滅百年頃君臨摩訶陀國之王,而難陀王朝(Nanda)之始祖也。此王歷史古來頗有議論。為未決之問題。此以北方所傳無此王之記事故也。排之者以為迦羅者時之義,為補某時代缺陷故作虛構之人物云,或謂迦羅者黑色之義,為欲大達磨阿育王歸佛後之光彩,故指歸佛前兇暴之時代。然近時希臘印度年代比較研究之結果,達磨阿育王之出世年代,在紀元前四世紀,即佛滅二百十八年,較善見律之所傳確實,是可增王為歷史的人物矣。
迦羅育 (人名)即迦羅阿育。迦羅阿育
迦羅毘迦 (地名)本行集經四十五曰:「迦羅毘迦,隋言赤黃色,大村名也。」案迦羅毘迦為迦毘羅迦之誤。迦毘羅婆蘇都
迦羅毘囉 (植物)木名。譯曰羊躑躅。陀羅尼集經八曰:「迦囉毘囉樹脂,唐云羊躑躅也。若採其葉即脂汁出。」梵Karavira。
迦羅者摩 (雜名)譯曰虎皮。見何耶揭唎婆像法。
迦羅鎮頭 (譬喻)迦羅與鎮頭皆果名。迦羅果有毒,鎮頭無毒,而二果相似,以譬比丘之持戒破戒。涅槃經六曰:「善男子!如迦羅迦林,其樹眾多。於是林中,唯有一樹,名鎮頭迦。是迦羅迦樹鎮頭迦樹,二果相似,不可分別。其果熟時,有一女人,悉皆拾取。鎮頭迦果,纔有一分。迦羅迦樹,乃有十分。是女不識,齎來詣市,而衒賣之。凡愚小兒,不復別故,買迦羅迦果,噉已命終。有智人輩,聞是事已。即問女人:姊何處持是果來?是時女人即示方所。諸人即言:如是方所,多有無量迦羅迦樹,唯有一根鎮頭迦樹。眾人知已,笑而捨去。善男子!大眾之中,八不淨法,亦復如是。於是眾中,多有受用如是八法,唯有一人清淨持戒,不受如是八不淨法。」止觀十下曰:「從外道四見,乃至圓門四見,有害無害,譬如迦羅鎮頭二果。」Ka%laka Tinduka。
迦羅頻伽 (動物)鳥名。迦陵頻伽
迦羅鳩[馬*太] (佛名)迦羅鳩忖[馬*太]之略。佛名。舊稱曰拘留孫。慧苑音義上曰:「迦羅鳩[馬*太],具云迦羅鳩忖[馬*太],此云所應斷已斷。」拘留孫佛。【又】(人名)Krakuda,外道字。姓迦旃延。六師外道之一。
迦羅鳩[馬*太]迦旃延 (人名)Krakudaka%tya%yana,維摩經弟子品肇註曰:「姓迦旃延,字迦羅鳩[馬*太],其人謂法亦有相亦無相。」同什註曰:「其人應物起見,若人問言有耶?答言有。問言無耶?答言無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迦羅鳩[馬*太],名也。此云黑領。迦旃延,姓也。」名義集曰:「迦羅鳩[馬*太],此云牛領。迦旃延,此云剪髮。」
迦羅鳩村大 (佛名)舊稱拘留孫。佛名。拘留孫佛
迦羅鳩忖[馬*太] (佛名)Krakucchanda,又云迦羅鳩餐陀。舊稱拘留孫。佛名。拘留孫佛
迦羅囉底哩 (天名)Ka%lara%tri,譯曰黑夜神。演密鈔九曰:「迦羅云黑,囉底哩云夜,黑夜神也。」
迦羅缽舍羅缽 (物名)Ka%la-pa%tra S/ona-pa%tra,黑赤二色之缽。飾宗記十本曰:「此二即是梵語,黑赤二色也。下文既迦羅是黑,故知捨羅是赤也。」
迦蘭陀 (動物)Karan!d!a,Karan!d!aka,又云迦蘭[馬*太],迦藍陀,羯蘭鐸迦,迦蘭多迦,迦蘭陀夷,羯蘭[馬*太]迦,伽鄰等。鳥名。譯曰好聲鳥。玄應音義十九曰:「迦蘭陀鳥,或言柯蘭陀,或作迦蘭[馬*太]迦,或云羯蘭鐸迦,皆梵音輕重也。此譯云好聲鳥也。案外國傳云:其形似鵲。但此鳥群集,多棲竹林。」釋迦譜五曰:「時摩竭陀國,有一長者,名曰迦陵。(中略)是故名曰迦陵竹園。」【又】山鼠名。善見律六曰:「迦蘭陀者,是山鼠名。」
迦蘭陀村 (地名)善見律六曰:「時毘舍離王,將諸妓女,入山遊戲。王時疲倦,眠一樹下。伎女左右,四散走戲。時樹下窟中,有大毒蛇,聞王酒氣,出欲螫王。樹上有鼠,從上來下,鳴喚覺王,蛇即還縮。(中略)王自念言:我今復活,由鼠之恩。王便思惟,欲報鼠恩。時山邊有村,王即命村中,自今以後,我之祿限,悉迴供鼠。因此鼠故,即號此村,名為迦蘭陀村。」
迦蘭陀長者 (人名)善見律六曰:「迦蘭陀子者,是時村中有一長者,有金錢四十億。王即賜長者位,因村名故,號迦蘭陀長者。」
迦蘭陀竹林 (地名)Ka%ran!d!a-ven!u%vana,又云迦蘭陀竹園,迦藍陀竹園,迦陵竹園,迦鄰竹園等。迦蘭陀鳥所棲之竹林。又迦蘭陀長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國王舍城與上茅城之間。係迦蘭陀長者所有,本與尼犍外道,後奉佛為僧園,是為印度僧園之初,所謂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義四十一曰:「迦蘭多迦,古云迦蘭陀夷,或云羯蘭鐸迦,訛也。正云羯嬾[馬*太]迦,大竹園名也,在王舍城。」西域記九曰:「初此城中(言上茅城)有大長者迦蘭陀,時稱豪貴。以大竹園,施諸外道。及見如來聞法淨信,追惜竹園居彼異眾。今天人師,以無館舍。時諸鬼神,感其誠心,斥逐外道。而告之曰:長者迦蘭陀,當以竹園起佛精舍,汝宜速去得免危厄。外道忿恚,含瞋而去。長者於此建立精舍,功成事畢。躬往請佛,如來是時遂受其施。」玄應音義五曰:「迦蘭陀,鳥名也,其形似鵲。鞞紐婆那,此云竹林。謂大竹林也,此鳥多栖此林。」竹園精舍之緣起,詳於中本起經上。然依因果經,四分律,則為瓶沙王所施與。四分律五十(房舍犍度)曰:「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摩竭王瓶沙,作如是念:世尊若初來所入園,便當布施作僧伽藍。時王舍城,有迦蘭陀竹園,最為第一。時世尊知王心念,即往迦蘭陀竹園。王遙見世尊來,即自下象,取象上褥,疊為四重。敷已,白佛言:願坐此座。世尊即就座而坐。時瓶沙王,操金澡瓶,授水與佛。白言:此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最為第一。今奉施世尊,願慈愍故為納受。(中略)王瓶沙,聞世尊聽眾僧作房舍,欲於迦蘭陀竹園,作大講堂如王住殿,一切所須,供給具足,佛言聽作。」因果經四曰:「時頻毘娑羅王,知佛受請住竹園已,頂禮佛足,辭退而去。王還城已,即敕諸臣,令於竹園,起諸堂舍。種種莊飾,極令嚴麗,懸繒幡蓋,散花燒香,悉皆辦已。即便嚴駕,往至佛所。頭面禮足,而白佛言:竹園僧伽藍,修理已畢。唯願世尊,與比丘僧,哀愍我故,往住彼也。」以上竹林精舍施與者雖有二說,然是混雜園林之寄附者與精舍之施與者。蓋竹園係長者迦蘭陀所寄附,其園中精舍為頻婆沙羅王建立奉佛也。
迦蘭多迦 (動物)鳥名。迦蘭陀
迦蘭頻伽 (動物)鳥名。迦陵頻伽
迦蘭陀夷 (地名)竹園名。迦蘭陀
迦蘭那富羅 (地名)Karn!apur,聚落名。譯曰耳城。見本行集經三十三。
迦嚧尼 (雜語)Karun!in,譯曰悲。大日經疏十曰:「迦嚧尼,悲也,麼也,體也。所謂大悲為體也。」
迦囉伊 (動物)青藍色之懸巢鳥。又鵲類。
迦囉儜 (雜語)譯曰饒益。大日經疏八曰:「梵本云係多Hita,翻云利益。次云吃[口*履]耶Kriya%,此翻為利。迦囉儜Karan!i,翻為饒益,本名各異。」
迦囉吠羅 (雜名)Ka%lavela%,時分名。見慧琳音義十三。
迦邏迦 (雜語)Ka%raka,譯曰作者。智度論四十八曰:「若聞迦字,即知諸法中無有作者。迦邏迦,秦言作者。」
赴火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赴火而死,以此苦行為得果之因者。外道
赴請 (雜語)由施主之請而赴齋會也。行事鈔下有赴請設則篇。
赴機 (術語)應眾生機根而說法也。同於應病與藥。
(術語)心所法之名。於諸法之實體,與三寶之淨德,世出世之善根,深為信樂。使心澄淨是為信。唯識論六曰:「云何為信?於實德能信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俱舍論四曰:「信者令心澄淨。」頌疏四曰:「信者澄淨也,如水精珠能澄濁水,心有信珠令心澄淨。」大乘義章二曰:「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晉華嚴經六曰:「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菩薩本業經下曰:「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智度論一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中略)復以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
二種信 (名數)一信解,又曰解信。梵曰阿毘目佉Abhimukh,自明見理,心無疑慮也。二深信,又曰仰信。梵曰捨[打-丁+羅][馬*太]S/raddha%,是依人而信其言也。大日經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毘目佉,謂明見是理。心無疑慮,如鑿井已漸至泥,雖未見水,心知在近,故曰信解也。下言深信者,梵音捨[打-丁+羅][馬*太],是依事依人之信。如聞長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曾欺誑故即便諦受依行,亦名為信。」【又】有初信正信之二種。與貪瞋痴三不善根相應之信為邪信。與無貪等三善根相應之信為正信。【又】有自力他力之二信。自發之信為自力信。依佛之大悲心而發之信為他力信。此中五根中之信根,就正信而言,是佛徒通途之信心也。又淨土真宗之信就他力信而言,是一宗特殊之信心也。
十種信 (名數)是華嚴經無盡藏品所說十無盡藏中第一信無盡藏之十種信也:一信一切法之空。二信一切法之無相。三信一切法之無願。四信一切法之無作。五信一切法之無分別。六信一切法之無所依。七信一切法之不可量。八信一切法之無有上。九信一切法之難超越。十信一切法之無生。見唐華嚴經二十一。
信一念 (術語)一念
信力 (術語)五力之一。
信力入印法門經 (經名)五卷,元魏曇摩流支譯。佛在普光法殿文殊師利請問清淨初地之法,佛以六十餘種之五法答之。次問普賢菩薩,云何諸佛無障礙智乃至無障礙身?普賢歎其難知難見。文殊再請,乃具答之。
信士 (術語)Upa%saka,梵稱優婆塞,譯云信男,又云信士。在家之信者,受三歸五戒或八齋戒者。通俗編曰:今人出財布施曰信士。漢曹全碑陰義士某千,義某五百,義士即出資助刊者。宋太宗朝,避御名,凡義士皆改為信。今之信士,即漢碑所稱義士也。
信女 (術語)梵語優婆夷,Upa%sika%,翻信女。信受佛法而受三歸五戒或八戒齋之女也。
信心 (術語)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疑心也。此有迷信正信,解心仰心,自力信他力信等之別。
信心為本 (術語)淨土真言一宗之綱目,分為真俗二諦,即世出世二門,俗諦以王法為本,真諦以信心為本。蓋真宗之意,以為眾生往生彌陀之淨土,非由稱名之功德,乃由信大悲之佛之願力也。
信心正因 (術語)真宗又於前條。真諦門中分為二,謂之信心正因稱名報恩。
信心銘 (書名)三祖僧璨作。見傳燈錄二十。
信心歡喜 (術語)信心之體,必有歡喜之相。因而約信心歡喜之四字歸於信樂之二字,約信樂之二字歸於信之一字,是淨土真宗之法門,悉歸於信之一字。猶如天台之法門悉歸於具之一字,真言之法門悉歸於阿之一字也。
信手 (術語)入佛之寶山以信心為手而採寶,故云信手。智度論一曰:「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
信水 (譬喻)譬信心之澄淨似清水,故云信水。又信心之水,能洗除疑念之垢,故稱之曰信水。演密鈔三曰:「若先習垢深則不染諸法界之法,若以信水澣令潔白則堪受染。」
信不退 (術語)三不退之一。不退
信外輕毛 (譬喻)信心搖動而不決定。譬如輕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薩,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內之人現為輕毛,則信外更如輕毛,故云信外輕毛。觀經玄義分曰:「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信仰 (術語)信三寶不疑而欽仰之也。唐華嚴經十四曰:「人天等類同信仰。」唐僧傳(慧璡傳)曰:「親欣其信仰。」
信伏 (術語)信其法或其人而伏從之也。楞嚴經四曰:「恐汝誠心未信伏。」梁僧傳法曰:「與安公相值,忽然信伏。」
信行 (術語)對於法行而言,自依聖法而行,謂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謂之信行。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慧。玄義十曰:「教門為信行人,觀門為法行人。」
信衣 (衣服)佛家傳授之衣也。五燈會元,二十五祖曰:「師子尊者難未起時,密授我信衣法偈,以顯師承。」六祖壇經曰:「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信之。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
信向 (術語)信三寶不疑而歸向之也。隨願往生經曰:「信向者少,邪習者多。」
信成就 (術語)六成就之一。
信成就發心 (術語)起信論所說三種發心之一。三種發心
信佛功德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說信佛之功德。
信忍 (術語)三忍五忍六忍之中各有信忍。
信戒 (術語)三寶及戒之四證淨法總收於信戒之二種。蓋三寶淨者,以信為體,戒淨即為戒也。俱舍論二十五曰:「由所信別故名有四,應知實事唯有二。謂於佛等三種證淨以信為體,聖戒證淨以戒為體,故唯有二。」藥師經曰:「壞君臣法,毀於信戒。」
信受難 (術語)四難之一。
信受奉行 (雜語)信受如來所說之法而奉行之也。諸經之終多有斯語。奉行
信明 (雜語)信忍證明其事也。無量壽經上曰:「幸佛信明,是我真證。」
信度 (地名)Sindhu,有信度國,信度河。
信度河 (地名)又作辛頭河。贍部洲四大河之一。四河
信度國 (地名)Sindhu,原為印度之稱。又特以名一國。此國信度河邊,周七千餘里,大都城謂之毘苫婆補羅Vichavapura,周三十餘里,宜穀稼牛羊等。如來昔遊此國,故無憂王於聖跡之處造窣堵波數十所。見西域記十一。
信後 (術語)聞彌陀之名號而發信心之後也。
信後稱名 (術語)淨土真宗之教得信心後之稱名總為報恩。淨土門之特殊法門也。
信後相續 (術語)信後之念佛相續也。信後
信首 (術語)佛法以信為最初,故謂之信首。釋門歸敬儀上曰:「宜敬設儀,開其信首之法。」
信香 (儀式)禪僧住持一寺,初說法為開堂,亦云出世開法。此時齎香寄師,而通嗣法之信謂之信香。見象器箋十。【又】賢愚經六,說香為信心之使,因此而總云香為信香。
信施 (術語)謂信者之施物也。觀佛經五曰:「虛食信施以此因緣食諸鐵丸。」涅槃經十一曰:「寧以此口吞熱鐵丸,終不敢以毀戒之口食信心檀越飲食。」資持記下三之三曰:「信奉者故曰信施。」
信相菩薩 (菩薩)金光明經信相菩薩疑釋尊之壽命,不酬往昔之因位(僅八十壽命),因而四佛世尊,各說山斤,海滴,地塵,空界之一喻,以示釋尊之長壽。
信海 (譬喻)信心之實德,廣大無邊,故譬之海。教行信證三本曰:「真如一實之信海。」
信珠 (譬喻)信能澄清人心,故譬之為澄水之珠。成實論四曰:「得信珠則心池清。」
信教自由 (雜語)人民信奉何教。悉聽自由。政府不以威力強制之也。
信根 (術語)五根之一。
信現觀 (術語)六現觀之一。緣三寶之世間出世間決定淨信也。
信順 (術語)信受所聞之法而隨順之也。無量壽經下曰:「應當信順如法修行。」教行信證信卷序曰:「信順諸佛如來真說。」法華玄義六下曰:「人心由法成親,親故則信,信故則順。」
信解 (術語)聞佛之說法初信之,後解之,謂之信解。又鈍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謂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見,解者破無明。法華經序品曰:「種種信解,種種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為信,終稱為解。又鈍根為信,利根為解。」同七曰:「信破邪見,解破無明。」【又】七賢之第三。七賢
信解品 (經名)在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四經之第二。信者聞人言而不疑也,解者悟解於自心內也。此一品為譬喻品中第二之領解段。中根之人初聞方便品之法說,雖虛心信受,然未能悟其意,世尊為於上譬喻品廣引三車一車之譬,而說會三歸一之旨。於是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連四大聲聞,始領悟其旨,欲述其領悟之旨,說長者窮子之譬,述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五時之教門,自彰其領悟之處也。
信解行證 (術語)是佛道之一期也,先信樂其法,次了解其法,依其法而修習其行,終證得其果也。
信解智力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說佛五力之信解法與十力之智力。十力如常。五力者信進念定慧也。
信鼓 (雜名)總謂鐘磬之音。為得信之方便者,通謂之信鼓。增一阿含經四十二,阿難昇講堂擊犍稚曰:「我今擊此如來信鼓,(中略)降伏魔力怨,除結無有餘。露地擊犍稚,比丘聞當集。諸欲聞法人,度流生死海。聞此妙響音,盡當雲集此。」資持記上一之四曰:「信鼓者,於事則告眾有期,在法則歸心無二。鼓謂擊動發音,名通鐘磬。」。【又】臨終之引磬謂之信鼓。決定往生集曰:「信鼓者磬名也,亦名無常磬也。」
信種 (術語)信心之種子,成信根於身者也。
信幡 (物名)為信心而奉佛之幡也。
信滿成佛 (術語)占察經所說四種成佛之一,華嚴宗唱導之。彼宗之行位,有行布圓融之兩門。行布門,自十信至佛果,六位之次第不同,其圓融門則得一位隨得一切位也。其義以六相圓融十玄緣起而知之。故經中說十信之滿心勝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位(舊經第六第七新經第十四第十五賢首品),謂之信滿成佛。
信樂 (術語)信順所聞之法而愛樂之,即信心歡喜也。淨土真宗以彌陀十八願有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其至心與欲生心之二,攝於信樂之一,此謂之一心,又云一念。蓋信喜心誠即為至心,其心即為欲生淨土之欲生心也。教行信證信卷曰:「私[門@視]三心字訓:三即合一,其意何者?至者即是真也,實也,誠也。心者即是種也,實也。言信樂者,信者即是真也,實也,誠也,滿也,(中略)驗也,宣也,忠也。樂者即是欲也,願也,愛也,悅也,歡也,喜也,賀也,慶也。言欲生者,欲者即是願也,樂也,覺也,知也。生者即是成也,作也,為也,興也。明智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信樂即是真實誠滿之心,(中略)欲願愛悅之心,歡喜賀慶之心,故疑蓋無雜也。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成作為興之心,(中略)故疑蓋無雜也。今案三心字訓,真實心而虛偽無雜,正直心而邪偽無雜,真知疑蓋無間雜故是名信樂。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實信心也,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唯識論六曰:「二信有德者,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
信德 (術語)信心之功德也。又信佛法之德者也。
信慧 (術語)五根中之信根與慧根也。信以破邪見,慧以斷無明。無量壽經下曰:「壽命甚難得,佛世復難值,人有信慧難。」教行信證行卷曰:「佛在世甚難值,有信慧不可致。」
信藏 (雜語)信心含藏一切之功德,故云信藏。華嚴經一曰:「信藏解脫門。」
便同彌勒 (雜語)淨土之行者,於信之一念,便同彌勒菩薩到阿惟越致之位也。教行信證信卷末曰:「王日休云:不退轉者,梵語謂之阿惟越致。法華經謂彌勒菩薩所得報地也。一念往生便同彌勒。佛語不虛。」
便利 (雜名)大小便也。法華經授記品曰:「便利不淨。」
便社那 (術語)見便[食*善]那條。
便旋 (術語)速疾容易之義。無量壽經下曰:「便旋至竟年終壽盡。」
便[食*善]那 (術語)Vyan^jana,又作便善那,[扁*瓜][食*善]那,便社那。舊譯曰味。新譯曰文。能顯之義,以文能顯義故也。俱舍光記五曰:「梵云便[食*善]那,唐言文。是能彰顯義,近顯名句,遠顯於義。西國俗呼扇鹽酢等,亦名便[食*善]那,亦是能顯義。扇能顯風,鹽等能顯食中味也。舊譯為味,譯者訛也。」唯識述記二末曰:「梵云便[食*善]那,此有四義:一扇,二相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鹽,能顯諸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如言文義巧妙等目之為便[食*善]那。此中四義總是一顯義,古德說名為味。」飾宗記六本曰:「便社那,此云文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文身,梵言[扁*瓜][食*善]那,此言顯了。但以文能顯義故代之,舊言味身,或言字身一也。」
俗人 (術語)梵語曰[言*我]羅娑他Gr!hastha,言在家之人也。
俗妄真實宗 (術語)華嚴宗所判十宗之一。小乘中說出世部等所立,言世間法為俗諦,出世間法為真諦。俗諦為妄,真諦為實者也。見五教章上。
俗我 (術語)對真我而言,又云假我。佛者於五蘊之假者順世俗之法而稱為我,謂之俗我。真我又云實我。外道凡夫所執之妄我也。佛者排妄我,不撥俗我。
俗戒 (術語)對於無漏之道具戒而名有漏之諸戒為俗戒。法苑珠林曰:「夫戒有三種:一是俗戒,二是道戒,三是定戒。五、八、十,具戒等為俗戒。」又對於十戒具足戒之出家戒而稱五戒八戒之在家戒為俗戒。
俗形 (術語)俗人之形也。薩婆多律攝五曰:「非法衣服,是俗形儀。」
俗流 (術語)世俗之流類也。釋門歸敬儀中曰:「自揣形服,都非俗流。」
俗智 (術語)凡俗淺近之智,又知俗諦之智。又有漏雜染之智。二智
俗塵 (術語)凡俗之塵垢。斥一切世間之人事而言,往生要集上本曰:「頭戴霜髮,心染俗塵,一生雖盡,希望不盡。」續高僧傳(道傑傳)曰:「宿植德本,情厭俗塵。」
俗諦 (術語)對於真諦而有俗諦之稱。又云世諦。俗者俗事也,又世俗之人也。一切因緣生之事相,對於真理而云俗,又世俗之人所知,故云俗。諦者,真實之道理也。即俗事上之道理,謂之俗諦。又世俗之人所知之道理謂之俗諦。大乘義章一曰:「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諦。」二諦
係念 (術語)同於繫念。玄應音義三曰:「古文繫繼二形,今作係同,古帝反。說文:係,結束,亦連綴不絕也。」
係念定生願 (術語)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術語)妄惑垢心性,故名垢。煩惱之異名。俱舍論二曰:「垢之與漏,名異體同。」大乘義章五本曰:「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染污淨心,說以為垢。能惑所緣,故稱為惑。」梵,摩羅。Mala。
六垢 (名數)惱,害,恨,諂,誑,憍之六法,能污穢淨心,故名為垢。見俱舍論二十一,大乘義章五末,三藏法數二十七。
七垢 (名數)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見垢,於自己之功德生執著分別之見也。三、疑垢,於自己之功德生疑惑也。四、慢垢,於自己之功德與他校量而生輕他之心也。五、憍垢,於己之功德生貢高欣喜之心也。六、隨眠垢,自己之功德蓋覆於他之諸煩惱也(隨眠者煩惱之異名)。七、慳垢,於自己之功德生慳惜之心也。見瑜伽論七十四,三藏法數三十。
垢汙 (譬喻)以身之垢譬心性之妄惑也。無量壽經上曰:「洗濯垢汙,顯明清白。」同經嘉祥疏曰:「垢汙者執相之惑,皆沾汙慧身。」
垢染 (雜語)以染身之垢喻煩惱之心也。無量壽經下曰:「猶如淨水。洗除塵勞垢染故。」
垢習 (術語)煩惱之習氣也。垢者煩惱之穢,習者習性也。無量壽經上曰:「塵勞垢習,自然不起。」
垢結 (術語)惑毒垢淨心,故云垢,以結成生死之苦果,故云結。皆煩惱之異名。釋名歸敬儀中曰:「痴慢為本,故增垢結。」
垢識 (術語)凡夫之心識,為惑所垢者。新譯仁王經中曰:「愚夫垢識,染著虛妄,為相所縛。」良賁疏曰:「言垢識者,無始塵垢。妄分別故,名為垢識。」
持人菩薩所問經 (經名)四卷,西晉竺法護譯。與持世經同本異譯。
持心經 (經名)持心梵天所問經之略名。
持心梵天所問經 (經名)四卷,西晉竺法護譯。思益梵天所問經之異譯。
持牛戒 (術語)有一種之外道為造生天之因而持牛戒。百論疏上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論說:合眼低頭,食草以為牛法。」
持句 (術語)梵語陀羅尼,譯曰持。持句者,持陀羅尼之言句也。
持句神咒經 (經名)別名陀羅尼句經,一卷,吳支謙譯。與陀鄰尼缽經同本異譯。
持犯 (術語)保持戒律謂之持,侵犯謂之犯。而戒律有止惡作善二門,故持犯各有二。二持者,一止持,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止惡之法,而防止三業,謂之止持,二作持,保持安居說戒懺悔禮拜等作善之法而策勵三業,謂之作持。二犯者,一作犯,盲動三業以觸止持之法,即由作而為犯者。二止犯,怠慢三業,不修作持之善業,即由止而為犯者。資持記中四之一曰:「所謂執持,犯即侵犯。」
持世經 (經名)一名佛說法印品經,四卷,秦羅什譯。依持世菩薩之請問而說大乘之法門。
持世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佛在建磔迦林,妙月長者請問除貧愈病滅罪安危之法,佛為說陀羅尼。與雨寶陀羅尼經及大乘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同本。
持本三昧 (術語)又名普載三昧。地神之三昧也。地為萬物之根本,故名本,能持本,故稱持本,能負載萬物,故名普載。大疏十曰:「地能持萬物,一切萬物依之生長,當知即是佛心。猶如來心能持萬物,深入持本三昧而說真言也。(中略)若人誦持修習,不久亦得如來心地也。(中略)此三昧名為普載三昧,以同大地故也。」
持名 (術語)受持阿彌陀佛之名也。念佛之人謂之持名行者。觀無量壽經曰:「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持名稱者 (明王)胎藏界釋迦院之一尊,耶輸多羅之譯名。此明妃凡有來求者,則必施與之,故名稱普聞。以持此名稱普聞之德故立此稱。大日經一曰:「明妃住其側,號持名稱者。」
持字 (術語)金剛拳菩薩之種子[87A6]鍐字也。[87A6]字為金剛界智法身之種子。能總持一切之秘密,故稱其菩薩為拳,稱其種子為持,拳者堅持之義也。瑜祇經曰:「金剛密持尊,持字發光明。」[87A6]字之智光,照法界,故云發光明。
持地 (菩薩)菩薩名。佛為母說法,上忉利天時,此菩薩為作三道之寶階。觀佛三昧海經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當往為母說法?佛告大王:如來當如轉輪聖王足行之法,從閻浮提上忉利天,問訊檀越為說妙法。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持地,即從座起入首楞嚴三昧。三昧力故從金剛際金剛為輪,金剛為根,金剛為花,花花相次出閻浮提。時四龍王難陀,跋難陀,阿耨達多,娑伽羅龍王等,各持七寶詣持地所。奉上七寶,為佛世尊作三道寶階。左白銀,右頗梨,中黃金,從閻浮提金剛地際上忉利宮。」摩訶摩耶經上曰:「天帝釋知佛當下,即使鬼神作三道寶階。」增一阿含經二十八曰:「釋提桓因,告自在天子,(中略)化作金銀水精。」造像功德經上曰:「毘首羯磨,並諸天眾,知佛將欲下閻浮提,作三道寶階。」【又】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第七位,有持地菩薩。密號曰內修金剛,願相金剛。其荷負眾生,如地之能持萬物。故名。
持戒 (術語)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觸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持戒清潔,如淨明珠。」維摩經佛國品曰:「持戒是菩薩淨土。」地持論八曰:「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由持戒所得。」智度論謂有大力毒龍,以眼視人,弱者即死。以氣噓人,彊者亦死。時龍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樹間,疲懈而睡。獵者見之喜曰:以此皮獻國王,以為船飾可乎?便以杖案其頭,刀剝其皮。龍自念:我今持戒,故不計此身,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時日大熱,欲趨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敢動。畜生尚能堅持禁戒,至死不犯,況復於人!
持戒波羅蜜 (術語)六度之一。戒波羅蜜
持明 (術語)梵語陀羅尼Dha%ran!i,譯曰持。明者,真言之異名,持明者,陀羅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謂之持明。演密鈔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別稱,梵語尾尼也。此譯云明,破闇為義。(中略)亦持亦明,持即是明。」大日經疏九曰:「持明者,梵云陀羅尼,持明謂總持一切明門明行。」同三曰:「聲聞經中以毘尼為秘藏,要擇人簡眾方便授之,若未發律儀不令聽聞修習。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為秘藏,未入曼荼羅者不令讀誦受持,還同盜聽布薩反招重罪。」
持明仙 (術語)誦持陀羅尼,或以藥力成就通力之仙人也。大日經疏六曰:「持明仙者,是餘藥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專依咒術得悉地人。」同十一曰:「或以法加童男女,亦令彼成就以為供侍,即遊十方剎也。西方有一人成,引五百人昇空而去,不知所去也。此法成就即是持明仙也。」
持明院 (術語)胎藏界十三大院之第五,亦名五大院。安置不動尊等五尊。
持明藏 (術語)持明之法藏。即一切真言陀羅尼之經典也。演密鈔一曰:「藏者能攝義故,(中略)今但取府庫名之為藏,由如世間國大庫藏即能蘊攝種種雜寶,出納取與賑濟無窮。持明藏亦爾,蘊攝諸佛秘密法義,利樂無盡故以為明藏。」西域求法高僧傳有毘睇陀羅必得家,譯曰持明藏(Vidya%-dhara-pit!aka)。
持明灌頂 (術語)五種三昧耶中第三三昧耶,學法灌頂也。靈妙疏下曰:「阿闍梨灌頂者,行傳法阿闍梨灌頂也,如律中受具足戒。持明灌頂者,如律中未受具戒者,但自作本尊真言印念誦,不得廣行學也。」梵Vidya%dhara-abhis/ekha。
持金剛 (菩薩)又作執金剛。標幟金剛部菩薩不壞之智力而執持獨鈷三鈷五鈷等金剛杵者。大日經疏一曰:「梵云伐折羅陀羅,此伐折羅即是金剛杵。陀羅是執持義,故舊譯云執金剛,今謂持金剛。(中略)此宗密意,伐折羅是如來金剛智印。」
持金剛利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第三行第七位。密號曰般若金剛。主智慧猛利之德,與金剛界之金剛利菩薩同一本誓云。
持金剛眾 (菩薩)於大會式持金剛鈴金剛輪寶等隨從阿闍梨者。
持金剛鋒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第一行第五位。密號曰迅利金剛。住於發心猛利之德。
持金剛慧 (術語)秘密主,金剛手,即金剛薩埵也。大日經一曰:「牟尼諸法主,告持金剛慧。」
持金剛慧者 (菩薩)執金剛也。大日經一曰:「能滿一切願,持金剛者。」
持法輪 (術語)三輪之一。如解深密經,說三性三無性而保有空有二理之教也。
持法緊那羅 (天名)法華經所說四種緊那羅之一。
持念 (術語)受持憶念正法而不忘失也。
持律 (術語)保持戒律而不犯也。寶積經八十二曰:「誰是持律,誰持阿含。」注維摩經三曰:「優婆離,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戒疏一上曰:「由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持者 (術語)念持經典或陀羅尼等不斷者。如法華之持者,千手陀羅尼之持者等。法華經寶塔品曰:「若暫持者,我即歡喜。」
持息念 (術語)舊云數息,新云持息,五停心之一。俱舍論廿二曰:「阿那阿波那念,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慧由念力觀此為境,故名阿那阿波那念,以慧為性。而說念者,念力持故。」梵A^na%pa%na。
持息觀 (術語)同持息念。
持素 (術語)持素食之法。即不食肉食也。
持海輪寶 (物名)摩尼珠之名。無量壽經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輪寶之王而莊嚴之。」
持淨 (職位)淨頭之異名。
持國天 (天名)又云治國天。四天王中,東方天之名。
持軸山 (雜名)梵名伊沙[馬*太]羅山I^sadhara,譯曰持軸。山頂之形如車軸,因有此名。高廣皆二萬一千由旬。
持經者 (術語)常受持法華經而讀誦者。經者汎名,當時人多受持法華經,故總名即為別名。
持缽 (術語)同托缽。謂比丘之乞食也。
持業釋 (術語)六合釋之一六離合釋
持僧 (術語)護持僧也。
持誦 (術語)受持誦讀經典或真言也。
持蓮華 (雜名)作禮時持於手者。供華之意也。又千手千眼觀音之一手。
持蓮觀音 (圖像)三十三觀音之一。乘蓮葉,兩手持蓮花,顯現童男童女之體。
持劍明仙 (術語)咒劍而作成就,劍現光焰,得變身而成持明仙,飛騰於虛空,是名持劍明仙。見聖迦抳金剛童子儀軌上。
持齋 (術語)過正午不食曰齋,持齋謂受持齋法而不違越也。釋氏要覽曰:「齋,起世因本經云:烏脯沙陀,隋言增長,受持齋法增長善根故。佛教以過中不食名齋。」大日經一曰:「愚童凡夫猶如羝羊,或時有一法想生,所謂持齋。」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為「愚童持齋心。」
持齋經 (經名)齋經之異名。
持邊山 (界名)七金山之外邊,圍繞護持其餘之六金山者。梵名尼民陀羅。
持鬘天 (天名)持華鬘之天眾也。占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院之一位。秘藏記下曰:「持鬘天,白肉色,持華。」大部補注五曰:「若部有眾生施香華鬘,必生此天。於其胸前天悅意華自然為鬘,故號彼天為持鬘耳。」
按位接 (術語)對於勝進接而言,被接之一種。按者止之義,即止於舊位,為後教接入也。法華釋籤二曰:「伏位來入伏位,名為按位。」是蓋通別二教之人被接於後教後,猶在與前教同一伏位(別教為地前,圓教為住前),不能進入證位之意。又約於開會而或名為按位開。即由爾前之伏位,直接入於圓教住前無明未斷之伏位也。
按指 (雜語)押指也。楞嚴經四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長水之義疏曰:「無生智合無相理,大用顯現。」
按摩 (雜語)涅槃經二十九曰:「按摩故,得手軟相。」
(譬喻)以指譬教以月比法。楞伽經四曰:「如實觀察者,諸事悉無事。如愚見指月,護指不觀月。計著名字者,不見我實心。」楞嚴經二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亡失月體,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圓覺經曰:「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智度論九曰:「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而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看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往生論註下曰:「名為法指,如指指月。」
指月 (譬喻)以指譬修多羅,以月譬字相,
指方立相 (術語)指方者指定西方也,立相者建立彌陀之相好也。是為觀經一部之說相。聖道門之諸家以之為對於一往劣機之方便說,其究竟說謂心外無法,故心外無淨土,實相無相,故佛身無相。然淨土門為本為凡夫之宗,故以此指方立相為宗之極致,不取己心之淨土,無相之理佛也。觀經定善義曰:「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指印 (雜名)即拇印也。行事鈔中上曰:「諸書指印遣使。」同資持記曰:「言指印者。舊云:手墨印紙,以表其意。或云:西人指上貫印持以為信。」
指多 (雜語)Citta,譯曰心。質多
指兔 (雜語)兔為月,指兔者如言指月也。
指腹親 (雜語)指腹中之子而約結婚,是云指腹親。毘奈耶雜事三十一曰:「今可共作指腹之親,我等二人若生男女共為婚媾。」
指環 (物名)又曰指釧,草釧,草環,茅環。密教之法,續草作環,以此穿於無名指。蘇悉地經一曰:「作法時,當用茅草而作指釧,著於右手無名指上。(中略)以著此草環故,罪障除滅,手得清淨,所作皆成。」又曰:「其茅環者,稱無名指量,以茅三纏作金剛結。」
指難 (地名)同支那。
指鬘 (人名)央掘摩羅之譯名。央掘摩羅
指鬘經 (經名)央掘摩經之異名。
弭陀訶羅 (異類)夜叉名。譯曰食腦。見孔雀王咒經上。
弭秣賀 (地名)Mimaha,國名。譯言米國。見西域記十。
弭曼差 (流派)Mima%m%sa%印度六派哲學中興起最初者。Ja%imini所開此派之目的,在解釋吠陀為正當說明其儀式。佛經中謂之聲論師。聲論師
降三世明王 (明王)Trailokya-vijaya-ra%ja,又名月黶尊勝三世王。五大明王之一,四面八臂之忿怒身,踐大自在天之夫妻,在五方中為東方。貪瞋痴謂之三世,降伏之,故云降三世。又降伏過現未三世之貪瞋痴,故云降三世。又降伏三界之主,故云降三世。大日經疏十曰:「所謂三世,世名貪瞋痴,降此三毒,名降三世。又由如過去貪故,今受此貪報之身,復生貪業受未來報,三毒皆爾,名為降三世也。復次,三世者,為三界。(中略)以能降伏三世界主故,名降三世明王也。」此明王以金剛薩埵為自性,薩埵之忿怒身也。理趣釋降三世品曰:「時金剛手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持降三世印,以蓮華面微笑而怒,顰眉猛視,利牙出現,住降伏立相,說此金剛吽迦羅心。」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曰:「歸命聖主宰,普賢金剛手,為降伏一切,現吽迦囉身,摧三世有毒。」仁王經儀軌上曰:「此金剛手即普賢菩薩也,(中略)依教令輪現成威怒降三世金剛。」 0100.JPG
降三世與大日如來 (雜語)降三世為金剛薩埵之忿怒身,故其望大日如來時,以大日為自性輪身,以薩埵為正法輪身,以降三世為教令輪身。故以薩埵之正法輪身,歸於大日之自性輪身,則降三世明王,即大日之忿怒身也。教令輪身
降三世與阿[門@(人/(人*人))]如來 (雜語)依金剛界五智如來之分相門,則金剛薩埵乃阿[門@(人/(人*人))]如來,四親近菩薩之第一,故隨而降三世,為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之教令輪身也。補陀落海會軌曰:「降三世阿[門@(人/(人*人))]佛忿怒,自性輪金剛薩埵菩薩。」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誦儀軌曰:「阿[門@(人/(人*人))]普賢(普賢即金剛薩埵),大弘誓甚深故,示現忿怒形相。」仁王經念誦儀軌上對於金剛手與降三世而論正法教令之二輪亦此意也。
降三世與釋迦如來 (雜語)理趣釋降三世品曰:「毘盧遮那佛,於閻浮提,化八相成佛,度諸外道。」是以釋迦為大日之正法輪身之意。十八會指歸曰:「示現釋迦牟尼佛,降於閻浮提,變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賢菩薩幻化。」(普賢即金剛薩埵),是以釋迦為金剛薩埵示現之意。而為降三世之大日教令輪身也。金剛薩埵之忿怒身,如上所示,故釋迦與降三世,就其能變而言,同一體也。
三部降三世 (名數)胎藏界曼荼羅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剛手院中之一尊,一五大院中降三世王與勝三世王之二尊,降世與勝世其義一,故為同尊。而此三尊為三部之忿怒尊,猶如軍荼利明王有三部之別,蓋金剛手院之降三世為金剛薩埵,是金剛部之忿怒尊,五大院中不動尊北之降三世為大日所變,是佛部之忿怒尊,其西方之勝三世為地藏菩薩所變,是蓮華部之忿怒尊。此非於同院中列同一之兩尊,是其名雖同,而為佛及地藏所變異,故有其異。
降三世尊形 (圖像)仁王經儀軌上曰:「依教令輪故,現作威怒降三世金剛,四頭八臂,摧伏摩醯首羅大自在天諸魔軍眾。」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曰:「吽迦羅金剛,暴怒處月輪,身流火光聚,遍體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烏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舉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撲至於地已,定(左足)按於彼頂,慧(右足)踐彼王妃,烏摩乳房上。(中略)二羽(兩手)印當心,慧手(右手)持五鈷,怒臂如下擬,次箭劍直執,定上(左之上手)五鈷鉤,次弓次執索,皆直引臂持,四面正青色,右黃左綠色,後紅咸忿怒。自在天王妃,為座如前說,吽迦囉金剛,作如是相好。」已上皆四頭八臂,五大尊中之降三世也。屬於金剛界。若胎藏界曼陀羅之降三世,則為二臂。大日經疏五曰:「降三世忿怒明王尊,首戴寶冠,持五鈷金剛印。」秘藏記末曰:「降三世尊,黑色大忿怒之相。二牙上,左手持三股跋折羅,右一手持鉾鎊,二端有三股刃,在火炎中。」
降三世種子 (種子)[8777]也。是以自在之風為體。[8777]者長聲呼之,具足萬行也。加涅槃點則為明如來之解脫力故也。見義釋七。
降三世真言 (真言)常稱曰蘇婆[何-可+爾]蘇婆(降三世)吽(破壞)縛曰羅(金剛)吽發吒(破壞)而本軌則為[何-可+爾]蘇婆(降三世)縛曰羅(金剛)吽發吒(破壞)大咒有降三世五重結護之秘釋。
降三世儀軌 (雜名)降三世明王修法之儀軌,有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一卷,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誦儀軌一卷。
降三世成就極深密門 (經名)具名如上,一卷,不空與遍智譯。降三世之儀軌以此為本。
降三世忿怒明王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具名。持者保持之義,謂能保持忿怒也。降三世明王
降三世羯磨會 (術語)略云降三世會。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一。降三世住於事業具足身降伏魔王之諸尊會場也。
降三世三昧耶會 (術語)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一。又作降三世三摩耶會。三昧耶者,本誓之意。表降伏三界主大自在天之本誓,故有此稱。
降生 (術語)如來由兜率天而降生於世也。釋迦譜一曰:「釋迦降生成佛。」止觀弘決序曰:「惟昔智者大師,降生不生。」
降世 (術語)佛菩薩之出生也。由高降於下劣世界之義。
降伏 (術語)梵語阿毘遮嚕迦Abhica%raka,譯曰降伏。以威力降伏他也。維摩經佛國品曰:「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降伏法 (修法)修五大明王等法退治怨敵惡魔也。五部尊法之一。補陀落海會軌曰:「三降伏法,用金剛部尊等,是故有五大忿怒尊等。」不空譯之阿毘遮嚕迦儀軌品明諸種之降伏法。
降伏坐 (術語)又曰降魔坐。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也。反之者云吉祥坐。慧琳音義八作「降魔坐。」玄贊二作「降伏坐。」跏趺
降伏部多經 (經名)金剛手菩薩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經之略名。
降伏印 (印相)二手相叉於內二小指相鉤,二無名指各入左右虎口,二中指豎合,二頭指各捻中指之背,二大指各捻中指之中節。見觀[87A4]母成就法。
降伏四魔金剛戲三昧 (術語)佛住此三昧說降伏四魔之真言,金剛戲者,以佛之降伏四魔,乃佛之神通遊戲之一端也。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曰:「爾時毘盧遮那世尊,又復住於降伏四魔金剛戲三昧,說降伏四魔解伏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字句。」其金剛字句為[8740][877A][876A][87A4][8779]之五字。
降服四魔真言 (真言)與降伏四魔金剛戲三昧項同。
降缽王何 (雜語)王濛見支道林,宿構數百言,欲其品題。讀竟,徐曰:與君別來多時,語了不長進。濛退謂人曰:支公乃降缽之王何也。
降胎 (術語)佛宿於母胎也。無量壽經上曰:「捨彼天宮,降神母胎。」
降神 (術語)如來之宿於母胎也。無量壽經上曰:「捨彼天宮,降神母胎。」
降焰魔尊 (明王)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曰:「聖閻曼德迦威怒王。」閻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儀軌品曰:「閻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經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記末曰:「閻摩德迦尊。」仁王經儀軌上曰:「威怒六足金剛。」此尊為阿彌陀如來之教令輪身。其自性輪身為文殊師利菩薩。在五方中為西方。補陀落海會軌曰:「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自性輪文殊師利菩薩。」彼尊降伏焰摩,故名降焰摩尊。讚閻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儀軌品曰:「忿怒暴怖事,能壞嚧那囉。亦斷閻摩命,忿猛為常業。」Ya%ma%ntaka。
降焰魔尊畫像 (圖像)大神驗念誦法曰:「聖閻曼德迦威怒王,身乘青水牛,持種種器杖。以觸髏為瓔珞頭冠,虎皮為裙。其身長大,無量由旬。遍身火焰,洞然如劫燒焰。顧視四方,如師子奮迅。」仁王經儀軌上曰:「依教令輪,現作威怒六足金剛,手臂頭各六,坐水牛上。」大日經疏六曰:「降閻摩尊,是文殊眷屬。具大威勢,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為座。面有三目,色如玄雲,作極忿怒之狀。」
降閻摩尊修法 (修法)修法之儀軌,閻曼德迦
降誕 (術語)佛生於世也。象器箋十三曰:「趙[時]賓退錄云:詩,誕彌厥月。誕,大也。朱文公以為發語之辭,世俗誤以誕訓生,遂有降誕慶誕之語。前輩辯者多矣。」佛法傳通緣起曰:「迦毘羅城示降誕之跡。」
降龍缽 (故事)降伏龍而入於缽中也。佛本行集經迦葉三兄弟品曰:「如來化迦葉三兄弟,至優婁頻螺聚落,求一止宿處。彼有一草堂,迦葉一弟子,病下痢,穢草堂,故以恨擯出之。死為毒龍,住此草堂害人畜。迦葉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來住堂內,寂然入禪定。爾時,毒龍吐火焰逼如來,如來亦入火光三昧,身出大火,草堂熾然,如大火聚。時毒龍,見如來所坐處,獨寂靜無火光,自至佛所,踊身入佛缽中說偈曰:若人百千億萬歲,一心祭祀此火神。彼輩不能斷去瞋,如今勝世尊忍辱。一切天人世界內,唯有世尊大丈夫。諸被瞋恚重病纏,世尊能與忍辱藥。爾時如來擎缽至優婁頻蠡迦葉所告言:此毒龍汝等所畏,今我以威火滅其毒火,以示汝等。」梁高僧傳十(涉公傳)曰:「涉公西域人也,以苻堅建元十一年至長安。能以秘咒,咒下神龍。每旱,堅常請之咒龍。俄而龍下缽中,天輒大雨。堅及群臣,就缽中觀之。咸嘆其異。」證道歌曰:「降龍缽,解虎錫。」
降龍五經 (經名)龍王兄弟王經之異名。
降龍伏虎 (雜語)釋道兩家。俱相傳有降龍伏虎故事。謂能制御真龍真虎也。如苻秦僧涉。能使龍下缽中。後漢道士趙炳。能禁虎使伏地。又十八羅漢。有降龍伏虎二尊者是也。
降臨 (術語)佛菩薩來臨也。安像三昧儀軌經曰:「如來賢聖,降臨隨喜,成就功德。」
降魔 (術語)降伏惡魔也。佛將成正覺坐菩提道場時,欲界第六天現惡魔之相來試種種之妨害。或以溫言誑之,或以暴威逼之,佛盡降伏之,是云降魔。佛說無量壽經上曰:「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維摩經佛國品曰:「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
降魔相 (術語)此降魔為八相成道之一,故云降魔相。【又】不動明王等降伏惡魔可畏之忿怒相亦云降魔相。
降魔杵 (物名)演密鈔十曰:「杵頭有四角形者,如尋常塑畫。金剛神手所執者,名降魔杵,是也。」
降魔坐 (術語)同降伏坐。降伏附錄。
降魔利劍 (物名)不動明王等所持之刀劍也。是為降伏惡魔之利劍。
降魔經 (經名)有魔入目連腹中,目連喚出,說往昔之因緣,魔乃怖而降伏。此經攝入中阿含經三十。
津送 (儀式)禪家送亡者曰津送。有二義:一,本為送生人之語,送人至津而止,今準生人而送亡者也。一,人之去,譬如舟之發津,而人送之也。敕修清規尊宿遷化曰:「但舉無常偈,同亡僧津送。」送其生人之例證,如傳燈錄會通傳曰:「帝厚其所賜,敕有司津送。」禪林寶訓曰:「迎待連日,厚禮津送。」印度之俗,運死者於河津,使足浸於水,後於河邊闍毘,有流遺骨於水之禮。尼波羅國於未全死之前,有送之於河津之習,此蓋為引導而同時津送也。津送之義,或基於此習俗。
津梁 (譬喻)渡河津之梁筏。以譬道諦。智度論十一曰:「涅槃之津梁。」
洞山 (人名)筠州洞山悟本大師,名良价,姓俞氏,幼從五洩山默禪師出家,後,遍參諸師得法於雲巖晟師。唐大中年中唱道於新豐,晚年移洞山,立偏正五位(五位),法威大揚。咸通十三年端坐長逝,壽六十三。諡悟本大師。見傳燈錄十五。【又】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禪師,為雲門之法嗣。見五燈會元十五。以下附錄為宗慧事。
洞山三頓棒 (公案)「洞山初參雲門,門問曰:近離甚處?山云:查渡。門曰:夏在甚處?山云:湖南報慈寺。門曰:幾時離彼?山云:八月二十五日。門曰:放汝三頓棒。山明日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山於此大悟。」見五燈會元十五洞山章,無門關十五則。
洞山麻三斤 (公案)「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見五燈會元十五洞山章,碧巖十二則,無門關十八則。
洞山土地神 (公案)「洞山和尚,一生住院,土地神覓他蹤跡不見。一日廚前拋散米麵。洞山起心曰:常住物色何得作踐如此?土地神遂得一見,使禮拜。」見碧巖九十七則評。
洞上 (雜名)曹洞宗也對於末師末流而云上。
洞下 (雜語)曹洞宗之門下也。
洞家 (流派)曹洞宗之一家也。對於濟家之稱。
(地名)西域古王國名。睹貨邏國之故地。周二千餘里。見西域記十二。
活人劍 (雜語)以劍譬智謂復活真性之機用也。景德傳燈錄十六巖頭全豁條曰:「石霜雖有殺人劍,但無活人劍。」
活文殊 (雜語)具文殊之本分者。臨濟錄曰:「[何-可+爾]目前用處始終不異,處處不疑,此個是活文殊。」
活句 (術語)禪宗之語有死句活句。意路不通無義味句,謂之活句,有義味通意路句,謂之死句。林間錄上曰:「洞山初禪師云:語中有語名為死句,語中無語名為活句。」
活佛 (雜名)即呼圖克圖大喇嘛之名號。一作胡土克圖,蒙藏青海皆有之。凡為呼圖克圖者,皆能世世轉生,永掌其職位,俗稱活佛。元韓邦靖詩曰:「更寵番僧取活佛,似欲清淨超西天。」按二字入詩僅見。
活命印明 (術語)延命招魂法之印明也。延命
活命童子 (人名)梵名時婆Jiva,又曰時縛迦Jivaka,譯言活命。有二人:一為大醫,能活人命者。一由佛受必活命之記別者。俱舍光記五曰:「時縛迦,此云活命。善療眾病,能活命故。曰云耆婆,云耆域,訛也。」此前之童子也。同次文曰:「鳩摩羅,此言童子。時婆,此云活命。名活命童子。」是後之童子也。
活兒子 (植物)菩提樹也。
活祖 (雜語)祖師之存慧命者。臨濟錄曰:「[何-可+爾]心心不異,名之活祖。」
活童子 (人名)醫王耆婆之譯名。善見律十七曰:「耆婆者外國音,漢言活童子。何以名之活童子?時無畏王子,晨朝乘車,欲往見王。路見小兒,問傍人言:此兒為死為活?傍人答言:活。是故言活童子。」耆婆
活潑潑地 (雜語)活潑之至也。本釋氏語。宋儒亦用之。中庸集注,故程子曰:此一節,子思喫緊為人處,活潑潑地,讀者其致思焉。
恒水 (地名)恒河也。法顯傳曰:「城接恒水有二僧伽藍。」
恒水經 (經名)佛說恒水經,一卷,西晉法炬譯。與中阿含贍波經同本。
恒行不共無明 (術語)五種無明之一。無明
恒伽河 (地名)即殑伽河之異名。
恒伽達 (人名)Gan^ga%datta,比丘之名。譯曰河授。為父母祈恒伽神而得之子,故名。王舍城大富長者之子,請於父母而出家,得道果。見賢愚經恒伽達緣品。
恒伽提婆 (人名)Ga%nga%devi,女人名。譯曰河天。父母禱恒河之神而得之,故名。於般若會坐受佛之授記,出大般若二十卷,小品般若七卷,智度論七十五。智度論七十五曰:「問曰:何以名為恒伽提婆?答曰:一切皆有名字為識故,何足求義?有人言:是女人父母供養恒伽神得此女,故言恒伽提婆。恒伽是河名,提婆名天。」
恒沙 (譬喻)恒河沙之略。恒河沙。【又】台宗所立三惑中塵沙之惑亦云恒沙。淨名經三觀玄義上曰:「見思恒沙無明之惑。」
恒沙定 (術語)多如恒河沙數之禪定。乃地藏菩薩每日晨朝所入觀眾機之禪定也。玄奘記十輪經一曰:「此善男子,於一一日,每晨朝時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諸定。」往生要集上末曰:「地藏菩薩,每日晨朝入恒沙定,周遍法界拔苦眾生。」
恒河 (地名)恒伽河之略。長阿含經曰:「阿耨達池東有恒伽阿(玄奘記作殑伽),從牛口出。從五百河入於東海(玄奘記作東南海),池南有新頭河(玄奘記作信度),從師子口出。從五百河入於南海(玄奘記作西南海)。」新婆沙論曰:「殑伽河從池東面金象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東海。」西徼水道篇曰:「印度凡三大水:西曰印度河;東曰蒲蘭達江;而恆河橫貫其中,番名安治士河。」殑伽
恒河沙 (譬喻)Ganga%-nad-va%luka%,略稱恒沙。恒河沙之數,譬物之多也。智度論七曰:「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餘河不爾。復次是恒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現見,故以為喻。復次諸人經書皆以恒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恒河沙為喻。復次餘河名字屢轉,此恒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恒河沙為喻,不取餘河。」
三恒河沙 (術語)涅槃經六說眾生信解大乘教典,於熙連河沙與八恒河沙之諸佛所聞法之功德。道綽之安樂集上明此中初之熙連河沙及三恒河沙發心曰:「如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若有眾生於熙連半恒河沙等諸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聞是大乘經典不生誹謗。若有於一恒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聞經不起誹謗,深生愛樂。若有於二恒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樂受持讀誦。若有於三恒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書寫經卷雖為人說未解深義。」
八恒河沙 (術語)涅槃經六明信解大乘經之人,宿福深廣,由於熙連河沙及八恒河沙之諸佛所發心修行。謂之九河供佛,又云九河發心。
恒河喻經 (經名)佛說恒水經之異名。
恒娑 (動物)Ham%sa,又作[一/旦]娑。譯曰鵝,雁。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曰:「恒娑,隋言鵝。」探玄記二十曰:「恒娑者,此云鵝毛,以此為衣水澆不著。」西域記九曰:「[一/旦]娑,唐言雁。」
恒娑迦 (動物)Ham%saka,譯曰鳩。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此恐非,或是鵝及雁也。
恒常戒 (術語)六種戒之一。
恒順眾生 (術語)普賢菩薩十大願之第九。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中略)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
恒憍天 (界名)天名。大部補註五曰:「恒憍,亦言常放逸天。」梵Gan!ga%。
待對 (術語)謂彼此相待,二法相對也。一切因緣生之事物皆然。止觀輔行三曰:「互相因依待對而立。」又曰:「皆是待對可思議。」
(術語)梵語優婆羅叉Uparaks!a,譯曰律,毘尼Vinaya。譯曰律者,義翻也(毘尼之正譯曰滅,或調伏)。律猶言法,禁制之法也。又詮量,詮量罪之輕重也。大乘義章一本曰:「律者,外國名優婆羅叉,此翻名律。解釋有二:一就教論,二就行辨。若當就教,詮量名律。若當就行,調伏名律。毘尼之教詮此律行,故稱為律。又生律行,故復名律。」同七曰:「禁制之法,名之為律,律猶法也。」止觀四曰:「律者,詮量輕重,分別犯不犯。」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毘尼,華言稱律。今約戒疏統括諸文不出三義:初言律者法也,(中略)二云律者分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筆也。」同中一之二曰:「通禁制止名律。」
律之四名 (名數)一毘尼,譯曰滅。新稱毘奈耶Vinaya,譯曰調伏。二木叉,譯曰解脫,新稱波羅提木叉Pra%timoksa,譯曰別解脫。三尸羅Sila,譯曰戒,四優婆羅叉Upalaks!a,譯曰律。此四者異名同體。見大乘義章一本。
律之二部 (名數)窟內部(上座部),窟外部(大眾部)即小乘根本之二部也。
四律五論 (名數)詳見四字部四律五論
律之三大部 (名數)三大部
律五論 (名數)律宗所依之五部論。如毘尼母論,摩得勒論,善見論,薩婆多論,明了論是也。
律衣 (衣服)守小乘戒律之人所著之法衣也,一一之制度依戒律而作。
律行 (術語)戒律之行也。維摩經方便品曰:「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
律宗 (流派)戒律為三藏三學之一,通於諸宗,而唐南山道宣特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弘通戒律,故稱之曰律宗。即四分律宗也。四分律者,佛滅後百年依曇無德羅漢而成別部,支那傳譯之,至唐之南山而大成。
律宗兩家 (流派)一疏家,法礪之舊疏也。二鈔家,南山之行事鈔也。
律宗三家 (名數)一相州日光寺之法礪,造四分律疏十卷,號為舊疏,宗依成實論。嵩山之定賓,作飾宗記十卷,解釋之。二終南山之道宣,作四分行事鈔三卷,宗依大乘唯識。三西太原寺東塔之懷素,造四分開宗記十卷(又曰開四分律宗記),號為新疏,盛斥前之二宗,宗依說一切有部。此三家在唐代各立異義,門葉互爭,此名律之三宗。
律法 (術語)戒律之法也。
律虎 (譬喻)戒律優勝譬之於虎。釋氏要覽中曰:「隋高僧法願,大明律藏,詞辨高亮。彭亨難敵,號律虎。」
律相 (術語)戒律之法相也。
律師 (職位)善解戒律者之稱。涅槃經三曰:「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能解一字。」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四曰:「一字者律字,以律訓法總合大小開遮輕重。故雖博通,指歸一字。」三德指歸一曰:「像法決疑經及觀心論皆明三師,謂律師禪師法師也。明練持犯曰律師。」日本取之為僧官之名。
律乘 (術語)戒律之教法也。釋門正統三曰:「南山律乘。」
律派 (雜語)戒律之流派也。
律海 (譬喻)戒律廣大,譬如海也。行事鈔上一之三曰:「夫律海沖深,津通萬象,雖包含無外而不宿死尸。」
律儀 (術語)律者法律,儀者儀則,所制之法律,以防遏過非,惡律儀以防遏善事。因而立身之儀則也。通於善惡。善律儀者,大乘義章十曰:「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義。又復內調亦為律,外應真則,目之為儀。」行事鈔資持記中一之二曰:「通禁制止名律,造作有相名儀。」【又】無表之戒體(舊云無作),名為律儀,此戒體在人之身中他無表示,故云無表,為不動身口意之作用,故云無作。而一旦得此戒體有防非止惡使人自順律儀之功能,故名之為律儀。梵語三跋羅,義淨譯曰護。以戒體能護人也。大乘義章十曰:「無作之善說為律儀。」俱舍論十四曰:「能遮能滅惡戒相續,故名律儀。」有部百一羯磨一曰:「授與三歸並五尊處成鄔波索伽律儀護。」註曰:「此言護者,梵云三跋羅,譯為擁護。由受歸戒護使不落三途。舊云律儀即當義譯,云是律法儀式。若但云護,恐學者未詳,故兩俱存。明了論已譯為護,即是戒體無表色也。」無表色
三種律儀 (術語)一別解脫律儀,於欲界受戒法而發生之戒體也。二靜慮生律儀,入色界諸定自發生之戒體也。三道生律儀,入無漏定發生之戒體也。前二者屬有漏,後一者屬無漏。舊作別解脫律儀,禪律儀,無漏律儀。俱舍論十四曰:「律儀差別,略有三種:一別解脫律儀,謂欲纏戒。二靜慮生律儀,謂色纏戒。三道生律儀,謂無漏戒。」
律儀戒 (術語)三聚戒之第一。守諸律儀離過非之戒行也。
律幢 (譬喻)戒律之法幢也,戒律能防止邪非之敵,故云幢。
律禪 (術語)律宗禪宗也。又律師禪師也。
律講 (雜語)戒律之講演也。
律藏 (術語)三藏之一。舊作毘尼藏,譯曰律藏,義翻也。新作毘奈耶藏,譯曰調伏藏。結集關於佛教中戒律之法言者,包含於此中而無所漏,故曰藏。三藏
律懺 (術語)戒律所說之懺悔法也。局於出家之五眾行之。行事鈔中四之三曰:「若論律懺悔唯局道眾。」
後一一乘 (術語)華嚴宗五教中最後之圓教為一乘教。五教
後三一乘 (術語)華嚴宗五教中後之終教,頓教,圓教三教為一乘教。
後分華嚴 (術語)對於前分華嚴而言,天台家所談,即謂佛成道三七日後,至鹿苑涅槃時,對一類頓大之機所說之華嚴法門也。法華玄義十所謂「華嚴時節長,昔小機未入,如聾如啞,今聞般若,即能得入,即其義焉,」又謂「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後分則有,」是也。
後分涅槃 (術語)大般涅槃經後分之異名。
後五 (雜語)後五百歲之略。
後五百年 (術語)與後五百歲同。
後五百歲 (術語)大集經所說五種五百年中,第五之五百年,鬥諍堅固之時也。五五百年。法華經藥王品曰:「若如來滅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同勸發品曰:「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又】佛滅度五百歲之後也。中論一曰:「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中論疏一末曰:「後五百歲者此是五百歲後耳。智度論釋信毀品云:佛滅度後五百歲後,有五百部則其證也。像法中者初五百為正法,後五百歲即屬像法。」
後戶 (雜名)本堂之後口也,又曰裏堂,後堂。
後生 (雜語)未來之生涯。謂死後更生之所。無量壽經下曰:「後生無量壽佛國。」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後生善處。」
後生菩提 (雜語)於後世生極樂,得菩提之果也。
後世 (雜語)謂吾身之死後也。無量壽經下曰:「壽終後世尤深尤劇。」
後世修因 (雜語)為後世往生善所而修之善因也。
後出阿彌陀佛偈 (經名)後漢失譯。有十四偈。讚往生淨土之勝妙。貞元錄曰:「後出阿彌陀偈經一卷(或無經字),一紙(後漢失譯兩譯一失)。」日本未知此偈為何人所造,別云一切經中彌陀偈,令人取信。
後出阿彌陀佛經 (經名)後出阿彌陀佛偈之異名。
後有 (術語)未來之果報也。後世之心身也。勝鬘經曰:「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智度論一曰:「後有愛種永已盡。」【又】生死身之最後云後有。與所謂最後身同。謂後有之菩薩,最後身之菩薩等。如悉達太子之身是也。
後有菩薩 (術語)又曰最後身。生死身之最後也。受生死之身最後之菩薩云後有菩薩。如悉達太子是也。
後光 (雜名)又曰背光。在佛背後之圓光。就木佛,畫像而云。
後安居 (術語)南山舊律謂五月十六日已後之三月,義淨新律謂六月十六日已後之三月。安居
後身 (雜語)謂來世之身。鄭谷詩曰:「後身惟願似師身。」宣和書譜曰:「李陽冰篆跡殊絕,自謂蒼頡後身。」即今俗轉胎之說也。
後佛 (佛名)後來出世之佛謂彌勒佛也。
後夜 (雜語)晝夜六時之一。夜間區分初中後三時,此為其後分故有此稱。即寅刻,近日出之時也。佛遺教經曰:「初夜後夜,亦廢勿有。」彌勒所問經論三曰:「初夜後夜,精勤修行。」即其例也。
後念 (術語)於刻刻移行間其先瞬間曰前念,其次瞬間云後念。又謂其初一念決定,其後永永相續之間。
後架 (雜名)僧堂之後,有洗面之架,名曰後架。即大眾之洗面處也。以其側有廁,後架之名,遂與廁相混。
後唄 (雜名)梵唄有三節,舉於前云梵唄,舉於中云中唄,舉於終云後唄。
後堂 (職位)對於前堂而言,具云後堂首座。略云首座。後堂首座
後堂板頭 (雜名)僧堂內後堂首座之坐席也。
後堂首座 (職位)禪林區分僧堂為前堂後堂,分管其後堂者曰後堂首座。
後得智 (術語)正冥符真如之智,離無分別之念故謂之無分別智,又曰根本智,後分別一切差別相之智,謂之分別智,又云後得智。以是為根本智後所得之智也。又俗智,如量智等。佛陀起大悲救眾生者,此後得智也。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十二曰:「根本智依非心非非心,後得智則依止心故。二智於境有異:根本智不取境以境智無異故,後得智取境以境智有異故;根本智不緣境如閉目,後得智緣境如開目。」同四曰:「如來本識永離一切解脫障及智障,此識或名無分別智,或名無分別後智。若於眾生起利益事一分名俗智,若緣一切無性起一分名真如智,此二合名應身。」
後陳 (術語)因明之語。對於前陳(或作先陣)而言,一作後說。後說
後教涅槃經 (經名)涅槃經為佛一代中最後之教法,故冠以後教二字。
後報 (術語)言於此世造善惡之業於二生以後得其果報也。
後鈴 (雜語)又云振鈴。即一座行法之終,振鳴金剛鈴也。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下曰:「是時瑜伽行者,習送諸佛,各還本土,真言曰:(中略)真言行者,習真言已,振金剛鈴三遍。」是其例也。
後說 (術語)因明之語,宗支(宗因喻三支之隨一)中「聲」為先陳,「無常」為後說。蓋先陳者物之自性,後說者是其差別之義也。
後際 (雜語)與後邊,後方等同。勝鬘經曰:「生死後際。」
珂月 (譬喻)珂者玉之白者。以珂與月譬物之鮮白。法華經嚴王品曰:「眉間毫相,白如珂月。」
珂貝 (物名)珂者美石,貝者貝殼之美者。古以為貨幣之用。慧琳音義二十五曰:「珂,廣雅美石,次玉也,埤蒼瑪瑙也。貝,玉篇螺屬也。出海中,色白如雪。龜傳曰:古者無錢,唯傳貝齒。且如資財貨賄之字,皆從於貝。中天五印度,見今行用。」
珂但尼 (飲食)Kha%daniya,又作佉陀尼,佉闍尼。譯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種,為時藥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時藥者,謂是五種珂但尼,五種蒲[食*善]尼。」寄歸傳一曰:「律云:半者蒲[食*善]尼,半者河但尼。蒲[食*善]尼以含噉為義,珂但尼即齧嚼受名。半者Pan^ca謂五也。半者蒲[食*善]尼,應譯為五噉食。舊云五正者,准義翻也。一飯,二麥,三麥豆飯,四肉,五餅。半者珂但尼,應譯為五嚼食:一根二莖三華四葉五果。」玄應音義四曰:「佉陀尼食,譯云可噉。」資持記中三之二曰:「五種佉陀,即不正也。」又曰:「佉闍尼,此云不正。」善見律十七曰:「一切果,是名佉闍尼。」
珂雪 (譬喻)如雪之白貝。以譬物之鮮白。玄應音義六曰:「珂螺屬也,出海中,潔曰如雪者也。」祖庭事苑七曰:「珂,丘何切,石次玉也,亦瑪瑙,潔白如雪者,一曰螺屬。」
珂梨羅 (植物)又作軻梨羅,可梨羅。朅地羅,佉陀羅。木名。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朅地羅,舊言佉陀羅,木名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擔山木,梵言朅達羅,舊言佉陀羅,南地多饒此木。」陀羅尼集經二曰:「佉陀羅木,唐云紫薑木也。」軻地羅
珊底羅 (天名)藥師十二神將之一。
珊若 (雜語)Sam%jua%,數名。俱舍論曰:「十大跋藍為珊若。」
珊若婆 (雜名)譯曰廢風病。玄應音義二十五曰:「珊若婆病,此云廢風病,發不起者也。」
珊兜史多 (界名)Sam%tus!ita,又作刪兜率陀,兜率陀,兜率,兜術。欲界第三天之名。玄應音義三曰:「珊兜,先安切,即天主也。此云正喜,一云正知足,兜率此云妙足。」智度論五十四曰:「刪兜率陀,兜率天王名,秦言妙足。」慧琳音義六曰:「珊睹史多,上方欲界中天名也。古名兜率陀,或云兜術,皆訛略也。唐云知足。」兜率
珊瑚 (物名)七寶之一。名義集三曰:「珊瑚,梵語缽[打-丁+羅]娑福羅Prava%d!a,應法師云:初一年青色,次年黃色,三年蟲食敗也。大論云:珊瑚出海中石樹。」梵語福羅之字可疑。
珍重 (雜語)勸自重自愛之詞也。僧史略曰:「臨去辭曰珍重者何?此則相見既畢情意已通,囑曰珍重猶言善加保重,請加自愛。好將息,宜保惜,同也。」釋氏要覽中曰:「釋氏相見將退,即口云珍重,如此方俗云安置也。言珍重即是囑云善加保重也。」
珍域 (術語)珍寶之方域。謂諸佛淨土也。天台觀經序曰:「雖廣示珍域而宗歸安養。」
珍寶 (物名)金銀珠玉之類。法華經信解品曰:「無量珍寶不求自得。」同化城喻品曰:「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大集經十六曰:「妻子珍寶及王位,臨命終時無隨者。」
柯尸悲與 (界名)呵婆婆
柯摩施離沙多 (異類)夜叉名。孔雀王咒經上曰:「柯摩施離沙多,梁言勝欲。」大孔雀經曰:「迦摩施瑟陀。」Ka%mas/res!t!ha。
柯羅 (雜語)Ka%la,又曰哥羅,迦[打-丁+羅]。譯作黑。
柯羅夜叉 (異類)孔雀王咒經上曰:「柯羅,梁云黑。」
迦羅龍 (異類)本行集經三十一曰:「迦羅,隋言黑色。」迦羅迦
柄香爐 (物名)又云手爐。香爐之有柄者。
柄語 (術語)禪林之語。謂山門洞門等疏之小序。如器之有柄也。見象器箋十五。
枯木 (雜名)唐石霜諸禪師會下有禪坐而不臥者。天下謂之枯木眾。宋僧傳十二(慶緒傳)曰:「如是二十年間,堂中老宿,長坐不臥,屹若椔杌。天下謂之石霜枯木眾是也。」傳燈錄十五石霜章曰:「師止石霜山二十年間,學眾有長坐不臥,屹若株杌。天下謂之枯木眾也。」
枯木堂 (雜名)枯木眾所居之堂。
枯木眾 (雜名)枯木
枯木偈 (術語)傳燈錄曰:「大海山法禪師有偈曰: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
枯木禪 (公案)五燈會元曰:「昔有婆子,供養一菴主,經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時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三冬無煖氣。女子舉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養得個俗漢。遂遣出燒卻菴。」
枯木龍吟 (雜語)意謂絕滅一切妄念妄想,至大死一番處,更甦生還來,而得大自在也。碧巖二則頌評曰:「僧問香嚴如何是道?嚴云枯木裏龍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巖云髑髏裏眼睛。」
枯樹經 (經名)佛說枯樹經,一卷。失譯。
枯禪 (術語)又曰枯槁禪坐。即放下萬事也。
(術語)梵語[打-丁+羅]乞尖拏Laks!an!a,見梵語雜名。事物之相狀,表於外而想像於心者。大乘義章三本曰:「諸法體狀,謂之為相。」唯識述記一本曰:「相謂相狀。」法華嘉祥疏三曰:「表彰名相。」
四相 (名數)表彰有為法之事體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異相,衰事物也。四滅相,壞事物也。有此四相者為有為法。無此四相者為無為法。俱舍論五曰:「頌曰:相,謂諸有為生住異滅性。論曰:由此四種是有為相,法若有此,應是有為。與此相違是無為法。此於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為異,能壞為滅。」小乘有部謂離所相之法,則有能相之別體,成實及大乘,謂此四相唯為有為法變異之差別,非有所相與能相之別體。因之有部之四相,為實法,成實及大乘之四相為假法。
六相 (名數)華嚴經十地品所說,依此而談法界緣起事事無礙之義。華嚴宗之至相,大發揮之。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一切緣起之法,必具此六相。不具六相,則不能為緣起。此六相為就體相用論平等差別之二義者。前二相為體上之平等差別,總相者示平等之體,別相者示差別之體。平等之體,謂一體具多體也,差別之體謂多體各別也。例如一舍,一舍中具許多之磚瓦等以磚瓦等多體總造一舍,是為平等之體即總相也,而一舍中,磚瓦等之多體各別,即為差別之體,是別相也。又同異之二相者,為相上之平等差別,如磚瓦等形相雖各別然有同造一舍之相,故云同相,諸相各別,故云異相。又成壞之二相者,為用上之平等差別如磚瓦等以各異之作用合成一舍,謂之成相,彼等各具一一之作用,謂之壞相。此六相互相融和,不離一味,謂之六相圓融。是一切緣起法之自性然也。 T0095.JPG
三十二相 (名數)佛或轉輪聖王之內德,表彰於身相者有三十二。三字部三十二相
相入 (術語)謂彼此事物,互相融入,而無乖隔,如數多之燈光相和也。就差別之諸法,而論圓融無礙之義,由於相即與相入之二門。相即
相大 (術語)起信論所說三大之一。相者德相也。言真如之體,具無量無邊之性德也。起信論曰:「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又曰:「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是體大),從本以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相分 (術語)心法四分之一。心體變為所緣之境相者。在心理學攝所謂一切之客觀。
相好 (術語)Laks!ana Vyan^jana,就佛之身體而言,微妙之相狀,可了別者,是謂之相,細相之可愛樂者,謂之好。相者大相,好者更為莊嚴大相之小相也。就丈六之化身而言,則相有三十二,好有八十。就報身而言,則有八萬四千乃至無量之相與好。觀無量壽經曰:「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又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法界次第下曰:「相好乃同是色法,皆為莊嚴顯發佛身。但相總而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故次相而辨好也。」輔行六曰:「相大莊嚴身,好小莊嚴身,若說大者則說小。」智度論二十九曰:「若須八十隨形好何不皆名為相而別為好?答曰:相大嚴身。若說大則已攝小。復次相麤而好細,眾生見佛則具相,好則難見故。又相者餘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別說。」大乘義章二十末曰:「福狀外彰,名之為相。又表內德亦名為相,姿媚可愛愜悅人情,說之為好。」
三品相好 (名數)一上品相好。如華嚴教主微塵數之相好是也。二中品相好。如觀經所說彌陀八萬四千之相好是也。三下品相好。如法華金光明經等教主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相好是也。見觀經妙宗鈔下。
相似 (術語)如相似覺,相似即,相似位等。菩薩階位之名。
相似即 (術語)天台所立六即之第四。五十二位中之十信,得六根清淨之德之位也。圓教謂之內凡。此智雖為有漏,而似可斷無明之真無漏智,故云相似,初後之位不二,故云即。
相似即佛 (術語)天臺所立六即佛之一。謂依凡聖一如之理而相似之人即佛也。
相似覺 (術語)起信論所說四覺之第二。菩薩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十位發類似真覺之智慧以制伏諸煩惱之位也。
相見道 (術語)真見道之對。謂真見道之後,起後得有分別之智慧,對於前之無分別智所證之真理,再分別變真如之相分,擬於真見道而觀念之之位也。
相空 (術語)諸法有性相二者,性之空無云性空,相之空無云相空。小乘教之所明者為性空之分,般若經等之所說者為相空之分。
相空教 (術語)南山所立三教之一。大乘之淺教也。三教
相空觀 (術語)南山所立三觀之一。既觀諸法之性空無上,更觀諸法之相空無。即大乘之初門也。見行事鈔中四。
相承 (術語)師弟授受以道也。大灌頂神咒經二曰:「師師相承受此經典。」順正理論二十二曰:「上代師資相承。」
相承血脈 (術語)血脈相承之轉語。諸宗法脈相承,猶如子孫承父母之血肉也。
相宗 (流派)法相宗之略。
相宗八要 (書名)八卷。明末白下雪浪洪恩,演說宗教,特從大藏中錄八種示人,以為習相宗者之階梯。蓋兩土之著作也。其八種之名目:一、百法明門論。天親菩薩造。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二、唯識三十論。世親菩薩造。玄奘譯。三、觀所緣緣論。陳那菩薩造。玄奘譯。四、六離合釋。失造論及譯人名。五、觀所緣緣論釋。護法菩薩釋。唐三藏法師義淨譯。六、因明入正理論。商羯羅主菩薩造。玄奘譯。七、三支比量。玄奘立。宋永明寺主延壽禪師於宗鏡錄中節出。八、八識規矩。玄奘造頌。以上之次序,依明釋明昱所次。蕅益則因明論列第一,六離合釋列第七,三支比量則謂之真唯識量也。
相宗八要解八卷 (書名)明明昱著。百法明門論贅言一卷,唯識三十論約意一卷,觀所緣緣論會釋一卷,六離合釋法式通關一卷,觀所緣緣論釋記一卷,因明入正理論直解一卷,三支比量義鈔一卷,八識規矩補註證義一卷。
相宗八要直解八卷 (書名)明智旭解。因明入正理論直解一卷,百法明門論直解一卷,唯識三十論直解一卷,觀所緣緣論直解一卷,觀所緣緣論釋直解一卷,直唯識量略解一卷,八識規矩直解一卷,六離合釋法式略頌一卷。
相待 (術語)自他相待,藉以存立也。如三線相待為三角,若缺一線則不能。一切之有為法,自他互待亦然。色境待眼根而為色境,眼根待色境而為眼根,短待長而為短,長待短而為長也。新譯仁王經中曰:「諸法相待,所謂色界眼界眼識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識界。」註維摩經弟子品曰:「肇曰:諸法相待生,猶長短比而形也。」
相待有 (術語)三種有之一。如待短而有長,待長而有短,待東而有西,待西而有東是也。見智度論十二。
相待妙 (術語)法華二妙之一。圓教之外,存藏通別之三教,以三教之麤,顯圓教之妙,是名相待妙。泯三教而歸圓教,妙之外無麤之形可待,是名絕待妙。即法華已前所說之圓教為相待之妙法,法華所說之圓教為絕待之妙法也。
相待假 (術語)相待之法,無自體,例如長待短為長,則無長之自性,短待長為短,則無短之自體,長短共無實之體性,而相待存於假,故云相待假。成實論所說三假之一。此有二種,如眼識之待眼根,謂之觀待假,如長之待短謂之形待假。新譯仁王經中分別此二者,單名觀待假為相待,名形待假為不定相待。
相即 (術語)謂如波即水,水即波,彼此互廢己而同於他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相即也。兩鏡相照為相入,非相即也。
相看 (雜語)賓主會見曰相看。禪林之語。敕修清規月分須知曰:「九月重陽日,住持上堂,許方來相看。」
相始教 (術語)大乘始教中廣說諸法之性相,而不言一切皆成佛之教也。如唯識論。空始教之對。空始教
相部 (人名)唐相州,日光寺釋法礪之號。如謂冀州為冀部也。州稱部者,是僧傳之語例。
相部律 (流派)四分律三派之一。相部之法礪。對南山之道宣,東塔之懷素而立一派,謂之相部律。
相唯識 (術語)明唯識之相狀為唯識之意,對於性唯識,位唯識而言明。實性理體所依立之依他起性萬法者之部門也。
相符 (雜語)相符極成之略。
相符極成 (術語)自他皆同意而無異論也。因明三十三過中,宗有相符極成之過。於因明立宗者,在於立他不許之義,以因喻之力使他許。故可為宗者,必為一許(自)一不許(他)若從初即出自他共許之宗,則是徒費語言,故為過也。因明入正理論曰:「相符極成者,如說聲是所聞。」因明大疏曰:「對敵申宗,本諍同異。依宗兩順,枉費成功。」
相無性 (術語)三無性之一。就遍計所執而論空理者。妄心所計實我實法之相,名遍計所執性,此遍計所執性,體性都無,如龜毛兔角,是云相無性。相者凡夫之妄心,認為實我實法之境相也。唯識論九曰:「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
相智 (術語)謂緣世間事相之俗智也。在小乘者於佛相智,皆謂為有漏智。大乘則純為無漏也。
相傳 (術語)師弟傳道也。註維摩經一曰:「聖聖相傳,其道不改矣。」十地義記一本曰:「昔來相傳。」
相想俱絕宗 (術語)賢首所立十宗之一。相為所緣之境,想為能緣之心,謂絕離心境頓顯理性之宗旨也。即五教中頓教之所宗是也。五教章上曰:「相想俱絕宗,如頓教中絕言之教,顯絕言之理等,如淨名嘿理等。」
相違因 (術語)十因之一。為法將生而障礙之使不生者。
相違釋 (術語)六合釋之一。二語連續,為別體釋者。例如謂論語,論為師弟之議論,語為聖賢之法語是也。
相違決定 (術語)六不定之一。三十三過中屬於因之過失也。立者先具三支立一宗之時,敵者對之亦立具三支正反立者之宗者,此時立敵兩立,不能生決定之智,故立敵之因,皆名決定相違,為不定因之一,不定因者,謂使宗法不能決定之因,相違決定者,謂立敵之因各決定成立相違之宗也。立敵各決定而成相違之宗,故即為不定因也。因明入正理論曰:「相違決定者,如立宗言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聲常,所聞性故,譬如聲性。此二皆是猶緣因故,俱名不定。」
相對 (術語)對立相違之二門也。
相輪 (術語)又曰輪相。塔上之九輪也。相者表相,表相高出,故謂之相。又相者視也,人仰視之,故云相。行事鈔資持記下四之一曰:「相輪者,圓輪聳出,以為表相故也。」名義集七曰:「言輪相者,僧祇云:佛造迦葉佛塔,上施盤蓋,長表輪相。經中多云相輪,以人仰望而瞻視也。」
相輪塔 (堂塔)相輪樘之俗稱。以相輪樘為一種之塔婆也。
相輪樘 (堂塔)作相輪塔者俗稱也。樘者柱也,不作塔,僅形容塔上之九輪而立幢柱者。梵名計都Ketu,譯曰幢,相。幢與相同義故也。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曰:「今為汝說相輪樘中陀羅尼法。」菩提心義十曰:「金光明云南方寶相,新譯經云寶幢,幢相同是雞都。例如舊云信相,新云妙幢。」
相縛 (術語)為六塵之境相所縛而心不自在也。唯識論五曰:「言相縛,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
相應 (術語)即契合之義。淨土論註上曰:「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演秘鈔七曰:「相應字,汎指契合義。」然梵語有二:一欲吃多Yukta,謂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應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謂契合於理也。如瑜伽論瑜伽宗之名及三密相應,境智相應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為梵語根Yuj之變化)。起信論曰:「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華嚴論曰:「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三種相應 (名數)依瑜伽論之意則以三種之相應,悉攝一切法。一境,二行,三果,此三者悉有相應之義而盡諸法。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瑜伽,此云相應。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相應。境謂一切所緣境,此境與心相應,故名境相應。行謂一切行,此行與理相應,故名行相應。果謂三乘聖果,此果位中諸功德法,更相符順,故名果相應。」
相應心 (術語)謂妄心與煩惱諸惑相應也。見唯識論三。
相應因 (術語)六因之一。心王與心所互相應,以心王為因,而起心所,以心所為因,而起心王,故彼此相應,名為相應因。其相應之義,心王與心所有平等之義五種也。是云五義平等。俱舍論六曰:「由五平等共相應義立相應因。」又曰:「唯心心所,是相應因。」
相應宗 (流派)梵語瑜伽Yoga,譯曰相應。真言宗之異名。彼宗以三密相應之旨為本,故曰瑜伽宗,又云相應宗。
相應法 (術語)心心所之異名。同時而起之一聚心心所,有五平等之義,故名相應法。一所依平等,謂心王依眼根則心所亦依眼根也。二所緣平等,謂心王緣青境則心所亦緣青境也。三行相平等,謂心王了解青色,則心所亦了解青色也。四時平等,謂心王此時起則心所亦此時起也。五事平等,謂心王其體為一箇,則心所之體亦各為一個也。俱舍論四曰:「心心所五義平等,故說相應。所依、所緣、行相、時、事,皆平等故。」
相應善 (術語)善惡
相應縛 (術語)二縛之一。心為與此相應而起之煩惱所繫縛也。
相應斷 (術語)四斷之一。有漏八識及五遍行心所等,其性雖非染污,然為與煩惱相應而為染污之性也。故斷其相應之惑時,則自心心所亦離染污之繫也。謂之相應斷。
相應不善 (術語)善惡
相應無明 (術語)依起信論之意,則業轉現之三細為不相應無明,智相等之六麤為相應無明。三細者未有心王心所之差別,至六麤始生心王與心所之差別也。起信論曰:「言相應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若依瑜伽唯識之意則意識為無明,與他之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五惡見之十曰根本煩惱),相應而起,謂之相應無明,於根本煩惱之中獨起無明,謂之獨頭無明,又曰獨行無明,不共無明。無明有發業潤生之二大用,即依此無明也。見唯識述記五末,百法問答鈔一。
相應阿笈摩 (經名)四阿含之一,即雜阿含也。舊云雜阿含,新云相應阿笈摩。經與伽他相應之義。毘那耶雜事三十九曰:「若經與伽他相應者,此即名為相應阿含摩,舊云雜者取義。」
相應相可經 (經名)佛說相應相可經,一卷,西晉法炬譯。說善惡之人,各以類相聚。出單卷之雜阿含經中。
相續 (術語)因果次第而不斷絕也。有為法無一常住,世人但認因果連續為常住耳。俱舍論四曰:「何名相續,謂因果性。」
相續心 (術語)安樂集所立三心之一。不間雜餘念,但憶念彌陀一佛,心無間斷而相續也。
相續相 (術語)起信論所說六麤相之第二。分別違順二境因而起苦樂之念相續不絕者。
相續常 (術語)佛地論所說三種常之一。假令有中間之隔,而以前後相續定常義者,生起無間斷,是曰不斷常,有時間斷,而更生起,前後連續者,謂之相續常。
相續假 (術語)成實論所說三假之一。一切有為法,悉由因果相續,而至視如假有,其實體無也。
相續識 (術語)起信論所說五識之一。即六塵中之相續相也。彼就無明而差別,此就識體而論者。
相續無常 (術語)二無常之一。二無常
相續執持位 (術語)阿賴耶識三位之一。
相續解脫經 (經名)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之略名。又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之略名。
枳由羅 (物名)一作羈由羅,吉由羅。又譯曰瓔珞。翅由邏及瓔珞
枳吒 (地名)譯曰踊出處。枳怛那
枳怛 (地名)海島名,枳怛那
枳怛那 (地名)海島名。譯曰踊出。探玄記十五曰:「枳怛者,具云[目*尼]枳多,此云踊出。即海島山之名。」華嚴疏鈔四十五曰:「枳怛那。」慧琳音義六十曰:「枳吒。」
枳哩枳哩尊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異名。見真言修行鈔五。梵Kelikila。
枳哩枳哩真言 (真言)降三世明王之真言,建立曼荼羅及揀擇地法曰:「都以枳哩枳哩忿怒無對真言持誦香水。」
枳羅婆 (地名)山名。
枳羅蘇 (地名)Kila%sa,山名。譯曰白。翻梵語九曰:「枳羅蘇,應云枳羅婆(婆應為娑之誤),譯曰白也。僧祇律第三十四卷。」
枳攘娜缽囉[何-可+爾]閉 (術語)Js!a%napradipa,譯曰智燈。仁王護經道場念誦儀軌曰:「枳攘娜,此云智。缽囉[何-可+爾]閉,此云燈。由此智燈,破諸闇故。」
枷鎖愿 (雜語)夢粱錄曰:「東嶽聖誕,士庶答賽心愫,或專獻信香者,或答重囚帶枷鎖者,道路絡繹,無日無之。」
(術語)梵語檀那Da%na,離慳惜而施與他之義。唯識論九曰:「施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又曰:「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
施一切無畏菩薩 (菩薩)除蓋障院八菩薩之一尊也。除蓋障院
施一切無畏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佛為帝釋天說。
施八方天儀則 (書名)一卷,大興善寺翻經院阿闇梨述。
施化 (術語)施教化也。法華玄義一曰:「如來施化之意。」
施主 (術語)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資財而開法會或供養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謂之施主。梵語檀越,陀那缽底Da%-napati,思益經一曰:「世尊何謂菩薩能為施主?佛言:菩薩能教化眾生。」寄歸傳一曰:「梵云陀那缽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缽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譯。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轉名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捨,自可越渡貧窮。妙釋雖然,終乖正本。」
施主段 (術語)法會願文述施主願意之處也。
施行 (術語)布施之行法也。施物於人也。
施色力經 (經名)食施獲五福報經之異名。
施物 (術語)布施之品物。
施林 (雜語)屍棄於林中也。即四葬中之林葬。
施房舍比丘 (人名)名二十億之沙門,於鞞婆尸佛世造一房舍施比丘僧,布一羊皮,使僧蹈其上,以其因緣於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最後身生於大長者家,足下生毛,長二寸如青琉璃,而右旋,初生時父與二十億兩之金,後厭五欲出家得道。見智度論二十九。又云二十億耳。
施食 (儀式)施餓鬼之食也。又供養齋食於僧也。【又】向食施咒願,謂之唱食。又云施食。佛說賢者五福德經曰:「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種利:一色二力三命四安五辯。」禪苑清規曰:「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云云),齋云三德六味(云云),施食已,行者喝食。」
施食會 (行事)施食於鬼神餓鬼等之法會。
施食儀起教緣由 (經名)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起教阿難陀緣由之異名。
施食獲五福報經 (經名)食施獲五福報經之異名。
施設 (術語)安立之義,建立之義,發起之義。唯識述記三末曰:「言施設者,安立之異名。建立發起者,亦名施設。」
施設論 (書名)三卷,趙宋法護譯,問答世間出世間之諸法及神通變化等之事者。
施鹿林 (地名)鹿野園之異名。
施鹿園 (地名)鹿野園之異名。
施無厭 (寺名)摩揭陀國之那蘭陀寺,譯曰施無厭寺。玄奘久學於此。那爛陀。梵Na%landa。
施無畏 (術語)又曰施無畏者,施無畏薩埵等。觀音菩薩之異名。彼菩薩為眾生之依怙而使不畏怖者,即是施以無畏也,故名。法華經普門品曰:「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楞嚴經六曰:「十方微塵國土皆名之為施無畏者。」觀音玄義記一曰:「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梵Abhayanda。
施無畏手 (術語)作施無畏印之手也。
施無畏印 (印相)施無畏之印契。舉右手舒五指以向於外者。大日經四曰:「以智慧手(右手)上向作施無畏形。頌曰:能施與一切眾生類無畏。若結此大印名施無畏者。」又曰:「舉毘缽舍那臂作施無畏手,是施無畏者印。」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曰:「右手展掌,豎其五指,當肩向外,名施無畏。此印能施一切眾生安樂無畏。」
施無畏與與願 (印相)對於施無畏印而垂右手而仰掌者為與願印,但以此二印有互通之義,故往往有以與願印名施無畏印者。玄奘譯十一面神咒經曰:「左手執紅蓮華軍持,展右臂以掛數珠及作施無畏手。」香王菩薩陀羅尼經曰:「右臂垂下五指皆伸施無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五道眾生。」千光眼經曰:「施無畏舒右手垂五指現掌。」馬頭受檀法曰:「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無畏手。」此等皆以與願為施無畏。
施無畏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除蓋障院之上第三位。密號稱為自在金剛。以五智之光明施與眾生使無所畏者。
施無畏者 (術語)施無畏
施惠 (雜語)以物施與他也。無量壽經下曰:「貪狼財色,不能施惠。」
施報經 (經名)長者施報經之略名。
施開廢 (術語)天台就妙法蓮華經之蓮華,發明施開廢之三義,因而述三乘方便教,即一乘真實教之旨。佛於法華已前說三乘教者,是為使入一乘法之方便而施設,故謂之為實施權,猶如蓮華之為蓮實而花也。次於法華經明前所述之三乘教為方便,示為對於三乘教之一乘之方便階梯,此謂之開權顯實,猶如蓮華開而有蓮實之顯也。次知三乘教為一乘之方便,一乘之外無三乘,一乘中有三乘,故三乘廢,唯有一乘之義成立,此謂之廢權立實。猶如蓮華落而唯有蓮實也。已上三事,於法言之,方便開時,方便之體廢,開與廢同時,於喻言之,則必前後異時,故託於喻,有前後三番之說也。見四教儀集註上。
施僧 (術語)以財物施與僧也。
施樂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左手置膝,右手置頰,為見蓮花之形者。
施餓鬼 (行事)阿難尊者夜見餓鬼,名焰口(不空譯焰口,實叉難陀譯面然)。鬼請阿難施一斛食。阿難還白佛,佛說施餓鬼食之法。又名斛食法。使一切道俗修之。比丘每日生飯,亦施餓鬼之法也。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曰:「阿難獨居,靜處夜三更,有餓鬼現前,名焰口。形醜陋,口中吐火。白阿難曰:卻後三日汝命盡,將生餓鬼中。阿難畏問免之方便。餓鬼曰:汝明日對無數餓鬼與無數婆羅門仙等施摩伽陀國一斛,並為我供養三寶,以此功力汝延壽,且我亦免餓鬼苦。阿難以言於佛,佛為說陀羅尼曰:誦此陀羅尼施食,一一餓鬼當得摩伽陀國七斛食,汝今受持此法,福德壽命皆增長。」釋門正統四曰:「若夫施食之法。又非一切人天所知。惟如來以大慈普覆,不忍一切含靈受其饑餓苦惱。故假面然鬼王緣起,令阿難尊者以一搏食誦咒施之。今緇素通行謂之施餓鬼食。」
施餓鬼法 (修法)修佛行以施為第一,六度中以施為最初,四攝中亦以施為第一。而施之中以施餓鬼為最。故三國諸師盛行此法。其法出於不空譯之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稱寶掌如來(南方寶生佛),妙色身如來(東方阿[門@(人/(人*人))]佛),甘露王如來(西方彌陀佛),廣博身如來(中央大日佛),離怖畏如來(北方釋迦佛),五如來之名號,則以佛之威光加被故,能使一切餓鬼等滅無量之罪,生無量之福,得妙色廣博,得無怖畏,所得之飲食變為甘露微妙之食,即離苦身而生天淨土也。寶掌如來為南方之寶生如來,最勝王經作寶相。或作寶星。今日寶掌。一義云掌者主掌之義,以掌寶故,名曰寶掌。一義云攝真實經所說:「結施願印左手同前,右手仰掌入南方寶生如來三昧。(中略)從五指間雨如意珠,此如意珠雨天衣服天甘露。」右手仰掌,由掌中雨寶,故名寶掌。經軌者,如佛說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一卷,不空譯。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一卷,不空譯。佛說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實叉難陀譯。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一卷,不空譯。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起教阿難陀緣由,一卷,不空譯。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一卷,不空譯。
施燈功德經 (經名)一卷,高齊那連提耶舍譯。說施燈之功德。
施齋 (儀式)施齋食於僧也。午前之食云齋。
施齋經 (經名)對施齋而誦經也。為施主咒願之意。
施願印 (印相)又曰與願印,滿願印。垂右手而仰掌。應眾生之願,施與財物之印也。大日經四曰:「次智慧手下垂作施願形。頌曰:如是與願印,世依之所說。適纔結此者,諸佛滿其願。」
施願金剛 (菩薩)又曰施願吉祥金剛。文殊師利也。大日經三曰:「以[口*縛]字門及施願金剛。」義釋十曰:「[口*縛]字並施願吉祥金剛者,是文殊也。種子是[8768]摩字即空點也,用加[8766][口*縛]為[87A6][口*縛]耳。」
昧怛麗曳 (菩薩)彌勒
胞胎 (雜語)四生中之胎生者。謂受生於母胎中也。觀無量壽經曰:「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
胞胎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入胎之因緣及胎中三十八個七日生長之相貌,出胎七日後所生八萬尸蟲之名字,末說五陰皆無常苦無我我所。即大寶積經第十三佛為阿難說人處胎會之異譯。
胎大日 (雜名)胎藏界之大日如來。對金剛界之大日而云。
胎化藏 (術語)八藏之一。說佛在摩耶夫人胎中現種種教化事之法藏,菩薩處胎經等是也。
胎內五位 (名數)人在母胎發育之間分為五位。五位
胎生 (術語)四生之一。如人類在母胎內完具身體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為化生,其後發婬情而生男女二根,始為胎生也。俱舍論八曰:「有情類生從胎藏是名胎生,如象馬牛豬羊驢等。」【又】極樂有胎生化生二類,或生邊地,或生蓮內,而花不開,為不能見聞三寶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內,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報云。無量壽經下曰:「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上。(中略)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略論曰:「於五百歲中常不見聞三寶,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
胎外五位 (名數)人之一生有胎內之五位與胎外之五位。俱舍論十五曰:「胎外五者:一嬰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
胎卵濕化 (雜語)四生也。四生
胎金 (術語)大別秘密教有胎藏界金剛界之兩宗,胎藏界由理門而成,金剛界由智門而成,日本東密以從果向因之次第而次第為金胎,台密以從因至果之次第而次第為胎金。
胎金各存五部三部 (雜語)密軌問辨下曰:「毘盧疏,解釋五色五字,以為五部五智:金剛軌,歸命普賢(佛部),金剛(金剛部),蓮華手(蓮華部)。此則二界各存三部五部也。」
胎金顯密 (術語)一金為顯,以智顯故。胎為密,以理深密故。二胎為顯,以色顯故。金為密,以心隱故。
胎宮 (術語)極樂之往生人有胎生與化生二種,疑佛他力而修自力念佛之人,雖往生極樂,而五百歲間不能見聞三寶,猶如此界四生中胎生者在母胎內不能見日月,故名之為胎生,其胎生者所生之七寶宮殿,謂之胎宮。為於佛抱疑惑者之生處,故亦名疑城。是為無量壽經所說。依觀無量壽經所言則此宮殿謂之含華。所在之蓮華不開敷,為不能見聞三寶之義也。疑城胎宮。觀經妙宗鈔一曰:「大本中說,疑心修善。生彼胎宮,樂同忉利。」
胎息 (雜語)道家養生之術,柳文所謂服氣是也。出抱朴子。佛教謂為數息之法。
胎經 (經名)菩薩處胎經之略。
胎獄 (譬喻)四生中之胎生者,在母胎內之苦,譬如獄也。又云胎宮。天台觀經疏序曰:「金寶之與泥沙,胎獄之與華池。」
胎藏經 (雜名)無垢賢女經之異名。又菩薩處胎經之異名。
胎藏界 (術語)梵語蘗縛俱舍Garbha-kos/a(dha%tu)。有二義:一隱覆之義。如人在母胎而隱覆其胎也,理體隱於煩惱中而不顯現,故云胎藏。二含藏之義。如母胎內含藏子體而覆育之也,理體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執持與出生之二義,其所譬之法有三: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等之五大或清淨之菩提心為本具之理性,此理性攝一切諸法,猶如母之胎內攝持吾子,故云胎藏。秘藏記上曰:「胎藏者理也,金剛者智也。」二譬眾生之肉團心。此肉團心,本是八葉之蓮華,以攝持曼荼羅之諸尊故也。大日經義釋四曰:「內心妙白蓮者,此是眾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華秘密標幟,華基八葉,圓滿均等,如正開敷之形。此蓮華臺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華葉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為大悲胎藏曼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從此自證功德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秘藏記鈔三曰:「經說曼荼羅來處,一切眾生心中有八瓣肉團,是八葉蓮華形也。於是處建立曼荼茶羅云胎藏界也。」三曼荼羅中,中臺八葉院也。以從大日之胎藏出生三重之曼荼羅一切之諸尊故也。而謂之為胎藏者,佛之大悲慈護,愛育眾生,猶如母於胎內之子,故云胎藏也。申言之,即欲以眾生本具之胎藏之理,開示一切眾生,而由佛之大悲胎藏而流出化他之法門,是胎藏界之曼荼羅也。因之對金剛界而言,金者智也,胎者理也,金者始覺也,胎者本覺也,金者從因向果也,胎者從果向因也,金者自利也,胎者利他也。大日經疏一曰:「次說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羅王,為滿足彼諸未來世無量眾生為救護安樂故。」同疏三曰:「以如來加持故,從佛菩提自證之德現八葉中胎藏身,從金剛密印現第一重金剛手等諸內眷屬,從大悲萬行現第二重摩訶薩埵諸大眷屬,從普門方便現第三重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身。」同疏四曰:「若行人自見中胎藏身時,即知一切眾生悉有成佛因緣。」同五曰:「其中胎藏即是毘盧遮那自心八葉華也。」
胎藏界三部 (名數)金剛界為始覺上轉之自利門,故約轉識所提之五智,統收其曼荼羅於五部,胎藏界為本覺下轉之化他門,故約大定智悲之三德,統收其曼荼羅於三部:一佛部,是於果上理智具足,覺道圓滿者,胎藏界曼荼羅中中臺八葉院之諸尊及上下之諸院是也,是為大定。二蓮華部,此為如來之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喻之而名蓮華部,觀音院地藏院之在右方者是也。三金剛部,是為如來之慧之力用,能摧破惑業苦之三障,故喻之而名金剛部,在金剛手院除蓋障院之左方者是也,是為大智。而就現圖之第四重即外部之諸尊言之,有二義,一通中胎上下,攝於佛部,南方攝於金剛部,北方攝於蓮華部。一通四方,攝於釋迦院,釋迦為三界六道能化之佛,故外部之尊通為其眷屬也。大日經疏五曰:「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眾德莊嚴,下方是佛持明侍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華部。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呼三部之次第有二種,此經佛蓮金之次第,由勝而劣之次第也。又瞿醯經蘇悉地經等次第為佛金蓮,是佛部為解脫,金剛部為般若,蓮華部為法身,故自本有修出於生之次第也。見秘藏鈔三。
三部三點 (術語)四萬義曰:「蓮華部法身,金剛部般若,佛部解脫。」蓮華部為理,故配於法身,金剛部為智,故配於般若,斯理斯智,解脫纏縛,顯行佛地,故佛部配於解脫。見秘藏記鈔三。
三部主 (名數)三部各有主,佛部之主為大日,蓮華部之主為觀世音,金剛部之主為金剛手。見大日經疏十六。又佛部為金輪王佛頂,蓮華部為馬頭觀自在,金剛部為三世勝金剛。見諸部要目。
三部母 (名數)三部各有主能生之德之尊,謂之部母。佛部之部母為佛眼尊。蓮華部為白衣觀自在尊。金剛部為忙莽雞菩薩。見諸部要目。部母者非以佛眼等為能生,毘盧遮那等為所生,佛眼主毘盧遮那能生之母之德,故云佛母。餘二亦然。案部母即典藏主也。
三部明王 (名數)三部各有明王,佛部之明王為最勝金輪佛頂王,蓮華部之明王為訶野吃利囀(馬頭),金剛部之明王為蘇婆(勝三世),見悉地經一。
三部明妃 (名數)佛部之明妃為無能勝菩薩,蓮華部為多羅菩薩,金剛部為金剛孫那利菩薩也。見諸部要目。明王與明妃,其三摩地相異,明王安立其種子,明妃含藏此種子使之能出生也。大日經疏九曰:「復次若男女交會因緣種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壞,即是相加持義。如是諸佛國王明妃和合共生毘富羅種子,為大悲胎藏加持無有失壞,故名法界加持也。」
三部忿怒 (名數)三部之教令輪身也,佛部之忿怒為不動,蓮華之忿怒為[口*縛]訶鉤,金剛部之忿怒為軍荼利。見諸部要目。又佛部為阿缽羅氏多(無能勝),蓮華部為施[口*縛][口*縛]訶(寂智明),見悉地經一。
三部種子 (術語)佛部為[8740]字,蓮華部為[876F]字,金剛部為[8769]字。見大日經五。
三部數珠 (雜語)佛部為活兒子(菩提子),蓮華部為蓮華子,金剛部為嚕拏囉叉子(金剛子),見悉地經二。
三部護摩法 (修法)佛部為息災法,蓮華部為增益法,金剛部為降伏法。見悉地經一,大日經疏三。
三部色 (名數)佛部為白,金剛部為黃,蓮華部為赤。見悉地經一。
胎藏界五佛 (名數)胎藏界曼陀羅之中心部云中胎藏,又稱中臺八葉院,八葉蓮華開敷之形也。中臺是大日如來,四方之四葉現四佛,四維之四葉現四菩薩,即南方開敷華王如來,東方寶幢如來,北方天鼓雷音如來,西方無量壽如來,中臺之大日如來合為五佛也。
胎藏界九尊 (名數)中臺八葉院之九尊也。前之五佛加東南維普賢菩薩,西南維文殊菩薩,東北維彌勒菩薩,西北維觀音菩薩之四尊也。
胎藏界十三大院 (術語)大日經儀軌說胎藏界之曼陀羅劃十三院而安置諸尊。但現圖曼陀羅缺四大護院之一而為十二大院。現圖曼荼羅
胎藏界諸尊 (雜語)諸家所說之數無定。而以四百十四尊為常數。第一中臺八葉院九尊,第二遍知院七尊,第三釋迦院三十九尊,第四持明院五尊,第五虛空藏院二十八尊,第六金剛手院三十三尊,第七除蓋障院九尊,第八觀音院三十七尊,第九地藏院九尊,第十文殊院二十五尊,第十一蘇悉地院八尊,已上二百九尊為之內院。第十二外周之金剛部院二百五尊,通內外院為四百十四尊也。
胎藏界曼陀羅 (術語)胎藏界之諸尊如其位安置於壇場者,曼陀羅為壇場之義,輪圓之義,壇中安置十三大院四百十四尊,一切之功德輪圓具足者,是胎藏界之曼陀羅也,此曼陀羅乃顯眾生本具之理性者,故又名因曼陀羅,理曼陀羅,以東方為發因之位,故亦名東曼陀羅,其理性清淨無垢之德,喻之蓮華,故亦名蓮華曼陀羅。又此曼陀羅有現圖曼陀羅與阿闍梨所傳曼陀羅之二種,現圖曼陀羅為圖畫,善無畏三藏祈請虛空炳現之壇形,即現今流布於世者是也。阿闍梨所傳曼陀羅為大日經及儀軌所說不載之於圖畫,由一一阿闍梨,傳其作法及義理,二者相違之點不少,蓋現圖為結緣,阿闍梨所傳為傳法也。現圖曼荼羅
(神名)西域天神也。唐書西域傳註曰:「杜佑通典:職宮門視流內,有薩寶符祅正(祅希煙切,又呼朝切)。自注,祅者,西域天神,佛經所謂摩醯首羅也。元奘記尼波羅國邪正兼信,伽藍天祠,接堵連隅。(中略)案西域故皆婆羅門祅教,漢霍去病踰焉支收休屠祭天金人,疑即胡祅像,非佛像也。」
祅寺 (雜名)末尼祅教之寺也。大秦寺
祅教 (流派)具名大秦末尼火祅教。略名末尼教,又云祅教。是波斯國之火教也。大秦寺
祇支 (衣服)僧祇支
祇多蜜 (人名)Gitamitra,沙門名。譯曰歌友。開元釋教錄三曰:「沙門祇多蜜,或云祇密多,晉云歌友。西域人,識性通敏,聰達宏遠。志存弘化,無憚遠游,爰於晉代譯菩薩十住等經二十三部。
祇陀 (人名)Jetr! Jeta,舊稱祇陀。新稱逝多,誓多。譯曰勝。舍衛國波斯匿王太子之名。
祇陀林 (地名)此林元為祇陀太子所有,故名祇陀林。祇樹
祇陀園 (地名)祇樹
祇陀飲酒 (傳說)未曾有經下曰:「祇陀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難,欲捨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飲時有何過?答國中豪賢時齋共飲,亦無餘過。佛言若如此終身無過。」止觀二曰:「祇陀末利,唯酒唯戒。」
祇林 (地名)祇陀林之略。
祇夜 (術語)Geya,舊譯曰重誦偈,重頌。新譯曰應頌。前段所說經文之義,更為偈頌者,即重說其義故云重頌。與前段之經義相應故云應頌。是十二部經之一。大乘義章一曰:「祇夜,此翻名為重誦偈也。以偈重誦修多羅中所說法義,故名祇夜。」玄義六上曰:「祇夜者,諸經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定。重頌上者,皆名祇夜也。」華嚴疏鈔二十一曰:「祇夜者,此云應頌。一與長行相應之頌,由於長行說未盡故,雜集云不了義經,應更頌釋。二為後來,應更頌故。涅槃云:佛昔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便問人:如來向者為說何事?佛時知已,即因本經,以偈頌曰:我昔與汝等不識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等。」三藏法數四十四曰:「梵語祇夜,華言應頌,又云重頌。謂應前長行之文,重宣其義。或六句四句三句二句,皆名頌也。」
祇夜伽陀 (術語)梵語祇夜伽陀,唐言諷誦。
祇哆槃那 (地名)Jetavana,舊稱祇哆槃那。新稱逝多飯那,誓多飯那。譯作勝林。祇洹精舍所在之處。祇樹。翻梵語九曰:「祇洹林,應云祇哆槃那,亦云祇哆槃林。譯曰:祇多者勝,槃那者林。華嚴經三十一卷。」
祇哆槃林 (地名)誓多林之意,祇樹
祇園 (地名)又作祇洹,祇桓。祇園為祇樹園,祇陀園,祇樹給孤獨園之略。洹桓二字,經論互用。或云梵語,或云漢語。桓者林也。釋要曰:「祇桓者,梵語也。若作方言釋者,應法師曰:桓即林也,即祇陀太子林也。以古桓字與園字同用也」。案祇園若為梵語,則洹字為正,桓為假借。若為漢語,則桓字為正,洹為假借也。祇樹附錄。 0207.JPG
祇園精舍 (堂塔)祇陀園林須達精舍之略。涅槃經二十九曰:「時須達長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衛城)外何處有地,不近不遠,多饒泉池,有好林樹,花果蔚茂,清淨閑豫,我當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祇陀(太子名)園林,不近不遠,(中略)此處最勝,可安立精舍云云。」
祇園精舍興廢 (故事)法苑珠林三十九曰:「依宣律師祇洹寺感通記云:經律大明祇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頃地一百二十院。准約東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祇陀須達二人共造,成之已後,經二百年,被燒都盡。則當此土周姬第十三王平王三十一年。(中略)於後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經於百年,被賊燒盡。經十三年,有王六師迦者,依前重造。屋宇壯麗,皆寶壯嚴。一百年後,惡王壞之,為殺人場。云云。」
祇園精舍無常院 (堂塔)釋氏要覽下曰:「西域傳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沒處,為無常院。若有病者,當安其中。意為凡人內心貪著房舍衣缽道具,生戀著心,無厭背故。制此堂,令聞名見題悟一切法無彼常故。」
祇園精舍頗梨鐘 (物名)出祇園圖經。往生要集上本曰:「祇園寺無常堂四角,有頗梨鐘。鐘音中,亦說此偈。」附錄。
祇園圖經 (書名)一卷,南山道宣著。
祇洹精舍 (堂塔)即祇園精舍。祇園及祇樹附錄。
祇樹 (地名)祇陀太子之樹林,略名祇樹。是太子供養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飯那,祇哆槃那皆同。新稱誓多林。慧琳音義十曰:「祇樹,梵語也,或云祇陀,或云祇洹,或云祇園,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譯為勝,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勝,給孤長者,就勝太子,抑買園地,為佛建立精舍。太子自留其樹,供養佛僧,故略云祇樹也。」玄應音義三曰:「誓多,此譯云勝氏,即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之子也。槃那此云林,正言飯那,以樹代之耳。」
祇樹園 (地名)祇陀太子供養樹林之園庭。即祇洹精舍所在之處。
祇樹給孤獨園 (地名)舍衛城有長者哀恤孤危。世人呼曰給孤獨Ana%tapindika,佛在摩揭陀國時,來聞法三歸為優婆塞。後乞佛來舍衛城度國人,以園林獻佛。佛許之。長者歸國選園林以太子誓多之園林Jetavana為第一。彌勒上生經疏上,慈恩以二人之名載園林名之因緣。曰:「地唯挾塏,泉林繁鬱,壁方五里,可設伽藍。善施請買,太子不許。因戲言曰:布金滿地,厚敷五寸,時即賣之。善施許諾。(中略)太子知其情邈,自發勝心。人之所貴,莫過金寶。而彼當能傾庫買地以造僧園,我何所乏而無修建?請悔先地,長者不從。太子云:許地取金,未論林樹。地隨汝主,林屬我身。其助成功,但陳供養。佛後遊此,告阿難曰:園地善施所買,樹林誓多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功德。自今已後,應謂此地為誓多林給孤獨園。」
祇樹花林窟 (地名)祇樹給孤獨園也。長阿含經一曰:「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
祈雨 (修法)修請雨法也。
祈雨法 (修法)與請雨法同。
祈念 (術語)與祈禱同。
祈誓 (術語)心中立一定之誓祈神佛之冥佑也。或徵我祈誓之有驗與否。後世人亦謂之詛。
祈請 (術語)求請也。梁高僧傳(求那跋摩傳)曰:「往彼祈請,並致書於跋磨。」
祈願 (術語)於神佛前祈福利之願也。
祈禱 (術語)小乘教中無祈禱之法,大乘顯教中如金光明經仁王經雖有其意,而修法之儀軌不全備,獨於大乘密教則全。其法隨事千差萬別,而要不過於四法。四法者,一息災法,二增益法,三敬愛法,四調伏法(建立軌秘藏記)。佛菩薩明王諸天等各有本誓,應其本誓而修法,故感應不空,是謂之祈禱。案祈禱之法,本由古之吠陀而出。吠陀之第二名耶受Yajus,明祭祠祈禱之法。西域記二曰:「二曰祠,謂享祭祈禱。」毘奈耶雜事四十七曰:「為求子故,祈禱神祇。」
政論經 (經名)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之略名。
政教一致 (雜名)混合政治與宗教由宗教的立腳地而號令天下也。
胡子 (雜名)指達磨而云。
胡子無鬚 (公案)無門關第四則曰:「或庵主曰:西天胡子因甚無鬚。」
胡吉藏 (人名)三論宗之祖,隋會稽嘉祥寺之吉藏。其先為安息國人,非中國種,故自稱云胡。吉藏
胡祅像 (神名)
胡孫子 (雜名)猿形似胡人,故稱猿曰胡孫子。後世轉謂意馬心猿。
胡瓶 (物名)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其手名為胡瓶手,亦名寶瓶手。
胡喝亂喝 (術語)謂野狐禪者,自無真個見性,而猥對學人下喝也。蓋是圓悟「雷聲洪大,雨點全無,」之謂,徒為大喝,更無益學人之力,恰如空雷之不降膏雨無潤草木之功也。
胡跪 (雜語)胡人跪坐之法也。此中有左跪,互跪,長跪三種。左跪者,右膝著地,其足指豎地,右股置空,豎左膝,左足踏地。是戰戰而表敬意之意。經中所謂右膝著地也。此為正儀。歸敬儀曰:「言胡跪者,胡人敬相,此方所無。存其本緣,故云胡也。」又曰:「佛法順右,即以右膝[(扣-口)*主]地右[骨*委]在空,右指[(扣-口)*主]地。又左膝上戴,左指[(扣-口)*主]地,使三處翹翹曲身前就,故得心有專至,請悔方極。」慧琳音義三十六曰:「胡跪,右膝著地,豎左膝危坐,或云互跪也。」
胡道人 (雜名)謂印度之僧也。釋門正統四曰:「漢武掘昆明池得黑灰。以問朔。朔曰:可問西域胡道人。」
胡亂 (雜語)苟且也。禪宗語錄。多有此語。他如胡言胡說等皆可準此解之。
胡亂坐 (雜語)言僧之不顧臘次亂雜而坐也。禪林之語。見象器箋十。
胡種族 (雜名)佛種族也。祖庭事苑一曰:「稱西竺為胡,自秦漢沿襲而來,卒難變革。故有名佛為老胡,經為胡經。祖為碧眼胡,裔其後為胡種。」碧巖第八則評唱曰:「這般見解,謂之滅胡種族。」
胡嚧遮那 (雜語)Gorocana%,譯曰牛黃。見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
胡蘇多 (術語)此云除一切鬱蒸熱惱。式棄佛說之咒名。見七佛所說神咒經一。
故二 (雜語)Pu%rva-dvitiya,故者舊也,二者配也。謂比丘之舊妻也。玄應音義十四曰:「故二,梵本云褒羅那地耶,譯云舊第二。雜心論云眾具及第二是也。」四分律一曰:「近在屏處犯惡行,與故二行不淨。」
故住 (雜語)住持之遷化者。
故苦 (雜語)舊苦也。智度論十九曰:「新苦為樂,故苦為苦。如初坐時樂,久則生苦。初行立臥亦樂,久亦為苦。」
故作業 (雜語)一作故思業。故思業
故思業 (術語)一作故作業,故思造業,故思所造業。故意所作之身語業曰故思業,不識而作者,曰不故思業。感苦樂之果者,限於故思業。瑜伽論九十曰:「故思所造業者,謂先思量已,隨尋思已,隨伺察已,而有所作。」
故骨 (雜語)遺骨也。舊雜譬喻經下曰:「昔有人死後魂神還,自摩其故骨。過人問之,汝已死,何為復摩故骨?神言此是我故身,身不殺生不盜竊,乃至不瞋不痴,死後得生天上,所願自然,快樂無極。是故愛重之。」
故骨如山 (雜語)謂生死流轉,一有情之故骨,一劫之間如山也。雜阿含經三十四曰:「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人於一劫中生死輪轉,積累白骨不腐壞者如毘富羅山。」
故紙 (譬喻)舊紙也。以譬不用物。臨濟錄曰:「三藏十二分教,皆是拭不淨故紙。」
故意方行位 (術語)十地中第三地至第七地之間也。在此位之菩薩,故意起煩惱而濟度眾生,故名。
斫迦羅婆 (動物)Cakrrava%ka,又作斫迦羅婆迦。譯言鴛鴦。玄應音義二曰:「斫迦羅婆,鴛鴦梵語。」
斫迦羅因陀羅 (天名)又作賒羯羅因陀羅。帝釋名。釋提桓因
斫迦羅伐[束*辛]底 (術語)又作斫迦羅跋羅底,斫迦羅伐剌底。梵音Cakravartin,譯曰轉輪。陀羅尼集經一曰:「斫迦囉跋囉底,唐言輪轉。」玄應音義四曰:「斫迦羅,此言輪。伐剌底,此云轉。」見斫迦羅伐[束*辛]底曷羅闍項。
斫迦羅伐[束*辛]底曷羅闍 (雜名)又作遮伽羅伐過底遏羅闍,遮迦越羅,遮迦越。Cakravarti-ra%ja,譯曰轉輪王。玄應音義三曰:「遮迦羅伐[束*辛]底遏羅闍,此譯云轉輪王也。」同三曰:「遮迦越羅,正言斫迦羅伐[束*辛]底遏羅闍,此譯云轉輪王也。」同四曰:「遮迦越羅,此譯云轉輪聖王。正言斫迦羅,此言輪。伐剌底,此云轉。名轉輪王順此方言。」
斫芻 (雜語)又作斫乞芻Caks!us,眼之梵語也。義林章四本曰:「眼者照了導義,名之為眼。瑜伽第三云:屢觀眾色,觀而復捨,故名為眼。梵云斫芻,斫者行義,芻者盡義。謂能於境行盡見。行盡見諸色故,名行盡。翻為眼者,體用相當,依唐言譯。」梵語雜名曰:「眼,斫乞芻。」
斫訖羅 (術語)Cakra,譯作輪。輪寶也。見慧苑音義上。
矜哀 (術語)矜者憐也。憐愍眾生之意。
矜羯羅 (天名)又作金伽羅Kim%kara,不動明王八大童子之第七,與制吒迦侍不動明王之左右者。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曰:「矜者問事也,羯邏者驅使也。(中略)此神作小童子形,有兩種:一名矜羯邏,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伽,難共語惡性者是。」聖無動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曰:「法波羅蜜慈悲心行,所以出現使者名矜羯羅,此云隨順。業波羅蜜即方便心行,所以出生使者名制多迦,此云息災也。菩薩方便現瞋形故也。」【又】數名。俱舍論十二曰:「十大缽羅度多為矜羯羅,十矜羯羅為大矜羯羅。」甄迦羅
矜羯羅根本印言 (印相)印為不動刀印。明為唵地哩矜娑婆契。
形像 (圖像)同秘要品曰:「矜羯羅,形如十五歲童,著蓮華冠,身白肉色,二手合掌,其二大指與頭指間橫插一股杵,天衣袈裟微妙嚴飾。制吒迦亦如童子,色如紅蓮,頭結五髻(表五智),左手[口*縛]日羅,右手執金剛棒,瞋心惡性之者,故不著袈裟,以天衣纏頸肩。」
(衣服)比丘之糞掃衣謂之納衣,納俗作衲。著衲衣者為十二頭陀行之一,故以為僧衣之都名,又禪僧多著衲衣,故稱曰衲僧衲子。
衲子 (雜名)又云衲僧,禪僧之別稱。禪僧多著一衲衣而遊方,故名。但衲衣為頭陀比丘之法衣,不限於禪僧。
衲衣 (衣服)納衣
衲伽梨 (衣服)又作衲加梨,衲衣之僧伽梨也。九條乃至二十五條謂之僧伽梨。
衲袈裟 (衣服)七條以上之袈裟有二種:一曰平袈裟,又云一色袈裟,以一種之色體而製者。一重無裏,二曰衲袈裟,以諸種之色體,雜糅補衲者,必附裏重厚製之。經律中謂之衲衣,又云糞掃衣。此乃補納朽故破弊之布帛以為法衣者,其實為最賤之糞掃衣,然為修頭陀行之高德比丘法衣,故以之為最貴之物而重之,法會或上[月*葛]比丘之所服也。衲之本字為納,從衣者俗字。
衲眾 (雜名)著衲袈裟之僧眾也,法會職眾中有衲眾之目。
衲僧 (雜名)同衲子。
段食 (飲食)梵名Pin!d!a,四食之一,舊譯云搏食或團食,吾人常用之食物也。香味觸為體,分分段段受用,以資益身分,故云段食。俱舍論十曰:「香味觸三,一切皆為段食自體,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謂以口鼻分分受之。」義林章五本曰:「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舊云團者,可摶可握,立為團食,此義全非。團字非搏,非水飲等可摶團圓。云何名團?故應名段。」
(術語)[8769]Y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大日經曰:「野字門一切法一切乘不可得故。」由Ya%na(乘)釋之。文殊問經曰:「稱野字時是佛通達聲。」又為諸藥叉之種子也。又[8769]者為聲之語尾也。仁王儀軌下釋陀羅尼曰:「[8769]野,依聲明法,八轉聲中第四為聲,為彼作禮故名。」
耶旬 (雜語)荼毘
耶舍 (人名)Yasas,比丘名。譯曰名聞,名稱。或作耶舍陀Yas/oda,耶舍那。有部毘奈耶四十曰:「具壽阿難陀有弟子在婆颯婆聚落,號曰名稱,梵云耶舍。」四分律曰:「耶舍伽那子。」善見律曰:「耶斯那。」西域記曰:「耶舍陀。」阿育王經二曰:「比丘名耶舍,翻名聞。」玄應音義二十五曰:「耶舍此云譽,謂名譽也。」梵語雜名曰:「名聞,耶舍。」出於佛滅後一百年。為摩竭陀國華氏城雞園寺之上座,勸阿育王建八萬四千佛塔,後於跋耆國毘舍離城集七百賢聖為第二結集之阿羅漢也。見阿育王經一,毘奈耶雜事四十。
二耶舍 (名數)經論中耶舍比丘有二人,一人為佛在世之人,毘舍離城長者之子,名耶舍,出家後,還家婬故婦,佛大詰斥之,遂制婬戒,是佛法中制戒之初也。見僧祇律一(四分律作須提那子)。一人即佛滅後百年阿育王治世時雞園寺之上座。見阿育王經一。
耶舍塔 (堂塔)名山記曰:王禕自建昌還,經廬山,記曰:石峰從山腰拔起如卓筆,峰頂有舍利塔,俗呼為耶舍塔。釋氏書云:東晉時,耶舍尊者,自西域奉舍利來,於此建塔。
耶舍崛多 (人名)Yas/ogupta,比丘名。譯曰稱藏。見歷代三寶記十一。
耶祇經 (經名)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迦奈國婆羅門耶祇捨外道歸佛,不能受持五戒向佛還戒。佛默不答,有五鬼神來欲害之,佛放光救之得蘇生,外道懺悔更受戒,即得初果。
耶若達多 (人名)Yajn^adatta,演若達多
耶維 (雜語)又作邪維,闍維,耶旬,闍毘,荼毘等。荼毘
耶輸陀 (人名)耶輸陀羅之略。
耶輸陀羅 (人名)耶輸多羅
耶輸多羅 (人名)Yas/odhara%,又作耶輸陀羅,耶戍達羅。譯曰持稱,持譽,具稱等。悉達太子之夫人,羅[目*侯]羅之母也。後隨摩訶波闍婆提出家,於法華得授記。密教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也。法華嘉祥疏一曰:「耶輸多羅,此云名稱,諸女中有名稱也。」法華玄贊一曰:「耶戍達羅,此云持譽。耶輸陀羅,訛也。形容美麗,近遠聞知生育羅[目*侯],天人讚詠,故名持譽。譽,美稱也。(中略)未曾有經,須達拏經,瑞應經,皆云羅[目*侯]是瞿姨之子。佛有三夫人(云云)。」大日經疏五曰:「耶輸陀羅,譯云持名稱者。」有部毘奈耶十八曰:「寶女耶輸陀羅,此云持稱,亦云具稱。」
耐怨害忍 (術語)三忍之一。
郁多 (衣服)同鬱多羅僧。七條衣也。玄應音義十二曰:「郁多,於六反,或作鬱多。七條衣也。」郁多羅僧伽之略。鬱多羅僧
郁多羅僧 (衣服)郁多羅僧伽之略。鬱多羅僧
郁多羅僧伽 (衣服)Uttara%sanga,上衣,大衣,七條衣也。飾宗記五末曰:「郁多羅僧伽,譯云上著衣也。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也。」鬱多羅僧
郁多羅鳩留 (地名)北大洲名。鬱多羅究留
郁伽支羅 (地名)所在不明。
郁伽支羅經 (經名)佛遊郁伽支羅說法要者。攝入中阿含經十八。巴Ukkacela%。
郁迦 (人名)Ugra,具名郁迦羅越。舍衛國長者名。譯曰功德。又曰威德。見慧琳音義二十六。長者詣佛所出家,佛為說法。見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梵Ugravati。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經名)西晉竺法護譯,一卷。
郁迦長者經 (經名)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之略。
紅衣派 (流派)喇嘛之舊教也。紅教
紅教 (流派)Shama%r,喇嘛舊教之僧,用紅色之衣冠,故有此名。教主蓄妻,血脈相承,行於西藏之南部。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教始名紅教,西歷七百四十七年巴特瑪繖巴斡者,被聘至西藏。此人住克什米爾之境,為印度之有名學者。於是巴師以其卓越天稟之能力,熱心布教,親自周行全國。其奇蹟甚多。巴師之周行全國也,名為征服幽鬼。一日有鬼頑相抵,欲壓氏於山峽,師飛騰得免。又有鬼自雪中擲兵器如雨,自稱降魔杵。氏融解積雪為水,鬼遂投水中。師因令水沸騰,鬼骨肉糜爛。又投降魔杵刺幽鬼之目,鬼始出水,僅存生命。又一日,有妖物大為師苦,化白色犛牛來觸。師飄然登天,犛牛忽結其鼻頸與腳而不動,頓變纏白絹之美少年。再三申告,始留其生命。巴師遍巡國中,顯大自在力,其周圍驟集無數弟子請訓。巴師以排斥幽鬼派,專事剿滅,未免過激。故用術令其感化,使彼啣恩於我,皈依佛教。其在西藏僅二年,整理喇嘛僧之秩序。有弟子二十五人。創設多數寺院。至此功成名遂,更向他國而去。其送別時,忽虹霓光起,遍照十方。自極樂空中飛車來迎,師徐乘而去。群眾放聲而泣。由是喇嘛教基礎強固,學生負笈而遊學西藏者日眾。至印度書悉為翻譯梵語及西藏語。出版字典,亦復不少。」
紅頗黎色阿彌陀 (圖像)帶紅頗梨色之阿彌陀佛尊像也。三摩耶者,八葉蓮華上橫五鈷杵,杵上豎獨鈷杵,上有紅蓮,其上阿彌陀佛結跏跌座,頭上戴金剛五佛之寶冠。左右兩手住於定印,佛身及衣等悉帶紅頗梨之色,威容端嚴。蓋以五大之色配於五方,赤色當於西方,彌陀本土西方之色,為本佛之身色光明也。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曰:「想壇中有紇哩字,放大光明如紅頗黎色,遍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無有不得罪障消滅。」此為本說。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二曰:「觀想成已,漸觀遍身皆紅蓮華色,此身即成阿彌陀如來。此觀成已,即從頂上放紅蓮華色光,亦以無數百千億光而為眷屬。一一光中皆有無量紅蓮華色菩薩而現,各以此印入深三昧,光照西方恒沙世界,彼中眾生遇斯光者,皆入三昧。」
紅蓮華 (植物)梵名優缽羅Utpala之譯,謂赤色之蓮華也。為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左所持者,其手曰紅蓮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曰:「若為求生諸天宮者,當於紅蓮華手,真言:唵(引)商揭[口*隸](二合)薩[口*縛](二合)賀。」
紅蓮地獄 (界名)八寒地獄之第七。梵名缽特摩Padma,譯曰紅蓮。為寒而皮肉分裂如紅蓮華也。瑜伽論四曰:「紅蓮那落迦,與此差別,過此青已,色變紅赤。皮膚分裂,或十或多。故此那落迦,名曰紅蓮。」俱舍光記十一曰:「缽特摩,此云紅蓮華。嚴寒逼切,身變折裂,如紅蓮華。」
紅蓮大紅蓮 (界名)Maha%padma,八寒地獄之第八,名摩訶缽特摩,譯云大紅蓮。瑜伽論四曰:「大紅蓮大那落迦,與此差別。謂彼身分,極大紅赤。皮膚分裂,或百或多。故此那落迦,名大紅蓮。」俱舍論光記十一曰:「摩訶缽特摩,此云大紅蓮華。嚴寒逼切,身變折裂,如大紅蓮華。」往生講式曰:「或咽焦熱大焦熱之炎,或閉紅蓮大紅蓮之冰。」
紇利陀耶 (術語)紇哩陀耶
紇利俱 (術語)紇哩
紇利俱字塔 (堂塔)石造或木造之塔,中心書紇利俱字者。塔是鍐字,表金剛大日果位之法界宮殿。紇利俱字為西方無量壽如來之根本種子,又為觀音薩埵之種子。
紇哩 (術語)[87A7]Hri]h!,又作紇利。紇利俱,纈利。為阿彌陀佛或觀間菩薩之種子。雜趣釋下曰:「若人持此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災禍疾病。命終已後,當生字樂國土,得上品上生。」難談集十曰:「[87A7]字者彌陀觀音之種子,合[875D][876A][8742][874B]四字為一字,真言之習也,輒不可記。(中略)極樂之宮殿樹寶池水鳥等,皆由此一字而生云。」
紇哩陀耶 (術語)梵音Hr!daya,又作紇哩娜耶,紇哩乃耶,訖利[馬*太]耶,紇哩娜野,紇利陀耶,釳利陀,又作汗栗[馬*太]。譯曰真實心,堅實心。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第一曰:「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註曰:「此心梵音肝栗大。肝栗大者,宋言心。謂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者,梵音質多。」菩提心義曰:「一切眾生,本有真如淨心,名干栗[馬*太]耶。是心為真實之義,諸經論中名此心為真如法性。」宗密以紇利陀耶為肉團心,乾栗陀耶為堅實心。似誤。秘藏記曰:「干栗多以處中名,非常等之心也。」其指真實之心性,即如來藏心明矣。解為人之肉團心者,乃由真言所謂即身成佛,即事而真之說而出者,不過欲觀肉團心即法身毘盧遮那身也。故雖曰肉團心,其實即指真實心。由其形配於未敷蓮華。
紇差怛羅 (術語)Ks!etra,譯曰土田。國土也。
(術語)謂某事約歸於某局部也。其解如就字。就於人就於法即約於人約於法也。
約行六字 (術語)行者修行,萬善萬行也。六字者南無阿彌陀佛也。阿彌陀如來,使五劫間思惟,兆載永劫間修業所得之大功德,含有於一法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中。即所謂約行六字也。
約法 (術語)就教法上而談也。對約機而言。
約教釋 (術語)天台四大釋例之一。四釋
約教約部 (術語)天台就教之方面而論曰約教,就部之方面而論曰約部。
約機 (術語)由受法者之方而云,由眾生之機上而論。
(術語)常曰計度,以妄念而推度道理也。俱舍論十九曰:「計我我所。」
計名字相 (術語)起信論所明六麤之一。依妄執於諸法上立虛假之名字,種種計度分別也。六麤
計我實有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謂獸主等也。是等外道所主張者,為我,有情,命者,生者,皆有之。又謂此我於感覺起時認識,故得此名。
計里枳黎 (菩薩)髻利吉羅
計度 (術語)以意識之作用,思量分別種種事物也。
計度分別 (術語)三分別之一。散心之意識與相應之智慧之作用也。俱舍論一曰:「意識相應散慧,名為計度分別。」
計捨羅 (植物)梵名Kesara,又作計薩囉,雞薩羅。譯云[蕊/木]或花蕊。見大日經二,華嚴經七十六。又言師子身毛之旋文。見慧苑音義下。
計著 (術語)以妄想堅為計度而不動也。楞伽經三曰:「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
計都 (雜名)Ketu,又曰計部,雞兜,雞都。九曜之一。譯曰旗星。即彗星也。大日經疏四曰:「計都正翻為旗,旗星謂彗星也。」
計都末底 (地名)Ketumati,山名。譯曰幢慧。慧苑音義上曰:「計都,此云幢也,末底慧也。」
計薩囉 (植物)計捨羅
軌生物解 (術語)釋法之字而言,法者善為人之軌範,有使對物生了解之意。
軌持 (術語)解法之字義者。法有二義,一軌之義,謂以其體為軌範使人起領解心也。二持之義,謂維持其體不混亂他體也。唯識論一曰:「法謂軌持。」同述記一本曰:「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相。」
軌範 (術語)物之法軌模範也。唯識論一曰:「法謂軌持。」同述記一本曰:「軌謂軌範,可生物解。」
軌範師 (術語)寄歸傳三曰:「阿遮利耶,譯為軌範師,是能教弟子法式之義。」
軌儀 (術語)軌範儀則也。玄義三下曰:「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軌儀。」
敕命 (術語)因如來為無上法王,故稱其教命云敕命。
敕使拈香 (儀式)臨法筵為敕使燒香也。
敕修清規 (書名)敕修百丈清規之略名。
敕修百丈清規 (書名)唐百丈山懷海禪師初立禪家一門之宗規,謂之百丈清規。後世稱之謂古清規。宋景德元年,翰林學士楊億有古清規序,則此時尚存。其後滅亡,僅有頌偈等,散見於諸書,後來諸師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規,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規,及元武宗至大四年,東林咸公所集之至大清規三種。最後元順宗至元四年,百丈山德輝禪師奉敕選拔前之三規,大成清規。名敕修百丈清規。有八卷。詔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規而行。至明屢下敕不入此清規者,以法繩之。見敕修清規序跋。
敕願 (雜語)書寫經典起立塔像等天子之御願也。
剌那 (物名)囉怛娜
剌那尸棄 (佛名)Ratnas/ikhin,佛名。譯曰寶頂。又寶頂經中作罽那者誤。
剌那那伽羅 (佛名)Ratna%kara,佛名或菩薩名。譯曰寶積。經中作罽那者誤。智度論七曰:「剌那那伽羅,秦言寶積。」玄應音義三曰:「剌那那伽羅,盧割切。光讚經作羅鄰那竭菩薩,此譯云寶積。舊維摩經漢言寶事,放光經作寶來。案梵本云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寶臺,或云寶藏,皆一義也。經文有作罽,君例切,非也。」
剌瑟胝 (雜名)Yas!t!i,譯言竿,又曰杖。使知寺剎所在而建之幡柱也。玄應音義一曰:「剌瑟胝,剌音力割切,此譯云竿。人以柱代之,名為剎柱。」巴Latt!hi。
剌竭節 (雜名)又作糲竭節。譯曰杖。祖庭事苑曰:「梵云糲竭節,此言杖。智門祚和上網宗歌云:糲竭節直拽路布,靈利衲僧通一路。」名義集七曰:「剌竭節,此云杖。」梵Lagud!a。
剌闍 (術語)又作囉惹Pajas,譯曰塵。數論所立自性三德之第二云剌闍。塵坌之義,又傍翻為瞋為苦。唯識述記一末曰:「梵云剌闍,此名云微,牛毛塵等,皆名剌闍,亦名塵坌,今取塵義。」梵語雜名曰:「塵,梵名度哩,囉惹。」
勃沙 (佛名)Pus!ya,又作弗沙,譯曰增威,佛名也。慧苑音義上曰:「弗沙,正云勃沙,此云增威也。」
勃陀 (術語)Buddha,又作馞陀,勃[馬*太]。舊稱佛陀略云佛。譯曰覺者。義林章六本曰:「梵云馞陀,訛略云佛。」華嚴經疏鈔一曰:「佛者具云勃陀,此云覺者。」
勃陀提婆 (人名)Bodhideva,譯曰覺天。為婆沙四評家之一人。俱舍光記二十曰:「梵云勃陀提婆,勃陀名覺,提婆名天。舊云佛陀提婆,訛也。」
勃嚕唵 (術語)[87BE]Bhrn^m%,金輪佛頂尊之種子也,三字連聲而成一字。金剛頂經成佛儀軌曰:「勃嚕唵,三合。以此國無字同故,以三字連聲合成一字急呼。」
剃刀 (物名)剃除毛髮者。中阿含經四曰:「鐵輪利如剃刀。」慧琳音義三十六曰:「剃,體計反,除毛髮之剃刀也。」
剃髮 (術語)剃鬚髮染衣者為佛弟子出家之相,為去憍慢且別於外道之出家而為之。謂是為三世諸佛之儀式也。因果經二曰:「爾時太子便以利劍自剃鬚髮,即發願言:今落鬚髮,願與一切斷除煩惱及習障。」智度論四十九曰:「剃頭著染衣,持缽乞食,此是破憍慢法。」毘尼母論三曰:「剃髮法,但除頭上毛及鬚,餘處毛一切不聽卻也。所以剃髮者,為除憍慢自恃心故。」行事鈔下四曰:「五分佛制半月剃髮。」地藏十輪經四曰:「我今恭敬禮,剃髮染衣人。」有部毘奈耶四十六曰:「剃髮染衣,其事未辦。」
剃頭 (術語)剃除頭髮也。為出家之相。秘藏寶鑰中曰:「出家者,剃頭染衣比丘等是也。」剃髮
則劇 (雜語)雜劇一則也。密庵天童錄曰:「似小兒則劇。」
(術語)和融,不二,不離之義,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也。台家立三種之即而判之。一二物相合之即。如金與木合,煩惱與菩提,本來各別,煩惱為相,菩提為性,性相合而彼此不離,故曰煩惱即菩提。是通教所談,義為不能確斷煩惱,則不能得菩提,二背面相翻之即。如煩惱菩提雖為一體,而有背與面之相違,由悟之背言之,則為菩提,由迷之面言之,則為煩惱也。蓋隨於無明,則為煩惱生死,順於法性,則為菩提涅槃。猶如一室有內外表裏。是別教所談。破無明而不順法性則不得菩提。三當體全是之即。如水波。為水為波,為菩提,為煩惱,僅實智與妄情所見之異耳。妄情之前,法界總為生死。實智之前,法界悉為涅槃。是之謂法體即妙,麤由物情。不要斷捨,不要翻轉,要唯破無明之情以發智而已。故於佛界具九界煩惱生死之法。謂之性惡不斷,圓教之至極也。輔行一曰:「即者,廣雅云合也。若依此釋,仍似二物相合名即。其理猶疏,今以義求體不二故,故名為即。即三而一,與合義殊。」十不二門指要鈔上曰:「應知今家明即,永異諸師。以非二物相合及非背面相翻,直須當體全是,方名為即。」
即士釋 (術語)亦曰依主釋,依士釋。六合釋之一。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即士釋,亦言依士,士謂主也。立名從主,故言依士,如言眼識等也。」六離合釋
即心 (術語)一切萬法即就於心而不離也。法華玄義四曰:「上來圓行不可遠求,即心而是,(中略)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五行三諦一切佛法即心而具。」
即心即佛 (術語)又曰即心是佛,即心成佛。為諸大乘教之極談。言是心即是佛也。傳燈錄七(法常章)曰:「初參大寂,問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師即大悟。」同六(馬祖章)曰:「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師云:為止小兒啼。僧云:啼止時如何?師云非心非佛。」碧嚴四十四則曰:「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佛?」宗鏡錄二十五曰:「問:如上所說,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僧同詮,理事分明如同眼見,云何又說非心非佛?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詮,直表示其事,令證自心,了了見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詮,即護過遮非,去疑破執。(中略)近代有濫參禪門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旨,判為是教乘所說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門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說,並是指鹿為馬。期悟遭迷,執影是真,以病為法。」傳心法要上曰:「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惟此一心是佛。又曰: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佛。又下曰: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又曰:祖師西來,唯傳心佛。直指汝等心本來是佛,心心不異,故名為祖。若直下見此意,即頓超三乘一切諸位,本來是佛,不假修成。」頓悟入道要門下:「有一行者問即心即佛,那個是佛?師云:汝疑那個不是佛,指出看。無對。師曰:達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
即心是佛 (術語)與即心即佛同。傳燈錄曰:「有僧問大梅和尚,見馬祖得個甚麼?大梅曰:馬祖向我道即心是佛。僧曰:馬祖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大梅曰: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馬祖曰:梅子熟矣。」即心即佛
即心念佛 (術語)謂唯心之彌陀心,得己身之淨土,而念自己心中之佛也。心者周遍法界,假如說彌陀隔十萬億佛土,尚是吾心佛所現,吾人之心性,本為清淨之佛體,唯為無明煩惱所覆不能顯,其不顯者,謂隔十萬億土而已。故觀無量壽經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淨土門以外諸大乘家之念佛也。
即中 (術語)圓教之中諦,乃空假二諦相即之中,故云即中,以別於別教之中諦。即空
即有即空 (術語)謂一切有為法其自性本空。非壞滅法然後始空也。仁王經上曰:「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即空。」天台疏中曰:「即有即空者,色性自空,非色壞故空也。」
即身 (術語)台家盛談即心義,真言宗則言即身義。謂即心成佛猶屬理,即身成佛乃屬事實也。日本弘法著有即身成佛義一卷。
即身成佛 (術語)真言宗所談。謂此肉身可成佛也。菩提心論曰:「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三摩地,於諸教中闕而不書。」又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
三種即身成佛 (名數)一理具之即身成佛。一切眾生之身心,本來為兩部之體,身為五大,是胎藏界本有之理體也,心為識大,是金剛界本有之智德也,身心即為兩部,故凡夫肉身之外,更無本覺之體性,肉身之當相為大日法身,是曰理具之成佛。二加持之即身成佛。眾生本覺之功德,與如來三密之加持力相應而成辦一切佛事者,依加持之因緣而成佛,是曰加持之成佛。三顯得之即身成佛。自身成就三密之修行而顯現法性之萬德者,是乃真實之證悟也。此三種配於通途之位,則理具成佛為一切之凡夫,加持成佛為三信已上乃至十迴向之行者,顯得成佛為初地以上乃至佛位也,三種通為即身成佛者,猶如台家之六位,通云即佛也。
四種即身成佛 (名數)演奧鈔四十三曰:「即身成佛有四重:一修生即身成佛(世間成就品),二本有即身成佛(悉地出現品),三本修不二即身成佛(成就悉地品),四絕待即身成佛(轉字輪品)。」
田夫即身成佛秘法 (修法)先本尊加持,為智拳印,次一印三明,先於內五股印大咒三返,次以同印二頭指招中咒(口傳)三返,次以同印二大指押二無名,小咒(口傳)三返。見日本心舟七刀印田五。
即身菩提 (術語)此肉身得菩提之悟也。如言即身成佛。
即空 (術語)三諦中之空諦。謂一切法非滅卻,然後始空也。一切法無體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經曰:「色即是空。」玄義四曰:「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止觀一曰:「云何圓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拾遺記下曰:「三觀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諦故。」
即空即假即中 (術語)天台所立之三觀也。三觀
即非 (術語)不異云即,不一云非。楞嚴經四曰:「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即事而真 (術語)謂事理本來無二,於淺近之事相上自具深妙之真理也。止觀一曰:「離說無理,離理無說;即說無說,無說即說。無二無則即事而真。」光明玄曰:「若取即事而真,為真身。」法華玄義四曰:「雖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傷命早夭。」大日經疏一曰:「譬如幻師以咒術力加持藥草,能現種種未曾有事。五情所對,悅可眾心。若捨加持,然後隱沒。如來金剛之幻,亦復如是。緣謝則滅,機興則生。即事而真,無有終盡。」
即是 (術語)於彼此事法顯圓融不二之語。
即相即心 (術語)聖道門諸教云即事即理,淨土門一家言即相即心。相者謂西方有淨土,指方立相之相也,此相即自己之一心,離自己,則無淨土,無彌陀,故云即相即心。見西方合論五。
即悟無生 (術語)謂往生極樂者,即時得無生法忍之悟也。安住於無生之理而不起諸惑,是曰無生法忍。觀無量壽經曰:「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即時入必定 (雜語)謂念佛行者,以信彌陀之一念,即時入於必定之位也。必定之位者,必成佛之位也。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淨土文類證卷曰:「煩惱成就凡夫生死罪濁群萌,獲往相迴向心行,即時入大乘正定聚之數。」
即假 (術語)圓教之假諦,為空中二諦相即之假,故云即假,以別於別教之假諦。
即得往生 (術語)聖道門說即心成佛與即身成佛,淨土門說即得往生。言以信佛之因緣定直往生極樂也。而淨土門中亦有二解。淨土宗以為異時之即,真宗以為同時之即。異時者,來世往生極樂,於彼土住於不退轉之位也。同時者,信之一念時,現生住於正定聚不退轉之位也。無量壽經下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阿彌陀經曰:「是人終時,心不轉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即離 (術語)事理不二云即,事理差別云離。天台宗以此分別別圓二教之淺深。指要鈔下曰:「今家以即離分於別圓。」
是心是佛 (術語)觀經所說於觀法中想佛故,是觀想之心即為佛也。觀無量壽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疏曰:「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亦因三昧心終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有異。故言即是,心外無佛,亦無佛因也。」善導疏曰:「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現,即是心佛也。離此心外更無異佛者也。」住於此心而念佛,謂之即心念佛。如淨土門以外之念佛皆是也。
是法非法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說恃善生慢,反為非法。是中阿含真人經之別譯。
是處非處力 (術語)佛十力之一。分別是非之理之力。
咥哩迦 (術語)Ma%tr!ka,譯曰本母。論藏之異名。慧琳音義六十曰:「咥哩迦,或云摩怛里迦,唐云本母。」
咥哩若底 (術語)Tija%ti,譯曰三生。三世之生命也。見梵語雜名。
(雜語)拜佛宜從佛制,其拜法與俗制不同,玆將拜法詳述如下:一、兩手合掌,當胸,站於蒲團之前。二、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此為一把左掌不動),兩膝跪於蒲團。三、以左掌按於蒲團之前左邊(此為一把)。四、以右掌從中心移於蒲團之前右邊(此為半把故拜之俗名謂之兩把半),兩掌相離約六寸。五、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六、以兩手掌向裏面翻轉,以手心向上(在當時即以兩手接佛足故曰頭面禮足)。七、以兩手曲指成拳,反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八、頭離蒲團。九、以右掌移於蒲團之中心。十、以左掌離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十一、以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團),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至少三拜。多則以三數遞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拜畢後,尚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曰問訊。拜畢時,兩手尚合掌當胸。即以所合之兩掌向下(是時鞠躬),過膝約一寸。以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一拳。從下向上,與眉齊(是時已直其躬),再以兩手所疊之拳放直,當胸。手心向上。右手疊置左手之上。兩大指相接。此即彌陀手印也。此為拜佛禮畢。餘五體投地及問訊
拜愿 (雜語)宣府志曰:「市人於五月十三日為父母妻子或已身疾病,具香紙牲醴於城隍廟拜禱。自其家門,且行且拜,至廟乃止,謂之拜愿。今各處皆沿其風。」
拜懺 (雜語)釋氏禮佛為人懺悔。俗謂之拜懺。因沿稱其所誦經典亦曰懺。其事始盛於南朝梁武帝時。今所傳梁王懺是也。文言謂之禮懺。梁書庾說傳。晚年以後。尤遵釋教。宅內立道場。環繞六時。禮懺不輟。
[女*亥] (雜名)數目。梵語那由他。譯曰[女*亥]。玄贊八曰:「風俗通:十千曰萬,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女*亥]。(中略)那由他,[女*亥]也。」梵Nayuta,一為十兆,又為百萬即兆(名義大集二四九)Ayuta阿庾多,譯為垓。與百京相當。
[女*亥]劫 (雜名)[女*亥]者數名。劫者梵語Kalpa,時名。風俗通曰:「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女*亥]。」見[女*亥]條。
[月*冊]那訶 (衣服)僧那
[月*冊]捺陀 (衣服)僧那
洴舍 (人名)又作萍沙,瓶沙,頻婆娑羅。新云頻毘娑羅Bimbisa%ra,頻婆娑羅
(雜名)石之細碎者。聚砂為塔(故事)。法華經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義楚十八曰:「異相云:五百童子,江岸聚沙為佛塔。江深瀑長,一齊溺死,生知足天。」
以砂施佛 (本生)阿育王前世,為小兒時,途逢釋迦佛戲以沙為[麵-面+少]施佛,佛預言彼來生必為國王。見阿育王傳一,義楚十八。
科文 (術語)釋經論,分科其文句之段落者。是由秦之道安為始。知一經之大意不可缺。文句一曰:「古講師俱敷弘義理不分章段,若純用此意,後生殆不識起盡。又佛說貫散,集者隨義立品。(中略)天親作論以七功德分序品,五示現分方便品,其餘品各有處分。昔河西憑,江東瑤,取此意節目經文,末代尤煩,光宅轉細。(中略)曇鸞云:細科煙颺,雜礪塵飛。蓋若過若不及也。」
科儀 (術語)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一曰:「科儀者,科者斷也。禾得斗而知其數,經得科而義自明。儀者法也,佛說此經為一切眾生斷妄明真之法。今科家將此經中文義事理,復取三教聖人語言合為一體,科判以成篇章,故立科儀以為題名。」
禺中 (術語)巳時。即今之午前十時也。說文曰:「日在巳曰禺中。」天台取華嚴經日出三照之文,配於五時教以第四之般若時定為禺中時之教。
限分 (術語)南山律宗之意,佛之制戒,有深防與限分之二。制戒本為止業因。業因必由三毒。凡夫未能了心性,卒然制之甚難,故約於身口二業而制四重。二業既清淨,則心自沈靜。能見過本。故制四重為道體。是根本制也。更制其餘種類以防四重名為深防。又因過犯尚未窮極,豫加重制,禁微以防著,亦名深防。如比丘尼觸男臂準為重犯等,此二義,初通於四重,則為通義,後就四重各各而論,則為別義。次分限者制意業也。善惡之本緣,無非我倒,依此我倒而結業墮於生死。故各隨其限分而還制其心。故曰心念作。發心作。皆名犯。然諸師多不立此義。戒者但約於身口,於何處明心戒?雖然,身口具非感善惡。依思心而成業道也。但見論中,若制心戒者無得脫者,就其獨頭之心而言也。獨頭之心念忽起緣非,不名為犯。重緣向念得思覺,而不制止(謂之重緣心),故成犯也。此亦有通別之二。通者謂制止一切之邪念,別者如比丘比丘尼於睡眠中漏不淨,則比丘犯僧殘罪,比丘尼犯波逸提罪是也。見戒疏一下,二上,行事鈔上一之一。
皈依 (雜語)釋氏謂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三皈。皈依者,謂身心歸向之也。
怎生 (雜語)猶言如何樣也。朱子語錄多用怎生字。如云不知後面一段是怎生地。
昭玄 (寺名)後魏建昭玄寺,為僧尼之總管所。僧史略中曰:「後魏有曰:初立監福曹以統攝僧尼,尋更為昭玄寺也。故隋百官志曰:昭玄寺掌佛教,署大統一人統一人維那三人,置功曹主簿員管諸州群縣沙門矣。」佛祖統紀五十一曰:「陳文帝,置昭玄十統。」有昭玄大沙門統,昭玄沙門統,昭玄沙門都統,昭玄大統,昭玄上統等之稱。
[口*企]吒 (異類)餓鬼名。譯曰食唾。見正法念經十六。梵Khet!a。
省行堂 (堂塔)延壽堂之異名。令省察病比丘身之行苦之意。延壽
省庵 (人名)蓮宗九祖之第九祖也。名實賢,字思齊。常熟時氏子。既出家,叩靈鷲和尚,參念佛者是誰,得悟。後於鳳山梵天講寺,屏絕諸緣。純提淨土。結長期,晝夜六時念佛,與同人互相策勵,人皆謂永明再來。癸丑佛成道日,謂弟子曰:我於明年四月十四日長往矣。自此掩關寸香齋,限晝夜課佛十萬聲。至期跏趺見佛來迎而化。年七十四。所著有續往生傳,西方發願文,淨土詩一百八首,東海若解,舍利涅槃諸懺,並行於世。見省庵語錄附錄本傳。
省常 (人名)蓮宗九祖之第七祖也。宋淳化中住南昭慶。慕廬山之風,結淨行社。士大夫與會者百二十人,王文正旦為之首。比丘及千人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見佛來迎,泊然而化。年六十二。見蓮宗九祖傳略。
柁那 (術語)Da%na,譯曰施。慧琳音義十曰:「柁那,正云[馬*太]囊,唐云施。古曰檀那,一也。」
負門 (術語)與他對論而歸於敗者,謂之墮於負門,或曰墮於負處。智度論一曰:「佛置我著二處負門。」
負舂居士 (人名)指六祖慧能未出家,在黃梅腰石舂米時也。德異壇經序曰:「惟負舂居士一偈,傳衣為六代祖。」
衍門 (術語)衍者,梵語摩訶衍Maha%ya%na之略。譯曰大乘。門者部門。對小乘謂大乘云衍門。文句記一上曰:「古人唯知衍門一大。」
柵門那 (物名)又曰訕若。十外道之一。訕若
柳枝 (物名)唐土北地之俗,有插柳枝於淨水以攘邪鬼者。釋氏要覽下曰:「北人風俗,每至重午等毒節日,皆以盆盛水,內插柳枝,置之門前辟惡。按灌頂經云:昔維耶黎城民遭疫,有一少年比丘,名禪提。奉佛教持摩訶神咒,往為辟之,疫人皆愈。其禪提往彼國二十九年民安,至其遷化,民復遭疫。民思禪提,遂往其住處。但見所嚼齒木擲地成林,林下有泉。民酌其水,折楊枝,掃拂洒。病者皆愈。毒氣銷亡。」
拾得 (人名)豐干禪師行至赤城,道側聞兒啼,拾之,名曰拾得。沙門靈熠令知香燈。一日,登座,對佛而餐。復呼聖僧為小根敗種。熠怒,令入廚滌器。一日,掃地次,寺主問汝姓甚麼。住在何處?拾放下掃帚,叉手而立。寺主罔測。寒山槌胸曰:蒼天蒼天。拾卻問汝作什麼?寒山曰:豈不見東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二人作舞,哭笑而出。廚食為烏所食,拾以杖打伽藍神曰:汝食不能護,安能護伽藍乎。即夕寺僧俱夢神曰:拾得打我。後與寒山同逝。
俁[口*皿]野 (雜名)諸天名。見慧琳音義三十五。
茂泥 (術語)Mrni,又作文尼,與牟尼同。此云寂默。或云能仁。或云仙。牟尼
柏庭 (人名)宋上天竺寺善月,字光遠,號柏庭。月堂慧詢之法嗣也。淳祐元年寂,壽九十三。所著楞嚴玄覽,金剛會解,圓覺略疏,楞伽通義,因革論,簡境十策,三部格言,金錍義解,宗教玄述,仁王疏記,附鈔箋要,皆行於世。自餘之雜製,名曰緒餘集。見佛祖統紀十九。
姞栗陀羅矩吒 (地名)靈鷲山之梵名。耆闍崛
洗淨 (雜語)大小便洗手之法。寄歸傳二細記之。最為律家所重。
洩悉知 (地名)Yas!t!i-vana,林名。譯曰竹杖。西域記九曰:「洩瑟知林,唐言杖林。林竹脩勁,其先有婆羅門,聞釋迦佛身長丈六,常懷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恆於杖端,出過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究實。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苫婆羅窟 (地名)依瞻波樹而名窟。慧苑音義下曰:「苫婆是香花樹名也,其窟側近多生此樹,故因名耳。」梵Ca%mpa%lu。
者裡 (雜語)祖庭事苑二曰:「這裡。這,當作者,指事之辭也。這,三蒼詁訓云:古文同適字,之石切。又舊韻誕彥二音,唯禪錄作之也切。皆沿襲所致。」
洲渚 (譬喻)譬涅槃也。祖庭事苑三曰:「大般若云:善現白佛:云何菩薩為與世間作洲渚故,發趣無上正等菩提?佛言:譬如巨海大小河中,高顯可居周迴水斷,說為洲渚。如是善現,色前後際斷,乃至諸佛正等菩提前後際斷,由此前後際斷一切法斷,此一切法前後際斷,即是寂滅,即是微妙,即是如實。」
苕帚 (故事)林間錄上作「苕帚」者非也。宜作掃帚。乃周利槃特之故事。周利槃特
柱塔 (雜名)
咸傑 (人名)宋明州天童之密庵禪師,名咸傑。就應庵華禪師得法,奉敕住徑山靈隱寺,晚居天童而寂。見五燈會元,稽古略四。
彥達縛 (天名)乾闥婆
彥琮 (人名)北齊趙郡柏人(直隸唐山縣治)人。姓李氏。十歲出家。改名道江。才藻清新。十二歲,遊鄴都,參講席。十四歲,入晉陽,齊后召赴宣德殿,講仁王經。齊亡。北周武帝召為通道觀學士,侍講大易老莊之書。師外假俗衣,內持法服,更名彥琮。及隋文帝為相,佛教稍興。便為朝士講般若經。年二十五落髮。文帝受周禪。自此講筵不絕。與陸彥師薛道衡等共著內典文會集。又為沙門撰唱導法,皆改正舊體,繁簡得中。文帝見老子化胡畫像怪之,師作辯教論,明道教之妖妄。西域經至,奉敕從事翻譯。仁壽二年奉敕撰眾經目錄。尋又著西域傳。又撰沙門名義論及別集上五卷。大業間,煬帝於上林園立翻經館,使居之。於林邑獲佛經五百六十四夾,一千三百五十餘部,並昆崙書多梨樹葉等,以送於館,使師披覽之。師並編敘目錄,撰為五卷。又與裴矩共修纘天竺記。前後所譯之經,凡二十三部一百許卷。並製序冠之經首。大業六年七月寂。年五十四。歸葬柏人。所著有西域志十卷,達摩笈多傳四卷,通極辯教論一卷,通學論一卷,善財童子諸知識錄一卷,新譯經序合一卷,辯正論,福田論,僧官論,慈悲論,默語論,鬼神錄,願往生禮讚偈等。出於歷代三寶記,續高僧傳,大唐內典錄等。
彥悰 (人名)鄉貫不詳。唐貞觀末,學於玄奘門。著大唐京師寺錄傅十卷,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六卷,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三卷。年壽并缺。出於大唐內典錄等。
玻璃 (物名)又作頗梨,頗黎。新譯曰頗胝迦,頗置迦,娑波致迦,塞頗致迦,颯破[木*致]迦,窣坡致迦Sphat!ika,當於此方之水精,有紫白紅碧四色。玄音應義二曰:「頗梨,力私切。又作黎,力奚切。西國寶名也。梵言塞頗胝迦,又言頗胝,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大論云:此寶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化為頗梨珠,此或有也。胝音竹尸切。」同二十四曰:「頗胝迦,陟尸切。亦言娑波致迦,西國寶名也。舊云頗黎者,訛略也。」慧琳音義四十一曰:「頗胝迦,古譯或云頗黎,或云頗胝,皆訛轉也。正梵音云颯破[木*致]迦,形如水精,光瑩精妙於水精,有黃碧紫白四色差別。」慧苑音義上曰:「頗梨色,正云窣坡致迦,其狀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等也。」智度論十曰:「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為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梵語雜名曰:「頗梨,薩頗置迦。」
紀綱寮 (雜名)維那之住室。象器箋二曰:「維那寮又曰紀綱寮。」
保境將軍 (圖像)大經藏中有列保境將軍之像者。是取傅大士為鳥傷宰時之形也。釋門正統三曰:「又立保境將軍,助香火之奉,謂是在日烏傷宰也。」
苜蓿 (物名)香藥三十二味之一。最勝王經七曰:「苜蓿香,塞畢力迦。」梵語雜名曰:「苜蓿,薩止薩多。」
茅蓋頭 (雜語)言有一把茅,作個草菴,蓋在頭上,以蔽風雨也。傳燈錄曰:「雲居問洞山: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闍黎向後有一把茅蓋頭。」六祖壇經曰:「汝向去有把茅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竹窗隨筆曰:「余單丁行腳時,忍饑渴,衝寒暑,備歷諸苦,今幸得把茅蓋頭。」
洪覺範 (人名)宋寂音尊者清涼禪師,名慧洪,字覺範。慧洪
疥癩野干 (譬喻)譬極可嫌者取之。行事鈔標宗顯德篇曰:「薩遮尼犍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何況當得功德之身。」無盡燈論上曰:「以二乘類,比疥癩野干。」與惡癩野干同。
封體 (術語)謂或於某體以秘法封神佛之神靈者。
洛叉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持此咒者則與持洛叉之諸佛之功德無異。
洛迦山 (地名)補陀洛迦山之略。
洛陽伽藍記 (書名)五卷,後魏楊衒之著。其自序曰:「周室京城表裏,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聲罕聞,恐後世無傳,故撰斯記。然寺數最多,不可遍寫,今之所錄,止大伽藍。」
(術語)梵語Upana%ha之譯。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結怨煩惱之精神作用也。俱舍論二十一曰:「恨者,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成唯識論六曰:「云何為恨,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恒熱惱故。」俱舍論攝於小煩惱地法,以為有別體,唯識論以為隨煩惱之一,瞋恚之一分,而無別體。順正理論五十四辨恨與忿之差別曰:「如樺皮火,其相猛利,而餘勢弱,名為忿。如冬室熱,其相輕微,而餘勢強,名為恨。」
屋門 (譬喻)五功德門之一。
屋裏人 (雜語)謂人人本具之心性。蓋以家屋喻身體,主人公喻心性也。又謂參學同一師家之人。例如翠巖保福長慶三大老,同為雪峰會下人,故稱為屋裏人,是也。出於碧巖種電鈔七等。
俄那缽底 (天部)梵名Gan!apati,又作[言*我]娜簸底,迦那缽底,[言*我]那缽底,伽那缽底。譯云歡喜。見[言*我]那缽底條。
(雜語)笑貌。禪宗師家接學人時,又導師唱法語了,開示言詮不及意路不到之玄旨幽意,常用此語。又有作於嘲笑者。碧巖第一則頌聖諦廓然下語曰:「箭過新羅,咦。」無門關四十一則達磨安心話,無門曰:「末後接得一個門人,又卻六根不具,咦。」此類是也。蓋於笑裏寓歡德之意。
秋金剛 (菩薩)理趣會曼茶羅,內供養之四菩薩,出於外供養,金剛歌菩薩,名為秋金剛。又曰時秋金剛。
敘謝 (雜語)敘臨筵智識,兩序侍者,單寮,蒙堂等之德而謝之,是曰敘謝。又云謝語。見象器箋十一。
泰山府君 (天名)又曰太山府君,本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為泰山府君。於佛家為十王經所說十王之第七閻魔王之書記,記人善惡。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熱惱大地獄。此獄縱廣五百由旬。并設十六小地獄。罪鬼入此獄期滿後,轉解第八殿收獄查治。焰羅王行法次第曰:「若欲消除疫病氣病瘧病者,可供太山府君。」胎曼大鈔六曰:「或記曰:太山府君,亦名奉教官,肉色,左手持人頭幢,右手持書,於閻魔王斷罪處記善惡業作天也。」十王經注五曰:「太山王者。詩云:太山不讓塊,大海不厭涓露。如積塵成山賞少善,如微滴成海記少惡,故云太山王也。即是炎魔王之太子也,又云太山府君,又云奉教者,又云深沙大王。」
秦廣王 (異類)十王之第一。專司人間壽殀生死冊籍。統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燋石外正西黃泉黑路。惡人死後在殿右之孽鏡臺照過,批解第二殿用刑。
恚怒 (術語)瞋恚忿怒也,於三毒之中謂之瞋毒。維摩經方便品曰:「以忍調攝諸恚怒。」無量壽經下曰:「或時心諍,有所恚怒。」
恚結 (術語)九結之一。諸眾生為瞋恚廣行不善,由此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於三界而不能出離也。結者繫縛之義,為恚惑所繫縛而不能離生死之苦也。
恚礙 (術語)與罣礙同。淨住子,忍惡罵,無恥辱。忍撾打,無恚礙。
素具 (雜名)素者本也,豫先辦備之具云素具,大疏四曰:「思惟眾緣支分,皆令素具,勿得臨事闕乏而生疑惑也。」
素法身 (術語)謂唯有法身之現體而功德不具者,天台所謂理即佛,三惡道之眾生是也。四教儀曰:「今雖然即佛此是理佛,亦是素法身無其莊嚴,何關修證者也。」是集注下曰:「無緣了功德莊嚴,法身體素,天龍之所忽劣。」
素怛纜 (術語)又作蘇呾纜。舊云修多羅。蘇怛羅
素食 (雜語)素者潔白之義,粗略之義。為不雜魚肉滋味之食物。
素意 (雜語)同素懷,平生之望也。
素絹 (衣服)又作麤絹,生絹所作之法服。今無黑色之綾,呼絹衣之一種,元來為白色。
素豪 (術語)如來之白毫也。豪毫音通。唯識述記序曰:「白虹飛祲,素豪銷景。」
素[口*縛]哩拏 (雜語)Suvarn!a,又作蘇伐羅,修跋拏,譯曰金。梵語雜名曰:「金,梵語素[口*縛]哩拏。」名義集三曰:「蘇伐羅,或云修跋摩此云金。」
素懷 (雜語)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續高僧傳(智者傳)曰:「時過三載方遂素懷。」
素饌 (雜語)同素食。
耆山 (地名)耆闍崛山之略。
耆那 (術語)Jina,譯曰勝。佛之尊稱。佛本行集經一曰:「爾時如來,住於佛行,無復煩惱,故名耆那。」玄應音義十九曰:「耆那,或云規那,或作嗜那。此譯云勝,謂最勝也。」
耆利柯 (人名)Girika,人名。譯曰山。見阿育王經一。
耆那教 (流派)教派名。起於印度。與釋迦牟尼同時。或云為佛教之支派。耆那者,勝者之意。能起脫一切世苦之謂也。教祖大勇,為中印度剎帝利族。八歲出家。四十歲而為勝者。其教派頗有勢力於印度。
耆域 (人名)Jiva Jivaka,又曰耆婆,時縛迦。譯作固活,能活。良醫名。耆婆
耆域因緣經 (經名)奈女耆域因緣經之略稱。
耆婆 (人名)Jivaka jiva,又作耆域,時縛迦。譯曰固活,能活。王舍城良醫名。耆婆耆城同為一人,觀同本異譯經題一云奈女耆域因緣經,一云奈女耆婆可知(二經共為後漢安世高譯,但少有具略相違),敘其出姓。前揭之二經以為柰女與萍沙王(頻婆沙羅王)之子,毘那耶雜事二十一所載,與此同。然四分律三十九謂為王舍城婬女(娼女)婆羅跋提與瓶沙王(頻婆沙羅)子無畏王之子,就提叉尸羅之賓迦羅學醫云。宋史藝文志有耆婆脈經三卷,耆婆六十四問一卷,耆婆五藏論一卷。
耆婆為醫王因緣 (本生)善見律毘婆沙十七敘,耆婆之本生。
耆婆諫止阿闍世逆害 (故事)出觀無量壽經。阿闍世
耆婆導阿闍世詣佛所 (故事)佛說寂志果經敘王害父母,憂惱不能措,六師外道亦無如何,遂來佛所懺悔。參照涅槃經十九。
耆婆叩髑髏知生處 (傳說)五分律二十記耆婆善知音聲本末之相,叩五個髑髏,知生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有一髑髏不知生處。是羅漢之髑髏也(其他傳說耆婆作外道論師)。
耆婆治病 (故事)耆婆以種種妙術治病,詳於佛說捺女耆域因緣經,佛說奈女耆婆經,四分律第四十,毘奈耶雜事第二十一。
耆婆天 (天名)譯曰命天。長命之天也。楞嚴經二曰:「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長水疏曰:「耆婆此云命,西國風俗,皆事長命天神。子生三歲,即謁彼廟,謝求得也。」此天為帝釋天左右之侍衛。長阿含經曰:「釋提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隨從侍衛。何等為十?一名因陀羅,二名瞿夷,三名毘樓,四名毘樓婆提,五名陀羅,六名婆羅,七名耆婆,八名靈醯兔,九名物羅,十名難頭。」
耆婆林 (地名)翻梵語九曰:「嗜婆林,譯曰命,林名也。」
耆婆鳥 (動物)涅槃經作「命命鳥」,勝天王般若經作「生生鳥」,阿彌陀經,雜寶藏經作「共命鳥」,梵名耆婆耆婆,一身兩頭之鳥也。玄應音義一曰:「梵言耆婆耆婆鳥,此言命命鳥,是也。」共命鳥及耆婆耆婆
耆婆草 (植物)有三種:一、梵名Jiva。二、梵名Jivak,印度所傳八種要藥之一。三、西名Ruta,即芸香,能治瘡疥,避惡蟲,故名耆婆草。
耆婆耆婆 (動物)又作闍婆耆婆迦Jivajivaka,又云Jivam%jivaka。鷓鴣之類。由鳴聲而名。耆婆為命或生之意,故云共命鳥。經中謂為(本行集經)二身二頭之禽鳥。
耆[少/免] (人名)Jinu,仙人名。譯曰勝仙。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耆闍 (動物)譯曰鷲,見智度論三。【又】耆闍崛之略。山名。耆闍崛
耆闍崛 (地名)梵音Gr!dhraku%t!a。耆闍崛者巴利音Gijjaku%t!a。又曰伊沙堀,揭梨[馬*太]羅鳩胝,姞栗陀羅矩吒。山名。譯曰鷲頭,鷲峰,靈鷲。山頂似鷲,又山中鷲多,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之東北,釋尊說法之地。智度論三曰:「是山頂似鷲,王舍城人,見其似鷲故,共傳言鷲頭山,因名之為鷲頭山。復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諸死人,諸鷲常來噉之,還在山頂,時人便名鷲頭山。此山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聖人住處。」法華文句一上曰:「耆闍崛山,此翻靈鷲,亦曰鷲頭,云狼跡。」玄應音義六曰:「耆闍崛山,或言伊沙堀山,或言揭梨[馬*太]羅鳩胝山,若訛也。正言姞栗陀羅矩吒山,此翻云鷲臺,又云鷲峰。言此山既栖鷲鳥,又類高臺也。舊譯云鷲頭,或云鷲峰者,一義也。」西域記九曰:「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翻梵語曰:「耆闍崛,應云耆闍崛多。譯曰:耆闍,鷲。崛多,頭。」
耆闍崛多 (地名)山名。耆闍崛
耆臘 (雜語)謂高年之僧。僧家不序齒而序臘。以捨俗為僧之年為始。如云僧臘若干。謂為僧幾年也。
栗咕 (雜名)栗咕婆之略。
栗咕婆 (雜名)離車
栗咕婆毘 (雜名)離車
栗[馬*太] (術語)汙栗[馬*太]Hr!dhr!daya之略。肉團心
恭敬 (術語)謙退云恭,推尊其德云敬。法華經嘉祥疏二曰:「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釋氏要覽中曰:「四分律云:汝等比丘,於我法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戒本云:若比丘不恭敬,犯波逸提罪。」
恭敬施 (雜語)三施之一。向他為恭敬禮拜等也。智度論十二曰:「恭敬施者:信心清淨,恭敬禮拜。將送迎逆,讚歎供養。如是等種種,名為恭敬施。」
恭敬經 (經名)此經攝於中阿含經第十。說恭敬具威儀,具學法,乃至為至涅槃之源。
恭敬修 (術語)四修之一。四修
恭御陀 (地名)梵名Kongodha,東印度古王國名。在烏荼國之西南。玄奘渡天時,此國外道甚盛,不信佛教,國王為熱心之溼婆教徒。見西域記十等。
柴頭 (職位)禪林之語。在飯頭之配下,管柴薪之役務。見象器箋七。
(物名)不動之金剛索,觀音之罥索等。不動之索為束縛惡人之標示。觀音之索為網羅善類之標示。
索哆 (術語)Sattva,同薩埵。謂堅忍不拔之丈夫也。大日經疏一曰:「菩提薩埵,具據正義,當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樂修行堅持不捨義也。」
索欲 (術語)戒律之語。一山之大眾會合時,有事故而欲缺席,是曰欲法。此欲意豫傳於出席之比丘,是云與欲。受與欲謂之受欲,於會合之席,問開會之初,有主事受欲者否,是云索欲。此時受欲之人答某誰與欲於我。
索欲問和 (儀式)既知索欲無一人之破和合僧,就今作之羯磨事,問一同和否,是曰問和。此索欲與問和二法,於一切之羯磨必於其初行之。見行事鈔上三。
索訶 (界名)現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舊稱娑婆。譯曰堪忍。又云忍土。以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梵語謂之索訶。又曰娑訶。娑婆
索菩薩 (菩薩)金剛界四攝菩薩之一。
索話 (雜語)同索語。
索語 (雜語)又曰索話。學人上堂,有疑不決,則出眾請問。是曰索語。今上堂之垂語,亦云索語,甚失古意。見象器箋十一。
(術語)四時之一。謂夏期三個月間之安居行也。安居
夏中 (術語)謂夏安居間之九十日也。
夏末 (術語)夏安居之終。
夏安居 (術語)一夏九旬之安居也。行事鈔上之四曰:「由夏中壞行義多招譏復重故。文云:自今已去聽三月夏安居。」安居
夏坐 (術語)又曰坐夏,夏安居也。法顯傳曰:「度隴至乾歸國夏坐。」
夏書 (行事)於夏安居時期書經文也。夏安居者於佛法為樞要之修行時。
夏首 (雜名)夏安居之初日也。圓覺經曰:「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
夏竟 (術語)夏安居終之日也。舊律為七月十五日,新律為八月十五日。安居
夏眾 (雜名)為夏安居之僧眾。
夏金剛 (菩薩)理趣會曼荼羅,內供養之四菩薩,出於外供養。金剛花鬘菩薩,名為夏金剛,或時夏金剛,時雨金剛,雲金剛。
夏解 (術語)夏安居之終日。七月十五日。
夏經 (行事)於夏安居中所寫之經典。又於夏安居中誦經也。
夏滿 (術語)夏安居滿之日也。
夏齋 (行事)禪院於結夏之日設齋會。見象器箋十四。
夏臘 (術語)又曰夏[月*葛],法[月*葛]。比丘之年歲也。比丘每歲為九旬之安居,由其安居之數,以算法齡,稱曰法[月*葛]幾歲,故安居中與安居竟之日,猶如世俗之舊臘與歲首。此所以用夏臘之字也。以此夏臘之多少而定僧中之長幼。月燈三昧經六曰:「當問其夏臘。」僧史略下曰:「經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來之歲首,則七月十五日是臘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為計,乃數夏臘耳。經律又謂十五日為佛臘日也。」蔡邕獨斷曰:「臘者歲之終也。」賈島詩曰:「夏臘今應三十餘。」
烈士池 (地名)此池在鹿野苑之傍。西域記七曰:「從施鹿林東行二三里,至率堵波。傍有涸池,周八十餘步,一名救命,又曰烈士云云。」詳記此池之因緣。
烝砂作飯 (譬喻)楞嚴經曰:「佛言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烝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
(雜名)梵語補薩多迦Pustaka,見梵語雜名。離佉Lekha,見名義集五。
書記 (職位)禪林之書寫僧也。
書寫 (雜語)五種法師之一。法師
展單 (術語)禪林之語。單者半單也。無晚參時,鳴放參鐘三下,其時展半單,後遂謂放參鐘為展單。
展轉 (雜語)身體展張而移於他也。四卷楞伽一曰:「展轉相因。」無量壽經下曰:「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唯識論八曰:「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桑門 (術語)又作喪門,同於沙門。皆舊譯之稱,譯曰勤行勤息,沙門
(術語)[876F]Sa,又作薩。悉曇五十字門之一。為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之義,現證一切智之聲也。由Satya(諦)及Sarvajn^a%na(一切智)釋之。金剛頂經曰:「娑字門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娑(上)字時,是現證一切智聲。」
娑也地提[口*縛]多 (術語)譯曰本尊。大日經疏二十曰:「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口*縛]多,若但云提[口*縛]多,直所尊之義也。」
娑多吉哩 (天名)S/atakri,夜叉八大將之一。
娑多婆訶 (人名)梵音Sadva%hana S/a%tava%hana,國王名。譯曰引正。見西域記十。
娑伽婆 (書名)六十四書之一。
娑伽陀 (人名)或作修伽陀,亦云娑竭陀,又云娑婆揭多。此尊者初生時,容儀可愛,父見歡喜,唱言善來,故立為名。具德經曰:「我聲聞中能具火界神通,修伽陀苾芻是。」
娑呵 (飲食)Saha%,譯曰駛流,藥名。見慧琳音義二十六。涅槃經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藥,名曰娑呵。有人見之,得壽無量,無有病苦。」
娑底也 (術語)梵Satya,譯曰諦。堅實之義。演密鈔七曰:「梵音娑底也,此方云諦。若言娑囉Sa%ra,即詮堅淨之義。」
娑度 (雜語)Sa%dhu,譯曰善。或曰善哉。有部百一羯磨一曰:「娑度,譯為善。」寄歸傳一曰:「辭別之時,口云娑度,兼唱阿奴莫陀Anumodana,娑度,即事目善哉。阿奴謨陀,譯為隨喜。」善見律三曰:「眾僧唱薩。」玄應音義十六曰:「唱薩,此言訛也。正言娑度,此譯云善哉。」
娑界 (界名)娑婆界也。
娑迦婆羅 (地名)鐵圍山也。爍迦羅
娑毘迦羅 (人名)又作劫毘羅Kapila,外道名。即數論師也。楞嚴經一曰:「娑毘羅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毘羅迦所歸冥諦。」同長水疏曰:「娑毘羅迦,亦云劫毘羅,此云金頭,或云黃髮。」
娑婆 (界名)Saha%,又作沙訶,娑訶樓陀。新云索訶。堪忍之義,因而譯曰忍土。此界眾生安忍於十界而不肯出離,故名為忍。又諸菩薩行利樂時,堪受諸苦惱之義。又此界眾生有貪瞋痴等煩惱之過,眾生忍之,故名。又作雜惡。雜會。以是為三惡五趣雜會故也。此為三千大千世界之總名。一佛攝化之境土也。法華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云: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會,九道共居故。」法華玄贊二曰:「梵云索訶,此云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區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為名。娑婆者訛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號為娑婆世界。」探玄記四曰:「娑婆者此云堪忍,悲華經云:此中眾生貪瞋痴等過,梵王忍之,故為名也。」西域記一曰:「索訶世界三千大千國土,為一佛化攝也,舊曰娑婆,又曰沙訶,皆訛。」玄應音義三曰:「沙訶,又云娑訶樓陀,或云娑婆,皆訛也。正言索訶,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雜會世界。」
娑婆婆 (天名)帝釋八異名之一。釋提桓因
娑婆訶 (術語)夢溪筆談曰:「夔峽湖湘人,凡禁咒語,末云娑婆訶。三合而為些,即楚詞招魂所用些字。」翻譯名義曰:「娑婆,秦言一切。」與夢溪說異。蘇波訶
娑婆草 (植物)或云婆婆草。此草甚柔軟,翻云膩。
婆婆即寂光 (術語)常寂光土為周遍法界之法禮,故三五之色質皆在寂光一理之上而宛然,是故凡聖同居土之娑婆即常寂光土也。經云常在靈鷲山,即其證也。法華玄義七曰:「寂光理通如鏡如器,諸土別異如像如飯,業力所隔,感見不同。」法華文句記九曰:「經云:我土不毀,常在靈山。豈離迦耶別求常寂,非寂光外別有娑婆?」輔行五曰:「土雖差別,不異寂光,寂光雖寂不異諸土。」
娑訶樓陀 (界名)Saha%-lokadha%tu,娑婆
娑賀拶囉 (天名)Sa%hasraka,五藥叉之一。
娑賀禰縛 (天名)Sahadeva,五藥叉之一。
娑竭羅 (雜名)又曰娑伽羅。梵音Sa%gara,海名。譯為鹹海。
娑竭羅龍 (異類)又作娑伽羅龍。依所住之海而得名。或言依國而立名。法華經序品曰:「娑伽羅龍王。」同提婆品曰:「大海婆竭羅龍宮。」光宅法華義疏一曰:「娑伽羅者,因國得名也。」
娑麼囉 (雜語)Smara,譯曰憶念。見大日經疏十八。
娑磨 (書名)Sa%ma,四圍陀之第三。韋陀
娑羅 (植物)S/a%la,樹名。娑羅林
娑羅支 (植物)樹名。睒彌
娑羅王 (佛名)Sa%lendrara%ja,佛名。慧苑音義上曰:「娑羅,此云堅固,亦曰寂勝也。」
娑羅林 (地名)S/a%lavana,娑羅者堅固之義,因而謂之堅固林。慧苑師云高遠之義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樹四方各二株雙生中間入滅,故佛之入滅處謂之娑羅林,而曰娑羅樹間。又云牛角娑羅林。牛角者表雙樹。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別名。又佛涅槃時,雙樹悉變白如白鶴,故謂之鶴樹。玄應音義二曰:「沙羅,泥洹經作堅固林。」西域記六曰:「尸賴拏伐底河西岸不遠至娑羅林,其樹類檞而皮青白,葉甚光潤,四樹殊高,如來寂滅之所也。」止觀一曰:「中阿含云牛角娑羅林,恐是以城而名林也。拘尸那城云角城,其城三角故云角也。若爾只應云角,那云牛角?應是以牛角表雙。以娑羅名樹,娑羅西音,此云堅固。堅之名,稱樹德也。故知牛角表雙,義兼三角,此即寂滅說涅槃處。」涅槃經疏二曰:「娑羅,此云堅固,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榮四枯,下根相連,上枝相合。」慧苑音義下曰:「娑羅,此云高遠,以其林木森竦出於餘林之上也,舊翻云堅固者誤。自娑囉之與娑羅,聲勢相近。若堅固,即轉舌言之。若呼高遠,直爾稱之耳。」涅槃經一曰:「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變白猶如白鶴。」如來涅槃後四樹枯,四樹榮,以表大乘涅槃之常樂我淨萬代繁榮也。
娑羅娑 (動物)鳥名。慧琳音義二十五曰:「娑羅娑鳥,此云共行,亦云白鶴。」大日經疏三曰:「鴈非正翻,梵本云娑羅娑鳥,狀如鴛鴦而大。聲甚清雅,此方所無,故會意言耳。」梵Sarasa。
娑羅華 (雜名)S/a%la,娑羅樹之華葉也。釋氏要覽下曰:「用白紙作娑羅華八樹以簇繩床,表雙林之相。」
娑羅洟 (地名)聚落之名。譯曰調御城。見本行集經三十三。梵Sa%rathi^。
娑羅樹 (植物)娑羅雙樹也。
娑羅樹王 (佛名)佛名。妙莊嚴王,未來成佛,作娑羅樹王佛。見法華經妙莊嚴王品。
娑羅笈多 (人名)S/a%lagupta,僧名。譯曰貞固。見求法高僧傳下。
娑羅雙樹 (雜名)沙羅雙樹
娑羅迦鄰提 (動物)Sa%iasa Ka%ran!d!a(Dual),二鳥名。麗本之涅槃經三,作「娑羅娑鳥迦鄰提。宋,元,明三本之涅槃經三,作「娑羅迦鄰提。」沙羅鄰提
娑羅僧伽何尼 (書名)六十四書之一。六十四書
娑羅婆悉諦夜 (地名)S/ravasti(Loc),國名。舍衛
差別 (術語)對平等而云。不指萬法一如之法性,而數個個之性類也。在佛教,從覺法上捨離差別之見,並全然離差別見之平等,皆為惡平等之名所排。於菩薩修行上越自利利他之差別相,始為達圓滿之平等者。
差利尼迦 (植物)樹名。譯曰研枝。出乳汁之樹也。本行集經三十二曰:「彼樹林,名差利尼迦,隋言出乳汁林。」同四十一曰:「有一林,名差梨尼迦,隋言研枝。」梵Ks!irin!ika。
差摩 (人名)S/ama%,婆羅門婦之名。譯曰安隱。見賢愚經差摩現報品。
差摩比丘 (人名)因病說法得心解脫。見經律異相十七。
差摩蓮華 (人名)比丘尼名。神通第一。遇強暴之人,欲犯之,脫兩眼示彼得免。見經律異相二十三。
差摩竭經 (經名)Suma%gadha%-su%tra,菩薩生地經之異名。
差摩塞縛彌 (雜語)Ksemasva%min,譯曰田主。田當為誤譯。
差摩婆帝授記經 (經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譯。佛與彌勒共入城乞食,至頻婆娑羅王宮,王夫人差摩婆帝Ks!emavati,以衣為座,請佛坐之,佛為夫人說法授道記。
差羅波尼 (衣服)又作叉羅波膩。衣名。譯曰灰水。玄應音義十四曰:「差羅波尼,或作叉羅波膩,或云讖羅半尼,此譯云灰水也。」Ks!arapa%ni^ya。
草木 (譬喻)以譬受教法雨潤之一切眾生。三草二木
草木成佛 (術語)天台真言兩宗立草木成佛之義。天台於台宗二百題七有草木成佛之論目。依法華經諸法實相,涅槃經佛性體遍之教文,由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圓實之意,謂中道佛性,遍於法界,故不隔有情無情,無情已有佛性,豈無成佛之理乎。然如華嚴謂真如隨緣在有情之邊為佛性,在無情之邊為法性。如是差別佛性法性,故不成非情成佛之義。荊溪於金錍論中詳細破之,極論為「木石無心語。生乎小乘。」以其是不知依正不二,色心一如之理,依凡情之迷見,故敢執木石無心也。荊溪釋本經諸法實相之文謂實相必諸法。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身土既為實相,何不能成佛耶?又四明之言,謂:「欲顯真修,須依理性。理非古今,不簡古今。一成一切成,故說無情成佛也。」又真言宗之意,則據大日經所說六大周遍之理而立之。大日經阿闍梨真實智品曰:「我即同心位,一切處自在。普遍於種種,有情及非情。阿字第一命,[口*縛]字名為水,囉字名為火,[合*牛]字名忿怒(風),佉字同虛空。」此中初句我即同心位說識大,後五句說五大,中間之一切處自在等三句,說六大之自在無礙。蓋六大為大日之禮性,周遍於有情非情,故一切草木瓦礫,悉為如來之三昧耶身也。而有情既由於此六大周遍而往生,則非情亦此六大周遍。豈不能成佛耶。故據六大周遍之文,而草木成佛之義成立也。見秘藏記鈔七。
草座 (物名)導師所敷之坐具名。以紺與白之組絲垂左右。是取如來成道時受吉祥草敷金剛座之故事。無量壽經上曰:「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
草庵 (雜名)以草所造之庵也。法華經信解品曰:「猶處門外,止宿草庵。」往生要集上本曰:「當知草庵瞑目之間,便是蓮臺結跏之程。」
草堂 (人名)宋處元之號。作義例隨釋六卷,破斥從義之纂要。見佛祖統紀十四。【又】(寺名)羅什三藏譯場之名。釋氏要覽上曰:「草堂,始因羅什法師得名。姚興世鳩摩羅什,於大寺中搆一堂以草舍蓋,於中譯經,因此名之也。」
草堂寺 (堂塔)姚興於長安寺建四個大寺,第一大寺名草堂寺。即羅什譯場草堂所在之處。唐昭宗重建之。佛祖統紀五十三曰:「昭宗敕羅什譯經處,重建草堂寺。」
草單 (物名)安居之戒臘簿。
草裏漢 (雜語)山野浮浪之徒。為良民之害者。碧巖十六則曰:「鏡清草裏漢。」
草創 (雜語)謂堂塔寺舍等初建立也。
草疏 (雜名)禪林所用之疏,多為四六體,有時為散文。是謂草疏。見象器箋十五。
草賀 (雜語)草者略也。禪林,住持入院之時,知事上首等先略賀,是云草賀,住持既開堂下座之後,一山之大眾更展賀,謂之展賀。見象器箋十。
草飯 (飲食)麤飯也。敕修清規曰:「方丈備草飯。」史記陳丞相世家曰:「更以惡草具進梵使。」注曰:「草,粗也。」
草鞋 (物名)僧於法會所著之靴有二種:一云鼻高。二云草鞋。又曰捽鞋。
草環 (物名)又曰茅環,指釧。以茅草所造之指環。密教修法時用之。蘇悉地經一曰:「又作法時,當用茅草而作指釧,著於右手無名指上。應誦當部三字半心真言,或經百遍或千遍,後安指上。若供養之時,持誦之時,護摩之時,應著草釧。以著此草環故,罪障除滅,手得清淨,所作皆成。」蘇悉地供養法下曰:「其茅環者,稱無名指量,以茅三纏作金剛結。」
草繫比丘 (人名)佛在世時,有比丘,為賊以生草繫之。比丘恐壞其生草,而不解縛,自待餓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羅伐城,時諸苾芻在跋蹉國,遊行人間為賊所執。賊相告曰:仁等今可淨諸苾芻。是時賊中有一先是苾芻相近住人。告諸伴曰:何勞殺此,應以連根茅草可急縛之,令其饑渴自餓而死。時彼群賊即以茅草縛諸苾芻棄之而去。時跋蹉國王名烏陀延,為獵所出,遇到其所,告從臣曰:此是鹿熊耶?走騎觀察,乃見苾芻。問言:仁是何類?苾芻答曰:是出家者。於何類中?是釋迦子。何為住此?答:我被賊縛。以何物縛?曰生草。王曰:何不拔起?報曰:世尊為我制其學處,若復苾芻壞生草木得波逸提迦。王即下乘,自手解放,各施三衣。」賢愚經四,莊嚴論三亦引之。梵網經下曰:「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繫比丘。」涅槃經二十六曰:「寧捨身命不毀禁戒如草繫比丘。」
茶末 (飲食)禪林之語。茶之為細末者,所謂末茶是也。見象器箋十七。
茶堂 (堂塔)禪林中,在法堂後,寢堂前,住持行禮之處,即方丈也。見象器箋二。
茶湯 (儀式)茶與湯也。凡禪家之法,每日於佛前祖前靈前供茶湯為恒例。又新住持晉山時等,有點茶點湯之禮。先點茶後點湯。【又】有稱觀音等諸佛為茶湯日者,與緣日相類,其日參詣者,謂有特別之利益。
茶湯會 (行事)以茶湯開筵也。俗以茶會謂為「茶湯。」松源岳禪師錄有茶湯會之頌。
茶毘 (術語)梵語。此云焚燒。舊譯闍維。訛也。見翻譯名義集。正字通曰:「梵言闍維即茶毘,僧死而焚之也。」或作闍毘,亦作荼毘,譯音字本無定,荼茶古本一字,尤易混也。
茶鼓 (物名)於祖忌獻茶湯時,或茶禮湯禮時所鳴之鼓也。見象器箋十八。
茶頭 (職位)禪林司煎點茶者。在諸寮舍。
高山頓說 (雜語)華嚴經乃世尊成道最初集高位菩薩最上之說法,猶如日出東天時,先照高山,是謂之高山頓說。高山譬菩薩之機,頓說謂不歷次第階級頓說大乘之法也。玄義一上曰:「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遊化鹿苑。」八十華嚴經五十如來出現品曰:「譬如日光出現時,先照山王次餘山,後照高原及大地,而日未始有分別。善逝光明亦如是,先照菩薩次緣覺,後照聲聞及眾生,而佛本來無動念。」四教儀曰:「第一頓教者,即華嚴經也。(中略)此經中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山。」
高士 (術語)菩薩之舊譯。三教指歸二曰:「菩薩,古維摩經翻高士。」
高王經 (經名)高王觀世音經之略。
高王觀音經 (經名)高王觀世音經之略。
高王觀世音經 (經名)東魏天平年中,高王時人所感得之觀音經也。續高僧傳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謂之觀世音救生經,又云高王觀世音經。佛祖統紀五十四謂之十句觀音經,稽古略二謂之救苦觀音經。續高僧傳二十九曰:「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孫敬德,於防所造觀音像。及年滿還,常加禮事。後為劫賊所引,禁在京獄,不勝拷掠,遂妄承罪,並處極刑。(中略)夢一沙門教誦觀世音救生經,經有佛名,令誦千遍,得免死厄。德既覺已,緣夢中經,了無謬誤。比至平明,已滿百遍。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欲加刑,誦滿千遍。執刀下斫,折為三段。三換其刀,皮肉不損。怪以奏聞,丞相高歡,表請免刑。仍敕傳寫,被之於世,今所謂高王觀世音經是也。」明蓮池以此經為偽經。
高六 (雜語)高者高祖,即天台大師,六者六祖,即荊溪大師,台宗之稱。
高世耶 (物名)Kaus/eya,又作憍奢耶,憍尸。絹名。寄歸傳二曰:「高世耶乃是蠶名,作絹還受此號。」飾宗記五末曰:「今三藏云:高世耶者,即是野蠶之名。此蠶不養,自生山澤,西國無桑,多於酢果樹上。而食其葉,其形皓白,麤如拇指,長二三寸。月餘便老,以葉自裹,內成其繭。大如足指,極為堅硬。屠人採之,取熱成絹。其絹極牢,體不細滑。」
高世耶僧悉哩唎 (物名)譯曰野蠶臥具。見飾宗記五末。Kaus/eya-sam%astara。
高出三昧 (術語)出生福德智慧之三昧也。智度論四十七曰:「高出三昧者,菩薩入此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長。諸三昧性,從心而出。」
高足 (雜語)弟子之勝者,曰高足。宋高僧傳七曰:「有大乘基,為其高足。」
高佛頂 (菩薩)住於胎藏界第六釋迦院五佛頂尊之一。佛頂
高念佛 (雜語)高聲念佛也。
高明寺 (寺名)寺為唐時所建。智者大師之幽溪道場也。藏有大師之龍衣紫金缽。又有天竺來之貝葉經。為大師所藏。
高峰 (人名)禪師之號。諱原妙。宋嘉熙戊戌生。參雲巖欽於北[石*間]而得法。元世祖至元己卯,上天目西峰,入張公洞,題曰死關,不出戶者十五年。學徒參請,無虛日。成宗元貞元年寂,壽五十七。有高峰錄盛行於世。見續稽古略。
高峰錄 (書名)一卷。宋祖雍編。
高峰觀三昧 (術語)以名佛所入之三昧,如上高峰十方而無高低,以住此三昧,觀十界眾生一相一昧故也。見大日經疏。
高祖 (雜名)各宗之開祖云高祖。
高座 (物名)一段高者,有導師所登之高座。有說法者所登之高座。又法華會等之大會,其左右有講師之高座。
高昌 (地名)西域古王國名。漢代之車師前部,後漢戊己校尉之故地,今新疆省戈壁沙漠東北部之吐魯番,哈剌和綽附近之地也。往時佛教盛行,梵漢兩種之經典並行。北涼時,產法盛法眾等諸師。北魏時,曇學威德輩,於此地譯賢愚經。東晉智嚴智簡等入竺,途次入此地,求行資。玄奘亦停留一月,國王麴文泰敬仰之。其歷史見漢書新舊唐書法顯傳等。
高貴 (菩薩)高貴德王菩薩之略。
高貴四德之教 (術語)高貴德王菩薩為涅槃經之對告眾,佛對之說常樂我淨四德之妙理。涅槃經二十一至二十六為高貴德王品。
高貴德王菩薩 (菩薩)具名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涅槃經二十一卷已下高貴德王菩薩品之對告眾。佛對之說修行涅槃經十種之功德。涅槃經疏十九曰:「光明遍照,論外化廣。高貴德王,辨內行深。」
高僧 (雜名)德高之僧。對出家之尊稱。
高僧傳 (書名)十四卷,梁慧皎撰。外有續高僧傳三十卷,唐道宣撰。宋高僧傳三十卷,宋贊寧等撰。明高僧傳八卷,明如惺撰。已上謂之四朝高僧傳。
高僧法顯傳 (書名)一卷,東晉法顯著。師渡天之旅行記也。因而別名佛國記。
高聲念佛 (雜語)對於輕聲念佛而言,又名厲聲念佛。即大聲唱南無阿彌陀佛也。阿彌陀經通贊疏中所謂「念佛有三:一心念,心中繫念。二輕聲念,為自耳所聞故。三高聲念」是也。
高麗藏 (雜名)高麗國彫刻之大藏經也。又稱麗藏,高麗本,麗本或鮮本。案高麗藏經,如前後凡有三幅:一、顯宗二年為退治契丹兵之難發願而刻者。二、為文宗朝所刻者。三為高宗二十四年為蒙兵退散祈願而刻者。顯宗之板本,據義天之諸宗教藏雕印疏所言,為五千軸。藏於符仁寺。高宗二十年,為蒙兵所焚。文宗之刻本,雕造之年次不詳。據諸宗教藏雕印疏言「文考乃鐫千萬頌之契經。」又寄日本諸法師求教藏疏言「其開元釋教錄,智昇所撰。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圓照所撰。兩本所收之經律論等,洎大宋新翻之經論,總六千來卷,並已雕鏤施行。」可略知其卷數。高宗之板本,自二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凡閱十六年而刻成。今朝鮮海印寺所藏之經板,即此本也。當勘校之任者為開泰僧統守其,對照宋本契丹本等,校合同異,實為善本。其卷帙總為大乘經五百二十一部,二千一百六十四卷。大乘律二十六部,五十三卷。大乘論九十七部,五百二十四卷。小乘經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四卷。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三十九卷。小乘論三十六部,七百○二卷。西土聖賢集六十八部,一百八十六卷。此土撰述四十部,三百六十三卷。續入四百三十九部,一千五百四十四卷。總計六百三十九函,一千五百二十一部,六千五百八十九卷。
高薩羅王 (人名)Kosala,波斯匿之別名。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曰:「波斯匿高薩羅王。」易土集六曰:「高薩羅者,應憍薩羅轉聲。波斯匿王,舍衛國主也。舍衛者即憍薩羅,都城之名也,由是波斯匿,亦名高薩羅王乎。」
高顯處 (術語)塔之譯名。資持記下三之二曰:「經音義云:正言窣睹波,義翻方墳。翻高顯處,以聳出故。」文句記三中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顯。」
(術語)八世法之一。凡於我身有損減者。
衰沒 (術語)天人之果報盡,則現五衰之相,而退散於下界云。
衰相 (術語)天人將死時現五種之小衰相與五種之大衰相。五衰
衰患 (術語)謂惡疫饑饉等衰耗人之諸災患也。法華經陀羅尼品曰:「令百由旬無諸衰患。」
庫子 (職位)又云庫司行者。禪家司會計等之行者也。百丈清規副寺條曰:「其上下庫子,須擇有心力,能書算,守己廉謹者為之。」
庫司行者 (職位)即庫子。庫子
庫倫 (地名)Kurun,又云Urgya Kuren,蒙古喇嘛教之中心地,去長城北六百里,在土拉Tula河岸。市區分為蒙古人漢人二住所,商業繁盛,人口凡三萬。其大半為喇嘛教徒也。蒙古區有巨大圓形之佛堂。其結構甚壯麗,屋上總以金箔裝飾,炯炯眩人目。又有喇嘛胡土克圖之宮殿。其外觀雖無異佛殿,然華美壯大,遙有所勝。胡土克圖,位亞達賴班禪二大喇嘛,而有威靈,蒙古人大尊崇之,以此地為次於西藏拉薩之靈地。故每年夏季,由蒙古諸部來禮拜者輻輳云。
庫頭 (職位)副寺之舊稱。司寺內之出納者。百丈清規副寺條曰:「副寺者,古規曰庫頭。今諸寺稱櫃頭,北方稱財帛,其實皆此一職。」
唐三藏 (人名)玄奘三藏也。
唐生 (雜名)印度劄記上曰:「唐宋之世,中土請經求法之僧,踵趾相錯,至今相沿稱華人曰唐生。」
唐僧取經 (雜語)俗指玄奘渡天竺求經而言,獨異志曰:「沙門玄奘,姓陳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經,行至罽賓國,道險,虎豹,不可過。奘不知所為,鎖門而坐。至夕,開門見一老僧,莫知所由來。奘禮拜勤求。僧口授心經一卷,令奘誦之。遂得道路開闢,虎豹潛形,魔鬼藏跡。至佛國,取經六百餘部而歸。其心經至今誦之。」雙樹幻抄曰:「玄奘以貞觀三年冬,抗表辭帝,制不許,即私遁出玉關,抵高昌。高昌王奉奘行貲護送達於罽賓。隨歷大林國僕底國那伽羅國祿勒那國,至麴闍國。麴闍王有勝兵十萬,雄冠西域。其俗以人祀天。奘至,被執,以風度特異,將戮以祭。俄大風作,塵沙漲天,晝日晦冥。彼眾驚異,釋之。至中天竺,入王舍城。彼已預聞奘至,具禮郊迎,安置那蘭陀寺,見上方戒賢論師。賢時春秋一百有六,道德為西土宗師,號正法藏。奘啟以求法意。賢咨嗟曰:吾頃疾病且死,忽夢文殊謂曰:汝未應厭世,後三年,震旦有大沙門從汝受道。自爾以來,今三稔矣。於是慰喜交集。奘從賢窮探大乘,曰益智證。至貞觀十六年,乃發王舍城,入祇羅國,國主迎問而國有聖人出世,作小秦王破陣樂,可為我言之。奘粗陳帝神武大略。其主大驚,即以青象名馬助奘,[馬*太]經而還。以貞觀十九年至長安。文皇驚喜,手詔飛騎迎之。親為經文作序,名聖教序云。」通俗編三十七曰:「唐藝文志,有王元策中天竺國行記,十卷。法苑珠林謂元策官金吾將軍,奉詔扈玄奘往西域取經,歸,撰此記。今佚不傳。」
唐捐 (雜語)虛棄也。玄應音義曰:「唐,徒也。徒,空也。說文,捐,棄也。」莊子曰:「是求馬於唐肆也。」法華經普門品曰:「福不唐捐。」
庭前柏樹子 (公案)趙州
庭儀 (儀式)法會時於堂前庭上作行道之式也。
庭儀曼荼羅供 (修法)三種曼荼羅供之一。於庭上作大行道之曼荼羅供也。
(物名)梵語阿薩曩A^sana。諸佛以蓮華為座。智度論八曰:「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來,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韋紐。是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於諸婬瞋已盡無餘。以是故,言若有人修禪淨行,斷除婬欲,名為行梵道。佛轉法輪,或名法輪,或名梵輪。是焚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於寶華上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又以師子為座。師子座
座元 (雜名)禪林之稱。首座之異名。為僧堂座位之元首也。
座不冷秘法 (修法)又云溫座護摩。謂續修護摩法也。
座主 (職位)大眾一座之主也,如言上座首座。禪家云住持。教家云座主。為大眾一座之主,統理一山者。如天台山修禪寺座主道邃是也。又由禪家名教家皆曰座主。釋氏要覽上曰:「摭言曰:有司謂之座主,今釋氏取學解優贍穎拔者名座主,謂一座之主,古高僧呼講者為高座,或是高座之主。」
座光 (雜名)又曰光座。臺座與後光也。陀羅尼集經十一曰:「功德天像,身長一肘一尺三寸五分,除其光座。」
座忘 (術語)坐禪時忘失自家現前之世界也。
座湯 (儀式)禪林之眾僧為座薦湯,名曰座湯。有大小之別。如庫司四節請闔山之大眾,是云大座湯,於夏末特為夏中執役之人而設,是云小座湯。見象器箋十七。
座頭 (物名)禪林之稱。小屏風高約三尺,立於戶口左右之座首。又名隔板。見象器箋十九。
座臘 (術語)與法臘同。
病子 (譬喻)喻極惡之眾生也。如母之憶子,最深於病子。佛於眾生亦如是也。涅槃經三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
病行 (術語)涅槃經所說五行之一。以菩薩大悲治眾生罪業之大行也。病者喻眾生之罪業。大乘義章十二曰:「言病行者,從所治為名,罪業是病,治病之行故名病行。」
病苦 (術語)四苦之一。梵語弭也地,譯作病。病有二種:一依先世之惡業而招者,二依今世之風熱等而感者。智度論八曰:「病有二種:先世行業報故,得種種病。今世冷熱風發故,亦得種種病。」
病暇 (雜語)為養病而請暇也。
病導師 (術語)凡師之化導,反增眾生之病,謂之病導師。止觀五曰:「身子聖德,亦復差機。凡夫具縛,稱病導師。」
病魔 (異類)四魔或十魔之一。
五臟脈相 (名數)若脈洪直者,肝病之相,輕浮者,心病之相,尖銳衝刺,肺病之相,如連珠者,腎病之相,沈重遲緩,脾病之相。
四大病相 (雜語)若身體苦重,堅結疼痛,枯痺痿瘠,是地大之病相,若舉身膨腫,膚肉浮滿,是水大之病相,若舉身洪熱,骨節酸楚,呼吸缺乏,是火大之病相,若心懸忽悅,懊悶忘失,是風大之病相。
五臟病相 (雜語)面無光澤,手足無汗,是肝之病相,面青皓者,是心之病相,面黑色,是肺之病相,身無氣力,是腎之病相,體澀如麥糠,是脾之病相也。
六神病相 (雜語)若多惛惛,是肝中無魂,多忘失前後,是心中無神,若多恐怖癲病,是肺中無魄,若悲哭者,是腎中無志,若多迴惑,是脾中無意,若悵怏者,是陰中無精,是名六神病。
病起六緣 (雜語)一四大不順故,二飲食不節故,三坐禪不調故,四鬼神得便故,五魔神為故,六業所起故。止觀八之一。
疾書 (雜名)經之頓寫,又云疾書。大品般若經十五曰:「若欲書是般若波羅蜜時應當疾書。」
家狗 (譬喻)煩惱隨逐於身而難去,譬如家畜之狗。涅槃經十五曰:「如家犬不畏於人,山林野鹿見人怖走。瞋恚難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往生要集中末曰:「野鹿難繫,家狗自馴。」
家依 (人名)梁朝真諦三藏之別名。
家珍 (雜語)會元七(雪峰存章)岩頭喝曰:「你不聞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無門關自序曰:「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緣得者,始終成壞。」
家家 (術語)十八有學之一。一來向中證極果之聖者也。此有二種:一三生家家,斷欲惑三品,既滅四生,猶餘六品,即三生者。二二生家家,斷欲惑四品,既滅五生,猶餘五品,即二生者。此聖者三生或二生,由家轉生於家,證極果,入涅槃,故稱家家。而三生二生之一生,與人之一生皆謂之少生或半生。合於天之一生所謂一大生也。此有平等家家與不等家家之二種(婆沙正理說二種,俱舍說平等之一種)。平等家家者,為天三人三,天二人二,或人三天三,人二天二也。不等家家者,為天三人二,天二人一,或人三天二,人二天一也。因之分為天家與人家二種。天家家者,謂平等家家之天三人三或天二人二,於天處得道,又還於天處而證極果者(因得道與涅槃之處而得名)。不等家家之天三人二或天二人一,於人處得道,於天證極果者(但由涅槃之處而得名)。人家家者謂平等家家之人三天三或人二天二於人處得道,於人處證極果,不等家家人三天二或人二天一,於天處得道,於人處證極果也。今就此中不等家家中第一種,天三人二三生家家之天家,示其生處得果之相,則先於人中得見道已,斷三品之惑。從此命終而生於天之一處。又由天死,來生人間,受人之一生,又由人死,生於天處,受天之一生。合前之一生為天之二生。復由天來生人間受人之一生,合前之一生為人之二生。又由人死,上生於天,更受一生,合前之二生為天之三生。於此第三生斷盡一切餘惑而證阿羅漢果也。故三生之天家家為天三人二(總除最初得道之生)。三生之天家家既然,則其餘二生天家之天二人一,三生之人家家之人三天二,二生之人家家之人二天一及平等家家之四種亦準此可知。此中平等家家為不厭受生之人,故三生者人天具三生,二生者人天具二生。不等家家為厭受生之人,故三生者人天中,一方三生滿,則三生之分濟,故一方之生,略而不受也。二生準是可知。見婆沙四十二,俱舍光記二十四,四教儀。 T0053.JPG
家家聖者 (術語)同家家。
家訓 (雜語)小參曰家訓,又云家教。禪林之語。「小參」
家常 (雜語)禪錄之語。家中常有之物,家常之茶飯等。
家教 (雜語)小參之別名,禪林之語。龍翔錄曰:「明日結制,今夜小參,謂之家教。如家裡人說家裡話。」小參
宴坐 (術語)坐禪也。維摩經弟子品曰:「宴坐樹下。」淨影之義記二本曰:「宴猶嘿也,嘿坐樹下,名為宴坐。宴晏相濫,晏是安義,宴是嘿義,全別,今影宴矣。」天台之疏四曰:「宴坐者,有云:縮止義,如龜藏六野干不能害。縮止六識,六塵魔不能惱,故言縮止。今明宴之言安,安住根本淨禪乃至滅定。息外勞塵,似涅槃法,安置心中,身證想受滅,故言宴坐。」
宴寂 (術語)安然而入寂也。謂聖者之死。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於佛宴寂後,宣揚助法化。」大部補註八曰:「宴寂。宴,安也,息也。上文云寂然宴默是也。」
宴默 (術語)安然而沈默也。法華經序品曰:「寂然宴默。」補注八曰:「宴,安也,息也。」三藏法數四曰:「默者無言也。默必對說,諸佛菩薩,或說或默,皆能顯於妙理。」
宮胎 (界名)同疑城胎宮。為胎生者之宮殿,故云胎宮。為七寶宮中之胎生,故云宮胎。疑城胎宮。觀經定善義曰:「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地,或墮宮胎。」
宮講 (行事)於宮中講經文也。支那古代已行之。如東晉之竺潛於元帝太興元年在內殿講經是也。
(術語)梵語Vihim!sa%之譯。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對於他人為打罵損惱之精神作用也。
害為正法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義林章一曰:「害為正法宗,謂諍競劫起。諸婆羅門,為欲食肉,妄起此計。若為祀祠,咒術為先,害諸生命。能祀,所害,若助伴者,皆得生天。」瑜伽論七曰:「立如是論:若於彼祠中,咒術為先,害諸生命。若能祀者,若所害者,若諸助伴,彼一切皆得生天。」
害想 (術語)三想之一。害人之思想也。
害覺 (術語)欲加害於他人之心。三覺之一。又八覺之一。無量壽經淨影疏上曰:「害覺亦名惱覺,於他人所,念欲加害。」
容有釋 (術語)釋經論,於正義外容認之傍義,謂為容有之說,亦云容有之釋。
(動物)轉輪聖王七寶之一。名馬王婆羅醯,住大海之洲內,有眷屬八千,若轉輪聖王出世,則取最小者為馬寶。見經律異相四十七。
馬祀 (修法)以馬為犧牲之外道修法也。梵語As/vamedha,百論疏上之下曰:「為求常天故,修馬祀。取一白馬,放之百日,或云三年,尋其足跡,以布黃金用施一切,然後取馬殺之。當殺馬時唱言:婆藪殺汝。馬因祀殺,亦得生天。」(此下舉真諦三藏之說引韋陀中馬祀之法)。【又】外道之邪法,殺馬除去五臟,以七寶納之,施於婆羅門,以祈福祉。見文殊問經,止觀輔行十。
馬大師 (人名)馬祖道一禪師也。馬祖
馬大師不安 (公案)「馬大師有病,院主問曰:近日尊候如何?大師云:日面佛月面佛。」見碧巖第三則,從容錄。
馬大師野鴨子 (公案)「馬大師與其弟子百丈行次,見野鴨子飛過,大師云:是什麼?丈云:野鴨子。大師云:什麼處去?丈云:飛過去。大師遂扭百丈鼻頭,丈作忍痛聲。大師云何曾飛去。」見碧巖五十三則。
馬主 (地名)四主之一。雪山以北出善馬,稱云馬主國。釋迦方誌上曰:「雪山以北至於北海,地寒宜馬,名馬主也。其俗凶暴,忍殺衣毛,是突厥國。」
馬加持 (修法)加持病馬以祈平癒也。對馬頭觀音誦法華譬喻品。中古修驗者間行之。
馬耳山 (雜名)九山,七金山之一。頞濕縛羯拏As/vakarn!a之譯。山形得名。圍善見山之山也,高廣各二千六百二十五由旬。
馬有八態譬人經 (經名)一卷,後漢支曜譯。經中說惡馬有八態,以譬惡比丘也。
馬苑 (寺名)漢之白馬寺也。
馬郎婦 (人名)觀音菩薩化為馬郎之婦稱曰馬郎婦。唐元和年中陝右有一美女,人見其姿貌欲求為配。女曰:我亦欲有歸,但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之。黎明徹誦者二十人。女曰:女子一身豈能配眾?應誦金剛經。旦通誦者猶十數人。女復授以法華經七卷,約三日,至期獨馬氏子能通經,女使具禮成姻。馬氏迎之。女曰:適體中不佳,俟少安相見。客未散而女死,即壞爛。葬之數日有老僧杖錫謁馬氏。問女所由,馬氏引之於葬所。僧以錫撥之,尸已化,唯黃金鎖子骨存。僧以錫挑骨,謂眾曰:此聖者也,愍汝等障重故設方便化汝等耳,語已飛空去。由此陝右奉佛者多。泉州粲和尚贊曰:丰姿窈窕鬢[奇*(敲-高)]斜,賺殺郎君念法華。一把骨頭挑去後,不知明月落誰家。」見釋氏稽古略三。
馬師 (人名)唐江西道一禪師,姓馬氏,因曰馬祖,又稱馬師。見傳燈錄六。【又】比丘名,又曰馬勝,梵名頞鞞As/vajit,五比丘之一。增一阿含經三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威容端正,行步庠序,所謂馬師比丘是。」馬勝
馬祖 (人名)唐江西道一禪師,為南岳讓之法嗣,姓馬氏,時稱馬祖。元和中諡大寂。傳燈錄六曰:「六祖能和尚謂讓曰:向後佛法從汝邊出,馬駒蹈殺天下人。厥後江西法嗣布於天下,時號馬祖焉。」
馬麥 (故事)馬糧之麥也,佛一夏受阿耆達婆羅門王請,安居彼國,與五百比丘共食三月馬麥。是佛十難之一。楞嚴經六曰:「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阿耆達
馬陰藏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陰者男根也。佛之男根如馬陰,隱藏腹中,不現於外。
馬陰藏三摩地 (術語)大日如來住此三摩地而說愛染法。愛染王
馬勝 (人名)又云馬師。梵名頞鞞As/vajit,巴Assaji,五比丘之一。端正之威容與庠序之舉止,時時如引人目,舍利弗失師迷於所歸,慒慒行路時,卒然見馬勝比丘威儀,起問師問法之心,又諸比丘清旦由耆闍崛山為乞食來王舍城,時有一長者見馬勝比丘,生歡喜之念,為僧眾建六十房舍(四分律及南傳律房舍犍度)。即此一端,已可知其詳。西域記九曰:「阿濕縛恃比丘,唐言馬勝。」
馬鳴 (人名)佛滅後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論師名。有馬鳴比丘,馬鳴大士,馬鳴菩薩等稱。梵名阿濕縛窶沙As/vaghosa,其紀傳諸說不同。羅什譯馬鳴菩薩傳曰:「馬鳴菩薩,長老脅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門,世智聰辯,善通論議。唱言若諸比丘能與我論義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則不足公鳴揵椎受人供養。時長老脅在北天竺知彼可化。以神力乘空到中天竺,命眾打揵椎。與彼論議使之墮負,遂化為弟子。師還本國,弟子住中天竺弘通佛法,四輩敬服。其後北天竺小月氏國王伐於中(中天竺)國,圍之。中天竺王遣使問所欲?答曰:汝意降伏者,送三億金,當相赦耳。王言此國無一億金,如何可得三億耶?答言汝國內有二大寶,一佛缽,二辯才比丘,以此與我足當二億金也。比丘請王應其求,王聽其言與之。月氏王還本國,諸臣曰:王奉佛缽固宜,比丘則天下皆是,當一億金,毋乃太過。王審知比丘高明勝達,其辯才說法,乃感非類。七疋餓馬請比丘說法,諸聽者無不開悟,王繫此馬於眾會前以草與之,馬垂淚聽法無念食想。於是天下知比丘非尋常,以馬解其音故,遂號為馬鳴菩薩。於北天竺廣宣佛法,導利群生,四輩敬重,稱為功德日。」付法藏傳五曰:「脅比丘付法於富那奢而涅槃,富那奢一時在閑林思惟。有一大士,名馬鳴,智慧淵鑑,有所難問,無不摧伏,起大憍慢,草芥群生。富那奢知其可化,與彼論二諦義,使之屈伏,遂為弟子。富那奢既涅槃,彼於華氏城(在中天竺摩竭國)遊行教化,大建法幢,摧滅邪見,作妙伎樂。名[口*賴]吒[口*和]羅,其音清雅哀婉,宣說苦空無我法。時城中五百王子開悟出家,華氏王恐其民人聞此樂音,捨離家法,國土曠廢,令國內禁止其樂。時月支國旃檀罽昵吒王發兵向此國,國王降伏,索九億金。國王即以馬鳴及佛缽與一慈心雞各當三億,奉獻罽昵吒王。王大喜,納受之還本國。於是馬鳴以大行願,演甘露味,為王興大饒益,度脫無量億人,所作已,捨命行。」婆藪槃豆法師傳曰:「佛滅後五百年中有阿羅漢名迦旃延子,住罽賓國,與五百阿羅漢及五百菩薩共製八犍度論,而欲更作毘婆沙釋之,時有馬鳴菩薩,舍衛國婆枳多土人,能通內外典,迦旃延子請之,與諸羅漢及菩薩共研定義意,使馬鳴著文,經十二年毘婆沙論方成。」摩訶摩耶經下曰:「佛涅槃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已上諸說年代國名大同小異,蓋同一之人也。釋摩訶衍論一,記六馬鳴,其中第六舉摩訶摩耶經所說之馬鳴,即今之菩薩是也。且言:「如是諸經各各別說,隨機現應,無相違過。馬鳴菩薩當何位人?何城誕生?何因馬鳴。(中略)馬鳴菩薩,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論其因,第八地內住位菩薩。西天誕生,盧伽為父,瞿那為母,同生利益。過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輪陀,有千百鳥,皆悉好聲。若鳥出聲,大王增德。若不出聲,大王損德。如是諸鳥若見白馬則出其聲,若不見則不出聲。爾時大王遍求白馬,終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眾此鳥鳴者,都破佛教獨尊獨信。若佛弟子此鳥鳴者,都破外教獨尊獨信。爾時菩薩用神通力,現千白馬,鳴千百鳥。紹隆正法,令不斷絕。是故世尊名曰馬鳴。」西域記八曰:「有阿濕縛窶沙(唐言馬鳴)菩薩者,智周萬物,道播三乘。」
馬鳴菩薩 (菩薩)天竺相傳此菩薩為化作蠶蟲之人。養蠶之神也。
七馬鳴 (名數)釋摩訶衍論一,說六馬鳴,又馬鳴菩薩大神力無比驗法念誦儀軌有一馬鳴,是佛在世之大士也,合前為七馬鳴。
馬鳴本地 (本生)三寶感應錄中曰:「金剛正智經中,馬鳴過去成佛號大光明佛,龍樹名妙雲相佛。大莊嚴三昧經中馬鳴過去成佛號日月星明佛,龍樹名妙雲自在王如來。」(金剛正智經並大莊嚴三昧經今不傳)。
馬鳴屈鬼辯婆羅門 (傳說)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有婆羅門,常垂帷弄鬼辯,馬鳴與之論議,遂搴帷伏之。搴帷
馬鳴著作 (書名)大乘起信論一卷,大宗地玄文本論二十卷,佛所行讚五卷,十不善業道經一卷,六趣輪迴經一卷,尼犍子問無我義經一卷。
馬鳴菩薩傳 (書名)一卷,秦羅什譯。即付法傳中第十二祖馬鳴大士之別傳也。
馬鳴菩薩大神力無比驗法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釋迦如來坐菩提樹下馬鳴菩薩白佛自說大神咒,使像末之貧窮獲大福利。
馬頭山 (雜名)山形似馬頭,故名。增一阿含經三十四曰:「去伊沙山更有山,名馬頭山。」
馬頭大士 (菩薩)馬頭觀音也。
馬頭明王 (菩薩)馬頭觀音也。 0123.JPG
馬頭羅剎 (異類)人身馬頭之獄卒也。楞嚴經八曰:「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猿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鎗槊驅入城內,向無間獄。」十王經曰:「引路牛頭肩挾棒,催行馬頭腰擎叉,苦牛食牛牛頭來,乘馬苦馬馬頭多。」
馬頭觀音 (菩薩)梵名何耶揭梨婆Hayagriva,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六觀音之一。以配止觀所說六觀音之師子無畏觀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置於頭,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頭大士。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稱為馬頭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蓮華部之明王也。戴馬者,如轉輪聖王之寶馬馳驅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勢力大精進力也。又噉食無明重障之意。大日經疏五曰:「何耶羯梨婆,譯云馬頭。其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華為瓔珞等,莊嚴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鬘。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首鬘如師子頂毛,作極吼怒之狀。此是蓮華部忿怒持明王也。猶如轉輪王寶馬巡歷四洲,於一時一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復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勢,於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摧伏者,正為白淨大悲心故。故以白蓮瓔珞而自嚴身也。」大日經義釋七曰:「蓮華部眷屬以馬頭為忿怒明王。」義軌曰:「馬頭明王,賀野紇里[口*縛],噉食無明諸障盡也。」秘藏記末曰:「馬頭,無量壽忿怒,自性輪觀音。」又曰:「馬頭觀音菩薩,赤肉色,大忿怒之相,并三面,牙在唇上,頭有白馬之形如輪王寶馬。」經軌有訶耶揭唎婆觀世音菩薩法印咒品(出陀羅尼集經第七),何耶揭唎婆像法,何耶揭唎婆觀世音菩薩受法壇,各一卷。
馬頭觀自在菩薩真言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辟除諸魔障之印契也。
閃多 (術語)Preta之誤。梵語。華言鬼。立世論云:鬼道名閃多,為閻摩羅王名閃多故。其生與王同類,故名閃多。
閃電光 (譬喻)以喻勢之神速與事之猛烈。會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攝得攝不得,未免喪身失命。」
骨人 (圖像)圖繪枯骨使坐禪者觀之。即為骨鎖觀之對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鈔下二曰:「大論供給坐禪法、禪杖、禪[毛@(鞠-革)]、禪鎮、骨人。」資持記下二之三曰:「骨人即今枯骨圖,假彼色相以助禪法。」釋氏要覽下曰:「智度論云:更與骨人令坐禪者觀之,即今畫作枯骨幀子是也。」 0219.JPG
骨山 (雜名)骸骨積成山者。毘奈耶雜事三十七曰:「枯竭血海,超越骨山。」
骨目 (雜語)最要之義。文句記三中曰:「一經之骨目。」
骨身 (雜名)舍利之譯名。名義集曰:「舍利,新云室利羅S/arira。或設利羅,此云骨身。」
骨佛 (雜名)言人死為白骨也。
骨筆 (雜名)為寫經折骨為筆者。宗鏡錄二十六曰:「身座肉燈歸命供養,皮紙骨筆繕寫受持。」梵網經下曰:「剝皮為紙,剌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佛戒。」
骨場 (雜語)火葬時拾取死者之遺骨也。
骨塔 (堂塔)舍利塔也。止觀五下曰:「金光明中,佛禮骨塔。」
骨節煩疼因緣經 (經名)說佛今生感受骨節疼之宿世因緣。攝於興起行經上。
骨婁草 (植物)草名。又作屈屢草,屈婁草,或骨露草。如如法,尊勝法,及普賢延命法等,凡為延命修護摩時,用以燒供之草也。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所謂「或欲延命燒屈婁草,」是也。
骨魯末遮 (雜語)譯曰白馬屎。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
骨魯怛佉 (雜語)譯曰新驢屎。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
骨鎖觀 (術語)亦云骨想。九種不淨觀(九想觀)之第八。觀身肉既散,但為白骨相連,治貪著之心也。又名白骨觀。九想
骨[金*巢]天 (天名)[金*巢]與鎖同。梵名商羯羅S/am%kara,譯作骨[金*巢],自在天之化身也。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羅者,此云骨[金*巢]。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間化導,二十四相。匡利既畢,自在歸天。事者顧戀,遂立像,像其苦行,悴疲飢羸,骨節相連,影狀如[金*巢],故標此像名骨[金*巢]天。」
恩田 (術語)三福田之一。謂供養父母師長有恩德之人,則生福芽也。優婆塞戒經三曰:「報恩田者,所謂父母師長和尚。」俱舍論十八曰:「害父母,是棄恩田。如何有恩?身生本故。」
恩河 (譬喻)慈恩之河。性靈集八曰:「恩河深而無底,德山峻而衝天。」
恩度 (術語)出家之稱。張無盡東林善法堂記云:「以弼恩度而為上首。」
恩海 (譬喻)四恩之廣海。性靈集七曰:「以益自他,以酬恩海。」
恩愛 (術語)於父母妻子等間互感恩溺愛之情也。無量壽經曰:「恩愛思慕,憂念結縛。」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恩愛河 (譬喻)恩愛之深譬如河也。智度論一曰:「已度凡人恩愛河。」
恩愛奴 (譬喻)譬毒刺也。長阿含經十曰:「三界無極尊,能斷恩愛刺。」普賢觀經曰:「色壞汝真,為恩愛奴色,使汝經歷三界。」
恩愛獄 (譬喻)以譬此世界,人人常為恩愛所縛,不得自由也。長阿含經一曰:「離於恩愛獄,無有眾結縛。」
恩憐 (術語)恩愛憐愍。心地觀經三曰:「母亦恩憐,不棄遺。」
恩德 (術語)施恩惠於他之德也。大日經六曰:「常念恩德,生渴仰心。」心地觀經八曰:「佛於眾生,有大恩德。」如來三德之一。三德
(術語)無知之異名。無知有二,一染污無知,二不染污無知。俱舍論一曰:「以諸無知能覆實義及障真見,故為冥。」
冥一 (術語)混然而不可區別彼此也。止觀一曰:「無相之境,無緣之智,智境冥一。」名玄第四曰:「冥是混一之義。」
冥土 (界名)又作冥途。冥途
冥加 (術語)人不知而由神佛加被之利益也。自他皆不知,謂之冥。佛菩薩之感應,多為冥加。希有顯加。法華玄義七曰:「被冥加汝不知恩。」觀經玄義分曰:「冥加願攝受。」
冥初 (術語)數論師立二十五諦,第一名冥諦,以冥諦為諸法之元初,故謂之冥初。
冥初外道 (流派)中論所說八計外道之一。外道
冥利 (術語)又云冥益。內密之利益也。法華玄義七曰:「但明冥利,不說顯益。」
冥助 (術語)為亡人求神佛之救助也。慈恩傳八曰:「將延景福,式資冥助。」
冥性 (術語)數論師立二十五諦,第一名冥諦,此冥諦中本有一切諸法隨緣次第出生云。即言冥諦者為諸法之實性也。
冥往 (雜語)冥然而往他處也。即謂死。唯識樞要上本曰:「機感未符,杳從冥往。」
冥府 (雜名)死者之魂迷行之處,即閻魔之廳也。
冥官 (術語)冥界之官僚也,為炎魔王界所屬之人。焰羅王供行法次第曰:「一切冥官冥道道僧尼。」
冥使 (異類)冥官之使者也,即閻魔卒是。
冥祇 (雜語)幽冥之神祇也。西域記二曰:「冥祇警衛。」
冥室 (雜語)闇冥之室也。寶積經百十二曰:「譬如千歲冥室未曾見明,若然燈時於意云何?闇寧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中略)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皆消滅。」
冥思 (術語)佛菩薩之思慮,非人所窺知,故云冥。
冥界 (界名)又云冥道。總稱地獄餓鬼畜生之三道。別名地獄道。琰魔王所住之世界。是俗語也。
冥益 (術語)佛菩薩內密之利益也。法華玄義六曰:「雖現不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而知,是名為冥益也。」
冥途 (界名)又書冥土。謂幽冥之道途,地獄餓鬼等之處也。國清百錄三曰:「冥途雖隔,感應道通。」盂蘭盆疏新記上曰:「一日盆供少頃修崇,能使冥途應時脫苦。」
冥途鳥 (界名)俗云杜鵑。別都頓宜壽
冥途使 (雜名)與無常使同。無常
冥寂 (術語)不見一物曰冥,絕諸相云寂。形容真空之理也。止觀輔行曰:「四眼二智,萬象森然,佛眼種智,真空冥寂。」
冥通 (術語)冥者離諸相而冥寂,通者通融一切而無礙。是嘆真理之語也。戒本疏一上曰:「理在冥通。」同行宗記一上曰:「體離言象,故言冥通。」
冥眾 (雜語)謂梵天帝釋,諸鬼神,炎魔王等非人目所見之諸眾。漢光類聚二曰:「佛前備香華,請不現前冥眾,起四弘誓願。」
冥眾護持益 (術語)現生十種益之一。信彌陀者,為四天大王,龍神八部等之天神地祇所守護,故惡鬼神恐怖而不近也。
冥陽會 (儀式)冥者冥界之餓鬼眾,陽者陽界之婆羅門仙眾,今普供施彼群生,名曰冥陽會。見象器箋十四。
冥道 (術語)焰魔王之住處曰冥道,又云冥界,焰魔王之眷屬住之,稱曰冥宮。太山府君半天婆羅門等亦屬之。焰羅王供行法次第曰:「本宮在銕圍山之北地中,是即冥道宮也。五萬眷屬而為圍繞,宮中庭有檀拏幢。」金光明文句三曰:「此經與冥道相關。」
冥道供 (修法)供養焰魔王及其眷屬之修法也。又云焰羅王供。有焰羅王供行法次第一卷。
冥感 (術語)同冥應。
冥資 (雜語)為亡人資福也。
冥福 (術語)亡人之資福也。
冥罰 (術語)神佛與人之刑罰也。
冥慮 (術語)神佛之思慮,幽冥而不可測知,故曰冥慮。
冥機 (術語)有冥機冥應,冥機顯應之二。感應妙
冥熏 (術語)又云內熏。在本覺之真如內,冥冥熏習妄心使生菩提心也。止觀四曰:「冥熏密益,即是外護。」輔行曰:「自非內熏,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真如。故以冥熏為外護也。」起信論義記下本曰:「本覺內熏。」
冥諦 (術語)數論師所立二十五諦之第一。是為萬物之本源,冥漠無諦,故曰冥諦,又云冥性。又為萬物之本源,萬差之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云勝性。金七十論上曰:「自性者,或名勝因,或名為梵,或名眾持。」百論疏上中曰:「所言冥諦者。舊云:外道修禪得五神通,前後知凡萬劫內事,自八萬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智度論云:覺諦者此是陰中識,外道思惟:此識為從因緣得,為不從因緣?若從因緣,因緣是何物耶?若不從者得此識,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計此識從前冥漠處生,故稱冥諦。亦名世性,一切世間以此冥諦為其本性。」楞嚴長水疏二上曰:「言冥諦者,或云冥性,或言自性。梵云僧伽奢薩呾羅,此云數論。立二十五諦,最初一諦名為冥諦,計以為常。第二十五名為神我,亦計為常。我思勝境,冥性卻變二十三諦,為我受用。我既受用,為境纏縛,不得解脫。我若不思,冥諦不變。既無纏縛,我即解脫。名為涅槃。」
冥應 (術語)又云冥益。有冥機冥應等之四。冥機
冥寶 (雜語)清異錄曰:「周世宗發引之日,金銀錢寶皆寓以形。雕印字文,黃曰泉臺上寶,白曰冥遊亞寶。」
冥護 (術語)佛菩薩加護於人也。
冥權 (術語)佛菩薩施於人之權謀方便也。維摩經序曰:「冥根無謀,而動與事會。」
冥顯 (術語)冥者,幽冥而不可見聞者。顯者,顯現而可見聞者。
冥顯兩界 (雜語)冥界與顯界也。冥界者死後之世界,顯界者娑婆世界也。
冥鑑 (術語)冥眾之鑑照也。西域記二曰:「冥祇警衛,靈鑑潛被。」
(術語)梵語,舊曰衍。新曰野那Ya%na。乘者乘載之義,以名行法,乘行人使至其果地之意。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別。其中一乘有二種,二乘有二種,三乘有三種,四乘有四種,五乘有五種。各
乘戒 (術語)乘者,以名開悟實相之智慧,戒者以名淨除身口惡之制法。此中小乘之比丘,戒急乘緩,大乘之菩薩,乘急戒緩。涅槃經六曰:「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然是一往之相對,其實大乘之真薩埵,乘戒俱急。此有四句。戒急
乘戒四句 (術語)戒急
乘戒俱急 (術語)乘戒四句之一。戒急
乘戒緩急四句 (術語)即乘戒四句也。
乘急 (術語)戒急
乘急戒緩 (術語)四句之一。
乘津 (譬喻)發佛乘船筏之生死海渡津也。四分戒本疏序曰:「乘津五眾,覆壽群萌。」同行宗記曰:「乘能運載,津是水濟。載出家眾,度生死津。故曰乘津。」
乘種 (術語)出佛乘萌芽之種子也。宗鏡錄二十六曰:「因聞般若深經為乘種。」
乘緩 (術語)戒急
(物名)又云書笈。旅行時負於背之箱,附有足者。
笈多 (人名)優波笈多之略。羅漢名。優波笈多
笈房缽底 (人名)Gava%m%pati,又舊稱憍梵波提。新稱笈房缽底,笈防缽底。譯曰牛相。法華玄贊一曰:「梵云笈房缽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訛也。過去因摘一莖禾數顆墮地,五百生中,作牛償他。今雖人身,尚作牛蹄牛[口*司]之相,因號為牛相比丘。」憍梵波提
筆受 (雜語)筆受。筆即筆之俗寫。
扇底迦 (術語)又曰訕底。四種悉地之一。譯曰息災法。妙吉祥平等觀門大教王經略出護摩儀軌曰:「訕底,此言息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行儀軌曰:「扇底迦法,息災也。」護摩。梵S/a%ntika。
扇陀 (人名)婬女名。使一角仙人墮落者。一角仙人
扇搋 (術語)譯曰黃門。男根不具者之稱。或為五種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為第一法不男與第二犍不男(以刀去者)二種之名,或為五種不男之總名。慧琳音義五曰:「扇搋,敕加反,此名黃門。其類有五。」俱舍光記三曰:「扇搋,唯無根。無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損壞扇搋。」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搋,音敕佳切。(中略)扇搋半擇迦San!d!hasan!d!aka,謂本來男根不滿,亦不能生子。」五種不男
扇搋半擇 (術語)扇搋半擇迦之略。扇搋
扇搋半擇迦 (術語)一作扇搋般荼迦,五種半擇迦之一。半擇迦為男根不具之總名。扇搋
臭口鬼 (異類)九種鬼之一。餓鬼
臭毛鬼 (異類)十類鬼之一。
息化 (術語)佛息教化而入於涅槃也。輔行一曰:「圓音教風,息化歸寂。」文句記三曰:「開權即是法華之相,息化即是涅槃之徵。」
息心 (術語)梵語沙門之古譯。沙門
息世譏嫌戒 (術語)如殺盜婬妄,不待佛制而性自罪,佛準於其本性而制之是云性戒。其他比丘之戒法,多為持比丘之資格,止世之譏嫌而制者,是為遮戒。一名息世譏嫌戒。涅槃經十一曰:「有二種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者,謂四禁也。息世譏嫌戒者,不作販賣。云云。」
息災 (術語)止身之災厄也。真言之修法,有息災,增益,降伏,敬愛之四者。深密經一曰:「息一切眾生一切災橫。」大日經疏三曰:「於息災法中即能以此方便增益降伏。」
息災法 (修法)息災之修法是真言四種壇法之第一。消滅天變地異兵火饑饉疾病橫死等災害之法也。此法以用佛部之尊為通規。補陀落海軌曰:「息災法用佛部尊等,是故有五智佛。」
息災壇 (術語)修息災法之護摩壇也。息災法
息災延命 (修法)息災法與延命法也。由真言四種修法中之增益法別開而立延命之修法。
息災增益 (術語)四種修法中之息災法與增益法也。
息忌伽彌 (術語)Sakr!daga%min,又作息忌伽彌,息忌陀伽迷。譯曰一來。小乘四果之第二。智度論三十二曰:「息忌名一,伽彌名來,是人從此死生天上,天上一來得盡眾苦。」坐禪三昧經下曰:「息忌陀伽迷,秦言一來。」
息苦 (術語)息生死之苦也。
息除中夭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與諸佛集會陀羅尼經,一切如來金剛壽命陀羅尼經同本異譯。
息除賊難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法賢譯。佛在摩伽陀國,阿難怖賊,佛為說結界咒。
息慈 (雜名)梵語沙彌之舊譯。初入佛門息世情,行慈濟之義。行事鈔沙彌別行篇曰:「此翻為息慈,謂息世染之情以慈濟群情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須息惡行慈也。」
息慮凝心 (術語)制妄念妄想而凝心思惟也。
息諍因緣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中阿含周那經之別譯。
(術語)[8744]O,又作鷗,襖,鄔,奧,鄂,汙。悉曇十二母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曰:「汙字門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汙字時,是取聲。」又大莊嚴經曰:「唱烏字時,出死瀑流,到彼岸聲。」是由Ogha(瀑流)Od!ha(取)之語釋之。【又】[8745]U^,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母韻之第四。又作汙,憂,優,宇,歐,憂,甌,烏烏,鳴。金剛頂經字母品曰:「汙字門,一切損減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文字品曰:「稱汙字時,是損減世間多有情聲。」此由U^na(損減)釋之。又大莊嚴經四曰:「唱烏字時,出諸世間一切眾生智慧狹劣聲。」
烏仗那 (地名)Udya%na,又曰烏杖那,烏萇,鄔荼,烏孫,烏[何-可+爾]也曩等。國名。西域記二曰:「烏仗那國,唐言苑,昔輪王之苑囿也。舊云烏孫場,或曰烏茶,皆訛。北印度境。」開元錄六曰:「烏萇國,正音應云鄔荼。」慈恩傳二曰:「烏仗那,舊稱烏長,訛也。」梵語雜名曰:「烏[何-可+爾]也曩。」在北印度境,周五千餘里,山谷相屬,崇重佛法,敬信大乘。如來昔為哥利王,割截肢體,為尸毘王捨身於鷹等之遺跡皆在此國。見西域記三。即今之Yasefzay也。
烏臼 (人名)烏臼,嗣法於馬祖。見傳燈錄八,會元三。
烏臼問法道 (公案)出碧岩集七十五則。
烏沙斯 (天名)Us!as,星名。譯曰太白星。見玄應音義二十二。吠陀之女神。化為曙光也。
烏伽羅國缽 (器名)或作鬱伽羅,又名云優伽羅,總是一號。時諸比丘得此國貴好瓦缽,不受,佛聽受畜。
烏波 (術語)Bhava,譯曰有。三有二十五有之有。一切生死之果報也。又十二緣起中之有支,招未來苦果之善惡業也。名義集六曰:「烏波,或云薩遮,此云有。婆沙云:有是何義?謂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業能令後世續生,是名為有。」
烏波提涅槃 (術語)譯言有苦涅槃。謂外道小乘之涅槃也。慧苑音義下曰:「烏波,此翻為有,提云苦也。謂二乘所得無餘涅槃,未離變易,行苦隨故。有餘涅槃,及諸外道所計涅槃,並未離三苦故。」Upa%dhi-nirva%na。
烏波難陀龍王 (異類)八大龍王之一。難陀龍之弟。在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西門及南門。肉色,頭有七蛇,右手執劍,左手散開。
烏波髻使者 (佛名)文殊之使者。胎藏界曼陀羅第七文殊院二十五尊中之一,位於文殊之左方第一。秘藏記下曰:「烏波髻使者,黃色,左手青蓮華,右手利劍。」梵Upakes/ini。
烏社 (雜名)見優婆[馬*太]耶條。
烏剌尸 (地名)國名。屬於北印度境之迦濕彌羅國,僧徒學大乘。見西域記三。
烏勃 (植物)果名。慧琳音義五十三曰:「烏勃林,即嗢勃林也,木果也。似木[卄/瓜]而大,甚香。」
烏律律 (雜語)又作烏律率。形容眼睛之黑色語也。
烏律率 (雜語)與烏律律同。
烏施羅 (植物)Us/ira,草名。玄應音義二十五曰:「烏施羅末草名也,形如此土細辛,其體極冷。」
烏迴鳩羅 (雜語)譯曰無二平等。可洪音義十五曰:「梵云烏迴鳩羅,此云無二平等。薩婆多律云:烏迴名二,鳩羅名平等。其心無二平等如稱,名烏迴鳩羅也。」
烏洛迦栴檀 (植物)Uragacandana,香木名。慧苑音義下曰:「烏洛迦者西域蛇名,其蛇常患毒熱,據此香樹,以身遶之,毒熱便息,故因名也。或曰:此蛇最毒,螫人必死。唯以栴檀,能治,故以為名耳。」
烏耆 (地名)又作阿耆尼[人*烏]夷。新疆之東北部。見慈恩傳二。Agni。
烏耆帝 (真言)咒名。七佛所說神咒經一曰:「有咒名烏耆帝,晉言除禪定垢,卻障道罪,諸魔邪鬼悉能滅之。」
烏俱婆[言*我] (天名)不動明王使者之名。八大童子之一。聖無動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曰:「金剛波羅蜜,即菩提心行,所以出現使者,名烏俱婆[言*我],此云超越住世也。」梵Ugra-bhaga。
烏孫 (地名)國名。烏仗那
烏荼 (地名)梵名Odra,或作Odivisa。東印度之國名。西域記十謂其國東南境臨大海濱,有折利呾羅城,周二十餘里,入海商人,遠方旅客,往來中止之路,其城堅峻,多諸奇寶云。
烏娜迦 (雜名)水之一異名。鬱持
烏素沙摩 (明王)烏芻沙摩
烏娑哆羅迦 (異類)惡鬼名。見慧琳音義三十五。梵Ustraka。
烏婆柯 (人名)Upaka,外道名。譯曰近住。見義林章二本。
烏逋沙他 (行事)Upavasatha,巴Uposatha,譯為齋日,增長。起世因本經七曰:「一一月中,有六烏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長,謂受持齋法,增長善根。」即六齋日也。同經十曰:「烏逋沙他,隋言齋戒。」異譯經二曰:「隋言潔齋。」布薩。梵文多用Pos!adha之俗字故有增長之譯。
烏鳥喻經 (經名)此經說比丘之行,不可如獺,乃至如烏鳥,應如猩猩之喻。攝於中阿含經十三。
烏婆陀頗尼 (飲食)譯曰薄甘蔗糖。見善見律十七。
烏婆計設尼童子 (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文殊菩薩之左第二位。烏婆者亞之義,即亞於端嚴(計設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為童子形,三髻,黃色,右手持獨股戟,左手豎大頭小三指,餘指屈,當胸,坐於赤蓮。
烏啄支富敷 (真言)神咒名。譯曰眾生五欲淤泥臥提拔令出三界。見陀羅尼集經二。
烏萇 (地名)一作烏長,國名。烏仗那
烏窠禪師 (人名)烏窠道林禪師,姓潘,名香光,富陽人也。九歲出家。二十一,於荊州果願寺受具。後詣長安西明寺復禮法師處,學華嚴經起信論。禮示以真妄頌,俾修禪那。代宗詔國一禪師至闕下。師謁之,發明心地。及南歸,見秦望山有長松盤曲如蓋,遂棲止其上。白侍郎出守杭郡,入山問道。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曰:三歲孩童也曉得。師曰:八十老翁行不得。忽一日,謂侍者曰:吾今報盡,言訖坐亡。
烏瑟 (術語)烏瑟膩沙之略。
烏瑟沙摩 (明王)烏芻沙摩
烏瑟膩沙 (術語)Us!n!is!a,又作嗢瑟尼沙,鬱瑟尼沙,鬱尼沙,塢瑟膩沙。譯曰佛頂,肉髻。佛之頂骨隆起成髻形者。三十二相之一。可洪音義一上曰:「烏瑟膩沙,此云佛頂。」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烏瑟膩沙,或作嗢瑟尼沙,或作鬱瑟尼沙,此云髻。案無上依經云:頂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慧琳音義四曰:「烏瑟膩沙,梵語也,如來頂相之號也。觀佛三昧海經云:如來頂上,肉髻團圓,當中涌起。高顯端嚴,猶如天蓋。」往生要集上末曰:「烏瑟高顯,晴天翠濃,白毫右旋,秋月光滿。」無上依經曰:「鬱尼沙。」
烏瑟膩沙總持經 (經名)一切如來烏瑟膩沙最勝總持經之略名。
烏瑟膩沙最勝尊 (佛名)謂烏瑟膩沙最勝總持功德之尊體。詳見烏瑟膩沙最勝總持經。
烏芻沙摩 (明王)Ucchusma,又作烏樞沙摩,烏芻澀摩,烏芻瑟摩,烏樞瑟摩。烏素沙摩。明王名。譯曰不淨潔,穢跡,火頭等。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因之於廁中祭此明王。陀羅尼集經九曰:「烏樞沙摩,唐云不淨潔金剛。」希麟音義五曰:「烏樞瑟摩,或云烏芻摩沙,此云穢跡。舊翻為不淨潔,皆訛。新翻為除穢,忿怒尊也。」楞嚴經五曰:「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支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義疏五下曰:「烏芻沙摩,云火頭。」
烏芻沙摩尊形 (圖像)尊形為忿怒形,由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持劍,下手把罥索,左手持棒,次手把三股叉,一一器杖,皆起火焰。見烏樞瑟摩明王經上,圖像鈔八。若據陀羅尼集經九,則「面貌端正。極令殊好。」非忿怒之形,且四臂之器杖有差違,更有異形。
烏芻沙摩修法 (修法)出於大威怒烏芻澀摩儀軌經一卷,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三卷,穢跡金剛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要門一卷,穢跡金剛百變法經一卷,陀羅集經九,金剛烏樞瑟摩法印咒品等。
烏樞瑟摩 (明王)烏芻沙摩
烏樞瑟摩明王經 (經名)金剛恐怖集會方廣儀軌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之略。唐阿質達霰譯,三卷。
烏芻澀摩 (明王)烏芻沙摩
烏芻澀摩儀軌 (經名)大威怒烏芻澀摩儀軌之略稱。
烏圖末羅 (植物)木名。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曰:「若欲祈雨。取烏圖末羅木。」經註曰:「三藏云:其木似梔子。」
烏摩 (異類)Unmada,又曰憂摩陀。鬼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憂摩陀,此云妖狂,亦是醉神者也。」涅槃經疏七曰:「優摩陀,能令人醉鬼。阿婆羅,令人狂鬼。」文句私記十末曰:「注經云:烏摩食精鬼。」
烏摩妃 (天名)Uma%,烏摩,譯曰貪。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極深密門曰:「大自在天王,妃烏摩為座。」摩醯首羅天之后妃也,彼天之左足,蹈烏摩妃,是表貪也。又此尊蹈於降三世之足下,乘赤羊者,摩醯首羅既乘白牛,得大自在力,故妃乘羊以顯其微力。曼陀羅大鈔七謂烏摩妃為白肉色,乘赤羊,左手持三戟,右手持蓮花。
烏曇跋羅 (植物)又作優曇缽羅,鄔曇缽羅。花名。優曇
烏曇跋羅漿 (飲食)百一羯磨五曰:「烏曇跋羅,其果如梨子,八種漿之第五也。」
烏曇婆羅華 (植物)與烏曇跋羅同。烏曇跋羅漿
烏龍 (人名)法華傳八曰:「李遺龍者,並州人。其家書業,相繼究微。龍父名曰烏龍,偏重此土道教,不信佛教。性耽嗜酒肉,謗佛經。(中略)凡一生中,不書佛經。設復有人,贈投金玉利,都不見經,況自書寫。遂發狂亂,語遺龍曰:若汝吾子,不可信佛經。信而犯者,災橫不少。即吐血而卒。後並州司馬,發心貞固,偏重法華。如法欲寫其經,無能書。同志有人謂司馬曰:烏龍之子遺龍,繼業能書。其家邪見,不寫佛經。君威能伏邪心,堪任書寫。司馬以方便調伏,更不隨,自稱家傳固辭。更雇餘書生,造一部畢,若紙若筆,必以淨心,自出珍寶,如法營欲,清淨供養。復思惟我既州主,龍豈不肯受言!逼以刑言,贖以金玉,龍遂立題目,悔責父遺囑。入夜不覺,一日一夜。次夜夢,百千天人圍繞大威德天,龍前庭中住立,問誰人天?答我是汝父烏龍,先生愚氣,不信佛經,墮大地獄。炎火纏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死不得,求生不得,五百利犁,搆吾舌肉,不可具說。昨日地獄上,忽有光明,於中現一化佛,說偈言:假令遍法界,斷善諸眾生。一聞法華經,決定成菩提。如是六十四佛,次第而現,說偈亦爾。爾時地獄火滅,變為涼地。我及眾生,捨身生第四天,天上法爾初三事即知。汝造題目六十四字,一一之字,現化佛身,說偈拔苦。我與汝身,一肉血分。依我一人善緣,地獄罪人,聞偈離苦,同生一處,今圍繞者是也。」
烏頭天 (天名)天名。胎藏界曼陀羅第十二外金剛院之一尊。胎藏界曼陀羅大鈔六曰:「此天者井宿也,問:何故名烏頭乎?答:頂上戴烏頭故。」梵Nirvis!i。
烏藍婆拏 (行事)盂蘭盆
烏羅伽 (雜名)Uraga,譯曰腹行。即龍蛇之類。見探玄記二十。
烏鐸迦漢荼 (地名)Ut!akha%n!da,北印度健[馬*太]羅國之都城名。在信度河之北岸。玄奘自印度歸,至此流失多數之經卷云。
烏蘇吒 (經名)陀羅尼名。譯曰除婬。見七佛所說神咒經一。梵Us!t!a。
烏蘇慢 (異類)鬼名。譯曰厭神。玄應音義一曰:「厭人鬼名也,梵言烏蘇慢,此譯言厭。」釋迦譜二曰:「烏蘇慢,漢名厭神。」
烏蘇波置樓 (經名)得大勢菩薩之陀羅尼名。譯曰救諸病苦。見陀羅尼集經一。
烏蘇耆晝膩多 (經名)陀羅尼名。譯曰金光照燿。見陀羅雜集一。
(異類)梵語薜荔多Preta,舊譯餓鬼。新譯鬼。名義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謂虛佉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為鬼,謂彼餓鬼,恆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闍梨多(闍閉之寫誤),秦言祖父。眾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後生者亦名祖父。又慳貪墮此趣,此趣多饑渴,故名餓鬼。亦被諸天驅使,亦希望飲食,故名餓鬼。」鬼之種類極多,或如夜叉羅剎,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餓鬼常苦饑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說餓鬼也。餓鬼
三種鬼 (名數)一精媚鬼。於半夜子刻,變化為子鼠等精靈厭媚坐禪之人者。或作少男少女老病之形及可畏等相。此時禪人各識其時,於子時來者,則知為鼠獸呼其名字,精媚即散(止觀八之三作時媚鬼)。二[情-青+阜]惕鬼。三魔羅鬼。是第六天之魔屬也。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四。
鬼黏五處 (本生)智度論十六曰:「精進相者,身心不息故。譬如釋迦文佛,先世曾作賈客主。將諸賈人,入險難處。是中有羅剎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動,不聽汝去。賈客主即以右拳擊之,拳即著鬼,挽不可離。復次左拳擊之,亦不可離。以右足蹴之,足亦黏著。復以左足蹴之,亦復如是。以頭衝之,頭即復著。鬼問言:汝今如是,欲作何等,心休息未?答言:雖復五事被繫,我心終不為汝伏也,當以精進力與汝相擊要不懈退。鬼時歡喜。心念:此人膽力極大。即語人言:汝精進力大,必不休息放汝令去。」止觀曰:「如大論釋精進,鬼黏五處。」
鬼鞭故屍 (傳說)經律異相四十六曰:「昔外國有人死。魂還,自鞭其尸。傍人問曰:是人已死,何以復鞭?報曰:此是我故身,為我作惡。見經戒不讚,偷盜欺詐,犯人婦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財不肯布施。今死令我墮惡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復言,是故來鞭之耳(出譬喻經)。」
二鬼爭屍 (傳說)見智度論十二,經律異相四十六。
鬼子母 (天名)本名訶梨帝。譯曰歡喜。以為五百鬼子之母,故云鬼子母。訶梨帝,增一阿含經二十二曰:「降鬼諸神王,及降鬼子母,如彼噉人鬼。」初為惡神,後歸於佛為護法神。金光明經三曰:「訶利帝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常來擁護聽是經者。」最勝王經八曰:「敬禮鬼子母,及最小愛兒。」
鬼子母神 (天名)為噉人之夜叉女,故曰神。 0127.JPG
鬼子母天 (天名)二十天之一。
鬼子母經 (經名)佛說鬼子母經,一卷,失譯人名。說鬼子母,食人之子,佛隱其愛子,以濟度之,使擁護三寶。然較毘奈耶雜事三十一所說稍疏略。
祭鬼子母 (行事)西竺寺廚,供養鬼子母以求福。訶梨帝
鬼火 (物名)鬼神所起之陰火也。新譯仁王經下曰:「龍火鬼火。」
鬼見 (譬喻)以鬼譬邪見。止觀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緣,鬼則加之,發鬼禪鬼見。」
鬼門 (雜語)指家及城郭之東北隅,曰鬼門。是支那之俗說也。山海經曰: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向東北,萬鬼出入,謂之鬼門。法苑珠林十云:依神異經曰:東北方有鬼星石室,屋三百戶,而其所石傍題曰鬼門。門晝日不閉,至暮則有人語。有火青色,此鬼門之說所由來也。荒唐之說,不關於佛,非佛徒所應忌避者。
鬼怖木 (植物)柳也。禪提比丘以柳枝咒龍。以後名柳樹曰鬼怖木。見灌頂經。
鬼法界 (界名)鬼類之世界也。十法界之一。
鬼界 (界名)鬼類之世界。十界之一。
鬼城 (雜名)乾闥婆城之異名。蜃氣樓也。乾闥婆為八部眾之一,鬼神之類,故名鬼。乾闥婆城
鬼神 (術語)鬼為六趣之一。神為八部之通稱。有威云鬼,有能云神。金光明經文句六曰:「鬼者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隱顯變化。」金光明經三曰:「鬼神品。」最勝王經九曰:「諸天藥叉護持品。」諸天藥叉之類即鬼神也。釋摩訶衍論曰:「鬼并及神,云何差別?障身為鬼,障心為神。」長阿含經二十曰:「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中略)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中略)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樹木極小如車軸者,皆有鬼神依止,無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時,皆有逐神,隨逐擁護。若其死時,彼守護鬼,攝其精氣,其人則死。」
鬼神食時 (雜語)昏夜是鬼神所食之時。四食時之一。見三藏法數十九。
鬼病 (雜語)鬼魅著人而為病者。千手經曰:「誦持此神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鬼病,悉皆治之,無不差者。」止觀八曰:「魔病者與鬼不異,鬼但病身殺身,魔則破觀心,破法身慧命。」
鬼婆 (譬喻)唐則天之[言*虛]名也。說郛三十四[言*虛]名錄曰:「鬼婆者武后也,地藏菩薩李光弼也。」
鬼眼睛 (雜語)妖怪之眼睛。以譬非正見。碧嚴第五則著語曰:「山僧從來不弄鬼眼。」
鬼問目連經 (經名)佛說鬼問目連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種種餓鬼問惡報業因於目連,彼一一答之者。
鬼道 (界名)又曰鬼趣。夜叉羅剎餓鬼諸神等之境土。六道之一。大乘法數二十七曰:「道即能通義,謂六道生死展轉相通。」據佛經云:凡舍宅街衢,市肆丘塚,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乃至江河樹木,亦有鬼神依止,其最劣者為餓鬼。【又】猶言邪術。後漢書劉焉傳,張魯母有姿色,兼挾鬼道,往來焉家。三國志張魯傳,魯祖父世傳邪術,後魯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
鬼窟裏 (譬喻)幽鬼所棲之處,闇黑之處,以譬總為盲昧無所見之學人境界。坐禪儀曰:「法雲圓通禪師,亦呵人閉目坐禪,以謂黑山鬼窟。」碧巖第一則曰:「向鬼窟裏作活計。」
鬼趣 (界名)又曰鬼道。鬼神所趣之境土也。五趣之一。俱舍論八曰:「趣謂所往。」
鬼魅 (雜語)靈鬼之害人者。華嚴經六十五曰:「風癇消瘦,鬼魅所著,如是諸有一切諸病。」
鬼錄 (物名)閻魔廳記罪之鐵札也。歸敬儀中曰:「業網所拘,報增鬼錄。」
鬼緣 (雜語)邪鬼之因緣。止觀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緣,鬼則加之,發鬼禪鬼見。」
鬼禪 (術語)發鬼神通力之禪定。止觀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緣。鬼則加之,發鬼禪鬼見。」
鬼辯婆羅門 (人名)馬鳴菩薩,降伏鬼辯婆羅門。搴帷
恁麼 (雜語)如此之意。傳燈錄九曰:「六祖問:什麼物恁麼來?」婆子燒庵則曰:「正當恁麼時如何?」碧巖四十三則曰:「從上來還有恁麼家風也無。」祖庭事苑一曰:「恁麼,上當作與。麼,正從云作麼。與麼,指辭也。」
留支勒那 (人名)Ruciratna,魏朝之勒那三藏及菩提留支也。
留多壽行 (術語)阿羅漢成就自在之神通者,以願力與第四禪之定力轉感富之業因,而為感壽之業因,以永住於世也。俱舍論二曰:「留多壽行,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於別人,以諸命緣衣體等物隨分布施。施已發願,即入第四邊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感富異熟業,則皆能轉招壽異熟果。」
留拏 (術語)五種不男之一。譯曰犍,又作[虔*(刖-月)]。以刀去勢也。五種不男
留難 (術語)邪魔來留止人之善事,為修行之障難也。涅槃經三曰:「云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往生論註上曰:「第六天魔,常於佛所作諸留難。」
真人 (術語)總稱阿羅漢,亦稱佛。以是為證真理之人故也。無量壽經下曰:「殺真人鬥亂眾僧。」法華文句一曰:「瑞應云真人。」同疏記曰:「真是所證,證真之人,故曰真人。」玄應音義九曰:「真人是阿羅漢也,或言阿羅訶。經中或言應真,或言應儀,亦言無著果,皆是一也。」中本起經上曰:「方身丈六,華色紫金,明曜於世。(中略)身正修德,履道忽榮棄利,義曰真人。凡有千二百五十人俱。」
真人經 (經名)佛為比丘說,恃善法者為不真人法,自他不賤者為真人法。見中阿含二十。
真土 (界名)真佛土之略。謂佛真身所住之法性土也。對化身所住之化土而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卷曰:「言真土者,大經言無量光明土,或言諸智土。」
真子 (術語)如來之真子,謂諸菩薩也。是於法信順堪紹佛業者。又真實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涅槃經一曰:「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勝鬘寶窟下曰:「真子者,於法信順,堪紹佛業,故名真子。又行解非妄名真,從佛口生,從正法故,名如來真子。又攝論意,佛子有五義:一以信心為種子,二以般若為母,三以禪為體,四以忍為乳,五以佛為父。又如無量義經以諸佛為父,方等經以諸佛為母,生菩薩子。」大日經疏一曰:「以從如來種性生,從佛身語意生,故曰真子。」
真心 (術語)真實不妄之心也,又正信無疑之心也。淨土真言約之於他力之信心謂之金剛之真心。往生禮讚曰:「雖不能流淚流血等,但能真心徹到者即與上同。」教行信證信卷曰:「金剛不壞之真心。」
真文 (術語)稱佛菩薩所說之文句云真文。輔行二之五曰:「今運居像末,囑此真文。」唐高宗三藏聖教序曰:「以中華之無質,尋印度之真文。」
真丹 (雜語)印度人亦稱我國曰真丹,與震旦,神丹。皆異譯之字也。西域記曰:「翻摩訶支那為大漢國,或謂日出東隅,其色如丹。故云震旦真丹者,此皆訛說。今謂神丹者,唯借其音耳。」
真生二門 (名數)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也。
真弘決判 (術語)真宗就自力迴向之念佛真門與他力信心之念佛弘願而廢力真假也。
真如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於金剛經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後簡依他。或真以簡有漏非虛妄故,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探玄記八曰:「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後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後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觀曰:「此心即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論註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教行信證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雜阿含經二十一曰:「以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
一真如 (名數)一真法界無差別也。起信論所謂真生未分之一心是。
二真如 (名數)有種種,一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也。隨無明之緣而起九界之妄法是為隨緣真如,雖隨緣而為妄法,然其真性不變,謂之不變真如。因隨緣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不變真如故,萬法即真如。是華嚴之終教,天台之別教已上所談也。二空真如,不空真如也。真如究竟離染法而如明鏡,是云空真如,真如具一切淨法,如明鏡之現萬象,謂之不空真如。是亦起信論等之說。三清淨真如,染淨真如也。是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之異名,出於釋摩訶衍論三。四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也。眾生所具之真如云有垢真如,諸佛所顯之真如云無垢真如。此為大乘止觀二所說。五在纏真如,出纏真如也。是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之異名。出於起信論疏。六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也。空人我而所顯之真如曰生空真如,空法我而所顯之真如曰法空真如。此為唯識論所說。七依言真如,離言真如也。真如之體,本來離言辭之相,離心念之相,是云離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說而顯其相,是云依言真如。是亦起信論所說。八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也。是依言真如離言真如之異名。探玄記等所說。九相待真如,絕待真如也,是亦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之異名。華嚴大疏鈔所說。
三真如 (名數)一無相真如,謂諸法之體,無遍計所執之虛相也。二無生真如。謂諸法因緣生故無實生也。三無性真如,謂諸法之真體,言亡慮絕,故無妄情所執之實性也。此三真如依唯識論所說之三無性而立。三無性。【又】一善法真如,謂真如隨緣為善法也。二不善法真如,謂真如隨緣為不善法也。三無記法真如,為真如隨緣為無記法也。出於雜集論。
七真如 (名數)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之實性也。二實相真如,謂顯於二無我之實性也。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之唯識實性也。四安立真如,謂苦諦之實性也。五邪行真如,謂集諦之實性也。六清淨真如,謂滅諦實性也。七正行真如,謂道諦之實性也。流轉安立邪行之三真如不通於佛,又實相唯識清淨之三真如為根本智之境,餘四者為後得智之境。是約於詮門以義說而說為七,若廢詮而論如之體則七即一如也。見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唯識論八。
十真如 (名數)菩薩十地所得之十真如也。一遍行真如,此真如為我法二空所顯,一法無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勝真如,此真如具足無邊之德,於一切法為最勝,故名最勝。三勝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極為殊勝,故名勝流。四無攝受真如,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執等之依所取,故名無攝受。五無別真如,此真如無差別之類,非如眼等之有異類,故名無別。六無染淨真如,此真如本性無染,非後方為淨,故名無染。七法無別真如,此真如多數法種種安立無別異,故名法無別。八不增減真如,此真如離增減之執,非隨淨染而有增減,故名不增減。又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以若證得此真如已,現身相現國土自在故也。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於無礙解得自在,故名。十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於一切神通之作業陀羅尼定門,皆得自在,故名。真如之性,實無差別,今隨勝德而假立十種。菩薩於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然猶未圓滿,故為使圓滿後後建立之。見唯識論十。
圓教十真如 (名數)以前之十真如,是別教之義也。圓教之十真如,為法華所說,唯佛與佛乃能窮盡諸法實相如是等十如是之法也。故十如是與十真如,名義相同。天台謂之無作之無作,真言謂之真如十界。理趣釋釋上下十峰之金剛智處中表如來之十地十真如十法界者即是也。即身成佛義釋十界中,列地獄等十界,亦與天台同。是如佛性論之假真如釋,故名真如。見菩提心義四。
十二真如 (名數)又名十二無為,十二空:一真如,二法界,界者所依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所也。三法性,是乃諸法之體性,故曰法性。四不虛妄性,對於諸法有為之虛妄性而云不虛妄性。五不變異性,對於諸法之生滅變異而云不變異性,六平等性,對於諸法之差別不同而云平等性。七離生性,離生滅故云離生性。八法定,法性常住,故云法定。九法住,諸法住於真如之法位,故云法住。十實際,是為諸法性真實之際極,故云實際。十一虛空界,以喻理體之周遍法界,故云虛空界。十二不思議界,理體絕言思,故云不思議界。見大涅槃經。
真如海 (術語)真如法性具無量之性功德,故云海。起信論歸敬頌曰:「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觀經玄義分歸敬頌曰:「歸命盡十方,法性真如海。」
真如都 (術語)真如為諸佛之證處,故云都。依隨緣真如之義,吾等眾生由本覺真如之都而流出,輪迴於六道也。但是乃天台別教教道方便之所談,非圓教證道之實說也。無始無明
真如三昧 (術語)觀真如無相之理,而除妄惑之禪定也。起信論曰:「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真如隨緣 (術語)隨緣真如隨無明之染緣而生九界之妄法也。
真如不變 (術語)與不變真如同。真如
真如內薰 (術語)真如之法性由內部而感化也。真如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淨心,諸佛之法身也。此法身在內薰其妄心,又諸佛之報化二身垂教法由外薰之,配之於三大,則真如法身為體相二大,報化二身為用大。依此內外之二薰,眾生漸生厭求之菩提心也。一切皆成佛之義,依之而成。起信論曰:「真如薰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薰習,二者用薰習。自體相薰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是體相薰習),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性(是用薰習),依此二義常恒薰習。以有薰習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真如法身 (術語)不空真如具無量之功德法,故云真如法身,又法身之體,真實如常,故云真如法身。
真如緣起 (術語)四種緣起之一。緣起
真如實相 (術語)真如與實相,同體異名,約於假諦之妙有而曰實相,約於空諦之一如而云真如。此二不二之中道云法界。但真如有不變隨緣之二義。又實相其實為三諦之總名,故真如實相通於空假中也。觀佛三昧經曰:「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往生要集中本曰:「色即是空,故謂之真如實相。空即是色,故謂之相好光明。」
真如相迴向 (術語)十迴向之一。
真如寂滅相 (術語)真如之體離一切之妄染,謂之寂滅相。是十真如之無染真如也。
真色 (術語)如來藏中之色,即於真空之妙色,是云真色。依此真善妙色稱為法身有相。楞嚴經三曰:「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真因 (術語)真實之正因也。教行信證三本曰:「證大涅槃之真因。」
真妄 (術語)一切諸法有真妄之二。隨無明之染緣而起之法為妄,隨三學之淨緣而起之法為真。又因緣生之生,總為不實,故為妄法,不生不滅之真如真實,故為真法。
真妄二心 (名數)第九之菴摩羅識,為自性清淨心,是真心也,第八已下之八識總為無明所起之妄心也。楞伽經以海水與波浪喻之。海水常住不變,是為真,波浪起滅無常,是為妄。分之則為四心:一唯真心,真生不二之一心也,是唯為諸佛如來之心。二唯妄心,無明所起之八識心也,是唯為外道凡夫之心。三從真起妄心,由真如而緣起之妄心也,是為別教已上之心。別教已下乃至外道凡夫不知此妄心。四指妄即真心,離真心而無妄心,妄心即真心也,是為初地已上菩薩之心。見名義集六上。
真多摩尼毫相印 (印相)又云如來毫相印。以左手作拳,置之眉間也。見大日經密印品。
真言 (術語)梵語曼怛羅Mantra。是如來三密之隨一語密也,總謂法身佛之說法。假令經中有顯言,而其聲名句文以大日如來之秘密加持為體性,故總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鈔一曰:「釋曰:密宗一一文言無非字門,秘密加持而為體性。雖有顯言,從宗體俱屬秘藏。」別云陀羅尼。譯云總持。又云秘密號,密言,密語。又云咒明。日本東密謂假令依於總門,而真言者限於兩部之大經(此攝一切之真言經)。東密立理秘密教,釋迦所說之法華華嚴楞伽仁王等諸經總說一乘教之真如法性者為真言(四秘密教)。大日經疏一曰:「真言者,梵曰漫怛羅,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龍樹釋論謂之秘密號。舊譯曰咒,非正翻也。」同義釋一曰:「真如語言,故名真言。」是釋摩訶衍論中所說五種言語之第五如義語也。顯教雖謂真如為言語道斷,而依前四種之語則真言即以如義語真如尚說也。然則真語者說真如之語也(是日本台密之義),真實之語也,又真率正直之語也(是日本東密之義),如語者又說真如也。真實如常之語也。此二者對於顯教之假名語而言,不妄者誠實不虛之語,不異者決定不二之語。此二者對於凡夫之虛語兩舌而言,大日經疏三曰:「一一真言皆如來妙極之語也。」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曰:「夫真言陀羅尼宗者,一切如來秘奧之教。」秘藏記本曰:「真言者,如來真實言無虛妄,故曰真言。」金剛壽命經略讚曰:「不空三藏云:於真言密教中說如是四種,名陀羅尼真言明。」大日經二曰:「一切法界力,隨順眾生,如其種類,開示真言教法。」同經疏七曰:「如來一切言說無非真言故。」又曰:「一一聲字即是入法界門故,得名為真言法教也。至論真言法教,應遍一切隨方諸趣名言,但以如來出世之始跡於天竺,傳法者且約梵文作一途明義耳。」而顯教諸宗依印度古來相傳以為梵語係大梵天創造者。然密教就之立三重之秘密釋以解之。第一秘密釋大日如來說之,大日如來於色究竟天成道,始於此說阿字之言,後梵天降世說之,世人不知其本以為梵天創造也。第二秘密中之秘釋阿字自說之。第三秘秘中之秘釋,真如理智自說之。大日經供養疏下曰:「問:誰說阿字?答:秘密釋毘盧遮那佛說本不生故,二秘中秘密釋阿字自說本不生故。秘秘中秘釋,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覺本不生故。」大日經一曰:「此真言相非一切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隨喜。何以故?是諸法法爾如是故。若諸如來出現,若諸如來不出現,諸法法爾如是住,謂諸真言真言法爾故。」同疏七曰:「此真言相,聲字皆常。常故不流,無有變易。法爾如是,非造作所成。」東密依此文謂梵文本有常住也。愚案密教之宗意由本不生言之,故一切諸法,悉為本有常住,不獨梵文,即漢語和語,亦皆本有常住。然東密諸師獨於梵許本有常住,餘以為人為之妄作何也(秘藏記鈔等)?余私解之,有二義,一據本不生之理言之。依此義則一切諸方諸趣之言語亦得謂為本有常住。一由如來於印度出世,假梵文說諸法不生言語不可得等之深義,稱其深義之本有常住。依此義則其義理本有常住,梵文獨言為本有常住。是密教所謂法門身,餘宗所謂法言,豈得為人造耶?【又】於顯教稱讚佛菩薩之言教,謂之真言。安樂集上曰:「採集真言,助修往益。」五會法事讚曰:「三世諸佛誠諦之真言。」教行信證序曰:「誠哉攝取不捨真言,超世希有正法。」
五種真言 (名數)一如來說,二菩薩金剛說,三二乘說,四諸天說,五地居天說,謂龍鳥修羅之類也。又通前三種名為聖者真言,第四名為諸天眾真言,第五名為地居天者真言,亦可通名為諸神真言,但有淺深相違耳。見大日經疏七。
真言三字 (名數)古德云:真言有三種:多字,一字,無字也。無字者,圓覺無相之理。此理秘密也。一字者,種子也。多字者,佛頂陀羅尼等也。
真言八種義 (名數)一真如性一體之義。所謂無生無滅,無來無去,離言離相,言語道斷,心行寂滅,本來淨故也。二隨想流出相成之義。以性淨故,應化相應之義也。三加被護念之義。以四種不可思議力故,所謂業力佛力真言力藥力等護念成熟也。四隨諸眾生所求不同之義。本願如神藥隨服應念成就故也。五慈悲義。慈悲證此法故。六以佛願度有情之義。隨心應像故也。七以諸菩薩度有情之義。八一切諸佛不思議之義。真言不思議力。亦成無上不思議之果故也。見慈氏軌上。
七番真言 (名數)一大日,二四波,三四佛,四十六尊,五內供,六外供,七四攝。
真言心 (術語)謂阿之一字也。是為一切真言之中心,由此而一切之真言流出,故云心。大日經五曰:「所謂阿字者,一切真言心,從此遍流出無量諸真言。」疏十七曰:「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栗[馬*太]之心,即是真實心也。」
真言宗 (流派)聖位經曰:「真言陀羅尼宗者,一切如來秘奧之教,自覺聖智修證法門。」依之而稱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說之號也。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經之法相品,三論宗依所依之論數,天台依所依之住所,華嚴宗依所依之本經,皆是末學人為之立名。真言之名,為約於三密中語密之名,約於語密者,以三密中普利益人之語密最為廣大故也。就本宗之傳來而論。大日如來越三世之一時,於色究竟天之法界心殿,對金剛薩埵等從心流出自內證之內眷屬,為自受法樂說大日經,又於真言宮殿說金剛頂經,金剛薩埵結集之(日本台密謂阿難亦預之)。其後釋迦佛滅後約八百年頃,龍猛(龍樹)菩薩咒七個白芥子投之,開十六丈(表示金剛界之十六菩薩)南天之鐵塔,親從金剛薩埵傳受兩部之大經(台宗云大日經於塔外由文殊菩薩傳受),而龍猛傳之於龍智,龍智保壽至七百歲,授大經於善無畏,善無畏老齡七十九,攜大日經及蘇悉地經於唐玄宗開元四年丙辰來長安,開元十二年譯蘇悉地經三卷,十三年譯大日經七卷,沙門寶月譯說之,沙門一行筆授之,且作其疏。而金剛頂者,龍智授之金剛智,金剛智授之不空。金剛智齎十萬頌之金剛經,伴年少十四之不空,開元八年來長安,不幸於海上逢暴風,投其經本於海中。開元二十九年,金剛智入滅,天寶元年,不空還南天竺,逢龍智,復受十萬頌之大本,於天寶五年歸唐,同十二年,譯出教王經十卷。吾國真言宗於是大盛。不空門下有含光,慧朗,慧果。含光慧朗,法統不盛。慧果門下有義明,義圓,惠日,惠應,義操,及日本之弘法。義操門下有義真,海雲,法全。惠應門下有文[王*密]。義真門下可攷者,惟日本之圓仁等。法全門下有造玄,而日本之圓仁等亦就學焉。法全以後,真言遂衰。宋代雖有法賢,施護,法天等,譯出密部經論,而無足見者。元世發思八出,乃唱變態的密教,即今西藏之紅衣派喇嘛教是也。而日本自弘法學成回國,密教大盛。至於今不衰。三國佛教略史曰:「真言宗者,依秘密真言為宗,故名。此宗弘傳由來,以大日如來為秘密教主。大日如來於法界心殿開示兩部之秘密,金剛薩埵親受灌頂職位,是為真言秘密第二祖。薩埵承持秘法,待人傳弘。及龍樹菩薩開南天鐵塔,親禮薩埵,受傳法儀軌,是為第三祖。龍樹傳之龍智菩薩,為第四祖。龍智壽七百歲,授之金剛智三藏,為第五祖。三藏該通大小,總持顯密。來於長安,傳弘密教。亦為支那傳密宗之第一祖也(善無畏雖先來,未開宗立教,無有承者,故不入列祖之數)。時不空三藏年甫十四,從金剛智來,能通漢語,與智共譯經。三十七歲,還天竺,更遇龍智菩薩受瑜伽秘密法,是為第六祖。亦支那之第二祖。天寶五年,再來京師,大譯經論,總出七十七部一百一卷。漢地密教之盛者,三藏之力也。三藏門下惠果等八人為上首,並弘傳三密之妙法。(中略)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之義。三密者,手結印契,口誦陀羅尼,心觀阿字本不生之理是。」
真言宗八祖 (名數)一大日如來,二金剛薩埵,三龍猛,四龍智,五金剛智,梵云縛曰羅菩提,六不空,七惠果,惠果以下,吾國未聞有繼之而為祖者。日本則以空海繼之而為八祖。諸宗中以如來加列祖中者,僅真言教而已。且顯教相承,僅為法之相承,不問年代之相去。密教之相承,乃以親就師受灌頂為限,故謂之血脈。
真言師 (雜名)依真言宗之法作加持祈禱者也。
真言花 (修法)以真言加持花而奉獻之,云真言花。蘇悉地經一曰:「以真言花當奉獻之。」
真言乘 (術語)又曰神通乘。乘真言之教法而到佛地,故云真言乘。喻其迅速,故云神通乘。秘藏寶鑰中曰:「密教者,自性法身大毘盧遮那如來,與自眷屬,自受法樂故,所說法是也。所謂真言乘者是也。」
真言教 (術語)真言陀羅尼之教法,阿乃至訶等也。大日經二曰:「秘密主,以要言之,諸如來一切智智,一切如來自福智力、自願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隨順眾生如其種類開示真言教法。云何真言教法?謂[8740](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中略)[8770](訶)字門一切諸法因不可得故。」
真言智 (術語)智中之智,無過於此之智也。大日經五曰:「解秘中最秘,真言智大心,今為汝宣說。」疏十七曰:「真言智者,謂智中之智無上無過也。」
真言趣 (術語)趣,又云道。即如六趣六道。真言具其差別之德,故云真言趣。大日經五曰:「自真言道,以為標幟,圖具曼茶羅,如本尊相應。」大疏十七曰:「趣,謂如六趣等,此是真言趣兼曼茶羅。如本尊相應者,如本尊有如是法我亦有之,故云具也。」
真言王尊 (雜名)大日如來之尊稱也。
真言法教 (術語)真言教
真言秘宗 (流派)又曰真言密宗。真言秘密之宗教也。所謂真言宗是。
真言秘密 (術語)真言為如來三秘密之隨一語秘密,故云真言秘密。秘密者,非言秘不示人也,謂法佛之三業幽奧深妙,非等覺之菩薩,不能窺知之,故云秘密。又在凡夫,為迷情隱覆,不能發願,故云秘密。
真言藏家 (流派)真言宗以真言藏為所依,故對於他家名為真言藏家。真言藏為六波羅蜜經所說五藏中之第五陀羅尼藏也。二教論上曰:「但真言藏家以此為入道初門。」
真言救世者 (術語)稱阿字也。大疏六曰:「此阿字門為一切真言王,猶如世尊為諸法之王,故曰真言救世者。」
真言陀羅尼 (術語)梵語曼陀羅,譯曰真言,梵語陀羅尼,譯曰總持。其他曰咒,曰明,曰秘密號,曰密語,皆同體異名也。金剛頂分別聖位經曰:「真言陀羅尼宗者,一切如來秘奧之教,自覺聖智修證法門。」
真言陀羅尼宗 (流派)是大日如來親授之宗名也。真言宗
真佛 (術語)報身佛對於化身佛謂之真佛。又謂無相之法身。無量壽經曰:「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臨濟錄曰:「真佛無形,真法無相。」
真佛子 (術語)別教菩薩,始到初地,即證我法二空之真如,故謂為生於如來家之真佛子。唯識述記九末曰:「紹繼佛種,令不斷絕。乃至般若證真法界,名於中生,名真佛子。」
真佛頌 (書名)虛堂和尚作。
真身 (術語)諸佛二身之一。二身
真身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第九,觀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佛身也。
真妙 (雜語)真實微妙也。教行信證行卷曰:「稱名則是最勝真妙勝業。」
真我 (術語)對外道凡夫之妄我,謂涅槃之我德云真我。以涅槃所具之八自在,是真實之我故也。大藏法數十二曰:「我者自在無礙之謂也。然有妄我真我,若外道凡夫,於五蘊身強立主宰執之為我,乃是妄我。若佛所具八自在稱為我者,即是真我,故名我德。」【又】對佛教之俗我(即假我),謂外道凡夫所執之實我云真我。俱舍論三十曰:「故佛說正法,如牝虎銜子。執真我為有,則為見牙傷。撥俗我為無,便壞善業子。」
真形 (雜語)真實之形體也。謂佛之無相真身。臨濟錄引傅大士之頌曰:「有身非覺體,無相乃真形。」
真見道 (術語)於見道位起無漏根本之無分別智,悟唯識真如之理也。
真法 (術語)真如實相之法也。華嚴經十六曰:「正覺遠離數,此是佛真法。」臨濟錄曰:「真佛無形,真法無相。」教行信證行卷曰:「至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
真法界 (術語)法界絕虛妄,故云真法界。唯識述記九末曰:「般若證真法界。」
真法供養 (術語)真實之法供養也。法華經藥王品言,藥王菩薩往昔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時,燒身供養日月淨明德如來時,諸佛同時讚之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天台大師於普賢道場修法華三昧至此是真精進之句豁然大悟。
真金山 (譬喻)譬佛身之有光明也。十住毘婆沙論五曰:「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
真金像 (術語)如來之身色如真金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像。」
真金色相 (術語)如來三十二相之一。三十二相
真空 (術語)小乘之涅槃也。非偽故云真,離相故云空。是無一物之偏真單空也。行宗記一上曰:「真空者即滅諦涅槃,非偽故真,離相故空。」【又】真如之理性離一切迷情所見之相,故云真空。即起信論所明之空真如,唯識所說之二空真如,華嚴所說三觀中之真空觀是也。【又】對於非有之有為妙有,謂非空之空曰真空。是大乘至極之真空也。
真空觀 (術語)華嚴宗所立三觀之一。三觀
真空妙有 (術語)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謂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謂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緣起之諸法宛然,以妙有之故,因果之萬法一如也。濟緣記一上曰:「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
真性 (術語)不妄云真,不變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體也。楞嚴經一曰:「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
真性菩提 (術語)三種菩提之一。菩提
真陀羅 (天名)Kim%nara,一作甄陀羅。緊那羅
真陀末尼 (物名)震多末尼
真宗 (流派)真實之宗旨,是各稱自所信之宗也。又明真如法相實理之宗旨,如云性宗,天台之別教,華嚴之終教已上是也。觀經散善義曰:「真宗難遇。」五會法事讚本曰:「念佛成佛是真宗。」慈恩傳八曰:「臣等夙敬真宗,幸窺天藻。」廣百論釋論曰:「重顯真宗,遺彼餘疑。」教行信證化卷曰:「鈔真宗詮,摭淨土要。」大乘義章一曰:「辨此實性,故曰真宗。」五教章上曰:「四真宗涅槃華嚴等明佛性法界真理等。」
真門 (術語)對方便之教道,稱真實之證道云真門。行願品疏二曰:「總為迷真,故示真門。」教行信證化身土卷曰:「小本唯開真門,無方便之善。」
真明 (術語)真實之明慧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行者雖修觀照,真明未發。」
真知 (術語)真智之知也。釋氏稽古略三曰:「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亡之中道。」
真俗 (術語)真俗為事理之異名,因緣所生之事理曰俗,不生不滅之理性曰真。故有空中或空假中之三者為有,又以假為俗,空中為真。而是為相對之名,故依相對而生重生之真俗。遂至為世出世或在家出家之異名。二諦
真俗不二 (術語)天台別教,華嚴終教以上,真如隨緣為諸法,諸法即真如也。是云真俗不二。然是就諸法之實法真如邊,得言不二者。於諸法之當相,不得言真如,故非真不二。天台之圓教或真言之如,性具十界三千之諸法而為真如之諸法,是乃真不二也。
真俗中三諦 (名數)空假中之三諦也。
真要 (術語)真實精要之理也。法華經信解品曰:「說斯真要。」唯識樞要上本曰:「究暢真要。」
真相 (雜語)猶言本來面目也。洛陽伽藍記曰:「修梵寺有金剛,鳩鴿不入,鳥雀不棲。菩提達摩云:得其真相也。」李紳詩曰:「真相有無因色界。」
真亭 (堂塔)禪宗掛亡尊宿真影之小亭也。真亭之製,四柱四宇,其形如亭,四傍皆張薄紗,透徹玲瓏,前檐扁真亭兩字。影前安牌。或言有真影贊辭,自書名則不用牌,喪赴化壇時,此器在龕前扛而進發。見象器箋二十。
真胝 (天名)Cinti,天名。譯曰善思惟。玄應音義四曰:「真胝:胝,作尸切。此云善思惟,是天名也。」
真修 (術語)二修之一。
真乘 (術語)真實之教法也。秘藏寶錀上曰:「作遷慢如真乘寂。」
真堂 (堂塔)禪家安置祖師真影之堂也。見僧堂清規五。
真淨 (術語)謂如來所證之法,真實清淨也。對於二乘之偽,故云真實,無累不脫,故云清淨。法華經如來神力品曰:「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
真淨大法 (術語)是地涌菩薩稱讚法華之語也。天台以此一句證本經明常住。神力品曰:「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世尊曰:(中略)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脫書寫而供養之。」法華玄義七曰:「口唱真常大法,是真是常,略舉二德,我樂可知。而鈍者讀文猶自不覺也。」同釋籤曰:「真是常德,淨是淨德。既有常淨,豈無我樂?故云二德可知。鈍者讀文猶自不覺者,不覺此經具足四德,謬判法華。不明常住,以是而言,古今咸鈍。」
真荼 (雜名)Oan!d!a%la,旃陀羅之訛略。
真教 (術語)真實之教也。教行信證一一曰:「十方稱讚之試誠言,時機純熟之真教。」
真理 (術語)顯教對於有為之事相而謂無為之真如為真理,密教以攝持之義為理,有為之事相各攝持其體而不亂雜,謂之理,指其法之不生謂之真。即是胎藏界之十界曼荼羅也。
真常 (術語)謂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也。楞嚴經四曰:「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真寂 (術語)寂者涅槃也。佛之涅槃對二乘之偽涅槃謂之真寂。因明大疏上本曰:「歸真寂於兩河,餘烈光乎沙劫。」
真假八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有真實之願與方便之願。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之六願為真,十九、二十之二願為假。合成八願。
真智 (術語)又云聖智。緣真如實相之智,云真智。是無緣之緣也。故真智謂為無智。注維摩經序曰:「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淨土論註下曰:「實無相故真智無知也。」
真無量 (術語)佛德無量,故云真無量。是通諸佛而言,若約於彌陀佛而言,則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謂之真無量。真者謂其德不虛妄也。讚阿彌陀佛偈曰:「神力本願及滿足,(中略)稽首歸命真無量。」
真無漏智 (術語)佛菩薩之無漏智對於二乘之無漏智謂之真無漏智。此以二乘不斷法執,不滅所知障,非真之無漏智也。
真等流 (術語)三等流之一。
真善 (術語)善之善者曰真善。延命地藏經曰:「真善菩薩。」又曰:「真善男子。」
真善妙有 (術語)真空妙有之法也。即台家三諦中,假諦之諸法。因之謂法身之色相云真善妙有之色。
真筌 (術語)筌者筌蹄,喻言說也,即真詮是。
真普賢 (菩薩)生身之普賢菩薩也。臨濟錄曰:「[何-可+爾]目前用處,始終不異。處處不疑,此個是活文殊。[何-可+爾]一念心無差別光,處處總是真普賢。」
真發明性 (術語)研練自心,發明本有之真性也。楞嚴經一曰:「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真達羅大將 (天名)十二神將之一。
真詮 (術語)詮者,顯也。顯真理之文句云真詮。宗鏡錄二十六曰:「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俱舍頌疏一曰:「咀以真詮,狎以蘭室。」
真道 (術語)真實之道也。瞿醯經下曰:「我行真道,何用咒術事耶?」
真歇了 (人名)丹霞涼禪師法嗣,真州長蘆真歇清了禪師也。見五燈會元十四。
真解脫 (術語)斷一切煩惱障而證得佛之涅槃也。離縛云解,自在云脫。佛之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今就解脫之一德謂之解脫。又二乘之解脫,住於涅槃,故非真解脫。佛以大悲之故不住於涅槃,又以大智之故不住於生死,即為不住涅槃,故云真。涅槃經四相品曰:「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唯識論一曰:「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同述記一本曰:「解謂離縛,脫謂自在。」
真實 (雜語)法離迷情,絕虛妄,云真實。大乘義章二曰:「法絕情妄為真實。」法華經寶塔品曰:「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真實行 (術語)十行之一。
真實明 (術語)稱佛之智慧光,云真實明。是三德中般若之德也。贊阿彌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覺。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
真實身 (術語)魏書釋老志曰:「諸佛法身有二種義:一者真實,二者權應。真實身者,謂至極之體,妙絕拘累,不得以方處期,不可以形量限,有感斯應,體常湛然。權應身者,謂和光六道,同塵萬類,生滅隨時,修短應物,形由感生,體非實有,權形雖謝,真體不遷,但時無妙感,故莫得常見耳。」案此說明佛生非實生,滅非實滅也。
真實性 (術語)圓成實性三義之一。
真實義 (術語)諸法真實之義有四種:一世流布真實義,世間之法,悉同其名,眾生見地即言是地,見火即言是火,終不言是水是風,乃至見苦終不言樂,見樂終不言苦,是雖於假名立相,然稱認皆同。此為世流布真實義。二方便流布真實義,世間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籌量,隨宜方便,造作經書論議以開導人,此為方便流布真實義。三淨煩惱障真實義,聲聞緣覺是以無漏道破諸煩惱結業,得無礙智,此為淨煩惱障真實義。四淨智慧障真實義,聲聞緣覺得無礙智,未能顯發中道之理,故名智慧障。佛菩薩斷此障中道之理自然顯現,此為淨智慧障真實義。見菩薩善戒經二。
真實際 (術語)又曰真際,實際。真實者,真如也,窮極真如之源底曰真實際。無量壽經上曰:「分別顯示真實之際。」
真實經 (經名)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之略名。
真實不虛 (術語)如來之說法無虛妄也。見般若經十。
真實理門 (術語)法相宗所立二門之一。隨轉理門
真實報土 (界名)由於修業而有報土也。同於實報土。真實信心念佛者往生之土,於真宗謂之真實報土往生,對於諸行往生之淨土曰方便化身土而云。
真說 (術語)真實之說法也。又如來親口之教說也。教行信證信卷曰:「信順諸佛如來真說,披閱論家釋家宗義。」
真境 (雜語)真理之境界也。維摩經序曰:「冥心真境,既畫環中。」
真際 (術語)真言之邊際,即至極之義,空平等之真性也。仁王經上曰:「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維摩經阿[門@(人/(人*人))]品曰:「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楞嚴經一曰:「不能折伏娑毘羅咒,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指。」
真語 (術語)說真如一實之理之語也。又如來隨自意說,毫不為他曲示,故云實語。大日經疏一曰:「真言者,(中略)真語如語。」大集經十曰:「須彌可說口吹動,不可說佛有二語,實語真語及淨語。」金剛般若經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真影 (圖像)真身之影像也。通木像畫像而言,性靈集七曰:「龍猛菩薩龍智菩薩真影等都二十六幅。」教行信證六末曰:「圖畫真影。」又真身之影現也。承遠和尚碑(韻府)曰:「勝緣既結,真影來影。」
真儀 (雜語)真身之儀容也。如云真影,靈像等。
真德不空宗 (術語)十宗之一。
真諦 (術語)二諦之一。真謂真實無妄。諦猶義也。對俗諦言,如謂世間法為俗諦。出世間法為真諦是也。【又】(人名)真諦三藏也。
真諦門 (術語)二諦
真諦三藏 (人名)西印度優禪尼國人,梵稱波羅末陀Parama%rtha。又曰拘那羅陀Gun!arata。梁大同十二年三十餘歲來支那,受武帝好遇,會逢國難,往北齊,赴東魏,流離間,述金光明經,攝大乘論,唯識論等譯,及世親傳等著二百七十八卷。大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寂。歲七十一。
真識 (術語)楞伽經所說三識之一。。【又】離妄念之心識也。即第六識之淨心是。唯識述記一本曰:「淨彼真識,成斯雅論。」
真證 (術語)真實不妄之證據也。如云明證。又真實之證悟也。無量壽經曰:「幸佛信明,是吾真證。」教行信證信卷序曰:「沈自心唯心,貶淨土真證。」
真覺 (術語)佛之究竟覺悟也。別於菩薩之相似覺隨分覺,故云真覺。唯識論七曰:「未得真覺,恒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
真覺寺 (寺名)寺為隋開皇時所建。智者大師示寂於此。
真讀 (儀式)誦大般若經有真讀與轉讀二樣。逐卷誦六百卷之始終云真讀,誦經之初中數行而轉迴經卷,云轉讀。
兼行六度品 (術語)觀行五品之第四。修正觀之外兼行布施等六度之位。五品
兼利 (術語)自他兼利也。無量壽經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止觀五上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
兼但對帶 (術語)天台之名目。五時中,前四時之說相也。第一之華嚴時圓教兼別教而說,故云兼,第二之阿含時,但說藏教,故云但,第三之方等時,藏通別圓之四教,彼此對望而說,故云對,第四之般若時,圓教挾對藏通別之三而說,故云帶。玄義一上曰:「當知華嚴兼,三藏但,方等對,般若帶。此經無復兼但對帶,專是正直無上之道,故稱為妙法也。」
退大 (術語)退失大乘,墮於二乘也。如舍利弗遇乞眼婆羅門退大乘以至今日。
退凡下乘率都婆 (堂塔)在天竺靈鷲山之二基石塔也。頻毘娑羅王所建。西域記九曰:「宮城東北行十四里,至鷲峰,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頻毘娑羅王為聞法故,發興人徒,由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編石為階,廣十餘步,長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率堵婆,一云下乘,王至此徒行以進。一云退凡,即簡凡人不使同往。」
退沒 (術語)由上地墮落於下地,樂地墮落於苦處也。往生論註上曰:「空過者,退沒者。」往生要集上本曰:「上二界中,雖無如此之事,終有退沒之苦。」
退法阿羅漢 (術語)六種阿羅漢之一。最鈍根之羅漢,一旦證羅漢果後時逢惡緣退沒自果者。
退屈 (術語)菩薩修行有可生三種退屈心之難關。三退屈。唯識論九曰:「修勝行時有三退屈。」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令生退屈。」
退座 (雜語)法會佛事等式終了後,各歸於寮舍也。
退道聲聞 (術語)四種聲聞之一。聲聞
退轉 (術語)言既退失所修證而轉變其位地也。法事讚曰:「五濁修行多退轉,不如念佛往西方。」法華經序品曰:「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迷人咒 (雜名)外法有使人迷亂之咒法。五分律二十六曰:「諸比丘學迷人咒。佛言:不聽,犯者偷蘭遮。」
迷子 (譬喻)迷子手執金錢,彷徨困苦,以譬凡夫具菴摩羅識之佛性流浪於三界也。金剛三昧經曰:「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不充足。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錢心大歡喜,而謂得錢。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善男子!菴摩羅者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既非入,昔迷故非無,今覺故非入。」
迷心 (術語)轉倒事理之妄心也。楞嚴經十曰:「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大日經一曰:「云何迷心?謂所執異,所思異。」大乘入道章下曰:「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迷生 (術語)迷之眾生也。寄歸傳二曰:「俯視生涯,是迷生之牢獄。仰睎寂岸,為悟寂之虛關。」
迷妄 (術語)闇於事理云迷,虛而無實云妄。唐華嚴經四曰:「眾生迷妄具眾苦。」仁王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謂迷妄之心。」
迷企羅 (異類)Mihira,藥師經所說十二神將之一。無翻名。
迷沒 (術語)言迷情沒在非理也。無量壽經上曰:「迷沒於瞋怒。」
迷伽室利 (人名)Meghas/ri,譯曰德雲。比丘名。五十三知識之一。探玄記十八曰:「梵云迷伽室利。迷伽,此名雲。室利,此云德。順彼應名德雲。」
迷事 (術語)無明有迷事與迷理之二,不達緣起之諸法,云迷事。行事鈔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諦故,迷理者障真諦故。」
迷岸 (雜語)謂入於迷惑之路也。梁簡文帝文曰:「是以背流知反,迷岸識歸。」
迷乳 (譬喻)盲人不知乳色,譬說於涅槃經。乳色。義楚六帖七曰:「迷乳之色既分,迴天之醉俄醒。」
迷怛羅 (界名)又曰毘陀羅。譯曰起屍鬼。毘陀羅
迷底履 (菩薩)Maitreya,舊稱之彌勒也。瑜伽論記五曰:「梵音迷底履,此云慈氏。即族性,名字阿氏多(Ajita),此云無勝。舊曰彌勒,阿逸多,並訛也。」彌勒
迷津 (術語)迷之境界,即三界六道也。西域記序曰:「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覺於迷津。」明神宗續入藏經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覺海。」
迷界 (術語)迷之境界。謂為煩惱所繫縛而流轉於三界之眾生界也。
迷悟一如 (術語)迷無自性,無自性故為空,既無迷,何有悟,迷空也?悟亦空也,空體一,謂之一如,是為空宗之義。又迷如冰,悟如水,迷悟同體,謂之一如,是為性宗之義。
迷悟因果 (術語)迷與悟之因果也。就四諦之法而言,迷妄之因為集諦,其果則苦諦也。證悟之因為道諦,其果則滅諦也。
迷倒 (術語)迷心轉倒事理也。唐華嚴經四十九曰:「菩薩離迷倒。」有部毘奈耶四十七曰:「遂使心迷倒。」釋門歸敬儀上曰:「識心迷倒,三毒常纏。」
迷情 (術語)迷惑轉倒之情念也。凡夫不能認識萬有之實相,執有為無,計虛妄之假相為有,妄念不絕也。轉變無常不可依,譬如夢。
迷執 (術語)轉倒事理云迷,迷情之思云執。成唯識十曰:「愚夫迷執於境,起煩惱業。」六妙法門曰:「種種橫計迷執諸法,輪迴六趣。」
迷途 (界名)迷之境界也,三界六道是也。菩提心論曰:「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
迷理 (術語)無明有迷事迷理二。闇於法性之真理云迷理。迷事
迷惑 (術語)謬於事理云迷,不明事理云惑。唐華嚴經五曰:「觀佛神通境界無迷惑。」法華經方便品曰:「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教行信證三末曰:「沈沒於愛欲廣海,迷惑名利之大山。」
迷境 (術語)迷之境界,三界六道之內也。
迷黎麻羅 (雜語)眼目之迷亂也。碧巖五十一則評唱曰:「眼目迷黎麻羅。」種電鈔六曰:「借瞇[目*黎][目*麻][目*羅]之音也。瞇,訂正篇海:綿兮切,音米,眇目也。[目*黎],字彙:鄰溪切,音黎,視也。[目*麻],緩視也。[目*麻][目*羅],目無色也。人天眼目宗門雜錄部。嚴頭云:從來眼目彌黎麻羅,且莫亂呈懵袋,今無眼子謂也。」
迷盧 (雜名)蘇迷盧Sumeru之略。舊言須彌山。西域記一曰:「蘇迷盧山,唐言妙高山。舊曰須彌,又曰須彌婁,皆訛略也。」高八萬由旬,故曰迷盧八萬。
迷盧八萬頂 (雜語)須彌山之頂上由海有八萬由旬。以愛師父之恩高也。
迷隸耶 (飲食)Maireya,又作迷麗耶,米隸耶。以果實根莖等所造之酒也。順正理論三十八曰:「迷麗耶者,謂諸根業葉花果汁為前方便,不和麴蘗醞釀,且成酒色香味,飲已惛醉。」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米隸耶酒,謂根莖花果等雜酒。」
逆化 (術語)佛菩薩之善計,化教行邪道之眾生也,如燈光梵志,和須密多女等。
逆流 (術語)須陀洹之譯名,新作預流,舊作逆流。以初背生死之流而入涅槃之道故也。大乘義章十七本曰:「須陀洹者,是外國語。義釋有三:(中略)二隨義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楞嚴經四曰:「今欲逆生死欲流,反窮流根至不生滅。」
逆修 (術語)逆修吾死後之佛事也。又云豫修。灌頂隨願往生十力淨土經曰:「四輩男女,能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習,行菩提道。未終之時,逆修三七。燃燈續明,懸繒幡蓋。請召眾僧,轉誦尊經,修諸福業,得福多不?佛言:普廣!其福無量,不可度量。隨心所願,獲其果實。」釋氏要覽下曰:「豫修齋七。」(按要覽誤本經之三七為生七而為齋七之說)。
逆喻 (術語)謂由果推因,由末究本之喻法。例如大海有本謂大河,大河有本謂小河,小河有本謂大池等。八喻法之一。見涅槃經二十九,三藏法數三十二。
逆順 (術語)又曰違順。違逆真理謂之逆,隨順真理謂之順。又用於各種之意義,如逆流順流,逆緣順緣等。
逆順三昧 (術語)於順逆諸法得自在之禪定。智度論四十七曰:「得此三昧,於諸法中逆順自在。」
逆路伽耶陀 (流派)梵云路伽耶陀Loka%yata,譯曰順世外道。立順世情之教外道名。梵云縛摩路伽耶陀Va%ma-loka%yata,譯曰逆順世外道。又曰左順世外道。反於順世外道而立逆世情之左教之外道名。玄贊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惡答對人。正言路迦耶底迦,云順世外道,逆路伽耶陀者。先云惡徵問人,正言縛摩路迦耶底迦,云左順世外道。執與前乖者,名左順世也。」法華嘉祥疏十曰:「路伽耶陀者,舊云是惡解義。逆路迦耶陀者,是惡論義。注經云:路伽耶陀者,如此間禮儀名教儒墨之流也。逆路伽耶陀者,如老莊玄書絕仁棄聖之例。又言:路伽耶陀,翻為世間行。逆路伽耶陀,此云逆世間行。」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逆緣 (術語)惡事為佛道之緣也。蓋對於佛果菩提則惡為逆緣,善為順緣,對於生死苦果,則善為逆緣,惡為順緣。總之違逆固體之果性者,皆逆緣也。楞嚴經六曰:「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然通常所論之順逆二緣,為對於佛果菩提者,逆佛道之道為逆緣,順佛道之道為順緣。而順逆雖異而其結緣佛道則一也。因之順逆二緣共欲濟度。是佛道之本意也。止觀五上曰:「因緣有逆順,順生死者,有漏業為因,愛取等為緣。逆生死者,以無漏正慧為因,行行為緣。俱損生破惑。」
逆謗 (術語)五逆罪者與誹謗正法者。無量壽經上曰:「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逆觀 (術語)對順觀而云,逆次修觀也。例如觀十二因緣,不依無明,行,識,之次第,而觀老死,病,生,有也。即從果探因也。真言從諸法無因而觀,使歸於本不生,稱為逆觀旋轉。大日經疏第七曰:「若法無因,則諦不可得。若諦不可得,則自性鈍也。若是自性鈍,當知本性寂也。若本性寂,當知無相也。乃至若本不生,當知無因也。」
跡化 (術語)對於本化之稱。法華經有本跡二門之教化,後之十四品云本化,前之十四品云跡化。見本跡二門條。
跡本 (術名)法華之跡門本門也。法華玄義七曰:「又以此華喻佛法界跡本兩門。」
跡佛 (術語)謂跡門之佛也。
跡門 (雜名)本跡二門之一。
跡門開顯 (術語)與開三顯一同。開顯
送亡 (儀式)送亡者於葬場也。葬法
送葬 (儀式)葬法
送羹飯 (雜語)暌車志曰:「有巫送鬼,自持咒前行,令一童擔羹飯。既行,童覺擔漸重,至不能任。巫曰:此冤鬼,難送也。」
追修 (儀式)為死者修功德也。
追善經 (儀式)為追善讀經也。追善為追薦之俗字。
追善供養 (儀式)為先亡者之冥福,存在者之供養也。
追福 (術語)為死者修功德而追薦也。優婆塞戒經曰:「若父喪已墮餓鬼中,子為追福。」北史隋文獻皇后傳曰:「上為立寺追福焉。」追薦
追薦 (儀式)又曰追善。追薦者為死者追薦福之義,追善者為死者追修善事之義,追薦為典語,追善為俗字。又曰追福,追修,追嚴等。盂蘭盆經宗密疏上曰:「逐搜索聖賢之教,虔求追薦之方。」梵網經下曰:「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又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曰:「命終之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願亡者神使生十方無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
追薦七分獲一 (雜語)佛說追薦之福,七分之,死者獲一分,餘悉屬於作者也。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曰:「普廣菩薩,復白佛言:又有人不信三寶,不行法戒,(中略)卒得病苦,緣此命終。或墮在三塗八難之中受諸苦惱,無有休息,父母兄弟及諸親族為其修福,為得福不?佛言:普廣!為此人修福者七分之中為獲一也,何故爾乎?緣其前世不信道德故,使福德七分獲一。」
追嚴 (修法)為天子行追薦之佛事也。嚴者莊嚴功德之義。希叟雪竇錄曰:「大行追嚴上堂。」
逃禪 (雜語)逃禪。猶云逃墨逃楊。杜甫詩曰:「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王嗣奭云:醉酒而悖其教,故曰逃禪。後人以學佛者為逃禪,誤。見訂[言*為]雜錄。
翅由邏 (物名)Keyu%ra,又曰枳由[打-丁+羅],吉由羅。譯作瓔珞。可洪音義五下曰:「翅由邏,亦云枳由[打-丁+羅],亦云吉由羅,此譯云瓔珞。」
翅舍欽婆羅 (人名)Kes/akambala,十外道之第五。譯曰髮衣。外道著此衣也。四分疏飾宗記七末曰:「翅舍欽婆羅,此云髮衣也,此外道著此衣也。」
翅夷羅 (衣服)鳥毛所作之衣也。四分律同宗記三末曰:「翅夷羅衣,鳥毛作衣也。」
起尸鬼 (異類)毘陀羅法所用之鬼名。菩薩戒疏咸註中曰;「毘陀羅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屍令起。謂使鬼去殺人。」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毘陀羅及吉遮
起止處 (雜語)糞處也。即便所。象器箋二曰:「起止處者,正屙糞之處也。毘尼母經云:上廁有二處:一者起止處,二者用水處。用水處坐起褰衣,一切如起止處無異。」
起世經 (經名)十卷。隨闍那崛多譯。與起世因本經同本異譯。
起世因本經 (經名)十卷,隋達摩笈多等譯。與長阿含經中起世經,佛說樓炭經,起世經同本。品次稍異。說世界之形狀者。
起行 (術語)謂往生之行也。善導觀經疏三所謂「眾生起行,口常念佛,佛即聞之,」是也。
起死人咒 (修法)咒新死之屍令起,以殺害所怨者之魔咒也。毘陀羅。五分律二十六曰:「諸比丘學起死人咒。佛言:不聽,犯者偷蘭遮。」
起信論 (書名)大乘起信論之略名。馬鳴菩薩作,有二譯:一梁真諦譯一卷,二唐實叉難陀譯二卷。為使起正信,說大乘之極理者。
起信論義記 (書名)七卷,附別記一卷,唐釋法藏撰。據清楊文會言:藏內賢首疏五卷,圭峰刪削頗多,人皆病其割裂。近年求得古逸內典於日本,內有起信論義記,仍不免為日本僧徒割裂之病。求之數年復獲藏公原文,讎校再三,重加排定,併刊別記,以成完璧。日本南條文雄與余友善,此記賴以得之。云云。
起信註疏 (書名)大乘起信論疏之異名。四卷。唐宗密,取義記注本論者。稍有撮略。
起信論疏筆削記 (書名)二十卷。宋子璿,解宗密之註疏者。
起信論裂網疏 (書名)六卷,明釋智旭述。其自序曰:「此大乘起信論,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諦譯,一是唐實叉難陀譯。二譯對閱,唐本更為文顯義順。但舊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專,敬以鬮決於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殫一隙微明,剖盡兩宗迷執,名之為裂網疏云。」
起信論直解 (書名)二卷,明釋德清直解。其自序曰:「賢首舊疏,科釋最為精詳。加之記文浩瀚,學者望洋,杳莫可究。余就本疏少刪其繁,目為略疏。業已刻雙徑,率多尊崇。頃念法門寥落,講席荒涼。(中略)山居禪悅之暇,因祖舊章,率意直注本文。貴在一貫,不假旁引枝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義,了然畢見,如視白黑,足有便於初學。」
起信論疏會閱 (書名)十卷,清釋績法編。戴京曾敘曰:「慈雲伯亭法師者,疏十經,註五教,洵賢家之標指也。與余為方外交,因請其會通,不暮年而纂成。余閱之,見其宜分宜屬,根枝不紊。或合或離,函蓋相投。云云。」案此書卷首列名,唐西京沙門法藏述疏,終南草堂沙門宗密錄註,宋秀州長水沙門子璿修記,清錢塘慈雲沙門續法會編,順天府府丞戴京曾閱定。義記未至中國前,此書為最善。
起信論科注 (書名)清桂念祖註。黃家玨曾序之曰:「吾江桂伯華居士,特發大心,欲使新發意菩薩速知法要,乃取義記中科與疏記析而為二。其銷文者雙行夾註於逐句之下,而以小科錄於其旁,科較大者出格錄之。又大者別作一行,分別開列,瞭如指掌。云云。」
起信論三疏 (書名)慧遠義疏二卷,元曉疏二卷,法藏義記二卷,稱之為起信三疏。
起信二門 (術語)起信論說明眾生心時,別為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心真如門為眾生心本體的方面之說明,心生滅門為眾生心現象的方面之說明也。
起者 (術語)有我見之人,計度自能起罪福,故名起者。十六神我之一。見大乘義章六。
起骨 (儀式)收遣骨來安置寢殿為佛事云安骨,其後入塔時為佛事云起骨。敕修清規尊宿靈骨入塔曰:「鳴鐘眾集,都寺上香畢,請起骨佛事,送至塔所,請入塔佛事。」
起單 (術語)禪僧離寺而去也。以小紙片題眾僧之名各貼於位上之壁謂之單,有單之位,即席,謂之單位。起單者自其單位起身也。碧巖七則評唱曰:「便起單渡江去。」
起滅 (術語)事物之生與滅也。因緣和合則生起,因緣離散則滅謝。維摩經問疾品曰:「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但法起,滅但法滅。」圓覺經曰:「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華翳。」
起業相 (術語)依惑造種種之業也。六麤相之一。見起信論。
起盡 (術語)與始末同。文句一上曰:「古講師,但敷弘義理,不分章段。若純用此意,後生殆不識起盡。」
起請 (術語)起神祇或三寶而勸請保證吾言之非偽,謂之起請。但此起請即盟誓,小乘從戒律禁止之。毘奈耶雜事十九曰:「是時六眾,有緣事時,即便引佛法僧寶,而為咒誓。或引鄔波[馬*太]耶,阿遮利耶,而為咒誓。俗生譏恥,時合其宜。然出家本求實語,不應盟誓,若作者得越法罪。」
起請文 (雜名)又曰告文,誓狀等。
起龕 (行事)由家出棺時之佛事云起龕。敕修清規送亡曰:「維那出燒香,請起龕佛事。舉畢,行者鳴鈸,抬龕出山門首。」
剋果 (術語)謂得果也。無量壽經上曰:「求道不止,會當剋果。」又曰:「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剋。」述文贊中曰:「剋者遂也,得也。」
剋終 (術語)剋者必也,期也。由因必得果,故云剋,果為事之修極,故云終。文句三下曰:「果有剋終。」
剋聖 (術語)又作克證。必獲聖果也。歸敬儀曰:「在凡不學,何有剋聖之期?」
剋實 (術語)又作克實。得實義也。取實體也。宗圓記三曰:「夫言體者,有隨名辯體,有克實論體。」
剋證 (術語)又作克證。言必能證得果也。菩提心論曰:「勤修本法,剋證其果。」剋,又作克。華嚴經音義上曰:「克證。爾雅曰:克,能也。」
剋識 (術語)剋者必也,識者記也。有天神必記識人之善惡也。無量壽經下曰:「自然剋識不得相雜。」又曰:「天神剋識,列其名籍。」
准提 (菩薩)與準提同。
准提軌 (經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之異名。
准提經 (經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之異名。
准提觀音 (菩薩)准提
准[月*(弓/一)]觀音 (菩薩)即准提觀音。
准提陀羅尼經 (經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之異名。
准提大明陀羅尼經 (經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之異名。
俵子 (物名)禪林之目。印紙之類也。以小片紙朱印其寺號謂之印紙。見象器箋十六。
俵[貝*親] (雜語)禪林之語。俵者分與之義,分與人之施物云俵[貝*親]。品字箋曰:「俵,俵散也。以應得之物而照人分散為俵。」
倒凡 (術語)顛倒之凡夫。釋門歸敬儀中曰:「無始倒凡,隨情妄執。」
倒合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之一,屬於同喻之過也。設同喻,為證無常之宗,故於聲無常之量為同喻之合作法。視諸所作者皆是無常,應言如瓶。然倒說之,視諸無常者,皆是所作,言如瓶時,反證所作,不證無常。謂之倒合之過。因明入正理論曰:「倒合者,謂應說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而倒說言諸無常者皆是所作。」
倒見 (術語)顛倒之妄見,有四種,常樂我淨是也。無常為常,苦為樂,無我為我,不淨為淨。大乘義章五末曰:「倒者邪執翻境,名之為倒。」
倒我 (術語)我無實體,思有我者,為顛倒之妄見,故云倒我。四顛倒之一。釋門歸敬儀中曰:「凡懷遵承倒我,我我因循,何由得覺?」
倒退三千 (術語)作家之機鋒不可當,倒戈退三千里也。
倒修凡事 (術語)入重玄門
倒懸 (行事)梵語盂蘭盆Ullambana,譯為倒懸。人死,魂魄沈於闇道,有倒懸之苦也。為救此倒懸之苦供養三寶者,即盆供也。玄應音義十三曰:「盂蘭盆,此言訛也。正言烏藍婆拏,此譯云倒懸。按西國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設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懸之苦。舊云盂盆是貯食之器,此言訛也。」新稱之婆拏,即舊稱之盆,皆梵語也。
倒離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之一。屬於異喻之過,設異喻者,為顯無宗,處因亦無,故宜先離宗,次離因,是曰異喻之離作法。蓋於聲無常之量為之,則諸常住者(離無常之宗),視為非所作(離所作之因),應謂如虛空。若倒說,諸非所作者,視為常住,謂如虛空時。則是以非所作之因,成立常住之宗,違異喻之本義,故為倒離之過。
借花獻佛 (雜語)過現因果經,瞿夷寄二花於善慧仙人以獻佛。按元雜劇有借花獻佛語。借當是寄花之訛。今俗用為借他人物以獻客之意。
借別名通 (術語)依台家四教之判,有以別教之名顯通教之義者。是借別而名通也。謂為名別義通亦同。如法相宗明五十地。
借香問訊 (雜語)禪林之上香,有供住持之香者,即先向住持問訊,是為借香問訊,燒香了,復向住持問訊,此為謝香問訊。見象器箋十。
俱尸 (地名)俱尸那之略。城名。拘尸那。文句記四下曰:「熙連河,近俱尸城。」
俱尸羅 (動物)又作拘翅羅,瞿翅羅,鴝鳲羅,瞿師羅,劬師羅。鳥名。譯曰好聲鳥。鶿鷗。鳩夷羅
俱尸那末羅王林 (地名)林名。俱尸那,譯曰茅城。末羅為王之姓。見翻梵語九。Malla。
俱不成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屬於同喻之過。如聲論師對於勝論師謂「聲為常(宗),無質礙故(因),如瓶(同喻)。」瓶非常,又非無質礙法,則使常之宗,無質礙故之因,皆不成立,故謂為俱不成。見因明大疏三下,瑞源記七,三十三過本作法下。
俱不遣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屬於異喻之過。如聲論師對於薩婆多師謂「聲為,宗)無質礙故(因),如極微(同喻),如虛空(異喻)。」薩婆多師謂虛空為常,為無質礙故,所立常之宗,亦不遣,能立之無質礙故之因,亦不遣,故謂為俱不遣。因明入正理論曰:「俱不遣者,對彼有論,說如虛空。」因明大疏下末曰:「即聲論師,對薩婆多等,立聲常異喻如空。」又見瑞源記七,三十三過本作法下。
俱不極成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屬於宗之過名。兼宗之能別不極成與所別不極成之過也。見因明入正理論,同大疏中本,瑞源記四,三十三過本作法。
俱支曩 (地名)舊稱龜玆。國名。見梵語雜名。
俱生 (術語)俱生起之略。與吾生俱起之義。人之惑心之起,有二種,一曰分別起。二曰俱生起。若依邪師邪教邪思惟而起者為分別起。不假此三者對於境自然而起者為俱生起。此中分別起,其惑強,卻易斷,俱生起弱而反難斷。因而於見道先頓斷分別起之惑,次於修道漸漸斷俱生起之惑也。唯識論一曰:「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同述記一末曰:「與身俱起,名曰俱生。後橫計生,名分別起。」
俱生法 (術語)又略云俱生。即同時並生起而不相離之法也。據俱舍論四,諸法中,有決定俱生者。
俱生起 (術語)與俱生同。
俱生惑 (術語)俱生起之諸惑。俱生之我執,俱生之法執,俱生之煩惱障,俱生之所知障等。
俱生神 (神名)與一切人之出生俱生而記人之善惡者。玄奘譯之藥師本願經曰:「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算計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青丘之藥師經古跡下曰:「傳說:本識與身生,故名俱生神。能熏習故,言具書持。表法王故言授與,由業威力,似神相現。」善珠之藥師經鈔下曰:「言俱生神者,若約實而言:神即識,俱生神者,即阿賴耶識,以阿賴耶識是受生之主與身俱時而生,故名俱生。隨諸有情所作罪福皆熏在阿賴耶識中,故言隨其所作乃至皆具書之。」【又】一說藥師經之俱生神,指華嚴經之同生同名二神。六十華嚴經四十五曰:「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如來神變,亦復如是。非諸聲聞所能知見,唯諸菩薩,乃能睹見。」藥師經鈔下曰:「倫法師云:俱生神者,即如淨土三昧經說,同生同名二神,及華嚴等有文也。」
俱有因 (術語)六因之一。俱時有之法,互為因,謂之俱有因。例如地水火風之四大。必四大相依而生者,彼為我之因,我為彼之因,恰如三叉之相依而立。是名俱有因。此法因果同時,故得相對而謂為俱有因。亦得相望而謂為互為果也。四大之中一大為因,則他三大為果,他三大為因,則此一大為果,以互為因者,必互為果故也。其果名稱為士用果。即俱有因之法,互為士用果,互為士用果者,必為俱有因之法也。俱舍論六曰:「若法更互為士用果,彼法更互為俱有因,其相云何?如四大種更互相望為俱有因。」梵Sahabhu%hetu。
俱有依 (術語)同時有依之義。又曰俱有根。成唯識論四曰:「五識俱有所依定有四種:謂五色根六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聖教唯說依五根義,以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順故,第六意識俱有所依,唯有二種,謂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雖五識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聖教唯說依第七者,染淨依故。同轉識攝,近相順故。第七意識俱有所依,但有一種謂第八識,藏識若無定不轉故。如伽他說,阿賴耶為依,故有末那轉。依止心及意,餘轉識得生。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論說藏識恒與末那俱時轉故,又說藏識恒依染汙,此即末那。」此為唯識家之正義,難陀,安慧,淨月等所說與之異。
俱有法 (術語)如地水火風之四大種,又如本法與本相,心王與心所,同時並在而為一組織,互不相離者也。俱有因
俱有根 (術語)心心所在同時而為所依之眼,耳,鼻等六根也。俱有依
俱利劍 (異類)龍名。俱利伽羅
俱利伽羅 (異類)Kr!ka%la,又作俱力迦羅,俱哩迦,古力迦,俱哩劍,律迦,加梨加。迦羅迦等。龍名。俱力迦羅,譯曰作黑。迦羅,譯曰黑。即黑色之龍。以此龍纏劍之形,為不動明王之三昧耶形。俱利迦羅龍王經曰:「時不動明王智火大劍,變成俱利迦羅大龍有四支。」不動使者秘密法曰:「於壁上,畫一劍。以古力迦羅王,繞此劍上,龍形如蛇。」立印儀軌曰:「以俱哩迦龍,纏交於劍上。」底哩三昧耶經曰:「畫律迦大蛇,纏劍上,劍圍繞畫火燄。」大日經曰:「俱利劍龍。」勝天般若經曰:「加梨加龍。」玄應音義三曰:「迦梨迦龍,又云迦羅迦龍,此譯云黑龍也。」淨嚴之不動明王瑜伽要鈔曰:「俱力迦羅,作黑之義也。」
俱利伽羅不動明王 (明王)以劍有黑龍圍繞之像為本尊者。是為不動明王之三昧耶形,故標其本體,而稱為不動明王。俱利伽羅王經曰:「俱利迦羅大龍,吞飲利劍,及以四足被繞。」
俱利伽羅大龍勝外道伏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
俱哩迦羅不動真言 (真言)出於四十八使者儀軌。
俱吠羅 (天名)Kuvera,天神名。大日經一曰:「日天月天,龍尊等,及俱吠濫。」同疏二曰:「俱吠羅。」案可與宮毘羅為一。俱毘羅(梵名Kubera者為舊形Kuvera者,新形也)。
俱舍 (術語)Kos/a,又作句捨。譯曰藏,鞘,繭。包含攝持之義。玄應音義十七曰:「俱舍,此譯云藏,則庫藏之總名也。而體是蠶繭,借以喻之也。」同二十四曰:「俱舍,此翻云藏,則倉庫繭鞘之總名也。含藏義,一切以名焉。」大日經疏十四曰:「法界藏者,此藏梵音俱舍,是鞘義也。猶如世間之刀在鞘中,此藏亦爾,故以義翻也。」梵語雜名曰:「藏,句捨。又比吒迦Pit!aka。」
俱舍論 (書名)阿毘達磨俱舍論之略稱。世親作。唐玄奘譯。三十卷。阿毘為對。達磨為法,俱舍為藏。六足發智婆沙等薩婆多部之諸論,名為對法論藏。有攝持與所依之二義,第一義為此論攝持包含彼對法論中之勝義,故名此論曰對法藏。即對法之二字,屬於彼本論,藏之一字,屬於此論。第二義為彼本論乃此論之所依,故名為藏。即三字共為彼本論之名也。然則此論乃全以彼論為所依而造者。故亦全取彼之名為此論之名。在六釋中,全取他名之有財釋也。俱舍論一曰:「攝彼勝義依彼故,此立對法俱舍名。」正理論一曰:「藏或所依,猶如刀藏。」書中舉說有漏無漏之諸法。最末之一卷說無我。俱舍宗所依之論也。各家之註述如下:俱舍論法宗原一卷,唐普光撰。俱舍論頌疏序記一卷,唐法盈修。俱舍論頌疏義鈔六卷,唐慧暉述。俱舍論記三十卷,唐普光述。俱舍論疏三十卷,唐法寶撰,缺卷十二。俱舍論頌釋疏二十九卷,唐圓暉述。俱舍論頌疏記二十九卷,唐遁麟述。俱舍論頌疏卷三十,某補作。
俱舍釋論 (書名)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陳真諦譯。舊譯則稱舊論。
俱舍頌 (書名)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一卷,唐玄奘譯。是俱舍論之本頌也。有六百頌。世親最初造此頌文。宣布之於世,以文義幽深,淺智之人不可解,後作論文解之。即俱舍論也。論中本入本頌。
俱舍宗 (流派)八宗之一。俱舍論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區分有十八部,異論紛紛。如來滅後四百年之初,五百阿羅漢,依健[馬*太]羅國迦膩色迦王之請,結集大毘婆沙論二百卷,由是十八部中薩婆多部之宗義確立。此論為由六足論之義而解釋發智論者。故本宗之大義,集成於此。其後經五百年,世親菩薩出世,初於薩婆多部出家,習其宗義,後學經量部,於自宗有所慊然。遂依大毘婆沙論作俱舍論,間間以經量部之意評破之。故自俱舍論之當意言之,則取捨折衷,為於十八部外出一機軸者,然既依婆沙論作之,攝其要義而無漏(故曰攝彼勝義,見上段俱舍論下),故舉之屬於薩婆多部也。此論在印度稱為聰明論。內外之人共學之。在支那陳之真諦三藏先譯之,稱為俱舍譯論。唐之玄奘更譯之,稱為俱舍論。門人光寶二師各有疏記三十卷。大便學者。
俱舍師 (雜語)以俱舍為宗之師。對於以正理論為宗之正理論師等而言,非指定世親一師之稱呼也。出於俱舍論光記等。
俱舍論註疏 (書名)玄奘門人慈恩寺普光,稟師之說,著俱舍論記三十卷。同門慈恩寺法寶著俱舍論疏三十卷,間駁普光。謂之光記寶疏。學者多以光記為正義。加之以神泰之疏,稱為俱舍三大部。然神泰之疏,今為缺本,僅傳五六卷。其後,唐中大雲寺圓暉,著頌疏十五卷,釋俱舍之本頌。遁麟惠暉二師,各著記釋頌疏。梵本唯有稱友Yas/omitra之釋論。
俱舍彌法 (術語)俱睒彌
俱空 (術語)我與法俱空也。三空之一。見三藏法數十。
俱夜羅 (物名)譯曰隨缽器。匙筋等也。所量輕重儀下曰:「俱夜羅器,此方譯為隨[(拔-手)/皿]器。」
俱毘藍 (地名)釋迦生處之城名。迦毘羅
俱毘羅 (天名)Kumbi^ra(鳩鞞羅,俱尾羅),一作金毘羅(俱吠羅)譯曰蛟。玄應音義五曰:「蛟龍,梵云宮毘羅,有鱗曰蛟龍。」西域記七曰:「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毘羅獸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無懼。」【又】Kubera,北方毘沙門天王之別名。阿育王經六曰:「復語鳩鞞羅(翻不好身)言:汝於北方,當護佛法。」毘沙門天王經曰:「若見毘沙門俱尾羅財施,獲得大智慧。」【又】(人名)比丘名。本行集經七十曰:「長老宮毘羅,隋言蛟龍。」
宮毘羅大將 (天名)藥師如來十二神將之一。宋譯藥師經曰:「金毘羅大將。」善珠之藥師經鈔下曰:「宮毘羅大將,宋譯本云名金毘羅。宮金不同,傳梵本經重為異。」(宋本今不傳)。
俱毘陀羅 (植物)Kovida%r,又作拘鞞陀羅。樹名。嘉祥法華疏十一曰:「拘鞞陀羅,此云大遊戲地,地破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俱毘陀羅樹花,此云破他。」(案他為地之寫誤)翻梵語曰:「婆利耶多羅者,遊戲。拘毘陀羅者,地破。」立世經及起世經以為波利質多羅樹之別名。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
俱毘留波叉 (天名)又作毘留博叉,四天王中,西方天王之名。譯曰雜語,醜眼,廣目。玄應音義七曰:「俱毘留波叉,或言毘留博叉,訛也。具言鼻溜波阿叉,舊曰雜語,一義也。正言醜眼,西方天王名也。」毘流波叉(如音義之說,混毘沙門與廣目)。
俱胝 (名數)數名。俱致。【又】(人名)僧名。唐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住金華山寺時,常誦俱胝佛母陀羅尼,故人呼之曰俱胝和尚。見無門關首書。
俱胝一指 (公案)碧嚴十九則曰:「俱胝指頭禪。」從容錄八十四則曰:「俱胝一指。」無門關三則曰:「俱胝豎指。」五燈會元四曰:「杭州天龍和尚法嗣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時,有尼名實際來,戴笠子,執錫遶師三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三問,師皆無對,尼便去。師曰:日勢稍晚,何不且住?尼曰:道得即住。師父又無對。尼去後,師歎曰:我雖處丈夫形,而無丈夫氣。不如棄庵往諸方,參尋知識去。其夜山神告曰:不須離此,將有肉身菩薩來為和尚說法。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庵。師即迎禮,具陳前事。龍豎一指示之。師當下大悟。自此凡有學者參問,師唯舉一指無別提唱。有一童子,每見人問事,亦豎指。人謂師曰:和尚,童子亦會佛法,凡有問,皆如和尚豎指。師一日潛袖刀子問童曰:聞汝會佛法,是否?童曰是。師曰如何是佛?童堅起指頭。師以刀斷其指。童叫喚走出。師召童子,童回首。師曰:如何是佛?童舉手不見指頭,豁然大悟。師將入寂,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禪,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
俱品一分轉不定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屬於因之過,六不定之一。又略名俱分不定。即於因用宗同品並宗異品有一分關係之法之過失也。例如聲論師對於勝論師謂「聲為常(宗),無質礙故(因),如虛空,如極微(同喻),如瓶,如苦樂感情(異喻)。」此時無質礙之因,其義於同喻一分之虛空雖有,而其一分之極微則無。又異喻一分之苦樂感念等雖有,而其一分之瓶則無。因而謂為分轉。此中異喻一分之苦樂感念等,以因之義存在,使宗不定也。見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大疏中末,瑞源記五,三十三過本作法中。
俱珍那 (地名)又作俱陳那。城名。慧苑音義下曰:「俱珍那城,或言俱陳那耶。言俱陳者是名,此云大盆。那,法律也。昔此城未立之時,有一五通仙,名俱陳。而於此地置一大盆,畜水若池。恒在盆側修仙法律,亦常為人說護淨經及養生法。於後學徒,皆以師名及法為其姓氏。人眾漸廣,即於此邊建立城郭,故此舉國人今皆姓俱陳那,城亦因之立號耳。」
俱哩迦 (異類)又作古力迦。龍名。俱利伽羅
俱致 (雜語)Kot!i,又作俱胝,拘致。數名。譯曰億。玄應音義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萬,或言億。而甚不同,故存本耳。」慧琳音義一曰:「俱胝音知,天竺國數法名也。案華嚴經阿僧祇品云:十萬為一洛叉,此國以數一億,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三等數法之中,此即中數之名也。」華嚴疏鈔十三上曰:「唐三藏譯為百億俱胝。測公深密記第六云:俱胝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用此三者,以俱胝數或至百數或至千數或至百千。唐三藏譯定千萬也,故至百數。」【又】毘俱胝觀音之略。七俱胝佛母尊之略。
俱起 (術語)同時生起也。二個以上者俱生於一時也。
俱俱羅 (雜語)Kukkut!a,又作究究羅,拘拘羅。譯曰雞聲。玄應音義二曰:「究究羅,此是雞聲也。鳩鳩吒,此云雞。」按羅或作囉。
究究羅部 (流派)又曰拘拘羅部。譯曰雞胤部。小乘十八部宗之一。四分律開宗記一本曰:「拘拘羅部,此云雞胤部,准雞名亦應言究究羅部鳩鳩吒部。此是雞聲,從聲為名。宗輪論名雞胤部,十八部論名窟居部,部執論名灰山住部。」三論玄義曰:「此山有石,堪作灰。此部住彼山中修道,故以為名。」梵Kaukkut!ika。
俱留孫 (佛名)過去七佛之第四。又賢劫千佛之第一。拘留孫佛
俱密 (術語)真如實相等之圓理曰理密。印契禁咒等之三密曰事密。而法華為理密之秘密教,大日金剛等之諸經,為事理俱密之秘密教。是日本慈覺之判釋,台密諸師以之與東密抗衡者也。慈覺之蘇悉地經疏一曰:「諸三乘教是為顯,(中略)未說事理俱密故也。(中略)世俗勝義,圓融不二,是為理密。若三世如來身語意密,是為事密。(中略)如華嚴維摩般若法華等諸大乘教,皆是密教也。(中略)彼華嚴等經,雖俱為密,而未盡如來秘密之旨,故與今所立真言教別。今所立毘盧遮那金剛頂等經,咸皆究盡如來事理俱密之意,是故為別也。」證真之天台真言二宗同異章解此意曰:「教有二種:一顯示教,謂阿含深密等諸三乘教也。二秘密教,謂華嚴維摩般若法華涅槃等也。秘密教亦有二:一唯理秘密教,謂華嚴等,唯說圓融,不說三密行故。二事理俱密教,謂大日金剛頂等,說圓融不二,亦說三密行故。」
俱解脫 (術語)九無學之一。鈍根之羅漢,唯離煩惱之障,謂之慧解脫。若利根之羅漢,與之俱離一切禪定之障(即定解脫),至於得所謂滅盡定之至極定,是為俱解脫。即離慧與定之二障而得自在者。頌疏二十五曰:「定慧障,名之為俱。」
俱睒彌 (地名)Kaus/a%mbi,又作拘剡彌。作佛形像經作「拘鹽惟國。」造立形像福報經作「拘羅瞿國。」優填王經作「拘深國。」十誦律三十作「俱舍彌國。」經律異相六作「拘翼國。」皆舊譯家之稱。新稱憍賞彌,憍閃彌。優填王之治國也。西域記五曰:「憍賞彌國,舊曰拘睒彌國,訛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拘剡彌,此云不靜,亦云藏有也。」可洪音義三曰:「拘邏,國名也。或云鳩睒,或云憍尚彌。」大乘日子王所問經曰:「一時佛在憍閃彌瞿尸羅林。」
拘睒彌國 (地名)在中印度,周六千餘里,土地沃壤,氣序熱,都城宮內有大精舍,高六千餘尺,內有刻檀佛像,是優填王所作。諸國君王來欲移之,不能。遂圖而供養,俱言得真。城東不遠,有故室,世親菩薩於此作唯識論。其東菴沒羅林中有故基,無著菩薩於此作顯揚論。自此東北七百餘里殑伽河邊有迦奢富羅城,護法菩薩於此降伏外道。見西域記五。
拘睒彌犍度 (術語)十誦律作「俱舍彌法。」四分律作「拘睒彌犍度。」此國比丘有鬥諍時,如法制止之。其法詳於此品中。犍度譯言品或聚。巴Kosambi-khandhaka。
俱睒犍度 (術語)四分律所說二十犍度之一。拘睒彌犍度
俱絺羅 (人名)又作俱祉羅,拘絺羅。新稱慧恥羅。羅漢名。拘瑟恥羅
拘絺羅池 (地名)翻梵語九曰:「拘絺羅池,譯曰膝也。」
俱會一處 (術語)同信心之人共往生極樂,會於一處也。阿彌陀經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俱遜婆 (植物)Kusumbha,譯言紅藍花。為橙紅色複花。以染線者。見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上。
俱摩羅天 (天名)梵語俱摩羅,譯云童子。胎藏界曼茶羅,在西方辨才天傍,持三戟,金剛界曼荼羅,在東方,持鈴。大日經疏所謂俱摩羅,作鑠底印,是也。
俱摩羅軌 (書名)金剛童子之儀軌。有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一卷指此。
俱發意轉輪菩薩 (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坐於虛空藏菩薩之右。密號曰法輪金剛。與纔發心轉法輪菩薩同本誓。肉色,左手持蓮,上安輪,右手仰掌,立獨股,坐於赤蓮。
俱盧舍 (術語)Kros/a,又作拘盧舍,拘婁舍,拘婁奢,句盧舍,拘樓賒。里程名。牛聲或鼓聲得聞之最大距離。五百弓或五里。玄應音義十八曰:「拘婁,或作句盧,今或云拘樓賒,此云五百弓。應言俱嚧舍,謂大牛鳴音聲聞五里,八俱嚧舍為一踰繕那,即四十里。」俱舍光記十二曰:「一弓有六尺四寸,五百弓為一俱盧舍,計五百弓有三千二百尺。」同十一曰:「俱盧舍,此云鳴喚。」行事鈔上之一曰:「俱盧舍,明了論疏云:一鼓聲間,雜寶藏中,翻為五里。相傳用之為定。」雜寶藏經一曰:「拘屢奢,秦言五里。」俱舍論十二曰:「豎積四肘為弓,積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一俱盧舍,計是從村至阿練若中間道量,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
俱緣果 (植物)准提觀音手所持之果名。金剛智譯之准提陀羅尼經之准提畫像之法曰:「第五手把微惹布羅迦果(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國有),第六手把鉞斧。」然不空譯之准提陀羅尼經曰:「第五手掌俱緣果,第六手持鉞斧。」又不空譯之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曰:「俱緣果(其果狀似木瓜)。」梵Bijapu%raka。
俱縛婆羅門 (人名)又作救婆俱婆羅門。日本內外之典。舉隨求陀羅尼經之功德,其中屢引此名。按隨求經有二譯:一為不空譯,二卷,名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一為寶思惟譯,一卷,名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檢此二經無俱縛婆羅門之名。但說有一優婆塞婆羅門,為惡比丘書隨求陀羅尼,繫彼之頸,救其病苦,且以惡比丘之死屍隱陀羅尼,死後於地獄滅猛火。生於三十三天。名為先身隨求天子云云。世有偽作之隨求陀羅經。訛傅之而記俱縛婆羅門之事耳。
俱蘇摩 (植物)Kusuma,又作拘蘇摩。譯為花。見玄應音義一。花十名中之一。見宗輪論述記。
俱蘇摩跋低 (界名)Kusumavati,佛國名。譯曰多華。見四童子三昧經中。
俱蘇摩摩羅 (物名)Kusumama%la%,譯曰華鬘。貫花為輪者。玄應音義一曰:「俱蘇摩,此譯云華。摩羅,此譯云鬘。案西國結鬘師多用蘇摩那華行列結之,以為條貫。無問男女貴賤,皆此莊嚴或首或身,以為飾好。則諸經中有華鬘寶鬘等,同其事也。」
俱蘇洛 (衣服)衣名。俱蘇洛迦
俱蘇洛迦 (衣服)舊稱祇修羅,瞿修羅,厥修羅,厥蘇洛迦。比丘尼所著之下裙。縫合如竹筒而無兩頭者。像其形而稱為[竹/耑]衣。行事鈔下一曰:「此似裙周縫合。」同資持記曰:「周圓縫合,而無兩頭,名俱修羅耳。」玄應音義四曰:「瞿修羅者,此云圌也,像其衣形而立名也。」寄歸傳二曰:「梵云俱蘇洛迦,譯為[竹/耑]衣。以其兩頭縫合,形如小[竹/耑]也。長四肘,寬二肘。上可蓋臍,下至踝上四指。」飾宗記五本曰:「厥修羅者,正言厥蘇洛迦,此是圌,義像其形也。」唐韻:「市緣切。」說文:「判竹圜以盛穀也。」Kusu%la。
俱蘭吒 (雜語)譯曰色。質礙之義。見名義集三。
俱蘭吒華 (植物)拘蘭荼
俱[打-丁+羅] (雜名)Ku%la,凡人之小塔也。寄歸傳二曰:「或有收其設利羅為亡人作塔,名為俱[打-丁+羅]。形如小塔,上無輪蓋。」
俱[打-丁+羅]缽底 (雜語)Kulapati,譯言家主。求法高僧傳上曰:「若一人稱豪,獨用僧物,處斷綱務,不白大眾者,名為俱[打-丁+羅]缽底,譯為家主。斯乃佛法之大疣,人神所共怨,雖復於寺有益,而獲罪彌深,智者必不為也。」居士
修生 (術語)由修行而得者。與得於自然法爾者有區別。與修證同。
修行 (術語)四法之一。如理修習作行也。通於身語意之三業。漢書儒林傳曰:「嚴彭祖曰:凡通經術,固當修行先王之道。」淮南子詮言訓曰:「君子修行而使善無名,布施而使仁無章。」按修行本士君子所共務。自晉書謂鳩摩羅什不拘小檢,修行者頗疑之,後人遂專以為釋氏言,如白居易長齋詩: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蘇軾僧爽白雞詩:斷尾雄雞本畏烹,年來聽法伴修行。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漸漸修行,皆得道果。」無量壽經下曰:「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修行住 (術語)菩薩位十住之第三。
修行門 (雜名)謂葬場之南門也。由阿字四轉之深義而來。四轉
修行經 (經名)修行道地經之略名。
修行道經 (經名)達磨多羅禪經之異名。
修行道地經 (經名)七卷,天竺沙門眾護撰,西晉竺法護譯。有三十品。明五陰等之法相及三乘之行法。論藏也。
修行本起經 (經名)二卷,後漢竺大力等譯。與過去現在因果經同本。
修行方便禪經 (經名)達磨多羅禪經之異名。
修行菩薩行諸經要集 (書名)大乘修行菩薩行諸經要集,三卷,唐智嚴譯。集諸經四十二部,明菩薩之行門六十六條。
修多羅 (術語)Su%tra,又作修單羅,修妒路,修多闌,修單蘭多。以綖為正翻。謂如以綖(線字同)貫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貫穿法義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經文謂為契經,經本等者,義譯也。新作素怛纜,素呾纜,蘇多羅,蘇呾羅。譯綖或契經。綖之義如前。契經者,契於理,合於機,故曰契。貫穿法相,攝持所化,如經之於緯。故曰經。法華玄義八曰:「修多羅,或云修單蘭多,或云修妒路。彼方楚夏,此土翻釋不同。或言無翻,或言有翻。」此下就無翻而示含五義,故不可翻,一法本,亦云出生。二微發,亦云顯示。三涌泉,四繩墨,五結鬘。就其有翻,亦舉五翻。一經,二契,三法本,四綖,五善語教。此中取經之翻。華嚴探玄記一曰:「修多羅,或云修妒路,或言素怛羅。此云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合機故。經亦二義,謂貫穿法相故,攝持所化故。」大乘義章一曰:「修多羅者,中國之言,此方釋者,翻譯非二。或名經本,或復翻為直說語言,或名契經,或翻名綖。人家所以翻為經本,蓋依仁王百論故爾。如仁王中佛告大王,經本偈經乃至論義,一切皆如。以彼經中名修多羅為經本故,人即執此用為翻名。又百論中名其經本為修妒路,或云經本。人復執此定為翻名,蓋乃隨義以名經體,非正翻名。本義有四:一理教相對,教為理本,故名為本。二就經中經論相對,經為論本,故名為本。(中略)此等乃是隨義傍翻,非正翻名,人復所以翻為直說,依成實論故為此釋。彼文說言修多羅者,直說語言,人即執此以為翻名,蓋乃是其辨釋之辭,非正翻名。訶梨跋摩作論,解釋十二部經,對彼祇夜伽陀偈經,故指斥言修多羅者直說語言,如似說言熱者是火,豈是翻名。人復所以翻名契經,依增一阿含序故,便作此翻。彼言契經是第一藏,毘尼第二,毘曇第三。明知契經是修多羅,又依雜心業品之文,彼文說言,斷律儀者如契經品,乃其所指是修多羅品,人即執此以為翻名,斯乃隨義以名其經,非是翻名。以其聖教稱當人情,契合法相,從義立目,名之為契。此既方言,何用私情種種圖度?若正相翻,名之為綖。何以得知?今此且以三門釋之:一准定方言,二以義解,三以文證。准方言者,外國之人正名世人縫衣之綖為修多羅,那得異翻。言義解者,諸法星羅,周散法界,所以次第顯理在世人不墜不失,良以聖教貫穿故爾。貫法之能如綖貫花,故名為綖。言文證者,如律中如種種花散置案上,風吹則落。何以故?無綖貫故。如是種種名種種性種種家出家令佛法疾滅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經教攝取法故。故目聖教以之為綖。佛法如花,所被眾生三業如案,造過非如風,滅法如花零落,若無言說記持彼法,法則隱滅,良以言教記持在世,人雖造過,法常不滅,以有此能,故說如綖。又雜心言修多羅者,名曰結鬘,能貫諸法。貫法猶是綖之義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素怛纜,此譯云綖。舊言修多羅,或云修妒路,皆訛也。」義林章三本曰:「雜心論云:經有五義,謂出生,涌泉,顯示,繩墨,結鬘五義。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纜,此名契經。」大日經五曰:「四種蘇多羅,謂白黃赤黑。」同疏十五曰:「綖者,梵音名為蘇呾纜。是連持眾德,令其不散,故名綖。」(大日經云綖即系,非經意)。此修多羅有總別之二稱:總修多羅者,三藏中之修多羅藏是也,該攝十二部經。別修多羅者,十二部經中之修多羅部經是也。是於總修多羅中,各以別義分開十一,直說法相。餘不收於十一者,取總名而為別名也。【又】(物名)真宗各派七條袈裟所用之組紐,名修多羅。是取綖之義也。梵Su%tra。
修多羅論 (流派)Sautra%ntika,經量部也。
修多羅王經 (經名)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之略名。
修多闌波提那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譯曰經量部。見四分開宗記一。
修因感果 (術語)修善惡之因而感苦樂之果也。嘉祥大經疏曰:「法藏修因感淨土果。」靈芝小經疏上曰:「今經即以彌陀修因感果依正莊嚴不思議為所詮理。」
修利 (異類)夜叉名。譯曰日。見孔雀經下。
修伽陀 (術語)Sugata,又作修伽度。譯曰好去,好說,善逝。如來十號之一。去生死而歸於涅盤,故曰好去,善逝。好說法,故曰好說。智度論二曰:「修伽陀。修,秦言好。伽陀或言去,或言說。是名好去好說。好去者,佛一切智為大車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好說者,如諸法實相說,不著法愛說。」玄應音義四曰:「修伽陀,或云修伽度。慧印三時經,譯云善逝。此如來德之一號也。」
修伽度 (術語)修伽陀
修私摩 (人名)頻婆娑羅王長子之名。譯曰善結。見坐禪三昧經上。梵Suaiman。
修法 (術語)行密教之祈禱法曰修法。
修法阿闍梨 (術語)作加持祈禱之阿闍梨也。
修法阿闍利 (術語)與修法阿闍梨項同。
修性 (術語)始成曰修。本有曰性。如修德,性德,修惡,性惡等。
修性不二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不二
修陀里舍那 (異類)夜叉名。譯曰善見。見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Sudars/ana。
修所斷 (術語)三所斷之一。三斷
修妒路 (術語)修多羅之異音也。修多羅
修迷樓 (雜名)山名。須彌
修習力 (術語)二力之一。
修習位 (術語)唯識修道五位之第四。五位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書名)一卷,天台智顗撰。一名童蒙止觀。又名小止觀。
修習般若波羅密菩薩觀行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修堅 (術語)六堅法之一。
修造局 (雜名)禪林掌一山作事之處。見像器箋七。
修得 (術語)對於生得或報得之稱而言,以修行之功所得,故曰修得。
修得通力 (術語)三通力之一。
修跋拏 (雜語)Suvarn!a,譯曰金。見金光明經玄義下。
修跋拏婆頗婆鬱多摩因陀羅遮閱那修多羅 (經名)Suvarn!aprabha%o-ttamendrara%ja%sutra,譯曰金光明帝王經。金光明玄義上曰:「真諦三藏云:修跋拏,此言金。婆頗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羅,此言帝。遮閱那,此言王。修多羅,此言經。都云金光明帝王經。」
修越那提婆 (人名)Suvarn!adeva,兒名。譯曰金天。見賢愚經五。
修越那波婆蘇 (人名)Suvarn!aprabha%sa%,女子名。譯曰金光明。見賢愚經五。
修惑 (術語)舊曰思惑。新曰修惑。於修道而斷之貪瞋痴等迷事之惑也。其惑有八十一品。思惑
修善 (術語)斷惡行善也。又對於性善之稱,本有之善曰性善,修成之善曰修善。修善即性善,實大乘之通談也。性惡
修惡 (術語)天台之目,對於性惡之稱。菩薩界已下九界造作之惡,名為修惡。其惡為真如之性德,名為性惡。謂性為純真無妄,惡為違性而起者。華嚴宗已下之實談也。天台之同教獨謂性具善惡,修惡即性惡云,性惡
修道 (術語)行位三道之一。聲聞乘自一來向至阿羅漢向究竟,斷三界修惑之位也。又菩薩乘十地之間斷俱生起之煩惱所知二障之位也。既於見道,一旦照見真諦,更修習真觀,故謂為修道,四教儀六曰:「二三果去重慮緣,真名修道。」
修道所斷 (術語)三斷之一。
修慈分 (經名)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之略名。
修慧 (術語)三慧之一。修習而成之正智曰修慧。於定散中屬於定也。
修摩提女 (人名)Sumati,又作須曼女。增一阿含須陀品第三十曰:「阿那邠邸長者(須達長者)女修摩提嫁滿財長者子,使其家供佛僧,同悟道。」支謙譯之須摩提女經,此品之別譯也。有混Sumati與Suma%gati者宜注意。
修學 (術語)修習研學佛道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漸漸習學,悉當成佛。」
修諸功德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是也。為修諸功德之人臨終時,來迎引導之願,故亦曰臨終現前願,現前導生願,來迎引接願,至心發願願。
修禪定 (術語)修行禪定也。
修禪六妙門 (術語)六妙法門之異名,佛祖統紀名為不定止觀。
修齋 (術語)執行齋會也。會僧而供齋食,曰齋會。
修斷 (術語)四正斷之一。
修羅 (異類)阿修羅之略。常與帝釋天戰鬥之鬼神也。阿修羅
修羅多 (人名)比丘名。譯曰調柔。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十八。
修羅界 (界名)阿修羅為十界中之第七界。
修羅軍 (雜名)阿修羅神與帝釋天合戰之軍兵也。
修羅酒 (雜語)梵語修羅Sura%又Sura,譯云酒。阿修羅,即無酒也。阿修羅
修羅場 (雜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戰鬥之場也。
修羅道 (界名)阿修羅為六道之一。常為鬥諍者。
修羅窟 (雜名)阿修羅王所住之石窟也。在深山幽谷,西域記處處記之。如清辯菩薩入大安達羅國之阿素洛宮,待彌勒之成佛。見西域記十。
修羅趣 (異類)阿修羅為六趣之一。
修羅妄執 (術語)修羅性憍慢。執著之念強。雖被種種教化,其心不動。雖聽善語,亦不能證悟。
修羅攻帝釋 (故事)觀佛三昧經曰:「修羅攻帝釋,立大海水,踞須彌山頂。九百九十九手同時俱作,撼善見城,搖須彌山。四大海水一時波動。」
修羅宮悉地 (修法)密教有成阿修羅法之悉地,生於彼宮殿之法。陀羅尼集經鳥樞沙摩軌說明彼之咒法。曰:「修羅女及仙人女等,出迎行者,入內供養。常與甘露飲行者,齒髮皮膚並自脫去,更得新生。其人身形如似金色,持咒人得一千年活,力如金剛。」同千轉陀羅尼軌說咒法曰:「其地開而作孔穴,咒佛得入。欲住得見彌勒佛者,即任意住。」西域記十詳細記清辯入宮之作法。
修證 (術語)修行證理也。像法決疑經曰:「一切眾生本是佛,今亦修證還成佛。」傳燈錄(南岳章)曰:「修證即不無,染污亦不得。」禪源都序上曰:「聞談因果修證,便推屬經論之家。」
修懺 (術語)修懺悔之行法也。
修懺要旨 (書名)一卷,宋四明智禮撰。
俾沙闍羅所 (佛名)Bhais!ajyara%ja,佛名。維摩詰經下曰:「有佛名俾沙闍羅所如來,漢言藥王。」
俾禮多 (異類)Preta餓鬼之梵名。薜荔多
振波迦論真陀摩那迦樓 (佛名)譯曰傷悲憐念。見道神足無極變化經。梵Ohinnopakarun!acinta%manasika%ra。
振鈴 (儀式)密教之修法,或為喚召諸尊,或為表歡喜而振鈴也。又印度之旃陀羅振鈴以別於常人云。旃陀羅
捃多蟻 (雜名)蟻之卵。又曰折腳蟻。瑜伽論八曰:「乃至極下捃多蟻。」同略纂三曰:「捃多蟻者,此有二義:一蟻卵,二折腳蟻。故存梵音。」
捃拾教 (術語)於法華既開顯一乘,後更說涅槃經而開顯一乘,以捃拾法華之攝益所漏者,因而法華為大收,涅槃為捃收。
捃[禾*犀]迦 (物名)又作捃稚迦,君稚迦。譯曰澡瓶。君遲
(雜名)梵曰羅摩,A^ra%ma,翻為院。圍以土牆之屋舍也。又官廨曰院,後為僧居之名。又後世以寺為總號,院為寺中別舍之號。如唐之慈恩寺有翻經院。名義集七曰:「羅摩,此云院,周垣小院。」釋氏要覽上曰:「院,梵云羅摩,唐言院。」
院內道行雜作衣 (衣服)三衣中安陀會之異名。安陀會衣為五條。袈裟之最下者,惟獨居院內或行道時著用之,故名為院內道行衣,入聚落會大眾時不得著之。六物圖曰:「安陀會名下衣(最居下故或下著故),從用名院內道行衣(入聚隨眾則不得著)。」
院主 (職位)又名寺主。禪家監事之舊名也,今之監事,古稱院主或寺主。院主之名,以住持之稱號既濫,故改為監事云(住寺為一山之主)。釋氏要覽下曰:「監寺會要云:監者總領之稱,所以不稱寺院主者,蓋推尊長老。」
除一切惡趣菩薩 (菩薩)除蓋障院八菩薩之一尊也。除蓋障院八菩薩
除一切蓋障菩薩 (菩薩)除蓋障院八菩薩
除一切憂冥菩薩 (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最上端,密號為大救金剛。除一切眾生之憂惱冥想。故亦名除一切憂惱菩薩。形白黃色,左手揚,右手施與,坐赤蓮。
除一切蓋障三昧 (術語)除蓋障三昧
除一切熱惱菩薩 (菩薩)除蓋障院八菩薩之一尊也。除蓋障院八菩薩
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為除病之真言。
除一切熱惱菩薩印明 (真言)義釋十謂其印為與願手。真言:係,縛囉[馬*太](與願也,以離因之法,而得滿一切眾生願也),縛囉缽囉缽多(先得也,先若不得所願者,云何能授與人耶?由先得所願,皆自滿足故,今憶本所願,而與一切眾生,令除一切熱惱也,所以者何?尊者本立誓願,志求佛道,今已得之故,當憶本所願度一切眾生,皆念入佛道也),莎訶(成就)。He varada vara pra%ptasva%ha%。
除災咒 (術語)消災咒之異名。
除災教令法輪 (修法)又名熾盛光佛頂法。除滅一切災厄之修法也。
除散亂心印明 (印相)先舒左五指,安於臍輪之前,次舒右五指,安於左掌上。結此印已,入於西方無量壽如來之三昧。當觀[87B8]字,其字及我身十方悉皆為紅蓮華色。能使行者諸眾生除散亂之心,入於三昧之位。見攝真實經中。
除障佛頂 (菩薩)又作除業,摧碎,尊勝。尊勝陀羅尼者,此尊之咒也。
除蓋障院 (術語)胎藏界曼茶羅十三大院第八院之名。安悲愍菩薩之九尊。
除蓋障院八菩薩 (菩薩)一除疑蓋菩薩,二施一切無畏菩薩,三除一切惡趣菩薩,四救意慧菩薩,五悲念菩薩,六慈起菩薩,七除一切熱惱菩薩,八不可思議慧菩薩。見大疏五。是除蓋障菩薩之眷屬也。
除蓋障三昧 (術語)真言行者入初地,初見法明道,斷除煩惱障等五障之三昧也。大日經一曰:「此菩薩住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菩薩住此修學,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同疏一曰:「今此真言門修行諸菩薩以見法明道故,即生獲除一切蓋障三昧。得此三昧故,即能與諸佛菩薩同住,發五神通。」
除蓋障菩薩 (菩薩)除一切蓋障之略名。除蓋障院之中尊也。大日經一曰:「次行者於右方,次作大名稱除一切蓋障,執持如意寶。」同疏五曰:「次於第二重大日如來左方畫除蓋障菩薩,(中略)左手持蓮華,華上置摩尼寶珠,右作施無畏手。此菩薩及諸眷屬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門,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寶珠施一切眾生無畏滿其所願也。」又金剛界曼茶羅賢劫十六尊中之一尊也。
除蓋障菩薩印明 (真言)義釋十曰:「作虛心合掌,屈小指無名指,入於掌中也。真言曰:歸命阿薩埵係多(阿是能除義,薩埵即眾生,係多是利益義,謂利益眾生也),驃也嗢伽多(是除義,亦是開發其善性,令顯現也),怛[口*覽]怛[口*覽][口*覽][口*覽](怛覽真如無垢義,覽無垢也,上所謂除者,除何事,謂除四垢也,凡夫愛見垢一也,聲聞垢二也,緣覺垢三也,菩薩垢四也,除凡夫垢故,入聲聞位,除聲聞垢故,入緣覺位,乃至除菩薩垢故,清淨位也),莎訶(成就)。」梵Namas Samanta-buddha%na%m,Ah! Sarva-sattva-hita%bhyudgata Tram% Tram% Ram% Ram% Sva%ha%。
除疑怪菩薩 (菩薩)除蓋障院八菩薩之一。一名除疑蓋。密號曰巧妙金剛或功德金剛。眾生有疑怪者,故此菩薩以強斷其疑網為德。
除覺支 (術語)七覺分之一。新譯曰輕安覺支。除一切之心緣而身心輕安也。見智度論十九。
除饉女 (雜名)梵語比丘尼,一譯除饉女。除饉男
除饉男 (雜名)梵語比丘,一譯除饉男。以比丘能修福德之因,得供養之果,除因果之饉乏故也。天台維摩經疏一曰:「釋比丘者,或言有翻,或言無翻。言有翻者翻為除饉,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
孫多耶致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孫多耶致為苦行梵志之名。佛說二十一事之惡而化彼。
孫陀利 (人名)Sundari,孫陀羅難陀尊者之本妻,譯曰豔。【又】Sundari羅漢名。一聚落之小兒,生而端正,名孫陀利,波斯匿王率小兒詣佛所,佛說四諦之法,小兒悟道,佛說其往因。見百緣經十。【又】有婬女名孫陀利,在大眾中誹謗佛,是佛十難之一。佛說其往昔之因緣。名為孫陀利宿緣經。攝於興起行經上。
孫陀羅難陀 (人名)Sundarananla,孫達羅難陀,比丘名。佛之小弟。譯曰豔喜。光宅法華疏一曰:「孫陀羅難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有婦名孫陀利(Sundari),今舉其婦標之,令知是小弟也。」同玄贊一曰:「孫達羅難陀,此云豔喜。孫陀羅,訛也。豔是妻號,色美端嚴無比名豔。喜是自名。簡前牧牛難陀,故言豔喜。豔之喜故,是佛親弟。身長一丈五尺二寸,佛至本城二日度之。」
(物名)梵語蘇羅Sura%,僧俗之戒,通嚴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單墮之第五十一。菩薩四十八輕戒之第二。智度論列三十五過,四分律舉十失。俱舍論十四曰:「契經說:諸有苾芻稱我為師不應飲酒,乃至極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應飲。」四分律十六曰:「佛告阿難:自今以後,以我為師者。乃至不得以草木頭內著酒中而入口。」焚網經下曰:「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大愛道比丘尼經曰:「夫酒為毒藥,酒為毒水,酒為毒氣。眾失之源,眾惡之本。」持律者以酒為性罪。對法師以酒為遮罪。俱舍論十四有問答。
酒有三類 (名數)一窣羅Sura%,以食製之者。二迷麗耶,以餘物製之者。三末陀Madya,前二種之未熟已壞而使人醉者。俱舍論十四曰:「醞食成酒名為窣羅,醞餘物所成名迷麗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壞不能名酒,不名末陀,若令醉時名末陀酒。」【又】有三酒:一穀酒,二果酒,三藥草酒。智度論十三曰:「果酒者,葡萄阿梨吒樹果,如是等種種名為果酒。藥草酒者,種種藥草合和米麴甘蔗汁中能變成酒。」
酒十過 (名數)飲酒
為病聽酒 (雜語)分別功德論曰:「祇園有比丘,病經六年。優婆離往問所須?答唯思酒。優婆離曰:待我問佛。至園問佛,有比丘思以酒為藥,可否?佛言:我所制法,除病苦者。優婆離復往索酒使飲,病尋平復。重為說法,使得羅漢果。」毘尼母論曰:「病者,聽甕上嗅之。若差,不聽嗅。」然持律者以酒為性罪,雖病者亦不聽也。見俱舍論十四。
酒兩 (雜語)酒味也。行事鈔下二曰:「變成苦酒者不得飲,以酒兩已成故。」同資持記曰:「兩即味也,北人呼酒味為兩。」
涌出 (雜語)從地下涌出也。法華經寶塔品說,多寶塔自地下涌出。同涌出品說,恒沙大菩薩自地下涌出。
涌出品 (經名)從地涌出品之略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十五品名。說釋迦如來久遠所教化之無量大菩薩自地下涌出,以為說釋迦壽量之緣由,即本門法華之序分也。
涌泉 (術語)梵語修多羅Su%tra(常翻為經),含有五義,此其中之第三義。修多羅中之文義不盡,如石泉之流注也。法華玄義八曰:「三含涌泉者,從譬為名也。佛以四悉檀說法,文義無盡,法流不絕。」
流木 (譬喻)與浮木同。
流水灌頂 (修法)流灌頂
流沙 (地名)蒙古之大沙漠也。西域記十二曰:「從此東行入大流沙,沙則流漫,集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達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尚書禹頁曰:「東漸於海,西被于流沙。」
流來 (術語)自無始流轉於生死海而來於今也。
流來生死 (術語)七種生死之一。謂從迷真之始初無明流來之生死也。止觀輔行七之一曰:「攝大乘師立七種生死:一分段,謂三界果報。二流來,謂迷真之初。」中論疏二末曰:「從無明流來為來。」
流注 (術語)有為法剎那剎那前滅後生相續不斷,如水之流注也。
流舍那 (佛名)Vairocana,又作盧遮那,嚧柘那。佛名。或為毘盧舍那之略名,或毘盧舍那為法身佛之名,盧舍那為報身佛之名。毘盧舍那
流毘尼 (地名)又作留毘尼。園名。嵐毘尼
流通 (術語)傳布教法而無壅也。最勝王經三曰:「安穩豐樂,正法流通。」十地義記一本曰:「傳布名流,無壅曰通。」
流通分 (術語)一經二分之一,於諸經之終以所說之法,付屬弟子。使流通於遐代。謂為流通分。
流通一念 (術語)謂無量壽經流通分所說「乃至一念」之語也。釋尊付屬彌勒菩薩之要法也。
流漿 (雜語)謂於地獄中飲洋銅,喫鐵丸也。寄歸傳一曰:「咽咽當有流漿之苦。」
流轉 (術語)Sam%sa%ra,流者相續之義,轉者起之義,謂有為法之因果相續而生起也。蓋一切凡夫作善惡之業,感苦樂之果,輪迴於六趣也。瑜伽論五十二曰:「諸行因果相續不斷性,是謂流轉。」唯識述記四末曰:「流是相續義,轉是起義。」圓覺經曰:「有妄業故有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唐華嚴經三曰:「一切眾生界,流轉生死海。」唯識論三曰:「令諸有情流轉生死。」俱舍頌疏三曰:「言流轉者,以識為體,於生死中流轉故也。」
流轉門 (術語)對還滅門之語。無始以來,無明煩惱,作善惡之業,感苦樂之果,即惑業苦次第緣起之迷之因果也。四諦中苦集二諦為流轉門。滅道二諦為還滅門。
流轉真如 (術語)七真如之一。流轉於生死界之一切有情實性也。眾生雖流轉生死而其實性則真實如常,不動不改也。唯識論八曰:「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實性。」
流轉還滅 (術語)流轉門與還滅門。迷悟之一雙也。
流轉諸有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唐義淨譯。佛對影勝王說諸有情依造業而流轉諸有之義。諸有者二十五有也。
流彌尼 (地名)園名。嵐毘尼
流灌頂 (修法)灌頂
流變三疊 (術語)大佛頂首楞嚴經四曰:「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中略)世間祇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T0054.JPG
浴主 (職位)又曰知浴。同浴室之僧也。
浴池 (雜語)為浴身所設之池塘也。印度為熱國,故處處設之,以供澡浴之用。如東土之浴室。法華經曰:「流泉浴池,施佛及僧。」
浴佛 (行事)與灌佛同。西天於平常行之。中日諸宗於四月八日之佛生日行之。禪家更於十二月八日之佛成道日行之。後漢書陶謙傳曰:「每浴佛輒多設飲飯,布席於路。」荊楚歲時記曰:「荊楚以四月八日諸寺各設會,香湯浴佛,共作龍華會。以為彌勒下生之徵也。」吳志劉繇傳曰:「笮融督廣陵彭城,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垂銅槃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復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遠近前後至者,五千餘人戶。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宋書劉敬宣傳曰:「八歲喪母。四月八日,敬宣見眾人灌佛,乃下頭上金鏡以為母灌。因悲泣不自勝。」僧史略上曰:「浴佛者,唐義淨三藏躬游西域,見印度每日禺中,維那鳴鐘,寺庭取銅石等像,於盤內磨香或泥,灌水以[疊*毛]揩之。舉兩指灌水於自頂之上,謂之吉祥之水,冀求勝利焉。問:浴佛表何?通曰:象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也。然彼日日灌洗,則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熱,僧既頻浴,佛亦勤灌耳。東夏尚臘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為佛生日也。」灌佛
浴佛會 (行事)與灌佛會同。
浴佛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說浴佛之方規及功德。
浴室 (雜名)洗浴之室也,西土必以冷水,東土必以溫水,故謂為溫室。寄歸傳三曰:「世尊教為浴室,或作露地磚池。(中略)又洗浴者並須饑時。浴已正食,有其二益:一則身體清虛,無諸垢穢。二則痰[(病-丙)@陰]消散,能餐飲食。飽食方洗,醫明所諱。」義楚六帖七曰:「有部律頌云:浴室畫五天使。」
浴室賢護菩薩像 (儀式)賢護菩薩,梵名跋陀婆羅。此菩薩於浴室依水之因緣而證圓通,依此因緣於浴室安置此菩薩。賢護
浴鼓 (物名)禪林報浴時之鼓也。
浴聖 (儀式)禪家洗浴聖僧像之法也。安置僧堂中央之像,總名聖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之寺安文殊,小乘之寺,安憍陳如或賓頭盧或大迦葉或須菩提。見象器箋三。
浴頭 (職位)禪林之目。當直浴室之行者也。
浴像 (儀式)洗浴佛像也。即灌佛。灌佛及浴佛
浴像經 (經名)浴像功德經之略稱。
浴像儀軌 (書名)新集浴像儀軌之略名。
浴像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寶思惟譯。
涅伽多 (雜名)Nirgata,天狗星也。大日經疏五曰:「於南緯之南置涅伽多,謂天狗也。」
涅迦羅 (雜名)Nis!ka%la,譯曰暫時。唯識樞要上本曰:「涅者暫也,迦羅時也。」
涅哩底 (神名)Nirr!ti,掌西南之神名。因而西南曰涅哩底方。大日經疏五曰:「西南涅哩底。」
涅槃 (術語)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舊譯諸師,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曰波利暱縛喃Parinirva%n!a。譯為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此中單譯滅為正翻。他皆為義翻。肇師之涅槃無明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於虛無寂寞妙滅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涅槃玄義上曰:「既可得翻,且舉十家:一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聖,翻為滅。二莊嚴大斌,翻為寂滅。三白馬愛,翻為秘藏。四長干影,翻為安樂。五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六大宗昌,翻為解脫。七梁武,翻為不生。八肇論,云無為亦云滅度。九會稽基,偏用無為一義。十開善光宅,同用滅度。」大乘義章十八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涅槃經四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圓覺經曰:「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俱舍論二十四曰:「通達言唯自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暱縛喃。波利者,圓也。暱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華嚴大疏五十二曰:「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0208.JPG
涅槃那 (術語)涅槃之具名。涅槃玄義上曰:「毘婆沙云涅槃那,今經無那字,蓋譯人存略耳。」大乘義章十八曰:「涅槃,此名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華嚴疏鈔五十二曰:「那,入義。」
二種涅槃 (名數)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新譯曰有餘依,無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對於惑業而曰餘。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業已盡,猶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無餘涅槃者,更滅依身之苦果無所餘也。此二種之涅槃,同為一體。三乘之行人,於初成道時,雖證得之,而無餘涅槃之現,則在於命終之時。智度論三十一曰:「涅槃是第一法無上法。是有二種: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槃。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槃。」此二種就大小乘分別之,有三門:一、單就小乘分別。斷生死之因,猶餘生死之苦果,謂之有餘涅槃。斷生死之因,同時使其當果畢竟不生,謂之無餘涅槃。現無餘涅槃之相,在命終之時。蓋無餘涅槃者,灰身滅智,一有情都滅也。二、單就大乘分別。變易生死之因盡,為有餘,變易生死之果盡,為無餘。三、大小相對而分別。小乘之涅槃為有餘,以猶有變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槃為無餘,以更無餘之生死故也。此一義出於勝鬘經。見勝鬘經寶窟下本。又身智永滅,大小乘各異其說。小乘之空義,謂三乘之聖人,入於無餘涅槃,則身智永亡而無一物。法界中滅一有情也。大乘中有相性二宗。相宗之唯識宗謂定性二乘之無餘涅槃,為畢竟都滅。不定性之二乘及佛之無餘涅槃,非為實滅。二乘之人,離分段生死,謂為無餘涅槃,佛息應身之化,歸於真身之本,謂為無餘涅槃。性宗三論華嚴天台之諸家,謂無有定性之二乘,畢竟成佛也。故法界無有實滅之無餘涅槃者,但息妄歸真,緝化還本,而入於無餘涅槃耳。大乘義章十八曰:「入義有三義:一就實論,入息妄歸真,從因趣果。二、真應相對,息化歸真,故名為入。三者唯就應,現捨有為過,趣入無為,故名入。」
小乘涅槃與大乘涅槃 (術語)大乘義章十八曰:「大小相對,則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義:一有無分別,小乘之三德是有法,涅槃之體是無法。有無別體,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體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義相並,故得相成。二常無常分別,小乘之三德體是無常,涅槃之體是常,常無常異,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體性是常,大乘之涅槃亦是常。常義相順,故得相成。」(餘三義略)。又就常樂我淨四德,分別大小,則大乘之涅槃,具有四德,小乘之涅槃,四義不定。據小說小。則小乘之涅槃,有常樂淨之三,唯無我之一。何則?涅槃為無為,不遷於四相,故說為常,又何斷之惑體,永滅不起,故名為常。寂滅之體永安,故名為樂,離垢染故稱為淨,而於此涅槃中,身智俱滅,無自在之大用,故無可名為我(俱舍論說滅諦之行相,謂為滅,淨,妙,離因而可知無我德),據大說小,則某時全奪四德而悉為無。某時與以樂淨之二,而不許我常之二。全奪之者以彼尚有變易生死故也。許淨樂之二者,就離分段生死上,有一分淨樂之義故也。法華玄論二曰:「大小之涅槃凡有三義:一、本性寂滅非本性寂滅異。小乘之涅槃,滅生死而涅槃也。大乘之涅槃,生死本來涅槃也。故法華方便品言之,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二界內界外斷惑異。小乘之涅槃,唯斷界內分段生死而止,大乘之涅槃,並斷界外變易生死也。三、眾德具不異。小乘之涅槃,無身無智,故不具眾德。大乘之涅槃,具身智,故具法身般若之德。」法華玄贊二,謂真如具三德,以成涅盤,一真如生圓覺,名為般若。真如之體為覺性故也。小乘之涅槃體非覺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體,以出所知障名為法身。彼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也。小乘之涅槃,非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體,眾苦都盡,離分段變易二死,故名解脫。小乘之涅槃,離分段生死,未脫變易生死,故非圓滿之解脫。然就離分段之生死,謂為三乘同坐解脫之床。由此小乘亦得名涅槃,而非為大涅槃,以其不具足故也。要之離分段變易二生死,有無邊之身智,具法般解之三德,常樂我淨之四義者,大乘之涅槃也。唯離分段之生死,滅無身智(身大乘言之有變易生死之身智),三德之中,僅具解脫之一分,四義之中,唯具常樂淨之三者,小乘之涅槃也。
涅槃字義 (術語)前言涅槃為滅等者,是字釋也,更有義釋涅槃Nirva%na者。婆沙論二十八曰:「涅名稠林,槃名為出。出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織,涅名為不,以不織故,名為涅槃。如有縷者便有所織,無則不然,如是若有業煩惱者便織生死,無學無有業煩惱,故不織生死,故名涅槃。復次槃名後有,涅名無,無後有故,名為涅槃。復次槃名繫縛,涅名為離,離繫縛故,名為涅槃。復次槃名一切生死苦難,涅名超度,超度一切生死苦難,故名為涅槃。」涅槃經二十五曰:「涅者言不,槃者言織,不織之義,名為涅槃。槃又言覆,不覆之義乃名為涅槃。槃言去來,不去不來,乃名涅槃。槃者言取,不取之義,乃名涅槃。槃言不定,定無不定,乃名涅槃。槃言新故,無新故義,乃名涅槃。槃言障礙,無障礙義,乃名涅槃。善男子!有優樓佉迦毘羅等弟子言:槃者名相,無相之義,乃名涅槃。善男子!槃者言有,無有之義,乃名涅槃。槃名和合,無和合義,乃名涅槃。槃者言苦,無苦之義,乃名涅槃。」
小乘二家涅槃 (術語)有部宗謂涅槃為本來實有。斷煩惱時,起所謂離繫得之繩屬之於行者之身也,成實宗謂涅槃為無法,生死因果之無,是涅槃也。大乘玄論三曰:「小乘二師者,毘曇計無為為涅槃。是善是常本有,在煩惱外,斷煩惱起得得之屬於行者,成論明涅槃但是無法。」
四種涅槃 (名數)法相宗所立,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雖有客塵煩惱,而自性清淨,湛如虛空,離一切分別之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原為寂靜,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斷盡煩惱障所顯之真如也。有餘依者,有漏之依身,對於所斷之煩惱而謂為餘。雖餘此有漏之依身,而煩惱之障,永為寂滅,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出生死之苦之真如也。是亦與有餘依涅槃共斷煩惱障所得之真理,而顯於生死苦果斷謝之時即後時也。故卻無苦果之依身,謂為無障依,眾苦永為寂滅,謂為涅槃。四無住處涅槃,是斷所知障所顯之真如也。所知障為智之障。二乘之人為有所知障,不了生死涅槃無差別之理,固執生死為可厭,涅盤為可欣。佛斷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時,於生死涅槃離厭欣之情,但有大智,故住於生死,為有大悲,故不住於涅槃,以利樂盡未來際有情,故謂之為無住處。利樂之用雖常起,而亦常寂,故謂為涅槃。此中一切之有情,有前之一,二乘之極聖,有前自證有餘無餘之三,菩薩在初地已上有第一與第四之二,惟世尊具四也。問依大乘所說,則如來色身,總為無漏清淨,非生死之苦果,何有有餘涅槃?既無有餘涅槃,無餘亦宜無之?答曰:就佛身論有餘無餘,有二義:一如來之身,雖無實之苦果,然就示現似於苦果之依身而論有餘無餘也。如八相成道是。二就無漏色身之隱顯而論有餘無餘也。見唯識論十,百法問答鈔八。
五種涅槃 (名數)凡夫計度五種之現涅槃:一以欲界為證處而愛慕之故,二愛慕初禪之性無愛故,三愛慕二禪之心無苦故,四愛慕三禪之極悅故,五愛慕四禪之苦樂兩亡故。計度此五處之現涅槃,故墮落於外道,惑於菩提之性。見楞嚴經。
涅槃分 (術語)出處在曇鸞論註所謂「不斷煩惱得涅槃。」解此有種種:一、分為分圓之義。謂往生於極樂證涅槃之一分,涅槃之分得,證理未為圓滿也。二、分為因之義。謂可至涅槃之因分。正定聚之身分也。三、分為分齊之義。謂涅槃證果之分齊。即言涅槃也。
涅槃山 (譬喻)對於生死之河而譬涅槃於山。千手經曰:「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又佛之入涅槃,如日之入山,故譬涅槃於山。涅槃經十四曰:「佛日將沒大涅槃山。」大日經疏二十曰:「如是大涅槃跡極通本,眾生有緣薪盡,即如來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日既隱於涅槃山,故黑色也。」
涅槃色 (術語)黑色也。以五轉中涅槃當於北方黑位故也。五轉
涅槃印 (術語)具曰涅槃寂靜印。三法印之一。佛決定而說涅槃寂靜之理,使眾生離煩惱生死。為涅槃寂靜之法印,經中有此法印者,為真實之佛說。猶如世之印契也。又保證得涅槃證果之印契也。大集經五十三曰:「若有眾生為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設不持戒,彼等悉已為涅樂印之所印也。」
涅槃宗 (流派)支那十三宗之一。依涅槃經而弘布佛性常住之旨之宗也。自北涼之曇無讖初譯此經,宋之慧成,曇無成,僧莊,道汪,靜林,慧定,曇斌,超進,法瑤,道登,曇度,道成諸師,製疏作章。弘布甚盛。在隋則淨影,智徽,法礪,道綽等,多以涅槃為宗。至唐朝道宣,法寶各有所弘,而所歸在於涅槃,法寶特立五時教,攝大小乘。及天台宗盛,法華涅槃同厭於醍醐味之說,此宗自屬於彼,別無以涅槃為宗者。
涅槃門 (譬喻)入涅槃城之門戶也。無量義經曰:「開涅槃門,扇解脫風。」般舟讚曰:「念佛即是涅槃門。」又葬所四門之一。北方為涅槃門。北方為陰之極,故以配於寂靜之涅槃。四門
涅槃相 (術語)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滅之相也。佛八十年間教化眾生,化緣既盡,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邊沙羅雙樹之間,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畢,頭北面西,右脅而臥,逆順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滅盡定,又超越入於諸禪定,終於第四禪定入滅。時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爾時四邊雙樹開白花,如白鶴群居,即以轉輪王之荼毘式,移於金棺,諸大力士奉金棺,七匝拘尸那城至荼毘所。過七日。時積大栴檀,投香燭,欲燒之,而火不燃。阿[少/免]樓[馬*太]言:是待迦葉之至也。時迦葉與五百弟子在耆闍崛山。知如來涅槃,欲拜如來之最後,更經七日,詣荼毘所。如來自金棺出雙足使見之。於是諸大力士投以七寶大炬,亦悉殄滅。迦葉言人天炬火。何得荼毘如來之寶棺?爾時如來以大悲力自入火光三昧,由心胸中火踊出棺外,漸漸荼毘,至七日,香樓寶樓焚盡。八國諸王競欲取舍利,既興兵,既而徒盧那(香姓)婆羅門以舍利分於諸王,各起塔供養之(後分涅槃經小乘大般涅槃經)。四教儀七曰:「於第四禪中入火光三昧,燒身滅度,唯留舍利為人天福用,身智俱滅,入無餘涅槃。」
涅槃夜阿闍世王夢 (故事)阿闍世王害父王,身生惡瘡,既遇世尊月愛光,身瘡漸愈,即還本宮,都不知如來涅槃。於涅槃夜,夢月落,日自地出,星宿雲雨,繽紛而隕,復有煙氣自地出,七彗星現於天上,復見天上有大火聚。遍空熾燃,而墮於地。見後分涅槃經下。
涅槃月日 (雜語)大般涅槃經一曰:「二月十五日臨涅槃。」善見律一曰:「二月十五日平旦時入無餘涅槃。」長阿含經四曰:「二月八日取涅槃。」菩薩處胎經曰:「二月八日入般涅槃。」薩婆多論二曰:「以八月八日沸星出時取般涅槃。」西域記六曰:「聞之先記曰:佛生年八十,以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入般槃涅,此當於三月十五日也。說一切部則謂佛以迦剌底迦月後半八日入般涅槃,此當於九月八日也。」涅槃經三十,就佛於二月十五日涅槃,共列十七義。共一義二月為春陽之月,萬物生長。此時眾生多生常想,為破眾生如是常想而顯如來真常故也。又十五日日無虧盈,諸佛大涅槃,亦無虧盈,故以十五日入涅槃也。
拘尸那城涅槃 (傳說)佛涅槃於拘尸城之因緣也。涅槃經二十九曰:「往昔此地有轉輪聖王,唱如是言: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皆悉無常。若能修習十善法,能斷如是無常大苦。我是時始聞佛之名號,發菩提心。自是已來,以是法轉教無量眾生。是故我今於此處,亦說諸法無常變壞,唯佛身是常住之法。我憶往昔所行之因緣,故今來此入涅槃。」
佛三從金棺出 (傳說)初出金臂為阿難現入胎之相。見菩薩處胎經一。次起坐為摩耶說法。見摩訶摩耶經下,西域記六。後現雙足示迦葉。見後分涅槃經下,西域記六。
涅槃風 (譬喻)涅槃之妙理,送人至於菩提,故譬之於風。涅槃經九曰:「是時忽遇大乘大涅槃風,隨順吹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涅槃忌 (行事)涅槃會
涅槃佛 (術語)華嚴經十佛之一。佛之應身,化事既畢,而示現滅度者。又涅槃像也。
涅槃宮 (譬喻)涅槃為眾聖之所遊,故譬之於宮殿。俱舍論三十曰:「此涅槃宮一廣道,千聖所遊無我性。」同光記三十曰:「大涅槃眾聖所居,名涅槃宮。」
涅槃界 (術語)界者藏之義,涅槃能藏無為之萬德故曰界。又為因之義,涅槃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之利樂事,故曰界。又界為界畔。涅槃雖無界畔,然對於生死界,則謂為涅槃界。唯識論十曰:「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增一阿含經十二曰:「亦獲智慧海,漸至涅槃界。」
涅槃食 (譬喻)涅槃譬之食。南本涅槃經四曰:「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北本涅槃經曰:「涅槃飯。」
涅槃堂 (堂塔)又曰延壽堂,省行堂,無常院。送病僧使入滅之處也。佛祖通載三十曰:「他日涅槃堂孤光獨照時,自驗看。」
涅槃會 (行事)二月十五日追悼佛入滅之法會。揭涅槃像,讀誦遺教經。釋氏要覽曰:「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營會供養,即忌日之事也。」
涅槃經 (經名)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經,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二卷,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三卷,失譯,般泥洹經三卷,是為同本異譯,說八相成道化身之釋迦,於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狀者。是化身佛之實錄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經。說可得涅槃之觀行。大乘之涅槃經,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方等般泥洹經二卷,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六卷,隋闍那崛多譯四童子三昧經三卷,此三本廣略不同,然皆為大乘涅槃經之初一分也。其全經為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稱為北本涅槃。後劉宋慧觀等再治前經為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稱為南本涅槃。說佛之涅槃,非灰身滅智,佛今雖現入滅之相,然佛身常住不滅。此外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說佛之附屬及入涅槃,荼毘,分骨等事。是為前經後分之補足,故稱為後分經。已上數本中,常稱為涅槃經者,乃南北二本之大般涅槃經。南本不拘有台家章安之疏,諸宗一般通用者,北本涅槃也,各家之註述及關於本經之著作如下:涅槃經玄義二卷,隋灌頂撰。涅槃經疏三十三卷,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涅槃義記二十卷,隋慧遠述。涅槃經遊意一卷,隋吉藏撰。大涅槃經玄義文句會本二卷,隋灌頂撰,唐道暹述,日本守篤分會。涅槃經會疏條目三卷,涅槃經會疏,三十六卷,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日本本純分會。涅槃經疏私記十二卷,唐行滿集。涅槃經疏私記九卷,唐道暹述。涅槃經疏三德指歸二十卷,缺卷十五,宋智圓述。涅槃經治定疏科十卷,宋智圓撰。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四卷,宋智圓述。科南本涅槃經三十六卷,元師正排科,可度重訂。涅槃經會疏解三十六卷,元師正分科,明圓澄會疏。涅槃經末後句一卷,淨挺著。
涅槃像 (圖像)佛於雙林樹下頭北面西橫臥入涅槃之相也。
涅槃像曼陀羅 (圖像)畫釋尊橫臥寶床,五十二類異眾圍繞之而哀慟之相也。畫虛空雲中有一僧,攜錫杖立於前,無數天人從於後而降臨之相者,是尊者阿那律(又曰阿泥樓[馬*太]),於如來身入棺後,昇忉利天,以世尊入滅之事,告摩耶夫人,摩耶聞之哀慕,自天下趣於雙樹間也。見摩訶摩耶經下。佛北首下娑羅樹之枝,遙懸錦囊及錫杖者,是為佛之缽盂及錫杖。佛入滅時手付阿難者也。見菩薩處胎經一。佛之足下有二老婆撫如來之足而涕泣者,悲身貧不能如餘人為前後之供養也。見小乘大般涅槃經下。佛前一比丘迷倒,餘僧垂手而慰之者,阿難深沒憂海,投如來前如死人,阿那律安慰之,使於如來致四問之狀也。見智度論二。大力士之悲哽鳴咽相,是金剛力士也。見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
涅槃論 (書名)大般涅槃經論之略名。一卷,婆藪盤豆菩薩造,元魏達磨菩提譯。譯經中迦葉菩薩所問之偈。
涅槃洲 (譬喻)涅槃譬之洲渚也。智度論七十一曰:「涅槃是為洲,眾生沒在四流水中,佛以八正道船引著涅槃洲上。」
涅槃城 (譬喻)涅槃為聖者之所居,故譬之宮城。長阿含經四曰:「沸星得最上道,沸星入涅槃城。」楞嚴經十曰:「背涅槃城,生天魔種。」楞伽經三曰:「緣自覺了向涅槃城。」智度論二十曰:「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
涅槃僧 (衣服)Niva%sana,又作泥洹僧。新稱泥[口*縛]些那。又曰厥修羅(Kusn^laka),譯言內衣。即裙也。行事鈔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法(此云內衣),僧祇佛於僧前自著內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舊稱涅槃僧。教諸比丘,因制式。」資持記中三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內衣,即是裙也。以西土裙法橫疊圍身,長繩四繞使正,多致不齊。」同下一之二曰:「翻內衣,西國本無[衣+昆]褲,即以此衣襯體著故。」慧琳音義八十二曰:「泥縛些那,僧方裙也,舊云涅槃僧。」西域記二曰:「泥[口*縛]些那,既無帶襻,其將服也,集衣為[衣*聶],束帶以緇。[衣*聶]則諸部各異,色乃黃赤不同。」
涅槃頭 (職位)掌涅槃堂事者。
涅槃際 (術語)二際
涅槃飯 (譬喻)涅槃食
涅槃聖 (人名)秦之道生,見略本之涅槃經(法顯譯之六卷本佛說大般泥洹經),發明佛身常經之義。聞者初不信之。及廣本出,果然。時人稱為涅槃聖。涅槃玄義上曰:「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聖。」
涅槃樂 (術語)三樂之一。離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穩,謂為涅槃之樂。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皆令離苦得安穩樂,世間之樂及涅槃樂。」
涅槃縛 (術語)樂著涅槃而不利眾生者,是小乘之境界也。金剛三昧經曰:「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脫。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
涅槃點 (術語)涅槃聲
涅槃聲 (術語)於梵音顯[8769]等滿口聲之大涅槃義者曰涅槃聲。其形為‧‧h!之二點,例如[874B]ah!則謂之涅槃點。又依五字五音轉生之義,謂為涅槃輪。其本字乃[8769](也)[876A](囉)[876B](羅)[876C](縛)[876D](奢)[876E](沙)[876F](娑)[8770](訶)之八字也。若此等字,連於上字則成上字涅槃之義。見悉曇藏二。又一說,加[8771](濫)[8772](訖叉)之遍口聲,以十字為涅槃聲。梵漢對映集上曰:「往昔天竺有乾政師子,威勢勝餘,此師子不恐法師之近,獵師依敕命成法師之形而射斃之,師子死時唱[876A][876B]等十字,因玆名為涅槃之十字。」賢愚經及報恩經詳記堅誓師子為法師所死之因緣,然不說此十字之事。是有密部經軌之典據耶?抑出於口傳耶?宜更考之。
涅槃八味 (名數)涅槃所具備之八種法味: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淨、虛通、不動、快樂是也。大藏法數曰:「涅槃,梵語具云摩訶般涅槃那,華云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是乃三德秘密理藏也。此之理藏,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而有八種法味。故泥洹經立此八味之名。」
涅槃四柱 (名數)四出偈
涅槃經後分 (經名)大般涅槃經後分之略名。又稱為後分涅槃經,後教涅槃經。
涅槃寂靜印 (術語)三法印之一。一切眾生起惑作業流轉於三界,故佛說涅槃寂靜之法,使得離生死,至於寂滅也。
涅槃疊那 (術語)Nirdha%pana,又Nirdahana,譯曰焚燒。荼毘
消伏毒害經 (經名)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之略名。
消災咒 (真言)陀羅尼名。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一卷,不空譯。佛說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一卷,唐代失譯。二經同本異譯。此中說之。經曰:「我今說過去沙羅王如來所說熾盛光大威德陀羅尼除災難法。(中略)受持讀誦此陀羅尼者,成就八萬種吉祥事,能除滅八萬種不吉祥事。」
消災經 (經名)與消災吉祥經同。
消災吉祥經 (經名)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之略名。一卷,不空譯。
消災陀羅尼 (真言)與消災咒同。
消除災難經 (經名)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之略名。
消除一切災障寶髻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法賢譯。帝釋與修羅戰敗求救,佛為說咒與之。
消除一切閃電障難隨求如意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佛在舍衛國向阿難說四方電神之名,並說神咒。觀自在等亦各說一咒。即雷除之咒也。
消滅 (雜語)惡事苦惱之消滅也。法華經藥王品曰:「病即消滅。」
消瘦服 (衣服)袈裟之異名。消損煩惱之義。六物圖曰:「或名消瘦服,損煩惱故。」
消釋 (術語)消除經文之難義,解釋義理之蘊結也。止觀七曰:「隨語消釋。」
(雜語)海有八德,八不思議,十德。海德
海八德經 (經名)佛說海八德經,一卷,秦羅什譯。舉大海之八德,比顯戒經之八德者。見小乘部。
海印 (術語)佛所得之三昧名。如於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湛然於佛之智海印現一切之法也。大集經十五曰:「譬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為大海印。」寶積經二十五曰:「如大海,一切眾流悉入其中,一切諸法入法印中,亦復如是,故名海印。」探玄記四曰:「海印者,從喻為名,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中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如彼兵像故。」還源觀曰:「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像齊現,猶如大海由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像不現。」八十華嚴經十四曰:「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楞嚴經四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三藏法數三十九依宗鏡錄於海印三昧列十義。華嚴宗以此海印三昧為華嚴經所依之定。華嚴經鈔二曰:「如說法華依無量義處三昧,說般若經依等持王三昧,說涅槃經依不動三昧,故說諸經,多依三昧,今說此經,依何三昧?即海印三昧。」
海印三昧 (術語)海印
海印定 (術語)即海印三昧。
海岸山 (地名)海岸山為今之補陀洛山,觀音之住處。早離速離之兄弟為繼母遺棄於此而餓死。淨土本緣經說之。但宜知此經為偽作。
海岸國 (地名)華嚴經法界品所說善財童子所參善知識五十三人中第三善住比丘之住處。探玄記十八曰:「海岸國者,此國在海濱故,天竺本名海岸楞伽道。解云:此國道向楞伽山故也。」
海若 (雜名)又作耐薰。毘沙門天腹部所帶之鬼面名。本名河伯面。河伯,海若,皆水神之名。出於莊子。
海東 (人名)新羅國之沙門元曉入唐受學,有聲望,以其為新羅國人,世以海東呼之。見宋僧傳四。
海門國 (地名)華嚴經五十三善知識中,海雲比丘之住處。探玄記十八曰:「言海門者,此國近在南海,城門向海,故名也。」
海珠 (譬喻)海底之寶珠。譬難得也。寄歸傳一曰:「考其功也,實致為山之勞,覈其益焉,時有海珠之潤。」
海眾 (譬喻)眾僧一味和合,譬如海也。釋氏要覽下曰:「海眾,增一經云:眾僧如彼大海,流河決水以入乎海,便滅本名,但有大海之名。」
海雲比丘 (人名)華嚴經法界品所說善財童子所參善知識五十三人中之第二。住於海門國常觀海。探玄記十八曰:「海雲者,此比丘,常在海岸觀緣起大海及彼海上人法莊嚴遍布如雲,從所觀為名。」
海會 (譬喻)聖眾會合之座也。德之深與數之多。譬如海。華嚴玄疏一曰:「言海會者,以深廣故,謂普賢等眾,德深齊佛,數廣剎塵,故稱為海。」演密鈔曰:「海會眾也。」華嚴經傳記一曰:「普賢等海會聖眾。」【又】總墓之名。海眾同會一穴之義。
海會塔 (堂塔)亦云普同塔。眾僧之納骨塔也。
海意菩薩 (菩薩)寶莊嚴土世界之菩薩,海意經之發起眾。
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經名)九卷,宋維淨與法護共譯。與大方等大集經海慧菩薩品第五同本。
海滴 (譬喻)如來壽量四喻之一。
海德 (術語)海八德經列八美德:「一、汪洋無涯。二、海潮不愆期。三、不容死臭。四、有七寶珍珠。五、五河俱入而無舊名。六、霖雨注來亦無增減。七、眾魚有巨身。八、鹽味邊中如一。」涅槃經三十七說海之八不思議。華嚴經四十二列海之十德。大部同之。
海潮音 (術語)音之大者,譬之於海潮。又海潮無念,不違其時。與大悲之音聲應時適機而說法相似。法華經普門品曰:「梵音海潮音。」楞嚴經二曰:「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長水之義疏曰:「天鼓無思,隨人發響,海潮無念,要不失時,此表無緣慈悲應機而說,不待請也。」
海澗國 (地名)華嚴經法界品所說五十三善知識中彌勒菩薩之住國。六十華嚴經五十八曰:「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海澗。」探玄記二十曰:「此是南天竺,近海岸故,名海澗國,天竺本名海岸門國。」
海幢比丘 (人名〕華嚴經五十三善知識之第六。
海龍王 (異類)一時,佛在靈鷲山。無量之眾圍繞時,忽海龍王率無數眷屬詣佛處,佛為說深法,則大歡喜。請佛降海底龍宮,以受供養說法。佛許之。時龍王化作大殿,以紺琉璃紫磨黃金莊嚴,寶珠瓔珞七寶為欄楯。極為廣大。又自海邊通金銀琉璃三道寶階,使至於龍宮。以請世尊及大眾。世尊乃率無量之大眾至龍宮。坐大殿之獅子座。更說妙法,以化龍屬。見佛說海龍王經請佛品。
海龍王女 (異類)海龍王女,字寶錦,與尊者迦葉問答大乘之深義。佛稱讚之,授成佛之記。見海龍王經女寶錦受決品。
海龍王經 (經名)佛說海龍王經,四卷,西晉竺法護譯。佛為海龍王說大乘之深義,於龍王龍女,阿修倫等與記別者。
浮孔 (譬喻)浮木之孔也。止觀五曰:「盲龜何由上值浮孔。墜芥豈得下貫針鋒。」涅槃經二十三曰:「清淨法寶,難得見聞,我今已聞,猶如盲龜值浮木孔。」
浮木 (譬喻)幸運難遇,譬如海中之盲龜逢浮木也。雜阿含經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遇出頭,復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得遇此孔。(中略)凡夫漂流五趣海,還復人身,甚難於此。」涅槃經二曰:「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法華經八曰:「佛難得值。如優曇波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輔行記五之二曰:「如大海中有一盲龜,爾時海中復有浮木,唯木一孔,可立龜身。此龜三千年,方得一出,億百千出,何由可值浮木孔?」
浮陀 (雜語)佛陀
浮陀跋摩 (人名)又作佛陀跋摩Buddhavarman,西域人。譯曰覺鎧。見歷代三寶記八、梁僧傳三。
浮根 (術語)又曰扶塵根。五根有二種,在內正有發識取境之用者,名為勝義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葉,外形謂為浮根扶根或扶塵根。浮者浮虛不實之義也。楞嚴經一曰:「我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
浮雲 (譬喻)維摩經十喻之一。經方便品曰:「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浮屠 (雜語)亦作浮圖,休屠。按浮屠浮圖。皆即佛陀之異譯。佛教為佛所創。古人因稱佛教徒為浮屠。佛教為浮屠道。後并稱佛塔為浮屠。浮圖
浮想 (術語)虛妄不實之思想也。圓覺經曰:「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浮圖 (雜語)Buddha,又Stu%pa,又作浮頭、浮屠、佛圖,舊譯家以為佛陀之轉音。廣弘明集二曰:「浮圖,或言佛陀,聲明轉也,譯云淨覺。滅穢成覺,為聖悟也。」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云佛陀,或言浮陀、佛馱、步陀、浮圖、浮頭,蓋傳音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名為覺。」秘藏記本曰:「浮圖,佛也,新人曰物他也,古人曰浮圖也。」新譯家以為窣堵波(即塔)之轉音。智度論十六曰:「諸聚落佛圖精舍等。」西域記一曰:「窣堵波,即舊所謂浮圖也。」瑜伽倫記十一上曰:「窣堵波者,此云供養處,舊云浮圖者,音訛也。」梵語雜名曰:「浮圖,素睹波,塔,制怛里。」世多通用後義。
浮圖之始 (故事)茶香室叢鈔十三曰:「水經汳水篇注云:汳水又東,逕梁國睢陽縣故城北而東,歷襄鄉塢南。」續述征記曰:「西去夏侯塢二十里,東一里,即襄鄉浮圖也。汳水逕其南,漢熹平中某君所立,死因葬之。其弟刻石立碑以旌厥德,隧前有獅子,天鹿,累塼作百達柱八所,荒蕪穨毀,彫落略盡矣。按熹平為漢靈帝年號,中國之有浮圖,當始見於此。惜某君不傳其姓名,所云累塼作百達柱八所,豈即浮圖之古制乎。」
浮塵 (雜語)一切有為之諸法,浮塵不實,塵翳真性,故曰浮塵。楞嚴經二曰:「阿難,汝未明一切浮塵幻化相。」同長水疏曰:「虛假不實,污染真性。故曰浮塵。」
浮塵根 (術語)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言浮塵根者,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是也。
浮曇末 (人名)Bhu%tamati,比丘名。譯曰至誠意。見月明菩薩經。
浮囊 (物名)渡海人所帶免沒溺之物也。名義集七曰:「五分云:自今聽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若牛皮,傳聞,西域渡海之人多作鳥翎毛袋,或齊巨牛脬,海船若失,吹氣浮身。」慧琳音義三曰:「浮囊者,氣囊也。欲渡大海,憑此氣囊輕浮之力也。」經中以譬戒律,護持菩薩之戒,猶如海人之於浮囊也。涅槃經十一曰:「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欲渡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剎,即從其人乞索浮囊,其人聞已即作是念:我今若與必定沒死。答言:羅剎,汝寧殺我,浮囊叵得。(中略)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亦復如是。如彼渡人護惜浮囊。」
(雜語)唄匿之略。梵音之歌詠也。唄匿
唄士 (雜名)又曰唄師。法會唱如來唄,云何唄等之梵唄者。
唄比丘 (人名)又謂之鈴聲比丘,妙聲尊者。其形極為醜陋,而音聲最好。其梵唄之聲,能感動人畜,故稱為唄比丘。曾於過去世在佛塔供養金鈴,感此妙聲。故又稱為鈴聲比丘。賢愚經無惱指鬘品曰:「時波斯匿王將征討鴦仇摩羅,路由祇洹,時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極醜陋,音聲異妙,振聲高唄,軍眾傾耳,象馬不肯行,王乃還祇洹,下象至佛所,敬禮問訊云云。」談唄比丘之因緣。毘奈耶雜事四曰:「憍閃毘城有一長者,誕一男兒,名為善和,形貌羸瘦,其聲和雅。」
唄匿 (儀式)單曰唄。又曰婆陟,婆師。梵音之歌詠也。引聲詠偈頌,是為讚嘆三寶之功德,故曰唄讚。佛在世有最巧於唄道者,稱為唄比丘或鈴聲比丘。佛教來漢土,人未知唄道之音調,魏陳思王曹植,遊魚山,聞巖谷之水聲,自感得之,遂制曲譜云。漁山。文句記四曰:「經云唄者,或云唄匿,云讚頌。」行事鈔上四曰:「出要律儀云:如是鬱鞞國翻為止斷也,又云止息,由是外緣巳止巳斷。爾時寂靜任為佛事也。」法華玄贊四曰:「梵云婆陟,此言讚嘆。唄匿,訛也。」玄應音義十四曰:「梵言婆師,此言讚嘆,言唄匿者,疑訛也。」高僧傳十三曰:「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言稱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讚則號為梵唄。昔諸天讚唄,皆以韻入絃管,五眾既與俗違,故宜以聲曲為妙。」薩婆多毘尼勒迦六曰:「瓶沙王信佛法,往詣佛所白佛言:世尊!諸外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多得利養,眷屬增長,願世尊聽諸比丘。(中略)佛言:聽諸比丘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說法。」梵Pa%t!haka。
唄策 (物名)記梵唄之冊子也。
唄器 (物名)錫杖,磬,鈴等。總為法會諷誦所用之道具。唄者,歌詠也。
唄讚 (儀式)歌頌讚嘆佛德也。梵語謂歌頌為唄匿。諸經要集四有唄讚篇。
(術語)[8752]ga又作[言*我],伽,[口*卉],我,疙。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牙聲之第三。五十字門之一。字記作「迦。」大日經疏作「哦。」金剛頂經曰:「[言*我]字門一切法行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言*我]字時,是甚深法聲。」大莊嚴經曰:「唱伽字時,出甚深法入緣起聲。」此由Gata(行)及Gambhira(甚深)釋之。【又】[8754]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哦哆也 (雜語)譯曰行。去來不住之義。大日經疏七曰:「梵云哦哆也,是名為行,行謂去來遊進不住之義。」Gatayah!。
(術語)覺之意。對於迷而言。即自迷夢醒覺也。與覺悟同義。
悟入 (術語)悟實相之理,入於實相之理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又】(人名)迦濕彌羅國有部宗之羅漢。眾賢論師之師。梵名塞建地羅。見俱舍光記一。
悟本 (人名)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禪師之諡號。見曹洞二師錄。
悟忍 (術語)韋提希夫人以現見阿彌陀佛。廓然大悟,得無生之忍。是為悟忍。又曰喜忍,亦名信忍。十信位之忍也。觀經定善義曰:「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踊躍,因玆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中略)是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悟空 (人名)唐京兆雲陽陝西省西安府涇陽縣人。俗姓車氏。名法界。悟空其字。後魏拓跋氏之胤裔。天寶九年,罽賓大首領薩波達幹與三藏舍利越魔來求和,朝廷遣中使張韜光等四十餘人,師時授左衛,與其行焉。取道安西,經歷諸國,至罽賓東都城乾陀羅國。張韜光等既畢使命,將歸。師病不能隨,仍留彼國,後疾漸痊,遂投三藏舍利越魔落髮,號達摩馱都(譯云法界)。貞元五年,隨中使段明秀歸國,進佛舍利及所譯經。奉敕正度,賜名悟空。後不知所終。敕使翻經三部十一卷,編入貞元錄。圓照錄其行狀。見大唐貞元新譯十地等經記,宋高僧傳等。
悟真寺 (寺名)在陝西西安府終南山中覆軍山。隋淨業開基之所。見續高僧傳等。
悟剎 (雜名)開悟之人所住之國土。剎為梵語國土之義。圓覺經曰:「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痴。」
悟道 (術語)開真實之知見,證悟菩提之道也。
悟禪 (術語)參悟禪理也。苑咸詩:「蓮花梵宇本從天,華省仙郎早悟禪。」
(術語)悔所造之罪惡也。成唯識論七曰:「悔謂惡作。」止觀七下曰:「悔名改往修來。」大乘義章二曰:「追返名悔。」
悔過 (術語)向三寶而懺悔罪過也。
悔懺法 (雜名)釋氏通鑑,傅大士告普建等曰:慎護三業,精勤六度,行悔懺法,免墮三塗。按法苑珠林懺悔篇有懺悔儀式,僧徒之禮十方佛,皆悔懺之事也。
悔過經 (經名)佛說舍利弗悔過經之略稱。其他有佛說文殊悔過經一卷。
悅眾 (職位)別名知事。僧中之職名。司僧中之事務者。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總曰羯磨陀那Karma-da%na,譯為知事,亦曰悅眾,謂知其事,悅其眾也。(中略)秦主敕選道碧法師為僧正,慧遠為悅眾,法欽慧斌掌僧錄。」
徒弟 (雜名)門徒弟子之略稱。釋氏要覽上曰:「弟子又云徒弟,謂門徒弟子略之也。」
徒眾 (雜語)弟子之成群者。
徑山 (地名)在杭州臨安府。謂為興聖萬壽禪寺。震旦五山之一。道欽開之。
徑山道欽禪師 (人名)玄素之法嗣。始駐錫於徑山。唐代宗大曆三年詔使至闕。召對[口*十]旨。賜號國一。辭歸本山。德宗貞元八年寂。壽七十九。諡為大覺禪師。見宋高僧傳九。傳燈錄四。
徑山佛鑑禪師 (人名)臥龍破庵祖先之法嗣。名師範,號無準。東福寺之開山聖一、圓覺寺之開山祖元,皆其法嗣也。無準
徑山虛堂智愚禪師 (人名)道場運庵普岩之法嗣。名智愚,號虛堂。建長寺之紹明,其法嗣也。虛堂
(術語)[8761]Da,又作陀、捺,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大日經所謂「那字門一切法施不可得故」者,自Da%na(布施)釋之。文殊問經所謂「稱娜字時是施調伏律儀寂靜安隱聲」者,自Dama(調伏)釋之。
娜多家瑟吒 (物名)Dantaka%s!t!ha,譯曰齒木。見梵語雜名。
娜伽 (雜語)Naga,譯曰山。大日經疏三曰:「山者,梵云娜伽,是不動義。」
娜耶 (術語)Naya,譯曰乘。大日經疏三曰:「梵音娜耶,即是乘義道義,謂從一念善根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一一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名娜耶。」
(物名)喻實相之妙理為珠。衣珠及髻珠
珠髻大臣 (人名)或云寶髻,或云如意頂髮,其義一也。梵語摩尼,此云如意珠。摩尼是寶之總名。此大臣是王舍城聚落主。
班禪喇嘛 (職位)Panchen-bla%ma,位在達賴喇嘛之次。班禪額爾德尼
班禪額爾德尼 (雜名)即班禪喇嘛也。西藏新志中曰:「班禪額爾德尼,世在後藏之札什倫布傳燈承繼者也,統治後藏全體。雖隸屬達賴喇嘛,然其人民對於後藏國王兼法王,有至尊敬之意。按班禪額爾德尼者,藏語智識或文字寶珠之意。」餘達賴喇嘛
桓因 (天名)釋提桓因之略。帝釋天也。釋提桓因
(術語)Indriya,能生之義。增上之義。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幹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強力,能生眼識,則名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則名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惡作業之力,則名為根性。俱舍論二曰:「根者是何義?最勝自在光顯名根,由此總成根增上義。」大乘義章四曰:「能生名根,」俱舍光記三曰:「勝用增上,故名為根。」
三根 (名數)又曰三無漏根。謂見,修,無學三道之無漏智也。一未知當知根。在於見道,無漏智為向無始以來未曾知之苦集滅道四諦之境,自此當知彼而行動者,故其無漏智名為未知當知根。蓋在見道者為苦法智忍至道類智忍之十五心,於此十五心觀上下二界四諦之境間,無論何者,無漏智未曾知之境界,自是當知而始運轉也。但此未知當知根雖以無漏之慧根為主,然就同時相應之心心所法,有最勝能者,使之相從,以善根與喜樂捨三受根及信等五根,都合九根為體。二已知根。是為修道之無漏智。在修道,於上下之四諦無所謂未曾知者,無論何者皆已知了,但為斷修惑,數數觀四諦之境,是名為已知根。以九根為體。與上之未知根同。三具知根。是為無學根之無漏智。即盡智無生智也。無學之聖者,起盡智或無生智,則己已知四諦之理。有此自知心名為具知。此具知亦合九根如上。已上為新譯之名。舊譯名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見俱舍論二、智度論二十三。
五根 (名數)有二種:(一)眼等之五根:一眼根,生眼識者。二耳根,生耳識者。三鼻根,生鼻識者。四舌根,生舌識者。五身根,生身識者。俱舍論一曰:「五根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根。」(二)信等之五根:一信根,信三寶四諦者。二精進根,又名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憶念正法者。四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思惟真理者。此五法為能生他一切善法之本,故名為五根。見智度論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大乘義章四。俱舍論三曰:「於清淨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勢力伏諸煩惱,引聖道故。」
六根 (名數)於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據大乘,則第七之末那識名為意根。據小乘,則以前念之意識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識而使各別緣六境之勝用,故立為六根。俱舍論三曰:「頌曰:了自境增上,總立於六根。論曰:了自境者,謂六識身眼等五根,於能了別各別境識有增上用,第六意根於能了別一切境識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為根。」
二十二根 (名數)一眼根Caks!urindriya,二耳根S/rotrendriya,三鼻根Ghra%n!endriya,四舌根Jihvendriya,五身根Ka%yendriya,六意根Manendriya,已上六根,上所說眼等之六根也。七女根Strindriya,女子身中起色欲之處。八男根Purus!endriya,男子身中起色欲之處。九命根Jivitendriya,有情一期之壽命也。十苦根Duh!khendriya,十一樂根Sukhendriya,十二憂根Daumanasyendriya,十三喜根Saumanasyendriya,十四捨根Upeks!endriya,已上五者,所謂五受也。十五信根S/raddhendriya,十六精進根Viryendriya,十七念根Smr!tindriya,十八定根Sama%dhindriya,十九慧根Prajn^edriya,已上五根,所謂信等之五根也。二十未知當知根Ana%jn^a%tama%jn^a%sya%mindriya,二十一已知根A^jn^endriya,二十二具知根A^jn^a%ta%vindriya,已上三者所謂三無漏根也。見俱舍論三、大乘義章四。
根力 (術語)五根與五力。法華經譬喻品曰:「無漏根力覺道。」
根力覺分 (術語)與根力覺道同,分為八正道分。思益經一曰:「無漏根力覺分。」
根力覺道 (術語)五根與五力,七覺支與八正道。
根上下智力 (術語)十力之一,明瞭眾生根機性情之上下不同,及得果之大小等之佛智力也。
根本心 (術語)三心之一,第八識為萬法生起之根本,故名。
根本印 (術語)諸尊各有根本之印與明。秘藏記私鈔六曰:「諸尊各有根本印明,秘經說愛染王法,誦大根本明(云云)。不動亦有根本印明,三摩地儀軌云:即結根本印,誦本明七遍(云云),是說大日根本印明也。如此一一尊各有本印本明。」
根本依 (術語)諸識四種依之一。
根本定 (術語)又名根本禪,根本等至或八等至,略稱根本。對於近分定而言。即離各下地修惑而得之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根本地所攝之定也。見俱舍論,毘婆沙論等。
根本咒 (真言)觀音之大慈咒。
根本惑 (術語)對於枝末惑而言。有貪、瞋、痴、慢、疑,惡見之六種。又為五利使,五鈍使之十。與根本煩惱同。
根本智 (術語)又作如理智,無分別智、正智、真智等。根本智之名,對於後得智而言。正冥符於真理,而無能緣所緣之差別,一念之真智也。此智為生一切法樂,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智。唯識論十曰:「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三藏法數五曰:「根本智亦名無分別智,謂此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無異。如人閉目外無分別,由此無分別智能生種種分別,是名根本智。」
根本會 (術語)金剛界九會曼陀羅之中央會,謂為根本會,亦曰成身會,羯磨會。
根本識 (術語)阿賴耶識十八名之一。唯識述記三末曰:「小乘名根本識。」了義燈四本曰:「十六名根識者,大眾部立為根本識。」
根本禪 (術語)又曰根本定。伏下地煩惱所得之上地禪定,謂為近分。斷下地煩惱所得之上地禪定,謂為根本,即定地有色界無色界之八地,故有八根本禪八近分禪。
根本等至 (術語)即根本定也。
根本法輪 (術語)三論宗所立三法輪之一,言華嚴經之說法也。法華遊意上曰:「根本法輪者,謂佛初成道,華嚴之會純為菩薩,開一因一果法門,謂根本之教也。」
根本煩惱 (術語)又曰本惑,本煩惱。謂大乘百法中貪、瞋、痴、慢、疑,惡見之六大煩惱也。惡見以外,謂為五鈍使。開惡見之一,則有身、邊、邪、取、戒之五見,此謂為五利使。合而為十。謂之十隨眠或十使。共為根本煩惱。其他為隨煩惱。又五住地之中,第五之無明住地為根本煩惱。其他之四住地為枝末。
大日經根本煩惱 (術語)指貪瞋痴慢疑之五使為五根本煩惱。
根本無明 (術語)無始無明之異名,無始無明。傳通記糅鈔六曰:「問:根本無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無明,悟本名本覺。此二無始本有,法自性天然理,難及思慮,不出言舌處也。」
根本業道 (術語)就成一業畫加行、根本、後起之三。其業正成辦時之表業與無表業,名為根本業道。例如殺生,殺了剎那之所作與所由作而薰發於身中之無表業,謂為根本業道。無表業其後隨轉而不止,屬於後起。
根本大樂經 (經名)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之略名。
根本說一切有部 (流派)Sarva%stiva%da,梵名薩婆多部。譯名說一切有部。是於佛滅後三百年之初,上座部中立一部者。爾後犢子部等諸部由此分出。故對於其等末部而謂為根本。
根本無師自然智 (術語)謂阿字本不生之本覺智。義釋十二曰:「今此阿字亦如是。從此根本無師自然之智,一切智業從此而生。」
根本陀羅尼 (術語)具名無量壽如來根本陀羅尼,又稱阿彌陀大陀羅尼,阿彌陀大咒,十甘露真言。阿彌陀附錄。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 (書名)十四卷,尊者勝友集,唐義淨譯。集薩婆多部之戒律藏者。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薩婆多部之戒本也。說二百五十戒之戒相。說戒時誦之者,謂為戒本。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 (書名)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稱。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書名)五十卷,唐義淨譯。薩婆多部比丘之根本大律藏。梵Ma%la-sarva%stiva%da-vinaya。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頌 (書名)四卷,尊者毘舍佉造,唐義淨譯。攝略有部毘奈耶之偈頌。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書名)十卷,唐義淨譯。揭受戒說戒懺悔等諸種所關之一一羯磨法者。其事數多,故曰百。就其事為一一之羯磨別,故曰一。梵Ekas/ataKarman。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 (書名)十八卷,唐義淨譯。特明食物之事。律以一切之食物為藥。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書名)四十卷,唐義淨譯。書受戒安居之大事。其他說些細之雜事者。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薩婆多部比丘尼之戒本也。於比丘尼之布薩誦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隨意事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特明自恣之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特明受戒之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安居事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明安居之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書名)二卷,唐義淨譯。特明提婆破僧之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書名)十卷,唐義淨譯。尼陀那者,十二部中之因緣經,於前五卷說之。目得迦者十二部教中之本事經,於後五卷說之。是關於律之緣起本生也。梵Mu%lasarva%stiva%danida%nama%tr!ka。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 (書名)一卷元拔合思巴集。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那耶 (書名)二十卷,唐義淨譯。薩婆多部比丘尼之根本大律藏也。梵Bhiks!un!i-vinaya。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 (書名)二卷,唐義淨譯。特說皮革之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攝頌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攝略毘奈耶雜事之偈頌。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羯恥那衣事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明功德衣之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攝頌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十卷尼陀那目得迦中之本頌別行者。
根身經 (術語)阿賴耶識三種境之一。言眼等五根身為阿賴耶識之相分。
根利有遮無遮 (術語)根性銳利,不為煩惱所遮者。如佛在世之舍利弗,根性銳利,為煩惱所遮者。如佛在世之闍王央崛。見止觀二下。
根門 (雜語)眼等六根為漏出種種煩惱,入種種妄塵之門戶,故曰根門。雜阿含經十一曰:「善關閉根門,正念攝心位。」
根性 (術語)氣力之本曰根,善惡之習慣曰性。輔行二之四曰:「能生為根,數習為性。」
根見家 (術語)又名眼見家,即立眼根能見色境之說也。蓋古來說五識依五根各緣自境時,眼識能見色乃至身識能覺觸,或眼根能見色乃至身根能覺觸者,凡有四種:一根見,二識見,三根識相應之慧見,四根識和合見也。見大毘婆沙論等。
根缺 (雜語)即五根中一或二三等缺減不具者。見往生論。
根境 (術語)又名根塵。即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謂之根,根之所取者謂之境。根有五根六根之別,境有五境六境之別,六根六境,又稱十二處或十二入。見俱舍論等。
根境識 (術語)又名根塵識。即有取境之作用者,謂之根,所緣謂之境,能緣謂之識。五根五境五識,謂之前十五界。六根六境六識謂之十八界。眼識以眼根為所依緣色境乃至意根以意識為所依緣法境。見俱舍論成唯識論等。
根敗 (雜語)眼等五根敗壞而不為用也。維摩經佛道品曰:「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聞諸斷結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同慧遠疏曰:「眼等名根,根壞名敗,根壞之人名根敗士,於色聲等不能照矚。」
根敗壞種 (術語)聲聞緣覺之二乘眾,可成佛之根機壞,無有可證佛果之因種也。起於維摩經維摩叱二乘為根敗壞種。亦曰根敗二乘,敗種二乘。
根淨 (術語)六根清淨之功德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說。於圓教相似即之位得此功德。六根清淨
根塵 (術語)根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對之色等六境曰塵。止觀一下曰:「根塵相對,一念心起。」
根器 (譬喻)人之性譬諸木而曰根。根能堪物曰器。大日經疏九曰:「略說法有四種,謂三乘及秘密乘,雖不應吝惜,然應觀眾生,量其根器,而後與之。」
根邊蘊 (術語)對於一味蘊而言。由細意識而起之有間斷五蘊也。小乘經量部所立。見異部宗輪論述記等。
根機 (術語)人之性譬諸木而曰根。根之發動處曰機。修行之興廢,教法之進止,一由此根機之如何?最勝王經七曰:「隨彼根機令習定。」寄歸傳二曰:「巧應根機,善誘人天。」
根緣 (術語)人之根性與境遇之緣務。玄義分記三曰:「根緣不同,就戒授五八十具等戒,就定教於觀練薰修等定。」
根闕 (雜語)眼根等不具足者。聾盲瘖啞之類。淨土論曰:「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闕,二乘種不生。」與根缺同。
根識 (術語)阿賴耶識十八名之一。了義燈四本曰:「十六名根識者,大眾部立為根本識。」
校飾 (雜語)宋書禮志,第六品以下,不得服金鈿及以金校飾之器物。齊書輿服志,皇太子象輅校飾,如御旂九旒降龍。又漆畫輪車,金塗校飾如輦,微有減降。佛國記,昔天帝釋試菩薩,化作鷹鴿。割肉貿鴿處,佛即成道。與諸弟子遊行,語云:此本是吾割肉貿鴿處,國人由是得知,於此處起塔,金銀校飾,餘絞飾下。
校量 (術語)又曰較量。校較雖通,而以校為本。廣韻曰:「較,又古孝切,音教,與校通,比較也。」比量物之多少曰校量。
校量歎 (術語)欲讚嘆任何之功德,先假舉一大功德,使知其分量,而後以之況知其他功德之更大也。天台嘉祥謂之格量歎,慈恩謂之校量歎。法華經隨喜功德品之所明者,其一例也。
校量功德經 (經名)希有校量功德經之略稱。
校量數珠功德經 (經名)有二:一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之略稱。一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一卷,唐寶思惟譯。此二為同本,校量數珠之體質而以菩提子為至極者。
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經名)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一卷,宋法賢譯。較量諸佛國土時分之長短者。
較量壽命經 (經名)佛說較量壽命經,一卷,宋天息災譯。較量娑婆世界一切壽命之長短者。
格外 (術語)超常格也。非尋常者。碧巖九則評唱曰:「須是斬斷語言,格外見諦,透脫得去。」
格外句 (術語)越常格而向上之語句。從上祖家之語句皆然。碧巖二十一則垂示曰:「太平特節,若辨得格外句,舉一明三。」
殊底迦 (人名)長者名。殊底色迦
殊底色迦 (人名)Jyotis!ka,又作聚底色迦、殊底迦、樹提伽、殊底穡迦。長者名。譯曰星曆、有命、火生。西域記九曰:「殊底色迦長者,唐言星曆,舊曰樹提伽,訛也。」有部目得迦七曰:「聚底色迦,舊云樹提伽,訛也。」俱舍論光記五曰:「佛遣人入火抱取殊底穡迦,此云有命。舊曰樹提迦,訛也。彼之父母,其家巨富,年老無子,忽因懷孕,問諸外道,咸言是女而不長命,及其問佛,佛記是男,長年具德。外道無識,方便藥中,母喪斃軀,子安無損。佛遣能活命(梵曰時縛迦),入火抱取。有命由佛記力故不死,能活命由佛使故不死,委說如經。」可洪音義十上曰:「樹提伽,此云火生長者。」
殊致阿羅婆 (人名)仙人名。譯曰光味。見大集經四十二。Jyotirasa。
殊勝 (術語)事之超絕而世所希有者曰殊勝。
殊勝池 (雜名)在帝釋殊勝殿前之殊勝池也。俱舍論十一曰:「天帝釋所都大城中有殊勝殿,種種妙寶,具足莊嚴,蔽餘天宮,故名殊勝。」順正理論三十一曰:「四苑各有一如意池。」六波羅蜜經三曰:「曼陀枳尼殊勝池水,沐浴無由。」
殊勝殿 (雜名)帝釋之宮殿也。殊勝池
殊徵伽 (流派)Jud!in%ga,四種外道之一。外道
旃丹 (地名)震旦
旃荼羅 (雜名)佛國記,舉國人民,悉不殺生,不飲酒,不食[卄/忽]蒜,唯除旃荼羅。旃荼羅名為惡人,與人別居。按即旃陀羅。
旃延 (人名)迦旃延之略。比丘名。
旃陀利 (雜名)旃陀羅
旃陀越 (地名)國名。所在不明。
旃陀越國王經 (經名)Candrapati-su%tra,一卷,宋沮渠京聲譯。旃陀越國王信婆羅門之譖,埋懷胎之夫人於土中。兒生於塚中,母之半身不朽,三年飲乳。至六歲,佛度使出家,證阿羅漢果。乃以神通化其父王。
旃陀羅 (雜名)Can!d!a%la,又作旃荼羅。譯曰屠者,嚴熾,執暴惡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殺為業者。男曰旃陀羅。女曰旃陀利。玄贊九曰:「旃陀羅,云屠者不律儀也,正言旃荼羅,此云嚴熾。惡業自嚴,行持標幟,搖鈴持竹為自標故。」玄應音義三曰:「旃陀羅,或云旃荼羅,此云嚴熾,謂屠殺者種類之名也,一云主殺人獄卒也。案西域記云:其人若行則搖鈴自標,或[(扣-口)*主]破頭之竹,若不然王即與其罪也。」法顯傳曰:「旃荼羅,名為惡人,與人別居,若入城市則擊木以自異,人則識而避之不相搪[捎-肖+突]。」同二十三曰:「旃荼羅,此云執暴惡人,亦言惡殺。」阿育王經三曰:「旃陀利女,翻下姓。」
旃陀阿輸柯 (人名)Ca%n!d!aas/oka,阿輸柯王作暴惡。人稱為旃陀阿輸柯。旃陀為旃陀羅,譯言暴惡或可畏。阿育王經一曰:「阿育王瞋,即以竹箔裏諸女人以火燒之,以其惡故,時人謂為旃陀阿輸柯王,翻可畏。」
旃陀耆利柯 (地名)Can!d!agiri,譯曰可畏山。見阿育王經一。
旃陀婆羅鞞 (人名)王名。譯曰月光。見戰達羅缽喇婆條。
旃陀羅提婆 (人名)Candradeva,比丘名。譯曰月天。見求法高僧傳上。
旃育迦 (人名)王名。佛滅後七百年出,再建祇園精舍。法苑珠林三十九曰:「經律大明祇桓寺之基趾,多云八十頃地,一百二十院,准約東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祇陀須達二人共造,成之已後經二百年被燒都盡。(中略)於後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
旃叔迦 (物名)Kim%s/uka,寶名。甄叔迦
旃提羅 (術語)譯曰奄人。斷男根者。勝鬘經曰:「即遣內人名旃提羅。」同寶窟上本曰:「旃提羅,此云奄人。(中略)又旃提羅者,此云善信。其人善而有信言善信,今謂奄人是其通名,善信當其別名。未曾有經云:旃提羅,翻為應作。」梵S!an!d!ila(San!d!ha,S/an!d!a S!an!d!ha)。
旃達羅伐摩 (人名)Candravarman,比丘名。譯曰月胃。見慈恩傳二。
旃遮 (人名)又作旃闍,戰遮。婆羅門名。又名遮摩那。梵音Cin^ca Ma%navika。光明玄上曰:「若饑得食,病得差,獄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羅門飽食指腹,皆是世人暢情為涅槃爾。」此婆羅門女,名孫陀利,為腹盆而謗佛,佛九惱之一。興起行經下曰:「佛告舍利弗:往昔阿僧祇劫前有佛名盡勝如來,爾時有兩種比丘:一名無勝,一名常觀。波羅那城有長者,名大愛,有婦曰善幻。兩比丘往其家為檀越,善幻供養無勝四事無乏,供養常觀至薄,以無勝比丘斷諸漏,六通具足,常觀比丘結使未盡故。常觀自言,無勝比丘與善幻通,不以道法供養,自以恩愛耳。汝知爾時常觀,即我身是,善幻婦人,今婆羅門女名旃遮者是。我爾時無故以無勝羅漢罪,無數千載在地獄,受諸苦痛。今雖為佛,為諸大眾說法要時,以餘殃故,多舌童女以舞盂起腹,來至我所曰:沙門何故不說自家事,乃說他事?汝今獨樂,不知我苦,汝先與我通,使我有身,今當臨月。爾時眾會皆低頭默然。時釋帝桓因侍後,扇佛,以神力化一鼠,入其衣裏,嚙舞盂,忽然落地。諸四眾及六師之徒見盂墮地,皆大歡喜,揚聲稱慶。智度論二曰:「旃闍婆羅門女。帶盂謗佛。」法顯傳曰:「外道女名旃遮摩那。起嫉妒心。乃懷衣著腹前。似若妊身」西域記六曰:「瞿伽梨陷坑南八百餘步有大深坑。是戰遮婆羅門女毀謗如來生身陷入地獄之處。」
旃遮婆羅門女 (人名)旃遮
旃檀 (植物)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譯曰與樂。出自南印度摩羅耶山,其山形似牛頭,故名牛頭旃檀。慧苑音義上曰:「旃檀,此云與樂,謂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皆是除疾身安之樂,故名與樂。」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旃彈那,或作旃檀那,此外國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諸種。」案漢明帝時,天竺國竺法師將畫釋迦像,是優填國旃檀師第四作也。又按本草謂檀香有白檀黃檀紫檀之別,故古今注稱紫檀為旃檀,此紫檀乃檀香之別種,非今通用之紫檀木也。
蛇衛旃檀 (物名)Uragasa%ra-candana,蛇所住之旃檀樹也。
旃檀香辟支佛 (佛名)四緣覺之一。麟喻獨覺也。在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上行北端第八位。密號曰清冷金剛。形瘦,色黃白,左掌向外,立於胸之脅,右手執袈裟角,坐於赤蓮。
旃檀耳 (飲食)生於旃檀木之耳。純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純陀又作周那。長阿含經三曰:「爾時世尊於負味城隨宜住已,告賢者阿難,俱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羅至波婆城闍頭園中,時有工師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請世尊明日舍食,時佛默然受請。(中略)大眾圍繞往詣其舍,就座而坐。是時周那尋設飲食供佛及僧,別煮旃檀樹耳,世所珍奇,獨奉世尊。佛告周那:勿以此耳與餘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輒與。」玄義七曰:「八十二歲老比丘身,詣純陀舍,持缽乞食,食旃檀耳羹,食訖說法,果報壽命中夜而盡。」
旃檀那 (植物)旃檀
旃檀煙 (故事)謂佛之荼毘也。以旃檀為薪而荼毘佛也。
旃檀薪盡 (故事)言佛之涅槃也。法華經序品曰:「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
旃檀瑞像 (圖像)優填王所作之佛像也。瑞像
旃檀罽昵吒 (人名)月支國王名。征中印度,將馬鳴菩薩而還。見付法藏傳五馬鳴傳。
旃檀香身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有陀羅尼名旃檀香身。誦持之,則能見觀音。又除身之惡疾。
(術語)時有假實之二。實時曰迦羅Ka%la,是世間之實時也。二曰三昧耶Samaya,是以名剎那生滅之分位者,非有時之實性,故名之為假時。唯識論所謂世無別體。依法而立是也。佛教中經論之二藏,多說三昧耶假時。律藏多說迦羅之實時。三昧耶
時乞縛 (雜名)Jihva%,譯舌,能嘗之義也。見義林章三本。
時分 (雜語)西天之曆法分晝夜有種種。依佛法則以晝三夜三之六時為常法。阿彌陀經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大日經疏四曰:「如梵曆中說,晝夜各有三時。」【又】其世法分為八時。西域記二曰:「居俗日夜分為八時。」註曰:「晝四夜四於一一時各有四分。」【又】晝夜分十二時,是依大集經所說十二時神獸之說,支那日本古來襲用之。十二獸。【又】晝夜分三十時。俱舍論五曰:「百二十剎那為怛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三十晝夜月。」智度論四十八曰:「日名從旦至旦,初分中分後分,夜亦三分,一日一夜有三十時。」【又】晝夜分六十時。大日經疏四曰:「時分者,西方曆法,晝夜各有三十時,一一時則有名號。如晝日即量影長短計之,某時作事即吉,某時則凶,某時中平,各各有像類。」
時外道 (流派)又曰時散外道,十三外道之一。外道。此執有真實時體以生一切萬物之外道也。
時衣 (術語)佛法準於時藥時食等,亦有時衣。如入王宮聚落時,著僧伽梨。居房時著安陀會,謂之時衣。智度論二十二曰:「如佛說有時藥時衣時食。」
時成就 (術語)六成就之一。
時宗 (流派)日本二十宗之一。時宗者具稱六時往生宗,以晝夜六時專修善導之往生禮讚為往生之業因,故名。
時雨金剛 (菩薩)雲金剛
時非時經 (經名)一卷,西晉若羅嚴譯,記時念非時食之法。
時食 (飲食)四藥中之時藥也。四藥
時毘多迦羅 (異類)譯曰食壽命。鬼神名。見孔雀王咒經上。梵Jivita%ka%ra。
時處諸緣 (術語)時為十二時。處為淨處不淨處。諸緣者,止觀四之二所謂「息諸緣務者,生活人事伎藝也」是也。往生要集下本曰:「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所緣,修之不難,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時處儀軌 (書名)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之略名。
時婆時婆迦 (動物)Jivajiva,耆婆耆婆
時散外道 (流派)與時外道同。
時眾 (雜名)總指僧俗之五眾曰時眾。觀經玄義分曰:「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
時媚鬼 (異類)又曰精媚鬼。三鬼之一。
時經 (經名)時非時經之略名。
時解脫 (術語)七聖之一。
時節意趣 (術語)別時意趣
時漿 (飲食)四藥中屬於時藥之漿類也。漿
時論師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外道
時縛迦 (人名)Jivaka,舊云耆婆,新云時縛迦。西域記九曰:「時縛迦大醫,舊云耆婆,訛也。」
時機純熟 (術語)時季與眾生之機根將純熟,得教法之化益,最為便利也。
(人名)即脅尊者。
脅士 (術語)又作脅侍,挾侍,立於佛兩脅之菩薩也。士為大士,菩薩之譯名,常侍佛贊佛化眾生之大士也。觀音勢至為阿彌陀佛之脅士(觀經),日光月光為藥師佛之脅士(藥師經),文殊普賢為釋迦佛之脅士(華嚴經),若在小乘,則以大迦葉阿難為脅士。
脅比丘 (人名)與脅尊者同。
脅侍 (術語)與脅士同。侍為侍者。
脅尊者 (人名)梵曰波栗濕縛Pa%rs/va,又作波奢。付法傳中第十祖。小乘有部眾人,勸迦膩色迦王為婆娑結集者,即第四結集之人。其所以稱脅者,西域記二曰:「波栗濕縛,唐言脅,初尊者之為梵志師也。年垂八十捨家染衣,城中少年便誚之曰:愚夫朽老,一何淺智。夫出家者,有二業焉:一則習定,二乃誦經。而今衰耄,無所進取,濫跡清流,徒知飽食。時脅尊者,聞諸譏議,因謝時人而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脫,終不以脅而至於席。(中略)綿歷三歲,學通三藏,斷三界欲,得三明智,時人敬仰,因號脅尊者。」玄應音義二十五曰:「脅尊者,付法藏中波奢比丘,常坐者也。」付法藏傳五曰:「彼脅比丘,由昔業故,在母胎中,六十餘年。既生之後,鬚髮皓白,厭惡五欲,不樂居家,往就尊者佛陀密多,稽首禮足,求在道次。(中略)勤修苦行,精進勇猛,未曾以脅至地而臥,時人即號為脅比丘。」
脂那 (雜名)即支那,翻譯名義集脂那條云:一云支那,此云文物國,即贊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二云指難,此云邊鄙,即貶挫此方非中國也。西域記云:摩訶至那,此曰大唐。
胸行 (雜名)以胸步行者之意。蛇,蜥蜴等也。
胸字 (術語)佛三十二相之一。謂胸上之卍字也。觀佛三昧經三曰:「是時世尊,披僧祇支,示胸德字,令比丘讀誦德字已,知佛功德智慧莊嚴,於卍字印中說佛八萬四千諸功德行。比丘見已,讚嘆佛言:世尊甚奇特,但於胸字說無量義,何況佛心所有功德。」
特尊 (術語)三界中佛特尊貴也。智度論一曰:「我神德無量,三界特尊,為一切覆護。」
特勝 (術語)觀法名,十六特勝也。十六特勝
特欹拏伽陀 (術語)Daks!in!a%ga%tha%,譯言施頌,對於施物祈願施主之福之伽陀也,舊曰噠嚫是也。寄歸傳一曰:「特欹拏伽陀,是持施物供奉之儀。特欹尼師,即是應合受供養人。是故聖制,每但食了,必須誦一兩陀那伽陀報施主恩。」慧琳音義六十曰:「特欹拏,此云將施物供養三寶之義。伽陀,即偈頌也。是咒願施主福德資益之意。(中略)初引佛經,後加人意所頌也。」
特懵 (術語)大日經疏十、有曰:「除一切惡趣特懵。」故世間於塔婆之裏書[877E]Dhvam%也。
祠部牒 (物名)自祠部給度牒,故度牒曰祠部牒。釋氏要覽上曰:「祠部牒自尚書省祠部司出,故稱祠部。」僧史略曰:「唐會要曰:則天延載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隸祠部。」
祠部筒 (物名)以竹筒盛度牒,行腳之人隨身帶之者。見象器箋十九。
祠堂經 (儀式)在佛寺或檀家之祠堂,或單對牌位於其忌日誦經,謂為祠堂經,永代修之,故亦曰永代經。
祠堂銀 (物名)檀越為祠堂經,納錢財於佛寺,佛寺以之為常住而保存之,謂為祠堂銀。又曰長生錢,亦曰無盡財。釋氏要覽下曰:「寺院長生錢,律云無盡財,蓋子母展轉無盡故。」
祖元 (人名)字子元,號無學,宋慶元府人,年十四至徑山參佛鑑,年十七有所省悟。佛鑑寂後,遍歷諸處。年三十六,了然大悟,更無餘蘊。太傅賈似道,聞元道譽。引使住天台山真如寺,元開堂酬佛鑑之恩,居七歲,侵於北虜兵戈,去而至溫州雁蕩,兵役壓溫境,舉眾逃竄,元獨兀坐堂裏,虜首欲加刃,元不動,述一偈曰:乾坤無地卓孤筇。喜得人空亦法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群虜感悔,作禮而退。明年還天台山,為天童寺首座。日本弘安二年建長寺缺席。平時宗發使幣,求明宿,明州太守以元應之。弘安五年時宗創圓覺寺。請元為開山第一祖。同九年九月三日寂,壽六十一,諡曰佛光禪師。
祖忌 (術語)各宗開祖之忌日。
祖師 (術語)祖者始也,始立法為人之師表者。通於顯密教禪。春秋正義曰:「啖助曰:三傳之義,本皆口傳。後之學者,乃著竹帛,而以祖師之目題之。」漢書外戚傳曰:「定陶丁姬,易祖師丁將軍之元孫。」師古注曰:「祖始也,丁寬易之始師。」故釋老二氏,稱其創立宗派之人曰祖師。
祖師西來意 (術語)初祖達磨自西天來此土傳禪法,究竟意思如何?究此意思者,即究佛祖之心印也。五燈會元(趙州章)曰:「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云:庭前柏樹子。」碧巖十七則曰:「僧問香林: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林云:坐久成勞。」同二十則曰:「龍牙問翠微: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微云:與我過禪版來。牙過禪版與翠微。微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西來意。」
祖師堂 (堂塔)禪苑安置初祖達磨之堂名也。
祖師會 (行事)禪苑於歲旦陳列列祖之遺像及書畫等,使眾人拜觀,稱為祖師會。
祖師禪 (術語)不立文字祖祖本傳之禪也,對楞伽經所說之如來禪而立此稱。即以如來禪為教內未了之禪,以祖師禪為教外別傳至極之禪也。傳燈錄十一(仰山章)曰:「師問香嚴:師弟近日見處如何?嚴曰:某甲卒說不得,乃有偈曰: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無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師曰: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祖師關 (術語)入於祖師位之關門。無門關曰:「參禪須透祖師關。」寶林傳曰:「期城太守楊衍之問達磨曰:西國相承稱祖何義?達磨曰: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為祖師。」
祖訓 (術語)佛祖之教訓。資持記中一之一曰:「佛教廣示,祖訓重彰。」
祖庭事苑 (書名)八卷,宋睦庵著。摘解雲門錄以下錄中之熟語故事。
祖道 (術語)祖師之道。
祖意 (術語)祖師之意。各就自宗而言。又教禪相對,而天台真言等諸家之意曰教意。教外別傳之禪曰祖意。是以祖祖直指之心印故也。
祖像 (術語)開祖之影像。
祖燈 (雜語)列祖之法燈也。業疏濟緣記一上曰:「僧海還同於一味,祖燈分照於無窮。」
(術語)有靈妙不測之德者之通稱,通名八部眾。天神乃至阿修羅神等。
神力 (術語)又曰神通力。神為妙用不測之義,通為通融自在之義,力為力用之義。謂不測之妙力變,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為定力所生屬於慧。在如來之四智五智,屬於成所作智。法華經序品偈曰:「諸佛神力,智慧希有。」
二種神力 (名數)一令遠處見聞神力,佛在一處說法,以神通力使他方異土之眾生,皆得見聞也。二令各各見佛神力,佛在一處說法,能使一一眾生各自在佛前見說法,如日出而影現於眾水也。見智度論九。【又】一現身面言說神力,初地之菩薩,住於佛之神力,入於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之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為現一切身,當面說法也。二以手灌頂神力。初地之菩薩,得三昧神力,於千劫積集善根成就時,次第入於諸地乃至第十法雲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坐大蓮華寶師子座,眾寶瓔珞,莊嚴其身,黃金薦蔔如日月光明。是時一切如來自十方來,就大蓮華宮殿座上,手以甘露灌其頂。見楞伽經二。
三種神力 (名數)
十神力 (名數)一、吐舌相。經曰:「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長舌者,不妄語之報也,故表法華經跡門之開權顯實,本門之開跡顯遠,所說真實,不為虛妄,而出廣長舌也。二、通身毛孔放光照十方。經曰:「一切毛孔放於無量無數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是表佛慧之究竟也,初於序品中,放白毫光,照東之一方,表七方便之人初見一理,今本門既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終初因,究竟佛慧故也。三、謦咳。經曰:「然後還攝舌相,一時謦咳。」謦咳為將語時之狀。又為通暢之相。表本跡二門之教通暢也。四十餘年秘隱真實,今得伸暢而無有遺滯,是我出世之大事通暢,故謦咳也。又以此法付諸菩薩,欲使導利後世之眾生,將語之,是故謦咳也。四、彈指。經曰:「俱共彈指。」是表隨喜也。天竺國俗,歡喜時為彈指。今七方便人同隨喜入於圓道,得圓道而增智,隨喜損生,隨喜受持諸菩薩真淨之大法。隨喜後世得無上之寶也。五、地六種動。經曰:「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是表於住行向地等妙之六位動無明也。六、普見大會。經曰:「其中眾生天龍。(中略)諸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既見是已,皆大歡喜。」是表諸佛之道同也。七、空中唱聲。經曰:「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中略)名妙法蓮華經,教菩薩法諸佛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是表於未來此教法之被流通也。即四一之中之教一也。八、南無釋迦牟尼。經曰:「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是一示佛弟子,表四一中之人一。一表未來有人一也。九、遙散諸物雲聚而來。經曰:「以種種華香,(中略)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遍覆此間諸佛之上。」是表檀波羅蜜於未來有行一也。十、十方通同。經曰:「於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是表未來之理一也。見法華經如來神力品。問:何以知此十相表現意,復表將來之意?答曰:於下文「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觀之,表現表將,其義明矣。見法華文句十之一。
十神力無礙用 (名數)一、多世界置一塵無礙用。二、一塵現多佛剎無礙用。三、眾海水置一毛孔往返十方不嬈眾生無礙用。四、多世界內自身中示現一切神通無礙用。五、一毛繫多金剛山持行十方令眾不怖無礙用。六、多劫作一劫力作多劫示現成壞差別無礙用。七、多世界現四大變壞不惱眾生無礙用。八、多世界三災壞時不損眾生無礙用。九、一手持多世界擲於界外不驚眾生無礙用。十、說一切剎同虛空令眾生悟解無礙用。見華嚴經。
神力所持 (修法)神變加持
神人 (術語)是幽顯之二眾也。
神女 (雜名)天女或女巫也。
神分 (術語)說法明眼論曰:「若供養佛菩薩像,以開眼為始。若讚嘆法寶,以神分為初。」神分者。於法事之初,對於五類諸天兩神,誦般若心經一卷也。是一以除卻惡魔邪鬼。一以請善神之擁護。其神分之文曰:「抑日來之間,降臨道場,所隨喜善根,天神地祇重奉法樂莊嚴,威光倍增。」次為總神分般若心經一卷。明眼論曰:「問:何故神分唯用般若?答:雖可任用何經,然別指一經,此殊難定。其用般若經者,實有深意,其深意謂第六天魔王,嘆三界眾生數滅,擬迴種種方便,使眾生輪迴六道,故人發善心修佛事,必出三界,出三界,必其數滅,以是在修佛事所,成其障礙。如來悲此事,於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說無色聲香味觸法。魔民聞此說時,深成禁忌,念言:佛陀說無六根六境六識,而佛是三達大聖,不妄語真人,如來說無十八界,我等欲妨障何物,作是念時,魔王三業柔和,退還本宮,此時善神歡喜,聽受法味,守護施主也。」
五種神分 (名數)明眼論曰:「一勸請神分,必須勸請權實諸神故。二除障神分,依守護神念力可除天魔障礙故。三顯本神分,依修善力顯本地,倍增威光故。四和合神分,依本跡和合,可滿足二世悉地故。五供養神分,依上四種,使諸天龍神等歡喜,供養禮拜讚嘆故。」
神文表白 (儀式)誦神分已,次對住持之三寶,讀表白文。其表白有六事:一先讚修善之體。二嘆施主之意。三願成聖靈之菩提。四願成就聽眾之願。五言所修之善根,迴向於法界之眾生。六終請增諸天威光。
神文表白願文 (雜名)隨願文之有無。若有願文,則表白已後讀之。其願文隨施主之意製之,見明眼論。
神分心經 (儀式)法會之初,為勸請神祇讀般若心經一卷,以拂魔障。神分
神光 (術語)諸佛之光明,神變不測,離分別之相。故稱神光。讚阿彌陀佛偈曰:「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止觀一之二曰:「彌陀佛放神光現月蓋門。」
神我 (術語)外道所執之實我也。我體常實而為靈妙不思議,稱為神我。數論外道二十五諦之第二十五,稱為神我諦Purus!a,又曰A^tman。以思為體。遠離二十三諦而以神我獨尊為涅槃。唯識述記一末曰:「金七十論。神我以思為體。」其他一切之外道,有自我、他我、即蘊、離蘊等差別,而要之於諸種之法,皆妄執神我也。故佛說三法印中諸法無我印印定內外之二教。
十六神我 (名數)與十六知同。見十六知見
神我外道 (流派)十種外道之一。如數論,勝論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萬有之外道也。見行事鈔下四之二。
神妙 (雜語)神者以不測而名。妙者以不可思議而名。大灌頂神咒經二曰:「不肯信受此神妙經。」
神足 (術語)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證通。略曰神境通。五通之一。
神足月 (術語)又曰神變月,正五九三長齋月之異名也。此月,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變月。雜阿含經四十曰:「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變月受戒布薩。」同四十一曰:「汝等諸瞿曇於法齋日及神足月受持齋戒修功德不。」智度論十三曰:「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曰:「修此法者,當於十方一切諸佛神通月修,所謂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三長齋月
神坐 (雜語)神之坐位也。周禮遂師曰:「幄帟先。註曰:先張神坐也。」儀禮少牢饋食曰:「設几於筵上。」注曰:布陳神坐也。東觀餘論曰:「近歲有商,於一耕夫得漢石刻數種。有云園公神坐,綺里季神坐,甪里先生神坐,皆漢人隸書,神坐之稱古矣。」
神明 (術語)天神地祇也,不測曰神,靈明如鏡曰明。無量壽經下曰:「日月照明,神明記識。」賢劫經一曰:「諸天神明,人與非人,愛重至德。」藥師經曰:「解奏神明,呼諸魍魎。」大方等陀羅尼經一曰:「當以神明為證。」又言眾生之識性。釋門歸敬儀中曰:「開神明之正路,通正道之明津。」
神供 (物名)神前之供物也。
神秀 (人名)唐荊州當陽山度門寺神秀,受心印於東山弘忍,忍寂後,往江陵當陽山。道譽響四海。則天武后聞之,召使趣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師為北宗之祖,獨南宗之有慧能。神龍二年入寂,敕諡大通禪師之號。見宋高僧傳八。
神咒 (術語)陀羅尼也。為神秘之咒語,故曰神咒。涅槃經一曰:「我已受汝所說神咒,為欲安樂一切眾生四部眾故。」
神根 (術語)神為精神。精神為一身之根本,故曰神根。止觀二曰:「盲無眼者,不別是非,神根又鈍,煩惱復重。」
神通 (術語)神為不測之義,通為無礙之義。不可測又無礙之力用,謂為神通或通力。是為五種通之一,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別。法華經序品曰:「此瑞神通之相。」大乘義章二十本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為神異,目之為神。作用無擁,謂之為通。」
十種神通 (名數)一、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知過去際之方便者。是宿命通也。二、出生無礙天耳智通。此智通為出生聞十方音聲無礙天耳之方便者。是天耳通也。三、出生知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心心數法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知一切不可思議心心所法之方便者。是他心通也。四、出生無礙天眼觀察眾生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以無礙天眼觀察眾生之方便者。是天眼通也。五、出生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示現眾生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對眾生示現之方便者。六、出生一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為出生一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之方便者。七、出生於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世界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之佛剎之方便者。八、出生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為出生以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之方便者。九、出生不可說化身示現眾生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對於眾生示現不可說之化身之方便者。已上五者乃神足通也。十、出生不可說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議示現眾生方便智通。此智通為出生對於眾生在不可說之世界示現不可思議等正覺之方便者。是漏盡通也。見晉華嚴三十八、探玄記十七。又法華玄義六之一以華嚴之十種變化為十通。變化
神通力 (術語)唐華嚴經一曰:「如來自在神通之力。」神通
神通月 (術語)又曰神變月,神足月。三長齋月也。神足月
神通光 (術語)佛對於一尋之常光。故以神通力放大光明。名為神通光。莊嚴經頌曰:「爾時彼佛無量壽,化導他方菩薩心,密以神通化大光。」
神通妙 (術語)十妙之一。
神通乘 (術語)稱真言教。是為依如來神變加持力而說之乘教,故曰神通乘。又乘於神通力,直到所至之處,故以譬真言乘之速疾成佛也。金剛頂經曰:「一切如來平等智神境通無上大乘。」大日經疏一曰:「大品經云:或有菩薩,初發心時即登菩薩位,得不退轉。或有初發心時即得無上菩提便轉法輪,龍樹以為如人遠行,乘羊去者久之乃到,乘馬則差速。若乘神通人於發意頃便至所詣,不得言發意間云何得到?神通爾,不應生疑,則此經深旨也。」又曰:「所謂清淨句者,即是頓覺成佛神通乘也。」同二曰:「如餘教中菩薩,行方便對治道,次第漸除心垢,經無量阿僧祇劫或有得至菩提或不至者。今此教諸菩薩則不如是,直以真言為乘,超入淨菩提心門,若見此心明道時,諸菩薩無數劫中所修福德自然具足。譬如有人,以舟車跋涉經險難惡道得達五百由旬,更有一人直乘神通飛空而度。其所經過及至到之處,雖則無異,而所乘法有殊。」
神通經 (經名)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之略名。
神通輪 (術語)三輪之一。
神通藏 (術語)千手陀羅尼經所說十藏之一。
神通如意 (術語)六神通中之神境通,又名心如意通。以得如意自在之通力故也。觀無量壽經曰:「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
神通奇特 (術語)三種奇特之一。奇特
神通悉地智 (術語)五種悉地智之一。
神通遊戲經 (經名)大莊嚴經之異名。
神域 (術語)真證之境界不可思議,謂為神域。注維摩經序曰:「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
神策 (物名)神秘之筮策也,作策百,一一記梵天之偈頌一偈者。神策經曰:「今欲承佛威神之力,出梵天結願一百偈頌以為神策,惟願世尊許可此事。」
神策經 (經名)灌頂梵天神策經之略名。灌頂經第十也。
神智 (術語)自在徹見事理之智慧曰神智。無量壽經上曰:「神智洞達。」
神道 (術語)總稱六道中天道、阿修羅道、鬼道三者曰神道。【又】神為神魂,有情之精靈也。其神靈之道理曰神道。三論玄義曰:「夫神道幽玄,惑人多昧,義住丘而未曉,理涉旦而猶昏,唯有佛宗乃盡其致。」【又】神妙之道即稱佛道。肇論疏曰:「神道者,謂神妙之道,即佛道也。」
神境 (術語)神境智證通之略。
神境通 (術語)神境智證通之略。
神境智證通 (術語)五通六通十通之一。
神僧傳 (書名)九卷,明太宗御製。自漢之摩騰始,至元之瞻巴終,凡傳二十八人。
神闇 (術語)神為精神,闇為痴闇。謂不信之人也。無量壽經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心不信故曰神闇。」
神醫 (譬喻)新舊醫
神識 (術語)有情之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故曰神識,猶言靈魂。寶積經百九曰:「譬如風吹動諸樹木,發起山壁水涯,觸已作聲。以冷熱因緣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風體不可得見。(中略)此神識界亦復如是,不可以色得見,亦不至色體,但以所入行作體現色。」增一阿含經七曰:「吾是神識也,吾是形體之具也。」藥師經曰:「彼自身臥在本處,具琰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楞嚴經八曰:「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地獄。」
神藥樹 (植物)有神藥樹,名摩陀祇主厭。有大神蛇,身長百二十丈。蛇行索食。有黑頭蟲,身長五丈,行道中與蛇相逢。蛇適舉頭,欲斷前之大蟲。聞藥香,屈頭欲走。蛇身羅於藥樹,身即中斷為兩段。頭半生得走,尾便臭爛。諸毒聞此蛇臭,諸惡毒皆消滅。見善信經下,經律異相三。
神變 (術語)神者,以天心而名,天然之內慧也。又神者,陰陽不測之義也,又妙用無方之義也。變為變動之義,又為改常事之義,又為變略之義,以天然之內慧,外示不測無方之變動改異,謂為神通。是五通六通十通中之神境通也。法華文句三之一曰:「神變者,神內也,變外也。神名天心,即是天然內慧。變名變動,即是六瑞外彰。」法華義疏三曰:「神變者,陰陽不測為神,改常之事為變。」法華玄贊二曰:「妙用無方曰神,神通變異曰變。」
三種神變 (名數)一說法神變,如來無礙之大智,知諸眾生之善惡業因及善惡果報,應之而為說法,名為說法神變。二教誡神變,如來對諸弟子教誡是法應作,是法不應作,是道得聲聞乘,是道得緣覺乘,是道得大乘,名為教誡神變。三神通神變,如來為調伏憍慢之眾生,現種種之神通,名為神通神變。見大寶積經八十六。是總以佛之三業為神變也。法華文句三之一曰:「若通釋者,如大寶積經,一切諸法皆名神變。」輔行一之二曰:「又神變者非但身輪,一切語言及善巧皆名神變。」
佛現十種神變伏迦葉 (故事)一、毒龍不中。二、龍火不燒。佛入迦葉之窟,有赤龍放火,佛收毒龍使住缽內,而至迦葉所。三、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葉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見,水不沒足,在水上行。四、三方取果。迦葉請住,供養三月,時至請食於佛,佛便往閻浮提取閻浮果,次往東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取呵梨勒果。五、北取粳糧。佛又往鬱單越取自然之粳糧。六、忉利取甘露。佛又往忉利天取甘露。七、知念隱去。迦葉念欲火祠,有諸天貴臣來,瞿曇端正,若人見之,則使我失利,若明日不來,則大幸。佛知已,且往北方取粳糧。往瞿耶尼取乳汁,往阿耨達池食之,暮還石窟中。迦葉問昨何不來?佛言我知汝心,故不來,具說前事。八、知念現來。又因四天王來聞法,夜有光明。明日問佛,佛具說。次帝釋梵王來亦爾。迦葉問:能使我祖父來聽法否?佛便念之使來。九、火不燃火不滅。迦葉欲作火祠,火不燃。迦葉問佛,佛言欲得燃耶?火便燃。又欲滅而不滅。如前問佛,便滅。十、斧不舉不下。又欲作火祠,五百弟子欲破薪,舉斧不得下。迦葉問佛,佛言欲得下耶?即下。下而又不舉,如前請佛便舉。見法華文句一之二。
神變月 (術語)又曰神足月。神足月
神變經 (經名)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之略名。即大日經也。
神變輪 (術語)三輪之一。
神變示導 (術語)三種示導之一。
神變加持 (修法)依此神變之加持力,眾生得蒙益也。言以佛之神變加持法也。大日經疏一曰:「神變加持者,舊譯或云神力所持,或云佛所護念。(中略)爾時世尊往昔大悲願故而作是念: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則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為一切眾生示種種諸趣所喜見身,說種種性欲所宜聞法,隨種種心行開觀照門。」
祗麼 (雜語)祗者只也,麼者恁麼之麼,助辭也。臨濟錄曰:「大丈夫兒,莫祗麼論主論賊。」聊爾之意也。
破凡夫 (術語)根性破壞之凡夫也。祖庭事苑一曰:「破音撥。」
破立 (術語)又曰遮照。破萬法而顯真空之理,曰破。論萬法之緣起而顯妙有之義,曰立。即是空有之二門也。如三論宗依空門而破諸法,如法相宗依有門而立諸法也。宗鏡錄八曰:「破立一際,遮照同時。」
破正命 (術語)即邪命也。以非法而活命曰邪命。行事鈔上之二曰:「破正命者,謂非法乞求,邪意活命,則有五種四種。」
破外道小乘四宗論 (書名)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之略名。
破有 (術語)有者三有或二十五有,言三界之生死也,如來為破壞三界之生死而出世,故謂為破有之法王。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破有法王,出現世間。」心地觀經一曰:「破有法王甚奇特。」
破有論 (書名)具名大乘破有論,一卷,龍樹造,趙宋施護譯。略說諸法無生,自分別起。
破有法王 (術語)佛也。佛以無礙智之善巧方便,破吾人萬有實有(有法)之執著故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
破地獄法 (術語)即地藏法也。
破地獄偈文 (術語)宗鏡錄九曰:「纂靈記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無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為二人引至地獄,於地獄門前見一僧,云是地藏菩薩,乃使誦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夜摩天宮品,覺林菩薩之偈)。菩薩授經已,謂之曰:誦得此偈,能破地獄之苦。其人誦已,遂入見王。王問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得一四句偈。具說如上。王遂放逸,誦此偈時,當聲至處,受苦之人,皆得解脫。」又謂無量壽經之「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文。漢朝玄通律師,破戒到閻魔廳。誦此文,閻魔禮拜。又法華經譬喻品之「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閑居,安處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又壽量品之「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為破地獄之文。又密咒圓因往生集有智炬如來心破地獄咒。陀羅尼也。
破色心論 (書名)唯識論之異名。
破邪論 (書名)二卷,唐法琳選。廣破傅奕之邪說。
破邪顯正 (術語)破邪道顯正理也。
破邪即顯正 (術語)破邪計邪執者,為直顯正道正見也。是為三論宗之眼目。該宗破八迷,即以八不直顯中道也。是為三論一宗之綱要。三論玄義曰:「但論雖有三,義唯二轍:一曰顯正,二曰破邪。破邪則下拯沈淪,顯正則上弘大法。」
破戒 (術語)謂受戒者一旦違反戒法也。破戒者所受之戒體,尚存於身中也。行事鈔之三曰:「十輪云:破戒比丘,雖是死人,是戒餘力猶示於人天導行,猶如牛黃麝香燒香等喻。佛因說偈:瞻蔔華雖萎,勝於一切華,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末法燈明記曰:「若有戒法,可有破戒,既無戒法,由破何戒?而有破戒。」
破戒五過 (名數)破戒律者之過也。四分律所說。五過者自害,為智所訶,惡名流布,臨終生悔,死墮惡趣是也。
破見 (術語)破正見也,即六十二見等。行事鈔上之二曰:「破見者,謂六十二見。」
破法 (術語)以邪見破斥如來之正法也。法華經曰:「若聞此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破法遍 (術語)十乘觀法之第四。以空假中三觀,遍破諸惑也。
破法輪僧 (術語)破僧二種之一。言提婆以五種之邪法二分如來之法輪僧也。破僧
破性宗 (術語)性宗
破和合僧 (術語)略曰破僧。五逆罪之一。以邪方便使一味之聞法眾及一味之作法眾乖離,息止佛之轉法輪,阻害僧中之法事也。五逆之中,其罪最重。
破相宗 (術語)永明所立三宗之第二。又淨影所立四宗之第三。四宗。又慧遠所立四宗之第二。四宗
破相教 (術語)具名大乘破相教,三教
破相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觀一切諸法,悉如幻夢,不見一法之三昧也。智度論四十七曰:「破相三昧,得是三昧,不見一切法相,何況諸三昧相?即是無相三昧。」
破夏 (術語)破安居也,不守安居禁足之制,出法界而外遊也。行事鈔上之四曰:「准此結成者,從初去日即須勸覓安身處,若未得已來雖經宿不破夏,以非輕心故,反前不覓則破安居;若得住處夏法隨身,亦不得無緣出界,便破夏也。」【又】(雜語)半夏之時也。五燈會元曰:「義玄禪師半夏上黃檗山,住數日,乃辭。檗曰:汝破夏來,何不終夏去?」
破跡顯本 (術語)十種顯本之一。拂迷執於迦耶垂跡之情,顯久遠之本地也。見法華玄義九。
破執 (術語)破有實我有實法之執見也。
破情 (術語)立法之對。當欲知事理之本性,先欲對於其事理之迷情也。與破邪之意同。
破惡見論 (書名)玄奘三藏在印度造。世不傳。慈恩寺傳四曰:「時法師欲往烏荼,乃訪得小乘所製破大乘義七百頌者。(中略)備得其旨,遂尋其謬節,用大乘義而破之,為一千六百頌,名破惡論,將呈戒賢法師。」
破惡業陀羅尼 (真言)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所說,三種陀羅尼之一,破三障中業障之陀羅尼也。止觀二曰:「破惡業陀羅尼能破業障。」
破無明三昧 (術語)除一切蓋障菩薩淨除自他惑障之三昧也,又稱為金剛三昧,即第二轉之[8741]字也。見大疏十。
破落僧 (雜名)不持身分之僧也,如不持家產曰破落戶。
破僧 (術語)五逆罪之一。此有二種:一破法輪僧,如提婆達多立五種之邪法,與佛之法輪對立,以分離聽聞佛之法輪之僧眾也。二破羯磨僧,於同一界內作別種之羯磨(作法),而破羯磨僧之和合也。此中前者其罪最重,止於佛在世(佛滅後無轉法輪故)。次者其罪輕,通於在世滅後。資持記上三之一曰:「破法輪者,立邪五法,盡形乞食、納衣、樹下、不食酥鹽及魚肉(五種之邪法也)。破如來四依八正,犯上品蘭。破羯磨者,一界兩眾俱時作法,犯中品蘭。」
破僧犍度 (術語)二十犍度之一。明破和合僧之事。
破羯磨僧 (術語)二種破僧之一。破僧
破壇作法 (修法)解修法壇之作法也。先取去壇上之鈴杵及內外之供養器等,次塗塗香於手,住於妙觀察智印(或法界定印),大壇中有[8740]字,是地輪之種子也。此字變成壇,又有[87AA]字,變成大風輪,吹散地輪,而破壞此壇。所謂成者必壞也。次作普印,誦緣起法身偈三度。誦已。以印左轉三返,隨意破壞。
破齋 (術語)八齋戒為一日一夜之戒法。以不過中食之齋法為主,其他受持不殺等之八戒也。若半途而破戒法,為食事,曰破齋。破齋之罪,墮於地獄或龍畜等。法苑珠林有破齋篇。盂蘭盆經疏記下曰:「鍼咽鬼,謂腹大如山,咽如鍼孔,謂破齋夜食盜竊眾僧之食故。」
破闇滿願 (術語)阿彌陀佛名號之功德,能破眾生無明之闇,使成佛之志願滿足也。往生論下曰:「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破薩提 (術語)Upas/a%nti,譯曰寂靜。善見律十曰:「波薩提,漢言寂靜無有疲倦。」巴Pa%sa%dika。
破顏微笑 (故事)靈山會上迦葉尊者得道之相也。拈花微笑
破壞一切心識 (經名)決定毘尼經之異名。
破灶墮 (人名)唐嵩岳破灶墮和尚,不稱名氏,言行難測,奉事嵩岳慧安禪師,號為老安。山塢有廟,甚靈,殿中唯安一灶,烹殺物命甚多。師一日領僧入廟,以杖敲灶三下。云: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聖從何來,靈從何起,恁麼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傾破墮落。須臾有一人,青衣峨冠,忽然投拜師前。師曰:是什麼人?云我原為此廟灶神,久受業報,今日蒙師說無生法,得脫此處,生在天中,特來致謝。師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強言。神再禮而沒。此師素不稱名,由此全取他名,號為破灶墮。見宋高僧傳十九、傳燈錄四。
破灶和尚 (人名)即破灶墮。破灶墮
破魔 (術語)破滅四種之惡魔也。
破魔印明 (印相)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執衣角,入於東方不動如來之三昧,當觀[87A4]字。字及我身十方界盡皆青色。此印能使諸魔鬼神一切煩惱悉皆不動。是名能滅毘那夜迦及諸惡魔之印。見攝真定經中。
破魔陀羅尼經 (經名)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之略名。
破顯 (術語)破邪顯正也。
(衣服)袍裳
袍休羅蘭 (術語)Bahularatna Prabhu%taratna,佛名。譯曰多寶。慧琳音義二十八曰:「袍休羅蘭,梵語,佛名也。正梵云馱羅步多囉怛曩野,唐言多寶。」
袍服 (衣服)台家謂為袍裳,世作法服者誤,以三衣名為法服故也。袍裳
袍裳 (術語)又曰袍服(作法服者非)。袍者原為祇支(左右衣),與覆肩衣(右胃衣)之二物,來支那合此二物。加袗袖,稱為褊袗。是今之袍也,裳者,梵語涅槃僧,即裙也。此袍裳上下離而著為袍服,上下綴一為直裰。
(衣服)臥時覆身之物也,章服儀謂為被單。
被甲護身 (印相)又曰護身三昧耶。十八道之一。於真言念誦法,為欲行者之身,被金剛甲冑,防護邪神惡魔之怨害時所結之印契也。因而又曰甲冑印。十八契印曰:「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加持,即成被金剛甲冑。所有毘那夜迦及諸天魔作障礙者,退散馳走,悉見行者光明被身威德自在,若居山林及在險難皆悉無畏。」
被位 (雜名)僧堂中大眾坐禪之坐席,謂之被位。被者坐禪時敷座之物也。
被接 (術語)接者於中途前後會合也,如通教之人於中途為別教圓教之人,別教之人於中途為圓教之菩薩,既成就前教之修證者未至其極果內,隨其位之分際而為後教之人,故前教有前無後,後教有後無前。如是中間前後接合謂之接。從佛之一方言之謂之受接。使我被別圓中道之理以接於彼,而我受之接合於別圓也。
被葉衣觀音 (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三行第一位。裹於蓮葉中。故名。密號曰異行金剛。
(術語)睡眠也。使身不自在,使心昏昧,以障觀者。唯識論七曰:「眠謂睡眠,令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大乘義章二曰:「身心昏昧,略緣境界名眠。」
眠單 (雜名)禪林之目,臥時鋪於席者,即鋪蒲團也。原是律中之坐具。見象器箋十七。
眠藏 (雜名)禪林之目,寢室也。
畔徙室利 (人名)論師名,譯曰親勝。成唯識論十大論師之一。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畔徒室利,唐言親勝,天親菩薩同時人也。本頌初行先作略釋,妙得作者之意,後德因而釋焉。」梵Bandhus/ri徙為徒之誤。
畔喋婆 (雜名)譯曰大災風。見慧琳音義六十九。
矩抳 (物名)譯曰澡罐。君遲
矩拉婆 (地名)洲名,譯曰勝邊。見瑜伽倫記一下。梵Kurava(名義大集一五四)。
矩矩吒 (動物)又作鳩鳩吒。雞也。見求法高僧傳等。
矩矩吒翳說羅 (地名)譯雞貴。高麗國之異名。慧琳音義八十一曰:「矩矩吒(雞也),翳說羅(貴也),唐言雞貴,即高麗國也。共事雞神,首戴雞翎,故云雞貴也。」梵Kukkut!es/vara。
矩奢揭羅補羅 (地名)Kus/a%ga%rapura,城名。在摩揭陀國之中央,頻婆沙羅王都於此。西域記九曰:「矩奢揭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宮城。上茅宮城,摩揭陀國之正中,古先國王之所都。多出勝上吉祥香茅,以故謂之上茅城也。」
秣奴若瞿沙 (人名)Manojn^aghos!a,比丘名。譯言如意聲。見慈恩寺傳。
秘印 (術語)密教所傅之秘密印契也。
秘決 (術語)決一作訣。秘密之口決也,五輪九字秘釋曰:「因玆弟子得聞此秘決。」
秘法 (術語)有通別之二稱。通稱行於密教。護摩念誦之總名也,不顯露示人。故曰秘法。別稱分大法、准大法、秘法、通途法之四段,而第三段之別目也。蘇悉地法,五秘密法等之傳法,許於灌頂已後者,總曰秘法。
秘宗 (流派)真言秘密宗也。
秘要 (術語)不妄示人之切要法門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同法師品曰:「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廣說諸佛秘要法藏。」法華文句五曰:「四十餘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為秘。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言要也。」法華嘉祥疏二曰:「秘者,蓋稱歎之辭也。如世秘方,千金不傳。今亦爾也。所言要者,宗歸一也。」同九曰:「言約理周,故稱為要。昔來隱而不傳,目之為秘。」
秘密 (術語)秘為秘奧之義,言其法門之深奧也,密為隱密。言不容易示人也。佛說諸經各有秘密之法。圓覺經曰:「為諸菩薩開秘密藏。」涅槃經曰:「此經名如來秘密藏。」秘藏記末曰:「秘密義,秘者秘奧,密者隱密也。凡於一切物皆有秘密,何者色顯心隱?大小乘乃至外道等,如此有秘密。」然真言宗以顯密二教判一切經,特以自宗為秘密。自此秘密之名。為彼宗所占有。
秘密主 (菩薩)具曰金剛手秘密主。即金剛薩埵也,解之者有淺深二釋。若依淺略釋,則秘密主為夜叉王之異名。夜叉之身口意。隱密而不可了知,故西士之俗謂為秘密主,今金剛薩埵現此夜叉王之身,手持金剛,常為諸佛侍衛,故謂為金剛手秘密主。若依深秘釋,則諸佛之三業秘密。金剛薩埵執持其秘密,故謂為秘密主。大日經以為諸金剛眾之上首,一經之對揚主。大日經疏一曰:「金剛秘密主者,梵云播尼,即手掌。掌持金剛,與手執義同,故經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謂夜叉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秘,難可了知故。舊翻或云密跡,若淺略明義,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曰金剛手。然是中深義,言夜叉者,即是如來身語意密,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等猶於如是秘密神通力不能及,秘中最秘,所謂心密之主,故曰秘密主。能持此印,故曰執金剛也。」義釋一曰:「金剛手者,梵云縛曰羅馱囉,馱囉是執持義,此菩薩手執持金剛,故名金剛手也。秘密主者,若淺略義即夜叉王,其性速疾,今深秘釋,此菩薩執持大日如來身口意密,故名秘密主。」
秘密戒 (術語)密教之戒律。即三昧耶戒也。
秘密咒 (術語)真言陀羅尼之總名。陀羅尼者,秘密之咒文也。
秘密宗 (流派)密教之宗旨。即密教也。
秘密乘 (術語)真言之教法也。大日經疏九曰:「略說法有四種,謂三乘及秘密乘。」
秘密教 (術語)天台所立化儀四教之一,四教。【又】為真言宗之總名,秘密藏。【又】為圓教之別名。以圓教甚深,非二乘之所見聞也。五教章上曰:「四名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華嚴是也。亦名秘密教,以聲聞等不見聞故。」
秘密箱 (物名)灌頂式時容納大阿闍梨所受用之金剛杵、散杖、寶冠、臂釧、白拂、扇、塗香器等器具之箱也。
秘密經 (術語)真言宗之經典也。
秘密號 (術語)陀羅尼之異名。陀羅尼總為秘密之文言,故名秘密號。大日經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打-丁+羅],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龍樹釋論謂之秘密號,舊譯云咒,非正翻也。」
秘密壇 (術語)修秘密法之壇場也。修護摩者曰護摩壇,作灌頂者曰灌頂壇,布置曼荼羅者曰曼荼羅壇。
秘密藏 (術語)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奧,唯為佛與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門,故曰密。又如來能護念深法,苟非其器,則秘之而不說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諸經為顯其深甚秘極之通名也。圓覺經曰:「惟願不捨無遮大悲,為諸菩薩開秘密藏。」涅槃經二曰:「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此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魔醯首羅面上三目。(中略)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是以法般解三德之不一不異為秘密藏也)。然若依真言宗之意,則總以釋迦化身所說之教法為顯教,獨以大日法身之所說為秘密藏。即真言一乘之總名。是不惟為其法門深奧,且以內證極秘之法,於未灌頂之人決不宣示故也。猶如聲聞乘於未授戒之人,不說戒經,故稱戒經為秘密藏。聖位經曰:「真言陀羅尼宗者,一切如來秘奧之教,自覺證智修證法門。」大日經疏三曰:「聲聞經中,以毘尼為秘藏,要擇人簡眾,方乃授之。若未發律儀,不令聽聞修習,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為秘藏。未入漫荼羅者,不令讀誦受持。」同十五曰:「秘密者,即是如來秘奧之藏教。苟非其人,則不虛授。不同顯露常教也。」大日經開題曰:「樹藏秘密稱名,彰乘神通寄喻。」
秘密上乘 (術語)稱真言之教法。秘密最上之乘教也。
秘密不翻 (術語)五種不翻之一。如陀羅尼以秘密之故不翻譯也。
秘密相經 (經名)三卷,趙宋施護譯。世尊住於一切如來三昧界中,金剛手菩薩請問要略之修法。佛為說之。
秘密瑜伽 (術語)總名真言之法。瑜伽譯言相應。真言之法以三密相應為旨,三密相應,則說得所期之悉地,故總名瑜伽。而瑜伽之名,為涉於顯密之通名。今密教之瑜伽,謂為秘密瑜伽。
秘密灌頂 (修法)總言真言宗一切之灌頂法。別之則為五種三昧耶中第五之三昧耶。是受傳法阿闍梨位後之秘密灌頂也。此灌頂為見諦阿闍梨之灌頂。於今時斷無之云。
秘密八名經 (經名)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之異名。
秘密三昧經 (經名)秘密三昧大教王經之略名。
秘密大乘經 (經名)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之略名。
秘密王三昧 (術語)圓覺經五名之一。圓覺經所說之行法,甚深秘奧,而統攝萬行,故名秘密王。三昧者就所修之行法而名之也。
秘密主三昧 (術語)金剛部之三昧也。大疏六曰:「於金剛慧印一心不亂,是秘密主三昧。」
秘密善門經 (經名)金剛秘密善門陀羅尼經之略名。
秘密莊嚴心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十。如來以秘密之三業,開顯眾生本具之無盡功德,莊嚴之住心也。是即為真言一乘之住心。
秘密瑜伽壇 (術語)行秘密瑜伽法之壇場也。指金胎兩部之曼荼羅壇而言。
秘密曼荼羅 (術語)總言一切之曼荼羅。以曼荼羅總為秘密之法也。別之則立壇而行諸尊之三昧耶形。謂為秘密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大鈔一曰:「秘密曼荼羅者,諸尊三昧耶形何隨意立壇行故。」
秘密大教王經 (經名)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教王經之略名。
秘密篋印心經 (經名)一切如來正法秘密篋印心陀羅尼經之略名。
秘密三昧耶戒 (術語)略曰三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三世無障礙戒,密教戒律之名也。三昧耶為平等之義,以身語意之三業平等不二、為戒之本義,故曰三昧耶戒。異於顯教之諸戒,故曰秘密。
秘密名義儀軌 (經名)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之略名。
秘密佛乘十住心 (術語)於十住心不立優劣深淺,由真言實義,人天鬼畜等悉為平等之法身者。是為橫之十住心。此有二,曼荼羅種性之十住心與普門萬德之十住心也。前者表眾生本具之心平等而悉為法身,後者為顯大日所證普門萬德之有狀者。
秘密隱顯俱成門 (術語)華嚴宗所談十玄門之一。玄門
秘密八名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與玄奘譯之八名普密陀羅尼經同本。
秘密三昧大教王經 (經名)四卷,趙宋施護譯。
秘教 (術語)秘密之教法也。又謂之密教。總稱大日如來之教法。非顯露可說示者,故曰秘。亦曰密。二教論曰:「他受用應化身隨機之說謂之顯也。自受用法性佛說內證智境是名秘也。」又曰:「唯有自性法身以如義真實言能說是絕離境界。是名真言秘教。金剛頂等經是也。」
秘極 (術語)秘要窮極也。續高僧傳(僧範傳)曰:「乃知佛教之秘極也。」
秘奧 (術語)秘密深奧之法門也。寶積經六十一曰:「吼說秘奧甚深法。」顯密二教論上曰:「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言秘奧實說。」
秘經 (術語)秘密之經典也,總稱真言宗之經典。
三部秘經 (名數)一大日經,二金剛頂經,三蘇悉地經也。
五部秘經 (名數)日本東密於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瑜祇經之四部加要略念誦為五部。日本台密於上四部加菩提場經為五部。
秘藏 (術語)隱而不傳於人曰秘。蘊蓄於內曰藏。秘藏者稱諸佛之妙法,以諸佛守護之不妄宣說故也。以非器而妄傳,便為破法故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同嘉祥疏九曰:「昔來隱而不傳,目之為秘,如人妙寶蘊在於內,故名為藏。」維摩經問疾品曰:「諸佛秘藏無不得入。」注「肇曰:秘藏,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涅槃經曰:「愚人不解,謂之秘藏。智者了達,則不名藏。」又真言總稱為秘藏。大日經疏三曰:「聲聞經中以毘尼為秘藏,要擇人簡眾方乃授之。若未發律儀不令聽聞修習,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為秘藏,未入漫荼羅者,不令讀誦受持。」同七曰:「所謂甚深秘藏者,眾生自秘之耳,非佛有隱也。」
秘藏記 (書名)二卷,日本弘法大師在唐之記也。
秘藏經 (經名)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之略名。
秘藏寶鑰 (書名)一卷,日本空海撰。釋真言宗所立之十住心。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之要略也。
(術語)斷絕生命之相續也。大乘義章七曰:「隔絕相續,目之為殺。」大日經疏十釋死生之真言曰:「此真言沒[口*栗]底也(二合)吠,此即死義也,死是殺義也,斷其命根名之為殺,由本意願我斷一切眾生命根,命根即是無始無明,諸煩惱也。」
殺生 (術語)十惡業之一。殺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也。智度論十三曰:「若實是眾生,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
殺生戒 (術語)戒斷人畜之命者。自下手而殺,與教人使殺同罪。五戒、八戒、十戒各有殺生戒。此不分別人畜。比丘之具足戒分之為殺人戒與殺畜生戒之二種。殺人戒為大殺生戒,為四波羅夷罪之一。殺畜生戒為小殺生戒,為九十單墮罪之一。罪分輕重也。又比丘之自傷自殺,在五分律四分律,自殺者結偷蘭罪。在十誦律,自毀傷形體者,結突吉羅罪。
殺鬼 (譬喻)有生者有死,由於無常之理,因而譬無常之理曰殺鬼。殺人之幽鬼也。止觀七曰:「無常殺鬼不擇豪賢。」毘奈耶律三十四曰:「於寺門屋下畫生死輪。(中略)於輪上應作無常大鬼髼髮張口長舒兩臂抱生死輪。」法句譬喻經一、增一阿含經二十三、四不可得經出曜經二等說四梵志避遁於山海空市不得逃殺鬼事。山海空市
殺業 (術語)十惡業之一。殺害他有情之惡業。
般舟 (術語)般舟三昧
般舟經 (經名)般舟三昧經之略名。
般舟讚 (書名)一卷,唐善導作。讚嘆般舟三昧樂之偈頌也。
般舟三昧 (術語)Pratyutpannasama%dhi,般舟,譯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則諸佛現前故也。大集賢護經謂為思惟諸佛現前三昧。又譯言常行道。以行此三昧,期七日或九十日而不間斷修行故也。天台稱之為常行三昧(此時行為行旋之義,對座三昧法而言),四種三昧之一。止觀二曰:「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佛立有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故名佛立三昧。(中略)唯專行旋九十日為一期,(中略)九十日身常行無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彌陀佛名無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彌陀佛無休息,(中略)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舉要言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般舟讚曰:「梵語名般舟,此翻為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無間,總名三業無間,故云般舟也。」
般舟三昧經 (經名)三卷或一卷,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之舊譯也。由賢護菩薩之請而說佛立三昧之法。
般吒 (人名)又作半擇。般荼迦
般那摩 (植物)與缽納摩同,譯曰蓮華。陀羅尼集經四曰:「般那摩印,唐云蓮華印。」梵Padma。
般泥洹 (術語)Parim%rva%n!a,與般涅槃同,入滅也。
般泥洹經 (經名)二卷,失譯。與佛般泥洹經同本異譯。
般泥洹後灌臘經 (經名)般涅槃後灌臘經之本名。
般陀 (人名)比丘名。半託迦
般陀羅 (人名)過去世波羅奈國長者之婦,嘗以大便器施辟支佛,因感無量世臭餓鬼之報。見百緣經五。梵Pandara。
般呾羅 (雜名)悉怛多般怛羅Sita%tapattra之略名,白傘蓋咒之梵名也。首楞嚴經七曰:「一向持佛般怛羅咒。」同長水疏七曰:「悉呾多般怛羅,云白傘蓋,即指藏心。」
般若 (人名)Prajn^a%,又曰般賴若。三藏法師名。譯曰智慧。見宋高僧傳二。【又】(術語)Prajn^a%,又作班若、波若、缽若、般羅若、缽剌若、缽羅枳孃、般賴若、波賴若、缽賢禳、波羅孃。譯曰慧、智慧、明。智度論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羅蜜,名到彼岸。」大乘義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於法觀達,故稱為慧。」往生論註下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法華義疏四曰:「無境不照,名為波若。」慧琳音義十二曰:「般羅若,正云缽羅枳孃,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義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謂之諾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倫記九曰:「梵云般若,此名為慧,當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為智,當知第十度。」楞嚴經四曰:「缽剌若。」慧琳音義四十七曰:「缽羅賢禳,唐言智慧。」
二般若 (名數)一共般若,即台宗之通教也。通聲緣菩三乘說之,三乘共修證之,故曰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台宗之別圓二教也。唯對於別圓之二菩薩說之,不共於聲緣之二眾,故曰不共般若。見智度論百。【又】一世間般若,未行寂靜真實之般若,常行有見有相之般若也。二出世間般若,於其中心如虛空,平等寂滅而離諸名相也。見地藏經十。【又】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此三般若中之前二者也。見華嚴大疏一。
三般若 (名數)般若者,圓常之大覺也。一覺有三德:一實相般若,為般若之理體,本來為眾生所具,離一切虛妄之相,般若之實性也。是為所證之理體。二觀照般若,觀照實相之實智也。三方便般若,分別諸法之權智也。見金光明玄義上。【又】一實相般若(如上),二觀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詮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經是也。見肇論,法藏般若心經略疏。仁王經良賁疏上一曰:「明此經者題云般若,即以為宗。觀如來品別明三種,實相觀照及以文字。慈恩三藏更加二種,境界眷屬,通前五法,般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
五種般若 (名數)更開五種,該收般若之諸法。一實相般若(如上),二觀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如上),四境界般若。為般若之所緣,一切諸法是也。般若之真智,以一切諸法為境界,故名之為境界般若。五眷屬般若。[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等,諸智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是皆觀照般若,即慧性之眷屬,故名為眷屬般若。見金剛經刊定記二、三藏法數二十。
般若十六善神 (名數)十六善神
般若佛母 (雜語)智度論三十四曰:「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同百曰:「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若師在母存不名為失利。」大品般若薩陀波崙品曰:「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母,能生諸佛,攝持菩薩。」 0015.JPG
般若無知 (術語)肇論有般若無知論。維摩經序曰:「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
般若字 (術語)悉曇文字有般若字,三昧字,般若三昧共通之三種。
般若部 (術語)大別一切經,總稱諸種之般若經曰般若部。
般若塔 (堂塔)八大靈塔
般若時 (術語)天台所立五時之一。五時
般若船 (譬喻)般若之智慧,渡生死海之船筏也。千手經曰:「願我速乘般若船。」
般若會 (行事)讀誦大般若經之法會也。
般若鋒 (譬喻)般若之空慧,能斷盡煩惱,故譬之於鋒刃。證道歌曰:「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般若經 (經名)說般若波羅蜜深理之經典總名也。舊譯曰般若波羅蜜經。新譯曰般若波羅蜜多經。有數十部。其中除仁王般若經一部外,其他皆玄奘所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之支流重譯也。大般若經
十六會般若 (經名)大般若經有十六會。見大般若經之部。
五部般若 (名數)一摩訶般若,二金剛般若,三天王問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經上曰:「五眼法身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光讚般若波羅蜜,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經疏上曰:「從得道後二十九年,說四般若。」嘉祥仁王經疏一曰:「五部如此經說。」此中第一摩訶般若,羅什譯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又曰大品般若),二十七卷,是大般若之第二會也。西晉無羅叉譯之放光般若三十卷及西晉竺法護譯之光讚般若十卷(經文未盡),與之同本。第二金剛般若,羅什譯之金剛般若經一卷是也。元魏菩提留支譯之金剛般若一卷,陳真諦譯之金剛般若一卷,隋達磨笈多譯之金剛能斷般若一卷,唐玄奘譯之能斷金剛般若一卷(大般若之別抄)。義淨之能斷金剛般若一卷,皆同本也。是為大般若之第九會。第三天王問般若,月婆首那譯之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是也,為大般若之第六會。第四光讚般若,梵本未渡,在今藏中之光讚經及放光般若,皆與什譯之摩訶般若同本,三部共為大般若之第二會。第五仁王般若,佛最后所說之本經是也,有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大般若之別部也。
八部般若 (名數)又以八部總該般若。金剛仙論一曰:「有感應應世,故說八部般若。以十種義,釋對治十。其第一部十萬偈(大品是),第二部二萬五千偈(放光是),第三部一萬八千偈(光讚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問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第八部三百偈(金剛般若)。」如經本所見,閱藏知津所云之大品,放光,光讚,其文雖有具異,然為同一經本,以之配於三部,非也。故天台之金剛疏及嘉祥之仁王經疏,皆以為八部中第一第二之經本未渡,取第三之光讚亦名之曰大放光。是為第三部。又八部中第四之道行與第五之小品為同本異譯。大般若之第四分也。故嘉祥名第四分為小品或道行云。
般若轉教 (術語)般若經,佛之自證少。多使須菩提舍利弗等聲聞弟子,對諸菩薩說諸法皆空之理。是曰轉教。是佛於彼等聲聞欲附屬大乘法財之密意,故曰轉教付財。四教儀曰:「次說般若轉教付財。」
般若淘汰 (術語)依天台所立之教判,謂般若經說諸法皆空之理者,欲以遺蕩淘汰聲聞之法執故也,又會一切法悉為摩訶衍(大乘)者,欲以融通二乘之執情故也。因而釋般若之部意,以融通淘汰之四字。四教儀集註上曰:「以空慧水蕩其執情,故曰淘汰。」
般若盡淨虛融 (術語)謂般若經所說諸法皆空之理也。盡淨虛融
般若之夕 (雜語)依天台所立五時之釋,則自第一時之華嚴經至第四時之般若經為化儀之方便說,第五時之法華經涅槃經為出世本懷之真實說,蓋般若經為方便說之終,故曰般若之夕。
般若湯 (雜名)禪林酒之隱辭也。東坡志林曰:「僧謂酒為般若湯,魚為水梭花。雞為鑽籬菜。」
般若頭 (職位)禪林司般若經者。
般若論 (書名)金剛般若論之略名。
般若心經 (經名)有數本:一羅什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經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經秘鍵,即此本之解釋也,但其題號為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玄奘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華嚴之賢首釋之,謂為心經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經幽贊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譯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法月重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宋施護譯之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此中舉世流通者,羅什譯之本也。說般若之心要,故題為心經。略疏曰:「般若等是所顯之法,心之一字是能顯之喻,即大般若內統攝要妙之義,況人之心藏。」餘心經,諸家之註述如下:心經註一卷,中天竺提婆註。心經贊一卷,唐圓測撰。心經疏一卷,唐明曠述。心經疏一卷,唐慧淨作。心經疏一卷。唐靖邁撰。心經幽贊二卷,唐窺基撰。心經略疏一卷,唐法藏述。心經略疏顯正記三卷,唐法藏宋仲希述。心經略疏連珠記二卷,唐法藏述,宋師會述記。心經略疏小鈔二卷,唐法藏述,明錢謙益集。心經三註一卷,唐慧忠宋道楷懷深述。心經註解一卷,大顛祖師注解。心經註解一卷,無垢子註。心經註解二卷,心經註解一卷,孚佑帝君註解。心經疏一卷,宋智圓述。心經疏詒謀鈔一卷,宋智圓撰。心經頌一卷,宋光睦撰。心經註一卷,宋道隆述。心經幽贊添改科一卷,宋守千添改。心經幽贊崆峒記三卷,宋守千集。心經註解一卷,明真可撰。心經直談一卷,明真可撰。心經要論一卷,明真可撰。心經說一卷,明真可說。心經釋義一卷,明觀光釋。心經釋疑一卷,明觀光釋。心經直說一卷,明德清述。心經[既/木]論一卷,明觀光釋。心經說一卷,明洪恩述。心經註解一卷,明宗泐如[王*己]同註。心經斲輪解一卷,明通容述。心經正眼一卷,明大文述。心經開度一卷,明弘麗著。心經發隱一卷,明正相解。心經際決一卷,明大慧釋。心經添足一卷,明弘贊述。心經貫義一卷,明弘贊述。心經釋要一卷,明智旭述。心經小談一卷,明觀衡述。心經一貫疏一卷,明益證疏。心經指掌一卷,明元賢述。心經事觀解一卷,續法述。心經理性解一卷,續法述。心經如是經義一卷,行敏述。心經註講一卷,行敏述。心經句解一卷,淨挺著。心經請益說一卷,道霈說。心經論一卷,函[曰/正]撰。心經口義別一卷,大璸著。心經注解一卷,敬止撰。心經解義節要一卷,明宋濂文句。心經提綱一卷,明李贄撰。心經釋略一卷,明林兆恩撰。心經註解一卷,明諸萬里註。心經句解易知一卷,王澤注註解。心經解義一卷,徐槐廷解義。心經易解一卷,謝承謨註釋。心經大意一卷,王起隆述。心經解一卷,徐昌治解。心經註疏一卷,仲之屏纂註。心經彙纂一卷,孫念劬纂。心經心得一卷,葉錫鳳著。心經箋註,心經詳註,丁福保注。
般若多羅 (人名)Prajn^a%ta%ra,禪家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也。東天竺人。已得道,至南天竺香至國,度王之第三子菩提多羅(後改為菩提達磨)而付法。五燈會元(達磨章)曰:「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栖栖暗渡江,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此四句偈為達磨東來化益之讖也。
般若拘羅 (菩薩)Prajn^a%ku%t!a,菩薩名。譯曰智積。慧琳音義二十八曰:「般若拘羅,正梵云缽羅吉孃拘,唐云智積,菩薩名也。」
般若流支 (人名)Prajn^a%ruci,三藏法師名。譯曰智希,慧愛。續高僧傳一曰:「般若流支,魏言智希。」二十唯識上曰:「魏時有居士名般若流支,此云慧愛。」
般若跋摩 (人名)Prajn^a%varman,高僧名。譯曰慧甲。見求法高僧傳上。
般若菩薩 (菩薩)Prajn^a%-bodhisattva,胎藏界持明院(又云五大院)五尊中之中尊也。為天女之形,有六臂,其左一手持梵篋,於此納般若之真文,開其法味與其餘之四大明王(五尊中之四尊),故以般若為名。密號為智慧金剛。是與大日四波羅蜜中之金剛波羅蜜同體,大日之正法輪身也。仁王經儀軌曰:「金剛般若波羅蜜者,即般若菩薩也。」秘藏記末曰:「五大院中坐般若菩薩,天女貌,白肉色,並有六手。左一手持梵篋,五手信契印。」修習般若波羅蜜菩薩觀行念誦儀軌一卷,並陀羅尼集經三有般若波羅蜜多大心經。具說印咒壇法。
般若波羅蜜多菩薩像 (圖像)於白蓮華等上結跏跌坐,身黃金色,眾寶瓔珞,遍身莊嚴,首戴寶冠,冠繫白繪,兩邊垂下,左手當心,持般若之梵篋,右手當乳,作說法印,以大拇指壓無名指之頭是也,即想菩薩頂至於足,身之諸毛孔,流出光明,作種種之色,遍滿法界。一一光中,化無量之佛,遍於虛空界之諸世界中。普為眾生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之法,皆使悟解也。見仁王般若念誦法。陀羅尼集經三畫大般若像法曰:「其菩薩身,除天冠外身長一肘,通身白色,面有三眼,似天女相,形貌端正如菩薩形。師子座上結跏趺坐,頭戴天冠,作簸箕光,其耳中著真珠寶璫,於其項下著七寶瓔珞,兩臂作屈,左臂屈肘側在胸上,其左手仰五指申展,掌中畫作七寶經函,其中具有十二部經,即是般若波羅蜜多藏。右手垂著右膝之上,五指舒展,即是菩薩施無畏手。(中略)菩薩右廂安梵摩天,通身白色,耳著寶璫,其項上著七寶瓔珞,立[疊*毛][毛@俞]上。(中略)菩薩左廂安帝釋天,通身白色,耳著寶璫,其項上著七寶瓔珞,立[疊*毛][毛@俞]上。」
般若波羅蜜多根本印 (印相)以兩手背相附,而收二頭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壓二指之頭,置於心上,誦經中之陀羅尼七遍,結此印,誦此陀羅尼,而行法之行者,即變成般若波羅蜜菩薩,為一切諸佛之母。見仁王般若念誦法。
般若提婆 (人名)Prajn^a%deva,高僧名。譯曰慧天。見求法高僧傳上。
般若羯羅 (人名)Prajn^a%kara,小乘三藏法師名。譯曰慧性。見慈恩寺傳二。
般若[毛@(鞠-革)]多 (人名)Prajn^a%gupta,比丘名。譯曰慧藏。唯識述記四本曰:「南印度羅羅國正量部僧,般若[毛@(鞠-革)]多,此云慧藏,安慧之學徒,三代帝王師。造七百頌誹謗大乘。」
般若燈論 (書名)又曰般若燈論釋,十五卷,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分別明菩薩釋龍樹之中論五百偈者,較釋青目之五百偈者(即中論也)詳悉。
般若波羅蜜 (術語)Prajn^a%pa%ramita%,新譯家謂為般若波羅蜜多。於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中,皆為第六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經中,雖說六波羅蜜,然以般若為諸波羅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標般若波羅蜜之名。般若譯為智慧,波羅蜜譯為度或到彼岸。照了實相之智慧,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謂之波羅蜜。智度論十八曰:「問曰:云何名般若波羅蜜?答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
般若道行經 (經名)道行般若經之異名。
般若理趣分 (經名)大般若十六會中第十會,謂之般若理趣分(第五百七十八卷),是為說實相般若之深旨者。故名為理趣分。別行之為教宗之課誦,有慈恩之釋三卷。名為理趣分述贊。此經與蜜藏中之般若理趣經其說相酷似。故密家言理趣分說理趣經中淺略之行相也。
般若理趣經 (經名)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之異名,般若理趣釋為解釋此經者。
般若理趣釋 (經名)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之略名。是不空所譯。又有金剛智譯之理趣般若經。其異譯也。
般若波羅蜜多 (術語)般若波羅蜜
般若斫羯囉軌 (經名)摩訶吠室囉末那也提婆喝囉闍陀羅尼儀軌之別名。以此毘沙天王之儀軌,為般若斫羯囉之譯故也。梵Prajn^a%cakra(智慧輪)。
般若波羅蜜多藏 (術語)六波羅蜜經所說五藏之第四。五藏
般若波羅蜜多咒 (真言)般若心經中所說之陀羅尼也。陀羅尼集經第三亦說此咒。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經名)般若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 (經名)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之異名。
般剌蜜帝 (人名)梵僧名。譯曰極量,中印度人,唐神龍元年,在廣州之制旨道場譯首楞嚴經十卷。見宋高僧傳二。梵Paramiti(Pramiti)。
般迦舍末底 (術語)Praka%s/amati,沙門名,譯曰照慧。見求法高僧傳二。
般涅槃 (術語)譯為入滅。常略曰涅槃。涅槃。俱舍光記二十三曰:「梵云般涅槃。槃,此云圓。涅槃,此云寂。」
般涅槃那 (術語)譯為入滅息。常略曰涅槃。涅槃
般涅槃後灌臘經 (經名)般泥洹灌臘經之異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佛滅後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浴佛陳供之法。
般荼迦 (術語)Pa%n!d!aka,又曰般吒、半托、半擇迦、半釋迦。譯曰黃門,不男。男根之不具者也。玄應音義十七曰:「般吒,此訛略也,應言般荼迦,此云黃門。其類有五,般荼迦總名。」飾宗記七末曰:「梵云半釋伽,此云黃門。」此有五類,五種不男
般荼盧伽法 (術語)般荼與盧伽,二比丘名。此二比丘好與他為鬥諍,佛因制呵責羯磨之法。十誦律三十一題之為般荼盧伽法。一曰苦切羯磨法。四分律四十四題之為呵責犍度。巴Pan!d!uka,Lohitaka。
般僧伽胝 (衣服)Parisam%gha%ti,佛之僧伽梨也。僧伽梨
般遮 (雜語)Pan^ca,又作半者。譯曰五。瑜伽倫記一上曰:「梵言般遮,此云五。」梵語雜名曰:「五,半者。」【又】(行事)般遮于瑟。【又】(天名)般遮于旬
般遮婆瑟 (行事)般遮于瑟
般遮婆栗史迦 (行事)般遮于瑟
般遮尸 (人名)般遮尸棄
般遮尸棄 (人名)Pan^cas/ikhin,仙人名。譯曰五頂,五髻。唯識述記一末曰:「婆羅[病-丙+尼]斯國有婆羅門,名摩納縛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棄,此言五頂,頂髮五旋,頂有五角。」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般遮尸,此云五髻。」
般遮于旬 (天名)樂神名。大部補註五曰:「諸經亦云般遮于旬,乃以其琴歌頌佛德,般遮于旬,即五神通人也。」文句私記二曰:「瑞應云:般遮彈琴而歌。又云:帝釋般遮伎。」高僧傳十三曰:「般遮絃歌於石室,請開甘露之初門,淨居舞頌於雙林,奉報一化之恩德。」
般遮于瑟 (行事)Pan^cava%rs!ika,又作般闍于瑟、般遮婆瑟、般遮跋瑟迦。般遮越師。具曰般遮跋利沙,又曰般遮婆栗迦史。直譯則為五年會。每五年一設之大齋會也。義譯曰無遮會。以容受一切之人而不遮遣故也。玄應音義十七曰:「般闍于瑟,或作般遮于瑟,皆訛略也。應言般遮跋利沙,又言般遮婆栗史迦。般遮,此云五。婆栗史迦,此云年,謂五年大會也。佛去世一百年後,阿輸迦王設此會也。」十誦律五曰:「般遮婆瑟會。」註「云五歲會也。」法顯傳曰:「般遮越師,漢言五年大會也,國王作大會也。」文句私記二曰:「育王經云五年功德會,開元錄云五年一切大集會,探玄記云無遮大會。」
般遮羅 (人名)Pan^ca%la,又作般沙羅,國王名,譯曰五執。此王仁慈,廢死刑,但縛罪人之五體,捨之於山林,因而國人稱為般遮羅。王妃卵生五百子,各於他國生長而還,欲寇父王,王妃出而鎮之。慧琳音義十八曰:「般遮,唐云五。數名也。羅,名為執。此乃國名,王之美稱也。言彼國王性多慈愛。縱有犯死刑者不忍殺之。但縛五體送於曠野山林。時人嘉之。因為國號也。」俱舍光記八曰:「婆沙一百二十四云:毘舍佉,鹿子母。般遮羅,是地名,唐言執五。此王從地為名。妃生五百卵,羞愧恐為災變,以小函盛棄殑伽河,隨流而去下。有鄰國王,因觀水見卵,遣人取將歸。經數日開,各出一子,養大饒勇,所往皆伏,無敢敵者。彼鄰國王與彼父王久來怨讎,欲遣征罰,先作書告:今欲決戰,尋後兵至圍繞其城,即欲摧破。般遮羅王極生忙怖,王妃聞委,慰諭王言:王不須愁,此五百子皆是吾兒。具陳上事,夫子見母,惡心必安息。妃自登城告五百子說上因緣,如何今者欲造逆罪,若不信皆應張口,妃按兩乳有五百道乳汁各注一口,應時信伏。因即和好各起慈心,兩國交通永無征伐。」
般遮羅犍荼 (異類)Pan^ca%lacan!d!a,又曰般遮羅旃陀。夜叉名。譯曰五可畏,五處。大孔雀王咒經上曰:「般遮羅旃陀,梁言五可畏。」大孔雀經曰:「般遮羅犍荼,翻曰五處。」
般遮旬 (雜名)Pan^ca%bhijn^a%na,譯曰五神通。又曰五旬。般遮為五也。玄應音義三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按阿闍世王女阿術達經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等經云五神通,同義也。」又曰:「般遮旬,般遮,此云五,猶五神通也。經中或作五旬,存二音。」
般遮越師 (行事)般遮于瑟
(術語)梵語烏波[何-可+爾]也Upa%dhya%ya,教以道者之通稱也。律中分得戒師與受業師之二。釋氏要覽上曰:「師有二種:一親教師,即是依之出家。二依止師,即是依之稟受三學。」梵語雜名曰:「師,烏波[何-可+爾]也。」
師子 (動物)又作獅子,梵語枲伽Sim%ha,又曰僧伽彼,獸中之王也。經中以譬佛之勇猛。無量壽經上曰:「人雄師子,神德無量。」智度論曰:「又如師子四足獸中獨步無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種外道中一切降伏,故名人師子。」梵語雜名曰:「師子,枲伽。」名義集二曰:「僧伽彼,此云師子。」孔雀王咒經下曰:「僧伽夜叉,僧伽,梁言師子。」大孔雀王咒經中曰:「僧訶(師子),鄔波僧訶(小師子)。」【又】馬頭觀音,名獅子無畏觀音。
師子諸傳說 (雜語)野狐領師子攻敵。及師子先吼,野狐自象墮而死。見止觀輔行五。師子王欲為獼猴捨身。見大集經三,經律異相四十七。師子食象哽死。木雀援之蘇息,後忘恩不報,因拔一目。見菩薩瓔珞經九,經律異相四十七。師子有二子,為獵者所殺,同生於長者家,出家得道。見十誦律一,經律異相四十七。師子墮井為野干所救。見十誦律一,經律異相四十七。師子與虎為善友,野干兩舌而分身喪命。見十誦律第二誦第三分,同四誦第九分,彌沙塞律六,野干兩舌經,經律異相四十七。
師子頻申此丘尼德相十一喻 (名數)善財童子南詢第二十四參見師子頻申比丘尼,端坐於一切諸寶樹下大師子座上,思惟其德相,舉十一喻。見唐華嚴經六十七。
師子吼 (雜語)佛在大眾中為決定之說而無所畏,謂為師子吼。涅槃經二十七曰:「師子吼者,名決定說。」維摩經佛國品曰:「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同註曰:「肇曰: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喻師子吼眾獸下之。」勝鬘寶窟中末曰:「所言不怯名師子吼。」臨濟錄曰:「師子一吼,野干腦裂。」
師子吼十一事 (名數)破壞詐師子等。見涅槃經二十七。
師子王 (譬喻)師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薩無一切畏者曰師子王。無量壽經下曰:「如師子王無所畏故。」
師子乳 (譬喻)以譬菩提心。華嚴經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種種諸乳假使積聚盈於大海。以師子乳一滴投中。悉皆變壞直過無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如來師子菩提心乳。著無量劫業煩惱乳大海中。悉令壞滅直過無礙。」
師子座 (術語)佛為人中之師子,故佛之所坐,總名師子座。如帝王之座謂為龍座也。智度論七曰:「是號名師子,非實師子也,佛為人中師子。佛所坐處或床或地皆名師子座,如今者國王坐處亦名師子座。」探玄記三曰:「總依智度論佛為人中師子,佛所坐處,或床或地皆名師子座,又坐此座說無為師子吼法,是故亦名師子座。」又文殊菩薩以乘獅子為通例,其意亦如上所述。梵Sim%ha%sana。
師子國 (地名)梵曰僧伽羅Sim%hala國,譯曰執師子國,略云師子國,今之錫蘭島也。執師子國
師子國餓鬼 (傳說)餓鬼
師子冑 (人名)成實論之造主訶梨跋摩Harivarman也。一譯師子鎧。唯識論二本曰:「成實論師名師子冑,本於數論法中出家。因立彼義云:由色聲香味四塵以成四大。」
師子筋 (物名)師絃
師子鎧 (人名)成實論主訶梨跋摩Harivarman之譯名也。
師子法門 (術語)寄託於師子王以顯諸佛菩薩之功德曰師子法門。涅槃經二十七就師子吼舉十一事,一一配之於菩薩之法門。智度論述師子王之形相威勢,一一當之於諸佛之功德。寶雨經五列菩薩十種之善法,一一喻之於師子王。
師子吼經 (經名)大方廣師子吼經之略名。
師子頰王 (人名)梵語Sim%hahanu。印度迦毘羅城之主,淨飯王之父,即釋尊之祖父也。
師子臥法 (雜語)使比丘之臥法如師子也。中阿含經曰:「世尊告阿難曰:汝臥當如師子臥法。尊者阿難白曰:世尊!獸王師子臥法云何?世尊答曰:阿難!獸王師子晝為食行,行已入窟。若欲眠時,足足相累,展尾在後,右脅而臥。」
師子奮迅 (譬喻)師子奮起時,身毛皆豎,其勢迅速勇猛,以譬佛之威猛。法華經涌出品曰:「諸佛師子奮迅之力。」
師子尊者 (人名)付法藏傳最後之人也。西天二十三祖(或加末田地為二十四祖)為罽賓國王所殺。見付法藏傳六。
師子斷肉經 (經名)師子素馱婆王斷肉經之略名。
師子身中蟲 (譬喻)師子命終,其他獸畜無噉之者,但身中自生蟲而食之。以譬佛之正法,他人不能壞之,法中之惡比丘,自壞毀之也。仁王經下曰:「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也。」蓮華面經上曰:「阿難!譬如師子命絕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噉食彼師子身肉,唯師子身自生諸蟲,還自噉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猶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
師子奪迅三昧 (術語)師子奮迅時,開張諸根,身毛皆豎,現威怒哮吼之相。佛入此三昧。則奮大悲法界之身,開大悲之根門,現應機之威,使外道二乘之小獸懾伏,故名為師子奮迅三昧。探玄記十八曰:「從喻為名。謂如師子奮迅之時。諸根開張。身毛皆豎。現其威怒哮吼之相。令餘獸類失威竄伏。令師子兒增其雄猛。身得長大。今佛亦爾。一奮大悲法界之身。二開大悲之根門。三豎悲毛之先導。四現應機之威。吼法界之法門。令二乘諸獸藏竄聾盲。菩薩佛子增長百千諸三昧海及陀羅尼海。如是相似。故以為喻。」梵Sim%havikri^d!ita-sama%dhi。
師子頻申三昧 (術語)與師子奮迅三昧同。華嚴經六十曰:「入師子頻申三昧。」舊經作師子奮迅三昧。華嚴疏鈔六十曰:「頻申奮迅,俱是展舒四體通暢之狀。」師子奪迅三昧
師子遊戲三昧 (術語)八三昧之一。譬如師子之搏鹿,自在戲樂,佛亦入此三昧,迴轉此地,使六反震動,故名師子遊戲三昧。又佛名人師子,師子遊戲三昧者,佛遊戲三昧也,佛入此三昧時,使此大地有六種震動,使一切地獄惡道之眾生,皆蒙解脫,得生於天上。見智度論八。
師子月佛本生經 (經名)一卷,失譯。佛住竹園,須蜜比丘緣樹上下,與八萬四千金色之獼猴跳戲,大眾譏嫌。頻婆沙羅王詣佛問之。佛言比丘即是師子月佛,補彌勒之處,並說獼猴之往因,授菩薩之記。
師子奮迅菩薩所問經 (經名)一卷,失譯。華積樓閣陀羅尼經之舊譯也。師子奮迅菩薩,新譯作師子遊戲菩薩。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 (經名)一卷,唐那提譯。佛依莊嚴王菩薩之請問而作方曼荼羅,說供養地藏菩薩等八大菩薩。
師比丘經 (經名)佛滅後棺殮葬送經之異名。
師主 (雜語)師為弟子之所主,故曰師主。有部毘奈耶二十七曰:「我之師主。」
師兄 (雜語)禪林之語。法兄也。溫公續詩話曰:「惠崇詩,每犯古人。或嘲之云:不是師兄多犯古,古人詩句犯師兄。」按五燈會元,寶壽稱譚空和尚師兄。空曰:汝卻與我作師兄,則師兄乃其同道中之稱耳。
師匠 (譬喻)師成弟子之三學,如工匠之成器,故譬之為匠。大寶積經百十二曰:「無量禪定福德業成,善寂調心,以為師匠。」有部毘奈耶四十曰:「汝等當覓上好師匠。」演密鈔四曰:「匠是工匠,如世工匠能匠成諸器,阿闍梨法匠,能匠成三乘三學法器。」
師雨 (術語)師為法師,雨為雨安居,即夏臘也,謂某師之夏臘若干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師雨,謂雨安居也,言師若干夏臘也。」即言師之法臘也。
師姑 (雜名)尼姑之稱。按青州報恩寺大聖院清座主靈骨記云:先師姑度小姑二人,師姐座主度小師五人,又後周雲門山大雲寺重修壁龕記,女弟子駱氏,長名大師姑,次女小師姑,并見段松苓益都金石記,則此稱由來已久。傳燈錄曰:「有尼參保福從展。展問阿誰。侍者報曰:覺師姑。又五臺智通忽大悟曰:師姑元是女人作。」按廣異記,大歷時,某寺尼令婢往市買餅。見朱自勸,問云:汝和尚好否?又云聞汝和尚未挾纊,今附絹二疋與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絹授尼,則唐時尼亦稱和尚。雞肋編云:京師尼諱師姑,號女和尚,有自來也。
師保 (雜語)師,保持弟子,故曰師保。增一阿含經十四曰:「我亦無師保。」智度論一曰:「我行無師保,志一無等侶。」
師孫 (雜語)弟子之弟子曰師孫。
師祖 (雜語)師之師曰師祖。
師教 (雜語)師之教也。受十善戒經曰:「事實如是,當隨師教。」俱舍論十四曰:「如是方成從師教受。」
師絃 (譬喻)以師子之筋為樂絃,奏之則餘絃悉絕。以譬菩提心滅其餘之小功德。華嚴經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師子筋而為樂絃,其音既奏,餘絃悉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如來師子波羅蜜身菩提心筋為法樂絃,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諸功德絃悉皆斷滅。」
師資 (雜語)老子曰:「善人不善人師,不善人善人資。」今取而配於師弟,師者以道教弟子,故稱為師。弟子者資助師,故稱為資。法華文句曰:「師有匠成之能,學者具資稟之德,資則捨父從師,敬師如父,師之謙讓處過如弟故。」
師僧 (雜語)我仰為師之僧也。由檀越言之。明眼論曰:「一度赴請之師僧以其檀那如親子弟。」梵網經下曰:「孝順父母,師僧三寶。」
師質 (人名)舍衛國婆羅門名。患無子。詣佛使占相,佛言相有子,喜而供養佛。歸路有一獼猴,乞阿難之缽,以蜜供養佛,獼猴死,生於婆羅門家,名摩頭羅世質,後出家得道。見賢愚經十二。
師檀 (雜語)師僧與檀越也。說法明眼論曰:「一日師檀,百劫結緣。」
能人 (術語)能化之人也,即佛。觀經玄義分曰:「安樂能人,顯彰別意弘願。」
能大師 (人名)禪宗之六祖慧能大師也。
能化 (術語)對所化而言,在師位而教化他者為能化。為弟子而被他教化者為所化。佛菩薩,能化也。一切眾生,所化也。佛地論七曰:「能化所化,相屬決定。」婆沙論百七十八曰:「能化所化,善根應熟。」華嚴玄談九曰:「眾生世間即所化機,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
能仁 (術語)釋加牟尼S/a%kyamuni。一譯曰能仁。修行本起經上曰:「釋迦文,漢言能仁。」梵網經述記上曰:「釋迦牟尼,大唐翻云能寂,舊翻亦云能滿,亦云能仁。」金剛頂出生義曰:「能仁如來,收跡都史天宮,下生中印土。」
能引師 (術語)謂十二支中之無明,行之二支。以是為引發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果之種子故也。
能立 (術語)因明之法,具正因正喻,而成立宗法,名為能立。因明大疏上曰:「因喻具正,宗義圓成,顯以悟他,故名能立。」古因明,宗因喻三支,共為能立,陳那之新因明,宗為所立,因喻之二為能立。
能立不遣 (術語)喻法十過之一,是異喻之過也。能立者指因,凡所以設異喻者,為所立之宗與能立之因立於反對而欲遣去彼也。然聲論師立宗,謂聲為常,無質礙故,如虛空(同喻),如業(異喻),此時異喻所用之業,為善惡所作,則是無常,無質礙勿論。依之無所立之常義,而有能立之無質礙義,故立於能立之反對,不能遣去彼無質礙之義,故名能立不遣之過。
能立法不成 (術語)因明喻法十過之一。因喻不成就因義之過也。如謂聲為常(宗法),所作故(因法),如虛空(同喻),虛空之因喻,無所作之義,故不能成就因之所作義,因而名為能立法不成。
能生支 (術語)謂十二支中愛、取、有之三支。是以此三支為生當來果之生老死者故也。
能行 (術語)所行之對。謂對被行者而行之方也。
能行者 (人名)六祖大師名慧能,初在五祖之下為行者。因而稱為能行者。
能安忍 (術語)十乘觀之一。
能見相 (術語)三細之一。又九相之一。三細條及九相
能見心不相應染 (術語)六染心之一。
能忍 (佛名)釋迦一譯能忍。能忍而出現於五濁惡世之義也。梵網經義疏上曰:「釋迦牟尼者,瑞應經譯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云直林。牟尼者,身口意滿,或云度沃焦,此是異說。」
能別 (術語)如因明立宗之言謂聲為無常,聲為所別,無常為能別。聲者,自體。無常者,體上之義理也。今聲為無常,以無常分別聲之體者,故無常為能別,聲為所別。
能成立 (術語)因明之宗因喻三支中,宗法為所成立。因喻為能成立。
能作因 (術語)六因之一。
能別不極成 (術語)宗法九過之一。凡立宗,所別(聲),能別(無常)之言,必用立敵共許者,是以能別所別之言為宗之所依,非為宗體(所別能別分離者為宗依,所別能別關連者為宗體)而立敵所諍者,在於宗體,不在依於宗者故也。然宗依已舉不共許之言,則於此處既為立敵之諍,故名之為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之過。例如耶蘇教者對於佛教者而言:「人(所別),永眠(能別)。」永眠之言,為佛者所不許,則是能別不極成也。
能依 (術語)對所依而言。如地之於草木,地為所依,草木為能依。
能門 (術語)能入之門也,理為所入之法,而教為能入之門戶也。法華經文句五曰:「執所入之一理。疑於三教之能門。」
能所 (術語)二法對待之時,自[何-可+動]之法,謂為能。不[何-可+動]之法,謂為所。如能緣所緣能見所見等。世言原告,即為能告。被告即為所告也。金剛經新註一曰:「般若妙理亡能所,絕待對。」
能持 (術語)依梵網經之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十重禁一一說其戒相,問汝能持之否,受者答以能持,此於言下受得戒也。梵網經義疏上曰:「直說十重相,問能持不。次第答能。」
能持無所畏 (術語)菩薩四無所畏之一。四無所畏
能活 (人名)梵語耆婆Jivaka,譯言能活。大醫之名。耆婆
能信 (術語)所信之對。對被信者而信之方也。
能施太子 (本生)釋迦牟尼佛在因位時為大醫王,療一切之病,病者甚多,力不足,懊惱而死,生於忉利天。自思惟我今生於天,享福報,然於人無益,自以方便捨天壽,生於娑伽陀龍王宮中,為龍之太子。身已長,又方便而死,生於閻浮提中為大國太子,名曰能施,生而好施,年長大,自身所有皆盡。乃告父母言:龍王頭上有如意寶珠,能雨一切財物。我欲得之,以賑一切貧窮,父母許之。太子乃入大海,至龍王所,龍王有神通力,知為其子。太子亦知宿命,識其父母。龍王大喜,與其所欲。太子請於龍王,得其頭上如意珠,還閻浮提,如意出一切財物,隨人所須。見智度論十二,止觀輔行一。
能破 (術語)因明八門之一。敵論者立過非之量時,指斥其過非或難詰其所立也。因明大疏上曰:「敵申過量,善斥其非,或妙徵宗,故名能破。」
能被法 (術語)對所被之機而言。能被眾生之教法也。
能寂 (術語)能仁寂默之略。釋迦譯曰能仁。牟尼譯曰寂默。釋迦牟尼
能得忍陀羅尼 (術語)與忍陀羅尼同。
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在迦毘羅城,為長者說大神咒,治其眼病。
能遍計 (術語)對所遍計而言。六七二識。遍計度諸法而執實法,名為能遍計。所計之法,謂為所遍計。
能詮 (術語)對所詮而言。詮為詮顯經典之文句,以能顯義理,謂為能詮。所顯之義理,謂為所詮。四教儀一曰:「夫教是能詮,理是所詮。」玄應音義二十三曰:「能詮,詮顯了義。說文,詮,具也。案具說事理曰詮。」
能緣 (術語)對所緣而言,緣為攀緣眼等之心識,攀緣聲等之外境曰能緣。聲等之外境曰所緣。攀緣者,心識不獨起,必攀外境而生,恰如老人之攀杖,猿之緣木也。俱舍論光記二曰:「緣謂攀緣,心心所法名能緣,境是所緣。(中略)心心所法,其性羸劣,執境方起,猶如羸人非杖不行。」
能緣斷 (術語)斷惑四因之一。滅能緣之惑,而所緣之惑,自然斷滅也。見惑內苦集二諦下他界緣之惑,依之而被斷。即他界緣之惑,為自界緣之惑所緣者,故斷其能緣之自界緣惑,則他界緣之惑,自然斷滅也。
能靜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佇岩向海,示靜寂相之觀音也。
能薰 (術語)所薰之對。謂能使薰習者。例如第八識薰習種子之七轉識,謂為能薰。
能薰四義 (名數)使種子薰習者,必具備下之四義。所謂四義者:一有生滅,為生滅之法,以有生滅,有轉變,始有作用也。二有勝用,宜有緣慮之作用與善染污強盛之勢用者。色法與無覆無記者無此義。三有增減,必為增減者。完全圓滿者,無能薰之作用。四與所薰和合之性,宜與所薰之第八識為同時同身者。而具此四義者,惟因位自身之七轉識也。
能斷金剛經 (經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梵Vajra-cchedika%。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與羅什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菩提流支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達摩笈多譯之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義淨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同本異譯。慈恩傳七曰:「據梵本具云能斷金剛般若。舊經直云金剛般若,欲明菩薩以分別為煩惱,而分別之惑堅類金剛。唯此經所詮無分別慧乃能除斷,故曰金剛般若。」
能藏 (術語)藏識三義之一。藏識
能變 (術語)唯識論說萬法為識之所變而謂八識為能變。此有三種,三能變
能變無記 (術語)四無記之一。四無記
納加梨 (衣服)衲伽梨
納衣 (衣服)一作衲衣。云糞掃衣。拾取人棄不顧與糞掃均之賤物,縫納為法衣,故名糞掃衣,亦名納衣。比丘著之,十二頭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統紀(慧思尊者傳)曰:「平昔禦寒唯一艾衲。」註「法華經,衲衣在空間。律文謂之五納衣。謂納受五種舊弊以為衣也。俗作衲字失義。」大乘義章十五曰:「言納衣者,朽故破弊縫納供身。」【又】(雜名)禪僧多著納衣,故一稱曰衲衣。傳燈錄(多福和尚章)曰:「問如何是衲衣下事?」
五納衣 (名數)釋氏要覽上曰:「糞掃衣有五種:一道路棄衣。二糞掃處衣。三河邊棄衣。四蟻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種:一火燒衣。二水漬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嬭母棄衣。已上衣,天竺人諱忌,故棄之以不任用。義同糞掃。故共納成衣,名糞掃衣也。」
納衣十利 (名數)釋氏要覽上曰:「十誦云:若納衣不貼田相。不許披入聚落。此衣有十利:一在麤衣數。二少所求索。三隨意可坐。四隨意可臥。五浣濯易。六少蟲壞。七染易。八難壞。九更不餘衣。十不失求道。」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引十住婆沙而列十利,與上列十利相異。
納戒 (術語)受戒也。納受戒體於身中之義也。傳燈錄(趙州諗禪師章)曰:「童稚於本州扈通院從師披剃,未納戒。」
納具 (術語)納受具足戒於吾身也。
納受 (雜語)受領納取他人之贈與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惟願哀納受。」慈恩傳七曰:「片物供養,願垂納受。」
納骨 (儀式)納白骨於墓所也。
納息 (雜語)舊婆沙論謂之跋渠Varga,新婆沙論謂為納息。玄應音義十五曰:「跋渠,此譯部類。」納息者,同一之義類於一處納受止息之義也。
納婆毘訶羅 (雜名)Navaviha%ra,譯曰新寺。見求法高僧傳上。
納婆缽奢弭 (雜語)Nakhapas/ya%mi,比丘答獵者之辭也。有部毘奈耶二十八曰:「若獵者云:我不疲倦,我問走鹿。即應先可自觀指甲,報彼人云:諾佉缽奢弭。若更問者,應自觀太虛,報彼人云:納婆缽奢弭。」注曰:「若據梵音,諾佉者是爪甲義,亦是不義。缽奢是見義,弭是我義,即是我見爪甲,亦目我不見義。苾芻眼看爪甲即表不是妄言,彼人聞說道無,即謂無不見物。佛開方便救苦眾生,若直譯云我觀指甲道理無不相見,為之留本梵音口授方能細解。納婆(Nabha)亦兼兩義:一目太虛,二表不義,亦不可譯為東語。於中可准諾佉思之,具如廣註,即如此方觀臂上毛云我見毛,亦是目其無義也。」
納莫 (術語)Namah!,與南無同。南無
納帽 (物名)納綴細片所作之帽子也,納為納衣之納。續高僧傳(景鸞傳)曰:「衣以袈裟,覆以納帽。」
納得 (雜語)他物於自身須納受得也。律宗綱要下曰:「納得戒體,要由羯磨。」
納慕 (術語)又曰那謨、南謨、納莫、娜謨、曩莫、南摩,南無
納播 (衣服)講僧所掛者形如覆肩衣,播者其端開也。納俗作衲。僧史略曰:「又三衣之外有曳納播者,形如覆肩衣。出寄歸傳,講員自許即曳之,若講通一本則曳一支。講二三本,又隨講數曳之,如納播是也。」
紙衣 (衣服)紙製之衣也。五燈會元臨濟下有紙衣和尚。曹山錄有紙衣道者。北齊書元宗紀曰:「回紇入東京,肆掠蕩盡,士民皆衣紙。」
紙冠 (物名)又曰額烏帽子。法師陰陽師等所著用者。又當死人額之三角紙也。
紙葉 (雜名)佛在世既許於紙葉書寫經典。毘奈耶雜事二十五曰:「若於經典不能記憶,當云何持?佛言:應寫紙葉讀誦孚持。」
紙錢 (物名)真言宗祭供星天,專用紙錢。又禪林,於祈禱及盂蘭盆會等雕紙如錢形,數十相連,與心經等於會畢時,焚化之,所以供鬼神也。唐書王璵傳曰:「漢以來葬者皆有瘞錢,後世里俗稍以紙寓錢為鬼事,至是璵乃用為穰祓。」按,法苑珠林,紙錢起於殷長史。洪慶善杜詩辨證云:齊東昏侯好鬼神之術,剪紙為錢,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王叡詩:紙錢灰出木棉花。李山甫詩:可要行人贈紙錢。徐凝詩:無人送與紙錢來。皆言之。卲康節春秋祭祀,亦焚紙錢。程伊川問之。曰:冥器之義也。脫有益,非孝子順孫之心乎。宋王炎有清明日先塋掛紙錢詩。」又封氏見聞紀曰:「後漢蔡倫所造,魏晉以來,始有其事。凡鬼神之物,其象似亦猶塗車芻靈之類,古埋帛,今則皆燒之。」
純一 (術語)無雜曰純。無二曰一。勝鬘經曰:「彼諸眾生,純一大乘。」法華經序品曰:「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清白梵行之相。」止觀一之一曰:「純一實相,而實相外更無別法。」
純陀 (人名)Cunda,又作准陀、淳陀、周那,譯曰妙義。拘尸那城工巧師之子。佛自此人受最後之供養。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准陀,此云妙義。舊云純陀,訛也。」涅槃經二曰:「爾時會中有優婆塞,是拘尸城工巧之子,名純陀。」涅槃經純陀品與一切大眾所問品詳記之。
周那自宅供旃檀耳羹 (故事)據長阿含經三,則說佛自行乞食,到周那(即准陀)宅受最後之供養,食旃檀耳羹,食已說法,中夜命終。是小機之所見也,大小感見之不同不可和會。涅槃經疏四曰:「若見佛自行乞食,到純陀舍食旃檀耳羹,中夜入滅,轝向雙林以火焚身。此小緣劣見,若見純陀悲感但獻八斛四斗不思議供,充飽一切。(中略)大緣見勝。」
純陀私夷羅 (地名)譯曰無角槌。聚落名。見本行集經三十三。
純真 (人名)譯曰真人。見名義集二。
純真陀羅問經 (經名)純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之略名。
純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 (經名)三卷,後漢支婁迦讖譯。與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同本。純真者,神人之義,陀羅者,緊那羅之訛略,即神人緊那羅。此雖為通釋,而實則純為屯Druma(樹),真陀羅者Kinnara之音譯也。
純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 (經名)純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之異名。
純圓獨妙之經 (經名)法華乃開三乘差別,而為一大圓會爾前麤味而成醍醐妙味之經,故稱為純圓獨妙之經。法華科註前錄曰:「如此五時,群經無量,括而統之,無出此四,故此四教乃是釋經之綱目,故知法華五時中乃純圓獨妙之經。」
(術語)記別。【又】謂經論之註釋。如言俱舍之光記。
記心輪 (術語)謂識別他心佛之意業之用也。三輪之一。義林章六末(三輪章)曰:「三輪別名者,雜集第一說,一神變輪,二記心輪,三教誡輪。(中略)心謂他心種類差別,記謂別識,識別彼心,名曰記心。」
記別 (術語)又作記[卄/別]。佛記弟子成佛之事。分別劫數國土佛名壽命等事,謂為記別。授此記別於弟子,謂為授記。別字加草冠者非也。文句七上曰:「記是記事,[卄/別]是了[卄/別]。」嘉祥義疏八曰:「記者云決也,亦云[卄/別]也。所言決者,於九道中,分決此人必當成佛,故云決也,[卄/別]義亦然。」玄贊七曰:「記者,決也,別也。為決了當果,為分別其當來果相。」玄應音義曰:「別分別也。經文從草作[卄/別],非也。」演密鈔四曰:「記別者,謂世尊記諸弟子未來生事,記因果也。」
記別經 (經名)十二部經之一。梵語和伽羅那Vya%karana,譯曰授記。又曰記別。俱舍光記十八曰:「正理四十四云:言記別者,謂隨餘問,酬答辨析。如波羅衍拏等中辨,或諸所有辨曾當現真實義言,皆名記別。」
記[卄/別] (術語)與記別同。梁簡文帝文曰:「已於恒河佛所,經受記[卄/別]。」記別
記法住經 (經名)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之略稱。
記室 (職位)書記也。
記論外道 (流派)謂弘毘伽羅論之人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記論外道,即毘伽論是也。」
訓童行 (行事)訓誨童行之意。禪宗每月一日十五日等,集各局務行者於寢堂,訓誨垂示也。百丈清規有訓童行條。
訕者 (流派)十外道之一。飾宗記七本曰:「訕若,梵云珊闍耶,此云圓勝。此外道自云,我寂圓勝。」梵San^jaya。
訕底 (術語)扇底迦
訖利多 (雜語)Krita,譯曰買得,奴隸也。西域記三曰:「於諸異國買鬻賤人以充役使。(中略)謂之訖利多,唐言買得。」
訖利多王 (雜名)北印度迦濕彌羅國為末田底迦阿羅漢所開拓,阿羅漢入滅後,訖利多種自立為王。其後佛滅後四百年頃,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一旦伏訖利多種,大興佛法。迦膩色迦王死後,訖利多種復為王。斥逐僧徒,毀壞佛法。其後佛滅六百年頃,為睹貨羅國釋種呬摩呾羅王所亡。見西域記三。
訖栗枳 (人名)又作訖哩吉、雞梨祁、吉利。譯曰作事。太古印度出世之王。迦葉佛即其子云。見起世經,起世因本經等。
訖哩吉 (人名)訖栗枳
財色 (術語)財寶與女色。無量壽經上曰:「棄國捐王,絕去財色。」四十二章經曰:「財色施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淨心誡觀法上曰:「一切苦因果,財色為本。」
財供養 (術語)三供養之一。以世間之財寶,供養諸佛菩薩也。
財首菩薩 (菩薩)財首菩薩自說往因,無量世過去有佛,名釋迦牟尼。佛滅後有一王子,名金幢。有邪見,不信正法。有知識比丘,名定自在。教我入塔拜佛像,且稱南無佛。依是因緣,我值九百萬億那由他佛,得甚深念佛三昧。以來無數劫不墮惡道,今日遂得甚深首楞嚴三昧。見觀佛三昧經九、安樂集上,往生要集下本。
財施 (術語)三施之一。以衣服飲食田宅珍寶等施與他也。
財慧 (菩薩)梵名縛蘇摩底。又名地慧。或稱文殊師利使者,文殊師利使者女。文殊五使者之一。胎藏界文殊院二十五尊中居於文殊師利使者之左。即使菩薩四十二位地地修行之慧增進之文殊使者,故有此名。密號曰吉祥金剛,或曰般若金剛。
財欲 (術語)五欲之一。貪財寶也。
財慳 (術語)二慳之一。吝於財施也。
針口鬼 (異類)九鬼之一。
針孔 (譬喻)於地上立針,自天上投纖縷,使入針孔,事之甚難者。以譬人身之難受也。法苑珠林三十一曰:「提謂經云:如有一人在須彌山上以纖縷投之,一人在下持針迎之,中有旋嵐猛風吹縷,難入針孔,人身難受甚過於是。」(萬善同歸集五引文同之)。
針毛鬼 (異類)九鬼之一。
針芥 (譬喻)仰針於地,自天上投芥子,欲適中其針鋒甚難。以譬佛出世之難遇也。南本涅槃經純陀品曰:「芥子投針鋒,佛出難於是。」天名疏曰:「仰針於地,梵宮投芥,墮在針鋒。此事甚難,值佛生信復難於是,生信聞法復難於是。」止觀五曰:「墜芥豈得下貫針鋒。」
針鋒 (譬喻)自四禪天投芥子貫針孔之喻也。針芥
畜生 (術語)梵語底栗車Tiryagyoni,畜生新譯傍生。為畜養之生類,故名畜生。一切之世人,或為噉食或為驅使畜養此生。傍生者,言為傍行之生類也。大乘義章八末曰:「言畜生者,從主畜養以為名也。」梵網經下曰:「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立世論曰:「由因諂曲業故,於中受生,復說此道眾生,多覆身行,故名底栗車。」婆沙論曰:「生,謂眾生。畜,謂畜養。謂彼橫生,稟性愚痴,不能自立,為他畜養,故名畜生。」問:若以畜養名畜生者,如諸龍水陸空行,豈可為人所養,名為畜生耶?答:養者義寬,且滿人世及以六天,不養者處狹,唯在人中山野澤內。又,古昔諸龍亦為人養。具在文史,今從畜養偏多,故名畜生。
畜生因 (雜語)生於畜生趣之業因也。法華文句四曰:「普曜曰:觝突墮畜生。」釋氏要覽中曰:「辯意經云: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竊。二負債不還。三殺生。四不喜聽受經法。五常以因緣艱難齋會。止觀十曰:「無慚無愧,即畜生界。」
畜生有 (術語)長阿含十報經所說七有之一。畜生之果報,有而非無,故曰有。
畜生界 (界名)天台宗所立十界之一。畜生之一類,其法體差別,故謂為界。
畜生道 (界名)六道之一。有畜生業因者死後所趣之道途。與畜生趣同。又道以名因,謂其業因也。
畜生趣 (術語)六趣之一。有畜生業因者死所趣之處。即畜生之依住處也。
畜生食時 (術語)四食時
畜趣 (術語)畜生趣也。
[(拔-手)/皿]兜那波吒 (物名)譯曰絹。見善見律六。巴Pattun!n!a-pat!t!a。
(術語)[8776]Hah!,是為摧一切魔菩薩之種子。具四義:一為一切法本不生之義,二為因之義,三為人我之義,四為法我之義,由迷於一切法本不生之理而為一切煩惱之因,煩惱之因,起二種之我,所謂人我法我也。是故為一切之外道諸天,執我執法,欲使彼調伏,入於金剛藥叉三摩地,即思惟此菩薩之一字真言,入於一切法本不生門,則離一切煩惱之因,煩惱既離,則證二種之無我,而顯真如恒沙之功德,即超越三界九地妄心所起之諸惑雜染。是故名為摧一切魔大菩薩。見理趣釋。
(人名)古聖王之名。增一阿含經四十七曰:「聖王名荏。」經註曰:「荏,晉言大眴,音如錦反。」
原人論 (書名)具名華嚴原人論,一卷,唐圭峰宗密著。以華嚴之宗意,窮考人趣之生起者。
原妙 (人名)蘇州人。姓徐氏。字高峰。高峰
峨眉山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縣西。兩山相對如蛾眉,故有此稱。一名大峨山,與中峨小峨相連故,合稱三峨。周迴千里,有石龕一百二十,大小洞四十。山頂有寺號光相寺。為普賢菩薩示現之靈場,因而著名。方輿記所謂:「自白水經八十四盤山,徑如線,登躋六十里而至寺」是也。五雜俎四曰:「峨眉山雖六月,必具單夾絮衣而登。其下時猶炎暑,至半山則御夾衣,絕頂即著絮,過十月則不可登,道為雪封,且寒甚也。」明一統志七十一曰:「峨眉山在州城南二百里,來自岷山。連岡疊嶂,延袤三百里,至此突起三峰。其二峰對峙,宛若峨眉。自州望之,又如人之拱揖於前。宋宋白詩:不知立處高多少只星辰在下頭。」
[戔*(到-至)]子禪 (術語)[戔*(到-至)]子者鋤也,空解之邪禪,譬之鏟子之鋤物也。
恥小慕大 (術語)小乘之行人,在維摩思益等方等時之會座聞盛褒大乘,初發恥小乘慕大乘之心也。釋籤十曰:「如觀眾生品,即是歎大。稱歎文殊淨名,即是褒圓,故令小根恥小慕大。
隻履西歸 (故事)傳燈錄曰:「後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達磨大師於禹門千聖寺端坐而化,其徒為之葬熊耳山,起塔於定林寺。後二年,魏宋雲奉使西域,回,遇師於[卄/忽]嶺,手攜隻履,翩翩獨逝。問師何往?曰:西天去。雲具奏其事,帝令啟壙視之,惟見空棺,一革履存焉。」
倩女離魂 (公案)正燈錄六(五祖演禪師章)曰:「五祖問僧云:倩女離魂,那個是真底?」剪燈新話上聚景園記曰:「清河張鑑季女倩娘,鑑嘗許外甥王宙為妻,既而悔之,欲嫁賓僚之賢者。女聞之鬱抑,宙亦深恨,赴京師至山郭。半夜忽聞有人行聲,問之,乃倩娘也。遂匿於船,至蜀,凡五年。遂與還歸。既至,宙獨先到鑑家謝其事,鑑曰:吾女病在閨中,何其詭說?宙曰:見在舟中,鑑使人驗,果然。使者還報,室中病女聞而喜,起出相迎,合為一體。」
城隍神 (神名)陔餘叢攷三十五曰:「王敬哉冬夜箋記,謂城隍之名見於易,所謂城復於隍也。又引禮記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水則隍也,庸則城也。以為祭城隍之始,固已。然未竟名之為城隍也。按北史慕容儼鎮郢城,梁大都督侯填等舟師至城外,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王神。儼於是順人心禱之。須臾風浪大起。凡斷其荻洪鐵鎖三次。城人大喜,以為神助,遂破填等。隋書五行志,梁武陵王紀祭城隍神,將烹牛,有赤蛇繞牛口。是城隍之祀,蓋始於六朝也。至唐則漸遍。唐文粹有李陽冰縉雲縣城隍記,謂城隍神祠典所無,惟吳越有之。是唐初尚未列於祀典。張曲江集有祭洪州城隍神文。杜甫詩有十年過父老,幾日賽城隍之句。杜牧集有祭城隍祈雨文。則唐中葉各州郡皆有城隍。五代錢鏐有重修墻隍神廟碑記,書大梁開平二年歲在武辰。顧寧人謂以城為墻。以戊為武,蓋以朱全忠父名誠,曾祖名茂琳,故避其嫌名而改。陸放翁寧德縣城隍記所謂唐以來郡縣皆祭城隍是也。宋史蘇緘殉節邕州。後交人入寇,見大兵從北來,呼曰:蘇城隍來矣,交人懼,遂歸。又范旺守城死,邑人為設像城隍以祭。(中略)吳澄記江州城隍廟曰:江右列郡,以漢潁陰侯灌嬰配食(按查初白詩,今江西城隍即係灌嬰,并非配食矣),明太祖初封京師城隍為帝。開封臨濠東平和滁以王。府曰公,縣曰侯。洪武三年去封號,但稱某府縣城隍之神。」
哥王 (人名)哥利王。迦利
晉水 (人名)趙宋淨源,號晉水。淨源
悕玄 (術語)希望玄理也。
哭市 (故事)常啼菩薩為求般若東行一大城涕泣也。常啼菩薩
剝皮 (本生)昔釋迦如來為愛法梵志(或作樂法菩薩)時,請剝身皮而乾之,以書佛所說之一偈。求法精勤之極也。智度論十六曰:「如愛法梵志,十二歲遍閻浮提求知聖法而不能得。時世無佛,佛法亦盡,有一婆羅門言:我有聖法一偈,若實愛法當以與汝。答言:實愛法。婆羅門言:若實愛法當以汝皮為紙以身骨為筆以血書之,當以與汝。即如其言。破骨剝皮以血書偈:如法應修行,非法不可受,今世及後世,行法者安穩。」同四十九曰:「如釋迦文佛本為菩薩時,名曰樂法。時世無佛,不聞善語,四方求法,精勤不懈,了不能得。爾時魔變作波羅門,而語之言:我有佛所說一偈,汝能以皮為紙,以骨為筆,以血為墨,書寫此偈,當以與汝。樂法即時自念。我世世喪身無數,不得此利。即自剝皮,曝之令乾,欲書其偈,魔即滅身。是時佛知其至心,即從下方涌出,為說深法,即得無生法忍。」
躬半支迦 (異類)夜叉名。大藥叉女歡喜母成就曰:「躬半支迦大藥叉將,古云散支者,訛也。」散支
浩妙 (雜語)浩大微妙也。止觀一上曰:「法門浩妙,為天真獨朗。」
弱吽鍐斛 (術語)[8776]Jah![87A4]hu%m[87A6]vam[8777]hoh!如其次第,乃鉤索鎖鈴四攝菩薩之種子也。見金曼大鈔一。
倚版 (物名)與禪版同。坐禪時所倚之道具。厚三分餘,長一尺八寸,橫三寸九分,上下空穴。用時束定於繩床之橫繩。
挾侍 (術語)與[脅]士同。左右侍者挾佛之義。
條衣 (衣服)出家之大衣也。有九條至二十五條之別,故曰條衣。薩婆多論曰:「大衣分三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兩長一短,名下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名中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四長一短,名上品。」
哺剌拏 (人名)又作補剌拏Pu%rn!a,阿羅漢名。富樓那
[立*立]起 (術語)二法以上同時相並而生起也。
娘矩吒 (動物)蟲名。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娘矩吒,此云糞屎蟲。有觜如針,亦云針口蟲。穿骨食髓者也。」
粉骨碎身 (雜語)為法恩碎其身粉其骨也。證道歌曰:「粉骨碎身未足酬。」止觀五曰:「香城粉骨,雪嶺投身。」粉骨者,如常啼菩薩於香城學般若時。大品般若菩薩陀波崙品曰:「常啼既得法已,自恨無供世尊者,忽遇城中豪富長者不安,欲人骨髓合藥,即時敲骨出髓,賣與長者,以所得金,買種種花香供養於佛。」碎身者如釋迦於因中在雪山,為羅剎捨全身以求半偈。出於涅槃經十四。雪山童子
豺狼地獄 (界名)十六遊增地獄之一。豺狼來嚙罪人。
剡浮捺他金 (雜名)又曰閻浮那陀金。閻浮檀金
桐魚 (物名)以桐材所製之木魚也。
砧基簿 (雜名)始建寺時所定殿堂廊廡之柱礎圖也,是雖為後日無用之物,然住持之人不可不知之。故入寺後。宜詢問兩序之人。敕修清規曰:「交割砧基什物。」中峰本禪師擬寒山詩曰:「十冊古傳燈,轉作砧基簿。」
狼跡山 (地名)雞足山之異名。摩訶迦葉入定之山也。摩訶摩耶經下曰:「摩訶迦葉。於狼跡山中入滅盡定。」玄應音義八曰:「狼跡山,按梵本,言屈屈多播陀山,此云雞足山,又云尊足山。令迦葉居中者,在菩提樹東也。」
荊溪 (人名)支那天台第九祖湛然,晉陵荊溪人,故號荊溪大師。佛祖統紀七曰:「九祖荊溪尊者湛然,姓威氏,世居晉陵荊溪。時人尊其道,因以為號。」
煙蓋 (雜語)香煙蟠作蓋形者,賢愚經六曰:「香煙如意乘虛往,至世尊頂上,相結合聚,作一煙蓋。」
祝聖拈香 (儀式)祝皇帝之萬歲而燒香也。
貢高 (術語)淨名經曰:「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僧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薩現力士伏貢高心,然後潤以法水。」
缺漏 (術語)戒如堤防,以防比丘之過,因而不守戒謂為缺。因不守戒而過失漏於外謂為漏。法華經方便品曰:「於戒有缺漏。」
[立*令]竮 (雜語)又作伶俜。步行蹌踉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伶俜辛苦五十餘年。」嘉祥義疏七曰:「伶俜行不正貌也。」
捕鼠 (譬喻)毀破戒僧之譬也。佛藏經指鳥鼠僧之譬喻。鳥鼠僧。釋門歸敬儀曰:「捕鼠之證,頻繁於胸臆。」
剜燈 (修法)刳身燃燈以供養佛,表至誠也。賢愚經一說世尊為虔闍尼梨王時,為欲聞勞度差婆羅門之法而行之。報恩經二大同小異。止觀七曰:「三藏中事施雄猛,剜燈救貿國城妻子,而理觀全無毫末。」
旁生 (雜語)佛家稱畜生曰旁生。上自龍獸禽畜,下及水陸昆蟲,皆是業輪惡趣。非人天之正道。故曰旁生。
料簡 (術語)言於義理量裁簡別也。為解釋之異名。但天台局於問答:稱為料簡。大部補註四曰:「料者理也。量也。簡與揀同。大傳云:簡車馬也。即量裁選擇之義。」安樂集記上曰:「料簡之言人師不同,今家標章猶名料簡。和尚總以解釋皆名料簡。天台唯局問答名料簡也。」
倍離欲貪 (術語)欲界煩惱之總稱曰欲貪。在凡夫之位欲界見修二惑九品中,斷前六品者。謂為倍離欲貪,倍於斷分離欲貪三品,故曰倍。
罣礙 (術語)言障於前後左右上下而進退無途也。罣為四面之障礙。般若心經曰:「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案達羅 (地名)Andhra,南印度國名。首府曰瓶耆羅城。陳那在此國造因明論。又此地東南之馱那羯磔迦國,亦名大案達羅國。
[女*貝]羅[言*我]法 (修法)如寶愛染法也。諸宗章疏三曰:「[女*貝]羅[言*我]法([女*貝]為如寶之略字。羅[言*我]Ra%ga者,愛染之語)。」
唅鍐 (術語)[87BB]Ham%[87A6]Vam%不動尊之種子,在不動尊真言之最後。大日經疏十曰:「用後二字為種子,諸句義皆成就此也。」
舐足摩踵 (儀式)西域記曰:「致敬之式,惟一拜跪而讚德,謂之盡敬。遠則稽顙拜手,近則舐足摩踵。」唐書西域傳曰:「中天竺王姓乞利咥氏,亦曰剎利。世有其國,而不纂殺。(中略)以舐足摩踵為致禮。」
(術語)三科之一。梵名阿耶怛那A^yatana,舊譯曰入,新譯曰處。根與境為生心心所作用之處,故云處。根與境相涉入,故云入。有六根六境之十二法,故謂之十二處,又云十二入。俱舍論一曰:「心心所生長門義是處義。訓釋詞者,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為處,是能生長彼作用義。」同光記一下曰:「梵云阿耶怛那,唐云處,舊翻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應云缽羅吠舍,舊經亦有翻為處者。如空無處等及阿練若等,并與今同。」三科
處不退 (術語)淨土門所立四不退之一。不退
處中 (術語)言處於中也。即非空非有之中道。瑜伽論釋曰:「如來出世,隨宜為說處中妙理。」
處處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雜說種種之法。
專心 (術語)謂心專一不雜餘念也。教行信證二曰:「云專心者,即一心,形無二心也。」
專行 (術語)捨餘法而專行一法也。教行信證六本曰:「專行者,專修一善,故曰專行。」
專念 (經名)專注念於一境也。無量壽經下曰:「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專修 (術語)專修一行也。教行信證六本曰:「專修者,唯稱念佛名,離自力之心。」
專想 (術語)專觀一境而心不散也。觀無量壽經曰:「專想不移。」
專精 (術語)心專一而精進於道也。無量壽經下曰:「專精行道。」
專雜 (術語)專念與雜修也。雜修
曹山 (人名)曹洞宗,洞山良价禪師法嗣本寂禪師之別號。由住處而稱也。大明一統志撫州府曰:「曹山在宜興縣北三十里,舊名荷玉山。山巔曰羅漢峰,昔本寂禪師因禮曹溪六祖回此,遂易名曹山。」
曹洞 (雜名)曹洞宗之第一祖洞山,第二祖曰曹山。
曹洞宗 (流派)禪宗五家之一。出所有二說:一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孫。洞山之名,二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後者顛倒行次,為語便也。祖庭事苑七曰:「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亦猶慧遠即慧持之的兄但言持遠而不言遠持,蓋由語便而無他。叢林或指曹為曹溪,蓋不知世裔來歷之遠近,妄自牽合。」然以前者為近於真也,案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傳希遷,希遷傳藥山,藥山傳雲巖,雲巖傳良价禪師。住瑞州洞山,洞山傳本寂禪師。住撫州曹山,其說立五位君臣以為宗要。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是也。君為正位,臣為偏位。正位即空界,偏位即色界。
曹溪 (人名)六祖慧能之別號。大明一統志七十九曰:「韶州府曹溪在府城東南三十里,源出狗耳嶺西流合湞水。」皇輿考八曰:「韶州府曹溪,府城東南。梁時有天竺國僧,自西來汎舶曹溪口。聞異香。曰:上流必有勝地,尋之,遂開山立石,乃云:百七十年後當遇無上法師在此演法,今六祖南華寺是也。」
堅心正意經 (經名)堅意經之異名。
堅牢 (天名)一作堅牢地神,堅牢地祇,堅牢地天。大地神女之名。其解為地之堅牢與神之不壞也。欲求資財珍寶伏藏,及神通長年妙藥,并療眾病降伏怨敵,制諸異論時,於淨室安置道場,浴身,著鮮潔衣,踞草座之上,在有舍利尊像之前或有舍利制底之所,燒香散花,飯食供養,白月八日布灑星合時請召之。見金光明最勝王經八堅牢地神品。密教謂為胎藏大日之隨類應現身與其后共列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形像為肉色女形,左手持缽,缽中盛鮮花。其后形像,右手掬而當心,左手亦掬而當股。種子為[87B1]。最勝王經八曰:「此大地神女,名曰堅牢。」大日經疏四曰:「地神是女天,女是三摩地義,即是大日世尊護持一切眾生心地三昧也。」嘉祥金光明疏曰:「神能持地使令不壞,因地受稱。」金光明經二,有「堅牢地神品。」諸天傳下,有「堅牢地神傳。」地藏本願經下,有「地神護法品。」
地神護法 (術語)金光明經堅牢地神品曰:「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是地分由敷師子座令說法者宣說,我當在中,常作宿衛,隱蔽其身,於法座下頂戴其足。而此大地眾味增長,藥草華果皆悉具足,眾生食已,增長壽命。」地藏本願經地神護法品曰:「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莫及,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穀米從地有,皆由汝力。若未來世中依地藏本願經修行者,以汝神力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聞於耳。」
地神證明 (傳說)觀佛三昧經曰:「有王問佛:汝功德誰為證明?佛即垂無畏手指地:一切大地,六種震動,堅牢地神涌出,唱言我是證明。」大日經疏四曰:「如釋迦牟尼佛初坐道場時謂魔王言:由汝先世作一無盡施故,今得自在天主,我從無數劫以來如是修大施不可勝數,云何與我較優劣?魔言我所作之福汝已為證,汝之福業誰當證明。菩薩爾時申右手指地說真實言:我本於此地上行菩薩道,種種難行苦行,地神證知。爾時無量地神由地涌出,現其半身作證明。魔王軍眾,由是退散。」西域記八所述亦同。
堅牢地天 (天名)堅牢地神也。印度神又名天。嘉祥金光明疏曰:「外國呼神亦名為天。」堅牢
堅牢地天儀軌 (經名)一卷,唐善無畏譯。
堅牢地祇 (天名)堅牢地神也。地神云祇。堅牢
堅牢地神 (天名)堅牢為地神女名。堅牢
堅林 (地名)梵名沙羅Sa%la,譯為牢固。佛在此林中取涅槃。慈恩寺傳序曰:「提河輟潤,堅林晦影。」堅固林
堅固 (術語)如樹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堅,從他物不變原態者云固。謂心念之不變不動也。法華經曰:「妙光教化今堅固。」
五堅固 (名數)五五百年
堅固女 (人名)佛在祇園,說女人應離諸過而發大心。堅固優婆夷即於佛前發大菩提心。舍利弗與之問答:佛授以道記。見堅固女經。
堅固林 (植物)娑羅樹之譯。此樹冬夏不凋,故以意譯曰堅固。晉譯泥洹經一曰:「堅固林中雙樹間。」涼譯涅槃經一曰:「娑羅雙樹間。」涅槃經會疏一曰:「娑羅雙樹,此云堅固,四方八株。」玄應音義二曰:「娑羅,泥洹經作堅固林。」名義集三曰:「娑羅,此云堅固。北遠云:冬夏不改,故名堅固。」娑羅
堅固法身 (術語)公案名。又作大龍法身。大龍山智洪弘濟,答僧問:示色身之外,法身不可覓者。碧巖錄八十二則曰:「僧問大龍: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龍云: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
堅固意 (菩薩)梵名地利祖地也舍夜Dr!s!adhr!s!aya,又云堅固深心,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之一,即其第八尊也。密號超越金剛,種子[87AB]字,為滅卻戲論之意,以表內證堅固。三摩耶形為蓮華上之羯磨,尊形肉色,右手持開敷蓮華,華中有羯磨金剛,坐赤蓮華。
堅固惠 (菩薩)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八位。密號曰超越金剛。主內證堅固不壞,又名堅固深心。菩薩形肉色,右手持蓮上有羯磨杵,左手立大指,輕屈頭指,握餘指,仰置膝上,坐赤蓮。
堅固經 (經名)堅固長者子,敕弟子使現神足三乞於佛。佛言我教弟子但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覆德露過。攝於長阿含經十六。
堅固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金剛三昧之異名。智度論四十七曰:「有人言:金剛三昧。是堅不壞故。」
堅固女經 (經名)佛說堅固女經,一卷,隨那連提黎耶舍譯。說堅固女發心之事。
堅固長者 (菩薩)五十三善知識之第四十六。
堅固地神 (神名)金光明經作「堅牢地神。」三藏法數四十六作「堅固地神。」堅牢
堅固菩薩 (菩薩)地藏院之一尊也。堅固惠
堅法 (術語)三種之堅法:身與命及財也。修道者得無極之身,無窮之命,無盡之財,名之曰堅法。維摩經菩薩品曰:「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註曰:「肇曰:堅法三堅法,身命財寶也。若忘身命棄財寶去封累而修道者,必獲無極之身無窮之命無盡之財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燒,劫數盡而不盡。故名堅法。」
六堅法 (名數)出於本業經。一、信堅。別教菩薩於十住位修習空觀,知一切之法皆為真諦而無毀壞者。二、法堅。別教菩薩於十行位修習假觀,知一切法皆為俗諦而無毀壞者。三、修堅。別教菩薩於十回向位修習中觀知一切法皆為中諦而不毀壞者。四、德堅。別教菩薩於十地位修習中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而不毀壞者。五、頂堅。別教等覺菩薩居十地之頂破惑顯德而不毀壞者。六、覺堅。別教妙覺果佛覺了一切之法皆為中道而不毀壞者。
堅座 (雜語)并腳蹲坐,臀不著地也。見攝真實經一。
堅智 (術語)金剛拳之異名。金剛頂義訣曰:「金剛拳者佛堅智相也。」
堅勝法界座 (雜名)胎藏大日之法座也。金剛頂義訣曰:「名妙顯山(舊云妙高山),名堅勝法界座種。」菩提心義九曰:「若大日宗以堅勝法界座為大日座。」
堅意 (人名)梵名悉恥羅末底Sthiramati,印度人。年代事跡不詳。著有入大乘論二卷。其中引用龍樹提婆等,北涼道泰譯為漢文,據此而觀,師為龍樹之後起也。慧祥之法華傳一舉真諦之傳說曰:「佛涅槃後,五百年終,龍樹菩薩造法華論。六百年初,堅意菩薩造釋論并未來此土。」
堅意經 (經名)佛說堅意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誨人受謗,心不可動,且一心聽經。
堅誓師子 (本生)釋尊因位時,為金毛堅誓師子,念袈裟之德,故為獵師捨身。此說出報恩經七、賢愚經十三堅誓師子品。報恩經七曰:「昔有一師子曰堅誓,身毛金色,有大威力,遊行山澤,見一辟支佛,威儀清淨,來親近,常聞誦經。時有大獵師見師子身毛金色,欲剝其皮奉國王,乃案奇計剃頭被袈裟,入山中坐一樹上。堅誓師子見之,謂為真比丘喜來舐其足,獵師便以毒箭射之,師子既被毒箭,哮吼欲搏撮,忽作是念:此是沙門,被壞色衣,是三世之佛,賢聖之標幟。吾慎不可起惡心。即說偈曰:願自喪身命,終不起惡心,向於壞色服,願自喪身命,終不起惡心。向於出家人,說偈已,命終。佛言其時師子即吾身,獵師即今提婆達多是也。」
堅實心 (術語)梵語汗栗馱Hr!daya,譯曰堅實心。真如之實體也。即起信論之一心。三藏法數十八曰:「堅實心者,堅固真實,乃眾生本有之性,諸佛所證之理,即第一義心也。」四心之一。紇哩陀耶
堅實心合掌 (術語)十二合掌之第一。大日經疏十三曰:「第一合掌,令當中心堅相著,十指頭稍相離,少許開之,此名寧居拏合掌。此名堅實心合掌也。」
堅慧 (人名)菩薩名。梵名沙囉末底Sthiramati,佛滅後七百年出現。作寶性論,法界無差別論等,顯揚大乘。見法界無差別論法藏疏。
(術語)Brahma%,梵摩或勃[口*藍]摩,婆羅賀摩,沒羅憾摩,梵覽磨等之訛略,謂梵天也。婆羅門為梵天之苗裔而行梵法,故婆羅門亦云梵志。譯作寂靜、清淨、淨潔、離欲等。色界諸天離婬欲而清淨,總名曰梵天,其中初禪天中之主曰大梵,一名梵王。智度論十曰:「梵名離欲清淨,今言梵世界,已總說色界諸天。」又曰:「梵世界中梵天王為主。」同三十五曰:「色界都名為梵,又梵為色界初門。」法華文句二曰:「梵者,此翻離欲,除下地繫,上昇色界,故名離欲,亦稱高淨。」玄應音義六曰:「梵言梵摩,此譯云寂靜,或清淨,或淨潔。」法華玄贊二曰:「梵摩,云寂靜、清淨、淨潔,皆同。亦云梵潔也。今唯云梵,但略云爾。」華嚴疏鈔十七曰:「梵是西域之音,具云勃[口*藍]摩,此翻為淨。」慧苑音義上曰:「梵,具云梵摩,此翻為清淨。」同下曰:「梵摩,具云跋濫摩,此云清淨。」玄應音義二曰:「婆羅賀麼,此云淨天,舊言梵天,訛略也。」悉曇藏一曰:「梵者,是語略也。具足可云波羅迦摩。」金七十論中曰:「自性者,或名勝因,或名為梵。」又佛為婆羅門又稱梵,清淨者之意也。俱舍論二十四曰:「真沙門性,經亦說名婆羅門性,以能遣除諸煩惱故。(中略)佛與無上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猶應名梵。由契經說,佛亦名梵。」
梵土 (雜語)如言婆羅門國,印度之別名也。
梵女 (雜名)梵志之女也。又志梵道之女也。
梵女首意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有德女所問大乘經同本。
梵天 (界名)新作波羅賀麼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禪天也。此天離欲界之婬欲,寂靜清淨,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眾天Brahmaka%yika,第二梵輔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稱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棄S/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來請轉法輪,又常住佛之右邊,手持白拂(大梵天)。外道所說之梵天,則大異。梵天外道。【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傳通緣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驗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來降守護聖靈之意。
梵天女 (天名)梵天之女也,白肉色而持開蓮,為胎藏界外金剛院之列眾。見胎曼大鈔七。
梵天王 (天名)色界之初禪天有梵眾梵輔大梵之三天,其大梵天稱梵天王名為尸棄。法華經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梵天及大梵天
梵天后 (天名)梵天之后妃也,佛法中之梵天,離欲清淨,故無后妃,世間所崇奉之梵天有后妃。大日經疏二曰:「梵天后,是世間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王離欲無有后妃。」
梵天供 (修法)供養大梵天之修法也。
梵天法 (修法)梵天宮所行之治罰法也。梵壇
梵天界 (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禪天。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下曰:「諸煩惱海塞其源,得生寂靜梵天界。」
梵天外道 (流派)行事鈔下四所舉十種外道中有梵天為因外道,以梵天為萬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三種:一鞞陀論師之梵天,二鞞紐論師之梵天,三摩醯首羅論師之梵天。鞞陀論師以梵天為那羅延天所生,摩醯首羅論師以梵天為摩醯首羅天之應身。大梵天
梵天擇地法 (經名)一卷,失譯。
梵天火羅九曜 (書名)一卷,唐一行撰。說七曜九執之祭法。梵Brahma-horanavagraha。
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之異稱也。又總稱色界之諸天。法華經方便品曰:「諸梵王及諸天帝釋。」毘奈耶雜事二十曰:「梵王捧傘,天帝持拂。」大梵天王
梵王宮 (雜名)大梵天王之宮殿也。觀無量壽經曰:「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梵心 (術語)修梵行之心也。修四梵行或禪定則生於無色界,是即梵行也。止觀一曰:「此發梵心,行色無色道。」
梵世天 (界名)同梵世界。
梵世界 (界名)色界諸天,總云梵世界。離婬欲之梵天住處也。智度論十曰:「梵名離欲清淨,今言梵世界已總說色界諸天。」
梵本 (雜語)梵經之未譯者。即梵語之經典也。
梵宇 (雜名)即佛寺也。江總文曰:「我開梵宇,面壑臨丘。」
梵行 (術語)梵者清淨之義,斷婬欲之法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則生梵天。智度論曰:「斷婬欲天皆名為梵天,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婬行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業道不斷婬,今更讚此行梵天行斷除婬欲,故言淨修梵行。」維摩經方便品曰:「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註曰:「肇曰:梵行,清淨無欲行也。」法華嘉祥疏七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為梵行,別名斷婬為梵行。故大品云:婬欲障生梵天,何況菩提。」【又】涅槃名梵,證涅槃之萬行,云梵行。法華經序品曰:「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法華嘉祥疏三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輪大涅槃也。行即萬行,到大涅槃也。」大日經疏十七曰:「梵謂涅槃。(中略)梵行謂修梵行者名。(中略)具大涅槃名為梵。」【又】涅槃五行之一。梵者清淨之義,菩薩利他之行,能為一切不善之對治,離過清淨,故名梵行。
四梵行 (名數)又云四梵住。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也。此四心為生梵天之行業,故名梵行。智度論二十五曰:「四梵行心說,故名梵輪。」
梵字 (雜名)印度古文字。亦稱梵書。相傳為梵天所說之書。書體右行。為古今印度文字之本源。南北發達各異。行於北者多方形。行於南者多圓形。
梵曲 (雜名)梵唄也。性靈集六曰:「梵曲魚山,錦華龍淵。」
梵身 (術語)佛之清淨法身也。菩薩戒經疏上曰:「莊嚴梵身,無所障閡。」
梵身天 (天名)同梵眾天。佛地論五曰:「離欲寂靜,故名為梵。身者眾也。」
梵志 (術語)Brahmaca%rin,婆羅門四時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云梵志。瑜伽倫記十九曰:「梵者西國音,此翻為寂靜,謂涅槃也。志是此方語,志求於梵,故云梵志也。」婆沙論三十四曰:「婆羅門至彼王所,王言:梵志從何所來?」增一阿含經四十一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梵志名清淨,除去諸亂想。」演密鈔二曰:「梵志者,梵淨也。謂以淨行為志者名為梵志。」俱舍光記十二曰:「婆羅門,此云梵志。」【又】對尼乾子謂在家之婆羅門云梵志。法華文句記九曰:「在家事梵,名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乾。」又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名梵志。智度論五十六曰:「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梵志阿[風@(軷-車)]經 (經名)具名佛開解梵志阿[風@(軷-車)]經,一卷,吳支謙譯。與長阿含阿摩晝(巴Ambat!t!ha)經同本。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即中阿含攝和經也。
梵夾 (雜名)又曰經夾,又云梵篋。多羅葉之經卷也。通鑑曰:「唐懿宗於禁中自唱經,手錄梵夾。注曰:梵夾,貝葉經也。以板夾之。」梵篋
梵住 (術語)四住
梵延 (天名)梵王與那邏延天也。
梵法 (術語)梵壇之法也。梵壇
梵剎 (術語)Brahmaks!etra,梵者清淨之義,剎者剎摩或掣多羅之略,土田之義。如言佛土佛國,轉為伽藍之美稱。翻譯名義集曰:「又復伽藍名梵剎者,如輔行云:西域以柱表剎,亦所居處也。」
梵典 (雜名)佛教之經典也。從梵土傳來者,故云梵典。
梵怛 (術語)同梵壇。梵壇
梵服 (雜名)袈裟之異名。為梵天之服,又為梵行者之服,故名為梵服。業疏四曰:「諸色界天行梵行,故皆服斯服,本非人服。知何名目?又以衣為梵服,行四無量。」
梵音 (術語)大梵天王所出之音聲有五種清淨之音,佛之音聲亦如是,故三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華經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樂聞。」法華文句曰:「佛報得清淨音聲最妙,號為梵音。」華嚴經曰:「演出清淨微妙梵音,宣暢最上無上正法。聞者歡喜,得淨妙道。」長阿含五闍尼沙經曰:「時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其音遍周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數三十二曰:「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而有五種清淨之音也。」【又】(儀式)音韻屈曲昇降,歌頌佛,諷詠法者,云梵音。又曰梵唄,唄匿。以聞者得淨信,而佛聽之,在世中鈴聲比丘,唄聲第一。唄比丘。魏陳思王曹子建,游魚山,聞巖谷水聲,寫之,制梵唄之譜。是為東土梵唄之始。【又】單稱讀經之聲為梵音。
梵音相 (術語)三十二相中之梵音深遠相是也。
梵音洞 (地名)即觀音洞。觀音洞下。
梵音錫杖 (術語)四個法要
梵音深遠相 (術語)同梵音相。梵音
梵室 (雜名)梵行者之住室,即寺院之房舍也。明智旭著有梵室偶談。
梵苑 (雜名)寺院之別名。為清淨之依處,故名梵苑,又為淨行者之住處,故名梵苑。
梵皇 (雜名)謂佛也。佛生於西北梵地為法中之皇帝,故稱梵皇。止觀弘決序曰:「古先梵皇,乘時利見。」
梵界 (界名)梵天之世界,色界之初禪天也。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下曰:「離諸欲染煩惱除,此等得生於梵界。」
梵迦夷 (界名)Brahma-ka%yika,譯為淨身,是色界初禪天之通名也。四阿含暮抄下曰:「梵迦夷,此云淨身。」玄應音義三曰:「梵迦夷。此云淨身天。梵,淨也,即初禪梵天也。」
梵唄 (儀式)法會之聲明也。唄者唄匿之略。又作婆陟、婆師。音韻屈曲昇降,能契於曲,為諷詠之聲,是梵土之法曲,故名梵唄。又曰唄匿。單云唄。翻作止斷止息或讚嘆,法事之初唱之,以止斷外緣,止息內心,方堪作法事,又其偈頌多讚佛德,故云讚嘆。行事鈔上四曰:「說戒者坐已,維那打靜,小者供養,梵唄作之。若準律文唄匿如法。出要律儀云:此鬱鞞國語,翻為止斷也。又云止息。由此外緣已止已斷。爾時寂靜,任為法事也。」法華玄贊四曰:「婆陟,此云讚嘆。唄匿,訛也。」楞嚴經六曰:「梵唄詠歌。」梁僧傳十三(經師篇論)曰:「然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言,皆稱為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讚則號為梵唄。昔諸天讚唄皆以韻入弦綰,五眾既與俗違,故宜以聲曲為妙,原夫梵唄之起亦肇自陳思。(中略)其後居士支謙亦傳梵唄三契,皆湮沒不存。世有共議一章,恐或謙之餘則也。唯康僧會所造泥洹梵唄於今尚傳,即敬謁一契。文出雙卷泥洹,故曰泥洹唄也。」
初中後三唄 (儀式)梵唄有三節,初唄單云梵唄。復有如來唄與云何唄,在顯行之法事,用如來唄,在密行之法事,用云何唄。如來唄曰:「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我歸敬。」云何唄曰:「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中唄曰:「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後唄曰:「處世界如虛空,如蓮華不著水,心清淨超於彼,稽首禮無上尊。」
梵宮 (雜名)梵天之宮殿也。今以為佛寺之稱。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其國界諸天宮殿,(中略)梵宮,六種震動。」又曰:「梵天宮殿光明照曜。」梁高僧傳十三曰:「億耳細聲於宵夜,提婆颺響於梵宮。」朱慶餘詩曰:「流水離經閣,閒雲入梵宮。」
梵書 (雜名)梵王所說之書云梵書。慈恩寺傳三曰:「其源無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說傳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說故曰梵書。其言極廣,有百萬頌,即舊譯云毘伽羅論者是也。」
梵乘 (術語)五乘之一,同菩薩乘,清淨乘物之意。
梵唐千字文 (書名)一卷,唐義淨撰。
梵眾 (雜名)修梵行之徒眾,即僧侶也。劉軻大德玭律師碑曰:「端肅嚴恪,儀刑梵眾。」
梵眾天 (天名)色界之初禪天眾分三級,下級之天眾云梵眾天,猶如國土之庶民。
梵嫂 (雜名)僧妻也。輟耕錄六曰:「宋陶穀清異錄,京師大相國寺僧有妻,曰梵嫂。」
梵富樓 (界名)Brahmapurohita,色界初禪第二天之名。即梵輔天也。玄應音義十八曰:「梵富樓,初禪第二天也。此云梵前益天,在梵前恒思梵天利益,因以名也。舊言梵先行天,亦言梵輔天也。」
梵筴 (雜名)多羅葉之經卷也。梵篋
梵道 (術語)謂修淨禪斷婬欲也。智度論八曰:「若有人修禪淨行,斷除婬欲,名為行梵道。」
梵經臺 (堂塔)漢明時道釋二教燒經決真偽之處也。名義集七曰:「唐太宗梵經臺詩: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說函谷去,白馬親從印土來。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梵網宗 (流派)又名大乘律宗。日本傳教大師所立之宗派。以梵網戒品為所依,故名。
梵網戒 (術語)梵網經所說之十重禁四十八輕戒也。
梵網經 (經名)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稱。梵網經本與華嚴經同部,悉翻之,則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羅什三藏於長安譯諸經論於最後譯出經中專明菩薩行地之菩薩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時道融道顥等三百餘人即受菩薩戒,各誦此,且寫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網經序),名之曰梵網者,從譬也。大梵天王之因陀羅網,重重交徹,無相障閡,諸佛之教門,亦重重無盡,莊嚴法身,無所障閡,一部所詮之法門,重重無盡,譬如梵王之網也。菩薩戒經疏上曰:「此經題名梵網,上卷文言:佛觀大梵天王因陀羅網千重文綵不相障閡,為說無量界猶如網目,一一世間不同。法佛教門亦復如是,莊嚴梵身無所障閡,從譬立名,總喻一部所詮,參差不同,如梵王網也。」佛在第四禪說法時,大梵天王供網羅幢,因取以譬所說之法。見順正記二。一品分上下,上品為釋迦佛於第四禪天普接大眾使歸蓮華藏世界之紫金剛光明宮中,臺上盧舍那佛以請問菩薩之行因,佛對千百之釋迦廣說十住等三十心及十地之法門。下品為釋迦佛由蓮華藏世界沒,於十處示現成佛說法後,在娑婆世界閻浮提之菩提樹下結示十重四十八輕之戒法。因而指此下品稱曰菩薩戒經。梵Brahmaja%la,各家之著述如下:梵網經記二卷,唐傳奧述。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六卷,唐法藏撰。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四卷,唐勝莊撰。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五卷,現存卷二及卷四、唐知周撰。梵網經菩薩戒疏四卷,現存上卷,唐法銑撰。梵網經菩薩戒注三卷,宋慧因註。菩薩戒本經箋要一卷,明智旭箋。菩薩戒羯磨文釋一卷,明智旭箋。梵網經玄義一卷,明智旭述,道昉訂。梵網經合註釋經上下七卷,明智旭述,道昉訂。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八卷,明弘贊述。梵網經直解釋經上下四卷,明寂光直解。菩薩戒疏隨見錄一卷,明今釋造。梵網經菩薩戒初津八卷,書玉述。梵網經直解事義一卷,梵網經戒光一卷,淨挺著。梵網經順硃釋經上下二卷,德玉順硃。菩薩戒本持犯要記一卷,新羅元曉述。菩薩戒本宗要一卷,新羅大賢撰。梵網經古跡記釋經上下四卷,新羅大賢撰。梵網經菩薩戒本私記卷上,新羅元曉造。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三卷,新羅義寂述。
梵網戒本 (書名)指梵網經之下卷云梵網戒本,又云菩薩戒經。此中正說十重四十八輕之戒法。
梵網戒品 (書名)梵網經之異名。今之梵網經為梵網經中菩薩心地戒品之一品,故稱云梵網戒品。
梵網戒疏 (書名)為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之略稱。十卷,唐賢首大師法藏撰。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下半品之疏也。天台賢首皆不疏上半品,蓋盧舍那佛為諸菩薩說心地法門,非凡位所能測知之故。其下半品亦至心心頂戴,喜躍受持而止。
梵網經合註 (書名)七卷,明釋智旭註。其緣起云:梵網一經,奉為日課。遂於發隱(即蓮池大師祩宏之戒疏發隱),所闕之疑,渙然冰釋。即上卷文古義幽,昔人所稱不能句讀者,亦復妙旨泠然現前。因擬一為合註,以補前人之缺。(中略)適如是昉公遠從閩地攜杖來尋,為其令師肖滿全公請講此經,以資冥福。復有二三同志,歡喜樂聞,予繇是力疾敷演,不覺心華開發。義泉沸湧,急秉筆而隨記之,共成玄義一卷,合註七卷。
梵網懺法 (書名)梵網經懺悔行法之略名。明智旭撰。
梵網六十二見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與長阿含經中梵動經同本。六十二之邪見,參差交叉,如梵天羅網,故名梵網。
梵語 (雜名)天竺之言語,由梵天稟承,故云梵語。西域記二曰:「詳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則,四十七言也。(中略)因地隨人,微有改變。語其大較,未異本源。而中印度特為詳正。辭調和雅。與天同音。」俱舍論世間品曰:「一切天眾皆作聖言,謂彼言詞同中印度。」依法相而論,二禪以上無尋伺之心(舊曰覺觀),故無言語,唯初禪梵天有之。次第禪門曰:「初禪有覺觀心則有語言法,二禪已上無之。」
梵語雜名 (書名)一卷,翻經大德兼翰林待詔光定寺歸玆國沙門禮言集。
梵漢相對鈔 (書名)二十卷,遍明和尚寂真著。見諸宗章疏錄。未見現本。
梵漢語說集 (書名)百卷,遍明和尚寂真著。見諸宗章疏錄下。未見現本。
梵福 (術語)二福之一。大梵天之福德也。增一阿含經二十一曰:「全閻浮大洲人福,不如輪王一人福。全閻浮提洲與輪王總不如西瞿耶尼一人福,前二大洲總不如東弗於逮一人福,前三大洲總不如鬱單越一人福,前四大洲總不如四天王福,如此次第至欲界六天及色界初禪之梵天梵輔天,總前人天及梵輔天之福不如大梵天王。」
四梵福 (名數)增一阿含經中說四種梵福:一無塔處作塔,二塔壞則治之,三與聖眾和合,四於如來成道時請轉法輪。俱舍論十八曰:「一為供養如來馱都(舍利),建窣堵波於未曾處。二為供養四方僧伽造寺施園,四事供養。三佛弟子破乖,能令和合。四於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無量。」
梵罰 (術語)梵壇之治罰也。梵壇
梵閣 (雜名)如云佛閣,因佛稱大婆羅門故也。
梵僧 (雜名)梵土之僧也。又持清淨戒行之僧也。
梵輔天 (界名)色界之初禪有三天,第二名梵輔天,大梵天之輔相也。俱舍頌疏世品一曰:「二名梵輔天,衛侍梵王為臣輔翼故。」
梵摩 (術語)Brahman,
梵摩天 (天名)梵天之具名。
梵摩尼 (物名)寶珠名。譯作淨珠。又大梵天王之如意寶珠也。彌勒上生經疏下曰:「梵摩尼者,謂淨摩尼也,或大梵王如意珠也。」名義集三曰:「摩尼。應法師云:正云末尼,即珠之總名也。此云離垢,或加梵字顯其淨也。」Brahma-man!i。
梵摩羅 (天名)Brahman,略曰梵摩,一云梵,即梵天也。千手經曰:「與無量梵摩羅天俱。」或謂是梵天與摩羅王相合者。
梵摩三缽 (天名)Brahma-saha%mpati,梵天名。玄應音義三曰:「梵摩三缽天,此應天王名也。新道行經云梵天王也。」
梵摩渝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中阿含之梵摩經也。梵摩渝為婆羅門名。觀佛之三十二相信心歸依,證那含果。
梵摩難國王經 (經名)一卷,失譯。時有國王名梵摩難,其子均鄰儒出家證果,因勸父使供養佛,當眾僧臨飯時,佛敕阿難說僧跋。
梵輪 (術語)法輪之異名。佛之說法清淨,故名梵輪。又佛之四梵行心(四無量心)之說,故名梵輪。又佛初成道時,梵天王來請轉法輪,故名梵輪。又世人貴梵天隨順於彼,故名梵輪。又佛為真梵,真梵之所說,故名梵輪。智度論八曰:「佛轉法輪,或名法輪,或名梵輪。」同二十五曰:「梵輪者清淨故名梵。(中略)復次,梵名廣。佛轉法輪十方無不遍,故名廣。復次,四梵行心說,故名梵輪。復次,佛初成道時,梵天王請轉法輪,故名梵輪。復次,有人貴梵天,欲令歡喜,故名梵輪。」俱舍論二十四曰:「以能遣除諸煩惱故,即此復說名為梵輪,是真梵王力所轉故,佛與無上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獨應名梵。由契經說,佛亦名梵,亦名寂靜,亦名清涼。」
梵輪法輪同異 (術語)智度論二十五曰:「問曰:佛或時名法輪,或時名梵輪,有何等異?答曰:說梵輪法輪無異。復次,有人言:說梵輪者,現四無量心,說法輪者,示四諦法。復次,梵輪因四無量心得道,是名梵輪,依餘法得道,是名法輪。梵輪示四禪,法輪示三十七品。梵輪示修禪定聖道,法輪示修智慧聖道。」
梵篋 (雜名)多羅葉之經卷,貝葉重疊,以板木挾其兩端以繩結之,其狀恰如入於箱,故云梵篋。
梵篋印 (印相)形梵篋之印契也。
梵儀 (雜語)沙門出家之風儀也。
梵德 (雜語)梵王之福德也。俱舍論二十四曰:「佛與無上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獨應名梵。」
梵壇 (術語)法藏以為梵語,譯曰默擯。眾僧不與之交言語也。智者元照以為漢言,謂梵王於宮前立一壇,天眾不如法者則令立壇上餘天不與之往來交語,佛依車匿比丘惡性故,制此法,又名梵天法治。長阿含經四曰:「阿難白佛言:闡拏比丘(即車匿)虜扈自用,佛滅度後,當如之何?佛告阿難:我滅度後,若彼闡拏不順威儀不受教誡,汝等當共行梵壇罰。敕諸比丘不得與語,亦勿往反教授從事。」智度論二曰:「車匿比丘,我涅槃後,如梵天法治。」梵壇者,梵音Brahmadan!d!a,梵杖及梵法之意,罰之方法如上述,婆羅門之治法應用於佛教之僧伽也。默擯
梵學 (雜語)謂佛學也。甘澤謠曰:「圓觀者,大曆末雒陽惠林寺僧。能事田園,富有粟帛,梵學之外,音律大通。」
梵聲 (術語)如來之梵音也。無量壽經下曰:「梵聲猶雷震,八音暢妙響。」梵音
梵難 (術語)比丘二難之一。本婦婬女等來誘調比丘,為淨行作障難,故云梵難,為梵行之難也。見行事鈔上四。
梵釋 (天名)梵天與帝釋天也,總稱色界諸天云梵天,欲界忉利天之主云帝釋。
梵釋四天 (天名)梵天,帝釋天與四王天也。
梵釋四王 (天名)與梵釋四天同。
梵鐘 (物名)寺院之大鐘也。梵者清淨之義,為關於佛事者,故以為名。
梵魔 (天名)梵為色界初禪之天主,即梵王也。以代表色界諸天者。魔為欲界第六天之主即他化自在天也。以代表欲界諸天者。法華經序品曰:「梵魔沙門婆羅門。」梵天王
梵覽摩 (天名)Brahman,梵之具名,一云梵覽摩。
梵響 (術語)如來梵音之響也。謂佛之說法。往生論曰:「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寄歸傳一曰:「聞梵響於王舍,獲果者無窮。」
(雜名)又名西淨、東淨、東司、雪隱、後架、起止處等。釋氏要覽下曰:「釋名云:廁,雜也,或云溷。溷,濁也,或云圊。圊,清也。至穢之處,宜潔清故。」
廁之位置 (雜語)天竺精舍,其西置廁院,或置於其南。摩訶僧祇律曰:「廁屋不得在東在北,應在南在西,小行亦如是。」祇園圖經曰:「次北第六院名為流廁,有大高屋,三重而立,飛橋雙上,甚是清淨。下施廁坑,砌以伏竇,天帝手作,上無臭氣。大渠從大院北西注,南入廁院,伏流入竇,北出會於大河,人無見者。一切比丘,皆此便利。」業疏濟緣記二上曰:「西土僧寺門皆東向故,塔廟置前,廚在後角,僧在兩間。行來處即大小便處,彼多東風故。廚廁皆在西南吹氣於後,而廁在廚後。」同卷曰:「然此土寺門多是南向,尚正陽故。廚廁宜在東北,亦以多南風故也。」
設廁功德 (雜語)大勇菩薩分別業報經曰:「造廁除眾穢,後無便利患。身心常清淨。見者無不歡。緣是離諸垢。究竟獲大安。」福田經曰:「佛告天帝:我昔安設圊廁,緣此功德。世世清淨,穢染不汙,食自消化,無便利患。」增一阿含經十曰:「近道作圊廁,人民得休息,晝夜得安穩,其福不可計。」釋氏要覽下曰:「虛空藏經云:若懺罪人,治廁八百日,能滅罪垢。」
廁神 (明王)烏芻沙摩明王有解穢真言,遂以為廁神。
廁簡子 (物名)又曰廁籌,拭屎之小木也。江南野錄云:李後主親為桑門削作廁簡子,試之腮頰,少有澀滯者,再為治之。
廁孔 (譬喻)譬極污穢者之辭。臨濟錄曰:「道流莫將佛為究竟,我見佛猶如廁孔,菩薩羅漢盡是枷鎖縛人底物。」
廁紙 (物名)天竺皆用籌,支那僧多依竺法,又間有用紙者。
廁篦 (物名)廁籌也,見僧祇律三十四。
廁籌 (物名)竺人以小木竹片拭糞,一名廁籌,又名廁橛。
雪山 (地名)印度之北境有高聳大山,千古頂雪,故云雪山。梵語Hima%laya。譯曰雪藏。涅槃經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唐書西域傳曰:「北天竺距雪山,圜抱如壁。南有谷,通為國門。」同註曰:「長春真人西遊記,過大雪山,積雪甚高。馬上舉鞭測之,猶未及其半。又曰:由他路回,遂歷大山,山有石門,望如削蠟。有巨石橫其上,若橋焉。」外國史略曰:「印度北連雪山,稱曰希馬拉雅山,與西藏交界,希馬拉雅山高於海面二萬九千尺。」
雪山部 (流派)Haimavat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三百年初,上座部始生說一切有部之新派,根本之上座部移轉於雪山中,稱曰雪山部。宗輪論述記曰:「上座弟子,本弘經教,說因部(說一切有部別名)起,多弘對法。既閑義理,能伏上座部僧。說因時遂大強,上座於斯乃弱。說因依舊住處,上座移入雪山,從所住處為名,稱雪山部。若從遠所襲,以名上座部。」
雪山偈 (雜名)諸行無常之四句偈也,雪山大士於雪山聞此偈,故有是名。輔行五曰:「興皇以雪山偈消不生生,是諸行無常。」雪山大士
雪山鳥 (雜名)又曰寒苦鳥。寒苦鳥
雪山八字 (雜名)雪山半偈也。
雪山大士 (本生)又曰雪山童子。釋尊在過去世修菩薩道時,於雪山苦行,謂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經十四曰:「善男子!過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爾時作婆羅門,修菩薩行。(中略)我於爾時住於雪山。其山清淨,流泉浴池,樹林藥木,充滿其地。(中略)我於爾時獨處其中,唯食諸果。食已,繫心思惟坐禪,經無量歲。」止觀二曰:「雪山大士絕形深澗,不涉人間,結草為庵,被鹿皮衣。」
雪山大士半偈殺身 (本生)涅槃經十四曰:「我住雪山天帝釋為試我變其身為羅剎,說過去佛所說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我於爾時聞半偈心生歡喜,四顧唯見羅剎。乃言:善哉大士若能說餘半偈,吾終身為汝弟子。羅剎云:我今實飢,不能說。我即告曰:但汝說之,我當以身奉大士。羅剎於是說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聞此偈已,於若石、若壁、若樹、若道、書寫此偈,即時昇高樹上投身於地,爾時羅剎復帝釋形,接取吾身。依此功德超越十二劫。」
雪山仙人 (人名)雪山有仙人名跋伽婆Bhaigava,食草根,修習慈心,而煩惱不能除,與一雌虎行欲,生十二子。見大集經二十四、經律異相三十九。
雪山成道 (術語)釋迦成道,在摩揭陀國之菩提樹下。非在雪山。謂之雪山者,就雪山大士之往因而假說之耳。
雪山童子 (本生)與雪山大士同。
雪山半偈 (本生)雪山童子為半偈捨身也。雪山大士
雪山不死藥 (飲食)雪山有靈草,名娑訶,人見之,得壽無量。涅槃經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藥名曰沙訶,有人見之得壽無量,無有病苦難。」
雪峰 (人名)福州雪峰禪師,名義存,得法於德山。唐懿宗咸通年中上福州雪峰山創禪院,法席常有千五百人眾,五代梁太祖開平三年寂,壽八十七。見傳燈錄十六。
雪峰鱉鼻蛇 (公案)碧嚴第二十二則曰:「雪峰示眾曰:南山(雪峰)有一條鱉鼻蛇,汝等諸人切須好看。長慶云: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見從容錄二十四則。
雪峰盡大地 (公案)碧巖第五則曰:「雪峰示眾曰: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拋向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
雪浪 (人名)明末沙門雪浪三懷洪思,與憨山出無極之門,創講經典據正文,不牽註疏。一時緇素尊之。著有楞嚴經解一卷。科判一章,雪浪集。見續釋氏稽古略三、楞嚴眼隨一。
雪童 (本生)雪山童子也。秘藏寶鑰中曰:「雪童投身。」雪山大士
雪嶺 (地名)雪山也。
雪嶺投身 (本生)雪山童子為半偈投身巖下與羅剎也。雪山大士。止觀五曰:「香城粉骨,雪嶺投身,亦何足以報德。」
雪隱 (雜語)古來之說,雪為雪竇山之明覺禪師,隱為浙江之靈隱寺。雪竇嘗在靈隱寺司廁職,故有此稱。西淨
雪竇 (人名)明州雪竇山禪師,名重顯,字隱之,從所住號為雪竇。嗣法於智門祚。宋仁宗皇祐四年寂,壽七十三。賜號明覺大師。見續傳燈錄二。
(術語)煩惱之餘氣曰習氣,又云習。
習因習果 (術語)新譯之同類因,舊譯云習因。新譯之等流果,舊譯曰習果。智度論謂之習因習果。習者習續之義。習續前念之善而起後念之善,乃至習續前念之無記而起後念之無記,前為習因,後為習果。通於一切之色心,通於善惡無記之三性。止觀八曰:「何名習因習果?答:阿毘曇人云:習因是自分因,習果是依果。又習名習續。自分種子相生,後念心起,習續於前,前念為因,後念為果。此義通三性。」
習果 (術語)習因習果
習所成種性 (術語)二種性之一。種性
習氣 (術語)大乘之妄惑,分現行與種子及習氣三者,既伏惑之現行,且斷惑之種子,尚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是名習氣。舍利弗既斷瞋惑之種子,而動則怒氣如摧,是瞋惑習氣尚存之現證,三乘中聲聞全不斷之,緣覺稍侵害之。佛全斷之。述記二末曰:「言習氣者,是現行氣分薰習所成,故名習氣。」
習氣果 (術語)二果之一。
習滅 (雜語)習善滅惡也。無量壽經下曰:「善知習滅音聲方便。」同淨影疏下曰:「習善之教名習音聲,滅惡之教名滅音聲。菩薩於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於中巧知,故曰方便。」
習種性 (術語)二種性或六種性之一。種性
袈裟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譯曰不正,壞,濁,染等。又與加沙野之語同。譯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黃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雜色,故從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長方形,故從形而云敷具,臥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綴合如田畔,故從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鎧,解脫幢相等種種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別名,其小者曰安陀會,又云五條,其中者曰鬱多羅僧,又云七條,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條大衣等。天竺於此三枚袈裟外無所謂衣者。支那日本氣候寒故於裏著衣,而掛於表也。天竺於五條上重著七條或大衣,或於五條七條上重著大衣,此方則不必重著,裏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蘭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帶黑者。唐武后賜僧法朗等紫袈裟。玄應音義十五曰:「袈裟,上舉佉切,下所加切。韻集,音加沙,字本從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後作字苑,始改從衣,案外國通稱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諸草木中,若皮若葉若花等,不成五味,難以為食者,則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濁赤,故梵本五濁之濁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緇衣者,當是初譯之時,見其色濁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經云:晉言無垢衣,又義云離塵服,或云痟瘦衣,或稱蓮花服,或言間色衣,皆從義立名耳。真諦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國雖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蘭者,但點之異耳。」行事鈔下一曰:「增一云:如來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為法食,此袈裟衣者,從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據此土所翻,通名為臥具。四分云:應以刀截成,沙門衣不為怨賊劫,應作安陀會,襯體著。鬱多羅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諸部無正翻,今以義譯。慧上菩薩經,五條名中著衣,七條名上衣,大衣名眾聚時衣。(中略)若就條數,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條七條五條等。律中無五七九名,但云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條也。」寄歸傳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來不干東語,何勞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語,三衣并名支伐羅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囉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羅。北方諸國。多名法衣為袈裟。乃是赤色義。非律文典語。」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為地黃黃屑,或復荊蘗黃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淺深,要而省事。」慧苑音義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邏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如法袈裟色三種 (雜語)一似黑,二似青,三似赤。似黑者,即緇色,為黑泥之色,似青者,銅青也,似赤者,果實之染色,天竺謂之乾陀色,支那謂之木蘭色,日本謂之香染者(香染丁子香以染之)。百一羯磨九曰:「凡作臥具(三衣),應作兩重染令壞色。或青(極好深青,律文不許,隨時汙色,事在開聽)或泥(廣律解泥謂是赤土赤石,或即是泥,然而不許純烏泥皂,斯乃外道之衣)或乾陀色(梵云袈裟野,譯為赤色)。」行事鈔下一曰:「四分云:若青若黑若木蘭。一一色中隨意壞。善見云:善來比丘,瓦缽貫左肩青色,袈裟赤色鮮明,準此木蘭色。」又曰:「青謂銅青,黑謂雜注等,木蘭謂諸果汁等,余在蜀都親見木蘭樹皮,赤黑色鮮明,可以為染,微有香氣,亦有用作香者。」資持記下一之一曰:「銅青謂青褐,如舊銅色,雜泥謂以果汁浸於鐵器,遂成黑色。河底緇泥,亦可染黑,」釋門章服儀曰:「上明青色,名同五色。如論律中,似而非正,木蘭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乾陀色。」
袈裟十二名 (名數)釋氏要覽上曰:「大集經云:袈裟名離染服,賢愚經云:出世服,如幻三昧經云:無垢衣,又名忍辱鎧,又名蓮華衣,謂不為欲泥染故。又名幢相。謂不為邪所傾故。又名田相衣。謂不為見者生惡故。又名痟瘦衣。謂著此衣煩惱痟瘦故,又名離染服,去穢衣,又名振起。」又六物圖曰:「一、袈裟。二、道服。修佛道者之衣也。三、出世服。出離世俗者之衣也。四、法衣。如法之衣也。五、離塵服。遠離六塵者之衣也。六、痟瘦服。服有損消煩惱之德者。七、蓮華服。離染著如蓮華者。八、間色服。不正之間色避五正色也。九、慈悲服。行慈悲者之服也。十、福田衣。袈裟之條相,等於世之田疇,且其德為世之福田而受供養也。十一、臥具(出四分律),以相似被褥也。十二、敷具(出十誦律),如言臥具也。」
袈裟著法 (雜語)寄歸傳云:取衣作三[衣*聶],其肩頭疊處,安其方帖以安衣[巾*句],長可兩指,結作同心,向外牽出,十字交繫,便成兩[巾*句]。其胸前疊處緣邊安紐,以紐內於[巾*句],以衣右角寬搭左肩,垂之背後。此古法也。至於中古,袈裟之著法,甚失古法,其濫觴殆起於宋之靈芝律師,彼著六物圖,引感通傳:「以衣角遶於左角。」誤遶為達,遂於衣之右角施鉤,僅達胸前,與紐合結,於是搭於左肩及遶於左臂之正儀全失。大日經義釋明如來之缽印云:左手持衣兩角,其法取袈裟近手之尖角及搭肩之角,遶肘迴入手中使二角如雙耳,仍二手相重如承缽之形,又出入聚落或私營事務,許反被袈裟。
袈裟五德 (名數)悲華經八曰:釋迦如來,昔於寶藏佛前,誓己成佛時袈裟有五德:一或犯重邪見之四眾,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於三乘受記。二天龍人鬼若恭敬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鬼神諸人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則飲食充食。四眾生共違反,念袈裟便生悲心。五若在兵陳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又見行事鈔下一,釋氏要覽上。
袈裟十利 (名數)心地觀經五列舉十利:一、覆身離羞恥而具慚愧。二、離寒熱蚊蟲。三、示沙門之相,見者歡喜,離邪心。四、是人天寶幢相,生梵天之福。五、著之時,生寶塔想,滅諸罪。六、壞色,生不貪欲。七、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長菩提之芽。十、如甲冑,煩惱之毒箭不能害。是故三世諸佛共服之。
袈裟變白 (雜語)摩耶經下曰:「千三百歲已,袈裟變白,不受染色。」末世法滅之相,沙門之袈裟與在家之白衣同。
袈裟衣 (衣服)天竺本制,三種之袈裟即為衣,來於支那日本,則袈裟之外,有一種稱為衣之僧服也。
袈裟味 (飲食)五正色之雜色曰袈裟色,六味之雜味云袈裟味。大疏六曰:「如云袈裟味者,即是染作袈裟色也。」行事鈔下一之一曰:「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同資持記曰:「袈裟味者,此示非正食名。」戒疏下一之一曰:「如六味中有袈裟味,可是食也。」
袈裟袋 (物名)容袈裟之袋也,禪僧等他行時,盛三衣及常用之經卷、度牒、數珠、引磬、戒刀等諸具,懸於頸垂於胸者。
梁皇懺 (修法)梁武帝初為雍州剌史時,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為巨蟒,入後宮通夢於帝。帝制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僧令懺禮。夫人化為天人,在空中謝帝而去。其懺法行世稱曰梁皇懺。見釋氏稽古史略二。南史梁武德郗皇后傳曰:「后酷妒忌,及終,化為龍入於後宮,通夢於帝,或見形,光彩照灼。帝體將不安,龍輒激水騰涌。」太平廣記引兩京記曰:「郗后因忿怒,投殿庭井中,眾趨井救之,已化為毒龍,煙燄衝天,人莫敢近。帝悲嘆久之,因冊為龍天王,便於井上立祠。」按,釋典梁王懺,其序謂因懺悔后往業而作。所述后事略同,而以龍為蟒蛇。
梁攝論 (書名)五攝論之一。梁朝真諦所譯,無著之攝大乘論及世親之攝大乘論釋也。
(術語)[8766]Ba,又作麼。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體文之喉聲第三,金剛頂經曰:「麼字門,一切法縛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麼字時,是解脫繫縛聲。」智度論曰:「若聞婆字,即知一切法無縛無解。婆陀,秦言縛。」解脫繫縛由Bandha(縛)釋之。【又】[8767]Bha,又作[口*婆]、[口*梵]。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體文之喉聲第四。金剛頂經曰:「婆(重)字門,一切法有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婆(去)字時是出三有聲。」智度論曰:「若聞婆字即知一切法不可得破相。婆伽,秦言破。」此語根由Bhu%(有)釋之。
婆叉 (地名)Vaks!u又Van%ks!u,河名。縛芻
婆子燒庵 (公案)昔有婆子供養一菴主經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飯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與麼時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嚴,三冬無暖氣。女子歸,舉似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養箇俗漢,遂令遣去,燒卻庵。見五燈會元六。
婆尼 (人名)Ba%ni,大臣名。譯曰辯了。見西域記五。
婆吒 (人名)外道名。婆私吒
婆吒羅 (植物)樹名。跋陀羅
婆收婁多柯 (流派)Bahus/rutiyah!,十八部中之多聞部也。
婆利 (雜名)又曰盎句奢Vad!is/a,Valis/a,An%kus/a,譯曰曲鉤。見名義集三。
婆利師 (植物)花名。婆師迦
婆利質羅 (植物)樹名。婆利質多羅
婆利師迦 (植物)又曰婆栗史迦。花名。婆師迦
婆利摩尼 (異類)Baliman!i,夜叉名。譯作力珠。見孔雀王咒經上。
婆利質多羅 (植物)又作婆利質羅,婆疑質垢,婆利耶怛羅拘陀羅,婆唎耶呾羅拘毘陀羅。忉利天上之樹名。譯曰香遍樹。波利質多羅
婆利迦菴羅 (地名)Palika%mra,林名。翻梵語九曰:「婆利迦菴羅林,譯曰:婆利迦、守也、護也。庵羅、果也。」
婆利阿修羅 (異類)Vad!is/aasura,阿修羅王名。婆利,譯曰鉤。見佛本行集經二十四。
婆利闍多迦 (植物)Pa%raja%taka,天花名。譯曰彼岸生。見本行集經四十二。
婆利史迦羅 (植物)花名。婆師迦
婆伽伴 (術語)又作婆[言*我]鍐、薄伽伴。婆伽婆
婆伽梵 (術語)又作薄伽梵。體聲,一言聲,男聲(主格單數男性)云婆伽梵,女性云婆伽婆底。婆伽婆。梵Bhagava%n。
婆伽婆 (術語)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言*我]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a%n(體聲,一言聲,男聲),佛地論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之六義,智度論出有德、巧分別、有名聲、能破之四義。又密教有稱女人之秘釋。經中多單譯曰世尊。佛地論一曰:「薄伽梵者,謂薄伽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智度論二曰:「云何為婆伽婆。天竺語。婆伽,秦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復次,婆伽名分別,婆名巧,巧分別諸法總相別相,故名婆伽婆。復次,婆伽名名聲,婆名有。是名有名聲。無有得名聲如佛者。復次,婆伽名破。婆名能。是人能破婬怒痴,故稱婆伽婆。」玄應音義三曰:「婆伽婆,舊云大功德,至聖之名。正言薄伽梵。」慧琳音義十曰:「薄伽伴,或云薄伽梵,或云婆伽婆,或云薄伽跋帝。皆佛第十號也。」飾宗記三本曰:「本音薄伽梵,此方義釋為世尊,或名婆伽婆音之轉也。」仁王念誦儀軌曰:「婆[言*我][口*縛]底沒馱(引)麼(引)諦,婆[言*我][口*縛]底,敵對翻云具福智者,會意釋云世尊。沒馱,此云覺。麼諦,此云母也。順此方言,言佛世尊母。婆伽梵者,男聲呼也。婆[言*我][口*縛]底,女聲呼也。二俱會意,釋云世尊。若依聲明敵對釋者,婆伽,云破。梵,翻為能。能破四魔,名婆伽梵。又云薄阿梵。依聲明論云:薄,名為破。阿,名無生。梵,名為證。智能證阿,名為阿梵。由阿梵故,能破煩惱。故佛世尊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增不減。具如是德,名薄阿梵。又云薄伽梵。薄伽,云福智。梵,名為具。會意釋云:由具福智莊嚴滿足故,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亦是男聲。」大日經疏一曰:「薄伽梵者,論師所解,具有六義。今此宗中,薄伽梵是能破義。如人執持利器,多所摧伏。(中略)復次,帝釋聲論謂女人為薄伽,是欲求因緣能息煩惱義,又是所從生義。金剛頂宗即翻此義云:女人者即是般若佛母,無礙知見人,皆悉從是生。有其志求因緣,得與相應,煩惱戲論,皆悉永息。非如世間欲熱,雖小止息,而實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隱語,學者當觸類思之。(中略)經中多釋為世尊,是嘆德之總稱,西法語法,言及尊者不敢直斥其名,必先歎其功德。如云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連、頭陀大迦葉、持律優婆離等。故此經中例云薄伽梵毘盧遮那,今順此方文勢或以世尊居下也。」
婆沙 (雜語)Vibha%s!a%,譯曰說。毘婆沙
婆沙波 (人名)Va%s!pa,羅漢名。婆師波
婆沙論 (書名)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之略名。
婆沙四大論師 (名數)又曰婆沙四評家:世友、法救、妙音、覺天之四論師也。此四論師與脅尊者共為大毘婆沙論主之編纂者,故有此名。
婆私 (人名)婆私吒之略。婆羅門名。婆私吒
婆私吒 (人名)又作婆私瑟搋。婆羅門名。此婆羅門之母喪六子而狂亂,露形馳走,見世尊而還本心,受三歸戒(雜阿含經三十四,經律異相二十三)。俱舍論十五曰:「愁毒纏壞。心遂發狂。如婆私等。」俱舍光記十五曰:「婆沙一百二十六曰:如契經說。婆私瑟搋婆羅門女喪六子故。心發狂亂。露形馳走。見世尊已。還得本心。」梵Vasis!t!ha。【又】梵志名。略云婆吒。譯曰最勝。為邪見外道,執涅盤之無常,且計草木有名。私婆吒。案私婆吒,即婆私吒之誤。
婆那 (雜語)Vana,又云飯那,[口*縛]泥。譯曰林。名義集二曰:「婆那,正言飯那,此云林。」梵語雜名曰:「林,[口*縛]泥。」
婆里卑 (雜語)譯曰力士,戒壇圖經曰:「婆里卑,梁言力士。」名義集二曰:「婆里卑,梁云力士,又梵云末羅(Malla),此云力。」梵Balin。
婆陀 (雜語)Baddha Baudha,又作縛馱,譯曰縛。智度論四十八曰:「婆陀,秦言縛。」演密鈔八曰:「梵云縛馱,或云滿馱,此譯為縛。」【又】(術語)阿波陀那Avada%na之略。十二部經中之第八、譬喻經也。
婆怛那 (地名)城名。慧苑音義下曰:「婆怛那,具云難陀婆怛那(Nandavardhana),言難陀者,此云嘉也。婆怛那者,增益也。其城在摩竭國內。」
婆怛霰尼 (人名)婆吒與霰尼(又作先尼)之二外道也。婆私吒
婆舍跋提 (界名)又曰婆羅尼蜜。他化自在天之梵名Paranirmita-vas/avartin,六欲天之第六。智度論曰:「婆舍跋提,秦言他化自在天。此間一梵王名尸棄,秦言火。」玄應音義三曰:「婆羅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天也。」
婆舍跋提天 (界名)婆舍跋提
婆拘羅 (人名)Vakkula,比丘名。薄拘羅
婆耶 (雜語)Payas,水之異名。涅槃經十三曰:「言是水,或言波尼,(中略)或言婆耶。」
婆哆 (人名)長者名,譯曰軍。見阿育王經七。
婆南 (術語)Vandana,和南之異稱。玄應音義十八曰:「婆南或云和南,皆訛也,正言槃談,此譯云我禮也。」和南
婆毘 (術語)韋陀經中之篇章名。雜阿含經五曰:「於諸大會中奉火為其最,闈陀經典中婆毘諦為最。」
婆毘吠伽 (人名)Bhavaviveka,菩薩名。譯曰清辯、明辯。西域記十曰:「婆毘吠伽,唐言清辯。」釋迦方誌下曰:「婆毘吠伽論師,此云明辯。」般若燈論之作主也。此菩薩住阿素羅宮,待慈氏出世之因緣記於西域記十。
婆城 (雜名)乾闥婆城也。西域之伎人,名乾闥婆Gandharva,幻作城郭,須臾則滅,名曰乾闥婆城,又海上之蜃氣樓,名乾闥婆。以譬不實之法也。往生十因曰:「水鏡像,(中略)陽炎婆城。」
婆施羅 (菩薩)華嚴五十三知識之一、樓閣城之船師也。疏鈔六十七曰:「婆施羅者,此言自在。謂於佛法海已善通達,於生死海能通達。」梵Vairocana。
婆剌拏 (人名)Va%ran!a,一作婆羅那。國王名。譯曰流轉。唯識樞要上末曰:「婆剌拏者,此云流轉,即先婆羅那訛也。」是眉稀羅國之王,容貌端正,聞迦旃延比丘之宿因發心出家,入阿般地國山中修道,於時國王將宮人入山遊獵,宮人見流轉王之美貌,圍繞看之,國王見之大瞋,鞭流轉王殆至死而去。流轉王還國欲報仇,迦旃延請停一宿,以方便力令感惡夢,遂止其心,入道得證果。見唯識樞要上末,二十唯識述記下。
婆陀梨 (人名)比丘名。俱舍光記三十曰:「婆陀梨,是西方小棗名。父母憐子以此標名。」梵Badari。
婆珊婆演底 (神名)Vasanta-vayanti,主夜神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之一,俗厭惡夢,則咒此神名云。華嚴經六十八曰:「摩竭提國迦毘羅城有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中略)我於夜闇人靜,鬼神盜賊諸惡眾生所遊行時,(中略)我時即以種種方便而救濟之。」(經中廣說除海難等)慧苑音義下曰:「婆珊婆演底,具云婆傘多婆演底。言婆傘多者,此云春也。婆演底,主當也。謂於春時此神主當守護眾生及諸苗稼也。(中略)又中天竺本云跋僧多。此云春生。謂能生物善故。借喻名耳。」酉陽雜俎曰:「雍益堅云:主夜神咒持之有功德。夜行及寐可已恐怖惡夢。咒曰:婆珊婆演底。」探玄記十九曰:「婆裟婆陀者,正云婆羅薩那,此名依止不畏,即下文廣與怖畏眾生而作依止故也。」
婆師 (植物)花名?婆師迦。【又】(雜語)唄匿之轉音。唄匿
婆師迦 (植物)Vars!ika,又曰婆使迦、婆利師、婆利師迦、婆利史迦羅、婆師波利。花名。譯作雨時花、夏生花等。慧苑音義上曰:「婆利師迦,此云雨時生花。按梵語云婆利師,此云雨也。迦者時也。其花要至雨時方生,故名也。」同下曰:「婆師迦,具云婆利史迦羅,婆利史者,此云雨也。伽羅,此云時也。西域呼夏為雨,其花生於夏時,故名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婆使迦,舊云婆師迦,或云婆師波利花,此云夏生護花也。」梵Vars!ika%la Vars!ipa%li。
婆師波 (人名)Va%s!pa,又作婆師婆、婆濕婆、婆沙波。五比丘之一。譯曰起氣、淚出、氣息。佛滅後,窟內窟外結集時,於窟外領界外之大眾結集三藏者,即大眾部之祖也。佛本行集經三十四曰:「次長老婆沙波,隋言起氣。」三論玄義曰:「界外大眾乃有萬數,婆師波羅漢為主,此云淚出。常悲苦眾生而淚墮也。即五比丘中之一人。而年大迦葉,教授界外大眾。」中論疏記二下曰:「言婆師婆者。案最勝王經云婆濕婆也。照法師云:婆濕婆,此云氣息。」義林章二本曰:「有阿羅漢,念佛法恩念眾生苦,自恒垂淚,故名婆師婆,為大眾主教授諸人。」唯識了義燈一本曰:「佛涅槃後,大迦葉波及婆師波雖分二處結集三藏,然一百年中佛法一味。」
婆娑婆陀 (天名)主夜神也。婆珊婆演底
婆陟 (人名)唄匿
婆栖 (動物)鳥名。大日經疏十六曰:「婆栖鳥似[至*鳥]小,黃土色,觜亦黃,是鸇類也。此鳥有秘身法也。」
婆哩野 (雜語)又曰婆梨耶,婆廋,譯曰婦。起世經十註曰:「梵語婆梨耶,隋言婦也。」梵Bha%rya%。
婆差優婆差 (雜語)Upa%sakaupa%sika%,在家之二眾,優婆塞優婆夷之轉訛也。仁王經下曰:「在家婆差優婆差。」同嘉祥疏五曰:「在家二眾名優婆塞優婆夷,有本云婆差優婆差。外國語音不同有此異耳。」
婆[口*和] (雜語)小兒之發聲也。涅槃經二十曰:「嬰兒者能說大字,如來亦爾說於大字。所謂婆[口*和],婆者有為,[口*和]者無為,是為嬰兒。」
婆梨 (雜名)Va%ri,又作婆利、波利。水之別名。涅槃經十三曰:「或言婆利。」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婆梨,此云雜藥和。水名也。」翻梵語曰:「婆利,譯曰水也。」
婆婆 (佛名)法苑珠林曰:「比丘白佛言:世尊復何因緣故,名婆婆?告曰:本為人時,以婆詵私衣布施供養,故名婆婆。」
婆婆伽梨 (人名)太子名。譯曰惡事。見賢愚經十。梵Pa%pa-ka%rin。
婆兜釋翅搜 (地名)伽毘羅城之異名。迦毘羅婆蘇都
婆捺囉婆捺麼洗 (雜語)Bha%drapadama%se,又曰跋捺囉婆娜麼洗。又曰婆達羅缽陀、跋陀娜婆娜。譯曰六月。婆捺囉婆捺為星宿之名,麼洗為月之義。飾宗記六末曰:「婆達羅跋陀,六月也。」
婆裘河 (地名)或云婆裘沫河。或云跋求河。又云跋求摩河。正梵音名跋窶末底,此翻勝慧河。
婆須蜜 (人名)Vasumitra,菩薩名。筏蘇蜜呾羅
婆須蜜多 (人名)同婆須蜜。【又】(菩薩)Vasumitra%,華嚴五十三智識之第二十五知識也。為險難國寶莊嚴城之婬女。善財童子詣之,聞以欲化處於欲眾生之深法。華嚴經六十七曰:「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險難。此國有城名寶莊嚴,中有女人名婆須蜜多,汝詣彼問。」同探玄記十九曰:「婆須蜜多,此云世友,亦名天友,以巧能引攝諸世間故。」筏蘇蜜呾羅
婆須達多 (雜語)Vasudatta,譯曰財施。華嚴經六十二曰:「須達多優婆塞。婆須達多優婆塞。」同慧苑音義下曰:「婆須達多,云財施,或云有善施行。」
婆須蜜多羅 (人名)與婆須蜜同。
婆提 (人名)Bhadrika,釋姓中之王也,稱曰跋提釋王。跋提,譯為賢。佛初還迦毘羅城時,與五百餘人共出家,禮家奴優婆離比丘,剃頭受具,遂證阿羅漢果。見百緣經九。【又】(雜語)Vana,譯曰林。探玄記十九曰:「婆提者,正云婆那。此云林也。」梵語雜名曰:「林,縛尼。」
婆訶 (物名)Va%ha,譯曰[竹/(吒-口)],又作[竹/耑]。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婆訶麻。婆訶,此言[竹/(吒-口)],或言[竹/耑]。麻則胡麻也。」俱舍光記十一曰:「佉梨,受一斛。婆訶,此云[竹/耑]。受二十佉梨。」一婆訶
婆訶麻 (雜名)婆訶者器名,麻者胡麻也。
婆嵐 (雜名)風名。毘嵐
婆達 (雜語)多言聲也。因明大疏一曰:「依聲明。一言云婆達南,二言云婆達泥,多言云婆達。」梵Vadana。
婆斯仙 (天部)六火天之一。位於胎藏界外金剛部之東方,又侍於虛空藏院千手觀音之下,或於補陀落山下結草庵奉觀音云。赤肉色,仙人形,右持蓮華,左持數珠,立左膝,坐於筵。虛空藏院之像,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如彈指形,左手持仙杖而立。
婆斯仙后 (天部)火天之眷屬。位於胎藏界外金剛部院之東南角,為白肉色,右持荷葉,上有未敷蓮,左持半開蓮,坐於筵。
婆雉末[何-可+爾] (異類)Baliman!i,又曰婆利摩尼,夜叉名。譯曰力珠。大孔雀經曰:「婆雉末[何-可+爾],翻曰力珠。」孔雀王咒經上曰:「婆利摩尼,梁言力珠。」
婆雌子部 (流派)即犢子部也。
婆麤富羅 (流派)Vatsaputra,又作婆蘇富羅。犢子部
婆稚阿修羅 (異類)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羅王名。列次於法華經序品。法華文句二曰:「婆稚者,此云被縛,或云五處被縛,或云五惡,物繫物不得脫,故云被縛。亦云有縛,為帝釋所縛。」法華玄贊二曰:「婆稚者,舊云被縛,非天(阿修羅)前軍為天所縛。正云跋稚迦,此云團圓,正法華中最勝是。即當勇健,次執日後與天鬥時有勇健力,跋陀縛義,此非被縛。」華嚴大疏鈔三曰:「大力婆稚華梵異耳。」慧苑音義上曰:「婆稚,正云末利,此云有力。」
婆達羅缽陀 (雜語)Bha%drapada,六月之梵名。
婆塞羯羅伐摩 (人名)Bha%skaravarman,國王名。譯曰日冑。見西域記十。
婆頗娑 (雜語)Prabha%sa,譯曰光明。金光明玄義曰:「婆頗娑,此言光。」梵語雜名曰:「光明,縛婆娑。」
婆疑質垢 (植物)樹名。波利質多羅
婆[言*我] (雜語)Bhan%ga,又曰婆伽,薄伽,譯為破。智度論四十八曰:「婆伽,秦言破。」大日經疏一曰:「釋論亦云:婆伽名破。」梵語雜名曰:「破婆[言*我]。」
婆[言*我][口*縛]底 (術語)Bhagavati,又作婆[言*我][口*縛]帝,薄伽跋帝。婆伽婆(但此為其女聲之形)。
婆[言*我][口*縛]帝 (術語)薄伽梵之與格(Bhagavate),世尊之意也。
婆瘦 (天名)Va%yu,一作縛臾,婆牖,譯曰風。又風神名。司西北方,梵語雜名曰:「風,婆廋。」名義集二曰:「婆廋,此云風神。」孔雀王咒經上曰:「婆牖:梁言風。」
婆樓那 (異類)Varun!a,龍王名。譯曰水。探玄記二曰:「婆摟那龍王,此云水。為一切魚形龍王。」
婆蹉 (人名)Vatsa,一云筏蹉梵志,又云筏蹉子,犢子部外道也。【又】Vatsa,比丘名,為苦行第一。增一阿含經三曰:「苦身露坐不避風雨,所謂婆蹉比丘是。」
婆蹉婆 (雜語)帝釋天之別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婆蹉婆,此云執金剛寶,亦云嚴飾也。」大部補注一曰:「婆蹉婆,河西云:翻為好嚴飾,昔日好衣布施,今得麗服也。」
婆蹉富羅 (流派)同婆蹉富多羅。
婆蹉梵志 (流派)犢子部外道也。犢子部
婆蹉那婆 (雜語)毒藥名。大寶積經一百十三曰:「如有一毒,名婆蹉那婆(隋言牛犢子齋),復有毒藥名訶羅訶羅(隋言速殺),將如芥子食,即速疾命終。」梵Vatsana%bha,Halahala。
婆蹉富多羅 (流派)犢子部之異名。犢子部
婆盧枳底濕伐羅 (菩薩)Avalokites/vara之訛。觀音
婆檀陀 (雜語)Bhadanta,譯曰大德,佛之別號。智度論二曰:「婆檀陀,秦言大德。」
婆闍羅波尼婆里卑 (天名)Vajrapa%n!ibalin,譯曰金剛力士。或壇經曰:「跋闍羅波尼,梁言金剛。婆里卑,梁言力士。」二王
婆薩婆 (人名)往昔閻浮提之國王也。受韋羅摩婆羅門之教,十二歲間設大施,最後對一婆羅門破身上之肉為燈炷供養之,聞佛法之一偈。見智度論十一。梵Va%sava。
婆羅 (職位)Viha%rapa%la,維那之別名,譯曰次第,司僧中之次第順序者。行事鈔下二曰:「維那出要律儀翻為寺護,又云悅眾。本正音婆邏,云次第。」【又】(雜語)Ba%la,譯曰愚夫,舊翻為毛道生者,誤婆羅為縛羅而譯之也。唯識樞要上本曰:「金剛經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羅(去聲),此云愚夫。本錯云縛羅,乃言縛羅也。」【又】(雜語)又云婆羅訶Ba%la%ha,馬王名,輪王之馬寶也。華嚴探玄記八曰:「婆羅馬王者,三藏說正音具云婆羅訶,此云雲馬。謂遊行空雲迅速無礙,因以為名。」玄應音義十二曰:「婆羅訶,此譯言長毛。」
婆羅訶 (雜名)Ba%la%ha,馬王名。婆羅
婆羅翅 (植物)Bala%ka Bala%kika%,樹名。譯曰白鷺。見慧琳音義二十五。
婆羅門 (雜名)Bra%hman!a,天竺四姓之一。具云婆羅賀摩拏,又云沒囉憾摩。譯為外意、淨行、淨志、靜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淨行之一族。玄應音義十八曰:「婆羅門,此言訛略也。應云婆羅賀摩拏,此義云承習梵天法者。其人種類自云,從梵天口生,四姓中勝故獨取梵名,唯五天竺有,諸國即無。經中梵志亦此名也。正言靜胤,言是梵天之苗胤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婆羅門,此俗人也。謂淨行高貴捨惡法之人,傳學多聞者也。」希麟音義八曰:「婆羅門,不正梵語也。應云沒囉憾摩,此云淨行,或云梵行。自相傳云:我從梵王口生,獨取梵名,世業相傳習四圍陀論。」俱舍頌疏賢聖品三曰:「此云淨志,遠煩惱故,同勤息義。」仁王經良賁疏中二曰:「婆羅門,此云靜志。」俱舍光記一曰:「婆羅門法。七歲以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學婆羅門法,遊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智度論十曰:「在家中七世法淨,生滿六歲皆受戒,名婆羅門。」寄歸傳四曰:「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當貴勝,凡有座席并不與餘三姓同行。」註維摩二曰:「肇曰:婆羅門,秦言外意。」毘奈耶雜事一曰:「見諸婆羅門。以自三指點取白土,或以白灰抹其額上,以為三畫。」【又】國名。婆羅門國
婆羅門仙 (異類)又曰半天婆羅門。鬼趣之一仙也。釋門正統四曰:「曠野鬼并訶利帝母為佛弟子,每食必出生飯者是也。所謂焰口鬼及婆羅門仙者為佛弟子,至心所辨斛食者是也。」
婆羅門教 (術語)古昔婆羅門種專奉之教法也。中有種種別派,而大要以梵王為主,以四圍陀論為經。大日經疏二曰:「於彼部類中,梵王猶如佛。四韋陀典猶如十二部經,傳此法者猶如和合僧。時彼聞如是等世間三寶,歡喜歸依隨順修行。」
婆羅門國 (地名)印度之別名。西域記二曰:「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殊為清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云經界之別,總謂婆羅門國焉。」釋迦方誌上曰:「雪山以南名婆羅門國,與胡隔絕,書語不同。」寄歸傳三曰:「五天之地皆曰婆羅門國,北方速利總號胡疆。」
婆羅門城 (地名)佛到婆羅門城乞食,空缽而還,是佛九惱之一。出於智度論八。九惱
婆羅門僧 (雜語)婆羅門之本形行佛道者。尊勝經序曰:「婆羅門僧,佛陀波利。」
婆羅門書 (雜語)隋志曰:「後漢得西域胡書,以四十字貫一切音,文省義廣,謂之婆羅門書。」
婆羅門避死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有四梵志,各得五通,欲免死,一上空,一入大海,一入山腹,一入大地,皆不免死。佛因說苦空無常無我四法。山海空市。此經出於增一阿含增上品。
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中阿含愛生經之別譯。梵志之兒死,愁憂見佛。佛言愛生便生愁憂。後因波斯匿王之請,廣說其義。
婆羅奢 (植物)樹名。譯曰赤花樹。見慧琳音義二十五。梵Phalasa。
婆羅留支 (人名)阿闍世王之別名,此曰折指,又云無指。阿闍世
婆羅捨佉 (雜語)Pras/a%kha,託胎後第五七日之名。見缽羅奢佉條。
婆羅那馱 (異類)Varana%da,夜叉名。譯曰大聲。見孔雀王咒經上。
婆羅捺寫 (地名)與婆羅[病-丙+尼]斯同。
婆羅[病-丙+尼]斯 (地名)Va%ra%n!asi,國名。婆羅奈
婆羅婆叉 (異類)Ba%labhaks!a,餓鬼名。譯曰食小兒。見正法念經十七。
婆羅尼蜜 (界名)Paranirmitavas/avartin,天名。譯曰他化自在天。玄應音義三曰:「婆羅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天也。」
婆羅波提 (地名)Dva%ravati,城名。譯曰有門城。探玄記十九曰:「婆羅波提者,正云墮羅拔提,此云有門城,謂城有端嚴之門,故名也。」
婆羅賀摩 (天名)Brahman,天名。譯曰淨。即梵天。又譯曰造書天。義譯也。玄應音義二曰:「婆羅賀摩,此云淨天,舊云梵天,訛略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婆羅賀摩天,此云造書天,即造悉曇章是。」大梵天
婆羅提木叉 (術語)別解脫戒之梵名。波羅提木叉
婆羅墮跋闍 (界名)Bha%radva%ja,天名。譯曰重語天。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婆羅娑提伽 (雜語)又曰波羅娑提伽。譯曰清淨經。十誦律二十四曰:「婆羅娑提伽,晉云清淨經。」飾宗記八本曰:「波羅娑提伽修妒路,晉言清淨經。」梵Pra%sa%dika-su%tra。
婆羅可波帝 (經名)經名。譯作廣主。見百論一。梵Ba%rhas Patya。
婆羅阿迭多 (人名)Bala%drtya,王名。譯曰幼日。摩竭陀國之王,制磔迦國大族主之暴逆而服之,厚信佛法,建立堂塔。後出家為沙門。西域記四曰:「摩揭陀國婆羅阿迭多王,唐言幼日。」
婆羅袟底也 (人名)Ba%la%ditya,太子名。譯曰新日。婆藪槃豆傳曰:「正勤日王太子名婆羅袟底也。婆羅譯為新,袟底也譯為日。」
婆羅賀摩拏 (雜名)又曰婆羅欱末拏Bra%hmana,婆羅門之具稱也。婆羅門
婆羅必栗託仡那 (雜語)又作婆羅必哩他仡那,婆羅必利他伽闍那。譯曰愚異生,小兒別生。凡夫之別稱也。凡夫愚痴,而生死之果報各別異,故名愚異生,凡夫之愚痴,恰如小兒,別異於聖者之生,故云小兒別生。舊譯婆羅誤作縛羅,譯曰毛道生,言凡夫之根性如輕軟之鴻毛也。玄應音義三曰:「正言婆羅必栗託仡那。婆羅,此云愚。必栗託,此云異。仡那,此云生。應言愚異生。以愚痴闇冥,無有知慧。但起我見,不生無漏故。」又曰:「舊譯云婆羅必利他伽闍那,此言小兒別生,以痴如小兒不同聖生也。」梵Ba%la-pr!thag-jana。
婆藪 (人名)Vasu,又曰婆[卄/叟],仙人名。婆羅門中始殺生祀天,生墮於地獄,經無量劫,由華聚菩薩之大光明力脫地獄,詣釋迦佛所。佛讚嘆之,為眾說其大方便力。見智度論三、方等陀羅尼經一。
婆藪槃陀 (人名)天親菩薩之梵名。
婆藪槃豆 (人名)又曰婆藪盤豆、筏蘇盤豆、伐蘇畔度、筏蘇畔徒、婆藪槃陀Vasubandhu,世親(舊曰天親)菩薩也。西域記五曰:「筏蘇畔度菩薩,唐言世親,舊曰婆藪盤豆。譯曰天親、訛謬也。」唯識樞要上本曰:「伐蘇畔徒菩薩,唐言世親,無著菩薩同母弟也。」俱舍光記一曰:「俱舍論者筏蘇槃豆之所作也。筏蘇為世,槃豆為親,印度有天俗號世親,世人親近供養,故以名焉。菩薩父母從所乞所為名也。舊譯為天,此翻謬矣,若言天應號提婆也。」百論疏一曰:「婆藪,外國亦名和順。付法藏經云:婆藪槃陀,善解一切修多羅義。婆藪云天親。天親者,本是天帝弟。遣其生閻浮提伏修羅也。」【又】天神名,外道所事之毘瑟拏等天神,能救世住世,故名世天,又世人親近供養,故稱世親天。宗輪論述記上曰:「筏蘇者世義,外道所事毘瑟拏天亦名筏蘇,能救世故。世間父故,世導師故,住於世故。」俱舍神泰疏一曰:「奘法師譯婆藪此云世,槃豆此云親,謂西方有天廟是婆藪天廟也。其婆藪天像,多為世人親近供養,西方呼為世親天。」
婆藪槃豆法師傳 (書名)一卷,陳真諦譯。天親菩薩傳也。
莎揭哆 (術語)梵音Sva%gata。又作莎伽陀,沙伽陀,沙竭陀,娑婆羯多,蘇揭多。譯曰善來。寄歸傳三曰:「西方寺眾,多為制法,凡見新來,無論客舊及弟子門人舊人,即須迎前唱莎揭哆曰善來。」法華吉祥疏九曰:「莎竭陀,翻為善來。又云沙伽陀也。」玄應音義六曰:「娑婆揭多,此云善來也。」飾宗記六本曰:「蘇揭多,此云善來,即莎伽陀是也。」【又】比丘名。
莎髻 (雜語)不動尊之頭髮也,莎者草名。以莎草結髮,故云莎髮。是西土奴僕之風,不動尊為童子奴僕之形,故結髮如奴僕也。表七覺支七佛七財等而造七莎髻,末一結之為辮髮而垂於左,以表一子之慈悲也。底哩三昧經上曰:「頭上七種髻表七菩提,左垂一髮向下者是垂慈悲之義,悲念下惡極苦惱眾生也。」
莫妄想 (雜語)傳燈八(汾陽無業章)曰:「凡學者致問,師多答之曰:莫妄想。」
莫伽 (雜名)Magha%,星名。寶勝陀羅尼經四曰:「莫伽(唐言七星)星生者,若肩若背而有小疣,是善丈夫,能如法行而多財貨。」
莫呼洛伽 (異類)大蟒神也。摩呼洛伽
莫呼洛伽摩 (異類)莫呼洛伽
莫喝洛迦 (雜語)又曰莫訶洛迦。摩訶羅
莫訶 (雜語)Maha%,與摩訶同。摩訶
莫訶洛迦 (雜語)即莫喝洛迦。摩訶羅
莫訶衍磧 (地名)蒙古之大砂漠也。慈恩傳一曰:「莫訶衍磧,長八百餘里。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
莫訶夜那缽地已波 (人名)Maha%ya%na-pradipa,比丘名,譯曰大乘燈。見求法高僧傳上。
莫訶僧祇尼迦耶 (流派)Maha%sam%ghika-nika%ya,譯曰大眾部。寄歸傳一曰:「阿離野莫訶僧祇尼迦耶,周云聖大眾部。」
莫訶歌羅 (天名)摩訶迦羅
莫訶羅 (雜語)摩訶羅
莫耆 (飲食)與摩祇同。摩祇
莫醯伊濕伐羅 (天名)Mahes/vara,一作摩醯伊濕代羅,略名摩醯濕伐羅,摩醯首羅。摩醯者大,伊濕伐羅者自在,即大自在。位於色界頂上之天神名也。慧苑音義上曰:「摩醯首羅,正云摩醯濕伐羅。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濕伐羅者,自在也。謂此天王於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智度論二曰:「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唯識述記一末曰:「若言莫醯伊濕伐羅,是大自在天。若長言摩醯伊濕伐羅,是事大自在天者也。如言佛陀是覺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大自在天
莊嚴 (術語)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又以惡事積身亦云莊嚴。阿彌陀經曰:「功德莊嚴。」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觀無量壽經曰:「以諸惡業而自莊嚴。」輔行一之一曰:「一心三諦為所莊嚴,一心三觀為能莊嚴。」
二種莊嚴 (名數)詳見二字部二種莊嚴
四種莊嚴 (名數)一戒瓔珞莊嚴,菩薩持禁戒以離身之諸惡也。二三昧瓔珞莊嚴,菩薩修禪定以離諸邪覺也。三智慧瓔珞莊嚴,菩薩覺知聖諦以離諸顛倒也。四陀羅尼瓔珞莊嚴,菩薩持善使不失,持惡使不生也。此四法莊嚴法身,如世之瓔珞莊嚴其身,故名瓔珞莊嚴。見大集經一。
二十九種莊嚴 (名數)天親之淨土論,觀察彌陀之淨土,明二十九種之莊嚴。其中淨土之依報,即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淨土之正報,即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依報十七種者:一清淨莊嚴,勝過三界有漏之穢土而無漏清淨也。二量莊嚴,究竟如虛空無邊際也。三性莊嚴,依正道之大慈悲無漏之善根,隨順法性而生起之淨土也。四形相莊嚴,淨土清淨,光明滿足,如明鏡日月輪也。五種種事莊嚴,備諸珍寶,具足妙莊嚴也。六妙色莊嚴,無垢光燄熾盛明淨曜世間也,七觸莊嚴,莊嚴淨土之種種珍寶柔軟,觸之者生勝樂也。八三種莊嚴,水上與地上及虛空之三處莊嚴也。九雨莊嚴,雨寶衣寶華,無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莊嚴,佛慧明淨之日除世之痴冥也。十一妙聲莊嚴,淨土妙聲深遠,善聞於十方也。十二主莊嚴,正覺之阿彌陀,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屬莊嚴。諸菩薩眾由如來正覺之華化生也。十四受用莊嚴,受用大乘之法昧、禪味、三昧味也。十五無諸難莊嚴,永離身心苦惱,受樂無間斷也。十六大義門莊嚴,淨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淨無譏嫌之名言,又無女人與六根不具者及二乘與一譏嫌實體,眾生普為大乘之薩埵,一味平等也。大義門者謂淨土為通大乘義利之門戶也。十七一切所求滿足莊嚴。眾生之所願樂一切能滿足也。正報之十二分為二種,佛有八種,菩薩有四種。佛之八種者,一座莊嚴,無量之大寶王微妙之淨華臺也。二身業莊嚴,相好之光一尋,超於色像群生也。三口業莊嚴,如來微妙之梵響聞於十方也。四心業莊嚴,同地水火風空於無分別也。五大眾莊嚴,彼土之人天聖眾,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來清淨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莊嚴,阿彌陀佛,於淨土為上首,如須彌山王勝妙,無有超過者也。七主莊嚴,阿彌陀佛,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眾,恭敬瞻仰也。八不虛作莊嚴,佛之本願力非虛設,遇之無空過者,必能令速滿足功德之大寶海也。菩薩之四種莊嚴者:一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供養化生莊嚴,二一念一時遍至佛會利益群生莊嚴,三一切世界讚嘆諸佛莊嚴,四無三寶處示法莊嚴也。此二十九種皆由彌陀之願心而莊嚴者。見淨土論。
莊嚴劫 (術語)三世之三大劫中,過去之大劫,名莊嚴劫。大劫中總有成住壞空之八十增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華光佛為首,毘舍浮佛為末。千佛出世莊嚴其劫,故名莊嚴劫。見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莊嚴門 (術語)六度萬行持戒持齋等,是莊嚴佛法外面之假裝,非真佛法也。臨濟錄曰:「祇如諸方說六度萬行以為佛法,我道是莊嚴門佛事門,非是佛法。」
莊嚴論 (書名)有二部:一無著造,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之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一馬鳴造,羅什譯之大莊嚴論,十五卷。
莊嚴經 (經名)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之略名。
莊嚴三昧 (術語)莊嚴王三昧之略稱。
莊嚴王經 (經名)莊嚴王陀羅尼咒經之略名。
莊嚴經論 (書名)大乘莊嚴經論之略名。
莊嚴王三昧 (術語)法華妙音品所說十六三昧之一。
莊嚴佛法經 (經名)持心梵天所問經之異名。
莊嚴寶王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四卷,趙宋天息災譯。說觀自在菩薩歷劫救苦之事,又說所住種種三昧之名,又說毛孔希有之功德。
莊嚴佛法諸義 (經名)持心梵天所問經之異名。
莊嚴菩提心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最勝王經淨地陀羅尼品之別譯。
莊嚴王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佛在布怛落迦山為觀世音妙吉祥二大菩薩說往昔所持之妙咒,持者當生極樂國。
莊嚴劫千佛名經 (經名)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之略名。
莊嚴清淨藏三昧 (術語)是大日如來三世無礙力與如來加持不思議力之二力所依藏也。大日經三曰:「爾時世尊復住三世無礙力,依如來加持不思議力,依莊嚴清淨藏三昧。」義釋八曰:「如世間眾生種種身口意業皆依於心,毘盧遮那亦爾。一切三世無礙智力,一切神變加持不思議力,依莊嚴清淨藏也。」三世無礙力為自證,如來加持力為化他,莊嚴清淨三昧為[8740]字門菩提心之體,謂內證與外用之一切事業以[8740]為所依而轉也。
莊嚴入一切佛境界經 (經名)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之略名。
(術語)[875F]D!ha,般若經所說四十二字門之最後梵字,以此字為字母之究竟,越此字更無字也,故南岳假四十二字表大乘之四十二位,以阿字表初住,以荼字表妙覺。智度論四十八曰:「荼字門,入諸法邊竟處故不終不生。過荼無字可說,何以故?更無字故。」又曰:「波荼,秦言必。荼外更無字,若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派。」
荼吉尼 (天名)D!a%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何-可+爾]、吒枳尼。夜叉鬼之一類,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種,四門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義三十五曰:「荼枳尼,梵語。則鬼之總名,能魅人,與人通者也。」大日經疏四曰:「荼吉[何-可+爾],世間小術。亦於此門攝受之。」大日經四曰:「伸三昧手以覆面門爾賀[口*縛]觸之。是諸荼吉尼印。真言曰:頡履訶。」大疏十曰:「荼吉尼真言,此是世間有造此法術者,亦自在咒術,能知人欲命終者。六月即知之。知已,即作法取其心食之,所以爾者,人身中有黃。所謂人黃猶牛有黃也。若得食者能得極大成就。一日周遊四域隨意所為皆得,亦能種種治之。有嫌者以術治之極令病苦,然彼法不得殺人,必依自計方術。人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術取其心。雖取其心然有法術,要以餘物代之。此人命亦不終,至合死時方壞也。毘盧遮那以降三世法門化作大黑神,具大威力,以灰塗身,於曠野中作法悉召荼吉尼輩,而呵責之。以汝常殺人故今當食汝,以方便示彼眾吞之。彼等怖畏咸歸命佛,然後放之制令斷肉。我白佛言:我若不食肉者如何自濟?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時諸大藥叉等知彼命終爭來欲食。我云何得之?佛言聽於六月內以咒法加持之,至命終時聽汝取食,為調彼眾令入佛慧故,說此真言也。真言曰訶利訶。」義釋七曰:「賀是因義以一切法皆因心有故,今以羅字門食之名為啗食人心,更加傍點,故永滅心垢,住大涅槃也。」大疏十四曰:「舒左手覆掩口,以舌觸掌,即荼吉尼印也。」演密鈔九曰:「荼吉尼,是夜叉趣攝,能以自咒術盜取人心食之。」摩訶迦羅天之法為調伏此荼吉尼也。大黑天
荼吉尼法 (修法)據以上所舉經疏之說,荼吉尼原為有通力之一種鬼神,成就此法則其人亦得通力,因而印度外道多修此法。而真言密教為攝受彼外道謂佛亦說此。然支那傳譯之經軌中未有此,日本盛行此法,且出種種之經軌,而以狐精為其本體,其經軌如阿羅婆沙曩吒枳尼經,相歡陀羅尼經,刀自女經,神驗咒王經,辰狐本因緣經,吒枳尼旃陀利王經等。無一在大藏中也。
荼枳尼形像 (圖像)其印與種子如大日經疏所言,其形像及功德,據所謂吒枳尼旃陀利經曰:「爾時世尊於寶座上結跏跌坐。(中略)時從地涌出白辰狐王,白形色朗滿白淨如白雁王,現頂上孔雀鳥,頸懸宇頭寶珠。(中略)爾時佛言:今此會中有一菩薩,名為辰狐王菩薩,是則貧(貧字或為觀字之誤)自在菩薩生身也。虛空天下三昧形,有六臂,是利六道眾生。」
種子 (術語)或[875F]字或[87AB]字,或[87A7]等。
三形 (術語)如意寶珠也。
荼毘 (術語)Jha%pita,又曰闍毘,闍維闍鼻多,耶維,耶旬。譯為焚燒,猶言火葬,僧死而焚其尸也。玄應音義四曰:「耶維,或言闍鼻,或言闍維,或言闍鼻多,義是焚燒也。」同五曰:「耶旬,或云闍毘闍維同一義,正言闍鼻多,義是梵燒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闍毘或言闍維,或荼毘。古云耶旬。此云焚燒也。」同四十三曰:「耶維,或言闍維,皆訛也。正言闍鼻多,義是焚燒。」西域記六曰:「涅疊般那(Nirdha%pana),唐言焚燒。舊雲闍維,訛也。」
荼矩磨 (植物)Kun%kuma,譯曰鬱金香。見最勝王經七。荼為誤字。
荼鎛和羅城 (地名)舊唐書曰:「荼鎛和羅城北臨禪連河。」
荷力皮陀 (術語)R!gveda,四吠陀之一。梨俱吠陀也。韋陀
荷澤 (人名)唐洛陽荷澤寺神會。年十四為沙彌,謁六祖曹溪,居數歲,能得其旨,尋往西京受戒,唐景龍年中歸曹溪。六祖滅後二十年間,曹溪之頓旨,南地沈廢,嵩嶽之漸門盛行京洛。乃入京,天寶四年定南北頓漸兩宗,著顯宗記,盛行於世。遂使嵩嶽之門寂寞。肅宗上元元年壽七十五(高僧傳九十三)寂。見宋高僧傳八、傳燈錄五。
荷擔 (雜語)在背云荷,置肩云擔。金剛經曰:「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曰:「為如來肩所荷擔。」
章安 (人名)章安者地名。諱灌頂。後學尊崇故指其所生處呼之。見垂裕記一。
章服義 (書名)釋門章服義之略稱,道宣著。
章疏 (術語)分篇章而論法門云章。如大乘義章,法苑義林章等。通釋經論之文句云疏。【又】稱述記,義記等。寄歸傳四曰:「經典章疏皆不可分,當納經藏四方僧共讀。」
商主天子所問經 (經名)一卷,隨闍那崛多譯。佛在靈山,商主天子,請文殊說法,文殊為說一百十九智。
商佉 (動物)S/an%kha,又作餉佉、傷佉、勝佉、儴佉、[目*襄]佉、霜佉、勝伽、商企羅、償起羅。譯曰蠃貝。玄應音義二曰:「儴佉,儴爾羊反。又霜傷二音,梵言餉佉,或言霜佉,此譯云貝也。亦云珂,異名也。」同二十一曰:「商佉,舊言霜佉,或言傷佉,又作餉佉,又作儴佉,梵音輕重聲之訛轉也。此云貝。」同十八曰:「傷佉,經中或作蠰佉。正言勝佉,此譯云貝。」慧琳音義十三曰:「商佉,唐云蠃貝。」
商佉印 (印相)標商佉之印契也。
商那 (植物)S/a%na,又作舍那,奢那。新作設諾迦,奢搦迦。艸名。其皮可以為衣。阿毘曇經下曰:「奢那衣者。奢那樹似麻,取皮以為衣。」付法藏傳二曰:「商那衣。」西域記一曰:「設諾迦艸衣。」有部毘奈耶雜事四十曰:「奢搦迦衣。」
商那和修 (人名)新作奢搦迦,商諾迦縛娑。阿羅漢名,付法藏之第三祖也。商諾迦縛娑
商迦 (物名)S/an%kha,譯曰白螺。見不空罥索陀羅尼經。
商莫迦 (菩薩)舊作睒摩,菩薩名。睒摩
商量 (雜語)商賈量度物事也。祖庭事苑一曰:「商量如商賈之量度,使不失中平,以各得其意。」【又】學人參禪辨道而問答也。
商羯羅 (物名)外道祭祀所用之骨[金*巢]也。又作賞迦羅S/an%kara。譯曰[金*巢]。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羅,此云骨[金*巢]。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間化導,二十四相,自在歸天。事者傾戀,遂立其像,像其苦行,悴疲飢羸,骨節相連,形相如[金*巢]故,標此像名骨[金*巢]天。」
商羯羅天 (天名)大自在天之異名。譯曰[金*巢]。大日經疏三曰:「商羯羅是摩醯首羅別名。」商羯羅
商羯羅金剛 (天名)金剛力士名。譯曰[金*巢]。大日經疏五曰:「金剛商羯羅,譯云金剛[金*巢]。」千手經曰:「力士賞迦羅。」
商羯羅主菩薩 (人名)S/an%karasvamin,梵名商羯羅塞縛彌,譯曰骨[金*巢]主。骨[金*巢]主為大自在天之異名,此菩薩之父母以此天為主,祈禱生子故名曰骨[金*巢]主,因明入正理論之作者也。
商羯羅塞縛彌 (菩薩)譯曰骨[金*巢]主,菩薩名。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羅者,此云骨[金*巢]。塞縛彌者,此云主。」商羯羅主菩薩
商羯羅阿闍利 (人名)San%karaa%ca%rya,有名之印度教復興者。紀元約七百八十九年頃,生於南印度之摩臘盤。嗣甘把里臘Kuma%rila之跡,盛一層婆羅門哲學之學風,於幾多之古哲學書下注釋,以自己之意見,主張為印度哲學之正教。自歷遊四方或派遣其弟子於全印度,漸次張教線於民間,以屈伏佛教為目的,遂至驅逐之。三十二歲時,死於雪山中,彼於印度四方創設四箇大修道院,死後由其高弟統治,其學風以彼短生涯中之偉業為源泉,永支配印度之思想界。
商諾迦縛娑 (人名)S/a%n!akava%sa,又作S/a%n!ava%sa,舊云商那和修、舍那和修、舍那波私,阿難之弟子也。商那,商諾迦為衣名。世世著設諾迦衣,因以為名,設諾迦衣,此譯麻衣,舊云胎衣者,義翻也。西域記一謂彼在先身中以設諾迦草續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陰生陰常服此衣,今世以最後身從胎俱出。身既漸長,衣亦隨廣。及阿難度之出家,其衣變為法服。及受具戒,更變為九條僧伽胝。將證寂滅,至邊際定,發智願力,留此袈裟,盡釋迦遺法。法盡之後,方乃變壞云。付法藏傳二曰:「商那和修,由願力故,處母胎著商那衣。」毘奈耶雜事四十曰:「其子生時以奢搦迦衣裏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開宗記一本曰:「舊云商那和修,此曰胎衣。此從義言,未詳所以。新曰商諾伽縛娑,此是草名。」
毫相 (術語)如來三十二相中之白毫相也。白毫
毫相一分 (術語)佛滅後之比丘浴於如來白毫相之一分德而衣食有餘云。佛藏經下曰:「舍利弗,如來滅後,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舍利及諸弟子。舍利弗,設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
毫眉 (術語)佛眉間之白毫也。唐高僧傳一曰:「陽門飾毫眉之象,夜臺圖紺髮之形。」
麻三斤 (公案)碧巖十二則曰:「有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示禪之大道於言句不拘泥也。
麻豆瞿羅 (飲食)Madhugola,餅名。善見律十曰:「麻豆瞿羅,漢言美餅。」大日經疏七曰:「末涂共囉餅,亦著鑑,兼以糖蜜涂之。」
麻頭 (職位)禪林之語。勸化麻之僧也。
麻蹉 (雜語)Matsya,魚之梵名。大威德陀羅尼經七曰:「末蹉魚也。」梵語雜名作「麼娑。」
麻薩羅揭婆 (物名)Musa%ragalva,牟娑羅
(雜名)隱遁者所住之茅屋。釋氏要覽上曰:「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劉熙釋名曰:「草圓屋曰蒲,又謂之庵。庵,奄也,所以自奄覆也。」拾遺記曰:「漢任末編茅為庵。」後漢書曰:「皇甫規監關中兵,親入菴盧巡視。注云:菴廬,軍行宿室也。」按,今凡奉佛小舍稱菴。翻譯名義云:菴羅,本果樹名。此樹開花,花生一女。國人歎異。封其園。園既屬女,女宿善冥熏,以園奉佛。佛即受之,而為所住。廣韻云:庵小草舍,菴果名,是也。黃山谷謂菴非屋,不當從[麻-林],乃斥庵為俗書。
庵室 (雜名)庵寺之室。
庵寺 (雜名)本通於僧尼。後多為尼寺之稱。
庵主 (雜名)本通於僧尼。後為尼主之稱。
庵羅波利 (人名)A^mrapa%li,人名。又植物名。菴羅
康居 (地名)西域國名。史記大宛列傳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則大夏,西則安息,北則康居也(大宛去長安萬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西域記一曰:「從此西北,入大沙磧,絕無水草,途路彌漫,疆境難測,望大山尋遺骨,以知所指,以紀經途。行五百餘里,至颯[禾*末]建國Samarkand,唐言康國,颯[禾*末]建國。周千六七百里,東西長,南北狹,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極堅固,多居人。異方寶貨,多聚此國。(中略)凡諸胡國,此為其中。」
康孟詳 (人名)後漢康孟詳。其先康居國人,有慧學之譽,獻帝興平元年至,建安四年於洛陽譯遊四衢等經六部。見開元釋教錄一。
康僧會 (人名)其先康居人,世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交趾。僧會少喪二親,入道勵行,深達三藏。時吳初染佛法。以大化未全,僧會欲振道江左。吳孫權赤烏四年至建康,為權感得舍利,以示法驗,因大起寺(即大報恩寺)譯經。由此江左大法鬱興。天紀四年九月,病寂。此歲晉武太康元年也。見梁高僧傳一。
康僧鎧 (人名)梵名僧伽跋摩Sam%ghavarman,又名僧伽婆羅Sam%ghapa%la,印度人,廣學群經,曹魏嘉平五年來支那,於洛陽白馬寺譯無量壽經。見梁高僧傳一(曇柯迦羅傳附)。
鹿 (動物)梵語疑[口*栗]Mr!ga,又曰捨麼[打-丁+羅]。佛於鹿苑初轉四諦法輪,因以鹿為轉法輪之三昧耶形。毘奈耶雜事曰:「佛言:凡印有二種: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轉法輪像,兩邊安鹿,伏跪而住。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梵語雜名曰:「鹿,疑[口*栗]。又,捨麼[打-丁+羅]S/ambara。」
逐鹿 (雜語)虛堂錄一曰:「逐鹿者不見山,攫金者不見人。」
九色鹿 (傳說)九色鹿經曰:「昔有一人為水漂溺,或出或沒。時有鹿角白如雪,其毛九色,入河救人命得存。後王索此鹿,知者重賞。其人示處,將殺鹿。時其人著癩,王問知其故,不殺鹿,其人乃發心。」
鹿女夫人 (人名)即蓮華夫人也。雜寶藏經一,蓮華夫人與鹿女夫人別項記之,而事由因緣全同,但國名等少異。蓮華女
鹿子母堂 (堂塔)此堂在舍衛國。中阿含經四十九曰:「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於東園鹿子母堂。」玄應音義十八曰:「鹿子母。梵言蜜利伽羅,此云鹿。磨多,此云母。跛羅裟馱,此云堂。亦言殿也。舊言磨伽羅母堂者,訛略也。」
鹿母堂 (堂塔)同鹿母講堂。
鹿母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佛因地為鹿母,誤墮弶中,求出見子全信趣死。
鹿母夫人 (人名)夫人有子,名鹿,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三十二卵,一卵出一兒。俱舍光記八曰:「鹿母者,是毘舍佉夫人。毘舍佉是二月星名,從星為名。云長養,即功德生長也。是彌伽羅長者兒婦,有子名鹿,故云鹿母。從子為名,生三十二卵,卵出一兒。」
鹿母講堂 (堂塔)在舍衛國。長阿含經六曰:「一時佛在舍衛國清信園林鹿母講堂。」雜阿含經二曰:「一時佛在舍衛國東園鹿母講堂。」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上曰:「一時世尊在舍衛國故廢園林鹿母堂中。」義楚六帖二十一曰:「中阿含云:鹿母為佛造大講堂,號鹿母堂也。」
鹿仙 (本生)昔釋迦如來與提婆達多共為鹿王,斷事而救他命,是鹿野園之緣起也。鹿野園
鹿皮衣 (衣服)以鹿皮所製之衣也,釋迦入山苦行時亦服之。瑞應經上曰:「行十數里,逢兩獵客,太子自念:我已棄家,在此山澤,不宜如凡人被服寶衣有欲態也。乃脫身寶裘與獵者貿鹿皮衣。」止觀四曰:「雪山大士,絕形深澗,不涉人間,結草為席,被鹿皮衣,無受持說淨等事。」
鹿車 (臂喻)法華所喻三車之一。以譬三乘中之獨覺乘,獨覺者樂獨善寂,不近人眾,似鹿之處山村然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三車
鹿戒 (術語)外道之邪計,有學鹿之舉動,食鹿食之物,以為生天之因者,是謂受持鹿戒。即五見中之戒禁取見也。智度論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俱舍論七曰:「若有士夫補特伽羅受持牛戒鹿戒狗戒,便得清淨解脫出離。」
鹿足王 (人名)賢愚經十一作迦摩沙波陀Kalma%s!apa%da,譯曰斑足。智度論四作劫磨沙波陀,譯曰鹿足。殺害須陀須摩王即普明王之惡王名。須陀須摩
鹿杖梵志 (人名)佛在世時諸比丘聞佛之不淨觀不堪厭離,雇鹿杖梵志令殺已云。四分律曰:「佛在婆求園令諸比丘,修不淨觀,諸比丘如教修習身而厭生。如人以蛇繫於其頸。或有比丘發心欲死,求刀自殺。或服毒藥,或轉相害。有一比丘,往鹿杖梵志所,讚言善人,汝能殺我與汝衣缽。時即以利刀斷其命根。有天魔讚梵志言:善人汝得大福,是沙門釋子未度者得度,未脫者得脫,兼得衣缽。如是殺六十比丘。半月因說戒,佛問阿難不見諸比丘,阿難具答:因斯立制,改觀使修特勝(特勝即數息觀也)。」止觀九曰:「如律云:佛為比丘說不淨觀,皆生厭患不能與臭身住,衣缽雇鹿杖害。」
鹿苑 (地名)鹿野苑之略。
鹿苑時 (術語)台家所立五時之一,說三藏教之時也。佛於菩提樹下說華嚴經後,至波羅奈國之鹿野苑對五比丘說阿含經,是為小乘三藏教之初。
鹿野 (地名)佛始說法度五比丘之處。
鹿野園 (地名)Mr!gada%va,又名鹿野苑、仙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墮處、仙人鹿園、仙人園、仙園、鹿園、施鹿園、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羅奈國,佛成道後,始來此說四諦之法,度憍陳如等五比丘,為古來仙人始說法處,故名仙人論處。為仙人之住處,故名仙人住處。昔有五百仙人見王之婇女發欲心失神通墜墮於此,故名仙人墮處。為諸鹿之住處,故名鹿林。梵達多王以此林施鹿,故名施鹿林。大毘婆沙論一百八十二曰:「問何故名仙人論處?答若作是說諸佛定於此處轉法輪者,彼說佛是最勝仙人,皆是於此處初轉法輪,故名仙人論處。若作是說諸佛非定於此轉法輪者,彼說應言仙人住處,謂佛出世時有佛大仙及聖弟子仙眾所住,佛不出世時有獨覺仙所住。若無獨覺時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處恒有諸仙住已今住當住,故名仙人住處。有說:應言仙人墮處。昔有五百仙人飛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緣一時墮落,問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諸鹿遊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國王名梵達多,以此林施與群鹿,故名施鹿林。」西域記七曰:「波羅尼斯國大林中有窣堵波,是如來昔與提婆達多俱為鹿王斷事之處。昔於此處大林之中有兩群鹿各五百餘。時此國王畋遊原澤,菩薩鹿王前請王曰:大王校獵中原,縱燎飛天,凡我徒屬命盡玆晨。不日腐臭無所充[食*善],願欲次差日輸一鹿。王有割鮮之[食*善],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迴駕而返,兩群之鹿更次輸命,提婆群中有懷孕鹿次當就死,白其王曰:身雖應死,子未收也。鹿王怒曰:誰不寶命。雌鹿嘆曰:吾王不仁,死無日矣。乃告急菩薩鹿王。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門。道路之人傳聲唱曰:彼大鹿王今來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馳觀。王聞之以為不誠,門者白至,王乃信然。曰鹿王何遽來耶?鹿曰:有雌鹿當死,胎子未產,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聞嘆曰:我人身鹿也,爾鹿身人也。於此悉放諸鹿不復輸命,即以其林為諸鹿藪,因而謂之施鹿林焉。鹿野之號自此而興。」智度論十六所記與此同。
鹿喜 (人名)勿力伽難提
鹿菩薩 (本生)有鹿菩薩,角白如雪,其毛九色,能救人命。昔有一人漂溺水中,鹿入河救之,王問此鹿,知者重賞,其人示處,將殺鹿。其人發癩。王問知,不殺鹿,因發心。見九色鹿經。
鹿園寺 (寺名)在東天竺波羅奈國鹿野苑。求法高僧傳上曰:「那爛陀寺東四十驛許,尋弶伽河而下至蜜栗伽悉他缽那寺。唐云鹿園寺也。」
鹿頭比丘 (人名)佛在世之弟子。增一阿含經三曰:「分別智等恒不忘失,鹿頭比丘是。」
鹿頭梵志 (人名)增一阿含經二十曰:「有鹿頭梵志,叩諸髑髏知各死相及其生處,但叩羅漢髑髏不知其所。」耆域之事與此相同。
鹿難提 (人名)勿力伽難提
率都婆 (術語)Stu%pa,又作窣堵波、窣睹波、素睹波、藪斗婆,舊稱藪偷婆、私[金*俞]簸、數斗波、[金*俞]婆、塔婆、兜婆、塔、浮圖等。奉安佛物或經文,又為標幟死者生存者之德,埋舍利、牙、髮等,以金石土木築造,使瞻仰者。譯曰大聚、方墳、圓塚、靈廟、高顯處、功德聚等。西域記一曰:「窣堵波,即舊所謂浮圖也。又曰偷婆,又曰塔婆,又曰私偷簸,又曰數斗波,皆訛也。」起世經二曰:「蘇偷婆,隋言大聚。」法華文句三曰:「塔婆,此云方墳。方墳如此土塚墓,大灌頂翻為塚也。」玄應音義六曰:「諸經論中,或作數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蘇偷婆,或作脂帝、浮都,亦言支提、浮圖,皆訛略也。正言窣都波,此譯云廟,或云方墳,此義翻也。或云大塚,或云聚相,謂累石等高以為相也。案塔字諸書所無。唯葛洪字苑云:塔,佛堂也。」釋迦法中佛成道時,二商來得世尊之爪髮而起塔,是起塔之嚆矢,又波斯匿乞佛之長髮而起塔,是亦為最初。佛滅後有十大塔,阿輸迦王時有八萬四千舍利塔,此等為佛塔也。據十二因緣經,則許凡僧已上造塔。依位之高下而塔之級層有限制,在家不許之。密教別設五輪形之塔,以為大日如來之標幟,許僧俗一般立於墓所,由是而謂之塔者,乃佛塔,謂之塔婆者乃五輪,兩者有區別焉。
率都婆印 (印相)又曰塔印,有二種:一以外五鈷印為率都婆印。十八道鈔上曰:「又於一印有異名,外五鈷印,瑜祇經說率都婆印。」瑜祇經拾古鈔上曰:「五部塔印指五鈷。」又以大慧刀印為率都婆印,亦名無所不至印。十八道鈔上曰:「塔印寶瓶印大慧刀印,此三印同印異名也。隨其所用改阿闍梨觀心也。」又三部率都婆印明相異,佛部之率都婆印,出於攝大軌。蓮華部之率都婆印,出於觀音軌。金剛部之率都婆印出於瑜祇經。見日本安然瑜祇經疏二。
率都婆經 (雜名)書經文於率都婆之木板也。
率都婆觀 (術語)大日經所說之五字嚴身觀,即即身成佛之法也。五輪觀
率睹婆法界普賢一字心密言 (真言)稱[87A6]之一字。見瑜祇經。
牽引因 (術語)十因之一。
牽連 (術語)十二緣起之異名。十二緣起
牽道八道行城 (雜名)梵網經心地品曰:「不得樗蒲,圍棋,波羅塞戲,彈棋,六博,拍[毛@(鞠-革)],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明蕅益梵網合註六曰:「牽道八道行城者,縱橫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戲也。」
(術語)又云滅。涅槃之異名。維摩問疾品曰:「導人入寂。」淨影疏曰:「寂是涅槃,又寂真諦。」
寂用 (術語)寂用湛然
寂用湛然 (術語)真如之理體,離有為之諸相,故云寂,而生世間出世間之善法,故云用。即起信論所說三大中之體用二大也。而即體為用,與體皆常住不滅,故云湛然。觀經玄義分曰:「恒沙功德寂用湛然。」
寂光 (術語)寂謂真理之寂靜,光謂真智之光照,即理智之二德也。又即於寂理而光照,謂之寂光。大日經疏一曰:「爾時行人為此寂光所照,無量智見自然開發,如蓮華敷。」【又】台家四土中之常寂光土云寂光。
寂光土 (界名)常寂光土之略。
寂光海會 (術語)寂光為常寂,光土,海會為一會之大眾。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乃至天龍八部諸眾來集,如萬川之朝宗大海,故稱曰海會。大日經疏三曰:「復次,眾生一會心中有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寂光海會乃至不退菩薩。亦復不能知。當知此法倍復難信。」演密鈔四曰:「寂光海會者,寂光土也,海會眾也,即是常寂光土中塵沙之眾也。此通真應。」
寂忍 (術語)寂靜與忍辱也。指要鈔序曰:「被寂忍之衣據大慈室。」
寂志果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與長阿含沙門果經同本,佛為阿闍世王說沙門現在之得果。
寂災真言 (真言)南麼三曼多勃馱喃,阿,摩訶奢底蘗多,舍底迦羅,缽羅(二合)舍摩達磨[何-可+爾]栗惹多,阿婆縛娑[口*縛]婆[口*縛]達磨,三曼麼多缽羅缽多,莎訶。Namah! samantabuddha%na%m! Ah! Maha%s/a%ntigata S/uddhikara prasama-dharmanirja%ta abha%vasvabha%vadharma samantapra%pta Sva%ha%大日經疏八,同義釋六有細釋。
寂定 (術語)離妄心妄想云寂定。無量壽經上曰:「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淨影疏上曰:「一切法中不起妄想名廣寂定。」
寂岸 (術語)寂滅之彼岸,即涅槃之稱也。寄歸傳一曰:「仰晞寂岸為悟寂之虛關。」
寂念 (術語)寂靜之念慮,即禪定也。圓覺經曰:「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
寂音尊者 (人名)唐大莊嚴寺慧齡之弟子也。其傳附於續高僧傳二十八(慧齡傳)。
寂常 (術語)無煩惱云寂,無生滅云常,即涅槃之理也。楞嚴經一曰:「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寂留明菩薩 (菩薩)胎藏界觀音院第二行第七位,密號曰定光金剛。彌陀定門之尊,以寂靜心留之義而名。肉色,左手屈四指,豎頭指,當胸,右手掌向外,高舉,著天衣,立左膝,坐赤蓮華,垂帶翻風似風天。
寂然 (術語)寂靜無事之狀也。維摩經弟子品曰:「法常寂然,滅諸相故。」註曰:「生曰:寂然者,寂靜無事之義也。」
寂然界 (術語)二乘所證之涅槃境界也。大日經一曰:「蘊處界,能執所執皆離法性,如是證寂然界。」同疏二曰:「行者如是觀照時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得離一重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為蘊處界能執所執之所動搖,故名證寂然界。證此寂然界時,漸過二乘境界。」
寂然護摩 (修法)息災之護摩也,行灌頂時為弟子滅罪而修護摩,是云寂然護摩。大日經疏八曰:「次當為諸弟子作寂然護摩,是扇底迦S/a%ntika法,亦可翻為息災也。」
寂場 (術語)寂滅道場之略。法華玄義一上曰:「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遊化鹿苑。」
寂場樹 (植物)寂滅道場之菩提樹也。菩提樹
寂滅 (術語)寂滅為梵名涅槃Nirva%na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故云寂滅。法華經序品曰:「或有菩薩見寂滅法。」維摩經佛國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滅。」註曰:「肇曰:去相故言寂滅。」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無量壽經上曰:「超出世間,深樂寂滅。」智度論五十五曰:「滅三毒及諸戲論故名寂滅。」
寂滅忍 (術語)五忍之一。
寂滅相 (術語)涅槃之相離一切之相,謂之寂滅相。法華經方便品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智度論八十七曰:「涅槃即是寂滅相。」
寂滅場 (術語)寂滅道場之略。四教儀集註上曰:「處隨法轉,名寂滅場。」
寂滅樂 (術語)五種樂之一。
寂滅無二 (術語)涅槃離一切差別之相,故謂之寂滅無二。圓覺經曰:「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寂滅為樂 (術語)寂滅者涅槃也。對於生死之苦而涅槃為樂。涅槃經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寂滅道場 (術語)化身佛證有餘涅槃之道場也。如釋尊在摩竭陀國迦耶山頭尼連禪河邊之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是也。晉華嚴經一曰:「一時佛在摩竭陀國寂滅道場始成正覺。」
寂照 (術語)真理之體云寂,真智之用云照。楞嚴經六曰:「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正陳論曰:「真如照而常寂為法性,寂而常照是法身,義雖有二名,寂照亦非二。」
寂照慧 (術語)六慧之一。
寂照神變經 (經名)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之略名。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佛在靈山,海眾駢集,賢護菩薩問法。佛答以寂照神變三摩地,使菩薩於一切諸法皆得圓滿。
寂業師子 (雜名)釋迦之異名,大日經疏四曰:「是故無量應度眾生四種魔軍由此退散,是故號為寂業師子。」演密鈔五曰:「號為寂業師子者,偈中云釋師子救世,具足應云釋迦師子救世。偈以五字成句,故略去迦字但有釋字。此釋迦言,尋常翻譯或但為能,或云能人。今云寂業者,蓋依字門而立其名,謂前梵本偈中云赦吃也,赦即是奢字門也,奢者一切法寂義也。吃也者,上吃字是迦字門,為速合也。也字取聲便故,遂成吃音。迦者,詮一切法造作義,造作即業也。由此故云寂業師子也。」
寂種 (術語)聲聞緣覺乘欣樂涅槃寂滅之種性也。二教論曰:「寂種之人,膏肓之病,醫王拱手。」
寂調音所問經 (經名)一卷,劉宋法海譯。清淨毘尼方廣經之異譯。
寂靜 (術語)離煩惱曰寂,絕苦患云靜,即涅槃之理也。華嚴經一曰:「觀寂靜法,滅諸痴闇。」毘婆尸佛經下曰:「調御大丈夫,導引於群生,令至寂靜道。」資持記下四之二曰:「寂靜即涅槃理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切諸法本來寂靜,非有非無。」
二種寂靜 (名數)一身寂靜,捨家棄欲,息眾緣務,閑居靜處,遠離情鬧,身之惡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靜。二心寂靜,於貪瞋痴等悉皆遠離,修習禪定而不散亂,意之諸惡行一切不作,是云心寂靜。見釋氏要覽下。
寂靜音海夜神化導三十七門 (名數)善財童子南詢第三十五參寂靜夜神對童子自說於三十七類之眾生為三十七門之化導。見唐華嚴七十一。
寂靜行 (術語)謂聲聞緣覺求涅槃寂靜之行法也。探玄記五曰:「教寂靜行,有三義:一以彼二乘修離生死喧雜行故。二令修證人空寂靜行。三無餘涅槃名寂靜。修彼名行。」
寂靜法 (修法)真言五種護摩中第一之息災法曰寂災法,又云寂靜法。要略念誦經曰:「修寂靜者,結跏趺坐,面向北方,對於圓相一心離緣,作成就法,名扇底迦。」S/a%ntika。
寂靜門 (術語)一切諸法本來寂靜,故稱一切法云寂靜門。寶篋經曰:「文殊師利,於東方莊嚴國佛名光相,現在說法,有大聲聞名曰智燈。因文殊問:默而不答:彼佛告文殊云:可說法門令諸眾生得無上道。文殊答云:一切諸法皆是寂靜門。」
寂靜樂 (術語)五種樂之一。
寂靜真言 (真言)寂災真言也。大日經疏八曰:「當以寂靜真言用蘇蜜酪和飯百遍。」寂災真言
寂靜相應真言 (真言)扇底迦法相應之真言也。大日經疏七曰:「若真言中有納磨(是歸命意),莎縛訶等字,當知是修三摩地寂靜相應真言也。」要略念誦經曰:「所謂初安唵字,後稱所方言莎縛訶名扇底訶也。」此中納磨與唵之相違,胎藏界為納磨,金剛界為唵。
寂默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外道
寄位 (術語)寄於行位之差別,以顯示教門之淺深也。又曰寄顯,或曰寄在。見五教章卷上。
寄言歎 (術語)以種種善言讚歎法云寄言歎,更進而言無讚歎之言辭云絕言歎。天台以法華方便品諸佛智慧甚深無量等之言為寄言歎,以止止不須說為絕言歎。止觀輔行一之一曰:「於方便品初,寄言絕言,廣歎略歎,不出權實。」
寄附 (雜語)委託物於寺院,為備三寶之用也。與施與不同。優婆塞戒經曰:「善男子受優婆塞戒者,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供父母妻子眷屬,其餘藏積俟用。不應寄附四處也:一老人,二遠處,三惡人,四大力。」
寄庫 (雜語)遼志曰:「遼俗十月內,五京進紙衣甲器械。十五日,國主與押番臣,密望木葉山,奠酒。用番字書狀同燒化,以奏山神,曰寄庫。」今人焚寓錢於生前,作佛事寄屬冥吏,以冀死後取用,蓋遼俗也。宋無名氏鬼董曰:杭有楊嫗,信庸僧寄庫之說,月為一竹簍,置寓金銀而焚之,付判官掌之。判官者,取十二支之肖似為姓,如寅生則黃判官,丑為田,未為朱,亥為袁,卯為柳,戌為成之類。
寄庫錢 (雜名)葬送時,埋於土中之錢也。謂以錢寄於冥土之府庫請免亡者之罪也。蓋漢魏以來之俗習,一云瘞錢,日本謂之六道錢。佛祖統紀曰:「世有用紙鏹寄庫者。」龍舒之淨土文曰:「予遍覽藏經,即無陰府寄庫之說。奉勸世人,以寄庫所費,請僧為西方之供,一心西方,則必得往生。若不為此而為陰府寄庫,則是志在陰府,死必入陰府矣。」
寄褐 (雜語)為護持孩兒被僧衣也。釋氏要覽下曰:「今世人,護惜孩兒,遂服以僧衣,謂之寄褐。」
密山住部 (流派)與密林山部同。
密付 (術語)師資密密付法也,即禪家之以心傳心。寶鏡三昧歌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
密印 (術語)諸佛菩薩各有本誓,為標幟此本誓,以兩手十指形種種之相,是為本誓之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秘密深奧,故云密。大日經密印品明諸尊之印相,且曰:「身分舉動住止,應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轉眾多言語,應知皆是真言。」又禪徒模仿真言,謂直指之心印云西來之密印。
密印灌頂 (修法)大日經說五種之灌頂,其第五種曰密印灌頂,唯授一人之秘法也。
密行 (術語)持戒密行也。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眾不知,唯我知之能行,故云密,即以羅[目*侯]羅為弟子中密行第一。然依天台之意,則密行有大小乘之異,微細之護持為密行者小乘之意也,法華之意,彼原為法身之菩薩,住於圓頓之妙戒,今現聲聞之身,持小乘之麤戒,秘本地妙戒,故云密行。法華經人記品曰:「羅[目*侯]羅密行,唯我能知之。」釋籤曰:「羅[目*侯]羅密行者,小乘亦云羅[目*侯]羅密行,與法華何別?然大小不同,小乘以微細護持為密。(中略)今法華中約其發跡,即以跡覆本,名之為密。」淨心誡觀中曰:「聖賢密行,內智外愚。」同發真鈔中末曰:「密行謂蘊己善行,不欲彰外也。」
密因 (術語)首楞嚴經之經題曰:「密事密因修證了義。」如來之果德名秘密藏,入此秘密藏之因行云密因。又密者經所說之陀羅尼,是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密,密即因也。楞嚴經八曰:「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同義疏八中曰:「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行一切行,而非凡聖之所知,故名為密,密即因也。」【又】佛菩薩之本地也。佛菩薩之本地,秘而人不能明,故云密印。楞嚴經六曰:「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主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同義疏六下曰:「真聖利物終不可測,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聖真因唯聖自證,故云密因。未學之前不可輕說,陰有遺付者不顯稱也。此開臨終密有表示,遺囑弟子,如求那屈指事。」
密利伽羅 (人名)勿力伽難提
密字 (術語)謂金剛語菩薩之種子[87A9][口*覽]字。密者語密以[87A9]火焚燒一切有相之言語,歸於無言,即維摩之大默也。瑜祇經曰:「密字化諸雹,打破諸修羅。」
密成通益 (雜語)藏教二乘之人,於方等時遭佛彈呵,於不知不識裡蒙通教之利益也。
密法 (術語)真言秘密之法也。
密供 (術語)修護摩供養諸尊之密教修法也。
密宗 (流派)即密教,亦稱真言宗。此宗以毘盧遮那成佛經,金剛頂經等為依。立十住心,統攝諸教,建立曼荼羅,三密身、口、意、相應,即凡成聖。其不思議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測度,故曰密宗。
密咒 (術語)秘密之神咒,即陀羅尼也。
密林山部 (流派)San!n!agarik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三百年中由犢子部流出者。宗輪論曰:「密林山者,近山林蓊鬱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山,從所居為名也。文殊問經名[卄/仍]山部。」
密軌 (術語)密教之儀軌也,如大日經儀軌,仁王經儀軌等是。
密室 (譬喻)密室吹風,以譬禪定。止觀五曰:「若能修定,如密室中燈,能破巨闇。」
密跡 (天名)又曰密跡力士,密跡金剛,金剛密跡等。新譯為秘密主,手持金剛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總名。密跡者,以彼常親近佛聞佛秘密事跡之本誓,故名密跡也。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諸人成得佛時,當作金剛力士,常親近佛。在外威儀省諸如來,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聞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信樂受喜,不懷疑結。(中略)其法意太子則今金剛力士名密跡是也。」然依玄應師之義則以跡字為譯人之蛇足,是不見寶積經之過也。玄應音義一曰:「密跡,梵言散那,此譯云密主。密是名也,以知佛三密功德故也。主者夜叉主也,案梵本都無跡義,當以示跡為神,故譯經者義立名耳。」大日經疏一曰:「西方謂夜叉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秘,難可了知故。舊翻或云密跡。若淺略明義,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梵Guhyapa%da。
密跡士 (天名)金剛神也。亦稱密跡金剛,密跡力士。智度論曰:「五百執金剛隨一、是密跡士金剛手所現。」
密跡力士經 (經名)大寶積經四十九會中第三會,密跡金剛力士會也。
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 (經名)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之略名。
密家 (流派)密教之宗家也。
密家三藏 (名數)謂大毘盧舍那金剛頂經二百卷,蘇婆呼經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菩提心摩訶衍經等十一卷也。金剛頂經為經藏,蘇婆呼經為律藏,摩訶衍經為論藏。
密唄 (雜名)密教之梵唄也。
密益 (術語)秘密之利益也。止觀四曰:「冥熏密益。」
密教 (術語)對顯教而言,謂大日如來所說之金胎兩部教法也。是為法身佛內證之境界。深密秘奧,故云密教,又為對未灌頂人不許顯示之教法,故云密教。二教論上曰:「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言秘奧實說。」又曰:「自性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說三密門,謂之密教。」日本東密於此密教立事理二密。理密
密教綱要 (書名)四卷,王弘願譯。其自序曰:「是書為日本阿闍黎權田雷斧所著。提綱挈領,啟窾導間,無愧其綱要之標名,可謂有功於我佛之密教矣。」
密庵 (人名)五燈會元曰:「明州天童密庵禪師,名咸傑,應庵曇華禪師法嗣,幼穎悟,出家遍參知識,後謁應庵於衢洲之明果,應庵孤硬難入,屢遭呵叱。一日應庵問如何是正法眼?師遽答曰:破沙盆,應庵頷之。未幾辭去省親,庵送以偈曰:大徹投機句,當陽廓頂門,相從今四載,徵詰洞無痕,雖未付缽袋,氣宇吞乾坤,卻把正法眼,呼作破沙盆,此行將省覲,切忌便跺跟,吾有末後句,待歸要汝遵。後詔住徑山靈隱,晚移天童示寂。」無盡燈論上曰:「密庵破沙盆,卻高妙喜枕。」
密參 (雜語)嚴密參禪也。無盡燈論上曰:「密參功積。」
密眾 (雜名)密教之眾徒也。
密場 (雜語)密教之學場也。
密意 (術語)於佛意有所隱藏不為顯了真實之說者也。又佛意深密,非因人之所測知,故云密意。觀經玄義分曰:「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闚,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最勝王經一曰:「汝等當知,云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說。」唯識論九曰:「密意言顯非了義。」
密經 (術語)密教之經典也。
兩部 (名數)大日經為胎藏部之本經,金剛頂經為金剛部之本經,此兩部經乃日本東台二密無異議者。
三部 (名數)一胎藏部,如上。二金剛部,如上。三雜部,釋迦所說之密經也,是顯密雜糅,故名雜部,如金光明經,六波羅蜜經,首楞嚴經等是。此亦無議異。【又】一胎藏部,如上。二金剛部,如上。三不二部,蘇悉地經也,是說金胎不二之法者,故稱曰不二部。但是為日本台密一家之所立,日本東密於金胎兩部中說不二法外無不二之法,不許其別部。
密義 (雜語)深密之義理也。楞嚴經一曰:「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密語 (術語)以密意說之語也,如如來說涅槃是隱如來常住之意而說,故云密語,涅槃經九曰:「如來密語甚深難解,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先陀婆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中略)智臣善解大王四種密語,是大乘經亦復如是。」永平之正法眼藏有密語一章。【又】密教之陀羅尼云密語,秘藏記本曰:「密語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真言者,如來言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
密號 (術語)又云金剛名,灌頂號。密部所唱之金剛名也。如大日如來曰遍照金剛,阿彌陀如來云清淨金剛。【又】真言云密號。大日經疏一曰:「真言,梵云漫荼羅,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言。龍樹釋論謂之秘密號,舊譯云咒,非正翻也。」
密學 (雜語)密教之學行也。
密機 (術語)謂可聞真言秘密之機根也。
密壇 (術語)密教之祭壇也,又護摩壇也,又曼荼羅之道場也,又灌頂壇也。
密壇灌頂 (修法)設曼陀羅之道場而行灌頂式也。灌頂
密講 (雜語)密典之講演也。
密藏 (術語)真言之經典也。僧史略上曰:「密藏者,陀羅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諸佛菩薩所能游履也。」二教論上曰:「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言秘奧實說。」
密嚴國 (界名)大日如來之淨土也。密嚴經及金剛頂一切瑜祇經說之,為金胎兩部法身之依處。華嚴經所說之華藏世界,淨土門所談之極樂世界,皆為此異名。密嚴者,以三密莊嚴之大曼陀羅道場也。不空譯之密嚴經上曰:「今此世界名曰密嚴,是中菩薩。悉於欲、色、無色、無想、有情之處,以三摩地力生智慧火,焚燒色貪及以無明,轉所依止得意成身,神足力通以為嚴飾。」又曰:「欲色無色界無想天等天宮,如來迴已出,而往密嚴住。(中略)依自難思定,現於眾妙色。色相無有邊,非餘所能見。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金剛頂一切瑜祇經曰:「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嚴。」二教論曰:「密者金剛三密,華者開敷覺華,嚴者具種種德,言以恒沙佛德塵數三密莊嚴身土,是名曼荼羅。」瑜祇經拾古鈔上曰:「是說兩部法身所依土,密嚴華嚴華藏也。」菩提心論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薩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密嚴諸秘釋九,有密嚴淨土略觀。
密嚴經 (經名)具名大乘密嚴經,前後有兩譯,前譯為唐之地婆訶羅譯,三卷,後譯為唐之不空譯,三卷,佛住出過三界密嚴國有金剛藏菩薩,問佛第一義法性,佛答以如來藏不生不滅。次對金剛藏菩薩諸士,開說如來藏阿賴耶識等大乘法相。一經始終,皆係此說。
密嚴經疏 (書名)四卷,唐法藏撰。
密嚴淨土 (界名)與密嚴國同。
密嚴華藏 (界名)密嚴國與華藏世界也,密嚴國密嚴經說之,華藏世界華嚴經說之,皆為他受用之報土,初地已上斷一分無明之法身菩薩所生之淨土也。但華藏世界屬顯教,密嚴國屬密教。
密灌 (術語)秘密灌頂之略。
冤習因 (術語)附錄十因十果項。
冤親 (雜語)冤謂怨家,親謂親愛者。五燈會元曰:「佛教慈悲,冤親平等。」
冤親平等心 (術語)七種懺悔心
宿王戲三昧 (術語)法華十六三昧之一。
宿世 (術語)前世之生死也。法華經授記品曰:「宿世因緣,吾今當說。」
宿世因緣周 (術語)法華三周之一,對下類者說宿世因緣,誘證悟之說法也,即化城喻品之說法是。
宿因 (術語)植於宿世之業因也,通於善惡。華嚴經七十五曰:「宿因無失壞。」求法高僧傳下曰:「宿因感會,今果現前。」
宿行本起經 (經名)修行本起經之異名。
宿作 (術語)宿昔之作業也,單以宿作為一切之因,是宿作外道之執計也。宿作外道
宿作外道 (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此外道計一切眾生受苦樂之報皆由宿世本業之所作,故若於現世持戒精進,受身心之苦,則能壞本業,本業既壞,則眾苦滅,故得涅槃。是說宿因現報,雖與佛法之正說不異,然以一切歸於宿作不許感現在之功力果(是曰士用因士用果),故以之為邪執也。毘婆沙論百九十八曰:「一切士夫補特伽羅,所有所受無不皆以宿作為因,此非因計因戒禁取,見苦所斷。(中略)問:此正法中,亦說所受苦樂過去業為因而非惡見,彼外道亦作是說,何故名惡見耶?答:此正法中說,現所受有以過去業為因,有是現在士用果者。彼說一切皆以過去所作業為因,不說現在有士用果,故名惡見。」真諦譯天親攝論釋二曰:「論曰:或執宿作。釋曰:路柯耶胝柯說。世間一切因,唯有宿作。現在功力不能感果。故現在非因,如世間二人同事一主俱有功力,一人被禮遇一則不爾,故知唯由宿作,不圖現在功力。」華嚴演義鈔八曰:「瑜伽云:何因緣故彼外道作如是見?答: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致於樂,彼如是思。若由現在士夫作用為彼因者彼當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為因。涅槃三十五廣破此見。」玄奘譯世親釋二曰:「宿作為因者,謂彼不許有士用因,故成邪執。」
宿住通 (術語)宿住隨念智證通之略,六通中之宿命通也。
宿住智正明 (術語)俱舍論所說三明之一。三明
宿住隨念智力 (術語)佛十力之一。知過去宿世之智力也。
宿住隨念智證通 (術語)俱舍所說六通之一。隨意知宿昔住世之通力也。
宿忌 (術語)對正忌之當日而謂其前日云宿忌。
宿命 (術語)宿世之生命也。佛謂世人於過去世皆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畜生,展轉輪回,謂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謂之宿命通。
宿命力 (術語)如來十力之一。
宿命明 (術語)三明之一。見三明。
宿命通 (術語)六神通之一。俱舍論云:宿住隨念智證通,自在知宿世生命行事之通力也。
宿命智 (術語)知宿命之智也。
宿命智通 (術語)六通中之宿命通也,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無礙,故云通。
宿命智通願 (術語)四十八願之第五。使往生之人天,皆得宿命智之誓願也。
宿命智經 (經名)宿命智陀羅尼經之略名。
宿命智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持此陀羅尼者,能得宿命智。
宿夜 (雜語)即迨夜也。明日荼毘之前夜,故云宿夜。見象器箋三。
宿直 (雜語)月天以二十七日經二十七宿一周於天,其遞次直於宿處云宿直,其日云宿直日。
宿直日 (雜語)宿直
宿根 (術語)宿世之根性也。
宿執 (術語)宿世於心執著不離之善惡性質也。
宿執開發 (術語)宿世執行之善根功德,今世開發而結善果也。
宿習 (術語)宿世之習也。通於善惡。俱舍論十二曰:「雖有此理,由彼宿習。」天台別傳曰:「宿習開發,煥若華敷矣。」
宿善 (術語)宿世所植之善根也。往生要集下末曰:「念彼佛者,宿善內熟,今開發耳。」
宿善往生 (術語)對於念佛往生而言,謂信心獲得,由於宿善之開發,是為宿善往生,不拘宿善之有無而依十念往生者,謂之念佛往生。
宿植 (術語)宿世所植之善根也。法華經普門品曰:「宿植德本,眾人愛敬。」法華玄義曰:「宿植淳厚者。」
宿報 (術語)依宿世業因而感之果報也。
宿業 (術語)宿世所作善惡之業因也。長阿含經一曰:「宿世之所成。」順正理論二十五曰:「行緣識者,顯示宿業。」資持記上三之一曰:「宿業所追,致使此生虛喪。」
宿煮 (術語)比丘於居處煮食云宿煮,律不禁之。資持記上二之一曰:「食界者,攝食以僧,令無宿煮罪。」
宿債 (術語)宿昔之負債也,宿世所作之惡業,未贖苦果也。楞嚴經六曰:「是人此始宿債,一時酬畢。」
宿意 (術語)宿昔之意願,又宿昔之怨意也。
宿福 (術語)宿世之福德善根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同妙莊嚴王品曰:「宿福深厚,生值佛法。」無量壽經上曰:「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宿德 (術語)老宿之有道德者。
宿緣 (術語)宿昔之因緣也。華嚴經二十五曰:「同行宿緣諸清淨眾,於中止住。」梁傳求那跋陀羅曰:「不圖宿緣乃逢此事。」
宿曜 (術語)二十八宿與七曜也。星宿
宿曜經 (經名)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之略名。
宿曜儀軌 (書名)一卷,唐一行撰。
宿願 (術語)宿昔之本願也。
宿願力 (術語)宿願之力用也。觀無量壽經曰:「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晨朝 (雜語)一日分三時,第一云晨朝。而晨朝各於其本堂修晨朝之勤行,故直指其勤行曰晨朝,是六釋中之有財釋也。
晨朝日沒觀行 (行事)天台宗之常作法,朝懺法夕例時之勤行也。
曼陀 (雜語)又作萬陀,滿拏。曼陀羅之略。又曼陀羅華之略。
曼陀殊 (值物)又作曼陀羅華,曼殊沙華。
曼陀羅 (植物)Manda%rava,又曰漫陀羅。花名。譯作圓華、白團華、適意華、悅意華等。阿育王經七曰:「漫陀羅,翻圓華。」法華光宅疏一曰:「曼陀羅華者,譯為小白團華。摩訶曼陀羅華者,譯為大白團華。」法華玄贊二曰:「曼陀羅華者,此云適意,見者心悅故。」慧苑音義上曰:「曼陀羅華,此云悅意華,又曰雜色華,亦云柔軟華,亦云天妙華。」案曼陀羅為一年生草,莖直上,高四五尺,葉作卵形,常有缺刻。夏日開大紫花,有漏斗形之合瓣花冠,邊緣五裂,實為裂果,面生多剌,性有毒,以其葉雜煙草中同吸。能止咳嗽,過量則能致死。本草,曼陀羅花。一名風茄兒,一名山茄子,生北土。法華經佛說法,天雨曼陀羅花,翻譯名義:曼陀羅,此云適意,又云白華。【又】(人名)高僧名。翻譯名義云:曼陀羅,此言弱聲,亦云弘弱。扶南國人,神解超悟,幽明畢觀,無憚夷險,志存弘化,即曼陀羅仙也。
曼陀羅仙 (人名)比丘名。歷代三寶記十一曰:「扶南國沙門曼陀羅,梁言弱聲。」續高僧傳一曰:「有扶南沙門曼陀羅者,梁言弘弱,大齎梵本遠來貢獻。」梵Mandra。
曼陀羅供 (術語)供養兩部大曼陀羅之法會也。
曼陀枳尼 (雜名)池名,在忉利天上。六波羅蜜多經二曰:「善法堂中眾議長隔,曼陀枳尼殊勝池水沐浴無由。」慧琳音義四十一曰:「曼陀枳尼池梵語,大龍象王浴池名也。准起世經及立世阿毘曇論等,皆說此池在此贍部洲大雪山北有此池,是善住象王之所浴處。今經意云,是諸天浴池。若爾即合在忉利天上,彼天若有即是名同。彼天若無即是錯譯,未詳孰是,更勘梵本為一為異也。」梵Manda%kini。
曼供 (術語)曼陀羅供之略稱。
曼怛羅 (術語)Mantra,又作曼特羅、滿怛羅。譯曰真言、神咒、秘密語。真言
曼殊 (菩薩)即文殊。翻譯名義曰:曼殊師利,此云妙德。西域記: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此即維摩經之所謂文殊師利也。
曼殊沙 (植物)Man^ju%s!aka,又作曼殊顏。花名。譯曰赤團花、藍花、柔軟花。光宅法華疏一曰:「曼殊沙華,譯為小赤團花。摩訶曼殊沙華,譯為大赤團華也。」玄應音義三曰:「曼殊顏華,又云曼殊沙,此譯云藍華也。」法華玄贊二曰:「曼殊沙者,此云柔軟華。體柔軟亦令見者離剛礦三業故。」翻譯名義曰:「曼殊沙,此云柔軟,又云赤華。」
曼殊顏 (植物)Man^jus!aka,花名。
曼殊童子 (菩薩)曼殊室利童子之略。
曼殊伽陀 (雜名)Man^juga%tha%,曼殊室利菩薩吉祥伽陀之略名。
曼殊室利 (菩薩)Man^jus!ri,一作曼殊尸利,舊稱文殊師利,新稱曼殊室利,菩薩名。文殊師利
曼殊室利經 (經名)具名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多羅菩薩儀軌經,一卷,唐不空譯。多羅菩薩之儀軌也。密教之金剛薩埵,即顯教所謂曼殊室利也。
曼殊五字心陀羅尼品 (經名)具名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一卷,唐金剛智譯。
曼荼羅 (術語)Man!d!ala,又作曼陀囉、滿荼邏、漫怛羅、蔓陀羅、曼拏羅。略云曼拏、曼荼。新舊之譯有種種,舊譯多曰壇,又云道場,新譯多曰輪圓具足,又云聚集。此中就體而言,以壇或道場為正意,就義而言,以輪圓具足或聚集為本義。即築方圓之土壇安置諸尊於此,以祭供者,是為曼陀羅之本體,而此壇中聚集具足諸尊諸德成一大法門,如轂輞輻具足而成圓滿之車輪,是曼陀羅之義也。而常稱為曼荼羅者,是圖畫者。此為四曼中之大曼荼羅。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曰:「道場之處當作方壇,名曼荼羅。廣狹隨時。」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下曰:「蔓陀囉,此云壇也。」探玄記二十曰:「曼荼羅,云道場也,圓壇也。」慧琳音義十曰:「漫荼羅無正翻,義說云聖眾集會處也,即念誦壇場也。」演密鈔四曰:「漫荼羅者,此云道場。是與弟子發心得道之處,謂之道場。」大日經疏三曰:「十方世界微塵數大悲萬行波羅蜜門猶如華藏,三乘六道無量應身猶如根莖條葉發暉相間。以如是眾德輪圓周備故,名漫荼羅也。」同四曰:「漫荼羅,是輪圓之義。」又曰:「曼荼羅,並發生義,今即名發生曼荼羅也。下菩提心種子[8740]於一切智心地,潤以大悲水。[8766]照以大慧月,[876A]鼓以大方便風,[8770]不礙以大空空,[8751]能令不思議法性芽。次第滋長乃至彌滿法界,成佛樹王,故以發生為稱。」又曰:「梵音曼荼羅,是攢搖乳酪成蘇之義。曼荼羅,是蘇中極精醇者,浮聚在上之義。猶彼精醇不復變易。復名為堅,淨妙之味共相和合。餘物能所不雜,故有聚集義。是故佛言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說為曼荼羅也。以三種秘密方便攢搖眾生佛性之乳,乃至經歷五味成妙覺醍醐,醇淨融妙不可復增。」又曰:「漫荼羅者,名為聚集,今以如來真實功德集在一處,乃至十世界微塵數差別智印輪圓輻輳,翼輔大日心王。使一切眾生普門進趣,是故說為漫荼羅也。」演密鈔二曰:「漫荼羅,聖賢集會之處,萬德交歸之所。」同五曰:「漫荼羅,是蘊聚積聚諸佛如來真實功德之處,故以為名。言輪圓輻輳者,以喻顯法,輪即平輪,圓謂圓滿,轂幅輞等相圓滿故,輻輳者歸會也,謂眾輻歸會於轂也。(中略)今借喻此漫荼羅三重法界門罔不歸輳於大日心王,使三乘五乘一切眾生普門進趣皆輳中胎大空之處,故曰輪圓輻輳也。」四曼義曰:「古人翻壇,新人翻輪圓具足。」秘藏記本曰:「曼荼羅,謂三密圓滿具足義也。」一切賢聖,一切功德之集合處既名為漫荼羅,故其賢聖之身形或言語或持物或誓願等亦悉名為漫荼羅,此以其一一輪圓具足之義在故也。大日經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羅,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言。釋論謂之秘密語,舊譯云咒,非正翻也。」此賢聖之語密,附以曼荼羅之稱之一例也。就之而立四種之曼荼羅,以該收一切法。
四種曼荼羅 (名數)一大曼荼羅,總集諸尊之壇場(即舊譯曰壇者)及其諸尊之形體,并圖畫其壇場之全體及諸尊一一者是也。是為曼荼羅之總體,故云大。大者五大之義,又廣大之義,他三種雖亦係五大所成,而此為總體,且最廣大,故獨名為大。二三昧耶曼荼羅,畫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三昧耶為本誓之義,此以表諸尊之本誓,天魔波旬勿論,諸尊自身亦不能違越誓約之標幟也。三法曼荼羅,畫諸尊之種子真言及一切經之文字義理是也。四羯磨曼荼羅,羯磨者,作業之義,鑄造之形像是也。此乃諸尊身上一切之威儀事業及鑄像泥塑等之作業。此四漫中前一為總體,後三為別德,大曼荼羅是諸尊之人體,此諸尊所說之法門是法曼,此諸尊所持之器杖是三昧耶曼,此諸尊之所作是羯磨曼。見秘藏記鈔二。此四漫又云四智印。諸部要目曰:「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攝盡。大智印以五相成本尊瑜伽,三昧耶印以二手和合,金剛縛發生成印,法智印名本尊種子法身三摩地一切契經文義,羯磨智印以二金剛拳如執持器杖標幟,如身威儀形。」秘藏記本曰:「四種曼荼羅:一大曼荼羅,五大也,謂繪像形體等也。二三昧耶曼荼羅,尊等所執持器杖印契。三法曼荼羅,種子也。四羯磨曼荼羅,威儀也。」密教分別萬有,常用六大四曼三密之言,依此深秘之釋而論。四曼即一切現象之分類,大曼荼羅總攝十法界中一切之有情。六大所成顯故附以大之名。三摩耶曼荼羅,總攝十法界一切非情之法,三摩耶乃平等之意,示非情其實皆平等也。法曼荼羅,攝音聲言語即風浪之聲,色塵之文字,六塵上所表詮者之一切,法者所以保體使生知覺者也。羯磨曼荼羅攝上述三曼上所有之一切動作。
兩部曼荼羅 (術語)金剛界之曼荼羅與胎藏界之曼荼羅也。凡密教之法門,以分金胎之兩部故自建立二樣之曼荼羅也。而此兩部雖各自獨立為得成佛悉地之法門,然密教為由全體上融會二者故配之於理智因果等以會兩部為一雙之法門。胎藏界為屬眾生本具理性之法門,配於理,配於因。金剛界為屬諸佛始成果相之法門,配於智,配於果。而安置之,則胎曼在東,金曼在西,以東為物之發生之始,西有物之終歸之義,自相應於因果之理故也。是為一應之說明。
金剛界曼荼羅 (術語)依金剛界密教本經金剛頂經之所說,則有六種十種等之曼荼羅。現圖曼荼羅中輳合九種,稱曰九會曼荼羅,九會曼荼羅
胎藏界曼荼羅 (術語)胎藏界真言本經大日經雖說諸種之曼荼羅而根本之都會檀曼荼羅由十三大院而成,以大日為中心輳合一切之佛菩薩諸天諸神者,但現圖之曼荼羅則省四大護院之一而為十二大院。現圖曼荼羅
二重曼荼羅 (術語)胎金兩部之曼荼羅,各有淺略秘密之兩重。在胎藏界者,大日經具緣品所說,大日住阿彌陀三摩地所現之加持境界也。是於三部中為蓮華部之曼荼羅,淺略曼荼羅也。疏六曰:「青色是無量壽色,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普現大悲曼荼羅,如淨虛空中具含萬德故。」又秘密品所說者,為毘盧遮那本地之境界,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羅即是秘密曼荼羅也。在金剛界者,教王經,略出經所說之大日,住阿[門@(人/(人*人))]三摩地,誦吽字成阿[門@(人/(人*人))]佛為成身會者,是三部中之金剛部曼荼羅,即淺略曼荼羅也。又瑜祇經序品所說之曼荼羅,是三部中之佛部曼荼羅,秘密曼荼羅也。故瑜祇經非十八會之攝,經自說謂為本有金剛界。大日如來住於眾生本有之三摩地,於本有無作之境界所現之自性所成三十七尊,故其種子三形等大與常途之說相相異。即淺略者乃加持修生之曼荼羅,秘密者乃本有本地之曼荼羅,胎藏本地之理佛更住於西方蓮華部加持現曼荼羅,又本有金剛之智佛更住於東方金剛部示修生曼荼羅,故深秘之兩部於佛部中建立之,淺略之兩部於蓮金二部為其體也。見秘藏記本,同鈔一。
支分生曼荼羅 (術語)大日經疏三曰:「經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現如來之身者。」前現莊嚴藏時,普門一一之身,各遍十方,隨緣應物,今欲說曼荼羅位故通約佛身上中下之體以部類分之,由臍已下現生身之釋迦,人法示同,及二乘六趣種種之類形,色像威儀,言音檀座各殊異,及其眷屬不同,周於八方,如曼荼羅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四重第三院)。由臍已上至咽出現無量十住諸菩薩,各持三密之身與以無量眷屬普於八方,如曼荼羅之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重,由心已下者是恃大悲萬行之十佛剎微塵數諸大眷屬(是第三重即第二院),由心已上者是持金剛密慧之十佛剎微塵數諸內眷屬(是第二重即第一院)。已上二重通名大心眾。由咽以上至如來頂上出現四智四三昧之果德佛身,此四佛四菩薩之八身於一切世界徒眾剎土名業身業諸受用之事不同,亦於八方如曼荼羅之本位次第而住(是第一重即中胎)。」
法華曼荼羅 (術語)圖示佛所說法華經靈山之一會也。
觀經曼荼羅 (術語)是為准於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圖畫,故謂之觀經曼荼羅。
淨土曼荼羅 (術語)觀經曼荼羅之別名。
九曜曼荼羅 (術語)九曜
涅槃曼荼羅 (術語)圖畫佛入滅時之一會者。即涅槃像也。
曼荼羅通三大 (術語)六大四曼三密如其次第,配於體相用之三大,是常規也,然依秘藏記,則四曼各通三大。秘藏記末曰:「曼荼羅,謂三密圓滿具足之義也。」是以三密之用大為曼荼羅也。又同末曰:「問秘密藏以何為體相用?答:以曼荼羅為體。」是以曼荼羅為體也。以其四曼為相大則處處釋之不用引證。
曼荼羅身 (術語)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頂已後,阿闍梨以[874A]字加持其弟子成四種之曼荼羅身也。大疏八曰:「阿闍梨復當頂禮曼荼羅一切世尊,為灌頂故,至誠啟白,即以寶瓶徐遶曼荼羅三匝已,復更如法加持,至弟子所先用[876A](囉)字為火,焚燒其身悉成灰已,方用四瓶次第(由普賢瓶為始)灌之,灌已,觀此灰中作[876C]([口*縛])字門,其色純白,從此出生五字,所謂[8740](阿)[87A6](鍐)[87A9]([口*覽])[87A4](吽)[8779](欠)。持其五字輪(是五輪塔婆也)。次說[874A]字在其頂上,轉成中胎藏。又從此字生三重光焰:一重遍繞咽上,隨所照及之處諸尊隨現,即成第一院曼荼羅。次一重光遍繞心上,諸尊隨現成第二重曼荼羅。次一重光遍繞臍上,諸尊隨現成第三重曼荼羅。爾時弟子都成曼荼羅身也。」
曼荼羅教 (術語)真言教之異名也,曼荼羅一譯真言,故謂真言教曰曼荼羅教或曼荼羅藏。見秘藏記本。
曼荼羅外道 (流派)自在王菩薩經列種種之外書,中有曼荼羅咒術經。
曼荼羅菩薩 (菩薩)胎藏界虛空藏菩薩之左第五位密號曰秘密金剛、輪圓金剛、集起金剛。與大輪菩薩同本誓,主諸法能生之德。為黑色忿怒形,三目六臂,火災髻,左右第一手結小金剛輪之印,仰安頂上,左第二手輪,第三手獨股,右第二手三股,第三手劍,坐於赤蓮。
曼荼羅種姓十住心 (術語)在密教為橫之十住心之一。普門萬德十住心之對。顯眾生本具之心平等悉與法身同一之十住心也。
曼馱多 (人名)Ma%ndha%tr!,頂生王之名。譯曰我養。見玄應音義二十四。
閉關 (雜語)禪林之語。閉居養道念也。禪餘內集曰:「閉關守寂。」又曰:「閉關學道。」
閉爐 (儀式)禪宗之行事。每年三月三十一日閉暖爐之行事也。
問法印 (印相)烏樞瑟摩經上曰:「其問法相,並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鏊形,引手向掌,向前如來也。」
問訊 (雜語)合掌而口問安否也。但敬揖以表問安否之心亦云問訊。僧史略上曰:「如比丘相見,曲躬合掌,口曰不審者何?此三業歸仰也(曲躬合掌身也,發言不審口也,心若不生崇敬豈能動身口乎),謂之問訊。其或卑問尊則不審少病少惱起居輕利不,上慰下則不審無病惱,乞食易得,住處無惡伴,水陸無細蟲不。後人省其辭,止曰不審也。」釋氏要覽中曰:「善見論云:比丘到佛所問訊云:少病少惱安樂行否?僧祇律云:禮拜不得如啞羊,當相問訊。」
問話 (雜語)禪林之學生,向和尚發問之語句也。即法堂上禪客所發之問禪是也。由來學生學習此問話為能事,其弊甚多。傳燈錄(瑞鹿先禪師章)曰:「師云:大凡參學佛法,未必學問話是參學。」
問禪 (雜語)住持陞座說法時,名客出眾與住持問答:是曰問禪。
婁勒 (人名)琉璃王,一作婁勒王。
國一 (人名)唐徑山道欽禪師。代宗賜國一之號。徑山
國土 (術語)一切有情之住處。有淨土穢土等之區別。
四種國土 (名數)天台所立。一凡聖同居土,凡夫與聖者同居之國土也。此中有淨穢二種。如閻浮提為凡聖同居之穢土,如兜率之內宮,西方之極樂,為凡聖同居之淨土。二方便有餘土,此羅漢死後所生之國土在三界之外。羅漢思死入無餘涅槃者誤,實則土生於方便有餘也。修小乘之方便,斷盡三界之煩惱,因而生於其土。然尚餘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云方便有餘土。三實報無障礙土,此為斷一分無明之菩薩所生之處,報真實之道之無礙自在國土,故云實報無障礙土。四常寂光土,為全斷根本無明之佛之依處,謂常住,寂滅,光明之佛土也。見天台觀經疏。
國土身 (術語)華嚴經所說十身之一。毘盧舍那如來應眾生之機現草木國土,故草木國土,即舍那之身也。見探玄十四。
國土世間 (術語)三世間之一。國土為眾生所依之境界。既有能依之身,則必有所依之土,十界之所依,各各差別。是名國土世間。見智度論四十七,三藏法數十三。
國土海 (術語)對於世界海而言。謂不可思議佛剎即十佛自體所居之依報也。五教章卷下所謂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國土海,圓融自在,當不可說,若寄法顯示,如第二會初所說,是也。
國土清淨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一願。願極樂國土之清淨者。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國土嚴飾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二願。願國土之嚴飾者。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自地已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中略)嚴飾奇妙超諸人天。(中略)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國王 (術語)為前世持十善戒今生得其果報者,得諸天之保護故又云天子。仁王經教化品曰:「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金光明王經三曰:「因集業故,生於人中。王領國土,故稱人王。處在胎中諸天守護,或先守護然後入胎,雖在人中生為人王,以天護故,復稱天子。」
國王恩 (術語)四恩之一。四恩
國王十種夢 (傳說)舍衛國王波斯匿夜夢十事。十夢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經名)佛說國王不梨先泥Prasenajit十夢經,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之異譯。
國忌 (行事)古代每年於先帝崩御之忌日營法會讀經,謂之國忌。
國忌齋 (行事)先帝忌日所設之齋會也。
國師 (職位)謂一國之師也。原非專封佛徒,如王莽以劉歆為國師,時稱國師公。後漢書,趙典篤學博聞,宜備國師,六朝時稱國子祭酒為國師,儒生亦得稱國師也。至北齊文宣帝始以高僧法常為國師,降及元明,佛徒封國師者尤多。僧史略中曰:「西域之法,推重其人,內外攸同正邪俱有。昔尼犍子信婆羅門法,國王封為國師。(中略)聲教東漸,唯北齊有高僧法常,初演毘尼有聲鄴下,後講涅槃并受禪教,齊王崇為國師。國師之號自常公始也。」【又】(人名)六祖慧能大師法嗣,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既得心印,居南陽白崖山黨子谷四十餘歲,不下山門。唐肅宗聞其道行,敕令入京,以師禮待之,因稱國師。見傳燈錄五。
國師三喚 (公案)國師三喚侍者,侍者三應諾。國師云:將謂吾辜負汝,元來卻是汝辜負吾。」見傳燈錄五,五燈會元二,無門關十七則。
國師水[木*宛] (公案)忠國師,問紫璘供奉:聞供奉註思益經是否?奉云是。師云:凡註經當須解佛意始得。奉云若不會意,爭敢言註經。師遣侍者盛一碗水,水中入七粒米,碗面安一隻筋送與奉。問云:是什麼義?奉云不會。師云:老師意尚不會,更說甚佛意。」見禪林類聚八,碧巖四十八則評唱。
國清寺 (寺名)在浙江天台縣北天台山中。山有三寺,在頂曰福林,在腰曰國清,在麓曰修禪。國清具名景德國清寺。隋文帝開皇十八年,敕為智顗禪師所創建。初智顗夢巖崖萬重,側有滄海,渺無涯際,泓澄在其下。一僧來伸手導顗登山,覺後語門人,皆答以會稽天台山。因而陳大建七年,遂入此山,隋開皇十七年,於此示寂。翌年,文帝敕為顗創建一宇,名為天台山寺。大業元年,煬帝賜國清寺額。唐宋元明,皆敕重修,清康熙十二年亦有敕再修,賜住僧紫衣。今大雄殿、普門殿、三隱堂、智者大師塔所等,結構極壯麗,境致幽勝,適於修禪,真震旦之名剎也。案國清為天台宗之本山。唐一行嘗於此學算。
國清百錄 (書名)四卷,隋灌頂纂。筆記智顗禪師住天台山日之言說者,始自立制法終至智者遺書述放生池凡纂錄一百四條。知大師一代行業,最利便之書也。原有廣略二本,廣本早已散佚不傳,今傳者,其略本也。卷首有灌頂并有嚴序。
國僧正 (職位)僧官名。佛祖統紀五十一曰:「秦主以僧[(挈-手)/石]為國僧正,法欽為僧錄。」
國寶 (雜名)行解具備堪為人師者之尊稱。止觀五上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人師國寶,非此是誰。」
異人 (雜語)與言他人,別人等同。法華經序品曰:「妙光菩薩,豈異人乎,我身是也。」
異口同音 (雜語)人數多時,眾人為同一之語也。報恩經一曰:「異口同音,俱發聲言。」南本涅槃經十曰:「異口同音,唱如是說。」慈恩之彌勒上生經疏曰:「身別故異口,語等故同音。」
異心 (術語)謂二心。移於他之心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異方便 (術語)特殊之方便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觀無量壽經曰:「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異生 (術語)凡夫之異名,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別異之果報,又凡夫種種變異而生邪見造惡,故曰異生。大日經疏一曰:「凡夫者,正譯應云異生,謂由無明故。隨業受報,不得自在。墮於種種趣中,色心像類,各各差別,故曰異生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異有二義:一別異名異,謂聖唯生人天趣。此通五趣故。又變異名異,此轉變為邪見等故,生謂生類。」探玄記十曰:「異生者,執異見而生,故曰異生。即舊名凡夫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異生,梵言婆羅必栗託仡那(Ba%lapr!thagjana),婆羅,此云愚。必栗託,此云異。仡那,此名生。應作愚異生,言愚痴闇冥,無有智慧。但起我見,不生無漏也。亦言小兒別生,以如小兒不同聖生,故論中作小兒凡夫是也。又名嬰愚凡夫,亦云嬰兒凡夫。凡夫者義譯也。舊經中或言毛道凡夫。案梵本。毛,名[口*縛]羅。愚,名婆羅。當由上婆聲之相近致斯訛謬,譯人之失也。」秘藏寶鑰上曰:「凡夫作種種業,感種種果,身相萬種而生,故名異生。」
異生性 (術語)使人為凡夫之本性,指所謂見惑之煩惱種子而言。唯識一曰:「於三界見所斷種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異生性。於諸聖法,未成就故。」俱舍論四曰:「云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述記二本曰:「異生之性,名異生性。」
異生羝羊心 (術語)十住心之一。凡夫之愚,譬之羝羊。羝羊為牡羊,只念食欲與婬欲者。見秘藏寶鑰上。
異出菩薩本起經 (經名)西晉聶道真譯。一卷。
異因 (術語)異之原因。別途之原因。遺教經曰:「集實是因,更無異因。」
異安心 (術語)異於正統派之安心也。毀斥之語。為真宗之常語。
異見 (術語)差異之見界。善導之經疏四觀曰:「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見異學異執之所退失傾動。」
異門 (術語)與我門派相異者。與他宗他派等同。
異品 (術語)因明學與宗義相異之品類曰異品,即用於異喻者。入正理論曰:「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
異品遍無性 (術語)因明學之語。於體當具三義中之第三義,謂因必望於宗之異品即異喻之物,具宗義遍無之性也。見入正理論因明大疏上二。
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不定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屬於因之過名。為因異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於異喻使宗不定也。見入正理論,因明大疏上。
異相 (術語)四相之一。有為
異部 (術語)別異之部類,謂宗派等。異部宗輪論述記上曰:「異者別也,部者類也。人隨理解情見不同,別而為類,名為異部。」
異部宗輪論 (書名)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一卷。薩婆多宗之所傳也。宗派之部類各異,故曰異部。所宗之法互有取捨,輪轉不定故名宗輪。述小乘二十部之宗旨者。
異部宗輪論述記 (書名)一卷,慈恩作。
異執 (術語)固執異於正理之理而不動之迷情也。善導之觀經疏四曰:「異見異學異執。」教行信證六末曰:「教誡邪偽異執外教。」
異義 (雜語)別立義而異於他者。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下曰:「其佛所說,不講異義。」慈恩之宗輪論疏曰:「後別立義,乖初所立,與本宗別,名末宗異義。」
異解 (術語)差異之見解。八十華嚴經十七曰:「但入真如,絕異解。」
異端 (術語)謂與我道不同者。指外道外教而言。
異說 (術語)異於他之說也。月上女經下曰:「利益眾生,無異說。」瑜伽論釋曰:「就相隨機,種種異說。」物不遷論曰:「群籍殊文,百家異說。」
異熟 (術語)舊譯果報,新譯異熟。依過去之善惡而得之果報總名,謂果異於因之性質而成熟也。如善業感樂果,惡業感苦果,是樂果非善性而為無記性(非善非惡曰無記),對於善性之業可云異類(善性與無記性類異也)。苦果對於惡業,苦果非惡性而為無記性,是亦因與果異性質也(苦樂二果皆為無記性)。因之名曰異熟果。【又】因與果必隔世於異時而熟之義。俱舍論六曰:「異類而熟,是異熟義。」唯識述記二之末曰:「言異熟者,或異時而熟,或變異而熟,或異類而熟。」補註十一曰:「新云異熟,舊云果報。」梵Vipa%ka。
異熟因 (術語)六因之一,謂善惡之二業也。善業感樂果,惡業感苦果,而苦樂之二果非善非惡而為無記法,是曰異熟。其異熟之因名異熟因。俱舍論六曰:「唯諸不善,及善有漏,是異熟因。異熟法故,何緣無記不招異熟?由力劣故,如朽敗種。(中略)為異熟之因,名異熟因。」
異熟果 (術語)五果之一。謂果報異時成熟,即第八識也。以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而成熟諸根識之果也。如眼等諸根,由昔作善惡之因,今報得苦樂之果。若今作善惡之因,亦感當來苦樂之果,故名異熟果也。唯識述記二之末曰:「異熟因所招,名異熟果。」
異熟生 (術語)大乘之義,別異熟與異熟生,阿賴耶識為異熟,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為異熟生。以是六識之異熟有由阿賴耶種子(即異熟)所生之義也。唯識論三曰:「眼等六識業所感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小乘總謂異熟因之所生為異熟生,與異熟果同。俱舍論二曰:「異熟因所生,名異熟生。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
異熟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異名。三能變中之第一異名。三能變
異熟障 (術語)謂自然之果報,不能修行佛法之境界也,如三惡趣或無想天是。俱舍論十七曰:「全三惡趣,人趣北洲,及無想天。名異熟障,此障何法,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
異慧 (術語)異於正理之種種邪智也。大疏九曰:「勿生於異慧。(中略)異慧是分別妄想之慧。」
異論 (術語)不同之論義,有反於正法與雜多之二義也。雜阿含經三十四曰:「給孤獨長者,於外道精舍,伏彼異論。」成實論二曰:「諸比丘等,種種異論。」
異緣 (術語)謂他事懸心也。大日經疏八曰:「情有所注,不復異緣。」
異學 (術語)異於我道之學問。毀斥之稱。涅槃經一曰:「摧伏異學壞正法者。」散善義曰:「異見異學。」
異轍 (術語)不同之軌轍。謂學派等之異。毀斥之語。文句記九之上曰:「進止異轍。」
累七齋 (儀式)又云齋七,謂人死後每七日營齋至七七日也。以人死生為中有之身,不得生緣則每七日死生而至七七日也。釋氏要覽下曰:「人亡每至七日必營齋追薦,謂之累七,又云齋七。」
累劫 (雜語)累疊數多之劫量也。世界成壞之時期云劫。無量壽經下曰:「世世累劫無有出期。」法華經譬喻品曰:「汝等累劫眾苦所燒。」
累形 (術語)凡夫為自己形體蒙種種之煩累謂之累形。寄歸傳二曰:「有待累形,假衣食而始濟。」
累障 (雜語)煩累障礙也。三論玄義曰:「累障既深。」
崇信 (雜語)崇敬信仰也。
崇敬 (雜語)崇敬賢聖也。大方便報恩經七曰:「若說者尊重於法,聽法之人亦生崇敬。」
崑崙 (地名)南海諸國之總稱。如今之爪哇及附近諸島皆是也。寄歸傳一曰:「唯崑崙捲頭體黑。」宋高僧傳一曰:「附崑崙船,離南海,至訶陵國界,遇大黑風。此崑崙皆指南海諸國,非崑崙山也。崑崙國
崑崙子 (雜語)又曰崑崙奴,崑崙國之黑人也。晉道安色黑,故人呼曰崑崙子,又云漆道人。高僧傳五(道安傳)曰:「澄講安每覆述,眾未之愜,咸言:須待後次當難殺崑崙子,即安後更覆講,疑難蜂起,安挫銳解紛,行有餘力。時人語曰:漆道人驚四鄰。」
崑崙山 (地名)內典所謂香山是也。香山具名香醉山,在雪山之北。此山之南有無熱池,以為四大河之源。南山戒疏一上曰:「俗云崑崙者,經謂香山也。」香山
崑崙舶 (雜名)崑崙國之船。
崑崙國 (地名)本名掘倫。交廣之人呼為崑崙,黑色人所住之國名。今之爪哇,蘇門答臘等。寄歸傳一曰:「良為掘倫,初至交廣遂使總喚崑崙國焉。唯此崑崙,頭捲體黑。」谷響集一引萬書萃錦謂「西南夷有崑崙層期國,距應天府馬行三年,在西南海島。其國有野人身如黑漆,國中人布食誘捉,賣與番商為奴。」梵語雜名曰:「崑崙[何-可+爾]波多羅。」梵Dvipatala,巴Dipatala。
常力 (術語)菩薩十三力之一。
常不輕菩薩 (本生)常不輕者,梵語Sada%paribhu%ta之義譯也。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曰威音王如來,當其佛像法時,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其菩薩凡有所見,不問四眾皆悉禮拜恭敬,我深敬汝等不敢輕賤。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故言。而此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故往禮拜讚嘆如前言。四眾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是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如前作授記言。作此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此言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等號之為常不輕。其比丘臨命終時,於虛空中聞威音王佛說法華經得六根清淨,廣為四眾說之。前罵詈打擲者皆悉歸依。由其遇無數佛受持讀誦法華經,為四眾解說之,遂作佛,佛曰即今我身是。見法華經常不輕品。
常不輕菩薩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說常不輕菩薩之因緣,故名。
常行三昧 (術語)常恒修念佛三昧也。
常行乞食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頭陀
常光 (術語)化身佛平常之光明也。常光一丈
常光一丈 (術語)又云常光一尋。化身佛之常光明,其徑一丈也,是為常光,故不別言放光。智度論八曰:「問云:如來何故常光一丈?答曰:今眾生薄福鈍根,目不堪其光故,若放多光則失眼根,若眾生利根福重,佛則放無量光明。」
常住 (術語)法無生滅變遷謂之常住。常住有三種。三種常。又常住物之略,又常住之果有七種。七常住果
常住二字 (術語)明涅槃之常住為涅槃經一部所詮,故經如來性品四曰:「或聞常住二字音聲,若一經耳即生天上,後解脫時乃能證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二種常住 (名數)一百歲至減劫名常。諸菩薩若住百千萬億歲若一劫乃至八萬劫後入滅,是名為常,是即久遠住世名為常,非不變不遷之常也。二常住不壞名常。諸煩惱之惑已滅,則真常之理方顯,真常之理不生不滅不變不壞名為常。見智度論四十三。
常住果 (術語)常住者無生無滅不遷不變之謂,在修曰因,在證曰果,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果也。此有七種。七常住果
常住物 (術語)四種僧物之一。
常住教 (術語)岌法師三教之一。三教
常住藏 (術語)千手陀羅尼持誦者十二藏德之一。持此陀羅尼者得常住之樂也。
常住僧物 (術語)四種僧物
常住心月輪 (術語)在真言之金剛界,觀想吾心為清淨之圓月,是表示本有常住之菩提心也。
常住常住僧物 (術語)四種僧物之一。四種僧物
常坐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頭陀
常坐三昧 (術語)法華四種三昧之一。
常坐常行 (術語)法華四種三昧中之常坐三昧與常行三昧也。
常沒 (術語)常沈沒於生死海之眾生也。南本涅槃經三十六曰:「常沒者。所謂大魚,受大惡業,身重處深,是故常沒。」
常見 (術語)二見之一。
常身 (術語)二佛身之一。二身
常求利 (雜語)又作常瞿利、穰虞梨、蘘虞哩曳。
常念 (術語)時常憶念也。法華普門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常念者,正念也。此正念有事理之二種。事之常念者晝夜二時行住坐臥念觀音之神力而不忘也。理之常念,有四教之異。藏教之常念或觀自他身內外不淨,三十六物之不淨充滿,或從死想至白骨想之九想一一觀之而遠離婬心,或分析色法至極微觀所執男女,本來空以破婬心,皆常念觀音之姿也。通教之常念以諸男女之境界,皆由因緣生,觀為自性空而滅欲情,此大乘通教常念觀音之姿也。別教之常念,初用即空之觀,破凡夫實有之執,次用假有之觀,破著於空相之執,後觀非空非有,離空假之二邊而隨順於中道。此別教常念觀音之姿也。圓教之常念,從男女始,一切之境界本來融通一味而無別體,然又不泯事相,無量之相即一理,一理即無量之相,譬如鏡中浮萬象之影而萬象本空,為一鏡體,即於男女等相而為法界實相,則能執之我身亦為法性,被執之男女,亦為實相,孰為愛著者,孰為被愛著者,能愛所愛,畢竟無相。是一切之相不存而不存自他之隔故愛著之心一齊歇息,此是不斷而自除之妙術也。是圓教中道常念觀音之姿也,蓋如是念則此正念之體,即觀音也,何則?以能念之行者,所念之觀音,其體無隔故也。
常宗 (流派)耆闍法師所立六宗之第五。
常侍看球 (故事)王常侍參睦洲蹤禪師。一日蹤問今日何故入院遲?王云:為看馬打球故來遲。蹤云:人打球耶?馬打球耶?王云:人打球。蹤云:人困耶?王云困。蹤云:馬困耶?王云困。蹤云:露柱困耶?王恤然無對。歸至私第中,夜間忽然省得,明日見蹤云:某甲會得昨日事。蹤云:露柱困耶?王云困。蹤遂許之。見禪林類集一。
常波羅蜜 (術語)四波羅蜜之一也。
常受快樂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九。
常食施 (術語)七種布施之一。布施
常修多羅宗 (流派)涅槃宗之異名也。涅槃經說涅槃常住之義,故名常修多羅,彼宗成於此經,故稱常修多羅宗。如云涅槃宗。
常修梵行願 (術語)四十八願之第三十六。
常途 (術語)通常之規則也。大日經疏三曰:「不同常途習定之功力。」寄歸傳二曰:「持衣說淨,常途軌式。」
常寂 (術語)真體離無滅之相謂之常,絕煩惱之相謂之寂,唯識述記一本曰:「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
常寂光土 (界名)四土之一。
常智 (術語)智絕緣慮,謂之常智。諸法實相,離生滅而為無相,證其無相常境之智為無緣之常智也。四教儀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緣。」
常悲菩薩 (本生)世尊昔為菩薩,曰常悲,見世穢濁,背正向邪,常愁憂悲慟。其時有佛名京法無穢,滅度未久,經法都盡。常悲夢聞其佛說法消除心垢,而入清淨定,即捨妻子入山苦行,自慟哭我不遇佛,不見法僧,何由修佛道?天神下教之,使東行。常悲隨教東行,數日即止。上方有佛飛來其前,菩薩見佛,且喜且悲,稽首曰:願佛垂哀為我說經。佛告之曰:三界皆空,夫有必無,萬物若幻,一生一滅,猶若水泡。且教之東行二萬里逢健陀羅越國法來菩薩使聽度無極之法。見度無極經七。
常啼菩薩 (菩薩)梵名薩陀波倫Ssada%prala%pa,智度論九十六曰:「問何以名薩陀波倫(薩陀,秦言常,波倫名啼),是因緣得名字耶?答有人言其少時喜啼故,名常啼。有人言此菩薩行大悲柔軟故,見眾生在惡世貧苦老病憂苦,為之悲泣。是故眾人號為薩陀波倫。有人言是菩薩求佛道故,憂愁啼哭,七日七夜,是故天龍鬼神號曰常啼。」
常喜悅根大菩薩身 (術語)寶生如來四親近之第四,金剛笑菩薩也。使一切有情諸根得無量之安樂悅意,故名常喜悅根。見金剛頂經一。
常道 (雜語)尋常之道理也。無量壽經下曰:「生死常道轉相嗣立。」
常境 (術語)常智所照之境,離一切生滅之相,故云常境。經云世間相常住即是也。四教儀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緣。」
常樂 (術語)涅槃四德中之二。四德
常樂我淨 (術語)涅槃之功德也。涅槃。又凡夫之四顛倒也。四倒
常德 (術語)四德之一。
常醉天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一尊。
常燈 (物名)又作無盡燈,長明燈。無盡燈
常隨佛學 (術語)普賢十大願之一。普賢
常瞿利童女 (天部)除蟲毒之尊也。常瞿利翻云大體,或作常瞿利毒女,又作常瞿利童子。毒女經謂「此常瞿利,雖現女人,而實非女,善男子,諸佛菩薩智慧神通,能為眾生現種種身,攝化諸毒。」此言其為男性也。童女經言:「我遊香醉山,見一童女,百福相好,莊嚴其身,以鹿皮為衣,以諸毒蛇為瓔珞,將諸毒蛇蟒之類,圍繞前後常為伴而戲。」此明其住於毒蟲之三昧也。成就法曰:「身綠色狀如龍王,具七頭,頂有圓光,應想四臂,右第一手持三股叉,第二手執三五基之孔雀尾,左第一手持黑蛇,第二手無畏。」
堂上 (職位)堂頭之異名。禪林方丈之住持也。
堂主 (職位)謂禪林延壽堂之主也。水陸堂主,羅漢堂主等各守一堂者雖亦稱堂主,但特指延壽堂主。總即別名也。
堂司 (雜名)禪林維那寮之別號。維那司僧堂之事,故其居所謂之堂司,又呼其人為堂司。
堂達 (職位)七僧之一。法會之式,於場傳達願文等之僧也。
常塔 (雜語)殿堂與塔廟。
堂頭 (職位)禪林之稱,方丈之異名,住持人之居處也。因而住持云堂頭和尚。
堂頭和尚 (職位)堂頭
堂[貝*親] (術語)施僧堂之僧之施物也。
第一句 (術語)稱阿字。大日經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義釋十四曰:「猶如世間地居天中帝釋為第一,諸世仙聖中梵天為第一,諸聖智中佛為第一,此阿字門於一切真言門中最為第一也。由此一字成無量功德故無上也。」
第一義 (術語)以名究竟之真理,是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義,聖智之自覺也。大乘義章一曰:「第一是其顯勝之目,所以名義。」中論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過,故稱第一。深有所以,目之為義。」勝鬘寶窟上末曰:「理極莫過,名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為義。」法華義疏四曰:「第一義者,一實之道,理極無過為第一。深有所以,稱為義也。」注維摩經一曰:「肇曰:第一義,謂諸法一相義也。」楞伽經二曰:「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覺境界。」碧巖第一則曰:「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第一乘 (術語)大乘之異名。唐華嚴經五十一曰:「過二乘名為大乘,第一乘,勝乘,最勝乘,上乘,無上乘,利益一切眾生乘。」
第一空行 (術語)空三業之惡之行法謂之空行,空行有大小乘之勝劣,大乘之空行謂之第一。涅槃經一曰:「為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第一空法 (術語)第一義空之妙理也。第一義空
第一寂滅 (術語)實相之妙理,是為第一義,故云第一,離一切言辭之相,故云寂滅。即涅槃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相,其實為佛乘。」
第一結集 (故事)謂王舍城之五百結集也。結集
第一時教 (術語)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二。三教
第一義天 (術語)譬第一義空之妙理為天,四天中之義天是也。涅槃經二十二曰:「義天者,十住菩薩摩訶薩等。以何義故?十住菩薩名為義天,以能善解諸法義故。云何為義?見一切法是空故。」法華玄義四曰:「第一義天天然之理。」涅槃經十八曰:「第一義天,謂諸佛菩薩,常不變易。以常住故,不生不死不老不病。」
第一義空 (術語)對於小乘之涅槃而云大乘至極之涅槃為第一義空。小乘之涅槃者偏真但空也,大乘之涅槃者空亦空,為中道實相之空,故名第一義。三藏法數四十六曰:「諸法中最第一法名為涅槃,涅槃之法空無有相,是為第一義空。」涅槃經二十七曰:「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度論三十一曰:「能使諸法實相空,名為第一義空。」觀佛三昧經曰:「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又】小乘之涅槃亦名第一義空。雜阿含經十三曰:「我今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
第一義智 (術語)於金剛喻定斷盡一切煩惱之究竟佛智也。勝鬘經曰:「金剛喻者第一義智。(中略)若壞一切煩惱藏究竟智,是名第一義智。」
第一義樂 (術語)涅槃之妙樂也。起信論曰:「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第一義諦 (術語)二諦之一。對於世俗諦之稱,又云真諦、聖諦、勝義諦、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總以名深妙之真理,諦者真實之道理也。此道理為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義,真實故云真,為聖者所見,故云聖,為殊勝之妙義,故云勝義。大乘義章一曰:「第一義者,亦名真諦。第一是其顯勝之目,所以名義。真者,是其絕妄之稱。世與第一審實不謬,故通名諦。(中略)彼世諦若對第一,應名第二。若對真諦,應名妄諦。第一義諦若對世諦,應名出世。若對俗諦,應名非俗。若對等諦,應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對。是故事法,旦名世諦俗諦等諦。理法,旦名第一義諦乃至真諦。」
第一義觀 (術語)台宗三觀中,中觀之異名也。此名出菩薩瓔珞經。是為觀道之最上至極,故名第一義。止觀三曰:「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昭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觀。」
第一牢強精進 (雜語)傳心法要下:「問何者是精進?師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強精進。纔起心向外求者,名為歌利王愛遊獵去。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
第一義悉檀 (術語)四悉檀之一。說一實中道之理,使眾生斷惑證理,佛之善巧也。
第一義法勝經 (經名)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譯,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之異譯。
第一第二第三法忍 (術語)得三法忍願
第二月 (譬喻)翳眼之人見第二月,以譬物之似有非有。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麤緣影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新譯仁王經中曰:「不定相待,有無異一,如第二月。」楞嚴經二曰:「此見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第二果 (術語)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謂一來果也。
第二禪 (術語)色界四禪天中之第二禪天,新譯名第二靜慮。劫末之大水災,限於此天。
第二壇 (術語)對於大曼荼羅稱護摩壇或灌頂壇為第二壇。大疏八曰:「阿闍梨作第二曼荼羅,與中曼荼羅相對,去大曼荼羅二肘。第二是次小之義,即是相待言之也。」
第二時教 (術語)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二也。三教
第二結集 (故事)結集
第二能變 (術語)末那識之異名。分八識為三種,第八阿賴耶識為初能變,第七末那識為第二能變,餘之六識為第三能變,心識對於所變之境而謂之能變。唯識論四曰:「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
第二七日說 (術語)華嚴經之說時,華嚴宗依十地論定為佛成道後第二七日之說,天台宗依法華經判為三七日間之說。華嚴經
第七仙 (雜名)釋迦如來之別號。釋迦為過去七佛之第七,具長生不死之德,故云第七仙。唐譯華嚴經十二曰:「如來於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一成,或名圓滿月,或名師子吼,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毘盧舍那,或名瞿曇氏,或名大沙門,或名最勝,或名導師。」增一阿含序品曰:「自歸能仁第七仙,演說賢聖無上軌。」
第七情 (術語)舊譯之根,新譯云情,有眼等之六名為六情,無有第七情,因此喻無法為第七情,第十三入,第十九界等。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第七情,如第十三入,如第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第八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異名。大乘所說八識中自末數本居於第八為諸識之根本。
第八外海 (界名)九山八海中之第八海也,以須彌山為中心,有七海七山,故云七內海七寶山。第七寶山之外,為第八外海,閻浮提等四洲,在此中。第九鐵圍山圍繞此外海。
第十八願 (名數)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四十八願中此名王本願,眾生念佛得往生於淨土者唯依此願,因此名為念佛往生之願。教行信證三本曰:「斯心即是出於念佛往生之願,斯願名選擇本願,亦名本願三心之願,復名至心信樂之願,亦可名往相信心之願也。」
第十六王子 (名數)三千塵點劫之昔,大通智勝佛所有十六王子出家修大乘行,今盡成佛,於十方國土說法度生,其第十六王子即今釋迦如來是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中略)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三分 (術語)諸心心所四分中自證分為第三分。【又】就於佛壽而言。佛出於人壽百歲時,以佛之果報,勝於世人,壽命可至百二十歲,為滅後之弟子分其福分捨第三分即後之四十歲,故八十歲而入滅也。大集月藏經第十法滅盡品曰:「我今為眾生,棄捨身壽命。為增三精氣,悲愍眾生故,捨壽第三分,令我法海滿,洗浴諸天人。」
第三地 (術語)分見諦已上菩薩之階位為十地,此中歷二大阿僧祇劫,其第三地稱為發光地。
第三果 (術語)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還果也。悉斷欲界之煩惱,不再還來於欲界者。
第三禪 (界名)色界四禪天中之第三禪天也。此中有三天,謂之少淨、無量淨、遍淨。
第三時教 (術語)法相宗所立三教之第三也。三教
第三結集 (故事)結集
第三焰天 (界名)焰為梵語,又云夜摩,欲界中第三重之天處也。
第三能變 (術語)眼等六識之異名。識者變現境故謂之為能變。唯識論謂其能變之識有八種,此分三段,第八阿賴耶識為初能變第七末那識為第二能變,第六意識乃至第一眼識合為第三能變,解釋詳之。眼等之六識其性類相大,故合之。唯識論五曰:「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云云明之。
第五十 (雜語)謂人聞法華一偈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隨喜功德品曰:「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喜為他說。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如有大施主,供給無量眾。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見彼衰老相,髮白而面皺。齒疏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應當教,令得於道果。即為方便說,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燄。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諸人聞是法,皆得阿羅漢。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脫。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第五大 (術語)一切色法之上但有地水火風之四大更無第五大,故如龜毛兔角之無法謂為第五大,與言第六陰第七情同。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第五大,如第六陰,(中略)如第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第六天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於第六,因而謂為第六天。是欲界之頂上也。
第六天魔王 (天名)此他化自在天王,常為佛道障礙,故云魔王,四魔中之天魔也,佛將成道,來為妨害,遂為佛所調伏,即此魔王也。三藏法數十七曰:「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勝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為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
第六陰 (術語)五陰之外無第六陰,因而譬有名無實者為第六陰,如言第十三入第十九界。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第六陰,如第七情。」
第六識 (術語)第六意識也。
第六意識 (術語)就唯識論所立八識從眼識數之意識位於第六,故謂為第六識,亦云第六意識。
第四禪 (術語)色界四禪天之第四,最高處也。新譯經論中謂之第四靜慮。第四靜慮
第四結集 (故事)結集
第四靜慮 (術語)舊譯曰第四禪。新譯曰第四靜慮。色界四地中第四地之名。此有九天,其第三廣果天中有大自在天宮。此第四靜慮以上無依三災而成壞者。
梨耶 (雜語)A^rya,阿梨耶之略。譯曰聖者。玄應音義十六曰:「梨耶,此云出者。謂出苦也。義譯為聖者。」又第八識之名,新稱阿賴耶,舊稱阿梨耶,略云梨耶。
梨師達多富那羅 (人名)梨師達多,此云仙授,或翻仙施,又云仙餘。謂從仙人邊求得子故也。富那羅,又名富蘭那,此翻故舊,或云宿舊。是仙授之兄。此兄弟二人,是波斯匿王大臣,於拘薩羅國,錢財巨富,無與等者,而能於佛及四部眾等共受用,不計我所。雜阿含經曰:「富蘭羅耑修梵行,離欲清淨,不著香華,遠諸凡鄙,持戒為勝。梨師達不耑精梵行。然其智足達四聖諦,智慧為勝。後時二俱命終。佛記二人,一持戒勝,一智慧勝,二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於後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來世間,盡苦邊際。」具德經曰:「而於信心中能具大智慧,仙授烏波薩哥是。於信心中能持梵行,布囉拏烏波薩哥是。」烏波薩哥即優婆塞,布囉拏即富那羅。
捺地 (雜語)又作那智、難地。同於那提。那提
捺地迦葉波 (人名)同於那提迦葉。
捺落迦 (界名)Naraka,又作Na%raka,即地獄與地獄罪人之梵名也。但諸師多以捺落迦,那落迦混而為一,慈恩分別之而以捺落迦為受苦之處,那羅迦為受苦之人,玄應音義七曰:「梵言泥黎耶,或言泥囉夜,或言那落迦。此云不可樂,亦云非行。謂非法行處也。或在山間,或大海邊,非止地下,言地獄者,一義翻也。」同十曰:「泥犁,或言泥犁耶,亦言泥犁迦,此云無可樂。」同二十三曰:「那羅訶,亦云泥囉夜。此譯有四義:一不可樂,二不可救濟,三闇冥,四地獄。經中言地獄者一義也。」婆沙論一百七十二曰:「有說:捺落,名人。迦,名為惡。惡人生彼處,故名捺落迦。有說:落迦,名可樂。捺,是不義。彼處不可樂,故名捺落迦。」唯識述記五末曰:「捺落迦者,此云苦器,受罪處也。那落迦者,受彼苦者,故二別也。」地獄
啟白 (雜語)同表白。以事趣告白佛菩薩也。
啟白日 (雜語)初為啟白之日,即法會之初日。亦云開白。
眷屬 (術語)梵語雜名曰:「眷屬,梵語跛[何-可+爾]縛羅。眷屬二字見史記。史記樊噲傳曰:「大臣誅諸呂,呂須婘(註音眷)屬。」釋迦大日各有內大二眷屬。釋迦之二眷屬者,智度論三十三曰:「如釋迦文佛,未出家時,車匿給使,優陀耶戲笑,瞿毘耶耶輸陀等諸婇女為內眷屬。出家六年苦行時,五人給侍。得道時,彌喜羅陀,須那剎多羅,阿難,密跡力士等,是名內眷屬。大眷屬者,舍利弗、目揵連、(中略)及彌勒、文殊師利、[風@(軷-車)]陀婆羅、諸阿毘跋致,一生補處菩薩等。」大日之二眷屬者,大日經疏一曰:「般若釋論(智度論)生身佛成道時,阿難密跡力士等,是為內眷屬。舍利弗目連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諸阿毘跋致,一生補處菩薩等,是名大眷屬。今謂佛加持身亦復如是。諸執金剛各持如來密印名內眷屬,諸大菩薩大悲方便普門,攝受無量眾生,輔佐法王行如來事名大眷屬。」取之於胎藏界曼荼羅,則第一重之上方遍智院為法身之德,右方觀音院為解脫之德,左方金剛手院為般若之德,此為大日伊字三點之內眷屬。又第二重之上方文殊院,右方地藏院,左方除蓋障院,下方虛空藏院之諸菩薩為大眷屬。見大日經疏六。
眷屬妙 (術語)天台所立法華跡門十妙之第九。受如來之法者,助如來之化者,總為如來之眷屬。分別之有五種:一理性眷屬,眾生與佛,本來一如,理性平等,自然相關。是不關於結緣,雖不結緣,皆是子也。二業生眷屬,由往昔聞法之善業,今生於佛世受道得度者。於大通佛所結緣,爾來至今日為受化之眾生是也。三願生眷屬,嘗起生於此佛出世之誓願,由此宿願而今或為親,或為怨,見佛聞法者。四神通眷屬,先世既值佛而發真見諦,而生猶未盡,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聞佛之出世以通力來生此界,或為親,或為怨,以輔佛之行化,自斷餘殘之惑者。五應生眷屬,既斷無明之惑,得法身之本,能起應入於生死,導引眾生,使向於佛道者,如摩耶是千佛之母,羅[目*侯]羅是千佛之子,諸聲聞悉內秘外現,皆是法身之菩薩應緣而生者,故云應生。玄義六下曰:「譬如父母遺體,攬此成身得為天性。性親愛,故名眷。更相臣順,故名屬。行者亦然。受戒之時說此戒法授於前人,前人聽聞即得發戒,師弟所由生也。禪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發定,是為我師。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說諸法門轉入人心,由法成親,親故則信,信故則順,是名眷屬也。」
眷屬般若 (術語)五種般若之一。無相之真智為觀照般若,是般若之自性也。助發此般若,又自此般若流出之戒定慧等諸法,總云眷屬般若。見金剛經纂要刊定記二,三藏法數二十。
眷屬長壽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第十五。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命無限量,除其本願脩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日本望西樓大經鈔題為眷屬長壽願。
悉他薜羅 (術語)Sthavira,譯曰住位。受戒後經十歲離師獨住之位也。寄歸傳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圓已去,名鐸曷羅(譯為小師),滿十夏名悉他薜[打-丁+羅](譯為住位),得離依止而住,又得為鄔婆馱耶。」
悉他陛[打-丁+羅]尼迦耶 (流派)Sthaviranikaya,譯曰上座部。見開宗記一。
悉地 (術語)譯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別,通於世出世之法,三密相應,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語謂之悉地,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應之因行,以漢語謂之成就。大日經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業成就。」大日經供養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經義釋五曰:「當得成就一切悉地。」
五種悉地 (名數)息災、增益、敬愛、鉤召、降伏之五法也。見辨惑指南四。
四種悉地 (名數)四種檀法
悉地宮 (術語)成就真言妙果,即悉地之國土宮殿也。有三品。大日經疏三曰:「此中言悉地宮有上中下,上謂密嚴佛國,出過三界非二乘所見聞。中謂十方淨嚴。下謂諸天修羅宮等。」
悉地果 (術語)稱證菩提之[874A](暗)字。義釋十三曰:「住於最上一切法句而得成就,故名暗字悉地之果也。」
悉地持明仙 (人名)依咒術得外法悉地之仙人也。大日經疏六曰:「悉地持明仙者,皆是專依咒術得悉地人。」
悉地羅窣都 (術語)Siddhirastu,悉曇章之題名也。寄歸傳四曰:「創學悉談章,亦名悉地羅窣睹,斯乃小學標章之稱,但以成就吉祥為目。」
悉多頞他 (人名)太子名。悉達多。梵Siddha%rtha。
悉伽羅 (動物)S/r!ga%la,譯曰野干。見玄應音義二十四。
悉怛多般怛羅 (術語)譯曰白傘蓋,大佛頂咒之名也。楞嚴經七曰:「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秘密伽陀。」同長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羅,云白傘蓋,即指藏心。不與妄染相應,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蓋。」梵Sita%tapatra。
悉皆金色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悉恥羅末底 (人名)Sthiramati,譯曰安慧,成唯識十大論師之一。見唯識述記一本。
悉替那 (雜語)譯曰上座。出於名義集一。
悉達 (人名)悉多太子之名。悉達多
悉達多 (人名)Siddha%rtha,又作悉達、悉多、悉陀、悉多頞他,正音薩婆曷剌他悉陀Sarva%rthas/iddha,譯曰一切義成。釋迦佛為淨飯王太子時之名也。修行本起經上曰:「悉達,漢言財吉。」本行集經二十四曰:「悉達,隋言成利,太子名也。」智度論二曰:「父母名字悉達多,秦言成利。得道時知一切諸法,是名為佛。」西域記七曰:「薩婆曷剌他悉陀,唐言一切義成。舊曰悉達多,訛略也。」慧苑音義下曰:「悉達,具云薩縛頞他悉地。地字應平聲呼。言薩縛者,此云一切也。頞他,事也。悉地,成也。言其於一切所應作事皆已成就也。」梵網述記上曰:「悉達者,梵音具。名悉多頞他。悉多,此云成。是成就義。西方人言,誦經純熟,名為悉多。頞他,此云辦,即是事究竟義。」
悉曇 (術語)Siddham,又作悉談。譯曰成就。玄應音義二曰:「悉曇,此云成就。」梵語本係梵天所製,故名悉曇。悉曇章
悉曇章 (術語)列次梵字之元始及其生字,為兒童最初之科本,是名悉曇章。悉曇者,別指摩多(母韻)體文(子韻)之四十七言。涅槃經所謂半字者是也。又總稱他之生字十八章。本之而成就十八章之文字及名句等,故名悉曇,又為小學之標稱而題嘉名也。演密鈔六曰:「梵語悉曇,此云成就。準聲明中即是男聲,八轉聲中屬於業聲。業謂造作,以此為本而能成辦諸章文字及名句等故云成就。」寄歸傳四曰:「一則創學悉談章,亦名悉地羅窣睹Siddhirastu,斯乃小學標章之稱,但以成就吉祥為目。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轉成一十八章。」法華遊意上梵竺曰:「依天本前皆無題,但云悉曇,此云吉祥,亦名成就。」玄應音義二曰:「案西域悉曇章,本是波羅賀磨天所作。自古迄今更無異書,但點畫之間微有不同耳。悉曇此云成就,論中悉檀者亦悉曇也,以隨別義轉音名為悉檀。」
悉曇字數 (雜語)經論所說有種種,悉曇字記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與體文之三十五聲也。     摩多十二音 [8740]阿[8741]阿(長)[8742]伊[8743]伊(長)[8744]歐[8745]歐(長)[8746]藹[8747]藹[8748]奧[8749]奧(長)[874A]暗[874B]痾     體文三十五聲 [8750]迦[8751]佉[8752]伽[8753]伽[8754]哦[8755]者[8756]車[8757]社[8758]社[8759]若[875A]吒[875B]他[875C]荼[875D]荼[875E]拏[875F]多[8760]他[8761]陀[8762]陀[8763]那[8764]波[8765]頗[8766]婆[8767]婆[8768]磨[8769]也[876A]囉[876B]羅[876C]縛[876D]奢[876E]沙[876F]娑[8770]訶[8771]濫[8772]叉(乞灑)。西域記二曰:「詳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則,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隨事轉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廣。」大莊嚴經示書品說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終。十二摩多與三十四體文也,僅除三十五字中屬於遍口聲之濫字耳。然金剛頂經字母品說五十字,始於阿,終於乞灑,此初列十六摩多,後列三十四體文(如莊嚴經除濫字)。十六摩多者,第六音之下列里,哩,[口*呂],嚧,[874C][874D][874E][874F]後列[8746](噎)[8747](愛)等六摩多也。依之而總為五十字。又文殊問經字母品說五十字,始於阿,終於乞灑,全同金剛頂經,但別摩多之文字為呂,[口*呂],力,嚧。又涅槃經文字品說五十字。初列十二摩多,次列三十四體文(除濫字),迦為始,荼為後,次有別摩多四(魯流盧樓)字。又大日經具緣品說四十二字。初說摩多之阿字一字,次說迦等之體文二十字,次說野等遍口聲之體文八字,次說仰等之體文五字。總有四十二字。又同字輪品說五十字。初說摩多之伊等十二字,後說仰等五字,是不依音聲之次第,而依於義理之次第也。又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四十二字,般若經四念處品亦說四十二字(與華嚴之字門大異),大集經海慧菩薩品說二十八字(自阿至婆),寄歸傳有四十九言。依字記之說,故是如金剛頂經等於第六音之下取別摩多四音而最後[874A](暗)[874B](痾)之二字稱為界畔字而省之,因之而為十四音。即於摩多之十四加體文三十五。
初中後三分 (術語)凡字輪大別為三,初以阿字(四十二字門),五阿字(五十字門)為第一分,次以迦乃至婆之二十字為第二分,次有也乃至訶之八字,是為涅槃聲,同於字傍之二點,是為第三分。已上皆為男聲,智慧字也。次有伊等八字(四十二字門),伊等十二字(五十字門加嚕留盧呂之四字)即成就三昧,是為女聲,三昧之聲也,即同於字上之點畫「‧」次有仰等之五字,是為大空聲,同於上頭之點。此五字者,遍於定慧也。即見也等字則是涅槃,除之義也,見伊等字即顯三昧,若見仰等字即大空之點,大空者,離一切諸相即是成佛之義也。見大日經疏十四。
根本十四音 (雜語)佛本行集經十一曰:「梵天所說之書。」註曰:「今婆羅門書正十四音是。」涅槃經八曰:「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說字根本?佛言善男子!說初半字以為根本。(中略)所言字者其義云何?善男子!有十四音名為字義。(中略)此十四音名曰字本。」而次下經文雖就摩多及體文之五十字詳說字義,然不指此十四之根本字者何耶?因而諸師異解多端。如悉曇藏二列十類之異解。其中秀法師之解云:「悉曇十二字合長短二聲為一音,合有六音。次從迦以去有二十五字為一音,合為五音。足前合為十一也。次從耶已去九字,三字為一音,合有三音。足前合為十四音也。不取魯流四字為音。明此四字直是利前音非是音也。」又悉曇三密鈔之六說中,第六說信範之說與之同。
四種相承 (名數)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時,摩醯首羅(又云商羯羅天,初禪之梵天也)與毘被劍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藍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說四韋陀。後面所說為阿闥婆陀Atharvaveda。即聲明也。後人更造六論以釋四韋陀,其一名毘伽羅論,釋後面所說之阿闥婆陀,而辨聲明之法。婆藍摩又云造書天。有三兄弟,造三行之書,梵王造左行之梵書,伽婁仙人造右行之伽書,季弟倉頡作下行之篆書。所云梵王之所說者,根本四十七言。字記所謂南天相承摩醯首羅文字是也。二龍宮相承,又云中天相承。釋尊滅後七百年中龍樹入海探得大乘所傳字記。所謂中天兼以龍宮文字是也。三釋迦相承,前引諸經中,除大日經金剛頂經外之經說是也。四大日相承,即大日經金剛頂經所說,金剛薩埵之結集者是也。見悉曇藏一。
四重秘釋 (術語)密教就此悉曇為四重之秘釋。真言
五天音與漢土二音 (雜語)以漢音吳音之二音評五天之音,則中天之音,多用漢音,少用吳音。南天之音,多用吳音,少用漢音。此中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一行,慈恩,惠果等用中天之音。智廣,寶月等用南天之音。詳見悉曇藏一,悉曇三密鈔上。
悉曇藏 (書名)日本安然撰,有八卷,故稱為八卷藏。梵悉曇俱舍Siddhakos!a。
悉曇四書 (名數)一、悉曇字記。二、悉曇十二例。三、法華梵釋。四、真言句義鈔也。
悉曇字記 (書名)一卷,唐智廣,記南天竺般若菩提所傳之悉曇者。
悉曇十二韻 (術語)四十七字中之十二摩多也。
悉曇十二章 (術語)摩多之十二音也。西域記二曰:「開蒙誘進,先遵十二章。七歲後,漸授五明大論。」
悉曇十八章 (術語)以摩多體文四十七言(又四十九言),為本而生之文字有十八章,載於悉曇字記。寄歸傳四曰:「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轉成一十八章。總有一萬餘字,合三百餘頌。」
悉曇五十字門 (術語)悉曇章
悉曇四十二字門 (術語)悉曇章
悉檀 (術語)Siddha%nta,又作悉談。智度論說四悉曇,悉曇者同於悉談。悉檀,成就之義也。然古師或譯曰宗或譯曰理,又有譯為成者。獨南岳以悉為漢語,檀為梵語,施之義。四悉檀
貧女 (雜語)貧窮之女人也。
貧女寶藏 (譬喻)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貧女之有寶藏也。涅槃經七曰:「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善男子!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語貧女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穢。女即答言:我不能也,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後當速為汝作。(中略)是人即於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女人見已,心生歡喜,生奇特想,宗仰是人。」同三十四曰:「我又說眾生佛性,猶如貧女宅中寶藏,力士額上金剛寶珠,轉輪聖王甘露之泉。」
貧女獻瀋澱作辟支佛 (故事)智度論八曰:「佛入婆羅門城乞食,婆羅門城,王立制限,若施食於佛,輸五百金錢,佛到其國,皆閉門不應。佛空缽而出。時一家有一老母,持破瓦器盛臭瀋澱出門棄之,見佛世尊空缽而來,見佛相好,思如此神人,應食天廚。今降身行乞,必慈愍一切故。白佛欲設供而不能得,今此弊食佛須者取之。佛知其心,信敬清淨,伸手持缽受其施食。因記是老女施食於佛故,十五劫中於天上人間受福快樂,後得男子身出家學道,作辟支佛。」萬善同歸集六曰:「貧女獻瀋澱而位登支佛,童子進士[麵-面+少]而福受輪王。」
貧女一燈 (故事)阿闍世王授決經曰:「阿闍世王,請佛飯食已,佛還祇洹。王與祇婆議曰:今日請佛,佛飯已,更復有所宜。祇婆曰:惟多燃燈。於是王乃敕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宮門至祇洹精舍。時有貧窮老母常有至心欲供養佛,而無資財。見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兩錢,因至麻油家買膏。膏主曰:母大貧窮,乞得兩錢,何不買食以自繼,而用此膏為?母曰:我聞佛世難值,百劫一遇,我幸逢佛世而無供養,今日見王作大功德,巍巍無量,我意激起。雖實貧窮而欲燃一燈為後世根本者。於是膏主知其至意,與兩錢膏應得二合,特增三合,凡得五合。母則往至佛前燃之,心計此膏不足半夕乃自誓言:若我後世得道如佛,膏當通夕光明不消,作禮而去。王所燃之燈,或滅或盡。雖有人侍,恒不周匝。老母所燃一燈,光明特朗,殊勝於諸燈,通夕不滅,膏又不盡。佛告目連天今已曉,可滅諸燈,目連承教,以次滅諸燈,燈皆已滅,唯此母一燈三滅亦不滅,便舉袈裟扇之,燈光益明,乃以威神引隨藍風吹燈,老母之燈實為熾盛。乃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悉見其光,佛告目連止:止,此當來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毀滅,此母卻後三十劫當得作佛曰須彌燈光如來。」賢愚經貧女難陀品,稱難陀為貧女之名,所記略同。
貧女施[疊*毛]衣生天 (傳說)雜寶藏經四曰:「須達長者,欲供養三寶勸化乞索於一切人民,時有一貧女,辛苦求價唯得一[疊*毛],以覆身體。見須達乞,即施與,須達得已,奇其所能,便以錢財穀帛衣食,恣意所欲供給。貧女壽盡命終,生於天上。後來至佛邊,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果。」賢愚經五貧人夫婦[疊*毛]施得現報緣品曰:「過去久遠毘婆尸佛時,有一貧女,名檀膩伽,因比丘勸化勸其夫,唯施一[疊*毛],由此功德,檀膩伽九十一劫所生之處與白[疊*毛]身俱生,今世生於長者家名叔離,遂出家得阿羅漢果。」
貧女施兩錢成后 (傳說)雜寶藏經五曰:「有貧女見長者於耆闍崛山中供養眾僧,生隨喜念,曾於糞中拾得兩錢供養僧眾,爾時上座維那代咒願,且留半分食與彼女,女得食大喜,還眠臥樹下,時國王夫人亡,王令國內占相福德之女,占師將此女到宮,王喜,立為夫人。於是王夫人欲報前恩,車載飲食珍寶至彼山,供養僧眾。上座不起,使維那咒願,諸年少比丘疑之。上座言:我佛法中不貴珍寶,唯貴善心,夫人先施兩錢時,善心極勝,後施珍寶,吾我貢高,以是我不與咒願。」
貧女施米汁生天 (傳說)諸經要集六曰:「有貧女施臭米汁於迦葉尊者得生天之報。」
貧陀婆那 (寺名)寺名。譯曰叢林。見阿育王經七。梵Pin!d!avana。
貧道 (術語)又云乏道。梵語沙門那(略云沙門)之古譯也。修正道而斷生死貧乏之義也。涅槃經曰:「沙門名乏,那名道,斷一切乏,斷一切道(邪道),以是義故,名沙門那。」百論疏曰:「沙門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斷貧乏也。」【又】貧道者,乏聖道之義,是沙門自謙之稱。世說曰:「支道林嘗養數馬曰:貧道愛其神駿。」石林燕語曰:「晉宋間佛教初行,未有僧稱,通曰道人,自稱則曰貧道。」善見論十五曰:「若有賣衣缽人,比丘喚來,示金錢語賣衣缽人言:貧道須此衣缽,有此金錢,居士自知。」行事鈔下三曰:「五分還寺去時。(中略)至請門首告云:檀越好施如法,貧道何德堪之?」業疏三下曰:「沙門者,或云乏道貧道以譯之,皆謙虛自收不伐德也。今譯為息惡者取其意也。」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三曰:「貧道亦云乏道,皆謙收之稱。」梁僧傳十三(法獻傳)曰:「中興僧鐘於乾和殿見帝(齊武帝),帝問鐘所宜。鐘答:貧道比苦氣,帝嫌之。乃問尚書王儉:先輩沙門與帝王共語何所稱?正殿坐不?儉答:漢魏佛法未興,不見其記傳。自偽國稍盛,皆稱貧道,亦預坐。」僧史略下曰:「若此方對王者,漢魏兩晉或稱名,或曰我,或曰貧道。故法曠上書於晉簡文,稱貧道,支遁上書乞歸剡亦稱貧道,道安諫苻堅自稱貧道,呼堅為檀越,于時未為定戒。」案貧道之稱,今屬之道士矣。
貧窮海 (譬喻)貧窮之苦難深廣,譬之為海。智度論二十二曰:「施為堅牢船,能度貧窮海。」
貧窮福田 (術語)優婆塞戒經所說三福田之一。貧窮之人來乞時施給之,雖不求報,亦自然獲福,是名貧窮福田。
貧窮老公經 (經名)一卷,劉宋慧簡譯。有老公年百二十,而甚貧窮,欲來見佛,釋梵斷絕之。佛使阿難喚之來,說其往因,出家證果。
(術語)梵語囉哦Ba%ga,染著五欲之境而不離也。例如貪愛貪欲等。唯識論六曰:「云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俱舍論十六曰:「於他財物惡欲為貪。」瑜伽倫記七上曰:「貪之與愛,名別體同。」大乘義章二曰:「愛染名貪。」同五本曰:「於外五欲染愛名貪。」
貪水 (雜語)貪愛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長惡法如水。楞嚴經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貪見 (術語)十種見之一。貪著於自心順情之境生種種之妄見者。
貪毒 (術語)三毒之一。貪欲之煩惱,毒害有情之身心者。
貪使 (術語)十使之一。貪欲之煩惱,驅使有情之身心者。
貪染 (術語)貪著五欲之境染著也。
貪狼 (譬喻)言貪欲之深如狼也。無量壽經下曰:「貪狼於財色。」同義寂疏曰:「狼性多貪故,多貪者謂之狼,如狐性疑謂之狐疑。」
貪病 (術語)三病之一。貪愛之心,病惱有情之身心者。見涅槃經三十九。
貪恚痴 (術語)同於貪瞋痴。又云婬怒痴,即三毒之煩惱也。
貪欲 (術語)引取順情之塵境而無厭,謂之貪欲,即貪愛世間之色欲財寶等而無厭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引取心無厭足為貪欲。」法華經譬喻品曰:「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
貪欲使 (術語)十使之一。貪欲之煩惱,驅役有情之身心使流轉於三界者。
貪欲蓋 (術語)五蓋之一。貪欲之煩惱,蓋覆有情之心識而不使善法發生者。
貪欲尸利 (術語)三毒尸利之一。三毒
貪欲即是道 (術語)台宗所立性惡之法門也,貪欲之事雖惡,而具法性之實理,故習於貪欲者,可就貪欲而觀法性也。又謂之婬欲即是道。
貪欲瞋恚愚痴 (術語)即三毒之煩惱也。
貪習 (術語)貪欲之為習性者。楞嚴經八曰:「貪習交計,發於相吸。」
貪惜 (術語)貪惜財物無施與之心也。無量壽經下曰:「有無相通,無得貪惜。」
貪結 (術語)五結之一。貪欲之煩惱,使人繫縛於三界之生死而不得出離者。
貪著 (術語)多求而無厭足為貪,貪心固著而不離云著。法華經序品曰:「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寶積經七十八堅牢比丘壁上偈曰:「邪念生貪著,貪著生煩惱。」遺教經曰:「若有智慧則無貪著。」
貪愛 (術語)於五欲之境貪著愛著而不能離者。貪與愛異名同體也。勝天王般若經一曰:「眾生長夜流轉六道苦輪不息,皆由貪愛。」法華經方便品曰:「深著五欲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楞伽經三曰:「殺無明父,害貪愛母。」
貪煩惱 (術語)六大煩惱之一。貪欲之情惱亂有情之身心者。
貪瞋 (術語)三毒中之二毒,貪欲與瞋恚也。釋門歸敬儀中曰:「貪瞋一發,業構三塗。」
貪瞋二河譬喻 (譬喻)二河白道之喻也。二河白道
貪瞋痴 (術語)貪欲與瞋恚愚痴三種之煩惱也,此三有荼毒人最劇,故稱三毒。涅槃經二十九曰:「毒中之毒,不過三毒。」釋門歸敬儀中曰:「下凡煩惱,微細難知,麤而易見,勿過三毒,自毒毒他,深可厭患。」
貪縛 (術語)三縛之一。貪欲之煩惱,縛有情之身心不使出離者。見華嚴孔目章。
貪濁 (術語)貪欲之煩惱,濁亂有情之身心者。隨願往生經曰:「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
鳥跡 (譬喻)空中之鳥跡,以譬物之無實體也。涅槃經二曰:「譬如鳥跡,空中現者,無有是處。有能修習無我想者,而有諸見者,亦無是處。」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空中鳥跡,妒石女兒。」
鳥翅 (故事)四分戒本疏二上曰:「律中龍珠鳥翅,一去不還。」行宗記二上曰:「鳥翅者,昔有比丘住林間,正患夜半眾鳥悲鳴。佛教乞鳥兩翅,即飛出林不復還矣。」
鳥道 (術語)禪道至難,險如鳥道,鳥道者地名也,又至道寥廓,如空中鳥跡也,洞山錄曰:「我有三路接人,鳥道玄路展手。」玄中銘序曰:「寄鳥道而寥空,以玄路而該括,然雖空體寂然,不乖群動。」同銘曰:「舉足下足,鳥道無殊,坐臥經行,莫非玄路。」祖庭事苑四曰:「鳥道猶虛空也。」南中入志曰:「鳥道四百里,以其險絕獸尚無蹊,特上有飛鳥之道。」李白詩曰:「西當太白有鳥道。」
鳥窠禪師 (人名)名道林,唐杭州人,九歲出家,二十一歲於荊州果願寺受戒。至京師謁徑山道欽禪師而契悟心要。後南歸,見秦望山有長松,枝葉繁茂,盤屈如蓋,遂棲止其上。故時人謂之鳥窠禪師。有鵲巢於側,人又曰鵲巢和尚。元和年中,白居易出知杭州。聞師之道,見師棲止巢上,乃問曰:師住處甚險?師曰:太守危險尤甚。曰:弟子位鎮山河,何險之有?師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耶。曰:佛法大意如何?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師曰:三歲童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居易頷歎,數從問道,穆宗長慶四年二月十日跏趺而化,敕謚圓修禪師。見傳燈錄四,稽古略三。
鳥鼠僧 (譬喻)鳥鼠者蝙蝠之異名,以譬破戒之比丘。佛藏經上曰:「譬如蝙蝠,欲捕鳥時則入穴為鼠,欲捕鼠時則飛空為鳥,而實無有鼠鳥之用。其身臭穢,俱樂闇冥。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復如是。既不入於布薩自恣,亦復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又】如鼠唧唧聲,鳥空空聲,謂無意味之語也。止觀八曰:「鼠唧鳥空。」
兜牟盧 (天名)天名。慧琳音義十二曰:「兜牟盧,梵語天名也。此即四姊妹女天之兄也。並是欲界中諸天眷屬。」梵Tumbura。
兜沙經 (經名)一卷,後漢支婁迦讖譯。玄應音義八曰:「兜沙經,此譯云行業經。」華嚴經如來名號品之少分及光明覺品之少分也。兜沙之梵語未詳。
兜沙羅 (雜語)Tus!a%ra,又作都沙羅,譯曰霜。華嚴經七十八曰:「兜沙羅色光明。」慧苑音義下曰:「兜沙羅色,具云兜沙兜羅色。言兜沙者,此云霜也。兜羅,冰也。」梵語雜名曰:「霜,睹沙羅。」
兜夜 (雜語)兜者兜率天,夜者夜摩天也。
兜率 (界名)天名。舊作兜率、兜率陀、兜率哆、兜術等、新作都史多、睹史多、鬥瑟哆、珊睹史多等。譯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天處,在夜摩天與樂變化天之中間,下當第四重,分天處內處之二,其內院為彌勒菩薩之淨土,外院則天眾之欲樂處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陀,此云上足天。」西域記三曰:「睹史多天,舊曰兜率佗,又曰兜術他,訛也。」玄應音義十八曰:「兜率哆,或作兜駛多,或言兜率陀,皆訛也。正言睹史多,此云知足天,亦云妙足也。」可洪音義一曰:「[冉*寸]兜率陀,上所奸反。大般若作珊睹史多。勝天王經作[冉*冉]兜術率陀。應和尚音義作[月*冉]兜,並先安反。此云正喜。人云正知足也。」佛地論五曰:「睹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多修喜足,故名喜足。」俱舍寶疏八曰:「睹史多,此云喜足。於五欲樂生喜足心故。舊云知足。」瑜伽略纂二曰:「都史多,名知足,受樂知足故。」法華經勸發品曰:「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中略)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梵Tus!ita。
兜率內院 (雜名)菩薩最後身之住處也。釋迦如來為菩薩時最後之住處,住於此終此生,下生人間而成佛也。今為彌勒菩薩之淨土也。此亦菩薩身之最後,彼天四千歲間住於此,已生人間,成佛於龍華樹下也。而彼天之四千歲當人中之五十七億六百萬歲。普曜經一曰:「其兜術天有大天宮,名曰高幢,廣長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薩常坐為諸天人敷演經典。」彌勒上生經曰:「爾時此宮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即從座起,遍禮十方佛,發弘誓願:若我福德應為彌勒菩薩造善法堂,令我額上自然出珠。既發願已,額上自然出五百億寶珠。(中略)化為四十九重微妙寶宮。」
兜率天 (界名)兜率,此翻知足,謂於五欲境知止足故。此天依空而居。人間四百年,為此天一晝夜。則人間十四萬四千年,方為此天一年。若此天壽四千歲,則該人間五十七億六百萬年矣。兜率
兜率陀 (界名)即兜率天。欲界諸天之一。其義為妙足。亦譯知足。謂此天人。於五欲皆知足也。
兜率天子 (菩薩)又云地獄天子。釋迦菩薩在兜率天宮,足下放光照十方世界,爾時地獄眾生往昔曾植諸善根者,得蒙此光照,直脫地獄而生於兜率天,聞天鼓所說之法音於此天身中至第十地者。謂之兜率天子。見華嚴經四十八,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兜率和尚 (人名)宋隆興府兜率院從悅禪師,寶峰克文之法嗣,元祐六年寂,壽四十八。見續傳燈錄二十二。
兜率三關 (公案)續傳燈錄二十二曰:「室中設三語以驗學者,一曰撥草瞻風,只圖見性。即今上座性在甚麼處。二曰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麼生脫。三曰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麼處去。」大慧武庫及無門關作「撥草參玄。」
兜婆 (術語)Stu%pa,同塔婆。
兜術 (界名)Tus!ita,同梵語之都率。兜率
兜樓婆 (物名)Turus!ka,又作妒路婆。香名。楞嚴經七曰:「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大日經疏七曰:「妒路婆草,是西方苜蓿香,與此間苜蓿香稍異也。」婆者娑之誤。
兜調經 (經名)一卷,失譯。與鸚鵡經及分別善惡報應經皆中阿含鸚鵡經之別譯。兜調者,婆羅門名也。
兜羅 (物名)Tu%la,又作妒羅、堵羅、蠹羅。譯曰楊華、絮、野蠶繭、綿。常曰兜羅綿、兜羅毦。又樹名。慧琳音義三曰:「堵羅綿,細綿絮也。沙門道宣注四分戒經云:草木花絮也。蒲臺花,柳花,白楊,白疊花等絮是也。取細耎義。」同六十四曰:「兜羅貯,草木花絮,木綿也。」飾宗記六末曰:「兜羅者,草木花絮之總名也。」俱舍光記十一曰:「妒羅,是樹名。綿從樹果中出,名妒羅綿,如言柳絮。」瑜伽倫記八上曰:「野蠶繭,名妒羅綿。」
(動物)阿彌陀佛,為魚濟度人。阿彌陀。又,釋迦如來修菩薩行時,嘗往海中見海中魚,巨細相吞,自沒足於海,大魚得飽,小魚得活。此菩薩魂神化為鯨魚之王,身長數里,時海邊饑饉,人民相食,鯨魚乃寄身海邊使肉食取之,以救饑饉之民。見度無極集一,經律異相十一。
魚子 (譬喻)因多而果之成熟者少,譬之魚之子。智度論四曰:「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又】佛念眾生,譬之魚母之念魚子。智度論三十七曰:「以佛念故,而不墮落。譬如魚子母,念則得生,不念則壞。」
魚山 (地名)即漁山。一名吾山,在山東東阿縣西八里,以陳思王曹植遊此,感梵唄而著名。漁山
魚王貝母 (譬喻)此二者行時,眾魚眾貝悉皆附隨。以譬一大煩惱起,眾惑隨之而起。止觀五下曰:「魚王貝母,眾使具足。」
魚母 (譬喻)彌陀佛以念力住持極樂國土,譬之魚母之念持其子也。淨土論註上曰:「住持者,如黃鶴持子安千齡更起,魚母念持子逕澩不壞。」
魚兔 (譬喻)譬經文之義理。止觀三曰:「得魚兔忘筌[四/弟]。」
魚板 (物名)本名梆,魚形之小板。禪院之浴室懸之。
魚施餓鬼 (行事)魚族供養之施食會。漁夫對於平生之殺生為薦後生菩提或航海中遭難魚族為祟,投飲食於河海施食供養也。
魚腹兒 (故事)阿羅漢拘羅之事也。付法藏經曰:「拘羅生婆羅門家,其母蚤亡,父更娶妻。拘羅年幼,後母瞋忿,擲諸河中。值一大魚,即便吞食。以福緣故,猶復不死。有捕魚師,捕得此魚,詣市賣之。拘羅父見,即隨買,持以歸。以刀剖腹,兒在魚腹出聲,唱言:願父安養,勿令傷兒。父開魚腹,抱兒出。年漸長大,求佛出家,得阿羅漢果。」
魚鼓 (物名)木魚之異名。魚形之板鼓,為報知諸事而打者,因其空洞謂之鼓,為板形謂之魚板。魚板須似魚形。
魚籃觀音 (菩薩)即馬郎婦觀音也。為三十三觀音之一,手持魚籃因有此名,又有水上乘大魚之形像。宋濂魚籃觀音像讚序曰:「予按觀音感應傳,唐元和十二年,陝右金沙灘上,有一美艷女子,挈籃鬻魚,人競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經。一夕能誦普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辭曰:一身豈堪配眾夫耶?請易金剛經。如前期。能者復居其半。女又辭,請易法華經,期以三日。唯馬氏子能。女令具禮成婚。入門,女即死。死即麋爛立盡。遽瘞之。他日有僧同馬氏子,啟塚觀之。唯黃金鎖子骨存焉。僧曰:此觀音示現,以化汝耳。言訖,飛而去。自是陝西多誦經者。」
(術語)凡禪門集人為坐禪說法念誦,謂之參。參者交參之義,謂眾類參會也。故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暮念誦,謂之晚參,非時說法,謂之小參。凡垂語之尾多用參語。參言外妙旨之意也。象器箋曰:「參,趨承也。晉謁。」
參同契 (書名)石頭和尚希遷所作。其結句云:「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參狀 (物名)門狀之異名。
參前 (雜語)禪林之語,謂晚參之前也。
參後 (雜語)晚參或放參之後曰參後。
參退 (雜語)禪林之語,同於參後、晚參或放參之後也。
參問 (雜語)參至師下而問道曰參問。
參堂 (雜語)禪林之語。新戒之沙彌,初參入僧堂也。
參椅 (物名)參者交也,腳木交叉可以折疊之椅子。或云學者參問時,師家坐此椅子,故名參椅。
參詣 (雜語)為禮拜至神佛之前也。
參寥子 (人名)宋僧道潛號參寥子。
參寥子集 (書名)宋釋道潛撰。道潛性褊寡合。故其詩頗少含蓄,然落落不俗,亦因於此。其集世有二本,卷帙相同,而次序少異。一題三學法嗣廣賓訂,一題法嗣法穎編,考集中有與法穎倡和詩,則法穎本當不失真也。凡十二卷。
參暇 (雜語)暫時請暇出寺者十五日以內再還來,謂之參暇。後世新依住某寺而云參暇者失本義矣。
參榜 (物名)禪林之語,參見人時之名刺也,又云門狀。
參請 (雜語)禪林之語。參學請益也。
參頭 (職位)禪林之語。叢林舊參,能諳禮樂,指導四方來之雲衲者。
參禪 (術語)參入禪道之義。證道歌曰:「尋師訪道為參禪。」禪苑授戒章曰:「參禪問道,戒律為先。」皮日休詩曰:「林間孤鶴欲參禪。」
這裡 (雜語)者裡
這箇 (術語)又作者箇,指物之辭也。正字通末中曰:「者又此也。」
連河 (地名)希連禪河之略。佛於此河畔菩提樹下成道,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序曰:「仰化連河,搆蜂臺於勝壤。」
逗會 (術語)使適合於所化之機宜也。
逗機 (術語)逗者止也投也,小大頓漸之教法各止住於其機類而不通融於他也。又各投合其機而與以應分之益也。總就方便教上而言。說文曰:「逗,止也。又通作投。」正韻「物相投合也。」
速成 (術語)速成佛也。
速香 (物名)速燃之下等香。
速疾鬼 (異類)Ra%ks!asa,之譯。又作足疾鬼。羅剎
速疾立驗摩醯首羅天說阿尾奢法 (書名)一卷,唐不空譯。有那羅延天請摩醯首羅天使說迦樓羅使者之阿尾奢法。
速得漏盡願 (術語)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使眾生速得六神通中漏盡通之願也。斷盡自己煩惱之自在力,謂之漏盡通。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起想念而貪著於身者即是漏也(漏為煩惱之異名)。
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雜語)藥師如來十二願中第九願之願意也。曰:「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逝心 (雜語)舊譯家譯婆羅門謂之逝心。
逝多 (人名)Jetr!。又Jeta,又作誓多,舊稱祇陀,舍衛國波斯匿王太子之名,譯曰戰勝。玄應音義二十五曰:「逝多,此云戰勝,是俱薩羅國波斯匿王之子也。太子誕生之日,王破賊軍,內宮聞奏,因以名也。舊云祇陀,或云栘多,亦言祇洹,皆訛也。栘音是奚切。」
逝多林 (地名)Jetavana,舊稱祇陀林,祇洹林。本為逝多太子所有之林,故云逝多林。須達長者買之而建精舍,以獻於佛。即祇洹精舍是也。西域記六曰:「逝多林。唐言勝林。舊曰祇陀,訛也。」
逝宮 (雜名)謂梵王宮及人宮也。逝者遷流無常之義。俱舍光記十八曰:「逝宮謂梵王宮。以彼梵王計彼為常。佛為對治彼常計故。故名梵宮。逝是無常義。又解。逝宮所謂人宮。人宮速歸磨滅。故言逝宮。」【又】日月星辰之宮殿也。逝者逝行之義。住心論曰:「二明日月星宮。是亦名遊虛空天。古名逝宮。」
逝瑟吒 (雜名)Jyais!t!ha,月名。自陰曆三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日也。見西域記二。
逝經 (經名)菩薩逝經之略名。
逝童子經 (經名)一卷,西晉支法度譯。逝為梵語逝多之略。譯曰勝。童子名。此經外,有二譯,安世高譯者謂之長者子制,白法祖譯者謂之菩薩逝。年十六時佛至其家,逝勸母行施,佛為授記。
逋多 (地名)Potalaka,山名。逋多羅山也。補陀落迦
逋多羅 (地名)山名。補陀落迦
逋沙 (雜語)Purusa,又作甫沙、補沙、晡沙。新作富盧沙,譯曰丈夫、士夫。玄應音義一曰:「逋沙,又作補婁沙。或言富留沙,皆訛也。正言富盧沙。此言士夫,或言丈夫。經中或作甫,訛也。」補盧沙
逋沙他 (雜語)梵語。華言齋日。釋氏以過午不食為齋。每月有六齋日。見翻譯名義集。
逋利婆鼻提賀 (雜名)Pu%rva-videha,東大洲名。毘提訶
逋盧羯底攝伐羅 (菩薩)Avalokites/vara,觀自在菩薩之梵名也。探玄記十九曰:「觀世音者,有名光世音,有名觀自在,梵名逋盧羯底攝伐羅、逋盧羯底,此云觀。毘盧,此云光。以聲字相近,是以有翻為光。攝伐羅,此云自在。攝多,此云音。勘梵本諸經中有作攝多,或攝伐羅。是以翻譯不同也。」
逐他用 (術語)稱鉤召法。瑜祇經曰:「那羅延自在,俱摩羅釋王,金剛尾延那,名為逐他用。」同疏三曰:「逐他鉤召,逐者隨也。」
逐機頓 (術語)頓教二種之一。禪源諸詮三曰:「遇凡夫上根利智,直示真法,聞即頓悟,全同佛果。」
逐機末教 (術語)佛適應聽者機根而說之枝末教也。稱法本教之對。
(術語)作用自在無礙,謂之通。佛、菩薩、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瓔珞經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義章二十本曰:「作用無壅,名之為通。」此有三種之別:一報得通力,三界諸天皆有五種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報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聖者修三學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禪定而現得五通者。三變化通力,三乘聖者以神通力變現種種者。見華嚴大疏三。
五通 (名數)一神境智證通,又云身如意通R!ddhividhi-jn^a%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變現不思議境界之通力,謂之神境通。遊涉往來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變現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邊而與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為通稱。二天眼智證通Divya-caks!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無礙,謂之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Divya-s/rotra,得色界天耳根,聽聞無礙者。四他心智證通Paracitta-jn^a%na,知他人之心念而無礙者。五宿命智證通Pu%rvaniva%sa%nusmr!ti-jn^a%na,知自己及六道眾生宿世生涯而無礙者。此五通為有漏之禪定或依藥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之仙人亦能成就之。此五者皆名智證通者,以其為各依智而證得之通力故也。見俱舍論十八。
六通 (名數)於前五通加漏盡智證通A^sravaks!aya-jn^a%na之一。漏盡知證通者,三乘之極致,諸漏(即一切煩惱)斷盡為無礙者。成就此六通限於三乘之聖者。俱舍論二十七曰:「通有六種: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雖六通中第六唯聖,然其前五,異生亦得。」大乘義章二十本曰:「一名身通,二名天眼,三名天耳,四他心智,五宿命,六漏盡通。」(以上六神通次第,同智度論二十八說其次第)。法界次第中上曰:「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身如意通,六漏智通。」(次第異)。
十通 (名數)一宿命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天眼通,五現神力,六現多身,七往來速疾,八能莊嚴剎土,九現化身,十漏盡通。見華嚴離世間品。又華嚴經說十通:一他心通。二天眼自在清淨通。三宿住智通。四知劫通,知久遠劫之事也。五天耳智通。六無體性智通,通達諸法無性之理而變現自在,廣利群生也。七善分別語言通,能通達一切之語言也。八色身智通,能無色現色而無留礙也。九一切法通,通達一切法之事理而無不知也。十滅定智通,滅定者大寂定也。大寂定中能現諸威儀而定散無礙也。見華嚴大疏三十一。
通力 (術語)神通或業通之力用也。佛菩薩及外道仙人所得為神通,有五通六通之別,鬼神狐狸等所得為業通,以彼依業力所得故也。有三通力。
通化 (術語)弘通教化也。道宣律師感通錄曰:「羅什師今位階三賢,所在通化。」
通申論 (術語)三論之嘉祥,區別菩薩所造之論為二種,通申諸經之旨者云通申論,如中論百論等。別申一經之旨者云別申論,如智度論之釋大品經。略云通論別論。見三論玄義。明智旭稱之為宗經論(通申論),釋經論(別申論)。見閱藏知津。
通行 (術語)道之異名。以能通達而趣於涅槃也。
四通行 (名數)一苦遲通行,依於無色定與未至定中間定之無漏道,名苦通行,以定中無十八支林功德止多觀少轉進艱辛也。此中有利鈍之二根,鈍根者謂之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第一中之利根者也。三樂遲通行,依於色界之四根本定之無漏道,名樂通行,以有十八支林功德止觀均等轉進自然也。此中有利鈍之二根,鈍根之人,謂之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第三中利根之人也。見俱舍論二十五。
通戒 (術語)又云略戒:「諸惡莫作,眾(或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等之偈頌也。是過去七佛所通說,又為通於一切大小乘之戒經,故謂之通戒。七佛各有通戒。七佛通戒
通戒偈 (術語)通戒之四句偈也。通戒
通佛教 (術語)謂不偏於特殊之宗派共通佛教全般之教義也。
通別二序 (術語)一經之序分分為證信序與發起序。而證信序者,共通其經以外之餘經,故云通序,發起序者,特局於其一經,故稱別序。
通序 (術語)諸經之初有通別二序,如是我聞等通於諸經之序說為通序,通序後係本經一部之緣起為別序。通序天台分為五成就,嘉祥分為六成就。合此通別二序為一經三分之第一序分。勝鬘寶窟上本曰:「眾經大同,故名通序。」
通利 (術語)能通其事而無礙如利刃也。法華經序品曰:「雖讀誦諸經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諸根通利。」
通身手眼 (公案)猶云渾身是手渾身是眼也。五燈會元曰:「道吾問雲巖曇晟禪師曰:大悲千手眼,那個是正眼?師曰:如人夜間背山摸枕子。吾曰:我會也。師曰:作麼生會?吾曰:遍身是手眼。師曰:道也太煞道,祇道得八成。吾曰:師兄作麼生?師曰:通身是手眼。」
通明禪 (術語)於四禪四無色及滅盡定而觀身息心三事之禪法也。修此禪者,必通觀身息心之三故云通明,又能發六通三明故名通明,見止觀九,法界次第上之下。
通明慧 (術語)六通與三明及三慧也。無量壽經下曰:「得深禪定諸通明慧。」
通肩 (術語)通兩肩法
通夜 (儀式)念誦自夜而達明也。行事鈔中三曰:「僧祇若佛生日轉法輪日,乃至大會,通夜說法。」普通人死時守之徹宵,又謂進薦之勤行也。
通披 (術語)通兩肩法
通受 (術語)大乘之受戒有二法,通受三聚淨戒為通受,別受別解脫戒謂之別受。別解脫戒者,三聚淨戒第一攝律儀戒之一分也。通受者不必要限於現前之師,於佛前自誓,感好相隨而得戒。別受之法,必具三師七證,行羯磨之作,而始得戒。是謂之通受自誓,別受相承。
通兩肩法 (術語)略云通肩,又云通披。著袈裟對於偏袒右肩而通兩肩著之也。偏袒右肩者,恭敬之相,通肩者,福田之相。故比丘出而乞食必作通肩之儀。
通念佛 (術語)對於別念佛而言。通三世諸佛之名號而稱之也。
通前藏教 (術語)謂通教共通於前之藏教也。即於此教鈍根之菩薩,雖觀無生四諦而但證偏空之理故也。
通後別圓 (術語)通教共通於後之別教,圓教也。於此教利根之菩薩別圓二教之人證同樣中道之理故也。
通教 (術語)天台所立化法四教之第二。說萬法當體即空無生無滅(當體即空無實生實滅)之理,為使二乘及鈍根之菩薩得但空之證,使利根之菩薩得不但空即中道之證而施設之三乘教也。不要斷滅萬法,說萬法當體為因緣生,而當體即為空無生,故空之中自有不空之義而含中道之理,此名不但空,亦名當通含中。利根之菩薩,證此含中之中道而為別教圓教之人也。佛之通教,正為此人。故以通教為大乘之初門。然而通者共通之義,有二義:一者三乘共學之義。藏教之三藏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所學各異,而此教之三乘,三乘共學諦緣度,皆見當體即空之理。但以斷見思之正使,兼侵害習氣,自行化他共行,而分三乘之別,故名通。二者單就菩薩有通前通後之義。通教之菩薩有利鈍二種,鈍根之菩薩與前之藏教同證但空之涅槃,利根之菩薩,聞之而會不但空之義,遂聞後當體即空之說,而通於別圓二教所詮中道實相之理,為別教圓教之人。如此就菩薩有通前通後之義故名通教也。此二義中,佛之通教本意為使利根之菩薩,得通後之益也。四教儀曰:「通前藏教,通後圓教,故名通教。又從當教得名。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故名通教。」
三通 (術語)通教之通有三種之別:一因果俱通,三乘同依於體空無生之理(是因通),而斷惑證理(是果通)是三乘共學之義。通教之當分也。二因通果非通,是就三乘中之菩薩而分別之,通教之菩薩,有利鈍之二種。鈍根之菩薩,屬於前之第一種,因果俱通也,若利根之菩薩者,七地以前,三乘皆斷證,故云因通。七地已後,或為別教所接(此云別接通),或為圓教所接(此云圓接通),各依中道之理而修證,即別圓之人,故謂之果非通。是但就利根之菩薩而立通前通後之義也。此通前通後之義與前三乘通學之義正為通教之教意也。三通別通圓,此為藉通開導。藉通開導者,本為別圓之機,而由一類之人,聞通教當體即空之說而修證,遂為別圓之人,故謂之藉通開導。謂為通教之所說開導而為別圓也。是為本來別圓之機,故與第二被接之人異。故非正為通教之機類,但就聞通教上立此一類。見四念處二。
通教十地 (術語)十地
通途 (術語)謂通常之法也。觀音義疏上曰:「此乃通途商略。」因明義斷曰:「此解雖然未是通途。」
通偈 (術語)不論經之長行與偈頌但數文字至三十二字者謂之通偈。是數經之法也。百論疏上曰:「偈有二種:一者通偈,二者別偈。別偈者謂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為偈,謂別偈也。二者通偈,謂首盧偈。釋道安云:蓋是胡人數經法也。莫問長行與偈,但令三十二字滿即便名偈,謂通偈也。」
通惑 (術語)天台所立五惑中,見思之惑名為通惑,塵沙無明之二名為別惑。以見思為通於三乘而斷之惑故也。四教儀曰:「集諦者即見思惑,(中略)又云通惑。」
通達 (術語)通於事理而無壅也。金剛經曰:「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無量壽經下曰:「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
通達心 (術語)具云通達菩提心。五相成身之第一。初蒙阿闍梨之開示而達菩提之理,修心月輪觀法之位也。
通達位 (術語)法相宗所立五位之一。菩薩竣一阿僧祇劫之行,始登初地之位,通達少分二無我理之位也。是謂之菩薩之見道。唯識論九曰:「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三藏法數二十一曰:「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於理,得見中道,故名通達位。」
通會 (術語)法門之相違,融通和會也。五教章上曰:「各依教聞宗,務存通會。」
通論 (術語)通申論
通論家 (術語)通釋無著攝大乘論之教家也。
通慧 (術語)神通與智慧。又諸神通以慧為體,故云通慧,通即慧也。俱舍論二十七曰:「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為自性。」無量壽經上曰:「諸通慧聲。」
通霄路 (術語)通天之路也。五燈會元七(太原孚章)曰:「鼓山赴大王請,雪峰門送。(中略)趁至中路,便問師兄向什麼處?山曰:九重城裏去。師曰:忽遇三軍圍繞時如何?山曰:他宗自有通霄路。」
通覆 (術語)謂白事而通達其志也。小補疑會曰:「覆,通作復。復,房六切。白也。」
造立形像經 (經名)造立形像福報經之略名。
造立形像福報經 (經名)一卷,失譯,與佛說作佛形像經同本異譯。佛在拘羅瞿國為優填王說。
造寺堅固 (術語)五箇五百年中,第四五百年為末法之初,雖為無行證之時,然為結善緣盛立寺塔者多之時代也。
造作魔 (異類)好土功,好戰鬥等,總為無事平穩之害者。
造花 (物名)以紙或絹所造之花也,得以供佛。寄歸傳四曰:「冬景片時或容闕乏,剪諸繒綵坌以名香,設在尊前,斯實佳也。」
造書天 (天名)梵名婆羅賀摩天Brahman,稱始造悉曇之人。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造書天,梵云婆羅賀摩天,即造悉曇章十二音字母者是也。」
造塔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地婆訶羅譯,說佛在忉利天為觀音菩薩分別:「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之一偈,書寫之而安置於塔內。
造塔延命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般若譯。波斯匿王知卻後七日壽盡,詣佛請延命之法。佛勸造塔供養,並說其儀軌法則。
造像 (雜語)佛上三十三天,夏中三月不在閻浮時,拘翼國優填王慕佛以栴檀造五尺之佛像,舍衛國波斯匿王聞之,以紫磨金鑄五尺之佛像而供養之,於時閻浮提之內始有二像,見增一阿含經二十八。又優填王造金像,見觀佛三昧經六。波斯匿王造栴檀像,見外國圖記。諸經中說造像之功德者,如大乘造像功德經,佛說作佛形像經,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造塔功德經,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上說造像之始,有歷史的事實可信。作羅漢像,又為佛塔裝飾而刻諸種之像者,佛時代亦有之,若為崇拜之對象而製作佛像者,則似以阿育王後迦膩色迦王時代為始。
造像功德經 (經名)具名大乘造像功德經。二卷,唐提雲般若譯。佛在忉利天上,優填王初造佛像。佛自天而下,王問功德,佛深讚之。彌勒因問滅業障之事。佛一一細答。
逍遙自在 (雜語)謂無所拘束也。五燈會元曰:「性空妙普菴主,建炎初,荷策往見賊魁徐明,明欲斬之,為文自祭。有云:二十四臘,逍遙自在,逢人則喜,見佛不拜,賊駭異釋之。」
頂王經 (經名)有二本:一為西晉竺法護譯,一卷,題曰大方等頂王經。一為梁月婆首那譯,一卷,稱曰大乘頂王經。二經皆與善思童子經同本異譯。
頂生王 (本生)往昔有王名布殺陀王,王頂上忽生[病-丙+包],自[病-丙+包]生一子。後長大為金輪王,稱頂生王。頂生金輪王既征服四天下,遂上忉利天欲害帝釋而己代之,不成還下地,困病而死。頂生王者,今之釋迦佛是也。俱舍光記八曰:「曼馱多,是王名。唐云我養,是從布殺王頂[病-丙+包]而生,顏貌端正,王抱入宮告誰能養?諸宮各言我養也。故以標名。舊云頂生王,此義翻也。然非正目。此王長大為金輪王。」頂生王故事經,文陀竭王經,頂生王因緣經,賢愚經頂生王品,涅槃經十二說頂生王欲害帝釋反敗死之因緣。仁王經下說此時帝釋設百座仁王會退頂生王軍之事。
頂生王經 (經名)有二部:一為佛說頂生王故事經,一卷,西晉法炬譯,一為佛說頂生王因緣經,六卷,趙宋施護譯。二經共說頂生王之行蹟,但具略相異耳。
頂生三昧 (術語)出生佛頂尊之三昧也。出生義曰:「如此又住頂生三昧而現頂生之身耳。」
頂石 (譬喻)頂上之磐石,當速去之,以譬生死之危急也。心地觀經五曰:「精勤修習,未嘗暫捨,如去頂石,如救頭然。」
頂光 (術語)佛菩薩頂上之圓光也。大阿彌陀佛經曰:「諸佛頂光不及彌陀頂中光明。」觀無量壽經曰:「頂有肉髻,項有圓光。」
頂位 (術語)頂法之位也。頂法
頂法 (術語)又曰頂位。四善根之一。四善根中[火*(而/大)],頂之二者為動善。忍,世第一之二者為不動善。是動善中之最極猶如人之頂也。故名頂法。俱舍論二十三曰:「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山頂,說名為頂。」唯識論八曰:「尋伺位極,故復名頂。」
頂門眼 (術語)摩醯首羅天有三目,其豎之一隻眼,云頂門眼。最超於常眼。碧巖三十四則頌古著語曰:「頂門具一隻眼。」同三十五則垂示曰:「若不是頂門上有眼肘臂下有符,往往當頭蹉過。」
頂相 (術語)如來頂上有肉髻,一切人天不能見,故名無見頂相。三十三相之一。大法炬陀羅尼經曰:「如來頂相,肉髻圓滿,一切人天所不能見。」涅槃經曰:「無有能見我頂相者。」【又】禪家謂祖師之半身肖像云頂相,尊之而擬於如來之無見頂相也。
頂珠 (譬喻)同髻珠。法華七喻之一。髻珠。【又】(術語)佛之肉髻圓如珠之相也,祖庭事苑四曰:「頂珠佛頂珠也,即世尊頂圓如珠。」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
頂巢 (術語)坐禪而身不動,至鳥巢於其頂上也。觀音玄記下曰:「尚闍梨,得第四禪出入息斷。鳥謂為木,於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鳥母不來,即更入禪,鳥飛方起,是禪滿相。」
頂輪王 (菩薩)金輪佛頂之異名。
頂輪真言 (真言)佛頂尊之真言也。
頂墮 (術語)菩薩於十信之相似位永斷見思二惑永不沈於三途,得六根互用之功德。於此安其分,著其法,不更進修而入十住之位,是名頂墮。離三界之惑之位,故云頂,於此頂位墮落不進,是即頂墮。八教大意曰:「若專住似位名為法愛,已得相似六根互用,已破兩惑永無墜苦,若愛此似位名為頂墮。」智度論二十七曰:「愛著諸功德,於五眾無常苦空無我取相心著,是菩薩頂墮。」
頂禮 (術語)五體投地以吾頂禮尊者之足也。歸敬儀下曰:「經律文中,多云頭面禮足,或云頂禮佛足者,我所貴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禮之極也。」
減劫 (術語)於住劫之中由人壽無量歲每百年減一歲,至人壽十歲,為第一之減劫,由是每百年增一歲,至人壽八萬歲,更下至十歲為第二之減劫。如此一上一下,終第十九之減劫,更增至人壽八萬歲,為第二十之增劫,至住劫而終。即第一止於減數,第二十止於增數,中間有十八回之增減。是曰住劫之二十增減。此中由第一至第十九減壽之時期,名減劫,由第二至第二十增壽之時期,名增劫。俱舍論十二曰:此洲人壽,經無量時至住劫初,壽方漸減。從無量減至極十歲,即名為初一住中劫,此後十八皆有增減。謂從十年增至八萬,復從八萬減至十年。爾乃名為第二中劫。次後十七例皆如是,後從十歲增極至八萬歲,名二十劫。一切劫增無過八萬,一切劫減唯極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減時量,方等初減後增,故二十劫時量皆等。」(八萬者,八萬四千歲之大數也)。
減緣減行 (術語)緣者,指上界四諦與上二界四諦之八諦。行者,指欲界四諦下十六行相與上二界四諦下十六行相之三十二行相。自聲聞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連環普觀此上下八諦之三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減之,遂至留苦或道等之一行相,謂之減行,每減其四行相自減一諦,故謂之減緣。其所以減之者,汎觀上下八諦之三十二行相,觀智浮漫而不猛利,故自中忍以後漸漸狹其觀境,以養成猛利之觀智,遂為發真無漏智之算引也。上下八諦之三十二行相,第一回自第一觀至第三十一,因而減去第三十二即上界道諦下出之一行相,第二回更自第一觀至第三十,因而減去第三十一即上界道諦下行之一行相。如此每一周自下逆次減一行相,終至減第一即欲界苦諦下苦之一行相。即減去者,三十一行相也。減此三十一行相中,每第四周減一諦,故謂之減緣,減於他三周之行相,謂之減行。即減緣七周,減行二十四周,合於三十一周減去三十一行也。第四周謂之減緣者,上下八諦,為所緣之境,三十二行相,為對於此之能緣觀解,故減四行相即減所緣之境一諦也。因而逆次減去,每至第四行相,不謂為減行,特附以所謂減緣即減諦之名耳。行相
健杜 (物名)又作健陀,健達。譯曰香。大日經疏九曰:「健杜是香。」健陀
健陀 (雜語)又作乾陀、乾馱、健達。譯曰赤色、黃色等,即袈裟之色也。百一羯磨九曰:「乾陀色。梵云袈裟野Kas!a%ya,譯為赤色。」章服儀曰:「木蘭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乾陀色。」寄歸傳一曰:「袈裟乃是蕃言,即是乾陀之色。」(Kantha%或Kant!aka)。【又】(物名)譯曰香Gandha,大日經疏九曰:「健杜是香。」大日經第二息障品作「健陀。」名義集三曰:「乾陀羅耶,正言健達,此云香。」玄應音義三曰:「健達,此譯云香也。」俱舍光記八曰:「健達名香。」【又】(植物)香樹名。寶樓閣經中註曰:「乾陀羅樹香,安息香也。」業疏四上曰:「赤即木蘭所染,微涉黑色,即世南海乾陀樹皮頗相類也。」元照應法記曰:「乾陀樹,業疏云南海有之,疑是木蘭梵語耳。」【又】(異類)鬼名。法華經陀羅尼品曰:「健陀健陀羅,黃色鬼。」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建陀,此云赤色鬼。」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建陀,具足云私健陀Skandha(Skanda),此云蔭也。朗法師云:是偏唇鬼也。」【又】(天名)健達婆之略名。八部眾之一。般舟經中曰:「鬼神乾陀共擁護。」往生要集指摩鈔十九曰:「乾陀者具云健達縛,又云乾闥婆,國音不同也。」乾闥婆。【又】(地名)國名。犍陀羅國之略名。乾陀羅
健陀俱知 (堂塔)Gandhakut!i,又作健陀俱胝。譯曰香室堂。本為世尊之居室,後轉為寺廟之異名。毘奈耶雜事二十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堂,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義。」
健陀國王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健陀國王,感牛語而信佛。佛因說往因。
健陀摩陀摩羅 (地名)山名。翻梵語九曰:「健陀摩陀摩羅,譯曰香花。」梵Gandhama%danama%la,即香醉山也。
健陀穀子袈裟 (衣服)健陀又作乾陀,香樹名,穀子者果實也。即以健陀樹果實所染之袈裟也。其色赤或多赤少黑,是為袈裟之本色。又以健陀為香之梵名,故云香染。健陀及香染。穀或作殼,枳殼(Kan!t!aka)之意。
健南 (雜名)又作鍵南、蹇南、健男、羯南。譯曰堅厚、堅固、凝厚。胎內五位之一。人於胎內至第四七日肉團堅厚者。玄應音義二十二曰:「鍵南,舊云伽訶那,此云堅厚。至第四七日,肉團方堅實。」俱舍光記九曰:「健南,此云堅肉。」大佛頂經七,作「羯南。」梵Ghana。
健勇坐 (雜名)稱結跏趺坐曰健勇坐。見白傘蓋大佛頂念誦要法。
健拏驃訶 (經名)Gan!d!a-vyu%ha,華嚴一乘義私記曰:「梵云健拏驃訶,華言健拏,嚴言驃訶。」
健達縛 (鬼類)又作乾闥婆。乾闥婆
健馱梨 (真言)咒名。持之則能騰飛於空中,是由健馱羅國女巫所出之咒,故從女聲而云健馱利。俱舍論二十七曰:「有咒術名健馱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同光記二十七曰:「真諦云:有女天名健馱梨,翻為持地。此咒是健馱梨所說,從能說女天為名,故稱健馱梨。」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健馱梨,持咒女名也。從國為名,此女聲呼之,男聲猶健馱羅國也。」大法炬陀羅尼經十三曰:「犍陀利,隋言奪香。」梵Gandha%ri。
健馱羅 (國名)亦譯健馱邏、健陀羅、乾陀羅、乾陀衛、乾陀。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信度河。國大都城號布路沙布邏。按健陀羅本梵語,其義為香,故或譯為香遍國,國名頗古。印度阿輸迦王,已曾遣僧傳教於其地,惟當時地域頗廣,自今之白沙瓦,至古之呾叉始羅,皆其境。其後迭屬於彌蘭及大月氏,迦膩色迦王即建都布路沙布邏城,以統轄大月氏全帝國者也。迨大月氏衰,小月氏族為[口*厭]噠所迫,南都布路沙布邏,領有今之喀布爾及船遮布,旋為[口*厭]噠所取,故健陀羅於東方歷史上最有價值。今阿富汗之喀布爾,堪達哈爾以東,及印度之西北邊省,悉為健陀羅故地。而堪達哈爾即健陀羅之音轉也。布路沙布邏城即今西北邊省之白沙瓦,乾陀羅
(術語)假者借之義,諸法各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諸蘊而有眾生,借棟梁而有家屋。故假者,虛妄不實之義也。
二假 (名數)一無體隨情假,如凡夫之執我法,我法本無實體,但隨自己之妄情而立我法之名者。二有體施設假,五蘊之法非無,彼於五蘊和合之上假設我法之名者。初就凡夫之迷情而云,後就聖者之悟情而言。見述記一本。
三假 (名數)為破凡情實我實法之執於般若經明三種之假,名三波羅攝提Prajn^apti,又名三攝提,三假施設。智度論四十一曰:「經曰: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名假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如是應當學。」一法假,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來虛假不實,故名法假。諸法因緣生,無實性,故是自性假也。二受假,受者總法含受別法而成一體也。如含受四大而成草木,攬五蘊而成眾生。即攬別為總,名曰受假。是積聚假也。三名假,一切諸法之名也。名者由法依想而假施設者,故名名假。此三假依觀入破遣之次第,則先破名假,次破受假,後破法假,而到法之實相。法之實相者,即諸空也。舊譯仁王經觀空品曰:「世諦故三假故,名見眾生。」同天台疏曰:「三假者,謂法假,受假,名假也。」【又】成實論假名相品說三假:一因成假,一切之有為法必以因緣而生,是名因成假,即前之法假也。二相續假,有為法前後相續而存在,是名相續假,如蘊體相續而成人之一期。三相待假,如待短而有長,待苦而有樂,是名相待假。
四假 (名數)成實論中又明四假:一因生假,一切之有為法,由因而生皆為無性,故名因生假,如六因四緣生諸法。是前三假中之法假。二緣成假,如攬五蘊成人,捉四境成家。是前三假中之受假。三相待假,如長短等相待而立。四相續假,如一念之色聲,不成身語業,色聲相續,方成身語業。見大乘義章一,俱舍光記三十。
假名 (術語)有二釋:一就名所釋,諸法本無名,以人為假付名者。故一切之名,虛假不實,不契實體,如貧賤之人與以富貴之名是即假名。大乘義章一曰:「諸法無名,假與施名,故曰假名,如貧人假稱富貴。」起信論曰:「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二就法而釋,諸法為因緣和合而成,無真實之體,故不可自差別,假名僅有差別之諸法,離名則無差別之諸法,故指諸法為假名。注維摩經曰:「什曰:緣會無實,但假空名耳。」大乘義章一曰:「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義云何?廢名論法,法如幻化,非有非無,亦非非有,亦非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以名呼法,法隨名轉,方有種種,諸法差別假名故有,是故諸法說為假名。」法華經方便品曰:「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假名宗 (術語)大衍所立四宗之第二。
假名有 (術語)三有之一。如色香味觸四事之因緣和合,假名為酪。是酪者其實為色香味觸,無酪之自體,而以假名之故有酪,是即假名有也。就色香味觸一一而言亦然。見智度論十二,三藏法數十三。
假名世間 (界名)又曰眾生世間,有情世間。三世間之一。於世間法中一切之有情云假名世間。以有情者是於五蘊上假設之名字,無有情之實體也。即十界之有情是。止觀五上曰:「眾生世間,既是假名無體,分別攬實法假施設耳。」三世間
假名菩薩 (術語)十信之菩薩也。十住已去為實行之菩薩。瓔珞經下曰:「佛子從不識始凡夫地,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人爾時住前,名信想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
假合 (術語)眾緣之假和合也。和合必有離散,是一時之和合而非永久,故云假。
假合之身 (術語)謂人之身,是眾緣之假和合物也。大乘同性經曰:「眾緣和合,名曰眾生。」原人論曰:「此身但是眾緣假和合相,元無我人。」
假色 (術語)無表色之異名。色法之中有無表色,由受戒所生。舊譯為無作色或無教色。是雖屬於色法,然如香味而無形質,故對彼實色而名曰假色。
假有 (術語)謂因緣生之法也。因緣所生之法。如鏡花水月,無其實性。雖無實性然非虛無之法,因之對於龜毛兔角之無法,比於真如法性之實有而名之為假有。
假我 (術語)五蘊之假和合者。外道凡夫妄執之為實我,悟道之聖者了達為因緣生之假我。假我為因緣生,與兔角龜毛之都無不同。若撥無此假我,即為惡取空之邪見。經中諸賢聖之自稱我者,皆但就假我而言,即如如是我聞,又我此土安穩。我說即是空,皆從人法假立為我也。
假法 (術語)對實法而云。由因緣和合而存在之假者。
假門 (術語)方便之法門。與以假益之法門。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九願念佛之外修諸行諸善,欲往生極樂者,則誓臨終來迎其人也。此為日本淨土真宗所立。教行信證文類六本曰:「久出萬行諸善之假門,永離雙林樹下之往生。」
假和合 (術語)從因緣而假和合也。事物之存在,非實有。但為假和合也。
假時 (術語)時之梵語有二:一迦羅,二三摩耶。迦羅譯為實時,三摩耶譯曰假時。迦羅及三摩耶
假等流 (術語)三等流果之一。等流果
假實 (術語)假與實也。順正理論三十二曰:「然許極微略有二種:一實二假。其相云何?實謂極成色等自相,於和集位現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謂聚色中,以慧漸析,至最極位。然後於中辨色聲等極微差別,此析所至,名假極微。」成唯識論八曰:「依他起性有實有假,聚集相續分位性故,說為假有,心心所色從緣生,故說為實有。若無實法假法亦無,假依實因而施設故。」
假諦 (術語)三諦
假觀 (術語)天台三觀之一。觀一念之心具三千諸法也。
(術語)Ga%tha%,譯曰頌。定字數結四句者。不問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頌者,美歌。伽陀者,聯美辭而歌頌之者,故譯曰頌。伽陀。又偈訓為竭,竭也。攝盡其義之意。天台仁王經疏中曰:「偈者,竭也。攝義盡,故名為偈。」
二種偈 (名數)偈有二種:一通偈,二別偈。別偈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以四句成之。通偈者即首盧偈也,不問長行與偈,但以三十二字名偈,是竺人數經之法也。見百論疏上。
五種偈 (名數)一短句,二字乃至五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二前句,六字或七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三中句,八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四後句,九字乃至二十六字為一句。五長句,二十六字以上為一句。
偈句 (術語)偈之文句。南山戒疏一上曰:「彼葉一偈三十二字,唯此方言多少無準,或三四字,或五六七,節以聲言用為偈句。」
偈他 (術語)譯曰頌。伽陀
偈[卄/別] (雜語)佛家詩文之稱。佛家作詩曰偈。作文曰[卄/別]。
偈頌 (雜名)梵語偈陀,此譯為頌。梵漢雙舉云偈頌,吳音也。梵之偈陀如此方之詩頌,字數句數有規定,以三字乃至八字為一句,以四句為一偈。
偈語 (術語)偈頌體之語句。
偈讚 (雜語)以偈句讚嘆他德者。演密鈔五曰:「以金剛偈讚稱歎諸尊。」
偏小 (術語)佛成道後十二年間之說法,大乘家貶之名曰偏小。謂所說之理偏於空,而法門狹小也。
偏小情 (術語)人法二空中,只知人空一邊,未知法空,小乘淺薄之偏見也。
偏有執 (術語)偏於萬有之有一邊而執著之見解也。
偏空 (術語)謂小乘所談之空理。以其偏於空之一邊也。
偏門 (雜名)非正門,有犯罪者則從此門驅出。見象器箋一。
偏衫 (衣服)南山舊律家之說,三衣之下覆於左肩之片衣云祇支,覆於右肩之片衣云覆肩衣(義淨新律家謂祇支,覆肩,為梵漢兩語而一物也),魏代縫合此二物名之為偏衫。截領開裾,猶存本相也。資持記作褊衫。說文:褊、衣也。六物圖曰:「此方往古並服祇支,至後魏時始加右袖,兩邊合謂之褊衫,截領開裾,猶存本相。故知偏衫左肩,即本祇支,右邊即覆肩也。」僧史略曰:「後魏宮人見僧自恣偏袒右肩,乃一施肩衣,號曰偏衫。全其兩肩兩袖,失祇支之體。自魏始也。」釋氏要覽曰:「偏衫,古僧依律制,祇有僧祇支(此名覆膊,亦名掩腋衣),此長覆左膊及掩右腋,蓋襯三衣,故即天竺之儀也(案已上準於新律家之義)。竺道祖魏錄云:魏宮人見僧袒一肘不以為善,乃作偏袒,縫於僧祇支上相從,因名偏衫。今開脊接領者蓋魏遺制也。」
偏真 (術語)小乘所說之真理為偏於空之一邊者,故曰偏真。一云單空。
偏真空理 (術語)同上。
偏袒 (術語)此有二解:一、謂袒露一臂也。史記,陳勝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天下從風。今通稱偏護其人曰偏袒。蓋自周勃有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之令,後遂沿用袒字為助之義矣。二、佛家所著袈裟。輒偏露一邊。謂之偏袒。金剛經所謂偏袒右肩。是也。
偏袒右肩 (術語)掛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釋氏要覽曰:「律云:一切供養,皆偏袒,示有便於執作也。」法華經曰:「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偏教 (術語)偏於一方之教。即權教是也。
偏執 (術語)偏固執於一邊不通於他也。廣百論釋十曰:「偏執如來破相空教。」梁傳三,求那跋摩偈曰:「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
偏圓 (術語)判教理勝劣之稱。偏者偏僻所說之理偏於空乃至中也。圓者圓滿一切具足也。一往配之,則小乘為偏,大乘為圓。然再往論之,則大乘中亦有偏圓,華天所謂圓教獨圓,如他之通別二教(台家),終頓二教(嚴家),偏教也。止觀三曰:「偏名偏僻,圓名圓滿。」
偶像 (雜語)以土木或金屬所製神佛之像也。漢書霍去病過焉耆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此中國偶像之最古者。
偶講 (行事)維摩會法華會等,講者問者之對配,謂之偶講。
偷婆 (術語)Stu%pa,同於塔婆。譯曰廟或墳,玄應音義十曰:「偷婆,經中或作兜婆,或云塔婆,或言藪斗波,皆訛也。正言窣堵波,此云廟,或言方墳,皆義釋也。」
偷盜 (術語)十惡業之一,新譯作不與取,他人不與而自取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盜取他財物,故名為偷盜。」俱舍論十六曰:「要先發欲盜故思,於他物中起他物想,或力或竊起盜加行,不誤而取,令屬己身。齊此名為不與取罪。」
偷蘭 (術語)偷蘭遮之略。
偷蘭遮 (術語)又曰偷蘭遮耶,薩偷羅。梵音Sthu%la%tyayas,巴Ohullaccaya,譯作大障善道,大罪,麤惡麤過等。六聚罪之一。初二篇之因罪(犯波羅夷與僧殘而未遂者),及五篇不攝之諸果罪(就死屍而婬,盜五錢已下,不在五篇中者)也。故此中於罪體雖有因果之別,輕重之差,而就最重者列於波羅夷僧殘之次,以對於此二者之因罪(即本遂罪)最重故也。行事鈔中之一曰:「善見云:偷蘭名大,遮言障善道,後墮惡道體是鄙惡,從不善體立名者,由能成初二兩篇之罪故也。又翻為大罪,亦言麤惡。聲論云:正音名為薩偷羅,明了論解偷蘭為麤,遮耶為過。」
值遇 (雜語)希逢也。得會益我者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如優曇婆羅,今日乃值遇。」法事讚曰:「度此身難值遇,喻如優曇華始開。」
(雜名)梵言舍磨奢那。封葬之所云塚,其高者云墳。又以土高築為物事之標者亦曰塚,後轉為墓之汎稱。翻譯名義集曰:「舍磨奢那(S/mas/a%na)此云塚。西域僧死,埋骨地下,上累磚石,似率堵婆,但形卑小。」
塚間坐 (術語)十二頭陀法之一。比丘坐臥於塚間也。
堆惕鬼 (異類)圭峰起信論疏下曰:「堆惕鬼。」三藏法數十二曰:「[情-青+阜]惕鬼。[情-青+阜]音堆。惕音剔。」起信論義記下曰:「埠場鬼。」止觀八曰:「[怖-布+追]惕鬼。」正作[怖-布+追]惕鬼。
堆壓地獄 (界名)別名眾合地獄,八大地獄之第三。獄中有大石山壓碎罪人之身者。
域心 (術語)同於域懷。
域龍 (人名)又曰大域龍。論師名。梵名陳那Dinna%ga,新因明學之鼻祖。瑞源記一曰:「後記云:域龍者,梵語此云陳那是也。秋條記云:具存梵音。應言摩訶Maha%,陳那伽,此云大域龍。謂由菩薩德雄辯捷,而立破自在,其猶龍故。五印度域,莫敢抗者,故稱曰大域龍。」案西域記十曰:「陳那,唐言童授。」慈恩傳四曰:「陳那,此云授童。」原語無童授之意,誤傳也。陳那
域懷 (術語)域者限域也,所期之分限云域懷。又云域心。法華文句會本十曰:「原其域懷求佛。」同記曰:「言域懷者,域謂限域,期心分齊。」
捧物 (雜名)供養三寶之物。
捧爐神 (圖像)謂茶釜足之鬼形也。
掛子 (衣服)禪僧所懸之袈裟名。與掛絡同。傳燈錄(慧日章)曰:「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雜彩為掛子。」
掛大佛 (雜語)西藏新志中曰:「三月初一日,掛大佛亮寶布達拉山上。(中略)男婦不下六七萬,山坡無隙地。紬畫大佛像,自山上第五層樓懸掛,垂至山麓,約長三十餘丈。」
掛真 (雜語)真者真儀,尊宿之肖像。掛肖像云掛真。
掛褡 (雜語)僧人投寺寄寓,謂之掛褡。褡,衣敝也。葛長庚詩云:「未相識前來掛褡,知堂嫌我身襤褸。」
掛搭 (雜語)或作掛褡,又作掛搭。正韻曰:「掛與挂同。」懸也。搭者,附也挂也。禪僧止住,云掛搭。懸衣缽袋於僧堂之鉤也。因之住持許行腳人依住,謂為許掛搭,與掛錫掛缽等亦同。掛錫
掛搭單 (雜名)同於掛單。
掛單 (雜語)與掛搭同。僧人投宿寺院也。
掛缽 (雜語)粥飯了,掛缽於鉤也。因之禪僧止住於他寺曰掛缽。又曰掛搭,掛錫等。
掛絡 (衣服)又作掛落,掛羅。小袈裟名。本由支那之禪僧而起,今日本之淨土宗亦用之。掛絡者掛而絡於身之義,單名掛子,或云絡子,通兩肩懸於胸間之小方形物也。釋氏要覽上曰:「絡子或呼掛子,蓋此先輩僧創之 ,後僧效之。又亡衣名,見掛絡在身,故因之稱也。今南方禪僧,一切作務皆服,以相不如法,諸律無名,幾為講流非之。」象器箋十七曰:「昧者,字作掛羅,謂以羅紗造,又作掛落,謂掛而落胸前,皆杜說也。」
掛錫 (雜語)懸錫杖之義,謂僧之止住也。同於掛搭。祖庭事苑八曰:「西域比丘,行必持錫。有二十五威儀,凡至室中,不得著地,掛必於壁牙上,今僧所止住處,故云掛錫。」
(術語)掉舉也。令心高舉,不安靜之煩惱也。俱舍論四曰:「掉謂掉舉,令心不靜。」唯識論六曰:「云何掉舉?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
掉悔 (術語)掉舉與追悔之心,共為不使心安靜之煩惱也。
掉散 (術語)五蓋之一。身口意之三業不靜,好為喧噪也。身掉者,好游走諸雜戲謔,不暫坐安靜。口掉者,好吟詠,爭是非,為無益之戲論,世間之語言。意掉者,心情放逸,恣意攀緣,思惟文藝世間之才技,為諸惡覺觀也。
掉舉 (術語)
掩土 (儀式)全身埋葬也。
掩色 (術語)掩隱白毫之色之意,謂佛陀之死也。又用於高僧之死。俱舍論曰:「青蓮罷笑。白毫掩色。」
掩室 (術語)掩閉室而不接於人也。謂如來成道後,三七日間,坐思而不說法也。僧肇之無名論曰:「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那。」肇論新疏下曰:「法華說:如來成佛,三七日中,而不說法。智度論第七云:佛得道五十七日,不語等。義言掩室也。」
掃地 (雜語)掃地有五德。毘奈耶雜事曰:「世尊在逝多林,見地不淨,欲令彼樂福眾生於勝田中植淨業故,即自執篲欲掃林中。時舍利子、大目犍連、大迦葉波、阿難陀等諸大聲聞,見是事已,悉皆執篲共掃園林。時佛世尊及聖弟子掃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諸苾芻:凡掃地者有五勝利,云何為五?一者自心清淨,二者令他心淨,三者諸天歡喜,四者植端正業,五者命終之後當生天上。」
探水 (物名)禪僧[(扣-口)*主]杖下頭二尺許別存小枝,撓而向下,纏繞於本幹,名為探水。蓋於路遇水,則先下杖驗之,視水在小枝上下,而後敢渡也。見象器箋十九。
探玄記 (書名)具名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唐法藏撰,釋晉經六十卷。
探竿影草 (術語)臨濟四喝之一。臨濟錄曰:「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編鵜羽以探水中,待魚集一處而網之,是云探竿,以草浮水中魚集其影,是云影草。以喻善知識接得學者之善所也。人天眼目註曰:「探竿,漁者具也。束鵜羽,插竿頭,探水中,聚群魚於一處,然後以網漉之謂也。影草者,刈草浸水中則群魚潛影,然後以網漉之。是皆漁者聚魚之方便也。善知識於學者亦復如是。」
探草 (術語)探竿影草之略。
探頭 (雜語)探者探索,頭者頭領,師家之勘辨云探頭。臨濟錄曰:「上堂有僧出禮拜,師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頭好。」
探題 (職位)於法華會維摩會等,為論義之時,定論題之人曰探題,又云題者,是最重之職,統領論場者,此人在高座判斷問答之是非時謂之精義者。
推功歸本 (術語)推末末之功,令歸於根本之德也。
(術語)[876D]Sa,又作沒,奢。悉曇五十字門之一。為一切法本性寂之義,信勤念定慧之聲也。由S/a%nta(寂)及Sraddha%(信)釋之。大日經曰:「捨字門一切法本性寂故。」文殊問經曰:「稱捨字時,是出信勤念定慧聲。」【又】善心所之一。內心平等而無執著,名為捨。簡別於受蘊中之捨受,名為行捨,行蘊所攝故也。俱捨論四曰:「心平等性,無警覺性,說名為捨。」大乘義章二曰:「內心平等,名之為捨。」同十二曰:「亡懷稱捨,心無存著故曰亡懷。」
七種捨 (名數)淨影維摩經義記三本曰:「經中說捨,汎有七種:一心性平等亡懷稱捨。情無存著故曰亡懷。二於眾生捨離一切怨親等礙,目之為捨。三捨一切貪瞋等過,名之為捨。四見生得脫不復憂念放捨名捨。五證空平等離相名捨。六自捨己樂,施與他人,說之為捨。七益眾生無所希望,名之為捨。」
捨心 (術語)四無量心之一。棄捨一切而無著也。
捨多壽行 (術語)阿羅漢二壽行之一。二壽行
捨身 (術語)或為報恩燒臂燒身,或為布施割肉棄身,是名捨身行。梁僧傳有亡身篇。然大小乘異其利,小乘偏以之為破戒,如小乘之律藏。大乘以之為菩薩之持戒,如梵網經,法華經等。寄歸傳四,敘小律之意。萬善同歸集三,述大律之意。六朝時,此風盛行。梁武帝,陳武帝,皆嘗捨身寺中為奴。
捨身品 (經名)金光明經四有捨身品,說過去摩訶羅陀王之第三子摩訶薩埵為餓虎捨身。
捨戒 (術語)捨離戒也。捨所得之戒有五緣。
捨受 (術語)五受之一。
捨念清淨地 (界名)三界九地之第五,第四禪天也。九地
捨家棄欲 (術語)出家沙門之行法也。即離妻子眷屬之愛著五欲之色味,而出家發心也。無量壽經下曰:「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
捨無量心 (術語)四無量心之一。
捨筏 (譬喻)正法譬之筏,教佛筏之應捨,言正法尚應捨,況非法乎。釋門歸敬儀中曰:「經有捨筏之喻。」筏喻
捨置記 (術語)四記之一。
捨聖歸淨 (術語)捨聖道門而歸於淨土門也。
捨墮 (術語)梵云尼薩耆波逸提。八聚藏之一。篇聚。梵音Naih!sargikapra%yas/oittika。
捨德處 (術語)四德處之一。
捨濫留純識 (術語)五重唯識之一。唯識觀
捨羅 (雜語)譯日長被。舍勒
捨覺支 (術語)七覺支之一。
捨囉梵 (物名)譯曰瓦碗。大日經二曰:「依於[口*縛]廋方,闔以捨囉梵。」慧琳音義三十六曰:「捨囉梵,唐云瓦碗也。於西北隅風神王位作法,止風雨,以瓦碗合之。」梵S/ara%va。
捨[打-丁+羅]馱 (術語)S/raddha%,譯曰深信。大日經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毘目底,謂明見是理。心無疑慮,如鑿井已漸至泥,雖未見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下云深信者,此信梵音捨[打-丁+羅]馱,是依事依人之信。如聞長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曾欺誑故,即便諦受依行,亦名為信。與上文信諸佛菩薩義同。梵語本是兩名,唐音無以甄別,故同名言信耳。」
採華授決經 (經名)採華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之略名。
採華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說阿闍世王受決經中之採華人受決一事。
採菽氏 (人名)佛弟子目乾連之譯名。慧琳音義六曰:「採菽氏,古譯梵語云大目乾連,訛略不正。正梵語云摩訶沒特伽羅,唐云大採菽氏,俗云菉豆子,古仙人號也。目乾連是此仙種,亦名俱利迦Kulika,或名拘隸多,或云俱律陀,皆一人之號。」梵Maha% Maudgalya%yana。
採蓮華王經 (經名)採華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之異名。
接引 (術語)接取引導人也。觀無量壽經曰:「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接生戒 (術語)同於攝眾生戒。攝眾生戒
接待 (術語)接客也。與攝待同。攝待
接善戒 (術語)同於攝善法戒。
接足作禮 (術語)以兩手接尊者之足而禮之也,仰兩手捧足如接。觀無量壽經曰:「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
授大乘菩薩儀 (書名)一卷,宋元照述。
授手 (術語)上輩三品之往生人臨終時,西方極樂之佛菩薩皆執金剛臺至行者前,授手迎接行者也。觀無量壽經曰:「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中略)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語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佛佛授手 (術語)自一佛至一佛,自一佛至多方之佛,授手,囑累法也。祖庭事苑四曰:「泥洹云:佛將入滅,命羅漢十萬比丘授手,又將左手伸向阿難,羅云:又將阿難。羅云手授與他方化佛。表囑累故。」
授衣節 (行事)陰曆九月曰授衣節,禪家有授衣節之上堂,鏡堂圓禪師建仁錄授衣節上堂曰:「人間九月授衣時,破綻禪和猶未知,趁暖急須先補綴,待寒方覺已遲遲。」
授決 (術語)同於授記,於眾生授與決定作佛之記別也。大日經疏一曰:「定光之授決。」
授戒會 (儀式)於一般在家之人授與優婆塞戒優婆夷戒之法會也,除真宗外他宗皆行之。
授事 (術語)Karmada%na,梵語羯磨。譯曰事。陀那,譯曰授。以諸雜事指授於人之役是名授事。舊曰維那者,即此也。寄歸傳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眾雜事指授於人,舊云維那者非也。維是周語,意道綱維,那是梵音,略去羯磨陀字也。」
授記 (術語)梵云和伽羅Vya%karan!a,十二部經之一。佛對發心之眾生授與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也。
二種授記 (名數)一無餘記,佛現前授記某甲眾生於某劫中作佛,號某如來,如是有國土眷屬等了了說之,故名無餘記。如世尊復言:若我在世,或滅度後,聞諸法華經一句一偈者,我皆為授無上菩提之記,是名無餘記。二有餘記,如言告眾生汝於未來某佛時當畢此罪,某甲如來為汝授記之類,是名有餘記。復言:若一切眾生悉有有餘,彼生善根,相續不斷,當至無上菩提,是名有餘記。見大疏四。
四種授記 (名數)一未發心而與授記,或有眾生往來五道,諸根猛利,好樂大法,佛知是人自此過若干阿僧祇劫,發無上菩提心,又過若干阿僧祇劫修菩薩行,度無量眾生令住於菩提,又過若干阿僧祇劫成無上菩提,號字如是,國土如是,乃至滅後法住歲數如是等,是名未發心而與授記,是十位已前之種性地也。二適發心已得授記,或有人久植德本,修習善行,勤心精進,諸根明利,是人發心,即住阿惟越地,入菩薩位,墮畢竟數,出過八難,如是等人適發心,諸佛即授當得作佛之記,是名適發心已得授記。是住行以上也。三密授記,有菩薩求無上菩提,行種種之施,勤行精進,求諸善法,如是人固當授記,然自志滿足,恐不復更發精進之心,如不授記,復恐眾人生疑,謂此人精進修行,不蒙授記,是故佛以威神力密作當得作佛之授記,令他人聞,不令當人知,是曰隱覆授記或云密授記。四現前授記,有菩薩久集善根,無不具足,常修梵行,觀無我空,於一切法得無生忍,佛知是人功德智慧已悉具足,則於一切大眾前現前記其成佛名號國土等,是名現前授記。見首楞嚴三昧經下。【又】一未發菩提心授記,謂諸佛世尊觀諸眾生根機之利鈍其具增上之信者,佛則令發菩提心授當得作佛之記也。二共發菩提心授記,謂諸菩薩善根成熟,不得增上之行,但誓欲度脫一切眾生與諸眾生同發菩提心同成正覺,蒙佛之授記也。三隱覆授記,即上之密授記。四現前授記,與上名義共同。見菩提資糧論三。
六種授記 (名數)一種性未發心記,與上之第一同。二已發心記,與上之第二同。三現前記,與上之第四同。四不現前記,對面說為現前記,於異處遙說為不現前記。五時覺時定記,記時劫之數量名字,並說佛及國土之名字者。六時無量時不定記,總言於無量劫作佛,不委曲辨時劫之數量及佛國之名號者。地持論,勝鬘寶窟上末。
八種授記 (名數)一己知他不知,發心而自發誓願,未廣及於人,未得四無所畏,未得善權故也。二眾人盡知己不知,發心廣大,得無所畏,得善根故也。三己眾俱知,位在七地得無畏,得善權,得空觀故也。四己眾俱不知,未入七地,未得空觀之無著行故也。五近覺遠不覺,如彌勒是,諸根具足不捨如來無著之行故也(彌勒成佛在近,近者得覺知其授記,遠者不能覺知)。六遠覺近不覺,此人未能演說聖賢之行故也。即師子膺是。七近遠俱覺,諸根具足不捨無著之行,遍遊十方世界,作不思議,顯佛之神德故也,今之柔順菩薩是。八近遠俱不覺,未得菩提,皆不能悉知如來藏等之行故也,今之等行菩薩是。見菩薩瓔珞經九,法華文句七之一。
授記光 (術語)佛為授行者記別,照行者身之光明也。智度論三十三曰:「諸佛法欲與眾生授記,先微笑,無量光從四牙中出,所謂青黃赤白綠紫等也。」
授記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之第六品,依跡門三周說法中譬喻之說法,以中根之迦葉等四大聲聞迴小向大,佛對此四人說當來作佛現前授記之品也。
授記說 (術語)梵音曰和伽羅Vya%ka%ran!a,佛於菩薩,緣覺等,授與未來懸記之說教也。十二部經之一。
授菩薩戒儀 (書名)一卷,唐湛然述。【又】一卷,宋遵式撰。
授學無學人記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聲聞乘四果中預流、一來、不還之三果云學人,阿羅漢果云無學人。此品記法華跡門三周說法中之因緣周,由於彼等聞往昔之因緣,初迴小乘心,發無上菩提心,佛於彼等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故謂之授學無學人記品,常略名人記品。
掘倫 (地名)小島名。在安南之東南海中。又名崑崙島。出於寄歸傳一(今為Pulo Condore)。
掘具羅 (植物)或作局崛羅,窶具羅,求求羅。譯曰安息香。求求羅
陳那 (人名)Dinna%ga,菩薩名。譯曰童授,或譯曰域龍。佛滅後一千百年頃出現於南印度案達羅國,作因明正理門論,是新因明之祖也。西域記十曰:「陳那。唐言童授。」慈恩傳四曰:「此言授童。」因明後記曰:「域龍者,梵語此云陳那是也。」大部補註曰:「陳那,具云摩訶陳那迦,此翻大域龍。」
入定作論 (故事)西域記十曰:「陳那菩薩者,佛去世後承風染衣,智願廣大,慧力深固,愍世無依,思弘聖教。以為因明之論,言深理廣,學者虛功,難以成業。乃匿跡幽巖,棲神寂定,(中略)放大光明,照燭幽昧。時此國王深生尊敬,見此光明相,疑入金剛定,因請菩薩證無學果。陳那曰:吾入定觀察,欲釋深經,心期正覺,非願無學果也。王曰:無生之果,眾聖攸仰,斷三界欲,洞三明智,斯盛事也,願疾證之。陳那是時心欣王請,方欲證受無學聖果。時妙吉祥菩薩知而惜焉,欲相警誡,乃彈指悟之而告曰:惜哉!如何捨廣大心為狹劣志?從獨善之懷,棄兼濟之願。(中略)陳那菩薩敬受指誨,奉以周旋。於是覃思沈研,作因明論。」
陳那裂石 (故事)
陳棄藥 (飲食)又云腐爛藥。南山舊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說謂為大小便,義淨新律家依有部律謂為人所遺棄之醫藥。僧祇律四曰:「若被毒,醫言應服大便汁。若自己許不須復受,若他許者當受。比丘病,醫言當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後,應取中。若自己許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許當受。」四分律四十二曰:「爾時比丘病毒,醫教服腐爛藥。若是已腐爛藥墮地者,應以器盛水和之,漉受然後服;若未墮地者,以器受之水和漉服之,不須受。」業疏三曰:「腐爛藥者,世所同棄而實可收,即大小便也。有本說云陳棄藥者,謂世間煮殘渣滓可棄者,取重煮之,得療即止。何須問本?」同濟緣記曰:「腐爛制中有二釋:初釋中,小便治勞,大便解熱,名黃龍湯。次釋,則通眾藥,人所不用,故云陳棄。即腐爛異名。」義淨師極斥之。寄歸傳三曰:「自有方處鄙俗久行,病發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便用豬糞貓糞,或堈盛瓮貯。號曰龍湯,雖加美名,穢惡斯極。(中略)陳棄之言,即是陳故所棄之藥,意在省事,僅可資身。上價自在開中,噉服實成非損。梵云晡堤木底鞞殺社。晡提是陳,木底是棄,鞞殺社,譯之為藥,是陳棄藥也。律開大便小便,乃是犢糞牛尿。(中略)正量部中說其陳棄,既是部別不可同斯。了論雖復見文。元非有部所學。」巴Pu%timutta(mu%tra)-bhesahjja(糞便藥)。梵(義淨)Pu%timukti-bhes!ajya(陳棄藥)。
陳尊者 (人名)又曰陳尊者。號睦州,嗣法於黃檗,居睦州之龍興寺。見傳燈錄十二。
陞座 (雜語)禪家之用語,上高座而說法也。舊說曰普說為陞座,或上堂亦稱陞座。
(術語)謂色聲等之有為法也。其解釋諸師各異。天台謂陰有二義:一陰者蔭覆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也。二積聚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也。止觀五上曰:「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淨影取積聚之一義。大乘義章八本曰:「積聚名陰,陰積多法故。」是言色聲等之有為法,多法積聚而為體也。已上二家皆為舊譯,梵語塞建陀Skandha之譯語也。然新譯以譯之為蘊,解積聚之義。為且視舊譯之陰字為陰陽之陰,因許積聚之義不許陰覆之義。若為陰覆之義,則梵語云缽羅婆陀。慈恩之義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蘊,舊譯名陰(於禁反)。此陰是陰覆義。若言蔭者,梵本應云缽羅婆陀,案陰音應以於今反,陰陽之陰也(陰陽之陰,是陰積之義)。但仁王經曰:「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性。」又中論疏四末曰:「陰者陰殺也,其義主殺。以此五法能害慧命,是故經中喻旃陀羅。」是如天台之釋,有蔭覆之義。名義集六曰:「蘊謂積聚,古翻陰,陰乃蓋覆,積聚有為,蓋覆真性。」
五陰 (術語)五蘊
陰入界 (術語)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謂之三科。三科。楞伽經曰:「惟願世尊。更為我說陰入界生滅。」
陰幻 (術語)謂五陰如幻,假有之理也。輔行二曰:「聞說陰幻,知罪無生。」
陰妄 (術語)五陰盡為迷妄者,故云妄。
介爾陰妄一念 (術語)吾人現思妄心也。即第六意識之一念。介爾者,微弱之義,細少之義。陰妄者,謂此心屬於五陰中之識陰而為迷妄者。一念者,謂僅一剎那之心也。天台宗之觀法,以此心為所觀,無觀斯妄之一念心,為具三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輔行五之三曰:「言介爾者,謂剎那心。又介爾者,介者弱也,謂細念也,但異無心,三千具足。」四教儀集註下曰:「觀一念心等者,即現前陰妄一剎那心。」
陰妄一念 (術語)謂陰蓋善法之迷妄一念心。即凡夫現前一剎那之心,指陰識無記之第六識也。蓋天台之意,謂初心者,不堪直以融妙之法體為所觀,修圓頓之妙觀,故不就佛界或眾生界,而即近要易修自己一念之心法,定為所觀之境。於摩訶止觀正修章中雖廣舉所觀之十境,以備機根之不同,若剋示境體,則如所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而但觀識陰,通識陰三性中,亦獨取無記羸劣現前剎那之妄心以為所觀之境體云。介爾陰妄一念
陰界 (界名)五陰與十八界也。
陰持入經 (經名)後漢安世高譯,二卷。說五陰六入等之法相,及三十七器之道科。小乘部。
陰境 (術語)十境之一。
陰錢 (雜名)紙錢之別名。陰府所用之錢貨。瘞錢及紙錢
陰藏 (術語)佛之陰莖也。佛之陰莖藏於腹中而不現見,故云陰藏,似馬之陰,故名馬陰藏,又云陰馬藏,三十二相之一。三藏法數四十八曰:「陰相藏密,猶馬陰不可見也。」往生要集中本曰:「如來陰藏,平如滿月,有金色光,猶如日輪。」
陰藏相 (術語)陰藏
陰魔 (譬喻)五陰能害眾生佛性,故譬之魔。四魔之一。
陪食 (儀式)禪林之目,達磨忌住持不趣僧堂食粥,於法堂與祖師相伴喫粥,是曰陪食。
陪堂 (堂塔)禪林之目,陪客僧於僧堂之外堂受食,謂之陪堂。
陪貼 (雜語)謂禪林供養人於本飯本菜之外,陪增貼附供物也。敕修清規尊宿遷化曰:「陪貼供養。」
陪禪 (雜語)禪林之語,與伴禪同義。
陪臚 (天名)Bhairava,自在天之一形,陪臚破陣曲為舞樂,唐招提寺之陪臚會奏之,稱其蹈舞之際所走之方云陪臚走。參照陪囉[口*縛]條。
陪襯 (雜語)見陪[貝*親]條。
陪囉[口*縛] (天名)金剛神之名。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剛陪囉[口*縛]輪觀想成就儀軌經畫像儀軌分曰:「方可求彼勇猛正直人衣,或求女人隱觸之衣,或求女人產生衣。若無如是等衣即用屍衣,求得衣已,即於寂靜無人到處,令彼畫人擇日起首。(中略)大金剛陪囉[口*縛]相者,一身九面,裸形黑色,三十四臂,一十六足。(中略)於像前畫尸陀林,中有種種囉叉娑鬼神吠多拏等。又畫尼俱陀樹,樹上有懸掛人屍及有籤屍,復於林下畫眾人屍。(中略)於本尊前畫持明人,裸身被髮,以髑髏為冠,以五種甘露藥塗身。(中略)如是畫像畢已,將此[巾*((空-工)/登)]安於深密寂靜之處,常燒人肉為香供養,持明人用人骨為數珠,於此像前以虔心專注,一日三時持誦大明滿三洛叉,然後隨意作法成就。此畫[巾*((空-工)/登)]像不得寄於他人,亦不得輒於人前開展令人瞻見,持明人以酒食為食,又復一日三時以吠嚕左曩及人血相和為香,於[巾*((空-工)/登)]前焚燒,以為供養。如是至誠不退者,決定獲得最上成就。」梵Bhairava。
陪[貝*親] (雜語)禪林之目,陪者重也,功勞非常者一陪其[貝*親]也。陪通倍。
添品法華 (經名)添品妙法蓮華經之略。
添品妙法蓮華經 (經名)八卷,隋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共譯。多用什師之譯文,變其品之前後。但添羅什本之不足,即提婆達多一品,並藥草喻品中生育之一喻,故云添品。普門品中之後偈,羅什本云本來有提婆品,嘉祥,天台,慈恩謂其無,今從後義。
深入 (術語)梵語曰尼延底,譯曰深入。貪之別名。貪能深入所欲之境,又能深入自心故名深入。法華經壽量品曰:「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名義集六曰:「尼延底,此云深入,貪之異名。樂著為貪。」
深心 (術語)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於深因種德難拔云深心。觀無量壽經曰:「二者深心。」淨影疏曰:「求心慇重,故曰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維摩經佛國品曰:「深心即是淨土。」註曰:「肇曰:樹心眾德深固,故難拔,深心也。」同菩薩品曰:「深心即是道場,增長功德故。」【又】謂凡夫迷之深固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中略)方便力故而為說法。」
深玄 (術語)黑色也。大日經疏六曰:「黑謂如來壽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畢竟無像,故作深玄色。」其形為八角。不思議疏下曰:「深玄者八角場也,即是蓮華場也。」
深行 (術語)深秘之行業也。為初地已上之行業。金光明經一曰:「十方諸佛世尊深行菩薩之所護持。」
深行阿闍梨 (術語)稱初地已上證悟諦理與大日如來同其位之阿闍梨。大日經疏三曰:「若同毘盧遮那智業圓滿,是名深行阿闍梨也。」演密鈔五曰:「若同毘盧遮那智業圓滿者,智即是觀自身為大日身業,即觀自身同薩埵,若如是者,乃名深行阿闍梨也。」此有十重之深行。
深防 (術語)律之制戒,有深防與限分之二法。限分
深坑 (術語)深奧之坑穴,一墮,則終不能出,以譬二乘證涅槃者及斷善根之人。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曰:「佛子,如來智慧大藥樹王,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無為廣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
深沙大將 (天名)譯語未詳。有儀軌一卷。有天上、虛空、下地之三使者,使成就一切所願。軌中各說其印明。不說其形相種子三形。
深沙大將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深位 (雜語)深高之位次也。
深妙 (術語)甚深微妙也。法華經方便品偈曰:「於諸無量佛,不行深妙道。」又曰:「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
深法 (術語)甚深微妙之法也。諸法實相為深法之極。法華經序品曰:「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無量壽經下曰:「聞深法歡喜信樂。」
深法門 (術語)諸法之深義,有無量之門,故云深法門。無量壽經下偈曰:「究達神通慧,遊入深法門,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
深法忍 (術語)甚深之法忍也,法忍有三忍五忍十忍等種種淺深差別。無量壽經上曰:「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又曰:「心以法緣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
深信 (術語)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深信堅固,猶如金剛。」教行信證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堅固深信。」
深秘 (術語)深奧秘妙也。對淺略之稱。
深秘師 (術語)深秘阿闍梨也。
深秘釋 (術語)密教四種釋之一。
深秘阿闍梨 (術語)大日如來之稱,又由大日如來受灌頂者之稱。大日經疏三曰:「乃至毘盧遮那以本願故,住於加持世界,普現悲生曼荼羅,是名深秘阿闍梨。」同十五曰:「當知此中蒙佛灌頂者,為深秘之佛,蒙世間人師之所授者,為顯略阿闍梨也。」
深密經 (經名)解深密經之略。
深密解脫經 (書名)五卷,元魏菩提流支譯。解深密經之舊譯。
深理 (術語)深妙之真理也。唯識論一曰:「唯識深妙理中得如實解,」天台觀經疏曰:「亦從深理生。」
深淨 (術語)謂甚深清淨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我聞聖弟子深淨微妙音,喜稱南無佛。」
深量 (雜語)深高之分量也。唐華嚴經二十一曰:「見無量佛起深量信。」淨影大經疏上曰:「捨凡成聖,荷恩深量。」
深智 (術語)深高之智慧也。法炬陀羅尼經二十曰:「深智方便,開顯法藏。」
深奧 (術語)深妙秘奧也。大品經有深奧品。智度論七十四曰:「深奧處者,空是其義。」南本涅槃經九曰:「譬如良醫子所知深奧出過諸醫。」
深經 (術語)通稱說諸法實相深理之諸大乘經。維摩經法供養品曰:「諸佛所說深經。」註曰:「什曰:以實相印封此經,則為深經也。生曰:深經者,佛說實相法。」
深摩舍那 (雜名)譯曰棄死屍處。即尸陀林也。毘那耶雜事十四曰:「於一切時,常用深摩舍那處缽。」註曰:「謂是棄死屍處。舊言尸陀者,訛也。」尸陀林。梵S/itavana又S/ma%s/ana。
深禪定 (術語)深妙之禪定也。禪定有種種,先於世間禪總有未至中間四禪四無色之十種,上地之禪望於下地,謂之深禪定。又就出世之無漏禪而有種種淺深之不同。
深禪定樂 (術語)與禪定樂受相應者。四禪中下之三禪也,其中第三禪稱曰離喜妙樂,身心共為純一妙樂,謂之禪定樂之最第一。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大梵天讚佛之偈曰:「我等所往來,五百萬億國,捨深禪定樂,為供養佛故。」
深總持 (術語)深妙之總持也,梵語陀羅尼Dha%ran!i,譯作總持。有四種。總持
深藏 (術語)總稱詮諸法實相深理之大乘修多羅藏。安樂集上曰:「大乘深藏,名義塵沙。」
淺略 (術語)密宗之語。淺者淺近,略者簡略,總指顯教所說。二教論下曰:「法身說深奧,應化教淺略。」
淺略釋 (術語)密教之釋例分二門,一淺略釋,世間通途之釋義也。二深秘釋,詮密教深理之釋義也。深秘釋中更分三重之淺深,總立為四重。大日經疏二曰:「依阿闍梨所傳,皆須作二種釋:一者淺略釋,二者深秘釋。」同三曰:「又此經文有淺略深秘二釋,就深秘釋中復有淺深。輒爾披翫者,以不解密號故。」四釋
淺臘 (術語)謂比丘之受戒年數不久者。比丘之年云臘,由受戒之年度起算。
清白 (術語)佛所顯之法。又總名無漏之善法,皆離煩惱之垢染,故云清白。無量壽經上曰:「清白之法,具足圓滿。」同慧遠疏曰:「所顯之法,出離邪謗,名為清白。」同嘉祥疏曰:「是無漏明,故云清白。」又七善之一。
清字經館 (雜名)以大藏經譯為滿州文字之館也。嘯亭續錄一曰:「乾隆壬辰,上以大藏佛經,有天竺番字、漢文、蒙古,諸繙譯。然禪悟深邃,漢經中咒偈,惟代以翻切。並未得其秘旨。清文句意明暢,反可得其三昧,故設清字經館於西華門內,命章嘉國師綜其事,達天蓮筏諸僧助之,考取滿謄錄纂修若干員,譒譯經卷,先後凡十餘年。大藏告蕆,四體經字始備。初存經板於館中,後改為實錄館,乃移其板於五鳳樓。」
清明 (雜語)清淨之光明也。無量壽經下曰:「日月清明。」
清信士 (術語)梵語優婆塞Upa%saka,譯曰信士,又曰清信士。受三歸五戒得清淨信心之男子也。
清信女 (術語)梵語優婆夷Upa%sika%,譯曰信女,又曰清信女。受三歸五戒具清淨信心之女子也。
清信男 (術語)同清信士。
清涼 (山名)五臺山志曰:「五臺山本名清涼山。」華嚴經疏云:「清涼山者,即代州雁門郡五臺山也。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名清涼。」
清涼山 (地名)唐代州五臺山之別名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曰:「東北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探玄記十五曰:「清涼山,即是代州五臺山是也。於中現有古清涼寺,以冬夏積雪故以為名。」
清涼月 (雜語)指佛而云。華嚴經離世間品曰:「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
清涼寺 (寺名)唐代州五臺山之別峰有清涼寺,華嚴之澄觀住之。
清涼池 (譬喻)以喻涅槃之無惱熱也。智度論二十二曰:「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法華玄義二曰:「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涼池。」
清涼三昧 (術語)斷一切憎愛之念使為清涼之三昧也。大集經十四曰:「有三昧,名曰清涼,能斷離憎愛故。」
清涼世界 (地名)即清涼山也。
清涼國師 (人名)華嚴四祖。清涼國師,諱澄觀,字大休,山陰人,姓夏侯氏。身長九尺四寸,垂手過膝,口四十齒,目光夜發。晝乃不眴,日記萬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筆。年十一,出家。嘗以十事自勵,嘗問徑山欽西來宗旨,默受印記。住五臺山,疏華嚴經。後居京師,德宗迎入內,賜號清涼國師。生歷九朝,為七帝門師。開成三年,坐逝。壽百二十歲。塔於終南,名曰妙覺。後有僧至闕,言在[卄/忽]嶺見金神取華嚴菩薩大牙歸供養耳。有旨啟塔,貌如生,而失二牙。佛祖統紀二十九曰:「初德宗誕節,召講經內殿,以妙法清涼帝心,遂賜號清涼法師。」釋氏稽古略三曰:「帝顧謂群臣曰:朕之師,言雅而簡,辭典而富,能以聖法清涼朕心,仍以清涼賜為國師之號。」
清淨 (術語)離惡行之過失,離煩惱之垢染,云清淨。
三種清淨 (術語)身語意之三業,遠惡行離惑垢也。俱舍論十六曰:「諸身語意三種妙行,名身語意三種清淨,暫永遠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故,名為清淨。」探玄記四曰:「三業無過云清淨。」
清淨人 (雜名)佛之尊號。易行品曰:「諸佛無量劫,讚揚其功德,猶尚不能盡,歸命清淨人。」
清淨土 (術語)淨業所感之淨土也。
清淨心 (雜名)無疑之信心也,又無垢之淨心也。中阿含經四十一曰:「清淨心盡脫婬怒痴,成就於三明。」勝鬘寶窟上本曰:「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
清淨身 (雜名)清淨之佛身也。法華經云清淨光明身。
清淨園 (雜語)寺院十名之一。
清淨識 (術語)第九菴摩羅識Amalavijn^a%na,舊譯清淨識。
清淨智 (術語)無漏智也。勝鬘寶窟上末曰:「清淨智證第一義。」
清淨施 (術語)三輪相之一。三輪相
清淨勳 (雜名)指如來言。以如來有清淨無垢之勳功也。
清淨三昧 (術語)法華十六三昧之一。
清淨本然 (公案)會元十四長水章曰:「長水問琅琊覺和尚,如何是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覺厲聲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長水言下領悟。」是依楞嚴經四富樓那之問所謂「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修而復始」也。而此問意與圓覺經金剛藏菩薩:「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之問同。唐復禮法師嘗以偈問天下之學士,諸師各有答偈。
清淨法界 (術語)佛所證之真體也。七佛經曰:「佛有清淨法界,證真覺智無不了知。」
清淨法眼 (術語)清淨之法眼也,法眼為五眼之一。小乘之聲聞於見道觀見四聖諦,大乘之菩薩於初地觀見二空之理之智也。無量壽經下曰:「萬二千那由他人,得清淨法眼。」
清淨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清淨覺相 (術語)本覺之真相也,正覺之體離染污,故云清淨。圓覺經曰:「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本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清淨真如 (術語)七真如之一。
清淨覺海 (譬喻)清淨之本覺,深廣如海也。圓覺經曰:「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清淨涅槃 (術語)二涅槃,三涅槃之一。涅槃
清淨業處 (術語)淨妙之佛土,為以純善之業因而生之處,故名為清淨業處。觀無量壽經曰:「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同慧遠疏曰:「淨妙佛土,純善所歸,是故名為清淨業處。」
清淨光明身 (術語)具清淨光明之佛身也。法華經法師品曰:「若說法之人,獨在空閑處,寂寞無人聲,讀誦此經典。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若忘失章句,為說令通利。」我者釋尊也。
清淨持戒印 (印相)是持戒清淨之印。通常之佛部三昧耶印出觀自在菩薩怛縛多唎隨心陀羅尼經。
清淨巧方便 (術語)六種巧方便之一。
清淨解脫三昧 (術語)所住之三昧,無垢清淨,離一切之繫縛而自在,名曰清淨解脫三昧。無量壽經上曰:「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
清淨毘尼方廣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文殊與寂調伏音天子問答第一義諦,又問答聲聞菩薩之律行不同及種種之法門,因明菩薩住於五無間業而成無上道。
清淨觀世音菩薩普賢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智通譯。與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同本。而有畫像入壇受持法。
清梵 (雜語)謂釋氏誦經聲也。王僧孺文曰:「清梵含吐,一唱三歎,密義抑揚,連環不輟。」
清規 (書名)唐德宗元和年中百丈山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之規式,謂之清規,即百丈清規也。後稱曰古清規。其後一家之祖師各應時處而制寺規,皆謂之清規。清規者,清淨之儀軌也,所立之儀軌,能清淨大眾,故名清規,我國有備用清規,敕修清規,日用清規等。日本有大鑑清規,永平清規,瑩山清規等。但百丈清規今不傳。釋門正統四曰:「元和九年,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議者恨其不遵佛制,猶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清揚 (雜語)妙聲清淨,音響遠揚也。無量壽經上曰:「又其樂聲無非法音,清揚哀亮,微妙和雅。」
清源 (人名)青原
清課 (雜語)謂釋家日行之課程也。鄧渼詩曰:「蒲團清課後,紈扇豔歌中。」
清墮 (術語)小乘之阿羅漢誤解清淨涅槃遂墮於偏空,謂之清墮。祖英集曰:「若不見,鷲峰勝集,百萬茫茫等閑過,懷衲之外皆清墮。」
清辯 (人名)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譯曰清辯。為佛滅後一千一百年頃,與護法菩薩同時之論師,承龍樹中觀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論。以破護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論之嚆矢。西域記十曰:「論師雅量廣遠,外示僧佉(數論)之服,內弘龍猛(龍樹)之學,曾聞護法菩薩隆名,懷談議,詣護法所,護法辭不會,還本土靜思曰:非慈氏成佛誰決我疑,於觀音菩薩像前誦隨心陀羅尼,絕粒飲水三歲,菩薩現妙身聽其所意,教其至馱那羯磔迦國城南山巖執金剛神所,至誠誦執金剛陀羅尼。論師往誦,三歲後,神乃授秘方曰:此石窟內有阿素洛宮,如法行,石壁當開。即入中待彌勒出世。論師曰:幽居無觀,何知佛出興?神曰:我當報。師受命專咒誦持,復歷三歲,精芥子擊石巖壁便洞開,師入之,石壁復合。」
清齋 (術語)清淨之持齋也。由下午至明旦不食,謂之齋。【又】釋氏要覽下曰:「今民俗以辰刻飲一杯水,終日不食,云清齋。」【又】謂茹素戒葷也。王維詩曰:「松下清齋折露葵。」【又】(雜名)楞嚴經曰:「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註)清齋,淨室也。
淨人 (雜名)奉侍比丘僧之俗人也。其人解比丘之淨語,故稱曰淨人。比丘之指命,總順戒律之作法,故謂之淨語。資持記中三之一曰:「知屬前人,淨在此人,由解斯義,故號淨人。」
淨口業真言 (真言)即「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十四字也。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二曰:「誦此真言者,一切口業悉皆清淨。不誦真言,以恒河水漱,亦不淨也。」
淨土 (界名)聖者所住之國土也。無五濁之垢染,故云淨土。梁譯之攝論八曰:「所居之土無於五濁,如彼玻璃珂等,名清淨土。」大乘義章十九曰:「經中或時名佛地,或稱佛界,或云佛國,或云佛土,或復說為淨剎、淨首、淨國、淨土。」
生淨土法八 (名數)維摩居士應眾香國眾香菩薩之問:說於此土成就八法得生淨土:一饒益眾生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二心等眾生,謙下無礙。三於諸菩薩視之如佛。四於所未聞之經文聞之不疑。五與聲聞不相違背。六不嫉他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七常省己過,不訟他短。八恒以一心求諸功德。見維摩經香積品。
十七種淨土 (名數)佛於毘耶離國菴摩羅樹園對寶積童子說十七種之淨土:一、直心,是菩薩之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之眾生,來生其國云云。二、深心,三、大乘心,四、布施,五、持戒,六、忍辱,七、精進,八、禪定,九、智慧,十、四無量行,十一、四攝法,十二、方便,十三、三十七品,十四、迴向心,十五、除八難,十六、守戒行,十七、十善。是菩薩之淨土。見維摩經佛國品。
淨土宗 (流派)佛教之一派。以普賢為初祖,主於念佛往生。晉慧遠專倡淨土法門,住廬山,結蓮社,得一百二十三人。同願往生極樂國土。魏之曇鸞,唐之道綽,皆專修此道。以觀想持名專修為上,一名蓮宗,日本亦盛行之,為二十宗之一。
淨土門 (術語)門者差別之義,對於聖道門而云淨土門。二門
淨土論 (書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之異名。
淨土七經 (名數)為支那淨土教依典之七經也。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大阿彌陀經二卷,無量壽經二卷,觀無量壽經一卷,阿彌陀經一卷,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鼓音聲三陀羅尼經一卷。皆為讚歎淨土之經典。故亦曰稱讚淨土七經。
淨土真宗 (流派)常略云真宗。日本二十宗之一。淨土宗所分出。以他力迴向之信心為淨土往生之正因,以信後相續之稱名為佛恩報謝之行業,且其宗規許蓄妻噉肉,不別要持戒,倫理綱常,通似世之修齋也。親鸞為其宗祖。
淨土變相 (術語)變者動也,圖畫不動,而畫極樂種種之動相,故云變相。或曰變者變現之義,圖淨土種種之相而令變現,故名變相。樂邦文類曰:「李翰林白。金銀泥畫淨土變相讚曰:圖金創端,繪銀設像。八法功德,波動青蓮之池。七寶香華,光映黃金之地。清風所拂,如生五音。百千妙樂,咸說動作。」
淨土文類 (書名)日本真宗之本典,教行信證文類也。
淨土不退地 (術語)淨土門四不退中之處不退地也。不退
淨土曼荼羅 (術語)又曰觀經曼荼羅。有二種。觀經曼荼羅
淨土三部經 (經名)三部經
淨土十疑論 (書名)一卷,隋智者大師說。
淨土往生論 (書名)同淨土論。
淨土生無生論 (書名)一卷,明傳燈撰。各家註述如下:淨土生無生論註一卷,明正寂註。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二卷,明受教記。淨土生無生論會集一卷,達默集。
淨土境觀要門 (書名)一卷,元懷則述。明約心觀佛境觀不二之法門。
淨土往生論註解 (書名)二卷,元魏曇鸞撰。註釋天親之淨土論。學徒稱曰論註。
淨三業印 (印相)蓮華合掌為清淨三業之印契,故云淨三業印。蓮華合掌
淨三業真言 (真言)凡修法之初,懺悔法了後,必手結蓮華合掌印,口誦此真言,除淨吾身口意三業之垢染也。其真言曰:唵。薩縛婆縛。[禾*述]馱。薩羅縛達磨。薩縛婆縛。[禾*述]度。欠。Om svabha%vas/uddha sarvadharma svabha%va s/uddhaha%m%。第一句之唵為金剛界真言歸命語,三身之義,歸命等之義如常。第二句薩縛婆縛為自性之義,第三句[禾*述]馱為自(淨)之義,通上句即謂自身之自性清淨也。第四句薩縛達磨為一切法之義,即謂一切法之自(淨)性清淨也。第五句薩縛婆縛[禾*述]度,[禾*述]度為他(淨)之義,即謂他身之自性清淨也,蓋謂自身及一切諸法與他身共自性清淨。結句之欠為我之義,即謂今以此自他法清淨真言加持故,本具之自性顯現,我身之三業今實清白也。
十六字成三十七尊 (術語)此真言正有十六字,是十六尊之種子,然依阿闍梨之口傳謂此十六字乃定慧三十二尊之種子,於此附加五佛之種子而為三十七尊。 T0055.JPG
淨巾 (物名)即手巾也。
淨天 (界名)四種天之一。
淨天眼 (術語)清淨之天眼也。中阿含經十三曰:「已得靜正住。逮得淨天眼。」
淨天眼三昧 (術語)五種三昧之一。三昧
淨心 (術語)吾人本具之自性清淨之心也。宗鏡錄二十六曰:「破妄我而顯真我之門。斥情心而歸淨心之道。」密教金剛界譬之於內明之月輪。
淨心住 (術語)六種住之一。
淨心誡觀法 (書名)一卷,南山道宣著。本書之註述如下:淨心誡觀法科一卷,宋允堪述。淨心誡觀法發真鈔六卷,宋允堪述,日本慧光合。
淨方 (術語)方者方所,淨方者即淨土之稱。歸敬儀中曰:「淨方不一,隨意樂而受去。」
淨月 (人名)唯識論十大論師之一。十大論師
淨水珠 (譬喻)寶珠也,能令濁水澄淨,故名淨水珠。以喻慈心及信心。智度論二十曰:「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淨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
淨主 (雜語)令家屋為比丘得住之淨屋,其施主謂之淨主。善見律十七曰:「邊房云何結緣淨屋?若初建柱時先作坑,以柱近坑,比丘圍繞捧柱為僧眾作淨屋,如是三說,說竟立柱。第二第三第四亦如是說,若說一柱,亦得淨屋。若以作屋云何作淨?應喚屋主來語言,此屋未淨,為汝眾徒為淨。檀越作此言,此淨屋布施眾僧從意受用,即為淨屋。若先作屋,無屋主,云何作淨?若聚落有老宿應喚來,此屋未作淨,請為淨主。若檀越不解說,比丘應教作此言,此淨屋布施眾生隨意受用,即得作淨屋,隨意受用,安置飯食,無內宿罪。」
淨名 (人名)淨名居士
淨名玄 (書名)天台智者之維摩經玄疏六卷,世稱淨名玄。
淨名經 (經名)維摩詰經之異名。
淨名玄義 (書名)四卷,元興寺智光撰。
淨名玄論 (書名)八卷,隋吉藏撰。
淨名居士 (人名)新作毘摩羅詰,譯曰無垢。舊稱維摩詰,翻為淨名。維摩
淨名居士方丈 (堂塔)說維摩居士之居室也。以其室廣一丈而為四方,故有此名。法苑珠林三十八曰:「於大唐顯慶年中,敕使衛長史,王玄策。因向印度,過淨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號方丈之室也。」
淨行者 (術語)又曰梵志。修婆羅門行者之通稱也。梵志
淨行品 (經名)菩薩本業經之異名。
淨行經 (經名)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之略名。
淨行梵志 (術語)修梵天行之婆羅門,稱曰淨行梵志。大日經疏四曰:「火神是淨行梵志火祠之所。」
淨行者吉祥印 (印相)大梵天王印之名也。大梵天
淨肉 (術語)比丘食而無罪之肉云淨肉。有三種,五種,九種。
淨衣 (衣服)祈請神佛時所著之清淨衣也。真言師各依其修法而異其色(護摩),但俗人一般著白衣。
淨地 (術語)比丘住而無罪之地云淨地。有清淨其地之法。
結淨地法 (儀式)行事鈔下二之一曰:「五分諸比丘欲羯磨於一房一角,半房半角,中庭或通結坊間作淨地並聽。若通結,應云此住處共住共布薩,僧今結淨地除某處。」寄歸傳二有五種之淨地:一起心作,初造寺時定基石已,若一苾芻為檢校人,應起如是心,於此一寺或可一房為僧當作淨廚。二共印持,定寺基時若但三人者,應一苾芻告餘苾芻言:諸具壽(比丘之稱)皆可用心印如此處,於此一寺或可一房為僧作淨廚,第二第三應如是說。三如牛臥,其寺屋猶如牧牛處處起臥散漫,房門無有定處,縱不作法此處即成其淨。四故廢處,是久經僧捨廢處,如重來者至舊觸處即為淨。然是不得經宿,越宿即應作法。五秉法作,秉白二羯磨法結界,文如白一羯磨中所說。
淨印法問經 (經名)海意菩薩所問法印經之略名。
淨妙 (雜語)清淨微妙也。法華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種,能生淨妙第一之樂。」
淨妙華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
淨佛 (術語)佛有淺深勝劣之別,究竟之真佛云淨佛。大日經疏八曰:「言淨佛者,聲聞法中,阿羅漢亦名為佛。諸餘大乘未了義經亦有成佛義,然不得名為遮淨。今正明本心常佛,故以淨字甄之。」是台宗斥法相之成佛,謂為有為之報佛,夢中之權果是也。
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雜語)淨佛國土者,維摩經佛國品所謂「若菩薩願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佛國土即菩薩成佛時感得之國土,蓋欲令當來自身所住之國土清淨,必先清淨己心,己心清淨,則其國土得清淨也。故菩薩發大願心,成就當來己淨土,而清淨心行,謂之淨佛國土。成就眾生者,又維摩經佛國品所謂「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淨土。」菩薩感佛土,必有所化之眾生,佛土之淨穢,隨於所化眾生之淨穢,所化之眾生清淨,則其土清淨,所化之眾生污穢,則其土亦污穢。故菩薩為莊嚴佛國土而今日教化眾生,眾生隨其教,而身成就清淨之善業故當來往生彼佛國土,能所之二化,依正之二報,共得清淨。因之而教化眾生,謂之成就眾生。法華經信解品曰:「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
淨住 (術語)寺名十種之一。
淨住子 (書名)齊蕭子良撰。謂以沙門淨身口七支,不起諸惡,長養增進菩提善根,如是修習成佛無差,則能紹續三世佛種。是佛之子,故曰淨住子。
淨住舍 (雜名)佛寺或名淨住舍。見法苑珠林。謂清淨安住之所也。
淨住社 (雜名)齊宣王募僧俗行淨住之法,名曰淨住社。見僧史略下。
淨戒 (術語)清淨之戒行也。法華經序品曰:「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
淨邦 (術語)同於淨土。教行信證序曰:「淨邦緣熟,調達闍世興逆害。」
淨法界 (術語)又曰清淨法界,真如也。真如之體離一切垢染故曰淨,為一切世間出世間功德之所依,故曰法界。佛地論三曰:「淨法界,真如為體。」
淨法界印 (印相)以左右手為拳,二大指入掌中,伸二頭指。
淨法界咒 (真言)與淨法界真言同。
淨法界真言 (真言)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謨三曼多佛陀南。達摩馱都。薩[口*縛]婆縛。句痕。第一句歸命如常,第二句達摩馱都為法界之義,第三句薩[口*縛]婆縛為自性之義,第四句句痕為我之義。法界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即是法界,此行者雖未能即體真性,但作此印,誦真言,亦即同於體法界也。見大日經密印品,同疏十三。又[87AD]唵[87A9][口*藍]。瑜伽蓮華部念誦法曰:「若觸穢處,當於頂上觀有法界生字,放赤色光,所謂[口*藍]字。於所食物皆加持此字,即不成穢觸。於一切供養香華等皆加此字,放白色光,即無穢觸,所供養物皆遍法界。」此中唵為金剛界之歸命語,三身等之義如常。
淨居 (界名)淨居天也。【又】(雜名)伽藍之地也。舊唐書高祖紀:「伽藍之地,本曰淨居。棲心之所,理尚幽寂。」
淨居天 (界名)五淨居天也。五淨居天
淨居天真言 (真言)五淨居天
淨門 (術語)六妙門之一。
淨宗 (流派)淨土宗之略稱。又云淨家。
淨剎 (術語)清淨之佛國也。華嚴經七曰:「廣大淨剎皆成就。」行事鈔下四之一曰:「作從佛往淨剎之意。」
淨定 (術語)同於等至。
淨命 (術語)比丘離四種之邪命法而清淨活命,謂之淨命。即八正道中之正命也。又以清淨之心為生命,謂之淨命。維摩經菩薩品曰:「正行善法,起於淨命。」註曰:「肇曰:凡所行善,不以邪心為命。」不思議疏上曰:「淨命者,少欲知足之行。」
淨波羅蜜 (術語)四波羅蜜之一。
淨竿 (物名)禪寺之浴室設淨觸二竿,淨竿掛淨衣,觸竿掛穢衣。見象器箋二十。
淨侶 (雜語)無垢清淨之僧眾也。
淨信 (術語)清淨之信心也。仁王經中曰:「一念淨信。」
淨屋 (雜名)比丘住而無罪之家屋云淨屋。淨主
淨施 (術語)二種布施之一。布施
淨玻璃鏡 (物名)所謂業鏡是也。在閻魔廳罪人一生惡業之事實悉現前令當人見之。此淨玻璃鏡之名,出於偽造之十王經,不足取。謂之業鏡,又稱火珠,以顯現罪業之說,則經論有明據。業鏡
淨除業障經 (經名)淨業障經之異名。
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 (經名)五句章句經之異名。
淨家 (流派)淨土宗云淨家。
淨瓶 (物名)梵語軍遲,又作捃稚迦。梵音Kun!d!ika%,此云瓶。有淨觸二瓶,淨瓶之水,以洗淨手,觸瓶之水,以洗觸手。亦稱澡瓶。今俗多以尋常花瓶當之。殊誤。釋氏要覽中曰:「淨瓶,梵語軍遲,此云瓶。常貯水,隨身用以淨手。寄歸傳云:軍持有二,若甕瓶者是淨用,若銅鐵是觸用。」義淨之受用三水要行法曰:「舊律十誦五十九云:有淨瓶罐,廁澡罐。四十一云:有淨水瓶,常水瓶。又新譯有部律文,淨瓶觸器極分明,此並金口親言,非是人造。寧容唯一銅瓶,不分淨觸。雖同告語,不齒在心。豈可以習俗生常,故違聖教。」
淨眼 (術語)清淨之法眼也。五眼中法眼見事理諸法之淨眼也。華嚴經曰:「如是淨眼能觀見。」【又】(人名)王子之名。淨藏淨眼
淨眼三昧 (術語)一心觀梵釋諸天之淨身名為淨眼三昧。大日經疏曰:「於梵釋諸尊解脫身一心不亂,名彼天淨眼三昧。」
淨華眾 (術語)往生極樂者,化生於清淨之蓮華,具七種淨法,是曰淨華眾。願生偈曰:「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七華
淨華臺 (雜名)清淨之蓮華臺也。
淨域 (術語)諸佛之淨土也。西方要決曰:「必須遠跡娑婆,栖神淨域。」
淨國 (術語)清淨之佛國也。維摩經佛國品曰:「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觀無量壽經曰:「必生淨國。」淨土論註曰:「淨國無衰變。」
淨梵王 (天名)梵者清淨之義,梵天總離婬欲,故云梵,今梵漢雙舉,稱曰淨梵。梵天王也。
淨菩提心 (術語)真言行者初入初地,見法明道,得無蓋障三昧,名曰淨菩提心。大疏三曰:「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迦羅羅時。」
淨菩提心門 (術語)清淨之菩提心,是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之三摩地,一切眾生成佛之正因也。一切眾生必以此淨菩提心為因,證入一切如來之境界,故有門之稱。大日經疏一曰:「入佛智慧有無量方便門,今此宗直以淨菩提心為門,若入此門即初入一切如來境界。」
淨菩提心地 (術語)初地之異名,是為真言行者初心之位次,三句義之菩提心為因配於此地。見秘藏記末。
淨菩提心觀 (術語)五字輪觀之異名。字輪觀
淨眾 (雜語)清淨持戒之僧眾也。
淨智見作意 (術語)四種作意之一。
淨道 (雜語)清淨之佛道也。法華經序品曰:「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淨飯王 (人名)迦毘羅衛國之王,釋尊之父王也。名義集三曰:「首圖馱那S/uddhodana,此云淨飯或云白淨。」
淨飯王千佛父 (本生)雜寶藏經一明鹿女之緣云:「昔雌鹿咶仙人尿便生端正女,跡生蓮華。時梵領國王索此女為第二夫人,生千葉蓮華,葉有千小兒,長大皆為力士,彼時千子者賢劫之千佛是也,父者白淨王是也,母者摩耶是也。」
淨飯王般涅槃經 (經名)一卷,劉宋涅槃京聲譯。佛及難陀、阿難、羅云,親送淨飯王之喪,以彰孝道。
淨業 (術語)清淨之善業也。又往生西方淨土之業因也。觀無量壽經曰:「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淨業部經 (經名)淨業障經之異名。
淨業障經 (經名)一卷,失譯。無垢光比丘入城乞食,為婬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苦惱。見文殊師利菩薩,菩薩將詣佛所,佛為說無性之法。發心得記,因廣說淨業障之法。
淨意問經 (經名)淨意優婆塞所問經之略名。
淨意優婆塞所問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在祇園,淨意來問長壽短壽乃至愚痴智慧八種之因緣,佛具答之。
淨聖 (術語)清淨之聖者也,聖者雖無不淨,然此稱其上位之人也。法華經普門品偈曰:「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淨源 (人名)趙宋杭州南山慧因寺法師,名淨源,生於晉江楊氏,先世為泉之晉水人,故學者稱晉水。師受具參方,承華嚴於五臺承遷,學合論於橫海明覃,還南,聽楞嚴圓覺起信於長水法師了璿,四方宿學推為義龍。哲宗元祐三年十一月己酉入滅,世壽七十八。見釋氏稽古略四。
淨經 (經名)文殊師利淨律經之略名。
淨圓覺心 (術語)如來淨妙之圓覺心也。圓覺經曰:「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淨琉璃淨土 (界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所居,在東方之世界也。
淨琉璃世界 (界名)藥師如來之淨土也。藥師
淨滿 (菩薩)盧舍那,一譯淨滿。
淨語 (術語)真實之語云淨語。大集經十曰:「須彌可說口吹動,不可說佛有二語,實語真語及淨語。」
淨潔五欲 (名數)對於欲界麤弊之五欲,謂色界無色界之色聲香味觸五欲曰淨潔五欲。
淨裸裸 (雜語)又云赤裸裸。天真獨朗無纖毫情塵之稱。碧巖九則評唱曰:「須是透過關捩子,出得荊棘林,淨裸裸,赤灑灑。」
淨德 (術語)四德之一。
淨德夫人 (人名)妙莊嚴王之夫人。也妙莊嚴王
淨影 (人名)隋淨影寺慧遠,世取其寺號稱為淨影。
淨髮 (術語)僧之剃頭也。淨髮之法,半月一度。高僧傳(闍那崛多傳)曰:「遮拘迦國山中有入滅定羅漢三人,定中禪寂。每至半月,諸僧就山為其淨髮。」同求那跋陀羅傳曰:「時未及淨髮,白首皓然。」
淨摩尼珠 (物名)淨水珠也。有寶珠其德能清淨濁水,故云淨水珠。淨土論註下曰:「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淨,即得往生。」淨水珠
淨頭 (職位)禪林掌廁所之僧也。西淨
淨頭寮 (堂塔)淨頭之寮舍也。
淨藏 (人名)妙莊嚴王二子之一。淨藏淨眼
淨藏三昧 (術語)法華十六三昧之一。
淨藏淨眼 (人名)出於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中,因緣談中之人。過去世,光明莊嚴國有王,云妙莊嚴。邪見熾盛,不信佛法。二子,淨藏,淨眼,夙信佛法,得神力憐愍父王之邪見,為之演種種奇瑞,遂令父王翻心至佛所,得法華利益。
淨穢不二 (術語)不二
淨覺 (術語)清淨之覺悟也。圓覺經曰:「以淨覺心取靜為行。」【又】(人名)名仁岳,自號潛夫。淨覺是敕賜號也。初從四明法智學,後背師成一家,世謂之為山外派之泰斗。所著有楞嚴會解十卷,熏聞記五卷,楞嚴文句三卷,金剛般若經疏二卷,發軫鈔五卷,彌陀經疏二卷,指歸記二卷,十不二門文心解二卷,雜錄名義十二卷,義學雜編六卷等。見佛祖統紀二十一。【又】(雜名)魏書曰:「浮屠正號曰佛施,佛施與浮圖聲相近,皆西方言。其來轉為二音,華言譯之,則謂淨覺。」
淨籌 (物名)廁籌之未使用者。
淨觀 (術語)清淨之觀法也,如淨土之十六觀是。歸敬儀曰:「少厭欲,苦令修淨觀。」
淋汗 (雜語)禪家謂夏月之入浴為淋汗。淋,說文曰:「以水沃也。」蓋熱時常有汗,故每日入浴沃汗也。
淚墮尊者 (人名)佛滅後大阿羅漢有大悲心常悲三途之眾生而啼泣,故名淚墮尊者。觀經玄義分傳通記一曰:「淚墮尊者,悲三途眾生苦。」同糅鈔七曰:「淚墮尊者,滅後大羅漢也。得宿命智,見自身過去墮獄等。想像一切眾生三途苦,悲淚流血淚,以之洗染袈裟。本證未明。」
淘汰 (術語)天台所立五時教之說,以第四時之般若經為淘汰教,說諸法皆空之理遣蕩一切之執情也。四教儀集註上曰:「以空慧水蕩其執情,故曰淘汰。」
淫欲 (術語)色欲也。圓覺經曰:「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行事鈔中曰:「智論云:婬欲雖不惱眾生,心心繫縛,故為大罪。故律中婬欲為初。」按淫,除淫湯外,應均從女作婬。
淫欲即是道 (雜語)由煩惱即菩提之理而立之言。諸法無行經下曰:「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於是三事中,有無量佛法。若有人分別,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智度論六引此文曰:「婬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冰之性即如水,貪瞋痴三毒之性即法性真如也。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止觀二曰:「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中略)貪欲即菩提。(中略)佛說貪欲即是道者。佛見機宜,知一種眾生,底下薄福,決不能於善中修道,極任其罪轉無已。令於貪欲修習止觀,極不得已故作此說。」輔行四曰:「經說欲是道者,只云道性不出於欲,亦云欲性不離於道,約理云即,約事須離。」
淫欲火 (譬喻)婬欲燒心,譬之火也。千手陀羅尼經曰:「若能稱誦大悲咒,淫欲火滅,邪心除。」
淫欲病 (譬喻)淫欲傷身譬如病。止觀九上曰:「如是想者,是婬欲病之大黃湯。」
淫湯 (飲食)米湯也。淫者留之義,點米粉於湯,混濁滯留,是曰淫湯。續字彙云:淫,王粲七哀詩:「何為久滯淫。」文選註留也。
淫羅 (譬喻)以喻淫欲之捕人也。智度論十四曰:「婬羅網,人皆投身。」
(術語)十惡之一。沙彌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婬。出家十戒,全斷婬欲。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悉名破戒。楞嚴載寶蓮香比丘尼私行婬欲,自言婬欲非殺非偷,無有罪報。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獄。世人因欲,殺身亡家。出俗為僧,豈得更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故經云:婬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噫,可不戒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經中婬字多從女旁,專指男女事也。今人欲依說文改從[沐-木]旁,書中婬字訓義甚多,放也、溢也、甚也、邪也,經中專指男女事,故從女為妥。」
婬火 (譬喻)婬欲之熱情,譬如火也。止觀七上曰:「皆以不淨為初門,悉治婬火。」智度論十四曰:「婬火內發,自燒而死。」
婬習因 (術語)十因之一。因部十因六果
婬戒 (術語)顯教十重戒之一。十重戒
婬欲 (術語)
婬怒癡 (術語)是舊譯之稱。新譯謂之貪瞋癡,三毒之煩惱也。涅槃經五曰:「無量劫中,被婬怒癡煩惱毒箭,受大苦切。」
混沌供 (雜語)諸供混沌而供之意。即修護摩法時,混和殘餘之諸供,而供養諸尊并十方世天也。如蘇悉地羯羅經下所謂「所殘餘穀酥蜜酪等,並和一處用祭火天。」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所謂「獻聖眾所殘五穀香花等,聚一器中,獻十方世天。」息災護摩次第所謂「若供物少時,混沌而供,又蘇油等少時,混沌而用。」是其例也。
(術語)[87AD]om%,胎藏界之陀羅尼,冠曩莫之語,金剛界之陀羅尼冠唵之語。秘藏記末曰:「唵字有五種義:一歸命。二供養。三驚覺。四攝伏。五三身。」一歸命者,歸依於佛,獻無二之命之義也。所歸之佛體有自佛他佛之二,自佛者,自心之本覺佛,即在纏如來也,蓮華三昧經所謂「歸命本覺心法身,(中略)還我頂禮心諸佛」是也。眾生無始以來違背吾本覺之佛流轉生死中,今始知自心之本佛,歸於本覺之佛,是還源之最初,真言之歸命也。他佛者,已成之佛,即出纏如來,並一切眾生之本覺佛在纏如來也。誦此唵字則歸於如是自他佛之功德,一時成就。二供養者,是亦有自他佛之二,準上可知。三驚覺者,誦唵字時,其音自行者毛孔入,驚覺自心本有之佛及一切之佛,現於目前,如由春風與雷雨而蟄蟲破地出現,草木花果開結(春風者,大悲願行,雷雨者,如來加持力,蟄蟲者,本有法身之如來,草木者,本有之法身,華果者,始成之智身)。四攝伏者,譬如諸司百官有王之敕召時,身心不厭寒暑而參集,行者誦此唵字時,一切諸天龍神等聞此音,皆悉攝伏而參集也(攝伏法有忍之功,瑜祇經曰:「攝伏如奴僕。」)。五三身者法報化之三身也。其故以唵之一字為阿烏麻Aum%之三字合成,阿者本不生之義,是法身,烏者譬喻不可得,是不可思議之報身,麻者,吾我不可得,現人天鬼畜之諸眾生。因而誦此唵字則三身成現加持掌護行者也。見守護國經九,秘藏記鈔七。
唵字印 (印相)側掌屈風指,餘伸直,又名吉祥印,言說之標幟也。攝大軌中曰:「側掌屈風,餘申直,淨行吉祥印,名為唵字印。」大日經疏二十曰:「其尊作持唵字印者,即是梵志義法也。淨行者凡有所言說,皆側右手,作印形而舉案之,以唵字聲而作相故也。」演奧鈔十四曰:「今私推之,唵字聲者,淨行者結此印欲語之時,先唱唵字聲歟,是說法驚覺標幟也。秘藏記唵字出五種義,驚覺義其一也。此印亦名吉祥印,釋迦說法印,亦名智吉祥印,准而思之。」
唵字觀 (術語)就唵字觀法報化三身字義之觀法也。出守護經九。
釋迦觀唵字成佛 (雜語)守護國經九載釋迦成佛記內云:「於鼻端想淨月輪,於月輪中作唵字觀。」
唵阿吽 (術語)[87AD]om%[8740]A[87A4]Hu%m%三個種子各別項解。以此三字書於木佛之三處。安像三昧儀經曰:「誦此真言已,復想如來如真實身諸相圓滿,然以唵阿吽三字,安在像身三處,用唵字安頂上,用阿字安口上,用吽字安心上。」
唵呼盧呼盧 (真言)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藥師如來之真言有大小二種,此其中之小咒也:「唵。呼盧呼盧。戰馱利。摩撜祇。莎訶。」諸尊真言句義鈔上曰:「句義未勘也。但元來言鈔,呼盧呼盧者,無能勝藥師義也。此不審也,追可考之。」唵之義,
唵[口*摩]呢叭[口*爾]吽 (術語)梵語[87AD][8768][8773][8764][8774][8775]Om maui padmehu%m!又作唵摩尼缽頭迷吽,唵麼抳缽訥銘吽。祈寶珠蓮上之義。喇嘛教徒常口唱之咒文,即蓮華手菩薩Padmapa%n!i祈未來極樂往生時所唱之六字題目也。彼教徒信此菩薩,如彼阿彌陀如來,在極樂蓮臺,救濟祈者,生生世世,出離因果無窮之生死,故不問僧俗,皆口唱之,尊戴最厚。恰如吾國人之信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然。西藏觀音經摩尼伽步婆Man!i bkah! h!bum以詩讚歎此六字題目之功德,說其所以有智慧解脫救濟快樂之本源。蓋人若一度唱六字題目中唵Om!之一字,其功德能塞死後流轉天上界之途;又唱[口*摩]ma之一字時,免輪迴於惡鬼所住之修羅道;唱呢n!i之一字時,離再受生於人間界之厄;唱叭pad之一字時,令人能去輪迴於畜生道之難;唱[口*爾]me之一字時,能脫沈淪於餓鬼道之苦;唱吽hu%m!之一字時,有使無死而墮於地獄之功德。又描出唵字者,以表明天上界之白色。[口*摩]字為修羅道之青色,呢字為人間界之黃色,叭字為畜生道之綠色,[口*爾]字為餓鬼道之紅色,吽字為地獄之黑色。又不惟獨唱此題目,始有功德,即著之於身,或持於手,或藏於家,亦得為生死解脫之因。西藏人多書此六字題目於長布片等,藏於經筒中,稱之為法輪,人人手自回轉之,或依風車及水車之力,使之旋轉,名為轉法輪。蓋西藏人信以如是法輪旋轉之功德,得脫生死輪迴之苦,最大之法輪,書十億之題目云,又西藏國內所至之門戶飄揚之旗旆,即為此六字題目,路旁所建之碑亦是。可以見尊信六字題目之狀矣。
啐啄 (譬喻)雞子將孵化時,小雞在卵中之吮聲,謂之啐,母雞欲令出而嚙殼,謂之啄。以譬禪人之機鋒相據。碧巖十六則公案曰:「僧問鏡清:學人啐,請師啄。」同七則評唱曰:「法眼禪師有啐啄同時底機,具啐啄同時底用。」禪林寶訓音義曰:「啐啄,如雞抱卵。小雞欲出以嘴吮聲曰啐,母雞憶出以嘴嚙之曰啄。作家機緣,相投而解,亦猶是矣。」
啀喍嗥吠 (雜語)啀喍者,以口嚙物也。嗥吠者張口而吼也。法華經譬喻品曰:「鬥諍[(拱-共)*(謯-言)]掣,啀喍嗥吠。」
唱衣 (術語)比丘等五眾死亡時,其遺物別為輕重之二,金銀田園房舍等之重物以之歸入常住物,三衣百一眾具為輕物,以之分配於現前之僧眾,就此分與而不得分與之均等時,則集僧眾而競賣之,平分其價,此競賣云唱衣。以先定價而唱呼幾許也。釋氏要覽下曰:「唱衣。律云:僧輕物差一五法比丘分與現前僧,為分不均故。佛聽集眾,先以言白眾,和許可賣共分。目得迦云:佛言:初准衣時可處中,勿令大貴大賤,不應待其價極方與之。若不買者故增價,犯惡作罪,大毘婆沙論。問:命過比丘衣缽等云何得分?答:彼於昔時亦曾分他如是財物,今時命過,他還分之。增輝記云:佛制分衣本意,為令在者見其亡物,分與眾僧作是思念。彼既如斯,我還若此。因其對治令息貪求故。今不能省察此事,翻於唱賣之時,爭價上下,喧呼取笑,以為快樂。愕之甚也,仁者宜忌之。」唱衣之上解不可,反於古意。
唱名 (術語)同於稱名謂稱佛之名號也。
唱食 (雜語)食時之咒願曰唱食。唱食之咒願之謂也。見象器箋十三。
唱寂 (雜語)唱寂滅也。謂佛之入涅槃。涅槃經一曰:「二月十五日,以佛神力出大音聲。(中略)大覺世尊將欲涅槃,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
唱道師 (職位)為說法之人也。【又】法會之首座,唱經文始誘導眾僧之僧也。常略稱為導師。
唱導 (術語)宣唱法而化導人也。佛世以舍利弗,富樓那為第一,梁高法傳十科中有唱導之一科。法華經涌出品曰:「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大部補注九曰:「啟發法門,名之為唱。引接物機,名之為導。」梁僧傳(唱導論)曰:「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昔佛法初傳,於時齋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禮。至中宵疲極,事資啟悟,乃別請宿德升座說法,或雜序因緣,傍引譬喻。」僧史略中曰:「唱導者,始則西域上座凡趣請咒願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時中皆吉祥等。以悅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辯才曾作上座,讚導頗佳,白衣大歡喜。此為表白之推輪也。」
唱薩 (雜語)薩者娑度S/a%dhu之訛略,善哉之義。玄應音義十六曰:「唱薩,此言訛也。正言娑度,此譯云善哉。」
唱禮 (術語)法會表白,終後唱禮,師登禮盤,唱五悔五大願等之文。謂之唱禮。其唱禮初所唱奉請之佛名,有金、胎、合之三種差別。胎藏界唱禮南無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南無東方寶幢佛、南無西方無量壽佛、南無南方華開敷佛、南無北方天鼓雷音佛(已下諸菩薩等省略)。金剛界唱禮南無常住三世淨妙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南無金剛堅固自性身,南無福德莊嚴聚身阿[門@(人/(人*人))]佛,南無受用智慧身寶生佛,南無作變身阿彌陀佛,南無盡虛空遍法界釋迦牟尼佛(已下諸尊省略)。合部唱禮南無胎藏金剛界清淨法身大悲毘盧遮那佛、南無東方寶幢阿[門@(人/(人*人))]佛、南無南方華開敷寶生佛、南無西方無量壽阿彌陀佛、南無北方天鼓雷音釋迦牟尼佛(已下諸尊省略)。依法會而異其所用,例如阿彌陀三昧之時,用金剛界之彌陀唱禮,盂蘭盆三昧之時,用胎藏界之彌陀唱禮。
[口*叔]迦婆 (動物)叔迦
(術語)梵語摩怛刺多Ma%trata%,一簡別之義,簡別於他法云唯。二決定之義,示決定有此法云唯。三顯勝之義,示此法之顯勝云唯。義林章一末曰:「梵云摩怛剌多,此翻為唯。唯有三義:一簡持義。二決定義。三顯勝義。」唯識述記一本曰:「唯言顯其二義:一簡別義。二決定義。」
唯一神道 (流派)日本神道之一派,兩部神道之對。神代不混外教,純粹相續之意,其教相亦有用天台真言之教理儀式者。其言曰神道者根本也,儒教者,枝葉也,佛法者,華實也。故依世間顯露之淺義,別佛為本地,神為垂跡,依隱幽之密義,則神為本地,佛為垂跡也。如真言之秘密,單為秘密而淺,神道之密義,隱密而存深義。相承有相傳、傳授、面授、口訣之四重。又立影像、光氣、向上、底下之四位,授神道護摩,宗源行事,十八神道等云。
唯心 (術語)一切諸法,唯有內心,無心外之法,是謂唯心。亦云唯識。心者集起之義,集起諸法故云心,識者了別之義,了別諸法故云識,同體異名也。八十華嚴經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唯識論二曰:「入楞伽經伽他中說,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
唯心偈 (雜名)指舊華嚴經第十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如來林菩薩所說之偈曰:「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華嚴宗以為顯唯心緣起之至極者,謂為心總。佛及眾生為別心,總該一切萬有故,迷則為眾生,悟則為佛。心外無眾生,心外無佛也。天台以此偈立三法妙。山外之解謂心乃能造之理,佛及眾生乃所造之理,如華嚴宗言:山家之釋謂心佛眾生之三法,各具事理,為能造所造,顯互具互融實相之意之偈也。
唯心淨土 (術語)己身彌陀唯心淨土
唯心迴轉善成門 (術語)華嚴宗所立十玄門之第九。謂唯如來藏之一心,自在性起,成就一切之功德也。見五教章中。
唯色 (術語)色心不二,故萬法唯心,又唯色也。依之立護法唯識無境,故立清辯唯境無識。止觀義例上曰:「能了諸法則見諸法唯心唯色,當知一切由心分別諸法,何曾自謂同異?」
唯漸無頓 (雜語)禪源諸詮三曰:「若遠推宿世,則唯漸無頓。今頓見者,已是多生漸薰而發現也。」
唯境無識 (術語)順世外道計地水火風之四大,極微常實,立唯境無識(今所謂唯物論)之義,清辯論師於真諦中立心境共為真空,於俗諦中立唯境無識之義,以與護法論師之唯識無境對立。蓋內識有境有心,心必託境而起故也。義林章一末曰:「或順世外道及清辯等。成立境唯。為簡於彼言識之唯。」
唯識 (術語)梵語摩怛刺多Ma%trata%,此譯曰唯。梵語毘若底Vijn^apti,此譯為識。梵語倒置之為識唯,通常為Vijn^a%namatrava%da。唯者簡別之義。簡別識外無法,謂之唯。識者了別之義。了別之心略為三種,廣有八種,謂之識。然則唯識者為三識或八識之複名數,非唯一識之義也。華嚴經就集起之義而云唯心,唯識論就了別之義而云唯識,其體一也。又唯心之名,通於因果,唯識之稱,唯在因位,三種者:初能變(第八識),二能變(第七識),三能變(前五識)也,八種者,眼識乃至阿賴耶識也。義林章一末曰:「識者心也。由心集起綵畫為主之根本,故經曰唯心。分別了達之根本,故論稱唯識。或經義通因果,總言唯心。論說唯在因,但稱唯識。識了別義。在因位中識用強故,說識為唯,其義無二。二十論云:心意識了,名之差別。」唯識述記一本曰:「唯言顯其二義:一簡別義。遮虛妄執,顯但有識,無心外境。二決定義。離增減數。略唯決定有此三故。廣決定有八種識故。」問唯識之言,謂有八種之識,除八種識體之外,更無餘法乎。答不然,言唯八識者,謂一切諸法不離八識,非言八識之外無餘法也。凡諸法分別為五法: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此中前四者為事,後一者為理,稱曰五法事理。此五法事理,皆不離識,故稱唯識。以第一之心,乃識之自相,第二之心所,乃識之相應法,第三之色,乃心與心所之所變,第四之不相應法,乃心與心所及色之分位差別,第五之無為法,乃前四法之實性故也。又唯之言,取遮遣遍計所執性,識之言,取依他圓成之二性。唯識論七曰:「唯識言有深意趣。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唯言但遮愚夫所執離諸識實有色等。」義林章一末曰:「梵云毘若底,此翻為識。識者了別義,識自相,識相應,識所變,識分位,識實性,五法事理皆不離識。故名唯識。」楞嚴經五彌勒菩薩之言曰:「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五重唯識 (術語)唯識觀 T0082.JPG
五種唯識 (名數)詳見五字部五種唯識
唯識宗 (流派)法相宗之異名,彼宗以萬法唯識之法門為主也。
唯識章 (書名)大乘法苑義林章一末篇章之名。
唯識家 (術語)法相宗之異名。
唯識會 (行事)講讚唯識論之法會。
唯識論 (書名)有二本:一為成唯識論,梵名Vijn^a%nama%trasiddhi-s%a%stra之異名。一為唯識二十論之略名。唯識二十論,有三譯:一後魏瞿曇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譯,一卷,單題曰唯識論,或題曰楞伽經唯識論。二陳真諦譯,一卷,題曰大乘唯識論。三唐玄奘譯,一卷,題曰唯識二十論。諸家之註釋如下:唯識二十論述記二卷,唐窺基撰。成唯識論料簡二卷,唐窺基撰。又稱唯識開發。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唐窺基撰。成唯識論別鈔十卷,存卷一卷五卷九卷十,唐窺基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八卷,唐窺基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四卷,唐窺基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記二卷,存卷上,唐智周述。成唯識論了義燈十四卷,唐慧沼述。成唯識論了義燈記二卷,存卷下,唐智周撰。成唯識論演秘十四卷,唐智周撰。成唯識論義蘊五卷,唐道邑撰。成唯識論疏義演二十六卷,唐如理集。缺卷六末下及十七十八二十二。成唯識論演秘釋卷一,唐如理撰。註成唯識論卷十七,餘缺。成唯識論疏鈔十八卷,唐靈泰撰。缺卷九卷十三末卷十五卷十七。成唯識論學記八卷,新羅太賢集。唯識開蒙二卷,元釋雲峰集。成唯識論俗詮十卷,明明昱俗詮。成唯識論集解十卷,明通潤集解。成唯識論音義十卷,明廣承音義。成唯識論合響十卷,明大真合響。成唯識論自考十卷,明大惠錄。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十卷,明智旭述。唯識三十論直解一卷,明智旭解。唯識三十論約意一卷,明明昱約意。成唯識論音響補遺科二卷,智素科。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十卷,智素補遺。成唯識論證義十卷,明王肯堂證義。
唯識觀 (術語)具名唯識三性觀。三性者何?一曰遍計所執性。執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種子所生之因緣法是也。三曰圓成實性。依他起性所依之實體,真如是也。分別此三性,則以遍計所執性,係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圓成,係心內之法,非空而觀照,是名唯識三性觀。唯者簡持之義,簡去遍計,而持取依圓之二性,識之言者,顯所持取之依圓二性也。修此唯識三性觀,自淺至深,有五重,稱為五重唯識:一曰遣虛存實識。以心外諸境,為遍計所執之虛妄,體用非有而遮遣。心內諸法,為依他與圓成,體用非無而存留。此為虛實相對之觀法。二曰捨濫留純識。識有八種,分別識相則各有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之四分,此中相分為所緣之境,後三分為能緣之心。而所緣之相分,濫於心外之妄境,故捨彼而不取,唯存留後三分之純識。此乃心境相對之觀法。三曰攝末歸本識。相分係識內所取之境,見分係識內能取之作用,此二者從識之自體分而起,自體分為本,見相二分為末,故離識之自體分,無見相之末,攝末而歸於本。此乃體用相對之觀法。四曰隱劣顯勝識。八識之自體分,各有心王與心所。心王者,勝如王,心所者,劣如臣,故隱劣法之心所,以顯勝法之心王。此乃心心所相對之觀法。五曰遣相證性識。留於第四重之八識心王之自體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實性,為二空所遣之圓成實性,即以依他之事相為空而捨遣,證得圓成實性也。此為事理相對,唯識觀之至極。五重之中,前四重,為捨遣遍計所執性而使歸於依他起性之觀法,故曰相唯識。後一重為捨遣依他起性而證得圓成實性之觀法,故曰唯識觀。菩薩觀此唯識無境,以相違識相智等之四智。
唯識開蒙 (書名)二卷,元釋雲峰集。是書不列正文,僅將論文中緊要之處撮為標題一百五十,設為問答:以暢其旨,故云開蒙也。
唯識心要 (書名)十卷,明蕅益大師隨講隨錄以成之。凡遇論文中蹇澀之處,則旁書數字以充暢其義。故閱者較易領會。
唯識俗詮 (書名)十卷,明釋明昱應王肯堂之請,因將成唯識論隨講隨錄而集成之。顧起元曾為之序云:師以宇泰先生(即王肯堂)之請,詮釋此論。批卻導窾。曲暢旁通。開卷粲然,了無疑滯。云云。
唯識心定 (術語)唯識觀也。楞嚴經五曰:「我修習唯識心定,入三摩地。」
唯識三世 (術語)三種三世之一。三世
唯識中道 (術語)法相宗所立。一切萬有,唯識所變,而非有非空之中道也。遍計所執者,以情有故為非空,以理無故為非有,依他起性者,以非有故為空,以似有故為有,圓成實性者,以真空故為非有,以妙有故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論,非有非空之二義並存,是稱一法中道。今三性對望而論,現於虛妄認識上之一切萬法(即遍計所執之法)悉為虛妄之影像,而非實有之法,情有理無也。然自實之種子變現之依他起諸法,假令非常住實在而不可謂為無,如幻假有也。圓成實性之真如,真空妙有,其體空寂,真實圓滿之實在也。一切諸法皆具此三性,故空有不可不斷,是非有非空之中道也。此為三性對望之中道。
唯識法師 (人名)慈恩大師雖造百部章疏而以成唯識論為宗,故號唯識法師。
唯識圓教 (術語)南山所立三教之一。大乘之深教也。三教
唯識所變 (術語)萬有總由阿賴耶識所變出之意。賴耶緣起
唯識述記 (書名)具名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唐慈恩大師著。解成唯識論。
唯識樞要 (書名)具名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唯識三箇疏之一。四卷,唐慈恩作,解成唯識論中之要義。
唯識演秘 (書名)具名成唯識論演秘,唯識三箇疏之一。七卷,唐樸楊大師智周作。釋唯識述記。
唯識導論 (書名)護法菩薩釋世親之唯識二十論,稱曰唯識導論。二十述記上曰:「西域註釋數十餘家。根本即有世親弟子瞿波論師。末後乃有護法菩薩。護法所造釋名唯識導論。」法相之學匠單稱導論者,成唯識論也。
唯識無境 (術語)言唯有內心,心外無境也。楞伽經唯識論曰:「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秘藏寶鑰上曰:「幻影觀心,唯識遮境。」
唯識義章 (書名)法苑義林章之異名。
唯識義蘊 (書名)具名成唯識論義蘊。十卷,唐開元寺道邕作,釋唯識述記。
唯識了義燈 (書名)唯識三箇疏之一。具名成唯識論了義燈,七卷,唐淄州大師慧沼作。顯慈恩之正義,而斥圓測之異義。
唯識三箇疏 (名數)唯識樞要,唯識了義燈,唯識演秘也。唯識樞要辯成唯識論中之要義,唯識了義燈破圓測之邪義,唯識演秘解唯識述記之難義。
唯識三性觀 (術語)唯識觀
唯識二十論 (書名)常云二十唯識。一卷,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由偈頌之數而名。總有二十一頌,後一頌為結嘆,非明宗義也。有三譯,一後魏般若流支譯,單題曰唯識論,或題楞伽經唯識論。二陳真諦譯,題曰大乘唯識論。三今論是也。此論慈恩作釋,謂之唯識二十論述記,二卷。
唯識中道宗 (流派)又云唯識宗。同於法相宗。
唯識三十論頌 (書名)梵名Vijn^a%nama%trasiddhi-trim%s/ati-s/astra-ka%rika%,常云三十唯識。一卷,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之本頌也。
唯識無境界論 (書名)般若流支譯,楞伽經唯識論之異名。
唯識二十論述記 (書名)二卷,唐慈恩作,受玄奘之旨趣釋唯識二十論。
唯識隨疏翼 (書名)成唯識論隨疏
唯願無行 (術語)修得道果必願行具足,願大則行亦應大,若僅有願,而徒望果,無與此相應之行,無有得證果者。此為通教家難淨土教之語也。
唯蘊無我心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入聲聞乘修四諦觀法,了悟唯有五蘊之法而無人我實體之住心也。
崛山 (地名)耆闍崛山之略。譯曰鷲峰山。
崛多 (人名)優婆崛多之略。出於佛滅後百年之羅漢名。優婆崛多。義楚六帖七曰:「迦葉創其綱維,崛多分其修貫。」
惟干頗羅天 (界名)Br!hatphala,玄應音義三曰:「惟干頗羅天,此云廣果天。第四禪第二天也。凡夫果中,此最殊勝,故名為廣果天也。」
惟白 (人名)宋靜江(現廣西臨桂縣治)人,姓冉氏,號佛國禪師。雲門宗法雲法秀之嗣,住汴京法雲寺。撰續燈錄三十卷,又著大藏綱目指要錄八卷。後移明州天童寺,年壽並缺。見續傳燈錄十二,佛祖統紀四十六等。
惟則 (人名)永安(現江西廬陵縣)人,號天如。中峰明本之法嗣,屬於虎丘之門派。元至元中,住蘇州師子林,撰楞嚴會解,後造楞嚴經圓通疏。凡十卷。此外有禪宗語錄,淨土或問:十法界圖說等。年壽並缺。見續稽古略一,五燈會元二十二。
惟儼 (人名)山西絳州人,姓韓氏,十七歲出家。博通經論,嚴持戒律。一日自歎曰:大丈夫當離法自淨,誰能屑屑行細事。即詣石頭希遷室,次參馬祖道一,言下契悟,侍奉三年。後還石頭,為其法嗣。年八十四寂。敕諡弘道大師。見傳燈錄十四,傳法正宗記七。
惜囊 (雜語)謂比丘之受戒以後也。取所謂比丘護戒如護惜浮囊之故事。浮囊
情分 (術語)人之情欲種種差別也。如云身分。
情有 (術語)凡夫妄計一切之境界,無理但存情,謂之情有。歸敬儀中曰:「人惟情有。」
情有理無 (術語)我法二者僅存迷情之見,於理為無體也。即遍計所執性。
情見 (術語)妄情之所見也。唯識樞要上本曰:「情見各異,稟者無依。」
情欲 (術語)四欲之一。
情猿 (譬喻)心情之動轉不定,譬如猿猴,故云情猿。慈恩寺傳九曰:「制情猿之逸懆。繫意象之奔馳。」
情塵 (術語)六根與六塵也。舊譯六根云六情。智度論二十三曰:「情塵識和合,所作事業成。」又心情之塵垢也。慈恩寺傳九曰:「定凝慧水,非情塵所翳。」
惛沈 (術語)使心盲昧沈鬱之煩惱也。八纏之一。唯識論六曰:「云何惛沈?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毘缽舍那為業。」
猛火聚 (雜名)猛火之聚團也。楞嚴經五曰:「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
猛利煩惱 (術語)二煩惱之一。煩惱
猊下 (雜語)猊者狻猊,即獅子之屬。獅子座為佛菩薩等所坐之座床,後世轉於尊稱一宗碩德用之,今於各宗管長之尊稱用之,猶言閣下足下等。
猊座 (物名)即獅子座。謂佛所坐處也。戴叔倫詩曰:「猊座翻蕭瑟。」
(術語)不相應法之一。梵語缽羅缽多Pra%pta,謂有情所得之法,繫於有情之身者。因而譬以繩,謂之得繩。如善惡之諸業及聖道,此得繩繫於吾身故,全歸我有也。謂以所得法上之「得繩」生而得其法也。此得有四種之別:一法俱得,所得之法現在,此得亦現在者。二法前得,所得之法尚在未來,僅得生於前者。譬如太陽在地下現明相於前也。三法後得,所得之法,入於過去,得猶現在者。如太陽西入猶留餘光也。四非前後俱得,前之三得為有為法上之得,有為法有過現未之不同,故得有前後俱,無為法為不生法,無過現未之別,故所得之法不能言前後俱。因之無為法即擇滅非擇滅之得,謂為非前後俱之得。小乘薩婆多宗立此得為一種之實法,成實宗及大乘立之為假法。止觀七曰:「籠以四大,繫以得繩。」
得入 (術語)言得入於佛道也,又得者證得,入者悟入也。維摩經問疾品曰:「諸佛秘要無不得入。」起信論曰:「若離於念名為得入。」法華經壽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
得大勢 (菩薩)菩薩之名。經中又云大勢至。勢至
得大勢明王 (菩薩)得大勢菩薩為蓮華部之持明王,故稱為明王。勢至
得三法忍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之第四十八,使十方諸菩薩得三種法忍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法忍為證悟之異名。法為所證之理,心安於法為忍,忍有淺深之差別,仁王經明伏忍順忍信忍生忍寂滅忍之五忍,本經之下明音響忍柔順忍無生忍之三忍,此三忍或言是仁王經五忍中之前三忍,或言是本經所說之三忍。
得不退轉願 (術語)四十八願中之第四十七願。誓令他方國土之菩薩,聞彌陀之名號即住於不退轉之位也。
得生淨土神咒 (術語)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之略名。
得戒 (術語)謂發得戒體之無表色於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發此無表色,則不名為得戒。具三師七證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謂之作法得,於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雖有種種得戒之法,然不通於滅後之弟子。見義林章三末。
得戒沙彌 (雜語)此是比丘犯重,即時發露,無覆藏心。眾僧白四羯磨與學戒法。即非比丘,又不捨離袈裟,仍同大僧共住,故名得戒沙彌。
得果 (術語)三乘之聖人各得自乘之果法也。緣覺菩薩立一無學果,聲聞立四果。南史曰:「到溉朝夕從僧徒禮誦,及卒。顏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得定 (術語)即指三三昧三解脫門也。
得金剛身願 (術語)又云那羅延身願。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六願之名。那羅延身願
得度 (術語)生死比海,涅槃比彼岸,超生死而到涅槃云度。謂得渡生死之海也。無量壽經下曰:「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增一阿含經十四曰:「佛在菩提樹下初得佛,作是念:羅勒迦藍,諸根純熟,應先得度。」遺教經曰:「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又】(儀式)落髮為沙彌云得度,是為得度之因緣,故因中說果而云得度。
試經得度 (儀式)由官設度科,印度無此法,始於我國。佛法金湯編七曰:「唐中宗神龍二年八月,詔天下試童行經義極通無滯者度之,試經度僧始此。」編年通論十七曰:「唐肅宗至德二年,聽白衣能誦經五百紙者度為僧。」佛祖統紀五十一曰:「宋仁宗詔試天下童行誦法華經,中選者得度,參政宋綬夏竦監試。」
得度式 (儀式)為僧時之儀式也。得度
得度因緣經 (經名)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之略名。
得益分 (雜語)善導之觀經疏科本經之王宮會為四分,第三曰得益分,即明十六觀之正宗分已,而明韋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見佛得道之益之經文也。觀經序分義曰:「四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已來,正明得益分。」
得病十緣 (名數)佛說醫經所說。一久坐,二食不節,三多憂愁,四疲極,五婬欲,六瞋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風(忍呼吸也),十制下風(忍放屁也)。
得通 (術語)得通力也。
得勝堂 (雜名)天帝與修羅戰而勝,令毘首羯磨作最勝之堂名曰得勝堂。止觀五曰:「毘首羯磨造得勝堂。」同輔行曰:「長阿含云:天帝與修羅戰勝,更造一堂名為最勝。(中略)此堂無比,故云最勝。今云得勝者,猶戰得勝而造此堂。」
得道 (術語)三乘各斷惑證理之智慧,名為道,行三學而發此智云得道。法華經方便品曰:「修行得道。」
得道梯橙錫杖經 (經名)一卷,失譯。錫杖為得道梯橙之意,此所說與律制之錫杖異。
得脫 (術語)得脫生死之苦也。法華經曰:「得脫三界苦惱之患。」遺教經曰:「雖復出家猶未得脫。」心地觀經三曰:「口稱南無三世佛,得脫無暇苦難身。」
得意忘言 (術語)不拘泥於文句以味其真意也。僧肇之寶藏論曰:「得意忘言,一乘何異?」
得髓 (術語)謂得玄理之至極也。傳燈錄三(達磨章)曰:「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中略)最後慧可禮拜後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并授汝袈裟以為法信。」
得繩 (術語)有部所說,十四不相應法中有名得者,使一切之有情法,繫於人身中不離,因而譬為繩。如善惡諸業,一旦所造之業,既入過去,有得繫彼之諸業於身,故至未來而使受其果也。止觀七曰:「籠以四大,繫以得繩。心在色籠,無處不至。業繩未斷,去已復還。」
得辯才智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九願之名,令極樂之往生人得辯才與智慧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從地涌出 (雜語)法華經說時佛之神變也。法華經從地涌出品曰:「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
從佛支生印 (印相)秘密八印之一,先合掌,稍開曲,其二風指(左右人指)稍向裏曲,張掌心,如掬水之像,是名從佛支生印。謂從如來一切支分而生也。見大日經疏十七。
從空入假觀 (術語)別教三諦觀之一。三諦
從香 (儀式)開堂祝聖,侍者插瓣香,更拈一炷,又或新住持為嗣法親插於爐卻而中立,侍者進更撮香燒之,並謂之從香。
從冥入冥 (雜語)眾生不聽佛法從幽冥而流轉於幽冥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長夜增惡趣,減損諸天眾,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
從容錄 (書名)六卷,元萬松老人行秀提唱天龍覺和尚之頌古百則者。從容者,老人所住燕京報恩寺內之庵號。
從義 (人名)趙宋神智法師,學四明之正統扶宗,學成,勉破四明,為山外派之泰斗。元祐六年入寂,諡曰神智。所著有大部補註十四卷,光明玄義順正記三卷,光明文句新記七卷,觀經往生記四卷,十不二門圓通記三卷,義例纂要六卷,四教儀集解三卷,金錍寓言四卷,淨名略記十卷,搜玄記三卷。見佛祖統紀二十一。
從僧 (職位)又云伴僧。隨從住持之僧也。
婦人 (雜語)害比丘之淨行者,無過於婦人,故經中最排斥婦人。大寶積經四十四曰:「當知婦人是眾苦本。是障礙本、是殺害本、是繫縛本、是憂愁本、是怨對本、是生盲本,當知婦人滅聖慧眼。」
婦人遇辜經 (經名)一卷,乞伏秦聖賢譯。婦人之親戚一時亡絕,佛見之而得道。
啞子得夢 (譬喻)啞者得夢,不能語之,以喻自然自得之境,不可以言語與他談者。無門關趙州狗子則,無門著語曰:「參個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蕩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此即以心傳心端的,言詮不及,意路不到,決不關他唇吻之意也。
啞羊 (譬喻)羊之啞者,譬至愚之人也。梵Ed!amu%ka。
啞羊外道 (流派)天竺有外道,如啞羊不語,以為勝行。見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二。
啞羊僧 (雜語)四種僧之一。
啞法 (術語)無言之行也。啞者聾啞之啞。業疏四下曰:「十誦云:若受啞法偷蘭,以同外道故。故僧祇中,不得不語法。若欲方便少事不語,得至半月。於布薩時。應共語問訊問事答事咒願等也。」小乘以無言之行為外道之啞法,禁之。大乘不然。
現一切色身三昧 (術語)略稱普現三昧。如妙音觀音自在示現一切眾生色身之三昧名。法華經藥王品曰:「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中略)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現世 (術語)現在之世。人有生命之間也。
現生 (術語)現在之生。同於現世,指其人在生之一期。理趣經曰:「即於現生證一切法平等金剛三摩地。」
現生十種益 (名數)日本真宗所立。文類三末曰:「獲得金剛信心者,橫超三塗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一冥眾護持益,梵天,帝釋,四天王,龍神八部等護持行者也。二至德具足益,信之一念發揮名號之至德,盡其功德,圓滿具足於我身也。無量壽經下曰:「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淨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三轉惡成善益,獲一念信心之時,既具足至德,則轉三世之重惡,而使盡為菩提之善也。四諸佛護念益,十方恒沙之諸佛護念行者也。選擇集末曰:「十方諸佛,護念念佛行者。」五諸佛稱讚益,諸佛稱讚行者也。無量壽經下曰:「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如來會下曰:「廣大勝解者。」六心光照護益,由佛之大慈悲心照觸念佛行者之光明,謂之心光。念佛之行者,為此心光所照護也。觀念法門曰:「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七心多歡喜益,念佛之行者,如初歡喜地菩薩於未來成佛,決定無間違,心常歡喜也。八知具報德益,念佛之行者,即具足至德,獲得大利,今可為報謝佛恩之身也。九常行大悲益,他力信心之行者,以自信者勸人,為自行佛之大悲之身也。安樂集曰:「大悲經云:云何名為大悲?。(中略)若能展轉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十入正定聚益,定成佛之位謂之正定聚,又云不退位。念佛之行者,以信之一念入於此位,而未來必成佛也。淨土論註上曰:「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現世利益 (術語)專修念佛行者,以念佛之德自獲得現世之利益也。觀念法門說現生利益五種增上緣之第二曰:「護念得長命增上緣。」教行信證三末說現生十種利益之第一曰:「冥眾護持益。」皆為證明現世之利益者。
現生不退 (術語)日本真宗所談。確得信心者,於現生住於所謂正定聚之不退位而未來必開涅槃之證也。現生十益中:「入正定聚益」是也。無量壽經下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中略)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現生
現生正定聚 (術語)現生十益之一。入正定聚益也。現生不退
現在 (術語)其事物正呈作用之位也。現今存在之義。俱舍論二十曰:「有作用時,名為現在。」
現在世 (術語)三世之一。三世有二種:一剎那之三世,二果報之三世。依剎那之三世則以生相為未來世,以滅相為過去世,以住異二相為現在世。依果報之三世,則以一期之生老病死為現在世,以過去無數之生老病死為過去世,以當來無數之生老病死為未來世。
現在五果 (名數)十二因緣中,識、名色、六入、觸、受之五者,為依無明與業過去之因而顯之現在之果,故名。十二因緣
現在報經 (經名)菩薩瓔珞經之異名。
現在佛名經 (經名)稱揚諸佛功德經之異名。
現在有體過未無體 (術語)經量部之說,謂一切諸法惟現在之時,為實在,於過去與未來為非實在。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經名)一卷,失譯。列出世於現在賢劫之千佛名。
現成 (術語)禪宗之語。自然出來,不假造作安排者。與天台所云當體即是等同。
現成底見 (雜語)現成的之見解。如喫茶喫飯,今日所有悟之境界,非別要修行與工夫者。類於自然外道之僻見也。無盡燈論上曰:「或生法空見,或生一味平等見,或生現成底見,或生當體即是見。」
現成公案 (術語)現又作見。現之義也。不借造作安排現成就之公案也。此中含褒貶二意。傳燈錄十二(睦州章)曰:「師見僧來云:見成公案放汝三十棒。」碧巖第九則著語亦有見成公案之說。
現行 (術語)阿賴耶識有生一切之法之功能,謂之種子,自此種子生色心之法謂之現行,復指所生之法而謂之現行。現行法之略也。
現行法 (術語)從阿賴耶識種子顯現行動之一切法也。
現印 (印相)不動尊十四印之一。不動尊
現色不相應染 (術語)起信論所說六染心之一。五識中之現識,三細中之現相也。現識為現一切之色像即境界之相者,故名現色。生境界之相,猶為微細之根本無明分際,而未與心王心所相應而起(惟為心王),故名不相應染。
現身 (術語)現生之身。又佛菩薩化現種種之身也。
現身說法 (術語)謂神力廣大。能現種種身。向種種人說法也。楞嚴經曰:「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今謂借己身為譬喻,以寓訓戒者。亦用此語。
現劫 (術語)現在之劫。即賢劫。
現供養 (術語)對於四種供養中運心供養而謂他之三供養也。供養
現法樂住 (術語)禪定七名中之一。禪定者,離一切之妄想而現受法味之樂安住不動,故名。了義燈五本曰:「定有七名。(中略)七云現法樂住。(中略)現法樂住,唯在靜慮,根本非餘,淨不通散。」
現前 (術語)在於現在目前也。律中現前僧之語,處處散見,似指現居於眼前之僧。【又】顯現於前也。
現前地 (術語)菩薩乘十地之第六地。真如淨性顯現之位。最勝般若顯現之位。楞嚴經八曰:「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唯識論九曰:「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現前授記 (術語)四種授記之一。見菩薩根性熟,現於一切大眾前授成佛之記也。
現相 (術語)起信論所說三細之一。三細中自第二之轉相現一切境界之相者。於論謂之境界相,義記謂之現相,五識中之現識,六染心中之現色不相應染也。起信論曰:「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相妄現。」
現般涅槃 (雜語)大日經六(三三昧耶品)曰:「復次秘密主,次於一身示現三種,所謂佛法僧。復次秘密主,從此成立說三種乘,廣作佛事,現般涅槃,成熟眾生。」般涅槃,譯曰入滅。佛八相成道中示現入涅槃之相也。
現益 (術語)現世之利益。
現起光 (術語)二光之一。常備於佛身之光明謂之常光,應緣而大放光謂之現起光。
現通 (術語)現通力也。唯識論十曰:「稱彼機宜,現通說法。」
現通假實宗 (術語)慈恩八宗之第四。賢首十宗之第四。小乘二十部中說假部並經量部之別師及成實論等所立,說現在法通於假實,故有此稱。蓋說假部三科中,五蘊不分根境,能緣所緣不對立,直就法之自性而分類,故以之為實。十二處十八界能所根境相對而說,故謂為假設而非實法。又經量之別師謂五蘊十二處為麤分別,故立為假。十八界為細分別,故立為實。見法華玄贊一、五教章上。
現量 (術語)因明用三量之一。又心識三量之一。現實量知也。向色等諸法,現實量知其自相,毫無分別推求之念者。五識之緣五境,與意識之與五識共緣五境者(五同緣意識),與五識同時起者(五俱意識),又在定中之意識與第八識之緣諸境,均為現量。此總出於心識上之現量也。其中因明用之現量,惟五識與五同緣,五俱之意識而已。因明入正理論曰:「現量謂無分別。(中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因明大疏上本曰:「能緣行相,不動不搖,自唯照境,不籌不度,離分別心,照符前境,明局自體,故名現量。」又同下末曰:「五根各各明照自境,名之為現。」
現量相違 (術語)因明宗法九過之一。即相違於現量所得之事實而立宗之過失也。如立宗而說聲非所聞,聲所聞之法,為與耳識同起之意識(五俱之意識也),現量所證知,若謂聲非所聞,則與此現量之證知相違,故名現量相違。見因明大疏中本。
現智身 (術語)金剛界修法所結之印明之一。現智身印明
現智身印明 (印相)蓮華部心軌於被甲拍掌之後說現智見智二身之印明。文云:「次結現智身,二羽金剛縛,禪智入於掌,身前想月輪,於中觀本尊,諦觀於相好,遍入金剛已,大印如儀則,身前當應結,思惟大薩埵。真言曰:唵(歸命)[口*縛]日囉(金剛)薩怛縛(有情金剛薩埵種子)。
現喻 (術語)八種喻之一。以現在之事物為譬者。
現報 (術語)現在作善惡之業,而現身受善惡之果也。
現當 (術語)現在與未來之二世。未來又云當來。故云。
現瑞序 (術語)以名法華經序品中敘雨華放光六瑞之一段。
現種種身 (雜語)法華經妙音菩薩品說妙音菩薩現三十四身濟度眾生曰:「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
現圖曼陀羅 (術語)胎藏金剛之兩部曼荼羅,流布於世者。本為現於空中者,故云現圖。或為現所圖示者,故云現圖。金曼者,金剛智,不空所傳,胎曼者,善無畏所傳,或云兩曼皆善無畏所傳。曼陀羅大鈔一曰:「此現圖曼陀羅者。善無畏三藏捨國位入秘密教,奉值金剛智受兩部大法,為北天竺堅陀羅陀國大王授兩部大法。時大王云:正奉見兩部曼陀羅矣,時善無畏金粟王塔本請聖加被,時炳現虛空。曼陀羅是也。(中略)或說云:北天竺暮嚕羅國有王名金粟王,歸依善無畏三藏建塔置其寺。時王云:授我真言。三藏思,天竺大日經廣本十萬偈三百卷,無便授。此時三藏向天云:授我末世相應法。祈時經七日金字大悲胎藏曼陀羅現空,三藏圖繪之。今世流布曼陀羅是也。」又金曼之現圖有諸說。九會曼陀羅
金剛界現圖曼陀羅 (術語)是金剛界之現圖曼荼羅也。東方為正面,第一會置中央,自東面右旋而置八會,合為九會。九會曼陀羅
胎藏界現圖曼陀羅 (術語)胎藏界者大日經說十院,青龍儀軌說十三院,現圖示十二院。於此加四大護院,而為十三大院,四大護院者,應在四門云。 T0056.JPG
三重圓壇與四重圓壇 (雜語)現圖曼陀羅與經疏所說異。依現圖則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約於前後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剛手院、觀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釋迦,虛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蓋障,地藏,蘇悉地之四院為第三重,此外金剛部眾圍繞四周為第四重。總之左右三重,上下四重也。因此稱為四重圓壇。然據經疏有三重四重之兩說。三重之說依疏六則如左圖。此亦除中胎,以遍智、金剛手、觀音、持明之四院為第一重,又云第一院,是為三德秘藏之內眷屬。又云如來法身之智德。次以文殊,除蓋障、地藏、虛空藏之四院為第二重,又云第二院。是為如來之大眷屬,如來悲智之二德也。次于釋迦院中攝一切之二乘八部而為第三重,又云第三院。是為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應身等流身,又云如來外用悲德。是即三重圓壇也。大日經疏五曰:「從大日如來臍已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臍已上至咽所出光明,為第二重位,自咽已上乃至於頂相之光,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毘廬遮那自心八葉華也。」又曰:「此蓮華臺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華葉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為大悲胎藏漫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從此自證功德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同六曰:「三重漫荼羅所示種種類形,皆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為佛。」同七曰:「更作深秘密釋者,如三重漫荼羅中五位三昧皆是毘廬遮那秘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已上,三重之明文也。然疏一云:「畫作諸佛菩薩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圓壇。」同十五云:「如前所說,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羅。」其相違如何?三重者,中院是法界自性之體,故除之,就其流出上而立四重,又四重者,於三重加中院能所合論故也。而中院為第一重者,疏七云:「謂中胎藏毘盧遮那,第二院觀音金剛手云云。」是既以觀音金剛手(三重中之第一重)為第二院,則以中胎八葉為第一重可知也。又同二十云:「此八葉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 T0057.JPG
經疏與現圖相違 (雜語)現圖置釋迦於第二院,經軌置於第三院。是經軌依大日經具緣品所云:「次往第二院,東方初門中畫釋迦牟尼。」之文。然據阿闍梨之說,則若依自內向外之次第,文殊院應為第二重,釋迦院(合外金剛部)應為第三重。今釋迦院為第二者,是示大智大悲次第故也。故作此曼陀羅,先作中胎並第一重。是為大日內證之智德故也。次越第二重而作第三重之釋迦院,是為大日外用之悲德故也。即大智大悲不二之次第也。次還作第二重之文殊院等,是兼悲智具二利故也。然則經文之第二院,依法門次第,釋迦作第二番故云第二院,文殊作第三番故云第三院。是但為治慢法之人,特安密語耳。大日經疏五曰:「次往第二院畫釋迦牟尼。阿闍梨云:此中第二是隱密語耳,若從中向外當以釋迦牟尼眷屬為第三院,今則以毘廬遮那法門眷屬為第一,釋迦牟尼眷屬為第二。諸菩薩在悲智之間,上求下化故為第三。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來密藏,為防諸慢法人不從師受者變亂經文,故須口傳相付也。」同十二曰:「前曼荼羅中,云第二院置釋迦,第三院文殊師利。此文互也。由下先定中胎竟直向第三院定之,故云第二,非是第二則是第三重也。」又云:現圖之蘇悉地院,不載於經軌者,諸師合之於虛空藏院之意也。
三部 (術語)胎藏界之曼荼羅,分之則中臺八葉院,及上下之諸院為佛部,右方之諸院為蓮華部,左方之諸院為金剛部。胎藏界
諸尊之面位 (雜語)凡金胎兩部之曼荼羅。一曼荼羅之諸尊,皆向大日而坐,例如金剛界五解脫輪之聖眾,前右左後雖異,然皆面向大日。又攝真實經中說毘盧遮那如來坐在中,面向東方,東方不動如來,面向西方,四大菩薩亦然。(中略)南方之寶生如來,面向北方,四大菩薩亦然。然現圖諸尊,總向行者而坐。是為使行者觀念之方便也。演奧鈔十三曰:「問:右為智,故應為金剛部。左為理,故應為蓮華部。今相反之如何?答:北以水故為蓮華部,南以火故為金剛部。疏第四云:土持中胎藏,水持右方蓮華部眷屬,金持左方金剛部眷屬,木持上方如來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諸明。」又曰:「問:觀音右安多羅,左安毘俱胝如何?答:觀音有定慧二德,多羅主定德,故置右,毘俱胝主慧德,故置左。例如大日右安蓮華部尊,左安金剛部尊。」
現識 (術語)楞伽所說三識之一。阿賴耶識之異名。一切諸法,盡依阿賴耶識而顯現,故名現識。楞伽經一曰:「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唯識了義燈四本曰:「現識者。楞伽經云:諸法皆於本識上現故。」【又】起信論所說五識之一。以名阿賴耶識之相分。由阿賴耶識之自體分變現能見之心與所見之相也。彼論以其自體分名業識,以其見分名轉識,以其相分名現識。
現證 (術語)現證妙果也。
現證三昧大教王經 (經名)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教王經之略稱。
現觀 (術語)慧現觀諦理也。於見道十六心之位觀上下八諦之理,謂之聖諦現觀。此有二種,如小乘有部以十六心見道故,為漸現觀,如大乘法相立一心真見道故,為頓現觀。唯識述記九末曰:「現謂現前,明了現前觀此現境,故名現觀。」又曰:「現觀者,慧現觀諸法。」
三現觀 (名數)俱舍論所說。一見現觀。正就見諦之法而立者,唯無漏之慧也。是獨於諸諦之境現見分明,故名現觀。二緣現觀。就能緣之法而立者,即合此無漏之慧及與此慧相應之一聚心心所而為現觀。三事現觀。就作同一事業之法而立者,即此時能緣之心心所并道共戒不相應法等,盡作同一之事業,故總名現觀。見俱舍論二十三。
六現觀 (名數)唯識論所立。一思現觀,思觀察諸法而使別生現觀智之力強,故與以現觀之名。二信現觀,於三寶決定之淨信,助現觀之智而使不退轉,故與以現觀之名。三戒現觀,無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觀智增明,故亦名現觀。四現觀智諦現觀,此乃正為現觀之智諦,名現觀者,即於見道修道觀真如之體(名非安立諦)之無漏智慧也。五現觀邊智諦現觀。於正觀真如之體,後邊更觀真如之相(謂之安立諦)之見道修道智諦也。六究竟現觀,謂究竟位(即無學道)中一切之諸智。此中後三者為現觀之自性,而前三者為現觀俱起之法,故均於俱舍論之事現觀。見唯識論九。
現觀邊 (術語)即見道現觀後邊所得之世俗智也。大毘婆沙論三十六曰:「現觀苦邊集邊滅邊,得此智故,名現觀邊。有說此是諸瑜伽師,觀聖諦時,傍修得故,名現觀邊。尊者妙音說曰:此智近現觀故,名現觀邊。如近村物,名曰村邊。」又見俱舍論二十六。
(術語)事之對也。指平等之方面。於表面難認識於本體有一定不變之理存。如不見木石為木石,觀為因緣所生法也。四教儀曰:「良以如來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證理,故佛聖教出世法。」
理一 (術語)法華四一之一。四一
理入 (術語)二入之一。深信凡聖一如之理而不疑也。依此理入而起修行,謂之行入。見金剛三昧經上。
理在絕言 (術語)言真理在言語道斷中之義。又為當然不要道理言論之義。釋家多用此語。本據未詳。六要鈔六曰:「大涅槃界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理在絕言。」傳通記糅鈔七曰:「若據一家實者,佛加決定,方請加備,理在絕言。」
理佛 (術語)法身之異名也,佛三身中報化二佛為事佛,法身佛為理佛。是通途之義也。【又】台家所立六即佛中之理即佛也。三惡之眾生,亦具法性之理,與佛無異,是為理佛。又稱素法身,唯具法身之理體而無功德之莊嚴也。天台觀經疏曰:「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
理佛性 (術語)對於行佛性而言。佛性之理體為理佛性,可開發其佛性之行業為行佛性。以法相宗立有永不成佛之眾生,違於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語,故於佛性立此二義而會之也。謂理佛性者,一切眾生雖具,而行佛性者不遍於一切,故有成不成也。行佛性
理即 (術語)台家所立圓教六即位之第一。一切眾生皆具中道佛性為理,此理具之位與究竟之佛果不二為即。即三惡道之眾生,無一毫之善者,是理即也。六即
理即佛 (術語)六即佛之一、理即位之佛也。即理佛。惟具天然之佛性而無一毫之解行者,即極惡最下之凡夫也。然自理性言之。則與究竟之佛相即不二、故云理佛。四教儀曰:「今雖然即佛,此是理即,亦是素法身無其莊嚴,何關修證者也。」同集註下曰:「理即佛,貶之極也。以其全乏解行證即,但有理性自爾即也。」六即佛
理身理土 (術語)三身中之法身,謂之理身,法身所住之土謂之理土。普賢觀經名之為毘盧遮那(理身),常寂光(理土)。唯識論十名之為自性身(理身),法性土(理土)。立此身土之別,或以寂(理土)照(理身)或以理(理土)智(理身)或以性(理土)相(理身)要之為一法性上之義立也。見西方合論五、觀經疏傳通記一等。
理事 (術語)道理與事相也,是配於真俗,理為真諦,事為俗諦。釋門歸敬儀中曰:「入道多門不過理事。理謂道理,通聖心之遠懷。事謂事局,約凡情之延度。」
理事無礙觀 (術語)華嚴宗所立法界三觀之一。平等之真體為理,有為之形相為事。理如水,事如波,即於平等之理而有萬差之事,即於萬差之事而有平等之理。觀如此事理交徹真俗圓融之義,謂之理事無礙觀。十玄門
理事無礙法界 (術語)四法界之一。同於理事無礙觀。法界者,總稱事理之法之語也。玄門
理事俱密 (術語)台密所立密教二種之一。理秘密教
理法身 (術語)二法身之一。就三身中之法身而分理智之二,所證之理體為理法身,能證之智慧為智法身。依新譯家則理法身者無為而本有,智法身者有為而新成。依舊譯家則理智皆為無為,法性本有寂照之二用,以寂之義為理法身,取照之義為智法身。最勝王經二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
理法界 (術語)四法界之一。謂諸眾生雖有色身等之別,然皆為同一體性也。
理門論 (書名)因明正理門論之略名。
理具 (術語)台家有理具事造之目,法性之理體,自爾具三千之諸法,為理具,依緣造起為事造,山外之正義,依理具之三千而有事造之三千,山外之異義,立事造之三千而不許理具之三千也。
理具成佛 (術語)真言宗所立三種成佛之一。謂一切眾生本具兩部之曼荼羅而本覺常住也。即身成佛
理具三千 (術語)萬有一一悉皆具三千諸法,謂之理具三千。對於事造三千而言。
理具即身成佛 (術語)即身成佛
理性 (術語)性者,以不改為義,本具之理體,終始不改,謂之理性。
理和 (術語)僧伽有理事二和,同一界內之僧,身口意三業無乖角,謂之事和。同破見思之惑,同證無為之理,謂之理和。
理長為宗 (術語)不問宗派如何,但取道理所勝而立論。例如世親依婆沙論而造俱舍論時,不但依有部之義,且取經部之說也。
理界 (術語)界者差別之義,差別理智之二,而云理界智界。如言理門智門。
理秘密教 (術語)日本台密於密教中立理秘密,事理俱密之二教,華嚴法華等之一乘教為理秘密,且立大日釋迦同體之義。東密不許之也。菩提心義一末曰:「問:仁王經云五千女人現身成佛者,是於佛世聞仁王經而成佛也?菩薩處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成佛者,是於無佛世自觀而成佛也。無量義經云:持是經者,即於此身得無生忍者,是於佛滅後持經而成佛也。云何惟真法中言即身成佛耶?若言此等即身成佛之人,皆修此觀(真言觀)則何故說此三摩地法之諸教中闕而不書?答:所言之真言法者,大日經義釋謂梵音云曼怛羅。此云真言。龍樹釋論謂之密語。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語。故名真言。故凡說真如法性之教,皆名真言,故凡法華等之諸大乘,皆名真言秘密教。唯法華等,雖皆說此三摩地法,而傳法之菩薩,闕而不書。若於佛世,若於滅後,持經而心覺開解,則得成佛道。成佛道時,於內心觀法,名三摩地。是名初住之即身成佛。問:何以知說諸真如法性,皆名真言秘密教耶?答:蘇悉地經疏云有二種教:一顯示教。二秘密教。顯示教謂阿含深密等諸三乘教也。秘密教謂華嚴維摩法華涅槃等諸一乘教也。秘密教亦有二種:一理秘密教。謂彼華嚴等一乘教。唯說世俗勝義圓融無二。不說三密行相故。二事理俱密。謂大日金剛頂蘇悉地經等能說世俗勝義圓融無二。亦說三密行故。」
理致 (術語)道理旨趣也。法華遊意上曰:「理致淵遠,統群典之要。」唐僧傳(德志傳)曰:「名題前後,甚得理致。」【又】禪家之宗匠,接人開示經論之道理而導之,稱為理致。彼宗所謂如來禪是也。七帖見聞一末曰:「神智云:宗門立理致機關二門。教化機緣。」
理乘 (術語)三大乘之一。為萬有根柢之理性之異名。
理教 (術語)台家立四教,通教為界內之理教,圓教為界外之理教。界內及界外
理密 (術語)台密所立之理秘密教也。理秘密教
理曼陀羅 (術語)胎藏界之曼陀羅也。兩部之曼陀羅配于理智則胎藏界為顯眾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剛界為說如來始成之智相者。
理智 (術語)理為所觀之道理,智為能觀之智慧,彼此冥合,稱為覺悟。即依理生智依智顯理也。不思議疏下曰:「秘秘中秘釋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覺本不生故。」【又】智有二種,有漏諸智謂之事智,無漏智謂之理智。見俱舍論十八。
理智相應 (術語)真如之理,與證此之智慧相應也。
理智無礙法身 (術語)三種法身之一。法身
理善 (術語)事理二善之一。事理者淺深之意也。滅事惡之淺近之善為事善,滅理惑之深妙之善為理善。法華玄義五曰:「生界內事善說三藏位,生界內理善說通教位,生界外事善說別教位,生界外理善說圓教位。」二善
理惑 (術語)對於事惑而言。我見邊見等見惑,迷惑於四諦之理,謂之理惑。貪瞋等思惑,迷惑於世間之事相,謂之事惑(就藏通二教而論)。又根本無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使不顯發,謂之理惑。見思之惑,能覆空寂之理,塵沙之惑,能障化導之事相,謂之事惑(就別圓二教而論)。見玄義釋籤六。【又】所證之理與所斷之惑也。玄義釋籤一曰:「理惑體一,境智如如。」
理窟 (雜語)道理之窟也,宋高僧傳七曰:「謂之義天,則明星有爛。謂之理窟,則善門無關。」續高僧傳十曰:「理窟更深,浮囊不捨。」
理障 (術語)二障之一。根本無明,礙正知見而不達本覺真如之理,謂之理障。圓覺經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理盡三昧 (術語)照解極理之禪定也。新譯仁王經中曰:「為三界主,修不可稱不可說法明門,得理盡三昧。」同良賁疏中上曰:「照解離極,故名理盡。」
理趣分 (經名)具名般若理趣分。般若十六會中之第十會,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八卷是也。與密部之理趣經大同。
理趣經 (經名)又云般若理趣經。大樂金剛不空真言三摩耶經之異名也。有不空譯之理趣釋二卷,日本弘法之理趣經開題五卷,亮典之純秘鈔三卷。【又】金剛智所譯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一卷之略名。是般若經之異譯也。
理趣會 (術語)金剛界九會曼陀羅之一。有十七尊以諸尊住於理趣三昧而名。九會曼陀羅
理趣釋 (書名)具名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二卷,唐不空譯。解釋密部之理趣經。
理趣釋經 (經名)理趣釋之異名。
理趣三昧 (術語)誦讀理趣經式。一心行此法,故名三昧。有顯密之二行。顯行者,讀玄奘譯之般若理趣分,密行者,讀不空譯之理趣經。
理趣禮懺 (術語)理趣三昧也。行理趣三昧者為禮懺,故云禮懺。
理實 (術語)與實理同。
理論 (術語)對於事論而言。就差別之事相而論,謂之事論,就平等之理性而論,謂之理論。法華玄義六曰:「理論則同如是故不異,事論有機應是故不一。」
理禪 (術語)事理二禪之一。有漏定為事禪,無漏定為理禪。四教儀集註中曰:「大論云:三阿僧祇時六波羅蜜者,是乃事禪事智滿耳。俱舍云:道樹已前,四波羅蜜滿,至佛果位。二波羅蜜滿,此約緣理禪,理智始滿。」
理證 (術語)事理二證之一。憶念道理而證悟之也。見戒疏上。又教理二證之一。舉佛之聖教而為證憑也。見唯識論。
理懺 (術語)懺悔有事理之二種。觀法之無性,而亡罪福之相,以破理障,為理懺。身口意所作,一一依於法度,對於尊像披陳過罪,以破事障,為事懺。四教儀曰:「理懺者,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此義也。」行事鈔中四之三曰:「今懺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則理懺,二則事懺,此之二懺,通道含俗。」
理體 (術語)萬有之本體,謂理性也。
理觀 (術語)道理之觀念也。止觀十曰:「聽學人誦得名相,齊文作解,心眼不開,全無理觀。(中略)習禪人唯尚理觀,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又】事觀之對。
梯[陏-有+登] (譬喻)漸漸昇高之木階也,以譬漸教。止觀一曰:「漸則初淺後深,如彼梯[陏-有+登]。」同輔行曰:「梯者,說文木階也。極高用梯,次高用[陏-有+登]故。[陏-有+登]字亦可從足,謂昇躡也。從木者雉莖反,非此所用,從石者謂山坡漸高也。亦可義用。正應從邑。何,此蹬字亦梯類也,可以昇高也。」
梯羅浮呵 (地名)巴Thera-guha%,窟名。譯曰上座。探玄記十五曰:「梯羅浮呵者,此云上座,即尊者名也。以居此窟故,因以為名。文殊問經體毘裏部。此云上座部。同此名也。」
梖多 (植物)木名。出摩伽佗國。長六七丈,經冬不凋,取其皮書之,本作貝,俗作梖。見酉陽雜俎。按貝葉,漚之似紗縠,可用以寫經。
梅怛黎 (術語)梅呾利耶
梅怛麗藥 (術語)梅呾利耶
梅呾利 (菩薩)梅呾利耶之略。
梅呾利耶 (菩薩)Maitreya,舊訛略而云彌勒,譯曰慈。當來嗣釋迦出世成佛之菩薩名。又作梅怛麗藥、梅怛梨、梅呾囉曳尼、梅呾利曳尼、梅呾利曳那。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梅怛麗藥,此云慈,即舊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緣:一值慈佛發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彌勒,或云梅怛黎,並訛。」唯識述記四本曰:「梅呾利耶,此翻云慈氏,梅呾囉曳尼是聲轉之異。」彌勒上生經疏上曰:「依正梵本應云梅呾利耶,此翻為慈,古云彌帝疑,或云彌勒者,皆語訛也。(中略)若釋名應云梅呾利曳尼,梅呾利曳尼是女聲,母性慈故,因名慈氏。(中略)若依此姓名為慈者,應云梅呾利曳那,是男聲也。」俱舍光記十八曰:「梅怛儷藥,梅怛,此云慈,儷藥,此云氏。菩薩在慈姓中生,從姓立名。故名慈氏。舊云彌勒,訛也。」
梅呾利曳那 (菩薩)梅呾利耶
梅呾囉曳尼 (菩薩)梅呾利耶
桶底脫 (雜語)謂坐化也。趙渢詩曰:「桶底脫時無一物。」傳燈錄曰:「雪峰告巖頭曰:我問德山從上宗乘事,德山打一棒曰:道甚麼。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五燈會元曰:「真歇了,八廚看煮麵次,忽桶底脫,眾皆失聲曰:可惜許了。曰:桶底脫,合歡喜。因甚煩惱。僧曰:和尚即得。」
桶頭 (職位)管掌桶類之禪寺僧也。
殑伽 (地名)又云強伽、弶伽、恒伽、恒架Gan%ga%,譯日天堂來,以其原從高處神堂而來也。印度東北之大河名。為印度三大河之一、發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無數之支流而東南奔流五百里,與蒲拉買普篤羅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帶之地,即所謂恒河之平原,四境開闊,交通八達,且地味極為豐饒,故古來起於印度之幾多君主,其都城皆以此川流而定,數千年來印度文明之中心也。佛教勿論,即其他之宗教與哲學,亦起於此流域。因此印度人視此河極為神聖,遂至以河名直為神名。西域記一曰:「殑伽河,舊曰恒河,又曰恒伽,訛也。」玄應音義八曰:「強伽,舊名恒河是也。亦名殑伽,從阿耨大池東面象口流出,入東海,其砂細與水同流也。」此所以經中有恒河沙數諸佛之譬喻語也。同二十四曰:「殑伽河,諸經論中或作恒河,或言恒伽河,亦云恒迦河,或作強伽河,皆訛也。此河從無熱惱池東面象口而出,流入東海。舊譯云天堂來,以彼外書云本入摩醯首羅天頂從耳中出流在地上,以天化身在雪山頂故作是說。見從高處而來,故云天堂來也。」俱舍光記五曰:「殑耆,是河神名。若女聲中呼名殑耆,若男聲中呼名殑伽,舊曰恆河,訛也。」可洪音義一曰:「恒伽,大般若經作殑伽天女是也。」此所以以其河水為神聖,而生浴於此水者,得去一切罪污之思想也。藥師本願經作「弶伽」。
殑河女 (故事)此女愛念其子共沒於殑河,死,生於梵天。心地觀經三曰:「昔有女人抱其子,渡於恒河水瀑流。以汎水故力難前,與子俱沒無能捨,為是慈念善根力,命終上生於梵天,長受梵天三昧樂,得遇如來受佛記。」性靈集八曰:「殑河女人,因愛子而生天上,坐海丈夫,發慈悲以成大覺。」
殑伽沙 (地名)舊稱恒河沙。新稱殑伽沙。
殑伽神 (神名)又作恒伽天。印度恒河之河伯也。殑伽。祖庭事苑七曰:「主河之名是女,非鼻聞香,未見其緣。」
殑伽神女 (神名)同上。
殑耆 (神名)殑伽河女神名。殑伽神
殑耆羅 (人名)比丘名。俱舍寶疏五曰:「殑耆是河神名,羅名攝受。父母憐子與字,立名殑耆攝受。女聲呼名耆,男聲呼為伽。」梵Gan%gilaya。
旋火輪 (術語)以火旋轉而為輪形者。輪形似有而非實,以譬一切事法之假相。楞嚴經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止觀六曰:「為此見故,造眾結業。墮墜三途,沈迥無已,如旋火輪。若欲息之,應當止手。」智度論六曰:「如旋火輪。但惑人目。」
旋陀羅尼 (術語)法華三陀羅尼之一。謂於法門得旋轉自在之力也。嘉祥法華義疏十曰:「旋陀羅尼,於法門中圓滿具足,出沒無礙。」
八種旋陀羅尼字輪門 (名數)於諸陀羅尼之字門逆順旋轉而為釋,故云旋陀羅尼字輪門。此有八種:一以一字釋一切字義。如釋迦字之時,但以種種之因緣而觀本不生,即見無所作之義,乃至如釋訶字亦以種種之因緣而觀本不生,即見無因之義(是就初之迦與後之訶而略中間也)。二以一切字釋一字。如釋阿字之時,以種種之因緣而觀無造作,即見本不生,乃至以種種之因緣觀諸法無因即見本不生。三一切字成立一字。一切法本不生,以無作故,如虛空無相故,無行故,無合故,乃至無因故。四一字成立一切字。一字法無作也,以其本不生故,乃至一切法無因也,以其本不生故。五以一切字破一字。如執人有造作,應破彼而言,若諸法本不生之義已成立,而云有作,是義不然,乃至執有因,亦破彼而言,若諸法本不生之義已成立,而云有因,是義不然。六以一字義破一切字義。七順旋轉,若法本來不生,即無造作,若無造作,則如虛空無相也,若如虛空無相,即無有行,若無有行,則無有合,若無有合,則無有遷轉,乃至若無因,當知法之本不生,是名順旋轉(是約初之阿迦佉哦伽遮六字與最後之訶字而作釋,略其中間也)。八逆旋轉,若無法因,則諦不可得,若諦不可得,則自性鈍,若是自性鈍,當知本性寂,若本寂者,當知無相,乃至若本不生,當知無因(是逆次越訶娑沙奢四字而約邏之一字與最首阿六字而釋之者)。見大日經疏七。
十六玄門 (名數)日本僧高野,於此八種旋陀羅尼加遮情、表德、淺略、深秘、字相、字義、一字攝多、多字歸一之八門而為十六玄門。大日經開題曰:「據大日經王及金剛頂經王,秘密法曼荼羅,旋陀羅尼字輪,海印三摩地釋一切經,且有十六門。謂遮情表德,淺略深密,字相字義,一字攝多,多字歸一,一字釋多,多字釋一,一字成多,多字成一,一字破多,多字破一,順旋轉,逆旋轉,是也。」此中順逆之二旋轉,即大疏之八種旋陀羅尼,要之但加增六門而已。
旋陀羅尼字輪門 (術語)八種旋陀羅尼字輪門也。旋陀羅尼
旋嵐 (雜名)又云旋藍,譯曰大猛風。毘嵐
旋轉真言 (真言)稱正念誦之真言,以旋轉念珠而誦之也。見十八道鈔下。
族姓子 (雜名)又云族姓男。梵名矩羅補囉Kula-putra,印度有四姓,生於如來家,於諸姓中為最勝,故云。大日經疏五曰:「梵云矩羅,是族義、部義。補怛羅,是男子義。若世諦釋於四姓中生,皆名大族,今得生如來家。於諸族中為最勝,故名族姓子。」
晦堂 (人名)宋黃龍山晦堂寶覺禪師,名祖心,嗣黃龍南禪師。哲宗元符三年寂。見稽古略四。
晚參 (儀式)謂晚刻之參禪或晚刻之念誦。對於早參而言。敕修清規晚參曰:「凡集眾開示般謂之參,古人匡徒,使之朝夕咨扣,無時而不激揚此道,故每晚必參,則在晡時。」祖庭事苑七曰:「日晡念誦,謂之晚參。」
晚粥 (雜名)晡時之粥食也。於律法雖觸不過中食之戒,然禪院則稱為藥石而用之也。
晤恩 (人名)宋慈光院晤恩。高論尊者清竦之旁出,山外宗之祖也。初就志因學三觀之旨,道名大播。雍熙三年入寂,壽七十五。稽古略四曰:「初天台宗,自唐德宗建中三年荊溪尊者滅後,五傳至清竦,竦有二弟子,曰義寂,曰志因。寂以教觀之正脈傳於義通,通傳於四明之知禮,下竺之遵式,源源授受。志因傳於晤恩,恩之名,著於僧史。恩傳於洪敏與源清,清傳於孤山之智圓與梵天之慶昭,昭傳於繼齊與威潤,境觀解行,各師其說。四明之知禮,辭而闢之,衡嶽之家世斥之為山外宗。」宋僧傳七、佛祖統紀十有傳。
晡提木底鞞殺社 (飲食)Pa%timukta-bhais!ajya,陳棄藥之梵名。陳棄藥
腳布 (物名)入浴時所用之布也。百丈清規六曰:「展浴袱取出浴具於一邊,解上衣,未卸直綴,先脫下面裙裳,以腳布圍身,方可繫浴裙,將[衣+昆]褲捲摺內袱內。」
腳板 (雜名)雜寶藏經曰:「命終之時,以八識之所去,知六道之誕生。頂聖眼生天,心人餓鬼腹,傍生膝蓋離,地獄腳板。」臨濟錄曰:「[何-可+爾]波波地往諸方,覓什麼物踏[何-可+爾]腳板闊。」
腳俱陀迦多演那 (人名)Krakuda-ka%tya%yana,又作腳陀迦旃延。外道名。希麟音義九曰:「腳陀,舊云迦羅鳩馱。此云黑領。迦旃延姓也。此外道應物而起,若問有答有,問無答無也。」又出毘奈耶雜事三十八。
腳跟點地 (術語)前後際斷,徹見本來面目,一切功夫,皆有著落之謂也。
腳絣 (物名)裏腳部之布也。旅行時用之。又作行纏、脛衣、脛巾、俗呼腳絆,律云護[蹲-尊+尃]衣、[月*耑]衣。
脫皮淨 (術語)戒律之法,果實有皮者,脫皮而食,謂之脫皮淨,食之無罪。不然,即為不淨。見行事鈔下二。
脫珍著弊 (譬喻)以譬釋迦如來潛報身之體而垂丈六之應身,說小乘四諦之教者。法華經信解品曰:「即脫瓔珞細軟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
脫闍 (物名)Dhvaja,譯曰幢。楞嚴經七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并諸支提或脫闍上。」長水疏七曰:「脫闍云幢。」
脫體 (術語)全體一般等之意。碧巖第一則評唱曰:「脫體現成。」同九則評唱曰:「脫體不是。」
望參 (職位)禪林之職名。副參之候補者也。
望鄉臺 (傳說)面如弓背,朝東西南三向灣,直八十一里,後如弓弦,坐北,劍樹為城,臺高四十九丈。刀山為坡,砌就六十三級,犯鬼登此臺照鏡見聞之後,押入叫喚大地獄內。
望寮 (堂塔)禪家寮主之下有副寮,副寮之下有望寮之職,望寮者,副寮若闕,即可轉上而補之,故名。見象器箋六。
祥月 (術語)祥者,由禮記之小祥(一周忌)大祥(三周忌)而來,因而宗密之盂蘭盆疏有祥月之文字,靈芝之新記解之,有祥月即周年之說,即一周忌也。
祥草 (植物)吉祥草之略。如來成道時以吉祥草為座。
祥瑞 (雜語)吉祥之瑞相。善事出現時,為豫告或讚嘆而現之不可思議相也。六種震動,天雨妙華等是也。
(雜名)梵語斫芻。又作斫氣芻Caks!u,義林章三本曰:「梵云斫芻。斫者行義,芻者盡義。謂能於境行盡見。行盡見諸色故,名行盡。翻為眼者,體用相當,依唐言譯。」華嚴大疏五曰:「照矚為眼。」
眼入 (術語)十二入之一。
眼目 (譬喻)譬物之主要而言。圓覺經曰:「是經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文句記十上曰:「以一乘妙行為眼目。」
眼目異名 (譬喻)名雖異,其實同,譬之眼目,名異其實同也。俱舍光記一曰:「一切與諸,眼目異名。」同二十曰:「性之與體,眼目異名。」
眼同 (雜語)眾眼同見為事。元朝之俗語也。
眼見家 (術語)就眼根眼識而論,俱舍論二述為二家:一眼根觀照色境,名為見,因此眼識能了別,名為識。謂見之用即在眼根,此名眼見家。一眼識依眼根而生,識能見色境而了別之為色。即見者識之用也。是名識見家。此中大眾部法救論師等為識見家,有部宗之本義,眼見家也。愚案,其餘耳根等之聞等準此可解。楞嚴經七大中開根大者,據此眼見家之義也。
眼根 (術語)六根之一。眼識發生之所依者。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其體質清淨,是為實之眼根,不可以肉眼見者,是名勝義根。彼以肉眼可見之眼球,稱為扶塵根,為彼勝義根之所依者。即如盲人,有扶塵根,無勝義根故,不能生眼識也。俱舍論一曰:「眼謂內處四大所造,淨色為性。」同頌疏一曰:「眼等五根,體清淨故,如珠寶光,故名淨色。」
眼疾病陀羅尼經 (經名)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之略名。
眼智明覺 (術語)見道中智之別稱。苦法智忍為眼,苦法智為智,苦類智忍為明,苦類智為覺。見輔行五之四。
眼識 (術語)六識之一。以眼根為所依而生,了別色境者。隨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識之名。三藏法數二十一曰:「眼根由對色塵,即生其識。此識生時但能見色,是名眼識。」唯識論五曰:「眼識乃至意識,隨根立名。」
略三寶 (儀式)凡禪家諷唱之末,必有十方三世等語,此名略三寶。謂十方三世一切佛者,佛寶也,諸尊菩薩摩訶薩者,僧寶也,摩訶般若波羅蜜者,法寶也。其鳴磬之法,十方一下,諸尊一下,摩訶般若一下,以分三寶也。
略授三歸五八戒並菩薩戒 (書名)一卷,唐澄照讚。
略出經 (經名)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之略名。
略出念誦經 (經名)同於略出經。
略戒 (術語)戒經有廣略之二教,佛成道後十二年間,大眾清淨,無犯戒者,故未曾立一戒,唯說略偈總勸誡善惡,故謂之略戒,又云略教。十二年以後弟子行法漸流放逸,污清淨之法海,因隨緣制之,遂至有五篇七聚之多。謂之廣戒,又云廣教。略教局於利根,廣教通於利鈍二機。四分僧戒本曰:「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釋伽牟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此戒經。從此已後廣分別說。」但常以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之四句偈為略戒。又真言以三平等戒為略戒。三昧耶戒
略念誦法 (修法)金輪時處儀軌說此法。是行者或旅行或多事不能行廣法時,或其人之性為不好廣軌者而說之也。其次第先以護身法清吾三業,次以小金剛輪之印明,成壇場,次結其尊之根本印,誦其明七遍,以加持心額喉頂之四處,因而成大圓鏡智乃至成所作智之四智,次為金剛合掌,置之頂上,誦[87AD]字二十一遍,以成供養法。以下不必捻數珠。
略論安樂淨土義 (書名)一卷,梁曇鸞作。或言文義非無取捨,恐是別人之作。
略問訊 (儀式)問訊
略教誡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讚少欲知足,呵惡比丘之三種不善思惟。
略說戒經 (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異名。
略說教誡經 (經名)同略說戒經。
移山經 (經名)力士移山經之略。
移龕 (儀式)入龕三日後,移龕於法堂讀經,是為移龕佛事。見象器箋十四。
(動物)梵語曰薩跛Sarpa,見梵語雜名。
無禁捉蛇 (譬喻)禁者禁制也,捉毒蛇有制法,應以鐵杖先押其頭,次以手捉其頂,不依此制法,卒爾捉蛇,則為螫死。是譬比丘無觀智之制法,漫談空理,放恣五欲也。出於阿梨吒經。止觀二曰:「淮河之北有行大乘空人,無禁捉蛇者。」同輔行曰:「淮北河北邪空之人,濫稱大乘,入惡無觀。故以無禁捉蛇喻之。禁者制也,術法制物故也。貪欲如蛇,觀法如禁,以觀觀欲如捉蛇。不善四句如無禁。」
蛇知蛇足 (譬喻)智度論十曰:「如偈說,智人能敬智,智論則智喜,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
黑蛇抱珠 (譬喻)喻眾生業報之因緣不同也。智度論八曰:「業報因緣各各不同。(中略)譬如黑蛇,而抱摩尼珠臥,有阿羅漢人乞食不得。」
納蛇於筒 (譬喻)譬禪定能正人之邪曲也。智度論曰:「是心從無始來常曲不正,得是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則直。」
比丘化為蛇 (傳說)行事鈔資持記下一之三曰:「有比丘喜樂衣服,因病致死,後化為蛇來纏衣。」
一蛇首尾 (譬喻)雜譬喻經曰:「昔有一蛇,頭尾自諍,頭語尾曰:我應大。尾語頭曰:我應大。頭曰:我有耳能聽,有目能視,有口能食,行時在前,故應大。汝無此術。尾曰:我使汝去,故得去,若我不去,則汝不得去。以身繞木三匝,三日不已,求食不得,饑餓垂死。頭語尾曰:汝放我,聽汝為大。尾聞其言,即時放之。後語尾曰:聽汝前行。尾在前行,未數步,墮大深坑而死。喻眾生無智,為人我,終墮於三途也。」
蛇行 (譬喻)佛告諸比丘有蛇行法,何等為蛇行法?謂殺生手常血腥,乃至行十不善等。彼爾時身蛇行,口蛇行,意蛇行。如是身口意蛇行已,向地獄或畜生之一趣。蛇行眾生,謂蛇鼠貓狸等腹行眾生,是名蛇行法。見雜阿含經三十七。
蛇足 (譬喻)譬情有理無之妄見也。萬善同歸集五曰:「起龜毛兔角之心,作蛇足鹽香之見。」
蛇神 (天名)延命地藏經所說十五神之一。
蛇衛旃檀 (植物)牛頭旃檀
蛇繩麻喻 (譬喻)說明唯識,說明三性所引之譬喻。謂見繩以為蛇,既覺為繩,悟繩之實性為麻也。三性
船子 (人名)秀州華亭縣船子和尚,名德誠,遂寧府人。得法於藥山,至華亭,泛小舟,隨緣渡日,因號曰船子和尚。後得夾山善會付法,自覆舟入水而逝。見傳燈錄十四。
船後光 (雜名)謂佛像後之後光,其形如豎船也。
船師 (術語)佛之異名。度眾生於彼岸之船筏之意。無量壽經曰:「船師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盤岸。」晉華嚴經二十曰:「譬如船師,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運度此岸眾生至於彼岸,以往返無休息。」涅槃經九曰:「如來名為無上船師。」
船筏 (譬喻)以譬佛之教法度人也。
(物名)經論引瓶為譬者甚多。
天德瓶 (物名)出心所願者之瓶也。六十華嚴經五十九曰:「菩提心者,則為天德瓶,滿足一切所樂欲故。」探玄記二十曰:「天德瓶者,於中所索,悉皆得故。如如意珠也。」
瓶碎失寶 (譬喻)瓶即天德瓶也。智度論十三曰:「譬如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求索富貴。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復此瓶出。其人得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馬車乘,七寶具足。供給賓客,事事無乏。客問之言:汝先貧窮,今日所由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種種眾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見示,並所出物,即為出瓶。瓶中引出種種眾物,其人憍佚,立瓶上舞,瓶即破壞。一切眾物,亦一時滅。持戒之人,亦復如是。種種妙樂,無願不得,若人破戒,驕佚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利。」
瓶水 (譬喻)師資傳燈,譬如瀉瓶水於瓶也。涅槃經四十曰:「阿難事我二十餘年。(中略)持我所說十二部經,一經其耳,不曾再問。如寫瓶水置之一瓶。」當云瀉瓶。
瓶沙王 (人名)頻婆娑羅
紺宇 (雜名)又曰紺園、紺殿等。寺之異名。紺園
紺坊 (雜名)寺之別譯。與言紺園、紺宇、紺殿等同。紺園。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曰:「可謂緇俗之綱維,紺坊之龍象。」
紺青 (雜語)青而含赤之色,為佛之毛髮之色。又云紺琉璃。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髮脩長,紺青稠密不白。」又曰:「世尊眼睫猶如牛王,紺青齊整,不相雜亂。」玄應音義三曰:「紺古闇反,青赤色也。釋名云:紺含也,謂青而含赤色也。」
紺頂 (雜名)又曰紺髮。佛頂上之毛髮,為紺青之色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髮脩長,紺青稠密不白。」
紺睫 (術語)佛之眉毛為紺琉璃之色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眼睫猶若牛王,紺青齊整,不相雜亂。」廣弘明集十三曰:「白毫紺睫。」
紺殿 (雜名)寺之別稱。與紺宇、紺園等同。取紺琉璃之色而名。紺園
紺園 (雜名)寺之別稱。以紺琉璃為佛之毛髮,又為佛國土之色相故也。祖庭事苑四曰:「紺園即紺宇也。釋名曰:紺含也,謂青而含赤色也。內教多稱紺目紺髮,取此義也。」
紺蒲 (植物)果名。赤而圓,有三約之橫文,佛頸成此相謂之紺蒲成就。慧苑音義下曰:「紺蒲,正云劍蒲。乃西域果名。其色紅色。復周三約橫文。而佛頸成就彼相。」梵Kamboja。
紺蒲國 (地名)華嚴經所言之甘菩遮國。甘菩遮
紺琉璃 (雜語)同於紺青。紺者青而含赤,琉璃者,青色也。佛之毛發及佛國等之色也。觀佛經一曰:「至於成道以髮示父王,即以手伸其髮,從尼拘樓陀精舍至父王宮,如紺琉璃遶城七匝。」心地觀經一曰:「爾時世尊坐寶蓮華師子座上,其師子座色紺琉璃。」觀無量壽經說極樂之地相心曰:「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上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法華經譬喻品說華光如來之淨土相曰:「其土平正,清淨嚴飾,安隱豐樂,天人熾盛,琉璃為地。」
紺髮 (雜名)又曰紺頂,佛陀之毛髮為紺琉璃之色也。續高僧傳一曰:「陽門飾毫眉之像,夜臺圖紺髮之形。」
細心 (術語)細意識
細四相 (術語)生、住、異、滅之四相也。四相
細色 (術語)謂男女好妙之容色也。無量壽經下曰:「眄眛細色,邪態外逸。」
細意識 (術語)微細之意識也。又名細心。即於生死等之位相續不斷之微細意識也。成唯識論三所謂「有餘部執生死等位,別有一類微細意識,行相所緣俱不可了,應知即是此第八識。」是也。是為小乘上座部所立,但本末之執計不同。見唯識述記四、了義燈四等。
細滑欲 (術語)六欲之一。貪著身體之軟細滑澤也。
終南 (人名)華嚴宗初祖杜順,寂後現靈於終南山,後人稱曰終南。見佛祖統紀二十九。
終教 (術語)賢首五教之一。五教
終歸於空 (術語)言諸法之實相,終歸趣於空也。空者非灰斷之空,乃中道第一義空,空亦空絕對之空,謂之第一義空。空亦空則此中自有中道之義,故云中道。即非偏空,而為中空、圓空、妙妙空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真言阿字本不生之實義是也。
設利 (術語)舍利
設利羅 (術語)一作捨哩羅S/arira,舍利之新稱。舍利
設利弗怛羅 (人名)舍利弗
設陀鄰迦醯 (天名)女神之名。生經二曰:「雪山南脅有大女神,名設陀鄰迦醯。」注曰:「晉云攝聲。」
設都嚧 (雜語)S/atru,又作設睹嚧、設咄嚕、捨睹嚧、爍睹嚧、娑訥嚕、窣睹喚。譯曰怨家。希麟音義六曰:「設咄嚧,或云窣睹嚕。皆梵語輕重,此云冤家。即於一切善法作冤害者。」同七曰:「捨睹嚧,或云窣睹嚕,亦云設咄嚕。皆梵語訛轉也。此云冤家也。」梵語雜名曰:「怨,娑訥嚕。」
設喇陀跋摩 (人名)S/radvarman,僧名。譯曰信冑。見求法高僧傳上。
設賞迦 (人名)S/asa%n%ka,王名。譯曰月。見西域記五。
設睹盧 (雜語)S/atru,設都嚧
救世 (術語)又作救世尊、救世者、救世大悲者等。佛菩薩之通稱。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善哉見諸佛,救世之聖尊,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起信論曰:「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此等皆以名佛者。法華經普門品曰:「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此特以名觀音菩薩者。此菩薩與此土緣深,信仰最多,故救世之稱號,獨為觀音所特有。
救世菩薩 (菩薩)觀音菩薩之稱號。
救世觀世音 (菩薩)觀音者略名,觀世音為具名,新譯謂之觀自在。觀音
救世輪 (術語)如謂諸佛為救世者。謂法輪為救世輪也。
救世圓通 (菩薩)觀世音菩薩之異名。
救世誓 (術語)觀世音菩薩濟度眾生之誓願也。
救世闡提 (雜語)闡提者,無往生之機也。菩薩之慈悲無限,起救濟一切眾生之大業,不念自身之成佛,故云救世闡提。
救世金輪法手印 (印相)以兩手大拇指各著於無名指之末節之根而兩手合之。使左右手指尖一一相著是也。
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一卷,唐不空譯。阿難逢焰口餓鬼怖而白佛,佛為說陀羅尼救拔焰口,施餓鬼之法自此始。
救苦齋 (行事)法會之名。梁武帝作之。佛祖統紀三十七曰:「中大通元年,京城大疫。帝於重雲殿,為百姓設救苦齋,以身為禱。」
救苦觀音經 (經名)高王觀世音經之異名。續高僧傳第三十九、法苑珠林第二十五有救生觀音經,又曰高王觀音經。佛祖統紀有十句觀音經,經文只有十句。佛祖通載,稽古略有救苦觀音經,此偽經也。觀音慈林集中云:「救生經非今偽造救苦經。」可以為證。高王觀世音經
救脫 (菩薩)救脫菩薩
救脫菩薩 (菩薩)此菩薩,於藥師經後半說念藥師如來可免苦難災厄,且詳示供養藥師如來之法式。
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 (經名)佛說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唐實叉難陀譯。與佛說救拔口餓鬼陀羅尼經同本,但無四佛之名號。
救療小兒疾病經 (經名)囉[口*縛]拏說救療小兒疾病經之略稱。
救蟻 (故事)沙彌名救蟻。雜寶藏經四曰:「昔有一羅漢,畜一沙彌,知此沙彌卻後七日必當命終,與暇使歸家,至七日頭命還來。沙彌辭師便去,於其道中見眾蟻子為水漂流,命將絕,生慈悲心,自脫袈裟,盛土堰水,取蟻子置高燥處,遂悉得活。至七日頭,還歸師所。師甚怪之,尋便入定,以天眼觀知,更無餘福。以救蟻子因緣,故七日不死,得延命。」
救護菩薩 (菩薩)胎藏界除蓋障院九尊之一。又作救護惠。如來以智慧救護眾生,進九界眾生於佛界,故名。曼荼羅鈔四曰:「以掌向身掩心,如來之慈在心之義。大指稍豎向上者,大指為智,故九界眾生,進於佛界,是覆護哀愍之義。左手為拳安於腰側,是哀愍惠之義。」
救護惠 (菩薩)即救護菩薩。救護菩薩
敗根 (術語)又云敗種。謂聲聞、緣覺二乘,永不成佛,於法華以前入於灰身滅智之涅槃,自認永不成佛者,毫不生求菩提之心也。因而譬以廢壞之草木根及種子。三論玄義曰:「大品呵二乘為痴狗,淨名貶聲聞為敗根。」維摩經不思議品曰:「於此大乘已如敗種。」涅槃經如來性品曰:「如焦種雖遇甘露,百千萬劫終不生芽。」止觀八曰:「焦種不生,根敗難用。」玄義九曰:「墮三無為坑,若死若死等苦,已如敗種,再不還生,智醫攝手,方藥無用。
敗種 (術語)敗根
敗種二乘 (術語)敗根
敗壞菩薩 (術語)菩薩之敗壞佛種者。智度論二十九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敗壞菩薩。二者成就菩薩。敗壞菩薩者,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緣,五蓋覆心,行雜行,轉身受大富貴,或作國王或大鬼神王龍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惡業不清淨故,不得生諸佛前及天上人中無罪處。是名為敗壞菩薩。」
(術語)[8769]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野干 (動物)
野布施 (術語)又云花錢。於喪場分與之施物也。
野巫 (雜語)草野之巫師,唯解一術者,以譬寡聞之禪人。止觀七曰:「又如野巫唯解一術,方救一人獲一脯胖,何須神農本草耶?欲為大醫,遍覽眾治,廣療諸疾,轉脈轉精,數用數數驗,恩救博也。」
野狐身 (傳說)古人誤一轉語,五百世為野狐身。百丈
野狐精 (雜名)野狐之精靈,變幻誑人者。傳燈錄十二(潭空章)曰:「有尼欲開堂,師曰:尼女家不用開堂。尼曰:龍女八歲成佛。師曰:龍女有十八變。汝試一變。尼曰:變了也,野狐精。」
野狐禪 (雜語)禪家以外道為野狐禪。傳燈錄曰:「有老人參百丈禪師云:昔住此山,因錯對一語,五百生墮野狐身。」四家玄錄曰:「百丈大智禪師,一老人聽法,曰僧住此山,有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遂對曰:不落因果,墮在野狐禪。請和尚代一轉語。師曰:汝但問。老人便問。師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免老狐身,只在山後住,乞依亡僧例焚燒,巖中果見一死狐,積薪化之。」
野盤僧 (雜語)奔走諸方無閒暇之村野僧也。
野鹿 (譬喻)善心之難繫,譬之野鹿也。涅槃經十五曰:「如家犬不畏於人,山林野鹿見人怖走,瞋恚難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往生要集中末曰:「野鹿難繫,家狗自馴。」
野葬 (儀式)四葬之一。捨置屍骸於野中也。
(術語)A^gama,梵語阿含。譯曰教。聖人之言,被於下者。在心云法,法發於言云教。玄義一上曰:「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止觀一上曰:「教是上聖被下之言。」
教一 (術語)法華四一之一。法華經所說之教法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之教法,非二乘三乘,為唯說成佛一道之教,故名教一。四一
教人信 (術語)自信之對。披瀝自己之信念教未信之人使之共信也。
教化 (術語)又曰勸化。教人而化惡為善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又】(雜語)乞人施物,一名教化,又曰勸化。俗稱乞食曰叫化子,教叫同音也。
教化地 (術語)己既成佛,可教化他人之利他地位也。往生論曰:「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同論註下曰:「修行成就已,當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薩自娛樂地。」
教化地益 (術語)五功德門之第五、園林遊戲地門也,現神通遊至教化之地,由生死煩惱之園林,救得苦惱眾生之還相迴向果德也。
教化地獄經 (經名)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之異名。
教內 (術語)禪宗以心傳心之宗曰教外,依自餘佛之聲教之宗云教內,教外
教王經 (經名)有三部:一、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唐不空譯。一、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二卷,唐不空譯。一、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三十卷,趙宋施護譯。此中常稱為教王經者,指不空譯之三卷。
教令 (術語)大日利益眾生之教敕也。金剛頂經一曰:「一切如來不空作教令,又時普賢大菩提薩埵身,從世尊心下,一切如來前,依月輪而住,復請教令。」教令輪身
教令輪 (術語)大日如來之教令堅固,破摧諸怨敵,如轉輪王之輪寶,故謂之教令輪。理趣釋下曰:「毘盧遮那佛轉法輪。輪有四種,所謂金剛輪、寶輪、法輪、羯磨輪,其四輪皆攝在二輪中。所謂正法輪、教令輪。」
教令輪身 (術語)行教令輪之身也。諸明王現忿怒之相者。凡一一之佛,有三種之輪身:本地之佛體,為自性輪身,現菩薩之身為正法輪身,現明王忿怒之相為教令輪身。例如大日如來為自性輪身,般若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又金剛薩埵為正法輪身,降三世明王為教令輪身也。秘藏記鈔二曰:「大日是本地自性佛體,故為自性輪身也。(中略)大日垂跡現菩薩身,以正法化人。故以理趣會曼荼羅為正法輪身也。(中略)大自在天王等強剛難化眾生,不拘正法化導。故金剛薩埵,更住忿怒威儀,降大自在天云降三世尊也。然則在佛位名自性輪身,在菩薩位名正法輪身,在明王位名教令輪身,一一佛皆有此三身。」胎藏界曼陀羅大鈔三曰:「問:忿怒形名教令輪身意如何?答:五尊義云,教者教通之義也。令者巖動義也。輪者轉惑摧破義也。摧破一切眾生煩惱令入如來體性故。」而此三輪身有通別二種。若依別門則五佛各自有一種之正法輪身與一種之教令輪身(五大明王)。若依通門,則五佛各具五種之正法輪身與五種之教令輪身。如此秘藏記是金剛界九會曼荼羅會之意,依通門,金剛薩埵降三世為大日之正法輪教令輪也。又此五如來,五菩薩,五明王,如其次第乃三密也。如來者身密,菩薩者語密,明王者意密也。
教外 (術語)佛教有教內教外之二途。佛陀以言句傳授者,謂之教內之法。離言句,直以佛心印於他之心,謂之教外之法。據禪宗之說,謂諸宗中,惟禪宗為教外之法,其他諸宗皆教內之法也。說法明眼論曰:「南天祖師,分佛法為二,謂教內教外是也。即如來正法望口為教,望心名禪。」
教外別傳 (術語)禪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設文字,不安立言句,直傳佛祖之心印也。是即教內之真傳。達磨之悟性論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無門關曰:「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又】(書名)十六卷。明黎眉等編。
教主 (術語)開教之本主。文句記一上曰:「諸教中各有五人記經。(中略)皆以佛為教主也。」行願品疏鈔三曰:「十佛齊融,為斯教主。」
教行 (術語)教法與修行也。隨教法而為修行也。元照彌陀經疏曰:「大覺世尊一代名教,大小雖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剋果。」往生要集序曰:往生極樂之教行,濁世末代之目足也。」十不二門曰:「觀心乃是教行樞機。」
教行證 (術語)教法與修行及證果。依如來之教法而起修行,依修行之功而證悟聖果。與教理行果之四法,惟開合不同耳。一切佛法盡攝在此三者。十地論曰:「第二大願。有三種:一切諸佛法輪皆悉受持者,謂教法。(中略)攝受一切佛菩薩者,所謂證法。(中略)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者,謂修行法。」義林六本(三寶章)曰:「具教行證三名為正法,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餘無餘名為末法。」法華玄義五下曰:「乘有三種,謂教行證。」同釋籤曰:「五品乘教至六根,六根乘行至初住,初住乘證至妙覺。」
教行信證 (書名)教行證文類之外題,是日本真宗所立四法之名。於教行證三法之外,復立信之一法,示真宗之法門,獨以信心為最要者。教指無量壽經,行指南無阿彌陀佛,信為信南無阿彌陀佛之信心,證者往生極樂,得涅槃之證果也。彼書有六卷,初四卷明教行信證之四法。因之外題置教行信證之四字。日本見真著。
教行理 (術語)教者,謂從緣而設之教說,行者,謂可剋果之因行,理者,謂從名而詮之理致。法華玄義一下約之於通別曰:「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釋籤一下曰:「此三中通攝佛法。教則機應相對,行則因果相對,理則名實相對,亦是事理相對。」
教亨 (人名)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州治)人,姓王氏,字虛明,七歲出家,十五歲遊方。聞鄭州普照寺寶和尚法席盛,往參叩。一日至睢陽,偶憶擊板因緣,凝情如入禪定,不覺已到河口。同行德滿呼曰:此河津也。師乃下馬,悲喜交集。及歸,語之寶公,寶曰:此似僵臥人欲轉動。猶未印可,曰:曾看日面佛公案否?師笑曰:兒時已看得。寶亦笑曰:我只令人參諸方掉下底禪。但再參去定有自得力處。後,一日,師靜坐雲堂,忽聞板聲,霍然證悟,因呈頌曰:日面月面,星流電轉,若更遲疑,面門看箭,咄。寶遂記[卄/別]曰:吾不得謾汝。後師住少林寺法席大盛,年七十寂。見佛祖通載大明高僧傳等。」
教寺 (雜名)對於禪寺律院之稱。謂真言天台等曰教宗之寺。
教衣 (衣服)除禪僧與律僧其他天台法相等所著之法衣,謂之教衣。此三者服制殊異,故名。
教判 (術語)教相判釋之略。天台之五時八教,法相之三時教,華嚴之五教等,判決釋迦一代之教義者。所謂教觀二門中之教相門是也。五時教及三時教
教系 (術語)師資相傳教法之系統也。
教命 (術語)教誡命令。長阿含經十五曰:「侍者即承教命,往語諸人。」大日經義釋二曰:「隨聞善友等如法教命,便即不生疑惑。」
教於 (術語)三論宗所談,二諦三於之一。三於
教法 (術語)四法之一。佛所說大小之三藏十二部教也。釋籤一曰:「弘宣教法。」
教卷 (書名)教行信證六卷中之第一卷,題曰:「顯淨土真實教文類,」明大無量壽經為淨土真實之教者。
教典 (術語)宗教上之典籍。經典也。
教門 (術語)教法為入道之門戶,故云門。又教法萬差各異門戶,故曰門。法華經譬喻品曰:「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四教儀一曰:「眾生機緣不一,是以教門不同。」又曰:「於無言理,赴緣起教,以教為門,是以稟教之徒,因門契理。」止觀大意曰:「今家教門,以龍樹為始祖。」
教相 (術語)教觀二門之一。謂分別教義也。如天台之五時八教,法相之三時教乃至真言之顯密二教十住心是也。玄義一上曰:「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教觀
教相門 (術語)對觀心門而立。同於教觀之「教」。教觀
教相三意 (術語)法華之說教,有異於其他諸經之三意:一根性融不融相,法華說法之時,眾生之根性,一味而無差別,而其以前則眾生有二乘三乘之差別。二化道始終不始終相,由釋尊思化道始,說至其願意滿足終者,惟限於法華經。三師弟遠近不遠近相,釋尊與其弟子,非但為一時之關係,實從久遠之古,已為師弟也。
教相判釋 (術語)教判
教院 (雜名)又云教寺。對於禪院或律院而言,即天台華嚴法相淨土等寺院之通稱。
教敕 (術語)師父之戒敕。涅槃經二曰:「今當真實教敕汝等。」輔行一之一曰:「受佛教敕,口誦法言。」參同契曰:「嚴父下令,教敕子拯。」
教起 (術語)教法起之緣由也。經初必有敘此之一段,名曰序分。
教益 (術語)教法之利益,由教法而受之功德利益也。
教乘法數 (書名)四十卷。明圓[河-可+靜]集。
教授 (術語)教法授道也。宋譯楞伽經一曰:「現方便而教授。」輔行四之三曰:「宣傳聖言,名之為教。訓誨於義,名之為授。」
教授師 (術語)同教授阿闍梨。
教授和上 (人名)唐清涼國師,由朝廷所賜之稱號。佛祖統紀五十一曰:「德宗賜澄觀清涼法師教授和上。」
教授阿闍梨 (術語)五種阿闍梨之一。教授弟子威儀作法等之比丘稱。又云教授師。受戒之時,三師之一、必定其人。受戒之儀式中,有受者請教授阿闍梨之作法。見行事鈔上之三。阿闍梨
教授善知識 (術語)三善知識之一。善知識
教理 (術語)法之道理也。於世尊之說法與實行之訓誡,同時有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組織之教,是屬於教理者也。後於論藏之形式,尤明白作製教理之面目。
教理行果 (術語)自力聖道門修證得果之次第,教為佛陀之言教,理為教中所說法之道理,行為順其道理而修行,果為由其修行之因而得之證果。
教唯識 (術語)五種唯識
教跡 (術語)教法之蹤跡。資持記上一之二曰:「聖人出現,為物垂範,謂之教跡。」續高僧傳一曰:「五時教跡,迄今流行。」報恩經一曰:「如來教跡,隨宜三藏九部。」玄義十下曰:「達磨多羅。釋教跡義云:教者謂佛被下之言,跡謂蹤跡,亦應跡化跡,言聖人布教各有歸從。」
教跡義 (術語)判釋教相者。大乘義章一曰:「眾經教跡義。」大乘玄論五,有「教跡義。」
教義 (術語)教法之義理。五教章上曰:「海印三昧一乘教義。」慈恩傳九曰:「少來頗得專精教義。」
教道 (術語)地論說二道:一教道,依如來之教法而方便修行也。二證道,斷妄惑而證悟真實之理也。二道
教會 (雜名)奉同一教義者之團體也。又說教集會也。
教誡 (雜語)教之誡之也。無量壽經下曰:「佛語教誡。」
教誡輪 (術語)三輪之一。謂教誡他之佛口業也。同於口輪。義林章六末(三輪章)曰:「摧伏鎮遏二利之用,名之為輪。」又曰:「教謂教示,令彼善生,誡謂誡盟,令其罪滅。」三輪
教誡示導 (術語)三種示導之一。菩薩愍苦眾生發慈悲喜捨之心說法教誡,以示導之也。見大般若經四百六十九、三藏法數十一。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 (書名)一卷,唐道宣撰。條錄新學沙彌應遵奉之律儀者。又略云教誡律儀。
教誡神變 (術語)三種神變之一。如來教誡諸眾生妙用變化不可測也。見寶積經八十六、三藏法數八。
教語 (術語)佛教眾生之語言。無量壽經下曰:「教語開導,信之者少。」
教網 (譬喻)眾生譬魚。佛之教譬網。華嚴經曰:「張佛教網,[一/旦]法界海,漉人天魚,置涅槃岸。」
教興 (術語)同教起。佛教興之緣由也。
教導 (術語)教而導之也。涅槃經二曰:「教導我等,令離四倒。」智度論三十五曰:「教導修善業。」
教諦 (術語)三論宗之目。佛所說之真俗二諦也。於諦
教曇彌經 (經名)教誡曇彌尊者之不法者。攝於中阿含經三十。
教禪 (術語)教與禪也。如云教觀。
教證 (術語)教文上之證據。對理證而云。【又】日本真宗所立,教行信證之中略。教行信證文類二曰:「真宗教證興片州。」
教證俱實 (術語)天台以之名圓教。圓教之教道與證道皆為真實也。
教證俱權 (術語)天台謂藏教與通教,教道及證道皆為方便,而非真實。二教為隨界內機精之權教,其證果為單空理,故以名之。
教鏡 (譬喻)喻教經為明鏡。觀經疏序分義曰:「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戒疏一上曰:「以行觀說,如人照鏡,鏡即教也。」
教體 (術語)釋迦一代教法之體性也。此教體以聲為體乎?以名句為體乎?將以心為體乎?以真如為體乎?其他可為教體者,有乎?無乎?諸師之意見各異。慈恩之義林章一本,唯識述記一本,出四重之教體。賢首於起信論義記上出四門之教體。清涼於華嚴經疏二出十種之教體。
十種教體 (名數)一音聲語言體。以言音語業為教體,故佛之言辭論說即教體。二名句文義體。依事立名,依名之眾合為句,合眾義成文,身即聚集之義。此三長短高下次第行布,為詮顯教法之體。三通取四法體。通取聲名句文四法為教體。四通攝所詮體。通攝經文與所詮之義理為教體。五諸法顯義體。世間一切諸法能顯義理者為教體。六攝提唯心體。以前五種之一切諸法,唯心所顯,故一心為教體。七會緣入實體。會前六門緣起差別之教法同入真如一實之體。是上攝相歸性之義。八理事無礙體。真如是理,教法是事,此二無礙為教體。九事事無礙體。一切法之文義,圓融無礙,為教體。十海印炳現體。海印三昧為教體。見華嚴大疏二。
教觀 (術語)教相與觀心也。教相者釋迦一代之教法由自己之宗義而分別判斷也,觀心者觀念自宗所立之真理也。如天台宗以五時八教為教相,以一心三觀為觀心,乃至如真言宗以顯密二教十住心為教相門,以阿字不生為觀心。此二門雖通諸宗,而天台一家之發揮,冠於諸宗。止觀大意曰:「略述教觀門戶大概,今家教門,以龍樹為始祖,慧文但列內觀視聽而已。洎乎南岳天台,復用法華三昧,發陀羅尼,開拓義門,觀法周遍(義門即教門)。教觀綱宗曰:「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玄義十下曰:「今釋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約教門解。二約觀門解。教門為信行人,又成聞義。觀門為法行人,又成慧義。聞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教觀二門 (術語)教門與觀門也。教觀
教觀綱宗 (書名)一卷,明智旭著。述台家教觀之大綱者。
(術語)梵語剌者Rajas,希求之義,希求塵境也。唯識論五曰:「云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俱舍論四曰:「欲謂希求所作事業。」大乘義章二曰:「於緣欲受稱欲。」同七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釋氏要覽下曰:「雜阿含經云:佛言:若眾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增一經云:欲生諸煩惱,欲為生苦本。」梵語雜名曰:「欲,剌者。」
三欲 (名數)一形貌欲,二姿態欲,三細觸欲。見涅槃經十二。
五欲 (名數)色聲香味觸也,能起人貪欲之心,故稱欲。釋氏要覽下曰:「五欲謂色聲香味觸也。智論云:五欲名華箭,又名五箭,破種種善事故。」
六欲 (名數)一色欲,二形貌欲,三威儀姿態欲,四言語音聲欲,五細滑欲,六人想欲。此六法能起人之貪欲心,故稱欲。見智度論二十一。
欲火 (譬喻)婬欲之熱情如火也。楞嚴經八曰:「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大集經三十八曰:「欲火入心,猶如鬼著。」
欲心 (術語)貪欲之心也。月上女經上曰:「有欲心者無解脫。」
欲天 (界名)欲界之諸天也。有六重,稱曰六欲天。俱舍論八曰:「欲天者一、四天王眾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史多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欲天五婬 (雜語)欲界諸天之婬事有五事,四天王天與忉利天之眾生,其婬事與人間界無異,夜摩天則勾抱成婬,兜率天以執手為婬,化樂天以對笑為婬,他化天以相視成婬。
欲有 (術語)三有之一。欲界之業因果報存在實有也。
欲吃多 (雜語)Yukta,譯曰冥符,契合之義。演密鈔七曰:「梵云欲吃多,冥符義。」
欲色二界 (名數)三界中之欲界與色界也,皆為天人之依處。
欲如意足 (術語)四如意足之一。
欲邪行 (術語)五戒之一。婬欲之邪行也。見俱舍論十六。
欲泥 (雜語)言淫欲之穢濁如泥也。首楞嚴經合論曰:「婬心煩燒,名為熱惱。婬事穢濁,名為欲泥。」
欲法 (術語)凡於僧中說戒授戒等法事,己有事緣,不能出席而於此法事隨喜共欲其事之希望,名為欲,此欲意授他出席之比丘謂之與欲,其比丘受彼委托,謂之受欲。出僧中而說之,謂之說欲。
欲取 (術語)四取之一。謂貪欲之心,能取著五塵之境也。
欲油 (修法)歡喜天之法有浴油之式。歡喜天
欲河 (譬喻)貪欲之煩惱,令人沈沒,故譬以河也。思益經一曰:「世尊誰度欲河?佛言:能捨六入者。」
欲性 (術語)眾生種種之欲望為其本性。佛說法必隨此欲性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種種所行道,若干諸欲性。」
欲金剛 (菩薩)金剛界理趣會中臺五尊四金剛之一。密號曰意生金剛,二手捻箭,以大悲之欲箭,害二乘厭離心之深我法門也。
欲剌 (譬喻)言五欲惱人如針之刺也。無量壽經下曰:「拔諸欲刺,以安群生。」
欲苦 (術語)欲界之苦患也。釋門歸敬儀中曰:「此凡愚少厭欲苦。」
欲染 (術語)五欲之污染真性者。法華經譬喻品曰:「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於諸欲染貪著深故。」
欲界 (界名)梵名Ka%madha%tu,三界之一。婬欲食欲二欲強有情所住之處,名為欲界。上自六欲天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八大地獄是也。俱舍論八曰:「地獄等四及六欲界,並器世間,是名欲界。」又曰:「欲所屬界,說名欲界。」俱舍光記三曰:「欲界欲勝故但言欲。」
欲界諸宮殿 (雜語)欲界有六重之天,稱曰六欲天。即六欲天之宮殿也,六欲天
欲界定 (術語)欲界所屬之禪定也。然欲界為散地不當有禪定,謂欲界定乃未至定之異名,是一義也。或謂欲界雖為多分散心,亦非無少分之定心,取其少分之定,故名欲界定。其定心不永續,滅去甚速,故又謂之電光定,是一義也。見七帖見聞三末。若依成實之義,則欲界有確然之禪定,能發無[何-可+動]智。見止觀九之一。
欲界繫 (術語)分諸法為三界,繫屬於欲界之法,云欲界繫。
欲界九品惑 (名數)九品惑
欲界三欲 (名數)食欲,睡眠欲,婬欲之三欲也。
欲界散地 (術語)欲界之有情無定心,定心限於色界無色界之有情,故以彼云定地而名欲界為散地。
欲海 (譬喻)愛欲之深廣譬如海也。元照彌陀經疏下曰:「未成之佛久沈欲海,杳無出期。」溫子昇文曰:「漂淪欲海。」梁武帝文曰:「度群迷於欲海,引含識於涅槃。」
欲氣 (術語)婬欲之氣分也。楞嚴經一曰:「欲氣麤濁。」
欲流 (術語)四流之一。欲界貪瞋等之思惑也,由此思惑而流轉於欲界,故名欲流。又總名三界之生死曰欲流,以是為依欲惑而得之流轉也。楞嚴經四曰:「汝今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
欲貪 (術語)同於貪欲。於所願無厭足之煩惱也。維摩經觀眾生品曰:「身孰為本,欲貪為本。」法華經譬喻品曰:「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楞嚴經四曰:「想愛固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欲無減 (術語)十八不共佛法之一。謂濟度眾生無厭足也。
欲鉤 (術語)菩薩以愛欲牽人遂濟度之,欲猶如鉤。維摩經佛道品曰:「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金光明文句二曰:「斯乃非欲之欲,以欲止欲,如以屑出屑,將聲止聲。」
欲想 (術語)三惡想之一。思財想色之思想也。無量壽經上曰:「不起欲想瞋想害想。」
欲愛 (術語)菩薩喜樂正法,謂之法愛,凡夫貪愛五欲之境,謂之欲愛,又欲界之貪愛也。對於色愛而言。楞嚴經一曰:「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
欲愛住地 (術語)五住地惑之一。總稱屬於欲界之一切思惑,思惑之中,愛惑最重,故云欲愛住地。
欲塵 (術語)五欲污身如塵坌,故云塵,又欲者六欲,塵者五塵。無量義經曰:「微渧先墮,以淹欲塵。」智度論十七曰:「禪為清淨水,能洗諸欲塵。」俱舍光記十一曰:「喜林苑極妙欲塵,殊類皆集。」
欲塹 (譬喻)貪欲深而難越,故譬以塹。無量壽經上曰:「散諸塵勞,壞諸欲塹。」
欲漏 (術語)三漏之一。欲界之見思二惑也。眾生因欲界之見思二惑而造作諸業,漏落於欲界而不能出離,故名欲漏。
欲箭 (譬喻)五欲之法害人,故譬如箭。唐華嚴經淨行品曰:「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穩。」【又】(物名)欲金剛菩薩所持之箭也。欲箭者密語也,欲心與境相應,如箭之中。菩薩以大悲心鉤召一切有情,使安住於佛道也。五秘密軌曰:「欲金剛以菩薩心箭鉤召一切有情,安置佛道。」金剛界儀軌曰:「極喜三昧耶印,名為大悲箭,以射厭離心。」維摩經所說之欲鉤,取於女性,今之欲箭取於男性。慧琳音義十曰:「欲箭,欲心與境相應,如箭之中也。」
欲樂 (術語)五欲之樂也。最勝王經一曰:「以諸如來斷諸欲樂,不取一法。」
欲暴流 (術語)四暴流之一。瀑流
欲縛 (術語)五欲四縛也。
欲覺 (術語)三惡覺之一。貪欲之知覺也。無量壽經上曰:「不生欲覺瞋覺害覺。」
欲魔 (術語)婬欲之惡魔也。楞嚴經九曰:「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婬者名持法子。」
(術語)固執事物而不離之妄情也。或云執念,又云執心。
執一語言部 (流派)一說部之異名。
執心 (雜語)固執事物而不離之心也。廣百論釋曰:「非唯空有,亦復空空,遍遣執心。」中論疏三末曰:「方廣之流聞無生,乃更增其執心。」
執見 (術語)執持己心而不離之見解也。就種種之妄見而言之。釋門歸敬儀中曰:「無始妄習,執見鏗然。」顯密二教論上曰:「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
執金剛 (術語)又云持金剛、金剛手。胎藏界三部中金剛部之諸眾,標如來之智印,皆手執金剛,故云執金剛。大日經一曰:「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中略)其金剛名曰虛空無垢執金剛。(中略)金剛手秘密主如是上首。」同疏一曰:「梵云播尼,即是手掌。掌持金剛,與手執義同。故經中二名互出也。(中略)前明諸執金剛,一向是如來智印。」【又】警護諸天諸佛之夜叉神謂之執金剛。執金剛神
執金剛神 (天名)又云執金剛夜叉、金剛手、金剛力士。手執金剛杖而護帝釋天宮門之夜叉神也。遇佛出世,即降於閻浮提,衛護世尊,防守道場。俱舍論十一曰:「頌曰: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剛手所住。論曰:山頂四角。各有一峰。其高廣量各有五百。有藥叉神名金剛手。於中止住。守護諸天。」五分律一曰:「諸佛常法有五百金剛神侍衛左右。」智度論三十五曰:「執金剛菩薩,常執金剛衛護菩薩。」又古來於寺門兩脅安金剛力士之像,世稱為二王。二王。梵Vajrapa%n!i又Vajradhara。
執杖梵志 (人名)手所持之杖似人頭,此梵志擊殺目連。鼻奈耶二曰:「執杖梵志,手所持杖似人頭。」摩訶目犍連
執杖藥叉 (異類)門脅之金剛力士,律云執杖藥叉。二王
執事 (職位)禪林之知事,又云執事。見象器箋七。
執受 (術語)眾生以身內之五根五境為非執受之法,執受者,執為攝之義、持之義,受為領之義、覺之義也,攝為自體,持使不壞。又共安危能生苦樂等之覺解,名為執受。唯識述記二本曰:「言執受義者。執者,是攝義持義。受是領義、覺義。攝為自體,持令不壞,安危共同而領受之能生覺受,名為執受。」
執花印 (印相)大指與拇指相捻如執花之形,餘指申散而豎之,即是。大日經疏十六曰:「執花印空風相捻,如執花形,餘指申散而豎之。」
執取相 (術語)六麤相之一。六麤
執持 (雜語)固執不動也。阿彌陀經曰:「執持名號。」
執持識 (術語)依於法相大乘之意。阿賴耶識,一名阿陀那識,此譯執持識。了義燈四本曰:「七名執持識,謂阿陀那識。」梵A^da%na。
執相應染 (雜語)六染心之一。
執師子國 (地名)梵云僧伽羅Sim%hala,譯曰執師子。今之錫蘭島也。僧伽羅者,釋迦如來因位為大商主時之名,始入於彼處而立國,因取其名為國號。見西域記十一。
執情 (雜語)執著之妄情也。五教章中曰:「以執情而驚怪。」
執著 (術語)固著於事物而不離也。大般若七十一曰:「能如實知一切法相而不執著故,復名摩訶薩。」菩提心論曰:「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行事鈔下四曰:「大德順佛聖教依教而修,內破我倒,外遣執著。」
執障 (雜語)我執與煩惱障,又法執與所知障也。
執曜 (術語)九執七曜也。梵Graha。
執藏 (術語)阿賴耶識三藏之一。阿賴耶者,藏之義,以含藏一切法故也。而此藏識常恒為第七末那識所緣而被為我執,故名執藏。唯識述記三本曰:「我愛緣之,為執藏義。」
乾陀 (地名)Yugam%dhara,山名。瑜乾馱羅之略。譯曰雙持。慧苑音義上曰:「乾陀山,具云瑜乾馱羅。言瑜乾者,此云雙也,馱羅持也。」
乾陀越 (地名)國名。同乾陀羅條。
乾陀衛 (地名)乾陀羅
乾陀羅 (地名)Gandha%ra,又作健馱邏、犍陀羅、乾陀、乾陀衛、乾陀越。譯曰持地、香行、香遍、香淨、香潔等。國名。西域記二曰:「健馱邏國。舊曰乾陀衛,訛也,北印度境。」慧苑音義下曰:「乾陀羅國,此云持地國,謂昔此國多有道果聖賢。住持其境,不為他國侵害也。又云:乾陀是香,羅謂陀羅,此云遍也。言遍此國內多生香氣之花,故名香遍國。其國在中印度北,北印度南,二界中間也。」玄應音義三曰:「乾陀越國,應云乾陀婆那,此譯云香林。明度經云香淨國。同一也。」次下曰:「香淨,梵言乾陀越,或作健。案阿闍世王女經,云乾陀、云香潔,一云香風國也。」阿闍世王女經曰:「犍陀訶剎土,漢言香潔國。」即今此地尚有有古時大乘流行之形跡,加以古來為印度與希臘交通之衝,西曆紀元前後所製作極精好之佛像亦有發見者。美術,建築學上最有名者也。【又】山名。四阿含暮抄下曰:「犍陀羅,此云持天地山。」【又】(植物)樹名,略名乾陀。寶樓閣經中曰:「若以乾陀囉樹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龍。」註曰:「乾陀囉樹香,安息香也。」健陀。【又】(雜名)色名。名義集三曰:「乾陀羅,或劫賓那,此云黃色。」健陀
乾陀羅耶 (界名)佛國名。譯曰香積。見玄應音義三。梵Gandha%laya。
乾陀婆那 (地名)國名。乾陀羅
乾陀呵晝 (菩薩)又作犍陀呵晝。乾陀訶提
乾陀訶提 (菩薩)Gandhahastin,又作乾陀訶提,乾陀呵晝,菩薩名。譯曰香象。可洪音義六曰:「乾陀訶提,下合作堤,音低,此云香象。」玄應音義三曰:「乾陀呵晝菩薩,新道行作香象菩薩是也。」
乾陀囉樹香 (物名)由乾陀囉樹製之香料,即安息香也。寶樓閣經中注曰:「乾陀囉樹香,安息香也。」梵Gandha%ra Gandha%la,安息香者,通常呼為Guggula。
乾陀達羅度波 (印相)譯曰香水法印。見陀羅尼集經五法。
乾沓和 (天名)又云犍沓和,健沓[和/心],八部眾之一。樂神名。乾闥婆
乾沓婆 (天名)乾闥婆
乾城 (雜名)乾闥婆城之略。別名鬼城。蜃氣樓也。乾闥婆者,印度樂人之異名,樂人巧幻樓閣,因而空中所現之蜃樓,名為乾闥婆城。慈恩寺傳九曰:「乾城水沫無以譬其不堅。」乾闥婆城
乾屎橛 (譬喻)拭人糞之橛之乾者。取至穢之意。屎橛又作廁籌、淨籌、淨木、廁簡子等。用之者印度之風。會元十五曰:「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禪林集句曰:「不念彌陀佛,南無乾屎橛。」指月錄曰:「臨濟曰: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未證據者看看。有僧出問。濟曰:是乾屎橛。又僧問惟一:如何是道中人?曰乾屎橛。」按此即莊周所謂道在屎溺。
乾峰 (人名)越州乾峰和尚。洞山良价之法嗣。見會元十三、傳燈十七。
乾峰一劃 (公案)又曰乾峰一路:「僧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峰拈起柱杖劃一劃云在這裏。」見會元十三無門關,從容錄六十一則。
乾栗馱 (術語)譯曰堅實心。紇哩陀耶
乾栗陀耶 (術語)Hr!daya,譯曰堅實心。紇哩陀耶
乾達城 (雜名)乾達婆城之略。譯曰尋香城。樂人幻作之化城也。又云蜃氣樓。
乾慧地 (術語)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其智慧乾燥而未淳熟,故云乾慧。大乘義章十四曰:「雖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乾慧。又此事觀,未得理水,亦名乾慧。」
乾闥 (物名)又作健達,譯曰香。健陀。【又】(天名)乾闥婆之略。譯曰香陰,樂神名。八部眾之一。乾闥婆
乾闥婆 (天名)Gandharva,又作健達婆、犍達縛、健闥婆、乾沓和、乾沓婆、彥達縛、犍陀羅等。譯曰香神、嗅香、香陰、尋香行。樂人之稱。又八部眾之一。樂神名。不食酒肉,唯求香以資陰身,又自其陰身出香,故有香神乃至尋香行之稱。與緊那羅同,奉侍帝釋而司奏伎樂。緊那羅者法樂,乾闥婆者修樂。注維摩經一曰:「什曰:乾闥婆,天樂神也。處地十寶山中,天欲作樂時,此神體上有相出,然後上天也。」天台淨名疏二曰:「乾闥婆,此云香陰。此亦陵空之神,不噉酒肉唯香資陰。」文句二下曰:「乾闥婆,此云嗅香,以香為食,亦云香陰,其身出香,此是天帝俗樂之神也。」嘉祥法華義疏二曰:「犍撻婆,此云香陰,以其清虛食香。又身唯恒出香,故名香陰。」玄應音義三曰:「犍沓和。又云犍陀羅,或作乾沓婆,或云犍達婆,或云乾闥婆。舊名也。今正言犍達縛,皆國音之不同也。此云嗅香,亦云樂神,一云食香,舊云香神,亦近也。經中亦作香音神也。」【又】(雜名)西域之俗,俳優謂之乾闥婆。彼等不事生業,只尋飲食之氣,作樂而乞求,故名。二十唯識述記上曰:「西域呼俳優亦云尋香。此等不事王侯,不作生業,唯尋諸家飲食等香氣,便往其門作諸伎樂,而求飲食。」玄贊二曰:「梵云健闥縛。此云尋香行。即作樂神。乾闥婆,訛也。西域由此呼散樂為健闥縛,專尋香氣作樂乞求故。」【又】(術語)中有之稱,死於此而生於彼之中間身也。彼亦以香為食。二十唯識述記上曰:「梵云健達縛,此云尋香,謂中有能尋當生處香即往生,亦名健達縛。」俱舍論光記八曰:「健達名香,縛名食,即中有名。」 0125.JPG
乾闥婆城 (雜名)又作犍闥婆城、犍闥縛城、巘達[口*縛]城。譯尋香城、蜃氣樓。樂人名為乾闥婆,彼樂人能幻作樓閣以使人觀,故名之為乾闥婆城。而現於空中之蜃氣樓類是,故亦稱為乾闥婆城。以譬物之幻有實無也。智度論六曰:「犍闥婆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犍闥婆城。」二十唯識述記上曰:「舊論云乾闥婆城,訛也。梵云健達縛。西域呼俳優亦云尋香,此等能作幻術,此幻作城於中遊戲,名尋香城。幻惑似有無實城用,或呼陽焰化城名健達縛城。諸商估等入諸山海,多見陽焰化為城室,於中聞有作樂等聲,西域呼作樂者既名尋香,故說此化城名尋香城。」輔行一之三曰:「乾城,俗云蜃氣。蜃大蛤也。朝起海洲,遠視似有樓櫓人物,而無其實。故十喻讚云:世法空曠,如彼鬼城。」慧苑音義下曰:「乾闥婆城,此云尋香城也。謂十寶山間,有音樂神,名乾闥婆。忉利諸天意須音樂此神身有異相,即知天意往彼娛樂。因此事故,西域名樂人為乾闥婆。彼樂人多幻作城郭,須臾如故,因即謂龍蜃所現城郭,亦為乾闥婆城。」慈恩寺傳九曰:「乾城水沫無以譬其不堅。」
乾闥婆王 (天名)法華經序品曰:「有四乾闥婆王:樂乾闥婆王,樂音乾闥婆王,美乾闥婆王,美音乾闥婆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智度論十曰:「犍闥婆王名童籠磨(秦言樹)。」(Druma)。
乾闥婆王彈琴 (雜語)樂神乾闥婆之奏樂。智度論十曰:「屯崙摩甄陀羅王Drumakim%narara%ja%,犍闥婆王,至佛所彈琴讚佛,三千世界皆為震動,乃至摩訶迦葉不安其座。」
乾闥婆身 (雜語)三十三身之一。乾闥婆者,帝釋執法樂神名。八部眾之一。觀自在菩薩現種種之身,應入諸國土時亦示此身形。法華經普門品所謂「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首楞嚴經六所謂「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為說法。」是也。補陀落海會軌說其形像曰:「乾闥婆身,頂上有八角冠,身相赤肉色,身如大牛王,左定執簫笛,右慧持寶劍,具大威力相,髮髻有焰鬘冠。」
部引陀 (雜名)梵語。華言水星。見翻譯名義集。
部行 (術語)部行獨覺也。
部行獨覺 (術語)二種獨覺之一。謂聲聞乘中預流一來不還三果之人或為四善根人之最利根,最後證第四阿羅漢果時,離佛邊而觀飛花等外緣或觀十二因緣道理而獨自覺者。此種之獨覺者,修行中組織數多之部黨,如聲聞人,故云部行,至證果而獨悟,故云獨覺。獨覺
部主 (雜語)小乘之二十部各謂其開祖為部主。【又】真言胎藏界之三部各立部主,金剛界之五部各有部主,部主有二義:一者國主之義,一者執權之義也。秘密瑜伽學習上曰:「部主者此有二說:一如國主,大疏義是。一如執權,是管領義,以名主也。諸部要目義是。」
部母 (術語)密教之三部五部,各立部主與部母。胎藏界及金剛界
部多 (術語)Bhu%ta,已生之有情名為部多。俱舍論十曰:「又契經說,食有四種,能令部多有情安住。(中略)言部多者,顯已生義。諸趣生已,皆謂已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部多,已生義,含多解,故仍置本名。」【又】以名鬼類之一種。慧苑音義下曰:「部多宮。部多,此云自生。謂此類從父母生者,名夜叉。化生者,名部多也。」
部執 (雜語)各部之執見也,如小乘二十部之類。唯識樞要上本曰:「佛涅槃後,因彼大天,部執競興。」唯識了義燈一本曰:「部是眾義,名聖弟子為部。執是取義,皆取佛說三藏之中所說法義。」
部執異論 (書名)一卷,世友大菩薩造,陳真諦譯。與異部宗輪論同本異譯。
部教 (術語)謂部與教也。天台宗所說,部者為釋尊之教說,時間的豎立順序者,教者為空間的橫區,別教義之淺深者。化儀之四教,為從於部之教判,化法之四教,為從於教之教判也。
部異執論 (書名)部執異論之異名。
釣語 (術語)禪林住持上堂,於學者垂示難問題,謂之索語索話,又曰釣語釣話,釣出學者之疑之義也。禪林寶訓三曰:「萬菴曰:古人上堂,先提大法綱要審問大眾,學者出來請益,遂形問答。今人杜撰四句落韻詩呼作釣語:一人突出眾前,高吟古詩一聯,呼作罵陣,俗惡俗惡,可悲可痛。」
釣鐘 (物名)梵鐘之俗名。
副都綱 (職位)僧錄司
副參 (職位)禪寺從屬參頭而助其役務之僧。
副寮 (職位)禪林之職名。此職副於寮主而扶持之,作點檢寮內之掃除及道具之有無等事。見僧堂清規五。
勘破 (術語)勘定事之是非也。碧岩四則曰:「勘破了也。」
勘辨 (術語)宗門有勘辨之一科。凡於一機一境之處,師家試學者之深淺,學者探師家之邪正者,謂之勘辨。見禪林類集六、勘辨部。
勒叉 (雜語)Laks!a%,紫色也。玄應音義一曰:「羅差,或言洛沙。訛也。應云勒叉。此譯曰紫色也。」
勒沙婆 (人名)三仙之一。三仙者,釋迦佛出世以前,盛行於天竺之三種外道仙人也。勒沙婆,譯曰苦行。即尼犍子外道,又云離繫外道。止觀十曰:「勒沙婆,此翻苦行。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同輔行曰:「勒沙婆,此云苦行。未知出時節,以算數為聖法,造經亦有十萬偈,名尼犍子。」百論疏上之中曰:「勒沙婆者,此云苦行仙。其人計身有苦樂二分,現世併受,苦盡而樂法自出,所說之經名尼犍子,有十萬偈。」梵R!s!abha。
勒那提 (人名)Ratnadeva,譯曰寶天。兒名。見賢愚經二。
勒那三藏 (人名)勒那跋提也。
勒那跋提 (人名)Ratnamati,譯曰寶意,中天竺人。誦一億之偈,尤明禪法。魏正始五年至洛邑,譯十地等論二十四卷,既通此土之音,講華嚴經,道俗雲集。講次,忽有一人執笏,形如大官,云:天帝請和尚講華嚴經。都講、維那、梵唄、法事所須,咸已備具。講序之眾僧皆同見之。言訖,便隱。勒那及都講、維那,奄然終於法席。見華嚴傳記二。
勒那跋彌 (人名)Ratnavarmin,譯曰寶鎧。國王名。見賢愚經十。
勒那闍耶 (本生)佛昔行菩薩道入大海濟五人時之名也。無譯語,五人者即佛初度之五比丘是也。見賢愚經勒那闍耶品。
勒那識祇 (人名)Ratnas/ikhin,譯曰寶髻。太子名。見賢愚經八。
(術語)風大之自性也,令四大所造之物質,相續而自此至彼也。俱舍論一曰:「風界動性,由此能引大種造色令其相續生至餘方,如吹燈光,故名為動。」
動不動法 (術語)欲界之法,無常迅速,故為動法,上二界之法長久,故名不動法。遺教經曰:「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維摩經五曰:「什云:欲界六天為動法。上二界壽命劫數長久,外道以為常,名不動法。」
帶刀臥 (雜語)又云帶刀睡。謂右脅而臥也。蓋帶刀者,乃在左脅。故左脅不得臥,因名右脅臥為帶刀臥。見象器箋十二。
帶刀睡 (雜語)同帶刀臥。
帶劣勝應身 (術語)勝應身也。三身
帶塔尊 (菩薩)彌勒菩薩之異名。
帶塔德菩薩 (菩薩)同於戴塔吉祥。
帶質境 (術語)三類境之一。如第六識緣五根五境,第七識緣第八識,自心所現之相分帶本質之實體,猶如鏡中所現之影像帶持鏡外之實物者。
帶數釋 (術語)六合釋之一。帶數語之釋也。如言三藏,於藏帶三之數,是帶數語也。因而釋三藏為三種之藏,此謂之帶數釋。
貫休 (人名)後梁成都府東禪院貫休,以書畫及詩稱,嘗受眾安橋強氏藥肆之請,畫羅漢像。云每畫一尊,必祈夢得應真之貌,方成,與常體不同。吳越王錢氏崇重之,賜禪月大師之號。梁乾化二年寂,壽八十一。見宋僧傳三十。
貫花 (譬喻)譬經之散文,謂之散花。其偈頌謂之貫花。文句一上曰:「佛赴緣作散花貫花兩說。」嘉祥法華義疏三曰:「龍樹十住毗婆沙云:一者隨國法不同。如震旦有序銘之文,天竺有散華貫華之說也。」宋高僧傳曰:「釋靈幽,誦習惟勤,偶暴終,魂為冥府引之見王,問修何業?曰:素持金剛般若。王令諷誦,畢。日勘少一節文,何貫華之線斷耶?師且還人間,勸人受持斯典。其真本在濠州鐘離寺石碑上。已而蘇,幽遂奏奉敕令寫此經真本,添其句讀,在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之後。」
貫首 (職位)一貫籍之上首也。因而僧謂一山之長。山之座主,寺之長吏等作貫主者非。孔安國孝經序曰:「貫首弟子,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後漢書(邊讓傳)曰:「若以年齒為嫌,則顏回不得貫德行之首。」
貫頂 (職位)同貫首。
貫華 (譬喻)與貫花同。
貫鍊 (雜語)貫通練習也。無量壽經上曰:「博綜道術,貫練辟籍。」
畢力迦 (物名)又作必栗迦,香名。譯曰目蓿香,又曰觸香。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中曰:「必栗迦香,注云目蓿香也。」慧琳音義十二曰:「畢力迦,香名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觸香也。」梵Pr!kka%,Spr!kka%。
畢里孕迦 (天名)冰揭羅
畢舍遮 (術語)Pis/a%ca,又作臂奢柘、毘舍闍、毘舍遮。食肉鬼名。孔雀王咒經下曰:「毘舍闍,梁云顛鬼。」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畢舍遮舊言毘舍闍,又作毘舍遮。鬼名也,餓鬼中勝者也,亦言癲狂鬼也。」慧苑音義下曰:「此云噉精鬼,東方天王所領鬼神也。」唯識演秘二本曰:「畢舍遮者,唐云食血肉,鬼之異名也。」
畢洛叉 (植物)又作畢剌叉,樹名。譯曰高顯。阿輸迦樹之異名也。佛誕生於此樹下云。探玄記二十三曰:「畢剌叉者,具云缽剌叉,義翻云高顯樹也。有處名阿輸迦樹,此云無憂樹也。」慧苑音義下曰:「畢洛叉樹,或曰畢剌叉,此云高顯。佛於此降誕則為高顯,名顯人天故曰高顯也。或有處云佛於阿戍迦樹下生者也。」梵Vilaks!a。
畢哩體瞿摩夷 (物名)Pr!thvi-gomaya,譯曰牛糞。見慧琳音義十。
畢陵 (人名)毘陵伽婆蹉之略。比丘名。
畢陵伽 (人名)又作必陵伽。畢陵伽婆蹉之略。
畢陵伽婆蹉 (人名)又作畢蘭陀筏蹉Pilinda-vatsa,比丘名。譯曰餘習。以有高慢之餘習故也。法華文句二曰:「畢陵伽婆蹉,此翻餘習。五百世為婆羅門,餘氣猶高。」法華玄贊一曰:「畢蘭陀筏蹉,此云餘習,言畢陵伽婆蹉,訛也。五百世中為婆羅門,惡性麤言,今雖得果,餘習猶在。如罵恒河神,故名餘習。」
畢陵慢心 (故事)智度論二曰:「長老畢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邊彈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兩斷。得過乞食。是恒神到佛所白佛,佛弟子畢陵伽婆蹉常罵我言:小婢住莫流。佛告畢陵伽婆蹉,懺謝恒神。畢陵伽婆蹉即時合手語恒神言:小婢莫瞋,今懺謝汝。是時大眾笑之。云何懺謝而復罵耶?佛告恒神:汝見畢陵伽婆蹉合手懺謝不?懺謝無慢,而有此言,當知非惡。此人五百世來常生婆羅門家,常自驕貴,輕賤餘人,本來所習,口言而已,心無憍也。如是諸阿羅漢,雖斷結使,猶有餘習。」止觀二曰:「又道不妨惡,須陀洹人婬欲轉盛,畢陵尚慢身子生瞋,於其無漏有何損益?」
畢竟 (雜語)物之至極最終也。
畢竟空 (術語)一切之有為法與無為法,畢竟為空,名為畢竟空。智度論三十一曰:「畢竟空者,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無有遺餘,是名畢竟空。」又曰:「問曰:畢竟空無所有,則是性空。今何以重說?答曰:畢竟空者名為無有遺餘。性空者名為本來常爾。」仁王經良賁疏中一曰:「畢竟空者,謂諸法究竟不可得。」法華嘉祥疏九曰:「畢竟空是諸空中之王,故智度論云:性空菩薩所行,畢竟空是佛所行。」華嚴經離世間品曰:「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放光照三界,心法無不現。」
畢竟依 (術語)佛之德號也。佛為眾生究竟之依處,故稱畢竟依。讚阿彌陀佛偈曰:「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遇斯光者業垢除,是故稽首畢竟依。」
畢竟無 (術語)如龜毛兔角畢竟無者,不同於畢竟空,畢竟空者理性之談,故不遮畢竟有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畢竟無者,即龜毛等。」
畢竟智 (術語)究法界理性之智也。涅槃經四十曰:「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
畢竟覺 (術語)佛之所證,他人無有類似之證也。同於無上覺。
畢竟斷 (術語)對於損伏斷而言。無漏道之力,斷滅煩惱之種子使不再生也。經量部所說。
畢竟空行 (術語)四安樂行
畢竟無常住 (術語)宇宙之萬有,其體空無,而畢竟無常住之法也。吾人認萬象之體形而以為常也住也,不過為假想妄想耳。
畢竟成佛道路 (術語)謂絕對不二之一乘法。成佛之道雖多而結局唯歸入於一道路者也。謂其終局成佛之一道。
畢勒支底迦 (術語)Pratyeka,不逢佛世而悟,故云獨覺,觀十二因緣而覺悟,故云緣覺。慧苑音義上曰:「辟支梵音。具云畢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獨行。佛者覺也。舊翻為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為緣覺,譯人謬。以梵語云缽[打-丁+羅]底迦,此翻為緣故。智論第十八中通上二類也。」玄應音義三曰:「緣一覺又云獨覺。舊經云古佛,又云辟支佛,又言辟支迦,或云貝支迦,皆梵言訛轉也。此云獨覺是也。」
畢勒支底迦佛 (術語)Pratyekabuddha,舊云辟支佛。譯曰獨覺。又云缽[打-丁+羅]底迦佛。譯曰緣覺。三乘之中乘也。畢勒支底迦
畢缽 (植物)一作畢跛。畢波羅之略。畢缽羅樹或畢缽羅窟也。
畢缽羅 (人名)大迦葉之實名。法華文句一曰:「摩訶迦葉。此翻大龜氏。(中略)名畢缽羅。或畢缽波羅延。或睇毘犁(Sthavira),畢缽羅樹也。父母禱樹神求得此子。以樹名之。」梵Pippala%ya%na。【又】(植物)Pippala,又作必缽羅,庳缽羅,樹名。即菩提樹。佛於此樹下證菩提,故稱菩提樹。西域記八曰:「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故。」探玄記二十曰:「畢缽羅樹,此云榕樹,在嶺南亦有此類。」慧琳音義八曰:「庳缽羅,樹名也,或云畢缽羅。」
畢缽羅窟 (地名)巴Vebha%ra-guha%,梵Vaibha%ra,又作卑缽羅窟,賓缽羅窟。以窟上有畢缽羅樹繁生,故名,或言畢缽羅為大迦葉名(父母祈樹神而生,故名,又迦葉所居之窟,故名畢缽羅窟,此雖古釋,然非也),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葉結集三藏處也。付法藏傳一曰:「迦葉辭如來往耆闍崛山賓缽羅窟。」佛祖統紀四曰:「如來滅後,於畢缽羅窟立三座部主結為三藏。」更有一處。西域記九曰:「溫泉西有卑缽羅石窟,世尊在昔恒居其中,後壁洞穴,是阿素洛宮也。習定比丘多居此室。」法顯傳一曰:「南山西行三百步,有一石室,名賓波羅窟。佛食後常於是座禪,又西行五六里,山地陰中有一石室,名車帝。佛泥洹後,五百阿羅漢結集經處。」
畢蘭陀筏蹉 (人名)同於畢陵伽婆蹉比丘,畢陵伽婆蹉
(術語)謂煩惱也。眾生為煩惱所繫縛,譬如牛馬受軛而挽車也。
[芽*(郝-赤)]子洲 (地名)處在不明,想像之國。玄應音義二十四曰:「[芽*(郝-赤)]又作[糸*邪],同以遮切。師子國南浮海數千里,洲人卑小,長餘三尺,人身鳥喙,唯食[糸*邪]子,既無榖稼,所以不識於牛也。」
許可 (雜語)認許印可之意,謂傳授教法而與以許可印信也。如真言家之許可作法,淨土宗圓頓戒許可之類是也。
停心 (術語)五停心觀也。
徙多 (地名)又作枲多,私多。河名。私陀
淄州 (人名)淄州天雲寺慧沼,親承於玄奘慈恩,造唯識了義燈七卷,釋唯識論及慈恩之述記,著慧日論,最勝王經疏等。見宋僧傳四。
貳吒 (界名)Akanis!t!ha,天名。譯曰色究竟。色界之最頂也。玄應音義八曰:「貳吒或作阿伽尼沙託,或言尼師吒,皆梵音輕重也。正言阿迦尼瑟搋。此言色究竟天也。」
皋諦 (鬼類)梵名Knnti,又作睪帝。譯言何所。十羅剎女之一。種子為[8768],形像為女形,衣色紅青,右手把裳,左手持獨股,如打物形,立膝。密家以之為文殊師利菩薩之化身。
陵伽 (人名)畢陵伽婆蹉Pilindavatsa之略。比丘名。
趺坐 (儀式)趺與跗同,足背也。置足背於[月*(比/土)]上,謂之趺坐。有全跏趺坐,半跏趺坐之別。婆娑論曰:「結跏趺坐,是相圓滿。」王維詩曰:「軟草乘趺坐。」
笯赤建 (地名)Nujkend,印度西北方中央亞細亞之地也。玄奘入竺時過此地。見西域記一。
弶伽河沙 (譬喻)恒河沙
斛食 (術語)四角之木函,盛飯食而供於三界萬靈之牌前者。施一斛食之意。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曰:「爾時餓鬼白阿難言:汝於明日,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佗恒河沙數餓鬼并百千婆羅門仙等,以摩伽陀國所用之各斛施一斛飲食,并及為我供養三寶。汝得增壽,令我離於餓鬼之苦,得生天上。」
斛飯 (人名)梵名途盧檀那Dron!odana,或作Dotodana,又譯曰榖淨。師子頰王之子,淨飯王之弟,釋尊之叔父也。傳歷未詳。起世經十、彰所知論上等,謂王有阿尼婁馱跋提梨迦之二子,五分律十五、十二遊經,有部律破僧事二、釋迦譜一等,謂有摩訶男阿尼婁馱之二子,眾許摩訶帝經二、於此加跋[木*奈]黎女而為有三子,智度論三、報恩經三、謂有提婆達多阿難之二子。又出於增一阿含經,七帖見聞等。
垔醯掣怛羅國 (地名)又作堊醯掣呾邏,阿藍車多羅Ahicchatra,中印度般闍羅國北部之大都會,在恒河之東,罽饒夷之北。小乘正量部之僧徒甚多。見西域記四。智度論三。
堊醯掣呾邏 (地名)垔醯掣怛羅國
犀扇 (雜名)畫犀牛之扇子。公案,鹽官有犀牛扇子。鹽官
陶家輪 (物名)製陶器所用之車輪,又製造陶器之人也。維摩經不思議品曰:「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資持記中一之下曰:「陶家謂土作家,輪即範土為杯器之車,運之則轉,故以喻焉。」行宗記三上曰:「陶家即土作者,輪盤一發,餘力自轉。」
敏俱理 (術語)高麗國之梵稱。見梵語雜名。梵Hinguli。
屏莎 (人名)Bimbisa%ra,又作萍沙、洴沙、瓶沙。頻婆娑羅
術婆迦 (人名)又作術婆伽,戍縛迦。譯曰無畏。漁師名。智度論十四曰:「國王有女名拘牟頭Kumvda,有捕魚師名術婆伽S/ubhakara,於道遙見王女在高樓上,窗中見面,想像染著,心不暫捨。稍歷日月不能飯食,母問其故,以情答母。言我見王女,心不能忘,母喻之,亦不聽。母為子故,入王宮中送魚鳥肉而不取價。王女怪而問之,母白王女我唯有一子,敬慕王女,情結成病,願垂愍念,賜其生命。王女言汝去,月十五日於某甲天祠中住天像後。母還語子。其子沐浴新衣在天像後住,王女白父王,我有不吉,須至天祠以求吉福,嚴車五百乘,出至天祠,獨入天祠。天神思惟王為我施主,不可令此小人毀辱王女,即厭此人使睡不覺。王女既入見其睡,推之不悟,即以瓔珞直十萬兩金遺之而去。後此人得覺,見有瓔珞。又問眾人,知王女來,情願不遂,憂恨懊惱,婬火內發,自燒而死。」
紹隆 (雜語)續法而使益盛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紹隆三寶。」註曰:「肇曰:紹佛種則三寶隆。」
屙屎送尿 (雜語)上廁大便,謂之屙屎。小便謂之送尿。臨濟錄曰:「開單鹿缽,屙屎送尿,搬柴運水,喫茶喫飯,皆是衲僧家本分之三昧王三昧。」是即示日用行事中舉足下足,無一而不為禪之意。
掠虛頭漢 (雜語)掠取虛頭之痴漢也,虛頭者虛空也,非可掠取,指慢心躁急之人而言。碧巖第十則曰:「州便打云:這掠虛頭漢。」
祭文 (雜語)又作齋文。為齋供冥眾弔祭亡者而誦讀之文也。
罣[(冞-米)/八/思] (物名)遮椅子背後之板屏也。
沓婆摩羅子 (人名)沓婆,或作達婆,或作陀婆。又曰陀驃陀驃。翻云主摩羅。此云力士,或云壯士。根本律曰:波波國中有一壯士大臣,名勝軍。大富多財,受用豐足。所有貲產,如毘沙門王。雖非王種,時諸壯士作灌頂法,扶以為王。後生一兒,色相端美,天然淨潔。彼國之法,若天然淨潔者,名實。此兒亦爾。淨潔過人,復是壯士大王之子,應與立字名實力子。」善見律曰:「沓婆是比丘名,摩羅是王名。此王子出家,故名沓婆摩羅子。此大德,年七歲出家,鬚髮落地,即成羅漢,得三達智,具六神通。以本願故,為僧差使。」
晝暗林 (雜名)謂墓所也。尸陀林
軟語 (雜語)溫言適人情之語也。涅槃經二十曰:「諸佛常軟語,為眾故說麤。麤語及軟語,皆歸第一義。是故我今者,歸依於世尊。」
烹佛煆祖 (術語)於洪爐中烹煆佛祖也,謂宗匠之活作略。傳燈十六(四江懷忠章)曰:「僧問:洪爐猛炎,烹煆何物?師云:烹佛煆祖。曰:佛祖作麼生烹?師云:業在其中。曰:喚作甚麼業?師云:佛力不如。」碧巖集普照序曰:「秉烹佛煆祖鉗鎚。頌出衲僧向上巴鼻。」
庶類 (術語)六道之凡夫也。無量壽經上曰:「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赦[何-可+爾]娑 (天名)毘沙門天王子之名。行者誦持毘沙門經,則現童子形,聞行者之志願,以之告其父王云。見毘沙門天王經。
途盧檀那 (人名)Dron!odana,王名。佛本行集經五曰:「途盧檀那隋言斛飯王。」斛飯
釳羅 (雜名)Graha,又作釳栗何,蘗哩訶。譯曰執。謂日月等之五執也。大日經疏十三曰:「言釳羅是執。日之眷屬,凡有八曜,皆名為執也。」同四曰:「九執者,梵音釳栗何,是執持義。」同七曰:「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終始相隨故,梵語名蘗哩訶,翻為九執,正相會一處。天竺曆名正著時,此執持義。」
虛心合掌 (術語)十二合掌之一。合十指之頭而掌之中心稍為相離者。梵云三補吒,梵(Sam%put!a)合掌。見大日經疏十三。
虛妄 (術語)無實云虛,反真云妄。圓覺經曰:「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法華經譬喻品曰:「佛之所說,言不虛妄。」涅槃經三十八曰:「一切惡事,虛妄為本。」
虛妄法 (術語)色聲等五欲之法,其體虛假不實,故云虛妄。法華經方便品曰:「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
虛妄輪 (術語)謂生死之輪迴也。是依虛妄之惑業所感,其體非真宗,故云虛妄。讚阿彌陀佛偈曰:「我從無始循三界,為虛妄輪所迴轉。」
虛妄分別 (術語)妄分別事理也。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虛舟 (人名)元虛舟禪師,名普度,初住中天竺寺,後住靈隱寺。稽古略四曰:「詔中天竺虛舟普度,住影德靈隱,師揚州人,受業揚子橋白蓮寺,嗣常州華藏無得通禪師,通嗣靈隱松源岳禪師。」
虛言 (雜語)無實之言語。唯識論四曰:「彼有虛言,都無實義。」
虛空 (術語)虛與空者,無之別稱也。虛無形質,空無障礙,故名虛空。此虛空有體有相,體者平等周遍,相者隨於他之物質而彼此別異也。依有部之宗義分之為虛空與空界之色,以其體為虛空,以其相為空界之色。以此虛空為一無為法,數於三無為之一而攝於法處之中,空界之色者,為眼所見之色法而攝於色處之中,即有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為虛空,故世人所謂虛空者為妄法,而不免生滅。楞嚴經六曰:「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同九曰:「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同十曰:「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論曰:「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則無虛空之相。」大乘義章二曰:「虛空有體有相,體則周遍,相則隨色,彼此別異。」此體之虛空無為,有部立為有法,大乘立為無法。虛空無為
虛空無邊 (術語)謂虛空之無邊際也。起信論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
虛空有無 (術語)勝論立虛空為九實之一,以為有,有部宗亦立為三無為之一,以為有,成實宗,大乘宗皆以為無。虛空無為
虛空喻 (術語)大乘空十喻法之一。智度論六曰:「如虛空者,但有名而無實法。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相。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心著。」此下就虛空之有無而設問答:決虛空之無實體。
虛空四名 (名數)一虛空,二無所有,三不動,四無礙,見止觀三上。
虛空十義 (名數)一無障礙義,諸色法中無障礙故。二周遍義,無所不至故。三平等義,無簡擇故。四廣大義,無分際故。五無相義,絕色相故。六清淨義,無塵累故。七不動義,無成壞故。八有空義,滅有量故(為有之空)。九義空空,離空著故(為空之空)。十無得義,不能執取故。見釋摩訶衍論三。
虛空天 (界名)五類天之一。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以其離須彌山在虛空中故。見秘藏記末。
虛空化 (術語)佛化也。清異錄上曰:「玄奘論道釋云:道有為宗,舟航化。佛無為宗,虛空化。」
虛空身 (術語)華嚴經所說,能三世間十身之一。謂如虛空無名無相無礙自在之身。即毘盧舍那如來之身相也。見探玄記十四。
虛空界 (術語)謂眼所見之大空也。中阿含經三十六曰:「譬如月無垢,遊於虛空界。」智度論一曰:「虛空界無量諸佛土。」
虛空孕 (菩薩)虛空藏之異譯。菩薩名。虛空藏
虛空神 (神名)梵語舜若多S/u%nyata,譯曰虛空神。主空之神也。
虛空眼 (菩薩)佛母尊之名。又云佛眼。於胎藏界定三部之母主時以金輪佛頂尊為佛部之部主,以虛空眼尊為佛部之部母。在舊譯仁王經有「觀空品」。在新譯仁王經為「觀如來品」。是證大空三昧為佛故虛空即佛也。此虛空眼尊以大空三昧為本體,主生佛部一切功德之母之德,故稱佛母。大日經疏五曰:「次於大勒勇北至於北維,置虛空眼,即毘盧遮那佛母也。」秘藏記末曰:「佛部,金輪佛頂為主,虛空眼為母,又云佛眼也。」佛眼有三種。佛眼尊
虛空華 (譬喻)如病眼之人,見空中如花者浮動,是名虛空華,譬事物之無實體也。楞伽經一曰:「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楞嚴經二曰:「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同於空華。
虛空惠 (菩薩)梵名Gaganam%ati,又Sahacittotpada-dharmacakra,胎藏界虛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在虛空藏菩薩右方第二列之第一位。種子為[8755]字,是遷變之義,三昧耶形為蓮上之金剛輪。此輪為八輻輪,即表八正道。形像肉色,左手持蓮華,蓮上有八輻輪,右手仰掌,上立獨股金剛杵。獨股金剛者,示獨一法界阿字淨菩提之智,又虛空惠之稱,表虛空藏菩薩之惠之意也。
虛空會 (術語)從法華經見寶塔品末:「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結跏趺坐。」至囑累品中:「多寶佛塔還可如故。」佛與大眾悉住在虛空之中,故名虛空會,加以前後之兩會在靈山,謂之兩處三會之說。
虛空藏 (菩薩)梵名A^ka%s/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虛空孕。菩薩名。空慧之庫藏,猶如虛空,故名虛空藏,包藏一切之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之中尊也。大集經虛空藏品謂為從此東方大莊嚴世界一寶莊嚴佛所之菩薩,虛空藏菩薩經謂為從此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勝華敷藏如來所之菩薩。金剛界之曼陀羅在賢劫十六尊之中。胎藏界在第六之釋迦院與第十之虛空藏院。注維摩一曰:「什曰:虛空藏菩薩,實相慧藏如虛空也。」千手經曰:「當知其人虛空藏,常以空慧觀眾生故。」大集經十四虛空藏品曰:「何因緣故名虛空藏?佛告速辯菩薩:善男子!譬如大富長者多諸民眾,無量庫藏財寶充滿,能行布施,心無慳吝。若行施時,貧窮往者,隨意所須,開大寶藏,悉能給與,彼諸眾生皆得適意。長者施已,心喜無悔。善男子!虛空藏菩薩亦復如是。(中略)得如來神足力故,於虛空中,隨眾生所須,若法施若財施,盡能施與,皆令歡喜。」大日經一曰:「次復於龍方,當畫虛空藏,勒勇被白服,持刀生焰光。」同疏五曰:「次於西方畫虛空藏菩薩,被鮮白衣,左手持蓮華,華上有大刀印,刀印上遍生焰光。及諸眷屬皆坐正蓮華上。此菩薩持如來等虛空慧。所以持大刀者,利慧之標幟也。被服白衣,明白淨無垢,是其教門外飾也。譬如虛空無所分別,亦無所積集,而世間萬像依之以生。今此法門亦爾,於畢竟空中出生不思議自在用,無有究盡。如大集虛空藏經中廣明,故名虛空藏也。」此菩薩與南方寶生四菩薩之最初寶菩薩同胎。 0027.JPG
虛空藏形像 (形像)胎藏界釋迦院之虛空藏,據秘藏記末曰:「左手持蓮華,上有如意寶,右手持白拂。」虛空藏院之虛空藏,據大日經疏五曰:「被鮮白衣,左手持蓮華,華上有大刀印,持大刀印者,利慧之標幟也。」秘藏記末曰:「肉色,左手持開蓮華,上有如意珠,右手持寶劍。」又觀虛空藏菩薩經曰:「虛空藏菩薩頂上有如意珠,其如意珠為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此天冠中現五十三佛像,如意珠中現十方佛佛像。」
虛空藏求聞持法 (修法)求聞持
虛空藏與日月星 (雜語)宿曜儀軌曰:「若人欲求福智,當歸依此菩薩,日月星皆虛空藏所變也。」
虛空藏與明星 (雜語)一說日月星,配觀音、勢至、虛空藏之三菩薩,以明星為虛空藏之化身。故修虛空藏求聞持法者祈禱明星。虛空孕菩薩經曰:「於後夜燒香,求彼東方黃白大士,名阿樓那。(中略)東方黃白阿樓那,閻浮提顯現之時,彼虛空孕菩薩即隨後來。」虛空藏菩薩經曰:「後夜向東方燒香,請明星曰:明星明星,汝今初出,照閻浮提,大悲護我,可為我白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神咒經曰:「明星出時,從座而起,向於明星說如是言:南無阿嘍那。南無阿嘍那。願以大悲白大悲虛空藏菩薩。」法華文句一上曰:「明星天子,是虛空藏菩薩應作。」阿樓那者明星之梵音Aruni也。
五大虛空藏 (名數)虛空藏菩薩之德分為五方者。五大虛空藏菩薩速疾大神驗秘密式經曰:「東方福智虛空藏菩薩,坐白寶蓮華,戴五佛寶冠,以種種瓔珞嚴飾於身,右手施無畏,左手持寶蓮華,華上有羯磨杵,形色黃。南方能滿虛空藏菩薩,坐赤蓮華,頂有五佛寶冠。莊嚴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寶劍,左執青蓮華,華上有如意寶珠,珠之周邊有火焰。西方施願虛空藏菩薩,坐紫蓮華,寶冠如前,莊嚴如前。合掌當胸前,形色如紅波利。北方無垢虛空藏菩薩,坐白蓮華,寶冠如前,莊嚴如前,左手施無畏,右手持寶蓮華,華上有月輪,形色水白。中央解脫虛空藏菩薩,寶冠如前,莊嚴如前。坐黃白蓮華,右手施無畏,左手持寶蓮華,華上有獨鈷杵,色黃。」又瑜祇經曰:「行者應畫五大金剛虛空藏,於一圓明中等於自身量而畫之,於一圓中更分為五,於中圓畫白色虛空藏,左手執鉤,右手持寶。前圓中畫黃色虛空藏,左持鉤,右執寶金剛。右圓中畫青色虛空藏,左執鉤,右持三瓣寶,放大光明。於後圓中畫赤色虛空藏,如前,左持鉤,右持大紅蓮華。左圓中畫黑紫色虛空藏,如前,左持鉤,右持寶羯磨,是名五大虛空藏求富貴法。若畫此像,於青色或金色絹上畫之,其菩薩衣服首冠瓔珞皆依本色,各半跏坐。畫此像了,對壇前無間誦五字明一千萬遍,即得富貴成就。」日本東寺觀智院國寶中,有惠運自唐請去之瑜祇五大虛空藏菩薩木像。金剛虛空藏(乘師子),摩尼虛空藏(乘象),法界虛空藏(乘馬),業用虛空藏(乘鳥),蓮花虛空藏(乘孔雀)是也。
虛空藏菩薩經軌 (經名)虛空藏菩薩經,一卷。虛空孕菩薩經,二卷。虛空藏菩薩神咒經,一卷(已上三部同本異譯)。觀虛空藏菩薩經,一卷。大集經虛空藏品(已上方等部)。大虛空藏菩薩念誦經,一卷。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八卷。聖虛空藏菩薩陀羅尼經,一卷。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咒經,一卷。佛說虛空藏菩薩陀羅尼經,一卷。五大虛空藏菩薩速疾大神驗秘密式經,一卷。虛空藏菩薩能滿所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已上密部)。
虛空法身 (術語)五種法身之一。謂如來之法身,融通三際,包括大千,一性圓明,遠離諸染也。非言彼身外之虛空即法身也。
虛空孕經 (經名)虛空孕菩薩經之異名。
虛空智字 (術語)謂金剛幢菩薩之種子[8778]怛[口*覽]字。其字體[8763]字為如之義,真如離諸相如虛空,故云虛空。瑜祇經疏三曰:「虛空智[8778]體如字。」
虛空處定 (術語)空處定之具名。四空處定之一。空處
虛空無為 (術語)三無為之一。有部宗所立有二虛空,一有為虛空,二無為虛空也。凡現於無色像所者,是有為虛空,本來常空者無為虛空也。有為虛空者有分限,有生滅,屬於眼識之所見。因是稱此為空界之色,為五蘊中色蘊之所攝,六大中空大之所攝。是有為無常也。無為虛空者,無限無際,真空寂滅、離一切之障礙,一切有礙之物體得自在行動於其中者。是屬於意識之所緣,為三無為中之虛空無為。世所謂為虛空者,即空界之色。有為虛空也。空界之色,其體性雖不障礙他法,然為他法障礙,現障礙於他有形物體而其體即滅,因此而名為有為。若實之虛空,離於能礙所礙,亦周遍於有形之物體中,常恒不變,是為無為法,以無障礙解虛空之義。俱舍論一曰:「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礙故,色於中行。」正理論一曰:「虛空容受色等有為。」俱舍光記一曰:「空界色,雖非能礙,而是所礙,被餘色礙而開避故其體不生。世言虛空者,於空界色說虛空聲。」又曰:「空界復由虛空得有。」大乘義章二曰:「如毘曇。虛空有二:一者有為,二者無為。」【又】大乘六無為之一。唯識論立六種無為,以彼有部所立虛空無為,非實有之法,于佛證得之法性上為六無為相中之一相。法性之體,離諸之障礙,故名之為虛空無為,非別有容受萬物之無為虛空也。因而依有部則虛空之語,直指大虛空,依唯識則一者喻語,法性之無為,似大虛空,故名虛空。一者法性,即為虛為空,故名虛空。見唯識論二、同述記二末。
虛空無邊超越 (菩薩)梵名Gaganananta-vikrama,又云越無量虛空。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二行第四位之菩薩也。密號曰廣大金剛。形像為黃白色,右手屈臂開肘仰掌,指頭向右,左手向內當嬭,持三[月*古]杵,豎左膝,交趺而坐。衣之前端,繫於左肘上,下垂下。印相為禪慧檀智,反而相叉,即持地印也。
虛空無垢持金剛 (菩薩)梵名Gagana%mala-vajradhara,又云虛空無垢執金剛。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二行東邊第一位之菩薩也。密號曰離染金剛。形像為肉色,右手屈臂開肘仰掌側,指端向右,左手豎掌,持一[月*古]杵,當左嬭房。面向右方,坐赤蓮華。印相為定慧內縛,舒二風,屈腕,即索印也。
虛空藏法 (修法)虛空藏之修法。即以不空譯之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為所依,通修福德智慧音聲之法也。
虛空藏院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中第十之名。雖有二十八尊,而以虛空藏菩薩為中尊。
虛空藏講 (行事)講讚虛空藏菩薩之法事也。
虛空藏經 (經名)虛空藏菩薩經之略名。
虛空庫菩薩 (菩薩)以虛空為庫藏,隨眾生願望而施與種種珍寶,經無量劫不可窮盡,故名虛空庫。
虛空藏觀經 (經名)觀虛空藏菩薩經之異名。
虛空雲海明門 (術語)初地之菩薩得百法明門,二地以上各地十倍而至第十地。越之而至第十一地之佛果,則所得之明門,不可限量,故譬之為虛空與雲與海,而稱為虛空雲海明門。大疏七曰:「至十一地畔,於虛空雲海法明門中,一一皆見蓮華藏世界。」
虛空孕菩薩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虛空藏菩薩經之異譯也。
虛空藏念誦法 (經名)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之略名。
虛空藏求聞持法 (經名)虛空藏菩薩能滿所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之略名。一卷,唐善無畏譯。說求聞持之修法。
虛空藏菩薩經 (經名)一卷,姚秦佛陀耶舍譯。虛空藏菩薩,從西方之勝華敷藏佛所現大神力而來。佛說其頂上寶珠之因,消一切之罪,滿一切之所求。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經名)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與虛空藏菩薩經同本異譯。
虛空藏菩薩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虛空藏菩薩陀羅尼經,宋法賢譯。但有陀羅尼而無經文。
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梁錄失譯。佛在雞羅莎山頂,一比丘為惡病所持,一比丘為惡鬼所持,請虛空藏菩薩哀求於佛,佛現神力,七佛於空中各說一咒。
虛無 (術語)虛無之宗旨。謂三論宗所立之真空。三論大義鈔一曰:「以無心之妙慧,而契無相之虛宗。」
虛堂 (人名)名智愚,虛堂其號也。就湖州道場山運菴巖而契悟,出世於嘉興府興聖禪寺,時宋理宗紹定二年也,寶祐六年敕領育王山三年,景定五年有詔使住淨慈。衲子雲集,堂宇不能容,半居堂外。理宗崩,召師使對靈普說,兩宮[來/貝]賜優渥,度宗咸淳三年遷徑山,六年,壽八十五寂。見會元續略三上,虛堂錄末尾行狀。
虛堂三問 (故事)虛堂在靈隱鷲峰塔,杜絕世諦,衲子請益,遂立三問:使各著語。一己眼未明底,因甚將虛空作布褲著。二劃地為牢底,因甚透者個不過。三入海算沙底,因甚針鋒頭上翅足。」見虛堂錄八。
虛堂錄 (書名)門人妙源編。其末有云:「祖翁在世,語錄二帙,刊流天下。宋咸淳五年,晉之續錄後集,已成三卷。」
虛堂和尚語錄 (書名)十卷,門人等編。編錄臨濟宗揚岐派虛堂智愚之法語偈頌詩文者。前七卷,虛堂在世已被刊行,續集三卷,係妙源所輯集刊行者。
虛堂和尚頌古評唱折中錄 (書名)二卷,日本僧含虛叟編。對於虛堂智愚之頌古,折衷諸家之評唱,以資禪學士之參攷者。
虛假 (術語)不實之義。謂無實體也。輔行五之三曰:「假者,只是不實為義。」三假之一。三假
虛假心 (術語)虛偽而不真實之心也。謂凡夫自力之心。
虛假行 (術語)非真實之行也。謂內心與外相不調之行。又云自力雜毒善。
虛假雜毒善 (術語)凡夫所修之善根,皆虛假不實,無不雜我執煩惱之污也。
虛庵 (人名)宋天童虛庵懷敝禪師。黃龍慧南之法嗣為靈源惟清,清之法嗣為長靈守卓,卓之法嗣為育王之無示介諶,諶之法嗣為萬年之心聞曇賁,賁之法嗣為天童之經瑾,瑾之法嗣,即虛庵懷敝也。敝住於天台萬年寺而傳法於日本建仁寺開山明庵榮西,見佛祖宗派綱要。依此則虛庵當為黃龍七世之孫。
虛無 (術語)無物之實體,無為自然也。老子以此虛無為道體。三論玄義曰:「伯陽之道,道指虛無。牟尼之道,道超四句。」
虛無身 (術語)佛身通融自在,而離一切如光影,謂之虛無身。無量壽經上曰:「類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嘉祥疏曰:「以神通無所不至,故曰無極之體。色如光影,故云虛無之身。」述文贊中曰:「虛無無極者,無障礙故。希有故。」
虛偽 (術語)虛妄而不真實也。楞伽經三曰:「無垢虛偽妄想習氣。」無量壽經下曰:「虛偽諂曲之心。」
虛誑語 (術語)十惡業之一。以惡心故欺他人之言語也。俱舍論十六曰:「於所說義異想發言,及所誑者解所說義染心不誤成虛誑語。若所誑者未解言義此言是何?是雜穢語。」
琵琶 (物名)世俗之樂器也,以之供養佛菩薩者。法華經曰:「琵琶鐃銅鈸。」
喜見 (雜語)人喜見之也。
喜見菩薩 (菩薩)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之略。藥王菩薩之前身,嘗為供養法華經而燒身者。法華經藥王品曰:「是一切眾生菩薩,樂習苦行,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一心求佛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即時入是三昧,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中略)以供養佛。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佛,不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旃檀,(中略)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燃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中略)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於汝意云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
喜見城 (界名)忉利天(譯曰三十三天)帝釋所住之城名。在須彌山之頂。智度論一百曰:「七匝山頂有三十三天宮,其城七重,名為喜見。九百九十九門,一一門邊皆有十六青衣大力鬼神,守護城中。」然起世經、賢愚經、長阿含經、優婆塞戒經、俱舍論、順正理論等總作善見城,是翻譯之相違也。因而俱舍論頌疏十一曰:「於山頂中有宮名善見(亦名喜見城也),見者稱善也。」
喜見天 (界名)喜見城之天處,即三十三天。
喜忍 (術語)淨土門所說三忍之一。現見阿彌陀佛而心生歡喜之時,得無生法忍,是名喜忍。觀無量壽經曰:「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觀經序分義曰:「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踴躍。因慈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
喜根 (菩薩)菩薩名。諸行無行經下說喜根勝意二菩薩之事。智度論六引此。文殊師利白佛言:昔有佛名獅子音王。時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容儀質直,不捨世法,又不分別善惡,不讚少欲知足,不讚戒行頭陀,但說諸法實相。語諸弟子,一切諸法,婬欲相、瞋恚相、愚痴相,即是諸法實相,方便教弟子使入一相智(云云)。
喜受 (術語)心於順境受忻悅之喜也。五受之一。見三藏法數二十一。
喜林苑 (雜名)四苑之一。舊云歡喜園。帝釋天之苑庭名。俱舍論七曰:「城外四面四苑莊嚴,是彼諸天共遊戲處:一眾車苑。(中略)四喜林苑。」光記十一曰:「婆娑一百三十三云:四喜林苑,極妙欲塵,殊類皆集,歷觀無厭。」
喜面天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之一眾。伊舍那天之子。見胎曼大鈔六。
喜悟信 (術語)淨土真宗所立之三法忍也。喜忍
喜捨 (術語)又云淨捨,淨施等。喜施財寶也。
喜菩薩 (菩薩)具名金剛喜菩薩,阿[門@(人/(人*人))]如來四親近之一。
喜樂 (術語)眼等五識無分別而悅豫,謂之樂,意識分別而悅豫,謂之喜。五受中之二。
喜德女 (人名)此女往昔愛敬妙光菩薩,發願世世為其婦,後化生於喜見婬女園之蓮華中,養於喜見婬女,才色皆備。年二十四、見國王太子德主,起愛敬心,請為其妻。太子言我發大菩提心於自己身命財無所慳惜,汝若勿悔則可。喜德女言:假令地獄火來燒我身,終不悔。於是偕詣佛所聽法,太子得無量陀羅尼門,女得調伏心志。見智度論三十五。
(術語)乖理之行。於現在與將來招苦之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惡是乖理之行,故現在將來,由斯招苦。」大乘義章七曰:「順名為善,違名為惡。」同十二曰:「順理名善。」【又】[874B]ah!,悉曇十二母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為阿之轉聲,即於無點之阿字傍加涅槃點者也。謂為沈沒之聲,又謂有一切法遠離不可得之義。蓋沈沒者,由Astam%gama(下往)譯之。遠離者,由Asta(捨離)譯之者。金剛頂經曰:「惡字門,一切法遠離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惡字時,是深沒聲。」大莊嚴經曰:「唱惡字時,出一切法皆滅沒聲。」
惡人 (術語)為惡事之人。無量壽經下曰:「惡人行惡,從苦入苦。」
惡叉 (植物)樹名。其子似沒石子,生必三顆同蔕,以喻惑業苦三者同時具足。見翻譯名義集。楞嚴經曰:「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惡叉聚 (植物)惡叉者,果實名。形似無食子,落地則多聚於一處,故云惡叉聚。楞嚴經一曰:「業種自然,如惡叉聚。」唯識論二曰:「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同述記曰:「惡叉形,如無食子,落在地時,多為聚故,以為喻也。」同演秘曰:「惡叉聚者,於一聚中,法爾而有多品類也。西域有之,人以為染,并取其油。」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惡叉樹名。其子形如無食子,彼國多聚以賣之,如此間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s!a今之金剛子)。
惡乞叉也句勢 (術語)阿乞叉野句勢
惡口 (術語)罵詈惱人之言。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十惡之一。無量壽經下曰:「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法華經不輕品曰:「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大乘義章七曰:「言辭麤野,目之為惡。惡從口生,故名惡口。」
惡生王 (人名)惡生王依於宿福,忽感得五百之寶缽。出雜寶藏經九。惡生王者,別處謂之琉璃王,舍衛國末利夫人所生,族滅迦毘羅國之釋種者。出有部毘奈耶雜事八、經律異相七。毘琉璃
惡世 (術語)惡事盛之世。阿彌陀經曰:「娑婆國土,五濁惡世。」
惡世界 (術語)同於惡世。散善義曰:「五濁惡時,惡世界。」
惡因 (術語)可招惡果之惡事種也。瓔珞本業經下曰:「是故善果從善因生,是故惡果從惡因生。」
惡行 (術語)不善之行也。俱舍論十六曰:「一切不善身語意業,如次名身語意惡行。」十地論義記四本曰:「現習惡行,當受大苦。」
惡名畏 (術語)五怖畏之一。五怖畏
惡見 (術語)惡見解也。八十華嚴經十四曰:「捨不正道,永除惡見。」成唯識論六曰:「云何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行事鈔上曰:「邪心決徹,名之為見。見心違理,目之為惡。」
惡見處 (異名)地獄名,十六別處地獄之一。見正法念經六、往生要集上本。
惡作 (術語)作惡事後之追悔,懺悔之心也。俱舍論四曰:「惡作者,謂緣惡作心追悔性。」唯識論七曰:「悔謂惡作,惡所作事,追悔為性。」又惡作法也。七聚之一。突吉羅罪也。
惡言 (術語)罵詈之言。報恩經三曰:「以一惡言,不知其恩,毀罵其母,喻如畜生。」證道歌曰:「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
惡性 (術語)三性之一。三性
惡性須菩提 (人名)須菩提附錄。
惡念 (術語)惡之念慮。四十二章經曰:「息滅惡念。」菩提心論曰:「宿殃未殄,惡念旋起。」
惡時 (術語)惡行盛之時。散善義曰:「五濁惡時。」
惡果 (術語)自惡事之因而生之苦果。瓔珞本業經下曰:「是故善果從善因生,是故惡果從惡因生。」
惡祁尼 (天名)或作些吉利多耶尼,譯曰火神。名義集二。見阿祇尼
惡取空 (術語)撥無因果之道理,無著於惡空見也。地持論二曰:「云何為惡取空?若沙門婆羅門,謂彼此都空,是名惡取空。」唯識論七曰:「撥無二諦,是惡取空也。諸佛說為不可治者。」止觀五之六曰:「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惡取空。」
惡知識 (術語)為人所知之惡人。又曰惡師友。知識者乃為人所知之義,非己知事物之理之義也。法華經序品曰:「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維摩經二肇註曰:「大士處世,猶日月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識。」法華文句四上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見形為知,見心為識。」法華經義疏一曰:「知其內德,識其外形。又遠眾則知,近眾則識。」轉為師友之稱。八十華嚴經五十八曰:「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法華經譬喻品曰:「捨知識,親近善友。」涅槃經二十二曰:「菩薩於惡象等,心無怖懼,於惡知識生畏懼心。」
惡無過 (術語)執作惡無過之一種邪見,又曰惡無礙。即如惡取空者,觀空而言因果寂滅,心不怖罪,更起蓋纏,是也。
惡剎羅 (術語)又作噁剎囉。惡察那
惡律儀 (術語)善律儀之反對。定時定事而守之行曰律儀。律儀有善惡,如戒法者善之律義。如畋獵者為惡律儀。法華經安樂行品曰:「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涅槃經二十九有十六種之惡律儀。報恩經六揭十二種之惡律儀。
惡鬼 (異類)仁王經下曰:「惡鬼惡龍。」良賁疏曰:「惡鬼疾疫,惡龍旱澇。」
惡鬼神 (異類)夜叉,羅剎之類,惱害人者。藥師本願經曰:「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大集月藏經五曰:「諸惡鬼神得敬信品。」又為獄卒。
邪婬之惡鬼 (異類)今生邪婬之咎,於地獄感惡鬼使苦吾身。惡鬼即獄卒也。往生要集上本曰:「獄卒取地獄人,置刀葉林,見彼樹頭,有好端正嚴婦女。如是見已,即上彼樹。樹葉如刀,割其身肉,次割其筋,如是劈割一切處已。得上樹已,見彼婦女,復在於地,以欲媚眼,上看罪人。作如是言:念汝因緣,我到此處。見已,欲心熾盛,次第復下,刀葉向上。」
惡師 (雜名)以惡道教人者。智度論一曰:「一切眾生,入邪見網,為異學惡師所惑。」
惡執惡 (術語)屠者之極惡者。俱舍光記十九曰:「諸旃陀羅,皆名執惡,於中造惡過極甚者,名惡執惡。」
惡報 (術語)報惡事之因之惡果。中阿含經一曰:「穢污煩惱,受諸惡報。」優婆塞戒經四曰:「能分別說邪道正道及善惡報。」
惡眾生 (術語)即惡有情。散善義曰:「惡世界,惡眾生。」
惡道 (術語)乘惡行而往之道途。地獄,畜生等是也。大乘義章八末曰:「地獄等報,為道所語,故名為道。故地持言,乘惡行往,名為惡道。」與惡趣同。
三惡道 (術語)地獄餓鬼畜生之三道處。梵網經曰:「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
惡道畏 (術語)五怖畏之一。五怖畏
惡道者 (術語)佛道之修行者謂之道者,此言道者之惡者。
惡業 (術語)乖理之行謂之惡,身口意三者作事,謂為業。俱舍論光記十三曰:「造作為業。」即十惡五逆之所作。四十華嚴經四十曰:「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六波羅蜜經五曰:「無始所造惡業,如大千界所有微塵。」
惡說 (術語)七聚之一。惡言說也。徒為無用之論義者。行事鈔中曰:「身名惡作,口名惡說。」
惡語 (術語)惡之言語。行事鈔中曰:「凡有所說,當說善語,不應惡語。」
惡察那 (術語)Aks!ara,譯曰字,即文字也。由其不變之義,取為不改轉之義。唯識論述記四曰:「惡察那,是字。無改轉義。」俱舍論光記五曰:「梵云惡剎羅,唐云字,是不流轉義。謂不隨方流轉改變。」大日經疏十四曰:「字輪者。梵音云噁剎囉輪。噁剎囉。是不動義。」同十七曰:「字者梵有二音:一者名惡剎羅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Lipi),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梵語雜名曰:「字,梵名阿乞史羅。」
惡察羅 (術語)譯曰字。與惡察那同。
惡趣 (術語)眾生以惡業之因而趣之所。俱舍論世間品曰:「趣謂所往。」即地獄畜生等。
三惡趣 (術語)地獄、餓鬼、畜生之三處也。又曰三塗。
四惡趣 (術語)於三惡趣加修羅。
五惡趣 (術語)於三惡趣加人、天,修羅屬於天。無量壽經下曰:「橫截五惡趣。」
惡緣 (術語)誘我為惡事之外界事物。西方要決曰:「六惡緣伴,阻壞淨心。」往生要集上末曰:「煩惱內催,惡緣外牽。」
惡龍 (異類)惡龍神也。仁王經下曰:「惡鬼惡龍。」同良賁疏曰:「惡鬼疾疫,惡龍旱澇。」
惡露 (術語)謂身上不淨之津液也,如膿血屎尿等,惡者憎厭之義,露者津液也。心地觀經曰:「自見己身,三十六物惡露不淨。」本起經曰:「惡露自出,坐臥其上。」無量壽經下曰:「生老病死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無量壽經鈔六曰:「醫心方云:惡露者血也。」
惡觸 (術語)食物為他人之手所觸而惡穢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觸之食物為不淨而禁食之。見行事鈔下,同資持記下二之二。
惡覺 (術語)惡之思想。有八種之別。大乘義章五末曰:「邪心思想,名之為覺。違正理,故稱為惡。惡覺不同,離分有八。」止觀五之四曰:「八風惡覺,所不能入。」
惡魔 (異類)障礙佛道之惡神之總稱。圓覺經曰:「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法苑珠林曰:「惡魔波旬,將八十億眾,欲來壞佛。」
惡靈 (術語)人之執念留於此世而作祟者。死靈,怨靈也。
惡癩野干心 (譬喻)惡癩者惡疾,野干者野孤,喻心之惡也。止觀二之四曰:「大論云:寧起惡癩野干心,不生聲聞辟支佛意。」但大論無此語,薩遮尼犍經九曰:「若不持戒,不得疥癩野干身,況當功德之身。」
(術語)迷妄之心,迷於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謂之惑。貪瞋等煩惱之總名也。大乘義章五本曰:「能惑所緣,故稱為惑。」探玄記十三曰:「心迷前境,目之為惑。」仁王經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謂迷妄之心。」
惑人 (術語)迷妄之凡夫也。三論玄義曰:「神道幽玄,惑人多昧。」
惑染 (術語)迷於貪欲瞋恚愚痴等諸煩惱之理而污真性者。天台淨名經疏一曰:「故知雖具惑染,願力持心亦得居他。」
惑得 (術語)惑者所得之法也,身者能得之體也,令此所得之法,得於能得之身有一種之實法,名之為惑得,猶如以繩繫物於身,因此謂之得繩。凡斷惑云者,非壞滅惑體,乃絕對於此惑得繩也。證涅槃云者,亦有繫涅槃於吾身之得繩,名為離繫得,生此離繫得之繩,謂為證涅槃之理也。而解脫此惑得為無間道,生離繫得為解脫道,凡斷惑證理要無間解脫之二道者,為此也。俱舍論二十三曰:「十六心中忍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定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
惑著 (術語)貪愛之心迷惑於所對之境執著而不離也。止觀七曰:「若緣女色沈湎在懷,惑著不離,當用不淨觀為治。」
惑業苦 (術語)貪瞋等者惑也,依此惑有善惡之所作者業也,以此業為因而招三界之生死者苦也。是云三道,唯識論二十八曰:「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之惑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名苦。」
惑障 (術語)四障之一。諸眾生由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而障蔽正道也,新譯仁王經上曰:「實智平等,永斷惑障。」
惑趣 (術語)惑者迷也,趣者理趣也,謂迷於理也。中論序曰:「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變。」同疏曰:「惑者迷也。趣者理也。謂迷理之人也。」
惠果 (人名)唐京兆府昭應縣(今陝西臨潼縣治)人,姓馬氏,以天寶五年生。幼穎悟,師事大照禪師,隨從見其師不空三藏。不空一見異之曰:我法教,汝實興之。遂就受三密四曼之秘奧。後奉代宗奏對法要,為內道場之護持僧,住長安青龍寺東塔院。爾來受德宗順宗之崇敬,為三朝之國師,威德高於朝野,四眾被化者多。義明、義圓、辨弘、慧日、義操、惟上、玫臺、操敏、堅通等,皆入其門。日僧空海入唐,亦謁師,受不空所傳之密藏焉。年六十寂。著有阿闍梨大曼荼羅灌頂儀軌一卷,金剛界金剛密號一卷等。
惠利 (術語)如言施惠,惠利他人也。無量壽經上曰:「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粟散 (術語)小王之多如散粟也。自輪王以下領一國一州者,皆云粟散王。仁王經上曰:「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天台仁王經疏中曰:「小王眾多,猶如粟散。」大部補注十三曰:「或云取數之眾多,故云粟散,或云如人把粟散置盤中,各得分位。」
粟散國 (術語)粟散王領有之國土也。
棗[木*百]大士 (人名)李長者通玄在則天朝,會華嚴經新譯八十卷成,持至太原,寓高仙奴家,日食十棗,柏葉餅一枚,後人號為棗[木*百]大士。
黃白大士 (天名)明星之異名。明星
黃衣 (衣服)戒律之上,黃為五正色之一、為僧衣不如法也。僧史略上曰:「後周忌聞黑衣之讖。悉屏黑色。著黃色衣。起於周也。」然以黃色是不如法,一轉而為褐色,是如法也。僧史略上曰:「時有青黃間色,號為黃褐,石蓮褐也。東京關輔,尚褐色衣。」是宋代之事,至元則屢有賜黃色者,及明則喇嘛之新教起盡服黃衣矣。
黃門 (雜名)梵語般吒阿毘曇,譯為閹人,以無男根故。律有五種黃門,謂生黃門,形殘黃門,妒黃門,變黃門,半月黃門。僧祇律曰:「是不能男,有於六種:一、生,謂從生不能男。二、捺破,謂妻妾生兒,共相妒嫉,小時捺破。三、割卻,謂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卻男根,以備門閹。四、因他,謂因前人觸故,身根生起。五、妒,謂因見他人行婬,然後身根生起。六、半月,謂半月男,半月不能男。是謂六種。
黃赤色仙人 (人名)數論鼻祖迦毘羅Kapila之譯名。唯識述記一末曰:「有外道名劫比羅,古云迦毘羅,訛也。此云黃赤。鬢髮面色,並黃赤故,今西方貴婆羅門種,皆黃赤色也。時世號為黃赤色仙人。」
黃金宅 (雜名)伽藍之總名,取須達長者以黃金布地,買地建祇園精舍之故事也。祇園精舍。祖英集曰:「巖東高鎖黃金宅。」祖庭事苑三曰:「黃金宅,僧藍之總名也。」
黃昏偈 (雜語)六時偈之一。法華懺法曰:「白眾等聽說,黃昏無常偈。此日已過,命即衰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諸眾等,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苦空無常,勤慎莫放逸。」
黃卷赤軸 (故事)又云黃紙朱軸,謂佛之經典也。案寫經典用黃紙,蓋準於唐代之黃敕,一為尊之,一為防蟲害也。維摩經垂裕記一曰:「唐貞觀中,始用黃紙,寫敕制焉。至高宗上元二年詔曰:詔敕施行,既為永式。比用白紙多有蟲蠹。今後尚書省,頒行天下,並宜用黃紙。」華嚴演義章曰:「言黃卷赤軸者,今大藏經卷是也。」正宗記曰:「教外別傳,非謂黃卷赤軸。」
黃泉 (界名)又作冥土。人死所行之處。左傳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黃衲 (衣服)青黃之間色衣也。僧史略上曰:「今江表多服黑色赤色衣,時有青黃間色,號為黃褐。(中略)今天下皆謂黃衲為觀音衲也。」
黃面老子 (佛名)指釋迦而言。如來為金色身,故云黃面。無門關曰:「黃面瞿曇,傍若無人。」又曰:「黃面老子,誑謼閭閻。」
黃面瞿曇 (佛名)與黃面老子同。黃面老子
黃紙朱軸 (物名)與黃卷赤軸同。
黃梅 (人名)黃梅山在黃州府黃梅縣,禪宗五祖弘忍,居黃梅山東禪院,因稱黃梅。大明一統志六十一曰:「黃州府黃梅山,在黃梅縣西四十里。其山多梅,故名。隋以此山名縣。」
黃教 (流派)喇嘛教之一派,十四世紀頃,宗喀巴Tsongkhapa慨紅教之腐敗而別為開始者,衣冠等皆用黃色,行於西藏,蒙古,伊犁。西藏新志中曰:「黃教之大喇嘛有四:一達賴喇嘛。二班禪喇嘛。三哲布尊丹巴。四多倫諾爾阿嘉胡圖克圖。相傳哲布尊丹巴,為菩薩之轉生,其勢力普及蒙古地方。寺在圖拉河右岸庫倫等地,僧眾萬餘。多倫諾爾阿嘉胡圖克圖,駐北京及其附近。」
黃湯 (飲食)又云黃龍湯,龍湯,大黃湯。龍湯
黃葉 (譬喻)以楊樹之黃葉為金,與小兒以止其啼。譬佛說天上之樂果以止人間之眾惡也。見涅槃經二十。
黃葉止啼 (雜語)黃葉條。又見楊葉
黃楊木禪 (術語)俗言黃楊至難長,若遇閏年卻縮云。借以呵鈍漢之參禪。大慧普說二曰:「這漢參黃楊木禪倒縮了也。」本草綱目三十六曰:「黃楊木其性難長,俗說歲長一寸,遇閏則退。今試之,但閏年不長耳。」
黃幡 (物名)以黃紙作幡,懸之於死者之塚塔,則大有功德云。釋門正統四曰:「釋氏類苑云:或薦亡黃幡者。灌頂經云:若四輩男女若命終時,若已命過,於其亡日,造作黃幡,懸著剎上。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諸經要集問曰:何故經中為亡人造作黃幡,掛於塚塔上者?答曰:雖未見經釋,可以義求。此五大色中,黃色居中,用表忠誠,盡心修福,為引中陰,不入惡趣,莫生邊國。」
黃頭大士 (佛名)佛生於迦毘羅城。迦毘羅者,黃色之義。此處本為黃頭仙人之住處,因得迦毘羅之名,今以昔之黃頭擬謂為黃頭。名義集三曰:「迦毘羅,此云黃色。上古有仙,曰黃頭。依此修道。」祖英集上曰:「黃頭碧眼知未知。」
黃龍 (人名)宋隆興府黃龍山普覺禪師,名慧南。受法於慈明圓禪師,住於黃龍。神宗熙寧二年寂,壽六十八。大觀四年敕謚普覺。傳嗣之弟子,有真淨之克文,東林之常總,晦堂之祖心等。見續傳燈錄七、稽古略四。
黃龍三關 (故事)黃龍常以三問拶人。曰:人人有個生緣,如何是汝生緣?曰:我手何似佛手?曰:我腳何似驢腳?每以此三語問學者,無能契其旨者。天下叢林名為三關。纔有酬者,師無可否,歛目危坐。人莫測其意,問其故。師云:已過關者,掉臂徑去,安知有關吏。從吏問可否,是未透關者。見會元十七、普燈錄三、人天眼目上。
黃龍念讚 (故事)黃龍和尚,住黃檗時,於室中常舉曰:「鐘樓上念讚,床腳下種菜。」有勝首座下一轉語道:「猛虎當路座。」黃龍便退,黃檗使勝首座住持。見會元十七黃檗惟勝章。普燈錄四。
黃龍山 (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府寧州。相傳吳黃武年間,黃龍現于此,故名。宋慧南禪師住此山,唱黃龍之一派,因此著名。
黃龍宗 (流派)與黃龍派同。黃龍派
黃龍派 (流派)禪七宗之一。始於臨濟宗第七祖石霜慈明之門弟黃龍慧南。後二百年而法統絕。
黃龍湯 (飲食)又云大黃湯、黃湯、龍湯等,大便之汁也。龍湯
黃檗 (人名)唐斷際禪師希運,幼於福州黃檗山出家,後參江西百丈山海禪師而得道。後居洪州大安寺,海眾奔輳。相國裴休鎮宛陵,建大禪苑,請師說法,師酷愛舊山,因以黃檗名之。後稱師云黃檗。見傳燈錄九。
黃檗瞳酒糟漢 (公案)「黃檗示眾云:汝等諸人盡是瞳酒糟漢(嘗古人糟粕之鈍漢也)。」恁麼行腳何處有今日(何日行本分契當),還知大唐國裏無禪師麼?時有僧出曰:只如諸方匡徒領眾又作麼生?檗云:不道無禪。只是無師。」見碧巖十一則,從容錄五十三則。
黃檗山 (地名)在福建福清縣西二十餘里。其山多產黃檗,故名。唐貞元五年,正幹禪師開創此山,建立一宇,名云般若堂。其後歷八年,大闢堂宇,改號建福寺。尋希運禪師住山,黃檗之名頓顯。自後遂為臨濟一派之大道場,宋代最盛,幾閱星霜,漸即零落,明洪武二十三年,莆陽心鑑周公為檀越,請大休禪師革新一山之制規,重建殿宇。然至嘉靖三十四年,遇倭寇之亂,堂宇盡為灰燼,田地殆歸烏有。隆慶初有中天正圓結茅庵於黃檗之荒址,以圖恢復。萬歷二十九年,奏請藏經,孤苦八年,未蒙命而病歿。其徒興壽興慈等繼其志。越六年,相國葉文忠公奏賜萬福禪寺之號。四十二年,敕賜藏經全部并帑金三百兩。於是募化重建諸堂。崇禎二年,隆宓隆瑞等,亦續其業,與諸檀越謀,謀金粟密雲。六年冬,費隱繼其席,九年夏,隱元承之,寺門之興建,於是得全備。隱元復渡日本,弘傳黃檗之教義,故日本亦有所謂黃檗山萬福禪寺焉。出黃檗山志。【又】江西宜豐縣西北一百里鷲峰山。一名黃檗山。唐宣宗微時,嘗與黃檗僧同觀瀑布云。案黃檗僧似即斷際禪師也。
黃檗山志 (書名)八卷,黃檗宗性幽編,隱元重修。蒐錄黃檗山萬福寺之起原沿革,及境內一切事蹟者。且記希運至隱元之法系等。清初刊行。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書名)一卷,唐裴休集。集錄親聞於希運禪師者,間或記其月日。文辭簡潔,一讀可以知禪要,又得窺其宗淵源。卷首有裴休序。卷尾附禪師宛陵錄一卷。然收於景德傳燈錄者,題為黃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刪各章之歲月,又於卷末省略三分之一、卻附加裴休之傳心偈四言長一篇。唐大中十一年成。
黃檗宗 (流派)宗名取於福清之黃檗山。唐貞元五年,正幹禪師傳六祖之法,開創此山,斷際禪師住此,大振法道,名遂著。希運寂後,臨濟義玄之門裔,大為繁興,爾後黃檗之道場,與臨濟之宗風,一其盛衰,隆於宋,廢於元,至明代復興。崇禎九年,隱元住此山,尤能中興黃檗之古道,清順治十一年,應日本之請,讓席於門人慧門性沛而東渡,遂為日本黃檗宗之祖。
黃檗板 (雜名)謂日本黃檗宗鐵眼禪師翻刻明藏六千七百七十一卷之大藏經也。又云鐵眼板。
黃檗禮佛 (雜語)公案名。黃檗宛陵錄曰:「大中帝為沙彌,師於佛殿上禮佛。沙彌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長老禮拜當何所求?師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常禮如斯。沙彌云:用禮何為?師便掌。沙彌云:太麤生。師云:者裏是什麼所在,說麤說細。隨後又掌。沙彌便走。」是蓋唐大中帝宣宗見黃檗形相,未達其心髓,徒說麤說細。遂遇黃檗之痛掌也。
黃檗擇菜 (雜語)公案名。以不視擇菜為外境,取入自己之心性為問答者。會元四曰:「黃檗希運禪師,在南泉普請擇菜次,泉問甚麼處去。曰:擇菜去。泉曰:將甚麼擇?師豎起刀。泉曰:祇解作賓,不解作主。師以刀點三下。泉曰:大家擇菜去。」是就擇菜,而示應不昧卻平常之佛性者也。應看取黃檗之刀豎起。
黃壚 (雜名)謂地下也。猶言黃泉。淮南子曰:「放乎九天之上,蟠手黃壚之下。」又為傷亡感舊之詞。世說曰:「王戎過黃公酒壚。謂客曰:吾與嵇叔夜阮嗣宗酣飲此壚。自嵇阮亡後,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黃蘆園經 (經名)佛在黃蘆園時,百二十歲之老梵志來,責佛不敬一切。佛說其理由及於五欲不昧不怖。攝於中阿含經四十。
喪[貝*親] (術語)送喪于野外頒僧之布施物也。俗謂之野布施,敕修清規出喪掛真曰:「喪司維那知客聖僧侍者俵行喪[貝*親]。」
森羅萬象 (雜語)謂宇宙間存在之各種現象。森然羅列於前也。法句經曰:「森羅及萬象。」一切之所印。陶弘景文曰:「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
森羅萬象即法身 (術語)依顯教則十界三千之法,悉為法身性具之法,故云為法身。依密教則十界三千之法,悉為大日法身之三昧耶形,故云為法身。
厥修羅 (衣服)俱蘇洛迦
厥蘇洛迦 (衣服)謂曰圌衣。比丘尼之裙名。俱蘇洛迦
雲心 (術語)雲時之心也。雲雨之時,人氣鬱翳,憂慮滋多,故常思慮苦樂而非心之晴者,名為雲時之心。六十心之一。大日經一曰:「云何雲心,謂常作降雨思念?」疏二曰:「如西方,夏三月中,霖雨殊甚,以常滯婬昏墊故。時俗憂樂思慮之心,蔚翳滋多,故作降雨時思念也。覺知已,則當行捨心。離於世間憂喜,隨順法喜,是所對治。」
雲水 (術語)行腳僧也。取行雲流水之意。禪林之語。從容錄一曰:「兩堂雲水盡紛拏,王老師能驗正邪。」
雲兄水弟 (雜語)禪僧相親之意。與俗所謂四海兄弟四海同胞同。永平清規曰:「方來雲兄水弟,眾心為自心,道念為自念。」
雲眾水眾 (雜語)與雲兄水弟同。
雲門 (人名)韶州雲門山文偃禪師,姑蘇嘉興人,姓張氏,嗣雪峰。南漢主晟歸依之,賜匡真禪師之號。乾和七年己酉歲示寂。後,宋太祖乾德四年(南漢主鋹天寶九年),賜諡大慈雲匡真弘明禪師。見傳燈錄十九、會元十五、稽古略三。
雲門宗 (流派)禪宗之一派。以雲門山文偃禪師為宗祖,故謂之雲門宗,稽古略三曰:「師嗣雪峰存禪師,存嗣德山鑒,鑒嗣龍潭信禪師,師之法道。世宗仰之。目之曰雲門宗。」
雲門屎橛 (公案)「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乾屎橛者,拭人糞之橛之乾者。取至污穢之意。見會元十五、無門關二十一則。
雲門三句 (公案)「師云: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若辯得出,有參學分。若辯不出,長安路上輥輥地。」案雲門三句,依起信論,則第一句為一心門,第二句為真如門,第三句為生滅門。見會元十五德山緣密章,人天眼目中雲門宗部。
雲門體露金風 (公案)「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雲門云:體露金風。」見碧巖二十七則,種電鈔三。
雲門一寶 (公案)「雲門示眾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拈燈籠向佛殿裏,將三門來燈籠上。」此據肇公之寶藏論廣照空有品:「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識物靈照,內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號玄玄。」拈燈籠已下為雲門之注腳。形山為四大五蘊,燈籠譬一寶之明照,佛殿裏比形山之空虛,三門即山門。見碧巖六十二則,種電鈔七,從容錄九十二則。
雲門餬餅 (公案)「僧問雲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餬餅。」見碧巖七十七則,種電鈔八、從容錄七十八則。萬松著語曰:「一舉四十九。」蓋知這一個餬餅之昧,則四十九皆可知之意也。但這餬餅隨於食者,而或為醍醐,或為毒藥。此僧自己見識未熟,卻質問向上底事,故以斯答。
雲門須彌 (公案)「僧問雲門: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門云:須彌山。」見從容錄十九則,會元十五雲門章。蓋謂是非為有無分別之限,如須彌山之意也。
雲門露柱 (公案)「雲門示眾云: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自代云:南山起雲。北山下雨。」見碧巖八十三則,種電鈔九,從容錄三十一則。
雲門對一說 (公案)「僧問雲門:如何是一代時教?雲門云:對一說。」圓語評唱曰:「一大藏教,只消三個字。四方八面,無[何-可+爾]穿毉處。人多錯會卻道,對一時機宜之事故說。又道森羅及萬象,皆是一法所印,謂之對一說。更有道,只是說那個一法,有什麼交涉,非唯不會。更入地獄如箭,殊不知古人意不如此。」見碧巖十四則,種電鈔二本。
雲門倒一說 (公案)「僧問雲門:不是目前機,亦非目前事時如何?門曰:倒一說。」見碧巖十五則,種電鈔二本。
雲門金毛獅子 (公案)「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門云:花藥欄。僧云:便恁麼去時如何?門云:金毛獅子。」花藥欄者以竹林圍芍藥牡丹等之四邊者也。見碧巖三十九則,種電鈔四。
雲門一曲 (公案)「僧問如何是雲門一曲?門云:臘月二十五。」見會元十五雲門章。
雲門十五日 (公案)「雲門垂語云:十五日已前不問汝。十五日已後,道得一句來。自代云:日日是好日。」見碧巖六則,種電鈔一。
雲門露字 (公案)「僧問雲門:殺父殺母,向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甚麼處懺悔?門云:露。」露者顯露,謂遍法界曾無藏匿者,示自己罪惡向自己懺悔之意也。見會元十五雲門章。
雲門聲色 (公案)「雲門示眾云:聞聲悟道,見色明心,觀世音菩薩,將錢來買餬餅,放下手卻是饅頭。」見從容錄八十二則。
雲門塵塵三昧 (公案)「僧問雲門:如何是塵三昧?門云:缽裏飯,桶裏飯。」見碧巖五十則。
雲門缽桶 (公案)同於碧巖五十則塵塵三昧。
雲門[(扣-口)*主]杖子 (公案)「雲門以[(扣-口)*主]杖示眾云:[(扣-口)*主]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麼處得來?」見碧巖六十則。種電鈔六。
雲門光明自在 (公案)「雲門垂語云: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作麼生是諸人光明?自代云:廚庫三門。又云:好事不如無。」見碧巖八十六則,種電鈔九。
雲門藥病相治 (公案)雲門示眾云: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那個是自己?」見碧巖八十七則,種電鈔九。
雲門六不收 (公案)「僧問雲門:如何是法身?門云:六不收。」見碧巖四十七則,種電鈔五。
雲門舉令 (公案)「雲門一日云:宗門作麼生舉令?代云:吽。」見雲門廣錄。
雲門失通 (公案)「靈樹生生不失通(為僧修淨業故),雲門三生為王,所以失通(染著五欲垢故)。」靈樹者雲門同門人。見碧巖六則評唱。
雲門七條 (故事)五燈會元雲門章曰:「上堂因聞鐘聲。乃曰:世界與麼廣闊,為甚麼鏡聲披七條?」
雲門禪師語錄 (書名)三卷。
雲門匡真禪師語錄 (書名)雲門禪師語錄之具名。
雲門山 (地名)在廣東韶州曲江縣治。五代後晉末,雲門宗祖文偃徙居此山,再興廢址,新建堂宇。凡二年有半竣功,號為光泰禪寺。時禪徒輻湊,門風甚盛,因取山名,以立宗名。
雲門三高 (名數)雲門宗之三高僧也。元至正年間,雲門山有三禪師。一浮休允若,二斷江覺恩,三休耕逸。三師時居韶州雲門山,相共諷詠吟誦。世人慕其高風,稱為雲門三高。
雲宗 (流派)白雲宗之略。
雲版 (物名)版形鑄為雲形,故謂之雲版。為報時而打者。又云大版。掛於庫司之前。象器箋十八曰:「雲章曰:版形鑄作雲樣,故云雲版。俗事考云:宋太祖以鼓多驚寢,易以鐵磬,此更鼓之變也。或謂之鉦,即今雲版也。」
雲金剛 (菩薩)又云時雨金剛。[87A6](鍐字)之智水滅煩惱之火,故云雲金剛。見理趣釋。
雲居 (人名)雲居道膺禪師,生幽州玉田王氏。參洞山。一日,山問大闡提人作五逆罪,孝養何在?師曰:始成孝養自爾,山許為室中領袖。師住持雲居三十年,道遍天下,眾至千五百人。南昌鍾王師尊之,願為世世師,唐天福二年,壬戌正月三日,示寂。諡弘覺禪師。
雲居山 (地名)在江西南康建昌縣西南三十里。其山峻嶮,頂上常有雲,故名。又名歐山,為歐岌得道之地。又以洞山之上足道膺住此山振洞上之宗風而有名。
雲居羅漢 (雜語)居於雲上之羅漢,形容遠超脫於俗界者。碧巖十一則著語曰:「也是雲居羅漢。」
雲衲 (術語)雲水之衲僧。雲水者,喻行腳而言。佛祖通載(雲峰高禪師傳)曰:「雲衲四來,三堂皆溢。」衲或作納。
雲海 (譬喻)譬物之多也。大日經疏一曰:「以遍一切處淨菩提心,興供養雲,普作佛事。」金剛界禮懺文曰:「遍法界一切供養雲海菩薩摩訶薩。」秘藏寶鑰上曰:「八供天女,起雲海於妙供。」
雲堂 (堂塔)又云僧堂。大眾之集處,言甚多如雲也。象器箋一曰:「僧堂亦曰雲堂,謂眾集如雲多也。」
雲華 (人名)華嚴宗第四祖智儼之號。八宗綱要曰:「第四智儼禪師承杜順佛,盛弘此宗,制作多多。居雲華寺號雲華尊者。」
雲集 (雜語)多集之貌。又如雲之集於無心之貌。言他方來之大眾也。八十華嚴經二曰:「爾時如來道場眾海,悉已雲集。」大疏二曰:「多數大身,重重無礙,雲之象也。又浮雲無心。龍吟則起,菩薩無住,佛現爰來。」
雲集眾 (術語)如來之弟子為二分,常隨從聞教助化者,謂之常隨眾,限於或時或處從他方如雲之多而來集者,謂之雲集眾。此雲集眾限於大乘經。智旭之楞嚴文句一曰:「與大比丘眾已下,具列常隨雲集兩類,顯同聞眾成就。」
雲棲 (人名)雲棲大師,名祩宏,字佛慧,號蓮池。初為儒生,三十後,出家,行腳多年,住於杭之雲棲,建創禪林,勵念佛,嚴戒律,壽八十一、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示寂。著書三十二種。見續稽古略三。
雲鼓 (物名)報午齋之鼓,畫雲形,故云雲鼓。見象器箋十八。
雲橫山 (地名)又作雲黃山。在浙江義烏。上有峴壁,高百丈,廣三十五丈,可俯瞰華溪。傍有如來峰,七佛峰。梁天監年中善慧大士棲居此山頂,躬耕行道,因以有名。彼「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之偈,蓋詠當時之景物者。大同五年,創寺於雙檮樹下,名曰雙林寺。陳天嘉二年,遶樹行道,感七佛相隨,山頂忽見黃雲之橫。其狀盤旋恰如蓋,因名雲橫山。見傳燈錄二十七。
雲巖 (人名)潭州雲巖寺曇晟,鐘陵建昌人,姓王氏,少出家,初參百丈海禪師,侍左右者二十年,未悟玄旨,百丈歸寂後,謁藥山,言下契會。唐會昌元年,六十而寂。見宋高僧傳十一、傳燈錄十四、五燈會元五。
雲巖問道吾手眼 (公案)碧巖八十九則曰:「雲巖問道吾:大悲菩薩,用許多手眼作什麼?吾云:如人夜半背手摸枕子。」
雲巖大悲 (公案)同雲巖問道吾手眼條。
雲巖掃地 (公案)從容錄二十一則曰:「雲巖掃地次,道吾云:太區區生。巖云:須知有不區區者。吾云:恁麼則有第二月也?巖提起掃帚云:這個是幾月?吾便休去。」是示忙中有閑,不更涉第二頭,掃地之時為掃帚一本之王三昧,即森羅萬象悉為一本之掃地三昧也。
(動物)梵語[一/旦]娑。譯曰雁([一/旦]娑Ham%sa,鵝也。通名亦用於雁。雁之梵名Dha%r tara%s!t!ra也)。
雁為比丘落命 (傳說)雁塔
五百雁聞佛法生天 (傳說)佛在波羅捺國為四眾說法,時空中有五百雁聞佛音聲愛樂之,來下世尊所,時有獵師設羅,五百雁罹於羅,為獵師所殺,以聞法功德生於忉利天。見賢愚經十三五百雁群聞佛法生天品,經律異相四十八。
雁不食出籠 (傳說)國王欲得雁肉,以籠養之,中有不食者,諸雁謂曰何不食?不食者言憂不能食。七日瘠瘦,得從籠孔中出飛去。遙謂肥者曰:卿等貪食害痛在後。見譬喻經六、經律異相四十八。
五百雁為五百羅漢 (本生)報恩經四謂「昔有國王,欲得雁肉,使獵師捕雁。時有五百雁過虛空,雁王誤落網中。獵師大喜,將取殺之,有一雁來悲鳴投於雁王。五百雁亦徘徊虛空不去。獵師見之,不忍殺雁王,放之使去,國王聞之斷雁肉。爾時之王即今阿闍世王,雁王為佛,一雁為阿難,五百雁為五百羅漢也。
雁行 (雜語)以雁行之不亂,喻行列之整齊也。續高僧傳二十二曰:「應供列雁行之僧,戒聞敘重受之夏。」又作雁立。敕修清規二曰:「參頭領眾雁立,插香喝參,三拜,退分東西序後,雁立。」
雁立 (雜語)雁行
雁宇 (堂塔)又作雁堂。佛堂之異名。善見律十曰:「高閣講堂者,於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為佛作此堂也。」
雁塔 (堂塔)西域記九曰:「有窣堵波,謂亙娑Ham%sa,唐言雁。昔此伽藍。習翫小乘,小乘漸教也。故開三淨之肉。而此伽藍,遵而不墜,其後三淨,求不時獲。有比丘經行,忽見群鴈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埵,宜知是時,言聲未絕,一鴈退飛,當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見已,具白眾僧,聞者悲感。咸相謂曰:如來設法,導誘隨機,我等守愚,遵行漸教。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執,務從聖旨。此鴈垂誡,誠為明導,宜旌厚德。傳記終古,于是建窣堵波,式照遺烈,以彼死鴈,瘞其下焉。」【又】古歡堂集雜著五、西京記曰:唐慈恩寺西院浮圖,高三百尺。永徽五年,沙門玄奘造。國人謂之雁塔,塔在朱雀街第十五坊,南臨黃渠,木竹陰翳,最於京師。沈佺期詩曰:「雁塔丹青古,龍池歲月深。」即此。唐故事,進士及第,列名於慈恩寺塔,謂之雁塔題名。塔以石為壁,唐人遊觀,留題甚多。不特進士題名而已,塔屢遭火,斷石遺字猶有存者。
雁書 (本生)佛之前生譚。往昔波羅捺王摩訶羅闍有二子,名善友惡友。兄欲得如意珠恤國人,與弟惡友共入大海得珠,弟嫉之,奪珠,刺兄眼,歸謂沒於水,父母慟哭,後兄眼恢復,在利師跋國。宮廷初飼一白雁,聞其主不幸,悲嗚宛轉。母夫人為作書繫於雁頸,雁飛到利師跋國,見善友飛嗚。善友知父母悲哀,作手書又繫於其雁,雁歸,父母審事情,即杻械惡友迎善友。其時惡友即提婆達多,善友即今之佛。見大方便佛報恩經四(惡友品)。
奢利耶 (地名)婆羅門聚落之名。慧琳音義十二曰:「奢利耶,婆羅門聚落名也。世尊於此邑中乞食不得而空缽還。」梵S/a%liya。
奢利富多羅 (人名)一作奢利補怛羅S/a%riputra,舍利弗
奢耶尼 (飲食)Bhojaniya,食名。見半者蒲[食*善]尼條。
奢搦迦 (物名)舊云商那Sa%na,麻類,可以作衣。七種衣之一。【又】(人名)比丘名。舊曰商那和修Sa%nava%sa,有部毘奈耶雜事四十曰:「其子生時,以奢搦迦衣裏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即是麻類。此方先無,高共人等,堪織為布。舊云商那和修者訛。」
奢摩他 (術語)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禪定七名之一。譯曰止、寂靜、能滅等。攝心住於緣,離散亂也。大乘義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攝心住緣。目之止。」慧琳音義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義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靜。謂正定離沈掉也。」圓覺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異名,寂靜義也。謂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故。若准涅槃經釋,即名能滅、能調、寂靜、遠離、及能清等。」了義燈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奢彌 (植物)S/ami,又作賒彌,奢弭。木名。譯曰枸杞,合部金光明經六曰:「奢彌(枸杞)草。」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上曰:「賒彌木,此云枸杞。」
奢薩怛羅 (術語)S/a%stra,又作舍薩怛羅,設娑怛羅。譯曰論。義林章一本曰:「梵云奢薩怛羅,此翻為論。總周一部立以論名。」瑜伽論一上曰:「梵云舍薩怛羅,此云論。釋論云: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故名為論。」
奢羅密帝 (天名)神王名。譯曰獨處快鬼。見金光明文句七。
裂裳 (故事)頻毘娑羅王夢見一[疊*毛]裂成十八片,一金杖折成十八段。以為佛滅後小乘分派之兆。金杖
畫水 (譬喻)譬物之無果也。涅槃經曰:「是身念念不住,猶如電光瀑水幻炎。亦如畫水,隨畫隨合。」
畫石 (譬喻)常在者譬之畫(入聲)於石也。涅槃經十五曰:「譬如畫石其文常存,畫水速滅,勢不久住。瞋如畫石,諸善根本,如彼畫水。」
畫麻屩 (故事)西域中天寺中畫唐釋玄奘之麻屩匙筋而拜之也。酉陽雜俎曰:「國初僧玄奘,往五印取經,西域敬之。成式見倭國僧金剛三昧,言嘗至中天寺,中多畫玄奘麻屩(屩,履也,木曰屐,麻曰屩)及匙筋,以綵雲乘之。蓋西域所無者。每至齋日,輒膜拜焉。」
畫餅 (譬喻)禪家謂文字語言之無用,如畫餅之不足充飢餓也。傳燈錄香嚴智閑條,有「畫餅不可充飢」之語。
畫瓶 (譬喻)譬人身為盛糞穢畫瓶也。菩薩處胎經一曰:「如畫瓶盛糞。」釋門歸敬儀曰:「或比行廁畫瓶,或擬危城坏器。」道真記中曰:「次喻出大丈夫論。彼云:畫瓶滿糞穢,外飾若汝憎,此身臭穢滿,云何汝不厭?」(語法偈頌也。今檢丈夫論無此文)。
畫像 (物名)彩畫之佛像也。密教謂之曼陀羅。法華經方便品曰:「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幢蓋敬心而供養。」大唐內典錄一曰:「秦景使還於月支國,得優填王旃檀像,師第四畫像樣。來至雒陽,帝敕圖之,於西陽城門及顯節陵上供養。自爾素丹流演於今。」
(術語)尋伺
尋伺 (術語)舊云是觀。新作尋伺,不定法中二種之心所也。七十五法
尋香城 (雜語)乾闥婆城
尋思路絕 (雜語)超越思慮分別也。唯識論十曰:「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中略)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
尋常念佛 (術語)簡別於別時法之念佛,不擇行住坐臥四威儀。晝夜不斷之念佛,稱為尋常念佛。
費陀 (雜語)Vidya%,又作皮陀,譯曰明。因明大疏一曰:「醯都言因,費陀云明。」又曰知法,即四吠陀論。百論疏上之下曰:「本云皮陀(Veda)此間語訛。故云韋陀。」
費拏 (印相)妙音天之印相名。作奏樂之形也。廣大儀軌中曰:「辯才即妙音,慧風持空,定仰在臍舒,運如動奏樂,名為費拏印。」(慧者右手,風者人指,空者拇指,定者左手)。梵Vin!a%。
屠沽 (雜名)屠,殺者。沽,賣者也。指下賤之人而言。元照之彌陀經疏曰:「此乃具縛凡夫,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也。」
屠所羊 (譬喻)以譬人之壽命,時時剋剋近於死也。涅槃經三十八曰:「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敵所遶。(中略)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摩訶摩耶經上曰:「譬如旃陀羅,驅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於是。」
賀唎怛繫 (植物)果名。訶梨勒
賀捺娑 (動物)梵語。鴨類之鳥。即鵝鵠等。
賀邏馱 (雜名)梵語。華言池。見翻譯名義集。
登地 (術語)菩薩之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位,登其中十地之位謂之登地,經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後也。而十地之間自初地至第十地之終要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其初地稱歡喜地,始斷一分煩惱而悟一分法性歡喜之位也,以後登地之菩薩又名法身之菩薩。
登地菩薩 (術語)入初地即歡喜地行位之菩薩也。登地
登住 (術語)菩薩之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入十住之位者,謂之登住。然圓教菩薩之十住即當於別教菩薩十地之位,圓教之菩薩,有登住已去一分之斷惑證理,別教之菩薩,於登地以後成之。法華玄義五曰:「無明是同體之惑,如水內乳,唯登住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從此已去,乃判真因。」釋門歸敬儀中曰:「真俗並觀,登住方修。」登地
登座 (儀式)禪宗之師將陞座,指座有法語,謂之登座。見象器箋。
登高座 (儀式)誦經導師登禮盤也。諸法會儀則上記其式。【又】(物名)讀經時導師所登之高座。在須彌壇之正前,前有經梵,左有柄香爐臺,右掛磬。
登壇受戒 (術語)築高壇行授戒式之處曰戒壇,受者登此受戒也。
發下品十善心 (術語)十種發心之一。眾生念念起勝他之心,行下品之十善,植修羅道之種也。
發心 (術語)發菩提心也。願求無上菩提之心也。涅槃經三十八曰:「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華嚴經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無量壽經下曰:「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維摩經慧遠疏曰:「期求正真道,名為發心。」
發心住 (術語)菩薩十住之第一位也。
發心門 (術語)四門之一。以名東門。四門
發生佛頂 (佛名)具名廣大發生佛頂。胎藏界釋迦院釋尊之右第三位,密號曰破魔金剛,主息災之德。有廣大,大轉輪之異名,黃色,右手持蓮,上豎獨股杵,左手為胎拳,立頭指當胸,坐赤蓮。
發生金剛部菩薩 (菩薩)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一行第一位,密號曰不壞金剛,發生金剛部之諸尊,故有此名。故有此尊為金剛部部母之說,與金剛針菩薩同體。白黃色,法界定印上立獨股,著天衣,坐赤蓮。
發吒 (術語)Phat![875D][875A],為破壞之義。破壞一切之魔障也,故四種法中降伏法真言終,必用此句。大日經七曰:「初後吽發降伏用。」同疏七曰:「發吒也是撲義。」秘藏記末曰:「降伏初吽後發吒。」同私鈔九曰:「吽字其音如牛吠,是降伏聲也。又風輪種子也。風有摧破能,故為降伏加句。發吒者,破壞義,是又與調伏相應。」
發光地 (術語)菩薩十地之第三地。乃本覺之慧光開發位也。
發戒 (術語)依授戒之法於受者之身中發得戒也。法華玄義六曰:「受戒之時,說此戒法授於前人,前人聽聞即得發戒。」
發思巴 (人名)或作八思巴,八思麻。華言聖童也。西藏新志中曰:「至元之初,有發思巴者出。禮其伯父薩思哇,學伽陀三千言。七歲能演其法,論辨縱橫。復遍咨名宿,鉤元索隱,盡通三藏。國人以為聖。呼之為發思巴。歲十五、聞元世祖之德,馳驛謁之王府。世祖深信之。宮闈並東宮皆受法戒。及世祖登極,賜發思巴玉印,使任中國之法王,統天下之教。時僅二十二也。至元七年,受詔制元之國字,稱旨。即今之蒙古字。至此更升帝師大寶王。賜玉印。由此統領諸國之釋教。至元二十一年,召至京師。禮遇極隆。如一佛出世之時。於是遂以紅教為元之國教。」
發起 (雜語)物之初起曰發處。【又】發揚鼓動他人也。註維摩經二曰:「顯維摩詰辯才殊勝,發起眾會。」
發起手 (印相)為發起相之印相也。大日經疏十六曰:「除惡趣菩薩畫作發起手,謂舒手仰掌,從下向上舉之。」
發起序 (術語)二序之一。對於證信序而立。序分
發起眾 (術語)四眾之一。如法華經之會座,依舍利弗三請而發起本經之說法,謂之發起眾。法華文句二曰:「發起者,權謀智鑒,知機知時,擊揚發動,成辦利益,如大象躄樹,使象子得飽。」
發跡顯本 (術語)本門法華開顯之意。謂伽耶成道之釋迦如來,為開放垂跡,更顯示久遠實成之本地也。法華玄義七曰:「發跡顯本者,還指最初為本,中間示現發跡顯本。」
發得 (術語)言禪定智慧等發生獲得於吾身中也。往生十因曰:「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三昧發得故,必得往生。」
發真 (術語)發起自己本有之真性也。楞嚴經九曰:「一人發真。」
發菩提心 (術語)菩提者無上正真道也,發求無上正真道之心,曰發菩提心。觀無量壽經曰:「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無量壽經下曰:「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觀經玄義分曰:「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大乘義章九曰:「發菩提心者,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故曰菩提。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論 (書名)具云發菩提心經論。二卷,天親菩薩造,秦羅什譯。有十二品,具說發心誓願及六度之相。
發菩提心破諸魔經 (經名)二卷,趙宋施護譯。出生菩提心經之新譯。
發智論 (書名)阿毘達磨發智論之略名。
發智六足 (書名)發智論與六足論也,薩婆多宗之根本論有七論,其中發智論最該博,故謂之身論。他六論名為足論。阿毘達磨
發意 (術語)同於發心。無量壽經上曰:「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
發煩惱障 (術語)三障之一。
發遣 (術語)勸人而遣之於他處也。
發磔迦 (雜語)譯曰摧壞。慧琳音義三十六曰:「發磔迦,真言中摧壞句。」梵Phat!aka。
發餓鬼心 (術語)十種發心之一。眾生剎那剎那起名利之心,作下品十惡。以植餓鬼道之種子也。
發講 (儀式)同於開講。言講經之始也。
發願 (術語)發起誓願也。阿彌陀經曰:「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發願鐘 (儀式)法會時,導師誦發願文時之信號鐘也。
發願文 (雜名)略名願文。法事之時述施主願事之表白也。
發願心 (術語)回向發願心之略。
發願回向 (術語)唐善導觀經疏釋南無二字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
發露 (術語)發露所犯之罪而無所隱也。四教儀曰:「一切隨意發露,更不覆藏。」
發覺淨心經 (經名)二卷,隋闍那崛多譯。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異譯。
盜牛 (譬喻)盜他之牛不知其方法,則不能得醍醐味,以喻外人之剽竊佛教之文句,不能得解脫之益者。涅槃經三曰:「世尊入涅槃後,盜竊如來遺餘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諸賊劫掠諸牛。諸凡夫人雖復是戒定慧不能解脫。以是義故,不能獲得常定常慧解脫,如彼群賊不知方便已失醍醐。」三論玄義曰:「若言老教亦辨雙非,蓋以沙糅金,同盜牛之論。」
盜貪 (術語)起竊盜業之貪欲。
盜髻珠 (故事)法顯記曰:「僧尼羅國王,以金等身,而鑄佛像。髻裝寶珠,有盜者以梯取之,像漸高而不及,盜歎佛不救眾生,像俯首而與之。後市人擒盜,盜言其事,視像尚俯,王重贖其珠而更裝之。」
溫陀羅 (雜語)嗢呾羅
溫宿 (地名)西域國名。相當於現今之烏什。在新疆天山之南麓,疏勒之東北,阿克蘇之西。梁高僧傳羅什傳下謂為龜玆之北界。
溫室 (雜名)即浴室。又曰湯殿。寶積經五十七曰:「明至我家,入溫室洗浴。」教誡律義示入溫室之法十六條。
溫室洗浴眾僧經 (經名)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說洗浴之功德。
溫室經 (經名)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之略稱。
溫陵 (人名)宋溫陵開元蓮寺沙門戒環也。徽宗宣和年中著妙法蓮華經解二十卷。戒環
溫陵開元寺志 (書名)四卷,鼓山元賢撰。記錄泉州溫陵開元寺之事者。
溫獨波羅 (異類)夜叉名。譯曰勇進勤護,見大孔雀咒王經。梵Udyoga-pa%la。
溫糟 (雜名)誤紅糟為溫糟。紅糟
(術語)善惡
善人 (雜語)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無量壽經下曰:「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
善人禪 (術語)九種大禪之一。有大善根者所修之禪也。
善力 (術語)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無量壽經下曰:「常力,善力。」淨影疏曰:「依法正修,名為善力。」
善女人 (雜語)善男子
善女人傳 (書名)清彭際清述。二卷,自晉以來。正傳一百三十八人。附見九人。其自言曰:「予既集居士傳。已而為二女子授諸大乘經。因續采古今諸善女人得入法流者凡百三十許人,合為傳,授二女子,俾傳而習之。」
善士女 (術語)梵語優婆夷。一譯善士女,歸三寶持五戒之在家信女也。
善方便經 (經名)善方便陀羅尼經之略名。
善方便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失譯。與延壽妙門陀羅尼經同本。
善友 (雜語)梵語賀里也曩蜜怛羅Kalya%namitra,隨順於我而起善行者。探玄記六曰:「起我行,故名善友。」
善月 (術語)謂正五九之三長齋月。以此三月可特修善故也。敕修清規曰:「正五九為善月。」
善心 (術語)以慚愧之二法及無貪等之三根為善之自性,與之相應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
善巧 (術語)善良巧妙之方便也。佛地論七曰:「稱順機宜,故名善巧。」文句二曰:「顯善權曲折,明觀行精微。」文句私記三末曰:「舊譯以方便並為善權,若唐三藏翻為善巧。」
十種善巧智 (名數)一、了達佛法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廣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說種種佛法善巧智。四、證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別佛法善巧智。六、悟解無差別佛法善巧智。七、深入莊嚴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無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知無邊佛法無差別善巧智。見唐華嚴經四十九。
善巧安心 (術語)十乘觀法之第三。以種種善巧之方術安住我心也。
善巧工藝門 (術語)大日如來出生北方金剛業菩薩之三摩地也。出生義曰:「自一切如來善巧工藝門而生金剛牙。」
善巧方便經 (經名)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之略名。
善生 (人名)梵音Suja%ta,王舍城長者之子。又云尸加羅越Si^ga%lo,佛對之說六方禮之法。見善生經。
善生經 (經名)善生童子,順婆羅門之法,每朝洗浴,禮拜六方,佛見之而說佛法之六方禮,父母為東方,應以五事敬順。師長為南方,應以五事敬奉。妻婦為西方,應以五事敬待。親族為北方,應以五事觀敬。僮僕為下方,應以五事敬授。以沙門婆羅門為上方,應以五事供奉。禮敬如是諸方,則死得生天。此經有數本:一後漢安世高譯,名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一西晉支法度譯,名佛說善生子經。一題善生經在中阿含第三十三。一亦題善生經,在長阿含第十一。一說於優婆塞一集會品。
善本 (術語)同於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為菩提之本也。法華經序品曰:「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德本。」無量壽經下曰:「善人無善本,不得聞此經。」勝鬘經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為菩提根,故名為本。」
善住天子 (人名)忉利天諸天子中之一人,自知卻後七日命終,命終後七返閻浮提受畜生之身,後墮地獄,大怖,請救於帝釋,帝釋至祇園精舍,求其法於佛。佛為說佛頂尊勝陀羅尼,令善住天子誦之,以延壽轉難。見尊勝陀羅尼經。
善住秘密經 (經名)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之略名。又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之略名。前者不空譯,三卷,後者善無畏譯,三卷。同本異譯也。
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經名)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之略名。
善吉 (人名)須菩提比丘之譯名。須菩提
善因 (術語)為善根招善果之因者。本業經下曰:「善果從善因生。」
善世 (職位)僧錄司
善世院 (職位)僧錄司
善名稱如來 (佛名)善名稱吉祥王如來之略。七佛藥師之一。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佛名)七佛藥師之一。七佛藥師
善見天 (界名)五淨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禪。定力勝而見清徹,故曰善見。又帝釋所居善見城之宮殿也。
善見城 (界名)又曰喜見城。帝釋天之宮城也。在須彌山之絕頂。優婆塞戒經一曰:「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善見,其城縱廣滿十萬里。」俱舍論十一曰:「於山頂中有宮名善見,(中略)是天帝釋所都大城。」頌疏十一曰:「於山頂中有宮名善見(亦名喜見城也),者稱善也。」見喜見城
善見律 (書名)善見律毘婆娑之略名。
善見論 (書名)善見律毘婆娑之異名。
善見藥 (譬喻)譬如有藥。名為善見。眾生見者,眾毒悉除。
善見太子 (人名)阿闍世太子之別名。涅槃經三十四曰:「羅閱耆王頻婆娑羅,其王太子名曰善見。業因緣故,生惡逆心,欲害其父。」
善見宮城 (界名)善見城
善見宮殿 (界名)善見城
善見藥王 (飲食)善現藥王
善見尊者 (菩薩)五十三知識之第十一。
善見毘婆沙律 (書名)善見律毘婆沙之異名。
善見律毘婆娑 (書名)十八卷,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小乘律部五論之一。廣釋四分律者。巴Samantapa%sa%dika%。
善見變化文殊問法經 (經名)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之略名。
善利 (術語)利益之善妙者。謂菩提之利益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安穩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維摩經見阿[門@(人/(人*人))]佛品曰:「聞此經者,亦得善利。」
善劫 (術語)賢劫之異名。智度論釋經文之賢劫曰:「劫簸,秦言分別時節。[風@(軷-車)]陀者,秦言善。有千萬劫過去空無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興,諸淨居天歡喜故。名為善劫。」
善男子 (術語)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聞法也。
善男信女 (雜名)金剛經六譯疏記,善男信女有二義:一以人稱,是四眾人也。一以法喻,以羅漢性剛直,能自善不能化人,表為善男子。菩薩性柔和慈悲,能自化化人,種佛善根,紹隆佛種,表為善女人。今謂事佛者曰善男信女。
善戒經 (經名)菩薩善戒經之略名。
善法 (術語)五戒十善為世間之善法,。三學六度為出世間之善法,淺深雖異,而皆為順理益己之法,故謂之善法。
善法堂 (堂塔)帝釋天講堂名。在須彌山頂喜見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論人中之善惡。俱舍論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時集於彼,詳論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經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諸天常集其中,論人天事。」西域記四曰:「昔如來起自勝利上升天宮,居善法堂為母說法。」
善法罵 (術語)罵人有二種,汝是下賤生等,以惡法罵之,云惡法罵,汝是大聖人等,假善事毀辱之,云善法罵。見行事鈔中三之一。
善知識 (術語)知識者,知其心識其形之義,知人乃朋友之義,非博知博識之謂,善者於我為益,導我於善道者。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部毘奈耶雜事曰:「阿難陀言: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難陀勿作是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識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行之相。由是因緣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
三種善知識 (名數)一外護善知識。令我不缺乏怖畏,得安穩修道者。二同行善知識,與我同道,得互相切磋策發者。三教授善知識,宣傳聖言訓誡我令去惡赴善者。見止觀四。
十種善知識 (名數)一令住於菩提心之善知識,二令生善根之善知識,三令行諸波羅蜜之善知識,四令解說一切法之善知識,五令成熟一切眾生之善知識,六令得決定辯才之善知識,七令不著一切世間之善知識,八令於一切劫修行無厭倦之善知識,九令安住於普賢行之善知識,十令入一切佛智所入之善知識。見唐華嚴經五十三。
五十三善知識 (名數)善財童子歷訪之善知識數也。五十三參
善知識十德 (名數)善財童子南詢第八參詣毘目仙人舉十喻嘆其功德:一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門,令我得入真實道故。二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來地故。三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寶洲故。四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五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六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燈,令我得見夷險道故。七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橋,令我得度險惡處故。八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蓋,令我得生大慈涼故。九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見法性之門故。十善知識則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得滿足大悲之水故。見唐華嚴經六十四。
善知識魔 (術語)十魔之一。於自己所得之法,生執著慳吝之念,不能開導人者。
善來 (雜語)印度比丘,歡迎來人之辭。寄歸傳三曰:「西方寺眾多為制法,凡見新來,無論客舊及弟子門人舊人,即須迎前唱莎揭哆,譯曰善來。」梵Susva%gata。
善來者 (雜語)師稱其弟子曰善來者。大疏八曰:「如實善來者,汝今得同彼。」
善來得 (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十種得戒緣
善來比丘 (雜語)由當人之願力與佛之威神力,佛向願出家之人稱善來比丘,便為沙門,剃髮染衣之相自備,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經十五曰:「諸佛常法若稱善來比丘便成沙門。是時世尊告迦葉曰:善來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時迦葉及五百弟子所著衣囊盡變作袈裟,頭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經七日。」四分律三十三曰:「時迦葉即往弟子所告言:汝等知不,我今欲從沙門瞿曇所修梵行,汝等心所樂者各自隨意。(中略)前白佛言:我等欲于如來所出家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于我法中快修梵行得盡苦際,即名為受具足戒。」佛本行集經三十四曰:「時憍陳如知彼法行從座而起,頂禮佛足胡跪合掌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入佛法,世尊度我以為沙門與具足戒。爾時佛告憍陳如言:善來比丘!入我法中行於梵行,盡苦邊故。是時長老憍陳如身便出家成具足戒。」
善性 (術語)三性之一。事物性質之善者。有四類:一勝義善,涅槃之體性畢竟安穩者,勝義為涅槃之異名。二自性善,慚愧及無貪無瞋無痴之五法,身性是善者。三相應善,心心所中與彼自性善相應而起,方成善性者。四等起善,自語二業及不相應法由彼自性善相應善引起而為善性者。俱舍論十三曰:「由四種因,成善性等:一由勝義,二由自性,三由相應,四由等起。」
善果 (術語)依善業所招之善妙結果也。本業經曰:「是故善果從善因生。」
善夜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栴檀天子教比丘詣佛請善夜經,佛為說經及咒,善夜者此經功德離惡夢險難等不祥之義也。
善事太子 (本生)賢愚經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曰:「昔寶鏡王有二王子,兄云善事,弟云惡事。二人共入海求寶,弟竊刺兄眼,使為盲人,奪其財而還,後兄還國,眼目已癒,父王聞之大怒,欲罪弟,兄請免其罪。善事太子今釋迦如來是也。惡事太子提婆達多是也。」
善施 (人名)梵語蘇達多。譯曰善施。善施與人之義。西域記六曰:「蘇達多。唐言善施。舊曰須達,訛也。」Sudatta。
善施長者 (人名)即須達長者也。須達
善施太子 (本生)舊稱須大拏太子,須提梨拏太子。新稱蘇達拏太子。譯作善施太子。須大拏經曰:「昔葉波國太子好施,依施父王白象與婆羅門之罪放國,攜妻與一男一女,入檀特山住。時有貧老梵志名鳩留孫來乞二子,善施太子喜而與之。」
善哉 (雜語)梵語娑度Sa%dhu,義譯曰善哉。稱讚之辭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同譬喻品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智度論曰:「歡喜讚言,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勝鬘寶窟中本曰:「善是好別稱,哉是助語之辭。」法華玄贊四曰:「法爾隨喜,皆云善哉。」寄歸傳三曰:「娑度,義曰善哉。」
善苗 (術語)猶言善根。植善之苗,則得福之實。
善星 (傳說)是佛為太子時之子。出家讀誦十二部經,能斷欲界之煩惱,發得第四禪定,謂為真涅槃。然彼近惡友退失所得之解脫,以為無涅槃之法,起因果撥無之邪見,且向佛起惡心,生墮無間地獄,因之稱曰闡提比丘。闡提者,一闡提之略,不信之義,不成佛之義也,又稱曰四禪比丘。涅槃經三十三曰:「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出家之後受持讀誦分別解說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得四禪。(中略)善星比丘雖復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義,親近惡友,退失四禪。失四禪已,生惡邪見。作如是言:無佛無法,無有涅槃。(中略)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在尼連禪河,可共往問。爾時如來即與迦葉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遙見如來,見已,即生惡邪之心。以惡心故,生身陷入墮阿鼻地獄。(中略)以其宣說無因無果,無有作業。爾乃記彼永斷善根,是一闡提廁下之人,地獄劫住。」楞嚴經八曰:「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法華玄贊一曰:「又經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優婆摩耶,三羅[目*侯]。故涅槃云:善星比丘菩薩在家之子。」
善思童子經 (經名)二卷,隋闍那崛多譯。佛乞食毘耶離城,至毘摩羅詰家,善思童子獻華禮佛,誓成菩提。佛為說法,童子證無生忍。
善相婆羅門 (人名)相悉達太子之人名。即阿私仙也。
善根 (術語)身口意三業之善,固不可拔,謂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餘善,故謂之根。維摩經菩薩行品曰:「不惜軀命,種諸善根。」註曰:「什曰:謂堅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經十七曰:「善根者,所謂欲善法。」
三善根 (名數)一不貪,二不瞋,三不痴。十住毘婆沙論一曰:「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智度論三十曰:「一切諸善法皆從三善法生增長。」
四善根 (名數)[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加行位
善根魔 (術語)十魔之一。於所修之善法生貪著之心更不增進者。
善根方便所度無極經 (經名)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之異名。
善財 (人名)佛弟子名。華嚴經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員善知識,末後到彌勒閣,按善財於東洋紫竹林參觀世音。乃第二十八參,為五十三員善知識之一。而度善財者,彌勒與文殊也。通俗編。參照次
善財童子 (人名)華嚴經入法界品曰:「文殊師利在福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其時福城長者子有五百童子,善財其一人也,善財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涌出,故相師名此兒曰善財。」善財詣文殊師利所發心,從此漸次南行,參五十三知識而證入法界。探玄記十八曰:「由此福報財寶相起立善財名,即善為因財為果,又生時寶現為財,後歎其行德為善。」禪寺山門閣上觀音菩薩左邊安善財童子之像,是取善財歷訪五十三知識於第二十七番遇觀音大士聞法之因緣而為菩薩之脅士者。大法會行道之時,有執火舍前行之小法師二人,是曰定若沙彌,別名善財童子,但依童子之形而名也。止觀一曰:「常啼東請,善財南詢,樂王燒手,普明刎頭。」五十三參。梵Sudhana。
善財採藥 (公案)五燈會元(文殊章)曰:「文殊一日令善財採藥曰:不是藥者採將來,善財遍觀大地,無不是藥,卻來白云:無有不是藥者,文殊云:是藥者採將來,善財乃拈一枝草度於文殊,文殊拈起示眾云:此藥亦能殺人亦能治人。」(是禪門例之機語,經論無此事)。
善神 (術語)八部眾中護持正法者之總名。
十六善神 (名數)大般若經護持之神也。十字部十六善神
三十六部善神 (名數)擁護受三歸戒者之善神也。三字部三十六部神
善鬼神 (異類)八部眾之能護持佛法擁護國土者。無量壽經下曰:「福德盡滅,諸善鬼神各共離之。」
善時分天 (界名)六欲天之第二須夜摩天,秦譯妙善天,唐譯善時分天。見可洪音義一。
善恭敬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說教他之功德及事師之方規。
善現 (人名)須菩提之譯名。須菩提
善現天 (界名)五淨居天之第三。在色界四禪。善妙之果報顯現,故名善現。
善現行 (術語)十行之一。十行
善現比丘 (人名)善財童子所參五十三知識之一。住救度國。見探玄記十九。
善現藥王 (飲食)妙藥之名。晉華嚴經三十七曰:「譬如雪山有大藥王名曰善現,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若有聞者耳得清淨,若聞香者鼻得清淨,若嘗味者舌得清淨,若有觸者身得清淨。若取彼地土,悉能除滅無量眾病,安穩快樂。」往生要集上末曰:「善見藥王滅一切病。」
善宿 (術語)梵語布薩Upavasatha Posadha,巴Uposatha,一譯善宿。止宿於善之義。智度論十三曰:「布薩,秦言善宿。」新譯曰長養。布薩
善宿女 (術語)受持八戒之優婆夷也。善宿男
善宿男 (術語)受持八戒之優婆塞也。新云近住男。又名長養男。凡布薩(舊曰善宿,新曰長養),有在家出家之二法,出家之布薩,每半月之說戒是也,在家之布薩法,受持八戒是也。智度論十三曰:「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善宿。」俱舍論十四曰:「言近住者謂此律儀近阿羅漢住,以隨學彼故。有說,此近盡壽戒住,如是律儀或名長養,長養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漸增多故。」
善逝 (術語)梵名須伽陀Sugata,譯曰善逝,又曰好去。諸佛十號之一。十號之第一曰如來,第五曰善逝。如來者,乘如實之道而善來娑婆界之義,善逝者,如實去彼岸不再退沒生死海之義,以此二名顯來往自在之德。智度論二曰:「佛一切智為大車,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大乘義章二十末曰:「言善逝者,此從德義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來好去,故名善逝。」菩薩持地經一曰:「第一上昇,永不復還,故名善逝。」(第一為涅槃)。
善逝子 (菩薩)大日如來之稱。大日經七曰:「隨善逝子,所修習。」
善處 (術語)人界天上或諸佛淨土曰善處。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現世安穩,後生善處。」
善惡 (術語)判善惡之性經論諸師之說種種不一,菩薩瓔珞經以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經下曰:「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大乘義章七曰:「順名為善,違名為惡。」同十二曰:「順理名善,違理名惡。」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云順理。惡以乖理為義。」唯識論以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無漏行法為善,於此世他世違損之有漏行法為惡。若夫如人天之樂果,於此世雖為順益,於他世不為順益,故非是善,無記性也。又如惡趣之苦果,於此世雖為違損,於他世不為違損,故非是惡,亦無記性也。論五曰:「能為此世它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違順,非於他世,故不名善。能於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淨影約五乘而判三種之善惡:一順益為善,違損為惡。若依此義,則上通佛菩薩,下極人天,其所修之行,名為善。招三途之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別報業,名為惡。二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理者無相空性也,例如行布施,所施者能施者施物之三輪物存於意中,是違於無相空性之理之有相行也,若不存三輪之相,是順於理之無相行也。因之順理為善,違理為惡。若依此義則上從佛菩薩下極二乘,其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眾生所修之善法,總為有相行,名之為惡。三體順為善,體違為惡。法界之真性,為己自體,體性緣起而成行德,所行自體無如心不緣理,所謂隨心之欲而不超軌之境界也,是名為善。若依此義則凡夫二乘無論,即上至三乘,總其緣修之善行,齊為惡也。見大乘義章十二。天台立六種,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果報盡,則還墮於三途,故亦為惡。二二乘之善。二乘能離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為惡。故大論謂寧起惡癩野干心,不生聲聞辟支佛意。當生死涅槃俱為惡也。三小乘菩薩之善。慈悲兼濟故是善,然彼身中未斷一毫之煩惱(小乘菩薩三大劫中不斷惑最後一坐成覺),如貯於毒器之食物,食者乃死,故亦為惡。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斷見忍之煩惱,是善也,然墮於二邊不見別教中道之理,未斷一分之無明,故亦為惡。五別教菩薩之善。見中道之理是善,然猶為隔歷之中道,不能見圓教圓融之妙中,所行帶方便不稱於理,亦是惡。故涅槃經自白由此以前我等皆為邪見人,邪豈非惡耶?六圓教菩薩之善。圓妙之理,是至極之善,然此有二義:一順實相之圓理為善,背之為惡。二達此圓理為善,著之為惡,圓之著尚為惡,況復其餘?止觀二之三曰:「唯圓法名為善,善順實相名為道,背實相名非道。若達諸惡非惡皆是實相名非道,若達諸惡非惡皆是實相即行非道。通達佛道,若於佛道生著不消甘露,道成非道。」同輔行曰:「唯圓為善,復有二意:一者以順為善,以背為惡。次以著為惡,以達為善。」又曰:「以著為惡,以達為善,圓著尚惡,況復餘耶?」以上諸說中淨影第一順益之義同於唯識論之說,第二順理與第三體順相兼,同於瓔珞經之說。天台別教之義與淨影第二順理之義同,圓教中之第一義與淨影體順之義及瓔珞經之說同。其第二義以達著斷善惡之性,為天台獨特之發揮。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於是釋然也。
善不受報 (術語)竺道生嘗著善不受報論。其言曰:依五戒十善等善伏惡,以受人天之身報,但是增上緣,故實者是善非是受報,是與菩薩本業經下所謂「一切善受佛果,無明受有為生滅果,故善果從善因生,惡果從惡因生,名善不受生滅之果。若凡夫聖人一切善皆名無漏,而言受無漏果者。佛化眾生行善背惡故。」相符合。且元曉經疏曰:「一切善受佛果者,生得善作得善皆為正因,受佛果故。一切善名無漏者,順寂靜性,逆諸漏故。(中略)餘處說有漏善者,望傍緣說,謂十善等若望佛果即為正因。望人天報但為緣因報因,但是增上緣故。」愚案是論與彼師之涅槃常住論皆為千古之卓見。
四種善惡 (名數)前所述善惡之性,其標準也,俱舍論分其種類各為四種:一勝義善,涅槃也。涅槃是最極安穩,眾苦永滅,如無病之體者。二自性善,慚愧之二與無貪無痴無瞋之三善根也。此五法不待餘之相應及等起而自為善,猶如良藥。三相應善,其他信勤等善法待慚愧與三善根相應而始為善故,猶如水。四等起善,身語二業也。由自性善與相應善等起而為善故,猶如良牛所出之牛乳。惡之四種反之。
五善五惡 (名數)無量壽經謂不殺等五戒曰五善,反此五戒曰五惡。經下曰:「教化群生令捨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福德度世壽泥洹之道。」同淨影疏曰:「五惡,所謂殺,盜,邪婬,妄語,飲酒。令持五善,所謂五戒,翻前五惡。」已下經下詳說五惡,稱曰五惡段。
十善十惡 (名數)十惡者:一殺生。二偷盜。新云不與取。三邪婬,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語,新云虛誑語。五兩舌,新云離間語。六惡口,新云麤惡語。七綺語,新云雜穢語。語含婬意者。八貪欲。九瞋恚。十邪見,撥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十者,並乖理而起,故名惡。又此十惡為苦報之業因,故名曰十惡業。又云十不善業。又此十業能通苦報,故又名十不善道。又曰十惡業道。十善者,不殺生乃至不邪見也。此十者能順理,故名善,名十善業,又名十善道,十善業道。準上可知。見法界次第上之下。俱舍論十六。此中受持十善曰十善戒,是為大乘之在家戒,以感欲界之樂果者。
善惡所起經 (經名)分別善惡所起經之略名。
善惡業果位 (術語)賴耶三位之一。
善惡報應經 (經名)分別善惡報應經之略名。
善無畏 (人名)中天竺國王之子,梵名戍婆揭羅僧訶S/ubha%karasim%ha,唐言淨師子,義翻曰善無畏。一云輸婆迦羅,此云無畏,亦義翻也。十三嗣位,昆弟嫉之而構亂,因讓位於兄,出家至南海濱,遇殊勝招提,得法華三昧。又詣那蘭陀寺,遇龍樹弟子達磨掬多(即龍智三藏),受瑜伽三密之教,掬多勸無畏行化支那,唐玄宗開元四年至長安。出求聞持法,大日經等之秘經及現圖曼陀羅。二十年求還西域。優詔不許。二十三年十月七日化,壽九十九。贈鴻臚卿。見宋僧傳二。
善業 (術語)五戒十善等善事之作業也。
善資寮 (雜名)禪林之稱。住副寺已下知事退休人之寮舍也。
善敬經 (經名)善恭敬經之異名。
善慧 (人名)東陽烏傷居士,傅翕,字玄風,年十六、娶劉氏,生二子,云普建普成。年二十四、遇梵僧嵩頭陀知往因,結菴松山之雙檮樹間,自稱當來解脫善慧大士。苦行七年,宴坐之間,見釋迦金粟定光三佛。翕有神異,梁武帝敬重之。嘗創輪藏,令轉之者得大利。後世作輪藏者安父子三人之像。陳大建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示寂。大士之心要,全為天台之一心三觀。荊溪之止觀義例曰:「東陽大士,位居等覺,尚以三觀四運而為心要,故獨自詩曰: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林何處生?獨自作,問吾心中何所著?推撿四運并無生,千端萬累何能縛?(中略)故知一家教門遠稟佛經。復與大士宛如符契。」見佛祖統紀二十三,常云傅大士。
善慧地 (術語)菩薩十地中第九地之名。得四無礙解於十方演說一切法之位也。新譯仁王經下曰:「得四無礙解。一音演一切,聞者悉歡喜,名為善慧地。」唯識論九曰:「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
善慧仙人 (人名)大藏一覽曰:「佛告諸比丘:言然燈如來出興世時,善慧仙人,豈異人乎,即我身是。」
善趣 (術語)六道之中,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為四惡趣,而人、天為二善趣。又地獄、餓鬼、畜生為三惡道,修羅、人、天為三善趣。無量壽經下曰:「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善賢 (人名)比丘名,梵語須跋陀羅Subhadra,又云蘇跋陀羅,一百二十歲之老梵志也。來拘尸那城,臨佛入滅,出家得道,是最後之弟子也。蘇跋陀羅
善樂長者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為善樂長者說清淨眼秘密大神咒,治其眼病。
善導 (人名)唐光明寺善導,稱光明寺和尚。聞河西道綽講淨土之觀經,發心於念佛一門,悃篤精苦,頭燃如拂。續至京師,激發道俗,專使願求往生。三十餘年無別寢處,除洗浴外,曾不脫衣,舉目不見女人,一切名利心不起念,寫阿彌陀經,十萬餘卷,所畫淨土之變相三百餘堵,嘗稱佛名,口出光明。高宗永隆二年登寺前之柳樹,自投而死(或云誤傳自殺),高宗皇帝於寂後賜寺額云光明。所著有觀經疏,往生禮讚,法事讚,觀念法門,般舟讚。
善緣 (術語)善法為佛道之緣者。
善親友 (術語)稱聞佛法信受者曰善親友。觀無量壽經曰:「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
善覺長者 (人名)摩耶夫人之父名。佛本行集經五曰:「時迦毘羅城相去不遠,復有一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釋種豪貴長者,名曰善覺。大富多財積諸珍寶。」同七註曰:「摩訶僧祇師云:摩耶夫人父名善覺。」
善權 (術語)善巧之權謀。猶言方便。自誓三昧經曰:「善權隨時,三十七品,具足佛事。」法華玄義二曰:「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文句私記三末曰:「舊譯以方便并為善權,若唐三藏翻為善巧。」
著於如來衣 (術語)三軌弘經之一。三軌
著鎧入陣 (譬喻)喻比丘之持戒堅固者。遺教經曰:「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如著鎧入陣。」
普化 (人名)唐鎮州普化和尚,不知為何處人,事盤山寶積禪師,密受真訣,唯振一鐸,佯狂,無測其由,感通元年振鐸凌空,隱隱而逝。見宋僧傳二十、傳燈錄十。
普化驢鳴 (故事)傳燈錄(普化章)曰:「嘗暮入臨濟院,喫生菜飯。臨濟曰:這漢大似一頭驢。師便作驢鳴。臨濟乃休。師曰:臨濟小廁兒,只具一隻眼。」
普光地 (術語)稱因圓果滿之佛地曰普光地。五秘密軌曰:「毘盧遮那三身普光地位。」
普光三昧 (術語)普放光明照十方界之三昧也。大寶積經八十九曰:「得普光三昧具大光明。」華嚴經十定品說十大三昧中第一云普光三昧。
普光天子 (天名)三光天之一。星天也。即明星是。謂為虛空藏菩薩之化現云。法華文句曰:「普光是明星天子,虛空藏應作。」嘉祥法華義疏二曰:「普光天子者謂星天也。」
普光如來 (佛名)勝鬘夫人當來正覺之佛號。勝鬘經曰:「過二萬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普光如來。」
普光法堂 (堂塔)普光明殿之異名。佛於此堂說法,故云法堂。
普光明殿 (堂塔)在摩竭陀國菩提道場之側,佛於此殿內說華嚴經九會中之第二會、第七會、第八會三會。若依舊經之八會,則為第二會與第七會之二會。華嚴經如來名號品曰:「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同十定品曰:「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諸佛三昧。」同離世間品曰:「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同疏鈔十二曰:「處在菩提道場東南可三里許,熙連河曲,彼河之龍為佛造此。」
普同塔 (雜名)禪林之語。藏亡僧之骨於一處,故云普同塔。又曰普通塔,海會塔。
普同問訊 (雜語)禪林之語。與大眾一時問訊也。
普印 (印相)金剛合掌之異名。綏合兩掌,交叉十指之頭,是曰金剛合掌,此合掌代用於一切之印相,故名普印。又五指即五智,一切之印,不出五智印,故名普印。
普安王 (人名)昔有五王,共相往來,其最大者字普安,習菩薩行,餘四小王常習邪行。大王欲度之,呼四王,共娛樂七日,及還,語四王言:卿等各說所樂之事。一王言:我願欲得陽春三月樹木榮華遊戲原野。一王言:我願得欲常作國王。鞍馬服飾,樓閣殿堂,官屬人民,圍繞左右。晃晃昱昱,推鐘鳴鼓,出入行來,路人傾目。一王言:願得好婦好兒端正無雙,互相娛樂,極情快樂。一王言:願我父母常在,多有兄弟妻子,羅列好衣美食,以恣其口,素琴清衣共相娛樂。王一一說其非長久之樂事。四王俱問王樂何事?王言:我樂不生不死不苦不樂不餓不渴不寒不熱存亡自在,此是我樂。於是五王共詣佛所,佛為說八苦,諸王及侍從百千萬人皆證須陀洹果。見五王經,法華文句記三。
普回向 (術語)禪林夏安居中行楞嚴會,每日粥罷集眾誦楞嚴咒畢,楞嚴頭舉普回向之偈,大眾同聲念,普回向之偈,真歇禪師所製,敕修清規楞嚴會載之。
普門 (術語)華嚴經所明一門之中攝入一切法,謂之普門,又云普法。探玄記二曰:「入緣起陀羅尼,一門中即攝圓融法界,故云普門。」又曰:「一門有一切門名普門。又若依普門一位即一切位。」【又】佛菩薩神通之力開通無量之門,示現種種之身,圓通一切眾生,亦名普門,如觀音之普門示現,大日之普門三昧是也。普門品曰:「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往生論註下曰:「示應化身者,如法華經普門示現之類。」大日經疏四曰:「法界圓壇,普門無限。」同六曰:「如來以普門善巧,圖作悲生漫荼羅,乃至出生世界微塵數隨類之形,猶不窮盡。」
普門品 (經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略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也。為觀音菩薩說普門圓通之德者,故名普門品。示現三十三身普使一切眾生圓通於佛道也。法華科註八曰:「普門即圓通之門也。」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普門者,普以周普為義,門覺開通無滯之名,能通道令物悟入,故稱為門。」
普門壇 (雜名)真言行者所入之壇場有二種之別:一云普門壇,一云尊壇。普門壇者以大日如來為中心,都會無盡諸尊之金胎兩部曼荼羅是也,因之名曰都會曼荼羅。大日經二(具緣品),略出經四,教王經三(大曼荼羅廣大儀軌品),蘇悉地經三(灌頂壇品),瞿醯經下,陀羅尼集經十三(都會道場品)等詳說之。其一尊壇者,念誦有緣一尊之壇法也,亦曰都外壇曼荼羅,即如降三世大儀軌,金剛童子經下所述者是。見秘密真言觀行要覽。
普門品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大寶積經第十文殊師利普門會之異譯。
普門持誦 (術語)普持誦曼荼羅海之諸尊真言也。大疏八曰:「然後住瑜伽座,以五輪字持身,首置百光遍照王,以無垢眼觀自心華臺本不生字,方作普門持誦。先於毘盧遮那心月中炳現真言,而後持誦並示密印,周遍中胎藏已。次及第二院諸尊,乃至終竟。或一一現前觀之而作持誦,或自身作彼本尊。於其心月現真言字而作持誦,乃至頓作曼荼羅身而作持誦,隨行者觀心勢力。若不能爾者,當以一心誦部主真言百遍,隨所餘上首諸尊各誦七遍,并作彼印也。」
普門世界三昧門 (術語)普眼三昧門之異名。
普門法界身 (術語)應一切眾生之機而各現所喜見之身說應機之法,是曰普門示現之身。大疏八曰:「爾時弟子都成曼荼羅身,若更深釋即是普門法界身也。」
普門曼荼羅 (術語)又曰都壇。大日經具緣品所說。由大悲之胎藏而出現之四重曼荼羅也。大疏六曰:「佛如所示現,普門曼荼羅演說諸尊開圖位竟。」
普供 (儀式)普供養之略稱。
普供養印明 (印相)出無盡供養,供養無邊聖眾之印與真言也。香華等之五供為別供,此普供為總供。十八契印曰:「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即成。誦真言三遍。想無量無邊塗香雲海、花鬘雲海、燒香雲海、飯食雲海、燈明雲海(即是五供),皆成清淨廣多供養。普供養真言曰(云云)。」
普供養真言 (真言)即「唵。[言*我][言*我]曩。三婆襪日囉斛」十字也。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二曰:「此明行人,念真言時,運心作觀想。此所供之物,用淨法界嚂字真言,及以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遍。以為清淨法食,自然周遍法界。手印(吉祥手印)者,以右手大拇指與無名指相捻,餘三指皆舒散,次念變食真言。」
普知尊 (術語)佛之尊號,普知諸法也,即十號中之正遍知。法華經譬喻品曰:「舍利弗來世,成佛普知尊,號名曰華光。」
普知天人尊 (術語)佛之尊號。普照事理故云普知,為天與人中之尊,故云天人。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普知天人尊,哀愍群萌類。」
普法 (術語)法界諸法,一具一切,普遍圓融,謂之普法。見此普法名普眼,是華嚴經所說之法門也。五教章上曰:「依此普法,一切佛法并於第二七日一時前後說,前後一時說。」宗鏡錄九曰:「見普法故,名普眼。普法者一具一切,一一稱性,同時具足。」
普法義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與真諦譯之廣義法門經同經。
普明王 (人名)智度論四曰須陀須摩王。仁王經下云普明王。為鹿足王所捉,請七日之命歸國,至期以持不妄語戒故,以身就死。止觀一曰:「藥王燒手,普明刎頸。」觀音玄義下曰:「如須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滿相。」須陀須摩。【又】仁王經謂此王為斑足王所捉,請七日之間還國修仁王會。斑足王
普陀 (地名)山名。在浙江定海縣東海中,梵名補陀洛迦,華言小白華也,亦名補陀山,又名梅岑山。相傳以梅福名,山有大寺,僧徒爭往朝禮。氣候溫和,風景奇特,西人之旅吾國者,多避暑於此。普陀落伽山
普陀山 (地名)四大名山之一。普陀落伽山
普陀洛伽山 (地名)即普陀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一名補陀,華嚴經又稱補怛洛伽山,蓋梵名也。猶華言小白華云,乃善財第二十八參觀音菩薩說法處,傳記稱東洋西紫竹旃檀林者是也,在今定海縣之東,距縣百餘里,孤峙海中。」 0197.JPG
普雨法雨 (譬喻)普雨法雨,潤諸草木,譬佛之說法為雨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唯願天人尊,轉無上法輪,擊於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
普度 (雜語)廣行剃度也。宋史,嘗勸上於征戰地修寺。及普度僧尼。
普建普成 (人名)傅大士之二子。傅大士
普茶 (儀式)廣饗一般大眾以茶也。
普渡眾生 (術語)佛謂視眾生在世,營營擾擾,如在海中,本慈悲之旨,施宏大法力,悉救濟之,使登彼岸也。
普現色身 (術語)如觀音現三十三身,佛菩薩普示現種種之身,濟度眾生也。大日經疏二曰:「當念我當得門證自然之慧然後普現色身而演說之。」法華經科註八曰:「普現色身形無定准,不可牛羊眼看,不可以凡愚識度。」
普現色身三昧 (術語)菩薩得此三昧,則得現種種色身化益眾生,故名普現色身三昧。如妙音觀音之現諸身,即依此三昧之力用。法華經名曰現一切色身三昧。同經妙音菩薩品曰:「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菩薩,深種善根,世尊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顯現度脫眾生?佛告華德菩薩: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普現三昧 (術語)普現色身三昧之略稱。
普現如來 (佛名)又曰普見如來。文殊菩薩當來成佛之號也。文殊
普通印 (印相)普通吉祥印
普通塔 (雜名)同於普同塔。
普通問訊 (雜語)與普同問訊同。
普通吉祥印 (印相)以空水二指(第一指第四指)頭相捻,餘三指皆舒散。以此印加持諸物,及其壇中一切供養之具悉用加之,皆得成也。見義釋十一。
普眼 (術語)觀世音之慈眼普觀一切眾生謂之普眼。大日經疏五曰:「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得成此普眼蓮華,故名觀自在。約如來之行,故名菩薩。」同十曰:「以此普眼而觀眾生,故名觀自在者。」【又】一具一切云普法,觀普法云普眼。宗鏡錄九曰:「以是圓滿之宗普門之法見普法,故名為普眼。(中略)眼外無法,乃稱普眼。」
普眼三昧門 (術語)大日如來普門示現之諸大眾曰普門大眾,觀此普門大眾於一心,謂之普眼三昧門。大日經疏六曰:「若總觀如是普門大眾,一心住緣而不馳散,即是普眼三昧門。亦名普門世界三昧門。」
普莎訶 (雜語)譯曰吉祥。俱舍論三十曰:「如藥事成能除痼痾,誑醫矯說普莎訶言。」同光記曰:「普莎訶,此云吉祥。」梵Pus!yaka。
普莊嚴童子 (術語)華嚴宗所談四勝身成佛之一人。過去有王,名愛見善慧(新經曰喜見善慧),其第二王子名普莊嚴童子(新經曰大威光太子),以三生中解行生之勝身,於解行生之終心入果海。見舊經四、新經十一。
普等三昧 (術語)普者普遍,等者齊等也,住此三昧則普見一切諸佛,故名普等三昧。無量壽經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悲華經謂之遍至三昧,分陀利經謂之普至三昧,莊嚴經謂之普遍三摩地。
普超三昧經 (經名)三卷,西晉竺法護譯。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之略名。
普菴 (人名)禪林或安普菴像於佛殿背後,普菴為臨濟十二世之孫,牧菴忠禪師之法嗣,名印肅,號普菴,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初,師振化於袁洲之南泉山,道場之盛甲於天下,沒後有靈,凡有禱者,其應如響。元朝加贈大德慧慶之號,因之號曰慧慶禪師。後元仁宗延佑年中南康沙門宗[王*忽]相姑蘇城西五里許,創慧慶禪寺,建無量壽閣,祠佛及五百尊者像,閣後作普光明殿,安置普菴之像,士民翕然而求冥應云。見普菴肅禪師錄,天如則禪師錄,吳郡慧慶禪寺記。
普悲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兩手覆於衣垂於前,立丘上之相。
普為乘教 (術語)即法相宗也。詳名曰普為一切乘教。謂與利益於五乘即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全體之教也。蓋法相宗立五性各別,雖主張成佛不成佛,而各授相應之利益,故有此名。
普遍三昧 (術語)普等三昧
普遍光明燄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 (經名)二卷,唐不空譯。略稱大隨求陀羅尼經、隨求陀羅尼經、大隨求經、隨求經等。佛在大金剛須彌峰樓閣,集一切大眾,放頂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剎說大神咒,名普遍光明。(中略)大隨求陀羅尼。并說種種靈驗之事。更有寶思惟譯之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同本抄略。
普想觀 (術語)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之第十二觀。為普觀想佛身佛土之觀法,故謂之普想觀。經曰:「是名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普義經 (經名)普法義經之略名。
普達王經 (經名)一卷,失譯。夫延國王普達,命賣一切之頭,人無賣者,因勸人生信心,佛說王之夙緣。
普爾 (地名)西域記地理考證曰:「印度稱城為普爾。或作波爾,或作婆耳,或作不耳,或作波羅,或作補羅,或作波里,或作波力,或作普力,又作古耳、土耳、各耳。」
普說 (雜語)禪家之說法也,普說者,普說正法開宗眾之意。象器箋十一曰:「舊說曰:普說即陞座也。上堂亦陞座也。但普說不炷祝香、不搭法衣,以為異。自真淨始,三佛亦行之,到大慧方盛,普說須是知見廣博人而始得。」華嚴經離世間品曰:「普說正法,智慧觀察。」
普賢 (菩薩)梵名邲輸跋陀Vis/vabhadra,又作三曼多跋陀羅Samantabhadra,或譯曰普賢,或作遍吉。主一切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與文殊之智德,證德相對。即理智一雙,行證一雙,三昧般若一雙也。故以為釋迦如來之二脅士。文殊駕師子侍佛之左方,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說者,示理智融通之義,又胎藏界之次第右蓮左金也),此理智相即,行證相應,三昧與般若全者,即毘盧舍那法身佛也。華嚴一經之所明,歸於此一佛二菩薩之法門,故稱為華嚴三聖。為一切行德之本體,故於華嚴之席說十大願,又為諸法實相之理體,故於法華之席,誓於法華三昧之道場自現其身。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普賢者,外國名三曼多跋陀羅。三曼多者,此云普也。跋陀羅,此云賢也。此土亦名遍吉。遍猶是普,吉亦是賢也。(中略)註經解云:化無不周曰普,鄰極亞聖稱賢。」探玄記二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大日經疏一曰:「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楞嚴經曰:「普賢菩薩言: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義立名。」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曰:「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晉華嚴經入法界品曰:「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莊嚴重閣堂,與五百菩薩摩訶薩俱。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探玄記十八曰:「名中先標上首二人,以其是助化主故。釋有三義:一普賢當法界門是所入也,文殊當般若門是能入門也。二普賢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三普賢明廣大之義,文殊甚深之義,深廣一對故。」 0023.JPG
密教普賢 (菩薩)有二體:一為大日內眷屬中之上首金剛菩薩(金剛薩埵),一為大日眷屬中之上首,是與顯教之普賢菩薩同體。在金剛界者為賢劫十六尊中,第十六主釋迦本有之智之大菩薩,以對文殊之修生智德。因之雖與文殊同以劍為三昧耶形,然此以標本有之智,文殊之劍標始成之智,有本始之異。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對文殊不越理智相對之常法也。理趣經曰:「大樂金剛薩埵(即金剛薩埵),即是普賢金剛薩埵。」金剛曼荼羅大鈔三曰:「普賢菩薩,左拳,右蓮,上有劍,密號真如金剛。」又在胎藏界者,八葉院中四菩薩之第一為普賢菩薩,位於東南方,以智劍為三昧耶形,密號曰真如金剛。秘藏記末曰:「東南方普賢菩薩,白肉色,左手執蓮華,上有利劍圍炎。」胎藏界曼荼羅大鈔一曰:「或記云:胎藏八葉中普賢頭戴五佛寶冠,左手執蓮,上有劍,右手伸掌,屈地水向上也。」又曰:「普賢有重重,法華所明普賢曰:乘白象王現其人前,今八葉中普賢異此,不乘象不持鈴杵,金剛薩埵名普賢時持鈴杵也。」又第一金剛手院之中尊金剛薩埵也。白肉色,左手金剛拳,右手持五[月*古]金剛杵,密號曰真如金剛。見胎曼陀羅大鈔二。已上二菩薩為門眷屬之普賢也。其大眷屬之普賢,是第二之文殊院普賢菩薩是也,侍中尊文殊之左脅,以三鈷杵為三昧耶形,密號曰示現金剛。秘藏記末曰:「大聖普賢菩薩,肉色,青蓮華上有三股折羅。」胎藏曼荼羅大鈔四曰:「乘白象,兩手合掌,華嚴法華等所明普賢也。又當界八葉中普賢,頭戴五佛寶冠,左手執蓮華,上有劍,右手伸掌,屈地水向上也。今當院普賢,頭無寶冠,如秘藏記。」又依密教三輪身則大日為自性輪身,普賢為正法輪身,步擲明王或六足尊明王為教令輪身(仁王經儀軌意)。依二輪身則大日,普賢皆為自性輪身,步擲六足尊為教令輪身(秘藏記)。五大明王
普賢十願 (名數)四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敬禮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能。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普賢願海 (雜語)指上之十願而云。此十願為代表一切菩薩之行願者,故總謂其他菩薩之發心修行,入於普賢願海云。無量壽經上曰:「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往生要集上本曰:「聞一實道。入普賢之願海。」華嚴經一曰:「恒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具足。」
三種普賢 (名數)一實相普賢,本地之理體也。二究竟普賢,以智究竟法身之理,即是本覺也。三賢現普賢,顯教法華經所說由東方寶威德王佛國來至之普賢,又密教大日如來之補處菩薩是也。如顯教以彌勒為釋迦之補處,密教以普賢定為大日之補處此三種之,義通於文殊觀音等諸菩薩,而獨就普賢明之者,因是大日之補處也。
普賢經軌 (經名)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普賢菩薩陀羅尼經,一卷。普賢金剛薩埵略瑜伽念誦儀軌,一卷。普賢曼拏羅經,一卷。
普賢品 (經名)普賢菩薩勸發品之略稱。
普賢跏 (術語)半跏也。時處念誦儀軌曰:「或作普賢跏,左掌承右腿,右趺鎮左[月*(比/土)],普賢跏乃成。」然依普賢金剛薩埵儀軌,則半跏之外有普賢跏,曰:「端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或普賢跏,或隨意坐。」梵Bhadra%sana。
普賢經 (經名)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之略名。以普賢菩薩為本尊,說修法華三昧之法,故天台以之為法華之結經。於法華三十講之末日講之。
普賢德 (術語)菩薩以慈悲普濟度一切眾生也。即言眾生化益之行德。
普賢講 (術語)講讚普賢菩薩功德之法會也。常於法華三昧堂行之。以法華三昧道場,普賢菩薩示現為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所說故也。
普賢三昧 (術語)普賢菩薩之修法也,有顯密二法,顯教即普賢觀經所說,以普賢菩薩為本尊,觀諸法實相之理,懺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華三昧。成此三昧,則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示現於道場。密教即普賢金剛薩埵念誦儀軌所說,身口意之三密相應,則現成普賢之身。名曰普賢三昧。【又】普賢文殊二大士為一雙之法門,普賢主一切三昧,文殊主一切般若,助佛之教化,故對於文殊般若而云普賢三昧。探玄記十八曰:「普賢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
普賢大士 (菩薩)普賢菩薩也。普賢
普賢行者 (雜名)修普賢三昧之人也。
普賢如來 (佛名)在金剛界或以名果上之大日如來,或以名因位之普賢菩薩。名大日者,依於大日普賢證成善願行之義。名為普賢如來又名普賢法身。若依主伴互具之義,則三十七尊總稱為普賢如來也。日本安然之瑜祇經疏,依於此義而總稱三十七尊為普賢如來。瑜祇經曰:「金剛界普賢如來。」同疏曰:「三十七尊,皆名普賢。」略出經四曰:「普賢法身。遍一切無始無終無生滅。」菩提心論曰:「其圓明則普賢身也,亦是普賢心也,與十方諸佛同之。亦乃三世修行,證有前後,及達悟已,無去來今。」同初心鈔下曰:「普賢身心者,約之可指大日身心,大日名大普賢故。」又名普賢者,為示大日如來久已成道,為諸眾生今始成道,又因中有果,故因中說果,稱普賢之身為如來。金剛頂經疏一曰:「婆伽梵大菩提心,普賢大菩薩。」同疏三曰:「婆伽梵者果號也。大菩提心大菩薩者是即因號,今以果號號因種者,為顯毘盧遮那雖久成道為諸眾生示適今證,故號因位,又云因必有果故以為名。」
普賢延命 (菩薩)普賢菩薩有延命之德,向普賢菩薩祈禱延命之法,謂之普賢延命。凡延名之修法有二種:一普賢延命,二延命菩薩,延命菩薩即金剛薩埵也。
普賢菩薩 (菩薩)又曰普賢薩埵,普賢大士。同一體也,普賢
普賢三昧耶 (術語)密教之普賢三昧也。
普賢行願品 (經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之略名。即四十華嚴經之第四十卷也。
普賢所說經 (經名)大方廣普賢所說經之略名。
普賢金剛手 (菩薩)普賢菩薩即金剛手,約智而云普賢,約理而云金剛手。金剛薩埵
普賢三昧耶印 (印相)是普賢如來(即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印也。瑜祇經曰:「普賢三昧耶,屈進力(左右頭指)如鉤,檀慧(左右小指)禪智(左右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是外五股印也。
普賢示現之所 (傳說)宋范成大吳船錄曰:「泊嘉州單騎入峨眉,小峨中峨。昔傳有游者,今不復有路,惟大峨一山,為佛書所記普賢大士示現之所,至三千鐵佛殿云,普賢居此山,有三千徒眾共住,故作此佛,冶鑄甚朴拙。」
普賢金剛薩埵 (菩薩)顯教之普賢菩薩,密教謂之普賢金剛薩埵,持三股之金剛杵,密號曰真如金剛,稱曰示現金剛。普賢
普賢曼拏羅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在鷲峰說金剛薩埵之秘密相應法,有種種之觀想。
普賢三昧耶印明 (真言)兩手外縛,豎二中指相合也。真言曰:唵(歸命)三昧耶(平等)薩怛鍐(入我我入)見真言句義鈔中。
普賢菩薩定意經 (經名)等月菩薩所問三昧經之異名。
普賢菩薩勸發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八品之名。法華之終,普賢菩薩由東方來,於末世之行者勸發法華也。
普賢菩薩行願讚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四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最後偈文之異譯,後有速疾滿普賢行願陀羅尼一咒。
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說根本咒一與治病咒六。
普賢三昧耶印真言 (雜名)密教所傳普賢菩薩之印與真言也。
普賢金剛薩埵儀軌 (經名)普賢金剛薩埵略瑜伽念誦儀軌之略名。
普賢金剛薩埵略瑜伽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明修普賢三昧成普賢之身者。
普廣經 (經名)隨願往生經之異名。
普廣菩薩經 (經名)隨願往生經之異名。
普請 (雜語)禪林集眾作務曰普請。僧史略上曰:「共作者,謂之普請。」傳燈錄禪門規式曰:「行普請之法,上下均力也。」【又】但集眾云普請。敕修清規送亡曰:「白大眾,粥罷普請送亡。」
普德淨光夜神 (神名)五十三善知識之第三十二。
普濟寺 (寺名)禪寺也。本稱為前寺。普陀山志三曰:「在白華頂南靈鷲峰下,歷代廢興不一,明萬歷三十三年敕建,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國朝康熙四年乙巳夏,遭紅毛寇劫掠焚燬,大殿猶巍然獨存。三十八年南巡,御題普濟群靈額賜前寺,遂改今名。」
普燈錄 (書名)五燈錄之一。
普禮 (儀式)禮敬一切如來也。真言法有檀前普禮著座普禮之二者,結普禮之印,唱普禮之真言而禮拜也。普禮之真言,出於不空之戒儀。
普曜經 (經名)八卷,西晉竺法護譯。與方廣大莊嚴經同本。而品有開合。
普觸禮 (儀式)謂眾人一時觸禮也,觸禮者以坐具觸地而三叩頭也。
普勸坐禪儀 (書名)一卷,日本曹洞宗開祖道元著。欲使佛祖嫡傳之坐禪法規,萬人皆知,而撰述者。
普觀 (術語)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第十二觀之一。普觀想無量壽佛與極樂世界之禪定也。經曰:「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普觀想 (術語)同普觀項。
普觀三昧 (術語)觀自在菩薩之三昧也,即是普眼三昧。入此三昧時,即能於念念之中以普眼遍觀,具足明了,故名普觀三昧。見大日經義疏七。
(雜名)奉華於佛菩薩又散而供養之也。密教修法時,華為最重要者之一。大日經二具緣品曰:「持真言行者,供養諸聖尊。當奉悅意華,潔白黃朱色。」同疏七說應各隨諸尊之性類及曼荼羅之方位等,分別奉獻之華。又見蘇悉地羯羅經供養花品。
華手 (術語)蓮華合掌之稱。大疏十五曰:「華手發生,謂作印,作印已,即運心供養也。」
華手經 (經名)佛說華手經,十卷,秦羅什譯。有三十五品,因華德藏法王子之請問而開演大法。經中說他方來之菩薩以華作佛事。故題曰華手。
華水 (術語)閼伽之水也。華者,取其清淨之義。真言修行鈔一曰:「道範云:寅一點水花開故,取彼清淨華水用供養法,故云華水供。終南山道宣云:後夜水未生蟲,故云無垢水。」
華水供 (術語)供閼伽於佛也。
華天 (雜語)華嚴宗與天台宗也。
華方 (術語)南方之異名也。此以胎藏界五佛中,南方之佛名開敷華王如來,又曰沙羅樹王華如來故也。
華王世界 (界名)毘盧舍那佛所住之蓮華藏世界也。文句九上曰:「華王世界。」大部補註九曰:「梵網經云: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淨名疏云:攝大乘說華王世界,舊攝論云大蓮華王清淨世界,新攝論云大寶華王清淨佛土。」
華皿 (物名)一作花筥,金屬所製,盛[木*密]葉,或模仿蓮華花瓣之金銀紙片,行道散之,名為散華。
華目 (譬喻)以青蓮華譬目之淨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目淨修廣如青蓮。」肇註曰:「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也。」廣弘明集十三曰:「白毫紺睫之輝,果脣華目之麗。」
華氏城 (地名)梵名婆吒梨那,波吒釐子Pa%t!aliputra,摩揭陀國之故城也。本名拘蘇摩補羅城,唐名香花宮城Kusmapura,以王宮花多故也。後改為波吒釐子城,佛滅後無憂王(阿育王)遷都於此。西域記八曰:「昔者人壽無量歲時,號拘蘇摩補羅城,唐言香花宮城。王宮花多故以名焉。逮乎人壽數千載,更改波吒釐子城。」付法藏傳五曰:「華氏城。」阿育王經一曰:「此兒者,我入涅槃百年後,當生波吒利弗多城,名阿育。」阿育王傳一曰:「此小兒者,當作轉輪聖王四分之一,於花氏城作正法王,號阿恕伽。As/oka。」
華色 (人名)比丘尼。又名蓮華色尼,溫[(拔-手)/皿]羅苾芻尼,鬱波羅比丘尼。佛由忉利天降時,此比丘尼,化為輪王,最初拜佛。智度論十一曰:「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歲已,下閻浮提。(中略)眾人欲求先見佛禮敬。有華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惡,便化為轉輪王,眾人見避坐,到佛所已,還復本身,最初禮佛。」分別功德論曰:「蓮華色尼最前見我。」毘奈耶雜事曰:「溫[(拔-手)/皿]羅苾芻尼,身化為輪王。(中略)大眾開路,令彼近前。」
華色為提婆所害 (故事)有華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蓋與最初見佛之華色為同人也,何則?彼為見佛化輪王,其活潑之狀與呵提婆之勢,其行為相似也。智度論十四曰:「提婆達多,便生惡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以金剛杵而遙擲之,碎石迸來,傷佛足。華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尼即時眼出而死。」涅槃經十九曰:「如來有弟提婆達多,破壞眾僧,出佛身血,害蓮華比丘尼,作三逆罪。」摩訶摩耶經下曰:「時鬱波羅比丘尼,從王宮出,而於門外見提婆達多,即呵之言:汝令釋種不得熾盛,於佛法中作大留礙。時提婆達多,聞此語已,極大忿怒,即以手拳而打其頭。彼比丘尼,尋便命終。」此外更有二蓮華色女與一蓮華女。蓮華色女及蓮華女
華光出佛 (雜語)從極樂之華中出多光,從其光中出多佛而說法,其說見無量壽經。
華光如來 (佛名)舍利弗未來成佛,云華光如來。法華經譬喻品曰:「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憶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華足 (物名)机臺等之足造為花形者。於佛前安經等。
華束臺 (物名)安華束之臺。即供華者。
華林園 (地名)彌勒成道後說法之僧園名。中有龍華樹,故曰華林園。彌勒佛於此園龍華樹下成道,且以三會之說法,悉度應度之眾生。羅什譯彌勒下生經曰:「爾時於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眾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
華林園會 (術語)謂華林園之三會說法也。即龍華三會是。華林園
華表 (堂塔)列仙傳所謂華表,本由印度傳來。毘奈耶雜事三十七曰:「佛告阿難:此拘尸那城,古昔有聖王都城。城門四寶合成,門門皆有大華表柱,亦以寶成。」現佛陀伽耶塔之正面,有圓形之華表一柱,高丈餘,有種種之彫刻。 0201.JPG
華香 (物名)華與香也。供養佛者。香華
華胎 (術語)疑心少功德之人,往生於極樂五百歲間,包於蓮華胎內,不能見聞三寶。猶如幼兒在母胎,不能見聞世間也。
華首經 (經名)華手經之異名。
華院 (術語)謂畫蓮華之曼荼羅中,圍繞中臺之華葉各一層也。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吉祥大成就品所謂「於中應畫三層八葉蓮華,中畫我身,當於我前。一蓮華葉上,畫一切佛頂輪王,手持八輻金剛寶輪,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第二華院,當頂輪王前,畫金剛薩埵,次右旋畫八大菩薩,各執本標幟。次第三華院,右旋各畫八大金剛明王。」是也。
華座想 (術語)同華座觀。此觀法非眼識所對之境,為唯於心上想像者,故名曰華座想。經說觀了曰:「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華座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觀想阿彌陀佛華座之相也。觀無量壽經曰:「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于七寶地上作蓮華想,令其蓮華一一葉作百寶色。(中略)華葉小者,縱廣三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有八萬四千葉。(中略)釋迦毘楞伽寶,以為其臺。」
華瓶 (物名)有兩種:一腹大口狹,用以插花,此密家之華(同花)瓶也。一口大如瓢,用以立雜華,兩側有耳,此禪家之華(如字)瓶也。
華梵 (雜語)華者支那,梵者印度,多就言語文字而云。唯識述記序曰:「商搉華梵,徵詮輕重。」
華開敷王 (菩薩)開敷華王如來
華開蓮現 (譬喻)台宗所談,蓮華三喻之一。以華譬權法,以蓮譬實法。如華開則蓮現,開權法則實法必現。以喻於法華之跡門,開三乘之權法,顯一乘之實法。於本門之法華以跡顯本,亦同之。是曰開權顯實(跡門),開跡顯本(本門)。玄義七下曰:「華開故蓮現,而須華養蓮,譬權中有實而不能知。今開權顯實,意須於權。」又曰:「華開蓮現,譬開跡顯本。」
華報 (譬喻)華者喻也。又假之義也。如人為獲果實而植樹,正得其果實,兼可得華,華即華報也。如此眾生植善惡之業因,正報其業因之結果曰果報。又稱實報正報。附隨其實報正報而得之假果名華報。例如不殺之因,遠感涅槃之果,謂之實報,因之而得長壽,是即華報也。智度論十一曰:「如人求蔭故種樹,求華或求果故種樹,布施求報亦復如是。今世後世樂如求蔭,聲聞辟支佛道如華,成佛如果。」往生要集上末曰:「應知念佛修善為業因,往生極樂為華報,證大菩提為果報,利益眾生為本懷。」
十王華報 (術語)十王為六欲四禪之王,初地之菩薩,為四天王,乃至第十地之菩薩為第四禪天之王而化益有情。此十王之果報對於十地之菩薩而云華報。
華蓋 (物名)以花而飾之傘蓋也。法華玄贊二曰:「西域暑熱,人多持蓋,以花飾之,名為華蓋。」
華落蓮成 (譬喻)天台所謂妙法蓮華經蓮華含三種喻意中之第三意也。凡蓮華瓣落,則蓮實成。以喻三乘之方便廢,則一乘之真實成立(跡門之喻),垂跡之權身廢,則本地之實身成立也。玄義七下曰:「三華落蓮成,即喻廢三顯一。(中略)三華落蓮成,譬廢跡顯本。」
華臺 (物名)蓮華之臺座。佛菩薩之臺座。觀無量壽經曰:「自見己身,坐蓮華臺。」法華讚上曰:「專心念佛坐華臺。」大日經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淨,能悅可眾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門力之身,坐此華臺也。」
華聚經 (經名)佛說華聚陀羅尼咒經之略名。
華聚陀羅尼咒經 (經名)佛說華聚陀羅尼咒經,一卷,失譯人名。與華積陀羅尼神咒經。佛說華積樓閣陀羅尼經同本。
華齒 (異類)法華十羅剎女之一。
華幢 (物名)以華飾之旗柱。觀無量壽經曰:「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
華輪 (物名)眾多之華,聚為輪形者。新譯仁王經下曰:「是諸大眾,持十千金蓮華,散釋迦牟尼佛,合成華輪,蓋諸大眾。」
華積劫 (雜名)智度論四十牒經文曰:「是諸人於未來世,過六十八億劫當作佛,劫名華積,佛皆號覺華。」
華積經 (經名)佛說華積樓閣陀羅尼經。及華積陀羅尼神咒經之略稱。
華積世界 (界名)佛國名。智度論十曰:「彼世界常有淨華。(中略)阿彌陀佛世界,不如華積世界。」
華積陀羅尼神咒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與華積樓閣陀羅尼經同本異譯。分別佛之功德與供養佛之功德,且說華積陀羅尼。
華積樓閣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華積樓閣陀羅尼經,一卷,趙宋施護譯。與上經同本新譯。
華翳 (術語)華為空中之花,翳為視物不能明之目,依翳目而見空華,空華必由翳目。圓覺經曰:「譬如幻翳,妄見空華,(中略)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華鯨 (物名)梵鐘之異名。華者,喻其莊飾。鯨者,譬其聲也。
華藏界 (界名)蓮華藏世界之略。蓮華藏世界及次項。
華藏世界 (界名)釋迦如來真身毘盧舍那佛淨土之名。最下為風輪,風輪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蓮華,此蓮華中包藏微塵數之世界,故稱蓮華藏世界,略名華藏世界。凡報身佛之淨土,具十八圓滿,其中之依持圓滿,即蓮華藏世界也。唐華嚴經八曰:「爾時普賢菩薩告大眾言:諸佛子!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是毘盧遮那如來。往昔於世界海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時。一一劫中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一一佛所修淨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已下八、九、十、三卷明之,謂之華藏世界品。此蓮華藏世界建立之大略,由上下二十重,周圍十一周而成,以中心為毘盧舍那佛之所居。佛祖統紀三十一曰:「上極寶焰,下徹風輪,此華嚴所明一世界種,豎高則且約二十重,周圍則略得十一數,復由此數隨方各十,則總之為百十一,如天帝珠網分布而住。」梁譯世親攝論十五曰:「世間世界,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淨土為依何法?論曰:無量功德聚所莊嚴大蓮花王,為依止。釋曰以大蓮花王。譬大乘所顯法界真如,蓮華雖在泥水之中,不為泥水所汙。譬法界真如雖在世間不為世間法所汙。(中略)復次,如來願力所感寶蓮華,於諸華中最大最勝,故名王。無量色相等功德聚所莊嚴,能為淨土作依止。」探玄記三引此文已,曰:「華藏之名,因此立也。(中略)藏是含攝義、出生義、具德義。此中通論有二義:一由此土內含攝一切人法等諸法門故。二含攝一切諸餘剎故。」清涼疏八曰:「蓮華含子之處,目之曰藏。今剎種及剎,為大蓮華之所含藏,故云蓮華藏。」但蓮華藏世界為諸佛報土之通名,即華嚴經所說者,釋迦佛之華藏也。觀經所說之極樂,阿彌陀佛華藏也。大日經所說之胎藏界,密嚴經所說之密嚴國,大日如來之華藏也。
梵網經蓮華藏世界 (界名)有千葉之一大蓮華中臺有盧舍那佛,千葉各為一世界,盧遮那佛化為千釋迦,居於千世界。復就一葉世界有百億之須彌山,百億之四天下(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之南閻浮提。千釋迦各化為百億之釋迦,坐於百億之菩提樹下。見梵網經上。
華藏世界成佛 (術語)丈六之釋迦在摩揭陀國菩提樹下成佛時,小機所感見,謂之化身佛。大機所見,為報身之毘盧舍那佛,於十八圓滿之蓮華藏世界成正覺也。但菩提樹下與蓮華藏世界並非異處,穢土即淨土也。探玄記二曰:「或云:此界唯是娑婆。此約三乘說。或云:即是華嚴,約別教一乘辨。」
華藏八葉 (術語)謂胎藏界之曼陀羅,第一中臺八葉院也。是八葉之蓮華藏世界,九佛現於其上,是即吾人心蓮之標示。秘藏記鈔六曰:「一切眾生干栗多心,法爾有八瓣形,是八葉心蓮花也。是名花藏世界。」
華藏與極樂 (雜語)華藏世界本就釋迦之果報而說者,其實通於諸佛,彌陀之極樂,亦即佛藏世界也。探玄記三曰:「三世諸佛,嚴華藏界,皆與此同。」秘藏記本曰:「華藏界義,華者理也,理遍法界,藏諸法於其中,故曰華藏。是華藏世界者。最上妙樂在其中,故曰極樂。當知極樂與華藏,雖名異而非異所。」秘藏記鈔六曰:「天親淨土論,極樂國土名華藏世界,是其證也。以蓮華成國土,故云華藏。受最上妙樂,故曰極樂,是一處異名也。」世親淨土論曰:「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
華藏與密嚴 (雜語)釋迦云華藏世界。彌陀云極樂世界。大日云密嚴世界。三名雖異其實為一處也。密嚴
三處蓮華藏世界 (名數)密教立三處之華藏世界。其故以大日經立三重之佛身,一加持身,二本地身,三行者身。今約此三身而成義,則加持身即他受用報身,是阿彌陀佛也,其住處名華藏世界。由是過西方十萬億淨土即有其處。青龍軌名彌陀為蓮華藏。是五部中蓮華部報身之土也。本地身即大日如來也,此佛之住處名華藏世界。高廣無邊,而超相對,絕中邊不可定為西方十萬億是五部中佛部自性法身之住處也。大日經所說之胎藏,華嚴經所說之華藏世界是也。行者身即我等自身也。一切眾生之干栗多心,法爾有八葉形。是八葉之心蓮華。名曰華藏世界。是秘藏世界。見秘藏記鈔六。
華藏界會 (術語)華藏世界之法會。釋迦之真身毘盧舍那佛,於十八圓滿之蓮華藏世界常恒之法會也。華嚴經一部所說。
華嚴 (流派)本為經名,又以名此經文為所依之宗派及其法門。
華嚴五教 (術語)華嚴宗立小、始、終、頓、圓之五教而判釋一代教。五教
華嚴三聖 (術語)毘盧舍那佛為中尊,普賢文殊二菩薩為左右之脅士。
華嚴朝 (雜語)佛成道最初說華嚴經,最後說涅槃經,因之稱曰華嚴朝,涅槃夕等。五時
華嚴王 (菩薩)來迎二十五菩薩之一。念佛行者臨命終時,與阿彌陀佛共來迎之之菩薩名。形像善悅慈愛,相好端嚴纏天衣天冠,以瓔珞莊嚴,手持銈鳴之。種子[87A8]。
華嚴宗 (流派)此宗以華嚴經為所依,故稱曰華嚴宗。我國以唐之帝心杜順和尚為始祖,雲華智嚴法師為二祖,賢首法藏法師為三祖,清涼澄觀法師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師為五祖。至宋朝加入馬鳴龍樹而為七祖,大唐道璿律師於日本天平八年齎華嚴宗章疏入日本,新羅之審祥往大唐,從賢首學華嚴,後至日本,住於大安寺。日本始有華嚴宗。十宗略說華嚴為經中之王,秘於龍宮,龍樹菩薩乘神通力誦出略本,流傳人間。有唐杜順和尚者,文殊師利化身也。依經立觀,是為初祖。繼其道者,雲華智嚴賢首法藏以至清涼澄觀,而綱目備舉,於是四法界十玄門六相五教,經緯於疏鈔之海,而華嚴奧義如日麗中天,有目共睹矣。後之學者,欲入此不思議法界,於諸祖撰述,宜盡心焉。
華嚴時 (術語)天台判教五時之一。謂佛成道最初在三七日中說華嚴經之間也。彼宗所謂前分華嚴,乃七處八會中之前七會也。然此華嚴經之說時異說甚多。華嚴宗之說,如探玄記二曰:「是知此經定是第二七日說。」華嚴疏鈔一上舉三解中,其第二解謂「九會皆在二七日後」法相宗之說,如同學鈔一之一曰:「宗家意。第二七日說前七會。鹿苑以後說第八會。」此等說皆依十地經論一所舉「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宮摩尼寶殿,與大菩薩俱。」之經文,及世親「何故不初七日說?思惟行因緣行故」之釋,淨影亦據之。大乘義章一曰:「若依大乘,第二七日宣說華嚴修多羅也。」而天台一家定為成道日已後三七日間之說,是取法華經方便品所謂「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以此思惟時,正為華嚴之說時故也。言心者,如來成道,不立其座,直對大乘菩薩於三七日間說華嚴之大法,感見彼小機為觀樹經行而作思惟者也。玄義十下以為華嚴頓說之證文,引方便品三七思惟文了,乃曰:「我始坐道場,即是明頓也。(中略)寂滅道場,始成正覺,為諸菩薩,頓說大乘。如日初出,前照高山,此明最初釋迦頓說也。」同釋籤曰:「約大機即寂場之時,約小機即成已思惟未說之時。」(寂場之時者,謂於寂滅道場說華嚴之時)。文句記曰:「小見三七停留,大都終始無改。」然華嚴疏鈔一上所舉三解中之第一解,全不準於台宗之義。其文曰:「初七說前五會。第二七日說十地等。第九一會乃至後時。以祇園身子皆後時故。」(此依唐經七處九會,故曰第九會,依晉經則第八會也)。要之華嚴宗決為第二七日之說不定其長短,又不分前分後分。法相宗取第二七日之說,而分前分與後分,天台宗定為初成道後三七日,而亦分前分後分,其後分為三七日已後至涅槃之長時說(是曰時長華嚴)。
華嚴傳 (書名)五卷,賢首著。
華嚴經 (經名)大方廣佛華嚴經之略名。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略策曰:「大方廣者,所證法也。佛華嚴者,能證人也。大以體性包含,方廣乃業用周遍,佛謂果圓覺滿。華喻萬行披敷,嚴乃飾法成人,經乃貫穿常法。」四教儀集註上曰:「因行如華,莊嚴果德。」此華譬因行也。探玄記一曰:「佛非下乘,法超因位,果德難彰,寄喻方顯。謂萬德究竟,環麗猶華,互相交飾,顯性為嚴。」此華譬果德也。大日經疏曰:「華有二種:一者萬行華。二者萬德行。」
華嚴經說時 (雜語)華嚴經之說時,天台宗與華嚴宗所說各異。天台宗謂華嚴經一部八會,別為前後二分,前分七會為佛成道後三七日間之說法,第八會之後分為其後之說法,華嚴宗謂為成道後第二七日之說法,八會一時說者。法相宗謂是第二七日之說法,同華嚴宗,別前後二分,後分華嚴為後時之說法,與天台宗所說同。探玄記三曰:「一乘本教,要在初時第二七日,更無異說。仍攝前後各無量劫,念念無間,一一念中亦各攝彼前後際劫,亦如帝網重重無盡九世十世之所轉也。」天台法相之說,華嚴時
華嚴經三譯 (雜語)華嚴經有三譯。一六十卷,東晉佛馱跋陀羅譯,一名六十華嚴,或名晉經,或名舊經。智儼造五卷之疏,名曰搜玄記,賢首造探玄記二十卷。二八十卷,唐實叉難陀譯,一名八十華嚴,或曰唐經,或名新經。慧苑造刊定記十六卷,清涼作疏二十卷。演義鈔四十卷,三四十卷,唐般若譯,一名四十華嚴。清涼造十卷之疏。此中前二經,具略相違,而終始略同,後一經但詳說前二經入法界品之一品。
三本華嚴經 (傳說)此經文殊菩薩與阿難結集已,龍神收入龍宮。後龍樹菩薩入龍宮見之,有上中下三本。下本有十萬偈,三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本。龍樹受持下本之十萬偈,流傳於閻浮提。支那所譯之三本,即皆為其下本十萬偈之抄略也。晉譯僅三萬六千偈,唐譯僅四萬五千偈,因之稱曰略本經。此三本之緣由,真諦三藏據西域之傳紀而說。見賢首華嚴傳記一、探玄記一。
華嚴經十類 (名數)有二說:一賢首所說之十類:一恒本,不可說之微塵數身,現微塵數之剎土,盡未來際,念念常說普說未曾休止者。是不可結集,此事出本經不思議品。二大本,如海雲比丘受持之普眼經者。以須彌山聚之筆,四大海水之墨,書一品之修多羅,尚不可窮盡,如是品其數過塵沙,此亦非貝葉之所可記,此事出本經入法界品。三上本,四中本,五下本。此三者,即所謂三本之華嚴,據西域記傳之說。六略本,是六十華嚴經之梵本,有三萬六千偈,要略彼下本十萬偈者。七論釋,龍樹所造之大不思議論,世親所造之十地論等解釋本經者。八翻譯,即六十華嚴經,譯為略本三萬六千偈者。九支流,兜沙經,菩薩本業經等,由大經支出流行者。十感應,依念持之功而於經有感應者。是雖依於其人,今推功而屬於經。見華嚴探玄記一。二清涼所說之十類:一略本經,二下本經,三中本經,四上本經,此四同賢首。五普眼經,是同賢首之大本。六同說經,無量塵沙之諸佛,常恒說同一之法者。七異說經,對萬差之機類,說萬差之法者。此二者為別開賢首之恒本者也。八主伴經,諸佛互為主伴說同一之法者。如此土之佛為主而說十住,則他土諸佛各伴之而說十住。九眷屬經。華嚴經之方便說種種之餘經者。十圓滿經,圓融前之諸本而包含一切者。見華嚴經疏三。
華嚴經疏註 (雜語)華嚴經論一卷,後魏靈辨造。華嚴遊意一卷,隋吉藏撰。華嚴還源觀科三卷,隋吉藏撰。華嚴經合論一百三十卷,唐李通玄造論,志寧釐經合論。新華嚴經論四十卷,唐李通玄撰。華嚴經大意一卷,唐李通玄造。華嚴經決疑論四卷,唐李通玄撰。華嚴經骨目二卷,唐實叉難陀撰述。華嚴法界玄鏡二卷,唐釋杜順述,澄觀釋。華嚴五教止觀一卷,隋杜順說。華嚴一乘十玄門一卷,隋杜順說,唐智儼撰。注華嚴法界觀門一卷,唐釋杜順述,宗密註。於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搜玄分齊通智方軌五卷,唐智儼記。華嚴五十要問答二卷,唐智儼集。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四卷,唐智儼集。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唐法藏述。華嚴經文義綱目一卷,唐法藏撰。華嚴經策林一卷,唐法藏述。華嚴經問答二卷,唐法藏撰。華嚴經義海百門一卷,唐法藏述。華嚴關脈義記一卷,唐法藏述。華嚴遊心法界記一卷,唐法藏撰。華嚴三昧章一卷,唐法藏述。華嚴發菩提心章一卷,唐法藏述。華嚴十重止觀一卷,唐法藏撰。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一卷,唐法藏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唐法藏述。華嚴經旨歸一卷,唐法藏述。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二卷,唐法藏述。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一卷,唐法藏述。宋淨源重校。華嚴經疏六十卷,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經疏鈔三十卷,以上唐澄觀撰。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十卷,唐澄觀述。華嚴經行願品疏科一卷,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六卷,唐澄觀別行疏,宗密隨疏鈔。華嚴經疏科文十卷,華嚴經疏鈔玄談九卷,華嚴經疏演義鈔八十卷,以上澄觀撰述。華嚴經疏注百二十卷,唐澄觀述。宋淨源錄疏注經。缺卷二十一至七十又九十一至一百。大華嚴經略策一卷,華嚴經入法界品十八問答一卷,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一卷,以上澄觀撰述。華嚴經綱要八十卷,澄觀疏義,明德清提挈。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卷,唐靜居撰。華嚴經文義記六卷,唐靈裕集記。復庵和尚華嚴綸貫一卷,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十五卷,唐慧苑述。華嚴原人論併解四卷,唐宗密述。元圓覺解。註華嚴法界觀科文一卷,唐宗密述。註華嚴法界觀科文一卷,唐宗豫述。華嚴一乘成佛妙義一卷,唐見登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科一卷,宋遵式治定。華嚴經要解一卷,宋戒環集。華嚴經吞海集三卷,宋道通述。華嚴法相槃節一卷,宋道通述。法界觀披雲集一卷,宋道通述。註同教問答一卷,宋道通述。釋雲華尊者融會一乘義章明宗記一卷,宋師會述。註華嚴同教一乘策一卷,宋師會述,希迪註。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焚薪二卷,宋師會錄。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科一卷,宋師會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六卷,宋師會善熹述。註華嚴金師子章一卷,宋承遷註。註華嚴法界觀門頌二卷,宋本嵩述。註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三十門頌二卷,宋本嵩述頌,元琮湛集解。華嚴妄盡還源觀科一卷,宋淨源刊正。華嚴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一卷,原人論發微錄三卷,以上宋淨源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義苑疏十卷,宋道亭述。華嚴懸談會玄記四十卷,元普瑞集。原人論解三卷,元圓覺解。原人論合解二卷,元圓覺解,明揚嘉祚刪合。華嚴經感應略記一卷,明祩宏輯錄。華嚴大義一卷,明善堅撰。出古庭禪師語錄。華嚴經合論簡要四卷,明李贄簡要。華嚴感應緣起傳一卷,弘璧輯。華嚴經綱目貫攝一卷,永光錄集。華嚴經三十九品大意一卷,永光敬錄。註華嚴經合論纂要三卷,明方澤纂。一乘決疑論一卷,華嚴念佛三昧論一卷,以上彭際清述。華嚴經感應傳一卷,胡幽貞刊纂。華嚴經持驗記一卷,周克復纂。華嚴經談玄決擇六卷,缺首卷。上京沙門鮮演述。圓宗文類,高麗義天集。存十四及二十二。華嚴一乘法界圖一卷,新羅義湘撰。華嚴海印三昧論一卷,新羅明晶述。華嚴心要法門一卷,同上。華嚴鏡燈章一卷,續法集錄。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四卷,新羅表員集。
四種華嚴經 (名數)天台差別華嚴經為四種:一前分華嚴,又曰初頓華嚴,寂場華嚴,三七日華嚴。謂成道後三七日之說法八會中之前七會也。二後分華嚴,謂三七日以後之說法,第八會之入法界品也。此會中以舍利弗等聲聞在座,故知非三七日之說法。三時長華嚴。謂三七日後,佛將盡未來際對於其機說華嚴之法者,其中佛一代中之時長華嚴阿難結集之,附於彼三七日所說之前分華嚴後。即後分華嚴是也。後分與時長,其體為一,僅就會而分前分與後分,就時而分三七日與時長,異其稱耳。四法界華嚴,此不依經帙為一代教中說法界之理者之通稱。見四教儀集註上,增暉記一、七帖見聞二本,半字談一。
華嚴五為 (術語)華嚴經說法之五種目的也。一正為,為不思議乘之菩薩。二兼為,為一切眾生結緣。三引為,為誘引權教之菩薩。四權為,為諸菩薩權現二乘之身,列於法筵使實之二乘知迴心。五遠為,為外道凡夫聞是教而有謗,後遂使彼等信受。
華嚴金獅子章 (書名)一卷,賢首著。為答唐則天武后之問:借庭前之金獅子為喻,以顯華嚴之教觀者。初明法界緣起,次論五教,最後說涅槃。
華嚴部 (雜名)對於般若部等而言。即藏經之分類名,大方廣華嚴經及其別出並支派之經也。
華嚴經七處八會 (術語)六十華嚴經一部有三十四品。合人中三處與天上四處為七處,於普光法堂重會總有八會。
華嚴經七處九會 (術語)八十華嚴經一部有三十九品,七處九會所說。六十華嚴經第六他化天會十一品此經分為他化天與普光明殿二處故為九會。
華嚴經五周因果 (術語)法華經有三周說法,而華嚴經有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於第一會之二品(就六十經而云),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過去因人普莊嚴童子之因行。是明舍那佛之因果者,故謂之所信因果。以佛之因果為行者所信也。二差別因果,由第二會名號品至第六會小相光明品間有二十八品,此中前二十五品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差別之因,次三品明三德差別之果。因之云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第六會之餘普賢行品性起品之二品也。普賢行品圓融以上十信等之五十位說平等之因,性起品會以上三品,差別之果令歸於一法界之性起。因之因與果皆平等,故云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第七會離世間品之說也。此一品初明信住行向地之五行,後說八相成道。以此因行成此果行,故云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第八會之入法界品也。此一品有本末二會,於本會明佛自在現證入之果,於末會明善財童子證入法界之因。因之而曰證入因果。華嚴一經,僅五周因果之說而已。見探玄記一。
華嚴經探玄記 (書名)二十卷,賢首撰。華嚴經之註釋,第一卷開教起之所由,藏部之所攝,立教差別,教所被之機,能詮之教體,所詮之宗趣,具釋題目、部類、傳譯、文義之分齊,隨文解釋之十門,以說玄義,二卷以下逐本經之文而解釋。
華嚴頭 (職位)禪苑之役名。為書寫供養華嚴經勸化檀施之頭首。見象器箋八。
華嚴會 (行事)講讚華嚴經之法會也。
華嚴一乘 (術語)一切眾生乘唯一道而盡成佛,是云一乘。法華經說此旨,謂之法華一乘,華嚴經說此理,謂之華嚴一乘。依華嚴宗之意,佛之說一乘,有種種。如楞伽勝鬘為絕想一乘,如法華涅槃為同教一乘,華嚴經為別教一乘。見五教章。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書名)又名華嚴一乘教分記,華嚴教分記,一乘教分記,五教分記,五教章。三卷,又四卷。唐法藏撰。說一乘之義並五教之分際。
華嚴三昧 (術語)佛華嚴三昧之略。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為理趣。達此理趣而修萬行,莊嚴佛果,謂之華嚴,一心修之謂之三昧。是華嚴大經及梵網經所說。無量壽經上曰:「得佛華嚴三昧,宣暢一切經典。」六十華嚴經三十七曰:「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瓔珞經曰:「我先於第三禪中,集八禪眾,說一生補處菩薩入佛華嚴三昧定百千億偈。」探玄記十七曰:「一釋名者,以因行華嚴成果相,令顯著故。二體性者,法界行門心海為體,以等持廣大無限量故。三明業用者有二:一依此顯說華嚴法,故無量壽經歎菩薩德中,言得佛華嚴三昧宣說諸佛經典。二依此顯示華嚴行,故上云:施戒忍辱精進禪,方便智慧諸功德,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淨影無量壽經疏曰:「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嘉祥無量壽經疏曰:「此三昧皆飾法身,故云華嚴。」
華嚴大疏 (書名)本名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唐澄觀著。
華嚴法界 (術語)大乘究竟之理,法華經謂之實相(方便品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華嚴經名為法界(第八會名入法界品)。法界者就體之名,實相者就義之稱,其實一也。華嚴一經以此法界為體,一部始終不外乎明此法界之理,故云華嚴法界。法界有四種。法界
華嚴法界義海 (書名)一卷,賢首著。又曰義海百門。
華嚴玄談 (書名)與華嚴懸談同。
華嚴旨歸 (書名)一卷,法藏著。有十門分別。
華嚴音義 (書名)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之略名。二卷,唐慧苑著。亦曰慧苑音義。
華嚴問答 (書名)又曰五十要問答:二卷,唐智儼著。
華嚴骨目 (書名)一卷,荊溪湛然著。
華嚴略策 (書名)一卷,華嚴宗清涼著。
華嚴菩薩 (人名)梵僧稱清涼國師澄觀為華嚴菩薩。見稽古略三。
華嚴遊意 (書名)一卷,三論宗吉藏著。
華嚴尊者 (人名)嵩山神秀禪師法嗣普寂,居洛陽華嚴禪苑。世人稱為華嚴尊者。
華嚴懸談 (書名)又曰華嚴玄談。合清涼華嚴大疏中之懸談於演義鈔,為別行者,藏經目錄,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三十卷。」
華嚴懸談會玄記 (書名)四十卷,元普瑞著。
華嚴八會章 (書名)華嚴綱目之別名。
華嚴法界觀 (書名)本名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一卷,唐杜順著。分為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之三。說華嚴法界之觀門者。清涼釋,有華嚴法界玄鏡二卷。圭峰釋有註法界觀門一卷。
華嚴大疏鈔 (書名)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之略名。九十卷。澄觀自釋大疏者。
華嚴演義鈔 (書名)清涼作八十華嚴經疏二十卷,更作演義鈔四十卷,自釋其疏。
華嚴教分記 (書名)即華嚴五教止觀。
華嚴原人論 (書名)一卷,唐宗密述。又名原人論。論尋討人道,以唯一真心為其本者。
華嚴經傳記 (書名)五卷,唐法藏撰。略曰華嚴傳。記述華嚴經之部類,傳譯,講解,諷誦等人之事歷者。
華嚴經搜玄記 (書名)五卷,唐智儼述。卷首內題曰於大方廣華嚴經中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各卷之終有華嚴經略疏,普通略曰搜玄記。隨文解釋舊華嚴經者。
華嚴法界觀門 (書名)即華嚴法界觀。
華嚴五教止觀 (書名)一卷,唐杜順說。又名華嚴教分記,五教分記。說華嚴五教之止觀法門者。
華嚴法界玄鏡 (書名)二卷,唐清涼澄觀著。釋杜順之華嚴法界觀者。
華嚴一乘十玄門 (書名)一卷,唐杜順說,智儼撰。就海印三昧所現而分十門,明其玄旨者。
華嚴五十要問答 (書名)二卷,唐智儼集。或作要義問答:以問答體說述華嚴經中五十三種之要義者。
華嚴遊心法界記 (書名)一卷,唐法藏撰。明華嚴五教之觀者。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 (書名)四卷,唐智儼集。略云華嚴孔目章。又單曰孔目章。就舊華嚴經隨難別解者。
華鐘 (物名)梵鐘之異名。
華鬘 (物名)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謂之俱蘇摩摩羅Kusumama%la%,因而以為莊嚴佛前之具。大日經入漫荼羅具緣品之餘曰:「持真言行者,供養諸聖尊,當奉悅意華。潔白黃朱色,缽頭摩青蓮,龍華奔那伽,計薩羅末利,(中略)是等鮮妙華。吉祥眾所樂,採集以為鬘。」玄應音義一曰:「梵言俱蘇摩,此譯云華、摩羅,此譯云鬘。按西國結鬘師,多用蘇摩那華,行列結之,以為條貫。無問男女貴賤,皆此莊嚴或首或身,以為飾好。」西域記二曰:「首冠華鬘,身佩瓔珞。」蘇悉地經三曰:「若欲成就華鬘法者,取闍底華作鬘。」然莊嚴佛前之華鬘,有以種種之寶刻其形者。守護國界經曰:「以種種寶,用作華鬘,而為莊嚴。」陀羅尼集經六曰:「若月無花,刻花安之。」支那日本之風土,難得適當之花,故專用金屬所刻之華鬘。
華籠 (物名)盛花之器。或曰華皿。
(術語)[8768]Ma,又作麼、摩、磨。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唇聲之第五。金剛頂經曰:「莽字門一切法吾我不可得故。」由Mamata(我)釋之,文殊問經曰:「稱莽字門時,是息憍慢聲。」大莊嚴經曰:「唱摩字時,出銷滅一切憍慢聲。」由Mada-ma%na釋之。智度論曰:「若聞磨字,即知一切法離我所。磨磨迦羅(Mamaka%ra),秦言我所。」華嚴經曰:「唱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大日經九曰:「莽,無也。」同十曰:「莽,空也。」
莽娑 (雜語)摩娑
莽莫枳 (菩薩)又作摩莫枳。麼麼雞
菴沒羅 (植物)果名。菴羅之新稱。菴摩羅
菴沒羅女 (人名)即菴羅女。菴羅附錄。
菴沒羅園 (地名)即菴羅樹園。菴羅附錄。
菴浮梨摩國 (地名)印度之國名。慧苑義下曰:「菴謂菴羅,此云無垢,則西域果名。其果堪以療疾,諸國之中,此國最多,故以名焉。其國即在中印度內也。」
菴婆女 (人名)A^mra%,巴Amba%,又作菴羅女,菴樹女。皆為菴婆羅樹女之略。菴羅
菴婆羅 (植物)果名。菴羅
菴婆羅多迦 (植物)A^mra%taka,巴Amba%t!aka,慧琳音義五十三曰:「菴婆羅多迦,亦天果名也。西國有,此國無。」菴羅
菴婆利沙 (人名)Am%baris!a,國王名。譯曰虛空箭。見佛本行集經二十一。
菴華 (譬喻)菴羅之花。譬難實者。止觀五下曰:「坏器易[土*追],菴華難實。」菴羅。梵A^mra。
菴園 (地名)菴羅樹園之略。菴羅
菴摩羅 (植物)A^mra,一作菴羅,菴沒羅。果名。新稱阿末羅,阿摩洛迦,菴摩洛迦等。舊稱菴摩羅,阿摩勒,菴摩勒等。譯曰無垢清淨。謂如林檎。漢字之使用混亂。A^mra相當於菴羅,菴沒羅,Amara譯曰天果,Amala譯曰無垢,通用阿摩羅,菴摩羅等。漢名混用之而不分明。西域記八曰:「阿摩落迦。印度藥果之名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摩勒果,此云無垢。涅槃經作呵梨勒,訛也。」維摩經弟子品肇註曰:「菴摩勒果,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有部毘那耶雜事一曰:「餘甘子,出廣州,堪沐髮,西方名菴摩洛迦果也。」梵語雜名九曰:「阿摩楞迦。」
掌中菴摩羅果 (譬喻)楞嚴經二曰:「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視掌中菴摩羅果。」以喻一目瞭然也。阿那律,為天眼第一。
菴摩羅識 (術語)又作阿摩羅識,阿末羅識。譯曰清淨識,無垢識,真如識等。九識中之第九。金剛三昧經曰:「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輔行三之一曰:「菴摩羅九識,名清淨識。」宗鏡錄五十六曰:「阿摩羅,翻無垢識,體非一異,名真如識。」舊譯家以為阿賴耶識之外別有此識,而建立九識,新譯家謂此是阿賴耶識果上之名,不別立此識。唯識論三舉第八識之異名:「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云云(阿賴耶)。以為八識之異名。是新譯家之說(此識名從譯為清淨識觀之,則為Amala而似非A^mra又非菴摩羅也)。
菴摩洛迦 (植物)Amalaka,果名,菴摩羅。案菴摩勒果,即菴摩羅果,不可與菴羅果混一。菴羅果,新稱菴沒羅果。菴摩勒,新稱阿末羅果,又作菴摩洛迦(餘甘子)。因而依西域記二曰:「花草果木,雜種異名。所謂菴沒羅果,(中略)阿末羅果。」列舉二果。毘奈耶雜事二曰:「梵言菴摩洛迦,此言餘甘子,廣州大有焉。上菴沒羅,全別,為聲相濫,人皆惑之,故為注出,是掌中觀者。」同五曰:「菴摩洛迦,即嶺南餘甘子也。初食之時,稍如苦澀,及其飲水,美味便生。從事立名,號餘甘矣。舊云菴摩勒果者,訛也。」
掌中菴摩勒果 (譬喻)似與菴摩羅兩用。維摩經弟子品曰:「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楞伽經四曰:「如來者,現前世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
菴羅 (植物)果名。又作菴婆羅,菴羅(波利),菴沒羅等。維摩經佛國品什註曰:「菴羅樹,其果似桃非桃也。」同肇註曰:「先言柰。」西域記四曰:「菴沒羅果,雖同一名,而有兩種:小者生青熟黃,大者始終青色。」玄應音義八曰:「菴羅或言菴婆羅,果名也。案此花多,而結子甚少矣。果形似梨。舊譯云柰,應誤也,正言菴沒羅。」起世經一曰:「鬱多羅究留洲,有一大樹,名菴婆羅。其木縱廣七由旬,下入于地,二十一由旬,出高百由旬,枝葉垂覆五十由旬。」名義集三曰:「庵羅,正言庵沒羅,或庵羅(波利)。」菴摩羅。梵A^mra,巴Amba。
菴羅樹園 (地名)在印度之毘耶離國,菴羅樹女所獻,佛於此說維摩經。維摩經佛國品曰:「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嘉祥之維摩經疏一曰:「菴園者,即是別處,亦云捺女園。此事如祇陀園。祇陀園,給孤長者,買為佛起精舍。此處是捺女自捨,為佛起精舍。」梵A^mrapa%li-a%ra%ma。
菴羅衛園 (地名)A^mrapa%li,又名A^mra%vati,玄應音義二十二曰:「菴羅衛,舊云菴羅樹園,即菴羅婆女。以園施佛,仍本為名也。言衛者,此昔守衛看護此園林。」
淨名大士變菴羅園為講堂 (雜語)佛說法在菴羅樹園,淨名大士(維摩譯名)將從方丈之病室與文殊共詣此處,先以彼神力變此菴羅樹園為淨土之大講堂狀也。維摩經菩薩行品曰:「爾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為金色。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中略)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
菴羅果熟少 (譬喻)智度論四曰:「帝釋以偈答曰: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往生要集上本曰:「魚子難長,菴羅少熟。」以比信法之難也。
菴羅女 (人名)又作菴婆女,菴樹女,柰女等。皆為菴羅婆樹女之略。彼女由菴羅婆樹而生,因呼曰菴羅女。為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之妃,生耆婆,後歸佛奉園於佛。佛受之以為住所。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菴羅女,亦云菴樹女。此依傳云依樹花中而生。」同卷曰:「溫室經云柰女者,即其人也。即頻婆娑羅王之貴妃,良醫耆婆之母也。」長阿含經二、遊行經,記獻菴羅園於佛。梵A^mrapa%li^。
菴羅衛女 (人名)俱舍光記八曰:「菴羅衛者,有菴羅衛女,從菴羅樹濕氣而生。或從子生,或從枝生。」梵A^mrapa%li^或A^mra%vati^。
菴羅衛 (植物)菴摩羅
萍沙 (人名)又作瓶沙,洴沙。頻婆娑羅Bimbisa%ra之訛略。王名。頻婆娑
萍沙王五願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先敘萍沙王之五願,後敘弗迦沙王之出家,佛為說法。
菩提 (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止觀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上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三種菩提 (名數)三菩提
三佛菩提 (名數)一應化佛菩提,於應當現之所,隨即示現,謂出釋氏宮去迦耶城不遠,坐菩提樹下金剛道場得無上菩提也。二報佛菩提,十地圓滿,得真常之涅槃。如法華經壽量品所謂「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劫」是也。三法佛菩提,如來藏性本來清淨,眾生界即涅槃界也。經所謂「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是也。見法華論,法華玄義十、法華文句九。
三身菩提 (名數)同三佛菩提。
五種菩提 (名數)一發心菩提,十信之菩薩於無量生死中為無上菩提發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薩於諸煩惱調伏其心,行諸波羅蜜也。三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薩觀三世諸佛之諸法實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薩,於般若中不著於般若能滅諸惑,見十方之佛,出三界而到佛果也。五無上菩提,等覺之菩薩。坐於道場,斷盡諸煩惱得無上菩提也。見智度論五十三。
菩提心 (術語)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譯曰覺,求正覺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維摩經佛國品曰:「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觀無量壽經曰:「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論四十一曰:「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觀經玄義分曰:「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大日經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淨信心義也。」又曰:「菩提心,名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二種菩提心 (名數)一緣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願為體,一眾生無邊誓願度,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願求度之,令入大般涅槃也。是饒益有情戒,亦是恩德之心,亦是緣因佛性,亦應身菩提之因也。二煩惱無邊誓願斷,願求自斷無邊之煩惱也,是攝律儀戒,亦是斷德之心,正因佛性,法身菩提之因也。三法門無盡誓願知,是願求覺知無盡之佛門也,是亦攝善法戒,智德之心,了因佛性,報身菩提之因也。四無上菩提誓願證,是願求證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願具足成就而證得三身圓滿之菩提,還亦廣利益一切眾生也。二緣理菩提心,一切諸法,本來寂滅,安住于此中道實相而成上求下化之願行,是為最上之菩提心,謂為緣理之菩提心。見往生要集上末。
三種菩提心 (名數)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別之主德,以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之大圓鏡智立發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發之菩提心,為畢竟厭求之心,此雖屬第六意識,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則為大圓鏡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識為發心之體,受三昧耶戒者,亦向東方以阿[門@(人/(人*人))]如來為本尊。蓋三昧耶戒,以此三種之菩提心為自體也:一行願菩提心,修行發願,故名行願,願者念一切眾生,悉含如來藏性,堪安住於無上菩提,願以大乘微妙之法悉度之也,行者,為此修四弘度之行也。二勝義菩提心,止息劣法,觀顯勝義,故云勝義,此有教觀之二門,凡觀夫外道二乘法相三論天台華嚴之九種住心,次第捨劣取勝,終安住於究竟之秘密莊嚴心,是教門之勝義也。又觀諸法覺悟其無自性,則止除一切之妄惑自真起用,萬德斯具,是觀門之勝義也。如是一就所住之教而云勝義,一就所顯之理而云勝義也。三三摩地菩提心,三摩地又云三昧耶,三摩譯為等至,新譯曰等念,三摩耶於金剛頂義訣譯為等持,是行者入於信解地而修三密相應之五部秘觀,等持諸佛自行化他之萬德,故名等持,遍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故名等念,無所不至故曰等至。前二者通於顯,後一者,則唯密也,此三者即大定(三摩地)、大智(勝義)、大悲(行願)之三德,又胎藏界之佛(大定)、蓮(行願)、金(勝義)之三部,又觀音(行願)、文殊(勝義)、普賢(三摩地)三尊之三摩地,又表德(行願)、遮情(勝義)、不二(三摩地)也。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菩提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位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妄。」菩提心義八曰:「藏通別之人,不知此法,唯圓教初住已上,真言凡夫已上,修此三摩地。」
菩提水 (術語)宋張邦幾侍兒小名錄拾遺曰:「五代時有一僧號至聰禪師,修行於祝融峰十年,自以為戒行具足,無所誘掖。一日下山於道傍見一美人,號紅蓮,一瞬而動,遂與合歡。至明僧起沐浴,與婦人俱化。有頌曰:『有道山僧號至聰。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間所積菩提水。瀉向紅蓮一葉中。』」
菩提子 (物名)指西藏語之Bodi-ci果,可以作數珠,產於雪山地方,非菩提樹之實也。校量數珠功德經曰:「若用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搯念,或但手持數誦一遍,其福無量。」數珠。案菩提子一名川穀,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開紅白花作穗,夏秋之間結實,圓而色白,有堅殼,如琺瑯質。俗用為念佛之數珠,故名菩提子。木本者別為一種。中國惟天台山有之,謂之天台菩提。
菩提分 (術語)Bodhyan%ga,總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別為三十七道品中七覺支之名。分者支分之義,七種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義,七種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順趣菩提,故名菩提分。阿彌陀經曰:「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俱舍論二十五曰:「道亦名為菩提分法。(中略)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大乘義章十六曰:「言道品者,經中亦名為菩提分,亦名覺支。」仁王經上曰:「修習無邊菩提分法。」同良賁疏上一曰:「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覺,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義。三十七法順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
菩提寺 (雜名)菩提所
菩提門 (術語)葬場四門之一。名西方曰菩提門。
菩提所 (雜名)檀家所屬之寺院云菩提所。作讀經誦咒供佛施僧之法事為自身或為亡靈求無上菩提之所也。
菩提會 (行事)集會而參究菩提名曰菩提會。
菩提樂 (術語)五種樂之一。五樂之一。。【又】樂曲名。
菩提場 (雜名)菩提道場也。華嚴經一曰:「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
菩提講 (修法)為求菩提講說法華之法會也。
菩提經 (經名)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之略名。
菩提樹 (植物)Bodhidruma,又Bodhivr!ks!a,釋尊於此樹下成道,故名菩提樹,譯曰道樹,又云覺樹。然此樹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羅樹,法顯傳云貝多樹,觀佛三昧經云阿輸陀樹As/vattha,西域記八云畢缽羅樹(Pippala)。見畢缽羅條。謂貝多羅為菩提樹者誤也。酉陽雜俎曰:「菩提樹出摩伽阤國,在摩訶菩提寺。蓋釋伽如來成道時樹,一名思惟樹,莖幹黃白,枝葉青翠,經冬不凋。至佛入滅日,變色凋落,過已還生。至此日,國王人民,大作佛事,收葉而歸,以為瑞也。樹高四百尺,已下有銀塔周迴繞之。彼國人四時常焚香散花,繞樹作禮。唐貞觀中,頻遣使往,於寺設供,併施袈娑。至顯慶五年,於寺立碑,以紀聖德。此樹梵名有二:一曰賓撥梨力叉,二曰阿濕曷[口*他]婆力叉。西域記謂之卑缽羅,以佛於其下成道,即以道為稱,故號菩提婆力叉,漢翻為樹。」翻譯名義集曰:「西域記云:即畢缽羅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謂之菩提樹。」廣東新語曰:「訶林有菩提樹,蕭梁時智藥三藏自西竺持來。今大可百圍,作三四大柯,其根自上倒垂以千百計,大者合圍,小者拱把,歲久根包其幹,惟見根而不見幹。葉似柔桑,二月凋落,五月而生,僧采而漚之,惟餘細筋如絲,霏微蕩漾,比於紗穀,俗謂之菩提紗是也。」按訶林即今番禺之光孝寺,寺有西番訶黎勒樹,故名。粵東筆記曰:「菩提樹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羅,細點如星。謂之星月菩提。」光孝寺志曰:「嘉慶二年六月二十五夜,颶風吹倒。陳中丞大文命工培護。越年枯萎。寺僧喬菴離相同詣南華接一小枝歸,植舊地。今扶疏猶昔。」雷州府志曰:「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案菩提樹為常綠亞喬木,多產於粵東,高二丈餘。葉卵形,端甚尖長,花隱於花托中。實圓質堅不朽。今瓊山縣謂之金剛子。亦可作念珠。
菩提心戒 (術語)三昧耶戒之異名。以菩提心之自性清淨為戒性也。
菩提心義 (書名)一卷,著者不詳。以五門分別明菩提心之要義。
菩提心論 (書名)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之略名。
菩提心經 (書名)莊嚴菩提心經之略名。
菩提樹神 (神名)守護菩提樹之天女也。金光明經中佛對此天女說流水長者子之昔緣。天女讚曰:「我常念佛。樂見世尊。常作誓願。不離佛日。佛讚嘆曰:善哉善哉,樹神善女。汝於今日。快說此言。一切眾生。若聞此法。皆入甘露無生法門。」
菩提流支 (人名)又作菩提留支Bodhiruci,菩提鶻露支,譯曰道希。北天竺人,魏宣武帝時來洛陽多翻諸經。續高僧傳一曰:「菩提流支,魏言道希,北天竺人也。」十地經序曰:「三藏法師菩提留支,魏言覺希。」二十唯識述記上曰:「菩提鶻露支,此云覺愛,先云覺喜,即魏時菩提流支法師。」
菩提流志 (人名)Bodhiruci,譯曰覺愛。南天竺人,唐朝武后時來,譯三藏。開元釋教錄九曰:「沙門菩提流志,本名達磨流支,唐言法希,天后改為菩提流志,唐言覺愛。南印度人。」宋高僧傳三曰:「釋菩提流志,南天竺國人也。淨行婆羅門種,姓迦葉氏。」
菩提薩埵 (術語)Bodhisattva,同菩薩。大日經疏一曰:「菩提薩埵,阿闍梨云:具據正義當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樂修行堅持不捨義也。然聲明有如是法,若論文字,其義雖正,音韻或不流便者,得取便安之。故世論師謂為薩埵,傳習者隨順其辭。」菩薩
菩提金剛 (人名)金剛智三藏也。
菩提分法 (術語)菩提分
菩提智魔 (術語)與菩提法智魔同。
菩提達磨 (人名)Bodhidharma,東土禪宗之初祖,常略名達磨。達磨
菩提道場 (雜名)Bodhiman!d!a,佛成就菩提之道場也。在摩竭陀國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之金剛座是也。釋尊於此成道,故謂之菩提道場。
菩提索多 (術語)菩提薩埵
菩提心觀釋 (書名)一卷,趙宋法天譯。略釋菩提心非性非相不生不滅非覺非無覺等之義者。
菩提法智魔 (術語)十魔之一。
菩提資糧論 (書名)六卷,龍樹菩薩造,自在比丘釋,隋達摩笈多譯。明般若波羅密等為菩提之資糧者。
菩提鶻露支 (人名)Bodhiruci,菩提流支
菩提心離相論 (書名)一卷,龍樹菩薩造,趙宋施護譯。達蘊處界等之諸相唯心所說,成就第一義空,是菩提心之離相也。
菩提薩埵摩訶薩埵 (術語)菩薩摩訶薩
菩提場莊嚴經 (經名)菩提場莊嚴陀羅經之略名。
菩提場莊嚴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住廣博大園因毘鈕達多婆羅門求子,為說陀羅尼。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 (經名)五卷,唐不空譯。與菩提流志譯之一字頂輪王經同本。
菩薩 (術語)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防-方]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二種菩薩 (名數)在家與出家也。智度論七曰:「此中二種菩薩,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薩是居家菩薩,(中略)慈氏妙德菩薩等是出家菩薩。」菩薩僧
二種菩薩身 (名數)一生死肉身,三賢位之菩薩,未證法性,為惑業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薩也。二法性生身,既證得無生法性捨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議變易身之菩薩也。此法性生身,經論之說,多謂是初地以上,或以為八地以上,如往生論註。智度論七十四曰:「菩薩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無生忍法。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往生論註下曰:「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薩也。」
菩薩號 (職位)稱人師號為菩薩,僧史略號竺法護為燉煌菩薩。蓋我國菩薩號之始也。
菩薩行 (術語)求自利利他圓滿佛果之菩薩眾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華經五百弟子品曰:「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
菩薩地 (術語)通教十地之第九。修佛果因行之位也。
菩薩戒 (經名)大乘菩薩僧之戒律也,總名三聚淨戒,別有二途,一梵網為宗之說,二瑜伽稟承之說。梵網為宗之說受戒之作法出於梵網經律藏品,其戒相為梵網經所說之十重禁四十八輕戒,是三聚戒中之攝律儀戒也。瑜伽稟承之說出於善戒經,彼經為佛初成道之說,補處之彌勒親聞之,瑜伽論之菩薩地品也,依此說則攝律儀戒與聲聞地之所說相同,與小乘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亦同。但為菩薩利他攝諸善法饒益一切眾生為菩薩戒。即三聚中之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也。故戒相所說不一定,瑜伽論持地論各有不同。
菩薩戒作法 (修法)受菩薩戒之作法戒經天台疏上出六種:一梵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其中梵網本之受法,梵網之受法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蓮華藏世界)授戒之法,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傳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而什師傳來,出於律藏品(梵網經)。
菩薩乘 (術語)五乘之一。修六度之行,圓滿二利,而到佛果之乘教也。
菩薩道 (術語)圓滿自利利他二利而成佛果之菩薩道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菩薩藏 (術語)二藏之一。大乘經之都名。法華華嚴等諸大乘經,含藏大乘菩薩修因證果之法,故名菩薩藏。
菩薩性 (術語)五性之一。滿二利之行而當成佛之大乘菩薩種性也。五性
菩薩籤 (物名)觀音籤
菩薩舞 (譬喻)菩薩之行,能投人情,令人歡喜,故譬以舞曲。大日經五曰:「一切如來神力之所加持,善解正遍知道菩薩行舞。」
菩薩僧 (菩薩)出家菩薩僧與聲聞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異同頗有諍論,以梵網為宗者,謂聲聞僧之外有菩薩僧,外相雖與聲聞僧為一、而其戒法別有梵網所說之菩薩戒,大異於聲聞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觀經報恩品所說之三種僧為其的證。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論之文為的證,謂餘佛雖於三乘之僧,各異其戒,以別其位,而我釋迦法中,聲聞僧之外,別無菩薩僧,出家之菩薩,與聲聞僧同受比丘戒,依其臘次,列次於聲聞僧之中,如法華經所謂常不輕菩薩比丘是也。論三十四曰:「諸佛多以聲聞為僧。無別菩薩僧。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有佛為一乘說法純以菩薩為僧。有佛聲聞菩薩雜以為僧。如阿彌陀佛國菩薩多,聲聞僧少。」愚案從戒法言之,則顯教中聲聞菩薩之二僧別異,從其形相言之,則顯教中所說之聖弟子,不論聲聞菩薩,皆為出家沙門之相,其蓄髮戴冠掛瓔珞之在家莊嚴形相,僅限於密教,且如心地觀經,非純顯教,顯密合部之經也。故捨律衣,用素絹等官衣,或戴寶冠,為密教之菩薩僧,尚有其說,若為釋迦法中顯教之菩薩僧,則甚不可。支那於後周之世,始有菩薩僧。僧史略下曰:後周太武皇帝壞毀佛道二教,尋武帝崩,宣帝立,漸欲興佛教,即敕曰:太武皇帝嫌濁穢,故廢而不立,朕簡耆舊學業僧二百二十人,勿剪髮毀形。令於東西二京陟岵寺為國行道,所資公給。時高僧智藏,建德二年隱於終南紫峰閣,至宣帝時出謁,敕令長髮為菩薩僧為陟岵寺主。大象二年,隋文為丞相,藏謁之,因得落髮,又釋彥琮不肯為菩薩僧,以其戴花冠被瓔珞像菩薩之相,惡作此形。謂非佛制也。
菩薩巾 (物名)俗謂觀音兜。
菩薩身 (經名)佛融三世間十身之一。十身
菩薩行經 (經名)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之略名。
菩薩地經 (經名)菩薩地持經之略名。
菩薩十地 (名數)菩薩見諦已上之修行,分為十地。十地
菩薩十住 (名數)新作十地,舊作十住。菩薩見諦以上之修行地也。又五十二位中十信之次位有十住位。十住
菩薩睒經 (經名)睒子經之異名。
菩薩低眉 (雜語)狀人慈善之語。參看金剛努目條。
菩薩戒本 (書名)一卷,唐玄奘譯。與曇無讖譯之菩薩戒本經同本,但中有開性罪之八條,瑜伽稟承宗之戒本也。
菩薩戒經 (經名)姚秦羅什最後譯出梵網經中之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題曰梵網經盧遮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後別錄此下卷中偈頌已後所說之戒相為一卷,以便誦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薩戒經,弟子章安,記智者之說作義疏二卷。又華嚴之法藏,題曰梵網經盧舍那佛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今刊本略稱梵網經戒本),作疏五卷。菩薩戒經與咸疏上曰:「隋仁壽目錄有梵網經二卷。什師所譯。又有菩薩戒本一卷。亦云什師在闕本目中。譯經圖記與隋錄同。大周刊定錄亦有菩薩戒本一卷。乃云十八紙。各家之註述如下:菩薩戒義疏二卷,隋智顗說。門人灌頂記。菩薩戒經義疏會本二卷,隋智顗說,灌頂記,日本徵隱分會。菩薩戒經疏刪補三卷,唐明曠刪補。菩薩戒經疏註八卷,宋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五卷,明袾宏發隱。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事義一卷,明袾宏述。菩薩戒經義疏發隱問辨附事義一卷,明袾宏述。
菩薩藏經 (經名)一卷,梁僧伽婆羅譯。舍利弗問懺悔隨喜勸請迴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結壇受持,後明過去大光明聚如來時,世尊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經即轉女身。
菩薩比丘 (術語)內證為菩薩,外現聲聞比丘之形者。法華經常不輕品曰:「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
菩薩馬頭 (菩薩)馬頭觀音也。
菩薩大士 (術語)大士者梵語摩訶薩埵Maha%sattva之譯。為菩薩之尊稱。
菩薩逝經 (經名)一卷,西晉白法祖譯。逝童子經之異譯。逝者,梵語童子之名。
菩薩淨戒 (術語)菩薩受持之清淨戒法也。
菩薩種性 (名數)五性之一。五性
菩薩聖眾 (術語)菩薩有未斷惑者,是凡夫之菩薩,初地以上斷幾分之惑者,是聖眾也。
菩薩地持經 (經名)八卷,北涼曇無讖譯。瑜伽論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薩地之異譯。但缺第四持。
菩薩道樹經 (經名)又名私訶昧經。一卷,吳支謙譯。佛在竹園答長者子私呵昧之問:說菩薩之法。
菩薩十地經 (經名)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之略名。
菩薩十住經 (經名)一卷,東晉祇多蜜譯。華嚴經十住品之別譯。
菩薩睒子經 (經名)一卷,失譯。說佛往昔孝養瞽親之事。與睒子經同本。
菩薩善戒經 (經名)一名菩薩地,九卷,劉宋求那跋摩譯。有三十品,第一序品與大寶積經優婆離會第二十四同。佛在給孤獨園說三十五佛悔除罪之法,時有優婆離由禪定起請廣說決定毘尼,佛為分別聲聞菩薩之持犯不同,次敕文殊使說究竟毘尼,第二品以下並與瑜伽論中之菩薩地同意,彌勒菩薩以此經為宗,成十地論,而地持經又由十地論錄出別行,故地持經與此善戒經大同。更有一卷之菩薩善戒經,明六重八重四十八輕,說菩薩受戒之法。即上經戒品中之別出,與玄奘譯之菩薩戒本,菩薩戒羯磨文大同小異。
菩薩善法經 (經名)坐禪三昧經之異名。
菩薩戒本經 (經名)一卷,彌勒菩薩說,北涼曇無讖譯。此即每半月誦之戒本也,此譯最善,但為瑜伽稟承宗之戒本。
菩薩修行經 (經名)一卷,西晉白法祖譯。又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大寶積經第二十八勤授長者會之異譯也。
菩薩內戒經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摩譯。以佛十五日說戒之時文殊請問初發意道俗之菩薩當作何功德佛為說十二時戒法。
菩薩瓔珞經 (經名)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譯,一名現在報經。說種種大乘之法門。瓔珞者,取菩薩以十德莊嚴其體之義。
菩薩摩訶薩 (術語)具名菩提薩埵摩訶薩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薩埵作道眾生,新譯曰覺有情。摩訶薩埵作大眾生,新譯曰大有情。求道果之眾生,故云道眾生,求道果者通於聲聞緣覺,故為簡別於彼,更曰大眾生也。又菩薩有中高下之諸位,但為示地上之菩薩,更曰摩訶薩。佛地論二曰:「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須復說摩訶薩言。(中略)此通諸位。今取地上諸大菩薩。是故復說摩訶薩言。」法華嘉祥疏二曰:「摩訶薩埵者。摩訶云大。十地論云:大有三種。願大行大度眾生大。薩埵云眾生,即大眾生也。(中略)摩訶薩者簡異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於大道,故名大眾生。」
菩薩度人經 (經名)失譯,雜譬喻經之異名。
菩薩童子經 (經名)菩薩逝經之異名。
菩薩受齋經 (經名)一卷,西晉聶道真譯。先明三歸悔過,次明十念十戒,次明解齋之法,迴向於淨土。
菩薩心地品 (經名)梵網經之品名。此如經題亦為喻,大士之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統萬事。見天台菩薩戒經疏上。
菩薩處胎經 (經名)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之異名。
菩薩清涼月 (雜語)舊華嚴經四十三曰:「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法無不現。」新華嚴經五十九曰:「菩薩智光月,法界以為輪,遊於畢竟空,世間無不見。」
菩薩生地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差摩竭釋種長者子問: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種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經。
菩薩本生鬘論 (書名)Ja%takama%la%,十六卷。趙宋慧絢等譯。集釋迦菩薩,飼虎救鴿等事。
菩薩戒羯磨文 (書名)一卷,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受戒羯磨第一,懺罪羯磨第二,得捨差別第三,由瑜伽論別行。
菩薩修行四依 (名數)初依為地前,供養五恆沙之佛,二依為初地乃至六地,供養六恆沙之佛,三依為七八九地,供養七恆沙之佛,四依為十地,供養八恆沙之佛。菩薩經此四依成就修道。
菩薩藏正法經 (經名)大乘菩薩藏正法經之略名。
菩薩求佛本業經 (經名)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之略名。
菩薩五法懺悔文 (書名)一卷,失譯。於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之五悔各作偈語,蓋西土賢聖之撰述也。
菩薩五法懺悔經 (經名)菩薩五法懺悔文之異名。
菩薩五戒威儀經 (經名)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之略名。
菩薩修行四法經 (經名)一卷,唐地婆訶羅譯。與佛說大乘四法經義同而文稍異。
菩薩訶色欲法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誡女色。謂女人言蜜心毒,如龍淵師窟不可近也。
菩薩念佛三昧經 (經名)六卷,劉宋功德直譯。念佛三昧即觀佛三昧,經中正觀品,正說之。
菩薩神通變化經 (經名)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之略名。
菩薩瓔珞本業經 (經名)二卷,姚秦竺佛念譯。說四十二位之名義行業及菩薩戒等。
菩薩十住行道品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華嚴經十住品之別譯。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為文殊師利說前世之功德以致今之相好。
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書名)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之略名。
菩薩緣身五十事經 (經名)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之異名。
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 (經名)一卷,後漢嚴佛調譯。
菩薩境界奮迅法門經 (經名)大薩遮尼乾子經之異名。
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經名)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之異名。一卷,劉宋求那跋摩譯。與菩薩戒本經同本。後附禮佛,發願,受繩床等法。
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經名)三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與大薩遮尼乾授記經同本。但缺王論品。
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 (經名)一卷,北涼法盛譯。與金光明經捨身品之事相同。
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 (經名)七卷,姚秦竺佛念譯。一名處胎經。記二月八日夜半,佛臥於金棺以神通力示現處於母胎之宮殿,集十方之菩薩,說種種大乘之法。說已,付囑此經於彌勒菩薩,身復本形在於金棺,寂然無聲。後記分舍利起塔供養,大迦葉集八億四千聖眾,結集八藏。
菊燈 (物名)供於佛前之燈臺一種。象菊花而作,故有此稱。
菜頭 (職位)禪林之語。在典庫之下,管領菜蔬之僧。見象器箋七。
童子 (術語)Kuma%ra,梵語究摩羅,鳩摩羅迦。為八歲以上未冠者之總稱。西國希出家而寄侍於比丘所者,稱曰童子,又經中稱菩薩為童子,以菩薩是如來之王子故也。又取無婬欲念,如世童子之意。寄歸傳三曰:「凡諸白衣,詣苾芻所,若專誦佛典。情希落髮,畢願緇衣,號為童子。或求外典無心出離名曰學生。」玄應音義五曰:「究摩囉者,是彼土八歲未冠者童子總名。」釋氏要覽上曰:「經中呼文殊善財寶積月光等諸大菩薩為童子者,即非稚齒。如智論云:如文殊師利十力四無畏等悉具佛事。故往鳩摩羅迦地。又云:若菩薩從初發心斷婬欲,乃至菩薩是名童子。」 0126.JPG
童子戲作佛事 (本生)法華經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傳一曰:「世尊與阿難在巷中,行見二小兒,一名德勝,是上族姓子。一名無勝,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戲,以土為城。城中復作舍宅倉儲,以土為[麵-面+少]著倉中。此二小兒見佛三十二大人相歡喜,德勝於是掬倉中土名為[麵-面+少],奉上世尊。無勝在傍合掌隨喜。德勝於是說偈讚曰。(中略)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後,此小兒者當作轉輪聖王四分之一,於花氏城作正法王,號阿恕迦。分我舍利而作八萬四千寶塔,饒益眾生。」
童子經法 (修法)以金剛童子為本尊而祈禱之秘密法。此法依金剛童子經。
童行 (職位)禪寺入寺之年少未得度之童子名。或云道者。
童行堂 (雜名)童行之居室也。
童侍 (職位)同童行。宋僧傳(貫休傳)曰:「出家為童侍,日誦法華經一千字。」
童受 (人名)經部論師拘摩邏多Kuma%rabdha之譯名。西域記三曰:「拘摩邏多,唐言童受。」同十二曰:「當此之時,東有馬鳴,南有提婆,西有龍猛,北有童受,號為四日照世。」
童真 (術語)沙彌之異名,又通於有髮童子,凡童子之性,天真爛漫,故云真,若准漢語則當云真童,今准梵語故曰童真。玄應音義五曰:「童真是沙彌別名。梵云究摩囉浮多Kuma%rabahu%ta,究摩囉者,是彼土八歲未冠者童子總名。浮多此云真,亦言實也。」楞嚴經五曰:「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童真住 (術語)十住之第八住。初生於佛家,在童子之位也。
童壽 (人名)姚秦三藏鳩摩羅什之譯名。
童授 (人名)新因明之祖,陳那之譯名。西域記十曰:「陳那,唐言童授。」
童蒙止觀 (術語)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之異名。
瘞錢 (雜名)瘞於葬處之錢也。釋門正統四曰:「唐王岐傳云:玄宗時,岐為祖祭使,專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類巫覡。漢以來,葬者皆有瘞錢,後世俚俗,稍以紙寓錢為鬼事,至是岐乃用之。則是喪祭之焚紙錢,起於漢世之瘞錢也。其禱神而用寓錢,則自王岐始耳。」
棄老國 (地名)雜寶藏經一曰:「佛言:過去久遠,有國名棄老,彼國土中,有老人皆遠驅棄(云云)。」記一大臣置老父於密室,由老父之智救國難之說話。
寒山 (人名)宋高僧傳十九(豐干傳)曰:「寒山子,世謂為貧子,風狂士也,幽止天台始豐縣西七十里寒巖中。時國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使知事食堂。恆拾眾僧殘食菜滓,斷巨竹為筒,投藏於內,若寒山子來,即負去。或經行廊下,或時叫喚凌人,或望空漫罵。寺僧不耐,以杖逼逐,則翻身撫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初臺州守閭丘,入寺問寒山,見之而拜。寺僧驚曰:大官何禮風狂夫?二人連臂笑傲出寺。閭丘復往寒巖訪問:送衣裳藥物。高聲唱曰:賊我,賊退,便身縮入巖穴中,其穴自合。寒山有詩,題於山林間,集之成卷,云寒山詩集,行於世。」稽古略三曰:「閭丘曰:天台國清有賢達否。豐干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賢,宜就見之。閭丘入寺,拜二大士。二士走曰豐干饒舌,彌陀不識,禮我何為?」案閭丘者,閭丘胤也。
寒山寺 (寺名)在江蘇吳縣西十里楓橋。相傳寒山拾得嘗止此,故名。張繼詩曰:「姑蘇城外寒山寺。」
寒山詩 (書名)三卷,道翹錄。集錄寒山之詩頌者。所收凡三百餘首。概為五言律,有奇骨,有清韻,有雅致。脫出六朝間艷麗綺靡之流弊,專呼號心靈之活動,可謂開千古一家之流風者。附錄載豐干詩,拾得詩。合稱此三詩曰三隱集。卷首有台州刺史閭丘胤序。此書有異本,宋淳熙十六年禹穴沙門志南編輯本,及明計益都刻本等是也。註釋之佳者,為寒山詩闡提紀聞三卷(白隱),寒山詩索賾三卷(大鼎),寒山詩管解六卷(連山),寒山詩首書三卷等。
寒山詩集 (書名)一卷,唐閭丘胤撰,寒山之遺偈。
寒山拾得 (人名)唐貞觀時二僧,高僧傳。豐干師居天台國清寺,出雲遊,適閭丘胤出守台山,問彼有賢達否?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賢,狀如貧子,又似風狂。閭丘至任,入寺見二人拜之。二人曰:豐干饒舌。便連臂走出,尋其遺物,見拾得偈詞。四庫書目有寒山子詩集二卷。豐干拾得詩一卷。寒山 0139.JPG
寒冰地獄 (界名)以寒風冰凍責罪之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之一。見三藏法數四十五、一名呵羅羅,又名阿婆婆皆像其寒顫,聲也。
寒林 (雜名)林葬之處,定一林為墓所,運死屍而棄於此,飼諸禽獸也。梵語尸陀,屍陀S/itavana,其林幽邃而寒故。又橫死屍所,入之者畏而毛戴寒栗。故名寒林。玄應音義七曰:「屍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側,死人多送其中。今總指棄屍之處,為屍陀林者,取彼名之也。」釋氏要覽下曰:「寒林,即西域棄尸處。僧祇律云:謂多死尸,凡入者可畏毛寒,故名寒林。」尸陀林者,寒林之逆翻,而非原語之正者。原語為S/mas/a%na。相當於法顯傳之尸摩賒那(墓田),名義集七之舍摩奢那(冢)。
寒林經 (經名)大寒林聖難拏陀羅尼經之異名。
寒苦鳥 (動物)又名雪山鳥。天竺雪山有寒苦鳥,終夜[此*鳥]說殺我寒故,雄鳴夜明造巢。至旦有朝日暖映,亦不造巢,但鳴曰:何故造作栖,安穩無常身?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天竺為佛國,鳥獸亦有功德,故作無常偈,如此囀也。或云:妻鳥鳴寒苦逼身,夜明造巢。夫鳥鳴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何故造作栖,安穩無常身?
寒暑到來 (雜語)公案名。猶言生死到來。洞山錄曰:「僧問洞山:寒暑到來,如何迴避?山云:何不向無寒暑處去?僧云:如何是無寒暑處?山曰:寒時寒殺闍梨,熱時熱殺闍梨。」是即道破生也全機現,死也全機現之當體者也。
富那奇 (異類)餓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時尊者目連見一餓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細針,呻吟大喚,馳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飲食。目連詣佛所問之,佛曰:此賢劫中舍衛城有長者,壓甘蔗汁而致大富,時有辟支佛患渴病,詣長者家乞甘蔗汁,長者心生歡喜,告其婦富那奇曰:我有急緣欲出,汝在後取甘蔗汁施辟支佛。夫出,婦取辟支佛缽於屏處小便缽中,以甘蔗汁覆其上,與辟支佛,佛受已,知非是,投棄於地,空缽而還。彼婦命終,墮餓鬼中常為饑渴逼卻,即今富那奇餓鬼是也。見百緣經五。【又】(人名)Pu%rn!eccha,比丘名。放缽國長者曇摩羨Dharmasena,此譯法軍,有二子,兄名羨那,此譯軍。弟名富那奇,此譯滿願。後出家證阿羅漢,化兄羨那,令造旃檀堂請佛。各持香爐,登高樓,遙望祇洹,燒香歸命,念佛及聖僧。香煙乘空至佛頂上,為一煙蓋。佛知之,即語神足比丘同往。見賢愚經六。
富那奢 (人名)又作富那夜奢Pun!yayas/as,脅尊者之弟子,馬鳴之師也。見付法藏傳五。
富那夜奢 (人名)比丘名。富那奢
富那婆蘇 (雜名)Punarvasu,星名。唐云弗宿。寶星陀羅尼經四曰:「富那婆蘇(唐言弗宿)星生者,於左脅下,當有黑疵。財穀具足而少知慧。」【又】(人名)一作補捺伐素,分那婆素,比丘名,依星宿而名。本行集經七十曰:「有長老分那婆素,隋言弗宿。」慧琳音義六十曰:「補拏伐素。」
富那跋陀 (神名)Pu%rn!abhadra,神將名。譯曰滿賢。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富那曼陀弗多羅 (人名)Pu%rn!amaitra%yaniputra,比丘名。譯曰滿慈子。富樓那
富伽羅 (術語)Pudgala,補特伽羅
富陀那 (異類)餓鬼名。布怛那
富特伽耶 (術語)補特伽羅
富婁沙富羅 (地名)Purs!apura,國名。譯作丈夫土。在北天竺。是天親菩薩之生國。天親傳曰:「婆藪槃豆法師者,北天竺富婁沙富羅國人也。富婁沙,譯為丈夫。富羅,譯為土。」法顯傳曰:「從犍陀衛國南行四日,到弗樓沙國。」續高僧傳二曰:「富留沙富邏,此言丈夫宮。」
富單那 (異類)又作布單那。餓鬼名。布怛那
富樓那 (人名)一作富婁那Pu%rn!a,具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Pu%rn!amaitra%yan!i^-putra,富樓那彌窒那尼子,又作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羅,富羅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羅,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那曼陀弗多羅,新作布刺拏梅呾麗衍弗呾羅,補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羅。富樓那,又作富剌拏,譯曰滿,是其名也。彌多羅尼,又作梅呾麗衍尼,譯曰慈,是其母姓也。富多羅。又作弗呾羅,譯曰子。此名滿者,為慈氏之子,故舉譯語而云子,舉梵語而云弗呾羅。從母姓而為名,乃印度之風習。因而翻總名曰滿慈子,滿願子,滿祝子,滿見子等。以彌多羅之語有祝,見等之異義也。是釋迦十大弟子中說法第一之阿羅漢。初出家,證阿羅漢果,後聞法華因緣周之說法,回小向大,於五百弟子授記品,授記未來成佛,號法明如來。玄應音義三曰:「富囉那彌多羅尼子,又作彌窒那尼子,正言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羅。富羅拏,此云滿,是其名也。梅低黎夜,此云慈,是其母姓。富多羅者,子也,兼從母姓為名,故此云滿慈子,或譯云滿願子,皆一義也。與佛同日而生。」注維摩經三曰:「什曰:富樓那,秦言滿。彌多羅尼,秦言善知識。善知識是其母名也。」法華光宅疏一曰:「富樓那,姓也。彌多羅尼子者,此翻為願子,是故無量壽尊者滿願子,即其人也。」西域記四曰:「布刺拏梅呾麗衍尼弗呾羅,唐言滿慈子,舊曰彌多羅尼子,訛略也。」法華玄贊一曰:「補刺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羅,此云滿慈子。云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訛也。滿是其名,慈是母姓,其慈今取母姓,此滿尊者是慈女之子。或滿及慈俱是母號,名滿慈子。」大明度經二曰:「滿祝子。」玄應音義三曰:「滿祝子,即富樓那是也。」 0062.JPG
富樓那說法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經三曰:「能廣說法分別義理,所謂滿願子比丘是。」法華經授記品曰:「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富樓那成佛 (雜語)法華經五百弟子品曰:「過無量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法明如來。」
富樓沙曇藐婆羅提 (術語)Purus!a-damya-sa%rathi,佛十號中調御丈夫之梵名。智度論二曰:「富樓沙,秦言丈夫。曇藐,秦言可化。婆羅提,言調御師。是名可化丈夫調御師。佛以大慈大智故,有時耎美語,有時苦切語,有時雜語,以此調御令不失道。」
富羅 (雜語)譯曰土。國土也。見婆藪槃豆法師傳。梵Para。【又】(物名)Pula,又曰福羅,布羅,腹羅。莊飾之短靴也。玄應音義十五曰:「福羅,正言布羅。此譯云短靿靴也。」同十六曰:「腹羅或作福羅,或云富羅,正言布羅,此云短靿靴也。」寄歸傳一曰:「富羅勿進香臺。」
富羅跋陀羅 (物名)靴飾也。四分開宗記八本曰:「富羅跋陀羅者,以木綿及諸雜物與皮合縫,使中央起也。」富羅。梵Pula-a%datra。
富蘭陀羅 (天名)Pu%randhara,帝釋之一名。雜阿含經四十曰:「釋提桓因,復名富蘭陀羅。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數數行施,衣服飲食乃至燈明。以是因緣故,名富蘭陀羅。」涅槃經三十三曰:「如帝釋亦名憍尸迦,亦名富蘭陀羅。」慧琳音義二十八曰:「富蘭,云域。陀羅,云破。」
富蘭那迦葉 (人名)Pu%ran!aka%s/yapa,又作棓刺拏,布刺拏,不蘭迦葉,補刺那迦葉,布賴那伽葉,布刺拏迦葉波,晡刺拏迦攝波子。六師外道之一。富蘭,譯曰滿,是其實名,迦葉波,譯曰飲光,是母氏之姓,從母姓而稱為迦葉波,因之又云迦葉波子。是空見外道也。註維摩經三曰:「什曰:迦葉母姓也。富蘭那字也。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不生滅也。」飾宗記七末曰:「不蘭迦葉,正梵音云布刺拏迦葉波也。布刺拏,此云滿也,是名也。迦葉波,此云飲光,此是姓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棓刺拏,外道六師中一人名也,舊言富蘭那迦葉。迦葉是姓,富蘭那是字,即空見外道也。」毘奈耶雜事三十八曰:「晡刺拏迦攝波子。」
寓宗 (術語)寄寓他宗之宗旨。如俱舍宗寓於法相宗,成實宗寓於三論宗是也。
寓錢 (物名)以紙作錢形寓錢之意者。即紙錢也。紙錢
紫甲 (雜名)袈娑中之甲為紫地。其緣色不定,比之衲袈裟儀為略。
紫衣 (衣服)紫色之袈裟或上衣也。是非佛制之色,乃賜僧之紫衣,始於唐之法朗等。僧史略下曰:「按唐書,則天朝有僧法朗等,重譯大雲經。陳符命言,則天是彌勒下生,為閻浮提主。唐氏合微,故由之革命稱周,法朗薛懷義九人並封縣公,賜物有差,皆賜紫袈娑金龜袋。其大雲經頒於天下寺,各藏一本,令高座講說。賜紫自此始也。」資持記曰:「今時沙門多尚紫服。按唐紀,則天朝薛懷義辭宮庭,則天寵用令參朝義。以僧衣色異,因令服紫袈娑,帶金象袋。後偽撰大雲經。結十僧作疏進上,復賜十僧紫衣龜袋。由此弊源一洩,于今不返。」六物圖曰:「輕紗紫染,髓色俱非,佛判俗服,全乖道相,何善之有!」
紫姑 (雜名)顯異錄曰:「紫姑萊陽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壽陽李景納為妾。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夜陰殺之廁間。上帝憫之,命為廁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於廁間,迎祝,以占眾事。」按,俗呼為坑三姑。三之行次,未見所出。
紫服 (衣服)紫衣
紫金 (物名)紫磨金
紫柏 (人名)明紫柏大師,名僧可,號達觀,於燕京大建法幢,後罹誣而終,有紫柏老人集。
紫袈娑 (衣服)紫衣
紫磨 (物名)金之最上品也。書禹貢,厥貢璆鐵。釋文。郭注爾雅。璆即紫磨金。按爾雅作鏐。孔融文。金之優者。名曰紫磨。南史林邑國傳。夷人謂金之精者為陽邁。若中國云紫磨者。
紫磨金 (物名)又曰紫磨黃金。紫者紫色也,磨者無垢濁也。涅槃論曰:「閻浮檀金有四種:一青二黃三赤四紫磨,紫磨金具有眾色。」本是漢名。孔融聖人優劣論曰:「金之精者名為紫磨,猶人之有聖也。」續博物志曰:「華俗謂上金為紫磨金,夷俗謂上金為陽邁金。」
紫磨忍辱 (雜語)謂佛紫磨金色之身,有忍辱柔軟之相。忍辱者,為有情非情所被,堪忍痛惱,不起瞋恚忿怒也。
紫磨黃金 (物名)同紫磨金。
開士 (術語)開悟之士。又以法開導之士。菩薩之德名。玄應音義四曰:「開士,謂以法開導之士也。梵云扶薩,又作扶薛,或言菩薩是也。」釋氏要覽上曰:「經中多呼菩薩為開士,前秦苻堅,賜沙門有德解者,號開士。」因而亦為和尚之尊稱,又曰闡士。
開山 (術語)開山立寺謂之開山,一轉而稱創一宗派之人亦曰開山。佛祖統紀八(擇卿傳)曰:「建壽聖院,請師開山。」續稽古略一曰:「成宗建大萬聖祐國寺於五臺,詔求開山第一代住持,帝師迦羅斯巴薦之。」
開山忌 (行事)寺之開基入滅日也。此日必修供養。
開山堂 (堂塔)安置本寺開山像之堂也。又云祖堂或影堂。
開山祖師 (術語)佛氏多擇名山。拓立寺院其始創基業者。謂之開山祖師。後則首創一宗一派者亦以是稱之。開山
開三顯一 (術語)天台宗明三乘教為一乘教之方便,以顯絕待之一乘教。法華經前半十四品之所明。謂之跡門法華。玄義六下曰:「今經四大弟子,領佛開三顯一益。」開顯
開化 (術語)教人開蒙化惡也。法華經序品曰:「是諸八王子,妙光所開化。」無量壽經上曰:「入眾言音,開化一切。」
開心入智闔智 (術語)金剛界五相成身之前說此三種。開心者,為入無漏智先開我之心殿也。出觀自在王如來軌。
開白 (儀式)法事之初曰開白,終曰結願。開白云者,於法事初必讀表白文也。
開白詞 (儀式)表白之詞。即述法會之意趣者。
開白打 (儀式)為開白打鏧也。
開示悟入 (術語)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使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是顯佛出世本懷之語。法華經方便品曰:「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開者如始開藏戶也。示者如現藏內之寶也。悟者如一一記得藏內寶物也。入者如入藏取寶物也。此開悟之淺深,次第配之於大乘之階位四十位。文句四上曰:「知見者,智知於理,見諦法。諦法無為則無分別。以無為故而有差別。約此知見,論開示悟入,以略擬廣則有四十位。(中略)開者,即是十位。初破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示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體備萬德,顯示分明,故名為示。悟者,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無二趣。入者,事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從阿到荼,入薩婆若海。」
開元寺 (寺名)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詔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紀年為寺號。其後興廢不一。現今存者已無多。【又】福建泉州溫陵開元寺。唐中宗嗣聖三年,郡儒黃守恭所創基。以匡護為第一世。九年號興教寺,神龍元年,改為龍興寺,開元二十六年,玄宗敕各州郡置開元寺,復更稱為開元寺。至宋代支院凡百二十區。元初合為一寺,世宗賜額大開元萬壽禪寺。元末天下紛亂,寺亦荒廢。明太祖命正映來住,寺復中興,至隆慶萬曆之間,又極衰頹,佛殿僧舍,多為民居。崇禎末,殿堂存者十三,支院二十餘云。其中東塔西塔,今尚存,皆以花崗石築造。有溫陵開元寺志四卷。
開元三大士 (雜語)三國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開元八年)金剛智三藏率不空三藏至京師,敕居於慈恩寺。智傳龍樹之密教,所至築壇度人,時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為開元三大士。」
開元釋教錄 (書名)二十卷,唐智昇撰。以三藏經論編為目錄。不分門目,但以譯人時代為先後。起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迄開元十八年庚午,凡六百六十四載,中間傳經緇素總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聖教,及聖賢集傳,併及失譯總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合七千四十六卷,分為二錄:一曰總括群經錄。皆先列譯人名氏,次列所譯經名卷數,及或存或佚。末為小傳。凡九卷。其第十卷,則歷代佛經目錄四十一家。一曰別分乘藏錄。分為七目。各以經論類從,辨別存亡真偽,及刪併重修之類,凡八卷。其十九二十卷,則大小乘經論入藏目錄也。見四庫提要。縮刷藏經緣起曰:「唐太宗開元十年,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目錄二十卷,詮次經律論及諸師撰述,五千四十八卷。以千字文定函號,是大藏定數之始也。爾來歷朝,大藏詮次,以開元錄為模範。」
開元釋教錄略出 (書名)四卷,智昇撰。前釋教錄中之入藏錄,以千字文編定者。
開本 (術語)開跡顯本之略。見開跡顯本條。
開甘露門 (術語)施餓鬼也。
開光 (術語)佛像落成後,擇日致禮而供奉之,謂之開光。亦曰開眼,或曰開眼供養。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曰:「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道。」
開光明 (術語)開眼也。禪家之用語。大慧錄曰:「江給事請開佛光明。」開光
開定 (雜語)開禪定之意,謂從禪起也。與出定同。
開具 (術語)詳記器物之數目也。敕修清規送亡板帳式曰:「開具內,幾貫文。」
開枕 (雜語)就寢也。日用軌範曰:「候首座開枕後,困重者就寢。」
開法 (術語)教法開始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以如來為開法大師。迦葉已下為佛法聖僧。」塵露章曰:「如來是開法導師。迦葉乃傳持初首。」玄義一上曰:「開法進道。」
開宗記 (書名)四分開宗記之略名。
開咽喉印 (印相)施餓鬼法開餓鬼之咽喉使能飲食之印契也。施餓鬼。附錄。
開近顯遠 (術語)與開跡顯本同。明八相成道之近事為方便,以顯久遠之本體者。玄義十下曰:「如法華三周說法,斷奠聲聞,咸歸一實。後開近顯遠,明菩薩事。」同九下曰:「若扶文便應言開近顯遠,若取義便應言本跡,呼近為跡,稱遠為本,名異義同。」開顯
開室 (雜語)同於入室。開室使眾入參也。見象器箋十一。
開度 (術語)開導濟度也。賢愚經六曰:「唯願如來當見哀愍,暫下開度。」
開皇三寶錄 (書名)歷代三寶紀之異名。開皇者著作之年代。
開悟 (術語)開智悟理也。法華經序品曰:「照明佛法,開悟眾生。」八十華嚴經四曰:「開悟一切愚闇眾生。」出曜經二曰:「欲化彼人令得開悟。」付法藏傳五曰:「爾時馬鳴,著白[疊*毛]衣,入眾伎中,自擊鐘鼓,調和琴瑟,音節哀雅,曲調成就,演宣諸法苦空無我。時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時開悟,厭惡五欲,出家為道。」
開浴 (雜語)開浴室也。寒月五日一浴,暑天每日沐汗,為開浴告知於眾僧,於齋堂前掛開浴牌。敕修清規知浴曰:「凡遇開浴,齋前掛開浴牌。」
開祖 (術語)開一宗之祖師。
開跡顯本 (術語)與開近顯遠同。明八相成道之釋迦,為垂跡之身,以顯久遠實成之本地也。是法華經後半十四品之所明。是曰本門法華。開顯。玄義七下曰:「華開蓮現,譬開跡顯本。」
開眼 (術語)新作佛像所行之法會名。開佛眼之義。開眼之本據,如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曰:「如是供養儀則已周備,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道。」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中曰:「令匠於壇中速刻本尊,(中略)以彩色嚴之,像額間點赤或黃。至來月一日開目。」二經中前經說理之開眼,後經說事之開眼。然開眼之古式事理皆為也。
開眼供養 (儀式)行開眼之法會,必當捧香華,佛供,燈明等於佛,故云供養。安像三昧義軌經詳說之。
開眼師 (職位)開眼供養之導師。
開堂 (儀式)本為譯經院之儀式,每歲聖誕節,必譯新經上進,以祝聖壽。前兩月諸官集觀翻譯謂之開堂。今世宗門長老新住持,初演法,謂之開堂者基於此。見祖庭事苑八。
開啟 (術語)初開法事之場也。敕修清規聖節曰:「披閱金文,今辰開啟。」
開基 (術語)建立一寺始住持之僧。
開善 (人名)梁鍾山開善寺智藏法師,以寺號而呼為開善。見唐僧傳五。
開善寺 (寺名)梁武帝為寶德大士建塔寺名曰開善,禮敬智藏法師使居之。見稽古略二。
開結二經 (術語)無量義經與普賢經二經也。定法華經為本經,無量義經於法華經之前為序說者,故名之為開經。普賢經於法華後說,是總結彼之經意者,故名曰法華結經。是天台宗所定。
開華三昧 (術語)觀音菩薩為開往生西方淨土人所宿之蓮花所住之三昧名。觀經定善義曰:「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傳通記一曰:「開華三昧者。菩薩威神,有開華德,從德立名,故云開華。」
開發金剛寶藏位 (術語)大日經,斷三妄執屬於地前,此上更立十地,稱曰開發金剛寶藏位,以是為開發大日金剛寶藏之行位故也。
開經 (術語)說本經以前而為其豫演之經也。如法華經為本經無量義經為開經。【又】謂開繙經文也。普通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之偈而繙經卷,稱曰開經偈。
開解 (術語)了解道理也。無量壽經曰:「心中閉塞,意不開解。」賢愚經二曰:「聞佛說法,咸得開解。」
開會 (術語)開者,明明打開方便之方便,會者,真實和會其方便,即方便真實之法,例如於法華經方便品斷定三乘教為方便之說,為開。於經文名之曰開方便門。又三乘教於一乘上,始有分別者,說一乘之外無三乘,三乘即一乘,為會。於經文名之曰示真實相。因而所謂開顯亦同。是乃法華經一部之主意也。四教儀曰:「開前頓漸,會入非頓非漸,故言開權顯實。」開顯
開塔印 (印相)作塔印,其二大指間少開也。率都婆印
開道者 (術語)能開示佛道者。佛之自稱。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
開葷 (雜語)又曰開素。許食葷肉也。佛雖制酒肉五辛。而有病患或利益事時,則許飲食之。如四分律四十二等,為病比丘,許噉諸種肉,飲諸種汁漿,十誦律二十六僧祇律三十二毘尼母論三等,許食離見聞疑之三種淨肉,五事報應經謂有病聽於伽藍外白衣家食五辛,分別功德論四說佛許病比丘飲酒,文殊問經上說佛許食肉噉蒜,皆是也。
開敷道印 (印相)辯才天之印也。離八葉印於左右而仰舒五指者。
開敷華王如來 (菩薩)胎藏界八葉中南方之尊,經云華開敷,疏云沙羅樹王開敷佛。金色放光明住於離垢三昧之相也。為平等性智之所成,司五德第二修行之德,長養大悲萬行,開敷萬德,故名華開敷。其種子為第二點之[874B]。其密號曰平等金剛。以是為平等性智之所成故也。於金剛界云寶生如來,其密號同。是四種法身中之他受用身也。大日經一曰:「南方大勤勇,遍覺華開敷,金色放光明,三昧離諸垢。」同疏四曰:「南方觀娑羅樹王華開敷佛,身相金色放光明,如住離垢三昧之標相。自菩提心種子長養大悲萬行,今成遍覺,萬德開敷,故以為名。」
開演 (術語)說法也。解深密經一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唯識述記一本曰:「幽隱未顯,今說名開。先略難知,廣談為演。」
開漸 (術語)對顯頓而立。開漸顯頓與開權顯實同。開漸教而顯頓教也。開顯
開廢 (術語)同於開遮。聽許曰開,禁制云廢。
開廢會 (術語)開與廢及會也。天台所謂論本跡二門開會之三義。開者開除,除權教及跡門也。廢者廢捨,捨權教及跡門也。會者會入,融會權教及跡門諸行使歸入實教及本門也。開就教法之體而言,廢就化導之用而言,會就所修之行而言也。
開蓮 (譬喻)花開蓮現之略。是天台就法華經題之蓮華立三喻中之第二喻,示開權顯實之意者。玄義一上曰:「華開蓮現,可喻即權而實。」玄義七下曰:「二華開故蓮現。而須華養蓮。譬權中有實,而不能知。今開權顯實,意須於權。」
開遮 (術語)戒律之語。開者許之義,遮者止之義。許作曰開,禁作曰遮。資持記上一之五曰:「遮即是制,不制意即是開。」
開導 (術語)開蒙而導之以佛道也。無量壽經下曰:「隨器開導,授與經法。」
開導依 (術語)謂前生之心王開路引導後生之心王心所也。唯識論三曰:「開導依者,謂有緣法為主,能作等無間緣。此於後生心心所法,開路引導名開導依。此但屬心,非心所等。」
開靜 (雜語)禪林晨朝鳴版,開覺靜睡之謂也。有小大二種:五更四點之後,鳴庫前之版,先起行者,是云小開靜。五更五點之後,庫前之版及諸堂之版一齊鳴,令闔寺之大眾起,是云大開靜。見象器箋十八。
開齋 (術語)比丘喫朝飯也。義楚六帖六曰:「律云:明相出時開齋。明相者,日照閻浮樹時,身黑葉青,過則白。開齋,又云星沒,又云少年比丘見手中麤文。」
開講 (雜語)始開講釋也。講座之初日。對於解講或滿講而言。考信錄二曰:「開講,發講並解講,解座之字,屢見廣弘明集二十一。」
開曉 (術語)開蒙明暗也。藥師經曰:「幽明眾生,悉蒙開曉。」
開題 (術語)解釋經文之題號也。如大日經問題,金剛頂經開題等。日本空海多用此名。
開題供養 (儀式)新書寫經文而供養之之法會。其法會之表白,自解釋其經文之題號及其大意,故用開題之名。
開壇 (雜語)開傳法灌頂之壇也。其授灌頂之知法師範謂之開壇阿闍梨。
開覺 (術語)開發本有之佛性,覺知真性之本源也。八十華嚴經六曰:「應受化者,咸開覺。」地持論曰:「平等開覺,故名為佛。」
開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佛說開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四卷,宋惟淨等譯。
開爐 (行事)禪林陰曆十月一日開爐,此日方丈有大相看。敕修清規月令須知曰:「十月初一日開爐,方丈大相看。」
開權 (術語)開權顯實之略。法華一部之說相,開顯。文句記三上曰:「開權即是法華之相,息化即是涅槃之徵。」
開權顯實 (術語)法華一部之說相。開顯
開顯 (術語)開權顯實之略。是乃法華經一部之說意,天台宗之判釋也。權者方便,實者真實。開方便而顯真實,乃本經一部之主意。開方便者,指四十餘年之方便說,開示此為方便。不開示之,謂為閉方便門。至於法華,方便之說,裝如真實,閉方便之門,故不得見真實之義。然今以開示方便為方便,而知方便之為方便,則真實之為真實自顯。經文謂之曰:「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即法華之開權顯實也。然以此開權顯實當於經文,則前十四品曰開三顯一之說,後十四品曰開近顯遠之說。開三顯一者,就教法而名,開近顯遠者,就佛身而名。即前開三乘教之方便,而顯一乘教之真實,後開垂跡之近佛,而顯本地之遠佛也。故法華一部二十八品,前半為開三顯一、後半為開近顯遠,總之,則歸結於開權顯實,即開顯之二字,玄義一上曰:「華敷譬開權,蓮現譬顯實。文曰: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文句八上曰:「河西道朗云:直名三為方便,即是開方便門。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名三為方便,即示一為真實也。私謂此釋符文。」文句記八之三曰:「嘉祥亦云:開二種之方便,示二種之真實。昔不云二是方便,故門閉。今云二種是方便,故方便門開。」(二種方便為教法與佛身也)。玄義一下曰:「開權顯實者,一切諸法,莫不皆妙,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眾生情隔於妙耳。」同五上曰:「昔權蘊實,如華含蓮。開權顯實,如華開蓮現。離此華已,無更別蓮。」同五下曰:「開權顯實,於一切法中,即見中道。」同七下曰:「若開權顯實者,達事法已,權意即息,亦不離權,遠求於實。權即是實,無復別權,故言開權顯實也。」同十上曰:「拂之以權跡,顯之以實本,當知此經唯論如來設教大綱,不委微細網目。」文句記四下曰:「六章之要,莫若開顯。」
閑文字 (雜語)不要之文字。六祖壇經曰:「若見本性,十二部經總是閑文字。」
閑不閑 (術語)閑者佛道修行有暇之境界,不閑者有八難等而無暇也。
閑居 (術語)修止觀二十五方便中第一科具五緣中之第三有閑居靜處。止觀四上曰:「第三閑居靜處者,雖具衣食,住處云何?若隨自意,觸處可安。三種三昧,必須好處。好處有三:一深山幽谷,二頭陀抖擻,三蘭若伽藍。」
閑居十德 (名數)無男女境無愛欲心,無雜言緣無妄語愆,無敵對人無鬥諍畏,無是非友無讚毀誤,無見人失無談他過,無隨逐屬無眷屬嗜,無對面人無禮儀煩,無來臨客無饗應營,無交眾情無好衣望,獨修妙行更無他妨。
閑處 (術語)閑靜之處,謂練若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閑道人 (術語)詩經毛註曰:「閑,習也。」習道之人也。證道歌曰:「絕學無為閑道人。」
閑塵境 (術語)謂無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語也。文字屬於色塵之境,言語屬於聲塵之境。臨濟錄曰:「上他閑塵境,都不辨邪正。」
閑機境 (術語)不用之機緣作略。臨濟錄曰:「皆是上他古人閑機境。」
間穴餅 (飲食)穿穴於餅,盛種種之美味者。大日經疏七曰:「間穴餅有二種,或剖為孔穴,或狀如亂絲重重間穴。加以眾味也。」
間色 (術語)對青等之五正色而有綠等之五種中間色,又五間色之外有青,黑,木蘭三種之壞色,亦稱間色。是為袈裟之常色。五正五間,不可為袈裟。
間色服 (衣服)袈裟之異名。袈裟有定之三種壞色。是為一種之間色,故名間色服。非言彼五間色也:一青之間色,二黑之間色,三木蘭之間色。六物圖曰:「或名間色服,三色成故。」袈裟
間隔 (術語)謂無始之間隔,一念之間隔等。乃真言宗之用語,根本無明之異名,不達法界平等之理而執差別之妄念也。由此差別之妄念而起貪瞋等之煩惱,造諸惡業,輪迴於生死。一切生死之根本皆在此一念之間隔。此妄情為凡夫之自性,由無始而相續,故云無始之間隔。菩提心論有此名,起信論謂之根本無明。菩提心論曰:「或為無始間隔,末能證於如來一切智智故。」辨惑指南二曰:「一念間隔,頓有差別自他之念。殺生偷盜邪婬妄語等惡業皆從自愛疏他而起故,皆是無始間隔所作也。」
間錯天 (天名)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南方十七位之天名。二十八宿中之翼宿。種子[8769]字。此天在因位,下禍於小男女,或使至死。由胎藏大日之加持,攝取於曼荼羅會中,為曼荼羅外護之一尊。
間斷 (雜語)間隔斷絕之意。又名有間斷或曰有間。對於無間而言。即不相續而中間斷絕也。成唯識論四所謂「無心定,熟眠,悶絕,無想天中,間斷故」,往生禮讚所謂「憶想間斷故」是也。
悶絕位 (術語)命終時苦悶絕倒氣息之時也。
(術語)宗因喻之三支為比量,因明之作法為立量。
二量 (名數)一現量,如以眼識見色以耳識聞聲。二比量,如見煙知有火。以已知之法比顯未知之法也。
三量 (名數)一現量,二比量,三聖教量,又曰至教量聲量正教量。尚有現量比量非量之三量。三字部三量
四量 (名數)於三量加譬喻量也。人生之無常,如水泡之無常,以喻而顯者。
五量 (名數)上四量加義准量。義准量者,若准於法之無我,必知為無常也。
六量 (名數)五量加無體量是也。如入此室中見主不在,知所往之處。此中陳那菩薩之因明法,廢餘量,各隨其所應,攝於現與比中,唯立現比之二量。見因明大疏一。
量果 (術語)三量之一。相宗謂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而了知終之結果也。
量等 (術語)量等身之略。
量等身 (術語)言如來之身,相等於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之量也。經舉十三個量等身。華嚴經曰:「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成正覺時。得一切眾生量等身,得一切法量等身,(中略)得寂滅涅槃界量等身。佛子!如所得身言語及心,亦復如是。如是等無量數清淨三輪。」同經疏曰:「今初有十三身,前六等事。次三等理,次一等事理,事事無礙。後三等因果,略舉十三,俱云無量,晉經但云等身。」
最上乘 (術語)至極之教法也。諸宗各名其宗義。法華經授記品曰:「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上乘。」二教論上曰:「為欲成就乘最上乘者故,名為大乘。」
最上意經 (經名)最上意陀羅尼經之略名。
最上大悉地 (術語)稱佛果。迴向頌曰:「我等所修諸功德,迴向最上大悉地。」
最上意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最上意為陀羅尼之德稱。
最上秘密那拏天經 (經名)三卷,宋法賢譯。說那拏天之修法儀軌。
最上大乘金剛大教寶王經 (經名)二卷,宋法天譯。佛在廣嚴城敕金剛手菩薩說弟子之八事及二諦等。
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 (經名)七卷,宋法賢譯。大樂金剛為金剛薩埵之異名。有二十五品。說儀軌及實理。
最正覺 (術語)最上至極之正覺。謂佛也。正覺者指契於真理之智慧。無量壽經上曰:「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探玄記二曰:「正覺者,能覺之妙智,以菩薩亦有隨分正覺,然位未極不得稱最。今就至極名最正覺。」華嚴大疏一曰:「開悟稱覺,離倒為正,至極為最。」
最末後身 (術語)與最後身同。最後身
最明 (術語)四十二章經曰:「何者最明?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
最後 (雜語)謂人之死時。如最後之念佛,最後之教誨等。
最後心 (術語)又名最後念。即灰身滅智,將入無餘涅槃,最後剎那之心也。見大毘婆沙論三十二等。
最後念 (術語)與最後心同。
最後生 (術語)最後身及最後身菩薩
最後有 (術語)與最後生同。
最後身 (術語)謂生死界中最後之身。阿羅漢及等覺菩薩之身也。法華方便品曰:「得阿羅漢最後身。」勝鬘經寶窟中末曰:「最後身菩薩,菩薩之人,於最後生未成佛前名最後。」
最後身菩薩 (術語)又名最後生,最後有,或後身菩薩。即住於生死身最後之生之菩薩也。俱舍論十八曰:「住最後有,名最後生。」俱舍光記十八釋之曰:「即是王宮所生身。」又瑜伽論略纂十一曰:「最後身,謂已生欲界,即於此身成道。此身為生死身最後有,故名最後身。」是也。
最後十念 (術語)臨命終時,念佛十遍也。此據觀無量壽經所謂愚人臨終十念,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罪生於極樂之說。
最後之唱 (雜語)如來涅槃,令諸比丘以戒為師,依戒而住。故云。
最後品無明 (術語)最極微細之無明也。就生起之次第而謂為無始無明,根本無明,元品無明等。就伏斷之次第而謂為最後品無明。七帖見聞七曰:「約流轉初無始無明云也。又元初一念無明云也。是即法性都忽然念起,名為無明。迷始一念無明也。又還滅門時斷惑終故最後品無明云也。又終品無明釋。」
最勝 (術語)無量壽經上曰:「今日世英,住最勝道。」淨影疏曰:「無上菩提,是最勝道。」
最勝人 (雜語)稱讚念佛行者之言。
最勝子 (人名)Jinaputra,造瑜伽師地論釋之菩薩名。西域記十一曰:「缽伐多國,周五千餘里。(中略)城側有大伽藍,僧徒百餘人,並學大乘教,即是昔慎那弗呾羅(唐言最勝子)論師,於此製瑜伽師地釋論。」
最勝乘 (術語)大乘之尊稱。八十華嚴經五十一曰:「過二乘名為大乘、第一義乘、勝乘、最勝乘、上乘、無上乘、利益一切眾生乘。」
最勝壇 (術語)稱秘密壇之內心曼荼羅。大日經五曰:「此最勝壇故,應與三昧耶。」義釋十二曰:「從諸佛大悲海而生金剛智,從金剛智出生一切佛會也。於一切曼荼羅中此最為上,無與比也。」
最勝尊 (術語)尊中之至極,稱佛。無量壽經上曰:「願我功慧力,等此最勝尊。」
最勝經 (經名)金光明最勝王經之略名。又地婆訶羅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之略名。
最勝太子 (天部)護持佛法守護國家之善神名。又名如意勝王,如意天王,甘露太子。
最勝講堂 (堂塔)帝釋天講堂之名。見增一阿含經十。
最勝真如 (術語)十真如之一。於十地中第二離垢地所證之真如。是地持極淨之尸羅故。於證亦具無邊之功德,於一切法最勝,故名。
最勝王經 (經名)具名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唐義淨譯。此經有三本:第一譯云金光明經,有四卷。第二譯云合部金光明經,有八卷。第三譯即此金光明最勝王經也。一部有三十一品,是護國三部經之一。經之第六有四天王護國品,說四天王鎮護國家之誓。
最勝王經疏 (書名)六卷,淄州慧沼著。同八卷,海東元曉蓍。
最勝佛頂 (菩薩)金輪佛頂之一。胎藏界釋迦院五佛頂尊之一。佛頂尊
最勝佛頂印 (印相)輪寶印也。見大日經密印品。
最勝陀羅尼經 (經名)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之略名。
最勝燈王神咒經 (經名)東方最勝燈王如來助護持世間神咒經之略名。
最勝佛頂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法天譯。有陀羅尼八十句,前後無文。
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 (經名)一卷,唐地婆訶羅譯。尊勝陀羅尼經之異譯。
最無比經 (經名)佛說最無比經,一卷,唐玄奘譯。佛為阿難校量三歸五戒乃至具足戒之功德。
最極 (術語)因位之極。等覺之位也。文句四曰:「鄰圓際極,唯一生在。」同記曰:「言鄰圓者,圓謂圓滿,近於滿位。鄰,妙覺也。言際極者,顯鄰圓耳。」
最澄 (人名)日本傳教大師,名最澄。與空海入唐傳台密禪之三宗,為日本天台宗之高祖。所著甚多,凡二百八十餘部云。
景岑 (人名)南泉之法嗣也。號招賢。三十二祖傳曰:「岑嘗與仰山寂玩月次。寂曰:人人盡有這個,祇是用不得。岑曰:恰是倩汝用。寂曰:爾作麼生用?岑劈胸與一蹋。寂曰:[囗@力],直下似個大蟲。自此諸方稱為岑大蟲。清雍正十二年封洞妙朗淨禪師。
景命日 (雜名)天子即位之日。禪林法規每月此日有祝讚諷經。見象器箋十三。
景德傳燈錄 (書名)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年中,沙門道原編。集諸祖之機緣者。
(物名)書姓名於片紙者。又片紙記物名者。
單本 (術語)譯經之無別本者。開元釋教錄十曰:「單本原來一本,更無別本。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單白 (儀式)三種羯磨之一。最輕微之事及常式之事,僅一度白告於眾,得使其事成立者。羯磨疏一上曰:「單白者,如設戒告眾僧常所行,聖制同遵。有背結過,未假煩請,隨作便遂,初牒事表陳勸眾和忍,名之為白,即此成遂有作業之功,名為羯磨。」資持記上一之五曰:「一者單白,事或輕小。常所行,或是嚴制。一說告僧便成法事。」羯磨
單位 (雜名)禪堂貼己名單之座位也。敕修清規日用軌範曰:「昏鐘鳴,須先歸單位坐禪。」
單前 (雜語)禪堂貼己名單之坐床,謂之單位,又其床前之板謂之單,闊八寸,據周尺故為一尺,謂之單板一尺。而床闊六尺,加以單板一尺則為七尺,謂之七尺單前。若除單板則為六尺,謂之六尺單前。碧巖錄曰:「三條椽下,七尺單前,試去參詳看。」續傳燈錄(繼圓禪師章)曰:「旦向三條椽下,六尺單前,須容取。」
單拏 (物名)與但荼同。
單致利 (雜語)Nidra%-tandri,譯為腫眼病。大乘義章二曰:「喜睡五病,名單致利。」
單麻 (故事)一個麻實也。佛六年苦行,一日食一麻一麥云。
單提 (術語)猶言單傳,禪家直指之旨也。單提宗旨不涉餘岐之義。【又】具足戒五篇中有尼薩耆波逸提與但波逸提二篇,尼薩耆者,捨之義,波逸提者,墮之義,捨者,應捨離所犯之贓物也,墮者,其罪報墮於地獄也。其捨墮罪有三十戒,墮罪有九十戒,因而九十之墮罪,對於三十之捨墮罪,謂之單墮,今以提之一字舉墮之梵語波逸提Pa%cittika也。
單傳 (術語)禪家之宗旨,不依經論文句,單傳心印也。碧巖初則評唱曰:「達磨遙觀此土有大乘根機,遂泛海得得來,單傳心印。」祖庭事苑曰:「傳法諸祖,初以三乘教乘兼行,後達磨祖師單傳心印破執顯宗。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矣,往往謂屏去文字以默坐為禪,斯實吾門之啞羊爾,且萬法紛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猶通也。豈拘執於一隅哉,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爾餘法亦然,所以為見性成佛也。豈待遣而後已。」
單寮 (雜名)獨房也。頭首知事退職居於獨房及名德之居於西堂,首座之居於獨房者,皆稱單寮。單身專寮而無同舍者也。見象器箋五。
貴己等佛 (雜語)具高慢之心,以己為貴,有等於佛之思也。約理言之,雖為生佛一如,然迷悟因果懸隔,起與佛同等之見,必至慢舉而疏實修焉。
貴在得悟 (雜語)教文之義理,無方無定,所詮之貴,在於得悟也。是三論一家之綱要。法華遊意上曰:「一之與異,隨時用之。貴在得悟,義無定也。」
貴在得意 (雜語)所貴在於得其意也。文句一上曰:「貴在得意,不煩筆墨。」
圍遶 (儀式)遶右旋而敬禮,即右遶三匝也。法會之行道式本此。賢愚因緣經九曰:「須達遙見世尊,猶如金山。(中略)睹之心悅,不知禮法。直問世尊,不審瞿曇起居何如?世尊即時命令就座。時首陀會天遙見須達,雖見世尊,不知禮拜供養之法。化為四人,行列而來。到世尊所,接足作禮,胡起問訊,起居輕利,右遶三匝,卻坐一面。是時見其如是,乃為愕然而自念言:恭敬之法,事應如是。即起離座如彼禮敬,問訊起居,右遶三匝,卻坐一面。」法華文句二下曰:「圍繞者。佛初出世,人未知法,淨居天化為人像,到已右旋,旋已敬禮,卻坐聽法,因於天敬人以為楷。(中略)圍繞者,行旋威儀也。」
黑天 (天名)Maha%ka%la,即大黑天神。大自在天之眷屬。本名嚕捺羅。Rudra譯曰暴惡。別名摩訶迦羅。譯曰大黑。大日經疏二曰:「黑天,梵音魯捺羅。是自在天眷屬。」同十曰:「嚕捺羅,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羅之化身也。」大黑天及魯達羅
黑分 (術語)太陰曆之下半月也。梵語記里史拏博乞史Kr!s!n!apaks!a,梵語雜名。見黑月
黑月 (術語)又曰黑分Kr!s!n!apaks!a,太陰曆之下半月也。西域記二曰:「月虧至晦謂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底哩三昧經曰:「黑月八日於寒林。(中略)坐其上念誦。」
黑比丘經 (經名)黑比丘因好鬥諍,佛為說惡馬良馬之喻誡之。攝於中阿含經二十三。
黑氏梵志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有梵志名迦羅。具足五通,能說法。閻羅王來聽法,悲梵志七日後當死,死墮閻羅界。梵志懼,見佛證果。
黑白 (術語)善惡之異名。俱舍論十六曰:「諸不善業一向名黑,染污性故。色界善業一向名白,不雜惡故。」即黑白二業也。
黑白二月 (雜名)由十五夜之滿月前十五日曰白月,後十五日曰黑月。此一月兩分之名,乃印度之曆法。如言黑月白月,黑分白分。
黑衣 (衣服)黑色之僧衣也。釋氏要覽上曰:「今禪僧多著黑黲衣。若深色者,可是律中皂黑衣攝,用墨錠,與雜泥不遠故。若淡而青白者,可是律中青衣攝,以用銅青板綠雜墨染故。」是三種如法色之一。黑袈裟
黑衣宰相 (人名)僧慧琳,南北朝時,得幸於宋文帝,與聞政治,故有此稱。佛祖通載八曰:「時有僧慧琳者,以才學得幸於帝,與決政事。時號黑衣宰相。」梁僧傳七、道潤傳有附傳。
黑衣二傑 (雜名)佛祖統紀三十六曰:「齊武帝永明元年,敕長干寺玄暢。同法獻為僧主,分任江南北事,時號黑衣二傑。」
黑耳 (神名)神女名。吉祥女之妹,常為損害於人者。新稱黑耳。舊稱黑闇。俱舍論光記五曰:「黑耳吉祥姊妹二人,常相隨逐。姊名吉祥,所至之處能為利益。妹為黑耳,由耳黑故以名焉,所至之處能為衰損。舊云功德天,黑闇女,譯家誤矣。」
黑沙地獄 (界名)十六遊增地獄之一。熱風吹揚熱黑沙,燋爛人心者。
黑夜神 (神名)Ka%lara%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羅囉底嚜。閻摩王三后之一。司中夜之神。大日經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閻羅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風相並而申之,其空指如尋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閻羅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閻摩王當作風壇。(中略)左邊畫黑闇后,以幢為印。」同十七曰:「當知即是黑夜天,即是閻羅。」演密鈔九曰:「梵語迦羅,此譯云時,即三時等也。若准普通真言藏品中釋者,具足梵音云迦羅囉底嘿。迦羅云黑,囉底嘿云夜,即黑夜神也。又底哩名三,即夜三時也。」
黑風 (雜語)天晦暴風吹海,名為黑風。法華經普門品曰:「入於大海,假令黑風,吹其船舫。」羅什譯仁王經下曰:「黑風赤風青風天風地風火風水風。」長阿含經二十一曰:「有大黑風,暴起吹海水。」
黑耶柔 (術語)四吠陀中之耶柔吠陀,分二種,一為白耶柔,一為黑耶柔。
黑蚖 (譬喻)劇毒之蛇。以譬煩惱之毒。略說戒經曰:「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當速除之。」
黑蚖懷珠 (譬喻)智度論十示過去之業因不同,故現在之果不均曰:「有一黑蚖懷摩尼而臥,有一羅漢乞食不得。」言蚖於前世破戒,猶以有福分,今墮於蚖,尚懷寶珠云。止觀七下借之以喻有解不能行曰:「雖聞不用,如黑蚖懷珠,何益於長蛇者乎?」
黑袈裟 (衣服)黑色之袈裟。律中禁青黃赤白黑之五正色,而許似青、似黑、木蘭之三不正色。似黑者即緇色,言如黑泥之色也。釋門章服儀曰:「問:上引大乘中,被服染衣,未知何色成於如法?答:如經律中,通云壞色。故文云:當以三種:青、黑、木蘭,隨用一壞,成如法色(壞者,言正色壞濁也)。(中略)上明青色,名同五色。如論律中,似而非正。木蘭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乾陀色。」行事鈔下之一曰:「青謂銅青,黑謂雜泥等,木蘭謂諸果汁等。」
黑象腳 (雜語)一類之眾生,見佛之色身如黑象腳也。觀佛三昧經三曰:「優婆塞眾中有十六人,見佛色身如黑象腳。優婆夷眾中有二十四人,見佛色身猶如聚墨。」
黑缽 (器名)此是毘舍離城上好黑色貴瓦缽。諸比丘得,不敢受。佛聽受畜。
黑[食*(汴-水)] (雜名)正字通曰:「[食*(汴-水)],同飯。」以天燭草葉之汁染飯,為青黑之色。禪宗於四月八日造之供佛,本由仙家之服餌而來。天燭一名楊桐,因之其飯一名桐飯。敕修清規月分須知曰:「四月初八日佛誕,浴佛,庫司豫造黑[食*(汴-水)]。」象器箋十六曰:「潛確類書云:青精一名南天燭,又曰黑飯草,以其可染黑飯也。道家謂之青精飯。」
黑業 (術語)四業之一。感闇黑不淨之苦果,闇黑不淨之惡業也。婆羅門緣起經曰:「造黑業者,感黑業報。」智度論九十四曰:「黑業者,是不善業果報地獄等受苦惱處,是中眾生以大苦惱悶極故名為黑。」成實論八曰:「若業二世所呵,今呵後呵。是人為罪,墮在黑闇,無有名聞,故名為黑。」行宗記二上曰:「言黑黑者,因黑果黑,故云俱不淨。不淨即黑之異名也。」
黑漆桶 (譬喻)譬無明之堅厚也。碧巖第一則評唱引五祖禪師之語曰:「與他打破漆桶。」種電鈔一曰:「棱伽云:人曠劫無明,結習膠固,恰如貯漆之桶,黑洞洞地不明也。」
黑漫漫 (譬喻)如云黑漆桶,謂人之不明也。碧巖四十四則著語曰:「依舊黑漫漫。」
黑齒 (異類)法華經所說十羅剎女之一。十羅剎女共誓擁護持經者。羅剎女
黑闇 (雜語)無智慧之光也。南山戒疏二上曰:「言黑闇心者,謂痴心也。」止觀五上曰:「此黑闇人,豈可論道。」讚阿彌陀佛偈曰:「三塗黑闇蒙光啟。」
黑闇女 (天名)涅槃經十二曰:「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黑闇女,授人以禍。此二人常同行不離。」功德天又曰吉祥女,黑闇女又云黑耳女。黑耳及吉祥
黑闇天 (天名)即黑闇女。黑闇女
黑嶺 (地名)又作黑山。山名。見西城記一、慈恩傳二等。
黑繩 (界名)八熱地獄之第二。俱舍頌疏八曰:「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秤量支體,後方斬鋸,故名黑繩。」
黑繩地獄 (界名)黑繩
嵐毘 (地名)嵐毘尼之略。
嵐毘尼 (地名)Lumdini,又作藍毘尼、嵐鞞尼、留毘尼、流毘尼、流彌尼、林毘尼、林微尼、樓毘。新稱臘伐尼、藍軬尼。花園名。在迦毘羅城之東,摩耶夫人生佛之處。藍軬尼,譯作鹽,上古守園之婢名,因以名園。或譯曰可愛。西域記六曰:「箭泉東北行八九十里,至臘伐尼林,有釋種浴池,澄清皎鏡,雜華彌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華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玄應音義十九曰:「嵐毘,或言流毘尼,或言林微尼,正言藍軬尼,此云鹽。即上古守園婢名也,因以名園。飯那,此云林,或譯云解脫處,亦云滅,亦名斷。軬音扶晚切。」智度論二十六曰:「佛世世當愛遠離行,若菩薩在母胎,母亦樂遠離行,去城四十里,嵐鞞尼林中生。」翻梵語九曰:「樓毘,譯曰可愛,長阿含第四。」
掌中論 (書名)一卷,陳那菩薩造(Din%na%ga),唐義淨譯。論三界唯有假名,實無外境,引蛇繩麻之譬。
掌石 (譬喻)海底有石名掌,無一微塵之不平,經中以為國土平正之喻。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曰:「地平如掌。」法華文句七曰:「經直言如掌不言手掌,手掌不平則非所引,海底有石名掌,此石無有一微塵不平,當知類如法掌耳。」
掌光 (雜語)道昂慧解夙成。掌中常有光,不勞燈燭。
掌果 (譬喻)掌中之菴摩羅果也。以譬物之易見。止觀一曰:「如觀掌果無有僻謬。」
掌珍論 (書名)具名大乘掌珍論,一卷,清辯菩薩造,唐玄奘譯。明諸法無相之義,破護法之諸法有相,即破相宗之根本論也。
(術語)梵語Karun!a%,或跛哩泥[口*縛]Parideva,惻愴他人之苦而欲救濟之之心也。大乘義章十一曰:「愛憐名慈,惻愴曰悲。」又曰:「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梵語雜名曰:「悲,跛哩泥[口*縛]。」
悲心 (術語)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觀四曰:「悲心徹骨,如母念子。」
悲手 (術語)表慈悲心之手相也。大日經疏十七曰:「救意菩薩。作悲手置心上,謂水空相捻,當心,餘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水為無名指,空為拇指)。
悲引 (術語)大悲之引導也。教行信證六本曰:「濁惡群萌,齊悲引也。」
悲田 (術語)三福田之一。可悲愍之苦難貧窮境界,向此境界而惠施,則得無量之福,故名悲田。法論謂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貧窮曰悲田。唐有悲田養病坊,見舊唐書武宗紀。悲田之名本此。
悲田院 (堂塔)養鰥寡孤獨窮民之處也。法論謂供父母為恩田,供佛為敬田,施貧為悲田。後世謂養濟院曰悲田院。本此唐有悲田養病坊,見舊唐書。俗作卑田院。
悲生眼印 (印相)此印相出攝大儀軌二。灌頂時,於壇前結此印開弟子之眼。
悲生曼荼羅 (術語)三重之曼荼羅,從中胎八葉之大悲而生,故有此稱。大日經一曰:「胎藏正均等,藏中造一切悲生曼荼羅。」
悲母 (術語)垂悲於我之母也。心地觀經二曰:「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悲門 (術語)對智門之稱。悲智
悲智 (術語)慈悲與智慧也。此為佛菩薩所具一雙之德,稱曰悲智二門。智者,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悲者,下化眾生,屬於利他。以之配於人身之兩手,則悲為左手,智為右手。又配於真言之兩部,則悲為胎藏界,智為金剛界。配於彌陀之兩脅士,則悲為左脅之觀音,智為右脅之勢至。有如是無盡之對配。法事讚上曰:「釋迦諸佛,皆乘弘誓。悲智雙具,不捨含情。」
悲智圓滿 (術語)慈悲與智慧完全具足也。
悲旋潤菩薩 (菩薩)胎藏界除蓋障院上第七位,密號曰悲念金剛。以旋大悲智水潤眾生乾田為三昧。菩薩以大悲纏其心,故名大悲纏,又名悲念,悲愍慧,悲發生。菩薩形肉色,左手執未敷蓮,右手大中相捻,坐於赤蓮。
悲華經 (經名)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寶海梵志,勸無諍念王及其千子詣寶藏如來所,發無上心,使各取淨土。無諍念王受無量壽佛之記,王之第一子,受觀世音之記,第二子受大勢至之記,乃至千子悉受記也。
悲無量心 (術語)四無量心之一。於一切眾生起悲心而無量也。
悲敬二田 (名數)悲田與敬田也。加恩田則為三福田。福田
悲幢 (物名)大悲之摩竭幢也,於幢頭安摩竭幢,故名摩竭幢,以標愛金剛之三昧也。五秘密軌曰:「愛金剛摩竭幢為大悲金剛鎖,度一切眾生以為其道。」
悲增菩薩 (菩薩)二增菩薩之一、二增菩薩
悲濟會 (行事)施餓鬼會也。
悲願 (術語)佛菩薩大慈悲所發之誓願也。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藥師如來之十二願等。唯識論四曰:「悲願相應善心。」大日經疏四曰:「勸囑阿闍梨,令興平等悲願。」
悲願船 (譬喻)佛菩薩之悲願,即度人於生死海之船筏也。心地觀經一曰:「應念我何時,乘悲願船去。」
悲願金剛 (菩薩)地藏菩薩之密號也。
勞侶 (術語)塵勞之黨侶也,塵勞者煩惱之異名。維摩經弟子品曰:「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註「肇曰:其為諸塵勞之黨侶也。」大日經疏曰:「若離如是實相印,餘皆愛見所生,與天魔外道作諸勞侶。」
勞度差 (人名)外道之能知幻術者,與舍利弗角種種之神力。見賢愚經須達起精舍品。
勞怨 (術語)魔來勞我,我為為怨,故云勞怨。維摩經方便品曰:「降魔勞怨。」註「肇曰:四魔勞我致為怨。」慧遠疏曰:「魔能勞亂,名之為勞。敗人善根,故說為怨。」
勞結 (術語)塵勞與結使,皆煩惱之異名。淨心誡觀法序曰:「吸攬塵緣,積成勞結。」
勞謙 (雜語)勞而不誇功也。維摩經香積佛品曰:「斯諸菩薩,亦能勞謙。」
(術語)梵語阿,A,譯曰無、非、不。以世俗釋之,只是否定事物存在之辭。以勝義釋之,則無有二種。惑智之無與聖智之無是也。惑智之無,僅為斷見,聖智之無,則超於有無之妙無也。真言以[8740]阿字為觀道之要門,禪家亦有以無字為悟道之關門者,皆取聖智之無也。無門關第一則曰:「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評唱曰:「參學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是依學附木精靈。且道如何是祖師關?只者一箇無字,乃宗門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
無一物 (術語)禪門六祖得道之語。六祖壇經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無二無三 (術語)法華無二亦無三之略。
無二亦無三 (術語)謂成佛之道,唯一而無二道三道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此為偈文之語。其本文曰:「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諸師解之,其說不一。台家就藏通別圓四教而對簡之,成立唯一圓教。餘乘若二若三、訓為「餘乘與若二與若三」。餘乘者,指別教,若二者,指通別二教,若三者,指藏通別三教。意謂今之法華時為唯一圓教,不如前華嚴時(第一時)之兼別教,不如般若時(第四時)之帶通別二教,不如方等時(第三時)之對待藏通別三教也。是視二三之數為複數而解之也(法華文句)。三論之嘉祥,法相之慈恩,就三乘而對簡之,成立唯一佛乘。故訓為「餘乘之若二若三」。餘乘者,總指緣覺與聲聞,若二者,別指緣覺,若三者,別指聲聞。是以一二三之次第佛乘為第一、緣覺乘為第二、聲聞乘為第三。意謂為唯一佛乘,無第二之緣覺乘,亦無第三之聲聞乘也。慈恩言勘梵本謂為無第二無第三、譯時果謂無二亦無三也(法華義疏,法華玄贊)。
無二平等經 (經名)無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經之略名。
無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經 (經名)六卷,趙宋施護譯。金剛界真言之別部。
無刀大賊 (譬喻)不持刀之劫賊也,以譬無德之比丘掠他信施者。淨心誡觀中曰:「凡夫狂痴,內愚外智。未有戒定,現戒定相。彰揚善名,招引利養。隱匿垢過,外顯清白。常向道俗說己功德。經云:此是無刀大賊,罪於劫掠。」
無三惡趣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第一。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無上 (術語)謂無有過於此者。善見律一曰:「無上者。諸法無能勝也。」華嚴大疏鈔十三曰:「無有能過者,故號為無上。」淨土論註曰:「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
無上上 (術語)佛之德號也。無上無上之義。涅槃經四相品曰:「無上上者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無上士 (術語)Anuttara,佛十號之一。無上之士夫也,人中最勝無有過之者,故云無上士。涅槃經曰:「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涅槃經八曰:「如來者,名無上士。譬如人身頭最無上,非餘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為尊上,非法僧也。」智度論二曰:「涅槃法無上,佛自知之。(中略)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生中亦無上。」大乘義章二十末曰:「士者,人之別稱,人中最勝。餘不能加,名無上士。」
無上道 (術語)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無上道。法華經方便品曰:「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同壽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勸持品曰:「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法華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無上正遍知果道也。」
無上忍 (術語)堪受真理之智謂之忍。有無上忍,寂滅忍等。無上者嘆稱之語。寶積經二十二曰:「速至大安穩,成就無上忍。」【又】十忍之一、信受無常之理而不疑也。
無上法 (術語)涅槃也。一切法中無過涅槃也。智度論五十五曰:「如阿毘曇中說,有上法者,一切有為法,及虛空非智緣盡。無上法者,智緣盡所得涅槃,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
無上眼 (術語)無上之法眼也。中阿含經二十九曰:「堪任正梵行,成就無上眼。」
無上尊 (術語)人天中,佛最尊勝,故號無上尊。無量壽經上曰:「吾當於世為無上尊。」涅槃經二曰:「當念懃精進,頂禮無上尊。」
無上乘 (術語)嘆稱教法之至極也。即大乘之異名。華嚴經五十一曰:「過二乘名為大乘、第一乘、勝乘、最勝乘、上乘、無上乘、利益一切眾生乘。」寶積經二十八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為勝乘、無上乘、無上上乘、無等乘、不惡乘、無等等乘。」
無上燈 (雜名)涅槃之總名,以能照破煩惱之昏闇故也。中阿含經三十曰:「一切有結盡,無病為涅槃,謂之無上燈。」
無上輪 (術語)三輪之一。輪者堅固之義,無常堅固,破之非易,故名輪。三輪。【又】無上之法輪也。謂佛之說法。法華經化城喻品曰:「當轉無上輪。」
無上慧 (術語)佛所得之智慧也。法華經序品曰:「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無上覺 (術語)無上之正覺也。佛覺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曰無上正等正覺。七佛經曰:「如是出家時,速成無上覺。」
無上大果 (術語)對於等覺而謂為無上果,對於二乘小果而謂為大果,即佛果也。法華經曰:「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
無上方便 (術語)阿彌陀佛作願,攝取一切眾生,使生於極樂國善巧之方便無過於此,故名無上之方便。淨土論註下曰:「此中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無上上乘 (術語)大乘之德號。無上無上之教法也。
無上正覺 (術語)無上正等正覺之簡稱。謂佛之悟也。無過於此之悟,故云無上,離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覺。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譯無上正等正覺。無量壽經上曰:「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無上世尊 (術語)佛之尊號。以佛為一切世間中最尊勝故也。
無上妙覺 (術語)如來所得之覺體,不可思議,故云妙,無有過之,故云無上。圓覺經曰:「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
無上法王 (雜語)如來之尊號。以如來於法得自在故也。圓覺經曰:「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智度論七曰:「佛為法王,菩薩為法將。」
無上法輪 (術語)如來之說法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轉無上法輪,教化諸菩薩。」長阿含經一曰:「佛於鹿野苑中轉無上法輪。」
無上道心 (術語)願求無上道之心也。觀無量壽經曰:「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
無上涅槃 (術語)對於二乘所得之涅槃而云大乘之涅槃為無上。
無上菩提 (術語)菩提有三等,聲聞緣覺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無有過之者,故云無上。寶積經二十八曰:「於無上菩提,堅固不退轉。」
無上處經 (經名)一卷,失譯。指三寶為三無上處。
無上寶珠 (譬喻)阿彌陀佛之名號,譬之無上之寶珠。往生論註下曰:「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罪濁,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念淨,即得往生。」
無上寶聚 (譬喻)以譬作佛之記別。法華經信解品曰:「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無上正等戒 (術語)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也。以是為成無上正等覺之因故也。
無上正等覺 (術語)無上正等正覺之略。
無上正真道 (術語)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sam%bodhi之古譯。無量壽經上曰:「時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又曰:「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
無上正遍知 (術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古譯。註維摩經七曰:「肇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莫法不知,正遍知也。」
無上正遍道 (術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古譯。往生論註曰:「佛所得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
無上兩足尊 (術語)佛之尊號。兩足謂如人類有兩腳者,以佛於兩腳眾生中無上尊勝故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
無上福田衣 (衣服)袈裟之總名。袈裟之條相,作田畦之形,故云福田衣。又僧為三福田之一、故名僧衣為福田衣。無上者,稱嘆之語。
無上慚愧衣 (術語)袈裟之總名。慚愧之德,能防眾惡,如衣服。寶積經九十三曰:「須衣為得無上慚愧衣故。」維摩經佛道品曰:「慚愧之上服。」註「肇曰:慚愧障眾惡,法身之上服。」
無上正等正覺 (術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新譯。法華玄贊二曰:「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菩提 (術語)菩提新譯曰覺,即無上正等覺也。
無上菩提誓願證 (術語)四弘誓願之一。證無上菩提之誓願也。
無心 (術語)真心離妄念,謂之無心。非云無心識。又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云無心。又一時休止心識而使不生,故云無心。如五位無心是也。宗鏡錄四十五曰:「大寶積經云:文殊師利言: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處。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先德云:一念妄心僅動,即具世間諸苦。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則刺不傷。妄心不起,恒處寂滅之樂。一念妄心纔動,即被諸有刺傷。故經云:有心皆苦,無心即樂。」同八十三曰:「若不起妄心,則能順覺。所以云無心是道。」金剛經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傳心法要下曰:「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無心定 (術語)滅盡定四名之一。大乘義章九曰:「無心定者,偏對心王以彰其名,心識盡謝,故曰無心。離於有心分別散動,名無心定。」
無心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謂滅盡定及無想定無心之禪定。智度論四十七曰:「無心三昧者,即是滅盡定,或無想定。何以故?佛自說因緣入是三昧中,諸心心數法不行。」
無心道人 (雜語)無念無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經曰:「供養三世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聖財集下曰:「三世佛者始覺之佛,如三千佛。以凡聖別執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養,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應身而不通於法身,未達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來之佛,與佛同體,不知此理者愚也。無心道人者,無凡心與佛心,是為無心之形。無凡心,故一切凡夫在此中。無佛心,故一切諸佛在此中。一時成供養一切之凡聖,豈非勝於偏供耶?黃檗云:於佛作清淨光明解脫想。於眾生作垢濁闇昧生死想。不可成佛。肇公云:佛非人非天。故能天能人也。此為真佛。非天非人者,為實體遮情之法門也。能天能人者,為權用表德之法門也。遮表俱時,體用不二,是為法門之大體。無心道人無凡聖之心,無心故為凡聖之物體,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也。」
無孔笛 (譬喻)無孔笛不能吹,以譬公案之難,無著手之處也。普燈錄三十曰:「無孔笛,最難吹。」碧巖八十二則著語曰:「無孔笛子撞著[疊*毛]柏板。」
無孔鐵鎚 (譬喻)鐵鎚之無孔者,無柄,更無著手處也。碧巖十四則著語曰:「無孔鐵鎚。」同七十六則著語曰:「元來是個無孔鐵鎚。」
無巴鼻 (雜語)巴者,把也。鼻,鼻準也。無巴鼻猶摶之不得。即得無所得之意也。德異壇經序曰:「盡得無巴鼻。」
無方 (術語)方者方所方法,佛之設化自在,而無一定之方所,無一定之方法也。瓔珞本業經曰:「大用無方法王法主。」三論玄義曰:「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行事鈔上一之二曰:「藥病相叩,利潤無方。」同資持記曰:「方謂方所。如來立法,量同空界。群生萬類,無不沾益,故其所利,不在一隅。故曰無方。」
無方釋義 (術語)三論家四種釋義之一。四種釋義
無六識 (術語)謂不以恥為恥之人。言其無眼等之六識也。
無分別心 (術語)離情念分別之心識也。有二種,一為無漏之無分別心,一為有漏之無分別心。無漏之無分別心,又云無分別智,正體會真如之智也,有漏之無分別心,如定心之第六識或第八識及眼等之五識,稱於境之自相,現量之心是也。分別為隨念,計度,自性之三種。無分別者,無隨念計度之二種,非無自性也。見百法問答鈔二。
無分別法 (術語)諸法實相之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無分別法。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無分別智 (術語)又云無分別心。正體會真如之智也。真如者,離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別也。故以分別之心者,不能稱其體性,以離一切情念分別之無相真智方始冥符也。攝大乘論釋十二曰:「若智與所取不異,平等平等起,是名無分別智。」起信論曰:「無分別心與體相應。」
無不定心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十八不共法
無不知已捨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十八不共法
無比女 (人名)優填王經曰:「佛在拘深國,王號優填。其國有婆羅門,名摩因提。有一女容貌希有,名曰無比。官僚豪姓求聘之為妻,父曰:若與我女容貌齊者則應之。摩因提見佛相好具足,喜曰:方為此人。即將女詣佛所,請曰:願以奉箕帚。佛說種種不淨之相。曰:穢惡臭皮囊,有何好處?應將去。摩因提慚恥而退,送此女於優填王,王大喜,寵之甚。王之正后嘗師事佛,得須陀洹道,此女譖之於王,王惑其言,以百箭射之。箭皆繞后三匝,還落王前。王驚懼,至佛所自懺悔,佛為說女子之諸惡。」
無比身 (術語)佛身微妙,世無比類,故云無比。勝鬘經曰:「普放淨光明,顯示無比身。」寶窟上本曰:「天下無類,故云無比。」
無比法 (術語)阿毘曇,一譯無比法,無比類之無上法也。阿毘曇
無生 (術語)涅槃之真理,無生滅,故云無生。因而觀無生之理以破生滅之煩惱也。圓覺經曰:「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轉輪生死。」最勝王經一曰:「無生是實,生是虛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來體實,無有虛妄,名為涅槃。」仁王經中曰:「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梵網經上曰:「伏空假,會法性,登無生山。」止觀大意曰:「眾教諸門,大各有四,乃至八萬四千不同,莫不並以無生為首。今且從初於無生門遍破諸惑。」肇論新疏遊刃中曰:「清涼云:若聞無生者,便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但於嚴土利他不生喜樂,而趣於寂故,成聲聞乘也。若聞無生,便知從緣,故無生等,成緣覺乘。若聞無生,便知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即生滅而無生滅,無生滅不礙於生滅。以此滅惡生善,利自利他,成菩薩乘。」垂裕記二曰:「無生寂滅,一體異名。」
無生之生 (術語)如化身示現於娑婆,眾生往生於極樂,為離六道四生生之生,故云無生之生。
無生寶國 (雜名)極樂無四六回生之生死,故云無生寶國。法事讚曰:「無漏無生還即真。」往生禮讚曰:「無生寶國永為常。」
無生四諦 (術語)涅槃經所說四種四諦之一。天台以配於通教之法門。說迷悟之因果,悉為幻化之法,而非實生實滅,生滅即無生滅,故云無生四諦,以簡異於藏教生滅之四諦。
無生忍 (術語)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也。仁王經說五忍,此為第四。或為初地之證名,或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論五十曰:「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仁王經良賁疏曰:「言無生者,謂即真理。智證真理,名無生忍。」楞嚴經長水疏一下曰:「了法無生,印可決定,名無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實相,名無生法。無漏真智,名之為忍。得此智時,忍可印持,法無生理,決定不謬。境智相冥,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十二曰:「如龍樹說,初地已上亦得無生。若依仁王及與地經,無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觀經疏曰:「無生忍是初地初住。」
無生身 (術語)佛之法身無生滅,故云無生身。涅槃經九曰:「如來實性喻如彼月,即是法身,是無生身。」觀經玄義分曰:「定散等迴向,速證無生身。」
無生法 (術語)謂真如之理,涅槃之體。以彼遠離生滅故也。楞嚴經長水疏八上曰:「真如實相,名無生法。」
無生門 (術語)諸法無生之理也,觀此無生之理者,為一貫佛道始終之入道初門。止觀五之三曰:「無生門,能通止觀,到因至果。又能顯無生,使門光揚。淨名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門,皆是菩薩從門入,而無生為始(法自在菩薩之入不二門)。大品明阿字門,所謂諸法初不生,此證無生門。」
無生智 (術語)聲聞果十智之第十。阿羅漢之最極智也,已斷三界之煩惱,證知我身更不受生於三界,阿羅漢果之智也。【又】大乘菩薩證無生之理之智也。往生論註下曰:「豈不能轉生見為無生智乎?」
無生際 (術語)無生之理,為法之際極源底,故云無生際。智度論三十三曰:「諸法相,推求尋究入無生法中,更無過是者,是名無生際。」
無生藏 (術語)詮無生之理之法藏也,如中論所說之八不是也。見說法明眼論。
無生懺 (術語)三懺之一。現罪障之法體為無生,而亡善惡之隔也。
無生觀 (術語)二空觀
無生法忍 (術語)略云無生忍。無生法者,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謂之無生法忍。於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寶積經二十六曰:「無生法忍者,一切諸法無生無滅忍故。」註維摩經一曰:「肇曰:無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見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故名無生法忍也。」智度論七十三曰:「無生忍者,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此無生法,不作不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菩薩,是名阿鞞跋致。」
無生相似過類 (術語)十四過之一。已生之因,雖成立宗,而就未生之因,謂不能成立宗之過也。例如對於所謂「聲無常」,謂聲發後固成立宗,而未發時,無其體故,不得云無常之過是也。
無生清淨寶珠名號 (術語)阿彌陀之名號,以法藏菩薩之無生智所成,故為無生即生之法性中道也。往生論讚下曰:「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虛妄生也。」又曰:「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
無功用 (術語)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也。觀經玄義分曰:「功周無功用,證智未證智。」
無功用智 (術語)菩薩於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於真性之智也。西方要決曰:「十地論云:入八地已去,得任運無功用智,於散散中得自在故無念退也。」玄義分記一曰:「佛地論意,七地已前名功用,八地已上無功用。」
無功德 (故事)會元一(達磨章)曰:「達磨大師見梁武帝,帝問:朕起寺度僧,有何功德?磨曰:無功德。」
無央數劫 (雜語)央者盡也,無盡數之劫也,劫者極長時之名,記世界成壞之時節數目也。無量壽經上曰:「無央數劫,積功累德。」法華經見寶塔品曰:「此佛滅度無央數劫。」
無句 (術語)有無四句之一。計我與五蘊身皆無之外道見,名為無句,即斷見也。
無去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論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不見一切法來去相。」
無去無來 (術語)謂如來之法身,湛然常住也。金剛經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起信論義記上曰:「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
無因外道 (流派)同于無因論師。
無因有果 (術語)三論玄義所明外道四執之一。四執
無因無果 (術語)三論玄義所明外道四執之一。四執
無因果外道 (流派)十種外道之一。計草木自生自死,人亦同之者也。見行事鈔下四之二。
無字 (公案)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答云無。此稱趙州無字,而為禪家之公案。
無字印 (術語)無字之法印也。起生死之關者,以無字之法印。
無字寶篋經 (經名)元魏菩提流支譯。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之異譯,先出。
無字法門經 (經名)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之略名。
無住 (術語)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所住著,隨緣而起,故云無住。故無住者萬有之本也。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同註曰:「什曰: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起信論義記上曰:「夫真心廖廓。(中略)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緣而起滅。」宗鏡錄八曰:「文殊師利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叡公釋云: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
無住心 (術語)住無住處
無住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觀諸法無常無住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無住三昧者,是三昧名無作三昧。住是三昧中,觀諸法念念無常,無有住時。」
無住處村 (地名)時拘薩羅國,有一村,無僧伽藍及停留之舍。有居士為福德故,造立住處。備諸飲食,供給往來眾僧。唯施一食,不能多供。因以福德施設,故餘律皆名福德舍。
無住涅槃 (術語)四種涅槃之一。涅槃
無住處涅槃 (術語)同無住涅槃。
無安 (術語)一切世間無安穩之法,悉以苦為自性。法華經譬喻品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新譯仁王經下曰:「愛欲結使,自作瘡疣,三界無安,國有何樂?」
無色天 (界名)謂無色界之四處。
無色有 (術語)三有之一。無色界之果報實在,謂之無色有。
無色界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無一可謂為色法之物質,亦無身體,無宮殿,但存識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為無色界。此無物質之世界,雖不能定其方處,而姑就果報之勝之義,謂在色界之上。但謂為色體實無者,有部宗之義也,依成實之義,則就無麤色而謂為無色,非謂全無色也。此界中分四地,自下而上言之,則第一為識無邊處,第二為空無邊處,第三為無所有處,第四為非想非非想處也。既為無質,故不能以居處分之,但依其禪定壽命等之勝劣而立差等。俱舍論八曰:「無色界中都無有處,以無色法無有方所。(中略)俱異熟生,差別有四:一空無邊處,二色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如是四種,名無色界。此四非由處有上下,但由生故,勝劣有殊。復如何知彼無方處,謂於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此處生故。復從彼處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又曰:「於彼界中色非有,名為無色。所言色者,是變礙義,或示現義。被體非色,立無色名。」
無色貪 (術語)五上分結之一。附錄。
無自性 (術語)謂諸法為因緣生,無一定之自性也。唯識論九曰:「一切法皆無自性。」
無自性心 (術語)極無自性心之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九住心,以配於華嚴宗。
無自然性 (術語)一切有為法依眾緣而生,無自然之性也。唯識論九曰:「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
無耳人 (術語)無眼人
無光佛 (術語)佛之無光明者,如言無好佛。洞山錄曰:「署山曰:好箇佛,只是無光焰。」會元(岩頭章)曰:「洞山好佛,祇是無光。」
無行般 (術語)五種不還之一。有一種之不還果,生於色界,不加功力,經久自然斷上地之惑而般涅槃者。
無有等等 (雜語)謂數量之大無上也。無有相等同等數之意。又云無等等。
無有好醜願 (術語)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四。願使國中人天無有好醜之差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無言 (術語)又曰無言行或無言戒,行無言之一種佛法。無言童子是也。大集經十二無言菩薩品曰:「王舍城師子將軍家產一子。當其生時,虛空之中多有諸天作如是言:童子!當應念法,思惟於法。凡所發言,莫說世事,常當頒宣出世之法,常當守口,慎言少語,莫於世事起諸覺觀,當依於義,莫依文字。爾時聞是語已,不復涕泣。無嬰兒相,乃至七日色貌和悅,見人歡喜,目未曾眴。是時有人語其父母:是兒不祥不應畜養,何以故?瘖無聲故。父母答言:是兒雖復瘖不出聲,然其身根具足無缺,當知是兒必有福德,非是不祥薄福之人。因為立字,字曰無言。時無言童子漸漸長大,如八歲兒。所遊方面,人所樂見,隨有說法轉法輪處,樂往聽受,口無所宣。爾時無言童子以佛神力與其父母眷屬宗親往寶坊所,到已見佛,心生歡喜。禮敬供養,右繞三匝,合掌而立。並見十方諸來菩薩,生大喜心。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師子將軍所生之子,身根具足而不能語,是何惡業因緣所致?佛告舍利弗:汝今不應作如是語輕是童子,何以故?是人即是大菩薩也。(中略)爾時無言菩薩現如是等大神通已,低頭合掌作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中略)爾時無言以佛神力及己願力,與諸菩薩踊在虛空,高七多羅樹,正向於佛而說偈。」(有無言童子經二卷,此品之異譯也。)梁武金剛般若經懺文曰:「無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說菩薩,深見無說之深。」(不說菩薩者,維摩居士也。)
無言戒 (術語)無言之戒行也。無言
無言太子 (人名)即無言童子也。
無言說道 (術語)通教之觀智也。言說者。指諸法之事相,觀事相即空,故云無言說。
無言童子 (人名)受諸天誡修無言行之童子也。無言
無言童子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大集經十二無言菩薩品之異譯。
無言菩薩 (人名)即無言童子也。
無言菩薩經 (經名)無言童子經之異名。
無言三昧耶 (術語)西方金剛語菩薩之三摩地也。
無作 (術語)無因緣之造作也。如言無為。七帖見聞七曰:「圓教意十界三千萬法皆中道,法爾任運自然體,始令造作法無之故,名無作教也。」【又】心無造作物之念也。如無作三昧是。無量壽經下曰:「無作無起,觀法如化。」【又】不假身口意之動作,自然相續之法也。如無作戒,無作色等是。
無作四諦 (術語)涅槃經所說四種四諦之一。天台以配圓教之法門。四諦者,迷悟之因果也。圓教者,中道之理性,具本來十界諸法,則迷悟緣生之事相,為一一本具理性之德,別無造作,事相之當體,即為中道實相,故謂之無作四諦。
無作大戒 (術語)新云無表色,舊云無作色。戒法者,以所謂無作色之一種色法為戒體,故曰無作,對小乘戒及沙彌戒而稱大乘戒或大僧戒為大戒。無作色
無作三身 (術語)天台圓教之三身也。如法相宗權教,修因感果之佛,為報三大劫修行之因而成之佛,故謂之為有為法佛。圓教之佛,三身皆為本有自爾之性佛,非因行之造作,故謂之為無作三身。守護國界章下之中曰:「有為報佛,夢裏權果。無作三身,夢前實佛。」
無作色 (術語)新云無表色,舊云無作色。無表色
無作戒 (術語)又云無教,新譯曰無表。戒體有二、一作戒,二無作戒,作戒者,謂受戒時如法動作身口意三業,可見聞之業體。無作戒者,謂依此時作戒之緣而生於身中不可見聞之業體。此業體初發之緣,雖由身口意動作(即作戒),而一旦生了,則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恒常相續,故稱為無作。作戒於身口動作息時亦滅,而無作戒則一生之中常相續而發防非止惡之功能,是謂之無作戒體。此戒體向境而防一一之非者,即十戒二百五十戒等。就能防之體立無作戒,就所防之境分別二百五十等相,為發此無作戒故行作戒也。行事鈔中一之三曰:「若單立作,作體謝往,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須無作。長時防非,若單立無作,則起無所從。不可孤發,要賴作生,二法相藉。」又曰:「雜心云:身動滅已與餘識俱是法隨生,故名無作。成論無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故名無作。」又曰:「言無作戒者,以非色非心為體。」此無作戒體,或以為色法,或以為心法,或以為非色非心法,凡有三家不同。戒體附錄。
無作三昧 (術語)同無作解脫門。
無作解脫門 (術語)又云無願解脫門,三解脫門之一。於一切生死法中離願求造作念之禪定也。三三昧
無我 (術語)梵語Ana%tman,又云非我。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為我,於人身執有此,謂之人我,於法執有此,謂之法我,於自己執有此,謂之自我,於他執有此,謂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法者總為因緣生,亦無常一之我體,既無人我,無法我,則無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畢竟無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金剛經曰:「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十地經論一曰:「無我智有二種,我空法空。」大乘義章二曰:「法無性實,故曰無我。」同三曰:「苦非我體,故名為無我。」俱舍光記二十六曰:「違我見故非我。」又曰:「非自在故非我。」又曰:「即蘊自體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止觀七曰:「為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眾生業力機關,假為空聚。從眾緣生,無有宰主,如宿空亭。」原人論曰:「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之,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痴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無我印 (印相)三法印之一。凡愚妄於色身假合上固執常一之我,作種種之妄業,佛為破其妄計,說無我之理,此理決定而不可違越,又為證異於外說之印契,故云無我印。三法印
無我想 (術語)十想之一、知一切諸法空寂而滅我想之謂也。
無我觀 (術語)觀一切諸法為無我之觀法也。
無見頂相 (術語)佛三十二相中烏瑟膩沙相中之好也(相為大相,好為小相)。佛頂上有肉塊隆起為髻形,謂為烏瑟膩沙相,頂上肉髻相等,於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見之頂點,故名無見頂相。觀佛經三曰:「佛頂肉髻生萬億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無量世界,諸天世人十地菩薩亦不能見。」觀無量壽經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同天台疏曰:「肉髻是相,無見頂是好,此相好表於極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楞嚴經七曰:「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
無戒 (術語)依法而領納戒體謂之受戒,受戒後毀犯戒體,謂之破戒,自初未受戒謂之無戒。無戒之僧謂之名字比丘。見末法燈明記。
無足 (雜名)如蛇等。瑜伽論八十三曰:「無足有情者如蛇等,二足有情者謂人等,四足有情者如牛等,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
無沒識 (術語)第八識十八名之一。唯識了義燈四本曰:「無沒識者。無相論云:一切諸種子無所隱沒,故無沒也。」起信論義記中本曰:「阿梨耶及阿賴耶者,但梵言訛也。梁朝真諦三藏訓名翻為無沒識,今時奘法師就義翻為藏識,但藏是攝藏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
無佛世界 (術語)謂釋迦既入滅,彌勒佛未出現之中間時也。此時地藏菩薩出而教化眾生。延命地藏經曰:「我每日晨朝入諸定,入諸地獄令離苦,無佛世界度眾生,今世後世能引導。」
無位真人 (術語)不屬於佛眾行位之赤裸裸真人也,如云本來面目。臨濟錄曰:「上堂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
無沙矩摩 (雜名)譯曰牛糞。出飾宗記五末。瞿摩夷
無求 (雜語)傳心法要上曰:「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也。」
無明 (術語)梵語阿尾[何-可+爾]也Avidya%,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異名也。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義章二曰:「於法不了為無明。」同四曰:「言無明者,痴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俱舍論十曰:「明所治無明。(中略)其相云何?謂不了知諦寶業果。」(四諦三寶業因果報)。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痴?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根本枝末二無明 (名數)起信論分無明為根本枝末之二、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為根本無明,因根本無明而起三細六麤之惑業,為枝末無明。依此判,則小乘之無明局於枝末無明,不問根本無明也。以彼不會真如不斷法執故也。根本無明一名無始無明,真言稱之為無始間隔,台家號之為微細無明與障中無明,勝鬘所說五住地中之無明住地,即謂此也。而此障中微細無明之品數雖為無量,姑分為四十二品,於初住已上至佛果之四十二位斷之,其中第四十二之無明為始覺之智最後所斷者,謂之最後品無明,迷於真如之原始無明,謂之元品無明,是台家圓教之判也。無始無明
相應獨頭二無明 (名數)獨頭無明,又云不共無明。俱舍論唯識論謂無明與其餘貪等五大惑共起為相應無明,無明獨起,為獨頭無明,又云不共無明。起信論謂業轉現三細之間無明獨起,為獨頭無明,至於六麤與餘惑相應而起為相應無明。
五種無明 (名數)一相應無明,同上。二不共無明,上之不共無明中單與意識相應之不共無明也。三恒行不共無明,上之不共無明中單與第七末那識相應之不共無明也。是恒時相續不斷,故名恒行,簡別於意識相應之五位無心有間斷者。且此無明與我痴慢三大惑相應,故殊別也。四主獨無明,是意識相應之不共無明不但不與本惑俱起,即與忿等隨惑亦不相應者,在無明中最有強盛之勢用者也。五非主獨行無明,是與忿等之隨惑俱起而於彼剝勢力之無明也。見百法問答鈔一。
十五種無明 (名數)一根本無明,由無始之際,一念不覺,而長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之諸惑煩惱者名之。二枝末無明,心心所相應而起,有貪瞋慢疑見等之煩惱者名之。三共無明,一切結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諸業者名之。四不共無明,第七識別體之相無,妄起染心障蔽無漏之聖法而恒無間斷者名之。五相應無明,第七識恒與貪癡見慢四惑相應而起者名之。六不相應無明,緣麤顯之境不與餘識相應者名之。七迷理無明,根本無明,障中道之理而不能顯發者名之。八迷事無明,見思之煩惱,障蔽生死之事而不能出離者名之。九獨頭無明,妄覺之心不緣外境,孤立生起,生已增廣者名之。十俱行無明,心心所之法常相隨逐而曾不捨離者名之。十一覆業無明,一切之結使覆蔽諸業,使人不知名譽利養恭敬等者名之。十二發業無明,以貪疑我見慢等悉能發生一切惡業而名。十三種子子時無明,種子者藏識,子時者子刻也。子時為十二時之首,藏識為諸識之首,故以為喻。染習此種子在於藏識中而未發顯者名之。十四行業果無明,以十二因緣中無明,行,愛,取,有之五者煩惱,為業因,他之七者為苦果而名。十五惑無明,以名俱生分別及根本隨煩惱等之惑。見毘婆沙論二。
無明法性一體 (術語)法性與無明,如冰與水,無明之冰即諸性之水也。但非謂吾人之心性,本來為冰,法性之水,後為無明之冰,僅謂無始無明之體即為本覺之法性而已。玄義五曰:「若有無明煩惱性相,即是智慧觀照性相。(中略)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止觀輔行六曰:「為迷冰者指水為冰,為迷水者指冰為水,如迷法性即指無明,如迷無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故知世人非但不識即無明之法性,亦乃不識即法性之無明。」無始無明
無明父 (譬喻)無明與貪愛相和而生我,無明比父,貪愛譬母也。楞伽經三曰:「貪愛名為母,無明則為父。」四教儀曰:「永別無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頂。」
無明見 (術語)十種見之一。為無明不了事理執種種之邪見也。
無明使 (術語)十使之一。無明能驅使人使流轉於三界,故名使。
無明病 (譬喻)無明能傷人,故以譬於病。止觀六曰:「無明為病淵源,中道為藥府城。」往生要集中末曰:「佛是醫王,法是良藥,僧是瞻病人,除無明病,開正見眼。」
無明惑 (術語)台家所立三惑之一。為障覆中道之理之根本無明,別教之菩薩從初地斷之,圓教之菩薩,從初住斷之,而證中道之理也。
無明酒 (譬喻)無明能昏沈人之本心,故以酒為譬。妙法聖念處經七曰:「勿飲無明酒。」秘藏寶鑰上曰:「徒縛妄想之繩,空醉無明之酒。」又酒者為誘無明闇心之緣,故云無明酒。
無明流 (術語)四流之一。無明能令眾生漂流於生死,故名為流。
無明結 (術語)九結之一。無明能繫縛人於三界而不使出離,故謂之結。
無明殼 (譬喻)殼為鳥卵之外皮,無明能生育生死故以卵殼為譬也。藥師經上曰:「破無明殼。竭煩惱河。」慧琳音義十一曰:「經言無明殼,喻根本無明及以貪愛,包含無量結使煩惱,陶鑄有情命業生死,宛轉其中不能出離無明窟宅。如鳥居卵殼。故引為喻也。」
無明乳 (譬喻)法性譬水,無明比乳,和乳於水與鵝,則彼啜乳而殘水,以譬菩薩之消無明,清法性也。玄義五曰:「無明是同體之惑,如水內乳,唯登地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從此已去,乃判真因。」
無明樹 (譬喻)無明能生苦果,故以樹為譬。教行信證二曰:「猶如利鋸,能截一切無明樹。」
無明糠 (譬喻)無明能令業種生後世之果,故以米種之糠皮為譬。智度論二曰:「佛心種子後世田中不生,無明糠脫故。」
無明漏 (術語)三漏之一。無明能令眾生漏落於生死不能出離,故曰漏。
無明網 (譬喻)無明能羅人,故譬之以網。中阿含經二十九曰:「永捨離我慢,裂壞無明網。」
無明闇 (譬喻)心性之無明,譬如空穴中之闇黑。教行信證序曰:「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慧日。」
無明塹 (譬喻)無明能陷沒人故以塹壕譬之。長阿含經十二曰:「斷刺平愛坑,及填無明塹。」
無明藏 (術語)無明為根本,生無量之惑業苦,故稱之曰藏。瓔珞本業經上曰:「無明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業果,是故我言從無明藏起十三煩惱。」
無明住地 (術語)五住地之第五。於根本枝末中為根本無明,於我法二執中為法執。是一切煩惱之所依,為變易生死之因,故名住地。勝鬘經寶窟中末曰:「此無明住地,即指妄想心體以為無明。(中略)暗惑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為住。能生恒沙,故稱為地。」唯識述記八末曰:「舊言無明住地,今言習地。梵本無住所言。習者,由數習故,有此無明等五住地,故名無明習地。所言住是何義。」
無明住地惑 (術語)五住地惑之一。
無明羅剎 (譬喻)無明能害人,故以羅剎譬之。
無明長夜 (譬喻)煩惱之惑覆智眼,不見不可思議之光明,流轉於生死界,故譬以長夜之闇黑。
無明薰習 (術語)四薰習之一。四薰習
無明羅剎經 (經名)一卷,失譯,引鬱禪耶城折吒王降伏疫鬼為喻,以明如來逆觀十二因緣破無明之羅剎也。
無所有 (術語)又言無所得,空之異名也。楞嚴經上曰:「安然得無所有。」佛藏經一曰:「憶念分別無所有法,或說斷常,或說有作,或說無作。」仁王經中曰:「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
無所得 (術語)體無相之真理心中無所執著,無所分別,是曰無所得。即空慧也,無分別智也。涅槃經十七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智度論十八曰:「諸法實相中,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仁王良賁疏中二曰:「有所得心者,取相之心也。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維摩慧遠疏曰:「無所得者,理中無情可得。此諸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名為無所得。」又曰:「觀真捨情,名無所得。」
無所著 (術語)佛之德號,以佛不執著塵染也。行事鈔下三之二曰:「增一云。(中略)南無如來無所著至真正等覺。」同資持記曰:「無所著者,離塵染故。」
無所觀 (術語)觀念諸法無所得之理也。入佛境界經曰:「諸欲不染故,敬禮無所觀。」
無所有處 (界名)無色四處之第三處。修禪定之人,初觀空為無邊,破空之人,今厭識之無邊,觀所緣皆無所有,為無所有之解,依此行力所生之處,故名無所有處。從加行之禪定而立名者。
無所求行 (術語)行入四種之一。二入
無所不至明 (真言)具名遍法界無所不至真言。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曰:「依法界力無等力正等覺信解,以一音聲四處流出,普遍一切法界與虛空等,無所不至。真言曰:南麼。(中略)噁。」
無所不至印 (印相)諸尊通用之印也。
無所希望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象腋經之異譯。
無所有處天 (界名)無所有處為無色界天之一處,故名天。
無所有處地 (界名)無所有處為三界九地之一、故名地。
無所有處定 (術語)為生無所有處之禪定也。無所有處
無所有菩薩經 (經名)四卷,隋闍那崛多譯。無所有菩薩於佛前隱身不現,種種問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為女現身,使得成男。佛為波斯匿王說此菩薩之大方便力。
無始 (術語)一切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如今生從前世之因緣而有,前世亦從前世而有,如是展轉推究,故眾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無始。勝鬘寶窟中末曰:「攝論云:無始即是顯因也,若有始則無因,以有始則有初,初則無因,以其無始則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顯佛法是因緣義。」梵語雜名曰:「無始,阿努婆[口*縛]底。」
無始間隔 (術語)無始無明
無始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由因果之理推之,則世間一切之法,實為無始,更以慧眼觀之,則諸法皆空,而無始之相亦不可得,此謂之無始空。見智度論三十一。
無始生死 (術語)無明無始,故生死亦無始也。無始無明
無始無明 (術語)勝鬘,本業,起信諸經論謂之無始無明,菩提心論謂之無始間隔,生死流轉之根本惑體也。平等法界之理不達,妄隔平等之理性,謂之無明,又曰間隔。是闇惑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闇惑之心,隔離理性,故名間隔。依此無明之間隔而生種種之煩惱,作種種之業,受種種之果也。而名之為無始者,有三釋:一就因緣生之理而釋,二就惑體相依之義而釋,三就真實同體之理而釋。一就因緣生之理而釋者,謂凡一切有為法,乃因緣生,現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更無初始,若有初始,則是無因生之外計,而非佛法,得涅槃經之四柱偈及攝論之文等說而明也(無始)。是為大乘論之通說。二就惑體相依之義而釋者,謂枝末無明依根本無明,根本無明依真如,是緣起法之自然也。此時無明為惑之根本,無明之先更無為始之惑法,故謂之無始。依此釋,則無始之言,即根本之異名,成無明有始之義。依此義,起信論謂為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天台謂之元品無明,起信論之疏家謂之根本無明。曰忽然,曰元品,曰根本,皆為有始之異名也。圓覺經曰:「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轉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本業經下曰:「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勝鬘經寶窟中末曰:「無始有二釋:一云,無明無有始,故眾生無始,波若無底。二云,無明最在初實錄有始,但無有一法在此前者,故云無始也。」起信論曰:「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起信論義記下末曰:「唯此無明為染法之源,最極微細,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瓔珞本業經云:四住地前無法起,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是則明其無明前無別有法為始起之本,故云無始,即是論忽然義也。此約麤細相依之門,說為無前,亦言忽然。不約時節以說忽然,以起無初故也。」大乘經論所說,多依此義。是為使去妄歸真之一種教道,權大乘之義也。三就真妄同體之義而釋者,謂真如與無明,乃一法之異名,如水與冰,冰之自性即為水,無明之自性即為真如也,吾等本來為冰,非先為水而後為冰也,如前為水之說,僅為教道之方便耳。起信論曰:「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文句私記五曰:「若言心性本淨,為惑所覆,猶教道,且順權說。(中略)若依實理,心性未淨,猶如無始唯冰無水。雖今是冰,則不得云冰不是水。心性亦爾,雖本是無明不得云非三德,是故圓人唯觀無始,三道即三德,不同權人卻覆方見。」
生死無始無終 (術語)依上所說無明無始之理,生死之無始,其理分明。但無終依別圓二教而異其義,別教已下為有終,以斷九界而入佛界故也,圓教性具十界,則至佛界,尚存九界,生死無終也,但修惡轉歸性惡,於其體性無有一增減。蓋無明為緣而造起九界者,別教之權說也,依此說,則無明斷盡,九界亦滅無,理之當然也。然圓教十界為性具,非賴無明之造作,無明者,不達其十界之性之迷情也,依此迷情修起照明之性惡,而為雜穢之九界,是曰法本妙。麤由物情。故於我雖有迷悟之別,於法則無有增損,因而於佛界九界宛然,得應現於九界,而自在垂化用也(性惡)。
無始無邊 (術語)謂佛法遠大。莫能知其由來也。齊書曰:「佛法者,理寂乎萬古,跡肇乎中世,淵源浩博,無始無邊。」
無始曠劫 (術語)生死無始,故云無始,經久遠年劫,故云曠劫。
無表色 (術語)舊云無作色,新云無表色。受戒時,以強盛之身口表業為緣,滿身四大製造之一種色體也。此色體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恒防止身口之過非,故以之為戒體,其物體外相不顯,故名無表。又為由身內地水火風之四大而生者,故名為色。是非如他色有物質,有障礙,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攝於色法之中。是乃小乘有部宗之義也,若依成實宗之義。則此法無緣慮之性用,故非心,無質礙之性用,故非色。即為非色非心之法也。大乘法相宗以之為第八阿賴耶識所有之思種子別作用,攝之於心法。此無表色有善惡,善性之無表色,有招樂果之業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惡功能。惡性之無表色,有招苦果之業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善止善功能。俱舍論一曰:「無表雖以色業為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
三種無表色 (名數)一律儀無表色,依受善戒之表業而發,或與禪定共發,或與無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惡之功能者。二不律儀無表色,或由生於不律儀之家,依其家法,行殺生等惡法而生,或依活命之儀故,發我一生為殺生業等之誓心而生,有防善止善之勢用者。三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色,上二種為戒律的無表色,此依善性而非善戒,惡性而非惡戒之善惡表業而生,此中攝善與惡之二種。即開極善極惡為二、合中善中惡為一也。今示發善之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色,則一由福田,向諸福田施財寶園林等也。二由誓,未禮佛念起十善之誓也。三由作,以慇重之作意而行善也。此等皆發無表,由此已下下善下惡不至發無表。見俱舍論業品。
三種律儀無表色 (名數)律儀無表色又有三種,一別解脫律儀無表色,依受戒作法而發之無表色也。二靜慮律儀無表色,依入有漏定而發之無表色也。入定則身中自發防非止惡之戒體。又謂之定共戒。三無漏律儀無表色,入無漏定時所發之無表色也,又謂之道共戒。此二種與有漏無漏之定心皆為共生共滅之戒體,故總名曰隨心轉戒。
八種別解脫律儀無表色 (名數)依順受戒作法,發動善性身口而生之別解脫律儀無表色,又有八種之別:一苾芻律儀無表色,依比丘受具足戒而發者。二苾芻尼律儀無表色,依比丘尼受具足戒而發者。三正學律儀無表色,依式叉摩那受六法而發者(式叉摩那,譯曰正學女),四勤策律儀無表色,依沙彌受十戒而發者(沙彌,譯曰勤策),五勤策女律儀無表色,依沙彌尼受十戒而發者。六近事律儀無表色,依優婆塞受八戒而發者。七近事女律儀無表色,依優婆夷受八戒而發者。八近住律儀無表色,依優婆塞優婆夷受五戒而發者。
無表戒 (術語)戒有二種,舊曰作戒,無作戒,新曰表戒,無表戒。受戒之時,造作受者身口而表示受戒之相於外,謂之表戒,此時身內生一種有防非止惡功用之實物,謂之無表戒。以此於外相無表示故也。表戒者,受戒時竣,即亦斷絕,無表戒者,永於身內相續以護身口之惡也。而此無表戒有部以為色法,成實宗以為非色非心,法相宗以為心法。無作戒
無表思 (術語)法相宗之說。受戒之時,以第六識思心所隆盛之勢力,於第八識熏其種子,此思心所之種子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故以之為戒體。此戒體於外相無表示,故名無表思,順小乘有部之義,名為無表色,彼宗以無表之戒體為色法故也。
無表業 (術語)業體有表業無表業二種,舊云作業無作業。小乘有部宗以二業皆以實之色性為體,故復名之曰表色無表色,成實宗以為以非色非心為體,大乘法相宗以為以心法為體,而假名曰表色無表色。
無性 (人名)菩薩名,釋無著之攝大乘論於唯識之法門成立別義。【又】(術語)性者體也,一切諸法無實體,謂之無性。法華經曰:「知諸法常無性。」楞嚴經曰:「諸幻成無性。」
三無性 (名數)唯識論九曰:「三種無性,謂即相生勝義無性。」三字部三無性
無性有情 (術語)唯具人天有漏種子,無有三乘無漏種子之有情也,故永沈淪於六道而不能出離,法相宗所立五性各別之第五無性種姓也。
無性攝論 (書名)五攝論之一。無性菩薩依無著之攝論作攝大乘論釋,玄奘譯,有十卷。
無依 (術語)如言無著,謂雖接於萬境而一無所依也。是之謂無依道人。臨濟錄曰:「這箇無依道人乘境出來。」又曰:「達六種色聲香味觸法皆是空相,不能繫縛此無依道人。」
無依涅槃 (術語)同無餘依涅槃。
無知 (術語)昏闇之心不知照事理也。小乘教立二種之無知:一染污無知,二不染污無知。二無知。【又】真智寂靜而不動,絕一切分別,謂之無知。起信論曰:「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淨土論註下曰:「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也。(中略)無知故能無不知。」維摩經序曰:「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肇法師之寶藏論有般若無知論一篇。
無念 (術語)無妄念也,即正念之異名。三慧經曰:「問曰:何等為能知一萬事畢?報曰:一者謂無意無念萬事自畢,意有百念萬事皆失。」四十二章經曰:「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宗鏡錄八曰:「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成正念?」傳心法要曰:「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亦云靈臺。又曰: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無一念,便是境忘心自滅,無復可追尋。」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此頓悟門,以何為宗?以何為旨?以何為體?以何為用?答: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淨為體,以智為用。問:既言無念為宗,未審無念者無何念?答:無念者,無邪念。非無正念。云何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乃至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憎愛並名邪念。不念苦樂等,即名正念。問: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唯念菩提。問: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問: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實不可得,亦無前後得者。為不可得故,即無有念。只箇無念,是名真念。」俗謂失策曰無念,謂遺恨為無念者,無正念之意也。出曜經七曰:「無念及放逸,亦不習所修。睡眠不求悟,是謂入深淵。」
無門宗 (流派)謂禪宗也。無門乃佛心之異名。宗鏡錄五十七曰:「楞伽經云:一切諸度門,佛心為第一。又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所言宗者,謂心實處。」
無門關 (書名)宋禪僧慧開,字無門,指評古人之公案四十八則,題曰禪宗無門關。此書以趙州之無宗為第一則,自云祖師之關只一箇無字,乃宗門之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
無法愛 (術語)十乘觀之一。
無法可說 (術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其義云何?答:般若體,畢竟清淨,無有一物可得,是名無法可說。即於般若空寂體中,具恒沙之用,即無事不知,是名說法。故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無法有法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
無制人 (術語)起惑任情,自制無法,名曰無制人。是以邪見身無法為法者。俱舍論三十曰:「不見真理無制人。」
無空論師 (雜名)經部師不立虛空實有,因之名為無空論師。
無相 (術語)謂真理之絕眾相也。又涅槃離男女等十相也。無量義經曰:「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涅槃經三十曰:「涅槃名為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善男子!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大乘義章二曰:「言無相者。釋有兩義:一就理彰名,理絕眾相,故名無相。二就涅槃法相釋,涅槃之法離十相,故曰無相。」維摩經不二法門品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同淨影疏曰:「諸法悉空,名為無相。」止觀一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緣。」維摩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曰:「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此無相有淺深二重,有相
無相宗 (術語)三論宗以般若所說諸法皆空為宗,故他人目之為無相宗,非彼自稱也。蓋依一門而分一大乘教為相性二宗,華嚴天台等談真如隨緣之宗,謂之性宗,法相三論不許真如隨緣之宗,謂之相宗,此相宗中分為有空二者,立依他萬法緣生非空之法相宗為有相宗,立依他萬法緣生即空之三論宗為無相宗,是亦判教之一門也。選擇集本曰:「且如有相宗,立三時教而判一代聖教,所謂有空中是也。如無相宗,立二藏教以判一代聖教,所謂菩薩藏聲聞藏是也。」
無相佛 (人名)無相好之佛也,謂身不具三十二相而其德與佛等也。三論玄義曰:「天竺十六大國,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緣,并為委誠,龍樹為無相佛。」付法藏傳三優婆[毛@(鞠-革)]多稱無相好佛。
無相教 (術語)即無相空教也。岌師之三教,慧觀,波頗蜜多,劉虯之五教中各指諸部般若經之所說為無相教,以對小乘經之有相教,法相宗以之為第二時空教,華嚴宗以之為空始教,天台宗以之為圓教,挾帶通別二教之帶教。
無相業 (術語)念佛四種業之一。觀佛身上之空寂無相也。
無相觀 (術語)二空觀
無相三昧 (術語)三三昧門之第二。又云無相解脫門。三三昧
無相大乘 (術語)三論以空理為宗,故有無相大乘之別稱。
無相好佛 (人名)尊者優婆[毛@(鞠-革)]多,於佛滅後百年出世,為付法藏之第五祖,時人稱其德曰無相好佛。謂身不具相好,而其德與佛等也,付法藏傳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勝,世人號為無相好佛。」
無相空教 (術語)謂般若經之所說,三論之所宗。以彼說一切諸法,無相空寂,而無實體故也。唯識樞要上本曰:「龍猛菩薩證極喜地,採集大乘無相空教,造中論等究暢真要。」
無相菩提 (術語)無相者即寂滅之義,菩提者自證而不從他得,故曰無相寂滅菩提。大日經具緣品偈曰:「坐無相菩提,真言勢無比。」演密鈔五曰:「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坐謂安處,即是處於寂滅道場,故法華云。諸法空為座,是也。」
無相離念 (術語)對立相住心而言。觀真如之理體觀為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四空絕,百非遠,離一切之念慮思想也。
無相心地戒 (術語)禪門所傳之戒,云無相心地戒。猶台宗之戒曰圓頓無作戒,密宗所傳之戒曰秘密三摩耶戒,各以其家之宗義名之也。禪家以無相不可得之心地為戒體,戒相有梵網之十重四十八輕戒。
無相福田衣 (術語)袈裟之德名。出世之服,離有為世染之相,故曰無相,為生無漏福德之道衣,故曰福田。資持記下四之二曰:「無相福田者,出世無漏之福,離有為相故。」
無相解脫門 (術語)三解脫之第二,與三三昧中無相三昧同。
無相無相三昧 (術語)同無相無相解脫門。
無相無相解脫門 (術語)重三解脫門之第二。三三昧中重三昧。
無垢 (雜名)清淨而無垢染也。又曰無漏。
無垢人 (術語)維摩經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
無垢女 (人名)經中有數無垢女,一為維摩居士妻之名。見月上經。一為須達多婆羅門女之名,在母胎中聞佛說出生後至佛所變為男子。見無垢賢女經。一為舍婆提城優婆夷之名,問佛早起拂佛塔之功德。見無垢優婆夷問經。
無垢衣 (衣服)袈裟之總名。言無煩惱之垢染也。釋氏要覽上曰:「如幻三昧經云無垢衣。」
無垢水 (雜名)後夜由井中汲出為閼迦供用之水也。真言修行鈔二曰:「終南山道宣云:後夜水未生蟲,故云無垢水。」
無垢地 (術語)離垢地之異名。離垢地為菩薩第二地之名,又謂等覺之菩薩曰無垢地菩薩。四教儀五曰:「等覺位即是等覺性。若望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為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也。」
無垢忍 (術語)瓔珞經所說六忍之第五、等覺地之菩薩斷除無明之惑染,於自性清淨之心體安住不動之位也。因云無垢菩薩。
無垢施 (術語)波斯匿王女之名。梵名維摩羅達。譯曰離垢施,又曰無垢施。年始十二歲,容貌端正,時八大聲聞八大菩薩皆被詰問。離垢施經曰:「城中波斯匿王有女,曰維摩羅達,晉言離垢施。」梵Vima%ladatta%。
無垢眼 (術語)以[87A9]覽字置於兩眼,轉肉眼為法眼,謂之無垢眼。大日經七曰:「安立無垢眼。」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無垢眼觀之。」同二十曰:「無垢,覽字也。」
無垢輪 (術語)清淨之法輪也。即說法是。
無垢識 (術語)梵名阿末羅Amala。譯曰無垢識。舊譯家以為第九識之稱,新譯家以為第八識淨分之稱,是不別立第九識故也。唯識論三曰:「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同述記三末曰:「唯無漏依,體性無垢,先名阿末羅識,或名阿摩羅識。古師之為第九識者非也。」
無垢稱 (人名)維摩居士之翻名。舊作淨名,新作無垢稱。西域記七曰:「毘摩羅詰Vimalakirti,唐言無垢稱,舊曰淨名。然淨則無垢,名則是稱。義雖取同,名乃有異。舊曰維摩詰,訛略也。」
無垢施經 (經名)離垢施經之異名。
無垢稱經 (經名)說無垢稱經之略名。玄奘譯維摩經之經題也。
無垢三昧 (術語)佛菩薩清淨三昧之總稱。三昧者禪定也。
無垢世界 (界名)龍女成佛之世界名。法華經提婆品曰:「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無垢淨光法 (修法)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所說,造塔滅罪之法也,陀羅尼中以阿彌陀佛為本尊。
無垢光菩薩 (菩薩)胎藏界文殊院之尊。文殊師利菩薩之眷屬。
無垢光童子 (菩薩)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即無垢光菩薩,密號曰離塵金剛。顯文殊之空智,無垢而放光明。為三髻童子形,黃色,左持未敷蓮,右捧寶缽,安於臍下,坐於赤蓮。
無垢逝菩薩 (菩薩)又曰虛空無垢菩薩。在胎藏界虛空藏院虛空藏菩薩之左第一位,密號曰明徹金剛。主五大虛空藏之德,明星天子之本地也。見胎藏曼陀羅大鈔五。
無垢賢女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轉女身經之異譯。
無垢妙清淨圓鏡 (雜語)大日經成就悉地品曰:「囉字為眼界,輝燭猶明燈。俛頸小低頭,舌近於齶間。而以觀心處,當心現等引。無姤妙清淨,圓鏡常現前。如是真實心,古佛所宣說。」
無垢優婆夷問經 (經名)一卷,後魏般若流支譯。有無垢優婆夷,賢優婆夷等,問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歸戒之功德差別。佛決之。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彌陀山等譯,劫毘羅城之戰荼婆羅門,知七日後當命終,恐懼來見佛,佛敕使修理古塔,念誦神咒。因之命根增長,生於極樂國乃至成佛,遂廣說造塔及咒法。
無畏 (術語)又云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法,泰然無畏之德也。此有四種,稱曰四無畏。大乘義章十一末曰:「化心不怯,名為無畏。無畏不同,一門說四。」法華經方便品曰:「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無量壽經上曰:「善學無畏之網,曉了幻化之法。」
四無畏 (名數)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也。二、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也。三、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也。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也。見智度論二十五、法界次第下之下。
六無畏 (名數)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種之差別,謂之六無畏,無畏者,安穩蘇息之義,一切眾生被煩惱所縛而似死滅,若到此六處,則各各離彼之扼縛,而得蘇息,故名無畏。凡大日經之說相,地前立三阿僧祇劫,於此三劫越麤妄執與細妄執及極細妄執之三妄執,此上更立十地,為開發金剛寶藏位,以上上方便更斷微細之妄執,而至於佛果。即三劫十地之次第,三劫為地前,十地為地上。十地者,第四之一切也(與顯教以三劫為究竟異),於此地前三劫差降真言行者所得之功德而立六無畏也:一善無畏,是即世間之善心,持五戒十善等離三途業之位也。真言行人修三密而供養本尊之位與之齊。二身無畏,二乘行者不淨觀等成就,於身之扼縛得解脫之位也。真言行人依有相觀於壇上本尊眾相現前之位與之齊。三無我無畏,二乘之人證無我之理,於一切法觀無我相之見道位也。真言行人於本尊海會覺眾像為緣生,不生愛著之位與之齊。四法無畏,二乘之人於五蘊等法覺性相為空證偏真之理之無學道位也。真言行人於瑜伽境界如水月鏡像觀無性無相之位與之齊。五法無我無畏,三乘之人,了萬法唯心心外無法而心得自在之位也。真言行人知一切境界皆自心功德得自在之用之位與之齊。六平等無畏,一乘之人了萬法一實真如,於諸法無能所本末,住於平等法界之位也。真言行人現諸法本不生,住心實際平等本源之位與之齊。已上六無畏以三劫配之,則前四者乃初劫之位,第五者乃第二劫之位,第六者乃第三劫之位也。但三劫就所度之妄執而立之,六無畏就能度之淨心而立之。見大日經疏三十、住心廣名目六、辯惑指南三。
無畏施 (術語)三施之一。以無畏施於人也。持戒之人無殺害之心,一切眾生之無畏無過於此,名曰無畏施。
無畏藏 (術語)離怖畏之安穩寶藏也。嘆稱真言行者之言。千手經曰:「當知其人是無畏藏,龍天善神常護持故。」
無畏三藏 (人名)善無畏三藏之略稱。
無染識 (術語)妙觀察智之異名。妙觀察智為蓮華部之主,蓮華在淤泥而不染,故謂其智云無染戒。見秘藏記本。
無後生死 (術語)七種生死之一。謂等覺之菩薩也。以彼此身入於妙覺不更受後身故也。
無信稱名 (術語)無他力真實之信心,但口稱念佛也。不信自己所稱之念佛,為往生之正因,不知彌陀之願行,如俗流所稱之念佛是也。
無記 (術語)三性之一。事物之性體中容,不可記為善,亦不可記為惡者。又感善果不可記,感惡果亦不可記者。俱舍論二曰:「無記者,不可記為善不善性,故名無記。有說,不能記異熟果,故名無記。」唯識論五曰:「於善不善損益義中,不可記別,故名無記。」大乘義章七曰:「解有二種:一對果分別,中容之業不能記得苦樂兩報,故名無記。二就說分別,中容之業如來不記為善為惡,故名無記。」
二無記 (名數)無記性之體有二種,一有覆無記,妄惑之體性極為羸劣者,如俱生起之我法二執即第七識是也。是體性極為羸弱,故曰無記,然為自性妄惑,能隱覆聖道,故名有覆無記。二無覆無記,如阿賴耶識之自體及內之五根,外之山河草木等是也。非自性妄惑,而羸弱,非善惡,故曰無覆無記。見百法問答鈔三。
四無記 (名數)就無覆無記之一而更分別為四種:一異熟無記,依一切前世業因而感之身心果報也,異熟為果報之異名。二威儀無記,起行住坐臥取捨屈伸等威儀時之心無記者。三工巧無記,作圖畫彫刻等種種工巧時之心無記者。四變化無記,以通力作種種變化時之心無記者。其中威儀工巧之二者,雖亦通於善惡二性及有覆無記,而今只取無覆無記之一邊耳。見百法問答鈔三。
十四無記 (名數)十四難
無記法 (術語)無記性之法也。有記法之對。
無根 (雜語)無男女之根者。
無根信 (術語)初無信根,今蒙佛力而生信,是云無根信。涅槃經二十曰:「世尊!我見世間從[卄/伊]蘭子生[卄/伊]蘭樹,不見[卄/伊]蘭生栴檀樹。我今始見從[卄/伊]蘭子生栴檀樹,[卄/伊]蘭子者我身是。栴檀樹者即是我心無根信也。無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來,不信法僧,是名無根。」同會疏十八曰:「本時五根未立,今遂得信,故曰無根。」增一阿含經三曰:「得無根善信,所謂阿闍世王是。」
無根樹 (雜名)七女經曰:「七女告帝釋曰:願與我輩願,帝釋許諾。一女曰:我願欲得無根無枝無葉樹。」
無倒 (術語)顛倒事理者,凡夫之通見,如指苦為樂指無常為常是也。離一切顛倒之正見曰無倒。
無能勝菩薩 (菩薩)梵語阿逸多Ajita,譯曰無能勝,彌勒菩薩之字,以其威德廣大無能勝之者,故云。真言法中以慈氏菩薩(即彌勒)為自性輪身之名,以無能勝勝金剛為釋迦如來教令輪身之名(教令輪身者,奉其如來之教令,現忿怒之身以對治惡魔者)。補陀落海會軌曰:「無能勝釋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輪慈氏菩薩。」大疏五曰:「釋迦牟尼座下,應作忿怒持明。右邊號無能勝,左邊號無能勝明妃。並白色,持刀印,觀佛而生其間。」同十曰:「此是釋迦化身,隱其無量自在神力而現此忿怒明王之形,謂降伏眾生而盡諸障也。(中略)能於生死中而得自在,坐佛樹下摧破四魔兵眾也。無能勝即無不可破壞之義也。」普通真言品義釋曰:「釋迦眷屬以無能勝為忿怒明王。」秘藏記末曰:「無能勝釋迦忿怒,自性輪慈氏。」是秘藏記之二輪身也。若依仁王經義軌等之三輪身,則釋迦為自性輪,慈氏為正法輪身,無能勝金剛為教令輪身。教令輪身
無能勝金剛形像 (形像)黑色忿怒相也,有四面四臂,面上並有三目,有大炎鬘,左右持鐵鉤鉾鎊,密號曰勝妙金剛。見胎藏界曼荼羅大鈔三。
無能勝明王 (菩薩)即無能勝菩薩。在胎藏界釋迦院釋尊之前,與其妃相對,而守護一門,密號曰勝妙金剛。無能勝金剛形像
無能勝明妃 (菩薩)在胎藏界釋迦院與無能勝明王相向。密號曰長生金剛。其三昧與無能勝明王同。無能勝菩薩
無能勝大明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此咒能破邪法,能破魔軍,饒益有情。
無能勝大明心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此咒能成就一切吉祥之事業,消除眾罪。
無能勝旛王如來莊嚴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在忉利天宮,帝釋與修羅戰敗,請問於佛,佛為說咒,書此陀羅尼置於旌旗上,一切怨敵無能勝者。
無財鬼 (異類)無財餓鬼也。
無財餓鬼 (異類)餓鬼有有財無財少財多財等之種類,極無福分之餓鬼,少分之食物不能下咽者,名曰無財餓鬼。餓鬼
無起 (術語)無生之異名。無生法忍一名無記法忍。無因生果名為無起,又作無生。無量壽經下曰:「無作無記,觀法如化。」同慧遠疏下曰:「無因可生,云無起。故維摩云:雖行無記而起善行,故知無起約因以說。」
無酒神 (異類)八部眾之一。阿修羅也。法華文句二曰:「阿修羅者,此云無酒。四天下採花醞於大海,魚龍業力其昧不變,瞋妒誓斷,故言無酒神。」
無差別 (術語)有為法其外相雖有種種差別,然其內情為一、如波之姿雖異,而其水性則一、故云無差別。
無師智 (術語)謂無師獨悟之佛智也。法華經譬喻品曰:「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同嘉祥疏六曰:「無師智者,前之三智並不從師得,故云無師智。」大日經疏一曰:「如是自證之境,說者無言,觀者無見。不同手中菴摩勒果可轉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語授人者,釋迦菩薩蒙定光之授決之時,即可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無師自覺方名佛耶?」
無修無證 (術語)離修證情念之無為真人也。台家稱所謂無作性德之人。四十二章經曰:「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人。」
無常 (術語)梵語阿[何-可+爾]怛也Anitya,世間一切之法,生滅遷流,剎那不住,謂之無常。無常有二:一剎那無常,謂剎那剎那有生住異滅之變化也。二相續無常,謂一期相續之上有生住異滅之四相也。涅槃經一曰:「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智度論二十三曰:「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六祖壇經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無常經曰:「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又】俗以為鬼名。陳裕詩曰:「一朝若也無常至,劍樹刀山不放伊。」
無常狼 (譬喻)無常之可畏,譬如狼也。智度論十五曰:「菩薩雖上妙五欲,不生貪著,以有無常等觀故。譬如王有一大臣,覆藏自罪。王欲罰罪,語曰:若得無脂肥羊,當許汝罪。大臣有智,繫一羊養以水草,日日三時以狼怖之。羊得養肥而無脂。王問如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爾。見無常空狼消結使脂,肥功德身。」
無常刀 (譬喻)觀佛經三曰:「汝等邪見不信正法,今無常刀割切汝身。」
無常使 (譬喻)十王經曰:「閻魔法王遣閻魔卒。一名奪魂鬼,二名奪精鬼,三名縛魄鬼。即縛三魂至門關樹下。」又有閻魔王遣五天使之說。天使
無常虎 (譬喻)無常之可怖如虎也。
無常殺鬼 (譬喻)殺鬼
無常風 (譬喻)風不知所來,不知所去,去來於不用意之間而散花滅火,以譬時至則眾生之命數即為奪去也。智度論二曰:「咄世間無常,如水月芭蕉,功德滿三界,無常風所壞。」
無常依 (術語)如來之德號。如來為一切眾生之所依,故名。
無常堂 (堂塔)又云無常院、延壽堂、涅槃堂,皆其別名也。置臨命病者之所。無常院
無常院 (堂塔)律家曰無常院,無常堂,禪家曰涅槃堂,延壽堂。置臨命之病僧使觀無常之所也。行事鈔下四之一曰:「若依中國本傳云:祇洹西北角日光沒處為無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在中,以凡生貪染。見本房內衣缽眾具,多生戀著無心厭背,故制令至別處,堂號無常。來者極多還反一二。(中略)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塗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舉起。左手中繫一五綵幡。腳垂曳地。當安病者在像之後。左手執幡腳。作從佛往淨剎之意。」
無常鳥 (雜名)冥土之鳥名。謂杜鵑也。十王經曰:「樹有荊棘,宛如鋒刃。二鳥栖掌,一名無常鳥,一名拔目鳥。」註曰:「無常鳥者,杜鵑也。拔目烏鴉也。」
無常偈 (雜名)仁王經所說之四非常偈也。
無常想 (術語)十想之一、觀想無常之理也。
無常磬 (雜語)又云引磬。人命臨終所打之磬也。行事鈔下四之一曰:「若終亡者,打無常磬。」同資持記曰:「天台智者臨終語維那曰:人命將終,得聞鐘磬,增其正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云何身冷方聲磬耶(今時死已方打,故知無益)。」
無常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說老病死三法之不可愛,後附五言頌十二首,七言頌四首,謂之無常偈。西天僧葬時頌之。
無常鐘 (雜名)同無常磬。
無常講 (行事)以無常(即人死)為緣而修之佛事也。
無常依經 (經名)二卷,梁真諦譯。說造佛像之功德及如來之功德。
無常迅速 (術語)六祖壇經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無常觀門 (術語)觀世相無常之佛門也。
無動行 (術語)又云不動業,三行之一。謂修禪定而生於色界無色界也。禪定離心之散動,故云無動,生天之果報決定而無移動,故云無動,前義就因而言。後義就果而言。
無動佛 (佛名)妙喜世界之阿[門@(人/(人*人))]佛,譯作無動佛。維摩經阿[門@(人/(人*人))]佛國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無動尊 (菩薩)不動尊之異名。立印軌曰:「於袈裟上,畫聖者無動尊。」
無動尊安鎮家國等法 (修法)聖無動尊安鎮家國等法之略名。
無動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密法品 (經名)聖無動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密法品之略名。
無貪 (術語)三善根之一。心無貪欲也。唯識論六曰:「云何無貪?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
無教色 (術語)舊譯之無作色。一名無教色。新譯曰無表色。無作色
無欲 (術語)無貪欲也。無多欲也。
無欲仙人 (雜名)仙人之無多欲者。行事鈔下二之一曰:「四分八種漿。古昔無欲仙人所飲。梨、酸棗、甘庶、蕤果、葡萄、舍樓伽等漿也。」
無得正觀 (術語)又云不二正觀。三論家之目。就諦理而謂之八不中道,就觀解而謂之無得正觀。八不即無得,中道則正觀也。中道之理,為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故正觀之智,無生滅一異等所得也。三論玄義曰:「通論大小乘經。同明一道,故以無得正觀為宗。但小乘教者正觀猶遠,故就四諦教為宗。大乘正明正觀。故諸大乘經同以不二正觀為宗。」
無異想 (術語)如來十八不共法之一。於一切眾生無遠近親疏之異想也。
無異相似過類 (術語)十四過之一。立論者論法所用之同品,敵者無理分別,攻擊為非同品是異品之過誤也。
無患子 (植物)同木[木*患]子。
無眼人 (術語)譬不知正道之人。安樂集上曰:「如目連所問經。佛告目連:(中略)是故我說無量壽國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五種邪道。我說是人名無眼人,名無耳人。」(大藏中無此經,大周刊定疑經目錄有摩訶目連經一卷,或是)。
無執受 (術語)對外境無執著覺受者。即謂如無感覺之無機物者。
無諍三昧 (術語)故住於空理與他無諍之禪定也。金剛經曰:「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離欲阿羅漢。」同略疏中曰:「無諍三昧者,以其解空,則彼我俱忘。能不惱眾生,亦能令眾生不起煩惱故也。」智度論十一曰:「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須菩提,於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註維摩經三曰:「肇曰:善吉於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南岳著有無諍三昧法門二卷。
無問自說 (經名)十二部經之一。同鄔陀南。
無問自說經 (經名)十二部經之一。梵名優陀那Uda%n!a,譯曰無問自說。無問者,佛自說之,如阿彌陀經。大乘義章一曰:「第五名為優陀那經,此翻名為無問自說,不由諮請而自宣唱,故名無問自說經也。」
無情非佛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曰:「今言無情者,無凡情,非無聖情也。又曰:若無情是佛者,活人應不如死人。」
無情成佛 (術語)非情成佛
無量 (雜語)多大而不可計量也。又數目之名。攝大乘論釋八曰:「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勝鬘經寶窟中本曰:「無量義者,猶是廣大異名。」同上末曰:「依華嚴經是百二十數中一數之名也。非是汎爾言無量也。」
四無量 (名數)佛菩薩慈悲喜捨之四德也。與樂之心為慈,拔苦之心為悲,喜眾生離苦獲樂之心曰喜,於一切眾生捨懇親之念而平等一如曰捨。緣無量眾生而起此心,謂之無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論二十九曰:「無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言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
無量劫 (雜語)經劫無量也。劫者,梵語,謂世界成敗之一期也。
無量義 (術語)無量無數之義理,謂一切諸法也。諸法無量,各具義理,故云無量義。【又】實相之異名也。無量義經曰:「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法華嘉祥疏二曰:「無量義者,凡有二種:一者實相之體不可限量,謂體無量。二者從實相一法出一切教,謂用無量。此體用並有深所以故稱為義。」
無量尊 (佛名)無量壽佛之異稱。無量壽經下曰:「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
無量慧 (術語)佛之德號。以具甚深無量之智慧故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讚阿彌陀佛偈曰:「十方三世無量慧,同乘一如號正覺。」
無量稱 (雜語)大日如來之稱,又如實真言行者之稱。大日經一曰:「何況無量稱,住真言行法,行此無上句,真言救世者。」同疏六曰:「當知如是人轉復希有,常為普門海會之所稱嘆,名聞十方,又同大日如來有種種名號,故云無量稱也。」
無量覺 (術語)無量壽佛之略號。無量壽經下曰:「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平等覺經曰:「無量覺授其決,我前世有本願,一切人聞說法,皆悉來生我國。」
無量壽 (經名)阿彌陀瘦斯Amita%yus之譯。阿彌陀
無量光天 (界名)色界第二靜慮三天中之一。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光明轉增量難限,故名無量光天。
無量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無量壽經上曰:「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中略)超日月光佛。」楞嚴經五曰:「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無量義經 (經名)一卷,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佛將於法華說無量之法歸於實相之一、先說此經明無量之法,由一實相而生。故謂之為法華之開經。又法華論列法華十七名,無量義經,其一名也。是法華之實相,有自生無量義之理,故以為別名也。
無量義經疏 (書名)日本傳教疏三卷,題曰註無量義經。又無量義經箋註,丁福保注。
無量壽經 (經名)梵語Sukha%vativyn%ha-su%tra,二卷,曹魏康僧鎧譯。淨土三部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之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該括無遺。無攝之機,通於聖凡。凡位具攝三輩。唯除五逆十惡,誹謗正法。此經前後有十二譯,中存五譯欠七譯。五存七欠。各家註述如下: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慧遠撰。無量壽經義疏一卷,隋吉藏撰。無量壽經記二卷,上卷殘,下卷逸,唐玄一集。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三卷,唐璟興撰。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元曉撰。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彭際清述。無量壽經會譯一卷,魏源會譯。
無量壽佛 (佛名)阿彌陀佛之譯名也。淨土三部經中,小經存梵名題曰阿彌陀經,大經舉譯名題曰無量壽經。阿彌陀含無量光,無量壽之二義。無量壽經上曰:「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於密教為五佛中之西方尊,於胎藏界曰無量壽,於金剛界曰阿彌陀。阿彌陀
無量壽院 (雜名)兜率天內院四十九院中有無量壽院。
無量壽咒 (雜名)佛說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中所說之陀羅尼也,經中說誦此陀羅尼者,則增壽命滿百歲。敕修清規聖節曰:「諷無量壽咒,舉藥師號。」
無量壽王 (佛名)無量壽佛也,佛是覺王,故稱曰王。
無量無礙 (術語)四無量與四無礙也。
無量四諦 (名數)四種四諦之一。四諦
無量淨天 (界名)色界第三靜慮三天中之第二。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此淨轉勝,是難限故,名無量淨天。」
無量億劫 (雜語)無量億者數目,劫者梵語長時之名也。
無量聲佛頂 (菩薩)胎藏界釋迦院釋尊之右第五位。密號曰妙響金剛。主說法之德。或有無邊音聲,無邊聲,妙音,遍昭(遍聲之意)之名。黃色,左手持蓮,上有法螺。右手立無名小三指(無名小三指五字,疑有誤,今仍之),餘二指屈而當胸,坐於赤蓮。
無量無數劫 (雜語)經劫無量無數也,世界一成一敗之時量,謂之劫,法華經方便品曰:「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
無量壽經論 (書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之異名。
無量光明土 (界名)極樂世界之異名。平等覺經曰:「速疾超便可到安樂國之世界,至無量光明土,供養於無數佛。」教行信證五曰:「謹案真佛土者,佛者則是不可思議光如來,土者亦是無量光明土也。」
無量光菩薩 (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外廓之西方南端,密號曰大明金剛,離染金剛,賢劫十六尊之一。又名甘露光菩薩,為赤肉色,右持蓮,上有光,左手伏膝上。
無量壽如來 (佛名)即阿彌陀如來也。無量壽佛
無量壽觀經 (經名)觀無量壽經之異名。
無量清淨佛 (佛名)無量壽佛之別稱。平等覺經一曰:「無量清淨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
無量義處三昧 (術語)梵語Anantanirdes/apratis!t!ha%na sama%dhi。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次入此三昧也。無量者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即無量義也,義處為無量義之依處,即實相也,生無量法義依處之實相無相三昧,謂之無量義處三昧。佛既說無量義後,將說實相,於中間入此定,依所出之無量義故為無量義經之三昧,依所歸之義處,則為法華經之三昧,因而通於前後。法華文句二曰:「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羅漢緣覺菩薩佛。此等諸法名為無量,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得為無量法入一義處。」
無量壽經義疏 (書名)二卷,隋淨影寺慧遠撰。又唐嘉祥寺吉藏撰。
無量壽如來印 (印相)蓮華部之入定印也。金剛界曼荼羅大鈔一曰:「無量壽如來,金色三摩地印,密號清淨金剛。」入定印
無量壽如來會 (經名)寶積經第五會之名。無量壽經為此會之別譯。
無量壽莊嚴經 (經名)Amita%yurvyu%ha-su%tra,又Sukha%vativyu%ha-su%tra,具名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趙宋法賢譯。無量壽經之異譯也。
無量印法門經 (經名)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之略名。
無量門微密持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一向出生菩薩經之異譯。
無量壽佛真身 (故事)廣西全州之湘山寺,無量壽佛真身在焉。其法名曰全真。唐肅宗時,脩道於衡山。後居湘山者七十年。涅槃於此。其徒漆其身而龕之。僖宗時,奉為無量壽佛。歷朝香火甚盛。明一統志八十三曰:「全真,柳州人。唐至德初來游湘源,刱淨土院。宋州刺史韋宙,遣使禮請,翌日即至,四門各見其入,宙出道迎,惟見其一,其神變不可具述,卒年一百三十二。五代時,因全真多神異,改湘源為全州。今其真身在湘山,歷代封為慈祜寂照妙應禪師。」清一統志三百五十六曰:「會昌間,汰釋氏。寂照師一夕生肉髻,鬚髮並長。乃衣紫霞衣入覆釜山,結庵而居。示寂後,其遺蛻在湘山,曰無量壽佛塔。」
無量壽王陀羅尼經 (經名)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之略名。
無量壽大智陀羅尼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僅有咒文。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經名)四卷,後漢支婁迦讖譯。無量壽經之異譯。
無量功德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誦此陀羅尼則得見觀世音菩薩及無量壽佛。
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劉宋功德直玄暢共譯。一向出生菩薩之異譯。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書名)一卷,婆藪槃豆菩薩造,元魏菩提流支譯。論經義者為優婆提舍,是論無量壽經經義而造之願生偈也。願生偈者,願生於安樂國之偈文也。又無量壽經論亦名往生論,淨土論。
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阿彌陀如來之陀羅尼及供養法,教人證念佛三昧則必生淨土。
無間 (界名)梵語阿鼻Avici,譯曰無間。如無間地獄,無間修,等無間緣等。
無間修 (術語)四修之一。不間斷之修行也。
無間業 (術語)有五種之大惡業,此惡業決定受極苦之果,更無餘業餘果之間隔,故名無間業。又造此惡業之人,由此命終定墮地獄中而無間隔,故名無間業。此二義雖有前就法後就人之別,然皆當體得名也。又地獄名為無間,此業能受無間地獄之果,故名無間業,是從果得名也。俱舍論十七曰:「此無間名,為目何義?約異熟果決定更無餘業餘生能為間隔故。此唯目無間隔義,或造此業補特伽羅。從此命終,定墮地獄中無間隔,故名無間。」(此二釋為當體得名)。大乘義章七曰:「此五何故名無間業?釋有四義:一趣果無間,故曰無間。故成實言:捨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無間。二受苦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一劫之中苦苦相續無有樂間,因從果稱,名無間業。三壽命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一劫之中壽命無絕,因從果稱,名為無間。四身形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阿鼻地獄縱橫八萬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滿。一切人入,身亦昇滿不相障礙,因從果號,名曰無間。」(此四釋前一為當體得名,後三為從果得名)梵A^nantarya。
五無間業 (名數)即五逆罪也。五逆
無間道 (術語)二道之一。方斷惑而不為惑間隔之無漏智也,舊譯謂之無礙道。已斷惑已正證理之智曰解脫道,即無間道乃前念之因道,解脫道乃後念之果道也。俱舍論二十五曰:「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
無間地獄 (界名)八熱地獄之一。梵云阿鼻旨Avi^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墮於此,一劫之間,受苦無間,故名無間地獄。無間有五種之義:一趣果無間,終此身直墮於彼無間隔也。二受苦無間,受苦無間斷也。三時無間,一劫之間,相續而無間斷也。四命無間,一劫之間,壽命無間斷也。五身形無間,地獄縱橫八萬四千由旬,身形遍滿之而無間隙也(此五義,大部補註以為成實論之說而引之,諸師皆傚是,然成實論無此義,於五無間條下辯之)。成實論八曰:「次身受報,故名無間。」(成實論僅此一義耳)。俱舍論十一曰:「此贍部洲下過二萬,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廣同前,謂各二萬。故彼底去此四萬踰繕那,以於其中受苦無間,非如餘七捺迦受苦非恒,故名無間。(中略)有餘師說,阿鼻旨中無樂間苦,故名無間。」
無等 (術語)佛之尊號。梵語曰阿娑磨Asama,謂比之餘生無與等也,智度論二曰:「婆伽婆,名有德,先已說。復名阿娑磨,秦言無等。」大日經疏三曰:「如來智慧,於一切法中無可譬類,亦無過上,故名無等。」
無等等 (術語)梵語Asamasama,佛道及佛之尊號。佛道超絕無與等者,故云無等,唯佛與佛等,故曰等。維摩經佛國品曰:「無等等佛自在慧。」法華經普門品曰:「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註維摩經一曰:「肇曰:佛道超絕無與等者,唯佛佛自等,故言無等等。」智度論二曰:「復名阿娑摩娑摩,秦言無等等。」同四十曰:「無等等,諸佛名無等。與諸佛等,故名為無等等。」同淨影疏曰:「佛比餘生無等,名為無等。佛佛道齊,故復言等。」法華經嘉祥疏十二曰:「佛道無等,唯佛與佛等故。名此道為無等等。所以名佛為無等等。」又九界之眾生不能等於理佛,能等於此理佛,則無等之等也。法華文句十曰:「無等等者,九法界心不能等理。佛法界心能等此理,故無等而等也。」又無等無等之意,如言無上上。只顯法之獨絕也。賢首心經略疏曰:「獨絕無倫,名無等等。」法華文句十曰:「如是知見究竟法界,廣無崖底,無等無等等,更無過上。」玄義私記二本曰:「無等之下重云等者,以一無字冠二等字也。」
無等覺 (術語)無等等之正覺也。又無與等之正覺也。瑜祇經曰:「名金剛持地,速悟無等覺。」
無等等句 (雜名)指幻燄等之十緣生句為無等等句,以是為與無等之佛智得等同之言句故也。大日經疏三曰:「如來智慧於一切法中無可譬類,亦無過上,故名無等。而心之實相與之函蓋相稱,間無異際,故曰無等等。若以十緣生了知心處,則安住其中,故曰無等等句。」
無等等咒 (雜名)般若波羅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獨絕無倫,故曰無等等咒。無等等者無等無等也。般若心經曰:「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中略)是無等等咒。」同略疏曰:「四獨絕無偈,名無等等咒。」
無等等乘 (術語)大乘之總名。無等無等之意,言他無比類也。寶積經二十三曰:「是故此乘名大乘,(中略)無上上,無等等乘。」
無等等三昧 (術語)觀一切眾生等於無等之佛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無等等三昧者,得此三昧,觀一切眾生皆如佛,觀一切法皆同佛法。」
無等力三昧耶明妃 (術語)即入佛三昧耶真言。大日經密印品曰:「爾時薄伽梵即便住於身無害力三昧,住斯定故,說一切如來入三昧耶遍一切無能障礙力無等力三昧耶明妃。」義釋十曰:「三力者,謂三世力,或是三平等也。無等力者,即此三力也。」
無為 (術語)梵語Asam%skr!ta。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曰無為,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曰無為,即真理之異名也。此無為法有三種六種之別,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是正為聖智所證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實相,曰法界,皆無為之異名也。無量壽經上曰:「無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經曰:「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肇論曰:「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探玄記四曰:「緣所起法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華嚴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無所作為,故名無為。無為即是常也。」大乘義章二曰:「釋有二:一對法外四相以釋,色心等法為彼法外四相所為,虛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無為。二對法體四相以釋,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集起,評之曰為,虛空等三無彼為故,名曰無為。」
三無為 (名數)小乘立三無為:一擇滅無為,舊云數滅無為。擇者簡擇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數者智慧之法數(有為之法,諸數多故,總名為數),與擇同。蓋依智慧簡擇力斷煩惱所顯之一種滅諦,謂之擇滅,其滅依擇而得也。此滅體即為涅槃。名之為滅者,以其為滅煩惱而顯之實體,且其體中有為諸相寂滅也。依有為諸相寂滅之義,復名為無為。二非擇滅無為,舊云非數滅無為。非依智慧之簡擇力,但於缺生法因緣處自顯之一種滅體,謂之非擇滅。例如入於見道,則為聖者,於聖者身上畢竟缺凡夫性可生之因緣,因而此時對於凡夫性得一種之無為法,即非擇之滅也。謂之為滅者,以其為因緣滅處所顯之實體,且其體中有為諸相寂滅也。依是復名為無為。要之就所斷之煩惱而寂滅不生之無為法被顯,為擇滅,為缺緣而寂滅不生之無為法被顯,為非擇滅。三虛空無為,前二無為之外,有一種之無為法,以無礙為性。無論向何法,無礙,亦無被礙。其相恰如世間所云之虛空,故名為虛空無為。世所言之虛空,雖如無為法,然彼為眼見之法。且自不礙他而為他所礙,呈廣狹方圓之相,是非無為法,故稱之為空界之色,而攝於色法中之顯色。此虛空無為,則於色心之諸法及空界之色外,有一實體,而為此等諸法之所作也。見俱舍論一,大乘義章二,七帖見聞三本。
六無為 (名數)大乘立六無為。但非謂有六種之別體,乃斷我法二執處所顯之一種真理,有、無、常、無常,皆不可名,但是法之實性,故名法性也,此一法性從所顯之緣分種種之名也。一虛空無為,此法性離本來諸障礙之位所顯者名之。二擇滅無為,依此法性智慧力斷煩惱之位所顯者名之。三非擇滅無為,不由此法性之擇力而為本來清淨或緣缺之位所顯者名之。四不動無為,此法性生於第四禪天離苦樂麤動之位所顯者名之。五想受滅無為,此法性入於聖者非想地所攝之滅盡定。滅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之位所顯者名之。六真如無為,由此法性有真實如常之相而名。此中前五無為,就一法性所顯之位之差別,而假立為五種之名者也。前五者為詮法性之相之假名,後一者為詮法性之體之假名也。由是而論,前五無為名體皆為假立,真如無為,體為定在,但真如之名為假立也。見唯識論二,百法問答鈔九。
無為戒 (術語)密教之三昧耶戒也,雖依阿闍梨之加持而受得,然是暫借外緣,顯本來自身之具得者,此為本不生之戒,不依自他之能所,故曰無為戒。
無為舍 (術語)無為者,涅槃也,涅槃為人之安宅,故云舍。千手經曰:「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無為法 (術語)離因緣造作之法也,有三無為六無為等。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即涅槃也。涅槃為無為法中之最勝者。四十二章經曰:「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無為空 (術語)十八空之一。言一切無為法不可得也。仁王經合疏中曰:「無為空者,虛空數滅,非數滅空也。」
無為生死 (術語)變易生死,勝鬘經謂之無為生死。以聖者為無為之人無為人所受之生死也。大乘義章八本曰:「聖人不起有漏業受分段報,名曰無為。無為聖人所有生死,名無為生死。」
無為法身 (術語)佛所證之法身湛然寂靜,離因緣之造作,故云無為。淨土論註下曰:「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
無為空死 (術語)與言醉生夢死同。遺教經曰:「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
無為泥洹 (術語)泥洹為涅槃之變音,涅槃離一切之有為造作,故曰無為。無量壽經上曰:「無為泥洹之道。」
無為能為 (術語)佛之法身,為無為而能為也。往生論註下曰:「盡夫生者,上失無為能為之身,下[酉*面]三空不空之痼。」
無為無欲 (術語)無造作之念,無貪欲之心也。無量義經曰:「其心寂靜,常在三昧,恬安憺泊,無為無欲。」
無為涅槃界 (術語)涅槃為不生不滅,絕一切有為之相,故云無為,淨土門謂極樂,即無為涅槃界也。法事讚曰:「極樂無為涅槃界。」
無著 (術語)無執著於事物之念也。【又】(人名)菩薩名。梵名阿僧伽Asan%ga,天親菩薩之兄也,皆為法相宗之祖。阿僧伽。【又】禪師名。唐杭州無著禪師,名文喜,年七歲出家,習律聽教,宣宗初,往五臺禮文殊。遇一老翁牽牛而行,迎師入寺。翁縱牛引師陞堂,翁曰:近由何處來?師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師曰:末法比丘奉戒律者不少。翁曰:有幾何?師曰:或三百,或五百。師卻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龍蛇混雜,凡聖同居。師曰:有幾何?翁曰:前三三後三三。翁呼童子均提出茶,又進酥酪。翁拈起玻璃盞問曰:南方還有這個否?師曰:無。翁曰:尋常得甚麼喫茶?師無對。辭別。翁令童子相送。師問童子前三三後三三是幾許。童子呼大德,師應諾。童曰:是幾許?師曰:是為何處?童曰:此金剛窟般若寺。師憬然悟彼翁是文殊。懿宗咸通三年,師至洪州觀音院,參仰山寂禪師,頓悟心要。光化三年寂,壽八十。見五燈會元宋僧傳二十。 0067.JPG
無著戒 (術語)十種戒之一。二乘之人見真諦之理能成聖道,於五塵之境無染著也。
無著天親宗 (術語)法相宗之異名。無著為兄,造攝大乘論等,天親為弟,造唯識論等,共成立法相宗。
無減 (術語)成佛果後盡未來際無減少之功德也。
六無減 (名數)智度論二十六明佛十八不共法中說六無減:一欲無減,欲度脫眾生之欲心所也。二精進無減,為度眾生勤而不倦之精進心所也。三念無減,念三世諸法而不失之念心所也。四慧無減,分別一切法相之慧心所也。五解脫無減,佛斷一切煩惱之正習而證解脫,故云解脫無減。六解脫知見無減,於證解脫之知見而無邊清淨也。」
二十二無減 (名數)唯識論十謂如來四智相應之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稱之曰二十二無減: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是心所中之五遍行也),六欲,七勝解,八念,九定,十慧(是心所中之五別境也),十一信,十二慚,十三愧,十四無貪,十五無瞋,十六無痴,十七精進,十八輕安,十九不放逸,二十行捨,二十一不害(已上心所中十一善也),再加心王之一為二十二。
無勝國 (界名)釋迦如來之淨土也。涅槃經二十四曰:「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四十二恒河沙等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無勝。彼土何故名曰無勝?其土所有嚴麗之事,悉皆平等無有高下,猶如西方安樂世界,亦如東方滿月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為化眾生故,於此土閻浮提中現轉法輪。」
無雲天 (界名)色界第四禪有九天,此其中最初之天也。法苑珠林曰:「遍淨天至無雲天,復遠一倍。」
無尋唯伺 (術語)色界之中間禪,無尋之心所,唯有伺之心所也。
無尋無伺 (術語)色界二禪已上,無尋之心所與伺之心所也。
無惱指鬘 (人名)凶人央掘摩羅An%gulima%lya,譯為指鬘,指鬘本名無惱。賢愚經十一曰:「阿亹賊奇,晉言無惱。」出曜經十七曰:「無害。」
無想 (術語)無想天或無想定也。
無想天 (界名)無想有情之天處也。有部與經部攝之於第四禪之廣果天,不立別處,上座部於廣果天之上,立無想天之一處,俱舍論五曰:「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
無想定 (術語)外道欲得無想天果而修之滅一切心想禪定也。有部宗之說,諸外道等謂無想天之果報為真涅槃,為求彼報學修無想定以滅心想,依第四禪定滅諸心法而今無念無想,即滅心想已,則得一種非色非心之法而補領心處,是曰無想定。成實宗中不存此義,謂凡夫不能滅心法,但入定之心,寂靜微細而難覺,故云無想,非全為無想也。俱舍論五曰:「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無想定。無想者定名無想定。或定無想名無想定。」
無想果 (術語)又曰無想報,無想事。色界第四禪天有無想天處,生於此處,則五百大劫間心心所都滅,身實為枯木死灰,因而一類之外道,謂此是真涅槃界,於現世修無想定,死後則生彼天。蓋以無想定為因,感得一種非色非心之物,防止心心所而使不生也,此非色非心之一物。為對於無想定之因之果報(新譯曰異熟果),故謂之無想果。俱舍論五曰:「無想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遮未來心心所令暫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異熟果。誰之異熟?謂無想定。」
無想界 (界名)無想天也。
無想處 (界名)無想天也。
無想經 (經名)大方等無想經之略名。
無愛 (術語)如來無餓鬼愛,故名真解脫,餓鬼愛者貪欲無厭如餓鬼也。涅槃經四相品曰:「若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無愛無疑,無愛無疑即真解脫。」又曰:「解脫者名曰無愛。愛有二種:一餓鬼愛,二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真解脫。」
無意 (術語)無虛妄之意思也,是為禪道之至極。三慧經曰:「問云:何等為能知一萬事畢?報曰:一者無意無念萬事自畢,意有間念萬事皆失。」
無痴 (術語)三善根之一。心無痴惑也。唯識論六曰:「無痴於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痴作善為業。」
無著行 (術語)十行之一。無著即無礙之義,言諸行圓融而無障礙也。
無著果 (術語)阿羅漢果之古譯。出三藏記集一曰:「舊經無著果(亦應真亦應儀),新經阿羅漢(亦言阿羅訶)。」
無著攝論 (書名)五攝論之一。無著所造之攝大乘論也,有三譯,後魏佛陀扇多譯二卷,陳真諦譯三卷,皆名攝大乘論,唐玄奘譯三卷,題曰攝大乘論本。
無道心 (術語)求佛果之心曰道心,無求佛果之心曰無道心。
無煩天 (界名)色界十八天之第十四。
無滅 (人名)梵名阿泥樓豆,阿[少/免]樓陀,阿那律。譯曰無滅。天眼第一。阿那律
無義語 (術語)義者義利也,無益之語謂之無義語。晉華嚴經二十四曰:「無義語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所說言語人不信受,二者所有言說不能明了。」
無極之體 (術語)極樂淨土眾生之身體,達悟涅槃無極之理之身也。無量壽經曰:「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無極寶三昧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佛入無極寶三昧召集十方菩薩,舍利弗與十方來之菩薩及文殊師利問答法要。
無稱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無量壽佛之異名,其光明無稱量之者,故名無稱光。
無[衣+昆]長者子 (雜語)本為長者之子,而犢鼻褌亦不完者。碧巖五十則頌古曰:「箇箇無[衣+昆]長者子。」
無漏 (術語)Ana%srava,漏者煩惱之異名,漏泄之義,貪瞋等之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流注而不止,謂之漏。又漏為漏落之義,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謂之漏。因之謂有煩惱之法云有漏,離煩惱之法云無漏。俱舍論二十曰:「諸境界中,流注相續,泄過不絕,故名為漏。」大乘義章五本曰:「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法華文句一曰:「毘曇云:漏落生死。」
無漏法 (術語)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法也。如三乘聖人所得之戒定慧及涅槃是。俱舍論一曰:「虛空等三種無為,及道聖諦名無漏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不隨增故。」
無漏因 (術語)以無漏清淨之戒定慧證涅槃果,謂之無漏因。四諦中之道諦也。
無漏果 (術語)無漏道所得之果德也。四諦中滅諦之涅槃是。
無漏界 (術語)無漏清淨之世界也。又謂涅槃。
無漏根 (術語)無漏智之根本也,有三種,名曰三無漏根。三無漏根
無漏通 (術語)六神通中前五通為有漏通,後之漏盡通為無漏通。前五於有漏道可得,後一者非無漏道,不能得也。
無漏智 (術語)謂三乘之人,離煩惱無染之清淨智也。斷惑證理,即此智之用。法華經方便品曰:「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
無漏路 (術語)無漏清淨之境界,不染污煩惱之世界也。
無漏道 (術語)二道之一。謂三乘之人。離煩惱垢染之戒定慧。四諦中之道諦是也。分之為見修無學之三道。
無漏慧 (術語)離隨染煩惱性質之純真無垢智慧也。即三乘之聖智是。
無漏法性 (術語)法性清淨,本離煩惱之漏垢,故云無漏。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無漏法性之妙身。」
無漏後身 (術語)二乘無學果之身也。既斷煩惱曰無漏,生死之最後身,曰後身。法華經授記品曰:「諸聲聞眾,無漏後身,法王之子。」
無漏實相 (術語)諸法實相之理體,無垢清淨。故曰無漏。法華經序品曰:「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心已得通達。」
無漏最後身 (術語)與無漏後身同。法華經方便品曰:「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
無慚 (術語)梵語曰阿紇里Ahri^kata%,言作惡自心無恥也。唯識論六曰:「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俱舍論四曰:「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
無慚外道 (流派)此外道計一切罪福皆是大自在天作為,非人間之所關知,自在天喜,則眾生安樂,瞋則眾生苦。人間之罪福,一繫於大自在天之意,使全責任負於大自在天,犯罪而不慚愧,則不墮於惡道。慚愧,則卻墮於地獄云。
無蓋 (雜語)廣大之極,更無蓋之者也。與無上等同。又謂無所不蓋也。無量壽經上曰:「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同淨影疏曰:「佛悲殊勝,餘不能加,不能蓋上,名無蓋悲。」同嘉祥疏曰:「無蓋悲者,佛慈悲無所不覆蓋耳。」
無蓋大悲 (術語)無蓋
無際 (術語)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
無際智 (術語)言佛智無邊際也。無量壽經下曰:「億劫思佛智,窮力極講說,盡壽猶不知,佛慧無邊際。」
無疑 (術語)不疑惑也,聞法信而不疑也。
無疑解脫 (術語)三種羅漢之第三。
無實 (術語)無實體也。南本涅槃經十二曰:「有名無實即世諦。」不真空論曰:「以名求物,無當名之實。」
無竭 (人名)曇無竭之略。比丘名。
無愧 (術語)梵語Anaratrata%。不顧世間恣作暴惡也。唯識論六曰:「云何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眾惡行為業。」俱舍論四曰:「為諸善士所訶厭名為罪。於此異中不見怖畏,說名無愧。」
無種性 (術語)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無無漏之善種,畢竟不能出離生死者,又名無性有情。唯識樞要上本曰:「無種性者,現當畢竟不成。」
無種闡提 (術語)無種者,無佛種性,畢竟不能成佛之人也。唯識樞要上本曰:「無種性者,現當畢竟不成。」闡提者,梵語一闡提之略。不具信心,斷善根,永不能成佛者之謂。涅槃經德王品曰:「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闡提。」入楞伽經二曰:「一闡提者,焚燒一切善根。」
無塵三昧 (術語)無能勝菩薩之三昧也。依此三昧而離一切之塵垢也。
無塵法界 (術語)塵者色等之六塵,即三界之諸法也,法界為真理之異名,理體清淨,一切三界諸法唯由理緣起,理外無塵境,故云無塵法界。觀經玄義分曰:「無塵法界凡聖齊圓。」起信論曰:「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心為真心,即真如之心也)。
無塵唯識 (術語)塵為塵境,即三界之諸法。謂萬法唯為阿賴耶識所作,識外無塵境也。真諦譯攝論五所謂「實無有塵,唯有識體顯現為塵。無塵法界」說唯理。無塵唯識說唯識。
無聞比丘 (術語)一向修禪而無正聞慧之比丘,所謂暗禪師是。如善星比丘,得第四禪定謂證涅槃,及其後退失四禪,撥無涅槃之法,謗阿羅漢尚有後身,墮於無間地獄,是曰無聞比丘。楞嚴經九曰:「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謗後生,墮阿鼻地獄。」善星
無毀犯戒 (術語)菩薩十戒之一。菩薩自保淨戒而不犯,為眾生說妙法而使不犯戒也。
無對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無盡 (術語)無為法離生滅之相,故為無盡,又有為法之緣起,一多相即,故為無盡。無為法之無盡,權教所談,有為法之無盡,實教所談,華嚴宗盛談此義。維摩經菩薩行品曰:「何謂無盡?謂無為法。」註曰:「肇曰:有為法有三相,故有盡。無為法無三相,故無盡。」大日經疏十四曰:「無盡者,即是無相別名。」
三事無盡 (名數)一布施無盡,菩薩好為布施乃至身命亦能施與而心不疲厭。二持戒無盡,菩薩護持禁戒未曾違捨,復以戒法化人,心不疲厭。三博聞無盡,菩薩博學一切經典乃至諳練世間之藝術,而心不疲厭。見眾德三昧經。
十無盡句 (名數)華嚴經十地品中所說,初歡喜地菩薩,發廣大之願,以十無盡而成就,若此十句有盡,則我願亦盡,此十句無盡,故我願亦無盡,名為十無盡:一、眾生界無盡,諸眾生皆依世界而住,世界無盡故眾生無盡。二,世間無盡,一切世界依虛空而住,虛空無盡故世界無盡。三、虛空界無盡,虛空遍十方而無有際限,虛空無盡也。四、法界無盡,稱於真如之法而說無量之法,法界無盡也。五、涅槃界無盡,無量之眾生入於涅槃,涅槃界無盡也。六、佛出現界無盡,佛出現而說法度生無盡也。七、如來智界無盡,如來之智慧,能知自心所緣之法界無盡也。八、心所緣無盡,如來之智所照之境無盡也。九、佛智所入境界無盡,佛智所證之境界無盡也。十、世間轉法轉智轉無盡,世間轉者,展轉而攝入前之眾生界世界虛空界也。法轉者,展轉而攝入前之法界涅槃界佛出現界也。智轉者,展轉而攝於前之如來智界心所緣界佛智所入境界也。世法智之三種展轉含攝而無窮盡也。見華嚴經疏二十三。
無盡根 (植物)藥樹名也。華嚴經曰:「雪山頂有藥王樹,名無盡根。」
無盡財 (雜名)寺中積金錢貸與他人,使生利息,以供三寶之用者。釋氏要覽曰:「寺院長生錢。律云無盡財。蓋子母展轉無盡故。西京記云:寺中有無盡藏。又則天經序云:將二親所畜,用兩京之舊邸,莫不總結招提之宇,咸充無盡之藏。十誦律云:以佛塔物出息,佛聽之。僧祇云:供養佛華多,聽轉賣,買香油。猶多者,轉賣入佛無盡財中(詳諸律,三寶皆有無盡財)。」
無盡海 (譬喻)無盡之法譬如海之深廣也。華嚴經二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
無盡意 (菩薩)梵名阿差末底Aks!ayamati,佛遊寶莊嚴堂說大集經時,從東方不眴國普賢如來所來,廣說八十無盡之法門,無盡意菩薩經是也。又於法華經會座為普門品之對揚眾,取頸上瓔珞與觀音菩薩。名義集一曰:「阿差末,此云無盡意。」
無盡燈 (譬喻)法門名。以一人之法展轉開導百千人而無盡,譬如以一燈燃百燈,故云無盡燈。此為橫之無盡也。維摩經菩薩品曰:「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又華嚴之賢首形事實上一種之無盡燈,以表法界緣起重重無盡之意。是亦橫之無盡也。佛祖統紀三十三曰:「無盡燈,賢首法藏師。為則天以十鏡置八隅,中安佛像,燃燈照之則鏡鏡現像,以表剎海重重無盡之意。」【又】禪林以長明燈名無盡燈,是豎之無盡也。北[石*間]文集然無盡燈記曰:「淨名大士既授萬二千人天女無盡燈法門。從而諭之曰:冥者皆明,明終不盡,伊尹所謂以先覺覺後覺也。後世焚膏繼晷號無盡燈,非淨名心也。」
無盡慧 (術語)無盡無邊之智慧也。瑜祇經曰:「身如妙吉祥,能成無盡慧。」
無盡藏 (術語)謂德廣無窮為無盡,包含無盡之德曰藏。大乘義章十四曰:「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包含曰藏。」探玄記十九曰:「出生業用無窮,故曰無盡藏。」維摩經佛道品曰:「以祐利眾生,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
十無盡藏 (名數)功德林菩薩,於華嚴會上為諸菩薩說十無盡藏:一信藏,二戒藏,三慚藏,四愧藏,五聞藏,六施藏,七慧藏,八念藏,九持藏,十辯藏。見華嚴經疏二十一。
無盡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知無盡法(即無為法)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無盡三昧者,得此三昧,滅諸無常等相,即入不生不滅。」
無盡玄宗 (術語)說幽玄無盡緣起之法之宗,即云華嚴宗。
無盡法界 (術語)重重無盡之法界緣起也。
無盡緣起 (術語)四種緣起之一。又云法界緣起。華嚴經所說緣起之法門也。一切之法,互相為緣互相起法也。緣一法而起萬法,緣萬法而起一法,重重緣起,而緣起之義無窮,故曰無盡緣起。故云萬法相即相入,無礙自在。見五教章十。
無盡意菩薩 (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外廓北方。密號曰定慧金剛,無盡金剛。賢劫十六尊之一。白色。右持梵篋,左為拳。無盡意
無盡意菩薩經 (經名)四卷,劉宋智嚴等譯。無盡意菩薩從東方不眴國普賢佛所來,說八十無盡法門。與大集經無盡意品同。
無諍 (術語)安住於空理與物無諍也。佛言須菩提得無諍三昧。無諍三昧
無諍智 (術語)諍者煩惱之異名,使他人對於己身而不起貪欲瞋恚煩惱之智,謂之無諍智。利根之二乘及佛有此智。俱舍論二十七曰:「自知己身福田中勝,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思引發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此行能息諸有情類煩惱諍,故得無諍名。」
無諍念王 (本生)阿彌陀如來因位為轉輪王時之名也。悲華經二曰:「往昔善持劫時有世界,名刪提嵐,有轉輪王名無諍念,有一大臣名寶海梵志,是梵志生一子,名寶藏。後出家成菩提,號寶藏如來。如來廣為無諍念王說法,王請如來及諸聖眾三月供養,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養滿二百五十歲。時寶海梵志勸王及千子發菩提心,聖王即發菩提心願,求清淨國土,寶藏如來與授記。即西方極樂阿彌陀佛是也。」
無諍輪王 (本生)轉輪聖王無諍念也。無諍念王
無熱 (雜名)梵語阿耨達阿那婆達多。法華義疏二曰:「阿那婆達多,此云無熱。」
無熱天 (界名)五淨天之第二、在於色界。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已得雜修上中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名無熱。」
無熱池 (地名)又云無熱惱池。梵名阿耨達池Anavatapta又,Anavadatta,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匝八百里,贍部洲之中心也。住於此之龍王,名阿耨達龍王。俱舍論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無熱惱。出四大河:一殑伽河,二信度河,三徙多河,四縛芻河。無熱惱池縱橫正等,面各五十踰繕那量,八功德水盈滿其中,非得通人無由能至。」西域記一曰:「贍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唐言無熱惱,舊曰阿耨多池,訛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
無遮 (雜名)寬容物而無遮也。圓覺經曰:「惟願不捨無遮大悲,為諸菩薩開秘密藏。」楞嚴經一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焰羅王供行法次第曰:「設無遮廣大供養。」
無遮施 (術語)無遮會也。
無遮會 (行事)Pan^ca-paris!ad,P an^cavars!ika%-paris!ad,梵語般闍于瑟。譯曰無遮會。賢聖道俗貴賤上下無遮,平等行財法二施之法會也。印度國俗屢行之,支那則梁武大通元年初行之(佛祖統紀通塞志)。智度論二曰:「佛後百年,阿輸迦王作般闍于瑟大會。」
無遮大會 (行事)無遮會。梁武帝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陳武帝詔出佛牙於杜姥宅,集四部設無遮大會,並見南史。
無數劫 (雜語)阿僧祇
無價 (雜語)價直之至極也,如言極數為無數。無量壽經下曰:「無價衣供養無量覺。」法華經授記品曰:「無價寶珠,繫汝衣裏。」
無價馱婆 (雜語)馱婆者梵語,譯曰奴,為人使役而不取傭資之奴,謂之無價馱婆,以比行無緣大悲之菩薩。俱舍論十八曰:「如世傳有無價馱婆,當知此言目彼菩薩。」同光記十八曰:「馱婆,此云奴。不用錢買名為無價,謂彼菩薩受他驅役,利益有情。如不用錢買奴相似。」
無齒大蟲 (雜語)大蟲者虎,無齒者,年長而無齒也。
無憂王 (人名)舊稱阿育,新稱阿輸迦王,譯曰無憂王。阿育王
無憂樹 (植物)梵名阿輸迦As/oka,阿述迦。佛生於此樹下。阿輸迦附錄。
無憂最勝吉祥王如來 (佛名)七佛藥師之一。
無緣 (術語)無繫屬之關係也。無心識之攀緣也。止觀一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緣。」
無緣之眾生 (術語)佛菩薩有本來所化之眾生繫屬之,是為有緣之眾生。故於此佛有緣者,於彼佛無緣,於無緣之眾生,畢竟不得化之。
無緣道場 (雜名)不屬於一人,不能定其為誰,汎云為一切眾生之道場也。
無緣乘 (術語)觀三界唯心無於心外緣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大日經疏二曰:「無緣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觀察阿陀那深細之識,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無一法而可得者,乘此無緣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無緣乘也。」
無緣寺 (雜名)回向於無緣之人之道場也。
無緣佛 (雜語)於自己無因緣之佛。謂於宿世未與自己結緣之佛也。
無緣塔 (雜名)不繫屬於一人合葬多人之墳墓也。又謂無親戚故舊之緣者之墳墓。
無緣塚 (雜名)同於無緣塔。
無緣乘心 (術語)十住心之第六、他緣大乘心也,他無兩義,梵音同一、故約於菩薩之大悲緣他眾生而謂之他緣,約於菩薩之大智緣心外無法而謂之無緣。大疏二曰:「梵音莽缽羅,是無義,亦是他義。所謂他緣乘者,謂發平等大誓,為法界眾生行菩薩道。乃至諸一闡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當以種種方便折伏攝受普令同入是乘,約此無緣大悲故名他緣乘。又無緣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觀察阿陀那深細之識,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無一法而可得者,乘此無緣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無緣乘也。」
無緣三昧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六三昧之一。滅盡定之異名。都滅一切識心而離所緣之禪定也。法華經嘉祥疏十二曰:「無緣三昧即滅盡定。」
無緣法界 (術語)無差別平等之義也。無緣者,謂不分別彼此之境也(境為所緣,心為能緣)。法界者,謂法之有限也。普及分別彼此有限之法謂之無緣法界。
無緣慈悲 (術語)三種慈悲之一。慈悲
無餘 (術語)無餘殘無餘蘊也。謂事理之至極也。如無餘涅槃,無餘說,無餘修等。
無餘依 (術語)無餘涅槃又云無餘依涅槃。依者苦所依之身體也,涅槃有二種,有苦之依身謂之有餘依涅槃,無苦之依身謂之無餘依涅槃。唯識述記十末曰:「依謂依身。」
無餘記 (術語)佛之授記有有餘無餘之二種。演密鈔五曰:「餘即未盡之義,今盡言之名為無餘。如佛現前記彼某時某處證覺號某如來,名無餘記。言有餘者,如來有所未盡之意,如言汝於未來某佛為汝授記,名有餘記。」
無餘修 (術語)四修之一。不加餘行專修一行之謂也。
無餘說 (術語)謂盡理之說也。法鼓經曰:「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三論玄義曰:「教稱滿字,理曰無餘,信之則獲福無邊。」
無餘入寂 (術語)二乘之人,證無餘涅槃而歸入寂滅也。
無餘灰斷 (術語)入無餘涅槃而灰身斷智也,即無餘涅槃之證。
無餘涅槃 (術語)梵語Anupadhis/es!a-nirva%n!a,二涅槃之一。新云無餘依涅槃。身智皆灰滅之涅槃也。涅槃
無餘依妙涅槃界 (術語)阿羅漢灰身滅智而寂滅之境界也。無有漏之依身,故云無餘依,其境界不可思議故云妙,圓寂故云涅槃。毘奈耶雜事十八曰:「現諸神變,入無餘依妙涅槃界。」
無學 (術語)聲聞乘四果中,前三果為有學,第四阿羅漢果為無學。學道圓滿,不更修學也。法華玄贊一曰:「戒定慧三,正為學體,進趣修習名為有學,進趣圓滿止息修習,名為無學。」法華嘉祥疏九曰:「若緣真之心更有增進義,是名為學。緣真之心已滿,不復進求,是名無學。」
九無學 (名數)九種羅漢也。羅漢
無學果 (術語)修行位到第四果之人也。即阿羅漢果。
無學道 (術語)三道之一。謂斷三界諸惑已盡,證真諦之理,不更要學修之圓滿智慧,即阿羅漢之無漏智也。
無瞋 (術語)三善根之一。遭違緣而心無瞋恨也。唯識論六曰:「云何無瞋?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
無謀 (術語)如來之施化,但應於緣,初無謀慮也。止觀七曰:「無謀權巧,故號能仁。」四教儀集註上曰:「如來妙應,無謀沒化。」玄義二曰:「無謀之權,稱緣轉變。」
無頭牓 (雜語)禪林之說。匿名造謗者,謂之無頭牓。若人無頭時不可認其人,今造牓謗人者藏己姓名,故云。
無縫塔 (雜名)凡造塔用木或石疊累而成,故皆有縫稜級層,若以一塊石造之,則無縫稜級層,此之無縫塔,世所謂卵塔也。無縫塔之形如鳥卵,故云卵塔。無縫塔之語,出於忠國師。傳燈錄(南陽忠國師章)曰:「師以化緣將畢,涅槃時至,乃辭代宗。代宗曰:師滅度後,弟子將何所記?師曰:告檀越,造取一所無縫塔。曰:就師請取塔樣。師良久曰:會麼?曰不會。師曰:貧道去後,有侍者應真,卻知此事。」
無聲漏 (雜名)以末香造篆文,供計時之用,故稱無聲漏。釋門正統三曰:「有以盤模篆文,號無聲漏者。」
無擇地獄 (界名)無間地獄之古譯。以造無間業之人,不擇何人而押收之故也。楞伽經三曰:「云何男子女人行五無間,不入無擇地獄?」正法華經一曰:「其大光明照諸佛國,靡不周遍,至於無擇大地獄中,上達三十三天。」
無覆無記 (術語)二無記之一。覆者覆蔽之義。無記
無礙 (術語)又云無閡,無礙。自在通達而無礙也,自在涉入而無礙也,自在融通而為一體也。如燈光互相涉入,是無礙之相也。維摩經佛國品曰:「心常安住無閡解脫。」往生論註下曰:「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門無礙相也。」即身成佛義曰:「無礙者,涉入自在義。」往生要集中本曰:「我所有三道,與彌陀佛萬德,本來空寂,一體無礙。」
四無礙 (名數)四無礙解或四無礙辯之略。
無礙人 (術語)佛之德號,以佛證生死即涅槃之無礙道故也。晉華嚴經五曰:「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往生論註下曰:「無礙者,知生死即涅槃。」讚阿彌陀佛偈曰:「我以一心讚一佛,願遍十方無礙人。」
無礙智 (術語)謂佛智之通達自在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涅槃經八曰:「如來不爾。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來名無礙智。」大集經一曰:「無礙智慧無有邊,善解眾生三世事。」無量壽經下曰:「佛眼具足,覺了法性,以無礙智為人演說。」勝鬘寶窟上末曰:「無礙智者,於世諦法知之自在也。」
無礙解 (術語)又云無礙辯。四無礙解
無礙道 (術語)無間道
無礙光 (術語)十二光之一。阿彌陀佛之光明也。阿彌陀佛之光明,無論山河雲霧等外障,即貪瞋痴慢等內障亦不能障蔽,且為照破,故名。
無礙光佛 (佛名)即無礙光如來。
無礙大會 (行事)又云無遮大會。施與一切僧俗之大齋會也。佛祖統紀二十七曰:「梁武大同二年,帝幸同泰寺,設無礙大會。」
無礙光如來 (佛名)經云無礙光佛,論云無礙光如來。阿彌陀如來十二異名之一。往生論曰:「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無邊 (術語)廣大而無邊際也。起信論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
無邊身 (術語)佛之身量無邊際也。西域記九曰:「有婆羅門,聞釋迦佛身長丈六,常懷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於杖端出過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窮實,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無邊世界 (術語)謂虛空界也。又云謂無數之世界無邊際存在也。起信論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
無邊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也。
無邊法界 (術語)法界廣大而無邊際,無盡諸法存於其中,諸法無盡,故法界亦無邊。法界者,容法之界域也。
無邊身菩薩 (雜名)即如來之異名。傳心法要下曰:「問無邊身菩薩為什麼不見如來頂相?師云:實無可見。何以故?無邊身菩薩便是如來,不應更見。但無諸見,即是無邊身。若有見處,即名外道。」
無邊門陀羅尼經 (經名)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之略名。
無願三昧 (術語)與無願解脫同。
無願解脫門 (術語)又云無作解脫門。三解脫門之第二。於一切生死法中願求離造作之念之禪定也。三三昧
無願無願三昧 (術語)同無願無願解脫門。
無願無願解脫門 (術語)重三解脫門之第三,三三昧
無識身三昧 (術語)金剛頂經一曰:「阿婆頗那伽三摩地。」同疏二曰:「此經訣云:阿之言無。婆頗那迦者,識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應云無識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緣散亂等障。」是一切義成就菩薩未為五相成身觀前所住之三昧也。
無覺有觀三昧 (術語)新云無尋有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味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中間禪之禪定也。三三昧
無覺無觀三昧 (術語)新云無尋無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於二禪。乃至滅受想定,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觀三昧。二禪已上乃至非想地之禪定也。三三昧
無體 (術語)無實之體性也,又無實體也。
無體隨情假 (術語)二假之一。如外道凡夫妄執之實我實法,非有我法之實體,但為隨自己妄情,而假說之實我實法也。
毳衣 (衣服)以鳥毛所織之衣也。真言家多著之。
毳衲 (雜名)唐裴休晚年,披毳衲,於歌姬院捧缽乞食。曰:不為俗情所染,可以說法為人。見癸辛雜識。
毳徒 (雜語)五百毳徒
(術語)梵語Jn^a%na,闍那,若那。於事理決斷也。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境決斷,說之為智。」唯識述記九曰:「忍言智以決斷故。」
一智 (名數)華嚴經云:一切諸如來,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為唯一佛智。即一切種智也。一相寂滅之相,種種之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此智觀三諦,若言一相寂滅之相,即是觀中道也,若言種種之行類相貌皆知,即是雙照空假二諦也。見止觀三之二。
二智 (名數)有數種。詳見二字部二智
三智 (名數)詳見三字部三智
四智 (名數)法相宗所立如來之四智。凡夫有八識,至如來轉為四智。一大圓鏡智,轉第八識者。如有漏之第八識變依正二報而持有情之身。此智變如來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猶如大圓鏡中現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圓鏡智。緣境無邊,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種智。即如來萬德之總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轉第七識者。反於第七識之我見而達無我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悲之智也。三妙觀察智,轉第六識者。妙觀察諸法之相,而施說法斷疑之用之智也。四成所作智,轉眼等五識者。為利一切凡夫二乘類成種種變化事之智也。如來之現化身化土及諸神通所作,皆智之作用也。見唯識論十、百法問答鈔八。【又】密教以此四智如其次第配於阿[門@(人/(人*人))],寶生,彌陀,不空成就(釋迦)之四如來。皆報身也。【又】有羅漢之四智,悟四諦之智也。證羅漢果自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生已盡者,苦諦之智也,梵行已立者,滅諦之智也,所作已辦者,道諦之智也,不受後有者,集諦之智也。四教儀註著中曰:「此位斷上八地七十二品思俱盡,四智已圓。」【又】智度論二十七說四智: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也。二、道種慧,道有無量之差別,二道三道乃至無量道也。一一通達其道名為道種慧。三、一切智,知一切法寂滅一相之空智也。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並識一切法種種行類差別,有空雙照之實智也。天台以此四智如其次第配於法華之開示悟入。【又】一、道慧,二、道種慧,三、一切智,四、一切種智。釋論二十七解之有多種,或謂因中但有理體,名為道慧,道種慧。果上事理皆滿,名為一切智,一切種智。或言因中之權實,故謂為道慧,道種慧。入空為實慧,入假為權慧。或言果上之權實,故謂為一切智,一切種智。直緣中道,名一切智,雙照二諦,名一切種智。或言因中之總別,果上之總別也。或言道慧,道種慧是單明權實,一切智,一切種智是複明權實。如是種種釋四智,四智但是三諦之照也。
菩薩所觀四智 (術語)唯識論等破外道餘乘實我實法之所執,且說阿毘達磨經四智成就菩薩之所觀,舉以略顯於心外無有實境。四智者,一相違識相智,於一處鬼人天等所見各別。境若實有,則豈能如此隨見者業力而轉變種種耶?二無所緣識智,緣過去未來夢等非實之境時,境非實有,而心現緣知。心若必託外境而起,則云何無緣耶?以此准知,一切境界,皆心所變也。三自應無倒智,境若為實,則一切凡夫,皆應是聖,本來證悟心外之境故。若然,則不應假功用而得脫,應自然成就,何不然耶?四隨三智轉智,三智者:一隨自在者智轉智,已證得心自在者,隨自己所欲轉變水等能成金等。境若實有,何能如此隨心轉變耶?二隨類密者智轉智,得勝定而修法觀者,觀一境隨而青瘀等相,種種顯現。境若實有,豈能如此耶?三隨分別智轉智,起證實之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境若實有,云何證實時皆不現耶?菩薩成就此四智時於唯識之理決定悟入故,不許心外實境也。
五智 (名數)密教所說,如來之五智也。於上四智加法界體性智之一。五字部五智
菩薩五智 (名數)一通達智,能覺夢而通達諸法之智也。二隨念智,能憶持過去事而不忘失之智也。三安立智,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習之智也。四和合智,觀一切法隨緣和合之智也。五如意智,隨意所欲而無不滿足之智也。見攝大乘論五。
八智 (名數)證欲界四諦之智,謂之四法智,證上二界四諦之智,謂之四類智,四法四類,合為八智。即觀八諦正斷煩惱之無間道位謂之忍,既斷煩惱之解脫道位謂之智。總有八忍八智。是無漏智之初也。
十智 (名數)於小乘立十智,以攝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見諦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與煩惱相應,故稱有漏智。二法智,證欲界苦集滅道之智也。三類智,證上二界苦集滅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諦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諦之智也。六滅智,知上下界滅諦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諦之智也。法智已下之六智,皆無漏智也。是為上之八智,但異其分類之法耳。八他心智,知他人心之智也。九盡智,既斷盡一切煩惱,則知我既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即斷盡煩惱時所生之自信智也。十無生智,是限於利根羅漢所有之智也,既知斷證修之事畢,更無知斷證修之事,故云無生。自覺此無生而知我不再知斷證修之智也。鈍根之羅漢,有更退沒而再要知斷證修者,則不能具此智。見俱舍論二十六。【又】大乘說如來所具之十智:一三世智,於三世法通達圓明之智也。二佛法智,通達一切佛法說法度生之智也。三法界無礙智,知一切眾生本具法界之體事理融通不相障礙之智也。四法界無邊智,知眾生色心諸法充滿一切而無邊際也。五充滿一切世界智,如來從定起廣大妙用周遍充滿於世間之智也。六普照一切世間智,如來有大智慧光明普照了無量世界之智也。七住持一切世界智,如來有大神力,住持世界,攝化一切眾生之智也。八知一切眾生智,如來知一切眾生善惡因緣之智也。九知一切法智,如來既知所化眾生,復知能化諸法之智也。十知無邊諸佛智,如來出現於無邊諸佛世間而知說法教化一切眾生事之智也。見華嚴經十六。
五海十智 (名數)諸佛如來對於五海而發十智也。五海者,一、一切諸世海。二、一切眾生海。三、法海業海。四、一切眾生樂欲諸根海。五、一切三世諸佛海。十智者,一無量無邊法界智,是法智也,五海智非一、故云無量無邊。二能詣三世諸佛所智,是盡邊智,究盡五海而該三際之佛也。三一切世界海成壞智,是成壞智,五海之集散,亦世界法之集散也。四入無量眾生界智,是所化智,五海約於染亦眾生海也。五佛甚深法門智,是理智,五海皆深,亦法界海也。六一切三昧不壞三昧住智,是三味智,五海皆定境也。七入一切菩薩諸根界智,是知根欲智也。八一切眾生語言轉法輪辭辯海智,是辯智也。九一身遍滿一切世智智,是身遍智也。十一切諸佛音聲智,是圓音智也。是皆通於五海等。見華嚴盧舍那品,探玄記三。
十一智 (名數)於小乘所說之十智加如實智之一,凡一切法如實正知而無罣礙之智也。是為佛智之總名。見大般若經三,智度論二十七。
二十智 (名數)台家約四教而明二十智。三藏教有七智、世智、外凡智、內凡智、四果智、辟支佛智、菩薩智、佛智是也。又通教有五智、四果智、支佛智、入空之菩薩智、出假之菩薩智、及佛智是也。又別教有四智、十信智、住行向之三十心智、十地等覺智、佛果智是也。又圓教有四智、五品智、六根智、住行向地之四十心智,佛智是也。見輔行三之三。
四十八智 (名數)約十二緣起於四諦而觀,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來之老死,即是苦諦,老死之集,即集諦,老死之滅即滅諦,老死之趣滅行,即道諦。如老死乃至過去行之四諦亦然。無明無因,故不觀之,故十二支與四智合而為四十八智也。
七十七智 (名數)是亦觀十二支中後十一支之聞思修三慧有漏智也。十一支各有七智,故合為七十七智。七智者,先於未來之老死一支,作順逆之二觀。謂觀由有生而有老死之順觀,與觀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觀之二智也。如是過現之老死亦爾。故三世合而有六智。此六智緣理如實而知,故是思修慧,名真實智。更聞教而知三世緣起之道,與名法住智又名假智,為第七智。即聞慧也。先於聞慧生一智,次由思修慧生六智,合為七智。見對法論四。
智人 (雜名)有智之人也。智度論十曰:「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
智力 (術語)正智與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無量壽經上曰:「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法華經普門品曰:「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智山 (譬喻)智之高譬如山也。唐華嚴經二十二曰:「智山法華,悉已清淨。」
智刃 (譬喻)智慧之鋒刃也。萬善同歸集五曰:「智刃纔揮,疑根頓斷。」
智火 (術語)稱[87A6]字。大教王經上曰:「金剛三摩地,[87A6]字發智火,燒除虛妄因。」【又】(譬喻)以智燒煩惱之薪,故譬以火。涅槃經三十八曰:「善男子!是經即是剛利智斧,能伐一切煩惱大樹,(中略)即是智火焚煩惱薪。」
智火印 (印相)即法界生印也。見胎藏界事鈔上。
智心 (術語)智慧之心也。大日經一曰:「云何智心?謂順修殊勝增上法。」大乘義章十九曰:「智心不怯,名為無畏。」
智水 (術語)謂灌頂之水。灌頂者,以如來智慧注入行者之儀式也。大日經疏八曰:「陳列密嚴佛土法界大圖,坐於妙法蓮華自在神通師子之座,以本性清淨智慧慈悲水,具含萬德而灌其心。」
智月 (譬喻)智慧之光明,譬如月也。唐華嚴經八十曰:「如來智月出世間。」【又】(人名)梵名若那戰達羅Jn^a%nacandra,譯曰智月。唯識十大論師之一。護法菩薩之門人。見唯識述記一本。
智手 (術語)稱右手。
智永 (人名)南北朝陳永欣寺僧,俗姓王,會稽人,號永禪師。善書,能兼諸體,草書尤勝。臨書三十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餘本。浙東諸寺,各施一本。
智目 (譬喻)智猶如目。玄義二曰:「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涼池。」
智目行足 (譬喻)譬智解於目,譬修行於足也。智目
智生三昧 (術語)大日如來說百光遍照真言之三昧也。義釋十三曰:「佛將說此真言導師,即住巧智生三昧。謂此三昧能生如來普門善巧智,故以為名也。」
智母 (術語)生智之母也。猶言覺母。新譯仁王經中曰:「實相即是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又】論藏之異名也。摩得勒迦,譯曰智母。
智光 (譬喻)智慧之光。智能破無明之闇,故以光為譬。
智光嚴經 (經名)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之略名。
智光滅業障經 (經名)具名佛說智光滅一切業障陀羅尼經,一卷,趙宋施護譯。與佛說智炬陀羅尼經同本別譯。佛在日月天子宮說佛菩薩之名及咒,普賢菩薩讚嘆而勸受持。
智行 (術語)智慧與修行也。法華玄義四曰:「智目行足,到清涼池。」
智旭 (人名)名智旭,字蕅益,自號八不道人。從所居而曰靈峰。父岐仲,持白衣觀音咒祈子,母金氏,夢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時明萬歷二十七年五月三日也。初學儒,以聖學自任,作闢佛論數十篇。十七歲閱蓮池大師自知錄敘及竹窗隨筆,取論焚之。二十歲喪父,讀地藏本願經發出世之心,日誦佛名。居三年,聞一法師講首楞嚴經,至空生大覺,忽生疑不能得,遂於像前發四十八願,決心出家。天啟二年三夢憨山,時憨山在曹溪,不能往從,從憨山之徒雪嶺剃度。尋往雲棲聽古德講唯識論,疑與首楞嚴之宗旨不合,請問。古德云:性相二宗不許和會。心怪之曰:佛法豈有二耶?遂入徑山參禪,性相二宗,一時透徹。旭見律學退廢,以興律為任,既述毘尼集要,尋欲註梵網經,於佛前拈鬮以決所宗,得天台宗,於是究心台部,而不肯為台宗子孫,以近世之台宗禪宗賢首慈恩各執門庭不能和合也。晚住靈峰,生平著述合有四十餘種,順治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寂,壽五十七。嘗曰:生平行履,百無一長,獨有大菩提心,忘身為人,捨己從人,為堪質之於三世慈尊者。見靈峰宗論。師之靈峰二十景頌中大雄峰頌曰:「鷲嶺遙傳秪一傳,由來吾道貴聞知。但從龍樹通消息,不向黃梅覓破衣。」
智印 (術語)如人有印則得入國,以般若之智為印,則得入實相之理,故曰智印。又如印契判物之真偽,以智為印,刊定是非真妄等,故曰智印。又如大日拳印不動之劍印,各證明內證之智德者,故曰智印。法華經妙音品曰:「智印三昧。」法華義疏十二曰:「如人入安穩國,有印得入,無印不得入。菩薩得此三昧,解入實相。」法華玄讚十曰:「以智為印,刊定是非真妄等故。」秘藏寶鑰上曰:「五部諸佛智擎智印。」
智印經 (經名)大乘智印經之略名。趙宋智吉祥等譯。與慧印三昧經及如來智印經同本。佛入智印三昧,說如來所知之境界。
智自在所依真如 (術語)十真如之一。於第九善慧地證悟之真如。無礙智所依之真如也。在此地得四無礙智,自在得知,故有此名。
智吉祥印 (術語)梵志之說法印,謂之淨行者吉祥印,釋尊之說法印,謂之智吉祥印。釋尊之說法印有三種。
智妙 (術語)法華跡門十妙之一。證實相之境之智微妙不可思議也。方便品曰:「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智身 (術語)華嚴所說融三世間十身之一。以圓明之智慧為佛身者。
智波羅蜜 (術語)般若波羅蜜也。
智波羅蜜十德 (名數)一知貪欲行者,二知瞋恚行者,三知愚痴行者,四知等分行者,五知修學地行者,六於一念中知無邊眾生之行,七知無邊眾生之心,八知一切法之真實,九知一切如來之力,十普覺悟法界門。見唐華嚴經十八。
智周 (人名)唐泗州智周,號樸楊。為溜州慧沼之弟子,作唯識論演秘,因明記等。
智拘絺羅菩薩 (菩薩)在胎藏界釋迦院上行南端第二位。密號曰正圓金剛,或宿慧金剛。主釋迦精進之德。七集雖以此尊為比丘形,列於聲聞眾,而在釋迦院則為供養雲海二菩薩中之一尊,為肉色使者形,合掌中入未敷蓮華作供佛之狀,坐於荷葉。
智杵 (物名)金剛杵之異名。有獨鈷三鈷五鈷等,皆標幟內證之智德者,故名智杵。性靈集六曰:「實相智杵,摧破邪山。」
智斧 (譬喻)智能斷煩惱,故譬以斧。涅槃經三十八曰:「是經即是剛利智斧,能伐一切煩惱大樹。」
智果 (術語)涅槃曰斷果,菩提曰智果。以菩提為佛智,由因地修行而生之妙果也。
智門 (術語)對悲門之稱,是為一雙之法。門者差別之義。諸佛萬德,可差別為此二者。一切自利之德為智門,一切利他之德為悲門。
智法身 (術語)法身
智度 (術語)六度之一。般若波羅蜜Prajn^a%pa%ramita%也。般若譯曰智,波羅蜜譯曰度,習修實智之行法也。維摩經佛國品曰:「善於智度,通達方便。」
智度論 (書名)大智度論之略名。
智相 (術語)智慧之相貌。謂佛之光明也。佛之光明,為佛智顯於外之相貌也。淨土論註下曰:「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又】起信論所說六塵相之一。於三細中第三境界相,起妄心智用,而分別可愛不可愛之境也。
智相三昧 (術語)生真實智慧之三昧也。智度論四十七曰:「得此三昧,見一切諸三昧中,有真實禪慧相。
智炬 (譬喻)智慧之光明譬如炬。觀經玄義分曰:「灑甘露潤於群萌,煇智炬則朗重昏於永夜。」
智炬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提雲般若譯。與佛說智光滅一切業障陀羅尼經同本別譯。
智界 (術語)理智相對,智所屬之法曰智界。猶云智門也,界者自性之義。差別之義。稱胎藏界曼荼羅為理界,金剛界曼荼羅為智界。
智首 (人名)唐弘福寺智首,為四分律宗之祖,南山律師之師也。作四分律廣疏十二卷。見續高僧傳二十二。
智者 (人名)天台大師智顗之德號,由晉王所賜。輔行一曰:「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從初生端相立名,法名智顗,顗靜也。即出家後師為立號,從德為名,故用靜義。後授晉王菩薩戒品,因即為王立以法號云。大王紆尊聖禁,名曰總持。王曰:大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智顗。【又】(雜語)有智慧者。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
智者大師真身塔 (堂塔)塔建於真覺寺內。智者大師之肉身在焉。
智城 (譬喻)智慧之城郭。譬佛果也。教行信證二曰:「令諸群生入智城。」
智海 (譬喻)智慧廣大,譬如海也。無量壽經下曰:「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地藏十輪經八曰:「漸次趣入深廣智海。」
智息入 (術語)十六特勝之一。於數息觀覺照入息分明也。
智拳印 (印相)金剛界大日如來之印相,獨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諸佛之執持智法海。一字頂輪王經曰:「拳能執持諸佛智法海。」是九會曼荼羅中第六一印會智法身之大日也。時處軌曰:「右執左頭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來之頂法,等持諸佛體,是故名智拳。」金輪儀軌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印。」
智眼 (術語)智能見事物,故名眼,智即眼也。又智之眼也。謂非肉眼也。唐華嚴經六十一曰:「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眼。」成實論十九曰:「智慧現在前,猶明眼見色。」
智淵 (譬喻)智深猶如淵也。金光明經二曰:「智淵無邊,法水具足。」
智淨相 (術語)不思議業相之對。依法力熏習而如實修行,破生滅相,現不生滅,破無明不覺,顯現法身之相也。即本覺之隨染者還於本淨之相也。
智智 (術語)智中之智也,特稱佛之一切智。一切智智
智閑 (人名)鄧州香嚴寺智閑,嗣溈山之法者。
智悲 (術語)如來之大智與大悲也。加以大定為三德。
智惑 (術語)智慧與妄惑。相剋之法如水火。
智象 (雜語)智慧之龍象。稱大智之僧。又涅槃經,智度論等三獸渡河之喻,以深智比象。
智楫 (譬喻)由智渡生死海故以舟楫譬之。萬善同歸集五曰:「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
智鏡 (譬喻)智慧之照了譬如鏡也。因明大疏序曰:「明懸智鏡者,幸留心鑑照。」
智境 (術語)智者能觀之心,境者所對之法。境有真妄二者,妄為智之所斷,真為智之所證。
智境冥一 (術語)謂能觀之真智與所觀之真理,冥合一致也。止觀五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緣。以無緣智,緣無相境。無相之境,相無緣之智。智境冥一而言境智。」
智慧 (術語)梵語若那Jn^a%na,譯曰智。般若Prajn^a%,譯曰慧。決斷曰智,簡擇曰慧。又知俗諦曰智,照真諦曰慧。通為一也。大乘義章九曰:「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者,說以為慧,通則義齊。」法華經義疏二曰:「經論之中,多說慧門鑒空,智門照有。」瑜伽倫記九曰:「梵云般若,此名為慧,當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為智,當知第十度。」
智慧山 (譬喻)智慧之高如山也。涅槃經八曰:「如來悉斷無量煩惱,住智慧山。」
智慧水 (譬喻)智慧能洗煩惱之垢,故譬以水也。文殊師利問經曰:「心性本淨,諸過為垢。以智慧水,洗除心垢。」
智慧火 (譬喻)智慧能燒煩惱之薪,故喻以火。
智慧光 (術語)阿彌陀佛十二光之一。佛之光明能破一切眾生無明之闇,故名智慧光。讚阿彌陀佛偈曰:「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
智慧門 (術語)入智慧之門戶也。佛果之實智云智慧,入其實智之因地權智云門。又如來自證之智云實智,利他教化之智云權智。權智為令入實智之門戶也。又權智所說之一切教法為令入實智之門戶,故名曰智慧門。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法華文句三曰:「其智慧門即是嘆權智也。蓋是自行道前方便有進趣之力,故名為門。從門入到道中,道中稱實,道前謂權也。」法華義疏四曰:「門者,權智說一切教為通佛智,故以一切教為佛智慧門。」法華玄讚三曰:「智慧門者,即能詮教,智慧甚深,即所詮理。」
智慧風 (譬喻)智慧能吹人入法性之海,故譬以風。六波羅蜜經偈曰:「眾生無定性,猶如水上波,願得智慧風,吹入法性海。」
智慧海 (譬喻)如來智慧之深廣,譬如海也。無量壽經下曰:「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
智慧雲 (譬喻)智慧之廣大如雲也。仁王經下曰:「智慧如密雲,遍滿於法界。」
智慧鳥 (傳說)若為財物說法者,死,生天上為智慧鳥,能說法云。正法念經三十一曰:「若為財物故,與人說法。不以悲心利益眾生而取財物,是名下品之法施也。(中略)如是等法施之人,生於天上,作智慧鳥,能說偈頌,是則曰下法施也。」
智慧箭 (譬喻)智慧能害煩惱之賊,故譬以箭。增一阿含經三十九曰:「仁鎧三昧弓,手執智慧箭,福業為兵眾,今當壞汝軍。」智度論十曰:「忍鎧心堅固,精進弓力強,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
智慧燈 (譬喻)智慧能破愚痴之闇,故譬以燈光。智度論四十一曰:「以智慧燈照我等。」
智慧劍 (譬喻)智慧能斷煩惱絕生死之絆,譬如利劍。維摩經菩薩行品曰:「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心地觀經八曰:「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斷生死離繫縛故。」
智慧觀 (術語)觀世音菩薩五觀之一。以真實之智慧,觀實相之理也。法華經普門品曰:「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
智慧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阿彌陀佛之異名。以彼佛具智慧之光明故也。無量壽經上曰:「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中略)智慧光佛。」
智慧念佛 (術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名號,其體為阿彌陀如來真實圓滿之智慧,故執持其名號之念佛曰智慧念佛。
智慧資糧 (術語)資糧附錄。
智慧波羅蜜 (術語)又曰知見波羅蜜,即般若波羅蜜也。六波羅蜜之一。又佛之實智對於方便之權智曰智慧波羅蜜。法華經譬喻品曰:「如來亦復如是。(中略)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同方便品曰:「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十八不共法
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十八不共法
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十八不共法
智德 (術語)諸佛三德之一。如實照了諸法而無礙者,即菩提是也。【又】有智慧,有行德者。謂智德兼備之高僧也。
智箭 (譬喻)智慧之銳如弓箭也。智度論十一曰:「當以智箭破汝疑軍。」
智幢 (雜語)智慧之寶幢。【又】(菩薩)菩薩名。賢劫十六正士之一。
智增菩薩 (菩薩)二增菩薩之一。二增菩薩
智積 (人名)王子名。大通智勝佛時出家十六王子之第一名。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曰智積。」【又】(菩薩)從多寶如來來法華之會座,與文殊菩薩論議女人成佛事之菩薩。法華經提婆品曰:「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啟多寶佛,當還本土。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又】金剛界曼荼羅中賢劫十六尊之一。
智積菩薩 (人名)中吳紀聞曰:「靈巖寺,乃智積開山之地。智積當東晉末。自西土來刱立伽藍,泗州僧伽至無錫,聞智積在蘇即回。曰:彼處已有人矣,由是名遂顯,有貧嫗持角黍為獻,智積受之,嫗因得度,至今上已日號智積生日,聚數百嫗為角黍會。」
智諦 (術語)智為能照之觀智,諦為所照之諦理。猶言智境。
智劍 (譬喻)清淨之智慧,以斷煩惱之絆,故譬如劍也。最勝王經二曰:「生死罥網堅牢縛。願以智劍為斷除。」
智燈 (譬喻)智慧之燈也。智度論二曰:「痴冥道增智燈滅。」
智幢菩薩 (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外廓南方之西端。賢劫十六尊之一。密號曰圓滿金剛。高豎大智之幢幡,以破戲論為德。白肉色,右持幢,左拳安腰。
智藏 (術語)智慧廣大,包含諸法故曰藏。五教章上曰:「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宗鏡錄十八曰:「一切眾生自心處內有八瓣,和合成蓮華,此蓮華中有正遍知海,是名毘盧遮那智藏,亦名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又】(人名)不空三藏之諱。貞元釋教目錄十五曰:「大辯正大廣智不空三藏和上者,南天竺執師子國人也,法諱智藏,號不空金剛。」
智藏海 (譬喻)智藏之深廣,譬如海也。宗鏡錄二十八曰:「毘盧遮那智藏海。」
智斷 (術語)智德與斷德也。照了真理曰智德,斷盡煩惱曰斷德。即菩提與涅槃也。往生論註上曰:「論智則義無不達,語斷則習氣無餘,智斷具足,能利世間。」
智類道忍 (術語)八忍,十六心之一。將得道類智前時所起之忍可決定也。
智願 (術語)智與願也,又智之願也,達於實相之理之智慧所發之大悲弘願也。
智願海 (譬喻)智願之深廣譬如海也。禮讚初夜偈曰:「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
智顗 (人名)天台大師,名智顗,字德安,姓陳氏,其母夢吞白鼠而生師。卜者曰:白鼠者,龍所化也。七歲,喜往伽藍,僧口授普門品,一遍成誦。十八歲就湘州果願寺法緒出家,二十歲受具。初從慧曠學律,兼通方等諸經。陳文帝元嘉元年時,思禪師止光州大蘇山,師往頂拜。思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逐,今復來也。即示以普賢道場法,說法華四安樂行。師日夜自勵,經二七日誦經,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而入定,照了法華。思歎曰:非汝不證,非我不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所發功德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師千群萬眾亦不能窮汝辯,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陳光大元年同法喜等二十七人初至陳都金陵,時年三十。大建元年儀同三司沈君理請居瓦官寺,講法華,乃一夏九月談經玄義。止瓦官前後八載,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陳大建七年秋九月始入天台安居佛隴。九年二月帝詔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遂創伽藍,十年五月左僕射徐陵奏於朝,賜修禪寺之號。陳少主數數遣使請師於金陵,師出,止於金陵靈超寺,講釋論及仁王般若於太極殿,後移光宅寺。金陵既敗,師往憩於廬山,隋開皇十一年晉王鎮建康(即金陵),遣使奉迎,師曰:我與晉王有宿緣,直赴之。此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總管府金城殿設千僧齋受菩薩戒,師謂王曰:大王紆遵聖戒,可名總持。王讚師曰:大師傳佛法燈,宜稱智者。十二年師至荊州,為報地恩於當陽縣玉泉山建立精舍,賜額云一音,重改玉泉。十三年夏四月於玉泉寺說法華玄義,十四年夏四月又說摩訶止觀,晉王入朝,師亦辭歸天台。十七年冬十月,晉王歸藩,遣使入山奉迎,師隨使出山,至石城,乃有疾。曰:石城是天台西門,大佛是當來靈場,處所既好,宜最後用心。右脅西向臥,專稱彌陀般若觀音,又唱法華無量壽二經,為最後聞思。弟子智朗請曰:不審師何位,此處沒,將生何處?師曰:不領吾眾,必得六根淨(十信位即相似即),為他損己,是五品位,汝何問生,吾諸師友觀音侍從,皆來迎我。誡維那曰:人命將終,聞鐘磬聲則增正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言訖,跏趺唱三寶名,如入三昧,時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也,壽六十。見智者大師別傳,唐高僧傳十七。謐法空寶覺靈慧尊者,世稱天台大師,稱其宗為天台宗。
智證 (術語)以實智證涅槃也。維摩經弟子品曰:「受諸觸如智證。」
智礙 (術語)二礙之一。又云所知障。礙涅槃之煩惱云煩惱礙,礙菩提之無明云智礙。菩提即佛之一切智。為智之障礙,故名智礙。其體為根本無明也。
智鐘 (雜語)鳴鐘也。
智辯 (雜語)智慧與辯才也。心能照理曰智,智發於說曰辯。辯乃智之德也。無量壽經上曰:「智慧辯才。」
智辯無窮願 (術語)阿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之第三十。令極樂往生人得智辯無窮之德之誓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智囊 (雜名)稱多智之人曰智囊。釋氏要覽中曰:「吳支謙字恭明,號智囊。高僧傳云:祇園寺三千僧,皆號奘法師為智囊。」
智儼 (人名)華嚴二祖雲華智儼法師,又號至相尊者。俗姓趙氏。生於開皇二十年也。初剃染時,禱於大藏前,抽得華嚴首卷。終日誦閱。遂往杜順和尚所。侍聽未久,盡得玄旨。尚以所集觀法傳與祖習,令其講授。偶遇異僧謂曰:欲解華嚴一乘之宗者,十地中六相之義是也。靜攝思之,當自知耳。因即淘研,豁爾貫通。從此數講華嚴。宗風大振。名遍寰中。總章元年,告門人曰:吾將暫往淨方也。不逾月,遂說法而逝。世壽七十二矣。
(術語)平等之義,等級之義,等類之義。等類之等有二種:一向內等,如已列之物件,盡列後置等字者,二向外等,於應列之數種中,舉二三類取其他而置等字者。又謂之向上等向下等。向內等
等一大車 (譬喻)法華經譬喻品所說,長者於門外所賜諸子之大白牛車也,等一為平等一味之義,此大車以諸法實相為體,故曰等一。經曰:「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等一切諸佛 (術語)十迴向之第三位。十迴向
等引 (術語)梵名三摩呬多Sama%hita,譯曰等引。定名也。在定心專注之性曰等引。等謂身心之安和平等也。人若修定則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唯識述記六上曰:「等持通定散。但專注境義。等引唯定心慶作意注故。言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謂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時名之為等。此由定力故此位生。引生等故名為等引。(中略)梵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三摩地,此云等持。」
等心 (術語)於一切眾生怨親平等之心。又諸行等修之心。無量壽經下曰:「等心勝心深心。」智度論八曰:「等心者,是於一切眾生中無怨無恚。」探玄記二曰:「無思益物,故云等心。」大經淨影疏曰:「諸行齊修,故曰等心。」
等正覺 (術語)梵語三藐三菩提,譯曰等正覺,又三藐三佛陀,譯曰等正覺者,遍知者。如來十號之第三(十號),覺即知也。覺知遍於一切,是遍也。覺知契於理,是正也。謂遍正覺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諸佛之覺知平等,故曰等,離邪妄故曰等。大經淨影疏曰:「等正覺者,餘經中亦名正遍知也。正是理,於理究照,故名遍知。今言等者,是彼遍也。稱理名等。正者,還是餘經正也。言其覺者,是彼知也。」資持記下三之二曰:「等正覺者,謂三世道同。正印簡異邪妄。」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經名)又名普賢菩薩定意經,三卷,西晉竺法護譯。即華嚴經之十定品也。
等至 (術語)定之別名。梵名三摩缽底,在定中,身心平等安和謂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故名為等至。是唯定而非散。通於有心無心,若有心定,則其心離昏沈與掉舉而為平等,謂之等,以定力得至此等,故謂之等至,若無心定,則約定中依身大種平等,而名為等至。外有等持等引之二、三昧。唯識述記六上曰:「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為等至。(中略)三摩缽底,此云等至。」等持
等至三昧 (術語)大日如來示現大悲胎藏曼荼羅莊嚴大會之三昧也。大日經入秘密曼荼羅位品曰:「爾時,大日世尊入於等至三昧。」義釋十二曰:「等至者,三昧之名。」
八等至 (名數)四靜慮四無色之八定也。
等妙 (術語)等覺與妙覺也,大乘階位五十二級中第五十一位為等覺,第五十二位為妙覺,即佛果也。等覺如十四日之月,妙覺如十五日之月。三十七尊出生義曰:「削地位之漸階,開等妙之頓旨。」
等妙金剛 (菩薩)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三行第六位。密號曰細細金剛。司佛之內證。肉色,右手立大頭兩指,其間豎獨股,屈餘三指,左手持忿怒三股,安膝上,坐於赤蓮。
等妙覺王 (術語)佛之尊稱。等者等覺,是顯因圓,妙者妙覺,是顯果滿,即因圓果滿之覺,故稱等妙覺王。
等身 (術語)造諸尊之形像,等於自己之身量,謂之等身。瑜祇經曰:「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身自坐,等量畫之。」又佛有等身,晉華嚴經云等身,新華嚴經云是等身。
等供 (術語)又云等得。凡大眾之食法,由上座至下末待食物等配賦平均,令維那唱等供或等得然後得食也。行事鈔下三曰:「四分得食便食,為俗譏責。佛令唱等得已,然後食。僧祇唱等供,若時欲過,隨下隨食無罪。十誦云等供。(中略)十誦因舍利弗為上座純食好食。羅[目*侯]白佛。佛言:從今上座待得遍,聞等供聲一切僧共食。」同資持記下三之三曰:「等供約賦遍,等得約受足。等即是同。」同下四之一曰:「等得亦云等供,即大小食時唱食平等。」問:梵語僧跋,此譯等施,是亦食前所唱之語,與等供何別?答:總為相同,別則等供之語,就行食之平等而稱,僧跋之語,就食味之平等而稱。
等空 (術語)等於虛空也。大日經一曰:「等虛空無邊一切佛法依此相續生。」
等味 (術語)謂涅槃平等一味之性德也。勝鬘經曰:「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脫等故得涅槃,清淨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謂解脫味。」
等持 (術語)定之別名。梵語舊稱三昧,譯曰定,新稱三摩地,譯曰等持。謂心住於一境平等維持也。是通於定散二心也。假使在於散心而心專注於一境即三摩地。故譯為定者不可也。唯識述記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故名為等持。故通定散。(中略)三摩地,此云等持。」俱舍論二十八曰:「等持者為定,名異體同。故契經說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為心一境性。」
三等持 (名數)三三昧,新作三三摩地,譯曰三等持:一空等持,二無相等持,三無願等持。三三昧。【又】更有一種三等持,一有尋有伺等持,二無尋唯伺等持,三無尋無伺等持。三摩地
等侶 (術語)同類之人也。報恩經五曰:「共諸等侶出外遊觀。」涅槃經五曰:「又解脫者無有等侶。」
等活地獄 (界名)八熱地獄之第一。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等活地獄,謂彼有情雖遭種種斫刺磨擣,而彼暫遇涼風所吹尋蘇。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地獄
等流 (術語)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因果本末相類似,由甲出與甲無異也。唯識論九曰:「聞法界等流教法。」同述記九末曰:「法界性善順惡違,具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等者相似義,流者出義,從彼所出,與彼相似,故名等流。」又等者等同,流者流類也。但言二者相似。
等流身 (術語)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變化,現與人天諸畜同類之形也,如曼荼羅中,外金剛部之諸眾及觀音之三十三身是也。
等流果 (術語)五果之一。從善因生善果,從惡因生惡果,從無記因生無記果也。例如從前念之不善心生後念之不善心或不善業也。果性似因性而流出,故云等流果。又等流為等同流類之義,因果之性同類,故云等流。舊譯謂之習果。對於因,則六因中由同類因與遍行因而生者曰等流果。唯識論二曰:「等流果,果似因故。」俱舍論六曰:「等流果,似自因法,名等流果。謂似同類遍行二因。」唯識述記二末曰:「等謂相似,流謂流類。」
三種等流果 (名數)分別等流果為三種:一、真等流果,如上所言以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而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者。二、假等流果,如前世殺生令他短命,故今世感自身之短命,是實為異熟果,然以前後短命之義相似,故假名為等流果者。三、分位等流果,如眼識之於聲境乃至意識之於法境,皆為第八識所生之果,而眼識與色境乃至意識與法境,各所緣能緣關連而二者之分位同者。
等流相續 (術語)一類者不變更其性質而相續為一類也。
等流習氣 (術語)二種習氣之一。習氣又名種子,謂第八識所藏之生果功能也。等流習氣為生等流果之種子。唯識述記二末曰:「自性親因,名等流種。」
等起善 (術語)三種善之一。善惡
等起不善 (術語)四種不善之一。與自性不善,相應不善所等起之表業,無表業,及不相應行法也。此恰如飲毒液而生之乳。
等得 (術語)等供之異名。等供
等無間緣 (術語)四緣之一。此乃於心心所相續上而立之緣,滅於前念之心法,己逃避而開導彼,以引起後念心法之作用也。猶如渡野中獨木橋,前人避開以渡後人也。等者等同之義,前念後念其心心所之數,雖有增減,而各自之體,皆為一個,無一法而二體並起者,前念後念各為一個而相等者,謂之等。如色法不然,前剎那雖為屬一極微者,然後剎那則同體之極微有增而為三者,又有反之而較前剎那減少者,前後不等也。無間緣者,於前心與後心之間,無他間隔之物體,縱經若干時前念之心法,直與後念之心法為生緣也。此緣唯局於心法,於餘法不通。又羅漢臨涅槃最後心之心心所外,一切之心法,盡有此緣用。蓋羅漢入於涅槃,畢竟不再起心法,故彼之最後心,失此緣用也。俱舍論七曰:「等無間緣,除阿羅漢臨涅槃時最後心心所法,諸餘已生心心所法,是等無間緣性。此緣生法,等而無間,依是義立等無間名。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無間緣,不等生故。」唯識論七曰:「等無間緣,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
等無間緣依 (術語)又名開導依。謂前念之心滅而為生起後念心心所之所依也。蓋後念之心心所,必俟前念之心滅,讓現行之位,始得生起,故前滅之心(意根),望後念之心心所,謂之等無間緣依。
等智 (術語)十智之一。知世俗事之智也。大乘義章十五曰:「言等智者,世俗之慧,等知諸法,故名等智。」
等眾生界 (術語)遍眾生界也,該收一切眾之稱。起信論曰:「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
等集眾德三昧經 (經名)三卷,西晉竺法護譯。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之異譯前出。
等慈 (術語)平等之慈悲也。楞嚴經一曰:「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中略)方行等慈不擇貴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同長水疏曰:「軌則如來,行平等慈。」
等諦 (術語)俗諦之別稱。世俗諸法非一。
等願 (術語)諸佛平等之誓願也,指四弘誓願而言。讚阿彌陀佛偈曰:「或睹淨土興等願。」
等覺 (術語)佛之異稱。等者平等,覺者覺悟,諸佛覺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覺。智度論十曰:「諸佛等,故名為等覺。」往生論注下曰:「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又】大乘階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薩曰等覺。是菩薩之極位也。即滿足三祇百劫之修行,別教之菩薩斷十一品之無明,圓教之菩薩,斷四十一品之無明,將得妙覺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謂之等覺,又名一生補處、金剛心、有上士、無垢地等。四教儀四曰:「若望法雲,名之為佛。望妙覺,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止觀一曰:「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瓔珞經上曰:「所謂等覺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剛慧幢菩薩。住頂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剛三昧。(中略)坐佛道場超度三魔,復住壽萬劫,化現成佛,入大寂定。等覺諸佛二諦境界外非有非無無色無心因果,二習無有遺餘。」
等覺大士 (術語)與等覺位之菩薩同。
等覺已下 (雜語)等覺者,一生補處菩薩之名。如今彌勒菩薩是也。下地望之,雖與佛等。然有極細一品無明未盡。故猶稱菩薩。言下者,指下位九地三賢。
等覺金剛心 (術語)謂菩薩經三祇百劫修行登因地最後之等覺位,入金剛喻定也。金剛喻定者,正將成佛時所入之定,知慧堅固,故以金剛為喻,一念打破無始無明而到達無上佛果之因位最後道心也。
等觀 (術語)一切平等觀念事理也。無量壽經下曰:「等觀三界,空無所有。」涅槃經一曰:「等觀眾生,如視一子。」
策修 (雜語)策進心而行善法也。
筆受 (雜語)於譯場受譯主之言,筆之以漢言也。事物紀原七曰:「宋朝會要曰:太平興國七年六月,譯經院成。譯經詔梵學僧筆受綴文,七月詔左右街義學僧詳定,十二月選梵學沙門一人為筆受,義學沙門十人為證義。其後以惟淨為梵學筆受,自此始也。談苑曰:譯經常以梵僧,後令惟淨同譯經。梵學筆受二人,譯經綴文二人,證義八人。唐世翻譯有筆受官,以朝臣為之,佛陀多羅之譯圓覺經也。房融為筆受是矣,宋朝太宗始用梵覺僧也。」
筆端舍利 (雜名)宋高僧傳曰:「唐窺基,字洪道,姓尉遲氏。關輔語曰三車和尚。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師。後得彌勒上生經,造疏通暢厥理。援毫次筆鋒有舍利二七粒而隕,如吳含桃許大,色紅可愛,次零然而下者,狀如黃梁粟粒。」
筌魚 (譬喻)能詮之經文,譬以筌,所詮之義理,比以魚。
筌[四/弟] (譬喻)又曰筌蹄,筌者取魚之具,[四/弟]者取兔之網,以喻方便門及言語文句等實現實義之用具。[四/弟],或作蹄。乃假借也。玉篇曰:「[四/弟],兔網。」法華文句一曰:「若微若著,若權若實,皆為佛道而為筌[四/弟]。」起信論義記序曰:「真心寥廓,絕言象於筌蹄。」
答香 (儀式)禪林之規,凡來賓為我插瓣香於爐,則我亦為彼插之,是曰答香,或云還香。見象器箋九。
答秣蘇伐那 (堂塔)Tamasa%vana,譯曰闇林。伽藍名。見西域記四。
答順宗心要法門 (書名)一卷,唐宗密註。
答摩 (術語)Tamas,數論所立自性冥諦三德之一。為闇之義,麤之義,赤之義,憂之義,瞋之義,苦之義。見唯識述記一末。
筏喻 (譬喻)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則筏當捨,到涅槃之岸,則正法尚當捨,因之一切所說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執著於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經曰:「山水甚深,無有船橋,有人欲從此到彼岸,結筏乘之而度,至岸訖,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捨此,當擔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無益。佛言彼人更以此筏還水中,或於岸邊捨去云何?比丘曰:有益。佛言如是,我為汝等長夜說筏喻法,欲使棄捨不欲使受,若汝等知我長夜說筏喻法尚可以捨是法,況非法耶?」金剛經曰:「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筏喻經 (經名)指中阿含五十五阿梨吒經而云。經中為阿吒梨比丘說筏喻。
筏蹉 (人名)又曰跋私。梵音Vatsa,小乘犢子部之祖。佛當時之外道也。後歸佛出家。
筏蹉子 (流派)筏蹉
筏蹉經 (經名)犢子部之經典也。
筏蹉外道 (流派)同筏蹉子。由犢子部之部祖為筏蹉Vatsa而名。
筏羅遮末羅 (地名)Aparaca%mara,八中洲之一。俱舍光記十一曰:「邏遮末邏。此云貓牛。筏邏遮末邏。此云勝貓牛。」
筏蘇枳 (異類)Va%suki,龍王名。和須吉
筏蘇密呾羅 (人名)Vasumitra,又作伐蘇蜜多羅。舊作和須蜜,婆須蜜多,婆須密多羅。世友菩薩之梵名。舊云天友。佛滅後四百年有部宗出家之小乘菩薩也。五百阿羅漢結集大毘婆沙論時,此是其上首,且稱為婆沙論四評家之隨一。著宗輪論。宗輪論述記上曰:「異部宗輪者。佛圓寂後四百許年,說一切有部,世友菩薩之所作也。(中略)言世友者,梵云筏蘇蜜多羅。筏蘇者,世義。蜜多羅,友也。外道所事毘瑟拏天,亦名筏蘇。(中略)住於世故。今此論主從彼乞得。彼天之友,故云世友。友者朋友。如云世親世天親也。世天友,故名世友。」俱舍光記二十曰:「梵名筏蘇密呾羅。筏蘇,名世。蜜呾羅,名友。舊曰和須蜜,訛也。」慧苑音義下曰:「婆須密多,此云世友。亦曰天友。或曰寶。亦曰財也。」【又】有一人名筏蘇蜜呾羅,為有部宗之阿羅漢。佛滅後三百年出世。作品類足論等。俱舍光記一曰:「至三百年初,筏蘇蜜多羅,造品類足論六千頌(即是蜜眾事分阿毘曇也)。又造界身足論。伐蘇蜜多羅,此云世友。」西域記二曰:「伐蘇密呾羅論師,唐言世友,舊曰和須蜜多,訛也。於是製眾事分阿毘達磨論。」【又】有一人同名,為經部之異師。俱舍光記五曰:「世友,梵名云伐蘇蜜多羅,舊云和須蜜,訛也。印度國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會中世友。」世友
喬答摩 (人名)舊稱瞿曇。新稱喬答摩。佛姓。瞿曇
喬底迦 (人名)羅漢名。俱舍光記二十五曰:「喬底迦,是牧牛種人。真諦云:喬底伽,此云瓦器。本是外道,恒執瓦器自隨,仍本為名。」
喬答彌 (人名)舊稱憍曇彌。新稱喬答彌。喬答摩之女聲,即呼喬答摩姓之女曰喬答彌,如言女性之比丘為比丘尼也。憍曇彌
番大悲神咒 (經名)一卷,純梵語之大悲咒也,番者西蕃之義,即西域也。
番僧 (職位)輪番守護堂宇之僧。又云堂守。【又】(雜名)西番之僧也。西番即西域。
替僧 (雜名)明制。凡皇太子諸王生。率剃度幼童一人為僧。名曰替僧。神宗替僧名志善。見張江陵集。
敦煌石室 (雜名)甘肅敦煌縣東南有鳴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餘,舊名莫高窟,俗名千佛洞,以四壁皆佛像也。清光緒庚子,有道士掃除積沙,於複壁破處,見一室,內藏書甚富,發之。皆唐及五代人所手寫,并有雕本,佛經尤多,蓋西夏兵革時,保存於此也。英人史泰英,法人伯希和,先後至其地,皆擇完好者捆載而去,陳於彼國博物院中。至我國政府更往搜求,精好者已不可得。近人據伯希和所得本印行者,有敦煌石室遺書,鳴沙石室古佚書二種,皆前所未見之祕笈也。
尊上經 (經名)一卷,晉竺法護譯。中阿含釋中禪室尊經之別譯。
尊老 (雜語)尊重之老僧也。寄歸傳三曰:「尊老之處,多座須安。」
尊形 (術語)同尊儀。大日經六曰:「彼二種尊形成就二種事。」
尊形曼荼羅 (術語)一名形像曼陀羅。畫諸尊之形像示相好具足與福德圓滿者。六曼陀羅是也。
尊足山 (地名)雞足山之異名。摩訶迦葉入定之處,因推崇之而名曰尊足山。西域記九曰:「屈屈吒播陀山,唐言雞足,亦謂窶廬播陀山,唐言尊足。(中略)尊者大迦葉波,居中寂滅,不敢指言,故言尊足。」Gurupa%da在今之Gurpa%驛。
尊那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對尊那(Cunda)尊者說七種之布施,七種之發心。
尊者 (術語)梵語阿梨耶A^rya,譯作聖者,尊者。謂智德具尊者。羅漢之尊稱。資持記下三曰:「尊者,臘高德重,為人所尊。」行事鈔下三曰:「下座稱上座為尊者,上座稱下座為慧命。」
尊星王 (天名)北斗七星,七佛所說神咒經名為妙見菩薩,日本謂之尊星王,稱祭北斗之法曰尊星王護摩。
尊容 (雜語)佛菩薩等尊貴之容貌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跪七寶階,瞻萬德之尊容。」
尊悟 (雜語)尊貴人之證悟也。讚阿彌陀偈曰:「尊悟歡喜地。」
尊特 (術語)謂勝應身尊大殊特。盧舍那佛是也。法華玄義十曰:「尊特之身,猶如虛空,為法性身菩薩說法。」四教儀集註上曰:「盧舍那,翻淨滿。謂諸惡都盡故淨,眾德悉圓故滿。亦翻光明遍照,亦名尊特,名勝應。」
二種尊特 (名數)一修成尊特,因位修行所成就佛之大相好也,是乃報佛之相好,別教之意也。二性具尊特,法性本具之妙相也,是乃法佛之相好,圓教之意也。此中性具之尊特為上品,修成之尊特為下品。而華嚴經之微塵數相好為修成,故是下品,法華經之微妙淨法身為性具,故是上品,見妙宗鈔四。
尊記 (術語)佛記弟子成佛之言曰記別,敬之而曰尊記。法華經曰:「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記。」
尊宿 (雜語)德尊年長者。觀經序分義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傳燈錄(睦州章)曰:「人稱曰陳尊宿。」
尊崇 (術語)貴德敬聖也。雜阿含經五十曰:「尊崇佛法僧。」
尊勝供 (修法)尊勝佛頂尊之供養法也。
尊勝法 (修法)念尊勝佛頂尊誦尊勝陀羅尼之修法也。尊勝佛頂,一名除障佛頂,釋迦如來五佛頂之一。釋迦如來為救善住天子七遍墮惡趣之苦,由佛頂現輪王而說尊勝陀羅尼也。見尊勝軌。本尊乃大日如來也。百二十尊法曰:「觀想壇中有八葉大蓮華,蓮華上有八師子座,座上有七寶樓閣,閣中有大葉寶蓮華,華臺上有月輪,此一大月輪中有九位,中位有[874B]字,字變成率都婆,率都婆變成大日如來,結跏趺坐,白肉色,兩手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華,蓮華上有金剛鉤,戴五佛冠,周圍八大佛頂坐,並不動降三世六個飛天等圍繞。」
畫像 (圖像)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上曰:「其所畫布[疊*毛]等,大小隨意。(中略)於蓮華臺上結跏趺坐,白肉色,兩手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華,於蓮華上有金剛鉤,如上頂輪王等,種種光明五智冠等,一依瑜伽圖,皆於白蓮華座結跏趺坐(云云)。」
尊勝軌 (經名)尊勝陀羅尼儀軌之略稱。
尊勝經 (經名)尊勝陀羅尼經之略名。
尊勝佛頂 (佛名)一名佛頂尊勝,亦名除障佛頂。是五佛頂之隨一,尊勝陀羅尼之本尊,即釋迦如來由佛頂現出之輪王形,為佛頂尊中之最尊,故名尊勝佛頂,能除一切惑業,故名除障佛頂。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下曰:「一切佛頂中,尊勝佛頂能除一切煩惱業障故,號為尊勝佛頂心,亦名除障佛頂。」同下曰:「釋迦牟尼如來,結跏趺坐,作說法相。(中略)爾時世尊慈悲愍念,便入除障三摩地,從如來頂上發生惹耶三摩地,狀若輪王之像,白色,首戴五佛寶冠,手執金剛鉤,項背圓光,通身如車輪狀,暉曜赫奕。現此三摩地時,十方世界六種震動,十方世界一切地獄六趣眾生應墮惡道者,皆悉滅除,一切惡業不復受,若便生天及十方清淨國土。為此善住天子七返惡道之身一時消滅,是故號為除障佛頂輪王,即是五佛頂輪王之一數,並通三佛頂八大頂輪王也。」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曰:「即於山間空閑處,或於淨室,畫本尊尊勝陀羅尼像安於東壁,持誦者以面對之。」
尊勝秘法 (修法)尊勝佛頂尊之祕密修法也。尊勝法
尊勝護摩 (修法)對尊勝佛頂尊而修護摩法也。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一卷。
尊勝陀羅尼 (真言)具名佛頂尊勝陀羅尼,尊勝佛頂尊之陀羅尼也。帝釋天,憫善住天子有從今受七度畜生惡道身之業因,詣祇園精舍請佛救濟之法,佛為說此陀羅尼,令誦之。尊勝陀羅尼經曰:「告帝釋言:天帝有陀羅尼名為如來佛頂尊勝,能淨一切惡道,能淨除一切生死苦惱。(中略)佛告天帝:此佛頂尊勝陀羅尼,若有人聞一經於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獄惡業皆悉消滅。」
尊勝佛頂法 (修法)尊勝法之具名。
尊勝佛頂如來 (佛名)尊勝佛頂,為釋迦如來由佛頂現出之尊像,故曰如來。
尊勝大明王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為阿難說咒,名尊勝大明王。
尊勝陀羅尼經 (經名)有五譯,一唐杜行顗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二唐地婆訶羅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三唐佛陀波利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四地婆訶羅重譯,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經,一卷。五唐義淨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六宋施護譯,尊勝大明王經,一卷。此六譯中,不空三藏之弟子法崇,就第三譯之佛陀波利本作疏二卷,流行於世。
尊勝陀羅尼經疏 (書名)二卷,唐法崇著。經文就佛陀波利之本,陀羅尼依不空三藏譯之佛頂尊勝念誦供養法中所出。
尊勝陀羅尼儀軌 (經名)有二本,一唐善無畏譯,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一卷,二不空譯,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一卷。
尊像 (雜語)佛菩薩等之形像。蘇悉地經二曰:「置閼伽於尊像前。」
尊儀 (術語)尊貴之儀容。謂佛菩薩之形體,又貴人之真影靈牌等。尊勝經序曰:「伏乞大慈大悲普覆令見尊儀。」寄歸傳一曰:「普就尊儀,蹲踞合掌。」【又】謂香奠,由奠於尊儀之意而名。
尊靈 (雜語)尊貴之靈魂。謂貴人之死者。
奠茶 (儀式)供茶於佛前祖前靈前也。凡禪規以奠茶奠湯為恒例。又葬式据棺於龕堂後,有奠茶奠湯之佛事。茶與湯之前後,午後先湯後茶,午後先茶後湯。必並供。
奠湯 (飲食)點茶湯
曾郎 (人名)唐雪峰義存禪師,姓曾氏,有曾郎之稱。
(術語)梵語僧伽Sam%gha,此譯眾,舊譯家謂四人已上之和合,新譯家謂三人已上之和合。天台觀經疏曰:「眾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無量。」法華義疏二曰:「四人已上,至萬二千人以還悉名為眾。」法華玄贊一曰:「眾者僧也。理事二和,得眾名也。三人已上得僧名故。」
眾生 (術語)梵語薩埵Sattva,僕呼善那。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法華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二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六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七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四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一上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中略)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
觀眾生三十相 (名數)維摩居士依文殊菩薩之問:說三十種之眾生觀:一如見幻師所現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二如智者見水中月。三如於鏡中見其面像。四如熱時炎。五如呼聲響。六如空中雲。七如水聚沫。八如水上泡。九如芭蕉堅。十如電久住。十一如第五大。十二如第六陰。十三如第七情。十四如十三入。十五如十九界。十六如無色界色。十七如燋穀芽。十八如須阤洹身見。十九如阿那含入胎。二十如阿羅漢三毒。二十一如得忍菩薩以貪恚毀禁。二十二如佛煩惱習。二十三如盲者見色。二十四如入滅盡定出入息。二十五如空中鳥跡。二十六如石女兒。二十七如化人煩惱。二十八如夢所見已寤。二十九如滅度者受身。三十如無煙火。
眾生本性 (雜語)眾生本性,為真如法性,真如法性有不變隨緣二義,其隨緣故為眾生。眾生之本體即法身,故經曰:法身流轉五道,名眾生。五教章中曰:「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眾生。」指事記曰:「不增不減經云: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法華玄義六明六種眷屬中曰:「理性眷屬,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如。理性相關,任運是子,故曰:我亦如是眾聖中尊,世尊之父,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此是理性,不關結緣不結緣,皆是佛子也。」
眾生無始無終 (術語)眾生之體既為法身,則法身無始無終,眾生亦無始無終也。且眾生無始,以無明無始故也。無始無明
眾生愛樂十由 (名數)善財童子南詢第三十七參,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對童子說一切眾生愛樂十由:一如來威德力故。二順如來教故。三行如來語故。四學如來行故。五得如來所護力故。六修如來所印道故。七種如來所行善故。八依如來所說法故。九如來智慧日光所照故。十如來性淨業力所攝故。見唐華嚴經七十二。
眾生忍 (術語)二忍之一。
眾生相 (術語)我人四相之一。四相
眾生心 (術語)一切眾生所有之心也。起信論曰:「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眾生心有真妄二者,依嚴家則以真心為大乘之體,即如來藏心也。義記上曰:「眾生心者出其法體,謂如來藏心。」依台家則以妄心為大乘之法體,所謂介爾陰妄之心是也。依相宗則是阿賴耶之一心。
眾生見 (術語)謂固執實有眾生之妄見也。我見之異名。
眾生界 (界名)對佛界之稱。十界中除佛界,總稱他九界曰眾生界。
眾生恩 (術語)四恩之一。
眾生垢 (術語)取我之心曰眾生垢。維摩經弟子品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慧遠疏曰:「取我之心,名為眾生垢。」
眾生根 (術語)眾生之根性也。維摩經佛國品曰:「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眾生想 (術語)固執實有眾生之妄想也。維摩經問疾品曰:「除我想及眾生想。」
眾生說 (術語)五類說經之一。
眾生濁 (術語)五濁之一。五濁
眾生相續 (術語)三相續之一。
眾生緣慈 (術語)三慈之一。慈悲
眾生世間 (界名)三世間之一。
眾生界盡 (雜語)令一切眾生界盡成佛也。華嚴經十地品曰:「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中略)若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
眾生迴向 (術語)迴向
眾生無差別 (術語)三無差別之一。三無差別
眾生數忍辱 (術語)二種忍辱之一。
眾生不可思議 (術語)四事不可思議之一。不可思議
眾生本覺心蓮 (術語)密教所談。心蓮
眾生意樂意趣 (術語)四種意趣之一。
眾生無邊誓願度 (術語)四弘誓願之一。四弘誓願
眾同分 (術語)使有情得同等類似果報之因,名為眾同分。俱舍論十五曰:「棄捨眾同分。」謂人之死也。同分
眾合地獄 (界名)八大熱地獄之第三。地獄
眾車苑 (雜名)又曰眾車園,帝釋善城四園之一。見帝釋附錄。
眾法 (術語)三種羯磨法之一。謂四人已上之比丘相和作羯磨也。又謂之僧秉。羯磨
眾事分阿毘曇論 (書名)十二卷,尊者世友造,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即阿毘達磨品類足論之同本異出。僅有七品。
眾苦 (術語)諸苦難也。智度論十一曰:「人身無常,眾苦之藪。」
眾香市 (雜名)香市
眾香國 (界名)佛經假設之詞。謂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其樓閣苑囿皆香,其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云云。
眾香國土 (界名)維摩經香積佛品所說香積如來之淨土也。
眾徒 (術語)總稱持戒之清僧曰眾徒。
眾祐 (術語)新作世尊,舊作眾祐。眾德助成,或眾福助成之義。玄應音義一曰:「眾祐。祐,助也,謂眾德相助成也。舊經多言眾祐者,福祐也。今多言世尊者,為世所尊也。此蓋從義立名耳。」同二十一曰:「眾祐,於救切,世尊號也。謂有眾德自祐。祐,猶助也,梵言婆伽婆,正言薄迦梵Bhagavat也。」僧史略上曰:「漢末魏初傳譯漸盛,或翻佛為眾祐。」
眾病悉除 (術語)是藥師如來十二願中之第七願也。玄奘譯藥師經第七願曰:「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眾務 (術語)律於四人已上相合作羯磨,謂之眾務。資持記上一之一曰:「眾務,謂四人已上羯磨僧。」
眾許摩訶帝經 (經名)十三卷,趙宋法賢譯。佛在迦毘羅國,釋眾欲聞過去種族之事,佛敕目連說之,次敘摩耶之生緣乃至一代教化之事績。釋尊一生教化之記錄也。經題之義未詳。
眾喜瑞 (術語)法華六瑞中之心喜瑞也。六瑞
眾聖 (術語)謂小乘初果已上,大乘初地已上之斷惑證理諸聖人也。唯識樞要上本曰:「道超群典,譽光眾聖。」行宗記上之一曰:「眾聖非一。」
眾聖點記 (術語)持善見律毘婆沙之師資相傳也。佛入滅以來每歲安居竟記一點,故名眾聖點記。出三藏記十一善見律毘婆沙記曰:「仰惟佛世尊泥洹已來年載,至七月十五日受歲竟,於眾前謹下一點,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覺流淚。」歷代三寶記十一曰:「外國沙門僧伽跋陀羅,齊言僧賢(善見律譯者),師資相傳云:佛涅槃後,優波離既結集律藏訖,即於其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華供養律藏,便下一點置律藏前,年年如是。優波離欲涅槃持付弟子陀寫俱,陀寫俱欲涅槃付弟子須俱。(中略)如是師師相付至今三藏法師,三藏法師將律藏至廣州,舶反還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羅,羅以永明六年共沙門僧猗於廣州竹林寺譯出此善見毘婆沙。因共安居。以永明七年庚午歲七月半夜受自恣竟。如前師法,以香華供養律藏訖,即下一點。當其年計得九百七十五點,點是一年。趙伯休,梁大同元年,於廬山值苦行律師弘度,得此佛涅槃後眾聖點記,年月訖齊永明七年。伯休語弘度曰:自永明七年以後云何不復見點?弘渡答云:自此已前皆是得道聖人手自下點,貧道凡夫止可奉持頂戴而已,不敢輒點。伯休因此舊點下推至梁大同九年癸亥歲,合得一千二十八年。房(三藏記之著者)依伯休所推,從大同九年至今開皇十七年丁已歲,合得一千八十二年。若然則是如來滅度始出千年,去聖尚邇,深可慶歡。」依此記則周敬王三十五年,西歷紀元前四百八十五年,是佛入滅之年也。
眾道 (術語)謂三乘之行法也。無量壽經下曰:「眾道之要。」
眾會 (術語)諸眾之會合也。幻士仁賢經曰:「於時目連在眾會前。」法華經序品曰:「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梵語雜名曰:「眾會缽刺沙地。」
眾園 (術語)梵語僧伽藍摩Sam%ghara%ma,譯曰眾園。比丘眾依止之園庭也。即寺院是。
眾經目錄 (書名)一隋法經等撰。七卷,一隋靜泰撰,五卷。
眾經撰雜譬喻 (書名)二卷,比丘道略集。秦羅什譯。
眾罪如霜露 (雜語)由思惟懺悔之功德而一切之罪障忽消滅也。普賢觀經曰:「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善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說二懺中之理懺,三懺中之無生懺也。
眾僧 (雜語)三人以上和合之比丘,梵云僧伽。譯曰眾,眾僧為梵漢雙舉之目。
眾寮 (雜語)禪林,眾僧依止之寮舍也。
眾賢 (人名)Sam%ghabhadra,論師名。有部宗悟入之弟子,曩者世親菩薩講婆沙論,造俱舍論,匡毘婆沙師之誤,眾賢論師通破俱舍論,破俱舍取雹摧草本之意,名曰俱舍雹論。世親菩薩見之,稱此論反發明我宗,因改名順正理論,有八十卷,又顯宗論有四十卷,正理以破執為主,顯宗以顯正為本。見西域記四。
眾緣慈 (術語)三緣慈之一。眾生緣之慈悲也。慈悲
眾寶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坐地上,右手按地,立左手安於左膝,現長者身。
集起 (術語)梵語質多Citta,此譯曰心,阿賴耶識之名也。一切現行法於此識薰其種子之義為集,由此識生一切現行法之義為起。種子
集異門論 (書名)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之略名。
集華經 (經名)稱揚諸佛功德經之異名。
集智 (術語)十一智之一。證集諦之無漏智也。
集眾鐘 (物名)鐘為集眾生而打者,故名。
集會 (雜名)僧俗集會於法會之席也。
集會所 (雜名)法事時參列之眾僧所集之處也。
集會鐘 (雜名)報法會始時集眾僧之鐘也。
集解 (書名)天台四教儀集解之略名。
集諦 (術語)四諦之一。
焦芽敗種 (譬喻)不能發無上道心之二乘,如草芽之枯焦者,種子之腐敗者。維摩詰經曰:「二乘如焦芽敗種,不能發無上道心。」
焦熱地獄 (界名)八大地獄中之第六為炎熱地獄,又云焦熱地獄見。三界義。
焦熱大焦熱 (界名)八大地獄中之第七云極熱地獄,又云大焦熱地獄。
循身觀 (術語)四念處觀中之身念處觀也。觀身之不淨由頭至足,次第巡歷,觀三十六物皆不淨,故名循身觀。大日經疏三曰:「如修循身觀時,見此身三十六物之所集成。五種不淨,惡露充滿,終不為此而生貪愛。」慧苑音義二曰:「循身觀,循巡也。今謂四念處中第一觀身不淨,從頭至足次第巡歷,三十六物皆不淨也。」
舜若 (術語)S/u%nya,空之梵語。謂虛空及諸法之空無也。又舜若多之略,譯作空性。舜若多
舜若多 (術語)S/u%nyata%,譯作空性。有二釋,一指虛空之實體,名為空性。空即性之持業釋也。楞嚴經三曰:「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長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虛空之性不可銷滅。」二指諸法之空無謂之空,空之性名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釋也。指真如之體,生法之二空為門,而顯中道之真如,故謂真如為空性。非言真如之體是空也。唯識述記一本曰:「非性是空,說為二空。從能顯說,梵言舜若,可說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顯實性也。故言空者。從能顯說,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釋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
為人悉檀 (術語)四悉檀之一。具名各各為人悉檀。佛之說法,鑑眾生之機根,各應其人而說之,以成就善根者。
為母說法經 (經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之略名。
為利倒說戒 (術語)四十八輕戒之第十六。誡為利養惜法,可答不答:無前無後,謗三寶,倒說經律之文字者。法藏謂之惜法規利戒,太賢謂之貪財惜法戒,大小乘皆制之。或謂唯限於大乘。出菩薩戒義疏卷下。
為利詐師戒 (術語)四十八輕戒之第四十一。誡內無可為人師之智德,外詐為智德,為利養名聞,貪求多數之弟子者。法藏謂之無德作師戒,太賢謂之惡求弟子戒,出家二眾大小乘皆制之。出菩薩戒義疏卷下。
為惡人說戒戒 (術語)四十八輕戒之一。誡為惡人說佛戒者。蓋未受菩薩戒者或外道惡人及邪見人輩,未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不見三寶,與木頭無異,故若為利養向是等惡人,說七佛之教誡,則所化無益,說者唯得罪也。法藏及太賢皆謂之非處說戒戒。以此等人皆為非處也。道俗七眾大小二乘俱制之。出梵網經卷下,菩薩戒義疏卷下。
為物身 (術語)對於實相身而言。二身附錄。
為病聽酒 (術語)附錄。
為實施權 (術語)為使歸於真實,假施設權法也。法華玄義第一序有曰:「為蓮故華者,譬為實施權。」是蓋為解釋法華經題目蓮華二字三義中之一義,爾前與法華相對,於爾前四時說逗機益物之法者,皆是為使歸於法華真實之妙圓,假設之方便權說,雖暫有用而終可廢者。
為無為 (術語)有為法與無為法也。離涅槃虛空等因緣之為作,是無為法,有色心等因緣為作之法,是有為法。
然燈 (儀式)燃燈燭也。無量壽經下曰:「懸繒燃燈,散花燒香。」【又】(佛名)然燈佛
然燈佛 (佛名)梵名Dipam%kara,提洹竭,提和竭羅,瑞應經譯曰錠光,智度論譯曰然燈。錠為燈之足,釋迦如來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滿時逢此佛出世,買五華之蓮,以供養佛,髮布於泥,令佛蹈之,以受未來成佛之記別。智度論九曰:「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四教集解中曰:「亦名然燈,亦名錠光。有足名錠,無足名燈。錠字或作定字,非也。」瑞應經上曰:「錠光佛時,釋迦菩薩名儒童,見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蓮華,以五百金錢買五莖蓮,合彼女所寄托二枝為七莖蓮奉佛。又見地泥濘,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髮布地,使佛蹈之而過,佛因授記曰:是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心地觀經一曰:「昔為摩納仙人時,布髮供養然燈佛,以是精進因緣故,八劫超於生死海。」(摩納Ma%nava譯儒童)。
然燈經 (經名)施燈功德經之異名。
(動物)梵語迦耶Gaja,見名義集,一作[言*我]惹。見梵語雜名,普賢菩薩所乘,大聖歡喜天之神體也。
象養盲父母 (傳說)雜寶藏經二曰:「昔迦尸國王與比提醯國王戰敗,更以象令戰,得一大白香象於山中。象曰:山有盲父母,無養者。王感其至孝,使去。後父母死,白象再來,於王告戰諍之非。王聽言,遣象至比提醯國講和。
象力比丘 (人名)或名象首。又名法手。舍夷國有象首聚落,彼因稱名也。是釋種子。雜阿含經佛記云:此人犯三種非法,所謂慳貪愚癡瞋恚,當墮於地獄中。
象王 (雜語)象中之王。以譬佛者。涅槃經二十三曰:「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盡其底。大象王謂諸佛也。」法苑珠林曰:「佛有八十種好相,進止如象王,行步如鵝王,容儀如師子王。」華嚴經曰:「象王行處落花紅。」又譬菩薩也。無量壽經下曰:「猶如象王,善調伏故。」
象主 (雜語)四主之一。印度之異名。四主
象牙華 (譬喻)諺言象聞雷則牙上生華。涅槃經八曰:「譬如虛空震雷起雲,一切象牙上皆生華。若無雷震,則華不生,亦無名字。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常為一切煩惱所覆,不可得見。是故我說。眾生無我,若得聞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則見佛性,如象牙華。」
象舍利 (人名)佛弟子有名象舍利者。還捨法服,習白衣之行,憑兩女人肩上,後詣佛所復為沙門,尋於座上得阿羅漢。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五。
象迦葉 (人名)比丘名。增一阿含經二曰:「觀了諸法都無所著,所謂象迦葉比丘是也。」
象跡喻經 (經名)說四聖諦喻以一切足跡中象跡為第一。攝於中阿含經七。更有一卷,異學卑盧說象跡王之喻讚佛。佛更具足說之。證無漏為極大象跡。攝於中阿含經三十六。
象教 (雜名)佛教為形象以教人。故又謂之象教。王巾頭陀寺碑曰:「正法既沒。象教陵夷。」
象尊 (雜名)印度之國王皆尊象,故謂之象尊國。寄歸傳一曰:「雞貴象尊之國。」自註曰:「言象尊者。西國君王以象為最,五天並悉同然。」
象喻 (譬喻)涅槃經六、以象喻佛性,盲人譬無明之眾生,說眾盲摸象之肢體,為種種之解。曰:「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廣弘明集二十曰:「手擎四缽,始乎鹿野之教。身臥雙林,終於象喻之說。」
象眾 (人名)梵音Hastigan!a,釋種甘蔗王四子中之第三子。
象腋經 (經名)佛說象腋經,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於此深經生解者,如大象之有力,故以名之。
象鼻 (雜語)譏下垂衣之一角者。毘奈耶十曰:「著泥洹僧不得如象鼻,如象鼻者不應戒行。」註曰:「其一角當前下垂。」凡著袈裟之法,袈裟右上角搭於左肩上,而垂於後。若置之於肘上或垂於胸前者,此為象鼻之相,不如法也。毘奈耶十曰:「不得垂三衣前角著,著者不應戒行。」註曰:「不抄著肩上,垂之臂上肘前。」行事鈔下之一曰:「以垂臂上名象鼻也。」寄歸傳二曰:「以衣右角寬搭左肩,垂之背後,勿安肘上。」又曰:「袈裟角垂,正當象鼻。梵僧縱至,皆亦雷同。良為絹滑墮肩,遂令正則訛替。後唐三藏來傳搭肩法。然而古德嫌者尚多。黨舊之迷,在處皆有。」
象駕 (譬喻)以譬佛教之東漸。謂象馱經而來也。華嚴玄談曰:「鷲巖西峙,象駕東驅。」演義鈔曰:「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鷲巖西峙。後句即化法東被,故云象駕東驅。言象駕者略有二義:一、一千年後像法之時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馱經故。初雖白馬來儀本用象故。」
象頭山 (地名)梵名伽耶Gaya%,竭夷。訛略也,具名羯闍尸利沙Gaya(ja)s/irsa,譯作象頭。有二處,一在靈鷲山北三四里,同一界內,提婆於此行破僧罪。二在尼連禪河傍,佛度三迦葉之所。俱舍光記十八曰:「羯闍尸利沙山,此云象頭山,山頂如象頭,故以名焉。在鷲峰山北可三五里,同一界內,天授住彼而破僧故。舊云伽耶山者,訛也。以羯闍之與伽耶音相近,故謬傳爾。然西方別有伽耶山,去鷲峰山一百五十餘里,非同一界,非破僧處。」法華文句一曰:「伽耶,亦羯夷,亦象。」十二遊經曰:「四年象頭山上為龍鬼神說法。」魏菩提留支譯之伽耶山頂經,隋毘尼多流支譯為象頭精舍經。
象頭精舍經 (經名)一卷,隋毘尼多流支譯。佛在伽耶山文殊師利問佛菩提之義,後向諸天子說大乘法。與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伽耶山頂經,大乘伽耶山頂經同本異譯。
象寶 (動物)轉輪聖王七寶之一。為乘駕而感得象之最勝也。
象爐 (物名)爐為白象形,以之燒香置於道場之入口,行者跨之入內。薰身使清淨之意也。用象者以象身有香氣也。註維摩經一曰:「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風,菩薩身香風亦如是。」
逮夜 (雜語)又曰大夜,宿夜。謂物故之次夜,荼毘之前夜。逮者及也,逮明日荼毘之夜也。詩經匏有苦華篇曰:「士如歸妻,迨冰未泮。」逮迨同字。後總稱忌日之前夜。
逸多 (菩薩)阿逸多之略。彌勒菩薩名。四明教行錄曰:「輔處逸多,受折維摩詰。」
逸婀 (術語)謂一阿字也。逸一音近,婀阿聲同。性靈集六曰:「奇哉逸婀之德,皇矣五轉之[金*夏]。」
進如意足 (術語)四如意足
進具 (術語)年滿二十由沙彌進而受比丘之具足戒也。
進法阿羅漢 (術語)六種阿羅漢之一。積功行,精進而將至不動阿羅漢之阿羅漢也。
進學經 (經名)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說孝順,仁慈,惠施等法。
超八 (術語)天台宗之語,謂法華涅槃之教超勝於八教而為攝含八教之高教也。
超八醍醐 (術語)天台宗之語,謂法華涅槃之教,為超勝八教之醍醐味教也。
超入三昧 (術語)超越三昧
超日王 (人名)梵名Vikrama%ditya,亦譯曰力日。為印度阿踰闍國之王。笈多Gupta王朝之始祖也。滅當時割據各地之諸王國,而統一印度,領地頗大。王保護諸有宗教獎勵文學語學,貢獻於印度文明不[甚*少]。無著,世親等與王同時代之人也。
超日明經 (經名)超日明三昧經之略名。
超日月光佛 (佛名)無量壽經所說十二光佛之一。無量壽佛之光明,超越日月,故亦名超日月光佛。
超日明三昧經 (經名)二卷,西晉聶承遠譯。佛因普明菩薩之問說超日明定,又隨諸菩薩之問而說諸法,終受日天子供養。
超世願 (術語)阿彌陀如來之誓願也。世者普通之意。超者卓出之意,為卓越三世諸佛誓願之大悲本願,故稱超世願。指普通四十八願而云,或特名攝身(攝法身也,第十二、十三、十七之三願),攝土(即攝淨土也,第三十一與三十二願)之五願。無量壽經曰:「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同註曰:「超世流布諸佛本願是名超世。」
超世本願 (術語)與超世願同。
超世悲願 (術語)與超世願同。
超佛越祖 (術語)謂作家手段超越於佛祖也。傳燈錄(雲門章)曰:「汝等沒可作了。見道著祖意,便問超佛越祖之談。汝且喚那個為佛,那個為祖,說個超佛越祖底道理。」
超宗越格 (術語)宗為大法之根源,格為格式格令,宗匠之手段,不立真如佛性等之手段,是為超宗,不依舊例之格式,是為越格。碧巖普照序曰:「超宗越格正眼。」
超越證 (術語)聲聞乘有四果,從初果順次證阿羅漢果,謂之次第證,超越此前果而證後果,謂之超越證。就超越證而論,諸說不同。俱舍論僅有從凡夫直證第二果者與從凡夫直證第三果者二種,是曰超前二果。唯識論更許超中二果,一旦證初果後,超中間之二果三果,直證第四果也。天台一家更許超前三果。因立四種:一、本斷超,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觀斷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見道於第十六心斷見惑已時,超預流果一來果之二(所謂超前二果),直證第三不還果者。二、小超,聖弟子於見道之第十六心證預流果了,更修無漏道,斷三界之思惑,或一時斷欲界之九品者,超第二果而證第三不還果,或一時斷下八地(除有頂地)之惑者,超中間第二果第三果直為阿羅漢向,若一時斷盡上九地之惑者,直證阿羅漢果。三、大超,如佛在世之凡夫外道聞佛善來比丘之言,直證阿羅漢果者,是名超前三果。四、大大超,小乘菩薩,於三十四心斷一切之煩惱而成佛果者,是唯台家之義立也。
超越斷 (術語)同超越證。
超越三昧 (術語)凡禪定淺深次第為四禪四無色及滅盡定,出入皆以順此次第為法。例如散心之人,不能直入四無色定,必先入初禪定,順次而入第四禪,後入四無色之初定也。又出定不得直出,必逆次依此次第。是乃聲聞人之法也。然佛及深位之菩薩不必用此次第,得由散心直入滅盡定,得由滅盡定直出散心,謂之超越三昧。智度論八十一曰:「問曰:超越三昧不得超二。又不從散心而入滅盡定。答曰:大小乘法異,不超二者。小乘法中說,菩薩無量福德,智慧深入禪定力故,能隨意超越。」但依小乘有部之說,則許超前二果。
超越心地 (術語)超絕一切心法之佛位也。大日經真言品曰:「諸佛自證三菩提不思議界超越心地。」同疏三曰:「如世人拳趾動足皆依於地,菩薩亦如是,依心進行,故名此心為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遍知,如來已度此微細戲論,進趣都息,故名超越心地。」
超斷 (術語)同超越證。
越三昧耶 (術語)如來之本誓名三昧耶,違越如來之本誓曰越三昧耶。漫授受秘法者之罪名也。不得傳授,私誦真言,又授未灌頂人以秘法,皆得越三昧耶之罪。又名越法罪。大日經四曰:「若異此者同謗諸佛菩薩,越三昧耶,決定墮於惡趣。」同十四曰:「不爾者即得越三昧耶罪,三昧耶者是自誓也。一切如來所立誓願,(中略)以方便故而立此法。是故猶如世間大王之教敕不可過越,為過者必獲重責也。觀智軌曰:「一一印契儀軌真言,應當於灌頂阿闍梨處躬親稟受。若不從稟受決擇,而專擅作者,是即名為越三昧耶,受及授者俱獲重罪。」越法罪
越三摩耶罪 (術語)即越三昧耶之罪也。越三昧耶
越法罪 (術語)又曰越三昧耶罪。違越三世諸佛秘密之法之罪也。大日經疏二十曰:「此大乘密教當如是法相承,若授受失宜,即是專擅自恣而越法則,故云住不放逸也。」演密鈔十曰:「若傳受失宜,專擅自恣,即是放逸,違越三世諸佛秘密法則。得越法罪,越法罪者,此中所謂犯三昧耶四波羅夷中第三戒也。謂傳法之人當須善識根緣,又知法門分際應病授藥,勿使差根。」
越喜三昧 (術語)耶輸陀羅女所入之三昧也。依此三昧而生種種之歡喜,並使一切眾生歡喜,故名越喜三昧,越乃超越無比之義。耶輸多羅
越毘尼 (術語)違越毘尼即戒律也,如真言所言越法罪或越三昧耶。行事鈔中之一曰:「女人敗正毀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毘尼。」
越毘尼罪 (術語)略作越毘尼。越毘尼
越罪 (術語)越毘尼罪之略。違越毘尼法(戒律)之罪也。行事鈔上三曰:「僧得越罪。」
越闍 (物名)Vajra,譯為金剛。智度論十曰:「越闍(金剛)龍珠如意珠。」
越難經 (經名)一卷,西晉聶承遠譯。越難長者大富而慳,死為盲乞兒,乞食至其家,打於其子。佛因之說偈。
博叉 (人名)博叉般荼迦之略。【又】(地名)Van%ks!u,又Vaks!u,一作薄叉,河名。縛芻
博叉半擇迦 (人名)半託迦
博叉般荼迦 (人名)Paks!apan!daka,半託迦
博吃芻 (雜名)Paks!a,譯曰魔軍。大日經疏九曰:「魔軍者,梵本正音搏吃芻。是羽翼黨援之義,今依古譯會意言耳。」
傅大士 (人名)姓傅,名翕,字玄風。南齊建武四年生,陳宣帝大建元年卒。為有髮之道士。取於姓曰傅大士,又取於地曰東陽大士,自稱為善慧大士。大士乃菩薩之翻名,此大士創始輪藏,因之今安於藏內。有傅大士傳,附龍華懺法之後,又有傅大士錄四卷,現行於世。善慧
傍生 (術語)舊云畜生,新云傍生,一作旁生,傍行之生類也。婆沙論曰:「其形旁,故其行亦旁。」又曰:「因行不正,受果報旁。負天而行,故云旁行。」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傍生,梵言吉利藥住尼。又云帝利耶瞿揄泥伽。此云傍行。舊翻為畜生。或言禽獸者分得。仍未總該也。」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言傍生者,以傍行故。」梵Tiryagyoni。
傍生趣 (術語)五趣之一。
堙羅 (植物)堙羅那之略。堙羅那
堙羅那 (植物)Aira%van!a,又作[口*垔]那婆那,伊羅缽多羅,伊羅缽那,[口*垔]羅婆那,伊羅婆拏,黳羅葉,毉羅葉,伊蘭等。元為草名。以名天帝之象。玄應音義十一曰:「堙羅,古文堙[(宥-有)/垔]二形,今作堙。同於仁切。帝釋象王,名堙羅那,或名[(宥-有)/垔]那婆那,或名伊羅缽多羅。此譯云香葉。身長九由旬,高三由旬,其形相稱也。[口*垔],鳥賢切。」同二十二曰:「黳羅葉,一奚切,樹名也。舊經律中,作伊羅葉,訛也。」華嚴疏鈔四十三曰:「伊羅缽那,此云香葉,常居第一金山之脅。」可洪音義三曰:「翳羅,上烏兮反,龍象王之名也。又因煙二音,或云[口*垔]羅婆那,或云伊羅婆那,或云哀羅跋拏,或云藹羅伐拏。」慧琳音義第十二曰:「[口*垔]羅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釋所乘。」同十六曰:「伊羅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釋常所乘,有大神通。」華嚴經六十六曰:「伊羅婆拏大象。」【又】龍王名。本行集經三十七曰:「爾時海內伊羅缽王,既受龍身。」經注曰:「尹羅缽,隋言霍香葉。」慧琳音義三十八曰:「毉羅葉者,龍王名也。此龍頭上有毉羅樹,故名。」伊蘭(本項中伊羅婆那Aira%van!a與伊羅缽Ela%pattra及Era%varn!a似相混,皆龍象名也)。
堪忍 (術語)堪忍苦難也。南本涅槃經二十六曰:「不惜身命,堪忍眾難。」俱舍論十八曰:「眾苦逼身,皆能堪忍。」
堪忍世界 (界名)娑婆世界之譯名。此界眾生忍為惡故,又諸菩薩,為教化忍受勞倦故,名曰堪忍世界。文句二下曰:「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云: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玄贊二曰:「梵云索訶,此云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逼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為名,娑婆者,訛也。」
堪忍地 (術語)菩薩十地中,初地之別名。南本涅槃經十一曰:「得四念處已,則得住堪忍地中。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已,則能堪忍貪欲恚痴,亦能堪忍寒熱飢渴、蚊虻蚤蝨、暴風惡觸、種種疾疫、撾打楚撻,身心苦惱,一切能忍。是故名為住堪忍地。」此堪忍地,配於菩薩之十地,諸師各有異見,天台一家以定之為初地之位。涅槃經會疏十一曰:「舊云:第五地禪波羅蜜備是堪忍地。今明不爾。若各就別圓,別論定果,已如前釋。若圓別合論,還是初地。」玄義四上曰:「祇登地時,不為二邊所動,名不動地。上持佛法,下荷眾生,名堪忍地。於生死涅槃,俱得自在,名無畏地。無畏地從我德立名,堪忍地從樂德立名,不動地從常德立名。淨德通三處,登地之日,四德俱成。」
堪忍之境 (界名)同堪忍世界。即娑婆世界也。
堪能 (術語)謂有力能堪物也。起信論曰:「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廢修學。」止觀七下曰:「地持云:得勝堪能,名為力。」
堪達法 (術語)羅漢其性堪能練習可達不動法者,是六種羅漢之一。俱舍論二十五曰:「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
場室 (雜名)行灌頂之壇場也。
揀師 (術語)揀擇阿闍梨也。未熟之阿闍梨,有自稱大宗師,導人於邪路者,故所化宜揀擇其熟未熟焉。
揀語 (術語)簡擇評論古則公案之言語也。五位顯訣中所謂「逐位揀曰」、「別時揀曰」、「別揀曰」、「揀曰」等是也。
揀魔辨異錄 (書名)八卷。清世宗因密雲會下有法藏者,背其師旨,逞己臆見,著五宗原,以企後學推尊於己。其徒弘忍,更同惡相濟,因密雲闢而又闢。乃著五宗救,自誤誤人,致參禪者陷入魔道。特為摘錄八十餘條,逐條駁正。命續入大藏,開人正眼。世宗所刻書冊經板,悉皆校對精嚴。唯此一書,錯訛甚多。可知此書的係賓天後所刻。書冊殿板,存於大內。除皇帝有敕,無由刷印。故罕見於世。普陀山印光法師(即常慚),詳細校正其錯訛。於民國七年,刊版流通。
提山 (地名)佉羅提耶山之略,地藏菩薩所居。地藏菩薩儀軌曰:「爾時釋迦牟尼佛,在佉羅提耶山與無量諸地藏菩薩俱。」性靈集二曰:「提山[乖/土]跡。」
提多迦 (羅漢)Dhr!taka,羅漢名。
提多羅吒 (天名)Dhr!tara%s!t!ra,四天王之一、持國天也。四天王
提衣 (術語)同唱衣。
提舍 (術語)又作底沙。譯曰說,說法度人。探玄記五曰:「提舍,此云說。謂常說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義上曰:「提舍,正云底沙。依西域訓字云:底謂底邏那,此云度也。沙謂皤沙,此云說也,言說法度人也。」梵Tirn!a-bha%s!ya。
提舍尼 (術語)Pratides/aniya,波羅提舍尼之略。七聚罪之第五。
提舍那 (術語)Des/aniya,譯曰發露,說罪。所犯之罪向他自首也。舊謂之懺悔。行事鈔中四之三曰:「提舍那者,此云發露。謂此懺悔是發露法故。」同資持記曰:「提舍那者,亦即懺悔之通名。」寄歸傳二曰:「必若自己陳罪,乃云提舍那矣。」
提和越 (雜名)Devasopa%na,譯曰天地。薩曇分陀利經曰:「天王佛國名提和越。漢言天地國。」
提和竭 (佛名)大和竭羅
提和羅耶 (佛名)Devara%ja,譯曰天王。薩曇分陀利經曰:「調達。卻後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名提和羅耶,漢言天王。」
提河 (地名)阿利羅跋提河Ajiravati-nadi之略。舍衛城岸之河名。西域記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無勝,舊云阿利羅跋提河。訛也。」
提波延那 (人名)又作提波耶那,仙人名。輔行四曰:「如婆沙中云:佛未出時,帝釋常詣提婆延那仙人所聽法,舍脂(帝釋夫人)念帝釋捨我欲詣餘女隱形上車,到仙人所,帝釋乃見之言:仙人不欲見女,汝當還去。不肯去。帝釋以蓮荷莖打之,舍脂乃以軟語謝。諸仙聞聲起欲,螺髻落地失通。」又佛本行集經十六曰:「昔迦尸國有一仙人,名提波耶那,隋言埏上生,被孫陀利婬女誑惑。」梵Devaya%na。
提洹竭 (佛名)Dipam%kara,譯曰燃提燈。佛名。可洪音義二曰:「提洹竭,中戶官反。亦云提和竭,此云錠光,即燃燈佛也。」
提桓 (雜語)Deva,又作提洹,提婆,提和。譯曰天。
提唱 (術語)謂禪家宗匠,向學徒提起宗要唱導也。他宗有所謂講釋,而禪宗不立文字,專一悟入,故全班之說明,為自然不可說者。此所以提起唱導宗要而擊發所化之心魂也。
提婆 (雜語)Deva,譯曰天。如摩訶提婆之譯為大天。提婆達多之譯為天授是也。【又】(人名)又作提波,菩薩名,譯作天,後以一目施神,故曰迦那提婆Ka%n!adeva,伽那者片目之義。或以一目授女子。本執師子國人,龍樹之弟子,付法藏第十四祖也。提婆菩薩傳曰:「提婆菩薩,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博識才辯,擅名諸國,而以人不信受其言為憂。其國中有大天神,曰大自在天,有人求願,能令滿足。提婆詣廟求入相見,主廟者言:天像至神,不可正視,又使人百日失心。提婆言:是我所願見,若不如此,我豈欲見。主廟者奇其志氣,使入廟。天像動其眼,怒目視之。提婆問天:神則神矣,何其小也?當以威靈感人,智德伏物。而以黃金自多,動頗梨熒惑人,非我所望。便梯像鑿出其眼。觀者皆驚異。提婆言:我使汝等知神不假形,情不託形而已。吾既非慢,神亦非辱也。言已而出,其夜備精饌供天神。天神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質饋,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誣我者人,汝所供饌盡美,唯無我所須,我所乏者左眼,能施我者便可出之。提婆應命以左手出眼與之。天神讚曰:善哉丈夫,真上施也,汝求何願,我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稟明心,不假外質,唯恨悠悠蒙朦,不知信受我言,神賜我願,必當令我言不虛沒。神言:必如願。於是退詣龍樹菩薩,受出家法,剃頭法服,周遊揚化。時南天竺王信受邪道,沙門親子不得一見,提婆欲化之,變形為宿衛士,能幹事。王見之喜,問其人,提婆言:我是一切智人。王驚異,以種種事驗之,果然。於是集國中一切婆羅門使論議,無一敵者,皆剃髮為弟子。有一邪道弟子,恥其師屈,自誓汝以口伏我,我以力伏汝。偶見提婆獨由禪起經行,以刀決之,五臟委地。提婆言:是我先業所害,非汝也。悟然而化。初以眼施神無一目,時人號曰迦那提婆。」百論疏上之上曰:「提婆者天也。蓋是其本名,末稱伽那提婆。伽那者,小一目。以一目施天神,故以為名。復傳云:提婆曾乞食。有女人應發道心,於婆提眼生愛。提婆出之示之,但是不淨,因以發心,故小一目也。」
提婆投針 (故事)西域記十曰:「時提婆菩薩自執師子國(即錫蘭)來求論議,謂門者曰:為通謁。門者通於龍猛(即龍樹)龍猛知其名,盛滿缽水命弟子曰:汝持此水示彼提婆。提婆見水,默而投針,弟子持缽懷疑而返。龍猛曰:彼何辭?對曰:默無所說,但投針於水。龍猛曰:智人也,滿缽之水,譬我智之周,彼投針遂極其底,是非常人,應速召進。提婆頗自負,期將大對抗,忽睹威顏,忘其所言,自引責,請受教,龍猛曰:遇斯俊彥,寫瓶有寄矣。」
提婆為天 (故事)西域記五記提婆到中天竺缽羅耶伽國一伽藍,與外道為循環論而服之。我天爾狗
提婆擊鐘 (故事)西域記八曰:「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邊有故伽藍,伽藍中有窣堵波,名建犍稚聲。初城內伽藍數百,僧徒甚盛,後漸殂落,外道益滋,白王令二者對論,敗者不擊犍稚。王允之。而諸僧取敗。十二年間不能擊犍稚。提婆聞之,白其師龍猛菩薩直入城內,晨朝時,大擊犍稚。王乃召集學人使論議。外道悉墮負。國王大喜,建此靈基,以旌至德。」
提婆菩薩造論 (書名)百字論一卷,百論二卷,外道小乘四字論一卷,外道小乘涅槃論一卷。
提婆菩薩傳 (書名)一卷,秦羅什譯。與付法藏傳所載大同。
提婆多 (人名)Devata%,譯曰夫人。探玄記二十曰:「夫人者梵名提婆多,正翻應名天后,古人就義曰夫人。」
提婆宗 (術語)又曰龍樹宗。三論之空宗也,以是為龍樹提婆二大士所顯揚者也。
提婆品 (經名)提婆達多品之略。提婆達多品
提婆達 (人名)提婆達多之略。
提婆論 (書名)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之略名。
提婆俱吒 (地名)山名。譯作天臺。善見律第七。見翻梵語。梵Devaku%t!a。
提婆達多 (人名)Devadatta,又作提婆達兜、禘婆達多、地婆達多、地婆達兜、調婆達多、調達、達兜,譯曰天熱,天授。斛飯王之子,阿難之兄,佛之從弟也。出家學神通,身具三十相,誦六萬法藏,為利養造三逆罪,生墮於地獄。但其本地為深位之菩薩,於法華受天王如來之記別。釋迦譜六曰:「由中本起經云:調達,又云提婆達多。齊云天熱。以其生時人天心皆忽驚熱故。因為名。增一阿含云提婆達兜。」法華義疏九曰:「提婆達多,是斛飯王子。提婆此翻為天,達多言熱。以其生時諸天心熱故,名天熱。所以然者,諸天知其造三逆罪破壞佛法,見其初生心生熱惱故,因以為名。」西域記六曰:「提婆達多,唐言天授,斛飯王之子也。」十二遊經曰:「調達四月七日食時生,身長一丈五尺四寸。」
提婆與佛初結讎 (故事)佛本行集經十二曰:「悉多太子十二歲之時,五百童子各在自己園內遊嬉。時有群雁飛行虛空,提婆達多射一雁,雁帶箭落太子園中,太子愍之,拔箭療其瘡。提婆達多遣使求之不與。是提婆達多構怨最初之因緣也。」
提婆為利養學神通 (故事)有四說,一從佛學。五分律三曰:「時世尊受諸大聲聞與阿耨達龍王之請,調達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恥從佛,願學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從修羅陀比丘學。增一阿含經四十六曰:「提婆達多從修羅陀比丘學沙門威儀禮節。是時提婆達多請說神通道,比丘為說其法。達多不久而得。」三從十力迦葉波學。毘奈耶破僧事十三曰:「提婆達多未得聖果時世飢荒,乞食難得,有諸神通者或往他洲,或往天取食。提婆達多見之,欲得神通,詣佛請教。佛知彼起逆罪,勸三學不教通法。提婆去往憍陳如乃至五百上座請教。諸比丘知佛意,亦不教。更去詣十力迦葉波,彼不知佛聖意,即教之。達多受其教而得神通。」四從阿難學。出曜經十五曰:「時有比丘名調達,聰明廣學,十二年間坐禪入定,心不移易,誦佛經六萬,象不勝載。後意轉退,漸生惡念,意望供養,至世尊所,請說神通之法,世尊知彼惡意,說四非常法,不許通法。去至舍利弗目連所,二比丘亦同佛,調達念阿難我弟,彼必教我。詣阿難所請,阿難為說其法。調達聞已,在閑處專心一意,由麤入細,以心舉身,以身舉心,身心俱合,漸漸離地,乃至石壁無礙。」智度論十四、十誦律三十七亦同。
提婆五逆與三逆 (故事)五逆
提婆五法 (故事)五逆罪中以破僧罪為最重,破僧者於同一結界中構別法而樹立一眾也。今提婆所立有五法。輔行一曰:「言五法者。婆沙云:一糞掃衣。二常乞食。三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鹽及五味。與正理不同。正理云:一不受五味。二斷肉。三斷鹽。四不受割截衣。五不居聚落邊寺。」非謂是五法悉邪,立此五法為二分一味之僧為大罪也。五法
提婆達兜 (人名)同提婆達多。
提婆犀那 (人名)Devasena,羅漢名。譯作天軍。見西域記四。
提婆設摩 (人名)Devaks!ema,羅漢名。譯曰賢寂,天寂。識身足論之作者。西域記五曰:「城南道左有大伽藍,昔提婆設摩阿羅漢,於是造識身足論說無我人,瞿波阿羅漢作聖教要實論說有我人。」俱舍光記一曰:「佛涅槃後一百年中,提婆設摩造識身足論七千頌,此云賢寂。」同神泰疏一曰:「提婆設摩,此云天寂。」
提婆地提婆 (人名)Deva%tideva,譯曰天上天。佛未出家時之名。
提婆弗呾羅 (人名)Devaputra,譯曰天子。見求法高僧傳上。
提婆毘何羅 (寺名)Devaviha%ra,譯曰天寺。伽藍名。
提婆落起多 (人名)Devaraks!ita,譯曰天護。商主名。見阿育王經九。
提婆達多品 (經名)法華經卷五最初之品名。記釋迦如來往昔為聞法華經,奉事今提婆達多前身阿私仙人之事。又記提婆達多今雖為三逆罪,在無間地獄,然後來成佛,號天王如來,及八歲龍女依文殊菩薩之化導,於南方無垢世界現身成佛。於一經中為功德最勝之經文。
提婆魔囉播稗 (天名)Devama%ra Pa%pi^yas,天魔之梵名。慧苑音義下曰:「天魔波旬,真云提婆魔囉播稗。提婆,此云天也。魔囉,障等也。播稗,罪惡也。謂此類報生天宮住,好勸人造惡退善,令不得出離故也。」
提訶 (術語)Deha譯作身。俱舍光記十一曰:「提訶,此云身。」瑜伽倫記一曰:「提訶,此云身。毘提訶,此云勝身。」
提雲般若 (人名)Devaprajn^a%,比丘名。譯曰天智。開元錄九曰:「沙門提雲般若,或云提雲陀若那。唐云天智,于闐國人也。」
提綱 (術語)亦曰提要,提唱。舉宗旨之要文而說明意義者。
提調 (雜語)提舉其事而能為調理也。敕修清規寮主副寮曰:「提調香燈茶湯。」
提撕 (術語)正字通曰:「提撕之撕有西私二音,西者提撕警覺也。警覺弟子而教導之也。西域記七曰:「提撕指授。」性靈集八曰:「庭訓有餘,提撕無極。」
提謂經 (經名)提謂波利經之略名。
提謂波利 (人名)二商主名,提謂又作帝梨富娑Traps!a瓜,離謂等。波利又稱跋梨迦Bhallika,優婆離,金挺等。或稱為北天人。或稱為優德伽羅Utkala人。佛對之初說人天教,與以髮爪使造塔。但此為梵天勸請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結跏趺坐七日受解脫樂。過七日已,從三昧起。遊行人間。時有五百賈客,乘五百乘車。中有二大人:一名離謂,一名波利。二人昔善知識。死為善神,恒隨逐之。作是念。今佛始成大道。未有獻食。我今當令二人飯佛,使長夜獲安。即以神力車牛皆躓。眾人怖懼四向求神。彼神於空中語言:汝等莫怖。今佛世尊初成大道。靜坐七日,從定起,遊行。坐彼樹下。未有獻食者。汝奉上[麵-面+少]蜜。長夜獲安。眾人歡喜即和[麵-面+少]蜜。俱詣樹下。遙見世尊。(中略),前禮佛足。奉上[麵-面+少]蜜。(中略)受已語言。汝等當歸依佛。歸依法。即受二自歸。是為人中二賈客最初受二自歸。便為說隨喜咒願之偈。(中略)爾時世尊說是偈已,更為賈人說種種妙法。,示教利喜已。」因果經三曰:「即從座起,詣波羅捺國。爾時有五百商人。二人為主:一名跋陀羅斯那,一名跋陀羅利。(中略)佛到多謂婆跋利村。時彼商人既見如來威相莊嚴,又見諸天前後圍繞,倍生歡喜,即以蜜[麵-面+少]而奉上佛。」瑞應本起經下曰:「一名提謂,二名波利。」修行本起經下曰:「度二賈客提謂波利。」中本起經上曰:「度二賈客提謂波利。」方廣大莊嚴經十曰:「時北天竺國兄弟二人為眾商之主,一名帝履富婆,一名婆履。」佛本行集經三十二曰:「爾時彼處從北天竺有二商主:一名帝梨富婆,隋言胡瓜。二名跋梨迦,隋言金挺。」
提謂波利經 (經名)原有二部:一為一卷之提謂經,真本也。一為二卷之提謂經,偽撰也。出三藏記集卷五偽經偽撰雜錄第三曰:「提謂波利經二卷(舊則有提謂經一卷),右一部。宋孝武時,北國比丘曇靖撰。」唐高僧傳一(曇曜傳)曰:「又有沙門曇靖者,以創開佛日,舊譯諸經並從焚蕩,人間誘導,憑准無因(言魏武廢佛之難),乃出提謂波利經二卷,意在通悟,而言多妄習。(中略)舊錄別有提謂經一卷,與諸經語同,但靖加五方五行,用石糅金,致成偽耳。」一卷之提謂經,亦不存於今藏經。
提樹 (雜名)菩提樹之略。
提頭賴吒 (天名)又作提多羅吒Dhr!tara%s!tra,即持國天也。四天王之一。須彌之半,第四層之東。為東方天主,守護東洲,故亦曰東方天。
提點 (職位)禪林之職名。司金穀者。庫司知事之外有此職。原為宋朝官職之名。提點者,提舉點檢其事使無塵滯也。見象器箋七。
提羅 (術語)扇提羅San!d!hila之略。男女根不具之稱。昔有比丘五人。為欲得利養,矯裝聖者之形,有一婦人信之,誠意供養之。因而婦人大得絕福,比丘死墮地獄,後生於人為扇提羅。止觀一曰:「無德受供,如彼提羅行。」羼提羅
揭利馱羅鳩胝 (地名)山名。耆闍崛
揭羅婆 (物名)Karpa%ra,香藥名。最勝王經七列香藥三十二味中,第十八曰:「婆律膏香(揭羅婆)。」同慧沼疏曰:「婆律膏者,是龍腦香脂。」
揭底 (雜名)數名。頌疏世間品曰:「十大三摩缽耽為揭底。」六十數之一。Gati。
揭路荼 (動物)鳥名。迦樓羅
揣食 (術語)四食之一。又作團食。揣摶字通。以手握食為丸而食之也。是印度人之食法,指欲界中一切之食物。印度人手握飯與菜納之於口中也。新譯曰段食。分分段段而食之義。註維摩二曰:「生曰:凡欲界食,謂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同淨影疏二曰:「揣食者,即揣握之食也。」康熙字典曰:「漢書註,揣與摶通。摶,以手圜之也。禮曲禮,毋摶飯。疏,取飯作摶易得多。」義林章四食章解之曰:「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舊言團者,可摶可握,立為團食。此義全非,團字非搏,非水飲等可摶團圓,云何名團?故應名段。」殆誤。梵Pin!d!apa%ta。
插單 (雜語)禪林之語。初入禪林,插入己單位於僧堂眾僧間也。敕修清規新戒參堂曰:「歸堂插單,隨眾禪誦。」
揄旬 (雜語)由旬
強毒 (術語)強結毒鼓之緣之意。又作疆毒。謂於無大善根者,強說法華經而使之謗,以結逆緣也。法華文句所謂「本已有善,釋迦以小而將護之,本未有善,不輕以大而強毒之」是也。
強緣 (術語)強因緣力也。教行信證文類序曰:「弘誓強緣,多生叵值。」
(飲食)又曰小食。畫字不成之柔者。禪林之常法,朝喫粥。僧祇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劃不成字者。」
粥之利 (雜語)四分律曰:「食粥有五事:善除飢,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調適,除風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僧祇律二十九之偈曰:「持戒清淨人所奉,恭敬隨時以施粥,十利饒益於行者:色,力,壽,樂,辭,清辯,宿食風除飢渴消。是名為藥佛所說。」
粥之時 (雜語)明相現而得見手中文以來可食之。開齋。釋門正統三曰:「粥則見於手中文,齋則過午不食。」
八種粥 (飲食)佛在迦尸國竹園,與諸比丘安居時,居士等作種種之粥施佛與僧。故有八種之名:一酥粥。以牛馬等之酥,和米粟煮為粥也。二油粥。以荏酥麻等之油,和米粟煮為粥也。三胡麻粥,取胡麻之子和米粟煮為粥也。四乳粥,以牛馬等之乳和米粟煮為粥也。五小豆粥,以綠豆赤豆等和米粟煮為粥也。六摩沙豆粥,摩沙豆疑即大豆,蓋梵語摩訶,華言大。今言摩沙者,乃梵音遠近不同。以此豆和米粟煮為粥也(摩沙Ma%s!a譯荳顆)。七麻子粥。以黃麻子和米粟煮為粥也。八薄粥,或用米或用粟煮為稀粥也。十誦律二十六。
粥疏 (雜名)高僧齊己,蜀人,幼捨俗,依溈山祐禪師。時仰山義寂禪師住豫章觀音院。己總轄庶務,有粥疏曰:「粥名良藥,佛所稱揚。義冠三種,功標十利。更祈英哲,各遂願心。既備清晨,永資白業。」見釋氏稽古略三。
粥飯僧 (雜語)言但喫粥飯無有一用之僧也。南部新書曰:「清泰朝李專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嘆。時韓伯裔已登庸。因賜之詩曰:伯裔登庸汝未登,鳳池雞池冷如冰,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飯僧。」五代史李愚傳曰:「廢帝謂愚等無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飯僧耳,以為飽食終日而無所用心也。」
粥罷 (術語)晨朝喫粥之後也。敕修清規聖節曰:「至五更住持行香回,再覆,粥罷上堂。」
粥罷鐘 (雜名)粥後打鐘三下,此名粥罷鐘。或曰:此展單之鐘也,非為粥罷。或曰:此三下但是下堂之鐘也。
粥頭 (職位)掌早粥之僧也。
陽光 (譬喻)即陽燄也。大日經疏二曰:「陽光者如春時地氣,日光望之如水,迷渴者生企求心。」
陽燄 (譬喻)大乘十喻之一、又作颺燄,或單曰燄,又曰陽光。莊子所謂「野馬塵埃」是也。謂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塵而四散者也。渴鹿見之以為水,走而趣之。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燄,從渴愛生。」同註曰:「渴見陽燄,惑以為水。」楞伽經二曰:「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燄,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智度論六曰:「如燄者,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為水。」維摩經慧遠疏曰:「陽燄浮動,相似野馬。」止觀一上曰:「集既即空,不應如彼渴鹿,馳逐颺燄。」
湛然 (人名)台州國清寺湛然,姓威氏,唐晉陵荊溪人,時人尊其道,號為荊溪。天寶載剃落,持律森嚴,極止觀之奧旨。法華釋籤,文句記,止觀輔行,其他淨名廣略疏,涅槃後分疏,金剛錍等。著書頗多。中興天台之道。智者之後,第六代也。建中三年二月寂,壽七十二。宋開寶年中吳越王錢氏請諡圓通尊者。見宋高僧傳六、佛祖統紀七。
湖南 (人名)青原山行思之法嗣,石頭希遷。在湖南,其道大振,以對於江西之馬祖,時稱為江西湖南。無盡燈論上曰:「江西與湖南,兒孫滿天下。」
游藍 (飲食)食味名。慧琳音義七十九曰:「游藍是阿修羅王所食味也。或云蘇陀,天甘露也。其狀難名。」
湯頭 (職位)禪林司點湯之事者。
渴仰 (術語)仰慕其人,如渴者之慕水也。法華經壽量品曰:「心懷戀慕,渴仰於佛。」涅槃經一曰:「善持淨戒,渴仰大乘。」
渴地獄 (界名)獄卒以熱鐵丸。著於罪人口中,燒其唇舌,通徹入腹,無不燋爛。十六遊增地獄之一。見三藏法數四十五。
渴伽 (動物)Khad!ga,又作朅伽,佉伽。譯曰犀牛。玄應音義一曰:「佉伽婆沙,又作喝伽,皆訛也。正言朅伽。朅音去謁切,此譯云犀牛。毘沙拏,此云角,謂犀牛一角也。一亦獨也,喻獨覺也。」大日經疏十五曰:「獨覺本云犀角,論云麟角。」
渴法 (雜語)渴於正法也。大集經二十一曰:「釋迦牟尼佛,告諸梵天帝釋四王:善男子!我於此惡處,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利益無明闇冥渴法眾生。」
渴鹿 (譬喻)渴鹿見陽炎以為水,譬迷妄之心也。四卷楞伽經二曰:「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止觀一下曰:「集既即空,不應如彼渴鹿,馳逐颺燄。苦既即空,不應如彼痴猴,捉水中月。」輔行曰:「渴鹿逐焰者,熱及空塵三因緣故而生於燄。渴因緣故,謂之為水。」止觀五上曰:「如渴鹿逐炎,狂狗囓雷,何有得理?」
渴愛 (術語)凡夫愛著於五欲,如渴而愛水也。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炎,從渴愛生。」註曰:「肇曰:渴見陽炎,惑以為水。愛見四大,迷以為身。」行事鈔下之二曰:「渴愛難滿,如海吞流。」
渴樹羅 (植物)果名。形小似棗。百一羯磨五曰:「形如小棗,澀而且甜。出波斯國,中方亦有,其味稍異,其樹獨生,狀如櫚,其果多有漿。至番禺時。人名為波斯棗,其味頗與乾柿相似。」梵Kharju%ra。
渴樹羅漿 (飲食)八種漿之第八。
渙那 (地名)國名。于闐
啼哩曳 (術語)十二合掌之第十、譯曰橫[(扣-口)*主]指合掌。大日經疏十三曰:「仰二手掌令二手中指頭相接而仰之,名啼哩曳合掌,此名橫[(扣-口)*主]指合掌。」梵Tiryak。
啼哭佛 (佛名)賢劫千佛中最後佛之名。寶積經號為樓由,翻為涕泣。別經曰樓至,譯為啼哭。大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曰:「最後成佛名曰樓由如來。爾時愁感自投於地,由斯號樓由(樓由者,晉言涕泣)。」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五曰:「最小無邊慧太子當得成佛,號樂欲如來。於賢劫中最後成佛(古經不譯,但云樓至)。」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金剛身下第三示非梵非聖身,既為鬼神屬。四天處住,是故非聖身,實是樓至佛。故非凡,此云啼哭佛,獨住半賢劫度眾生。」此疏之意,以今之二王為樓至佛之化身也。禪錄亦多依此。皆誤也。二王
(雜語)張勢而叱吒其物之聲。從黃蘗臨濟以來,禪家之宗匠,多用之以打破學人之漆桶。一喝
喝火 (雜語)禪院巡寮警火曰喝火。見象器箋十二。
喝食 (職位)大眾食齋粥時,立於食堂一面舉聲報齋食之名者也。其法入堂先拜聖僧,次拜住持,次拜首座,次立於南方一面,待首座施食咒願了,唱曰:請大眾下缽,其次香飯羹菜等次第而喝。任此役者,為未得度之童子,謂之喝食行者。
喝捍 (地名)國名。西域記一曰:「喝捍國,唐言東安國。」
喝參 (雜語)身自來報道伺候,曰喝參。即唱參也。敕修清規訓童行曰:「緩聲喝曰:參。」
喝露[漸/耳]咦 (雜語)喝者叱人之聲。露者露現,物之顯然分明也。[漸/耳]者指物之詞,咦者呼人之聲。禪家宗匠,多假用此等單語。提撕學人。
喫素 (雜語)鄭康成禮注曰:「素食平常之食。」漢書霍光傳曰:「昌邑王典喪不素食。」注云:素食,菜食無肉也。金史世宗紀曰:「山陵每以朔望致祭,朔則用素,望則用肉。」東京夢華錄曰:「有素食店。」劍南集曰:「有素飯詩。」鼠璞曰:「今俗人食三長月素。釋氏智論,天帝釋以大寶鏡照四部神州,每月一移,察善惡。正五九月照南贍州。唐人於此三月不行死刑,曰三長月,因戒屠宰。是以天帝釋為可欺也。」通俗編曰:「喫素之風,肇始於唐,盛行於宋。沿至今日,名目轉多。更有辛素,灶素,三官素,觀音素,準提素,玉皇素。婦人女子,有一月間僅三數日不持素者。」
喫棄羅 (物名)Khakkhara,錫杖之梵名。寄歸傳四曰:「言錫杖者,梵云喫棄羅,即是鳴聲之義。」
(術語)因明三支作法之一。在因之次而助因使宗成立者。以既知之事實為喻。作推定未知事實之用。
喻依 (術語)因明之喻法,分喻依喻體之二義,欲喻之義理為喻體,其喻體之所依為喻依,例如瓶為喻依,瓶上所作無常之義為喻體。喻法所取者為喻體,而非為喻依也。因明大疏上曰:「瓶等喻依。」又曰:「如空等,此舉喻依以彰喻體。」
喻體 (術語)喻依
喚鐘 (物名)鐘之小者。又曰半鐘。亦曰飯鐘。
[口*垔]尼 (術語)又作咽尼。佛之德相也。譯曰鹿王。玄應音義四曰:「[口*垔]尼又作咽,同於堅,於見二切。此譯云鹿王。」伊尼延
[口*垔]羅 (異類)龍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義二曰:「[口*垔]羅或云翳羅婆那,或云伊羅婆那,或云哀羅跋拏,或云藹羅伐拏。」見[口*垔]羅那條。
[口*恒]迦羅 (雜語)Kan%kara,數名。本行集經十二曰:「恒迦羅,隋言數千萬億。」俱舍頌疏世間品五曰:「十大缽羅廋多為矜羯羅。」
喇嘛 (雜名)蒙古青海西藏等處。皆謂僧為喇嘛。
喇嘛三佛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人民所最尊敬為三佛:達賴第,濟仲,第穆次之。」
喇嘛服裝 (衣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服裝著袍子袈裟,戴僧帽。雖因服色而分教派,然有崇尚黃教之僧徒,為紅色之服裝者。同一黃教,二種服色。蓋年老者用黃,年少者用紅,其習尚然也。其平素所著衣服,毫無異於常人。惟於儀式上服法衣。維西之僧徒,用闊袖長衣。雖嚴冬常露兩肘,帽子冬季戴平頂之方[疊*毛]帽,夏季戴平頂之竹笠。」
喇嘛教 (流派)佛教之一派。唐時自印度入西藏,至今以西藏為此教之中樞,並行於滿洲蒙古。有新舊二派,舊教衣紅,亦稱紅教,末流漸入妖妄。新教衣黃,亦稱黃教,明永樂間宗喀巴所創,清時認為正教而保護之。其開宗之二大弟子曰達賴喇嘛,曰班禪額爾德尼,相傳化身轉世,輪迴不已,參觀呼畢勒罕條。
喇嘛僧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爵秩有十數等,其最尊者曰國師,曰禪師。其次曰札薩克大喇嘛,曰副札薩克大喇嘛,曰札薩克喇嘛。以上給印,餘給劄符。其次曰大喇嘛,曰副喇嘛,曰閒散喇嘛,札薩克喇嘛之徒,有德木齊格,思規格隆,班第等。」
順上分 (術語)五上分結也。
順下分 (術語)五下分結也。
順化 (術語)僧之死謂為順世或順化。順世道而死化之義也。佛祖統紀二十八曰:「是年順化。」
順分 (術語)順為順益之義,分為部分之義。順益其所順法之部分名為順分。此有三種:一順福分,為感世間可愛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順解脫分,解脫為涅槃。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則使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德,身之毛豎,悲泣墮淚,當知彼既植順解脫分之善也,是為聲聞乘之三賢位。三順決擇分,是[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決擇者,見四諦之理之無漏勝慧,分者部分之義,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順益其勝慧一分之見道決擇智,使彼出生,名為順決擇分。故聲聞乘中極速者,三生方得解脫也。即初生起順解脫,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於見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脫也。俱舍論十八曰:「言順福分者,謂感世間可愛果善。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德,身毛為豎,悲泣墮淚。當知彼已植順解脫分善,順決擇分者,謂近能感聖道果善,即[火*(而/大)]等四。」同二十三曰:「此[火*(而/大)],頂,忍,世第一法四殊勝善根,名順決擇分。依何義建立順決擇分名?決謂決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及能分別四諦相故,分謂分斷。此言意顯所順,唯是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得決擇分名。此四為緣,順益彼故,得順彼名。故此名為順決擇分。」
順中論 (書名)二卷,龍勝菩薩造,無著菩薩釋,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
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 (書名)順中論之具名。
順不定業 (術語)順不定受業之略。
順不定受業 (術語)四業之一。
順世 (術語)又曰順化。謂僧之死也。隨順世法而示死之義也。見佛祖統紀。
順世八心 (名數)順於世道而感人天之果,謂為順世之行,又達於世間而感出離之果,謂為違世,其行法之次第發達有八心,是名順世之八心,違世之八心。大日經疏二曰:「如前所說種子根[病-丙+包]等及歸依三寶為人天乘,行齋施善法,皆名順世八心。若三乘初發道意,迄至拔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名違世八心,或可就見道修道等諸位分之。各自有八心也。大乘行者,了達諸蘊性空,故於一切法中都無所取,亦無所捨。雙離違順八心我蘊兩倒二種業煩惱網。是名超越一切瑜祇行。」十心
順世外道 (流派)順世者,梵名路伽耶Loka%yata,Ca%rva%ka。是教祖也。出生年代雖不明,然較釋迦出世似少在前。其主張以否定聖教,拒絕道德徒滿肉體之欲望為目的,唱極端之物質的快樂主義,故稱為順世外道。
順正記 (書名)三卷,神智從義撰,釋光明玄義。
順正理論 (書名)阿毘達磨順正理論之略名。
順生 (術語)順生受業也。
順生業 (術語)順生受業之略。又曰順次生受業。
順古不翻 (術語)五種不翻之一。
順忍 (術語)五忍之一。
順次 (術語)此生之次,謂為順次,所謂順次之往生是也。是為三受業中之順次受業。順次之往生者,終此生則直往生極樂,不更隔他生也。五輪九字秘釋曰:「二七曼荼羅者,大日帝王之內證。(中略)順次往生之一道。」
順次業 (術語)順次生受業之略。又曰順生受業。三業四業之一。
順決擇分 (術語)三順分之一。順分
順後句 (術語)順前句
順後業 (術語)順後受業之略。三業四業之一。
順後受業 (術語)又曰順後次受業。
順苦受業 (術語)三受業之一。
順性行 (術語)四性行之一。
順前句 (術語)於法中隨取二法,互相問時,依止前法以答所問:謂為順前句。例如問子由女子生者耶?女子生子者耶?答言子固由女子生者,然女子未必生子。反之而於兩問中依止後句而答之者,名為順後句。例如問女子生子者耶?子由女子生者耶?答言子固由女子生者,然女子非必為生子者。是以狹問寬,則為順前句。以寬問狹,則為順後句也。見瑜伽倫記五上。
順流 (術語)二流之一。
順逆 (術語)順緣逆緣也。逆緣。又順化逆化也。逆化
順現 (術語)順現受業也。
順現業 (術語)順現受業之略。三業四業之一。
順現受業 (術語)又曰順現法受業。
順喻 (術語)八種喻之一。譬喻
順道法愛 (術語)法愛有二種:一為相似之法愛,又名似道法愛,又名順道法愛,住前之法愛也。二為真道法愛,住上之法愛也。決云愛名雖同。真似義別。見七帖見聞七。
順解脫分 (術語)三順分之一。順分
順福分 (術語)三順分之一。順分
順緣 (術語)順逆二緣之一。逆緣
順權女經 (經名)順權方便經之異名。
順權方便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與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同本。
(術語)心所名。小煩惱地法之一。謂自己因自身知惡事為惡事而不改,執著至飽,不用他人之諫言,但自懊惱煩悶也。又為二十隨煩惱之一。謂追想過去之行事,或由現在之事物不滿於意,自懊惱之精神作用也。
豬頭和尚 (雜語)禪師之頭面似豬,故世人稱為豬頭和尚。釋門正統四曰:「宋真宗皇帝景德三年。豬頭和尚志蒙顯化衢婺二郡。」
猶預不成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之一。宗因喻中屬於因之過。謂立猶預不決之疑義於因也。入正理論曰:「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成大種和合火有。而有所說,猶預不成。」彼山麓有火(宗),以現煙故(因),猶如煙筒(喻),是霧是煙未決定者,用於因故曰猶預不成。見因明大疏五。
猴沼 (地名)印度之獼猴池也。慈恩寺傳序曰:「鷲山猴沼。」獼猴池
街坊 (雜名)街坊化主之略。
街坊化主 (雜名)或單曰化主。單曰街坊。勸化市[(纏-糸)*(郊-交)]街坊,索施物為大眾之供料者。敕修清規曰:「化主凡安眾處,常住租入有限,必藉化主勸化檀越,隨力施與,添助供眾。其或恒產足用,不必多往干求取厭也。」
復飾 (雜語)還俗也。一次落飾出家者,再蓄髮為俗人也。
遍一切處 (術語)法身佛之梵名。名為毘盧舍那。一名遍一切處,以如虛空無遍際,遍滿於一切處故也。普賢觀經曰:「毘盧遮那遍一切處。」
遍吉 (菩薩)普賢菩薩之異譯。普為遍,賢為吉,言別意同也。智度論九曰:「一佛圖中有人癩風病,來至遍吉菩薩緣邊,一心自歸。」釋門正統三曰:「妙德現於清涼,遍吉彰於岷峨。」
遍成諸行 (術語)頓成諸行之對。由行布門修行之菩薩,始自發菩提心,終至等覺位,次第經過諸法門階級,遍修諸行也。
遍計 (術語)凡夫之妄情,遍計度諸法也。唯識論八曰:「周遍計度,故名遍計。」
遍界 (雜語)遍三千世界也。碧巖五十三則垂示曰:「遍界不藏,全機獨露。」
遍參 (雜語)禪僧行腳參學遍天下之知識也。
遍照 (術語)法身之光明,遍照世界也。大日如來之密號為遍照金剛。瑜祇經曰:「薄伽梵金剛界遍照如來。」
遍照金剛 (佛名)大日如來之密號也。
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在他化自在天為金剛手說諸字之義門并神咒。
遍覺 (術語)周遍圓滿之覺悟也。止觀五曰:「乃至成佛,正覺大覺遍覺。皆是觀慧異名。」
遍觀一切色身想 (術語)觀經十六觀中之第九觀,觀想阿彌陀佛之身相光明也。其觀成就,則得見十方諸佛之身相。對於第八觀而謂此觀為真身觀。
須大拏 (人名)須達拏
須延頭 (佛名)又作須扇多。佛名。譯曰甚淨。見玄應音義三。梵Suyantu。
須扶提 (人名)Subhu%ti,比丘名。
須那剎多 (人名)Sunaks!atra,比丘名。譯曰好星。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須陀 (術語)新稱戍陀羅S/n^dra,舊稱首陀。天竺四姓之最下姓。西域記二曰:「四曰戍陀羅,農人也。舊曰首陀,訛也。」【又】(飲食)Sudha%,又作首陀,蘇陀。天之甘露味也。玄應音義四曰:「須陀食,或云修陀。此天食也。修陀,此云白也。隨相論云:須陀,此云善。陀,是言貞實也。」蘇陀
須陀食 (飲食)須陀
須陀洹 (術語)Srota-a%pauna,具稱須陀般那,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缽囊。舊譯入流,至流,逆流,溝港等。新譯預流。聲聞四果中初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聖道之義,逆流者,違背於生死之流也。斷三界之見惑,即得此果。大乘義章十七本曰:「須陀洹者是外國語。義釋有三:一當名正翻。名修無漏。如涅槃說。須名無漏。陀洹修習。以修無漏故,名須陀洹。二隨義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隨義傍翻。亦名觸債。將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觸債。」智度論三十二曰:「須陀名流,即是八聖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聖道分,流入涅槃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窣路多阿半那,此云預流。一切聖道說名流,能相續流向涅槃故。初證聖果,創參勝列,故名預流,預及也。參預也。須陀洹者訛也。或云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慧苑音義上曰:「須陀洹,正云窣路陀阿缽囊。言窣路陀者,此云入也。阿缽囊者,此云流也。謂適斷見惑,捨異生性,初獲聖性,入聖行流,故名入流。舊安洹字,莫知其所以也。」大明度經二曰:「溝港。」同行[王*舀]音義曰:「梵云須陀洹,此云入流。謂已入聖流。今云溝港,乃取入流之義也。」玄應音義五曰:「今言溝港者,取其流入處也。」
須陀洹向 (術語)須陀洹分因果之二位。自見道初心至第十五心間向須陀洹果之因位,稱為須陀洹向。
須陀洹果 (術語)見道之終,即第十六心之位,對於前之向位而稱為須陀洹果。聲聞乘四聖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
須陀摩 (人名)普明王之梵名也。須陀須摩
須陀耶 (人名)沙彌名。蘇陀夷
須陀沙彌 (界名)須陀夷沙彌也。
須陀般那 (術語)須陀洹
須陀須摩 (人名)又作須陀摩。國王名。譯言普明。智度論四曰:「昔有須陀須摩王,持戒精進,常依實語。晨朝乘車欲入園遊戲,時有一婆羅門來乞施。王曰諾,待我出還。入園遊戲時,有兩翅鬼王曰鹿足,自空中飛來,捉王去。至所住山,置於九十九諸王中。須陀須摩王涕零如雨。鹿王問言:汝何以啼如小兒?王言我不畏死,畏失信於婆羅門。王語其所以,鹿足王放之使還。約過七日來還,王還國,布施婆羅門,立太子為王。過七日,欲至鹿王所。國民叩頭留王,王說偈曰:實語第一戒,實語昇天梯,實語為大人,妄語入地獄。我今守實語,寧棄身壽命,心無有悔恨。如是思惟至鹿足王所,鹿王見之歎言:汝為實語人。爾時王讚實語而呵妄語。鹿足聞之,起淨信,放還王及九十九王。」此事酷似仁王經所說普明王為班足王所捉,請七日猶豫,還國設仁王會之因緣。因而天台以為智度論之須陀須摩王,即仁王經之普明王。止觀二曰:「須陀摩王,失國獲偈。」梵Sudha%man。
須炎 (界名)Suya%ma,天名。須夜摩
須炎摩 (界名)天名。須夜摩
須波弗 (人名)Suprabuddha,國王名。譯曰善覺。見釋迦譜二。
須夜摩 (界名)又作須炎,須炎摩。天名。譯曰妙善,妙時分。智度論五十四曰:「須夜摩,夜摩天王名也。秦言妙善。」玄應音義三曰:「須炎或作須夜摩天,此云妙善天。又炎摩,此云時分。須炎摩,此言善時分。」慧苑音義上曰:「須夜摩。須,善也。夜摩,時也。言彼諸天,光明赫奕,晝夜不別。依看花開合以分其時,既非明闇之時,故曰善時也。」夜摩天。Suya%ma。
須臾 (雜語)俱舍論十二曰:「百二十剎那為怛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又曰:「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瑜伽倫記四曰:「牟呼栗多,此云須臾。」梵語雜名曰:「須臾,乞沙拏,Ks!an!a剎那也。」猶言暫時,時量也。
須毘羅 (異類)Suvira,夜叉名。譯曰好勇。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須涅多羅 (異類)Sunetra,又作蘇泥怛羅。夜叉名。譯曰善眼。見孔雀王咒經下。
須涅蜜陀 (界名)Sunirmita,天名。譯曰化樂。見智度論五十四。
須浮帝 (人名)與須扶提同。
須扇多佛 (佛名)Sus/a%nta,譯曰甚淨。玄應音義三曰:「須扇頭佛,又云須扇多佛。晉言甚淨。」智度論七曰:「如須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便舍入涅槃,留化佛一劫以度眾生。」
須跋 (人名)苦行外道之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須跋執苦行為道也。」
須跋陀 (人名)須跋陀羅之略。
須跋陀羅 (人名)Subhadra,佛最後之聖弟子名。蘇跋陀羅
須曼 (植物)又作須曼那。花名。須摩那
須曼女 (人名)須摩提菩薩即妙慧童女也。須摩提菩薩
須曼耳比丘 (人名)須曼為花名,此比丘前生以須曼花供養佛塔,依此因緣,耳上生須曼花,故名。智度論二十九曰:「如須曼耳比丘,先世見鞞婆尸佛塔,以耳上須曼華布施。以是因緣故,九十一劫中,不墜惡道,受天上人中樂。末後三時,須曼在耳,香滿一室,故字曰須曼耳。後厭世出家,得阿羅漢道。」
須帶 (界名)Sudars/ana,又作須[病-丙+帶],須[帶/足]。善見天也。
須真胝 (天名)Sucinti,譯曰善思惟。見玄應音義三。
須真天子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須真天子發三十三問。佛一一答之。須真又以三十二事問文殊,文殊一一答之。乃至有須真與文殊諸種之問答。
須梨耶 (天名)Su%rya,譯曰日。出於起世經九。蘇利耶
須部摩 (異類)Subhu%ma,夜叉名。譯曰善地。見孔雀經下。
須婆[目*侯] (異類)Suva%c,夜叉名。譯曰好聲。見慧琳音義二十六。梵音似為Suba%hu(好臂)。
須菩提 (人名)Subhu%ti,又作須浮帝,須扶提。新作蘇補底,蘇部底。譯言善現,善吉,善業。又稱空生。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之人。佛使此人說般若之空理。注維摩經三曰:「什云:須菩提,秦言善業。肇曰:秦言善吉。」西域記七曰:「蘇補底,唐言善現,舊曰須扶提,或曰須菩提。譯曰善吉,皆訛也。」法華文句二曰:「須菩提,此翻空生。生時家中倉庫筐篋器皿皆空,問占者,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從依報器皿瑞空以名正報,依正俱吉。(中略)故言善吉也。」 0061.JPG
解空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經三曰:「恒樂空定,分別空義。所謂須菩提比丘是。」止觀六曰:「須菩提,空智偏明,能於石室見佛法身,故大品中被加說般若。」肇論下曰:「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花。」同註曰:「大品般若自天主品以來,須菩提依幻化喻,廣說甚深般若無說無聽之理。」
無諍第一 (故事)須菩提在弟子中得無諍三昧為最第一。
三須菩提 (名數)一解空須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須菩提也。二天須菩提。增一阿含經一曰:「喜著好衣,行本清淨,所謂天須菩提比丘是。」三惡性須菩提。百緣經十曰:「金翅鳥,捉一小龍,龍命終,生於舍衛國婆羅門家,端正殊妙,因立字曰須菩提。年漸長大,智慧聰明。唯甚為惡性,瞋罵凡眼所見之人及畜生。父母親屬共厭患之,逐捨家入山,乃見鳥獸草木乃至風吹,亦生瞋恚。以山神之勸,見佛相好,心懷歡喜,禮佛足。佛為說瞋恚過患。須菩提聞佛說法,懺悔罪咎,豁然獲得須陀洹果,精勤修習,遂證極果。」
須菩提品 (經名)摩訶般若鈔經之異名。
須提那 (人名)聚落主名。譯曰求得。南山戒疏二上曰:「須提那者,多云聚落主名也。此云求得。其子耶舍,此翻為明,如僧祇釋,持信出家。」Sudina。
須達 (人名)Sudatta,又作須達多。新稱蘇達多。譯言善與,善給,善授,善溫等。舍衛國給孤獨長者之本名,祇園精舍之施主也。玄應音義三曰:「須達多,此云善與,故得給孤獨名也。」慧苑音義下曰:「須達多,此云善給,施無依怙也。」華嚴疏鈔六曰:「須達多,正言賑濟無依,義云給孤獨也,即長者之稱。」
須達七貧 (傳說)須達七次貧,後貧最劇。於糞壤中得一木,乃旃檀也。賣之得米四斗,告婦曰:且炊一斗,吾當索菜。時佛知可度時至,先使舍利弗往乞食,婦喜入之缽中。更炊一斗,目連復往乞,亦喜而與之。復炊一斗,迦葉往乞之,亦與之。猶有一斗炊之,佛自往乞之,婦喜而盡施之。佛口自咒願,今日罪滅福生。須達尋還,見之大喜,共飲飯汁。須臾,珍寶穀帛,自然涌出,如往時之富。須達踊躍,更請佛及僧盡供養之。佛為說法,皆得道。見雜譬喻經下,雜寶藏經二、經律異相三十五。
須達經 (經名)一卷,齊求那毘地譯。佛為須達說施法。與中阿含須達多經同本。
須達多 (人名)與須達同。
須達拏 (本生)Suda%na,又作須大拏,須提梨拏。新作蘇達拏。太子名譯言善牙,善愛,好愛,善與,善施等。佛之前身,行布施行之名也。智度論十二曰:「須提梨拏太子,秦言好愛。以其二子施婆羅門,次以妻施,其心不轉。」玄應音義五曰:「須大拏,或云須達拏,或云蘇陀沙拏。此云善與。亦云善施。」西域記二曰:「蘇達拏太子,唐言善牙。以父王大象施婆羅門。」有太子須大拏經一卷。皆說之。見蘇達拏
須達梨舍那 (界名)Sudars/ana,舊作須[帶/足],須嚏,須帶,須滯,須[病-丙+帶]。天名。譯曰善見天。玄應音義三曰:「須帶天,案中陰經,作須滯天,或作須[病-丙+帶]天,亦言善見天。定障漸微,見極明徹,故名善觀也。樓炭經作須嚏天,皆一也。應言須達梨舍那,此言善觀天。嚏,音丁計切。[病-丙+帶],音帝。」
須犍提 (界名)地獄名。譯曰極香華。見四阿含暮抄下。可洪音義二曰:「須犍提,此云黑衣。」梵Sugandhi。
須摩 (界名)須摩提之略。西方極樂之異稱也。淨土法門源流章曰:「王舍城內,啟須摩之嘉會。」與須摩提同。
須摩那 (植物)Sumana%,又作修摩那,蘇摩那,須曼那。花名。玄應音義三曰:「須摩那花或云蘇摩那華,其色黃白,亦甚香,不作大樹,纔高三四尺,四垂似蓋者也。」慧苑音義下曰:「須摩那花,此云悅意花。其形色俱媚,令見者心悅,故名之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須摩那,亦云蘇摩那。玄奘云善稱意。」法華義疏十一曰:「須摩那,此云好意花。」陀羅尼集經十二曰:「須曼華,此云相思。」
須摩經 (經名)須摩提菩薩經之略名。
須摩檀 (人名)夫人名。譯曰華施。見賢愚經五。梵Kusumada%na。
須摩提 (界名)Sumati,西方極樂之別名。譯曰妙意,好意等。般舟三味經曰:「念西方阿彌陀,今現在彼,隨所聞當念。去此十萬億佛剎,名須摩提。」雲棲小經疏二曰:「極樂者,梵語須摩提,此云安樂,亦云安養,亦云清泰,亦云妙意。名雖小殊,皆極樂義。」
須摩提王 (人名)四教儀集註中曰:「如須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滿相。」須摩提王,為須陀摩王或須陀須摩王之誤。智度論四曰:「須陀須摩王。」止觀七略作「須陀摩王。」是普明王之梵名也。輔行一曰:「普明者,得名未知。此從仁王經名,大論名曰須陀摩王,方音不同耳。」須陀須摩
須摩提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譯。大寶積經妙慧童女會第三十之異譯也。
須摩那菩薩 (菩薩)與須摩提菩薩同。玄應音義五曰:「須摩提,應云須摩那。此譯云好意,或云好智。」梵Sumati。
須摩提女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增一阿含須陀品第三十之別譯。
須摩提菩薩 (本生)Sumati,又作須摩那。菩薩名也。智度論三十譯為妙意。以五百金錢買須羅婆女五莖華,供養燃燈佛,受釋迦文之記別。智度論三十五曰:「如須摩提菩薩,見燃燈佛。從須羅婆女買五莖華,不肯與之,即以五百金錢得五莖華,女猶不與,而耍之而言:願我世世常為君妻,當以相與。菩薩以供養佛故即便許之。」又有一須摩提菩薩。大寶積經妙慧童女會第三十所說之童女菩薩是也。大寶積經九十八妙慧童女會第三十曰:「王舍城長者女,名妙慧,年始八歲,詣佛問法。佛為說四十行。女發大願,動地雨花,眾變金色。次答文殊之諸問。文殊向佛讚之。佛因說其由發菩提心經三十劫。女又發大誓願,即轉如三十歲知法比丘。」竺法護譯及羅什譯之須摩提菩薩經,又菩提流志譯之須摩提經,皆為此會之異譯也。
須摩提長者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王舍城中長者子須摩提死。父母痛苦不已,佛說一切法無常開喻之。
須摩提菩薩經 (經名)有二譯:一為西晉竺法護譯,一卷。一為秦羅什譯,一卷。皆為大寶積經妙慧童女會第三十之異譯。
須賴經 (經名)有二譯:一為曹魏白延譯。一為前涼支施倫譯。皆一卷。
須彌 (雜名)Sumeru,又作修迷樓,蘇彌樓,須彌樓,彌樓。新作蘇迷盧,蘇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譯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積,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其上為金輪即地輪,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須彌之八山八海與鐵圍山也,其中心之山,即為須彌山。入水八萬由旬,出水八萬由旬,其頂上為帝釋天所居,其半腹為四王天所居,其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其第七金山外有鹹海,其外圍曰鐵圍山,故云九山八海。贍部洲等四大洲在此鹹海之四方。注維摩經一曰:「肇曰:須彌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秦言妙高,處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勝鬘寶窟中本曰:「須彌,此言妙高,亦名安明,亦言善積。林公須彌留,此言善高,三百三十六萬里。西域記一曰:「蘇迷盧山,唐言妙高山,舊曰須彌,又曰須彌婁,皆訛略也。四寶合成,在大海中。」慧琳音義一曰:「或云須彌,山彌樓山,皆梵音聲轉不正也。正云蘇迷嚧,唐云妙高山。四寶所成,故曰妙。出過眾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寶光明各異照世故,名妙光也。」玄應音義六曰:「須彌山亦言修迷樓山,正言蘇彌盧,此譯言妙光,亦云妙高山也。」俱舍論曰:「妙高山王四寶為體,謂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
密教道場觀 (術語)密教之世界觀也。密教道場觀之器世界觀,空輪,風輪,水輪,金輪之四、與顯教同。其金輪上大乳海中有金龜,周遍於法海,其背上生大蓮華,其上有八峰須彌山。即觀下方之空輪為我心之空,觀風輪為法身,觀水輪為大悲,觀金輪金龜為佛性,觀須彌為法身,觀八海為八識,觀七金山為七覺支。而法身為一切諸法之本源,故謂須彌為座。見秘藏記本,同鈔四。是依密經所說大日如來於須彌盧頂金剛寶樓閣說法。金剛頂經一曰:「往詣須彌盧頂金剛摩尼寶峰樓閣。」攝真實經曰:「時薄伽梵,住妙高山頂。三十三天帝釋天宮中摩尼最勝樓閣,三世諸佛常說處。」是為本有法身會座之密意也。
須彌四層級 (名數)蘇迷盧山有四層級,始自水際至盡第一層。相去有十千踰繕那量,如是乃至有第三層至盡第四層亦有十千之量,此四層級自妙高山傍出而圍繞之,盡其下半,最初之層級,出為十六千。第二第三第四之層級,如其次第為八千四千二千。有藥叉神,名為堅手,住於初層級。有名持鬘者,住於第二級。有名恒憍者,住於第三級。此三者,皆是四大天王所部之大眾也。第四之層級,為四大天王及其諸眷屬共居止之所,如妙高山四外層級,四大王眾及眷屬之居。如是持雙持軸山等七金山上,亦有天之居,是皆四大王所部之封邑也。是名依地而住之四大王眾天。欲天之中此天最廣。見俱舍論十一。此四層級。又詳說於正法念經二十二乃至二十四。
須彌座 (物名)與須彌壇同。謂佛座也。須彌。山名。王勃文曰:「俯會眾心,競起須彌之座。」
須彌樓 (雜名)山名。須彌
須彌壇 (物名)又曰須彌座。謂形象須彌山之中細臺座也。上安置本尊。
須彌燈王佛 (菩薩)維摩詰,借師子座於須彌燈王佛。維摩經不思議品曰:「過東方三十六恒沙國有世界,名為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嚴淨。使來入維摩詰室。」
須闍多 (人名)Suja%ta%,又作須闍提。善女名。本行集經二十四曰:「有善女名須闍多,隋言善生。」賢愚經二曰:「須闍提品。」
須闍提 (人名)須闍多
須嚏 (界名)天名。須達梨舍那
須羅陀 (人名)梵志女名。譯曰鮮潔辨。見阿闍世王女經。
琰魔 (天名)Yama-ra%ja,又作炎摩、燄摩、閻魔、琰摩、爓魔、閻摩羅、閻摩羅社、琰摩邏闍、閻羅等。譯曰縛。縛罪人之義。又曰雙世。彼於世中,常受苦樂二報之義。又曰雙王。兄妹二人並王之義。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義。地獄之總司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聲之轉也。舊云閻羅,又云閻摩羅,此言縛,或言雙世也。謂苦樂並受,故云雙世,即鬼官總司也。又作夜磨盧迦,亦作閻摩羅社。閻摩,此云雙。羅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獄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雙王。」慧琳音義五曰:「爓摩梵語,鬼趣名也。義翻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業,主守地獄八熱八寒,及以眷屬諸小獄等。役使鬼卒,於五趣中,追攝罪人,捶拷治罰,決斷善惡,更無休息。故三啟經云:將付琰魔王,隨業而受報,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即其事也。」又譯曰遮止。止罪惡不使更造之義。又曰諍息,息諍息惡之義。慧苑音義上曰:「閻羅,具正云琰魔邏闍。此云遮止。謂遮止罪人,不更造罪。」俱舍光記八曰:「琰魔王,舊云閻邏者,訛也。琰魔,此云諍息。謂犯罪人,不自知過,於苦不忍,違拒獄卒,更造過罪。由王示語,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諍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諍息。」瑜伽倫記十六曰:「燄摩即本地分曰靜息王,靜息諸罪也。」俱舍論十一曰:「琰魔王使諸邏剎娑擲諸有情置地獄者。」【又】密教攝之於天部。金剛界曼陀羅之第一根本成身會,及第二羯磨會中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又胎藏界曼陀羅以為第十二外金剛部院之一眾。
琰魔界 (界名)Yama-loka,琰魔王之世界,在此大洲地下五百由旬之處,縱廣亦五百由旬。俱舍論十一曰:「琰魔王國,於此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有琰魔王國,縱廣量亦爾。從此展轉,散居餘處,或有端嚴具大威德,受諸富樂,自在如天。或有飢羸顏貌醜陋,如是等類,廣說如經。」長阿含經地獄品曰:「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羅王宮,王所治處,縱廣六千由旬。」
琰魔王苦樂二相 (傳說)閻羅王宮晝夜三時有大銅鑊,自然現出。時有大獄卒,捉王使臥熱鐵上。以鐵鉤開口,以洋銅灌之,全身無不燋爛。受此苦已,復與諸眾生相娛樂,與諸大臣眷屬同受福樂。見長阿含經十九地獄品,三界義。
琰魔王廳 (雜名)閻魔王之公判庭。十王經曰:「大城四面周圍鐵墻,四方開鐵門,左右有檀荼幢,上安人頭形,人能見人間,如見掌中菴羅果。右黑闇天女幢,左泰山府君幢,(中略)左神記惡,形如羅剎,常隨不離。悉記小惡,右神記善,形如吉祥,常隨不離,皆錄微善。總名雙童。(中略)其王以簿推問亡人,算計所作,隨惡隨善而斷分之。」藥師經曰:「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算計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中略)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毀三寶,壞君臣法,毀於信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焰魔天曼陀羅
琰魔使 (異類)極惡之人,琰魔王遣鬼卒引取之。藥師經曰:「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善殊之贊解之曰:是藥師如來方便力,使惡人夢見之也。
琰魔法王 (天名)琰魔為勸善懲惡之判官,故謂為法王。藥師經古跡記曰:「曉悟罪人,止眾惡故。雖鬼界攝,亦名法王。」
琰魔三天使 (名數)一老,二病,三死。獄卒將罪人到閻羅王前時,王責之曰:我遣此三天使誡汝,汝何不覺知?見長阿含經十九地獄品第四,三界義。
焰摩王印 (印相)熾盛光佛頂儀軌曰:「二手合成蓮,小指頭指垂入掌。與檀拏相同。」
琰魔天 (天名)Suya%madeva,裁斷一切眾生善惡業之天。三昧耶形為人頭之杖。又名檀荼頭。人頭表向淨頗梨鏡,知善惡之業。見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二。
燄摩天供 (修法)供養燄摩天之法。百二十尊法六。詳記其修法。
炎魔天供六十壇法 (修法)修六十座之炎魔天供,壇為修護摩之壇場也。
琰魔卒 (鬼類)地獄呵責罪人之獄卒也。俱舍論十一曰:「心常懷忿毒,好集諸惡業。見他苦欣悅,死作琰魔卒。」又曰:「琰魔王使諸羅剎娑,擲諸有情置地獄者,名琰魔卒。」
棒喝 (術語)禪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於德山,喝來自臨濟,臨濟問黃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如是三問,三度被打。後參大愚,得悟黃檗宗旨。卻回黃檗,機鋒敏捷。檗便打,師便喝。以後接人,棒喝交馳。故今謂警醒人之迷誤者,曰當頭棒喝。
棲光 (術語)如來之涅槃也。棲息光明之義。資持記上一之二曰:「如來滅度,常光隨息,故曰棲光。」
棲身 (術語)棲息身於一處也。四教儀集註上曰:「此山即大師棲身入寂之所。」
棲神 (雜語)棲息精神而不移於他也。維摩經序曰:「尋翫玆典,以為棲神之宅。」
植眾德本 (雜語)積種種之功德也。法華經序品曰:「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功德能生善果,故曰德本。
棺臺四門 (雜名)形容胎藏界曼陀羅之四門,於棺外作四門,東南西北之次第,附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名。是示佛道之始終者。葬場之四門亦同。
棺歛葬送經 (經名)佛滅度後棺歛葬送經之略名。一卷,失譯人名。佛為阿難說滅後棺歛葬送之式及佛缽往至之所。
(物名)又作槌。打物發聲之小木也。集韻曰:「椎,傳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木*(追-走)]。」說文曰:「擊也,又銕椎也。」涅槃經十三曰:「如鳴椎集僧,嚴鼓戒兵,吠貝知時,是名法世。」敕修清規法器章曰:「椎,齋粥二時。僧堂內。開缽念佛唱食遍食施財白眾皆鳴之,維那主之,下堂時聖僧侍者鳴之。」
捺女祇域經 (經名)柰女祇域因緣經之略名。
捺女祇域因緣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柰女生於柰樹上,後通萍沙王而生耆域(又曰耆婆),耆域為世之名醫,能治種種之奇病,並出往昔之因緣。
殘果 (雜語)死後殘存之果體。即死屍是也。
腕香 (修法)於臂上燒香也。
勝子 (人名)唯識十大論師之第九。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真那弗多羅,言勝子。」
勝子樹 (地名)舊作祇陀林,又作祇洹,譯曰勝子樹。勝子為波斯匿王之子。生時與敵戰勝,因以名勝。為勝氏所有之樹林,故云勝子林,又云祇樹。然勝之梵語,為祇陀或祇洹者誤也。應作逝多,故新作逝多林Jetavana。玄應音義九曰:「勝子樹,祇陀林。或云祇洹,並訛也。正言逝多,憍薩羅國波斯匿之子也。」
勝三世金剛 (菩薩)或云聖三世。在胎藏界持明院北端。密號曰最勝金剛。與降三世明王同體異名。然此院特列勝三世降三世兩尊,青色頭髮如馬王髻,三目,雙牙向上,左持三股杵,右持頭附三股杵之戟,坐於磐石,迦樓羅炎圍之。大日經謂勝三世威猛,燄圍繞,有寶冠,持金剛,不顧自身命,專請受教。
勝士 (雜語)持戒者之尊稱。釋氏要覽上曰:「月燈三昧經云:能淨持戒名勝士。」
勝心 (術語)修殊勝之行之心也。無量壽經曰:「等心勝心深心。」淨影疏曰:「所行務上,名為勝心。」高僧傳六曰:「發勝心於曠劫。」
勝友 (雜語)良友也。釋迦如來稱譽念佛者為觀音勢至之勝友。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勝天王經 (經名)勝天王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勝天王問般若經 (經名)勝天王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七卷,陳月婆首那譯,五部般若之一。大般若第六會之別譯。
勝因 (術語)殊勝之善因也。佛說無常經曰:「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
勝行 (術語)謂波羅蜜多之行法也。唯識論九曰:「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
勝光王 (人名)波斯匿王也。玄奘譯曰勝軍,義淨譯曰勝光。波斯匿王
勝身 (人名)摩揭陀國王舍城頻婆娑羅王之夫人韋提希也。有部毘奈耶雜事四十五曰:「摩揭陀國,王舍城王,名曰影勝,夫人曰勝身。」
勝佛頂 (菩薩)五佛頂之一。佛頂尊
勝宗 (流派)勝論宗也。勝論宗
勝宗十句義論 (書名)一卷,勝者慧月造。玄奘譯。勝宗立十句而盡一切法,此論明其十句之義。
勝金 (物名)閻浮檀金也。
勝金色光明德女經 (經名)大莊嚴法門經之異名。
勝果 (術語)勝妙之證果也。佛果對於聲聞緣覺二乘之果及十地菩薩之果而謂之勝果。蓋二乘之果,非為圓滿,故是果而非勝。十地之法,未為圓滿,故是勝而非果。獨佛果為究竟圓滿之妙果,故曰勝果。見唯識述記一本。王僧孺懺悔禮佛文曰:「藉妙因於永劫。招勝果於玆地。」
二勝果 (名數)佛之真解脫(涅槃),大菩提二果也。唯識論一曰:「斷障為得二勝果。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勝林 (地名)舊作祇洹、祇樹、祇陀林。新作逝多林。逝多,譯曰勝。逝多太子之林也。西域記七曰:「逝多林,唐言勝林。舊曰祇陀,訛也。」中阿含經四十三曰:「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梵Jetavana。
勝者 (流派)勝論師也。十句義論曰:「勝者慧月。」
勝思惟經 (經名)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之略名。
勝思惟問經論 (書名)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之略名。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經名)元魏菩提流支譯。思益梵天所問經之異譯。
勝軍王 (人名)同勝光王。
勝軍地藏 (菩薩)對於勝軍不動而有勝軍地藏。地藏
勝軍王所問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與沮渠京聲譯之諫王經,玄奘譯之如來示教勝軍王經,義淨譯之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大同小異。佛為波斯匿勝軍王Prasenajit說王法,并說十二因緣。但四山一喻後之三經,合於老病死衰之四、此合於邪行老病死之四、名為四怖。
勝軍不動明王 (菩薩)有四十八使者之明王也。不動明王
勝乘 (術語)大乘之德名。八十華嚴經五十二曰:「過二乘,名大乘,第一乘,勝乘,最勝乘。」
勝流真如 (術語)十真如之一。真如
勝處 (術語)八勝處及八背捨
勝處瑜伽經 (經名)金剛頂勝處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經之略名。
勝密外道 (人名)室利[毛@(鞠-革)]多,唐譯曰勝密,曾設火坑毒飲,欲害佛而不能遂,謝咎歸依。見西域記九。舊譯曰德護,佛說德護長者經所說之德藏長者是也。彼經詳說此事。
勝得世俗諦 (術語)八諦中四種世俗諦之第三。
勝進道 (術語)四道之第四。四道
勝義 (術語)對於世間或世俗之語而有勝義之語,謂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深妙理也。
勝義空 (術語)涅槃經所說十八空之一。勝義為涅槃。勝義空者,言涅槃之空性也。
勝義法 (術語)涅槃也。
勝義根 (術語)對於扶塵根而有勝義根。乃眼耳鼻舌身五根之實體也。依之而有發識取境之作用。為四大種所成,清淨如珠寶云:俱舍論一曰:「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如其次第,應知即是眼等五根。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眼謂內處四大所成淨色為性。如此廣說。」扶塵根
勝義僧 (術語)四種僧之第一。
勝義諦 (術語)法相宗所立二諦之一。對於世俗諦而謂之勝義諦。即真諦也。二諦
勝義空經 (書名)一卷,宋施護譯。說諸法無實生實滅,且說十二因緣生十二因緣識。是可攝於大乘部者。
勝義無性 (術語)三無性之第三。三無性
勝義世俗諦 (術語)八諦中四種世俗之第四。
勝義菩提心 (術語)密教三種菩提心之第二。菩提心
勝義勝義諦 (術語)八諦中四種勝義諦之第四。
勝解 (術語)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百法中五別境之一。於所緣之境決定印可而不可移轉也。若於境猶豫,勝解全無,故大乘不攝之於遍行法。俱舍論四曰:「勝解,謂能於境印可。」唯識論五曰:「云何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
勝解作意 (術語)三種作意之一。
勝意 (人名)比丘名。諸法無行經下與喜根菩薩并說。喜根
勝意生明 (真言)摩醯首羅天之秘咒也。如摩醯首羅天勝妙意生利益事之陀羅尼名。大日經三曰:「摩醯首羅天有勝意生明。能作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益。化一切受用。」
勝業 (術語)勝妙之行業也。俱舍論三十曰:「遍悟所知成勝業。」
勝道沙門 (雜名)瑜伽論所說四種沙門之第一。沙門
勝論 (流派)吠世史迦奪薩怛羅Vais/es!ika-s/a%stra,此譯勝論。又稱勝宗。勝論宗
勝論宗 (流派)又譯曰衛世師Vais/es!ika勝論。印度六派哲學之一。為嘔露迦仙Ulu%ka(一名迦那陀Kan!a%da)所始稱。分析宇宙萬有為空間的之唯物的多元論也。別為六種,謂之六句義。實Dravya為本體。德Guna為屬性。業Karman為作用。同Sa%ma%nya為共通性。異Vis/es!a和合Samava%ya為物物間之固有性。第五之異,別為異,有能,無能,俱分之四。別立無說合為十句義,此乃慧月所立,較之數論稍後,百論疏中曰:「既在僧佉後出見一宗有過。是故立論名衛世師。」就所論而言。四宗論曰:「迦那陀外道論師言。一切法異者,我與覺異,以說異法故。此是我,此是覺,如白[疊*毛]。此是白,此是[疊*毛]故。」
勝論師 (雜名)尊之曰勝論師,斥之曰勝論外道。以勝論十句義為宗之徒也。勝論宗
勝論十句義章 (書名)一卷,慧恩述。
勝幡 (物名)印度之風,與敵戰而破之,則立勝幡。故道場降魔亦立勝幡,表其勝利。維摩經佛道品曰:「勝幡建道場。」注曰:「外國破敵則豎勝幡,道場降魔亦表其勝相也。」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曰:「佛有大威德,名常立勝幡。」
勝幡瓔珞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佛在喜樂山頂之天宮。因大梵王之請,說咒拔罪。
勝幢 (物名)勝戰之幢旗也。涅槃經二十六曰:「能與魔王波旬戰,能摧波旬所立勝幢。」勝幡
勝幢臂印經 (經名)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之略名。
勝幢臂印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依大梵王及觀世音之請而說此咒。持者不更受惡趣之生。
勝數 (流派)勝論數論之二論也。性靈集七曰:「勝數典文,尚溺三有之水。」
勝敵毘沙門 (天名)對於勝軍不動,勝軍地藏而有勝敵毘沙門。以毘沙門為戰神故也。
勝應身 (術語)又名尊時身。天台立法報應之三身,其報身分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報身,對於自受用而名為應身,對於第三應身之劣而名為勝,蓋勝應身為他受用之報身也。法華文句記九之一曰:「故他受用亦得名報,亦得名應。若勝若劣,俱名應故。」止觀一之二說見相發心,四教之人見佛之相好而發菩提心。依此則藏教之人,觀劣應之相好,通教之人,觀勝應之相好,別教之人,觀報佛之相好,圓教之人,觀法佛之相好。是為就三身中之應身,而分勝劣者,與從前報身中分開勝應異。蓋此為對於丈六之佛身而配觀想之淺深於四教者,與自佛身上分判法報應三身異其義門也。是乃天台一家之法義,不可與其他通途之三身門相和會。
勝鬘經 (經名)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之略名。此經旨趣以一乘為宗。與妙法蓮華經同。妙法蓮華廣說。此經略說。法華有三會及種種權實。此則有二死五住之言。廣略雖異。理可互明。本經之註述如下:勝鬘經寶窟六卷,隋吉藏撰。勝鬘經義記上卷,缺下卷,隋慧遠撰。勝鬘經述記二卷,唐沙門基說,義令記。勝鬘經疏義私鈔六卷,日本聖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鈔。
勝鬘夫人 (人名)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女,母云末利,譯為鬘。夫人之梵名尸利摩羅Ma%lyas/r!l,尸利,譯曰勝。摩羅,譯曰鬘。嫁阿踰闍國為王妃。勝鬘寶窟上本曰:「勝鬘者,外國名尸利摩羅。尸利,此翻為勝。摩羅名鬘。」案是乃女聲。故摩羅當言摩利。與母之末利同。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寶積經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之異譯也。佛在給孤獨園,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書於其女阿踰闍國王妃勝鬘夫人稱揚佛德。勝鬘得書歡喜說偈,遙請佛來現。佛即現身。勝鬘說說偈讚歎其德。佛為授記。勝鬘復發十弘誓願,感天花天音。乃至說大乘了義,廣明二乘不了義(其了義為唯一佛乘也),佛讚印是放光昇空而還獨園,告阿難及天帝釋結名付屬。
(飲食)是牛羊等乳鑽抨成之。或以草葉藥而成之。所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而醍醐最為上藥。大智度論曰:「牛乳驢乳,其乳雖同,牛乳抨則成酥,驢乳抨則成糞。」
酥酡 (飲食)山家清供曰:「蘇東坡與子由飲槌蘆菔爛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為糝食之。忽放箸撫几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間決無此味。」法苑珠林曰:「夜摩諸天有以珠器而飲酒者,受用酥酡之食,色觸香味,皆悉具足。」
酥粥 (飲食)附錄。
酥燈 (雜名)佛燈也。薩都剌詩曰:「院院翻經有咒僧,垂簾白日點酥燈。」法苑珠林曰:「誦咒時,然八支酥燈。」
(譬喻)又作炎。如來,眾生之機緣既盡,即入於涅槃。故託薪盡火隨滅,而稱涅槃為炎,稱涅槃經為炎經,稱涅槃點為炎點。玄奘譯攝論釋十曰:「或現等正覺,或涅槃如火。」
焰王光佛 (佛名)無量壽經所說十二光佛之第五佛。十二佛者,皆讚嘆無量壽佛光明之德之名也。慧遠疏曰:「此光勝餘,名燄王光。」讚彌陀偈曰:「佛光照曜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燄王。」
焰胎 (術語)光焰圍繞其身,如在胎藏,謂之焰胎。大日經一曰:「身處於焰胎。」同疏五曰:「光焰周遍苦身。如在胎藏。故云處焰胎也。」
焰曼威怒王 (明王)又作閻曼威怒王。閻曼德迦
焰網 (術語)佛之光明,重重交徹而不盡,如帝釋天之珠網也。藥師經曰:「焰網莊嚴,過於日月。」藥師經纂解上曰:「燄謂光燄,網謂珠網,言光明無盡義也。」
燄摩界 (界名)餓鬼趣也。琰魔附錄琰魔界。
焰摩天 (界名)Ya%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處。具稱須焰摩。略稱焰摩。又,舊稱炎摩。譯曰善時。新稱夜摩。譯曰時分。寶積經三十七曰:「滅焰摩天宮乃至遍淨天所有宮殿。」無量壽經上曰:「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華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時。去忉利三百三十六萬里,善時上有兜率陀。」 0111.JPG
焰摩天妃 (天名)焰摩天之后妃,主定德為慈忍形。
焰摩天曼荼羅 (圖像)以焰魔天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羅也。中央焰魔天,踞水牛,左持人頭幢。左右為焰魔后二人,右著衣,左裸。外界下部中央,五道大神坐於床上,右為司命,持簡與筆而跏坐,右見司錄卷子。又同左側為拏吉尼,裸形持囊,左為遮文荼,坐馬頭形之蓮葉上。又上部之中央,有泰山府君,憑机執筆,左手執人頭幢,其左為聖天,右為成就仙坐。圖中五道大神,司命,司錄,泰山府君,皆唐服也。然泰山府君為道教之神,與焰羅王供行法次第所出不同。
焰慧地 (術語)菩薩位階之名。十地之第四地。楞嚴經七曰:「明極覺滿,名焰慧地。」唯識論九曰:「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十地
焙經 (儀式)禪林設火爐焙藏經去其蒸濕也。
焚香 (雜語)焚香之始。李相之賢己集。謂始於佛圖澄。吳曾能改齋漫錄。謂始於漢。曲園雜纂曰:「禮郊特牲云:周人尚臭,蕭合黍稷,臭陽達於牆屋,故既奠,然後[火*芮]蕭合羶薌。鄭注曰:蕭,薌蒿也。染以脂,合黍稷燒之。羶當為馨,聲之誤也。然則[火*芮]蕭合馨香,即燒香之權輿。後世焚香以降神,自是周人尚臭之遺意。」
視篆 (術語)篆者印也,禪林之法入住持所時,有撿視寺印之禮,故入寺曰視篆。象器箋九曰:「舊說曰:中華寺院有其字印,如天童印以玲瓏巖主四字篆刻。凡住持退院時,小軸列書闔山大眾名,軸尾使寺印,又別片紙打寺印不動其紙貼印仰之納於印籠。若少動印則所粘紙可破,是闕住之際禁盜掛搭之法也。住持封其印籠,託都寺令傳後住之人,都寺至新住持入寺日於室間度與之。」敕修清規入院曰:「知事捧呈寺印,新命看封,付知事開封,新命視篆。」
硨磲 (物名)慧苑音義曰:「梵音正云牟娑羅揭婆Musa%ragaiva,牟娑羅,此云勝。揭婆,藏也。舊名車渠。所未詳也。」本草綱目四十六曰:「時珍曰:案韻會云:車渠海中大貝,背上壟文,如車輪之渠。」後人於字偏加石。
(術語)疏通經論之文句而決擇義理也。垂裕記一曰:「疏者,疏也,決也。疏通經文。決擇佛旨。故曰疏也。」靈芝盂蘭盆記上曰:「疏即訓疏,謂疏決文義使無塵滯。」
疏山 (人名)唐撫州疏山光仁禪師(會元作匡仁)身相短陋,精辯冠眾,稱為矬佛叔。嗣法於洞山。見會元十二、傳燈錄十七、宋高僧傳十三。
疏勒 (地名)國名。慧苑音義下曰:「疏勒國,正名佉路數怛勒,古來此方在略呼為疏勒。又訛數音為疏。然此名乃是彼國一山之號,因立其稱,又或翻為惡性國,以其國人性多獷戾故也。」今之Kashgar也。
疏頭 (雜名)今人書祝詞焚於神前。謂之疏頭。
疏所緣緣 (術語)唯識宗所立所緣緣之一。以名間接所緣之境。即對於相分之本質也。
疏迷惑 (術語)俱舍謂之背上使。謂見道所斷十惑中貪瞋痴慢之四惑也。是不直緣諦理,緣五見等見惑而起之惑也。
補沙 (雜名)Pus!ya,又作富沙、布灑、弗沙、佛星、孛星。星名。二十八宿中之鬼宿也。玄應音義八曰:「沸星,或云佛星,或作孛星,或言弗沙星,皆音字訛也。正音富沙。依諸經云:如來成道出家皆用二月八日鬼宿合時,依日藏分經二月九日,曙夜屬九日故。」寶星陀羅尼經四曰:「富沙(唐言鬼宿)星生者有最上相,手中輪相猶如日輪。」可洪音義五曰:「弗沙,此云鬼宿。」最勝王經七曰:「布灑星日。」蘇悉地經中曰:「若作最上成就,應取上宿曜時。其中下法,類此應知。然諸宿中鬼宿為最,若作猛利成就,還依猛利宿曜時。」護摩法略鈔曰:「當知若值補灑星合日,作一切法皆得速成。」
補伽羅 (術語)Pudgala,又作福伽羅。補特伽羅
補陀 (山名)一作普陀。在浙江定海縣東海中。亦名普陀山。普陀
補陀落 (地名)普陀落。補陀落迦之略。
補陀落迦 (地名)Potalaka,又作補陀落伽、逋多、逋多羅、補怛洛迦、布呾洛迦、補但落迦、補陀落。山名。譯作光明山,海島山,小花樹山等。在印度之南海岸,為觀音之住處。其山形為八角。舊華嚴經入法界品曰:「於此南方有山曰光明,彼有菩薩名觀世音。」同探玄記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樹華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門示現。此山在南印度南邊,天竺本名逋多羅山。此無正翻。以義譯之,名小樹蔓莊嚴山。又十一面經在此山說。」新華嚴經入法界品曰:「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千手經曰:「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補陀落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中。」西域記十曰:「秣剌耶山東有布呾洛迦山,山徑危險,巖谷欹傾。山頂有池,(中略)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舍。」陀羅尼集經二曰:「補陀落伽山,此云海島也。」慧苑音義下曰:「補怛洛迦山,此翻為小花樹山。謂此山中多有小白花樹,其花甚香,香氣遠及也。」
補陀落海會軌 (經名)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羅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標幟曼荼羅儀軌之略名。一卷,唐不空譯。
補剌拏迦葉 (人名)一作布賴那迦葉。外道名。富蘭那迦棄
補剌拏伐摩 (人名)Pu%rn!avarman,無憂王之末孫。譯曰滿冑。見西域記八。
補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多羅 (人名)Pu%rn!amaitra%yan!i-putra,比丘名。譯曰滿慈子。富樓那
補特伽羅 (術語)Pudgala,又作富特伽羅,舊作福伽羅、補伽羅、富伽羅、弗伽羅、富特伽耶。舊譯曰人,或眾生。新譯曰數取趣。數者,取五趣而輪迴之義。唯識述記二本曰:「補特伽羅,數取趣也。」玄應音義一曰:「福伽羅,經論中或作富伽羅,或作富特伽耶。舊譯云人。應云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也,言數數往來諸趣也。」同二十二曰:「案梵本,補,此云數。特伽,此云取。羅,此云趣。云數取趣,謂數數往來諸趣也。舊亦作弗伽羅,翻名為人,言捨天陰入人陰,捨人陰入畜生陰,是也。」慧苑音義上曰:「補伽羅,正云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謂造集不息,數數取苦果也。」
補處 (術語)前佛既滅後,成佛而補其處是名補處。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薩也,隔一生而成佛,則謂之一生補處。又此位名等覺,彌勒即為釋迦如來之補處菩薩也。維摩經曰:「彌勒在一生補處。」智度論七曰:「彌勒菩薩應稱補處。」觀音玄義中曰:「補處者,前佛既滅,而此菩薩即補其處,故云補處。」四教儀集註下曰:「一生補處者,猶有一品無明,故有一生。過其一生,即補妙覺之處。」無量壽經上曰:「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補處彌勒 (菩薩)與所謂一生補處之彌勒同。彌勒為當於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成道,繼釋迦如來之跡而補佛處之菩薩故也。補處
補教編 (書名)三卷,宋契嵩撰。
補瑟迦 (術語)補瑟置
補瑟置 (修法)Paus!t!ika,又作報瑟置迦,此云增益。又作補瑟迦Paus!tika,護摩法四種中之增益法也。略出護摩儀曰:「補瑟置,此云增益,或云富貴。」真言修行鈔五曰:「梵,補瑟迦。云增益。」
補瑟微迦 (修法)五種護摩法中鉤召法之梵名。真言修行鈔五曰:「梵,補瑟微迦,此云鉤召。」請知諸尊之修法也(微或為徵字,指增益法)。
補澀波 (雜語)又作布瑟波Pus!pa,譯曰花。大日經疏八曰:「梵云枳娑[打-丁+羅]瑜。是林樹上兼帶條葉之花。次云補澀波。正目花體。如花鬘散花之類皆用此名。」禪宗正脈序曰:「布瑟波印於飲光。」名義集三曰:「布瑟波,此云華。」
補羯娑 (雜名)Pulkasa,Paulkasa,又Pukkas/a,又作卜羯娑,作婆者誤也。賤種族之名。除糞穢之賤人。不信因果之邪人也。慧琳音義五曰:「補羯娑,上博母反,中居謁反,下桑何反。此譯云邊地下類不信因果殺生劫盜愛樂邪見人也。」同二曰:「補羯娑,梵語,此云垢渴種,即邊鄙惡業不信因果之人。」瑜伽倫記三上曰:「卜羯娑者,亦云補羯娑。除糞穢家也。」可洪音義一曰:「補羯娑,亦云卜羯娑。唐言除糞擔死屍等。鄙賤種類也。」唯識了義燈二本曰:「補羯娑,典獄也。」
補盧沙 (雜語)Purus!a,又作富樓沙、補婁沙、富婁沙、浮溜沙、布路沙、逋沙、甫沙、晡沙。譯曰丈夫,或人。瑜伽論二說男聲之八囀,用補盧沙之語,以之為第一囀(即體聲)之例。玄應音義二十二曰:「補盧沙。舊言富樓沙。此云士夫。或云丈夫。談體也。」慧琳音義四十五曰:「浮溜沙,唐言丈夫也。」寄歸傳二曰:「言布路沙者,譯為人也。」
補盧衫 (雜語)Purus!am,補盧沙(即言丈夫之語)之第二囀,即業聲也,八囀聲
補盧鎩 (雜語)Purus!e,補盧沙Purus!a(即言丈夫之語)之第七囀聲,即於聲也(又曰依聲)。玄應音義二十二曰:「補盧鎩。所戒切。所依士。聲明中七轉呼召聲也。」八囀聲
補盧殺沙 (雜語)Purus!asya,補盧沙(即言丈夫之語)之第六囀。即屬聲也。八囀聲
補盧沙耶 (雜語)Purus!a%ya,補盧沙(即言丈夫之語)之第四囀,即所為聲也。八囀聲
補盧沙拏 (雜語)Purus!ena,又作補盧崽拏。補盧沙(即言丈夫之語)之第三囀,即具聲也。八囀聲
補盧沙[多*頁] (雜語)Purus!a%t,補盧沙(即言丈夫之語)之第五囀,即所從聲也。八囀聲
補蹠翁 (人名)六度經云:昔察微王謂補蹠翁。孰最樂乎?曰王樂也。使之攝統權治。握統萬機。勞役其心。王復問樂乎。曰萬事勞心。非如補蹠巧拙隨意。
補囉[口*縛]尾禰賀 (地名)Purva-videha,東大洲名。慧琳音義一曰:「補囉[口*縛]尾禰賀,翻云身勝。此洲人身形殊勝,故為名。古云弗于逮,弗婆提。」
(衣服)舊稱泥洹僧,涅槃僧。新稱泥縛些那,泥伐散那Niva%sana,譯作裙。比丘穿於腰部者。十三資具之一。西域記二曰:「泥縛些那,唐言裙,舊曰涅槃僧,訛也。既無帶襻,其將服也。集衣為[衣*聶],束帶以緇,[衣*聶]則諸部各異,色乃黃赤不同。」百一羯磨曰:「泥伐散那,唐言裙。」寄歸傳二曰:「四部之殊,以著裙表異。一切有部則兩邊向外雙[衣*聶],大眾部則右裙蹙在左邊,向內插之,不令其墮。西方婦女著裙,與大眾部無別。上座正量制亦同之,但以向外直翻傍插為異,腰絛之製,亦復不同。」比丘尼之裙,梵名俱蘇洛迦,譯曰[竹/耑]衣。縫兩端而為圓形者。俱蘇洛迦
裙子 (衣服)與單言裙者同。子者助字。
(術語)結集之義,繫縛之義。煩惱之異名。為煩惱因而結集生死,故謂之結,又繫縛眾生,而不使解脫,故謂之結。即為生死之因者。大乘義章五本曰:「結集生死,目之為結。結縛生死,亦名為結。」同五末曰:「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為結。又能縛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三藏法數二十四曰:「結即繫縛之義。謂眾生因煩惱妄惑造諸惡業。而為眾苦繫縛。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云結也。」
三結 (名數)一見結,我見也。二戒取結,行邪戒也。三疑結,疑正理也。見惑中此三者過最重,故以此三結為見惑之總稱,斷此三結為預流果。涅槃經三十六曰:「迦葉菩薩白佛言:如佛先說,須陀洹人所斷煩惱,猶如縱廣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說斷三結名須陀洹?一者我見,二者非因見因,三者疑網。(中略)佛言:善男子!須陀洹人雖復能斷無量煩惱,此三重故。亦攝一切須陀洹人所斷結故。」輔行五之四曰:「論云:此三種結是三三昧近對治法。身見是空近對治法,戒取是無願近對治法,疑是無相近對治法。復次,三結生惑增上,身見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於過去一切處生猶豫。是故經中但說三結,」宗輪論述記曰:「結與煩惱,一體異名,結是繫縛義,煩惱擾亂義。」文句一上曰:「結即二十五有生因也。」玄贊一曰:「煩惱為生死因,名為有結,三有之結也。(中略)生死之因,能和合苦。能結,故名結。」
五結 (名數)一貪結,貪著生死法之煩惱。二恚結,忿怒違情事之煩惱。三慢結,恃己凌他之煩惱。四嫉結,妒他盛榮之煩惱。五慳結,慳惜財物之煩惱。見阿毘達磨集論四、三藏法數二十四。
五下分結 (術語)三界中,欲界之結惑曰下分結,立五結:一貪結,貪欲之煩惱。二瞋結,瞋恚之煩惱。三身見結,我見之煩惱。四戒取結,取執非理無道邪戒之煩惱。五疑結,狐疑諦理之煩惱。此五惑於欲界而起者,且為之不能超脫欲界,故謂之下分結。俱舍論謂之順下分。見俱舍論二十一、大乘義章五末,四教儀集註中,三藏法數二十四。
五上分結 (術語)對五下分結而立五上分結。於色界無色界起之,且為之不得離色界無色界,故謂之上分結。俱舍論謂之順上分。一色愛結,貪著色界五妙欲之煩惱。二無色愛結,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之煩惱。三掉結,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之煩惱。四慢結,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煩惱。五無明結,二界眾生痴闇之煩惱。見同上。
九結 (名數)總合如上結門而立九結:一愛結,貪愛也。二恚結,瞋恚也。三慢結,憍慢也。四痴結,不了解事理之無明也。五疑結,疑惑三寶也。六見結,身見邊見邪見之三也。七取結,見取見,戒禁取見二種之取著也。八慳結,慳惜己身命財寶也。九嫉結,嫉妒他榮富也。
結印 (術語)結印契也。密家極重其法,結此印必就師親受,不為他人所見。一字奇特佛頂經上曰:「於寂靜處,應結契印,親承稟而受。若異此結者,諸魅及毘那夜迦而作障難,死墮地獄。不灌頂者,不發菩提心者,彼人前不應結此等印。」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曰:「即以塗香摩手而結手契,結契時以衣覆手,勿令人。」參照印
結生 (術語)謂由中有沒而托生於母胎也。俱舍論九所謂「時健達縛於二心中,隨一現行。謂愛或恚。彼由起此二種倒心,便謂己身與所愛合,所憎不淨泄至胎時,謂是己有,便生喜慰,從玆蘊厚,中有便沒,生有起已,名已結生」是也。
結戒 (術語)結成戒律而護持也。智度論二十二曰:「眾僧大海中,結戒為畔際。」
結制 (術語)謂結一夏九旬安居之制度。即為安居之行也。
結河 (譬喻)結者繫縛之義,煩惱之異名。結惑溺人,故譬以河。大集經三十二曰:「眾生闇行沒結河。」
結使 (術語)結與使,皆煩惱之異名。擊縛心身,結成苦果,故云結。隨逐眾生又驅使眾生,故云使。結有九種,使有十使。淨心誡觀發真鈔上本曰:「結使。成論云:猶如乳母常隨小兒,能繫縛生死故名為結,常隨生死故名為使,即九結十使。」大乘義章五本曰:「隨逐緊縛,稱之為使。結集生死,目之為結。結縛眾生,亦名為結。」
結使犍度 (術語)八犍度之一。八犍度論中,分別煩惱之篇章名。
結冑 (修法)密教為速疾成就悉地,辟除諸魔,結金剛甲冑之印。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曰:「次於諸有情,當興大悲心,無盡生死中,恒被大誓甲,為淨佛國土,降伏諸天魔,成最正覺故,被如來甲冑,二羽金剛拳,當心舒進力,二度相縈遶,心背次兩膝,齋腰至兩肩,喉項額又頂,各各三旋遶,徐徐前下垂,先從檀慧散,即能護一切,天魔不能壞。」金剛界念誦私記細說結冑之條。
結界 (術語)建伽藍,或作戒壇,行一種之作法,而定其區域境界也。即其作法所限定之地,謂之結界地。
二種結界 (術語)一自然界。大者如閻浮一洲,小者如一洲一島,自然限結界之區域者。二作法界,作羯磨之法而限定大小之攝僧界攝衣界乃至戒場等者。而自然中但得作最初結界之一法,其餘之羯磨法,則必於作法界中行之。見行事鈔上之一。
三種結界 (名數)一攝僧界,二攝衣界,三攝食界。攝僧界中又有三種:一、大界,一伽藍地之外界為小極限,廣者至十里乃至百里。佛使結此大界者,欲令為說戒等僧事時,一聚之僧盡和集,無一人乖隔故也。凡僧事之法,一界中,有一人不和集者,則其事不成就。夫無結界之法,閻浮提界僧眾,不盡和集,不得舉僧事,是何可者?以是佛陀方便,使於隨處結搆僧界,使同一界內之僧,得舉和集之實,以作僧事。此所以結攝僧大界也。資持記上二之一曰:「僧界者,攝人以同處,令無別眾罪。」二、戒場,僧中有要數四人乃至要二十人之法事,為恐僧疲極,佛聽結之。戒場極小者,可容二十一人。三、小界,是亦恐困難事廢法事而聽結之,其界隨臨時僧之坐起而大小隨之。世所謂結界地者,指此中之第一大界也。第二攝衣界。為令比丘離三衣之結界也,於此攝衣界內假令離三衣經宿,亦免離宿罪。資持記上二之一曰:「衣界者,攝衣屬人,令無離宿罪。」第三攝食界。結界食物貯藏所,隔離比丘之住處,使比丘不犯宿食之罪者。資持記曰:「食界者,攝食以障僧,令無宿煮罪。」
結界五相 (雜語)大界之形相有五種:一方相,二圓相,三鼓形相,四半月相,五三角相。各以天然之山水或木石等為其界標。見善見論十七、三藏法數二十四。
密教結界法 (修法)密教於每一修法結之解之。結界者,遮惡持善之義,分迷悟善惡之界畔,退惡類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種:一地結,二四方結,三虛空網,四火院,五大三昧耶。第一地結,又名金剛橛,立橛於大地其橛為金剛橛,其橛之根或說到金輪際,或說到水輪際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結,又名金剛墻,若無四方之墻,以三胡墻為牆。是十八道之第七也。第三虛空網,以金剛網張於虛空,網端垂於金剛壇上,是十八道之第十四也。第四火院,以火炎旋遶於彼空網,是為除天魔波旬之障難,十八道之第十五也。第五大三昧耶,前火院外之總結界也。所以用此印明者,蘇悉地儀軌曰:「假令側近轉輪王佛頂及餘相違諸道言者,不能解壞亦不損減。」即依金輪佛頂等威力為除斷壞之之難而作之也。故時處儀軌曰:「修行諸尊者,五百由旬內尊皆不降赴,以輪王威德斷壞諸法故。」金剛墻火炎等避此難難,故更用大三昧耶之印明也。此大三昧耶,十八道及如意輪軌不載之,惟於軍荼利軌說之,因而加之也。軌云:復結大三昧耶印。十度(十指)相叉於內為拳,忍願(左右中指)並豎,屈進力(左右風指)如鉤,在忍願之兩邊,如三股杵形,以禪智(左右大指)附於進力之側(是門縛三股印也)右旋印三匝,誦密言三遍。誦密言曰:唵(歸命)賞羯[口*禮](輪)摩訶(大)三摩琰(平等)娑[口*縛]訶(成就)是於前火院之外尚以三股重成大界也。見秘藏記本,同鈔六、十八道鈔上。
結界石 (物名)標結界相之石也。有二種:一為攝僧界中結大界標其外相之石牓。四分律行事鈔所謂「最外一重,大界外相標」,又「結已,即須牓示顯處,令後來者,主客俱委,無有濫疑」是也。二為禁葷酒等入門內之石牓,亦稱禁牌石,又曰葷酒牌。是禁葷酒等入結界內,令僧眾道業精進也。
結界印明 (印相)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曰:「次結計里枳里印,以左大指壓左小指甲上,餘三指頭拆開直豎,如三股杵形,右旋轉三匝則成結界。真言曰:唵。枳里枳里。[口*縛]曰羅。吽。」
結夏 (術語)行夏安居也。結者結成之意。資持記上四之一曰:「立心止住,名為結耳。」荊楚歲時記曰:「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剎掛搭,謂之結夏。」安居
結病 (譬喻)結者煩惱之異名。譬煩惱為身之病也。智度論二十二曰:「僧是我斷諸結病中一因緣。」
結座 (術語)謂禪師上堂說法其終拈提古則,或舉偈語而結一會也。見象器箋十一。
結跏 (雜語)結跏趺坐
結跏趺坐 (術語)佛陀之坐法也。結加趺於左右[月*(比/土)]上而坐也(跏字添足者所謂蛇足也),跌者足背也,交結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月*(比/土)]上謂之全跏坐,即結跏趺坐也。置左右之一足於左右之一[月*(比/土)],名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謂之降魔坐,反之謂之吉祥坐。釋尊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之身為吉祥坐,而手作降魔印。慧琳音義八曰:「結跏跌坐,略有二種:一曰吉祥。二曰降魔。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此即左押右,手亦左在上,名曰降魔坐,諸禪宗多傳此坐。依持明藏教瑜伽法門即傳吉祥為上。降魔坐有時而用。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跌之上,名為吉祥坐。如來昔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時,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故如來常安此坐,轉妙法輪。」輔行二之一曰:「結跏者先左後右與兩[月*(比/土)]齊。」玄贊二曰:「坐有二相:一降伏坐,以左押右。二吉祥坐,以右押左。今將說法,作吉祥坐,加者重也。即交重足坐,有為跏者,不知所從。」密家一義以上之吉祥坐名蓮華坐,以半跏坐為吉祥坐。大日經不思議疏下曰:「結跏坐者,凡坐法,聖善之寺三藏和上邊面受,左足先著右[月*(比/土)]上,右足次著左[月*(比/土)]上,名為蓮華坐。單足著左[月*(比/土)]上,名為吉祥坐也。別此坐者,非聖坐也。若欲求菩提,學佛坐為得。」同次文曰:「住蓮華坐者結跏坐,是所謂先左腳著右[月*(比/土)]上,後右腳著左[月*(比/土)]上也。吉祥坐者,右腳著左[月*(比/土)]上,亦言半跏坐也。」蓋不思議疏之蓮華坐,即慧琳之所謂吉祥坐,不思議疏之所謂吉祥坐即半跏坐也。
結跏趺坐因由 (雜語)智度論七曰:「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中略)此是禪坐,取道法坐,魔王見之,其心憂怖。(中略)見畫跏趺坐,魔王亦愁怖,何況入道人,安坐不傾動。」嘉祥法華義疏二曰:「結跏趺坐,是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而心正也。」行事鈔下之三曰:「薩婆多云:加趺坐者,將正心故。」秘藏記鈔四曰:「結跏趺坐,其形方形也。方形主不動轉德,故入道時殊用此坐法也。」
結眾 (術語)多人相倚,結成一群之眾,而共業事者。
結集 (術語)Sam%giti,佛滅後,諸弟子相會,為防止異見邪說,誦佛陀之說法,舉各自所聞確實者,結合集成之,為大小乘經典。但經論所傳不同,以下順次大別而記之。第一為小乘經之結集。第二為大乘經之結集。第三為秘密經之結集。第一小乘經之結集有四期。第一王舍城之結集,第二毘舍離城之結集,第三波吒利弗城之結集,第四迦濕彌羅城之結集是也。【又】太炎文錄初編別錄三曰:「佛未涅槃以前經典已有結集,如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為目乾連所造,而引大因緣經及教誨頗勒寠那經(卷十一),即小乘初次結集,亦非止阿難集經,優波離集律,迦葉集論而已。西域記九云:諸學無學數百千人不預大迦棄結集之眾更相謂曰:如來在世,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當集法藏。於是凡聖咸會,賢智畢萃,復集素呾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雜集藏,禁咒藏,別為五藏。凡聖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是則阿含以外大眾部又有所集可知(此大眾部乃佛弟子,非佛滅百年大天破教以後之大眾部也)。 T0060.JPG
王舍城結集 (故事)佛滅之年,五百大阿羅漢等相會。於摩揭陀國王舍城外,畢波羅窟Pippala或七葉窟Saptapa%rn!i而安居。此時阿難誦經藏,阿那律誦律藏,期於世尊之遺法不生違見。此即第一結集,又云五百結集。此結集後世傳說甚多,或言有窟內窟外之二派,有上座大眾之異見。遂由此傳說之無根據,生否定此結集事實之學者,但無論其內容如何,而結集之史實,無存疑之餘地也。
王舍城結集窟內窟外不分 (故事)小乘經典第一期之結集,有分窟內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說,如阿育王傳四曰:「迦葉與五百羅漢同至畢波羅窟,先使阿難結集修多羅藏,次使優波離結集毘尼藏,後迦葉自結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誦律六十曰:「大迦葉與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優波離結集毘尼藏,次使阿難結集修妒路藏與阿毘曇藏。」(取意)。四分律五十四曰:「初大迦葉與五百大比丘至王舍城,優波離先結集毘尼藏,次阿難結集修多羅藏與阿毘曇藏,既結集三藏後,長老富羅那率五百比丘來,迦葉更對此比丘等如上結集三藏。」(取意)。智度論二曰:「大迦葉欲結集三藏,至王舍城闍崛山中告阿闍世王賜我等食,日日送付,今我等為結集經藏,不作他行,三月安居於此。先十五日說戒時集大眾,迦葉入禪定,以天眼觀之,一千人中,獨阿難一人未盡餘垢。迦葉自禪定起,攜阿難手從眾中出,言今清淨眾中欲結集經藏,汝餘垢未盡,不可住此,阿難深慚恥悔責,其夜中盡餘垢為阿羅漢,直入加於千數。於是使阿難先結集修妒路法藏,次使優波利結集毘尼藏,後復使阿難結集阿毘曇藏。」(取意)。毘尼母經三曰:「大迦葉先於王舍城耆闍掘山竹林精舍中集五百比丘,使難阿結集第一毘尼藏,第二修妒路藏,第三阿毘曇藏之三藏,後富蘭那偕比丘五百人來加之。」(取意)。已上皆記三藏之結集,比丘之數與結集者小有異。僧祇律三十二曰:「與一千大比丘同至王舍城剎帝山窟,敷置床褥,莊嚴世尊座,世尊座左面,敷舍利弗座,其右面敷目犍連座,次敷大迦葉座,如此次第敷五百座,辦四月供養,為結集法藏,悉斷外緣。爾時一千人中選取五百,使阿難先結集四阿含及雜藏,次使優波離結集毘尼藏。」(取意)。五分律三十曰:「大迦葉與五百比丘至王舍城使優波離先結集毘尼藏,次使阿難結集修多羅藏。」(取意)。善見律一曰:「阿闍世王為結集者於先底槃那波羅山邊禪室門邊造講座,大迦葉得五百比丘來此,先使優波離結集毘尼藏,次使阿難結集法藏。」(取意)。已上僧祇律與善見律皆不言第三阿毘達磨藏之結集。增一阿含經序品曰:「大迦葉集八萬四千眾,使阿難結集第一契經藏,第二律藏,第三阿毘曇藏,第四雜藏(此中有方等大乘)彌勒菩薩在座稱善哉」(取意)。撰集三藏傳曰:「於摩竭陀僧伽尸城北,迦葉聚八萬聖者,使阿難結集四藏,一經藏,二律藏,三法藏,四雜藏。」(取意)。已上增一阿含經與撰集三藏傳所說皆同,大眾部之義也。故雖不自言窟外,而為窟外之結集無論矣(義林章二本,決撰集三藏傳為大眾部之義,唯識同學鈔三之五、決今增一阿含經為大眾部之經)。
王舍城結集窟內窟外區分 (故事)結集分窟內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傳也。文殊問經下曰:「佛告文殊師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會,共集律部也),二體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會,共出律部也)。法藏經曰:「五百羅漢集王舍城。迦葉問云:先結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結毘尼藏,毘尼藏者,佛法之壽命也。乃使優波離一夏中八十度誦。次使阿難誦五阿含經,次誦阿毘曇。時有一萬羅漢後來。婆修婆斯為上首。皆住界外各誦三藏。真諦部執論疏二曰:「於王舍城七葉巖夏四月十五日,大迦葉集五百羅漢,先使阿難頌五阿含為經藏,次使富婁那誦阿毘曇,名對法藏,次使優波離誦毘奈耶名律藏。時有無量比丘來欲聽法。迦葉不許,使住界外,各自如法誦出三藏。婆師婆比丘為上首。其數多,故時號皆多眾。界內眾,迦葉為上首。世尊自指迦葉為上座,佛滅後亦為弟子之依,故號上座。其年十二月阿闍世王死,迦葉亦入狼跡山。大眾便散。」(取意)。西域記九曰:「出王舍城北門行一里餘,至迦蘭陀竹園。自竹園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陰有大石室,阿闍世王為結集者於此建堂宇。大迦葉欲結集法藏,登蘇迷慮山,擊大犍稚,集聖者,得一千人,於此始結集。時安居初之十五日也。阿難結集素怛纜藏,優波釐結集毘奈耶藏,迦葉自結集阿毘達磨藏。雨安居間三月,盡結集三藏訖。大迦葉為僧中一切上座,謂之上座部結集。其西北隔二十餘里,有大眾部結集處。諸學無學數百千人,不預大迦葉結集之眾者,來此結集法藏。別集素呾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雜集藏,禁咒藏。為五藏。凡聖同會,故云大眾部。」(取意)。宗輪論述記曰:「佛初入滅,七葉巖中二部結集。(中略)皆由未生怨王為大檀越種種供養,恐界內界外人多,難可和合,所以兩處弘宣。」慈恩寺傳三所記同此。但窟內結集之集文云:「經雨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訖,書之貝葉,方遍流通。」
毘舍離城結集 (故事)是小乘三藏中毘那耶藏之結集也。佛滅後一百年,於毘舍離國有十個非法起。長老耶舍(陀)比丘,於毘舍離城波利迦園召集七百聖眾,斷十箇非法,洗淨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誦律六十、五分律三十、僧祇律三十三、毘尼母經四、善見律一、西域記七之諸書所記同。西域記七曰:「吠舍釐城東南十四五里有大窣堵波,是七百賢聖重結集處。佛涅槃後百十年,吠舍釐城諸苾芻遠離佛法,謬行戒行。時長老耶舍(陀)召集七百賢聖於吠舍釐城,依毘奈耶制止謬法,宣明聖教。」(取意)。善見律一曰:「世尊涅槃已一百歲時,毘舍離跋闍子比丘,毘舍離中十非法起。(中略)長老耶斯那比丘發起此事。於跋闍子比丘眾中,長老離婆多問薩婆迦,薩婆迦比丘答,律藏中斷十非法,及消滅淨法。(中略)於毘舍離婆迦迦園中眾已聚集。如迦葉初集法藏無異。一切佛法中垢洗除已。」世謂之七百結集,又云第二結集。其爭論之原因十非事,十事非法
波吒利弗城結集 (故事)阿育王Dharma%s/oka即位十七年,即佛滅二百三十五年,目犍連帝須為上座,會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誦出法藏。帝須更自作論事Katha%vatthuppakaran!a一千章,駁擊異議邪說。蓋此結集開會之動機,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窮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濁佛教教義,為陶汰正邪而開也。善見律二曰:「阿育王,四年中殺諸兄弟,唯置同母弟一人。過四年已,然後阿育王,自拜為王。從此佛涅槃已二百一十八年。後阿育王即統領閻浮利地。(中略)王白諸大德,願大德布薩說戒。王遣人防衛眾僧,王還入城。王去之後,眾僧即集。眾六萬比丘,於集眾中。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能破外道邪見徒眾,眾中選擇知三藏得三達智者一千比丘,如昔第一迦葉集眾,亦如第二須那拘集眾出毘尼藏無異,一切佛法中清淨無垢。第三集法藏,九月日竟,大地六種震動,所以一比丘說,名為第三集也。」然有此結集之記事者,惟為南傳,北傳則無之,故以此為虛構之作說而排之者多。雖然,此獨斷之甚者,北方所傳,未可云全然無之,真諦之部執論疏,三論玄義冠註,髣彿有其痕跡。其他三論玄義之摩揭陀優婆塞,與宗輪論述記一之好雲王為同人兩書記事合致。而好雲王與阿育王其原語皆為Deva%nam%piya,尤可推知。故不可斷為北傳所無也。案此結集為分派後錫蘭上座部間所起之事件,故他部派,不知其事,即知之亦風馬牛視之,所以惟記於與錫蘭上座部有關係之書,而其他無之乎,其歷史的事實,無可疑之餘地,故稱第三結集。
迦濕彌羅城結集 (故事)小乘經典第四期之結集,為說一切有部所傳。有兩說:一佛滅後四百年,集五百羅漢與五百菩薩,迦旃延羅漢為上座,馬鳴菩薩為筆者,造阿毘達磨之毘婆沙一百萬偈。一佛滅後四百年,當健陀羅國迦膩色迦王時集五百羅漢,世友菩薩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論十萬頌,以釋經藏,造毘那耶及阿毘達磨之毘婆沙論各十萬頌,以釋律藏及論藏。總為三十萬頌(其中漢譯者但阿毘達磨之毘婆沙論二百卷)。而其會所,兩說皆迦濕彌羅城,即罽賓城也。婆藪槃豆法師傳曰:「佛滅度後五百年中,有阿羅漢,名迦旃延子,母姓迦旃延,從母為名。先於薩婆多部出家,本是天竺人,後往罽賓國。罽賓在天竺之西北,與五百阿羅漢及五百菩薩,共撰集薩婆多部阿毘達磨,製為八迦蘭陀。(中略)馬鳴菩薩,是舍衛國婆枳多土人,通八分毘伽羅論及四波陀六論,解十八部,三藏文宗學府,允儀所歸。迦旃延子遣人往舍衛國,請馬鳴為表文句,馬鳴既至罽賓。(中略)義意若定,馬鳴隨即著文,經十二年造毘婆沙方竟,凡百萬偈。(中略)迦旃延子,即刻石立表云:今去學此諸人,不得出罽賓國,(中略)恐餘部及大乘污壞此正法。以立制事白王,王亦同此意。罽賓國四周有山如城,唯有一門出入,諸聖人以願力攝諸夜叉神令守門。若欲學此法者,能來罽賓則不遮礙。」西域記三曰:「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以如來涅槃後四百年出。王夙崇信佛法,日請一僧說法,人人異說。王召脅尊者問之。尊者云:如來去世,歲月邈矣。各異部執,所說矛盾。王聞之,感傷,於迦濕彌羅國建立伽藍,施與之,使隨部執具釋三藏。脅尊者召集五百比丘,世友菩薩為上首,釋三藏各十萬頌。合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緘封於石函,立窣堵波,藏之其中,命藥叉神周衛其國,不使異學持出此論。」(取意)。
大乘結集 (傳說)有數說。菩薩處胎經,佛滅後七日,大迦棄招集五百阿羅漢,令彼請十方佛世界諸阿羅漢,於閻浮提娑羅雙樹間,得八億四千阿羅漢眾。使阿難先分類菩薩藏,聲聞藏,戒律藏之三部,於其菩薩藏結集八藏云。菩薩處胎經出經品曰:「爾時佛取滅度已,經七日七夜。時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打揵稚集眾。(中略)集諸羅漢得八億八千眾,來集到忍界,聽受法言。(中略)使阿難昇七寶高座,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漏。菩薩藏者集著一處,聲聞藏者亦集著一處,戒律藏者亦集著一處。(中略)最初出經,胎化藏為第一,中陰藏第二,摩訶衍方等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薩藏第五,雜藏第六,金剛藏第七,佛藏第八。是為釋迦文佛經法具足矣。」次依智度論則文殊彌勒等大菩薩將阿難於鐵圍山結集大乘三藏,謂之菩薩藏,或言小乘三藏於耆闍崛山(智度論之說)結集之。智度論百曰:「有人言:如摩訶迦葉,將諸比丘,在耆闍崛中,集三藏。佛滅度後,文殊師利,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
秘密結集 (傳說)或謂金胎兩部之大經,盡為阿難結集。或謂金剛手菩薩為正,阿難為伴。或謂兩部雜部,皆為金剛手菩薩受持結集。後兩說據六波羅蜜經所謂金剛手受持陀羅尼門之說也。六波羅蜜經一曰:「慈氏云何名為第三法寶?所謂過去無量殑伽沙等諸佛世尊所說正法。我今亦當作如是說。所謂八萬四千諸妙法蘊。(中略)攝為五分: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此五種藏教教化有情,隨所應度而為說之。(中略)復次慈氏,我滅度後,令阿難陀受持所說素呾纜藏,其鄔波離受持所說毘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說阿毘達磨,曼殊室利菩薩受持所說大乘般若波羅蜜多,其金剛手菩薩受持所說甚深微妙諸總持門。」又見義林章二本,法苑珠林十二、教時諍等。
結集法 (雜語)聚眾多比丘依戒律之法組織一會,會中選一人使登高座,發問問之。聞其答:更問會眾,無一人異議,則定為如法之佛說,此謂之結集法。
結賊 (術語)結者繫縛之義,煩惱之異名。煩惱害知慧,故以賊為譬。金光明經一曰:「六入村落,結賊所止。」同文句記五曰:「能害慧命,故云結賊。」
結解 (術語)如言縛脫。為煩惱所縛而不自在,故云結,悟理而脫結縛,謂之解。楞嚴經五曰:「結縛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結經 (術語)對於開經而言。謂說本經後,以此為結撮而演之經。如法華之結經為觀普賢經是也。
結業 (術語)惑謂之結,由惑而起之善惡所作謂之業。寶積經百二十二曰:「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皆消滅。」行事鈔上四曰:「結業自纏,永流苦海。」
結嘆 (術語)用於經釋科文之語,結上意而讚嘆也。
結漏 (術語)結與漏皆煩惱之異名。煩惱繫縛心身,故云結,煩惱從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煩惱。撰集三藏傳曰:「阿難爾時,坐一樹下,滅結漏盡。」
結線 (術語)密教修調伏法之六字經法時,為結縛怨敵或惡病而行之咒術。
結縛 (術語)煩惱之異名。繫縛心身不使解脫出離之義。維摩經佛國品曰:「稽首能斷眾結縛。」無量壽經下曰:「煩惱結縛,無有解已。」
結緣 (術語)於佛法結緣。創未來得度之緣也。止觀六上曰:「和光同塵,結緣之始。」文句二下曰:「現世雖見佛聞法,無四悉檀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此名結緣眾。」文句記二下曰:「結謂結構,立機之始。緣即緣助,能成其終。則成未來修得三德之先萌也。」往生要集下末曰:「當知生謗亦是結緣,我若得道願引攝彼,彼若得道願引攝我。」
大通結緣 (術語)過去三千塵點劫昔,有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爾時有十六王子於佛入定後八萬四千劫間覆講法華經。今日逢釋迦出世,聞法華經之一切聲聞眾,其時已聞王子之說法而發心,結未來得度之緣者。是法華三周說法中因緣周之說法也。見法華經化城喻品。
結緣眾 (術語)四眾之一。雖由宿因淺,未能得現益,而為未來得道之因緣,到如來之法座,而佛聞法者。見四眾
結緣經 (雜名)各為結緣會集書寫經文也。此雖通於諸經,而多就法華言,是取大通結緣之義也。
結緣八講 (行事)八講
結緣灌頂 (術語)謂一般俗人入灌頂壇,投華於諸尊而結緣也。當投華時,使以尊像為與我有宿緣之尊體而念之,結緣之名基於此。因名投華三摩耶。是二種灌頂之一。灌頂
結緣諷經 (雜名)諷經
結講 (雜語)講會之結末,即講會之最終日也。
結願 (雜語)法會之末日也。
結願作法 (修法)密宗於結緣作法行補闕啟白也。其文曰:「自開闢之始,至於結願之今,致隨分精誠雖勤修,具縛凡夫分段依身故,行法之間難制餘念。然者經三業[一/旦]六根,所犯有誤事,仍誦秘密神咒唱諸尊名號,懺所犯充補闕。」次唱真言佛名畢,又云:「依念秘密真言唱諸寶號,成如法如說功德了。」見考信錄四。
結護 (術語)謂真言行者,結印契誦真言守護所修之法也,又護身結界,以辟除惡魔也。念誦結護法普通諸部曰:「凡欲念誦,先須護身結界澄想。」蘇悉地羯羅經供養品曰:「若作諸法,遂乃忘作護持法,則令使魔興。欲除魔故,速應誦持當部明王真言,將護自身,一切魔障不得其便。如上備作護身結界及餘法已,然後攝心安詳念誦。」又要略念誦經說七種之秘密結護法,教以不動威怒法通用於一切處。
絕大 (術語)大之至極,言更無比此大者。止觀三曰:「絕大不可思議。」
絕言嘆 (術語)正述讚嘆之辭為寄言,嘆不能以言辭讚歎,而述止讚辭之旨,謂之絕言嘆。法華經方便品佛以此二觀觀如來之權實二智。文句三曰:「一寄言嘆二智,二絕言嘆二智。」
絕待 (術語)待者待對也,對於相對而言。止觀三曰:「無可待對,獨一法界,故名絕待止觀。」
絕待妙 (術語)相待妙
絕食 (術語)斷食
絕學 (術語)傳心法要上曰:「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也。」
絕對 (術語)獨一之法,他不能對比者,是曰絕對,對於相對而言。教行信證二曰:「按本願一乘海圓融滿足極速無礙絕對不二之教也。」又曰:「金剛信心絕對不二之機也。」
絞飾 (雜語)觀無量壽佛經中之校飾,據慧琳音義作絞飾。絞,交效反,謂繪黑黃間色也。禮玉藻註。絞,蒼黃之色也。說文從系交聲。飾,裝飾也。
給孤 (人名)佛在世長者之名。梵語本名蘇達多,譯曰善施,梵語別號阿那陀擯荼陀,譯曰給孤獨,略名給孤,建祇洹精舍之人。西域記六曰:「善施長者,仁而聰敏,積而能散,拯乏濟貧,哀孤恤老。時美其德,號給孤獨焉。」玄應音義三曰:「阿那他,此云無親。舊人義譯為孤獨,賓荼馱寫耶。此云團與。舊人義譯為給,猶是須達多之別名。修達多,此云善與,故得給孤獨名也。」
給孤獨園 (地名)給孤獨長者買得祇陀太子之園林施與僧眾,故名給孤獨園。祇園
給孤獨長者 (人名)中印度憍薩羅國舍衛城之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獨,故得此名。在王舍城聽釋迦說法,深歸依之,請至其國,購太子祇多之園林,以贈釋迦,使之說法,由是佛教大行於其地。給孤
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經名)佛說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一卷,宋施護譯。說長者女須摩提,嫁於滿財長者子,令其家供養佛僧,同悟道者。出於增一阿含經須陀品第三十。
給園長者 (人名)給孤獨長者也。
絡子 (物名)與掛絡同。
絡多未知 (雜語)譯曰赤泥。伽藍名。西域記十曰:「絡多未知僧伽藍Raktamr!ttika%sam%gha%ra%ma(Raktaviti),唐言赤泥。」
[糸*任]婆 (植物)Nim%ba,又作任婆,賃婆。樹名。玄應音義二曰:「[糸*任]婆,古文任同。如林如深二切,樹名也。葉若可煮為飲,治頭痛也。如此間苦楝樹也。」同二十四曰:「賃婆果,女鴆反,形如此苦楝樹也。」俱舍頌疏業品六曰:「從賃婆種賃婆果生,其果大小,如苦楝子,其味極苦。」
[糸*任]婆蟲 (動物)食[糸*任]婆樹之蟲也。涅槃經三十二曰:「無智人樂生死,如[糸*任]婆蟲樂[糸*任]婆樹。」作維婆蟲者誤。
(術語)[8776]Ha%h!,降三世尊之種子也。降三世。【又】[8770]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配之六大,以表風大。字記曰:「訶字許下反音,近許可反,一本音賀」。大日經曰:「賀字門,一切法因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賀字時,是害煩惱離欲聲。」華嚴經曰:「唱訶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一切無緣眾生方便攝受命出生無礙力。」上中因不可得,由Hetu(因)釋之,害煩惱離欲,由Hata(害)釋之。
訶尼 (雜語)探玄記四曰:「訶尼,此或云捨義,或云生滅,以本語難定也。」
訶字 (術語)[8770]Ha,梵之訶字為五大中風大之種子。大日經疏一曰:「訶字門為風。」
訶宅迦 (飲食)靈藥名。呵吒迦
訶利 (動物)Hari,又作呵梨,[口*歇]里。譯曰獅子。孔雀王咒經上曰:「訶利,梁云獅子。」寶窟上本曰:「外國云呵梨,此云獅子。」
訶利底 (天名)Ha%riti,又作[口/可]利底、呵利帝、訶利帝、訶哩帝、呵利陀,鬼母名,譯曰歡喜。暴惡,青色,黃色等。毘奈耶雜事三十一曰:「月滿生女,容貌端嚴,見者愛樂。其女生時,諸藥叉眾,咸皆歡喜,諸親立字,名曰歡喜。」同卷曰:「此既取我男女充食。則是惡賊藥叉。何名歡喜?因此諸人皆喚為訶利帝藥叉女。」希麟音義六曰:「呵利帝,此云歡喜天母也。」孔雀經音義曰:「訶利底,唐云愛子母也。」准胝陀羅尼經曰:「呵利底菩薩」。密教秘記曰:「翻梵語云:呵利陀鬼子母。呵利陀,此云黃色。信行梵語集云:訶利帝,此云青色。梵漢相對鈔云:訶利底,此云青衣,古譯云功德天。」寄歸傳解纜鈔一曰:「呵利底,此云暴惡。」
訶利帝母 (天名)即鬼子母神也。毘奈耶雜事三十一曰:「往昔王舍城中有獨覺佛出世,為設大會,有五百人各飾身共詣芳園,途中遇懷妊牧牛女持酪漿來,勸同赴園。女喜之舞蹈,遂墮胎兒。諸人等捨之赴園內,女獨止而懊惱,便以酪漿買五百菴沒羅果,見獨覺佛來女傍,頂禮而供養之,發一惡願曰:我欲來世,生王舍城中盡食人子。由此惡願,捨彼身後,生為王舍城娑多藥叉長女,與健陀羅國半叉羅藥叉長子半支迦藥叉婚,生五百兒,恃其豪強日日食王舍城男女。佛以方便隱鬼女一子。鬼女悲歎求之,知在佛邊。佛曰:汝有五百子,尚憐一子,況餘人但有一二耶?乃教化之授五戒,為鄔波斯迦。鬼女曰:今後無兒可食者。佛曰:勿憂,於我聲聞弟子每食次呼汝及兒名,皆使飽食,汝於我法中勤心擁護伽藍及僧尼。鬼女及兒皆歡喜。」寄歸傳一曰:「西方諸寺,每於門屋處,或在食廚邊,塑畫母形,抱一兒子,於其膝下,或五或三,以表其像。每日於前,盛陳供食。其母即是四天王眾,大豐勢力。其有疾病無兒息者,饗食薦之,咸皆遂願。」
訶利帝母畫像 (圖像)大藥叉女歡喜母並愛子成就法曰:「先於白[疊*毛]上或素絹上,隨其大小,畫我歡喜母,作天女形。極令殊麗,身白紅色天繒寶衣,頭冠耳璫,白螺為釧,種種瓔珞,莊嚴其身,坐寶宣臺。[乖/土]下右足,於宣臺兩邊,傍膝各畫二孩子,其母左手於懷中抱一孩子,名畢哩孕迦(梵Prin!ika),極令端正,右手近乳,掌吉祥果。於其左右,並畫侍女眷屬,或執白拂,或莊嚴具。」
訶利帝母法 (修法)密教以訶利帝母為本尊,欲祈出產而修之秘法,與鬼子母神之修法同。大藥叉女歡喜母並愛子成就法,一卷。訶利帝母真言經,一卷。冰揭羅天童子經,一卷。共詳說其修法。
訶利帝母供 (修法)供養訶利帝母之法會。產時修之。見密門雜抄。
訶利帝母經 (經名)大藥叉女歡喜母並愛子成就法之異名。
訶利帝母真言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鬼子母之修法。
訶利帝母真言法 (經名)訶利帝母真言經之異名。
訶利枳舍 (異類)又作[口*歇]里離舍。夜叉名。譯曰獅子髮。見孔雀王咒經上。Harikes/a。
訶佛罵祖 (雜說)公案名。五燈會元曰:「德山宣鑒禪師抵溈山,山至晚。問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當時背卻法堂,著草鞋出去也。山曰:此子已後向孤峰頂上盤結草菴,訶佛罵祖去在。」
訶梨勒 (植物)Haritaki,又作訶利勒、呵利勒、呵梨勒、訶梨怛雞、呵梨得枳、賀唎怛繫、訶羅勒等,果名,譯曰天主將來。五藥之一,又曰訶子。毘奈耶雜事一曰:「餘甘子、訶梨勒、毘醯勒、畢缽梨、胡椒,此之五藥,有病無病,時與非時,隨意皆食。」善見律十七曰:「訶羅勒,大如棗大,其味酢苦,服便利。」玄應音義二十四曰:「訶梨怛雞,舊言訶利勒,翻為天主將來。此果堪為藥分,功用極多,如此土人參石斛等無所不入也。」百一羯磨八曰:「呵梨得枳,舊云呵梨勒,訛。」梵語雜名曰:「賀唎怛繫。」資持記下二之一曰:「呵梨勒,今時所謂呵子是也。」本草曰:「訶梨勒,樹似木梡,花白,子似梔子。主消痰下氣。來自海南舶上,廣州亦有之。」唐音癸籤云:包佶訶梨勒葉詩:茗飲慚調氣,梧丸喜伐邪。是葉亦能下氣,其功勝茗,今醫家俱用其子,不聞用葉者,應是本草失收耳。
訶梨怛雞 (植物)果名。訶梨勒
訶梨跋摩 (人名)Harivarman,三藏名。譯曰獅子鎧,獅子鉀。成實宗之祖。生於中印度婆羅門家,初學數論外道,後就薩婆多部鳩摩羅陀聞發智論,更轉赴大眾部,又研究大乘作成實論。出世年代,或謂係佛滅九百年,不確,其成實論支那翻譯為西紀四百十二年也。出三藏記十一曰:「訶利跋摩者,宋稱獅子鎧。佛泥洹後九百年出,在中天竺,婆羅門子也。」三論玄義曰:「成實論者,佛滅度後九百年內,有訶利跋摩,此言獅子鎧之所造也。其人本是薩婆多部鳩摩羅陀弟子,慨其所釋近在名相,遂徙轍僧祇,大小兼學,鑽仰九經,澄汰五部,再卷邪霧,重舒慧日。於是道振罽賓,聲流赤縣。」
訶悉多 (雜名)Hasta,譯曰手。見百一羯磨九。
訶利底南 (天名)同訶利底母。涼譯之金光明經三曰:「訶利底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名義集二曰:「訶利底南,此標梵語,鬼子母等,此顯涼言。名雖有二,人祇是一。」訶利底
訶利雞羅 (地名)Harikela,謂緬甸阿羅犍Arakan地方。求法高僧傳下有曰:「從師子洲東北,泛舶一月,到訶利雞羅國。此國是東天東界,即贍部洲地,漸之東印度。」因是又可知義淨以贍部洲為印度之總稱也。
訶陵 (地名)又作波陵。在爪哇島。寄歸傳一所謂南海諸洲十餘國之一。唐麟德年中,會寧律師嘗遊此,與若那跋陀羅共譯出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
訶[口*縛] (術語)[87B9]hva],悉曇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火。大品經四念處品云:「火字門,入諸法喚不可得故。」不空譯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云:「稱訶[口*縛]字時,觀察一切眾生,入堪住力,遍生海藏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舊華嚴經五十七曰:「唱訶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一切無緣眾生方便攝受令生海藏。」蓋梵語訶[口*縛]hva為呼召之義,依深秘釋解為可呼召性不可得也。
訶羅訶羅 (物名)Ha%la%hala,毒藥名。
評唱 (術語)品評提倡古人之說也。碧巖錄題下曰:「評唱雪竇顯和尚頌古語要。」
註華嚴法界觀門 (書名)一卷,唐宗密撰。華嚴法界觀門之註釋書也。
註維摩經 (書名)十卷,後秦僧肇,就羅什譯之維摩經合糅羅什,道生及自己之三註者。
註論 (書名)往生論註之異名。
詐習因 (術語)附錄十因十果項。
詐現異相 (術語)五邪命
酤酒戒 (術語)顯教十重戒之一。誡以無明毒藥之酒與人,使人惛迷也。
軻地羅 (植物)Khadira,又作珂地羅、朅地羅、軻梨羅、朅達羅、佉陀羅、朅地洛迦、佉達羅、朅達洛迦佉提迦等,木名。譯曰山木、苦楝木、空破、紫橿木、毒樹剌等。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朅地羅,舊言佉陀羅。木名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擔山木,梵言朅達羅。舊言佉陀羅。南地多饒此木。」陀羅尼集經二曰:「佉陀羅木,唐云紫薑木也。」同十曰:「劫地羅木,此云紫檀木。」慧琳音義十五曰:「佉達羅,毒樹剌名。如此方皂莢之類。」俱舍光記十一曰:「朅地洛迦,印度樹名。此方南邊,亦有此樹,稱為擔木。山上寶樹,其形似彼,從樹為名。舊云佉陀羅木,訛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朅地洛迦,此云擔山木。」瑜伽略纂一曰:「七金山之第五也。朅達洛迦此云擔木,諸阿修羅以此木,擔須彌山,山有擔木,故以為名。」起世經一曰:「須彌下,其次有山,名佉提羅迦,高四萬二千由旬。」
軻地羅山 (地名)又作佉陀羅山等。七金山之第五。玄應音義一曰:「軻梨,應云軻地羅。此譯曰軻,空也。地羅,破也。名空破山也。」慧苑音義下曰:「佉陀羅,應曰軻梨羅。此即木名,謂此方苦楝木也,由彼山中多有此木,故立其名。」
軻梨 (地名)Khadiraka,山名。玄應音義一曰:「軻梨,應云軻地羅。此譯云:軻者空也,地羅者破也,名空破山也。」
貼相 (術語)無田相之袈裟云縵衣,為令縵衣作田相,於衣上貼附條數,是曰貼相。釋氏要覽上曰:「十誦律云:比丘居山野,許著縵條衣,不許著入聚落,應於衣上貼作田相。又云:比丘貧少衣,不能割截,應於衣上安貼,若五七九條,若過十條等。」
貼菜 (雜名)禪林於常住所調之菜外,別自貼附而表供養之意者,謂之貼菜。俗稱添菜。
貼[貝*親] (術語)[貝*親]者梵語Daks!in!a施物也。於修法會等有特勞者,加增其施物。是曰貼[貝*親]。海篇類編曰:「貼天[口*十]切,音帖,裨也,依附也,又粘置也。」
(術語)[8764]Pa,又作波、簸。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體文喉聲之第一。金剛頂經曰:「跋字門,一切法第一義諦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跋字時是勝義聲。」智度論曰:「若聞波字,即時知一切法入第一義諦中。波羅末陀(Parama%rtha),秦言第一義諦。」
跋曰羅菩提 (人名)Vajrabodhi,又作縛曰羅冒地,三藏法師名。譯曰金剛智。見開元錄九,宋僧傳一。
跋折羅 (物名)一作筏折羅。亦作拔折羅Vajra,金剛也。見[口*縛]曰羅條。
跋折羅吒訶沙 (菩薩)譯曰大笑金剛。陀羅尼集經八曰:「跋折羅吒訶沙身,唐云大笑金剛。」梵Vajra-at!t!aha%sa。
跋折羅母瑟知 (印相)Vajramus!t!i,譯曰金剛拳印。見陀羅尼集經四。
跋伽仙 (人名)梵音Bha%rgava,又Bhagava,又Bhaga,佛二十九歲出家求道時,最初師事之仙人,苦行婆羅門也。
跋伽婆 (人名)Bha%rgava,仙人名。譯曰瓦師。佛出家,始到此仙人處。見佛本行集經二十。
跋利訶羅 (異類)夜叉名。譯曰食藤。見孔雀王咒經上。
跋利沙鍵拏 (流派)又作伐里沙鍵拏。縛利沙鍵拏Vars!agan!a,雨眾外道之梵名。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云縛利沙,亦云跋利沙,此云雨,外道名也。鍵拏,此云眾,謂雨等師徒之名,故名雨眾。」
跋私弗多羅 (流派)Vatsi-putra,犢子部之梵名。犢子部
跋私弗多羅部 (流派)亦作婆蘇富羅部,婆蹉富多羅部。梵音Vatsiputriya%h!,譯曰犢子部,可住子部。犢子部
跋陀羅 (雜名)Uttarabha%drapada%,星名。譯曰壁宿。見寶星陀羅尼經二。【又】(人名)Bhadra%,比丘尼名。自識宿命,遇佛成道。見跋陀羅比丘尼經,經律異相二十三曰:【又】Gun!abhadra,求那跋陀羅之略。三藏法師名。【又】(羅漢)十六羅漢之一。【又】(異類)Bhadra,龍王名。譯曰賢龍。見正法念經十八。【又】(植物)Bhadra,樹名。譯曰賢樹。見慧苑音義上。
跋陀和利 (人名)巴Bhadda%li,比丘名。佛讚嘆一座食之法,跋陀和利不堪,固辭,夏三月竟,復來見世尊,佛種種呵之,為說出要。見中阿含五十一跋陀和利經。
跋陀耆婆 (地名)Bhadrajiva,城名。譯曰賢壽。見賢愚經二。
跋陀婆羅 (菩薩)又作軷陀、[風@(軷-車)]陀波羅、[風@(軷-車)]陀和、[風@(軷-車)]陀和羅、跋陀羅波黎、跋陀羅波梨。賢護菩薩之梵名。法華文句二曰:「跋陀婆羅菩薩,此云善守,亦云賢守。思益經云:若眾生聞名者,畢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賢護
跋陀迦毘羅 (人名)Bhadrakapila%,比丘尼名。曾為波斯匿王所逼,其心無染愛,脫詣祇洹。佛言心無愛染,則無罪。見十誦律二、經律異相二十三。
跋陀羅室利 (人名)Bhadras/ri,又作跋捺羅室利,賢首菩薩之梵名。華嚴探玄記四曰:「跋陀羅,此云賢。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德,或云勝。是故非初首之首,亦非上首之首。此等梵語皆有別名故,此但為顯吉祥勝德超絕為首。當體至順調柔曰賢,賢約體性,首約德用,是持業釋也。」
跋陀羅婆提 (雜名)Bhadrapati,城門名。譯曰賢主。見本行集經三十五。
跋陀羅耶尼 (流派)Bhadraya%n!ika%h!,譯曰賢冑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見飾宗記一本。
跋陀羅樓支 (人名)Bhadraruci,論師名。譯曰賢愛。摧大慢之婆羅門,使生陷於地獄。西域記十一曰:「西印度有苾芻,跋陀羅樓支。唐言賢愛,妙極因明,深窮異論。」
跋陀羅耶尼部 (流派)梵音Bhadraya%n!iya%h!,賢冑部
跋陀羅迦卑梨耶 (人名)Bhadrakapila%,婆羅門女名。譯曰賢色黃女。見本行集經四十五。
跋捺羅婆娜 (雜語)Bha%drapada,六月之梵名。見梵語雜名。
跋陂 (菩薩)Bhadrapa%la,又作[風@(軷-車)]陂陀。賢護菩薩之梵名,[風@(軷-車)]陀婆羅之略稱。
跋陂菩薩經 (經名)一卷,失譯。般舟三昧經之異譯。般舟經由拔陂菩薩之請而說。拔陂為跋陀婆羅之略稱,譯作賢護。
跋怛[木*罷] (物名)Vita%na,譯曰蓋。即幡蓋之蓋也。見梵語雜名。
跋南國 (地名)扶南國之異稱。寄歸傳一曰:「跋南國,舊曰扶南。先是裸國,人多事天,後乃佛法盛流,惡王今并除滅,迥無僧眾,外道雜居,斯乃贍部南隅,非海洲也。」
跋梨迦 (人名)商主之名。譯曰金挺。見佛本行集經三十二。
跋移阿修羅 (異類)婆稚阿修羅
跋渠 (雜語)Varga,譯曰部,品。經論中之篇章也。玄應音義十五曰:「跋渠,此言訛也。正言伐伽。譯云部,謂部類也,或言群,同其義也。」同十七曰:「跋渠亦言伐伽,此譯云部,亦品之別名也。」法華文句一曰:「跋渠,此為品也。品是義類義。此中文句氣類相從。節之為跋渠。例如律中有篇聚,毘曇有犍度爾。」
跋提 (人名)貧人之名。供養一燋木於佛,受當來成辟支佛之記別。見百緣經三。【又】婆提比丘之名。跋提梨迦。【又】(地名)又作伐提、跋提、跋底、[口*縛]底,河名。阿恃多伐底
跋提唎加 (人名)梵音Bhadrika,佛成道後,於鹿野園濟度五比丘之一人。甘露王之子也。
跋提梨迦 (人名)一作婆提唎迦Bhadrika,巴Bhaddiya,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經曰跋提,四分律曰婆提,最勝王經曰婆帝利迦,本行集經曰跋提梨迦,譯為小賢。本行集經十一曰:「白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難提迦,第二名為婆提唎迦。」同三十四曰:「次一長老跋提梨迦(隋言小賢)。」
跋窣堵 (術語)Vastu,又作婆藪斗,律藏名。飾宗記二末曰:「婆藪斗律者。真諦三藏云:此翻品類律也。此律多說緣起制諸輕戒。」開元錄九(義淨傳)曰:「跋窣堵即諸律中犍度跋渠之類也。梵有楚夏耳。」
跋遮那 (物名)梵語。袈裟環也。清異錄曰:「天福三年,賜僧法城跋遮那。」
跋摩 (人名)Harivarman,訶利跋摩之略。成實論主之梵名。
跋摩宗 (流派)成實宗也。從其論主之名,故稱曰跋摩宗。
跋闍 (地名)Vr!ji,毘舍離國Vaisa%li之地名。佛滅後百年此地比丘行十事。跋闍子比丘
跋闍子 (雜名)跋闍子比丘
跋闍羅 (物名)一作伐闍羅Vajra,譯曰金剛。與縛曰羅同。
跋闍子比丘 (雜名)Vr!jiputrabhiks!u,毘舍離跋闍之出家人也。此地之僧。於佛滅後百年,起十事之非法。長老耶舍陀比丘因此集七百賢聖於毘舍離城,起第二結集。
跋闍子比丘十事非法 (名數)毘奈耶雜事四十曰:「一、高聲共許淨法(四分「得寺內」,十誦「如是淨」,五分「求聽淨」),比丘在寺內作別眾非法之羯磨大眾高聲共許,則其法成。二、隨喜淨法(四「後聽可」,十「證知淨」,五「合於求聽淨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座大眾隨喜,又於界內先作別眾之羯磨,然後求來人聽可則其法成。三、舊事淨法(四「得常」,十「行法淨」,五「習先所習淨」),比丘自堀地,教人使堀等舊作事,作之亦非違法。四、鹽事淨(四「得與鹽共宿」,十「鹽淨」,五「鹽薑合共宿淨」),以筒盛鹽帶於身常受用,亦非非法。五、道行常法(四「得聚落間」,十「近聚落淨」,五「越聚落淨」),比丘於一處食已,未行一驛半驛,便作別眾食,亦非違法。六、二指淨法(四「兩指抄食」,十「指淨」,五「兩指抄食淨」),比丘足食已,不受殘食之法,更得食以兩指食之,亦非違法。七、必治病淨法(四「得飲闍樓羅酒」,十「貧住淨」,五「飲闍樓伽酒淨」),和水飲酒為治病,亦非非法。八、酪漿淨法(四「得和」,十「生和合淨」,五「酥油蜜和酪淨」),以乳酪一升和水攪之,於非時飲用,亦非違法。九、座具淨法(四「得畜不截坐具」,十「樓邊不益尼師壇淨」,五「怖坐具大小隨意大小淨」),作新坐具,不著故物,且大小隨意作之而受用,亦非非法。十、金寶淨法(四「得受金銀」,十「金銀寶物淨」,五「受畜金銀錢淨」),受金銀寶玉之施物而畜之亦非違法(五分合一與二更加復坐食淨為十事)。」南傳律本言十事非法與此稍有相違。而古來各異其解。即一、鹽淨,於角蓄鹽可持。二、二指淨,至下二指得取食。三、聚落間淨,自一村行於他村時,時間外得取食。四、住處淨,住同一境界內得別別作齋日說戒。五、隨意淨(又後聽淨),無裁斷權利之眾僧行事。事後得乞大眾承認。即得隨意行事務也。六、習先所習淨(又久住淨),若有慣例,無論何事,皆得為之。七、生和合淨,午時過不許飲新乳,但飲殘乳,非其所限。故少變質之生和合Amathi得飲之。八、水淨(又飲闍樓伽酒淨),闍樓伽Jalogi濁也。謂白酒,甘酒之類。耶樹汁之醱酵者。要之飲酒精分少之酒也。九、不益樓尼師壇那淨,飾樓之蓆布,越定量之大亦不為罪。十、金錢淨,手捉金錢亦非為罪。以上為據南傳之巴利律者。西藏所傳大體同跋闍子比丘條。
跋闍羅波膩 (菩薩)Vajrapa%n!i,譯曰金剛手。名義集二曰:「應法師云:跋闍羅,此云金剛。波膩,此云手,謂手執金剛杵,以立名。」
跋闍羅婆羅 (人名)Vajrabala,三藏法師名。譯曰金剛堅。見續高僧傳二。
跋藍 (雜語)數量名。俱舍頌疏世間品五曰:「十大姥達羅為跋藍。」梵Bala。
跋難陀 (人名)Upananda,比丘名。譯曰善喜,賢喜,聞佛涅槃而歡喜之惡比丘也,善見論謂之須跋陀羅摩訶羅。長阿含經四曰:「時彼眾中有釋種子。字跋難陀。止諸比丘言:汝等勿憂,世尊滅度,我得自在。彼老常言:當應行是,不應行是,自今已後隨我所為。」四分律五十四曰:「爾時有跋難陀釋子,在眾中,語比丘言:長老且止,莫大憂愁啼哭,我等於彼摩訶羅邊得解脫。彼在時,數教我等,是應是不應,當作是,不應作是。我等今得自在,欲作便作,欲不作便不作。」善見律一曰:「時有比丘名須跋陀羅摩訶羅,言止止,何足啼哭。」巴Subhaddo。【又】(異類)Upananda,龍王名。難陀龍王之弟也。皆保護摩竭陀國使無飢饉者。法華文句二曰:「難陀名歡喜,跋名善,兄弟常護摩竭提。雨澤以時,國無饑年。瓶沙王年為一會,百姓聞皆歡喜,從此得名。」法華玄贊二曰:「第一名喜,第二名賢喜。此二兄弟,善應人心,風不鳴枝。,雨不破塊。初能令人喜,後性賢令喜,故以為名。」
跋難阤龍 (異類)跋難阤龍,唐言賢喜也。跋難陀
跋羅婆堂 (人名)巴Bha%radva%ja,梵志名。婆私吒與婆羅婆之二人,皆梵志之種姓而出家,為諸梵志所呵責。佛為說劫初漸立四姓之事,又說善惡業報無差別。見中阿含婆羅婆堂經。
跋羅末羅耆釐 (地名)Bhra%maragiri,山名。譯曰黑蜂。在中印度。見西域記十。
跋羅哈摩達多 (人名)Brahmadatta,王名。譯曰淨授。俱舍光記八曰:「昔有一王名跋羅哈摩達多。唐言淨授。於王腋下有[病-丙+包]生一女子。名為鴿鬘。」
跏坐 (術語)足加[月*(比/土)]上之坐法也。有全跏半跏二種:全跏為兩足加於兩[月*(比/土)]者,半跏為左右一足加於一方[月*(比/土)]上者。經中謂之結跏跌坐者,即全跏坐也。結跏趺坐
跏趺 (術語)結跏趺坐也。結跏趺坐。無量壽經上曰:「跏趺而坐,奮大光明。」
跏跌坐 (術語)同跏趺。結跏趺坐
報土 (術語)四土之一。酬萬行之因而得之萬德莊嚴淨土也。四土
報土真身 (術語)對化土之化身而言。謂住於真實報土之佛之真報身也。
報生 (術語)亦曰生得。亦云果報。非由習修,得於先天者。
報生三昧 (術語)此為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薩常入三昧,住此三昧,則如人見色,不用心力,依此三昧之力自然作事,不加功用,其身之果報,現種種之形,生種種之功德,故云報生三昧。智度論五十曰:「經曰:云何菩薩常入三昧?菩薩得報生三昧故。論曰:得報生三昧,如人見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度眾生,安穩勝於如幻三昧。自然成事,無所役用。如人求財,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
報因 (術語)對習因之稱,報者果報也。感苦樂果報之善惡之因,謂之報因。新譯家謂之異熟因。
報佛 (術語)與報身佛同。
報身 (術語)三身
報命 (術語)報過去業因而受之一期壽命也。因之報命不可增減,即定命也。
報果 (術語)酬報善惡業因之苦樂結果也。新譯家謂之異熟果。釋門歸敬儀曰:「形纏桎梏,報果不可頓銷。」
報恩 (術語)世有四恩,為報酬之而盡心致力也。有報恩經。
報恩寺 (寺名)在江蘇吳縣治北隅。本吳通元寺。唐改開元寺。吳越為報恩寺。今稱北寺。中有浮圖。稱北寺塔。
報恩田 (術語)三福田之一。父母師長等有養育教誨之恩,報答之則自獲無量之福,故名福田。
報恩施 (術語)八種施之一。以報恩之意思而布施者。
報恩經 (經名)大方便佛報恩經之略名。
報恩巧方便 (術語)六種巧方便之一。施眾生以德,眾生思報其恩時,令眾生行道之方便也。
報恩奉盆經 (經名)一卷,又名報緣功德經,失譯。佛說盂蘭盆經之異譯。
報得 (術語)其人之果報自然而得者。對修得而言。
報通 (術語)五種神通之一。如鬼神龍王等有自己生得果報之神變者。
報冤行 (術語)行入四種之一。二入
報障 (術語)三障之一。報為果報。依煩惱惑業而得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之果報。又雖受生於人天,而生來不信者,由之障礙聖道之善根,是云報障。涅槃經十一曰:「報障者,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誹謗正法,及一闡提,是名報障。」
報像功德經 (經名)報恩奉瓮經之異名。
報緣 (術語)果報之因緣也。言一期之壽命。
報應 (術語)佛家謂有施必報。有感必應。故現在之所得。無論禍福。皆有報應。又,佛三身中報身應身之二身也。
報賽 (雜語)為報恩而奉財物也。
報謝 (術語)報恩謝德也。教行信證曰:「深知佛恩,為報謝至德。」【又】一期之果報謝去也。法華文句記七曰:「一期報謝,無付故惜。」
斯陀含 (術語)四向及四果
斯陀含向 (術語)四向
斯陀含果 (術語)四果
斯芩王 (人名)支婁迦讖譯之般舟三昧經勸助品曰:「佛告[風@(軷-車)]陀和,久遠不可計阿僧祇劫有佛,名私訶摩提,有大國名[風@(軷-車)]陀和。有轉輪王維斯芩往到佛所。佛為說是三昧(念佛三昧),王聞之歡喜,持珍寶散佛上。時私訶摩提佛般涅槃後,維斯芩王壽終。還而自生於其家為天子,名梵摩達,爾時有比丘名珍寶,為四部弟子說是三昧。梵摩達聞之歡喜,持珍寶散其上,發意求佛道,與千人共為沙門,求學是三昧。承事師八千歲,不休懈。卻後更見六萬八千佛,輒於一佛所聞是三昧,自得佛,名曰坻羅惟逮佛世尊,是時千比丘從得等正覺,皆名坻羅鬱沈。」
斯訶國 (界名)下品之穢土也。見迦才淨土論上。
(術語)梵語尾缽羅枳剌曩Viprakirna,常作散善,散地,散心等。對定之語。言心散亂不止住於一境也。
散心 (術語)散亂之心。放逸之心。止觀五曰:「夫散心者,惡中之惑。如無鉤醉象,踏壞華池。穴鼻駱駝,翻倒負馱。疾於掣電。毒逾蛇舌。」
散心法師 (術語)斥漫逞分別之人而言。止觀十曰:「散心法師,雖分別諸使,亦不自知空見過患。」
散心誦法華 (術語)謂以散亂之心讀誦法華經也。
散心常時念佛 (術語)持散亂心不定期限,不調作法,不簡時處所緣,於行住座臥稱佛名,顯淨土之住生也。
散日 (雜語)又曰滿散。法會之結願日也。
散支 (天名)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稱僧慎爾耶,半只迦,半支迦。譯作密神Pan^cika,或謂是歡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謂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毘沙門天王八大將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眾,巡行世間,賞罰善惡。金光明經三曰:「散支鬼神品。」最勝王經八曰:「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於此品中誓守護能信受此經者。訶哩帝母經曰:「時有大藥叉女,名歡喜,容貌端嚴。有五千眷屬,常住支那國護持世界。是沙多大藥叉將之女,婚半支迦大藥叉將(昔云散脂者訛),生五百子。」諸天傳乾引陀羅尼集經曰:「鬼子母有三男,長名唯奢文,次名散脂大將,小名摩尼跋陀。」大日經疏五曰:「置毘沙門天王,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將,(中略)三名半只迦。舊曰散支。」天台光明疏三曰:「具存梵音應言散脂修摩,此翻為密。密有四義,謂名密行密智密理密,蓋北方天王大將。餘三方各有,東方名樂欲,南方名檀帝,西方名善現。各有五百眷屬,管領二十八部。」嘉祥光明疏曰:「外國言散脂修摩,此云密神,跡在鬼王是十地。」
散生齋 (術語)布施而乞病愈也。魏書(京兆王太興傳)曰:「初太興遇患,請諸沙門行道,所有資財,一時布施,乞求病愈,名曰散生齋。」
散他迦多衍那 (人名)S/a%nta-ka%tya%yana,又曰珊陀迦旃延。比丘名。玄應音義二十二曰:「迦多,姓也。衍那,子也。散他,標別其類也。舊經論作訕大迦旃延。或作珊陀迦旃延。皆訛。」
散地 (術語)色界無色界謂之定地,欲界謂之散地。定地者,生得之心禪定之地也,散地者,生得之心散亂之地也。於欲界得入禪定者,依行力而修起色界無色界之定心,欲界當分之果報,無有定心。故欲界中之六欲天並四大洲地獄等盡稱散地。輔行六曰:「欲界六天,地獄,洲,等同是散地。故但為一。」
散多尼迦 (植物)S/a%ntanika,花名。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散多尼迦,此云寂靜華也。」
散杖 (物名)密教之修法,由灑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作之,後世以梅木換之。大日經疏二十曰:「灑水謂閼伽水也。閼伽別有方法如悉地中說耳。然此灑水有二法:若以茅作小束,置閼伽碗中而灑之,灑時順灑,右旋灑也。若直用手灑亦得。」真言修行鈔二曰:「教舜口傳云:散杖漢朝始作之。天竺以茅灑水及以指灑之,殊用梅枝香木故也。」
散杖加持 (術語)加持附錄。
散忌 (雜語)開山忌。達磨忌等法會之滿散。即結願之日。
散那 (菩薩)密跡金剛之梵語。玄應音義一曰:「密跡,梵言散那,譯云密主。密是名也,以知佛之密功德故也,主者夜叉主也。案梵本都無跡義,當以示跡為神,故譯經者義立名耳。」梵S!an!d!a。
散供 (物名)散末,散華,散錢等。謂放散而供養者。
散陀那 (植物)花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散陀那花,亦云線陀那,此云流花也。」探玄記二十曰:「刪陀那大藥王樹者,此云續斷藥,謂此藥樹能令所傷骨肉等皆得復續故。」梵Sanda%nika。
散陀那經 (經名)散陀那(巴)Sandha%na,居士名。此居士往尼俱陀Nyagrodha梵志處,梵志毀佛,佛至其處說苦行之淨不淨,以伏梵志。此經攝於長阿含經八。
散花 (術語)與散華同。魏書世祖即位。每引高德沙門共談。於四月八日與諸佛像行於廣衢。帝親御門樓臨觀。散花以致敬禮。
散花天女 (菩薩)維摩經會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諸菩薩,悉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墜。天女曰:結習未盡,故花著身。
散花師 (雜名)七僧之一。四箇法要時,發起散花之儀者。
散念誦 (術語)散心之念誦也。對於觀字輪之念誦而謂之散念誦。
散拓羅 (術語)Sam%sa%ra,譯曰移轉,輪迴。
散脂迦 (天名)夜叉大將之名。散支
散善 (術語)散亂之心勤修之善根也。對定善而言。如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觀經玄義分曰:「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凝心。散即廢惡修善。」菩提心論曰:「又乘散善門中經無數劫。」【又】從密教所判,一切之顯教為散善門,密教為三摩地門。三摩地乃定之梵名,以密教由初心修生佛不二之觀行故也。見辨惑指南三。
散善義 (書名)善導四帖疏之一。釋觀經十六觀中後三觀之散善門者。
散華 (雜語)稱經句之偈頌曰貫華,其散文曰散華。貫華。文句一曰:「佛赴緣作散華貫花兩說。」【又】(儀式)為供養佛而散布花也。無量壽經下曰:「懸繒燃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又】顯密法要之式,有散華之儀,在顯為四箇法要之一、在密為二箇法要之一。於梵唄之後行之,盛[木*密]葉於華筥,詠伽陀而散之也。此有次第散華與行道散華二種。各立其座而不行道,但由頭人次第詠伽陀而散花者,曰次第散華,行道作者,曰行道散華。其伽陀有種種,願我在道場,香花供養佛之次,天人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謂之釋迦散華,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仙兩足尊,在彼微妙安樂國,無量佛子眾圍繞,謂之彌陀散華。藥師琉璃光如來,大慈大悲照光明,良與法藥救眾生。故我稽首琉璃光,謂之藥師散華,難壞大力念怒身。善哉善哉麾尼王!降伏魔鬼難伏者。是故我今稽首禮,謂之毘沙門散華,歸命毘盧舍那佛。身口意業遍虛空,演說如來三密門。金剛一乘甚深教,謂之大日散華。見說法明眼論鈔上,諸法會儀則上等。
散無表 (術語)依善戒而得善無表,及依惡事而得惡無表也。對定無表而言。
散業 (術語)定散二業之一。散心而營之善業也。往生要集下末分別念佛為定、散、有相、無相之四業。
散經 (術語)法會修畢時之讀經。是曰散經。
散亂 (術語)謂凡夫之心流蕩於六塵之境,一剎那亦不止住者。唯識論六曰:「云何散亂?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謂散亂者發惡慧故。」智度論十七曰:「亂心輕飄,甚於鴻毛。馳散不停,駛過疾風。不可制止,劇於獼猴。暫現轉滅,甚於掣電。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禪不定。」
散疑三昧 (術語)離一切疑結之定心也。見智度論四十七。
散錢 (雜名)又曰賽錢。韓退之佛骨表曰:「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倣效。」內典不見散錢之字,蓋散華形如散錢也。
棱嚴經 (書名)即楞嚴經也。明人刻經,喜用說文字,楞字不見說文,因改楞為棱。實則以楞字為正。
朝山 (雜名)鹽鐵論曰:「古者無出門之祭。今富者祈名嶽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按俗於遠處進香,謂之朝山。據文則此俗之興由於西漢。西藏新志中曰:「其熱心禮佛者,至不遠千里而來拉薩,向達賴宮殿長跪,待達賴出。若得見者,榮幸無比,不吝獻千百金;其不得見者,則望宮殿禮拜而回,更變家產,兌金銀縫衣服內,沿途行乞至西藏,曰朝山。又曰朝活佛。(中略)人民見達賴及他高僧時,匍伏於地行敬禮。達賴以木板輕擊其頭,或抹以手,則歡喜欲狂。」
朝打三千幕打八百 (儀式)言宗匠為人之作用,朝夕棒打學人也。碧巖六十則頌古著語曰:「直鐃朝打三千,幕折八百,堪作什麼。」
朝座 (行事)修法華八講等時,一日中,設朝夕二座,謂之朝座夕座,因之八講四日而終。十講五日而終。
朝講 (行事)即朝之講也。同朝座。
朝參 (儀式)早朝之參禪也。於粥罷為之。禪門清規曰:「闔院大眾,朝參夕聚。」
朝鮮之佛教 (故事)三國佛教略史曰:「世尊滅後一千三百餘年,當西洋紀元後四百年代(佛教入漢三百餘年),秦主苻堅遣沙門順道送佛像經文於高勾麗。是為朝鮮佛教之始。時高麗王小獸林二年也。王受之。越三年,始創肖門寺以置順道。是為佛寺之始。」又曰:「朝鮮之佛教,現所存者有二派:一漸派,又名教宗。持戒清淨,誦經禮拜,以漸種佛因也。二頓派,又稱心宗。晝夜不斷,一心念佛,以頓生淨土為期也。朝鮮僧徒於此二派之中必屬其一。」
朝露 (譬喻)譬人命之無常也。涅槃經三十八曰:「是壽命常為無量怨讎所遶,念念減損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
(雜語)要略廣博之文義者。資持記上一之一曰:「鈔者有二義:一採摘義,二包攝義。」
鈔經 (經名)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之略名。
(物名)屈鐵而作之器物名。為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左一手所持之物,表召集之義者。其手名鉤手,或名鐵鉤手,又名俱尸鐵鉤手。
鉤召法 (修法)五種壇法之一。召集諸尊之修法也。秘藏記末曰:「鉤召用羯摩部尊。鉤菩薩。」補陀落海會軌曰:「鉤召法用羯摩部尊。是故有鉤索鎖鈴等。」真言修行鈔五曰:「梵,補瑟微迦,此云鉤召。」壇法
鉤紐 (物名)又作勾紐,[革*玄]紐。懸袈裟而結合兩片者。作輪形,謂之[巾*句],垂絛帛為紐,即三分袈裟之幅於前後處置[巾*句]與紐也。然依律則紐之前後相反。毘奈耶雜事七曰:「佛言:為護衣,應安紐[巾*句],可於肩上安[巾*句],胸前綴紐,紐有三種:一如蘡薁子,二如葵子,三如棠梨子。應於緣後四指安[巾*句],應重作帖以錐穿穴,[巾*句]出其內,繫作雙[巾*句]。其紐可在胸前緣邊綴之,疊衣三[衣*聶],是安[巾*句]紐處。律攝五曰:「去緣四指肩隅置帖,於此帖中,穿為小孔。定細絛[巾*句],可長兩指,反自相繫,便成二[巾*句],胸前緣邊應安其紐。」此為[巾*句]置背後,紐置絛前之制,義淨三藏依之。寄歸傳二曰:「五肘之衣,疊作三[衣*聶],其肩頭疊處,去緣四五指許,安其方帖,可方五指,周剌四邊,當中以錐空為小孔,用安衣[巾*句]。(中略)內紐此中,其[巾*句]前疊處緣邊安紐,亦如衫紐。」是義淨三藏印度當代之實見也。然南山依十誦律而反之。行事鈔下之一曰:「十誦佛自教比丘施[革*玄]紐法。前去緣四指施[革*玄],後去緣八指施紐,應如是作。」章服義曰:「十誦云:去緣四指前施鉤,去緣八指後施紐,良以用右角掩覆左肩,前鉤後紐,收束便為。」釋氏要覽曰:「鉤紐,僧祇云紐[糸*(媟-女)]。集要云:前面為鉤,背上為紐。」又後世禪宗代鉤以環,代紐以條,稱曰南山衣。象器箋十七曰:「今時禪林,例代鉤以環,代紐以條。(中略)舊說曰:觀唐王摩詰畫像形,其袈裟無條環,蓋唐時猶不用條環。條者五代時始有,環者宋朝始有。」畫像須知曰:「天竺衣者,不用鐶鉤之袈裟,南山衣者,附鐶鉤像之袈裟也。」
鉤索鎖鈴 (菩薩)金剛界之四攝菩薩也。表大日如來攝取之大悲者。鉤者召眾生,索者縛眾,鎖者結眾生,鈴者歡眾也。
鉤菩薩 (菩薩)金剛界四攝菩薩之一。具名金剛鉤菩薩。黑色,左為拳,右取三股之鉤,示大日如來以大悲之鉤召,攝一切眾生之德。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請召金鉤三摩地智,從金剛像三摩地智流出金剛鉤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請召一切如來金剛道場,及拔一切眾生惡趣,安於無住涅槃之城。(中略)成守菩提心戶金剛鉤菩薩形。住東門月輪。」
欽婆羅 (衣服)Kambala,衣名。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欽婆羅衣,毛絲雜織,是外道所服也。」西域記二曰:「頷(墟嚴反)缽羅衣,織細羊毛也。」三德指歸二曰:「欽婆羅,此云麤衣。善見云:此衣有二種:一髮欽婆羅,織人髮作。二毛欽婆羅,織犀牛尾作。」
鈍色 (雜語)法衣喪服之色,黑色之壞色也。即灰色。
鈍同二乘 (術語)天台宗分通教之菩薩為鈍利二種,其鈍根之菩薩不能證悟中道,故與二乘同一。是曰鈍同二乘。
鈍使 (術語)十使中身、邊、邪、取、戒之五惑曰五利使。貧、瞋、痴、慢、疑之五惑曰五鈍使。使者煩惱之異名,迷於理之惑曰利使,迷於事之惑曰鈍使。
鈍根 (術語)愚鈍之根機,不堪成就佛道者。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正見邪見,利根鈍根。」指月錄曰:此是接引鈍根人語。未審接上根人復說何法?蘇軾詩曰:「鈍根仍落箭鋒機。」
鈍機 (術語)愚鈍之根機,不堪學佛道者。戒疏一上曰:「末代鈍機,情多狡詐。」
都子婆羅門村 (地名)五分律曰:「都夷婆羅門聚落,在拘薩羅國界,舍衛大城西北六十餘里。元是迦葉佛本生之處也。」
都史天 (界名)都史多天之略。
都史多 (界名)Tus!ita,一作睹史多、兜駛多、鬥瑟多,天名,舊云兜率。兜率
都史宮 (界名)都史多天之宮殿也,彌勒菩薩所居。兜率
都史殿 (界名)都史多天之宮殿也,彌勒菩薩所居。
都史夜摩 (界名)Tus!ita Ya%ma,都史多天與夜摩天也。
都外壇曼荼羅 (修法)於都會壇曼荼羅諸尊中置有緣之佛菩薩於別壇而行之也。
都市王 (雜名)十王之第八。司掌大海底正西沃燋石下大熱惱大地獄。此獄縱廣五百由旬,另有十六小地獄,罪鬼入獄期滿解第九殿。
都寺 (職位)具名都監寺。位在監寺之上,而都總諸監寺,故曰都寺,又云都總,又作都守。
都吒迦 (雜語)一作咄吒迦,喜悅之音聲名。又為鳥名。入楞伽經一曰:「以都吒迦音讚歎佛。」慧琳音義三十一曰:「咄吒迦音,梵語不求字義,唐云喜悅之音也。經作都吒迦。」華嚴疏鈔十四曰:「俱枳羅者,亦云都吒迦。此云眾音合和,微妙最勝。」梵Tutaka。
都邑聚落念處 (術語)念處附錄十念處項。
都表如意輪觀音 (菩薩)此為如意輪觀音入於日輪三昧之尊。如意金輪之德勝於餘尊,故名。見都表如意輪軌。
都法阿闍梨 (術語)於密教之秘法傳受一切三部五部之法以為人師者之稱。又四種阿闍梨中,第一為傳法阿闍梨,第二為都法阿闍梨。此時為學法之至極,尚是居弟子之位,未[口*十]師位者,謂之都法阿闍梨。正受傳法灌頂,登於師位,則為傳法阿闍梨。猶如等覺妙覺之差也。
都部要目 (書名)諸部要目之異名。
都率漫荼羅 (術語)圖畫兜率天宮即彌勒菩薩淨土之狀者。
都綱 (職位)僧錄司
都會 (術語)謂多數之事物,該收於一處也。玄義八曰:「體者,一部之指歸,眾義之都會也。」
都會大壇 (術語)都會壇曼荼羅也。
都會壇曼荼羅 (術語)以大日為主,自餘佛菩薩為伴,該收一處之曼荼羅也。大日經疏曰:「夫漫陀羅者,名為聚集,今以如來真實功德集在一處,乃至十方世界微塵數差別智印,輪圓輻輳。翼輔大日心王,使一切眾生普門進趣,是故說為漫陀羅也。」
都道場 (雜名)唐土郡縣每建祝壽之道場,以為一郡一縣聚會祈禱之處者。敕修清規聖節曰:「或住持赴郡縣都道場所,歸時,鳴鐘集眾,門迎詣方丈問訊。」
都倉 (職位)掌出納之役。
都管 (雜名)都寺
都聞 (職位)又曰都文。禪林之語。掌文書之役。
都監寺 (職位)即都寺也,都監寺略云都寺。都寺
都率天 (界名)具云兜率陀或都史陀,譯云知足。於五欲知止足,故名,兜率
都維那 (職位)三綱之一。律宗禪宗曰維那,教宗曰都維那。維那
都壇曼荼羅 (術語)大日之曼荼羅,以大日為中胎,而成三重之都壇,故稱都壇曼荼羅,以對於諸尊之別壇曼荼羅。大疏四曰:「若行人自見中胎藏時,即知一切眾生悉有成佛因緣故,其所起大悲曼荼羅亦周偏法界。」都會壇曼荼羅
都總 (職位)都寺之異名。
都薩羅 (地名)城名。慧苑音義下曰:「都薩羅者,都謂都羅,此云喜也。薩羅者,此云出生也,言此城中出無量歡喜之事故,名之為城名也。」梵Turasa%ra。
都嚧瑟迦 (物名)Turus!ka,又作咄嚕瑟劍,兜樓婆。香名,譯曰蘇合,香草,白茅香。陀羅尼集經六曰:「都嚧瑟迦油,唐云蘇合香。」名義集三曰:「咄嚕瑟劍,此云蘇合。」兜樓婆
割縷淨 (雜名)比丘之三衣,必以青黑木蘭之三壞色染之。然其衣料極為細軟,不堪染色。且外無三衣之用者,故許割片端之縷而使用之,是曰割縷淨。淨者,與淨肉,說淨等之淨同,謂無罪也。見行事鈔中之三。
蛭數 (佛名)底沙
觝突 (術語)以瞋恚之心害人,如暴牛之觝觸人者。無量壽經下曰:「朦冥觝突。」又曰:「魯扈觝突。」法華文句四曰:「慳貪墮餓鬼,觝突墮畜生,十惡墮地獄。」
敢曼 (衣服)纏於腰者。寄歸傳一曰:「赤腳敢曼。」慧琳音義八十一曰:「敢曼,梵語也。遮形醜之下裳。如此方之禈褲,一幅物,亦不裁縫,橫纏腰下,名曰合曼也。」梵Kambala。
殼漏子 (雜名)又作可漏子。可殼唐音相近,故假用。殼者卵之皮甲,漏者漏泄汙物之義,子者指物之語,此譬人之身體也。傳燈錄(价禪師章)曰:「師將圓寂。謂眾曰:離此殼漏子。向什麼處與吾相見?眾無對。」傳燈錄(長慶稜禪師章)曰:「保福遷化。人問師:保福拋卻殼漏子,向什麼處去也?師曰:且道保福在那箇殼漏子裏。」又封皮謂之可漏子。
庾嶺 (地名)在廣東省。六祖至此放置衣缽。大明一統志卷八十廣東南雄府曰:「大庾嶺在府城北八十里,漢兵擊呂嘉,有禪將姓庾者戍此,故名。以其多梅亦曰梅嶺。(中略)六祖塔在大庾嶺上。」祖庭事苑三曰:「六祖盧行者,自密授衣法,是夜潛遁。有道明者,與數十人躡跡而追,至大庾嶺,明最先見,祖乃置衣缽於磐石。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任君將去。明舉之如山不動。」
廅波摩那 (界名)阿波羅摩那阿婆
硬剝剝地 (雜語)形容物之堅。見碧巖五十九則著語。
斑足王 (人名)賢愚經十一謂為迦摩沙波陀,譯曰斑足。智度論四作劫磨沙波陀,譯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為天羅國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後為王,故曰斑足王。嘗從邪師之教,欲得千王之頭,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後得普明王,普明王請一日之間,設百座仁王會。第一法師為說四非常偈,普明王聞之而證虛空等定,斑足王得空三昧。此斑足王即佛在世之鴦崛摩國羅An%gulima%ya前身也。仁王經護國品曰:「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斑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己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斑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斑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十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普明王說偈言(即四非常偈)。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虛空等定,還至天羅國斑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時斑足王問諸王言:皆誦何法?時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王聞是法得空三昧。九百九十九王亦聞法己,皆證三空門定。」七卷楞伽經六曰:「昔有一王,乘馬遊獵,馬驚奔逸,入於山險,既無歸路,又絕人居。有牝師子與同遊處,遂行醜行,生諸子息,其最長者名曰斑足,後得作王。領七億家,食肉餘習,非肉不食,初食禽獸,後乃至人。所生男女,悉是羅剎。」賢愚經十一曰:「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國,名波羅捺。於時國王名波羅摩達,爾時國王將四種兵,入山林中遊行獵戲,王到澤上馳禽獸,單隻一乘獨至深林,王時疲極,下馬小休。爾時林中有牸師子,懷欲心盛,行求其偶,困不能得,值於林間見王獨坐,婬意轉盛,思欲從王,近到其邊,舉尾背住。王知其意,而自思惟:此是猛獸,力能殺我,若不從意,儻見危害。王以怖故,即從師子,成欲事己,師子還去。諸兵群從已復來到,王與人眾即還宮城。爾時師子從是懷胎,日月滿足,便生一子,形盡似人,唯足斑駮。師子憶識,知是王有,便銜擔來著於王前。王亦思惟,自憶前事,知是己兒,即收取養之。以足斑駮,字為迦摩沙波陀(Kahma%s!a-pa%da),晉言斑足。」(此下說王食人肉,最後記為須陀素彌王得道(法華文句一)亦敘王事,與二經稍異)。須陀須摩
琥珀 (物名)梵語阿濕摩揭婆As/magarbha,其色紅黃,而有瑩光。七寶之一也。
蛤蜊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坐於蛤蜊中,故有此稱。又,唐文宗食蛤蜊,有擘而不開者,焚香禱之,俄變為大士形。帝召終南山惟政禪師問之。師曰:夫物無虛應,此蓋陛下信心廣耳。經云:應以此身得度者,即現此身而為說法。帝曰:大士雖現,末聞說法。師曰:陛下睹此,常耶?非常耶?信耶?非信耶?帝曰:希有之事,焉得不信。師曰:已說法竟。帝大悅,即詔天下寺院立觀音像。見佛祖統紀四十二。
蛤像 (雜語)大興善寺有蛤像,相傳隋帝嗜蛤,所食甚夥。忽有一蛤,椎擊如舊,帝異之,置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脫,中有一佛二菩薩像,帝遂誓不食蛤。見酉陽雜俎。
傀儡子 (物名)即木偶人,略云傀儡。四分律行事鈔中曰:「諸師不曾見此衣,謂如傀儡子戲圍之類。」同資持記中曰:「傀儡子云者,木戲人也。」又臨濟語錄曰:「如何是第三句?師云看取棚頭弄傀儡。」
路地念佛 (儀式)行葬式時,從喪主家至葬式場途中之念佛也。
路迦 (雜語)Loka,又作嚧迦,譯曰世間。大日經疏十曰:「嚧迦,世間也。」梵語雜名曰:「世,路伽。」
路伽 (雜語)同路迦。路迦
路伽多 (雜語)Lohita,譯曰赤。又作曷囉迦多。見梵語雜名。
路伽耶 (流派)路伽耶陀之略。路迦耶底迦
路伽耶陀 (流派)Loka%yata,路迦耶底迦
路伽憊 (術語)同路迦憊。
路迦憊 (術語)Lokavit,又作路伽憊。譯曰知世間,世間解。佛十號之一。解知世間之性相也,智度論二曰:「路伽,秦言世。憊,名知,是名知世間。」大品般若經疏六曰:「路伽備,世間解也。」
路伽祇夜 (術語)Loka-geya,譯曰重頌。十二分教之一。涅槃經疏八曰:「祇夜,具足應云路伽祇夜。祇夜翻為句,亦云頌。開善云等句,莊嚴云等頌,光宅云重頌,是頌長行之偈。」以為十二分教之一時,惟祇夜Geya為然,涅槃經疏冠以路伽Loka者,世俗歌之意歟。
路迦那他 (術語)Lokajyes!t!ha,又Lokana%tha,譯曰世尊,佛之別號也。智度論二曰:「路迦那他,秦言世尊。」
路迦耶經 (書名)又曰路伽耶經。路迦耶底迦
路迦耶底迦 (流派)Loka%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譯作順世。四卷楞伽經謂之惡論,七卷楞伽經謂之世論。外道之名。隨順世間之凡情,計執是常是有等者。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讚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嘉祥法華義疏十曰:「路伽耶陀者,舊云是惡解義。(中略)注經云:路伽耶陀者,如此方禮儀名教儒墨之流也。(中略)又言:路伽耶陀,翻為世間行。」慧琳音義十五曰:「路伽耶經,梵語,此名惡論義,正梵音云路伽耶底伽。此則順世外道,隨順世間凡情所說,執計之法是常是有等。」法華玄贊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惡答對人,正言路伽也底迦,云順世外道。」真諦譯天親攝論釋二曰:「路柯耶胝柯說,世間一切因,唯有宿作。」
路賀 (雜語)Loha,金鐵之總名。見梵語雜名。
資生 (雜語)衣食住之具,以資助人之生命者。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資生業等,皆順正法。」智度論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資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
資持記 (書名)宋靈芝元照,解釋南山之四分行事鈔者。
資財帳 (物名)寺院之財產目錄也。
資緣 (雜語)衣食住為資佛道修行之外緣,故云資緣。
資糧 (術語)資為資助。糧為糧食。如人遠行,必假糧食,資助其身。欲三乘之證果,宜以善根功德之糧,資助己身也。最勝王經六曰:「具足資糧,超諸聖眾。」唯識論九曰:「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同述記九末曰:「菩薩,因之初位資益己身之糧,方至彼果,故名資糧。」
二種資糧 (名數)寶積經所說。一福德資糧,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度中之前五度也。二智德資糧,修習正觀而勤求妙智也。即第六度。見三藏法數七。
四種資糧 (名數)瑜伽論所說。一福德資糧如前。二智德資糧,如前。三先世資糧,由宿世積集之善根,在今生為自完具之福智資糧也。四現法資糧,今生修習之福智資糧也。見三藏法數十七。
資糧位 (術語)唯識五位之一。五位
瑟石 (物名)以瑟瑟所造之大盤石,不動尊之寶石也。四十八使者儀軌曰:「蓮華上有樓閣,其中有瑟石,瑟石中有憾字,字變成勝軍不動尊。」
瑟瑟 (物名)五寶之一。不動明王之寶座,以之而造,故曰瑟瑟座。法華儀軌曰:「五寶。金、銀、真珠、瑟瑟、玻璃。」
勢力鬼 (異類)鬼道中之有勢力者。於諸鬼為最勝。所受富樂類於人天。如羅剎夜叉等皆是。
勢至 (菩薩)具名大勢至菩薩,得大勢。梵語摩訶那缽Maha%stha%mapra%pta,阿彌陀三尊之一。侍於阿彌陀之右脅。主佛之智門者。菩薩之大智至一切處,故名大勢至。真言以為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觀無量壽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觀世音菩薩受記經曰:「得大勢。」大日經一曰:「次近毘俱胝,畫得大勢尊,彼服商佉色,大悲蓮華手,滋榮而未敷。」同疏五曰:「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為大勢。言此聖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為名。」
勢至寶冠戴父母遺骨 (雜語)觀無量壽經曰:「頂上肉髻如[(拔-手)/皿]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定善義楷定記八引本緣經記此瓶中盛父母之遺骨,本緣經未詳。童子教曰:「觀音為師敬,寶冠戴彌陀,勢至為親孝,頂戴父母骨。」
勢至觀 (修法)觀經所說十六觀之第十一。觀想勢至菩薩身相之觀法也。
勢峰 (雜名)陰莖也。慧琳音義四十八曰:「勢峰謂陰莖也,舊言馬陰藏相是也。」
勢速 (術語)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諸行迅速之義也。謂有為法之念念生滅,轉移甚速。
勢羅 (雜語)S/aila,譯曰山。見名義集三。又梵語播囉[口*縛]多Parvata,又作擬里Giri,見梵語雜名。
(術語)正之義也。證正道,名為聖。勝鬘寶窟下本曰:「聖者正也。以理正物名為聖。」大乘義章十七末曰:「初地以上,息妄契真會正,名聖。」
聖人 (術語)梵語阿離野A^rya,譯言聖者聖人。對於凡夫之稱。謂大小乘見道以上,斷惑證理之人也。涅槃經十一曰:「以何等故,名佛菩薩為聖人耶?如是等人有聖法故。常觀諸法性空寂故。以是義故名聖人,有聖戒故復名聖人。有聖定慧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名聖人。有七聖覺故,故名聖人。」金剛經曰:「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說般若之一百八名及陀羅尼。
聖凡 (雜名)聖者與凡夫也。楞嚴經五曰:「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聖大總持王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為阿難說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
聖天 (天名)大聖歡喜天之略稱。
聖天講 (行事)大聖歡喜天之法會也。
聖天供 (修法)大聖歡喜天之供養法也。
聖天菩薩 (人名)A^ryadeva,廣百論本之作者也。
聖心 (術語)佛心也。無量壽經下曰:「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
聖方 (術語)梵語阿離野提舍A^ryades/a,印度之尊稱也。寄歸傳三曰:「阿離野譯為聖,提舍譯為方,即名西國為聖方矣。以其賢聖繼軌,人皆共稱。或云末睇是中,提舍(Madhyades/a)是國,百億之中心,斯其事也。」
聖不動 (菩薩)不動明王也。稱明王之德曰聖。不動明王
聖六字增壽經 (經名)聖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之異名。
聖六字大明王經 (經名)聖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經之略名。
聖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在給孤獨園,為阿難說二咒,是但對揚阿難而說,非有別緣。
聖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王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在祇園,阿難有病,佛詣彼說咒救之。是與救阿難女難之六字咒全別。六字之稱未詳。
聖火 (雜名)南史齊武帝紀曰:「有沙門從此齎火至,色赤於常火,云以療疾,灸至七炷而疾愈。貴賤爭取之,多得其驗,咸云聖火。」
聖仙 (佛名)佛之尊號也。以佛是仙中之聖故也。七佛略戒曰:「是大仙人道。」【又】聖為三乘之聖人,仙為世間五通之仙。
聖主 (術語)又曰聖主師子。佛之尊號也,佛為諸聖中之上首,故曰聖主。師子取自在無畏之義。法華經序品曰:「聖主師子演說經典。」嘉祥義疏三曰:「中論云:聖有三種: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羅漢,三法身菩薩。佛於三聖最大,故稱聖主。」
聖正三昧 (術語)三三昧之一。三三昧
聖印 (術語)如三法印實相印,聖道之法印也。又言密家之印契。
聖印經 (經名)聖法印經之略名。
聖行 (術語)涅槃五行之一。聖者正也。菩薩戒定慧所修之行也。
聖多羅菩薩梵讚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梵語之讚頌也。
聖多羅菩薩 (菩薩)又曰多羅觀音。多羅觀音
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多羅菩薩說一咒。自在天說一咒。
聖多羅菩薩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在香醉山為五髻乾闥婆王說多羅菩薩之咒,及頌持者得生於極樂國。
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 (經名)具名大乘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一卷,趙宋法天譯。持世陀羅尼經之別譯。
聖位 (術語)三乘聖果之位也。華嚴經二十六曰:「願一切眾生,速入聖位。」
聖位經 (經名)略述聖位經之略名。
聖言 (名數)聖者正也,正直之言也。四聖言:一言不見為不見,二言不聞為不聞,三言不覺為不覺,四言不知為不知。見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十。
八聖言 (名數)於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之事中,言為實見等,或於所見所聞所覺所知之事中言為不見等。如是八種,名為非聖言。若於不見乃至不知,言為不見等,或於所見乃至所知,言為實見等,如是八種,名為聖言。見俱舍論十六。【又】謂梵語為聖言或聖語。聖語
聖妙吉祥真實名經 (經名)一卷,元智慧譯。前為文殊菩薩發菩薩心之願文。中明五智勇識之真實名。後有文殊之一百八名讚等。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釋。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同本。有序及流通,般若之智生諸佛,故稱為聖佛母。
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經名)一卷,趙宋天息災譯。佛在靈山,以觀自在菩薩之請,說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說勝妙般若真言。
聖法 (術語)佛所說之法,[口*十]於正理,謂為聖法。
聖法印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說三解脫門為聖法印。
聖性 (術語)唯識作聖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唯識以無漏智之種子為聖性之體。俱舍以離煩惱為正性。唯識述記九末曰:「即依無漏智分別智等俱行五蘊種子為聖性體。」俱舍論十曰:「何名正性?謂契經言:貪無餘斷,瞋無餘斷,痴無餘斷,一切煩惱皆無餘斷,是名正性。」
聖性離生 (術語)唯識作聖性,俱舍作正性,其意一也。生無漏智而斷煩惱,謂為聖性。聲聞緣覺之二乘,入於見道之位,生一分之無漏智,斷分別起之煩惱障。菩薩生一分之無漏智,斷煩惱所知之二障,因而得一分之聖性。永離異性(凡夫)之生,謂為聖性離生。唯識論九曰:「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俱舍論二十三曰:「得世第一法,雖住異性生而能趣入正性離生。」四教儀六曰:「聖以正為義,捨凡性入正性。」
聖明 (雜語)非凡常曰聖。稱智德曰明。無量壽經上曰:「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聖供 (雜語)三寶之供養物也。
聖典 (術語)三藏之總名也。
聖果 (術語)菩提涅槃也,是依聖道所得,故曰聖果,此果為真正,故曰聖果。楞嚴經一曰:「雖得多聞,不成聖果。」淨住子曰:三乘聖果。十地功德。」
聖者 (術語)聖者正也。發無漏智而證正理之人曰聖者。三乘之見道以上也。華嚴經六十二曰:「唯願聖者,廣為我說。」
聖胎 (術語)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賢位。謂為聖胎。因其以自種為因,善友為緣,聞正法而修習長養,至於初地而見道,生於佛家故也。仁王經中曰:「是為菩薩初長養心,為聖胎故。」同良賁疏曰:「於三賢位俱名聖胎。所謂胎者,自種為因,善友為緣,聞淨法界等流正法,修習長養,初地見道,誕佛家矣。」
聖持世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玄奘所譯持世陀羅尼經之別本也。
聖迦抳忿怒儀軌經 (經名)具名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三卷,唐不空譯。大藏中分載於二處。迦抳之翻名未詳。
聖師 (雜名)二師之一。二師
聖師子 (術語)佛之尊號也。佛為聖中之王,猶如獅子為獸中之王,故名。法華經方便品曰:「我聞聖獅子深淨妙音。」
聖根本說一切有部 (流派)與說一切有部同。
聖教 (術語)聖者正也。與正理合名為聖。聖人之所說,謂為聖教。圓覺經曰:「聞此聖教,隨順開悟。」解深密經一曰:「已善奉行如來聖教。」宗輪論述記曰:「聖者正也,與正理合。目之為聖,又契理通神,名之為正。此所說教,名為聖教。」
聖教序 (雜名)唐太宗製。述玄奘法師至西域求經譯布中夏之事。後有高宗在青宮所作述聖記。末附玄奘所譯心經。弘福寺沙門懷仁集王羲之草書以勒石。今按原文。記作於太宗貞觀二十二年。至高宗咸亨四年始立碑。世謂之集王聖教序。別於褚聖教而言。
聖教量 (術語)又作正教量,又曰至教量。因明之用語,三量之一。
聖淨二教 (術語)聖道與淨土之二教也。唐道綽一代教之判釋也。二門
聖淨相對 (術語)使聖道門與淨土門相對而論難易也。
聖莊嚴經 (經名)聖莊嚴陀羅尼經之略名。
聖莊嚴陀羅尼經 (經名)二卷,趙宋施護譯。羅[目*侯]童子臥時為惡羅剎所撓,佛為說咒而護之。
聖尊 (雜語)佛之尊號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諸佛救世之聖尊。」
聖智 (術語)聖者正也,如理智正照真諦,離虛妄之分別,名為聖智。維摩經肇序曰:「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往生論註下曰:「法性無相,故聖智無知。」
聖提婆 (人名)A^ryadeva,造百論等之提婆菩薩也,以其為菩薩。故尊稱為聖。唯識樞要上本曰:「聖提婆等諸大論師。」
聖眾 (雜語)聲聞,緣覺,菩薩,佛之聖者人眾也。
聖眾來迎 (雜語)念佛行者命終時,阿彌陀佛,遣極樂淨土之聖眾,迎入淨土也。安樂集曰:「命終之時。即得現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住其人前得往生也。」
聖眾來迎樂 (術語)淨土十樂中之第一。
聖眾來迎願 (術語)四十八願之第十九願,謂念佛行者臨終時,阿彌陀佛與大眾共現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之願也。智光謂之為命終現前導生願。慧心謂為臨終迎接願。靜照謂之為臨終現前願。真源謂為聖眾來迎願。了慧謂為來迎引接願。見無量壽經鈔三。
聖眾俱會樂 (術語)淨土十樂之一。
聖無動經 (經名)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之略名,俗云不動經。不動經
聖無動尊 (菩薩)不動明王之別稱也。不動明王
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 (經名)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之略名。
聖無動尊安鎮家國等法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說安鎮法。在宮庭謂為安鎮法。在民眾謂為安宅法。
聖無能勝金剛火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佛在妙高山,敕金剛手菩薩使說咒,以安慰天龍夜叉等。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佛向妙吉祥菩薩說西方無量壽之陀羅尼,能增壽命,得大利益。
聖無動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 (經名)一卷,大興善寺翻經院述,稱為八大童子儀軌。
聖最勝經 (經名)聖最勝陀羅尼經之略名。
聖最勝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與最上意陀羅尼經恐為同本。
聖最上燈明如來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東方最勝燈王如來助護持世間神咒經之異譯。
聖虛空藏菩薩 (菩薩)虛空藏
聖虛空藏菩薩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經之別譯。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經名)一卷,元魏毘目智仙譯。大集經善住意天子會之異譯。
聖賀野紇哩縛念誦儀軌 (經名)具名聖賀野紇哩縛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驗供養念誦儀軌法品,二卷,唐不空譯。馬頭明王之儀軌也。
聖道 (術語)聖者之道也。總稱三乘所行之道。華嚴經八曰:「具轉聖道妙法輪。」成實論一曰:「聖道能破一切結使。」【又】八聖道支也。與八正道分同。聖道門
聖道衣 (衣服)紫衣,素絹,道服等謂之聖道衣。以是為天台真言等聖道眾之人所著故也。對於律僧之律衣,念佛僧之黑衣而言。
聖道門 (術語)二門之一。除淨土宗,淨土真宗之淨土門,如其他法相天台宗於此土說自凡至聖之道。總名為聖道門。二門條。
聖道眾 (雜語)法相,三論,天台,真言等昇於官位之僧徒也。聖道之名,自聖淨二門之別而來。
聖種 (術語)聖者之種性也。謂入道而修三學者。三寶中之僧寶也。行事鈔下二曰:「三寶聖眾。」【又】生眾聖之行法,名為聖種。一、二、三、於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而喜足。四、樂斷惡,樂修善,名為四聖種。以諸弟子捨俗之生具(衣食住),與俗之事業,為求解脫,歸於佛而出家,故法王世尊愍彼而效彼之俗,安立助道之二事也。一生具,二事業,即前三者為助道之生具,後一者為助道之事業也。若能依前之生具作後之事業,則解脫不久。此四法能生眾聖,故名為聖種。見俱舍論二十二。
聖種性 (術語)五種性,又六種性之一。種性
聖語 (術語)A^ryabha%s!a,又曰聖言。即梵語所謂三尸克利德婆羅門之經語,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論十一曰:「一切天眾皆作聖語,謂彼言詞同中印度。」毘婆沙論七十九曰:「世尊有時為四天王,先以聖語說四聖諦。四天王中二能領解,二不領解。世尊憐愍饒益彼故,以南印度邊國俗語(舊婆沙作毘陀羅語)說四聖諦。謂瑿泥、迷泥、蹋部達、喋部,二天王中一能領解,一不領解。世尊憐愍饒益彼故,復以一種篾戾車語(舊婆沙作彌離車語)說四聖諦。謂摩奢、睹奢、僧攝、摩薩縛怛毘剌遲,時四天王皆以領解。」然以聖語說四諦,為對於四天王之一時隨說,非為佛之常語。佛以當時摩竭陀國之俗語為佛語,此語之經文,今不可得。南方阿利耶語之方言經文,傳於錫蘭島,是即今之巴利語也。因而暹羅國之佛徒,指巴利之佛語,稱為摩呼。而佛於諸律中呵責用聖語者。四分律五十二曰:「時有比丘,字勇猛,婆羅門出家。往世尊所,白世尊言:大德!此諸比丘,眾姓出家,名字亦異。破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等以世間好言論修理佛經。佛言:汝等痴人,此乃是毀損,以外道言論而欲雜糅佛經。佛言:聽隨國俗言音所解,誦習佛經。」五分律二十六曰:「有婆羅門兄弟二人,誦闡陀Chandas鞞陀書。後於正法出家,聞諸比丘誦經不正,譏呵言: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語一語多語,現在過去未來語,長短音輕重音,乃作如此誦讀佛經。比丘聞羞恥。二比丘往至佛所,具以白佛。佛言:聽隨國音讀誦,但不得違失佛意。不聽以佛語作外書語,犯者偷蘭遮。」十誦律三十八曰:「佛在舍衛國,有二婆羅門:一名瞿婆,二名夜婆,於佛法中得信出家。本誦外道四圍陀書。出家己,以是音聲誦佛經。時一人死,一人獨在。所誦佛經忘不通利,更求伴不得,心愁不樂。是事白佛,佛言:從今以外書音聲誦佛經者突吉羅。」
聖網 (譬喻)聖人之教網也。謂佛之教法。以其羅致眾生使歸於正法故也。行事鈔上二曰:「致使聖網日就衰弱。」
聖福 (術語)二福之一。對於梵福之稱。三乘之聖果。
五種聖福 (名數)一聖福,住於阿羅漢最後身而得有餘涅槃者,是小乘之聲聞也。二體聖福,通教之三乘人,同體達諸法即為無生,唯斷煩惱之正使,而不能侵害習氣者是也。三小薩埵福,具自行化他之二利,以無言說之道斷煩惱,遂入無餘涅槃者,是小乘之菩薩也。四大薩埵福,自初發心次第化人而入大涅槃者,是大乘別教之菩薩也。五聞法華經初隨喜福,圓教之菩薩,聞法華經而隨信者是也。見法華文句十。
聖僧 (術語)禪林僧堂中央所安之像曰聖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寺安文殊。小乘寺安憍陳如或賓頭盧。或安大迦葉,安須菩提。則通用不拘。見象器箋三。【又】僧為供養時,有別設座充尊者之位者。是賓頭盧尊者也。賓頭盧。【又】斷惑證真之聖人曰聖僧。
聖僧侍者 (職位)又曰聖侍。禪宗給侍僧堂聖僧之像者。
聖儀 (術語)又曰尊儀。佛像也。寄歸傳四曰:「灌沐尊儀。」又曰:「灌洗聖儀,實為通濟。」
聖緣 (術語)聖道之助緣也。止觀十曰:「若前世,外有鬼緣,鬼則加之,發鬼禪鬼見。外有聖緣,聖人加之,發正禪見也。」
聖賢 (雜名)聖者與賢者也。
聖諦 (術語)聖者所見之諦理也。諦者言其理之真實不虛也。俱舍論二十二曰:「何義經中說為聖諦?是聖者諦,故得聖名。於非聖者此豈成妄,於一切是諦性無顛倒故。然唯聖者實見非餘,是故經中但名聖諦,非非聖諦,顛倒見故。如有頌言:聖者說是樂,非聖說為苦,聖者說為苦,非聖說是樂。」勝鬘寶窟下本曰:「聖諦者苦集滅道,審實不虛,故名為諦。又能生不顛倒實解,故名為諦。聖謂諸佛,就聖辨諦,故云聖諦。又此能生無漏聖解,目之為聖,故云聖諦。」碧巖第一則曰:「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聖諦現觀 (術語)於見道觀現前四諦之理也。
聖閻曼德迦威怒王 (菩薩)五大明王中之大威德明王也。
聖應 (術語)佛陀之感應也。法華文句一曰:「但觀己心之廣高,仰無窮之聖應。」
聖曜母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金剛手菩薩請說咒擁護眾生,不為諸惡星宿所害,佛為說聖曜母陀羅尼。梵A^rya-grahama%tr!ka%-dha%ran!i。
聖寶藏神 (天名)有無量之財寶,饒益眾生,故名聖寶藏神。見聖寶藏神儀軌經。
聖寶藏神儀軌經 (經名)二卷,趙宋法天譯。說祈禱聖寶藏神之儀軌。
聖靈 (雜語)神聖之精靈也,總尊敬死者之神識而言。說法明眼論曰:「供養佛像,迴向聖靈。」
聖觀音 (菩薩)又作正觀音,新作聖觀自在。六觀音之一。無六觀音中千手等之異相,故但稱為聖觀音,尋常之觀音菩薩也。觀音
聖觀自在儀軌 (經名)聖觀自在菩薩心,真言瑜伽觀行儀軌之略名。
聖觀自在菩薩 (菩薩)又作正觀自在菩薩。舊云聖觀音。六觀音之一。常單名觀音。觀音
聖觀自在菩薩念誦儀軌 (經名)一切佛攝相應大教王經聖觀自在菩薩念誦儀軌之略名。
聖觀自在秘密心陀羅尼經 (經名)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秘密心陀羅尼經之略名。
聖觀自在菩薩一百八名經 (經名)一卷,趙宋天息災譯。
聖觀自在菩薩心真言瑜伽觀行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聖觀音之本尊及真言念誦法。
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秘密心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第一品之別譯。
禁五路印 (術語)引留臨死病人之魂魄於現身,為令延命而結之印,屈無名指入掌中,豎小指者是也。禁者閉塞之義。五路即六道中之五道,言人死而趣他界,今既在人道,死去之處,是五道也。以不思議之加持力,禁閉五道之門,蘇而還於前身,故爾言也。或曰:魂魄經五路而去,今令此防遏之。五路者:一臍下,二胸,三腹,四首,五頂上也。出於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
禁母緣 (術語)善導觀經序分義,分一經之序,分為證信序,發起序之二,於發起序中更分七科,阿闍世王幽閉其母韋提希夫人之一段,謂之第三科禁母緣。
禁戒 (術語)佛制定之法律為禁非戒惡者。三藏中律藏專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彌戒具足戒等之別。
禁戒經 (經名)迦葉禁戒經之略名。
禁滿 (物名)溫器之名。玄應音義十四曰:「禁滿,溫器名也。尋檢文字所無,未詳何出,此應外國語耳。」
楚石 (人名)名梵琦,字楚石。得法於元叟端,住持天寧永祚寺。明洪武三年寂,壽七十五。國初第一等之宗師也。見續稽古史略二。
楚江王 (雜名)十王中之第二。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燋石下活大地獄。此重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為惡之人犯何罪孽,推入大獄,另發應到何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三殿加刑發獄。
(術語)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於心上,以為起言語之因者。與一切之心相應而起。俱舍論四曰:「想,謂於境取差別相。」唯識論三曰:「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
想地獄 (界名)等活地獄之異名。罪人為苦所逼,作已死想,而冷風吹來更活起來。俱舍論曰:「等活地獄。」顯宗論曰:「想地獄。」
想受滅無為 (術語)六無為之一。無為
想念 (術語)思想念慮。觀無量壽經曰:「當起想念,正坐西面,諦觀於日。」無量壽經下曰:「想念貪計。」
想愛 (術語)情想與愛欲。順諸事情想則生愛欲,以此二者為受生之本因。楞嚴經曰:「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
想顛到 (術語)三顛倒之一。凡夫對六麈之境,而思想顛倒,生種種煩惱也。宗鏡錄四十二。
想蘊 (術語)五蘊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惡邪正種種情想聚之,故名曰想蘊。俱舍論二曰:「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
想觀 (術語)想事物於心而觀。事理二觀之事觀也。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十六觀即此事觀。經曰:「是為日想,名曰初觀。」乃至「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雜名)梵語[言*我]羅惹哆Garjita。為空中之四大相觸而發聲者。三界義曰:「長阿含云:有時地大與水大相觸,有時地大與火大相觸,有時地大與風大相觸,有時水大與火大相觸,有時水大與風大相觸。以是緣故,虛空中有雷聲起。」
象牙聞雷生花 (傳說)涅槃經八曰:「譬如虛空震雷起雲,一切象牙上皆生花。若無雷震,花則不生,亦無名字。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常為一切煩惱所覆,不可得見。」
孔雀聞雷妊 (傳說)涅槃經三十四曰:「自有眾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長,譬如孔雀聞雷震聲而便得身,又如青雀飲雄雀淚而便得身,如命命鳥見雄鳥舞即便得身。」
除雷符 (物名)最勝王經如意寶珠品曰:「世尊於大眾中告阿難陀曰:汝等當知,有陀羅尼名如意寶珠,遠離一切災厄,亦能遮止諸惡雷電。(中略)於此東方有光明電王,名阿揭多;南方有光明電王,名設羝嚕;西方有光明電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電王,名蘇多末尼。(中略)若於住處書此四方電王名者,於所住處無雷電怖,亦無災厄及諸障惱。」
(譬喻)金剛般若經六喻之一。維摩經,大般若經十喻之一,為忽生忽滅者,故以喻世相之無常迅速。金剛般若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電,念念不住。」無量壽經下曰:「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受決當作佛。」
電光石火 (譬喻)譬事之迅速,勢之猛烈。會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電光朝露 (譬喻)喻身之無常也。慈恩傳二曰:「何為電光朝露?少時之身,作阿僧企耶長時苦種。」心地觀經一曰:「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及電光。」
電影 (譬喻)以電喻法之無常迅速,以影譬無實體。無量壽經下曰:「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
塗毒鼓 (雜語)以毒料塗於鼓上,使人聞聲而即死者也。傳燈錄曰:「全豁禪師上堂,一僧出禮拜請。師曰:吾教意猶如塗毒鼓。擊一聲,遠近聞者皆喪。」毒鼓
塗香 (儀式)六種供具之一。塗香於身手以供養佛也。智度論九十三曰:「天竺國熱,又以身臭故,以香塗身,供養諸佛及僧。」同三十曰:「塗香有二種:一以栴檀木等摩以塗身,二者種種雜香擣以為末。以塗其身,及熏衣服,並塗地壁。」大日經疏八曰:「涂香是淨義,如世間塗香能淨垢穢息除熱惱。」行願品疏鈔三曰:「塗香者,謂和合諸香用塗身手,供養之時當作是念:我獻塗香,願從此等流五無漏塗香磨瑩熱惱者,脫彼諸地獄一切極炎熱。」又請誦印明,用塗香。不空罥索經三曰:「塗香塗手結持印。」都表如意摩尼轉輪聖王念誦秘密略法曰:「次用塗香涂手臂上,然後念誦。」
塗割 (譬喻)謂有恩人來塗香於我一手,有怨人來割取我一手,以譬恩怨之二緣。涅槃經三曰:「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復有一人持栴檀塗佛。佛於此二,若生等心云何?」止觀十曰:「雖起慈悲,愛見悲耳。雖安塗割,乃生滅強忍。」
準提 (菩薩)Can!di,又作准胝,尊提。稱為天人丈夫觀音,人道之能化也。禪宗以準提為觀音部之一尊,深尊崇之,日本東密以準提為六觀音之一、攝於蓮華部,獨台密以七俱胝佛母准提經之經名,準提入於佛母中以為佛部之尊。準提譯曰清淨,讚嘆心性清淨之稱。為三目十八臂之尊形。三昧耶形為未敷蓮華。准提經曰:「准字門者,於一切法是無等覺義;提字門者,於一切法是無取捨義。」
畫像法 (圖像)取不截白[疊*毛]清淨之物,擇去人髮,畫師受八齋戒,不以膠和色,用新碗盛彩色而畫之。其像作黃白色,種種莊嚴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文,身著輕羅綽袖天衣,以綬帶繫腰,朝霞絡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之釧,七寶莊嚴。一一手上著指環,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把劍,第四手把數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羅迦果(漢言子滿果),第六手把鉞斧,第七手把鉤,第八手把拔折羅,第九把寶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寶幢,第三手把蓮華,第四手澡罐。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輪,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賢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羅蜜經篋。於菩薩下作水池,池中安蓮華,難陀跋難陀二龍王共扶持蓮華莖。蓮華上安准提菩薩。其像周圍安明光焰,其像作憐愍眼看。
准提求願觀想法 (修法)若求無分別,當觀無分別無記念,若求無相無色,當觀文字無文字念,若求不二法門,當觀兩臂,若求四無量,當觀四臂,若求六神通,當觀六臂,若求八聖道,當觀八臂,若求十波羅蜜圓滿,當觀十臂,若求如來普遍廣地,當觀十二臂,若求十八不共法,當觀十八臂,即如畫像法觀也,若求三十二相,當觀三十二臂,若求八萬四千法門,當觀八十四臂,如是觀念,當入一切如來三摩地門甚深方廣不思議地。見七俱胝佛母准提經。
准胝法 (修法)此道場觀,先觀想地結上金剛墻內有大海,大海中有大寶山,山上有樓閣,閣中有八葉蓮華臺,蓮華上有月輪,輪中有[口*縛]字,其字變成未敷蓮華,蓮華變成七俱胝佛母尊。白黃色。有十八臂。持種種三昧耶形(出本頂),著白輕羅綿,坐赤蓮花。額有眼(即三眼),眷屬圍繞。其印契以二小指二無名指相叉入掌,二中指直豎頭相著,二頭指頭附二中指上節側,二大指各附二頭指側即成。其真言為唵。折隸。主隸。准提莎訶。准提經百二十尊法,佛部經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中說布此真言九字於身上之法。
准提陀羅尼布字法 (修法)出於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 T00601.JPG
準提佛母法 (修法)準提附錄。
準提念誦觀行等法 (修法)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之異名。
準開山 (雜名)道行崇高功被山門者,謂之準開山,或稱中興祖。見象器箋三。
羨那 (人名)Sena,譯曰軍。見賢愚經六。
(術語)梵語阿他Artha,又作阿阤,譯曰義。道理,意味也。華玄略述一本曰:「義者所以也。」淨影維摩義記四曰:「義別有三:一對相顯實,所以名義。二對體用顯義用名義。三對惡論善義利名義。」
義山 (譬喻)譬義理之高如山也。因明大疏一曰:「竦義山於奧腑。」
義天 (人名)慈恩大師能解妙義,稱曰義天。宋高僧傳七曰:「有大乘基,為其高足,不緣宿習,多見生知,謂之義天。」【又】十住等之菩薩,名為義天,四天之一。涅槃經二十二曰:「義天者,十住菩薩摩訶薩等。以何義故?十住菩薩名為義天,以能善解諸法義故。云何為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又】高麗國仁孝王第四子,名義天,出家,封祐世僧統,元祐初,入中華求法,上表哲宗請傳賢首宗教,歸國流通,敕就錢唐慧因寺淨源受法。又就天竺寺慈辨受天台教觀,謁靈芝大智學律藏,就圓照宗本禪師問宗旨之大義。歸國弘通華嚴。見釋門正統八。稽古略四。
義天目錄 (書名)本名新編諸宗教藏總錄,二卷,海東傳華嚴大教沙門義天著。為目次諸家之章疏者。是章疏目錄之嚆矢。自序曰:「開元中,初有大法師,厥號智昇。刊落訛謬,刪簡重復,總為一書,曰開元釋教錄。凡二十卷,最為精要。議者以為經法之譜,無出昇之右矣。住持遺教,莫大焉。予掌窮謂(按窮謂二字,疑原本有誤,無從攷正,今仍之),經論雖備,而章疏或廢,則流衍無由矣。輒效昇公護法之志,搜訪教跡,以為己任。孜孜不捨,僅二十載於玆矣。今以所得新舊製撰諸宗義章,不敢私秘,敘而出之,後有所得。亦欲隨而錄之,脫或將來編次函帙,與三藏正文,垂之無窮,則吾願畢矣。
義心 (術語)猶豫不決之心也。有迷事迷理二者。迷事之疑,於見道斷之,迷理之疑,至佛斷之。
義少 (雜名)能解義之少年也。釋氏要覽下曰:「法安年十八,講涅槃經。張永問年幾?永嘆曰:昔扶風朱勃。年十二,能讀書。人號才童,今安公可曰義少。」
義立 (雜語)推義而立說也。謂經論無明文,而推其中所合之義。立自己之主張也。選擇傳弘決疑鈔所謂「聖淨二門人師義立」即其例也。
義玄 (人名)唐真定府臨濟院義玄,曹州南華人。見黃檗山運禪師,了然通徹,後趙人請住子城之南臨濟,示人心要,頗類德山。以咸通七年丙戌寂,敕諡慧照大師。言教頗行於世,稱曰臨濟宗。見宋高僧傳十二。
義存 (人名)唐福州雪峰廣福院義存。泉州南安人。十七落髮,遇德山宣鑒而契悟。咸通年中,登閩之象骨山雪峰創院,徒眾翕然。僖宗賜號真覺大師。師住閩州四十餘年,學者冬夏千五百不減。梁開平二年,壽八十七寂。見宋高僧傳十二,傳燈錄十六。
義利 (術語)義與利相應,義必有利,故曰義利。佛地經論一曰:「義利。現益名義,當益名利。」大日經疏七曰:「於一一真言,皆具能成就一切義利。」
義成殿 (雜名)於佛生日造浴佛之小亭,於亭上揭義成殿之額。義成乃悉達太子之幼名,一切義成之略。西域記七曰:「薩婆曷剌他悉陀Sarva%rtha-siddha,唐言一切義成。舊曰悉達多。訛略也。」
義足經 (經名)佛說義足經,二卷,吳支謙譯。由十六小經而成,各經之終有義足偈,因名義足經。義足偈者,補足上說經義之意。
義和 (人名)鄉貫未詳。住平江能仁寺,唱華嚴圓融念佛法門。南宋乾道元年,於臨安慧因院撰華嚴念佛三昧無盡燈一卷。嘗賜圓澄法師之號。年壽並缺。見樂邦文類,佛祖統紀等。
義青 (人名)青社人。姓李氏。於妙相寺試經得度,習百法論。一日歎曰:「三祇途遠,自困何益。」乃入京師聽華嚴嘗讀法慧菩薩偈,至即心自性句,猛省曰:「法離文字,寧可講耶?」去叩禪林,參浮山法遠於聖巖寺,隨侍凡六年。洞下宗旨,悉皆究明。遠即付大陽警玄之頂相,皮履,直裰,更囑曰:代我續其宗風。無久滯此。宜善護持。」尋見圓通法秀,意氣相投,自是道聲藉藉。初住建州白雲山,尋遷舒州投子山,舉大陽之宗風,故有投子之號。年壽並缺。法嗣九人,芙蓉道楷最著。所著有投子青禪師錄二卷。見續傳燈錄,佛祖通載等。
義空 (人名)唐代人。鄉貫未詳。師事鹽官齊安,承南宗禪之奧旨。為其上首。應日本橘皇后之請,至彼國,為檀林寺開山。居數歲,歸唐。年壽並缺。
義例 (書名)止觀義例之略稱。荊溪作,二卷。
義例纂要 (書名)六卷,宋神智從義,釋義例者。所謂山外之異義也。
義例隨釋 (書名)六卷,草堂處元著。釋義例而破山外神智之纂要者。
義門 (術語)各種之義理,門戶差異,而彼此不混同也。門者差別之義。止觀大意曰:「開拓義門,觀法周備。」元照之彌陀經疏曰:「先以義門,括其綱要。」
義虎 (人名)義解之猛,譬如虎也。釋氏要覽中曰:「高僧道光,在江東,研究義理,號義虎。」
義味 (譬喻)依文生義,如依食生味。蓋喻義為食味也。又義者言義,味者趣意,即言與意也。行事鈔中二曰:「義味俱解。」資持記中二之一曰:「義謂言義,味即意趣。」
義林章 (書名)大乘法苑義林章之略名。
義陀羅尼 (術語)Artha-dha%ran!i^,陀羅尼者,梵語總持之義。能總持所聞之義趣而不忘失,謂之義陀羅尼。乃菩薩所成之德。四種陀羅尼之一。三藏法數十四曰:「諸菩薩,持所聞無量義趣,經無量時,永不忘失,是名義陀羅尼。」大乘義章十一曰:「於諸法義,總持不忘。名義陀羅尼。」
義相 (術語)義理與相狀也。五教章下曰:「佛果義相。」【又】義理之相狀也。三藏法數十五曰:「義相名相,即能詮教下,所詮義理之相。」
義便 (術語)明義之便宜也。玄義一下曰:「若從義便,應先明法,卻論其妙。下文云:我法妙難思,若從名便,應先妙次法。」
義真 (人名)唐人,鄉貫未詳。惠果之法孫,受法於義操。開成會昌頃,住長安青龍寺東塔院。有英名,究三教,通五部,特精胎藏。日本僧圓仁圓行等,多就受密學,後武宗詔廢佛教,破壞寺塔,使僧尼還俗,毀章敬青龍安國三寺,以為內園。師不知所終。
義推相似過類 (術語)因十四過類之第七。謂不知宗因寬狹之規則,濫為義推,由反面攻擊立者論法時所招之過誤也。凡宗因之關係,因之範圍,與宗之範圍同等。若狹時,得論理推斷,不許因之範圍,較宗之範圍寬廣,然敵者不知此理,例如對於「聲無常(宗),由人意力發故(因),猶如人造品(同喻)。」之論式,欲破斥之,若謂如汝所云,義推之,不得不謂無常者,皆由人生之意力發生,然有無常而非人造之物,如此論式,實為謬誤云云,是全不知宗因寬狹之規則,為敵者自己之過誤也。
義兼兩向 (雜語)一文上下異義也。
義理 (術語)適於理之道也。八十華嚴經二十一曰:「修多羅文句義理,無有忘失。」思益經力說品曰:「隨其義理不隨章句言辭。」成實論眾法品曰:「佛法皆有義理,外道法無義理。」
義淨 (人名)唐京兆大薦福寺義淨三藏,咸亨二年,年三十七、發足取路南海趣印度,經二十五年,經三十餘國,天后嗣聖元年,還洛陽,天后親迎於上東門外,置所齎梵本於佛授記寺。初與于闐之實叉難陀共譯華嚴經,後於長安福先寺及雍京西明寺自譯最勝王經等二十部。和帝神龍元年,於洛陽內道場譯孔雀王經,又於大先福寺譯莊嚴王經。二年隨駕歸雍京。后置翻經院於大薦福寺,使居之。三年入內與翻經沙門九旬安居。其後所譯多多,都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別出南海寄歸內法傳,西域求法高僧傳等五部九卷,其他雜著頗多。淨雖遍譯藏,然偏攷律部,先天二年壽七十九寂。見宋高僧傳一。
義寂 (人名)新羅國人。年代事蹟未詳。或云玄奘門人,與元曉等同時出。所著頗多。有無量壽經疏三卷,觀經綱要,涅槃經總目二卷,大乘義林章十二卷等二十餘種。見義天教藏總錄,東域傳燈目錄等。【又】宋天台山螺溪傳教院義寂,字常照,溫州永嘉人。受具已,往會稽學南山律鈔,至天台山研究止觀,先是天台教跡,盡為散逸,金華古藏中,但得淨名疏而已。後告韶禪師派人至日本購獲僅足。於佛隴道場國清寺相繼講訓。許王錢氏私署淨光大師,賜紫方袍。及興螺溪道場,四方學侶雲集。雍熙四年壽六十九寂。著止觀義例等。自智者捐世,至六代傳法湛然後,二百餘歲,受其遺寄,最能荷負。見宋高僧傳七。
義無礙 (術語)知諸法之義,了了通達而無滯也。四無礙之一。大乘義章十一曰:「知義無滯,名義無礙。」
義無礙智 (術語)於義得無礙之智也。
義無礙解 (術語)舊譯曰義無礙智。新譯曰義無礙解。
義無礙辯 (術語)自義無礙智起義無礙之言說也。於言說辯了之名。四無礙
義通 (人名)高麗人。後唐明宗天成二年生。有異相,頂有肉髻,眉長五六寸。乾祐頃來漢土,至天台山雲居寺見韶國師,又於螺溪義寂聞一心三觀之旨,以為圓頓之學,悉於茲徹。遂留受業,又為天台之第十六祖。將歸鄉里,經四明,郡守錢維治固止其行,漕使顧承徽舍宅為傳教院使居之。宋太宗賜寶雲之額。寶雲之號蓋基於此。端拱元年十月寂。壽六十二。所著有觀經疏記,光明玄贊釋,光明句備急鈔等。見佛祖統紀八,釋氏稽古略四。
義疏 (術語)解釋本經義理者。疏者疏通之義,疏通義理之意。止觀七下曰:「覽他義疏。洞識宗途。」
義楚 (人名)宋齊州開元寺義楚,出家勤學不怠。極俱舍一宗。後該覽大藏三遍,擬白樂天六帖,一十年中孜孜著義楚六帖,呈於朝。唐世宗敕付史館,賜明教大師之號。開寶年中,壽七十四寂。見宋高僧傳七。
義楚六帖 (書名)二十四卷,義楚著。類集釋氏之義理文章,庶事群品者。大綱五十部。隨事四十門。
義意 (術語)義趣意向。順正理論二十三曰:「我見此經,義意如是。」慧愷舊俱舍序曰:「重譯論文,再解義意。」
義解 (術語)義理之解釋。解釋佛經之深義也。高僧傳十科中有義解一科。
義趣 (術語)義理之所歸趣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了達諸義趣。」玄贊三曰:「是所說義,何所歸趣?」
義湘 (人名)新羅人。唐總章二年,游中國,至長安終南山,隨智儼,學華嚴經。時吉藏亦同學。交游研鑽,深入玄微。歸國闡揚華嚴一乘之宗風。年壽並缺。著有一乘法界圖等。為海東華嚴之初祖。
義學 (雜語)謂如俱舍唯識等建立名數,論因果階級,法相跼蹐文字間之學問也。釋氏稽古略四所謂「兩街止是南山律部。慈恩賢首之疏鈔,義學而已。士大夫聰明超軼者,皆厭聞名相因果。」之類是也。
義懷 (人名)宋永嘉樂清(浙江溫州樂清縣治)人。姓陳氏。世營漁業。長入景德寺為童行,天聖中,試經得度。初參金鑾善,又謁葉縣省,皆不契。仍東遊至姑蘇翠峰,謁雪竇重顯,汲水擔柴,辛慘練修,一日有所悟其機,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萬仞峰頭獨足立,驪龍頷下奪明珠,一言勘破維摩詰。」顯拊案稱善印可。後出世於鐵佛寺,提倡法要。其語曰:「譬如雁過長空,影沈寒水。雁無留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顯激賞以為類己。尋住越州天衣寺,凡五遷法席。所到皆興其荒廢,大振雲門之法道。嘉佑五年寂,年七十二。世稱曰天衣義懷。見續傳燈錄,佛祖通載等。
義操 (人名)唐青龍寺東塔院義操。乃慧果阿闍梨付法之上足,為國師。以大悲胎藏等三部之秘法,付與法潤義真大遇等。見明匠略傳。
義燈 (書名)唯識論了義燈之略稱。
義龍 (譬喻)長於義學,以龍為譬。釋氏要覽中曰:「陳高僧惠榮,講學縱橫,號義龍。」
義類次第 (術語)法相宗釋三時教判之語。釋尊所說之教法,不關年月之前後,由教義之淺深而判有空中之三時也。
義辯 (術語)菩薩七辯之一。智度論五十五曰:「說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義辯。」
(術語)心情纏綿於事物而不離,謂之著。如愛著執著貪著等是。大乘義章二曰:「纏愛不捨名著。」釋門歸敬儀中曰:「著是病本。」法華經方便品曰:「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輔行二曰:「以著為要,以達為善。」
著心 (術語)執著於事理之心也。智度論四十六曰:「若以著心修善,破則易。若著空生悔,還失其道。譬如火起草中,得水則滅。」止觀十曰:「四門雖是正法,若以著心著此四門,則生邪見。」又曰:「觀法雖正,著心同邪。」
著衣喫飯 (雜語)言日常之事,無何等之奇特也。臨濟錄曰:「屙屎送尿,著衣喫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著我 (術語)思五蘊假和合之身中,有我實在而執著之也。
著法 (術語)執著之念及所著之事物。總云著法。又執著於法也。
著鬼簿 (物名)又云靈簿。過去帳之異名。
著想 (術語)執著事物之妄想也。
著語 (術語)著於古則公案句下之短評也。
著樂 (術語)執著於樂境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著樂痴所盲。」
葉衣觀音 (菩薩)被葉衣觀音之略。被葉衣,為喻著八萬四千功德衣之意。密號為異行金剛。三昧耶形為未敷蓮華。其形像如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所說:「其像作天女形,首戴寶冠,冠有無量壽佛,瓔珞環釧,莊嚴其身。身有圓光,火焰圍繞。像有四臂:右第一手,當心持吉祥果。第二手作施願手。左第一手,持鉞斧。第二手持罥索,坐蓮華上。」秘藏記曰:「白肉色,左手取罥索,右手執未敷蓮華。」胎藏界曼陀羅鈔二曰:「問:何故名被葉衣耶?答:不明,若是葉色色云心歟。衣慈攝受,被著歟。私案云:被著之義可然,葉者八萬四千諸相好外繁茂義歟。衣,法華云:柔和忍辱衣矣。」梵Pala%s/a%valin。
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詳說其修法及功德。
葉衣觀自在經 (經名)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之略名。
葉蓋 (物名)以木葉所造之蓋笠也。釋氏要覽中曰:「蓋律有二種:一竹蓋,二葉蓋。」
葬式 (儀式)佛家之葬式,本依後分涅槃經淨飯王泥洹經等所說及毘奈耶雜事所說之亡僧葬法(葬法),至於後世,諸宗各殊,惟禪宗典例,最為詳密。今記其大要,僧死先為浴亡,使浴亡者。次著衣,据寢室,行入龕佛事,其第二夜通夜誦經。次入龕第三日,於寢室先行移龕佛事,移之於法堂。移於法堂後,行鎖龕佛事,而鎖龕蓋。於是有舉哀之式及奠茶湯之佛事。次行起龕佛事,由法堂起龕至山門首,在此轉龕,即轉龕向裏也。斯時供香華茶湯為轉龕佛事,鳴鈸至葬處。既至葬處,則先燒香奠茶,次為秉炬(又曰下火)之事,導師取擬炬之小木為下火佛事。次付荼毘,荼毘後為收骨,拾白骨。次為安骨,迎之於寢室行佛事。次行起骨佛事,舉骨至塔所,於塔所行入塔佛事,入骨於墓。是其大要也。見象器箋十四。對在家之法,諸宗亦不一準,惟為亡者剃鬚髮,與法名,乃一般之式,蓋以亡僧之格行之也。律書所出者,葬法
葬法 (儀式)印度之葬法有三種,四種。三種者:一火葬,二水葬,三野葬也。四種者:一火葬,二水葬,三土葬,四林葬也。西域記二曰:「送終殯葬,其儀有三:一曰火葬,積薪焚燎。二曰水葬,沈流漂散。三曰野葬,棄林[食*人]獸。」毘奈耶雜事十八曰:「佛言:苾芻身死,應為供養。苾芻不知云何供養?佛言:應可焚燒。(中略)欲燒殯時無柴可得。佛言:可棄河中。若無河者穿地埋之。夏中地濕多有蟲蟻。佛言:於叢薄深處令其北首右脅而臥,以草稕支頭,若草若葉覆其身上。」行事鈔瞻病送終篇曰:「中國有四葬:水葬投之江流,火葬焚之以火,土葬埋之岸傍,林葬棄之中野,為鵰虎所食。律中多明火林二葬。亦有薶者。五分云:屍薶之,若火燒在石上,不得草上安。」漢地亦有四薶之說。列子曰:「晏平仲曰:既死豈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瘞之亦可,露之亦可。」
對出家送喪 (儀式)僧中有死者,則一山之僧眾送之,附於四葬之一,令誦經咒願。毘奈耶雜事十八曰:「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并說伽陀為其咒願。事了歸寺,便不洗浴隨處而散。俗人見譏,咸言:釋子極不淨潔,身近死屍身不洗浴。佛言:不應爾,可洗身。彼即俱洗。佛言:若觸屍者連衣俱洗,其不觸著但洗手足。彼還寺中不禮制底。佛言:應禮制底。」寄歸傳二曰:「然依佛教,苾芻亡者,觀知決死,當日舁向燒處,尋即以火焚之。當燒之時,親友咸萃,在一邊坐,或結草為坐。聚土作臺,或置磚石以充坐物,令一能者誦無常經。半紙一紙勿令疲久,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寺外池內連衣並浴。其無池處就井洗身。(中略)然後歸房,地以牛糞淨塗,餘事並皆如故。」西域記二曰:「諸有送死以為不潔,咸於郭外浴而後入。」律宗依此法規,謂死屍為不淨,不許置於佛殿。
對在家送喪 (儀式)比丘除其父母外,不許送在家人之喪,但為施無常助道念,則不在此限。善見律十一曰:「若檀越作是言:今某國王某檀越喪今葬,請比丘送喪,不得去。若比丘自念言:我往看彼葬,觀無常,因此故我得諸道果,如此去無罪。」送父母之喪者,如佛擔父棺,則為報恩也。檀越來為死者請誦經咒願,可至葬所者,此固為比丘化方之一端。可如出家眾之葬法,於在家者之葬處,誦無常經為死者咒願,為生者澍法雨也。梵網經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
佛為父擔棺 (傳說)佛擔父王之棺也。淨飯王般涅槃經曰:「爾時世尊,念當來世,人民凶暴,不報父母育養之恩,為是不孝之者。為是當來之眾生等設禮法故。如來躬身,自欲擔父王之棺。即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中略)爾時世尊,威光益顯,如萬日並。如來躬身,手執香爐,在喪前行。」又舁姨母大愛道之葬床。增一阿含經五十曰:「爾時告阿難陀羅云:汝等舉大愛道身,我當躬自供養。(中略)爾時釋提桓因,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勿自勞神,我等自當供養。舍利弗告諸天:止止天王,如來自當知時,此是如來所應修行,非是天龍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報恩。(中略)是時世尊躬自舉床一腳,難陀舉一腳,羅雲舉一腳,阿難舉一腳,飛在虛空,至彼冢間。」
葬送 (雜語)送亡人於葬處也。佛滅度後棺歛葬送經曰:「吾滅度後,當有梵志理家盡禮葬送。」
葬頭河 (雜名)出於十王經之妄說。其文曰:「葬頭河曲,於初江邊,官廳相連承所渡。前大河即是葬頭,見渡亡人名奈何津。所渡有三:一山水瀨,二江深淵,三有橋渡。」
葬頭河婆 (異類)十王經之妄說,謂葬頭河邊有奪衣婆褫亡人之衣也。文曰:「官前有大樹名衣領樹,影住二鬼:一名奪衣婆,二名懸衣翁。(中略)婆鬼脫衣,翁鬼懸枝。」
葬殮 (儀式)又作葬斂。謂葬式也。
葬禮 (儀式)葬送之禮式也。葬式
落叉 (雜語)Laksa,又曰洛叉、洛沙。數量名,十萬也。如意輪陀羅尼經曰:「一洛叉。唐云十萬數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洛叉又言洛沙。此當十萬,一百洛沙為一俱胝。」梵語雜名曰:「十萬,梵名[打-丁+羅]乞史。」密教設淺深二教,淺略釋以為十萬之數量,深釋以為見照或成就之義。三落叉
落吃澀弭 (術語)Laks!mi,譯曰吉祥相。大日經疏八曰:「梵云落吃澀弭,翻為吉祥相,或云具相。亦是嘉慶義、吉祥義、吉慶義、滅德義、好相貌義,當知此名攝一切功德,故會意言之。」
落迦 (界名)Naraka,那落迦之略,地獄之梵名。闢邪編曰:「邪見實落迦種子,若不改悔,陷墮非遙。」
落染 (雜語)落髮染衣之略。
落草 (雜語)落於下賤之意。碧巖三十四則曰:「雲門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同評唱曰:「若是出草之談,則不恁麼。」碧巖第三則頌古著語曰:「自是[何-可+爾]落草。」
落湯螃蟹 (雜語)公案名。五燈會元曰:「雲門偃曰:忽一日眼光落地,莫似落湯螃蟹。,手忙腳亂。」
落飾 (雜語)謂王公之出家也。剝落身之嚴飾之義。
落髮 (雜語)削髮為僧也。北史河南王傳曰:「初和聘乙氏公主女為妃,生子顯,薄之。以公主故,不得遣出。因忿,遂自落髮為沙門。」劉長卿詩曰:「龍宮落髮披袈裟。」
落髮染衣 (雜語)謂剃除鬚髮去飾著黑衣而出家也。
落慶供養 (儀式)新築或修繕佛殿落成時所行之法會也。
落謝 (術語)謂現在之法,滅其作用,於過去中謝去也。
落賺 (雜語)事事欺誑之狡猾人也。
募化 (雜語)又云募緣,亦曰化緣。募集與勸化之義。
募化簿 (物名)勸緣簿也。
募緣 (雜語)勸緣也,募有緣之人之意。
募緣疏 (物名)勸緣簿也。
(術語)[8141]字之音。[8141]字不入經傳。惟釋藏中有之。釋家謂佛再世生,胸前隱起[8141]字文,後人始識此字。華嚴音義謂[8141]本非字。周長壽二年。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宣城梅氏不入字彙。自錢塘吳任臣作元音。統韻末卷。始行補入。萬字
萬八千世界 (雜語)佛將說法華經眉間白毫放光明照東方世界之數量也。法華經序品曰:「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於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法華嘉祥疏二曰:「萬八千世界者,表說一乘之果己滿,如萬;一乘之因未圓,如八千;又表一乘真實故,義即具足,如萬;三乘是方便未具足故,如八千。」
萬子輪王 (術語)初地菩薩之別號也。瓔珞本業經上曰:「佛子!世間果報者,所謂十住銅寶瓔珞銅輪王,一百子為眷屬。(中略)歡喜地百寶瓔珞七寶相輪四天王,一萬子為眷屬。」如此諸位菩薩當於世間果報,則歡喜地即初地之菩薩功德,得四天王,有一萬之福子。
萬分 (術語)菩薩之修行,至於佛位也。
萬不一生 (術語)顯雜修之失之語。謂雜修行者,萬人中無一人得往生於彌陀之報土中者。
萬行 (術語)一切之行法也。菩提心論曰:「復經三僧祇劫,修六度萬行,皆悉具足,然證佛果。」
萬行少善 (術語)謂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念佛所攝之善根福德無量,爾餘之萬行,少善根少福德也。
萬字 (術語)[8141]之形也。是印度相傳之吉祥標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S/rivatsalaks!an!a,即吉祥海雲相也。羅什玄奘諸師,譯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經論十二譯此語為萬字。此中室利靺蹉即[8141]譯為萬者,為功德圓滿之義。故吉祥海雲之義,譯無咎。惟洛剎那譯為字者,是與惡剎那之語相混,梵語洛剎那,乃相,惡剎那,乃字也。今[8141]為相而非字,故可譯為吉祥海雲相,即萬相也。然其形右旋則為[8141],如禮敬佛,右繞三匝,佛眉間白毫右旋婉轉,總以右旋為吉祥。古來有作卍者,誤也。高麗本之藏經及慧琳音義二十一之華嚴音義皆作[8141]。又示右旋之相而記為[81D2]。大乘經之說,謂此係佛及第十地菩薩胸上之吉祥相,三十二相之一,據小乘之說,則此相不限於胸上。楞嚴經一曰:「即時如來,從胸萬字涌出寶光。」無量義經曰:「胸表[8141]字師子臆。」觀佛經三曰:「於萬字印中說佛八萬四千諸功德行。」唐譯華嚴經三十九曰:「皆於金剛莊嚴臆德相中,出大光明,名能壞魔怨。」(是說第十地菩薩萬字之文)。唐譯華嚴經四十八曰:「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如[8141]字,名吉祥海雲。」菩提流支譯之十地經論十二曰:「經曰:於功德莊嚴金剛萬字胸出一大光明,名壞魔怨。論曰:於菩薩胸中有功德莊嚴萬字相,名為無比。」(是[8141]形當萬字之元初也。名義集六華嚴音義云:大周長壽二年主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所集也。然華嚴音義無此文,且其說為非)。毘奈耶雜事十三曰:「世尊便舒無量百千功德所生左手旋環萬字。能除怖畏,善施安穩。捉少年頭,屈右手指,內彼口中,鉤其齒木,與血俱出。」同二十六曰:「世尊便以上妙輪相萬字吉祥網輓,其指謂從無量百福所生,相好莊嚴。」慧琳音義十二曰:「[8141]字之文,梵云室哩靺蹉,唐云吉祥相也。有云萬字者,謬說也。(中略)非是字也。乃是如來身上數處有此吉祥之文,大福德之相。」華嚴音義上曰:「[8141]字之形,今勘梵本。[8141]字乃是德者之相,元非字也。(中略)[8141],室利靺蹉。此云吉祥海雲。」明本之華嚴音義一曰:「[8141],梵書萬字。若佛胸前吉祥相是萬字者,何不作此字者?蓋知魏朝翻十地論,譯人昧劣,錯謂洛剎那為相,惡剎那為字,由此相字二音按聲呼之。洛惡皆如鶴字,聲勢既其相近故,使一朝之謬,累代忘返也。」華嚴疏鈔八曰:「形如[8141]字者,靜法云(即華嚴音義者)室離靺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云吉祥海雲,眾德深廣如海,益物如雲。古來三藏,誤譯洛剎曩為惡剎羅,遂以相為字,故為謬耳。然此相以為吉祥,萬德所集成,因目為萬,意在語略,義含應云萬相耳。」已上諸說,以萬字之萬為漢語之義,然有一說,以萬直為梵音,而寫[8141]字之音者。宋僧傳三曰:「譯音不譯字,如佛胸前[8141]字是也。」日本最澄之註無量義經上曰:「萬者,借音之字,胸上表示梵滿之字。其梵字者,應作[8141]字。此經備音作此萬字,即表果滿也。」案此說非是。余於印度聞學僧之說,謂此[8141]形為梵天家之吉相,凡畫尊像必劃此[8141]形,於此郭內畫形體為法,是乃火炎上之形,梵天之法,以火為最大清淨,最大吉祥而創此相也。
萬劫 (雜語)劫為分別世界成壞之時量名。萬劫者,經世界成壞一萬,言時之極長也。
萬佛名經 (書名)宋劉跂學易集。有萬佛名經序曰:「趙郡李侯常武之夫人,樂安孫氏。自常武沒,屏居里第,閱誦藏經,積十餘萬。歲鈔取佛名,類聚次第,數字一萬。使其子周南召南繕錄成書,析為十卷,題曰萬佛名經。」
萬法 (術語)總該萬有事理之語,法者自體之義,軌則之義,萬有之事理,一一有自體,具軌則,故皆名法。乃至龜毛兔角畢竟無者,亦名為法。以彼有無之自體,有無之軌則也。故比之外典之萬有萬事萬物等言,而此言為最汎。
萬法一如 (術語)萬法由因緣而生,為自然之法,因緣生之法,無有自性,無自性故空,即以空為性也。萬法各有一空性,謂之一如。一者不二之義,如者相似之義,以萬法空性不二而相似也。對萬之言而云一如,若對妄之言,則曰真如,如者正指空性之理體而言。往生十因曰:「而今覺知法界唯真,萬法一如,無煩惱可斷。煩惱即菩提,無生死可厭,生死是涅槃。」
萬法是真如真如是萬法 (術語)以大乘至極之義,說萬法之性相也。萬法指染淨之諸法,真如指離染淨之一味實體,真如之體如水,萬法之相如波,波之性即水,萬法之性即真如,水隨緣而生波之相,真如之體應緣而現萬法之相。淨名經曰:「萬法即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金錍論曰:「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
萬松 (人名)燕京報恩寺萬松行秀禪師,河內人也。於荊州淨土寺出家,遍參諸處,終於磁之大明寺謁雪巖,契悟心印,尋還淨土寺,構萬松軒以自適。金章宗明昌四年(南宋光宗紹熙四年),召師問道,賜錦綺之大僧衣。承安二年,詔師住西山仰山棲隱禪寺。得法者一百二十人,壽八十一。稱萬松老人,報恩老人。見會元續略一上,師著從容錄,蓋涉於金元兩朝之曹洞禪大宗匠也。
萬物嚴淨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七願,使國中萬物嚴淨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辯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萬指 (雜語)萬人也。林間錄上曰:「萬指出迎。」
萬華會 (行事)萬燈會之異名。或謂萬燈會外有萬華會,供養一萬之華於佛之法會也。
萬善 (術語)一切之善事也。
萬善同歸集 (書名)六卷,宋延壽著。明眾善盡歸於實相者。
萬福寺 (寺名)在福州福清縣黃檗山。黃檗宗之本山也。黃檗山
萬境 (術語)一切之境界也。
萬僧會 (行事)會一萬之僧而修供養也。李唐懿宗。禁中設萬僧會。帝升座讚唄。
萬緣俱絕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萬緣俱絕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
萬燈會 (行事)點萬燈以供養佛之法會也。菩薩藏經曰:「然十千燈明懺悔眾罪。」十千即萬也。
葛藤 (譬喻)譬煩惱也。又斥法門之煩者。又謂言語,禪家之常語。出曜經三曰:「其有眾生,墮愛網者,必敗正道。(中略)猶如葛藤纏樹,至末遍則樹枯。」碧巖十二則垂示曰:「卻有許多葛藤公案,具眼者,試說看。」種電鈔一曰:「葛藤者謂語言。」碧巖第一則垂示曰:「看取雪竇葛藤。」叢林盛事曰:「禪家者流,凡見說事枝蔓不徑捷者,謂之葛藤。」楞伽經一曰:「叢樹葛藤句,非叢樹葛藤句。」
葛藤禪 (術語)大慧武庫曰:「雪居舜老夫,常譏天衣懷,說葛藤禪。一日聞懷遷化,於法堂合掌曰:且喜葛藤椿子倒。」
葷辛 (飲食)葷乃蔬菜之臭者。辛乃其辣者。佛皆禁之。名義集三曰:「葷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葷,薑芥是也。是葷復是辛,五辛也。」梵網經下曰:「若佛子,不得五辛。」西域記二曰:「蔬菜則有薑芥瓜瓠葷陀菜等。[卄/忽]蒜雖少,噉食亦希。家有食者,驅令出郭。」寄歸傳一曰:「五天之人,不食諸虀及生菜之屬,由此人無腹痛之患。」
葷酒 (飲食)葷與酒也。葷為植物之辛而臭者,以攝一切之肉類。
(術語)[8757]Ja,又作社、闍。悉曇五十字門之一。為一切法生不可得義,超老死之聲,由Ja%ti(生),Ja%ra(老)釋之。金剛頂經曰:「惹字門一切法生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惹字時,是超老死聲。」
惹那 (雜語)Jn^a%na,譯曰智。大日經疏十三曰:「薩末囉Smara(憶念也),惹那Jn^a%na,智也,言尚憶此智也。」菩提心義十曰:「闍那,此正言智。是分別根生義。」
惹那跋陀羅 (人名)Jn^a%nabhadra,譯曰智賢。南海波陵國人,譯涅槃後分經二卷。見開元錄九。
惹那戰達羅 (人名)Jn^a%nacandra,譯曰智月。唯識十大論師之一。
(術語)思量事物曰意。唯識論五曰:「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俱舍論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異,而體是一如。」止觀二上曰:「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又以前念之心為所依而生後念之心曰意。梁譯之攝論一曰:「以識生依止為意。釋曰:若心前滅後生,無間能生後心,說此名意。」起信論義記中末曰:「攝論云:意以能生依止為義也。」
意力 (術語)求正覺之意思。無量壽經下曰:「意力願力。」同淨影疏曰:「求佛之心,名為意力。」
意三 (名數)十惡中屬於心意之三惡也。即貪欲。瞋恚,愚痴是。
意水 (術語)言入定時,心意湛然如水也。三藏法師傳九曰:「定凝意水。」
意生 (術語)生於意之謂也。
意生身 (術語)又曰意成身。由Manomaya譯之。初地以上之菩薩身。為眾生濟度如意受生而得之身,故名。勝鬘經曰:「大力菩薩意生身。」寶窟中末曰:「意生身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薩。彼人受生,無礙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四卷楞伽經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無礙,故名意生。」同經三說三種之意生身。七卷楞伽經四說三種之意成身。
意生化身 (術語)菩薩任意而生之變化身也。
意生金剛女 (天名)金剛界曼陀羅中,第七理趣會以香奉於本尊之天女名。手持柄香爐。見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三。
意生八葉大蓮華王 (術語)內心曼荼羅之大悲胎藏界也,是由我內心而生,故稱曰意生。見大日經入秘密曼荼羅位品及義釋十二。
意巧 (術語)用意以種種方便所得之善巧也。晉書索靖傳曰:「叡哲交通,意巧滋生。」
意地 (術語)意乃第六識,是支配一身之所。又為發生萬事之場處,故曰地,猶言心地。唯識論五曰:「意地感受,名憂根。」宗鏡錄二曰:「注一昧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塵。」
意安樂行 (術語)四安樂行之第三。意離四過,安樂行法華之法也。四安樂行
意言 (術語)意中之言,為意所思者。圓覺經略疏鈔十一曰:「意言者意中之言也。」
意車 (譬喻)意之活動如車也。三德指歸中曰:「油意車以戲九空。」
意見 (術語)人之思量也。南山戒疏之上曰:「有何意見,而欲乖異。」
意成 (術語)又曰意生。由意之力而身成立也。
意成天 (天名)天名。離色界無色界飲食,祇以意思存在之天人也。唯識論七曰:「無色亦名意成天。」
意成身 (術語)同意生身。
意性 (術語)令物彼此相異之性。其性雖不可見,然有此異性,乃現異相也。俱舍論四曰:「何名轉變?謂相續中前後異性。」勝論師十句義中有異性句義。詳釋於十句義論,唯識論一,述記一之末。
意性化身 (雜語)意生化身之誤。意生附錄。
意近行 (術語)僅第六意識上有之,能為意識親近之緣,使意識行者,即喜憂捨之三受也。五受中,苦樂二受,依五根及意根,不親近於意識。此三受其所緣各各有六境,故合為十八意近行。見俱舍論十。
意根 (術語)六根之一。六根
意根坐斷 (術語)斷滅煩惱之根本思量分別也。有意識乃生分別,分別生種種煩惱。故煩惱斷滅,必意識斷滅。
意馬 (譬喻)言人意驅逐於外境不住於一處,猶如奔馬也。慈恩傳九曰:「願託慮於禪門,澄心於定水。制情猿之逸躁,縶意馬之奔馳。」
意馬心猿 (譬喻)心地觀經八曰:「心如猿猴,遊五欲樹,暫不住故。」趙州錄遺表曰:「心猿罷跳,意馬休馳。」
意氣金剛女 (天名)胎藏界曼陀羅中,第七理趣會,奉塗香於本尊之天女名。手捧塗香器。見胎藏界曼陀羅大鈔三。
意許 (術語)因明學所用之語,存於意而不顯於言曰意許。顯於言曰言陳,因明論大疏三曰:「以彼成立意許法之差別,積聚他用。」因明論直解曰:「口雖不言,心有所指,即意許差別性也。」
意密 (術語)三密之一。三密
意處 (術語)十二處之一。即心王也。在五蘊中為識蘊,在十八界中為七心界。此六識界與意界之七心界,有能使心心所法作用生長之義,故於十二處中,略立為意處。蓋由十二處者,為愚於色者所說之法門,故開色者為詳,心略而唯為一也。
意執 (術語)意中執持事物,堅固而不動也。
意業 (術語)三業之一。三業
意路不到 (雜語)意識不能到者。即不得以思慮分別而臆度之真理境界也。虛堂錄四曰:「言詮不及,意路不到。」
意經 (經名)佛說意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中阿含四十五,心經同本。說心意之相。
意解 (術語)謂依意識而了解也。八十華嚴十四曰:「觀其意解與同事。」深密經一曰:「唯除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行事鈔上曰:「意解不同,心相各別。」資持記上四之一曰:「意解即所見也。」【又】意之解脫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漏盡意解。」又註曰:「漏盡,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同慧遠疏一曰:「內除愛染,名為漏盡;得無學智,名為意解。」
意猿 (術語)意之狂奔如猿也。三教旨歸下曰:「二六之緣,誘策意猿。」
意樂 (術語)意得滿足而悅樂也。藥師經曰:「精進能調意樂。」玄奘譯之攝大乘論中,明六種之意樂。又唯識論九、明七最勝中,有意樂最勝。三藏法數二十七曰:「菩薩修習一切法門皆須作意欣樂也。」
意輪 (術語)三輪之一。三輪
意趣 (術語)心意之趣向。法華經方便品曰:「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意憤天 (天名)由沒於意憤天處而降生於人間者,住於須彌山。止觀私記五末曰:「婆沙云意憤天。」
意學 (術語)禪宗之學問。禪學當於身口意中之意業,故有佛心宗之名。禪源都序一曰:「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不相違。」傳通緣起上曰:「道善意學。」
意樹 (譬喻)人之意譬如樹。謂善果惡果皆依意而結也。集沙門不應拜俗事序曰:「意樹紛披。」
意識 (術語)六識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別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種之別:一獨頭意識,不與他之五識俱起,獨起而汎緣十八界之意識也。此在散心,於三量中必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緣意識,與他五識同時而起,與彼共緣其境明了依之意識也。是心之現量。三五俱意識,與五識同時而起,緣五境傍緣十八界之意識也,是通於現比非三量。四五後意識,生於五俱意識之後念,緣前念五境之境,及緣他一切法之意識也,是全與獨頭意識相同。此獨頭意識之釋,乃就六識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識家言之,則尚與末那識阿賴耶識俱起,非獨頭現行也。見百法問答鈔二。又第六意識,六識中意識位於第六,故名。
(術語)慈悲
慈力王 (人名)往昔慈力王行十善,鬼神無食,以人皆持戒,時五夜叉來見王,王以身血施,令飽滿,而願若我當來成佛時,令汝得法食,且先度。慈力王即今釋迦牟尼佛,五夜叉即今五俱倫也。見賢愚經二,慈力王血施緣品。梵Maitrabala。
慈子 (雜語)釋迦之弟子曰釋子,彌勒之弟子曰慈子。義楚六帖六曰:「長阿含經云:所有弟子隨佛各別,釋迦弟子號釋子,彌勒弟子號慈子。」
慈氏 (菩薩)舊稱彌勒。新稱梅怛麗耶Maitreya,譯曰慈。是為其姓,故稱慈氏。彌勒
慈氏軌 (經名)慈氏菩薩略修愈[言*我]念誦法之異名。
慈氏誓願經 (經名)慈氏菩薩誓願陀羅尼經之略名。
慈氏所說稻稈喻經 (經名)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之略名。
慈氏菩薩陀羅尼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
慈氏菩薩誓顯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為慈氏說咒,慈氏立誓拔苦,因受記。
慈氏菩薩略修愈[言*我]念誦法 (經名)二卷,唐善無畏譯。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 (經名)與大乘舍黎娑擔摩經,了本生死經,稻稈經同本異譯。
慈心 (術語)四無量心之一。與人以樂之心也。
慈心十一種果報 (名數)一臥安,二覺安,三無惡夢,四天護,五人愛,六毒不侵,七兵不侵,八水不侵,九火不侵,十盜賊不侵,十一得生梵天。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七。
慈心童子 (人名)同慈童女。慈童女
慈水 (譬喻)慈悲之心,能使人滋榮,故譬之以水,曰慈水。性靈集七曰:「慈水奄遊。」此云慈母也。
慈父 (雜語)心地觀經三曰:「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慈父長者 (譬喻)就法華譬喻品所說窮子之喻而云。慈父即長者。以譬如來之大悲大福也。
慈光 (術語)諸佛大慈之光明也。讚阿彌陀佛偈曰:「慈光遐被施安樂。」
慈行童女 (菩薩)五十三知識之一。
慈地比丘 (人名)是六群比丘中第一惡者。於生生中與摩羅子常為怨惡。
慈忍 (術語)慈悲與忍辱也。是三軌之二。證道歌曰:「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慈明 (人名)趙宋潭州石霜山慈明禪師,名楚圓,嗣汾陽昭,臨濟六世之孫也。見稽古略。
慈明盆水 (公案)慈明圓禪師,一日於方丈內安一盆水,上橫一口劍,下著一雙草鞋,橫安柱杖而坐。見僧入門,便指,僧擬議,師便棒。見會元十二。
慈明行心 (公案)慈明平生以事事無礙行心,非凡聖所能測。見禪林僧寶傳五章。是圓頓家之常事,有何不能測。
慈明虎聲 (公案)慈明圓禪師,泉大道來參。問曰:白雲橫谷間,道人何處來?泉顧指左右曰:夜來何處火,燒出古人墳?呵曰:未在,更道。泉作虎聲。師打一坐具。泉推倒慈明。明亦作虎聲。泉退身大嘆云:我對七十餘員善知識,唯師可繼得臨濟正宗。見會元十二。
慈明執爨 (公案)慈明之婆,近寺居,人無測之,慈明乘閑必至彼。一日罷粥當參,久不聞槌鼓。楊岐為監寺。曰:今日當參,何不擊鼓?云:和尚出未歸。直往慈處,見明執爨婆煮粥。岐云:和尚今日當參,大眾久待,以何不歸?明云:[何-可+爾]下得一轉語,即歸。下不得,東西去。楊岐以笠子蓋頭上行數步,明大喜,遂同歸。見普燈錄三。
慈明論棒 (公案)慈明謂黃龍曰:書記學雲門禪,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三頓棒,於洞山時應打否?龍曰:應打。慈色莊言,聞三頓棒聲便喫棒,則汝旦及暮聞鴉鳴雀噪鐘魚鼓板聲,亦應喫棒,何時當已?龍瞠卻。慈明云:吾始疑汝不堪師,今可也。即令拜。見普燈錄三。
慈明速喝 (公案)楊岐問慈明,幽鳥語喃喃,辭雲入亂峰時如何?明云:我行荒草裡,汝又入深村。楊岐云:官不容針,更借一問得否?明便喝。岐云:好一喝。明又喝。岐亦喝。明速兩喝。岐便禮拜。明云:這事是箇人正能擔荷。岐拂袖去。見普燈錄三。
慈門 (術語)佛菩薩由慈心流出諸功德及善巧方便,謂之慈門。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曰:「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碧巖外道問佛頌曰:「慈門何處生塵埃?」
慈恩 (術語)施慈悲之恩德於人也。無量壽經下曰:「蝡動之類,皆蒙慈恩。」【又】(人名)唐法相宗窺基,住京兆大慈恩寺,後世稱之曰慈恩大師。窺基
慈恩家 (流派)唐慈恩大師窺基,以法相宗成一家謂之慈恩家。
慈恩寺 (寺名)唐高宗為太子時,為文德皇后所創建,十大寺之一。在陝西長安縣東南,曲江北。隋無量寺地。南臨黃渠。竹松森邃。為京師最。西院浮圖七級。崇三百尺。永徽三年沙門玄奘立。東有繙經院。摭言曰:「進士自神龍後,期集慈恩寺塔下題名。」按唐杜甫岑參等并有登慈恩寺塔詩。
慈恩宗 (流派)佛教之一派。天竺有性相二宗,性宗即三論宗,相宗則從楞伽深密密嚴等經流出。有瑜伽顯揚諸論,而以成唯識論為最。唐玄奘至中印度,就學於戒賢論師。歸譯傳,以玄奘住慈恩寺,故號慈恩宗。明季此宗大振,一名法相宗,又名唯識宗。
慈恩教 (術語)稱唐慈恩大師弘闡之法相宗。
慈恩傳 (書名)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之略名。
慈恩八宗 (流派)慈恩大師於佛教判別八宗。我法空有宗,指犢子部等。有法無我宗,指有部宗等。法無去來宗,指大眾部等。現通假實宗,指說假部等。俗妄真實宗,指說出世部等。諸法但名宗,指一說部等。勝義皆空宗,指般若等空宗龍樹系。應理圓實宗,指華嚴法華等經及無著系之說。
慈恩寺三藏 (人名)唐法相宗之開祖,玄奘三藏,住大慈恩寺,因名慈恩寺三藏。
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書名)十卷,唐慧立本,彥琮箋。玄奘三藏之傳記也。
慈航 (術語)大慈弘誓之船也。萬善同歸集六曰:「駕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
慈起菩薩 (菩薩)又曰慈愛生菩薩。胎藏界除蓋障院九尊之一。肉色,持梵篋。金剛名曰慈念金剛。見大日經疏五,胎曼鈔四。
慈救咒 (真言)不動明王之真言也。不動
慈救真言 (真言)同慈救咒。
慈救真言寶篋印 (印相)不動尊之印也。
慈眼 (術語)佛菩薩以慈悲心視眾生之眼也。
慈無量心 (術語)四無量心之一。
慈悲 (術語)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四無量心中之二無量也。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三種慈悲 (名數)一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視十方五道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緣之而常思與樂拔苦之心,名眾生緣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學人之未斷煩惱者而起。二法緣慈悲心,既斷煩惱之三乘聖人達於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異之相,滅一異之相之人,但憐眾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樂,隨其意而拔苦與樂,名法緣慈悲心。三無緣慈悲,此慈悲惟在諸佛,蓋諸佛之心,不住於有為無為性之中,不住於過去現在未來世之中,知諸緣不實,顛倒虛妄,故心無所緣,但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取捨分別,故心無眾生緣,使一切眾生自然獲拔苦與樂之益,名無緣慈悲心。見智度論二十,佛持論五,涅槃經。
慈悲五利 (名數)一刀不傷,二毒不害,三火不燒,四水不沒,五瞋惡見善。見檀特羅經。
慈悲十二利 (名數)一、福常隨身。二、臥安。三、覺安。四、不見惡夢。五、天護。六、人愛。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喪。十、火不喪。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昇梵天。見法句經。
慈悲衣 (雜名)法衣之德名也。袈裟
慈悲室 (譬喻)法華三軌中譬慈悲為如來之室。法華經法師品曰:「如來之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也。」
慈悲觀 (術語)五停心觀之一。
慈悲忍辱 (術語)法華三軌中之二軌也。法華經法師品曰:「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
慈悲懺法 (書名)具曰慈悲道場法。梁武帝所撰。
慈悲萬行 (術語)菩薩住於大悲心而修萬行,以慈悲之水滋榮萬行之樹木也。
慈悲水懺法 (書名)三卷,唐智玄述。河施餓鬼之法也。
慈悲萬行菩薩 (菩薩)修慈悲萬行之菩薩也。
慈悲道場懺法 (書名)啟運慈悲道場懺法之略名。
慈悲十力無畏起 (術語)謂諸佛如來之慈悲由十力與四無畏而起也。無量義經偈曰:「戒定慧解知見生,三明六通道品發,慈悲十力無畏起,眾生善業因緣出。」
慈雲 (譬喻)慈心廣大,覆於一切,譬如雲也。雞跖集曰:「如來慈心,如彼大雲,蔭注世界。」【又】(人名)宋杭州天竺靈山寺靈應尊者,名遵式,字知白,真宗賜號慈雲。天台寧海人,宋太宗乾德元年癸亥生。於國清寺普賢像前燒一指,誓傳天台之道。明道元年壬申十月八日入寂,壽六十九。見佛祖統紀十一。
慈雲懺主 (人名)宋遵式法師,慈雲,治定往生淨土懺儀。請觀音消伏毒害懺儀,金光明懺法。因而後世稱為慈雲懺主。
慈尊 (菩薩)慈氏菩薩即彌勒菩薩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今案之,從釋尊入滅至慈尊出世隔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觀經散善義曰:「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歎?」
慈尊月 (術語)金剛界賢劫十六尊中上首所安之慈氏菩薩,住於月輪,故謂為慈尊之月。
慈尊寶冠 (物名)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說慈尊之寶冠安窣睹波。是釋尊全身之舍利也。
慈童 (人名)慈童女長者子之略。
慈童女 (人名)慈童女長者子之略。
慈童女長者子 (人名)慈童女長者之子也,慈童女為長者之名,非為女人。雜寶藏經一曰:「佛於過去世為一慈女,由事發願,願一切受苦者,盡集我身,命終生於兜率。即教父母少為不善,則得大苦報,少為供養,則得無量福。」
慈意 (術語)欲與人以樂之意也。法華經普門品曰:「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
慈敬 (術語)以慈愛之心而敬崇之也。無量壽經曰:「慈敬於佛。」
慈[雨/注] (雜語)以慈悲之雨注於人也。唐高僧傳(智顗傳)曰:「二時慈[雨/注]。」
慈濟微命 (故事)毘奈耶雜事五曰:「南方二苾芻,欲往室羅伐禮世尊,中路熱渴,觀水有蟲,大者唯念法,不飲而喪身。小者謂佛世難遇,飲而涉路。大者直生於三十三天,以勝妙之身禮世尊,得法眼淨。小者後至,為佛呵責。」南海寄歸傳一曰:「恚捐輕枝,現生龍戶。慈濟微命,交升帝居。」
慈嚴 (術語)有慈悲,有威嚴,謂為慈嚴。所謂慈母嚴父也。楞嚴經一曰:「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慈辯 (術語)由慈心起說,謂為慈辯。無量壽經曰:「演慈辯,授法眼。」
稟具 (術語)受具足戒也。
稟教 (術語)稟承佛之教法也。止觀輔行一曰:「受化稟教,須討根源。」玄義釋籤六曰:「昔稟佛教,起於誓願。」
痺缽羅 (植物)Pippala,又卑缽羅樹之名。見畢缽羅條。
(術語)梵語慕何Moha,譯言痴,又曰無明。心性闇昧,迷於事理也。一切之煩惱由之而起。三毒之一。唯識論六曰:「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又曰:「諸煩惱生,必由痴故。」俱舍論四曰:「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大乘義章五本曰:「闇惑為痴。」
痴人 (雜名)愚痴之人。續谷響集七曰:「痴人前不可說夢,達人前不可言命。宋人就月錄,以為陶淵明之言,不知何據(丹鉛錄)。」
痴人說夢 (雜語)冷齋夜話曰:「僧伽龍朔中遊江淮間。其跡甚異。有問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問曰:何國人?答曰何國人。唐李邕作碑,不曉其言,乃書傳曰:大師姓何,何國人,此正所謂對癡人說夢耳。」
痴犬 (譬喻)痴犬逐塊。
痴子 (術語)愚惑之凡夫也。法華經信解品曰:「痴子捨我五十餘年。」
痴凡 (雜語)愚痴之凡夫。淨心誡觀下曰:「無礙之智與痴凡一如。」
痴水 (譬喻)愚痴之煩惱,譬如濁水。楞嚴經八曰:「十方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痴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痴心 (術語)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煩惱蔽心性也。
痴狗 (譬喻)譬聲聞緣覺之二乘。大品般若經十五曰:「須菩提!譬如狗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務者索。須菩提!當來世間善男子等,棄深般若而攀枝葉,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當知是為菩薩魔事。」三論玄義曰:「大品呵二乘為痴狗,淨名貶聲聞為敗根。」
痴取 (術語)愚痴之煩惱。取為煩惱之異名。
痴使 (術語)十使之一。愚痴之煩惱也。使為煩惱之異名。
痴定 (術語)有禪定而無智心者。觀音玄義上曰:「若定而無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兒騎轄馬,必墮坑落塹而無疑也。」
痴毒 (術語)三毒之一。愚痴之煩惱能毒害人者。
痴迷 (術語)痴心迷於理也。止觀五曰:「無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變作無明,起諸顛倒善不善等,如寒來結水變作堅冰。」
痴惑 (術語)心性痴闇,惑於理者。止觀五曰:「無明痴惑,本是法性。」
痴猴 (譬喻)凡夫認虛為實。如痴猴捉水中之月。止觀一曰:「痴猴捉水中月。」獼猴
痴愛 (術語)愚痴與貪愛。三毒中之二。愚痴為父,貪愛為母,而生一切之煩惱惡業。大日經一曰:「劣慧諸眾生,以痴愛自蔽。」探玄記七曰:「痴愛是苦因。」止觀九曰:「愛繭自纏,痴燈所害。,百千萬劫。」觀音別行疏曰:「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男六識女為媒嫁,生出無量煩惱之子孫。」
痴綱 (譬喻)愚痴為三德之一。為發一切煩惱之本,故譬之於網之綱。萬善同歸集五曰:「沃渴愛之甘露,截痴綱之慧刃。」
痴網 (譬喻)愚痴之纏綿譬如網。唐華嚴經一曰:「令諸眾生永割痴網。」
痴慢 (雜語)愚痴與我慢。起信論曰:「遠離痴慢。」
痴聚 (術語)多種之愚痴也。楞伽經二曰:「外道痴聚。」
痴燈 (譬喻)凡夫譬如蛾,愚痴譬如燈火也。止觀五曰:「愛繭自纏,痴燈所害。」
痴縛 (術語)三縛之一。愚痴之煩惱,纏綿而不離者。
痴禪 (雜名)又曰痴室。斥空坐禪者而言。
痴闇 (術語)無明之闇惑。唐華嚴經二曰:「如來智慧無邊緣,一切世間莫能測,永滅眾生痴闇心。」金光王童子經曰:「遠離諸煩惱,痴闇雲翳除。」
痾[口*路]祇 (雜語)A^rogya,大比丘受沙彌禮時返禮之辭。祈無病安全之義。寄歸傳三曰:「大受小禮,自可端拱而云痾[口*路]祇,是咒願彼令無病義耳。」
蜃樓臺 (譬喻)內典謂之乾達婆城。十喻之一。秘藏寶鑰下曰:「外道狂執蜃樓臺。」
塞迦 (術語)梵字。[87A1]Ska]。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娑迦,索迦,歌,或作阿娑迦。此字雖無阿字形,然為悉曇合字轉聲,當開口出聲時。常帶阿之聲而呼為阿娑迦。新華嚴經七十六曰:唱娑迦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廣大藏無礙辯光明輪遍照。」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曰:「唱[87A1]塞迦字時,入無著無礙解脫地獄光明輪普照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積聚蘊性不可得故。」又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十四曰:「入塞迦字門解一切法聚積蘊性不可得故。」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三曰:「[87A1]娑迦字印,悟解一切蘊聚體故。」是即以梵語塞健陀Skandha有積聚即蘊之義,故轉釋塞迦之字義者也。
塞建陀 (術語)Skandha,又作塞建陀羅。舊譯曰眾聚陰。新譯曰蘊。俱舍光記一本曰:「塞建陀羅,唐言蘊,舊譯名陰(於禁反)。此陰是蔭覆義。若言陰者,梵本應言缽羅娑陀。案陰音應以於今反注也,陰陽之陰也。(中略)若言陰氣是萬物所藏,即是聚義借喻。此名麤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蘊,或名為眾。故法華云五眾之生滅,此亦不然。若言眾,梵本應云僧伽,或翻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梵本應云曷羅施。」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塞建陀,此翻為蘊。由積聚義,說名為蘊。杜順曰:蘊,聚也。蓄藏諸色,故言色蘊。受想等四義亦如此。舊經論中或言五眾,又云五聚,頗亦近,是仍未總名。舊翻陰者,失之久矣。」【又】(人名)羅漢名,譯曰悟入,眾賢論師之師也。俱舍寶疏一曰:「有羅漢名塞建陀,唐云悟入。」俱舍光記一曰:「塞建地羅。」塞建地羅。【又】(天名)又曰塞建那天。最勝王經八曰:「塞建陀天妙辯才。」大日經疏五曰:「塞建那天,即是童子天也。」探玄記二十曰:「塞建那,此云勝伏。」梵Skanda韋馱天也,自建馱誤為韋馱者也。
塞建陀羅 (術語)塞建陀
塞建地羅 (人名)Sugandhara,羅漢名,譯曰悟入。俱舍光記一曰:「塞建地羅,唐言悟入,悟入即眾賢師主。」
塞建那 (天名)塞建陀
窟內 (地名)摩揭陀國迦蘭陀竹園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北,有大石窟,如來滅後,迦葉於此結集三藏,同時去石窟二十餘里之處,其餘大眾,結集五藏,故起窟內窟外之稱。見西域記九,宗輪論述記。
窟內上座部 (流派)迦葉為僧中第一之上座,故於此師窟內結集,名為上座部。窟外之結集,以人數之多,名為大眾部。宗輪論述記曰:「界內即有迦葉波。此云飲光。時為上座。(中略)界內既以迦葉為上座部。界外無別標首。但總名大眾。」
窟外結集 (故事)結集
窟宅 (雜語)大慧書曰:「以思量計較為窟宅。」
窟居部 (流派)雞胤部
窟觀 (雜語)於石窟修觀法。即坐禪也。
窣吐羅底迦 (術語)Sthu%la%tyaya,六篇中第六小罪之名。見慧琳音義六十。
窣莎揭哆 (雜語)Susva%gata,譯曰極善來。客自外來時,謝主之辭。寄歸傳三曰:「西方寺眾多為制法,凡見新來無論客舊及弟子門人舊人,即須迎前唱莎揭哆,譯曰善來。客乃尋聲即云窣莎揭哆,譯曰極善來。如不說者,一違寺制,二准律有犯。」
窣堵波 (術語)率都婆
窣堵波大吉祥菩薩 (菩薩)彌勒菩薩之異名也。
窣路多阿半那 (雜語)Srotaa%panna,譯曰預流、入流。小乘四果之第一果。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音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預流。一切聖道說為流,能相續流向涅槃故。初證聖果創參勝列,故名預流。預及也,參預也。舊言須陀洹者,訛也。」四果
窣羅 (飲食)Sura%,又作蘇羅,譯曰酒。順正理論三十八曰:「窣羅者,謂米麥等如法烝煮。和麴蘗汁投諸藥物,醞釀具成酒色香味,飲已昏醉。」瑜伽略纂十一曰:「窣羅者,米酒也。迷隸(Meraya),即果酒也。末陀(Mada),蒲桃酒也。」梵語雜名曰:「蘇羅。」
照拂 (行事)禪林謂維那之點檢也。照為監視之義。拂音弼,輔弼也。敕修清規聖節曰:「維那燒香,點湯,照拂。」正字通曰:「拂與弼通,荀子諫諍輔拂。」
照法輪 (術語)玄奘所立三法輪教之第二,即第二時之空教也。三教
照寂 (術語)真如之妙用照十方曰照。真如之妙體離諸過曰寂。妙用之當相為寂體曰照寂。寂體之當處為妙用曰寂照。
照堂 (堂塔)在禪林僧堂之后。首座之僧代住持提撕眾僧之處。此屋連於僧堂而邃闇,故高其制,使之敞明,名為照堂。或作之於法堂之後。又為影堂之異名,則誤也。見象器箋一。
照牌 (物名)牌上圖示眾僧之座次,使各人照知之者。
照鏡 (雜語)在戒法,為自己之相好而觀鏡,為越毘尼。病新癒後,或新剃髮時,又顏面生瘡時,始得照鏡。
照覽 (術語)佛菩薩以光明照見眾生之機也。遵式之智者大師齋忌禮讚文曰:「聊薦精誠,仰惟照覽。」仁岳之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曰:「惟願洪慈,俯迴照覽。」
愚夫 (雜語)梵曰婆羅Ba%la,譯愚夫。言愚痴之凡夫也。新譯仁王經中曰:「愚夫垢識,染著虛妄。」唯識樞要上本曰:「梵云婆羅,此云愚夫,本錯云縛羅,乃言毛道。」
愚夫所行禪 (術語)四種禪之一。謂二乘之人及外道觀無我之性,無常,不淨之相等。
愚法 (術語)小乘二類之一。聲聞緣覺二種之小乘,單迷執自法而愚於大乘法空之妙理者。謂為愚法小乘。一旦雖取小果。然解大乘之理。遂迴心向大者,謂為不愚法小乘。大乘義章十七末曰:「小中有二種人:一愚法人,執小迷大,名愚法人。知小解大,名不愚法人。」冠註五教章上之三曰:「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前一即愚法二乘,後一即別教一乘。」義苑曰:「具云愚法小乘,謂愚於法空故,此是大乘貶斥為名故。」
愚法二乘 (術語)與愚法同。愚法
愚童 (譬喻)以喻不知因果之道理。而惑溺於生死之凡夫也。大日經一曰:「無始生死愚童凡夫,執著我名我有,分別無量我分。」大日經疏一曰:「薩埵略有三種:一者愚童薩埵,謂六道凡夫。不知實諦因果,心行邪道,修習苦因,戀著三界,堅執不捨,故以為名。」
愚童持齋心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謂凡夫信世間因果之道理,知持齋之為善而行之也。持齋者不過中食之法(過正午不為食),以之為善道者,為印度古來之風俗,無異於此方所謂仁義之道。因而以之為人乘之住心。大日經一曰:「愚童凡夫類,猶羝羊。或時有一法想生。所謂持齋,彼思惟此少分,發起歡喜,數數修習。秘密主,是初種子善業發生。復以此為因,於六齋日,施與父母男女親戚,是第二芽種。復以此施,授與非親戚者,是第三[病-丙+包]種。復以此施,與器量高德者,是第四葉種。復以此施,歡喜授與伎樂人等,及獻尊宿,是第五敷華,復以此施,發親愛心供養之,是第六成果。」秘藏寶鑰上曰:「愚童持齋心,由外因緣,忽思節食,施心萌心,如穀遇緣。」俱舍光記十四曰:「西方國俗,斷食名齋。」
愚鈍 (雜語)心愚根性鈍者。行事鈔中之四曰:「若論事懺,屬彼愚鈍。」文類曰:「凡小易修真教,愚鈍易往捷徑。」
愚鈍物 (雜語)吐羅難陀比丘尼罵迦葉尊者為愚鈍物。毘奈耶雜事三十一曰:「吐羅難陀苾芻尼,從外而來,欲入住處,遇河水泛溢,見迦攝波在板橋上。吐羅難陀作是念:此愚鈍物,今可治之。速往橋邊,用力蹋板。時迦攝波,遂即落河,衣服並濕,缽沈水底,錫杖隨流。迦攝波曰:姊妹汝無過犯,乃是具壽阿難陀,作斯過失,強請世尊,度如斯類惡行之女。」
愚惑 (雜語)心愚而迷於理者。無量壽經下曰:「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計。」
愚痴 (術語)三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譯曰痴。心性闇昧,無通達事理之智明也。與無明同。瑜伽論八十六曰:「痴異名者,亦名無智,亦名無見,亦名非現觀,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無明,亦名黑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迷惑之性,立之為痴。若迷一切事理,無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諸邪行,即是痴毒,亦名無明。」大乘義章五本曰:「闇惑名痴。」華嚴大疏鈔二十曰:「迷於四諦,皆曰愚痴。」
愚痴齋 (人名)洞山良价,臨命終時設僧齋名為愚痴齋,以誡弟子之戀情也。傳燈錄十五(良价傳)曰:「唐咸通十年三月,命剃髮披衣,令擊鐘,儼然坐化。時大眾號慟移晷,師忽開目而起曰: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息死,於悲何有?乃召主事僧,令辦愚痴齋一中,蓋責其戀情也,眾猶戀慕不已。延至七日,食具方備,師亦隨齋畢,曰:僧家勿事大率臨行之際喧動如斯,至八日,浴訖,端坐長往。」
愚僧 (雜語)斥指愚昧之出家者而云。資持記上一之三曰:「不學愚僧,傳為口實。」通鑑唐紀七曰:「愚僧矯詐,皆云由佛。」今為自稱之語。
圓心 (術語)求涅槃圓果之心也。寄歸傳四曰:「圓具圓心,遵修律藏。」
圓元 (術語)謂十方眾生知覺冥通而打成一片之處也。楞嚴經十曰:「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泊-白+曶],能入圓元。」
圓仁 (人名)日本人。曾入唐,禮五臺山。逢志遠法師,寫得台家諸書。又就元政阿闍梨,義真阿闍梨,玄法寺法全阿闍梨等傳受兩部曼荼羅之大法。又就智者八代高弟醴泉寺宗穎受止觀。住長安六年始歸國。壽七十一寂。諡曰慈覺。
圓生樹 (雜名)樹名。在忉利天善見城之東北。俱舍論十一曰:「東北圓生樹。」同頌疏曰:「城外東北有圓生樹,是三十三天受欲樂所也。其圓生樹盤根,深廣五十踰繕那,聳乾上昇,枝葉傍布,高廣量,等百由繕那,挺葉開花,妙香芬馥,順風熏滿百由繕那,逆風時猶遍五十。」
圓伏 (術語)台宗圓教之法,達惑體融通,亡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之差別,則於同時伏之也。
圓合 (術語)圓滿融合諸法也。圓覺經曰:「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
圓行 (術語)圓教之行法。謂一行即一切行也。四教儀集註下曰:「圓行一行一切行。」
圓光 (術語)放自佛菩薩頂上之圓輪光明也。觀無量壽經曰:「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圓光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背負火燄之觀音也。逢刑戮時念之。取法華經普門品:「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之意。
圓佛 (術語)圓教之法身佛,即毘盧舍那佛也,又在台家之圓教,稱為十界圓融之佛。普賢觀經義疏下曰:「釋迦牟尼佛名毘盧舍那,此即圓佛果成相也。」法華文句一曰:「隱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議如虛空相,即圓佛自覺覺他。」四教儀曰:「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即圓教佛相也。」指要鈔上曰:「煩惱生死,乃院九界法。」既十界互具,方名圓佛。豈壞九轉九。」
圓戒 (術語)圓頓戒也,以名天台家所傳之大乘戒。法華玄義四曰:「佛戒即圓戒也。」【又】南山大師稱四分律宗分通大乘之戒為圓戒。
圓位 (術語)謂圓教之位次,位位相攝圓融也。四教儀集註下曰:「圓位,位位相攝。」
圓妙 (術語)台家釋圓教之圓,有圓妙之一義。空假中三諦圓融而不可思議。謂為圓妙。妙者以不可思議而名。四教儀集註下曰:「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名圓妙。」
圓成 (術語)成就圓滿也。楞嚴經一曰:「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圓成實性 (術語)三性之一。空煩惱所知二障而顯之真理。諸法真實之體性也。曰真如、曰實相、曰法界、曰法性、曰涅槃、皆同體異名也。為圓滿成就諸法功德之實性,故名圓成實性。從其具德也。唯識論八曰:「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
圓具 (術語)具足戒之異名,受具足戒者近於涅槃之圓果,故云圓具。舊曰具足戒,新曰近圓戒。寄歸傳四曰:「圓具圓心,遵修律藏。」
圓供 (物名)圓壇之供物也,修法之壇有方壇圓壇之別。
圓板 (物名)圓形之鐘板也,可以打擊者。
圓空 (術語)對於偏空而曰圓空。著於空曰偏空。空亦空,更無所著曰圓空。亦名第一義空。無盡燈論上曰:「呵偏空而入圓空。」
圓果 (術語)涅槃也。是以圓滿行因證得之圓滿果德,故名圓果。大日經三曰:「願一切無障,安樂諸群生,樂欲成如來所稱讚圓果。」法華玄義四曰:「大乘是圓因,涅槃是圓果。」
圓宗 (術語)耆闍寺凜法師立六宗教第六名圓宗,指華嚴經所說圓融具德之法門也(五教章上之二)。然自天台宗興,盛鼓吹圓頓一實之旨。遂為彼宗之別稱。
圓陀陀地 (雜語)或曰陀陀為美豔之貌,碧巖四十三則頌古曰:「琉璃古殿照明月。」著語曰:「圓陀陀地。」
圓明具德宗 (術語)華嚴所立十宗之一。五教中圓教之所詮也。
圓信 (術語)圓常之正信也。四教儀集註下曰:「圓信,圓常正信。」【又】台家圓教之機,信一念具十界三千之法。
圓珍 (人名)日本人。嘗入唐,於福州開元寺就般若多羅三藏習梵學,上天台山研台宗之章疏,入長安遇青龍寺傳教和尚,長生殿持念大德法全,傳受兩部之秘旨,受傳法阿闍梨位之灌頂。壽七十八寂,諡智證。
圓相 (術語)一圓相
圓音 (術語)圓妙之聲音。謂佛語也。楞嚴經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
圓海 (譬喻)如來果上之功德,廣大圓滿,譬之大海,曰圓海。二教論曰:「天親十地,馳因分可說之談。龍猛釋論,挾圓海不談之說。」
圓修 (術語)在台家圓教,同時修空假中之三觀也。又圓滿修萬行也。圓覺經曰:「圓修三種。」元照彌陀經疏上曰:「萬行圓修,最勝獨推果號。」
圓悟 (術語)圓滿覺真理也。圓覺經曰:「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又在台家圓教,三諦三觀圓融,故空假中之諦理,同時覺悟也。指要鈔上曰:「既不明性具十界,故無圓斷圓悟義。」【又】(人名)宜興人。姓蔣氏,號密雲。三十歲,從幻有正傳祝髮。過銅棺山,豁然大悟,四十九歲,傳傳之衣拂。歷住六大剎,大振宗風。崇禎中年七十七寂。有全錄十二卷。見天童密雲禪師年譜,五燈嚴統等。【又】圓悟克勤禪師。克勤
圓悟禍門 (雜語)公案名。意謂佛教之真理非言語文字所能詮,徒弄言端語端遂失其真也。圓悟錄有曰:「圓悟克勤禪師,僧問如何是佛?師云:口是禍門。」即是也。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書名)二十卷,宋虎丘紹隆等編。彙集佛果禪師一生之三堂小參,普說法語,拈古,頌古等。欲知宋代臨濟之宗風及禪師之造詣及事歷者,此書實不可少。
圓乘 (術語)圓滿無缺之教法也。謂三乘中之佛乘。
圓珠 (譬喻)心想奔轉不停,如盤上之圓珠也。釋門歸敬儀曰:「教稱野鹿,又等圓珠。」
圓通 (術語)妙智所證之理曰圓通。性體周遍為圓,妙用無礙為通。又以覺慧周遍通解通入法性,謂為圓通。此前義就所證理體釋之。後義就能證行門釋之。楞嚴經圓通之目,據後義。經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問:陳圓通之法門。謂音聲為圓通之門乃至耳根為圓通之門也。經五曰:「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又曰:「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中略)如吾所證,音聲為上。」楞嚴正脈疏曰:「六根互用,周遍圓融,成玆妙果。其修入方法,最為方便者,即從耳根修入,耳根聞性。人人本自圓通。如十方擊鼓,一時并聞,是圓也。隔牆聽音,遠近能悉,是通也。聲有動靜,循環代謝。而聞性湛然常住,了無生滅。若不尋聲流轉。而能反聞自性。漸至動靜雙除,根塵迴脫,寂滅現前,六根互相為用,遂得圓通。」三藏法數四十六曰:「性體周遍曰圓,妙用無礙曰通。乃一切眾生本有之心源。諸佛菩薩所證之聖境也。」【又】觀音為圓通大士。圓通大士
圓通大士 (菩薩)觀音之別號也。楞嚴會上大小二十五聖各自說所證之圓通方便。佛敕文殊料簡是非。文殊歷評已。獨以最後觀世音之耳根圓通為最上。以此土眾生六根中耳根為最利,故以耳根為圓通之方便而為最上也。因而二十五聖中圓通之名,獨冠於觀音。
觀音圓通三真實 (術語)文殊就觀音之耳根圓通,舉三真實而稱贊之。一、眼不見障外,乃至意亂而不定。是通真實。二、十處打鼓,同時聞之。是圓真實。三、聲有息時,亦不失聞性。有時聞為有,無時聞為無。是常真實。愚案是一往之說也,論實理,則六根皆有三真實。
圓通三昧 (術語)楞嚴會上二十五大士,各言法性圓通之三昧行。如以憍陳那之音聲為圓通三昧,以觀音之耳聞為圓通三昧。
圓通懺法 (修法)觀音懺法之別名。以觀音一稱圓通大士故也。
圓通懺摩法 (修法)與圓通懺法同。梵語懺摩(Ks!ama),略曰懺。請寬恕之義也。
圓密 (術語)天台之圓教與真言之密教。日本台密立天台真言理密同一。故有圓密之稱。
圓密禪戒 (術語)一圓教即止觀業,二密教,即遮那業,三禪宗,即牛頭禪,四戒律,即梵網宗。
圓堅 (術語)圓極之果堅實之德也。寄歸傳二曰:「棄九門之虛偽,希十地之圓堅。」
圓寂 (術語)涅槃舊譯滅度。新譯圓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之義也。即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極之果德也。就此中所謂離生死之苦而言之,賢聖命終,為圓寂,即入於涅槃。寶積經五十六曰:「我求圓寂而除欲染。」宗輪論述記曰:「無上法王,久入圓寂。」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暱縛。波利者,圓也。暱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
圓接別 (術語)台宗之語。別教地前之賢位,合空假而為假。又於修假之位內,點示發習而為圓教之菩薩,謂為圓接別。以圓教引接別教菩薩之義也。
圓教 (術語)以名大乘窮極之實教。后魏光統律師立三教,第三為圓教。圓教之名,自此始。其後由晉華嚴經五十五:「爾時如來,知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又「顯現自在力,演說圓滿經。」之經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為圓教,華嚴宗復立五教,第五為圓教。今依台宗之說釋之,先就圓體言之,則為圓融圓滿之二義。十界三千之諸法,一如一體,謂為圓融,十界三千之諸法,條然具足,謂為圓滿,亦曰圓足。圓融為空諦,圓滿為俗諦,此二相即不二為中諦。觀此三諦於一時,謂為圓。輔行二之一曰:「圓名圓融圓滿義,又圓者全也。李奇云:圓錢也,即圓全無缺也。」四教儀一曰:「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圓教也。」次就行位言之,則謂為圓頓。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涅槃經說發心究竟二無別是也。頓者頓極頓足,諸法本圓融,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以一念之開悟,頓疾極足佛果,謂為圓頓。是天台所判四教中,第四圓教之所詮也。是為宗之極致。故教名圓頓宗。戒名圓頓戒。觀名圓頓觀。輔行二之一曰:「圓頓者,頓名頓極頓足。(中略)體非漸教,故名為頓。」次稱三諦相即之實相,不可思議。謂為圓妙。釋籤一之一曰:「圓,覺妙之別名。」四教儀集解下曰:「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名為圓妙。」
八圓 (名數)四教儀一出圓教之法,列八種:一教圓,教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說惑業苦三道,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之妙理,或談諸法實相,凡聖一如,生佛不二等。是教圓之相也。二理圓,三諦之妙理,中道不偏。是理圓之相也。三智圓,照一切種智之中道。是智圓也。四斷圓,一斷一切斷,斷一惑,則斷一切惑。是斷圓也。又不斷之斷。是斷圓也。五行圓,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觀行,為一行一切行之修行故。是行圓也。六位圓,先後相即,一位具諸位之功德,即六即位之相。是位圓也。七因圓,雙照二諦,自然流入果地。是因圓也。八果圓,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是果圓也。
圓教四門 (名數)天台言圓教有四門: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是也。
圓測 (人名)唐京師西明寺圓測,慧解縱橫,玄奘三藏為慈恩基師講新翻之唯識論時,測賂守門者隱而聽之。歸則緝綴義章。將欲罷講,測於西明寺鳴鐘集眾,稱講唯識。基嫌其有奪人之心,遂讓測講訓。三藏講瑜伽論。還同前盜聽而受之。亦不後基也。迨天后初,選入譯場為證義。所著之唯識疏鈔,天下分行焉。見宋高僧傳四。
圓頓 (術語)台宗之圓教,就其行位而謂為圓頓。圓教
圓頓戒 (術語)謂天台宗之戒法也。彼宗以所謂圓融諸法頓速成佛圓頓之旨為宗。故名所依之戒為圓頓戒。十宗略記謂此戒與小乘律宗,雲泥各別,原以法華開顯之妙理為本而兼梵網之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等也。止觀云:當知中道妙觀,戒之正體,上品清淨,究竟持戒,是圓戒之正意也。
圓頓宗 (流派)天台宗也。
圓頓教 (術語)圓教之具名。天台宗之教法也。
圓頓觀 (術語)圓頓止觀之略稱。
圓頓觀解 (術語)圓頓之觀解,修圓頓止觀之法也。
圓頓凡夫 (術語)足受圓頓一乘教法之利根凡夫。
圓頓止觀 (術語)略曰圓頓觀。靜止妄念曰止。真智通達曰觀。由止成觀。由觀資止。止觀不離。故略稱止觀。亦單曰觀。此止觀之法有三種。為漸次不定圓頓。法華所說之觀法,為圓頓止觀,天台大師宣說之,章安大師編集之,名為摩訶止觀。十卷之大本是也。止觀。【又】(書名)摩訶止觀,一名圓頓止觀。以書中說圓頓止觀之法義故也。
圓頓無作大戒 (術語)天台宗所傳之圓頓戒也。圓頓及大戒,歎戒德之語,無作,新譯家謂為無表。戒體之通稱也。戒體為非色非心,住於受者之身中,有防非止惡之功能者,決非為可造作發動之法,故曰無作。無作色
圓頓菩薩大戒 (術語)天台宗之圓頓戒也。讚戒德謂為圓頓。簡別於聲聞緣覺之所受謂為菩薩。對於小乘戒謂為大戒。
圓極 (術語)圓滿至極也。五教章上曰:「果海圓極。」
圓暉 (人名)唐中大雲寺圓暉,研精性相。特深於俱舍一門。光寶二師後,有此人。作俱舍論頌疏,天下珍之。見宋高僧傳五。
圓道 (術語)三諦圓融一實之真道也。止觀一之一曰:「會不二之圓道。」
圓塔 (物名)金剛界之法身塔也。法身塔。又謂為塔。顯修生之智也。見密門雜抄。
圓照 (術語)圓覺經曰:「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又曰:「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又】(人名)京兆藍田(陝西藍田縣)人。姓張氏。十歲,依西明寺景雲律師出家,研鑽維摩法華因明唯識等,傍究儒典,特精律藏。唐開元年間,奉敕預譯經,大曆年間,詔兩京律師十四人,定新舊兩疏之律條,師與超濟等共當筆受之任,所謂敕僉定四分律疏是也。年八十二寂。所著有貞元新定釋教目錄等十九種。見宋高僧傳,佛祖統紀等。
圓詮 (術語)詮顯圓理之經也。如華嚴法華是也。止觀一之一曰:「聲為佛事,稱之為經。圓詮之初,目之為序。」
圓滿 (術語)台宗圓教之圓體有圓融圓滿之二義。圓教
圓滿修多羅 (術語)謂華嚴經也。修多羅,譯言經。此名經中自說。晉華嚴經五十五曰:「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又曰:「顯現自在力,演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因而為華嚴經之別稱,又華嚴天台判教中立圓教之名皆依此文也。
圓實 (術語)圓頓一實也,稱天台圓教之教理。一行圓融一切行,一位圓具一切位,而成佛頓極頓速,謂為圓頓。此理為一而無二三,為真實而非虛妄,謂為一實。
圓實墮 (術語)謂墮落於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邪正不二,善惡一如等說之圓實理談而破戒行流於放逸也。
圓輪 (術語)謂真言月輪觀之月輪也。金剛頂疏一曰:「試觀圓輪,無樂不與。」
圓談 (術語)談諸法實相圓融之理。金光明玄義上曰:「法性之圓談。」
圓墮 (術語)與圓實墮同。
圓融 (雜語)圓者周遍之義,融者融通融和之義,若就分別妄執之見言之,則萬差之諸法盡事事差別,就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則事理之萬法遍為融通無礙,無二無別,猶如水波,謂為圓融。曰煩惱即菩提,曰生死即涅槃,曰眾生即本覺,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圓融之理趣也。此法門為性宗之樞機,實大乘之極談。楞嚴經四曰:「如來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止觀曰:「若就分別妄執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據心性緣起之用,即可得相攝。」宗鏡錄九十九曰:「事理圓融者,即種種事稱理而遍。以真如理為洪鑪,融萬事為大冶,鐵汁洋溢,無異相也。」
三種圓融 (術語)華嚴宗立三種之圓融:一事理圓融,事如波,理如水,如水波相即也。說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生死即涅槃者。此門也。二事事圓融,如波與波相即不二也。說須彌芥子,大海毛端,互相入不相礙,說邪正不二,煩惱即菩提者。此門也。三理理圓融,如水與水一味融和也。說萬聖所具真理一味者,此門也。此中事理圓融,理理圓融雖為終教,然猶說之,事事圓融乃獨為圓教之極談也。
六相圓能 (名數)華嚴經中說凡緣起之法有六種之義相而圓融和會。六相
圓融門 (術語)華嚴宗就華嚴經之所說,立行布圓融之二門。行布門
圓融十乘 (術語)天台所判四教中圓教之十乘觀法也。行止觀有十種之法,謂為十乘觀法。此十乘觀法通於藏通別圓之四教,故特指圓教之十乘,而謂為圓融十乘。以十乘一一悉以事理之圓融為理致故也。
圓融三學 (術語)謂華嚴天台所判中,圓教之三學也,戒定慧互為融即,具三即一、一即三之理致,異於餘教之三學也。
圓融三諦 (術語)謂台家圓教所談之三諦。三諦為空假中,藏通二教依空諦之一,別教雖添假中二諦。然空假中次第而觀,故謂為隔歷三諦。圓教觀為即空即假即中,故謂之圓融三諦。
圓融至德嘉號 (術語)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也。由永劫之修行,而圓具諸善萬行,由兆載之思性,而融攝一切功德,備無上至極之福德,此名號之意也。
圓壇 (術語)梵語曼荼羅Man!d!ala,舊譯曰壇。新譯曰輪圓具足,圓滿具足。安置諸尊之壇場,故曰圓壇。大日經疏一曰:「於薩婆若平等心地畫作諸佛菩薩乃至二十八部等四重法界圓壇。此一一本尊身語心印皆是一種差別乘也。」止觀二曰:「作圓壇彩畫。」
圓機 (術語)圓頓之機根也。法華玄義六曰:「圓機圓應。」
圓凝 (術語)凝然圓寂之涅槃也。寄歸傳四曰:「令學四真,證圓凝之兩得。」
圓斷 (術語)台宗圓教之斷法也。謂台宗解元來性惡,故見思、塵沙、無明之三惑,同時並斷也。指要鈔二曰:「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則無圓斷圓悟之義,故得即名而無即義也。」
圓鏡曼荼羅 (術語)自心圓明中,字印形之三,旋轉成就,名為圓鏡曼荼羅。由此內心之妙曼荼羅出音聲,名為轉法輪。其音普遍於十方,名為法螺。大疏八曰:「猶字輪旋轉相成,共為一體。如字輪者,印輪身輪亦然。是故解圓鏡曼荼羅義時,即解我密藏中轉法輪義。轉此法輪時,以一音聲普遍十方世界,警悟眾生,故曰吹大法螺也。」演密鈔七曰:「圓鏡曼荼羅者。百字位成品偈云:彼有能知此,內心之大我,隨其自心位,導師所住處。八葉從意生,蓮華極嚴麗,圓滿月輪中,無垢猶淨鏡。於彼常安住,真言救世者,(中略)常出生清淨,種種自作業,(中略)真言者能作,一切諸佛事。」
圓覺 (術語)一切有情皆有本覺,有真心。自無始已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約於體而謂為一心。約於因而謂為如來藏。約於果而謂為圓覺。圓覺者,圓滿之靈覺也。圓覺經曰:「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又曰:「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圭峰圓覺略疏序曰:「萬法虛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為圓覺。」佛使證此圓覺,為說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覺三觀 (名數)圓覺經說三種之觀法,謂為圓覺之三觀:一、奢摩他觀。奢摩他,譯言止,專靜止心念而入於涅槃也。二、三摩缽底觀。三摩缽底,譯言觀。觀如幻之相而證幻化之淨行也。三、禪那觀。禪那,譯言思惟。不取靜相及幻化,思惟而證中道之實相也。此三觀單復重疊,而為二十五種,稱之為二十五清淨定輪(經於二十五種一一說之)。經偈曰:「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圓觀 (術語)天台宗圓教所說之觀法,即圓頓之觀法也。圓者,圓融圓滿圓頓等之義。圓教
圓覺會 (行事)禪林有圓覺會。拈提圓覺經也。
圓覺經 (經名)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唐佛陀多羅譯。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現諸淨土,文殊普賢等十二大士次第請問因地修證之法門,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經有十二章。諸家之註述如下:圓覺經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圓覺經大疏鈔科三卷,存中與下,唐宗密製。圓覺經略疏之鈔二十五卷,唐宗密於大鈔略出。圓覺經大疏十二卷,唐宗密述。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十三卷,唐宗密撰。圓覺經略疏科一卷,唐宗密撰。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注四卷,唐宗密述。圓覺經略鈔十二卷,唐宗密於大鈔略出。圓覺經鈔辨疑誤二卷,宋觀復撰。圓覺疏鈔隨文要解十二卷,宋清遠述。御註圓覺經二卷,宋孝宗皇帝註。圓覺經類解八卷,宋行霆解。圓覺經略疏序注一卷,宋如山注。圓覺經略疏序注一卷,載下半,宋如山註序。圓覺經心鏡六卷,宋智聰述。圓覺經集注二卷,宋元粹述。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十二卷,宋周琪述。圓覺經直解二卷,明德清解。圓覺經近釋六卷,明通潤述。圓覺經要解二卷,明寂正要解。圓覺經句釋正白六卷,弘麗著。圓覺經連珠一卷,淨挺著。別收入閱經十二種中,玆不出。圓覺經析義疏四卷,通理述,前附大義懸示各一卷。圓覺經精解評林卷上,明焦竑纂。圓覺經講義二卷,諦閑講演。圓覺經佚文。
園頭 (職位)禪寺之役名。司菜園者。
園觀 (術語)園者園林,觀者高臺也。法華經譬喻品曰:「常處地獄,如遊園觀。」
園生樹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與中阿含晝樹度經同本。
置答 (術語)四答之一。置棄而不答也。如外道問神魂之斷常,問如來滅後之有無,佛皆置而不答:名為置答:所謂十四不可記也。
罪人 (雜名)造罪之人也。觀無量壽經所謂「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是也。
罪行 (術語)三行之一。五逆十惡等之所行。
罪性 (術語)罪業之本性也。罪業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止觀四曰:「觀罪性空者,了達貪欲瞋恚之心皆是寂靜門。」
罪垢 (譬喻)罪惡之污身譬如垢也。涅槃經一曰:「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
罪根 (術語)植罪惡深而不可拔者。又罪惡之根本。即無明也。
罪報 (術語)罪之報。依罪業而感之苦果也。無量壽經下曰:「罪報自然,無從捨離。」
罪惡 (術語)涉於身口意三業總背於理者。
罪業 (術語)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法華經化城喻品曰:「罪業因緣故。失樂及樂想。」
罪業應報經 (經名)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之略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信相菩薩問二十種惡報之罪因。佛一一答之。
罪福 (術語)五逆十惡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罪有苦報。福有樂果。無量壽經下曰:「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百論疏上之上曰:「罪以摧折為義。造不善業,感彼三塗,得於苦報,摧折行人,目之為罪。福是富饒為義。起於善業,招人天樂果,故稱為福。」俱舍光記十五曰:「罪福二門,非皆齊等。」
罪福無主 (術語)自諸法實相上言之。罪福皆無定實之主,平等空寂也。觀普賢經曰:「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法如是。」維摩經不二品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與福無異。」法華經提婆品曰:「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
罪福應法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
罪福簿 (物名)言陰府有記人罪福善惡之帳簿也。法苑珠林九十六謂為功德簿,罪福簿。又曰焰魔帳。
罪障 (術語)罪惡為得善果之障。又於聞妙法為障者。隨求陀羅尼經曰:「此比丘承此咒力,罪障消滅,即得生於三十三天。」法事讚曰:「閻羅司命,滅除罪障,注記善名。」
(術語)梵語羯磨Karma,身口意善惡無記之所作也。其善性惡性,必感苦樂之果,故謂之業因。其在過去者,謂為宿業,現在者謂為現業。俱舍光記十三曰:「造作,名業。」業為造作之義。是有二種:一如身之取捨屈伸等造作,名為身業,音聲之屈曲造作,名為語業,是直指身之造作,語之造作為業也。二與第六意識相應而起,心所中思之心所也,思之心所以造作為性,故以之為業性。即動作身之思為身業。動起語之思為語業。作動意之思為意業。依此義而俱舍論就十業道區別業業道與業道。謂殺等七支為身語二業,故為業,又為業之道。業為身語之二業,自體是業,業之道為思心所遊履之處。又貪瞋等三者,唯為業之道,以彼非自體業,唯為思心所遊履之所故也(依大乘之教,則意亦有業之義,依此則貪等之意業亦為業業之道也)。此二種業中,小乘俱舍以第一種為實業,為正感果之異熟因,大乘唯識以第一種為假業,以第二種正發動身語之現行思心所,為招當果之實業。
表業無表業 (術語)就身語意之三業言之,小乘俱舍之說,局於身語二業,有表業無表業(謂為表色無表色)。大乘法相之義,三業皆有表業無表業。表者表示之義,身之表業者,他可見之動作。取捨屈伸等是也。語之表業者,他可聞之言語,名句文是也。意之表業者,起貪瞋等之念。意業雖不表示於他人,然猶於心內自表示,故名為表業。三業之無表者,與身表業共於身中生不可表示於他之一種業體也。是為身無表業。又與語表業共於身中生一種之業體,謂為語無表業。又與意表業共生一種之業體,謂為意無表業。其中小乘不立意表業,故隨而不立意無表業。大乘立意表業,且三業共以思之心所為體,故意表亦如身語二表有意無表。然而小乘以為表業無表業共為四大所生實之色性,謂之表色無表色,大乘之表業以現行之思之心所為體,無表業以思心所之種子為體。故其實業性雖為心法,而現行之思,起色法之身表業語表業,有防色法身表語表過非之用,故納於所發所防,而假名謂為表色無表色也。蓋小乘立思心所造作之身表業語表業,為善性惡性無記性之實法,故直以所發之身語二業為業體,以其中善惡之業體為感苦樂之果,然則業體即色法也。無表業為色處中之表色(色處有顯色形色表色之三,取捨屈伸等為表色),語表業為屬於聲處之聲屈曲,故共是無記法,而不能招當果,故不立為業體。業體定為能發之思心所,但就所發所防之色而假付以色之名。蓋業體正為心法也。若依成實宗,則立之為非色非心法。問:小乘立身語二表業。大乘立身語意三表業。此二表業三表業悉有無表業耶?答曰:表業有律儀,非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之三種。律儀業,為受五戒八戒等時之表業。非律儀業,為正作殺生等惡戒之表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業,非善戒,亦非惡戒,此其餘善惡之所作也。小乘俱舍謂此三種共生無表,大乘唯識家無定判,一同於俱舍。一謂律儀非律儀之表業,雖必生無表,然非律儀非不律儀即處中之表業,善惡之心,皆為微弱,故無發無表者。是難陀論師之義也。慈恩謂二說中為判是非之顯文,故取捨任情。但俱舍論處中之表業,雖謂為律儀非律儀外之善惡,然非謂無論如何微少之善惡業,皆生無表,謂依善類似律儀,惡類似非律儀之規則所立之中品善惡業而為無表,非不規則之汎爾善惡也(此事於無表色部辨之),因而善惡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之善,與律儀之表業,共有律儀之無表業,上品之惡,與非律儀之表業,共有非律儀之無表業,中品之善惡,亦與非律儀非不律儀之表業,共發非律儀非不律儀之無表。但下品之善惡,惟有善惡之表業而無生無表者。例如誓於十日乃至一月布施於僧,為處中之善業,此發無表,如只布施一時。為汎爾之善業,不發無表。見俱舍論業品,義林章三末。
無表色二功能 (名數)表色即表業之善性惡性,唯有成大業道為感未來異熟果之異熟因之一功能。無表色即無表業之功能,一成業道,二別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此功能自未捨戒以來,其功能念念倍增。故若捨戒時,失其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惡功能,而不失感異熟之業道功能也。
二業 (名數)一引業,於六趣各有總別之二報,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報,是總報也。如人人異其壽夭醜美強弱貧富,是別報也。其引發總報之業,名為引業。二滿業,其成滿別報之業,名為滿業。見俱舍論十七。【又】定不之二業:一定業,定受苦樂之二報者,此中有順現業之三種。二不定業。不定受果報者。見瑜伽論九,法華玄贊十。【又】黑白之二業:一黑業,可感穢惡不淨之苦果者。二白業,可感淨妙清白之樂果者。見智度論九十四,玄義二上。
三業 (名數)一身業,作於身者。二口業。說於口者。三意業,思於意者。此三業大乘唯識分別假實之二,身語二業有假實之二種,意業唯為實之一種。身業之假法,為取捨屈伸等身形之表色,攝於色處之中。語業之假法,為音聲之屈曲,攝於聲處。小乘立之為實之業體。身語意三業之實法,為意識相應之思心所。思有三種:一審慮思,將發身語而先審慮之思也。二決定思,起決定之心而將欲作之思也。三動發勝思,正發身語而動作善惡事之思也。此中取第三現行動發勝思善不善之思為身語二業之體,取第一第二之二思為意業之體。見義林章三末。【又】一福業,為顯界之善業可招樂果者。二非福業,為欲界之惡業可招苦果者。三不動業,謂屬於色界無色界之禪定意業也。屬於欲界之身口意三業,於其果報有由他之緣力而時為移動者。如可受人趣之果者,亦為他之惡緣所引而感鬼趣之果。然修上二界之禪定者,依其禪定之差別而可受之上界地地果報,決無變動,故禪定總名不動業。見俱舍論十五。【又】一善業,順於道理之作業。二惡業,逆於道理之作業。三無記業,其作業中庸而佛記不為善惡者。又不能記受苦果受樂果者。見大乘義章七。【又】一漏業。感分段生死之果報者,凡夫之所作。二無漏業。感方便有餘土之果報者,二乘之所作。三非漏非無漏業,感實報土之果報者,菩薩之所作。見止觀三之上。【又】一順現受業。俱舍謂為順現法受業。於此生作業於此生受果報者。二順生受業,俱舍謂為順次生受業。於此生作業於次生受果者。三順後受業,俱舍謂為順業次受業。於此生作業,於二生已後受果者。見雜集論八,大乘義章七。又一曲業,依諂而生之身口意三業也。二穢業,依瞋而生之三業也。三濁業,依貪而生之三業也。見俱舍論十五。【又】一順樂受業,自欲界至色界第三禪天之所有善業,名為順樂受業。以能感樂受故也。二順苦業,欲界之一切不善業也。三順不苦不樂受業,自第三禪天至已上有頂之一切善業。唯感意識之捨受也。見俱舍論十五。
四業 (名數)以上順現等之三業加不定受業之一業者。見唯識論七、俱舍論十五、百法問答抄三。【又】黑白等之四業:一黑黑業,惡業而感苦果者。因果皆為墨穢,故謂為黑黑。二白白業,善業而感樂果者。因果皆為淨白,故名為白白。三黑白業,善惡交參者。四不黑不白業,離黑白之相者,即無漏業也。見涅槃經三十七、大乘義章七。
六業 (名數)五趣之業與不定業也。一地獄業,為十惡業之上品者。二畜生業,為十惡業之中品者。三餓鬼業,為十惡業之下品者。四人業,為散善之下者。五天業,散善之上者,感欲界之六天,八禪定業,感色無色界之八天處。六不定業,微善下惡,受業不定者。見成實論六業品,大乘義章七。
十業 (名數)十惡業與十善業之二種。善惡
業力 (術語)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惡業有生惡果之力用。有部毘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業天 (術語)善惡之業,必引苦樂之果,如天道之自然,故曰業天。儒所謂天道,即佛之業道也。無量壽經下曰:「天道自然。」日本望西樓註曰:「憬興云:天者業也,惡業之道故。瑜伽亦云業天,蓋同此矣。瑜伽論云:業天所惱,雖無作者,而業果自屬,難得逃。」
業火 (譬喻)惡業害身譬如火。又名燒地獄罪人之火。以後者由前世之惡業所感故也。楞嚴經八曰:「以業火乾枯。」
業厄 (雜語)由前世惡業所感之災厄。
業田 (譬喻)業能生苦樂之果,故譬之於田。華嚴經三十八曰:「業田愛潤無明覆。」
業行 (術語)業即行,非別義。種類雜多,故重二字。往生要集中本曰:「諸餘業行,不令雜起。」
業有 (術語)七有之一。又名行有。業之體用不亡,謂為有。
業因 (術語)善業為樂果之因,惡業為苦果之因者。成實論業因品曰:「業是受身因緣。」又曰:「萬物從業因生。」般舟讚曰:「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
業成 (術語)業事成辦之略。真宗之用語,平生業成。
業成就論 (書名)一卷,天親菩薩造。元魏毘目智仙譯。與大乘成業論同本。
業性 (術語)又曰業體。業之自體也。華嚴經二曰:「業性廣大無窮盡。」業體
業受 (雜語)受為壽。依先業所感之壽命也。
業果 (術語)業為善業惡業,果為其業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報也。新譯仁王經中曰:「三有業果,一切皆空。」楞嚴經四曰:「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義林章二曰:「斷見眾生,不信後世善惡業果。」
業事成辦 (術語)業因成就也。淨土論註上曰:「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智度論十二曰:「復次,於事成辦,名彼岸。」
業食 (雜語)四食之一。以業資身者。如地獄之有情,無食物而生活。
業波羅蜜 (菩薩)四波羅蜜之一。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居大日如來北方之菩薩名。是即大日如來入北方釋迦三摩地所出生者。密號曰妙用金剛,或曰作業金剛。形像青色,左手持蓮華,蓮上有篋。右手取羯磨杵。三昧耶形,即篋上羯磨杵也。
業垢 (譬喻)惡業不淨,而感苦果,故譬之於塵垢。讚阿彌陀佛偈曰:「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遇斯光者業垢除。」
業苦 (術語)善惡之作業,感苦樂之果者曰業。依業而得之苦樂果,通曰苦。華嚴經毘盧遮那品曰:「願佛光照我,滅生死業苦。」淨心誡觀上曰:「解義不救業苦,汝宜依誡如說修行。」
業風 (譬喻)惡業所感之猛風,劫末大風災時及地獄等所吹之風。又,善惡之業,能使人轉而輪迴三界,故譬之曰風。正法念經十曰:「一切風中,業風第一。」十卷楞伽經九曰:「業風長四大,如諸果成熟。」唯識論四曰:「阿賴耶識,業風所漂。遍依諸根,恒相續轉。」大乘義章七曰:「業力如風。善業,風故吹諸眾生好處受樂。惡業,風故吹諸眾生惡處受苦。」般舟讚曰:「業愛痴繩縛人送,隨業風吹落苦中。」
業相 (術語)起信論所說三細相之一。依根本無明而真心始動作者。相當於阿賴耶識之自體分。起信論曰:「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同義記中末曰:「業有二義:一動作義,二為因義。」
業海 (術語)謂種種惡因。如大海也。四十二章經注曰:「罪始濫觴,禍終滅頂,惡心不息,業海轉深。」
業病 (雜語)依前世惡業而感之病,必不可免者。
業秤 (雜名)在地獄冥官之下,量罪業輕重之秤也。十王經曰:「業匠搆巧,懸七秤,量身口七罪,為[糸*(軋-車)]輕重。又曰:「五官業秤向空懸,左右雙童業簿全。」
業通 (術語)又曰報通。五種通力之一。如中有之身及鬼神,依宿業自然而得之通力也。俱舍論九曰:「一切通中,業通最疾,凌空自在,是謂通義。通由業得,名為業通。此通勢用速故名疾,中有具得最疾業通,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
業累 (雜語)業之繫累。惡業之障害身者。與業魔同。
業結 (術語)惡業與煩惱。結為煩惱之異名。
業惱 (術語)惡業與煩惱。秘藏寶鑰中曰:「業惱株杭。」
業疏 (書名)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之異名。南山作,三大部之一。
業報 (術語)應於善惡業因之苦樂果報。又業因與果報。寶積經九十六曰:「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南本涅槃經六曰:「是薄福人受業報故。」法華經序品曰:「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宗鏡錄二十六曰:「命是一期之業報。」
業報身 (術語)華嚴宗之所談,十身之一。菩薩為濟度眾生如眾生現業因所感之身者。佛身
業報略經 (經名)分別業報略經之略名。
業報差別經 (經名)具名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一卷,隋瞿曇法智譯。為首迦長者說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而轉,廣說一切之業,各有十種。
業處 (術語)梵語Karmastha%na。心業止住之處。即入定而使心住於一境也。觀無量壽經所謂「唯願佛日,令我觀清淨業處」是也。是雖與禪定麤同義,然中國日本等,多不用此語。淨影觀經義疏上謂「餘妙淨土,純善所歸,是故名為清淨業處」。善導觀經序分義二謂「言教我觀於清淨已下,正明既能厭穢欣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皆以清淨業所感之處所之意解之,謂為淨土之異名。然按梵語業處,無業所感處之義,且觀現今緬甸等南方諸國,稱為伽樓摩須德跋那Karmastha%na,其法盛行,乃知從來之解說未了。業處者,雖為欲得涅槃而修之,然非廣開說法之法,為秘密傳之者,故重師資相承,稱其師為業處阿闍梨Karmastha%na-a%ca%rya,其傳授之儀式,頗為莊重。於壇上安業處佛(菩提樹下入定之像),於下壇之兩端,各點五個燭,中列盛白色香華之五枚[(拔-手)/皿],由左方順次供養之於佛、法、僧、業處佛,及業處阿闍梨。次唱偈,次第禮之。從阿闍梨承業處之法後,默坐靜心意,遂至生捨喜Upeks!a%priti云。此南方諸國所行之一種禪法,不獨僧侶,即居士間亦相傳之。
業賊 (譬喻)惡業之害身譬如賊。性靈集八曰:「業賊日集。」
業義 (術語)論場之語。法華講等時,問者對於講師,初所問者曰業義。次所問者曰副義。
業道 (術語)三道之一。善惡之所作,使人向於六趣,故名為道。勝鬘經寶窟上末曰:「造作稱業,通人向於三途,名之為道。」智度論九十二曰:「小者不名業道,以其能趣惡處故為道。」業以思之心所為體,十善十惡,共為業(即思遊履之所),故名為道。即業之道也。俱舍論十七曰:「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又】監視人善惡作業之天神地祇謂為業道神。略曰業道。觀念法門引淨土三智經曰:「向天曹地府一切業道數數首過。」
十業道 (名數)有善惡之二種。善惡
業道冥祇 (術語)業道為各自依業因而成之諸種鬼類。冥祇者,幽冥之神祇也。一髻尊陀羅尼經曰:「啟白一切諸佛般若菩薩金剛諸天等及與一切業道冥祇。」
業感 (術語)以善惡之業因,感苦樂之果者。秘藏寶鑰中曰:「夫災禍之興。略有三種:一時運,二天罰,三業感。」
業感緣起 (術語)緣起論之一種,說世界自他一切之萬象,為依吾人業因而感生之理。緣起
業障 (術語)惡業之障礙。惡業妨正道者。涅槃經十一曰:「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俱舍論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為業障。」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曰:「若有眾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
業障除 (術語)淨除業障之意。印言名。又名大慧刀印。以智慧之利刀除滅業障,故有此名。即二羽為金剛拳,屈進力二節,禪智壓二度,結業障除印,誦唵縛日囉羯磨尾輸馱耶薩[口*縛]囉拏[何-可+爾]母馱薩底曳曩三摩耶吽之真言時,則以金剛業之故能淨三業,滅五逆決定業云。見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等。
業網 (譬喻)善惡之業因羅人而使沈沒於生死,故譬之於網。歸敬儀曰:「業網所拘。報增鬼錄。」
業壽 (雜語)依宿世業因而定之壽命。秘藏寶鑰上曰:「業壽之風。」
業種 (雜語)善惡業之可生苦樂果者。猶如世間之種子。楞嚴經一曰:「業種自然,如惡叉聚。」止觀四上曰:「業種雖久,久不敗亡。」
業種子 (雜語)二種種子之一。種子
業輪 (譬喻)善惡之業,能載人使輪轉於六趣,故譬以車輪。
業影 (譬喻)言業之從身如影也。智度論六曰:「處處常隨逐,業影不相離。」成實論業因品曰:「因形有影,形滅則影滅。」
業緣 (術語)善業為招樂果之因緣,惡業為招苦果之因緣。一切有情盡由業緣而生。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影,從業緣生。」新譯仁王經下曰:「諸界趣生,隨業緣生。如影如響,一切皆空。」法華經序品曰:「生死所趣,善惡業緣。」唯識論八曰:「能招後有諸業為緣。」
業塵 (雜語)惡業污身故云塵。
業餘 (術語)三餘之一。二乘之人,雖離可受三界分段生死之有漏業,但尚餘界外可變易生死之無漏業者。
業縛 (雜語)業之繫縛也。義林章一末曰:「三界業縛彼猶有故。」輔行一之一曰:「教汝解業縛。」
業繩 (譬喻)言業之繫縛如繩也。止觀七上曰:「業繩未斷,去已復還。」
業罥 (譬喻)善惡之業,縛人而繫於生死,故譬之罥索。正法念經十三曰:「業罥所繫縛。」
業識 (術語)有情流轉之根本識也。依根本無明,而一如之真心,初生動作之念者。起信論曰:「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然論中二樣用之。一對於他之轉識現識等,一對於分別事識即意識。因之前者當於阿賴耶識中之自體分,後者當於阿賴耶識全體。
業簿 (雜名)記眾生善惡業之冥官帳簿也。
業鏡 (雜名)冥界寫取眾生善惡業之鏡也。楞嚴經八曰:「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淨心誡觀上曰:「今唯使汝淨除業鏡客塵曀等。見汝身中少分佛性。」資持記下三之四曰:「正五九月,冥界業鏡,輪照南洲。若有善惡,鏡中悉現。」偽造之十王經所謂淨玻璃鏡是也。
業繫 (譬喻)業猶如繩,縛眾生之身而繫於三界之牢獄,故曰繫。起信論曰:「凡夫業繫苦。」
業繫苦相 (術語)起信論所說六麤相之一。謂由業所感之生死苦果也。由惡業受苦果業報之繫縛而不自在,故云繫。起信論曰:「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
業魔 (雜語)十魔之一。一切惡業之障害善道者。
業體 (術語)又云業性。正招苦樂異熟之異熟因也。小乘以表色無表色之色法為業體。大乘以思心所之現行及種子為業體,於所行之思心所上假立表色之名,於種子上假立無表色之名。成實論以之為非色非心之法,
裝香 (雜語)盛香於器也。
當分 (術語)台家所立,有當分跨節之目,當分者謂於藏通別圓之四教各有其當分之教行理,跨節者,謂於前三教上直超說圓意。蓋當分之義門,在一代經之當位,跨節之義門,在法華經而見一代經也。千差無量之法門,由施權之方便言之,則盡係當分,自開會之佛意言之,則皆係跨節,以當分而成相待妙,以跨節而成絕待妙。玄義二曰:「一當分,二跨節。」同釋籤曰:「答:中意者,即具當分跨節兩義,應知兩義即與待絕二妙不殊。(中略)若依施權,即當分義。若據佛意,即跨節義。﹙中略﹚當分通於一代,於今便成相待。跨節唯在今經,佛意非適今也。」又曰:「當分乃成今經相待義邊,跨節乃成今經開權義邊。」
當生愛 (術語)命終時所起三愛之一。
當位即妙 (術語)猶言當相即道。謂不論何事,其位皆妙。如良醫所觀,毒有毒之妙,藥有藥之妙也。
當來 (雜語)應來之世。即來世也。
當來導師 (術語)謂彌勒菩薩。以其自今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界出世成道而化導眾生故也。
當來變經 (經名)有二部:一為佛說當來變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一為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一卷,失譯。皆說當來惡法強盛,佛法變壞者。
當門 (雜語)與當面同。猶言普通,通途也。
當相即道 (術語)謂世間淺近之事相,皆有深妙之道理也。猶言即事而真。密家之事相門,盛談此旨。
當情現 (術語)謂當於凡夫妄情之前,現種種之相也。譬如於疑心之前生暗鬼。唯識三性中遍計所執性是也。蓋凡夫之迷心,本來具實我實法之執情,苟於非我非法之事物上,現出實我實法之相貌,遂認之為實我實法也。
當情現相 (術語)亦名中門存境。由迷情妄想而現無體之實我實法相分也。當情現
當通機 (術語)謂相當於通教之鈍根機也。是天台之用語。
當途王經 (經名)法華經普門品即觀音經之異名。謂於當世流通中最尊之經也。法華文句十曰:「此品是當途王經,講者甚多。」大部補註十曰:「途,道也,亦世也。王,尊也,大也。(中略)當世尊大之經也。」
當陽 (雜語)陽者明也,當陽者謂向於明而動作也。
當意即妙 (雜語)當位即妙之誤。
當機 (術語)佛之說法,契當眾生之根機而使之得益也。有部毘奈耶十九曰:「為說當機微妙之法。」
當機眾 (術語)說法會下四眾之一。正當其法而悟道之機類也。法華文句一曰:「不起於座,聞即得道。此名當機眾。」
當機益物 (術語)諸經之說法不同者,應其機而與以利益之善巧方便也。法華玄義一曰:「餘經當機益物。不說如來施化之意。此經明佛設教元始。」
當頭 (雜語)猶言直下,當下。
當頭棒喝 (雜語)棒喝
當體 (術語)直指其本體之詞。如當人當面之當。大乘義章二曰:「言虛空者,當體立目。」行事鈔中一曰:「無作當體是戒。」
當體即空 (術語)一切之有為法不必分析壞滅事體而使為空,其事體本為空無也。蓋因緣生之法,如夢如幻,無實性也。觀如此當體即空,稱曰體空觀。為天台四教中之通教觀法。
當體即是 (術語)如波之當體即水,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即是有相合相翻當體之三種。
感果 (術語)由作之業因而招某結果也。戒疏四下曰:「因不虛設,必能感果。」
感通傳 (書名)外題道宣律師感通錄。內題宣律師感天侍傳。因之一名感通傳,又云感通錄,又曰律相感通傳。一卷。記道宣師,感天人來降,付與戒律事相問答者。案一卷之傳錄,蓋記感通一部分者歟。然據釋門正統八謂「又言此土雪蹤,西天聖跡。計有三千八百餘條。隨問隨錄。為感通傳」,所錄不止一卷也。
感通錄 (書名)感通傳
感進 (術語)感為感應,進為精進。精進習學之人,得佛之感應。感生於進,故曰感進。
感應 (術語)眾生有善根感動之機緣,佛應之而來,謂之感應。感屬於眾生,應屬於佛。玄義六上曰:「經中機語緣語,並是感之異目,悉語眾生。(中略)應是赴義。」三藏法數三十七曰:「感即眾生,應即佛也。謂眾生能以圓機感佛,佛即以妙應應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現眾水。」正法華經一曰:「無數世界,廣說經法,世尊所為感應如是。」大日經疏一曰:「妙感妙應,不出阿字門。」金光明文句六曰:「淨土三昧經云:眾生亦度佛,若無機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同記曰:「今從圓說始究經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有能資。」因是台宗立四機四應。感應妙
感應道交 (術語)眾生之感與如來之應之道互相交通也。法華文句六下曰:「始於今日,感應道交,故云忽於此間,會遇見之。」
感應妙 (術語)十妙之一。眾生感佛菩薩靈應之善根發動曰機,應此機而垂佛菩薩之利益曰應。是有四句:一冥機冥應。於過去善修三業,於現在未運身口,籍於往昔之善根,是為冥機。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知,是為冥應。二冥機顯應。於過去植善,冥機已成,得值佛聞法,於現前得利益者。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現在何嘗修行,諸佛照其宿機而自往度之也。三顯機顯應。現在之身口意,精勤不惰,能感降臨。如須達長跪,佛往祇洹,月蓋曲躬,聖臨門閫。又如今之行人,禮懺道場,能感靈應者是也。四顯機冥應。人於一世勤苦,現善濃積,而不顯感,冥有其利,即顯機冥益也。法華玄義六上曰:「眾生根性百千,諸佛巧應無量。(中略)今略言有四:一者冥機冥應,二者冥機顯應,三者顯機顯應,四者顯機冥應。」
三十六句 (名數)上四句各有四句。即一冥機冥應,二冥機顯應,三冥機亦冥亦顯應,四冥機非冥非顯應。餘三機亦如此,即成十六句。而機既召應,則應亦有十六句。即一冥應冥機,二冥應顯機,三冥應亦冥亦顯機,四冥應非冥非顯機。他三句亦如此,因之機應各十六,合成三十二句,於此加根本之四句成三十六句之機應。見玄義六之一。
感應使者 (圖像)為帝釋之使者,禪院以為伽藍神而祭之。
愍忌 (術語)尊宿之誕生日也。於此日修齋供謂之愍忌齋,或言善知識為哀愍眾生,出生應世,故謂其誕生日曰愍忌。見象器箋十三。
(術語)梵字[8747]。悉曇十二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文殊問經字母品曰:「稱愛(引)引字時,是威勝聲。」是似由有威儀路義之Airypatha轉釋者。【又】貪物之意。染著之意。乃十二因緣之一。俱舍論九曰:「貪資具婬愛。」大乘義章五末曰:「貪染名愛。」唯識論述記十六曰:「耽染為愛。」楞嚴經四曰:「異見成憎,同想成愛。」圓覺經曰:「輪迴愛為根本。」
二種愛 (名數)一有染污,即貪愛,如愛妻子等。二無染污,即信愛,如愛師長等。見俱舍論四。
三種愛 (名數)一境界愛。臨終時,於眷屬家財等之愛著心也。二自體愛,臨終時,於吾身體之愛著心也。三當生愛,臨終時,於當來生處之愛著心也。見往生要集中末,同指麾鈔十八。
愛子成就法 (修法)大藥叉女歡喜母并愛子成就法之略名。
愛火 (術語)謂情愛如火也。梁元帝文曰:「苦流長汎,愛火仍燃。」
愛心 (術語)愛欲之心也。楞嚴經七曰:「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往生十因末曰:「五戒優婆塞,由愛心為鼻蟲。」
愛水 (術語)自愛欲之情流出之水液。如精液者。楞嚴經八曰:「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中略)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又愛欲之煩惱,能潤業而引未來之果,故譬之以水。八十華嚴經三十七曰:「業為田,識為種,無明闇覆,愛水為潤。」
愛行 (術語)對見行之語。愛欲之情多者曰愛行,推理多者曰見行。行即心行。心之活動也。涅槃經十五曰:「人有二種:一者見行,二者愛行。」智度論二十一曰:「眾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行。」
愛見 (術語)執著於人而起愛也。維摩經問疾品曰:「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什註曰:「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又,愛與見二種之煩惱也。迷事之惑名愛,迷理之惑名見。如貪欲瞋恚等為迷事之惑。我見邪見等為迷理之惑。楞嚴經六曰:「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智度論七曰:「煩惱有二種:一屬愛,二屬見。」同二十一曰:「眾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
愛見大悲 (術語)不斷煩惱而運大悲以救眾生也。愛者思惑,見者見惑。小乘之菩薩,於三大阿僧祇劫間,發四弘誓願,修六度萬行,濟度眾生。然未斷見思之煩惱,為伏惑行因,故認能愛所愛二相,其大悲亦虛妄不淨,故令人為疲厭之想,當捨離之也。
愛身天 (天名)此天在欲界。智度論十曰:「愛身在六天上,形色絕妙。故言愛身。」
愛別離苦 (術語)八苦之一。別所愛者之苦痛也。如妻別夫時之苦痛是。
愛果 (術語)愛欲之果報也。大悲經三曰:「樂著生死三有愛果。」
愛法 (術語)愛樂執著於法之心也。無量壽經下曰:「愛法樂法。」同慧遠疏曰:「修慧行,得法愛著,名為愛法。」止觀五之六曰:「愛法即無明。」
愛剌 (譬喻)言愛欲之煩惱毒害人如棘剌也。八十華嚴經十三曰:「眾生無智慧,愛剌所毒害。」
愛河 (術語)愛欲溺人,譬之為河。又貪愛之心,執著於物而不離,如水浸染於物,故以河水譬之。八十華嚴二十六曰:「隨生死流,入大愛河。」浴像經曰:「願永出愛河登彼岸。」楞嚴經四曰:「愛河枯乾,令汝解脫。」探玄記十一曰:「以有愛水所沒故,為愛河。」善導之觀經疏四曰:「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梁武帝文曰:「登長樂之高山,出愛河之深際。」
愛念 (術語)愛他念他之意也。涅槃經二曰:「如來無有愛念之想。」智度論三曰:「淨飯王愛念子故,常遣使問訊。」
愛金剛菩薩 (菩薩)金剛界曼陀羅中,第七理趣會中臺五尊中西方之菩薩名,亦曰摩竭幢。左右持人頭之幢。見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三。
愛界 (術語)愛欲之境界也。愛欲之種族也。大集經三曰:「知世愛界。」
愛毒 (譬喻)恩愛害道如毒藥。為恩愛所繫縛,而妨害佛道修行也。智度論十五曰:「為邪見箭愛毒塗。」
愛染 (術語)貪愛染著之情也。煩惱之名。智度論一曰:「自法愛染故,毀訾他人法。」同三十四曰:「愛染無門。」淨住子曰:「洗除心垢,六塵愛染。」王維詩曰:「愛染日以薄,禪寂日以固。」
愛染王 (明王)明王名(Ra%ga),明王外相現忿怒暴惡之形,其內證以戀愛染著之至情為本體,故名愛染明王。即愛神是也。愛染為貪欲之煩惱,今以之為神明之體者,煩惱即菩提之意也。大日經疏十曰:「常教以無貪治貪,今教以大貪治貪。」其身相乃三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種種之法具。瑜祇經愛染王品曰:「身色如日暉,住於熾盛輪,三目威怒視,首髻師子冠,利毛忿怒形,又安五鈷鉤。在於師子頂,五色華鬘垂,天帶覆於耳。左手持金鈴,右執五峰杵,儀形如薩埵。安立眾生界,次左金剛弓,右執金剛箭,如射眾星光,能成大染法。左下手持彼,右蓮如打勢,一切惡心眾,速滅無有疑。以諸華鬘索,絞結以嚴身,作結跏趺坐,住於赤色蓮。蓮下有寶缾,兩畔吐諸寶。」 0099.JPG
愛染如法佛 (雜語)示冥合敬愛之理者。即愛染之標幟。
愛染明王種子 (種子)[87BF]吽。
愛染三尊 (雜名)種子集末說三尊之種子。三尊之名未檢。
愛染王根本印 (印相)左右兩手於掌內交叉為縛,豎兩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著。見瑜祇經愛染王心品。
愛染金剛如法佛 (佛名)愛染明王之異名。此明王有金剛王之別稱,且為大日如來之變化,故名金剛如法佛。瑜祇經愛染王品曰:「三世三界中,一切無能越,此名金剛王。」日本安然之瑜祇經疏曰:「並是以大日尊為本尊,乃至變身成金剛愛染王。
愛染王法 (修法)愛染王之修法也。金剛王菩薩秘密念誦儀軌,瑜祇經愛染明王品詳述其作法。
如法愛染 (修法)修法名。如法為如法如說之意,稱美之言。如如法尊眼,如法尊勝等。同愛染王法項。
愛染曼荼羅 (圖像)此曼荼羅以明王為本尊,四圍置意生,計里枳羅,愛樂,意氣之四金剛,意生,計里枳黎,愛樂,意氣之四金剛女,及色聲香味之四菩薩,外院置時春、時雨、時秋、時冬,之四菩薩。見金剛王菩薩秘密念誦儀軌。
愛涎 (術語)由愛欲情而垂之涎也。楞嚴經八曰:「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
愛海 (術語)愛欲之海。欲之深如海也。八十華嚴經七十八曰:「愛欲海,我慢山。」止觀五之四曰:「摧邪山,竭愛海。」教行信證三末曰:「沈沒於愛欲廣海,迷惑於名利大山。」
愛流 (譬喻)貪愛之流。貪愛能惑溺人心,譬如暴流也。心地觀經一曰:「善逝恒為妙法船,能截愛流超彼岸。」
愛根 (術語)愛欲之煩惱為根本,生他煩惱,謂之愛根。與善根之根同。大乘同性經上曰:「無明愛根。」
愛鬼 (譬喻)愛著害人,譬如鬼也。三教旨歸中曰:「羈縻愛鬼。」付法藏傳三曰:「愛羅剎女,常欺眾生。」
愛恚 (術語)貪愛與瞋恚之二惑也。大集經三曰:「離愛恚故,一切世間,供養恭敬。」
愛財天 (天名)胎藏界曼陀羅中,第十二外金剛院北方之天神名。乃七曜中之貪狼星也。以司財故名愛財,見胎藏界曼陀羅大鈔七。
愛欲 (術語)愛者貪愛、親愛。欲者貪欲、樂欲。深愛妻子等之情也。無量壽經下曰:「愛欲榮華,不可常保。」
愛欲海 (譬喻)愛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也。八十華嚴經十三曰:「眾生流轉愛欲海。」四十華嚴經六曰:「破煩惱山,竭愛欲海。」
愛眼 (術語)佛慈愛之眼。華嚴經二十五曰:「大慈大悲愛眼,等視諸眾生。」
愛執 (術語)愛惜執著之情。謂執著恩愛之情而難離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
愛惜 (術語)愛惜難離之情也。法華經勸持品曰:「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止觀七之二曰:「捨身命財,決無愛惜。」
愛假 (術語)思惑之異名。思惑以愛為主。愛自迷情而起,其體虛假,故謂愛即假也。
愛著 (術語)愛者恩愛、親愛。著者,執著、染著。深執著於恩愛之境而難離之情也。與愛執同。為三毒中,貪欲之煩惱。寶積經九十七曰:「如蠅見於吐,而生愛著心。」六十華嚴經二十五曰:「不能乾竭愛著大海。」
愛著慈悲心 (雜語)從愛著之念而起之慈悲心也。此慈悲心於佛道最甚。維摩經問疾品曰:「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什註曰:「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愛見大悲。」
愛著生死 (雜語)凡有生者,不論在如何之境遇,不免生老病死,不悟之,而思惟永久不滅,執著於此世。是曰愛著生死。
愛著迷 (雜語)一切萬有,為五蘊和合而假存者,不知此理而執著一切萬物為常恒不易,謂之愛著迷。
愛敬 (術語)愛敬尊貴之人也。無量壽經上曰:「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愛敬法 (修法)又曰敬愛法。為愛敬神佛之修法也。又使人起愛敬心之修法也。
愛網 (術語)為情愛所束縛也。出曜經曰:「其有眾生墮愛網者,必敗正道。」
愛結 (術語)貪愛之煩惱也。貪愛縛人謂之結。大集經三曰:「諸見因緣增愛結。」萬善同歸集中曰:「愛結情根,其類一等。」九結之一。
愛惑 (術語)愛欲之惑。惑為惑真理之義,此惑不斷,則不能見理。光明文句三曰:「八人見地,猶有愛惑。」
愛渴 (術語)又曰渴愛。言愛欲之心,其貪如渴者之求水。圓覺經曰:「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愛燄 (術語)猶言慾火。梁簡文帝文曰:「業動心風,情漂愛燄。」
愛菩薩 (菩薩)金剛愛菩薩之略。
愛道 (人名)比丘尼名。又曰大愛道。梵名摩訶波闍娑提(Maha%praja%pati),是佛之姨母也。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四曰:「愛道是佛姨母。佛生七日,摩耶命終,姨母乳養。」
愛想 (術語)執著親愛自己所好者之想也。與愛著同。涅槃經二曰:「如來無有愛念之想。」
愛業 (術語)貪愛之業因。業為善惡所作,招未來之果者。楞伽經二曰:「無明愛業等法。」
愛語 (術語)四攝法之一。四攝法。無量壽經上曰:「和顏愛語。」
愛種 (術語)愛欲之種。愛欲能招苦果,故云種。大集經一曰:「能焦三有諸愛種。」
愛獄 (譬喻)貪愛之獄。謂愛欲束縛迫害人如牢獄也。八十華嚴經五十二曰:「處貪愛獄自不能出。」性靈集二曰:「同脫愛獄,齊遊覺道。」
愛樂 (術語)愛者親愛,樂者樂欲,信樂世間出世間善法之意也。唯識論六曰:「愛樂證修世出世善。」淨土論曰:「愛樂佛法味。」
愛樂金剛 (菩薩)在金剛界理趣會金剛薩埵之後。青色,兩手持摩羯幢。又名愛金剛。
愛樂金剛女 (天名)金剛界曼陀羅中,第七理趣會持蠟蠋供本尊之天女名。見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三。
愛潤 (術語)人將死時,特起恩愛之煩惱以潤業種,令生未來之苦果也。八十華嚴經三十八曰:「業田愛潤無明覆。」
愛憎 (術語)謂愛親憎怨也。八十華嚴經二十八曰:「願一切眾生,捨愛憎心,斷貪恚結。」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
愛輪 (譬喻)愛欲之車輪也。愛欲乘人輪迴於六道,譬如車輪也。性靈集八曰:「四生之愛輪。」
愛論 (術語)愛著之戲論也。由愛著之迷心而生種種不正之言論。中論疏一曰:「明戲論有二:一者愛論,謂於一切法,有取著心。二者見論,於一切法,作決定解。」
愛緣 (術語)恩愛之緣。寶積經七十八曰:「諸煩惱中,愛緣所合,此最為重。」
愛縛 (術語)恩愛之繫縛。仁王經下曰:「無明愛縛。」同良賁疏曰:「愛與無明,自纏縛故。」
愛糠 (譬喻)愛欲之糠。言愛欲之宜棄如糠也。智度論二十八曰:「諸聖人糠已脫。」
愛罥 (術語)愛者貪愛,罥者罥罟。謂愚痴之人,罹貪愛之罥,不得自在也。正法念經七曰:「己為愛罥誑,作惡不善業。」
愛羅筏 (異類)龍王名。藹羅筏拏
愛羅剎女 (譬喻)愛欲之鬼女也。愛欲能害人如鬼女也。羅剎為鬼之總名。付法藏傳二曰:「愛羅剎女,常欺眾生。」
愛繭 (譬喻)愛欲之情,縛人使不自在,猶如蠶之吐絲束縛自身也。止觀五之三曰:「還以愛繭自纏。」
愛繫 (術語)恩愛之繫縛也。智度論二十八曰:「斷諸愛繫,直趣涅槃。」
愛護 (術語)愛而護之也。止觀七之三曰:「愛護將養。」秘藏記末曰:「諸佛菩薩愛護。」
(雜語)有四解:一、開會之意。謂開除隔別之執情,而真實融會也。若對於開及廢而言之,則取融會所修之行之意。所謂會三歸一之類是也。二、集會之意。曰法會,曰會座,皆是此義。如涅槃會法華會維摩會之類是也。三、會得之意。謂能於事物之義理了解通達也。與了會同。碧巖集所謂「諸人還會否」之類是也。四、會通之意。謂釋異通難之解釋方法也。與會釋同。原人論所謂「會通本末」之類是也。
會二歸一 (術語)會二乘而歸於一乘也。三車家就法華之說法而言。
會三歸一 (術語)佛於法華經說爾前所說三乘之法,為一佛乘之方便,所歸者,一佛乘耳。一佛乘之外,無二乘三乘,是為會三歸一。法華玄義七曰:「華合未開,譬隱一乘,分別說三。華葉正開,譬會三歸一,但說一乘。華落蓮存,譬絕教冥理。」四教儀曰:「開前頓漸,會入非頓非漸。故言開權顯實。又言廢權立實。又言會三歸一。」
會下 (術語)猶言門下。法會之下所列之第子輩也。
會正記 (書名)唐太宗貞觀中終南山道宣,作戒疏業疏行事鈔,弘四分律,流轉逾四百歲,釋義近十家。於中宋嘉祐年中杭之大昭慶寺允湛律師,作會正記十二卷,釋南山之行事鈔,獨盡於理。其後靈芝之元照律師,繼承其宗,且以法華顯圓意,作資持記。見釋氏稽古略四。
會式 (儀式)法會之儀式也。俗直指法會曰會式。
會本 (雜名)會合本文與註解為一本者。例如合天台之法華玄義與為其註解書之釋籤,而稱為法華玄義釋籤會本是也。
會行事 (職位)又曰會奉行。法會時,掌儀式次第莊嚴等之役名,必任通於古實者。本於天台真言而用之。
會者定離 (術語)言世之常會者,必有離散之時也。遺教經曰:「世皆無常,會必有離。」涅槃經二曰:「夫盛必有衰,合會有別離。」未生怨經曰:「盛者即衰,合會有離。」法句經曰:「合會有離,生者有死。」
會座 (雜語)為聞說法而集會之聽眾座場也。又與會場同。
會得 (雜語)了解義理也。又單曰會。
會通 (術語)又曰和會。和會疏通彼此相違,乖角之義,使歸於一意也。肇論曰:「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會通。」五教章中曰:「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之。」
會眾 (雜語)一會之大眾也。大法鼓經上曰:「今此會眾如栴檀林,清淨純一。」
會諸佛前經 (經名)須摩提長者經之異名。
會釋 (雜語)謂會通解釋法門之難義也。又俗謂善於人曰會釋,取和融人情之義。說法明眼論曰:「一言會釋,一坐飲酒。」
(動物)梵語母蔗迦Mu%s!ika,又作婦佉羅A^khu,見梵語雜名。
白黑二鼠 (譬喻)或喻晝夜,或譬日月。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曰:「昔日有人,行在曠野。逢大惡象,為象所逐,狂懼走突,無所依怙。見一丘井,即尋樹根,入井中藏。有白黑鼠,牙嚙樹根。此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大毒龍,傍畏四蛇,下畏毒龍,所攀之樹其根動搖。樹上有蜜三渧,墮其口中。於時動樹蹚壞蜂窠,眾蜂散飛,唼螫其人。有野火起,復來燃樹。(中略)曠野者喻於生死,彼男子者喻於凡夫,象喻無常,丘井喻於人身,樹根喻人命,白黑鼠者,喻晝夜,嚙樹根者,喻念念滅,四毒蛇喻四大,蜜者喻五欲,眾蜂喻惡覺觀,野火燒者喻老,下毒龍者喻死。」名義集五曰:「大集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生死),緣藤(命根)入井(無常),有黑白二鼠(日月)嚙藤將斷。傍有四蛇欲螫(四大),下有三龍,吐火張爪拒之(三毒),其人仰望二象,已臨井上,憂惱無託。忽有蜂過,遺蜜滴入口(五欲),是人唼蜜,全亡危懼。」(撿大集經不見此文)性靈集四曰:「四蛇相鬥於身府,兩鼠爭伐於命根。」
鼠偷蘇死 (傳說)有長者以瓶盛蘇,置於樓。一鼠貪蘇,入瓶食之。蘇盡,身大不能出瓶。長者取蘇瓶思凝結之,置於火上。鼠即死。見經律異相四十七、義楚六帖二十四。
天帝化鼠 (傳說)戰遮婆羅門女,以木盂覆腹,詣佛所。於大眾中,言是佛子。天帝化白鼠,咬斷其繩而落木盂,大眾大笑。旃遮
鼠唧鳥空 (譬喻)斥濫談圓理者,謬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即義,又私諸法皆空之空義,不達即空之深義,謂如怪鼠唧唧之聲,怪鳥空空之聲也。止觀八曰:「謬謂即,是猶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鳥空。」同輔行曰:「不達諦理謬說即名,何異怪鼠作唧唧聲。即聲無旨,濫擬生死即是涅槃。亦如怪鳥作空空聲,豈得濫同重空三昧。」四教儀曰:「我等愚輩,纔聞即空,即廢修行,不知即之所由。鼠唧鳥空。廣在經論,尋之思之。」文句記十曰:「凡言即者,以顯於離,如冰不離水,理須融冰。義同於離,方乃顯即。」止觀大意曰:「凡諸經中有即名者,如生死即涅槃之流,皆以六位甄之,使始終理同而初後無濫。」
鼠摟栗 (術語)摟者攬取也。[(麻-林)@(包/(袁-土-口))]取也。凡鼠食栗,必取其實,全其皮殼,穿內而不損外,以喻或師以不空假名宗,謂諸法之性實,雖為空無,而假之諦非為全無也。不空假名宗者,對於空假名宗而立假名之世諦不空也。大乘玄論一曰:「不空假名者,但無性實有。假世諦不可全全,如鼠嘍栗。」(次中論疏作樓,玄論作嘍,皆非也)。中論疏二末曰:「齊隱士周顒著三宗論:一不空假名,二空假名,三假名空。不空假名者,經云色空者,此是空無性實,故言空耳,不空於假色也。以空無性實,故名為空,即真諦。不空於假,故名世諦。晚人名此為鼠樓栗義。」
鳧鈴 (物名)鳧氏所造之鈴也。鳧鐘
鳧鐘 (雜名)周禮曰:「鳧氏鑄鐘。」考工記曰:「鳧氏為鐘,鳧入水不溺,以名鐘工,取其浮虛之義。」
(術語)梵語[8749]au,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韻之一。又作燠、炮。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曰:「稱奧字門,一切法化生不可得。」文殊問經字母品十四曰:「稱奧字時,是化生聲。」蓋文殊問經說淺略之字相,金剛頂經推究其字相,明絕對不可思議之甚深字義也。淨嚴之悉曇字記講述曰:「一切事法,幻化生滅,其生滅即不生滅,故化生不可得。其不生滅即生滅,故常住相又不可得。復次,化生為四生中化生,化生相又即本有,故化生即常住。胎卵濕三生亦如此。奧音雙示能生所生,是則事理生不生並說之義也。奧音為歸結本源之義。」
奧箄迦 (術語)譯曰可爾、如是、方便。慧琳音義六十一曰:「奧箄迦Aupayika,唐云可爾,或云如是。」有部毘奈耶三十一曰:「奧箄迦,譯云方便。」
奧闍訶洛鬼 (異類)鬼名。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奧烏報反,此云吸人精氣鬼也。」梵Ojaa%ha%ra。
達水 (地名)阿耨達池也。
達多 (人名)提婆達多之略。
達池 (地名)阿耨達池之略。
達利瑟致 (術語)Dr!s!t!i,又作達梨舍那Dars/ana。譯曰見。邪見正見之見也。因明大疏中本曰:「達利瑟致,云見。」玄應音義六曰:「達梨舍那,此云見。」
達利瑟致案多 (術語)Dr!s!t!yanta,譯曰見邊,所見之邊際也。乃因明之譬喻。譬喻者,以所見之邊為成立未所見之宗者,故名見邊。見因明大疏中本。
達梨舍那 (術語)梵語。又作達利瑟致。華言見。見有五種: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具此五種,名曰見惑。見翻譯名義集。
達弭羅 (人名)Dharmila,童子名。俱舍寶疏五曰:「達弭,此云有法。羅,此云取。於有法神邊乞取。從所乞神為名。故云有法取。」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達弭羅,彌爾切。此云攝受法。」
達婆羅摩 (天名)達婆為乾達婆之略,羅摩其名也。報恩經三曰:「達婆羅摩。彈七寶琴,出微妙音。」梵Gandharva-ra%ma。
達須 (雜名)又曰達首。蠻俗之名。慧琳音義四十八曰:「達須,謂此等人微識佛法,不能堅固修持行也。」瑜伽倫記六上曰:「達須,無有正音可譯。雖有識別,是狠戾義。(中略)四天竺外。佛在世時,無佛四眾出世遊行,然有識別,如唐國等名達須國。(中略)基法師云:達須者,細碎下惡鄙猥賤類。梵Dasyu。
達絮 (雜名)又曰達須。邊國下賤之名。慧琳音義五曰:「達拏,奴雅反。有經文有作絮,思預反。書寫人誤也。此即梵語也。亦是邊夷戎羯下賤惡種,不知禮儀如禽獸之類也。」可洪音義一曰:「達絮,息慮反,亦云達須。言此等人微識佛法,不能堅固修行也。」達須。梵Dasyu。
達滑 (雜名)了義燈二本曰:「達滑婬女家,沽酒家。」
達磨 (術語)Dharma,又作達摩、達麼、馱摩。譯曰法。軌則之義,軌持之義也。義林章六本曰:「達磨,名法。方廣經云:軌則,名法。成唯識云:法謂軌持。能持自相軌生解故。涅槃經說:法,名不覺。【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達磨,譯曰道法。南天竺之剎帝利種也。父王曰香至。磨為其第三子。本名菩提多羅。後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嗣法。改多羅曰達磨。梁普通元年泛海至廣州。帝迎之到建業。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有何功德?磨曰:無功德。帝曰:云何真功德?磨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以世求。帝曰:如何是聖諦第一義?磨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磨曰:不識。帝不悟。遂渡江之魏。乃後魏孝明正元元年也。止嵩山少林寺,終日壁觀。號壁觀婆羅門。孝明帝聞之,三召不起。後得慧可,付法並衣。付法偈曰:「吾本來玆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又曰:此有楞伽經四卷,為如來極談法要,今並付汝。梁大通二年寂,其年葬熊耳山,梁武帝制碑讚德,唐代宗諡曰圓覺大師。見傳法正宗記五。
達磨忌 (行事)十月五日也。梁大通二年十月五日入寂,大小禪剎悉修之。
達磨宗 (流派)禪宗之異名。
達磨尸羅 (人名)Dharmas/iras,沙門名。譯曰法首。見開元錄二。
達磨弗多 (人名)Dharmaputra,太子名。譯曰法子。見歷代三寶記八。
達磨舍羅 (雜名)Dharmas/a%la%,義譯曰福舍。慈恩傳二曰:「達磨舍羅,唐言福舍。王教所立。使招延旅客,給贍貧乏者也。」
達磨波羅 (人名)Dharmapa%la,菩薩名。譯曰護法。十大論師之一。西域記十曰:「南印度境達羅毘荼國,周六千餘里。國大都城,號逮志補羅。(中略)逮志補羅城者,即達磨波羅菩薩(唐言護法),本生之城。」護法
達磨笈多 (人名)Dharmagupta,譯曰法密。南印度羅囉國人。隋開皇十年來,譯藥師經等。見續高僧傳二。
達磨耶舍 (人名)Dharmayas/as,沙門名。譯曰法稱。見開元錄四。譯曰法明。見出三藏記十一。
達磨流支 (人名)Dharmaruoi,沙門名。譯曰法希。見續高僧傳一。又國王名。譯曰法愛。見彌勒上生經疏上。
達磨般若 (人名)Dharmaprajn^a,優婆塞名,譯曰法智。見續高僧傳二。
達磨畢利 (人名)Dharmapriya(-pri),比丘名。譯作法愛。見慈恩傳二。
達磨提婆 (人名)Dharmadeva,沙門名。譯作法天。見求法高僧傳下。
達磨菩提 (人名)Dharmabodhi,沙門名。譯曰法覺。見開元錄六。
達磨馱都 (術語)Dharmadha%tu,譯作法界。或謂諸法之身體,或謂佛舍利。大日經疏七曰:「梵云達磨馱都。名為法界,界是體義,分義。佛之舍利,亦名如來馱都,言是如來身分也。」同六曰:「蓮華臺達磨馱都,所為法身舍利也。」
達磨羯羅 (人名)Dharmaka%ra,比丘名。譯曰法性。見慈恩傳二。
達磨闍那 (人名)Dharmajn^a%na,比丘名。譯作法智。見開元錄六。
達磨摩提 (人名)Dharmamati,沙門名。譯作法意。齋武永明年中譯提婆達多品。見歷代三寶記十一。
達磨多羅 (人名)Dhasmatra%ta,阿羅漢名。譯曰法救。有四人:一於佛滅後三百年出世,作無常品等鄔南那頌。俱舍論一曰:「大德法救無常品等。」同光記一曰:「達磨多羅,此云法救。師涅槃後三百年出世。」二於四百年出世,為婆娑論四評家之一人,俱舍論中往往引之。三於六百年出世,立漏隨增義之人。俱舍光記一曰:「至六百年達磨多羅,此云法救。(中略)論主亦同彼釋。」四於千年出世,造雜心論之人。三論玄義曰:「千年之間,有達磨多羅,以婆沙太博,四卷極略,更撰三百五十偈足四卷,合六百偈。名為雜心。」法華玄義作達磨鬱多羅,譯曰法尚。達磨鬱多羅。名義集一曰:「達磨俎(莊呂)羅多。」
達摩面壁石 (雜名)清姚元之竹葉亭雜記曰:「河南少林寺後殿西壁前設供桌,供一石。高幾二尺強,上下寬五七寸不等。即之一麤石,了無異處。向之後退至五六尺外,漸有人形。至丈餘,則儼然一活達摩坐鏡中矣,腮邊短髭,若有動意。寺僧言乾隆三十六年,駕幸嵩山,欲觀祖師面壁石。石在少室山洞中,故浮置之者,因請以呈覽焉。」
達磨婆陀那 (人名)Dharmavardhana,阿育王王子之名。譯曰法益。見阿育王經四。又作達磨跋檀那。見釋迦譜十。
達磨計都佛 (佛名)Dharmaketa%,譯曰法幢佛。見文殊師利寶藏經。
達磨鬱多羅 (人名)Dharmottara,阿羅漢名。玄義釋籤六曰:「達磨鬱多羅者,此云法尚,是阿羅漢。佛滅後八百年中於婆沙中取三百偈以為一部,名雜阿毘曇。」他處多作達磨多羅。達磨多羅
達磨多羅禪經 (經名)二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說小乘之禪法。
達賴喇嘛 (職位)DalaiLama,達賴者,蒙古語,大海之意,喇嘛者西藏語,Lama,勝者之義。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屬於黃衣派。為禪定菩薩之化身,在主都剌薩。相承者,喇嘛死時,國內派人以奇瑞為表徵,求死喇嘛之轉生者,令嬰兒繼嗣。西藏新志中曰:「達賴喇嘛者,喇嘛僧中至大至高全國所最尊崇者也。宗教上有無限威力,殆如歐洲之羅馬法王。土民以達賴為保護國家,維持佛教,而出現世界代表佛陀者。其政治悉委之駐藏大臣,實不能專生殺與奪之權。按達賴云者,蒙古語大海之意,謂智慧如大海也。藏語格樂瓦,皇帝至寶之意也。」又曰:「按達賴喇嘛為宗喀巴之大弟子,班禪額爾德尼為宗喀巴之二弟子。宗喀巴以明永樂十五年生於西寧衛。得道於西藏之噶爾丹寺。成化十四年示寂。遺囑二大弟子世世以呼畢勒罕轉生,演大乘教。呼畢勒罕者,華言化身也。皆死不失其通,自知往生之所。其弟子輒迎立之。常在輪迴,不昧本性。其所指為呼畢勒罕者,不限於一地一族。一世二世出後藏。三世出前藏。四世出蒙古。五世出前藏。六世出裡塘。宗喀巴經言:達賴六世,班禪七世後,不復再來。」
達嚫 (術語)Daks!in!a%,又作噠嚫、達[貝*親]、達親、達櫬、大嚫、檀嚫。財施之義。又右手之義,以右手受施物也。蓋於齋食之後,施僧以財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對其施物為報之而說法,稱其說法亦曰達嚫。是轉財施之義而為法施之義。義淨三藏謂為陀那伽陀或特欹拏伽陀,譯作施頌。探玄記十八曰:「達[打-丁+親]者,尊婆須蜜論作檀嚫。此云財施。律云:報施之法名曰噠嚫,導引福地亦名噠嚫。西域記云:正言達[打-丁+親]拏,或云馱器尼,此云右手也。以用右手受他所施為其生福故,從之立名。」行事鈔下三曰:「大嚫法,五分食後施衣物,名為噠嚫也。」資持記下三之三曰:「達嚫,大嚫。梵音少異,亦云檀嚫。此翻財施,謂報施之法名曰達嚫。文約施衣,准應不局。世謂以財襯食,故名嚫者,不識華梵。又名說法為施財者並非。問:為名財物,為目說法?答:據名名物。今謂行施之時必為說法,因名說法以為達嚫,準理具云達嚫說法,事義方全。問:此與咒願何別?答:約事似同,究義須別。咒願則別陳所為,達嚫則通為說法,今或營齋事須雙用。」寄歸傳一曰:「但至食龍,必為說特欹挐伽陀。是持施物供奉之義。特欹尼師,即是應合受供養人。是故聖制,每但食了,必須誦一兩陀那伽陀,報施主恩。」
達羅毘荼 (地名)古國名,在南印度境,其領域跨帕拉爾河,有今麻打拉薩西南一帶之地。西域記曰:「達羅毘荼國,周六千餘里,都城號逮志補羅。周三十餘里,土地沃壤,稼穡豐盛,多華果,出寶物,氣序溫暑,風俗勇烈,深篤信義,高尚博識。而語言文字,少異印度。伽藍百餘所,僧徒萬餘人。」
達嚕噶齊總管 (職位)僧官名,廣教總管府
(術語)能通之義。大要有三種:一有漏道,善業通人使至善處,惡業通人使趣惡處,故善惡二業謂之道。所至所趣之處亦名為道,如地獄等之六道是也。淨土論註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大乘義章八末曰:「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通因至果,名之為道。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二無漏道,七覺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謂之道。又行體虛融無礙,故為通之義。以通故,名為道。如道諦,道品,聲聞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義章十六曰:「諸行同體,虛融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三論玄義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俱舍論二十五曰:「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華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三涅槃之體,排除一切障礙,無礙自在,謂之道。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淨土論註下曰:「道者,無礙道也。」大乘義章曰:「末伽。」Ma%rga梵語雜名曰:「末唎識。」
道一 (人名)唐江西道一禪師,姓馬氏,時稱馬祖。南岳讓之法嗣也。江西
道力 (術語)自道體而生之力用得道,故由道發無畏之力用也。楞嚴經一曰:「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智度論二曰:「阿難聞是事,悶心小醒,得念道力助。」
道人 (術語)得道之人,又修道之人也。漢書京房傳曰:「道人始去,涌水為災。注云:道人有道術之人也。」地理志曰:「代郡道人縣注云:本有仙人遊其地,因以為名。」四十二章經曰:「道人見欲,必當遠之。」釋氏要覽上曰:「智度論云:得道者,名為道人。餘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
道士 (術語)本為釋子之稱,後遂為神仙家之名,猶如言道教也。法苑珠林六十九曰:「姚書云:始乎漢魏,終暨苻姚。皆號眾僧以為道士。至魏太武二年,有寇謙之,始窮道士之名,易祭酒之稱。」盂蘭盆經疏下曰:「佛教傳此方。呼僧為道士。」行事鈔資持記下三曰:「道士本釋氏之美稱,後為黃巾濫竊,遂不稱之。」
道心 (術語)稱於五道之心也。歸敬儀中曰:「福業不成,道心無涉。」【又】求菩提之心也。唐華嚴經十三曰:「普觀眾生發道心。」法華經義疏二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又道心者,言在家行佛道者也。與言道者同。
道心者 (雜名)有道心而修行者。為在家修行者之稱。
道水 (譬喻)正道淨澄而洗除塵垢,故喻之以水。行事鈔上一曰:「洗心道水者,慕存出要。」
道中 (術語)三道位之一。正證悟實道之位次也。道後
道元 (術語)正道之根元也。唐華嚴經十四曰:「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道化 (術語)以道法而教化他也。無量壽經下曰:「聽受經法,宣布道化。」
道生 (人名)晉道生,本姓魏,鉅鹿人,值竺法汰而出家,遂姓竺。入廬山。幽棲七年,鑽仰群經,後與慧叡慧嚴同遊長安,從羅什受學。後還都,止青園寺。著二諦論,佛性常有論,法身無色論,佛無淨土論等。守文之徒,多生嫌嫉。又六卷之泥洹經,先至京師,生剖析經理,立闡提成佛之義,時大本未傳,舊學不許之,以為邪說,遂擯於眾中,生袖手入平江虎丘山,豎石為聽徒,講涅槃經,至闡提有佛性處曰: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後遊廬山,居銷景巖,聞曇無讖在北涼,重譯涅槃之後品,至南京見之,果如生言。宋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寂。見高僧傳七、釋氏稽古略二。
道平 (人名)唐道平沙門,為金吾大將軍。佛祖統紀五十一曰:「肅宗,沙門道平,為金吾大將軍,破安祿山反賊。」
道行 (術語)學道修行也。又道德之行也。維摩經囑累品曰:「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淨影大經疏上曰:「內心求道,備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眾生。」
道行般若經 (經名)具名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後漢支婁迦讖譯。與大般若第四分同,而有常啼曇無竭二菩薩事,是般若經譯本之最古者。
道安 (人名)苻秦道安,常山扶柳人,家世世業儒,早喪父母。十二歲出家。神智聰敏,而形貌甚陋,不為師所重。數年驅役,安精勤不倦。後求經,師與一經,殆有一萬言,安一日誦之,不差一字。師大驚,為授具戒。次使遊方,入鄴都,遇佛圖澄師之。澄講,則安每覆述,時人語曰:漆道人驚四鄰。後歷遊諸處訪道,於太行恒山創立寺塔。晉武帝寧康元年,避石氏亂,率弟子遠等四百餘人至襄陽,立檀溪寺鑄佛像。武帝聞安名,資給厚祿,安固辭不受。晉太元四年,秦主苻堅取襄陽,得安。喜曰:吾以十萬師取襄陽,得一人半,安公一人,習鑿齒半人也。安至長安,僧徒數千人,大弘法化。堅欲取江南,安諫之,堅不聽,攻之果大敗。安註經,每求聖證。一日感長眉尊者來降,見所製欽歎。即賓頭盧也。因日設供。安每與弟子法邁等於彌勒前立誓願生兜率。秦建元二十一年寂,壽七十二。安生而左臂有肉隆起如印,時稱印手菩薩。沙門姓釋,註經開三分,皆由安始。見高僧傳五。
道光 (術語)道之光明也。道體清淨,離一切過垢,照破無明之闇,故曰道光。讚阿彌陀佛偈曰:「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
道次 (術語)證聖道之位次。百緣經曰:「獲得須陀洹果,求入道次。」
道交 (術語)眾生善根發動曰機,大悲為之感動曰應,機應相稱曰道交。法華文句記一曰:「諸佛不來,眾生不往。機應相稱,故曰道交。」
道共戒 (術語)三種律儀之一。三乘聖者,入色界所發之無漏定,則與無漏智共於身中自發得防非止惡之戒體(即無漏之律儀),是名無漏律儀。又名道共戒。此無漏之律儀,與無漏道共生,與無漏道共滅,故名道共戒。
道地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修行道地經之略出。
道位 (術語)修道之位次。如菩薩之十地,聲聞之七方便位等。中論疏一曰:「名貫道位。德備三忍。」
道休 (人名)釋道休,恒以頭陀為業。住雍州新豐福緣寺南曬山幽谷。結草為庵,一坐七日,乃出其定。出山乞食。施說禁戒。誨人慈善。如是積四十年。貞觀三年夏內,依期不出,端拱而卒。然休師出家已來,常但三衣,不服繒纊。以傷生也。所著布衣,積有年稔。塵朽零破,見者心寒。
道戒 (術語)道共戒也。
道法 (術語)至涅槃正道之法也。無量壽經下曰:「奉持經戒,受行道法。」四十二章經曰:「為沙門受道法者。」維摩經方便品曰:「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
道法智 (術語)觀道諦而得之智,又,斷迷於道諦之見惑之智也。
道具 (術語)凡三衣什物,資助一切學道身之具,名曰道具。華嚴經入法界品寶髻長者章曰:「修無分別功德道具。」同觀自在章曰:「善知識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釋氏要覽中曰:「道具。中阿含經云:所蓄之物,可資身進道者,即是增長善法之具。菩薩戒經云:資生順道之具。」天台別傳曰:「衣缽道具,分為兩分。」
道具衣 (衣服)象器箋十九曰:「叢林諺語,名羅紗之直裰曰道具衣。」啟蒙隨錄曰:「道具衣由禪宗而名,又云裝束衣。」又明著衣之次第曰:「於表褲著道具衣,掛九條或七條之袈裟。」
道門 (術語)道法之門戶也。三論玄義曰:「開顯道門。」
道服 (衣服)袈裟之別名。為道人所服者,故名。六物圖曰:「或名袈裟,或名道服,或名出世服,或名法衣。」是法衣之總名也。
道念 (術語)正道之心念也。心存於道者。
道芽 (術語)正道之萌芽也。法事讚上曰:「智慧冥加,道芽增長。」心地觀經五曰:「道芽增長如春苗。」法華玄贊二曰:「佛說法雨,道芽生令生善。」
道果 (術語)道為菩提,果為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證,故曰果。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漸次修行,皆得道果。」四十二章經曰:「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道俗 (術語)出家之人曰道,在家之人日俗。智度論十曰:「佛弟子七眾:比丘、比丘尼、學戒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優婆夷是居家,餘五眾是出家。」註維摩經二曰:「肇曰:大士美惡齊旨,道俗一觀故。終日凡夫而終日道法也。」中論疏一曰:「道俗者。智度論云:聲聞法中未說生死即涅槃。眾生則是佛,故二乘不能一道俗也。道則涅槃,俗則生死。」
道俗業經 (經名)演道俗業經之略名。
道品 (術語)道法之品類,有三十七科。為至涅槃之道法,故曰道,品類差別,故曰品。三十七道品。無量義經曰:「三明六通道品發。」台家立四種。
道宣 (人名)姓錢氏,唐丹徒人。十六落髮,隋大業中,從智首法師受具戒,唐武德中,充西明寺上座。及玄奘三藏自西域還,奉敕從於譯場,宣撰行事鈔,戒疏,業疏,高僧傳,廣弘明集等二百卷。嘗築一壇,俄有長眉僧來談道,乃賓頭盧也。復三果之梵僧禮壇讚曰:佛滅後住像法世,興發毘尼者,唯師一人。乾封二年春,冥感天人來談律相,正古譯之謬。又有大人授天竺祇園之古蹟,宣抄記之,即祇園圖經二卷是也。貞觀中嘗隱沁州雲室山,睹人天童奉待左右。又於西明寺夜行道,感毘沙門天王子那吒太子來,授佛牙及寶掌,而保持供養。乾封二年十月三日寂,壽七十二。咸通十年諡澄照,塔云淨光。師久居洛南,故號南山律宗。見高僧傳十四。
道前 (術語)證悟實道以前之位次也。道後
道者 (術語)修行佛道者之稱。釋氏要覽曰:「智度論云:得道者,名為道人。餘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道者亦同此說。」後謂禪林之行者云道者,投佛寺求出家而未得度者。
道要 (術語)佛道之樞要也。賢愚經十三曰:「願重矜愍,顯示道要。」讚阿彌陀佛偈曰:「究暢道要無障礙。」
道信 (人名)禪宗東土之第四祖也。嗣法於僧璨,傳於弘忍,傍出金陵牛頭山之一系。唐高宗永徽辛亥寂,壽七十二。見傳燈錄三。
道後 (術語)道為自行真實之道。未契實道,為道前,正證實理,為道中,自證以後為道後。每地各分此三者。釋籤四曰:「道者,謂自行真實之道。未契實理,真理在纏,故名為理。故以地前名為道前。初地已上已證實理。復由此理成後行。初證已後,究竟已前,並名道中。由此地行,理究竟顯。以顯之理,名為道後。自行證後,故名道後。」法華文句記三曰:「此中須以十地為道前,妙覺為道中,證後為道後。」金光明玄義上曰:「當知道前圓性德,道中圓分德,道後圓究竟德。」
道風 (術語)道之化人如風之靡草者。無量義經曰:「道風德香熏一切。」釋氏要覽中曰:「寶林傳云:祖師難提至摩提國。一日有風西來。占曰:此道風也,必有道人至,果得伽耶舍多至。」
道昭 (人名)日本人,入唐謁玄奘三藏,三藏加意教誨。告曰:經論文博,勞多功少,我有禪宗,汝可承此法傳於東土。昭喜修習,早得悟解。又指令見相州隆化寺慧滿禪師。滿委曲開示,且付以楞伽經。業成,辭三藏,三藏以佛舍利經論及相宗之章疏付之。昭歸,盛弘相宗,日本始聞唯識之旨。壽七十二寂。遺命荼毘,日本火葬自昭始。
道流 (術語)學道者流,禪道者流也。臨濟錄曰:「道流祇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底路。」
道記 (人名)成道之記別也。
道院集要 (書名)三卷,宋晁迴撰。迴耽於禪悅。王古序文言其名理之妙,雖白樂天不逮。迴所著有道院別集,自擇增修百法,法藏碎金錄,隨因記述,髦智餘書凡五編。古刪除重複,擇其精要,以為此書。見四庫提要。
道神足無極變化經 (經名)四卷,西晉安法欽譯。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之異譯。經中說如來現十方之身而施化,故名道神足無極變化。
道理 (術語)通貫事物本真之義曰道理。道理者通達無礙之謂。指一物上所具之義,通於餘物而言。
四種道理 (術語)解深密經五說四種之道理:一觀待道理,有為法必因果對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變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緣所生之有為法,必有成辦事業之作用也。三證成道理,由現量與比量及聖教量而證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四法爾道理,不關如來之出世不出世,本來安住於法界之自爾道理也。此中法爾道理乃總體,其餘三道理乃其部分。法爾之一分現於因果之關係,名觀待道理,現於事業之上,名作用道理,現於人之理想上,名證成道理。此三者,皆為可知之道理也。第四之法爾中,含此三者,皆有應以佛之無分別智冥契而不可知之道理。因而以五明對之,則觀待作用之二道理,為工巧明,醫方明,聲明之所知,證成道理,乃因明之所知,法爾道理乃內明之所知也。
道教 (術語)正道之教也。無量壽經上曰:「出興於世,光闡道教。」同下曰:「宣布道教,斷諸疑網。」其後魏寇謙之以為神仙道之名。道士。惟蒙古人尚稱佛教為道教。蒙古源流四曰:「崇祀昭釋迦牟尼佛於上方福地,大施金銀寶貝於釋迦牟尼佛,極加敬重。修明道教。」又曰:「遵依從前道教而行,遂賴道教,獲享安逸。」案此書中稱佛教為道教處甚多,略錄一二以例其餘。
道氣 (術語)佛道之氣分也。止觀十曰:「闍證凡龜,盲狗穭吠,自行化他,念無道氣。」
道眼 (術語)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觀道之眼也。佛開解梵志阿[風@(軷-車)]經曰:「道眼觀知可度者。」圓覺經曰:「分別邪正能於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楞嚴經曰:「發妙明心,開我道眼。」注曰:「真妄顯現,決擇分明,曰道眼。」蘇軾詩曰:「道眼已入不二門。」
道術 (術語)道法技術,通於內外世出世之法者。無量壽經上曰:「博綜道術,貫練群籍。」嘉祥疏曰:「五明道術。」
道章句經 (經名)五句章句經之異名。
道場 (術語)梵語菩提曼拏羅Bodhiman!d!ala,謂佛成聖道之處。中印度摩竭陀國尼連禪側,菩提樹下之金剛座是也。西域記八曰:「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中略)賢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焉。證聖道所,亦曰道場。」又得道之行法,謂為道場。維摩經菩薩品曰:「直心是道場。(中略)三十七品是道場。」又供養佛之處,謂為道場。輔行二曰:「嚴道場者,場者俗中亦以為祭神處也。今以供佛之處名為道場。」又學道之處,謂為道場。註維摩經四曰:「肇曰: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隋煬帝時以為寺院之名。佛祖統紀三十九曰:「隋大業九年,詔改天下寺曰道場。」又為法座之異名。慈悲道場,水陸道場等是也。
道場觀 (術語)真言行者觀所住之道場及所信之佛身,謂為道場觀。其所住之道場,分器界與道場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則顯密諸教所明,有三輪五輪之不同。今明其中三輪,則初為風輪,次為水輪,次為地輪。此三輪之種子為[87BB][87A6][8740]。攝大軌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風輪,賀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歸命欠。次上安水輪,其色如雪乳,囀字所安住。歸命鍐。復於水輪上,觀作金剛輪,忽置本初字,四方通黃色。歸命阿。」但地輪之中,有[8740]字[876A]字[874B]字之三重。三重雖為不同,然並是地輪之攝,故總稱為地輪。初[8740]字為金輪之種子,次[876A]字為火輪之種子,後[874B]字為八葉蓮華之種子,八葉蓮華者,須彌山也。蘇悉地出現品曰:「行者一緣想八峰彌盧山。」青龍軌曰:「一緣而觀總八峰彌盧山。」略出經曰:「其山眾寶所成而有八角。」大日經疏十二曰:「先想八峰須彌山王,八峰謂四面周匝作於峰。」八峰八角為八葉之標幟,故以須彌山為八葉蓮華。是即於[8740]字金輪上瀰滿八功德水,於其中出生大蓮華王,即須彌山也。而於[8740][874B]兩字之中間觀[876A]字者,軍荼利軌曰:「為成變化蓮華故,當觀覽字門,流散赤焰而成火輪,其形三角,漸引量同水輪。忽然之間,從金龜背躍出八葉大蓮華,金剛為莖。」是為成蓮華故。觀[87A9]字也。已上為器界,已下為壇場,其八葉蓮華上有八柱之樓閣。千手儀軌曰:「於蓮華上有八大金剛柱,成寶樓閣。」即每葉有一柱,閣內安壇。其壇形量隨行者之意可也。其形隨方圓三角半月等法而不同。其量有大小重重。如攝真經所說。於壇上更觀八葉之白蓮華,已上明所住之道場。已下為能住之佛身。即觀吾身而為佛身也。先於腰下想[8740]字,是即地輪黃色也。於腰想[877A]字。水輪白色也。於胸想[876A]字,日輪火輪赤色也。於髮際想[87A4]字,風輪黑色也。於頂上想[8779]字,虛空輪青色也。阿字是本不生理之種子,落種子於地輪,則待水土之緣始萌,是故地輪上有水輪,雖有水土之緣,然必待日輪之[火*(而/大)]氣,莖葉始具,故上有日輪(即火輪),雖有水土日輪之緣,然必待解脫之風而得具足生長,故上有風輪。縱有水土日風,然皆悉堅實,何能使物生長?故最上有空輪。如是觀五字於五處,即所謂五字嚴身也。下自地輪,上至虛空,重重觀置,而五大相互融通矣。此率都婆放光,周遍於法界,為毘盧遮那之身,有種種之莊嚴。坐於白蓮華臺,寶冠有五佛,舍那之身著白紗。我自始至終種種之事亦如是。若以本尊為本,則可以我為影。以吾為本,則可以本尊為影。觀諸佛亦如是相融。是三平等觀之義也。見秘藏記本。道場觀有二種:一理觀,二事觀。於行者之身內觀之,謂為理觀,於身外觀之,謂為事觀。器界及道場觀為事觀,佛身觀乃理觀也。見秘藏記鈔三。為此道場觀,用不空成就之成所作智定。三摩地儀軌曰:「行者次應以成所作智三摩地想,於己身前觀。無盡乳海,出生大蓮華王金剛為莖,量同法界。上想七寶珍寶樓閣殿,如意珠以為莊飾。(中略)毘盧遮那如來身色如月,首戴如來冠,垂妙縠天衣,瓔珞莊嚴,光明普照,無量無數大菩薩眾前後圍繞以為眷屬。」
道場神 (神名)道場之守護神也。唐華嚴經一曰:「復有佛世界微塵數道場神,所謂淨莊嚴幢道場神。(中略)妙光照耀道場神。」大疏鈔一下曰:「道場神從所依所守得名,下諸神眾類皆同此。言道場者,非唯護佛道場。但有莊嚴道場之處即於中護故。」止觀私記八曰:「道場神者,護法善神,如法華十羅剎,方等夢王等。」
道場樹 (植物)菩提樹也。此樹下有成佛之金剛座,故謂為道場樹。無量壽經上記極樂世界之菩提樹曰:「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
道殿 (人名)字法藏。俗姓杜氏。雲中人。唐末時人也。住五臺山金河寺。著顯密圓通成佛心要,一卷。其門人序之云:博學則侔羅什之多聞。持明則具佛圖之靈異(指人言)。又云:其文則精[佈-布+雋]簡約。其義則淵奧該弘。窮顯密之根源。盡修行之岐路。一十二分教之蓍龜。八萬四千行之鈐鍵云云(指顯密圓通言)。
道智 (術語)十智之一。證道諦之理之智也。
道欽 (人名)唐徑山道欽禪師。徑山
道意 (術語)猶言道心。求無上道之心也。無量壽經上曰:「顯現道意無量功德。」
道禁 (術語)為佛道禁止諸惡者。即戒波羅蜜也。無量壽經下曰:「勿犯道禁。」
道滅 (術語)道諦與滅諦也。修道法而得寂滅之涅槃,出世之因果也,妙樂之因果也。觀法上次第為滅道。以先舉涅槃之妙果,使之欣慕故也。
道業 (術語)可感人天之果之善業為福業。可成佛果之善業為道業。以菩提心而修之諸業也。
道種性 (術語)瓔珞經所說六種性之一。十迴向之位也,在此位始正修中道觀,故名為道。能生佛果,故名為種。四教儀曰:「十迴向者,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中略)十入法界無量(伏無明習中觀),亦名道種性。」同集註下曰:「道種性者。始正修中,故名道。能生佛果,故名種。」
道種智 (術語)智度論所明三智之一。學一切道法濟度眾生之菩薩智也。三諦中假諦之智也。三智
道綽 (人名)真宗七祖之第四祖。唐并州玄中寺道綽,并州汶水人。稱為西河。十四出家,講敷涅槃經,後詣石壁玄中寺,讀曇鸞碑,大有所感。自此捨涅槃之講說,專事念佛。講觀經二百餘遍,示誨道俗。撰安樂集兩卷。貞觀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寂,年壽不記。唐高僧傳(道綽傳)曰:「綽今年八十有四,而神氣爽明。宗紹存焉。」
道號 (術語)以號表道者。即字也。又為道人之別號,故曰道號。某居士,某道人,皆道號也。見象器箋五。
道樹 (植物)菩提樹也。本名果波羅樹。佛於此樹下成道,故亦曰道樹。大集經十曰:「憐愍眾生趣道樹。」菩薩戒經義疏上曰:「坐菩提樹下得道因名道樹。」菩提樹。【又】道能生長,故譬之曰樹。行事鈔上三曰:「扶疏道樹,光揚慧日。」
道樹經 (經名)菩薩道樹經之略名。
道樹三昧經 (經名)私呵昧經之異名。
道德 (術語)正法名為道。得道而不失,謂為德。無量壽經下曰:「長與道德合明。」
道樂 (術語)解道而自樂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以道受樂。」阿育王經八曰:「今已得道樂。」
道緣 (術語)佛道之因緣。
道諦 (術語)四諦之一。無漏之三學可以到涅槃之正道也。此道諦為因,滅諦為果,滅諦者,涅槃也。是為出世間之因果。
道器 (術語)堪修佛道之器量也。戒本疏二下曰:「斷彼相續,違慈惱他。損害道器,過中之甚。」
道檢 (術語)聲聞之人,於見道以道檢心,故曰道檢。玄應音義三曰:「以道檢心,故言道檢。大品經云:若入聲聞正位是也。蒼頡篇,檢,法度也。亦攝也。」
道舊 (術語)道友也,以道相交,故曰道。舊者舊識也。
道邃 (人名)興道尊者道邃,不知何許人。唐代宗大曆中來,依荊溪於天台佛隴寺,荊溪嘉之曰:吾子其能嗣興吾道,遂授止觀輔行。師為眾開說,發明深旨。貞元二十一年,日本沙門最澄來求法,師盡以一家之教觀付之。見佛祖統紀八。
道類智 (術語)八智,十六心之一、觀上二界之道諦而得之智也。以類法智,故謂為類。唯識宗以為見道之智。俱舍宗以之屬於修道。
道識 (術語)正道之智識。三論大義鈔一曰:「像教之時,人根轉鈍,道識亦昧。」
道體 (術語)聖道之體也。謂自己之本心。以一切之聖道由之而生也。戒疏行宗記二上曰:「言道體者,道無別體,即本淨心。心隨染緣,與道相反,故禁重罪,還復本淨。無漏聖道由此而生。故云體也。」
道觀 (術語)道為化道,謂教化他也。觀為空觀,謂自觀空理也。自住於空理而向他行化道,謂為道觀雙流。是菩薩之正行也。止觀六曰:「菩薩者,福慧深利,道觀雙流。」四教儀集註下曰:「道觀雙流者,道謂化道,觀謂空觀,帶空出假,故曰雙流。」金光明文句五曰:「通教八地,別教十迴向,圓教亦在初住,皆是道觀雙流,自他俱益之位也。」同記曰:「道謂外化,觀謂內行。」
道觀雙流 (術語)自修空觀,同時出假觀,化道眾生也。
遊山 (雜語)禪門之人,己事了畢,不須參問:觀覽勝概也。敕修清規裝包曰:「如遊山,到處將及門,下包捧入。且過安歇處解包,取鞋襪,濯足更衣,搭袈裟,與知客相看。」
遊方僧 (雜名)雲遊四方之僧人也。亦曰行腳僧。
遊化 (術語)遊行處處而教化也。地藏經曰:「遊化六道,拔苦與樂。」法華玄義一曰:「不動寂場,遊化鹿苑。」
遊心法界 (術語)使心遊法界。觀見萬差之諸法也。晉華嚴經三曰:「遊心法界如虛空,是人乃知佛境界。」
遊四衢經 (經名)舍利弗目連遊四衢經之略名。
遊行 (術語)歷遊諸處也。即行腳也。法華經信解品曰:「漸漸遊行,遇向本國。」釋氏要覽下曰:「毘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滿,得離依止,遊行人間。五法者:一識犯,二識非犯,三識輕,四識重,五於別解脫經善知通塞,能持能誦。」
遊行經 (經名)三卷,長阿含經第二至第四。因阿闍世王問伐鄰國事,廣為比丘說七法六法。乃至歷敘入涅槃分舍利之事。佛般泥洹經二卷,大般涅槃經三卷,般泥洹經二卷,皆為同本異譯。
遊虛空天 (天名)五類天之一。日月星宿等遊行虛空之天神也。見秘藏記末。
遊增地獄 (界名)八熱八寒為大地獄。八大熱一一各有十六小地獄,以一獄城之四面門外,各有爐煨增、屍糞增、鋒刃增、烈河增之四處也,是名十六遊增地獄。八大熱合為一百二十八遊增。有罪業之眾生遊此,倍增苦惱,故曰游增。俱舍論十一曰:「十六增者,八捺落伽四面門外各有四所。(中略)四面各四增,故言皆十六。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說名增。本地獄中適被害已,重遭害故。」
遊戲神通 (術語)佛菩薩游於神通,化人以自娛樂,曰遊戲。又戲者自在之義,無礙之義。智度論七曰:「戲名自在,如師子在鹿中自在無畏,故名為戲。」註維摩經五曰:「什曰:神通雖大,能者易之。於我無難,猶如戲也。肇曰:遊通化人,以之自娛。」同慧遠疏曰:「於神通中歷涉為遊,出入無礙,如戲相似,故亦名戲。」同嘉祥疏曰:「外道二乘,神通即有礙,不名遊戲。今菩薩無礙,云戲也。」
遊戲三昧 (術語)傳燈錄曰:「南泉扣大寂之室,頓然忘筌,得遊戲三昧。」三昧,梵語,專心也。諸佛菩薩,以專心救濟眾生為遊戲,故云。
遊戲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乘五色雲。左手安偏膝,遊觀法界之相。
過木橋 (公案)神山僧密與洞山良价過獨木橋時,寄於拈提之故事,示一事一物不固執依倚,有無二見不可墮於待對者。頌古聯珠通集第二十四曰:「神山與洞山過獨木橋,洞先過了,拈起木橋曰:過來。師曰:价闍黎,洞乃放下木橋。」
過去 (術語)有為之事物作用終滅之位也。三世之一。
過去塵點劫 (術語)欲示過去之久遠,法華經說五百塵點劫三千塵點劫等塵點之譬,塵點
過去莊嚴劫 (術語)劫有大中小之三。現在之大劫曰賢劫。過去之大劫曰莊嚴劫。未來之大劫曰星宿劫。
過去七佛 (名數)第一毘婆尸佛Vipas/yi,第二尸棄佛S/ikhi,第三毘舍浮佛Vis/abha%,第四拘留孫佛Krakucchanda,第五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第六迦葉佛Ka%s/yapa,第七釋迦牟尼佛S/a%kyamuni也。此中前三佛出於過去莊嚴劫之末。拘留孫佛以下,出於現在之賢劫。見法苑珠林八、佛祖統紀三十。
過去聖靈 (雜名)總謂死者之靈魂。聖靈者。謂既棄坌塵之身,獨存神聖之靈識也。
過去帳 (物名)記死者名之冊子。雅名曰靈簿,靈會簿,著鬼簿等。見考信錄四。
過去佛分衛經 (經名)過去世佛分衛經之略名。
過去世佛分衛經 (經名)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分衛為乞食之梵語Pin!d!apa%tika,說過去世有佛。與弟子俱乞食。有一婦見其儀容,發心使所生之子出家而得授記。
過去因果經 (經名)過去現在因果經之略名。
過去現在因果經 (經名)四卷,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過去於普光佛所,得授記,行生生菩薩之道。乃至於今生八相成道。示一一往因,中有與仙人論破冥諦及非想天之事。太子瑞應本起經,異出菩薩本起經與之同本。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經名)三千佛名經之第一卷。列千佛之名。失譯人名。首附宋[彊-弓]良耶舍譯之三劫三千佛緣起,舉五十三佛之名號。
過去佛 (故事)歸田錄曰:太祖初幸相國寺,至佛像前燒香。問當拜與不拜?僧錄贊寧奏曰:不拜。問其何故?對曰:見在佛不拜過去佛。上微笑而頷之,遂為定制。
過去冥冥 (術語)謂不知生之由來也。秘藏寶鑰上曰:「生我父母,不知生之由來。受生我身,亦不悟死之所去。顧過去冥冥,不見其首。臨未來漠漠,不尋其尾。」
過未 (術語)過去與未來。
過未無體 (術語)小乘中如薩婆多部,立三世實有,過去之法與未來之法現在之法同為實有云。宗輪論述其宗曰:「有者皆二所攝,一名二色。過去未來體亦實有。」然大乘之諸家無論,小乘中大眾部等及成實宗,亦言過未之法,非實有之體。宗輪論敘大眾部等宗曰:「過去未來,非實有體。」同述記曰:「現有體用,可名實有。去來體用無故,並非實有。曾有當有,名去來故。」成實論二世無品委辨過未無體之理。
過度 (術語)謂自出生死,又使人出生死也。無量壽經上曰:「過度生死,靡不解脫。」異譯之大阿彌陀經曰:「過度人道經。」
過夏 (雜名)安居經過九十日也。碧巖錄曰:「且在這裏過夏。」
過現 (雜語)過去與現在。
過現因果經 (經名)過去現在因果經之略名。
過堂 (雜語)上僧堂喫食也。見象器箋九。
過患 (雜語)過咎與災患。
過慢 (術語)七慢之一。於等者而謂為我勝,於勝者而謂為我等之慢心也。
運心 (術語)起如何如何之心。又心向某方而運。
運心供養 (行事)但於心中起供養之思,而不現於事實也。又心中起至誠之供養想也。蘇悉地經中曰:「有四供養,遍通諸部一切處用:一謂合掌,二以閼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羅,四但運心。此善品中,隨力應作,或復長時,供養中最無過運心。如世尊說,諸行法中,心為其首。若標心而供養者,滿一切願。」同上述運心之相曰:「若無如上花養根果獻者,曾見曾聞獻供養花,或自曾獻花,隨所應。令想運供養,最為勝上供養尊法。雖有如前花果等獻,若能至心虛虔,合掌頂奉,供養本尊花果,如是心意供養最上,更無過者。」
運心隨方 (術語)真言宗之事相行法,有此二途。運心者,假令身向任何一方,而我謂前方為東方也。隨方者,隨於東西南北之四方也。是舉方位之一,而他可類推者。見辨惑指南四。
運庵 (人名)宋湖州道場山運庵巖禪師。嗣法於松源岳禪師,授之於虛堂愚禪師。見稽古略四。
違他順自 (術語)對於違自順他而言。謂違背他性而隨順自家之本性也。起信論義記卷中解心生滅門之下,就隨緣真如與成事無明,論其各有此義。隨緣真如之違他,謂真如反對他,無明妄染,顯現自家之德也。順自者,謂真如隨順自家之本性,內自重於無明,令起淨用也。是即還滅門之意。成事無明之違他,謂無明違背他真如之理體,而覆真理也。順自者,謂無明隨順自家之本性而成妄心也。是即流轉門之意。
違自順他 (術語)對於違他順自而言。謂違背自家之本性而隨順他性也。起信論義記卷中解心生滅門之下,就隨緣真如與成事無明,論其各有此義。隨緣真如之違自,謂真如違背自家之本性而隱其真體也。順他者,謂真如隨順他無明,而顯現妄法也。此即流轉門之意。成事無明之違自,謂無明違背自家之本性而詮示真如之功德也。順他者,謂無明隨順他真如而能知其名義,成淨用也。此即還滅門之意。
違境 (雜語)違逆自己身心之境界,即起瞋恚受苦痛之事象也。境相本無差別,而任自己之心意以判之也。
違順 (術語)違境與順境。感苦之境界,名為違境。感樂之境界名為順境。常曰順違。今以苦樂文字之次第,謂為違順。唯識論三曰:「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往生要集上末曰:「以貪瞋境多違順故,自起煩惱,返墮惡道。」(俱非者,非順非違)。
違緣 (術語)違於吾心之事緣。如盜賊水火之難等。往生要集上本曰:「遇諸違緣,數被殘害。」又思慮他事也。輔行五之三曰:「心無異緣。」
遏吒薄 (人名)見阿吒[口*縛]迦條。
遏部多 (堂塔)梵名Adbhuta,譯云未曾有或奇特。塔名,在北印度烏仗那國瞢揭釐城東北三十餘里。昔佛為人天於此處說法,後此塔從地涌出云。見西域記三、釋迦方誌上等。
遍出外道 (流派)出家外道之一類,以名遍離世俗之義。唯識述記一本曰:「有外道名波利呾羅拘迦,翻為遍出。遍能出離諸俗世間,即是出家外道之類。」
遍行因 (術語)六因之一。六因
遍行惑 (術語)為一切煩惱起因之根本煩惱也。
遍行真如 (術語)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證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於一切諸法。故云遍行真如。
遍地院 (術語)胎藏界曼荼羅之東方第一重也。又曰佛母院。此以三世諸佛能生之德為主故也。是有七尊(主五尊,伴二尊),中央一切如來智印(左右脅侍,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左邊大勇猛菩薩,左傍大安樂不空金剛真實菩薩,右邊佛眼佛母,右傍七俱胝佛母尊是也。而此院為降魔之印,故中尊於白蓮華上作三角形,光焰圍之。表以三角之智火,降伏四魔也。
遍至法界 (術語)燒香之真言。譯曰遍至法界。燒香之功德周遍於法界也。大日經疏九曰:「達摩馱賭拏蘗帝。譯云遍至法界也。」
遍沒般不還 (術語)九種不還之一。不還
遍依圓 (術語)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之三性也。
遍周法界 (術語)法者有形無形事理色心之通稱,法之有限,謂為法界。瀰滿於其法界,而無不至,謂為遍周法界。以名法身之功德。
遍法界身 (術語)佛之真身也,謂真身無邊而周遍於法界也。華嚴經世界成就品曰:「願我當見遍法界身。」
遍所許宗 (術語)因明所立四宗之一。如言眼之見色,彼此所共許也。
遍知所緣斷 (術語)斷惑四因之一。依遍知所緣之境而斷煩惱也。見惑之內,苦集二諦下自界緣之惑,與滅道二諦下無漏緣之惑,依之而斷。即觀其為煩惱所緣之境之四諦理而至於遍知,故能緣之煩惱,自然斷滅。
遍計所執性 (術語)三性之一。凡夫之妄情,遍計度一切法,名為遍計。以此遍計之妄情計無我為我,執無法為法,恰如暗中謬繩為蛇。是名為遍計所執性。此所執性為當情現之妄相。體性都無也。唯識論曰:「由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三性
遍計所起色 (術語)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謂依第六意識之妄分別所變起之空華水月等無實事之諸色相也。
遍是宗法性 (術語)因明三相之一。三支之中,望因於宗而示其關係者。蓋因必於宗之前陳名辭中,為元來遍有之事件。故因者(宗之前名辭中)有遍是宗法之性之意,是云遍是宗法性。例如謂聲無常也(宗),所作性故(因)時,為因之「所作性」,於宗之前名辭「聲」中固遍有之是也。
遍淨天 (界名)色界第三禪天第三天之名。此天淨光周遍,故名。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光音及遍淨。」可洪音義一曰:「遍淨天,三禪天王也。長阿含云:遍淨天王名淨智,四臂捉貝,持輪御金翅鳥。」
遍處 (術語)觀法之名。與十一切處同。八背捨
遍智 (術語)遍知一切法之智慧也。
遍照如來 (佛名)大日如來之異名。瑜祇經曰:「薄伽梵金剛界遍照如來。」
遍照遮那 (雜語)毘盧遮那佛也。此佛譯為遍照,亦略曰遮那。遍照遮那合二而成一佛也。
遍槌 (雜語)禪林之目。食粥之時打槌遍集大眾也。
遁世 (術語)隱遁世間而獨自修佛道也。但遁世有通別之二。通相之遁世,總名出家入道,別相之遁世,於出家中,止應請出世住持交眾之念,一向營自行者。謂為遁世者,又曰後世者。弘明集十二沙門不敬王者論曰:「凡在出家,皆遁世以求其志。」唐僧傳(慧勇傳)曰:「每思遁世,莫知其所。」
逼迫巧方便 (術語)六種巧方便之一。擯斥逼迫作惡事者使就於善之方便。
逾健達羅 (地名)天竺山名。華言雙跡。此山之峰。有二隴道似車跡。故名。見翻譯名義集。
鳩夷羅 (動物)Kokila,又作鳩那羅、拘耆那羅、拘耆羅、拘翅羅、拘枳羅、俱繫羅、瞿翅羅、瞿師羅、鴝[只*鳥]羅、俱枳羅、瞿枳羅、具史羅等。鳥名。譯曰好眼鳥,好聲鳥,美音鳥,[亞*鳥]鷗等。玄應音義五曰:「鳩夷羅,或云居枳羅鳥,此云好聲鳥。」同十曰:「拘耆羅。或作拘翅羅。梵音轉也。譯云好聲鳥。此鳥聲好而形醜。從聲為名也。」同八曰:「拘枳,或名拘翅,或作瞿翅羅,譯云[亞*鳥]鷗鳥。」同七曰:「案中本起經云:瞿師羅者,此譯云美音。」慧琳音義十四曰:「俱繫羅,舊云俱枳羅,梵語,西國鳥名。此國無。」
鳩夷羅衣 (衣服)四分開宗記三末曰:「鳩夷羅衣,絳色羊作衣也。」
鳩那羅 (人名)拘那羅
鳩垣 (異類)又作鳩洹、仇桓。鬼名。譯作大身。玄應音義三曰:「鳩垣,諸經中或作鳩洹。或作仇桓,皆梵言訛也。此譯云大身也。」梵Kupana。
鳩鳩吒 (雜名)Knkkuta,又作矩矩吒。譯曰雞。
鳩鳩吒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中雞胤部之梵名。俱俱羅附錄。
鳩槃荼 (異類)Kumbha%n!d!a,又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鳩滿拏。鬼名。噉人精氣之鬼。譯作甕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長天王之領鬼。探玄記二曰:「鳩槃荼,依正法華經,名厭眉鬼。噉人精鬼等,亦名冬瓜鬼。王名毘樓勒,此云增長王,是南方天王。領二部鬼:一名鳩槃荼,二名薜荔多,從所領為名。」慧苑音義上曰:「鳩槃荼,此云陰囊,亦曰形印,謂此之類陰囊。狀如冬瓜,行時擎置肩上,坐時即便據之,由斯弊狀,特異諸類,故從之為名。舊云冬瓜者,以其事猥而不顯故,使人謬解耳。」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究槃荼,或作恭畔荼,又作弓槃荼,皆一也。此云甕形,頗似冬瓜也。」圓覺經曰:「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梵語雜名作「鳩滿拏」。後因用以喻婦人老醜之狀。唐任瓖畏妻。杜正倫譏弄之。瓖曰:婦當畏者三。少妙之時。如生菩薩。及兒滿前。如九子魔母。至五六十時。傅施妝粉。或青或黑。如鳩槃荼。見御史臺記。
鳩滿拏 (異類)鬼名。鳩槃荼
鳩摩 (術語)究摩羅浮多Kuma%ra-bhu%ta之訛略。譯作童真、童相。稱八地已上之菩薩。玄應音義三曰:「鳩摩,正言究摩羅浮多。究摩羅者,八歲已上,乃至未娶者之總名也。舊名童子,浮多者,舊譯云真,言童真地也。或云實,亦是一義,今當為相,言童相也。經順俗名,以童標八地已上菩薩也,或云法王子者,別號也。」
鳩摩利 (天部)梵名Kimari。又作憍摩利,俱摩羅。是鬼女眾之一,胎藏界外金剛部中之一尊也。形像肉色,左手持鉾,右手為掬,或左手執杵,右手執劍。
鳩摩羅 (天部)鳩摩羅伽
鳩摩羅什 (人名)具名鳩摩羅什婆、鳩摩羅時婆、鳩摩羅耆婆。譯曰童壽。鳩摩羅耆婆。羅什父,天竺人,出家至龜玆國,婚於國王之妹,生什。頃之,其母出家,得道果。什年七歲,隨母出家,遍遊西域,總貫群籍,最善於大乘。時在龜玆,秦主苻堅建元十九年使呂光伐龜玆。獲什而還。至涼州,聞苻堅敗,因自立。其後,後秦姚興伐涼降之。什始入長安。興以國師之禮禮之。仍使入西明閣及逍遙園,譯出眾經。宣譯凡三百八十餘卷,秦弘始十一年寂於長安。時晉熙寧五年也。臨終曰:吾所傳無謬。則梵身之後,舌不焦爛。在逍遙園依外國之法,火化之。薪滅形碎,唯舌不灰,見出三藏記十四,梁高僧傳二。
四聖十哲 (雜名)稽古略二曰:「師之弟子。曰生、肇、融、叡。謂之什門四聖。加曇影、慧嚴、慧觀、僧[(挈-手)/石]、道常、道標。謂之什門十哲。」佛祖通載八曰:「資學三千。拔萃有八。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道恒、僧影、慧觀、慧嚴等。各有著述。知別傳明。」
羅什別室 (故事)出三藏記十四(羅什傳)曰:「性率達,不礪小檢。修行者頗非之。什自得於心,未嘗介心。(中略)姚主嘗謂什曰:大師聰明超悟,天下無二。若一旦後世,何可使法種無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爾已來,不住僧房,別立廨舍。供給豐盈,每至講說,常先自說。譬如臭泥中生蓮華,但採蓮華,勿取臭泥也。」佛祖通載八曰:「什亦自謂,每講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障也。自是不住僧房,別立廨舍。諸僧有效之者,什聚針盈缽。謂曰:若相效能食之者,乃可畜室耳。舉已進針,如常[食*善],諸僧愧止。」
鳩摩羅炎 (人名)Kuma%ra%yan!a,天竺人,家世世相國。炎不嗣相位而出家,東度[卄/忽]嶺,至龜玆國。國王敬慕之,迎請為國師。王有妹耆婆Jiva%,年始二十,甚為聰明。逼炎妻之。舉一子。即鳩摩羅什也。見梁傳二(鳩摩羅什傳)。
鳩摩羅炎負檀像傳震旦 (故事)初優填王以栴檀刻佛像,安置於拘睒彌國。鳩摩羅炎欲負像來此方。路經四國。諸國愛護而不許出國。依本圖寫,使留其本,至龜玆國,王抑留之,以妹妻之。生羅什。使齎至姚秦。後南宋孝武破秦,迎請此像,還江左,止於龍光寺。世號龍光之瑞像。見資持記下三之二。
鳩摩羅陀 (人名)又作鳩摩羅馱。論師名。鳩摩邏多
鳩摩羅伽 (雜語)Kuma%raka,又曰鳩摩羅。譯曰童子。
鳩摩羅伽天 (天名)譯曰童子天。拘摩羅天
鳩摩羅伽地 (術語)Kuma%ra-bhu%ta,又作鳩摩羅浮地,鳩摩羅浮多地。譯曰童子地、童真地、童相地等。通為菩薩地之總稱,別稱初地或八地已上之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鳩摩羅伽,秦言逆流,歡喜地。」是指初地已上。智度論二十九曰:「鳩摩羅伽地者。或有菩薩,從初發心斷婬欲,乃至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行菩薩道,是名鳩摩羅伽地。復次有菩薩作願,世世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間愛欲,是名為鳩摩羅伽地。復次又如王子名鳩摩羅伽,佛為法王,菩薩入法王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住為佛。如文殊師利,十力四無所畏等,悉具佛事故,住鳩摩羅伽地,廣度眾生。復次,又如童子過四歲已上未滿二十,名為鳩摩羅伽地。若菩薩初生菩薩家者,如嬰兒,得無生法忍,乃至十住地,離諸惡事,名為鳩摩羅伽地。」此為一切菩薩地之通稱。玄應音義三曰:「鳩摩羅伽,正言究摩羅浮多。」鳩摩
鳩摩羅耆婆 (人名)Kuma%rajiva,又作鳩摩羅時婆、鳩摩羅什婆,羅什三藏之具名。譯曰童壽。合取父之名童與母之名壽者。出三藏記十四(羅什傳)曰:「什一名鳩摩羅耆婆,外國製名。多以父母為本,什父鳩摩羅炎,母字耆婆,故兼取為名云。」百論疏一曰:「鳩摩羅什者,父名鳩摩羅炎,母曰耆婆,耆婆曰壽,鳩摩羅炎云童,即童壽也。合取父母兩稱,為兒一名者。風俗異也,正言。父母兩稱並是美名,欲令兒好,故合字之。」鳩摩羅什
鳩摩羅時婆 (人名)又作鳩摩羅耆婆、鳩摩羅什婆。同名有三人:一為佛在世大醫之名。舊稱耆婆、耆域。譯曰活命童子。二為受佛活育記別之童子。俱舍論五曰:「佛所記別達弭羅。(中略)鳩摩羅時婆。」同光記五曰:「鳩摩羅,此言童子。時婆,此云活命,名活命童子。」三即羅什三藏。譯曰童壽。鳩摩羅什
鳩摩羅設摩 (人名)Kuma%ras/arman,詩人名。玄應音義二十五曰:「鳩摩羅設摩,此云童寂。多造詩詠者。」
鳩摩邏多 (人名)Kuma%ralabdha,又作矩摩邏多,拘摩羅羅多,拘摩羅邏多,鳩摩羅陀,鳩摩羅馱。譯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論師名,有二人:一為經部之鳩摩邏多。出於阿輸迦之時。西域記三(呾叉始羅國下)曰:「昔經部拘摩羅邏多(唐言童受)論師,於此製述諸論。」同十二(竭盤陀國)曰:「無憂王命世,即其宮中,建窣堵波。其王於後遷居宮東北隅,以其故宮,為尊者童受論師,建僧伽藍。臺閣高廣,佛像威嚴。尊者呾叉始羅國人也,幼而穎悟,早離俗塵。(中略)其所製論,凡數十部,並盛宣行,莫不翫習。即經部本師也。」唯識述記二本曰:「佛去世後,一百年中,北天竺怛叉翅羅國,有鳩摩邏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論,(中略)經部以此所說為宗。當時猶未有經部,經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俱舍論光記二曰:「鳩磨邏多,此云豪童,是經部祖師。」一為佛滅後八百年末出世之付法藏第十九祖。且為薩婆多部之學者。成實論師訶梨跋摩之師也。成實論僧叡序曰:「成實論者,佛滅度後,八百九十年,罽賓小乘學者之匠,鳩摩羅陀上足弟子,訶梨跋摩之所造也。」三論玄義曰:「佛滅度後,九百年內,有訶梨跋摩。其人本是薩婆多部鳩摩羅陀弟子。」付法傳六曰:「僧伽耶舍,未滅度時,以法付屬鳩摩羅馱。(中略)鳩摩羅馱,晉言童子,少有美名。」佛祖通載五曰:「第十九祖鳩摩羅多者,大月氏國婆羅門之子也。」
鳩羅 (佛名)佛名。拘留孫佛
鳩羅檀提 (異類)Kuladanta,又作究羅檀度。鬼王名。譯曰戰無敵。見金光明文句七。
鳩邏邏揭剌闍 (動物)Kula%a-ra%ja,譯曰鵰鷲。見大威德陀羅尼經七。
傴和 (雜語)漚和拘舍羅
傴和拘舍羅 (雜語)漚和拘舍羅
傳心 (術語)禪家以心傳心也。唐詩紀事僧希運曰:「上乘之印,惟是一心,更無別法。心體一空,萬緣俱寂。裴休錄之為傳心法要。」傳心法要上曰:「自達摩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餘佛。以法傳法,不說餘法。法即不可說之法,佛即不可說之佛。乃是本源清淨心也。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般若為慧,此慧即無相本心也。」又曰:「夫學道者,先須屏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耳,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為甚深。入如來禪,離生禪想。從上祖師唯傳一心,更無二法。指心是佛,頓超等妙二覺之表,決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門。」以心傳心
傳衣 (術語)禪宗以金襴之大衣為法衣,或傳衣。是為表傳法之信之衣,故曰傳衣。於上堂陞座著之。餘時一切不著之。案釋迦佛坐四十九年,將金縷僧迦梨衣,傳與摩訶迦葉。見傳燈錄。初祖達摩至六祖惠能,皆傳衣。自七祖以後不傳衣。亦見傳燈錄。
傳戒 (儀式)僧寺召集四方新出家之僧人為之受戒。名曰傳戒。釋氏以殺盜婬妄酒為五戒。謂授以戒律,使知遵守也。
傳供 (儀式)於佛壇傳送供物之儀式也。原為禁中大法會所行之儀式,後禪門亦有此式。大鑑清規佛誕生曰:「住持至,燒香一炷,大展三拜。不收坐具,侍者一班,進卓排立傳供。」敕修清規聖節曰:「住持上茶湯,上首知事遞上。」
傳法 (術語)弘傳佛法也。
傳法院 (雜名)事物紀原引宋朝會要曰:「太平興國五年,詔於太平興國寺大殿西度地作譯經院。中設譯經堂,東序為潤文堂,西序為正義堂,自是每誕節即獻經也。八年改為傳法院。」
傳法灌頂 (修法)二種灌頂之第二、五種灌頂之第四。又曰受職灌頂。受大阿闍梨職,上傳授密法於人之位之灌頂也。依此灌頂受大日如來之職,自身為傳法之阿闍梨也。故具曰傳法阿闍梨位灌頂。
傳法阿闍梨位 (術語)受傳法灌頂而為教示密法身之位也。是為密教之極果,與大日如來同位。亦曰傳教阿闍梨。亦曰傳燈阿闍梨。
傳持 (術語)從他受法而保持於吾身也。法華文句一曰:「傳持如來無礙智慧。」戒疏一上曰:「由上傳持,正法興顯。」
傳通 (術語)或於東西,或於古今,教法傳來弘通也。宗輪論述記上曰:「具葉傳通,道終未替。」行宗記上一之一曰:「古今傳通。」
傳通緣起 (書名)三國佛法傳通緣起之略稱。
傳教灌頂 (術語)又名傳法灌頂,受職灌頂。傳受秘密之事法,而紹阿闍梨位之灌頂也。演密鈔四曰:「灌頂之言有二種別:一傳教灌頂,二結緣灌頂。(中略)二者傳教灌頂,從初發心求阿闍梨。為欲紹襲阿闍梨位故,師許可已。為造立漫荼羅具足儀軌而與灌頂,得灌頂已,堪紹師位,故名得傳教灌頂,名阿闍梨也。」
傳燈 (術語)法能破闍,故以燈譬之。傳法於他,故曰傳燈。大般若經四百六曰:「尊者善現,告尊者舍利子言:諸佛弟子凡有所說,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如來為他宣說法要,與諸法性常不相違。諸佛弟子依所說法精勤修學,證法實性,由是為他有所宣說皆與法性不相違。故佛所言,如燈傳照。」維摩經菩薩品曰:「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智度論百曰:「所以囑累者,為不令法滅故。汝當教化弟子,弟子復教餘人,展轉相教。譬如一燈,復燃餘燈,其明轉多。」
傳燈 (人名)明釋傳燈,字無盡,號有門。居高明寺。博通內典。傳南教宗。釋楞嚴維摩諸經。著天台方外志。
傳燈式 (儀式)相承法脈之儀式也。
傳燈錄 (書名)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元年,吳沙門道彥,系釋迦以來祖祖之法脈,錄法語者。後傚之有種種之燈錄。此其嚆矢也。
傳燈阿闍梨 (術語)傳法阿闍梨之異名。
(術語)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圖等。皆梵語窣堵波(Stu%pa,巴Thu%pa)之訛略也。高積土石,以藏遺骨者。又名俱[打-丁+羅]。譯言聚、高顯、墳、靈廟等。別有所謂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稱為塔。亦曰支提。法華義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了論云:支提,此云淨處。」行事鈔下二曰:「雜心云:有舍利名塔,無者名支提。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塚,亦云方墳。支提云廟,廟者貌也。」玄應音義六曰:「諸經論中,或作藪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蘇偷婆,或作支提浮都,亦言支提浮圖,皆訛略也。正言窣堵波,此譯云廟。或云方墳,此義翻也。或云大塚,或云聚相,謂累石等高以為相也。」西域記一曰:「窣堵波,即舊所謂浮圖也。又曰[金*俞]婆,又曰塔婆,又曰私[金*俞]簸,又曰數斗波,皆訛也。」法華文句記三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顯,方墳,義立也。謂安置身骨處也。」寄歸傳三曰:「大師世尊既涅槃後,人天並集以火焚之。(中略)即名此處以為制底。」塔有顯密二教之別。顯教以為揭高德之標幟,即所謂墓標,故限於佛乃至有德之比丘。密教以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五輪塔是佛體。非墓標。因而許為結緣追福。建於一般僧俗之墓處,俗曰石塔、塔婆、窣堵波者,指此五輪塔也。
塔之層級 (雜語)探玄記八曰:「依長阿含經四人應起塔:一佛,二辟支,三聲聞,四輪王也。真諦三藏引十二因緣經云八人應起塔:一如來,露盤八重已上,是佛塔。二菩薩,七盤。三緣覺,六盤。四羅漢,五盤。五那含,四盤。六斯陀含,三盤。七須陀洹,二盤。八輪王一盤。若見之不得禮,以非聖塔故也(所引之十二因緣經今不傳)。又依僧祇律,凡僧亦起塔。謂持律法師,營事比丘,德望比丘,應起塔,既非聖人。總無露盤。仍使在屏處。若違之。則結罪。準此等文,今方為師造塔,廣起露盤,非惟現人得罪,亦乃累彼先亡。深可悲也。」後分涅槃經上曰:「佛告阿難:佛般涅槃荼毘既訖,一切四眾收取舍利置七寶瓶,當於拘尸那伽城內四衢道中起七寶塔,高十三層,上有相輪。」寄歸傳二曰:「或有收其設利羅為亡人作塔,名為俱[打-丁+羅]。形如小塔,上無輪蓋,然塔有凡聖之別,如律中廣論。」毘奈耶雜事十八曰:「佛言:應可用磚兩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缽,隨意高下。上置平頭,高一二尺方二三尺,準量大小,中豎輪竿,次著相輪。其相輪重數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寶瓶。(中略)佛告長者:若為如來造窣睹波者,應可如前具足而作。若為獨覺勿安寶瓶,若阿羅漢相輪四重,不還至三。一來應二,預流應一,凡夫善人,但可平頭,無有輪蓋。」已上十二因緣經所云之露盤,即為後分涅槃經所云之層,每級出四簷者。寄歸傳毘奈耶雜事所云之相輪,即今之所謂九輪。一就簷數,一就相輪而論差別也。資持記下一之四曰:「露盤即四簷也。(中略)凡僧不得出簷安級。今有出簷者由不知教,僭同上聖。(中略)相輪者,圓輪聳出,以為表相故也。」故凡聖皆許相輪。行事鈔下一之四亦引用上出探玄記所引之僧祇律辨之。然則相輪謂為露盤,或覆缽下之斗形,謂為露盤。非經意也。
造塔 (雜語)十誦律五十六曰:「起塔法者,給孤獨居士深心信佛,到佛所,頭面禮足,一面坐。白佛言:世尊!世尊遊行諸國時,我不見世尊,故甚渴仰。願賜一物,我當供養。佛與爪髮言:居士!汝當供養此爪髮。居士即時白佛言:願世尊聽我起髮塔爪塔。佛言:聽起髮塔爪塔,是名起塔法。」高僧傳曰:「康僧會。吳赤烏十年至建康,孫權令求舍利,既得之。權為造塔,晉帝過江更修飾之。此中國造塔始也。」
天上四塔 (名數)帝釋天建佛之四塔:一箭塔,取佛為太子時所帶之一箭建塔。二髮塔,取太子出家時之髮建塔。三[(拔-手)/皿]塔,取佛將成道時受牧女乳糜之[(拔-手)/皿]建塔。四佛牙塔,取佛荼毘時之佛牙建塔。見佛本行集經十三、十九、三藏法數十三。
舍利塔 (堂塔)藏佛舍利者。若無舍利,則稱之為支提。單為表靈場古蹟而立。
法身塔 (堂塔)書法身偈而藏之者。寄歸傳四曰:「或積為聚,以磚裏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銷散。西方法俗莫不以此為業。(中略)當作之時中安二種舍利:一謂大師身骨,二謂緣起法頌。其頌曰: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法身偈
四處立塔 (雜語)諸佛之常法於四處立支提:一生處,二得道處,三初轉法輪處,四涅槃處。見法苑珠林三十七。
八大靈塔 (名數)一迦毘羅城之龍毘尼園,二摩伽陀國之尼連河邊,三波羅奈城之鹿野苑,四舍衛國之祇陀園,五曲女城,六王舍城,七廣嚴城,八拘尸那城。見八大靈塔名號經,八大靈塔梵讚。
十塔 (名數)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下曰:「時八王既得舍利,踴躍頂戴,還於本國,各起兜婆。彼婆羅門從諸力士乞分舍利瓶,自起兜婆。諸力士等取其一分,於闍維處合餘灰炭而起兜婆。如是凡起十處兜婆。」阿育王經六曰:「佛入涅槃,起八舍利塔,第九甖塔,第十炭塔。」又後分涅槃經條目曰:「閻浮中有十塔,八者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涅槃經疏三德指歸二十曰:「即分舍利以為八分。瓶塔第九,灰塔第十。」此十塔之明證也。然般泥洹經下以為十一塔,謂「舍利八分為八塔,第九甖塔,第十定塔,第十一灰塔」云。其中八塔,謂拘尸國、波波國、遮羅國、羅摩伽國、毘留提國、迦維羅國、毘舍離國、摩迦陀國之眾,各得一分舍利,歸於本國,以造立供養者。一說:頂塔、牙塔、齒塔、髮塔、爪塔、衣塔、缽塔、錫塔、瓶塔、輿塔,號為十塔。然未詳所據。
十一塔 (名數)十塔
八萬四千塔 (故事)阿育王所立。阿育
多寶塔 (堂塔)詳見多字部多寶塔
寶篋印塔 (堂塔)藏寶篋印陀羅尼者。
五輪塔 (堂塔)密教所說。五輪為地水火風空之五大,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也。五大之形,如次第為方、圓、三角、半月、團形。五大之種子為阿婆羅吽佉。五輪成身
塔主 (職位)禪林之職名。守塔者。
塔印 (印相)塔為大日如來三昧耶形之法印,故曰塔印。又手結塔形之印相。率都婆印
塔寺堅固 (術語)五堅固之一。佛滅第四之五百年,堅固造立塔寺之時期也。
塔婆 (術語)
塔像 (術語)塔與佛像。無量壽經下曰:「起立塔像,飯食沙門。」
塔廟 (堂塔)梵語塔,一譯廟。梵漢雙舉曰塔廟。玄應音義六曰:「或作塔婆,或云兜婆。正言窣睹波,此譯云廟。」法華經見寶塔品曰:「我之塔廟為聽法華經故涌出其前。」
塔頭 (術語)禪林之稱。大寺德高之住僧入寂後,其徒弟,慕師德,不去塔頭,構房而住。稱為某大德之塔頭何院。必別有院號。其後只為寺中別坊之名。臨濟錄曰:「師到達磨塔頭,塔主云:長老先禮佛先禮祖。師云:佛祖俱不禮。」
(術語)[8744]U,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母韻之第三音。又作烏、歐、郁、憂、于、嗢、甌、鬱、優、有、偽、溫、鄔、佛、盂。金剛頂經字母品曰:「塢字門,一切法譬喻不可得故。」文殊問經字母品曰:「稱塢(上)字時,是多種逼迫聲。」大莊嚴經四曰:「唱烏(上聲)字時,出世間諸惱亂事聲。」涅槃經八曰:「郁者,於諸經中,最上最勝。增長上上謂大涅槃。」譬喻不可得者,自Upama%(譬喻)釋之。逼迫及惱亂者,自Upadrava釋之。
塢波陀耶 (術語)又作鄔波陀耶,優婆馱耶
塢波塞迦 (術語)優婆塞
填王 (雜名)優填王也。始刻佛像。
損伏斷 (術語)畢竟斷之對。暫時押煩惱之種子,依有漏道之力,故觸緣乃再為現行之斷也。經部所立。
[拱-共+桀]手 (雜名)梵語Vitasti,又作磔手。[拱-共+桀]手者,張也。謂張拇指與中指之距離也。資持記上二之一曰:「磔字當從石,張也,謂母指中指相去為磔。」
隔生即忘 (雜語)隔生則盡忘前世之事而不記憶也。凡夫不足言,天台六即位中,至觀行即之位亦云爾。玄義六下曰:「若相似益,隔生不忘。名字觀行益,隔生即忘。」
隔宿 (雜語)忌日之前日也。以與當日隔一宿故也。敕修清規景命四齋日祝讚曰:「隔宿堂司行者,報眾掛諷經牌。」
隔歷 (術語)彼此相隔,次第不和會融會也。常對於圓融之文字而言。玄義一下曰:「五陰實法,隔歷是世界。」四念處四曰:「別則隔歷,圓則一念。」
隔歷三諦 (術語)空為但空,破見思之惑。假為但假,破塵沙之惑。中為但中,破無明之惑。又自空觀而入於假觀,自假觀而入於中觀,如此空假中三者,次第各別。名為隔歷之三諦,別教之分際也。玄義一上曰:「隔歷三諦,麤法也。圓融三諦,妙法也。」四教儀集註下,明別教之理智曰:「理則隔歷三諦,智則三智次第。」
隙遊塵 (術語)又曰日光塵。梵Va%ta%yanacchidriarajas,飛散空中,肉眼僅得辨認之塵也。與極微之八十二萬三千五百四十三倍相當。極微
溥首 (菩薩)又作普首。文殊師利,一譯溥首,又譯普首。溥為梵語也。大乘法門經曰:「文殊師利者,晉言溥首童真。」同經慧琳音義三十二曰:「溥首,上音普。梵語。經以晉音翻文殊師利為溥首童真,今唐言翻妙吉祥。」圓覺大鈔四下曰:「觀察諸法三昧經云普首,阿目佉經云濡首,無量門微密經云敬首。」然玄應之說謂溥為濡字之誤。玄應音義三曰:「經中有作溥首,案溥此古文普字,疑為誤也。應作濡,音而未反,但字形相濫,人多惑耳。」可洪音義一曰:「溥首,按出三藏記,作瀉,而未反。古維摩經云:文殊師利,晉言瀉首是也。又音普,經中亦作普。」
(術語)有三種:一涅槃,譯為滅。涅槃之體,無為寂滅。故名滅。大乘義章二曰:「涅槃,無為恬泊,名滅。」二尼彌留陀,尼樓陀Nirodha,譯為滅。四諦中之滅諦也,涅槃之滅,偏據滿處。尼彌留陀之滅,通於因果。大乘義章一曰:「涅槃之滅偏據滿處,尼彌留陀滅義通因果,是故滅諦有滅皆收。」賢愚經十二曰:「豆佉,三牟提耶。尼樓陀,末伽。晉言苦集滅道。」三毘尼,譯為滅,是戒行也。戒行能滅諸惡,故曰滅。前二者體是滅,毘尼之滅,有所滅也。大乘義章一曰:「若論毘尼,體非是滅,有為行德,能有所滅,故名為滅。又能證寂滅之果,故說為滅。」梵語雜名曰:「滅,尾娜捨。」俱舍論光記五曰:「能滅彼現法用,滅入過去,故名為滅。」
滅十方冥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教面善悅童子念十方之佛名以除恐怖。
滅法 (術語)無為法之異名。以其寂滅一切之諸相也。
滅法忍 (術語)滅法智忍之略稱。
滅法界 (雜語)猶言無法。俗曰無理無法之事。斷滅法界之理之謂也。
滅法智 (術語)八智之一。照了欲界滅諦之解脫道智也。
滅法智忍 (術語)八忍之一。照了欲界滅諦之無間道智也。
滅定 (術語)滅盡定之略。維摩經方便品曰:「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新譯仁王經上曰:「出入滅定,示現難量。」
滅受想定 (術語)滅盡定之異名。使六識之心心所都滅而不起,故名為滅盡定。然其加行方便,特厭受之心所與想之心所二法而務滅之。故從加行而名為滅受想定。唯識論七曰:「由偏厭受想亦名滅彼定。」同述記七本曰:「彼心心所滅,名滅定。恒行染污心等滅故,即此亦名滅受想定。」
滅受想無為 (術語)六無為之一。無為
滅果 (術語)寂滅之妙果。與涅槃同。
滅相 (術語)有為四相之一。謂有為法有現法滅而入於過去之相也。又真如三相之一。真如寂滅,無二種之生死,謂為滅相。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
滅度 (術語)梵語Nirva%na,巴Nibba%na之譯,有有餘無餘之二(涅槃),故皆指命終證果。無量壽經上曰:「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法華經序品曰:「佛此夜滅度如薪火滅。」遺教經曰:「世尊滅度,一何疾哉。」涅槃經二十九曰:「滅生死故,名為滅度。」肇論曰:「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行願品鈔四曰:「言涅槃者,具云般涅槃那,古譯為入滅息。息即是滅故,但云入滅,或云滅度,即滅障度苦也。」
滅後 (術語)如來之涅槃,謂為入滅。滅後者入滅已後也。遺教經曰:「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
滅病 (術語)圓覺經所說四病之一。住於諸法寂滅相之病也。圓覺經曰:「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今我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滅除五逆罪大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為阿難說之。
滅理 (術語)謂涅槃也。是寂滅之真理也。寄歸傳二曰:「無生妙智,託滅理而方興。」
滅惡趣 (菩薩)胎藏界除蓋障院之上第二位。密號曰除障金剛。以破滅三惡趣為本誓,與地藏同。又名破惡趣,除惡趣。菩薩形,白黃色,左手屈中指,附於大指,伸餘指,當胸。右手為與願,坐於赤蓮。
滅智 (術語)照了滅諦之理之智也。
滅場 (雜名)寂滅道場之略。
滅道 (術語)滅諦與道諦也。滅者,滅生死因果之涅槃也,道者證涅槃之正道也,滅為果而道為因,謂之無漏之因果,又曰還滅之因果。先果後因者,先示果使生欣求之念,因以修因也。
滅業 (術語)可得涅槃滅果之業事也。性靈集二曰:「三諦之滅業。」
滅罪生善 (術語)請佛力而滅罪生善也。往生要集中本曰:「滅罪生善,共生極樂。」
滅盡定 (術語)梵語Nirodhasama%patti,又名滅受想定。二無心定之一。滅盡六識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禪定也。不還果已上之聖者,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於此定,極長者為七日,屬於非想天,外道所入之無心定,名為無想定。屬於第四禪。俱舍論五曰:「如說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無想定。如是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滅盡定。」大乘義章二曰:「滅盡定者,謂諸聖人患心勞慮,暫滅心識。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滅盡定。」同九曰:「滅受想者,偏對受想二陰彰名。想絕受亡,名滅受想。滅盡定者,通對一切心心數法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為滅盡。」
滅盡三昧 (術語)又曰滅盡定。滅盡六識心心所之禪定也。滅盡定。無量壽經下曰:「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
滅種 (術語)滅無漏之種子,永不可成佛者。唯識論所說五種性中之無性有情,楞伽經所說二闡提中之斷善闡提也。釋門正統八曰:「唯識等論定性滅種之文。」
滅羯磨 (術語)律之罰法有謂為滅擯者。行滅擯之作法曰滅羯磨。
滅諍犍度 (術語)律中明七滅諍之篇章也。出於四分律四十七卷。記滅比丘諍論之七種作法。七滅諍
滅憎愛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論四十七曰:「滅憎愛三昧者,得是三昧。以喜法中不生愛,可惡法中不生瞋。」
滅諦 (術語)Nirodha-a%ryasatya,四諦之一。梵曰尼樓陀,譯曰滅。滅為滅無之義。以擇滅無為(即涅槃)為體。涅槃者,生死因果滅無,故曰滅。此理真實,故曰諦。法界次第中之上曰:「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累,故名為滅。」法華玄義二曰:「二十五有子果縛斷是滅諦。」
滅諦四相 (名數)四諦各有四相。滅諦之四相,為滅靜妙離之四。舊譯曰盡止妙出。俱舍論二十六曰:「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大乘義章三本曰:「滅中四者,謂盡止妙出,亦名滅止離盡。滅有過,故云盡滅。寂止惱患,故云止。捨遠麤礙,稱之為妙。出離纏縛名出。」
滅擯 (術語)律中科罪之名。比丘犯重罪而無悔心者,滅僧籍而擯斥之也。行事鈔上一之四曰:「滅擯者,謂犯重已舉至僧中,白四除棄也。」同上二之二曰:「言滅擯者,謂犯重比丘,心無慚愧,不敢學悔,妄入清眾,濫居僧限。當三根五德舉來,詣僧憶念示罪,令自言已舉白四法。」釋氏要覽下曰:「彌沙塞云:梵罰此有二法:一默擯,謂一切人不與來往言話等。二滅擯(滅即滅名也)。」
滅類忍 (術語)滅類智忍之略稱。
滅類智 (術語)八智之一。照了欲界無色界滅諦理之解脫道智也。
滅類智忍 (術語)八忍之一。照了色界無色界滅諦理之無間道智也。
源底 (術語)至極之處。根元之處。華嚴經十四曰:「得諸如來心之源底。」天台戒疏上曰:「觀達無始無明源底。」
源空 (人名)日本淨土宗之開祖。初受台學,又受密教及圓頓大戒,後見善導觀經疏,遂捨所習,專事念佛。撰撰擇本願念佛集。
鳴嚕捺羅叉 (植物)Rudra%ksa,樹果名。譯曰天目。由葉之形取名。如櫻桃顆,紫色,名金剛子,堪為數珠,金剛部念誦人,即用此數珠,珠甚堅硬。見慧琳音義三十五。
(術語)[8756]Cha,又作攃,車。悉曇五十字門之一。一切法影不可得之義也,不覆欲之聲也,其義自Cha%ya%(影)語得之。金剛頂經曰:「嗟字門一切法影像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嗟字時,不覆欲聲。」
嗟襪囊 (天名)忉利天一天子之名。翻名不詳。
嗟襪囊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天子當死墮豬身。帝釋教以三歸,乃生於兜率陀天。
嗜那耶舍 (人名)Jinayas/as,比丘名。譯曰勝名。見續高僧傳二。
嗢多那惹 (術語)合掌之名。十二合掌之一。以兩掌仰而相並,俱向上而相鋪,謂之嗢多那惹合掌。譯曰顯露,顯露內心之意。見大日經疏十三。
嗢多羅僧 (衣服)鬱多羅僧
嗢呾羅 (人名)梵名Uttara,又作嗢怛羅、鬱多羅、溫呾羅。譯曰上,南印度珠利耶國人。西域記十、珠利耶國條,謂提婆嘗聞師得六神通,具八解脫,往投宿,席唯一床。師乃聚落葉,指使就坐。提婆頻述請決。師為言屈,厚禮提婆,恭敬有加。
嗢怛羅矩嚕 (界名)又作殟怛羅句盧。北大洲名。鬱多羅究留
嗢怛羅 (人名)嗢呾羅
嗢怛羅僧伽 (衣服)鬱多羅僧
嗢怛羅犀那王 (人名)Uttarasena,王名。譯曰上軍。見西域記三、釋迦方誌上。
嗢怛羅頞沙荼 (雜語)Uttara%s!a%d!ha,月名。嗢呾羅為上。頞沙荼月當於太陰曆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間。是夏三月之初。故曰上。西域記六曰:「上座部。菩薩以嗢呾羅頞沙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當此五月十五日。」
嗢恒羅漫怛里拏 (界名)Uttaramantrin!a,中洲之名。譯曰上議。八中洲之一。見俱舍頌疏世間品。
嗢底迦 (人名)外道名。譯曰能說。見俱舍記三十。梵Uktika。
嗢屈竹迦 (雜語)Utkut!uka,又作嗢俱吒。譯曰蹲踞。兩足蹈地,豎兩膝。凡向人謝罪,向大眾申禮等作之。南海寄歸傳三曰:「嗢屈竹迦,譯為蹲踞。雙足履地,兩膝皆豎,攝歛衣服,勿令垂地,即是持衣說淨。常途軌式,或對別人而說罪,或向大眾而申敬,或被責而請忍,或受具而禮僧。,皆同斯也。」慧琳音義三十六曰:「嗢俱吒坐,臀不著地。」
嗢柁那 (術語)嗢柁南
嗢柁南 (術語)又作嗢陀南。四法印之別稱。譯曰集施。但與四法印之本稱烏挓南,其義別也。烏挓南
嗢俱吒 (雜語)嗢屈竹迦
嗢缽 (植物)嗢缽羅之略。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烏沒切,舊言優缽羅,此云黛花也。」見漚缽羅條。
嗢缽羅 (植物)見漚缽羅條。
嗢達洛迦 (人名)又作鬱頭藍弗。人名。譯曰雄傑。慧琳音義十八曰:「嗢達洛迦,梵語也。唐言雄傑,即經中鬱頭藍弗是也。」鬱頭藍弗
嗢露迦 (人名)優樓迦
(術語)[8758]Jha,又作酇、社。悉曇五十字門之一,謂一切法戰敵不可得之義,制伏惡語言之聲。金剛頂經曰:「酇(上)字門一切法戰敵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酇(才舸反)字時,是制伏惡語言聲。」
(術語)有過羞他也。大乘義章二曰:「於惡自厭名慚,於過羞他為愧。」
慎那弗怛羅 (人名)Jinaputra,論師名。譯曰最勝子。作瑜伽師地釋論。見西域記十一。
慎那呾羅多 (人名)Jinaputra,譯曰最勝子。製瑜伽師地釋論之人也。慈恩傳四曰:「慎那呾羅多,唐言最勝子也。製瑜伽師地釋論。」案是唯識述記曰十大論師之一、辰那弗多羅也。呾羅多為Tra%ta,譯為子者似誤。
[怖-布+追]惕鬼 (異類)或作堆惕鬼,埠惕鬼,埠場鬼。以[怖-布+追]惕鬼為正。坐禪時來作人障礙之鬼名也。治禪病經下曰:「羅旬踰等一千長者子,始初出家,請尊者阿難摩訶迦葉舍利弗等為和上。摩訶迦葉教千比丘數息靜處。鬼魅所著,見一鬼神,面如琵琶,四眼兩口,舉面放光,以手擊[打-丁+歷]兩腋下及餘身分,口中唱言[怖-布+追]惕[怖-布+追]惕。如旋火輪,似掣電光,或起或滅,令於行者氣心不安所。(中略)佛告阿難: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若有四眾患此鬼者,汝當談治鬼之法。此[怖-布+追]惕鬼有六十三名,乃是過去迦那含牟尼佛時,有一比丘,垂向須陀洹,因邪命故,為僧所擯。瞋恚命終,自誓為鬼,乃至今日惱亂四眾。壽命一劫,劫盡命終,落阿鼻地獄。汝等宜識名字一心繫念,莫為所亂。」名為[怖-布+追]惕者,以彼口言[怖-布+追]惕也,[怖-布+追]惕為憂愁之意。
(雜語)七倍於極微者。極微
微行 (雜語)微妙之行法也。觀經天台疏曰:「微行妙觀,至道要術。」
微戍陀 (雜語)Vis/uddha,譯曰清淨。大日經疏七曰:「真言中或有扇多(是寂義),微戍陀(是清淨義)等字,當知是成滿一切諸願真言。」
微吉羅拏 (菩薩)五佛頂尊之第五。譯曰捨除頂。大日經疏五曰:「微吉羅拏,譯云捨除頂。是棄捨一切煩惱義。是摧碎義也。」梵Vikirn!a。
微吃哩抳多 (雜語)Vikrid!ita,譯曰踴躍。大日經疏一曰:「梵云微吃哩抳多,是踴躍義、遊戲義、神變義。」
微沙落起多 (人名)阿育王第一夫人之名。譯曰光護。見阿育王經三。梵Vibha%raks!ita。
微妙 (人名)比丘尼名。說自身為世苦出家得聖果之經歷。度五百比丘尼。見賢愚經三、諸經要集九。【又】(雜語)法體幽玄故曰微。絕思議故曰妙。維摩經菩薩品曰:「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無量壽經下曰:「普為十方說微妙法。」長阿含經一曰:「如來大智微妙獨尊。」法華經提婆品曰:「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微妙法水 (術語)稱[8766]字門。以此[8766]字門清淨之法水,淨行者之心器,且使生身田之[8740]字佛種子也。義釋十一曰:「微妙法水,從空而注,以淨其心器。」
微妙曼拏羅經 (經名)一切如來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之略名。
微若布羅迦 (植物)Bijapu%raka,果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曰:「微若布羅迦果,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方有。」
微細身 (術語)密教立法身有微細之色形,周遍於法界。秘藏記末曰:「凡佛者捨有漏五蘊等身,有無漏五蘊等身,無漏五蘊等微細身。微細身如虛空。」同下曰:「法身微細身五大所成,法身微細身虛空乃至草木一切處無不遍,是虛空是草木即法身。於肉眼見麤色,於佛眼微妙之色。」
微細生死 (術語)變易生死之異名。大乘義章八曰:「微細生滅無常,念念遷異。前變後易,名為變易。變易是死,名變易死。」千手陀羅尼經曰:「超越無量億劫微細生死。」
微細流注 (術語)謂妄識之微細生滅遷流也。為阿賴耶識之相。
微細相容安立門 (術語)玄門附錄。
微密 (術語)微妙秘密也。涅槃經三曰:「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大日經六曰:「吾當一切說微密最希有諸佛之秘要。」
微密持經 (經名)無量門微密持門經之略名。
微缽哩哆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譯曰反叉合掌。見大日經疏十三。梵Viparita。
微微心 (術語)入滅盡定前剎那極微細之心也。
微瑟紐 (天名)Vis!n!u,又作毘瑟紐、毘紐、韋紐、毘瑟笯、毘瑟怒、毘搜紐、毘瘦紐。那羅延天之別名也。又為自在天之別名。大日經疏五曰:「微瑟紐,舊譯謂之毘紐。此是那羅延天也。」同十七曰:「韋紐天,自在天別名。正云毘瑟紐。」玄應音義二十二曰:「毘瑟笯天,舊云毘搜紐,或云毘紐,皆訛也。此當幻惑義,是伐藪天別名也,舊言婆藪天也。」同二十三曰:「此天有大威德,乘金翅鳥行,行時有輪以為前導,欲破則彼無有能當也。」不空罥索經二曰:「毘瑟怒。」瑜伽倫記十七上曰:「毘瑟笯世界者,毘紐天處也。毘瑟笯者,名為幻惑。」韋紐天
微塵 (術語)色體之極少為極微,七倍極微,為微塵。七倍微塵,為金塵。金塵者,得遊履金中之間隙也。俱舍論十二曰:「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塵。」
微塵數 (雜語)譬數量之多,以碎物為微塵,其數多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大千界微塵數菩薩。」
微聚 (術語)色聚之極小者。蓋無單一極微而生之物,欲界之物質,其最為單純者,為能生之地水火風四大極微,與所造之色香味觸四境(聲,有無不定,故除之),極微等八種之極微,必以聚合俱生為法。因而所謂最小之色聚,稱為微聚也。
微誓耶 (天名)Vijaya%,又作微惹耶,毘社耶。日天之妃也。譯曰無勝,誓耶為勝,微誓耶為最極無勝也。大日經疏五曰:「釋天眷屬之南置日天眾。在八馬輅車中,並二妃在其左右所謂誓耶。微誓耶,譯云勝無勝也。」秘藏記末曰:「微舍耶天,肉色持弓箭。」【又】五佛頂尊之第二曰誓耶。第三曰微誓耶。大日經疏五曰:「第二誓耶,譯為勝頂。第三微誓耶,此用多聲呼也,譯為最勝頂。」
微摩麗 (雜語)譯曰無垢。見大日經疏五。
瑚璉 (物名)寶珠名。釋氏要覽中曰:「隋虎丘惠聚法師,汝南周弘正常嘉歎也。」
瑞相 (術語)吉瑞之形,顯見於人目者。原限於吉瑞,而俗通於吉凶用之。方廣大莊嚴經三曰:「將欲生時,輸檀王宮先現三十二種瑞相。」涅槃經二曰:「如來今現此瑞相,不久必當入於涅槃。」法華經序品曰:「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光宅法華疏一曰:「相據於外,瑞據於內。然相即是瑞,瑞亦即相。但密報稱瑞,表異為相。」
瑞像 (圖像)優填王始以栴檀作釋迦佛之形像,瑞相圓滿,故名瑞像。西域記五曰:「城內故宮中有大精舍,高六十餘尺,有刻檀佛像,上懸石蓋,鄔陀衍那王之所作也。靈相間起,神光時照,諸國君王恃力欲舉,雖多人數莫能轉移。遂圖供養,俱言得真,語其源跡,即此像也。初如來成正覺已,上昇天宮為母說法,三月不還。其王思慕願圖形像,乃請尊者沒特迦羅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宮,親觀妙相彫刻栴檀,如來自天宮還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勞耶?開導末世。」
龍光瑞像 (圖像)行事鈔下二曰:「恐後世造像無所表彰,故目連躬將匠工上天取圖,如是三反,方乃近真。(中略)中國之僧,欲將來漢地諸國各愛護之,不使出境,王令依本寫而留之。今所傳者,乃至四寫也,彼本今在揚州長樂寺。又曰龍光瑞像。」同資持記下三之二曰:「中國之僧,即鳩摩羅琰,自西天負像欲來此方。路經四國,皆留本圖寫。至龜玆國,王抑之,自道使返,以妹妻之。後生羅什,什齎至姚秦。後南宋孝武破秦,躬迎此像,還江左,止於龍光寺。故號瑞像,至隋朝置於長樂寺。有僧奏請瑞像歸寺,今在帝京。此據龍光壁記。」(今者為宋朝,在帝京者,汴都西華門外之聖禪院也)。續稽古史略一曰:「元仁宗延祐三年丙辰,於燕京大聖萬安寺立栴檀瑞像殿,安置此像。翰林承旨程鉅夫瑞像殿記曰: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龜玆六十八年,涼州十四年,長安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復至江南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七年(宋朝也),北至燕京居聖安寺十二年(金朝也),北至上京大儲慶寺二十年(元朝也),南還燕京內殿居五十四年(元朝也),丁丑歲三月,燕宮火。迎還聖安寺之居。居五十九年。世宗至元十二年,迎奉於萬壽山仁智殿。同十四年建大聖萬安寺,同二十六年自仁智殿迎安寺之後殿。其後二十七年,仁宗延祐三年,敕建栴檀瑞像殿。」(此記載於稽古史略四、宋寧宗錄中)。
長干寺瑞像 (圖像)行事鈔下二曰:「如長干寺瑞像是阿育王第四女作。腳趺銘云,今在京師大發靈相。」稱阿育王像。
瑞應華 (植物)梵名優曇缽,優曇缽羅Udum%bara,譯曰靈瑞華,瑞應華等。優曇
瑞應本起經 (經名)太子瑞應本起經之略名。
瑞巖 (人名)唐瑞巖,名師彥。嗣巖頭。青原下之六世也。見五燈會元七。
瑞巖主人 (公案)瑞巖和尚每日自呼主人公。復自應諾。乃云,惺惺著,諾。他時異日莫受人瞞,諾諾。見會元瑞巖章。
瑜伽 (術語)Yoga,一作瑜[言*我]。男聲呼曰瑜伽,女聲呼曰瑜祇Yogin,與物相應之義(瑜祇Yogin為瑜伽Yoga之修行者,其體聲第一格為Yogi女聲為Yogini此解及末出大日經疏之解有疑)。相應有五義:一與境相應,二與行相應,三與理相應,四與果相應,五與機相應。此中顯宗多取理相應之義,瑜伽唯識之瑜伽是也。密教取行相應之義,瑜伽三密之瑜伽是也。唯識述記二本曰:「言瑜伽者,名為相應,此有五義,故不別翻:一與境相應,不違一切法自性故。二與行相應,謂定慧等行相應也。三與理相應,安非安立二諦理也。四與果相應,能得無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也。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與理相應,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大日經疏二曰:「瑜伽釋為相應,若以女聲呼之則曰瑜祇,所謂相應者即是觀行應理之人也。」即身義曰:「瑜伽者翻云相應,相應涉入,即是即義。」
瑜伽我 (術語)大日經所說,三十種外道之一。
瑜伽宗 (流派)密教之總名也。又別謂密教中之大日宗。大日經所說胎藏部之真言是也。以與金剛部之金剛頂宗相對。菩提心論心鈔上曰:「瑜伽大日經宗通名也。謂大日經等也。此經疏中指大日經云此瑜伽宗故。」【又】支那之法相宗在印度名為瑜伽宗。寄歸傳一曰:「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則瑜伽。」
瑜伽座 (物名)修瑜伽行者之座床也。大疏八曰:「住瑜伽座以五輪字持身。」大日經七持誦法則品曰:「阿字遍金色,用作金剛輪。加持下體,說為瑜伽座。」
瑜伽教 (術語)密教總名。密教以三密之瑜伽為宗也。
瑜伽經 (經名)瑜伽大教王經之略名。又為密經之總名。
瑜伽論 (書名)瑜伽師地論之略名。
瑜伽像 (圖像)修真言瑜伽經者觀想之尊像也。瑜祇經曰:「若作曼荼羅,及畫瑜伽像。」
瑜伽師 (術語)觀行者之總名也。瑜伽為相應之義。相應有五義。瑜伽。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義,觀行即禪定相應之人,名為瑜伽師。又此名雖通於顯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觀行者。蓋總即別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與理相應。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瑜伽之師即依士釋。師有瑜伽名瑜伽師,即有財釋。」圓覺大鈔七本曰:「瑜伽者,此云相應。此有五義,故不別翻。謂一與境,二與行,三與理,四與果,五與機相應也。雖有多說,今唯以禪定為相應也。師者即觀行人,是師之稱,如云禪師。」俱舍光記業品一曰:「瑜伽師,即觀行者異名也。」梵Yoga%ca%rya。
瑜伽上乘 (術語)瑜伽為相應之義,三密之行業,相應而契於理,謂為瑜伽。此行為無上之佛乘,故曰上乘。真言教之美稱也。
瑜伽三密 (術語)瑜伽為相應之義,三密為身口意之三業,手結印,口咒真言,意念本尊,此三密互相即,又佛之三密,涉入行者之三密,謂為相應。以此相應為觀行之成就。【又】瑜伽師之三密也。真言之觀行者,謂為瑜伽師。
瑜伽成就 (術語)三密相應之行法成就也。
瑜伽唯識 (術語)瑜伽論與唯識論也。即印度之空宗有宗。
瑜伽密宗 (流派)與真言宗同。
瑜伽羯磨 (術語)Yogakarman,瑜伽論所明之授戒作法,法相三乘家之所相承也。授戒之作法,謂為羯磨。
瑜伽論釋 (書名)瑜伽師地論釋之略名。
瑜伽念珠經 (經名)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之略名。
瑜伽阿闍梨 (術語)Yoga%ca%rya,又稱見諦阿闍梨。三密相應,照見真諦之初地以上阿闍梨也。
瑜伽師地論 (書名)梵名Yoga%oa%ryabha%mi-s/a%stra,百卷,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三乘之行人,謂為瑜伽師。瑜伽師所依所行之境界有十七聚,謂為瑜伽師地,瑜伽師之地也。此論明瑜伽師所行之十七地,故名瑜伽師地論。十七地者,第一五識身相應地乃至第十七無餘依地也。玄應音義二十二曰:「瑜伽,此譯云相應。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相應。境謂一切所緣境,此境與心相應,故名境相應。行謂一切行,此行與理相應,故名行相應。果謂三乘聖果,此果位中諸功德更相符順,故名果相應。師地,師謂三乘行者。由聞思等次第習行。如是瑜伽隨分滿足,展轉調化諸眾生,故名瑜伽師。師謂教人以道者之稱也。舊經中言觀行人者也。地謂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攝義,是瑜伽師所行境界,故名為地。即十七地也。」佛去世後一千年中,無著菩薩自阿踰陀國講堂昇夜摩天受於彌勒菩薩,晝日為大眾宣說者。本論之著述如下:瑜伽論略纂十六卷,唐窺基撰。瑜伽論劫章頌一卷,唐窺基撰。瑜伽倫記四十八卷(或作二十四卷),唐遁倫集撰。
瑜伽瑜祇經 (經名)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之略名。
瑜伽大教王 (菩薩)稱金剛界之諸經。大教王經上曰:「我今歸命禮,瑜伽大教王,開演一佛乘,如來三密藏。」
瑜伽大教王經 (經名)五卷,趙宋法賢譯。大遍照金剛如來在淨光天大樓閣中說瑜伽大教王經。即金剛界之秘法也。
瑜伽師地論釋 (書名)一卷,最勝子菩薩等造,唐玄奘譯。釋瑜伽師地之名義,略釋十七地之名義。
瑜伽護摩儀軌 (經名)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之略名。
瑜伽蓮華部念誦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觀自在菩薩之念誦法也,觀自在為蓮華部之主。
瑜伽降三世極深密法門 (經名)金剛頂瑜伽降三世極深密法門之略名。
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釋遏阿等五十字門之義。
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 (經名)金剛頂經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之略名。
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 (經名)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之略名。
瑜珈僧 (雜名)應赴僧也。禪宗記曰:「禪僧衣褐,講僧衣紅,瑜珈僧衣[卄/忽]白。」
瑜金 (術語)佛滅後小乘之分派,譬之折金杖也。金杖
瑜祇 (術語)Yogin,一作瑜岐,瑜祁。梵語瑜伽Yoga,譯為相應。與理相應之法體之稱也,因而有瑜祇(即瑜伽)人師之稱。唯識述記二本曰:「若言瑜祇,即觀行者,是師之稱。」慧琳音義三十一曰:「瑜祁,觀行入定相應者也。經作祇,誤也。」同四十二曰:「瑜岐,唐云相應也。瑜祇瑜伽亦同此釋。」
瑜祇經 (經名)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之略名。
瑜祇灌頂 (修法)日本東密一流,於金胎兩部灌頂外,由瑜祇經別立灌頂法,謂之瑜祇灌頂。謂兩部之灌頂為金胎二、瑜祇灌頂為金胎不二。因而為五種三昧中第五三昧耶之秘密灌頂。是與日本台密於兩部外,立兩部不二之蘇悉地灌頂相似。【又】為以心灌頂之別稱。瑜祇經內作業灌頂品,明以心灌頂,亦明手印灌頂。經所謂「置華於印中,令散彼支分。隨華所墮處,行人而尊奉。教彼本明印,令共作成就」是也。
瑜乾[馬*太]羅 (雜名)Yugam%dhara,又作由犍陀羅,瑜健達羅,由乾陀羅,遊犍陀羅,逾健達羅。七金山之第一。譯曰雙持。山有二道。故名。玄應音義一曰:「由乾,大論作犍陀羅山,此譯云由犍者雙。陀羅者持,名雙持山也。」同二十四曰:「特健達羅,舊言由乾陀羅山,此云持雙山。言此山峰有二隴道,因以名之。」俱舍光記十一曰:「此云持雙,此山頂上有二道,猶以如車跡。山持二跡,故名持雙。」瑜伽略纂一曰:「七金[山*者],一瑜健[馬*太]羅,此云持雙山。頂有兩稜故。」華嚴疏鈔三十九曰:「此云雙持,迴文即云持雙也。」
瑜遮那講堂 (堂塔)在阿瑜遮國Ayodhya%,之寺院。往昔彌勒菩薩自都率天下說瑜伽論等五部大論之堂。
極七有 (術語)與極七返同。
極七返 (術語)又作極七有,極七生。預流之聖者,不斷修惑者。於欲界之人與天,七返往來受生中,必聖道成就,證羅漢果,故謂之極七返。此七往來中,於人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於天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合有二十八生,而七之數同,故略云極七生。猶言七處善,七葉樹。但云二十八生者,除最初得道之身,蓋若於人趣得預流果者,七生天上,有七之中有與生有,又七生人中,有七中有,七生有,於其最後之人中生有入於涅槃,又於天趣得預流果者,下生於人,有七中有,七生有。上生於天,有七中有,七生有,於其最後之天上入於涅槃。故知除最初得道之身也。若取之,則為二十九生。問:何故限於七生而無第八生?答曰:是以身之相續限於七生而所有之聖道成就故也。聖道之力,法爾而然,猶如七步蛇,第四日瘧。而此極七生乃言預流果之最鈍根者,至其利根者,有一生而直證阿羅漢果者。俱舍論二十三曰:「頌曰:未斷修斷失,住果極七返。論曰:諸住果者,於一切地修所斷失都未斷時,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七返言顯七往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義,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往七返故。(中略)彼從此後別於人中極多,結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總二十八。皆七等故說極七生,如七處善,及七葉樹。(中略)若於人趣得預流果,彼還人趣得般涅槃。於天趣得,還於天趣。何緣彼無受第八有?相續齊此,必成熟故。聖道種類,法應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瘧。」十住論曰:「初果聖者,睡眠懶惰,不至二十九有。」
極七返有 (術語)與極七返同。極七返
極十歲 (術語)減劫者,人壽漸減,其極至於十歲,此時現小三災云。俱舍論十二曰:「此洲人壽量漸減,乃至極十,小三災現。」
極致 (雜語)至極之宗旨也。淨土論註上曰:「上衍之極致。」盂蘭盆經疏新記下曰:「道教之極致。」
極地 (雜語)至極之地位。言佛也。行事鈔下四曰:「佛為極地之人。」
極好音 (雜語)如來八音之一。三藏法數曰:「一切諸天二乘菩薩,雖各有好音,未足為極。唯佛音聲,聞者無厭,得入妙道,好中之最,故名極好音。」
極光淨天 (界名)舊譯曰光音天。新譯曰極光淨天。色界第二禪天之最上天也。大火災壞滅世界後。成劫之初,此天天人次第下生而為大梵天及人等。俱舍頌疏八曰:「第二靜慮有三天者:一少光天,於二禪內光明最少故,名光天。二無量光天,光明轉增量難限故,名無量光天。三極光淨天,光明勝前遍照自地故,名極光。」光音天
極位 (雜語)極證悟之位。謂佛果也。探玄記一曰:「唯是極位大菩薩境。」文句三之一曰:「若極位者,則一切下位而皆不知也。」
極成 (術語)因明學之語。自他共許而無異論之言義也。因明大疏一曰:「至極成就,故名極成。」
極妙 (雜語)善美之至極。玄理之至極。大般若理趣分曰:「極妙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觀無量壽經曰:「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碧巖第一則評曰:「聖諦第一義是教家極妙窮玄處。」
極果 (術語)至極之證果。謂佛之正覺也。是為因位修行之結果。光明文句七曰:「菩提極果積行方剋。」大乘義章八曰:「無漏極果,所謂盡智及無生智。」法華文句四上曰:「妙因斯滿,極果頓圓。」
極祕三昧 (術語)即大日如來自證之法界體性三昧也。祕藏寶鑰下曰:「毘盧遮那世尊,入於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三昧,說自證之法界體性三昧。言: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如實相智生。已離一切暗,第一實無垢。解云:此頌文約義廣,言浮心深,而非難說。又有百字輪十二字等之真言觀法三摩地門及金剛界三十七尊四智印之三摩地,即是大日如來極祕之三昧,文廣不能具述。」
極迴色 (雜語)法處所攝五種色之一。除一切之有形物質外,見空漠之明闇。是名空界之色。此色至遠,故名迴色。分析此至遠之空界色至於極微,謂為極迴色。此極迴色非為眼識之所對,但為意識之所緣,故於十二處中不攝於色處,而攝於法處也。見義林章五末法處色章。
極理 (雜語)至極之道理。文句記三之一曰:「若言序正俱常,從極理說。」
極唱 (雜語)究竟之言說。金鞞論曰:「雙林最後,極唱究竟之談。」秘藏寶鑰下曰:「真如受薰之極唱。」
極略色 (術語)法處攝色五種之一。分析物質而至於細微者。即極微也。小乘有部宗立之為實物,攝於眼識所緣之色處,然大乘唯識宗以之為假想上之分析,入之於意識所緣之法處中。義林章五末曰:「極略色,極者至也,窮也,邊也。略有二義:一者總義,總略眾色析至極微,名極略色。二者小義,析諸根境至極小處,名極略色。故稱極略不名極微。」
極喜 (術語)菩薩十地之初地謂為極喜。極喜地
極喜地 (術語)又曰歡喜地。菩薩修道位十中之第一地。菩薩既竣第一阿僧祇劫之行,無始已來,初發真無漏,而達於一分二空所顯之理,斷分別起之煩惱,因而得離凡夫之性,成為法身之菩薩。為極生歡喜之位,故曰極喜地,又曰歡喜地。唯識論九曰:「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極喜三昧耶 (術語)又名悅喜三昧耶,大三昧耶真實印,素囉多大誓真實印。即謂行者發菩提心,滅除諸障,既為金剛薩埵,觀自他無別,為同體大悲時,自住於無上歡悅之想也。大教王經一曰:「爾時薄伽梵復入極喜王大菩薩三昧耶,所生薩埵加持,名金剛三摩地,一切如來極喜三昧耶也。」普賢念誦儀軌曰:「應作是思惟:我身既成普賢菩薩,發是心,令無邊有情界成就解脫,於此三摩地中觀一切有情自他無別,為同體大悲。」即是也。金剛界降三世三昧耶會之降三世明王,住此三昧。手執大悲弓箭,是為其本誓,以堅固清淨菩提心之弓箭射元品無明之怨敵,大樂化他之大喜,無有間斷。是謂極喜三昧耶。若真言行者欲住此三昧,則結大誓真實印,二羽為金剛縛,忍願入掌而相交合,檀慧禪智四指面,相合如獨般金剛杵,以忍願觸心上,誦唵三昧耶斛蘇囉多娑怛鍐之真言。是表大悲之箭,射生死厭離之心也。由結此印而觸心故,金剛薩埵,遍入身心,速與成就,意欲希望,諸願皆得。又見蓮華部心念誦儀軌,普賢修行念誦儀軌等。
極尊 (雜語)至極之尊者。佛也。歸敬儀曰:「宇宙之極尊。」
極惡 (雜語)犯四重罪及五逆罪者。涅槃經九曰:「犯四重禁及五無間,名極重惡。譬如斷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往生要集下曰:「觀經云: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極無自性心 (術語)真言宗十住心之第九。華嚴經所說圓融法界之理也。真如無自性,故緣起為萬法。所起之萬法,亦如真如之性無自性,故萬法互相即相融,蓋華嚴法界之理,為究極為無自性之理者,故曰極無自性。大日經疏三曰:「如說極無自性心十緣句生,即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其中。」秘藏寶鑰下曰:「善無畏三藏說:此極無自性心一句,悉攝華嚴教盡。所以者何?華嚴大意,原始要終,明真如法界,不守自性隨緣之義。杜順和上依此法門,造五教華嚴三昧法界觀等。弟子智儼相續,智儼弟子法藏法師,又廣五教作指歸綱目及疏,即是華嚴宗之法門一一義章。」
極聖 (雜語)聖中之極。謂佛也。金鞞論曰:「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毘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盂蘭盆經疏新記上曰:「佛為極聖。」
極聖位 (術語)六種性位之一。究竟妙覺之位也。
極說 (雜語)至極之說法。教行信證一曰:「一乘究竟之極說。」
極微 (術語)依有部宗之意,極微有三位:一極微之微,二色聚之微,三微塵也。極微之微者,色聲香味觸五境與眼耳鼻舌身五根等十色之最極微分也。是實色極少,不可更分,故光記名之為極微之微。對於色聚之微而謂之為實之極微。舊譯云鄰虛。然此極微非有色之體用,隨而非現量所得,唯以慧漸漸分析而至於究竟者。唯是為慧眼之所行,而非眼見之現量得,故正理論稱之為假之極微。色聚之微者,前色等之極微,聚合而成一物質上之最極微分也。前色聲等十色,雖為實色,然非為單獨生者。生時必彼此相依而俱生者。是為諸微之和聚體。故光記以之為假色。而是亦無色之體用,非眼見所得之現量體,故正理論以為假之極微(但此假實為一應之對論,依有部宗實義則所成之微色亦實體也,觀下所引了義燈之文可知)。俱舍論四曰:「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細於此者。(中略)八事俱生,隨一不滅。」同光記曰:「微聚是假,假聚依實。實有多少不同,是即約假聚,明有實數也。」又曰:「應知微有二種:一色聚微,即極少八事俱生,不可滅也。二極微微,即色極少更不可分也。」觀此可知也。然而俱舍論十二曰:「分析諸色至一極微故,一極微為色極少。」此位之極微也,非第一位實之極微。不可混同。微塵者,眼見上之最極微也。前色聚之極微,上下四方之六方與中心,七微集聚,梵曰阿菟,又曰阿拏,俱舍論單譯曰微,餘處多曰極微。即七倍八事俱生之色聚極微,為一阿菟,即一微之量,是眼見上之最極點也。其眼見者非為人之肉眼,惟天眼與輪王眼及今生可得佛果之菩薩(如悉達太子)眼得見者。正理論稱之為實之極微。此微更七倍名為金塵,七金塵名為水塵,七水塵名為兔毛塵。金塵者於金中往來無障者。水塵為往來水中之空隙者。兔毛塵為等於兔毛之端者。可以想象極微之量矣。俱舍論十一曰:「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塵,積七金塵為水塵量,水塵積至七為一兔毛塵。」同光記曰:「七極微為一量,微顯細聚。梵云阿菟An!u,此名微,眼見色中最微細也。應知但為天眼輪王眼後有菩薩眼所見。」義林章五本曰:「有體用中最極小者所謂阿拏,說此名極微。」然則一極微雖為二十事體和融滿足之色體,然未為五識之境,必至七極微積聚成一阿拏色,始為五識之境也(天人等),即一阿拏色具百四十之事體。唯識了義燈二本曰:「有宗云:以七極微成一拏色,然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能者極微,所者阿拏)俱實,即從拏色始五識得。若一一微唯意識得,非五識境。」
極微分不分 (雜語)三位極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大小乘各異其論,小乘以分析之極為極微。至於極微,則無可分上下左右方角之部分(此曰極微無方分),故不可更為分析。若果欲分析之,則惟以意識之觀慧,於一極微中分別有能造之四大,有所造之色香等而已,然如此分析之色香等二十,但為想像,故非實之極微。蓋此二十,非事實可分離者也。大乘原不立實體之極微。其極微為以觀慧分析麤色之意識想像,故得分析無限。然於某程度而不止之。則與虛空相似,不能為物質之想。故於得為色想之限,立極微之名,而定為分析之之極也。正理論三十二曰:「極微,略有二種:一實二假。其相云何?實謂極成色等自相,於和集位現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謂聚色中以慧漸析至最極位。然後於中辨色聲等極微差別,此析所至名假極微。」唯識論二曰:「諸瑜伽師以假想慧於麤色相漸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說說極微。此極微猶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以空現,不名為色。故說極微是色邊際。」
極微假實 (雜語)勝論師言極微為圓常,更無生滅,雖空劫之時,亦離散而意遊於空中。小乘之經部成實謂現在為實有,而過未為無。小乘之有部宗謂極微為三世實有,常恒不變,只依眾生業力之有無而有作用之生滅眾生業緣未熟,微體未起作用之位,為未來之極微,正起作用,集成根境,從而為現在之極微,作用已,再為體,為過去之極微。極微體法雖為恒有,而其作用,則生滅無常。故勝論異於常經。然則未和合之第一位極微之微,為實法。所和合之第二位色聚之微,亦為實體也。又七微聚集之阿菟色亦為實法。但就於事實現見之上而論,第三七微於和聚之位,始得實成現見一物體,故可謂為實之極微,第一第二之微,於事實上非如此分離,但為以智慧分析之之比量分齊,故謂之為假之極微(觀上所引之正理論可知)。然而大乘謂一切之物質,隨其量之大小。念念刻刻,自阿賴耶識之種子變現,無自微積至大之法。然則極微者,止為破我見成析空觀時,以假想分析物質,實體之極微,決為無有也。唯識論二曰:「識變時隨量大小頓現一相,非別變作眾多極微合成一物。」
極愛一子地 (術語)略云一子地。謂菩薩證化他之果,極憐愍眾生之位也。涅槃經十六梵行品所謂:「菩薩摩訶薩,修慈悲喜已,得住極愛一子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極愛?復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見子安隱,心大歡喜,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視諸眾生同一子,見修善,生大歡喜。是故此地名曰極愛。善男子!譬如父母見子遇患,心生苦惱,愍之愁毒,初不捨離,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眾生為煩惱病纏切,心生愁惱,憂念如子身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為一子。」是也。然古來定其地位,各有異說。僧宗以之為七地,淨影以為初地,灌頂以為初地證化他之果者。涅槃經疏十七曰:「舊云是性地,二云八地已上,三云是初地。今明不然,先明聖行,即是自行,已云初地。此明梵行,即是化他,先自行已入初地。化他何但是性地?何至超八地已上?斯皆若過若不及,正是初地證化他之果。」即其意也。
極樂 (界名)Sukha%vati,佛土名。阿彌陀佛之國土。又作安養,安樂,無量清淨土,無量光明土,無量壽佛土,蓮華藏世界,密嚴國,清泰國等。梵名須摩提。譯曰妙樂。諸事具足圓滿,惟有樂而無有苦也。阿彌陀經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中略)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無量壽經上曰:「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般舟三昧經行品曰:「去此間千億佛剎,其國名須摩提。」平等覺經一曰:「無量清淨佛,作佛已來凡十小劫,所居國名須摩提,正在西方,去是閻浮剎地界千億萬須彌山佛國。」稱讚淨土經曰:「於是西方去此世界過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極樂,其中世尊名無量壽及無量光。」悲華經三曰:「大王!汝見西方,過百千萬億佛土,有世界,名尊善無垢。彼界有佛名尊音王,(中略)如是諸佛悉滅度已,復過一阿僧祇劫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是時世界轉名安樂,汝於是時當得作佛,號無量壽。」鼓音聲經曰:「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中略)其國號曰清泰,聖王所住。」觀音授記經曰:「西方過此億百千剎,有世界名安樂,其國有佛號阿彌陀。」秘藏記上曰:「華藏世界者,最上妙樂在其中,故曰極樂。當知極樂與華藏,雖名異而非異所。」天台彌陀經義記曰:「彼有三名:極樂對苦,安養從用,無量壽逐人為國。」
淨土十疑 (名數)天台智者大師就淨土往生出十疑。通釋之以勸誘往生:「一釋求生淨土無大慈悲心疑,二釋求生乖無生理疑,三釋偏求生一生疑,四釋偏念一佛疑,五釋具縛得生疑,六釋即得不退疑,七釋不求內院疑,八釋十念得生疑,九釋女人根缺不生疑,十釋作何行業得生疑。」見淨土十疑論。
淨土三十益 (名數)盧山蓮宗寶鑑九謂天台智者淨土群疑論云列淨土之三十益:一往生佛土益,二得大法樂益,三親近諸佛益,四遊歷十方供佛益,五親聞佛說益,六福慧資糧疾得圓滿益,七速證菩提益,八諸天人等同集一會益,九無退轉益,十無量行願增進益,十一鸚鵡舍利宣揚法音益,十二風樹樂響益,十三摩尼水漩演苦空益,十四諸樂奏妙音益,十五四十八願益,十六真金色身益,十七形無醜陋益,十八具足六通益,十九常住定聚益,二十無諸不善益,二十一壽命長遠益,二十二衣食自然益,二十三唯受眾樂益,二十四三十二相益,二十五實無女人益,二十六無有小乘益,二十七離於八難益,二十八得三法忍益,二十九身常有光益,三十得那羅延身力益。
極樂世界 (術語)界為界別之義明其為極樂之淨土,非在穢土之限界者也。 0149.JPG
極樂海會 (術語)極樂之聖眾相依而為法會,其廣大如海,故云。
極樂曼陀羅 (圖像)圖記極樂莊嚴之曼陀羅也。亦云淨土曼陀羅。
極熱地獄 (界名)八大地獄之第七。俱舍論八曰:「大極地獄。」同頌疏曰:「極熱地獄。」
極靜 (雜語)至極之靜慮。謂禪定也。圓覺經曰:「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
極[月*葛] (雜名)[月*葛]次之最高者。僧之歲曰[月*葛]。自受戒之年起算。
極難勝地 (術語)菩薩十地之第五。又曰難勝地。難為困難之義,勝謂勝於前地也。唯識論九曰:「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本業經釋義品曰:「佛子順忍修道,三界無明疑見一切無皆不空,八辯功德入五明論,無不通達,故名難勝地。」
極證 (雜語)至極之悟。
極覺 (術語)妙覺也。文句八曰:「仍前位次寄談極覺耳。」
楞伽 (地名)Lan^ka%,新作[食*夌]伽,又作[馬*夌]伽。在師子國(即錫蘭島)之山名(今之Adam speak)。楞伽為寶名,又曰不可到,難入之義也。即山以有楞伽寶得名。又以險絕常人難入得名。佛嘗在此說大乘經,名楞伽經。西域記十一師子國曰:「國東南隅有[食*夌](勒登反)伽山,巖谷幽峻,神鬼遊舍,在昔如來於此說[食*夌]伽經。舊曰楞伽經,訛也。」唯識述記四本曰:「楞伽者,是師子國山名也。」慧琳音義三十一曰:「楞伽,正梵音云[食*夌]伽,山名也。勒鄧反。此亦寶名也,此山多饒此寶,故以為名。在南海中師子國西南隅,海島大山也。」華嚴疏鈔六十二曰:「楞伽,此云難往。」楞伽經心玄義曰:「楞伽,此云難入,世尊說法無史實。」
楞伽山 (地名)楞伽
楞伽經 (經名)有四譯,今存三本:一宋求那跋陀羅譯,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有四卷,名四卷楞伽。二元魏菩提流支譯,名入楞伽經,有十卷,名十卷楞伽。三唐實叉難陀譯,名大乘入楞伽經,有七卷,名七卷楞伽。本經各家之著述如下:入楞伽經心玄義一卷,唐法藏撰。楞伽經註卷二卷五,唐智儼註,殘缺。楞伽經通義六卷,宋善月述。楞伽經集註四卷,宋正受集注。大乘入楞伽經註十卷,宋寶臣述。楞伽經纂四卷,宋楊彥國纂。觀楞伽經記八卷,明德清筆記。楞伽補遺一卷,明德清撰。楞伽經玄義一卷,明智旭撰述。楞伽經義疏九卷,明智旭撰。楞伽經合轍八卷,明通潤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八卷,明宗泐如[王*己]同註。楞伽經參訂疏八卷,明廣莫參訂。楞伽經宗通八卷,明曾鳳儀宗通。楞伽經心印一卷,淨挺著。楞伽經心印八卷,前有科文函[曰/正]疏。楞伽經精解評林一卷,明焦竑纂。楞伽經疏卷中,殘缺。
楞伽經義疏 (書名)四卷。明釋智旭撰述。其後序曰:「猶憶初發心時,便從事於禪宗。數年之後,涉律涉教,著述頗多。獨此楞伽,擬於閱藏畢後方註。壬辰結夏晟溪,無處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舉筆,至八月十一日閣筆於長水南郊之冷香堂,謹閱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殆無虛日。三易地而稿始脫。」
楞伽經註解 (書名)四卷。明釋宗泐如[王*己]於洪武十年冬十月奉詔箋釋。十一年七月進呈。太祖皇帝覽之,歎為精確。命流布海內,使學者講習。宗泐即奉詔刻於京師天界禪林,後如[王*己]又刻於杭之演福寺。末有宋濂題辭。載其事頗詳。
楞伽經宗通 (書名)三十卷,明曾鳳儀撰。其自序曰:「余於憨山稱莫逆,自癸已造訪牢山後,音問寥寥,得筆記(憨山之楞伽筆記)讀之,不啻面譚。始讀灑然,再讀之則疑,三讀之則有所更定,不覺盈紙。復取三譯覈之,宋譯雋永有味,故不可易。至棘句倒語,非證魏唐二譯則不可曉。筆記節分條列,燦如指掌,令學者易於參訂。余亟取之。更為斟酌舊注,融會三譯,間出胸臆,或前人所未道。要於申暢簡奧,不使有楞伽難讀之歎。」案此書附有唐譯楞伽經文二品,提婆菩薩二論。
楞伽島 (地名)錫蘭島本名楞伽,佛說楞伽經處也。山中拔海三千尺,有勝區曰坎第,有湖作牛形,周遭可十里,故宮在焉。宮外一寺,有臥佛供養此中。島中最高峰突出如方域,上有佛跡,長可二尺,土人往往於雞鳴時攀躋瞻禮,謂可消災難。殆即佛說經處矣。
楞伽懸記 (術語)釋尊在楞伽山,懸記如來滅後,南天竺有大德比丘,名龍樹。宣說大乘無上之法,初證歡喜地,應往生安樂國。出於楞伽經九(七卷經第六)。
楞伽經唯識論 (書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唯識二十論三譯之最古者。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經名)Lan%ka%vata%ra-su%tra,四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為本經三譯中之最古者。楞伽者,山名,阿跋多羅者,入之義,佛入此山說法,故名入,新譯云入楞伽經者是也。寶字乃譯人添加,因楞伽寶表經義之無上寶也。或言阿者,無也,跋多羅者,上也,阿跋多羅寶即無上寶也。華嚴疏鈔六十二曰:「經題云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阿之言無,跋多羅云上,寶即此方之言。」楞伽心玄義曰:「阿伐哆陀羅,此云下入。以梵語中下入上入悉有別名,唯從上下入,別有此名,如入菩薩等。解四卷者翻為無上,此甚訛也。勘諸梵本及十卷中,都無寶字,十卷中翻為入者當名也。」
楞嚴咒 (真言)又曰佛頂咒。楞嚴經所說之神咒也。有四百二十七句,此中最末之八句為心咒。楞嚴經長水疏曰:「此咒四百二十七句,前諸句數但是歸命諸佛菩薩眾賢聖等,及敘咒願加被離諸惡鬼病等難,至四百十九云哆姪他。此云即說咒曰:從四百二十唵字去方是正咒,如前云六時行道誦咒。每一時誦一百八遍,即正誦此心咒耳。如或通誦,更為盡善。」
楞嚴頭 (職位)禪家舉唱楞嚴咒者之職名,請音聲好之人充之。敕修清規楞嚴會曰:「維那先期擇有音聲者為楞嚴頭。」又曰:「維那白佛宣疏畢,楞嚴頭唱楞嚴。眾和畢,仍作梵音,唱念經首序引畢,方舉咒。咒畢唱摩訶,眾和畢,維那迴向。」
楞嚴會 (行事)禪林之古法,於安居結制中為除魔障,設楞嚴壇,每日眾僧集誦楞嚴咒,稱楞嚴會。四月十日啟建,七月十三日滿散。敕修清規楞嚴會曰:「楞嚴會乃祈保安居。」又曰:「四月十三日啟建,至七月十三日滿散。」
楞嚴經 (經名)一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密帝譯,十卷。闡明心性本體。文義皆妙。屬大乘秘密部。無法不備。無機不攝。學佛之要門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楞嚴楞伽之楞字,說文作棱,他書從之。惟佛經內專用楞字,疑係譯經時所定,當從之,不必更改也。」首楞嚴經
楞嚴三昧 (術語)S/u%ram%gama-sama%dhi,首楞嚴三昧之略名。
楞嚴大師 (人名)宋長水子璿,依楞嚴經開悟,講此經三十遍,製義疏十卷。大中祥符六年翰林學士錢公奏賜楞嚴大師之號。見楞嚴經眼髓一。
楞嚴文句 (書名)明智旭撰,首楞嚴經文句也。
楞嚴經會解 (書名)二十卷,元釋惟則會解。其自序曰:「余見長水璿師,孤山圓師,泐潭月師,溫陵環師之說。又閱吳興岳師之集。併得興福,愨資,中沇,真際,節檇李敏諸師之意,無不大同。惟所見或各從一長,乃不能不小異。(中略)今余會諸家要解以通大途,異不公乎眾者節之,異而互通者互存之,互為激揚者,審其的據而節取之。間有隱略乖隔處,則又附己意,自為補註。若合殊流同歸於海,故謂之會解。」
楞嚴圓通疏前茅 (書名)二卷,明釋傳燈述。其自敘緣起曰:「惟念近日楞嚴正脈,大非天如禪師會解,因而波及天台。耳食之流,易為眩惑。苟不破斥,妨道孔多。遂復出斯二卷之文,命曰前茅。」
楞嚴經纂註 (書名)十卷,明釋真界纂註。瞿汝稷序曰:「註之得於長水溫陵者十之七,得於泐潭孤山諸家者十之二,得於上人之獨見者十之一。諸師名號不復錄,以融而為一。則經旨脈絡相屬,讀者為便。」
楞嚴經合轍 (書名)十卷,明釋通潤述。其自序曰:「余獨坐靜處,案上唯置楞嚴,即胸中眼角口吻邊亦唯置楞嚴。且讀且思,遇不愜心處,即書而粘之壁,時時參究,務求心達。故亦時時會心,積數年而楞嚴一貫之旨,字字皆契佛心,毫無齟齬。(中略)余故復將平日私記而與諸佛性相若合一轍者裒成一帙,以付剞劂。云云。」
楞嚴經正脈 (書名)四十卷,明釋真鑑述。其卷首自序曰:「經本分明,而註多齒莽。正脈既失,本旨多乖。後賢指摘成帙,甚至但說本文。學者莫決從違,而臨文浩歎者多矣。鑑長夜迷徒,釋宗晚學。賴聖賢加被,發薄少善根。偶窺華屋之門,輒憫宮牆之望。僭伸管見,請正大方。實非橫陳臆說而蔑先賢,意惟曲順佛言而資後學。」云云。楊仁山居士曰:「正脈為註本之最善者,披剝陳言,獨申正見。發揮經義,超越古今。」
楞嚴經直指 (書名)十卷,明釋函[曰/正]疏。其嗣法門人今釋序之曰:「吾師天然[曰/正]和上,宴坐丹霞,以三月成直指。(中略)言言本色,不借華詞。其不可思議之妙,實有與諸家迴絕者。」
楞嚴經通議 (書名)十卷,明釋德清述。其自序曰:「歷覽諸說,有所未愜者,獨理觀未見會通。故言句雖明,而大旨未暢。(中略)至萬歷甲寅,以投老南嶽,寓靈湖之萬聖蘭若。結夏時,粵門人超逸侍予最久,甘苦疾病患難,靡不同之。予感其精誠,因入室請益懸鏡,觸發先心,遂直筆成帙。較懸鏡雖多,無非廣發一心三觀之旨,而文不暇詳釋。題曰通議,蓋取春秋經世,先王之法議而不辯之意。所謂議其條貫,而通其大綱。是於向上一路,實以為贅。其於初機之士,可以飲海一滴而吞百川之味也。」案此書十卷外首附懸鏡一卷。末附補遺一卷。
楞嚴經疏解蒙鈔 (書名)六十卷,略稱曰佛頂蒙鈔。海印弟子蒙叟述。蒙叟,錢謙益別號也。自第四十八卷以下總曰佛頂五錄。所謂五錄者,佛頂圖錄一卷,佛頂序錄一卷,佛頂枝錄二卷,佛頂通錄二卷,佛頂宗錄六卷也。謙益於明末福王時,曾為禮部尚書,入清授禮部右侍郎。所著詩文集,多誹謗清室之語。清高宗閱之大怒。命梵毀其版,不許印行。此書本收入清藏。高宗惡其為人,在藏中黜去。然其文集等,固潛行於世間,莫能禁也。此書雖流通者希。然詳細博雅,固讀首楞嚴經者不可少之書也。
楞嚴經指掌疏 (書名)十卷,清釋通理述。等不等觀雜錄四曰:楞嚴經以阿難示墮發起大教,專為正路修行人欲漏未除者作榜樣也。若為邪僻之徒,尋常教誡,不一而足。指掌疏以詐現威儀等語,貶斥阿難,大失經意。蓋誤墮之由,非阿難起意貪欲,乃摩登以咒攝入。若非阿難正直,則摩登以色鉤引已足,何待咒攝?阿難內心清淨,未動婬念。但力不自由,難以擺脫耳。
楞嚴懺悔行法 (書名)一卷,釋諦閑撰。
楞嚴序指味疏 (書名)釋諦閑述疏。天如禪師唯則撰楞嚴經序,而諦閑疏之也。
楞嚴經攝論 (書名)二卷,釋太虛著。是書會萃各家之精要而成。凡二卷四分:一,判釋本經文義分。二,會較餘部交義分。三,別明當部要意分。四,散釋艱文澀義分。
楊文會 (人名)字仁山,清安徽石埭縣人。生於道光丁酉十一月十六日。卒於宣統辛亥八月十七日,年七十五。生平好讀奇書。凡音韻歷算天文輿地,以及黃老莊列,靡不領會。二十七歲時,曾於皖省書肆中得大乘起信論一卷。病後檢閱他書,舉不愜意。讀起信論,乃不覺卷之不能釋也。由是遍求佛經。一心學佛。悉廢其向所為學。以為末法世界,全賴流通經典,普濟眾生。北方龍藏,既成具文。雙徑書文,又燬於兵燹。於是發心刻書本藏經,俾廣流傳。乙丑年乃就金陵差次,擘畫刻經事。校勘刻印而外,或誦經念佛,或靜坐作觀,往往至漏盡而寢。是歲參考造像量度經,及淨土諸經,延畫家繪成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圖,十一面大悲觀音像,並搜得古時名人所繪佛菩薩像,刊佈流通。戊寅曾惠敏奉使歐洲,隨赴英法,考求法國政教生業甚詳。丙辰春,應劉芝田星使召,隨往英倫,考察英國政治製造諸學。深明列強立國之原。時已五十有三矣。厥後見仕途之蕪雜,誓不復與政界相往還。乃於東瀛購得小字藏經全部,閉戶誦讀。庚寅夏,走京師,禮旃檀佛像,並求藏外古德逸書。又寓書日本南條文雄,廣求中國失傳古本。南條學梵文於英國,與居士素稔。厥後由海外得來藏外書籍二三百種。因擇善付梓。甲午與英人李提摩太君譯成英文大乘起信論,以為他日佛教西行之漸。丁未秋,就刻經處開佛教學堂曰祇桓精舍。冀學者漸通中西文,以為將來往天竺振興佛教。國文英文同志任之,佛學居士自任之。就學緇素二十餘人,日有進益。未兩稔,因經費不給而止。居士弘法四十餘年,流通經典至百餘萬卷,印刷佛像至十餘萬張。著有大宗地玄文本論略註二卷,佛教初學課本,陰符道德莊列發隱諸書。又等不等觀雜錄,則居士歿後所刻之遺著也。徐君文霨云:先生既由蓮池憨山上窮賢首清涼,而溯其源於馬鳴龍樹。於以入毘盧之性海,契彌陀之願門。故居恒自言教宗賢首,行在彌陀。又嘗與李澹緣居士書曰:念佛法門,普攝三根。中人以上,宜以三經一論為津梁。更以大乘起信論為入道之門。通達此論,則楞嚴楞伽華嚴法華等經自易明了。嘗立量云:念佛往生是有法,自力他力為宗,因云因果相感故,喻如車兩輪。嘗約桂伯華居士專心研究因明唯識二部,期於徹底通達。為學佛者之楷模,不至顢頇儱侗走入外道而不自覺。實振興佛法之要門。且於淨土道理深為有益。蓋莊嚴淨土,總不離唯識變現也(云云)。其詳見楊仁山居士事略,玆撮其大要耳。
楊岐 (人名)宋袁州楊岐山方會,與黃龍山慧南皆為臨濟六世慈明圓禪師之法嗣,各立一派,稱為揚岐黃龍。師於宋仁宗慶曆六年寂。見續傳燈錄七。
楊枝 (物名)梵曰憚哆家瑟詫Dantaka%s!t!ha,譯曰齒木。嚙小枝之頭為細條,用刷牙齒者。楊枝者義譯也。寄歸傳一曰:「每日旦朝須嚼齒木揩齒,刮舌務令如法,盥漱清淨,方行敬禮。(中略)其齒木者,梵云憚哆家瑟詫。憚哆譯之為齒,家瑟詫即是其木。長十二指,短不減八指,大如小指。一頭緩須熟嚼,良久淨刷牙關。(中略)齒木名為楊枝,西國柳樹全稀,譯者輒傳斯號,佛齒木樹實非楊柳。那爛陀寺,目自親觀,既不取信於他,聞者亦無勞致惑。檢涅槃經梵本,云嚼齒木時矣。」大日經疏五曰:「彼當取優曇缽羅或阿說他木端直嫞好者,不麤不細劑十二指量,凡一切量法皆用大拇指上節側而相捻,是其正數也。此二木是過去佛菩提樹,若無者當求有乳之木,謂桑穀等。」凡西國請俗人,先贈齒木及香水等,而祝其人之健康,以表懇請之意,故請佛菩薩亦用楊枝淨水。觀音懺法曰:「我今具楊枝淨水,惟願大悲哀憐攝受。」毘尼日用切要曰:「取楊枝,律中名曰齒木。楊有四種,皆可梳齒也:一白楊,葉圓。二青楊,葉長。三赤楊,霜降葉赤。四黃楊木,性堅緻難長。今咸以柳條當楊枝,柳條垂下,乃小楊也。若無柳處,將何梳齒?須知一切木皆可梳齒,皆名齒木。但取性和,有苦味者嚼之,不獨謂柳木一種。」【又】梵網經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鏡,蓍草,楊枝,缽盂,髑髏,而作卜筮。」明蕅益梵網經合註六曰:「楊枝即樟柳神。」
楊柳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以楊柳為三昧耶形之觀音也。楊柳取其柔順,不知起因。
楊葉 (譬喻)若有小兒啼,則與楊樹之黃葉以止啼。譬佛之方便也。涅槃經二十曰:「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定非金也。」
預流向 (術語)四向之一。預流果之因道也。預流果
預流果 (術語)小乘四果之第一。舊稱須陀洹。譯曰逆流,入流。新稱窣路多阿半那Srota-a%panna,聲聞乘之人,斷三界之見惑已,方違逆生死瀑流之位。謂之逆流果。預流之流,聖道之流也。斷三界之見惑已,方預參於聖者之流,謂之預流果。是為聲聞乘最初之聖果,故稱為初果。向此果者在斷見惑之見道十五心間,謂之逆流向,又曰預流向,即預流果之因道,預流向為見道位,預流果為修道位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預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預流。一切聖道說為流,能相續流向涅槃故。初證聖果,創參勝列,故名預流。預及也,參預也,舊言須陀洹者訛也。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俱舍論二十三曰:「預流者,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
預彌國 (界名)閻魔王之世界也。預彌為閻魔或夜摩之訛轉。十王經曰:「閻摩王國名無佛世界,亦名預彌國,亦名閻魔羅國。」梵Yami。
暗蔽 (術語)愚人之心,常暗於理,蔽於欲。法華經譬喻品曰:「愚痴闇蔽,三毒之火。」
暗禪 (雜語)又作暗證禪師,暗證,暗證禪,暗禪比丘,暗禪法師,盲禪等。謂不依教之暗解禪人也。以不依教法之故暗於智解,墮於上慢。修行無志,終於獨證盲悟之徒。
暗證 (雜語)以坐禪工夫為專,而暗於教文之義理者。
暗證禪師 (雜語)嘲禪僧惟耽觀道,不知教相文理,為禪宗以外之宗派者。止觀五上曰:「非暗證禪師,文字法師,所能知也。」
暖寺 (儀式)與暖寮同。
暖洞 (雜名)暖寮之異名。
暖席 (雜名)與暖寮同。
暖寮 (儀式)禪語。又曰暖寺,暖席。入寮之人,辦茶果等饗先居之人。謂之暖寮。又言他人賀入院。
暖簾 (物名)禪語。防風之綿布簾,謂之暖簾。敕修清規月分須知曰:「四月候天氣,僧堂內下暖簾,上涼簾。」
腰衣 (衣服)
腰白 (衣服)又曰腰帛,喪中以白帶圍腰者。象器箋十七曰:「尊宿遷化,孝服者,白帶圍腰。言腰帛,或作腰白。」
腰線 (修法)加持線樓,帶於行者之腰者。蘇悉地經一曰:「復取白[疊*毛]絲及以麻縷,令童女染作紅色或鬱金色,合令作線,取結為真言索。持誦七遍,而作一結。一一如是,乃至七結。置本尊前,以真言加持。經一千遍,持誦時及護摩時,欲臥之時,應以繫腰。夜臥之時,不失精穢,故應須繫。」蘇悉地供養法下曰:「其腰線者,令童女右旋搓合,經三合已,重更三合,若網調雲作。」
腹中女聽經 (經名)一卷,北涼曇無讖譯。與轉女身經同本。
牒文 (術語)牒釋
牒釋 (術語)牒文作釋也。牒為札,凡於註疏中斷割所釋之廣文而舉之,恰如簡札,謂之牒文。釋者就其牒文而施釋也。
煩惱 (術語)梵語吉隸舍Kles/a,貪欲瞋恚愚痴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為煩惱。智度論七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同二十七曰:「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註維摩經二曰:「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眾生,故名為煩惱。」止觀八曰:「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大乘義章五曰:「勞亂之義,名曰煩惱。」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梵語雜名曰:「煩惱,吉隸舍。」
二煩惱 (名數)一,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之六大煩惱,為一切諸煩惱生起之本,故名為根本煩惱。二,隨煩惱,忿恨覆等二十之煩惱,以前之根本煩惱為體,或為由此流出者,故名為隨煩惱。是唯識之法相也。見唯識論六,百法問答鈔二。【又】一,分別起煩惱,依邪師邪教邪思惟之緣而起之我見邊見等理惑,謂之分別起煩惱。於見道一時斷之。二,俱生起煩惱,依無始以來之熏習力,與自身俱生之貪瞋等事惑,謂為俱生起之煩惱。入於修道,漸漸斷之。見百法問答鈔四。【又】(名數)一,大煩惱地法,無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之六惑。常與一切之染心相應,故名之為大煩惱地法。二,小煩惱地法,忿,覆,慳等之十惑,唯為俱生迷事之惑,故唯為修道斷,不通於見道斷,又唯起於意識,不通於餘識,又十惑各別而起,無俱起者,故名之為小煩惱地法。是俱舍之法相也。見俱舍論隨眠品。【又】一,數行煩惱,如貪欲瞋恚,不斷而起之煩惱也。二,猛利煩惱,如因果撥無之邪見,上品之煩惱也。見俱舍論十七。
三煩惱 (名數)一見思,二塵沙,三無明。台家所立。三惑
四煩惱 (名數)與末那識常恒相應之四種根本煩惱也。一我痴,二我見,三我慢,四我愛。見唯識論四。
六大煩惱 (名數)一,貪煩惱,染著為性,生苦為業。二,瞋煩惱,憎恚為性,不安與惡行之所依為業。三,痴煩惱,於諸理事迷闇為性,一切諸惑之所依為業。四,慢煩惱,恃己於他高舉為性,生苦為業。五,疑煩惱,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信心為業。六,惡見煩惱,顛倒推求之惡慧為性,能障善見而生苦為業。此惡見之中有五種:一身見,固執實我也。二邊見,偏執我之斷常也。三邪見,撥無因果之理也。四見取見,固執自己之惡見也。五戒禁見,固執非理之戒禁也。因而合之則為六煩惱,開之則為十煩惱。是為諸惑中之根本,餘惑以之為體為所依而生,故名之為本惑,亦名為根本煩惱。台家分之為利鈍之二使,前五煩惱為五鈍使,後五惡見為五利使。見唯識論六,百法問答鈔一。
十煩惱 (名數)開六煩惱中惡見之一而為身見,邊見,邪見,取見,戒禁取見之五見。因而為十煩惱。然則六煩惱十煩惱,實開合之不同也。
煩惱冰 (譬喻)比菩提以水,故指煩惱為冰。煩惱即菩提,如冰與水也。教行信證行卷曰:「良知如經言,煩惱冰解成菩提水。」止觀五曰:「無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變為無明,起諸顛倒善不善等。如寒來結水作堅冰,又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
煩惱泥 (譬喻)煩惱能生菩提之華,故名為泥。以與泥能生蓮相類故也。維摩經佛道品曰:「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煩惱林 (譬喻)煩惱繁茂,譬諸樹木,故曰林。往生論註下曰:「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
煩惱河 (譬喻)煩惱能漂沒三界之人天,故譬諸河。藥師經曰:「破煩惱殼,竭煩惱河。」涅槃經德王品曰:「煩惱大河乃能漂沒三界人天。世間大河,運動手足,則到彼岸。煩惱大河,唯有菩薩因六波羅蜜,乃能得度。」
煩惱海 (譬喻)眾生之煩惱深廣,譬之於海。華嚴經二曰:「眾生沒在煩惱海,愚痴見濁甚可怖。」大堅固波羅門緣起經下曰:「諸煩惱海塞其源,得生寂靜梵天界。」
煩惱病 (譬喻)煩惱之惱心,如病之於身,故名為病。教行信證行卷曰:「如善見藥王,能破一切煩惱病故。」
煩惱習 (術語)煩惱之習氣也。已斷煩惱,猶有其殘氣而不如法者,如難陀以婬欲之習故,雖得阿羅漢,然坐於男女大眾中,眼先視女眾,與之高語說法。如舍利弗以瞋習之故,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即吐食不復受請。智度論二十七曰:「煩惱習者,名煩惱殘氣。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
煩惱陣 (譬喻)煩惱自四面群起而攻擊身心,故名為陣。止觀五曰:「此金剛觀割煩惱陣,此牢強足越生死野。」
煩惱礙 (術語)二礙之一。見思之煩惱,惱亂心神,以障礙法性之涅槃者。即二障中之煩惱障也。
煩惱道 (術語)三道之一。道者通之義,煩惱自苦而來,煩惱能生業,故名為道。
煩惱賊 (術語)煩惱能損慧命,傷法身,故名為賊。大般涅槃經下曰:「我等既去無上法王,煩惱之賊,日見侵害。」維摩經菩薩行品曰:「以智慧劍破煩惱賊。」觀無量壽經曰:「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同天台疏中曰:「煩惱賊者,此能損慧命傷法身,故名為賊也。」
煩惱網 (譬喻)煩惱能羅籠眾生,故名為網。金光明經一曰:「以知慧刀裂煩惱網。」
煩惱障 (術語)二障之一。對於所知障而言。百二十八之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惱亂有情之身心,能障涅槃,故名為煩惱障。佛地論七曰:「惱亂身心,令不寂靜,名煩惱障。」唯識論九曰:「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又】三障之一。對於業障報障而言。貪瞋等之煩惱,數數起而障礙聖道,名為煩惱障。涅槃經十一曰:「煩惱障者,貪欲瞋恚愚痴。(中略)常為欲覺恚覺害覺之所覆蓋,是名煩惱障。」俱舍論十七曰:「煩惱有二:一者數行,謂恒起煩惱。二者猛利,謂上品煩惱。應知此中唯數行者名煩惱障。」
煩惱濁 (術語)五濁之一。五濁
煩惱餘 (術語)三餘之一。二乘之人,斷盡三界內見思之惑,猶有界外無明之惑,故謂之煩惱餘。
煩惱薪 (譬喻)煩惱燒於智慧之火,故譬以薪。無量壽經下曰:「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
煩惱藏 (術語)五住地之煩惱,能含攝一切之煩惱,故名為藏,又能藏如來之法身,故名為藏。勝鬘經曰:「不思議空智斷一切煩惱藏。」又曰:「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同寶窟下本曰:「四住及無明,攝一切煩惱皆在其內,故名為藏。又此惑能藏如來法身,故名為藏。」
煩惱魔 (術語)四魔之一。煩惱能惱亂身心,障礙菩提,故名為魔。
煩惱不退 (術語)五不退之一。不退
煩惱業苦 (術語)又曰惑業苦。依貪瞋無明之煩惱而造善惡之業,依善惡之業而感三界之苦樂,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煩惱之業。如是三法輪轉而遊覆,故謂之三輪。亦曰三道。
煩惱雜染 (術語)三雜染之一。見思之諸煩惱,能染污眾生之心識,而使不清淨。故云。
煩惱即菩提 (術語)止觀一曰:「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中略)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諦。(中略)煩惱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諦。」此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義,為大乘至極之談,依教門之淺深而異其歸趣。。法華玄義九曰:「體生死即涅槃名為定,達煩惱即菩提名為慧。」十不二門指要鈔上曰:「若離三道即無三德,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觀大綱見聞曰:「密教謂愛染明王表煩惱即菩提,不動明王表生死即涅槃。顯教謂龍女表煩惱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
煩惱無邊誓願斷 (術語)四弘誓願之一。誓願斷盡無邊之煩惱也。
煩談 (術語)Vandana,和南
煩籠 (雜語)煩惱之樊籠也。梁武達磨碑曰:「永注禪河[滌/心]煩籠。」
[火*(而/大)]位 (術語)四加行位之一。[火*(而/大)]法之位也。見[火*(而/大)]法項。
[火*(而/大)]法 (術語)對於見道之四加行位第一位,即經了總別之念處,而自此專觀四諦十六行相之位也。此為將發見道之無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將發,先有[火*(而/大)]相也。俱舍頌疏二十三曰:「此法如[火*(而/大)],立[火*(而/大)]法名。聖道如火,能燒惑薪。聖火前相,故名為[火*(而/大)]。」
[火*(堛-土)]芻 (術語)Bhiks!u,比丘,新作苾芻,又作[火*(堛-土)]芻,苾芻
煆髮 (儀式)燒得度人剃落之髮之式也。
(術語)截男勢也。五種不男之一。或作[虔*(刖-月)]。玄應音義十四曰:「犍又作[拱-共+虔][虔*(刖-月)]二形,同居言切。字書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陰曰犍。」
犍不男 (術語)五種不男之一。以刀截去男根者。四分律三十五曰:「犍者,生已都截去作黃門。」行事鈔上三曰:「犍作者。」(犍而為黃門者)。法華文句記九上曰:「五不男者,(中略)[虔*(刖-月)]謂截等。」(作劇誤)。唐韻曰:「[虔*(刖-月)]居言切,音犍,剔也。」犍[虔*(刖-月)]通用。梵A^patpan!d!aka Bun!apan!d!aka。
犍地 (物名)又作犍稚。犍稚
犍陀 (術語)Skandha巴Khandha,又作蹇陀,犍度。譯名聚篇章。犍度
犍陀訶 (地名)乾陀羅
犍陀樓 (植物)樹名。翻梵語九曰:「犍陀樓,譯曰持地,見四分第九。」梵Gandha%lu。
犍陀羅 (地名)健馱羅
犍陀菴羅 (植物)樹名。翻梵語九曰:「犍陀菴羅樹,譯曰香果,見善見第三。」
犍陀摩訶衍 (地名)Gandha-maha%ya%na,山名。翻梵語九曰:「健陀譯曰香,摩訶衍者大乘。」
犍沓 (天名)即乾沓和。
犍坻 (人名)祇洹精舍奴之字。譯曰續。續生之義。本為波斯匿王兄之子,容色美。王之夫人私呼之,欲使從己。犍坻不聽。夫人大怒,讒於王。王大怒,節節解體軀,棄於塚間。命未絕頃,佛到其邊,光明照身,平復如故。佛為說法。即得第三果。言我身已破,佛續我命。我當盡此形壽,布施於佛及比丘僧,即來祇洹,終身為奴。見智度論八。此續生之名之因緣也。Ghan!t!in。
犍度 (術語)Skandha,巴Khandha,又作乾度。譯曰聚,蘊,積,藏,結,節。論律中篇章之名。南山戒疏一下曰:「受法戒法,各別聚處,名為犍度。」法礪四分律疏七本曰:「西音犍度,此方稱聚,諸法之中當分說故稱為聚,而存梵音總為犍度。」飾宗記七本曰:「西音犍度者,梵音塞犍陀。或云塞犍圖,此翻為蘊,蘊即聚也。」玄應音義四曰:「犍度,此言訛也,正音娑犍圖,此云聚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梵語犍度,此云法聚,即篇品之名。」演密鈔五曰:「犍度云藏。」【又】婆藪槃豆法師傳曰:「八伽蘭他Grantha,即此間云八乾度。伽蘭他,譯為結,亦曰節。謂義類各相結屬,故云結。又攝義令不散,故云結。義類各有分限,故云節。」
八犍度 (名數)一、雜犍度,雜說四善根,四聖果,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等法,故名。二、結使犍度,結使者,煩惱之異名也。說三結,五蓋,五上分結,五下分結等,乃至百八煩惱,故名。三、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說二智,三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說身口意三業之所行,三業道,乃至十善十惡之業行,故名。五、大犍度,說地水火風四大能造所造之法,故名。六、根犍度,說眼等之五根,六根,乃至二十二根等,故名。七、定犍度,說四禪,八定等之禪定,故名。八、見犍度,說斷定之二見,乃至六十二見等,故名。見八犍度論。
二十犍度 (名數)一,受戒犍度,說受戒之法,故名。二,說戒犍度,說每月說戒懺悔之法,故名。三,安居犍度,說每年自五月(舊律),六月(新律)。安居之法,故名。四,自恣犍度,說夏安居竟日,使比丘隨意舉他所犯之罪而懺悔之之法,故名。五,皮革犍度,就比丘著皮革說其法非法,故名。六,衣犍度,說比丘三衣之法,故名。七,藥犍度,說四藥之法,故名。八,迦絺那衣犍度,說安居竟後,一月之間,自信者受迦絺那衣之事,故名。九,拘睒彌犍度,說於拘睒彌國所發僧中之爭事,故名。十,瞻波犍度,記於瞻波國所起之僧中爭事,故名。十一,呵責犍度,說呵責惡比丘之法,故名。十二,人犍度,說比丘犯罪而不覆藏時,對其人使懺悔而洗淨之之法,故名。十三,覆藏犍度,說治比丘犯罪而覆藏之者之法,故名。十四,遮犍度,說比丘說戒時遮不如法之比丘不聽列之之法,故名。十五,破僧犍度,說破法輪僧破羯磨僧之事,故名。十六,滅諍犍度,說滅七種諍論之法,故名。十七,比丘尼犍度,說比丘尼特殊之法,故名。十八法犍度,就比丘之坐作語默,說如法之威儀,故名。十九,房舍犍度,說比丘所住房舍之法,故名。二十,雜犍度,說已上十九犍度外之種種雜法,故名。見四分律三十一乃至五十四。
犍陟 (動物)悉達太子乘馬之名,建佗歌
犍陟馬 (動物)又作金泥馬。與犍陟項同。
犍黃門 (術語)五種不男之一。犍不男
犍椎 (物名)又作犍槌,乾槌。集韻曰:「椎,傳追切,音追,通作槌。」犍稚
犍德 (雜名)又作蹇特,悉達太子之乘馬名。建佗歌
犍稚 (物名)Ghan!ta%,又作犍槌,犍地,犍遲,犍椎。譯曰鐘,磬,打木,聲鳴等。可打而作聲之物之通稱。大小無別。案椎稚二字,共為寫梵音者。故無論用何者,皆無妨。而辨其相違,則椎者,集韻曰:「傳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木*(追-走)]。」椎槌通用也。稚者,廣韻曰:「直利切,音治。」然玄應謂經論中用椎或槌字者,總為稚之寫誤也。元照謂書為椎或槌訓為地者本也,書為稚直訓為地者,後人妄改也。玄應音義十四曰:「犍椎,椎宜作稚,稚音直致切。」同一曰:「犍椎,椎直追反,經中或作犍遲。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無正翻。以彼無鐘磬故也,但椎稚相濫,所以為誤已久也。」同十六曰:「犍稚直致切,舊經多作犍遲。(中略)今經律多作犍椎誤也。」次元照釋南山行事鈔上之一所謂:「出要律儀,引聲論翻:犍(巨寒反)、椎(音地),此名磬,亦名為鐘。」(案現本之行事鈔此處之椎字作稚據元照之意固作椎)。於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四曰:「若諸律論,並作犍槌,或作犍椎,如字而呼,乃是梵言訛轉,唯獨聲論正其音耳,今須音槌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未見稚字呼為地也。後世無知,因此(羯磨疏犍地之文字)一誤。於鈔文前後以及一宗祖教,凡犍椎字,並改為稚,直呼為地。請尋古本寫鈔及大藏經律考之,方知其謬。但以稚椎相濫,容致妄改。今須依律論並作犍槌,至呼召時。自從聲論,或作椎亦爾。世有不識梵語者,云是打鐘之槌及砧槌等,此又不足議也。」然而據南山行事鈔(前所引者)。則犍稚雖翻為磬或鐘。而據同師之尼鈔則謂彼無鐘磬,故翻為打木。資持記上一之四曰:「若準尼鈔,西傳云:時至應臂吒犍槌。臂吒此云打,犍槌此云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無鐘磬,故多打木集人。」玄應音義之說(前所引者)亦據之。然元照等疑之。同資持記註曰:「應法師經音義,大同尼鈔。然祇桓圖中,多明鐘磬。而云彼無者,或恐少耳。」名義集七曰:「應法師釋云:梵語臂吒,此云打。梵語犍槌,此云所打木。或檀或桐,此無正翻,彼無鐘磬故也。音義指歸斥云:祇如梵王鑄祇桓寺金鐘,又迦葉結集撾銅犍槌,豈無鐘耶?但天竺未知有磬。五分律云:隨有瓦木銅鐵鳴者,皆名犍地。」釋氏要覽下曰:「今詳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魚、砧槌,有聲能集眾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聲鳴。」
犍摩波摩 (異類)夜叉名。譯曰守法。見孔雀王咒經上。
(術語)梵語伽陀Ga%tha%,譯言頌。頌有種種。伽陀
立頌八意 (名數)一,少字攝多義,能於少字攝多義也。二,讚嘆多以偈頌,讚嘆其德以偈頌,東西其揆一也。三,為鈍根重說,佛為弟子說長行,有根鈍而尚不解者,則重說偈頌也。四,為隨喜樂故,佛見眾機有欣樂偈頌者,隨而說偈頌也。五,為後來徒故。佛為弟子說長行竟,或有新來之眾,不聞前經,故為說偈頌也。六,為易受持故,長行之文句繁多,難於受持,故更說偈頌,使易記持也。七,增明前說故,初說長行,義有未盡,後說偈頌更明其義也。八,長行未說故,不說長行,直說偈頌,所謂孤起頌也。見華嚴大疏。
頌古 (術語)舉古則為韻語,發明其意者,稱為頌古。禪林寶訓下曰:「萬庵曰:頌始自汾陽,暨雪竇宏其音,顯其旨,汪汪乎不可涯。」碧巖第一則頌評曰:「頌古祇是繞路說禪,拈古大綱據款結案而已。」碧巖種電鈔一乾曰:「蓋頌古者頌出古則之奧義,令知斧頭元是鐵也。其中或有揚或有抑,雖涉言語,初無斧鑿之跡。其言也如咬鐵鋑錎,其義也如望重溟而不可測其淵深也。故汾陽善昭禪師為頌古略示其秘要,其後雪竇以博達之才,乃繼汾陽放開禪苑花錦,令學人入群玉之府而採其所求。然有至其奧旨雖佛祖未容易企其步,何況初機後學者有委悉其玄旨乎!所謂雪竇頌古者頌古聖者,豈虛設哉!若夫久參上士,雖山河虛空水聲鳥語喚作玄旨去在矣。」
頌疏 (書名)圓暉法師之俱舍論頌疏。略稱頌疏。
頌疏記 (書名)遁麟法師之俱舍頌疏記,略稱頌疏記。
頓大 (術語)指華嚴經。頓為頓教,大為大乘教也。如般若經雖為大乘教,而為對於漸入之機說於小乘教之後者,則是漸教之大乘教也。華嚴經為佛於成道初,對於頓入之菩薩,頓說大乘教者,則為頓而大,故曰頓大。
頓大三七日 (術語)天台一宗之說,謂華嚴經為佛成道後三七日間之說法。法華經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此觀樹經行之三七日,為小機之所見,大機於此間感華嚴之所說也。苕溪之五時說法頌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
頓旨 (術語)頓悟之旨趣。出生義曰:「削地位之漸階,開等妙之頓旨。」
頓成諸行 (術語)遍成諸行之對。謂依圓融門修行之菩薩,若斷一惑,即斷一切惑,修一行,即具足一切行,頓成滿道行也。
頓法 (術語)速疾成就所求之法也。
頓悟 (術語)有一類大心之眾生,直聞大乘,行大法,證佛果,此為頓悟。初得小果,後迴入大乘,而至佛果,此為漸悟。又自初雖入大乘,而以歷劫之修行,漸成佛道,為漸悟。速疾證悟妙果,為頓悟。但以初義為通說。圓覺經曰:「是教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大日經疏曰:「無頓悟機不入其手。」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云何為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又云: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
頓悟機 (術語)上根上智得速入悟之人。無量壽經註曰:「頓悟上機又如說修行之人也。」
頓悟菩薩 (術語)又曰直往菩薩。漸悟菩薩之對。無始以來,於第八阿賴耶中,有菩薩之法爾無漏種子,無為二乘之修業,直進入菩薩之道位者。
頓教 (術語)有二解:一,為頓成之教。凡歷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為漸教。頓成頓悟佛果之法,名為頓教。楞伽經一曰:「如菴摩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中略)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依此義而佛自名圓覺經為頓教大乘,賢首於五教之第四,立頓教之名,天台善導判觀經之所說為頓教,且天台所立第四之圓教,亦得圓頓之名。圓覺經曰:「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天台觀經疏曰:「漸頓悟入,此即頓教。正為韋提希及諸侍女,並是凡夫,未證小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善導般舟讚曰:「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四教儀曰:「圓名圓妙,(中略)圓頓。」集註下曰:「體非漸成,故名圓頓。」二,為頓說之教法。對未熟之眾生,初說小法,漸次說大乘之法,此為漸教。對頓悟之機,自初直說大法,此為頓教。玄義一曰:「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厚殖善根感斯頓說。頓說本不為小,小雖在座如聾如啞。緣得大益,名頓教相。」大乘義章一曰:「自有眾生藉淺階遠,佛為漸說。或有眾生一越解大,佛為頓說。」依此義而天台於化儀四教之第一,立頓教之名。即謂華嚴經於一切經中,為對菩薩之大機,頓說別圓二教之大法者。故名為頓教。非如法華以圓頓之法名為頓教。是台宗之意也。
頓教一乘 (術語)唐善導判淨土之法門,為頓教一乘,速疾成佛,故謂為頓教,一切眾生悉得乘此乘,故謂為一乘。觀經疏三寶偈曰:「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說偈歸三寶。」
頓頓教 (術語)二頓教之一。二頓
頓圓教 (術語)二圓教之一。二頓
頓說 (術語)頓教之說法也。不以小乘為階梯而說大乘,直說破大乘也。如華嚴經是。頓教
頓漸 (術語)頓教與漸教也。以判諸大乘教。又曰漸頓。漸頓教
頓寫 (儀式)又曰頓經,一日經。於一座疾書法華經也。為追福而修之。
頓證菩提 (術語)速疾證得菩提之妙果也。往生講式曰:「頓證菩提道,無如斯觀門。」
頓機 (術語)頓大之根機,謂聞頓教而頓悟佛道之機類也。圓覺經曰:「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
頓斷 (術語)許多煩惱一時斷滅也。
頓覺 (術語)謂不依次第漸修而頓覺菩提之人。華嚴宗五教中之頓教是也。圓覺經曰:「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頓覺人。」
裸形外道 (流派)梵語Nirgrantha,天竺二十種外道之一。表遠離一切之繫縛,以裸形為正行也。寒天裸形,趨拜佛神,為裸形外道之遺風,佛門無之。唐華嚴經二十五曰:「願一切眾,得慚愧衣以覆其身,捨離邪道露形法。」
裸形梵志經 (經名)佛為裸形外道說苦行有善惡之二趣。外道即出家證果。攝於長阿含十六。
睦州 (人名)黃檗希運禪師之法嗣也。姓陳氏。居睦州龍興寺以晦跡,常製草覆,密賣道上,歲久,人知之,有陳蒲鞋之號。時學人來叩激,則隨問隨答,詞語不可當。由是四方歸慕,號為陳尊宿。見傳燈錄十二。
睒子經 (經名)睒子為童子之名。佛說往昔為睒子童子,孝養瞽親之事。有二譯:一失譯,附於西晉錄,謂為菩薩睒子經。一乞伏秦聖賢譯,名為佛說睒子經。出於六度集經。
睒末梨 (植物)草名。玄應音義二十四曰:「睒末梨,睒式染反,滑草也。用之洗手,甚滑澤也。」
睒陀那婆 (異類)鬼類名。三德指歸二曰:「睒陀那婆者,此云施有,是修羅種類。不損有情,名施有也。」
睒經 (經名)菩薩睒子經之略名。
睒摩 (菩薩)新作商莫迦S/amaka,菩薩名。昔有長者,夫妻兩目並喪,入山求道。時有菩薩,名一切妙見。愍其意,生於長者家,名睒摩。至孝仁慈,年過十歲,與父母共入山奉事。著鹿皮之衣,提瓶汲水,時迦夷國王入山射獵,引弓射睒。盲父母仰天曰:睒至孝,天知之,則睒當更生。於是釋梵四天,來下睒前,灌神藥於口,拔箭更活。父母驚喜,兩目皆開。見睒子經。西域記二曰:「化鬼子母,北行五十四里,是商莫迦菩薩(舊曰睒摩菩薩訛也),恭敬鞠養,侍盲父母,於是採果。遇王遊獵,毒矢誤中。至誠感靈,天帝傳藥。德動明聖,尋即復蘇。」名義集一曰:「商莫迦,此云善。」
睒摩利 (異類)鬼神名。譯曰英雄德。見金光明文句七。梵S/amitr!。
睒摩菩薩 (菩薩)睒摩
睒彌 (植物)又作苫弭,貰彌。譯曰苟杞。最勝王經七曰:「苟杞根(苫彌)。」陀羅尼集經十曰:「貰彌木,此云苟杞。」玄應音義二十二曰:「睒彌葉,其葉苦也。」梵S/ami。
(術語)梵語捨以哆S/ayita,心識昏沈而失覺知者。十纏之一。
睡眠 (術語)不定地法之一。使心闇昧之精神作用也。意識惛熟,謂為睡。五識闇冥而不慟,謂為眠。心所之一。屬於煩惱。於五蓋中,名為睡眠蓋。於五欲中,謂為睡眠欲。釋氏要覽曰:「臥之垂熟也,此是心所法中四不定一也。令人不自在,昧略為性,障染為業,發覺淨心經有二十種睡眠過患。」
睡眠欲 (術語)欲界三欲,又五欲之一。謂凡夫不精進,怠惰放縱,唯耽睡眠,溺於樂著也。
睡眠蓋 (術語)眾生為其睡眠煩惱覆心識,不能進於善法,沈淪於三界,無有出期。故名蓋。見法界次第。
睡蛇 (譬喻)佛遺教經曰:「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蛇,在汝室睡,汝當以持戒之鉤早併除之。」
(雜語)名稱之彰於外者。大乘義章二十末曰:「通釋義齊,隨相分別。顯體為名,樹德云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
號[路-各+荼]迦羅毘 (動物)譯曰堅誓。師子名。見賢愚經十三。
稠林 (譬喻)以譬煩惱。種種之煩惱,交絡繁茂,如稠林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止觀九曰:「無明戲論翳如來藏稠煩惱林。」同十曰:「邪畫日增,生死月甚,如稠林曳曲木,何得出期?」
十一種稠林 (譬喻)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薩知眾生十一種之稠林:一眾生心之稠林。(中略)煩惱,業,根,解,性,樂欲,隨眠,受生,習氣相續,三聚差別之稠林。
稠禪師 (人名)齊鄴西龍山雲門寺僧稠,能修禪法。嘗山行見兩虎鬥,以錫杖中解之而去。齊文宣帝為建雲門寺。屢幸寺,稠師守比丘之法,都不送迎。或人以此讒於帝,帝大怒,欲自來加害。稠師冥知之。避寺去二十里,孤立道傍。帝至而問之。曰:恐鮮血不淨,污精舍。帝下馬悔謝,躬負師還寺。見唐高僧傳十六。
稗沙門 (雜名)謂僧之無行者。寶積經曰:沙門在於眾中,似是持戒有德行者。施主見時,謂盡是沙門。而彼人實非,是名稗沙門。譬如麥田中生稗麥也。見容齋隨筆。
稗稊 (譬喻)稗似禾之穀而非者,稊者似稗而雜生於地之穢草也,以譬比丘之不德。四分律六十曰:「佛告諸比丘:應審定問彼人,彼人於佛法中無所住無所增長。譬如農夫田苗稊稗參生,苗葉相類不別而為妨害,乃至秀實方知非穀之異。既知非穀即芸除根本,何以故?恐害善苗故,比丘亦復如是。」
碎身舍利 (術語)如多寶塔中所現之多寶佛存全體者,謂為全身舍利。如釋迦佛之舍利,謂之碎身舍利。諸法從緣四句之偈,謂之法身舍利。舍利
辟子佛因緣論 (書名)二卷,失譯,說波羅捺國王等八位辟支佛覺悟之因緣。
辟支 (術語)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地 (術語)通教十地之一。辟支佛之地位也。
辟支佛 (術語)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佛乘 (術語)三乘中之中乘也。謂開辟支佛覺悟之因行。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者,最初之發心,必依佛與聲聞乘同,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者,示獨覺之義,深知諸法因緣者,示緣覺之義,辟支佛具此二義)。
辟支迦佛 (術語)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迦佛陀 (術語)Pratyekabuddha,略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缽羅翳迦佛陀。舊譯緣覺。新譯獨覺。智度論二名俱存。蓋辟支佛具此二義也。初發心時值佛,而思惟世間之法,後得道,身出無佛世,性好寂靜,加行滿而無師友之教,自然獨悟,故名獨覺。又觀待內外之緣(內為飛花落葉外為十二因緣)而悟聖果。故名緣覺。但天台一家之義,以之為別種,無佛世之悟道為獨覺,於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道為緣覺。智度論十八曰:「辟支佛有二種: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同七十五曰:「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少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緣。」大乘義章十四曰:「辟支胡語,此方翻譯名因緣覺。藉現事緣而得覺悟,不假他教,名因緣覺。又於十二因緣法中而得覺悟,亦名緣覺。」法華玄贊二曰:「辟支迦佛陀者,此云獨覺,略云辟支佛。」瑜伽倫記八曰:「獨覺地,若依梵語名缽剌翳迦佛陀,舊云辟支訛也。此云獨覺,初發心時亦值佛。(中略)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有辟支佛因緣論二卷。說八辟支佛出家悟道之相。
辟除賊害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能除劫賊之難。
辟除諸惡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此陀羅尼能除毒蟲等之難。
辟鬼珠 (物名)避惡鬼之寶珠也。稱仁王經之功德。見仁王經受持品。
辟雷電法 (修法)出於最勝王經七如意寶珠品。
蜆子 (人名)唐洞山价禪師之法嗣,京兆府蜆子和尚。不知何許人。印心於洞山。俗混於閩川。不畜道具,不循律儀,冬夏唯被一衲,逐日沿江岸,探掇蝦蜆,以充其腹。暮即宿於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目為蜆子和尚。華嚴靜禪師與之往來唱歌。後不知所終。見五燈會元十三。
蜎飛蠕動 (雜名)蜎飛者飛蟲也。蠕動者蛆蟲也。過度人道經曰:「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龍舒淨土文二曰:「蜎飛謂微細飛蟲也,蠕動謂微細蛆蟲也,若此者佛尚化度,況於人乎?」
(譬喻)以譬為欲樂而墮身命者。智度論十七曰:「諸欲樂甚少,憂苦毒甚多,為之失人身,如蛾趣燈火。」
蜂臺 (雜語)佛塔自遠方觀之,狀如蜂巢,故名。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序曰:「構蜂臺於勝壞。」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曰:「窮具牒之遺文,集蜂臺之秘藏。」
(術語)梵語修多羅Su%tra之譯意。又曰契經,或曰經本。(一)三藏之一。對於律及論而言。即佛所說之教法也。涅槃經第十五所謂:「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大毘婆沙論第一等所謂律及論,詮戒及慧,而經則詮定者,即是也。論其字義,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五,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妙義,是名契經。」同第八十一,謂:「契經者,謂貫穿義。」顯揚聖教論亦同之。是以貫穿之義釋經也。然佛地經論,謂:「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又法苑義林章第二本,謂:「雖以貫穿之義釋契經,然以教貫義,以教攝生,名之為經。猶如綖之貫花,經之持緯。西域呼汲索,縫衣之綖,席經聖教等,皆名素呾纜。眾生由教攝而不散流於惡趣,義理由教貫而不散失隱沒,是故名聖教為契經。」華嚴疏第一釋修多羅,謂:「古譯為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即契理合機之經,依主受名。復云:正翻名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於經。」是等皆以貫穿攝持之二義釋經也。若依雜阿毘曇心論第八,則修多羅有五義,其文曰:「修多羅者有五義:一曰出生,出生諸義故。二曰泉涌,義味無盡故。三曰顯示,顯示諸義故。四曰繩墨,辨諸邪正故。五曰結鬘,貫穿諸法故。如是五義,是修多羅義。」法華玄義第八上,廣就修多羅,出有翻無翻之兩說,無翻之中,詳說今之五義,謂梵語多含,故不可翻,有翻之中,出經,契,法本,線,善語教之五譯。其間謂經為經由之義,以其由於聖人之心口,故云。出教由行由理由之三釋。又謂經為經緯之義。如世絹經,以緯織之,而龍鳳文章成。佛以世界悉檀說經,菩薩以世界緯織,經緯合,故聖賢文章成。又依淨影之無量壽經義疏卷上,謂:「經者,外國名修多羅,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綖之貫華,故名為綖。而言經者,綖能貫華,經能持紬,其用相似,故名為經。若依俗訓,經者常也。人別古今,教儀常楷,故名為常。經之與常,何相關顧,將常釋經。釋言經者,是經歷義。凡是一法,經古歷今,恒有不斷。是其常義,故得名常。」是並釋經之字訓也。蓋梵音修多羅,為貫穿攝持之義,雖可譯為綖或線。然以古來支那於聖人之說稱為經,故借之而用經之名也。竊思佛典中稱為經者甚多,其分類不一。普通分為大乘經小乘經二種,大乘經之中,分般若部,寶積部,大集部,華嚴部,涅槃部。或為華嚴部,方等部,般若部,法華部,涅槃部,秘密部。小乘經之中,或分為阿含部小乘部二種。又就翻譯而區別為重譯經單譯經,宋代已後之譯經,別有續入藏目錄。依緣山三大藏總目錄,大乘經,併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重譯,單譯。宋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五卷。元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四卷。麗藏五百二十一部,二千一百六十四卷。小乘經,阿含單譯,總計宋元兩藏各二百四十二部,六百二十一卷。麗藏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四卷。依縮版大藏經目錄,則大乘經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五部,合計四百五十部,二千二百九十一卷。小乘經三百二十一部,七百七十八卷。別有秘密部五百七十部,九百三十一卷。但秘密部中,含不屬於經者。此外有闕經,偽經,疑經及未度之經。又有非佛所說,而亦稱為經者。如法句經,坐禪三昧經,修行道地經,雜譬喻經,百喻經等是也。通彼經律論三藏,而稱為大藏經或一切經者。不過以經為其中之根本,部帙亦隨而多故據,勝立名耳。(二)十二部經之一。對於祇夜,優婆提舍等而言。經中直說之長行也。成實論第一十二部經品所謂:「修多羅者直說語言。」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一所謂:「契經者長行直說。」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第十一所謂:「契經者,謂以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者是也。是經中長行,即為散文,而不用偈頌,又稱不屬於授記,本生,論議等之部分也。又出於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往生論註卷上,大乘義章第一,法華義記第一,法華玄贊第一,華嚴探玄記第一,善導之觀經疏第一等。
經體三塵 (名數)經體有三:一為聲。於佛在世時聞金口之音聲而得道,是以聲塵為經。二為色。於佛滅後,由經卷紙墨而傳持之,是以色塵為經。三為法。內心思惟自法,而契於理。是不由他教,不由紙墨,唯以法塵為經。耳識利者依於聲。眼識利者依於色。意識利者依於法。此土之人,此三識利。餘三識鈍。鼻嗅紙墨亦無所知,身觸經卷亦不能解。舌噉文字亦寧辨是非耶?是故唯以三塵為經體。見玄義八上。
焙經 (行事)設火爐,焙藏經,去其蒸濕也。敕修清規知藏曰:「函帙目錄,常加點對。缺者補完,蒸潤者焙拭,殘斷者粘綴。」
拭經 (行事)焙綿拭經也。
經木 (物名)讀經時所打之拍子木,謂之經木,亦曰音木。
經王 (譬喻)稱其經勝於他經,曰經王。即經中之王也。法華經藥王品曰:「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中略)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法華嘉祥疏九曰:「言經王者,此經於今昔權實開合自在,故稱為王。又獨一無二,亦是王義。」最勝王經一曰:「金光明妙法,最勝諸經王。」心地觀經八曰:「若有法師受持讀習解說書寫此心地經眾經中王,如是法師與我無異。」
經文 (術語)經之文句。能詮義理者。即經文為能詮,義理為所詮。
經手 (雜名)又曰經生。書寫經者。
經瓦 (物名)瓦彫經文為永傳而埋置土中者。
經生 (雜名)又曰經手。書寫經者。
經生聖者 (術語)謂在預流等聖位,經欲界或色界之多生,而後般涅槃者。其中經欲界生之聖者,必不往生於色無色界。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此以彼聖者,既厭欲界之苦,深恐生於上界,猶有長時之苦,同於欲界故也。經色界生之聖者,於色界無苦,隨而有以厭心劣而上生於無色界之義。大毘婆沙論五十三問答欲界經生之聖者,生於上二界否?評家云:定無復生於上二界者。俱舍論二十四曰:「已經欲界生者,及已從此往上界生諸聖,必無練根並退。」是由凡經生之聖者,不惟習根極為成熟,又得殊勝之所依止也。並見俱舍光記二十四,寶疏二十四等。
經衣 (衣服)又作經帷子。死者所被之淨衣,書經文者。不空罥索真言經六曰:「若有眾生,億劫具造四重五逆十惡等罪,身壞命終,墮阿鼻獄。若此亡者隨其身分屍骸衣服為真言者,身影映著,即得解脫。捨所苦身,直生淨土。」大寶樓閣經上曰:「若讀若誦,若受持,若佩身上,若書衣中。(中略)決定當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經行 (術語)於一定之地旋繞往來也。即坐禪而欲睡眠時,為此防之,又為養身療病。寄歸傳三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經行。直去直來,唯遵一路。隨時適性,勿居鬧處。一則痊痾,一能銷食。(中略)若其右繞佛殿,旋遊制底,別為生福,本欲虔恭。經行乃是銷散之儀,意在養身療病。舊云行道,或曰經行。二事總包,無分涇渭。遂使調適之事久闕東川。」玄贊二曰:「西域地濕,疊塼為道。於中往來,消食誦經。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釋氏要覽下曰:「十誦律云:經行有五利:一勦健(勦音巢輕捷也),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堅固。三千威儀經,有五處可經行:一閑處,二戶前,三講堂前,四塔下,五閣下。」法華經序品曰:「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同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十誦律五十七曰:「經行法者,比丘應直經行,不遲不疾。若不能直,當畫地作相,隨相直行,是名經行法。」摩得勒伽六曰:「比丘經行時,不得搖身行,不得大駛駛,不得大低頭,縮攝諸根,心不外緣,當正直行。行不能直者安繩。」
經戒 (術語)經義與戒行。又經中所譯之戒法。又戒為萬世之常經,故曰經戒。無量壽經下曰:「奉持經戒,受行道法。」
經夾 (雜名)又云梵夾。刻經文於貝多羅,夾以厚板,以繩結之也。其狀類箱,故曰梵筴。愚案夾為筴之誤同策。
經卷 (術語)古經皆為卷本,故曰經卷。方冊之經,成於明朝。法華經法師品曰:「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
經者 (人名)受持法華經者。又講說經論者。對於禪者而云。
經宗 (術語)依經而開之宗旨曰經宗。依論而開之宗曰論宗。如華嚴天台是經宗。如成實三論是論宗。
經法 (術語)金口之聖說,為萬世之常法者。稱為經法。無量壽經下曰:「聽受經法,歡喜無量。」毘奈耶雜事四曰:「善和苾芻,作吟諷聲,讚誦經法。」
經典 (雜名)佛說之。阿難結集之。初傳之於口。後書之於貝葉。其文句並書籍。謂為經典。無量壽經上曰:「菩薩經典,究暢要妙。」法華經序品曰:「聖主師子,演說經典,微妙第一。」
經供養 (行事)不限何經,書寫之,為作佛事。謂為經供養。供養經之義。經者屬於三寶中之法寶。供養經者,即供養法寶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隨求陀羅尼經記書隨求陀羅尼,繫於病比丘之頸,大減病苦,死後雖墜地獄,亦依咒力而消滅罪障,生於天而成隨求即得天子。
經律 (術語)三藏中之經藏與律藏。俱係金口之直說。經為教常道者。律為制惡事者。
經律異相 (術語)五十卷,梁僧旻寶唱等集。就經律二藏中拔粹類聚者。法苑珠林之類。
經律論 (術語)三藏
經軌 (術語)密部之經典與儀軌。
經架 (物名)置經之棚。
經師 (雜名)讀經之法師。毘奈耶雜事四曰:「善和苾芻,作吟諷聲。讚誦經法。(中略)我欲親往奉彼經師。」同十三曰:「經師律師論法師禪師,不以同類令聚一處。」梁高僧傳有經師之一科。
經案 (物名)載經之机。
經馬 (雜名)般若心經與繪馬也。禪院之祈禱及盂蘭盆會等,印造此二者焚之。加以紙錢,經罷焚化。傳是宋時禪林之法。蓋以人鬼道異,若火化之,則他得受用也。異聞總錄云:李泳子永,常印尊勝陀羅尼幡,焚施鬼道,即此也。
經家 (人名)結集經典之人,即指阿難。三德指歸一曰:「經家者,即阿難,是結集經家也。」
經唄 (雜語)歌詠經文之聲。即梵唄也。慧琳音義六十五曰:「經唄,僧尼法事梵唄聲也。」
經教 (雜語)經典之教訓。圓覺經曰:「如是經教功德名字。」
經部 (流派)具名經量部。經量部
經堂 (堂塔)入一切經之殿堂。與經藏同。
經笥 (物名)盛經之箱。釋氏要覽中曰:「經笥法將,並五印度學人,稱奘法師。」是由箱之義,轉而為通經人之義。與西域記十二贊奘師所謂:「印度學人,咸仰盛德。既曰經笥,亦稱法將。」皆有腳經笥之義也。
有腳經笥 (人名)宋僧傳十六曰:「後唐貞峻,時稱有腳經笥。聽俱舍論,隨講誦頌,八品六百行。」
經帷 (衣服)即經衣。經衣
經塔 (堂塔)納經文陀羅尼而供養之塔也。西天之法,凡造塔及像,則必納舍利或經頌。其納經頌者,即經塔也。寄歸傳四曰:「凡造形像及以制底。(中略)中安二種舍利:一謂大師身骨,二謂緣起法頌。」密教勸置陀羅尼。寶篋印陀羅尼經曰:「安置此陀羅尼於塔像中者,我等十方諸佛,隨其方處恒常隨逐。」尊勝陀羅尼經,佛教天帝謂此供養者為摩訶薩埵。法華經法師品亦教於經卷所住之處,起七寶之塔而嚴節之。【又】於塔書經文者。書史會要六曰:「釋法暉,政和二年天寧節,以細書經塔來上,作正書,如半芝麻粒,寫佛書十部。」
經單 (物名)記經名之紙標。禪家每年啟建正月祝道場之前一日貼於大殿前者。敕修百丈清規第一曰:「啟建元先一日,堂司備榜,張於三門之右及上殿經單,俱用黃紙書之。」
經量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佛滅後四百年之初,由說一切有部別派者。三藏之中,唯以經為正量,故名經量部,單云經部。宗輪論述記曰:「此師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及對法。凡所援據,以經為證,即經部師。從所立以名經量部。」Sautra%ntika。
經道 (術語)經典所說之道。無量壽經下曰:「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
經筴 (物名)又曰梵筴貝筴。筴音楚革切,筮策也。簡書也。字典曰:「廣韻楚革切,魯語臧文仲聞柳下季之言,使書以為三筴,註簡書也。」以貝經與簡策同也。作夾者為非。寄歸傳一曰:「云十誦四分者,多是取其經夾以為題目。」僧史略上曰:「於時未事翻譯,必存梵筴。」
經箱 (物名)貯經之箱。其形不同,而在經案之上者,豎一尺許,橫四五寸,多鏤金銀嵌螺鈿為飾。
經論 (術語)三藏中之經藏與論藏。經為如來之金口說法,法華經涅槃經等。論為菩薩之祖述,唯識論俱舍論等。三論檢幽鈔一曰:「欲示師資不同故,師說名經,資言稱論。以師所說,可則可常,能顯至道故,稱為經。資之所作,俱論佛語,更無異制,故稱為論。」
經頭 (職位)禪家掌經卷圖書之僧也。【又】禪院為補修一切經勸化街坊之僧曰經頭。
經藏 (術語)該攝佛所說之經典,稱為經藏。經中各含藏事理,故曰藏。三藏法數九曰:「三藏者,謂經律論,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六十華嚴經六曰:「自歸於法,願與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又】納經典之府庫也。又作經堂,藏殿,輪藏等。此中亦收經律論之三藏及賢聖祖之章疏,名為經藏者,就本也。寄歸傳四,言亡僧之遺物曰:「所有經典章疏皆不可分,當納經藏,四方僧共讀。」
經藏堂主 (職位)藏主之下有堂主。藏主不居藏殿。堂主守經,常在藏殿。見象器箋六。
經題 (術語)經之題目。佛經置重首題。題為一部之總標。天台釋經題,立五重之玄義,為萬代之洪範。
經櫃 (術語)貯眾僧衣服道具之器。其在僧堂者謂之函櫃。其在眾寮者謂之經櫃。眾寮是看經之所,故曰經櫃。前面與後面各有二本之足。其小者,有時用代經案。其大者,容大人而有餘。
經釋 (術語)佛經與師釋也。佛之說法,直誦傳記錄者,謂之經。其經意為人師解釋者,謂之釋。
經體 (術語)經之體也。謂一經所詮之主質。天台觀經疏卷上,謂諸法實相為經之體,餘皆魔事,如諸星環北辰,萬流宗於東海也。天台以前之諸師,不別經宗與經體。天台以體為一經之主,謂宗如輔臣。小乘經以三法印為體。淨土諸師以念佛為體。
(術語)與線同字。梵語修多羅Su%tra,直譯為綖。義譯為經。兩譯雙舉為綖經。經文為如線之貫物,使不散逸,貫穿連綴文句與義理者,故喻之為線。修多羅
綖經 (術語)又曰線經。梵語之修多羅,若直譯則可為綖。常義譯為經。或合為綖經。綖線同字也。修多羅。法華玄義六曰:「修多羅翻線經。」大日經疏五曰:「修多羅,古譯謂之綖經也。」
試經 (雜語)讀經之試驗也。禪林之語。
該羅 (術語)兼攝物而不漏也。無量壽經下曰:「於佛教法,該羅無外。」
該攝 (術語)該羅差別,融攝於絕待也。對於分相而言。華嚴家謂三乘一乘等差別之法,原不出別教一乘之外,悉為華嚴海中之波瀾,故約於體,泯其差別相,該羅之而融攝於絕待之一也。出於五教章上。
該攝門 (術語)對於分相門而言。華嚴宗賢首之用語。一乘之外有三乘,謂之分相門,論一乘之內該三乘,謂之該攝門。五教章上之一曰:「就普賢門中。復作二門:一分相門,二該攝門。」
詵遮 (術語)Abhis!ecana,毘詵遮之略,譯為灌頂。菩提心義十曰:「梵云毘詵遮,此云灌頂。」
詵遮要秘 (書名)一卷,弘融著。記灌頂之事。
話在 (雜語)有可話說事在也。碧巖五十四則曰:「雲門問僧:近離甚處?僧云西禪。門云:西禪近日有何言句?僧展兩手。門打一掌。僧云:某甲話在。門卻展兩手。僧無語。」
話則 (雜語)佛祖之說話,可為學者之法則者,稱為話則。
話墮 (術語)自吐語而自分墮負也。雲門錄中曰:「舉光明寂照,(中略)師云話墮也。」
話頭公案 (術語)宗匠話頭所成之公案也。公案者,參禪者可研究之問題也。公案
話[木*霸] (雜語)如言話柄。古宿錄四十曰:「雲門悅上堂曰:摩竭掩室已不及初,毘耶杜詞至話[木*霸]。」正字通曰:「[木*霸],[木*霜]字之訛。」又曰:「[木*霜]必架反,音霸柄。」
詮旨 (術語)依詮談旨謂為詮。廢詮談旨謂為旨。是法相宗之名目也。
詮辯 (術語)言詮辯論也。唯識述記序曰:「息詮辯於言蹄之外。」
誠信 (術語)真言至誠之信心也。
(飲食)精製牛乳者。梵語雜名曰:「娜地。」涅槃經十曰:「聲聞如乳,緣覺如酪。」梵Dadhi。
酪味 (譬喻)五味之第二,台家以喻第二時之小乘教。
酪經 (術語)台家之教判,以華嚴等五時,配於乳等五味。第二時鹿園時之諸經,稱為酪經。即一切之小乘經也。法華玄義二曰:「酪經一種因果,狹下短,但麤無妙。」
酬因感果 (術語)酬報因行而感得果報也。因果
群牛譬經 (經名)佛說群牛譬經,一卷,西晉法炬譯。以群牛譬好比丘,以驢譬惡比丘。
群生 (術語)許多之眾生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法王法力超群生。」無量壽經上曰:「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法華經方便品曰:「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
群生海 (譬喻)教行證文類二曰:「乘一切智船,浮諸群生海。」
群有 (術語)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眾生之果報名為有。業疏一上曰:「唯此僧寶,下濟群有。」濟緣記一上曰:「下濟群有,六道福田故。言群有者:正報即四生,依報則三界,開為九有二十五有。」
群迷 (術語)許多迷惑之眾生也。觀經玄義分曰:「群迷性隔,樂欲不同。」大日經疏二曰:「十方三世諸佛唯有此一門,誘進群迷出於火宅。」
群萌 (術語)如言群生。萌者,草木始發芽未冥昧之貌。因而以喻眾生之盲昧。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類。」無量壽經上曰:「光闡道教,欲拯群萌。」
群疑論 (書名)釋淨土群疑論之略稱。宋僧傳謂之決疑論。七卷,唐千福寺懷感撰。其註解有探要記十四卷,鈔二十卷。
群機 (術語)諸機類也。最勝王經十曰:「八種微妙,應群機。」歸敬儀上曰:「統群機大小。」
群類 (術語)群者眾生也,有情之種類數多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天人群生類。」圓覺大疏上之二曰:「大士親愛,展轉流布,則群類普霑。」
賊住 (術語)謂未受具足戒者,住於受具足戒之比丘眾中,共僧事也。寄歸傳一曰:「不思咽咽當有流漿之苦,誰知步步現招賊住之殃。」行事鈔上三曰:「四分云:為比丘與外道相濫,佛令問何時何月何和尚闍梨等,即知佛法與外道俗人有異,勘問知非賊住。」
賊縛比丘 (人名)草繫比丘
跨節 (術語)天台之名目。就諸經之當意而判教意,謂之當分,由法華經之意,定餘經之意,謂之跨節。例如阿含經為使離生死苦入於涅槃而說,當分之意也。為使得大乘佛果之階級,方便說之,其本意在於佛果,跨節之解釋也。因而以當分成法華之相待,妙,以跨節成法華之絕待妙。當分為方便之施設,跨節為佛之本意也。玄義一下曰:「當分者,如三藏佛,趣種種機,說種種教。(中略)二跨節者,何處別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說。」同釋籤三曰:「若依施權,即當分義。若據佛意,即跨節義。」又曰:「當分通於一代,於今便成相待。跨節唯在今經,佛意非適今也。」又曰:「當分乃成今經相待義邊,跨節乃成今經開權義邊。」
跪拜 (雜語)佛在世,國人遇婆羅門則跪拜之。遇沙門則敬禮之。毘奈耶雜事一曰:「六眾報曰:汝等愚人,不閑禮式,誰合跪拜?誰當敬禮?彼人答曰:我等但知見老婆羅門即云跪拜,若見苾芻便云敬禮。」
跪爐 (雜語)跪而拈香於爐前也。百丈清規一曰:「兩序分班對立,住持就跪,知客跪進手爐,侍者跪進香合。維那白佛宣疏畢,知客跪接爐,住持收坐具。」
(術語)有二義:一,釋之義,即釋文義而消疑滯也。又具云解釋,或曰解義。二,知解之義,即謂由見聞義理而生之心解也,對於行而言,如信解領解悟解了解之類是也。
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 (術語)法華經妙音品所說十六三昧之一。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解一切語言三昧者,得此三昧解眾生語而為說法。」
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術語)法華經妙音品曰:「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同藥王品曰:「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陀羅尼者,總持不失之力用也。就體言則為三昧。就用言則為陀羅尼。
解了 (術語)會得道理也。深密經二曰:「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實解了。」南本涅槃經十九曰:「解了實相空無所有。」
解打鼓 (術語)公案名。又名禾山四打鼓。禾山無殷對於學人所問,避迂遠曲折之問答,示真諦一竅,意在言外,打鼓之響,反在後面之意者。說禾山附錄。
解行 (術語)知解與修行。解理行事也。天台戒疏上曰:「於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勝鬘寶窟中本曰:「由解行成就得入初地。」唐僧傳(慧思傳)曰:「解行高明,根識清淨。」
解行生 (術語)華嚴所立,三生成佛之第二。三生
解行地 (術語)由解而修行,未證真如之地前三賢菩薩階位。
解行相應 (術語)解與行相應也。解行
解行發心 (術語)起信論三發心之一。菩薩十行之行成就,而發十迴向之心也。起信論義記下末曰:「解行發心者,位在十迴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順行十度,行成純熟,發迴向心入十向位,故云解行發心也。」
解空 (術語)悟解諸法之空相也。佛弟子中以須菩提為解空第一。註維摩經三曰:「肇曰:須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解知見 (術語)解脫,解脫知見二語之略。五分法身之第四為解脫,第五為解脫知見。解脫為涅槃,解脫知見為自覺證悟涅槃之知慧也。此二者合戒定慧之三者,為五分法身。無量義經曰:「戒定慧解知見生,三昧六通道品發。」五分法身
解界 (術語)解修法時所結之界場也。解界法
解界法 (術語)真言之修法,初行結界之法(結界),修法竟,而行解界法,次作撥遣本尊之法。秘藏記鈔六曰:「結界者,攝法界歸於一處,是一法界之表示也。解界者,開一塵會於法界,是多法界之表示也。一一解前結界之印明,謂為解界。結界時,一一真言,三遍誦之。解界之時,一遍誦之,以成之難而破之易故也。而解界有投花之法,為奉送其本尊投花也。投花時,投向諸佛之本土。本土為法界宮,諸佛乘此投花各還其本土也。」(投花)。
解信 (術語)仰信之對。學教法之道理,由智之道而信也。
解夏 (術語)七月十五日(舊律)或八月十五日(新律),解夏安居之制也,又曰解制。此日行所謂自恣法。佛說解夏經,佛說受新歲經,佛說新歲經,說其法。歲華紀麗曰:「眾僧解夏。」禪苑清規解夏曰:「七月十四日晚,念誦煎湯,來日昇堂,人事巡寮煎點,同結夏之儀。」
解夏草 (植物)解夏之日,僧贈檀越者。蓋此日諸比丘取生茆擬如來成道時之吉祥草,坐於此上而行解夏之法,故與以此吉祥草,分福分之意也。釋氏要覽下曰:「今浙右僧,解夏日,以綵束茆以遺檀越,謂之解夏草。今詳,此草已為五分法身座,故名為吉祥草也。」
解夏經 (經名)佛說解夏經,一卷,趙宋法賢譯。與增一阿含二十四卷善聚品,佛說受新歲經同本。說七月十五日解夏之法。
解悟 (術語)會得道理也。法華經提婆品曰:「無量眾生,聞法解悟。」探玄記一曰:「遂經三載,冥加悟解。」圓覺大疏上之二曰:「先悟後修為解悟,先修後悟為證悟。」宗鏡錄三十六曰:「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證悟。」禪源諸詮三曰:「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
解座 (雜語)解散法座也。
解拳論 (書名)一卷,陳那菩薩造。陳真諦譯。以藤蛇之譬,說三界無實之義。唐義淨譯者名為掌中論。同本也。解拳者解拳示人之義。以譬解人之迷執。
解脫 (術語)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s!a譯曰解脫。離縛而得自在之義。解惑業之繫縛,脫三界之苦果也。注維摩經一曰:「肇曰: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脫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解謂離縛,脫謂自在。」華嚴大疏五曰:「言解脫者,謂作用自在。」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欲修何法,即得解脫?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云何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又曰:「但無憂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脫也。」又曰:「云何解脫心?答無解脫心,亦無無解脫心,即名真解脫也。」傳心法要下曰:「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又】涅槃之別稱。以涅槃之體,離一切之繫縛故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言解脫者,體即圓寂。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恒處生死,證圓寂已能離彼縛,立解脫名。」俱舍論十八曰:「解脫涅槃,亦名無上。」大乘義章二曰:「涅槃果德,絕縛名脫。」同十八曰:「言解脫者,自體無累,名為解脫。又免羈縛,亦曰解脫。」梵語雜名曰:「解脫,梵語木底。」【又】禪定之別稱。如三解脫,八解脫,不思議解脫。脫縛自在者禪定之德也。大乘義章十三曰:「八解脫者,名為解脫絕下縛故。」注維摩經一曰:「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細相容,變化隨意,於法自在,故名解脫。」【又】五分法身之一。
二解脫 (名數)一,有為解脫。為阿羅漢無漏之真智。二,無為解脫。是為涅槃。俱舍論二十五曰:「解脫體有二種: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滅。」【又】一,性淨解脫,謂眾生之本性清淨,無繫縛染污之相。二,障盡解脫,謂眾生之本性,雖為清淨,然由無始已來煩惱之惑,不得顯現本性,今斷盡此惑障,得解脫自在也。見寶性論五。【又】一,慧解脫,阿羅漢未得滅盡定者。是為唯解脫證涅槃之智慧障者,故曰慧解脫。二,俱解脫,阿羅漢得滅盡定者。是為解脫慧與定之障者。故曰俱解脫。成實論分別賢聖品曰:「因滅盡定故有二人,不得此定名慧解脫,得此定者名俱解脫。」俱舍論二十五曰:「俱由得滅定,餘名慧解脫。」【又】一,時解脫,鈍根之無學,待勝時而入定,及得脫煩惱之縛者。二,不時解脫,利根之無學,不選時而入定,及得脫煩惱之縛者。見俱舍論二十五。【又】一,心解脫,心離貪愛者。二,慧解脫,慧離無明者。見大乘義章十八,俱舍寶疏二十五。
三解脫 (名數)又曰三空。亦曰三三昧。具名三解脫門:一空解脫,二無相解脫,三無願解脫。三種之禪定也。三解脫門
八解脫 (名數)舊曰八背捨。是為棄捨三界染法繫縛之八種禪定。與八勝處,十一切處,一具之法門也。八背捨
解脫天 (人名)玄奘三藏在印度時,彼土之小乘眾,稱三藏為解脫天。慈恩寺傳五曰:「諸眾歡喜,為法師競立美名。大乘眾號曰摩訶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眾號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脫天。」
解脫分 (術語)順解脫分之略。
解脫衣 (衣服)解脫幢相衣之略。袈裟之別稱。
解脫身 (術語)二佛身之一。佛身解脫煩惱障,故名解脫身。唯識述記十末曰:「言法身者,非三身中之法身也。佛得二名,離煩惱故,名解脫身。離所知障,具無邊德,名為法身。」又五分法身之一。
解脫戒 (術語)別解脫戒之略。
解脫味 (術語)出世法三昧之一。涅槃之妙味也。勝鬘經曰:「涅槃一味等味,謂解脫味。」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勝鬘寶窟中末曰:「出世法有三種味:一法味,二禪悅味,三解脫味。」
解脫門 (術語)謂空,無相,無願,三種之禪定也。此三者為涅槃之門戶,故名。俱舍論二十八曰:「於中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為涅槃為入門故。」大乘義章二曰:「涅槃果德絕縛名脫,空無相等與脫為門,名解脫門。」
解脫服 (衣服)又曰解脫幢衣,解脫幢相衣。袈裟之異名。言袈裟為求出離解脫之人之服。法苑珠林二十二曰:「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廣度諸眾生。」
解脫食 (術語)出世五食,又九食之一。出家行人,由解脫惑業之繫縛,增長善根,資益慧命,猶如世間之食,資養諸根。故稱解脫為食。
解脫相 (術語)三相之一。
解脫律 (經名)解脫戒本經之略名。
解脫冠 (譬喻)解脫之貴如寶冠。增一阿含經十四曰:「天王來至此,及諸魔眷屬。復以方便降,令著解脫冠。」
解脫海 (譬喻)解脫之德,深廣如海。華嚴經二曰:「此智幢王解脫海。」
解脫障 (術語)俱舍論所說二障之一。二障
解脫輪 (術語)謂自金剛界大日五智現出五如來所住之月輪也。五解脫輪
解脫藏 (術語)離一切繫縛之人身也。千手經曰:「當知其人是解脫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
解脫道 (術語)四道之第三。【又】佛道之總名。出離解脫之道。如解脫道論之解脫道。
解脫耳 (雜語)以耳聞法,遂得解脫。耳為解脫之門,故曰解脫耳。思益經二曰:「眼是解脫門,耳鼻舌身意是解脫門。」此土眾生特以耳根為解脫門。楞嚴經五曰:「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入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玄義六下曰:「此土耳根利,故偏用聲塵。」
解脫風 (譬喻)世間之顛倒苦惱比如炎熱。解脫譬如涼風。無量義經曰:「請佛轉法輪,隨順能轉。微渧先墮,以淹欲塵。開涅槃門,扇解脫風。除世熱惱,致法清涼。」
解脫幢衣 (衣服)解脫幢相衣之略。袈裟之異稱。
解脫堅固 (術名)大集經所說五堅固之第一。佛滅後第一五百年間,正法盛而於證解脫堅固也。
解脫深坑 (術語)固執於解脫而不能圓滿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墮於深坑也。大集經十三不可說菩薩品曰:「善男子!譬如有人墜墮深坑,是人不能自利利他,聲聞緣覺亦復如是。墮解脫坑,不能自利及以利他。」
解脫知見 (術語)五分法身之第五。
解脫戒經 (經名)一卷,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列迦葉毗部別解脫戒之本條者。【又】一切戒經之通名。智度論二曰:「解脫戒經,即是大師。」
解脫道論 (書名)十二卷,優波底沙羅漢造,蕭梁僧伽婆羅譯。有十二品。說出離解脫之要道者。作者為巴利佛教傳燈祖之一人。此書為由巴利語譯者。佛音之淨道論先驅也。體裁亦同。
解脫幢相衣 (衣服)袈裟之異名。袈裟為求解脫人所服,而不為邪所傾動,又條相似佛塔之幢,故名。地藏十輪經四曰:「被殑伽沙佛解脫幢相衣,於此起惡心,定墮無間獄。」釋氏要覽上曰:「又名幢相,謂不為邪所傾故。」應法記曰:「條相四圍有同佛塔,故云幢相。」
解脫知見身 (術語)解脫知見為如來法身之一分,故曰身。
解脫戒本經 (經名)解脫戒經之具名。
解脫清淨法殿 (術語)謂法身所居之大涅槃界也。圓覺經曰:「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解結次第 (雜語)楞嚴經攝論曰:「六結不同,一巾所造,第一第六,不成雜亂,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諸結若存,是非蜂起,此結非彼,彼結非此,若結解除,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解結時,云何同除?綰由次第,解亦次第,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見圖。 T0061.JPG
解深密經 (經名)五卷,唐玄奘譯。此為法相宗所依之本經,有前後總別四譯。第一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一卷,名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又一卷,名相續解脫如來所隨順處了義經。二者對於唐譯為地波羅蜜品第七與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之二品。二元魏菩提留支譯,五卷,名深密解脫經。與唐譯對分勝義諦相品第二之一品,而作四品。第三梁真諦譯。一卷,名佛說解節經。雖有四品。而即唐譯之勝義諦相品一品。第四唐譯既解深密經也。唯識演秘三末曰:「此經梵本名曰珊地涅暮折那Sandhinirmocana,涅暮折那,此翻名解。珊地之聲含於三義:一諸物相續,二骨節相連,三深密之義。西方土俗呼三種並名珊地。(中略)前後譯人各取一義以立經題,皆不相違。然據經旨,解深密名理為勝矣。」一經有八品,解說阿賴耶識深密者。見閱藏知津六。
解惑 (術語)解與惑也。解為智,惑為煩惱,相反之法。止觀八上曰:「若遮障重當修助道,即解惑相持,便應索援。」
解境十佛 (術語)華嚴宗以真實之智解見法界時,立為萬有無非皆佛,分之為十種: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是也。
解滿成佛 (術語)四滿成佛之一。四滿成佛
解節經 (經名)佛說解節經。一卷,梁真諦譯。與解深密經中之勝義諦相品同本。
解憂經 (經名)佛說解憂經。一卷,宋法天譯。說一切無常,當求解脫。
解講 (雜語)止講義也。解散講眾也。廣弘明集十九有題為「解講疏」者數首。解講之表白文也。
解釋 (術語)分解難文,使知義理也。智度論六十五曰:「解釋者,如囊中寶物繫口則人不知,若為人解經卷囊解釋義理。」
嗣法 (雜語)弟子嗣師之法也,密家謂為傳法,禪家謂為嗣法。象器箋十二曰:「宗門之嗣法,猶諸侯之嗣國也。」
嗣法拈香 (行事)開堂為師拈香,發露得法之所由。以興化奘禪師為始。
嗣香 (術語)對於先師謝己得為法嗣之恩之瓣香也。
鍋頭 (職位)司鍋釜類者。禪林之役名。
(物名)鐃之小者。說文曰:「鐃小鉦也。」今鉦反比鐃小。其釣者謂為釣鉦。置者謂為敲鉦。法事時叩以通知信息。又於念佛時叩之。
鉦鼓 (物名)佛教儀式所用之樂器。
鉗鎚 (譬喻)鉗者以鐵束物之謂,稱鐵鋏之類,鎚謂鐵鎚。冶工以鉗鋏赤熱鐵,以鎚鍜鍊之於鐵床上,喻師家接得僧眾,使其器成者。大慧普覺語錄鼓山宗逮條所謂:「故一味本分以鉗鎚似之,後來自在打發別處,大法既明,向所受過底鉗鎚,得一時受用。」碧巖錄普照序所謂:「秉烹佛煆祖之鉗鎚,頌出衲僧向上之巴鼻。」是也。
(物名)梵語缽多羅Pa%tra之略。比丘之飯器也。行事鈔下之二曰:「十誦缽是諸佛標誌,不得惡用。」見缽多羅條。
缽支 (物名)又曰缽枝,缽[金*支]、缽搘。支缽之臺也。四分律四十三曰:「缽若不正,應作缽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缽盛食,著地翻之。佛言:聽作缽支,用銅鐵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樹。」十誦律六十一曰:「缽枝法。」僧祇律二十八曰:「缽[金*支]。」傳燈錄道禪師章曰:「缽搘。」
缽他 (雜語)譯曰一升。見楞伽經。巴Pattha。
缽多 (物名)缽多羅之略。
缽吉帝 (人名)又作缽吉蹄,波機提。譯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種之婬女也。見阿難而生婬心,請之於母,母誦神咒蠱惑阿難。阿難將行樂,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經上曰:「過去有婆羅門名蓮華實,女名本性,爾時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頭諫經曰:「有[歹*凶]咒女名曰波機提,晉曰志性。」又曰:「過去有梵志名弗伽娑有女名志性,弗伽娑女則志性比丘尼是。」鼻奈耶三曰:「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阿難平旦入城乞食。時甚熱,阿難中路蕉渴。路上有旃荼羅女,名缽吉蹄,於井汲水。阿難詣井請水。女曰:我是摩鄧伽種,君為貴種,瞿曇第一弟子,波斯匿王所敬,末利夫人師。我敢持水不與?阿難曰:我不問汝旃荼羅非旃荼羅,但施我水。女於是掬水灌阿難手足,於是生婬意。阿難飲水去。缽吉蹄女還家啟父母,願以沙門阿難為夫婿。母曰:此阿難為轉輪王家子,沙門瞿曇弟子。我等旃荼羅種何得以阿難為女婿?女曰:若得阿難而不得為婿,我當飲毒死。母於是設祭壇,請摩鄧伽神,誦摩鄧伽咒。阿難在祇洹,恍惚牽心於此,至其家。缽吉蹄女見阿難,踊躍抱之,著床上。爾時,阿難以道力得自寤,自念:我今困厄,世尊何不慈愍我?佛乃知之,為阿難誦佛語(摩登伽經,舍頭諫經,佛為誦神咒,但其咒語異),於是阿難得脫幻術至佛所。婬女逐阿難而至。請佛以阿難。佛言:汝欲得阿難,阿難既為比丘,汝亦應為比丘尼。婬女乃還家白父母,剃髮至祇洹。時佛為婬女廣說四聖諦法,婬女即思惟佛道。得阿羅漢果。」更有摩鄧伽經二卷,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摩鄧女經一卷,舍頭諫經一卷,此四經為同本異譯。皆記摩鄧伽女之事。但並為小乘部。大乘部首楞嚴經,記阿難乞食,途次經歷婬室,遭摩鄧伽以娑毘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如來宣說頂光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往護阿難,惡咒消滅。即與阿難及摩鄧伽歸來佛所。大小二部所記不同。梵Prakr!ti巴Pakati^。
缽吒 (衣服)Pat!t!a絹之大幅無條相者,謂為縵衣。又曰縵條,用以裹身者。有部毘奈耶二十三曰:「織作缽吒。」注曰:「言缽吒者,謂是大[疊*毛],與袈裟量同,總為一幅。此方既無,但言衣[疊*毛]。前云衣者,梵本皆曰缽吒也。此云縵條。」大日經三曰:「缽吒為裙。」同疏曰:「用極細絹為下裙。」梵語雜名曰:「絹缽吒。」
缽吒補怛囉 (人名)Pa%t!aliputra,華嚴疏鈔四十五曰:「波吒補怛囉,此云黃華子,即黃華女之子也。」【又】地名,補吒梨子城也。波吒釐
缽印 (印相)仰兩手掌,其頭指已下四指頭,左右各捻,左右大指,各著於其頭指側。飯食供養印與地神印,佛部三昧耶印,地藏菩薩之印,共為此缽印也。
缽伐多 (地名)國名。在北印度。都城傍有大伽藍,僧徒數百,並學大乘。昔最勝子論師於此作瑜伽師地論釋。又為賢愛論師,德光論師之出家處。見西域記十一。梵Parvata。
缽多羅 (物名)Pa%tra,又作波多羅,波呾囉,缽呾羅,播怛囉,缽和羅,缽和蘭。略云缽。比丘六物之一,飯器也。有泥鐵之二種,譯曰應器,又曰應量器,以體色量三者皆應法故也,又以賢聖應受人之供養者用之也。玄應音義十四曰:「缽多羅,又云波多羅,此云薄。謂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歸傳二曰:「波呾囉,缽也。」玄應音義十三曰:「缽和羅飯,獨證身誓經云缽和蘭,亦梵言輕重耳,此譯云自恣食也。」盂蘭盆經宗密疏曰:「缽和羅飯者缽中飯也,梵云缽多羅,此云應器。和字誤也,今時但云缽者,略也。」六物圖曰:「二釋名者,梵云缽多羅,此名應器。有云:體量色三皆應法故。若準章服儀云:堪受供者用之名應器,故知缽是梵言,此方語簡省下二字。三明體者。大要有二:泥及鐵也。五分律中用木缽犯偷蘭遮。僧祇云:是外道標故,又受垢膩故。」參照缽盂條。
缽孕瞿 (植物)花名。大日經疏十三曰:「缽孕瞿花,西方出此花,如此間粟榖之色,花房亦如榖穗,甚香也。」
缽位 (雜語)禪林之語。僧堂大眾粥齋之坐位曰缽位。見象器箋二。
缽健提 (神名)天神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缽健提此云跳蹲,此中力士甚勇健捷疾也。」涅槃經疏七曰:「缽健提此云堅固。」巴Pakkhandin。
缽里薩囉伐拏 (物名)Parisra%van!a,六物之一。濾水囊也。寄歸傳二曰:「缽里薩囉伐拏,濾水羅也。」
缽油 (故事)
缽陀 (雜語)Pada,又作播陀,波陀,缽曇。譯曰足,跡,句。法苑義林章一本曰:「梵云缽陀,此翻為跡,當古之句。」唯識述記二末曰:「缽陀是跡,如尋象跡以覓象等,此名為句。理應名跡,義之跡故,尋此知義也。順古所翻稱之為句,播陀是足。」大日經疏一曰:「梵云缽曇,正翻為足。聲論是進行義,住處義,如人進步,舉足下足其跡所住處謂之缽曇,言辭句逗義亦如是,故同一名耳。」智度論四十四曰:「天竺言波陀,秦言句。」梵語雜名曰:「跛娜,句、步。」又曰:「播娜,足。」
缽刷 (物名)小板一頭圓形,加漆,清缽門粘粒之器也。見象器箋二十。
缽盂 (物名)或作[(拔-手)/皿]盂。缽為梵語,盂為漢語,梵漢雙舉之名。敕修清規辨道具曰:「梵云缽多羅,此云應量器,今略云缽,又呼云缽盂,即華梵兼名。」演繁露曰:「東方朔傳注:盂,食器也。若[(拔-手)/皿]而大,今之所謂[(拔-手)/皿]盂。[(拔-手)/皿]音撥,今僧家名其食器為缽,則中國古有此名,而佛徒用之。」按說文云:[(拔-手)/皿]食器也。盂屬。然則以缽多羅為[(拔-手)/皿]盂者,音義兼譯也。參照缽多羅條。
缽和羅 (術語)Prava%rana,又作[(拔-手)/皿]和羅,缽和蘭。玄應師之說,安居竟謂為自恣日。即七月十五日也。此日供養三寶之飯食,謂為缽羅,譯曰自恣食。宗密師之說,缽和羅為缽多羅之誤。玄應音義五曰:「缽和羅,亦言缽多羅,梵音訛轉,此云自恣食也。」盂蘭盆經曰:「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同宗密疏曰:「缽和羅飯者,缽中飯也。梵云缽多羅,此云應器。和字訛也,今時但云缽者略也。」兩解共誤。自恣
缽刺婆刺拏 (術語)Pravran!a巴Pava%ran!a%,譯曰隨意自恣。當安居之末日,使他隨意於見聞疑三事,舉發安居中自己之過罪,以為憶念懺悔云。舊譯云自恣。使他恣舉己愆也。寄歸傳二曰:「凡夏罷歲終之時,此日當名隨意,即是隨他於三事之中任意舉發說罪除愆之義,舊云自恣者義翻也。(中略)缽刺婆刺拏譯為隨意,亦是飽足義,亦是隨他人意舉其所犯。」
缽底婆 (雜語)Pratibha%na,譯曰辯才,辯說。見名義集四。
缽披祇 (雜語)又作波吠[何-可+爾]野。譯曰棄家。舍頭諫經曰:「有人棄家,除玄鬚髮,是故世間有靈道沙門缽披祇。」注曰:「缽披祇者晉云棄家。」梵語雜名曰:「出家,波吠[何-可+爾]野。」巴Pabbajita Pabbajiya。
缽剌底 (雜語)Pratiti,譯曰順,至。唯識述記四末曰:「缽刺底是順義。」俱舍論九曰:「缽刺底是至義。」
缽刺迦羅 (雜語)Prakala%,譯曰章。義林章一本曰:「梵云缽刺迦羅,此云章也。章即章段,一章一段以明諸義。」
缽刺闥摩 (雜語)Prathama,譯曰第一。通常為第一第二之第。見瑜伽倫記一上。
缽刺底羯爛多 (雜語)Pratikra%nta,譯曰順次第。唯識述記四末曰:「逆次第云阿奴羯爛多,阿奴是逆義,羯爛多云次第。順次第云缽剌底羯爛多,缽剌底是順義。」
缽剌翳迦佛陀 (術語)Pratyekabuddha,舊所謂辟支佛是也。譯曰獨覺。瑜伽倫記八上曰:「獨覺地,若作梵語名缽剌翳迦佛陀,舊云辟支,訛也。此云獨覺,初發心時亦值佛世,聞法思惟。後得道身出無佛世,性樂寂靜,不欲雜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中果,故名獨覺。或觀待緣而悟聖果,亦名緣覺。」
缽特 (植物)缽特摩之略。
缽特摩 (植物)又作波頭摩,缽頭摩,缽曇摩。梵語Padma,譯曰紅蓮華。又八寒地獄之第七。此地獄眾生為寒苦割肉似紅蓮,故有此名。見缽頭摩條。
缽拏 (雜名)梵語。八十枚貝珠為一缽拏。十六缽拏為迦利沙缽拏。見翻譯名義集。
缽耽嵐婆 (衣服)又作缽耽娑婆。衣名。玄應音義十四曰:「缽耽嵐婆或作缽耽娑婆,此國名也,從國名衣也。」梵Pratilamba,又Prativa%sa。
缽耽娑婆 (衣服)見缽耽嵐婆項。
缽納摩 (植物)Padma,譯曰蓮華。見缽頭摩條。
缽娜他 (雜語)又作末喇[言*我]Ma%rga,譯曰道路。見梵語雜名。
缽哩體吠 (天名)Pr!thivi,地神名。即其真言也,以體字為真言之體。正音是他字門也,一切之法,皆有所依住處,故如來藏猶如大地,今以入阿字門之故,一切法所依住處不可得也。上加伊點是三昧聲云云。大日經義釋七。見堅牢
缽婆叮 (異類)龍王名。譯曰忍龍。見正法念經十八。
缽袱 (物名)包鐵缽之袱紗也。又曰袱帕。見象器箋二十。
缽袋 (物名)見缽囊條。
缽晝羅 (飲食)藥湯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缽晝羅亦名優陀伽(Udaka),此云煮樹藥湯,如今時茶榠之類也。」梵Pa%thola。
缽喇底木叉 (術語)Pratimoks!a,木叉
缽喇底提舍尼 (術語)波羅提提舍尼
缽喇底提舍那 (術語)Pratides/aniya,波羅提提舍尼
缽喇特崎拏 (術語)Pradaks!in!a,譯曰旋右,即遶右而行也。寄歸傳三曰:「言旋右者,梵云缽喇特崎拏。缽喇字緣,乃有多義。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總名尊便之目,故時人名右手為特崎拏手,意是從其右邊為尊為便,方合旋繞之儀矣。」右繞
缽單 (物名)禪林之目,鐵缽之敷藉物。日用軌範曰:「先展缽單,仰左手取缽安單上。」其製,以柿汁累合厚紙造之。於橫三掇之,更於豎三摺之,如乙字。見象器箋二十。
缽塞莫 (物名)譯曰數珠。牟梨曼陀羅咒經曰:「缽塞莫此云數珠。」數珠。巴Pa%sakama%la%。
缽裏飯桶裏水 (公案)碧巖五十則曰:「僧問雲門:如何是塵塵三昧?門云:缽裏飯桶裏水。」
缽蓋 (物名)鐵缽之蓋也。釋氏要覽中曰:「律云:有塵坌缽,聽作缽蓋。」
缽摩婆底 (人名)夫人名。阿育王經四曰:「日中王夫人名缽摩婆底,翻云芙蓉花。」梵Padmavati。
缽摩羅伽 (物名)譯曰赤光珠。見名義集三。
缽履曼荼羅 (雜語)Pari-man!dala,又作缽哩曼荼羅。譯曰圓。寄歸傳二曰:「缽履曼荼羅著泥婆娑,即其真也,譯為圓整著裙。」梵語雜名曰:「圓,缽哩曼荼羅。」
缽曇 (術語)Pada,又曰缽陀。譯曰句。大日經疏一曰:「句者梵云缽曇,正翻為足。聲論是進行義,信處義,如人進步舉足下足其跡所住處謂之缽曇。言辭句逗義亦如是,故同一名耳。」三論大義鈔序曰:「貽缽曇施將來之人矣。」見缽陀條。【又】(植物)花有缽曇,赤蓮華也。見缽頭摩條。
缽曇摩 (植物)Padma,花名。見缽頭摩條。
缽器 (物名)缽為梵語缽多羅之略。譯曰應器,或應量器。比丘之飯器也,世云鐵缽是也。無量壽經上曰:「七寶缽器自然在前。」行事鈔下之二曰:「缽器制聽篇。」
缽頭摩 (植物)Padma,又作缽特忙,缽弩摩,波頭摩,缽納摩,波曇,波曇摩,缽曇摩。赤蓮華也。玄應音義三曰:「波曇,又云波暮,或云波頭摩,正言缽特摩,此譯云赤蓮華也。」慧苑音義上曰:「波頭摩,正云缽特忙,此曰赤蓮花也,其花莖有刺也。」大疏七曰:「缽頭摩,是紅蓮華。」同十五曰:「缽頭摩,復有二種:一者赤色,即此間蓮華也。二者白色,今此間有白蓮花是也,非芬陀利。」慧琳音義三曰:「缽弩摩,正云缽納摩,此人間紅蓮華之上者,或云赤黃色花。」
缽嚕灑 (飲食)八種漿之第六。百一羯磨五曰:「缽嚕沙漿,其果狀如蘡薁子。」更藥附錄八種更藥項。
缽羅 (雜語)一作波羅,又曰波賴他。譯曰四兩分。戒本疏三下曰:「缽羅,多論云波羅,此云四兩。」飾宗記五末曰:「多論第五云四兩,立世阿毘曇論云兩,稱一兩名一缽羅,蓋多論約少稱,毘曇就大稱說之也。今解,缽羅翻為分,如缽羅奢佉翻為支,支荳是四兩也。」梵語雜名曰:「兩,波羅。」解脫道論七曰:「一頗賴他,梁言四兩。」梵Pala%rdhaa。
缽羅若 (術語)Prajn^a%,一作般賴若,般羅若。般若
缽羅弭 (雜語)Parami,譯曰第一。大日經疏十三曰:「缽羅弭,譯為第一也。以無等故即是第一,更無過上也。」
缽羅由他 (雜語)Para%yuta,又作波羅由他,數量名。俱舍頌疏世品五曰:「十那庾多為缽羅由多。」本行集經十二曰:「波羅由他隋言數十萬億。」
缽羅吠奢 (術語)Praves/a,譯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缽羅吠奢,翻入。」梵語雜名曰:「入,缽羅尾捨。」
缽羅底也 (術語)Pratyaya,譯曰緣。大日經疏十曰:「醯都(Hetu),因也。缽羅底也,緣也。」
缽羅枳孃 (術語)Prajn^a%,般若
缽羅奢佉 (術語)Pras/a%kha%,又作缽羅賒佉。胎內五位之第五,托胎後第五之七日至於產出之位也,譯曰支節,又曰支分。眼耳手足之支分差別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缽羅奢佉,亦云婆羅舍佉,此云枝枝。第五七日時上有形相,若至第六七日從五處更生耳鼻手足等,故有重枝名。有風生眼耳等孔,亦云生苦也。」俱舍頌疏世品二曰:「缽羅奢佉,此云支節也。」
缽羅薩他 (雜語)譯曰斤,量目也。菩提資糧論一曰:「譬如量物有缽羅薩他,有阿宅迦。」經注曰:「如此間合升斗斛之類。」梵語雜名曰:「斤,缽羅薩他。」梵Prastha。
缽羅腎禳 (雜語)Prajn^a%,譯曰智慧。見慧琳音義四十七。
缽羅笈菩提 (地名)Pra%gbodhi,山名。譯曰前正覺。西域記八曰:「缽羅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覺山。如來將證正覺,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覺也。」
缽羅塞建提 (神名)Praskandha,神名。譯曰勝蘊。俱舍光記二十七曰:「缽羅塞建提神名,缽羅此云勝,塞建提此云蘊。」
缽羅摩禍羅 (物名)譯曰珊瑚。慧苑音義上曰:「珊瑚梵本正云缽羅摩禍羅,寶樹之名,其樹身幹枝葉條華皆紅色。」
缽羅步多囉怛曩野 (佛名)Prabhu%taratna,多寶佛之梵名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抱休蘭,佛名也,正音缽羅步多囉怛曩野(與格),唐云多寶。」薩曇分陀利經曰:「抱休羅蘭,漢言大寶。」
缽蹬伽 (人名)仙人名。譯曰蛾。出於二十唯識述記下。
缽蠟若帝婆耶那 (流派)Prajn^aptiva%dina%h,小乘部宗之名。說假部也。見四分律開宗記一本。
缽蠟若帝婆那那部 (流派)又作般羅若底婆拖部Prajn^aptiva%dina%h,譯曰說假部。說假部
缽蘭那賒[口*縛]哩 (經名)Prana%s/abalin,陀羅尼之名。譯義未詳。有缽羅那賒[口*縛]哩大陀羅尼經一卷,宋法賢譯,除惡魔鬼神,及消除災害疾疫。
缽囉惹 (天名)Praja%pati,譯曰生主,梵王之別名。見缽囉若缽多曳條。
缽囉拏摩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譯曰歸命合掌。大日經疏十三曰:「合十指頭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剛合掌也。此云歸命合掌,梵音云缽囉摩合掌。」梵Pran!a%ma。
缽羅若缽多曳 (天名)Praja%pati,梵天名。即其真言也。缽羅若為一切生之義,缽多為主之義,曳ye為助聲。所謂一切眾生之主也。一切眾生因梵天而生,故名一切生主。而實眾生無始,是非梵天所生,如來亦如是。以世間一切善,皆自佛心生之故,又不見如來之終始,故名為世間之父。然實眾生之佛性,前際無始,是非如來所生也。以最初之缽囉字為真言之體。缽是第一諦最勝之義,囉為塵垢之義,入阿字門,則成淨法界。不為塵垢所染,即是蓮華胎藏也。一切之佛子亦如是。自最勝之胎藏生,是故名為最勝子。末句加曳字,故名為梵天乘。見大日經義釋七。演密鈔七曰:「此缽羅,疏主義譯為一切生,謂一切世間計,無不從彼生故。若敵對譯時或云勝,或云他,謂一切世間中為尊為主,故名為勝。又西方外道計,梵王能生一切,即是他我故名為他,是故亦得名為勝生主他生主。」
缽囉帝提舍耶寐 (術語)Pratides/aya%mi,梵語,布薩說戒之具名也。玄應音義十六曰:「布薩是訛略也,應言缽囉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對說,謂相向說罪也。舊云淨住者義翻也。」
缽囉底婆娜[口*縛]底 (雜語)Pratibha%n!avati,譯曰具辯才。仁王護國經道場念誦儀軌曰:「缽囉底婆娜此云辯才,[口*縛]底此云具也。順此方言具辯才也。」
缽囉[口*縛]娜睹[口*縛]羅 (雜語)譯曰最無上。大日經疏九曰:「缽囉[口*縛]娜睹[口*縛]囉,是上妙義,殊勝義,即是世間第一更無過上,故云最無上。」梵Pravanatuara。
缽囊 (物名)又云缽袋。盛鐵缽之囊也。四分律五十二曰:「手捉缽難護持,佛言:聽作缽囊盛。不繫囊口,缽出。佛言:應繫。手捉缽囊護持,佛言:應作帶絡肩。」毘奈耶雜事四曰:「時有苾芻手擎缽去,在路腳跌,缽墮遂破。因斯闕事,以緣白佛。佛言:苾芻不應手擎其缽。便以衣角裹缽而去,廢闕同前。佛言:應作缽袋盛去。苾芻手攜,招過如上。佛言:不應手持而去。應可作襻掛肩持行。」
缽邏犀那恃多 (人名)Prasenajit,波斯匿
(物名)有柄與舌,振之即鳴者。其柄為獨鈷乃至五鈷之形,謂為鈴杵。真言天台等之唄器也。又懸於堂塔之簷,謂為風鈴或金鐸。又俗謂銅缽為鈴。取其形之類似也。始於禪家。密家謂之金鋺。出於儀軌中。
鈴供 (故事)供金鈴於佛塔,則世世得好音聲,唄比丘是也。釋門歸敬儀中曰:「聲駐軍馬,由與鈴供。」唄比丘
鈴杵 (物名)
鈴菩薩 (菩薩)金剛鈴菩薩之略。金剛界四攝菩薩之一。
鈴聲比丘 (人名)又曰唄比丘。唄比丘
(物名)又曰銅鈸,銅鈸子,銅盤等。原為西戎南蠻之樂器,僧家採用為法會之樂器。又鐃與缽原為別物,後混為一,稱為鐃鈸。鐃鈸
(物名)樂器名,張皮於木,以桴擊之而鳴者。釋氏要覽下曰:「五分云:諸比丘布薩,眾不時集。佛言:若打犍稚,或打鼓,吹貝。」毒鼓,甘露鼓,法鼓,金鼓,天鼓,各
鼓天 (天名)擊鼓之天人。胎藏界曼陀羅第十二外金剛陀之一眾。
鼓音王經 (經名)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之略名。
鼓音如來 (佛名)天鼓雷音佛
鼓音聲王經 (經名)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之略稱。
鼓音聲陀羅尼經 (經名)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之略稱。
鼓樓 (堂塔)中世以後諸大寺與鐘樓相對建於講堂之左右,為懸鼓打時之處。現今多於樓門之上,堂之隅,懸之矣。
殿主 (職位)知殿之異名。又曰殿司。
殿鐘 (物名)禪宗佛殿之鐘也。敕修清規法器章曰:「殿鐘,住持朝暮行香時鳴七下,凡集眾上殿,必與僧堂鐘相應接擊之,知殿主之。」
敬上慈下 (雜語)謂上於尊長恭敬供養,下於一切慈愍愛念也。觀無量壽經所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即其意也。故淨影觀經疏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者,敬上之行,慈心不殺者,慈下之行。」
敬田 (雜語)於佛法僧之三寶,恭敬供養,則生無量之福分,故曰敬田。優婆塞戒經三謂為:「功德田。」三福田之一。止觀十下曰:「上不見經佛敬田,下不見親恩之德。」
敬順 (術語)敬他順他之命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敬順佛故,發大誓願。」
敬愛 (術語)無量壽經下曰:「父子兄弟夫婦室家,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又】五種壇法之一。請諸佛菩薩愛護之修法名。又祈一家親屬平和所用之修法名。秘藏記末。參照祈禱
敬愛法 (修法)祈禱
敬禮 (雜語)Vandana,恭敬禮拜也。即禮拜佛及法僧也。毘奈耶雜事一曰:「見老婆羅門,即云跪拜。若見苾芻,便云敬禮。」同十五曰:「凡是口云我今敬禮,但是口業申敬。若時曲躬口云畔[田*弟],此雖是禮,而未具足。然鄔波離,於我法律,有二種敬禮。云何為二?一者五輪著地,一者兩手捉[月*耑]。而皆口云我今敬禮,彼云無病,若不爾者,俱得越法罪。」法華懺法曰:「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佛。」義林章四本曰:「言敬禮者:虔恭曰敬,軌儀稱禮。諦發殷誠,屈儀褒讚。申虔恭之道,標敬禮之名。又起殷淨心,策殊勝業,申誠歸仰,故名敬禮。即通三業,諸教云稽首者,藉身業之稽首,申三業之敬禮。」義林章四本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禮,應言納慕或納莫。」
新三論 (書名)三論
新戒 (雜名)謂沙彌之初受戒者。
新律家 (流派)對於舊律家而言。四分律五分律等為舊譯之律,有部律為義淨之新譯。以此等律為所依,謂之新律家。
新婦子禪師 (雜語)是指惡知識之柔弱而言也。婦人始嫁,即艷容而取媚於夫,是恐違夫之意,趁出而不能為家之主宰也。臨濟錄曰:「若似新婦子禪師,便即怕趁出院,不與飯喫不安不樂。」
新發意 (術語)謂新發求菩提之意者。是不限於出家,通稱在家出家者也。然至後世乃限於新出家者(新發意謂四位以下者之出家,入道謂三位以上者)。法華經序品曰:「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名義集一曰:「阿夷怗,此云新學,亦云新發意。」
新發意菩薩 (術語)二種菩薩之一。菩薩
新無量壽經 (經名)五會讚指觀無量壽經,稱為新無量壽經。是以雙卷之無量壽經譯於前,觀無量壽經為譯於後者,故對前譯之雙卷經而稱觀經為新無量壽經也。
新集浴像儀軌 (書名)一卷,唐慧琳述。
新歲 (術語)謂夏安居竟之翌日,即七月十六日(舊律)是比丘之新年元旦也。
新歲經 (經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坐夏既竟,佛集眾僧,使各相懺悔,諸天來供養偈讚。
新義派 (流派)日本真言宗之一派。
新摩利迦 (植物)花名。譯曰如次第花。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 (書名)三卷,高麗義天作。錄經論之鈔疏。內題為東海有本見行錄。
新學菩薩 (術語)新發心學習佛道之菩薩也。梵網經下曰:「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
新舊醫 (譬喻)經中有云舊醫客醫者,止觀謂為新舊醫。佛初對小乘之徒,說無常之義,至涅槃時,說常住之義。因而小乘之徒,疑佛語之前後相違。佛即舉新舊兩醫之喻,以解其惑。涅槃經二謂:「譬如國王闍鈍,有一醫師亦頑冥。國王無鑑識之明,厚賜重錄。其醫王病,不察其病症,一用乳藥。後客醫來,以方便介其醫得王寵遇,遂斥舊醫。因勸王曰:願王自今勿用乳藥,乳藥於病有害。且宜令國中曰:病者一切勿用乳藥,若用者斷頭。王聽之,令於國中。於是國中病者無用乳藥者。後王有病,即命是醫如何治之?醫即勸用乳藥曰:我先斷乳藥者,大妄語也,王今有熱病,正宜服乳藥。王曰:汝今狂乎,汝先言毒,今復言好。如汝言,則舊醫果勝汝歟?醫曰:王勿作是言。譬如蟲食木,有成字者。智人見之,不言是蟲能解字。舊醫亦爾,不別諸病,悉用乳藥。如彼蟲偶得成字。是乳藥亦是甘露,亦是毒藥也。若是[牛*孛]牛不食酒糟滑草等,放牧之處,不在高原,不在下濕,飲清流,食青草,飲餧調適,行住得所,如是則其乳能除諸病,是名為甘露妙藥。其餘之乳,一切皆名毒藥。王聞之曰:善哉!吾自今日可復用乳藥矣。乃令國中更用乳藥。」此喻之意,舊醫之純用乳藥者,如彼外道之唯說邪常,客醫之如來,初使制乳者,如初時欲破外道之邪常,為說無常,後復使用乳藥者,如成小乘無常已,今還說大乘真常,新舊二乳,乳之名雖同,而邪正之義別也。
新舊兩譯 (術語)佛典之譯語有兩樣:一曰舊譯,一曰新譯。以唐玄奘三藏為界。玄奘以前者為舊譯,玄奘以後者為新譯。玄奘者新譯之翹楚也。
新薰說 (術語)唯識宗有謂第八識所藏之種子,非為本來固有者,如視為本有,能薰之法,所薰之識,皆有無始以來。即種子亦為無始以來所薰習者。難陀,勝軍二師為此說。非宗之正義。
新薰種子 (術語)本有種子之外,有新薰種子。種子
新譯 (術語)舊譯
飯那 (雜語)Vana,又作婆提,婆那,縛尼。譯曰林。玄應音義一曰:「飯那此云林也。」華嚴探玄記十九曰:「婆提者正婆那,此云林也。」梵語雜名曰:「林,縛尼。」
飯袋子 (雜語)斥無用人之言。其身體祇盛飯食之袋囊而已。無門關十五則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天中記三十九曰:「江湖近事,馬氏驕奢,諸院王子僕從烜赫,文武之道未曾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飯頭 (職位)禪家之役名。司大眾之粥齋者。僧堂清規五曰:「此職與典座分勞,掌粥飯,常與菜頭監糧等和合而護惜常住,其用心與典座同。慎飯糧之過不足,宜常熟讀典座教訓。」臨濟錄冠註曰:「百丈清規有典座無飯頭,此典座也,典座者職掌大眾齋粥一切供養。」
飯僧 (雜語)猶言齋僧。舊唐書曰:懿宗奉佛太過,常於禁中飯僧,親為贊唄。
飯磬 (雜語)僧寺中,每飯時擊磬以召僧徒,故名飯磬。沈炯詩曰:馴烏逐飯磬。
飲光 (人名)迦葉之譯名。自光飲蔽他微光之義。名為飲光有二義:一是祖先之姓,故名。一彼身有光明,故名。文句一下曰:「摩訶迦葉,此翻大龜氏。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龜氏。真諦三藏,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餘光使不現,故言光波,亦云飲光。迦葉身光,亦能映物。」法華義疏一曰:「十八部論疏云:具足應云迦葉波。迦葉此云光,波此云飲,合而言之,故云飲光。飲光是其姓。上古仙人,名為飲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飲諸光令不復現。今此迦葉,是飲光仙人種,即以飲光為姓,從姓立名,稱飲光也。又此羅漢,亦自有飲光事,其人身有金色光明。(中略)此金猶不及迦葉金色,是故亦名飲光。」
飲光仙 (人名)上古有仙人名飲光。飲光
飲光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三百年之末,自說一切有部別出者。取部主之名名為飲光部。與佛在世之飲光同名異人。見宗輪論述記上。
飲血地獄 (界名)日日飲血之地獄。見地藏本願經上地獄名號品。
飲食 (術語)飲料食物。欲界之有情,必依飲食而立身。
飲食欲 (術語)欲界三欲之一。三欲
飲食供養 (術語)五種供養之一。真言觀行要覽曰:「蘇悉經二(獻食品)曰:略說獻食,應用團根、長根、諸果、酥餅、油餅、諸羹曤等,或種種粥,及諸飲食,此四種食,通獻諸部。瞿醯經中(奉請供養品)曰:所有臭穢、辛苦、澀味、古殘宿、不祥之食,不應供養。或若不辦種種羹者,但用小豆羹,而供養亦得。凡所領上,皆應點酪。凡乳粥上,皆應著蜜。其小豆羹上,應著牛酥。若有薑者,亦應著之。其果子中,石榴為上。於諸根中,毘多羅根為上。」
飲食三時供 (行事)蘇悉地經偈曰:「晨朝時,日中時,及日沒時。」不動使者軌曰:「旦時,午時,黃昏時。」
飲食四時 (行事)胎藏三時,常事也,金剛界四時,是以此界取一切之物類四故也。四時者於平常之三時加半夜。
飲食三昧 (術語)五供三昧之一。
飲食真言 (真言)六種供養真言之一。供養
飲酒 (術語)五戒之一。禁飲酒。俱舍論十四曰:「諸飲酒者,心多縱逸,不能守護諸餘律儀,故為護餘,令離飲酒。」
飲酒十過 (名數)一,顏色惡。飲酒之人,顏貌容色,因之變常,無有善相也。二,下劣。飲酒之人,威儀不整,動止輕薄,人所賤惡也。三,眼視不明。恣飲而狂癡瞻視,昏瞀不辨色境也。四,現瞋恚相。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顧親屬賢善,恣為忿怒也。五,壞田業資生。恣飲放逸,破費產業,散失資財也。六,致疾病。飲酒過度,則失身體之調,以致疾病也。七,益鬥訟。醉酒發很,與人爭競,不惜身命,而鬥訟益增也。八,惡名流布。耽飲縱恣,則棄捨善法,而醜名惡聲,流布遠近也。九,智慧減少。飲酒昏迷,愚癡狂騃,而智慧減少也。十,命終墮惡道。狎朋飲酒,不修善行,則惡業日增,命終後墮於惡道也。見四分律十。
飲酒三十五過 (名數)一,現世財物虛竭。何以故?飲酒醉亂,心無節限,用費無度故。二,眾病之門。三,鬥諍之本。四,裸形無恥。五,醜名惡露,人所不敬。六,無復智慧。七,應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伏匿之事,盡向人說。九,種種事業,廢不成辦。十,醉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則慚愧憂愁。十一,身力轉少。十二,身色壞。十三,不知敬父。十四,不知敬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敬婆羅門。十七,不敬叔伯及尊長。何以故?醉悶憒惱,無所別故。十八,不敬佛。十九,不敬法。二十,不敬僧。二十一,朋黨惡人。二十二,疏遠賢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無慚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縱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惡,不喜見。二十八,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二十九,行不善法。三十,棄捨善法。三十一,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遠離涅槃。三十三,種狂癡因。三十四,身壞命終,墮惡道泥犁中。三十五,若得為人,所生之處,常當狂騃。如是種種過失。是故不飲酒。見智度論。
飲酒三十六失 (名數)一,不孝父母。二,輕慢尊長朋友。三,不敬三寶。四,不信經法。五,誹謗沙門。六,訐露人罪。七,恒說妄語。八,誣人惡事。九,傳言兩舌。十,惡口傷人。十一,生病之根。十二,鬥諍之本。十三,惡名流布。十四,人所憎嫌。十五,排斥聖賢。十六,怨黷天地。十七,廢忘事業。十八,破散家財。十九,恒無慚愧。二十,不知羞恥。二十一,無故捶打奴僕。二十二,橫殺眾生。二十三,姦犯他妻。二十四,偷人財物。二十五,疏遠善人。二十六,狎近惡人。二十七,常懷恚怒。二十八,日夜憂愁。二十九,牽東引西。三十,持南著北。三十一,倒溝臥路。三十二,墮車墜馬。三十三,逢河落水。三十四,持燈失火。三十五,暑月熱亡。三十六,寒天凍死。見四分律。
飲樹 (雜名)諸天取飲之樹也。瑜伽論四曰:「諸天愛其廣大,形色殊妙,多諸適悅。復有飲樹,從此流出甘美之飲。」
飽叢林 (雜語)謂禪林之舊參也,少叢林之反對。古尊宿三十九智門祚錄:「所以趙州八十尚自行腳,祇是要飽叢林,又旦不擔板。」
毀呰 (雜語)口毀曰呰。根本律曰:「毀訾語者,謂於他人為毀辱事。」
毀釋 (雜語)毀釋尊及其教法也。
(術語)梵語Virya,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令心勇悍之精神作用也。與精進同義。俱舍論四所謂:「勤謂令心勇悍為性。」成唯識論六所謂:「勤謂精進。」是也。俱舍論攝之於大善地法,唯識論亦以為善心所之一,皆為有別體。
勤行 (行事)勤行善法也。六波羅蜜中之精進波羅蜜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進。欲樂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謂之精進。」【又】僧家定時於佛前讀經禮拜,稱為勤行。定勤行之時,總有一切時,六時,四時,三時,二時等之別。一切時者,不擇行住坐臥,是菩薩之精進波羅蜜也。六時者,晝三夜三也。晨朝日中黃昏為晝三。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智度論七曰:「菩薩夜三晝三,六時禮請。」又曰:「菩薩法晝三時夜三時,常行三昧。」同二十六曰:「佛以佛眼一日一夜各三時,觀一切眾生誰可度者。」同九十二曰:「佛常晝三時夜三時,以佛眼遍觀眾生,誰可種善根。」然則六時之勤行,略中之本法也。四時者,晨朝日中黃昏夜半也。三時者晝之三時也。二時者晨昏之二時也。自四時已下,今現行之。
勤求 (雜語)勤求善法也。法華經序品曰:「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勤苦 (雜語)勤而苦也。無量壽經下曰:「愛念相隨,勤苦若此。」
勤根 (術語)與精進根同。
勤息 (術語)梵語沙門之譯名。勤行眾善止息諸惡之義。沙門
勤策 (術語)沙彌也。抱欲為比丘之希望,勤自策勵,故名。
勤策律儀 (術語)梵語室羅摩拏洛迦三跋羅S/ramaneraka-samvara,正翻勤策擁護。室羅摩拏洛迦(舊曰沙彌)者勤策。三跋羅者擁護之義,律儀乃意譯也。別解脫律儀之一。為苾芻勤加策勵,故云勤策,能防身語,故云律儀。俱舍論十四曰:「若受離十所應遠離,安立第三勤策律儀。何等名為十所應離?謂於前八,塗飾香鬘舞歌觀聽,開為二種;復加受畜金銀等寶,以為第十」即是也。前八者: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虛誑語,飲諸酒,塗飾香鬘舞歌觀聽,眠坐高廣嚴麗床座,食非時食也。此為沙彌之十戒,出家沙彌所受持。若女人受之,則稱為勤策女律儀。然實體是一,非勸策律儀之外,別有勤策女律儀也。
勤舊 (雜名)謂禪院知事,侍者,新主等之退職者。嘗勤事務,故曰勤。已退職,故曰舊。見象器箋五。
亂心 (雜語)心念散亂,不住於一處也。勝鬘寶窟下本曰:「心不住於一境名為亂心。」
亂行 (雜語)亂暴放逸之行也。
亂善 (術語)欲界眾生以散亂心所作之禮佛誦經等善根也。釋門歸敬儀中曰:「且如欲有亂善,體封下界。」
亂想 (術語)散亂放逸之心想也。謂一切之煩惱。楞嚴經七曰:「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增一阿含經一曰:「去眾亂想,逮沙門果。」
亂僧 (雜語)亂行之僧也。
(物名)欲使永知死人之功績,以其事蹟或讚辭等刻於石等,建之於眾人共見之處者。
塌薩阿勞 (雜語)塌薩為不蠲之義,關於其事也。阿勞之阿,為發語助辭。勞為勞擾。關事苦勞之狀,嘲人動作之詞也。服天方語解曰:「塌薩,與塌[(依-衣)*(大/韭)]同,唐音通,出於山谷集。註:物不蠲也,蜀人語。」
鄔那末奴沙婆陀 (術語)Unamanus!yapada,譯曰減人語。損減他人之語,即毀呰也。見飾宗記六本。
鄔波那 (雜語)譯曰發起。見大日經疏一。
鄔波世羅 (人名)Upas/aila,劫初卵生之羅漢名。譯曰小山。因住處而名之。見俱舍論八,同光記八。
鄔波柁耶 (術語)又作鄔波馱耶。優婆馱耶
鄔波索迦 (術語)又作烏波索迦。優婆塞
鄔波素迦 (術語)優婆塞
鄔波斯迦 (術語)又作鳥波斯迦,優波賜迦。優婆夷條。
鄔波僧訶 (異類)Upasim%ha,又作優婆僧伽。夜叉名。譯曰小獅子。見孔雀王咒經中。
鄔波馱耶 (術語)優婆馱耶
鄔波遮盧 (人名)輪王名。譯曰小髀。從父髀生故名。見俱舍論八,同光記八。Upaca%ru。
鄔波婆娑 (術語)優波婆娑
鄔波題鑠 (術語)優婆提舍
鄔波三缽那 (術語)Upasam%panna,譯曰近圓。受大戒者之美稱。寄歸傳三曰:「既受戒已,名鄔波三缽那。」注曰:「鄔波是近,三缽那是圓,謂涅槃也。今受大戒,即是親近涅槃。」
鄔波半止迦 (異類)又作優波般止哿Upapau%caka,夜叉名。譯曰小五。見孔雀王咒經下。
鄔波尼殺曇 (雜語)Upanis!ad,又作塢波尼殺曇,優波尼沙陀。譯曰近少,微細,因等。慧苑音義上曰:「優波尼沙陀分,正云塢波尼殺曇。言塢波者近也,尼殺曇者少也。」慧琳音義一曰:「優波尼沙陀分,梵語算法。數之極也,大論釋為微細分析至極之言也。」同十曰:「義譯為微細,極至鄰虛,名塢波尼殺曇。」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鄔波尼殺曇分,又言優婆沙陀分,此數之極也。」能斷金剛論下曰:「鄔波尼[(?*文)/心]曇,譯為因。」
鄔波提舍泥 (雜名)Upades/ana,譯曰業聲。八轉聲之第二。
鄔陀延 (地名)Udayana,又作優陀延,鄔陀衍。譯曰出。日出之義。見宗輪論述記。
優陀延王 (人名)釋迦方誌上曰:「優填古優陀延也,唐云出愛。」優填
優陀延山 (地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優陀延山,此云日出處也。」
鄔陀南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憂陀那
鄔陀衍那 (人名)王名。優婆填王
鄔婆婆沙 (術語)優波婆娑
鄔婆提耶 (術語)優婆馱耶
鄔荼 (地名)國名。烏仗那
鄔斜訶羅 (異類)夜叉鬼名。譯曰吸食。見孔雀王經上。梵Ucchvasa-a%ha%ra。
鄔馱南 (術語)又作烏[(扣-口)*它]南,鄔陀南。憂陀那
鄔闍衍那 (地名)Ujjayini,國名。南印度之境。僧徒三百餘人,大小兼學。有阿輸迦王所作之地獄遺址。見西域記十一。
鄔盧頻螺迦葉波 (人名)又作烏盧頻螺迦葉波。優樓頻螺迦葉
鄉人 (雜名)謂舊里之人。百丈清規尊宿遷化條所謂:「勤舊,辦事,鄉人,法眷。」是也。其為首長者曰鄉頭,或曰鄉長,列於末位之意曰鄉末。又見百丈清規二及六,象器箋稱呼門。
搕圾 (雜語)糞色也。即謂糞穢。雲門廣錄上曰:「若是一般虛掠漢,食人膿唾,記得一堆一擔搕圾,到處馳騁,驢唇馬嘴,誇我解十轉五轉問話。」又,虛堂錄曰:「坌掃堆頭,更加搕圾。」
廅天 (界名)Paritta%bha,色界第二禪中初天之梵名。譯曰有光壽,少光。玄應音義十二曰:「廅天,晉言有光壽天,是第二禪中初天也,亦名少光天,以光小故也。」可洪音義一曰:「廅天正作廅也,四阿唅暮抄云波栗阿波,此言少光。」
廅波 (界名)廅波摩那之略。
廅波摩那 (界名)Aprama%n!a%bha,無量光天之梵名。人至此天,則身放光明無量。玄應音義十二曰:「廅波摩那,晉言無量光天也。」可洪音義一曰:「廅波,四阿唅暮抄云阿波摩那阿娑,此言無量光。」
廅樓[一/旦] (菩薩)譯曰光世音。即舊譯家觀世音菩薩之音譯。見可洪音義二。
[彊-弓]良耶舍 (人名)Ka%layas/a,三藏名。梁高傳三曰:「[彊-弓]良耶舍,此云時稱,西域人。三藏兼明,以禪門為專業。宋元嘉初來京洛,太祖文皇帝深加嘆賞,使居鍾山道林精舍。沙門寶誌崇其禪法,沙門僧含筆受譯藥王藥上經,觀無量壽經二經。壽六十終。」
熙連 (地名)又作希連Hiran!yavati^,河名。一作叩刺那伐底。譯云金河。佛於此河畔涅槃。阿恃多伐底
熙連禪 (地名)又作希連禪。河名。熙連
煮沙 (雜語)以泥沙欲煮成飯也。首楞嚴經曰:「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煎點 (飲食)煎茶之點心。煎茶以點空心也。或為點心之異名。是進茶之前先進些點心物也。見象器箋十七。
[月*耑]如鹿王相 (術語)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月*耑]如鹿之[月*耑],具可愛樂之相也。
獅子 (動物)猛獸名。產非洲及南美之巴西國。身長至七八尺。頭圓而大。尾細長。毛黃褐色。雄者有鬣。雌者似虎。吼聲達數里。群獸聞之。無不懾服。故稱獸中之王。古亦作師子。
獅子吼 (譬喻)喻佛教威神,發大音聲,震動世界也。傳燈錄曰:釋迦佛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云:天上天下,惟吾獨尊。
獅子座 (雜名)智度論謂佛為人中獅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名獅子座。
獅子會 (雜語)東京夢華錄曰:九月重陽,都下開寶寺仁王寺,有獅子會。諸僧皆坐獅子上,作法事講說,遊人最盛。
椽儀 (行事)大法要時於本堂周圍之椽側行道之儀式也。蓋通常之法式,唯於內陣或本堂內行道,而大法要時,大眾多,且儀式莊嚴,故特行此式。行於庭上,謂之庭儀,今行於椽側,故有此名。
塑像 (雜語)塑土為像也。陔餘叢考三十二曰:「自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然塑像實不自佛家始。史記:帝乙為偶人以象天神,與之博。則殷時已開其端。國語:苑蠡去越,越王以金寫其形而祀之。國策:宋王偃鑄諸侯之象,使侍屏廁。則並有鑄金者。孟子有作俑之語。宋玉招魂亦云像設。魏文侯曰:吾所學者乃土梗耳。又國策秦王曰:宋王無道,為木人以象寡人,而射其面。又孟嘗君將入秦,蘇代止之曰:土偶與桃梗相遇。桃梗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為人,歲八月雨降,則汝殘矣。土偶曰:吾西岸之土,土殘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削子以為人,雨下水至,漂子而流,吾不知所稅駕也。則泥塑木刻,戰國時皆已有之矣。又韓非子記桓赫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更小也。此又塑像之秘訣。至佛像,自漢武擊休屠,始得其祭天金人以歸。然則佛像本用金鑄,其後有用土木者,則轉從入中國以中國法為之耳。
頑石點頭 (雜語)蓮社高賢則傳曰:「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群石皆為點頭。」今言感化之深曰頑石點頭。本此。
與力不障 (術語)當其生而附與以力補助之,使無障礙,增上緣之一種也。
與果 (術語)對於取果之稱。為所生之法種因,謂之取果。正於所生之法與以力使之生,謂之與果。俱舍論六曰:「能為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
與欲 (術語)欲法
與麼 (雜語)俗語,指物之辭也。祖庭事苑一曰:「與麼指辭也。」
與奪 (術語)論評教義,褒而取之,謂之與。貶而斥之,謂之奪。四教儀集註上曰:「約教別與,約教通奪。」
與願手 (術語)結與願印之手相也。
與願印 (印相)又曰施願印,滿願印。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寶或甘露水之相也。為寶生如來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等本誓之標幟。求聞持法曰:「右手復作與諸願印,五指下垂,現掌向外,是與願印相。」攝真實經曰:「第三結施諸願印,舒右五指仰掌,想從五指間雨如意寶珠,眾生一切諸樂皆令圓滿,是印名為能令圓滿一切眾生所愛樂印。」大日經疏十六曰:「與願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梵Varadamudra%。
與願印與施無畏印 (雜語)或以為別,或以為同。施無畏印
豎者 (職位)又作立者。於論場立義答問者之難者曰豎義,亦曰豎者。但豎義與豎者有上下之別。
豎超 (術語)二超之一。
豎義 (術語)又作立義。於論場就出自探題之論題而立義也。字彙云,豎者立也,俗作豎非。西域記五曰:「眾咸默然無豎議者。」佛祖統紀三十八曰:「相州彼岸寺鑑禪師講會,各各豎義。有一小僧難問蜂起,殊為可觀。」
豎敵 (術語)又作立敵。立者與敵者。於論場成立自義者為立者,反對之而問難者為敵者。
豎底沙論 (書名)Jyotis!a,六論之一。
碧眼胡 (雜語)碧眼之胡人,指達磨也。祖庭事苑四曰:「初祖達磨大師眼有紺青色,故稱祖曰碧眼。」
碧眼胡僧 (雜語)謂達摩。高僧傳曰:達摩眼紺青色,稱碧眼胡僧。
碧巖集 (書名)碧巖錄之異名。
碧巖錄 (書名)又名碧巖集。十卷,宋圜悟於澧州夾出靈泉院碧巖方丈提倡雪竇頌古百則者。然圜悟弟子大慧宗杲,提起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真趣,一日燒棄之,後人更拾集其燼餘,傳之於今。黃檗宗大智為之註釋,名種電鈔。
壽光學士 (人名)梁慧超,學經論,明解宏達,博贍內外。武帝敕為壽光殿學士。見釋氏要覽下。
壽延經 (經名)延壽經之誤。延壽經為延壽妙門陀羅尼經之異名。
壽命 (術語)梵語曰[何-可+爾]尾單Jivita,命根為體,壽煥識為相,活動為用。輔行七之三曰:「一期為壽,連續曰命。一期連持,息風不斷,名為壽命。」
二種壽命 (名數)智度論七十八曰:「眾生有二種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畜生八壽命 (名數)一一彈指頃,二一日,三半月,四一月,五一歲,六十歲,七百千萬億歲,八乃至一劫。見甘露味論。
壽命相 (術語)我人四相之一。又智境四相之一。四相
壽命經 (經名)即壽命陀羅尼經。
壽命無數劫 (雜語)佛之壽命無量也。法華經壽量品頌曰:「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
壽命無量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三願。
壽命無有量 (雜語)與壽命無數劫同。法華經人記品曰:「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正法倍壽命,像法亦如是。」
壽命陀羅尼經 (經名)一切如來金剛壽命陀羅尼經之略名。
壽者 (術語)十六知見之一。
壽者相 (術語)於假和合之體上認壽命而誤解者。
壽相 (術語)我人四相之一。四相
壽域 (雜名)長壽之域土也。西域記贊曰:「聲教之所霑被,馳騖福林。風軌之所鼓扇,輒驅壽域。」
壽量品 (經名)如來壽量品之略稱。
壽量四土偈 (術語)法華經壽量品偈曰:「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此六句為法界道場偈,亦曰壽量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文句言常在靈鷲山,是實報土,為三世常住之淨土,故謂為他受用報身所居之實報土,為證實相之理者所得之果報,故謂為實報。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已上之菩薩住處也。又言常在二字,含常寂光土,謂常寂光土者,實相之理,即三諦之理也,蓋常者常住之理,故為中諦,寂者空之義,即為空諦,光者照三千諸法之義,即為假諦。此常寂光之理,即為自他受用報身所證,即所住所在之處,故常在二字得以顯之也。其次餘諸住處之言中有方便同居之二土。故稱之為四土偈。
壽經 (經名)無量壽經之略名。選擇集本曰:「壽經云:佛告阿難。」
壽像 (物名)其人生存中所造之畫像木像等,謂之壽像。
壽樂 (術語)長壽與安樂也。無量壽經下曰:「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獲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嘉尚 (人名)唐慈恩寺嘉尚。玄奘門下四哲之一。遊奘之門,受瑜伽唯識之旨,奘譯大般若時,為證義綴文。又在則天武后朝,與薄塵靈辯等預譯場之證義,功績甚多。後不知所終。見宋高僧傳四。
嘉祥 (人名)隋會稽嘉祥寺吉藏。以寺號稱為嘉祥。三論宗之祖也。唐高僧傳十三,佛祖統紀十,有傳。【又】梁高僧傳著者慧皎,住梁會稽嘉祥寺。故亦呼為嘉祥。見唐高僧傳六。
嘉祥寺 (寺名)在支那浙江省紹興府會稽。創立年時未詳。由來學匠之住此寺者頗多。至三論宗之祖吉藏於玆張講席,其名遂為天下所知。
嘉集 (雜語)嘉吉之集會。注維摩經一曰:「肇曰:一時,法王啟運嘉集會之時也。」
嘉會 (雜語)嘉吉之法會。大日經疏四曰:「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會之晨也。」
嘉會壇曼陀羅 (術語)曼陀羅之德名。設曼陀羅,以行灌頂,十方諸佛來集,生導師當來之嘉會也。【又】中臺大日之理法身,住於西方蓮華部之阿彌陀三昧,以領加持曼荼羅,為眾生說法,謂為嘉會曼荼羅。大日經具緣品之說法是也。是為自證會加持身之說。又領西方極樂之阿彌陀相而說法,是嘉會曼荼羅也。此為說聽和合之嘉運,故謂為嘉會。諸經之首所謂一時是也。大日經六曰:「青色是無量壽色,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善現大悲曼荼羅。」秘藏記鈔一曰:「大日住於阿彌陀三摩地,領加持曼荼羅,三部中蓮華部之曼荼羅也。」聖財集下曰:「五佛中前三佛,內證之三點無相法身也,三點中南方,理智不二之寶生也,不對於迷機,謂之為四身一體內證之自性壇王。西方之嘉會壇,始為對於迷機之淨土佛彌陀。一切淨土佛,彌陀之分身也。」
(術語)要約之言也。無量壽經上曰:「斯願不滿足,誓不成正覺。」
誓水 (雜語)又曰金剛水。真言行者受三昧耶戒時,為表誓約所飲之水名。大日經疏五曰:「又於別器調和香水,以鬱金龍腦旃檀等種種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與令飲少許,此名金剛水。以秘密加持故,乃至地獄重障皆悉除滅。內外俱淨,堪為法器也。阿闍梨言:此即名為誓水。亦順世諦猶如盟誓之法,令於一切眾聖前喢此香水自誓真心,要令不退大菩提心願也。」大疏演奧鈔十二曰:「今謂即事而真,自宗大旨也。而第六日是受戒日也,其戒體者即此誓水也。常途教淺深雖異,皆以幽邃玄理為戒體,而今作秘密加持戒香和鍐水令飲服受者。故尸羅戒體納得心中,甚深得益難思法門也。」又名五瓶所盛之灌頂水。以是為諸佛本誓之智水故也。
誓不成正覺 (雜語)彌陀如來為菩薩時立四十八願已,更立誓,斯願不滿足我不成佛也。無量壽經上曰:「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正覺。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正覺。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靡所聞,誓不成正覺。」謂之三誓偈。
誓言 (術語)誓約之言。法華經見寶塔品曰:「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誓戒 (術語)持誓與戒也。釋門正統三曰:「法智載嚴於誓戒。」
誓扶習生 (術語)又曰扶習潤生。台家之所談。言於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薩地,以誓願扶見思之習氣,受三界之生,以度眾生也。以於十地中第七之已辦地,既斷見思之正使已,不能受生於三界六道而度眾生,將以何者滿利他之行?若藏教之菩薩,三祇百劫之間,不斷一毫之見思(唯制伏之),故可以之而受生,別圓二教,以無明為受生之因,通教無無明受生之義,又於第七地既與阿羅漢共斷三界之見思,故今於殘餘之習氣,加誓願與慈悲之二力,以為得受生化度之自在。即以誓願慈悲之二力,扶持見思之習氣,而潤三界之生業,故亦曰扶習潤生。法相家初地以上七地以下菩薩留惑潤生之義,與之相當。智度論二十七曰:「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及法性生身能自生化生。有大慈悲為化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唯識論九曰:「留煩惱障助願受生。」四教儀集解下曰:「九菩薩地,見思已亡名正使盡,此約自行,故同二乘。若欲利他則須扶習,扶謂扶持,習即見思之氣分也。潤謂潤益,生即分段之形生也。所謂扶持見思之氣分而潤益,故受生焉。」見七帖見聞六本。
誓耶 (術語)譯曰勝頂,五佛頂之第二。見大日經疏五。
誓約 (術語)誓願約束。就佛菩薩之救濟而言。
誓願 (術語)立誓而願事也。諸佛菩薩必有總別二種之誓願。總誓願者四弘誓願是也,別誓願者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藥師之十二願是也。探玄記二曰:「隨心求義為願,要契至誠為誓。」止觀七曰:「發願者誓也,如許人物若不分券物則不定,施眾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法華經方便品曰:「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生如我等無異。」
誓願力 (術語)佛在因位時興大願所誓。果得之功德力,全由因位之誓願所成也。
誓願安樂 (術語)誓願安樂行之略。
誓願安樂行 (術語)四安樂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眾生入於佛道之誓願,而安樂行法華之法也。四安樂行
聚沫 (譬喻)以譬有為法之無常。維摩經方便品曰:「此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聚砂 (本生)聚砂為佛塔
聚砂為佛塔 (雜語)謂童子戲聚砂作佛塔供養之之事。由是為成佛之結緣也(出自阿育王之本生)。法華經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戲,聚砂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五百幼童聚沙興塔 (傳說)五百幼童相結為伴,日日遊戲,但至江水,聚砂興塔,各言塔好,雖有善心,而宿命福薄,時天卒雨,江水暴漲,漂流溺死。佛告眾人,五百童子生於兜率天,皆同發心為菩薩行。佛放光明,使其父母見子所在,佛遙呼五百童子來。時皆住虛空中,散華於佛,下稽首言,蒙世尊恩,身雖喪亡,得見彌勒。見出生經,經律異相四十四。
聚墨 (譬喻)以譬物之黑者。無量壽經上頌曰:「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焰明,無與等者。日月摩尼,眾光焰耀。皆悉隱蔽,猶若聚墨。」觀佛三昧海經三曰:「優婆夷中二十四人,見佛身色猶如聚墨。」
(術語)心所名。對欣而言。厭背苦集無量過患之善精神作用也。毘婆沙論及正理論,立之為善心所,謂於慧及無貪之外有別法,俱舍論等則不別立之。俱舍光記四出其理由,謂厭欣二行相,為相違之心,故於一心中不並起,又不恒起,又不普於善心周遍相應,故不別立之云。
厭世 (術語)厭世間,求出離也。止觀五曰:「設厭世者,翫下劣乘。攀附枝葉,狗狎作務。敬獼猴為帝釋,宗瓦礫是明珠。此黑暗人,豈可論道。」
厭求 (術語)厭苦求樂也。起信論曰:「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往生要集上本曰:「厭離穢土,欣求淨土。」
厭欣 (術語)厭離穢土欣求淨土之略。厭離
厭苦緣 (雜語)善導分觀經之發起序為七段,自時韋提希被幽閉已至共為眷屬之一段,科為厭苦緣。謂此一段為韋提希夫人為阿闍世王所幽閉,起厭娑婆苦之情之緣起也。觀經序分義曰:「從時韋提希被幽閉,下至共為眷屬已來,明厭苦緣。」
厭患對治 (術語)四對治之一。四對治
厭魅 (異類)咒死屍使殺害怨敵者。梵曰毘陀羅。毘陀羅。千手經曰:「厭魅咒咀。」
厭離 (術語)於物厭離也。維摩經佛國品曰:「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唯識論六曰:「厭謂慧俱無貪一分,於所厭上,不染著故。」
厭離穢土 (術語)厭娑婆也。往生要集上本分要集一部之所明為十門。曰:「一厭離穢土,二欣求淨土,(中略)十問答料簡。」
爾炎 (術語)爾燄
爾前 (術語)台宗常用之語。由此以前之意,指法華經已前。法華文句四之一曰:「爾前非無上也。」
爾燄 (術語)又作爾炎Jn^eya,譯曰所知,境界。智母,智境。謂五明等之法,為能生智慧之境界者。勝鬘寶窟中末曰:「爾炎謂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為智境,則五明等法能生智解,故名智母,為智所照名智境也。」同中末曰:「生智境界為爾炎地。」玄應音義十二曰:「梵言爾炎,此譯云所知,亦云應知。」
爾[何-可+爾] (雜語)譯曰仁者。呼人之稱。大日經疏四曰:「梵音爾[何-可+爾],名為仁者。」
奪衣鬼 (異類)與奪衣婆同。
奪衣婆 (異類)褫取罪人衣之惡鬼名。十王經曰:「官前有大樹名衣領樹。陰住二鬼:一名奪衣婆,二名懸衣翁。(中略)婆鬼脫衣,翁鬼懸枝。顯罪低昂,送後王廳。」又作脫衣婆。
奪魂鬼 (異類)十王經所說三鬼之一。人將死時來奪魂之鬼也。十王經曰:「閻魔法王遣閻魔卒:一名奪魂鬼,二名奪精鬼,三名縛魄鬼。」
奪精鬼 (異類)十王經所說三鬼之一。人將死時奪其精氣之惡鬼也。奪魂鬼
盡七日 (雜語)七七之終也。
盡十方 (術語)盡十方之法界而無餘也。願生偈曰:「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盡未來際 (術語)為示法之永,假說未來際也,如過去無極際,未來亦無有際底也。心地觀經四曰:「當證無上菩提果,盡未來際常不滅,能度眾生作歸依。」
盡苦道 (術語)謂二乘之法,即四諦十二因緣之觀行,以斷盡生死之苦之道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
盡是女身 (雜語)由聞法之功德而捨離女身也。法華經藥王品曰:「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
盡智 (術語)俱舍論所說十智之第九。
盡智經 (書名)詳說盡智之事。中阿含經十。
盡淨虛融 (術語)謂般若經之所說也。彼經專明諸法皆空之實相,不餘一法,悉皆是空,故謂為盡淨。盡者悉皆之義,淨者真空之意也。真空之中不留一切之情執,是清淨之義也。虛融者,諸法既為真空而無自性,故虛通融鎔,同為一如。是為一代五時中第四時之說法,以遣蕩二乘之法執,令終入於法華中道實相之漸階也。法華玄義十之一曰:「般若論通則三人同入,論別則菩薩獨進。廣歷陰入盡淨虛融,亦不明其意出意。」
盡無生智 (術語)俱舍論所說十智中盡智無生智之二也。俱舍論二十五曰:「盡無生智說名為覺。」
盡無盡法門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經云盡無盡法門如何?答為二性空故,見聞無生是盡。盡者諸漏盡。無盡者,於無生體中,具恒沙妙用。隨事應現,悉皆具足,於本體中亦無損減,是名無盡。即是盡無盡法門也。」
盡虛空界 (術語)約豎而謂為盡未來際。就橫而謂為盡虛空界。顯物之無際限,佛門之套語也。
盡壽藥 (飲食)四藥之一。
翠巖 (人名)明州翠巖永明大師,名令參,嗣法於雪峰,大張法席。見傳燈錄十八。
翠巖眉毛 (公案)「翠巖夏末示眾云:一夏已來為兄弟說話,看翠巖眉毛在麼?」見碧巖八則,從容錄七十一則。
(術語)煩惱之異名。覆蓋之義。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開發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蓋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者,清淨信心,不得開發。」無量壽經下曰:「離蓋清淨,無厭怠心。」五蓋。【又】笠蓋,比丘所用者。釋氏要覽中曰:「律云:跋難陀比丘,持大蓋行(似今涼傘也)。諸居士遙見謂是官人,皆避道。及近元是比丘,乃譏嫌之。佛乃制戒:不應持大蓋,若天雨即聽。」同卷曰:「蓋有二種:一竹蓋,二葉蓋。寄歸傳云:西域僧,有持竹蓋,或持傘者。」【又】佛之供具。寶蓋天蓋等。增一阿含經曰:「是時梵天王在如來右,釋提桓因在如來左,手執拂。密跡金剛力士,在如來後,手執金剛杵。毘沙門天王,手執七寶之蓋,處虛空中,在如來上,恐有塵土坌如來身。」蓋之用,有防塵埃者。觀無量壽經曰:「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蓋天 (界名)Paritta%bha,玄應音義五曰:「蓋天諸經作廅天,此譯云有光壽天也,廅烏合切。」
蓋天蓋地 (雜語)覆蓋天地也。又曰普天普地。示自己意氣滿溢,磅礡於宇宙之意。宗門統要續集十六巖頭全齋條所謂:「師云:若欲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將來,為我蓋天蓋地去」之類是也。
蓋樓[一/旦] (菩薩)譯曰光世。可洪音義二下曰:「蓋樓[一/旦],此云光世菩薩也。」案蓋為廅之誤。觀世音菩薩之音譯。
蓋纏 (術語)五蓋與十纏。皆煩惱之數。維摩經佛國品曰:「悉已清淨,永離蓋纏。」
(雜語)夢中所現無實事,以譬世間之諸法無實性。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演密鈔四曰:「言夢者寐中神遊也,凡人寢寐神識不定。」
四夢 (名數)一,四大不和夢,或夢山崩,或夢自身飛騰虛空,或夢虎狼及劫賊追逐。此因地水火風之四大不調,心神散逸。二,先見夢,隨晝間所見而夢。三,天人夢,若人修善,則天人為感現善夢,以使增長善根,惡人作惡,則天人為現惡夢,使怖惡生善。四,想夢,常思想者,多現夢中,想善事,則現善夢,想惡事,則現惡夢。見善見律十二。
五夢 (名數)智度論六曰:「夢有五種: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多夢見火見黃見赤;若冷氣多則多見水見白;若風氣多則多見飛見黑;又復所夢見事,多思惟念故則夢見;或天與夢欲令知未來事故;是五種夢皆無實事而妄見。」毘婆沙論三十七曰:「應說五緣見所夢事:一由他引,謂若諸天,諸仙神鬼,咒術藥草,親勝所念,及諸聖賢所引故夢。二由曾更,謂先見聞覺知是事,或曾串習種種事業,今便夢見。三由當有,謂若將有吉不吉事,法爾夢中先見其相。四由分別,謂若思惟希求疑慮即便夢見。五由諸病,謂若諸大不調適時,便隨所增夢見彼類(乃至)異生聖者皆得有夢。聖者中從預流果乃至阿羅漢獨覺亦皆有夢,唯除世尊。所以者何?夢似顛倒,佛於一切顛倒習氣皆已斷盡,故無有夢。如於覺時心心所法無顛倒,轉睡時亦爾。」
摩耶夫人五夢 (傳說)摩訶摩耶經下說:「佛母摩訶摩耶,在忉利天見五大夢:一須彌山崩,四海水竭。二諸羅剎手執利刀,競排一切眾生眼,時吹黑風,諸羅剎皆悉馳歸雪山。三欲色界諸天悉失寶冠,自絕瓔珞,不安本座,身無光明,猶如聚墨。四如意珠王在高幢上,恒雨珍寶,周給一切,有四毒龍,口中吐火,吹倒彼幢,吸如意珠,使猛疾惡風吹沒深淵。五有五師子自空來下,嚙摩訶摩耶乳,入於左脅,身心疼痛,如被刀劍。」是表佛之入滅也。
阿闍世王五夢 (故事)佛涅槃之夜,阿闍世王感五種之惡夢。五夢
阿難七夢 (故事)阿難七夢經說:「阿難在舍衛國得七夢,來佛問:一陂池火焰。二日月星宿沒。三比丘在不淨坑中,白衣登頭。四群豬來觝突旃檀林。五頭戴須彌山不以為重。六大象棄小象不顧。七師子王頭上有七毫毛,在地死,一切禽獸見而怖畏,後身中蟲出食之。佛言汝七夢表當來遺法弟子,不依佛教。第一夢者,當來比丘,惡逆熾盛。第二夢者,佛泥洹後諸聖隨而泥洹,眾生眼滅。第三夢者,出家比丘死入地獄,在家白衣生天上。第四夢者,當來白衣,來入塔寺,誹謗眾僧,破塔害僧。第五夢者,佛泥洹後,阿難為出經師,一句不忘。第六夢者,將見邪見熾盛,破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隱不現。第七夢者,佛泥洹後一千四百七十歲中,我諸弟子修德之心,一切惡魔不得嬈亂,弟子自行不法,以壞佛法。」
波斯匿王十夢 (故事)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說:「舍衛國波斯匿王得十夢,以問佛:一有二瓶,一空,一滿,其水往來,不入空瓶,表當來富者相送遺而不給貧者。二於馬口尻置食,表大臣食於官與民。三小樹生花,表後世人三十頭白。四小樹結實,表女子小即生子。五有羊食繩,表夫出賈販,婦在家與他男共住,食夫之財。六有狐坐於金床,表賤人之富。七有大牛隨小犢子而乳,表貨女使與他男子共住,己守門,食於女之婬錢。八四牛自四面來欲鬥,未鬥而去,表後世人主放逸不畏天,雨師祈雨,祇有雲自四方來,須臾雲四散。九大陂之水,中央濁,四邊清,表後世閻浮國土,八方安而中土亂。十大溪水赤,表後世國王興兵殺戮,流血赤。」
訖栗枳王十夢 (故事)俱舍論九曰:「如訖栗枳王夢所見十事:謂大象、井、[麵-面+少]、栴檀、妙園林、小象、二獼猴、廣堅衣、鬥諍。」俱舍光記八曰:「訖栗枳,此云作事。是迦葉波佛父,夜夢十事。旦迦葉白佛。佛言此表當來釋迦遺法弟子先兆:一,王夢見有一大象,被閉室中,更無門戶,唯有小窗。其象以方便投身得出,尾猶為窗礙不能出。此表釋迦遺法弟子,能捨父母妻子,出家修道。於其中猶懷名利,不能捨離。二,王夢見一渴人求水,便有一井,具八功德,隨逐其人,而不敢飲。此表釋迦遺法弟子諸道俗等不肯學法,有知法者為名利故,雖隨彼為說,而猶不學。三,王見以一升真珠易一升[麵-面+少]。此表釋迦遺法弟子,為求名利故,以佛正法,為他人說,希彼財物。四,王夢見以栴檀與凡木易。此表釋迦遺法弟子以內正法易外書典。五,王夢見有妙園林,華果茂盛,狂賊毀壞無餘。此表釋迦遺法弟子磨滅如來正法之園。六,王夢見諸小象驅一大象出群。此表釋迦遺法弟子諸惡朋黨破戒苾芻,擯斥持戒有德之苾芻,使出於眾外。七,王夢見一獼猴,身塗糞穢,搪[捎-肖+突]眾人。此表釋迦遺法弟子諸破戒人以諸惡事誣謗好人。八,王夢見一獼猴,實無德,而眾共捧海水灌頂,立為王。此表釋迦遺法弟子破戒苾芻實無所知,而為名利故,諸惡朋黨共相扶立為眾者。九,王夢見廣堅之衣,有十八人各取少分,四面爭挽而衣不破。此表釋迦遺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分,雖有異執而真法尚存,依之修道,皆得解脫。此顯所學之法也。十,王夢見多人共集,互相征伐,死亡略盡。此表釋迦遺法弟子既分為十八,各有門人,部執不同,互相鬥諍。此顯能學之人也。」
頻婆娑羅王夢[疊*毛]裂杖折 (故事)頻婆娑羅王夢一[疊*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折為十八段,怖而問佛。佛以為滅後十八部分派之兆。金杖
夢感好相 (雜名)法華經安樂行品說成四安樂行之人,夢中感五種之好相:一,見佛為眾生說法。二,見己為眾生說法。三,見由佛授記。四,見修菩薩之道。五,見己八相成道。
夢行般若 (傳說)舍利弗問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夢中入三三昧空無相無作三昧,寧於般若波羅蜜有益耶?」須菩提報舍利弗:「若菩薩於晝日入三三昧,則於般若波羅蜜有益,夜夢中亦當有益。何以故?晝夜夢中,等而無異。」見大品般若經夢行品,智度論七十五。
三人婬女夢 (傳說)佛在世有三人為伯仲季,聞毗耶離國有婬女,名菴羅婆利。舍婆提國有婬女,名須蔓那。王舍城有婬女,名優缽羅槃那。三人各聞彼女端正無比,晝夜專念,染著於心,便於夢中與彼從事。覺已,心念彼不來,我亦不往,而婬事得辦,因此悟一切諸法皆如是耶。於是到[風@(軷-車)]陀婆羅菩薩所而問是事。[風@(軷-車)]陀婆羅答言諸法實爾,皆自念生。菩薩為其方便說法。三人即得不退地。見智度論七。
須跋陀梵志夢 (故事)佛涅槃夕,須跋陀梵志感惡夢,怖而詣佛所,出家得道。須跋陀
金鼓懺悔夢 (故事)金鼓
妙幢菩薩夢 (傳說)最勝王經夢見金鼓懺悔品所說妙幢菩薩所見金鼓懺悔之夢也。金光明經作信相菩薩。金鼓
夢中說夢 (雜語)大般若經五百九十六曰:「復次善勇猛!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十二夢王 (雜名)行方等三昧,有十二神明,現於夢中,與以好相。大方等陀羅尼經一曰:「佛告華聚,我今語汝:莫妄宣傳如是妙法,當以神明為證。何以故?名為神明?善男子如是。當有十二夢王,見此一王者乃可為說。」
夢幻 (雜語)夢為睡眠中之妄想,幻為以種種秘術使人目眩惑,現出種種不實之事者,共虛假不實之事也。以譬一切諸法之虛假不實。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夢見十事經 (經名)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之略名。
夢虎 (譬喻)夢中之虎,以譬虛事。慧命法師詳玄賦曰:「保一異之四邪,執斷常之雙計。怖夢虎於長眠,翫空華於久翳。」止觀十曰:「今於觀支忽發先解,夢虎空華如幻之有,作此有解解心明利。」善見律十二曰:「眠時夢見山崩或飛騰虛空,或見虎狼師子賊逐。此是四大不和,夢虛不實。」梁僧傳佛圖澄章曰:「慕容巂都鄴,處石虎宮中。每夢見虎嚙其臂,意謂石虎為祟。後符堅征鄴,巂子暐為堅大將郭神虎所執,實先夢虎之驗也。」慧影智論疏曰:「凡論夢法,睡眠時始夢,不眠不夢。如人睡眠夢中見虎畏號叫,覺者見之知其夢爾,夢虎自無。眾生亦爾,臥生死床覆無明被昏睡眠,生五塵夢,起五欲想,取著諸法,生我我所見。」
夢相 (術語)夢中所現善惡之相也。大方等陀羅尼經說十二夢王之夢相。
夢想 (術語)夢中之想念也。楞嚴經中曰:「彼諸善男子,修三摩地想蘊盡者,是人平生夢想消滅,寐寤恒一。」
夢感佛說功德經 (經名)具名,大明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二卷,屬疑偽經。
夢[疊*毛] (故事)頻婆娑羅王夢見一[疊*毛]分為十八片。佛記為滅後十八分派之兆。頻婆娑羅
蒙古佛教 (故事)蒙古庫騰漢,於歲次巳未,有疾,多人診視不能痊。術窮。因議及西邊地方有奇異通曉五識名薩斯嘉恭噶嘉勒燦喇斯,延請醫治,庶幾有益。遂令韋瑪郭特之道爾達達爾罕為首。往請怕克巴巴喇密特。係是戍子年以來紀三千三百七十五年歲次壬寅降生。至戊辰年二十七歲,往額訥特珂克與左道六師之異端講論辯難,窮其詞。獲班第達之號而歸。其叔父扎克巴嘉勒燦喇嘛曾告之云:日後有東方帽若柄鷹,靴似豬鼻,屋似木網,娓娓長音,語須三四譯者,係蒙古國君博第薩多之化身,名庫騰漢。遣使名道爾達者請汝,汝必往行。當於後彼處大興佛教。(中略)丁未年六十六歲與漢相見,造成獅吼觀音,收服龍王,仍與漢灌頂,頃刻病愈。眾皆歡喜。即遵薩斯喜班第達之言而行。所有邊界蒙古地方,刱興禪教。歲次辛亥,怕克巴巴喇密特年七十歲圓寂。見蒙古源流。
蒙潤 (人名)元杭州南天竺演福寺蒙潤,號玉岡。年十四出家,從古源法師受天台之教觀,會古源歸寂,從竹堂傅公卒其業。由集慶寺維那,分座於演福寺,後主演福,宗風大振。居六年,歸白蓮華院,修念佛三昧。誓不出山。行宣政院強起之,再主南天竺,時寺新燬。由師力再復舊觀,居三年復歸老白蓮院。順帝至正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示寂,壽六十八。天目中峰國師嘗致書曰:法師能以芬陀利香充塞宇宙,人謂古佛復出,信矣!見續佛祖統紀上。
蒙堂 (堂塔)蒙堂之名,始於大覺之故事。後來兩序退職者之安息處,稱為蒙堂。蒙者周易蒙卦象曰:「蒙以養正,聖功也。」疏曰:「能以蒙昧隱默自養正道,乃成至聖之功。」宋景濂潛溪集四曰:「大覺日與九峰韶公佛國白公參寥潛公講道一室,扁曰蒙堂,叢林取則焉。」
蒙惑 (術語)愚蒙迷惑也。維摩經序曰:「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
芻摩 (衣服)Ks!uma,又作菆摩,須摩,芻摩迦,蘇摩,讖磨。麻衣也。西域記二曰:「芻摩衣,麻之類也。」慧琳音義三十一曰:「芻摩衣,上側俱反,梵語正言菆摩。菆音鄒,唐云麻衣也。」玄應音義二曰:「芻摩正言菆摩,此譯云麻衣,舊云草木。案其麻形似荊芥,華青色。」同十四曰:「芻摩,或云蘇摩,或言讖磨。此云麤布衣。」四分開宗記三本曰:「芻麻衣者。」有部毘奈耶七種衣中「二者芻摩迦,紵麻作衣也。」
蒲塞 (雜語)伊蒲塞之略。
蒲[食*善]尼 (術語)一作蒲繕尼Bhojani^ya,蒲闍尼
蒲闍尼 (術語)Bhojaniya,又作蒲[食*善]尼。譯言正食。新譯噉食。米飯等可噉食之五種正食也。行事鈔下二曰:「四分中有五種蒲闍尼(此云正食),謂[麵-面+少]、飯、乾飯、魚、肉也。」玄應音義四曰:「蒲闍尼食,譯云可食。」有部毘奈耶三十六曰:「有五種蒲[食*善]尼食(是含噉義也)成足食。云何為五?一餅,二麥豆飯,三[麵-面+少],四肉,五飯。噉此五時名為足食。」寄歸傳一曰:「律云:半者蒲[食*善]尼,蒲[食*善]尼以含噉為義,半者謂五也。半者蒲[食*善]尼應譯為五噉食,舊云五正者准義翻也:一飯,二麥豆飯,三[麵-面+少],四肉,五餅。」
蒲團 (物名)坐具。僧人坐禪及跪拜所用也。織蒲為之,厥狀團圓,故曰蒲團。許渾詩曰:吳僧誦經罷,敗衲依蒲團。
蒲盧 (物名)Varat!a%,Gandholi,蜾臝也。楞嚴經七曰:「蒲盧等異質相成。」同長水疏曰:「蒲盧蜾臝也,取青蟲為子,非己所生。(中略)因果之應感此類生。」
蒺藜園 (雜語)寺中如法,三寶清淨,則供養於此者,可得無量之福果,是為良福田。若寺中非法聚會,眾僧不如法,則不生福利,是為蒺藜園。行事鈔下三曰:「經云: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園,斯言實矣!」
蒺藜論 (雜語)於他發難問,使他不得語,亦不得不語,謂之蒺藜論。雜阿含經三十二記外道嗾其弟子,使向佛發數度蒺藜論,弟子還,聞佛說而信伏。
(雜語)俗語。訓為否或否耶。語錄多用之。【又】(術語)
麼也 (雜語)又作摩耶。譯曰體。大日經疏十曰:「麼也,體也。」梵語雜名曰:「體,摩耶。」【又】Ma%ya%,夫人名。譯曰幻,術。又曰幻術(麼也或摩耶譯為體者,果與譯為幻,或幻術之摩耶夫人,名同一否,殊不可必)。摩訶摩耶
麼吒 (術語)麼[8768]為月之種子。吒[87F2]為日之種子。略出經一曰:「於右眼中想麼字,於左眼中想吒字。又想麼字變為月,吒字變為日,即以金剛所成眼,應瞻仰一切佛。」秘藏寶鑰上曰:「麼吒慧眼,破無明之昏夜。日月定光,現有智之薩埵。」
麼洗 (雜語)Ma%sa,譯曰月。怛羅麼洗
麼度羅 (地名)Mathura%,又曰摩偷羅。國名。摩偷羅
麼麼 (雜語)Mama(一言聲屬聲),譯曰我之。演密鈔八曰:「我字,梵音麼麼。」譯語雜名曰:「我,麼麼。」
麼麼雞 (菩薩)Ma%maki,又作忙莽雞,忙莽計,忙忙雞,摩莫枳。譯曰金剛母。金剛部之部母。金剛手院之一尊也。大日經疏十曰:「金剛母,所謂忙莽計。忙言母義,莽計亦是多義,即一切金剛之母,謂金剛智慧從此生也。」慧琳音義三十九曰:「麼麼雞,金剛部母者名也。」諸部要目曰:「金剛部忙莽雞菩薩以為部母。」菩提場經二曰:「摩莫枳菩薩,(中略)是一切菩薩之母。」
麼羅庾 (物名)Malayu,香名。大日經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為麼羅庾,是山名,即智論所云除摩梨山更無出旃檀處是也。」摩羅耶
麼[打-丁+羅] (雜語)Ma%la%,又作麼羅。譯曰鬘。玄應音義十八曰:「梵云麼羅,此云鬘。西域結鬘師,多用蘇摩那華,行列結之以為條貫。」梵語雜名曰:「鬘,麼(引)[打-丁+羅]。」
麼嚧 (雜語)[口*縛]魯Jala之轉音。譯為水。秘藏寶鑰下曰:「甚深也者麼嚧,峻高也者蘇迷。」同纂解五曰:「麼嚧與[口*縛]魯焚語之異,並此翻水。大疏云:[口*縛]魯拏是水龍,由主水故,即是具大悲水能遍灑一切也。」梵Maru,Varun!a。
麼囉[言*我]始羅 (雜語)Ma%rgas/irs!a,九月之名。見梵語雜名。
(術語)謂一切世間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塵五塵六塵等。法界次第曰:「塵即垢染之義,謂此六塵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義章八末曰:「能坌名塵,坌污心故。」
塵妄 (術語)不淨曰塵。不實曰妄。一切生死之境界也。明神宗續入藏經序曰:「使人破塵妄之迷,以印妙圓之體。」
塵沙 (術語)如塵如沙,喻物之多也。行事鈔上一曰:「法界塵沙。」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塵沙者喻其多也。」【又】(術語)天台所立三惑之一,謂為塵沙。塵沙之惑,稱為化道障之惑,菩薩教化物之障也。菩薩教化物,必通達如塵沙無數之法門,然心性間昧。不能通達此塵沙之法門,自在教化,謂為塵沙之惑。即就不知不達之法門多而與以此名,其惡體為唯一之劣慧。俱舍論所謂不染污無知,唯識論所謂所知障,與之同。四教儀半字談五曰:「所治之病,能治之法門,緣生之事法,其類無數,無一一了知者,無知之種類無數,故名為塵沙。然種類雖多,而其體唯為劣慧,非一一為別。」輔行一曰:「塵沙者譬無知數多。」文句記一曰:「不污染無知,劣慧為體。」輔行五曰:「塵沙障俗理,俗顯能垂化。」
塵劫 (術語)即塵點劫也。楞嚴經一曰:「縱經塵劫,終不能得。」塵點劫
塵那羅 (雜名)Dina%ra,譯曰金錢。最勝王經義淨自註曰:「陳那羅即金錢也。」
塵剎 (術語)塵數之世界也。剎為梵語國土之義。往生要集上末曰:「普入一切塵剎作諸佛事。」正信偈曰:「超日月光照塵剎。」
塵表 (術語)俗塵之外也。謂佛道也。
塵洲 (術語)謂如塵數多量之世界也。因明大疏序曰:「應物機於雙樹,至教浹於塵洲。」
塵垢 (術語)煩惱之通稱。維摩經佛國品曰:「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註曰:「肇曰:塵垢八十八結也。」不動經曰:「以智慧火燒諸障礙,亦以法水澍諸塵垢。」無量壽經下曰:「猶如淨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
塵欲 (術語)六塵之貪欲也。中阿含三十三曰:「雄猛捨塵欲。」
塵勞 (術語)煩惱之異名。貪瞋等之煩惱,坌穢真性,勞亂身心,謂為塵勞。維摩慧遠疏曰:「煩惱坌污,名之為塵。彼能勞亂,說以為勞。」長水楞嚴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塵,擾惱故名勞。」止觀一曰:「塵勞即是菩提。」
塵道 (術語)常義,穢土謂為塵道,華嚴教之意,塵為微塵,十方虛空界一一塵中皆有世界,謂之塵道世界。又曰毛道。一毛端處,有剎有佛也。道與五道六道之道同。
塵道世界 (術語)稱加持世界。見密軌問辯上。
塵鄉 (術語)六塵之鄉里。謂生死海也。秘藏寶鑰上曰:「渴鹿野馬,奔於塵鄉。」
塵境 (術語)為六塵之心所對者。色聲香味觸法是也。
塵塵三昧 (術語)於一微塵中入一切之三昧,謂為塵塵三昧。華嚴經賢首品偈曰:「一微塵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塵定,而彼微塵亦不增,於一普現難思剎。」碧巖五十則曰:「僧問雲門:如何是塵塵三昧?門云:缽里飯,桶裏水。」
塵塵剎土 (術語)如塵數之無數國土也。又微塵之中有國土,華嚴經說之。塵中毛端皆有剎有佛,說法利生。
塵網 (術語)色等之六塵網人者。行事鈔上一曰:「跡超塵網。」
塵說 (術語)以普賢之耳聞之,則至草木國土一微塵,悉常恒說無上之妙法。即十方虛空界一一塵中有剎有佛,常說華嚴經,謂之塵說剎說。華嚴旨歸曰:「四遍塵道者:謂於十方虛空界中,一一塵處皆有佛剎,悉於其中演說此經。」
塵數 (雜語)數之多者譬如塵。
塵諦 (雜名)地之一塵水之一滴也。
塵緣 (術語)六塵之境,色聲香味觸法也。以是為心之所緣而污心性故也。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塵點 (術語)塵點劫也。
塵點劫 (術語)有二種:一,三千塵點劫。一,五百塵點劫。
三千塵點劫 (術語)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為墨,每經一三千大千世界,下一點,竟盡其墨,而其所經過之世界,悉碎為微塵,謂其一塵為一劫。是顯大通智勝佛出世久遠之比喻也。見法華經化城喻品。
五百塵點劫 (術語)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世界而為微塵,每經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之國下一塵,竟盡其塵,而其所經之世界,悉碎為微塵,以其一塵為一劫。是顯釋迦如來成佛久遠之比喻也。見法華經壽量品。
塵累 (術語)煩惱惡業之污我縛我者。楞嚴經一曰:「拔濟未來越諸塵累。」長水疏一上曰:「煩惱與業,染污繫縛,喻之塵累。」
塵藥 (術語)律宗所立行之四依之一。謂比丘所用之藥財也。塵者,言人之棄而不顧,如塵芥也。如衣為糞掃。釋門歸敬儀中曰:「納衣乞食,樹不塵藥。」
塵體 (雜名)塵數之身體也。性靈集七曰:「塵體為身,沙心為用。」
廓然大悟 (術語)朗悟真理也。觀無量壽經曰:「廓然大悟,得無生忍。」
廓然無聖 (公案)廓然而無聖諦之意。景德傳燈錄第三菩提達磨條曰:「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聖。」此一句古來稱為禪之樞機,雜透難解之極則。見碧巖錄(第一則),從容錄(第二則)。
腐爛藥 (雜名)又作大黃湯,龍湯,黃龍湯。大小便也。南山羯磨疏三下曰:「腐爛藥者,世所同棄而實可收,即大小便也。」濟緣記三下曰:「小便治勞,大便解熱,名黃湯。」
賓吒羅 (界名)Pin!d!a%ra,又作賓跎羅。地獄名。譯曰集欲。普超經下曰:「舍利弗!阿闍世王所入地獄名賓吒羅(秦曰集欲),適入尋出,其身不遭苦惱之患。」可洪音義六下曰:「賓跎羅,地獄名也。晉云集欲,又云賓頭。」
賓伽羅 (人名)Pin%gala(Nilanetra),梵志名。譯曰青目。釋龍樹之中觀論。中論序曰:「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賓伽羅,秦言青目之所釋也。」
賓坻 (人名)Pin!d!ada,給孤獨長者之梵名也。玄應音義十四曰:「賓坻,直譏切,或作邠坻,音府旻切。案梵本云阿那他賓荼揭利呵跋底Ana%thapin!d!adagr!hapati,此云給孤獨長者也。」
賓荼波底迦 (術語)Pin!d!apa%tika與儐荼波多同。
賓缽羅 (植物)Pippala,畢缽羅之異稱,樹名。付法藏傳一曰:「迦葉辭如來,往耆闍崛山賓缽羅窟。」
賓頭 (界名)地獄名。賓吒羅。【又】(人名)賓頭盧之略。羅漢名。
賓頭沙羅 (人名)Bindusa%ra,王子名。譯曰遍實。見阿育王經一。
賓頭盧 (人名)Pin!d!ola,羅漢名。賓頭盧頗羅墮
賓頭盧伽 (異類)鬼王名。譯曰立不動。見金光明文句七。
賓頭盧經 (經名)請賓頭盧經之略名。
賓頭盧頗羅墮 (人名)Pin!d!olabharadva%ja,具曰賓頭盧頗羅墮誓。略曰賓頭盧或賓頭。十六羅漢中之第一賓頭盧尊者也。永住於世,現白頭長眉之相。名賓頭盧,姓頗羅墮,又曰賓頭盧突羅闍,賓度羅跋羅惰闍。賓頭盧翻言不動,頗羅墮譯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羅門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為拘舍彌城優陀延王(又云優填王)之臣,王以其精勤,使之出家,證阿羅漢果。而對於白衣,妄弄神通,為佛呵責,不得住於閻浮提,使往化西瞿耶尼洲,後閻浮四眾,思見之,白佛。佛聽還,而不聽入於涅槃。使永住於南天之摩梨山,度滅後之眾生。元照彌陀經疏曰:「賓頭盧此翻不動,頗羅墮真諦翻捷疾,或利根,或廣語。婆羅門中一姓也。」名義集一曰:「賓頭盧翻不動,字也,頗羅墮姓也。本行集經翻重瞳。」法住記曰:「第一尊者賓度羅跋囉墮闍,(中略)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西瞿陀尼洲。」雜阿含經二十三曰:「時王(阿育王也)見尊者賓頭盧,頭髮皓白,辟支佛體,(中略)尊者賓頭盧以手舉眉毛視王言:我見如來於世無譬類。」
賓頭盧住世因緣 (本生)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樹提伽長者,造旃檀缽著絡囊中,懸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門婆羅門不以梯杖能得者即與之。諸外道知欲現神通,挑頭而去。賓頭盧聞是事白目連言:實爾不?答言實爾。汝師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連懼佛教不肯取。賓頭盧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律,當時坐於方石縱廣極大,逐身飛空,得缽已還去。佛聞呵責:云何比丘為外道缽(旃檀缽非比丘宜持之物),而於未受戒人前現神通力?從今盡形擯汝,不得住閻浮提。於是賓頭盧如佛教敕往西瞿耶尼,教化四眾,廣宣佛法。閻浮提四部弟子思見賓頭盧白佛,佛聽還坐,現神足故不聽涅槃。敕令為末世四部眾作福田。其亦自誓三天下有請悉赴。」(依十誦律三十七,四分律五十一)。雜阿含經二十三賓頭盧自說曰:「世壽住舍衛國,五百阿羅漢俱。時給孤獨長者女,適在富樓那跋陀那國。時彼女請佛及比丘僧,時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我爾時以神力合大山往受彼請。時世尊責我:汝那得現神足如是?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請賓頭盧經曰:「賓頭盧者字也,頗羅墮誓者姓也。其人為樹提長者現神足故,佛擯之不聽入涅槃,敕令為末法四部眾作福田。」
賓頭盧住處 (雜語)雜阿含二十三曰:「時王(阿育王也)白尊者曰:尊者今住在何處?尊者答王曰:在於北山,山名犍陀摩羅,共諸同梵行僧。」請賓頭盧經曰:「請時於靜處燒香禮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稱名言。」(云云)。
小乘寺賓頭盧為上座 (故事)梵網經法藏疏一曰:「又聞,西國諸小乘寺以賓頭盧為上座,諸大乘寺以文殊師利為上座。」支那寺院原以憍陳如或賓頭盧為上座,後依不空三藏之奏請,以文殊為上座。表制集二曰:「伏望自今已後令天下,食堂中於賓頭盧上特置文殊師利形像以為上座,詢之聖典具有明文。(中略)斯乃天竺國皆爾,非僧等鄙見,仍請永為恒式。」一心戒文上曰:「凡佛寺上座置大小二座:一者一向大乘寺,置文殊師利菩薩以為上座。二者一向小乘寺,置賓頭盧和上以為上座。三者大小兼行寺,置文殊與賓頭盧兩上座。小乘布薩日賓頭盧為上座,坐小乘次第。大乘布薩日文殊為上座,坐大乘次第。」
食堂安置賓頭盧 (雜語)禪林僧堂中央所安置之像,稱為聖僧。每日設食供之。其像有文殊,有憍陳如,有空生,而無一準,但多以賓頭盧為聖僧。此自秦之道安為始,正安置形像,由於宋末之法願法鏡等云。釋氏要覽下曰:「傳云:中國僧寺立鬼廟,次立伽藍神廟,次立賓頭盧廟,即今堂中聖僧也。始因道安法師夢一胡僧頭白眉長,語安云:可時設食。後十誦律至,慧遠方知和尚所夢即賓頭盧也。於是立座飯之,寺寺成則。法苑云:聖僧元無形像,至宋泰初末,正勝寺僧法願、正喜寺僧法鏡等,始圖形像矣。今堂中聖僧多云憍陳如非也,緣經律不令為立廟故,不赴四天供故。又安法師夢是賓頭盧故。」高僧五道安傳曰:「安常註諸經,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說不甚遠理,願見瑞相。乃夢見梵道人頭白眉毛長,語安曰:君所註經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當相助弘通,可時時設食。後十誦律至,遠公乃知和尚所夢賓頭盧也。於是立座飯之,處處成則。」
賓頭盧迎王王七年失國 (故事)四分律五十三說,世尊在拘睒彌國,王優陀延是賓頭盧親厚之知識,王朝哺常往問訊。時有不信樂之婆羅門大臣,見賓頭盧不起迎王,以惡心諫止王。王曰:明日清旦當往,若不起,當奪其命。明旦賓頭盧遙見王來,便遠迎,先意問訊言:善來大王。王問言:汝今何意起迎我?答言:為汝故起。王言昨日何故不起?答言:亦為汝故。王問:云何為我?答言:汝昨日善心來,今日懷惡心來。若我不起,當奪我命。若奪我命,必墮地獄。若起迎王,將失王位。然寧使失王位,不可使墮地獄。是故起。王曰:幾日失王位?言卻後七日必失王位。即如記,至第七日,慰禪王國波羅殊提王來捉王,七年鎖腳囚禁。」法華文句記曰:「賓頭盧知七年失國,及稠禪師進否為王。」
請賓頭盧法 (書名)宋慧簡譯。一卷。又南山感通傳說請賓頭盧之法。
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賓頭盧原為優陀延王(又云優填王)臣,既出家證阿羅漢果,還國為國王說種種之譬喻,明五欲之可厭惡。
寧尾拏 (術語)十二合掌之一。譯曰堅實心合掌。見大日經疏十三。
聞一悟解百千門 (雜語)因解悟百千門
聞光力 (術語)聞光明之力也。聞阿彌陀如來智慧之光明,有超世希有之大願,攝取不捨之威神力而信之。即信彌陀之救濟也。
聞名 (術語)聞佛之名號也。觀無量壽經曰:「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聞名轉女願 (術語)彌陀如來第三十五願,與女人往生願同。
聞名不退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四十七願也。得不退轉願
聞名具德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四十四願也。具足德本願
聞名具根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四十一願也。諸根具足願
聞名見佛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四十五願也。住定見佛願
聞名得忍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三十四。使聞彌陀名者皆得無生法忍悟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聞名得定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四十二願也,住定供佛願
聞名梵行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三十六願也。與常修梵行願同。
聞成就 (術語)六成就之一。經首聞之一字也。
聞忌 (雜語)在遠方聞親近者等死去而為忌也。
聞即信 (術語)謂聞之即信也。不信,則雖聞而如不聞。經曰「聞其名號」者,非聞於耳,聞於心之意也。
聞法 (雜語)聞教法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合掌讚佛,聞法歡喜。」
聞法難 (術語)四難之一。得聞正法為難也。
聞物國 (地名)舍衛國也。玄應音義八曰:「聞物國,謂舍衛國,十二遊經文云:無物不有國也。」彌陀經元照疏曰:「舍衛翻聞物,人物富庶,遠聞諸國故。」
聞陀羅尼 (術語)又曰聞持陀羅尼。四陀羅尼之一。聞持佛之教法而不忘也。陀羅尼譯言總持。大乘義章十一末曰:「教法名法,於佛教法聞持不忘,名法陀羅尼,聞不忘故經中亦名聞陀羅尼。」陀羅尼
聞持 (術語)聞教法而憶持不忘,即陀羅尼也。華嚴經三十三曰:「聞持無量諸佛正法。」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聞持觀 (術語)修求聞持法之觀法也。求聞持法
聞持陀羅尼 (術語)與聞陀羅尼同。持之梵語陀羅尼也。
聞思修 (術語)三慧
聞城十二因緣經 (經名)貝多樹下十二因緣經之異名。
聞慧 (術語)三慧之一。由聞教法而生之慧解也。大乘義章十曰:「受教名聞,生解名為聞慧。」【又】聞信教法名為聞,思惟法理名為慧。法華玄義一曰:「今使聞慧兼修義觀雙舉。」同十曰:「教門為信行人,又成聞義。觀門為法行人,又成慧義。聞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團拜 (雜語)眾人聚拜也。見象器箋十。
團食 (飲食)又曰搏食。皆舊譯之稱。
鳳剎 (雜名)佛寺之美稱也。鳳為瑞鳥,故取為美稱。
榮華 (雜語)富而榮也。無量壽經下曰:「愛欲榮華,不可常保。」
熒惑天 (界名)熒惑星
熒惑星 (雜名)梵名阿[言*我]羅迦那乞叉怛摩Am%ga%raka-naks!atra,又稱熒惑天,火熒惑星,火曜星,罰星,四利星。或曰虛漢。金剛界三昧耶會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南方五尊之五位也。形像為肉色女形,左手作拳安於膝。右手持火精當於胸。坐於荷葉座。出於焚天火羅九曜者為神形。
舞心 (術語)六十心
舞菩薩 (菩薩)金剛界曼荼羅中,內四供養菩薩之一。
舞戲 (雜名)金剛界曼荼羅有嬉鬘歌舞四供養之菩薩。大日經義釋六曰:「一一歌詠皆是真言,一一舞戲無非密印。」
管毒木 (物名)常瞿梨童女所持物之一。常瞿梨毒女經所謂:「左手把管毒木印。」是也。此木或謂是四角之木,或謂以毒木作管,或謂非一木名,乃束諸毒木為之,丙說似當。蓋常瞿梨以諸毒蛇為瓔珞,諸蟲蟒蛇類為伴戲,不使諸毒龍蛇侵害眾生,故應持如此木具也。
管絃講 (行事)於佛前奏管絃之講社也。印度似有此風。長阿含經第十敘帝釋天執樂神般遮翼,至摩揭陀帝釋窟彈琉璃琴。中世盛行之。
算沙 (術語)善財童子,南行至名聞國,於自在主善知識所,習算沙法門。自在主言曰:我先於文殊師利,習學書算字印等法門,入於工巧神通。知一切法門。常與十千童子在河渚上聚沙為戲,依此法門,得知世間書算界處等法乃至菩薩之算法。見六十華嚴經。
算數目犍連經 (經名)算數目犍連,梵志名。此梵志以法為喻,問佛法中次第,佛答之。攝於中阿含二十五。巴Gan!akamo-ggalla%na。
算題 (物名)算之題也。台家論場之目。細長之竹片,書論義之問題者。即籤也。荊溪大師之釋籤,義由之出。
肇法師 (人名)姚秦長者沙門僧肇也。
肇論 (書名)三卷,唐肇作。以作者之名為題。物不遷論第一,不真空論第二,般若無知論第三,涅槃無名論第四,首有宗本義之一章,冠於四論。疏註如下:肇論疏三卷,晉惠達撰,缺下卷。肇論疏三卷,唐元康撰。肇論疏科一卷,宋遵式排定。夾科肇論序注一卷,宋曉月注。注肇論疏六卷,宋遵式述。肇論新疏三卷,宋文才述。肇論新疏遊刃三卷,宋文才述。肇論略注六卷,明德清述。
鼻入 (術語)十二入之一,鼻根也。
鼻根 (術語)六根之一。梵語,揭邏拏。譯言鼻。生鼻識之所依為鼻根。義林章三本曰:「鼻者能嗅義,梵云揭羅拏,此云能嗅。」
鼻那夜 (術語)毗奈耶
鼻息 (術語)二十五圓通之一。
鼻婆沙 (術語)毘婆沙
鼻溜荼迦 (天名)毘盧擇迦
鼻致迦 (雜語)Bijika,譯曰種。翳迦鼻指迦
鼻隔禪師 (雜名)謂閉息六根,而隔離前境也,約鼻之一而總稱六根。謂住於空見,枯木闇坐之禪人。猶言闇證禪師。止觀十曰:「鼻隔禪師發得空見,多墮網中不能自拔。」同輔行曰:「鼻隔無深觀行唯止心鼻隔,因此觀故發得空見。此人尚不識小乘真諦,豈能觀於空見之心令成妙境?但隨見轉墮於見網。」
鼻摩羅難利帝 (菩薩)毘摩羅詰
鼻蟲 (傳說)經律異相三十七引居士物故為婦鼻中蟲經曰:「有清信士持戒精進,有一沙門為道友。時清信士得病將死,其婦在傍大悲之,清信士增愛戀,死而魂神在婦鼻中為蟲。婦啼吠不能自止。沙門往見婦,蟲自鼻涕墜地。婦慚愧欲以腳蹈之。沙門告曰:勿殺,是汝夫婿化作此蟲。沙門為蟲說曰:卿精進持戒,福應生天見諸佛,但坐恩愛戀慕之想,生此蟲中,即宜慚愧。蟲聞而意解,便自剋責,俄命終即得生天。」
鼻識 (術語)六識之一。了別鼻根所生香境之心識也。
槃太子 (雜名)四卷楞伽經謂之槃太子。七卷楞伽經謂之石女兒。蓋盤所生之太子,石女所生之兒,槃與石女非情之義同。
槃那寐 (術語)Vanda%mi,和南
槃陀 (雜語)尺量名。行事鈔上之一曰:「般陀二十八肘。」業疏一下曰:「般陀者量之總名,一般陀有二十八肘。」
槃陀伽 (人名)半託迦
槃陀迦 (人名)比丘名。半託迦
槃特 (人名)半託迦
槃特迦 (人名)半託迦
槃荼 (人名)婆修槃荼之略。比丘名。付法藏第二十祖也。見佛祖統紀五。
槃淡 (雜語)Vaudana,一作煩淡。和南
槃遮 (雜語)Va%c,又曰婆娑Bha%s!a%,譯曰說。觀經嘉祥疏曰:「胡云槃遮,此云說。說是吐教彰理,名之為說。」
熊耳山 (地名)達磨之塔所也。塔記曰:「大師化緣已畢,傳法得人,乃端居而逝,即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也。葬於熊耳山,起塔定林寺。」大明一統志二十九河南府曰:「熊耳山在盧氏縣,山連永寧,兩峰相並如熊耳。」
熊嶺 (地名)熊耳山
遠行地 (術語)菩薩十地中第七地之名。此地之菩薩住於純無相觀,遠出過世間與二乘之有相行,故名。唯識論九曰:「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遠分對治 (術語)對治
遠劫 (術語)經劫久遠也。劫為梵語劫波之略,計世界成壞之時量也。
遠忌 (術語)五十年百年等之遠年忌也,又曰遠關日。
遠師 (人名)隋朝之慧遠法師也。
遠師二教 (名數)淨明寺慧遠之教判也。判漸教與頓教。二教
遠沾妙道 (術語)去佛遙遠之眾生,沾於法華妙道而得利益之意。法華文句一所謂:「後五百歲遠沾妙道。」是也。
遠塵離垢 (術語)遠離塵垢也。塵垢雖為煩惱之總名,然今指八十八使之見惑。斷八十八使之見惑而得正見,謂之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是於二乘初果與菩薩初地之得益也。但多就小乘之初果而言。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維摩經方便品曰:「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遠離 (術語)謂無為法之性,空而脫一切之事相繫縛也。維摩經菩薩行品曰:「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註曰:「肇曰:遠離無為之別稱耳,雖見無為離遠之要,而身心不離有為善也。」
遠離處 (術語)遠離聚落之處也。
遠離樂 (術語)五種樂之一。於初禪天遠離欲界愛染之煩惱,而生禪定之喜樂也。」
遠離所滅流 (術語)七流
遠關日 (雜語)遠忌也。遠忌
遜婆明王 (明王)又曰[何-可+爾]遜婆遜[何-可+爾]。降三世明王之別名也。降三世
遜婆明王法 (修法)內作業灌頂品所說。經疏三曰:「遜婆明王五部吽迦羅具三十七尊,內外火法之護磨也。」經說遜婆明王之根本真言曰:唵[口*縛]日羅吽(引),迦羅吽吽吽,爾遜婆,吽吽。金剛頂十八會初,教王會四大品中第二降三世尊有六曼荼羅,所謂大三法羯之四各具三十七尊,皆持降三世印,四印會十七,一印會十三尊。今文之四印加持,東方四印曼荼羅之十七尊法也。
遣信得 (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如將受戒之尼,容姿端麗,於至精舍之路,有遇難之恐時,佛為遣使授具足戒。
遣相證性識 (術語)五重唯識之一。唯識
遣虛存實識 (術語)五重唯識之一。唯識
遣喚 (術語)發遣與招喚也。釋尊告示由娑婆世界乘彌陀願船而往極樂,阿彌陀佛自極樂直來招呼也。
遣蝗 (修法)驅除田園害蟲之祈禱也。
趙州 (人名)趙州觀音院從諗,南泉普願之法嗣也。唐曹州人,姓郝氏,童稚於本州扈通院披剃,未受戒,便抵池陽參南泉,值南泉偃息。泉問曰:近離什麼處?師曰:近離瑞像院。曰:還見瑞像否?師曰:不見瑞像,祇見臥如來。曰: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師曰:有主沙彌。曰:主在什麼處?師曰:仲冬嚴寒,伏惟和尚尊體萬福。南泉器之,而許入室。異日問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師曰:還可趣向否?南泉曰:擬向即乖。師曰:不擬時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是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虛豁,豈可強為是非耶?師言下悟理。乃往嵩嶽琉璃壇受戒。仍返南泉,留久之。眾請住趙州觀音院,一曰東院,道化大揚。昭宗乾寧四年十一月二日寂,壽一百二十,敕謚真際大師。見傳燈錄十。
趙州狗子 (公案)狗子佛性
趙州柏樹子 (公案)「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云:庭前柏樹子。」見會元趙州章,無門關三十七則,從容錄四十七則。
趙州勘婆 (公案)「五臺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問臺山路向甚麼處去。婆云:驀直去。僧纔行三五步。婆云:好個師僧又恁麼去?後有僧舉似趙州。州云:待我去勘過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問。婆亦如其答。州還,謂眾云:臺山婆子,我勘破了。」見會元趙州章,無門關三十一則,從容錄十則。
趙州無字 (公案)與趙州狗子同。
趙州洗缽 (公案)「僧問趙州,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云:喫粥也未。僧云:喫粥了。州云:洗缽盂去。其僧省悟。」見無門關七則,從容錄三十九則。
趙州救火 (分案)「趙州到黃檗,檗見來,便閉卻入門。州於法堂內把火云:救火救火。檗便出擒住云:道道。州云:賊過後張弓。」見會元趙州章,葛藤集上。
趙州大蘿蔔 (公案)「僧問趙州: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州云:鎮州出大蘿蔔頭。」見碧巖第三十則。
趙州三轉語 (公案)三轉語附錄。
趙州四門 (公案)「僧問趙州:如何是趙州?州云:東門西門南門北門。」見碧巖九則。
趙州問死 (公案)「趙州問投子:大死底人卻活如何?子云:不許夜行,投明須到。」見碧巖四十一則,從容錄六十三則。
僕呼[食*善]那 (雜語)Bahujana,譯曰眾生。薩埵
僕拏 (術語)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經疏十三曰:「以二地指二空指相著,餘指稍令開散,名僕拏合掌。此名初割之蓮也。」梵Pu%n!a。
僕拏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四。梵Pu%n!a。
(術語)僧伽Sam%gha之略。譯曰和或眾。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為眾。新譯家以為三人已上。智度論三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歸傳三曰:「凡有書疏往還,題云求寂某乙、小苾芻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眾,寧容一己輒道四人,西方無此法也。」雖然,僧之一分,則言僧亦無害。僧史略下曰:「若單曰僧,則四人已上方得稱之。今謂分稱為僧,理亦無爽。如萬二千五百人為軍,或單己一人亦稱軍也,僧亦同之。」大乘義章十曰:「僧者外國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譯名和合,眾行德不乖名之為和,和者非人目之為眾。」行事鈔曰:「四人已上,能御聖法辦得前事名之為僧。僧以和合為義,言和合者有二義:一理和謂證擇滅故。二事和。此別有六義: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養之利),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見利三名體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後名理和,所證同故。內凡以還名事和,即六和也。」義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體也,從多論議故。彼國之法:一名為一,二名為身,自三已上皆名為多。如辦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聽,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豈能白者而自白耶?欲顯和合從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數,得為羯磨之最少限僧數也。
二種僧 (名數)一聲聞僧,修小乘三學,剃頭染衣,出家沙門之形相也。二菩薩僧,修大乘三學,有髮俗衣,在家之形相也。見智度論三十四。【又】一應供僧,在檀越可供養者。二三歸僧,三寶中之僧寶而可歸依者。唯限於聲聞人中之四向四果。見大乘義章十。
三種僧 (名數)一聲聞僧,上二種僧中者是也,二緣覺僧,緣覺有麟喻部行之二種,部行成僧眾。三菩薩僧,修大乘行者。見同上。
四種僧 (名數)一啞羊僧,愚痴之比丘,不知善惡持犯,不知隨所犯之罪而悔除,猶如啞羊至死無聲者。二無羞僧,雖知善惡持犯,而內無羞恥之心,不作悔除者。三有羞僧,識持犯知悔除者。四真實僧,具見道以上聖德者。見智度論三。【又】一勝義僧,與智度論之真實僧同。二世俗僧,與智度論之有羞僧同。三啞羊僧,與智度論之啞羊僧同。四無慚愧僧,與智度論之無羞僧同。見地藏十輪經五。
僧尼 (術語)僧為梵語僧伽之略,雖通於男女,然但以名男子之出家者,尼為比丘尼之略,女子之出家者也。侯鯖錄曰:漢明帝聽陽成侯劉峻等出家,僧之始也。濟陽婦女等出家,尼之始也。
僧尼管屬 (雜語)僧尼之制度官也。僧史略中曰:「東漢初沙門,隸鴻臚寺,西晉無聞。至後魏初立監福曹,統攝僧伍,尋更為昭玄寺。後復改崇玄曹。齊梁之世,立同文寺,使主僧務。至唐初,僧尼皆隸司賓,則天朝改隸祠部。玄宗開元十四年分僧道,僧尼割屬鴻臚寺,使祠部檢校之,道士女冠隸之宗正寺。憲宗元和二年,初立左右衛功德使,僧道全隸之。所度僧尼由祠部給牒。宋朝一代准之。」
僧可 (人名)禪宗第二祖慧可之本名。
僧正 (職位)僧官之一。後秦姚萇始以僧[(挈-手)/石]為僧正。僧史略中曰:「僧正者何?正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曰也。蓋以比丘無法如馬無轡勒牛無貫繩,漸染俗風,將乖雅則。故設有德望者,以法而繩之,令歸於正,故曰僧正也。此偽秦僧[(挈-手)/石]為始也。」僧錄司
僧正司 (職位)僧錄司
僧主 (職位)僧官名。始於南齊高帝詔法穎為京邑之僧主。見佛祖統紀五十一。
僧史略 (書名)三卷,宋贊寧著,記佛家事物之紀原。
僧伍 (雜語)猶言僧侶。伍者伍伴也。
僧次 (術語)僧之席次,必依夏臘之多少而定。梵網經下曰:「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又】供養法有僧次與別請二者。施主不選其人,但順僧中之席次而供養,謂之僧次。特選其人而請待,謂之別請。
僧自恣日 (行事)七月十五日也。安居九十日行既竣,而行所謂自恣作法之日也。十方諸佛,歡喜卒其安居之修道,故亦曰佛歡喜日。盂蘭盆經曰:「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代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自恣
僧吉隸鑠 (術語)Sam%kles/a,譯曰雜染。以名一切之有漏法。見唯識述記二末。
僧吃爛底薩 (術語)Satka%yadars/ana,薩迦耶見之薩,有三義,此其中之一義,譯曰移轉。大乘所立之身見也。
僧伽 (術語)Sam%gha,又作僧佉,僧加,僧企耶。譯曰眾和會。常略曰僧。比丘之眾多和合者。。木[木*患]子經曰:「至心稱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又】譯曰師子。孔雀王咒經上曰:「僧伽,梁言師子。」Sim%ha之轉也。【又】人名。僧伽不知何國人何姓。唐龍朔初年來西涼府,次歷江淮,隸名於山陽龍興寺。屢現神異。中宗景龍二年於內道場召問法要。同四年終於薦福寺,壽八十二。見宋高僧傳。【又】付法藏第十七祖僧佉耶舍Sam%ghayas/s之略稱。
僧伽多 (術語)僧伽吒
僧伽吒 (術語)又作僧伽多。譯曰集會。法門名。僧伽吒經一曰:「有法門名僧伽吒,若此法門在閻浮提,有人聞者悉能除滅五逆罪業。」大集會正法經一曰:「我有正法名大集會。」此二經同本異譯也。梵Sam%gha%ta。【又】風災劫時所起之風名。大寶積經三十七曰:「又風災起更有大風名僧伽多,彼風所吹舉此三千大千世界並蘇迷盧山輪圍山等及諸大海,舉高百踰繕那已碎末為塵。」起世因本經二曰:「有大風名僧伽陀,隋言合會,壞世界。同四卷作僧伽多。」
僧伽吒經 (經名)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譯。說大集會正法者之功德。次有折伏尼犍外道事。
僧伽陀 (術語)Samgata,譯曰習種性。位名。仁王經下曰:「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同嘉祥疏五曰:「外國名僧伽,此方名習種性,又義翻名為離著地。以不著人我故也。」【又】僧名,譯曰饒善。見歷代三寶紀八。
僧伽彼 (動物)Sim%ha,譯曰師子。見名義集二。
僧伽梨 (衣服)Sam%gha%ti,比丘三衣之一。新稱僧伽胝,僧伽致,僧伽[至*鳥],僧伽知。譯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義淨譯為複衣。其義譯有種種之名。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稱為大衣。以其條數最多,稱為雜碎衣。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必服之。故稱為入王宮聚落時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條十一條十三條,二長一短,為下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為中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四長一短,為上品。西域記二曰:「僧伽胝,舊曰僧伽梨,訛也。」玄應音義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訛也,應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譯云合,或云重,謂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餘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說諸有部等多則不割。若聖辨部、大眾部等則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紐而已。」寄歸傳二曰:「僧伽胝,譯為複衣也。」
僧伽胝 (衣服)又作僧伽致,僧伽[至*鳥],僧伽知,僧伽胝Sam%gha%t!i。僧伽梨
僧伽羅 (本生)Sim%hala,譯曰執師子。釋迦如來往昔為大商主時之名。亡羅剎國而立僧伽羅國。西域記十一曰:「昔有大商主云僧伽,其子名僧伽羅。率五百商人入海採寶,為風波飄流至一羅剎女國。羅剎女來迎之,誘入鐵城中。後悟其為鬼女,一心祈禱,感一天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難。羅剎女知誘惑不成,凌空至僧伽羅家,呈媚哀請。僧伽羅怒,拔劍欲斬之。羅剎女去而訴之於王。王惑其美色,使內侍。僧伽羅諫,不聽。已而羅剎女殺王,持其屍還本處。國人立僧伽羅為王。僧伽羅立為王,率兵至海島,悉殺鬼女,遂有其國。仍以王名為國號,謂為僧伽羅國。」即今之錫蘭國也。
僧伽藍 (術語)僧伽藍摩之略。僧伽大師
僧伽大師 (人名)唐時西域人。姓何氏。龍朔中南遊江淮,於泗州建寺。中宗親書額為普光王寺賜之。世稱觀音大士化身。見太平廣記。李白有僧伽歌。僧伽
僧伽藍摩 (術語)Sam%gha%ra%ma,又作僧伽羅磨。略曰僧伽藍,伽藍等。譯曰眾園。僧眾所住之園林也。玄應音義一曰:「僧伽藍,舊譯云村,此應訛也。正言僧伽羅磨,此云眾園也。」
僧伽阿難 (人名)Sam%gha%nauda,譯曰眾喜。求那跋摩三藏之父名。見高僧傳三。
僧伽羅剎 (人名)Sam%gharaks!a,譯曰眾鬼。佛滅七百年頃,出世於須賴國,撰集佛行經等。
僧伽羅剎所集經 (經名)二卷,符秦僧伽跋澄譯。說佛因位之行法至果後之化相。
僧伽耶舍 (人名)Sam%ghayas/as,論師名。譯曰眾稱。因明大疏一曰:「僧伽耶舍,此云眾稱,特善薩婆多及因聲明論。」
僧伽密多 (人名)阿育王之女。阿育附錄。
僧伽婆羅 (人名)Sam%gha-pa%la,譯曰眾養。扶南國僧,來齊都,住於正觀寺,為求那跋陀羅之弟子。梁天監五年,敕召於楊都,譯出大育王經解脫論等十一部。普通五年寂於正觀寺,壽六十五。見續高僧傳一。
僧伽跋摩 (人名)Sam%ghavarman,譯曰眾鎧。天竺僧,宋元嘉十年自流沙至京邑。器宇清峻。有戒德。此時二眾未備。師子國比丘尼鐵薩羅至都。眾乃推跋摩為戒師。僧尼受具者數百人。譯出雜心論摩得勒伽等。後還天竺。見高僧傳三。
僧伽跋澄 (人名)Sam%gha-varti,譯曰眾現。罽賓國之僧,符秦建元十七年來關中,與道安等共譯出阿毘曇毘婆沙。見高僧傳一。
僧伽提婆 (人名)Sam%ghadeva,譯曰眾天。罽賓國之僧,符秦建元年中入長安,後渡江,晉太元年中譯出阿毘曇論。阿含經百餘萬言。見高僧傳一。
僧伽難提 (人名)Sam%ghanadi,譯曰眾河。付法藏第十六祖之名。
僧伽娜娜 (雜語)Sim%hana%da,譯曰師子吼。見良賁仁王經疏上二。
僧伽婆尸沙 (術語)僧殘
僧伽爛提迦 (流派)譯曰說轉部。小乘部派之名。開宗記一本曰:「僧伽爛提迦部,此云說轉部。然是經部異名,為立實我異故別說。」經量部也。經量部。梵Sam%kra%nt!ika%h!。
僧伽跋陀羅 (人名)Sam%ghabhadra,譯曰眾賢。薩婆多宗之名匠也。對於世親之俱舍論,造順正理論及顯宗論,大張其宗。婆藪槃豆法師傳曰:「遣人往天竺請僧伽跋陀羅法師,來阿踰闍國造論破俱舍論。此法師至即造兩論:一光三摩耶論,有一萬偈,止述毘婆沙義,三摩耶譯為義類。二隨實論,有十二萬偈,救毘婆沙義破俱舍論。」西域記三(伽濕彌羅國下)曰:「僧伽跋陀羅,唐言眾賢,於此製順正理論。」
僧戒 (術語)沙彌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僧坊 (堂塔)又作僧房。僧尼所住之坊舍。僧坊之名,雖通於一般。然名戒律專門之道場為僧坊,其制度與他之寺院異。法華經曰:「起塔寺及造僧坊。」觀佛三昧經一曰:「來請僧坊,供養眾僧。」十誦律五十六曰:「僧坊法者:佛聽諸僧坊中溫室、講堂、樓閣、一重舍、尖頭舍、犍那舍,佛聽是諸坊舍眾僧畜,亦聽一人畜,名之僧坊法。」
僧兵 (雜名)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蘇淞海濱。其兵民禦之,敗而走者三十七陣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殄滅之。自後我師與倭戰多凱旋。凱旋自天員一陣始也。(中略)倭犯杭城,三司令僧兵四十人禦之。其將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於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襲上海太倉。蔡公駐節於蘇,走金幣至杭,聘取僧兵。杭方戒嚴莫肯與。鹿園(僧名)無以謝蔡公,使人請月空等十八人,原非禦寇四十人之列。三司遂聽之。鹿園與月空曰:爾之見都院也,宜述僧兵眾寡不敵之形。繳其禮幣而善辭之。脫有不允,可薦少林僧天員為將。見講楞嚴經於天池山中,乃將材也。月空見蔡公,辭不獲,遂薦天員。天員就聘出山,乃五月十日也。蔡公館之於瑞光寺,與月空同處。月空領杭僧兵十八名,天員領蘇僧四十八人。協力征勦。又選蛇山兵十人與月空合為一枝。六月初十日遣哨六團有賊百餘人。奮力追擊,賊懼而逸。復屢戰輒勝。凡翁家港所逃,及老營之賊,悉勦滅無遺。計僧所傷亡者四人耳。節錄樵書二編卷九,僧兵湖廣土兵篇。
僧那 (術語)具名僧那僧涅。舊譯,僧那為弘誓,大誓。僧涅為自誓。皆謂菩薩之四弘誓也。即自誓四弘誓謂之僧那僧涅。或言僧那為鎧,僧涅為著,著鎧也。是以鎧喻四弘誓之語。玄應師譯為被甲。輔行一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玄應音義三曰:「僧那僧涅,應云摩訶僧那僧涅陀。舊譯云摩訶言大,僧那言鎧,僧涅言著,亦言莊嚴,故名著大鎧。大品經云大誓莊嚴是也。一云:僧那大誓,僧涅自誓,此皆訛也。正言[月*冊]那訶此云甲,[月*冊]捺陀或云被,或云衣,言被甲衣甲也。」肇論曰:「結僧那於始心,終大慈以赴難。」梵Sam%na%ha-samnaddha。【又】僧名。慧可之弟子。見續高僧傳十九。
僧那僧涅 (術語)僧那
僧佉 (流派)Sa%m%khya,正曰僧企耶,譯曰數。外道之論名。玄應音義十曰:「僧佉,此語訛也,應云僧企耶,此云數也。其論以二十五根為宗,舊云二十五諦。」唯識述記一末曰:「梵云僧佉,此翻為數,即智慧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依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百論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數論,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諦,故一切法攝入二十五諦中,名為制數論。」法華文句八曰:「僧佉此云無頂,因人名論。」數論
僧佉論 (外道)即數論師也。
僧形 (雜語)剃頭被袈裟之形。
僧形文殊 (圖像)文殊
僧卻崎 (衣服)僧祇支
僧官 (職位)僧官之公任始於支那。後秦姚萇以僧[(挈-手)/石]為僧正,後魏皇始年中以法果為沙門統,是支那僧官之始也。見僧史略中。【又】(雜語)以僧為在家者之官也。事物紀原七曰:「自隋文帝以沙門彥琮為翻經館學士,後始命僧以官。及唐又以不空為開府儀同三司試鴻臚卿。宋朝會要曰:太宗時法賢,雍熙四年加試光祿卿階朝散大夫。注太祖朝僧元藹亦加朝散大夫階也。」
僧供 (術語)僧之供物。供養僧之預備。
僧林 (譬喻)謂住僧多如林也,猶言叢林。
僧秉 (術語)秉法中之眾僧法也。
僧物 (術語)眾僧之共有物件也。
二種僧物 (名數)一現前僧物,屬於一結界中現在眾僧之眾物也。即現前僧個個供養之衣食等。二四方僧物,又曰十方僧物,亦曰僧祇物,屬於四方僧之物件。寺之房舍飯米等也。此別由施者之意志而別者。【又】由於物件之性質而區別者為重物輕物,堂舍田園等為前者,缽錫杖三衣等十八資具為後者。重物輕物之別,明死者遺產相續之法。
四種僧物 (名數)一,常住常住僧物,又曰局限常住僧物。約於界限而不通於餘寺。恒供別住之僧之僧物也。二,十方常住僧物,又曰四方常住僧物。義通十方,事限坊中之僧物。三,現前現前僧物,又曰當分現前僧物。比丘各自供身之資具。四,十方現前僧物,又曰四方現前僧物。情通十方內外,立共法,而遮分與十方僧,獨施與現前僧者。即如五眾輕少之遺物。
僧事 (雜語)僧中之事務。授戒說戒等。
僧炎伽陀尼 (雜語)豫守罪而不使起也。文殊師利問經上注曰:「僧炎是逆守義,伽陀尼是令不生義。」梵Sam%yamagata%ni。
僧泣多毘奈耶 (術語)譯曰略教。世尊臨涅槃略說隨方毘尼之教也。見有部百一羯磨十。梵Sam%ks!ipta-vinaya。
僧祇 (術語)Sa%m%ghika,譯曰眾,數。僧祇部,僧祇律,僧祇物等。【又】阿僧祇Asam%khyeya之略。譯曰無數,無量。
僧祇支 (衣服)Sam%gha%t!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稱僧卻崎,僧腳欹迦。譯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長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著於身,易著汗垢,故用下掛,又熱時在屏處許於裙上但著之。其著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記二曰:「僧卻崎唐言掩腋,舊曰僧祇支訛也。覆左肩掩兩腋,左開右合,長裁過腰。」寄歸傳二曰:「僧腳崎,掩腋衣也。」又曰:「其僧腳崎衣即是覆膊,更加一肘始合本儀。其被著法,應出右肩交搭左膊,房中恒著,唯此與裙。出外禮尊任加餘服。」又曰:「僧腳崎取一幅半或絹或布可長四肘五肘,如披五條反搭肩上。」又曰:「准梵本無覆肩名即是僧腳崎衣,此乃祇支之本號。」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僧腳欹迦,即是掩腋衣也。古名覆髆,長蓋右肩,定匪真儀。向使掩右腋而交搭左肩,即是全同佛制。又復流派自久漫造祇支,繁費雖多未聞折中,既違聖撿自可思[僽-秋+(夫*夫)],雖目擊明文,仍恐未能除改。改謂改其覆髆,除乃除卻祇支耳。」玄應音義十六曰:「僧迦,正言僧腳差,僧此云掩覆,腳差此云腋,名掩腋衣,律文作僧迦支,或作祇支,或作羯支,皆訛。」蓋四分律雖有祇支覆肩二名,而此原為梵漢之二名,實一物也。然南山舊律以之為二物,舉比丘尼之五衣,三衣之外,加此二者為五衣。新律家於三衣之外,加裙(男曰泥洹僧女曰厥修羅),僧腳崎(即祇支覆肩也)為五衣。義淨新律家之意,謂覆肩衣即僧腳崎,而謂為僧祇支或羯支,祇支者,梵語之訛略也。南山舊律家之意,謂當時漢土所行之紙支,通於僧尼勿論。行事鈔下一曰:「僧祇支法,此是中國,梵音此翻云上狹下廣衣。」(依四分律,則謂上狹下廣衣為未造祇支前之衣相,以為翻名,未穩。)六物圖曰:「梵語僧祇支,此云上狹下廣衣。此准律文以翻,全乖衣相。若準應法師音義,翻云掩腋衣,頗得其實。」大乘比丘十八物圖曰:「四分律四十云:爾時比丘得上狹下廣衣,衣用作僧祇支。白佛,聽作。當知上狹下廣者言是未作祇支而所得衣相也。然舊師又以此直為翻名是亦疑矣。」覆肩衣,為覆右肩。於比丘特聽阿難。於比丘尼為制衣,使受持之,祇支覆肩兩用,原為比丘尼之事。然來漢土,露出右肩,於其風俗不適,故自元魏之朝,比丘亦兩用之。其後更變為褊衫。褊衫者,縫合左肩之祇支與右肩之覆肩者也。見行事鈔資持記下一之一,僧史略上。
僧祇部 (流派)Sa%m%ghika%h!,摩訶僧祇部之略。譯言大眾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滅之年,結集經典時,於窟外為之者。此窟內之結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結集名大眾部。此二部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滅後百年頃,於優婆[毛@(鞠-革)]多下,自律藏上分五部,其中之一,有大眾部。是窟內上座部之分也。小乘
僧祇物 (術語)僧祇譯曰眾,即比丘比丘尼之大眾也。其大眾共有之物,謂之僧祇物。此大眾該攝十方一切之比丘比丘尼。假令施主寄附之田園房舍米穀等,十方之比丘比丘尼可享受者,則謂之十方僧物四方僧物等。觀無量壽經曰:「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名義集七曰:「僧祇此云四方僧物。」
僧祇律 (書名)摩訶僧祇律之略稱。五部律之一。大眾部之律藏也。資持記上一之二曰:「具云摩訶僧祇,此翻大眾。從眾為名,即窟外部。」梵Sa%m%ghikavinaya。
僧祇戒本 (書名)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之略名。
僧界 (術語)三結界之一,一寺一山之總界也。是為攝僧之結界,故曰僧界。因而住此界內者,成一團之和合眾。使比丘住此離別眾之罪。凡以為諸寺諸山之結界,不入外之俗人或女子等者,實為大誤。蓋為使僧無別眾之咎之善巧也。資持記上二之一曰:「僧界者,攝人以同處,令無別眾罪。」
僧俗 (雜語)出家與在家。
僧相 (雜語)僧之形相。宋高僧傳七曰:「一行所作通神,定僧相之法王,人形之菩薩。」
僧若 (術語)Sam%jn^a%,譯曰想。五蘊之一。見俱舍光記五。
僧侶 (術語)猶言僧徒。侶者,徒也,伴也。
僧柯奢 (地名)Sam%ka%s/a,國名。譯曰光明。見阿育王經三。
僧柯憟多弭 (術語)Sam%skr!tam,譯曰有為。因緣生之法也。見名義集五。
僧涅 (術語)僧那僧涅之略。僧那
僧徒 (雜語)字典曰:「徒眾也,弟子也。」僧眾多,故稱徒。又對於師,故稱徒。西域記一曰:「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
僧家 (雜語)猶言僧門。
僧祐 (人名)梁京師建初寺僧祐,律學之名匠也。出出三藏記,釋迦譜,釋迦方誌,弘明集等行於世。天監十七年寂,壽七十四。見高僧傳十一。唐南山律師為此師之後身云。見宋高僧傳道宣傳。
僧帳 (故事)唐會要曰:「舊制僧尼簿,三年一造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留州縣。又開元十七年八月十日,敕僧尼宜依十六年舊籍,則僧尼供帳始於此耳。」僧史略曰:「唐文宗太和四年正月,祠部請天下僧尼具名申省,以憑入籍。入籍造帳,自太和始也。」
僧堂 (堂塔)在禪宗之寺院。為僧坐禪之所,故曰僧堂,亦曰禪堂,亦曰雲堂。以眾集如雲之多也。亦曰選佛場,以於此選擇作佛之人也。亦曰齋堂食堂。於僧堂之外設齋堂者,為後世之事,古於僧堂兼禪與齋也。堂面東,前後設入口,東口名前門,西口名後門,堂之中央安置釋迦或文殊迦葉等聖僧中之一像,其四周連長榻,敷廣座,數千僧眾於此坐禪,於此受齋。一堂為二分,聖僧形像前方名前堂,前堂之首座管領之,其後方名後堂,後堂之首座管領之。凡主僧堂者首座也,住持非主僧堂。故僧堂之中,無住持之床。唯別設椅子,住持為檢點大眾入僧堂,坐之。僧堂之名,既著於西竺。智度論二曰:「阿難如是入金剛定,破一切諸煩惱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脫,作大力阿羅漢,即夜到僧堂門敲門而喚。」
僧[(挈-手)/石] (人名)姚秦僧[(挈-手)/石],通六經及三藏,律行清謹,能振佛法。及姚萇偕有關中,盛弘大化。羅什入關,內外僧尼多動輒有過,於是姚興始以僧[(挈-手)/石]為僧正,使正綱紀。是為僧官之始。弘始末年沒於長安之大寺。壽七十。見高僧傳六。
僧跋 (術語)又曰僧[(乏-之)/友]。三缽羅佉多Sam%pragata也。見三缽羅佉哆條。
僧庵 (雜語)僧之庵室。
僧殘 (術語)律中罪科之名。梵名僧伽婆尸沙Sam%gha%vas/es!a,巴Sam%gha%disesa,譯曰僧初殘,僧殘。此罪為次於波羅夷之重罪。犯之,則必依僧眾而行懺悔法,若不行之,則與犯波羅夷罪同。於比丘之資格,入死地者也。解此名者,如行事鈔中一引善見論,婆沙論,四分律,毗尼母論之四說。一、善見論謂僧伽即僧,婆譯言初,尸沙譯言殘,若有比丘犯此罪,則眾僧集而先行所謂覆藏羯磨之作法,謂之初。終行所謂出罪羯磨之作法,謂之殘。僧依初殘之二法除其罪,故謂之僧初殘。三字皆以名對治之法也。二、婆沙論謂殘字以罪名,所犯之惡事,雖既過去,然罪猶殘留於此身而不消滅。今仍行僧眾法,除彼所有之殘罪,故謂之僧殘。三、四分律謂有二義:前義與婆沙同,後義為眾僧之義務,對於彼犯罪之比丘,有可行之行法殘留,故名僧殘。四、毘尼母論謂:「如人為他所斫,殘有咽喉,故名為殘,理須早救。」殘以命名,言波羅夷者為死已決定之罪,而此罪為尚有殘命者,故僧眾宜速行作法,救彼之殘命也。比戒項目有十三,故古來稱為十三僧殘。
十三僧殘 (名數)Trayodas/a sam%gha%vas/es!a%h!一失精戒S/ukravisr!s!t!i,二觸女人戒Ka%yasam%sarga,二者皆為失精戒之一類,故意以婬心摩觸等也。三麤語戒Maithuna%bha%s!ana,持婬心作卑污之談話也。四嘆身索供養戒Paricarya%sam%varn!ana,比丘讚嘆我身分以動女心也。五媒嫁戒Sam%caritra,六有主房戒Kut!ika%(小房),乞施主造制限外之廣大房舍也。七無主房戒Mahallaka(大房),無施主而造營房舍也。八無根謗戒Ama%laka,九假根謗戒Lais/ikam,十破僧違諫戒Sam%ghabheda,十一助破僧違諫戒Tadanuvartaka,十二污家擯謗違諫戒Kuladu%s!aka,污家者,比丘受施而與他人也。十三惡性拒僧違戒Daurvacasya。
僧眾 (術語)僧為僧伽之略,多數之比丘和合為一團也,譯曰眾。僧眾為梵漢雙舉之熟語。名義集七曰:「普集僧眾。」
僧都 (職位)僧官名。元魏之世有沙門都統之名。原為一官。至齊乃二分之。始有沙門都之稱。下於統一等。又隋世有國僧都之稱。見僧史略中。
僧童 (雜語)禪僧之用語,謂之童行。又曰行者。僧中之童子也。童行
僧統 (職位)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僧官,稱為正。魏改之,稱為統。有沙門統,僧統,沙門都統三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門統。文成帝再興佛法後,罽賓沙門五人給僧統。孝文帝世初任曇曜為沙門都統。其後至隋世初起大統之稱,以曇延任之。」新譯仁王經下曰:「未來世中一切國王王子大臣,與我弟子橫立記籍,設官典主大小僧統非理役使,當知爾時佛法不久。」同良賁疏曰:「西國出家者,不立記籍,亦無主典,僧中統攝悉皆無矣。」
僧會 (職位)僧錄司
僧會司 (職位)僧錄司
僧訶 (動物)Simha,譯曰師子。大孔雀王咒經中曰:「僧訶(師子),鄔波僧詞(小師子)。」
僧道送喪 (雜語)燕翼貽謀錄曰:「喪家命僧道誦經設齋作醮,曰資冥福也。出喪用以導引,又何義乎?」開寶三年十月,詔開封府禁止士庶之家,喪葬不得用僧道威儀前引。
僧塞迦羅 (術語)Ssm%ska%ra,譯曰行。五陰之一。見勝鬘經寶窟中末。
僧慎爾耶 (異類)藥叉大將之名。散支
僧綱司 (職位)僧錄司
僧肇 (人名)羅什門下四哲之一。初以老莊為心要,嘗讀老子嘆曰:美則美矣,未盡善也。後讀舊譯之維摩經,歡喜頂受,始知所歸,自此出家。聞羅什至姑臧,自遠從之。乃什至長安,姚興命僧肇,僧睿等入逍遙園,評定經論。著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等以盡玄微,見者莫不稱嘆。晉義熙十年沒於長安,壽三十一。見高僧傳六。
僧肇臨刑說偈 (故事)此事僧傳不載。惟傳燈錄二十七曰:「僧肇法師遭秦主難,臨就刑說偈曰: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
僧竭支 (衣服)僧祇支
僧竭胝 (衣服)Sam%gha%ti,僧伽梨
僧賜紫 (故事)僧史略曰:「則天朝僧法朗譯大雲經,陳符命言,法朗等皆賜紫袈裟。」
僧儀 (術語)僧之威儀。謂剃除鬚髮,著袈裟也。戒疏一上曰:「迦竺初達現僧儀也。」
僧[食*善] (雜名)僧之食[食*善]。
僧叡 (人名)羅什之弟子,關中四聖之一。什所翻之經,叡並參正焉。昔,竺法護譯出正法華經,受決品云:天見人人見天,什譯經至此言,此語與西域語同,但言過質。叡曰:非人天交接兩得相見耶?什喜曰:實然!皆此類也。什所出之論本,叡多造其序。見高僧傳六。
僧璨 (人名)禪宗東土六祖之第三。得法於慧可禪師,隱於舒州皖公山。後遇周武破滅佛法,往來太湖縣司空山。隋開皇十二年得沙彌道信付法。煬帝大業二年寂。唐玄宗謚為鑑智禪師。見傳燈錄三。
僧錄 (職位)僧官也。錄僧之事。偽秦姚興,以僧[(挈-手)/石]為僧正,僧選為悅眾,法欽慧斌二人為僧錄。僧錄之名始於此。見高僧傳僧[(挈-手)/石]傳。後唐憲宗元和二年於左右街置僧錄,以沙門端甫任之,是為唐代僧錄之始。當於偽秦之僧正,後魏之沙門統,僧中之總管也。見釋門正統四。
副僧錄 (職位)唐昭宗乾寧中始以覺暉為副僧錄。見僧史略中。
僧錄司 (職位)僧官也。唐文宗開成中。始立左右街僧錄。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給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錄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闡教各一人,左右講經各一人,左右覺義各一人,掌釋教之事。各直省府屬置僧綱司。都綱一人,副都綱一人,州屬置僧正司。僧正一人。縣屬置僧會司。僧會一人。各掌其屬釋教之事。俱選精通經典戒行端潔者為之。僧凡三等。曰禪,曰講,曰教,隸禮部。二十四年,清理釋教。限僧三年一度給牒。凡各府州縣寺宇但存寬大者一所,併居之。凡僧府不得過四十人,州三十人,縣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二十八年,令天下僧眾赴京攷試給牒。不通經典者黜之。其後又有法王佛子大國師等封號。清天聰六年,始設僧官。順治年間,定品制,悉仿明舊案。善世正六品,闡教從六品,講經正八品,覺義從八品,餘俱未入流,不給祿,不與職官並列。
僧謚 (雜名)弘明集曰:「後魏太祖時法果卒,謚趙胡靈公。」案此為僧謚之始也。
僧齋 (儀式)請僧而供養齋食也。齋食之外,有講經之儀式,謂之齋會或講供。以齋食供養為主,但有諷經之略儀,謂之僧齋或諷供。
僧寶 (術語)三寶之一。三乘聖眾,既發真無漏智,為世所歸敬之福田者。若舉似寶,則宜悉取發心己上。
僧寶果 (術語)即漏盡阿羅漢也。
僧寶傳 (書名)三十二卷,宋釋惠洪撰。禪宗自六祖以後,分而為二:一曰青原,其下為曹洞雲門法眼。一曰南嶽,其下為臨濟溈仰。是為五宗。此書總括五宗,於禪門宿望各述其事跡始末為之傳贊。凡八十一人。原書本三十卷。末附補傳一卷,臨濟宗旨一卷。補傳題丹峰菴僧慶老。蓋亦北宋人也。見四庫提要。
僧嚫 (術語)僧之布施物。
僧籍 (術語)僧尼之名籍,置之於官,以防濫非。僧史略中置僧籍弛張二科,論曰:「周隋之世無得知。(中略)文宗大和四年正月祠部請天下僧尼冒名而非正度者,具名申省,各省給牒,以憑入籍,時入申名者七十萬,造帳入籍自大和五年始。」仁王經囑累品曰:「國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貴滅破吾法,明作制法。(中略)立統官制眾,安籍記僧。(中略)當知爾時正法將滅不久。」
僧護 (人名)舍利弗弟子名。與五百商人共入海,歸路遲同伴,於海邊歷見五十三地獄。歸而問之於佛。佛一一答之。見因緣僧護經。
僧護經 (經名)因緣僧護經之略名。
僧護因緣經 (經名)因緣僧護經之異名。
僧鬘 (雜語)譯曰對面施。戒疏二上曰:「僧鬘物者,此梵本音。據唐言之對面物也,即是現前對面之施耳。」
偽經 (術語)漢魏以後,翻譯為盛,偽似之經論,雜然而出。不可不辨。道安之疑經錄序曰:「外國僧法學,皆跪而口受。同師所受,若十二十,轉以授後學。若有一字異者,共想推校,得便擯之,僧法無縱也。經至晉土,其年未遠。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無括正,何以別真偽乎?(中略)安敢豫學次,見涇渭雜流,龍蛇並進,豈不恥之!今列意謂非佛經者如圖,以示將來後學。」可以知安公之時既盛。
偽經目錄 (書名)出三藏記集五揭道安之疑經錄及僧祐之疑經錄。大唐內典錄十揭歷代所出疑偽經論錄。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四十有偽經目錄。開元釋教錄十八揭疑惑錄。其他歷代之眾經目錄各有偽經一科。
像化 (術語)像法之教化。佛教之來支那,在經佛滅後五百年之正法時後,故為當時佛法之總稱。又以儒為名教,故以佛為像教,以拜佛像故也。西域記序曰:「慧日淪影,像化之跡東歸。」俱舍頌疏一曰:「圓暉多幸,遭玆像化。」
像末 (術語)像法及正像末
像法 (術語)正像末三時之一。像者似也。謂與佛滅後五百年後一千年間所行之正法相似之佛法也。嘉祥法華義疏四曰:「大論佛法凡有四時:一佛在世時。二佛雖去世,法儀未改,謂正法時。三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四轉復微末,謂末法時。」三藏法數曰:「正猶證也,像像似也。」順權方便經下曰:「我之身侍須菩提已來十二年,未曾得聞如是像法眾祐地說。」正像末三時之年數,經論之異說多。正像末
像法轉時 (雜語)轉猶言起。謂佛滅後經五百年像法之起時也。藥師經曰:「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像法決疑經 (經名)一卷,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列之於偽經目錄中。然天台以之為涅槃經之結經,往往引用之。法華文句九下曰:「像法決疑經結成涅槃。」釋籤十曰:「彼像法決疑結涅槃。」
像始 (術語)像法之始。讚阿彌陀偈曰:「本師龍樹摩訶薩,誕形像始理頹綱。」
像季 (術語)像法之末季。佛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正法後一千年為像法。似法所行之時也。輔行序曰:「況時淹像季,學鮮知機。」註曰:「季者,或指像法末,或直指末法。」西方要決後序曰:「生居像季,去聖斯遙。」
像教 (術語)與像化同。【又】佛像與經教。唯識述記序曰:「漢日通暉,像教宣而遐被。」
像經 (雜語)佛像與經典。順權方便經下曰:「所在土地,逮得聽服如是像經。」
像運 (術語)像法之時運。佛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正法後一千年為像法。像者似也。西域記十二曰:「黃圖流鷲山之化,赤縣演龍宮之教,像運之興,斯為盛矣。」行事鈔上之二曰:「舉彼微言,重光像運。」高僧傳三曰:「三藏法門,有緣必睹。自像運東漸,在玆為盛。」
像想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中第八觀彌陀佛形像之觀法也。「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中略)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像觀 (術語)與像想觀同。
(術語)心之所遊履攀緣者,謂之境。如色為眼識所遊履,謂之色境。乃至法為意識所遊履,謂之法境。俱舍頌疏一曰:「色等五境為境性,是境界故。眼等五根名有境性,有境界故。」【又】實相之理,為妙智遊履之所,故稱為境。是屬於前之法境。玄義二上曰:「以境妙故,智亦隨妙。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函蓋相稱,境智不可思議。」
境本定身 (術語)見佛之相好而發心,謂之見相發心。此見相依四教之機,有四種不同。然其所對之佛身,必為丈六之釋迦應身。應身為所觀之境,觀見此四相之別也。因而定為境本之佛身,為丈六之釋迦,是謂之境本定身。止觀輔行一曰:「皆以三藏如來而為境本,於色相上四見不同。」四教儀集註上曰:「如來,謂丈六身,即境本定身也。」
境行果 (術語)境為所觀之境,行為修斷之行。果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審詳分別觀察三性有體無體,有為無為等,謂為境。已知境界,則修習聞思修三慧,凝五重唯識觀,謂為行。果者,謂有漏之修,能感世間一切之妙果,無漏之修,永滅諸障而得大菩提也。
境界 (術語)Vis!aya,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又,我得之果報界域,謂之境界。無量壽經上曰:「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入楞伽經九曰:「我棄內證智,妄覺非境界。」
境界相 (術語)起信論所說三細之一。自第二之轉相現一切之境界者。亦名現相。又名現識。唯識論所謂果能變。與識之自體分所現之相分同。起信論曰:「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境界般若 (術語)五種般若之一,一切諸法為般若所對境界(般若為能緣之智,諸法為所緣之境),故指一切諸法曰境界般若。見三藏法數二十。
境界有對 (術語)三有對之一。有對
境界愛 (術語)三種愛之一。
境智 (術語)所觀之理謂之境。能觀之心謂之智。釋籤一曰:「理惑一體,境智如如。」
境智行 (術語)台宗所立之三軌也。三軌
境唯識 (術語)約於所觀境界之唯識。五種唯識之一。法苑義林章一曰:「一境唯識,阿毘達磨經云:鬼與傍生,人與天,各隨其所感,事等心異,故義非真實。如是等文,但說唯識所觀之境者,皆境唯識。」
境教理行果 (術語)於四法寶之外,別加所觀之境者。法相宗稱之為五種唯識,說境唯識、教唯識、理唯識、行唯識、果唯識之別。出於法苑義林章,成唯識論樞要等。
摧碎佛頂 (菩薩)佛頂尊之一。佛頂尊
(術語)煩惱之異名。煩惱能障礙聖道,故名障。大乘義章五本曰:「能礙聖道說以為障。」餘見二障三障四障五障十重障各條。
障盡解脫 (術語)二解脫之一。
障礙山 (地名)毘那怛迦山Vinataka之譯。
障礙有對 (術語)三有對之一。有對
滿分戒 (術語)具足戒之異名。
滿分清淨者 (雜語)佛為滿清淨者。菩薩為分清淨者。合佛菩薩而謂為滿分清淨者。唯識論一曰:「稽首唯識性,滿分清淨者。」
滿月尊 (術語)佛之德號也。
滿字 (術語)梵字之摩多與體文各別,未成全字,謂之半字,摩多體文相合而完成全字,謂之滿字。涅槃經以此半滿二字譬小乘經與大乘經。二字
滿字教 (術語)半滿二教之一。二教
滿成佛 (術語)四滿成佛
滿足願 (術語)希求者總求成就,圓滿具足一切願之本願也。
滿果 (術語)滿業所感之果也。滿業
滿泥 (雜語)Vande,又作漫提。譯曰禮拜。觀自在如意輪瑜伽法要曰:「行人面於西,漫提自在王,次禮餘方佛。」一本作滿泥。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滿泥自在王,梵語也。唐云禮拜,自在王者無量壽佛。」
滿怛羅 (術語)曼怛羅
滿拏 (雜語)曼陀
滿座 (術語)法會之最終日也。亦指列座之全體而曰滿座。
滿祝子 (人名)富樓那尊者之譯名。富樓那
滿殊尸利 (菩薩)文殊
滿財長者 (人名)給孤獨長者之女修摩提,嫁滿財長者之子,使其家供佛僧,同悟道。見須摩提女經。
滿荼 (雜語)Man!d!a,譯曰堅固。金剛座之異名。大日經疏十二曰:「爾時諸金剛菩薩,即能現菩提座也。此座但以世間意說但座處耳,然西方名此座為滿荼。滿荼者是堅固義,不動義,是更無等比義,是遍周法界義。今現此菩提座,亦如酪中現蘇,諸味共會一處,而不相離。」
滿荼邏 (術語)曼荼羅
滿宿 (人名)六群比丘之一。比丘
滿散 (術語)期日而行法事,法事終了,謂之滿散。事滿眾散之義也。又其臨散場而諷誦,謂之滿散,亦曰散經。見象器箋十三。
滿業 (術語)又名別報業。凡人間一生中造善惡邪正種種之業,其中最為主要者,唯有一業,招引未來世鬼畜人天等之生者,名為引業。其他一切諸業相倚,於彼鬼畜人天等生中,更使六根具不,身體強弱,壽命長短,其他貧富貴賤等各自差別之果報圓滿者,謂之滿業。因而亦名引業為總報業,滿業為別報業。畫者畫人體,引總體之輪廓,譬如引業。於其上別好醜妍美,譬如別報業。俱舍論曰:「一業一引生,多業能圓滿。」
滿遍 (雜語)禪語。平均之義。
滿[馬*太] (雜語)Bandha,譯曰縛。演密鈔八曰:「梵云縛[馬*太],或云滿[馬*太],此譯為縛。」
滿慈子 (人名)又曰滿願子,滿祝子。富樓那尊者之翻名。富樓那
滿講 (雜語)講完一部之書也。
滿濡 (菩薩)Man^ju,又作曼殊,曼乳。譯曰妙。又曼殊室利菩薩,古經謂之滿濡。新譯家略稱曼殊。
滿願 (人名)滿願子之略。比丘名。【又】(術語)願已滿也。往生論下曰:「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中略)問曰:名為法指,如指指月,若稱佛名號便得滿願者,指月之指應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稱佛名號亦何能滿願耶?」
滿願子 (人名)新譯滿慈子。尊者富樓那之翻名。富樓那
滿願子經 (經名)一卷,失譯。尊者富樓那往化惡國,佛為說忍行。出於雜阿含十一卷。
(術語)梵語A^srava煩惱之異名也。漏為流注漏泄之義,三界之有情,由眼耳等六瘡門,日夜流注漏泄煩惱而不止,故名漏。又煩惱現行,使心連注流散而不絕,故名漏。煩惱如漏器漏舍也。俱舍論二十曰:「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究,故名為漏。(中略)若善釋者,應作是言,諸境界中流注相續,泄過不絕,故名為漏。」大乘義章五本曰:「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法華玄贊一曰:「諸論皆云:煩惱現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名之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厭惡,損汙處廣,毀責過失,立以漏名。」又漏失之義,煩惱漏失正道,故名。又煩惱使人漏落於生死,故名。法華文句一曰:「成論云:失道故名漏。(中略)毘曇云:漏落生死。」嘉祥法華義疏一曰:「成論人以失理取相之心名漏。」
三漏 (名數)一欲漏,欲界中除無明,其餘一切之煩惱名之。二有漏,色無色界中除無明,其餘一切之煩惱名之。三無明漏,三界中之無明名之。成實論十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為欲漏。色無色界有漏亦如是,三界無明名無明漏。」智度論三曰:「三界中三種漏已盡無餘,故言漏盡也。」涅槃經三十七曰:「善男子!煩惱三種: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智者應當觀是三漏所有罪過。」
漏分布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說五陰之苦集及八正道。即中阿含之梵達經也。漏分布者,五陰之苦集,為有漏之分布也。
漏永盡無所畏 (術語)佛四無所畏之一。證漏盡,而對於萬人之難論,亦無畏懼也。
漏戒 (術語)漏失戒律而不守持也。即破戒。大集經九曰:「若無淨持戒,漏戒比丘以為無上。若無漏戒,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為無上寶。」
漏無漏 (術語)有漏法與無漏法也。漏為煩惱之異名。三界之諸法為有漏法。三乘之聖道及涅槃界為無漏法。
漏業 (術語)附錄三業項。
漏質 (術語)有漏之體質,有煩惱垢染之身也。漏為煩惱之異名。臨濟錄曰:「此無依道人,雖是五蘊漏質,便是地行神通。」
漏盡 (術語)梵語A^sravaks!aya Ks!in!a%s/rava,凡人自眼等六根門漏泄煩惱,故名煩惱為漏。至三乘之極果,以聖智斷盡此煩惱,謂之漏盡。法華經序品曰:「諸漏已盡逮得己利。」智度論三曰:「三界中三種漏已盡無餘,故言漏盡也。」
漏盡力 (術語)菩薩十力之一。斷盡一切煩惱之力用也。
漏盡明 (術語)三明之一。具曰漏盡智證明。三明
漏盡通 (術語)六通之一。具曰漏盡智證通。六通
漏盡智 (術語)斷盡一切煩惱之阿羅漢智也。
漏盡比丘 (術語)煩惱斷盡之比丘,即阿羅漢也。
漏盡意解 (術語)一切煩惱斷盡而心意解脫也。是為小乘阿羅漢之證果。無量壽經下曰:「八十萬比丘漏盡意解。」維摩經佛國品曰:「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同注曰:「肇曰:漏盡者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
漏盡智力 (術語)十力之一。
漏盡無畏 (術語)與漏盡無所畏同。
漏盡智通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速得漏盡願之異名。
漏盡智證明 (術語)三明之一。俱舍論謂之漏盡智證明。證涅槃之理,顯了分明也,經論多略稱漏盡智或漏盡明。三明
漏盡智證通 (術語)六通之一。經論多略稱漏盡智通或漏盡通。俱舍論謂之漏盡智證通。證漏盡即涅槃之境而無礙自在之智也。俱舍頌疏智品二曰:「漏盡智證通,漏盡者擇滅也,智證漏盡無擁名通。」六通
漏盡無所畏 (術語)四無所畏之一。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畏也。
漏盡阿羅漢 (術語)斷盡一切煩惱而住於阿羅漢之位者。法華經序品曰:「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同方便品曰:「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
漏縛 (術語)漏為漏泄之義,縛為繫縛之義,皆為煩惱之異名也。眾生自眼等六根門,漏泄煩惱,為此煩惱,身心被繫縛,故名為漏,名為縛。安樂集上曰:「若願生淨土便是取相,轉增漏縛,何用求之?」
漉水袋 (物名)與次項同。
漉水囊 (物名)比丘六物之一。又曰漉水袋,濾水囊。漉水去蟲之具也。行事鈔下一之二曰:「漉水袋法,物雖輕小所為極大。」
演若 (人名)演若達多之略。宗鏡錄五曰:「千迷競起,空迷演若之頭。一法纔生,唯現闥婆之影。」
演若多 (人名)演若達多
演若達多 (人名)Yajn^adatta,又作延若達多,耶若達多。人名。譯曰祠授。因祠天而授之義。俱舍光記三十曰:「延若達多,此云祠授。因祭祠天,而乞得子,故言祠授。」楞嚴經四曰:「演若達多。」唯識述記一本曰:「耶若達多。」
演若多之頭 (故事)室羅城有一狂人曰演若達多。某日朝,以鏡照面,於鏡中得見頭中眉目而喜。還觀己,不得見己頭中眉目,因大瞋恨,謂是魑魅所作而狂走。此以自己之本頭譬真性,鏡中之頭譬妄相。喜見鏡內之頭有眉目者,以比認妄相為真,堅執不捨。不見自己之本頭有眉目者,以比真性無一切之諸相。楞嚴經四曰:「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同十曰:「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演祖 (人名)蘄州五祖山法演禪師也。就白雲端契悟,居東山而接眾。見續傳燈錄二十。
演密鈔 (書名)解大日經義釋者。十卷,大遼天祐帝朝,即宋神宗時,燕京圓福寺沙門覺苑著。
演義鈔 (書名)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之略名。
演道俗業經 (經名)佛說演道俗業經,一卷。乞伏秦聖堅譯。佛為給孤獨長者說在家之三財與出家之三業者。
演說 (術語)布演義理而說示也。法華經序品曰:「演說正法。」八十華嚴六曰:「依於一實理,演說諸法相。」
十種演說 (名數)善財童子南詢第二十參遍行外道對童子自說為一切種生演說十種法門。一或為演說一切世間種種技藝,使得具足一切巧術陀羅尼智。二或為演說四攝方便,使得具足一切智道云云。見唐華嚴經六十。
演暢 (術語)說演義理也。法華經提婆品曰:「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阿彌陀經曰:「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漁山 (地名)又作魚山。地名。魏曹植在此處始製梵唄。因而梵唄謂之漁唄漁梵等。玄贊四曰:「陳思王登漁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擬其聲,而制梵唄。故今俗中,謂之漁梵。冥會西域三契七聲聞俱胝耳等所作法也。」文句記五中曰:「按梁宣驗記云:陳思王,姓曹名植,字子建,魏武帝第四子。十歲善文藝,私制轉七聲。植曾遊漁山,於巖谷間,聞誦經聲,遠谷流美,乃效之而制其聲,如賢愚經鈴聲比丘緣。」西征記曰:「魚山此臨河,在濟州。」
漁梵 (雜名)漁山
漚多羅僧 (衣服)袈裟名。鬱多羅僧
漚呵沙 (界名)Okas,佛土名。譯曰明闢開。見阿闍世王經上。
漚波耶波羅蜜 (術語)Upa%ya-pa%ramita%,方便度之義,十波羅蜜之一。漚波耶為方便,波羅蜜為到彼岸(即度)之義。以善巧方便令眾生到涅槃之境界也。
漚和拘舍羅 (術語)Upa%yakaus/aiya,又作漚和俱舍羅,傴和拘舍羅。譯曰方便勝智,善巧方便,方便善巧。法華義疏四上曰:「外國稱傴和拘舍羅,漚和稱為方便,拘舍羅稱為勝智。」可洪音義五曰:「漚和拘舍羅,亦云憂波憍舍羅,此云妙,亦云善巧方便。」放光般若經行[王*舀]音義曰:「漚和上烏候反,下或作[和/心],漚[和/心]拘舍羅,此云方便。」華嚴疏鈔十四曰:「漚和俱舍羅,此云方便善巧。」
漚[和/心] (術語)又作漚和。漚和拘舍羅
漚缽羅 (植物)Utpala,又作嗢缽羅,優缽羅,烏缽羅,花名。譯曰青黛花,青蓮花。其花青色,葉細長,香氣頗高。摩訶般若行[王*舀]音義曰:「漚缽羅,漚烏候反,此云青蓮花,又云青黛花。」慧琳音義二曰:「嗢缽羅花,唐云青蓮花。其花青也,葉細[陝-夾+(區-品+夾)]長,香氣遠聞,人間難有,唯無熱惱大龍池中有,或名優缽羅。」見優缽羅條。
漚樓僧佉 (人名)又作優樓僧佉。漚樓與僧佉。二仙人名。漚樓者勝論之祖。優樓迦。僧佉指數論師。
漚樓頻螺 (人名)優樓頻螺
漸次觀 (術語)台家三種止觀之一。成最初之數息觀,漸進而修至極之實相觀也。天台在瓦官寺所說之次第禪門是也。
漸次教授 (術語)四種教授
漸次止觀 (術語)止觀附錄。
漸書 (雜語)法華經之漸寫又曰漸書。漸寫
漸悟 (術語)二悟
漸教 (術語)對於頓教之稱。如初說小乘,後說大乘,以淺深次第而說之教法也。止觀三曰:「漸名次第,藉淺由深。」
漸備一切智德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華嚴經十地品之別譯。
漸頓教 (術語)有二種:一以漸教頓教判一代教也。一華嚴之清涼以華嚴經為頓教法華經為漸頓教是也。前之漸頓教者,陳真諦三藏等以漸頓二教,判一代教。漸悟菩薩,先習小乘,後迴心向大,而學大乘,佛對此機所說之諸經為漸教。鹿園以下之大小乘經是也。此中之小乘為漸教小乘,而大乘為漸教大乘。直入頓悟之菩薩,直樂佛果,發心修行,佛對此機直說大乘,此為頓教。華嚴經是也。依此義,則如法華涅槃,固為漸教之所攝也。法相宗用漸頓之名。又天台宗以化儀之四教,判法華以前之經,有頓教漸教之名,即據此義。然天台智者以五雙判止觀,其中漸頓之一雙,就法門之體而論之。圓教為頓足頓極成佛之法,故謂之頓教,藏通別三教為次第漸入成佛之法,故謂之漸教。故自天台言之,華嚴經自化儀之上雖為頓教,而自化法之上則兼說別圓二教,因而可謂於頓教兼漸教。法華為純圓之法,故唯可謂為頓教。華嚴宗之清涼,則以為華嚴經所化之機為頓,所說之法亦為頓,故可謂為頓頓。法華經所說之法為頓,而所化之機為漸,故可謂為漸頓。止觀三曰:「四明漸頓者,漸名次第,藉淺由深,頓名頓足頓極。」
漸寫 (雜語)為法施書法華經,有頓寫漸寫之式。以數日書之,謂之漸寫。
漸斷 (術語)謂三界九地八十一品修惑之一品徐徐而斷也。對於頓斷而言。
慢荼迦 (飲食)Ma%n!d!aka,餅名。大日經疏七曰:「漫荼迦,是此方薄餅。」梵語雜名曰:「餅,滿拏。」
慢荼羅 (術語)與曼荼羅同。
慢提 (雜語)Vande,又作漫泥。滿泥
慢怛羅 (術語)與曼荼羅同。
慢陀羅 (植物)與曼陀羅同。
(術語)大善地法之一。又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名。自己反省,羞恥自己罪過之精神作用也。
(術語)梵名母履衍Matsarya,又曰路婆Lobha,俱舍小煩惱地法十之一。唯識隨煩惱二十之一。於財與法深為耽著不能惠捨之心也。唯識論六曰:「耽著財法,不能惠捨。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俱舍論二十一曰:「慳,謂財法巧施相違令心吝著。」大乘義章二曰:「吝惜財法稱慳。」同五末曰:「堅著不捨,目之為慳。」梵語雜名曰:「慳,梵名母履衍,又路婆。」
慳心 (術語)六蔽心之一。慳貪之惑,心為蔽覆,不行布施也。見智度論三十三,三藏法數二十七。
慳法七報 (名數)說法慳吝不施於人之人。後世所受之七種惡報也。即生盲報,愚痴報,生惡眾報,胎夭報,物恐報,善人遠離報,無惡不作報。
慳貪 (術語)惜物而不與人,貪求而無飽足之心。法華經方便品曰:「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中阿含經三十一曰:「我見世間人,有財痴不施。得財復更求,慳貪積聚物。」文句四下曰:「慳貪墮此趣,此趣多饑渴,故名餓鬼。」
慳惜加毀戒 (術語)顯教十重戒之一。制慳惜不與所求反加毀辱之戒也。法藏謂為故慳戒,太賢謂為慳生毀辱戒。今依天台所立之名。
慳結 (術語)九結之一。慳吝之煩惱也。
(術語)恃己而凌他也。十六惑之一。有七慢九慢之別。唯識論六曰:「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中略)此慢差別有七九種。」大乘義章二曰:「凌他稱慢。」
七慢 (名數)一慢,於劣而謂己勝,於等而謂己等者。是於境雖稱而以心高舉,故名為慢也。二過慢,於等而謂己勝,於勝而謂己等者。三慢過慢,於他勝中,而謂己更勝者。四我慢,執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舉者。五增上慢,未證得聖道而謂己證得者。六卑慢,於他多分勝中而謂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惡行,恃惡高舉者。見俱舍論十九。
九慢 (名數)唯識述記六曰:「九慢者大乘中不見文。顯揚第一云:如經說三慢類,我勝、我等、我劣。婆沙一百九十九及俱舍第十九說有九慢。」一我勝慢,於與我同等者而思我為勝,是七慢中之過慢也。二我等慢,於比我勝者而思我為等同也。三我劣慢,於比我多分勝者而思我為少劣,是即七慢中之卑慢也。四有勝我慢,思他比己為勝也,是即於勝而思己劣者,故攝於卑慢中。五有等我慢,思他與己等也,是即於等而思與己等者,故攝之於慢中。六有劣我,思他劣於己也,是即於等而思己勝者,故攝之於過慢中。七無勝我,思他於己無勝也,是即於等而思己等者,故攝之於慢中。八無等我,思他於己無等也,是即於等而思己勝者,故攝之於過慢中。九無劣我,思他於己無劣也,是即於勝而思己劣者,故攝之於卑慢中。然則此九慢者三慢之分類也。俱舍十九頌曰:「慢有七九從三。」
慢山 (譬喻)憍慢之高譬如山也。釋門歸敬儀上曰:「慢山上聳,俯視於人物。我室四蒙,包藏於見愛。」
慢見 (術語)十種見之一。與慢同。大藏法數曰:「心生憍慢,計己為勝,視他為劣,是名慢見。」
慢坑 (譬喻)憍慢之深坑也。止觀十曰:「勝者墮慢坑,負者墮憂獄。」
慢求羅 (地名)山名,譯曰尾。翻梵語九曰:「慢求羅山,譯云尾也,彌沙塞律第二。」梵La%n%gula。
慢使 (術語)十使之一。慢惑驅使人之身心也。
慢結 (術語)九結之一。慢惑之繫縛身者。
慢金剛 (菩薩)金剛界理趣會中臺五尊之一。標示慢即菩提深密之理趣。
慢習因 (術語)附錄十因十果項。
慢惑 (術語)十大惑之一,憍慢之妄惑也。
慢想 (術語)憍慢之念想也。南本涅槃經二十二曰:「其心初無憍慢之想。」西方要決曰:「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慢煩惱 (術語)煩惱附錄。
慢過慢 (術語)七慢之一。
慢境 (術語)十境
慢幢 (譬喻)慢心高舉,如幢之高聳也。六祖壇經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
慢舉 (術語)自慢而心舉也。俱舍論四曰:「慢對他心舉。」
嘆佛 (術語)讚嘆佛德之偈文也。瀰滿於經中。禪門之疏及迴向之首,以聯句或四句偈嘆佛德,謂之嘆佛。祝聖迴向之首曰:「巍巍金相,堂堂覺王。」是也。
嘆佛偈 (經名)出於無量壽經上卷。法藏比丘詣世自在王佛所讚佛德之偈文曰:「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燄明,無與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若聚墨。」云云凡八十句。
嘆真 (術語)祖師忌迴向文之首,唱儷語或偈文,謂之白真。亦曰嘆真。讚嘆真願之義也。
嘆德 (術語)讚嘆他德也。
嘆德師 (職位)密教行傳法灌頂,灌頂終時,誦讚嘆新阿闍梨德之文者也,最是名譽之役。
嘆靈 (雜語)亡者迴向之首語。
鳴魚 (物名)禪林之器具。呼為梆。木製之魚形,打之而鳴者。魚鼓
鳴錫 (物名)錫杖之異名。
鳴鐘 (雜語)佛寺之大鐘以杵鳴之,故曰鳴鐘。禪家有鳴鐘佛事。
鳴鐘功德 (雜語)
獄卒 (術語)在地獄之內,現種種可畏之形,以種種之苦具,殘害罪人者。然是非實之有情,則於罪人之業力而見之如有情也。俱舍論十一曰:「諸地獄卒是有情不?有說非情如何動作?有情業力,如成劫風,若爾云何?通彼大德法善現說:如彼頌言,心常懷忿毒,好集諸惡業。見他苦欣悅,死作琰魔卒。琰魔王使諸邏剎婆,擲諸有情置地獄者,名琰魔卒。是實有情,非地獄中害有情者,故地獄卒非實有情。」
獄縛 (雜語)為三界之牢獄所縛也。馬鳴傳曰:「三界獄縛無一可樂。」
魂神 (術語)心識之異名。小乘立六識。大乘立八識。此六識八識,對於肉體謂之魂神。俗所謂靈魂也。無量壽經下曰:「壽命或長或短,魂神精識,自然趣之。」
魂祭 (行事)儒有招魂法,密教有去識還來法,神道有魂祭。
魂魄 (術語)心身之異名。魂者心識,有靈用而無形者。魄者有形體而為心識之依處者。禮記郊特牲曰:「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註曰:「魂者神也,陽也,氣也。魄者精也,陰也,形也。」諸經要集十九曰:「魂是靈,魄是屍。」【又】主肝為魂,主肺為魄。楞嚴經九曰:「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思精神除執受身。」長水疏八上曰:「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為意主腎為志,主心為精神。」布薩式曰:「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悉傷則五神去矣。」
琅琊 (地名)宋滁州琅琊山廣照禪師,名慧覺,得法於汾陽照禪師,應緣於滁州,與明州雪竇山顯禪師同時唱道。四方謂之二甘露門。見續傳燈錄三。
琅琊山河 (公案)五燈會元十二長水子璿講師章曰:「聞琅琊道重當世,即趨其席。值上堂次出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琅琊厲聲曰: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言下領悟。」
琉璃 (物名)Vaidu%rya,新譯曰吠琉璃,吠琉璃耶,毘頭梨,吠努璃耶等。七寶之一。譯言遠山寶,不遠山寶等。青色之寶石也。就產出之山名之。遠山為須彌山之異名。不遠山者去波羅奈城不遠之山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琉璃,吠琉璃也,亦云毘琉璃,又言鞞頭梨。從山為名,謂遠山寶也,遠山即須彌山也。此寶青色,一切寶皆不可壞。」慧琳音義一曰:「吠琉璃寶名也,或云毘琉璃,或但云琉璃。須彌南是此寶也。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釋髻珠云是此寶。」慧苑音義上曰:「琉璃梵言,具云吠琉璃耶,此為不遠山。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此寶出彼,故以名之。」梵語雜名曰:「琉璃,吠努離耶。」
池中取琉璃譬 (雜語)涅槃經二曰:「譬如春時,有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遊戲,失琉璃寶,沒深水中。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寶,競捉瓦石草木砂礫,各各自謂得琉璃珠。歡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時寶珠猶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眾乃見寶珠故在水下,猶如仰觀虛空月形。是時眾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應如是,修無常苦無我相不淨想等以為實義,如彼諸人各以瓦石草木砂礫而為寶珠。汝等應當善學方便,在在處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中略)如彼智人巧出寶珠。」
琉璃王 (人名)Viru%d!haka,又作流璃王,婁勒王,樓黎王,維樓黎王,毘流離王。新稱毘盧釋迦王。亡迦毘羅衛國釋種之惡王名。毘琉璃
琉璃壇 (物名)以琉璃寶所築之戒壇也。義楚六帖二十一曰:「嵩岳有玉石壇,大鄴有琉璃壇。僧受戒羯磨說戒作法,集僧唱共結之壇矣。」又言佛壇社壇之為琉璃色也。
琉璃太子 (人名)逆王名。涅槃經謂之琉璃太子。餘經謂之琉璃王。琉璃王
琉璃王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舍衛國波斯匿之子,嗣王位,滅迦毘羅國釋種,墮於地獄之始末。
琉璃輪王 (雜名)六輪
琉璃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又曰香王觀音。乘一蓮華,浮於水,手持香爐。
琉璃金山寶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 (佛名)吉祥天女於過去念此佛,得今之富樂自在。故諸人欲得富樂者對於吉祥天之像,應歸命於此佛云。見最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品。
楷定 (術語)正決定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廣雅楷模品式法也。」法華玄義一上曰:「印是楷定不可改易。」
楷定疏 (書名)唐善導作觀經疏四卷,其第四卷之末曰:「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因而世稱為楷定疏。
楷定記 (書名)三十六卷。竹林寺顯意著。釋善導之楷定疏者。
槌砧 (物名)承槌打之木,謂之槌砧。拈打之小木謂之槌。槌為本器。為槌而有砧。敕修清規維那曰:「左手按砧,(中略)右手鳴椎,高不過五寸,聲絕方下椎,急緩合度。」
槌[敦/土] (物名)槌砧之異名。正字通曰:「[敦/土]音敦,平地有椎者。」
福力太子 (人名)往古眼力王最後之一子。生時有無量吉祥福德之祥瑞,因而名為福力。見福力太子因緣經一。
福力太子因緣經 (經名)三卷,趙宋施護譯。諸苾芻共會,相謂何行業最多獲義利?阿難言色相行業(阿難容貌美故言),聞二百億言精進行業,阿尼樓陀言工巧行業,舍利弗言智慧行業(各就自己所得而言也)。以問佛。佛言其中智慧最勝。而修福因緣為極勝。因說福力太子之因緣證之。
福分 (術語)二分之一。感世福之五戒十善行法,謂之福分。感出世果之發菩提心行,謂之道分。
福不可避 (術語)七法不可避
福田 (術語)田以生長為義,於應供養者供養之,則能受諸福報,猶如農夫播種於田畝,有秋收之利。故名福田。探玄記六曰:「生我福故名福田。」無量壽經淨影疏曰:「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名福田。」
二福田 (名數)一學人田,小乘見道位已後,修學聖道之聖者也。是有十八人: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見到,五身證,六家家,七一種,八向須陀洹,九得須陀洹,十向斯陀洹,十一得斯陀洹,十二向阿那含,十三得阿那含,十四中般涅槃,十五生般涅槃,十六行般涅槃,十七無行般涅槃,十八上流色究竟涅槃(已上聖位之差別也,謂之十八有學)。二無學人田,得極果更無可修學之聖者,即阿羅漢也,是有九人:一思法,二昇進法,三不動法,四退法,五不退法,六護法,七實住法,八慧解脫,九俱解脫(是依根性差別而名之九種羅漢)。見中阿含三十福田經。【又】有二福田:一悲田,貧窮困苦之人也,是為可施與慈哀心之良田。二敬田,三寶也,是為可以恭敬心供養之良田。智者大師別傳曰:「迴施悲敬兩田,使福德增多。」
三福田 (名數)一報恩福田,父母師長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之三寶也。三貧窮福田,貧窮困苦之人也。見優婆塞戒經二。
四福田 (名數)一趣田,畜生。二苦田。貧窮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賢聖也。見俱舍論十八。
八福田 (名數)詳見八字部八福田
真福田十法行 (名數)首楞嚴三昧經下曰:「有十法行,名為真福田,一住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而不入法位云云。」
福田衣 (術語)袈裟之德名也。為世之福田,生功德故。又以袈裟之條相與世之田疇相等故。
福田經 (經名)諸德福田經之略名。又中阿含三十有福田經。
福田淨德 (術語)一,發心離俗。謂出家之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習佛菩提,而能懷佩妙道,為世福田。是為初淨德也。二,毀其形好。謂出家之人,剃除鬚髮,毀壞相好,去世俗之塵衣,著如來之法服,具佛威儀,為世福田。是為第二淨德也。三,永割親愛。謂投佛出家。割絕父母親愛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福田。是為第三淨德也。四,委棄軀命。謂出家之人,能委棄身命,無所顧惜,惟務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福田。是為第四淨德也。五,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脫一切有情,為世福田。是為第五淨德也。
福生天 (界名)色界第四禪天之第二。
福生城 (雜名)福城
福行 (術語)三行之一。五戒十善等感人天福利之行法也。
福因 (術語)感福德果之業因也。即該稱布施等之善根功德。福力太子因緣經一曰:「若諸有情修福因,所獲福果又極勝。」
福地 (雜名)寺院之德號。生福德之地域也。
福林 (雜語)福德之樹林也。西域記贊曰:「聲教之所霑被,馳騖福林。風軌之所鼓扇,輒驅壽域。」
福足 (術語)二足之一。足為進修之義,修施等福德之行,而莊嚴應身之相好,名為福足。
福伽羅 (術語)補特伽羅
福果 (術語)依善業而獲之福德果報也。福力太子因緣經一曰:「若諸有情修福因,所獲福果又極勝。」
福城 (雜名)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參見文殊菩薩之所也。善財此時了悟根本智,更欲得差別智。依文殊之指南,而南遊,經一百一十城,參見五十三之善智識也。六十華嚴經四十九曰:「覺城娑羅林中。」八十華嚴經六十二曰:「福城娑羅林中。」四十華嚴經四曰:「福生城娑羅林中。」
福相法身 (術語)二法身之一。智相法身之對。保持教法而為人說也。施大千世界之七寶,不如說四句偈文之福德為大。由其福相得到法身之住處,故有此名。
福庭 (雜名)寺之尊稱。寺者生福之園庭也。
福智 (術語)一福德,二智慧。即二種莊嚴。此二德莊嚴法身者也。菩薩自初發心,修六度萬行,具足所有之福德,能顯現法身,謂之福德莊嚴,修習正智見,淨盡無明,能顯現法身,謂之智慧莊嚴。六度中布施等六度為福德莊嚴,第六般若為智慧莊嚴。又福德屬於利他。智慧屬於自利。菩薩一切之萬行,攝在此二者也。涅槃經二十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種莊嚴者,則知佛性。」
福智藏 (術語)含攝福德智慧二莊嚴之法藏也。教行信證二曰:「圓滿福智藏,開顯方便藏。」
福智虛空藏菩薩 (菩薩)虛空藏附錄。
福報 (術語)福利之果報也。如六趣中人天之福報。增一阿含經一曰:「雖受梵天福,猶不至究竟。」百論上曰:「福報滅時,離所樂事。」大乘義章九曰:「依智起福,依福起報。」
福等三業 (名數)福業,非福業,不動業也。一福業,為欲界之善業,感生可愛之果,而利益有情,故名福業。二非福業,為欲界之不善業,感生非愛之果,而損害有情,故曰非福業。三不動業,為色無色兩界之善業,感不動之果,故曰不動業。
福道 (術語)福為福德,道為道觀。即福智之二莊嚴也。釋門歸敬儀中曰:「福道交加。」福智
福業 (術語)感福德之行業也。有三福業。三福。百論疏上之上曰:「福是富饒為義,起善業招人天樂界,故稱為福。」
三福業 (名數)一施福業,施與貧窮之人,由施而獲世出世之福利,謂之施福業。二平等福業,以平等之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因而成世出世之福利,謂之平等福業。三思惟福業,以智慧思惟觀察出離之法,為出世福善之業,謂之思惟福業。見增一阿含經十二。
福蓋 (雜語)福德蓋身,謂之福蓋。福蓋正行所集經一曰:「汝諸比丘,於其福蓋速得圓滿。」
福蓋正行所集經 (經名)十二卷,龍樹菩薩集,趙宋日稱等譯。選集成就福蓋正行之法。
福聚海無量 (術語)福德之聚,廣大如海。讚嘆觀音福德無量之語。法華經普門品曰:「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福德 (術語)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無量壽經下曰:「福德自然。」
福德身 (術語)佛身附錄。
福德門 (術語)二門之一。差別於智慧而曰門。
福德藏 (術語)觀無量壽經所說定散之諸行也。此淨土要門之方便藏也。經謂三福為往生之正因。故迴向淨土之諸善萬行,名為福德。
福德莊嚴 (術語)二種莊嚴之一。修福德之善行而莊嚴佛果也。
福德資糧 (術語)二種資糧之一。修布施之善行為佛果之資糧也。
福慶 (雜語)福利之可慶喜者。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
福慧 (術語)福德與智慧之二種莊嚴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華嚴經十一曰:「法界悉充滿,福慧咸廣大。」止觀六曰:「菩薩者,福慧深利,道觀雙流。」
福祿 (雜語)總稱世出世之福利功德。無量壽經下曰:「福祿巍巍。」
福羅 (物名)又作腹羅。富羅
福嚴 (名數)福智二莊嚴之一,福莊嚴也。以施等福業莊嚴其身也。
福觀 (術語)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莊嚴也。福者修布施等之善業。觀者觀念真理。福屬利他。觀屬自利。淨土源流章玄敘曰:「福觀雙修。」
禍母 (傳說)昔有一國,五穀豐熟,人民安樂。王問群臣:我聞天下有禍,不知是何類?答曰:臣亦不見。王便敕一臣於鄰國求之。禍母神化人賣一物,狀如豬。臣問是何名?答曰禍母。臣乃以價千萬買之。問曰:是何食?答曰:食針一升。既買得,還進於王。王敕畜養之。課人民以針,一國擾亂。臣遂白王請殺,王許之。將殺之,而斫刺不能傷害。積薪燒之,禍母身赤如火,躍走入城,城邑悉燒盡。此譬買女色之禍也。見譬喻經,諸經要集,法苑珠林等。
禘婆達多 (人名)提婆達多
竭叉 (地名)國名。其國在蔥嶺之中,寒而不生餘穀。唯熟麥。國中有佛之一齒,為佛齒起塔。有千餘僧徒。盡學小乘。晉法顯至此國。遇五年大會(每五年大會)四方沙門皆雲集,王及群臣,如法供養一月乃至三月。供養畢,盡出王馬匹,使重臣騎之,具種種珍寶並沙門所須物。與群臣共發願布施眾僧,布施已,自僧贖之。見法顯傳。
竭支 (衣服)又作祇支。譯曰覆腋衣。長方形,自左肩覆右腋者。玄應音義四曰:「竭支或作僧祇支者,皆訛也,應言僧伽[至*鳥],此譯云覆腋。若著瞿修羅,則不著僧伽[至*鳥]。瞿修羅者,此云圌也,像其衣形而立名也。」資持記中三之三曰:「竭支即祇支,相量四方。」Sam%kaks!ika%。
竭[言*我] (物名)Khadga,又曰Khan%ga,又作渴[言*我],朅伽。譯曰太刀。梵語雜名曰:「太刀,梵名竭[言*我]。」
渴[言*我]印 (印相)譯曰劍印。慧琳音義三十六曰:「朅伽,唐云劍。」
竭伽 (天部)竭羅伽
竭伽仙 (天部)竭羅伽
竭羅伽 (天部)又作竭伽,揭伽,揭瞿。古仙人名。大日經疏十六有曰:「竭伽仙者,山名,約處得名。」為吠陀誦出者之一,大孔雀王咒經下等,與他諸仙皆列其名,此等諸仙,皆是古舊之大仙,造四明論,善閑咒術云:於胎藏界曼荼羅中為火天之眷屬,與他四仙皆位於外金剛部院。但現圖曼荼羅,不圖其形像。
颯陀婆羅度三婬女 (傳說)颯陀婆羅,譯曰賢護。賢護
颯破[木*致]迦 (物名)玻璃
端心正意 (術語)制止貪瞋痴之三毒而不作諸惡也。無量壽經下曰:「端心正意,不作眾惡,甚為至極。」
端坐 (雜語)正威儀而坐也。普賢觀經曰:「一切業障海,智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端的 (雜語)端,正也,的,實也,真實真正等之義。如「端的是好」等。
端嚴 (雜語)莊飾正嚴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
褐刺縭 (物名)毛布名。西域記二曰:「褐刺縭衣,織野獸毛細耎,可得緝績,故以為珍,而充服用。」Ka%rali。
褐麗 (人名)褐麗筏多之略。比丘名。
褐麗筏多 (人名)Revata,舊稱離婆多。比丘名。慧琳音義八曰:「褐麗筏多,舊云離婆多,略也。」離婆多
褊袒 (衣服)偏袗之異名。章服儀曰:「褊袒椅支。」
(術語)[8765]Pha,又作叵。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體文喉聲之第二。金剛頂經曰:「頗字門,一切法不堅如聚沫故。」文殊問經曰:「稱頗字時是得果作證聲。」智度論曰:「若聞頗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頗羅Phala,秦言果。」【又】(雜語)經論中多有頗有之語。玄應音義六曰:「頗諸書語辭也。」應法記曰:「頗者,有無未決之辭。」
頗尼多 (飲食)Pha%n!ita,煎甘蔗之汁者。正法念經三曰:「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初離垢名頗尼多。」
頗胝迦 (物名)與頗黎同。玻璃。梵Sphat!ika。
頗勒具那 (人名)Pha%lguna,比丘名。因十二月之星而名之。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頗勒具那,此十二月星也,此人從此為名。」
頗勒窶拏 (雜語)Pha%lguna,又作叵勒拏。十二月之稱。
頗黎 (物名)玻璃
頗置迦 (物名)玻璃
頗羅 (雜名)Phala,譯曰果。見智度論四十六,梵語雜名。
頗羅吒 (雜語)頗羅墮
頗羅墮 (雜名)Bharadva%ja,又曰頗羅吒。婆羅門六姓之一姓也。本行集經四十曰:「頗羅吒,隋云重瞳。」法華文句三曰:「頗羅墮此翻捷疾,亦云利根,亦云滿語也。」法華義疏三曰:「頗羅墮俗姓也。真諦三藏云:翻為利根仙人,六姓婆羅門中一姓也。又翻為辯才,又翻為滿,滿正也。」法華玄讚二曰:「頗羅墮者,婆羅門十八姓中之一姓也。」
頗羅訶羅 (異類)Phala%hara,夜叉名。譯曰食果。見孔雀王咒經上。
頗[打-丁+羅]遇抳 (雜名)叵羅虞那麼洗
稱名 (術語)稱佛名也。諸佛諸菩薩之名,雖盡可稱,而通常多稱阿彌陀佛之名。往生要集中本曰:「問念佛三昧為唯心念為亦口唱?答如止觀第二云:或唱念俱運,或先念後唱,或先唱後念,唱念相繼無休息,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又威禪師云:觀經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教令可稱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豈非苦惱所逼?念想難成,令聲不絕至心便得,今此出聲學念佛定亦復如是。令聲不絕遂得三昧,見佛聖眾皎然目前。故大集日藏分言: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大念者大聲稱佛也,小念者小聲稱佛也。斯即聖教有何惑哉?現見即今諸修尊者唯須勵聲念佛,三昧易成,小聲稱佛遂多馳散。此乃尊者所知,非外人之曉矣。」
稱名正行 (術語)五正行
稱名念佛 (術語)稱名即念佛也。
稱名雜行 (術語)五種雜行之一。非專念稱彌陀之名號,稱諸佛諸菩薩諸天神之名號也。
稱佛 (術語)唱佛名也。歸元直指下說稱佛之功德。
稱念 (術語)稱名念佛也。往生要集上曰:「專心稱念三昧有成。」
稱法行 (術語)行入四種之一。二入
稱法界 (術語)又曰稱性。華嚴經之所說。稱於法界之真性也。華嚴傳記一曰:「此乃圓滿法輪稱法界之談耳。」
稱揚諸佛功德經 (經名)三卷,元魏吉迦夜等譯。佛在靈山為舍利弗及彌勒迦葉說東方五十三佛,南方三十八佛,西方三佛,北方六佛,上方二十七佛之名號功德。
稱實聲聞 (術語)聲聞附錄。
稱檀德佛 (佛名)囉怛那尸緊雞佛
稱意華 (植物)翻譯名義集曰:「須曼那或云須末那,又云蘇摩那,此云菩攝意,又云稱意華。其色黃白而極香,樹不至大,高三四尺,下垂如蓋,須曼女生於須曼華中。」
稱讚 (雜語)稱揚讚嘆其功德也。稱讚淨土經曰:「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稱讚慳 (術語)五慳之一。五慳
稱讚我名 (術語)法藏比丘四十八願中第七願也。
稱讚淨土經 (經名)稱讚淨土攝受經之略名。
稱讚淨土攝受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阿彌陀經之新譯也。與舊經異者,舊經為六方佛之勸信,而新經為十方佛之勸信也。
稱讚大乘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佛在寶華殿,德嚴華菩薩問:何等是新學菩薩惡友宜遠離者?佛言無如樂二乘之人,寧墮地獄,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謗大乘之罪,及釋大乘之名義。
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與十二佛名神咒較量功德除障滅罪經同本。文稍略。
種子 (術語)真言之阿等一字,生無量之義。譬如草木之種子,故名種子。諸尊各有種子,標所具之眾德。仁王經軌曰:「言種子者,引生義,攝持義。」大日經疏六曰:「作字漫荼羅者,經中有種子字,當如法置之。」同十曰:「以下說種子字,從一字能生多故名種子也。」同十七曰:「佛兩足尊說阿字為種子,種子能生多果,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及至展轉無量不可說也。」
兩界種子 (術語)金胎兩曼之種子也。秘藏記鈔一曰:「胎藏界以真言初字為種子,胎藏因曼荼羅故以初因為法體意也。金剛界以真言終字為種子,金剛果曼荼羅故以後果為法體意也。」
三部種子 (術語)瑜祇經疏二曰:「佛部以阿[8740]為種子,成率都婆。蓮華部以娑[876F]為種子,成八葉蓮華。金剛部以[口*縛][87C9]為種子,成五股金剛。」
種子 (術語)法相宗所談,對於現行法之稱。指在阿賴耶識中生一切有漏無漏有為法之功能,而謂之種子。猶如草木之種子也。是為有為法之正因,四緣中因緣之實體也。唯識論二曰:「何法名為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唯識述記二本曰:「種子即是諸法因緣,皆因相也。」
二類種子 (名數)一本有種子,第八識處,為無始法爾,有生一切有漏無漏有為法之功能,是為本有種子。二新熏種子,種子由現行之前七識,隨所應而色心萬差之種種習氣,皆悉落在第八識中,更成生果之功能,謂之新熏種子。亦曰始起種子。唯識論二曰:「種子各有二類:一者本有,謂無始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生蘊界處功能差別,(中略)此即名為本性住種。二者始起,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中略)此即名為習所成種。」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 (術語)在色者二緣和合,在心者四緣和合時,阿賴耶識所持之種子,生現行。是本有種子生果之功能也。此謂之種子生現行。其現行之法,必隨所應而薰種子,其薰之種子,即新薰種子也。此謂之現行薰種子。應知此時有三法,成二重之因果。三法者:一為能生之種子,二為所生之現行,三為所薰之種子。二重之因果者:一為種子生現行,二為現行薰種子。此三法同時成二重之因果。以所生之現行,即薰種子故也。此謂之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又曰三法展轉因果同時。就八識而論,則第八識所持之種子為因,生眼等之七轉識,同時七轉識之現行法為因,生第八識之種子。因而謂之七轉第八互為因果。本宗因果之談於此為極。
種子心 (術語)十心附錄。
種子惑 (術語)對於現行惑而言。
種子境 (術語)阿賴耶識三境之一。阿賴耶
種子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異名。以其生一切有漏無漏之諸法故也。
種子識六義 (名數)一剎那滅義。謂眼耳鼻舌身意等諸種子,剎那纔生,生即隨滅,念念不停而變異也。二果俱有義。果者,識與根也。識與根同時俱起而成力用。如眼根照色境時,眼識即隨而同緣,於諸實境,分明顯了也。三恒隨轉義。識起時,種子亦隨而轉,如眼根照境時,種子隨而相續,無有間隔也。四性決定義。諸識所緣之善惡無記三性,無有間雜。如眼識緣惡境,則成惡法,而不能成善法,緣善境,則成善法,而不能成惡法也。五待眾緣義。識非為一因而生,必假眾緣而成就。眼識之種子空明,得根境等之緣而始顯發也。六引自果義。諸識各引自體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如眼根照時,眼識即緣所對之實境,而不混聲香之別體也。見成唯識論二。
種子曼荼羅 (術語)四曼中之法曼荼羅也。 0156.JPG
種性 (術語)種為種子,有發生之義。性為性分,有不改之義。
二種性 (名數)地持經一說:一性種性,性者本性,謂自無始以來,法爾六處殊勝,而未種解脫分之善也。二習種性,習為習修,聞法界等流教法,習修眾善而成之種性也。唯識論九曰:「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又】楞伽經二說:一聖種性,三乘聖者證涅槃之種也。二愚夫種性,愚痴凡夫迷執諸法之性也。是種即能生之種,性即數習之性,非理性之性。
五種性 (名數)於瓔珞經所說六種性中除第六妙覺性之果性,取因位之種性而為五種性也:一習種性,為十住之位,研習空觀,而破見思之惑。二性種性,為十行之位,不住於空,而能教化眾生,分別一切法性。三道種性,為十迴向之位,修中道之妙觀,因而通達一切之佛法。四聖種性,十地也,以前之住行向皆名為賢,此是十地菩薩依中道之妙觀,破無明之一分,而證入聖位,故名為聖種性。五等覺性,此位之菩薩,望後之妙覺,雖猶有一等,然勝於前之諸位,故稱覺名為等覺性。日本傳教註無量義經中曰:「未顯真實者,但說隨他五性。」
六種性 (名數)瓔珞本業經上說:一習種性,十住也,與前同。二性種性,十行也,與前同。三道種性,十迴向也,與前同。四聖種性,十地也,與前同。五等覺性,與前同。六妙覺性,妙極覺滿。此中性雖通於六位,而種局在於因。故前之四位,正名為種。等覺雖猶在因,而勝於前位,故稱為覺。不謂為種也。
種性住 (術語)六種住之一。
種姓清淨 (術語)十德附錄。
種草 (術語)佛性之在人,如草木之有種子,故曰種草。
種根器 (術語)阿賴耶識所緣之三境也。阿賴耶
種智 (術語)佛之一切種智也。佛智知一切種種之法,名為一切種智。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輔行一曰:「覺者大明也,曉也,直也。今亦如是,十號具足,種智圓明也。」
種智還年 (雜語)法華文句記九曰:「父久先服種智還年之藥,父老而若少。子亦久稟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若老。」是法華涌出品,釋迦如來指地涌無量之大菩薩,而言為我弟子,彌勒疑言父少子老,舉世所不信。此即以譬解其父少子老之意也。釋迦既於久遠之昔,以服種智之靈藥,奏還年之功而少,今日現垂跡之少相,地涌之菩薩,亦久稟常住不死之奇方,故見之如老也。
種種論 (雜名)六十二見
種種界智力 (術語)十力之一。悉知種種不同之佛智力。
種種色世界 (雜語)世界之種種色相也。華嚴經光明覺品曰:「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蓮華色世界,薝蔔花色世界,優缽羅花色世界,金色世界,寶色世界,金剛色世界,玻璃色世界,平等色世界。」
種種勝解智力 (術語)十力之一。明瞭眾生種種欲樂勝解之智力。
種德 (人名)婆羅門名。長阿含經十五有種德經。巴Son!adan!d!a。
種熟脫 (術語)天台所說。依法華法門之意,究佛世尊化導始終之三益法相也:一種者,眾生最初蒙佛之善巧,下佛道之種也。二熟者,中間相值,以圓機之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而成熟之也。三脫者,今日雨華動地,於法華之會座,以如來之滅度而滅度也。而三益涉於三世,有遠有近,由於其人。是一佛之教化,由於其佛而完全之意也。眾生或[一/旦]三世,或於一生,由於其下成菩提種之佛而得道成佛也。其可於法華會座成佛者,非限於其一生而得聞法,乃於過去世受釋迦佛之教化也。可為釋迦佛對於所謂久遠實成而起之教義。法華文句一曰:「四示相者,且約三段示因緣相:眾生久遠蒙佛善巧,令種佛道因緣,中間相值。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而成熟之,今日雨華動地,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復次,久遠為種,過去為熟,近世為脫,地涌等是也。復次,中間為種,四味為熟,王城為脫,今之開示悟入者也。復次,今世為種,次世為熟,後世為脫,未來得度者是也。」法華玄義二曰:「無謀之權,稱緣轉變,若遠若近,若種若熟若脫,皆為一榮故。」
種識 (術語)種子識之略稱。第八識之異名也。
種覺 (術語)佛證一切種智而大覺圓滿,故曰種覺。法華文句七曰:「求至種覺,故言至珍寶所也。」觀經疏曰:「邊際智滿,種覺頓圓。」同妙宗鈔上曰:「於種種法證本圓覺。」觀音玄鈔上曰:「既成種覺,號正法明。」
領納 (術語)於吾身心領受納得也。唯識論三曰:「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行事鈔上一之三曰:「行者以領納為趣。」
領解 (術語)領取他之所說而會得於心也,又自陳會得也。深密經二曰:「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淨影大經疏下曰:「自下彌勒領解。」法華文句記五之一曰:「領謂外領佛說,解即內受佛意。」
二種領解 (名數)一曰齊領。二曰探領。齊領者,齊於自己之分而領解所受之化益也。探領者不限於自己之分,探佛之意,廣通一切而領解也。見法華文句會本十七。
精明 (雜語)精良明白也,謂心意之清潔。無量壽經下曰:「精明求願。」
精舍 (術語)寺院之異名。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非精妙之謂。此名自祇園精舍而來。學林新編曰:「晉孝武幼奉佛法,立靜舍於殿門,引沙門居之。因此俗謂佛寺曰靜舍,亦曰精舍。」按漢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悉稱精舍。范書包咸傳:咸住東海,立精舍講授。黨錮傳:劉淑檀敷俱立精舍教授。姜肱傳:盜就精廬求見。注云:精廬即精舍也。以此觀之,精舍本為儒士設。晉時別居沙門,乃襲用其名焉耳。三國志注引江表傳曰:于吉來吳,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療病。晉武以前道士,亦嘗襲精舍名矣。釋迦譜八曰:「息心所棲故曰精舍。」慧苑音義上曰:「藝文類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為精舍,由其精練行者之所居,故謂之精舍也。」名義集七曰:「靈祐寺誥曰:非麤暴者所居故云精舍。」
五精舍 (名數)智度論三曰:「五山中有五精舍。」五山。【又】一給孤獨園,在舍衛國。二鷲嶺,在摩揭陀國。三獮猴池,在毗耶離國。四菴羅樹園,在毗耶離國。五竹林精舍,又名迦蘭陀竹園,在摩揭陀國王舍城傍。見三藏法數二十四。
西竺諸國精舍 (名數)舍婆提國有二處:一祇園精舍,二摩伽羅母堂。婆羅奈斯國有一處,鹿林中之精舍也。名梨師槃陀那。毘耶離國有二處:一摩訶槃,二獮猴池岸精舍。鳩睒彌國有一處,名劬師羅園。見智度論三。
精室 (雜名)修法之道場也。精妙之壇場也。又為精練者之室宅,故曰精室。三摩地法曰:「建立精室布輪壇。」准提儀軌曰:「將像於精室秘密供養。」
精神 (術語)有情之心識也。精微曰精。不測曰神。無量壽經下曰:「精神苦痛。」
精真 (雜語)精明真如之性也。楞嚴經十曰:「唯一精真。」
精氣 (雜語)人之精神氣力也。藥師經曰:「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精進 (術語)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斷惡法之心作用也。唯識論六曰:「勤謂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輔行二曰:「於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曰進。」慈恩上生經疏下曰:「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昇進不懈怠故。」華嚴大疏五曰:「精進,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維摩經佛國品曰:「精進是菩薩淨土。」案漢書,召屬縣長吏,選精進掾史。注:精明而進趣也。此為精進二字之出處。
二種精進 (名數)一身精進,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等。二心精進,斷慳貪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也。見智度論八十。
三種精進 (名數)一被甲精進,被菩薩大心之甲,不怖種種難行也。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而不倦也。三利樂精進,勤化眾生而不倦也。見成唯識論九。
精進力 (術語)五力之一。
精進弓 (譬喻)智慧譬箭,精進比弓。智度論十曰:「忍鎧心堅固,精進弓力強。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
精進心 (術語)十信
精進信 (術語)十信之一。
精進根 (術語)五根之一。
精進鎧 (譬喻)鎧為甲,三種精進中之被甲精進也。法華經涌出品曰:「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為堅固意。」
精進方便 (術語)十種方便
精進無滅 (術語)二十二無減之一。無減
精進覺支 (術語)七覺分
精進如意足 (術語)四如意足之一。四如意足
精進波羅蜜 (術語)又曰勤波羅蜜。六波羅蜜之一。
精進波羅蜜菩薩 (菩薩)十波羅蜜菩薩之一。密號曰慧護金剛。
精媚鬼 (異類)三種鬼之一。
精魂 (雜名)精氣魂魄也。碧巖第一則頌評曰:「弄精魂瞠眼睛云廓然無聖。」
精識 (術語)人之精靈心識也。無量壽經下曰:「魂神精識自然趣之。」
精廬 (雜語)精舍也。玄應音義十六曰:「精廬,廬舍也,即精舍是也。」
精靈 (雜語)神識也。業疏濟緣記四下曰:「精靈即神識。」又邪鬼之上品也。楞嚴經六曰:「如不斷偷必墮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
精靈棚 (物名)盂蘭盆供飲食之棚。
蜱肆經 (經名)鳩摩羅迦葉以種種之喻斷蜱肆王(巴Pa%ya%si)無後世之見。又以種種之喻,使捨邪見三毒而受三歸。見中阿含十六。
蜱羅尸 (地名)Pes/i,蔽尸
練根 (術語)在加行位中修行者,訓練諸根,捨鈍根而就利根也。
練若 (術語)A^ran!ya,阿練若之略。又曰阿蘭若。阿蘭若
練禪 (術語)觀練熏修四種禪之一。謂九次第定也。
線香 (物名)又作[糸*戔]香,仙香。雜抹眾香加糊而作之。其炷煙長久,故稱為仙香。亦曰長壽香。其制纖長如線,故曰線香。線又作[糸*戔]。
線索 (物名)壇上所張之線繩也。仁王道場念誦儀軌曰:「以五色縷令童女右合,麤細如其小指,以繫橛頭周圍壇上。」
網目 (譬喻)網之細目也。天台之判教,以頓漸秘密不定之化儀四教,比諸大綱,藏通別圓之化法四教,比諸網目。法華玄義十曰:「法門網目。」同文句記一曰:「頓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綱,藏等是一家釋義之網目。」
網界 (術語)又曰金剛網。護摩壇上界之結界也。」
綱格 (雜語)止觀七下曰:「教門綱格。」輔行七之四曰:「綱謂綱紀,如綱之外圍。格謂格正,如物之大體。」
綱維 (職位)寺中之役名。綱領寺內維持佛事者。寺主,上座,維那三者,謂之三綱。見義楚六帖六。
維口食 (術語)四邪命食之一。維為四維。謂比丘學種種之方相咒術卜占等而為生活也。
維那 (職位)Karmada%na,梵語羯磨陀那,司寺中事務者,寺中三綱之一。維為漢語,綱維之義,那取羯磨陀那之那。又稱為綱維,次第,授事,知事,悅眾,寺護等。寄歸傳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那。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眾雜事指授於人,舊維那者非也。維是周語,意道綱維,那是梵音,略去羯磨陀也。」行事鈔集僧通局篇曰:「維那聲論翻為次第也,謂知事之次第,相傳云悅眾也。」同赴請設則篇曰:「維那聲論翻為次第也,為知事之次第,相傳云悅眾也。」同赴請設則篇曰:「十誦為知請故須立維那,出要律儀翻為寺護,又云悅眾,本正音婆邏,此云次第。」僧史略上曰:「按西域知事僧,總曰羯磨陀那,譯為知事,亦曰悅眾,謂知其事悅其眾也。」又曰:「寺之設也,三綱立焉,若網罟之巨綱,提之則正,故曰也。梵語摩摩帝,悉替那,羯磨陀那,華言言寺主上座悅眾也。」名義集一曰:「隋智琳,潤州刺史李海遊,命琳為斷事綱維。爾後寺立三綱,上座維那典座也。」
維耶 (地名)毘舍離
維耶離 (地名)Vais/a%li,毘耶離國也。
維祇難 (人名)沙門名。譯曰障礙。見歷代三寶記五。梵Vighna。
維婆蟲 (動物)[糸*任]婆蟲之誤。見[糸*任]婆蟲條。
維越 (術語)阿惟越致Avaivartika之略。譯言不退。不退轉菩薩正道之位也,以名初地之位。
維摩 (人名)Vimalakirti,維摩羅詰,毘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舊譯曰淨名。新譯曰無垢稱。佛在世毘耶離城之居士也。自妙喜國化生於此。委身在俗。輔釋迦之教化,法身大士也。佛在毘耶離城菴摩羅園,城中五百長者子詣佛所請說法時,彼故現病不往,為欲令佛遣諸比丘菩薩問其病床,以成方等時彈訶之法,故其經名為維摩經。維摩經方便品曰:「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己曾供養無量諸佛。」同見阿[門@(人/(人*人))]佛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註維摩經一曰:「什曰:維摩詰,秦言淨名。生曰:維摩詰,此云無垢稱也。其晦跡五欲超然無染,清名遐布,故致斯號。」西域記七曰:「毘摩羅詰,唐言無垢稱,舊曰淨名。然淨則無垢,名則是稱,義雖取同,名乃有異,舊曰維摩詰訛略也。」
維摩金粟如來後身 (傳說)金粟
維摩經不二 (故事)默不二
維摩丈室 (雜名)方丈
維摩詰 (人名)菩薩名。略云維摩。其義為淨名。淨者清淨無垢之謂。名者名聲遠布之謂。唐詩人王維字摩詰。即以此菩薩之名為其名字也。維摩
維摩經 (經名)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之略名。
維摩詰經 (經名)二卷,吳支謙譯。維摩經三譯中之最古。
維摩羅詰 (人名)維摩之具名。
維摩羅達 (人句)Vimaladatta%,譯曰離垢施。波斯匿王之女。見佛說離垢施女經。
維摩經供養 (行事)新書寫維摩經而供養之之法會也,於佛像謂為開眼。於經謂為供養。
維摩詰所說經 (經名)維摩經之具名。三卷,秦羅什譯。維摩經有三譯:一吳支謙譯,題為維摩詰經。二為今經。三唐玄奘譯。是為說無垢稱經。三譯中流行盛者今經也。諸家疏註如下:維摩詰所說經註十卷,姚秦鳩摩羅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維摩經十卷,後秦僧肇注。常稱為註維摩。維摩經義記八卷,隋慧遠撰。維摩經玄疏六卷,隋智顗撰。常稱為淨名玄。維摩經文疏二十八卷,隋智顗撰,常稱為廣疏。維摩經略疏十卷,隋智顗說,唐湛然略,世稱為淨名疏。淨名玄論八卷,隋吉藏述。維摩經遊意一卷,隋吉藏述。維摩經義疏六卷,隋吉藏述。維摩經疏五卷,隋吉藏述。維摩經疏記三卷,唐湛然述。維摩經疏記鈔卷四卷五,唐道暹私記。不全。說無垢稱經疏六卷,唐窺基撰。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十卷,宋智圓述。維摩經疏科一卷,明失名著。維摩經評註十四卷,明楊起元評註。維摩經無我疏十二卷,明傳鐙著。維摩經饒舌一卷,淨挺著。
維摩經折衷疏 (書名)六卷,明釋大賢述。其法弟大艤為之序云:此經自秦譯以來,始出肇師註。而多引什師之語。其文簡。其旨深。(中略)近時無我疏印天台四教六即四悉三觀等語,其文浩汗。義旨重疊,誠繁矣。吾兄古德法師,新出斯解,義乃折衷云云。
維摩詰經講義 (書名)二卷,民國八年,太虛法師於京師已未講經會講演維摩詰不可思議解脫經,在會聞法者集成之。書中多推陳出新之語。融貫哲理,聏調天下,於講經中,能獨開一生面者。
維摩詰子所問經 (經名)大方等頂王經之異名。維摩詰之子善思童子抱於保姆與佛及諸大弟子問答妙義。
維樓黎王 (人名)毘琉璃
維衛 (佛名)毘婆尸
維衛佛 (佛名)Vipas/yin,過去七佛之第一佛,長阿含經謂為毘婆尸佛。增一阿含經中七佛父母姓字經謂為維衛佛。
緇田 (雜語)緇者緇衣,僧衣也。緇田猶言僧園。
緇衣 (衣服)紫而淺黑,非正黑。若黑為五方之正色。服之者非法也。僧史略上曰:「并部幽州,則尚黑色,若服黑色最為非法也。何耶?黑是上染大色,五方正色也。問緇衣者何狀貌?答:紫而淺黑,非正色也。」
緇林 (雜名)寺院也。僧著緇衣,故曰緇。寺院為僧所居住之叢林,故曰緇林。林者言僧眾之多也。唯識樞要上曰:「至年十七,遂預緇林。」
緇門 (雜名)服緇衣之僧徒一門也。
緇黃 (雜語)謂僧道也。僧人緇服,道士黃冠。故云。
緇徒 (雜語)緇衣之徒也。
緇素 (雜語)緇為緇衣,支那之禪僧多服之。素為白衣,印度之俗人多服之。因為僧俗之別稱。
緇流 (雜名)僧著緇衣,故謂之緇流或緇徒。流為流類之義,著緇衣之類也。釋氏要覽上曰:「緇流,此從衣色名之也。」
綺語 (術語)一切含婬意不正之言詞也。舊譯綺語。新譯雜穢語。十惡之一。後世騷人積習,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於閨閣者,皆謂之綺語。雲笈七籤曰:「三者無色界天,其中人壽命億劫歲,若人一生之中,不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當來過往得居此天。」大乘義章七曰:「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俱舍論十六曰:「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成實論曰:「語雖實語,以非時故,即名綺語。」
芻摩 (植物)Ks!auma,又作菆摩。譯云麻衣。西域記二曰:「芻摩衣,麻之類也。」慧琳音義三十一曰:「芻摩衣,上側俱反,梵語正言菆摩。菆音鄒,唐言麻衣也。」
缾中無水 (雜語)三論宗之用語,以喻空觀。五蘊之中無有人我之意也。」
缾沙 (人名)與瓶沙同。
缾體無實 (譬喻)喻諸法無我之語。五蘊之諸法,皆為假和合者,決非如凡夫之思惟有實體者。此其喻也。成實家之用語。
誡門 (術語)勸門
誡罰 (術語)罰僧中之有罪者。僧史略上曰:「或有過者,主事示以柱杖,焚其衣缽,謂之誡罰。」
誡勸 (術語)佛教不出於誡勸二門。諸惡莫作,誡門也。諸善奉行,勸門也。中論疏一曰:「佛有誡勸二門,諸惡莫作名為誡門,諸善奉行名為勸門。」
語言音聲欲 (術語)六欲
語表業 (術語)無表業之外,有身表業語表業。人之言語乃以一種意思表示於人之作業,故謂之語表業。俱舍論十三曰:「語表業體謂即言聲。」唯識述記二本曰:「語謂語言,此能表了所欲說義,故名為語表。」
語密 (術語)如來三密之一。佛之言語為神變不思議者。
語梵 (術語)如來三密中之語密及梵輪也。梵輪為法輪之異名。梵為清淨之義。
語善 (術語)七善
語等 (術語)四等之一。諸佛之言音為同等無二不增不減者。見楞伽經三。
語菩薩 (雜名)維摩為西方之語菩薩。以無語即語之故也。
語無表語 (術語)言語使某作業發動於口時,同時招感他日果報之原因,薰發於自己之身內。其被薰發者,無形無象,無他可表示者,故曰語無表。
語業 (術語)三業之一。言語之作業。有善有惡。妄言綺語等為惡語業,愛語實語等為善語業。
語輪境界 (術語)稱佛之陀羅尼身境界。是百光遍照真言[874A]字所成也。大日經六曰:「佛言:秘密主,觀我語輪境界廣長,遍至無量世界,清淨門。」義釋十三曰:「汝可觀我語輪,謂即觀佛陀羅尼身字輪境界也。」
語錄 (雜語)禪祖之語要,不事華藻。以俗談平話宣之,侍者小師隨而筆錄者,名為語錄。宋儒講學,門弟子記其言論,亦襲是稱,如上蔡語錄之類。大抵以白話敘述。別為一格。
語路 (雜語)臨濟錄曰:「學人拈出箇機權語路,向善知識口角頭。」
認賊為子 (譬喻)認自家之妄想,為真正之悟見,以是譬之。楞嚴經一曰:「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圓覺經曰:「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認名認體異 (術語)二宗
(雜語)背文而闇持之也。止觀四之一曰:「誦者背文闇持也。」
誦文法師 (雜名)斥唯得誦其經,不得解其義者,謂為誦文法師。止觀五之二曰:「非暗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知也。」
誦戒本 (書名)菩薩戒本經之異名。
誦咒 (術語)闇誦陀羅尼也。最勝王經五曰:「至心禮敬,然後誦咒。」止觀二之一曰:「誦經誦咒尚喧於靜。」
誦苕帚 (故事)捫蝨新語曰:「世尊在日,有比丘鈍根,無多聞性。佛令誦苕帚二字,旦夕誦之,言苕則已忘帚,言帚則又忘苕。每自剋責,繫念不休。忽一日能言曰苕帚,於此大悟。」半託迦
誦律 (術語)有八十誦律與十誦律二種:八十誦律為根本律,五部之分派,皆自此出,其本律今不傳。十誦律為現存四律之一,薩婆多宗之戒律本也。
誦經 (術語)法華五種法師行之一,暗誦經文也。
誦經物 (雜語)誦經之物,即布施物也。
誦經鐘 (雜名)以誦經報大眾之大鐘也。
誦經法師 (雜名)五種法師
誦帚 (故事)般特比丘之故事也。半託迦
說一切智 (雜語)一切智附錄。
說一切智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五願。使往生極樂者,得說佛一切智境界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說一切有部 (流派)略名有部。梵名薩婆多部Sarva%stiva%da%h!,別名說因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三百年初,自根本之上座部別立者。立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之實有,且一一說明其因由為宗,故稱說一切有部。又曰說因部。發智六足等諸論,皆屬此宗。小乘部中最極旺盛。宗輪論述記:「說一切有者,一切有二:一有為,二無為。有為三世,無為離世。其體皆有,名一切有。因言所以,此部說義皆出所以廣分別之,從所立為名。」
說不可思議品 (經名)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之異名。
說示 (術語)說教法而示人也。淨影維摩經疏曰:「將言對法名之為說,以言對人目之為示。」
說四依 (名數)四依附錄。
說四眾過戒 (術語)顯教十重戒之一。
說出世部 (流派)Lokottarava%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第二百年自大眾部中分出。此部所說者,世間之法,為自顛倒惑業而生之果。悉是假名,無有實體,唯出世之法,非由顛倒而起,道與道果皆實。故從所立之義,名為說出世。見宗輪論述記。
說出苦道無所畏 (術語)佛四無所畏之一。四無畏
說因部 (流派)Hetuva%da%h!,說一切有部之別名。說一切有部
說戒 (術語)律之作法,每半月終,其日集大眾,讀戒經,又於半月間令憶出所犯之罪,而說其罪,以長善除惡。梵曰布薩。譯言淨住,長淨。是就其功能而名之者。就其日之作為則曰說戒,就比丘之懺悔則曰說罪。此說戒秘密,不受具足戒者,不使得聽。行持鈔上四曰:「布薩此云淨住。」寄歸傳二曰:「言說罪者,意欲陳罪說己先愆,改往修來,至誠懇責。半月半月為褒灑陀,朝朝暮暮憶所犯罪。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淨義,意明長善淨除破戒之過,昔云布薩者訛略也。」涅槃經三曰:「有一童子不善修習身口意業,在屏隈處盜聽說戒,密跡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剛杵碎之如塵。」
說戒日 (術語)印度以陰曆之一月,分為白月黑月之兩半,於白黑月之終日,行說戒之式。即每月十五日與三十日也。即布薩也。
說戒師 (術語)於說戒日讀戒本之人。一座之長老勤之。
說戒犍度 (書名)二十犍度之一。半月會僧眾說戒,行懺悔之式,定布薩之式。布薩
說法 (雜語)法華經曰:「眾聖之王說法教化。」法華玄義六曰:「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
說法三軌 (名數)又曰三軌弘經。三軌
說法五德 (名數)說法使聽者生五種之福德:一於當生得長者,以聽者不殺人故。二於當生得大富,以聽者不盜故。三於當生得端正,以聽者意和故。四於當生得名譽,以聽者歸依三寶故。五於當生得聰明,以聽者曉了妙慧故。見賢者五福德經。五人說法。又十九說法。觀音
說法印 (印相)說法之印契也。有三種:一左右手各捻其無名指與拇指之指頭,餘指舒散,左手仰於心前,右手覆於其上,而勿使相著。二捻兩手中指與拇指,無名指與頭指散而稍曲,使小指直立,橫左手安於胸上,豎右手安於乳。三捻兩手頭指與拇指,中無名小三指並舒,左手仰掌,安於胸上,以右手腕著於中指等頭。以掌向外。此三種如其次第,為化報法三身說法之相也。見大疏演奧鈔十四。
說法妙 (術語)法華跡門十妙之一。如來說大小偏圓之法,咸使眾生悟入於佛之知見也。
說法品 (術語)觀行即五品之第三。圓頓之行者,在觀行即之位,說法化人,化功歸己,而觀解轉增進者。
說法瑞 (術語)法華六瑞之一。佛於法華經前,說無量義經,為說本經之緣,是為說法華之瑞相也。
說法神變 (雜語)三種神變之一。神變附錄。
說度部 (流派)說轉部之異名。經量部
說矩里迦龍王像法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說矩里迦羅龍王之像法。梵Kulika。
說通 (術語)能悟宗旨,謂之宗通。能作說法,謂之說通。楞伽經三曰:「一切聲聞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
說淨 (術語)又曰淨施。戒律之制,比丘有得衣缽藥及金銀穀米者,不許自蓄之,必求所施主一旦施與之。而如衣缽藥者得更由施主還付,仍自護持,是為淨貪著之意之法,故云淨施,能施者謂之施主,所施者謂之淨施者,對於施主說施與之言,謂之說淨。依此說淨之法,為比丘者得蓄積諸長物。然施法有展轉施與真實施之二法。如衣缽藥者,於出家五眾中定施主,更以他一人為紹介者,而施與彼施主,施與了,則直由其紹介者,轉還本人,名為展轉淨,如金銀米穀者,求淨信之白衣,定為施主,直接對之真實施與,令彼保管,名為真實淨。所謂淨人者,受此真實淨之白衣人也。展轉淨之作法如下:比丘有長衣(三衣外之衣),欲說淨之,則至一比丘所,手取其長衣,口云:「大德一心念,此是某甲長衣,未作淨,為淨故施與大德,為展轉淨故。」此時受彼請者乃言:「大德一心念,汝有此長衣,未作淨,為淨故與我,我今受之。」而此語次應問曰:「汝施與誰?」淨者答言:「某甲(淨主名字)施主。」於是彼比丘對淨者言:「大德一心念,汝是長衣,未作淨,為淨故施與我,我今受之,汝於某甲(第三者淨主)與是衣,某甲(淨主)已有,汝為某甲故善護持,著用隨因緣。」見行事鈔下一。
說欲 (術語)欲成受戒說戒等僧事者,己有事故不能出席時,以己贊同隨意某事之欲望,紹介於他比丘,使於大眾中說之,謂之說欲。欲法
說規矩 (雜語)對於弟子而說規矩禮度也。禪林之稱。
說教 (術語)說教導人也。法華玄義十曰:「說教之大綱,大化之筌[四/弟]。」行願品疏二曰:「聖人說教,祇在益生。」
說假部 (流派)Prajn^a%ptiva%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二百年自大眾部中分出,說世出世之法有假法有實法者。宗輪論述記曰:「世出世法皆有假有實,故從所立以標部名。」
說道 (術語)說正道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中略)說道者。」
說道沙門 (雜名)四種沙門之一。沙門附錄。
說經 (術語)講說經文之義理也。大智度論曰:「一,佛說,謂如來金口所宣。二,弟子說,謂諸聲聞緣覺菩薩承佛神力加被所說。三,仙說,謂佛會中諸大仙人,從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揚正法。四,諸天說,謂帝釋每於善法堂上,為忉利天人演說般若。五,化人說,謂三乘聖人,隨機現化,如羅[目*侯]羅化作金輪王而度城東老母,先讚福果因緣,後說大乘妙法。」
說經師 (雜名)為說教之人。
說無垢稱經 (經名)六卷,玄奘所譯之維摩經也。
說罪 (行事)於說戒日或自恣日以自己所犯之罪科向他說之。所謂自首請恕也。梵曰阿缽底缽喇底提舍那A^patipratides/ana,義淨三藏譯為說罪,舊言懺悔。寄歸傳二曰:「梵云阿缽底缽喇底提舍那,阿缽底者罪過也。缽喇底提舍那即對他說也,說己之非,冀令清淨。自須各依局分,則罪滅可期。若總相談愆,非律所許。舊云懺悔,非關說罪。」
說罪要行法 (書名)一卷,唐義淨譯。說戒日比丘說罪之法式。
說盡苦道無所畏 (術語)四無畏之一。於大眾中,以生死果報之苦道為獅子吼而無所畏也。四無畏
說障法無所畏 (術語)佛四無所畏之一。四無畏
說障道無所畏 (術語)四無畏之一。於大眾中以惑業之障道為獅子吼而無所畏也。四無畏
說默 (術語)說為說法,默為不說。依理體則應默,依因緣則應說。此二者為菩薩之聖行。思量經二事品曰:「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說法,若聖默然。」止觀一曰:「若競說默不解經意,去理逾遠。離說無理,離理無說。說即無說,無說即說,無二無別,即事而真。」心經秘鍵曰:「聖人投藥,隨機淺深。聖者說默,待時待人。」
說轉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經量部之別名。經量部
說聽 (雜語)說者與聽者。中觀論曰:「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
(術語)二十隨煩惱之一。以種種之手段,使他抱顛倒之見也。
誑習因 (術語)附錄十因十果項。
誕生會 (行事)與降誕會同。祝四月八日釋尊降誕,或諸宗祖師誕生之法會也。
誕生偈 (雜名)釋尊降誕時,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今玆而往,生分已盡」之偈。上文出於西域記六。長阿含一記下句為:「要度眾生,生老病死。」諸經殊不一致。常用「三界皆苦我當安之」之下句。
[言*我] (術語)梵字[8752]g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伽,哦,我,,仰,蘗,竭,釳,乾,犍,乾,虐,疙,俄。金剛頂經釋字母品云:「稱[言*我]字門,一切法行不可得。」大日經入漫荼羅品云:「哦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行不可得。」涅槃經八曰:「俄者,一切諸行破壞相。」蓋[言*我]ga者為gati,即步行之義,故依深秘釋為行不可得之說者也。依大日疏七之釋,則行謂去來進退不住之義。今從阿字門展轉釋之,則以諸法本不生故而為無作。為無作故則無可對待說為空。空即不行之處,不行之處尚不可得,況行處耶?文殊問經字母品云:「稱[言*我]字時,是甚深法聲。」守護國界經三云:「[言*我]字印,入甚深法無行取故。」不空譯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云:「稱[言*我]字時,入普遍輪長養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行取性不可得。」是即謂無行無到,不動本處而知所詣之處入般若波羅蜜甚深之門也。
[言*我]那缽底 (天名)Gan!apati,又作迦娜簸底,我那婆底。譯曰歡喜。大聖歡喜天之梵名。毘那夜迦[言*我]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秘要曰:「[言*我]那缽底,此云歡喜,非餘毗那夜迦也。以慈善根力,令諸毗那夜迦生歡喜心,然後呵責,令不作障。」歡喜天
[言*我]那婆底 (天名)與[言*我]那缽底同。歡喜天
[言*我]囉娜 (動物)梵名Gardabha,驢馬也。
[言*我]嚕拏 (動物)鳥名。迦樓羅
輕毛 (譬喻)在十信位之菩薩,譬如輕毛。以其於佛道一進一退不定故也。舊譯之仁王經受持品曰:「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法華文句二上曰:「六心已前輕毛菩薩,信根未立,其位猶退。」名義集二曰:「婆羅,隋言毛道。謂行心不定,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魏金剛云毛道凡夫。」然唐善導師所謂信外輕毛者,自謙而云。觀經玄義分曰:「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輕安 (術語)心所名。與善心相應而起,使心堪於其事,使身輕樂安穩之心作用也。俱舍論四曰:「輕安者,謂心堪任性。」
輕安覺支 (術語)七覺分
輕垢罪 (術語)比重減輕一等,玷污淨行之垢惡也。梵網經心地品曰:「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輕重儀 (書名)四分律輕重儀,一卷,南山道宣著。就亡五眾物分別輕物重物者。律中死者之遺產相繼法,輕物與親近比丘,弟子比丘,看病比丘等,重物屬於四方僧者,不許分與。此所以須分別輕重物也。又曰現前僧物,四方僧物。
輕侮覺 (術語)八覺
輕捷 (異類)夜叉
輕觸 (術語)八觸
輕慢 (術語)輕人之慢也。法華經不輕菩薩品曰:「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
(術語)謂於諸實理猶豫不決之心也。故非一旦契悟諦理不能絕之。小乘預流果以上,菩薩初地以上,乃為斷疑者。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疑?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謂猶豫者,善不生故。」大乘義章六曰:「疑者於境不決猶豫曰疑,有二種:一者疑事,如夜觀樹疑為是人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諸諦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說為疑使。大乘通取,皆須斷故。」
疑續善 (術語)因果之道理,斷定為決無,名為邪見。有此邪見者,為斷善根之人,以其斷滅一切之善根不使發生故也。然此邪見之人,有時觸於善緣而生或有因果道理一念之疑,則此時已斷之善根再續生,謂之疑續善。俱舍論十七曰:「續善疑有見。」疑有者或有因果理之疑念也。見者決定為定有之正見也。
疑是解津 (雜語)謂疑為知解之律渡也。涅槃疏十三曰:「疑是解津,復是惑本。」三德指歸十八曰:「疑是解津者,津謂津濟。由疑故得解,則疑是解之津濟也。」輔行四之四曰:「師法二疑,須曉其時。若未入三昧來,於此二法,若不疑者,或當復雜邪師邪法,故應熟疑思擇之,疑為解津,此之謂也。」南山戒疏一曰:「由涉疑故,是解家法。」
疑心 (術語)六十心
疑見 (術語)謂於諸諦理懷猶豫,無決定之見也。十種見之一。見三藏法數四十三。
疑刺 (譬喻)疑念害善根,故譬以毒刺。萬善同歸集六曰:「堅信根,而拔疑刺。」
疑使 (術語)為疑惑所驅役,而流轉於三界,謂之疑使。十使之一。大乘義章六曰:「使者如地論說:隨逐縛義,名之為使,蓋乃就喻以名煩惱。如世公使隨逐罪人,得便繫縛。煩惱亦爾,久隨行人,繫縛三有,不令出離,故名為使。有人釋言,驅役名使,於義無爽,但非經論。」法界次第上之上曰:「使以驅役為義,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界。」
疑城胎宮 (術語)阿彌陀佛國土之邊地有一宮殿,以七寶莊嚴,若於疑心中念阿彌陀佛者,胎生於此宮殿中,五百歲間,不得聞三寶之名。為疑惑人所住,故曰疑城。為胎生之宮殿,故曰胎宮。但籠居宮殿中,不得見佛聞法之益,故曰胎生。以其似四生中之胎生,故云。無量壽經下曰:「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者。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教行信證六曰:「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疑悔 (術語)疑念與後悔。法華經序品曰:「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疑根 (譬喻)疑念深入於心,譬如根。萬善同歸集六曰:「智刃絕揮,疑根頓斷。」楞嚴經二曰:「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疑執 (術語)疑惑之執念。斷於見道者。唯識樞要上本曰:「遠離疑執,起處中行。」
疑結 (術語)由疑真諦之理,作種種之妄業,為三界所繫縛,不能出離,名之為疑結。九結之一。結為結縛不出之義。大乘義章五末曰:「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為結。亦能縛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稱為結。」三藏法數三十五曰:「疑結,謂諸眾生,於佛法僧寶,妄生疑惑,不修正行,廣行眾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疑結。」
疑惑 (術語)疑理迷於事,不能決定是非者。法華經譬喻品曰:「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無量壽經下曰:「疑惑中悔,自為過咎。」
疑煩惱 (術語)煩惱附錄。
疑蓋 (術語)疑惑之情,蓋覆心識,使不徹見真理也。五蓋之一。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痴心求理,猶豫不決,名之為疑。蓋者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者清淨心善,不得開發,故名為蓋。」
疑蓋無雜 (術語)真實之信心,無疑心間雜之意。疑為五蓋之一。障無漏之五蘊,故曰疑蓋。教行信證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信樂即是真實誠滿之心,極成用重之心,審驗宣忠之心,欲願愛悅之心,歡喜賀慶之心故,疑蓋無雜也。欲生即是願樂覺知之心,成作為興之心,大悲迴向之心故,疑蓋無雜。今按三心字訓,真實心而虛假無雜,正直心而邪偽無雜,真知疑蓋無間雜故,是名信樂。信樂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實信心。」
疑網 (譬喻)疑惑交絡譬如網。法華經方便品曰:「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智度論二十七曰:「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
銀山鐵壁 (譬喻)靈性之孤峻獨絕,譬如銀山鐵壁之難攀也。圓悟錄四所謂:「有依倚底碧落青霄,無依倚底銀山鐵壁。」又碧巖錄普照序所謂:「銀山鐵壁,孰敢鑽研」之類是也。壁立萬仞針劄不入之語,其義亦同。
銀地 (雜名)或曰金地琉璃地等。佛閣道場之通稱。
銀地道場 (堂塔)支那天台山之古佛道場,智者大師於此傳法。大明一統志四十七曰:「銀地嶺在天台縣北三十里,與金地嶺相接,相傳為定光佛示現處。」
銀色女經 (經名)佛說銀色女經,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譯。佛說於過去為銀色女救他之事。與佛說前世三轉經同。事跡小異。
銀[木*宛]裏盛雪 (公案)示生佛一如之真源,即一色邊之宗極者。雲門文偃法嗣巴陵新開院顥鑒三轉語之一。碧巖集十三則曰:「僧問巴陵如何是提婆宗?巴陵云銀[木*宛]裏盛雪。」又寶鏡三昧歌有「銀[(苑-卄)/皿]盛雪,明日藏鷺。類之不齊,混則知處。」
銀輪王 (雜名)四輪王之一。自天感得銀輪寶而王三天下者。輪王
銅缽 (物名)以銅所作之磬也。
銅鈸 (物名)又曰鐃鈸。法華經曰:「琵琶鐃銅鈸。」
銅輪王 (術語)四輪王之一。感得銅製輪寶而王二大洲之轉輪聖王也。轉輪王。【又】十住菩薩習種性之人為銅輪王,化二大洲,故十住為銅輪位。圓教分證即之位也。仁王經上曰:「習種銅輪二天下。」同天台疏曰:「十住菩薩習種性人作銅輪王,王二天下。」止觀二曰:「進入銅輪,破弊根本,本謂無明,本傾枝折,顯出佛性,是分證真實位。」
銅鍱部 (流派)上座部之異名。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銅鍱部上座部也。鑒赤銅鍱書字記文。今猶在師子國也。」巴Tambapan!n!iya。
銅鑼 (物名)教家用之。正字通曰:「鑼,郎何切,音羅。築銅為之,形如盂。」
銖衣 (雜名)言其衣之輕也。佛經說諸天人衣,重自數銖半銖不等。賈至詩曰:「舞怯銖衣重。」
賒多 (術語)梵語。華言寂滅。淨名曰: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見翻譯名義集。
蜜伽闍 (人名)Mr!gaja%,悉達太子三夫人之一。譯曰鹿子。有部毗奈耶十八曰:「寶女蜜伽闍,注云鹿子也。」
蜜利車 (雜名)Mleccha,又作彌離車,彌戾車。胡種之稱。譯曰垢濁種。續高僧傳四(玄奘傳)曰:「迦果斯地北,民雜胡戎,制服威儀,不參大夏,名為邊國蜜利車類。唐言譯之垢濁種也。」玄應音義十八曰:「彌離車或作彌戾車,皆訛,正言蔑戾車也。」華嚴疏鈔十四曰:「蔑戾車者,三藏云惡中惡,亦云奴中奴,皆義翻耳。」
蜜利伽羅磨多跋羅娑馱 (堂塔)Mr!gama%tr!-pra%sa%da,譯曰鹿母堂。玄應音義十八曰:「蜜利伽羅,此云鹿。磨多此云母,跋羅娑馱,此云堂亦言殿也,舊云摩伽羅母堂者訛略也。」
蜜栗伽悉他缽娜 (寺名)(Mr!g-ada%va)寺名。譯曰鹿園。鹿野園之精舍也。求法高僧傳上曰:「那爛陀寺東四十驛許,尋弶伽河而下,至蜜利伽悉他缽娜寺,唐云鹿園寺也。」梵Mr!ga-stha%pana。
甄正論 (書名)三卷,唐玄嶷著。廣破靈寶等經天尊等名之偽。
甄叔迦 (物名)Kim%s/uka,又作堅叔迦,緊祝迦。寶石名。譯曰赤寶。玄應音義六曰:「甄叔迦寶,譯云赤色寶。按西域傳云:有堅叔迦樹,其花赤色,形大如手。此寶色似此花,因以名焉。」慈恩之上生經疏下曰:「甄叔迦寶,狀如延珪,似赤琉璃。」慧琳音義十六曰:「緊祝迦。」【又】(植物)樹名。慧琳音義十一曰:「甄叔迦,西國花樹名也。此方無此樹。大唐西域記云:印度多有甄叔迦樹,其花赤色,形如人手。一說云:亦名阿叔迦(As/oka),亦名無憂樹,其花亦赤色,此說正也。」
甄陀 (天名)又作緊那羅,緊捺洛。八部眾之一。譯曰人非人。緊那羅
甄迦羅 (雜名)Kamkara,數量名。法華經藥王品曰:「甄迦羅,頻婆羅Bimbara,阿[門@(人/(人*人))]婆Aks!obhya等偈。」俱舍論十二列五十二數,其中第十六曰:「矜羯羅。」玄應音義六曰:「甄迦羅,或云恒迦羅,此當千萬億。」法華玄贊十曰:「甄迦羅等者,俱舍論第十二卷,說數六十,妄失餘八。以十漸積至第十六名矜羯羅,第十八名頻跋羅,第十九名大頻跋羅,第二十名阿芻婆,第二十一名大阿芻婆。此總三種,即是十六十八二十數也。」
甄迦羅女 (天名)樂神名。八部眾之一。智度論十七有甄陀羅女。輔行四之三誤作甄迦羅女。緊那羅,堅陀羅,真陀羅等,梵語之訛轉。緊那羅
靺師迦 (植物)Va%rs!iki,花名。見靺[口*栗]沙迦項。
靺[口*栗]沙迦 (植物)Vars!ika,又作靺師迦。花名。譯曰雨時花。希麟音義五曰:「靺師迦花,正云靺[口*栗]沙迦花,此云雨時花也。或云夏生花,其花白色甚香,半夏時生,因名云。」
飾宗記 (書名)飾宗義記之略名。
飾宗義記 (書名)略云飾宗記。十卷,唐嵩山定賓作。釋相部法礪之四分律疏十卷。
歌王 (人名)即歌利王。迦利。稽古史略三曰:「忍仙林下坐禪時,曾被歌王割截肢。」
歌天 (天名)住於胎藏界之外金剛部院。天人之吹笛者。又有歌天女。見胎藏界曼陀羅大鈔六。
歌利王 (人名)迦利
歌唄 (儀式)歌者歌嘆。唄者梵語唄匿。譯曰讚頌,讚嘆。是梵漢雙舉之語。又唱唄之義。法華經方便品曰:「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文句記五之中曰:「經云唄者,或云唄匿,此云讚誦。」玄贊四曰:「梵云婆陟,此言讚嘆,唄匿訛也。」梵Pa%t!haka。
歌偈 (雜名)歌歎他德之偈頌。智度論三十五曰:「喜德女見太子,自造歌偈,而讚太子。愛眼視之,目未曾眴。」
歌詠 (行事)律教禁歌詠。毗奈耶雜事六曰:「苾芻不應歌詠引聲而誦經卷。若苾芻作闡陀聲,誦經典者,得越法罪。若方國言音,須引聲者,作時無犯。」然大乘許之。大日經義釋六曰:「一一歌詠,皆是真言。一一舞戲,無非實印。」
歌詠心 (術語)六十心
歌菩薩 (菩薩)八供養附錄。
歌栗底迦 (雜名)月名。迦利底迦
歌頌 (雜名)謳歌其德之偈頌。法華經法師品曰:「妓樂歌頌,供養恭敬。」
歌嘆 (雜語)以謠歌讚嘆其德也。無量壽經下曰:「咸然奏天樂,暢發和雅音。歌嘆最勝尊,供養無量覺。」
歌舞人 (雜名)內四供之西北二供也。秘藏寶鑰上曰:「金寶法業歌舞人。」
歌舞菩薩 (菩薩)奏天樂,歌舞而贊歎如來,賞揚往生人之菩薩。無量壽經下曰:「咸然奏天樂,暢發和雅音。歌歎最勝尊,供養無量覺。」又金剛界三十七尊中有金剛歌,金剛舞之二菩薩。
歌舞三摩地 (術語)是大日如來之歌三摩地舞三摩地也。大日如來住此三摩地,名變現一天女。一以歌詠供養西方彌陀如來。一以舞技供養北方不空成就如來(釋迦)是金剛界三十七尊中之內四供女菩薩也。然則歌舞即大日法身內證之德。一句之歌詠,一曲之旋舞,亦無非為深妙之佛事,因而具法性無盡之德,故與之相應,則一切之悉地得成就也。智度論十三曰:「問諸佛賢聖是離欲人,不用音樂歌舞,何以故?供養伎樂耶?答諸佛於一切法中心無所著,於世間法悉無所須,惟憐愍眾生故出世,應隨供養者應願而使得福,故受。又菩薩欲淨佛土,故求好音聲,欲使國土中眾生聞好音聲,其心柔軟,心柔軟故受化易,是故以音聲因緣供養佛。」
歌聲 (故事)緊那羅之歌聲,使五百仙人失通,迦葉尊者不堪於座。智度論十七。見緊那羅
歌羅 (雜名)分量名。迦羅
歌羅分 (雜名)迦羅
歌羅邏 (雜名)初宿胎內之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之上曰:我初生時攬父母身,分以為已有,名歌羅邏。歌羅邏時,名曰無明。羯邏藍
歌羅頻伽 (動物)迦陵頻伽
[馬*太] (術語)[8762]Dha,又作達。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大日經所謂:「[馬*太]字門一切法界不可得故」者,自Dharmadha%tu(法界)釋之。文殊問經所謂:「稱[馬*太]字時是七聖財聲」者,自Dhana(財)釋之。
[馬*太]那演那 (術語)Dhya%na,譯曰靜慮。見[馬*太]南條。
[馬*太]迦 (動物)迦蘭陀
[馬*太]南 (術語)Dhya%na,又作[馬*太]演那,[馬*太]那演那。定名七種之一。譯為靜慮。舊稱,禪那,譯言思惟修。俱舍寶疏二十八曰:「[馬*太]南,此云靜慮,[馬*太]那舊云禪那訛也。」了義燈五本曰:「四云[馬*太]那衍那,此云靜慮。」瑜伽倫記四上曰:「四云[馬*太]衍那,此云靜盧,舊云禪義不正也,或云持阿那訛也。」俱舍光記二十八曰:「印度造字聲明論中有字界字緣,審慮梵云振多,是字緣。於振多義中置地界故,地是梵音,復以餘聲明法助此振多義地界變成[馬*太]南,[馬*太]南此云靜慮。舊云禪,或云禪那,或云持阿那,皆訛也。」
[馬*太]衍那 (術語)Dhya%na,又作[馬*太]那演那,[馬*太]南。譯曰靜慮。靜慮
[馬*太]索迦 (雜名)Da%saka,譯曰奴。見玄應音義二十三。
[馬*太]婆 (雜名)梵名。譯言奴。參照無價[馬*太]婆條。
[馬*太]都 (術語)Dha%tu,譯曰界,體性。事物固有之自體也。事物各有界畔而持自性之義也。又謂如來之舍利。是為金剛不壞之身界,以其為實體故也。又曰達磨[馬*太]都,譯為法界法體。惟具略之異耳。玄應音義二十五曰:「[馬*太]都謂堅實也,此亦如來體骨,舍利之異名。」慧琳音義八曰:「[馬*太]都此云法界,界體也。」俱舍光記八曰:「身界梵曰[馬*太]都,即佛身體也,亦名室利羅(S/arlra),唐言體,佛身體也。舊云舍利訛也。」俱舍寶疏十八曰:「[馬*太]都此云性,如來體性也。」
[馬*太]摩 (術語)與達磨同。譯曰法。智度論四十八曰:「[馬*太]摩,秦言法。」
[馬*太]縛若 (物名)Dhvaja,譯曰幢。大日經疏九曰:「梵云[馬*太]縛若,此翻為幢。梵云計都Ketu,此翻為旗。」
馺婆訶 (術語)蘇波訶
馺皤訶 (術語)Sva%ha%,蘇波訶
馺縛訶 (術語)蘇波訶
蒸沙 (譬喻)譬物之不可成也。楞嚴經六曰:「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萬善同歸集六曰:「匍匐昇沈,輪迴莫已。蒸砂之喻,足可明之。」
對告眾 (術語)世尊說法之時,以大眾內某一人為對手而說法。如節章之初,有「佛告阿難」者,阿難為對告眾也。阿彌陀經,般若經之舍利弗,亦為對告眾。
對法 (術語)阿毘達磨。譯曰對法。梵語Abhidharma,對為對觀對向之義,法為四諦涅槃之法。以無漏聖道之智慧,對觀四諦之理,對向於涅槃之果,故名對法。蓋對法者,智慧之名也。然三藏中論藏為於諸法之性相,問答決擇,而生其無漏智慧之法文,故彼之論藏,亦名對法。俱舍論一曰:「論謂生無漏慧教,此諸慧論是彼資糧,故亦得名阿毘達磨。」
對法宗 (術語)阿毘達磨藏之宗趣也。俱舍論三十曰:「我多依彼釋對法宗。」
對法論 (書名)阿毘達磨雜集論之異名。
對法藏 (術語)三藏之一。類集一切之論部,謂之對法藏。諸論之通名也。【又】(書名)世親所造之俱舍論也。梵名,阿毘達磨俱舍,譯曰對法藏。對法指發智六足等之諸論,藏指俱舍論,此論含攝彼發智六足等之妙義。故名此論曰:「對法之藏」。俱舍論一曰:「由彼對法論中勝義入此攝故,此得藏名。」
對治 (術語)斷煩惱也。是有四種:一厭患對治,謂加行道,在見道以前,緣苦集二諦,生深為厭患之念也。二斷對治,謂無間道,於無間道緣四諦而正斷煩惱也。三持對治,謂解脫道,於無間道後起解脫道,更緣四諦,攝持彼無間道所得擇滅之得,以使所斷之煩惱不更起也。四遠分對治,謂勝進道,於解脫道後,入於勝進道,更緣四諦使所斷之惑轉更遠也。其中正對治為第二之無間道斷。
對治助開 (術語)十乘觀法之第七。若修正觀時,邪倒之心,起而為障,因而不能前進,則行相應之法而對治之,以助彼正道,開前進之道也。
對治悉檀 (術語)四悉檀之一。如為破常見說空教,為破斷見說有門,為對治彼此之執,說種種之法以成就破執之益也。悉檀者成就也。
對治秘密 (術語)四種秘密
對首 (術語)三種羯磨法之一。首者面也,一人乃至四人之比丘對面而為說淨懺悔等之羯磨也。見行事鈔上五之一。
對首心念法 (術語)羯磨
對揚 (術語)於佛之說法會坐,對佛發起問答等,以揚發佛意,而成辦利益,謂之對揚。佛亦以其對揚者為一會之代表而說法,則謂之對告眾。光明文句五曰:「諸佛說法,必有對揚。」【又】(儀式)於法會行散華式時,散華之偈終後,舉希望佛法世法常住安穩之偈文,謂之對揚。
對遍中 (術語)四中之一。
對機 (術語)佛陀對於眾生之根機,而施相應之手段。又禪家之宗匠答學者之問也。
對緣假 (術語)四假之一。
對觸禮 (儀式)面面相對而禮拜也。
朅地洛迦 (植物)又作竭地洛迦。木名。軻地羅
朅伽 (物名)梵語Khad!ga,又作竭[言*我]。譯云刀或劍。求祈願成就時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所謂:「如是計都,朅伽,傘蓋,履蓋,真陀摩尼,安[食*善]那,藥盧遮那等。」是也。慧琳音義三十六曰:「朅伽唐云劍。」大日疏十一釋朅伽曰:「刀以鑌為骨柄。」【又】(動物)翻譯名義集曰:「朅伽此云犀牛。」渴伽
朅伽毘沙拏 (動物)又作佉伽婆沙,渴伽婆沙,佉伽毘沙拏。譯曰犀角。渴伽。Khad!ga-vis!n!a。
朅達羅 (地名)山名。七金山之第五。軻地羅附錄。
朅盤陀 (地名)國名。西域之一處。開國之祖謂之漢日天種。謂母為漢土之人,父自日天而來。其王族之容貌與中國同,首飾方冠,身被胡服。此國有經部之祖童受論師之伽藍。此國王嘗聞論師之盛名,興兵伐咀叉始羅國,將師而還。見西域記十二。梵Gorband。
朅藍婆 (地名)又作朅藍波。鬼之住處名。地藏十輪經四曰:「有一大丘壙,名朅藍婆,甚可怖畏,藥叉羅剎,多住其中。」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朅藍婆舊經云呵羅,此云強也。」慧琳音義十八曰:「朅藍波,唐云伏剛強處,地名也,不求字義。」
(動物)野雞也。
雉救林火 (傳說)昔野火燒林。林有一雉,以水灑林,往返不止。時天帝來問言:汝何作?答曰:我愍眾生,故欲救此林,此林蔭影清涼,我諸種類眷屬,皆悉依仰,我身有力,云何怠而不救之?天帝問言:汝精勤可至幾時?答曰:將以死為期。天帝言:汝心雖爾,誰證知之?即自立誓,我心至誠不虛,火即當滅。是時淨居天知雉弘誓,即為滅火。見智度論十六,經律異相四十八,義楚六帖二十三。
火神救雉雛 (本生)有一阿練若處於野。野火將至。不知云何?以白佛。佛言汝往滅之。受教往滅,然不能使滅。還白佛。佛言可以我名語火神,可言世尊欲使汝滅。受教往語。火即滅。還白佛。佛言:此火神不但今世聞我名,火即滅,過去世時,海中有洲,七歲中常為火所燒。彼洲上叢草中有雉,生一雛。父母見火欲至,便捨去。其雛於後張舒翅腳,示火神,說偈曰:有腳未能行,有翅未能飛。父母見捨去,唯願活我命。火神即以偈答曰:卵生非所求,而今從吾乞。我今當施汝,四面各一尋。佛言爾時之雉雛,我身是也,火神今之火神是也。見五分律二十六。
熏士 (雜名)苾芻
熏習 (術語)與薰習同。薰習
碣斗 (譬喻)又作竭斗傑斗。以碣石之斗出,喻猜黠狡猾之輩倨傲鬥爭也。
銘文 (雜語)銘於金石或圖像之文也。【又】心腑可銘之要文也。
閣主 (職位)佛閣之主事。禪苑清規曰:「閣主殿主維那所請。」
際史吒 (雜名)際史吒,譯曰三月。見梵語雜名。梵Jyais!t!ha。
圖寺 (雜語)浮圖與佛寺。高僧傳康僧會曰:「江左興立圖寺。」
裴佛略 (術語)梵音Vaipulya之訛。十二部經中方廣經之梵名。
瑤花 (堂塔)玉華宮也。玉花
摑裂 (雜語)裂破也。無量壽經上曰:「摑裂邪網。」同述文讚曰:「摑古惡反,亦裂也。」
摸象 (譬喻)盲人摸象之喻也。涅槃經三十二說:「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來示盲者。大臣受王敕,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否?眾盲各言我已見。王言象類何物?觸其牙者即言象形如蘿菔根,觸其耳者言象如箕,觸其頭者言象如石,觸其鼻者言象如杵,觸其腳者言象如臼,觸其脊者言象如床,觸其腹者言象如甕,觸其尾者言象如繩,善男子!如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是眾相若悉非象者,離是外更無別象。善男子!王喻如來正遍知,臣喻方等涅槃經,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眾生無明也。」菩薩處胎經三亦有此譬。
膏明 (譬喻)膏油與燈明。正行比膏。妙解比燈明。止觀五上曰:「膏明相賴,目定更資。」
嘍栗 (雜語)鼠嘍栗之略。
嗽卑 (術語)Upa%sika%,新譯之鄔波斯也。譯曰近善女。玄應音義十五曰:「嗽卑或言蘇卑,或言優婆斯,皆訛轉也。正言鄔波斯,此云近善女。」
慇重修 (術語)四修
截雨咒 (真言)祈雨止之神咒。見密咒圓因往生集。
截頭 (地名)水經注。釋法顯所謂糾尸羅國。漢言截頭也。佛為菩薩時以頭施人。故因名國。
馝柯羅摩訶秩多 (人名)Vikrama%ditya,王名。譯曰正勤日。見婆藪槃豆傳。
臺座 (物名)座床之高者,安置佛像於此。
寢堂 (堂塔)禪家住持之寢室。見象器箋一。
漆桶 (譬喻)無分別之眼闇黑,喻以漆桶。罵無眼子之詞也。猶言黑漆桶,漆桶不會等。
複師 (職位)華嚴宗之僧職。再講講師所講述者,以明義理之僧也。
複熾盛光法 (修法)北斗七星護摩法之略名。
榜排手 (圖像)千手觀音四十手之一。榜者以盾排禦敵之義也。觀音纂玄記曰:「榜木片標榜,牌與牓同,俗呼盾為牌。案釋名云:彭排,彭旁也,在旁排敵禦攻。」
敲鉦 (物名)漢名鉦鼓。鼓形之鉦,敲之而念佛者。
敲枷打鎖 (雜語)禪宗打破斷滅頑空之枷鎖,解脫繫縛,故以此喻之。續傳燈錄三十四密庵咸傑條所謂:「將來敲枷打鎖則不無。」是也。
齊領 (術語)領解附錄。
齊業身 (術語)以宿業盡為齊限而入滅之佛身也。對於齊緣身而言,即天台所談小乘三藏教之佛身也。蓋三藏教之教意,一切萬法,依因緣和合而生,本非有實我,總因前世之煩惱業而顯,故佛身亦不能漏於此規。宿業所感,必以宿世之業力盡為齊限,而始入滅。八十老比丘於娑羅林中患背痛而入涅槃之佛身是也。出於法華玄義七等。
齊說齊聞 (術語)在於實大乘,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山色清淨身,谿聲廣長舌,萬有皆齊說實相之妙法,同時亦皆齊聞其妙法云。是即法身說聽之義也。出於四明尊者教行錄四。
齊緣身 (術語)以緣盡為齊限而入滅之佛身也。對於齊業身而言,即天台所說通教之佛身也。蓋通教之教意,不別待分析推求,直依法之道理,而談一切萬法如幻即空,故佛身亦非實在者,有應感佛身之緣則現相,緣盡則滅形,即以所化之機緣盡為齊限而隱其身。所謂機興即生緣謝即滅之佛身是也。出於法華玄義七等。
標幟 (雜語)不動明王附錄。
箇箇圓常道 (術語)是華嚴天台所說幽遠玄妙之教,一箇一箇之事物,山川草木勿論,即至一塵一芥之微,悉皆具備圓滿常住之道,無不有真理之全體者。圓有完全圓滿意味,常有常住不滅意味,佛法至極之道理也。
箜篌 (物名)樂器名。釋名謂為師延所作。空國之侯所存也。故亦作空侯。或謂漢武帝使樂人侯暉為之,其聲坎坎,故又作坎侯。隋書音樂志謂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其器今已失傳。舊說謂似瑟而小,用木撥彈之。日本之箜篌,傳自百濟,故亦謂之百濟琴。有豎箜篌臥箜篌兩種。印度自古有之。故法華經曰:「簫笛琴箜篌。」
誌公碑 (雜名)梁釋寶誌之碑也。在鄒平醴泉寺。行書。碑陰有誌公像。指月錄曰:「寶誌禪師:金陵東陽民朱氏之婦,上已日聞兒啼鷹巢中。梯樹得之,舉以為子。其後出家專修禪,披髮徒跣,著錦袍,往來皖山劍水之下。以翦尺拂子掛杖頭,負之而行。」其碑文為琅琊王筠所作。見南史隱逸傳。
暱縛 (雜語)Jva%la,譯曰光明。見唯識樞要上末。
廝禪 (雜語)問答往來,謂之廝禪。廝者相也。餘冬序錄四十八曰:「唐人詩中字音,有以十讀如[卄/記],相讀如廝。如恰似春風相欺得、如何不相離等句,皆思必切。」大慧書上曰:「將心意識記取遮杜撰說底,卻去勘人一句來一句去,謂之廝禪。」
[虫*昆]勒 (書名)梵語。譯言筐藏。摩訶迦旃延所造之論部名。詳見大智度論第二。
[虫*昆]蟲作佛 (術語)依圓頓一乘之意,則謂昆蟲亦尚作佛云。智度論九十三曰:「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皆畢定,微細昆蟲雖未有善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中略)如法華中說畢定,餘經說有退有不退。」
搴帷 (故事)與褰帷同。馬鳴菩薩降伏鬼辯婆羅門之故事也。褰帷
(術語)分別事理決斷疑念之作用也。又通達事理之作用也。又智與慧雖為通名,然二者實相對。達於有為之事相為智,達於無為之空理為慧。唯識論九曰:「云何為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俱舍論四曰:「慧謂於法有簡擇。」大乘義章二曰:「於緣決定為緣。」同十曰:「觀達為慧。」同二十本曰:「慧者據行方便觀達名慧,就實以論,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
慧矢 (譬喻)密教之法門以定慧一雙配於左右。弓為定之標幟,矢為慧之表示。愛染明王所持之弓箭是也。
慧力 (術語)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煩惱之力用也。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大寶積經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之異譯。
慧山 (地名)在江蘇無錫縣西。西域僧慧照居此,故名。又名惠山。第二泉在焉。吳地記古名華山。一名西神山。又名鬥龍山。
慧水 (譬喻)智慧能洗煩惱之垢,故譬以水。
慧日 (譬喻)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於日。無量壽經下曰:「慧日照世間,清除生死雲。」法華經方便品曰:「慧日大聖尊。」同普門品曰:「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又】(人名)唐慧日三藏,青州東萊人。姓辛氏。幼見義淨三藏從印度歸,羨慕之。嗣聖十九年,決志西遊。三年達印度境。拜聖跡,求梵本,歷訪諸方智識,經十三年,歸途具閱艱難,深厭閻浮之苦。欲速見佛。遍問天竺三藏,學者所說,無不讚淨土。又感觀音靈告,遂有淨土往生志願。開元七年達長安。在天凡十八年,經歷七十餘國,所齎甚多。玄宗敕賜慈愍三藏之號。天寶七年寂。年六十九。所著有往生淨土集三卷。見宋高僧傳二十九佛祖統紀四十等。【又】元慧日禪師,姓沈氏,號東明。明州定海人。為直翁法嗣。至大元年,應日本聘東渡,大揚曹洞之宗風。日本高僧傳等有傳。
慧日尊 (佛名)稱大日如來。
慧月 (人名)勝論外道中,初立十句義之人也。唯識述記一末曰:「其苗裔,名曰慧月,立十句義。」衛世師
慧文 (人名)北齊慧文尊者,姓高氏。閱大智度論一心三智之文,即依此以修心觀。謂果既一心而得,因豈前後而獲。此觀若成,證一心三智,雙亡雙照,即入初住無生忍位。又閱中論因緣所生法句,恍然大悟,頓了諸法無非因緣所生。而此因緣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為中道。以心觀授南嶽,故為台宗始祖。
慧幻 (術語)一切諸法,皆如幻化,如來之聖智,亦為幻化,稱為慧幻。幻士仁聖經曰:「諸坐比丘亦如幻化,如我之身亦是慧幻。」
慧心 (術語)心體明了,能達觀事理者。
慧心奇特 (術語)奇特附錄。
慧可 (人名)初名神光。北魏洛陽人。達摩大師居嵩山少林寺時,神光請道甚摯。至雪夜,斷其左臂,達摩感而許之,改其名曰慧可。後受達摩衣缽,繼禪宗之法統,為第二祖。
慧生 (人名)北魏人。神龜元年,奉敕與宋雲等,共發洛陽,入乾陀羅國,留數年,尋齎經百七十部還國。著有使西域記一卷。見魏書百十一,歷代三寶記三等。
慧目 (術語)智慧之眼目也。圓覺經曰:「幻翳朗照,慧目清淨。」又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寄歸傳一曰:「既無慧目,誰鑑是非。」
慧光 (術語)慧智之光也。無量壽經下曰:「慧光明淨,超踰日月。」【又】(人名)北齊名僧,為律宗大家。又譯十地論於洛陽,為地論宗之鼻祖。門下弟子甚多。
慧光童子 (菩薩)不動明王附錄八大童子項。
慧布 (人名)廣陵人。姓郝氏。二十一歲出家。初就楊都建初寺瓊法師學成實。尋就[山*聶]山止觀寺僧詮聽三論講。洞達清玄,妙知論旨。後遊北鄴,訪可禪師寫章疏六馱,負之還江表。又往齊國,廣寫錄闕書。嘗見西方往生行人告云:如我所願,在眾生化度。如何在蓮華中受十劫樂耶?未若於三途處救濟苦也。可以見其志矣。年七十,自絕穀粒,遂寂。終時手屈三指云。見續高僧傳七等。
慧次 (人名)冀州人。姓尹氏。幼出家,就法遷受學,博通經論。智藏,僧旻,法雲等,皆出其門。承道場慧觀之說,立三教五時之教判,稱為江南三家之一。齊永明八年寂。年五十九。見梁高僧傳八等。
慧印 (印相)又云智印。印有決定不變之義。如來之智慧,契於法之實相,而決定不變,故名慧印。
慧印三昧 (術語)發生慧印之禪定也。
慧印三昧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與大乘智印經及如來智印經同本。為佛如來入智印三昧而說之經,故名。
慧安 (人名)慧安禪師,荊州枝江人。姓衛氏。唐貞觀中,謁黃梅五祖,遂得心旨。於是遍歷名跡,至嵩嶽,云是吾終焉之地。自爾禪者輻輳。神龍二年,中宗賜紫衣摩衲,尊以師禮。延入宮中,供養三載。辭歸嵩嶽。是年三月八日,閉戶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有八。
慧利 (術語)智慧與利益也。維摩經問疾品曰:「若不如是,已所修治為無慧利。」注曰:「肇曰:若不能爾,其所修行,內未足為有慧,外未足為有利也。生曰:無慧利於物也。」
慧見 (術語)以深妙之智慧,達觀諸法之識見也。無量壽經上曰:「自以慧見問威顏乎?」
慧足 (雜語)二足之一。佛以福慧之二為兩足,遊履於三界,慧其右足也。
慧身 (術語)五分法身之一。成自無漏智慧之身也。
慧沼 (人名)唐淄州慧沼,從慈恩大師,極性相之奧義。及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預於證義。又於義淨之譯場為證義,多所刊正。著唯識了義燈,質圓測之異義。後著諸疏義,號淄州沼。見宋高僧傳四。
慧忍 (術語)附錄十忍項。
慧忠 (人名)南陽
慧門 (術語)入於智慧之法門也。最勝王經一曰:「開闡慧門,善修方便。」
慧門十六尊 (名數)金剛界羯磨會三十七尊中,司智慧之德之十六大菩薩。金剛薩埵,金剛愛,金剛善哉,金剛寶,金剛光,金剛幢,金剛笑,金剛法,金剛利,金剛因,金剛語,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之諸尊是也。
慧命 (術語)法身以智慧為壽命。智慧之命夭傷,則法身之體亡失。蓋慧為法身之壽命,故曰慧命。四教儀曰:「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夭傷慧命,亡失法身。」【又】尊稱比丘曰慧命。博聞強識,以慧為命之義也。又曰慧壽。新譯曰具壽。猶言慧命須菩提等。行事鈔下三曰:「毘尼母云:下座指上座為尊者,上座指下座為慧命。」勝鬘寶窟中本曰:「慧命者,以廣大甚深之慧為命故,名慧命也。如經言慧命須菩提,慧命舍利弗也。」資持記下三之二曰:「慧命謂博聞強識以慧為命也。」
慧命經 (書名)印光法師曰:「國初魔民柳華陽作慧命經,盡用佛經祖語,證煉丹法。挽正作邪,以法謗法。未開眼人見其邪說,認為真實,正見永失。所言所修,皆破壞佛法。而猶囂囂自得,謂吾幸遇真乘,得聞正法。所謂認賊為子,煮砂作飯,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可不哀哉!」
慧果 (人名)唐青龍寺慧果阿闍梨,真言宗之第七祖,大廣智不空三藏之付法入室也。永貞元年十二月寂,壽六十。見付法傳。
慧炬 (譬喻)智慧之燈炬也。智慧能照無明之闇,使知道之險難,故譬為燈炬。涅槃經二十一曰:「汝於佛性猶未明了,我有慧炬能為照明。」寄歸傳二曰:「艤法舟於苦津,秉慧炬於長夜。」
慧炬三昧 (術語)法華經所說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則發智慧之燈炬,照世之險難,故謂為慧炬三昧。法華嘉祥疏十二曰:「慧炬三昧者,如執炬夜行,不墮險處。」
慧思 (人名)台宗二祖南嶽慧思尊者,姓李氏。武津人。心愛法華,借本入塚,對經涕泣。夢普賢菩薩摩頂而去。所摩頂上,隱起肉髻。年十五,出家,文師授以心觀之訣,豁然大悟,得法華三昧。乃結庵大蘇山。時齊運將傾,思避其難。遂卓錫南嶽。靈瑞重沓,有諸天童以為侍衛。將順世,大集門人說法,苦切訶責。乃曰:若有十八人不惜身命修法華懺者,吾當供給。若無,吾當遠去。竟無答者,即端坐言佛來迎而化。
慧約 (人名)慧約國師。字德素,姓婁。東陽烏傷人。年十七,出家於東山寺。巖棲卻粒,餌以松朮。中書郎周顒,太宰褚淵,太尉王儉,交請開法。所居之處,靈異屢著。梁帝大興戒法,請師為闍梨。尊之曰智者。帝躬稟菩薩大戒。入滅後,敕葬誌公塔左。
慧苑 (人名)唐洛京佛授記寺慧苑(定刊等記有京兆靜法寺沙門慧苑等),師華嚴之賢首,深精究一宗,號山首門人。刊定賢首新譯華嚴經之略疏成十五卷,題曰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加自己之臆見,往往亂賢首之正義。為華嚴一家之異解者。後清涼大師作大疏鈔百卷,糾刊定之謬,師又作新經音義二卷,世稱為慧苑音義。見宋高僧傳六。
慧苑音義 (書名)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二卷,靜法寺慧苑撰。故世稱慧苑音義。慧琳音義中採取之,又別行焉。
慧威 (人名)婺州東陽人。姓劉氏。號天宮尊者。幼受具,入智威之室,頓開悟天台三觀之法門。時人呼曰小威,後歸東陽,山居絕人事。登門求道之士不少。為台宗第七祖。年壽並缺。後吳越王謚曰全真尊者。嗣法弟子有玄朗。見宋高僧傳六,佛祖統紀七等。
慧南 (人名)信州玉山人。姓章氏。世稱黃龍慧南。黃龍
慧寂 (人名)韶州懷化人。姓葉氏。世稱仰山慧寂。仰山
慧皎 (人名)會稽上虞人。住嘉祥寺。春夏弘法,秋冬事著述。梁天監十九年,撰高僧傳十四卷。又有涅槃義疏十卷,梵網經疏等。年壽並缺。見歷代三寶記,續高僧傳等。
慧毒門 (術語)破身少著毒藥,則毒氣遍滿於身,是依毒門深入毒氣也。菩薩之造論,為眾生開慧門,學者依之而深為研究,則悟入必深,如彼毒門,故寄喻謂之慧毒門。俱舍論三十曰:「於此方隅已略說,為開智者慧毒門。」同光記三十曰:「如身少破著少毒藥,須臾毒氣遍一身中,為毒門。今造此論亦復如是,開少慧門,諸有智者能深悟入,如似毒門,名慧毒門,從喻為名。」
慧洪 (人名)宋寂音尊者,名慧洪,又名德洪。字覺範。參真淨文禪師得法。後,居江寧府清涼寺,海眾輻輳。高宗建炎二年寂,壽五十八,賜寶覺圓明之號。著禪林僧寶傳,林間錄,石門文字禪等。見釋氏稽古略四。
慧流 (譬喻)智慧之流水也,智慧能洗煩惱之垢染,故譬之流水。賢愚經二曰:「佛日初出,慧流肇潤。」
慧海 (術語)智慧深廣如海。因明大疏序曰:「抱慧海於深裏。」
慧淨 (人名)常山真定人。姓房氏。十四歲出家。隋開皇年間,於長安開講筵,聲譽甚高。唐貞觀二年,新經來,師當選,筆受大莊嚴論,撰疏三十卷。於是名譽喧傳,波頗三藏等歎為東方之菩薩。十九年,玄奘歸朝,敕師與譯經。病不赴。其年寂。年六十八。所著有雜心論疏三十卷,俱舍論疏三十餘卷等十餘種。見續高僧傳三,佛祖統紀三十九。
慧基 (人名)錢塘人。姓呂氏。十五歲出家,二十歲受具。遊歷諸方,講宣經教,太宗遣使迎請,稱疾不行。著法華義疏三卷。又製問訓義序三十三科,註遺教經等。譽馳海內,敕為僧正。是為東土僧正之始。齊建武三年寂,年八十五。見梁高僧傳八,佛祖統紀三十六等。
慧能 (術語)智慧之功能也。高僧傳六曰:「藉慧能於前因,發勝心於曠劫。」【又】(人名)禪宗東土第六祖也。姓盧氏,三歲喪父。及長,家益貧。採薪販賣養母。一日入市,聞人讀金剛經。問其所得,謁蘄州黃梅山五祖弘忍禪師。五祖問曰:汝從何處來?答曰:嶺南。師曰:嶺南人無佛性。能曰:人即有南北,佛性豈然?師知其為異人,使入碓房舂米,因稱為盧行者。經八月,五祖知付授時至,使眾徒各書得法之偈。時上座神秀書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能聞之曰:如吾所得,則不然。竊雇童子夜於壁間書一偈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知之,潛入碓房,問曰:米白否?答曰:白未經篩。五祖以杖三打碓而去,能即以三更入室。祖乃授衣法。去隱南方漁村者數年,儀鳳元年正月至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印宗聞禪要,取弟子禮。其月十五日,會諸名德為之剃髮。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師,受具足戒。後居曹溪,大注甘雨。神龍元年,帝召之不起。唐玄宗開元元年八月三日,俄然示寂,壽七十六。元和十年謚敕大鑑禪師。」見六祖壇經,宋高僧傳八,傳燈錄五。
慧超 (人名)傳歷未詳。嘗遊印度,普探聖蹤。有慧超往五天竺國傳三卷。慧琳音義第一百,訓其梵音。
慧愷 (人名)又作智愷。鄉貫未詳。姓曹氏。陳天嘉四年,奉真諦三藏對譯攝大乘及釋論,當筆受之任,尋助俱舍論之翻業,兩論皆作其疏。梁承聖二年,真諦譯起信論,又陳光大二年,譯律二十二明了論,師亦並當筆受之任。年五十一寂。見續高僧傳一。
慧根 (術語)五根之一,能觀達眾生為慧,慧能生道,故名根。大乘義章四曰:「於法觀達,目之為根,慧能生道,故名慧根。」
慧眼 (術語)五眼之一,慧能觀照,故名眼。照諸法皆空真理之空慧名之。無量壽經下曰:「慧眼見真,能度彼岸。」思益經三曰:「慧眼為見何法?答言:若有所見,不名慧眼。慧眼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智度論三十三曰:「為實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大乘義章二十本曰:「言慧眼者,觀達名慧,慧能照矚,故名慧眼。」又曰:「法眼了見一切法相,慧眼了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
慧眼力 (術語)三力之一。
慧琳 (人名)唐西明寺釋慧琳,姓裴氏,疏勒國人。始事不空三藏為沙彌。印度之聲明,支那之訓詁,無不精奧。撰大藏音義一百卷。元和十五年,寂於西明寺,壽八十四。見宋高僧傳五。
慧琳音義 (書名)本名一切經音義。西明寺慧琳法師撰,故稱為慧琳音義。一百卷。宋高僧傳五曰:「慧琳始事不空三藏為室灑,內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聲明,支那訓詁,靡不精奧。嘗謂翻梵成華,華皆典故。典故則西乾細語也。遂引用字林,字統,聲類,三蒼,切韻,玉篇,諸經雜史,參合佛意,詳察是非,撰成大藏音義一百卷。起貞元四年,迄元和五載,方得絕筆。貯其本於西明藏中,京邑之間,一皆宗仰。」黎養正序曰:「琳書既兼攬玄應、慧苑、窺基、雲公四家音訓,復親承不空三藏指定梵文音義,上通秦漢,近挹隋唐,乃至西土方言,人文地理,亦皆不遺不溢,囊括群有。理事無礙,信乎無美而弗備也。」餘一切經音義
慧雲 (譬喻)智慧之雲,如來之覆一切眾生,如大雲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慧雲含潤,電光晃耀。」
慧喜菩薩 (菩薩)不動明王附錄。
慧無減 (術語)十八不共法之一。
慧解 (術語)智慧之用,能解了諸法也。五句譬喻經三曰:「慧解可修經戒。」梁僧傳序曰:「慧解開神則道兼萬億。」
慧解脫 (術語)但得慧障解脫之羅漢也。此人之性分,好悟道理,不好事用之功德,故但斷障無漏智慧之見思煩惱,而不離障禪定等功德之事用障也,例如但好學問不好藝能之人。長阿含經十九曰:「又能善分別滅苦集聖道,則心得解脫,慧解脫亦然。」俱舍論二十五曰:「慧解脫者,未得滅盡定者名慧解脫,但由慧力於煩惱障得解慧故。」
慧解脫羅漢 (術語)二種羅漢之一。羅漢
慧鍔 (人名)亦作慧萼。日本人。奉橘太后命入唐,登五臺,尋至杭州鹽官靈池寺謁齊安,請上首義空歸。日本於是有臨濟宗。後又來,再登五臺,得觀音聖像於嶺頭,將奉歸日本,過寧波故昌縣海濱,以感大士奇瑞,即止建寺奉像,號補陀落迦山寺,為南海禪剎之名藍。後世以師為其開基。見佛祖通載,佛祖統紀等。
慧懃 (人名)舒州人。姓江氏。字佛鑑。試經得度,讀法華所謂:「唯此一事實」之經文,有省。參五祖法演數年,恚其不印而去。後聞佛果克勤徹證,再還五祖山,大事畢了,為第一座。會太平靈源赴黃龍,舒州守臣孫鼎臣請令繼太平席。師既受五祖之衣法,法道大振。政和初,詔令住汴京智海。五年乞歸,住建康蔣山。賜紫衣及徽號。七年寂。世稱佛鑑慧懃。見續傳燈錄等。
慧業 (術語)達於空理而為諸善事也。維摩經菩薩品曰:「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門,起於慧業。」
慧義 (術語)依慧見而生之深妙義理也。無量壽經上曰:「愍念眾生,問此慧義。」
慧遠 (人名)慧遠有二人:一,廬山東林寺慧遠,俗姓賈氏,雁門人。初學儒,二十一歲出家,以道安為師,達大乘之奧旨。時襄陽有寇亂,道安散徒眾,遠辭而至荊州,將往羅浮,抵潯陽,愛廬峰清靜,住於山陰。時有沙門慧永,在西林寺,原為同門。永勸刺史桓伊興東林寺,使遠居之。於是隱士劉遺民雷次宗及沙門千數,由遠遊止,遠乃與緇素百二十三人結白蓮社,於無量壽佛像前修淨業。著法性論,唱涅槃常住之說。出沙門不教王者論,張沙門之綱維。居廬阜三十餘年,不出影山。送客每以虎溪為界。晉義熙十二年八月寂,壽八十三。見高僧傳六。二,隋淨影寺慧遠,姓李氏,燉煌人。十三歲出家,二十歲就光統和上進具。承光二年,周武勝齊,行廢教,遠以死抗議之。及大隋受禪,再興佛教。於楊都創淨影寺。敕遠居之講說。英俊投學。遠身長八尺五寸,腰九圍。開皇十二年寂,壽七十。著諸經之疏,皆以四字為句。又撰大乘義章,佛法之綱要於此盡,誠釋疏家之泰斗也。別於晉慧遠而謂為小遠。見續高僧傳十。
慧壽 (術語)又曰慧命。慧命
慧數 (術語)新譯曰心所法。舊譯曰數法。以心王雖為一,而心所法有多數也。慧數者即慧之心所。止觀十曰:「觀支是慧數。」
慧撥 (譬喻)又作慧筏。撥同筏。智慧為到彼岸之船筏,故曰慧撥。性靈集六曰:「捨慧撥於彼岸。」
慧德處 (術語)四德處
慧燈 (譬喻)智慧之燈明也。華嚴經曰:「慧燈破諸闇。」大集經二曰:「有諸眾生行無明闇,菩薩見已,修集智慧,為令眾生然慧燈故。」法華經人記品曰:「世尊慧燈明。」
慧燈王 (人名)過去世有王,名慧燈。好施。捨身之血肉,救人之命。見四分律二,經律異相二十五。
慧縛 (術語)愚痴之障也。愚痴因繫縛智慧,故名慧縛。唯識述記序曰:「解慧縛於攝論,表縱聖。」
慧學 (術語)三學之一,觀達真理為慧,進習為學。斷惑證理,慧之作用也,為發此慧而進修,謂之慧學。對配於三藏,則為阿毘達磨藏之所詮。阿毘達磨藏者,詮顯此慧學之法藏也。大乘義章十曰:「觀達稱慧,進習為學。」對法論十一曰:「開示慧學是阿毘達磨。」
慧劍 (譬喻)智慧能斷煩惱,故名慧劍。義楚六帖五曰:「寶積經云:文殊執劍,馳往佛所。佛言:殺貪瞋痴身,令諸眾生悟慧劍法門,破煩惱賊人。」證道歌曰:「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慧燭 (譬喻)猶言慧炬。
慧藏 (術語)三藏中,論藏詮慧學,故曰慧藏。對法論十一曰:「開示慧學是阿毘達磨。」婆沙論一曰:「若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毘達磨。」【又】通三藏名為慧藏。廣弘明集二十成實論義疏序曰:「四種圍陀,在家心習,三品慧藏,入道愈通。」
慧覺 (人名)西洛人,號廣照禪師。廣照。【又】(術語)謂物之智慧能自覺覺人也。劉孝綽文云:嚴事招提,師仰慧覺。
慧鏡 (譬喻)智慧能照物,如明鏡。中阿含經五十四曰:「云何比丘聖智慧鏡?」弘明集序曰:「覺海無涯,慧鏡圓照。」
慧觀 (人名)清河人。姓崔氏。自幼出家。聞羅什入關中。輒行師事之。時有「通情則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難則觀(慧觀)肇(僧肇)第一」之稱。嘗著法華宗要,什見之稱快。晚止京師道場寺,敷揚法化。嘗判一代教分二教五時之相。是為吾國判教之嚆矢。劉宋元嘉年中寂。著有所辨宗論,頓悟漸悟義等。見出三藏記集,梁高僧傳等。
賣弄 (雜語)謂自誇也。
賣峭 (雜語)以物高賣也。虛堂延福錄七曰:「釋迦老子,一生賣峭。」
熱病 (雜名)九病
熱時炎 (雜語)陽炎也。炎熱時,遠望曠野,則風塵映日光,生一種之幻影。謂之陽炎。亦曰野馬。渴鹿或無智之人,見之為水。以喻一切有為法之虛假不實。智度論六曰:「焰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涅槃經二十曰:「如熱時災,愚痴之人,謂之為水。」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熱時災如呼聲響。」陽燄
熱惱 (術語)逼於劇苦而身熱心惱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
熱鐵地獄 (界名)以熱鐵所造之地獄也。智度論十六曰:「熱鐵地獄,縱橫百由旬,驅打馳走,足皆燋然。」
(術語)證真謂之聖,鄰於聖謂之賢。玄義四下曰:「鄰聖曰賢。」
三賢 (名數)小乘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之位,謂之三賢。見七十五法名目。又大乘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位,謂之三賢。見大藏法數十。
七賢 (名數)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住,三總相念住,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即通三賢與四善根(後之四)而為七賢。見玄義四下。
賢人 (術語)三賢十聖,七賢七聖等。總稱聲聞乘預流果以前,菩薩乘初地以前之觀行者為賢人。成宗論二十七賢聖中,前二者為賢人,後二十五者為聖者。玄義八曰:「賢名賢能,亦名賢善。善故有德,能故有智。智德具足,故稱賢人。」賢聖
賢士 (術語)稱在家之菩薩。思益經一曰:「跋陀婆羅等十六賢士。」
賢豆 (地名)印度
賢劫 (術語)過去之住劫,名為莊嚴劫,未來之住劫,名為星宿劫,現在之住劫,名為賢劫,現在之住劫二十增減中,有千佛出世,故稱讚之為賢劫。亦名善劫。大悲經三曰:「阿難!何故名為賢劫?阿難!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時,盡為一水。時淨居天,以天眼觀見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枝諸妙蓮華,一一蓮華各有千葉,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氣芬熏,甚可愛樂。彼淨居天因見此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而讚歎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興於世,以是因緣,遂名此劫號之為賢。」悲華經五曰:「此佛世界當名娑婆,(中略)時有大劫名曰善賢,何因緣故劫名善賢?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現於世。」行宗記四下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稱賢劫,此界成後有千佛出世,既多賢聖,故名賢劫。」梵Bhadrakalpa。
賢劫千佛 (術語)過現未三住劫,各有一千佛出世。賢劫千佛者,佛祖統紀三十勘考諸經論,依其所記,則住劫有二十增減,其前八增減中,為佛之出世。於第九減劫,始有佛,名拘留孫佛。是為千佛之第一。次為拘那含牟尼佛,次為迦葉佛,次即今之釋迦牟尼佛。自此至第十增減之減劫,有彌勒出世,次於第十增減之減劫中,有師子佛等九百九十四佛。次於第二增減之增劫,有樓至佛出世。合計一千佛。
千佛出興異說 (雜語)或以為一轉輪王之千子,或以為千手觀音之化出,或以為千佛各別出生,經論所說種種不同。寶積經九曰:「過去有佛,曰無量勳寶飾淨王如來。其時有轉輪聖王,住清淨大城,名勇郡王。王有千子,第一名淨意,第千子名意無量。後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父王及千子共詣如來所,發無上道心。千子於賢劫次第成正覺。其第一子淨意,即拘留孫佛是也。乃至弟千子意無量,即樓至佛是也。後二弟法意言:諸兄成佛,則我當為金剛力士,護衛佛法。法念言:我當為梵王,請佛轉法輪。」賢劫經八曰:「過去久遠世,有無量精進如來。時有國王,名德華。王有千子,聞佛所說,發心修行,遂皆成最正覺,是今賢劫中出興之千佛也。」千佛因緣經曰:「過去大寶劫時有寶燈焰王如來。其像法中有一大王,名光德。王之學堂有千子,年各十五,聞諸比丘稱讚三寶,隨比丘詣像前,各發無上道心,遂成最正覺。今拘留孫像乃至最後之樓至佛是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曰:「我亦曾見過去毘娑尸佛,現此千手千眼大降魔身。世尊!我今亦現此千手千眼大降魔身,於千臂中各現出一轉輪王,為同賢劫千代轉輪聖王,於千手千眼中各現出一佛,示同賢劫千佛故,菩薩降魔身中,此身為最。」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經上曰:「過去毘婆尸佛,化現降魔身,千眼各出一佛,為賢劫千佛,千臂亦各化出一輪王,為千代輪王。」藥王經曰:「釋迦牟尼佛告大眾曰:我曾於往昔無數劫時,妙光佛末法中,聞是五十三師名。信心歡喜,復使他聞持。他人復展轉相教,至三千人。其千人華光佛為首,毘沙浮佛為終,於過去莊嚴劫成道之千佛是也。其千人拘留孫佛為首,樓至佛為終,於現在賢劫中成道之千佛是也。其千人日光佛為首,須彌相佛為終,於未來星宿劫當成佛。」其千佛之名出於現在賢劫千佛經及賢劫經第六卷千佛名品。又第七卷千佛興立品,一一說其父母弟子國城佛壽等。第八卷千佛發意品,一一說其發心因緣。此千佛於胎藏界曼荼羅總略為十六尊。
賢劫經 (經名)又名[風@(軷-車)]陀劫三昧經。譯曰賢劫定意經。八卷或十卷,西晉竺法護譯。初說諸三昧,諸度無極,佛之神通功德事。末說賢劫千佛事。
賢劫十六尊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說賢劫千佛中上首十六尊之秘印密咒。
賢劫十六菩薩 (名數)賢劫十六尊也。賢劫
賢劫千佛名經 (經名)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之略稱。
賢坐 (雜語)四坐法之一。密教行者,修敬愛法,或降伏法時所結之坐法也。略出念誦經一曰:「若欲降伏,應面向西,結賢坐而坐。」註云:「並腳蹲坐,臀不著地,是也。」又准提陀羅尼經曰:「豎二膝,並腳,名為賢坐。」
賢明 (術語)賢聖,明哲。無量壽經下曰:「賢明長者,尊貴豪富。」
賢首 (術語)比丘之尊稱。猶言賢者,尊者。義淨譯新律中多用此稱。【又】(菩薩)華嚴經賢首品有賢首菩薩。【又】(人名)佛說賢首經有併沙國王妃賢首夫人。又華嚴宗第三祖,唐法藏,字賢首。其祖康居國人,來居長安。藏年十六,詣四明山阿育王塔鍊一指,誓學華嚴。嘗預玄奘三藏之譯場,然以所見不同而出。至則天武后朝,為譯場之首。與實叉難陀,義淨,復禮等,共出新華嚴經等,為則天武后講新華嚴經。聖曆二年,奉詔講大經於佛授記寺,感天瑞。先天元年,終於大薦福寺。贈鴻臚卿。見宋高僧傳五,佛祖統紀二十九。法藏
賢首宗 (流派)華嚴宗也。至賢首而此宗大成,故名。
賢首經 (經名)佛說賢首經,一卷,乞伏秦聖堅譯。併沙國王夫人[風@(軷-車)]陀師利(此曰賢首),願聞十方佛菩薩土之名。佛為說之。次問離女身之法。佛答以十事。梵Bhadras/ri,-s/iri(Siras之不規則女姓)。
賢首十宗 (名數)附錄。
賢首五教儀科注 (書名)四十八卷,清釋續法,總集賢首清涼圭峰等著述六百餘卷,而成賢首宗一家言。以祖述賢首而判釋迦如來一代之所說法者,故曰賢首五教儀。凡六卷。嗣因旨義深奧,又自為之科註。為賢首宗一家之要書也。卷首冠以懸談二卷。合五十卷。
賢首五教儀開蒙 (書名)一卷,清釋續法撰。因賢首五教儀六卷,聽眾未能全誦。故又略成此書,使學者易於練習。釋通理曾為增注,共六卷。
賢者 (術語)修善道,未斷惑證理者。如三賢十聖,七賢七聖之賢。又通名上位。增一阿含經二十九曰:「賢者舍利弗,賢者大目乾連。」等。
賢者五福德經 (經名)高麗藏作佛說賢者五福德經。一卷,西晉白法祖譯。說賢者說法得五種之福德。
賢冑部 (流派)Bhadraya%nika,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後三百年,自犢子部流出。部主名曰賢。以賢為祖,故稱為賢冑部。其所說與犢子部同。宗輪論述記曰:「賢冑者,賢者部主之名,冑者苗裔之義,是賢阿羅漢之苗裔,故言賢冑。從所襲部主為名也。」
賢瓶 (物名)賢為善之義。又名善瓶,德瓶,吉祥瓶,如意瓶,有德瓶。若人祈神天感得此瓶時,所求者如意由瓶而出云。大日經疏八曰:「有部毘尼中說:大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四大弟子,猶如賢瓶,若人淨心供養竟,希求世間現報,無不如願。」瓶及德瓶
賢瓶宮 (天名)Kumbha,又曰Bhadra-kumbha,寶瓶。十二宿之一。胎藏界外金剛部院之一眾。以寶瓶為三昧耶形。
賢現普賢 (術語)普賢附錄。
賢善 (術語)賢而行善者。涅槃經四相品曰:「外現賢善,內懷貪嫉。」觀經疏散善義曰:「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
賢愚經 (經名)賢愚因緣經之略。
賢愚因緣經 (經名)三卷,元魏慧覺等譯。為集賢聖凡愚之種種因緣事蹟者。
賢勝優婆夷 (人名)五十參善知識之第四十五。
賢聖 (術語)外典謂之聖賢。內典謂之賢聖。賢者和於善之義。聖者會於正之義。和於善,雖離惡,而未發無漏智,不證理,不斷惑,在凡夫之位者,謂之賢。既發無漏智,證理斷惑,次捨凡夫之性者,謂之聖。見道前七方便之位,名為賢。見道以上名為聖。大乘義章十七本曰:「和善曰賢,會正名聖,正謂理也。理無偏邪,故說為正。證理捨凡,說為聖矣。(中略)就位分別,見前已前調心離惡,名之為賢。見諦已上會正名聖,故仁王中,地前並名為三賢,地上菩薩說為十聖。」四教儀二曰:「言賢者,鄰聖曰賢,(中略)賢者名直善也。」嘉祥仁王經疏三曰:「會真名聖。」俱舍義光記二十二曰:「賢謂賢和,聖謂聖正。」大乘中,仁王經有三賢十聖之目,瓔珞本業經有四十二賢聖之稱。小乘中,薩婆多宗立七賢七聖,成實宗立二十七賢聖。但賢有通別之二門。據別門,則賢居下位。據通門,則通於見諦以上。如經說賢者舍利弗賢者須菩提等,福田經所說之二十賢聖。俱舍論二十二曰:「分別賢聖品。」成實論一曰:「分別賢聖品。」大乘義章十七本曰:「賢聖義。」義林章五本曰:「二十七賢聖章。」各有所說。
三賢十聖 (名數)大乘所立。仁王經上曰:「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又曰:「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位為三賢。初地以上,乃至第十地之菩薩為十聖。至初地而初會於理,故得聖之名。俱舍論寶疏二十二曰:「依仁王經,地前為賢,地上名聖。經云三聖十聖故。」
七賢七聖 (名數)薩婆多宗所立。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之七方便位為七賢。信行,法行(初果),信解,見得(第二果第三果),身證(第四向),慧解脫,俱解脫(第四果)之人為七聖。
二十七賢聖 (名數)成實論,中阿含福田經所說。俱舍家亦兼言之。二十七賢聖者:十八有學(有學條),)。成實論賢聖品曰:「如是九種名無學人,先十八學人,是無學是二十七人,名為一切世間福田。」四教儀三曰:「賢人有二,聖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賢聖,具出成論。」又曰:「二十七賢聖者,十八有學及九無學。」
四十二賢聖 (名數)三賢十聖加等覺妙覺之二聖者。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為菩薩者,(中略)必諦受學四十二賢聖名門決定多義。」本經舉梵漢之名。四十二地
賢聖名字品 (經名)菩薩瓔珞本業經之品名。
賢鉤天 (天名)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北方第六天。與二十八宿中之壁宿,七曜中之貪狼星,五行中之火相當。賢為善,鉤為鉤召,招集福德之意也。種子為[876D]字。寂靜之義,或作[8770]字。有之義也。此天在因位,著於萬法實有之見,慾望熾盛,如豺狼之貪,故約於因位之本性,以[8770]字為種子。然由胎藏大日之加持,為曼荼羅會中所攝取,乃體達阿字本不生之理,萬法實有之見破而欲念頓為消滅,身心寂靜,故約於果位之身以[876D]字為種子。
賢護 (人名)Bhadrapa%la,梵名曰[風@(軷-車)]陀,跋陀和,跋陀婆羅,跋陀羅波梨。或曰賢護長者,賢護菩薩,賢護大士。在家之菩薩也。玄應音義五曰:「案移識經云:[風@(軷-車)]陀羅波梨,此譯云賢護,亦云賢守。鄰聖曰賢,固道稱守。幻士經云:[風@(軷-車)]陀,此言仁賢。是王舍城在家菩薩也。」大寶積經百九卷賢護長者會第三十九曰:「有一最大巨富商主長者之子,名[風@(軷-車)]陀羅波梨(隨言賢護)。(中略)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長老阿難!汝欲聞此[風@(軷-車)]陀羅波梨長者家中所有眾樂事乎?乃至具足說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中略)是長者子,凡有六萬最大商主恒隨彼後。(中略)其[風@(軷-車)]陀羅波梨家內恒常鋪設六萬上妙六合床榻,雜色被褥以覆其上,(中略)復有六萬婇女,端正殊絕,身體柔軟細滑,(中略)又其長者欲食之時,則有六萬雜種羹臛飯,食微妙香美,猶如天廚無有異也。」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有「賢護長者品。」又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一曰:「王舍大城有優婆塞。名曰賢護。為眾上首。」
颯陀婆羅度三人 (傳說)毘耶離國有婬女,名庵羅婆利。舍婆提有婬女,名須曼那。王舍城有婬女。名優缽羅盤那。有三人各各聞人讚三女端正無比,晝夜專念,心著不捨。便於夢中夢與從事。覺竟心念彼女不來,我亦不往,而婬事得辦。因是悟一切之法皆如是耶?於是詣[風@(軷-車)]陀婆羅菩薩所問是事。菩薩答言諸法實爾,皆從念生。如是種種,為此三人方便巧說其法之空。是時三人即得阿毘跋致。見智度論七。
浴室安賢護菩薩像 (雜語)禪院浴室安跋陀婆羅像者,據以水因證圓通之故事。楞嚴經五曰:「跋羅婆羅,並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得,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僧堂清規曰:「九日,浴主於浴室鳴鐘集眾,於賢護大士諷經,於心經消災等迴向。」
賢護經 (經名)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之略稱。
鴈王 (雜名)佛之異名。與鵝王同。以佛三十二相中,手足一一指間。如鴈如鵝,有縵網交絡也。智度論四曰:「五者手足指縵網相,如鴈王,張指則現,不張則不現。」
鴈門 (雜語)以佛曰鴈王,故佛門曰鴈門。【又】(人名)淨土論註記主梁曇鸞之稱號。以師為鴈門人也。唐高僧傳六曰:「釋曇鸞,或為巒,未詳其氏,鴈門人也。」
震旦 (地名)Cina,又作振旦,真丹,神丹。翻譯名義集曰:「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近人或云:震即秦,乃一聲之轉。旦,若所謂斯坦,於義為地。蓋言秦地耳。支那
震旦三聖 (名數)三聖附錄。
震多末尼 (物名)一作振多摩尼,又作震跢末尼Ciuta%-man!i,譯曰如意珠。希麟音義六曰:「振多摩尼,或云真多末尼,梵語輕重也。此譯云如意寶珠。」陀羅尼集經六曰:「真陀末尼,唐云如意珠。」大日經疏一曰:「真陀摩尼為諸寶之王。」
震動 (雜語)大地震動有三種之六種震動。六種震動
震越 (衣服)Civara,譯曰臥具,又曰衣服。玄應音義三曰:「真越或作震越,此應臥具。」同十二曰:「震越梵言也,此譯云衣服也。」
震嶺 (地名)震旦國,即漢地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震嶺者,震是梵言之省略,嶺者即土境之通名。具云震旦,亦云真丹,此翻漢地。」
憂火 (譬喻)憂惱之烈譬如火。金光明經四曰:「我常渴仰,欲見於佛。為是事故,憂火熾然。惟願世尊,賜我慈悲。清冷法水,以滅此火。」
憂世 (雜語)現世四苦八苦充滿,憂懼不安之意。又作浮世。如浮雲萍草無定相也。
憂陀伽 (雜名)Udaka,譯曰水。鬱持
憂陀那 (術語)Uda%na,又作優陀那,烏陀南,鄔陀南,優檀那,鄔[馬*太]南,鬱陀那等。發語言時喉中之風。智度論六曰:「如人欲語時,口中風出,名優陀那。此風出己,還入至臍,觸臍響出,響出時觸七處退,是名語言。」【又】譯曰丹田。圓覺經大鈔十一之下曰:「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云丹田。」名義集六曰:「優陀那,天台禪門曰:此云丹田,去臍下二寸半。」【又】譯曰中。天台之禪門口訣曰:「一脈直往趣臍,號曰優陀那風,優陀那者中也,故號此脈為中脈也。」【又】譯曰自說。十二部經中之無問自說經。無人問,佛自說法者。俱舍光記一曰:「鄔陀南,此云自說。即十二部經中第五,自說經也。無人問佛自說故。若言嗢陀南,此云集散,集散說故;或言集施,集所說義,施有情故。」慧苑音義上曰:「鄔[馬*太]南,此云無問自說。」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鄔陀南,此言自說,舊言鬱陀那。」同二四曰:「鄔陀南舊曰優陀那,自言自說,謂不待請問而自說也,即無問自說經是也。」【又】譯曰印,標相,總略。一切行無常等之四法印也。瑜伽倫記十一之下曰:「四烏[(扣-口)*它]南,若作嗢字者,皆須改正,舊語不正。名四優陀那,翻名為印,今翻名說。即世尊常誦說,此義似無問自說,隨義傍翻,亦得名印。或名總略義,或名標相,如說無常是有為標相。(中略)涅槃寂靜,是無為法標相。若名嗢[(扣-口)*它]南,則名集施。」大乘義章二曰:「優檀那者,是外國語,此名為印,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名印也。」華嚴經大疏鈔十八曰:「優檀那此名標相。」同鈔曰:「嗢陀南此云集施,應與鄔陀南異。今論亦云嗢陀南,或譯之少巧。」同二十二曰:「鄔陀南者,舊為優陀那訛也。正翻為說,義當無問自說。」案四法印之頌,亦曰四烏[(扣-口)*它]南,又曰四嗢[(扣-口)*它]南。但言烏[(扣-口)*它]南,則自說或法印之義。言嗢[(扣-口)*它]那,則集散或集施之義。此中以言烏[(扣-口)*它]那為本義。
憂陀羅經 (書名)優陀羅附錄。
憂陀伽娑羅栴檀 (植物)Uraga-sa%racandana,木名。探玄記二十曰:「憂陀伽娑羅栴檀者,具云地毘烏羅伽娑羅也。地毘此云妙,烏羅伽此云腹行,即龍蛇之類。娑羅此云勝,亦云堅固。謂此栴檀堅固勝出,在龍宮,故以為名。」
憂受 (術語)五受之一。五受
憂承伽摩 (動物)鳥名。優禪伽摩
憂海 (譬喻)憂之深譬如海。智度論二曰:「心沒憂海,不能自出。」
憂畢叉 (術語)優畢捨
憂婆唎馱夜 (雜語)譯曰小心法。見陀羅尼集經二。
憂獄 (譬喻)憂愁之苦譬如牢獄。智度論十八曰:「勝負懷憂喜,勝者墮憍坑,負者墮憂獄。」
墮在 (術語)自上入於下也。自理入於事也。報恩經二曰:「我於爾時墮在火車地獄中。」唐華嚴經三十九曰:「受佛智識墮在佛教,能為眾生廣作佛事。」同十九曰:「三世墮在法,說名為世間。」
墮舍迦 (雜名)Vis/a%kha%,月名。譯曰氏宿。見可洪音義十三下。墮當為誤字。
墮法處色 (術語)法處所攝色也。
墮喜淨法 (雜名)跋闍子比丘附錄。
墮負 (術語)負論義也。智度論十九曰:「汝論墮負處。」
墮薪 (故事)杭州興教小壽禪師,初隨天台韶國師,普請聞墮薪而悟。作偈曰:撲落非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國師頷之而已。見林間錄上。
墮羅缽底 (地名)Dva%rapati,譯曰門主。城名。慧苑音義下曰:「墮羅缽底,此翻為門主,或云有門。謂古者建立此城王之號也。」
(植物)彌陀之淨土,以蓮華為所居,故指淨土曰蓮。
蓮子 (物名)蓮華之實也。可以作數珠。數珠功德經曰:「若用蓮子為數珠,誦掐一遍,得福萬倍。」
蓮池 (人名)蓮池大師
蓮池大師 (人名)明杭州雲棲寺僧。名祩宏,亦稱雲棲大師。俗姓沈,初業儒,後為僧,居雲棲塢。融合志禪淨土二宗,定十約,僧徒奉為科律。清雍正中賜號淨妙真修禪師。
蓮社 (雜名)東晉僧慧遠居廬山,與劉遺民等同修淨土,中有白蓮池,因號蓮社。亦曰白蓮社。見蓮社先賢傳。
蓮邦 (界名)極樂之異名。以彼土之眾,總以蓮華為所居也。
蓮貝 (雜語)蓮者蓮華,西方無量壽佛之三昧耶形也。貝者法螺,北方鼓音佛之三昧耶形也。秘藏寶鑰上曰:「制底旗光蓮貝仁。」
蓮宗 (流派)奉蓮社之旨趣,願求蓮邦之宗門也。蓮宗寶鑒自敘曰:「東晉遠公祖師,因聽彌天法師講般若經,豁然大悟。(中略)遊止廬山,與高僧朝士結緣修行,故云諸教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因以蓮宗名其社焉。」又曰:「元貞元元年正月,述明居士燕覺道破衣和尚,欽奉聖旨敕開蓮宗善法堂護持教法。貞元二年正月又欽奉聖旨,賜通慧大師蓮社正宗。」雲棲彌陀經疏鈔二曰:「六趣眾生,則中陰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則一彈指頃蓮華化生。是蓮華者,乃卸凡殼之玄宮,安慧命之神宅。往詣之國,號曰蓮邦。同修之友,號曰蓮祐。約禪誦之期,號曰蓮漏。定趣向之極曰蓮宗,重其事也。」
蓮宗九祖 (名數)自東晉太元中慧遠大師東林倡社,獨起蓮宗,以念佛為往生淨土,至今千數百年,往生者不可勝計。宋石芝曉師嘗定蓮宗七祖。明代眾舉雲棲為第八祖。清代復舉省庵為第九祖。皆以念佛一派相承者也。其名如下:初祖圓悟大師廬山東林慧遠和尚,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和尚,三祖衡山般舟承遠大師,四祖衡州雲峰法照國師,五祖新定烏龍少康大師,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和尚,七祖武林昭慶省常和尚,八祖古杭雲棲蓮池大師(祩宏),九祖鳳山梵天省庵法師(實賢)。見蓮宗九祖傳略。
蓮宗寶鑑 (書名)具名廬山蓮宗寶鑑念佛正因。十卷,元廬山東林寺善法堂主優曇普度集。廣述念佛之要旨。
蓮門 (流派)蓮宗之門派也。願求蓮邦之淨土門異稱也。
蓮剎 (界名)蓮為蓮華,剎為土之梵語,西方之淨土,以蓮華為往生之所託,故曰蓮剎蓮邦等。
蓮臥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趺座合掌於池中蓮華之觀音。
蓮胎 (術語)念佛往生彌陀淨土之人,皆在蓮華內而生,恰如母胎,故曰蓮胎。蓮宗寶鑑八曰:「當生淨土,入彼蓮胎,受諸快樂。」五會讚曰:「十念蓮胎雖住劫,華開還得悟無生。」元照觀經疏下曰:「當知今日想佛之心,相好果德,悉已具足。蓮胎孕質,即是此心。果證菩提,不從他得矣。」小經聞持記曰:「一念神識,托彼蓮胎。」
蓮宮 (術語)蓮華藏世界也。指報身佛之淨土而言。又胸中八葉之心蓮華也。表制集曰:「和上遠自蓮宮。」
蓮座 (物名)蓮華之臺座。謂佛座也。華嚴經曰:「一切諸佛世界悉見如來坐蓮華寶師子之座。」王勃觀佛跡寺詩曰:「蓮座神容儼,松崖聖跡餘。」
蓮佑 (術語)謂同相祐而修淨業,願蓮邦之往生者。雲棲彌陀經疏鈔二曰:「往詣之國曰蓮邦,同修之友曰蓮祐。」
蓮理 (術語)心蓮之妙理也。瑜伽宗總以心蓮為極致。
蓮偈 (雜名)妙法蓮華經之偈頌也。
蓮眼 (術語)青蓮華之眼也。佛眼之好妙如青蓮。維摩經佛國品曰:「目淨修廣如青蓮。」
蓮華 (植物)天竺有四種之蓮華:一優缽羅華Utpala,二拘物頭華Kumuda,三波頭摩華Padma,四芬陀利華Pun!d!arika。如其次第,青黃赤白之四色也。又加泥盧缽羅Nilotpala為五種。總譯為蓮華。但通常稱為蓮華者,指芬陀利之白蓮華。此華有三時。未敷之時,名屈摩羅(Mukula);敷而將落之時,名迦摩羅(Kamala);處中盛時,稱為芬陀利。法華遊意曰:「舊云:外國稱芬陀利,此翻為蓮華。今謂芬陀利未必翻為蓮華。涅槃經云人中蓮華、人中芬陀利華,既其兩出,似如為異。今謂蓮華為通,芬陀利為別,所以知然者,凡有五證,云云。」法華玄贊一曰:「奔荼利迦者白蓮華也,西域呼白蓮華為奔荼利迦故。新經說青黃赤白四色蓮華,云媼缽羅華,拘某陀華,缽特摩華,奔荼利華。如次配之。」大日經疏十五曰:「三藏說:西方蓮華有多種:一者缽頭摩。復有二種:一者赤色,即此間蓮華也。二者白色,今此間有白蓮是也,非芬陀利。優缽羅,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盧缽羅花也。俱勿頭,有赤及青二種。又云:俱勿頭是蓮華青色者。泥盧缽羅,此華從牛糞種生,極香,是文殊所執者。自如青蓮,亦是此色。更有蘇健地迦花,亦相似而小花。芬陀利迦,花可有百葉,葉葉相承,圓整可愛。最外葉極白,漸向內色漸微黃,乃至最在內者與萼色相近也。此花極香也。昔琉璃王害釋女時,大迦葉於阿耨達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灑之。諸女身心得安樂,命終生天。因是投花於地遂成種,至今猶有之。花太可愛,徑一尺餘,尤可愛也。此法華所引中者是,是漫荼羅八葉者也。」
蓮華三喻 (名數)佛以蓮華喻妙法稱為妙法蓮華經。天台以之為乘教權實之開廢。以佛身本跡廢立之深義為喻題。立跡門之三喻與本門之三喻。跡門之三喻者,一為蓮故華,是譬為實施權,如來於法華會坐,為顯一乘之實,於爾前先說三乘之權教也。二花開蓮現,是譬開權顯實,花開譬開權,蓮現譬顯實,正於法華之會座,拓開三乘之權方便,顯一乘之實義也。三花落蓮成,是譬廢權立實,即開三乘之權教,則權教自廢,一乘之實教獨存也。已上三喻,為就佛之垂跡身所說乘教上,譬開廢之義者,故為跡門之三喻。是本經前十四品之意也。本門之三喻者,亦一為蓮故華,是譬從本垂跡,如來自久遠實成之本,垂伽耶始成之化跡也。二花開蓮現,是譬開跡顯本,本經至壽量品,迦耶始成之佛,始打開為化身,顯久遠之本地也。三花落蓮成,是譬廢跡立本,開化身巳,則化身自廢,獨久成之本身成立也。巳上三喻,顯佛之本地,為之開廢,故為本門之三喻。見法華玄義一。
五莖蓮華 (本生)釋迦如來昔遇燃燈佛(錠光佛),奉五莖蓮華,布髮於泥,使佛蹈之,因受記別。然燈佛
諸佛以蓮華為坐床 (雜語)諸佛常以蓮華為座床者,蓋取蓮華藏世界之義。蓮華藏世界者,報身佛之淨土也。又智度論八曰:「以蓮華軟淨,欲現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壞故。又以莊嚴妙法坐故。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中略)梵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於寶華上結跏趺坐。」大日經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淨,能悅可眾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華臺也。然世間蓮亦有無量差降,所謂大小開合色相淺深各發不同,如是心地花臺亦有權實開合等異也。若是佛,謂當作八葉芬陀利,白蓮華也,其華令開敷四布。若是菩薩,亦作此華坐,而令花半敷,勿令極開也。若緣覺聲聞,當坐於花葉之上,或坐俱勿頭華葉上。(中略)若淨居諸天乃至初禪梵天等,世間立號為梵者皆坐赤蓮華中。」
青蓮第一 (雜語)涅槃經二十四曰:「如水生花中青蓮華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蓮華中,青蓮為第一。一切陸生華,須曼色第一。」
蓮華子 (術語)蓮華部之弟子也。胎藏界三部之一,金剛界五部之一。
蓮華女 (人名)或曰青蓮華尼,或曰鬱[(拔-手)/皿]羅華比丘尼,或曰嗢羅苾芻尼,或曰華色比丘尼,或曰蓮華色尼,或曰蓮華色女,或曰蓮華婬女,或曰蓮華女。皆是梵漢之不同,又譯語之左右也,總取美女之容色而名之。而經論中有多數之蓮華女,或同名同人,同名異人。
青蓮華尼恒讚出家法 (故事)智度論十三存梵名,謂為鬱[(拔-手)/皿]羅華比丘尼。
華色比丘尼欲先見佛 (傳說)智度論十一舉翻名,謂之華色比丘尼。毘奈耶雜事存梵名,謂為嗢[(拔-手)/皿]羅苾芻。又分別功德論謂之蓮華色尼。是為同一之蓮華比丘尼,佛自忉利天降下時,以神通變身為輪王,最初禮佛。後呵責提婆達多非法,遂為彼所打殺。華色
蓮華婬女見化人得悟 (傳說)有二蓮華女,皆是婬女,與前諸蓮華女有別。經律異相三十二曰:「佛在耆闍崛山,有一婦女,名曰蓮華,善心自生,便棄世事,作比丘尼。即行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女因飲水澡手自見其面像,姿妍無比。便念云何自棄作沙門耶?且當少時快我私情,尋即還家。佛知蓮華應得道,化作婦人,端正絕世勝蓮華女,尋路而來。蓮華見之,心甚愛敬。即問化人:從何處來?化人答言:從城中來,欲還歸家,雖不相識,可俱還到,向泉水上。二人俱還到泉水上,陳意委曲。化人睡臥枕蓮華膝,須臾之頃,忽命絕,[月*夆]脹臭爛,肌體解散。蓮華見之,心大驚怖,云何好人忽無常?此人尚爾,我豈得久?故常詣佛學道,即詣佛所作禮自說。(中略)蓮華聞法,欣然解釋,得阿羅漢。」(蓮華女經今不在藏內)。
蓮華婬女抉兩眼授與婆羅門 (傳說)毘奈耶雜事三十二曰:「佛在王舍城竹林園。於此城中有一婬女,名蓮華色。衒色為業,以自活命。時有婆羅門來告言:少女好不?我可與汝行歡愛事。報曰:汝有錢不?答言:我無。女曰:可去覓錢後來相見。答言:我覓。便往南方隨處經紀,得五百金錢來女處。時蓮華色由依尊者目連善知識故,因即出家近圓,得阿羅漢果。(中略)蓮華色遂往闇林,於閑靜處,宴坐入定,受解脫樂。時婆羅門持五百金錢至舍城,問諸人曰:蓮華色女今何處去?答言:彼已於釋子法中而為出家向室羅伐。(中略)彼便往就報言:少女先有誠言,今持錢至,汝可與我共為歡樂?報言:婆羅門,我已棄捨罪惡之業,汝今宜去。報言:少女汝雖捨我,我不捨汝,宜可起,來必不相放。報言:汝於我身何處支體偏生愛樂?答曰:我愛汝眼。即以神力抉其兩眼而授與之。時婆羅門便作此念:此禿沙門女能作如是妖術之法,拳打尼頭,棄之出去。」
蓮華心 (術語)密教所說三部中蓮華部之心要也。
蓮華王 (本生)有二人:一,彌勒所問本願經曰:「過去有太子,號蓮華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遊,道見一人,身體病癩,見已悲念,問病者:何藥能療?答曰:得王身之髓塗身,其病乃愈。是時太子即破身骨,與髓於病人。歡喜惠施,心無悔恨,爾時之太子。即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緣經四曰:「過去波羅奈國王曰蓮華,治正天下,人民豐樂。時人民貪食多,故種種病生,各相扶持,詣王所,求醫藥。王見病人,生大悲心,集諸醫,使療民眾。諸醫曰:須得赤魚肉血令食,病乃可愈。我等諸醫不能得。時蓮華王念今赤魚釣不得,我當求願,作赤魚形,為眾生治身中諸病。發是願已,自投樓下,命終,生河中作大赤魚。時民眾聞彼河中有大赤魚,各持斤斧割取,食其血肉,病皆愈。其割取處隨而復生。如是十二年,給施眾生,悔恨之心無秋毫。遂命終,生於忉利天。爾時之蓮華王,釋迦佛是也。」(取意)。
蓮華印 (印相)蓮華形之印相也。演密鈔九曰:「蓮華印,謂大指名指相持,餘三指散舒是也。」
蓮華衣 (衣服)袈裟之異名。取清淨無染之義。釋氏要覽上曰:「袈裟又名蓮華衣,謂不為欲泥染故。」
蓮華寺 (寺名)即東禪寺。東禪寺
蓮華坐 (術語)半跏坐為吉祥坐,結跏趺坐為蓮華坐。大日經不思議疏曰:「凡坐法聖善之寺三藏和上邊面受,左足先著右[月*(比/土)]上,右足次著左[月*(比/土)]上,名為蓮華坐。單足著右[月*(比/土)]上,名為吉祥坐也,別此坐者非聖坐也。」【又】蓮華之臺座也。諸佛恒以蓮華為坐床者,取蓮華藏世界之義。又智度論舉諸釋。蓮華
蓮華拳 (印相)四種拳之一。並兩手,各作拳,豎兩大指也。見大日經疏十三。
蓮華部 (術語)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剛界五部之一。為觀音虛空藏等諸菩薩,司佛大悲三昧之諸尊也。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中右方之觀音陀地藏院諸尊是也。大日經疏五曰:「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養萬善,故名蓮華部。」蘇悉地經一曰:「諸佛形像即是佛部,諸菩薩形即蓮華部,諸世天像為金剛部。」
蓮華眼 (術語)觀世音之密號也。觀音之眼相,為青蓮慈悲之容,多羅尊自此處出生。要略念誦經曰:「開敷妙覺光明眼,修廣猶若青蓮華。」
蓮華門 (術語)金剛界曼荼羅道場所設之門戶也。頂間畫蓮華,故名。秘藏記鈔六曰:「蓮華門者,六卷略出經云:閫闊中如頂形,如丁字。現圖曼荼羅合此文,頂間畫蓮華,故云蓮華門也。口傳云:金剛智,胎藏理也。智以理為能入,理以智為能入,故金剛界曼荼羅安蓮華門,胎藏界曼荼羅安金剛門也。」
蓮華服 (衣服)又曰蓮華衣。袈裟之德名。六物圖曰:「或名蓮華服,離染著故。」
蓮華峰 (地名)天台之別山,韶國師示寂之地也。所集之禪要題,謂之韶國師蓮華峰語錄。見祖庭事苑七。
蓮華會 (儀式)圜悟天寧錄,慈受惠林錄,有蓮華會之上堂。
蓮華落 (雜名)通俗編曰:「五燈會元:俞道婆常隨眾參琅邪,一日聞丐者唱蓮花樂,大悟,則蓮花樂為丐者所唱曲名,其亦已久。」今通作蓮花落。
蓮華尊 (術語)蓮華部之諸尊也。以蓮華為標幟者。大日經疏六曰:「蓮華尊則於華上重置蓮華。」
蓮華國 (界名)蓮華藏世界也。又為佛國土之總名。
蓮華偈 (雜名)妙法蓮華經之偈文也。
蓮華智 (術語)五智中妙觀察智之異名。以阿彌陀為蓮華部之尊故也。菩提心論曰:「西方阿彌陀佛由成妙觀察智,亦名蓮華智,亦名轉法輪智。」菩提心義曰:「梵云缽納麼,此云蓮華,是蓮華部智故為名。」
蓮華語 (術語)與蓮華念誦同。
蓮華漏 (物名)廬山慧遠弟子慧要,有巧思。以蓮華作漏刻,名蓮華漏。梁高僧傳六道祖傳曰:「遠有弟子慧要,亦解經律,而尤長巧思。山中無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葉芙蓉,因流波轉以定十二時,晷景無差焉。」翻譯名義曰:「廬山遠公門有僧慧要者,患山中無刻漏,乃於水上立十二葉芙蕖,因波輪以定十二時,晷景無差,今曰遠公蓮花漏是也。」按李肇國史補載此事,云即惠遠所作。乃取銅葉制器,狀如蓮花,置盆水上,底孔漏水半之則沈,每晝夜十二沈云。
蓮華輪 (術語)阿闍梨曼荼羅觀音院之一尊也。大疏五曰:「如蓮華輪像,當以四蓮華葉,如十字之形,用為輪輻,輻外作刀環開之。」
蓮華臺 (雜語)蓮華之臺座也,為佛菩薩之常座。
蓮華鐸 (物名)以蓮華作手柄之鐸也。大疏六曰:「蓮華鐸則以蓮華為繫。」
蓮華觀 (術語)言於水輪圓形中觀[87A6]字。蓮華為水生之花,故約於所生,謂水為蓮華。見三種悉地儀軌。
蓮華三昧 (術語)佛坐於法華妙蓮之理,謂為蓮華三昧。法華玄義七曰:「今蓮華之稱,非是假喻,乃是法華法門。法華法門清淨因果微妙,名此法門為蓮華,即是法華三昧當體之名,非譬喻也。」【又】清淨之菩提心,離一切之塵垢,故名。大日經疏四曰:「淨菩提心,於一切法都無染著,即名蓮華三昧。住此三昧者,乃至諸法空相亦不可得。」【又】法華三昧之異名。如蓮華三昧經。
蓮華夫人 (本生)雜寶藏經一曰:「過去久遠時,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羅門種。婆羅門法不生男女,不得生天。此婆羅門常於石上小便,精氣流墮石宕,一雌鹿來舐小便處,便有娠。月滿,詣仙人窟下生一女子。蓮華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養。漸長大,腳蹈地處,皆出蓮華。烏提延王遊獵,見是女端正,乞之於仙人。便與王語言當生五百王子。王大夫人甚妒鹿女,其後鹿女不久生五百卵,盛之於篋中。大夫人取五百麵段以代卵處,以此篋擲棄恒河中。王問夫人生何物?答言純生麵段。王言仙人妄語。即下夫人之職,不更見王。時薩耽菩王在下流與諸婇女遊戲,見此篋來取之,於五百夫人,各與一卵。卵自開,中有童子,面目端正。養育長大,各皆有大力士力,建五百力士之幢。後薩耽菩王與烏提延王有隙,五百力士將軍眾伐烏提延王。王恐怖言:一力士猶不可當,況五百力士耶?又思念彼仙人能或解知。詣仙人所,乞攘卻國之大難。仙人言:五百力士,蓮華夫人之子,王今以蓮華夫人,乘大象上,著於軍陣前,彼自然服。即如仙人言:還來懺謝蓮華夫人,莊嚴夫人,乘大白象,著於軍陣前。五百力士舉弓欲射,手不得自然屈伸。時仙人飛來虛空中告諸力士,慎勿舉手,勿生惡心。若生惡心,皆墮地獄。此王及夫人,汝之父母也。母即按乳,一乳作二百五十流,皆入諸子口。即向父母懺悔,皆得辟支佛。二王亦自然開悟,得辟支佛。爾時之仙人即我身是也。」(取意)。
蓮華太子 (人名)蓮華王
蓮華合掌 (印相)豎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謂為蓮華合掌。凡行法最初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來相傳,此印名為本三昧耶印。我等處胎內之位所結之印,為理智不二自證之性,故名本三昧耶印,出胎時分兩手作拳。心經秘鍵所謂分手於金蓮場者為此位也。自此已後出於化他門,作種種之事業矣。仍於行法最初,先結此印,安於理智不二之體性已,自此印開種種之印契,次第行之,為一座之行法也。然而解兩手十指之標幟,則蓮華即理,理之處,必有智,故以二手為理智。而合二手者,理智不二之表示也。左手靜,故為理,右手辦一切之事,故為智。大般若經五百二十四曰:「善現當知如人右手能作眾事,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能引生一切殊勝。善現當知如人左手所作不便,如是前五波羅蜜多不能引生殊勝善法。」又攝無礙經曰:「左手五指名胎藏界五智,右手五指名金剛界五智。十指即十度,或名十法界,或曰十真如。」大日經三曰:「復次如身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蜜滿足義,亦是一切智五輪譬喻義。」配十波羅蜜於十指,有異釋。依蓮部心軌,則右手五指,配於檀等五度,左手五指,配於慧等五度。依略出經,則左手五指,配於櫝等五度,右手五指,配於慧等五度。又十法界者,非尋常之十法界。十法是五凡五聖之十界。左手為不自在故,配於五凡之迷者,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也,自左小指次第配之。右手為自在故,配於五聖之覺者,聲聞緣覺菩薩(法相三論)、權佛(天台華嚴)、實佛(真言)也,自右手小指次第配之。十真如為唯識論等所說。前五地所證五種之真如,配於左五指,後五地所證五種之真如,配於右五指。又縮之作行者之蓮華合掌,則成一法界,開之作歡喜之蓮華印,則為多法界。有無量之名。見秘藏記本,同鈔六。而諸經軌之分配,種種不同。又此蓮華合掌為合蓮華之形,吾人之肉團心即胎藏界佛心之表示也。
蓮華手門 (術語)胎藏曼荼羅之北門也。是為蓮華部之方,故名蓮華手門。大疏六曰:「蓮華手門偃月上各置商佉。」
蓮華色女 (人名)蓮華女
蓮華色尼 (人名)勸受戒之人。蓮華女
蓮華念誦 (術語)五種念誦之一。念誦之聲聞於自之耳也。念誦
蓮華時分 (雜語)以蓮華之開合計時分之晝夜。須夜摩天之事也。大集經曰:「此天用蓮華開合以明晝夜。又云:赤蓮華開為晝,白蓮華開為夜,故云時分也。」案時分天即須夜摩天。
蓮華言音 (術語)蓮華念誦也。
蓮華面經 (經名)二卷,隋那連提黎耶舍譯。佛將入涅槃,敕使阿難諦觀金身,為說舍利弗所作之佛事。又為現將來壞法之惡事,使生厭離。次至菩提樹下,諸天哀歎,佛為懸記蓮華面破佛缽。
蓮華胎藏 (術語)胎藏界之曼陀羅也,胎藏界之大悲門,以蓮華為標幟,故曰蓮華胎藏,母胎於子含藏保持,如蓮華之於蓮種,故曰蓮華胎藏。胎藏界
蓮華勝會 (雜名)行念佛之集會也。即蓮社之類。空華叢談一曰:「蓮社始於東晉之慧遠,蓮華勝會始於趙宋之宗頤。」
蓮華藏印 (印相)八秘密印之第三。梵Padma%sana。
蓮華眼經 (經名)蓮華眼陀羅尼經之略名。
蓮華部母 (術語)三部五部,各有部主與部母,部主如國王,部母如王夫人。蓮華部以白處觀音為部母。又以法波羅蜜為部母。大日經疏五曰:「多羅之右置半拏囉[口*縛]悉寧,譯云白處。以此尊常在白蓮中,故以為名。亦載天髮髻冠,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華,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為蓮華部母也。」秘藏記曰:「無量壽蓮華部主,法波羅蜜為母也。」
蓮華婬女 (人名)蓮華女
蓮華臺印 (印相)標幟蓮華臺座之印契也。
蓮華三昧經 (經名)此經藏內無之。據日本諸書之說,則頗有來歷。如谷響集一曰:「台家經旨相承口訣中云:蓮華三昧經亦云無障礙經,具題云妙法蓮華三昧秘密三摩耶經。智證大師拔十卷中至要請來云。」鹿王禪院如意寶珠記曰:「玆有經其名云蓮華三昧經,震旦國中唯一部之經也。故震旦青龍寺法全阿闍梨,受此經於惠果和尚,和尚轉傳所受於大日如來之經也。弘法大師傳教大師入唐時,雖望傳斯經,不授之。法全及示寂,大聖文殊遣護法善神告法全:汝所秘之蓮華三昧經,無可授之器,願可授我?法全乃授之。昔日本西園寺前太政大臣孫竹園院禪師投三千五百兩黃金於大宋國,求此經。時清涼山竹林寺長老為五臺山修造替三千五百兩黃金,是時童子現來,開寶藏授蓮華三昧經。爾來今在我朝,天台山代代座主傳之為真言秘密法。」經中有歸命本覺心法身等偈文八句,說顯密之極旨。日本安然之菩提心義及教時義,盛引此文。弘法之異本即身義中題曰無障礙經,引此文。日本慧心之真如觀,亦題無障礙經,引此文。頃日新刊之日本續藏經第一輯第三套第五冊題為妙法蓮華三昧秘密三摩耶經,不空三藏譯,舉一卷。
蓮華手菩薩 (菩薩)梵名Padmapa%n!i,觀自在之異名也。大日經一曰:「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華手菩薩。」
蓮華初開樂 (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一。十樂
蓮華部心軌 (經名)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之略名。常稱為金剛界儀軌者是也。
蓮華部定印 (印相)三部定印之一。定印
蓮華部通法 (經名)有觀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蓮華部念誦法門一卷。
蓮華部儀軌 (經名)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之略名。
蓮華軍荼利 (菩薩)蓮華部之軍荼利明王也。在胎藏界之觀音院,觀音大慈內之折伏忿怒也。秘藏記下曰:「左指青蓮華大青色。」
蓮華藏世界 (界名)諸佛報身之淨土也。為寶蓮華所成之土,故名。略曰華藏世界。釋迦之華藏,華嚴經所說是也,彌陀之華藏,觀經所說之極樂是也,大日之華藏,大日經胎藏界密嚴經之密嚴國是也。華藏世界
蓮華曼荼羅 (術語)胎藏界曼荼羅之別名。大悲之胎藏,恰如蓮華之滋養蓮種。故對於金剛界之金剛,標蓮華之名。
蓮華部念誦法 (經名)蓮華瑜伽部念誦法之略名。
蓮華部三昧耶 (術語)十八道之一。
蓮華部三昧耶印 (印契)十八道
蓮華眼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此陀羅尼能除六根之病,得六根清淨。
蓮華部發生菩薩 (菩薩)胎藏界觀音院中臺第一行上之尊也。密號曰無盡金剛。出生蓮華部之諸尊故,多為肉色,左手持蓮華,右手當胸屈無名指。或並屈小指。坐赤蓮。
蓮華部心念誦儀軌 (經名)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之略名。
蓮華曼拏羅滅罪陀羅尼經 (經名)廣大蓮華莊嚴曼拏羅滅一切罪陀羅尼經之略名。
蓮經 (雜名)謂法華經也。酉陽雜俎曰:大興善寺素和尚轉法華經三萬七千部。有僧題詩云:三萬蓮經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門塵。齊己詩曰: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
蓮葉千子 (故事)賢劫千佛之前因也。雜寶藏經曰:「佛告諸比丘,過去久遠無量世時,波羅奈國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後有精氣墮小行處。有雌鹿來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養育長成。時梵豫國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後時有身。相師占言:當生千子。日月滿足,便生千葉蓮華。欲生之時,大夫人以物縵眼,不聽自看。取千葉蓮華,盛著籃裏,擲於河中。時烏耆延王將諸徒眾,下流遊戲。見有一籃,即便接取。開而看之,見千葉蓮華,一葉有一小兒。取之養育,以漸長大,各有大力。即時將諸軍降伏諸國,次到梵豫國,王聞軍至,募能攘卻者。第二夫人言:但為我作百丈之臺,我坐其上,必能攘卻。作臺已竟,夫人在上而坐。爾時千子欲舉弓射,自然手不能舉。夫人語言:我是汝母。即時兩手構乳,一乳之中有五百歧,入千子口中。諸子於是和合,自相勸率。以五百子與親父母,以五百子與養父母。時二國王各畜五百子。佛言欲知彼時千子者,賢劫千佛是也。爾時嫉妒夫人縵他目者,文鱗瞽目龍是也。爾時父者,白淨王是也。爾時母者,摩耶夫人是也。」
蓮臺 (物名)蓮華之臺座,諸佛菩薩及念佛行人往生彌陀淨土者之所托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大悲觀世音申百福莊嚴手,擎寶蓮臺至行者前,(中略)當知草菴瞑目之間,便是蓮臺結跏之程。」
蓮漏 (物名)蓮華漏之略。雲棲彌陀經疏鈔二曰:「約禪誦之期號曰蓮漏,宣趣向之極曰蓮宗。」蓮華漏
蓮藏 (界名)蓮華藏世界也。性靈集七曰:「共沐平等之智水,優遊不染之蓮藏。」
蓮龕 (物名)佛龕也。雲仙雜記云:樂天語人曰:吾已脫去利名枷鎖,開清高門戶。但蓮龕子母丹,不知何時可成?盛時泰詩云:塔院蓮龕正試燈。
慕何 (雜語)謨賀
慕捺囉 (術語)Mudra%,又作目拏羅。譯曰印契。見慧琳音義三十五。
慕魂經 (經名)太子慕魂經之略名。
慕[打-丁+羅]健陀俱胝 (堂塔)Mu%lagn!d!hakut!i,譯曰根本香殿,那爛陀寺內之塔名。求法高僧傳上曰:「梵名慕[打-丁+羅]健陀俱胝,唐云根本香殿矣。」香殿者名世尊居室之名也。
慕[打-丁+羅]薩婆悉底婆[(扣-口)*它]尼迦耶 (流派)Mu%lasarva%stiva%danika%ya,譯曰根本說一切有部。
(雜名)量日晷也。三德指歸曰:「那爛陀僧吉祥月云:西域立表量影,影梵云蔡,此云影。朝蔡倒西去,便以腳足前後步之,數足步影也。」
蔡華 (故事)蓮華之異名。蔡,靈龜名。出自蔡地。取千歲靈龜遊蓮華上之故事,名蓮華為蔡華。論語公冶長篇註曰:「蔡國君守龜。」史記龜策傳曰:「龜千歲乃遊蓮華之上。」觀經散善義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希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
熟調伏 (術語)六種調伏
熟調伏印 (術語)六種調伏
熟酥味 (飲食)五味之一。五味
熟酥經 (經名)謂般若部之諸經。以是為五味中熟酥味故也。五味。法華玄義二上曰:「熟酥經,二種因果狹下短,一種因果廣高長,則二麤一妙。」
廣大 (術語)賞美德大之稱。
廣大智慧觀 (術語)觀世音菩薩五觀智之一。觀中道實相理之智也。法華經普門品曰:「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廣大發願頌 (書名)一卷,龍樹菩薩造。宋施護等譯。
廣大儀軌 (書名)大毘盧舍那經廣大儀儀軌之略名。
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 (經名)三卷,唐菩提流志譯。寶樓閣經三譯之一。廣大寶樓閣善住者,陀羅尼名。說其緣起及功德。示其修法。
廣大蓮花莊嚴曼拏羅滅一切罪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佛在鹿野苑中,梵壽國王,偶至一寺。寺僧以佛頂華鬘迎之。王受戴頭上。忽然頭痛,醫不能療。使其妹勤見佛。佛三請觀自在菩薩使說救濟之咒並畫像念誦之儀軌。
廣大智 (術語)佛之智慧廣大不可識量,因而謂佛智為廣大智。大日經三曰:「奇哉真言行,能具廣大智。」同義釋八曰:「此廣大梵音曰毘富[打-丁+羅]Vipula,真言聲,普遍一切法界,與虛空等,無所不至。當知佛心亦爾,故曰廣大智。」
十種廣大智 (名數)一,知一切眾生心行智。二,知一切眾生業報智。三,知一切佛法智。四,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五,知一切陀羅尼門智。六,知一切文字辯才智。七,知一切眾生語言音聲辭辯善巧智。八,於一切世界中普現其身智。九,於一切眾會中普現影像智。十,於一切受生處中具一切智。見唐華嚴經四十九。
廣大義 (術語)虛空十義之一。虛空附錄。
廣大會 (術語)阿彌陀佛也。具廣大集會之德,故有此名。十方眾生往生集於極樂,其法會盛大,全為彌陀之德故也。
廣大軌 (書名)大毘盧遮那經廣大儀軌之略名。
廣大轉 (術語)六轉依之一。轉依
廣五蘊論 (書名)大乘廣五蘊論之略名。
廣六度行 (術語)廣施,廣戒,廣忍,廣精進,廣一心,廣智慧之稱。
廣目天 (界名)梵名毘留博叉。四天王天之一。又十二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又名西方天。住須彌山西面半腹。常以淨天眼觀察閻浮提之眾生,為西方守護神。詳見起世經等。
廣生佛頂 (菩薩)胎藏界釋迦院釋尊右第四位。密號曰難都金剛。主增益之德。故有黃色佛頂,辦事佛頂之名,又有極廣大,極廣生,最廣大,光勝等名。黃色,右手屈無名小兩指,餘指立而當胸,左手持蓮,上有寶形,坐於赤蓮。
廣弘明集 (書名)三十卷,唐釋道宣撰。其書續梁僧祐弘明集而體小殊。分十一篇:一曰歸正,二曰辨惑,三曰佛德,四曰法義,五曰僧行,六曰慈濟,七曰戒功,八曰啟福,九曰悔罪,十曰統歸。每篇各為小序,大旨與僧祐書相同。見四庫提要。
廣百論本 (書名)一卷,聖天菩薩造。唐玄奘譯,皆五言之偈頌。破我見等之一切法。
廣百論釋論 (書名)十卷,護法菩薩造。唐玄奘譯。是釋廣百論本者。與成唯識之破我法二執相表裏。
廣長舌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至髮際。智度論八曰:「問曰: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廣長舌似如輕相。答曰:舌相如是,語必真實。如昔佛出廣長舌,覆面上,至髮際。語婆羅門言:汝見經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不?婆羅門言:若人舌能覆鼻無虛妄,何況至髮際?我心信佛必不妄語。」法華經神力品曰:「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阿彌陀經曰:「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
廣長舌相 (術語)廣長舌
廣長輪相 (術語)大日如來將說真言,出周遍法界之廣長舌,證其言之為誠實,謂之如來廣長輪相。大日經二曰:「如來有如來出世廣長輪相。」
廣果天 (界名)Vr!hatphala,色界第四禪天八天中第三天之名。在第四禪天為凡夫得生之天最勝處,自此已上五天(八天中)稱為五淨居天。獨為聖者之生處。俱舍頌疏八曰:「於色界中,異生生中,此最殊勝故,名廣果天。」
廣神 (神名)具名廣大神王。此神王有二種:一稱鳩那耶神王,住於金剛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稱遮毘佉羅神王,住於大海中,出生種種之吉祥神主與過患神主。因而譬之於眾生所具之一心。鳩那耶神王者,心真如門也。遮毘佉羅神王者,心生滅門也。見釋摩訶衍論。
廣狹自在無礙門 (術語)十玄門之一。玄門
廣參 (儀式)大眾一同參也。見象器箋十一。
廣教 (術語)律宗之語。佛成道以後十二年間,唯說諸惡莫作等教,制弟子之行法,謂之略教,十二年已後,弟子中,非法漸多,為廣說戒律,示一一持犯,謂之廣教。南山戒疏一上曰:「言廣教者,由略名含,未曉前相,雖造諸非,不謂有犯。故須廣張綱目,收攝罪聚,鈍根之流,聞便得解。因廣說故,名為廣教。」
廣智 (人名)宋延慶寺尚賢,賜號廣智。依四明尊者法智學教觀。悟性宗之旨。仁宗天聖六年,繼法智主延慶寺。道化大行。雪竇山顯禪師出山來訪,申賀禮。人傳以為盛事。與靈芝淨覺論性具之旨,輔四明之說。學者賴之。見佛祖統紀十二。
廣教總管府 (職位)元文宗至順二年二月,立廣教總管府,以掌僧尼之政。府凡十六所,分布諸道諸路,設達嚕噶齊總管,同知府事判官各一人,宣政院選流內官擬注以聞,惟總管則以僧為之。順帝元統二年革罷之,別置行宣政院於揚州,亦不逾兩年而廢之。見續文獻通考。
廣博 (雜語)所容多,所收周也。
廣博身如來 (佛名)大日如來之異名。以佛身廣大,完具法界之事物故也。焰口餓鬼經曰:「由稱廣博身如來名號加持故,能令諸鬼咽喉寬大,所施之食,恣意充飽。」秘藏記本曰:「廣博身如來,中央毘盧遮那佛也。」
廣博嚴淨經 (經名)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之略名。
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經名)四卷,劉宋智嚴寶雲共譯。文殊師利以神通力,與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養佛。集一切菩薩還祇園。請轉不退之法輪。佛因說羅漢成就五逆滿足五欲遠離正見等之密語。眾會驚疑。文殊釋之。其他有菩薩之密語,佛之解釋,菩薩之讚偈等。法華部之攝。
廣疏記 (書名)荊溪湛然著,維摩疏記六卷,對於同著維摩略疏十卷而謂之廣疏記。見諸宋章疏錄一。
廣略要 (術語)謂就經論之解釋等,分廣略要三科,以次第詮顯一部之眼目也。如於法華一部八卷二十八品,受持讀誦,隨喜護持者,廣也。受持方便品壽量品等者,略也。但護持一四句偈或題目者,要也。此外懺悔亦立要略廣之別。
廣照 (人名)滁州琅琊山廣照禪師,名慧覺。得法於汾陽昭禪師。應緣於滁州。與明州雪竇山顯禪師同時唱道,時謂為二甘露門。見稽古四。
廣說 (雜語)與四種廣說同。四種墨印
廣慧力 (術語)如來深廣之智慧力,即廣攝化眾生之光明力也。
廣燈錄 (書名)禪宗廣燈錄,三十卷。宋仁宗天聖年中,駙馬都尉李遵勗撰。帝製序賜之。見稽古略四。
廣濟眾生神咒 (經名)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之異名。
廣嚴城 (地名)梵語曰毘舍離Vais/ali,譯曰廣嚴。在中印度,佛在此說藥師經維摩經等。藥師本願經曰:「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同古跡曰:「言廣嚴者,梵云毘舍離,或云毘耶離。」行宗記二上曰:「廣嚴城者,廣謂土境之大,嚴即風物之美。昔波羅奈國王夫人,生一肉團,羞愧不已。封之金函,棄於江內。有一道人,見而取之。後生一兒一女,有大人相,乃立為王。子孫漸多,三展其國,故曰廣嚴。」
廣釋菩提心論 (書名)四卷,宋施護譯。引諸經明大悲為本,又明聞思修之三慧。
廣顯定意經 (經名)弘道廣顯三昧經之異名。
(物名)安像之櫝也。字典曰:「廚庖屋也,又櫝也。」南史齊陸澄傳: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廣弘明集十八梁簡文帝書曰:「十尊五聖共處一廚。」校定清規曰:「至後門對聖像廚立。」
摩奴沙 (雜語)摩奴闍
摩奴闍 (雜語)Ma%nusa,又作Manus!ya,末奴沙,摩[少/免]沙,摩[少/免]賒,摩奴沙,摩努娑摩[少/免]奢,摩奴曬,摩努史也。略曰摩[少/免]。又曰摩拏赦,摩[少/免]舍喃。譯曰人,意。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末奴沙亦云摩[少/免]沙,此云人。」法華文句四曰:「人者,胡言摩[少/免]奢,此云意。」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摩奴沙,此云人,即人之總名也,或云摩奴娑。」梵語雜名曰:「人摩拏史也,娜羅。」又以名外道之邪計。女人眷屬論師之說,大自在天作八女人。第六名摩[少/免],摩[少/免]生人。外道小乘涅槃論曰:「摩醯首羅作八女人,(中略)六名摩[少/免],摩[少/免]生人。」大日經疏二曰:「經云摩奴闍者,智度翻為人,即是人執也。具譯當言人生,此是自在天外道部類,計人即從人生,故以為名。唐三藏云意生非也。末那是意,今云末奴。聲轉義別,誤耳。」大日經疏十六曰:「滿奴所生者,是一類外道見。滿奴是我,言一切似我而生也。」
摩奴曬 (雜語)摩奴闍
摩奴末耶 (雜語)見摩[少/免]摩條。
摩奴沙心 (雜名)指人之心,即肝臟。
摩奴闍外道 (術語)外道附錄。
摩奴跋沙柁 (雜語)Manus!yahan,譯曰人殺。殺人也。見飾宗記四末。
摩尼 (物名)Man!i,又作末尼。譯曰珠,寶,離垢,如意。珠之總名。玄應音義一曰:「摩尼,珠之總名也。」同二十三曰:「末尼,亦云摩尼,此云寶珠,謂珠之總名也。」慧苑音義上曰:「摩尼,正云末尼。末謂末羅,此云垢也,尼謂離也,謂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也。又云:末尼此曰增長,謂有此寶處,必增其威德,舊翻為如意隨意等。逐義譯也。」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梵云摩尼,此翻為寶,順舊譯也,新云末尼,具足當云震跢摩尼,此云思惟寶。會意翻云如意寶珠,隨意所求皆滿足故。」圓覺大鈔一下曰:「摩尼,此云如意。」涅槃經九曰:「摩尼珠,投之濁水,水即為清。」如意珠
摩尼輪 (術語)六輪之一。六輪
摩尼輪王 (雜語)六輪
摩尼折羅 (術語)摩尼遮羅
摩尼跋陀 (天名)Man!ibhadra,又作摩尼跋陀羅。夜叉八大將之一。譯曰寶賢,滿賢。大日經疏五曰:「夜叉八大將,一名摩尼跋陀羅,譯曰寶賢。」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摩尼跋陀,摩尼,此云滿,或云如意。跋陀,此云賢。」同三十五曰:「摩尼跋捺羅,藥叉將名,唐云滿賢。」
摩尼遮羅 (雜語)Man!icara,又作摩尼折羅。夜叉名。孔雀王咒經上曰:「摩尼遮羅,梁言珠行。」大孔雀經曰:「摩尼折羅,此云寶行。」
摩尼跋陀羅 (人名)又作摩尼跋捺羅。摩尼跋陀
摩尼羅亶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蘭譯。陀羅尼雜集第八卷之別出。說除災厄之法。摩尼羅亶之義未詳。
摩尼犍大龍王 (異類)摩尼正言末尼。即如意珠也。此云離垢。謂龍王腦中有此珠,若人得之,毒不能害,火不能燒。犍大正言犍達,此云香。梵語那伽,此云龍王也。
摩尼阿修羅王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院南方之一尊。赤色,忿怒形,著甲冑,右執大刀,左拳安腰,坐於筵。
摩由羅 (動物)Mayu%ra,又作摩裕羅,摩庾囉。譯曰孔雀。大威德陀羅尼經曰:「摩由羅,此云孔雀。」慧琳音義八十二曰:「摩裕羅,唐云孔雀。」梵語雜名曰:「麼庾囉。」
摩多 (術語)Ma%tr!(N.sg.f.ma%ta%),又作莽多。譯曰母。見梵語雜名。悉曇四十七字,母韻之十二字為摩多,子韻之三十五字為體文。摩多者,母之義,以彼發體文之韻故也。悉曇三密鈔一曰:「摩多此云點畫,或云韻。」是義譯也。但梵字之相承有四種。其中梵王相承(又曰南天相承)者,摩多為十二字,大日及釋迦之相承者,稱為別摩多。加紇哩[8758]訖梨[8759]哩[874E]梨[874F]之四文也。悉曇章
摩多梨 (天名)譯曰無著處。天神名。見本行集經四十四。梵Ma%tali。
摩多羅迦 (術語)Ma%tr!ka%,論藏之別名。摩怛理迦
摩夷 (術語)Ma%tr!ka,論藏四名之一。譯曰行母,本母。論藏詮顯行法,即為生行之母,故名行母。又論藏詮顯理。理為教本,故曰本。彼能生為教本之理,故名本母。大乘義章一曰:「言摩夷者,此名行母。辨詮行法,能生行故,名為行母。」玄應音義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理為教本,故以名焉。」
摩地菩提心 (術語)三種菩提心之一。菩提心附錄。
摩休勒 (雜語)Mahoraga,新稱摩[目*侯]羅伽也。
摩利 (人名)Mallika%,又作末利。波斯匿王夫人之名。譯曰鬘。末利夫人。【又】供物名。略出經四曰:「又以塗香燒香種種妙華燈鬘末利等而作供養。」註曰:「末利者,以諸飲食果子等和水,置瓶盆中。是以施鬼神也。」末利者,上出鬘字之重出,可為華鬘。
摩利支 (天名)Marici,又曰摩梨支,摩利支天,摩利支菩薩,摩利支提婆。譯曰陽燄。以其形相不可見不可取,故名。又曰華鬘。以天女之形相名之,常在日前行,有自在通力之天神也,若念之,則離一切之災厄,特為武土之守護神,密家所傳。此天之印咒,以隱形法為其至極。本行集經三十一曰:「摩梨支,隋云陽燄。」不空譯之摩利支天經曰:「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見彼,彼能見日。無人能見,無人能知,無人能害,無人欺誑,無人能縛,無人能債其財物,無人能罰,不畏怨家,能得其便。」天息災譯之大摩利支菩薩經一曰:「摩利支菩薩陀羅尼,能令有情在道路中隱身,非道路中隱身,眾身中隱身,王難時隱身,水火盜賊一切諸難皆能隱身,不令得便。」
形像 (圖像)阿地瞿多譯之摩利支天經(陀羅尼集經十)曰:「若人欲得供養摩利支天者,應用金若銀若赤銅若白檀若赤檀等,隨力所辦,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當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維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當中作西國[8141]字。字如佛胸上[8141]字,字四曲內各作四箇日形著之,其天扇上作燄光形。右手伸臂並伸五指,指頭垂下。身長大小一寸二寸乃至一肘,其中最好者一二寸好。(中略)其像左右各作一侍者,其侍者作天女形,種種莊嚴,作此像已。若比丘欲行遠道,於袈裟中裹著彼像,若是優婆塞頭髻中藏著於像,大小行時離身放著,不得共身上廁大小行。」天息災譯之大摩利支菩薩經一曰:「今有成就法,用好綵帛及板木等,於其上畫無憂樹。於此樹下畫摩利支菩薩,身如黃金色,作童女相,掛青天衣,手執蓮華,頂戴寶塔莊嚴。(中略)別明成就法,令彼行人先作觀想,想彼摩利支菩薩坐金色豬身之上,身著白衣,頂戴寶塔,左手執無憂相華枝,復有群豬圍繞。」
經軌 (經名)摩利支提婆華鬘經,一卷,不空譯。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一卷,不空譯。摩利支天經,一卷,阿地瞿多譯。攝於陀羅尼集經第十。摩利支菩薩略念誦法,一卷,不空譯。摩利支天一印法,一卷,失譯。摩利支天陀羅尼咒經,一卷,失譯。大摩利支菩薩經,七卷,天息災譯。
摩利迦 (植物)花名。譯曰次第花。見慧琳音義二十六。梵Mallika%。【又】(人名)夫人名。舊曰末利夫人,新曰摩利迦夫人。末利夫人
摩利支天 (天名)摩利支
摩利伽羅 (人名)王名。譯曰莊嚴。見華嚴疏鈔六十三。梵Ma%lika%ra。
摩利室羅 (人名)Ma%lyas/ri,譯曰勝鬘。舍衛城主波斯匿王之女。勝鬘夫人
摩利伽羅耶 (地名)山名。摩羅耶
摩利支天經 (經名)不空譯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之略名。又指陀羅尼集經第十所攝阿地瞿多譯之摩利支天經。
摩利支提婆 (天名)Marici-deva,即摩利支天也。提婆譯言天。
摩利支提婆經 (經名)摩利支提婆華鬘經之略名。
摩利支天一印法 (經名)一卷,失譯。
摩利支提婆華鬘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華鬘蓋為摩利支之譯語。
摩利支菩薩略念誦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摩利支天陀羅尼咒經 (經名)一卷,失譯。
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摩那埵 (術語)巴Ma%natta,又作摩那垛,摩那[卑*也],譯曰悅意。比丘犯僧殘罪,行懺悔,得依懺悔洗除罪,自喜使眾僧悅也。又為僧中治罰之名。行事鈔中一曰:「摩那埵者翻為悅眾意,隨順眾教咸生歡喜。」慧琳音義十六曰:「摩那[卑*也],此云遍淨。」同六十三曰:「古云摩那垛,僧中責罰之名也,此云治罰。」
摩那垛 (術語)摩那埵
摩那斯 (異類)Manasvati,又曰摩那蘇婆帝。龍王名。譯言大身,慈心,高意等。法華光宅疏一曰:「摩那斯,譯云大身,則繞須彌七匝也。」法華文句二曰:「摩那斯,此云大身,或大意大力等。修羅排海,淹喜見城,此龍縈身以遏海水。」同玄贊二曰:「摩那斯,此云慈心。」探玄記二曰:「摩那蘇婆帝龍王,亦名摩那斯,此云慈心,亦云得意。正云摩那云意,斯云高,謂有威德,意高餘龍。」
摩那婆 (術語)作摩拏婆。見摩納
摩那[卑*也] (術語)摩那埵
摩那屎羅 (物名)又作摩那叱羅。譯曰雄黃。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曰:「摩那屎羅者,雄黃是也。」陀羅尼集經五曰:「摩那叱羅,唐名云雄黃也。」梵Manah!s/ila%。
摩那蘇婆帝 (異類)Manasvati,龍王名。摩那斯
摩伽 (雜名)Magha%,星名。玄應音義一曰:「一說云:摩伽星名,此言不惡,主十一月。」翻梵語九曰:「摩伽山,譯曰:星名。」【又】(異類)Makara,摩伽羅之略。即摩竭魚也。可洪音義三曰:「摩伽,亦云摩竭。此云鯨魚也,魚王也。」
摩伽羅 (異類)Makara,新譯摩竭,舊曰摩伽羅。魚名。摩竭
摩伽陀 (地名)Magadha,新曰摩竭陀。舊曰摩伽陀。中印度之國名。摩竭陀。【又】第十一月之名。俱舍光記十一曰:「摩伽陀(Ma%gha)月,當此間十一月。」西域記二曰:「摩祛月。」
摩男 (人名)摩訶男
摩男俱利 (人名)五比丘
摩努婆 (雜語)摩奴闍
摩努史也 (雜語)摩奴闍
摩努沙嚕地囉 (修法)Manus!yarudhira,摩努沙為人,嚕地囉為血。大威德明王之法,以人血和於白芥子及毒藥而火燒之也。見聖閻曼德迦念誦法。
摩沙 (物名)磨灑
摩沙豆粥 (飲食)八種粥之一。附錄。
摩佉 (雜語)摩袪
摩低梨迦 (雜語)摩窒里迦
摩陀那 (植物)末達那
摩佉麼洗 (雜語)Ma%gha-ma%sa,譯曰十一月,摩佉,星名。麼洗,月之義。
摩蛇 (飲食)藥名。摩祇
摩陀羅 (人名)小乘外道二十論師之一。執那羅延天為萬物之生本者。外道。【又】(物名)寶名。義楚六帖十九曰:「般若論云:摩陀羅寶,此寶金翅鳥中出,綵色辟一切邪媚。」
摩怛里 (異類)Ma%tr!,譯曰母。大日經疏五曰:「七摩怛哩,譯云七母,皆鬼女也。」
摩怛理迦 (雜語)Ma%tr!ka%,又作摩怛履迦,摩夷,摩得勒伽,摩德勒伽,摩侄梨迦,摩多羅迦。論藏之別名。譯曰本母,行母。本為理,論藏為生理之母,故曰本母,又為生行法之母,故曰行母。玄應音義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理為教本,故以名焉。」同十六曰:「摩得勒伽,或言摩侄梨迦,或言摩怛履迦,此譯云母,以生智故也。」顯揚論六行[王*舀]音義曰:「摩怛履迦,此云行母。」慧琳音義十八曰:「摩怛理迦,唐云本母,亦云論也。」
摩怛理伽羅摩 (物名)Matr!gra%ma,譯曰母村。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梵言摩怛理,此云母,伽羅摩此云村。」
摩怛理神真言 (真言)摩怛哩神之秘咒也,能作疾疫。大日經三曰:「摩怛哩神真言能作眾生疾疫災癘。」
摩呼洛伽 (異類)Mahoraga,莫呼洛伽摩,舊曰休勒,摩[目*侯]羅伽,新曰莫呼洛伽,摩護囉[言*我]。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三院之一尊,釋迦如來之眷屬也。是為大日如來普門示現之一法門身,一類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經一曰:「爾時執金剛秘密主,於彼眾會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應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為無量眾生,廣演分布,隨種種趣種種性欲,(中略)夜叉乾闥婆乃至說生摩[目*侯]羅伽法。」法華玄贊二曰:「梵云莫呼羅伽,此云大腹,摩[目*侯]羅伽訛也。」慧琳音義十一曰:「摩休勒,古譯質朴,亦名摩[目*侯]羅伽。亦是樂神之類,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同一曰:「莫呼洛伽,梵語不妙,正云摩護囉[言*我]。人形蛇首,亦名大蟒神也。」慧苑音義上曰:「摩[目*侯]此云大也,羅伽云胸腹行也。此於諸畜龍類所攝,舊云蟒神者相似翻名,非正對也。」種子通諸摩[目*侯]羅伽。總有三字:一[8752]伽。行動之義,去來之義,入阿字門,則為行不可得,來不可得。是大日如來不行之行,不來之來,以遊化法界而度眾生之意也。二[876A]囉。塵垢之義,入阿字門,則為燒除一切諸障,生如來實慧之意。三[87A9][口*藍]。是相之義,上加圓點,是為大空,如來住於大空三昧,示現一切諸相之意也。以此中一字為其種子。真言為伽囉[口*藍]伽囉[口*藍]。阿闍梨不說其句義,是彼土呼摩[目*侯]囉伽之方言也,而所以重言之者,或斷二障,或對於自利利他,自證加持等種種之二法門故也。見大日經疏十,同義釋七。
摩呼荼迦 (飲食)餅子名。本行集經五十九曰:「有一人屏處食摩呼荼迦,隋言歡喜丸。」大日經疏七曰:「漫荼迦,是方薄餅也。」梵Mahot!ika Man!d!aka。
摩呬 (術語)譯曰等引,心引起平等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呬,虛利切,此云等引,謂勝定地,離沈掉等,平等能引也。或引平等,謂引諸功德,或平等所引,謂定前加行故名能引也。」
摩呬陀 (人名)Mahendra,阿育王之子也,出家證聖果,傳法於錫蘭。善見律二曰:「摩呬陀,是阿育王兒也,持律藏至師子國。」應音義十六曰:「摩呬陀,式忍反,是阿育王子也。」若依西域記,則於錫蘭傳法者為阿育王之弟摩醯因陀羅。
摩虎羅 (天名)藥師經所說十二神將之一。案應為摩呼洛伽。
摩侄梨迦 (術語)摩怛理迦
摩底僧訶 (人名)Matisim%ha,比丘名。譯曰師子慧。見求法高僧傳上。
摩迦 (植物)草名。玄應音義二十二曰:「摩迦,亦言摩魯迦。舊經中作摩樓迦,此亦藤類,蔓生纏遶樹至死者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摩婁伽子,此云遊子藤也。」梵Maruka。
摩迦吒 (雜語)Markat!a,譯曰獼猴。玄應音義一曰:「麼迦吒此云獼猴也。」名義集二曰:「摩斯吒,或末迦吒,此云獼猴。」梵語雜名曰:「猴梵名,麼迦羅。」
摩迦羅 (異類)摩竭
摩拏赦 (雜語)Manus!ya,與摩奴沙同。
摩拏產捺囉 (雜語)Ma%nus!endra,譯曰仁王。仁王經良賁疏一曰:「梵云摩拏,此翻為仁。梵云產捺羅,此翻為王。」
摩耶經 (經名)摩訶摩耶經之略名。
摩耶尼 (經名)譯曰法相。百論疏上之中曰:「摩耶尼,此云法相,法相有五。」梵Ma%yini。
摩耶夫人 (人名)摩訶摩耶
摩祇 (飲食)又作莫耆,摩蚔,摩醯,摩蛇。藥名。放光般若經九曰:「譬如拘翼有藥名摩祇,有蛇蚖飢行,求索蟲欲食之。蟲遙見蛇蚖,走趣藥所,蛇欲得往,以藥氣故不能得前。何以故?以藥威德故使蛇中道還。」智度論五十六曰:「譬如憍尸迦,有藥名摩祇。有蛇飢行索食,見蟲欲噉。蟲趣藥所,藥氣力故蛇不得前,即便還去。」玄應音義三曰:「摩祇,長安品作摩蛇,小品經作摩醯,皆梵言也。明度經作神丹,此言也。」慧琳音義五曰:「莫耆梵語也,能除眾毒,神藥名也。其藥功力,經中自說。」可洪音義二曰:「摩蚳,巨支反,藥名也。自前諸部作摩祇,小品經作摩醯。」梵Mahila%。
摩度 (飲食)蘇蜜
摩刺諵 (雜語)Maran!a,譯曰死。名義集六曰:「末刺諵,此云死。」梵語雜名曰:「死,母娜。」(Mr!ta)。
摩突羅 (地名)Mathura%,又作秣[少/免]羅。城名。譯曰密善。摩偷羅
摩咥哩制吒 (人名)Ma%tr!cet!a,比丘名。譯曰母兒。寄歸傳四曰:「如尊者摩咥哩制吒者,乃西方宏才碩德,秀冠群英之人也。傳云昔佛在時,佛因親領徒眾人間遊行,時有[賏/鳥]鳥。見佛相好儼若金山,乃於林內發和雅音,如似讚詠。佛乃顧諸弟子曰:此鳥見我歡喜,不覺哀鳴,緣斯福故。我沒世後,獲得人身,名摩咥哩制吒,廣為稱嘆讚我實德也。」同註曰:「摩咥哩是母,制吒是兒也。」
摩[少/免] (雜語)Manus!ya,摩[少/免]沙之略。譯曰人意。人類也。初為外道所言劫初魔女之名。祖庭事苑曰:「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小乘涅槃論云外道女人眷屬,論師說(云云)。」摩奴闍。【又】摩[少/免]摩,或摩奴末那之略。見摩[少/免]摩條。
摩[少/免]沙 (雜語)Ma%nus!a,又作摩奴闍,末奴沙,摩[少/免]賒。譯曰人。人類之總稱。
摩[少/免]奢 (雜語)摩奴闍
摩[少/免]賒 (雜語)摩奴闍
摩[少/免]摩 (術語)Manomaya,又作摩[少/免],摩奴末耶。譯曰意生身。諸佛菩薩及諸天等從自意化生之身也。華嚴疏二十曰:「摩[少/免]摩者,此云意生,亦云意成,即是意生身也。」玄應音義一曰:「摩[少/免],正言摩奴末耶,此云意生身,言諸天等從意化生也。」
摩[少/免]舍喃 (雜語)Manus!ya%na%m(Manus!ya之多言聲屬聲之形),譯曰多人。摩奴闍
摩[少/免]羅他 (人名)Manoratha,論師名。譯曰心願。見婆藪槃豆傳。
摩納 (術語)Ma%navaka,又作摩納婆,摩婆婆迦,摩納婆[口*縛]迦,那羅摩那。譯曰:儒童,年少,人,長者。玄應音義一曰:「摩納,或云摩納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羅摩那,或皆是梵音訛轉也。此譯云年少淨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納婆,又言摩納縛迦,此云儒童,舊言摩那婆,或作那羅摩那,又作摩納,翻為年少淨行。五分律名那羅摩納,譯為人,皆一也。」慧苑音義上曰:「摩納婆,正曰摩那婆,此曰年少者,或謂儒童也。」唯識述記一末曰:「摩納婆迦,此云儒童。」華嚴疏鈔十九下曰:「摩納婆,此云儒童。此名依一聲中但呼一人,若呼多人多聲中呼應云摩納婆[口*縛]迦。」或言翻為儒童或年少者非也,一類之外道執人身中有勝妙之我體,其義謂為摩納婆。摩納婆者勝我之義也。大日經疏二曰:「經云摩納婆者,是毘紐天外道部類,正翻應言勝我。言我於身心中最為勝妙也,彼常於心中觀我可一寸許。智度亦云:有計神在心中,微細如芥子。(中略)唐三藏翻為儒童非也,儒童梵云摩拏婆,此中云納,義別。誤耳(此二名是菩提闍梨解)。」大日經疏十六曰:「末那仙生者,言從彼生也,亦是一類外道等見也。」
摩納仙 (本生)譯為儒童。釋迦如來在因位時,於第二阿僧祇劫終,遭燃燈佛出世,獻五莖蓮於佛,以髮布泥,使佛蹈之,因受未來成佛之記別,其時名曰摩納。心地觀經一曰:「昔為摩納仙人時,布髮供養燃燈佛,以是精進因緣故,八劫超於生死海。」
摩納縛 (術語)摩納
摩納縛迦 (術語)同摩納條。
摩納婆外道 (雜語)外道附錄。
摩納婆[口*縛]迦 (術語)摩納
摩娑 (雜語)Ma%m%sa,又作莽娑。譯曰肉。希麟音義五曰:「莽娑梵語也,此云是未壞人肉也。」梵語雜名曰:「肉麼娑。」
摩娑羅伽隸 (雜語)Musa%ragalva,牟娑羅
摩蚔 (飲食)摩祇
摩祛 (雜語)又作摩佉Ma%gha,十一月之稱。摩伽陀
摩拏赦 (雜語)摩奴闍
摩旃陀 (人名)Maha%candra,大臣名。譯曰大月。見賢愚經五。
摩頂 (術語)佛為囑累大法,摩弟子之頂,或為授記摩頂。法華經囑累品曰:「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
摩頂松 (人名)佛祖統紀二十九玄奘傳曰:「初遊天竺,手摩門徑松曰:吾西求法,可枝向西,吾若言歸,枝可東指。既往枝果西,一日忽東指,弟子曰:教主歸矣。因號摩頂松。」三體詩李洞送僧還南海詩曰:「長安卻回日,松偃舊房枝。」東坡詩集和合浦愈上人韻詩曰:「為問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幾時歸。」
摩婁伽 (雜名)摩魯迦
摩莫枳 (菩薩)麼麼雞
摩偷羅 (地名)Mathura%,又作摩度,摩突羅,秣菟羅。國名,譯曰孔雀、密善。慧苑音義下曰:「摩度羅城,或云摩偷羅,亦云摩突羅,此云孔雀城,或云密善,皆吉事者也。」探玄記十五曰:「摩偷羅者,正云秣菟羅,此云孔雀,或云蜜。並是古世因事為名。是中印度,此國中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師利塔,於王城東五六里有山寺,是烏波鞠多所造寺。北巖間有石室,是鞠多度人安籌所也。(中略)具在西域記第四說。」
摩婆羅 (異類)鬼神名。譯曰除曲心。見光明文句七。梵Mavara。
摩婆婆迦 (術語)摩納
摩窒里迦 (雜語)Ma%tr!ka%,又作摩低梨迦,譯曰本母。論藏之別名。希麟音義九曰:「摩窒里迦,窒丁結反,或云摩怛里迦,或云摩德勒迦,皆梵語輕重也。此云本母,即論藏。」摩怛里迦
摩得勒伽 (術語)Ma%tr!ka%,又作摩德勒伽。摩怛里迦
摩梨 (地名)山名。出栴檀之處。
摩梨支 (天名)摩利支
摩梨尼 (人名)Malini,王女名。譯曰小鬘。見本行集經三十六。
摩訶 (雜語)Maha%,又作莫訶,摩醯。譯曰大,多,勝。智度論三曰:「摩訶,秦言大或多或勝。」仁王經儀軌曰:「摩賀。」寄歸傳曰:「莫訶。」禪門課誦於楞嚴咒之尾常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敕修清規楞嚴會曰:「咒畢唱摩訶,眾和畢,維那迴向。」
摩訶魚 (動物)即摩竭魚也。摩竭
摩訶男 (人名)比丘名。摩訶那摩
摩訶[酉*且] (人名)羅漢名。譯曰大長。玄應音義十三曰:「摩訶[酉*且],側於切,此譯云大長也。」
摩訶羅 (雜語)Mahallaka,又作摩迦羅,莫訶羅,莫喝洛迦。譯曰無知,老。玄應音義四曰:「摩訶羅,此譯云無知也,或言老也。」俱舍光記十五曰:「莫喝洛迦,此云老,謂老苾芻。」飾宗記二末曰:「梵云莫喝洛迦,此云大愚鈍者,舊言摩訶羅訛也。」毘奈耶雜事十曰:「忽見一摩訶羅苾芻,以衣覆頭,樹下便利。」同三十八曰:「有一莫訶羅苾芻,重性愚鈍。」止觀十曰:「一切外道,及摩迦羅。」【又】(異類)又曰摩竭。魚名。摩竭
摩訶薩 (術語)摩訶薩埵之略。摩訶薩埵
摩訶衍 (術語)具曰摩訶衍那Maha%ya%na,譯曰大乘。聲聞緣覺二乘之教法為小乘,菩薩之教法為大乘。慧苑音義上曰:「摩訶衍,具云摩訶衍那,言摩訶者此云大也,衍那者云乘也。」勝鬘經曰:「摩訶衍者,出世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起信論曰:「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智度論百曰:「摩訶衍是大乘法。」
摩訶槃 (地名)Maha%vana,林名。譯曰大林。翻梵語九曰:「摩訶槃,應云摩訶槃那,亦云摩訶婆那。譯曰:摩訶者大,槃那者林。」西域記三曰:「摩訶伐那,唐言大林。」
摩訶止觀 (書名)天台三大部之一。天台大師說之,弟子章安記之,有十卷,開為二十卷,述觀心之事。荊溪大師註釋之曰止觀輔行傳弘決,有十卷,開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註如下:大乘止觀法門四卷,陳慧思說。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卷,隋智顗說,陳鍼傳。附始終心要一卷,唐湛然述。止觀義例二卷,唐湛然述。科止觀大意一卷,唐湛然述。摩訶止觀科文五卷,唐湛然述。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唐湛然述。天台止觀統例一卷,唐梁肅述。刪定止觀三卷,唐梁肅述。附智者大師傳論。摩訶止觀科節一卷,唐失名。邃和尚止觀記中異義一卷,唐道邃說,乾淑集。摩訶止觀輔行補注四卷,宋從義述。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六卷,宋從義撰。摩訶止觀義例科一卷,宋從義排。摩訶止觀義例隨釋六卷,宋處元述。摩訶止觀輔行助覽四卷,宋有嚴注。摩訶止觀輔行讀教記六卷,宋法照撰。摩訶止觀義顯一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觀釋要二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觀法門宗圓記五卷,宋了然述。止觀坐禪法要記一卷,宋陳瓘撰。摩訶止觀貫義科二卷,受登說,靈耀補定。
摩訶尼羅 (物名)Maha%nila,又作摩訶泥羅。譯曰大青。帝釋之寶珠也。智度論十曰:「因陀尼羅(天青珠),摩訶尼羅(大青珠)。」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摩訶泥羅,此云大青,是帝釋所用寶也。」
摩訶伐那 (地名)Maha%vana,又作摩訶婆那。摩訶槃
摩訶至那 (地名)Maha%cina,印度人,呼漢地曰摩訶至那。摩訶譯曰大,尊稱也,至那或書真丹,震旦等,正為漢地之稱。支那
摩訶夜泥 (術語)Maha%ya%ne(止格),譯曰大乘。見大日經疏五。
摩訶夜那 (術語)一作摩訶耶那Maha%ya%na,舊曰摩訶衍。譯曰大乘。
摩訶沫麗 (雜語)Maha%balin,譯曰大力。見大日經疏。
摩訶剎頭 (術語)Maha%sattva,餘經所謂摩訶薩也。譯言大眾生。
摩訶部社 (異類)夜叉名。譯曰大肩。見孔雀王咒經上。梵Ma%ha%bhuja。
摩訶斯那 (雜語)Maha%sena,摩訶者大之義,斯那者軍之義。即大軍將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摩訶斯那,此云大軍將也。」
摩訶棱伽 (雜語)譯曰大價衣。見慧琳音義十一。梵Maha%ran%ga。
摩訶提婆 (人名)Maha%-deva,譯曰大天。論師名。大天
摩訶耆利 (異類)Maha%giri,夜叉名。譯曰大山。見孔雀王咒經上。
摩訶僧祇 (流派)Maha%sam%gha,譯曰大眾。結集二部之一。又律藏五部之一。大眾部
摩訶彌樓 (地名)Maha%meru,山名。譯曰大光。翻梵語九曰:「摩訶彌樓山,譯曰大光,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摩訶羅伽 (雜語)譯曰大臣。仁王經吉藏疏曰:「摩訶羅迦者,此翻大臣。」梵語雜名曰:「貴,摩訶剌伽。」梵Maha%rgha。
摩訶薩埵 (術語)舊譯曰大心,又曰大眾生。新譯曰大有情。有作佛大心之眾生,即菩薩之通稱也。智度論五曰:「摩訶名大,薩埵名眾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還大勇心故為摩訶薩埵。」同四十五曰:「摩訶秦言大,薩埵秦言心,或言眾生。是眾生於世間諸眾生中第一最上故名為大。」法華嘉祥疏二曰:「摩訶薩埵者,摩訶言大。十地論云:大有三種:願大、行大、度眾生大。薩埵言眾生,則大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薩埵有情義。」梵Maha%sattva。
摩訶薩埵以身施虎 (本生)釋迦如來往昔修菩薩大行時,以身投餓虎。見金光明經捨身品,賢愚經一。
摩訶羅闍 (雜語)Maha%ra%ja,又作摩賀羅惹,譯曰大王。見梵語維名。
摩訶婆伽 (異類)Maha%bha%ga,龍王名。見慧琳音義十二。
摩訶婆那 (地名)摩訶槃
摩訶震旦 (地名)即中國也。唐書西域傳曰:「貞觀十五年,(中略)帝命雲騎尉梁懷璥持節慰撫,尸羅逸多驚問國人:自古亦有摩訶震旦使者至吾國乎?」同注曰:「一切經音義,摩訶此言大也。」法苑珠林曰:「梵稱此方為脂那,或云真丹,或作震旦,蓋承聲有楚夏耳。」
摩訶迦葉 (人名)Maha%ka%s/yapa,具曰摩訶迦葉波。摩訶譯曰大。迦葉波譯曰龜或飲光。婆羅門種之一姓。名畢波羅Pippala,彼父母禱於畢波羅樹神而生,故名畢波羅。為大富長者之子,能捨大財與大姓,修頭陀之大行,為大人所識,故標大之名。以別於十力,優樓頻羅等之迦葉姓。法華光宅疏一曰:「摩訶言大,迦葉是姓,此翻為龜也。所以呼為大者,異於三小迦葉,故呼此人為大也。」法華文句一曰:「摩訶迦葉,此翻大龜氏。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龜氏。真諦三藏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餘光使不現,故言光波,亦云飲光。迦葉身光亦能映物,名畢波羅。(中略)畢波羅樹也,父母禱樹神求得此子,以樹名之。」法華嘉祥疏一曰:「摩訶迦葉者,文殊問經翻為大龜。摩伽陀國之大姓也,從姓立名。別名必波羅者,在必波羅樹下生,故名必波羅童子。(中略)十八部論疏云:具足應云迦葉波,迦葉此云光,波此云飲,合而言之故云飲光。飲光是其姓。上古有仙人名為飲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飲諸光令不復現。今此迦葉是飲光仙人種,即以飲光為姓,從姓立名,稱飲光也。又此羅漢亦自有飲光事。」
頭陀第一 (故事)十大弟子中以迦葉為頭陀行第一。增一阿含經三曰:「十二頭陀難得之行,所謂大迦葉比丘是。」法華文句一曰:「增一阿含佛法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第一。」
佛分半座迦葉 (傳說)佛為示三乘解脫同一,分半座與迦葉使坐。華手經一曰:「爾時長老摩訶迦葉在韋提訶山帝釋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頭陀乞食納衣,受常坐法隨敷樹下。少欲知足,樂遠離行。時大迦葉以佛神力於彼石室忽然不現,現於竹園行詣佛所。(中略)世尊遙命之曰:善來迦葉!久乃相見,汝當就此如來半座。佛移身時,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付法藏傳一曰:「爾時迦葉披糞掃衣,來詣佛所,稽首禮敬,合掌而立。白佛而言:世尊我今歸依無上清涼,願哀納受聽在末次。世尊歎曰:善來迦葉!即分半座命令就座。迦葉白佛:我是如來末行弟子,顧命分座,不敢順旨。是時眾會咸生疑曰:此老沙門有何異德。乃今天尊分座命之?此人殊勝,唯佛知耳。於是如來知眾心念,欲決所說,即宣迦葉大行淵廣。」
迦葉衣十萬兩 (傳說)智度論二十六曰:「佛初成道時,知迦葉衣應佛所著,迦葉衣價直十萬兩金。次後耆域上佛染摩根羯簸衣,價亦直十萬兩金。佛敕阿難:持此衣去,割裁作僧伽梨。作已,佛受著。」
迦葉起舞 (傳說)香山大樹緊那羅鼓琴。頭陀第一之迦葉,不堪於坐,起而舞。緊那羅
迦葉破顏微笑 (傳說)世尊在靈鷲山,一日拈天華示眾。百萬人天不會其意。迦葉獨破顏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屬汝。是禪門一流所傳也。拈華微笑
迦葉受記 (傳說)迦葉於法華會座捨小乘而歸於大乘。受未來成佛之記別。法華經授記品曰:「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嘆,廣宣諸佛無量大法,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
無上正法付屬 (傳說)涅槃經二,諸比丘再三請佛住世,佛言:「汝等不應作為是語,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是迦葉者當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問經曰:「我尋涅槃,大迦葉等當共分別,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異,迦葉傳付阿難,(中略)舍那婆私傳付優波[毛@(鞠-革)]多。」
迦葉傳衣彌勒 (傳說)迦葉自釋迦如來受袈裟,於雞足山入定,以傳之於彌勒。毘奈耶雜事付法藏傳以為糞掃衣,西域記以為金襴衣。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世尊告大迦葉,不應般涅槃,要須彌勒出世,(中略)彌勒當取迦葉僧伽梨著之。」智度論三曰:「迦葉即著從佛所得僧伽梨,持衣缽捉杖,如金翅鳥現上昇虛空。(中略)與衣缽俱,作是願言:令我身不壞,彌勒成佛,我骨身還出,以此因緣度眾生。如是思惟已,直入耆闍崛山石頭中,如入軟泥,入已還合。」毘奈耶雜事四十曰:「大迦攝波,欲涅槃住雞足山中,於三峰中敷草而坐,作如是念:我今宜以世尊所授糞掃納衣用覆於身,令身乃至慈氏下生,彼薄伽梵,以我此身示諸弟子及諸大眾,令生厭離,即便入定三峰覆身,猶如密室,不壞而住。」付法藏傳一曰:「迦葉至雞足山,於草敷上跏趺而坐,作是願言:今此身著佛所與糞掃之衣,自持己缽乃至彌勒,令不朽壞,使彼弟子皆見我身而生厭惡。(中略)時彌勒佛,即就迦葉取僧伽梨,時大眾見神力,除憍慢心,成阿羅漢。」西域記九曰:「如來化緣斯畢,垂將涅槃。告迦葉波曰:我於曠劫勤修苦行,為諸眾生求無上法。昔所願期,今已果滿。我今將欲入大涅槃,以諸法藏囑累於汝,住持宣布,勿有失墜。姨母所獻金縷袈裟,慈氏成佛,留以傳付。」
迦葉結集法藏 (故事)如來入滅後,迦葉打鐘集眾,結集小乘之三藏。結集
迦葉入定 (傳說)摩訶摩耶經下曰:「摩訶迦葉共阿難結集法藏,事悉畢已,摩訶迦葉於狼跡山中入滅盡定。」毘婆沙論百三十五曰:「尊者大迦葉波,入王舍城最後乞食。食已未久,登雞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雞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西域記九曰:「屈屈吒播陀山(唐言雞足),亦謂窶盧播陀山(唐言尊足),高巒[(阿-可)*肖]險。(中略)其後尊者大迦葉波,居中寂滅,不敢指言,故言尊足。」
摩訶迦羅 (天名)Maha%ka%la,又作莫訶歌羅。譯曰大黑。天神名。大黑天
摩訶耶那 (術語)摩訶夜那
摩訶那缽 (菩薩)Maha%stha%mapra%pta,譯曰大勢至。可洪音義二下曰:「摩訶那缽,此云大勢至菩薩。」大勢至
摩訶那摩 (人名)Maha%-na%man,佛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譯曰大名。本行集經三十四曰:「長老摩訶那摩,隋言大名。」五分律曰:「摩訶納。」四分律曰:「摩訶摩男。」增一阿含經三曰:「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謂訶摩男比丘是。」五比丘
摩訶那伽 (雜語)Maha%na%ga%,譯曰大無罪,大龍象。阿羅漢及佛世尊之德號。智度論三曰:「摩訶言大,那名無,伽名罪。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大無罪。復次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阿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大日經疏五曰:「摩訶那伽是如來別號,以現不可思議無方大用也。」可洪音義一曰:「摩訶此言大,那伽此云龍,亦云象,合而言之即云大龍象也。謂世尊為大龍象者,以彼有大威德,故以譬之。」
摩訶摩耶 (人名)Maha%-ma%ya,譯曰大術,大幻。天臂城釋種善覺長者之長女,淨飯王之夫人,生悉多太子。七日而沒,生於忉利天。西域記六曰:「摩訶摩耶,唐言大術。」慧苑音義上曰:「摩耶,此云幻也。」眾許摩訶帝經二曰:「爾時酥缽羅沒[馬*太]王,忽於後時妃乃有娠懷。九月誕生一女,顏貌端正,諸相具足,福德智慧,於其世間最為殊勝。如是眾人睹福相,俱言希有。應是毘首竭摩天所作,或是幻化之所作。女生之後一日二日至三七日,王為此女集諸戚里及群臣等慶賀為樂,即為立名名摩耶。其女身相而有八乳,相師占:此女後時當生貴子,紹灌頂王位。」佛本行集經五曰:「迦毘羅相去不遠,復有一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一釋種豪貴長者,名為善覺。大富多財,積諸珍寶。(中略)彼釋長者生於八女:一名為意,二名無比意,三名大意,四名無邊意,五名髻意,六名黑牛,七名瘦牛,八名摩訶波闍跋提。(中略)即納二女為妃,其二女者第一名為意,及以第八名大慧者,自餘六女分與三弟。」為意即摩耶夫人也。
摩訶衍化 (術語)以大乘法治國也。金光明經上曰:「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壞淨,行摩訶衍化。」
摩訶衍那 (術語)譯曰大乘。摩訶衍
摩訶衍經 (經名)明諸大乘法經典之通名也。華嚴法華等是也。智度論三曰:「諸摩訶衍經,多在耆闍崛中說。」
摩訶衍論 (書名)起信論之異名。
摩訶衍藏 (術語)二藏之一。小乘之經典曰三藏,大乘之經典單曰摩訶衍藏。智度論百曰:「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
摩訶般若 (術語)Maha%prajn^a%,譯曰大慧。涅槃三德之一。照了諸法實相之智慧也。唯識樞要上本曰:「真如上慧本性故名摩訶般若。」
摩訶三末多 (雜語)Maha%sammata-maha%ra%ja,譯曰大等意。即大平等王也。瑜伽倫記一曰:「摩訶三末多,此云大等意,大眾齊等意樂,共同立以為尊者也,亦名差摩塞縛彌。此云田主,諸剎帝利種此後也。」
摩訶沙利婆 (雜語)Maha%s/a%livat,樹名。翻梵語九曰:「摩訶沙利者大稻,婆者有也。」
摩訶因陀羅 (人名)Mahendra,王子名。西域記作摩醯因陀羅。
摩訶半託迦 (人名)Maha%-panthaka,羅漢名。譯曰路邊生。半託迦
摩訶母陀羅 (雜語)Maha%mndra%,譯曰大印。印為不可改變者,不可違越者。
摩訶目犍連 (人名)Maha%-maudgalya%yana,比丘名。法華經作大目犍連。阿彌陀經作摩訶目犍連,略曰目犍連,又曰目連。新稱曰摩訶沒特伽羅,沒特伽羅子。姓也。譯曰大讚誦,大萊茯根,大胡豆,大採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稱為神通第一者。初與舍利弗同為六師外道之一人,頗精通教學。雖領一百徒弟,然中心有不安之念。因而與舍利弗互約,先得解脫者,必以告,故共競修行精進。一日舍利弗至王舍城,見五比丘中之馬勝,儀容端正,問其理由,始知佛陀出現,由一偈之法門,忽開悟得脫。次於竹園精舍,聞佛陀親說,得法眼淨之悟,因告之目連,共為諸佛子。二人弟子,合二百人,亦入佛門。法華文句一曰:「大目犍連姓也,翻讚誦。文殊問經翻萊茯根。真諦云:勿伽羅,此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中略)同名者多,故舉大也。」法華玄贊一曰:「梵云摩訶沒特伽羅,言大目犍連者訛也,此云大採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採菉豆而食,因以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姓而偽其名。得大神通,簡餘此姓,故云大採菽氏。從父本名俱利迦,亦云拘隸多,先云俱律陀,訛也。大般若云舍利子大採菽氏。」玄應音義六曰:「云目犍連,或言目伽略子者訛也,則正言沒特伽羅子,或言毛[馬*太]伽羅子,此乃從母為名。沒特伽此云綠豆,羅此云執取,或云挽取。本名俱利迦,或言拘隸多,此從父名也,舊云俱律陀,不正也。」 0060.JPG
神通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經三曰:「神足輕舉,飛到十方,所謂大目犍連比丘是。」智度論四十一曰:「如舍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犍連神足第一。」
目犍連與舍利弗為佛左右弟子 (雜語)目連為神通第一,神通為定力所使然。故配之於左方,為佛左面之弟子。智度論四十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犍連是佛左面弟子。」天台淨名疏一曰:「若據勝劣身子為左,若據定慧身子為右。」
目犍連為執杖梵志所殺 (傳說)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三世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連既知佛將涅槃,夏坐竟將般涅槃。是時尊者大目犍連入羅閱城乞食,執杖梵志遙見目連來,各各相謂曰:此是沙門瞿曇弟子,彼弟子中無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圍打殺之。諸梵志共圍打之,爛盡,苦惱甚。是時目連以神通還祇洹精舍,至舍利弗所。舍利弗言:於世尊弟子中為神足第一,何不以神足避之?目連曰:我宿業極重,我於神字尚不能憶,況發通耶?我極患疼痛,來辭汝,取般涅槃。舍利弗言:汝今少停,我當先取滅度。舍利弗乃至世尊所辭,去而至本生處,為親戚鄉人說法,遂取滅度。目連亦至世尊所辭,去而至本生處說法,取滅度(增一阿含經十八十九)。時阿闍世王聞梵志打殺目連,極瞋怒。告大臣曰:索彼外道焚殺之。目連聞之,報曰:大王不可作是事,我先作業,注來於身,非可代受。王曰:尊命難違,若捉得當但使出國(毘奈耶雜事十八)。然目連弟子馬宿滿宿二人,為所謂六群比丘之隨一,聞師打殺,憤怒不堪,身毛悉豎,以大力士力,盡捕執杖梵志殺之(戒因緣經二,毘婆沙論四)。時諸苾芻皆有疑,請於世尊言:聖者目連有何業,而外道粉碎其身?世尊曰:往古為婆羅門子,婬溺其婦,於母不孝。一日怒母,發惡語曰:如何得勇力人,打彼身形。依此麤惡語,於五百生中,常被打碎。今日雖證聖道為神通第一,然猶受此報(毘奈耶雜事十八)。又曰:彼昔為弊魔時,數數觸嬈拘樓孫佛上足弟於尊者毘樓,化作小兒以大杖擊彼首,使之流血。即時墮大地獄,以斯宿業,今日為釋迦文佛上足,為外道所打殺(魔嬈亂經)。
摩訶劫賓那 (人名)又作摩訶劫譬那Maha%kapphina,劫賓那
摩訶剎頭經 (經名)一卷,西秦聖堅譯。說四月八日灌佛之事。以經首有摩訶剎頭(摩訶薩也),諸天人民長老明聽之語,故名摩訶剎頭經。
摩訶拘絺羅 (人名)Maha%ka%us!t!hila,新稱,摩訶俱瑟恥羅。羅漢名。拘瑟恥羅
摩訶諾伽那 (雜語)Maha%nagna,譯曰大露身。大力神之名。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摩訶諾伽那力,謂露身,大力神名也。」諾健那
摩訶僧祇律 (經名)四十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大眾部所傳之律藏也。法顯傳曰:「法顯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諸國,皆師師口傳,無本可寫。是以遠涉乃至中天竺,於此摩訶衍僧伽藍得一部律。是摩訶僧祇眾律,佛在世時。最初大眾所行也,於祇洹精舍傳其本,自餘十八部各有師資,大歸不異,然小小不同,或用開塞,但此最是廣說備悉者。」
摩訶陳那伽 (人名)Maha%din%na%ga,菩薩名。譯曰大域龍。陳那
摩訶憍曇彌 (人名)Maha%gautami,摩訶為尊稱,憍曇彌為喬多摩之女聲,即佛姨母之稱也。憍曇彌
摩訶盧瑟拏 (雜語)譯曰大忿怒。見大日經疏十三。梵Maha%ros!an!a。
摩訶缽特摩 (界名)Maha%padma,譯曰大紅蓮華。又八寒地獄之第八名。俱舍光記十一曰:「摩訶缽特摩,此云大紅蓮華,嚴寒逼切,身變折裂如大紅蓮華。」
摩訶迦旃延 (人名)Maha%ka%tya%yana,佛十大弟子之一。摩訶譯言大,尊稱也,迦旃延,新曰迦多衍那,姓也,於同姓中最尊大,故曰大迦旃延。迦旃延
摩訶迦樓那 (雜語)Maha%karun!a,譯曰大悲。迦樓那
摩訶摩耶經 (經名)一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齊曇景譯。佛一夏昇於忉利天為母摩耶說法,使證初果。後自天下,漸次化度,受魔王之請,入於涅槃。摩耶趣來棺所,開佛棺,母子相見,說法以彰孝道。
摩訶摩瑜梨 (人名)Maha%mayu%ri,王名。譯曰大孔雀。見陀羅尼集經九。
摩訶毘佛略 (雜語)Maha%vaipulya,譯曰大方廣。華嚴玄談鈔九曰:「摩訶言大,毘佛略言方廣。」
摩訶妹呾屐也 (雜語)Maha%maitreya,譯曰大慈。見大日經疏九。
摩訶沒特伽羅 (人名)摩訶目犍連
摩訶波闍波提 (人名)Maha%praja%pati,又作摩訶缽剌闍缽底,缽邏闍缽底,波闍缽提,波闍波提。譯曰大愛道,大生主。佛之姨母名。法華文句二曰:「波闍波提,此翻大愛道,亦云憍曇彌,此云眾主。」西域記六曰:「佛姨母缽邏闍缽底,唐言生主,舊云波闍波提訛也。」法華玄贊一曰:「摩訶缽剌闍缽底,此云大勝生主。佛母有三,此為小母。大術生佛七日命終,此尼養佛。大術姊妹之類,故號為姨母。大勝生主本梵王名,一切眾生皆彼子故,從彼乞得,因以為名。」俱舍光記十四曰:「摩訶此云大,波闍此云生,波提此云主。」
摩訶俱瑟恥羅 (人名)舊稱摩訶拘絺羅。羅漢名。拘瑟恥羅
摩訶質帝薩埵 (雜語)Maha%cittasattva,譯曰大心眾生。天台戒疏一曰:「天竺梵音,摩訶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開大士,亦大勇心,復云善美,隨行為名。以其運心廣普,因是立號。」
摩訶迦多衍那 (人名)摩訶迦旃延之新稱。
摩訶耶那提婆 (人名)Maha%ya%nadeva,譯曰大乘天。印度人稱玄奘三藏為大乘天。西域記十二曰:「印度學人咸仰盛德,既曰經笥,亦稱法。將小乘學徒號木叉提婆(唐言解脫天),大乘法眾號摩訶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
摩訶衍僧伽藍 (寺名)Maha%ya%na-sam%gha%ra%ma,摩訶衍譯曰大乘,僧伽藍譯曰眾園。即大乘寺也。法顯傳曰:「於阿育塔摩訶衍僧伽藍甚嚴麗。」
摩訶曼陀羅華 (術語)梵音Maha%manda%rava,譯曰大白蓮華。四華之一。
摩訶曼珠沙華 (植物)梵音Maha%man^ju%saka,譯曰大柔軟,大赤團花。天華名。曼珠沙
摩訶般若心經 (經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異名。
摩訶般涅槃那 (術語)Maha%parinirva%n!a,舊譯曰大滅度。新譯曰大圓寂入。涅槃玄義上曰:「若具依梵本,應言摩訶般涅槃那,今翻為大滅度。」又曰:「大即法身,滅者即是解脫,度者即是摩訶般若。」華嚴大疏鈔五十二曰:「摩呵般涅槃那,具翻為大圓寂入,謂那即入義,應迴在上。」大般涅槃
摩訶毘盧遮那 (佛名)Maha%vairocana,台家依普賢觀經譯為遍一切處,密家譯為大日,皆為法身如來之極稱。普賢觀經曰:「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法華文句九曰:「法身如來名毘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大日經疏一曰:「梵音毘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暗遍明之義也。然世間日則別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內。(中略)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訶毘盧遮那也。」
摩訶袒特陀羅尼 (雜名)Maha%tantradha%ran!i,大方等陀羅尼經所說神兒之名。止觀二曰:「摩訶袒特陀羅尼,翻為大秘要遮惡持善。」
摩訶三摩曷羅闍 (雜語)譯曰大平等王。劫初之民主也。見名義集三。梵Maha%sammatara%ja。
摩訶僧那僧涅陀 (雜語)譯曰大誓願。僧那僧涅
摩訶缽剌闍缽底 (人名)摩訶波闍波提
摩訶菩提僧伽藍 (寺名)Maha%bodhisamgha%ra%ma,譯曰大覺寺。在摩竭陀國菩提樹園之北門外。錫蘭王所建。西域記八曰:「菩提樹北門外,摩訶菩提僧伽藍,其先僧伽羅國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觀閣三層,周堵垣牆,高三四丈。極工人之妙,窮丹青之飾。」法顯傳曰:「於阿育王塔邊造摩訶菩提僧伽藍甚嚴麗。」求法高僧傳上曰:「金剛座大覺寺,即僧訶羅國王所造。此寺初基纔餘方堵,其後代國王苗裔相承。造製宏壯,則贍部洲中當今無以加也。」
摩訶般若波羅蜜 (術語)Maha%prajn^a%pa%ramita%,譯曰大慧到彼岸。六度之一。大慧為到涅槃岸之要法,故曰到彼岸。智度論十八曰:「摩呵,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心經法藏疏曰:「般若是體,此云智慧,即神悟玄奧妙證真淨也。波羅蜜多是用,此云到彼岸,即由此妙慧翻生死過盡至真空之際。即簡不到彼岸之慧,故以為名。」
摩訶毘佛略勃陀 (佛名)Maha%vaipulyabuddha,譯曰大方廣覺者。即大方廣佛也。
摩訶迦葉度貧母經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迦葉度最貧之老母,使生於天,天帝釋化為貧人,以供養迦葉。
摩訶菩提質帝薩埵 (術語)菩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有同名二經:一,二十七卷(明本三十卷),羅什譯,是與大般若經之第二分同本。一,十卷,同羅什譯,是與大般若經之第四分同本。以此二經同名,故分之,二十七卷本稱為大品般若經。十卷本稱為小品般若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術語)舊稱曰摩訶般若波羅蜜,新稱曰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梵語之具略也。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 (書名)十卷,天台宗六祖荊溪湛然撰。為注釋三大部中之摩訶止觀者。普通略稱為止觀輔行,輔行或弘決。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 (書名)大智度論之異名。
摩訶薩羅悉知婆底提婆仳 (天名)Maha%-sarasvati^-devi^,譯曰大辯才天女。最勝王經慧沼疏五曰:「摩訶此云大,悉知婆底此云辯才,提婆仳此云天女。」
摩訶缽羅枳穰播羅弭諦 (術語)Maha%prajn^a%-pa%ramita%,譯曰大極智到彼岸。仁王經念誦儀軌曰:「摩訶此云大,缽羅枳穰此云極智,播羅弭諦依聲明論分句。釋云:播藍伊多,伊多者此岸也,播藍者彼岸也。乘大極智,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得無住處大涅槃也。」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同本。明咒為陀羅尼之異名。
摩訶吠室囉末那野提婆喝囉闍 (天名)Maha%vais/ravan!a-deva-ra%ja,摩訶為大,吠室囉末那野舊所謂毘沙門,提婆為天,喝囉闍為王,即大毘沙門天王也。
摩訶毘佛略勃陀健拏驃訶修多羅 (經名)Maha%vaipulyabuddha-gan!d!avyu%ha-su%tra,譯曰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經。即華嚴經之具名也。華嚴玄談九曰:「依今梵本,云摩訶毘佛略勃陀健拏驃訶修多羅,此云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今略雜飾字耳。」同鈔曰:「若別對者,摩訶言大,毘佛略云方廣,勃陀云覺者,即是佛字,略存梵音故。健拏言雜華,驃訶云嚴飾,修多羅云經。」
摩訶吠室囉末那野提婆喝囉闍陀羅尼儀軌 (經名)一卷,唐般若斫羯羅譯。毘沙門天王之供養儀軌也。
摩登 (人名)又作摩鄧,摩瞪。摩鄧伽或摩鄧祇之略。
摩登伽 (人名)摩鄧伽
摩登伽女 (人名)摩鄧伽附錄。
摩登伽經 (經名)二卷,吳竺律炎等譯。佛度摩鄧伽女及說星宿等。
摩登祇咒 (雜語)摩鄧伽咒
摩登伽阿蘭若 (術語)梵音Ma%tan%ga-aran!yaka,三處阿蘭若之一。比丘之住處,於去村落一俱盧舍,大牛吼聲不聞之處建之。
摩庾囉 (動物)摩由羅
摩提 (雜語)末底
摩愉 (雜語)西域記三曰:「摩愉,唐言豆。」梵語雜名曰:「麼史。」
摩斯吒 (雜語)Markat!a,譯曰猴。麼迦吒。斯恐為期字。
摩袷羅 (動物)摩由羅
摩揭梨 (雜語)Maska%ri,外道名。末伽梨
摩賀三漫多跋捺羅 (菩薩)Maha%-samantabhadra,譯曰大普賢。仁王護國經道場念誦儀軌曰:「摩賀此云大也,三漫多此云普也,跋捺羅此云賢也。」
摩達 (地名)國名。其國生摩達那果,故名。
摩達那 (植物)末達那
摩達國王經 (經名)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有羅漢比丘,以宿業故,養視官馬。七日後,現神通化王,使歸於佛。
摩犍提 (人名)梵志名。智度論一曰:「摩犍提難佛之偈曰:決定諸法中,橫生種種想。悉捨內外滅,云何當得道?佛答曰:非見聞覺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如是論悉捨,亦捨我我所。不取諸法相,如是可得道?摩犍提問曰:若非見聞等,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如我心觀察,持啞法得道。佛答曰:汝依邪見門,我知汝痴道。汝不見妄想,汝爾時自啞。」同三曰:「如摩犍提,弟子舉其尸著床上。舁行城中多人處,唱言若眼見摩犍提之尸者,是人皆得清淨道,何況禮拜供養者?多人信其言,諸比丘以白佛。佛說偈言:小人眼見求清淨,如是無智無實道。諸結煩惱滿心中,云何眼見得淨道?若有眼見得清淨,何用智慧功德寶?眼見求淨無是事,智慧功德乃為淨。」止觀一曰:「內無實德,虛比賢聖,起下品十惡,如摩犍提者,此發鬼心行刀途道。」梵Makandi。
摩竭 (異類)又作摩伽羅,摩迦羅Makara,譯曰鯨魚,巨鰲。玄應音義一曰:「摩伽羅魚,亦言摩竭魚,正言摩迦羅魚,此云鯨魚,謂魚之王也。」慧苑音義下曰:「摩竭魚,此云大體也,謂此方巨鰲魚也。」慧琳音義四十一曰:「摩竭海中大魚,吞陷一切。」探玄記二十曰:「摩伽羅魚者,此云極大之魚,謂是巨鼇魚也。」法苑珠林十曰:「如四分律說:摩竭大魚,身長或三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極大者長七百由旬。故阿含經云: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
念佛免摩竭難 (傳說)五百賈客,入海採寶。值摩伽羅魚王開口,海水入其中,船去駛疾。船師問樓上人,汝見何等?答言:見三日出,白山羅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船師言是摩伽羅魚王開口也。一日是實日,兩日是魚目,白山是魚齒,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將了,宜各各求其天神,以自救濟。中有五戒之優婆塞,語眾人曰:吾等當共稱南無佛。佛為無上,能救苦厄,眾人一心同聲稱南無佛。是魚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得宿命智,聞稱佛聲,心自悔悟,即合口。船人得脫。見大悲經三,譬喻經六,賢愚經六,智度論七,分別功德論中。
摩竭陀 (地名)Magadha,又作摩訶陀,摩竭提,摩伽陀。中印度國名,王舍城所在。譯言持甘露,善勝,無惱,無害等。或為星名。或為古仙人或帝釋前身之名。仁王經吉藏疏一曰:「摩訶陀者,名持甘露處。」西域記七曰:「摩竭陀國,舊曰摩伽陀,又曰摩竭提,皆訛也。」玄應音義一曰:「摩竭提,或云摩竭陀,亦言默偈陀,又作摩伽陀,皆梵音訛轉也。正言摩揭陀,此譯云善勝國,或云無惱害國。一說云:摩伽星名,此言不惡,主十二月。陀者處也,名為不惡處國,亦名星處國也。揭音渠謁反。」同二十一曰:「摩揭陀,舊云摩伽陀,或言摩竭陀,又作摩竭提,皆梵音轉耳。摩伽此云露,陀此云處,名甘露處國。上古諸天與阿修羅鑽海水甘露,安置此國,故以名焉。又摩竭陀,是人名。往昔有人,於此修功德得生天上,逐本為名,亦言善勝國,又名星處國也。」慧苑音義上曰:「摩竭提者,或云摩伽陀,或云摩揭陀,或云墨竭陀,此之多名由依八轉聲勢呼名致異,然其意義大略不殊。或有釋云:摩者不也,竭提至也,其國將謀兵勇,鄰敵不侵至也。又有云:摩遍也,竭提聰慧也,言聰慧之人遍其國內也。又有云:摩大也,竭提體也,謂五印度中此國最大,統攝諸國,故名大體也。釋云:摩無也,竭提害也,此國法不行刑戮,有其犯死罪者送置寒林耳。」法華玄贊二曰:「帝釋,過去字憍尸迦,此云璽兒,名阿摩揭陀。此云無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古名致甘露處,即劫初帝釋與阿修羅戰,以山為鑽,鑽乳海得甘露,致於此國,因以為名焉。」梵語雜名曰:「摩[言*我]娜尾沙野。」
摩竭宮 (天名)十二宮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院南方。摩竭魚之形也。
摩竭魚 (異類)摩伽
摩竭提 (地名)摩竭陀
摩竭掩室 (故事)摩竭為摩竭提,或摩竭陀之略。國名。肇論曰:「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同新疏下曰:「摩竭國名,法華說,如來成佛三七日中而不說法。智度論七云:佛得道五十七日不說等,義言掩室也。」祖庭事苑一曰:「掩室,言世尊禪定普光法堂也。西域記云:昔如來於摩竭陀國初成正道,梵王建七寶堂,帝釋建七寶座。佛坐其上,於七日中思惟是事。義同掩室也。」案諸佛要集經上,佛在摩竭陀國說法,以是時眾生不肯聽聞奉行,於因沙舊室(帝樹譯曰石室)坐夏九旬,不使一切人天入室,此間佛以神力變形詣東方普光國天王如來所,講說諸佛之要集法。摩竭掩室殆指之乎。經曰:「佛告阿難:如來當入因沙舊室燕坐三月,諸天龍神,(中略)人與非人,若有來者解喻其意勿令入室。(中略)既有所聞不聽不入不思奉行,以故諸佛善權方便而坐燕室,更化變形詣普光界天王佛所,講說分別諸佛要集。」
摩羯寶 (物名)綠色之寶珠也。大疏五曰:「或如綠寶是綠摩羯寶。」智度論十曰:「摩羅伽陀,此珠金翅鳥口邊出。綠色,能辟一切毒也。」
摩鄧女 (雜名)摩鄧伽女之略。
摩鄧祇 (雜名)Ma%tan%gi,摩鄧伽之女聲。摩鄧伽
摩鄧伽 (人名)Ma%tan%ga,又作摩燈伽,摩登伽。男曰摩鄧伽,女曰摩鄧祇Ma%tan%gi,正翻曰有志。義譯曰憍逸,惡作業。賤種之通稱也。摩鄧女經,摩登女解行中六事經直作人者,譯人之誤也(長水等從之)。摩登伽經曰:「過去有王名帝勝伽,是旃陀羅摩登伽種。」舍頭諫經曰:「過去有王名曰摩登,摩登此言有志。」玄應音義二十二曰:「阿死羅摩登羅女之別名也,此女由卑賤故但以拂市為業,用供衣食也。」瑜伽倫記二十三曰:「阿死羅是人別名也,摩登祇者旃荼羅女名摩登祇,旃荼羅男名摩登伽,此二是通名也。此女但以拂帚為活。」二十唯識述記下曰:「末登伽此云憍逸。」可洪音義八上曰:「摩瞪或作摩瞪伽摩登祇,此云惡作業。」
摩登伽女 (人名)佛在世有一摩登伽女為其女缽吉帝,以幻術蠱惑阿難,將使婬樂。佛說神咒解其難。見缽吉帝條。
摩鄧女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摩登伽經第一品之異譯。
摩鄧祇咒 (雜名)摩鄧伽咒
摩鄧伽咒 (雜名)又曰摩登祇咒,先梵天咒。摩鄧伽種族所傳梵天之神咒也,摩鄧伽女以之幻惑阿難。鼻奈耶三曰:「時母亦澡浴,著白服飾,以牛屎塗地,以五色綖結縷。盛滿四瓶水,盛滿四碗血,盛滿碗四種香水,盛滿四碗餅漿。以四口大刀豎牛屎四角頭,豎四枚箭,然八明燈。取四死人髑髏,種種香塗其上。以華布地,捉熨斗燒香,繞三匝,向東方跪而誦摩鄧伽咒術。時阿難於祇洹意便恍惚,為咒所縛,如魚被鐵鉤,如象隨鉤。」楞嚴經一曰:「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毘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大法炬陀羅尼經十三曰:「摩登祇咒,隋言作惡業。」
摩鄧伽神 (天名)摩鄧伽咒之神體也。佛在世有摩鄧伽女,誦此神之符咒,幻惑佛弟子阿難。鼻奈耶三曰:「有摩鄧伽神語符咒,能移日月以墮著地。」
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佛為摩登女分解身中眼等六處,一一說其無愛相。
摩摩帝 (職位)(Viha%ra-sva%min)譯曰寺主,知事。寺中之知事也。行事鈔中一曰:「寺主摩摩帝。」同資持記中一之四曰:「摩摩帝,是梵語,即知事人。」行宗記二上曰:「摩摩帝即經營人。」梵Mamati。
摩摩詰 (人名)維摩
摩[目*侯]勒 (異類)摩呼洛伽之古音。
摩[目*侯]羅 (雜語)Muhu%rta,時分名。譯曰須臾。見名義集二。【又】(異類)摩呼洛伽
摩[目*侯]羅伽 (異類)一作摩護囉[言*我]。摩呼洛伽
摩樓 (植物)樹名。譯曰堅。翻梵語九曰:「摩樓樹,譯曰堅也,出曜經第三。」梵Maru。
摩樓迦 (雜名)摩魯迦
摩黎 (地名)又作摩梨。摩羅耶之訛略。山名。摩賴耶
摩魯迦 (雜名)又作摩樓迦,摩婁伽。摩迦
摩燈迦 (人名)摩鄧伽
摩頭 (植物)Madhuka,果名。譯曰美果。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末度迦果,舊云摩頭,此云美果也。」俱舍光記十八曰:「末度迦是果名,其形如棗,樹似皂賴樹。」
摩頭鳩羅 (地名)Madhukula,山名。譯曰蜜種。翻梵語九曰:「摩頭鳩羅山,譯曰摩頭者蜜,鳩羅者種姓也。」見四分律十一。
摩頭羅瑟質 (人名)兒名。譯曰蜜勝。賢愚經十二曰:「摩頭羅瑟質,晉言蜜勝。」其初生之日,蜜為瑞應,故名。
摩賴耶 (地名)Malaya,國名。摩羅耶山所在之處。開元錄九曰:「摩賴耶國,此云光明國,其國近觀音宮殿補陀落山。」
摩離 (地名)國名。摩羅提。梵Malaya。
摩離他羅 (異類)Ma%la%dhara,夜叉名。譯曰持華鬘。見孔雀王咒經上。
摩蹬伽林 (經名)摩蹬伽仙人
摩蹬伽仙人 (人名)往昔有仙人名摩蹬伽,形極醜陋,修得五通,坐禪於山中。有婬女觸王怒被驅出,入山見仙人。念我今被驅出,是不祥事。若還此不祥,我當吉祥。乃取糞汁洗灌仙人,仙人忍受不生瞋恨,婬女後還為王所寵。又有一國師亦哀惱,婬女語曰:以不吉祥還仙,必還吉祥。國師依言以糞汁洗仙,仙復忍受,國師還得吉事。王後將征敵,國師勸以洗仙。王於山中造屋,恒取糞汁洗仙,遂征而得勝。自是若心有不稱,輒取糞汁洗之。仙人不能復忍,心生瞋恨,乃雨石。王人皆死,須臾間王城為山林,今名摩蹬伽林。見二十唯識述記下。
摩羅 (動物)Ma%ra,譯曰鱷魚。名義集二曰:「摩羅,善見云鱷魚。」恐為失收摩羅(S/is/uma%ra)之略。
摩羅延 (地名)Malaya,山名。摩羅耶
摩羅提 (地名)Malaya-des/a,又曰摩離。國名。慧苑音義下曰:「摩羅提國,具云摩羅耶提數,此云鬘地。或曰:摩羅耶山名也,提數中也,言此國中央有摩羅耶山,故因名也。」探玄記二十曰:「摩離者,具云摩羅底數也。摩羅此云鬘,底數此云中,謂鬘中國也。此近摩羅耶山,故名相同也。」
摩羅耶 (地名)Malaya,又作魔羅耶,摩羅延,摩梨。山名。出旃檀香之處。慧苑音義下曰:「摩羅耶山,具云摩利伽羅耶。其山在南天竺境摩利伽羅耶國南界,而因國以立山名。其山中多出白旃檀木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摩羅耶山,亦云摩羅延。摩羅此云垢也,耶云除也。山在南天竺境,因國為名。其山出白旃檀香,入者香潔,故云除垢也。」智度論二曰:「如旃檀香出摩梨山,除摩梨山無出旃檀。」
摩羅伽陀 (物名)譯曰綠色寶。玄應音義二十一曰:「末羅羯多,亦言磨羅伽多,綠色寶也。大論云:出金翅鳥口邊,能避諸毒也。」智度論曰:「摩羅伽陀。」梵Ma%rakata。
摩羅呵羅 (異類)Ma%la%kha%da,夜叉名。譯曰食鬘。見孔雀王咒經上。
摩羅祁梨 (地名)Ma%la%giri,譯曰鬘山。見本行集經三十一。
摩羅毘闍那 (異類)Ma%la%vijaya,夜叉名。譯曰鬘勝。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十八。
摩醯 (雜語)Maha%,又作莫醯。譯曰大。大品般若經義疏一曰:「摩訶或云摩醯,或云優婆,此言大。」【又】摩醯首羅(Mahes/vara)之略。譯曰大自在天。性靈集六曰:「桓因所以憑念,摩醯歸之接足。」【又】藥名。與摩祇同。摩祇
摩醯首羅 (天名)又作摩醯守羅。莫醯伊濕伐羅
摩醯因陀羅 (人名)Mahendra,譯曰大帝。阿輸迦王之弟。有罪,王欲刑之,乃請王寬七日,使進王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過一日,餘有六日。乃至至第七日,遂證聖果。後至錫蘭始傳正法。西域記八曰:「無憂王有同母弟,名摩醯因陀羅,唐言大帝。」同十一曰:「僧伽羅國,先時唯宗淫祠。佛去世後第一百年,無憂王弟摩醯因陀羅,捨離欲愛,志求聖果。得六神通,具八解脫。足步虛空,來遊此國。弘宣正法,流布遺教。」以上西域記摩醯因陀羅之記事,乃阿育王弟帝須之事跡,與王子摩呬陀之事跡混同為一者,誤也。蓋得罪於王而出家悟聖者為帝須。若夫至錫蘭之布教者,第三結集後各地有傳道師派遣之事,王子摩呬陀,將法來此島。史跡昭然。無挾疑之餘地也。
摩醯沙達多 (人名)Mahes/adatta,六群比丘之一。六群比丘
摩醯奢娑迦 (流派)Mahis/a%sakah!,小乘十八部中,化地部也。彌沙塞
摩醯濕伐羅 (天名)莫醯伊濕伐羅
摩醯邏矩羅 (人名)譯曰大族。王名。見西域記四。
摩醯首羅論師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外道附錄。
摩醯首羅頂生天女法 (修法)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神通化生伎藝天女念誦法之異名。
摩醯首羅說法阿尾奢法 (修法)速疾立驗摩醯首羅天說法阿尾奢法之略名。
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藝天女念誦法 (修法)別名摩醯首羅頂生天女法。一卷,摩醯首羅天頂上生一伎藝天女,天女說陀羅尼,滿一切之祈願。並說念誦之儀軌。
摩觸 (術語)學法女六法之一。接觸男身也。
摩觸戒 (術語)八波羅夷之一。波羅夷附錄。
摩騰 (人名)比丘名。迦葉摩騰
摩護囉[言*我] (異類)摩呼洛伽
慶友尊者 (羅漢)十八羅漢之第十七。羅漢
慶昭 (人名)錢塘人。姓胡氏,字子文。出家後,侍奉先寺源清十七年。源清寂後,嗣其講,不墜家風。景德元年,住梵天寺,講風大振。初源清,洪敏,扶其師晤恩之光明玄義發揮記,作難辭二十條。知禮著扶宗釋難以斥之。景德三年,師與智圓共撰辨訛,亦救發揮之說。知禮作問疑反詰之。往復五番,經過七年,互相問難。世稱為山家山外之諍論。師實為山外之代表者。天禧元年四月寂。年五十五。智圓錄其行業。見閒居編,十義書,四明教行錄等。
慶喜 (術語)念佛者於信之一念,喜己往生治定,入正定聚之數之事也。對於歡喜而言。
慶導師 (職位)慶讚法會之導師。
慶懺 (術語)與慶讚同。禪苑清規看藏經曰:「於看經了日,設齋供慶懺。」象器箋十一曰:「碧巖錄云:長慶云:大似因齋慶讚,即作讚。恐作懺者訛,然諸錄多作懺。」
慶讚 (術語)新調佛像經卷及堂塔等時之法事也。慶喜成功,讚善根之義。安像三昧儀軌經曰:「從三昧起,說彼塑像畫雕莊嚴,一切佛及諸賢聖之眾,安像慶讚儀軌之法。」
廢三顯一 (術語)廢權教之三乘,顯實教之一乘。與廢權立實同。法華玄義七曰:「華落蓮成即喻廢三顯一。」開顯
廢立 (術語)猶言存廢。又有無之意。解深密經二曰:「思擇廢立而常安住。」梁高僧傳明律篇曰:「開遮廢立不無小異。」
廢前教 (術語)就戒律等事,於涅槃經廢以前之所說,謂之廢前教。如以前比丘許三淨肉,於涅槃經一切禁斷之。行事鈔下之二曰:「諸律並明魚肉為時食,此是廢前教。涅槃云:從今日後,不聽弟子食肉,觀察如子肉想。」
廢師自立 (術語)背師之說而主張自己之說也。
廢跡顯本 (術語)本門法華十重顯本之第二。廢說近跡成佛為實成之教也,此門舉方便品我始坐道場,化城喻品於娑婆成阿耨菩提,人記品於空王佛所發阿耨菩提心等教亦廢之。法華玄義九曰:「廢跡顯本者,亦就說法。昔為五濁障重不得遠說本地,但示跡中近成。今障除機動,須廢道樹王城跡中之說,皆是方便。執近之心既斷,封近之教亦息。」參照開顯及本跡條。
廢惡修善 (術語)止惡事而行善事也。即所謂散善。
廢詮談旨 (術語)法相宗之語。彼宗所立真俗四重之二諦中,第四重之真諦,即一真法界,不能以言語詮顯,須廢言詮,但以正智於內心證會其理旨也。起信論所謂離言真如也。旨者指所證之真理。義林章二末曰:「勝義勝義諦,亦名廢詮談旨諦。」
廢權立實 (術語)台家之語。跡門法華三喻之一。謂如花落蓮成,三乘之權教廢已,獨一乘之實教成立也。法華開顯之能事畢於玆矣。四教儀曰:「開前頓漸,會入非頓非漸,故言開權顯實,又言廢權立實,又言會三歸一。」開顯
(雜語)男根女根為人身九瘡門之一。故曰瘡。九瘡
瘡門 (術語)通者為人身九孔之總名,別者指男女之二根。九瘡
蒼龍窟 (雜語)蒼龍藏玉而蟠之處。為得之,不顧喪身失命者,大丈夫之膽。碧巖第三則雪竇頌曰:「二十年來曾辛苦,為君幾下蒼龍窟。」
(雜語)外道十一宗之一。外道附錄。
實之極微 (術語)極微
實大乘教 (術語)不帶權方便之大乘教也。言天台,華嚴,真言,禪等。
實叉難陀 (人名)Siks!a%nanda,譯曰學喜。于闐國人,譯出華嚴等經十九部一百七卷。見開元錄九。
實化 (術語)權化之外,有實化。同一丈六之釋尊,法華已前為權化,法華已後為實化。
實化二身 (名數)二身附錄。
實本 (術語)爾前之三乘,謂之權跡,法華之一乘,謂之實本。妙玄十上曰:「拂之以權跡,顯之以實本。」
實有 (術語)非虛妄而為事實之義。凡夫不知一切諸法為因緣生,無其實性,執之為實有也。
實色身 (術語)諸佛二種色身之一。色身
實我 (術語)假我之外有實我。假我
實空 (術語)諸法為因緣生,無自性,謂之實空。智度論十九曰:「一切諸法因緣生故,無有自性,是為實空。」
實性 (術語)真如之異名也。仁王經中曰:「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同良賁疏曰:「諸法實性者,諸法性也。」
實相 (術語)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就其為萬法體性之義言之,則為法性;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則為真如;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則為實相。其他所謂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皆是實相之異名。又依名隨德用之三諦言之,則空諦為真如,假諦為實相,中諦為法界。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解深密說真如或無為,般若說般若佛母,楞伽說如來藏,涅槃說佛性,阿含說涅槃。在華嚴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不變之空真如為實相,在華嚴之終教已上,天台之別教已上者,不變隨緣之二相為實相。華嚴以隨緣之萬法為實相,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諸法為實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為實相。維摩經弟子品曰:「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同觀眾生品曰:「佛為實相法人。」涅槃經四十曰:「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妙玄二上曰:「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華文句記四中曰:「言實相者,非虛故實。非相為相,故名實相。」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
實相印 (術語)實相是從本以來佛佛傳持之印璽,故謂之實相印。一切之小乘經以三法印印之,一切之大乘經以此實相印印之。法華經序品曰:「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實相花 (雜語)實相之妙理,為佛道修行者之欲證悟而眺望者,故喻之以世間之花,而謂為實相之花。
實相門 (雜語)與實相之法門同。
實相風 (雜語)實相之妙理,吹拂凡夫迷妄之塵垢,如世間風之拂塵垢也。
實相身 (術語)諸佛三種身之一。三身
實相義 (術語)諸法實相之深義也。法華經序品曰:「佛今放光明,助發實相義。」
實相慧 (術語)證實慧實相,謂之實相慧。維摩經淨影疏三曰:「真慧證實,名實相慧。」
實相觀 (術語)又云理觀。占察經所說二觀之一。二觀。密教以月輪觀為金剛界之實相觀,以五大觀為胎藏界之實相觀。秘藏記本曰:「淨菩提心觀,念誦分限了。即歸實印觀五字,是月輪觀,又實相觀,謂阿毘羅吽欠也。」
實相三昧 (術語)行空無相無作之三三昧也。智度論五曰:「有人行空無相無作,是名得實相三昧。」
實相法界 (術語)又曰法界實相。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同體異名也。實相
實相法身 (術語)華嚴宗所立五種法身之一。法身
實相普賢 (術語)三種普賢之一。普賢附錄。
實相經典 (術語)說實相妙理之經典也。維摩經法供養品曰:「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
實相為物 (術語)二身附錄。
實相念佛 (術語)三種念佛之一。念佛
實相智身 (術語)大日如來以法界體性智為身,故曰實相智身。是華嚴所說十身中之智身也。演密鈔二曰:「所謂如來實相智身者,此之法界全是如來實相之身也,(中略)亦是華嚴十身中之智身也。」
實相真如 (術語)十真如之一。
實相無相 (術語)實智無緣,則實相無相,於智有緣,不如於實體,則非實智。於相有相,非實智之境,則非實相也。往生論注下曰:「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輔行一之五曰:「實相無相,無相亦無。實智無緣,無緣亦絕。」
實相平等禮 (術語)七種禮佛
實相般若 (術語)二般若之一。般若
實相般若經 (經名)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之略名。
實相無漏大海 (雜語)真如實相,離一切之妄染,故曰無漏。是空真如也。而藏一切之功德,故曰海。是不空真如也。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譯。與不空譯之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同本。
實者 (術語)諸佛菩薩現諸趣之身謂之權化,惡鬼惡靈之現身惱人者,謂之實者。
實教 (術語)權教之外有實教之稱。二教
實眼 (術語)眼能照物,能稱於實,故曰實眼。是五眼中之佛眼也。勝鬘經曰:「佛為實眼實智。」
實唱 (術語)說如來真實之法,謂之實唱。法華文句記二下曰:「演一乘之實唱,飽妙行之機緣。」
實智 (術語)權實三智之一。
實智菩提 (術語)三菩提之一。
實智無緣 (術語)實相無相
實報無障礙土 (界名)四土之一。四土
實報土 (界名)實相無障礙土之略。
實報寂光 (界名)實報無障礙土與常寂光土之二。台家所立四土之二也。四土
實經 (術語)對於三乘之權論,而一乘之諸經,謂之實經。法華文句記曰:「若將求滅權論,用釋開會實經。」
實義 (雜語)真實之義理也。華嚴經二十九曰:「分別實義得究竟。」報恩經六曰:「不可以實義。」正理論二十三曰:「能止推徵令證實義。」
實道 (雜語)真實之正道也。法華經譬喻品曰:「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
實業 (術語)善惡之業,真實得苦樂之果,謂之實業。
實際 (術語)真如法性為諸際極,故曰實際。又極真如之實理,至於其窮極,謂之實際。最勝王經一曰:「實際之性,無有戲論。」智度論三十二曰:「實際者以法性為實證,故為際。(中略)善入法性,是為實際。」大乘義章一曰:「實際者,理體不虛,目之為實。實之畔齊,故稱為際。」唯識述記九末曰:「無倒究竟,無倒所緣,名為實際。」
實際海 (雜語)實際廣大如海,謂之實際海。觀佛三昧經十曰:「行是定者住過去佛實際海中。」
實際迴向 (術語)三種迴向之一。迴向附錄。
實際理地 (術語)真如無相之境界也。護法錄六曰:「實際理地不染一塵。」
實語 (術語)實者不妄不異之義。顯教謂語之稱於實,又行能與語相應者,為實語。密教謂說真如之言為實語。是釋摩訶衍論所明五種語之第五如義語也。金剛經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大集經十曰:「猛風可說索繫縛,須彌可說口吹動。不可說佛有二語。實語真語及淨語。」探玄記六曰:「如言起行,故云實語。」大日經疏一曰:「真言梵曰漫怛羅,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
實德處 (術語)四德處之一。
實諦 (術語)假諦之外有真諦。理諦之外有實諦。聖者所見之理真實誠諦,謂之實諦。涅槃經十三曰:「言實諦名曰真法,若法非真,不名實諦。」
實諦甚深 (術語)五種甚深之一。甚深
實願 (術語)有行於願相應,乃至如所願得果,謂之實願。勝鬘經曰:「以此實願安慰無量無邊眾生。」同寶窟上末曰:「此願有行來應之,故名實願也。又真實心起願,故名實願。又此願實能利物,故名實願。又此願實能得果,故名實願。」
實證諸法 (術語)十金剛心
寮元 (職位)又曰坐元,寮首座。司眾寮之事者。象器箋六曰:「舊說曰:維那司僧堂,寮元司眾寮。」僧堂清規五曰:「寮元者亦稱寮首座,請久住某寺,熟於諸事之人,與寮主懷合,點檢寮中之看讀,誡非例,韋絃兄弟之爭論,使之和睦。於新到者教誡規矩,應常以眾寮清規為用心之龜鑑。」
寮主 (職位)僧堂清規五曰:「寮主者入寮前後,次第輪請,或一月半月十日,依某寺之先規。常守護寮內眾僧衣物,與僧堂之直堂同。與寮元和合而勤之。寮中諸道具,備簿,如於受取先職,渡於後職。其時受寮元點對。」象器箋六曰:「舊說曰:寮主輔佐寮元者,侍者類也。」
寮長 (職位)僧堂清規五曰:「寮長者今時之席頭也。」象器箋六曰:「寮長位於寮元分手也。」(分手者左右也)。
寮暇 (雜語)禪林之語。請暇於寮內休止也。
寮首座 (職位)即寮元也。
寫瓶 (術語)傳法無遺漏,譬諸一瓶之水寫於他一瓶也。涅槃經四十曰:「如寫瓶水置之一瓶。」
寫照 (雜語)畫肖像謂之寫照。照者鏡也。見鏡之所照,模倣而寫其面像也。
寫經 (雜名)書寫經文而供養之也。
寫[疊*毛] (雜名)寫於白[疊*毛]之佛像也。祖庭事苑六曰:「摩騰,竺法蘭,以白[疊*毛]畫釋迦像並四十二章經,載以白馬云云。」
窮子 (譬喻)法華經七喻之一。三界生死之眾生,譬之無功德法財之窮子。法華經信解品曰:「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中略)商估賈客,亦甚眾多。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中略)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几承足。(中略)威德特尊。窮子見有父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中略)疾走而去。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中略)即遣傍人,急追將來。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中略)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趣。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爾時長者,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直。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時二使人,即求窮子,即已得之,具陳上事。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其父見子愍而怪之,(中略)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當加汝價。(中略)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以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倉,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我逃走。[立*令][立*并]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中略)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此譬喻者,須菩提等四大聲聞領得今日始說與大乘之佛意,己等如窮子,佛如長者,述大悲攝化之狀。楞嚴經一曰:「譬如窮子舍父逃逝。」長水疏一下曰:「絕無功德法財以養法身慧命,故云窮子。」
窮生死蘊 (術語)謂至生死窮極之金剛喻定,相續隨轉之根本蘊,即六識以上之細意識。攝大乘論本卷上所云:「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是也。小乘中雖唯說六識,而六識時有斷絕不起者,故至有別計恒轉不斷之一種識者。即大眾部之根本識,說假部之有分識,及此窮生死蘊等是也。唯識大乘謂此為以異門密意說阿賴耶識者。
窮鼻尼 (天名)天女名。譯曰極端正。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七。
窮露 (雜名)貧窮而無恃怙之覆育者。露為露出之義。楞嚴經一曰:「惟願如來哀愍窮露。」
褒沙陀 (行事)布薩
褒灑陀 (行事)Pos!adha,布薩
褒羅那地耶 (雜名)Pura%n!a-dvitiya,又Pa%rva,譯曰故二或第二。比丘之舊妻也。玄應音義十四曰:「律中故二,梵本云褒羅那地耶,譯言舊第二。雜心論云眾具及第二是也。」
齒木 (物名)刷齒之小木也。寄歸傳一曰:「齒木者,梵憚哆家瑟託Dandakas!t!ha,憚哆譯之為齒,家瑟託即是其木。長十二指,短不減八指。大如小指,一頭緩須熟嚼。」大日經疏五曰:「印度國人,凡請僧食,乃至世人相命,皆先遺其齒木。以種種香華嚴飾而授與之,當知明日請彼飯食也。」
齒印 (雜名)印度之法有以齒印於證書者,如吾邦之拇印。雜阿含經二十五曰:「時王以此語盡書紙上,而封緘之,以齒印印之。」法華玄贊八曰:「如王齒印,非餘人物。」
髮塔 (堂塔)供養佛髮之塔也。十誦律五十六曰:「起塔法者,給孤獨居士白佛言:世尊遊行諸國土時,我不見世尊,故甚渴仰。願賜一物,我當供養。佛與爪髮。居士即時白佛言:願世尊聽我起髮塔爪塔。佛言:聽起髮塔爪塔。是名起塔法。」是為佛塔之嚆矢。
髮論 (書名)黃髮外道之論,即勝論也。名義集二曰:「娑毘迦羅亦云劫毘羅(Kapila),此云金頭,或云黃髮,食米齋外道。」性靈集六曰:「爪章髮論,冥絕有涯。」
髮闍羅 (物名)縛曰羅
閱叉 (異類)即夜叉也。
閱頭檀 (人名)S/uddhodana,又作首圖[馬*太]那。譯曰淨飯,白淨飯王。本行集經五曰:「閱檀頭王,隋言淨飯王。」玄應音義四曰:「閱頭檀王,此譯云白淨飯王也,或言淨飯王也。」淨飯王
閱經十二種 (書名)二卷,明淨挺著。閱讀十二種之經典而記其所感者。即華嚴經頌,梵網戒光,楞伽心印,維摩饒舌,圓覺連珠,楞嚴問答,藥師燈焰,彌陀舌相,金剛三昧,心經句義,法華懸譚,及涅槃末後是也。
閱藏 (雜語)閱者披閱,藏者大藏經之略,即披閱大藏經也。
閱藏知津 (書名)明智旭著。四十卷。敘一切經每部或每品之大意。且詮考翻譯之單複者。
墨印 (術語)四種墨印
墨衣 (衣服)墨染之衣。僧衣也。
墨竭提 (地名)又作默竭提。國名。與摩竭提Magadha同。摩竭陀
罷參 (雜語)禪林之語。大事了畢,參禪罷休也。見象器箋十二。
罷參齋 (儀式)參禪了畢,設齋供養大眾也。見象器箋十四。
罷講 (術語)經文等之講義終了也。
罷講齋 (儀式)教家之人參禪有省悟之分,即罷講教,而辦齋供養大眾也。見象器箋十四。
弊耶伽羅 (雜名)Vya%ghra,譯曰虎氏。天竺之姓。見續高僧傳三。
弊欲 (術語)世間弊惡之五欲也。法華經信解品曰:「我等心著弊欲,樂於小法。」
弊宿 (人名)又作蜱肆。婆羅門名。拘薩羅國斯婆醯婆羅門村有婆羅門,名弊宿。童女迦葉已證羅漢,與五百比丘共遊行詣彼處,種種說法,破其斷見,使之歸正翻邪,死生於天。見長阿含經七弊宿經,中阿含經十六蜱肆經。巴Pa%ya%si。
弊魔試目連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中阿含降魔經之別譯。
箭喻經 (經名)一卷,失譯。中阿含第六十箭喻經之別譯。有鬘童子,欲佛說一向世之有常,佛呵責之,說拔毒箭之喻。
箭道 (雜語)箭可達之距離也。法華義疏曰:「一箭道者二里也。」
箭過新羅 (譬喻)新羅遠在支那東方,若放矢遠過新羅去,則誰知其落處,以喻物之落著難知。
篇目 (術語)標題也。羯磨疏一之三曰:「前標釋篇目。」梁僧傳明律編曰:「隨有犯緣,乃制篇目。」
篇聚 (術語)類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之稱目也。此有篇門與聚門之別,篇門者,依結成之罪果及急要之義而區別為五篇,聚門者,類聚其罪性及因罪(犯波羅夷僧殘二罪而未成者曰偷蘭遮),而為六聚七聚八聚也。
五篇 (名數)一波羅夷罪Pa%ra%jika,譯曰斷頭。其罪最重,如斷頭而不能再生,不復得為比丘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僧殘罪,梵名僧伽婆尸沙Sam%gha%vasesa,僧者,僧伽之略,殘為婆尸沙之譯,殘者,比丘犯此罪,殆瀕於死,僅有殘餘之命。因此而向於僧眾懺悔此罪,以全殘命,故名僧殘。比丘有十三戒,比丘尼有十七戒。三波逸提罪Pa%yattika,譯曰墮,墮獄之人也。此有捨墮與捨二種,二種合而比丘有一百二十戒,比丘尼有二百八戒。四提舍尼罪,具云波羅提提舍Pratides/aniya,譯曰向彼悔,向他比丘而懺悔,便得除滅之罪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五突吉羅罪Dus!kr!ta,譯曰惡作,其所作之惡也,其罪尤輕,比丘二不定,百眾學,七滅諍,合有一百九戒,比丘尼亦同。行事鈔資持記中一之一曰:「五篇名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羅。」
六聚 (名數)上五篇於第三位加偷蘭遮罪Sthu%la%tyaya之一也。偷蘭遮者,譯曰大障善道,犯波羅夷與僧殘二罪而未成就之罪也,因之而置於二罪之次。行事鈔中一曰:「五篇七聚,約義差別。正結罪科,止樹六法。今依六聚且釋其名:一波羅夷,二僧伽婆尸沙,三偷蘭遮,四波逸提,五波羅提提舍尼,五突吉羅。」
七聚 (名數)於前六聚中分突吉羅罪之一為惡作惡說,即身口二業,而第六為突吉羅,第七為惡說。行事鈔中一曰:「言七聚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偷蘭遮,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突吉羅,七惡說。」
八聚 (名數)此日本凝然師便宜所立之類聚也。一波羅夷,如上。二僧殘,如上。三二不定,自篇門之突吉罪別開。四捨墮,梵云尼薩耆波逸提Naih!sargikapa%yattika,尼薩耆者,翻云盡捨,今略云捨。盡捨與所犯之財物於僧中也,波逸提翻云墮,是結墮獄之罪故也,此有三十戒。五波逸提,譯曰墮,此罪無所犯之財物,故云單提,亦云單墮。有九十戒。六提舍尼,如上。七百眾學,自篇門之突吉罪別出。八七滅諍,亦自篇門之突吉罪別出。見八宗綱要上。
九聚 (名數)於八聚上更加偷蘭遮一聚而為九聚。
黎昌 (雜名)離車
黎呫毘 (雜名)離車
黎耶 (術語)A^laya,阿黎耶之略。新稱阿賴耶識,舊作阿梨耶,阿黎耶。宋高僧傳七曰:「黎耶是報非報,化人有心無心。」
(術語)梵語曰素佉Sukha,又曰蘇吉施羅。遇好緣好境而身心適悅也。佛地論五曰:「適悅身心名樂。」梵語雜名曰:「素佉。」又曰:「蘇吉施羅。」
三樂 (名數)一天樂,修十善者,生於天上,受種種之妙樂也。二禪樂,修行之人,入諸禪定,一心清淨,萬慮俱止,得寂靜之悅樂也。三涅槃樂,離生死之苦而證涅槃,究竟得無為安穩也。見寶積經一百一。
五樂 (名數)一出家樂,世間之人,多諸惑業煩惱,出家達道,永斷此苦也。二遠離樂,為色界初禪天之樂。初禪能遠離欲界之愛染煩惱,生禪定之喜樂也。三寂靜樂,為二禪天之樂。二禪離初禪尋伺之散動,澄心寂靜,發深妙之樂也。四菩提樂,成無上道,於法界得自在之法樂也。五涅槃樂,離生死之苦,入於無餘涅槃,究竟寂滅之樂也。見華嚴大疏鈔十三。
十樂 (名數)詳見十字部十樂
樂土 (術語)安樂之國土也。法華經序品曰:「便捨樂土宮殿臣妾。」
樂天 (界名)胎藏界外金剛部院西方之北端,有樂天四人,是乾闥婆類也。
樂行 (術語)悉達太子六年苦行之後,知其為徒勞,浴於尼連禪河,受乳糜,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禪坐觀念,謂之樂行。或謂苦行六年,此樂行亦六年。即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八十入滅。是常途之說也。此說依本起經因果經智度論。總之釋尊之出家成道有三說。
樂如漏盡願 (術語)受樂無染願之別名。
樂邦 (術語)安樂之邦土,稱西方之極樂世界。天台觀經疏序曰:「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天照彌陀經疏序曰:「一乘極唱終歸咸指於樂邦。」
樂邦文類 (書名)五卷,南宋慶元甲申,四明石芝沙門宗曉,編次關於彌陀淨土之一切法文。
樂果 (術語)涅槃之妙體,離一切之生滅,謂之樂,此妙樂為菩提所得,故曰果。觀經玄義分曰:「開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
樂法 (術語)樂求妙法也。無量壽經下曰:「愛法樂法。」
樂受 (術語)三受之一。領受順情之境,使身心適悅者。唯識論五曰:「領順境相,適悅身心,說名樂受。」大乘義章三本曰:「順緣生適,名為樂受。」
樂波羅蜜 (術語)四德波羅蜜之一。常寂光土常樂我淨之四德,盡為波羅蜜行所成,故從所由而謂為波羅蜜。普賢觀經曰:「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樂音 (雜名)管絃絲竹之聲。
樂音樹 (植物)微風吹樹葉,出音樂之聲者。阿彌陀經曰:「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藥師經曰:「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
樂音乾闥婆 (天名)法華經序品所列四乾闥婆之一。
樂施 (人名)長者名。舍衛國之長者須達,一譯樂施。好施與之義。與所云給孤獨同。須達
樂根 (術語)樂受之所依為樂根。六識之中有眼耳鼻舌身之五識。
樂修 (術語)三修之一。三修
樂神 (天名)八部眾之一,乾闥婆也。
樂欲 (術語)樂者,願也,好也。樂欲者,願求欲望也。最勝王經一曰:「一切煩惱,以樂欲為本。從樂欲生,諸佛世尊斷樂欲故,名為涅槃。」盂蘭盆經宗密疏曰:「願者,心之樂欲也。」
樂速通行 (術語)四通行之一。通行附錄。
樂乾闥婆 (天名)法華經序品四種乾闥婆中之一。樂為音樂,其名也。
樂著 (術語)娛樂執著也。法華經譬喻品曰:「猶故樂著,嬉戲不已。」大悲經三曰:「若有眾生,樂著生死三有愛果。」
樂說 (術語)四無礙之一。大乘義章十一曰:「語稱物情,名為樂說。」是就聞者之情解樂字。聞者樂聽其說也。法華嘉祥疏二曰:「言樂說者,凡有二義:一者菩薩自得勝法,樂為物說,如父母得於勝事,樂欲與子。二者知眾生欲樂而為說法。」是第一義就說者適悅之情解樂字。第二義就聞者之意樂解之。
樂說辯才 (術語)第三地之菩薩,內智明而好為眾生振辯才也。法華經序品曰:「樂說辯才。」
樂說無礙 (術語)四無礙解
樂說無礙智 (術語)四無礙智之一。又曰樂說無礙辯。就心言,名為智。就口言,名為辯。其體一也。新譯家謂為辯才無礙解。
樂說無礙辯 (雜語)四無礙辯之一。與樂說無礙智同。
樂德 (術語)四德之一。四德
樂遲通行 (術語)四通行之一。通行附錄。
樂顛倒 (術語)四顛倒之一。顛倒附錄。
樂變化天 (界名)梵名須涅蜜陀。舊譯化自樂天,或化樂天。新譯樂變化天,或妙變化天。欲界六天中第五重之天也。自以通力自在變作妙樂而娛樂,故名。智度論九曰:「化自樂者,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言化自樂。」佛地論五曰:「樂變化天,樂自變化,作諸樂具以自娛樂。」俱舍頌疏世品一曰:「樂變化天,於五欲境自變化故。」可洪音義一曰:「妙變化天,樂變化天王也。大智度論云:須涅蜜陀,秦言化樂天,唐言樂變化天。」然玄應師有別釋。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樂變化天,五孝切。但此天雖有寶女,於變化者心多愛著,於男亦爾,故以名焉。舊言化樂天,音洛,失之久矣。」即愛樂變化男女之意。
慾金剛 (菩薩)五秘密
慾愛住地 (術語)五住地
質多 (術語)Citta,又曰質多耶,質帝。譯曰心。慮知之心也。止觀三曰:「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唯識述記三末曰:「梵云質多,此名心也。(中略)是集起義,是心義。」大日經疏十六曰:「心名質多,質多者猶如眾綵莊嚴精聚,名為質多。」秘藏記末曰:「質多名慮知,有情等心也。(中略)釋名,集起曰心。」梵語雜名曰:「心,指多。」名義集六曰:「質多耶,或名質帝,或名彼荼,此方翻心。」是五心之一。法相宗立心意識之三為別體。以此質多心為第八識之特名。其他諸宗以之為諸識之通名。
質多迦 (流派)部宗名。四分律開宗記一本曰:「質多迦部此云西山部。」梵Cetyaka。
質多耶 (術語)質多
質多羅 (雜語)譯曰雜色。見大日經疏九。又星名。寶星陀羅尼經四曰:「質多羅(唐言角宿)星生者,男女陰上當有厭子,為性純直,而多愛欲,後歌舞。」【又】天神名。在胎藏外金剛部。【又】藥名。善見論十七曰:「質多羅是外國藥名。」【又】山名。梵語雜名九曰:「質多羅山,譯曰種種。」梵Citra。
質多翳迦阿羯羅多 (術語)Cittaeka%grata%,譯曰心一境性。定之異名。唯識了義燈五本曰:「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此云心一境性。質多云心,翳迦云一,阿羯羅云境,多云性。」
質直 (術語)質者正也,正直之心,無諂曲也。佛道在悟達眾生本有之天真,故示其意曰質直是淨土。法華經壽量品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又曰:「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維摩經佛道品曰:「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註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同菩薩品曰:「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質底 (術語)Citi,譯曰積聚。寄歸傳三曰:「大師世尊既涅槃後,人天共集,以火焚之。眾聚香柴遂成大[卄/積],即名此處以為質底,是積聚義。據從生理,遂有制底Caitya之名。」
質怛羅 (雜名)Citra,亦云唧怛羅。錦繡也。大日經義釋七曰:「西方謂錦繡為唧怛羅。」梵語千字文曰:「質怛羅,錦。」今稱Chinz,印花布也。
質呾羅婆拏 (人名)Citrabha%n!a,譯曰火辨。世親同時人,十大論師之一。見唯識述記一本。
質帝 (術語)質多
磐石劫 (術語)量劫之長遠,以磐石之喻,謂之磐石劫。
盤荼昧 (雜語)Vanda%mi,和南
盤坐 (雜語)即趺坐也。吾國俗語謂之盤膝坐。又謂之盤膝股坐。六祖壇經曰:「惠能遂出,盤坐石上。」
盤袱 (物名)盤與袱之二物也。盤上鋪小袱,盛疏印等物也。敕修清規受法衣曰:「以盤袱托呈法衣信物。」
適化 (術語)應緣而教化適宜也。瓔珞經上曰:「適化隨宜。」肇論曰:「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三論玄義曰:「適化無方,陶誘非一。」
適莫 (雜語)適者適我意也。莫者不適也。無量壽經上曰:「去來進止,情無所係。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淨影疏曰:「於眾生所無適適之親,無莫莫之疏,名無適莫。」
適悅持金剛 (菩薩)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三行第三位之尊。密號曰慶喜金剛。主唯佛與佛自受法樂之適悅,故名。
遮文荼 (異類)舊云嫉妒女,又曰怒神。惡鬼名。即起尸鬼也。演密鈔五曰:「遮文荼者,此是夜叉趣攝,能以咒術厭禱害於世人,世人亦有行此法者。」法華經云:「若吉遮,若人吉遮,即是也。」法華文句十曰:「吉遮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起尸鬼。梵Chaman!d!a。
遮末邏 (地名)Ca%mara又作遮摩羅。瞻部大洲邊二中洲之一。俱舍論十一曰:「瞻部洲邊二中洲者:一遮末羅洲,二筏羅遮末羅洲。」同光記十一曰:「遮末羅,此云貓牛也。」
遮吒迦 (動物)Cat!aka,鳥名。正法念經十六曰:「遮吒迦鳥,此鳥唯會天雨。仰口承天雨而飲之,莫得食餘水。」
遮那 (術語)又作舍那。毘盧遮那之略。顯教用舍字。密教用遮字。
遮那咒 (術語)大日經所說之真言。
遮那教主 (術語)毘盧遮那如來是真言兩部之教主也。
遮那圓頓 (術語)以華嚴經為毘盧遮那法身所說圓融頓極之法,指華嚴宗而云。
遮那果滿 (術語)言遮那佛果海之眾德圓滿也。
遮那果德 (術語)果德者,佛果德用之義,換言之,則遮那佛所具之絕對德用也。
遮戒 (術語)二種戒之一。
遮努羅 (天名)神名。譯曰執持。見俱舍光記二十七。梵Ca%nura。
遮性 (術語)遮戒與性戒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遮性者,毘尼所制無出遮性。」
遮制 (術語)遮戒
遮迦和 (地名)山名。爍迦羅
遮迦越羅 (雜名)譯曰轉輪聖王。見斫迦羅伐[束*辛]底條。
遮情 (術語)遮情表德,二門之一。二門
遮情門 (術語)二門之一。二門
遮梨夜 (術語)又作遮唎耶Carya%,譯曰諸行。諸有為法也。智度論四十八曰:「遮利夜,秦言行。」大日經疏七曰:「梵音遮唎耶,是諸行義。」
遮惡 (術語)對於性惡而言。如飲酒依佛遮制而為惡者。非自性之惡。
遮詮 (術語)對於表詮之稱。二門
遮詮表論異 (術語)二宗
遮詮門 (術語)二門
遮罪 (術語)對於性罪之稱。如飲酒伐木,依佛之遮制而於比丘法中為罪者。非自性之罪。又梵網之大乘戒,稱七逆為七遮罪,而遮止之使不受菩薩戒。七逆
遮照 (術語)破法歸空,謂之遮。存法觀義,謂之照。破立空有之異名也。宗鏡錄八曰:「破立一際,遮照同時。」
遮犍度 (書名)不使有罪科之比丘居於僧中。說舉罪不可不具備五德等。見四分律四十八。
遮遣 (術語)法被遮止遣去,不使存立也。如心外之法,遮遣為空。
遮摩那 (人名)外道名。旃遮。梵S/amana。
遮閱那 (術語)梵音Ra%ja%n,又作曷囉闍。譯曰王。見光明玄義。
遮遣 (術語)荼毘
遮盧鄔波遮盧 (人名)Ca%ru Upaca%ru,遮盧與鄔波遮盧二人之名。此二人共為劫初濕生之人。俱舍光記八曰:「遮盧唐言髀,鄔波遮盧,唐言小髀。於我養王兩髀上各生一[病-丙+包],[病-丙+包]生一子,顏貌端正。從所生處為名,以小標別。」
遮斷 (術語)對於永斷之稱。一時遮止煩惱不使起,謂之遮斷。
遮難 (術語)十六遮,十三難也。小乘律之法,揀受具足戒人之器非器,以此十六遮與十三難。遮者總非自性之惡,但以於受具不適,遮止之不使受戒,故名為遮。難者為自性惡,畢竟非受具之器,故名之為難。有此遮難中之一者,不得受具戒。故於受戒之前,先有教授師,向受者問此遮難之有無。其遮難至後世數漸增,南傳之律書最少,自四分律至有部律,大增其數。其次行事鈔,由於四分律。
十三難 (名數)一邊罪難,先受具足戒而犯四波羅夷者,是為佛法邊外,故曰邊罪。二犯比丘尼,於白衣時犯淨戒之比丘尼者。三賊心受戒者,曾於白衣或沙彌時,盜聽他之說戒羯磨,詐稱為比丘者。四破內外道者,原是外道,來投佛法,受具竟,還復本道,今欲復來受戒者。是彼此通壞,而志性無定。五黃門,五種不男也。六殺父,七殺母,八殺阿羅漢,九破僧,破法輪僧也,若為破羯磨僧,則非難。十出佛身血,十一非人難,八部之鬼神,變化人形者。十二畜生難,畜生變為人者。十三二形難,具男女之二根者。
十六遮 (名數)一不知自名者。二不知和尚之名者。三年不滿二十者。四不具三衣者。五不具缽者。六父不聽者。七母不聽者。八自有負債者。九為他之奴者。十為官人者。十一非為男子者。十二有癩病者。十三有癰疽者。十四有白癩者。十五有乾痟者。十六有顛狂者。
十三難十遮 (名數)依罪之輕重,次第遮難,細別遮罪,雖有十六種,然正向受者質問時,於十六遮中,合衣缽為一,合父母為一,合五病為一,總合之為十遮。且初問十三難之重難,後問十遮之輕難也。見行事鈔上三。
遮魔 (異類)魔子名。過去久遠劫光明無垢光王如來出世時,有一魔子,名遮,即今持地菩薩是也。依金剛齊菩薩之教化,歸於光王佛,發菩提心。彼金剛齊即今奮迅菩薩是也。見奮迅王經上。
(術語)眾生所往之國土,名為趣。俱舍論八曰:「趣謂所往。」大乘義章八末曰:「趣者蓋乃對因以名是也,因能向果,果為因趣,故名為趣。」法華文句記曰:「從一至一故名趣。」梵語雜名曰:「趣,迦也。」
趣寂 (術語)二乘人趣向寂滅之涅槃,謂之趣寂。五性中之聲聞定性獨覺定性也。唯識述記八本曰:「彼趣寂者,心樂趣寂,為此心拘馳流無相,不趣無上正等菩提。」
趣果無間 (術語)五無間及無間地獄
(雜語)億有四等。瑜伽略纂二曰:「西方有四種億: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今瑜伽顯揚百萬為億,華嚴千萬為億,智度論十萬為億。」探玄記四曰:「西國數法,有三種億:一、百萬,二、千萬,三、萬萬。(中略)此中據千萬一億。」
億劫 (術語)一億之劫數。今轉謂極長之時間。
億法明門 (術語)一億法門之數。仁王經上曰:「菩薩摩訶薩,住億佛剎,作睹史多天王修億法明門。行菩提分法,化一切眾生。」
儀式 (術語)作法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三世諸佛說法儀式。」八教大意曰:「頓漸秘密不定化之儀式。」
儀同三司 (職位)唐代宗初賜不空三藏開府儀同三司肅國公。見僧史略下。
儀軌 (術語)記密部本經所說佛菩薩諸天神等念誦供養儀式軌則之書。謂之儀軌。原為龍樹所誦出,最為廣博。不空善無畏自其中抄出而傳譯之者,即今之儀軌也。宋元以下之大藏經中載之。
儀晏 (人名)唐吳興人。遊歷諸方,參鏡清道怤,嗣法後,依括蒼唐山德嚴而落髮,後晉開運年間,遊江郎岩,入石龕中,令弟子慧興以石鎖之。淳化元年,寂於衢州烏巨山。年百十五。見五燈嚴統八。
增一阿含經 (經名)五十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四阿含之第一。阿含經。梵Ekottara-a%gama,巴An%guttara。
增上 (術語)總言勢力之強。
增上心 (術語)強盛之心。圓覺經曰:「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又】定心也。定心之勢力強盛,故名。中阿含經二十五曰:「增上心經。」
增上果 (術語)五果之一。依增上緣而生者。如眼識之於眼根,眼識為增上果也。
增上緣 (術語)四緣之一。謂起他法與以強力者。如眼根之能生眼識,田土之能生米麥。大乘義章三本曰:「增上緣者,起法強,故曰增上。」觀經玄義分曰:「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增上慢 (術語)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聖道,謂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俱舍論十九曰:「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名增上慢。」法華經方便品曰:「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是失。」
五千增上慢 (故事)釋尊將說法華時,懷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證妙果,何要聞法華,各立座而去。法華經方便品曰:「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立,禮佛而退。」
增上心學 (術語)三學之一。定學也。定學有增上之力,故謂之增上心學。又為增進心之學,故曰增上心學。
增上戒學 (術語)三學之一。增戒學
增上慧學 (術語)三學之一。發增勝智慧之學。又增進智慧之學。
增上慢聲聞 (術語)五種聲聞之一。於小乘之涅槃不甘聞大乘法者。如法華之五千人。
增上心殊勝殊勝語 (術語)十殊勝語
增上戒殊勝殊勝語 (術語)十殊勝語
增上慧殊勝殊勝語 (術語)十殊勝語
增加句 (術語)真言上下所增加之緊要語句也。隨於法,各有差別。
增劫 (術語)於住劫中人壽自十歲每百年增一年至人壽八萬四千歲之間,謂之增劫。
增戒學 (術語)增上戒學之略。戒律為三學之一,故曰戒學,此法力強,故曰增上。增上謂力之強也。因而三學共冠增字。資持記上一之一曰:「增戒學者,出世正道,增上勝法,非謂漸制而言增也,定慧亦同。」又增上其戒之義。
增長 (術語)橫增豎長也。勝鬘寶窟上末曰:「增長者,橫闊為增,豎進為長。」
增長天 (天名)四王天中南方天之名。四天王
增長廣目 (天名)增長天與廣目天。
增益 (術語)四種壇法之一。為增益福德,祈念南方寶部諸尊之修法也。大日經疏十一曰:「增益亦名圓滿,謂能滿一切所願也。」秘藏記末曰:「增益用寶部尊。」同本曰:「增益法,以白月日出起首,行者面向東方,半跏坐若結跏趺坐。其修福德者即觀我身遍法界,成黃金方壇。又觀身成降三世尊極善怡相也,我口即爐口。又想身作如意寶珠,雨七寶及雜財物,滿自界院內及法界。若為他覓官位封祿,觀國王大臣愛念某甲授與官祿。若為他求慶者,觀諸佛菩薩加被國王大臣愛念與慶。若修智慧者,觀從我心智慧日輪光明出現照曜法界。」
增益法 (修法)增益
增益邊 (術語)二邊
增息 (術語)增益息災也。以名加持祈禱之功能。
增悲 (術語)菩薩之種性有悲增智增之二種。速斷煩惱而證佛果,謂之智增。不斷煩惱,而永利益眾生,謂之悲增。又名之為增悲增智。稽古略三曰:「明州普賢懺院幼璋禪師,收瘞台溫明三郡餓殍遺骸數千,時人呼師曰增悲菩薩。」祖庭事苑曰:「增悲猶悲增也,菩薩人不取涅槃而利生,曰悲增也。」
增進佛道樂 (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第十。往生極樂,則有自然增進佛道之樂事。見往生要集上本。
增道損生 (術語)法華本門之利益也。謂初住已上至於佛果四十二位之間,漸增悟智,漸減生死之類也。跡門之法華,聲聞之人,受成佛之記,既為菩薩,則本門之法華,得菩薩增道損生之益也。觀音義疏下曰:「聲聞疑除受記作佛,菩薩迷去增道損生。」法華文句九曰:「本門增道損生,皆約圓位解釋。」
增慧經 (經名)增慧陀羅尼經之略名。
增慧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大慧菩薩住於須彌山頂,由童子相菩薩之請,說此咒。
撰三藏及雜藏經 (經名)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之略名。
撰號 (術語)撰述論釋疏記人之名號也。凡於題號下,置撰號,有自署與他置之制,其意不出二義:一為別於他之撰述,一為使因人而重法。自署之撰號,依第一義。他置者,二義共有之。往生論註上曰:「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
播尼 (雜語)Pa%n!i,譯曰手掌。見大日經疏一。
播般曩結使波 (神名)譯曰步擲。金剛神之名也。有播般曩結使波金剛念誦儀一卷。
播捨 (物名)Pa%s/a,譯曰罥索。梵語雜名曰:「罥索,播捨。」
播磨 (術語)Upama%,譯曰喻。因明論纂要曰:「喻者西方云為播磨,此譯為喻。今因明中後同異支,準西方云達利瑟致案多(Dr!s!t!a%nta),此云見邊,為順此方故義言喻。」
播輸缽多 (流派)Pa%s/upata,又曰波輸缽多,塗灰外道也。玄應音義二十二曰:「波輸缽多,此塗灰外道名也。遍身塗灰,髮則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異耳,事魔醯首羅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輸缽多,亦作波輸。」俱舍光記九曰:「播輸缽多外道,此云牛主。謂事天主,摩醯首羅天乘牛而行。」故云牛主。此外道學彼天法。從彼為主。故名牛主。此外道持受頂上持一髻子。身體塗灰。」唯識述記一本曰:「有外道云播輸缽多,翻為獸主。如一瞿聲,別目於牛,通名於獸。但言牛主者未善方言,非但與牛為主故,如伏犧等。」
撥非 (雜語)禪家謂俗氣為撥非。
撥草參玄 (術語)撥草瞻風
撥草瞻風 (術語)又曰撥草參玄。撥無明之荒草,瞻望佛祖之玄風也。又涉險路,瞻仰知識之德風也。洞山錄曰:「此去灃陵攸縣石室相連,有雲巖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子之所重。」無門關曰:「兜率悅和尚,設三關問學者,撥草參玄,只圖見性。」碧巖十七則評唱曰:「古人行腳,結交擇友,為同行同伴,撥草瞻風。」同種電鈔曰:「涉險路瞻仰知識之德風也。」
撥無 (術語)撥無因果
撥無因果 (術語)撥者,絕也,除也,除遣為無其事,謂之撥無。撥無因果者,否定因果之道理也,是五見中之邪見也。地藏十輪經七曰:「撥無因果,斷滅善根。」楞嚴經九曰:「撥無因果,一向入空。」廣百論釋五曰:「若無善惡者,苦樂亦無,是則撥無一切因果。」俱舍論十七曰:「緣何邪見,能斷善根?謂定撥無因果邪見。」慧琳音義七十二曰:「左傳云:撥猶絕也。考聲云:撥卻也除也。」
撥遣 (術語)又曰發遣。真言法修法事已,解界之後,奉送召請之佛於本宮,又奉還自心所觀之佛於心內本土,謂之撥遣。輪王經二曰:「合掌頂禮,依方撥遣。」【又】釋迦如來使此土之眾生,往生彌陀之淨土,謂之發遣。觀經玄義分曰:「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
撐天柱 (物名)凡殿堂正面左右之二露柱也。見象器箋一。
彈多 (雜名)憚哆
彈多落迦 (地名)Dantaloka-giri,山名。舊稱曰檀特山。西域記二曰:「彈多落迦山,舊曰檀特訛也。」檀特
彈多抳瑟搋 (物名)憚哆家瑟詫
彈宅迦 (人名)Dan!d!aka,譯曰治罰。王名。二十唯識述記下曰:「彈宅迦者,真諦云檀陀柯,此云治罰,治罰罪人處也。今罰罪人尚置其內,中阿含云是王名也。」
彈宅迦林 (地名)為彈宅迦王所領有,故曰彈宅迦林。昔有仙人名摩燈伽。得五通,入山禪坐。其妻有容色,侍仙奉食。彈宅迦王遊行入山,將妻還。曰:仙既離欲,何用妻為?仙大忿,雨大石,壓殺國王及國人。彈宅迦林遂為空墟。見二十唯識述記下,飾宗記三末。
彈指 (雜語)經中有三意:一為許諾,行事鈔下三之三曰:「增一云:如來許請,或默然,或儼頭,或彈指。」一為歡喜,法華經神力品曰:「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法華文句十曰:「彈指者隨喜也。」一為警告,嘉祥法華義疏十一曰:「為令覺悟,是故彈指。」【又】(雜語)時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二十念為瞬,二十瞬為彈指。」
彈指頃 (雜語)一彈指之頃。觀無量壽經曰:「如彈指頃,即生彼國。」
鄰近釋 (術語)六合釋之一。謂二體聚集一處,就其中之強物而立名也。如所謂四念處,念處之體雖為慧,而其時相應而起之念心所力為強,故名為念處。是即為鄰近釋也。
鄰阿伽色 (術語)阿迦色附錄。
鄰珍 (譬喻)鄰家之珍寶也。以喻於己無益。
鄰單 (雜語)己之單位左右也。以小紅紙片題眾僧之名,貼於各位上,謂之單。有己名單之位,謂之單位。
鄰智 (術語)鄰似佛之智慧,謂等覺之智慧也。唯識述記序曰:「具體鄰智,演賾鉤深。」
鄰虛 (術語)又曰鄰虛塵。新譯曰極微。色法之最極少分,鄰似虛空者,此為色法之根本。勝論外道謂此鄰虛於三災劫末時亦不壞,分散於虛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雖立極微為實有。然以為因緣所作,業力盡,極微亦壞,故明為無常生滅。是內外道之區別也。楞嚴經三曰:「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百論序疏曰:「外道計,鄰虛無十方分,圓而是常,(中略)毘曇明亦有鄰虛塵,無十方分,具二緣生,故是無常。一因緣,二增上緣。」止觀三曰:「如釋論解檀波羅蜜,破外道鄰虛云。此塵為有為無,若有極微色,則有十方分。若無極微色,則無十方分。」
鄰虛塵 (術語)鄰虛
鄰極 (術語)鄰似佛之極果也。謂舍利弗等之大弟子。三論玄義曰:「鄰極亞聖名舍利弗。」
鄰圓 (術語)鄰近圓滿妙覺之位,即等覺之證也。法華文句會本十曰:「憎道彌高,損生彌盡,鄰圓際極,唯一生在。」同記曰:「言鄰圓者,圓謂圓滿,近於滿位,鄰妙覺也。」
澄什 (雜名)晉之神僧佛圖澄與姚秦之譯師鳩摩羅什也。
澄觀 (人名)唐代州五臺山清涼寺澄觀,嗣賢首,弘華嚴宗。初居五臺山大華嚴寺,作新華嚴經疏二十卷。自興元元年正月至貞元三年十二月而畢功。四年正月寺主賢林請講新疏。七年河東節度使復請使於崇福寺講新疏。德宗下詔入都。使與罽賓般若三藏譯四十華嚴經。譯成,詔使作疏。師於終南草堂寺編成十卷進呈。天和年中寂,壽七十餘。初德宗誕節,講經於內殿,以妙法清涼帝心,遂賜號清涼法師,禮為教授和上。元和五年。憲宗問華嚴法界之旨,豁然有得,加號大統清涼國師。師身長九尺四寸,垂手過膝,歷九朝,為七帝之門師。師去賢首百餘年,遙稟其旨,所著疏記四百餘卷,宰相裴休奉敕作碑。見宋高僧傳五,佛祖統紀二十九。
潮音洞 (地名)普陀山志一曰:「潮音洞在普濟寺左龍灣之麓,金沙盡處,巖石叢起沙中。廣至畝餘,齒齒然不可容足。從崖至洞腳,高二十餘丈。歧處如門,穹上虛下,窅若漏屋。朝山士女,向洞叩拜。大士現身不一,隨誠所感。康熙三十八年,御書潮音洞額賜掛。」
潤生 (術語)煩惱有分別起與俱生起二種。依邪師,邪教,邪思惟之三緣而故起,謂之分別起,習為性,自然而起,謂之俱生起。八識中意識為主,起此二種,分別起之煩惱,造善惡之業,俱生起之煩惱,潤其業種,而使受生,謂之潤生。俱生起之煩惱,起於臨終之時,即自體愛,境界愛,當生愛之三愛是也。。出於唯識論八,百法問答鈔四。
九品潤生 (名數)三界九地俱生之煩惱(即修惑)各有九品。其中欲惑九品之修惑,有潤七生之作用,因而建立一來不還之二果。斷之終,則為一來果。斷之已,則為不還果。九品七生相對,則上三者為四生,中三者為二生,下三者為一生。更分別之,則上上為二生,上中,上下,共為二生。如中三品亦然。中上為一生,中中,中下,共為一生。下三品亦然。下上品為半生,下中品,下下品,共為半生。因而可隨惑之強弱,而知潤生之勢力增減。此一生者,人天各一生,半生者,又曰小生。人或天之一生也。故為十四生。更分別生有與中有,則為二十八生。以七之數等,故謂為七生。猶言七葉樹七處善。問第六識相應俱生之煩惱,自無始即在一切有情身中,潤生無窮,何限七生耶?答曰:是惟謂入於聖位而俱生之煩惱勢力,非言以前,入於見道,則其身成就無漏之聖道,故俱生之煩惱,押於彼聖道。勢力僅限七生也。見了義燈一,俱舍光記八。 T00611.JPG
潤生業 (術語)謂其業為潤迷界之生之原因者。
潤業 (術語)以俱生起之煩惱,潤溉已造之業,使生苦果也。謂以俱生起之煩惱,潤溉,必生苦果之善惡業。潤生
溈山 (人名)唐潭州溈山禪師,名靈祐,福州長谿人。年十五出家。在杭州龍興寺究大小乘教。年二十三,遊江西,參百丈海禪師,究明心法。往溈山搆梵宇。值武宗毀釋,裹頭隱於民。大中初,裴休請師還溈山。連帥李景讓奏額曰同慶寺。禪會殊盛。敷揚宗教四十餘年。大中七年寂,壽八十三。敕謚大圓禪師。師嗣百丈海。海嗣馬祖一。見傳燈錄九,會元八,稽古略三。
溈山侍立百丈 (公案)「溈山五峰雲巖,同侍立百丈。百丈問溈山: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溈山云:卻請和尚道。丈云:我不辭向汝道,恐己後喪我兒孫。」見碧巖集第七十則。
溈山舉米 (公案)「溈山嘗舉一粒米曰:百千萬粒,從這一粒生,此一粒從何處生?自曰:此一粒,莫不輕。」見葛藤集下。
溈山業識 (公案)「溈山問仰山:忽有人問一切眾生但有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子作麼生驗?仰云:若有僧來,即召云:某甲。僧回頭,乃云:是甚麼。待伊擬議向道,非唯業識茫茫,亦乃無本可據。溈云善哉!」見從容錄三十七則。
溈山摘茶 (公案)「溈山與仰山摘茶次。溈云:終日祇聞子聲,不見子形。仰遂撼茶樹。溈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體。仰云:和尚祇得其體,不得其用。溈云:放子三十棒。」見宗門葛藤集上。
溈山警策 (書名)一卷,溈山靈佑著。注釋數種,如下:溈山警策註一卷,宋守遂註。溈山警策指南一卷,明道霈述。溈山警策句釋記二卷,明弘贊註開詗記。溈山警策注一卷,明大香註。
溈仰宗 (流派)禪宗五家之一。唐潭州溈山禪師,名靈祐,嗣法於百丈海禪師。江西仰山禪師,名慧寂,嗣法於溈山。師資相承,別為一流,法道甚盛。遂有溈仰宗之名。見稽古略三。
[口*歇]里 (異類)夜叉名。又作訶利。譯曰獅子。孔雀王咒經上曰:「訶利,梁云獅子。」大孔雀王咒經曰:「[口*歇]里。」
[口*歇]里雞舍 (異類)夜叉名。又作訶利枳舍。譯曰獅子髮。孔雀王咒經上曰:「訶利枳舍,梁云獅子髮。」大孔雀王咒經曰:「[口*歇]里雞舍。」Harikesa。
(物名)梵名[馬*太]縛若Dhvaja,又曰計都Ketu,譯曰幢。為竿柱高出,以種種之絲帛莊嚴者。藉表麾群生,制魔眾,而於佛前建之,或於幢上置如意寶珠,號之為與願印,寶生如來,或地藏菩薩之三昧耶形也。大日經疏九曰:「梵云[馬*太]縛若,此翻為幢。梵云計都,此翻為旗。其相稍異,幢但以種種雜色絲標幟莊嚴,計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旒旗密號,如兵家畫作象龍鳥獸等種種類形,以為三軍節度。」演密鈔五曰:「釋名曰:幢者童也(童獨也),其貌童童然,即軍中獨出之謂也。」
幢相 (衣服)解脫幢相之略,袈裟之異名。
幢幡 (物名)幢幡皆為旌旗之屬。梵語[馬*太]縛若Dhvaja,譯曰幢,梵語波吒迦Pat!a%ka,譯曰幡。竿柱高秀,頭安寶珠,以種種之綵帛莊嚴之者曰幢。長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觀無量壽經曰:「幢幡無量寶蓋。」瑜祇經拾古鈔上曰:「幡者懸於龍頭之幢也,旗竿頭安寶珠云幢旗,幡竿頭置龍頭云金剛幡也。」
(物名)旛之省寫。
幡剎 (物名)沙門得一法,建旛告遠,曰剎竿。故寺中恒有之。南唐近事曰:馮僎一夕夢登崇孝寺幡剎頂高處打方響。
幡蓋 (物名)幡與蓋也。齊書曰:「禁民間華偽雜物,不得用紅色為幡蓋。」岑參詩曰:「焚香如雲屯,幡蓋珊珊垂。」
(術語)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也。唯識論六曰:「云何為憍?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
憍尸 (衣服)衣名。憍奢耶
憍尸迦 (天名)Kausika,又曰憍支迦。帝釋之姓。雜阿含經四十曰:「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復名憍尸迦?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為憍尸族姓。以是因緣故,彼釋提桓因,復名憍尸迦。」智度論五十六曰:「昔摩訶陀國中,有婆羅門,名摩訶,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摩伽婆羅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以三十三人故,名為三十三天。喚其本姓,故言憍尸迦。」法華玄贊二曰:「過去字憍尸迦,此云璽兒,名阿摩揭陀,此云無害毒,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
憍坑 (術語)憍慢之深坑。智度論十八曰:「勝者墮憍坑,負者墜憂獄。」
憍拉婆 (界名)八中洲之一。譯曰有勝邊。見俱舍光記十一。梵Kaurava。
憍矩胝 (流派)譯曰雞胤。小乘二十部之一。雞胤部
憍梵 (人名)憍梵波提之略。比丘名。
憍梵波提 (人名)Gava%m%pati,又作憍梵缽提,迦梵波提,笈房缽底。比丘名。譯曰牛[口*司],牛王,牛相等。解律第一。法華文句二上曰:「憍梵波提,此翻牛[口*司],無量壽稱牛王,增一云牛跡。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後恒事虛哨,餘報未夷,唼唼常嚼,時人稱為牛[口*司]。」法華玄贊一曰:「梵云笈房缽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訛也。過去因摘一莖禾數顆墜地,五百生中作牛償他。今雖人身,尚作牛蹄牛[口*司]之相,因號為牛相比丘。」
憍梵波提常在天上 (傳說)於過去世為雁時,以供養雁王之功德,今生為羅漢後,常在天上。文句二上曰:「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於雁王。佛一夏受阿耆達王請,五百比丘皆食馬麥。而憍梵波提,獨在天上尸利沙園,受天王供養。增一云:樂在天上,不樂人間者,牛跡比丘第一。」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傳說)智度論二曰:「佛既入滅,摩訶迦葉欲結集三藏,議言誰能結集毘尼法藏者?長老阿泥盧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毘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樹園中住,可遣使請來。迦葉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傳迦葉意。憍梵波提語比丘言:召我日佛滅度耶?比丘言實如所言:大師佛已滅度。憍梵波提言:佛滅度大疾,世間眼滅,能逐佛轉法輪,將我和上舍利弗,今在何所?答曰:先入涅槃。憍梵波提言大師法將,各自別離,當奈何?摩訶目犍連今在何處?比丘言是亦滅度。憍梵波提言佛法欲散,大人過去,眾生可憐。(中略)我失離欲大師,於是尸利沙樹園中住,亦何所為?我和上大師,皆已滅度,我今不能復下閻浮提,住此入涅槃。說是言已,入禪定中,踴在虛空,身放光明,又出水火,手摩日月,現種種神變。自心出火燒身,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大迦葉所。水中有聲,說此偈言: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此偈名水說偈(一本有四偈誤)。
憍陳如 (人名)與憍陳那同。
憍陳那 (人名)Ka%un!d!inya,巴Kon!d!an^n^a,舊稱憍陳如。亦曰拘鄰。尊者之姓。譯曰火器,了本際。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憍陳那,舊云憍陳如,訛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無生而得智由本願也。」五比丘之筆頭人。初釋尊出家求道,淨飯王命供奉共為苦行。後釋尊觀破苦行於成道無效而棄之,彼以此為釋尊破戒墮落,與他四比丘共去,後於波羅捺國鹿野園受釋尊教化,為弟子。即佛最初之弟子也。
憍奢耶 (衣服)Ka%us/eya,又作憍舍耶,憍尸,高世耶。絹衣名。取野蠶繭之絲所作之衣。西域記二曰:「憍奢耶者,野蠶絲也。」玄應音義一曰:「憍奢耶,此譯云蟲衣,謂以野蠶絲線作衣也。應云俱舍,此云藏,謂蠶藏在繭中,此即野蠶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憍奢耶,五分律云:野蠶所作綿,撚織為衣。」行事鈔中之二曰:「憍奢耶者,絲中微者,蠶口初出名忽。」七佛經作「憍尸衣。」高世耶
憍睒彌 (地名)與憍嘗彌同。國名。俱睒彌
憍賞彌 (地名)俱睒彌
憍都褐羅 (菩薩)菩薩名。大日經疏十三曰:「憍都褐羅,譯謂除疑也,或除垢也。常斷一切眾生疑惑,故以為名也。」梵Kautu%hara。
憍慢 (術語)煩惱名。五上分結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大乘義章五末曰:「自舉凌物,稱曰憍慢。」俱舍論四曰:「慢對他心舉,憍由染自法,心高無所顧。」大集經二十曰:「摧憍慢山,拔生死樹。」
憍慢僻說戒 (術語)四十八輕戒之第二十三。誡恃自己之智解勢力,有來問經律深旨者,以輕慢心,不善答之,故隱沒義理,倒說法相者。是為制乖於教訓之道之戒。通於大小二乘,道俗七眾。法藏謂為輕新求學戒,太賢謂為輕蔑新學戒,今依天台。出於菩薩戒義疏下,梵網經本疏三等。
憍慢不請法戒 (術語)四十八輕戒之第二十二。誡未有所解,憍慢不遜,恃自己之智力或地位權勢財力等,反輕侮精通一切經律學德兼優之師家,不諮受法者。是為制乖於傳化之益之戒。通於大小二乘,道俗七眾。但小乘不請於五夏之內,即為得罪,大乘則不問其時限。此雖與第六不供給請法相似,然彼制懈怠不請,此在誡憍慢不請,制意不同也。法藏太賢皆謂為慢人輕法戒。今依天台。
憍曇彌 (人名)Gautami^,巴Gotami^,新稱喬答彌。舊稱憍曇彌,俱曇彌。瞿曇姓之女聲。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之稱。嘉祥法華疏九曰:「憍曇是姓,翻為泥土,彌者女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彌者是女聲,為是佛姨母,故以女聲呼之也。」法華玄贊九曰:「梵云喬答摩,此云日炙種,亦云甘蔗種。男聲中呼佛,是釋迦姓之本望也,今云喬答彌。於女聲中,呼日炙甘蔗種,是佛母故以彌聲呼,訛云憍曇彌。」文句二上曰:「波闍波提,此翻大愛道,亦云憍曇彌,此翻眾主。」
憍曇彌育佛 (故事)佛母生佛後,七日而命終。姨母代養之。因果經一曰:「太子既生,始滿七日,其母命終。(中略)爾時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乳養太子,如母無異。」佛本行集經十一姨母養育品曰:「時淨飯王,見其摩耶國大夫人命終之後,即便喚召諸釋種親年德長者,皆令雲集,而告之言:汝等眷屬,並是國親,今是童子,嬰孩失母。乳哺之寄,將付囑誰。(中略)淨飯王,即將太子,付囑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以是太子親姨母故。而告之言:善來夫人,如是童子,應當養育,善須護持,應令增長,依時澡浴。」大愛道般泥洹經曰:「阿難言:我自念,摩訶卑耶和題俱曇彌,於佛有阜恩。佛母壽終時,摩訶卑耶和題俱曇彌,乳養長大佛。」
憍曇彌授記 (故事)於法華經勸持品受未來成佛,號為一切眾生喜見如來之記別。
憍薩羅 (地名)Kosala,又作拘薩羅,拘娑羅,居薩羅。譯曰工巧或無鬥戰。南印度古王國名(西域記作中印度)。法顯傳所謂達嚫國,即此地也。對於北憍薩羅而謂之為南憍薩羅,又號為大憍薩羅。龍樹菩薩嘗住此國,為娑多婆訶王所歸敬,於跋邏未羅山,營造五層大伽藍。首府之位置不明。見西域記十,玄應音義二十二,慧琳音義十等。【又】中印度古王國名。對於南憍薩羅而謂之為北憍薩羅。十六大國之一。首府即舍衛城,佛久住之。法顯傳所謂拘薩羅國舍衛城是也。
德士 (雜名)僧之異名。釋門正統四曰:「唐宣和元年,詔革釋氏為金仙,菩薩為大士,僧為德士。」宋費袞梁谿漫志曰:宣和庚子,改僧為德士。饒德操已為僧,因作改德士頌。末二首云:衲子紛紛惱不禁,倚松傳與法安心。缾盤釵釧形雖異,還我從來一色金。小年曾著書生帽,老大當簪德士冠。此身無我亦無物,三教從來處處安。
德生 (人名)童子名。善財童子所參五十三知識之一。
德叉迦 (異類)Taks!aka,龍王名。法華經所列四龍王之一。法華文句二曰:「此云視毒,亦云多舌,或云兩舌。」同玄贊二曰:「此云多舌,舌有多故,或由嗜語故,名多舌也。」
德叉尸羅 (地名)國名。阿育
德山 (人名)唐朗州德山院釋宣鑑,姓周氏,劍南人。幼出家,深明經律,最達金剛經,時稱為周金剛。不信南方禪宗之道,山欲破碎之。負金剛經疏鈔到灃州。見一婆子賣油[米*茲],欲買之作點心。婆指其擔云:這箇是甚麼?師曰:金剛經疏鈔。婆云:我有一問,若道得,我當供上座油[米*茲]。若道不得,別處買去。師云:但問。婆云:經中道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上座欲點那個心?師無語。婆遂指使去參龍潭。直之灃州龍潭寺至法堂曰:久聞龍潭,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龍潭和尚引身屏風後云:子親到龍潭矣。師無語。一夕侍立久。潭云:更深何不下去?師便出。卻回云:外面黑。潭點紙燭度與之。師擬取。潭即吹滅之。師當下大悟禮拜。翌日悉焚經疏。辭抵溈山,復還住灃陽三十年,遭武宗廢教隱獨浮山石室。宣宗大中初,武陵刺史薛延望堅請居德山。其道峻嶮,棒殺天下衲子。咸通六年寂,壽八十四。見宋高僧傳十二,傳燈十五,會元七。
德山托缽 (公案)雪峰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托缽至法堂。峰曬飯巾次,見德山云:這老漢,鐘未鳴,鼓未響,托缽向什麼處去?德山便歸方丈。峰舉似巖頭。巖頭云: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山聞使侍者呼巖頭來,問曰:汝不肯老僧耶?巖頭密啟其意。德山至來日上堂,果與尋常不同。巖頭至僧堂前打掌大笑云:且喜老漢得會末後之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見會元巖頭章,無門關。
德尸羅 (地名)Taks!asila%,城名。付法藏傳六曰:「德叉尸羅城。」闍夜多比丘度餓鬼之處。
德天 (天名)功德天女也。涅槃經聖行品說功德天女黑闇天女之譬。
德王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趺座岩上,左手按膝,右手持綠葉之枝。
德本 (術語)猶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諸善萬行之功德,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華經序品曰:「於諸佛所植眾德本。」無量壽經上曰:「消除諸漏,植眾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義而彌陀之名號名為德本。無量壽經上曰:「係念我國植諸德本。」教行信證六本曰:「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
德田 (術語)阿羅漢及如來等也。以是能具諸勝功德,及供養之則生勝功德故也。田者能生之義。俱舍光記十八曰:「德田謂餘阿羅漢僧及如來具諸勝功德,及能生他勝功德故。」
德母 (術語)功德之母也。猶言德本。華嚴經曰:「信道元為功德母。」廣弘明集序曰:「信為德母,智是聖因。」
德行 (術語)所成之善謂為德,能成之道謂為行,即功德與行法也,又具足功德之行法也。三學六度是也。仁王經上曰:「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
德行品 (經名)無量義經之品名,品中明阿羅漢與菩薩及佛之德與行。
德風 (術語)極樂之清風具萬德者。無量壽經上曰:「自然德風起微動,其餘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
德香 (術語)謂德之馨如香也。無量義經曰:「道風德香熏一切。」無量壽經下曰:「流布萬種溫雅德香。」
德瓶 (物名)又名賢瓶,善瓶,吉祥瓶,如意瓶等。人若祈天神而感得此瓶,則所須如意自瓶中出云。智度論十三曰:「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養天,得德瓶。」法華玄贊二曰:「智度論戒為德瓶。」
德海 (術語)功德之弘大如海也。最勝王經十曰:「我今略讚佛功德,於德海中唯一諦。」教行信證序曰:「大聖一代教無如是方德海。」
德華 (人名)賢劫附錄。
德缾喻 (譬喻)又云吉祥瓶。附錄。
德無垢女經 (經名)一卷,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大寶積經二十三,無垢施菩薩應辯會第三十三之異譯。
德號 (術語)功德圓滿之名號也。指彌陀之六字名號。稱讚淨土經曰:「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德慧 (人名)十六論師
德護 (人名)梵名室利[毛@(鞠-革)]多,又曰尸利崛多Srigupta,那連提黎耶舍譯曰德護。玄奘譯曰勝密。王舍城之長者也。受外道之勸,造火坑於門內,置毒藥於食中,請佛欲害之。佛知而至其家,現大神力。長者見神力,慚愧懺悔。佛即授長者月光等以大菩提之記。見佛說德護長者經,西域記九。
德護長者經 (經名)二卷,隋那連提黎耶舍譯。
徹心明 (術語)五相第一通達本心之真言也。連華部心軌曰:「諸佛同音言:汝應觀自心。既聞是說已,如教觀自心。久住諦觀察,不見自心相。復想禮佛足,白言最勝尊。我不見自心,此心為何相?諸佛咸告言:心相難測量,授與心真言。即誦徹心明,觀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如理諦觀察。真言曰:唵,質多缽羅底吠鄧,迦嚕(引)弭。」
徹見十方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一願。願使彼國土清淨照見十方世界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願名諸師不同。望西樓鈔四曰:「第三十一國土清淨願。(中略)真源云:徹見十方願。」
徹悟 (人名)清代乾嘉時人。名際醒,字徹悟。一字訥堂。京東豐潤縣人。俗姓馬氏。投三聖菴榮池老宿薙髮。於性相二宗三觀十乘之旨,靡不通達。乾隆三十三年冬參廣通粹如純翁,乃印心焉。是為臨濟三十六世,磬山七世也。嘗慕永明延壽禪師之為人,遂棲心淨土,主張蓮宗。日限尺香晤客,過此惟禮拜持念而已。師每當說法,如瓶瀉雲興,辯才無礙,蓮宗之風大扇。當時為法門第一人。嘉慶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西向合掌,端坐念佛,見佛垂引而化。年七十歲。所著有示禪教律,念佛伽陀行於世。見徹悟語錄下。
衛世師 (流派)又曰鞞世師。新稱吠世史迦Vais/es!ika,譯曰勝。古仙所造之論名。成劫末,人壽無量歲時,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譯曰鵂鶹。又號羯拏僕,譯曰食米齋。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證六句義為宗,因而造論,名吠世史迦,此譯曰勝論。以諸論無匹故也。以彼為勝論之師,故亦稱勝論師。其後裔有慧月,更加四句義為十句義。十句義論是也。玄應音義十曰:「衛世師,此語訛略也。應言鞞崽迦論,此云勝。其論以六句義為宗,舊云六諦。」慧琳音義二十六曰:「衛世師此云無勝,外道論也。」唯識述記一末曰:「吠世史迦,此翻為勝。造六句論,諸論罕匹,故云勝也。或勝人所造,故名勝論。舊云衛世師,或云鞞世師,皆訛略也。(中略)多年修道,遂獲五通,謂證菩提,便欲入滅。但嗟所悟未有傳人,愍世有情癡無慧目,乃觀七德,授法令傳:一生中國,二父母俱是婆羅門姓,三有般涅槃性,四身相具足,五聰明辨捷,六性行柔和,七有大悲心。經無量時無具七者,後住多劫。波羅[病-丙+尼]斯國有婆羅門,名摩納縛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棄,此云五頂。頂髮五旋,頭有五角。其人七德雖具,根熟稍遲。既染妻孥,卒難化度。經無量歲,伺其根熟。後三千歲,因入戲園與其妻室競華相忿,鵂鶹因之乘通化之,五頂不從,仙人且返。又三千歲,化又不得。更三千年,兩競尤甚。相厭既切,仰念空仙。仙人應時神力化引,騰空迎往所住山中,徐說所悟六句義法:一實,二德,三業,四有,五同異,六和合,(中略)後其苗裔名為慧月,立十句義。」
標月 (術語)標者表也,經文譬之表示月之指,謂之標月。圓覺經曰:「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標領 (術語)秀於物而為標幟首領也。高僧傳六(僧叡傳)曰:「姚興問嵩:叡公何如?崇答:實鄴衛之松柏,興敕見之。(中略)興後謂崇曰:乃四海之標領何獨鄴衛之松柏?」
標幟 (術語)一作[巾*票]幟。標者表也,又旌旗也,標幟者,彰表之義。真言之法,以身印器具等彰表如來內證之德。大日經五曰:「秘密主,有造漫荼羅聖尊分位種子標幟,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同疏四曰:「種種世諦門,皆是法界[巾*票]幟。」同演密鈔九曰:「標幟者彰表之義也,謂彰表如來內證之德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巾*票]幟,通俗文徽號曰標,私記曰幟。字皆從巾,或從木作標,謂以木為標,標而記之,此亦兩通。」
槽廠 (雜名)馬房也。六祖壇經曰:「五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慧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
(雜名)十八地獄之一。地獄附錄。
樓由 (佛名)又作樓至。佛名。樓至佛
樓至 (佛名)又作盧至,佛名為樓至。長者名為盧至。樓至佛及盧至長者
樓至佛 (佛名)Rucika,又作盧至佛,樓由佛,盧遮佛。賢劫千佛中最後之佛也。譯曰愛樂佛,或啼哭佛。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盧至佛舊言樓至佛,此云可愛樂,最後佛也。」慧琳音義十一曰:「樓由亦名樓至,皆梵語訛也。」同十八曰:「盧至古云樓至,唐云愛樂。即此賢劫中第一千佛,劫末後成佛,即今之執金剛神是也。亦名密跡金剛。」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樓至此云啼哭佛。」大部補注五曰:「樓至,此云啼泣。又曰盧遮,亦云魯支,此翻愛樂。」
樓夷[一/旦]羅佛 (佛名)Lokes/varara%ja,世自在王佛之梵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上曰:「有過去佛名錠光如來,(中略)復次有佛名樓夷[一/旦]羅。」或翻為世饒王佛。無量壽經上翻為世自在王如來。
樓佉 (人名)Ulu%ka,優樓佉之略。外道名。優樓迦
樓陀 (天名)天名。譯曰可畏。見慧琳音義二十六。梵Rudra。
樓陀羅 (天名)Rudra,魯達羅
樓毘 (地名)園名。嵐毘尼
樓炭 (雜語)名義集三曰:「此翻成敗。」世界之成壞也。
樓炭經 (經名)大樓炭經之略名。六卷,西晉法立譯,記世界之成壞者。即長阿含第四分世起經也。隋闍那崛多譯之謂為起世經。隋梵摩笈多譯之,謂為起世因本經。
樓閣正法甘露鼓經 (經名)一卷,趙宋天息災譯。佛依阿難之問廣說曼拏羅乃至作像之功德廣大。
樓黎 (人名)琉璃王,一作樓黎王。
(術語)又云瞋恚。三毒之一。梵曰訖羅[馬*太]Krodha,於苦與苦具憎恚,謂之瞋。使身心熱惱,起諸惡業者。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瞋?於苦苦具憎恚為性,(中略)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大乘義章五本曰:「忿怒為瞋。」遺教經曰:「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決定毘尼經曰:「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瞋恚,以違害大慈莫過此故。」往生要集中曰:「或處經云:能損大利無過瞋,一念因緣悉焚滅俱胝廣劫所修善。」(同指髦鈔曰未知何說)。
瞋火 (術語)瞋恚之熱惱譬如火,謂之瞋火。萬善同歸集五曰:「慈雲既潤,瞋火潛消。」
瞋心 (術語)三毒之一。瞋恚之心也。三毒中此為最惡。資持記下四之一曰:「華嚴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云:一念起瞋,殃墮無間。」
瞋心不受悔戒 (術語)顯教十重戒之一。
瞋斗[口*后]地 (雜語)瞋者忿怒,斗者獰視,[口*后]者怒號聲,地者助字。赫怒之狀。
瞋毒 (術語)三毒之一。
瞋病 (術語)三病之一。
瞋恚 (術語)三毒之一。
瞋恚火 (譬喻)瞋恚之熱惱如火,謂之瞋恚火。又瞋恚能燒盡一切之功德,故譬之於火。增一阿含經十四曰:「諸佛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瞋恚火。」
瞋恚心 (術語)六蔽心之一。六蔽
瞋恚使 (術語)五鈍使之一。
瞋恚尸利 (術語)三毒尸利之一。三毒
瞋恚身縛 (術語)四縛
瞋習因 (術語)十習因之一。
瞋想 (術語)三想之一。三想
瞋業道 (術語)十惡業道之一。善惡
瞋煩惱 (術語)六煩惱之一。
瞋縛 (術語)三縛之一。
瞋覺 (術語)三覺之一。
瞎屢生 (雜語)瞎者盲目。屢與婁通,愚也,昧也。生者,指人之稱。呼至愚者謂之瞎屢生。臨濟錄曰:「瞎屢生索飲錢有日在。」
瞎驢 (譬喻)盲目之驢馬。譬至愚也。臨濟錄序曰:「正法誰傳,瞎驢邊滅。」
稻田衣 (物名)即水田衣。袈裟也。德異壇經序曰:「悉棄罟網,襲稻田之衣。」餘水田衣
稻麻竹葦 (譬喻)譬物之多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維摩經法供養品曰:「甘蔗竹葦,稻麻叢林。」
稻稈經 (經名)又曰稻芊經,稻[卄/幹]經。稈,芊,[卄/幹],三字禾莖也。有二經:一,稻芊經,一卷,失譯。說十二因緣之法。十二因緣之次第生,等於稻芊之由種生芽,由芽生葉等,故取以為喻。一,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卄/幹]喻經,一卷,不空譯,與上同本。梵S/a%listambha。
稻[卄/幹]喻經 (經名)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卄/幹]喻經之略名。
羯布羅 (物名)Karpura,香名。譯曰龍腦香。玄應音義四曰:「羯布羅香,案西域記云:羯布羅香,樹松身異葉,花果亦別。初採既濕,尚未有香。木乾之後,修理而折。其中有香,狀若雲母,色如冰雪,此謂龍腦香者也。」
羯句村那 (佛名)佛名。拘留孫佛
羯句摘劍龍 (異類)龍名。大日經疏二曰:「商佉龍,羯句摘劍龍。」
羯尼迦 (植物)又作迦尼迦,尼迦割羅,尼割迦羅(尼迦尼割二字顛倒)譯云耳作。印度所產之樹名。迦尼迦
羯地羅 (植物)木名。軻地羅
羯朱嗢祇羅 (地名)國名。在中印度。土地卑濕,稼稷豐饒,崇重學藝昔戒日王之遊東印度也,於此築宮,理國務。至則葺茅為宇,去則焚燒之。伽藍六七所,僧徒三百餘人。見西域記十。梵Kajughil。
羯吒斯 (術語)又曰羯吒私。譯曰貪愛。玄應音義二十二曰:「羯吒斯羯居謁切,謂貪愛之別名也。」俱舍光記九曰:「羯吒私,此云貪愛,亦名血鑊。」梵Kat!asi。
羯吒布怛那 (異類)又作朅吒富呾那。譯曰奇臭鬼。迦吒富單那
羯利 (人名)王名。新稱朅利。舊稱哥利。迦利
羯車婆 (動物)梵語Kacchapa,譯曰龜。
羯利沙缽那 (雜名)又作羯利沙缽拏,錢量名。迦利沙波拏
羯拏僕 (人名)Kanabhuj,舊稱蹇尼陀Kana%da,譯曰食米齋。嗢露迦仙人之別名。勝論之祖。唯識述記一末曰:「或名羯拏僕,羯拏云米齋,僕翻為食。先為夜遊驚他稚婦,遂收場碾糠[米*比]之中米齋食之,故以名也。時人號曰食米齋仙人,舊云蹇尼陀訛也。」
羯娑 (雜名)Pulkasa Paulkasa Pukkas/a,譯曰除糞。補羯娑
羯毘 (動物)又作羯隨,迦毘。鳥名。譯曰好聲鳥。玄應音義四曰:「羯毘或言羯隨,或云迦毘,此皆梵音訛也。此譯云:迦毘聲。迦毘者好,名為好聲鳥也。」迦陵頻伽
羯毘迦羅 (動物)又作羯鞞伽羅,羯脾迦羅,鶡鵯迦羅。鳥名。迦陵頻伽
羯若鞠闍 (地名)Kanya%kubja,國名。譯曰曲女城國。中印度。周四千餘里,國之大都城,臨西殑伽河,長二十餘里,廣四五里,名曲女城。玄奘渡天時,戒日王於此開無遮大會。西域記四曰:「羯若鞠闍國,唐言曲女城國,中印度境。」
羯洛迦孫[馬*太] (佛名)佛名。拘留孫
羯恥那 (雜名)又作羯恥羅,伽絺那。譯曰煮狗人,斷獄官。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羯恥那,此謂煮狗人。」行[王*舀]之雜集論音義曰:「羯耶那,此云殺狗人。」了義燈二本曰:「羯恥羅,此云斷獄官。」瑜伽倫記五下曰:「羯恥那家者,謂旃荼羅即根本執惡。依執惡家,更作極惡,名羯恥那。如屠兒名執惡,執惡執刀杖等名羯恥那,此即典獄之類。又解:羯恥那家,此名堅勤家。」Khat!ika。
羯恥羅 (雜名)羯恥那
羯栗底迦 (雜名)月名。迦絺那月
羯荼 (地名)國名。百一羯磨五曰:「羯荼國,此屬佛逝。舶到之時,當正二月。若向師子洲,西南進舶,傳有七百驛。停此至冬,汎舶南上一月許,到末羅逝洲,今為佛逝多國矣。」Kaccha。
羯陵伽 (動物)又作羯[食*夌]伽,迦陵伽。譯曰和雅。鳥名。迦陵頻伽
羯陵伽林 (地名)唯識述記下曰:「羯陵迦者,此云和雅。如彼鳥名,陵字去聲呼也。」
羯陵伽國 (地名)Kalin%ga,在南印度。周五千餘里,稼稷豐饒,僧徒多學習大乘上座部之法。此國觸五通仙人怒,以咒術殘害國人,令不充實云。見西域記十。
羯專缽失遮薄底迦 (雜語)譯曰不重受食。一時受食,再度不受也。飾宗記五本曰:「羯專缽失遮薄底迦,此云不重受食也。此含二義:一者不作餘法而食。二者一時受訖,更益不受也。」
羯絺那 (衣服)譯曰功德衣。迦絺那
羯瑟那自那 (印相)印象名。譯曰著鹿皮印。見陀羅尼集經四。
羯摩師 (術語)與羯磨阿闍梨同。
羯播死迦 (衣服)七種衣
羯磨 (術語)Karma,譯曰作業。作授戒懺悔等業事之一種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鈔上一曰:「明了論疏翻為業也,所作是業,亦翻為所作。百論云事也。若約義求,翻為辦事。」玄應音義十四曰:「羯磨此譯云作法辦事,優婆離問經作劍暮,此梵言之訛也。」慧苑音義上曰:「羯磨此云辦事,謂諸法事由玆成辦也。」此羯磨必具四法:一,法。正舉行之作法也。名之為秉法。二,事。或犯罪之事,或懺悔之事等,羯磨所行之事實也。三,人。就行羯磨而定之人數也。四,界。行羯磨處之結界也。見行事鈔上一。又其秉法有三種:一,心念法。二,對首法。三,眾僧法。心念法者,事至微小之時,或界中無人,雖無眾僧及對首,亦獨發心念境,而明了口言之,則其事成辦,謂之獨秉。此心念法又有三:一,但心念法。唯得自說,界中假令有人,亦不要對之,如懺輕微之突吉羅罪。二,對首心念法。原是對首之法,由界內無人而佛開心念,說淨受藥等之事也。三,眾心法念。原是眾僧法。但界內無人,故開獨秉之心念。二,對首法。對首者對一人已上三人之比丘而說之也。此有二:一,但對首法,為當分之對首法,故界中有多僧,不要用之,對首於一人乃至三人即事足也。受三衣等事是也。二,眾法對首,可為眾僧法者,由界中無人而開對,與前心念同。三,眾僧法,必四人以上秉羯磨,是為僧所秉,故曰眾僧法,亦云僧秉(慈恩以三人以上為眾,南山以四人以上為眾)。此有三:一單白,或曰白一Jn^aptikarma,巴Natti(此為唱言,以為白一不可也,此實非羯磨之形式,合此唱言與決定之二,而羯磨成就),或事,或常所行,或嚴制,一說告僧,事便成也。二白二Jn^apti-dvitiyam% Karmava%ca%,巴Natti duttiya% Kamma-va%ca%,由參涉而宜通和。故先為表白,舉事告知,後舉一羯磨,量處可不也。通於白及羯磨謂之白二。三白四Jn^apti-caturtkan% Karma-va%ca%,巴Natti-catuttha% Kamma-va%ca%,於受戒懺重等事,先以一白告事使知。後舉三回羯磨,量處可不也。一白三羯磨合為白四。見行事鈔上一。據上行事鈔之說觀之,則惟心念,似亦成羯磨。但律文所教之羯磨。非如此簡單自由者。事事必規定一定之形式。前述中惟眾僧法之一,為真羯磨。羯磨有一定之形式。亦須一定之人眾。此人眾不可以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或得罪者,俗人等,加於人數。必取清淨同見之和合僧。比丘尼之羯磨,必須比丘之同數者列坐。故為上數之倍。羯磨最重大之要件,在無非法(不具一定之形式者)及無不和合(同一結界內僧之意見缺一致者)。 T00612.JPG
二種羯磨 (名數)一,治罪羯磨。比丘犯罪,則大眾作法,治定其罪也。二,成善羯磨。比丘有犯戒之罪,許對眾發露,得滅其罪,而成就善根也。見四分律懺六聚法篇。【又】一,永擯羯磨。佛在世時,若比丘犯罪,不見自過,其性剛強,永無改悔,即作法白眾,隨即擯黜,盡此一身,不復再同僧事也。二,調伏羯磨。比丘犯法,未曾懺悔,則凡飲食坐起言語一切僧事,皆不得與眾共之,以使調停攝伏,自能知過改悔,求僧懺,不復犯罪也。見毘尼母論二。
羯磨曼陀羅 (術語)四曼之一。諸佛菩薩等身體手足動作之形。秘藏記本曰:「羯磨曼陀羅威儀也,謂木像泥等作業之義。」辨惑指南三曰:「羯磨曼陀羅,羯磨梵語,此翻事業。謂諸佛菩薩金剛明王天等揚手申足傾頭等諸威儀,取捨屈申行等。」凡四曼之釋有二:一,就木佛畫像釋,一就實體生身釋。秘藏記之釋,但就木佛畫像上釋之。指一繪像之全體,謂之大曼。指其所持之器具,謂之三昧耶曼。指其種子,謂之法曼。指其威儀之姿,謂之羯磨曼。
羯磨會 (術語)此為金剛界九會曼陀羅之中央會。亦曰根本會,成身會。此為示諸尊之本體者,故名成身會。於四曼中為大曼(為身相之全體故),然名之為羯磨會者,以於真實之人體上,作業之義勝故也。秘藏記鈔二說此會中有三十七尊,賢劫千佛二十天,四執金剛,一千六十一尊。
羯磨身 (術語)密教對於顯教之法報應三身,而立種子,三昧耶,尊形之三身。以尊形名為羯磨身。種子身為阿等字,三昧耶身為獨鈷等器,羯磨身為諸尊之形體。是由微赴顯,法報應之次第也。但名尊形不以大曼之名,而以羯磨曼者,與成身會謂為羯磨會同。上已辨之。
羯磨部 (術語)金剛界五部之一。金剛界五大月輪中,北方名羯磨部。為眾生垂慈悲成種種事業之部分也。佛為不空成就如來(釋迦之別名),智為成所作智,應形為鬼神。秘藏記本曰:「為眾生垂悲愍,成辦一切事業,云羯磨部。」潮音之辯天經略疏一曰:「羯磨部謂諸鬼神咒。」
羯磨金剛 (物名)法器名。橫三股作十字者。於修法用之。羯磨者,必以金屬製,謂之羯磨金剛。大日經五曰:「以本性清淨故,羯磨金剛所護持故。淨除一切塵垢我,乃至株杌過患。」疏十六曰:「金剛有二種:一者智金剛,二者業金剛。此梵云金剛羯磨,謂所作事業也。以此金剛業而加持故,得淨除其心地。」金剛頂義決曰:「若欲種族得增長,爐內作羯磨印相,謂三股十字形。」此形為三股與三股相突貫之相,正示金剛杵之作業者。
羯磨橛 (物名)謂羯磨金剛。
羯磨印 (印相)無論何尊,結顯其尊威儀之印也。
軍荼利明王羯磨印 (印相)先舒左手五指,以智押慧之甲,方願力之三指如三鈷之形。右手同作此印,以右押左而交臂。見圖印集三。
金剛薩埵羯磨印 (印相)左手作金剛拳,置於左胯,右手為擲金剛杵勢。見圖印集二。
阿[門@(人/(人*人))]如來羯磨印 (印相)左手安於臍,右手垂觸地。見圖印集四。
寶生如來羯磨印 (印相)左拳置於臍,右手為施願印。見圖印集四。
羯磨疏 (書名)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之略名,四卷,南山律三大部之一。
羯磨僧 (術語)四人已上之比丘,居同一結界內,行羯磨之作法者。大乘義章七曰:「羯磨僧出家之中具戒比丘四人已上,不簡凡聖,在一界內。於彼百一羯磨之法,同遵不乖,名羯磨僧。」
羯磨羅 (植物)木名。譯曰香花。翻梵語九曰:「竭摩羅,應云犍陀摩,譯曰香花。增一阿含第二十九。」
羯磨輪 (雜名)四輪附錄。
羯磨文釋 (書名)菩薩戒羯磨文釋之略名。
羯磨戒師 (術語)與羯磨阿闍梨同。是為授戒時之師,故云戒師。
羯磨陀那 (職位)Karmada%na,舊稱維那。譯曰授事。寺役名。求法高僧傳上曰:「若鳴犍稚,及監食者,名為羯磨陀那,譯為授事,言維那者略也。」維那
羯磨阿闍梨 (術語)Karmaa%ca%rya,授戒三師之一。授戒時讀羯磨文之人。受者請其人而定之。行事鈔上三請羯磨阿闍梨之文曰:「今請大德為羯磨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羯磨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
羯磨波羅蜜 (菩薩)住於金剛界曼荼羅中央如來北方之尊。密號曰妙用金剛。或曰作業金剛。四波羅蜜之一。大日如來之侍女也。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羯磨金剛大精進三摩地智,自受用故,成羯磨波羅蜜形,住於毘盧遮那如來左邊月輪。大日如來入北方釋迦如來三摩地,出生此波羅蜜。
羯隨 (動物)鳥名。與迦陵頻伽同。釋迦譜五曰:「佛有八種音聲。今海邊有鳥,名曰羯隨,其音哀亮,頗似萬一。」迦陵頻伽
羯諾迦牟尼 (佛名)佛名。伽那伽牟尼
羯[食*夌]伽國 (地名)羯陵伽附錄。
羯霜那 (地名)國名。譯曰史國。以鐵門關接東南之方睹貨羅國。見西域記一。Kasana。
羯濕弭羅 (地名)國名。迦濕彌羅
羯鞞迦羅 (動物)迦陵頻伽
羯闍尸利沙 (地名)Gajas/irs!a,又作揭闍尸利沙。山名。譯曰象頭山。舊稱伽耶,伽種。有二處:一在靈鷲山附近,提婆成破僧罪之處。一在佛成道處附近。俱舍光記十八曰:「羯闍尸利沙山,此云象頭山。山頂如象頭,故以名焉。去鷲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內。天授住彼,而破僧。(中略)舊云伽耶山者訛也,以羯闍之與伽耶音相近故,故謬傳爾。然西方別有伽耶山,去鷲峰山一百五十餘里,非同一界,非破僧處。」開宗記九末曰:「伽種山名,文中錯舉。應言揭闍尸利沙山,此云象頭,以山頂似象頭故。此山在鷲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內。(中略)文言伽種者,梵音相似也,但以譯人謬錯故耳。然彼實有伽種山,此山在鷲峰山東北可一百五十餘里,非同一界,豈得破僧。」伽耶山
羯藍 (地名)朅藍婆
羯雞都 (雜名)寶名。慧琳音義四曰:「羯雞都寶,寶名也。此即水精之異名,其寶色白,小如鵝卵許大也。」梵Karketana。
羯羅舍 (物名)Kalasa,又作迦羅舍,羯[打-丁+羅]賒。譯云瓶,寶瓶,賢瓶。謂在大壇四方並中央之五個瓶也。於此盛五寶五穀五香五藥二十種之香藥,故名五瓶。見大日疏,蘇悉地經等。
羯羅那 (植物)豆之一類。食之於人無益。見玄應音義二十三。Ka%randava。
羯羅拏蘇伐剌那 (地名)Karn!asvarn!a,國名。南印度之境。周四千四五百里。國之大都城二十餘里,人多家富。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正量部之法。別有三伽藍,不食乳酪。遵提婆達多之遺訓。見西域記十。
羯羅訶 (神名)神名。羯羅訶譯言執。作祟之神也,作祟自執著起。故曰羯羅訶神。梵Graha。
羯羅頻伽 (動物)又作羯羅頻迦。鳥名。迦陵頻伽
羯嬾[馬*太]迦 (雜名)地名。又動物名。迦蘭陀
羯臘婆 (雜名)Karabha,數名。十大醯都。六十數之一。見俱舍論。
羯蘭鐸迦 (雜名)地名。又動物名。迦蘭陀
羯[打-丁+羅]賒 (物名)羯羅舍
羯囉微囉 (植物)迦羅毘囉
羯邏藍 (物名)Kalala,又作羯羅藍,歌羅邏,羯刺藍,羯邏羅等。譯曰凝滑,雜穢等。父母之兩精,初和合凝結者。自受生之初至七日間之位。胎內五位之一。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羯邏藍,舊言歌羅邏,此云和合,又云凝滑。父母不淨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於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漸結有肥滑也。」同二十四曰:「羯刺藍。」慧琳音義十三曰:「羯邏羅初受胎時,父之遺泄也。」俱舍光記九曰:「翻云雜穢。」
羯邏藍識 (術語)寄託於羯邏藍之心識,即十二緣起支中之第三識支是也。
羯邏羅 (雜名)羯邏藍識
頞多和 (經名)頞多和耆
頞多和耆 (經名)經名。慧琳音義五十七曰:「頞多和,西國經名。」
頞多和耆經 (經名)佛說頞多和多耆經,一卷,失譯。說布施之事。
頞那 (地名)Anna,山名。譯曰飯。見普曜經七,翻梵語九。
頞杜迦曼折利 (植物)阿梨
頞悉多 (地名)Asta,山名。譯曰日沒。宗輪論述記曰:「梵云頞悉多,此云沒。鄔陀延此但云出,西方見日西沒,呼言頞悉多。」
頞哳吒 (界名)Atata,八寒地獄之一。八寒地獄
頞浮陀 (界名)頞部陀
頞部陀 (界名)Arbuda,又作頞浮陀,或安浮陀。[病-丙+包]或腫物之義。八寒地獄之一。嚴寒逼身,其身生[病-丙+包],故名。
頞部曇 (術語)Arbuda,又作阿部曇,遏部曇。譯曰[病-丙+包],腫物。胎內五位之一。託胎後第二之七日間也。即於凝酪中生[病-丙+包]結之位。
頞順那 (植物)阿順那
頞溫縛拏 (地名)(溫或濕之誤)Asvakarn!a,山名。譯曰馬耳。山狀似彼。見名義集三。
頞瑟吒 (雜名)又作阿史吒As!t!an,譯曰八時。見唯識演秘一本。印度之俗有分日夜為八時者。見義林章一本。
頞飯底 (地名)阿般提
頞鞞 (人名)五比丘
頞濕縛羯拏 (界名)Asvakarn!a,又作阿沙干那。九山之一。譯曰馬耳。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頞濕縛羯拏,此言馬耳。」翻梵語九曰:「阿沙干那,譯曰馬耳。」
頞濕婆庾闍 (雜語)Asvayuj,譯曰七月。見西域記二,梵語雜名。
練行 (雜語)修練行法也。
練若 (術語)阿練若之略。又曰阿蘭若。阿蘭若
練磨 (術語)菩薩有三種之練磨。三種練磨
(術語)Pratyaya,攀緣之義。人之心識,攀緣於一切之境界也。如眼識攀緣色境而見之,乃至身識攀緣觸境而覺之。因而心識為能緣,其境界為所緣,其心識向境界而動之作用,謂之緣。即心攀緣境界也。緣為心對於境之作用,易言之,則為心之慮知。故常曰緣慮,示緣即慮知也。成唯識論一曰:「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又】由藉之義。依藉於他者。大乘義章三本曰:「緣者由藉之義,緣別不同,故分為四:一者因緣,二者次第緣,三者緣緣,四者增上緣。」
緣力 (術語)助緣之力。對於因力而言。無量壽經下曰:「因力緣力。」慧遠疏曰:「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名為緣力。」
緣了 (術語)三因中之緣因,了因。智慧謂之了因。其他一切之善根,謂之緣因。三因
緣己生 (術語)謂由緣而生者。由無明之緣而生之行,為緣己生,由行而見之時識,即緣己生也。
緣中 (術語)緣中乃指心之所緣之境中也。故大智度論二十一曰:「初學繫心緣中,若眉間,若額上,若鼻端。」此是所緣之境。非緣中亦是境之名目。若緣中亦是境之名目。下當云及。不當用若字。小止觀曰:「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可知繫念鼻端,即是心住緣中。若謂緣中是境,則一心繫念兩境,豈不心境分張,何由成定?故智度論雖說三境,畢竟止緣其一,故一一皆用若字。道家以兩目齊平之中間,謂之緣中。此乃附會之詞。
緣化 (術語)與勸化同。勸化有緣者,使行布施也。禪苑清規曰:「堂主緣化。」
緣心 (術語)攀緣事物之心。圓覺經曰:「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楞嚴經二曰:「我悟佛現說法,現以緣心,允所瞻仰。」
緣日 (術語)有緣日之略。謂某佛於娑婆有緣之日也。又結緣日之義。眾生於其佛結緣之日也。此緣日之義,經論無典據。但以三十佛分配於三十日而拜之,則自五祖戒禪師始。是緣日之根元也。 T00613.JPG
緣生 (術語)謂由緣而生也。指一切之有為法而言。與緣起同。但緣起者為由其因而立之名,緣生者為由其果而立之名。新譯之仁王經二曰:「深入緣生空無相願。」良賁疏上二曰:「言緣生者,緣謂眾緣,生者起也。諸有為法,皆從緣生。」唯識述記十六曰:「瑜伽五十六說:因名緣起,果名緣生。」
十二緣生 (術語)十二因緣也。祖庭事苑曰:「緣生即十二因緣,亦名十二緣生。」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經名)佛說緣生初勝分法本經,一卷,隋達摩笈多譯。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同本。說有十一種之勝分,因而於十二緣生初置無明之故者。
緣生論 (書名)一卷,聖者鬱楞迦造。明十二因緣之義者。隋達摩笈多譯。
大乘緣生論 (書名)一卷,唐不空譯。與上本同。實小乘之論也。
緣生偈 (術語)與緣起偈同。法身偈
緣正 (術語)三佛性中緣因佛性與正因佛性也。文句七曰:「眾生但正無緣,今聞信解,緣正具足,開佛知見。」
緣本致經 (經名)佛說緣本致經。一卷,失譯。與佛說本相倚致經皆為中阿含本際經之別出。說善惡諸法,皆次第緣生者。本者因之義。致者生之義。
緣因 (術語)緣者緣助,謂一切之功德善根,資助了因,開發正因之性,故曰緣因。二因之一。見涅槃經二十八,三藏法數六等。
緣因佛性 (術語)五佛性之一。佛性附錄。
緣法 (術語)因緣也。凡遇相契者謂有緣法。
緣如是 (術語)十如是之一。十如
緣成 (術語)對於自性而言。謂諸法為因緣所成,全無自性也。華嚴之無盡緣起,基於此理。
緣念 (術語)攀緣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歸敬儀下曰:「想倒空時,緣念斯絕。」
緣念處 (術語)三念處之一。三種念處
緣事 (術語)緣事相之心,對於緣理而言。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謂之緣理,信因果報應之事相,謂之緣事。往生要集上末曰:「緣事誓願亦有勝利耶?答:雖不知緣理,此亦有勝利。」【又】關係吾身之事務。圓覺經曰:「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又】緣影也。緣影
緣事菩提心 (術語)菩提心附錄。
緣性自性 (術語)七種自性之一。自性附錄。
緣者 (雜語)於吾身有緣者。
緣相 (術語)緣慮之狀。圓覺經曰:「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集。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緣佛 (雜語)謂於己有因緣之亡者。俗謂人死為成佛,故稱亡者為佛。
緣起 (術語)事物之待緣而起也。一切之有為法,皆自緣而起者。中論疏十末曰:「緣起者體性可起,待緣而起,故名緣起。」法華經方便品曰:「佛種從緣起。」俱舍論九曰:「諸支因分,說名緣起,由此為緣能起果故。諸支果分,說緣已生,由此皆從緣所生故。」維摩經佛國品曰:「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大日經三曰:「緣起甚深難可見。」【又】事物之起因。輔行一之一曰:「述此緣起,凡有十意。」【又】述事起由來之書名。如顯戒論緣起。付法藏緣起。三國佛法傳通緣起等。
四種緣起 (名數)華嚴宗之教理,以緣起為主。具之一字,彌顯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對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當家。何則?以本宗之至極,在於法界緣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別之,各有一個之緣起(但除頓教),曰業感緣起,是小乘教也。曰賴耶緣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來藏緣起,是大乘終教也。曰法界緣起,是圓教也。而獨除頓教者,以彼為無相離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也。玆辨四種緣起之大要,則一業感緣起。是謂惑業苦三道展轉,而因果相續也。惑為心之病,業為身之惡,苦為生死之果報。心之病為緣,而造身之惡,身之惡為因,而感生死之果,故稱之為業感緣起。例如有人起瞋恚,是惑也。由之而終至引刀殺他,是業也。此業自牽引未來之苦果,是一具之緣也。而感了未來之苦果,則於其苦果之身,更起惑造業,招他世之苦果,是亦一具之緣起也。如此惑業苦三道展轉,互為因果,如輪環玉者,生死輪迴之相也。故溯之則過去永永更無生之始,趁之則未來漫漫更無死之終。佛教所談三世因果之相,大要不過於此。而詳之者,即十二因緣觀是也。然而如是論來,雖足知因果之關系,若問此三法從何生來?則宜為答之之辨解。此所以於業感緣起之次,有賴耶緣起也。二賴耶緣起。賴耶者,阿賴耶之略,譯曰藏。藏種子之義。有微細不可知之一大藏識,為一有情之根本依也。差排有情之萬法,皆為自此藏識所執持之種子現行者,是謂為種子生現行。彼所現行之萬法,為新熏其種子於藏識者,此謂為現行熏種子。因而可得三法:一本有種子。是為藏識所執持,遇緣則現行之種子也。二現行法。是本有種子遇緣現行之法也。三新熏種子。是由現行法新熏之種子也。此三法展轉同時為因果,猶如秤之一時高低。是謂為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三法展轉,因果同時。是一具之緣起也。而後時更遇緣則自種子生現行,自現行熏種子,更為一具之緣起。如此展轉因果無究,此為賴耶緣起之相。而所謂緣者,非有別法。反由賴耶現行之諸法也。以現行之諸法為緣而鼓動種子,生惑造業招果也。然則可知為三世因果相之惑業苦三道,皆由吾一心緣起者,賴耶緣起之功也。雖然,更進一步,而謂賴耶心反由何而生?則宜為答之之辨解。若謂由前七識而生,則更詰賴耶與前七識皆由何而生?豈有答之之辭耶?此所以於賴耶緣起之次,有如來藏緣起也。三如來藏緣起。又曰真如緣起。有一昧平等之真如,而為無始無終不增不減之實體者,為染淨之緣所驅,生種種之法也。其實體有真如門,生滅門之二義,以真如門故,為一味平等之體,以生滅門故,由染緣而現六道,由淨緣而出四聖。於此有三法:一真如之體。二生滅之相。三因緣之用。真如之體為因,因緣之用為緣,因生生滅之相。而其生滅之果,即現行之賴耶識也。於是知賴耶識由如來藏而生。而如來藏更不可詰問從何而生,何則?以如來藏體為真如,更有所生,即非真如也。而如是一切萬法為由一如來藏變造者,則論其萬法,互相融通,可為一大緣起。是法界緣起也。四法界緣起。謂法界之事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未來,盡成一大緣起,更無單立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以他語言之,則所謂萬有緣於萬有而起者,是法界緣起之義也。詳釋之者,即六相十玄之法也。
十玄緣起 (術語)此為四種緣記中之法界緣起,具體的說明者,緣起之義理,窮極於此,是為華嚴一家之特色。其為緣起精神之點,在於一多相即。於此有錢貨十錢,此十錢為成自一錢者,何則?本來自性無十,十為積一得成之緣成法,無一即十亦無。反之而可知一錢由十錢而成,何則?本來自性非有一,一是對於十而得成之緣成法,無十則一亦無也。然則舉一,則一具能造十之勢力,十即為一中之十也。又舉十,則十具能造一之勢力,一即為十中之一也。如此十為一中之十,一為十中之一者,稱之為一多相入之義,是就諸法之勢力而論也。而如此十為一中之十,則一之體即為十,一之外更無十,因而舉一為體,則十即為虛。又一為十中之一,則十之體即為一,十之外更無一,因而舉十為體,則一即為虛。是一為實,則十為虛,十為實,則一為虛,一十相望,則常一虛一實,恰如物體與虛空,更無所離隔障礙,稱之為一多相即之義,是就諸法之體而論也。如此就勢力而論相入,就自體而論相即,謂法界萬有之法,盡為相即相入者,可知是緣起之妙義也。立此理而極說法界之事事無礙,謂為十玄緣起。玄門
十二緣起 (術語)一有情流轉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緣起,分十二段而說明之者。十二因緣
緣起因分 (術語)對於性海果分而言。華嚴宗之語。原來如來之果海,不可稱不可說,隨機緣而起說,專為因人。因而其所說皆為因人所知所了之分齊,謂之緣起因分(因人者,因位之人,即等覺以還者)。五教章上曰:「緣起因分,即普賢境界也。」
緣起聖道經 (經名)佛說緣起聖道經,一卷,唐玄奘譯。方等部之攝。佛說初坐樹下觀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之道理,而成正覺者。與佛說貝多樹下十二因緣經同本。
緣起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小乘部之攝。釋十二因緣之義。
緣起法 (術語)即十二緣起也。
緣起門 (術語)二門之一。二門
緣起偈 (術語)說佛教根本義之四諦中,苦集滅三諦之偈文也(但偈中說三諦者,惟智度論之文,其他為苦滅之二諦)。約於其中苦諦之因緣生,謂之緣起偈。又曰緣起法頌。又以此法頌安置於塔基,塔內或佛像體內,則謂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法身偈。寄歸傳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銀銅鐵泥漆瓦磚,或聚沙雪。當作之時,中安二種舍利:一謂大師身骨,二謂緣起法頌。其頌曰: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金剛童子成就儀軌上曰:「又欲成就殊勝果者,於神通日月白分就趣河海側,印沙印泥為塔,中置緣起偈。」
緣起頌 (術語)與緣起偈同。
緣起法頌 (術語)緣起偈
緣起善巧 (術語)十善巧之一。即十二因緣也。
緣氣 (術語)緣慮心之氣分也。緣影
緣修 (術語)二修之一。二修
緣乘 (術語)五乘之一。
緣缺不生 (術語)一切法由因緣之和合而生。故雖顯現之因存在,而缺緣時,則永久止於未來,而不得顯現也。
緣務 (術語)謂吾身世間之務也。止觀四下曰:「緣務妨禪,由來甚矣。(中略)緣務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伎能,四學問。」
緣理 (術語)觀念真理也。止觀輔行一之二曰:「一切發心,莫不緣理。」往生要集上末曰:「緣理願者,一切諸法,本來寂靜,非有非無,非常非斷,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緣理斷九 (術語)於十界中,獨觀念佛界之真理,斷他九界之妄法也。天台別教,華嚴圓教之所說。觀音玄義記三曰:「通別人緣理斷九。」
緣理菩提心 (術語)菩提心附錄。
緣理觀 (術語)三現觀之一。現觀附錄。
緣想 (術語)攀緣境界之妄想也。止觀四下曰:「如是呵已,色欲即息。緣想不生,專心入定。」
緣塵 (術語)緣色聲等之六塵也。楞嚴經二曰:「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長水之義疏曰:「悟知緣塵之心是影事。」
緣影 (術語)又曰緣氣,緣事。是為心識四分中,見分緣慮外塵而生之外塵影像,故謂之緣影。為見分緣慮外塵之氣分,故曰緣氣。是非能緣之心性,而為所緣之事相(即四分中之相分),故曰緣事。緣影有二種:五識及五因緣之意識,緣外之五塵時,心內所現之色聲等是一也。又五後之意識,獨類之意識,分別見聞覺知外之六塵之性覺也(五感及五因緣之意識,雖亦見聞覺知,而無見聞覺知之分別心)。分別此見聞覺知之分別性,為緣外塵而生者,故亦是緣影也。然則第一與第二,雖有所緣能緣之別,然皆是緣影也。
緣緣 (術語)舊曰緣緣。新曰所緣緣。所緣之緣也。四緣之一。心識對於境界時(如眼之於色),心識謂之能緣,境界謂之所緣。緣為攀緣,心識各自攀緣境界之義也。因而境界於心識為所緣之緣,即心識緣其所緣而起者,稱之為緣之緣或所緣之緣,與他之諸緣別異。見大乘義章三本,三藏法數十五。
緣慮心 (術語)攀緣境界,思慮事物之心。即眼耳乃至阿賴耶八種之心識也。又曰慮知心。梵名質多。四種心之一。止觀一之上曰:「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天竺又稱汗栗[馬*太],此方稱是草木之心也。又稱矣栗[馬*太],此方是積集精要者為心也。」名義集六曰:「質多耶,或名質帝,或名波荼,此方翻心。黃帝經五藏論,目之為神。西域外道,計之為我。此土佛教,翻緣慮心,此通八識。」四種心
緣機 (術語)因緣機會也。止觀十下曰:「若有緣機熟,即坐道場,斷結作佛。」
緣縛斷 (術語)斷所緣之縛也。對於自性斷而言。所緣境者,五部之煩惱,縛所緣之境使不自在也。見俱舍論二十一。
緣熏習鏡 (術語)四鏡之一。四鏡
緣覺 (術語)梵語Pratyekabuddha,舊稱辟支佛。又曰辟支迦羅。新稱缽剌翳伽佛陀。舊譯曰緣覺。新譯曰獨覺。緣覺者:一,觀十二因緣之理而斷惑證理,一,因飛花落葉之外緣而自覺悟無常,斷惑證理。獨覺者,彼於無佛之世,宿因所萌,或觀十二因緣,或觀飛花落葉,而獨自覺悟也。大乘義章十七末曰:「言緣覺者,外國正音,名辟支佛,此翻辟支。名曰因緣,佛名為覺。緣覺名義,解有兩種:一約所觀法門以釋。緣者是其十二緣法,始從無明,乃至老死。觀斯悟解,從緣得覺,故號緣覺。二就得道因緣以釋。如辟支佛得道因緣經中廣說,如拂迦沙見風動樹,而得悟道。如是等皆藉現事緣,而得覺悟,曰緣覺。」瑜伽倫記八上曰:「獨覺地,若依梵語,名缽刺翳迦陀。舊云辟支,訛也。此云獨覺。初發心時,亦值佛世,聞法思惟。後得道身出無佛世,性樂寂靜,不欲雜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中果,故名獨覺。或觀待緣,而悟聖果,亦名緣覺。」玄贊五曰:「樂獨善寂者,是獨覺義。出無佛世,得能證道,獨自善證寂滅理故。又以此慧,深知諸法因緣者,是緣覺義。故瑜伽云:或觀待緣而證聖果,故名緣覺。觀十二緣起而證果故。」然天台一家區分此二者,出於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於無佛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而成道者,為獨覺。四教儀三曰:「辟支迦羅,是天竺之言,此土翻為緣覺。此人宿世福德,神根勝利,學十二因緣以悟道也。大智度論云:緣覺有二種:一獨覺,二因緣覺。一明獨覺辟支迦羅者。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是人先世因緣,能獨出智慧,不從他聞,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獨覺。(中略)二明因緣覺者。因聞十二因緣覺悟,成辟支佛也。」輔行九之三曰:「大論二十一云:迦羅此翻因緣覺,亦云獨覺。出值佛世,聞因緣法,名為緣覺。出無佛世,自然得悟,名為獨覺。」文句四上曰:「釋論云緣覺獨覺,獨覺出無佛世,緣覺願出佛世。」四教儀集註中曰:「緣覺者,觀內因緣,稟佛教法。獨覺者,觀外因緣,無師自悟。」
緣覺乘 (術語)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之教法。三乘之一。
緣覺身 (術語)楞嚴經六曰:「若諸有學,斷十二因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緣覺法界 (術語)十法界之一。諸佛眾生之本體謂之法界。有十種之差別。緣覺為其中之一。天台所立。
緣覺菩提 (術語)三菩提之一。緣覺人之發菩提心也。不勸化他眾生,欲己獨解脫。出生菩提經之說。見三藏法數九。
緣覺乘十地 (名數)十地
聲聞與緣覺同異 (雜語)大乘義章十七末言五同六異。法華文句七下言六同十異。法華義疏八言七同十一異。
緣覺十二因緣院 (堂塔)緣覺之人,於院內修習十二因緣觀,故名。往昔在祇園精舍之內。
緣變 (術語)對於生變而言。謂諸八識之自體分,變現見相二分,從其見分而緣相分也。見唯識述記五。
緣觀 (術語)所緣之境與能觀之心。三論玄義曰:「內外並稱,緣觀俱寂。」天台仁王經疏中曰:「緣觀俱空。」
編髮仙人 (雜名)亦曰螺髻梵志。印度之梵志編髮如螺形者。文殊師利問經曰:「與大比丘眾千人俱,其先悉是編髮仙人。」此指三迦葉等之弟子也。
緊池 (飲食)毒果名。慧琳音義四十一曰:「緊池果,梵語也,西國大毒藥名也。此果端正,人見生愛。愚夫執之,觸著即死。故喻慘毒也。」
緊那羅 (天名)Kim%nara,又作緊捺羅,緊陀羅,甄陀羅,真陀羅,緊捺洛。舊譯曰人非人,疑神。新譯曰歌神。即樂神名。八部眾之一。注維摩一曰:「什曰:秦言人作人。似人而頭上有角,人見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闥婆。」文句二下曰:「緊那羅,亦云真陀羅,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號人非人。天帝法樂神,居十寶山。」玄贊二曰:「梵云緊捺洛,此云歌神。緊那羅,訛也。」玄應音義三曰:「甄陀羅,甄之人反,又作真陀羅,或作緊那羅,正言緊捺羅,此譯云是人非人也。」慧琳音義十一曰:「真陀羅,古作緊那羅,音樂天也。有微妙音響,能作歌舞。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與乾達婆天為妻室也。」
大樹緊那羅琉璃琴 (物名)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一曰:「己所彈琉璃之琴,閻浮檀金,花葉莊嚴,善淨業報之所造作。在如來前,善自調琴。及餘八萬四千伎樂,(中略)時諸一切聲聞大眾,聞琴樂音,不能堪任,各從座起,放捨威儀,誕貌逸樂,如小兒舞戲,不能自持。」又見智度論十一。
甄陀羅女歌聲 (雜語)智度論十七曰:「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羅女,於雪山池中浴。聞其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風吹諸林樹。」同下文曰:「如五百仙人飛行時,聞緊陀羅女歌聲,心著狂醉,皆失神足,一時墮地。」
緊陀羅王屯崙摩 (天名)智度論十七曰:「如聲聞,聞緊陀羅王屯崙摩Druma,彈琴歌聲,以諸佉實法讚佛。是時須彌山,及樹木皆動。大迦葉等諸大弟子,皆於座上,不能自安。」
緊陀羅 (神名)歌神名。八部眾之一。緊那羅
緊祝 (植物)樹名。又寶名。緊祝迦
緊祝迦 (植物)Kim%suka,又作甄叔迦,堅叔迦。樹名。又寶名。慧琳音義十六曰:「緊祝迦,梵語寶名也,古譯或云堅叔迦。」可洪音義二曰:「緊祝,樹名也,諸經作甄叔迦。」甄叔迦
緊捺 (天名)緊捺羅之略。
監寺 (職位)禪宗六知事之一。監督一寺者。與寺主同。釋氏要覽下曰:「會要云:監者[物/心]領之稱,所以不稱寺院主者,蓋推尊長老。」祖庭事苑八曰:「僧史曰:知事三綱者。若網罟之巨縷,提之則百目正矣,梵語摩摩帝,此云寺主,即今監寺也。詳其寺主起於東漢白馬也,寺既爰處,人必主之。於時雖無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至東晉以來,此職方盛。今吾禪門有內外知事,以監寺為首者,蓋相沿襲而然也。」
監收 (職位)司寺產收入及租稅之僧也。元時與莊主同設,多為住持私住。見百丈清規四。」
監院 (職位)古謂監寺為監院。見象器箋七。
監齋使者 (圖像)監護僧食之神。支那僧寺稱為監齋菩薩。青面朱髮。見象器箋四。
請折 (雜語)請者受食也,折者棄其餘也。日用清規曰:「隨量受食,不得請折。」韻會曰:「折毀棄也。」
請車輅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十八道
請佛住世 (術語)十種行願之一。
請來 (雜語)自他國請經論佛像等齎來自國也。
請雨經 (經名)大雲輪請雨經之略名。
請雨法 (修法)依大雲輪請雨經所說,勸請諸大龍王,以祈雨之法也。
請客頭 (職位)禪林接待客人者。
請客侍者 (職位)禪林之用語。接待住持私客之僧也。
請益 (雜語)和尚先有所與,復請餘分,謂之請益。其法,學者若願請益,則先稟燒香侍者,侍者通於住持,若允,則因住持之指揮,定時。多為定鐘後。侍者於方丈秉燭燒香,引入參學者而出外,或依住持之命,立於椽之左。參學者於當面問訊燒香,大展九拜,收具進云:某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伏望和尚慈悲,方便開示。肅而側立,以聞垂誨。或胡跪,或坐,依住持之指揮。開示了。復燒香大展九拜,是謝因緣也(住持之開示曰因緣,謝開示也)。免則觸禮三拜。次於室外向侍者觸禮一拜而歸寮。見僧堂清規二。
請假 (雜語)又曰暫假。禪林之語。暫請假而外出也。假者假可辦事之月日之義,俗作暇為非。
請僧 (雜語)法會所請待之僧眾也。
請賓頭盧 (書名)請賓頭盧法之異名。
請賓頭盧法 (書名)一卷,劉宋慧簡譯。
請轉法輪 (術語)十種行願之一。【又】釋尊成道時之梵天勸請也。
請觀音法 (修法)依請觀音經祈禱觀音之法也。於疫病之時修之。
請觀音經 (經名)請觀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之略名。
請觀音經疏 (書名)一卷,隋智者大師說,灌頂記。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東晉難提譯。佛在菴羅樹園,月蓋長者請佛救療毘舍離國之惡病。佛為說西方一佛二菩薩之名。即得見佛菩薩。觀音菩薩為說神咒。智者大師有請觀音經疏,並立行法。
調伏 (術語)調伏身口意三業而制伏諸惡行也。又調理惡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勢伏之。唐華嚴經五曰:「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探玄記四曰:「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維摩經淨影疏曰:「調令離惡,離過順法,故名調伏。」無量壽經下曰:「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勢伏之。」
調伏天 (界名)金剛界外金剛部北方中央之尊。又曰象頭天。或曰金色毘奈耶迦。
調伏行 (術語)三昧耶戒也。大日經七曰:「妙真言調伏行。」
調伏法 (術語)修法四種之一。念五大明王等而修護摩,以退治惡魔怨敵之法也。「調伏法取黑月日中亦夜半起首。不論善惡日行之,不得三時行。若急速者不論白黑,其火曜星宿等尤吉。行者面向南方蹲居,以右足蹈左足上,即觀自身遍法界,成青黑色三角曼荼羅。我身一法界,我口即爐口。我作降三世忿怒尊。眷屬圍繞。又想追置彼惡人身於壇上。放大智火,燒淨我身中業煩惱及彼惡人貪瞋痴並所作惡事。彼此平等蒙法利益,獲得長壽福樂。」護摩
調伏藏 (術語)三藏之一,毘奈耶藏也。義林章二本曰:「毘奈耶者,此云調伏。(中略)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伏滅除諸惡行故。」
調伏羯磨 (術語)毘尼母論所說二羯磨之一。比丘犯法而未懺悔,則凡飲食坐起語言一切僧事,皆不得與眾共。以使犯者自悔過也。譯曰羯磨作法。於眾中行如此調伏之作法也。
調直定 (術語)天台譯三昧為調直定,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也。止觀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調度 (術語)調養身之一切資具也。度者器物各自之度量。行事鈔缽器篇註曰:「房舍眾具五行調度。」資持記曰:「謂調養具度,即眾物之通名。」
調柔善 (術語)七善
調御 (術語)一切眾生,譬如狂象惡馬。佛譬如象馬師而調御之也。無量義經曰:「調御大調御,無諸放逸行。猶如象馬師,能調無不調。」智度論二曰:「佛法為車弟子馬,實法寶主佛調御。若馬出道失正轍,如是當治令調伏。」又佛十號之一曰調御丈夫。
調御師 (術語)佛之異名。調御丈夫
調御丈夫 (術語)佛十號之一。梵語,富樓沙曇藐婆羅堤Purus!a-damya-sa%rathi,佛能調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雖亦化女人,今從尊而唯謂為丈夫。智度論二曰:「復名富樓沙曇藐婆羅提,富樓沙秦言丈夫,曇藐秦言可化,婆羅提秦言調御師,是名可化丈夫調御師。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時軟美語,有時苦切語,有時雜語,以此調御令不失道。(中略)問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獨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從男故,男為事業主故。」
調婆達多 (人名)即提婆達多也。
調意 (術語)制伏意之惡也。無量壽經上曰:「布施調意。」同淨影疏曰:「修施治慳為調意。」
調達 (人名)涅槃經三十三曰:「調婆達多。」觀無量壽經曰:「調達。」法華經提婆品曰:「提婆達多。」同陀羅尼品曰:「調達。」具略之異耳。譯曰天熱。又譯天授。提婆達多
調熟 (術語)使惡調伏,使善成熟也。法華玄義一曰:「調伏長養而成熟之。」同釋籤曰:「因調而熟名為調熟。」
調練心作意 (術語)四種作意
調聲 (雜語)導師之音頭也。
談林 (術語)談議之林,謂僧徒之學場也。猶言學林。續高僧傳十三曰:「釋志念頻弘二論,三十餘年,學觀霞開談林霧結。」宋書列傳五十七曰:「又有慧嚴慈議道人,並住東安寺,學行精整,為道俗所推。時鬥場寺多禪僧,京師為之語曰:鬥場禪師窟,東安談議林。」
談空說有 (雜語)佛教有空有二宗。說法者各執其一以相競也。蘇軾詩曰:「誰似龍丘居士賢,談空說有夜不眠。」
談義 (術語)談話法義也。
談議 (術語)談話商議也。唐華嚴經五十三曰:「知諸語言,知諸談議。」
(術語)十二部經中,有優婆提舍Upadesa,譯曰論。佛自論議問答而辨理也,而佛弟子論佛語,議法相,與佛相應者,亦名優婆提舍。三藏中之阿毘達磨藏Abhidharma是也。阿毘達磨藏有四名。優婆提舍為其一。亦譯為論。然則論之名,通於師資,但為立師資之別,故十二部經中之論稱為經。特以三藏中之優婆提舍謂之論。大乘義章一曰:「優婆提舍,此正名論,論諸法故。」淨土論註上曰:「梵言優婆提舍,此間無正名相譯。若舉一隅,可名為論。(中略)佛所說十二部經,有論議經名優婆提舍,若舉佛諸弟子解佛經教與佛義相應者,佛亦許名優婆提舍,以佛法相故。」瑜伽論十五曰:「研究決擇,教授教誡。為斷有情所疑惑故,故稱為論。」瑜伽師地論釋曰:「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故名為論。」俱舍論一曰:「教誡學徒故稱為論。」肇論慧達序曰:「問答折徵所以為論。」起信論義記上曰::「假立賓主,往復折徵。論量正理,故名為論。」
二種論 (名數)一宗經論,以大小乘經教為所依而造之論也,如唯識論等。二釋經論,解釋大小乘之經義者,如智度論等。
論力外道 (雜名)有外道,自負論議之力最大,名為論力。止觀輔行十曰:「大論云:有外道名論力,自謂論議無與等者。其力最大,故云論力。」
論用 (術語)五重玄義之一。玄義附錄。
論主 (術語)指論之作者而言。如天親菩薩稱為千部之論主。百論序疏曰:「天親本小乘學,造五百部小乘論。(中略)於是造大乘五百部論,時人呼為千部論主。」淨土門特專稱天親菩薩,一為千部之論主,一為淨土論之作者。
論匠 (術語)巧於論議者。
論床 (術語)為論議之床也。智度論十一曰:「便昇論床結跏趺坐。」
論宗 (術語)以論藏為宗旨者,如三論宗。又論家之異名。
論家 (術語)作論解釋佛經深義之人也。如龍樹天親等菩薩。光明玄義下曰:「論家何故不預次第?」光明文句四曰:「論家呼為當有。」教行信證曰:「信順諸師如來真說,披閱論家釋家宗義。」
論師 (術語)造論而弘法者。
論疏 (術語)賢聖之述作為論。人師之解釋為疏。
論偈 (術語)願生偈之異名。以是為往生論之本偈故也。
論部 (術語)三藏中之論藏也。
論註 (書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之異名。天親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一名淨土往生論,亦曰淨土論,往生論。故曇鸞之註解,曰往生論註,淨土論註,單曰論註或註論。
論場 (雜名)法華最勝等論議之場處也。
論鼓 (物名)論場之大鼓也,欲論議者鳴之而集眾也。三論玄義曰:「提婆菩薩,震論鼓於王庭,九十六師一時雲集。」
論藏 (術語)三藏之一。十二部經中有曰優婆提舍者,譯曰論議經。是佛自問答決擇法相者。佛弟子及滅後諸菩薩等准之而聚集解釋經義,論辨法相者,名為阿毘達磨藏,三藏之第三。蓋阿毘達磨藏者,弟子之優婆提舍也。因為論藏。阿毘達磨有四名。優婆提舍,其一名也。
論議 (術語)問答而分別諸法也。涅槃經三十六曰:「樂論議者處五淨居。」宋楞伽經一曰:「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論議經 (術語)十二部經之第十二,梵名優婆提舍,譯曰論議。經中設問答而辨明法相之處,名之為論議經。智度論三十三曰:「論議經者,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又復廣說諸義,如佛說四諦。何等是四?所謂四聖諦。何等是四?所謂苦集滅道聖諦。是為論議。」
(物名)梵語斫羯羅Cakra,見梵語雜名。
三輪 (名數)惑業苦之三道,輪轉無究,故曰輪。
五輪 (名數)地水火風空之五大,周圓具足,故曰輪。
九輪 (名數)塔上突出之九層輪蓋也。
輪王 (雜名)即轉輪王也。
輪王跏 (雜名)轉輪王之坐法也,有三種。一字頂輪王時處念誦軌曰:「或作輪王坐,交腳,或垂一,乃至獨膝豎。輪王三種坐。」
輪王四輪 (名數)轉輪王
輪王七寶 (名數)轉輪王
輪王七寶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與中阿含經之七寶經同本。
輪火 (譬喻)又曰旋火輪。於木頭點火,急轉之為火輪之形者。以譬遍計所執之假有實無。圓覺經曰:「猶迴輪火。」
輪字 (術語)稱金剛因菩薩之種子[87C3]滿字。金剛因菩薩為轉法輪之彌勒菩薩,故約於其彌勒之三形,而稱為輪。瑜祇經曰:「金剛轉輪者,輪字化諸輪。」又稱金剛業菩薩之種子[87AA]劍字。以是為其菩薩羯磨之種子故也。瑜祇經曰:「羯磨金剛藏輪字,發光明,能令一切愛。」
輪多梨華 (物名)寶珠名。釋摩訶衍論三曰:「此中鏡者,謂輪多梨華鏡。如取輪多梨華安置一處,同集諸物,由此華熏一切諸物,皆悉明淨。又明淨物華中現前皆悉無餘,一切諸物中彼華現前亦復無餘,因熏習鏡亦復如是。」通法之贊玄疏曰:「輪多梨華,此云明耀珠。」
輪身 (術語)密教之法,於佛菩薩之身,說三種之輪身。教令輪身
輪相 (物名)在塔頂上之輪蓋也。通常有九層,俗曰九輪。經律中,謂為輪相,相輪,金剎,金幢,露盤等。寄歸傳四曰:「制底如小粟,上置輪相,竿若細針。」相輪。【又】(雜名)觀佛三昧海經曰:「佛舉足時,足下千輻輪相。」謂足掌紋如千輻輪也。
輪相鬮 (雜名)附錄。
輪迴 (術語)眾生無始以來,旋轉於六道之生死,如車輪之轉而無窮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心地觀經三曰:「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觀佛三昧經六曰:「三界眾生,輪迴六趣,如旋火輪。」身觀經曰:「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觀念法門曰:「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Samsa%ra。 0209.JPG
輪差 (雜語)輪番也,自上位差遣到下位,復還及上位,如車輪。故名。
輪座 (雜語)轉輪王之座位也。
輪華 (物名)輪多梨華之略。寶珠名。秘藏寶鑰下曰:「輪華能出體大等。」輪多梨華
輪埵 (術語)圖輪之耳埵也。就佛之相好而言。般若經三百八十一曰:「世尊耳厚,廣大周長,輪埵成就。」
輪番 (職位)輪守寺院之僧也。
輪塔 (物名)五輪之塔婆也。
輪圍山 (雜名)具名,鐵輪圍山。鐵圍山
輪圓 (術語)輪圓具足
輪圓具足 (術語)曼荼羅Man!d!ala,一譯輪圓具足。輪為車輪,如車輪之轂輞輻等,諸相圓滿具足。曼荼羅謂諸佛如來之真實功德,圓滿具足,而無欠缺也。大日經疏三曰:「十方世界微塵數大悲萬行波羅蜜門,猶如華藏。三乘六道無量應身,猶如根莖條葉發暉相間。以如是眾德輪圓周備,故名漫荼羅也。」同四曰:「漫荼羅是輪圓之義。」同四曰:「曼荼羅者名為聚集,今以如來真實功德集在一處,乃至十世界微塵輳數差別智印輪圓輻輳,翼輔大日心王,使一切眾生普門進趣,是故說為漫荼羅也。」
輪瑞 (雜語)輪寶之祥瑞也。感得金銀等輪寶而制伏天下,謂為轉輪王。轉輪王
輪際 (雜語)金輪際也。大地之底,謂之金輪。金輪
輪樘 (物名)貫塔上九輪之柱也。希麟音義六曰:「輪樘下釋耕反,字書云:樘柱也,亦作樘。說文亦云:柱也,從木堂聲。案輪樘即塔上持露盤之柱杆也。」
輪輻辟支佛 (佛名)胎藏界釋迦院上行南端第八位之尊。密號曰摧障金剛。四緣覺之一。又曰圓輪輻辟支佛。輪輻者,觀十二因緣之輪迴而開覺,故名。
輪壇 (術語)圓形之壇場也。息災法之爐壇也。護摩
輪燈 (物名)佛前吊垂之燈器也。其形為輪形,故曰輪燈。律中有輪燈,其製異。行事鈔下二之三曰:「若夜集闇須燈器,燈炷鐵著鐵柱,轉輪燈樹。」同資持記曰:「轉輪燈樹,謂作層輪,周匝安燈,機關運轉,形如樹焉。」廣弘明集三十六陳文帝藥師齋懺文曰:「十方世界若輪燈而明朗。」
輪臍 (雜語)輪之中心也。瑜祇經曰:「行人自為佛,處於輪臍中。」
輪寶 (物名)轉輪王感得之寶器,王遊行之處,必自前進,而制伏四方者也。有金銀銅鐵四種,故分金輪王乃至鐵輪王之四等。俱舍論十二曰:「此王由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中略)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灑頂位,於十五日受齋戒時,沐浴首身,受勝齋戒。升高臺殿,臣僚輔翼。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驅,具足轂輞眾相,圓淨如巧匠,舒妙光明,來應三所,此王定是金轉輪王。餘轉輪王應知亦爾。」 0168.JPG
輪藏 (堂塔)於大層龕中心,建一柱,開八面,架一切經,設機輪,使可旋轉,謂之輪藏。一旋之,則與看讀同其功。梁傅大士創之。釋門正統塔廟志曰:「復次諸方梵剎立藏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風),愍諸世人雖於此道頗知信向,然於贖命法寶,或有男女生來不識字者,或識字而為他緣逼迫不暇披閱者。大士為是之故,特設方便,創成轉輪之藏。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則與看讀同功。故其自誓曰:有登吾藏門者,生生不失人身。又能旋轉不計數者,是人所積功德,則與誦經無異。(中略)若夫諸處俱奉大士寶像於藏殿前,首頂戴道冠,肩披釋服,足躡儒履,謂之和會三家。佛印禪師了元為王荊公贊其所收畫像曰:道冠儒履釋加沙,和會三家作一家。忘卻率陀天上路,雙林痴坐待龍華。又列八大神將運轉其輪,謂天龍八部也。又立保境將軍助香花之奉,謂是在日烏傷宰也。玆三者攷錄無文。不能自決。」傅翕生於齊建武四年,寂於陳大建元年(佛祖統紀二十三有傳)。然而於藏前安大士像者,由來已久,左右童子,俗稱笑佛,不見典據。相傳是大士之子,左為普建,右為普成也。
輪轉 (術語)與輸迴同。輪轉三界六道,無脫出之期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輪轉無際,不免三途。」有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一卷。
醉婆羅門 (人名)佛在祇園,有婆羅門,因醉故,來佛所求度。佛敕阿難度之。彼醉既醒,即還家。比丘問佛以何度彼?佛答曰:彼自無量世以來,無出家之心,因醉發心,依此因後當得道。見智度論十三。
醉象 (譬喻)譬惡心之難制者。涅槃經二十五曰:「譬如醉象狂騃暴惡,多欲殺害。有調象師,以大鐵鉤鉤斷其頂,即時調順,惡心都盡。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敷華 (術語)真言十心之一。十心附錄。
敷具 (物名)袈裟之異名。以袈裟之形相與敷物同也。十誦律七曰:「六群比丘以純黑羊毛作敷具。」六物圖曰:「通名者總括經律,名袈裟。(中略)或名臥具,或云敷具(皆謂相同被褥)。」【又】敷於佛前之卓上者。漢字書卓圍。經論曰敷具。十住論九曰:「諸佛師子座,金薄幃帳,柔軟滑澤種種天衣,以為敷具。」菩提場莊嚴陀羅尼經曰:「於是幢中,有師子座,閻浮檀金所成,七寶莊嚴。以種種天妙衣服,敷其座上。」
敷曼荼羅 (術語)又曰布曼荼羅。懸於壁謂之懸曼荼羅,敷於地,謂之敷曼荼羅。結緣灌頂之時投華,必敷曼荼羅也。
敵者 (雜名)敵論者之略。
敵論者 (雜名)因明之對論法,以三支建立自宗者,謂之立論者,為立論者之所對者,謂之敵論者。
敵證 (雜名)敵論者與證義者。
(術語)智之異名也。了義燈二本曰:「數是智慧。」
數人 (流派)薩婆多部(即一切有部)之異名也。主論法數,故曰數人。止觀五曰:「數人說:五陰同時,識是心王,四陰是數。」同輔行曰:「數人即是薩婆多師。」
數行煩惱 (術語)二煩惱之一。煩惱附錄。
數門 (術語)數息門之略。即數息觀也。圓覺經曰:「若諸眾生,修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異滅分齊頭數。」五停心觀
數法人 (流派)指稱小乘之薩婆多部。數人
數取趣 (術語)梵語曰補特伽羅Pudgala,有情流轉,數數取諸趣者。舊譯曰人。玄應音義一曰:「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也,言數數往來諸趣也。」
數事所滅流 (術語)七流
數珠 (物名)梵名缽塞莫。是念三寶名時記其數之具也。牟黎曼陀咒經曰:「缽塞莫,云數珠。」木[木*患]子經曰:「佛告王(毘琉璃王)言:大王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常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得生第三焰天。(中略)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百八結業,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槃。」珠數之起原,有數說,皆恐自比丘為逐次數布薩日所持之黑白三十珠起原也。
數珠顆數 (雜語)數珠功德經曰:「其數珠者要當須滿一百八顆,如其難得。或為五十四顆,或二十七,或十四顆,亦皆得用。」陀羅尼集經二曰:「其數皆滿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剛頂瑜伽念誦經曰:「念珠,分別有四種:上品最勝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勝,五十四珠以為中,二十七珠為下類。」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曰:「數珠不定,亦有三品:上品一百八,中品五十四,下品二十七。別有最上品,當用一千八十為數。」依已上經軌之說則有一千八十,一百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七,二十一,十四之七種,其他有古來念佛宗襲用之三十六珠與禪門所用之十八珠二種。總為九種。此珠顆之數目,各有表示。一千八十者,十界各有百八,成一千八十。一百八者,表百八煩惱,或百八尊、百八三昧,或本有之五十四位,與修生之五十四位。五十四者,表修生之五十四位。四十二者,表住行向地等妙之四十二位。二十七者,表聲聞乘之二十七賢聖。二十一者,表本有之十地與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者,表仁王經所說之十四忍,即住行向之三忍與十地與十忍與佛果之一忍。其三十六與十八者,祇為攜帶之便,三分百八為三十六,又六分為十八,非別有深義之所表。
數珠母珠記子 (雜語)陀羅尼集經曰:「作是相珠一百八顆,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為母珠。又更作十顆銀珠,以充記子。」此母珠表無量壽佛,記子者,為捻一百八珠而記其遍數之用,其十顆表示十波羅蜜之無盡藏也。淨土宗用記子為念佛之記數。
四天珠 (雜名)又書四點。密宗之數珠,每七顆或二十一顆,插入異類異種或同珠之小形者四顆,是非有經軌可憑,惟彼宗常誦真言以七遍或二十一遍為常規,故為其記子而加之也。
百八數珠 (雜名)數珠之種類有九種。其中特以百八之一種,為之根本。瑜伽念誦經曰:「珠表菩薩之勝果,於中間絕為斷漏繩線,貫串表觀音,母珠表無量壽,慎莫驀過越法罪。」
珠顆用對功德多少 (雜語)此中一分者為念一遍之一功德,一倍者,為念一遍之二功德,即逐數倍增也。又此用材之中,總有二十餘種。獨陀羅尼集經以水精為第一最勝,其餘經軌皆以菩提子為第一最勝。 T0062A.JPG T0062B.JPG T0062C.JPG
五部相應數珠 (雜語)攝真實經持念品謂佛部,菩提子。金剛部,金剛子。寶部,金銀玻璃種種諸寶。蓮華部,蓮子。羯磨部,種種間錯雜色。瑜伽念誦經謂如來部,菩提子。金剛部,金剛子。寶部,金,珠。蓮華部,蓮子。羯磨部,雜寶間錯。
搯珠法 (儀式)攝真實經謂佛部,右手拇指與頭指。金剛部,右手拇指與中指。寶部,右手拇指與無名指。蓮華部,右手拇指與小指。羯磨部,右手拇指與四指。蘇悉地經謂胎藏界之三部,佛部,右手大指與無名指之頭相合,中指與小指直立,頭指少屈附於中指中節以搯之。蓮華部,合大指與中指之頭,餘指皆舒而搯之。金剛部,合大指與頭指之頭,餘指皆舒而搯之。
數息門 (術語)六妙門之一。妙門
數息觀 (雜語)五停心觀之一。數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亂之觀法。梵名,阿那波那。阿那波那
數珠功德經 (經名)校量數珠功德經之略名。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之略名。
數滅無為 (術語)三無為之一。與新譯之擇滅無為同。數者,慧之心所法也。以智慧斷惑障而證之寂滅涅槃,謂之數滅。見大乘義章二。
數論 (流派)薩婆多部之諸論也。彼之部宗為論佛教法數之根本,故謂之數論。大部補注十一曰:「諸文或云數人,又云數論,即薩婆多論師也。涅槃疏云:數人宗薩婆多,純明無我,破諸外道。」又迦毘羅仙所造之論,亦稱為數論。即金七十論是也。數論外道
數論外道 (流派)又曰數論師。唯識述記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羅Kapila,古云迦毘羅者訛也。此曰黃赤,以鬢髮面色並為黃赤故。今西方之貴婆羅門種,皆黃赤色也。於時世號為黃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論生死涅槃。其後諸門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時故名。其雨之徒黨,名為雨眾外道。數論為此雨眾外道中別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論是也。梵名曰僧佉Sa%m%khya%,此翻為數。即智慧之數也。數為量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從數而起之論,故名數論。又論能生數,故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之人,名為數論者。謂有外道,入於金耳國,以鈸鍱腹,頂戴火盆。擊王之論鼓,求與僧論議,使僧墮負。遂作七十行頌,以申數論之宗。王賞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譽,名之為金七十論。彼論之長行,天親菩薩所造也。然考天親菩薩傳,則為佛滅後九百年中頻闍訶婆娑外道之事。謂此外道制僧佉論,入阿輪闍國,於正勤王處,為此論議。遂制勝。王賜以三洛沙黃金,入於頻闍訶山之石窟中化為石云。天親菩薩後聞此事,即造七十真實論,破彼外道所造之僧佉論。首尾瓦解,無有一句得立。王復以三洛沙金賞之。唯識述記四末之再說稿與之同。謂:「世親菩薩時,東天竺有僧,與數論師之學徒論議。彼立二十五諦,說大地等之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為王造七十行之頌,上於王。王賜千金以顯揚之。今之金七十論是也。世親乃造第一義諦論,亦名勝義七十論,以對彼論而破彼外道。」百論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數論,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諦,故一切法攝入二十五諦中,名為制數論。」
二十五諦 (術語)數論外道說明宇宙萬有開展狀況順序之根木原理也。所謂二十五諦者如表。即自性(物質的本體),受神我(精神的本體)之作用而生大,由大生我慢,由我慢生五唯,五知根,五作業根,心根,又由五唯生五大。而神我與自性之關係,恰如跛者與瞽者。神我雖有智的作用,然不能動,自性雖有活動作用,然不能生為其活動之源之動機,蓋神我為使自性有活動者,自性為使活動,動機實現者,由此二相生中間之二十三諦也。 T0063.JPG
夜摩尼夜摩 (術語)Yama-Niyama,此學派之修行方法也。金七十論上曰:「法者何為相?夜摩尼夜摩。夜摩者有五:一無瞋恚,二恭敬師尊,三內外清淨,四減損飲食,五不放逸。尼夜摩亦五:一不殺,二不盜,三實語,四梵行,五無諂曲。十種所成就,是故名為法。」
出家行道具 (雜語)此派舉出家者宜持之道具。如金七十論下所謂:「取者一切出家行道具,具有四種:謂三杖,澡罐,袈裟,吉祥等。吉祥有五:一灰囊,二天目珠,三三縷纓身,四諸咒術章句,五以一長草安頂髻上,謂吉祥草。此五並是學道之具,能去不淨,故曰吉祥。就前三種合八具也。」
數緣盡 (術語)新譯之擇滅,舊譯曰數緣盡。智度論九十八曰:「一切有為法,及虛空,非數緣盡,名為有上法。數緣盡是無上法。」非數緣盡
數數死 (術語)十二品生死之一。生死
數識 (術語)十一識之一。附錄。
(雜名)遮日光而生之薄闇色。十二顯色之一。俱舍論一曰:「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見名影。」【又】影自實體生,而無實性,故以譬因緣生之事物。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影,從業緣生。」無量壽經下曰:「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以譬物之不相離。法句經上曰:「福樂自追,如影隨形。」菩薩處胎經七曰:「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影向 (術語)神佛來臨也。影者取其本體一時應現之義,或取來臨時其形不可見。
影向眾 (術語)四眾
影供 (行事)神佛或人形之木像或繪像捧供物者也。
影草 (雜語)探竿影草
影堂 (堂塔)奉祀先人遺像之所。古今注曰:「廟者,貌也。所以彷彿先人之容貌,庶人則立影堂。釋氏借此二字謂安置佛祖真影之堂舍。」雍陶詩曰:「秋磬數聲天欲曉,影堂斜掩一燈深。」李遠寄友詩曰:「他時若更相隨去,祇是含酸對影堂。」
影事 (術語)世界一切事物,虛幻如影,並非真實,故曰前塵影事。
影堅 (人名)頻婆娑羅王之譯名。西域記八曰:「頻毘婆羅,唐言影堅,舊曰頻婆娑羅訛也。」
影現 (術語)佛為眾生濟度現形也。
影略互顯 (術語)猶言慈父悲母。父非無悲,母亦非無慈。是各舉一,各略一,上句所略,以下句所舉影顯之,下句所略,以上句所舉影顯之,謂之影略互顯。
影勝 (人名)摩竭陀國之頻婆娑羅王,玄奘譯曰影堅。義淨譯曰影勝。頻婆娑羅
影像 (譬喻)物體遮光線而生之形也,形雖可見而體為空,以喻諸法之無自性。圓覺經曰:「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又妄識分別,於心上現種種之相,名為影像。是猶如鏡面水上之影像也。
影護 (術語)如影之隨形,不離其身而擁護之也。觀念法門曰:「隨逐影護,愛樂相見。」
影響眾 (術語)或作影向眾。四眾之一。諸佛及法身之菩薩,為贊助釋迦如來之教化,應現如影如響之身也。釋迦之法主如形聲,諸菩薩如影響,文殊普賢等諸菩薩是也。法華文句三曰:「影響者往古諸佛,法身菩薩,隱其圓極,匡補法王,如眾星遶月,雖無為作而有巨益,此名影響眾。」同記曰:「次釋影響眾者,然化主形聲必資伴以影響,方令發起擊動事遂,如響之應聲影之隨形。」
[風@(軷-車)]陀 (菩薩)又作跋陀,軷陀。[風@(軷-車)]陀和羅Bhadrapa%la之略。菩薩名。跋陀婆羅。玄應音義五曰:「[風@(軷-車)]陀,經中或作軷跋拔,三形同蒲沫切,此譯云仁賢,或云賢護。」
[風@(軷-車)]柁梨 (植物)果名。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婆柁梨,是西方一類小棗者也。」婆柁梨
[風@(軷-車)]陀劫 (術語)Bhadrakalpa,又作波陀劫。[風@(軷-車)]陀劫簸之略。劫簸為分別世界成壞之時量。今即成劫也。常略曰劫。[風@(軷-車)]陀譯曰賢或善,此一劫中千佛出世。故名賢劫。智度論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別時分,[風@(軷-車)]陀者秦言善。有千萬劫過去空無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興,諸淨居天歡喜故名為善劫。」修行本起經上曰:「劫名波陀,漢言為賢。」法華文句八曰:「[風@(軷-車)]陀此云聖,劫之異名耳。」賢劫經一曰:「[風@(軷-車)]陀劫三昧,晉曰賢劫定意。」
[風@(軷-車)]陀和 (菩薩)又作婆陀和,跋陀婆羅,跋陀羅婆梨。菩薩名。譯曰賢護。賢護
[風@(軷-車)]陀和羅 (菩薩)見[風@(軷-車)]陀條。
[風@(軷-車)]陀波羅 (菩薩)又曰跋陀波羅。菩薩名。跋陀婆羅
[風@(軷-車)]陀劫簸 (術語)見[風@(軷-車)]陀劫條。
[風@(軷-車)]陀神咒經 (經名)幻師[風@(軷-車)]陀神咒經之略名。
[風@(軷-車)]陀羅跋陀 (雜名)Pa%rvabha%drapada%,星名。譯曰室宿。見寶星陀羅尼經四。
[風@(軷-車)]陀羅波梨 (菩薩)賢護
[風@(軷-車)]陀劫三昧經 (經名)賢劫經之異名。
暫出還沒人 (術語)四種人
暫暇 (雜語)與起單同。
[麵-面+少] (飲食)梵語,怛缽那。乾飯之粹屑也。廣韻曰:「[麵-面+少]糗也,糗音去久反,乾飯屑也。」
[(固-古)@(王/(王*王))] (雜語)攘除魔障之符字。釋摩訶衍論曰:「[(固-古)@(王/(王*王))]字治魔事。」似出自道教。
(雜名)墓也。秦晉之代,謂塚為墳。積土而高之墓也。
[木*密] (植物)密規以[木*密]葉代蓮華之用。
劍山 (界名)十六遊增地獄之一,或曰劍樹地獄。又曰刀刃路。
[木*患]子 (植物)木[木*患]子也。於數珠用之。校量數珠經曰:「[木*患]子搯一遍,得福千倍。」木[木*患]子經曰:「若欲滅煩惱障報者,當貫木[木*患]子一百八,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常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木*患]子。」
箄尸 (雜名)Pesi,蔽尸
瑩山 (人名)日本曹洞宗紹瑾禪師之道號。其宗呼道元禪師為高祖,稱瑩山為太祖。
魅女 (修法)阿毘舍之法,咒面貌端正之童男童女,令邪鬼妖魅附之,以使所附之鬼魅言吉凶,或使述其希望。童男雖亦通用,而多用童女,故書魅女。
鋒刃增 (界名)遊增地獄
犛牛 (動物)尾長之牛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法華玄贊四曰:「犛牛說文西南夷長髦牛也,有作貓字,人間捕鼠者,非此中義,有作貓從犬,不知所從。」康熙字典曰:「說文本作犛,長髦牛也。從牛[釐-里]聲,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
磁石吸鐵 (譬喻)喻無緣之慈悲心。止觀五之三曰:「如磁石吸鐵,無心而取。夫鐵在障外石不能吸,眾生心性即無緣慈,無明障隔,不能任運吸取一切。今欲破無明障顯佛慈石,任運吸取無量佛法無量眾生。」
[竹/耑]衣 (衣服)比丘尼之裙也。慧琳音義六十三曰:「[竹/耑]衣者周匝相連縫合,猶如[竹/耑][竹/(坉-土)],名曰[竹/耑]衣,即今之女人所著裙是也。」
銷釋 (術語)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一曰:「銷釋喻科文之解判,能分事理,銷者煎銷也,釋者解釋也。」
輦寺 (雜名)輦車往來之寺也。言王公建立之大寺。
踞地獅子 (術語)臨濟四喝之一。臨濟錄曰:「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人天眼目曰:「踞地獅子者,發言吐氣,威勢振立,百獸恐悚,眾魔腦裂。」
踢倒淨瓶 (雜語)傳燈錄曰:「百丈召溈山云:溈山勝境,汝當居之,嗣續吾宗。華林曰:某甲忝居上首。祐公何得住持?百丈曰:若能下得一句出格。當與住持。即指淨瓶問云:不得喚作淨瓶。華林曰:不可喚作木[木*突]也。百丈不肯。乃問祐師。師踢倒淨瓶。百丈笑云:輸卻山子也。」
踏床 (物名)椅子前承足之小ㄦ也,又曰腳凳。毘奈耶雜事作承足床,僧祇律作承足机。
僻見 (雜語)邪僻不中於理之惡見也。如身等之五見是。俱舍論十八曰:「就五僻見,說邪見重。」
諄那 (人名)譯曰碎末。沙彌之名也。
餉供 (雜語)於佛前或靈前供食[食*善]也。
墜芥 (譬喻)於閻浮提立針,以一芥子自忉利天墜下,使貫其針鋒。喻值佛之至難也。涅槃經二曰:「芥子投針鋒,佛出難於此。」止觀五曰:「盲龜由何值浮孔,墜芥豈得下貫針鋒?」輔行五曰:「如針鋒豎閻浮提,以一芥子從忉利天投閻浮提,何由可得貫針鋒上?」
墜腰石 (物名)六祖壇經曰:「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案六祖墜腰石鐫龍朔元年盧居士誌八字。今存黃梅東禪寺。
憐念 (術語)六蔽之一。六蔽
憐愍 (術語)謂矜卹也。漢書,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於衣食,甚憐愍焉。
憎愛 (雜語)憎怨愛親也。無量壽經下曰:「當為導師,等無憎愛。」圓覺經曰:「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
憧摩 (雜名)天竺賤族之一種。唯識了義燈二本曰:「憧摩,此云不共死。」
愨摩 (人名)懿摩彌
蓬甕 (故事)周利槃特愚蒙,婆羅門師教之以蓬甕二字,道蓬,則忘甕,道甕,則忘蓬。此二字為吠陀論中之秘密語也。半託迦
蔑戾車 (雜名)Mleccha,又作篾隸車,畢[口*栗]車。舊曰彌離車。譯曰邊地。下賤種也。蜜利車
蔓陀囉 (術語)與曼荼羅同。
歎波那 (飲食)又作怛缽那。譯曰[麵-面+少]。玄應音義十四曰:「歎波那食,譯曰[麵-面+少]也。」飾宗記八本曰:「怛缽那,或為歎波那,此云乳粥。音義云:此云[麵-面+少]也。」
樞要 (書名)唯識論樞要也。
膠盆子 (譬喻)盛膠之盆,喻文字葛藤。臨濟錄曰:「真正學人便喝先拈出一箇膠盆子,善知識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樣。」
膜拜 (雜語)長跪而拜也。穆天子傳曰:「乃膜拜而受。」梁書曰:「北闕[卄/高/禾]街之使,風車火徼之民,膜拜稽首,願為臣妾。」一說,今之禮佛,舉手加頭,稱南謨拜,即此類也。
蓽[卄/爰-(妥-女))]利 (飲食)五種果之一。百一羯磨八曰:「蓽[卄/爰-(妥-女))]利即蒟醬也,舊云蓽[卄/爰-(妥-女))],略也。」梵Pippali。
憚哆 (雜名)Danta,又作彈多,娜哆。譯曰齒。
憚哆家瑟詫 (物名)Dantaka%s!t!ha,譯曰齒木。寄歸傳一曰:「齒木者,梵云憚哆家瑟詫。憚哆譯之為齒,家瑟詫是其木,長十二指,短不減八指,大如小指,一頭緩須熟嚼。」玄應音義十五曰:「彈多抳瑟搋,彈多此云齒,抳瑟搋此云木,謂齒木也。」梵語雜名曰:「娜哆家瑟哆。」
稽首 (術語)和南,一譯稽首。僧家禮拜也。
稽薑那 (地名)Kika%n!a,西印度古王國名。在伐剌拏國之西方山中。以多產羊馬而有名。見西域記十一。
瘧加持 (修法)又名瘧病法。加持病瘧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後方,先作護身法,并結結界之印,防惡魔障礙,次結彌陀定印,入於冥想,觀念病者之心月輪,有鍐、吽、怛洛、紇哩、惡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變為大日、阿[門@(人/(人*人))]、寶生、彌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動明王降伏一切諸魔,降三世明王降伏天魔,軍荼利明王降伏身魔,大威德明王降伏人魔,金剛夜叉明王降伏地魔,次誦慈救咒,加持病者後,以頭指於其頂、左肩、胸、右肩、及項、如次第書五大明王之種子,背書五種阿字,胸書鍐吽怛洛紇哩惡之五字,左臂書鍐字,右腕書阿闍梨位之真言,額書鍐字,其左書紇哩,其右憾字,皆書梵字,更誦慈救咒,終不使病者觀後方,令立行。於背或胸書梵字,有順序等。出於作法集。又毘沙門儀軌大元帥儀。軌中等別有簡易之法。
瘧鬼 (異類)梵名阿婆魔羅。譯曰無花鬘或曰顛狂。
僵娑洛 (術語)Sam%sa%ra,譯曰流轉。玄應音義二十二曰:「僧娑洛此云流轉,謂於六趣循環往來不絕也。」流轉
噉月 (故事)大智度論曰:「十方諸菩薩來之餘一時,羅[目*侯]阿修羅王欲噉月。月天子怖,疾到佛所。佛說偈言,羅[目*侯]羅即疾放月。」
[口*童]酒糟漢 (雜語)只[口*食]人糟粕之鈍漢也。唐代罵人之語。碧巖十一則曰:「黃檗示眾云:汝等諸人盡是[口*童]酒糟漢。」同評唱曰:「唐時愛罵人作[口*童]酒糟漢。」
樝庵 (人名)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師,名有嚴,退庵於樝木下,號為樝庵。拾薪汲水自炊,以安養為期。宋建中靖國元年寂,壽八十一。著大部借備撿四卷,箋雄四卷,助覽四卷,或對四卷。見釋門正統八。
蔫乾淨 (飲食)五淨食之一。五種淨食
嬉戲菩薩 (菩薩)內四供養之一。八供養
魯達羅 (天名)Rudra,又作澇達羅,嚕捺羅。譯曰暴惡,黑天。自在天之別名也。俱舍光記七曰:「恒以苦具逼害有情,名恒逼害。或時樂食血肉髓,故名魯達羅,此云暴惡,大自在天異名。大自在天總有千名,今現行世唯有六十,魯達羅即一名也。」大日經疏二曰:「黑天梵音嚕捺羅,是自在天眷屬。」同五曰:「嚕捺羅,即是商羯羅忿怒身。」同十曰:「嚕捺羅,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羅之化身也(亦名伊舍那)。」閻曼德迦儀軌曰:「能壞嚧那囉,亦斷閻摩命。」
罵意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雜說一切善惡之法。多似律中之語。
諍論 (術語)張我見而互諍也。寶積經九十二偈曰:「戲論諍論處,多起諸煩惱。智者應遠離,當去百由旬。」
範衛 (雜語)範為軌範,衛為護衛。以其法為軌範,為其法所護衛也。末法燈明記曰:「範衛一如,以流化者法王,光宅四海,以乘風者仁王。」
審慮思 (術語)三思之一。
劈箭急 (譬喻)劈箭者劈物之箭也。譬事之迅曰劈箭急。
蝙蝠僧 (雜名)又曰鳥鼠僧。鳥鼠僧
榖頭 (職位)禪家掌米榖之僧也。
誹謗正法 (術語)正法為佛法。誹謗佛法也。其罪最重,永不可成佛,故曰謗法闡提(闡提為不成佛之義)。無量壽經上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淨土論上曰:「經云:五逆罪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一切重罪。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如是展轉經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
潔齋 (術語)謂止婬事,斷酒肉也。
澀觸 (術語)八觸
潭柘寺 (寺名)岫雲寺
澆季 (雜語)澆者薄,季者末,謂末世之行德浮薄也。
翫具 (術語)印名。即羯磨會嬉菩薩所結之印契也。見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三等。
憬興 (人名)新羅國人。十八歲出家,專事著述,其說以法相為主。所著有涅槃經疏十四卷,法華疏十六卷,金光明經述贊七卷,彌勒經述贊三卷,瑜伽論疏十卷,瑜伽記三十六卷,解深密經疏,觀無量壽經疏二卷等數十種。見三國遺事五,新編諸宗教藏總錄一二等。
(術語)梵字。[87F3]a%h,又作惡。阿之轉聲也。
(術語)梵字。[8756]C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車、綽、撦、捙、瑳、[奢*多]。其字義說者不一。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曰:「稱磋字門,一切法影像不可得故。」大日經二曰:「車字門,一切諸法影像不可得故。」是由梵語車野Cha%ya%,有影之義,故有此說。新華嚴經七十六曰:「唱車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修行方便藏各別圓滿。」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曰:「稱磋字時,入修加行藏蓋差別道場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欲樂覆性不可得故。」涅槃經八曰:「車者,喻如來覆蔭一切眾生如大蓋。」文殊問經字母品曰:「稱磋字時,是不覆欲聲。」般若波羅蜜經五曰:「車字門,入諸法欲不可得故。」是由梵語縒怛羅Chattra,有欲及蓋之義,故有此說。智度論四十八曰:「聞車字,即知一切法無所去。」是由梵語伽車Gaccha,有去之義,故有此說。
熱鐵輪 (術語)五燈會元曰:「世尊說大集經,有不赴者,四天門王飛熱鐵輪追之令集。」
蝦虹梁 (雜名)連繫殿堂向拜之柱與本殿之柱之梁,作波形,其狀如蝦,故名。
蝦蟆股 (物名)堂塔建築,其搏風或楣與臺輪之間,上部開為左右之作雲形曲線者,謂之蝦蟆股。以其似蝦蟆之開後股,故有此名。
蝦蟆禪 (術語)蝦蟆唯解一跳,不解他術。以喻認一知半解為是,而不通於他之不活脫不自由之死禪。
頡麗伐多 (人名)羅漢名。舊稱,離波多,梨波多Revata等。玄應音義二十二曰:「頡麗伐多,賢結切,此言遇時,又云室星。則北方宿也,祠之得子,仍以名焉。坐禪第一者是也。舊言梨波多,或云黎婆多,皆訛也。」
樊籠 (譬喻)木作曰樊,竹作曰籠,以容禽獸者。喻業煩惱之繫縛及三界之苦域。寶積經九十二曰:「是人多愛染,往來婬女家,如鳥入樊籠。」大日經義釋十一曰:「為業煩惱之所樊籠,繫屬生死,不能得自在之力。」往生要集上本曰:「樊籠未出,隨事有礙。」通真記上曰:「樊籠囚眾生之具也,木作曰樊,竹作曰籠。」又演密鈔九曰:「樊籠者火籠也。西京雜記曰:天子以象牙為火籠,謂之焚籠也。一切眾生恒處三界,為業煩惱之所燒逼,不得出離,如籠飛禽,故云樊籠也。」又作煩籠。法事讚下曰:「萬中無一出煩籠。」般舟讚曰:「獨超三界出煩籠。」
歐文佛書 (雜名)歐美各國開佛教研究之端緒者,雖在百年以前,然當其初期,不過僅街談巷議,試其臆說耳。惟曾駐劄尼波羅加德門府之霍奇孫,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彼地初發見梵語之佛典,千八百三十七年以來,寄贈之於各地圖書館,法蘭西之皮爾奴,Eugeue Burnouf先熱心從事研究之,其門弟英國之馬克邈羅,F.Max Mu|ller.法國之攝奈爾,E/mile Senart.荷蘭之愷倫,Heinrich Kern.俄國之夸司了富,Wasailj Pawlowitsch Wassilijew.及其門弟彌奈富Minayeff等諸氏,漸次重研鑽,同時南方巴利語佛典之研究亦盛行,英國之列司逖克慈T.W.Rhys Davids,德國之渥屯倍赫Hermann Oldenberg等為之巨魁。又如匈牙利之啟沃買,Csoma.德國之斯福爾,Anton Schiefner開西藏佛教研究之端緒,至英國之皮露Samuel Beal.及愛德根斯Joseph Edkins等,遂涉獵支那佛典之本文。是等學者,或將原本出版,或翻譯,或於著述及論說,發表其意見,其他有幾多旅行家,記述刊行佛教國之風俗習慣等,斯而現今歐文所成佛教書類之數,實及幾百種之多。今舉其中主要者如下: The Dhamma of Gotama the Buddha and the Gospel of Jesus the Christ.佛陀之教法與基督之福音(Aiker.ch.F.著,一九○○)。 A Brief Account of Shin-shiu.真宗綱要(赤松連城著,一八九三)。 The Wheel of the Law.法輪(Alabaster.H.著,一八七一)。 The Modern Buddhist.近世佛教徒(同人著,一八七○)。 Ce que I’ Indedvit a la Gre/ce.印度之希臘影響(Alviella.G.著,一八九七)。 Buddhist Nirva/n!a.佛教涅槃論(Alwis J.著,一八七一)。 Attanagaluvansa.阿陀那伽羅寺史(同人著,一八六六)。 Buddhism.佛教論(同人著,一八六二)。 Iistoire du Bouddhisme.佛教史(Am pe/re J.J.著,一八三七)。 Religious History of Japan.日本宗教史([女*市]崎正治著,一九○七)。 Light of Asia.亞細亞之光(Arnold.E.著,一八八三)。 Prince Siddartha.悉達多王子(Atkinson著,一八九三)。 Visit to Ladakh.羅陀克紀行(Aynslay著)。 Cyclopaedia of India.印度事彙(Baliour著,一八八五)。 Le Bouddha et sa Religion.佛陀及其宗教(Barthelemy.St.Hilaire著,一八六○)。 Du Bouddhisme.佛教論(同人著,一八五五)。 The Religion of India印度之宗教(Barth.A.著,一八八二)。 Religionsphilosophische Probleme aufdem forschungsfelde buddhistischer Psychologie und der vergleichenden Mythologie.佛教之心理學及關於比較神話之宗教哲學問題(Bastian.A.著,一八八四)。 Die Weltauffasung der Buddhisten.佛教徒之世界觀(同人著,一八七○)。 Der Buddhismus in Seiner Psychologie.心理學上之佛教(同人著,一八八二)。 U|ber die Psychologie des Buddhismus.說佛教之心理學(同人著,一八八一)。 The Buddhist Tripit!aka.佛教三藏(Beal.S.著,一八七六)。 On Buddhist Literature in China.支那佛教文學論(同人著,一八八二)。 Buddhism in China.支那佛教論(同人著,一八八四)。 Catena of Buddhist Scriptures from the Chinese.支那佛經之連鎖(同人著,一八七一)。 Romantic Legend of Sakya Baddha.釋迦佛之傳說(同人著,一八七五)。 A Peep into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古代史瞥見(Bhandarkar著)。 The Life or Legend of Gautama.the Buddha of the Burmese.緬甸佛傳(Bigandet.P.著,一八八○)。 Memoires sur les Phonies.佛僧傳(同人著,一八六五)。 Historical Researches on the Origin and Principle of the Buddha and Jaina Religion.佛教及耆那教之起原及教義之歷史的研究(Bird.J.著,一八四七)。 Wandering iu Burma.緬甸漫游(Bird.W.著,一八九七)。 Materiaux pur Servir a% l’ Histoire dela De/esse Bouddhique Ta%ra%.多羅女神記(Bloney.G.著,一八九五)。 La vie Contemplative, Asce/tique et Monastique chez des Indous Etchez les Peuples Bouddhistes.印度佛教徒之生活(Bochinger著,一八三一)。 De Bhddhaismi Origine et aetate Definiendes.佛教原理及定義(Bohlen.P.A.著,一八三七)。 Indian Studies.印度研究(Bu|ller著,一八九八)。 Three New Edicts of As%oka.阿育王之新三敕令(同人著)。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India.西部印度考古學(Burgess.J.著,一八四七─七八)。 The Buddhist Stu|pas of Amaravati andJaggayyapeta.阿摩洛括地及伽伽耶勃多之佛教窣堵婆(同人著)。 Introduction a/ l’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印度佛教史序論(Burnonf.E.著,一八七六)。 Considerations sur l’ Origine du Bouddhisme.佛教原理論(同人著,一八四三)。 Buddhistical Atheism, and How to Meet It.佛教無神論及其處分法(Carter.C.著,一八六一)。 The Gospel of Buddha.佛陀之福音(Carus.P.著,一八九六)。 Buddhism and its Chtistian Critics.佛教及其批判(同人著,一八九七)。 Karma.業論(同人著,一八九七)。 Nirva%n!a,a Story of Buddhist Psychology.涅槃論(同人著,一八九七)。 The Ruined Cities of Ceylon.錫蘭舊都誌(Cave.H.W.著,一八九七)。 Esai sur la Philosophie Bouddhique.佛教哲學論(Chaboseau.A.著,一八九一)。 On Buddhism.說佛教(Chine.G.W.著,一八六八)。 Buddhism.佛教論(Claughton.P.C.著,一八七四)。 The Ritual of Buddhist Pristhood.佛教教團之儀式(Clough著,一八三四)。 Religion in Japanese.日本之宗教(Cobbold.C.A.著,一八九四)。 Buddhism.佛教(Copleston著,一八九二)。 Analysise du Kandjour et Tandjour甘珠及登珠分類(Csoma de ko|ro|s著,一八八一)。 Corpus Inscriptionum Indicarum.印度碑文誌(Cunningham.A.著,一八七九)。 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古代印度地理(同人著,一八七一)。 The Bhilsa Topes.毘盧窣堵婆誌(同人著,一八五四)。 The Stupa of Bharhut.婆蒱德窣堵婆誌(同人著,一八七九)。 Maha%bodhi.大菩提寺(同人著,一八九二)。 Inscriptions of As/oka.阿育王之刻文(同人著,一八七七)。 Buddha佛陀論(Dahlmann.J.著,一八九八)。 Nirva%na.涅槃論(同人著,一八九六)。 Buddhism.佛教(Davids.T.W.R.著,一八七八)。 Buddhism,its History and Literature.佛教,其歷史及文學(同人著,一八九六)。 Buddhist India.佛教時代之印度(同人著,一九○三)。 Buddhist Birth Stories.佛教之本生譚(同人著,一八八○)。 Lectures on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Religion,Illustrated by Buddhism.依佛教說明之宗教起原及發達(同人著,一八八一)。 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of the Fourth Century B.C.紀元前四世紀佛教之心理學的倫理書(Davids.C.R.著,一九○○)。 Ancient Coins and Measures of Ceylon.錫蘭古代之泉貨及尺度(同人著)。 La Discipline Boudd Hique佛教之律制(Dechamps.A.著,一八六一)。 Les Origines du Bouddhisme.佛教起原論(同人著,一八六一)。 Le Tibet.西藏(Desgodins著)。 Christus Oder Buddha,Wem Wollen Wir Folgen?基督佛陀吾人欲隨誰乎(Dyayas著,一八九四)。 The Life and Works of Alexander Csoma de Ko|ro|s啟沃買之生涯及著書(Duka著)。 Das Leben des Buddhas佛陀傳(Dutoit著,一九○六)。 The Civilization of India.印度文明論(Dutt.C.著,一九○○)。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India.印度古代文明史(同人著,一八八九─九○)。 Ancient India 200 B.C.古代印度(同人著,一八九三)。 Report on a Visit to Sikhim and Tibetan Frontier.色目及西藏國境見聞記(Edgar著)。 Pa%li-English Dictioary with Sanskrit Equivalant.巴英辭典(Childers著,一八七五)。 Notice of the Chinese Buddhism.支那佛教評說(Edkins.T.著,一八八五)。 Chinese Buddhism.支那佛教(同人著,一八八○)。 The Religious Condition of the Chinese.支那宗教事情(同人著,一八五九)。 Religions in China.支那之宗教(同人著,一八八四)。 The Nirva%n!a of the Northern Buddhism.北方佛教之涅槃論(Edgar著,一八八一)。 Buddhist and Christian Gospels.佛教及基督教之福音(Edmunds.A.J.著,一九○二)。 Hymns of the Faith.信仰之歌(同人著,一九○二)。 Buddha,a Dialogue on Former Existence and on the Marvellous Birth and Career of the Buddhas.本生說話(同人著,一八九九)。 Lecture on Buddhism佛教講話(Eitel.E.J.著,一八七一)。 Handbook of Chinese Buddhism.梵漢字彙(同人著,一八七○)。 Buddhism.佛教論(同人著,一八七三)。 Nirva%n!a.涅槃論(Eklund.J.A.著,一八九九)。 Memories on the History,Folk-Lore,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aces on the N.W.Provinces of India.西北印度諸種族之歷史,傳說及分布備忘錄(Elliot.H.M.著,一八六九)。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史(Elphinston著,一八七四)。 Article on Buddhism.佛教(Davids.C.R.著,大英百科全書所載)。 Two Articles: Bouddha and Boudhdisme.佛陀及佛教(Le/on Feer著,法國大百科全書所載)。 Etudes sur les Ja%taka.本生譚論(Feer.L.著,一八七五)。 Fragments Extracts du Kandjour.甘珠拔萃(同人著,一八八三)。 Le Bhikkuni Sanyuttam.比丘尼雜阿含(同人著,一八七七)。 Le Le/gende du roi As/oka. Texte Tibe|tain,Avec Traduction.阿育王傳說(同人著,一八六五)。 Les Ja%taka dans les Me/moires de Hiouen Thsang.玄奘紀行中之本生譚(同人著,一八九八)。 Professions Interdites par le Bouddhisme.佛教之禁職業(同人著,一八九○)。 Tree and Serpent Worship.樹木及龍蛇崇拜(Fergusson.J.著,一八七三)。 Description of the Amaravati Tope.阿摩洛括地塔誌(同人著,一八六七)。 Die Sociale Gliederung in Nordo|st Indien zu Buddha’s Zeit.佛陀時代西北印度之社會階級(Fick.R.著,一八九七)。 Short Chapters on Buddhism Past and Present.過去及現在之佛教(Fitcoms.J.H.著,一八三八)。 Descriptions of the Early Gupta Kings.笈多古王志(Fleet.J.F.著,一八八九)。 Etude sur le Lalita Vistara; du Spe/cimen d’um Glossaire des Mots Particuliers au Sanskrit Bouddhique.普曜經:研究佛教特有梵語彙之標本(Foucaux.P.E.著,一八七○)。 Le Re/ligieux Ehasse/ de la Communante/ conte Bouddhique,Traduit du Tibe/tan.大眾擯斥之西藏佛教說話(同人著)。 Etudes.l’Iconographic Bouddhique de l’Inded’apre/s des Documents Nouveaux.印度佛像研究(Foucher著,一九○○)。 Catalogue des Peintures Ne/palaises et Tibe/tes,de Lacollectu. Hodgson尼波羅西藏所傳佛畫目錄(同人著,一八九七)。 I’Art Gre/co-Bouddhique du Gandha%ra.伽陀波羅佛教美術(同人著,一九○五)。 Doctrine des Bouddhist sur le Nirva%n!a.佛教徒之涅槃論(同人著,一八六四)。 Le Bouddhisme au Tibe/t.西藏佛教(同人著,一八六四)。 Le Bouddhisme Japonais.日本佛教(藤島了穩著,一八九八)。 The Bubdhist Cave Temples of Ajanta, Khandesh,India.阿闍多之窟寺(Cuiffiths.J.著,一八五六─七)。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支那之宗教組織(De Groot J.M.著,一八九二)。 The Story of We-Than-Da-Ya.A Buddhist Legend, Sketched from the Burmese Version.依緬甸譯本之佛教記錄(Gross.A.著,一八九五)。 Mythologied.Buddhismus in Tibet und Mongolei.西藏及蒙古之佛教神話(Gru|nwedel著,一九○○)。 Buddhistische Kunst in Indien.印度佛教美術(同人著,一八九三)。 Buddhistische Studien.佛教研究(同人著,一八九七)。 Der Buddhismus Nacha% Iteren Pa%li-Werken.巴利古典之佛教(Haroy.Edmond著,一八九○)。 Eastern Monachism.東方寺院組織(Hardy.Spence.著,一八五○)。 Manual of Buddhism.袖珍佛教(同人著,一八五三)。 The Legends and Theories of the Buddhists佛教徒之傳說及教義(同人著,一八八一)。 Christianity and Buddhism Compared.佛耶兩教之比較(同人著,一八七四)。 Ko|nig As%oka.阿育王(Hardy.E.著,一九○二)。 Gleanings in Buddha-Field.佛教落穗集(Hearn.R.著,一八九七)。 Alt Indien und die Kurtur des Ostens.古代印度與東方文明(Hillebrandt.A.著,一九○一)。 Illusrtations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of the Buddhists.佛教徒之文學與宗教(Hodgson.B.H.著,一八四一)。 Essays on the Language,Literature and Religion of Nepal and Tibet.尼波羅及西藏之言語文學及宗教論集(同人著,一八七四)。 Traces de Bouddhisme en Norve’ge Avaut I’nrtoduction du Christianisme.耶蘇教傳來以前那威之佛教痕跡(Holmbol著)。 The Religion of India.印度之宗教(Hopkins著,一八九五)。 The Chinese Empire.支那帝國(Huc.E.R.著,一八五五)。 Historischer,Kritischer Versuch u|ber die Lamaische Religion.喇麻教之歷史的及批判的研究(Hullmaun.K.D.著,一七九六)。 The Indian Empire.印度帝國(Hunter.W.W.著,一八八六)。 Imperial Gazotteer of India.印度官報(同人著,一八八五)。 Geschichte d. Buddhismus in d. Mongolei蒙古佛教史(Hoth.G.著,一八九二)。 Religions, or Results of the Mysterious Buddhism.秘密佛教之影響(印度傳道會報告,一八五八)。 Der Buddhismus und Seine Geschichte in Indien.印度佛教史(Kern.h.著,一八八二─八四)。 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袖珍印度佛教(同人著,一八九六)。 Over de Jaartellung der Zuidelijke Buddhisten en de Gedenkstukken van a Coka den Buddhist.阿育王碑文中佛教徒之年代論(同人著,一八七三)。 Buddha and His Doctrine.佛陀及佛教(Kistner.O.著,一八六九)。 Description du Tibet.Traduite du Chinois.支那所傳之西藏記(同人著)。 Fragments Bouddhiques.佛教斷片(Klaproth.M.著,一八三一)。 Die Religion des Buddha und Ihre Entstehung.佛陀之宗教及其成立(Ko|ppen.C.F.著,一八五七─五九)。 Einige Wo|rte u|ber den Buddhismus.佛教二三言(同人著,一八五一)。 Account of the Pandets Journey in Great Tibet from leh in Lada%kh to Lha%sa,and of His Return to India via Assam.班底達西藏旅行記(Krishna著)。 Outlines of Maha%yana.大乘佛教大意(黑田真洞著,一八九三)。 Le Bouddhisme Pre/ce/de/d’un Eessai sur le Ve/disme etle Brahmanisme.佛教論(Lafont.G.D.著,一八九五)。 Indische Altertumskunde.印度考古學(Lassen.Ch.著,一八四七─五七)。 Geschichte von Buddha bis auf die Gupta Ko|niget.至笈多王朝之佛教史(同人著,一八四九)。 Selection from the Vernacular Boodist Literature of Burmah.緬甸之方語佛教文學拔萃(Latter.T.著,一八五○)。 Le Bouddhisme au Cambodge柬埔寨佛教(Lecle/re著,一八九九)。 The Popular Life of Buddha.通俗佛陀傳(Lillie.A.著,一八八三)。 Buddha and Buddhism.佛陀及佛教(同人著,一九○○)。 Buddhism in Christendom基督教國之佛教(同人著,一八八七)。 Report on a Mission to Sikhim.色目傳道報告(Macaulay著)。 Sanchi and its Remains.珊支及其遺物(Maisay.F.C.著,一八七三)。 Narratives of the Mission of George Bogle to Tibet,of the Journey, of Thomas Manning to Iha%sa.濮克爾及曼仁克兩氏西藏傳道記(Markham著)。 India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十五世紀之印度(Major.R.H.著,一八五七)。 Moines et Ascetes Indiens.印度之僧徒及苦行者(Mazelie/re著,一八九八)。 Buddhisme.佛教(Minayeff著)。 Buddhagaya%.佛陀伽耶(Mitra.R.著,一八七八)。 Nepalese Buddhist Literature.尼波羅佛教文學(同人著,一八八二)。 Notices of Sanskrit mss. Belonging to the Bengal Asiatic Society.頻迦羅亞細亞協會所藏梵經目錄(同人著,一八七一─八六)。 Buddhism.佛教(Monier williams著,一八九○)。 Original Sanskrit Texts on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People of India.關於印度人起原及歷史之梵典(Muir.T.著,一八六八─七一)。 Orientalische Bibliographie.東洋圖書解題(Mu|ller,August著,一八八七─一九○一)。 Buddhism and Buddhist Pilgrims.佛教及佛教巡禮者(Muller.Max.著,一八五七)。 India:What Can it Teach Us?印度論(同人著,一八八五)。 Chips From a German Workshop.德國工場之木片(同人著,一八八○)。 Selected Essays on Language,Mythology,and Religion.關於言語神話及宗教之論文選(同人著,一八八一)。 De Tand Van Boeddha: Ecn Indisch Mirakel.佛齒論(Muller.S.著,一八四五)。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Tripit!aka.大明三藏聖教目錄(南條文雄著,一八八三)。 Die Reden Gotamo Buddho’s.佛陀之說法(Neumann K.E.著,一八九二─九六)。 Buddhistische Anthologie佛教要文集(同人著,一八九二)。 Le Bouddhisme,son Fondateur et Sesecritures.佛教論(Neve.F.著)。 De I’etat Pre/sent das Etudes Surle Bouddhisme et de Leur Application.佛教研究之現狀及其適用(同人著)。 Buddhism iu Siberia.西比利亞之佛教(Nil著,一八五八)。 Du Nirva%n!a Indien.涅槃論(Obry t.B.F.著,一八五六)。 Du Nirva%n!a Bouddhisque,Enre/ponse a% m. Barthe/lemy Saint-Hilaire.涅槃論答辯書(同人著,一八六三)。 A Buddhist Catechism,According to the Sinhalese Canon.錫蘭僧舍之佛教初學問答書(Olcott.H.S.著,一八八六)。 A Buddhist Catechism,According to the Canon of the Southern Church南方僧舍之佛教初學問答書(同人著,一八八五)。 Buddha佛陀論(Oldenberg.H.著,一八八一)。 Sket Ches from Nepal.尼波羅略誌(Oldfield.H.A.著,一八八○)。 Kas!mir et Tibet.迦濕彌羅及西藏(Ollivier著)。 Recherches sur Buddou on Bouddhou佛陀論(Ozeray.J.F.著,一八一七)。 Das Pantheon-des Tschangtscha Kutukutu,ein Beitra-e zur Iconographie des Buddhismus.章嘉呼土胡圖之婆帝恩(Pander著)。 The Piprahwa Stu|pa, Containing Relics of Buddha.畢普羅滑窣堵婆(Peppe/,W.C.著,一八九八)。 The Sacred Tree; Or the Tree in Religion and Myth.聖樹(Philpot.J.H.著,一八九一)。 Die Buddha Legende in den Skulpturen des Temples von Bo%ro% Budur.濮洛菩爾寺彫刻中之佛陀傳說(Pleyte.C.M.著)。 Tangut Conntry.and the Solitudes of Northern Tibet.丹克德國及北西藏之幽栖(Prejevalski著)。 Reisen in Tibet.西藏旅行(同人著)。 Tibet,Tartary and Mongolia,Their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Religion of Bondh西藏韃靼蒙古之政治宗教(Prinsep.H.T.著,一八五一)。 Tibetan Tales.西藏說話(Ralston著)。 Western Tibet.西部西藏(Ramsay著)。 Japan:Its History,Traditions and Religions;With the Narative of a Visit in 1879.日本之歷史傳說及宗教(Reed.E.Z.著,一八八○)。 Primitive Buddhism,its Origin and Teachings.原始佛教,其起源及教義(Reed.A.E.著,一八九六)。 Die Stu%pas.窣堵婆(Ritter.K.著,一八三八)。 Historical Relation of the Island Ceylon in the East India.印度與錫蘭之歷史的關係(Robert.Knox.著,一八八一)。 The life of buddha,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his order, from tibetan Works;with notices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tibet and khoten.西藏之佛傳及原始僧伽之歷史(Rockhill.W.W.著)。 Pra%timoksha Sutra,ou le Treite/ d’E/mancipation Selon la Version Tibe/tanie,avec Notes et Extracts du Dulva.戒經(同人著,一八八四)。 The Land of the Lamas.喇嘛教國(同人著)。 Buddha and His Religion佛陀及其宗教(Sargant.W.L.著,一八六四)。 Catalogue of Palm Leaf,and Selected Paper mss. Belonging to the Durber Library,Nepal.尼波羅達滑圖書館所藏貝葉經及紙經目錄(Sastri著,一九○五)。 Alberuni’s India.亞爾勃路尼之印度誌(Sachau.K.E.著,一八八八)。 Tibetan Studien.西藏研究(Schiener著)。 Tibesche Lebensbeschreibung Cakyamuni’s.西藏釋迦傳(同人著,一八四九)。 Buddhistische Triglolte.三國佛教語比較(同人著,一八五九)。 Tibetan Tales Derived from Indian Source.印度傳來之西藏說話(同人著,一八八二)。 Buddhism in Tibet.西藏佛教(Schlagintweit.E.著,一八六三)。 On the Bodily Proportion of Buddhist Idols in Tibet.西藏佛像形體均衡論(同人著,一八六三)。 U|ber die Verwantschaft der Gnotischtheosophichen Lehren mit der Religions-Systemen des Orients,vory.dem Buddhismus.究智及靈知說與東洋宗教佛教之關係(Schmidt.I.J.著,一八二八)。 Le Bouddha et LeBouddhisme.佛陀及佛教(Schoebel.C.著,一八五七)。 Zur Literatur des Chinesischen Buddhismus.支那佛教文學(Schott.W.著,一八七三)。 U|ber den Buddhismus in Hochasien und in China.高亞細亞及支那之佛教(同人著,一八四六)。 Der Buddhismus sls Religion der Zukunft.為未來宗教之佛教(Schultze.Th.著,一八九八)。 U|ber Einige Grundlehren des Buddhismus.佛教之原理二三(Schmidt.S.J.著,一八二九─三○)。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佛教與基督教(Scott.A.著,一八九○)。 Notes sur Quelques Termes Buddhiques.佛教語箋(Senart.E.著,一八七六)。 Les Inscriptions de Piyadasi畢牙陀斯之碑文(同人著,一八八一─八六)。 Essai sur la Le/gende du Buddha.佛陀傳論(同人著,一八八二)。 Das Evangelium von Jesu in Seinen Verha|ltnissen zu Buddha-Sage und Buddha-Lehre.佛陀之說話及教理與耶蘇之福音(Seydel.R.著,一八八二)。 Die Buddha Legendeund das Leben Jesu nach dem Evanglium.佛陀傳說與福音書中之耶蘇傳(同人著,一八九七)。 Der Buddhismus Nach Seiner Entstehung, Fortbildung und Verbreitung.佛教論(Sibernagl著,一八九一)。 The Buddhist Praying Wheel.佛教徒之祈禱論(Simpson.W.著,一八九六)。 Ruler of India: As/oka,the Buddhist Emperor of India.阿育王傳(Smith.V.A.著,一九○一)。 Early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古代史(同人著,一九○四)。 De Religione Lamaice cum Christiana Cognatione.喇嘛教與基督教之親緣(Staudlin.C.F.著,一八○八)。 Ancient Khotan,or Detailes Report of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s on Chinese Turkestan.古于闐(Stein著,一九○七)。 Notes on the Monetary System of Ancient Kasmir.古代迦濕彌羅之貨幣制度(Stein.M.A.著)。 The Doctrine of the Perfect One,Or the Law of Piety.佛陀之教義(Strong.D.M.著,一九○二)。 The Datha%vansa;Or the History of the Tooth-Relic of Gotama Buddha.佛牙史(Swamy.M.C.著,一八七四)。 Die Legende von Kisa%gotaml.克沙憍曇彌之記錄(Thiessen.J.H.著,一八八○)。 Christianisme et Buddhisme.基督教與佛教(Thomas.A.著,一九○○)。 Pa%li Buddhism巴利佛教(Tilbe.H.H.著,一九九○)。 Theorie des Wissens und der Logik in der Lehre der Spateren Buddhisten.佛教之知識論及論理學(Tscherbatskoi.Th.J.著,一九○三)。 Inquiry into the Origine and Principles of Budaie Sabesin.佛教之起原及原理(Tyler著,一八一七)。 The History and Doctrine of Buddhism popularly Illustrated.通俗佛教史及教義(Upham.E.著,一八二九)。 Bouddhisme.佛教(Vale/e Poussin著,一九○○)。 The Buddhism of Tibet.西藏佛教(Waddell.L.A.著,一八九五)。 Lamaism in Sikhim.色目之喇嘛教(同人著)。 Lhassa and its Mysteries.拉薩及其神秘(同人著,一九○五)。 Buddhism in Translations.翻譯之佛教(Warren.H.C.著,一八九六)。 Two Bas-Reliefs of the Stu|pa of Bharha%t.婆蒱德塔婆之二浮彫(Warren.S.J.著,一八九○)。 Buddhism.佛教(Wassilief著,一八六○)。 De Buddhaistarum Discipline.佛教戒律論,Wattka.A.著,一八四八)。 On Yuang Chwang.玄奘論(Watters.T.著,一九○五)。 Buddhas Do|dsaarog Nongle Andre Tidspunkter i Indiens Aeldre Histoire.佛入滅之年代(Westergaard.N.L.著,一八六○)。 Indische Studien.印度研究(Weber著)。 Indische Streifen.印度漫遊(同人著)。 Indische Skizzen.印度要略(同人著)。 Vorlesungen U|ber Indische Literaturgeschichte.印度文學史講義(同人著,一八八二)。 U|ber den A^ltesten Zeitraum der Indischen Geschichte.印度史之最古代(Westergaad著,一八六二)。 History of India From the Earliest Ages.太古以降印度史(Whoeler.J.T.著,一八六七─八七)。 Indian Wisdom印度之賢(Williams.M.著,一八七五)。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梵英辭典(同人著,一九○二)。 English-Sanskrit Dictionary.英梵辭典(同人著)。 Ma%ra und Buddha.魔與佛(Windisch.E.著,一八九五)。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Religion.印度宗教史(Wurm.P.著,一八七四)。 Der Buddhismus.佛教(同人著,一八六八)。 The Burman.緬甸人(Yoe.S.著,一八八二)。 The Kingdom of the Yellow Robe.黃衣之王國(Young.E.著,一八九八)。 The Book of Sir Ma%rco Polo the Venetian.馬爾克僕洛東方誌(Yule.C.H.著,一八七一)等。 次舉其翻譯者,則如: Le Lotus de Labonne Loi妙法蓮華經(Burnonf.E.梵文法譯,一八五二)。 The Legend of Dipankara Buddha燃燈佛之記錄(Beal.S.漢文英譯,一八七三)。 Maka%-Vamsa.大統史(Turnour.G.巴利文英譯,一八三七)。 Dipa-Vam%sa.島史(Oldenberg.H.巴利文英譯)。 Foe/-Koue/-Ki.佛國記(Re/musat.A.漢文法譯,一八三六)。 Record of Buddhist Kiugdoms.佛國記(Legge漢文英譯)。 Memoires sur les Conte/es Occidentals.西域記(Julien.S.漢文法譯,一八五七)。 Histoire de la vie de Hiouen Thsang et de ses Voyages dans l’Inde Entre les Anne/es 629 et 645 de Notree/re.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同人,漢文法譯,一八五三)。 Si-Yu-Ki.西域記(Beal.S.漢文英譯,一八八四)。 The Life of Hieuen-Tsang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同上,一八八八)。 Record of Buddhist Kingdom.佛國記(同上,一八八六)。 Travels of Fahien and Sunyun.法顯宋雲旅行記(同上,一八八六)。 Text From the Buddhist Canon.法句經(同上,一八七八)。 Le Religieux E/mineuts Quialle/ret Chercher la Loidans les Pays d’ Occident.求法高僧傳(Chavannes.E.漢文法譯,一八九四)。 L’ Itineralir d’ Oukong.悟空傳(同上,一八九五)。 Dialogues of the Buddha.佛陀之說話(Davids.T.W.R.巴利文英譯,一八九九)。 Lalita-Vistara.普曜經(Mitra.R.梵文英譯,一八八六)。 Uda%navarga鄔陀那品(Rockhill.W.W.西藏文英譯,一八八三)。 Ja%takama%la%.本生鬘論(Speyer.T.S.梵文英譯,一八九五)。 Avadana-s/atada.撰集百緣經(Feer.L.梵文法譯,一八九一)。 Sutra eu Quarante Deux Articles.四十二章經(同人,漢文英譯,一八七八)。 Legende du roi Acoka.阿育王傳說(同人,西藏文法譯,一八六五)。 Histoire du Bouddha Sakyamuni釋迦佛傳(Foucaux.P.E.西藏文法譯,一八六八)。 Parabole de l’ Enfante/gare/.窮子之話(同人,梵文法華信解品法譯,一八五四)。 Esquise des Huit Sectesbouddhistes du Japon.八宗綱要(漢文法譯,一八九二)。 Vocabulaire Bouddhique Sanscrit-Chinois.梵漢佛教語對照(Harley.C.漢文法譯,一八九一)。 The Uda%na.嫗陀那(Strong D.M.巴利文英譯,一九○二)。 Das Buddha Pantheon Nippon:Buto-Zo-Dsu-I.佛像圖彙(Hoffmann.J.漢文德譯,一八五一)。 Geschichte de Buddhismus in Indien.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Shiefner.A.出版及西藏文法譯,一八六八)。 The Dhammapada法句經(Mu|llex.Max.F.巴利文英譯,東方聖書第十)。 The Sutta-Nipa%ta.法經集錄(Fausbo|ll.V.巴利文英譯,同上)。 The Maha%parinibba%n!a Suttanta.大般涅槃經(Rhys Davids.W.T.巴利文英譯,同第十一)。 The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轉法輪經(同上)。 The Tevijja%-Suttanta.三明經(同上)。 The A^kankheyya Sutta.阿康祇經(同上)。 The Cetokhila Sutta.心愚經(同上)。 The Maha%-Sudassana Suttanta.大善見經(同上)。 The Sabba%sava Sutta.總煩惱經(同上)。 Vinaya Texts.律藏(Rhys Davids.W.T.及Oldenberg.H.巴利文英譯,同第十三,第十七,第二十)。 The Fo- Sho-Hing-Tsan-King.佛所行讚經(Beal.S.漢文英譯,同第十九)。 The Saddharma-Pun!d!arika.妙法蓮華經(Kern.H.梵文英譯,同第二十一)。 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那先比丘經(Rhys Davids.W.T.巴利文英譯,同第三十五,第三十六)。 Buddha-Carita.佛所行讚經(Cowell.B.E.梵文英譯,同第四十九)。 Larger Sukha%vati-Vyuha.大無量經(Muller max.F.梵文英譯,同上)。 Smaller Sukha%vati-Vyuha.阿彌陀經(同上)。 Vajrcchedika%.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同上)。 Prajn%a-Pa%ramita-Hr!idaya.般若心經(同上)。 Amita%yur-Dhya%na-Sutra.觀無量壽經(高楠順次郎,漢文英譯,同上)。 A Record of the Buddhist Region.南海寄歸內法傳(同人,漢文英譯,一八九六)。 As/vaghos!a’s Dscourse on the Awaking of Faith in the Maha%ya%na.大乘起信論(鈴木大拙,漢文英譯)。 Praises of Amita.修道講話(Roid.A.一九○六)。 Legend and Miracles of Buddha Sakya Sinha.佛陀之記錄及其奇蹟(Chandra.梵文英譯,一八九五)。 Buddhaghosuppatti,or the Historical Romance of the Rise and Career of Buddhaghosha.關於覺音行跡之歷史小說(Gray.J.巴利原文並其英譯,一八九二)。 Short History,of Twelve Japanese Buddhist Sects.十二宗綱要(南條文雄英譯,一八八六)。 The Ja%taka.本生說話集(Cowell出版,Chalmers.Francis.Neil.Rouse巴利文英譯,一八九五─?)。 Buddhaghosha’s Parables.覺音之譬喻(Rogers.T.緬甸文英譯,一八七○)等。
盧至 (佛名)即樓至佛。【又】(人名)即盧至長者。
盧至長者 (人名)又作盧志長者,留志長者。佛在世中,舍衛城中有一長者,名盧至。家有巨財而慳貪,服弊衣,食糠菜,常為世人所笑。偶城中有節會,人民莊嚴舍宅,飲食歌舞,盧至歸家,開寶庫,取五錢,自念若在家食,則有母妻眷屬,不可周遍,即以兩錢買[麵-面+少],兩錢酤酒,一錢買蔥,自家中取鹽一把,出城外,至一樹下。見樹下烏鳥多,恐來撮,即至塚間,復見豬狗,更逃避至空靜處。酒中著鹽和[麵-面+少]而飲之,即時大醉起舞。歌曰:「我今節慶會,縱酒大歡樂。逾過毘沙門,亦勝天帝釋。」時天帝釋在佛前,以方便開盧至寶庫,悉施與世人。盧至不知所作,詣佛所。佛為說法度之。見盧至長者因緣經,法苑珠林七十七。
盧至長者經 (經名)具名盧至長者因緣經,一卷,失譯,記慳貪之盧至長者得道因緣。
盧行者 (人名)六祖慧能,姓盧氏,初在五祖弘忍下修道。稱為盧行者或盧居士。行者者,有髮之修行者也。傳燈錄三五祖章曰:「問衣法誰得耶?師曰能者得。於是眾議盧行者名能,尋訪既失。」
盧伽耶 (流派)Loka%yata,外道之一種。路迦耶底迦
盧舍 (雜語)Kros/a,俱盧舍之略。里程名。
盧舍那經 (經名)江南敏法師立二教,法華涅槃等為釋迦經,華嚴經為盧舍那經。是就能說之教主而名所說之法也。見五教章上。
盧脂那 (植物)Rocana,花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盧脂那亦云盧遮那,此云眼花也。」
盧遮 (佛名)又曰盧至。佛名。樓至佛
盧遮那 (佛名)流舍那
盧醯多 (雜語)Rohita,盧醯多迦之略。
盧醯多迦 (雜語)Rohitaka,譯曰赤色。西域記三曰:「盧醯呾迦窣堵婆,唐言赤。」正法念經十八曰:「盧醯多龍王,魏言赤龍。」
橐子 (物名)托子,亦作橐子。假字也。
(物名)梵語犍稚。譯為鐘或磬。犍稚與磬,質形雖異,而其用法則同,故配譯之耳。磬原為支那之樂器,以石為本。金者假用也。犍稚
瑿羅跋 (異類)瑿羅跋那
瑿羅跋那 (異類)瑿羅跋那
奮迅三昧 (術語)師子奮迅三昧也。
奮拏達多 (人名)Gun!adatta,三藏法師名。譯曰德施。見續高僧傳二。
歷劫 (術語)歷者經也,經過劫數也。世界成壞之期名為劫。法華經普門品曰:「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
歷劫迂迴 (術語)漸教之法門,歷三祇百大劫修行後始成佛,其迂遠與頓教一念成佛之迅速相較,故有此名。
歷然 (雜語)區別分明之貌。肇論曰:「好思歷然可解。」探玄記一曰:「不礙事相歷然差別。」
歷緣對境 (術語)觸於行住坐臥之緣,對於色聲等之境也。即日常之動作。小止觀曰:「第二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端身常坐,乃為入道之勝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緣。若隨緣對境而不修習止觀,是則修心有間絕。結業隨處而起,豈得疾與佛法相應。(中略)云何名歷緣修止觀?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六言語。云何名對境修止觀?所言境者謂六塵境。」止觀七曰:「觀行若明,能歷緣對境,觸處得用。」輔行二曰:「歷緣對境,咸會一如。」
壁定 (譬喻)惡覺譬如風,定譬如壁,壁定堅固,則覺風不能入也。止觀五曰:「止是壁定,八風惡覺,所不能入。」同輔行曰:「壁定者室有四壁,則八風不入。」
壁觀 (故事)達磨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世人稱為壁觀婆羅門。會元達磨章曰:「達磨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曰默然。人莫測之,謂之壁觀婆羅門。」【又】直以禪門之觀謂為壁觀。釋門正統八曰:「獨以真法如是安心,謂壁觀也。」注曰:「客塵偽妄不入曰壁。」
壁觀胡僧 (人名)謂初祖達磨也。壁觀
導化 (術語)導引教化眾生也。無量壽經上曰:「如來導化各能宣布。」
導引 (術語)教導他也。唐高僧傳(僧稠傳)曰:「棟梁三寶,導引四民。」探玄記二曰:「或闇夜中導引眾生。」
導師 (術語)導人入佛道者。佛菩薩之通稱。釋氏要覽上曰:「十住斷結經云: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華首經云: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名導師。佛報恩經云:大導師者,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常樂故。」法華經序品曰:「文殊師利!導師何故眉間白毫大光普照?」法華經涌出品曰:「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又】法會之式,表白者謂之導師。觀音懺法式,有導師,香華,自歸之三職。僧史略曰:「導師之名而含二義:若法華經中商人白導師言,此即引路指迷也。若唱導之師,此即表白也。」
蕤呬耶經 (經名)又曰瞿醯壇哆羅經,玉呬耶經。慧琳音義作掬呬耶亶怛羅經。三卷,唐不空譯。所謂瞿醯經是也。瞿醯經。梵Guhya-tantra,蕤宜作[卄/(夌*玉)]。
蔽尸 (雜語)Pes/i,作閉尸,箄尸,蜱羅尸。譯曰肉團,結。胎內五位之第三。玄應音義一曰:「蜱羅尸,或作閉尸,此譯云肉團也。至第三七日,結集成肉團,若男則上闊下狹,若女則上狹下闊。成肉團,猶未堅。」瑜伽略纂一曰:「閉尸,此名結。雖已成完,仍柔軟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閉尸,彼相類也。」
蕭寺 (雜名)寺之異名。本於梁武帝造寺多以姓為名。釋氏要覽上曰:「今多稱僧居為蕭寺者,必因梁武造寺以姓為題也。」李肇國史補曰:「梁武帝造寺,令蕭子雲飛白大書蕭寺,至今存焉。李約竭產自江南買歸東洛,匣於小亭以翫之,號為蕭齋。」
[藹-言+月] (術語)與臘同。
磨牛 (譬喻)挽臼石之牛也,彼磨牛只勞身形,以喻比丘之徒,身雖行道,而心無行道者。四十二章經曰:「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萬善同歸集二曰:「行道禮拜,未具真修。祖立客舂之[僽-秋+(夫*夫)],佛有磨牛之誚。」
磨司 (雜名)磨院
磨貝 (衣服)衣名。玄應音義十五曰:「磨貝,補蓋反,西域衣名也。」
磨衲 (衣服)袈裟名。六祖壇經曰:「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標註曰:「或云:高麗國產,世所珍奇,未見其所由,可重考矣。」東坡全集磨衲贊序曰:「長老佛印大師了元,遊京師,天子聞其名,以高麗所貢磨衲賜之。」雞林志曰:「高麗國衣摩衲者為禪法師,衲甚精好。」書林揚觶曰:「磨衲二字,見梵經。元應一切經音義云:年少淨行,上字從手,下字從糸。魏書盧景讓傳,有邢摩納。今困學紀聞,從衣從石,誤也。然東坡有磨衲贊,即指衲衣。」
磨院 (雜名)禪林之語。又曰磨下,磨司。舂米磨麵之所也。
磨滅 (雜語)物碾磨,則終消滅,謂有為法漸衰損,終消滅也。寶積經九十六曰:「須彌河海盡燋枯,畢竟磨滅歸虛空。」無量壽經下曰:「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大乘義章九曰:「一切有為,無常磨滅。」中阿含經四十三曰:「欲者苦無常磨滅法。」
磨磚 (故事)磨磚欲成鏡也。以示終不能成之意。傳燈錄曰: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南嶽讓禪師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之。一曰:師作什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能成鏡耶?師曰:坐禪豈得作佛耶?
磨頭 (職位)禪林之語。掌米麥等之碾磨者。
磨賴伽 (雜語)Mhrga,譯曰道。見大日經疏五。
磨磨迦羅 (術語)Mamaka%ra,譯曰我所。我所有也。見智度論四十八。
磨羅伽多 (物名)摩羅伽陀
磨灑 (物名)Ma%s!a,又作摩沙。金寶名,比丘盜五磨灑,則當波羅夷。慧琳音義六十曰:「是西方市金寶之名也,其金一丸如梧桐子許大,名一磨灑。以東西兩國通貨價直約之,可直此方銅錢八十。其五磨灑計當四百。彼國土法,偷盜財物,計當五磨灑者,罪當永棄送於山林,任其生死。若盜一二三四磨灑,量罪別科,不至於棄。佛制戒一准王法,比丘所盜之物,價直五磨灑者,即名犯重,擯棄出家不共住也。古人譯經錯會,將一磨灑同於一錢,錯之甚矣!佛言:我之教法,隨方國土為制。若准此國王法,上從五帝三王,下及大唐王制,未聞盜五錢即合至死。(中略)盜五匹已上方至流別,貫百之間有杖,不至流貶。而言五錢犯重者傷其太急,難為護持。不覺破此戒者其數多矣!有部律文云:四百犯重者,由故嚴峻,於此國土制以校量寬猛,正得其中,合佛本制也。」百一羯磨一曰:「何況五磨灑,若過五磨灑。」註曰:「西方檢問諸部律,皆同此名,斷其重罪,不云五錢。此是貝齒計八十箇名一磨灑,大數總有四百貝齒,一時離處方是犯盜,元不據錢。若譯為五錢者,全乖本文。故存梵語。」
麈尾 (物名)鹿之大者謂之麈,群鹿皆隨之,講者取其尾,為拂子,以象彼麈,指授聽眾也。比丘持之,則犯墮罪。行事鈔下二曰:「五百問云:若僧中說法,高座上不病,不得憑几捉麈尾,犯墮。」同資持記曰:「麈謂鹿之大者,群鹿行時看尾指處,即隨所往,講者持拂指授聽眾,故以為名。但不得畜毛為之,故制犯罪。」
廨院主 (職位)廨院者禪林食物管理之所,主者其管事也。禪苑清規曰:「廨院主之職,主院門收雜買賣。」
窺基 (人名)唐京兆大慈恩寺窺基,事玄奘,學天竺語,傳唯識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稱為百本疏主,法相宗之開祖也。永淳元年,壽五十一寂。嘗書彌勒上生經之疏,感舍利二七粒。又造彌勒像,於像前日誦菩薩戒一遍,以願兜率之往生。世稱慈恩大師。見宋高僧傳四。
窶拏末底 (人名)Gun!amati,又作求那摩帝,瞿那末底,窶拏摩提。印度論師名。譯曰德慧。為安慧之師,十大論師之一。西域記八記降伏數論外道摩沓婆。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窶拏末底,唐言德慧。安慧之師,業冠前英,道光時彥。」
求那摩帝隨相論 (書名)隨相論之異名。
窶拏折里多 (寺名)Gun!acarita,譯曰德行寺。在摩揭陀國,近於大覺寺。見慧琳音義八十一。
窶盧播陀 (地名)山名。譯曰尊足。雞足山之別名。屈屈吒播陀。尊足者宜為Gurupada,雞足者Kukkut!apada。或兩稱之乎。
窶鴦利摩羅 (人名)央掘摩羅
窶嚕達磨 (術語)譯曰敬法。八敬法也。瞿婁達磨
髻珠 (譬喻)髻中之珠也。法華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與之,以喻為已出分段生死,進而離變易生死之機說法華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而諸小王不順其命。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中略)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中略)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涅槃經三曰:「譬如國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頂戴恭敬,增加守護。我亦如是,頂戴恭敬增加守護如來所說方等深義。何以故?令我廣得深智慧故。」方等陀羅尼集經四曰:「譬如國王髻中明珠,愛之甚重,若臨終時授與所愛之子。我今為諸法王,此經即如髻中明珠,汝如我子。今以此大方等陀羅尼經授與於汝,譬如此王以髻明珠授與其子。」
髻珠經 (經名)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之略名。
髻利吉羅 (菩薩)又作計利枳[打-丁+羅],計里計羅。金剛手菩薩名。譯曰觸。男女相觸著之義。般若經義述曰:「髻利吉羅,於中國之言名觸,以不捨眾生必令解脫故,欲明觸性即菩提故。所以住抱持相,而現其觸淨俱幻平等智身。」慧琳音義三十九曰:「計利枳[打-丁+羅],金剛部大使者名也。」五秘密軌曰:「金剛計里計羅者,是虛空藏菩薩三摩地,與無邊眾生安樂,所求世出世間希願皆令滿足。」梵Kelikila。
髻寶 (譬喻)國王髻中之寶珠也。髻珠。慈恩寺傳序曰:「解其髻寶,示以衣珠。」義楚六帖七曰:「衣珠已現,髻寶仍傳。」
(雜名)曇摩Dharma(巴Dhamma)之略。譯曰法。唐僧之名,如曇鸞曇曜等多冠曇字者是也。甄正論上曰:「竊尋曇梵二字,此土先無,玉篇說文字林字統,竟無此字。曇梵二字本出佛經,(中略)翻譯人造,用詮天竺之音,演述釋迦之旨。在於此方,先無此字。後葛洪於佛經上錄梵字,訓以為淨,陸法言因而撰入切韻。」
曇花 (植物)優曇華之略。
曇花一現 (雜語)謂偶見即逝也。法華經言: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參看優曇華條。
曇柯迦羅 (人名)Dharmaka%la,又曰曇摩訶羅。譯曰法時。天竺沙門。魏嘉平中至洛陽,譯出僧祇戒心。高僧傳一曰:「曇柯迦羅,此云法時。」四分戒本疏一上曰:「天竺沙門曇摩迦羅,魏言法時,出僧祇戒心。」飾宗記三本曰:「中天竺沙門曇摩迦羅,或云柯羅,此云法時。」
曇無 (術語)又作達磨,曇摩,譯曰法。戒疏一上曰:「所言法者,此方土言:大夏梵音即云達磨,或云曇無,曇摩之異傳耳。未解聲明,故言多僻。」
曇無德 (人名)律主名。見曇摩[毛@(鞠-革)]多條。
曇無竭 (菩薩)菩薩名,具名達摩鬱伽陀。譯曰法盛,法勇,法上,法起等。於眾香城為王,常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常啼菩薩到此聞般若。智度論九十七曰:「鬱伽陀,秦言盛。達磨,秦言法。此菩薩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隨意說法,令眾生廣種善根,故號法盛。其國無王,此中人民皆無吾我,如鬱單越人,唯以曇無竭菩薩為主。其國難到,薩陀波崙(譯為常啼)不惜身命,又得諸佛菩薩接助能到。大菩薩為度眾生,故生如是國中。」華嚴疏鈔四十五曰:「曇無竭,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云法尚。今言法起,與生勇義同。」般若經三十卷行[王*舀]音義曰:「曇無竭,此云法上。」【又】(人名)比丘名。高僧傳三曰:「曇無竭,此云法勇。」梵Dharmodgata。
曇無諦 (人名)比丘名。開元錄一曰:「沙門曇無諦,亦云曇諦,魏云法實,安息國人。」按曇無為梵語,譯為法,諦者漢言也。梵Dharmasatya。
曇無蘭 (人名)比丘名。譯曰法正。見歷代三寶記七,開元錄三,貞元錄五。梵Dharmaraks!a。
曇無讖 (人名)Dharmaraks!a,比丘名。又作曇摩讖,曇摩羅懺,曇謨讖。譯曰法豐。高僧傳二曰:「曇無讖,或云曇摩懺,或云曇無懺,蓋取梵音不同也。」歷代三寶記八曰:「涼言法豐。」法華傳一曰:「曇摩羅懺,此云法豐。中印度人,婆羅門種,亦稱伊波勒菩薩。」
曇無[毛@(鞠-革)]多 (人名)與曇無德同。見曇摩[毛@(鞠-革)]多條。
曇無德部 (流派)律宗五部之一。曇無德比丘之部宗也,佛滅後百年優婆[毛@(鞠-革)]多羅漢五弟子之一,於戒律藏建立一部,部名曰曇無德部。律名曰四分律。見曇摩[毛@(鞠-革)]多條。
曇無德律 (書名)四分律之異名。
曇無德戒本 (書名)四分比丘戒本之異名。
曇摩 (術語)新曰達磨。譯為法。【又】(人名)比丘名。譯曰法。歷代三寶記七曰:「曇摩此云法。」【又】(佛名)法苑珠林曰:昔舍衛國中有二鸚鵡,解人言語。時阿難見鳥聰黠為說四諦,苦寂滅道。二鳥聞法,飛向樹上,歡喜誦持。夜宿為野狸所食,緣此善根,來生人中。出家修道,得辟支佛。一名曇摩,二名修曇摩。
曇摩迦 (人名)又作曇摩迦留。法藏比丘之梵名。支謙譯之大阿彌陀經上曰:「爾時世有大國王,王聞佛經道,心即歡喜開解,便棄國捐王,行作沙門,字曇摩迦。」平等覺經一曰:「便棄國位,行作比丘,名曇摩迦留。」本經以下之文譯為法寶藏。莊嚴經曰:「作法。」如來會曰:「法處。」智度論五十曰:「法積。」無量壽經上曰:「法藏。」梵Dharma%kara。
曇摩鞠 (人名)曇摩鞠多之略。
曇摩德 (人名)與曇無德同。
曇摩蜱 (人名)Dharmapri^ya,比丘名。譯曰法愛。見歷代三寶記八。
曇摩讖 (人名)比丘名。曇無讖
曇摩[毛@(鞠-革)]多 (人名)Dharmagupta,比丘名。又作曇摩[毛@(鞠-革)],曇摩德,曇摩屈多迦,曇無德,曇無[毛@(鞠-革)]多,皆梵音之楚夏耳,譯曰法正,法鏡,法藏,法護,法密等。佛滅後百年優婆[毛@(鞠-革)]多五弟子中之一。於律藏立一部,名為曇無德部。律名四分律。可洪音義三曰:「曇摩[毛@(鞠-革)]律部師宗名,曇摩[毛@(鞠-革)]多,亦云曇無德,此云法鏡,亦云法藏,即四分律部也。」戒本疏一上曰:「曇摩[毛@(鞠-革)]多此云法正,律名四分。」又曰:「梵音曇無德,曇摩德,與[毛@(鞠-革)]多,傳有訛僻,唐言度之。同云法正,謂法正律主,明慧卓朗,除邪倒也。又言法護者,能興建正法,不墮於時,即十八部中法護部是也。又言法鏡者,能照達萬法也。」飾宗記二本曰:「曇無德者,部執疏中曇摩[毛@(鞠-革)]多,翻為法護,宗輪論中名法藏部。」大集經二十二曰:「我涅槃後,有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顛倒解義,顛倒宣說,以例解說,覆隱法藏,故名曇摩[毛@(鞠-革)]多。」
曇摩迦羅 (人名)又曰曇柯迦羅。曇柯迦羅
曇摩羅 (人名)洛陽伽藍記法雲寺。西域烏場國沙門曇摩羅所立也。摩羅聰慧利根。學窮釋氏。至中國即曉魏言隸書。凡所聞見。無不通神。
曇摩羅察 (人名)Dharmaraks!a,又作曇摩羅剎,比丘名。
曇摩羅讖 (人名)比丘名。與曇無讖同。
曇摩耶舍 (人名)Dharmayas/as,比丘名。高僧傳一曰:「曇摩耶舍,此云法明,罽賓人也。」開元錄四曰:「曇摩耶舍,秦言法稱。」
曇摩流支 (人名)Dharmaruci,比丘名。高僧傳二曰:「曇摩流支,此云法樂。」歷代三寶記八曰:「曇摩流支,此云法希。」
曇摩蜜多 (人名)Dharmamitra,比丘名。譯曰法秀,罽賓國人。見高僧傳二。
曇摩跋羅 (雜名)鬼神名。譯曰學帝王。見金光明文句七。
曇摩難提 (人名)Dharma%nandi^,比丘名,譯曰法喜,兜佉勒人,苻秦建元中至長安,與道安佛念等共譯出中阿含,增一阿含及毘曇心等一百六卷。及後姚萇寇關內,辭還西域。不知所終。後僧伽提婆校正難提所譯二阿含,今經是也。高僧傳一曰:「曇摩難提,此云法喜,兜佉勒人。(中略)以苻氏建元中至於長安。及姚萇寇逼關內,人情危阻,難提即辭還西域。不知所終。」
曇摩屈多迦 (人名)曇摩[毛@(鞠-革)]多,一作曇摩屈多迦。見四分律開宗記一本。梵Dharmaguptaka。
曇摩伽陀耶舍 (人名)Dharmagatayas/as,比丘名。歷代三寶記十一曰:「天竺沙門曇摩迦陀耶舍,齊言法生稱。」
曇讖 (人名)曇無懺之略,此人立半滿二教,以判一代教。
曇讖二教 (術語)西秦曇無懺所立二教之判。即半字教,滿字教也。
曇鸞 (人名)續高僧傳六曰:「曇鸞或作巒,雁門人。初研究四諦之佛性,註解大集經,半而罹疾,欲以長生之道究佛教之蘊,學仙法。大通年中,至梁接陶隱居,得仙經十卷,欲往名山依法修治。行至洛下,途遇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問曰:佛經中長生不死法有勝此仙經者否?留支唾地曰:是何言也?此方何處有長生法?縱得長生,終輪迴於三有而已。即以觀無量壽經授之曰:是大仙方也。鸞頂受,燒仙經,一心修淨業。魏主重之,號曰神鸞。下敕使住并州大寺,晚移住北山石壁玄中寺。魏興和四年寂於平州遙山寺,壽六十七。所著有往生論註,贊阿彌陀佛偈。自號為有魏玄鑒大士。曇者,梵語,譯曰法。鸞為漢言,是淨土真宗七祖之第三祖也。
閼伽 (術語)又作阿伽,Arghya之略,譯曰水。名義集二曰:「阿伽,此云水。」但內典特指奉佛之水而言。即於水入香花者。大日經疏十一曰:「閼伽水,此即香花之水。」如意輪儀軌曰:「由獻閼伽香水故,行者三業清淨,洗染煩惱垢。」
閼伽桶 (物名)盛閼伽水之桶。
閼伽棚 (物名)載閼伽器之棚。
閼伽杯 (物名)盛閼伽之金屬製杯。
閼伽器 (物名)即閼伽杯等。由此轉謂供養佛之一般器具。佛祖統紀四十三曰:「阿伽此云器,凡供養之器,皆稱曰阿伽。」
閼伽花 (雜名)閼伽上所浮之花。用[木*密]。由此轉為奉佛之花。
閼伽水 (雜名)與常水異,故曰閼伽之水。猶言菩提之道。
閼伽井 (雜名)汲閼伽水之井。
閼伽印 (印相)八字文殊軌曰:「定慧(左右手)並仰開云云。」
閼伽印言 (真言)出於攝真實經中。
閼伽真言 (真言)大日經疏九曰:「南摩三漫多勃陀喃云云。」
閼伽水加持 (修法)三摩耶戒當日之後夜,汲水行之。
閼伽灌頂 (修法)以香水灌佛道修行者之頂,證明其修功之儀式作法。
閻王 (天名)又作燄王。閻魔王也。秘藏寶鑰中曰:「釋帝誦之,摧修羅之軍。閻王跪之,禮受持之人。」法苑珠林曰:「閻羅王者,昔為沙毘國王。常與維陀如生王戰,兵力不敵。因立誓願為地獄主,臣佐十八人,悉忿懟,同誓曰:後當奉助,治此罪人。十八人即主領十八地獄也。」閻羅王五天使者經曰:「人死當墮地獄,則主者持行,白閻羅王具其善惡。閻羅王為現五使者而問言。」睽車志曰:「張叔言判冥鬼有十人,而十人內兩是婦人。翻譯名義亦云閻羅一名琰魔,此云雙王。其兄及妹皆作地獄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琰魔
閻老 (天名)閻魔王也。臨濟錄曰:「閻老前吞熱鐵丸。」
閻牟河 (河名)六波羅蜜多經曰:「復有無量眾生,往殑伽河南,閻牟河北,二水中間。」
閻魔王 (天名)即閻王。閻羅琰魔各
閻魔卒 (異類)呵責墮獄罪人之獄卒也。心常懷忿毒,好集諸惡業,欣悅他苦者,死為琰魔卒。
閻摩兜 (真言)陀羅尼之名。譯曰解眾生纏縛。
閻摩羅 (天名)閻摩羅社之略。琰魔
閻摩羅社 (天名)又作琰摩邏闍。譯曰雙王。琰魔及閻羅
閻摩德迦 (明王)大威德明王之梵名。閻曼德迦
閻浮 (界名)閻浮提。【又】(植物)Jambu,又曰剡浮,琰浮。舊稱閻浮。新稱贍部。譯曰穢。樹名。嘉祥之法華經義疏八曰:「閻浮者,此云穢。」善見律十七曰:「閻浮子,其形如沈[卄/瓜]大,紫色酢酣。」閻浮樹
閻浮提 (界名)Jambudvipa,舊稱閻浮提,琰浮洲,閻浮提鞞波。新稱贍部洲。當須彌山之南方大洲名。即吾人之住處。閻浮者新稱贍部。樹名。提為提鞞波之略,譯曰洲。此洲之中心,有閻浮樹之林,故以為洲名。又屬南方,故曰南閻浮提。智度論三十五曰:「如閻浮提者,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提名為洲。」俱舍論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無熱池。(中略)於此池側,有贍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贍部洲。」玄應音義十八曰:「剡浮或云閻浮提,或作譫浮,又云贍部,皆梵音訛轉也。剡浮者從樹為名,提者略也,應言提鞞波,此云洲也。」西域記一曰:「南贍部洲,舊曰閻浮提洲訛也。」
閻浮樹 (植物)印度所產之喬木。學名Eugeniajambolana,雖為落葉植物,而其期極短,新葉相續而出。其葉為對生葉,葉端尖。四五月頃開花,為淡黃白色,形微小。果,最初為黃白色,漸漸變為橙赤紫色,及熟,則帶黑色而為深紫色。形及大,略似雀卵。其味澀,少帶酸而甘。南本涅槃經九所謂:「菴羅樹及閻浮樹一年三變」者是也。閻浮及閻浮提
閻浮檀金 (雜名)Jambunadasuvarn!a,又作炎浮檀金,閻浮那提金,閻浮那陀金,剡浮那他金。金名。其色赤黃,帶紫焰氣。閻浮為樹名。檀或那提,譯曰河。閻浮樹下有河,曰閻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閻浮檀金。即閻浮河金也。智度論三十五曰:「此洲上有樹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閻浮檀金。」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贍部捺陀金,或作剡浮那他金,舊云閻浮檀金。名一也。(中略)那他此言江亦云海也。」大日經疏五曰:「鬱金即是閻浮金色。」法華經授記品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
閻浮那提金 (雜名)閻浮檀金
閻曼德迦 (明王)Yama%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閻摩德迦尊,降閻魔尊,大威德明王,六足尊。五大明王西方之尊,無量壽佛之教令輪身。胎曼陀羅大鈔三曰:「大威德密號也,大威德金剛也,正名焰曼德迦也,漢號不明。」降焰魔尊
閻曼德迦威怒王 (明王)是為忿怒之明王,故曰威怒王。
閻曼德迦尊 (明王)威德尊大,故曰尊。
閻曼德迦儀軌 (經名)有四本:一,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一卷。二,大乘方廣曼殊室利菩薩華嚴本教閻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儀軌品第三十,一卷。三,大方廣曼殊室利童真菩薩華嚴本教讚閻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毘遮嚕迦儀軌品第三十一,一卷。四,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教經,三卷。
閻婆度 (畜生)苦地獄罪人之鳥名。往生要集上本引正法念經十三曰:「有惡鳥身大如象,名曰閻婆。觜利生炎,執罪人遙上空中。東西遊行,然後放之。如石墮地,碎為百分。」
閻婆度處 (界名)十六眷屬地獄之一。閻婆度鳥所居之處。見往生要集上本。
閻婆叵度 (界名)閻婆度也。與閻婆度處項同。正法念經十三曰:「閻婆叵度。」
閻羅 (天名)俗傳地管獄之神曰閻羅。其說有二。或以為十王之一。群書拾唾曰:「釋氏所謂十王者,五曰閻羅。」或以為位在十八王上。戒庵漫筆曰:「佛言琰魔羅,蓋主捺落迦者。閻羅即琰魔羅之異譯。餘十八王,見於阿含等經。名皆梵語,王主一獄,乃閻羅僚屬。」按梵語閻羅,其義為雙王。佛經云:昔有兄及妹,皆作地獄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琰魔
閻羅天子 (雜名)十王之第五。司掌大海底東北沃燋石下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地獄。犯鬼照過孽鏡後,牛頭馬面差鬼押入大地獄細查,再發入誅心十六小地獄受苦,受滿期限,轉解第六殿查對。
閻羅王星 (雜名)瑟星也。仁王經六曰:「瑟星者外國名閻羅王星,隨此星所出,必有災難。」
閻邏 (天名)又作閻羅,燄羅,琰羅。閻摩羅闍之略。慧苑音義上曰:「閻邏,具正云琰摩邏闍。」琰魔
閻羅王五天使經 (經名)佛說閻羅王五天使經,一卷。宋慧簡譯。說世間生,老,病,死,刑罰,是閻羅王五天使之旨者。
燄羅經 (經名)上經之略名。
燄羅王供行法次第 (書名)唐不空三藏撰。說燄羅王之供養法者。
興化 (人名)魏府興化山存奘禪師。臨濟玄之法嗣。後唐莊宗之師。滅後敕謚廣濟大師。見傳燈錄十二。
興化打中 (公案)僧問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師云:打中間底。僧便禮拜師云:山僧昨日赴個村齋,途中遇一陣狂風暴雨,向古廟裡避得過。見五燈會元十一興化章。
興行 (雜語)興事行事也。經名有「佛說興起行經。」
興世 (雜語)佛之出世也。行持鈔上之一曰:「至人興世。」資持記上一之一曰:「佛身充滿,隨物現形。示生唱滅,拯接群品。」今此且據娑婆所見,誕育王宮,厭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興世。
興起行經 (經名)佛說興起行經,二卷,一名嚴成宿緣經。後漢康孟詳譯。說佛一生中所受十難之因緣。
興盛 (雜語)事之盛起也。大灌頂神咒經二曰:「末世九百年中魔道興盛。」法事讚下曰:「正治五濁時興盛。」
興渠 (飲食)Hingu,又作興瞿,興舊,興宣。五辛之一。玄應音義十八曰:「興渠,此言訛也,應言興舊興宜。出闍烏荼娑佗那國,彼土人常所食者也,此方相傳以為芸薹非也。此樹汁似桃膠,西國作食皆著之,今時阿魏藥是也。」慧琳音義六十八曰:「興瞿,梵語藥名,唐云阿魏也。」宋僧傳二十九慧日傳曰:「僧徒多迷五辛中興渠,興渠人多說不同,或云芸薹胡荽,或云阿魏。(中略)五辛此土唯有四:一蒜二[韭]三蔥四薤,闕於興渠。梵語稍訛,正云形具。餘國不見,迴至于闐方得見也。根麤如細蔓菁根而白,其臭如蒜。彼國人種取根食也。於時冬天到彼,不見枝葉。薹荽非五辛,所食無罪。」
興道下八祖 (名數)支那天台道邃以下之八祖也。即天台興道道邃,天台至行廣脩,國清正定物外,國清妙說元琇,國清高論清竦,螺溪淨光義寂,四明寶雲義通,四明法智智禮之八師。
興儔 (人名)金華浦陽人。姓蔣氏,字心越,號東皋。十歲薙染。清康熙七年,三十歲,參翠微闊堂,居二年。堂問狗子話。師將啟口,堂一喝。如此者七八次。他日又入室。堂喝出。於是平生之疑礙冰釋。堂乃付偈印證之。師時年三十三也。時明僧澄一住日本長崎興福寺。聞師德望聘之。師遂於康熙十五年六月東渡。大弘法化。年五十七寂。見日本續高僧傳。
興禪護國論 (書名)三卷,日本榮西著。一論十門中之第二,有鎮護國家門。示興禪之本意在此,以為題名。
興瞿 (飲食)五辛之一。興渠
興顯經 (經名)如來興顯經之略名。
興顯如幻經 (經名)如來興顯經之異名。
鴦俱舍 (物名)(梵An%giras)又作鴦俱奢,鴦俱者,鴦俱尸。武器名。譯曰曲鉤。慧琳音義二十一曰:「鴦俱奢此云曲鉤。」可洪音義九曰:「鴦俱尸此云鉤。」(a%n%gu%s!a鏑矢之義)。
鴦俱舍印 (印相)陀羅尼集經四曰:「鴦俱舍印,唐云鉤印。」
鴦堀多 (人名)鴦崛摩羅之略。
鴦崛摩經 (經名)佛說鴦崛摩經,一卷,增一阿含經力品之別出,西晉竺法護譯。小乘部之攝。
鴦崛髻 (人名)與鴦崛鬘同。
鴦崛髻經 (經名)佛說鴦崛髻經一卷。與鴦崛摩經同本。小乘部之攝。西晉法炬譯。
鴦崛摩羅 (人名)央崛摩羅
鴦崛利摩羅 (人名)央掘摩羅
鴦掘多羅 (地名)國名。飾宗記八末曰:「真諦部執疏云:鴦掘多羅國,在摩竭陀國北,或云鴦伽國。」(An%ga)。
鴦堀多羅阿含 (經名)五阿含之一。見善見律毘娑沙一。
鴦竭羅私 (人名)仙人名。大日經疏十六曰:「鴦竭羅私,是汗液義也。此仙不從胎生,從汗液而生,故得名也。」
鴦輸伐摩 (人名)Aihs/uvarman,王名。西域記七曰:「鴦輸伐摩,唐言光冑。」第七世紀頃尼波羅國王名也。
鴦輪伐摩 (人名)鴦輸伐摩之誤。
鴦窶利摩羅 (人名)央崛摩羅
鴦伽 (地名)國名。鴦崛多羅
鴦伽陀 (人名)王名。佛本行集經曰:「有剎利王,名鴦伽陀,隋言與分身。」
鴦伽社哆 (雜名)An%gaja%ta,譯曰生支。男莖也。根木百一羯磨六曰:「梵云鴦伽社哆,譯作生支,即是根也。」
鴛班 (雜語)凡諷經,面面相看而對立,謂之鴛班。
(譬喻)根器,器量等。人之根性譬如物,謂之器。法華經提婆品曰:「女身垢穢,非是法器。」名義集二曰:「五道非成佛器,由是諸佛唯出人間。」
器手天 (天名)又曰器酒天。胎藏界外金剛部眾之一天。手把酒器。見胎曼大鈔六。
器手天后 (天名)胎藏界外金剛部眾之一。伊舍那之眷屬也。與器手天並手把酒器,故名。
器仗印 (印相)獨鈷等之三昧耶形也。
器朴論 (書名)三卷,日本託阿述。敘述時宗之義者。有十五門。
器世間 (界名)一切眾生可住居之國土世界,謂之器世間。對於眾生世間或有情世間之語。俱舍論十一曰:「如是已說有情世間,器世間今當說。」楞嚴經四曰:「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器世界 (界名)即器世間。
器界 (譬喻)國土為入眾生之器物世界,故曰器界。與器世界,器世間等同。三藏法數二十曰:「器界者,世界如器,即國土也。」
器界說 (雜語)如來以不思議之神力,能使草木國土說法。如華嚴經之菩提樹等能作佛事,極樂之樹林說妙法。五類說法之一。見三藏法數二十。
器量 (雜語)才能之多少。最勝王經一曰:「佛世尊無有分別,隨其器量,應其機緣,為彼說法。」百論肇公序曰:「鳩摩羅什,器量淵宏。」
憩伽 (物名)又作朅伽。譯曰劍。或名大慧刀。見慧琳音義三十六。見竭[言*我]條。梵Khad!ga。
(術語)學修戒定慧三者。因位曰學。果上曰無學。
學人 (雜語)學道之人也。菩薩瓔珞經曰:「佛子莊嚴二種法身,是人名學行人。」
學生 (術語)少年寓寺院習學外典者。寄歸傳三曰:「凡諸白衣,詣苾芻所,若專誦佛典,情希落髮,畢願緇衣,號為童子。或求外典,無心出離,名曰學生。」
學匠 (術語)學徒,學生。師曰師匠,故弟子曰學匠。
學戒 (術語)六事成就
學法女 (術語)式叉摩那尼
學法灌頂 (儀式)對於傳法灌頂而言。印可為弟子之位,謂之學法灌頂。印可為師之位,謂之傳法灌頂。大疏演奧鈔三曰:「學法傳法者,師資兩位灌頂也。印可資位名學法,印可師位名傳法。此二座真言行者入修次第故,處處對明之也。」
學和敬 (術語)六和敬
學侶 (雜語)有學問之僧侶。
學海 (人名)續高僧傳一(菩提流支傳)曰:「沙門曇顯,依大乘經,撰菩薩藏眾經要及百二十法門。(中略)雖山東江表,乃稱學海。」
學海涌智水 (譬喻)學解智辯,如水之滾滾湧出也。
學徒 (術語)與學生同。俱舍論一曰:「教誡學徒,故稱為論。」義林章一本曰:「庶後學徒,詳而易入。」
學悔 (術語)比丘一旦犯婬盜殺妄之一而懺悔者。蓋一犯此重罪者,即失為比丘之資格,然若懺悔,則名之為學悔,終身列於比丘之最末。
學處 (術語)可學之箇處。菩薩地持經一曰:「菩薩於何處學?學有七處: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實義,四者力,五者成熟眾生,六者自熟佛法,七者無上菩提。」
學教成迷 (雜語)學佛說之教法,而生謬解者。如小乘,權大乘。是三論宗之用語。三論玄義作學教起迷。三論玄義曰:「言不會道,破而不收,說必契理。收而不破,學教起迷。亦破亦收,破其能迷之情,收取所惑之教。諸法實相,言忘慮絕,實無可破亦無可收。」
學無學 (術語)研究真理,以斷妄惑,謂之學。真理究,妄惑盡,無更可修學者,謂之無學。小乘之學無學,以前三果為學,阿羅漢果為無學。大乘之學無學,以菩薩之十地為學,佛果為無學。文句八上曰:「研真斷惑,名為學。真窮惑盡,名無學。研修真理,慕求勝見,名之為學,學位在三果四句真無漏慧也。阿羅漢果,研理已窮,勝見己極,無復所學,故名無學。」嘉祥之法華義疏九曰:「若緣真之心,更有增進義,是名為學。緣真之心,己滿不復進求,是名無學。」法華經序品曰:「學無學二千人。」
選友 (人名)婆羅門名。悉達太子就此人學書。佛祖統記二曰:「太子時七歲,令學書。訪國中聰明,婆羅門名曰選友,起大學堂床榻學具。太子問師書有幾種。」
選佛場 (雜名)釋氏開堂設戒之地,曰選佛場。傳燈錄曰: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霞曰:選佛當往何所?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選擇 (術語)去惡而取善也。大阿彌陀經上曰:「曇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徹視,悉自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即選擇心中所願,便結得是二十四願經。」
選擇集 (書名)選擇本願念佛集之略名。
選擇本願 (術語)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所,自二百一十億佛土中能選擇而立之本願也。總為四十八願(大阿彌陀為二十四願),別為第十八念佛往生之願。
選擇諸法經 (經名)佛藏經之異名。
選擇本願念佛集 (書名)二卷,日本源空著。淨土宗之典也。
遷化 (術語)遷者遷移,化者化滅,通謂人之死。原為儒典之語。前漢書外戚傳曰:「李夫人卒,武帝自作賦曰:(中略)忽遷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飛揚。」文選魏文帝典籍論文曰:「日月遊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亦志士之大痛也。」佛者更為說,偏名釋氏之死,化者化度,教化濟度眾生也。遷者遷移,此處眾生之緣盡,而化度之事,移於他方之義也。大乘義章五本曰:「菩薩後時遷化他土。」廣弘明集哭玄奘文曰:「上人遷化於異方。」釋氏要覽曰:「釋氏死謂涅槃、圓寂、歸真、歸寂、滅度、遷化、順世,皆一義也。從便稱之,蓋異俗也。」
遺化 (術語)遺於後人之教化也。梁高僧傳一曰:「夫塔寺之興,以表遺化也。」
遺弟 (雜語)師滅後所遺之弟子。
遺形 (雜語)佛舍利之異名。長阿含經四曰:「如來遺形,不敢相許。」
遺法 (術語)佛去而遺於世之教法也。
遺訓 (術語)遺於後人之教訓也。大日經疏八曰:「以法王遺訓而教訓之。」唐太宗三藏聖教序曰:「遺訓遐宣。」
遺教 (術語)遺留後人之教法也。
遺教經 (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異名。佛垂滅時之遺誡也。此經或謂為大乘,或謂為小乘。台家以為大乘,稱為涅槃部之結經。見文句私記三本。
遺教經論 (書名)一卷,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以七分解釋之,建立菩薩所修之所法,依此論釋,則遺教經為大乘部也。
遺跡 (雜語)古人所遺之舊跡也。梁僧傳(康法朗傳)曰:「誓往伽夷,仰瞻遺跡。」
遺經 (經名)遺教經更約之曰遺經。
遺誡 (雜語)遺於後人之教誡也。唐僧傳道安曰:「作遺誡九章以訓門人。」
遵式 (人名)宋慈雲懺主之實名。慈雲
遶佛 (術語)西天之法。旋遶長上,表恭敬愛慕之意也。西域記二曰:「隨所宗事多有旋遶,或唯一周,或復三匝。」釋氏要覽中曰:「遶佛亦云旋遶,此方稱行道。(中略)歸敬至也,唯佛法右遶。」法華經曰:「頭面禮足,遶佛三匝。」
遶塔 (術語)右遶佛塔也。歸敬之意。同於遶佛。
遶塔功德經 (經名)右遶佛塔功德經之略名。
儐荼波多 (術語)Pin!d!apa%ta,又作賓茶波底迦,賓荼夜。譯曰常乞食。分衛
[何-可+爾]羅建他 (菩薩)Nilakan!t!ha,青頸觀音之梵名也。
儒童 (術語)梵名磨納縛迦Ma%navaka,譯曰儒童。童子之總稱也。然有以為別稱者。唯識述記一末曰:「摩納縛迦此云儒童。」【又】謂孔子也。溧水縣南七十五里,相傳有儒童寺,本孔子祠。唐景福二年立。以孔子適楚經此。南唐改曰儒童寺。蓋釋氏有所謂造天地經云:寶曆菩薩下生世間,曰伏羲。吉祥菩薩下生世間,曰女媧。摩訶迦葉,號曰老子。儒童菩薩,號曰孔子。復有清淨法行經云:真丹國人難化。佛遣摩訶迦葉往,為老子。淨光童子往,為孔子。又遣月明儒童往,為顏回。三弟子者出生其國。乃能從化。故唐杜嗣先有吉祥御宇,儒童衍教之說。焦氏筆乘。參照次
儒童菩薩 (本生)釋尊往昔為菩薩供養燃燈佛時之名也。然燈佛。【又】謂孔子也。海錄碎事十三上引清淨法行經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薩彼稱孔丘,淨光菩薩彼稱顏回,摩訶迦葉彼稱老子。」按,清淨行法經,大藏經不載。蓋偽經也。竹窗二筆曰:相傳孔子號儒童菩薩,童者純一無偽之稱也。文殊為七佛師,而曰文殊師利童子。善財一生得無上菩提,而曰善財童子。乃至四十二位賢聖,有童真住,皆嘆德之極,非幼小之謂也。儒童
(術語)Ma%nd!ala,梵語曼荼羅,義譯為壇。以築壇安置曼荼羅之諸尊故也。壇形有種種。密門雜抄曰:「今於堂內造木壇者,烏樞瑟摩明王經中,止雨法以紫檀作壇,此其本說也。諸部要目云:四角者曰地輪壇,圓者曰水輪壇,三角者曰火輪壇,半月形者曰風輪壇,又土壇為地壇,作小木壇,無論何處,自在持行,如流水者,為水壇,護摩壇為火壇,隨處為本尊者為風壇。」
壇戒 (術語)登壇受戒也。
壇經 (書名)具名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六祖大師慧能於韶州大梵寺壇上所說之法。門人記之,尊為法寶壇經。略曰壇經。稱經者,後人尊其法也。非六祖之意。夾註輔教編六壇經贊題註曰:「始其眾人欲請宗門第六祖大鑑禪師開演東山法門於韶陽大梵寺,尊敬大鑑之道,乃封土為壇,以資其說法。其後其弟子者集大鑑之說因而目為壇經也。」疏註二家如下:六祖壇經增註,日本山田大應注。六祖壇經箋註,丁福保注。
壇經真偽 (雜語)傳燈錄二十八南陽忠國師語曰:「吾比遊方多見此色,近尤盛矣!聚卻三五百眾,目視雲漢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壇經改換,添糅鄙談,削除聖意,惑亂後徒,豈成言教!苦哉吾宗喪矣!」忠國師者,曹溪之直弟也。可見此時已有改換之偽本矣。其後在遼國遂為焚棄。佛祖統紀十四高麗國義天傳曰:「見飛山別傳議,為跋曰:甚矣古禪之與今禪名實相遼也。(中略)珠公論辯斯其至焉,近者遼國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與焚棄,而比世中國禪宗章句,多涉異端,此所以海東人師疑華夏為無人。今見飛山高議,乃知有護法開士百世之下住持末法者,豈不賴珠公力乎(成珠作別傳議,於禪教之際,深有發明)。」其後至元,德異宗寶二老,探古本刪定之,刊行於世。此今之壇經也。德異序曰:「惜哉壇經為後人節略太多,不見六祖大全之旨。德異幼年嘗見古本,自後遍求三十餘載,近得通上人尋到全文,遂刊於吳中休休禪庵,與諸勝士同一受用。」是元世宗至元二十七年之記也。宗寶跋曰:「余初入道有感於斯,續見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其版亦已漫滅。因取其本校讎,訛者正之,略者詳之。復增入弟子清益機緣,庶幾學者得盡曹溪之旨。」是其翌年之記也。案二公同時刊行二本。而宗寶本為勝,後人取德異之序冠之。以廣流通云。
據勝為論 (術語)通論事實,謂之據實通論,就其中之多者勝者而論,謂之據勝為論。如色之名,據實通論,則五根五境無表色之十一法,悉為色。獨於眼根所對之境,與以色之名,則據勝為論也。天台戒疏一曰:「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
據實通論 (術語)據勝為論
擁護 (術語)扶持守護也。金光明經一曰:「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毘奈耶雜事四曰:「擁護佛法使長存。」
擇力 (術語)以智慧簡別諸法之力也。
擇地 (術語)依真言法造壇,選勝地也。是為具支分之隨一。
擇法眼 (術語)簡別法之是非之識見也。
擇法覺支 (術語)七覺分
擇乳眼 (譬喻)乳混水,使鵝飲之,彼能擇乳而遺水。鵝王
擇時 (術語)修真言法,選其法相應之時日也。
擇滅 (術語)涅槃之異名。滅者滅諸相之無為法也。涅槃者是由真智之揀擇力所得之滅法,故曰擇滅。俱舍論一曰:「擇謂揀擇,即慧差別,各別揀擇四聖諦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唯識述記二末曰:「即此真如,名為擇滅,即由慧力方證會故。」
擇滅無為 (術語)三無為之一。涅槃之無為法也。
擔木山 (界名)梵名朅地洛迦山Khadiraka之譯名,九山,七金山之一。
擔步羅 (植物)又作耽餔羅。藥果名。慧琳音義六十六曰:「耽餔羅,西國藥果名,俗士女多含此藥。」慈恩傳三曰:「擔步羅。」梵Ta%mbu%la。
擔板漢 (譬喻)人夫之負板者,但見前方,不能見左右。方語曰:「擔板漢,但見一方。」
凝然常 (術語)凝然常住之意。對於不斷常相續常而言。又云自性常或本性常。即自性常住之真如法性也。見群疑論二。
濁世 (術語)五濁惡世也。阿彌陀經曰:「娑婆國土五濁惡世。」法華經勸持品曰:「濁世惡比丘。」往生要集上本曰:「往生極樂之教行,濁世末代之目足也。」
濁劫 (術語)濁惡之時期也。劫者梵語長時之稱,五濁中之劫濁是也。滅劫中人壽二萬歲以後。法華經勸持品曰:「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
濁惡 (術語)五濁與十惡也。觀無量壽經曰:「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天台觀經疏曰:「濁惡者,濁五濁也:一見,二煩惱,三眾生,四命,五劫。惡者十惡也:殺,盜,婬,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見也。」
濁惡世 (術語)五濁十惡熾盛之時期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我出濁惡世。」同普賢勸發品曰:「後五百歲濁惡世中。」
濁惡處 (界名)謂此娑婆世界也。五濁十惡所行之處也。觀無量壽經曰:「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充滿,多不善聚。」
濁業 (術語)三業之一。附錄。
濁亂 (術語)謂惡法盛興,濁人亂世也。總有五種,謂之五濁。
濊佉阿悉底迦 (術語)Eka%sitika,佛之德相。八十一隨好也。濊與穢同。
澡瓶天子 (天名)一作作瓶天子。釋迦佛為太子時。因出四門,歷觀諸相。忻厭之意,日愈一日。繇是父王益其伎樂以悅之。每至夜分,有淨居天人名作瓶。住在空中,發言警策。復使樂器皆出五欲非樂,世間無常,涅槃寂靜,速須出離之聲(云云)。詳見佛本行集經。王勃釋迦如來成道記曰:「於是澡瓶天子,以警覺彰伎女之醜容。」
噱叉 (地名)Vaks!u(the Oxus),河名。
(術語)心懸一處而不忘也。大乘義章二曰:「常守一緣,不能捨離,於緣發悟名憶。」
憶念 (術語)記憶不忘也。華嚴大疏鈔三十四上曰:「攝法在心,故名憶念。」
憶持 (術語)記憶受持而不忘失也。觀無量壽經曰:「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懊惱三處經 (經名)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之略稱。
憺怕 (雜語)說文,憺安也。謂憺然安樂也。憺亦恬靜也。怕,靜也,無為也。廣雅,憺怕,寂寞也。亦恬靜也。言寂寥無人也。經文憺有時誤作惔。說文,惔憂也。非此義。怕又作泊。說文,泊無為也。廣雅,泊靜也。
懈怠 (術語)於斷惡修善之事不盡力也。唯識百法隨煩惱二十之一。俱舍七十五法,六大煩惱之一。唯識論六曰:「懈怠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謂懈怠者滋長染,故於諸染事而策勵,亦名懈怠。」俱舍論四曰:「怠謂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說勤所對治。」菩薩本行經上曰:「夫懈怠者,眾行之累。居家懈怠者,則衣食不供,產業不舉。出家懈怠,則不能出離生死之苦。」
懈怠賊 (術語)懈怠賊道心,故云。智度論十五曰:「一切諸賊中,無過懈怠賊。」
懈怠耕者經 (經名)佛說懈怠耕者經,一卷,宋惠簡譯。佛對耕者說懈怠之過。彼聞而悔過,得不退轉。
懈怠不聽法戒 (術語)制懈怠而不聽受正法之戒也。四十八輕戒之一。新學之菩薩,每有講法,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之,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之一切說法處,亦應悉至而聽受。此戒即誡菩薩自抱無知,懈怠不聽法者。通於大小二乘道俗七眾。法藏名之為不聽經律戒,太賢謂為不能學戒。今依天台。
懈慢界 (界名)與懈慢國同。
懈慢國 (界名)在閻浮提西方十二億那由陀,至極樂國之中途,生於此國者,染著其國土之快樂,而起懈怠憍慢之心,不更進而生於極樂,故謂為懈慢國。疑佛智不思議,雜修自力之善根,而願生於極樂者生之。菩薩處胎經二曰:「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陀,有懈慢界。國土快樂,作倡伎樂,衣被服飾,香花莊嚴,七寶轉圍床。(中略)前後發意眾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深染著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
懈慢邊地 (界名)日本真宗視懈慢界與邊地為一,故曰懈慢邊地。懈慢界為菩薩處胎經所說,邊地為無量壽經所說。假令為別,亦皆為極樂之附庸也。
獨一善 (術語)七善
獨一法界 (術語)顯曰一真法界。密曰獨一法界。一切諸法,真如平等,故為一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舉一法,則一切諸法悉歸,以一法該收萬法,謂之獨一法界。大日如來之智拳印,標幟此獨一法界之一也。大日經疏一曰:「如來獨一法界加持之相。」同十七曰:「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獨一法界故言一也。」
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術語)謂死生之際,唯為自己一身也。無量壽經下曰:「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
獨角仙人 (人名)又曰一角仙人。一角仙人
獨空 (術語)隨事緣而說諸法之空,然空理是一,名之為一空或獨空。止觀七曰:「一切法趣十八空,歷十八緣名十八空,但是一空。方等云:大空小空,皆歸一空。一空即法性實相諸佛實法。大品云:獨空也。」
獨法 (術語)七善
獨秉 (術語)謂心念法也。以此告於自己一人之心念而其事成故也。羯磨
獨股杵 (物名)獨鈷及不動明王
獨孤洛迦 (衣服)七種衣
獨柯多 (術語)梵語。與突吉羅同。
獨尊 (術語)三界中佛獨尊貴也。長阿含經一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獨散意識 (術語)亦曰散位獨頭之意識。第六意識於散位不伴前五識而起,不緣五塵之境,獨緣三世諸法及空華水月等色之時也。
獨園 (地名)給孤獨園之略。
獨鈷 (物名)又曰獨鈷杵。真言師所用之金剛杵也。鈷為股之借字,金剛杵之獨,頭謂之獨鈷,分為三股,謂之三鈷,分為五股,謂之五鈷,分為九股,謂之九鈷。原為西土之武器。獨鈷者,標幟大日如來獨一法界之智。金剛杵
獨影境 (術語)三類境之一,第六意識之妄想分別,浮實我實法之相如,現空華兔角之境,所現之相,多為相分。此相分非有實體,惟為意識之見分所變現之影像。故名之為獨影境。對於帶質境之相分有本質,而謂為獨。對於性境之相分有實性,而謂為影。故獨影境者,為一時妄分別之反應。為情有理無之法,三性中之遍計所執性也。既是妄分別之反應,故其性(善惡無記之性)、其繫(三界之繫屬)、其種子(能生之種子),皆與妄分別之本體(即見分)相同,體性總為見分,如鏡中之影,隨本質之形。唯識樞要上本曰:「獨影之境,唯從見分,性繫種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識緣龜毛空華石女,無為他界緣等所有諸境。如是等類,皆是隨心無別體用,假境攝故名為獨影。」
獨頭無明 (術語)二種無明或五種無明之一。又名不共無明。貪,瞋,痴,慢,疑,惡見,六大惑中,無明獨起,不與其他五大惑共行,謂之獨頭無明。與其他五大惑隨一共起之無明,名為相應無明。是於六大惑中論共不共也。故獨頭無明亦不遮與五大惑以外之諸惑俱起也。見百法問答鈔一。
獨頭意識 (術語)四種意識之一。意識
獨覺 (術語)又曰緣覺。即辟支。常樂寂靜,獨自修行,修行功成,於無佛之世,自己覺悟而離生死者,謂之獨覺。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種,獨身無伴侶,如麟一角,為前者,有伴侶而同一獨悟,為部行。出於無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則一也。是不依佛之聲教,故勝於聲聞,自脫生死而止,不能兼濟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俱舍論十二曰:「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離稟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調不調他故。」又曰:「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為獨勝。(中略)由本事中說,一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獼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見彼威儀,展轉遊行至外仙,現先所見獨覺威儀,諸仙睹之咸生敬慕,須臾皆證獨覺菩提。(中略)麟角喻者,謂必獨居。」緣覺
獨覺身 (術語)佛身附錄。
獨覺捨悲障 (術語)謂獨覺有捨大悲心之障也。蓋獨覺之人,但能自度,無利他心,故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從而不能至於佛果,故謂之捨悲障。
衛世師 (流派)勝論宗
衡山 (地名)又曰南岳。古支那之衡州。天台宗第二祖慧思居之。輔行一之一曰:「博物誌云:嵩高為中岳,屬豫州。華山為西岳,屬同州。泰山為東岳,屬兗州。恒山為北岳,屬冀州。衡山為南岳,屬荊州。後開衡州,從山為名。」
璟興 (人名)新羅人。法相宗。有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三卷行於世。
樹下坐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頭陀
樹下思十二因緣經 (經名)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之略名。
樹王 (雜名)為樹中之王,故曰樹王。猶言牛王鵝王等。法華經序品曰:「國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樹王其華開敷。」天之樹王,即忉利天上所謂波利質多之樹也。波利質多出於起世經六,長阿含二十等。譯為高遍樹或晝度樹。
樹林神 (神名)千手陀羅尼所說十五神之一。
樹根 (譬喻)八喻之一。譬喻附錄。
樹提 (人名)樹提伽之略。
樹提迦 (人名)新曰殊底色迦。譯為星宿或有命,照耀,火。西域記九曰:「殊底色迦,唐言星宿,舊曰樹提伽訛也。」俱舍光記五曰:「殊底穡迦,此云有命,舊曰樹提迦訛也。」探玄記十五曰:「梵云樹提,此云照耀。」梵Jyotis!ka。
樹提伽在火中生 (傳說)有大長者,其家巨富,年老無子,忽懷孕,因問六師外道,六師咸言:是女而不長命。及其問佛,佛說其為男,長年具德。六師聞之,心生嫉妒,以菴羅卑和合毒藥使服之,服已尋死。長者多積薪火葬。是時死尸火燒腹裂,子從中出,端坐火中,猶如鴛鴦處於蓮華臺。佛告耆婆,汝往火中抱兒來。耆婆欲往,六師告曰:相害不能脫。耆婆言如來之使,雖入阿鼻獄猛火,尚不能燒,況世間火耶?爾時耆婆入火,猶如入清涼大河水中,乃抱持其兒還。長者云:願如來立名字。佛曰:是兒生於猛火中,火名樹提,應名樹提。見涅槃經師子吼品。
樹提伽往昔給病道人緣 (傳說)樹提伽倉庫盈實,金銀具足,奴婢成行,無所乏少,其富過國王。一時國王與樹提伽同車詣佛所問言:世尊,樹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婦女家宅過我甚?佛言:樹提伽布施功德,現天上受樂也。往昔五百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遇險路,於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給草屋,厚敷床褥,給米漿米糧燈燭,乞願天堂之報。今果得報。佛言是時布施者,今樹提伽夫婦是也。時病人,今我身是也。五百商主及商人,皆得阿羅漢道。見樹提伽經。
樹提伽經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說樹提伽長者之福德及往昔之因緣。
樹提長者 (人名)樹提伽
樹提摩納 (人名)摩納者童子之梵語也。樹提伽
樹想 (術語)十六觀之第四觀也。
樹經 (物名)梵典刻於貝多羅樹等,謂之樹經。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曰:「拂石年窮,樹經無泯。」
樹頭 (職位)禪家司莊園之樹木者。見象器箋七。
(術語)對於縱而言。「空間的」之別名。
橫出 (術語)淨土門易行道有橫超橫出之二道。聞如來之本願而不疑,信之一念,得即得往生之益,死後直往生真實之報土,是為橫超。以自力之心,修定散之諸行,生於方便之化土,是為橫出。
橫死 (雜語)非前世之業果,而命終,謂之橫死。有九種。
橫柱指合掌 (術語)十二合掌之一。
橫豎 (雜語)橫與豎也。與縱橫同。次第曰豎,不次第曰橫,又[一/旦]於時間曰豎,空間曰橫。例如法華文句九曰:「若但性德三如來是橫,修德三如來是縱。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說不縱不橫三如來。」又選擇決疑鈔三曰:「若橫若豎,具足三心,而行念佛者,百千皆生,萬無一失。」皆有次第不次第之意味也。顯名鈔曰:「光明無量者,橫顯十方利益無邊,壽命無量者,豎示三世化導無限。」是取時間空間之意也。
橫超 (術語)橫出
橫截 (術語)橫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於極樂也。無量壽經下曰:「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極樂國。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昇道無窮極。」
橙子 (物名)椅子前所置承腳之小几也。見象器箋十九。
(雜名)梵語細睹Setu,見梵語雜名。
問橋 (故事)方等陀羅經三說佛往昔對智者發愚問而教智者也。止觀十曰:「方等云:種種問橋,智者所呵。」
橋梁 (譬喻)卑下而忍人之凌辱,譬之於橋梁。註維摩經七曰:「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注曰:「什曰:言其謙下,為物所凌踐,忍受無慢,猶如橋梁也。」
(術語)常曰根機,機緣等。本來自己之心性有之,為教法所激發而活動之心[何-可+動]也。玄義六上曰:「機有三義:一者機是微義。故易云:機者動之微,吉之先現。又阿含云:眾生有善法機,聖人來應也。眾生有將生之善,此善微微將動,而得為機。(中略)如弩有可發之機,故射者發之,發之箭動,不發則不前。眾生有可生之善,故聖應則善生,不應則不生,故言機者微也。二者古注楞迦經云:機是關義。何者眾生有善有惡?關聖慈悲,故機是關義也。三者機是宜義,如欲拔無明之苦,正宜於悲。欲與法性之樂,正宜於慈。故機是宜義也。」會本文句記十一曰:「問:機器何別?答:雖並從譬,各有一意。機論可發,器語堪任。」【又】契合真理之機關。大明錄曰:「文義俱明者謂之理,忘言獨契者謂之機。」
機水 (譬喻)眾生之機根,譬如水也。性靈集二曰:「臺鏡瑩磨,俯應機水。」
機用 (術語)禪家之宗匠,以言語不及之機微證悟,用心施於學者,謂之機用。谷響集九曰:「大機在宗師,施之學者,謂之大用也。」
機見 (術語)依眾生之機而感見佛也。宗鏡錄二十一曰:「他受用及變化二土,正證於前。相似名同,而隨機見異。」
機性 (術語)人之機根性質。最勝王經一曰:「此諸眾生,有上中下。隨彼根性,而為說法。」
機宜 (術語)眾生有善根之機,而宜於布教者。玄義六上曰:「機是宜義,如欲拔無明之苦,正宜於悲。欲與法性之樂,正宜於慈。故機是宜義。」同一下曰:「夫教本應機,機宜不同,故部別異。」唯識述記一本曰:「如來設機,隨教所宜。」
機要 (術語)機密緊要。唐高僧傳(玄奘)曰:「極空有之精微,體生滅之機要。」
機根 (術語)眾生之根性,性質也。二教論上曰:「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
機教 (術語)眾生之機與佛之教也。二者必可相應者。文句一上曰:「若應機設教,教有權實淺深不同。」華嚴玄談四曰:「約佛雖則一音,就機差而教別。」
機感 (術語)眾生有善根之機,而感佛也。又眾生有善根之機,故佛感應之也。探玄記一曰:「機感相應,有形言現。」釋籤一之一曰:「機感相應得益。」文句一上曰:「機成致感,逮得己利。」
機語 (術語)神機之語句。大明錄曰:「文義俱明者,謂之理。忘言獨契者,謂之機。」山菴雜錄曰:「機語相投容入室。」
機緣 (術語)機謂根機,緣謂因緣。言眾生有善根之機,而為受教法之緣者。最勝王經一曰:「隨其器量,善應機緣,而為說法。」淨名玄一曰:「聖人說法,深鑒機緣。」文句記二下曰:「演一乘之實唱,飽妙行之機緣。」四教義一曰:「夫眾生機緣不一,是以教門種種不同。」【又】禪家宗匠,臨機應緣之行藏作略,謂之機緣。六祖壇經有機緣篇。
機應 (術語)眾生之機與如來之應也。文句一上曰:「信則論機,見則是應。」又曰:「機應相稱,故曰道交。」
機關 (術語)謂禪門之宗匠,以古則公案一喝一棒,接得學人也。七帖見聞一末曰:「神智云:宗門立理致機關二門,教化機緣。」
機關木人 (譬喻)喻五蘊之假者。智度論六曰:「都無有作者,是事是幻耶?為機關木人,為是夢中事。」
豫修 (術語)與逆修同。豫修死後之佛事也。逆修
豫修齋 (儀式)為豫修請僧供齋也。
燒斗香 (雜名)清嘉錄八曰:「案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云:杭俗糊紙為斗,炷香其中,高者可二尺許。中秋夜祀月則設之。詩云:心字燒殘寸寸灰。靈香上請月輪開。斗量畢竟人間少,桂粟新收萬斛來。」
燒灸地獄 (界名)地獄附錄。
燒香 (儀式)五種供養及六種供養之一。世諦所釋,則為拂邪氣,請神靈。第一義諦所釋,則為使所修之功德,周遍一切處。陔餘叢考三十三曰:「李相之賢已集,因謂燒香始於佛圖澄。襄國城塹水源暴竭,石勒問澄,澄曰:今當敕龍取水。乃燒安息香,咒數百言,水大至云。然燒香實不自此始。三國志孫策謂張津著絳帕頭燒香讀道書。又江表傳,道士于吉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則漢末道家已用之。又按漢武故事,昆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人之神。其祭不用牛羊,惟燒香禮拜。則燒香之始於佛家可知。」大日經疏八曰:「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香氣逆風順風自然遍布。菩提香亦爾,隨一一功德,即為慧火所燒,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熏一切,故曰燒香。」。按行法中有五處之燒香。第一初入道場,見法會聖眾,五體投地,禮拜恭敬,此時應先燒香。第二為引入己身,行者先於身上觀月輪,於月輪中現本尊身,為供此所現之佛身而燒香。第三為供道場所布列之諸尊而燒香。第四正念誦時,現對本尊為此法,故為供彼尊而燒香。第五觀念了後,為奉送本尊而燒香。
燒香侍者 (職位)禪家掌燒香行禮兼記錄法語之僧。
燒指 (雜語)佛教苦行之事,自燒其指,以表示其信仰之誠也。北史曰:並令燒指吞炭,出家為尼。韓愈文曰:焚頂燒指,百十為群。
(物名)梵語[何-可+爾]播Dipa,燈明也。六種供具之一。燈明
一燈 (雜語)貧女之一燈也。貧女
燈滅方盛 (術語)如燈光將滅時,暫時增光,佛法將滅時,一時彩然法盛之豫言也。止觀六曰:「初果猶七反未盡,如燈滅方盛。」法滅盡經曰:「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吾法滅時亦如燈滅。」
燈王 (佛名)維摩經云:東方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其師子座,高四萬八千由旬。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來入維摩詰室。謝靈運賦曰:「應鐙王之贈席。」詠此事也。
燈光梵志 (人名)止觀輔行二曰:「慧上菩薩經云:過去無數有梵志名燈光,在林藪間行吉祥願。經四百二十歲,入摩竭國。有陶師女,見梵志端正,投梵志前。梵志報言:吾不樂欲。女言:設不能,吾尋自害。梵志自念:吾常護戒,若數犯者非吉祥。離之七步,即起慈心而欲犯戒。不然女死,寧令女安,我入地獄。從其所願。經十二年終生梵天。」
燈明 (物名)神佛前所奉之燈火也。六種供具之一。以標佛之智波羅蜜。菩薩藏經曰:「百千燈明懺悔罪。」無量壽經下曰:「為世燈明最勝福田。」同淨最疏曰:「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燈明。」罥索經十九曰:「如是真言,三遍加持燈明,獻供養之,持法者,觀蠲諸暗障。」
燈明佛 (佛名)具名日月燈明佛。於過去出世,如今之釋迦佛,現六瑞之相,說法華經之佛也。法華經序品曰:「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是二萬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
燈指 (人名)比丘名。王舍城長者之子,生時一指放光,故名燈指。初富而中貧,後又富。出家得羅漢果。見燈指因緣經,法苑珠林三十五。
燈指因緣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說燈指比丘在俗時,前後富福中間貧困之往昔宿因。
燈菩薩 (菩薩)金剛界曼荼羅外四供養菩薩之一。
燈頭 (職位)禪林司燈燭之職。
燈爐 (物名)俗通用燈籠。
燈籠 (物名)佛在世時僧房燃燈之具也。後為佛前之供具。毘奈耶雜事十三畫曰:「苾芻夏月然燈,損蟲。佛言:應作燈籠。苾芻不知云何應作?佛言:應以竹片為籠,薄顯遮障。此若難求,用雲母片。此更難得,應作百目。苾芻不解如何當作?佛言:令瓦師作如燈籠形,傍邊多穿小孔。」
燉煌三藏 (人名)與燉煌菩薩同。
燉煌菩薩 (人名)燉煌國沙門,竺曇摩羅剎,晉曰法護。至洛陽,傳譯甚盛。時人尊其道,稱為燉煌菩薩。正法華經即其譯也。見高僧傳一。
曉了 (雜語)猶言了解。淨住子曰:深悟在別世,曉了因緣法。【又】(人名)五燈會元匾擔山曉了禪師者。六祖之嫡嗣。
曉瑩 (人名)氏族不詳。字仲溫。歷參諸方叢林,頓明大事,嗣法於大慧杲日。晚年歸隱江西羅湖畔,杜門不與世接。南宋紹興二十五年十月,撰羅湖野錄四卷,雲臥紀談二卷。年壽並缺。見佛祖通載三十,續傳燈錄三十二目錄等。
曉鼓 (雜名)曉打之鼓。對於昏鼓而言。
隨一 (術語)多數中之一也。俗以隨一解第一之事者不可也。瑜伽論二曰:「人中隨一有情。」順正理論五十曰:「六境中隨一攝故。」
隨一不成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四不成之第二。謂立敵二者出一方不許容之因由也。故有他隨一不成,自隨一不成之別。
隨分 (術語)隨力量之分限也。唐華嚴經三十四曰:「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圓覺經曰:「隨分思察。」佛地論七曰:「我今隨分已略釋。」【又】隨於本分之義也。正法念經一曰:「六道四生隨其本分,受未來劫。」
隨分果 (術語)隨分覺之結果也。
隨分覺 (術語)起信論所說四覺之一。初地以上法身菩薩之覺智也。與台家六即中之分真即同。起信論曰:「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分別麤念相故名隨分覺。」對於究竟覺而曰隨分。
隨心咒 (真言)觀自在菩薩隨心咒之略名。
隨心金剛 (菩薩)金剛忿怒身。梵云雞利繫羅,與金剛薩埵眷屬觸金剛同名。或稱金剛隨心菩薩。降伏諸夜叉之尊也。為忿怒形,有火炎髮,右手張出,持獨股杵,左手作胎拳,當腰,舉右手,坐磐石上。
隨心供佛樂 (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第九。往生淨土,則隨心所欲,得供養佛之樂也。
隨方毘尼 (術語)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開許之事,不經開(開許)廢(禁止)之新事例,得隨其時其處之宜而開廢之,是謂隨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爾時佛在拘尸那城壯士生池娑羅雙樹間,臨欲涅槃,告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廣已開闡毘奈耶教,而未略說,汝等今時宜聽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且如有事,我於先來非許非聽。若於此事順不清淨違清淨者,此是不淨,即不應行。若事順清淨違不清淨者,此即是淨,應可順行。」然依五分律,則即經世尊之開遮者,於餘方似亦許取捨也。律二十二曰:「告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因而義淨三藏以五分律之文為譯者之謬。寄歸傳二曰:「有現著非法衣服將為無過。引彼略教文云:此方不淨,餘方清淨。得行無罪者,斯乃譯者之謬,意不然矣。」由小乘涅槃經之說及佛平素之訓誡觀之,卻似五分律為正。
隨文作釋 (術語)作經論釋時,作玄義即總論,付後文句釋之。所謂文句是也。字句之逐次釋也。
隨他 (術語)隨他意語之略。
隨他意 (術語)隨他意語之略。
隨他意語 (術語)隨他之機情而說方便之教也。
隨他權教 (術語)隨自意語為實教,隨他意語為權教。
隨犯隨制 (術語)對於大乘戒之一時頓制,而謂小乘戒為隨犯隨制。小乘戒者,佛成道後十二年已來,隨弟子漸犯法而漸制之,以具足二百五十戒者。
隨犯隨懺 (術語)愚惡之凡夫,不能斷罪,則隨犯隨懺悔,以消除其罪也。往生禮讚曰:「無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嘆,憶念觀察,迴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故云無間修。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
隨自 (術語)隨自意語之略。
隨自意 (術語)隨自意語之略。
隨自意語 (術語)如來三語之一。佛隨順自意自說所證之一實等法者。涅槃經三十五曰:「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
隨自實教 (術語)佛隨自意語之真實教也。對於隨他意語之權教而言。
隨自意三昧 (術語)台家四種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別名。天台為成四句曰非行非坐,南岳就實而曰隨自意。隨意之起,即修三昧,不關於行坐也。
隨妄 (術語)真如隨妄緣,生種種之染法也。
隨至施 (術語)八種施之一。隨近自己來者而為布施也。
隨色摩尼 (物名)謂摩尼寶珠,不有別色,隨所對之物色而現色相也。
隨名釋義 (術語)與依名釋義同。
隨求經 (經名)普遍光明燄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之略名。其他有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一卷。
隨求天子 (人名)與隨求即得天子同。
隨求菩薩 (菩薩)具名大隨求菩薩,胎藏界曼陀羅中觀音院之一尊,觀音菩薩之變身別名也。念此菩薩,誦其真言,則隨眾生之求願而施與,故名隨求。其真言曰隨求陀羅尼。秘藏記末曰:「大隨求菩薩,深黃色,並有八臂,左上手蓮華上有金輪光炎,次手梵筴,次手寶幢,次手索,右手五鈷跋折羅,次手鎊鉾,次手寶劍,次手鉞斧鉤。」大鈔二曰:「理性院習云:隨求觀音別名也。」
經軌 (經名)普遍光明燄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不空譯,二卷,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寶思惟譯,一卷,大隨求即得大陀羅尼明王懺悔法,一卷,失譯,大隨求八印,宗叡傳,一卷。
隨求如意經 (經名)消除一切閃電障難隨求如意陀羅尼經之略名。
隨求陀羅尼 (經名)隨求者隨眾生之求願而成就之意,由陀羅尼之效驗而名之者。二本之隨求陀羅尼經說之。破戒比丘,逢重病時,有一優婆塞婆羅門,書此神咒,繫病僧之頭,此人命終,雖一旦入於地獄,而依此神咒之功德,自身及諸人悉免地獄之苦,生於忉利天,稱為先身隨求天子。見不空譯隨求陀羅尼經上。
隨求陀羅尼經 (經名)與單曰隨求經者同。
隨求即得天子 (人名)不空譯之隨求經,謂之先身隨求天子,寶思惟譯之隨求經,謂為隨求即得天子。一惡比丘死,雖墮地獄,然以其屍懸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之功德,罪障消滅,生忉利天,因名為隨求即得天子。見隨求經。
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 (經名)一卷,唐寶思惟譯。大梵天王請佛乞說咒。佛為說根本咒一與隨咒六,及其功德,並說書寫結壇之法。與不空譯一卷之隨求經同本。隨求即得大自在,以陀羅尼之功德而名之。
隨形好 (術語)佛身先具幾多大人之相,隨其相一一復有幾許之好形,名之為相好。因而好為隨逐於相之形容,故曰隨形好,或單曰好。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隨邪利 (雜名)隨舍利
隨年錢 (行事)應其人之年數而施與錢財也。聯燈會要亡名尊宿章曰:「昔有施主,入寺行眾諸隨年錢。知事云:聖僧前著一分。施主云:聖僧年多少?僧無對。法眼代云:心斯滿處即知。」
隨宜 (術語)隨眾生根機之所宜也。法華經方便品曰:「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隨法行 (術語)聲聞乘見道之聖者而為利根者。對於隨信行之鈍根而言。自思惟法而成行之人也。隨信行
隨舍利 (雜名)又曰隨邪利,隨舍種。種族名。玄應音義三曰:「隨邪利,或云隨舍利,或云隨舍種,或云栗唱,或云離唱,或作黎昌,皆梵言訛轉也。正言栗呫婆Lichavi^,此云仙施王種,呫音昌葉反。經論或作離車,或作律車,同一也。」
隨其心淨 (雜語)諸佛各隨其心淨而得淨土也。維摩經佛國品曰:「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隨念分別 (術語)三種分別之一。追念過去之境也。唯存意識之作用耳。
隨相 (術語)又曰小相。生住異滅,各具一相,謂之隨相。隨於大相之小相也。有為附錄。
隨相戒 (術語)隨者隨順。相者形相。順如來之教法而具足衣缽,剃髮乞食而守威儀也。
隨相論 (書名)二卷,德慧法師造,陳真諦譯。解四諦十六行相,破外道之我執。
隨信行 (術語)聲聞乘見道位中有利鈍之二根,利根名隨法行。鈍根名隨信行。以信他之言教,隨而修行故也。俱舍論二十三曰:「見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根鈍利別立二名,諸鈍根名隨信行者,諸利根名隨法行者。」
隨眠 (術語)於小乘有部之宗義,為煩惱之異名。於大乘唯識之宗義,為煩惱障所知障種子之名。有部之義,貪瞋等之煩惱,隨逐有情而不離,故曰隨,煩惱之狀體,幽微而難了知,猶如睡眠之狀體,故曰眠。又有情隨逐而增昏滯,如睡眠,故曰隨眠。俱舍論光記十九曰:「隨逐有情名隨,行相微細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難了。」俱舍頌疏十九曰:「貪等煩惱,名曰隨眠,隨逐有情增昏滯故名隨眠。」唯識之義,諸惑之種子,隨逐於人,眠伏於阿賴耶識中,故曰隨眠,又諸惑之種子,隨逐於人,益增過失,如人之耽眠而益長眠,故名隨眠。唯識論九曰:「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性種。」
六隨眠 (名數)俱舍論所說: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唯識稱之為六根本煩惱。見俱舍論十九。
七隨眠 (名數)俱舍論所說,前貪之一,分為欲界之貪與上二界之貪,而為七隨眠:一欲貪隨眠(欲界之貪也),二瞋隨眠,三有貪隨眠(上二界之貪),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見俱舍論十九。
十隨眠 (名數)開六隨眠中之見為五見,因而為十隨眠。五見者,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見。見五見。出於俱舍論十九。
十二隨眠 (名數)於前十隨眠中分貪之一,為欲貪色貪無色貪(即三界之貪)之三,是為十二隨眠。見眾事分阿毘曇論三。
九十八隨眠 (名數)前十隨眠分見道所斷與修道所斷之二,其見道所斷之分,配屬於三界之四諦而分八十八,修道所斷之分,配屬於三界而分十,因得九十八之數。
隨眠無明 (術語)四無明之一。無明煩惱也。無明煩惱,常隨逐眾生,眠伏於第八識中,故名。
隨逐 (術語)親近而不離也。唐華嚴經一曰:「親近如來,隨逐不捨。」觀念法門曰:「隨逐影護,愛樂相見。」
隨情 (術語)隨他意之異名。隨順於人情也。輔行曰:「隨順物情,名隨他意,亦名隨情。」
隨喜 (術語)見人之善事,隨之歡喜之心也。法華玄贊十曰:「隨者順從之名,喜者欣悅之稱,身心順從,深生欣悅。」修懺要旨曰:「隨他修善,喜他得成。」勝鬘經曰:「爾時世尊,於勝鬘所說攝受正法大精進力,起隨喜心。」又謂隨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貧施水草,各隨所喜,皆為布施。按五悔中有隨喜一科,觀行即五品經之第一為隨喜品,法華經之隨喜功德品,為說此隨喜之功德者。又遊謁寺院,亦曰隨喜。杜甫詩曰:「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
隨喜品 (經名)法華經所說觀行五品位之第一。五品
隨喜迴向 (術語)隨喜與迴向也。五悔中之二法。五悔
隨喜功德品 (經名)法華經卷六第十八品之名。明佛滅後聞法華經而隨喜者之功德廣大者。
隨順 (術語)信他之教,從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養諸佛者,祇是隨順佛語。」
隨順巧方便 (術語)六種巧方便之一。六種巧方便
隨惑 (術語)與隨煩惱同。最勝王經一曰:「煩惱隨惑皆是客塵,法性是主。」
隨意 (行事)安居竟日所行之作法名。舊譯曰自恣。自恣
隨意聞法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四十六願。使極樂之眾生隨意聞妙法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隨經律 (術語)於律藏之中,明定慧之法,謂之隨律經,於經藏之中明戒律,謂之隨經律。如涅槃經說五篇七治之戒。戒疏一上曰:「如涅槃經中八穢七治十篇五戒,阿含中七滅六報犯聚等相,豈是俗行,故名斯經隨經之律。」又曰:「餘二藏明律相處,皆名眾律,故論云隨經律也。」
隨煩惱 (術語)又曰隨惑。俱舍論有二義:一名一切之煩惱。以一切之煩惱,皆隨逐於心,為惱亂之事也。二對於六隨眠之根本煩惱,而名其餘之煩惱為隨煩惱,又對於根本而名為枝末惑。七十五法中除六大煩惱無明之一。五大煩惱及大不善之二,小煩惱之十,不定中之不善睡眠與惡作等十九法是也。俱舍論二十一曰:「此諸煩惱亦名隨煩惱,以皆隨心為惱亂事故。復有此餘異諸煩惱,染污心所行蘊所攝,隨煩惱起故,亦名隨煩惱。不名煩惱,非根本故。」於大乘百法中,對於六大惑(同六隨眠)之根本煩惱而名其餘二十為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之十,為小隨惑。無慚,無愧之二,為中隨惑。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之八,為大隨惑。此三種二十之煩惱,盡隨他之根本煩惱而起,故名隨煩惱。唯識論六曰:「唯是煩惱分別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
隨義轉用 (雜語)又作隨宜轉用。止觀私記七曰:「隨義轉用。」補忘記中曰:「隨宜轉用。」義宜相通。言一法門隨義之宜而轉用於他也。如詩之斷章取義。
隨緣 (術語)外界之事物來,與自體以感觸,謂之緣。應其緣而自體動作,謂之隨緣。如水應風之緣而起波。真如之於諸法,佛陀之於教化,皆然。最勝王經五曰:「隨緣所在覺群迷。」又隨其機緣。不加勉強也。齊書陸法和傳曰:文宣賜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隨緣行 (術語)行四種之一。二入
隨緣假 (術語)四假之一。應緣說假者之假也。如三乘教是也。
隨緣化物 (術語)隨緣教化眾生也。
隨緣不變 (術語)有隨緣動作之不變之意,真如者,其體雖為不變,然觸緣則生起萬有,故曰隨緣不變。隨緣真如
隨緣真如 (術語)如法相三論於權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謂萬物之本體,真實如常,不變不動,此不變不動之真如為所依,而因緣之事相安立也。然則真如為體,萬物為相,體與相,雖所依畢竟不離,然彼此本來各別,如合木與石也。如華嚴天台,為實大乘,於真如立二相,一為不變真如。二為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之邊,雖如彼權大乘所言,然謂真如不止於不變之一邊,更有隨緣之用,應外來之緣而現森羅萬象,猶如不變之水,依外緣之風,而起千波萬波也。其所起之波,猶不失水之性,森羅萬象之事相,猶無變不變之真如性者,故萬法即真如,真如即萬法也。蓋真如有隨緣之德,故真如即萬法也。而真如又具不變之性,故萬法即真如也。起信論曰:「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同義記中本曰:「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也。(中略)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也。」金錍論曰:「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
隨緣真如之波 (術語)不變真如比水,隨緣真如較波。此波有二,根本無明為緣,攪亂平等一味之性海,而作善惡之業,感苦樂之果,昇沈六道者,凡夫自身隨緣真如之波也。又吹於大悲之風,現種種之境,化種種之身,布種種之教者,佛菩薩為他隨緣真如之波也。
隨機 (術語)謂佛之設教,一隨眾生之機也。最勝王經二曰:「隨機說法利眾生。」瑜伽釋曰:「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戒疏一上曰:「適化無方,隨機隱顯。」
隨機散說 (術語)謂佛應眾生之機類,於諸處為相異之說法也。特就戒律之說相而言。
隨機曼荼羅 (術語)現圖曼荼羅之異名。以是為善無畏三藏末世之機而感得者故也。見曼荼羅大鈔一。
隨轉 (術語)隨轉理門之略。
隨轉門 (術語)隨轉理門之略。
隨轉理門 (術語)法相宗之用語,隨佛菩薩之本意而明其實義,謂之真實理門。隨轉他之機情而為方便之說,謂之隨轉理門。以此二門會諸乘中之相違也。唯識樞要上本曰:「開隨轉真實理門,令知二藏三藏等不相違故。」唯識論五曰:「然有經中說六識者,當知彼是隨轉理門。」同述記曰:「隨轉理門依小根器故。」菩提心義一曰:「古法相師用二種門:一隨轉理門,二真實理門。」大日經疏四曰:「是隨轉一門,非其具體。」
隨轉宣說法經 (經名)隨轉宣說諸法經
隨轉宣說諸法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隨轉宣說諸法經。三卷,趙宋紹德等譯。諸法無行經之異譯。
隨類 (術語)佛菩薩隨眾生之類而現形垂教也。
隨類不定 (術語)佛濟度眾生,應其機類而現諸種之身,滿虛空身,丈六身等不定。
隨類應同 (術語)佛隨眾生之機類而施,葉於其根性之教化也。
隨藍 (地名)風名。譯曰迅猛。毘嵐
隨難別解 (術語)釋經論,隨其中之難義而別別解釋也。對於所謂總釋大意而言。
隨願往生經 (經名)具名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別名普廣菩薩經,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之第十一卷是也。
隨願藥師經 (經名)藥師經之異名。准於隨願往生經而冠隨願二字。隨願成就之義也。有數譯。藥師經
隨釋 (術語)隨本文而解釋難義。義例隨釋也。
隨護斷 (術語)四正斷之一。四正斷
燃燈佛 (佛名)然燈佛。然燃通。
熾盛法 (修法)熾盛光佛頂法之略稱。
熾盛光 (雜語)熾盛光佛頂法也。又熾盛光如來也。
熾盛光法 (修法)熾盛光佛頂法之略稱。
熾盛光如來 (佛名)佛頂尊之名也。熾盛光佛頂法
熾盛光佛頂法 (修法)略曰熾盛光法。熾盛光者,金輪佛頂尊之別名,佛身之毛孔,放熾盛之光明,故名熾盛光如來。其本體為金輪佛頂,故曰熾盛光佛頂如來,其修法曰熾盛光佛頂法。其道場觀曰:「前地結上金剛牆內有大海,海中有寶山,山上有寶師子座,座上有寶蓮華,華上有寶樓閣,閣內有無量莊嚴周匝懸列,閣內有大曼荼羅,(中略)本尊位上有[87CB]字,字變成金輪,輪變成本尊,毛孔飛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釋迦,本尊放光照諸尊座位。」(百二十尊法)。不空譯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一卷,唐代失譯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陀羅尼經一卷。不空譯之經曰:「若有國王及諸大臣所居之處及諸國界,或五星所陵逼,(中略)作諸障難者,於清淨處置立道場,念此陀羅尼,一切災難,皆悉消滅。」
熾盛光道場念誦儀 (書名)一卷,宋遵式撰。記熾盛光佛頂法之壇場及念誦之法。
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熾盛光之陀羅尼及其功德。
積功 (雜語)積累功德也。法華經提婆品曰:「難行苦行,積功累德。」
積累 (雜語)積聚功德善根也。無量壽經下曰:「精明求願,積累善本。」
積聚 (術語)心六義之一。
積聚心 (術語)六十心
積聚精要心 (術語)四種心之一。
稽首 (術語)梵語曰伴談Vandana,或曰伴題Vandi,譯曰稽首。下頭至地也。義林章四本曰:「若云伴談,或云伴題,此云稽首,訛名和南。」行宗記一上曰:「頭至地為稽首。」
(術語)煩惱之異名。煩惱能繫縛人,不使得自在,故曰縛。大乘義章五本曰:「羈繫行人故曰為縛。」梵語雜名曰:「縛,滿[馬*太],又縛訶。」
二縛 (名數)一相應縛。諸煩惱縛彼同時之心心所法,使於所緣不得自在也。二所緣縛。惑緣境有毒之勢力,縛此所緣使不得自在也。見俱舍光記一。
三縛 (名數)貪瞋痴之三者。俱舍論二十一曰:「縛有三種:一貪縛,謂一切貪。二瞋縛,謂一切瞋。三痴縛,謂一切痴。何緣唯說此三為縛?由隨三受說縛有三,謂於樂受貪縛隨增,所緣相應俱隨增故,於苦受瞋,於捨受痴,應知亦爾。」
五縛 (名數)於相應所緣二縛之中,更開所緣為四縛,合於相應縛而為五縛。四縛者:一同部同品縛,二同部異品縛,三異部同品縛,四異部異品縛。部謂四諦修道之五部,品謂貪瞋等之各種。見俱舍光記一。
縛曰羅 (物名)Vajra,又作[口*縛]馹囉,跋曰羅,[口*縛]曰囉,跋折羅,跋闍羅,波闍羅,伐闍羅,髮闍羅,伐折羅,跋折多(斫迦羅)。譯曰金剛,金剛杵。陀羅尼集經二曰:「跋折囉唐云金剛杵。」大日經疏一曰:「伐折羅即金剛杵。」孔雀王咒經上曰:「髮闍羅夜夜。」賢愚經二曰:「波闍羅女,晉云金剛。」西域記九曰:「伐闍羅王子,唐言金剛。」開元錄九金剛智傳曰:「縛曰羅。」宋僧傳一不空金剛傳曰:「跋折多。」大日經疏八注曰:「[口*縛]馹囉。」金剛經天台疏曰:「西云跋闍羅,亦云斫伽羅,此翻金剛。」金剛經纂要曰:「金剛者梵云跋折羅,力士所執之杵,是此之寶也。金中最剛,故名金剛。」原為印度之武器,如三股鎗。寶也者,天授武器之意,金中最剛之解為最適。天台疏謂斫迦羅者為金剛輪寶,杵者,其制略異。至後為諸魔降伏碎破障礙之象徵而用之。曰字日字通用。
縛曰羅吽 (菩薩)Vajra hu%m%,胎藏界持明院五大尊中之第二尊。金剛名曰縛曰羅吽金剛,密號曰勝三世金剛。秘藏記末曰:「縛曰羅吽金剛,黑色四面八臂,面上三目,頭有火焰鬘,極忿怒之相,左右二手作契印,左手取鉾,次手弓,次手索,右手持三鈷鈴,次手劍,並在熾盛火炎中,坐白蓮華,五大皆白色也。」
縛曰羅冒地 (人名)跋曰羅菩提
縛尼 (雜語)飯那
縛利沙鍵拏 (流派)跋利沙鍵拏
縛底 (雜語)Patni,譯曰女。性靈集八曰:「心似四波之縛底。」同便蒙曰:「四波四波羅蜜菩薩,縛底女梵語也,亦云波帝,此云夫主。秘藏記曰:四波羅蜜為定,定門為女。」
縛定印 (印相)金剛部之入定印也。定印
縛始迦魯拏 (雜名)四種檀法之一。敬愛法也。皤施迦羅拏
縛迦 (雜語)又作薄迦。譯曰章。又曰言。俱舍光記五曰:「梵云縛迦,唐言章,詮義究是,如說諸行無常等章。」義林章一本曰:「梵云縛迦,此云言也。」寄歸傳四曰:「薄迦論,頌有七百,釋有七千。亦是伐[木*致]呵利所造,敘聖教量及比量義。」與跋渠同。梵Va%kya。
縛臾 (天名)婆瘦
縛臾方 (雜語)Va%ya,西北方也。慧琳音義三十曰:「縛臾唐云風,即西北方是也。」大日經疏五曰:「西南涅哩底,西北為[口*縛]庾。」
縛芻 (地名)Vaks!u Van%ks!u,又作婆輸,婆叉,婆槎,薄叉,博叉。閻浮提四大河之一也。出自阿耨達池之西面,入於西北海云。西域記一曰:「池西面琉璃馬口流出縛芻河(舊曰博叉河訛也),繞池一匝入西北海。」玄應音義二十四曰:「縛芻河,舊言博叉河,或作薄叉,又亦云婆叉河,又言噱叉河,皆一也,此云青河。」
縛馬答 (雜語)順環答,不得要領之喻也。俱舍論八曰:「今此所言,問縛馬答,猶如有問縛馬者誰?答言馬主。即彼復問馬主是誰,答言縛者。如是二答皆不令解。」俱舍光記八曰:「外道殺馬祀天,縛馬著柱,有人問言:縛馬者誰?答言馬主。馬主是誰?答言縛者。如是二答皆不令解,不知何人姓名。」
縛脫 (術語)縛者受煩惱之繫縛也。脫者解脫之也。楞嚴經五曰:「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縛野吠 (人名)Va%yave,風神名(與格),以初之縛字為真言之體。[口*縛]者縛之義。以入於阿字門,而本來無縛,以無縛故,即為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又是乘之義,又是一種之風天乘。末後之吠字,是無言三昧,亦是畢竟空之義,此解脫之風乘,於畢竟空中,旋轉無礙。是故往返迅速,能普度眾生也。見大日經義釋七。婆瘦
縛斯仙 (天名)Vasis!t!ha,又曰婆藪。在胎藏界外金剛部東方。六火天之一。為赤肉色仙形,右持蓮華,豎左膝,座於筵,右有天后。又有住於虛空藏院者,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如彈子形。右手持仙杖而立。
縛魄鬼 (雜名)十王經所說鬼之名。
縛摩路迦也底迦 (流派)Va%maloka%yatika,又曰逆路迦耶。左順世外道也。逆路迦耶陀
縛薩怛羅 (雜名)Vastra,又作婆參。譯曰衣。瑜伽倫記六下曰:「婆參此云衣。」梵語雜名曰:「衣婆薩麼。」
縛羅 (雜語)Ba%la,譯曰毛。名義集二曰:「應法師云:梵語縛羅,此云毛,婆羅,此云愚。」
縒麼野 (雜語)Samaya,慧琳音義三十九曰:「縒麼野,古云三昧耶。」
諸天 (界名)欲界有六天,謂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禪有十八天。無色界之四處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種天神。即諸天部也。
諸天傳 (書名)二卷,宋行霆撰。為修天供記大梵天等之傳,且定道場之列次。
諸天五苦經 (經名)五苦章句經之異名。
諸仙 (雜語)稱婆羅門淨行者。法華經序品曰:「最後天中天,號曰然燈佛,諸仙之導師。」
諸行 (術語)行者遷流之義,謂生自因緣,遷流三世之有為法也。其法數多,故曰諸行。中論觀行品曰:「諸行名五蘊。」法華玄義十曰:「諸行是因緣生法。」
諸行依果 (術語)十種依果
諸行無常 (術語)萬物常變轉之意。涅槃經十四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此名諸行無常偈。亦曰雪山偈。此一偈為總佛法之大綱,各依其宗義,所釋不同。今明通途之一義,則諸三世遷流之有為法,名為諸行。諸行為無常,是生滅之法,此生滅之法,是苦。此半偈是流轉門。滅此生與滅已,無生無滅為寂滅。寂滅即涅槃,是樂。為樂者非言受涅槃樂,謂對於有為之苦,而寂滅為樂耳。此半偈是還滅門。諸行無常Anicca% vata sankha%ra,是生滅法Uppa%davayadhammo,生滅滅已Uppjjitva%nirujjhanti,寂滅為樂Tesam% ru%pasamo sukho。
諸行無常印 (術語)三法印之一。
諸行有為經 (經名)一卷,宋法天譯。佛在給孤獨園說一切行之遷流乃至佛亦不免捨此身。
諸有 (術語)眾生之果報,有因有果,故謂之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之別,故總謂之諸有。法華經序品曰:「盡諸有結,心得自在。」仁王經中曰:「永無分段超諸有。」大乘義章八曰:「生死果報,是有不無,故名為有。」
諸有海 (術語)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為凡夫浮沈之生死海,故曰諸有海。教行信證信卷曰:「迴於諸有海。」
諸色 (雜名)種種之事物也。敕修清規月令須知曰:「歲終結呈諸色簿書。」
諸因宿作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謂現世所受之果報,由於過去之宿因,故於現在精進,則滅舊業,於未來不受惡果云。亦曰無慚外道。義林章一曰:「諸因宿作宗,謂離繫親子,亦云無慚外道,謂現所受苦皆宿作為因,若現精進,便吐舊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於後不復有漏。」
諸佛家 (雜語)淨土也。觀無量壽經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散善義曰:「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
諸佛頂 (菩薩)三佛頂五佛頂等之佛頂尊也。佛頂尊
諸佛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說過去出世之諸佛。
諸佛十樂 (名數)十樂附錄。
諸佛心經 (經名)諸佛心陀羅尼經之略名。
諸佛菩提 (術語)三菩提之一。菩提
諸佛心印經 (經名)諸佛心印陀羅尼經之略名。又諸佛心陀羅尼經之異名。
諸佛法身經 (經名)如來智印經之異名。
諸佛稱揚願 (術語)法藏比丘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七。
諸佛稱讚益 (術語)現生十種益
諸佛母菩薩 (菩薩)虛空眼之異名。
諸佛咨嗟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十七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諸佛護念益 (術語)現生十種益之一。言念彌陀者為十方諸佛所護念也。
諸佛要集經 (經名)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佛遊奈叢樹間,於石室中晏坐三月,變身至東方普光世界天王佛處,與諸佛說要集之法,乃至說文殊盡其神力不能起離意女之入定事。
諸佛現前三昧 (術語)見十方世界諸佛,現顯自己前說法之三昧。
諸佛心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與諸佛心印陀羅尼經同。
諸佛心印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法天譯。佛在兜率天說二咒,聞者不生魔界,速證菩提。
諸佛供養經 (經名)頻婆沙羅王諸佛供養經之略稱。
諸佛集會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提雲般若譯。佛在恒伽河邊,為眾生怖死,集十方佛,同聲說咒,次說壇法。
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別焰明持經 (經名)須真天子經之異名。
諸見 (術語)諸邪見也。總有六十二見。無量壽經曰:「摑裂邪網,消滅諸見。」維摩經弟子品曰:「於諸見不動。」註曰:「肇曰:諸見者六十二諸妄見也。生曰:諸見者邪見也。」
諸見法界 (術語)法界條附錄觀門十法界
諸法 (術語)與萬法同。
諸法皆空 (術語)是三諦中之空諦也。一切諸法,為因緣生,故無有實性,無實性,謂之空。是般若經之所明也。然依法相權宗之意,則遍計性為非有,依他性為但有,圓成實性為實有,故非一切皆空,若依華天之實宗,則圓成即依他遍計,故空諦者諸法皆空也。
諸法無我 (術語)三法印之一。
諸法無相 (術語)謂諸法為因緣假和合,無一定之相也。
諸法實相 (術語)是名究極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實際。皆同體異名也。雖然,諸宗自有常用之語,華嚴約於中諦,頻唱法界,天台約於性具之妙有,盛鳴諸法實相。所以然者以空中之真諦,為諸宗之通談,妙有之俗諦,獨限於台家故也。故言具一字彌顯今宗。諸法實相者,諸法為十界因果之法,天台約之於三世間十界十如,而謂為三千諸法。實相者言離本來虛妄之相,而相相皆實也。其諸法之實相,法華經方便品解之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法為三千之諸法,法位為三諦圓融之法位。抑世間之法,視為生滅無常者,為見空諦一邊之小乘偏見,其無常之處,具不變之性,是為假諦。譬如花之落,空諦也。而具開於落處之性,是假諦也。更案具開於落處之性者,並具落於開處之性。此二相即為不二,則是中諦也。此中諦謂之中道實相。此中道實相,一切諸法之相也。故天台止觀謂之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然則花雖落。而具此中道實相,柳雖枯,而亦有此中道之實相。實相為常住之異名,故為中道實相,散也枯也。皆常住也。是即諸法之實相也。然吾等牛羊之眼,迷執諸法為實我實法(是凡夫之見),不能見無常生滅之世相(是二乘之見)者,如何能徹見中道實相之妙理乎?非除無明,開佛慧,則不能也。故法華經方便品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智度論五曰:「除諸法實相,餘殘一切法,悉名為魔。」同十曰:「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同十七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然此諸法實相之語,瀰滿諸經,乃至外道之經書亦說之。各以其義解之。或以諸法皆空為諸法實相,或以涅槃為諸法實相,或以苦空無常無我為諸法實相,又淨土門以彌陀之名號為諸法實相,真言宗以阿字不生為諸法實相,華嚴宗以一真法界為諸法實相,法相宗以圓成實性為諸法實相,三論宗以八不中道為諸法實相,成實宗以皆空為諸法實相,有部宗以苦空無常無我為諸法實相。今所明者,乃天台一家之諸法實相也。智度論十八曰:「一切世間經書及九十六種出家經中,皆說有諸法實相,又聲聞三藏中亦有諸法實相。」又曰:「問曰:云何是諸法實相?答曰:眾人各說諸法實相以自為是,此中實相不可破壞常住不異。」同七十九曰:「諸法實相有種種名字,或說空,或說畢竟空,或說般若波羅蜜,或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維摩經法供養品曰:「依於諸法實相,明定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思益經二曰:「諸法實相,即是涅槃。」佛藏經上曰:「何等名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
諸法實相異名 (雜語)諸法實相,有種種之語。智度論三十三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大乘玄論三曰:「大聖隨緣善巧於諸經中說名不同,故於涅槃經中名為佛性;則於華嚴名為法界;於勝鬘中名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楞伽名為八識;首楞嚴經名首楞嚴三昧;法華名為一道、一乘;大品名為般若、法性;維摩名為無住、實際;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異名也。」日本慧心之自行略記曰:「此一實理名大菩提,亦名大涅槃,亦名畢竟空,亦名如來藏,亦名中道,亦名法身,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亦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雖有如是種種異名,但實相一理。」
諸法無因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主張我及世間無因而起之無因外道也。
諸法無我印 (術語)三法印
諸法無行經 (經名)二卷,秦羅什譯。說諸法實相,無善惡之行。
諸法皆常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亦曰伊師迦I^s%ika外道。主張我及世間之常住。義林章一曰:「諸法皆常宗,謂伊師迦計,我及世間皆是常住,即計全常一分常等,計極微常,亦是此攝。」
諸法因緣生 (術語)法身偈
諸法但名宗 (術語)華嚴十宗之一。
諸法從緣生 (術語)法身偈
諸法寂滅相 (術語)諸法之實相,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謂之寂滅。法華經方便品曰:「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又曰:「諸法從本來,常示寂滅相。」
諸法相即自在門 (術語)十玄門之第四。
諸宗 (術語)八宗九宗等多數之宗派也。宗派
諸受 (術語)苦樂捨等之三受五受也。
諸波羅蜜 (術語)布施持戒等之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也。波羅蜜
諸波羅蜜依果 (術語)十種依果
諸相 (術語)諸差別之形相事物也。維摩經弟子品曰:「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諸冥 (術語)諸無知無明也。無知無明,冥真實之義,故曰冥。俱舍論一曰:「以諸無知能覆實義及障真見,故說為冥。」
諸根 (術語)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無量壽經曰:「諸根智慧。」慧遠疏曰:「信勤念等,名為諸根。若通論之,一切善法,悉名諸根,如涅槃說。」又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無量壽經上曰:「諸根悅豫。」慧遠疏曰:「眼等五根,同現喜相。」
諸根具足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之第四十一願也。願念佛行者,由於佛之功德而諸根具足也。
諸欲 (術語)色等之五欲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
諸欲致患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
諸執 (術語)七曜及羅[目*侯]計都之九執也。大日經疏四曰:「諸執者,執有九種: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與羅[目*侯]計都,都合為九執。」
諸通 (術語)諸種之神通也。有五通六通等。無量壽經上曰:「諸通明慧。」慧遠疏一曰:「諸通六通也。」
諸部要目 (書名)陀羅尼門諸部要目之略名。
諸尊 (術語)真言曼陀羅界之諸聖眾也。
諸尊別行護摩秘法 (修法)真言之護摩法,有諸尊合行與諸尊別行之二,別行者,於諸尊各各修護摩供也。
諸閑不閑 (術語)閑者安也。於人天趣中無障難者,謂之諸閑。墮於難處者,謂之不閑。無量壽經上曰:「濟諸劇難,諸閑不閑。」義寂疏曰:「人天趣中非難處者,名為諸閑。以容能起諸聖道故,墮難處者,名為不閑。以無容起諸聖道故。」
諸惡莫作 (術語)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總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廣海,攝盡於此一偈。大小乘八萬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增一阿含一曰:「時大迦葉問阿難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諸法皆由此生。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是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北本涅槃經十四曰:「何等名為伽陀經?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智度論十八曰:「隨相門者,如佛說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法華玄義四之一曰:「戒經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消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釋氏要覽上曰:「阿難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世謂之七佛通戒偈。其義雖為通誡,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為第六佛迦葉如來之偈也。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於此賢劫中有佛名為迦葉如來,壽二萬歲,二十年中恒以一偈以為禁戒。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
諸善萬行 (術語)所有之善行也。
諸經要集 (書名)二十卷,唐道世集。自大藏中摘集其要義。
諸著 (術語)著者執著也。凡夫執著於生死,二乘執著於涅槃,菩薩執著於所證之法,統之曰諸著。法華經方便品曰:「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諸漏 (術語)漏者,煩惱之異名也。諸煩惱也。總攝三界之諸煩惱為三漏。法華經方便品曰:「諸漏已盡,復無煩惱。」
諸塵 (術語)色聲香味觸之五塵也。此五法污真性,故名塵。普賢觀經曰:「以著色故愛諸塵。」
諸福田經 (經名)諸德福田經之略名。
諸數 (術語)數者法數也。有為之諸法,有種種差別之數,故名諸數。維摩經弟子品曰:「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諸教決定名義論 (書名)一卷,宋施護譯。明一切教中諸根本字之如實義。唵字為最上首及吽字阿字等即三身。
諸趣 (術語)人天等之五趣六趣也。楞伽經四曰:「墮生死海諸趣曠野,如汲井輪。」
諸德福田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立譯。帝釋問良田。佛答以五德淨名為福田。即沙彌之五德也。又名七法之廣施為福田。建立佛圖等也。
諸緣 (術語)色香等百般之世相,總為我心識之所攀緣者。據大乘之實義,則諸緣皆心識之所變也。首楞嚴經一曰:「汝今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諸蔽 (術語)六蔽
諸龍眾 (異類)八部眾之一。
諸藏純雜具德門 (術語)十玄門之一。玄門
諸寶行樹 (雜名)出種種之寶之並樹也。在於極樂。阿彌陀經曰:「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諸蘊 (術語)色受等之五蘊也。五蘊
諷供 (儀式)諷經供僧也。
諷頌 (儀式)梵語伽陀,一譯諷頌。是以諷詠讚深妙義理,頌三寶功德之言句也。名義集四曰:「伽陀,亦曰諷頌。」俱舍光記十八曰:「言諷頌者,謂以勝妙緝句言詞而為讚詠,或二三四五六句等。」
諷經 (儀式)調音聲而諷誦經文也。原為婆羅門之法,佛亦於比丘許之。即梵唄是也。能之者稱為經師。梁僧傳設經師一科。
六諷經 (名數)每月有兩回六度之諷經也。初二日為土地堂,初三日為祖師堂,初四日為火德神,初五日為韋天將軍,初六日為普菴禪師,初七日為鎮守堂。自十六日至二十一日,亦如上之次第,是皆為報其恩也。雖為此方禪林通規,然不知為何人創制。見象器箋十三。
每日三時諷經 (儀式)即三時之勤行也。粥罷與齋罷與放參罷之三時,上佛殿諷經,是為祈天下太平檀信安穩也。
日中諷經 (儀式)即三時諷經之日中也。
半齋諷經 (儀式)早粥已過,午齋末及,在其中間諷經,謂之半齋諷經。
臨齋諷經 (儀式)臨午齋時諷經也。祖師之諷經,行於半齋,為亡者諷經,於臨齋行之。
結緣諷經 (儀式)開山忌及歷代之祖忌,鄉人或江湖僧來舉經咒,謂之結緣諷經。今時僧俗之葬式,他僧參加,稱為諷經者,就結緣諷經而言也。
諷誦 (儀式)揚誦經文,或偈頌謂之諷誦。無量壽經上曰:「受讀經法,諷誦持說。」【又】請諷誦文,略曰諷誦。所謂諷誦願文等是也。
諷誦文 (雜名)請諷誦文也。為追薦亡者於三寶供施物,請僧誦經之文書也。首題請諷誦事,次揭供養物,文中書其志願。法會之導師讀之。
諾們罕 (職位)大喇嘛之名號。即法王之義。位次呼圖克圖。蒙藏青海皆有之。
諾健那 (神名)Niragran!t!rha,又作荼健那,諾伽那。梵音Nagna譯曰露身。裸形,有大力。好戰。即大力神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諾健那,謂露身,大力神名也。」俱舍頌疏世品四曰:「諾健那,此云露形神。」同智品二曰:「十凡象力當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當一摩訶諾健那力。」
諾詎羅 (羅漢)尊者名,十六羅漢之一。
諾瞿陀 (植物)Nyagrodha,樹名。玄應音義二十二曰:「諾瞿陀,舊經中作尼拘陀,或作尼俱虞陀,亦作尼俱律,又作尼俱類,皆誤也。舊譯云無節,或言縱橫也。」慧琳音義四曰:「諾瞿陀,梵語樹名也,或云尼俱陀,此樹端正傭直團滿可愛,此國無有,云柳者非也。」尼拘陀
諫王經 (經名)佛說諫王經。一卷,宋沮渠京聲譯。佛對國王不離先尼,教誡切諫治世之要者。言言適實,百王之洪範。
(術語)真實不虛之義,言真實之道理不虛妄也。如俗事虛妄之道理,名為俗諦,涅槃寂靜之道理,名為真諦。見此諦理者為聖者,不然為凡夫。大日經疏八曰:「諦者,即是如來真實句。」義林章二末曰:「諦者實義,有如實有,無如實無,有無不虛,名之為諦。」又曰:「事如實事,理如實理,事理不謬,名之為諦。」二諦義上曰:「諦是實義,有於凡實,空於聖實,是二皆實。」
二諦 (名數)一真諦,真理上之實義,又聖者所見之實義也。二俗諦,俗事上之實義,又凡夫所知之實義也。
三諦 (名數)一空諦,謂因緣生之事物,體性實空無之道理也。二假諦,言體性雖空,而假相實存在之道理也。三中諦,言空假二性不二一如之道理也。天台所立。三字部三諦
四諦 (名數)詳見四字部四諦
八諦 (名數)法相宗於世俗諦開四重,於勝義諦立四重,世俗勝義,合為八諦。瑜伽論六十四明兩種之四諦,唯識論九說勝義之四諦。世俗之四諦者,一世間世俗諦又名有名無實諦。瓶衣軍林等之假法也。是為隱覆真理世谷之法,故曰世間。為凡法之認為實有者,故曰世俗。二道理世俗諦,又名隨事差別諦,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種種差別之法門也。一一法門,順於道理。故曰道理。事相差別易見,故名世俗,三證得世俗諦,又名方便安立諦。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斷證修之苦等四諦也。是為行人證悟之法,故曰證得,因果之相狀,分明可知,故名世俗。四勝義世俗諦,又名假名非安立諦。二空真如也(空我而得之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也),是離諸相(非安立之義),而為聖智所覺,故云勝義,尚以假相安立,體非離言(假名之義),故名世俗。勝義之四諦者,一世間勝義,又名體用顯現諦。即第二俗三科等之法也。事相麤顯,猶可破壞,故曰世間,為聖者所知,異於第一之俗,故名勝義。二道理勝義,又名因果差別諦。即第三俗苦等之四諦也。知斷證修因果之差別,謂之道理,無漏智之境界,異於前第二俗,故名勝義。三證得勝義諦,又名依門顯實諦。即第四俗之二空真如也。依聖智詮空門觀而顯理,故曰證得,凡愚不側,勝於前第三俗,故名勝義。四勝義勝義諦,又名廢詮談旨。即一真法界也。妙體離言,超法相,故曰勝義。為聖智之內智,勝於前第四俗,故復曰勝義。見義林章二末。
諦殊羅施 (術語)Tejora%s%i,譯曰火聚頂。五佛頂之第四。大日經疏五曰:「諦殊羅施,譯云火聚頂。」
諦婆達兜 (人名)與提婆達多同。提婆達多
諦善巧 (術語)十善巧
諦察法忍 (術語)三忍之一。
諦觀 (人名)高麗國沙門。吳越王錢俶發幣使於高麗,求天台之教乘。彼國使諦觀齎之,且誡曰:於中國求師問難,若不能答,則奪教父而回。師既至,聞螺溪義寂,善於講授,往參謁之,一見心服,逐禮為師。嘗以所製四教儀藏於篋,人無知者。師留螺溪,一日坐亡。後人見故篋放光,開而視之,則唯此書而已。由是盛傳諸方。見佛祖統記十。
軟賊 (術語)名聞利養,壞道人之功德者。智度論曰:「利養如賊,壞功德本。」智者大師別傳曰:「今乃表諸軟賊,毛繩截骨。」
輸那 (地名)Suna,國名。譯曰勇猛。見慧苑音義下。
輸波迦羅 (人名)S/ubha%karasim%ha,又作輸婆迦羅。善無畏三藏之梵名也。貞元錄十四曰:「沙門輸波迦羅,具足梵音應云戍婆揭羅僧訶,唐音正翻云淨師子。以義譯之名善無畏,中印度摩訶陀國人也。」
輸拘盧那 (人名)S/uklodana,譯曰白飯王。尸休羅王之第二子,淨飯王之弟也。見本行集經五。
輸婆迦羅 (人名)三藏法師名。輸波迦羅
輸盧迦波 (雜語)首盧
輸羅 (地名)國名。輸那
輸羅印 (印相)輸羅為勇猛之義。即戟也。形戟之印相也。演密鈔九曰:「輸羅印者戟也。」梵S/u%la。
[車*度]轢鑽 (譬喻)迴柄穿穴之錐也。傳燈錄十二睦州章曰:「秦時[車*度]轢鑽。」秦代古錐,腐蝕而不為穿穴之用,以喻鈍漢無入頭之處。
頭上安頭 (譬喻)喻事之複沓也。傳燈錄曰:「元安示眾曰:今有一事問汝等,若道是,即頭上安頭;若道不是,即斬頭求活。」黃庭堅拙軒頌亦有此語。
頭北面西 (術語)頭北面西,右脅而臥者,如來涅槃之相也。後分涅槃經上曰:「爾時世尊三反入諸禪定,三反示誨眾己。於七寶床右脅而臥,頭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後背東方。(中略)於其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於是時頃即般涅槃。」長阿含曰:「爾時世尊入拘尸那城,向本生處娑羅雙樹間,告阿難曰:汝為如來於雙樹間敷置床座,使頭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當久住北方。」婆沙論一百九十一曰:「問:世尊何故令敷設北首臥狀而臥耶?答:欲顯彼國論師法應爾故,謂彼國論師皆敷設北首床而臥,世尊亦爾。有說:欲顯遠離世所妄執吉祥事故,謂彼國死者乃令床上北首而臥,佛為破彼妄吉祥執,是故未般涅槃則令敷設北首床而臥。有說:欲止拘尸那中諸力士等不淨心故,謂彼國俗皆於北方建立天祠。若佛北足而臥者,則諸力士生不淨心。云何欺蔑我等所事北足而臥?有說:為欲顯佛恭敬正法故。謂佛豫知般涅槃後無上法炬北方熾然久久不滅,故於床上北首而臥。」又曰:「問:世尊何故右脅而臥?答:欲顯佛如師子王而臥故。如契經說:臥有四種:謂師子王臥,天臥,鬼臥,耽欲者臥。師子王右脅而臥,天則仰面,鬼則伏面,耽欲者臥左脅著地。佛是無上人中師子,故右脅而臥。」
頭光 (術語)在佛或羅漢頂上之圓光也。又曰背光。亦曰後光。
頭陀 (術語)Dhu%ta,又作杜荼,杜多。譯曰抖擻,抖揀,洮汰,浣洗等。謂抖擻衣服飲食住處三種貪著之行法也。行事鈔頭陀行儀編曰:「善見云:頭陀者漢言抖擻,謂抖擻煩惱,離諸滯著。」同資持記曰:「抖擻舉棄於物令盡無餘,從喻為名。」大乘義章十五曰:「頭陀胡語,此方正翻名為抖揀,此離著行,從喻名之。如衣抖揀能去塵垢,修習此行,能捨貪著,故曰抖揀。」玄應音義七曰:「頭陀此應訛也,正言杜多,譯云去洮汰,言大灑也,舊云斗藪一義也。」瑜伽倫記六下曰:「舊言頭陀訛也,今名杜多,此云修治,或翻抖揀,翻洗浣等。」釋氏稽古略曰:「宗一禪師往開元寺受具,雪峰以其苦行,呼為頭陀。」按俗稱僧人之行腳乞食者為頭陀。亦稱行者。
十二頭陀 (術語)頭陀之行者,應守十二種之條項:一、納衣,又曰糞掃衣。以同於人所委棄之糞掃者,縫納為衣也。二、三衣,又曰但三衣。但著僧伽梨,鬱多羅,安陀會之三衣,不用其餘長衣也。已上二者,屬於衣服。三、乞食,又曰常乞食。自行乞食,不敢受他之請待及僧中之食也。四、不作餘食。午前中但作一度之正食,不更作二度以上之正食也,二度已上之正食,謂之餘食。作小食,則不在此限。餅果粥等謂之小食。五、一坐食,又曰一食。午前中作一度之正食外,不更作小食也。六、一揣食,又曰節量食。受一丸之食於缽中便止,不多受也。假令一食或多食,則以為有害而節食量也。已上四種屬於食事。七、阿蘭若處,譯曰遠離處或空閑處。住於遠離人家之空閑處也。八、塚間坐,住於墳墓之處也。九、樹下坐,住於樹下也。十、露地坐,樹下猶有庇蔭,去而住於露天之地也。十一、隨坐,有草地即住也。不必樹下露地。十二、常坐不臥,常趺坐而不橫臥也。已上六種屬於住處。頭陀之行法,經論所說,隱顯不同,若具舉之,則有十六種。今十二之各體,依淨影南山之宣說。見大乘義章十五,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天台之說,依智度論除不作餘食與隨坐之二,加次第乞食與中後不飲漿之二。見止觀輔行一。
十六資具 (名數)真言行者有十六資具。衣四種,處六種,食六種。衣之四種:一糞掃衣,拾人之委棄者,洗淨之,以製法衣也。二毳衣,取鳥之細毛洗淨之,而製衣也,行者無糞掃衣時得用之。三納衣,種種之細片,綴納為衣者也。四三衣,是如常。食之六種: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不作餘食法,四一坐食,五一揣食,六不中後飲水。處之六種:一阿蘭若處,二塚間,三樹下,四露地,五常坐,六隨處。見大日經不思議疏上。
頭陀行 (術語)頭陀之行法,雖有十二種,然多就乞食之一行而云。
頭陀袋 (物名)為頭陀行人所攜之袋也。
頭陀十八物 (名數)頭陀所使用之十八種道具。即楊枝,澡豆,三衣,瓶,缽,坐具,錫杖,香爐,奩,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之稱。律中之十三資具。為比丘用物,與此有別。為後世之修行者制之。
頭首 (職位)禪林分諸役僧為東西之兩班,西班之諸役,謂之頭首,東班之諸役,謂之知事。前堂首座,後堂首座,書記等是頭首也。敕修清規兩序章列西序之頭首,曰:「前堂首座,後堂首座,書記,知藏,知客,知浴,知殿,燒香侍者,書狀侍者,請客侍者,衣缽侍者,湯藥待者,聖僧侍者是也。」
六頭首 (名數)禪苑清規以首座,書狀,藏主,知客,庫頭,浴主為六頭首。此中庫頭之一,雖屬知事,然從眾名為六頭首。
秉拂五頭首 (名數)前堂首座,後堂首座,東藏主,西藏主,書記,謂之秉拂五頭首。此五人得執秉拂之職。
頭面作禮 (術語)以我頭面頂禮尊者之足也。智度論十曰:「何以曰頭面禮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貴者頭,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賤,履不淨處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貴禮所賤,貴重供養故。」觀無量壽經曰:「遙見世尊,頭面作禮。」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
頭袖 (物名)頭巾之異名。頭巾之形,似衣袖之形,故名頭袖。即帽子也。其稱本於國一禪師。經山無準範禪師錄曰:「入內引對陞坐云:唐代宗嘗宣召本山國一祖師,每加禮敬。適遇天寒,代宗以銷金龍袖覆其頂。後竟以龍袖為帽,至今祖師遺像儼然猶存。」
頭破七分 (雜語)謂為鬼神所打,頭作七分也。法華經陀羅尼品曰:「若不順我咒,惱亂說法者,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
頭然 (譬喻)然即燃,頭上火燃也。急遽宜救者。譬危急。佛藏經三曰:「勤行精進,如救頭然。」心地觀經五曰:「精勤修習,未嘗暫捨,如去頂石,如救頭然。」止觀七曰:「眠不安席,食不甘哺,如救頭然。」
頭鐼 (物名)第一之鐼子也。為盛羹者。於三個鐼中為最大,故名頭鐼。鐼子
賴吒 (術語)賴吒羅之略。馬鳴菩薩所造伎曲之名。見賴吒[口*和]羅項。
賴吒[口*和]羅 (雜名)Ras!t!rapa%la,馬嗚菩薩所造伎曲之名。付法藏傳五曰:「於華氏城遊行教化,欲度彼城諸眾生,故作妙伎樂,名賴吒[口*和]羅,其音清雅哀婉調和。」馬鳴。【又】比丘名。本為婆羅門之子,求父使出家,不許。斷食強之。遂出家得道。見賴吒和羅經。
賴吒和羅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中阿含第十三賴吒和羅經之別譯也。記賴吒和羅之出家得道及為父母說法。
賴吒和羅所問太子經 (經名)德光太子經之異名,佛對賴吒和羅比丘所問說大乘之行法及德光太子之行歷。
賴耶 (術語)A^laya,阿賴耶之略。
賴耶識 (術語)Klayavijn^a%na,阿賴耶識之略。
賴耶緣起 (術語)法相宗之緣起論也。四種緣起之一。緣起
頻伽 (動物)Kalavin%ka,迦羅頻迦或迦陵頻迦之略。鳥名。於義為妙音鳥。此鳥常住極樂淨土。酉陽雜俎曰:頻伽,共命鳥,一頭兩身。舊唐書曰:元和十八年,訶陵國獻五色鸚鵡頻伽鳥。
頻伽陀 (飲食)又曰毘笈摩。藥名。探玄記二十曰:「頻伽陀藥者,具云毘笈摩,此云除去,謂能除去毒惡故。」慧苑音義下曰:「毘笈摩此云普去,謂能普去一切疾病也。」梵Vigata Vigama。
頻伽缾 (物名)缾形似頻迦鳥,故名。佛以喻無空之去來,無識之生滅。楞嚴經二曰:「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缾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蘊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者,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是故當知識蘊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同長水疏曰:「頻伽,好聲鳥也。瓶形似彼,識陰無形。在有情身,如空盛空。」
頻那夜迦 (天名)Vina%yaka,鬼神名。即歡喜天也。歡喜天及毘那夜迦
頻那夜迦天儀軌經 (經名)金剛薩埵說頻那夜迦天成就儀軌經之略名。
頻來果 (術語)梵名斯陀含Sakr!da%ga%min,譯曰一來果或頻來果。聲聞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來者,欲界之人與天一往來之義也。玄應師云:頻當為頓之誤,頓即一之義也。玄應音義三曰:「頻來言斯陀含也,此云一往來。頻字應誤也,字宜作頓。」
頻毘娑羅 (人名)王名,頻婆娑羅。又經名也,出於俱舍論二十卷。同光記三十曰:「頻毘此云圓,娑羅此云員實。」
頻娑 (雜語)Vim%vara,頻婆羅之略。數量名。譯曰十兆。大集日藏經三曰:「頻婆人。」【又】(植物)Bimba,亦作頻螺,頻羅婆,避邏,頻蠡。赤色之果實也。華嚴入法界品曰:「唇口丹潔如頻婆果。」慧苑音義下曰:「頻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極鮮明赤也。」玄應音義曰:「頻婆果此譯曰相思。」同二十三曰:「毘羅婆果,亦云頻螺果,或言避邏果,皆訛也。果形金色如甘子,大西國祠天多用此木作幢莊嚴供養也。」瑜伽略纂二曰:「頻螺果者,頻婆果也,此吉祥果也。」同倫記二上曰:「頻蠡果者,頻婆果也。其形似枳,其中蘘內如鬱金色。」
頻婆羅 (物名)香名。慧苑音義上曰:「頻婆羅香,或色鮮赤。或能現影,準前釋帳。」【又】(雜語)一作頻跋羅。新曰毘婆訶。數量名。當於此方之十兆。玄應音義一曰:「頻婆羅,按佛本行經云:頻婆羅此數當十兆也。」同二十一曰:「頻跋羅。」俱頌舍疏世品五曰:「十大阿芻婆為毘婆訶。」梵Vimvara。
頻婆娑羅 (人名)Bimbisa%ra,佛在世摩竭陀國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頻毘娑羅。古譯為顏色端正模實等。模實者,身模充實之義。又譯形牢。玄奘譯為影堅,義淨譯為影勝。深歸佛法。積善根雖多,終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幽中照於佛之光明,證阿那含果而死。頻婆娑羅王請佛供養經曰:「摩竭國王頻婆(顏色)娑羅(端正)。」阿育王經二曰:「頻毘娑羅翻模實。」玄應音義三曰:「洴沙,正言頻婆娑羅王,或言頻毘,此譯云形牢。一云:頻毘此云顏色,娑羅此云端正,或云色像殊勝。」同十四曰:「瓶沙王此言訛也,是摩伽陀國王也。」西域記七曰:「頻毘娑羅唐言影堅,舊曰頻婆娑羅訛也。」毘奈耶雜事二十曰:「影勝,梵云頻毘娑羅。」有部毘奈耶四十五曰:「摩揭陀國王舍城王名曰影勝。」毘奈耶雜事二十曰:「王舍城中有王名曰大蓮華。(中略)大蓮華王告眾人曰:我子生時,如日光影,乾坤洞照,勝妙希奇。應與我子名曰影勝(梵云頻毘娑羅)。」
頻婆娑羅王為佛最初檀越 (故事)涅槃經二十九說: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頻婆娑羅王遣使言:悉達太子若為聖王,我當臣屬。若不樂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願先來至此王舍城,說治度人,受我供養。我時默然,已受彼請。(中略)我時赴信,受彼王請,詣王舍城。未至中路,王與無量百千眾悉來奉迎,我為說法,聞法已,欲界諸天發八萬六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頻婆娑羅王所將管從十二萬人得須陀洹果,無量眾生成就忍心。智度論三說:頻婆娑羅王至伽耶祀舍中迎佛及除結髮之千阿羅漢,佛於此中為王說法,得須陀洹道。即請佛言:願佛及僧就我王舍城盡形壽,受衣服飲食臥具醫樂。佛即受請。
毘婆娑羅王幽死 (故事)增一阿含經八謂提婆達兜惡人便往婆羅留支(阿闍世之別名)所告言,昔民氓壽命極長,如今人壽不過百年,王子當知人命無常,終不上位,而中命終,不亦痛乎,王子於時宜斷父王命,統領國人,我今當殺沙門瞿曇,而為無上至真等正覺。於摩竭陀國界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貫雲,無所不照,如月雲消,明於眾星之中。爾時婆羅留支王子即收父王著於鐵牢中,更設臣佐,統領人民。又出於十誦律三十六,毘奈耶雜事十七,涅槃經三十四等。觀無量壽經曰:「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中略)有五色光明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頻婆娑羅夢 (傳說)寄歸傳一曰:「頻婆娑羅王,夢見一[疊*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斬為十八段。悕而問佛。佛言:我滅度後一百餘年,有阿輸迦王,威加贍部。時諸苾芻,教分十八,趣解脫門,其致一也。此即先兆,王勿見憂耳。」
頻婆娑羅王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王來見佛,佛使優樓頻螺迦葉,釋眾之疑事。即中阿含頻鞞娑邏王迎佛經之別譯。
頻婆果 (植物)頻婆樹之果實。
頻婆帳 (物名)頻婆者身影之義。帳上繡種種之身形,故名頻婆帳。又頻婆,果名。此帳之色似彼也。慧苑音義上曰:「頻婆此云身影質,此帳上莊嚴具中能現一切外質之影也。或曰:頻婆鮮赤果名,此帳似之,故以名之。」
頻螺 (植物)又作頻蠡。果名。頻婆
頻闍訶婆娑 (人名)數論外道名。自龍王承數論之義,大破佛法,後於頻闍訶山石窟內化為石。天親傳曰:「佛滅後九百年中有外道,名頻闍訶婆娑。頻闍訶是山名,婆娑譯為住。此外道住此山,因以為名。」梵Vindhyava%sa。
頻羅婆 (植物)頻婆
頻蠡 (植物)頻婆
醍鞞沙 (雜語)Dves!a,譯曰瞋恚。見名義集六。
醍醐 (飲食)五味之一。製自牛乳。味中第一,藥中第一。涅槃經三曰:「醍醐者名世間第一上味。」又曰:「諸藥中醍醐第一,善治眾生熱惱亂心。」同八曰:「雲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
醍醐喻 (譬喻)天台依涅槃經喻之於第五時之法華涅槃。真言依六波羅蜜經譬之於陀羅尼藏。其他諸宗各喻其自宗。涅槃經十四曰:「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蘇,從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六波羅蜜經一曰:「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此五種藏教化有情,隨所應度而為說之。(中略)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蘇熟蘇及妙醍醐,契經如乳,調伏如酪,對法教者如彼生蘇,大乘般若猶如熟蘇,總持門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蘇中微妙第一,能除諸病,令諸有情自心安樂。總持門者,契經中最為第一,能除重罪,令諸眾生解脫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
醍醐味 (譬喻)五味之第五。醍醐喻
醍醐經 (經名)天台以法華涅槃二經為醍醐味之經典。法華玄義三曰:「醍醐經妙因妙果。」
醍醐殺人 (術語)於過去佛所,嘗聞大乘實相之教,譬如毒,今值釋迦之說醍醐經,其毒即發,斷結惑之生,謂之醍醐殺人。如涅槃經中鈍根之聲聞,開發慧眼,得見佛性是也。法華玄義十曰:「醍醐殺人者,如涅槃經中,鈍根聲聞,開發慧眼,得見佛性。乃至鈍根緣覺菩薩七種方便,皆入究竟涅槃,即其義也。」
醍醐灌頂 (術語)以醍醐灌人之頂。喻輸入人之智慧也。今以為令人舒適之喻。顧況詩曰: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頰車如師子相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兩頰隆滿,如師子王之相。
辨才天 (天名)司音樂之天。為福德之神。或作美音天,妙音天。即乾闥婆之類。後與吉祥天混而為一,遂至以為福德之神。胎藏界外金剛部院西方那羅延天之旁,有其位。
辨意長者子所問經 (經名)一卷,元魏法場譯。佛應長者子之問,答生天乃至佛會各有五事。
辨體 (術語)五重玄義之一。玄義附錄。
辨正論 (書名)八卷,唐沙門法琳撰。以道儒二教與佛教對比,而辨佛教正直之書也。分三教治道篇以下十一品。終載撰者與尚書右僕射蔡國公之書。
辦事明王 (菩薩)謂辦事之明王也。於金剛部為金剛軍荼利,或金剛童子,於蓮華部為蓮華軍荼利,於佛部為不動明王。通用不動明王。請佛於本土時牽車或行供養也。
辦事真言 (術語)成辦事業之神咒也。大日經疏八曰:「凡欲灌頂時,用辦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蓮華臺上。」【又】於諸尊奉供物時所誦之真言也。隨部而不定。日本拇尾護摩鈔曰:「辦事真言者:於佛部中以難勝忿怒王為辦事也;於蓮華部以呵耶訶利婆真言為辦事也;於金剛部中以軍荼利真言為辦事也。難勝忿怒真言曰:唵戶魯戶魯旃荼利,摩登祇,莎波訶。馬頭明王(即呵耶訶利婆王)真言曰:唵阿密哩,妒妒皤婆,娑婆賀。軍荼利明王真言曰:唵阿密哩底,吽吽。」此約於三部耳,若約於五部,則如日本高雄口決曰:「佛部忿怒尊(不動),蓮華部忿怒尊(馬頭),金剛部忿怒尊(軍荼利),寶部忿怒尊(降三世),羯磨部忿怒尊(無能勝)。」
辦道 (術語)修行也。敕修清規侍者進退曰:「隨眾辦道。」
靜力 (術語)靜慮即禪定之力也。圓覺經曰:「諸菩薩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
靜主 (術語)禪僧靜思坐禪,謂之靜眾。其中之長老,謂之靜主。黃檗清規曰:「本山住持與各院靜主既同宗派。」
靜思 (術語)梵語之沙門,一翻靜思。約於其行之義譯也。歸敬儀上曰:「沙門此云靜思,以義目之。」
靜息 (天名)梵名琰魔。譯為靜息。琰魔之方便,以靜人之罪,息人之罪也。琰魔
靜智 (術語)靜寂而絕煩亂之智也。歸敬儀曰:「後因前業,重更修明。靜智澄清,方遂前願。」
靜室 (譬喻)譬禪定而言。智度論十七曰:「常樂涅槃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然燈,燈難能照。在大風中不能作用,若置之密室,其用則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
靜牌 (物名)坐禪牌又稱靜牌。靜者靜慮之義,梵語禪那之新譯語也。見象器箋十六。
靜琬 (人名)隋大業中幽州智泉寺沙門。刻大藏經於石,封藏於涿州白帶山者。
靜慮 (術語)梵語[馬*太]耶演那Dhya%na,譯為靜慮。七種定命之一。三昧。此靜慮有生定之二種,為生於色界四禪天,修其禪定,謂之四種定靜慮(四禪定)。其所生之天處,謂之四種生靜慮。四禪天
靜慮生 (術語)生靜慮也。靜慮
靜慮律儀 (術語)三律義
靜慮生律儀 (術語)律儀附錄。
靜慮波羅蜜 (雜語)十波羅蜜之一。
靜慮律儀無表色 (術語)無表色附錄。
靜慧 (術語)安靜之智慧,即空慧也。圓覺經曰:「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又曰:「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踰捺野經 (經名)薩缽夜酥里瑜捺野經之略名。
踰闍 (地名)Ayodhya%,阿踰闍之略,彌勒菩薩自天降說瑜伽論之大講堂。即在此國。可洪音義二曰:「踰闍國名,阿踰闍國此云不可戰。」
踰闍那 (雜語)Yojana,由旬
踰繕那 (雜語)又作喻繕那,舊稱由旬。由旬
(物名)錫杖之略。
錫杖 (物名)十八物之一。梵語,喫棄羅Khakkhara,譯為錫杖,聲杖,嗚杖。錫者,取振時作錫之聲。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有顯密之二意。顯教為乞食或驅蟲也。錫杖經曰:「佛告比丘:汝等當受持錫杖,所以者何?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執故。又名智杖,彰顯聖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聖人之表幟,賢士之明記,道法之正幢。」毘奈耶雜事三十四曰:「苾芻乞食入人家,作聲警覺,拳打門扇。家人怪問:何故打破我門?默爾無答。佛言:不應打門,可作錫杖。苾芻不解。佛言:杖頭安環,圓如盞口,安小環子,搖動作聲而警覺。(中略)至不信家,久搖錫時,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無出問。佛言:不應多時搖動,可二三度搖。無人問時,即須行去。」十誦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園林中住,多諸腹行毒蟲嚙諸比丘。佛言:應作有聲杖,驅遣毒蟲,是名杖法。」四分律五十三曰:「諸比丘道行,見蛇蛆蜈蚣百足,未離欲比丘見皆怖白佛。佛言:聽投錫杖動。」其制法依錫杖經,迦葉佛為二股十二環,釋迦佛為四股十二環。四股十二環表四諦十二因緣。二股十二環表世諦第一諦之二諦與十二因緣。然寄歸傳四曰:「言錫杖者,梵云契棄羅,則是鳴聲之義。古人譯為錫者,意取錫作聲,鳴杖錫杖任情稱。說目驗西方所持錫杖,頭上唯有一股鐵捲,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長四五指,其竿用木,麤細隨時,高與肩齊,下安鐵纂,可二寸許,其環或圓或偏,屈合中間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銅鈴任情。元斯制意,為乞食時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勞心?而復通身總鐵,頭安四股,重滯將持,非常冷澀,非本制也。」密教以為五大所成之法界塔婆,地藏觀音之三昧耶形也。故有六環,以表六大,上頭有五輪之捲形,以表寶塔。
九條錫杖 (儀式)四個法要之第四謂之錫杖,諷詠錫杖之頌文而振錫也。其頌文之作者不詳。初四句依華嚴經十四:「手執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之經文,其他偈句為古德所作。有九節,每一節終,輒振錫,故曰九條錫杖。
三條錫杖 (儀式)九條錫杖中之前三條,略用之法也。
解虎錫 (故事)高齊僧稠禪師,以錫杖解兩虎之鬥。續高僧傳十六(僧稠傳)曰:「後詣懷州西王屋山,修習前法,聞兩虎交鬥咆響震巖,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又隋曇詢禪師有此事。續高僧傳十六(曇詢傳)曰:「又山行值二虎相鬥,累時不歇,詢乃執錫分之。以身為翳,語云:同居林藪,計無大乖,幸各分路。虎低頭受命,便飲氣而散。」證道歌曰:「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
錫杖經 (書名)得道梯鄧錫杖經之略名。
錫崙 (地名)印度半島東南端之一島。雖稱世尊傳道之地,然實非也。乃阿育王王子摩呬陀開教之地耳。又曰獅子洲。
燄口 (異類)餓鬼名。阿難獨坐靜室,其夜三更,見一餓鬼,名焰口。身體枯瘦,咽如針,口吐火焰。告阿難曰:卻後三日汝命盡,將生餓鬼中。阿難恐,問免苦之方便。鬼曰:汝明日為我等百千餓鬼及諸婆羅門仙人等各施一斛食,且為我供養三寶,則汝得增壽,我得生天。阿難以白佛。佛即說陀羅尼曰:誦此陀羅尼,能使無量百千施食充足。見燄口餓鬼經。燄口亦名面然。
燄口餓鬼經 (經名)佛說救拔燄口餓鬼陀羅尼經之略稱。
燄口儀軌經 (經名)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燄口儀軌經之略名。
燄口施食儀 (經名)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之略稱。
(異類)梵語,那伽Na%ga,長身,無足,蛇屬之長也。八部眾之一。有神力。變化雲雨。智度論曰:「那伽,秦言龍。」梵語雜名曰:「龍,梵名曩[言*我]。」善見論十七曰:「龍者長身無足。」慈雲之天竺別集上曰:「天龍一鱗蟲耳,得一渧之水,散六虛以為洪流。」輔行四曰:「龍得小水以降大雨。」五不思議之中有龍之不思議。孔雀王經,大雲經等說諸龍王之護持佛法。
龍有三苦 (傳說)又曰三熱,三熱
龍女 (異類)娑竭羅龍王Sa%gara-na%gara%ja之女,八歲,詣靈鷲山,現成佛之相。法華經提婆品曰:「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涌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佛前,頭面敬禮二世尊(釋迦與多寶)足。(中略)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有速得佛者否?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中略)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中略)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於現前,頭面禮敬。(中略)爾時舍利弗語龍女言:謂汝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中略)云何女身速得成佛?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此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間變為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龍子 (異類)大海龍子,常為金翅鳥所食,龍王請佛,得袈裟一縷,免其難。見海龍王經四。
龍王 (異類)龍屬之王。對其眷屬而稱王也。
五類龍王 (名數)大集經須彌藏品曰:「善住龍王為一切象龍王,婆難陀龍王為一切蛇龍王,阿耨達龍王為一切馬龍王,婆樓那龍王為一切魚龍王,摩那蘇婆帝龍王為一切蝦蟆龍王也。」
七龍王 (名數)一,蓮華龍王。二,翳羅葉龍王。三,大力龍王。四,大吼龍王。五,小波龍王。六,持驛水龍王。七,金面龍王。見最勝經一。
八龍王 (名數)法華經序品曰:「有八龍王難陀龍王Nanda,跋羅陀龍王Upananda,娑伽羅龍王Sa%gara,和修吉龍王Va%snki,德叉迦龍王Taks!aka,阿那婆達多龍王Anavatapta,摩那斯龍王Manasvln,優缽羅龍王Utpalaka,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八十一龍王 (名數)出於名義大集一六七。
一百八十五龍王 (名數)出於大雲請雨經。
龍王兄弟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說目連尊者降伏難頭和難兄弟之二龍。
龍王吼菩薩 (菩薩)五大力菩薩
龍牙 (地名)湖南龍牙山居遁禪師,初參翠微並臨濟,後嗣洞山。見五燈會元十三。
龍戶 (雜語)龍宮也。寄歸傳一曰:「恚損輕枝,現生龍戶。」
龍天 (雜語)八部中之龍眾與天眾也。又龍樹天親之二菩薩也。
龍方 (雜語)北方也。以五行中北方為水也。大日經一曰:「是等依龍方。」
龍心 (術語)六十心
龍主仙 (術語)念誦罥索而成就,名為龍主仙。於諸龍中得自在。見聖迦抳金剛童子軌上。
龍光王佛 (佛名)舍衛國波斯匿王在此佛所,既為深位之菩薩。仁王經中曰:「爾時世尊告大眾言:是波斯匿王,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我為八地菩薩。」
龍光瑞像 (圖像)揚州龍光寺所安置之旃檀瑞像也。瑞像
龍軍 (人名)Na%gasena,菩薩名。即那先比丘也。佛滅後出世,立佛不說法之義。俱舍論三十曰:「若有大德,名曰龍軍,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深密經疏一曰:「那伽犀那,此云龍軍,即是舊翻三身輪主。彼說佛果唯有真如及真如智,無色聲等塵相功德。」那先比丘
龍河 (地名)尼連禪河之異名,此河中有龍住,故名。在金剛座之東而不遠。破僧事五曰:「尼連禪河龍名伽陵伽,此云黑色。以先業緣住此河中,兩目皆盲,若佛出世眼即得明,若佛滅後其眼還盲。」寄歸傳一曰:「創成正覺龍河,九有興出塵之望。」同四曰:「擇散寶於龍河,頗達其妙。」
龍門伊闕造像 (雜名)龍門伊闕造像,約一萬二千尊,高者過八丈。就山石鑿成佛殿,千佛圍繞,可謂鉅觀。自魏及唐,造像有字可拓者,尚存二千品。佛像身面殘缺者,約有七千尊。亟宜修補。
龍泉 (雜名)龍所住之泉池也。以龍力故,水不竭。智度論七曰:「譬如龍泉,龍力故水不竭。」
龍施女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須福長者女名龍施。浴時遙見佛之相好,發菩提心。魔變為父之相,初使修小乘,心堅不動。魔教自樓投下而死,變成男子,得道記。
龍施菩薩本起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龍施女自說過去之經歷。
龍神 (異類)龍能具不測之力用,故稱為神。八部眾之一也。法華經序品曰:「四眾龍神瞻察仁者。」
龍神八部 (雜語)八部眾中以天及龍為魁,故曰天龍八部,又曰龍神八部。如言詩書六經。八部眾
龍神三熱 (傳說)除阿耨達池之龍王外,其他一切龍屬有三熱之苦。三熱
龍宮 (雜名)龍王之宮殿,在大海之底。為龍王之神力所化作。海龍王經請佛品說海龍王詣靈鷲山,聞佛說法,信心歡喜,欲請佛至大海龍宮供養。佛許之。龍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無量珠寶,種種莊嚴,且自海邊通海底造三道寶階,恰如佛往昔化寶階自忉利天降閻浮提時。佛與諸比丘菩薩共涉寶階入龍宮。受諸龍供養,為說大法。
佛法隱沒龍宮 (傳說)摩訶摩耶經曰:「千五百歲,(中略)惡魔波旬及外道眾踴躍歡喜,競破塔寺殺害比丘。一切經藏皆悉流移至鳩尸那竭國,阿耨達龍王悉持入海,於是佛法而滅盡也。」蓮華面經下曰:「佛言阿難:此閻浮提及餘十方所有佛缽及佛舍利,皆在婆伽羅龍王宮中。」
龍畜 (雜語)龍屬於六趣中為畜生趣,故曰畜。
龍峰 (人名)黃龍派之祖慧南禪師,住於宋黃龍山,故其法脈稱黃龍派。師稱龍峰。
龍座 (儀式)屈膝而坐也。文殊師利根本大教王經金翅鳥王品曰:「作龍座而坐(貼膝坐也)。」
龍珠 (物名)龍頷下之珠也。四分戒本二上曰:「律中龍珠烏翅,一去不還。」行宗記二上曰:「龍珠者,昔有螺髻梵志,居恒水邊,為龍所撓。佛令從彼乞頸下珠瓔,龍即不來。」
龍章 (雜語)經卷之異名也。其梵文之形,如龍蛇之蟠旋,故云。
龍猛 (人名)舊譯曰龍樹,新譯曰龍猛。西域記八曰:「南印度那伽閼刺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龍樹之譯名有三:一、龍樹(羅什譯之龍樹傳),二、龍勝(般若流支譯之順中論),三、龍猛(今之西域記)。嘉祥中論疏序會龍樹與龍勝之名,賢首宗致義記上會龍樹與龍猛之名,真言宗常依新譯用龍猛之名。
龍華 (術語)法苑珠林曰:彌勒為佛時,於龍華樹下坐。華枝如龍頭,故名。亦云種出龍宮,故曰龍華樹。龍華會
龍華會 (術語)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內院,經當來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於此土出世,在華林園中龍華樹下開法會,普度人天,謂之龍華會,中世身化龍身,又入禪定,以待龍華會。荊楚歲時記曰:四月八日,諸寺各設齋,以五香水浴佛,作龍華會,以為彌勒下生之徵。劉禹錫詩曰:「支公去已久,寂寞龍華會。」
龍華三會 (術語)彌勒佛於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道,開三番法會,度盡上中下三根之眾生,故曰龍華三會。羅什譯之彌勒下生經曰:「坐龍華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眾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彌勒佛既轉法輪,度天人已,將諸弟子入城乞食。」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爾時去雉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華。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中略)爾時彌勒初會八萬四千阿羅漢,第二會有九十四億人,第三之會九十二億人民,皆是阿羅漢,亦復是我遺法弟子。」心地觀經二曰:「若有得聞此心地觀報四恩品,(中略)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內宮,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龍華三會,當得解脫。」
龍華寺 (寺名)茶香室叢鈔曰:水經泗水篇注云:泗水西有龍華寺,是沙門釋法顯,遠出西域,浮海東還,持龍華圖,首創此制。法流中夏,自法顯始也。據此,則龍華寺,實中國第一佛寺矣。
龍華樹 (植物)彌勒佛成道時之道樹也。梵名,奔那伽。彌勒大成佛經曰:「枝如寶龍,吐百寶華。」大日經疏七曰:「奔那伽是龍樹華,彌勒世尊於此樹下成佛,其直云龍華者,是龍中所尚之花,西方頗有其種。」
龍華懺法 (書名)一卷,明如惺集。說祈念彌勒菩薩懺悔罪障之作法。
龍象 (雜語)Na%ga,梵語,那伽。譯曰龍。又譯象。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稱為龍象。蓋水行龍力最大,陸行象力最大,故以為喻也。涅槃經二曰:「世尊我今已與大龍象菩薩摩訶薩,斷諸結漏,文殊師利法王子等。」舊華嚴經七曰:「威儀巧妙最無比,是名龍象自在力。」智度論三曰:「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阿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中阿含龍象經說唯佛大龍象。【又】象之大者曰龍象。如馬之美者曰龍馬。維摩經不思議品曰:「譬如龍象蹴蹋非驢所堪。」注曰:「肇曰:象之上者為龍象也。」同嘉祥疏曰:「此言龍象者祇是一象耳,如好馬名龍馬,好象云龍象也。」又僧之敬稱。禪門言:「西來龍象」,「法筵龍象眾」等。
龍象眾 (雜名)四眾
龍象經 (經名)說唯佛為大龍象。烏陀夷因作頌讚之。見中阿含經二十九。
龍尊 (佛名)龍種尊之略。文殊菩薩之本地名。又龍王之尊稱。大日經疏二曰:「龍尊是諸大龍,俱吠囉等皆世所宗奉大天也。」
龍尊王 (佛名)文殊菩薩之本地,龍種上尊王佛之略稱。
龍勝 (人名)龍樹菩薩之異名。舊譯曰龍樹。新譯曰龍猛。龍勝,龍猛,名異義同。大藏經目錄曰:「順中論二卷,龍勝菩薩造,無著菩薩釋。」釋氏稽古略一曰:「龍樹大士,西天竺人也,亦名龍勝。」龍樹
龍腦缽盂 (雜名)蘇軾文曰:大覺禪師持律嚴,仁宗賜龍腦缽盂,師對使者焚之。
龍湯 (飲食)成自人畜糞尿之藥也,又曰黃龍湯,為一種之陳棄藥。吾國之僧俗用之,義淨三藏痛斥之。寄歸傳三曰:「自有方處鄙俗久行,病發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便用豬糞貓糞。或堈盛甕貯,號曰龍湯,雖加美名,穢惡斯極。」南山羯磨疏三下曰:「腐爛藥者,世所同棄而實可收,即大小便也。」濟緣記三下曰:「小便治勞,大便解熱,名黃湯。」止觀二之三曰:「譬如父母見子得病不宜餘藥,須黃龍湯鑿齒瀉之,服已病愈。」大部補注十二曰:「止觀云黃龍湯者大便汁也。」陳棄藥
龍缽 (雜名)晉書僧涉傳曰:涉西域人,苻堅時入長安,能以秘咒下神龍。每旱,堅常使之咒龍請雨,俄而龍下缽中,天輒大雨。堅及群臣親就缽觀之。李紳詩曰:龍缽已傾無法雨。
龍智 (人名)龍猛之弟子,金剛智之師,密宗之第四祖也。壽逾七百,面貌如少壯,玄奘三歲親就其人學中觀論百論等。見付法傳上。
龍種尊 (佛名)文殊之本地。龍種上尊王佛
龍種上佛 (佛名)與龍種上尊王佛項同。
龍種上尊王佛 (佛名)文殊菩薩之本地。首楞嚴三昧經下曰:「龍種上如來。」心地觀經三曰:「龍種淨智尊王佛。」智度論二十九曰:「龍種尊。」法華文句記二曰:「龍種上尊王。」異名同體也。文殊
龍潭紙燈 (公案)五燈會元曰:「宣覽禪師傳龍潭棲止,一夕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燈度與師。師擬接。潭便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
龍樹 (人名)菩薩名。舊稱,那伽曷樹那,那伽阿周陀那Na%ga%rjuna,生於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龍成道,故字曰龍。新稱,那伽閼剌樹那。譯為龍猛。佛滅後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摩訶摩耶經下),馬鳴弟子迦毘摩羅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薩之師也(付法藏傳五)。入龍宮齎華嚴經,開鐵塔傳密藏,顯密八宗之祖師也。龍樹傳曰:「龍樹菩薩者,出南天竺梵志種也。(中略)其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西域記八曰:「那伽閼刺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
龍樹本跡 (本生)龍樹菩薩之本地,謂為過去之妙雲相佛,又曰妙雲自在王如來,今為垂跡之身,在初歡喜地之位云。三寶感應錄下曰:「金剛正智經中:馬鳴過去成佛號大光明佛,龍樹名妙雲相佛。大莊嚴三昧經中:馬鳴過去成佛號日月星明佛,龍樹名妙雲自在王如來。」弘法之付法傳上曰:「尋本則妙雲如來,現跡則位登歡喜。」八宗綱要上曰:「龍樹則昔之妙雲相佛,今則寄位於初歡喜。」(但三寶感應所引二經藏經中無之)。
龍樹出家因緣 (故事)龍樹傳云:龍樹生於婆羅門種,一切經書道術,無所不通。有契友三人,相共至術家,學隱身法,於王宮中為淫樂。王悟之,閉諸宮門,使數百力士以刀斬空。三人者即死,唯龍樹依王頭側得免,是時始知欲為眾禍本。入山詣一佛塔,出家受戒(付法傳亦同)。
龍樹入龍宮齎華嚴經 (傳說)龍樹傳云:龍樹已出家,入靈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大乘經典授之。誦持愛樂,雖通實義,然未得通利。周遊諸國,更求餘經,不得。自念言:佛經雖妙,猶有所未盡。我欲推未盡而演之,以悟後學。於此欲更造衣服,立教戒,附於佛法而小異。獨在靜處水精房中,思惟此事。大龍菩薩見而憐之。即接之入海。於宮殿中發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之經典,無量之妙法授之。龍樹受讀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龍問曰:看經遍否。答言:汝諸函中經典無量,我所讀已十倍閻浮提。龍送出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外道(付法藏傳五亦同)。賢首華嚴傳一曰:「如真諦三藏云:西域傳記說,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華嚴大不思議解脫經,有三本。(中略)下本見流閻浮。」
龍樹開鐵塔傳密教 (傳說)鐵塔
龍樹傳法提婆 (故事)提婆
龍樹自殺 (傳說)龍樹傳記有一小乘師見龍樹高明,常懷忿嫉。龍樹為入閑室,自行蟬脫。西域記十記為引正太子自剄。引正太子
龍樹宗 (術語)龍樹雖為八宗之祖。然單曰龍樹宗。為三論之空宗。是在天竺,與彌勒之瑜伽宗並行,大乘宗之隨一也。寄歸傳一曰:「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假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
龍樹菩薩傳 (書名)一卷,秦羅什譯。與付法藏傳龍樹章大同。
龍興寺 (寺名)唐玄宗敕天下諸郡建開元寺龍興寺。見佛祖統紀五十三。
龍奮迅三昧 (術語)此三昧之力,能如龍之奮迅,現勇猛之威勢也。正宗記龍樹章曰:「即入龍奮迅三昧,據身空中,如日輪相,然後復本座示寂。」
龍藏 (雜語)龍宮之經藏也。禪宗龜鑑曰:「庭前柏子話,龍藏所未有底。」
龍藏寺碑 (雜名)畿輔通志云隆興寺在正定府治東。一名龍藏寺。隋開皇六年建。初為龍藏寺。寺有碑。在殿隅。集古錄稱其字畫遒勁。有歐虞之體云。
龍鬚 (譬喻)以龍鬚之繩縛,身入水,則轉緊轉痛,猶如牛皮繫體而向日,以喻利養之害身。智度論曰:「夫利養者,如龍鬚繩縛身入水,初損戒皮,次損定肉,後損慧骨。」止觀五曰:「狂計邪黠,逾迷逾遠,渴更飲鹹,龍鬚縛身入水轉痛,牛皮繫體向日彌堅。」
龍龕 (物名)賢聖之威德,譬如龍,藏其道體之棺槨,謂之龍龕。正宗記馬鳴章曰:「四眾以真體閟之龍龕。」
睹貨羅 (地名)Tukha%ra,國名。西域記一曰:「出鐵門至睹貨羅國(舊曰吐火羅國誤也),其地南北千餘里,東西三千餘里。東阨蔥嶺,西接波刺斯,南大雪山,北據鐵門。(中略)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據其多雨,亦是設教隨時也。」
睹史多天 (界名)即兜率陀天,此翻知足。涅槃經曰:「此天,欲界最勝,故補處菩薩皆示生此天,為教化眾生故。」
親友 (雜語)觀無量壽經,釋迦如來稱念佛者為我善親友。善親友
親友七法 (名數)四分律云:具七法,方成親友:一,難作能成。二,難與能與。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捨。七,貧窮不輕。見釋氏要覽下。
親里覺 (術語)八覺之一。
親迷惑 (術語)謂見道所斷十惑中,疑與五見之六惑也。以是為親迷諦理之惑也。
親教 (術語)梵語,鄔波[馬*太]耶Upa%dhya%ya,譯曰親教師。親受教之師也。略曰親教。舊所謂和尚也。寄歸傳三曰:「鄔波[馬*太]耶,譯為親教師。」唯識述記一本曰:「我親教三藏法師玄奘。」
親教師 (術語)親教
親勝 (人名)梵曰畔徒室利Bandhus/ri,唯識十大論師之一。天親菩薩同時人。見唯識述記上本。
親緣 (術語)淨土門所立三緣之一。觀經定善義曰:「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中略)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三緣
親鸞 (人名)日本淨土真宗之開祖也。法名綽空。自稱愚禿親鸞,敕謚見真大師。
餓鬼 (異類)梵語,薜荔哆Preta,譯曰餓鬼。三塗之一。法華經云: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是也。又為六趣之一。餓鬼趣常苦飢餓,由其所受果報不同,而有勝劣。有福德者,則為山林塚廟之神。下者居不淨處,不得飲食,常受刀杖之苦。雜心論八曰:「從他希求故,說餓鬼。」婆沙論百七十二曰:「有說飢渴增故名鬼,由彼積集感飢渴業,經百千歲,不得聞水名,豈能得見,況復得觸。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恒為諸天處處驅役馳走故。有說多希望故名鬼,謂五趣中,從他有情。多希望者,無過此故。」大乘義章八末曰:「言餓鬼者,如雜心釋,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飢虛,故名為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此鬼類中。有有藥叉羅剎之大威德者,故新譯曰鬼,不曰餓。然舊譯之經論,名曰餓鬼,以鬼類中餓鬼最多故也。
九鬼 (名數)順正理論三十一云鬼之種類有三:一,無財鬼。二,少財鬼。三,多財鬼。此三各有三。無財鬼之三者:一,炬口鬼。二,鍼口鬼。三,臭口鬼。少財鬼之三者:一,鍼毛鬼其毛如針,以自剌剌他也。二,臭毛鬼。三,癭鬼。多財鬼之三者:一,希祠鬼。常居社祠中,希其食物也。二,希棄鬼。常希人之棄而食之也。三,大勢鬼。大勢大福如天也。俱舍論十一曰:「或有端嚴具大威德,受諸富樂,自在如天。或有飢羸顏貌醜陋,如是等類,廣說如經。」
三十六鬼 (名數)正法念經十六舉三十六種曰:「一,鑊身餓鬼。二,針口餓鬼。三,食吐鬼,四,食糞鬼。五,無食鬼。六,食氣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十,食睡鬼。十一,食髮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肉鬼。十四,食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鬼。十九,熾燃鬼。二十,伺嬰兒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住海渚鬼。二十三,使執杖鬼。即閻魔王也。二十四,食小兒鬼。二十五,食人精氣鬼。二十六,羅剎鬼。二十七。火爐燒食鬼。二十八,住不淨巷陌鬼。二十九,食風鬼。三十,食火炭鬼。三十一,食毒鬼。三十二,曠野鬼。三十三,住塚間食熱灰土鬼。三十四,樹中住鬼。三十五,住四交道鬼。三十六,殺身餓鬼。」
餓鬼住處 (雜語)正法念經十六曰:「餓鬼所住,略有二種: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餓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則有見者。餓鬼世界者,住閻浮提下五百由旬,長三萬六千由旬。」俱舍論十一曰:「諸鬼本處,琰魔王國。於此贍部洲下,過五百逾繕那,有琰魔王國。縱橫量亦爾,從此展轉,散居餘處。」
餓鬼城 (雜語)順正理論三十一曰:「贍部洲西,有五百渚,於中有二,唯鬼所居。渚各有城二百五十,有威德鬼,住一渚城。一渚城居無威德鬼。」
餓鬼因 (語雜)可為餓鬼之因緣也。楞嚴經八曰:「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止觀一下曰:「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欽詠。內無實德,虛比賢聖。起下品十惡,如摩犍提者。此發鬼心,行刀途道。」此通因也。若別別之因,則餓鬼報應經,佛說雜藏經,佛說鬼問目連經之三經詳說之。
餓鬼道 (界名)道者道路之義。造餓鬼業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餓鬼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餓鬼趣 (異類)大乘義章八末曰:「此之六種,經名為道,亦名為趣。」有餓鬼業因者之所趣,故曰餓鬼趣。五趣或六趣之一。
餓鬼界 (界名)餓鬼之世界,曰餓鬼界。十界之一。
餓鬼食子 (傳說)百緣經五說昔有一夫人,見其妾有妊大嫉妒,竊與毒使之墮胎。從命終為餓鬼。一日一夜,生五百子,隨生隨食。俱舍論八曰:「餓鬼母白目連云:我夜生五子,隨生皆自食。晝生五亦然,雖盡而無飽。」
德尸羅城餓鬼 (傳說)往昔德叉尸羅住一餓鬼。五百歲間不得食而食其子云。見付法藏傳六。
師子國餓鬼 (傳說)月支摩訶衍傳法菩薩遊化蘇摩耶諸國,至師子國海畔,見五百餓鬼。問住海渚幾時矣?餓鬼答曰:不知幾時,祇見大海七變興耳。見法華傳記九。
餓鬼報應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與佛說雜藏經一卷,佛說鬼問目連經一卷,皆為目連對於各種餓鬼一一說明其業因者。
餓鬼愛 (術語)二愛之一。欲愛之異名。以凡夫愛著五欲,同於餓鬼趣也。涅槃經五曰:「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
餘甘子 (植物)梵名,菴摩洛迦果A^mraphala,毘奈耶雜事一曰:「餘甘子出廣州,堪沐髮,西方名菴摩洛迦果也。」菴摩洛迦
餘念 (術語)心於所對之境不一,念餘事也。大寶積經六十八曰:「此諸眾會無餘念。」大法炬陀羅尼經九曰:「汝於法師應起佛想,莫作餘念。」
餘宗 (雜語)由自己之宗而指稱他宗也。
餘流 (雜語)自宗外之流義也。
餘乘 (儀式)乘者教法也。自宗之教法呼為宗乘,餘宗之教法謂之餘乘。
餘習 (術語)又曰殘習,餘氣,習氣。既斷煩惱,猶存殘餘之習氣也。二乘不能斷此餘習,獨佛斷之。唐華嚴經二曰:「離一切煩惱心垢及其餘習。」智度論二曰:「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去,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煙燒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如舍利弗瞋恚餘習,難陀婬欲餘習,畢陵伽婆蹉慢餘習,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
餘執 (術語)殘留於心而不離之執念也。
餘結 (術語)殘餘之結使也。結使為煩惱之異名。
餘蘊 (術語)餘者殘餘,蘊者五蘊,謂已脫分段五蘊,而餘未變易五蘊之菩薩身,又言最後身之二乘及菩薩。
融三世間十身 (術語)華嚴宗二種十身之一。十身
融三世間十佛 (術語)謂解境之十佛也。以解境之十佛,融眾生器智正覺之三世間而為十佛故也。
融通 (術語)彼此混同而無差別曰融,通達無礙曰通。止觀七曰:「今有十意融通佛法。」
融通念佛 (術語)日本良忍所弘通之念佛也。謂我念佛之功德,融通於一切人,一切人念佛之功德,融通於我。且念佛之功德,融通於一切行,一切行之功德,融通於念佛之一行,一切之功德,於此圓滿,而往生淨土也。見融通圓門章。
融通妄想 (術語)五妄想
融通淘汰 (術語)台家所立五時中,般若部之意也。般若與一切之法皆為大乘融會,故曰融通。以空智之水,遣蕩小乘之執情,故曰淘汰。四教儀集註上曰:「般若會一切法皆摩訶衍,故曰融通。以空慧水蕩其執情,故曰淘汰。」
融通念佛宗 (流派)日本良忍師感無量壽佛現身相授與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億百萬遍,功德圓滿。後毘沙門天王現身曰:師蒙佛授,何不弘融通念佛耶?師曰:何謂也?天王曰:迴所我唱,融通於眾人;眾人所唱,融攝於我;是融通念佛也。其功喻獨稱不可勝計。師自是創融通念佛宗。本宗之教義,念佛一行,頂受於無量壽佛,圓融妙理。相承於華嚴天台,開一因一果之妙義。故選取念佛,依淨土三經。敷揚圓理,依華嚴法華也。圓門章曰:「敷揚圓理,則直據雜法。」(雜法者華嚴經也)。又曰:「宗祖正依華嚴法華。」
融通圓門章 (書名)一卷,日本融通念佛宗大通融觀著。分十門,辯宗義之要領。
融通念佛緣起 (書名)二卷,日本大通撰。明融通念佛之宗義。
融識 (術語)能通達事理之人也。唯識述記序曰:「誕玆能識,秀跡傳燈。」
駱駝山 (地名)肉山
駱駝坐 (雜語)兩膝並立而蹲踞也。行事鈔下三之四曰:「僧祇不得作駱駝坐,應加趺坐。」資持記曰:「駱駝,謂兩膝柱地。」釋門歸敬儀下曰:「兩膝道坐者,經中名為駱駝坐也。」同通真記曰:「兩膝並坐者,謂豎兩膝以尻蹲居,經中斥為駱駝坐也。」
默不二 (術語)維摩居士,默然無言之入不二法門也。默然
默理 (術語)默然無言之妙理,謂維摩之入不二法門也。五教章上曰:「淨名默理。」
默然 (術語)維摩會上顯不二法門,三十一聖,各說不二之法相,文殊說無言無說,是為不二法門,維摩於最後默然無言。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曰:「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言語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門。」註曰:「肇曰:上諸菩薩措言於法相,文殊有言於無言,淨名無言於無言,此三明宗雖同而亦有深淺。」世謂為維摩一默。
默傳 (術語)以心傳心,見性成佛,在宗門傳授言語之外,故曰默。六祖壇經曰:「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默傳心印 (雜語)禪源諸詮二曰:「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驗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
默置記 (術語)四記之一。對於非理之問,默而不答也。佛地論六曰:「默置記者,如有問言實有性我為善為惡,石女兒色為黑為白,如是等問。應默置記,不應記故,長戲論故。」
默擯 (術語)梵曰梵壇,對於強獷之比丘,一切之七眾,不與之往來談話也。行事鈔上二之二曰:「言默擯者,五分云:梵壇法者,一切七眾不來往交言。」同資持記曰:「梵壇者。有云:梵王宮前立一壇,天眾不如法者,令立壇上,餘天不與往來交言。五分因闡陀惱僧,故用此治。」維摩經略疏一曰:「彼梵天治罪法,別立一壇,其犯法者令入此壇,諸梵不得共語。」梵網經法藏疏六曰:「梵壇者此翻為滅擯,良以非理違犯,不受調伏,故以此治之。」梵壇
戰捺羅 (雜語)戰達羅
戰捺羅野 (真言)Candra%ya,是月天子之名,即其真言也。息除一切世間之熱惱,施以清涼之樂,故謂之為甘露。今以最初之戰字為真言之體,戰是不死之義,一切甘露味中無過於淨月三昧,其服之者,即離諸變遷而不死不生也。捺是施與之義,囉是無塵之義,又為淨月之用,以加曳字之聲,即名月天乘。見大日經義釋七。
戰達羅 (術語)一作戰捺羅Candra,譯曰月。【又】外道名。因明大疏中曰:「十八部中上首名戰達羅,此云慧月,造十句論。」
戰達羅缽喇婆 (人名)Candraprabha,國王名。譯曰月光。西域記三曰:「如來昔修菩薩行,為大國主,號戰達羅缽剌婆,唐言月光。志求菩提,斷頭惠施。」賢愚經五曰:「旃陀婆羅鞞王,晉言月光。」
劍印 (印相)有二種:一,不動明王之印,劍在鞘中之形,右手擬劍左手擬鞞者。二,大日如來之劍印。大日如來劍印曰:「二手當心合掌,屈二頭指中節橫相跓,以二大母指並押二頭指上節,如劍形。」
劍波 (天名)地動神。日天之眷屬也。演奧鈔十四曰:「注大佛頂云:劍波婆耶(地動難),若依此記即是地動神歟。」
劍林地獄 (界名)十六小地獄之一。長阿含經地獄品曰:「劍樹地獄。」智度論十六曰:「劍林地獄。」劍樹地獄
劍輪法 (修法)為降伏惡魔使用刀劍之法。以秘印秘咒行之。大元帥儀軌有其法。
劍摩舍帝 (異類)鬼神名。譯曰伏眾根。見金光明文句六。
劍樹地獄 (界名)十六小地獄之一。長阿含第十九地獄品曰:「久受苦已,乃出豺狼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至劍樹地獄。劍樹地獄,縱橫五百由旬,罪人入彼劍樹林中,有大暴風,起吹劍樹葉,墮其身上。著手手絕,著足足絕,身體頭面,無不傷壞。」
撿挍 (術語)又作檢校。謂於事點撿典挍而監查之也。四分律所謂:「應尋究修多羅毘尼,撿挍法律。」百一羯磨所謂:「言共印持者,如撿挍營作之苾芻,創起基石,將欲興功,告共住諸苾芻曰:諸具壽,仁應共知,於此處當為僧伽作淨廚。」是也。
(術語)梵字[8746]e,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又十二韻之一。或作藹,[(醫-酉)/言],翳,[口*垔],衣。
馞陀 (術語)勃陀
褰帷 (故事)馬鳴菩薩降伏鬼辯婆羅門之故事。西域記八曰:「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有一婆羅門,祠鬼求福,高論劇談。人來激難,垂帷酬對,終不面談,以辯資於鬼故也。馬鳴菩薩聞之,奏王乞對論,來難婆羅門。婆羅門在帷中默然塞口。馬鳴叱曰:何不釋難?所事鬼魅,宜速授辭。疾褰其帷,見其怪。婆羅門惶遽曰:止止。」
憨山 (人名)名德清,號憨山。大那羅延窟,復興曹溪之道場。所著楞嚴通議,楞伽記,南華註等行於世。見續稽古略三。
憨山大師全集 (書名)四十卷,明福善等錄。
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書名)憨山大師全集之具名。
憨山大師年譜 (書名)二卷,明德清自著。
錦麝[巾*((空-工)/登)] (雜語)酉陽雜俎曰:「錦麝[巾*((空-工)/登)],謂繡佛也。」
鴝路戰娜 (飲食)Kharacchada,香藥三十二味之一。譯曰竹黃。最勝王經慧沼疏五曰:「竹黃者竹內所出。」
餔多外道 (流派)天竺外道之一種。塗灰外道也。慈恩寺傳四曰:「餔多之輩,以灰塗體,用為修道。遍身艾白,猶寢灶之貓狸。」梵Bhu%tika。
欻爾 (雜語)唐韻曰:「許物切。」玉篇曰:「忽也。」與忽然同。
圜悟 (人名)圜與圓字同。宋四川成都府昭覺寺克勤。五祖山演禪師之法嗣也。建炎初,遷鎮江金山寺,適高宗幸揚州,詔入對,賜號圜悟禪師。師在夾山靈泉禪院時,於雪竇頌古百則,加垂示,著語,評唱者,即古來稱為禪門第一書之碧巖集也。見五燈會元十九。
(術語)五塵之一。為四大種之所造,屬於色法。耳根所對之境也。有八種之別。
八種聲 (名數)如人口舌所發之聲,發自有情之四大種者,謂之有執受大種為因。如木石等之聲,發自非情之四大種者,謂之無執受大種為因。此二種之聲,各有言語之聲與不然。謂之有情名非有情名。即發自有執受之大種,而為言語之聲者。如尋常之語聲(是一),同發自有執受之大種,而不為言語之聲者,如拍手之聲(是二),次發自無執受之四大而為言語之聲者,如佛陀以神通力變作化人之言語(是三),又同發自無執受之大種而不為言語者。如溪聲水音(是四)。已上四種,又各分可意不可意(即好惡)之二聲而為八種。 T0064.JPG
聲為教體 (術語)佛之教法,以聲為體。小乘有部之正義也。俱舍論一曰:「諸說佛教語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色蘊攝。」法華玄義八上舉舊解之經體三種,其中第一曰:「如佛在世,金口演說。但有聲音詮辯,聽者得道,故以聲為經。」唯識述記本一論四種之出體,其中第三曰:「能說能聽所有名等聲上屈曲,故假從實體即是聲,是即第三攝假隨實。對法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說。」起信論義記上出教體四門中第一之隨相門有四句,其第二句曰:「或喻以音聲為性,名句文等聲上屈曲,假定無體故。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說。」
聲為佛事 (雜語)以聲演說法,因而濟度眾生也。天台維摩經疏二曰:「菩薩觀眾生眼等六根何根偏利?若耳根偏利即聲為佛事。」
尋聲救苦 (雜語)彌陀攝取念佛之眾生也。般舟讚曰:「一切時中緣法界,攝取六道現身中,眼見耳聞心內事,尋聲救苦剎那間。」
聲入 (術語)十二入之一。五根之一。五根
聲生念誦 (術語)五種念誦之一。念誦
聲生者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外道附錄。
聲杖 (物名)錫杖之異名。十誦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園林中住,多諸腹行毒蟲,嚙諸比丘。佛言應作有聲杖驅遣毒蟲,是名杖法。」
聲生論師 (流派)聲論師之一派。聲論師
聲佛事 (儀式)誦經,稱佛名,音聲之佛事也。天台維摩經疏二曰:「若耳根偏利,即聲為佛事。」
聲明 (術語)梵語攝拖苾[馬*太]S/abdavidya%,五明之一。瑜伽論十五曰:「當知此處略有六相:一法施設建立相。(中略)云何法施設建立?謂名句文身及五德相應聲:一不鄙陋,二輕易,三雄朗,四相應,五義善。」探玄記十二曰:「聲論治軟智,以解了文章聲字。」菩薩持記經三曰:「聲論有二種:一者顯示界色(字界字緣也),二者顯示巧便言辭。」西域記二曰:「聲明,釋詁訓字,詮目流別。今此聲明唯論音曲,誦文有高下,唱偈有屈曲。(中略)異五明中聲明相狀,然亦精音似彼聲明。」
聲明記論 (雜語)毘伽羅
聲念誦 (雜語)五種念誦之一。念誦附錄。
聲前一句 (雜語)碧巖第七則垂示曰:「聲前一句,千聖不傳。」謂言外之妙音也。
聲教 (術語)教由聲而說,故曰聲教。佛有六塵說法。是聲塵說法也。止觀七曰:「聲教開合,化道可知。」行宗記一上曰:「教由聲說,故云聲教。」
聲欲 (術語)五欲之一。
聲處 (雜語)十二處之一。聲有種種。
聲量 (術語)聖教量之異名。
聲聞 (術語)梵語,舍羅婆迦S/ra%vaka,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聞佛之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之惑,而入於涅槃者也。是為佛道中之最下根。勝鬘寶窟上末曰:「聲聞者,下根從教立名,聲者教也。」
聲聞三釋 (術語)大乘義章十七本云:聲聞之名義,汎解有三:一,就得道之因緣而釋,聞如來所說之言教而悟解,故曰聲聞。地持論曰:「從他聞聲而通達,故名聲聞。」二,就所觀之法門而釋,如地持論所說:我,眾生,人等,唯有名而無實,故目之為聲。觀此聲(即我眾生等)而聞解無我無眾生之義,謂之聞。三,就化地之佛說而釋,佛所說一乘之法旨為聲,眾生聞而悟解,名為聞。法華經所謂:「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是也(愚案台家五種聲聞中之大乘聲聞是也)。見大乘義章十七本,大經淨影疏上。
二種聲聞 (名數)一愚法聲聞,二不愚法聲聞。大乘義章所說。愚法
三種聲聞 (名數)一愚法聲聞,小乘教之聲聞也。二稱實聲聞,大乘始教之聲聞也。三假立聲聞,大乘終教之聲聞也。見五教章。
四種聲聞 (名數)一,決定聲聞。久習小乘,今世道熟,聞小教而證果也。二,上慢聲聞。於小法未得謂為得,未證謂為證,是實凡夫也。三,退大聲聞。原是菩薩,於積功修道之中間,疲厭生死,退大樂小。值佛出世,聞說小法,而得小果也。四,應化聲聞。菩薩內秘外現而示聲聞之相也。見法華論,大乘義章十七本,法華文句一。此四種如次第即藏,通,別,圓四種之聲聞也。見菩提心義一。
五種聲聞 (名數)以上四種聲聞,加大乘聲聞一種而為五種。大乘聲聞者即佛道聲聞也。以佛道之聲,使一切聞,因而一切眾生,悉終歸大涅槃之寶所也。依此義,則一切眾生悉為聲聞。依法華一乘之義,立此聲聞也。法華經所言:「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是也(聲聞三義中第三義當之)。見法華文句一。
聲聞乘 (術語)二乘又三乘之一。
聲聞身 (術語)融三世間十身之第四。佛身
聲聞界 (界名)十界之第七。
聲聞僧 (術語)二種僧之一。
聲聞說 (術語)五人說經之一。
聲聞藏 (術語)二藏之一。
聲聞酒 (雜語)王摩詰胡居士臥病詩曰:「既飲香積飯,不醉聲聞酒。」
聲聞法界 (術語)十法界之一。法界附錄。
聲聞乘教 (術語)光宅四教之一。四教附錄。
聲聞四果 (術語)四果
聲聞菩提 (術語)三種菩提之一。菩提
聲聞緣覺 (術語)聲聞與緣覺之二乘也。
聲聞畏苦障 (雜語)聲聞之人,怖世間生死之苦,願求真空之涅槃,為證佛果之障也。
聲聞無數願 (術語)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四願。
聲聞乘三生 (術語)三生附錄。
聲聞乘十地 (名數)十地附錄四乘十地項。
聲塵 (雜語)五塵又六塵之一。
聲塵得道 (術語)觀音之圓通也。楞嚴經,佛對二十五聖,各問圓通門,觀音最後答以音聲圓通。經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聲,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是觀音自說聞佛所說聲塵之說法而圓通得道也。後文殊判諸聖之圓通,以之為圓通至極。是佛之教體,雖涉六塵,而如娑婆世界之眾生,為耳根最利之眾生,佛以聲塵為教體,八萬之法藏是也。故觀音亦以聲為圓通之至法。是為最適娑婆世界之機根者,故文殊特讚稱之。
聲境 (術語)五境之一。
聲緣 (雜語)聲聞緣覺之二乘也。
聲論 (術語)又曰聲明記論。舊曰毘伽羅論Vya%karan!a,新曰毘訶羯喇拏(寄歸傳),毘耶羯刺謫(慈恩寺傳),五明中聲明之記論也。有五經四論等。毘伽羅
聲論師 (流派)依唯識論有二種:一為波羅門師之計。崇奉四吠陀論,謂其論之聲,為誦諸法實義之梵王聲,故是常住,他聲不契實義,則為無常者。一為學習聲論即毘伽羅論者之計。此中有聲顯論師與聲生論師之二派。聲之性,本來實有常住,待尋伺等緣為名句文而顯於世也。其名句文之音響,謂是無常,聲顯論師也。謂其非有本來實有之聲性,待緣始生,生已,則常住不滅者,是聲生論師也。已上二種中,於因明而對論者,後之聲顯聲生聲論師也。唯識述記一末曰:「明論聲常,是波羅門等計。明論者先云韋陀論,今云吠陀論。吠陀者明也,明諸實事故。彼計此論聲為能詮定量表詮諸法,諸法楷量,故是常住,所說是非皆決定故。餘非楷量,故不是常。設有少言稱可於法多不實故,亦名非常,梵王誦者而本性有。」又曰:「待緣顯者聲顯也,待緣發者聲生也,發是生義,聲皆是常。」
聲獨 (雜語)聲聞與獨覺也。
聲顯論師 (流派)聲論師之一派。聲論師
聲顯者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外道附錄。
臂吒犍[禾*犀] (物名)Pit!aghan!t!ika%,譯為打犍槌。比丘尼鈔一曰:「西域傳云:時至應臂吒犍[禾*犀]。臂吒此云打,犍[禾*犀]者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無鐘磬,故多打木集人也。」犍稚
臂卑履也 (動物)Pipili(多)Pipilika%,又作比臂里迦,譯曰蟻子。大威德經六曰:「臂卑履也,蟻子也。」梵語雜名曰:「蟻子,比臂里迦。」
臂索 (物名)真言修法者手臂所懸之珠索也。謂之真言索。蘇悉地經一曰:「作諸事時,常須右手臂常以真言索帶,右手持珠索以香而塗。持誦真言或一百遍,或一千遍。帶持此等索者,毘那夜迦不能為障,身得清淨,速得成就滿所求願。」(略鈔)。
臂釧 (物名)真言修法者臂所懸之環釧也。蘇悉地供養法下曰:「其臂釧者作二十五金剛之結,中置一珠,兩頭各一。」
臂香 (雜語)聞見錄曰:「歲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禱,宮人內璫皆然。」今俗事神者,以鉤貫臂,下懸香爐,焚香於神前,謂之燒臂香。
臂奢拓 (術語)畢舍遮
臂線 (修法)以五色之線懸於臂次除病,是婆羅門之法,佛亦為病緣於諸弟子開之。毘奈耶雜事一曰:「六眾乞食,見諸婆羅門以妙香華莊嚴形體,將五色線繫臂上。六眾亦以五色線繫臂上,入城乞食。諸人見之而譏弄之。佛因制之,言若繫者得越法罪。時有苾芻嬰病,詣醫問處方。答言聖者取五色線咒之,繫於臂即病愈。曰:世尊不聽。彼言:仁大師慈悲為本,緣病開許無疑。時諸苾芻言於佛,佛言我今聽諸苾芻為病因緣,受醫人教者,繫線亦無犯。」
(術語)[8746]E,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韻之一,又作曀,藹,曳[口*垔]。字記曰:「短藹字去聲,聲近櫻係反。」大日經作「翳」,金剛頂作「曀」,涅槃經作:「[口*垔]」。金剛頂經字母品曰:「曀字門一切法求,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曀字時,是起所求聲。」大莊嚴經曰:「唱翳字時,出所希求諸過患事聲。」涅槃經曰:「[口*垔]者即是諸佛法性涅槃。」法求不可得者,自Es!ana%(所求)釋之也。
翳身藥 (雜名)用此藥,則能隱身,不觸他人之目云。為印度之仙法,謂之隱形藥。龍樹菩薩傳曰:「四人相親,莫逆於心,俱至術家,求隱身法。(中略)各與青藥一丸,告之曰:汝在靜處,以水磨之。用塗眼瞼,汝形當隱,無人見者。龍樹磨此藥時,聞其氣,即皆識之。分數多少,錙銖無失。還告藥師,向所得藥,有七十種分數,多少皆如其方。(中略)四人得術,縱意自在,常入王宮,宮中美人,皆被侵凌。」
翳泥耶 (術語)又作瑿泥耶。鹿名,三十二相之一。伊尼延
翳迦珊尼 (雜語)Eka%sanika,譯曰一坐食。見四分律疏飾宗記五本。
翳迦惹吒 (菩薩)Ekajat!a,翳迦為一,惹吒為髻。一髻尊之梵名也。
翳迦訖沙羅 (雜語)Eka%ks!ara,譯曰一字。見一字頂輪王瑜伽經。
翳迦鼻指迦 (術語)Ekavicjka,舊譯曰一種子。新譯曰一間。聖者之位名。一間。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翳迦此云一,鼻至迦此云間。言有一間在,不得般涅槃也。舊云一種子者,梵言鼻致迦,此云種。斯或譯者不善梵音,或筆人不尋本語,致玆訛失也。」瑜伽倫記六曰:「一間者,唯為一生所間,不得涅槃,故名一間。間是隙,舊名一種子,謂不正也。」
翳荼迦 (動物)蟲名。食糞,蜣蜋之類。見慧琳音義十五。
翳羅 (植物)又作黳羅,瑿羅。樹名。見[口*垔]羅那條。
翳醯呬 (雜語)A^kars!anam%,譯曰召請。慧琳音義三十五曰:「此句梵語也,唐名召請句,來義也。」
薑羯羅 (雜語)Kan%kara,數法名。慧琳音義十三曰:「俱舍論六十種數法中,有矜羯羅。」
糞果 (譬喻)涅槃經十二云:「如婆羅門幼稚童子為飢所逼,於人糞中見菴羅果,即取之。有智之人見之,呵責言:汝婆羅門,種姓清淨,何故取是糞中穢果?童子聞已,赧然有愧,即答言:我實不食,洗除還欲棄捨之。智者語言:汝大愚痴,若還棄,原不宜取。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此生分不受不捨。如彼智者呵責童子,凡夫之人欣生惡死,如彼童子取果還棄。」欣生如取果,遂歸於死如捨果,故不如自始不欣生也。
糞除 (譬喻)長者置窮子於家為奴,付價使除糞尿,喻佛置小乘教,使小機除三界之見思。出於法華經信解品。三十七尊出生義曰:「起化城以接之,由糞除而誘之。」
糞掃衣 (衣服)又曰衲衣。火燒牛嚼鼠囓死人衣月水衣等,天竺之人,棄之於巷野,與拭糞之穢物同,故名糞掃衣。浣洗縫治之而著於外也。又補納糞掃之衣片而著用之。故亦名納衣。比丘著此糞掃衣,不更用檀越之施衣,為十二頭陀行之一。糞掃衣之功德,在於離貪著。行事鈔下一曰:「糞掃衣,制著意,此乃世人所棄,無復任用,義同糞掃。」大乘義章十五曰:「糞掃衣者,所謂火燒牛嚼鼠囓死人衣等。外國之人,此等之衣,棄之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衣。行者取之,浣洗縫治,用以供身。」行事鈔下三曰:「納衣者,四分云:捨檀越施衣,著糞掃衣。」梵Pam%sukulika。
燕坐 (術語)與宴坐同。中阿含經二十八曰:「入室燕坐。」
薜舍 (地名)Vais/a%li,毘舍離
薜舍離 (地名)毘舍離
薜陀 (雜名)Veda,與吠陀同。韋陀
薜服 (衣服)薜蘿之服,喻僧衣之陋劣也。
薜室羅末拏 (天名)Vais/ravan!a,毘沙門
薜荔 (異類)薜荔多之略。
薜荔多 (異類)Preta,又作閉黎多,閉麗多,閉戾多,鞞禮多,卑帝黎(Pitr!),新稱彌荔多,俾禮多。譯曰祖父。餓鬼之總名也。玄應音義三曰:「薜荔,上蒲計切,下力計切。或言卑帝黎,或云帝黎耶,或言閉黎多,皆訛也。正言彌荔多,此譯云祖父鬼,舊譯云餓鬼,於中最劣者也。」王漁洋先生曰:餘前記梵書薜荔為餓鬼。又按酉陽雜俎云:人犯五千惡為五獄鬼,萬惡乃墮薜荔也(香祖筆記十)。
薜[打-丁+羅]斫羯羅 (物名)Vela%cakra,譯曰時輪。計時之器也。寄歸傳三曰:「於要處安小土臺,圓闊一尺,高五寸,中插細杖,或時石上豎丁,如竹箸許,可高四指,取其正午之影,西方在處,多悉有之,名為薜[打-丁+羅]斫羯羅,譯為時輪矣。」
薜蘿 (雜語)又曰薜荔。蔓草也。形容破袈裟之語。
薄地 (術語)薄者逼也逼於下地也。為諸苦所逼迫之地位也。言凡夫之境界。淨心戒觀下曰:「薄地凡夫[自/死]身鄙陋,果報卑劣。」同發真鈔中末曰:「文選注云:薄逼也,謂逼下地而居耳,此通收四洲人也。」彌陀經元照疏曰:「薄地,凡夫業惑纏縛,流轉五道百千萬劫。」同戒度記下曰:「薄音博,逼也。」大部補注十一曰:「博地,博廣多也。下凡之地廣多故耳。」(依此說則薄字博之假借也)。【又】通教十地之第五地。欲界九品之思惑中,既斷前六品,餘後三品,欲惑輕薄,故名薄地。大乘義章十四曰:「或須陀洹,或斯陀含,薄欲結故名薄地。」
薄佉羅 (地名)國名。玄應音義四曰:「月氏國,薄佉羅國應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梵Bhuh!kha%ra。
薄拘羅 (人名)Vakkula,又作薄矩羅,薄俱羅,薄羅婆拘羅,縛矩羅,波鳩蠡。羅漢名。譯曰善容,或偉形。法華文句二曰:「薄拘羅者,此云善容,或偉形,或大肥盛。(中略)色貌端正,故言善容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薄俱羅,舊言薄俱羅,此云善容,持一不殺戒得五不死者也。」俱舍寶疏二十二曰:「縛矩羅,舊云薄羅。」可洪音義二曰:「波鳩蠡,即薄拘羅也。」薄拘羅經曰:「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以來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者,未曾憶服藥乃至一片訶梨勒。」
薄拘羅無病 (雜語)智度論二十九曰:「如薄拘羅阿羅漢,以一呵梨勒果藥布施,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受天人福樂,身常無病,末後身得阿羅漢道。」法華玄義曰:「自有人,從生無病,如薄拘羅。生來不識頭痛,況餘病。」中論疏十末曰:「如薄拘羅,云我年過八十,未曾頭病。」
薄拘羅不偃臥 (雜語)薄拘羅經曰:「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結跏趺坐,於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樹。」
薄拘羅省事第一 (雜語)薄拘羅經曰:「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以來八十年,未曾憶畜沙彌,未曾憶為白衣說法,乃至四旬頌亦不為說。」分別功德論四曰:「阿難問薄拘羅,何以不為人說法耶?為無四辯為乏智慧而不說法乎?答曰:我於四辯捷疾之智非為不足,唯自樂靜,不喜憒鬧,故不說法耳。」
長壽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經三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壽命極長,終不中夭,所謂婆薄羅比丘是。」
薄拘羅經 (經名)中阿含經八未曾有品收之。薄拘羅自說種種未曾有法。
薄迦梵 (術語)又曰婆伽婆。梵音Bhagavat,譯曰世尊。世尊
薄迦 (雜語)薄迦梵之訛略。世尊之梵名。婆伽婆
薄迦地 (雜語)薄迦梵即世尊之地位也。
薄矩羅 (人名)又作波鳩羅。比丘名。薄拘羅
薄福 (術語)今世福德薄之人也。今世福德薄以無宿世之善根故也。唐華嚴經十曰:「苦多而樂少,薄福之所處。」南本涅槃經九曰:「薄福之人則不得聞。」止觀二曰:「一種眾生底下薄福,決不能於善中修道。」戒疏一上曰:「三寶薄福不遇。」
薄證 (術語)輕薄之證悟也。止觀七曰:「那得薄證片禪而以為喜。」
薪盡 (雜語)謂佛之涅槃也。法華經序品曰:「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法華義疏三曰:「薪盡火滅者,依小乘義,以身為薪,智慧為火。故智慧依於身,身盡智便滅。就大乘釋者,薪喻於感,火喻於應。眾生感盡,諸佛應息。」
薪盡日 (雜語)二月十五日如來之涅槃日也。
薪盡火滅 (術語)謂佛入無餘涅槃也。小乘之菩薩,為伏惑行因。故成佛果之最後身,為實業所生,謂之齊業身。業壞報盡,謂之薪盡,果報之身盡,則智慧隨滅,謂之火滅。若大乘之菩薩,為斷惑行因,故佛果之身,非實業所生,祇隨機生滅,故曰齊緣身,故眾生之機盡,謂之薪盡,隨而應身之滅,謂之火滅。法華經序曰:「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
(術語)又作時。齋食,時食也。齋者謂不過中食,正午以前所作之食事也。戒律上,於食分時非時,正午以前為正時,以後為非時。時者宜食,非時者不宜食。因而時中之食為齋食。字典曰:「齋戒也敬也。」是通於一切。梵名烏哺沙他,又曰布薩,Upavasatha,巴Uposatha,說式也。清淨之義。後轉曰齋曰時。正指不過中食之法。守之曰持齋。是為齋之本義。然後又一轉而為不為肉食。此因大乘教之本意,置重禁肉食,遂曰持齋者,禁肉食也。精進云者,惟不肉食之事也。寄歸傳三曰:「時非時,且如時經所說,自應別是會機。然四部律文皆以午時為正,若影過線許,即曰非時。」起世經七曰:「烏晡沙他,隋言增上,謂受持齋法,增上善根。」起世因本經七曰:「烏晡沙他,隋言受齋,亦云增長。」多論一曰:「齋法以過中不食為體。」
齋七 (行事)謂人死後七七日之齋會也。累七齋
齋七幡子 (儀式)七七日之齋會,以紙作幡子,使主僧火化之。以期亡靈見幡子之好相而得好身也。釋氏要覽下曰:「北俗亡累七齋日,皆令主齋僧剪紙幡子一首,隨紙化之。按正法念處經有一十七種中有,謂死時若生天者即見中有如白[疊*毛]垂下,其人識神見已,舉手攬之,便受天人中有。故今七七日是中有死生之日,以白紙幡子勝幢之相示之。」
齋日 (雜語)祖先忌日等為齋供之日。又六齋日也。
齋月 (術語)正五九三箇月為宜持齋食法而慎惡事之月,故曰三長齋月。三長齋月
齋主 (術語)齋食之施主。楞嚴經一曰:「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
齋戒 (術語)清心之不淨謂之齋。禁身之過非,謂之戒。大乘義章十二曰:「防禁故名為戒,潔清故名為齋。」周易韓康伯注曰:「洗心曰齋,防患曰戒。」
八齋戒 (名數)又作八關齋戒,八支齋法等:一,不殺。二,不盜。三,不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身不塗飾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觀聽歌舞。八,於高廣之床座不眠坐。九,不過中食。此中前八者為戒而非齋,第九者正為齋戒。即合八種之戒與一種之齋戒而名八齋戒,是成實論智度論之意也,若俱舍論之意,合第六塗飾香鬘與第七歌舞觀聽為一戒。以前七為七戒,第八為齋戒,合為八齋戒。俱舍論十四曰:「何等名為八所應離?一殺生,二不與取,三非梵行,四虛誑語,五飲諸酒,六塗飾香鬘,舞歌觀聽,七眠坐嚴麗床座,八食非時食。」又曰:「離非時食是齋亦齋支,所餘七支是齋支非齋。如正見是道亦道支,餘七支是道支非道。」
齋法 (術語)過正午不食之法。。又清肅整威儀之法。楞嚴經一曰:「嚴整威儀,肅慕齋法。」
齋板 (物名)庫司有大板,齋時打之者。見象器箋十八。
齋非時 (術語)午前之食,謂之時。午後之食謂之非時。沙彌之十戒,有不過中食。比丘之具足戒,有非時食戒。故出家之僧尼,總不可受非時食。後呼齋非時為齋供非時之稱者,非也。善見論十六曰:「非時食言是時食。」寄歸傳三曰:「時非時,且如經說。」
齋食 (術語)過午時不食,謂午前中之食也。齋非就食體而云。就食時而云也。持比丘戒沙彌戒者勿論,持在家八齋戒者之食法也。故僧家之食及法會之施食,總名為齋。但俗以為精進而禁肉類,是大乘戒之別意,非關於齋之本義。
齋持 (術語)如言持齋。為修道而受持不過中食之法也。
齋時 (術語)喫齋食之時也。自明相現至正午之間。僧祇律曰:「午時日影過一髮一瞬,即是非時。」
齋退 (雜語)禪林之語。又曰齋罷。午齋之後也。
齋席 (雜名)設齋供之法席。
齋堂 (堂塔)齋堂即食堂,食堂即僧堂也。
齋場 (雜名)為齋供之場所。
齋粥 (飲食)齋者午食。粥者朝餐。釋門正統三曰:「齋粥而不愆期。」又曰:「粥則見手掌文,齋則過午不食。」曉光漸現至得見掌中之文為粥時。
齋會 (行事)會僧而施齋食,故名齋會。佛祖統記三十七曰:「陳文帝天嘉四年,帝於太極殿設無遮大會。」又曰:「後主至德二年,詔虎丘智聚法師赴太極殿講金光明經。」皆齋會也。
齋鼓 (物名)報齋時之鼓。
齋筵 (術語)設齋食以供養三寶之法會。
齋經 (經名)佛說齋經,一卷,吳支謙譯。中阿含經持齋經也。說持齋之功德。
齋僧 (雜語)設食以供僧眾也。唐六典曰:凡國忌日,兩京定大寺觀各二,散齋。諸道士僧尼,皆集於齋所。五代會要曰:晉天福五年,令每遇國忌,行香之後,齋僧一百人,永為定制。
齋罷 (雜語)又曰齋退。謂午齋終後。
齋燈 (物名)與柴燈同。
齋嚫 (雜名)齋者齋食,嚫者施物也。
齋鐘 (雜名)報齋時之大鐘也。三十六下。見僧堂清規五。
(術語)又曰應供。梵語阿羅訶Arhat之譯名。如來十號之一。智德圓滿,應受人天供養之義。涅槃經十八曰:「應者,一切人天,應以種種香花瓔珞幢幡妓樂而供養之,是故名應。」
應人 (術語)阿羅漢也。應身。寄歸傳一曰:「次有弘法應人結集。」
應土 (術語)二土之一。又三土之一。謂應於眾生之機而化現之國土也。又作化土。二土
應化 (術語)應者應現。應眾生之機類而現身也。化者變化。應真佛緣而變化種種也。西域記七曰:「天帝釋欲驗修菩薩行者,降靈應化為一老夫。」
應化身 (術語)又單曰應身,化身。三身中之第三。自真體變現者。
應化聲聞 (術語)四種聲聞之一。本體雖為佛菩薩,而為導他姑現聲聞之身者。舍利弗,目連之類。見法華文句四上,三藏法數十六。
應化利生 (術語)諸佛菩薩之應現,為諸眾生說法,使入佛道,與以無上之利益也。
應化法身 (術語)法身之佛,應現無量之身也。菩薩瓔珞經上自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種之法身。法性身,應化法身是也。謂於第一義諦之法流水中,由實性生智,故為實智之法身。法名自體,集藏為身。一切眾生之善根,感此實智之法身,故法身能現應無量之法身。一切世界國土身,一切眾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薩身,皆悉能現不可思議身云。又同經下有二法身。一,果極法身。二,應化法身。其應化法身如影之隨形,以果身為常故,應身亦為常。是即他受用報身及應身,化身等總名為法身也。法身
應化佛菩提 (術語)三佛菩提之一。菩提附錄。
應文 (人名)諱允炆。明太祖之孫,懿文太子之長子,即建文帝也。燕王迫金川門,帝將自盡。王鉞曰:先帝升遐時,附一篋,命臨大難時發之。即進一紅篋,封鎖甚嚴。帝碎篋觀之,內有度牒三葉,一云應文,二云應能,三云應賢。並有袈裟,帽鞋,剃刀及白金十錠。帝曰:命也。即令程濟祝髮,改名應文。時楊應能,葉希賢,亦祝髮,各改名易衣,取牒從鬼門逃。暮至神樂觀,明朝向溧陽而去。自是經湖湘入蜀,遊雲南。後還閩,入廣西橫州南門壽佛寺,住十五年。尋寓南寧一蕭寺,落魄過三十九年。時正統五年,年六十四,恩州知事岑瑛,聞之於京師,賜號老佛,迎入西內。途中賦詩曰:流落江湖四十秋,歸來不覺雪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影暗,昭陽殿裏雨聲愁。新蒲細柳年年錄,野老吞聲哭未休。後寂於宮中。弘治中,謚恭仁康定景皇帝。見明高僧傳三,續釋氏稽古略三,元明清史略二等。但明高僧傳等,其名作應能,恐誤。
應天 (人名)滁州人。姓蔣氏。依天衣義懷,傳雲門之宗要,住真州長蘆寺,號佛照禪師。年壽並缺。門人有長蘆宗頤,雪竇道榮,慧日智覺等二十五人。見續傳燈錄八等。
應能 (人名)應文
應本 (術語)應化身之根本也。別圓二教以中道為應本。
應正遍知 (術語)應與正遍知。佛十號中第二號與第三號也。應為應供之略。正遍知又曰正等覺。十號
應用無邊 (術語)佛為救濟眾生而應現之妙用,無礙自在,無時而不現,無處而不顯,即應化之神力自在也。
應身 (術語)Nirma%n!aka%ya,三身之一。應他之機緣而化現之佛身也。又與真如相應之佛身也。義林章七本曰:「應宜現身名應身。」勝鬘經寶窟上本曰:「與真如相應,一名為應身。」定應身之體,依經論有三種之不同。一,依同性經,攝論,則對於地上之菩薩,現無量之相好身,為應身,現於地前之菩薩及二乘凡夫,為化身。勝鬘經寶窟上本曰:「同性經云:應身住淨土,化身居穢土。(中略)攝論云:地前是化佛,登地是應身者。此應身是與真如相應,名為應身。(中略)地前未見真如,但見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二,依起信論,則凡夫二乘之所見,即三十二相之佛身為應身。此應身即同性經之化身也。起信論曰:「凡夫二乘心所見,名為應身。(中略)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三,依金光明經,則不論凡夫二乘菩薩,不問相好多少,凡應他而現之佛身為應身,不現佛身,現五趣之身,為化身,此應身含有同性經及起信論之二身也。義林章七本釋金光明經之文曰:「如來相應如如,如如智願力故,所現相好,頂背圓光。為地前三乘及十地菩薩,所現之身,名為應身。為化三乘,所現佛身及化十地他受用身,並名應身。應他機宜,現佛身故。(中略)隨眾生類,現五趣身,是名化身。不現佛形,而顯化故。」然天台於應身立勝劣之二,能會通此三種:一,勝應身,是同性經等之說。二,劣應身,是起信論之說。而通此二身者,即金光明經之說。
應身與化身同異 (雜語)同性經金光明經於應身之外立化身,則二身差別,起信論於應身之外不立化身,又唯識論法華論等於化身之外不立應身。則化身即應身也。三身
應身土 (界名)應身佛所居住之國土也。謂應眾生機緣而變現之國土。
應作 (術語)應機而作。與應現同。文句二下曰:「名月是寶吉祥月天子,大勢至應作。(中略)寶光是寶意日天子,觀世音應作。」
應形 (術語)應物之形。即應身。註維摩經序曰:「觀應形則謂之身。」
應伽 (雜語)An!ga,譯語曰支分。慧苑音義下曰:「應伽此云身。身有四名:一曰迦耶,二曰沒理羅,三曰弟訶,四曰應伽。然應伽亦云分,謂支分也。」
應佛 (術語)應身佛也。應身
應法 (術語)與法相應,不背於理也。猶言如法。
應法沙彌 (雜名)三沙彌之一。正應沙彌之年齡者。即自十四歲至十九之沙彌也。行事鈔資持記下四之二曰:「應法者,正合沙彌位也。」
應法妙服 (雜名)如法之三衣,即袈裟也。無量壽經上曰:「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
應法記 (書名)具名釋門章服儀應法記,一卷,宋元照撰。
應法經 (經名)佛說應法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即中阿含受法經之下卷。
應果 (術語)阿羅漢果也。阿羅漢,一譯應。具可應人天供養之德故也。
應供 (術語)如來十號之一。梵語,阿羅訶Arhat,譯曰應供。斷一切之惡,應受人天之供養者。智度論二十四曰:「應受一切世間供養,故名為應供人。」大乘義章二十末曰:「外國名為阿羅訶也,此云應供。如來諸過悉已斷盡,福田清淨,應受物供,故名應供。」
應赴僧 (雜語)禪宗記曰:「禪僧衣褐,講僧衣紅,瑜伽僧衣蔥白。瑜伽者,今應赴僧也。」
應受識 (術語)十一識之一。附錄。
應客侍者 (職位)六侍者之一。侍者附錄。
應真 (術語)阿羅漢之舊譯。應受人天供養之真人。出三藏記一曰:「舊經無著果,亦應真,亦應儀,新經阿羅漢。」【又】應於真理之人。法華文句一上曰:「阿[風@(軷-車)]經云應真,瑞應云真人。」同記曰:「阿[風@(軷-車)]經能所雙標,應謂能應之智,真即所應之理,以智應理之人,故云應真。」
應跡 (術語)應化垂跡。應於機緣而化現垂跡之身也。觀音玄義上曰:「上地為真為本,下地為應為跡。」勝鬘寶窟中本曰:「應跡為論,應感既彰。」
應病與藥 (譬喻)佛對眾生種種之機,說種種之教,猶之醫應人之病而與藥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應病與藥,令得服行。」菩提心論曰:「諸佛慈悲,從真起用,救攝眾生,應病與藥,施諸法門。」
應現 (術語)應機而現身也。淨名玄二曰:「智論功德相法身,處處應現往。」觀經疏定善義曰:「彌陀應聲即現。」定善義傳通記二曰:「釋迦許說,彌陀應現。」金光明經二曰:「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應庵 (人名)明州天章應庵禪師。名曇華。嗣法於虎丘隆禪師,宋孝宗隆興元年寂。見稽古略四。
應理宗 (流派)應理圓實宗之略。法相宗之別名。
應理圓實宗 (流派)法相宗四名之一。此宗所明,盡應於理,圓滿真實,就理而設之宗名也。法相宗
應報 (術語)應於善惡之業而來苦樂之果報也。經名有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應量器 (物名)鐵缽也。與應器同。
應頌 (術語)十二分經之一。梵名祇夜Geya,應前之所說而重頌者,亦名重頌。正理論四十四曰:「言應頌者,謂以勝妙緝句言詞,隨述讚前契經所說。」
應感 (術語)神佛之感應。勝鬘寶窟中本曰:「應跡為論,應感既彰。」
應滅擯 (術語)Prava%sani^ya,律中刑罰之名。犯了四波羅夷罪,當加滅擯之罰者。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四曰:「應擯者,應猶當也。罪合當擯,而未擯故。」滅擯
應儀 (術語)具應人天供養之威儀者。即阿羅漢之舊譯。出三藏記集一曰:「舊經無著果,亦應真,亦應儀,新經阿羅漢,亦言阿羅訶。」玄應音義四曰:「應儀道,又言應真,或言真人,舊云無著果,亦云阿羅訶,今言阿羅漢,皆是一義。」
應器 (物名)鐵缽也。比丘之食器。梵語,缽多羅Pa%tra,譯曰應器。又曰應量器。謂應法之食器也。又應受人供養者所用之食器也。又應腹分量而食之食器也。行事鈔資持記下二之三曰:「缽是梵言,具云缽多羅,此翻應器,應量之器,對法為名。準章服儀云:堪受供者用之,名當應器,此即對人為目。或處說云:量腹而食,故云應器。即對食為名。」名義集七曰:「缽多羅,此云應器。發軫云:應法之器也。」楞嚴義疏一上曰:「缽多羅,此云應量器,色與體量,皆應法度也。」
應應 (術語)對於法應而言。法身之感應,謂之法應,應身之感應,謂之應應。妙玄六上曰:「法應則冥益,應應則顯益。」
應護 (術語)諸佛菩薩等應同眾生之所願,隱見而保護其眾生之意也。
療痔病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有神咒,治痔病。
賽錢 (雜名)奉於神佛之錢。俗曰散錢,參錢。
蹇尼陀 (人名)勝論之祖,食米齋山人之梵名。優樓迦
蹇荼 (物名)Khan!da,砂糖名。大日經七曰:「此砂糖名為蹇荼,狀如益州所出者而色甚鮮白,觸之便碎。」
蹇陀達多 (人名)比丘名。慧琳音義十四曰:「蹇陀達多,是提婆達多眷屬等五百比丘名也。」梵Skanda-datta%。
蹇拏僕 (人名)Kan!abhuj,勝論之祖,食米齋山人之梵名。優樓迦
嬰兒行 (術語)涅槃經所說五行之一。有自利利他之二釋。就自利釋之,則菩薩之大行,總離分別,如彼嬰兒,故名嬰兒行。就利他釋之,則人天聲聞緣覺之諸乘,猶如嬰兒,菩薩為化彼,以大悲心示現此等小善,故名嬰兒行。大乘義章十二曰:「嬰兒行有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若論自利,從喻為名,行離分別,如彼嬰兒無所辨了,名嬰兒行。若論利他,從所化為名。如經中說:凡夫二乘始行菩薩如似嬰兒,化此嬰兒,名嬰兒行。」
嬰童心 (術語)真言十心之一。十心附錄。
嬰童無畏心 (術語)真言所立十住心之第三。修十善行求天道果之住心也。天上之果報雖勝,然比之佛果,則為劣朦,故曰嬰童,而離三途之苦難,故曰無畏。十住心
(術語)[874A]am,又作菴,暗。是十二摩多之第十一,轉聲五轉之第四輪成菩提也。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字母品曰:「闇字門,一切法邊際不可得故。」理趣釋曰:「菴字者覺悟義。」文殊問經曰:「稱暗字時,是無我所聲。」大莊嚴經曰:「菴者,能遮一切諸不淨物。於佛法中,能捨一切金銀寶物,是故名菴。」大日經疏十四曰:「暗,是成菩提。」同十八曰:「暗字一切真言之心,於一切真言最為上首。」此於阿字加空點也。於普通之梵語,為母音而不數。邊際不可得,自Anta(邊際)釋之。無我所聲,自Amamakara(無我所)釋之。
闇林 (地名)西域記曰:「秣蘇伐那,此言闇林,千佛皆於此地說法。」
闇室 (雜語)黑闇之室。
闇室忽明 (譬喻)如來密藏經下曰:「迦葉!若闇室中然火燈明,是闇頗能作如是說。我百千載住,今不應去。迦葉白言:不也,世尊!當然燈時,是闇已去。佛言:如是,迦葉!百千萬劫,所造業障。(中略)諸煩惱等,智慧燈照,勢不能住。」大集經一曰:「譬如一處百年闇室,一燈能破。」止觀一下曰:「如百年闇室,若然燈時,闇不可言我是室主,住此久,而不肯去。」
闇室念佛 (術語)為絕外界視聽,避亂想,專心修念佛三昧,在闇室作高聲念佛也。
闇密里帝軍荼利菩薩 (菩薩)Amr!tikun!d!alin,譯曰甘露瓶。集經云:闇密里帝(甘露金剛)軍荼利(瓶)。
闇鈍 (術語)闇且鈍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諸根闇鈍,矬陋[病-丙+攣]躄。」
闇鈍障 (術語)十重障
闇誦 (術語)背讀也。行事鈔上曰:「說戒人,先當闇誦令利。」
闇障 (術語)無明之障也。八十華嚴經十五曰:「所有闇障,靡不除。」大集經十一曰:「一切法中,悉有闇障,壞闇障故,即是菩提。」
闇心 (術語)疑心也。大日經一曰:「云何闇心?於無疑慮法,生疑慮解。」
闇藍水 (雜名)水名。見智度論二十八。Amla。
闍王 (人名)阿闍世王之略。
闍世 (人名)阿闍世之略。教行信證序曰:「調達闍世興逆害。」
闍尼沙 (異類)夜叉名。譯曰勝結使。見長阿含經五。梵Janes/a。
闍多伽 (術語)梵音Ja%taka,譯曰本生。十二部經之一。
闍伊那教 (流派)闍伊那者梵音Jaina,亦曰耆那教。開祖曰若提子Jn^a%tiputra,其起原與佛殆為同時代而少早。其開宗之動機,亦與佛教同。在於排吠陀之教權,打破四姓之階級。其教理與數論同,為物心對立論,使有生Jiva與無生Ajiva對立,謂有生之善神,為無生之物質的關係所繫縛,至於營惡之生,故吾人修一切之道德,由於苦行禁欲而從物質界解脫,由於一切智而得常滿精神Nityasiddha云,其與佛教異者,主張我之實在。於此點常罵佛教。開教後二百年頃北方摩伽陀之信徒與南方加羅奈克地方之信徒間,生教義上之異論,北方取寬容主義而著白衣,南方依然嚴格體教祖之旨,而主張裸體。前者稱為白衣派,後者稱為空衣派,二者各各編輯其所依教典焉。佛教云尼乾子,即宿作外道是也。
闍利 (雜名)Jala,水之異名。見涅槃經十三。
闍那耶舍 (人名)Jn^a%nayasas,比丘名。譯曰藏稱。見續高僧傳二。
闍那崛多 (人名)梵音Jn^a%nagupta,比丘名。譯曰德志。見續高僧傳二。
闍陀伽 (術語)新作社得迦。十二部經之一。譯曰本生經。佛說自身之過去經歷事。十二部經
闍陀波羅 (菩薩)菩薩位之名。仁王經曰:「入無相闍陀流羅位,化一切眾生。」同吉藏疏五曰:「闍陀波羅,此翻為度黑闇,無復黑闇,亦名無畏地,三藏師翻為滿定也。」
闍夜 (印相)Jaya,一作闍耶,印名,勝印或得勝印也。陀羅尼集經四曰:「闍夜印,唐言勝印。」又次下曰:「闍耶印,唐言得勝印。」
闍毘 (雜語)荼毘
闍耶宰那 (人名)闍耶犀那
闍耶犀那 (人名)Jayasena,譯曰勝軍。西域鄔波索迦之名也。見西域記九。
闍梨 (術語)阿闍梨之略。僧徒之師也。其義為正行。謂能糾正弟子品行。又謂之軌範師。以其能為弟子軌範也。梨亦作黎。寄歸傳曰:「梵語阿遮黎耶,唐言軌範,今稱訛略。」
闍婆隸 (異類)Jva%la,餓鬼名。譯曰熾然。見正法念經十六。
闍提首那 (人名)涅槃經所說十仙之一。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闍提首那,此翻為願勇。遠法師云:邪見外道,以執涅槃是無常也。」了義燈二本曰:「有云:涅槃經云:上古有仙,名闍提首那。彼仙造論,名三彌叉,此云觀察。廣明二十五諦,準此觀察即無智慧,與數論名同,數即智慧故。」梵Jati-sena。
闍維 (儀式)梵語,一作茶毘,亦作荼毘,又作闍鼻多,謂僧死而焚之也。徐陵文曰:「用震旦之常儀,乖闍維之舊法。」荼毘
闍維分 (雜名)大般涅槃經後分之異名。
闍鼻多 (雜語)荼毘
闍演底 (雜語)梵音Jaya%nti。闍演帝
闍演帝 (雜語)Jayante,梵音勝之別名,即是戰勝之義。能降伏他之義也。見大日經疏十。
闍樓 (雜語)譯曰兒衣。涅槃經九曰:「女人產者,闍樓未出,若服此藥,闍樓即出,亦令嬰兒安樂無患。」同疏曰:「闍樓,此言兒衣。」
闍[口*縛]囉 (雜語)Jvala,譯曰光明。大日經疏十曰:「闍[口*縛](二合)囉,光英明義也。由住無去無來之行成大威光無與為比也。」【又】Jva%la,無相不生之義也。大日經疏十三曰:「闍[口*縛]羅。闍者,生也。[口*縛],縛也,囉,相也。側有阿點,與不生義同,無相不生也。」
闍[口*縛]羅摩履[何-可+爾] (雜語)Jva%la%ma%lini,譯曰焰鬘。謂如來之光焰,連環不斷如鬘也。演密鈔八曰:「闍[口*縛]囉,此譯為焰。摩履[何-可+爾],此譯為鬘。謂如身光之焰,連環不斷,猶如鬘形。」
罽利沙盤 (雜名)迦利沙波拏
罽那尸棄佛 (佛名)釋迦修行中出初僧祇滿位之佛名。智度論四曰:「從過去釋迦文佛到罽那尸棄,為初阿僧祇。」舊俱舍十三作「刺那尸棄。」新婆沙一百七十七,新俱舍十八作「寶髻。」優婆塞戒經一作「寶頂。」菩薩本行經作「螺髻。」玄應音義九曰:「罽那居例切,秦言寶積,經本或作刺那,力達切。」梵Ratnas/ikhin。
罽賓 (地名)漢西域國名。在北印度。新稱迦濕彌羅。即今克什米爾一帶之地。
罽賓王臂墮 (傳說)付法藏第二十三祖師子尊者,遊化罽賓國。時彼國王名彌薩崛。大起邪見。破壞佛教。以利劍斬師子尊者。頭中無血。唯乳流出。師資之付法於此遂絕。時王臂墮,七日而亡。見付法藏傳六,佛祖統紀五。
罽賓國龍地 (傳說)西城記三說國內有阿羅婆樓龍王Aravada,降大雨,流禾稻。阿育王時為大德末田地受教化。
罽膩吒王 (人名)一作罽尼吒王。付法藏傳五記月支國王,名栴檀罽呢吒王Canda-kanit!a,伐中天竺索九億金贖償,獲馬鳴菩薩與佛缽及一慈心雞而還。後王與安息國戰,殺九億人。王心悔,恐其罪報。馬鳴為王說清淨之法使其重罪漸微薄。王尚征伐四方不止。群臣憾之。乃弒王。
罽膩吒王為千頭魚 (傳說)王以多殺之罪雖聞馬鳴說法,猶生大海中為千頭魚。劍輪回身,斫頭。隨斫隨生,須臾不止。時有羅漢為維那,鳴犍稚,王聞其聲,苦痛止息,因請羅漢,長打犍稚。見付法藏傳五,行事鈔上一,經律異相。
罽羅多 (地名)Kira%ta,北方山夷之義,謂棲息雪山西北部之種族也。似指前漢初侵入北印度征服罽賓之塞種族。西域記之「訖利多」與此種族同一歟。
罽饒夷 (地名)又曰羯若鞠闍Kanya%kubja,所謂曲女城也。今曰克腦其Kanauj,在恒河禪那河之間。太古王城曰拘蘇磨補羅Kusumapura,在梵授王時,觸仙人之怒,以其惡咒使九十九婇女一時腰曲,故有此名。續高僧傳作鞬拏究撥闍。翻為耳出城。玄奘渡天時,吠奢種曷利沙伐彈那Hars!avardhana,王君臨此地。即有名之戒日王也。
避羅 (植物)果名。頻婆
避死經 (經名)婆羅門避死經之略名。
還生 (術語)自涅槃界復活也。依實大乘之意,則二乘之人,雖一旦入無餘涅槃界,而餘業未盡。則經若干劫數,還生心身來,發大乘之菩提心而成佛云。【又】一旦破戒為佛海之死尸者,懺悔而復正命,謂之還生。止觀輔行曰:「若違三歸而歸邪師邪法邪眾,破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中重罪,即成佛法死人。因懺戒復,故云還生。」
還年藥 (飲食)老人還少壯之藥。智度論二十二曰:「如是耆老相,還變成少身,如服還年藥。」
還門 (術語)六妙門之一。謂反照能觀之心不可得之理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轉心返照,名之為還。行者雖修觀照,而真明未發。即當轉心,反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而觀之心虛妄無實,即所觀執我之倒自亡,因是無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還為門。」
還拜 (儀式)禪語。與答拜同。
還相 (術語)迴向二相之一。自淨土還來穢土,濟度一切眾生使向佛道也。淨土論註下曰:「迴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中略)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毘婆舍那方便力成就,迴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
還相迴向 (術語)二種迴向之一。還相
還相迴向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二願。說往生極樂之菩薩,有為濟度眾生遊出他方國土者。
還俗 (術語)僧道犯罪歸家,謂之還俗。自願止僧道,謂之歸俗。居家必攜吏學指南篇曰:「還俗,謂道犯罪歸家者。歸俗,謂僧道無罪自願歸家也。」【又】還俗歸俗一也。寶積經八十八曰:「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進,恐不能消信施,請乞還俗。文殊讚曰:若不能消信施,寧可一日數百歸俗,不應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
還香 (術語)人來為我燒香禮拜者,我亦為彼插香拜禮。又曰答香。見象器箋九。
還滅 (術語)滅者涅槃也。造業受生死之果,謂之流轉,而修道證涅槃,謂之還滅。正理論九曰:「生死止息,是還滅義。」俱舍頌疏根品一曰:「言還滅者,生死止息,名為還滅。取涅槃得,為還滅體。」
還滅門 (術語)對於流轉門而言。還滅
還源 (術語)轉迷而入於悟也。止觀五下曰:「還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
還源觀 (書名)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之略稱。一卷,唐法藏著。說華嚴家之觀法。
六種還源觀 (名數)還源觀說六觀:一,攝境歸心真空觀。二,從心現境妙有觀。三,心境秘密圓融觀。四,智身影現眾緣觀。五,多身入一境像觀。六,主伴互現帝網觀。
還禮 (儀式)禪語。與回禮同。
優尸羅 (植物)Us/ira,冷藥草名。見正法念經二十三。譯曰香菜。見四分律疏九。
優多 (術語)陷人於暗坑之法。戒疏與咸註中曰:「優多者,律中作無煙火坑,以土覆上,令人陷死。」梵Gu%d!ha。
優多羅 (人名)Uttara,人名。譯曰上。百緣經五曰:「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國中,有一長者,其婦懷妊。滿足十月,生一男兒,端正殊妙,世所希有。父母歡喜,因為立字,名優多羅。」
塚間第一 (故事)優多羅比丘常離人中,而在塚間思味法樂,為佛弟子中第一位。增一阿含三曰:「常樂塚間,不處人中,所謂優多羅比丘是。」
優多羅僧 (衣服)鬱多羅僧
優多羅摩納 (人名)Uttaramanas,婆羅門名。譯曰上志。大梵志之貴族。見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下。
優伽 (書名)本行集經十一曰:「優伽,隋言嚴熾。」梵Ulka%。
優伽賒國缽 (物名)或云憂伽賒,或云烏伽賒,皆一也。諸比丘得此國貴好瓦缽,不敢受,佛聽受畜。
優婆替 (人名)Upatisya,舍利弗之名。
優波替舍 (人名)舍利弗
優波陀 (植物)見優缽羅條。
優波離 (人名)又作鄔波離。優婆利。憂波利。優婆離
優波那訶 (術語)優婆馱耶
優波底沙 (人名)Upateja,阿羅漢名。譯曰大光。解脫道論之著者。見解脫道論一。
優波笈多 (人名)又作鄔波笈多,鄔波級多。羅漢名。見優波[毛@(鞠-革)]多條。
優波柯羅 (異類)Upa%kala,鄔波哥羅。夜叉名。譯曰小黑。見孔雀王咒經下。
優波扇多 (人名)Upas%a%nta,比丘名。阿毘曇心論經之著者。
優波娑迦 (術語)優婆塞
優波婆娑 (術語)Upava%sa,又作鄔婆沙。譯曰近住。近聖道而住之義。又曰齋。持八齋戒之義。又曰善宿。離不善而宿於善道之義。不拘男女,持八齋戒者之稱。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鄔波婆娑,亦言優婆羅娑,此云近住。謂受八戒者,近阿羅漢等善人而住者也。」俱舍光記十四曰:「鄔波婆娑,或翻為齋。西方有人,一日持齋亦名鄔波婆沙。共受八齋戒,亦名優波娑沙。」成實論九曰:「八戒齋名優婆娑,秦言善宿。是人善心,離破戒宿,故為善宿。」
優波[毛@(鞠-革)]多 (人名)又作鄔波[毛@(鞠-革)]多。羅漢名。見優婆[毛@(鞠-革)]多條。
優波斯那 (人名)Upasena,梵志名。譯曰最上征將。見本行集經四十二。
優波提舍 (術語)優婆提舍
優波摩那 (人名)Upama%na,人名。譯曰譬喻。是佛之庶子也。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優波難陀 (人名)Upananda,比丘名。譯曰重喜,大喜。慧琳音義二十五曰:「優波難陀,或云拔難陀,此云重喜。」涅槃經疏一曰:「優波難陀,此翻大喜,或云重喜。其形端正,父母字之為大喜。」
優波羅懺 (術語)Upalaks!a,又作優婆羅叉,譯曰律。四分律開宗記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優波羅懺,此譯為律。律,則法也,非法無以肅威儀也。」大乘義章一曰:「優婆羅叉,此翻為律。」
優波弟鑠 (術語)優婆提舍
優波弟耶夜 (術語)優婆馱耶
優羅尼沙土 (書名)梵名Upanis!ad,一作優婆尼沙曇。記述為印度哲學根本之思想者。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時所編,故不能確定其成立之年代,但視為出於西歷前七八世紀者,似無大差。蓋印度之宗教,以吠陀之讚誦而始,後以說其用法及儀式為目的之佛羅般摩那Bra%hman!a者起,其中有所謂阿蘭若迦Ara%n!yaka之章,所說甚極幽微森嚴。優波尼沙土,即為說明之而起者,於宇宙之原始,諸神之性質,精神物質之本性,及其關係等,作哲學的解釋,頗富神秘與譬喻。此所以為所謂六派哲學所依出之源泉也。此書出之時代,史家稱為歷史上優波尼沙土時代。蓋優波尼沙土者,依最上精神認識破殘餘無明之謂,或侍坐於他足下傾聽其言教之謂,或謂為神秘之義。考其思想之大要,及於吠陀時代之末期,以究明世界太原為考察中心點之結果,或以大自在天為世界之太原,或以為神我,或以為聲,因欲說其原因,遂至全脫神話的區域,而產出一個原體「梵」Brahman之思想。因世界之開發生成,發現此唯一之梵自行繁殖之意志,遂以斯所造之世界,為差別的惡毒之世界,苦痛虛妄之世界,無有真樂。是即為優波尼沙土之思想,此厭世思想,遂生所謂平等與差別之對立,孕龐大之印度哲學者也。言其解脫之方法,彼等謂差別之生活精神與最上精神,原非別物。不過愛著差別,迷惑生活精神而已。故個人精神,若知其自性,則得直與最上精神之梵合一矣。蓋梵為世界之太原,亦即為世界萬有。非人格的根本之精神力也。以差別之萬有,探其一原,知一原而於差別之內認之,神與世界對立而不阻隔,說二者之合一,為其特長。即在梵為中心之一元的萬有神教,同時於他面作平等差別對立觀,因使厭離解脫可能也。所謂:「其者汝也。」Tat tvam asi,「我者梵也。」Aham Brahma asmi之二句,稱為優波尼沙土哲學之最高真義,願其思想雖已達高潮,而言語朦朧,不無未脫樸素幼稚之觀。優波尼沙土中主要者,為Aitareya-up Kaus!itaki-up Taittiriya-up.Br!hada%ran!yaka-up.等,優婆尼沙曇
優波尼沙陀 (術語)鄔波尼殺曇
優婆憍舍羅 (術語)又作漚[和/心]拘舍羅,譯曰善巧方便。十波羅蜜中,第七波羅蜜之名,出於可洪音義二。漚和拘舍羅
優陀夷 (人名)Uda%yi^n,又作烏陀夷,鄔陀夷。人名。譯曰出現。法華經義疏九曰:「優陀夷,亦烏陀夷,此云出也。」唯識述記七本曰:「鄔陀夷,此名出現。日出時生,故以名也。」佛本行集經五十二優陀夷品曰:「長者優陀夷。」【又】(經名)出於順正理論十二,依人而名經者。
勸導第一 (故事)勸發化導人,佛弟子中以優陀夷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善能勸導,福度人民,所謂優陀夷比丘是。」
優陀羅 (雜名)風名。譯曰火破。見翻梵語九。【又】(人名)優陀羅羅摩子之略。
優陀羅經 (經名)說優陀羅羅摩子不知癰本。雖生於非想天,而還墮於狸中。身為癰,愛為癰本。攝於中阿含經二十八。鬱頭藍弗
優陀延山 (地名)鄔陀延附錄。
優陀延王 (人名)鄔陀延附錄。
優陀羅羅摩子 (人名)鬱頭藍弗
優畢叉 (術語)優畢捨
優流漫陀 (地名)Uruman!d!a,又作優留曼荼。山名。阿育經七曰:「優流漫,山名,此翻大醍醐。」翻梵語曰:「優留曼荼,大醍醐也。」
優差波跋多 (書名)書名,譯曰舉轉。見本行集經十一。梵Ucca%pavarta。
優留毘迦葉 (人名)優樓頻螺迦葉
優婁佉 (人名)優樓迦
優畢捨 (術語)Upeks!a,又作憂畢叉。譯曰捨。平等。持心平等,不偏一方。捨者捨偏心也。涅槃經三十曰:「憂畢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諍,又名不觀,亦名不行,是名為捨。」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優畢叉,此云捨也。」大乘義章十曰:「止觀捨者,經中亦名定慧及捨,此乃修中之差別也。修義不同,一門分為三: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為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名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觀者外國名毘婆舍那,此翻為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捨者外國名優畢叉,此翻為捨,行心平等,捨離偏執,故名為捨。」
優婆斯 (術語)優婆夷
優婆離 (人名)Upa%li,又作優婆利,鄔波離,優波離,憂波利。譯曰近取,近執。羅漢名。悉達太子執事之人。是本行集經五十三優波離因緣品所說。持律第一之比丘。更有一人,本為尼犍外道之弟子,是中阿含經三十二優婆離經所說。註維摩經三曰:「肇曰:優婆離,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也。」二十唯識述記下曰:「鄔波離者,此云近執,親近於王,執王事也,如世說言朝延執事。」彌勒上生經疏下曰:「優波離,此云近執,佛為太子,彼為大臣。親近太子,執事之臣,古人云佛家人,非也。」淨名疏五曰:「優波離,此云上首,有翻化生。」 0066.JPG
持律第一 (雜語)增一阿含經三說百比丘第一中以優婆離為持戒第一。曰:「奉持戒律,無所觸犯,優波離比丘是。」智度論二曰:「長老,憂波利。於五百阿羅漢中,持律第一。」注維摩經三曰:「什云:長夜誓願,世世常作持律,故於今持律第一也。」
優婆離結集律藏 (故事)佛滅後第一結集時,優婆離結集律藏。見智度論二,四分律五十四,善見律毘婆沙一,西域記九。
優婆離問佛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譯。因優婆離之問說小乘戒之大要者。
優婆離問經 (經名)優婆離問佛經之略稱。
優婆離律 (經名)優婆離問佛經之異名。
優婆離問菩薩受戒法 (經名)一卷,菩薩善戒經之異名。
優婆離經 (經名)有二部:一攝於中阿含經三十三。苦行尼犍弟子,有優婆離居士,云三業中意業最重,欲難破佛之立義而來,反受佛化,斷惑證果。案是別一優婆離也。一攝於中阿含經五十二。就七滅諍等問答如法不如法者。是持律第一之優婆離也。
優婆離因緣品 (經名)憂婆離之史傳。攝於佛本行集經五十三。
優婆塞 (術語)Upa%saka,舊稱優婆塞,伊蒲塞。新稱鄔波索迦,優波娑迦,優婆娑柯,鄔波塞迦,鄔波素迦等。譯曰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親近奉事三寶之義。總稱受五戒之男子。四眾之一。七眾之一。西域記九曰:「鄔波索迦,唐言近事男,舊曰伊蒲塞,又曰優波塞,皆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鄔波索迦,或言優波娑迦,近侍也,言優婆塞者,訛也。此云近善男,亦云近宿男,謂近三寶而住宿也,或言清信士善宿男者義譯也。」同二十三曰:「鄔波索迦,亦云優婆娑柯,受三歸住五戒者。優婆,此云受。娑柯,此云男。」希麟音義五曰:「烏波塞迦,舊云優婆塞,新云鄔波索迦。鄔波,此云近。迦,此云事。索,即男聲也。即近事男也。謂親近承事三寶者故云。」華嚴疏鈔六十二曰:「親近比丘而承事故。」業疏二下曰:「正音云鄔波塞迦,唐翻善宿也。故成論云:此人善能離破戒宿,古錄以為清信士者。清是離過之名,信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通稱,取意得矣。在言少異。」涅槃經八曰:「歸依於佛者,真名優婆塞。」
優婆塞戒 (術語)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之五戒也。是為優婆塞宜受持之戒法。
優婆塞戒經 (經名)七卷,北涼曇無讖譯。說在家菩薩入道修行之法。大乘律之攝。
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譯。與曇無讖譯之菩薩戒本經,玄奘譯之菩薩戒本,同本異譯。記菩薩戒之戒相者。五戒者為五邪命五放逸事等。非殺,盜等五戒。大乘律之攝。
優婆塞五戒相經 (經名)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宋求那跋摩譯。依淨飯王之請,分別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攝。
攝婆塞經 (經名)說優婆塞能持五戒及念三寶,則得證果。攝於中阿含經三十。
優婆娑 (術語)優波婆娑
優婆夷 (術語)Upa%sika%,舊稱優波夷,優婆斯。新稱鄔婆斯迦,鄔波斯迦,優波賜迦,優婆私柯。譯曰清淨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事三寶之義。總稱受五戒之女子。四眾之一。七眾之一。淨名疏曰:「優婆夷,此云清淨女。」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鄔波斯迦,或言優波賜迦,此云近善女,言優婆夷者,訛也。」同二十三曰:「優婆,此云受,私柯,此云女。」受者受五戒之義。慧琳音義十三曰:「鄔波斯迦,唐言近善女,或言近事女。」西域記九曰:「鄔波斯迦,唐言近事女,舊曰優波斯,又曰優波夷,皆訛也。」華嚴疏六十二曰:「親近比丘尼而承事故。」(在俗之信女也)。
優婆夷淨行法門經 (經名)二卷,失譯。因毘舍佉母之問,廣說優婆夷之淨行者。方等部之攝。
優婆夷淨行經 (經名)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之略。
優婆夷墮舍迦經 (經名)佛說優婆夷墮舍迦經。一卷,失譯。與佛說齋經皆為中阿含經五十五持齋經之別譯。對優婆夷墮舍迦說齋戒之法及其功德。墮舍迦為夫人之名。
優婆塞迦 (術語)優婆塞
優婆娑柯 (術語)優婆塞
優婆[毛@(鞠-革)]多 (人名)Upagupta,又作優婆鞠多,優婆掘多,優波[毛@(鞠-革)]多,鄔波[毛@(鞠-革)]多,優婆[毛@(鞠-革)]提,鄔波級多,烏波屈多,烏波[毛@(鞠-革)]多,優波[毛@(鞠-革)]多等。譯曰大護,近藏,近護,小護等。阿育王經七曰:「優波[毛@(鞠-革)]多,翻大護也。」西域記四曰:「鄔波[毛@(鞠-革)]多,此云近護。」毘奈耶雜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護。」俱舍寶疏五曰:「鄔波[毛@(鞠-革)]多,此云近藏,佛涅槃後,一百年出,是阿育王門師。」付法藏之第五師,出於佛滅後二百年阿育王時。稱為無相佛。見賢愚經十三優婆[毛@(鞠-革)]提品,付法藏傳三,阿育王經六。
無相好佛 (人名)優婆[毛@(鞠-革)]多身雖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然其功德與佛齊,故時人稱為無相好佛。付法藏傳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勝,世人號為無相好佛。」阿育王經八曰:「如佛所記,我入涅槃百年後,有比丘,名優波[毛@(鞠-革)]多無相佛,當作佛事。」
黑白石 (故事)優婆[毛@(鞠-革)]多依其師商那和修教,若起惡心,則下黑石,若生善心,則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漸漸修習而白黑平等,至滿七日,黑石都盡,唯有白石。其時商那和修,說四聖諦,即時使得須陀洹道。見付法藏傳三。
優婆[毛@(鞠-革)]提 (人名)黑白石
優婆私柯 (術語)又作鄔波斯迦。優婆夷
優婆底沙 (人名)優波底沙
優婆掘多 (人名)又作鄔波屈多。見優波[毛@(鞠-革)]多條。
優婆提舍 (術語)Upades/a,又作鄔波題鑠,優婆題舍,優波提舍,鄔波弟鑠,優波替舍等。譯曰論議。十二部經之一。大乘義章一曰:「優婆提舍,此正名論,論諸法故。」同卷曰:「優婆提舍,此名論義,問答論理,名論義經。」法苑義林章二之本曰:「鄔波題鑠,古優婆題舍,此云論議。」玄應音義十七曰:「優婆提舍,此云逐分別所說,沙門隨彼即釋。舊人義譯,為論義經也。」同二十三曰:「鄔波弟鑠,此云論議也。」
優婆馱耶 (術語)Upa%dhya%ya,又作鄔波柁耶,優波那訶,憂波第耶夜,鄔波陀耶,優波陀訶,郁波弟耶,鄔波[亭*也]耶,塢波陀耶,鄔婆提耶,郁波弟耶夜等。譯曰親教師,依止師,依學等。呼師之稱。善見律四曰:「優波那訶,漢言瞋盛。」百一羯磨一注曰:「鄔波馱耶,譯為親教師。言和尚者,乃是西方俗語,非是典語。然諸經律梵本,皆云鄔波馱耶。」寄歸傳三曰:「鄔波是其親近,波字長喚中有阿字,義當教讀,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汎喚博士,皆名鄔社。(中略)北方諸國,皆喚和社,致令傳譯習彼訛音。」菩提資糧論五曰:「憂波弟耶,隋言近誦。」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鄔波柁耶,舊言和尚或言和闍,皆訛也。此云親教,亦去近誦,以弟子年少不離於師。常逐常近,受經而誦也。」同二十三曰:「舊云和尚和闍,皆于闐等諸國訛也。義譯云:知罪知無罪為和上也。」業疏三上曰:「中梵本音,鄔波陀耶,在唐譯言。名之依學,依附此人,學出道故。自古翻譯,多雜蕃胡。胡傳天語,不得聲實,故有訛僻,轉云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釋不知音本。人又解云: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遠意,失其近語。真諦所譯明了論疏,則云優波陀訶,稍近梵音,猶乖聲論。余親參譯,委問本音,如上所述。彥琮譯云:郁波弟耶,聲相似也。」
優婆羅叉 (人名)優波羅懺
優婆尼沙陀 (術語)鄔波尼殺曇
優婆尼沙曇 (術語)Upan-is!ad,一作優波尼沙土。吠陀後所出佛羅般摩那Bra%hmana文學之末期,有附屬於阿蘭若迦A^ran!yaka部分之一大文學。謂之優婆尼沙曇。優婆尼沙曇,其數極多。其內容非一人之思想,其所說區區。今[一/旦]於全體而觀其思想之傾向,論宇宙之本源,造化之本體,確立為印度思想根本之梵我不二大義,脫婆羅門傳說之宗教的色彩,為純然自由思索之哲學。此其特色也。優婆尼殺曇之字源,為Upa-ni-sad,根asd有二義:一為:「坐」,他為:「滅」歐洲學者,專採前義,解為:「近侍」或「侍坐」之義,其名自近侍於師而可隨聞者而來。印度學者,多襲香羅之說,歸於後義,其名由打破人之欲情,迷妄,與以智識者而得,然原義與「近侍」之意相違。即非可於公會稠坐中說之,唯可於秘密對坐間傳之之教義也,以此優婆尼殺曇為有秘奧秘密秘義等意味者。優婆尼殺曇中多於此等之意而用之。因而優婆尼殺曇之異名,有用秘密教,最上秘密,至上秘密之名者。印度有二種優婆尼殺曇。一含五十二種。一有百八種。五十二集為印度學者間所公認之定數。百八集惟存於南印度。其內容似非全可信用者。雖然。其全體之數極多,法之婆婁德氏以為總數有二百五十種。德之曷勃羅氏列舉二百三十五種。其中屬於「四吠陀」而為世承認者,約五十種,分之以新舊屬於最古之「三吠陀」即「利俱」「撒門」「雅求斯」者十一種,稱為古優婆尼沙曇。屬於第四吠陀即「阿答樓華」者三十九種,謂之新優婆尼沙曇。優婆尼沙曇之翻譯,有波斯譯,羅甸譯,德譯及英譯之四種。波斯譯為西曆一六五七年波斯國皇子達臘修殼弗Da%ra% Shukoh使婆羅門學士翻譯者。羅甸譯為法人安愷知竇丕隆Anquetil duPeron,由波斯譯翻譯為羅甸語者,此稱為優潑納伽曇,德譯為勃烏羅黷伊孫Paul Deussen,於屬於四吠陀五十種以外,加譯優潑納伽曇中所存十種之原本,合稱為六十優婆尼沙曇Sechzig Upanis!ads des Veda者。英譯有種種,其中馬翁之東方聖書第一卷,及第十五卷十二種之譯,在印度圖書Bibliotheca Indica中殆為以同數之翻譯而重者。而上記四種翻譯中其尤為完全,於學者之坐右不可缺者。為黷伊孫之德譯也。優波尼沙土
優婆尼殺曇 (術語)鄔波尼殺曇
優填 (人名)優填王
優填王 (人名)Udayana,舊稱優填,于闐。新稱優陀延,鄔陀衍那,嗢陀演那伐蹉。拘睒彌國王名。譯曰出愛。西域記五曰:「鄔陀衍那王,唐言出愛,舊云優填王,訛也。」釋迦方誌上曰:「鄔陀衍那王,古優陀延也,唐云出愛。」瑜伽略纂十六曰:「云出愛王者,即舊言優填王也,正本音言嗢陀演那(此云出)伐蹉(此云愛)揭剌闍(此云王),云優填者,訛也。」心地觀經一曰:「于闐王。」
優填王造佛像 (傳說)釋尊,一夏九旬,昇忉利天為母說法,不遠閻浮。時拘睒彌國優填王思慕之。以牛頭栴檀造如來像高五尺,如來自天宮還,刻檀之像,立而迎之。故世尊於彼像囑末世之教化。見增一阿含經二十八,西域記五,經律異相六。又佛上天時,優填王鑄金作像云。見觀佛三昧經六。
優填王經 (經名)佛說優填王經。一卷,西晉法炬譯。此經與佛說大乘日子王所問經共為大寶積經九十七卷優陀延王會之異譯,優填王之正后歸佛,得須陀洹果,王信無比夫人之譖欲殺之,發三箭,而箭還住於王頂上之空中。王大驚悔,與無比夫人共來佛所懺罪。佛為說大夫及夫人之道。
優填王作佛形像經 (經名)佛說作佛形像經之別名。一卷,失譯。佛以優填王之問說作像之功德者。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正論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帝王十種之過失,十種之功德,及五種之衰損法,五種之可愛樂法。
優缽 (植物)又作烏缽。花名。優缽羅之略。見優缽羅條。法華經隨喜功德品曰:「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
優缽羅 (植物)Utpala,又作烏缽羅,漚缽羅,優缽剌。花名。譯曰青蓮花,黛花,紅蓮花。慧苑音義上曰:「優缽羅,具正云尼羅烏缽羅,尼羅(Nila)者此云青。烏缽羅者花號也,其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佛眼似之經多為喻,其花莖似藕稍有刺也。」玄應音義三曰:「優缽剌,又作漚缽羅,此譯云黛花也。」法華玄贊一曰:「優缽羅者,此云紅蓮花。」大日經疏十五曰:「優缽羅花,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如泥盧缽羅花。」
優缽羅龍王 (異類)法華經序品所列八龍王中之一。文句二上曰:「漚缽羅,此云黛色蓮花池,龍依池住,從池得名。」法華義疏二曰:「漚缽羅龍者,從蓮華池作名也。」
優缽羅華 (植物)見優缽羅龍王項。
優缽羅槃那 (人名)王舍城之婬女也。附錄。
優缽羅比丘尼 (人名)即華色比丘尼也。
優樓 (人名)優樓迦之略。優樓迦。止觀十上曰:「優樓僧佉。」
優樓佉 (人名)優樓迦
優樓迦 (人名)Ulu%ka,又作憂流迦,嘔盧伽,優婁佉,嗢露迦,漚樓(僧佉)、優樓(僧佉)。譯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頃。說六句義之勝論者。百論疏上之中曰:「優樓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自/死]胡仙。此人釋迦未興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論,夜半遊行。欲供養之,當於夜半營辦飲食。仍與眷屬,來受供養。所說之經,名衛世師,有十萬偈,明於六諦。」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優婁佉,此云鵂鶹,是造鞞師論師,說六諦義者也。」唯識述記一末曰:「成劫末人壽無量,外道出世,名嗢露迦,此云鵂鶹。晝避色聲,匿跡山藪。夜絕視聽,方行乞食。時人謂似鵂鶹,因以名也。舊云優婁佉,訛也,或名羯拏僕。羯拏,云米齋。僕,翻為食。先為夜遊,驚他稚婦,遂收場碾糠[米*比]之中米齋食之,故以名也。時人號曰食米齋仙人,舊云蹇尼陀,訛也。亦云吠世師迦,此翻為勝,造六句論,諸論罕匹,故云勝也。或勝人所造,故名勝論。舊云衛世師,或云鞞世師,皆訛略也。」止觀十上曰:「漚樓(僧佉),此翻休[目*侯],計因中無果。」同輔行曰:「優樓(僧佉),此云休留仙。」勝論宗及數論(Kan!abhuj Ada)。
優樓頻螺 (植物)Uruvilva%,巴Uruela%,又作漚樓頻螺,烏盧頻羅,烏盧頻螺,優樓毘蠡,優樓頻蠡,木名。譯曰木瓜。智度論三十四曰:「如釋迦文佛,於漚樓頻螺樹林中,食一麻一米。」文句一之下曰:「優樓頻蠡,亦優樓毘,(中略)此翻木瓜林。」又村名。苦行林所在之地。
優樓頻螺迦葉 (人名)Uruvilva%-ka%s/yapa,又作優樓頻蠃迦葉,優盧頻螺迦葉,優樓頻蠡迦葉,優留毘迦葉。烏盧頻螺迦葉波。羅漢名。譯曰木瓜林。三迦葉之第一。玄應音義二十五曰:「烏盧頻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葉波是姓,舊言優樓頻螺。正法華經云:上時迦葉,兄弟三人,居長者也。」玄贊一曰:「迦葉波者姓也,此云飲光,婆羅門姓。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飲蔽日月之光。(中略)三迦葉,皆飲光種。兄弟三人,梵云鄔盧頻螺,言優樓,訛也。此云木瓜,當其胸前,有一癃起,猶如木瓜。又池中龍亦名木瓜,從彼為稱,故以為名。」為歸佛前有五百弟子之外道論師。導佛於毒蛇窟,不得害。與二弟及弟子共歸佛出家。見四分律三十二。
供養第一 (故事)供養僧伽,以優留頻羅迦葉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將養聖眾,四事供養,所謂優留毘迦葉比丘是。」
優樓頻螺聚落 (地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國隔伽耶城東南七里許,以佛於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為優樓頻螺迦葉之生地而有名。優樓頻螺說見前。
優摩陀 (異類)烏摩
優曇 (植物)Udumbara,又作烏曇。花名。具曰優曇婆羅,烏曇跋羅,鄔曇缽羅,優曇缽等。譯曰靈瑞,瑞應。法華文句四上曰:「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慧琳音義八曰:「優曇花,訛略也。正音烏曇跋羅,此云祥瑞,靈異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應。」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烏曇跋羅花,舊言優曇波羅花,或作優曇婆羅花。此葉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無花而結實,亦有花而難植。故經中以喻希有者也。」慧苑音義下曰:「烏曇花,此云希有也,此花多時乃一開也。」法華玄贊三曰:「鄔曇缽羅,此云瑞應。」法華義疏三末曰:「河西道朗云:此云靈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樹而無其花。若輪王出世,此花則現。」翻梵語九曰:「鬱曇缽林,亦云優曇婆羅,亦云優曇缽。譯曰:優者起也,曇婆羅者空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譬如優曇華一切皆愛樂,天人所希有,時時乃一出。」同品曰:「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同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如優曇缽羅。」同妙莊嚴王品曰:「佛難得值,如優曇缽羅華。」優曇華
優曇缽 (植物)又作優曇[(拔-手)/皿]。花名。優曇
優曇華 (植物)即優曇。亦名優曇缽華。按此花為無花果類。產於喜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錫蘭等處。幹高丈餘。葉有二種:一平滑,一麤糙。皆長四五寸,端尖,雌雄異花,甚細,隱於壺狀凹陷之花托中。常誤以為隱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餘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稱三千年開化一度。值佛出世始開。南史曰:「優曇華乃佛瑞應,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出世。」故今稱不出世之物曰曇花一現,本此。優曇。又草蜻蛉之卵子也,其卵附著柳棄上,有線形長柄托之,多數簇聚,如樹之有花。日本稱為優曇華。
優曇波羅 (植物)又作優曇婆羅,花名。優曇
優曇婆羅 (植物)又作優曇波羅,花名。優曇
優曇婆邏經 (經名)王舍城有一居士曰實瑟居士。詣優曇婆羅林之異學園。告異學以我一論滅瞿曇,如弄空瓶。世尊聞之,至其園說種種之法,使彼屈服。攝於中阿含經二十六。
優檀那 (術語)優檀那,譯曰說印。
優禪伽摩 (動物)又作憂承伽摩。鳥名。譯曰高行。起世因本經二曰:「優禪伽摩,隋言高行,鳥名也。」異譯經本曰:「憂承伽摩,此言高逝。」梵Uccam%gama。
償起羅 (物名)又作尚企羅。商羯羅
擯治 (術語)擯斥惡比丘而治罰之也。此有三種:一擯出,從本處驅出之,待彼懺悔乃許還來。二默擯,一切之人不與之交語。三滅擯,極惡之比丘犯重罪而不懺,滅除彼名,永由本處驅出。
擯出 (術語)又曰驅遣,驅擯。比丘七種治罰法之一。為折伏惡比丘擯出本處也。若隨順懺悔而乞解,則許還來。其擯出時僧眾相集,行白四之羯磨,謂之擯出羯磨。見行事鈔上之二。
擯罰 (術語)與擯出同。
擬寶珠 (雜名)本為佛塔相輪上之寶珠,象其形置於欄杆之柱頭者。
擦擦 (雜語)小浮屠也。元史二百二曰:「有作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又曰:「作擦擦者,或十萬二十萬以至三十萬。」
彌天 (人名)晉道安也。法師在襄陽,習鑿齒負才來謁云:四海習鑿齒。安答曰:彌天釋道安。自此稱為彌天之道安。見高僧傳。
彌多羅尼 (術語)(Mitra)譯曰善知識。朋友之義。玄應音義九曰:「彌多羅尼子,秦言善知識。」梵Maitra%yan!i。
彌沙塞 (流派)Mahis/a%saka%h!,律部之名。譯曰化地。就宗計而義翻為不著有無觀。優婆[毛@(鞠-革)]多五弟子之一。此律主之部宗稱為彌沙塞或化地部。律本名五分律。支那譯有三十卷。律藏分派五部之一也。又小乘十八部中有化地部,佛滅三百年中自一切有部別立者。玄應音義二十三曰:「化地部,第三百年中從一切有部出也。梵言摩醯奢娑迦,亦言彌喜捨娑柯,此云地,亦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但此羅漢在俗為王國師,匡化土境,故名化地。今入佛法,佛法如地,又匡化之,故以名也。舊名彌沙塞者,訛也。」可洪音義三曰:「彌沙塞,律部師宗名也,亦云彌沙翼,亦云彌嬉捨娑柯,此云化地。」南山戒疏一上曰:「彌沙塞,此云不著有無觀。」拾毘尼義鈔上一曰:「彌沙塞,此云廣解義,亦名不著有無,法名五分。」又曰:「彌沙塞者,人名。此人禪思入微,究暢玄旨,著青袈裟。」大集經二十二曰:「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虛空識相,是故名當彌沙塞部。」
彌沙塞律 (書名)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之略稱。
彌沙塞部 (流派)謂彌沙塞羅漢部宗之律藏。即五分律是也。
彌沙塞羯磨本 (書名)一卷,唐愛同錄。五部律所用僧中之羯磨法也。
彌沙塞五分戒本 (書名)一卷,宋佛陀什譯。列舉五分律之戒相者。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經名)五分律之具名。三十卷,宋佛陀什等譯。和醯之梵語末詳。
彌伽 (菩薩)Megha,善財童子五十三知識中之第四知識名,良醫也。晉華嚴經四十七曰:「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自在,城名視藥,彼有良醫,名曰彌伽。汝詣彼問:云何菩薩向菩薩行?」探玄記十八曰:「彌伽者,此翻名雲,謂能注法雨潤益眾生故名也。」慧苑音義下曰:「彌伽,此云能降伏,或翻為雲也。」
彌伽釋迦 (人名)Meghas/ikhara,沙門名,譯曰雲峰。宋僧傳二曰:「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注云:釋迦稍訛,正云鑠佉,此云雲峰。」
彌迦 (人名)Meka%,牧女名。慧琳音義十二曰:「彌迦,佛成道來獻乳糜牧牛女名也,此無正翻也。」
彌迦那 (人名)Mekhala%,婬女名。本行集經十六曰:「有一婬女名彌迦那,隋言一者。」
彌迦羅 (人名)Mekhala,長者名。譯曰金帶。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彌迦羅,此云金帶,金寶嚴身因以為名。」
彌陀 (佛名)如來名,即阿彌陀佛之省稱。南史庚說傳曰:「舉室咸聞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彌陀淨域矣。」阿彌陀
彌陀三尊 (圖像)彌陀觀音勢至也。阿彌陀如來為中尊,觀音菩薩為左脅侍。勢至菩薩為右脅士。見觀無量壽經。
彌陀本願 (術語)彌陀如來立四十八願而成極樂,以救一切眾生。見無量壽經上。
彌陀寶號 (雜語)又曰彌陀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也。
彌陀利劍 (雜語)彌陀之名號譬如利劍也。般舟讚曰:「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彌陀成道日 (雜語)十五日也。五祖戒禪師配三十佛於三十日,俗所謂緣日也。
彌陀山 (人名)沙門名。譯曰寂友。開元錄九曰:「沙門彌陀山,唐言寂友,睹貨羅國人也。譯無垢清淨光陀羅尼經一卷。」
彌陀供 (修法)又曰阿彌陀護摩。阿彌陀如來之供養法也。多為追薦迴向修之。
彌陀經 (經名)佛說阿彌陀經之略稱。
彌陀頭 (職位)禪林之目。為供養彌陀佛司勸化之僧也。
彌陀讓 (行事)念阿彌陀佛之講會也。
彌陀三部 (名數)三部經附錄。
彌陀三聖 (名數)三聖附錄。
彌陀名號 (術語)彌陀為救濟一切眾生而成就之名號也。此有四字之名號,有六字之名號。四字者為:「阿彌陀佛」,六字者為:「南無阿彌陀佛」。有重四字者,有重六字者。念持其名號,一心不亂,不雜餘念,則得無量無邊之功德,所有罪障,亦得消滅。此外有以為本尊而禮拜之名號。九字之名號為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十字之名號為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彌陀名願 (術語)謂阿彌陀佛以其名號救濟眾生之本願也。即彌陀之第十八願。
彌陀定印 (印相)彌陀之住定印也。定印
彌陀散華 (雜語)散華
彌陀護摩 (修法)Amita%bha-homa,彌陀供
彌陀初會聖眾 (雜語)謂阿彌陀佛於十劫之昔成就正覺後,初說法時,列其會座聞法之聲聞菩薩等也。
彌戾車 (雜名)Mleccha,華言惡。見蜜利車
彌帝隸 (菩薩)Maitreya,彌勒
彌荔多 (異類)Preta,餓鬼之梵名。薜荔多
彌勒 (佛名)Maitreya,新稱彌帝隸,梅低梨,迷諦隸,梅怛麗,每怛哩,梅怛麗藥,昧怛[口*履]曳。菩薩之姓也。譯曰慈氏。名阿逸多,譯曰無能勝。或言阿逸多為姓,彌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補處之菩薩。光佛入滅,生於兜率天內院。彼經四千歲(即人中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初過去之彌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乃至成佛,猶立是名也。註維摩經一曰:「什曰:彌勒,菩薩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羅門子。」法華嘉祥疏二曰:「彌勒,此云慈氏也。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經,彌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說慈心三昧經,故曰慈也。華嚴經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天台淨名疏五曰:「言彌勒者,有云從姓立名,今謂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彌勒,此翻慈氏。過去為王名曇摩流支,慈育國人,國人稱為慈氏。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無勝。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親見正文,未可定執。」俱舍光記十八曰:「梅怛,此云慈。儷藥,此云氏。菩薩於慈姓中生,從姓立名,故名慈氏。舊云彌勒,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梅怛麗藥,此云慈,即舊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緣:一值慈佛發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彌勒或云梅低黎,並訛也。」慧苑音義下曰:「彌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為慈氏也。」慧琳音義十四曰:「彌帝隸,古云彌勒,皆訛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西域記七曰:「梅怛麗耶,唐言慈,即姓也。舊曰彌勒,訛略也。」在密教,胎藏界之彌勒,坐於中台八葉院東北方之蓮上,金剛界之彌勒在賢劫十六尊中,坐於東方,羯磨會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剛因菩薩,即為此尊之本誓,大輪金剛者,此尊之教令輪身也。密號曰迅疾金剛。 0033.JPG 0010.JPG
彌勒釋迦成佛前後 (雜語)二菩薩皆在底沙佛所修行,釋迦菩薩以極為精進超九大劫而成佛。底沙
彌勒生緣 (雜語)彌勒上生經曰:「佛告優婆離:彌勒先於波羅捺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生,劫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家本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艷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曰:「佛住摩伽提國寂滅道場彌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時有迦波利婆羅門子名彌勒,軀體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彌勒出世 (術語)彌勒為賢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出世於第十之滅劫。繼紹釋迦佛。於龍華樹下以三會之說法,化了一切之人天也。一切智兀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曰:「時誦經仙人者,今此眾中婆羅門子彌勒菩薩摩訶薩是。我涅槃後五十六億萬歲當穰佉轉輪聖王國土華林園中金剛座處龍華菩提樹下得成佛道,轉妙法輪。」菩薩處胎經二曰:「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下成無上等正覺。」
彌勒本經 (經名)彌勒大成佛經一卷,秦羅什譯。觀彌勒菩薩下生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彌勒來時經一卷,失譯人名。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唐義淨譯。彌勒下生經一卷,秦羅什譯。已上諸經大同小異。共說彌勒自兜率天下生閻浮提成佛時之國土,時節,種族,出家,成道,轉法輪事。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宋沮渠京聲譯。說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宮種種極妙之樂事。
彌勒樓閣 (雜名)華嚴經七十七曰:「於此南方有國名海岸,有園名大莊嚴,其中有一廣大樓閣名毘盧遮那莊嚴藏,從菩薩善根果報生。」同七十九曰:「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右繞彌勒菩薩摩訶薩已,而白之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時彌勒菩薩,前詣樓閣禪指出聲,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心喜,入已還閉,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
彌勒淨土 (界名)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有內外二院。其內院常為補處菩薩之生處。今彌勒菩薩生於此。故謂之為彌勒之淨土。彌勒上生經說淨土之相。以勸願生。
彌勒三尊 (圖像)中尊為彌勒佛,左為法花林菩薩,右為大妙相菩薩。
彌勒會 (行事)祈念彌勒菩薩之法會也。
彌勒經 (經名)總稱彌勒上生經及彌勒下生經。上生經雖惟為宋京聲譯,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之一本。然彌勒下生經,於羅什之彌勒下生經外。有異譯數本。
彌勒經遊意 (書名)一卷,唐吉藏撰。
彌勒講 (行事)念彌勒菩薩之講會也。
彌勒三部 (名數)三部經附錄。
彌勒難經 (經名)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之異名。
彌勒三會 (名數)三會附錄。
彌勒上生經 (經名)具名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宋沮渠京聲譯。說彌勒上生兜率天及兜率內院(即彌勒淨土)之樂事。疏註如下:彌勒上生經宗要一卷,新羅元曉撰。觀彌勒上兜率天經贊二卷,唐窺基撰。彌勒上生經料簡記一卷,唐憬興撰。彌勒上生經述贊卷一,唐失名,不全。
彌勒下生經 (經名)說彌勒自兜率天下生閻浮成佛之事。後秦鳩摩羅什譯。又竺法護譯,觀彌勒菩薩下生經之異名。同本異譯也。本經之疏註如下:彌勒下生經疏一卷,唐憬興撰。彌勒下生經述贊卷二,唐失名,不全。
彌勒六部經 (名數)彌勒下生經,彌勒來時經,彌勒下生成佛經,彌勒大成佛經。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彌勒下生成佛經(此與上第三雷同,疑有誤,未敢擅改)之六部也。是等經典專說關於彌勒菩薩者。
彌勒成佛經 (經名)彌勒大成佛經之略名。
彌勒受決經 (經名)羅什譯彌勒下生經之異名。
彌勒來時經 (經名)一卷,失譯。彌勒下生經之異譯。
彌勒大成佛經 (經名)一卷,秦羅什譯,佛因舍利弗之問,說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之事。與彌勒下生經大同小異。疏一卷,唐憬興撰。
彌勒問本願經 (經名)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之略名。
彌勒下生成佛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彌勒下生經之異譯。
彌勒當來成佛經 (經名)羅什譯,彌勒下生經之異名。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書名)七卷,元魏菩提流支譯。釋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大寶積經之第四十二會。彌勒菩薩所問會之別出異譯。
彌窒 (菩薩)彌窒耶尼子之子。與彌帝隸同。
彌樓 (地名)山名。譯曰高山,光山。或謂與須彌山一體。或謂為別體。依法華經則為別山也。法華嘉祥疏十一曰:「彌樓山此云高山,又云光山。」慧琳音義十五曰:「彌樓山即須彌樓山也,皆梵語訛轉也,唐云妙高山,或云妙光山。」大部補註十曰:「有人謂彌樓,此云光明山,即七金山也,金色光明故云耳。若準第一義法勝經云:須彌樓山,則彌樓山是須彌山也。如新俱舍云蘇迷盧山,舊譯俱舍,其須彌山亦云彌據山,是則梵音有楚夏耳。若據今文(法華經)下句自云須彌鐵園,是則彌樓須彌有異。」以同一為正。
彌盧 (雜語)Meru,譯曰高。華嚴經四十八曰:「如來口右輔上牙有大人相,名寶燄彌盧藏雲。」同疏曰:「右輔上牙名彌盧者,顯妙高故。」慧苑音義下曰:「彌盧此云高,以在佛上牙故也。」
彌盧等心 (術語)六十心
彌遲伽 (堂塔)塔名。本行集經三十三曰:「龍王起塔,名彌遲伽,隋言土塔。」梵Mr!ttika。
彌離車 (雜名)蜜利車
彌薩羅 (地名)Meghasa%ra,林名,譯曰雲杉。翻梵語九曰:「彌薩羅,應云彌伽薩羅。譯曰:彌伽者雲,薩羅者杉。中阿含第十四。」
彌醯 (人名)Mihira,比丘名,佛對彼說法。謂之彌醯經。中阿含十。巴Meghiya。
彌蘭 (人名)Milinda,王名。譯曰慈。彌蘭王問那先比丘,人一生造惡,命終時念佛生天,如何?那先以船上置石之譬答之。見那先比丘經。
(術語)得之一種對於不獲而言。謂得未曾得者,又言今得曾得而已失者。例如見道初無漏,凡夫未曾得,又如有漏定,曾得而已失,今並得之是也。
獲免惡道經 (經名)嗟襪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之略名。
獲得 (術語)得物也。獲與得字同義,教行信證三所謂:「獲得信樂者,自如來選擇之願心發起。」是也。
隱元 (人名)明僧隆琦,字隱元,赴日本,為日本黃蘗宗之開祖。
隱元禪師語錄 (書名)明海寧編,十六卷。
隱劣顯勝識 (術語)唯識觀
隱形法 (修法)隱形使人不見之法。
隱形藥 (飲食)與翳身藥同。翳身藥
隱形印 (印相)梵語安怛祖那印。譯曰隱形印。摩利支天經云:左手為空拳,舒右手掌覆之之形。
隱形算 (雜語)以算法極意行隱形秘術之法。
隱身 (術語)隱身之術。與隱形同。龍樹傳曰:「唯有隱身之術,斯樂可辨。」翳身藥
隱所法 (修法)密教行者上廁時所修之法。入一切穢所亦修之。法於頂上觀[口*覽]字,於左右脅觀長之吽字,念烏瑟沙摩明王。蓋以上此尊住於不淨餐食之三昧也。
隱峰 (人名)姓鄧氏,稱為鄧隱峰。初遊馬祖之門,不能見其奧,來往石頭兩番。後於馬祖言下契悟。唐元和中上五臺山寂。見會元三。
隱峰推車 (術語)公案。「隱峰禪師,一日推車,次馬祖展腳。在路上坐。師云:請師收腳。大師云:已展不縮。師云:已進不退。乃推車碾損祖腳。祖歸法堂。執斧子曰:適來碾損老僧腳底,出來。師便出。於祖前引頸。祖乃置斧。」見會元三,光明藏中,葛藤集下。
隱密 (術語)如來說法有顯了隱密之二意。顯了為於文面分明顯然者。隱密為說者本意所存,密隱文內者。顯說為方便,密意為真實。與以了義教為真實,以不了義教為方便者不同。演密鈔二曰:「此宗多有隱密之語。」教行證文類六本曰:「依釋家之意,按無量壽佛觀經者,有顯彰隱密義。」
隱密顯了俱成門 (術語)十玄門之一。玄門附錄。
隱勝彰劣恩 (術語)十恩
隱實施權恩 (術語)十恩
隱覆 (術語)隱實事也。
隱覆說 (術語)隱實理而說也。方便說。大法鼓經上曰:「隱覆說者,謂言如來畢竟涅槃,而實如來常住不滅。」
隱覆授記 (術語)與其人以成佛之記別,以佛之神力隱於其人而使他人知之,謂之隱覆授記。四種授記之一。授記
濫波 (地名)Lampa%,國名,北印度之境。有部毘奈耶四十六曰:「時紺顏童子,執師衣角懸身而去。時人遙見皆悉唱言:濫波底濫波底(是懸掛義),其所經過方國之處,因號濫波。今北印度現有其國。」西域記二曰:「越黑嶺入北印度境,至濫波國。」
濡佛 (圖像)露佛也。無廚子或堂宇之佛像也。毘盧舍那佛之露佛,在於諸方。
濡首 (菩薩)文殊師利之前後略也。文殊
濡首分衛經 (經名)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之略。
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 (經名)二卷,劉宋釋翔公譯。一名決了諸法如幻三昧。與大般若第八會同。
濟下 (雜語)謂臨濟之門下也。
濟度 (術語)眾生沈居生死海,濟而渡於彼岸也。度者渡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終不以小乘濟度眾生。」
濟度方便 (術語)方便為方法便宜之義。即所謂手段。佛救濟眾生之手段也。
濟家 (流派)謂臨濟宗也。
濟緣記 (書名)四分律隨機羯磨濟緣記,八卷,宋元照著。釋南山之業疏者。
濟諸方等學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大乘方廣總持經之異譯。
濟顛僧 (人名)宋天台人,名道濟,李氏子。就靈隱剃度,狂嗜酒肉,人稱濟顛。居淨慈寺,火發寺燬。濟行化嚴陵,以袈裟籠罩諸山,山木盡拔,浮江而出。報寺眾曰:木在香積井中,六丈夫勾之而出,蓋六甲神也。見清一統志。師臨終,作偈曰: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倒西壁。於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入滅後,有僧遇於六和塔下,復附書歸。有憶昔面前當一箭,至今猶覺骨毛寒,祇因面目無人識,又往天台走一番之句,蓋天台五百應真之一也。
濕生 (雜語)四生之一。如蚊蛇,依濕氣而生者。
濕生化生 (術語)四生中之二。有水氣之所,生物自行出生,謂之濕生。化生者,不藉父母之因緣,從蓮華等自然變化出生者。
濕潤心作意 (術語)四種作意
濮陽 (人名)又作樸楊。是非未詳。名知周,著唯識演秘,紀傳未詳。
(術語)Da%na,又作檀那,陀那。譯曰布施,施與。大乘義章十二曰:「言檀者是外國語,此名布施。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慧琳音義十二曰:「陀那,正云馱曩。唐云施,古曰檀那,一也。」
二檀 (名數)一世間檀,凡夫之布施或聖人作有漏心布施者。二出世間檀,聖人無漏心之布施也。見智度論十一。
檀中 (雜語)在檀家之數者。
檀主 (雜名)又曰檀家。施主也。
檀耳 (物名)旃檀耳之略。耳者茸也。佛於最後之齋食受之而涅槃。旃檀耳
檀尼迦 (人名)或云檀貳迦,或云但尼迦,或云達膩迦,或云陀尼迦。善見律云:檀尼迦是名,此比丘是瓦作家子。善見和泥作屋,窗牖戶扃,悉是泥作,唯戶扇是木,取柴薪牛屎及草,以赤土圬塗外燒之。熟已,赤色如火,打之嗚喚,狀如鈴聲,風吹窗牖,猶如樂音。
檀那 (術語)Da%na,又作陀那。譯曰施。陀那缽底Da%napati,譯曰施主。遂略稱施主為檀那或檀越。慧琳音義上曰:「檀,具云檀那,此云施。」寄歸傳一曰:「梵云陀那缽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缽底是主。」翻譯名義集曰:「要覽曰:梵語陀那缽底,唐言施主,今稱檀那。訛陀為檀,去缽底留那也,又稱檀越者。檀即施也,此人行施,越貧窮海。」又布施也。翻譯名義集曰:「檀那,法界次第云:秦言布施。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
檀那寺 (雜名)由檀家歸屬之寺也。檀那為施與之義,俗家施與僧寺以資緣,則自僧稱俗曰檀那。又曰檀家。僧施與俗家以法利,則自俗家呼僧寺為檀那寺。
檀那達羅多 (人名)Dhanadatta,婆羅門之名,譯曰財與。見本行集經四七。
檀陀柯 (地名)又作彈宅迦。Dan!d!aka,林名。譯曰治罰。二十唯識述記下曰:「彈宅迦者,真諦云檀陀訶,此云治罰。治罰罪人處也。」
檀陀伽阿蘭若 (術語)梵音Da%ntaka-a%ran!yaka,三處阿蘭若之一。三處阿蘭若
檀林 (術語)栴檀之林,寺院之尊稱也。李紳詩曰:「世人遙禮二檀林。」西域記敘曰:「業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騰芬蘭室。」觀佛三昧經說念佛之功德曰:「如伊蘭林,四十由旬有一科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噉其華果發狂,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纔欲成樹香氣昌盛。道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希有心。」
檀法 (術語)金胎兩部曼荼羅之法,曼荼羅,一譯曰壇。又曰護摩法。以設壇修護摩供養之法故也。護摩法有四種五種六種之別。謂之四種壇法乃至六種壇法。護摩
檀波羅蜜 (術語)Da%napa%ramita%,六波羅蜜之一。又十波羅蜜之一。檀為檀那之略,譯曰布施或施主。以財或法施與人也。波羅蜜,譯曰度,或到彼岸。謂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之行法也。布施即其行法之一。【又】(菩薩)胎藏界虛空藏院中央左第一位之尊也。密號曰普施金剛。
檀拏 (物名)Dan!d!a,又作檀陀,但荼。譯曰棒,杖。陀羅尼集經四曰:「檀陀,唐言策杖。」演密鈔八曰:「但荼,棒也。」【又】(地名)山名,與檀特山同。
檀拏印 (物名)又作但荼印。於棒頭戴人頭者。閻摩王之標幟也。治罰罪人之意。標幟或印契謂之印。大日經疏五曰:「琰摩法王,手執檀拏印。此相猶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極忿怒之狀。」大日經密印品曰:「以定慧手相合,風輪地輪入於掌中,餘皆上向,是焰摩但荼印。」
檀信 (術語)施主之信仰。檀越之信施。檀為施與之義。僧史略中曰:「或契宿因,冥招檀信。」
檀施 (術語)檀為梵語,譯曰施。是梵漢雙舉之熟語。
檀度 (術語)六度之一。檀波羅蜜也。檀為施與之義,波羅蜜為度之義,謂度生死之行法也。施與為可度生死而到涅槃之一行法。
檀契 (術語)對於師而謂有檀家之契也。
檀特 (地名)又作檀德,檀陀,單多羅迦,彈多落迦Dantaloka,山名。譯曰陰山。西域記,謂此山在北印度健馱羅國。為往昔須大拏太於修菩薩行之處。西域記二曰:「昔蘇達拏太子擯在彈多落迦山,舊曰檀特山,訛也。(中略)跋虜城東北二十餘里至彈多落迦山,嶺上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蘇達拏太子於此棲隱。」玄應音義五曰:「檀特山,或云單多羅迦山,或言檀陀山,此譯云陰山。然禪門記錄中多以之為悉達太子之苦行處,但未見經說。」祖庭事苑三曰:「普曜經云:世尊踰城出家至檀特山,始於阿藍迦藍處五年學不用處定。」明教之正宗記一曰:「太子年十九歲二月八日夜,乘馬出自北門,至檀特山。」檢普曜經無此文。
檀特羅和 (地名)Dan!d!avara,林名。翻梵語九曰:「檀特羅和,應云檀荼波羅。譯曰:檀荼者罰,波羅者勝。」
檀徒 (雜名)檀家之徒輩。言檀家之人也。
檀家 (雜語)謂繫屬於一定寺院而投信施之俗家也。檀為檀那或檀越之略,施與之義。
檀捨 (術語)檀者梵語譯曰施。為捨之義。故曰檀捨。寄歸傳一曰:「由行檀捨自可越度貧窮。」
檀荼幢 (物名)又曰人頭幢。大日經所云檀荼印也。
檀越 (術語)Da%napati,謂施主也。越為施之功德,已越貧窮海之義也。寄歸傳一曰:「梵云陀那缽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缽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譯。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轉名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捨自可越渡貧窮,妙釋雖然,終乖正本。」資持記曰:「檀越,亦云檀那,並訛略也。義淨三藏云:具云陀那缽底,此翻施主。」
檀槃那 (地名)Da%navana,園名。譯曰施林。翻梵語九曰:「增一第十檀那槃那(檀那槃那疑檀槃那之誤),應云檀那槃那,譯曰施林。」
檀德 (地名)山名。與檀特山同。
檀頭 (雜名)檀徒中之頭首。
檀興 (術語)檀者布施行。興者與福。為施行而興福果也。
檀彌離 (人名)長者名。昔有五比丘共入山行道。時相語曰:此中一人行乞食,他四人專行道。一比丘許之,往至世間,勸諸檀越日送食。四人身安,專行道,於一夏中得道果。即共謂彼比丘曰:吾等以汝緣故,達所期,汝何願?比丘曰:使我得天上人中富貴,然後發心獲道果。於是此比丘死後九十一劫中,常生於天人中,極豪貴。今復生於拘薩羅國長者家,為檀彌離長者,值釋迦出世出家證道果。見賢愚經十二。西藏Danbyi-la。
檀彌羅 (人名)王名。王為惡逆,破塔毀寺。以劍殺害西天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西天之付法於此絕。見付法藏傳六。
檀嚫 (術語)Daks!in!a%,與噠嚫同。達嚫
檢校 (術語)與撿挍同。撿挍
膝蘆 (雜語)釋迦菩薩修禪時,地之生草,穿菩薩之肉,上生至於肘云。見觀佛三昧海經。雪竇祖英集上曰:「蘆芽穿膝。」
膿血地獄 (界名)十六遊增地獄之一。
膿爛想 (術語)九想之一。
臊陀 (動物)Suka,或作叔迦娑嘻。S/ukas/akuni,譯鸚鵡。見名義集二。陀字疑誤。
臊陀祁梨 (雜語)譯曰與山。鸚鵡鳥之名。佛本行集經三十二曰:「有二兄弟鸚鵡之鳥:一名摩羅祁梨,隋言鬘山。一名臊陀祁梨,隋言與山。」玄應音義十九曰:「臊陀,梵言。鸚鵡,鳥名。」Su%ttagiri。
(術語)又作炮,奧。悉曇十二母音之第十也。
(術語)禪那Dhya%na之略。譯曰棄惡,功德叢林。思惟修等。新譯曰靜盧。屬於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於欲界人中發得之,謂之修得。生於色界而發之,謂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則名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體,即為寂靜,有能如實慮知所對之境之用。故名靜慮。棄惡,功德叢林之名,以其結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種定心之法,故雖時翻為定,而定之梵名,為三昧或三摩地,總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又禪宗之禪,其名雖取思惟靜慮之義,而其體為涅槃之妙心,非謂色界所屬之禪。禪定。智度論十七曰:「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禪,秦言思惟修。」法界次第曰:「禪是西土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故云棄惡,或翻功德叢林,或翻思惟修。」大乘義章十三曰:「禪定者別名不同。略有七種:一名為禪,二名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脫,亦名背捨。禪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慧苑音義上曰:「禪那,此云靜慮,謂靜心思慮也。舊翻為思惟修者,略也。」
三種禪 (名數)一世間禪,此有二種:一,根本味禪,此有四禪,四無量,四空之三品。合為十二,稱為十二門禪。厭欲界之散亂者修四禪,欲大福者修四無量,厭色籠者修四空。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證而為觀慧,故名隱沒。於其禪定生愛味,故名有垢。所觀之境界不分明,故名無記(此中出世善,非於四禪四無量四空直生,乃以之為所依,更修謫觀而生)。二,根本淨禪,亦有三品,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也。慧性多者修六妙門,定性多者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者修通明。根本之義與前同。是不隱沒,無垢,有記,與上相反。然而前之根本味禪,為凡夫外道厭下地欣上地者。以六行觀修得之。或佛弟子以八聖種修得之。因而發有漏智,無生無漏智者,故名為世間禪。後之根本淨禪,利根之外道凡夫,於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發有漏智,故名為世間禪。但逢佛之出世,聞佛之說此法,則得依之而直發無漏智,故此與前之純有漏殊別,稱為淨禪。止觀九之一稱為亦有漏亦無漏。二出世禪,此有觀練熏修之四種。觀禪有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之四種。觀為觀照之義,明觀照不淨等之境,故名為觀。練禪者,九次第定也。練為鍜練之義,前之觀禪,行用未調練,出入之中間,尚雜異念,此禪自淺至深,順次鍜練四禪滅盡定,不雜異念,故名為練。又以無漏鍜練有漏,故名為練。俱舍名之為雜修靜慮。但彼局於四禪。今為通練八地也。熏禪者,獅子奮迅三昧也。熏,為熏熟自在之義,前之九次第定,但能得順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順逆自在如師子奮迅,進退自在。又能除異念之間雜如師子奮訊而拂塵土,故名為師子奮迅三昧。修禪者超越三昧也。修為修法之義,更修治前定使之精妙也。前之熏禪,雖逆順隨意。但次第無間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修治前定,方得超越遠近(如自初地至三地為近超,乃至至滅盡定為遠超云),出入自在,故名為超越。此觀練熏修之四種禪,雖是緣有為法之事禪。而能離欲過,不俟觀諦理。以是能發無漏智,故總稱為出世間禪。但依小乘,則俱舍成實皆是觀有為法之事禪。故是為有漏禪。彼宗無漏智,局於觀謗理之理觀也。問若以發無漏智,而名為出世禪,如彼未至中間之二定乃四禪下三空之九地,亦依之而發無漏,亦可稱為出世間禪,何以彼為世間禪耶?答九地發無漏智,非單用其定而發,但以此定為所依,必觀謗理,方發無漏智。九想等不然。直以之發無漏智也。故不得為例。三出世間上上禪,地持經五所說九種之大禪也:一,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二,一切禪,能得自行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三,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四,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五,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六,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七,除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惱。八,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九,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經中一一說其修相。見法華玄義四之一,止觀九之一,玄籤講述四上。【又】俱舍論十八立三種禪。論謂之三等至:一,味等至,與煩惱相應之定也。通於四禪四無色八定而在於定中起貪愛。味著定中之妙境,因而名為味定。此時失墜其定。何則?以定為純善,不與貪等不善相應故也。二,淨等至,與無貪等之有漏善法相應而起。故名為淨定,即是味定所味著之境也。是亦通於八定。三,無漏等至,與無漏智相應之定也。是為無漏,故非為味定之所味著,此無漏定依色界之四禪。與下三無色之七地淨定而起。有頂地之淨定,定心昧劣,故不能生起無漏定。此外成實有欲界定與中間定。俱舍有未至定與中間定。有亦無漏定與味淨定。無漏定之所依,總有九定。三定之中為淨定,下為味定之緣,上為無漏定之緣。以此淨定分別四分。
四禪 (名數)色界四天之四禪定也。四禪定
五種禪 (名數)一,四念處。二,八背捨。三,九次第定。四,師子奮迅三昧。五,超越三昧。
九種大禪 (名數),出世間之上上禪也。
十二門禪 (名數)四禪,四無量,四空也。
禪人 (雜語)以禪為宗之人。止觀五曰:「一種禪人不達他根性,純教乳藥。」
禪巾 (物名)禪者所被之頭巾。畫中維摩所被者是也。見象器箋十七。
禪三昧 (術語)禪那與三昧。禪那譯思惟,三昧譯定,同體異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屬為禪,無色界之所屬為三昧。
禪天 (界名)色界有四重之天處。修各禪那生於此,所生之天人亦隨生。各有其禪那故曰禪天。即初禪天乃至第四禪天也。
禪月 (人名)貫休
禪化 (術語)禪法之化導。
禪心 (術語)寂定之心也。李頎題璿公山池詩曰:「片石孤峰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劉長卿宿北山禪寺蘭若詩曰:「密行傳人少,禪心對虎閑。」
禪尼 (雜語)女性之出家者。禪為入禪定門之義。尼為梵語示女性之聲,故譯曰女。
禪史 (雜語)禪宗之歷史。
禪行 (雜語)坐禪之行法。禪家之行儀。
禪行法想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明一彈指之間,亦思惟死想等,則能堪食人之信施。
禪行斂意經 (經名)阿那律八念經之異名。
禪行三十七品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明少時修三十七科之道品。
禪衣 (衣服)禪僧所著之衣。有掛絡等。禪家特殊之衣。上古雖諸宗一樣,而至後世,則皆依宗生別,律衣,教衣,禪衣,各異其制。
禪那 (術語)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與禪定同。心定一境而審為思慮者。是為色界所屬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離欲界之煩惱,乃可得之。思惟修者,為寄於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為思惟修,靜慮者就當體而名之,其禪那之體為寂靜而亦具審慮之用,故曰靜慮。靜即定,慮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次第禪門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對因。何以故?思惟是籌量之念,修是專心研習之名,故以對修因。」大乘義章十二曰:「上界靜法審觀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論二十八曰:「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是寂靜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同光記十八曰:「由定寂靜慧能審慮。(中略)[馬*太]南,此云靜慮,舊云禪。或云禪那,或云持阿那,皆訛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等引為定之異名)。修得此禪那,則死後必生於色界之四禪天。外道為生天而修之。佛者為依此發無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脫離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梵Dhya%na。【又】(河名)Jamna Jnmna,在印度。發源西部喜馬拉雅山中。南東流經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處。而會於恒河。長八六○哩。聯以運河。以便灌溉。灌域約一一八○○○方哩。
禪那波羅蜜 (菩薩)十波羅蜜菩薩之一。主靜慮。胎藏界虛空藏院中央左第五位之尊也。密號曰正定金剛。
禪那觀 (術語)圓覺三觀之一。圓覺附錄。
禪戒 (術語)禪定與戒法。又禪宗與律宗。
禪坐 (術語)謂之結跏趺坐。以是為修禪人之坐法也。智度論七曰:「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中略)此是禪坐取道法坐,魔王見之其心恐怖。」
禪杖 (物名)以竹葦作之。以物包一頭,坐禪有昏睡者。則以軟頭突之。十誦律曰:「若故睡不止。佛言:聽用禪杖。取禪杖時應生敬心。云何生敬心?言:以兩手捉杖,戴頂上,應起看餘睡者以禪杖築。」資持記下二之三曰:「禪杖竹葦為之,長八肘。下座手執巡行,有睡者點起付之。」今以泛稱僧所用之杖也。劉基詩:「過橋禪杖落,坐石袈裟袒。」
禪定 (術語)禪為梵語禪那之略,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思惟修者思惟所對之境,而研習之義,靜慮者心體寂靜。能審慮之義。定者,為梵語三昧之譯,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靜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寬,一切之息慮凝心名之,禪之名狹,定之一分也。蓋禪那之思惟審慮,自有定止寂靜之義,故得名為定,而三昧無思惟審慮之義,故得名為禪也。今總別合稱而謂之禪定。然禪定雖皆為心之德,而欲界所屬之心非有此德,屬於色界,無色界之界之心德也。若色無色相對,則禪為色界之法,定為無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淺深,故謂之四禪四定。此四禪四定為世間法,佛法外道凡夫聖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薩阿羅漢證得之諸無漏諸定為出世間法,非三界所屬之心體所具,故欲得禪,則必離欲界之煩惱。欲得定,則必斷欲界之煩惱,欲得無漏之諸定,則必絕無色界之煩惱。而此中禪在最初,不惟為諸定之根本,而發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亦依此禪。且禪有審慮之用,觀念真理,必依於禪,故以禪為學道之最要者。大乘義章十三曰:「禪者是中國之言,此翻為思惟修習。(中略)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定如前釋,離邪亂故說為正。」智度論二十八曰:「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次第禪門一上曰:「禪是外國之言,此間翻則不定。今略出三翻:一摩訶衍論中,翻禪,秦言思惟修。二舉例往翻,如檀波羅蜜,此言布施度、禪波羅蜜,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禪。三阿毘曇中,以功德叢林以翻禪。」法華經安樂行品曰:「深入禪定見十方佛。」無量壽經上曰:「得深禪定。」同淨影疏曰:「禪謂四禪,定所謂四空定等。」六度集經曰:「復有四種禪定,具足智慧:一常樂獨處,二常樂一心,三求禪及通,四求無礙佛智。」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云何為禪?云何為定?答: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八風。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
禪定十種利益 (名數)修菩薩之行者,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俱息,定性現前,故獲此十種之利益:一,安住儀式。菩薩習諸禪定必須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是為安住儀式。二,行慈境界。菩薩習諸禪定,常存慈愛之心,無傷殺之念,於諸眾生,悉使安穩,是為行慈境界。三,無煩惱。菩薩習諸禪定,諸根寂靜,則貪瞋凝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是為無煩惱。四,守護諸根。菩薩習諸禪定,定常當防衛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是為守護諸根。五,無食喜樂。菩薩習諸禪定,既得禪悅之味,以資道體,雖無飲食之奉,亦自然欣豫。是為無食喜樂,六,遠離愛欲。菩薩修習禪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亂。則一切愛欲之境,悉無染著,是為遠離愛欲。七,修禪不空。菩薩習諸禪定,雖獲諸禪之功德,證真空之理,然不墮於斷滅之空,是為修禪不空。八,解脫魔罥。菩薩習諸禪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之魔網,悉皆不能纏縛,是為解脫魔罥。九,安住佛境。菩薩習諸禪定,開發無量之智慧,通達甚深之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故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安住佛境。十,解脫成熟。菩薩習諸禪定,一切惑業,不能撓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熟,是為解脫成熟。見月燈三昧經七。
禪定門 (術語)禪定之門戶。又以入禪定門戶之義,呼一切出家入道之人。略曰禪門。位牌書某禪定門某禪門是也。
禪定窟 (雜名)禪定之窟宅,比丘多於山林巖窟坐禪。故有此名。涅槃經三十曰:「如來今住於拘尸那城入大三昧深禪定窟,眾不見故,名入涅槃。師子吼言:如來何故入禪定窟?善男子!為欲度脫諸眾生故,(中略)為令眾生尊重所聞禪定法故,以是因緣入禪定窟。」
禪定境 (術語)十境
禪定藏 (術語)禪定之庫藏。千手陀羅尼經曰:「誦持此陀羅尼者,(中略)當知此人是禪定藏,百千三昧常現前故。」
禪定法界 (術語)觀門十法界之一。法界附錄。
禪定堅固 (術語)大集經所說五種堅固之一。謂佛滅後第二五百年間諸比丘堅固修禪定之第二期也。五五百年
禪定波羅蜜 (術語)又云靜慮波羅蜜。六波羅蜜
禪枝 (雜語)禪堂之樹枝也。庾信安昌寺碑曰:「禪枝四靜,慧窟三明。」少陵遊覺寺詩曰:「禪枝宿眾鳥。」
禪波 (譬喻)禪定譬湛然之水,妄念亂想比波。性靈集九曰:「靜禪波而涉,開覺華以芳。」
禪波羅蜜 (術語)Dhya%na-pa%ramita%,六波羅蜜之一。舊譯定度,新譯定到彼岸。謂禪定乃渡生死海,到涅槃岸之行法也。
禪法 (術語)有二種:一曰如來禪。一曰祖師禪。如來禪者,經論所說,秦羅什初傳之,至天台而極詳悉。祖師禪者,經論之外,祖祖自心印心,魏達磨初傳之。佛於靈山會上拈一枝蓮華示四眾,百萬人天不能解其意,獨摩訶迦葉破顏微笑而領佛旨。佛言我付汝以涅槃之妙心。是如來禪之宗源也。故稱為佛心宗。常言禪法者,指此佛心宗之禪。
禪法要解 (書名)又名禪法要解經。二卷,秦羅什譯。明不淨觀,四禪四定等諸種之禪觀。
禪門 (術語)禪定之法門也。止觀九曰:「禪門無量。且約十門:一,根本四禪。二,十六特勝。三,通明。四,九想。五,八背捨。六,大不淨。七,慈心。八,因緣。九,念佛。十,神通。」依俱舍成實,則此十禪但緣事而不緣諦理,故總為有漏,天台依大乘之教理,以為十六特勝以下之事禪,亦通於無漏禪。【又】禪定之法門。三學中之定學,六波羅蜜中之禪波羅蜜也。心定於一而除妄念之法也。【又】達磨所傳禪那之法門也。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佛心宗也。證道歌曰:「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輔行一曰:「預廁禪門,衣缽傳授者盈耳。」【又】在家而剃髮入道者,謂之禪門。離世染,入佛法禪定門之義也。非謂禪宗之人。某禪門,某禪定,某禪定門等,依人之高下,稱呼分具略耳。
禪門五宗 (名數)皆六祖之後。臨濟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曹洞宗也。法眼流入高麗,溈仰至石晉時已亡。今惟雲門曹洞臨濟存。而臨濟尤盛。
禪門戒 (術語)禪宗所傳之戒法也。
禪門口決 (書名)具名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決。一卷,說數息觀之法。
禪林 (雜語)僧徒和樂之園林。又禪院之叢林,叢森譬眾之多。
禪林寶訓 (書名)四卷,宋妙喜竹庵共集,東吳淨善重集。凡三百篇,教訓學人。註釋如下:禪林寶訓音義一卷,明大建較。禪林寶訓合註四卷,張文嘉較定,張文憲參閱。禪林寶訓拈頌一卷,行盛著,超記錄。禪林寶訓順硃四卷。德玉順硃,禪林寶訓筆說三卷,智祥述。張照撰心賦附。
禪和 (術語)又曰禪和子,禪和者。參禪之人也。和子,和者,親人之語。碧巖六十三則著語曰:「杜撰禪和,如麻似粟。」六祖壇經御序曰:「越之南有禪和者盧慧能。」碧巖二則評唱曰:「如今禪和子,問著也道,我亦不知不會。」
禪和子 (術語)與禪和同。
禪和者 (術語)與禪和子同。
禪味 (術語)入於禪定,則有輕安寂靜之妙味,適悅身心。所謂禪悅食也。維摩經方便品曰:「以禪悅為味。」同問疾品曰:「貪著禪味,是菩薩縛。」大集經十一曰:「讚嘆寂靜,貪著禪味。」
禪房 (雜語)修禪者之房舍。總名僧之居室。善見律二曰:「是時太子往到禪房。」
禪宗 (流派)以禪那為示,故名。禪那或譯思惟修,或譯靜慮,為思惟真理靜息念慮之法,原為三學六度之一。初祖達磨天竺人,梁魏之世,來支那傳佛心宗,其法唯靜坐默念,發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稱為禪宗。所謂禪宗者,非三學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來禪,祖師禪之稱起。以經論所說,六度所攝之禪為如來禪,達磨所傳之心印為祖師禪。故由彼宗之本義言之,則與其謂為禪宗。毋寧目為佛心宗為適當。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華,迦葉破顏微笑,為第一祖。二十八傳,至達磨。為東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無言之心印於無言也。慧可得其心印為二祖。僧璨為三祖。道信為四祖。弘忍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師,慧能之禪,行於南地,故稱南宗,神秀之化,盛於北地,故稱北宗。而北宗不免如來禪之跡,南宗的得祖師禪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嶽青原兩系。南嶽傳於馬祖,青原傳於石頭。馬祖之下獨盛,轉傳而分溈仰曹洞臨濟雲門法眼之五家。至宋朝,臨濟之下又附楊岐黃龍之二流。總是五家七宗。案禪宗之稱,始於李唐。
禪宗雜毒海 (書名)十卷,元祖闡重編,性音重編為八卷。
禪河 (譬喻)禪定之水,能滅心火,故譬之於河。一心戒文下曰:「注禪河,滌煩籠。」【又】(地名)尼連禪河之略。
禪供 (雜語)對於修禪人之供養。對於僧之施物。
禪居 (術語)禪者之住居也。祖庭事苑八云:自達磨來梁隱居魏地,六祖相繼至大寂之世,凡二百五十餘年,未有禪居。洪洲百丈大智禪師懷海始創意不拘大小乘,折中經中之法,以設制範堂布長床,為禪宴食息之具,高橫椸架,置巾單瓶缽之器。屏佛殿,建法堂,明佛祖親自屬授,當代為尊也。行普請之法,上下均力,置諸寮務,各有司存齋粥二時,賓主均遍,示法食之平等也。後世各隨於宜,別立規式。
禪念 (術語)樂禪定之心念。厭世之煩累之念慮也。
禪版 (物名)坐禪時安手或靠身之器也。上頭穿小圓孔,此名向上一竅。蓋此穴貫索,縛著繩床背後之橫繩,使板面斜,以靠身也。今時夏日橫安膝上,於其上定印,或支頤而已。釋氏要覺曰:「倚版今呼禪版,毘奈耶攝頌曰:倚版為除勞,僧私皆許畜(僧即眾,私即己)。」
禪陀迦 (人名)Jn^a%taka,南天竺國王名。龍樹菩薩為此王作偈贈之。稱為禪陀迦王偈。藏經中有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寄歸傳四曰:「龍樹菩薩以詩代書,名為蘇頡里離佉,譯為密友書。寄與舊檀越南方大國王,號娑多婆漢那,名市演得迦。」
禪要 (術語)修禪之要道,禪法之要義。僧史略中曰:「或註解經文,或敷揚禪要。」
禪要經 (經名)一卷,失譯。別名訶欲經。說色欲之可厭惡。
禪要訶欲經 (經名)禪要經之異名。
禪要秘密治經 (經名)治禪病秘要法之異名。
禪者 (術語)習禪法者。
禪思 (術語)禪為梵語禪那之略,寂靜之義,思惟寂靜,謂之禪思。即禪定也。無量壽經下曰:「禪思一心。」釋門歸敬儀中曰:「樂禮拜者,又以禪思為坐睡。」
禪室 (雜名)修禪定人之居室。中阿含經四十三曰:「無事禪室。」日藏經一曰:「或有建立講讀論堂經行禪室。」行事鈔下三之三曰:「阿含云:佛及比丘,食竟皆入禪室坐禪,晡時從禪起而說法也。」
禪苑 (雜語)與禪林同。
禪屋 (雜名)禪者之小屋。中阿含經五十二曰:「在無事處,住禪屋中。」
禪侶 (雜語)修禪定之僧侶。總名僧家。
禪律 (流派)禪宗與律宗也。
禪客 (職位)禪家之寺院,豫擇辯口者,於應白衣之請,陞座說法時,使出眾與陞座之人問答者,謂之禪客。始自宋代圓悟大慧之頃,宮人屢入寺謂陞坐說法時。
禪師 (術語)修禪定之師也。善住意天子所問經曰:「天子問:何等比丘得言禪師?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此禪師者,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謂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禪師。」獨孤及文曰:「間生禪師,俾以教尊。」三教指歸一曰:「修心靜慮曰禪師。」毘奈耶雜事十三曰:「經師律師論師法師禪師,不以同類令聚一處。」禪師之稱號有二種:一係天子之褒賞,一禪僧呼前人為禪師。師家眾僧通用之,天子之褒賞始於陳宣帝大建元年,崇南岳慧思和尚為大禪師;唐中宗神龍二年賜化宗神秀上座以大通禪師之謚號。
禪悅 (術語)入於禪定,快樂心神也。華嚴經曰:「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維摩經方便品曰:「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同淨影疏曰:「禪定釋神,名之為悅。」
禪悅食 (術語)二食之一。以禪定閑寂之樂養心身者。法華經弟子授記品曰:「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心地觀經五曰:「唯有法喜禪悅食,乃是聖賢所食者。」
禪帶 (物名)修禪定時以帶束腰使便於靜止者。五分律曰:「諸比丘廣作禪帶,以是白佛,佛言不應過人八指。」
禪病 (術語)謂一切之妄念也。妄念為禪定之病魔。圓覺經,聞佛說我,人,眾生,壽命四相之過曰:「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穩。」【又】修禪定人種種之病魔也。藏中有治禪病秘要法二卷,詳說其病相及治法。
禪家 (流派)禪宗之一家。四家大乘之一。
禪院 (雜語)修禪之院房,禪宗之寺院。
禪徒 (雜語)禪家之僧徒。又佛徒之總名。
禪拳 (術語)禪者左。即左拳也。以智慧配於右,禪定配於左也。
禪梵天 (界名)色界中有四重之天處。皆修禪定所生之處故曰禪天。其第一禪天更有三天,第一為大梵天。第二為梵輔天。第三為梵眾天。此三天通曰禪梵天。
禪秘要法經 (經名)三卷,秦羅什譯。說白骨觀,數息觀等種種之禪觀。
禪教 (術語)禪宗之教法。又禪與教。三藏所詮之法門為教。教外別傳之宗旨為禪。禪家者流之判也。傳通緣起上曰:「或禪教兩門,或顯密二教。」
禪規 (術語)禪家寺院所行之規則也。唐百丈山懷海初制規則而行之。稱為百丈請規。
禪偈 (術語)禪門宗匠之偈頌。禪源詮曰:「教者諸佛菩薩所留經論也,禪者諸善知識所述句偈也。但佛經開張,羅大千八部之眾。禪偈撮咯,就此方一類之機。羅眾則漭蕩難依,就機則指的易見。」
禪毬 (物名)以毛作毬而擲之,覺禪者之睡者。十誦律曰:「有比丘眾中睡。佛言:聽水洗頭。(中略)若故睡不止,聽以[毛@(鞠-革)]擲,若故不止。佛言:聽用禪杖。」智度論曰:「菩薩供給坐禪者:衣服、飲食、醫藥、法杖、禪[毛@(鞠-革)]、禪鎮。」資持記下二之三曰:「禪[毛@(鞠-革)]如毛[毛@(鞠-革)],遙擲以警睡者。」
禪習 (術語)心住於禪而習修道也。唯識樞要上本曰:「叡無常以禪習。」
禪寂 (術語)禪者梵語,譯為靜慮。寂靜思慮之義。俱舍論二十八曰:「依何義立靜慮名?由此寂靜能審慮故。」維摩經方便品曰:「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不動經曰:「其心禪寂,常住三昧。」盧綸詠蒲團詩曰:「惟當學禪寂,終身與之俱。」
禪堂 (術語)修禪之處。及禪家之僧堂起,僧堂亦名禪堂。以眾僧於此坐禪也。首楞嚴經曰:「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若不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止觀曰:「身開常坐遮行住坐,或可處眾,獨則彌善。」輔行曰:「或可處中者,謂禪堂中,別處最勝,故云彌善。」
禪會 (術語)參禪之會坐。謂學禪道之法席也。傳燈錄十一曰:「溈山禪會。」
禪經 (經名)坐禪三昧經之異名。
禪道 (術語)達磨所傳禪宗之道。
禪源詮 (書名)禪源諸詮集都序之略名。
禪源諸詮集 (書名)禪源諸詮集都序之略名。
禪源諸詮集都序 (書名)四卷,唐宗密著。述教禪不二之旨趣。
禪僧 (雜語)禪家之僧,坐禪之僧。
禪榻 (物名)修坐禪之橙子也。
禪樂 (術語)三樂之一。修行之人,人諸禪定,則一心清淨,萬慮俱寂,自然得適悅之妙味者。大集經十一曰:「菩薩修行禪波羅蜜時,獲得禪定,不能調伏一切眾生,心生悔厭,貪著禪樂,(中略)是名魔業。」
禪慧 (術語)禪定與智慧。此二者以攝一切之證行。無量壽經上曰:「以甚深禪慧,開導眾人。」淨影疏曰:「淨止禪觀,證行雖眾,要不出此。」止觀輔行一曰:「南山歎云:唯衡岳合崖,雙弘禪慧。」
禪頭 (雜名)禪林之稱。首座之異名。
禪靜 (術語)梵語禪那Dhya%na,譯曰靜慮。謂寂靜審慮而攝亂意也。釋門歸敬儀中曰:「或樂禪靜者,則以禮拜為麤疏。」
禪錄 (雜語)禪宗之語錄。參學之機緣,宗匠之說話,以當時之俗語錄之者。
禪餘 (術語)習禪之餘暇。又禪僧之餘殘。
禪學 (術語)禪家之學。見性成道之法也。
禪髓 (術語)禪道之骨髓。傳燈錄(達磨章)曰:「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乃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門人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師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門@(人/(人*人))]佛國,一見更不再見。師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師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後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又】楞嚴經之別稱。楞嚴文句講錄一曰:「古人有禪髓之語。」
禪窟 (雜名)修禪者所住之巖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園林浴池,經行禪窟。」又如會住湖南東寺。號禪窟。
禪齋 (術語)禪室也。釋氏要賢上曰:「中阿含經云:佛入禪室燕坐。又有呼為禪齋者。齋者肅靜義也,如儒中靜室謂之書齋。」
禪鎮 (物名)坐禪時頭上所鎮警睡之木片也。十誦律曰:「諸比丘故睡,聽用禪鎮,作孔已,以繩貫孔中。繩頭施紐掛耳,上去額前四頭著禪鎮。」資持記下二之三曰:「禪鎮如笏,坐禪時鎮頂。」釋氏要覽下曰:「禪鎮以木版為之,其形似笏,中作孔施紐串於耳下,頭戴去額四指。坐禪人若眠睡頭傾,則墮,以自警。」
禪襟 (雜語)禪僧之稱。著禪衣之義也。
禪鎧 (譬喻)以禪定為鎧甲護身也。華嚴經淨行品曰:「見著甲冑,當願眾生,常服禪鎧,趨無師法。」
禪禮 (術語)坐禪與禮拜。此二者以統比丘之自行。唯識樞要上本曰:「禮拜之暇,注裁斯釋。」
禪關 (術語)禪法之關門。釋門正統三曰:「然啟禪關者,雖分宗不同,挹流尋源,亦不越經論之禪定一度與今家之定聖一行也。」
禪關策進 (書名)一卷,雲栖寺祩宏撰。分諸祖之法語節要,諸祖之苦功節略,諸經引證節略之三部。
禪觀 (術語)坐禪而觀念真理也。善無畏傳曰:「總持禪觀,妙達其源。」本事詩曰:「太和末敕僧尼試驗若干紙,不通者勒還俗。李章武為成都少尹。有山僧來見云:禪觀有年,未嘗念經,願長者宥之。」
禪鑽 (術語)鑽者錐也。以禪法為錐,穿覬所也。瑯琊代醉編三十一曰:「呂申公素喜釋氏之學,及為相,務簡靜,罕與士大夫接,惟能談禪者多得從遊。於是好進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遊禪寺,隨僧齋粥,談說理性,覬以自售。時人謂之禪鑽。」
賻儀 (雜語)為他家有死人時補助費用所贈之錢財。
聰明憍 (術語)八憍
皤唎 (印相)印契名。施與一切食法印也。陀羅尼集經五曰:「施與一切食法。」註曰:「雜音皤利。」梵Bali。
皤雌子部 (流派)犢子部
皤施迦羅拏 (術語)Vas/i-karan!a,又作[口*縛]舍,[口*縛][言*我]羯囉拏,[口*縛]始迦魯拏。譯曰敬意。四種壇法之第三。妙吉祥平等觀門大教王經略出護摩儀曰:「三[口*縛]舍,此云敬愛。」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行儀軌曰:「[口*縛][言*我]羯囉拏法,敬愛也,赤。」要略念誦經曰:「皤施伽羅拏。」
臨終 (術語)臨命終之時也。
臨終正念 (術語)行者臨死期,三毒之邪念無起,專任菩提之心也。此正念為平生之行業所熏修。彌陀經略記曰:「由尋常所行,得臨終正念也。」龍舒淨土文,樂邦文類等載善導之臨終正念決。
臨終業成 (術語)至臨終,往生之業事始成辨也。為報土往生之因之念佛,多念修習薰成至於臨終,由平生多念之功而見佛往生也。往生之定者,謂為臨終見佛之時也。對於平生業成而言。
臨終嗚鐘 (雜語)附錄。
臨終現前願 (術語)又曰來迎引接願,聖眾來迎願,現其人前願。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九願,念佛行者到臨終時。彌陀如來願與諸聖眾共現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也。
臨壇 (儀式)僧尼之戒壇,為授戒之作法,謂之臨壇。其僧尼謂之臨壇大德。三師七證是也。見僧史略下。
臨齋 (雜語)臨午齋之時也。午齋時之諷誦,謂之臨齋諷經。
臨齋諷經 (儀式)於食時前讀經也。
臨濟 (人名)唐鎮州臨濟義玄,曹州南華人,姓荊氏,嗣黃檗。臨濟宗之祖也。見傳燈錄十三。
臨濟大悟 (故事)臨濟問黃檗,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檗便打,如是三度。乃辭檗見大愚。愚問從甚麼處來?濟云:從黃檗來。愚云:黃檗有何言句?濟云:某甲三問佛法的大意,吃三度棒,不知有過無過?愚云:黃檗恁麼老婆為[何-可+爾]得徹困,更來問有過無過。濟言下大悟。見臨濟錄,會元十一,從容錄(八十六則)。
臨濟四喝 (公案)臨濟錄曰:「臨濟問僧: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作,汝作麼生會?僧擬議,師便喝。」
臨濟真人 (公案)臨濟上堂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禪床把云:道道。其僧擬議。濟托開云:無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便歸方丈。見臨濟錄,人天眼目上,從容錄(三十八則)。
臨濟栽松 (公案)臨濟栽松次,黃檗問深山裏栽許可作什麼?師云:一與山門作境致,一與後人作標榜。道了,將钁頭打地三下。黃檗云:雖然如是,已吃吾三十棒了也。師又以钁頭打地三下,作噓噓聲。黃檗云:吾宗到汝,大興於世。見臨濟錄,會元十一。
臨濟瞎驢 (公案)臨濟臨遷化時,據坐云:吾滅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三聖出云: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師云:已後有人問[何-可+爾],向他道什麼?三聖便喝。師云: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言訖,端然示寂。見臨濟錄,會元十一,從容錄一(十三則)。
臨濟宗 (流派)禪宗五家之一。自曹溪之六祖慧能,歷南嶽,馬祖,百丈,黃檗,至臨濟之義玄,張一家,稱為臨濟宗。即慧能六世之孫也。又臨濟六世孫為石霜之圓禪師。圓禪師之下分楊岐黃龍之二派。
螺溪 (人名)宋螺溪,傳教定慧院淨光法師義寂,天台荊溪尊者六世之法嗣也。佛祖統紀八有傳。
螺髻 (雜語)梵天王留頂發,結之如螺。稱為螺髻。西土之梵志效之而為螺髻,故曰螺髻仙人。象頭精舍經有「螺髻仙人。」異譯之大乘伽耶山頂經謂之「長髻梵志。」伽耶山頂經謂之「編髮梵志。」又指梵王而曰螺髻。維摩經佛國品曰:「螺髻梵王語舍利弗。」
螺髻仙人 (本生)佛昔為螺髻仙人,名尚闍梨。修禪定,鳥來巢頂上。頂巢
螺髻梵 (雜名)螺髻梵志,又螺髻梵王也。
螺髮 (圖像)佛之頭髮,旋屈為螺文者。不惟頭髮,佛之身毛悉為右旋。般若經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
螺髻梵王 (雜語)梵天王頂髻作螺形,故曰螺髻梵王。在維摩會上與舍利弗問答。維摩經佛國品曰:「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著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意皆平業,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淨心誡觀曰:「德如螺髻梵,去處見西方。」
螺髻梵志 (雜名)螺髻仙人也。螺髻
鴿 (動物)梵語,播羅縛多Pa%ra%vata,見梵語雜名。西域記九曰:「迦布德迦Kapotaka,唐言鴿。」
鴿隱佛影 (傳說)涅槃經二十八云:佛昔止住摩伽陀國瞻婆大城時,有獵師逐一鴿,是鴿惶怖,至舍利弗影,猶如故,戰慄如芭蕉樹之動。至佛影中,身中安穩,恐怖得除。是故當知世尊持戒乃至身影猶有是力。智度論十一亦出之。
釋迦作鴿救飢人 (本生)智度論十一云:釋迦文佛原為一鴿,在雪山中。時大雪,有一人失道,窮厄辛苦,至於饑寒,命在須臾。鴿見此人,即飛求火,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饑人。
鴿園 (寺名)在迦濕彌羅國。五百僧園之一。宗輪論述記曰:「爾時雞園,諍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時諸賢聖,和眾乖違,便捨雞園,欲往他處。王聞既瞋,便敕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邊,載以破船,中流墜溺,即驗斯輩是聖是凡。臣奉王言,便將驗試。時諸賢聖,各起神通。猶如雁王,凌虛而往。復以神力,攝取船中同捨雞園未得通者,現諸神變,作種種形。相次乘空,西北而去。王聞見已,深生愧悔。速即遣人尋其所趣,使還。知在迦濕彌羅,後固請還,僧皆辭命。王終總捨迦濕彌羅國,造僧伽藍,安置賢聖眾。隨先所變作種種形,即以標題僧伽藍號,謂鴿園等。」迦布德迦附錄。梵Kapotakasam%gha%ra%ma。
鴿鬘 (人名)濕生女子之名。俱舍光記八曰:「鴿鬘者,昔有一王,名跋羅哈摩達多,唐言淨授。於王腑下有[病-丙+包],生一女了,名為鴿鬘。從腋下出,如鴿飛出。王重如鬘,故以名焉。」
縹帽 (物名)縹為花田色。花田色之帽子也。俚言集覽曰:「花田者淺木色也。」天台真言之僧得其位者著縹帽子,為一幅之輪形常掛於首。象器箋十七曰:「燕南紀談云:台家密家,有縹帽子,又名裹頭。宗鳳雜集云:隋煬帝請天台大師受菩薩戒,時祁寒。帝解御衣縹袖,令裹大師頭。」(案煬帝解衣袖裹智者頭中華紀傳未見所載)。
縵衣 (衣服)縵者漫也。通漫而無條相之袈裟也。是原為沙彌,沙彌尼之衣。而大僧不能得割截之正衣者,許用以代三衣而著之。六物圖曰:「縵通三用(三衣之用),然本是沙彌衣。律制沙彌著漫衣,一當七條入眾,一當五條作務。今時剃髮即著五條,僭濫大僧,深求本制。」釋氏要賢上曰:「縵衣,梵音缽吒,唐言縵條,即是一幅[疊*毛]量以三衣等,但無田相者是也。自佛法至漢涉一百八十七年,凡出家者未識割截法,祇著此衣。」
總別 (術語)總釋,別釋。總相,別相。總業,別業。即寬狹之一雙也。
總別二義安心 (術語)謂通佛教全體之安心與特異之安心也。如淨土宗以厭欣心,菩提心為總。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為別。
總即別名 (術語)如開山之名為一切宗祖之總名,而別名各宗之開祖,如大師之稱通於一切之大師,而別名某某大師色蘊總體之中,別於眼根所對之境,與以色之名者,皆此例也。俱舍光記一餘曰:「雖標總稱即受別名。」
總供 (術語)供養本尊,供塗香,華,燒香,飲食,燈明之五種者,稱之為別供,供已,更以印明,行普供之法。從此印明出無邊廣大之供物,供養一切海會之聖眾,故名之為總供。
總明論 (書名)俱舍論之異名。俱舍論頌疏一曰:「千部之內俱舍論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納八蘊。義雖諸部,宗唯以正,故得西域學者號為總明論也。」
總制院 (職位)宣政院
總門唯識 (術語)五位各別,不立唯識之義,以一切諸法不離識之一義,說唯識之理也。
總持 (術語)梵語陀羅尼Dha%ran!i,譯言總持。持善不失,持惡不使起之義,以念與定慧為體。菩薩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註維摩經一曰:「肇曰: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無所漏忌謂之持。」嘉祥法華疏二曰:「問:以何為持體?答:智度論云:或說念,或說定,或說慧。今明一正觀隨義異名。」
四種總持 (名數)菩薩總持之德無量,姑舉四種:一,法總持。又名聞總持。於佛之教法聞持不忘也。二,義總持。於諸法之義理總持不失也。三,咒總持。菩薩依定起咒,持咒神驗,除眾生之災患也。四,忍總持。菩薩之實智,忍持法之實相而不失也。真言陀羅尼者此中之咒總持也。見大乘義章十一末。
總持尼 (人名)梁武之女,就達磨得法。祖庭事苑八曰:「總持號也,諱明練。梁武之女,事達磨為弟子。悟道示滅,塔去少林五里許。事具褚詢望所寫塔碑。」
總持門 (術語)總持之法門。總有法義咒忍四種。然密教所稱者,別就第三之咒總持而言。指咒之一,而謂為總持門。總即別名也。因而亦指密教總體曰總持門,或曰陀羅尼藏。總持
總持經 (經名)大乘方廣總持經之略名。
總相 (術語)一切之有為法,有總別二相。如無常無我之相,通於一切,故謂之總相。如地有堅相,水有濕相,謂之別相。見智度論三十一。【又】六相之一。
總相戒 (術語)如三聚戒十善戒,謂之總相戒。如二百五十戒,十戒,謂之別相戒。
總相念住 (術語)與次項間。
總相念處 (術語)新譯家謂之總相念住。小乘三賢之第三,一切之有漏法,於總相觀為苦空無常無我也。是非別別觀四念處後則不能也。四念處觀
總神分 (術語)於法華講最勝講等之講式,為除魔障,勸請天神地祇,於其神祇之總體,供養法樂,讀般若心經為法。神分
總報業 (術語)有情之果報有二種:若生於人趣,則彼此之人類,受同一人界之果報,名為總報。如彼此之眾生,六根有好醜,壽命有長短,各自別別,名為別報。因而業因又有二。其招總報之業因為總報業,感別報之業因為別報業。
總願 (術語)諸佛有總願別願。如四弘誓願為總願。如藥師十二願,阿彌陀四十八願為別願。止觀七曰:「菩薩生生化物,須總願別願,四弘是總願,法藏華嚴所說,一一善行陀羅尼皆有別願。」
總觀想 (術語)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第六觀也。觀寶地寶樹寶池,觀寶樓閣,而觀報土之全體終,故謂為總觀想。見觀無量壽經。
襆物頃 (雜語)上音僕,帊也。帛三幅曰帊。頃乃俄頃,謂似以帊裹物之少頃也。
講下鐘 (雜語)法華八講等時。通知講師下座所打之鐘也。
講式 (術語)書法會之法式表白者。如六道講式,往生講式,愛染講式,不動講式等。
講宗 (術語)除禪宗律宗。其他諸宗謂之講宗。以多講說經義也。禪宗之指稱。
講供 (行事)講經供僧也。
講師 (職位)法華會最勝會等講經義之人也。每講會選其人。
講師讀師高座 (物名)講師讀師宜昇之高座,在佛前左右。講師之座在佛右,讀師之座在佛左,而相對。讀師讀經題,講師講經義。
講座 (雜語)講師之座席。
講堂 (堂塔)說法講經之堂舍。無量壽經下曰:「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大眾班定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定道教演暢妙法。」
講眾 (術語)聽聞講義之大眾。集於講堂之人眾。
講筵 (術語)講義之席。
講經 (雜語)講說經典也。僧之講經,始見於晉書。鳩摩羅什講經於草堂寺是也(職位)。僧錄司
講說 (術語)講述法義演說法義也。維摩經佛國品曰:「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電震。」
講演 (雜語)講義,演說。
講嚫 (術語)講義之謝禮。嚫為梵語達嚫Daks!in!a%之略。譯曰布施。
講讚 (術語)和解曰講褒。美曰讚故講讚者和解其義理,褒美其利益也。
謗三寶戒 (術語)顯教十重戒之一。
謗佛經 (經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譯。有師子遊戲菩薩等十大菩薩,已為七年陀羅尼,雖精進修業,然不得悉地,因而於佛法生疑惑,捨戒還家,作鄙劣之行。時阿闍世王設大施,十大菩薩在其會座,不畏行菩薩請問佛以十大菩薩之事。佛為明過去世謗佛之因緣,且說惡業消滅之陀羅尼。
謗法 (術語)誹謗正法之略。
謗法闡提 (術語)二種闡提之一。又曰斷善闡提,闡提為梵語一闡提之略,不成佛之人也。以誹謗大乘而斷善巧,故不可成佛也。闡提
謝因緣 (術語)禪宗住持之誨示,謂之因緣。開示後,對之大展三拜或九拜,謂之。謝因緣。見象器箋十二。
謝戒 (術語)禪林有沙彌得度受戒後,至師所拜謝之禮。名為謝戒。見象器箋九。
醜目天王 (天名)廣目天王也。
醜陋比丘 (人名)鈴聲比丘其形甚醜陋,稱為醜陋比丘。唄比丘
隸車 (雜名)離車
隸籍 (雜語)名籍懸於某寺處也。六祖壇經曰:「師遊境內山水勝處,輒憩止,遂成蘭若一十三所。今曰華果院,隸籍寺門。」
(術語)梵字[8753]g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伽,[言*我],,[口*恒]。
鍵南 (術語)梵語Ghana,又作伽訶那。譯曰堅,堅厚,凝厚,或硬肉。昭內五位之第四。即託胎後,至第四七日,胎兒漸為堅厚之位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所謂:「鍵南渠偃反,亦云伽訶那,此云堅,至第四七日時,肉團方堅實。」是也。
鍵[金*咨] (物名)又作犍茨,健支,建鎡。譯曰淺鐵缽。鐵缽中之小缽也。別名鐼子。應量囂中累三個小缽,自大至小。總名鐼子。其第二曰大鍵[金*咨],其第三曰小鍵[金*咨]。尼鈔曰:「鍵[金*咨]者謂小[(苑-卄)/皿]也。」出要律儀曰:「鍵[金*咨]者,為助食器,秦言淺鐵缽也。」釋氏要覽中曰:「缽器大小數。」十誦律云:「缽半缽大鍵[金*咨](鍵音虔,[金*咨]音咨,經音疏云:缽之中之小缽助缽用故),小鍵[金*咨](僧祇同)。」四分律云:「鍵[金*咨]入小缽,小缽入次缽,次缽入大缽(此律言小缽,即十誦大鍵[金*咨]也,次缽即半缽也。準諸律,四事可見也。今呼為鐼子。鐼音訓,切韻云:鐵類也,非故器)。」名義集曰:「鍵[金*咨]音虔咨,母論譯為淺鐵缽,或作鍵茨建鎡並梵音輕重。」
鍵鎡 (物名)又作犍茨,建鎡,淺鐵缽也。見鍵[金*咨]項。
鞠多 (人名)又作[毛@(鞠-革)]多,優婆鞠多之略。比丘名,見優婆[毛@(鞠-革)]多條。
鞞世師 (流派)Vais%es!ika,即衛世師也。
鞞尼迦 (術語)毘奈耶
鞞佛略 (術語)毘佛略
鞞陀 (經名)韋陀
鞞陀梨 (地名)Vidha%ra,山名。慧苑音義上曰:「鞞,此云種種也。陀梨,亦曰陀羅。此云持也。謂此山中能持種種眾寶及諸華葉故名之。」
鞞陀路婆 (異類)起屍鬼也。毘陀羅
鞞沙門 (天名)梵語。亦曰毘少門。四天王之一。其義為遍聞,多聞,古婆羅門教。以為財神。此神住須彌第四層。主夜叉羅剎。
鞞舍 (雜語)吠舍
鞞舍隸夜 (物名)毘舍離
鞞舍離 (地名)毘舍離
鞞侈遮羅那三般那 (術語)Vidya%-caran!a-sam%panna,又作鞞多遮羅那。譯曰明行足。佛十號之一。智度論二曰:「鞞侈遮羅那三般那,秦言明行足,云何為明行足?宿命天眼漏盡名三明,(中略)行名身業口業,唯佛身業口業具足,餘皆有失,是故名明行足。」坐禪三昧經上曰:「鞞侈秦言明,遮羅那言善行,明三明也,行清淨之行。」玄應音義三曰:「鞞侈遮羅那,蒲迷切,此譯云明行足。」
鞞浮羅 (地名)毘富羅
鞞殺社 (雜語)Bhais!ajya,譯曰藥。寄歸傳三曰:「鞞殺社譯之為藥,即是陳棄藥也。」梵語雜名曰:「藥,毘皺社。」
鞞恕婆附 (佛名)毘舍浮
鞞紐婆那 (地名)Ven!uvana,譯曰竹林。迦蘭陀附錄。
鞞婆尸 (佛名)毘婆尸
鞞婆沙 (術語)毘婆沙
鞞婆沙論 (書名)十四卷,尸陀般尼阿羅漢造,苻秦僧伽跋澄譯。廣說有部之法相者。
鞞婆訶羅 (流派)EkaVya%vaha%rika%n!,譯曰一說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見四分開宗記一本。
鞞婆麗陵耆 (地名)巴Vebhalin%ga,往昔迦葉佛時之村邑名。佛與阿難共行道,到此處而微笑。阿難問故。佛因說昔迦葉佛時,此村邑長者有優多羅童子,與難提波羅陶師為親友,難提婆羅勸優多羅使見佛出家事。中阿含鞞婆麗陵耆經是也。
鞞跋致 (術語)Vaivartika,譯曰退。初心之菩薩,退失所修之行也。阿鞞跋致,即不退也。智度論四曰:「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毘跋致。」
鞞跋羅 (地名)Vaibha%ira,山名,在王舍城。
鞞頭梨 (物名)吠琉璃
鞞嵐 (雜名)毘嵐
鞞訶羅 (術語)毘訶羅
鞞稠利夜 (物名)Vaid!u%rya,琉璃
鞞瑟氏羅居士 (菩薩)華嚴經五十三善知識之第二十六。五十三知識
鞞摩那修 (人名)巴Vekhanasa,外道名。佛為說法,悟道出家。中阿含鞞摩那修經是也。
鞞摩肅經 (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即中阿含之鞞摩那修經也。鞞摩那修
鞞羯俞 (佛名)佛名。譯曰離愁。見可洪音義二。
鞞藍婆 (雜名)毘藍婆
鞞禮多 (異類)Preta,餓鬼之梵名。薜荔多
鞞羅羨 (人名)鞞羅羨那之略。國王名。
鞞羅羨那 (人名)Virasena,國王名。譯曰勇軍。一日一夜,出家持戒,生於天上,永受富樂,遂修道而為辟支佛。見出家功德經,諸經要集四。
鞞嚧杜那 (佛名)毘盧舍那
鞞鐸佉 (寺名)毘鐸佉
鞞醯得枳 (飲食)藥名。慧琳音義六十三曰:「鞞醯得枳藥名也。」梵Vihet!haka。
甕形 (異類)Kumbha%n!d!aka,即鳩槃荼。
甕中捉鱉 (譬喻)喻不能走脫也。五燈會元曰:「圓悟答徐俯曰:甕裏何曾走卻鱉?」按元曲有甕中捉鱉之語。
戲忘天 (界名)又曰戲忘念天。在欲界六天之中間。此天眾以戲笑而忘失正念退沒彼之天處,故名戲忘念天。唯識演秘四末曰:「按瑜伽云:謂有欲界諸天,名遊戲忘念。彼諸天眾,或時耽著種種戲樂,久相續住。由久位故,忘失正念。由失念故,從彼天沒。」
戲忘念天 (界名)與戲忘天同。戲忘天
戲論 (術語)非理之言論。無義之言論。又不問理非理,總斥一切之言論。與俗所謂滑稽,冗談等同。大日經疏十九曰:「戲論者,如世戲人以散亂心動作種種身口,但悅前人而無實義。今妄見者所作者亦同於此,故名戲論也。」大乘玄論二曰:「戲論是借譬之名。(中略)於道無所剋獲,如小兒戲論為耳。」嘉祥法華義疏二曰:「無記心中往復言論名為戲論。中論云:戲論有二種:一者愛論,二者見論。」最勝王經一曰:「實際之性,無有戲論,惟獨如來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為涅槃。」法華經信解品曰:「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
點化 (術語)為他緣所點,己性分之變化也。
點心 (飲食)正食前後之小食也。小食點空心之義。畷耕錄曰:「今以早飯前及飯後,午前午後晡時食為點心。唐史鄭修為江淮留後,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顧其弟曰:治粧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則此語唐時已然。」
點石 (故事)竺道生在虎丘山,對石講涅槃經,使石點頭之故事也。道生
點茶湯 (儀式)與點茶同。又言點茶點湯。
點茶 (儀式)點者以茶筅點湯,又點冷水於湯也。文公家禮曰:「主婦執茶筅,執事者執湯瓶隨之,點茶。蓋以神主櫝前先設盞托,至是乃注湯於盞,用茶筅點之耳。古人飲茶用末。所謂點茶者,先置末茶於器中,然後投以滾湯,點以冷水。而用茶筅調之,今人燒湯煎葉茶,而此猶云點茶者,存舊也。」
點淨 (術語)比丘得三衣坐具尼師壇等而受用之,以少分之故衣,貼於新衣,或以墨著點於此,謂之點淨。淨者離過非而為清淨之義,不過依此點法而受用之,故名點淨。行事鈔中三曰:「僧祇作淨者,極大齊四指,極小如豌豆(善見如麻子大),不得並作。或一三五七九,不得如華形作,若新僧伽梨趣一角作,乃至一切衣新細揲亦爾。」
點湯 (儀式)禪林之式,點茶之外,有點湯。供湯於人謂之點湯。湯有米湯七香湯等。
點對 (雜語)點檢對校帳簿與實物。
點塵 (術語)塵點之數量也。對於恒沙之數而曰點塵。性靈集七曰:「點塵身雲,恒沙心數。」塵點
(動物)四靈之一。介族也。
一眼之龜 (譬喻)法華經莊嚴王品曰:「佛難得值,如優曇波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十住論八曰:「人身難得,如大海中有一眼鱉頭入板孔。」
盲龜浮木 (譬喻)涅槃經二曰:「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值浮孔。」同二十三曰:「清淨法寶,難得見聞。我今已聞,猶如盲龜,值浮木孔。」圓覺經曰:「浮木盲龜難值遇。」稱揚諸佛功德經中曰:「一切世界設滿中水,水上有板,而板有孔。有一盲龜,於百歲中,乃一舉頭。欲值於孔,斯亦甚難。求索人身,甚難甚難。」
龜藏六 (譬喻)人之六識,譬如龜之藏六支也。雜阿含經四十三曰:「過去世時,有河中草,有龜於中住止。時有野干,飢行覓食。遙見龜蟲,疾來捉取。龜蟲見來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冀出頭足,欲取食之。久守龜蟲,永不出頭,亦不出足。野干飢乏,瞋恚而去。諸比丘汝等,今日亦復如是。(中略)爾時世尊,即說偈曰:龜蟲畏野干,藏六於殼內。比丘善攝心,密藏諸覺想。」又見涅槃經一。
龜不慎言 (譬喻)過去世時,阿練若池水邊有二雁,與一龜為親友。後池水涸竭,二雁議言今此池水涸竭,親友必受大苦。議已,語龜言:此池水涸竭,汝無可生之理,宜銜一木。我等各銜一頭,將汝著於大水處。銜木時,慎不可語。便銜之經過聚落,諸小兒見之,皆言雁銜龜去。龜即瞋言:何預汝事?便失木,墜地死。見法苑珠林八十二。
龜毛 (譬喻)譬有名無實之物也。智度論十二曰:「如兔角龜毛,亦但有名而無實。」成實論二曰:「世間事中,兔角龜毛,蛇足監香風色等,是為無。」止觀十上曰:「人我如龜毛兔角不可得。」宗鏡錄四十六曰:「如辯兔角之大小,了龜毛之短長。」楞伽經二曰:「無性而作言說,謂兔角龜毛等世間現言說。」楞嚴經一曰:「無則同於龜毛兔角。」
龜玆 (地名)Kuche,又作丘慈,俱支曩,屈支。漢西域古國名。唐置龜玆都督府。安西都護嘗治此。即今新疆庫車縣地。國治延城。在今庫車城南百四十里。沙雅縣北四十里。古來佛教繁昌之地。鳩摩羅什之生國也。西域記一曰:「屈支國,舊曰龜玆。」玄應音義四曰:「丘玆或言龜玆,正言屈支也,屈音居勿反。多出龍馬。左傳云屈產之乘。」梵語雜名曰:「龜玆俱支曩。」詳細見西域記一。
嬲惱 (雜語)擾攘之意。隋書曰:釋迦之苦行也,是諸邪道。並來嬲惱,以亂其心。
(術語)小煩惱地法之一。二十隨煩惱之一。心所之名目。向他人,秘內心,表面裝作親愛之精神作用也。
諂曲 (術語)為欺他而作嬌態,曲順人情也。無量壽經上曰:「諂曲之心,和顏愛語。」法華經曰:「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鵂鶹 (動物)又作休留。梟鴟之類。畫間不能見者。莊子秋水篇曰:「鴟鵂,夜攝蚤察見毫末,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梵Ulu%ka。
鵂鶹仙人 (人名)UIu%ka,勝論派之鼻祖。始說六句義之法。止觀十上曰:「漚樓(僧佉),此翻休[目*侯]。」同輔行十之一曰:「優樓(僧佉),此云休留仙。其人晝藏山谷,以造經書。夜則遊行,說法教化。猶如彼鳥,故得此名。(中略)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亦得五通。」優樓迦
鵂鶹仙化石 (傳說)止觀私記十曰:「真諦云:休留仙人,成劫末出。服長生藥,變為石,形如牛臥。在佛前八百年中,石消融如灰,門人皆稱入涅槃。」
鵂鶹心 (術語)六十心
厭沙油 (譬喻)譬物之不可得也。涅槃經二十五曰:「世尊譬如厭沙油不可得,心亦復如是。雖復厭之貪不可得,當知貪心二理各異,沒復有之何能污心?」
壓油輪罪 (術語)以輪壓造油,殺害麻中蟲之罪也。十輪經四云:善男子譬如壓油,一一麻中皆生諸蟲,以壓油輪壓取之,即得油。善男子汝等當見壓油之人,於其日夜應定殺幾眾生。若復有人,以是十輪壓油,一輪一日一夜壓油千斛如是乃至滿千年,其壓油人,得幾罪耶?地藏菩薩言:甚多,世尊!是人罪量無數不可知,唯佛與佛知之。經中更比於婬女舍,酒家,屠兒,旃陀羅等,校量其罪輕重。
[斬/耳] (雜語)又作[漸/耳]。詰問辭之餘聲也。[口*爾]亦同。諸錄俗語解曰:「[斬/耳]亦作[漸/耳],正字通音[何-可+爾],梵書[漸/耳]為助語。如禪錄云何故[斬/耳]未見桃花時[斬/耳],皆語餘聲。」宗門統要七曰:「百丈夾起火曰:[何-可+爾]道無,這個[漸/耳]。」
[轂-車+卵]藏 (譬喻)人為無明煩惱所纏覆,如鳥之藏於卵[轂-車+卵]內也。勝鬘經曰:「為無明[轂-車+卵]藏世間開現演說,是故名聖諦。」同寶窟下末曰:「為於無明纏覆,如鳥在[轂-車+卵]。為[轂-車+卵]所藏,故名為藏。」
[怯-去+麼][怖-布+羅] (雜語)愧也。碧巖第一則著語曰:「不免一場觺[怯-去+麼][怖-布+羅]。」同種電鈔曰:「一場慚羞。」梵Mu%ra(Mu%d!ha)。
糟糠 (譬喻)糟者取酒後之滓。糠者取米後之糠。以喻憍慢之比丘及麤惡之法。法華經方便品曰:「眾中之糟糠。」大法鼓經上曰:「此諸比丘,清淨純一。真實強力,離諸糟糠。」
瞥地 (雜語)速急也。
篾隸車 (雜名)蔑戾車
鍱腹 (傳說)有憍慢之外道,謂我腹中容一切之智慧,恐其破裂以銅鍱鍱腹也。智度論二十六曰:「薩遮祇尼犍子,銅鍱鍱腹自誓言:無有人得我難而不流汗破壞者,大象乃至樹木瓦石,聞我難聲亦皆流汗。」光明文句五曰:「世智辯聰如長爪鍱腹,難石石裂難樹樹折。」
(術語)舉起公案也。但此為舉起公案而記載時所用之詞,在座上正唱其公案時,但言:「記得。」碧巖種電鈔一曰:「舉者記者之語也,圜悟舉起達磨公案也。拈提之時,於座上自唱則言記得也。」
舉一明三 (術語)舉一示之,則直了解三也。言知解之銳。碧巖第一則垂示曰:「舉一明三,目機銖兩。」
舉一全收 (術語)舉一法則收一切法也。唐判五教章中曰:「三性一際舉一全收。」(和本舉一作隨一)。清涼華嚴玄談二曰:「上十處共為緣起,舉一全收。」
舉一蔽諸 (術語)舉一而該一切也。文句三下曰:「但略舉一而蔽諸耳。」
與手低頭 (雜語)法華經方便品曰:「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即敬禮之輕者。
舉似 (雜語)以物示人也。臨濟錄曰:「樂普回舉似師。」
舉哀 (儀式)禪林之葬式,有佛事畢後,大眾一同舉哀哀哀聲三度之式。謂之舉哀佛事。見象器箋十四。
舉體全攝 (雜語)舉一法之禮,全攝收他法之體也。又作舉體全收。五教章中所謂:「二義鎔融,舉體全攝。」即其例也。
舉體不淨 (雜語)七種不淨
謦咳 (雜語)欬也。聲之輕者曰謦,重者曰咳。連用之,則喻言笑也。【又】(術語)十神力之一。神力附錄。
戴塔吉祥 (菩薩)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觀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大吉祥菩薩,謂之戴塔吉祥。即彌勒菩薩也。表菩薩紹釋迦如來之佛位,或以手結窣堵波印,或頂戴塔也。圖作帶塔德菩薩。大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頂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華上。」不同記二曰:「窣堵波大吉祥菩薩,梵號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A^ryastu%pa-maha%-s/ri^,所傳圖云帶塔德菩薩,又云戴塔吉祥。」演密鈔八曰:「觀音持佛,佛現在故。慈氏持塔,師滅度故。又八大菩薩經說:慈氏菩薩頂帶如來率都婆,又名帶塔之尊。」
(術語)小煩惱地法之一。二十隨煩惱之一。心所名。恐名譽之欲墮,隱覆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也。
覆手合掌 (印相)覆手向下合掌
覆手向下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經疏十三曰:「第十一次又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名阿馱囉合掌。此云覆手向下合掌,第十二次又雙覆兩手,以二大指並而相接,十指頭向外,亦同名也,亦名覆手合手也。」
覆帛 (物名)覆佛像之布帛也。準提儀軌曰:「將像於靜室秘密供養,以帛覆像。念誦時去覆帛,瞻禮供養。念誦畢欲以帛覆,慎勿令人見。」
覆肩衣 (衣服)依南山之舊律家,則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興於比丘尼。但智度論記佛,對阿難特聽覆肩衣,別有緣由。又漢地之風,不好露體,故倣阿難,兩用祇支與覆肩衣。遂製出縫合兩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三衣與祇支及覆肩衣為五衣,因而為比丘尼之受衣也。又義淨之新律家以此二者為梵漢之異名,非為二物。覆肩衣即祇支,正音名僧腳畸。智度論所謂覆肩衣,亦覆左肩。乃祇支之事也(然四分律以為別衣者一重之物曰祇支,二重三重之物曰覆肩衣,十八物圖引僧祇律曾釋之)。智度論三曰:「阿難端正清淨如好明鏡,(中略)女人見之欲心即動,是故佛聽阿難著覆肩衣。」行事鈔下之一曰:「僧祇支法,此是中國梵言,此翻云上狹下廣衣,(中略)僧祇祇支覆肩衣,長四肘廣二肘,如是受持。」又曰:「是衣厥修羅,長四肘廣二肘半(準似祇支國語不同),是衣覆肩衣,長四肘廣二肘。」六物圖曰:「初制意者,尼女報弱,故制祇支披左肩以襯袈裟。又制覆肩掩於右膊開遮形醜,是故尼眾用五衣。大僧又有畜用,但是聽衣耳(非製衣)。二釋名者,梵語僧祇支,此云上狹下廣衣,覆肩華語,未詳梵音。」
覆面 (雜語)覆口之布帛也。瞿醯經下曰:「持誦新帛繫其面門。」餘軌謂之淨帛。
覆俗諦 (術語)世俗諦,新曰覆俗諦。覆者覆真之義,覆真理之世俗事相也。寄歸傳四曰:「覆俗諦者,舊云世俗諦,義不盡也。意道俗事覆他真理,色本非瓶,妄為瓶解。聲無歌曲,漫作歌心。(中略)由此覆真,名為覆俗矣。此據覆即俗,名為覆俗,或可但云真諦覆諦。」
覆跡顯本 (術語)十重顯本之一。
覆腋衣 (衣服)竭支
覆缽 (雜名)塔頂作覆缽形,為九輪之基者,謂之覆缽。俗名斗形者是也。玄應音義曰:「案西域別無旛竿,即於塔覆缽柱頭,懸旛。」
覆業無明 (術語)十五種無明之一。無明附錄。
覆墓 (雜語)省墓也。釋氏要覽下曰:「殯後三日,再往墓所,謂之覆墓。」
覆器 (譬喻)轉覆之器,雖注水而水不入,以喻無慚無愧之人心既轉覆,則道法不入也。智度論十五曰:「佛子羅云,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來問之:世尊在否?詭言不在。若不在時,詭言佛在。有人白佛。佛語羅云:於澡盤取水與吾洗足。說已,語言覆此澡盤。如敕即覆。佛曰:以水注之。注已。問曰水入中否?答曰:不入。佛語羅云:無慚愧人,以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釋門歸敬儀上曰:「覆器之喻,塵露於目前。」
覆諦 (術語)覆俗諦之略。
覆諱過失 (術語)十心
覆講 (雜語)師之講,弟子更反覆講之也。法華經化城喻品說十六王子覆講法華經。法華玄義六曰:「十六王子覆講法華。」
覆藏犍度 (術語)二十犍度之一。明治覆藏過失罪之章篇。四分律所說。
覆藏他重罪戒 (術語)八波羅夷之一。波羅夷附錄。
醫方 (術語)醫療禁咒之術。
醫方明 (術語)五明之一。五明
醫方論 (術語)五明論之一。說醫術之論。
醫子 (譬喻)法華經七喻之一。譬本門之開近顯遠者。有良醫為事用到他國。諸子後餘毒藥,悶絕宛轉。是時父還,諸子歡喜乞救療,父即與色香味具足之好藥草。諸子中不失心者,服之病盡愈。其失心者,毒氣深入於身不敢服。父因方便至他國,詐言死。諸子聞之,悲哀之餘,遂醒悟服其好藥,病毒悉除。於是父復歸來相見歡喜無極。此其大旨也。如來譬之醫,子喻之三乘,如來以方便力,對三乘之人,雖說滅度,實則壽命無量劫而不滅度也。
醫王 (術語)醫中之王。稱讚佛譬以醫王。無量義經曰:「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生服。」涅槃經五曰:「成等正覺,為大醫王。」
醫王善逝 (術語)藥師如來之別名(醫王之名,諸佛通用,今因藥師之名,特謂此如來為醫王)。善逝者諸佛十號之一。
醫喻經 (經名)佛說醫喻經,宋施護譯,一卷。以醫有四法譬佛法有四諦法。
醫羅缽龍王 (異類)亦云醫羅缽羅。醫羅,樹名,此翻云臭氣。缽羅。此翻云極。由此聾王往昔損此樹葉故,致頭上生此臭極之樹也。
醫羅缽呾邏龍王池 (地名)醫羅缽呾邏Ela%pattra者梵名。在北印度呾叉始羅國。西域記三謂其周百餘步,其水澄清,雜色蓮華,開榮有異彩云。
毉羅跋那 (術語)I^s/varava%n!a,又作毉羅跋那。佛之聲。譯曰自在聲,圓音。以佛之聲於一音具眾音故也。華嚴疏鈔十二曰:「毉羅跋那者,具云毉濕弗羅跋那。毉濕弗,自在也。羅跋那者,聲也。即圓音自在耳。」慧苑音義上曰:「毉羅跋那。毉者,具云毉濕弗羅跋,此云自在也。羅跋那者,大聲也。謂佛號大自在聲。」可洪音義四曰:「毉羅跋,上鳥兮反,下蒲末反。佛名也。正作毉字。」
藍宇 (雜語)伽藍堂宇,即佛寺也。
藍風 (雜名)毘藍風也,毘藍又作毘嵐。暴風名。弘明集序曰:「須彌峻而藍風起,寶藏積而怨賊生。」
藍婆 (異類)Lamba%,法華經所說十羅剎女,第一謂之藍婆。第二謂之毘藍婆Vilamba%,正法華經翻為結縛。慧琳音義二十五曰:「準法華中,十羅剎女有名藍婆,此云乘。」
(術語)蘊積之義,包含之義。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善見律毘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謂為器?器者能聚集眾義也。」大乘義章一:「包含蘊積名藏。」釋摩訶衍論一:「持其行法,隨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玄應音義五:「梵本名篋,以藏更之也。」
一藏 (名數)一切之教法唯攝於一藏。法界法輪藏是也。釋摩訶衍論一曰:「唯立一藏總攝諸法,謂法界法輪藏。」
二藏 (名數)小乘之經量部立二藏:一,經藏。二,律藏。論藏者,但為諸經中詮慧之處,及弟子釋經之疏也。是非藏之所攝見。順正理論一。【又】摩訶僧祇律三十二敘佛滅後五百聖者之結集,唯舉經律二藏,無論藏之結集。【又】大乘亦立二藏:一,三藏。經律論結集於別部之小乘法藏也。二,摩訶衍藏。說大乘之教理行果者。此二者即為聲聞藏菩薩藏。三論之嘉祥以之為彼宗之教相判釋。智度論百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故有大小眾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子語言分為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釋摩訶衍論一曰:「立三藏總攝諸法,謂聲聞藏及菩薩藏。」瑜伽論二十五,對法論十一,顯揚論六,攝論一廣明之。
三藏 (名數)謂大小乘各經律論也。三字部三藏
四藏 (名數)小乘之大眾部立四藏。加雜藏也。雜藏者諸大乘經也。增一阿含經序品曰:「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經為三藏。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智度論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謂阿含、阿毘曇、毘尼、雜藏。」分別功德論一曰:「阿難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論十一曰:「以四種法藏教人:一修妒路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四雜藏,是為法施。」小乘之犢子部亦立四藏於經律論之三藏加明咒藏。明咒者陀羅尼。見義林章諸藏章。
五藏 (名數)佛滅後窟外大眾部之結集出五藏。西域記九曰:「於是凡聖咸會,賢智畢萃。復集素呾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雜集藏禁咒藏,別為五藏。而此結集凡聖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又分別功德論一說五藏:一、契經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四、雜藏,五、菩薩藏。此中前四藏為佛滅後阿難之結集,菩薩藏者佛在世時即有之云。文曰:「諸方等正經皆是菩薩藏中事,先佛在時已名大士藏,阿難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為五藏也。」又曰:「所謂雜藏者,非一人說。或佛所說,或弟子說,或諸天讚誦,或說宿緣三阿僧祇菩薩所生。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曰雜藏也。」又小乘之法藏部亦立五藏:一、經藏,二、律藏,三、論藏,四、明咒藏,五、菩薩藏。見宗輪論述記。又密教立五藏似大集部所立之五藏。六波羅蜜經一曰:「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此五種藏教化有情,隨所應度而為說之。(中略)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中略)我滅度後,令阿難陀受持所說素呾纜藏,鄔波離受持所說毘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說阿毘達磨藏,曼殊師利菩薩受持所說大乘般若波羅蜜多,其金剛生菩薩受持所說甚深微妙諸總持門。」
八藏 (名數)一、胎化藏,二、中陰藏,三、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薩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見菩薩處胎經七。【又】大眾部立八藏。以聲聞藏與菩薩藏各立四藏故也。四藏者,經律論之三藏及雜藏也。義林章二本曰:「大眾部又說八藏,菩薩聲聞各有四故。」
藏六 (譬喻)龜藏六處,免野干之難。以喻比丘藏六根而免魔害。附錄。
藏主 (職位)司經藏者。大禪苑大藏經分二副,置於東西。因而有東藏主西藏主。
藏司 (職位)藏主寮也。若呼人則曰藏主。
藏持 (術語)五持之一。五持
藏海 (譬喻)如來藏譬之海。秘藏寶鑰下曰:「藏海息七轉之波,蘊落斷六賊之害。」吽字義曰:「藏海常住,七波推轉。」
藏教 (術語)三藏教之略。天台四教之一。
藏教四門 (名數)四門附錄。
藏教七階 (名數)謂藏教菩薩修行之階級有七階也:一,觀四諦之境而起四弘誓願。二,於三阿僧祇劫修六度之行,而得本願滿足。是為三祇修六度。三,於百劫中種諸相好,用百福德,成一相好,至三十二相具足而得身莊嚴。是為百劫種相好。四,如世尊在因位時,多數之善根修行,六度相滿。五,為補處菩薩,自兜率降生。六,厭生老病死之苦而出家,入山修道。降神出家也。七,菩提樹下降服魔軍,安坐不動,而成佛道。菩提樹下成道也。
藏通 (術語)三藏教與通教。天台四教之第一第二。
藏通別圓 (術語)天台所立化法之四教。四教
藏理 (術語)如來藏之實理。止觀十曰:「實相即如來藏,無量客塵覆此藏理,修恒沙法門顯清淨性。」
藏經 (術語)隋書經籍志記梁武帝於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凡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錄,按此是佛經有藏之始。南史姚察傳遂有讀一藏經之說。開元釋經錄。列五千四十八卷。其後宋元明日本高麗公私刻板多至二十餘副。然存者無多。略舉存者:則一為高麗本,六千四百六十七卷,此本最古。一為宋本,五千七百十四卷。一為元本,五千三百九十七卷。日本天海僧正,由南宋藏翻刻六百六十五帙。一為明本,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明萬歷年間密藏禪師,依當時北藏(當時明有南北二藏)初刻綴本者。日本黃蘗山翻刻之。清代重刻明本,且刊行績藏九十函又續藏三十函。日本弘教書院根據麗藏,校合天海本,元藏,鐵眼本,增以其國古鈔本,出縮印藏經四十帙,千九百十六部,八千五百三十四卷。其後藏經書院,又由鐵眼本,刊行卍字藏經千六百六十八部,及引續續藏經千七百五十七部。最近頻伽精舍主人羅詩氏,據弘教本,略加增減,益以清刊龍藏及乾隆續藏千一百二十七卷。刊行藏經四十帙,四百十四冊,凡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四百十六卷。餘一切經
石經山藏經 (術語)房山縣石經山,峰巒秀拔名小西天。隋大業間,僧靜琬。懼本教有難,不能流通,發願募工鑿石,刊造一大藏經。積於此山。至唐貞觀初,僅成大涅槃一部。靜琬沒後,其弟子處刊造餘部,歷遼金,始完一大藏。貯於巖洞者七。地穴者三。洞鍵以石門穴鎮以浮圖。自來兵燹不之及。見人海記上。
大藏總經目錄 (書名)嘗見行腳禪和。佩帶小摺經目。奉為法寶。閱其名目卷數。與藏內多不相符。欲究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檢西遊記。見有唐僧取經目次。即此摺所由來矣。按西遊記係邱長春借唐僧取經名相。演道家修煉內丹之術。其於經卷數目。不過借以表五千四十八黃道耳。所以任意摭拾。全未考核也。乃後人不察,以此為實。居然鈔出刊行。廣宣流布。雖禪林修士。亦莫辨其真偽。良可浩歡。餘既知其源流。遂記之以告夫來者。見等不等觀雜錄。
一藏數目 (名數)今時僧俗持誦經咒。動稱一藏。問其數。則云五千四十八也。嘗考歷代藏經目錄。惟開元釋教錄有五千四十八卷之數。餘則增減不等。至今乃有七千二百餘卷矣。世俗執著五千四十八者。乃依西遊記之說耳。夫持誦者。量自心力。如法定數。或以一百為藏。表大乘百法也。或以五百為藏。應五位進修。有五百波羅密也。或以一千為藏。顯百界千如也。或以三千為藏。闡三千性相也。或以五千為藏以五百波羅蜜。一一具十也。或以一萬為藏。乃萬德齊彰也。或以八萬四千為藏。轉八萬四千塵勞。成八萬四千法門也。上來廣略多般。行之均合教意。又何必專依丹書黃道之數為定法耶?見等不等觀雜錄。
藏經紙 (物名)海監金粟寺。為唐宋以來古剎。有藏經千軸。用硬黃繭祇書之。紙背每幅有小紅印。曰金粟山藏經紙。紙上間有元豐年號。知為宋時物也。見金粟箋說。此紙本有黃白兩種。今仿造為箋對斗方等用。惟黃色斑駁者。名為藏經箋。
藏殿 (堂塔)經藏之異名。置藏經之樓殿也。釋門正統三曰:「諸方梵剎立藏殿。」
藏塵 (術語)佛之劣應身三十二相,對於勝應身尊特之相而言。含藏塵垢之義也。法華經信解品曰:「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塵弊垢膩之衣。」
藏識 (術語)八識中第八阿賴耶識也。阿賴耶,譯曰藏。含藏一切種子之識也。依性宗,則為直真妄和合之識也。圓覺經曰:「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履諸根曾不間斷。」六波羅蜜多經十曰:「藏識為所依,隨緣現眾像。如人目有翳,妄見空中華。」業疏濟緣記三下曰:「梵云阿梨耶,或云阿賴耶,此云含藏識,謂含藏一切善惡因果染淨種子。」
藏識四相 (名數)四相附錄。
薩他泥濕伐羅 (地名)Sadanis/vara,國名,在中印度。見西域記四。
薩多琦梨 (異類)鬼王名。譯曰大力天。見金光明文句七。
薩多般那求訶 (堂塔)Saptaparnagu%ha,王舍城五精舍之一。法華文句一曰:「薩多般那求訶,此云七葉穴。」翻梵語九曰:「薩多般那求呵,應云薩多般羅那,譯曰七葉。求呵,譯曰穴。又云薩多般那舊呵山,譯曰:薩多者七,般那者葉,舊呵者窟。」
薩利殺跛 (植物)Sars!apa,譯曰芥子。見最勝王經七。
薩底也 (術語)薩哆也
薩陀波崙 (菩薩)波崙
薩恒多般怛羅 (真言)陀羅尼名。譯曰白傘蓋。喻如來藏性,清淨無染,覆一切有情也。見名義集上。
薩迦耶見 (術語)Sat-ka%yadars/ana,又曰薩迦耶達利瑟致。譯曰有身見。五見中之身見也。執著五蘊假和合之體,思為有真實之我,起我我所之見也。
薩婆多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即說一切有部也。說一切有部
薩婆慎若提婆 (人名)Sarvajn^a%nadeva,譯曰一切智天。高僧名。見求法高僧傳上。
薩婆若 (雜名)Sarvajn^a,又作薩云若,薩雲若,薩云然,薩婆若,薩伐若,薩婆若囊,薩婆若那,薩婆若多,薩[口*縛]吉孃,薩[木*伐]若,薩芸然等。譯曰一切智。放光般若經十一曰:「又云薩云然,此云一切智。」慧琳音義七曰:「薩婆若,記也,正音薩[口*縛]吉孃(二合),唐言一切智。即般若波羅蜜之異名也。又云薩[木*伐]若心,梵語不正也。」圓覺大疏鈔一曰:「薩婆若,此云一切種智,即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也。種謂種類,即無法不通之義也。謂世出世間種種品類無不了知故,云一切種智。故華嚴如來名號品中,列佛種種名。於中云:亦名一切義成。一切義成者,即翻梵語悉達多,為此言也。謂於一切義理悉皆通達成就,即是一切種智也。」
薩婆薩埵 (雜語)譯曰一切眾生。見大日經疏十。Sarvasattva。
薩婆吃隸奢 (雜名)譯曰一切煩惱。見大日經疏十。梵Sarva-klesa。
薩婆悉達多 (人名)薩婆曷剌他悉陀。梵Sarvasiddha%rtha。
薩婆悉多 (雜語)又作薩婆悉馱。譯曰一切成就。又釋迦太子幼時略稱。與次項同。
薩婆曷剌他悉陀 (人名)Sarva%rthasiddha,又作薩婆悉達多,薩婆頞他悉陀,薩縛頞他悉地。悉達太子之具名。譯曰一切義成就,一切事成。西域記七曰:「薩婆曷剌他悉陀,唐言一切義成,舊曰悉達多,訛略也。」有部毘奈耶雜事二十曰:「一切事成,梵云薩婆頞他悉陀,此是菩薩最初立字。」慧苑音義曰:「悉達者,具云薩縛頞他悉地。」
薩偷羅 (術語)偷藍遮
薩埵 (術語)Sattva,譯曰情,或有情,眾生(起世經)有生命者之稱。又作薩多婆,薩和薩,薩婆薩埵,薩怛[口*縛],索埵。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釋有情云:梵言薩埵。薩此云有,埵此云情,故云有情言眾生者。案梵本僕呼[食*善]那,此云眾生,語各別也。」俱舍寶記一曰:「眾生者,即情異名。梵名薩埵,此云有情,梵名社伽(上聲),此名眾生,即與有情體一名異(云云)。」眾生。【又】菩提薩埵之略,菩薩
薩埵王子 (本生)過去世有一國王名大車。有三子。太子曰摩訶波羅。次子曰摩訶提婆。幼子曰摩訶薩埵。三子遊山林,一虎產七子,纔經七日,諸子圍繞,見逼於饑渴,各生悲愴之念而去。既而摩訶薩埵大生悲心,為無上菩提,欲捨此穢身,先使二兄去,獨入林中,至餓虎處,脫衣服置竹上,委身而臥。虎畏薩埵慈威力不敢食,薩埵見之,上高投身於地。時小神以手捧王子,曾無傷損。薩埵乃以乾竹剌頸,出血,漸近於虎。爾時大地六種震動,天華亂墜。餓虎見薩埵頭流血,即舐血食肉盡。王子即今釋迦牟尼是也。以此功德超趣十一劫。見最勝王經捨身品,賢愚經摩訶薩埵以身施虎緣品。
薩埵剌闍答摩 (術語)Sattva Rajas Tamas,數論二十五諦中自性諦之三德。薩埵為勇健之義。剌闍為塵坌之義。答摩為闇鈍之義。自性具此三德,故生一切萬物,使所生之萬物,千差萬別。謂喜憂闇之三德也。三德
薩跢也 (術語)Sattya,又作薩底也。譯曰諦。真實之義。大日經疏七曰:「梵云薩跢也,此翻為諦。諦謂如諸法真相,而知不倒不謬。」同九曰:「薩底也,是諦。」
薩達喇摩 (術語)Saddharma,譯曰正法。三時中,第一時。佛滅後五百年也。三時
薩達磨芬陀利 (經名)Saddharmap und!arika,譯曰妙法蓮華。法華經之題名。芬陀利,具名芬荼利迦。白蓮華名。
薩達磨芬荼利迦 (經名)又作薩達磨奔荼利迦。譯曰妙法蓮華。薩者妙,達磨者法,芬荼利迦者白蓮華名。
薩達磨芬陀利修多羅 (經名)是四譯之稱。新譯家之稱,為薩達磨奔荼利迦素怛纜。法護譯言正法華經,羅什譯言妙法蓮華經。法華玄贊一曰:「梵云薩達摩奔荼利迦素恒纜。薩者正妙之義,故法護云正法華,羅什云妙法蓮華。達摩法也,奔荼利迦者白蓮華也,西域呼白蓮華為奔荼利迦,素恒纜者經義。」
薩達摩奔荼利迦素怛纜 (經名)薩達磨芬陀利修多羅
薩陀波崙 (菩薩)又作薩陀波倫。菩薩名。譯曰常啼。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故名。常啼菩薩
薩闍羅娑 (物名)Sarjarasa,又作薩折羅娑。譯曰白膠香。見名義集七。
薩曇分陀利 (經名)與薩達磨芬陀利同。譯曰妙法蓮華。慧琳音義二十八曰:「薩曇分陀利,梵語訛略也。正梵語云薩達摩奔拏里迦,唐言妙法白蓮華,姚秦羅什譯為妙法蓮華經,略去白字也。」梵Saddhanmapun!d!arika。
薩[口*縛]呾 (術語)又作薩多婆。薩埵之轉。
薩羅國 (地名)又作薩盧國。譯曰杉國。見翻梵語九。梵Sa%lve-s/a%lva。
薩羅國經 (經名)佛說薩羅國經,一卷,失譯人名。佛由祇園往彼國化王及國人。
薩羅計 (飲食)Sarki,最勝王經三十二香味之一。譯曰叱脂。
薩羅縛奢 (雜名)譯曰要願。求事之願心也。演蜜鈔五曰:「要之願梵語薩羅縛奢Sarva%sa%,與之願梵語[口*縛]嚧Vara,要者心之所祈也,與者隨他願能滿故。」
薩羅薩伐底 (天名)Sarasvati,譯曰妙音樂天,辯才天。大辯才天
藉通開導 (術語)台家之名目。借通教開導別圓之機也。三通中第三種之機類也。通教
[卄/高/禾]幹喻經 (經名)蘇婆呼童子經上曰:「譬如有人耕田種稻,唯求子實,不望[卄/高/禾]幹。子實成熟,收獲子已,[卄/高/禾]幹不求,而自然得。行者欲得菩提種子功德,不為世樂,求無上菩提,以喻其實。諸餘世樂,況喻草幹不求自得。」智度論八十七曰:「譬如人為穀故種禾,而[卄/高/禾]草自至。」[卄/高/禾]幹喻經者,從此等所說而立其名者,此例頗多。
薰修 (術語)薰為薰習,如薰香於衣也。修者修行。以德薰身修行也。觀無量壽經曰:「戒香薰修。」八十華嚴經二十五曰:「恒普薰修一切善法。」
薰習 (術語)身口所現之善惡行法或意所現之善惡思想起時,其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如香之於衣也。其身口意所現者,謂之現行法。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者,謂之種子或習氣。因而現行法於真如或阿賴耶識留其種子或習氣之作用,謂之薰習。起信論曰:「薰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薰習故,則有香氣。」唯識述記一之本曰:「薰者摯發義,習者數數義,由數數薰發有此種故。」
三種薰習 (名數)一,名言薰習。名者名字,言者言說也。分別名字言說之識,即是第六之意識由第七識第八種子之識,傳送薰習,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二,色識薰習。色者對於眼根之諸色也。因此諸色,而引生眼識,名為色識。於此分別,即是第六之意識,亦由第七識第八種子之識傳送薰習,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三,煩惱薰習。貪瞋邪見等之煩惱也。此煩惱乃是第六意識所起,亦由第七識第八種子識,傳送薰習,能成就染分之相者,故名。
四種薰習 (名數)四薰習
薰陸香 (物名)梵名君杜嚕Kundurnka,如桃之膠,有香氣者。西域記十一曰:「薰陸香樹,樹葉若棠梨也。」演密鈔六曰:「薰陸者,出於西方,即樹膠。夏天日炙,鎔滴沙中,在地有香,謂之薰陸。」土耳古語Ghyu|nluk。
舊住 (雜語)又作久住。舊時住者之意。法華經神力品所謂:「舊住娑婆世界之菩薩摩訶薩。」是也。禪家多用此語。如石溪報恩錄云:「首座謝舊住上堂」等。
舊住菩薩 (術語)對於新往生淨土之菩薩而稱舊住於土之菩薩。
舊事淨法 (雜語)跋闍子十事非法之一。跋闍子比丘附錄。
舊律家 (雜名)譯家有新舊之別。律家亦有新舊。律書中四分五分等屬於舊,有部律為新。然古來多就律之註釋而論新舊。唐南山之行事鈔,宋元照之資持記等為舊律家,唐義淨之南海寄歸傳,懷素之開宗記,定賓之飾宗記等為新律宗。
舊俱舍 (書名)陳真諦三藏所譯之俱舍釋論,對於唐玄奘三藏譯之俱舍論而稱為舊俱舍。
舊城喻經 (經名)佛說舊城喻經。一卷,宋法賢譯。與佛說緣起聖道經,佛說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同本。說十二因緣之觀法。或逆或順,觀十二因緣,如行舊道達舊城,因以為經名。
舊華嚴 (經名)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六十卷之華嚴經,對於唐實叉難陀譯八十卷之華嚴經而稱為舊華嚴。又依卷數而謂之六十華嚴。
舊善客善 (雜語)釋尊出世以前,教世人之忠孝仁義等道,為舊善根,謂之舊善。釋尊之教法,教人之三歸戒律等善根,謂為客善。
舊論 (雜名)真諦譯之俱舍論,謂之舊俱舍或曰舊論。性相學者之稱。
舊醫 (譬喻)新舊二醫,皆用乳藥,一非,一是也。新醫
舊雜譬喻經 (經名)二卷,吳康僧會譯。集種種之譬喻者。對於後漢譯而曰舊。
舊譯 (術語)唐代已下之諸譯為新譯,以前者為舊譯。舊譯家中,以羅什真諦為翹楚,新譯家內以玄奘義淨為司南。大部補註五曰:「劉漢已來,謂之舊譯。李唐而下,謂之新譯。」法雲所見少異之。名義集一曰:「梁唐之新傳,乃殊秦晉之舊譯。」
瞿折羅 (地名)梵名Gurjjara,國名。在西印度。其首府曰毘羅摩羅城。見西域記十一。
瞿夷 (人名)Gopika%,又作瞿毘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曇彌)(喬答彌)。譯曰明女,守護大地。舍夷長者之女,悉達太子第一夫人。十二遊經曰:「舍夷長者,名水光,其婦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邊,生女之時,日將欲沒,餘明照其家,室內皆明,因字之為瞿夷,晉言明女。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人。」古來對於悉多太子之妃,其說不一。十二遊經為瞿夷。耶惟檀(羅瞿羅女),鹿野。智度論十七為瞿毘耶。耶輸陀羅(羅母)。法華文句二上與十二遊經之說,皆謂:「未曾有及瑞應皆云羅[目*侯]是瞿夷子,涅槃及法華皆云是耶輸子。」瞿夷又單稱Gopa%。譯曰守護地,覆障,牛護。亦曰善覺王之女。與耶輪陀羅為同一人。按憍曇彌Gautami^為瞿曇Gautama之女性名詞。此瞿曇妃之意也。與耶輸陀羅為同人異稱明矣(亦稱佛姨母)。三妃之說,雖根據三時殿,然三時殿為由於印度之氣候而作也。
瞿夷本生 (本生)本起經上談本生云:昔定光佛出世時有謂為儒童者。聞佛出世,喜行城中,欲以華供養,不得。有一女瞿夷,持七莖青蓮花。儒童由瞿夷得華,瞿夷與儒童約為後生婦。儒童者,今之世尊,瞿夷者太子妃也。此為有名之錠光佛授記條。又見寶積經百七。智度論三十五。
瞿伽尼 (界名)又作劬伽尼。西大洲名。譯曰牛。瞿陀尼
瞿迦離 (人名)又作俱迦利,俱迦離。比丘名。瞿伽離
瞿伽離 (人名)Koka%lika,巴Koka%liya,又作俱迦離,仇伽離,瞿迦離,俱迦利。比丘名。譯曰惡時者,牛守。提婆達多之弟子。大寶積經二曰:「俱迦利比丘(唐言惡時者)。」慧琳音義二十六曰:「瞿伽離,亦云瞿波離,亦云瞿和離,此云牛守。」
瞿伽離謗二聖墮地獄 (傳說)智度論十三云:舍利弗目連遇雨宿陶家。暗中先有女人,二人不知。女人夜夢失精,晨朝水浴。瞿伽離見之謂二人行不淨,三度為佛所呵,不改。遂生瘡死,墮於大蓮華地獄。雜寶藏經三。雜阿含經四十八。十誦律三十七亦見之。涅槃經二十曰:「瞿伽離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獄。」
俱迦離無信墮惡道 (傳說)智度論一曰:「如提婆達多大弟子俱迦離,無信法故墮惡道中,是人無信,於佛法自以智慧求不能得,何以故?佛法甚深故。」
瞿沙 (人名)Ghos!a,比丘名。譯曰妙音。美音。阿育王時,住菩提樹伽藍,醫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記三曰:「時菩提樹伽藍有瞿沙(唐言妙音)大阿羅漢者,四辯無礙,三明具足。王將盲子陳告其事,(中略)眼得復明,明視如昔。」【又】婆沙四評家之一。俱舍光記二十曰:「音聲妙故,名曰妙音,梵云懼沙,舊云瞿沙,訛也。」【又】甘露味阿毘曇論之著者。開元錄十三曰:「甘露味阿毘曇論二卷,尊者瞿沙(唐言妙音)造,曹魏代譯。」
瞿沙經 (經名)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瞿沙此云妙音,人名也,從人名經也。」
瞿私多 (地名)Ghosita,園名。譯曰白牛。翻梵語曰:「瞿私多園,譯曰白牛,善見律第十三卷。」【又】(人名)瞿師羅
瞿波 (人名)又曰瞿夷。悉達太子第一夫人之名。瞿夷
瞿波羅 (異類)Gopa%la,又作鳩波羅。夜叉名。譯曰守地。孔雀王經下曰:「瞿波羅,梁言守地,大夜叉名也。」【又】長者之子名。慧苑音義下曰:「瞿波羅,案西方訓字,瞿有九義,此中但取地白義。波羅,此云守護也。謂守護心地,守護白法也。」
瞿波洛迦 (雜名)Gopa%laka,譯曰牧牛經。見玄應音義二十五。
瞿波理迦 (人名)Gopa%li,舊稱俱迦梨。人名。譯曰牛主。見慧琳音義十八。瞿伽離
瞿陀尼 (界名)Goda%niya,舊稱瞿耶尼,瞿伽尼。新稱瞿陀尼,瞿陀尼耶。在須彌山西方之大洲名。譯曰牛貨。西域記一曰:「西瞿陀尼洲,舊曰瞿耶尼,又曰劬伽尼,訛也。」玄應音義十二曰:「瞿陀尼,名俱耶尼,或名瞿耶尼,或名瞿伽尼,皆是訛轉也。瞿,此譯云牛。陀尼耶,此云取與。以多牛市易,如此間用錢帛等。」慧苑音義上曰:「瞿耶尼,具云阿缽唎瞿陀尼Aparagoda%niya,言阿缽唎者,此云西。或云缽執忙,此云後。謂日沒邊處也。瞿,牛也。陀尼,貨也。謂以牛買物,如此洲用錢也。」
瞿拉坡 (雜語)譯曰踝。見玄應音義二十一。梵Gulpha。
瞿毘耶 (人名)Gopa%,之轉。悉達太子夫人耶輸陀羅之稱。瞿夷
瞿毘霜那 (地名)Govisana,在中印度秣底補羅國東南之國。見西域記四。
瞿耶尼 (地名)又作俱耶尼。西大洲名。瞿陀尼
瞿枳羅 (動物)Kokila,又作俱枳羅,鴝[只*鳥]羅。拘枳羅。鳥名。鳩夷羅
瞿枳羅經 (經名)俱枳羅陀羅尼經之異名。
俱枳羅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俱枳羅陀羅尼經,一卷。宋法賢譯。佛對阿難說之。俱枳羅為陀羅尼名。
瞿室[食*夌]伽 (地名)Gos%r!nga,山名。譯曰牛角。見釋迦誌上。
瞿拏缽剌婆 (人名)Gunaprabha,又作瞿拏缽賴婆。印度論師名。譯曰德光。西域記四曰:「昔瞿拏缽剌婆論師(唐曰德光),於此作辯真等論凡百餘部。論師少而英傑,長而弘敏,博物強識,碩學多聞。本習大乘,未窮玄奧,因覽毘婆沙論,退業而學小乘。作數十部論,破大乘綱紀,成小乘執著。又制俗書數十餘部,非斥先進所作典論。覃思佛經十數不決,研精雖久,疑情未除。時有提婆犀那羅漢。往來睹史多天,德光願見慈氏,決疑請益。提婆犀那以神通力接上天宮。既見慈氏,長揖不禮。提婆犀那曰:慈氏菩薩次紹佛位,何乃自高?敢不致敬,方欲受業,如何不屈?德光對曰:尊者此言誠為指誨,然我為具戒苾芻,出家弟子,慈氏菩薩受天福樂,非出家之侶。而欲使作禮,恐非所宜。菩薩知其我慢心固,非為法器,往來三返,不能決疑。」
瞿師 (動物)又作瞿支。瞿師羅之略。
瞿師羅 (人名)梵名Ghos!ira,又作具史羅,瞿私羅,劬史羅。巴利語曰瞿私多Ghosita,譯言美音或妙音聲。中印度憍賞彌國之長者名。歸依釋尊於瞿師羅園建精含而布施之。見中本起經下西域記五等。
瞿師羅園 (地名)此是長者名也。此翻美音。由過去世作狗子時,以聲吠請辟支佛至家供食,故生生中報得好音。是長者身長三尺。佛亦化身為三尺,以化彼。令歸正法。西域記云:具史羅,舊云瞿師羅,訛也。城東南不遠,有故伽藍具史羅長者舊園。中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立,高二百餘丈。如來於此數年說法。其側則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跡。復有如來髮爪[土*(人/口/田)]。
瞿翅羅 (動物)瞿枳羅
瞿修羅 (衣服)衣名。圌衣。比丘尼之裙。俱蘇洛迦
瞿婆 (人名)瞿夷
瞿婁達磨 (術語)Gurudharma,又作窶嚕達磨。譯曰敬法尊法。比丘尼宜受持之八敬法也。四分律法礪疏一本曰:「瞿婁曰尊,達磨是法,謂八尊法。」百一羯磨二(細註)曰:「窶嚕達磨,是尊義,師義,所恭敬義。此字既含多義,為此比來譯者,科隨其一,於理皆得也。」八敬戒
瞿答摩 (人名)Gautama,釋氏五姓之一。瞿曇
瞿摩 (雜名)譯曰牛糞。出於演密鈔一。瞿摩夷
瞿摩帝 (物名)Gomati^,與瞿摩夷同。
瞿摩帝河 (地名)正法念經六十七曰:「有河名瞿摩帝,廣半由旬,長三百由旬,入於大海。瞿摩帝名牛也,以多饒牛故,名牛河。」
瞿摩帝伽藍 (堂塔)法顯傳曰:「僧伽藍名瞿摩帝。」
瞿摩夷 (物名)Gomati^,曰牛糞。密教修法時,於造壇之際塗之。又有為護摩供物之一種,投於爐中者。蓋印度吠陀以來,神聖視牛之結果,以其糞為清淨者。於祭壇塗之使為清淨,其風習入於密教,至於造壇法亦塗牛糞也。大日經疏四曰:「次用瞿摩夷瞿摸怛羅,和合塗之。若淺略釋者,此是牛糞及液,為順彼方俗,以為清淨故。」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註曰:「瞿摩夷,烏牛屎是也。」日照譯之准胝陀羅尼經曰:「瞿摩夷,唐云牛糞。」演密鈔一曰:「瞿摩,牛也。阿夷,糞也。」
瞿摸怛羅 (物名)Gomu%tra,譯曰牛屎。慧琳音義三十六曰:「瞿摸怛羅,梵語,唐云牛溺。」演密鈔一曰:「瞿摩,牛也。烏怛羅,液也。」梵語雜名曰:「屎,梵語畝怛羅。」與牛糞共於清淨者用之。瞿摩夷
瞿曇 (雜名)Gautama,舊稱瞿曇,俱譚具譚等。新稱喬答摩。釋種之姓,古來佛姓,稱瞿曇甘蔗,日種,釋迦,舍夷之五種。論其異同有諸說。十二遊經舉瞿曇與舍夷二名之因緣,梵志瞿曇之弟子曰瞿曇,世人稱為小瞿曇。為賊所殺(在甘蔗園或甘蔗果園),師知之以屍和泥為兩團,咒十月,成一男一女,以瞿曇為姓,又名舍夷。佛本行集經謂淨飯六代之祖被射殺,從血塊生二莖之甘蔗,次生一男一女,姓為甘蔗,別稱為日種,四子移於北,倡釋迦姓,其別稱日舍夷,佛為甘蔗王I^ks!va%ku之末,瞿曇乃姓。日種Su%ryavam%sa中之釋迦族S/a%kya,故有此稱。舍夷宜為Sa%ki(釋迦之女性名詞),又瞿曇之意味,天台以為純淑。見文句一下。慧苑以為最勝。慈恩以為日炙種,泥土種(二十唯識述記下同上)。法華玄贊九曰:「若毀之曰泥土種牛糞種。」此以Gautama,誤為Gomati之名也。
瞿曇仙 (人名)過去世之大仙名。甘蔗王依此仙生出,如上所引十二遊經。密教謂為火天之眷屬,六火天之一。
瞿曇彌 (雜名)Gautami,又作俱曇彌。舊稱瞿曇彌,憍曇彌,新稱答彌,憍答彌。皆以女聲呼瞿曇姓之稱。經中以為佛姨母之別號。姨母本名摩訶波闍婆提,以姓呼之,時謂之瞿曇彌。法華經勸持品,記佛呼姨母曰喬曇彌。曇彌
瞿曇彌經 (經名)說依阿難之請而制八法,許瞿曇彌出家。攝於中阿含經二十八。此比丘尼八法也律中皆載之。
瞿曇彌記果經 (經名)佛說瞿曇彌記果經。一卷,宋慧簡譯。即中阿含之瞿曇彌經。
瞿曇法智 (人名)Gautama Dharmajn^a%na,瞿曇姓。法智名。梵名達磨闍那。元魏般若流支之長子,父子相承而習傳譯。見續高僧傳二(闍那崛多傳附)。開元釋教錄七。
瞿曇留支 (人名)瞿曇般若流支之略。
瞿曇僧伽 (人名)比丘名。瞿曇僧伽提婆之略。
瞿曇僧伽提婆 (人名)Gautama San!ghadeva,瞿曇姓。僧伽提婆名。譯曰眾天。罽賓國人,與慧遠竺佛念等共譯諸論。見歷代三寶記七,梁僧傳一,開元錄三。
瞿曇般若流支 (人名)Gautamaprajn^a%-ruci,瞿曇姓。般若流支名。譯曰智希。中印度之婆羅門也。元魏孝明帝熙平元年至洛陽,譯諸經論。見續高僧傳一(菩薩流支傳附),開元釋教錄六。
瞿默 (人名)又作瞿墨。瞿默目犍連之略。田作人之名。瞿默目犍連
瞿默目犍連 (人名)巴Gopakamoggalla%na,田作人之名。能與阿難問答法相。見瞿默目犍連經。
瞿默目犍連經 (經名)佛涅槃後,阿難往田作人瞿默所,彼問比丘有與佛等者否。阿難答以無有此人。且說種種之法相。攝於中阿含經三十六。
瞿盧折娜 (飲食)藥名。瞿薩旦那
瞿薩旦那 (地名)Kustana,國名。西域記十二曰:「瞿薩旦那國,唐言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語謂之渙那國,匈奴謂之于遁,諸胡謂之豁旦,印度謂之屈丹,舊曰于闐訛也。」今之Khotan也。于闐
瞿嚧者那 (飲食)Gorocana%,藥名。譯曰牛黃。最勝王經七曰:「瞿盧折娜。」陀羅尼集十曰:「瞿嚧者那。」
瞿醯 (書名)譯曰念誦。大日經疏四曰:「餘如瞿醯中說。」演密鈔五曰:「餘如瞿醯等者,梵語瞿醯,此云念誦。即指念誦儀也,此未見本。」
瞿醯經 (經名)八家秘錄上曰:「瞿醯經三卷(最澄宗叡將來),[卄/(夌*玉)]呬經三卷(空海宗叡云[卄/(夌*玉)]呬耶經三卷),玉呬怛[卄/(夌*玉)]羅經三卷不空譯(圓仁惠運將來)。私云:已上三經,是同本異名。」[卄/(夌*玉)]作蕤,非也。梵Guhyatantra。
瞿醯檀哆羅經 (經名)又曰掬呬耶亶怛囉經,[卄/(夌*玉)]呬耶之異名。梵Guhyata%ntra。
闕過 (術語)對於支過而言。因明作法中或不陳言,又雖陳言而義有所闕之過失也。
(雜語)梵語曰缽羅拏。見梵語雜名。
蟲食木 (譬喻)涅槃經二曰:「如蟲食木有成字者,此蟲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見之終不唱言是蟲解字,亦不驚怪。大王當知舊醫亦爾,不別諸病悉與乳藥,如彼蟲道偶成於字。」止觀一曰:「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達,寧是菩提。」
叢林 (譬喻)僧俗和合,住於一處,如樹木之叢集為林也。特為禪庭之名。以禪之翻名,有功德叢林之語也。智度論三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中略)僧聚處得名叢林。」大乘義章十三曰:「禪者是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中略)功德叢林者從果為名,智慧神通四無量等是其功德,眾德積聚說為叢林,定能生之因。從果目,是故說為功德叢林。」宋高僧傳石霜諸傳曰:「諸得石霜山,便議終焉之志。(中略)堂中老宿長臥不坐,屹著椔杌,天下謂之石霜枯木眾是也。南方謂之叢林者,翻禪那為功德叢林也。」祖庭事苑二曰:「梵語貧婆那,此云叢林。」
叢規 (術語)叢林之規則。敕修清規,禪苑清規等,皆書叢林之規則者。
簡言 (術語)又曰簡別語。因明為豫防論法上之過失,冠於宗或因喻上之制限語。
簡別 (雜語)簡擇差別之意。又曰簡異,別異,分異,略曰簡。謂簡擇諸法之同異,而明其差別也。
簡器 (雜語)簡擇弟之器非器也。
雙木 (雜語)與雙樹同。謂之娑羅雙樹。正宗記曰:「趍拘尸那城,既至雙木之間。」
雙身法 (修法)有二種:一,毘那夜迦雙身法,即聖天之雙身也。二,毘沙門雙身法,即累沙門天之雙身也。
雙身毘沙門 (天名)日本台密所傳四種毘沙門之一。毘沙門天與吉祥天男女合體之尊形也。毘沙門天之三昧耶形持獨鈷,吉祥天之三昧耶形持輪寶。傳教相承為抱合之形,慈覺相承為背合者。二尊各出四長牙合有八牙,故曰八牙王。其修法以油浴像等,與聖天之法同。此法為台密之深秘,對於東密之聖天法而立也。雙身毘沙門之儀軌,唐土無譯者。傳教入唐,以口決相承,歸國後亦然,至法性房時,始記錄之,名為吽迦陀耶雙身毘沙門天王瑜伽念誦儀軌,有十三卷。外有口決一卷。合為四卷,略曰雙身儀軌。見雙身毘沙門雜篇略評。
雙身毘那耶伽法 (經名)大聖天歡喜雙身毘那耶伽法之略名。記聖天之法。
雙林 (雜名)娑羅雙樹之林也。
雙林樹 (雜名)娑辦雙樹也。
雙非 (術語)四句分別之時,謂第四句第一亦非第二亦非也。又曰雙亡。四句分別
雙卷經 (經名)佛說無量壽經之異名。有二卷。故名。觀經玄義分楷定記三曰:「大經者無量壽經,三經之中此經廣故對餘二經名大經也。天台此經名大本,阿彌陀經名小本,嘉祥名雙卷,淨影道綽與今家同(名大本),龍興名兩卷經。」
雙持 (雜名)見瑜乾[馬*太]羅條。
雙流 (術語)化道與觀心,二事並行也。四教儀曰:「道觀雙流。」三論大義鈔一曰:「德備三忍,道貫雙流。」
雙魚宮 (天名)十二宮之一。胎藏界,外金剛部院之一眾。以二魚為三昧耶形。見胎曼大鈔六。
雙圓 (術語)圓圓海也。圓之又圓,圓滿之至極也。釋摩訶衍論曰:「大本華嚴經中作如是說,其圓圓海德諸佛勝,其一切佛不能成圓圓海,劣故。」性靈集六曰:「雙圓大我。」
雙運 (術語)猶言並行。唯識述記三末曰:「剎那剎那,真俗雙運。」
雙樹 (雜名)娑羅雙樹之略。佛入滅之處。寄歸傳一曰:「跡滅兩河,人天掩望。影淪雙樹,龍鬼摧心。」
雙樹林下往生 (術語)法事讚所說極樂淨土三種往生之一。往生極樂之化土也。雙樹林為釋迦化身之涅槃。故明極樂之化土借之。
雙觀經 (經名)佛說無量壽經之異名。本經為明淨土觀行之經,故名觀經。有兩卷,故曰雙。以與單卷之佛說觀無量壽經揀別。往生十因初曰雙觀經。後曰雙卷經。
(術語)經論之題目。凡大乘經之首題,一部之總標也。總括一部,則歸於題。廣說題者,即一部也。故受持首題之名字,與受持一部之功德相均。勝鬘寶窟上本曰:「題者,至人說法有略有廣。略則一題之名,廣則一部之教。演略為廣,開一題,成一部。括廣為略,卷一部,成一題也。」觀無量壽經曰:「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
七種立題 (名數)天台之說。一大藏經之題,不出人法譬之三,此中由單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種之別:一,單人立題。如佛說阿彌陀經,佛為能說之人,阿彌陀為所說之人,是以兩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單法立題。如大般涅槃經,大般涅槃為經中所說之法也。三,單譬立題。如梵網經,梵網為梵天之羅網,以譬戒律之節目絞絡無盡也。四,人法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為人,般若為法也。五,法譬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為法,蓮華為譬也。六,人譬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為人,師子吼為譬也。七,具足立題。三者具足也。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為法,佛為人,華嚴為譬也。已上單三複三具足一,謂之七種三題。見四教儀集注上。
二種立題 (名數)凡諸經之題目,有佛自立,有經家所立。佛自立者如金剛經。經曰:「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經家所立者,佛滅後結集之時立之。如妙法蓮華經。見法華文句一。
二宗釋題 (名數)天台賢首二宗,釋諸經之題目,有通別能所之不同:一,天台通別釋題,天台以通別之二義釋經題。如妙法蓮華經,上四字是別,別在於此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通於一切諸經故。他例亦然。二,賢首能所釋題,賢首必以能詮之文與所詮之義判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上六字是所詮,經之一字是能詮。餘經例皆然。見華嚴經疏三。
題目 (術語)經論之題號也。凡大乘之經典置重題號,題為一部之總標,題與本文,以但為廣略之別為通規。故受持題目之功德,等於受持一經之功德。觀無量壽經曰:「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以是日本日蓮宗於彼宗所依法華經一部八卷題號,妙法蓮華經之五字,示歸敬信受之意,冠以南無二字。唱為南無妙法蓮華經。
題名僧 (職位)參列法會之僧中,除導師及七僧外,其他眾僧稱為題名僧。類之多少無一定。題名人於讀師之次舉經之題目者,故名。
擲惡人印 (印相)以右手大指,捻無名指甲上,每誦真言一遍,一度向彼惡人擲之。見歡喜母成就法。
濱迦毘黎河 (地名)唐書西域傳曰:「中天竺在西天竺之會,都城曰茶鎛和羅城,濱迦毘黎河。」同注曰:「今安治士河也,佛經言恒河皆指此。」
瀉瓶 (譬喻)附錄。
瀉藥 (飲食)下劑藥也。慧琳音義六十三曰:「瀉藥,為除五臟腸胃積熱及宿食不消故,以藥湯除去其滓滯,令體氣通暢,即如今之大黃樸消巴豆犀角等是也。」
瀑流 (術語)三界之煩惱。能漂流善品。故名瀑流。俱舍論二十曰:「極漂善品,故名瀑流。」瀑或作暴誤。
四瀑流 (名數)一,欲瀑流。欲界之貪瞋痴,各有五種(四諦修道),合為二十。疑有四(除修),加之以十經,為二十九物,此名欲瀑流。二,有瀑流。色界無色界之貪與慢,各有五種,故為二十(上界總無瞋),疑有八,故總有二十八物,謂之有瀑流。三,見瀑流。三界之見惑也,先於欲界苦諦下有身見等五見,於集諦滅諦下各有邪見見取二見,於道諦下有邪見,見取,戒禁取三見,合為十二見,上二界之見惑亦同。因而三界合有三十六見,此名現瀑流。四,無明瀑流,三界之無明,各有五四諦修道之五部無明也,因有三界合有十五無明,此名無明瀑流。見俱舍論二十。
獵師 (譬喻)以譬破戒之僧。涅槃經四相品曰:「雖服袈裟猶如獵師。」同邪正品曰:「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
嚕多 (雜語)Ruta,譯曰大聲。大日經疏一曰:「嚕多是大聲,囉尾多是小聲,涅瞿衫者長聲,又兼多聲。」
嚕捺羅 (天名)又曰驢那囉。魯達羅
嚕羅婆地獄 (界名)無譯名。瞿醯經下曰:「命終之後,墮嚕羅婆地獄。」梵Raurava。
(雜語)音帝。鼻塞噴嚏也。西域凡僧俗禮敬時若嚏,皆願言長壽無病。如此方小兒若嚏,僉願言百歲。
櫃頭 (雜語)象器箋七謂:「副寺亦曰櫃頭。」
(物名)梵語波哆迦Pata%ka%,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莊嚴具,猶如大將之旌旗也。又為祈福立之。梵語雜名曰:「旛,波哆迦。」
五色旛 (物名)止觀輔行曰:「五色旛者總舉五色,繡畫間色亦應無在,字應作旛。旛者旌旗之總名也,經中多作此幡,幡帑字耳。今佛法供具,相狀似彼,故云旛耳。凡造旛法,切不得安佛菩薩像。旛是供具,供於所供,如何復以形像為之?」
五種旗旛 (名數)有部尼陀那五曰:「給孤獨長者,來至佛所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贍部影像,唯佛聽許。佛言應作。欲安旛蓋,佛言隨意。時彼長者不知欲造何旛。佛言:有五種旗旛:謂師子旛,莫羯羅旛,龍旛,揭路荼旛,牛王旛。」(已上為供具之幡)。
灌頂旛 (物名)真言宗之說,謂旛具無量之佛德,以頂觸之。則先受輪王之灌頂,終受佛位之灌頂。故因中說果,名旛為灌頂云。此名為菩薩形旛。秘藏記末曰:「世人皆以旛號灌頂,是以旛功德先為輪王,終成佛以致佛,果名為灌頂,是故知以果名因也。」灌頂
續命神旛 (物名)是祈禱命延長之神旛也。藥師經曰:「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燃七層之燈,懸著五色續命神旛。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釋迦譜十,說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未成而得病。乃以造旛懸之功力,延十二年之命(經律異相六亦同)。又諸經要集十引迦葉語阿難經曰:「阿育王二十五年延壽,故名續命神旛。」
薦亡旛 (物名)名為命過旛。以命過之時所建故也。隨願往生經(灌頂經亦名普廣經)曰:「普廣菩薩,語四輩言:若人臨命未終日,當為燒香燃燈續明,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懸命過旛,轉讀尊經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終之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願亡者神生十方無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又曰:「若四輩男女,中臨終時,若已過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勸造作黃旛,懸著剎上,使獲福德,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旛蓋供養,隨心所願,至成菩提。旛隨風轉,破碎都盡,至成微塵。風吹旛塵,其福無量。旛一轉時轉輪王位,乃至吹塵小王之位,其報無量。」釋氏要覽十曰:「齋七旛子,北俗亡,累七齋日皆令主齋僧剪紙旛子一首,隨紙化之。」
命過旛 (物名)即蔫亡旛也。
信旛 (物名)為信號之旛也。祖庭事苑三曰:「今晉朝,唯白虎示信,用鳥取其飛騰輕疾也。一曰鴻雁燕乙,有去來之信是也。」
造旛功德 (雜語)百緣經七舉波多迦比丘之緣。波哆迦附錄。
旛王經 (經名)無能勝旛王如來莊嚴陀羅尼經之略名。
曜宿 (術語)七曜與二十八宿。星宿
禮拜 (雜語)梵語伴談,又曰和南Vandana,或作那謨悉羯羅Namas-ka%ra,譯為禮拜。恭敬之意,現於身相也。陀羅尼集經一曰:「那謨悉羯羅,唐云禮拜。」義林章四本曰:「若云伴談,或云伴題,此云稽首,亦云禮拜,訛名和南。」西域記二曰:「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禮拜門 (術語)淨土論所說五念門之一。淨寺論註上曰:「歸命即是禮拜門。」
禮拜正行 (術語)五種正行之一。五種正行
禮拜雜行 (術語)五種雜行之一。五種雜行
禮敬 (雜語)禮拜恭敬也。法華經提婆品曰:「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普賢行願品曰:「一者禮敬諸佛。」
禮盤 (物名)為禮佛而陛之高座。在須彌壇正面,前有可置經卷之經機右磬,左置柄香爐之臺。
禮懺 (術語)禮拜三寶,懺悔所造之罪也。有唐智昇撰集之諸經禮懺儀二卷。
禮讚 (書名)禮拜三寶,讚歡其經也。有唐善導之往生禮讚,宋仁岳之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等。
瞻仰 (術語)以恭敬之心而仰觀也。法華經方便品曰:「瞻仰兩足尊。」維摩經上曰:「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瞻波 (植物)Campaka,又作占婆,瞻婆,瞻匐,瞻博,旃波迦,瞻博迦,睒婆。樹名。譯曰金色花樹。其花有香氣遠熏。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瞻博花,舊言旃簸迦,或作瞻波花,亦作瞻匐,又作占婆花,皆方夏之差耳。此云金色花,大論云黃花樹也,樹形高大,花亦甚香,其氣逐風彌遠也。」玄應音義二曰:「睒婆又作覢婆,同式染反,此譯云木綿。」
瞻波國 (地名)Campa%,瞻波,木名,以木名國。在中印度恒河濱,此國都城名瞻波城,中印度都城之元始也。西域記十曰:「昔劫初人物伊始,野居穴處,未知宮室。後有天女降跡人中,遊殑伽河,濯流自媚,感靈有娠。生四子,分王瞻部洲,各擅區字,建都築邑,封疆畫界,此則一子之國都,瞻部洲諸城之始也。」
瞻波經 (經名)佛在瞻波國為目連說犯戒之事。攝於中阿含經九。
瞻波犍度 (術語)Campa%khand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佛在瞻波國如羯磨法明非之篇章名。見四分律四十四。
瞻風 (雜名)撥草瞻風
瞻病 (雜語)與看病同。瞻病有五德,五德附錄。
瞻婆城 (地名)又作占婆城。瞻婆國之都城。瞻波國
瞻婆怛伽 (地名)河名。以花得名。見瞻波比丘經。
瞻婆比丘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中阿含大品瞻婆經之別譯。
瞻匐 (植物)又作薝葡,香樹名。瞻婆。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如人入瞻匐林,唯嗅瞻匐,不嗅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辟支佛功德香也。」
瞻匐迦 (植物)瞻波
瞻博 (植物)又作占婆,睒婆。樹名。瞻波
瞻博迦 (植物)又作旃簸迦,占博迦。樹名。瞻波
穢土 (術語)猶言濁世也。對於淨土而言。凡夫所居之娑婆世界謂之穢土。觀經妙宗鈔上曰:「堪忍穢土,多受眾苦。」
穢身 (術語)謂凡夫之身,污穢不淨也。觀經玄義分曰:「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穢剎 (術語)剎為梵語,國土之義,對於淨土而謂此娑婆世界為穢剎,穢土,穢國等。迦才淨土論序曰:「永辭穢剎。」
穢食 (雜語)貧人所食不淨之食物也。大日經疏三曰:「如貧里穢食,不可置於寶器。」
穢跡金剛 (菩薩)即穢積金剛烏芻澀麼明王Ucchus!ma,主不淨處之執金剛也。經軌作穢跡。秘藏記作穢積。
穢跡金剛禁百變法經 (經名)一卷,唐阿質達霰譯。為穢跡金剛之印法。載符四十六,以滅種種之苦難。而以急急如律令為咒語,不說餘咒。符似抱樸子中入山之符。是明為偽經也。
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文經 (經名)一卷,唐阿質達霰譯。如來臨涅槃時,自左心以穢跡金剛化現,說穢跡金剛大圓滿陀羅尼一咒。退治一切天魔外道之惱亂佛法者。
穢國 (術語)又曰穢土。此娑婆世界,污穢不淨,故云穢國。
穢業 (術語)三業之一。附錄。
穢積金剛 (菩薩)即穢跡金剛也。
職吉蹉 (雜語)譯曰治療。唯識述記六末曰:「職吉蹉Dikitsa%是治療義,毘職吉蹉Vicikisa%是疑義。」
職眾 (雜名)總稱法會時帶梵唄散華等各職務參於一麻之僧眾。又作色眾。色為色目之義。
繡利密多 (天名)神王名。譯曰有功勳。見金光明經文句七。
繡佛 (圖像)佛像或曼荼羅,以彩絲刺繡或織出者。吾國於唐代即有之。唐詩選飲中八仙曰:「蘇晉長齊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是也。
繒蓋 (物名)以絹布所作之大蓋。
繕都 (術語)Jantu,又作禪頭,禪豆,禪兜。譯曰眾生。玄應音義曰:「禪頭,或云禪豆,禪兜。或云繕都,此譯云眾生也。」
繕摩末剌諵 (雜語)Janmamaran!a,譯曰生死。玄應音義二十二曰:「繕摩此云生,末刺諵此云死。」
謨賀 (雜語)Moha,又作慕何。譯曰痴。
(術語)依物之因緣而生起曰轉,以生起即其物之轉變也。唯識論一曰:「有種種相轉。」同述記曰:「轉是起義。」
轉凡為聖 (術語)宗鏡錄曰:「還丹一粒,轉鐵為金。至理一言,轉凡為聖。」
轉大般若經 (儀式)轉讀大般若經六百卷也。轉讀者,唯讀每卷之初中後數行。若言讀大般若經,即每行通讀,因此對於轉讀而謂之真讀。此轉讀般若之本據,為蘇悉地經成就具支法品所謂:「猶不成者,當作是法,決定成就。所謂乞食精勤念誦,發大恭敬,巡八聖跡,禮拜行道。或復轉讀大般若經七遍,或一百遍。」
轉女成男 (術語)轉化女身而成男子也。與變成男子同。
轉女身經 (經名)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佛為無垢光女說轉女成男之法。由一法增至十法。兼明女身種種之苦惱。
轉女成男願 (術語)與女人往生願同。
轉女成佛經 (經名)佛說轉女身經之異名。
轉不退法輪方便 (術語)十種方便之一。十種方便
轉化 (術語)與遷化同。轉教化於他土之義。又為遷轉變化之義,謂命終之變也。無量壽經下曰:「是二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
轉世 (術語)二十七賢聖之一。於前生得預流果一來果後,轉身而為今生得不還果之聖者。此人不入色,無色界。直即般涅槃。
轉他門句 (術語)大日如來所說四句之一。大日經百字成就持誦品曰:「爾時世尊,又復宣說淨除無盡眾生界句,流出三昧句,不思議句,轉他門句。」
轉衣 (儀式)謂門之傳法也。
轉有經 (經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譯。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之異譯前出。
轉妙法輪 (術語)與轉法輪同。說妙法也。
轉劫所 (傳說)所地廣七百由旬,周圍上下俱是鐵柵。內分八十一處。逐處皆有亭臺,判吏,設案記事。柵外另有羊腸細路十萬八千條,盤曲灣通四大部洲。其內暗如煤漆。使[漸/耳]道死生進出此路。外則望入亮如水晶,絲毫畢露。判派吏輪班把守進出。凡不孝及多殺物命之鬼,發交所內,用桃條抽死為[漸/耳]。改頭換面,發進細路為畜類。
轉回 (雜語)即輪迴。言既死而轉生。既生而復死。如車輪之迴轉也。心地觀經曰:「有情轉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
轉法輪 (術語)佛之教法,謂之法輪。說教法,謂之轉法輪。輪者,轉輪聖王之輪,寶,有迴轉與碾摧之二義,迴轉四天下,碾摧諸怨敵。佛之教法,亦迴轉一切眾生界,摧破諸煩惱,故譬之曰法輪。輪者,譬說教法。轉自心之法,而移他之心,恰如轉車輪也。止觀輔行一曰:「輪具二義:一者轉義,二摧破義。以四諦輪轉度與他摧破結惑,如王輪寶能壞能安。」嘉祥法華義疏曰:「流圓演通,不繫於一人,故稱為輪。無累不摧,亦是輪之義。」法華經方便品曰:「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法華文句五曰:「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
轉法輪日 (雜名)佛初在鹿野園說法之日,八月八日也。俱舍寶疏一曰:「定轉法輪日者,諸經論中皆云波羅奈國鹿野苑中為五比丘轉四諦法輪,說中間事日數不同,然不指陳說法月日者不可憑準。唯有婆沙及釋律論,分明指陳說法月日,應依此文。婆沙一百八十三云:佛於迦栗底迦月日半第八曰度阿若憍陳那,迦栗迦當此方八月也,(中略)故知八月八日轉法輪定。」行事鈔中三曰:「若佛生日轉法輪日,乃至大會通夜說法。」
轉法輪印 (印相)三種三昧耶中金剛薩埵三昧耶印之德名也。
轉法輪相 (術語)八相成道之一。謂如來成道後至涅槃,一代中之說法也。
轉法輪時 (術語)嘉祥所立三法輪教之第一。三教
轉法輪堂 (堂塔)佛祖說法之堂舍也。禪宗曰法堂。教宗曰講堂。
轉法輪座 (術語)佛祖說法之高座也。
轉法輪蓋 (物名)說法高座上所懸之天蓋也。
轉法輪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佛在鹿野園樹下,手撫飛輪,三說四諦之所法。
轉法輪像 (術語)標幟如來轉法輪之像,可以刻於寺中公用之印者。毘奈耶雜事一曰:「凡印有二種: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轉法輪像,兩邊安鹿伏跪而住,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
轉法輪菩薩 (菩薩)仁王經所說五大力菩薩中,金剛波羅蜜多菩薩(又曰般菩薩)之異名也。不空三藏所持之梵本金剛頂瑜伽經,謂之轉法輪菩薩。新譯仁王經謂之金剛波羅蜜多菩薩。舊譯仁王經謂之無量力菩薩。此菩薩為大日如來之正法輪身,不動明王乃其教令輪身也。仁王經儀軌下曰:「言金剛波羅蜜多者此云到彼岸也,如彼經云轉法輪菩薩也。依正法輪現勝妙身,行願圓滿,住等覺位也。手持金剛輪者,毘盧遮那佛初成正覺時請轉法輪,以表示故。又以法輪化導有情,令到彼岸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金剛不動,摧伏一切鬼魅惑亂諸障礙者。」
經軌 (術語)轉法輪菩薩摧魔怨敵法,一卷,不空譯。
轉法輪經論 (書名)轉法輪經優婆提舍之異名。
轉法輪經優婆提舍 (書名)一卷,天親菩薩造,元魏毘目智仙譯。是為解大乘之轉法輪經者。
轉物 (術語)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古德云:轉得山河歸自己,轉得自己歸山河。又云:老僧轉得十二時,汝諸人被十二時轉。又云: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拈丈六金身作一莖草也。皆轉物之義。又依教義,羅漢得六通時,地水火風空,皆能轉變自由。菩薩神通,過於羅漢。見山河大地皆如幻影,芥納須彌,毛吞巨海,亦尋常事也。
轉依 (術語)謂菩提涅槃之二果也。轉者,轉捨轉得之義,依者所依之義,指第八識,第八識為依他起性之法,此中藏煩惱所知二障之種子,並無漏智(即菩提)之種子,且第八識之實性,即圓成實性之涅槃也。此中二障之種子為所轉捨之法,菩提與涅槃為所轉得之法。如此則第八識為所轉捨二障與所轉得二果之所依,故名。因之今修聖道,轉捨其第八識中煩惱障之種子,而轉得其實性之涅槃。又轉捨第八識中所知障之種子,而轉得其中無漏之真智(即菩提)謂之轉依。所得之菩提涅槃,謂為二轉依之妙果。唯識論九曰:「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見百法問答鈔八。
六轉依 (名數)轉依從所得之位,分為六種:一,損力益能轉,三賢資糧位與四善根加行位之轉依也,此位未斷種子,未證真如,原非轉依,但依勝解慚愧之二力,能損本識中染種之勢力,益本識內淨種之功德,故名為轉依。二,通達轉,為見道位之轉依,由此已去,為斷惡證理,則真實之轉依也,但為分證。三,修習轉,修道位之轉依也。四,圓滿轉,妙覺位之轉依也。五,下劣轉,二乘所得生空之菩提涅槃也。六,廣大轉,大乘所得生法二空之菩提涅槃也。見百法問答鈔八。
轉依難證屈 (術語)三退屈
轉宗 (術語)與改宗同。
轉計 (術語)計者,計度分別也,計度分別所立之宗義,謂之計。若為他所難,更變其宗義,名為轉計。
轉派 (術語)脫所屬之宗派,轉於他宗內也。
轉骨 (儀式)禪林之葬式,入骨於塔時,由寢堂起骨向塔所,在途中,在門首,下骨使向裏,以奠茶湯,謂為轉骨之佛事。見象器箋十四。
轉起 (術語)轉即起之義,依有為法之因緣而生起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轉是起義。」
轉迷開悟 (術語)捨三界生死之迷,達於涅槃之悟也。離煩惱之迷,得菩提之證也。
轉格欄 (雜語)西藏新志中曰:「拉薩宮殿之廊壁,盡繪佛像。信徒至此,以頭摩之,故黑而生光。宮殿內外道路皆石砌。信徒匍匐過之,以頭貼地為盡敬禮,故石道膩如油滑。宮殿周圍約七里,一週名曰轉格欄,可以祈福除災。婦女每至午後,共向轉格欄一週。每行三步,全身伏地,口誦經語,叉手於頂,右手持牛骨,向頭上一畫,起行三步,復如前。數日方能一週,始終須三十餘里云。」
轉教 (術語)轉教付財
轉教付財 (術語)天台所立五時中第四之般若時,佛故使須菩提等聲聞人代說般若經於大乘之菩薩,謂為轉教。大乘之妙理,願非聲聞人所知,但以佛之加被力,移轉佛之教於他也。佛所以使須菩提轉教者,其意在使須菩提自領知大乘之妙理,故寄喻而謂為付財。付財之信,取法華經信解品之喻,示轉教之本意也。四教儀曰:「次說般若,轉教付財,能通淘汰。」同集註上曰:「所以令其轉教菩薩意,在二乘領知法門,故曰付財。二乘本所不知,但謂加被令說,故曰轉教。」
轉欲 (術語)眾僧作法事,有比丘欲缺席,則以自己贊同眾事之欲望,說於他比丘。使其比丘於眾中傳說之。名之為欲法。由缺席本人對出席之人而說之,謂之與欲,他受之,謂之受欲,來眾中傳說之,謂之說欲。而其受欲之比丘,若有緣,不得出席,由更與欲於他比丘,謂之轉欲。行事鈔上一曰:「受欲已更忽緣礙欲轉與他,毘尼母云得齊七反。」同資持記曰:「律云:持欲比丘自有事起,佛言聽授與餘比丘。」
轉梵論 (術語)轉法輪之異名。梵者,清淨之義,佛法清淨,故曰梵輪。智度論二十五曰:「轉梵輪者,清淨故名梵。佛智慧及智慧相應法,是名輪。佛之所說,受者隨法行,是名轉。」
轉惡成善益 (術語)現生十種益之一。信彌陀之信心,其利益能斷滅五逆十惡罪惡之罪障,成就不可稱不可說之大善根云。
轉經 (儀式)有二義:一謂誦經也。即尋常之讀經,每行閱過,謂之真讀,是讀經也。高僧傳經師論曰:「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稱為梵音。」一轉經與讀經有別。真讀名讀經,別有轉讀之法,名之為轉讀。轉讀者,唯讀每卷之初中後數行,而轉翻經卷也。轉經卷,轉大般若經等是也。【又】轉為旋轉之義。唐時云服玩僧收為轉經,今人謂寫字為轉經,非也。西域之俗,以木規圓為二轉象,一用梵篆牝書,一用梵篆牡書。牝書自內而外,牡書自外而內。牝轉在下,牡輪在上。以機而圓轉之,所謂三藐母馱也。見升庵外集。
轉經會 (行事)轉讀大般若經之法會也。
轉輪 (術語)轉輪王也。轉論之威德,轉輪之果報等。
轉輪王 (雜名)梵曰斫迦羅代棘底曷羅闍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羅,轉輪聖王,轉輪聖帝,轉輪王,輪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天感得輪寶,轉其輪寶,而降伏四方,故曰轉輪王。又飛行空中,故曰飛行皇帝。在增劫,人壽至二萬歲以上,則出世,在滅劫,人壽自無量歲至八萬歲時乃出世。其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如其次第領四三二一之大洲,即金輪王為四洲,銀輪王為東西南之三洲,銅輪王為東南之二洲,鐵輪王為南閻浮提之一洲也。俱舍論十二曰:「從此洲人壽無量歲乃至八萬歲,有轉輪王生。滅八萬時有情富樂壽量損減眾惡漸盛,非大人器,故無輪王。此王由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施設足中說有四種,金銀銅鐵輪應別故,如其次第。勝上中下逆次能王,領一二三四洲。(中略)契經云: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灑頂位,於十五日受齋戒時,沐浴首身,受勝齋戒,升高台殿,臣僚輔佐。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輻,具足轂輞,眾相圓淨如巧匠成,舒妙光明來應王所,此王定是金轉輪王。餘轉輪王應知亦爾。」智度論四曰:「問曰: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菩薩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別?答曰:菩薩相者有七事勝轉輪聖王。菩薩相者:一淨好,二分明,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間,七隨遠離。轉輪聖王相不爾。」【又】(天名)十王之第十,殿居幽冥沃燋石外正東,直對世界五濁之處。設有金銀玉石木板奈何等橋六座,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核定發往投生,每月彙記細數,交第一展殿註冊,送呈酆都。
轉輪王七寶千子 (傳說)轉輪王於輪寶之外,具六種之寶,合有七寶,又具足千子。長阿含六卷轉論聖王修行經曰:「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七主兵寶。千子具足,勇健雄猛。」涅槃經十二曰:「即於東方金輪寶,其輪千輻,轂輞具足。(中略)復有象寶,狀白端嚴如白蓮華。(中略)次有馬寶,其色紺焰,髦尾金色。(中略)次有女寶,形容端正,微妙第一。(中略)其後不久,於王宮內自然而有寶摩尼珠,純青琉璃,大如人[月*(比/土)]。(中略)其後不久,有主藏臣,自然而出,多饒財寶,巨富無量。(中略)其後不久,有主兵臣,自然而出,勇健猛略,策謀第一。(中略)七寶成就,千子具足。」俱舍論十二曰:「經語輪王出現於世,便有七寶出現世間。其七者何?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臣寶,七者主兵臣寶。」此中長阿含所說之居士寶,涅槃俱舍謂之主藏臣寶。雜譬喻經謂之典財寶。
轉輪王為半偈剜身燃千燈 (傳說)昔有轉輪聖王為婆羅門剜身燃千燈,以供養之,聞半偈曰:夫生輒死,此滅為寂。見大方便佛報恩經三,經律異相二十四。
轉輪藏 (物名)為回轉書架而收經文者。梁傅大士所創造。輪藏
轉輪高座 (術語)轉論王之高座也。四分律三十六曰:「一處有大眾來集說戒者,聲音大小,眾不悉聞。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當在眾中立說戒。猶故不聞,應在眾中敷高座,極令高好,座上說戒。猶故不聞,應作轉輪高座,平手立及在座上說戒。」
轉輪聖王 (雜名)略曰轉輪王,又曰輪王。轉輪王
轉輪五道經 (經名)罪福報應經之異名。
轉輪王一字心咒 (真言)[87CB]勃嚕唵。又部林也。見一字心咒經。
轉藏 (儀式)轉讀大藏經也。轉藏與看藏不同,看者,每行閱過,自首徹尾。轉者唯讀每卷之初中後數行而已。轉讀
轉轆轆地 (雜語)碧巖五十三則評曰:「阿轆轆地。」中峰語錄二十四曰:「轉轆轆地。」圓轉自在之貌。
轉識 (術語)起信論所說五識之一。無明門中之轉相,識體門謂之轉識。業識之根本無明,一轉而為能見之識者。【又】唯識論所說八識中第八阿賴耶識,謂之本識,其餘七識,謂之轉識。七轉識是也。以此為本識轉生之末識故也。【又】轉有漏之八識而得無漏之四智,謂之轉識。轉識得智
轉識得智 (術語)轉有漏之八識,而得與無漏之八識相應之四智也。轉有漏之第八識而得與無漏之第八識相應之大圓鏡智,轉有漏之第七識而得與無漏之第七識相應之平等性智,轉有漏之第六識而得與無漏之第六識相應之妙觀察智,轉有漏之前五識而得與無漏之前五識相應之成所作智也。此四智雖各有二十二心心所,共相應而起,然此中智之心所,作用最為顯勝。故標智之名也。唯識論十曰:「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現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顯。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此轉有漏八七六五識相應品如次而得。」
轉變 (術語)因緣生之法,於相績中前後異其相者。四相中之異相也。俱舍論四曰:「何名轉變?謂相續中前後異性。」
轉變秘密 (術語)四種秘密
轉變無常 (術語)七種無常
轉讀 (術語)讀誦經典也。轉者自此移彼展轉之義。地藏本願經下曰:「或轉讀尊經。」高僧傳經師論曰:「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讚則為梵音。」【又】有對真讀而謂為轉讀者,讀誦經之初中後數行而轉迴經本也。如轉大般若經。
轉讀般若 (儀式)轉讀大般若經六百卷也。轉大般若經
轉龕 (儀式)禪家送亡之中路於出門首轉龕向裏,為奠茶湯之佛事也。見象器箋十四。
蹠俱羅 (動物)翠鳥名。見慧琳音義三十四。梵Cakra。
鵝王 (譬喻)譬佛也。佛三十二相中手足為縵網相。以手指足指之中間有縵網交合似鵝鳥之足也。涅槃經二十八曰:「若菩薩摩訶薩,修四攝法,攝取眾生,以是業緣,得網縵指,如白鵝王。」金光明經二曰:「足指網縵猶如鵝王。」又佛之行步如鵝鳥,故云。求那跋陀羅譯之央堀摩羅經一曰:「住住大沙門,儀雅鵝王趍。」同卷曰:「爾時世尊,猶如鵝王,庠行七步。」Ham%sara%ja。
鵝王別乳 (傳說)和水乳置之於一器,則鵝鳥但飲乳汁而留水。祖庭事苑五曰:「正法念經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鵝王飲之,但飲其乳汁,其水猶存。」玄義五上曰:「無明是同體惑,如水內乳。唯登住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此鵝王喻菩薩。
鵝王眼 (譬喻)如鵝王之能別水乳,喻學者之擇法眼明也。高僧傳二曰:「直入正宗,可謂具鵝王眼也。」
鵝眼 (譬喻)又曰乳水眼。鵝鳥能分一器之乳水,以譬學者之擇法眼也。鵝王別乳
鵝珠 (傳說)大莊嚴經論十一說:「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家,立於門。時彼珠師,為國王穿摩尼珠。為比丘入捨取食間,鵝鳥來,含其珠,珠師還來不見珠。疑比丘而責之。比丘恐殺鵝取珠,說偈諷之,不聽。逐縛比丘,大加棒打,耳眼口鼻盡出血。時彼鵝來食血。珠師瞋,打殺鵝。比丘見而懊惱。說偈曰:菩薩往昔時,捨身以救鴿。我亦作此意,捨身欲代鵝。由汝殺鵝故,心願不滿足。爾時珠師開鵝腹視之,有珠。乃舉聲號哭。語比丘言:汝護鵝命不惜身,使我作此非法事。」天台霞標二光定戒牒曰:「乞食沙門,顯鵝珠於死後,賊縛比丘脫草系於王遊。」
鵠林 (雜名)娑羅雙樹林謂之鶴林。一轉而為鵠林。四教儀一曰:「鹿野鵠林之文。」三論玄義曰:「始從鹿苑,終竟鵠林。」正字通曰:「鵠通作鶴。」
鎖龕 (儀式)又曰蓋棺。棺自寢室移法常,請僧為佛事,待佛事畢,以鎖鎖棺蓋之式也。見象器箋十四。
鎧庵 (人名)吳克己,字復之,號鎧庵。幼穎悟,學無所不通。忽患目疾,以人勸念圓通道大土之號,使癒。於是深信佛法,讀楞嚴至空生心內猶雲點太清,豁然發蒙。嘗讀宗鏡錄。寶積曰:此書無規矩,不如讀止觀。日夜使悟境觀二字。果有悟人。嘉定七年冬,終於寶山。以僧禮荼毘。壽七十五。所著有法華樞鍵,楞嚴集解科等。晚編釋門正統,未就而亡。良渚宗鑑,續成之。見佛祖統記十七。
鎮守 (術語)護伽藍神也,為掃除伽藍境內之魔障,勸請天神地祇,於寺院之內設社廟者。天竺以來之制也。殿內安置四天王像,亦為此意。釋氏要覽下曰:「四分云:伽藍中立神屋。傳云:中國(謂天竺)僧寺立鬼廟(即鬼子母),次立伽藍神廟(護伽藍神有十或今土地神也),次立賓頭盧廟。」
鎮宅不動法 (修法)為鎮護第宅之不動尊修法也。
鎮國道場 (堂塔)鎮護國家之道場也。
鎮將夜叉法 (修法)鎮護國家之金剛夜叉秘法也,日本傳教大師自唐之順曉阿闍梨傳至日本。見天台史略上。
鎮頭迦 (植物)Tinduka,譯曰柿。止觀十曰:「有害無害,譬如迦羅鎮頭二果。」牟梨曼陀羅咒經曰:「鎮頭迦木,此云柿木。」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鎮頭迦果,古譯云狀,同此方柿木之類也。」西域記二曰:「鎮杜迦果。」梵語雜名曰:「底朵睹娑。」迦羅鎮頭
鎮頭迦羅 (植物)鎮頭迦果與迦羅迦果也。迦羅鎮頭
鎮護國家道場 (堂塔)佛於仁王經,金光明,守護國界經等,說消滅七難,鎮護國家之法。修此法之寺院,謂之鎮護國家之道場。如唐之青龍寺是也。
鐮子 (公案)會元三曰:「師(南泉普願)一日在山上作務。僧問:南泉路向那處去?師拈起茅鐮子曰:這茅鐮子,三十文錢買得。僧曰:不問茅鐮子,南泉路向那處去?師曰:我使得正快。」
額上珠 (譬喻)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額上之金剛珠。涅槃經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土較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抵觸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知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裏,膿血不淨,何緣不出?若在筋裏,不應可見。汝今云何欺誑於我?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了顯現。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相。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能親近善知識故,雖有佛性,皆不能見。而為貪婬瞋恚愚痴之所蔽覆故,墮地獄畜生餓鬼。」
額珠 (譬喻)額上珠
雜心論 (書名)雜阿毘曇心論之略。
雜生世界 (術語)如娑婆世界獄鬼畜人天五趣雜居之世界也。淨土論註下曰:「雜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濕若化眷屬若千,苦樂一品,以雜業故。」
雜行 (術語)唐善導就淨土之行業,判五種之正行與五種之雜行。二行
雜住界 (術語)同五趣雜居地條。
雜含 (經名)雜阿含經之略稱。
雜毒 (術語)譬苦性及煩惱為毒。混雜毒之法謂之雜毒。正法念經五十六曰:「諸有雖名樂,猶如雜毒蜜。」
雜毒善 (術語)雜三毒,污於煩惱之善根修行。如自力之修善是也。觀經散善義曰:「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
雜林苑 (雜名)帝釋四苑之一。
雜阿含經 (經名)四阿含經或五阿含經之一。雜集不攝於其餘之阿含經者。宋求那跋陀羅譯。五十卷。此外有別譯雜阿含經十六卷,失譯。雜阿含經一卷,失譯皆自大部中撮要別擇者。梵Sam%yukta%gama。
雜阿毘曇經 (書名)雜阿毘曇心論之異名。
雜阿毘曇心論 (書名)雜者,雜糅之義,謂於本論雜糅解釋也。即法勝阿毘曇心論之釋,法救尊者造,十一卷,劉宋僧伽跋摩譯。
雜阿毘曇毘婆沙 (書名)雜阿毘曇心論之異名。
雜染 (術語)一切有漏法之總名。該善惡無記之三性。唯言染,則煩惱局於惡性,言雜染,則與善及無記亦通。以有漏之善無記,與煩惱之惡性雜糅故也。唯識論述記二末曰:「諸有漏法,皆名雜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隸爍,此名雜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淨土文類證卷曰:「雜染堪忍群萌。」
三雜染 (名數)謂惑業苦之三者。見顯揚聖教論一。
雜修 (術語)雜修異類之行業也。俱舍論二十四,名有漏定與無漏定相雜而修,為雜修定。文曰:「如是有漏,中間剎那前後剎那無漏雜,故名雜修定。」又唐善導於往生淨土之行,分別五種之正行與五種之雜行,正行中第四之念佛為正業,他為助業,念佛之一行,雜糅他之助業及雜行,名為雜業。修雜業,謂之雜修。往生禮讚曰:「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又曰:「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日本見真大師便甄別雜行雜修之二。念佛兼雜行為雜行。念佛兼前三後一之助業為雜修。是日本真宗之特色也。淨土文類化土卷曰:「雜行雜修,其言一而其意惟異。」又曰:「諸善兼行故曰雜行,助正兼行故曰雜修。」
雜修靜慮 (術語)雜修有漏無漏之禪定也。雜修者以無漏之力,資有漏之定力也。五淨居天為純聖之依處,但第四禪之有漏定,不得感其果,必須以無漏定之薰力,資助有漏定也。俱舍論二十四曰:「先雜修第四,成由一念雜,為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退。」
雜華 (雜語)雜華經
雜華雲 (物名)雜種種之妙華而為雲形者。觀無量壽經曰:「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
雜華經 (經名)華嚴經之異名。萬行譬如華,以萬行莊嚴佛果,謂之華嚴。百行交雜,謂之雜華。其意一也。華嚴玄談九曰:「今經受稱多種不同,。(中略)其二從譬受名,如涅槃及觀佛三昧經,名此經為雜華經,以萬行交雜緣起集成故。」觀佛三味經本行品曰:「佛實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國寂滅道場,為普賢賢首等諸大菩薩,於雜華經中已廣分別。」
雜善 (術語)對於他力之念佛而言。自力之諸善,謂之雜善。
雜集論 (書名)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之異名。
雜無極經 (經名)六度集經之異名。
雜業 (術語)如娑婆世界,於一界中感鬼畜人天胎卵濕化等種種雜多苦果之業因也。是非就一人言之,就受生於同一界之各人而言之也。淨土論註一曰:「雜生世界,(中略)苦藥萬品,以雜業故。」
雜碎衣 (衣服)三衣中大衣之異名。以割截之條數最多故也。六物圖曰:「梵云僧伽梨,此云雜碎衣,條相多故。」此解恐為不妥。當是拾集破碎雜布所作之衣之意。即糞掃衣也。
雜想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十三觀,觀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三尊種種變現雜相之觀法也。天台觀經疏曰:「普雜何異而為二耶?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一具觀。雜觀明佛菩薩神力自在,轉變非恒,大小不定,或隨物現,故名為雜。」
雜犍度 (術語)八犍度。【又】二十犍度之一。四分律五十一卷以下三卷說規定修道資具之章也。
雜緣 (術語)外來雜亂吾正念者。無論何事凡妨正念者皆是也。往生禮贊曰:「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雜藏 (術語)佛滅後,經典之結集。有二藏三藏四藏五藏等之別。經量部為經律二藏之結集。薩婆多部為三藏之結集。大眾部為四藏或五藏之結集。四藏者三藏與雜藏也。此中攝一切菩薩之教行。增一阿含經序品曰:「方等大乘總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分別功德論一曰:「雜藏者,非一人說。或佛所說,或弟子說,或諸天頌,或說宿緣三阿僧祇菩薩所生。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曰雜藏。」集藏傳曰:「雜藏之法,讚菩薩生,此中諸義多於三藏,都合諸法結在一處。」此雜藏為大乘教。智度論四十九曰:「四藏所謂阿含、阿毘曇、毘尼、雜藏。摩訶般若波羅蜜等諸摩訶衍經,皆名為法。」摩訶衍經亦解為雜藏。分別功德論一曰:「諸方等正經皆是菩薩藏中事,先佛在時已名大士藏。阿難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為五藏。」
雜藏經 (經名)一卷,晉法顯譯。記餓鬼與目連之問答。
雜寶藏經 (經名)十卷,元魏吉迦夜譯。舉王子以肉濟父母等百二十一條之因緣。勸人作福與持戒。
雜寶聲明論 (經名)護法菩薩造,有二萬五千頌。西方之學者,以為聲明論之至極。見唯識樞要上本。
雜譬喻經 (經名)有四部:一,舊雜譬喻經二卷,西土賢聖集,吳康僧會譯。二,雜譬喻經,一名眾經撰雜譬喻經一卷,比丘道略集,秦羅什譯。三,雜譬喻經二卷,失譯。四,雜譬喻經一卷,後漢支婁迦讖譯。五,譬喻經十卷,不入藏經。有坊刊。
雜觀想 (術語)雜想觀
騎牛求牛 (譬喻)附錄。
騎牛歸家 (譬喻)十牛之一。
騎驢覓驢 (譬喻)寶法大士之語也。通玄鈔曰:「德公云:若欲有情覓佛,將網山上羅魚。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言不見己心之佛性而迷也。大藏一覽曰:「參禪有二病:一是騎驢覓驢,一是騎不肯下。」黃庭堅詩曰:「騎驢覓驢但可笑,以馬喻馬亦成癡。」
雛僧 (雜名)稚僧也。
雞舌香 (物名)名義集三曰:「異物志曰:是草萎可合香,箋外國胡人說,眾香共是一木,華為雞舌香。」
雞足山 (地名)梵Kukkut!apada,迦葉尊者入定之山,在摩揭陀國。又曰狼跡山。西域記九曰:「莫訶河東入大林,野行百餘里,至屈屈吒播陀山,(中略)唐言雞足。亦謂窶盧播陀山Gurupada,唐言尊足。其後尊者大迦葉波,居中寂滅,不敢指言,故云尊足。」昆奈耶雜事四十曰:「舊云雞足,由尊者在中,後人喚為尊足。又嶺有佛跡,然雞足尊足,梵音相濫也。」屈屈吒播陀
雞足守衣 (傳說)迦葉尊者於雞足山入定,奉持如來附屬之金襴衣,以待彌勒之出世。金襴衣
雞足洞 (地名)雞足山之洞。
雞毒 (地名)天竺也。與賢豆,身毒等同。
雞舍缽喇底揭喇呵 (衣服)Kes/apratigrahan!am%,譯曰剃髮衣。披著剃髮者。十三資具衣之一。見百一羯磨十。
雞狗戒 (術語)天竺之外道,有奉雞戒狗戒者。雞戒者,終日一足而立也。狗戒者,噉人之糞也。苦行附錄。
雞胤部 (流派)Gokulika(Kaukkutika),小乘二十部之一。又曰灰山住部,窟居部,高拘梨訶部。佛滅後二百年頃,自大眾部中分出者。主張過未無體論。且以論為主,以經律為應於機類之方便而輕視之。宗輪論述記曰:「憍矩胝部,此婆羅門姓也,此云雞胤。上古有仙,貪欲所逼,遂染一雞。後所生族,因名雞胤。婆羅門中仙人種姓,(中略)此部唯弘對法,不弘經律,是佛世尊方便教故。」
雞峰 (地名)雞足山也。
雞雀寺 (寺名)在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阿育王所建。雜阿含經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曰:「雞雀寺。」阿育王傳三曰:「雞頭末寺。」阿育王經五曰:「雞寺。」西域記八曰:「雞園。」皆同一處也。雞園
雞婁鼓 (物名)又作奚樓子,雞婁子。鼓之一種,其形如甕。胴較鼓面為大。自首懸於腋下而擊之。
雞貴 (地名)高麗國之別名。寄歸傳一曰:「雞貴者,西方名高麗國。為俱俱吒醫設羅Kukkutes/rara。俱俱吒是雞,醫設羅是貴,西方傳云:彼國敬雞,神而所尊,故戴翎羽,而表飾矣。」
雞園 (地名)Kukkut!a%ra%ma,梵名屈屈吒阿濫摩之譯。在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之側,無憂王(即阿育王)建立之處。西城記八曰:「故城東南,有屈屈吒阿濫摩(唐言雞園)僧伽藍,無憂王之所建焉。無憂王初信佛法也,式遵崇建,修殖善種,召集千僧凡聖兩眾,四事供養,什物周給。」或曰雞頭摩寺,雞頭末寺,雞雀寺。雞寺等。
雞園寺 (寺名)雞園
雞頭摩 (寺名)又曰雞頭末。雞園
雞嶺 (地名)迦葉入定之雞足山也。因而復以名迦葉。興禪護國論序曰:「鷲峰迴面,雞嶺笑顏。」
雞薩羅 (物名)寶名。慧苑音義下曰:「師子身毛旋文,呼為雞薩羅。西域有寶,旋文恰如師子毛旋形,從其為名耳也。」梵Kes/ara。
雞羅多摩 (物名)香名。慧苑音義上曰:「雞羅,具云雞薩羅,此云花葉也。多摩,具云多摩羅,此云天花也。謂此香天上花葉所作。」
醧忘臺 (傳說)若禽獸魚蟲過千百等劫,受報滿後,判發西大洲為男為女者,即交醧忘臺下。共臺居十殿冥王殿前六橋之外。甚高大。四圍廊房一百零八間。向東甬道僅闊一尺四寸。孟婆神設盞於此。使人飲湯,以忘前生之事。
歸人 (術語)撥妄而入於真也。漢光類聚一曰:「斷九界迷情,歸入佛界一理。」
歸元 (術語)又曰歸真,歸寂,歸化,歸本。出生滅界,還歸於真寂本元之意。謂人之死亡也。與圓寂同義。禪家於亡者之位牌題新歸元或新歸真,其下有具法名者。普通謂僧侶之死亡。
歸仰 (術語)歸依仰慕也。義林草四本曰:「起殷淨心,策殊勝業,申誠歸仰,故名敬禮。」無量壽經上曰:「天人歸仰。」
歸戒 (術語)三歸戒也。歸依佛法僧三寶之戒法。三歸
歸命 (術語)Namas Namb Namo,梵語曰南無。譯曰歸命。有三義:一,身命歸趣於佛之義。二,歸順佛之教命之義。三,命根還歸於一心本元之義。[物/心]為表信心至極之詞。起信論淨影疏上曰:「內正報中,命根為要,故舉要命。屬彼三寶,名之為歸。」起信論義記上曰:「歸者趣向義,命謂己身性命。生靈所重,莫此為先。(中略)二歸是敬順義,命謂諸佛教命。」同海東疏上曰:「敬順義是歸義,趣向義是歸義。命謂命根,總御諸根,一身之要,唯命為主。萬生所重,莫是為先。舉此無二之命,以奉無上之尊,表信心極,故言歸命。又復歸命者還源義,所以者眾生六根,從一心起。而背自源,馳散六塵。今舉命總攝六情,還歸其一心源,故曰歸命。所歸一心即是三寶故也。」法華嘉祥疏四曰:「歸命者,以命歸投十方諸佛也。」
歸命頂禮 (術語)頂禮者以神佛之足,戴我頂上而禮拜者。是歸命為意業之禮拜,頂禮為身業之禮拜也。大日經疏十二曰:「重言歸命頂禮者,此義大同小異。重言者,恭敬深至故爾也。」
歸命合掌 (術語)十二合掌之一。禮拜之時,合左右之掌,交叉十指,謂之歸命合掌。即金剛合掌也。大日經疏十三曰:「令十指頭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剛合掌也。此云歸命合掌,梵音名缽囉拏摩合掌。」蓮華部心軌曰:「歸命合掌亦名金剛合掌。」梵Pran!ama。
歸依 (術語)於勝者歸投依伏也。大乘義章十曰:「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歸以反還為義,依者憑也。」義林章四本曰:「歸依者,歸敬依投之義。」勝鬘經曰:「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
歸依佛 (術語)捨邪師而事正師也。大乘義章十曰:「依佛為師,故名歸佛。」
歸依法 (術語)捨邪法而修正法也。大乘義章十曰:「憑法為藥。故名歸法。」
歸依僧 (術語)捨邪友而伴正友也。大乘義章十曰:「依僧為友,故稱歸僧。」
歸性 (術語)攝有為之事相,歸於真如之實性也。述記一本曰:「攝相歸性,皆如為體。故經說言,一切法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歸性門 (術語)華嚴宗四門出體之一。出體附錄。
歸宗寺 (寺名)在江西盧山。西晉咸康六年,右將軍王義之捨其故宅為西天達摩多羅所建。唐元和中,智常住此而復興,白樂天,李渤等,時來訪道。爾後為禪院,經第二世澹權,第三世懷惲,第四世弘章,而策貞慧超又居之。宋太平興國九年,道詮住之為第十二世,義柔嗣之。淳化四年,柔寂而慧誠補第十四世之席,住十四年。歷可宣慧通等,有志芝,於山頂結茅庵而居。其次正賢住之,於宋代為禪宗之大道場。見傳燈錄,續傳燈錄等。
歸南 (人名)歸宗之常禪師與南泉之願禪師也。略禪林類集四曰:「歸宗常禪師,因[戔*(到-至)]草次。有座主來參。偶見一蛇過,師逐鋤斷之。主云:久響歸宗,元來是個麤行沙門。師云:[何-可+爾]麤我麤?主云:如何是麤?師堅起鋤頭。主云:如何是細?師作斬蛇勢。主云:與麼則依而行之。師云:依而行之且置,[何-可+爾]甚處見我斬蛇?主無對。」同四曰:「南泉願禪師,因兩堂首座爭貓兒。師乃提起云:大眾道得即救取,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遂斬之。至晚趙州從外歸。師舉似州,州乃脫履安頭上而出。師云:子若在,即救得貓兒。」宗論三之三曰:「寒拾之訶律主,歸南之斬貓蛇。譬良醫砒霜治病,大將奇計除賊。」
歸俗 (雜語)棄僧而復歸於俗生活也。象器箋十二曰:「居家必用吏學指南篇云:還俗,謂僧道犯罪歸家者。歸俗,謂僧道無罪,自願歸家也。」
歸寂 (術語)又曰入寂。歸於寂滅入於寂滅之義。示證果人死之詞。寂滅為涅槃之譯語,原為生死共滅之義。惟今偏於生之一邊而曰歸寂。後遂尊僧侶之死而用之。輔行一之二曰:「圓音教風,息化歸寂。」釋氏要覽下曰:「釋氏死謂涅槃,圓寂,歸真,歸寂,滅度,遷化,順世。皆一義也。隨便稱之,蓋異俗也。」
歸真 (術語)終歸於真如也。謂涅槃。四教儀一曰:「夫道絕二途,畢竟者常樂,法唯一味,寂滅者歸真。」又釋尊之死謂之歸真。歸寂
歸敬 (術語)對於賢善,歸依敬禮也。義林章四本有歸敬章。
歸敬序 (雜語)於所信之如來,表歸命敬禮之序文也。謂經論釋之初,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等記。
黠慧 (術語)謂世俗之智慧也。大般若經三百三曰:「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有黠慧不。」
翻邪歸正 (術語)翻外之邪道而歸內之正道也。
翻梵語 (書名)梁寶唱撰。其書逸而不傳。纔見殘編。又義淨三藏有翻梵語一卷。
翻經台 (雜名)謝靈運見遠公。肅然心服。乃即寺中觀翻涅槃經。為台。植白蓮池中。名翻經台。見盧山記。
翻譯 (雜語)轉梵語而成漢言也。亦作繙譯。隋書經籍志曰:「漢桓帝時,有安息國沙門安靜,齋經至洛,翻譯最為通解。」宋僧傳二曰:「譯之言易也,謂以所有見所無也。」同三曰:「如翻錦繡,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翻譯名義集一曰:「夫翻譯者,謂翻梵天之語,轉成漢地之言,音雖似別,義則大同。宋僧傳云:如翻錦繡,背面俱華,但左右不同耳,譯之言易也。謂以所有,易其所無,故以此方之經,而顯彼土之法。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今通西言而云譯者,蓋漢世多事北方,而譯官兼善西語。故摩騰始至,而譯四十二章,固稱譯也。」又卷三曰:「彥琮法師云:夫預翻譯,有八備十條:一誠心受法,志在益人;二將踐勝場,先牢戒足;三文詮三藏,義貫五乘;四傍涉文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五[怖-布+禁]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六沈於道術,淡於名利,不欲高衍;七要識梵言,不附彼學;八傳閱蒼雅,麤諳篆隸,不昧此文。十條者:一句韻,二問答,三名義,四經論,五歌頌,六咒功,七品題,八專業,九字部,十字聲。」
翻譯官職 (術語)翻譯名義集三曰:「宋僧傳云:譯場經館;設官分職,可得聞乎?曰:此務所司,先宗譯主,即齋葉書之三藏,明練顯密二教者。是也,次則筆受者,必言通華梵,學綜有空。相問委知,然後下筆。西晉偽秦已來,立此員者,即沙門道含玄賾,姚嵩聶(女涉切)承遠父子。至於帝王執翰,即興梁武太後中宗,又謂之綴文也。次則度語,正云譯語,亦名傳語。傳度轉令生解矣,如翻顯識論,沙門戰陀譯語,是也。次則證梵本者,求其量果,密以證知,能詮不差,所顯無謬矣。如居士伊捨羅,證譯毘奈耶梵本,是也。至有立證梵義一員,乃明西義得失,貴令華語下,不失梵義也。復立證禪義一員,沙門大通曾充之。次則潤文一位,員數不恒,令通內外學者充之,良以筆受在其油素,文言豈無俚俗,儻不失於佛意,何妨刊而正之。故義淨譯場,李嶠韋嗣立盧藏用等二十餘人。次文潤色也。次則證義一位,蓋證己譯文所詮之義也。如譯婆沙論,慧嵩道朗等三百人,考證文義,唐復禮累場充其任焉。次有梵唄者,法筵肇啟,梵唄前興,用作先容,令生物善。唐永泰中,方聞此位也。次有校勘,清隋彥琮覆疏文義,蓋重慎之至也。次有監護大使,後周平高公侯壽為總監檢校,唐房梁公為奘師監護,相次觀楊慎交杜行顗等充之,或用僧員,則隋以明穆曇遷等十人,監掌翻譯事,詮定宗旨也。」
翻譯名義集 (書名)宋姑蘇景德寺僧法云編,共二十卷,六十四目。以經典所用之語,分類編列。如系梵語,則釋以華言,並詳得名之由及其沿革。誠讀內典者不可少之書也。
斷七 (雜語)人死後四十九日。召僧道誦經。俗曰斷七。參看七七條。
斷末摩 (術語)末摩譯曰支節,又曰死穴。身中有特異之支節,他物觸之,則起劇痛,其命必終。人將死時,水風火三大中,其一大偏增,觸其末摩,使命斷絕,謂之斷末摩。斷者,非切斷未摩,乃觸於末摩而命斷絕也。俱舍論十曰:「於身中有異支節,觸便致死,是謂末摩。若水火風隨一增盛如利刀刃,觸彼末摩,因此便生增上苦受,從斯不久遂致命終。」俱舍光記十曰:「末摩是身中死穴,其量極小,觸便致死。又解,對法藏中說,眾生身中有百處名末摩,觸便致死。」同頌疏曰:「末摩,此云支節。然於身中有百處異支節,其量甚小,觸便致死,是謂之末摩。水等者等取風火,於此三大隨一增盛如利刀刃,觸彼末摩,因此命終,故名為斷。此言斷者,非如斬薪令成兩段,但由三大觸彼末摩,令身無覺,說名為斷。」梵Marmacchid。
斷伏 (術語)滅煩惱之種子,謂之斷。制煩惱之現行,謂之伏。初伏之,後斷之也。
斷肉 (術語)佛於小乘律,開比丘之食三淨肉,於大乘之經律,向菩薩嚴禁之。以大乘之教理,大悲心為主故也。而於涅槃經更制比丘之食肉,廢前小乘律之說。故依大乘家之說,則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薩,皆不得食肉。梵網經下曰:「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涅槃經四曰:「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
斷肉經 (經名)師子素馱婆王經之略名。
斷見 (術語)有情之身心,見為限一期而斷絕,謂之斷見,反之而見身心皆常住不滅,謂之常見。此二者名邊見,為五惡見之第二。涅槃經二十七曰:「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智度論七曰:「斷見者見五眾滅。」(五眾者五蘊也)。
斷見論 (流派)十六外論之一。外道附錄。
斷見外道 (流派)外道六宗之一。富蘭那迦葉也。此人起邪見,謂無善,無善之報,無惡,無惡之報。見涅槃經十九。
斷和 (術語)彼此有爭,則斷事之人,斷其是非,使兩者和。
斷事沙門 (職位)僧中之判決犯罪者。僧史略中曰:「周隋之際有法導,專精律範。北齊主既敬法門,五眾斯盛,有犯律者令逆理之,敕為斷事沙門。」
斷食 (術語)原為外法,一為忍苦。一為自己斷食,施與於他。以為功德之法。顯教稱之為自餓外道。以為無義之法而戒之。佛本行集經曰:「若因斷食當得大福者,其野獸等應得大福。」然密教修秘法者,一為表至誠,一為停便利之不淨,有斷食之法。蘇婆呼經曰:「念誦人起首求悉地者,應具八戒。或二三日亦須斷食,然後作成就法。(中略)欲令彼等屎尿涕唾鼻穢不出故為遣斷食,非為妨道而遣斷也。」瞿醯經曰:「換表是外潔,斷食是內潔。若內外淨潔,所得果報微妙第一。」不動使者法曰:「一日一夜,水亦不飲。」陀羅尼集經十一面法曰:「其咒師一日不食,若不忍飢,唯得食酥。」
斷苦法 (術語)斷苦際之法,由小乘教而得涅槃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大勢佛及與斷苦法。」
斷律儀 (術語)與九無間道共生之靜盧律儀(定共戒)及無漏律儀之稱。有斷煩惱之作用,故名。
斷相讀心 (術語)十心
斷畜生命 (術語)六法戒
斷屠 (雜語)高承事物紀原曰:「唐會要曰:武德二年正月,詔自今以後,每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齋日,並斷屠。此斷屠之始。」通俗編二十曰:「隋書禮志,祇雨不應,乃涉市禁屠,百官斷傘扇。許觀東齋記事,隋高祖仁壽二年,詔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內斷屠。則此事隋已有之,不始於唐。」
斷常二見 (術語)五惡見中第二謂之邊見,邊見有二:一為斷,二為常見也。見斷見
斷善根 (術語)斷無人身固有之善根也。起因果撥無之邪見時,初斷善根,是極惡之人,比畜類亦劣。何則?畜類尚有生得之善根也。俱舍論十七曰:「惡業道中唯有止品圓滿邪見,能斷善根。」
斷善闡提 (術語)永不成佛之機,謂之闡提。有二類。為救眾生之大悲,永不成佛,謂之大悲闡提。為極悲惡斷善根,永不成佛,謂之斷善闡提。
斷結 (術語)結者煩惱之異名。謂斷煩惱也。四教儀四曰:「三藏佛三十四心發真斷三界結盡。」
斷智 (術語)斷煩惱之智也。大乘義章十三曰:「煩惱盡處,名之為斷,斷是智果。」
斷惑 (術語)以真智斷妄惑也。斷惑,則真理於是顯。謂之證理。證理者斷惑之果也。三乘之見道已上,始斷一分之惑。自是已後為聖者。已前為凡夫。
斷惡修善 (術語)十心
斷滅 (術語)諸法因果各別,故非為常,因果相續,故非為斷,撥無此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屬於邪見中之極惡者。
斷道 (術語)斷惑之道位也。如於見道斷見惑,於修道斷修惑。
斷對治 (術語)對治
斷障無上 (術語)七種無上
斷疑生信 (術語)於實相之妙理,斷疑生信也。天台以之為法華經一部之功用。法華玄義九曰:「用是如來之妙能,此經之勝用。如來以權實二智為妙能,此經以斷疑生信為勝用。祇二智能斷疑生信,生信斷疑由於二智,約人約法左右互論耳。」
斷德 (術語)諸佛三德之一。斷盡一切煩惱之德也。涅槃三德之解脫德當之。
斷頭者 (雜名)犯斷頭罪者。梵網古跡上曰:「雖失淨戒,經說即悔,亦得重受。不同聲聞如斷頭者,現身不能復入僧數。」
斷頭罪 (術語)律稱婬盜殺妄四者為波羅夷罪,譯為斷頭罪。比丘犯此罪者,絕比丘之資格,猶如斷人之頭首不可再生也。行事鈔中一曰:「四分云:波羅夷者,譬如斷人頭不可復起。若犯此法,不復成比丘故。」
斷諸煩惱念處 (術語)十念處之一。念處附錄。
斷臂 (故事)慧可大師,自斷左臂,置於祖師之前也。見傳燈錄四達磨章。
斷斷 (雜語)四正斷之一。所起之惡法,斷已更生,則更精進而不使生起,斷之又斷故曰斷斷。
斷證 (術語)斷妄惑,證得勝果也。唯識論一曰:「斷障為得二勝果故,由斷讀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斷鹽 (雜語)於神咒之法不食鹽也。五部律二十六曰:「有諸比丘,誦咒時,不噉鹽,不眠床上,稱言南無伽神婆。生疑我將無墮異見受餘師法耶?以是白佛。佛言神咒法爾,但莫墮其見。」穰麌利童女經曰:「修行者欲成就此法者,先斷五辛,亦不食鹽,不食油。斷語。於一靜處,三時澡浴,三時澡衣。結印誦隨心真言滿一萬遍,則行法成就。」蓋斷鹽者減食欲之意也。
濾水囊 (物名)與漉水囊同。律家謂之漉水囊。禪家謂之瀘水囊。濾漉義同。漉水囊
濾羅 (物名)漉水之羅,即漉水囊也。
罥索 (物名)取鳥獸之具。以為佛菩薩攝取眾生之象徵。不空罥索觀音之罥索,及不動尊所持之罥索是也。梵語雜名曰:「罥索,梵語播捨。」大日經疏五釋不動之罥索曰:「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攝方便,以此執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斷其業壽無窮之命,令得大空生。」演密鈔五曰:「罥索是菩提心中等者,四攝是法,罥索是喻。諸佛菩薩,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無空過者。世間罥索,索取諸獸,少有所失,故以為喻。」【又】(譬喻)喻凡夫之心,為我見所縛也。大日經一曰:「云何罥索心?謂一切處住於我縛為性。」
罥索觀音 (菩薩)不空罥索觀音之略稱。
颺燄 (譬喻)颺者浮動之義,燄者颺燄也。颺燄
蟭螟作窠 (公案)傳燈錄曰:「洪恩禪師執仰山手作舞云:譬如蟭螟蟲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頭叫喚。」
豐干 (人名)豐一作封。原居天台山國清寺,剪髮齊眉,衣布裘,身量重七尺。餘人或借問,則止對曰隨時二字,更無他語。嘗乘虎直入松門。眾僧驚懼。口唱道歌。時眾方崇重。終後於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常調。士庶見之,無不敬禮。嘗養二士,云寒山拾得。見宋僧傳,傳燈錄。又傳燈錄云:「閭丘徹出牧丹陽。豐干禪師謂曰:到任須謁文殊普賢,在天台國清寺執爨洗器者,寒山拾得也。閭丘訪之,見二人致拜。寒山笑曰:豐干饒舌。」釋文曰:「豐干是阿彌陀佛。」
豐財菩薩 (菩薩)胎藏界觀音院第三行第三位之尊。密號曰如意金剛。司福智之二門。
(術語)繫縛之意也。
繫念 (術語)念繫於一處而不思他也。寶積經四十七曰:「書夜常繫念,勿思於欲境。」觀無量壽經曰:「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繫珠 (譬喻)不知己衣裏繫珠,貧窮求衣食之喻也。衣珠。大日經疏四曰:「繫珠毒鼓之緣,豈當己乎?」
繫著 (術語)心繫於事物而局執也。與執著同。涅槃經十七曰:「繫著者為魔縛,若不著者則脫魔縛。」
繫緣 (術語)廣於法界之事物懸思也。對一念之語而言。一念者一思而止也。止觀上曰:「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繫縛 (雜語)煩惱纏綿身心而不使自由,故以名煩惱。
繫驢橛 (譬喻)路傍繫驢馬之木杭。譬言心非貴重之物,非可保重,而為其所緊縛。碧巖第一則著語曰:「是甚繫驢橛!」
麗藏 (雜名)高麗版大藏經之略稱。
麗藏目錄 (書名)大藏目錄之異名。高麗版大藏經之目錄也。
麗塔 (堂塔)美麗之塔也。宋書謝靈運傳曰:「謝麗塔於郊郭,殊世間於城傍。」
藤蛇喻 (術語)出金光明經。迷執妄情所現之相,以為實有,恰如見藤蔓而以為蛇也。
藥山 (人名)唐禪師惟儼,嗣石頭遷禪師,住灃洲之藥山。海眾雲合。文宗太和二年入寂,壽八十四。
藥山陞座 (故事)藥山久不陞座,院主白云大眾久思示誨,請和尚為眾說法。山使打鐘。眾方集。山陞座良久,便下座歸方丈。院主隨於後,問適來許為眾說法,云何不垂一言?山云: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見從容錄緣第七則。
藥叉 (異類)夜叉
藥叉持明 (異類)位於胎藏界外金剛院之南方,是增長天之眷屬也。
藥乞叉 (異類)Yaks!a,又作夜乞叉,藥叉。舊稱夜叉。
藥上菩薩 (菩薩)藥王菩薩
藥王 (雜名)藥中之為最者。
藥王品 (經名)藥王菩薩本事品之略稱。
藥王樹 (雜名)藥樹王
藥王藏 (雜名)良藥之庫藏也。千手經曰:「當知其人是藥王藏,常以陀羅尼療眾生病故。」
藥王菩薩 (菩薩)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云:「過去久遠劫有佛,號琉璃光照如來,劫名正安穩,國名懸勝旛。彼佛涅槃後,於像法中有千比丘,發心修行。眾中有一比丘,曰日藏。聰明多智,為諸眾說大乘之平等大慧。眾中有一長者,名星宿光。聞大乘,心生歡喜。持訶黎勒果及諸雜藥,供養日藏比丘及諸眾。因發大菩提心。時星宿光之弟曰電光明,亦隨兄持諸良藥,供養日藏及諸眾,發大誓願。此時大眾讚嘆號兄為藥王,弟為藥上。是今藥王藥上二菩薩也。佛告彌勒:是藥王菩薩久修梵行,諸願巳滿,於未來世成佛,號淨眼如來。藥上菩薩亦次藥王作佛,號淨藏如來。」法華嘉祥疏二曰:「藥王者,過去世以藥救病,因以為名。」
藥王燒臂 (傳說)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曰:「過去有佛,號日月淨明德如來。彼佛為一切眾喜見菩薩及大眾說法華經,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修苦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入此三昧雨諸妙華妙香,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作是供養已,自念不如以我身供養,服諸妙香,身塗香油。於日月燈明佛前,以願力燒身。其火燃千二百歲,其身乃盡。菩薩命終後,復化生於日月淨明德佛國土淨德王家。即白父詣佛所,以偈讚佛。佛曰:我涅槃時到,我以佛法囑累於汝。於夜後分入涅槃,爾時菩薩收佛舍利,立八萬四千塔而供養之。菩薩復自念:我作是供養,心猶不足。即於大眾前燃百福莊嚴之臂,七萬二千歲中,供養八萬四千之塔。爾時大眾見其無臂,憂惱悲哀。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前立此誓言:我舍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作是誓已,自然還復。佛言:一切喜見菩薩,今藥王菩薩是也。」摩訶止觀一曰:「藥王燒手,普明刎頭。」
藥王菩薩品 (經名)藥王菩薩本事品之略稱。
藥王藥上經 (經名)觀藥王藥上經之略名。
藥王菩薩本事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二品之名。說藥王菩薩往昔為供養法華燒身燃臂之本事因緣。
藥石 (雜語)又作藥食。有療病之意味。謂禪林晚間之粥。隱語也。黃檗清規曰:「藥石晚食也,比丘過午不食。故晚食名藥石,為療餓渴病也。」
藥食 (雜語)藥石
藥師 (菩薩)具曰藥師琉璃光如來。又有大醫王佛,醫王善逝等稱。梵名鞞殺社窶嚕Bhais!ajyaguruvaid!u%ryaprabha%sa,為東方淨琉璃國之教主,發十二誓願,救眾生之病源,治無明之痼疾。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曰:「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剋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中略)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又】醫也。大寶積經曰:「譬如藥師持藥囊,自身病不能療治。」
藥師十二誓願 (名數)第一自他身光明熾盛之願。第二威德巍巍開曉眾生之願。第三使眾生飽滿所欲而無乏少之願。第四使一切眾生安立大乘之願。第五使一切眾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願。第六使一切不具者諸根完具之願。第七除一切眾生眾病,令身心安樂,證得無上菩提之願。第八轉女成男之願。第九使諸有情解脫天魔外道纏縛,邪思惡見稠林,引攝正見之願。第十使眾生解脫惡王劫賊等橫難之願。第十一使飢渴眾生得上食之願。第十二使貧乏無衣服者得妙衣之願。見藥師經。
藥師三尊 (圖像)中尊藥師如來,左脅侍日光遍照菩薩,右脅侍月光遍照菩薩也。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悉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藏師七佛 (菩薩)七佛藥師
藥師八大菩薩 (菩薩)藥師經曰:「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經中不舉八菩薩之名。
藥師十二神將 (如來)以藥師如來神力守護行者之十二大將也:一,宮毘羅大將。二,伐折羅大將。三,迷企羅大將。四,安底羅大將。五,額[何-可+爾]羅大將。六,珊底羅大將。七,因陀羅大將。八,波夷羅大將。九,摩虎羅大將。十,真達羅大將。十一,招杜羅大將。十二,毘羯羅大將。見藥師經。
藥師印相 (印相)開左手置臍下,以右手重於上,二大指之頭相合,名為法界定印。是藥師如來之根本印也。見圖印集一。
藥師真言 (真言)「[口*菴],呼嚧呼嚧,戰馱利,摩橙祇,莎訶。」見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
藥師經軌 (經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玄奘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義淨譯。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一卷,金剛智譯。藥師如來念誦儀軌一卷,不空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一卷,失譯人名。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二卷,沙囉巴譯。
藥師燈 (物名)北周書張元傳曰:「其祖喪明,元讀藥師經見盲者得視之言,遂請七僧然七燈,七日七夜轉藥師經,言願祖目明見,元求代闇。如此經七日,其夜夢一老翁以金鎞治其祖目。」灌頂經曰:「救脫菩薩白佛言:若有尪羸痛惱,請諸僧七日七夜齋戒誦經,勸然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旛四十九首,燈亦復爾,七層每一層七燈,轉如車輪。其遭厄難,可以過度。救脫菩薩,蓋即藥師佛也。」
藥師經 (經名)有五譯:一,題曰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脫經,佛說灌頂經十二所載,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一卷。二,宋慧簡譯,一卷,藥師琉璃光經(不入藏經)。三,隋達摩笈多譯,一卷,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四,唐玄奘譯,一卷,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五,唐義淨譯,二卷,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此中前四譯,單譯出藥師如來之部,第五義淨譯,於前卷譯出六佛,於後卷譯出藥師佛,故單言藥師經,則為前四譯,特指玄奘譯。言義淨譯者,則稱七佛藥師經。各家疏註如下:藥師經疏一卷,唐窺基撰。藥師經鐙燄一卷,淨挺著。藥師經直解一卷,靈耀撰,附梵文神咒。藥師經古跡二卷,新羅太賢撰。藥師經鈔二卷,善珠撰。藥師經篡解四卷,亮汰撰。
藥師講 (行事)念誦藥師如來之法會也。
藥師悔過 (修行)向藥師如來懺悔罪障之法也。
藥師護摩 (修法)供養七佛藥師之秘法也。
藥師散華 (儀式)散華
藥師琉璃光佛 (菩薩)藥師佛之具名。藥師 0013.JPG
藥師琉璃光如來 (菩薩)藥師佛之具名。
藥師如來本願經 (經名)一卷,隋達摩笈多譯。五譯之一。
藥師如來念誦儀軌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
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 (經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說七佛藥師之念誦法。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五譯之一,常稱藥師經者是也。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經名)二卷,唐義淨譯。說藥師七佛之本願並淨土。
藥草 (譬喻)法華經藥草喻品以佛之教法譬之雨,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佛教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因而治惑,稱為藥草。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又三草中之中草為聲緣之二乘,此品所明,正在聲緣之二乘,故舉藥草而兼他也。經曰:「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瀰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濧,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草實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
藥草喻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五品。藥草
藥珠二身 (名數)藥樹王身如與如意珠王身也。佛為拔眾生苦化現之身,謂之藥樹王身(藥樹王身),為與眾生以樂化現之身,謂之如意珠王身。法華玄義六曰:「示身輪者,即是示藥樹王身如意珠王身。」法華嘉祥疏二曰:「菩薩有二種身:一如意珠王身,能與一切樂。二藥樹王身,見聞之者無不苦滅。」
藥廁抳 (天名)Yaks!in,不動明王使者之名。譯曰勇健神。聖無動尊成就使者法品曰:「次無動尊藥廁抳(唐云勇健神)使者像,一身四手。左邊上手把三股叉,下手把棒,右邊上手掌把一輪,下手把罥索。其身青色而大張口,狗牙上出,眼赤如血,而有三眼。頂載髑髏,頭髮聳豎,如火燄色。頂纏大蛇,二膊各有倒垂一龍,龍頭相向。其像要纏二大赤蛇,二腳腕上纏大赤蛇。所把棒主上亦纏大蛇,虎皮縵褲髑髏瓔珞。」
藥童子 (傳說)耆域Ji^va以藥草作童子之形以醫諸病云。大寶積經八曰:「耆域醫王,合集諸藥,以取藥草作童子形,端正殊好,世之希有。所作安諦,所有究竟殊異無比。往來周旋,住立安坐,臥寐經行,無所缺漏所顯變業。或有大豪國王太子大臣百官貴姓長者,來至耆域醫王所,視藥童子。與共歌戲,相其顏色,病皆得除,便致安穩。」
藥犍度 (書名)二十犍度之第七。四分律四十二就時藥非時藥七日藥盡形壽藥等細說之。藥猶言食。
藥樹王 (雜名)又曰藥王樹。草木有可以治病者。其中最勝者,稱為藥王。捺女耆域因緣經曰:「逢一小兒擔樵,耆域望視悉見此兒五臟腸胃,縷悉分明。耆域心念,本草經說:有藥王樹,從外照內見人腹臟,此兒樵中得無有藥王耶?」
藥樹王身 (術語)菩薩應現於六道,救眾生苦難之身也。觀音玄義上曰:「如華嚴云:有上藥樹,其根深入,枝葉四布,根莖枝葉,皆能愈病。聞香觸身,無不得益。菩薩亦如是,大悲熏身形聲利物,名大藥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寶,隨意而不窮不盡。菩薩大慈熏身與眾生樂,名如意藥王身。」法華玄義六曰:「示身輪者,即是示藥樹王身如意珠王身。」法華入疏七曰:「五約藥樹珠王明,觀世音譬藥樹王遍體愈病,普門者譬如意珠王隨意所與。」
藥藏 (堂塔)阿育王於四門立藥藏,施藥於一切比丘。見善見律毘婆沙二。
[卄/閬][卄/碭] (植物)見食[卄/閬][卄/碭]條。
藪中捨位 (本生)薩埵王子之故事。薩埵王子
藪達梨舍菟 (菩薩)妙見菩薩之梵名。北辰星也。見翻梵語。梵Sudars/ana。
藕孔 (雜名)阿修羅與天帝戰,敗北,四兵盡入一藕孔中。見雜阿含經十六。又觀佛三昧經曰:「阿修羅王往攻帝釋於虛空中,有刀輪自然而下,當阿修羅上。耳目手足,一時盡落。時阿修羅即便驚怖,遁走無處,入藕絲孔中。」
藕益 (人名)又作蕅益。明末高僧智旭,號蕅益。住於靈峰。智旭
藕絲 (譬喻)於見道可斷之迷理惑,其性猛利,斷之卻易,故譬之於破石。於修道可斷之迷事惑,其性純弱,斷之反難,故譬之於藕絲。古德之頌曰:「見道如破石,修道如藕絲。」朝野群載二仁王會咒願文曰:「長斷藕絲,共升蓮藻。」
龐居士 (人名)嗣馬祖。有好雪片片不落別處之機語。見碧巖四十二則。
廬山衣 (衣服)今淨土宗所用之法衣也。是唐土廬山白蓮社眾徒之風儀。原為禪家之法衣也。
廬山流 (流派)又曰慧遠流。東晉時,慧遠居盧山,結白蓮社,與百二十三人共修念佛。事理雙修之念佛也。吾國淨土教三傳之一。
廬陵米價 (雜語)禪家之公案也。五燈會元五青原草曰:「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廬陵米作麼價。」從容錄五則曰:「青原米價。」
(公案)雲門附錄。
關中四聖 (名數)四聖
關帝 (神名)關雲長嘗於玉泉山現靈,受戒於天台之智者(佛祖統紀六智者傳),問禪於神秀禪師(三國英雄志傳十三),故僧伽藍有以為護伽藍神而祭之者。
關捩子 (物名)喻物之緊要處。傳燈九黃檗草曰:「如四祖下牛頭大師,橫說豎說,未知向上關捩子。」碧巖第一則評唱曰:「撥轉關捩子,出自己見解。」
(術語)[876A]Ra,又作囉。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大日經曰:「囉字門一切法離諸塵染故」者,自Rajas(塵染)釋之,文殊問經曰:「稱囉字時是樂求勝義聲」者,自Rati(塵染)釋之,文殊問經曰:「稱羅字時是樂求勝義聲」者,自Rati(樂)解之。又為火大之種子。大日經疏一曰:「囉字門為火。」同七曰:「囉字門,一切諸法離一切塵染故者。梵云囉逝是塵染義,塵是妄情所行處,故說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塵。若見囉字門,則知一切可見聞觸知法皆是塵相,猶如淨衣為塵垢所染,亦如遊塵粉動,使太虛昏濁,日月不明,是為字相。」演密鈔五曰:「以囉字之慧火,除煩惱之暗,資智慧之明。」又此種子有消除塵垢之功能。故真言行者欲淨心身必觀此字。大疏四曰:「以囉字門,自淨心地及此道場地。」又[876A]為諸菩薩,諸阿修羅之種子。
羅叉私 (異類)羅剎
羅叉娑 (異類)Ra%ks!asa,羅剎
羅乞叉 (術語)Raks!a,譯曰擁護。見大日經疏九。
羅云忍辱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羅云為人所打,佛廣說忍辱之道。
羅皂衣 (衣服)以黑色之羅所作之禪衣也。
羅吼羅 (人名)Ra%hnla,見羅[目*侯]羅條。
羅剎 (異類)Ra%ks!asa,又具曰羅剎娑,羅叉婆。女曰羅叉私(Ra%ks!asi)。惡鬼之總名也。譯為暴惡可畏等。按羅剎本為印度古民族之名稱。至雅利安人。遂成為畏惡之名詞。又謂羅剎男。黑身朱發錄眼。羅剎女。為絕美之婦人。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剎娑,或言阿落剎娑,是惡鬼之通名也。又云羅叉娑,此云護者,若女則名囉叉私。舊云囉剎,訛略也。」慧琳音義二十二曰:「囉剎娑,梵語食人惡鬼都名也。」法華玄贊二曰:「夜叉,此云勇健。(中略)羅剎云暴惡,亦云可畏。彼皆訛音,梵語正云藥叉羅剎娑。」梵語雜名曰:「羅剎,梵名羅(引)察娑。」慧琳音義二十五曰:「羅剎此云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玄應音義十八曰:「羅剎或云囉叉娑,此云護王,若女則名囉叉斯。」
羅剎女 (異類)食人之鬼女也。羅剎為惡鬼之總名,男曰羅剎娑。女曰羅剎私。
八大羅剎女 (名數)一,謨訶蘇呬磨矩。二,舍惡器。三,雞施膩。四,甘[簼-冓+甫]侍。五,蘇蜜怛羅。六,廬。七,多惡器。八,迦折羅。
十大羅剎女 (名數)一,訶利底羅剎女。二,難陀羅剎女。三,冰揭羅羅剎女。四,商企[何-可+爾]羅剎女。五,哥夷迦羅剎女。六,提婆蜜怛羅羅剎女。七,君多羅剎女。八,槊牙羅剎女。九,藍毘迦羅剎女。十,頞捺羅羅剎女。
十二大羅剎女 (名數)一,無主羅剎女。二,大海羅剎女。三,毒害羅剎女。四,斷他命羅剎女。五,明智羅剎女。六,持弓羅剎女。七,持箭羅剎女。八,持犁羅剎女。九,持刀羅剎女。十,持輪羅剎女。十一,圍輪羅剎女。十二,可畏羅剎女。孔雀經別有七十二羅剎名。
五百羅剎女 (名數)今之錫蘭島往昔為五百羅剎鬼女所住處。見西域記十一。
羅剎天 (界名)十二天之一。八方天之一。諸羅剎之王也。為西南隅之守護神。 0110.JPG
羅剎心 (術語)六十心
羅剎日 (雜語)凶日之名。宿曜經下曰:「大陽直日月與胃合,大陰直日月與鬼合,火曜直日月與翼合,水曜直日月與參合,木曜直日月與氏合,金曜直日月與金合,土曜直日月與柳合。已上名羅剎日,不宜舉百事,必有殃禍。」
羅剎私 (異類)Ra%ks!asi,女性之羅剎也。羅剎
羅剎國 (蜀名)食人鬼之所住處。在大海之中。法華經普門品曰:「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稱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西域記十一僧伽羅國曰:「佛法所記則曰:此寶洲大鐵城中,五百羅剎女之所居也。」
羅剎娑 (異類)羅剎
羅剎鬼 (異類)三十六鬼之一。
羅剎羅 (術語)Aks!ara,譯曰字。玄應音義二曰:「字者文字之總名,梵云羅剎羅,譯言無異流轉,或云無盡無盡。是字字存紙墨可得不滅,(中略)凡有四十七字,為一切字本。」
羅門 (雜語)Bra%hman!a,婆羅門之略。性靈集三曰:「士流是日強占,羅門是歲勇進。」
羅陀那 (物名)與羅怛娜同。
羅陀那質多 (界名)Ratnacitta,世界名。譯曰寶意。見道神無極變化經三。
羅陀那犍頭 (佛名)Ratnakhan!d!a,佛名。譯曰寶品。見道神足無極變化經三。
羅陀鄰那朱 (菩薩)Ratnacu%d!a,菩薩名。譯曰寶髻。見寶積經一百十七。
羅怛那 (雜語)羅怛娜
羅怛曩 (雜語)羅怛娜
羅怛囊計度 (佛名)Ratnaketu,佛名。譯曰寶幢。見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
羅差 (雜語)Laks!a%,譯曰紫色。玄應音義一曰:「羅差或言洛沙,訛也。應云勒叉,此譯云紫色也。」
羅被那 (術語)Ravana,貪欲之一種也。大乘義章二曰:「心貪其利,口悅人意,名羅被那。」
羅婆 (雜名)梵語六十剎那為一息。十息為一羅婆。見法苑珠林。
羅婆醯陀 (植物)樹名。智首四分律疏九曰:「囉婆醯陀者具多樹也。交州有,餘方不見。」
羅越 (地名)Ra%jagr!ha,與羅閱同。城名。羅閱祇
羅雲 (人名)Ra%hula,又曰羅云,比丘名。見羅[目*侯]羅條。
羅惹 (雜語)Ra%jan,又作曷羅惹。譯曰王。梵語雜名曰:「王梵名,羅(引)惹。」又曰:「大王梵名摩賀羅(引)惹。」守護國界經曰:「言王者即羅惹義。」
羅湖野錄 (書名)四卷,宋譯曉瑩撰。曉瑩倦遊,歸憩羅湖,後追憶所見所聞,錄為四卷。其中多載禪門公案及機鋒語句緇徒故實。紀述頗詳。蓋亦林間錄之流也。見四庫提要。
羅預 (雜語)Lava,時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二十彈指為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同行宗記二下曰:「羅預是西梵時名,未詳所釋。」
羅網 (物名)連綴寶珠為網,以作莊嚴之具者,帝釋殿前之羅網,謂之帝網,法華經曰:「真珠羅網張設其上。」無量壽經上曰:「道場樹高四百萬里,(中略)珍妙羅網羅覆其上。」淨土論曰:「寶欄遍圍繞,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又捕魚鳥之具也。
羅漢 (術語)Arhat(N.sg.m.Arha%n),阿羅漢之略。小乘之極果也。阿羅漢
二種羅漢 (名數)一,時解脫羅漢。純根之羅漢,待衣食住處師友等好緣具足,方證羅漢之機根也。二,不時解脫羅漢。利根之羅漢,不待衣食等事緣具足,自解法之道理,隨時證羅漢之人也。見俱舍論二十五。【又】一,慧解脫羅漢。但得慧障解脫,發得無漏地,即證涅槃之羅漢也。二,俱解脫羅漢,解脫慧障,定障亦解脫,於為定之極處之滅盡定,得出入自在者也。此人兼好事用之功德,故練習禪定,得種種之神通等也。見俱舍論二十五。
三種羅漢 (名數)就修三種之四念處,而分三種之羅漢:一,慧解脫羅漢,修性念處,而破一切智外道之人也。二,俱解脫羅漢,修共念處,而破神通外道之人也。三,無疑解脫羅漢,修緣念處而破韋陀外道(又曰文字外道)也。是通於一切之外道而無所疑,故曰無疑,羅漢中之最勝也。見四教儀二。
六種羅漢 (名數)一,退法羅漢。一旦得羅漢果,遇些惡緣,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羅漢,懼將退失所得之證果,恒思自害而入無餘涅槃者。三,護法羅漢。於所得之證果,能自防護者。四,安住法羅漢。不退不進,安住於當位者。五,堪達法羅漢,能修練根而達於不動羅漢之性者。六,不動羅漢,根性最為殊勝,遇無論如何之逆緣,亦不動轉所得之法者。見俱舍論二十五。
七種羅漢 (名數)於前六種羅漢,加不退羅漢之一也。是前之第六不動,有練根不動與本住不動二種。因而以練根者為不動,本住者為不退也。練根者,原為劣之五種,更加修練,而成不動種性者。本住者,為生就之不動種性,不要修練者。婆沙開之。正理俱舍合之。見俱舍論二十五。
九種羅漢 (名數)稱之為九無學。經論所說,其位次名稱雖異,其體則一也。俱舍論之說:於前七種加第八慧解脫與第九俱解脫者,慧解脫為但依慧力而離煩惱障者,俱解脫為兼離定障而得滅盡定者。成實論之說:一,退相,俱舍九無學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無學中之第三護法也。三,死相,九無學中之第二思法也。四,住相,九無學中之第四安住法也。五,可進相,九無學中之第五堪達法也。六,不壞相,九無學中之第七不退也。八,不退相。九無學中之第六不動也。八,慧解脫,九無學中之第八慧解脫也。九,俱解脫,九無學中之第九俱解脫也(大乘義章十一本)。中阿含福田經之說:一,思法,是前俱舍之第三死相也。二,升進法,是第五可進相也。三,不動法,是前第七不退相也。四,退法,是前第一退相也。五,不退法,是前第六不壞相也。第六,護法,是前第二守相也。第七,住法,是前之住相也。第八,慧解脫,第九,俱解脫,此二者與前同(大乘義章十一本)。此九無學加十八有學稱為二十七賢聖。賢聖附錄。
十六羅漢 (名數)以賓頭盧尊者為始。十六大阿羅漢,受佛敕,永住此世,濟度眾生者。其名字住處等,詳於法住記。此法住記為佛滅後八百年中師子國(今之錫蘭)阿羅漢難提蜜多羅尊者之說。記初,有「尊者告曰:汝等諦聽,如來先己說法住經,今當為汝麤更宣說。」則原為佛說,彼惟述說耳。其名第一賓度羅跋羅惰闍尊者Pin!d!olabharadva%ja(舊稱賓頭盧頗羅墮誓),第二迦諾迦伐蹉尊者Kanakavatsa,第三迦諾迦跋釐隋闍尊者Kanakabharadva%ja,第四蘇頻陀尊者Suvinda,第五諾距羅尊者Nakula,第六跋陀羅尊者Bhadra(一作跋陀婆羅,今諸寺之浴室,多安其像,其因由出楞嚴經),第七迦理迦尊者Karika,第八伐闍羅弗多羅尊者Vajraputra,第九戍博迦尊者S/vaka,第十半托迦尊者Panthaka,第十一囉怙羅尊者Ra%hula(舊稱羅云),第十二那伽犀那尊者Na%gasena,第十三因揭陀尊者In%gata,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Vanava%sin,第十五阿氏多尊者Ajita,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Cu%dapanthaka(S/uddhipanthaka)(一作朱利槃陀迦,即周利槃特之轉音)。梁貫休,夢里感見其像而畫之。宋之東坡,明之柴柏之,作贊。有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一卷,闍那崛多迦譯,雖載宋苑文正公之序。然不入藏中。恐為唐代之作。偈頌皆押韻,語義俱妙。
十八羅漢 (名數)此有二種:一,於前之十六加慶友尊者為第十七,加賓頭盧尊者為第十八。然慶友為難提蜜多羅之譯名,即法住記之說者,賓頭盧即第一尊者之寶度羅跋囉隋闍。是由不知經典不解梵語而致此訛也。如洪覺範蘇軾,亦依十八羅漢而為頌贊,何耶?(然則十八中前十六為貫休之實蹟,他二者後人添加,軾不辨之。)清乾隆帝考證曰:「良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貝莢,展轉傳訛,博辨如軾,亦不免因人致誤耳。」(引於羅漢圖讚集)。二,蜀金水張氏所畫之十八羅漢,為東坡之頌贊者。此於十六羅漢之前,加迦葉尊者,軍徒缽歎尊者之二為十八,且記各尊之示神通靈感。是更不可解者(西藏所傳有加佛母摩耶夫人與彌勒之圖)。
五百羅漢 (名數)像器箋十四曰:「五百羅漢名,莫聞藏乘說。近有南宗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碑一卷刊布,亦不載本據矣。」案殆因佛滅後第一結集之五百羅漢或毘婆沙論結集之五百羅漢等數目而私舉其名號耳。
羅漢供 (儀式)供養五百羅漢之法會。
羅漢講 (儀式)講讚五百羅漢之法會也。
羅漢比丘 (術語)比丘為男僧之梵名,羅漢比丘者羅漢之男僧。別於菩薩之男僧也。
羅[目*侯] (異類)Ra%hu,又作羅護,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蝕,故印度傳說謂之阿修羅王。大日經疏四曰:「羅[目*侯]是交會蝕神。」希麟音義六曰:「羅[目*侯]或云羅護,此云暗障,能障日月之光明,即暗曜也。」見羅[目*侯]阿修羅條。【又】佛子羅[目*侯]羅,略曰羅[目*侯]。
羅[目*侯]羅 (人名)Ra%hula,舊作羅云,羅吼羅,羅[目*侯]羅,羅[目*侯]。新作曷羅怙羅,何羅怙羅,羅怙羅。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於成道之夜。十五歲出家。舍利弗為和上,而彼為沙彌,逐成阿羅漢果,在十大弟子中為密行第一。後於法華會上迴於大乘。受蹈七寶華如來之記別。以生於羅[目*侯]羅阿修羅王障蝕月時,故名羅[目*侯]羅。又六年為母胎所障蔽,故名。羅[目*侯]羅為執月及障蔽之義。母有異說(見羅[目*侯]羅六年在胎往因項)。註維摩經三曰:「什曰:阿修羅食月時名羅[目*侯]羅,羅[目*侯]羅秦言覆障,謂障月明也。羅[目*侯]羅六年處母胎,所覆障故因以為名,明聲聞法中密行第一。」同二十一曰:「何羅怙羅或言曷羅怙羅,云障月,舊言羅[目*侯]羅,亦作羅吼羅,或言羅云,皆訛也。言羅怙羅阿修羅以手障月時生,因以名也。又言:覆障六年在胎,為胎所覆也。又七年在母腹中,一由往業,一由現在。往業者,昔曾作國王,制斷獨覺不聽入境,獨覺在山七日不得乞食,因墮地獄,餘報七年在母腹中。又由現在者,瞿夷是懷羅怙羅,後太子出家,六年苦行,方得成道。於六年中瞿夷憂惱,四大羸弱,不能得生。至太子成道,瞿夷歡喜,四大有力,方乃得生。與阿難同時而生,故首尾七年也。如來還國七日,即度出家也。」法華玄贊一曰:「梵云羅怙羅,此云執日。舊言羅[目*侯]羅,翻為障蔽,非也。」 0065.JPG
羅[目*侯]羅六年在胎往因 (傳說)玄應師之說如上所引。佛本行集經五十五曰:「羅[目*侯]羅,昔為國王時,有仙人犯盜戒,欲就王懺悔。詣王宮,王耽五欲,六日不見外人,以此因緣,今生六年在母胎也。」法華文句二曰:「往昔塞鼠穴,又不看婆羅門六日,由是緣故言覆障。」維摩經嘉祥疏二曰:「所以六年在胎者,從來言,過去墐塞鼠孔,故六年在胎。大論云:有仙人,入王國,轍飲王水取王楊枝。犯不與取,就王懺悔,治罪。王見即便入內,六日,五欲自娛樂,忘外仙人。仙人云:不應以此治我,以六日在內不出見仙人,故今生六年在胎也。」
羅[目*侯]羅生母異說 (雜語)據十二遊經,則佛有三夫人:第一瞿夷,第二耶輸陀羅,第三鹿野。須達拏經及瑞應經以羅[目*侯]為瞿夷之子,未曾有因緣經,涅槃經,法華經以為耶輸之子。天台慈恩共會之曰:據智度論瞿夷為玉女,定無子。瑞應經就長母謂之瞿夷。未曾有經等就所生謂之耶輸。見法華文句二,法華玄贊一(見未曾有因緣經以為耶輸之子,然天台慈恩嘉祥等共舉彼經以為瞿夷之子,何也?今從經文)。」
諸釋子以火聚驗羅[目*侯]羅 (傳說)佛出家之夜,耶輸懷胎,六年後,佛成道之夜始生。故諸釋子疑之。惡聲盈城。乃作火坑,母子共投之,無恙。諸釋子始不疑。見雜寶藏經十。
佛還國始見羅[目*侯]羅 (故事)佛成道後六年始還迦毘羅城,見父王。此時羅[目*侯]羅年六歲,耶輸陀羅使羅[目*侯]羅持一歡喜丸於大眾中覓父奉之。羅[目*侯]羅直往佛所施之。見佛本行集經五十五。
羅[目*侯]羅出家因緣 (故事)未曾有因緣經曰:「佛在祇園精舍,遣目連至迦毘羅城,請羅[目*侯]羅於耶輸,舍利弗為和上,目連為教授師,度彼為沙彌。時年十五歲,淨飯王憐之。令童子五十人從之出家。」
羅[目*侯]羅密行第一 (故事)注經摩經三曰:「什曰:聲聞法中密行第一。」密行及忍辱
羅[目*侯]羅受記 (故事)法華經人記品曰:「爾時,佛告羅[目*侯]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如來。」
羅[目*侯]羅多 (人名)Ra%hulata,付法藏第十五祖之名。略曰羅[目*侯]羅尊者。
羅[目*侯]阿修羅 (異類)Ra%huasura,具曰羅[目*侯]羅阿修羅。四種阿修羅王之一。羅[目*侯]羅譯執月。此阿修羅王與帝釋戰時,能以其手執日月,障蔽其光,故名。法華文句二曰:「羅[目*侯]者,此云覆障,障持日月者也。」法華嘉祥疏二曰:「羅[目*侯]者,此云障持,又云吸氣。(中略)問何故修羅手障月?答:婆沙云:月是帝釋軍前鋒,故以手障之而欲食月。正法念經云:日月放光障修羅眼令不見,故以手障之。」智度論十曰:「一時羅[目*侯]羅阿修羅王欲噉月,月天子怖,疾到佛所說偈:大智精進佛世尊,我今歸命稽首禮。是羅[目*侯]羅惱亂我,願佛憐愍見救護。佛與羅[目*侯]羅而說偈言:月能照暗而清涼,是虛空中天燈明。其色白淨有千光,汝莫吞月疾放去。是時羅[目*侯]羅怖懅流汗,即疾放月波梨。」法華玄贊二曰:「羅[目*侯]此云執日,非天(阿修羅)與天鬥時,將四天王天先與其戰,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非天之眼。此為非天之前鋒,以手執日障蔽其光,故云執日。」
羅閱 (地名)城名。羅閱祇
羅閱耆 (地名)羅閱祇
羅閱祇 (地名)又曰羅閱耆,羅閱,羅越,羅閱祇迦羅,羅閱揭黎醯,囉惹訖哩呬Ra%jagr!ha等。摩竭陀國王舍城之梵名也。法華文句一曰:「王舍城者,天竺稱羅閱祇伽羅,羅閱祇此云王舍,伽羅此云城。」十二遊經曰:「羅閱祇,此言王舍城。」善見律十七曰:「羅閱城,王舍城,摩竭國。此三義一名異,漢言王舍城。羅閱城是外國音,羅者言王,閱者言舍,故言羅閱城也。摩竭者此是外國音也,摩竭者是初國名耳。」玄應音義三曰:「羅閱,案阿闍世王經云:羅閱祇晉言王舍城,以應訛也。正言羅閱揭黎醯,羅閱義是料理,以王代之,謂能料理人民也。揭黎醯此云舍中,總名王舍城,在摩伽陀國中城名也。」梵語雜名曰:「王舍梵名,囉惹訖哩呬。」
羅閱祇伽羅 (地名)羅閱祇
羅閱揭黎醯 (地名)羅閱祇
羅[言*我] (術語)Ra%ga,譯曰貪。見梵語雜名。日本有寬空之羅[言*我]口決一帖,仁海之羅[言*我]秘法一卷。愛染明王之法也。
羅摩 (雜語)Ra%ma,譯曰士,喜樂,戲。俱舍光記一曰:「羅摩此云喜樂。」論師之名也。阿育王經一曰:「羅摩翻戲。」林之名也。本行集經二十六曰:「羅摩王名也,隋言能喜。」
羅摩伽 (雜名)譯曰入法界。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梵語也。華嚴玄談八曰:「言羅摩伽者即入法界之梵語也,羅者離垢染義,摩者轉義,伽者一合義。謂離垢染轉即淨法界,一合即入義。」
羅摩伽經 (經名)三卷,西秦聖堅譯。即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別譯也。
羅縠 (雜名)皆為罥布之稀簿輕妙者。天眾之衣,由此而成云。【又】菩薩之見佛性,如隔羅縠而見物。祖庭事苑一曰:「華嚴疏云:菩薩智與如來智,如明眼人隔輕縠睹眾色像,此言菩薩與佛見性同品。」
羅齋 (雜語)禪林之語。托缽受齋食也。
羅羅哩 (雜語)歌曲間所入之語也。見諸錄俗語解。
羆菩薩 (菩薩)昔有一人,入山採薪。遇雪飢寒,羆將收養,餘命得存。天晴路通,其人下山,遇見獵師,示彼羆之處,共來加害。分取其肉時,身著大患,受現報。見毘婆沙論一百十四,俱舍光記十八。
贊那曩 (物名)Candana,香名。玄應音義八曰:「贊那曩古譯云栴檀香是也,出外國海島中。」
贊寧 (人名)佛祖歷代通載二十六曰:「沙門贊寧,隨錢王歸朝(指宋太祖時),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唐天祐中,生於吳興之德清金鵝別墅,出家杭之祥符,習南山律,著述毘尼,時人謂之律虎。文學日茂,聲望日隆。武肅諸王公族咸慕重之,署為兩浙僧統,賜號明義宗文。興國三年,太宗聞其名,召對滋福殿。延問彌日,改賜通惠,詔修大宋高僧傳三十卷,及詔撰三教聖賢事跡一百卷。初補左街講經首座,知西京教門事。咸平初,加右街僧錄。又著內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學集四十九卷。內翰王禹偁作文集序,極其贊美云。至道二年示寂,葬龍井塢焉。」十國春秋拾遺曰:「近世釋子,多務吟詠,惟贊寧獨以著書立言,尊崇儒術。為佛事故,所著駁董仲舒繁露二篇,難王充論衡三篇,證蔡邕獨斷四篇,斥顏師古正俗七篇,非史通六篇,答雜斥諸史五篇折海潮論兼明錄二篇,抑春秋無賢臣論一篇。為王禹偁所激賞。」餘詳釋氏稽古略四。
簸[月*葛]復多 (異類)夜叉名。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曰:「簸[月*葛]復多此云眾多。」名義集二曰:「波羅赴,亦云缽剌部,此翻自在。」梵Prabhu%ta。
攀緣 (術語)心不獨起,必有所對之境,攀緣於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謂之攀緣。又心忽彼忽此,馳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處,忽在此處,謂之攀緣。常略之以緣之一字而說之。心為能緣,境為所緣,心涉於境,謂之緣。楞伽經一曰:「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楞嚴經一曰:「諸眾生以攀緣為自性。」維摩經問疾品曰:「何謂病本,謂有攀緣?(中略)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攀覺 (術語)散亂之心,於外境攀緣覺知也。止觀五曰:「攀覺流動,皆從妄生。如旋火輪,輟手則息。洪波鼓怒,風靜則澄淨。」
邊五得 (術語)十種得戒緣之一。謂邊國以僧侶少,不能從正式行三師七證之十人受,故減人數,以四僧眾與一羯磨師,作法授戒,依之而得具足戒也。
邊地 (雜名)閻浮提洲之邊隅,謂之邊地。又彌陀之淨土有邊地,五百歲中不得見聞三寶,名為懈慢界。亦曰胎宮。略論曰:「五百歲中常不見聞三寶,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
邊地懈慢 (術語)彌陀之化土。邊地與懈慢國土也。邊地即疑城胎宮,真門自力念佛人所生之處,懈慢為懈慢界,要門諸行往生人所入之土。教行信證曰:「顯化身土者,佛者如無量壽佛,觀經說真身觀佛是也。土者觀經淨土是也。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邊州 (雜名)佛教以印度為閻浮提大州之中地,以外為邊州。
邊見 (術語)五見之一。或斷見或常見偏於一邊之惡見,謂之邊見。又起身見,其後邊所起斷常之惡,名為邊見。見五見
邊界 (界名)邊地懈慢界之路。
邊執見 (術語)五見之一。略曰邊。見五見
邊無邊 (術語)六十二見
邊罪 (術語)比丘犯婬等四重罪者。是為邊罪。此人罪重,為佛法邊外之人,更不堪重入淨戒之海也。行事鈔上三曰:「邊罪難者,謂先受其戒,毀破重禁,捨戒還來欲更受具。此人罪重,名佛法邊外之人,不堪重入淨戒海也。」
邊罪難 (術語)遮難附錄。
邊際 (術語)言物之窮極也。唯識述記二本曰:「邊際者是窮盡義。」
邊際智 (術語)謂等覺菩薩之智慧。以是居妙覺位之邊際故也。四教儀四十曰:「邊際智滿入重玄門。」
邊鄙眾 (雜名)四眾
壞山 (譬喻)別譯阿含經四謂人之老病死衰耗,如四山之壓迫。壞山即衰耗山也。文曰:「老山能壞壯年盛色,(中略)衰耗之山能壞一切榮華富貴,妻子喪沒,眷屬分離,錢財亡失。」
壞色 (雜語)梵語袈裟Kas!a%ya,譯曰壞色。避青黃赤黑白五正色,以他之不正色染壞之,故曰壞色。有三種:一,青壞色。二,黑壞色。三,木蘭壞色。此為如法之袈裟色,以作法衣,因而法衣稱為袈裟。遺教經曰:「汝等比丘,當自摩頭以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梵網經下曰:「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行事鈔中之三曰:「四分云壞色者,若青黑木蘭也,彼得衣不作三種壞著者墮。」六物圖曰:「律云:上色染衣不得服,當壞作袈裟色,即戒本中三種染壞皆如法也。」
壞色衣 (衣服)僧衣也。翻譯名義集曰:「梵云袈裟,此云壞色衣,言非五方正色。」壞色
壞劫 (術語)四劫之一,謂三千大千世界破壞之時也。此中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壞有情世間。第二十小劫之一劫壞器世間。
壞見 (術語)如提婆雖犯五逆,然有天王如來之別記。是為壞行之人,非為壞見之人也。如善星比丘無惡行,然依撥無之邪見,墮獄無出期。是為壞見之人,非為壞行之人也。大集地藏十輪經五曰:「有戒壞見不壞,有見壞戒不壞,有戒見共壞。」
壞法 (術語)成就白骨觀之人有二類:一類之人,但好離煩惱,更恐於白骨生著,為燒骨人作灰之想。壞法者,即燒骨人也。
壞相 (術語)六相之一。
壞相金剛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元沙囉巴譯。此陀羅尼如金剛之堅利,能破壞一切煩惱魔障,故名壞相金剛。
壞苦 (術語)三苦之一。身中之四大,互相侵,互相壞,為壞苦。又樂相壞時,生苦想,謂之壞苦。止觀七曰:「四大相侵,互相破壞,是名壞苦。」大乘義章三本曰:「從彼順緣離壞生惱,名為壞苦。」
壞衲 (衣服)壞色之衲衣也。比丘之法衣以木蘭等不正色染壞之,謂之壞。納綴種種之雜片而造之,謂之衲。因而指比丘之袈裟或比丘,謂之壞衲。祖英集上曰:「壞衲之外皆清墮。」(此指迦葉尊者,為頭陀第一,常著壞衲)。
壞道沙門 (術語)四沙門之一。破戒無慚,破壞佛道之沙門也。地藏十輪經謂為污道沙門。瑜伽論謂為壞道沙門。
壞驢車 (譬喻)壞車之駕弊驢者。對於法華之大白牛車而言。涅槃經二十曰:「乘壞驢車,正南而遊。」章安疏曰:「南方為離,離火也,即是乘邪見乘,趣三途火,故云南方而遊。」止觀七曰:「若但爾者,乘邪見乘,入險惡道,是壞驢車耳。」止觀大意曰:「正觀者何?所謂十法,若無此十名壞驢車。」止觀義例曰:「十乘十境以為正修,所以者何?若無十境乘則無體,若無十法名壞驢車。」
懷兔 (雜語)梵語S/as/in(S/ass/者,兔也,S/as/in者月也),印度之俗,信月中有兔,謂懷兔者即月也。因而因明論示世間相違之過借之為其宗法。因明入正理論曰:「世間相違者,如說懷兔非月。」
懷素 (人名)京兆人。玄奘之弟子。偏究律部。慨古人義章,未能盡善,撰四分律開宗記,以大毘婆沙論俱舍論等為宗,彈糾古疏之十六失,別立一家。後人稱為東塔律宗。與法礪之相部宗,道宣之南山宗,鼎立為三。師又別撰論疏六十餘卷。景龍六年寂,年七十四。見續開元釋教錄,貞元釋教錄,宋高僧傳等。
懷海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名懷海,參馬祖得法,後居百丈山,作禪門之儀式。稱為百丈清規,為一宗之洪範。元和九年寂,壽九十五。見宋高僧傳四十,傳燈錄六。
懷感 (人名)唐千福寺懷感,依善導決往生之業,練修三年,逐證念佛三昧。述淨土群疑論七卷。見宋高僧傳六。
懷讓 (人名)唐南岳觀音院懷讓,六祖能大師之傳法也。天寶三年寂於南岳,壽六十四。得馬祖道一,而師之禪道,大興於江西。謚號大慧禪師。見宋高僧傳九,傳燈錄五。
懷靈 (術語)有情之異名。猶言含識,懷抱靈識之義也。西域記序曰:「穹儀方載之廣,蘊識懷靈之異。」
嚧遮那 (佛名)又作盧遮那。盧遮那
[口*縛] (術語)[876C]Va,又作婆,和,[口*和]。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體文遍口聲之第四。金剛頂經曰:「[口*縛]字門,一切法語言道斷故。」文殊問經曰:「稱[口*縛]字時是最上乘聲。」智度論曰:「若聞和字即知一切諸法離諸言相,和波他,秦言語言。」此自Va%kpatha(語言道),及Varaya%na(最上乘)釋之也。又在五大中為水大之種子。大日經疏一曰:「[口*縛]字門為水。」【又】(術語)[87CE]Vah!,是緣覺之真言也。[87CE]為言語道斷之義,辟支佛智慧深利,視一切之集法,皆是滅法,故名為證寂然界。住此三昧時,觀諸法,涅槃之相,無可宣說,故名為極滅語言三昧。以此因緣不樂諸法,欲滿眾生之願,故但以神力加此一字為真言也。見大日經義釋七。
[口*縛]曰羅 (物名)縛曰羅
[口*縛]舍 (雜語)四種壇法之一。敬愛法之梵名。皤施迦羅拏
[口*縛]泥 (雜語)婆那
[口*縛]馹羅 (物名)縛曰羅
[口*縛]馹囉阿避庚 (經名)大日經疏八注曰:「[口*縛]馹羅阿避庚經,譯云金剛起經也。」梵Vajra-abhyudaya。
[口*縛][言*我]羯囉拏 (雜名)皤施迦羅拏
[口*縛]盧枳諦 (雜語)Avalokita,譯曰所觀。即指所觀之理體。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口*縛]盧枳諦者此云所觀,即一切佛所觀實相也。」
[口*縛]嚕拏 (天名)Varun!a,水天之梵名。司西方。大日經疏五曰:「南方燄摩羅,西方[口*縛]嚕拏。」
嚫金 (物名)又曰嚫財。齋後之施物,謂之達嚫。因而布施之金銀衣服等,總曰嚫金嚫財等。
嚫物 (物名)齋後之說法謂之噠嚫。其供物謂之嚫物。
嚫施 (術語)嚫為噠嚫Daksin!a%之略。齋後之說法,所謂法施也,供之以財施,謂之嚫施。
嚫財 (術語)齋後之說法,謂之噠嚫Daks!in!a%,嚫財者其布施物也,噠嚫為僧家之法施,嚫財為俗人之財施。
嚫資 (術語)布施之資具物也。
嚫錢 (雜名)與嚫財同。
爍迦羅 (雜名)又作灼羯羅,斫迦羅,斫迦婆羅。梵音Cakrava%da,遮迦山名。譯曰輪鐵圍,即鐵圍山也。起世經一曰:「斫迦羅隋言輪圍。」正法念經十六曰:「斫迦婆羅山魏言輪山。」慧苑音義上曰:「斫迦羅山正云灼羯羅,此曰輪圍山。」玄應音義二十三曰:「柘迦羅此云輪山,舊言鐵圍。圍即輪義,本無鐵名,譯人義立耳。」【又】(雜語)又作斫迦羅,爍羯羅。梵音Cakra,譯曰金剛,輪,精進。楞嚴經三曰:「爍迦羅,心無動轉。」同長水疏曰:「爍迦羅云堅固不壤也,又翻為輪。」慧琳音義四十二曰:「爍迦羅此名精進也。」梵語雜名曰:「輪,斫羯羅。」碧巖九則頌古曰:「爍迦羅眼絕塵埃。」
爍羯囉 (天名)又作賒羯羅,釋揭羅,釋迦囉。梵音S/akra,帝釋天名名。帝釋之法,謂之賒羯羅教。寶積經一百二十曰:「此是廣博(仙人名)作圍陀典,奉持習修賒羯羅教。」慧琳音義十六曰:「賒羯羅,上音奢,梵語誤也。正梵音爍羯羅,天帝釋之異名也。」同三十一曰:「釋羯羅梵語,諸天名也。」演密鈔二曰:「釋者具足應云釋迦囉主也,即三十三天之主也。」又國名。慧琳音義五十一曰:「鑠羯羅西國號名也。」
(術語)又作[月*葛]。歲終祭神,漢謂為臘。因而比丘受戒後,終三旬之安居,名為臘。取歲終之義也。出家之年歲,與俗異,以受戒以後之安居數為年次也。故有戒臘夏臘法臘等稱。玄應音義十四曰:「臘力盍切,案風俗通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曰臘。臘獵也,獵取禽獸祭先祖也。此歲終祭神之名也。經中言臘佛者即是義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也。諸經律中亦名歲,如親歲經等。(中略)今比丘或言臘,或言夏,或言雨,亦爾,皆取一終之義。案天竺多雨,名雨安居,從五月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也。土火羅諸國至十二月安居,今言臘者近是也。此方言夏安居,各就其事制名也。」元稹詩曰:「七十八年三十臘。」
臘八 (行事)十二月八日釋尊成道日之法會。即成道會也。
臘八粥 (雜名)宋時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送七寶五味粥。謂之臘八粥。見天中記。又清嘉錄卷十二曰:「案荊楚歲時記,十二月初八日為臘日。魏臺訪議漢以戌臘,魏以丑臘,以臘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諸國志云:天竺國十二月十六日為臘,而唐書曆志以十二月為臘月,故八日為臘八。吳自牧書夢粱錄云: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又夢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二月初八日諸僧寺送七寶五味粥於門徒鬥飲,謂之臘八粥,一名佛粥。陸放翁詩:今朝佛粥更相餽,反覺江村節物新。周密武林舊事云:寺院及人家,皆有臘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粟為之。又孫國敉燕都遊覽志云:十二月八日,民間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又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云:杭俗臘八粥一名七寶粥,本僧齋供,今則居室者亦為之矣。詩云:雙弓學得僧廚法,瓦缽分盛和蔗胎。莫笑今年榛粟少,記曾畫粥斷虀來。而九縣志亦皆云:十二月八日以菜果入米煮粥名曰臘八粥。」李福臘八粥詩曰:「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華飾。此風未汰除,歉歲尚沿襲。今晨或饋遺,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飢民兩寺(時開元瑞光兩寺官設粥廠救濟貧民)集。男女叫號喧,老少吞聲泣。問爾泣何為?答言我無得。此景親見之,令我心悽惻。荒政十有二,蠲賑最下策。慳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極。所以經費艱,安能按戶給。吾佛好施舍,君子貴周急。願言借粟多,蒼生免菜色。此志虛莫償,嗟歎復何益。安得布地金,憑仗大慈力。睠焉對是粥,跂望蒸民粒。」
臘次 (術語)又曰[月*葛]次,法[月*葛]之次第也。
臘伐尼 (地名)嵐毘尼
臘佛 (行事)謂七月十五日之夏末獻供於佛。所謂盂蘭盆也。
臘餅 (儀式)七月十五日獻佛之餅也。玄應音義十六曰:「臘餅謂今七月十五日夏罷,獻供之餅也。」
臘縛 (雜語)(雜語)Lava,時刻名。俱舍論十二曰:「剎那百二十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粟多,三十牟呼粟多為一晝夜。」
犢子 (人名)原為外道,故稱為犢子外道。後出家入佛,故謂之犢子比丘。犢子部之部主也。犢子部
犢子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歸佛出家,成立實我。其門徒相續不絕。佛滅後二百年中,自說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稱為犢子部。建立非即非離蘊之我,謂眾生有實我,非即五蘊,非離五蘊,即不可說藏也。此違佛教所立真無我之理,故名之為附佛之外道。俱舍論破我品痛斥之。真諦玄應記之為可住子部。智度論一曰:「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說,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和合有人法。犢子阿毘曇中說:五眾不離人,人不離五眾。不可說五眾是人離五眾是人,人是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所攝說。」(人指實我,五眾即五蘊)。宗輪論曰:「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中略)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補特伽羅譯言人)。唯識述記一本曰:「筏蹉氏外道名犢子外道,男聲中呼,歸佛出家。皤雌子部女聲中呼,即是一也。上古有仙,居山寂處,貪心不止,遂染母牛因遂生男,流諸苗裔。此後種類皆言犢子,即婆羅門之一姓也。涅槃經說:犢子外道歸佛出家,此後門徒相傳不絕。今時此部是彼苗裔,遠襲為名,名犢子部。」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犢子部梵言跋私弗多羅(Vatsiputri^ya),此云可住子部。舊言犢子者,猶不了梵音長短故也。長音呼跋私則是可住,若短音呼則言犢。從上座部中一切有部出也。」
犢牛前身 (雜語)南泉溈山之宗匠,皆言老僧百年後,成了一頭水牯牛。牯牛為牝牛,可以生犢。然則今之諸禪師是犢牛之前身而已,假以罵禪宗也。
疆梁婁至 (人名)Kalya%n!aruci,沙門名。貞元錄四曰:「沙門疆梁婁至,晉言真喜,西域人。志情放曠,弘化在懷,以武帝太康二年辛丑,於廣州譯十二遊經一部。」
[口*爾]瑟吒麼洗 (雜名)譯曰三月。梵Jyais!t!ha-ma%sa。
曠劫 (術語)曠者久也懸也,劫者梵語劫波之略,謂長時期。極言過去時之長,謂之曠劫,未來時之長,謂之永劫。止觀五下曰:「彌生曠劫,不睹界內一隅,況復界外邊表。」觀經玄義分曰:「我等愚痴身,曠劫來流轉。」
曠野城 (地名)根本律云:時摩竭陀憍薩羅二國中間大曠野處,有五百群賊殺害商旅,由斯兩界人行路絕。時影勝王聞知已,命大將往彼屏除群賊。其將至彼,方便降伏,群賊求哀請活。大將愍之,慈心向彼,即於二界中間築一新城,總集諸人共住於此,從斯已後,名曠野城。
穩坐 (術語)無事安坐也。臨濟錄曰:「老僧穩坐。」
(動物)蟲名。
祇園寺蟻 (傳說)精舍建立時過去世世於地見蟻。淨心誡觀發真鈔中本曰:「靈感傳云:須達共舍利弗,往圖精舍(即祇洹也),須達自捉繩一頭。舍利弗自捉一頭,共經精舍。(中略)舍利弗慘然憂色,即問尊者何故憂色?答曰:汝今見此地中蟻子不?答曰見。時舍利弗語須達言:汝於過去毘婆尸佛,亦於此地,為彼世尊,起立精舍。而此蟻子在此中生,乃至七佛以來。汝皆為佛起立精舍,而此蟻子亦在此中。至今九十一劫,受一種身,不得解脫。」
沙彌救蟻 (傳說)有羅漢畜一沙彌。知七日後命終,使歸家。路見蟻穴欲被水漂,以土救之,七日後歸至。師怪問之。具說其事。師曰:可延壽命者心也。見雜寶藏經,七帖五。
蟻術 (雜語)救蟻之術也。演密鈔序曰:「幼攻蟻術,長號鵬耆。」
蟻喻經 (雜名)佛說蟻喻經,一卷,宋施護譯。以蟻之蝟集譬五蘊。
繩床 (物名)張繩之極麤椅子也。禪者倚之。
譚婆 (雜名)食狗肉者。玄應音義七曰:「譚婆,謂食狗肉人也。」
(術語)無漏之正智,能契合於所緣之真理,謂之證。勝鬘寶窟中末曰:「緣起相應,名之為證。」大乘義章一曰:「己情契實,名之為證。」同九曰:「證者是知得之別名也。」俱舍論二十五曰:「如實覺知四聖諦理,故名為證。」
證入 (術語)以正智如實證得真理也。此有分滿。二乘之極果及初地以上乃至十地等覺為分,妙覺為滿。
證入生 (術語)華嚴宗所立三生成佛第三。三生
證入成佛 (術語)華嚴宗所立三生成佛各生成佛之一。三生成佛
證大菩提 (術語)證得大菩提也。佛之正覺,謂之大菩提。
證文 (雜名)譯經院
證不退 (術語)三不退,四不退,五不退中第三也。不退
證成道理 (術語)四種道理
證法 (術語)俱舍論所說教證二法之一。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聲聞緣覺佛種種差別之道法也。俱舍光記二十九曰:「證法者,謂聲聞緣覺如來三乘菩提分法。」
證明 (術語)證明於本誓無違越之證言也。首楞嚴經三曰:「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證果 (術語)小乘證得佛果,緣覺果及聲聞之四果,又大乘證得初地乃至等覺十一地菩薩之分果,佛之滿果,謂之證果。證果者,正名無漏之正智也。五燈會元曰:「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證金剛心 (術語)五相成身
證信序 (術語)又曰發起序。為經首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中略)與(云云)」之序,使眾生知所聞的確,又顯無誤而起信者,故名。
證悟 (術語)以正智於真理證知悟解也。勝鬘寶窟中本曰:「攝受正法,證悟於理。」禪源都序上曰:「識字看經元不證悟。」
證得 (術語)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也。華嚴經十一曰:「即時證得十種法門。」十卷楞伽經九曰:「證得歡喜地。」
證得法身 (術語)二法身之一。法身
證得世俗諦 (術語)附錄。
證得勝義諦 (術語)八諦中四種勝義諦之第三。
證淨 (術語)證淨有四種。以無漏智如實覺知四聖諦之理,因而正信三寶及戒也。俱舍論二十五曰:「證淨有四種,謂佛法僧戒,(中略)如實覺知正聖諦理,故名為證。正信三寶及妙尸羅,皆名為淨。離不信垢破戒垢故,由證得淨,立證淨。」
證教授 (術語)四種教授
證智 (術語)菩薩於初地證悟中道真實之理之無漏正智也。仁王經下曰:「證智自在。」觀經玄義分曰:「證智未證智。」
證發心 (術語)起信論所說三種發心之第三。三種發心
證道 (術語)教證二道之一。證悟中道真實之道也。二道
證道歌 (書名)唐永嘉大師玄覺著。各家註釋如下:證道歌頌一卷,法泉繼頌。證道歌註一卷,宋知訥述。證道歌註一卷,元永盛述,德弘編。
證道同圓 (術語)台家之語。別教之初地菩薩,斷一品之無明而證一分之中。圓教之初住亦然。故別教初地之證住與圓教之初住,同其斷證,謂之證道同圓。
證滿成佛 (術語)四滿成佛之一。
證轉 (術語)三轉法輪
證覺 (雜語)證得佛道,覺悟真理也。
(術語)梵語,婆哩惹[何-可+爾]Parijn^ana,心之異名。了別之義也。心對於境而了別,名為識。唯識論一曰:「識謂了別。」同五曰:「識以了境為自性。」大乘義章三曰:「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止觀二曰:「對境覺智,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了了別知名為識。」同四曰:「識是一期心主。」往生禮讚曰:「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
一識 (名數)小乘之成實宗及經部,謖眾生唯有一識,一識依於六根而緣六境,而說明之以經中所說六窗一猿之喻。是亦有一理。密教亦立一識。中臺大日尊之法界體性智是也。
二識 (名數)起信論之法門也。一,阿梨耶識A^laya-vijn^ana,譯曰無沒。如來藏與無明和合而為阿梨耶識,藏一切諸法之種子而不沒失,且常了別自識所現之境(即種子五根器界),故名無沒識。二,分別事識,又名意識Mano-vijn^a%na,依阿梨耶識而生,分別色聲等六境之眼耳等六識也。以唯識所說之八識觀之,則阿梨耶識當於第八阿賴耶,分別事識當於前六識,第七末那識略而不說之。
三識 (名數)楞伽經所說:一,真識,如來藏也,又自性清淨心也。離生滅相之真心也。起信論名之為心,亦名如來藏。性宗唯識不立此識。二,現識,又名藏識。真心與無明和合而生染淨法之識體也。起信論所謂阿梨耶識之業轉現三細也,唯識論所謂阿賴耶識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義。三,分別事識,名轉識。緣現識而生之眼等六識也。起信亦名分別事識。楞伽經一曰:「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
五識 (名數)起信論所說:一,業識,依根本無明之惑而始動本心者。業為動作之義。二,轉識,業識一轉而生能見之作用者。三,現識,伴能見之作用而現所見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識當於唯識論阿賴耶識之自體分,見分,相分。四,知識,向自心所現之境界而生種種之邪分別者。五,相續識,由邪分別而於愛境生樂覺,於不愛境生苦覺,苦樂之念,相續不絕者,且依之起惑潤業,使生死相續者。已上二識屬於意識之作用。見起信論義記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聲香味觸。五字部五識
六識 (名數)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而生見聞嗅味覺知之了別作用者。為大小乘通說之法門,位於大乘所說八識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稱為前六識。此六識在欲界,六識皆有,在色界之初禪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識,無鼻舌之二識,又第二禪天以上至無色界之有頂,唯有意識,無眼耳身之三識,以是為識相應而非與禪定相應故也。見百法問答抄,又此六識有體一體別之論。小乘之俱舍與大乘法相取體別,小乘成實取體一。一識
八識 (名數)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與末那識Manas及第八識也。末那為意,意為思量之義,無始已來無間斷,了別第八識,思量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故名意識。此識為識體意,故名意識。前之第六識以此意為所依,故名意識。因而為別二識,存梵名也。是為一切眾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也,譯曰藏,以含藏一切諸法之種子故。是為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之根本。恒了識種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為識。舊曰阿梨耶,譯曰無沒。無沒為不失之義,與藏同意(賢首)。又雖在生死,亦不失沒,故名無沒(淨影)。【又】性宗於楞伽經開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而為八識。【又】大乘義章三末列八識。前六識如常。第七為阿陀那識A^da%na,譯曰無解。以體是無明痴闇故也。是當於唯識之第七識。第八為阿梨耶識。合楞伽經之真識與唯識之阿賴耶識而為一識之名也。
性相八識相異 (術語)是在如來藏(即真如)為識體與否。相宗之八識,唯於有為法上立之,性宗入無為之真如於識中。如大乘義章,問曰:前六識,有所了別,故可名識,後阿陀那阿梨耶二識,云何名識?答了別有三:一,事相之了別,前六識也。二,妄相之了別,阿陀那識也。三,真實自體之了別,阿梨耶識是也。
九識 (名數)是性宗所立。於八識之外,證有無為之真如識。初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至支那而二譯不同。梁朝真諦,乃立九識。前六識如常,第七識名阿陀那識,第八識名阿梨耶識,第九名菴摩羅Amala識。譯曰無垢識或清淨識,即真如也,真心也,楞伽經之真識也,是華天性宗九識家之立義也。然唐玄奘譯攝論惟立八識,以九識為第八識之異名。謂第八識有染淨二分,取其染分之有為有漏,名為阿賴耶識,取淨分之無為無漏(即四智)名為菴摩羅識。故唯識論,亦於阿賴耶識之異名有無垢識之稱,而不別立為九識。是畢竟不許真如識,相宗之立義也。
十識 (名數)密教依釋摩訶衍論而立者,前之八識與唯識所立不異,第九識之一切一心識,又曰多一識。是真如隨緣而為有情非情,此一一有情非情各有一心,故曰一切或曰多,為同一真性,故曰一心。配於台宗之四教,則當於別教。第十之一一心識,又曰一切一心識。是通隨緣之一切有情非情而唯為一心,故曰一心,真如之體唯一,故曰一心。即當於圓教。例如一切一心識與顯教一切諸佛之佛法同,故名為一佛,一切一心識為密教之法界中大日一佛,佛體為一,故名為一佛。見菩提心義八。釋摩訶衍論二曰:「心是有十,云何為十?一者眼識心,二者耳識心,(中略)九者多一識心,十者一一識心。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緣真理。後一種心,得緣真理為境界。今據前九作如是說,離心緣相。」
十一識 (名數)一,身識。眼等五根。二,身者識。染污識也。三,受者識意根也。四,應受識。色等六塵。五,正受識。眼等六識。六,世識。生死相績不斷絕之識也。七,數識。一乃至阿僧祇數之識。八,處識。器世界。九,言說識。依於見聞覺知之一切言說也。十,自他差別識。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別也。十一,善惡兩道差別識。生死多種之差別也。是明有情識周遍於一切法,且分十一識也。見真諦譯世親攝論釋五。
無量識 (術語)真言宗雖由釋論一往立十識,其實立無量之心識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則以佛有無量,故心識亦無量也。因而本宗就胎藏界曼荼羅之諸尊,立一識八識九識十識無量識之五釋:一識者,中台大日尊一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小乘成實之所立同。八識者,八葉尊八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性相二宗八識家之所立同。九識者,中臺八葉九尊九種之心王也,以攝一切之心數。是與大乘華天之所立同。十識者,除前九尊,攝其餘十佛剎微塵數之一切心王而為一識,此名為一切一心識(即釋論之一一識心),加之以前之九識而為十識,攝一切之心數。無量識者,開上之一切一心識,即無量識也,以攝一切之心數。見秘藏記末。顯教亦存此義。法華經一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文句九解之曰:「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是既明經中智智無邊之義,釋家亦述理理無邊智智無邊之義。又華嚴經三十六說:「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五教章下說十心,以顯無盡。是亦經釋同曰無量無盡也。又淨影之大乘義章三曰:「隨義別分識乃是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八識。」如是諸說亦非智智無邊之義耶?顯教約知一心無量之法,而成無量心,密教本來有無量心,各自知無量之法也。又華嚴法華有此等之言者,以插佛密義故也。見吽字義探宗記下。
九識尊 (名數)八葉院之九尊,配於九識(據日本說)。 T0065.JPG
識牛 (譬喻)身譬車,識比牛。智度論十九曰:「如車有兩輪,牛力牽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緣,以成身車。識牛所牽,周旋往返。」
識主 (術語)為識心中之主者,即第八識也。
識幻 (譬喻)識之不實,譬如幻化。性靈集八曰:「識幻構三有獄。」止觀一曰:「行城識幻。」
識心 (術語)六識或八識之心王也。楞嚴經一曰:「一切世間十種眾生,同將識心居住身內。」
識外道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外道附錄。
識住 (術語)識之所安住,識之所愛著,名為識住。有四識住七識住之別。
四識住 (名數)一,色識住。二,受識住。三,想識住。四,行識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蘊為體。此四蘊是識所依也,是識所著也,彼四蘊為識之所依所著,而使識起,故名為識住。見俱舍論八。
七識住 (名數)於三界五趣,長養其識,欲識自住,差別所樂,而立七識住:一、第一識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異之處,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與色界初靜慮三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時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勝劣,思想亦名異,故曰身想俱異。二、第二識住,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異想一之處,即色界初靜慮三天之梵天也。身異者,以大梵天王之身與梵眾之身有大小勝劣之差故也。想一者,梵眾起想,以為我等皆是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起想,以為此諸梵眾皆是我所生,其思想同一也。三、第三識住,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一想異之處,即色界第二靜慮之三天也。身一者,以彼天人之形貌皆同故也。四、第四識住,同為色身有情,身一想一之處,即色界第三靜慮之三天也。以身形同一,故曰身一。唯為樂受之想,故曰想一。五、第五識住,無色界之二無邊處天也。六、第六識住,無色界之識無邊處天也。七、第七識住,無色界之無所有處天也。已上三天處無身形。唯有捨受想而已。然而於三界五趣中,諸惡趣有重苦受能損識,有情之心,不樂來止,故不立為識住。又色界之第四靜慮,有無想天。又無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天,有滅盡定,能滅識而不使相續,故彼二處亦不立為識住。見俱舍論八。又餘處有情之心樂來,若至於此,則不願更出。故說名識住。於諸惡趣二善俱無,故非識住。又第四靜慮心,恒欲求出。謂第四靜慮有無雲,福生,廣果之三及無想天與五淨居天之九天(薩婆多無想收於廣果上座部開之)。其中初三天,凡聖同居。而諸凡夫求入無想天,諸聖者樂入五淨居天或無色,若淨居天之聖者,樂證圓寂。故處於識住。又非想天心識昧劣,故非識住。
識身 (術語)猶言身心。
識身足論 (書名)阿毘達磨識身足論之略名。
識使 (雜語)色欲馳使人,故名為使。普賢觀經曰:「色使所使,為恩愛奴。」
識食 (雜語)四食之一。地獄之眾生及無色界之諸天等,皆無段食等之三食,祇以識持體,故名識食。傳心法要上曰:「有識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飢瘡為患,隨順給養,不生貪著,謂之智食。恣情取味,忘生分別,唯求適口,不生厭離,謂之識食。」
識界 (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識心王及八識心王,自持其體,而與他差別,故名識界。
識神 (雜語)識者識心,心法也,神者神魂也。無量壽經下曰:「魂神精識。」三論玄義曰:「識神俱表。」
識浪 (譬喻)心體之真如,譬如海,諸識之緣動,譬如波浪。楞伽經一曰:「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
識海 (譬喻)藏識之海也,稱真如為如來藏識,真如隨緣而起諸法,如海之波濤,故曰識海。楞伽經一曰:「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識處天 (界名)無色界之第二色無邊處天也。
識處定 (術語)四空處定之一,無色界第二識無邊之禪定也。四空處
識通塞 (術語)十乘觀法之一。識別觀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十乘觀
識宿命通 (術語)五通之一。知宿世生死之通力也。
識無邊處天 (界名)四空處之一。無色界之第二天也。四空處
識無邊處定 (術語)四空定
識塞通 (術語)十乘觀
識精 (術語)眾生之真心,識知精明,謂為識精。圓覺經曰:「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
識實性唯識 (術語)就法相宗以心心所等五法觀為唯識言之,觀第五之無為法,即圓成實性,此謂識為實性之唯識也。唯識論七曰:「識自相故,(中略)四實性故。」
識藏 (術語)如來藏與無明和合而為阿梨耶識,生一切萬法,故指如來藏為識藏。楞伽經四曰:「如來之藏,是善不善之因,(中略)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故,為名識藏。」
識蘊 (術語)五蘊之一。俱舍成實以為眼等之六識心王,唯識以為八識心王。此等心王有種種差別,集於一所,而為識蘊。
識變 (術語)謂一切萬法,唯為識之所變,法相獨特之法門也。
識變六無為 (術語)由於識變而於心內現似六無為之相分也。識變
譏嫌 (雜語)又作機嫌。譏嫌者,謂他人之譏嫌也不為他人譏嫌之事,謂之護機嫌。起信論曰:「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楞嚴經九曰:「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許露人事,不避譏嫌。」涅槃經十一曰:「息世譏嫌戒。」淨土論曰:「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
譏嫌戒 (術語)具曰息世譏嫌戒。謂止世人忌嫌之戒律。其事性質上為惡,謂之性重戒。其事之性質,雖不敢為惡,而世人之見,以為忌嫌之事,謂之譏嫌戒。涅槃經十一曰:「善男子!有二種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者,謂四禁也。息世譏嫌戒者,不作販賣等。」新譯之起信論曰:「護持如來所制禁戒,不令見者有所譏嫌,能使眾生捨罪修善。」
醯哩 (神名)女神名。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曰:「醯哩言詞妙辯才。」梵Heraya又Hari。
醯都 (術語)Hetu,譯曰因。即因緣之因。見大日經疏十。
醯都費陀 (術語)Hetuvidya%,譯曰因明。因明大疏一曰:「醯都為因,費陀云明。」
醯都缽羅底也 (術語)Hetupratyaya,譯曰因緣。醯都為因,缽羅底也為緣也。見大日經疏十。
醯補盧沙 (術語)八轉聲之第八。譯曰呼聲。補盧沙。Hepurus!a。
醯摩[口*縛]多 (異類)又作醯摩跋陀。鬼神名。譯曰舍主。住於雪山。毘沙門天王夜叉八大將之一。金光明經曰:「復有大神,奢羅密帝,醯摩跋陀。」同文句七曰:「醯摩跋陀,翻為舍主。」大日經疏五曰:「次於北門,當置毘沙門天王,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將。(中略)五名醯摩[口*縛]多,即是住雪山者。」梵Haimavata。
醯遮波多 (異類)夜叉名。譯曰雪山主。見孔雀王咒經下。
醯羅山 (地名)Hila,在北印度烏仗那國之山名。是釋尊於過去世為菩薩時為欲聞半偈捨身之處。見西域記三。
醯羅城 (地名)Hidda,北印度那揭羅曷國都府之名。一曰佛頭骨城。以有佛之頂骨而有名。
瓣香 (物名)香之形似瓜瓣,故名。其製上圓下方,表裏條條,豎而成畦。祖庭事苑曰:「古今尊宿,拈香多云一瓣。瓣皮莫切,瓜瓣也。以香似之故稱焉。」
贈五重 (雜語)淨土宗以死者之父母妻子等親近緣者,代死者受五重相傳,使死者為佛祖歷代血脈相承之人,於法名加譽號,期以此功德,使死者增進佛道也。
贈別夜 (術語)送葬日前夜也。又名迨夜,宿夜,大夜。
贈別經 (儀式)送葬日之前夜,謂之贈別夜,贈別夜之諷經,謂之贈別經。
鵲巢和尚 (人名)鳥巢禪師之別稱。
鵲園 (地名)廣弘明集二十內典碑銘集序曰:「鵲國能誘,馬苑弘宣。」案經論中不見鵲園之語,是阿輸迦王之雞雀寺,一稱為雀園,故取其音之同似造為鵲者與。鵲園即竹林也。梵具名Ven!uvana ka%rn!daka niva%pa。Ka%randa為鵲,故譯竹林鵲園,書蕭條鵲封之處。非園為鵲棲。下句之馬苑,即漢之白馬寺也。
(物名)律名好照。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
鏡谷 (譬喻)影之映鏡,響之應谷,譬佛與眾生之感應。
鏡像 (譬喻)見有而無有,譬之鏡中之影像。般若經十喻之一。智度論六曰:「如鏡像,實空不生不滅,誑惑人眼。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不實不生不滅,誑惑凡夫人眼。(中略)諸法因緣生無自性,如鏡中像。」
顛迦 (雜語)此翻極惡,又名畢竟。以畢竟無涅槃性,即無性闡提。
顛倒 (術語)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反於本真事理之妄見也。是為無明之所使然,倒見事理也。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後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維摩經觀眾生品曰:「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註曰:「什曰:有無見反於法相,名為顛倒。」宗鏡錄七十八曰:「顛倒是煩惱根本。」
三顛倒 (名數)一,想倒,於六塵之境而思想非理者。二,見顛倒,於事理之法,而邪計度推求者,即邪見也。三,心顛倒,於妄心邪識了事物者,是諸顛倒之根本也。涅槃經三十七曰:「如來己離三種顛倒,所謂想倒見倒心倒。」宗鏡錄四十二曰:「心如停賊主人,見是賊身,想如賊腳,根塵是賊媒,內外搆速劫盡家寶。」
四顛倒 (名數)有二種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顛倒,於世門無常之法而起常見者。二,樂顛倒,於世間之諸苦而起樂見者。三,淨顛倒,於世間之不淨法而起淨見者。四,我顛倒,於世間之無我法而起我見者。心受身法之四念處,如其次第,為破此四倒之觀法也。見俱舍論十九,止觀二。二乘之四倒:一,無常顛倒,於涅槃之常而計無常也。二,無樂顛倒,於涅槃之樂而計無樂也。三,無我顛倒,於涅槃之我而計無我也。四,無淨顛倒,於涅槃之淨而計無淨也。涅槃經二曰:「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常計無常,淨計不淨,樂計為苦。」
七顛倒 (名數)瑜伽論八謂:一,想倒。二,見倒。三,心倒。四,於無常常倒。五,於苦樂倒。六,於不淨淨倒。七,於無我我倒。是合前之三顛倒與四顛倒者。
八顛倒 (名數)凡夫二乘各有四倒,合為八倒。大疏鈔一曰:「倒有八種:外道謂世間為常樂我淨為四顛倒。二乘計永寂為涅槃,即無常樂我淨為四顛倒。若謂世間無常樂我淨,涅槃乃有常樂我淨,則名八行,皆非顛倒。」
顛倒善果 (術語)謂人間天上果報也。雖為依五戒十善之因所得之善果,而為報著於其果報之凡夫迷倒境界,故曰顛倒之善果。
顛倒妄想 (術語)五妄想
(術語)梵曰尼底Pranidhana,譯曰願。志求滿足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法窟上末曰:「於出世道悕求為願,亦是期心為願。」止觀七下曰:「發願者誓也。如許人物,若不分券,物則不定。施眾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無誓願,如牛無御,不知所趣。願來持行,將至行在。(中略)二乘生盡,故不須願。菩薩生生化物,須總願別願。四弘是總願。法華華嚴所說一一善行陀羅尼,別有別願。」
總願 (術語)顯教立四弘誓,密教立五大願。
別願 (術語)如藥師之十二顯(藥師),千手觀音之六願及十願(千手觀音),普賢之十願(普賢),彌陀之二十四願及四十八願,釋迦之五百願。
願人 (雜名)於神佛立願之人。
願力 (術語)誓願之力。亦曰本願力。陸遊詩曰:「香火徒勤願力違。」智度論七曰:「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
願力自然 (術語)眾生往生,非由行者之思惟分別,乃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自然即得往生也。
願力信心 (術語)為如來本願力所與之信心。又為如來本願力所救之信心。對於名號信心而言。
願力迴向 (術語)亦曰他力迴向。謂彌陀以本願力收因位之萬行,果地之萬德於名號內,與之於眾生也。行信,因果,往相,還相,皆自如來清淨之願心,迴施於眾生也。
願土 (界名)依阿彌陀佛本願成就之國土,即極樂淨土也。往生禮讚曰:「而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願心 (術語)佛願救眾生之心。眾生願成佛之心。總之為四弘誓願之心也。
願文 (術語)為法事時述施主願意之表白文也。
願公 (佛名)是上行先生條。
願主 (雜語)發起起立塔像,書寫經典等,摠關於佛道善根之人也。此人以此善根願成佛或往生,故名為願主,又曰本願。無量壽經下曰:「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
願巧 (雜語)巧妙之本願也。轉語而謂為願巧,如轉巧善為善巧也。
願生偈 (書名)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之略稱。又曰往生論。
願行 (術語)誓願與修行也。此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也。大智度論七曰:「莊嚴佛國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讚阿彌陀佛偈曰:「一切菩薩增願行。」玄義五上曰:「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
願行具足 (術語)具足願與行之意。善導觀經疏一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中略)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願自在 (術語)十自在之一。自在附錄。
願身 (術語)佛具十身之一。佛身附錄。
願佛 (術語)十種佛之一。謂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為酬報因願之佛,故名願佛。見八十華嚴經五十三,三藏法數三十六。
願作心師 (術語)涅槃經二十八曰:「願作心師,不師於心。」
願作佛心 (術語)願作佛之心也。往生論註下曰:「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案菩提心為上求下化之心。願作佛心是上求菩提之心,度眾生心是下化眾生之心。
願作度生 (術語)願作佛心與願作度眾生心之稱。願作佛心
願成就文 (術語)法藏菩薩建四十八願中,以第十八願為王本願,其說十八願成就之文,謂之願成就文。在無量壽經下卷之初(四十八願上卷),其文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願波羅蜜 (術語)十波羅密之第八。菩薩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誓願,為到彼岸之大行者。見三藏法數三十八。
願波羅蜜十德 (名數)一,盡成就一切眾生。二,盡莊嚴一切世界。三,盡供養一切諸佛。四,盡通達無障礙之法。五,盡修行遍法界之行。六,身恒住而盡未來劫。七,智盡知一切之心念。八,盡覺悟流轉還滅。九,盡示現一切之國土。十,證得如來之智慧。見唐華嚴經十八。
願波羅蜜菩薩 (菩薩)胎藏界虛空藏院上行右第三位之尊。密號曰成就金剛。以主四弘誓願而名。白黃色,著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無名小二指,餘屈,作刀印,坐於赤蓮。
願度 (術語)十度之一。附錄。
願食 (術語)五食之一。聖者以願力資持身,修萬行,故稱為食。三藏法數二十四曰:「願食,謂修聖道之人,以願持身,不捨萬行,長養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資益身根,是為願食。」
願海 (譬喻)菩薩之願事深廣,譬如海也。江總詩曰:「未泛慈舟遠,徒令願海深。」八十華嚴經六曰:「顯示一切大願海。」萬善同歸集六曰:「超三有之苦津,入普賢之願海。」往生要集上本曰:「聞一實道,入普賢之願海。」
願船 (譬喻)彌陀之本願,渡眾生於彼岸,故譬以船。迦才淨土論下曰:「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乘大願船,淨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喚眾生,令上大願船。」龍舒淨土文二引此文,言出淨土傳往生要集中本引此文,言出清淨覺經。而經無其文。教行證文類二曰:「乘大悲願船,浮光明廣海。至德風靜,眾禍波轉。」
願偈 (術語)願生偈之略名。天親菩薩作。願生淨土之偈文也。淨土論曰:「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願智 (術語)如來共德之一(共德為別於不共德之語),謂如願生來之妙智也。俱舍論二十七曰:「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
願輪 (術語)菩薩之誓願堅固,摧破一切之敵,如輪王之輪寶,故謂為輪。又菩薩之身為終始轉於自己之誓願者,故願謂之輪。
願慧 (術語)誓願與智慧。無量壽經上曰:「願慧悉成滿,得為三界雄。」
類智 (術語)觀欲界四諦之智,名為法智,觀上二界四諦之智,名為類智,以是為彼之同類故也。
(雜語)詰責邪義,謂為難。常謂之難詰難問等。字典曰:「詰辯也。孟子於禽獸又何難焉?注:難,責也。」
難入 (術語)無上之妙理,悟入為難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難化 (術語)眾生之根性狠戾,教化為難也。維摩經下曰:「此土眾生剛強難化。」
難化三機 (名數)教化濟度無望之三種惡機也,即謗大乘與五逆罪及一闡提。或曰難治之三病。涅槃經所說。
難中之難 (術語)信受無上之妙法至難也。無量壽經下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難伏地 (術語)佛地之異名。無他之強力足以降伏佛者,稱為難伏地。勝鬘經曰:「降伏心過惡及與身四種,已到難伏地,是故禮如來。」同寶窟上末曰:「如來生不能生,老不能老,病不能病,死不能死,故云難伏地。」
難石石裂 (故事)附錄。
難行 (術語)艱難之行法也。常曰苦行。或對於易行而言。法華經提婆品曰:「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牟尼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薩道,未曾止息。」報恩經一曰:「難行苦行,發大誓願。」
難行道 (術語)龍樹菩薩所判二道之一。對於易行道而言。於此土積修行之功,入聖得果之教道,謂為難行道。念佛往生淨土,於彼土成佛得道,謂為易行道。易行道
難行苦行恩 (術語)十恩
難有 (術語)與希有同。大莊嚴論六曰:「汝今除痴心,能作難有事。(中略)我今日見知,斯事實難有。」
難陀 (人名)Nanda,比丘名。譯曰善歡喜。亦名牧牛。對於孫陀羅難陀而謂為牧牛難陀。因問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獲阿羅漢果。根本律云:「難鐸迦尊者,佛遣彼為尼眾說法教誡時,五百苾芻尼聞法得阿羅漢果。」薩婆多論云:「往昔惟衛佛出現於世,為眾生說法。彼佛滅後,有王起牛頭旃檀[土*(人/口/田)],種種莊嚴。此王有五百夫人,供養此[土*(人/口/田)],各發願言:願我等將來從此王邊而得解脫。爾時王者,今難陀是。爾時五百夫人者,今五百比丘尼是。以是本願因緣,故應從難陀而得解脫。」法華經序品曰:「難陀,孫陀羅難陀。」同文句二曰:「難陀亦云放牛,難陀此翻善歡喜,亦翻欣樂。淨飯王逼十萬釋子出家,即一人也。有師言:是律中跋難陀。」法華玄贊一曰:「梵云難陀,此翻為喜,根本乃是牧牛之人。因問佛牧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獲阿羅漢。甚極聰明,音聲絕妙。」【又】孫陀羅難陀,略曰難陀。與牧牛難陀有別,是佛之親弟也。身長一丈五尺二寸,具三十相。孫陀羅,譯曰艷。是其妻之號,以彼有艷妻故,稱為孫陀羅難陀,以別於牧牛難陀。彼溺於其妻,不樂出家,佛方便化之,得阿羅漢。增一阿含經二曰:「大體端正,與世殊異,所謂難陀比丘是。諸根寂靜,心不變易,亦是難陀比丘。」孫陀羅難陀。【又】貧女名。欽波斯匿王以油千斛燃佛燈,乃以一錢買油燃一燈,所謂長者之萬燈,貧女之一燈也。見賢愚經。【又】唯識十大論師之一。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難陀,唐言歡喜,勝軍祖習。」【又】(異類)龍王名。難陀跋難陀
難陀弟子 (雜名)此難陀是跋難陀之兄,非佛弟難陀也。根本律云:難陀有一共住弟子,名達磨,常懷慚恥追悔為心。於諸學處,愛樂尊重。彼未曾知難陀惡行,與之共住。既知行跡,即便捨之。與善苾芻而為同住,除三時禮。除三時禮者,律制弟子日三時中,若不禮拜和尚者,得越法罪。
難陀婆怛那 (地名)婆怛那
難陀跋難陀 (異類)Nanda-upananda,摩竭陀國兄弟二龍王之名也。法華文句一曰:「難陀此云歡喜,跋難陀此云善歡喜,兄弟常護摩竭陀國。」法華經光宅疏一曰:「難陀者譯言歡喜,跋難陀者為善歡喜也,變為人形,佛邊聽法。於人有染潤之恩,見人皆歡喜也。」愚案跋為優波或鄔波或優婆之約音,有小或亞或近之義,難陀為大龍,跋難陀為小龍,或又名兄弟,又名主從也。髻設尼,烏波髻設尼,世羅,烏波世羅等,其例甚多。大疏五曰:「第二重廂曲之中置二龍王,右曰難陀,左曰跋難陀。首上皆有七龍頭,右手持刀,左手持罥索,乘雲而住。」同疏十曰:「難陀跋難陀守門二龍王真言:難徒。以初難字為體,是觀(似歡字之誤)義也,即觀離觀而住於中,自通達已,以利眾生也。拔難陀庾,拔字聲勢有鄔波音。」增一阿含經二十八曰:「難陀優槃難陀龍王之所造。」智度論三十二曰:「如難陀婆難陀龍王兄弟,欲破舍婆提城,雨諸兵杖毒蛇之屬。」華嚴經六十四曰:「難陀優婆難陀。」慧苑音義下曰:「難陀此云歡喜也,優婆此云近也。」【又】(人名)Nanda-upananda,六群比丘之中有二比丘,薩婆多論謂之難陀跋羅陀。毘奈耶雜事謂之難陀鄔波難陀。可準龍王之名而解之。
難陀鄔波難陀 (人名)難陀,優槃難陀。二龍或比丘之名。難陀跋難陀
難陀優婆難陀 (異類)二龍王名。難陀跋難陀
難治機 (地名)難化三機
難治三病 (名數)謗法與闡提及五逆難化度之三機,如不治之重病也。
難信之法 (術語)世間常識難信甚深微妙之法門。如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雖為易信之法,而大乘圓頓之教,則甚難信,凡夫成佛速疾之他力念佛法門,尤為難信中之難信也。
難信金剛信樂 (術語)彌陀之救濟,信之無疑,堅固如金剛也。
難易二道 (名數)謂難行道與易行道也。龍樹所立之名目。初地至不退位有二道。自力修行勤苦而後漸達佛位之困難,以如陸路步行之苦,故稱之為難行道。反之而以信方便之念佛,得速至佛位之他力道,恰如水道乘船,無何等苦痛而樂?是名易行道。淨土十疑論曰:「論曰於五濁惡世無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蓋言娑婆世塵境麤疆,五欲障蔽,難入於道,故名難行道。謂憑信佛語,修行念佛三昧,求生淨土,復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故名易行土。」
難長者經 (經名)越難經之異名。
難思 (術語)讚嘆法之詞,謂其法廣大深遠而難思議也。資持記上之一之一曰:「難思乃能嘆之詞,所以不云難議者,以心思切近,口議疏遠。思之既難,必非可議,或可句局理必兼之。」
難思議 (術語)難思
難思弘誓 (術語)聲聞菩薩(因人)所不能思慮之無上甚深誓願,即彌陀之本願也。教行信證曰:「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
難思光佛 (術語)十二光佛之一。
難思往生 (術語)同於難思議往生。【又】日本真宗所謂三往生之一。謂真門自力之往生也。由自力念佛之因而往生於疑城胎宮者。其所稱之名號,與難思議往生之生因,雖無何等之異?而以其行之心為自力故,與弘願他力之難思議往生不同。為有此異,故省略議字而單云難思往生。一字具略示褒貶也。是第二十願之誓,而阿彌陀經所說之往生也。
難思議往生 (術語)往生淨土所享受之樂,為無量不可思議,故謂之難思議往生樂。又日本真宗所說三往生之一。謂弘願他力之往生也。從他力迴向之信心,得往生於彌陀之真實報土者,非凡夫言說思慮所及,故謂之難思議往生。是第十八願之誓,而大無量壽經所說之往生也。
難度 (術語)同難化。剛強之眾生,濟度為難也。
難度海 (譬喻)謂生死海也。生死之海,深廣難渡也。六十華嚴經五曰:「已度難度海。」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
難拏 (物名)Dan!da,同於檀拏。閻魔王之印也。檀拏
難破 (術語)於異義難問破斥之也。中論疏四本曰:「即難破之。」慈恩傳四曰:「若有難破一條者,我則斬首相謝。」
難得行 (術語)十行之第八位。十行
難值難見 (術語)謂值見生身之如來難也。無量壽經下曰:「如來興世,難值難見。」
難提 (術語)塔婆之別名。祖庭事苑一曰:「梵云塔婆,此言方墳,或云支提,或云難提,此言滅惡。」【又】(人名)Nandi,比丘名。譯曰喜。增一阿含經二曰:「乞食耐辱,不避寒暑,所謂難提比丘是。」探玄記十五曰:「難提此云喜。」
難提釋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佛為難提比丘解釋五法六念。出雜阿念三十卷。
難提迦 (人名)Namdika,長者名。譯曰自喜。見佛本行經二十四。
難提迦物多 (術語)Nandika%varta,譯曰右旋。佛之德相也。慧苑音義上。見右繞
難勝地 (術語)菩薩行位,十地之第五。菩薩至此地能破一切之情見,通達一切之法,即是諸佛之境界,而無能勝之者,故名。菩薩瓔珞本業經下曰:「佛子順忍修道,三界無明疑見一切無不皆空,八辯功德入五明論。(中略)五論者內外方道因果鬼神,無不通達,故名難勝地。」仁王經下曰:「如實知諸諦,世間諸技藝。種種利群生,名為難勝地。」唯識論九曰:「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難報經 (經名)父母恩難報經之略名。
難勢 (雜語)難問異義之氣勢也。法華文句記十曰:「廣立難勢,不越先規。」續高僧傳(僧粲傳)曰:「又續前難,勢更延累。」
難經 (經名)越難經之略名。
難解難入 (術語)解知難,悟入難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難禪 (術語)九種大禪之一。以修行困難而有此名。有三種:第一之難禪者,菩薩久修禪定,心則自在。而為救眾生故,捨禪定之樂而生於欲界也。第二之難禪者,菩薩修了無數量之諸深禪定,而自拔於一切聲聞辟支佛上也。第三之難禪者,菩薩由禪定而達於無上之覺道也。
難龍王經 (經名)龍王兄弟經之異名。
離二邊分別止 (術語)三止之一。不執有無迷悟等之二邊而離於差別也。
離曰 (人名)又作離越,比丘名。離婆多
離中知 (術語)對於合中知而言。合中知
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經名)具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卷,唐地婆訶羅譯。與無字寶篋經同本而稍異。
離生 (術語)離生死也。三乘之人,入於見道,而見諦理斷見惑,永離三界之生,是云正性離生。俱舍論十三曰:「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位而能趣入正性離生。」萬善同歸集六曰:「齊登解脫之門,咸闡離生之道。」
離生性 (術語)出離生死之正性也。即聖者之正性。俱舍論所謂正性離生是也。
離生喜樂地 (術語)三界九地之一。色界之初禪天也。以為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二受之處故也。俱舍頌疏十曰:「於初靜慮三處生中受一種樂,謂離生喜樂,離欲界惡,生喜樂故。」
離車 (雜名)Licchavi^,又作利車,離奢,粟唱,隸車,黎昌,律車,梨車毘,離車毘,粟呫婆,粟呫毘等。毘舍離城剎帝利種之名也。譯曰薄皮。其祖先從一胞肉中生,因有此名。又譯為貴族豪族等。善見論十謂往昔波羅捺國王夫人懷妊,生一肉團,赤如木槿華。以為恥,盛之器中,作金薄,朱書波羅捺國王夫人所生,投之江中。有一道士將歸,置之一處,過半月,一肉分為二片。又過半月,二片各生五胞。又經半月,一片為男,一片為女,男黃金色,女白銀色。道士見之,以慈心力故,手指自然出乳,乳入子腹,道士號兒為離車子,漢云皮薄。又言同皮。二子長至十六,牧牛人共立宅舍,以女嫁男,拜男為王,女為夫人。後多生王子,以三次開廣舍宅故,名毘舍離(毘舍離譯廣嚴)。慧琳音義六曰:「栗舍毘王,豪族之類,是剎利種系也。又云離車毘童子,上舊名也。」同二十九曰:「梨車毘童子,梵語訛也。正梵音粟聶毘,唐言貴族公子也。諸經或云離車子是也,聶音昌葉反。」西域記七曰:「栗呫(昌葉反)婆子,舊言離車子,訛也。」
離車子 (雜名)離車者梵語,種族之稱。子者總稱其族類也。離車
離車毘 (雜名)離車
離作法 (術語)謂於因明異喻中之喻依,附加一稱為喻體之命題也。此為陳那所創治。例如於「如虛空等」上,添加「視諸非無常者皆非所作。」是也。
離言真如 (術語)二真如之一。離心念之相,離言說之相,真如之法體也。
離我三業念佛 (術語)日本時宗,離自力我執之見界,離分別離執著而修之他力無我念佛也。謂如是而修之念佛,眾生之三業,與阿彌陀佛之三業等,故為成就阿彌陀佛三業之念佛也。
離法愛 (術語)又云無法愛。十乘觀之一。
離波多 (人名)又作梨波多。離婆多
離性無別佛 (雜語)謂性即是佛也。六祖壇經曰:「性即是佛,離性無別佛。」頓悟入道要門論下曰:「僧問何者是佛?師曰離心之外,即無有佛。」達磨血脈論曰:「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離怖畏如來 (佛名)施餓鬼之法,五如來中北方如來之名,即釋迦如來也。秘藏記本曰:「離怖畏如來北方釋迦牟尼佛。(中略)離怖畏如來者,成所作智用變化身也。住六道四生界,為一切眾生作諸事業,無怖畏也。」
離垢 (術語)離煩惱之垢染也。維摩經佛國品曰:「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註曰:「肇曰:塵垢八十八使也。」
離垢地 (術語)菩薩行位十地第二之名。具清淨之戒行,離煩惱之垢染,故名。唯識論九曰:「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
離垢眼 (術語)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法眼也。以可見得聖道故。維摩經佛國品曰:「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往生要集末曰:「願得離垢眼,證無上菩提。」
離垢世界 (界名)舍利弗當來成佛之國名也。見法華經譬喻品。
離垢清淨 (術語)二種清淨
離苦 (術語)離苦難也。最勝王經二曰:「願以智劍為斷除,離苦速證菩提處。」
離相 (術語)法華經所說三相之一。三相
離相戒 (術語)對於隨相戒而言。又云無相戒。持戒之人,心無所著,一切之戒,猶如虛空,了無持犯之相也。見華嚴大疏。
離相三昧 (術語)隸字也。[打-丁+羅]者一切法相不可得之義,於此加三昧聲,即離相三昧也。大疏十曰:「羅是相,加此翳聲,即是三昧,離相三昧也,具一切相而離諸相。」
離染服 (衣服)袈裟之異名。釋氏要覺上曰:「大集經云:袈裟名離染服。」
離欲 (術語)離貪欲,婬欲也。法華經普門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四十二章經曰:「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離欲地 (術語)通教十地之第六地。離欲界煩惱之位,即藏教之不還果也。
離欲退 (術語)斷盡欲界九品之修惑而得不還果之聖者,再起欲界之煩惱而退轉也。
離婆多 (人名)Revata,又云梨婆多,離越,離曰。羅漢名。正云頡隸伐多。二十八宿中室宿之名。祈星而得之子也。或名假和合。彼遇二鬼爭屍,悟人身假和合之理而為出家得道之因緣也。法華文句二曰:「離婆多亦云離越,此翻星宿或室宿,或假和合。文殊問經云常作聲,父母從星辰乞子,既其感獲,因星作名。」玄應音義六曰:「離婆多,案文殊問經云:此譯云室星,則北方宿也。祠之得子,仍以名焉。正言頡隸伐多,經中作梨婆多,或作黎離多,訛也。即首楞嚴經中坐禪第一如離婆多者是也。頡音賢結切。」
離婆多坐禪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經三曰:「坐禪入定,心不錯亂,所謂離曰比丘是。」
離貪心 (術語)有貪心之對。不與貪欲煩惱相應之善心。
離奢 (雜名)離車
離越 (人名)比丘名。離婆多
離間語 (術語)十惡業之一。離甲乙二人親和之言語也。俱舍論十六曰:「若染污心,發壞他語,若他壞不壞,俱成離間語。」
離喜妙樂地 (術語)三界九地之一。色界之三禪天也。離二禪天麤動之喜受,而住於勝妙之樂受之地,故名。
離微 (術語)法性之體,離諸相而寂滅無餘,是云離,法性之用,微妙不可思議,是云微。離者涅槃也,微者般若也,寶藏論離微體淨品曰:「無眼無耳謂之離,有見有聞謂之微;無我無造謂之離,有智有用謂之微;無心無意謂之離,有通有達謂之微。又離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興大用,涅槃故寂滅無餘。無餘故煩惱永盡,大用故聖化無窮。」宗鏡錄九十二曰:「離微者萬法體用,離者即體,微者功用。」
離痴亂行 (術語)十行
離蓋 (術語)蓋者五蓋也,五種之煩惱,覆蓋心者,離蓋者,脫離五蓋也。無量壽經下曰:「離蓋清淨。」五蓋
離塵服 (衣服)袈裟之異名。遠離六塵之義也。六物圖曰:「通名者總括經律,或名袈裟,或名道服,(中略)或名離塵服。」
離睡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為目連說離睡之法,即中阿含經之長老上尊睡眠經也。
離誼 (術語)六事成就
離縛斷 (術語)四斷之一。四斷
離戲論菩薩 (菩薩)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三行第五位之尊。密號曰真行金剛。以依一實智遠離妄想戲論為本誓。
離繫子 (流派)舊云尼虔子。裸形外道也。離一切繫縛而修苦行之義也。以其裸形,故佛徒稱之為無慚外道。唯識述記一本曰:「尼虔子,今言呢犍陀弗呾羅,翻為離繫子。苦行修勝因,名為離繫,露形少羞恥,亦名無慚。本師稱離繫,是彼門徒,名之為子。」
離繫果 (術語)五果之一。擇滅無為,即涅槃也。由智慧遠離煩惱之繫縛而得之。俱舍論六曰:「由慧盡法,名離繫果,滅故名盡,擇故名慧,即說擇滅無為名離繫果。」
離繫外道 (流派)離繫子
離譏嫌名願 (術語)彌陀之第十六願,使淨土無譏嫌惡名之願。又謂之無諸不善願。
(雜名)梵語摩尾。一譯寶。
寶山 (雜名)珍寶累積之山也。心地觀經六曰:「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遇三寶,無所得故。」智度論一曰:「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有。」
寶女 (雜名)又云玉女。轉輪王七寶之一。法華經曰:「轉輪王寶女聞香知所在。」智度論曰:「瞿毘耶是寶女,故不孕子。」
寶女經 (雜名)寶女所問經之略名。
寶女三昧經 (經名)寶女所問經之異名。
寶女所問經 (經名)四卷,西晉竺法護譯。大方等大集經寶女品第三之別譯,分為十三品,有寶女為舍利弗說大乘之深義,佛明其往因。
寶王 (術語)佛陀之尊稱也。佛以諸功德為莊嚴,故云寶王。楞嚴經三曰:「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往生論註上曰:「華嚴經寶王如來。」
寶王論 (書名)念佛三昧寶王論之略名。
寶王三昧 (術語)念佛三昧之美稱也。念佛者即三昧中之至寶,故名寶王三昧。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九曰:「善男子善女人!雖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滿七寶眾具,供施一切眾生,功德雖廣,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聞此三昧寶王名字。」寶王論下曰:「法華三昧者,念佛三昧也。是以如來名此勝定為三昧寶王,為光明藏。為除罪珠,為邪見燈。」
寶王如來 (術語)非佛之名,尊佛而云寶王如來也。寶王
寶手 (雜名)從手出財寶,名寶手。維摩經佛道品曰:「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
寶手比丘 (人名)舍衛國有長者,財寶無盡,生一子,從其兩手中出金財,因名寶手,幼歲詣佛出家,遂證阿羅漢,佛說其往因。見百緣經九。
寶手菩薩 (菩薩)又名寶常。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中之一。肉色,左手取蓮華,上有三股杵,右手上有寶珠華鬘。見胎曼大鈔四。
寶手菩薩印明 (印相)義釋十曰:「右手作拳,以大指壓諸指,直豎無名指也。真言,喃,囉怛怒(密),怛婆[口*縛](出世,謂此聖者從寶而生。從何寶生耶?謂從菩提心寶而生也),莎訶(成就)。」
寶主 (地名)四主之一。從雪山之西至於西海,其間多出財寶,故曰寶主。見釋迦方志上。
寶天比丘 (人名)舍衛國長者有一子,生時天雨七寶,因名勒那提婆Ratnadeva,此譯寶天。既長,詣佛所,出家為比丘,得阿羅漢果,佛說其往因。見賢愚經二。
寶月智嚴音自在王如來 (佛名)七佛藥師之一。東方過五恒伽沙佛土妙寶國之佛名。發八大願者。
寶月童子問法經 (經名)具名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一卷,趙宋施護譯。頻婆娑羅王子,問佛號之功德。佛以十方各一佛之名答之。
寶生印 (印相)寶生如來之寶形印也。成金剛縛,以左右中指使如寶形。圖印集一曰:「寶生印金剛縛,忍願如寶形。」
寶生佛 (佛名)寶生如來
寶生經 (經名)寶生陀羅尼經之略名。
寶生論 (書名)成唯識寶生論之略名。
寶生如來 (佛名)金剛界曼陀羅五智如來之第三,南方月輪之中尊也。自大日如來之平等性智流出,從寶光幢笑之四金剛菩薩司一切之財寶。金色,左手為拳,右手開於外方,屈無名指與小指,中指與頭指大指劍立,或曰:左手執衣兩角,右手仰掌,成滿願印。密號云平等金剛,其種子為[87F4]。胎藏界謂之開敷華王如來,其密號同。秘藏記末曰:「南方中臺寶如來,金色,左手拳,右手開外,無名小指屈,中指大指劍立。」守護經曰:「復於南方面向北坐,亦作如上金剛結跏,端身正坐,左手如前執衣兩角,右手仰掌,名滿願印,此即寶生如來之印。」五智如來
寶生馬座 (雜名)五佛座之一。金剛界附錄。
寶生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經說持誦者能滅一切罪,得清淨天眼。
寶生如來羯磨印 (印相)羯磨印附錄。
寶地 (術語)謂佛地也。王勃文曰:「香城寶地。」沈佺期詩曰:「長歌遊寶地。」皆就僧寺而言。
寶印 (術語)三寶中之法寶也,又三法印也,是諸寶中之實寶,堅固不壞,故名寶。印智度論四十七曰:「於諸法中法寶是實寶,今世後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如經中說:佛語比丘:為汝說法,所說法者所謂法印,法印即是寶印,寶印即是解脫門。復次三法印名為寶印三昧。」楞嚴經曰:「此經名大佛頂悉怛多槃怛羅無上寶印。」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曰:「常住真如寶王大印。」【又】(術語)諸佛菩薩種種之印契,美稱之而云寶印。【又】(印相)寶生印及菩薩印生財寶之寶形印,略稱云寶印。【又】(術語)印佛之種子,真言等者云寶印。烏樞瑟摩經曰:「以莽度迦木刻其印,一內木印於蘇蜜燒之,及出以印印山山碎,印海海竭。」【又】(譬喻)念佛之心印,堅固不壞,譬之國王之寶印也。觀佛三昧經十觀佛密行品云:「譬有貧人,依豪貴衣食。時有王子出遊,執大寶瓶,瓶內藏王寶印。貧者詐來親附,拏寶瓶逃走。王子覺之,使六大兵乘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澤中,毒蛇自四面來,欲嚙持瓶者。惶懼而東西馳走,見空澤中有一大樹蓊鬱,頭戴寶瓶,攀樹而上。時六兵疾馳至樹下,貧人見而吞王寶,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絞樹倒之,貧人墮地,身體散壞,唯金印在寶瓶放光,毒蛇見光四散。佛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宗鏡錄九十五有釋。
寶印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觀法之實相,又入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滅之三法印,謂之寶印三昧。見智度論四十七。
寶印手菩薩 (菩薩)維摩經同聞眾之一。經註曰:「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寶之相。亦曰:手中有寶印。」又胎藏界地藏院之一尊。密號曰執契金剛,執事金剛。
寶池 (雜名)淨土之八功德池也。觀無量壽經曰:「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寶池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五。觀見極樂淨土八功德池之相也。經曰:「次當想水,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中略)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寶陀巖 (地名)觀音之住處,寶陀洛迦山Potalaka也。又作補陀洛迦,布呾洛迦補陀洛。祖英集曰:「寶陀巖上客,應笑未歸人。」冷齋夜話二曰:「有如世畫寶陀巖竹今猶在。」補陀落迦
寶光天子 (菩薩)三光天子之一。日天子也,名寶意。觀音之應現也。法華文句二曰:「寶光是寶意日天子,觀世音菩薩應作。」嘉祥法華經疏二曰:「寶光天子者謂日天子也,(中略)有經云:觀世音名寶意,作日天子。」
寶光明池 (地名)在摩伽陀國,佛在此池邊說寶篋印陀羅尼經。寶篋印陀羅尼經曰:「一時佛在摩伽陀國無垢園中寶光明池。」
寶吉祥天 (菩薩)月天也。月天之名云寶吉祥。勢至菩薩之應現也。法華經文句二曰:「名月是寶吉祥月天子,大勢至應作。」嘉祥法華經疏二曰:「有經云: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
寶如來三昧經 (經名)二卷,東晉祇多蜜譯。佛說無極寶三昧經之別譯。
寶車 (譬喻)以眾寶莊嚴之大白牛車也。以譬一乘之法。法華經譬喻品曰:「以眾寶物造諸大車。(中略)有大白牛,肥壯多力,形體姝好,以駕寶車。」
寶車輅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十八道
寶坊 (雜名)寺院之美稱也。欲界色界之中間有大寶坊,佛於此說大集經。大集經一曰:「爾時如來示現無量神通力,漸漸至彼七寶坊中。」又曰:「諸大菩薩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六祖壇經曰:「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又】給孤長者,布黃金地為伽藍,故寺宇號為寶坊。
寶沙麼洗 (雜語)Pausama%sa,又作報砂麼洗。十月之梵名。見飾宗記六。又作布史。見梵語雜名。
寶性 (術語)如來藏之異名也。真金在糞穢中,其性不變,如來藏性在眾生煩惱中,不失真如清淨之性,故云寶性。寶性論之名本此。寶性論曰:「塵勞諸境中,皆有如來藏。下至阿鼻獄,皆有如來身。真如清淨法,名為如來體。」
寶性論 (書名)究竟一乘寶性論之略名。
寶性功德草 (雜名)莊嚴淨土之七寶,柔軟如草,故云寶性功德草。以草為喻也。淨土論偈曰:「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同論註曰:「此間土石草木各有定體,譯者何緣目彼寶為草耶?當以其[卄/風]能榮[莎-水+目]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參譯當別有途。」
寶林 (植物)極樂淨土七寶之樹林也。無量壽經上曰:「七寶諸樹周滿世界。」又觀經寶樹觀所說是也。【又】(寺名)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住之寺也。在廣東韶州曲江縣南六十里南華山,即曹溪南華寺也。法海壇經序曰:「先是西國智藥三藏,自南海經曹溪口,掬水而飲,香美,異之。謂其徒曰:此水與西天之水無別。溪源上必有勝地,堪為蘭若。隨流至源步顧。山水回環,峰巒奇秀。嘆曰:宛如西天寶林山也。乃謂曹侯村居民曰:可於此山建一梵剎。一百七十年後,當有無上法寶,於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號寶林。時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聞奏,上可其請,賜寶林為額。遂成梵宮,蓋始於梁天監三年也。」又云:「師(六祖大師)至寶林,觀堂宇湫隘,不足容眾。欲廣之,遂竭里人陳亞仙曰:老僧欲就檀趣求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幾許闊,祖出具示之。亞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盡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現身,坐鎮四方。今寺境有天王嶺,因玆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廣大。但吾高祖填墓,並坐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餘願盡捨,永為寶坊。然此地乃生龍白象來脈(此地指南華山而言,在曲江縣南六十里。生龍指迴龍山而言,在曲江南四十五里。白象指象嶺而言,在南華山之上方。見清一統志三百四十一),祇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後營建,一依其言。」傳燈錄五曰:「中宗神龍元年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古寶林為中興寺。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又敕為法泉寺。」宋高僧傳八曰:「太平興國三年,敕建塔,改為南華寺,又改曰華果寺。」
寶林傳 (書名)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建康沙門慧炬與天竺三藏勝持編禪宗諸祖傳法之讖記及宗師之機緣,名為寶林傳(稽古略三),如七佛之說偈,世尊之拈華,皆寶林之捏造也。而傳燈廣燈等諸錄皆因襲之以為口實。釋門正統四曰:「德宗之末,乃有金陵沙六慧炬,撰寶林傳,誇大其宗。至與僧傳所記,如皂白冰炭之不相入。(中略)鎧庵論之曰:寶林說詭,非特達磨慧可事跡與僧傳不同,其最虛誕無稽而流俗至今猶以為然者,七佛說偈世尊拈華是也。」
續寶林傳 (書名)五代梁朝南嶽維勁,唐昭宗光化年中集寶林傳以後宗師之機緣,作續寶林傳四卷。見稽古略三。
寶所 (譬喻)珍寶之所也。法華經化城喻品以譬究竟之涅槃。經曰:「欲過此道至珍寶所,(中略)前至寶所。」又曰:「寶所在近,此城非實。」止觀一曰:「如是道品,直通寶所。」戒本一上曰:「利者以慧資成,便至寶所。」
寶剎 (雜名)佛土之尊稱也。又為佛寺之美稱。剎者梵語Ks!etra之略,譯曰土田。莊嚴經下曰:「遍覆如來寶剎中。」
寶典 (雜名)經典之美稱也。教行信證六末曰:「無上甚深之寶典。」
寶雨經 (經名)十卷,唐達摩流支譯,一名顯授不退轉菩薩記。佛於伽耶山頂放光明,遍照十方,攝入面門,授記於月光天子,當於支那國作女王。東方蓮華眼佛世界止一切蓋菩薩來問一百一事,佛以十法答之。
寶尚光基 (雜名)玄奘門下之四哲。即大慈恩寺之法寶,嘉尚,普光,窺基也。見宋僧傳四。
寶波羅蜜 (菩薩)金剛界大日如來四親近菩薩之第二。白黃色,左手蓮華上有寶珠,右手持四角金剛輪,密號曰平等金剛。見胎曼大鈔一。
寶界 (雜名)七寶之世界,即諸佛之淨土也。迦才淨土論上曰:「彌陀寶界,凡聖開欣。」
寶洲 (譬喻)譬佛果之大妙地。華嚴經三十五曰:「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又】(人名)沙門覺岸,號寶洲,元朝人,著釋氏稽古史略。見續稽古史略一。
寶星經 (經名)寶星陀羅尼經之略名。
寶星陀羅尼經 (經名)八卷,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即大方等大集經中寶幢分之同本別譯也。說調伏魔王護持國土。寶星者三昧之名,舊經謂之寶幢三昧。得此三昧,則觀見一切法如寶星,猶如在高幢而下觀,故云寶星,寶幢。經四曰:「時光味仙人,即得菩薩三昧,名曰寶星。所得三昧於菩薩三昧一切觀見,如在高幢。」
寶相 (雜語)謂佛像莊嚴也。邢邵文曰:「神儀內瑩,寶相外宣。」
寶思惟 (人名)北印度迦濕蜜羅國人,梵云阿[何-可+爾]真那,此云寶思惟。唐天后長壽二年至洛京,譯出不空罥索經等。後於龍門山創天竺寺,制度皆依西域。開元九年寂,壽百有餘歲。見宋僧傳三。
寶要義論 (書名)具名大乘寶要義論,十卷,宋法護等譯。集諸經論中菩薩發心修行之功德。
寶冠釋迦 (圖像)頂著寶冠之釋迦像也。菩提樹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寶冠瓔珞,詳記如西域記八。又南山之三寶感通錄曰:「東晉楊都金像,華臺有西域書。三藏求那跋摩曰:此古梵書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寶冠,飾以珠玉,可重三斤。」蓋造立者為尊重恭敬故,飾以寶冠瓔珞,非有別意。然後世作說曰:寶冠釋迦者,大乘佛轉輪聖王之相也,不同小乘厭俗出家之相。十六羅漢之中尊,必為寶冠釋迦也。華嚴合論曰:「略說大相在九十七種大人之相,隨好無盡,頂有華冠,頂著瓔珞,手著環釧,非同三乘厭俗出家。」
寶冠菩薩 (菩薩)胎藏界文殊院文殊菩薩右第二位之尊,密號曰莊嚴金剛主文殊菩薩莊嚴之德之使者也。為童子形,三髻黃色,左手持細葉青蓮,上載寶冠,右手載寶珠當胸,坐於赤蓮。
寶香合成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二願。淨土萬物以無量雜寶與百千種香合成之誓願也。
寶契陀羅尼經 (經名)消除一切災難寶髻陀羅尼經之略名。
寶海 (譬喻)功德之寶珠,甚多無數,不可測量,喻之以海。海土論偈曰:「功德大寶海。」
寶海梵志 (本生)釋迦如來之前身也。無諍念王
寶乘 (譬喻)又云寶車,大白牛車也,以譬法華經所說一乘之法。經譬喻品曰:「乘此寶乘,直至道場。」
寶座 (物名)珍寶之座床也。見法華經。
寶城 (譬喻)珍寶充滿之城郭也,以譬佛之正法。涅槃經二曰:「汝等比丘,云何莊嚴正法寶城?具足種種功德珍寶戒定智慧以為牆塹埤堄,汝今遇是佛法寶城,不應取此虛偽之物。」
寶珠 (物名)摩尼珠也。譯云如意珠。法華經曰:「淨如寶珠,以求佛道。」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曰:「心性寶性無有染污。」智度論五十九曰:「如意珠能除四百四病。」
寶珠法 (修法)寶珠者舍利之標幟也,寶珠法即舍利法也。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曰:「大寶陀羅尼,名曰法身[馬*太]都如意寶珠甘露藥王金剛精進常經真如寶王大印。」
寶聚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則一切境土,悉為世寶,故名。智度論四十七曰:「寶聚三昧者,得是三昧,所有國土悉成七寶。」
寶珠比丘尼 (人名)舍衛國有長者,生一女,頂上自然有一寶珠,因字云寶珠。有來乞者,即取而施與,施已復生。年長詣佛所出家,遂證阿難漢。佛說其往因。見百緣經八。
寶瓶 (物名)梵云軍持Kun!d!ika,尊稱佛具法具之瓶器也。有華瓶水瓶等數種。觀無量壽經曰:「有一寶瓶,盛諸光明。」【又】密法容灌頂誓水之器,謂之寶瓶。
寶瓶印 (印相)寶瓶形之印契也。初成合掌,屈左右頭指,使至於中指之根下,左右拇指並壓之,使如瓶也。圖印集二曰:「寶瓶印,作三補吒,屈二風指,令指頭至火指根下,二空指並壓之。」十八道事鈔上曰:「塔印寶瓶印大慧刀印,此三印同印別名也,隨其所用改阿闍梨觀心也。」
寶唱 (人名)梁沙門僧祐律師之弟子也,奉敕與僧旻等共撰經律異相等者。見唐僧傳一。
寶部 (術語)密教五部之一。謂佛之自利圓滿,而具無邊福德之方面也。
寶偈 (雜語)至寶之偈頌也。唯識述記序曰:「此寶偈南贊。」
寶國 (雜名)極樂淨土之異名。
寶授菩薩 (菩薩)三歲童子而說大乘之深義。見寶授菩薩菩提行經。
寶授菩薩菩提行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寶授童子年始三歲,以金蓮供佛,遂與目連舍利弗互相問答,明大乘之法義。又與妙吉祥菩薩問答。寶授次以一器之飲食,遍供佛僧而不盡。
寶處三昧 (術語)釋迦世尊之三昧也,世尊住此三昧而化現天部八部第三院之諸眾,施與功德之寶財於一切,故名寶處三昧。大日經疏十曰:「次釋迦入於寶處三昧,寶從彼出,名為寶處。(中略)佛入此三昧已,從其面門出種種光。光中現此真言,乃至普遍一切佛剎。」同義釋七曰:「已上皆是釋迦眷屬,寶三昧中一種法界門。」
寶處菩薩 (菩薩)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四位。密號曰祥瑞金剛。萬法能所依能生之尊也。大疏謂:「寶處者,如從寶海生,從彼處生,故名寶處,如在寶海,從彼而有,故名。」
寶帶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說聖莊嚴陀羅尼經之別譯。為童子帶佩可避惡鬼之神咒,故名寶帶。
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在摩伽陀國清淨園白蓮池側七寶如意樹王下,住於如意寶珠王三摩地,而說佛設利之神咒及修法。經題之寶,即如意寶珠,標眾生心性之寶珠,且標佛舍利之寶印也。
寶筏 (譬喻)喻以佛之妙法渡生死也。
寶[片*票] (物名)法螺之貝也。
寶疏 (書名)指神寶師之俱舍論疏。
寶階 (雜名)以七寶所作之階段。佛從仞利天下之階段也。西域記四曰:「劫比他國城西二十餘里有大伽藍,伽藍大垣內有三寶階,南北列東面下,是如來自三十三天降還也。」
寶階塔 (雜名)八塔之一。心地觀經一曰:「曲女城邊寶階塔。」然依西域記,則劫比他國也。寶階
寶掌 (人名)謂千歲寶掌和尚也。中印度人,於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左手握拳,七歲祝髮,乃展,因名寶掌。魏晉間來遊此土,入蜀。一日謂眾曰:吾願住世千載,今年六百二十有六,後歷遊海內,唐顯慶二年,寂於浦江寶巖寺。見五燈會元。
寶掌菩薩 (菩薩)法華經之同聞眾也。智度論四十五曰:「如寶掌菩薩等,七寶從手中出,給施眾生。」嘉祥法華經疏二曰:「寶掌者,掌出眾寶,惠施無竭也。」【又】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六位之尊。密號曰滿足金剛。
寶雲 (人名)西涼州人,以晉隆安初,遠遊西域,與法顯智嚴前後相隨,備睹天竺諸國所有之靈異,諸國之音字詁訓,無不了解。還長安,隨禪師佛馱跋陀羅策進禪道,後止江左之道場寺,譯出諸經。初關中之竺佛念於苻秦二代出眾經,江左之譯梵無過於雲者。元嘉二十六年寂,壽七十四。其遊履外國,別有紀傳。見梁僧傳三。
寶雲經 (經名)七卷,蕭梁沙門曼陀羅仙譯。寶雨經之舊譯,缺月光天子作女王之事。
寶華 (雜名)至寶之妙華也。法華經譬喻品曰:「寶華承足。」
寶華太子 (人名)智度論九曰:「寶華佛生時,一切身邊有種種光明華色,故名寶華太子。」
寶渚 (譬喻)珍寶之洲渚也,涅槃經以譬究竟之涅槃。同於法華經寶所之喻。經二十五曰:「譬如估客,欲至寶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其人隨語即至寶渚,多獲諸珍,不可稱計。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欲至善處採取道寶,不知其路通塞之處。菩薩示之,眾生隨已得至善處,獲得無上大涅槃寶。」
寶勝如來 (佛名)於施餓鬼法,五智如來之南方寶生如來,稱為寶勝如來。教行錄一放生文曰:「釋迦本師,彌陀慈父,寶勝如來。」秘藏記本曰:「施餓鬼義,寶勝如來南方寶生佛。」
寶童子經 (經名)寶網經之異名。
寶菩薩印 (印相)金剛寶菩薩之寶印也。成金剛縛,以左右之頭指,如寶形,並立左右之拇指。圖印集一曰:「寶菩薩寶,金剛縛,進力如寶形,禪智並立。」
寶號 (術語)謂佛菩薩之名字也。
寶號經 (經名)日本淨土真宗一家多引用此經,但不載於經錄。
寶塔 (雜名)嚴飾珍寶之塔也。法華經寶塔品曰:「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佛祖統紀四十一曰:「無著禪師入五臺,至金剛窟見山翁。翁說偈曰:一念淨心是菩提,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寶塔品 (經名)具云見寶塔品。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十一品之名。為證明法華所說,多寶如來之寶塔,忽自地涌出。一會大眾悉見之。品中敘此事。故名。
寶意 (界名)羅陀那質多之譯語。
寶鈴 (物名)珍寶之風鈴,又鈴子也。無量壽經上曰:「垂以寶鈴,光色晃曜。」
寶網 (物名)珍寶之羅網也。帝釋宮之羅網為帝網,亦云因陀羅網。無量壽經上曰:「珍妙寶網,羅覆其上。」
寶網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依寶網童子之請問,說六方佛之功德。
寶臺 (雜名)珍寶之臺閣也。法華經曰:「其土人民皆處寶臺珍妙樓閣。」
寶聚 (譬喻)珍寶之積聚也。以譬無上道。法華經信解品曰:「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寶蓋 (物名)飾以寶玉之天蓋,佛菩薩及講師讀師之高座上所懸者。維摩經佛國品曰:「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精,與五百長者子,持七寶蓋,來詣佛所。」
寶輪 (雜名)轉法輪四輪之一。四輪條附
寶誌 (人名)六朝時高僧。金城人,俗性朱。師事僧儉,修禪業。往來都邑已五六十年。宋齊之交。稍顯靈跡。齊武帝忿其惑眾,收付獄。旦日咸見遊市里。既而檢校。猶在獄中。武帝乃迎入華林園。梁天監中無疾而終。世稱寶公。亦作誌公。詳見梁僧傳十。
寶誌瘞所 (雜名)人海記曰:「明孝陵,即梁名僧寶誌瘞所。傍有八功德水,誠意伯奏改葬之。乃見二大缶對合,啟之,誌公端坐於內。髮被體,指爪繞腰矣。瘞即遷,水亦隨往。太祖異焉,敕建靈谷寺賜之。莊田甚廣,仍迎其像,建塔居之。命太常歲祭。」
寶像 (雜名)以珍寶所造之佛像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寶像及畫像。」
寶幢 (物名)以寶珠莊嚴之幢竿也。大日經疏五曰:「上置如意珠,故曰寶幢。」【又】天神名,司音樂。彌勒上生經上曰:「兜率天宮有五大神,第一大師名曰寶幢。身雨七寶,散宮牆內。一一寶珠化成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觀無量壽經曰:「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寶幢如來 (佛名)胎藏界中臺八葉院東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寶幢者以菩提心統率萬行,降伏四魔軍眾之標幟也。密號曰福聚金剛,是此如來轉第八識而得之大圓鏡智所成。而此鏡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壽。左手為拳,安於脅,右手垂而觸地。種子為無點之[8740]字,以是為初發之菩提心故也。金剛界稱阿[門@(人/(人*人))]如來。其密號同。是四種法身中之自受用身也。大日經一曰:「東方號寶幢,身色如日暉。」同疏四曰:「次於四方八葉上觀四方佛,東方觀寶幢如來,如朝日初現,赤白相輝之色,寶幢是發菩提心義也。譬如軍將統御大眾,要得幢旗,然後部分齊一,能破敵國,成大功名。如來萬行亦復如是,以一切智願為幢旗,於菩提樹下降伏四魔軍眾,故以為名也。」
寶篋印 (真言)寶篋印陀羅尼也。
寶篋印塔 (堂塔)納寶篋印陀羅尼之塔也。經中說其功德曰:造像作塔者,奉安此咒,即成七寶所成之塔,即是奉藏三世如來全身舍利也。佛祖統紀四十三曰:「吳越王錢俶,天性敬佛,慕阿育王造塔之事。用金銅精鋼造八萬四千塔,中藏寶篋印心咒經,布散部內,凡十年而訖功。」
寶篋印陀羅尼 (真言)寶篋印陀羅尼經所說之神咒也。經曰:「若有惡人死墮地獄,受苦無間,免脫無期。有其子孫,稱亡者名,誦上神咒,纔至七遍,洋銅熱鐵,忽然變為八功德池。」
寶篋印陀羅尼經 (經名)具名一切心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一卷,唐不空譯。此陀羅尼藏三世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寶篋,堅固不壞,故云印。
寶樓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法中第六,觀極樂寶樓珠閣之相也。經曰:「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閣,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寶樓閣法 (修法)寶樓閣經之修法也。道場觀有千葉之大蓮華,七寶莊嚴,於中有曼荼羅,曼荼羅中心有[87EC]字,字變成佛缽,缽變成釋迦如來。住於說法印,相好圓滿,大眾圍繞。有根本陀羅尼,能誦持之,則成就一切所願。見寶樓閣經,百二十尊法。
寶樓閣經 (經名)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之略名。
寶賢大將 (異類)夜叉王名。最勝王經四天王品云:彼獻佛以陀羅尼,名寶賢陀羅尼經。」
寶賢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在祇園,寶賢大夜叉王,獻咒使貧苦之眾生安樂。
寶德藏經 (經名)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之略名。
寶器 (雜名)寶玉之器也。維摩經弟子品曰:「無以穢食置於寶器。」
寶輻辟支佛 (佛名)胎藏界釋迦院上行南端第七位之尊。密號曰圓寂金剛。四緣覺之一。白黃色,比丘形,右手掌向外,垂指當胸,左手執袈裟二角,置臍下,坐於赤蓮。
寶積佛 (佛名)以無漏聖道之法寶,積集莊嚴,故名。智度論九曰:「寶積,以無漏根力覺道等法寶集,名為寶積。」
寶積經 (經名)大寶積經之略名。
寶積三昧 (術語)如摩尼寶珠映徹一切,入此三昧者,能觀見諸法之本際,故名寶積三昧。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曰:「何故名寶積?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淨好。復以水洗,置其平地。轉更明徹,無不見者。(中略)住是三昧中,無不見諸法本際,其有住者以為得印。」
寶積菩薩 (菩薩)法華經之同聞眾也。嘉祥法華經疏二曰:「寶積者財法二寶積累兼充也。」
寶積經論 (書名)大寶積經論之略名。
寶積長者子 (人名)毘耶離城之長者子也,五百長者子皆持七寶之寶蓋獻佛,以偈贊佛,請問菩薩淨土之行。見維摩經佛國品。
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佛入寶積三昧,自三昧起,與文殊問答法身不生不滅之深義,後舍利弗與文殊應答。
寶髻佛 (佛名)囉怛那尸緊雞佛之譯名。
寶髻經四法優婆提舍 (書名)一卷,天親造,元魏毘目智仙譯。釋大方等大集經之第十分。
寶樹 (雜名)珍寶之樹林也。謂淨土之草木。法華經壽量品曰:「寶樹多華樹,眾生所遊樂。」觀經詳說寶樹觀。
寶樹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四,觀淨土寶樹之相也。經曰:「地想成已,次觀寶樹。(中略)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寶螺 (物名)螺貝也,為法具,故云法螺,尊重而云寶螺也。千手經曰:「若欲召呼一切諸天善神者,當手寶螺。」法螺
寶藏 (譬喻)累積珍寶之庫藏也,妙法能濟眾生之苦厄,故以為喻。無量壽經曰:「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教化安立無數眾生。」法華經信解品曰:「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貧女寶藏喻 (譬喻)貧女不知埋伏寶藏,困窮貧苦。智者教之,使發掘,得大安樂。以喻眾生不知有佛性,自沈淪於生死,佛教之使悟道成佛。見涅槃經七,同二十七。
寶藏神 (異類)司無盡財寶之大夜叉王也,眾生敬信者能安住一切之財寶。見寶藏神大明曼拏羅儀軌經。
寶藏論 (書名)一卷,姚秦僧肇著。一云肇論。
寶藏天 (天名)福德之天。梵云吒羅佉。即寶藏天女也。
寶藏天女 (天名)天女名吒羅佉,能藏金寶,故號寶藏。能祈禱之者,可獲無盡之寶財。見寶藏陀羅尼法。
寶藏如來 (佛名)寶海梵志之子,出家成道,號寶藏如來,阿彌陀佛乃至釋迦牟尼佛,皆依此佛而發心成道。
寶藏天女陀羅尼法 (經名)一卷,失譯。說寶藏天女之陀羅尼及修法。
寶藏神大明曼拏羅儀軌經 (經名)二卷,趙宋法天譯。佛在楞伽國,說寶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羅尼及修法。
寶獸摩羅 (動物)即失收摩羅。翻譯名義集謂是鱷魚。六波羅蜜多經不退轉品曰:「寶獸摩羅水族之類。」
寶鏡 (物名)至寶之明鏡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曰:「若為求大智慧者,當於寶鏡手。」般若軌二十一種供物中第十八為寶鏡。又神前置寶鏡,是壇境也。
寶鏡三昧歌 (書名)洞山大師所作。比心於明鏡也。會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辭,師遂囑曰:吾在雲嚴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示汝。」寶鏡才命論曰:「心徹寶鏡。」注曰:「夫心以鑑物,庶品不遺。洞徹幽明,同乎寶鏡。」
寶嚴經 (經名)摩訶衍寶嚴經之略名。
寶鐸 (物名)又云風鐸,簷鐸。今懸於堂塔之檐端之大鈴也。法華經曰:「金鐸琴箜篌。」
寶鑰 (書名)秘藏寶鑰之略稱。
辭無礙智 (術語)四無礙智之一。
辭無礙辯 (術語)同辯無礙智。
鯨魚 (動物)梵云摩竭。一譯鯨魚。摩竭
鯨音 (譬喻)譬梵鐘之聲也。祖庭事苑曰:「物類感志云:海岸有獸曰蒲牢,而性畏鯨魚。食於海畔,鯨或躍,蒲牢即鳴,聲如鐘。今人多狀蒲牢獸形施鐘上,斲撞為鯨而擊之。鯨本無聲,因鯨躍而蒲牢鳴,故曰鯨音。」
[闍-者@(八/者)]黎 (雜名)[闍-者@(八/者)]音社,平聲,讀若蛇音,今作闍非,王播題木蘭寺詩曰:「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者@(八/者)]黎飯後鐘。二十年來塵拂面,而今始得碧紗籠。」餘闍黎中。
獸主 (流派)梵名播輸缽多Pas/upati,唯識論所說五種外道之一。
(物名)又作金,或作鏧子銅缽。樂器名。以銅製之,如仰半鐘,擊以枹木,取勤行之節者。
懶殘 (人名)高僧傳曰:「衡岳寺僧明瓚禪師,性懶而食殘,號懶殘。李泌異之,往見。正撥火煨芋啖之,取其半授泌曰: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
(雜名)梵語,波嚕沙拏。譬物之無常。金剛經曰:「如露亦如電。」涅槃經三十八曰:「如朝露勢不久停。」原語,金剛經作Avas/ya%ya。
露牛 (譬喻)露地之大白牛車也。譬一乘之妙法。法華經譬喻品曰:「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中略)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中略)駕以白牛。」秘藏寶鑰下曰:「羊鹿憋而露牛疾。」
露地 (雜語)無物被覆於上之土地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
露地坐 (術語)十二頭陀行之一。於露地坐禪也。行事鈔下三之一曰:「在露地者。智論云:我觀樹下如半舍,無異蔭覆涼樂。又生愛著,便受露地。日光遍照,空中淨明,易入空定。」大乘義章十五曰:「露地坐者,樹下蔭濕,久居致患,故至露地。」
露地白牛 (譬喻)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立於門外露地之大白牛車也,譬大乘法。碧嚴九十四則垂示曰:「露地白牛,眼卓朔,耳卓朔。」露牛
露形外道 (流派)又云離繫外道。梵云尼犍子是也。以脫衣露形為正行者。俱舍寶疏九曰:「離繫者,即是露形外道,離衣等繫,故名離繫。此外道受持種種露形拔髮等禁。」
露柱 (物名)立於堂外正面二本之柱也。碧巖八十三則曰:「雲門示眾云: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
露命 (譬喻)譬壽命無常如露也。成實論十七曰:「智者知命無常如條上露。」鹿母經偈曰:「無常難得久,命如露著草。」
露堂堂 (堂塔)物堂堂然顯了分明。對於黑漫漫而言。見貞和集一。
露槃重數 (雜語)十二因緣經曰:「八種塔並有露槃:佛塔八重,菩薩七重,辟支佛六重,四界五重,三果四重,二果三重,初果二重,凡僧但蕉葉火珠而已。」
露幔 (物名)露出於堂塔外之幔幕也。法華經序品曰:「珠交露幔。」
露盤 (物名)塔上所建重重之相輪(俗云九輪),名為承露盤謂承露之盤也,略云露盤。谷響集曰:「又重重相輪,名承露盤。故高僧傳中云:承露金盤一十一重,鐵鎖角張,盤及鎖上皆有金鐸。承露盤或略云露盤,九重或云露盤九重。」又塔之重重屋根也。行事鈔資持記下四之一曰:「若十二因緣經八種塔,並有露盤(即四薝也)。佛八重,(中略)輪王一重,凡僧不得出薝安級(今有出潛者由不知教僣同上聖)。」
露遮 (人名)婆羅門名。無譯名。佛破此婆羅門之惡見,見長阿含經十七露遮經。巴Lohiccha。
譬喻 (術語)梵云阿波陀那Avada%na,以了知之法,顯未了知之法也。法華文句五曰:「譬者比況也,喻者曉訓也。託此比彼,寄淺訓深。(中略)動樹訓風,舉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經二十九說八種之喻法:一,順喻,隨順世諦,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則小坑滿,小坑滿,故大坑滿,大坑滿,故乃至大海滿,如來法雨亦如是,眾生戒滿乃至解脫滿,解脫滿,故涅槃滿,是名順喻。二,逆喻,逆於世諦,次第自大向小為喻也,大海本為大河,大河本為小河,乃至溝澮本為大雨,如是如來涅槃本為解脫,乃至持戒本為法雨,是名逆喻。三,現喻,以現前事為喻也,如說眾生心性,猶如獼猴。四,非喻,假設非實事之事為喻也,如說佛告波斯匿王,有大山自四方來,欲害人民,則王如何?是假設四山譬老病生死也。五,先喻,先設譬喻,後以法合也,如說有人貪著妙花,而採取之時,為水漂流,眾生如是貪愛五欲,為生死之水漂沒。六,後喻,先說法,後設喻而顯之也,如經云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滿大海是也。七,先後喻,先後所說皆是譬喻之意,如經云譬如芭蕉,生果則死,愚人得養,亦復如是,如騾懷妊,命不久全是也。八,遍喻,始末皆假喻而顯之也。如具說忉利天質多羅樹生長之狀,而遍喻佛弟子等。
波羅夷四喻 (名數)佛就比丘波羅夷特說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婬者,如針鼻缺不可復用,如人命盡不可復活,如石破不可復合,如斷多羅樹心不可復生。」
佛壽四喻 (名數)王舍城中有一菩薩,名信相(最勝王經曰妙幢),一時作是思惟:何因?何緣?釋迦如來壽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復更念如佛所說,有二因緣,壽命得長:一,不殺。二,施食。而我世尊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陀阿僧祇劫修不殺戒,具足十善,飲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以己身骨髓肉血,令飢餓眾生充足飽滿,況餘飲食耶?菩薩作是念時,其室成廣博莊嚴淨妙寶室,於室四面,各有四寶上妙高座自然而出,是妙座上有蓮華,蓮華上有四如來,東方名阿[門@(人/(人*人))],南方名寶相,西方名無量壽,北方名微妙聲。是四如來,坐師子座上,放大光明,照三千大千世界,欲色界諸天八部眾及無量百千萬億諸大菩薩,以佛神力一時來集。爾時四佛於大眾中以略偈說釋迦如來所得之壽量。曰:一切諸水可知幾滴?釋尊之壽命無有數(是云海滴喻),諸須彌山能知其斤兩,釋尊之壽命無有量(是云山斤喻),一切之大地能知其塵數,釋尊之壽命無有算(是云地塵喻)。虛空之分界尚可盡邊,釋尊之壽命無有計(是云虛空界喻)。見金光明經一(最勝王經說第二山斤喻,作析諸妙高山如芥,能知其數,釋迦之壽量數不可知,此為山芥喻)。
金剛經六譬 (名數)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觀佛三昧海經六譬 (名數)示念佛三昧之勝德以六譬:一,長者閻浮檀那紫金之喻。二,王寶印之喻。三,長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況之喻。五,力士髻珠之喻。六,劫末金剛山之喻。見往生要集下末。
法華經七喻 (名數)一火宅喻,出於第二卷譬喻品。二窮子喻,出於第二卷信解品。三藥草喻,出於第三卷藥草喻品。四化城喻,出於第三卷化城喻品。五衣珠喻,出於第四卷授記品。六髻珠喻,出於第五卷安樂行品。七醫子喻,出於第六卷壽量品。
如來藏經十喻 (名數)為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性而說九喻,合所喻之法稱為十喻:一萎花中之佛,二巖樹之蜂蜜,三中之[禾*亢]梁,四不淨處之金,五貧家之寶藏,六菴羅果之種,七弊物中之金像,八貧女之貴胎,九模中之金像。見大方等如來藏經,名義集五。
般若經十喻 (名數)大乘顯諸法之空性有十喻。智度論六曰:「經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
維摩經十喻 (名數)顯人身之無實以十喻:一是身如聚沫,二是身如泡,三是身如焰,四是身如芭蕉,五是身如幻,六是身如夢,七是身如影,八是身如響,九是身如浮雲,十是身如電。見維摩經方便品。
仁王經八喻 (名數)一,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神本者神髓根本也,般若明一切眾生心識之實相,故稱心識之神本,是實相般若也。新譯經言能出生一切諸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是也。二,一切國王之父母,般若生王慧解之心,故稱國王之父母,是觀照般若也,新譯經言能出生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眾生少離法是也。三,神符,是依般若而能達實相之境界,故能伏天魔外道,是世出世之善根,皆能守護,故譬以神符,新譯經言能鎮毒龍諸惡鬼神是也。四,辟鬼珠,般若能辟鬼神之難,故名辟鬼,新譯經以與上之神符攝而為一。五,如意珠,能稱人心之所求,而使滿足,故譬以如意珠,新譯經言摩尼寶體具眾德,能遂人心,所求滿足,能應輪王,名如意珠是也。六,護國珠,般若之力,能拂七難,使國土安穩,故名護國珠,所以為鎮護國家之經也。七,天地鏡,般若能照一切眾生之迷闇,故稱天地鏡,新譯經言若於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是也。八,龍寶神王,依於此經能得甘雨,故稱為龍寶神王,新譯經言能令難陀跋難陀等諸大龍王降霪甘雨,潤澤草木是也。神符以下六種之功德者,文字般若也。見仁王經受持品,天台疏下,嘉祥疏六,良賁疏下。
二十種喻法 (名數)一、般若為母,二、方便為父,三、檀為乳母,四、尸羅為養母,五、忍為莊嚴具,六、勤為養育者,七、禪為浣濯人,八、善知識為教授師,九、一切菩提分為伴侶,十、一切善法為眷屬,十一、一切菩薩為兄弟,十二、菩提心為家,十三、如理修行為家法,十四、諸地為家處,十五、諸忍為家族,十六、大願為家教,十七、滿足諸行為順家之法,十八、勸發大乘為紹家業,十九、法水灌頂一生所繫之菩薩為王之太子,二十、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
譬喻周 (術語)法華跡門三周說法之一。說火宅之譬喻,以化中根之一周也。三周
譬喻品 (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之第三,出於經之第二卷。說火宅之喻。
譬喻師 (人名)又云日出論者。小乘十八部中經量部之元祖也。唯識述記二本曰:「日出論者即經部本師,佛去世後一百年中,北印度怛叉翅羅國有鳩摩邏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論。時五天竺有五大論師,喻如日出明導世間,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師。或為此師造喻鬘論,集諸奇事,名為譬喻師。經部之種族,經部以此所說為宗,當時猶未有經部,經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因之而古攝論謂之經部師,新攝論謂之譬喻師。
譬喻部 (術語)譬喻師之部宗,即經部也。譬喻師
譬喻說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譬喻經
譬喻經 (術語)十二部經之一。梵云阿波陀那。經中說譬喻而令曉悟義宗所在者也。正理論四十四曰:「言譬喻者,為令曉悟所說義宗,廣引多門,比例開示,如長喻等契經所說。」法華經方便品曰:「亦說於因緣譬喻並祇夜。」【又】(經名)藏經中題譬喻經者有五部:一,比丘道略集之雜譬喻經一卷。二,失譯之眾經撰雜譬喻經二卷。三,吳康僧會譯之舊雜譬喻經二卷。四,失譯之雜譬喻經二卷。五,後漢支婁迦讖釋之雜譬喻經一卷,已上五部同名別本。又經律異相等引十卷譬喻經,今不傳。往生要集記五曰:「十卷文,唐法遂造,賢聖集也。」此外湮滅之同名經十部,載於出三藏記。【又】佛說譬喻經,一卷,唐義淨譯。佛為勝光王說空井,樹根,二鼠,四蛇,毒龍,蜜滴,蜂螫,火燒之喻。
譬喻量 (術語)四量之一。附錄。
譬喻王經 (經名)大集譬喻王經之略名。
譬喻論師 (人名)與譬喻師同。
蘆葉達磨 (故事)達磨於大通元年來支那為武帝說法,見其非器,去梁,溯江至魏洛陽時,折蘆葉為船而渡江云。
藹吉 (鬼名)藹吉文
藹吉文 (鬼名)魅人死尸之鬼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藹吉梵言藹吉支,此云起屍鬼也。」慧琳音義五十四曰:「藹吉支,起屍鬼名也。」毘陀羅
藹羅筏拏 (異類)Aira%vana,又作愛羅筏。龍名,又象王名。玄應音義二十五曰:「藹羅筏拏,舊名伊羅缽多羅,亦云[口*垔]羅缽多羅Ela%pattra,伊羅此云香。缽多羅此云葉,名香葉象也。」(缽多羅Pattra者葉也vana者林也)。慧琳音義八曰:「大龍王名,此無正翻。」俱舍光記十九曰:「藹羅筏拏,是水名。水中龍象,從水為名。即帝釋所乘,龍象王也。」堙羅那
蘇乞史麼 (雜語)同於蘇吉施羅。
蘇末那 (人名)Sumana,又作蘇摩那,蘇蔓那,須摩那。人名。譯曰善意。見本行集經四十三。【又】花名。蘇摩那花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蘇末那,舊云蘇磨那,花色黃白,亦甚香,不作大樹,纔高三四尺,四垂似蓋。」知首四分律疏九曰:「蘇蔓那花末,利末相似,廣州有。」
蘇目可 (異類)Sumukha,夜叉名。譯曰善面。見大孔雀經中。
蘇弗多羅 (動物)Suputra,鳥名。譯曰善子。見本行集經五十二。
蘇弗窒利 (雜語)Suputri,譯曰善女。見本行集經五十二。
蘇合 (雜名)香名。梵名咄嚕瑟劍。名義集三曰:「咄嚕瑟劍,此云蘇合。珙鈔引續漢書云:出大秦國,合諸香煎其汁謂之蘇合。」梵Turus!ka。
蘇陀 (飲食)Suta,Sudha%,舊稱須陀,譯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應音義二十二曰:「蘇陀味,舊經中作須陀飯,此天甘露食也。」瑜伽論四曰:「有食樹從其樹裏出四食味,名曰蘇陀,所謂青黃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種蘇陀味者,謂青黃赤白四色妙味。」
蘇陀夷 (人名)Suda%ya,Suda%na,又作須陀,須陀那,沙彌名。譯曰善施。俱舍光記十四曰:「蘇陀夷,此云善施。年始七歲。佛問:汝家在何?彼答言:三界無家。稱可佛心。未滿二十,佛許僧中羯磨受戒。」旃陀越國王經詳說之。
蘇陀沙拏 (人名)蘇達拏
蘇陀扇陀 (飲食)良藥名。智度論六曰:「有妙藥名蘇陀扇陀,病人眼見,眾疾皆愈。」梵Sudhasyanda。
蘇伐羅 (雜名)見素[口*縛]哩拏條。
蘇伐剌拏瞿怛羅 (地名)國名。譯曰金氏。西域記四曰:「大雪山中有蘇伐剌拏瞿怛羅國,唐言金氏,出上黃金故以名焉。」梵Suvarn!a-gotra。
蘇多達 (人名)Sudatta,舊稱須達,須達多,譯曰善施,善與。給孤獨長者之名。西域記六曰:「蘇達多,唐言名施,舊曰須達,訛也。」須達
蘇吉施羅 (雜語)譯曰樂。梵語雜名曰:「樂梵語蘇吉施羅。」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曰:「極安穩佛,梵名蘇乞史麼。」梵Suks!ema。
蘇利耶 (天名)Su%rya,又作蘇哩耶,須梨耶。譯曰日。慧琳音義上曰:「蘇利耶者,此云日也。」梵語雜名曰:「蘇哩也。」
蘇那摩 (人名)Suna%man,天子名。譯曰善名。見勝天王般若經七。
蘇伽密多 (人名)Sugatamitra,比丘名。譯曰如來友。見慈恩傳二。
蘇沒囉多 (術語)見蘇[口*縛]囉多條。
蘇呵 (術語)Sva%ha%,即蘇波訶也。
蘇油 (飲食)牛乳所製之油,或食或塗身。寄歸傳一曰:「蘇油(Ghr!ta)乳酪,所在皆有。」又以蘇摩那之花汁而作之香油。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諸樹華果寶及蘇油香氣。」
蘇波故 (人名)蘇婆呼
蘇波訶 (術語)Sva%ha%,又作蘇婆訶,娑婆訶,莎縛訶,薩婆訶,率縛訶,娑[口*縛]賀,蘇和訶,馺婆訶,馺皤訶,沙訶,娑訶,莎訶等。真言之結句也。仁王經儀軌下曰:「娑縛賀,此云成就義,亦云吉祥義,亦云圓寂義,亦云息災增益義,亦云無住義。今依無住義,即是無住涅槃。依此無住涅槃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無盡期故。」大日經疏四曰:「末句云莎訶,是驚覺義。以一切如來行菩薩道時同見如是義故,必定獅子吼發誠實言。我要當以此阿字門遍淨無盡眾生界,若我此誓不虛者,共有一切眾生誦我誠言,不虧法則,則當如其所願,皆充滿之。我今以隨如來三昧耶教說是真言,唯願不違本誓,故令我道場具足嚴淨,故言莎訶也。」又曰:「莎訶者,如僧羯磨竟,加忍更可印成句。若我所發誠言必定無謬,唯願諸佛不越三昧耶故令所作圓滿也。」同九曰:「莎訶是驚覺諸佛令作證明,亦憶念持義。」同十三曰:「娑訶是警發義也,以此真言警發諸佛,說此明時諸佛即驚發而起,加持行人也。」又曰:「娑[口*縛]訶,娑[口*縛]自也,訶是本也更問。」演密鈔六曰:「梵語娑[口*縛](合二)訶,此云本誓,謂諸佛如來同一大誓故。」同七曰:「莎縛訶,是攝取義。」秘藏記本曰:「娑婆訶,究竟義,圓滿義,驚覺義,成就義,散去義。」此五義如其次第表法界體性智等之五智也。究竟之義者,法界體性智也,是為方便究竟之極果故。圓滿之義者,大圓鏡智也,圓鏡圓滿其義同故。驚覺之義者,平等性智也,平等性智主修行之德,依三密之修行,驚覺已成之如來,又驚覺自己本有之菩提心故。成就義者,妙觀察智也,妙觀察智主成菩提之德故。散去義者,成所作智也,成所作智主入涅槃之德,若入涅槃則佛散失故。見秘藏記鈔五。
蘇和呵 (術語)蘇波訶
蘇怛羅 (術語)Su%tra,又作蘇多羅,素呾纜,蘇呾纜。舊稱,修多羅,修妒路。譯曰綖線。以通貫物而連綴之者。大日經五曰:「四種蘇多羅。」同疏十五曰:「綖者,梵音名蘇呾纜,是連持眾德令其不散,故名綖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素怛纜,此譯云線,舊言修多羅,或云修妒路,皆訛也。」【又】譯曰經,契經,綖經。經典之通稱也,經典連持文義而使不散,故寄喻而云素呾纜。經有綖之義,且以稱聖賢之書為經,因此對翻。
蘇夜摩 (界名)Suya%ma,天名。夜摩
蘇泥怛羅 (異類)Sunetra,夜叉名。譯曰妙目。見大孔雀經中。
蘇刺他 (術語)蘇囉多
蘇若那 (雜語)Sujn^a%na,譯曰妙智。見探玄記一。
蘇迷 (雜名)蘇迷盧之略。山名。須彌
蘇迷嚧 (雜名)山名。須彌
蘇扇多 (佛名)Sus/a%nta,佛名。譯曰妙息災。見慧琳音義七。
蘇哩耶 (天名)蘇利耶
蘇息處 (術語)謂小乘所說灰身滅智之涅槃。勝鬘經曰:「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有餘不了義說。」同寶窟中末曰:「蘇息處者,灰身滅智身永寂之處也。」
蘇畢利耶 (人名)Supriya,人名。譯曰善愛。見本行集經四十八。
蘇氣怛羅 (人名)Sunaks!atra,比丘名。譯曰善星。見名義集二。
蘇婆訶 (人名)Suba%hu,又作蘇摩呼,蘇波故。譯曰妙臂。蘇婆呼經有蘇婆呼童子,胎藏界曼荼羅有蘇波故菩薩。
蘇婆呼 (術語)蘇波訶
蘇波利 (人名)Suvarsa,迦葉遺部部主之名。譯曰善歲。因之云蘇婆利師部。見開宗記一本。
蘇婆師多 (雜語)Subha%s/ita,譯曰妙語。大眾誦經終之言詞也。寄歸傳四曰:「經了之時,大眾皆云蘇婆師多,蘇即是妙,婆師多是語,意欲讚經是微妙語。」
蘇婆呼經 (經名)蘇婆呼童子請問經之略稱。
蘇婆呼菩薩 (菩薩)Suba%hu,又作蘇波胡。譯曰妙臂。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虛空藏菩薩之左第二位。密號曰悉地金剛,主虛空藏吉祥之德。三昧耶形為蓮花上一股杵。像,肉色,左手持未敷蓮華,右手與願,於蓮上立左膝而坐。
蘇婆呼童子經 (經名)蘇婆呼童子請問經之略稱。
蘇婆呼童子請問經 (經名)三卷,唐輸婆迦羅譯。與趙宋法賢譯之妙臂菩薩所問經同本。屬於密三藏中毘尼藏之秘經要典也。開元錄九曰:「蘇婆呼童子,唐言妙臂童子。」希麟音義七曰:「蘇摩呼,此云妙臂。」
蘇部底 (人名)蘇補底
蘇部摩 (異類)Subhu%ma,夜叉名。譯曰妙地。見大孔雀經中。
蘇曼那 (植物)花名。蘇末那
蘇偷婆 (術語)Stu%pa,率都婆
蘇跋陀羅 (人名)Subhadra,舊稱須跋陀,譯曰善賢,佛最後之弟子名。西域記六曰:「蘇跋陀羅,唐言善賢,舊曰須跋陀羅訛也。」慧琳音義十八曰:「蘇跋陀羅,阿羅漢名也,唐言善賢。是佛在世時,最後得度聖弟子也,即涅槃經中須跋陀羅是也。」拘尸那城之梵志也,壽一百二十,通四圍陀經,聰明多智,得五神通,得非想非非想定,聞佛涅槃,往佛所,聞八聖道,遂成羅漢。涅槃經四十曰:「佛告阿難:是婆羅林外有一梵志,名須跋陀,其年極老已百二十。雖得五通,未捨憍慢。」大般涅槃經下曰:「拘尸城有一外道,年百二十,名須跋陀羅。聰明多智,誦四毘陀經。」智度論三曰:「須跋陀梵志,年百二十歲,得五神通。」
蘇跌里舍那 (人名)Sudars/ana,比丘名。譯曰善見。見毘奈耶雜事四十。
蘇悉地 (術語)譯曰妙成就。Susidhi。
蘇悉地法 (修法)真言三部大法之一。蘇悉地經所明。胎金合一之作法也。
蘇悉地院 (術語)胎藏界曼荼羅十三院之第十一。安置不空金剛菩薩等八尊。胎藏界三部中屬於佛部。
蘇悉地經 (經名)蘇悉地羯羅經之略稱。
蘇悉地經疏 (書名)七卷,日本慈覺著。
蘇悉地羯羅 (術語)Susiddhikara,譯曰妙成就作業。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作業之妙法也。蘇悉地經疏一曰:「羯羅者,又云迦羅抳,此云作也,又羯賴麼抳,此云業。又迦羅抳,此云務也。並應通用。」開元錄九曰:「蘇悉地羯羅,唐云妙成就法,此與蘇婆呼並是咒毘奈耶,不曾入於曼荼羅,不合輒讀。同未受具人盜聽戒律,便成盜法。」
蘇悉地供養法 (經名)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之略稱。
蘇悉地羯羅經 (經名)譯曰妙成就業經,三卷,唐輸婆迦羅譯。密宗三部經之一。說蘇悉地之法。真言經一百餘部內,雖皆說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經獨為其至極,故名妙成就法。
蘇悉地羯羅菩薩 (菩薩)位於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虛空藏菩薩左之第四,密號云成就金剛,主萬法成就之德。此尊雖為蘇悉地院之主,元來為虛空藏之眷屬,故不開立別院。三昧耶形為釵。印相為普通掌,又為軍荼利印。真言:歸命,爾[口*縛]曰囉(二合),悉體(二合),羅沒第布囉[口*縛](二合),[口*縛]怛麼(二合),滿怛囉(二合),娑[口*縛]娑[口*縛](二合),賀(引)。像為白黃色,當心結印,坐赤蓮華。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 (經名)二卷,唐善無畏譯。說蘇悉地之供養法。
蘇悉地羯羅五莊嚴法 (修法)蘇悉地經上曰:「蘇悉地羯羅五莊嚴法。何謂為五?一謂精進,二謂明王,三謂除障,四謂成就諸勇猛事,五謂成就一切真言。此蘇悉地經。」
蘇揭 (術語)蘇揭多之略。
蘇揭多 (術語)Sugata,舊稱修伽陀,修伽度,修伽多,莎伽陀等。新稱,蘇揭多,索蘗多。譯曰善逝。如來十號之一。去生死海而不再回來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蘇揭多,舊言修伽陀,或作修伽度,或作修伽多,此云善逝,即如來德之一號也。有三義:一讚嘆,二不迴,三圓滿也。」慧琳音義十曰:「正音索蘗多。」【又】比丘名。飾宗記六本曰:「蘇揭多此云善來,即莎伽陀是也。」
蘇喇多 (術語)蘇囉多
蘇補底 (人名)Subhu%ti,又作蘇部底。譯曰善現。舊稱須菩提。譯曰善吉。西域記四曰:「蘇部底,唐言善現,舊曰須扶提,或曰須菩提,譯曰善吉,皆訛也。」
蘇達拏 (本生)又作蘇陀沙拏,舊作須大拏,須達拏,須提梨拏。譯曰善牙,善施等。釋迦如來因位時,為葉波國太子,行檀波羅蜜時之名,又名須提梨拏,譯曰好愛。太子須大拏經曰:「如來往昔為葉波國太子,好施。應敵國來求而與以國寶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攜一妃二子至山中,後復施與之於婆羅門。」智度論十二曰:「須提梨拏太子,秦言好愛。以其二子布施婆羅門,次以妻施,其心不動。」西域記二曰:「城北有窣睹婆,是蘇達拏太子以父王大象施婆羅門,蒙譴被擯顧謝國人。」寄歸傳四曰:「東印度月宮大士作毘輸安呾囉太子歌,詞人皆舞,詠遍五天矣。舊云蘇達拏太子者是也。」玄應音義五曰:「須大拏,或言須達拏,或云蘇陀沙拏,此云善與,亦云善施。」梵Suda%na。
蘇達梨舍那 (界名)Sudars/ana,七金山之第四,譯曰善見。瑜伽略纂一曰:「蘇達梨舍那,蘇者善義,舍那見義,即善見山。見彼山形善多生故。」
蘇缽剌尼 (動物)揭路荼鳥之異名。譯曰妙翅,舊譯金翅鳥。俱舍光記八曰:「或云蘇缽剌尼,此云妙翅,翅殊妙也,舊云金翅鳥,非正所目。」梵Suparn!in。
蘇缽唎味底多 (雜語)譯曰善了知。華嚴疏鈔二十曰:「蘇者善也,缽唎味底多,了知也。」梵Suparividita。
蘇蜜 (飲食)蘇者梵語伽里多Ghr!ta,以酪精製者。蜜為梵語摩度。Madhu蜂所製者。
蘇槃多 (術語)Subanta,又作蘇漫多。梵語之文法上示名詞之變化者。所謂八轉聲也。槃多者後之義,蘇字居於語尾之聲也。是梵語名詞中多數第七格語尾之名,為名詞語尾一般之名詞也。唯識樞要上本曰:「聲論辨此聲中蘇字居後,漫多是後義,則是蘇字居後聲也。」寄歸傳四曰:「言七例者:一切聲上皆悉有之,一一聲中各分三節,謂一言二言多言,總成二十一言也。(中略)於七例外更有呼召聲便成八例。初句既三,飲皆准之。恐繁不錄,名蘇槃多聲。總有三八二十四聲。」
蘇漫多 (術語)蘇槃多
蘇摩 (雜語)Soma,譯曰月。見孔雀王咒經下。【又】香油。【又】神酒。甘露附錄。
蘇摩呼 (人名)蘇婆呼
蘇摩那 (人名)蘇末那
蘇摩缽 (物名)佛缽名。五分律十七曰:「佛在蘇摩國自作缽坯,令窒師燒初成,金缽次成。」參照蘇摩國缽條。梵Somapa%tra。
蘇摩浮帝 (人名)一作蘇摩浮抵,童子名。譯曰尊月。見寶積經百九。梵Somabha%ti。
蘇摩浮抵 (人名)蘇摩浮帝
蘇摩國缽 (物名)摩此翻云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國人間遊行,彼國有一信樂陶師,佛一一指授,教令作缽。彼如教隨作即成,特異貴好。蘇摩缽與諸比丘不敢受,佛聽受畜。五分律云:佛於蘇摩國自作缽坯,以為後式。令陶師燒,陶師便多作合燒,開灶視之,皆成金色缽。怖懼言:此是大沙門神力,若王聞者,必當謂我多有金寶,便舉埋藏。佛復作令燒,皆成銀缽,亦怖懼埋藏。佛復作令燒,乃成銅缽,色青好如閻浮樹。與諸比丘不敢受,佛聽受畜。
蘇蔓那 (人名)蘇末那
蘇樓波 (雜語)Suru%pa,譯曰妙色。見勝天王般若經七。
蘇頡里離佉 (書名)Suhr!-lekha,譯曰密友書。龍樹與南大國檀越之書名。見寄歸傳四。求那跋摩三藏譯之,謂之勸發諸王要偈。義淨三藏譯之。謂之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並在藏中。
蘇頻陀 (人名)十六羅漢中第四尊者之名。無對翻。
蘇盧都訶 (雜名)咒名。七佛神咒所說經一曰:「惟越佛說,有一萬八千病以一咒悉以治之,此陀羅尼名蘇盧都訶,晉言梵音決定。」
蘇彌盧 (界名)蘇彌樓山名。須彌
蘇羅 (飲食)窣羅
蘇[口*縛]羅多 (術語)又作蘇沒[口*縛]多Suvrata,譯曰善住戒者。持戒者之美稱。大日經疏五曰:「所云善住戒者,梵云:謂之蘇[口*縛]囉多,是弟子之美稱。如言弟子之類也。」同九曰:「蘇沒囉多,翻為善住戒者,以其美住三昧耶故。亦名善住戒者,即是異門說佛弟子之名。」
蘇[口*縛]囉拏 (雜語)Suvarn!a,譯曰好色。見梵語雜名。
蘇囉多 (術語)Surata,一作蘇喇多。譯曰妙適,妙住,妙著,妙樂。如男女相婬者。理趣釋曰:「妙適者,即梵音蘇囉多也。蘇囉多者如世間那羅那哩娛樂,金剛薩埵亦是蘇囉多,以無緣大悲遍緣無盡眾生界,願得安樂利益心無曾休息,自他平等無二,故名蘇囉多耳。」大日經十六曰:「蘇喇多金剛妙住也,謂共住安穩也。」同十七曰:「梵音名蘇羅多,是著義。著微妙之法,故名蘇羅多也。復次蘇羅多者是共住安樂義,謂共妙理而住受於現法之樂也。復次樂著妙事業故名蘇囉多也。又以棄邪趣正義故名蘇羅多也。又遍欲求義故名蘇羅多也。」【又】阿羅漢名。慧琳音義十八曰:「蘇剌多,亦阿羅漢名,唐云善樂。」【又】國名。西域記十一曰:「蘇剌他(Surat!ha)國,西印度境。」
蘇巔 (雜語)蘇達盧山之巔。舊稱曰須彌山。
(術語)梵名塞建陀Skandha,舊譯曰陰。陰覆之義,謂色心之法,蔭覆真理也。新譯曰蘊。積集之義,謂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後等積集而成自體也。色蘊,心蘊等。義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蘊,舊譯名陰(於禁反)。此陰是蔭覆義,若言蔭者,梵本應云缽羅婆陀。(中略)或翻為聚,故法華云:五眾之生滅,此亦不然。若言眾者,梵本應云僧伽。或翻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應云曷羅陀。」俱舍論光記一之餘同。俱舍論一曰:「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頌疏界品一曰:「聚謂積聚,即是蘊義。」然新譯之仁王經上,並用二義。曰:「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實。」
五蘊 (術語)色受想行識之五法,皆積集為性者,故云五蘊。
非色四蘊 (術語)五蘊中受想行識之四者,為心法之差別,而非色法,故云非色之四蘊。仁王經上曰:「色名色蘊,心名四蘊。」
蘊不攝無為 (雜語)積集性者謂為蘊,然無為法非積集性,故不攝於蘊之中,因之而五蘊之中,雖含攝一切之有為法,獨無無為法在其中也。俱舍論一曰:「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
蘊界 (術語)五蘊與十八界也。更加十二處謂之三科。俱舍論頌疏一曰:「三科蘊界訓談。」
蘊善巧 (術語)十善巧
蘊處界 (術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略稱。舊譯曰陰入界,普通名之為三科。分類諸法萬有之名也。俱舍論第一頌曰:「愚根樂三故,說蘊處界三。」
蘊落 (術語)譬五蘊之聚合於聚落也。釋摩訶衍論曰:「已過五蘊聚落故。」秘藏寶鑰下曰:「藏海息七轉之波,蘊落斷六賊之害。」
蘊[馬*太]南 (術語)與嗢[(扣-口)*它]南同。
蘊識 (術語)蘊蓄心識之意,如云含識,謂有情也。西域記序曰:「蘊識懷靈之異。」【又】識為五蘊之一,故云蘊識。
蘊魔 (術語)四魔之一。四魔
癢和子 (雜名)如意之異名。
懸衣翁 (異類)十王經曰:「官前有大樹,名衣領樹。影住二鬼:一名奪衣婆,二名懸衣翁。(中略)婆鬼脫衣,翁鬼懸枝。顯罪低昂,送後王廳。」
懸香 (物名)又作掛香。入香於囊,置之室內,以拂惡臭也。宋代禪僧用之。釋氏要覽中曰:「四分云:比丘房內臭,佛許用香泥,泥之猶臭。佛言:應四角懸香。」
懸記 (術語)懸者懸曠,懸遠也。遙記未來之事,謂之懸記。即豫言也。如楞伽經豫言龍樹之出世,摩耶經豫言馬鳴之降生。六祖壇經曰:「跋陀羅之懸記。」西域記曰:「昔釋迦佛懸記,當有國王於此勝地建窣堵波。」文句七上曰:「懸記,如化城品未來弟子也。」
懸腳坐 (術語)降伏鬼神之法,阿吒薄俱元帥儀軌下曰:「懸腳坐,以左右二手急作拳,捺左右二眼上,急以上唇齧下唇,裂睚看,是阿吒婆拘降伏大魔鬼神印。」
懸鼓 (術語)修日想觀時,正坐西向而觀日之將沒,狀如懸鼓。觀無量壽經曰:「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懸談 (術語)講經論者先於文前論一部之要義綱領,謂之懸談。如天台之法華玄義,清涼之華嚴玄談是也。盂蘭盆疏記下曰:「未入經文,義章先說,故曰懸談,懸即先也。」
懸曠 (雜語)謂佛道之幽遠也。法華經提婆品曰:「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
懸鏡 (物名)懸置佛堂之鏡。經中譬鏡於佛智也。
嚴王品 (經名)妙莊嚴王本事品之略名。出於法華經第八卷。記妙莊嚴王夫人淨德,使其二子淨藏淨眼勸父王詣佛所聽聞法華經之往古事歷。
嚴佛調 (人名)後漢沙門。與優婆塞安玄同譯法鏡經等者。開元錄一曰:「沙門嚴佛調,亦云浮調。」佛調二字,或為梵語。
嚴身真言 (術語)稱如來頂相,如來甲,如來圓光,如來舌相之四種真言。作阿闍梨事業之法,必同於佛身,是故以如來頂等真言,加持自身,即忽同佛之莊嚴也。如來會三十二箇真言中,此四真言以嚴身之功德殊勝,故特出之。大疏九曰:「次下有四真言,亦是曼荼羅阿闍梨莊嚴之相。」
嚴淨 (雜語)國土之莊嚴清淨也。法華經序品曰:「示諸佛土眾寶嚴淨。」
嚴淨佛土經 (經名)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之異名。
嚴飾 (雜語)同於莊嚴。法華經序品曰:「嚴飾國界。」
嚴誡宿緣經 (經名)興起行經之異名。
嚴熾王 (人名)嚴熾王聞大薩遮尼乾子讚嘆釋尊說深法而生解。見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嚴護 (雜語)嚴護其法也。無量壽經上曰:「嚴護法城。」
闡陀 (人名)又作闡那,車匿,闡擇迦。比丘名。太子出城時為御馬者。六群比丘之一。車匿。【又】外道六論之一。百論疏上之下曰:「闡陀論釋作首盧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等說偈名首盧迦。」【又】婆羅門讀誦之法也。五分律二十六曰:「有婆羅門兄弟二人誦闡陀鞞陀書,後於正法出家。聞諸比丘誦經不正,譏訶言: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語、一語多語、現在過去未來語、長短音、輕重音,乃作如此誦讀佛經。比丘聞羞恥。二比丘往至佛所,具以白佛。佛言:聽隨國音讀誦,但不得違失佛意,不聽以佛語作外書語。」有部毘奈耶雜事六曰:「苾芻不應歌詠引聲而誦經法,若苾芻作闡陀聲誦經典者,得越法罪。若方國言音須引聲者,作時無犯。」註曰:「言闡陀者,謂婆羅門讀誦之法,長引其聲,以手指點空而作節段。博士先唱,諸人隨後。」
闡陀鞞陀 (術語)十八鞞陀之一。梵Chandas。
闡教 (職位)僧錄司
闡提 (術語)一闡提之略。不成佛之義也。此有二種:一斷善闡提,起大邪見而斷一切之善根者。二,大悲闡提,菩薩有大悲心,欲度盡一切眾生而成佛,眾生無盡,故已畢竟無成佛之期者。一闡提。楞伽經一曰:「一闡提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止觀六曰:「闡提有心,猶可作佛。二乘滅智,心不可生。」【又】比丘名。涅槃經二十六曰:「屠家之子,常修惡業,以見我故,即便捨離,如闡提比丘。」
闡鐸迦 (人名)Chandaka,又作闡陀。舊稱車匿。比丘名。譯曰樂欲。太子出城時御馬者。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鐸,徒洛切,人名也。此云樂欲。」慧琳音義六十三曰:「闡鐸迦,如來僕使之名,古云車匿也。」車匿
(物名)梵語舍羅S/ala%ka%,算人數之器,以竹木作之。於投票等用之。行事鈔說戒正儀篇曰:「十誦云:行籌者為檀越問僧不知數,行籌數之。若人施布薩物,沙彌亦得。雖不住布薩羯磨處,由受籌故。(中略)五分籌極短並五指,極長拳一肘,極麤不過小指,極細不得減箸。(中略)四分云:聽行舍羅,此云籌也。」同資持記曰:「並五指者,謂中人五指相並,當五寸也。拳一肘者,謂尺八也(舒手則二尺故),然不明物體。今時多以竹木為之。(中略)疏云:捨羅草名,以為籌計。」
籌室 (故事)昔優婆[毛@(鞠-革)]多度人無數,算其人之籌量,盈縱橫六丈之室云。付法藏傳曰:「優波[毛@(鞠-革)]多化度無量眾生,皆悉獲得阿羅漢果。其得道者一人一籌,籌長四寸,滿一石室。室高六丈,縱橫亦爾,於是名滿閻浮提。世號為無相好佛,(中略)尊者於無餘涅槃而取滅度,以室中籌而用耶旬。」
纂要 (書名)六卷,宋智禮從義著。釋荊溪之止觀義例,而立異計。所謂山外宗也。
(術語)梵語菩提Bodhi,舊譯曰道,新翻曰覺。覺有覺察覺悟之兩義。覺察者察知惡事也。覺悟者開悟真理也。大乘義章二十末曰:「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覺悟覺,對其智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翻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俱舍論以盡智無生地之二為覺體,唯識以大圓鏡智等四智為覺體,智度論以一切種智等三智為覺體,密教以法界體性智等五智為覺體。
覺了 (術語)覺悟了知事理也。無量壽經下曰:「佛眼具足,覺了法性。」楞嚴經一曰:「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覺了法性 (術語)十金剛心
覺人 (術語)覺悟真記之人。佛祖統紀四十二曰:「唐穆宗南山律師讚曰:代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鬼歸仰,天人奉侍。」
覺山 (譬喻)譬佛之妙覺於山也。性靈集七曰:「覺山妙果,不可不仰。」
覺心 (術語)本覺之妙心。一心之靈性,本來離迷妄,故云覺。全之即稱佛圓覺經曰:「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化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覺心不生心 (術語)日本弘法十住心論所立,十住心之第七,覺知自心本來不生也。是說三論宗之意,不生者舉彼宗所說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一不異不斷不常八不中之第一不而略他之七不者,即覺一心不生乃至不常之道理而離一切戲論妄想之住心也。住於此位之行者心相,即當於三論宗。大日經住心品說:「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此具略語也。秘藏寶鑰上曰:「不生覺心,獨空慮絕。則一心寂靜,不二無相。」
覺王 (術語)佛於覺得自在,故云覺王。萬善同歸集六曰:「同躡先聖之遺蹤,共稟覺王之慈敕。」往生十因曰:「覺王一發,妄軍悉退。」
覺分 (術語)梵語菩提分,新譯覺分。順於覺之支分有三十七法,名覺分,即三十七科之道品也。俱舍論二十五曰:「經說覺分有三十七: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中略)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Bodhyanga。
覺天 (人名)Buddhadeva,婆沙四評家之一。俱舍光記二十曰:「能覺悟天,故名覺天。梵云勃陀提婆,勃陀名覺,提婆名天。舊云佛陀提婆訛也。」
覺日 (術語)謂常住不變之日時。性靈集三曰:「覺日者也本常,妄時者也代謝。」大日經疏一曰:「即此實相之日,圓明常住,湛若虛空。」
覺支 (術語)覺察心術之偏正,謂之覺法,其覺非一,故云支。舊譯稱菩提分(菩提譯覺)。
七覺支 (術語)覺法有七種,故云七覺支。即七菩提分也。
覺他 (術語)自既覺巳,又說法開悟他,使離生死之苦也。二覺之一。見三藏法數四。
覺母 (菩薩)文殊之德號。譯佛為覺,故覺母即佛母也。文殊於理智二門中司智門之義,因稱為佛母。以諸佛自智慧出生故也。心地觀經三曰:「文殊師利大聖尊,三世諸佛以為母。十方如來初發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同八曰:「三世覺母妙吉祥。」(梵文殊師利譯妙吉祥)。華嚴經略策曰:「問文殊菩薩:現是因人,那稱佛母?(中略)偏主摩訶般若,復為佛母之名。」名義集二曰:「本所事佛,名不動智,故常為佛母。」
覺行 (術語)自覺覺他之行法。大乘義章二十末曰:「覺行究滿,故名為佛。」
覺如 (術語)覺真如也。
覺位 (術語)正覺之位。成佛之位。
覺性 (術語)離一切迷妄之覺悟自性也。圓覺經曰:「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又】覺知之性。謂心識也。唯識論一曰:「非覺性故。」同述記一末曰:「覺者覺察,心心所總名。」
覺岸 (譬喻)比迷於海,譬覺於岸。佛也者,到於悟岸者也。玄贊一曰:「庶令畢離苦津,終登覺岸。」【又】(人名)元吳興沙門覺岸,號寶洲考釋氏之事實,著釋氏稽古略四卷。有至正十四年李桓之序。見續稽古略一。
覺皇 (術語)如云覺王,謂佛也。釋門正統八曰:「覺皇盛心,其欲躋天下於仁壽者。」
覺者 (術語)梵語佛陀Buddha,譯曰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以之自覺覺他,覺行窮滿者,謂之覺者。此三缺一。則非覺者。大乘義章二十末曰:「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道言自覺,簡異凡夫,云言覺他。明異二乘,覺行究滿,彰異菩薩,是故獨此偏名佛矣。」
覺苑 (雜語)謂淨土也。【又】喻心也。僧清珙詩曰:「覺苑常開智慧花。」【又】(人名)遼燕京圓福寺沙門覺苑,號總秘大師。秘密瑜伽宗也。天祐皇帝大康三年奉勒撰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十卷。有趙孝嚴引文及自序。他無紀傳可考。大康三年丁巳,宋神宗十年也。
覺悟 (術語)會得真理也。開真智也。南本涅槃經十六曰:「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六十華嚴經七曰:「彼光覺悟命終者,念佛三昧必見佛。」
覺悟知 (術語)佛智能了達諸法,故云覺悟智。金剛頂經一曰:「一切金剛界覺悟智。」
覺悟方便 (術語)十種方便
覺城 (譬喻)覺悟之內,不入一切眾惑,故譬以城。圓覺經曰:「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中略)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圭峰疏曰:「了心性空,眾惑不入,如防外敵。」【又】佛成正覺之都城。即摩竭陀國之伽耶城Gaya%。因明大疏上曰:「乃振錫中區,以發覺城之地。」
覺帝 (術語)與覺王同。謂佛也。性靈集七曰:「奇哉覺帝之德,異哉經王之功。」
覺海 (譬喻)覺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嚴經六曰:「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長水疏曰:「覺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續入藏經明神宗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覺海。」【又】謂佛教也,佛以覺悟為宗。言海者,喻其教義之深廣也。盧思道文曰:「投心覺海,束意玄門。」
覺起印 (印相)又作金剛起印,驚覺一切如來印。驚覺諸佛,使自定起之印契。修法時,為請諸佛出定護念而結之。真言修行鈔二曰:「憲深口傳云:上觀佛時,雖奉見遍空諸佛,彼諸佛未出定故。今結金剛起印加持時,入定諸佛被驚覺,出定護念行者及法界眾生。千手儀軌云:驚覺一切如來印。攝真實經云:覺起印也。」
覺堅 (術語)六堅法之一。謂覺了之堅固也。見三藏法數二十五。
覺路 (術語)正覺之道路。菩提之道。楞嚴經六曰:「無上覺路。」
覺策 (術語)醒覺妄心,警策煩惱也。止觀四上曰:「覺策煩惱。」
覺雄 (雜語)又作世雄,梵雄等。皆佛之尊稱。覺雄者,於覺道有大威猛力也。祖英集曰:「必須覺雄讓雄。」
覺華 (佛名)智度論四十曰:「時劫名華積,佛皆號覺華。」【又】(譬喻)譬真覺於華。覺者智慧也,智慧之開,如華之開。長阿含經曰:「受法而能行,覺華而為供。」
覺勝印 (印相)稱大日金輪之智拳印。
覺道 (術語)大覺之道。正覺之大道。維摩經佛國品曰:「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肇註曰:「大覺之道,寂滅無相,至味和神如甘露。」【又】七覺與八正道。法華經譬喻品曰:「根力覺道。」
覺道支 (術語)七覺支與八正道支。稱讚淨土經曰:「甚深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道支等,無量妙法。」
覺義 (職位)僧錄司
覺意三昧 (術語)能使諸三昧成無漏,與七覺相應之三昧也。智度論四十七曰:「得是三昧,令諸三昧變成無漏,與七覺相應,譬如石汁一斤能變千斤銅為金。」天台智者有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一卷。
覺範 (人名)宋瑞州清涼寺寶覺禪師,名德洪,字覺範,初名慧洪。就真淨克文禪師而得悟。著禪林僧寶傳三十卷及林間錄。高宗建炎二年五月入寂。壽五十八。賜寶覺圓明之號。見稽古略四,佛祖通載二十九。
覺滿 (術語)覺之圓滿者。謂佛也。大乘義章二十末曰:「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
覺德 (人名)比丘名。涅槃經云:世尊於過去為王,名有德,為擁護覺德比丘,與惡比丘鬥戰而死。涅槃經會疏一曰:「仙豫行誅,覺德破陣,諸菩薩上求心大,至此如海。」
覺劍 (譬喻)覺悟之力,能破邪執,故以劍為喻。王勃文曰:揮覺劍而破邪山。
覺輪 (譬喻)覺性圓融,周遊不息,故以車輪為喻。關尹子曰:修真鍊圓。性通覺輪。
覺樹 (植物)世尊於畢波羅樹下成菩提,故稱其樹為菩提樹。梵語,菩提。新譯曰覺。因云覺樹。【又】(譬喻)可開正覺之功德善根譬於樹也。
覺蕊 (譬喻)正覺為自修行之根而發者,故譬之於花。
覺魔子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藏民篤信佛教。所生子女,出家者居多數。男子為喇嘛,女子為覺魔子,猶如比丘尼。其數當以五六萬計,即豪富如噶布倫,家擁巨資。其女子亦為覺魔子。」
覺觀 (術語)新譯去尋伺,舊譯云覺觀。麤思名覺,細思名觀。二者皆為妨定心者。因此覺觀之有無而判定心之淺深。智度論二十三曰:「是覺觀撓亂三昧,以是故說此二事。雖善而是三昧賊,難可捨離。(中略)麤心相名覺,細心相名觀。」往生要集中本曰:「願除滅我麤動覺觀心。」【又】覺與觀者為發言語之因,離覺觀之心,則無言語。維摩經弟子品曰:「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肇註曰:「覺觀麤心,言語之本。」
覺觀風 (雜語)智度論十七曰:「囂塵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覺觀風散心,禪定能滅之。」
攘那跋陀羅 (人名)Jn^a%nabhadra,譯曰智賢。波頭摩國人。見開元錄七。
(術語)梵語懺摩Ks!amayati之略。悔過之義。茶香室叢鈔十三曰:宋錢易南部新書云:懺之始,本自南齊竟陵王,因夜夢往東方普光王如來所,聽彼如來說法。後因述懺悔之言。覺後,即賓席梁武王融謝眺沈約共言其事,王因玆乃述成竟陵集二十篇,懺悔一篇。後梁武得位,思懺六根罪業,即將懺悔一篇。召真觀法師慧式,廣演其文,非是為郗后所作。按今竟陵王集有淨住子三十一篇,內第三篇,為滌除三業門。其文云:滅苦之要,莫過懺悔。懺悔之法,先當潔其心,淨其意,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肅其容云云。豈即所謂懺悔篇乎?
懺主 (人名)杭州天竺靈山寺遵式。於靈山寺建金光明懺堂,造金光明懺儀,行其法,因之稱為懺主。
懺法 (術語)謂禮懺之儀制也。釋氏通鑑謂梁武帝為妃郗氏閱大藏,製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懺法 (修法)釋氏通鑑云:梁武帝妃郗氏,帝為雍州剌史時,妃薨,其性酷妒,化為巨蛇,入後宮通夢於帝,求為修功德使離苦。帝閱大藏,製慈悲懺法請僧懺罪,尋化為天人,於空中謝帝,既得生天。帝畢生不復立后。
水懺法 (修法)神僧傳云:唐懿宗朝有悟達法師知玄,膝上生人面瘡,依神僧之告而修懺悔,以三昧之水洗之。瘡乃癒。因著慈悲水懺法三卷。名水懺法。
觀音懺法 (修法)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請觀音經消伏毒害之懺儀,現今所流布之觀音懺法是也。所述正意,為勸請觀世音及一切三寶,懺悔三業。以成就現當之二利也。其文或取經疏止觀等全文本意,或取其意而略其辭,或文意皆自作。
阿彌陀懺法 (修法)又云無量壽懺法。忍辱雜記上曰:無量壽懺法者,即罪障懺悔,神超淨域之勝法也。又慈雲懺主遵式法師有往生淨土懺願儀一卷,在明藏中。
圓通懺法 (修法)觀音懺法之別名。此法以觀音為道場之主,故名觀音懺法,復稱觀音為圓通大士,故名圓通懺法。
法華懺法 (修法)天台大師依法華經普賢觀經及諸大乘經之意,而定六根懺悔之儀式方法,著法華三昧行法(又名法華三昧懺儀)一卷,由此中抄出流行於世者,法華懺法是也。但行其法者,傳自南嶽大師起。
方等懺法 (修法)天台大師依大方等陀羅尼經所說,有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金光明懺法 (修法)天台大師依金光明經而創之,宋遵式完成之,撰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一卷,常為國家修之,亦名吉祥懺法。
吉祥懺法 (修法)金光明懺法之別名。因金光明懺法以吉祥天為道場之法門主故也。
懺法堂 (堂塔)法華三昧堂之異名。法華懺法,即法華三昧之法也。
懺悔 (術語)止觀七曰:「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然懺為梵語懺摩Ks!amayati之略,而非漢語,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明之金光明經文句記三曰:「懺悔二字,乃雙舉二音。梵語懺摩,華言悔過。」悔過之譯,不葉本義。懺摩者請他忍恕之義也。又謂發露已犯罪,則梵語提舍那矣Des/ayati或Des/anakarani^ya%,譯曰說罪也。玄應音義十四曰:「懺悔,此言訛略也。書無懺字,正言叉摩,此云忍。謂容恕我罪也。」南山戒疏一下曰:「懺悔,悔是此土之言,懺是西方略語,如梵本言懺摩也。懺字非蒼雅所陳,近俗相傳故耳。」寄歸傳二曰:「舊云懺悔,非關說罪,何者?懺摩乃是西音,自當忍義。悔乃東夏之字,追悔為目,懺之與忍,迴不相干。(中略)恐懷後滯,就他致謝。即說懺摩之言,必若自己陳罪,乃云提舍耶矣。」有部毘奈耶十五註曰:「言懺摩者,此方正譯當乞容恕,容忍致謝義也。若觸誤前人,欲乞歡喜者,皆云懺摩。無問大小,咸同此說。若悔罪者,本云阿缽底提舍那A^pattides/ana%,阿缽底是罪,提舍那是說,應言說罪。云懺悔者,懺是西音,悔是東語。不當請恕,復非說罪,誠無由致。」慧苑音義下曰:「懺悔謂懺摩,此云請忍,謂請前人忍受我悔罪。」
懺悔功德 (術語)懺悔罪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觀經一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懺悔罪即消除。」業報差別經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四分律毘尼增一法曰:「佛告比丘言:汝自懺悔,於我法中能至誠如法懺悔者,便得增長。汝懺悔應生厭離心,汝比丘至誠如法懺悔,我為受之。」
三種悔法 (名數)一,作法懺,向佛前披陳過罪,身口所作,一依於法度者。為滅犯戒之罪。二,取相懺,於定心而運懺悔之想,如佛來摩頂,以感瑞相為期者。為滅煩惱之性罪。三,無生懺,正心端坐,而觀無生之理者。為滅障中道之無明。觀普賢經曰:「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見四教儀集註下。
事理二懺 (名數)以上三懺中取作法與取相為事懺,無生為理懺。涅槃經十七明闍王懺悔之相,耆婆所教者為事懺,如來所說者為理懺。止觀二曰:「理事不出三種懺法,理謂無生妙懺,事謂取相作法。」
三品懺悔 (術語)往生禮讚曰:「懺悔有三品:上中下。上品懺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懺悔。中品懺悔者,遍身熱行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懺悔。下品懺悔者,遍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懺悔。」
懺悔文 (雜語)普賢行願品曰:「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此文謂之懺悔文。
懺悔品 (經名)金光明經一曰:「懺悔品。」金光明最勝王經二曰:「夢見金鼓懺悔品。」妙幢菩薩,夢金鼓出大音聲而說懺悔之偈頌。次日述之於佛前。
懺悔五法 (儀式)比丘懺悔罪時行五種之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禮大比丘足。說所犯之罪名。
懺除 (術語)懺悔而除罪也。普賢觀經曰:「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圓能消除。」華嚴經曰:「懺除罪障,隨喜福德。」
懺儀 (修法)懺法之儀式也。法華懺法,方等懺法,觀音懺法,彌陀懺法等。佛祖統紀三十三曰:「僧傳稱:漢魏以來,請僧設供,同於祠祀。起坐威儀,略無規矩。至晉朝安法師,始依經律作赴請禮讚等儀。」
懺摩 (術語)Ks!amaya,譯曰忍恕請忍恕於人之辭。寄歸傳二曰:「懺摩乃是西音,身當忍義,(中略)口云懺摩,意是請恕。」然舊譯家翻為悔。資持記中之三曰:「梵云懺摩,此翻悔往。」懺悔。【又】衣名。四分律開宗記三末曰:「懺摩衣Ks!auma,野麻作衣也。」西域記二曰:「[(寂-叔)/最]摩衣,麻之類也。」
懺禮 (術語)謂齋禮懺悔以冀降福也。南史曰:「比來慕法,普天信向。家家齋戒,人人懺禮。」
臛臛婆 (界名)Hahava,又作[口*霍][口*霍]婆,阿波波。八寒地獄第三之名。俱舍寶記十二曰:「臛臛婆者,是寒轉增故,舌不得動,但得作臛臛聲。」舊俱舍八曰:「阿波波。」
騰蘭 (雜名)摩騰與竺法蘭。初傳佛教於支那之人。
爐煨增 (界名)遊增地獄
爐壇 (物名)又云護摩壇。為修護摩法据火爐之木壇也。
(雜語)又云襪子。釋氏要覽曰:「鈔云襪亦是衣,四分律云寒聽著襪。」
襪子 (物名)即襪。
蠕動 (雜名)總稱無足而動之蟲。即腹行之蟲也。
繼忠 (人名)宋四明尊者知禮之法孫。得法於四明弟子廣智尚賢。有弟子二人,一曰從義,三大部補註之著者。一曰處元,義例隨釋之著者。見稽古略四。
(雜名)以本國言文與外國言文互譯也。亦作繙譯。隋書經籍志曰:「漢桓帝時,有安息國沙門安靜,齎經至洛,翻譯最為通解。」說文曰:「譯,傳譯四夷之言者,從言睪聲。」李善註東京賦引作傳四夷之語者。後漢書和帝紀註引亦作語。尚書大傳曰:「越裳以三象重九譯而獻白雉曰:道路悠遠,山川岨深,恐使之不通,故重九譯而朝。注云欲其轉相曉也。」呂氏春秋慎勢篇曰:「不用象譯狄鞮,方三千里。注云周禮象胥古掌蠻夷閩越戎狄之國,使傳通其言也。東方曰羈,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大戴禮保傅篇曰:「胡越之人,生而同聲,嗜慾不異,及其長而成俗也,累數譯而不能相通。」說苑善說篇曰:「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試為我楚說之,於是乃召越譯,乃楚說之。」漢書百官表,典客屬官,有行人譯官丞令。漢黃支國,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後漢書馬融傳曰:「南徼因九譯而致貢,朔狄屬象胥而來同。」方言曰:「譯,傳也,譯見也。注云:傳宣語,即相見。」急就篇曰:「旃裘[革*索][革*睪]蠻夷民,去俗歸義來附親,譯導贊拜稱妾臣。顏注,譯,傳言也。」周禮大行人,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鄭司農云:象胥,譯官也。又象胥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說焉,以和親之。若以時入賓,則協其禮,與其辭,言傳之。鄭注敘官云:通夷狄之言者曰象。此類之本名,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案國語,舌人委而禮之。舌人即象胥。漢書平帝紀,越裳氏重譯。顏注,譯謂傳言也。道路絕遠,風俗殊隔,故累譯而後乃通。又佞幸傳,單于怪賢年少,以問譯。顏注,譯傳語之人也。餘翻譯
譯主 (職位)譯經院
譯師 (雜名)翻譯經論之法師也。
譯經院 (堂塔)翻譯梵本之道場也。佛祖統紀四十三曰:「天息災述譯經儀式,於東堂面西粉布聖壇(作壇以粉飾之事在藏經),開四門,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設木壇布聖賢名字輪(壇形正圓,層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環遶其上,如車輪之狀),目曰大法曼拏羅(此云大會)。請聖賢阿伽沐浴(阿伽此云器,凡供養之器,皆稱曰阿伽,今言阿伽,乃是沐浴器),設香華燈水殽果之供。禮拜遶旋,祈請冥佑,以殄魔障。第一譯主,正坐面外,宣傳梵文。第二證義,坐其左,與譯主評量梵文。第三證文,坐其右,聽譯主高讀梵文,以驗差誤。第四書字梵學僧,審聽梵文,書成華字,猶是梵音([87F5][8761][8769]初為紇哩第野,[8740][87A6]為素怛覽)。第五筆受,翻梵音成華音。(紇哩第野再翻為心,素怛覽翻為經)。第六綴文,回綴文字使成句義(如筆受云照見五蘊彼自性空見此,今云照見五蘊皆空,大率梵音多先能後所,如念佛為佛念,打鐘為鐘打,故須回綴字句,以順此土之文)。第七參譯,參考兩土文字使無誤。第八刊定,刊削冗長定取句義(如無無明無明,剩兩字,如上正遍知,上闕一無字)。第九潤文,官於僧眾南向設位。參詳潤色(如心經度一切苦厄一句,元無梵本,又是故空中一句,是故兩字,元無梵本)。僧眾日日沐浴,三衣坐具,威儀整肅,所須受用,悉從官給。天息災言:譯文有與御名廟諱同者,前代皆不避。若變文回避,慮妨經旨。今欲依國學九經但闕點畫,詔答:佛經用字宜從正文,廟諱御名不須回避。」山堂考索曰:「太宗崇尚釋教,置院於太平興國寺,後改為傳法院,車駕亦嘗臨幸。得西域僧法天及天息災施獲等,取所獻梵書翻譯焉。天息災等並賜紫袍師號,又命文臣潤色其文。是歲天息災等獻所譯經文一卷,詔入藏刻板流行。自是盡取禁中梵夾,俾之翻譯,每誕節即獻經焉。天息災等皆至朝散大夫光祿寺鴻臚卿以卒。自是譯經之盛,後世無比。」
警策 (雜名)禪堂僧眾坐禪時警醒情氣睡魔之策鞭也。長四尺二寸,上幅少廣,有二寸弱。不問睡與不睡,可打即打,受者合掌低頭而謝之。
警覺 (術語)警醒心之惛沈也。唯識論三曰:「作意謂能警心為性。」俱舍論四曰:「作意謂能令心警覺。」寶篋印陀羅尼經曰:「從佛身出種種光明,間錯妙色,照觸十方,悉皆警覺一切如來。」
(雜語)釋迦或設枳也(S/akya)之略稱。佛世尊之姓也,佛法始來漢土,僧猶稱俗姓,或稱竺,或弟子多呼師之姓。如支遁本姓關,學於支謙,故為支。帛道猷本姓馮,學於帛尸梨蜜多,故為帛(避暑錄話下)。晉道安始云:佛以釋迦為氏,今為佛子者,宜從佛之氏,即姓釋。及後阿含經渡來,經說果然,因是舉天下從之。增一阿含經二十一曰:「四大河入海,亦無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鬚髮,三法衣,出家學道,無復本性,但言沙門釋迦弟子。(中略)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僧祇律二十八亦同。慧能大師上唐高宗辭疾表曰:「韶州曹溪山釋迦慧能辭疾表。」四朝聞見錄附錄曰:「晉王大令保母帖攷王畿云:或有謂佛之徒稱釋,起於道安。大令時未應有釋老之稱,此又不稽古之甚者。阿含經云:四河入海,與海同流鹹。四姓出家,與佛同姓釋。釋佛姓也。此土謂佛為釋久矣。志稱釋老,以佛對老,非謂佛之徒也。晉史云何充性好釋典,崇脩佛寺,是也。然道安以前比丘,各稱其姓,道安欲令皆從佛姓,初不之信。後得阿含經,始信之。爾後此土比丘皆姓釋,如釋慧遠是也。」香祖筆記七曰:「僧祐釋迦譜云:懿摩王四子,被擯到雪山,住直樹林中。四子生子。王歡喜言:此真釋子,能自存立。故名釋。注,釋迦為能。又云:在直樹林中,故名為釋。注,梵語呼直,亦曰釋。別傳云:此國有釋迦樹,甚茂盛,相師云:必出國王。因移四子立國,因名釋種。」易居錄二十二曰:「沙門自魏晉已來,依師為姓。道安尊釋迦,乃以釋為氏。後見阿含經云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沙門,皆稱釋種。自是遂為定式。為沙門稱釋之始。程大昌雍錄曰:蔥嶺之西,餘國冠昭武為姓者,皆釋種也。錢牧翁釋迦方誌辨云:釋種者,即剎利帝王種,釋姓最貴。中天竺王,奕世君臨。居四天竺之會,其散而之四方者,王曰塞王,民曰塞種人。引顏師古漢書注。釋塞聲相近,本一姓也。」【又】(術語)解也。唯識述記一本曰:「釋者解釋開演之義,安教立理名曰釋也。」二字以上之名句,有六種之釋體,謂之六合釋。
釋子 (雜名)釋迦佛之弟子也。從釋迦師之教化而出生,故名釋子。大般若經四百五十三曰:「非沙門,非釋迦子。」楞嚴經六曰:「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維摩經慧遠疏曰:「從佛釋師教化出生,故名釋子。」增一阿含經云:佛告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無復本性,但言沙門釋子。所以然者。生由我生,成由法成,其猶四大河皆從阿耨達池出。此方東晉安法師受業佛圖澄,乃謂師莫過佛,宜通稱釋氏。後斯經來,懸合聖意。而道安法師乃印手菩薩一轉也。復有四句分別:一、是釋子,非沙門,乃王種也。二、是沙門,非釋子,婆羅門也。三、是沙門,是釋子,比丘也。四、非沙門,非釋子,二賤姓也。梵S/a%kyaputri^ya。
釋女 (雜名)釋種之婦女也。毘盧釋迦王,殺五百釋女。見西域記六。
釋文 (雜語)解釋經論之文句也。
釋氏 (雜名)釋為釋迦之略稱,佛世尊之姓也。晉書何充傳曰:「充與弟準,崇信釋氏。」
釋氏稽古略 (書名)四卷,元覺岸撰。用編年之體。以歷代統系為綱,而以有佛以來,釋家世次行業為緯。援據頗博。見四庫提要。
釋外道小乘涅槃論 (書名)提婆菩薩造釋楞迦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之略名。
釋名 (術語)凡釋諸經論,有大意,釋名,入文解釋,三段次第之,古來之通規也。大意者,先辨一經之綱要,釋名者,次釋其題目之名義,入文解釋者,入文而解一一文句也。如法華講最勝講,亦准此例。
釋名字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能釋諸法名字之三昧也。智度論四十七曰:「諸法雖空,以名字辨諸法義,令人得解。」
釋志磐 (人名)宋四明沙門志磐,著佛祖統紀者。
釋典 (雜語)釋教之經典也。
釋金剛經刊定記 (書名)金剛經纂要刊定記之異名。
釋門 (術語)釋教之門戶也。門者通入之義,差別之義。有緣之眾生通入之,故云門,差別於他教,故云門。俱舍論七曰:「不越釋門因緣正理。」章服儀曰:「釋門常務無時不經。」釋氏往來曰:「釋門之棟梁,法衣之領袖。」
釋門正統 (書名)八卷,宋嘉熙年中良渚沙門宗鑑集。天台宗之記傳史也。吳鎧庵居土草之,未竣而歿。其後鑑師增續舊史,准於史法而完成之,以證述釋門之正統,在台宗,對於禪家所謂傳燈相承之誣罔。
釋門章服儀 (書名)一卷,唐道宣著。舊律宗比丘之章服,依此而可知。元照有釋門章服儀應法記一卷。
釋門歸敬儀 (書名)一卷,唐道宣撰。宋彥起有釋門歸敬儀護法記,了然有通真記三卷。其護法記僅存卷上。
釋風 (雜語)釋教之風規也。
釋侶 (雜名)釋門之徒侶。謂佛弟子也。行事鈔下三曰:「沙門釋侶,三界之賓。」
釋帝 (天名)三十三天之帝王,為釋羅,故云釋帝,常稱為帝釋天之尊也。
釋帝善見宮 (堂塔)帝釋天之宮殿,名善城。見善見城
釋迦 (佛名)S/a%kya,釋迦牟尼,釋迦文之略。釋迦牟尼
釋迦文 (佛名)釋迦牟尼之訛略。
釋迦法 (修法)供養釋迦之壇法也。
釋迦院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之第六院也。
釋迦越 (雜名)釋迦越羅之略。
釋迦經 (術語)江南敏法師所立二教之一。謂法華涅槃等釋迦身所說之經典也。
釋迦譜 (書名)五卷,梁僧祐撰。從三藏中選集釋迦一代教化之履歷。
釋迦氏譜 (書名)一卷,唐道宣撰。大意同僧祐之釋迦譜而簡略。
釋迦方志 (書名)二卷,唐道宣撰。記釋迦一代遊化所及及滅後教法之興亡。」
釋迦牟尼 (佛名)S/a%kyamuni,印度迦毘羅城Kapilavastu,主淨飯王S/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a%ya%,名呼悉多太子。誕生於城東嵐毘尼園Lumbini。生後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養育之,跋陀羅尼Bharani教養之。幼對於人生諸現象,既有思惟之處。或於閻浮樹下思耕農之苦,或見諸獸相食而厭人生之鬥爭。又於四門出遊之途上,觀生老病死之相,有遁世之志。遂乘月夜令侍者車匿為伴。跨白馬犍陟出家。尋跋伽婆Bha%rgava(巴Bhagava%)而聞苦行出離之道,更訪阿藍迦藍於摩揭陀國王舍城北彌樓山Meru,聞僧佉派之法,轉而歷問鬱陀羅仙Udraka,皆不得所求之大法。去而入優婁頻羅村苦行林,嚴苦六年,形容削瘦,極酷烈之苦,繼以為苦行非解脫涅槃之道,斷然改前日之行,浴於尼連禪河,以去身垢,受村女所捧之乳糜,坐正覺山菩提樹下思惟曰:不得等正覺,不起此坐,思惟七七日,觀四諦十二因緣之法,於是成覺者Buddha,世尊Lokajyestha,為人天之師。時年三十五。自是以後四十餘年遊歷四方,化導群類,西歷紀元前四百八十七年於拘尸城外娑羅雙樹,包於白花之香,而遂大般涅槃。
釋迦氏姓 (雜語)S/a%kyamuni,又云釋迦文,釋迦文尼。釋迦者姓也,為剎帝利種之一族,本稱瞿曇氏,後分族而稱釋迦氏。總有五名。瞿曇。釋迦譯曰能。能者能力也。法華玄贊曰:「釋迦能姓。」慧苑音義下曰:「釋迦能也,種族望稱也。」釋迦譜一曰:「釋迦,釋義齊云能,瑞應本起亦云釋迦為能,其解是同。」牟尼者又云文尼。譯言寂,寂嘿,又譯仁,忍,滿,儒等。身口意三業,離諸過而靜寂之義也,是為尊稱內外諸聖德行之號。金七十論所謂:「牟尼依悲說」者,指迦毘羅仙人也。法華玄贊曰:「牟尼寂號也,今略云文。」慧苑音義下曰:「牟尼此云寂默也,德行之號。」大日經疏十三曰:「牟尼是佛都號也。」(牟尼)。太子瑞應本起經上註曰:「釋迦文天竺語,釋迦為能,文為儒,義名能儒。」修行本起經上註曰:「釋迦文,漢言能仁。」然則釋迦牟尼翻能寂者為正翻,譯能儒,能仁,能滿等者乃義譯也。 0001.JPG
釋迦發心 (本生)依智度論四,俱舍論十八之說,則三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釋迦牟尼。逢此佛而發心,且願如其佛作佛,此為最初之發心,今如其願為釋迦牟尼,其行化一同彼佛也。俱舍論十八曰:「我世尊,昔菩薩位。最初逢一佛。號釋釋迦牟尼。遂對其前發弘誓願。願我當三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亦於末劫出世。滅後正法亦住千年。故今如來一一同彼。」依法華經化城喻品之說,則過去久遠劫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王子,後亦皆出家為沙彌,聽法華,遂皆成佛,其第十王子,即今釋迦如來也。但經言:「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此時非初發心矣。【又】依悲華經二三之說,則往昔刪提嵐國無諍念王時,寶海梵志,有一子出家成道為寶藏如來。其時寶海梵志,勸王及王之千子,與其他數多弟子發心,王等隨之而願求清淨佛國,其一千弟子與五侍者,願求濁惡世界。梵志最後發五百大願,亦願求濁惡世界,是今釋迦如來也。是為賢劫佛中之第四。但僅是記賢劫出世化身佛之一化。依法華經壽量品之說,則其報身成道於過去久遠,又依梵網經上之說,則其化身佛往來娑婆者八千遍。
釋迦三僧祇修行 (本生)智度論四云:「菩薩過一阿僧祇,還從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當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當作佛,口不稱我當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言我於來世當得作佛。釋迦文佛,自過去釋迦文佛至罽那尸棄佛為初阿僧祇,其中菩薩永離女人身,自罽那尸棄佛至然燈佛為二阿僧祇,其中菩薩以七莖青蓮華供養然燈佛,敷鹿皮衣,布髮掩泥,是時然燈佛便授記,汝當於來世作佛,名釋迦牟尼。自然燈佛至毘婆尸佛為第三阿僧祇,若過三阿僧祇劫,則是時種三十二相業因緣。」俱舍論十八曰:「最初發心位所逢之佛,名釋迦牟尼,從此供養七萬五千佛,其最後之佛名寶髻(即上之罽那尸棄),是為第一祇劫滿。從此供養七萬六千佛,其最後之佛名然燈,是為第二祇劫滿。從此供養七萬七千佛,其最後之佛名勝觀(即上之毘婆尸),是為第三祇劫滿。」此外小乘為感三十二相說百劫之修行。【又】依優婆塞戒經一之說,則往昔於釋迦牟尼佛所初發心,於寶頂佛所滿第一阿僧祇劫,於然燈佛所滿第二阿僧祇劫(此與上同),於迦葉佛所滿第三阿僧祇劫,是大乘於三祇外不別立百劫,總攝之於第三祇劫。
釋迦密教成佛 (本生)一切義成就菩薩,既依顯教,經三無數劫修行,坐於色究竟天金剛座而證無上菩提,住於空觀而作佛果圓滿之思。然猶未見自心之本性,因是而遍空之諸佛來集,驚覺之使自禪定起,授五相之觀門,使得五智圓滿之佛果。見金剛頂經一。
釋迦出家成道年時 (故事)有二說:中阿含經五十六,增一阿含經三十七,有部律雜事三十八,大般涅槃經,本行集經等,皆言二十九出家,苦行六年,三十五成道。修行本起經,瑞應本起經,六度集經等,則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其前說有歷史可考,皆承認之。
釋迦夾侍 (傳說)文殊普賢二菩薩為二夾侍,或以文殊普賢阿難迦葉為四夾侍。此迦葉阿難之左右次第,依於[月*葛]之上下(印度俗法尚左)。普賢文殊之次第,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置於左,蓮華部置於右,與通常之理智定慧左右分配異也。
釋迦掩室 (雜語)肇論下曰:「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
釋迦異名 (雜語)華嚴經十二曰:「文殊承佛力言:諸佛子!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中略)或名一切義成,或名圓滿月,或名師子吼,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毘盧遮那,或名瞿曇氏,或名大沙門,或名導師,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各知見。」
釋迦發遣 (術語)對於招喚而言。謂釋迦自此土勸說往生彌陀之淨土也。觀經玄義分曰:「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釋迦無師 (雜語)止觀一之一曰:「論曰:我行無師保。經云:受[卄/別]定光。」同輔行曰:「智度論第二云:我行無師保志一無等侶,積一行得佛,自然增其道。增一第十五云:阿若等五人問師,佛師為是誰?佛答曰:我亦無師保,亦復無等侶。獨等無過者,冷而無復溫。那先經云:佛無道成道,自悟一切法。法華云:佛智無師智,次受[卄/別]等者如瑞應云。」下文會之曰:「然無師之與記[卄/別],約事雖異,其理不二,在因必藉師保。果滿稱為獨悟。」問最初之一佛有師否耶?答無師,唯依真如之妙薰而自發靈智也。
釋迦如來成道記 (書名)一卷,唐王勃撰。唐釋道誠有注二卷。
釋迦缽印 (印相)表釋迦如來持缽相之印相,置兩手於臍間也。大日經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缽相應,以定慧手俱在臍間,是名釋迦牟尼大缽印。」
釋迦多寶 (佛名)釋迦如來與多寶如來也。多寶塔中並坐之二佛也。釋迦坐右,多寶坐左。多寶塔
釋迦散華 (雜語)散華
釋迦毘楞伽 (物名)梵音Sakra%bhilagna,寶珠名,譯曰能勝。以此寶能勝一切世間之寶故也。觀經妙宗鈔二曰:「釋迦毘楞伽此云能勝。」
釋迦因陀羅 (天名)舊云釋提桓因。釋提桓因
釋迦彌多羅 (人名)獅子國人,譯曰能友。見華嚴持驗記。Sa%kyamitra。
釋迦提婆因提 (天名)釋提桓因
釋迦提桓因陀羅 (天名)釋提桓因
釋迦提婆因陀羅 (天名)釋提桓因
釋迦毘楞伽摩尼 (物名)寶珠名。釋迦毘楞伽譯曰能勝,摩尼,寶珠之總名,此譯離垢。觀經妙宗鈔二曰:「摩尼正云末尼,此翻離垢。」
釋翅 (地名)婆兜釋翅搜之略。迦毘羅城之別稱也。增一阿含經四十七曰:「佛在釋翅迦毘羅越尼拘留園中。」迦毘羅婆蘇都
釋翅搜 (地名)又作釋氏廋。迦毘羅城之別名。迦毘羅婆蘇都。梵Sa%ky-es!u(loc)。
釋翅[(拱-共)*(穴/八/夕)]迦維羅衛尼拘律園 (地名)釋翅[(拱-共)*(穴/八/夕)],此云能也。迦維羅衛,此云赤澤。總謂能仁住處赤澤城也。鼻奈耶云:釋翅[(拱-共)*(穴/八/夕)]者,釋種也。迦維羅衛,亦云迦毘羅衛,又翻赤澤,又翻黃頭。尼拘律如大房戒釋。此園在赤澤城南三四里。是釋迦如來成等正覺已,還國見父王,為說法處。時淨飯王知佛不住王宮。即於此園造大寺院。如祇陀林等無有異。迎佛歸國。於此而住。佛即於此度八王子及五百釋種出家入道。八王子者,除第九優婆離是也。
釋師 (雜名)佛為人天之師,而釋迦為始,故名釋師。
釋師子 (術語)釋尊之德號也,佛於三界無畏自在,如獸中之師子王,故稱釋師子。法華經序品曰:「其六波羅蜜今見釋師子。」大日經一曰:「釋師子救世。」大日經疏十六曰:「釋師子漫荼羅,即釋迦也。」
釋家 (術語)對於經家論家之稱。解釋經論之文義者謂之釋家。
釋家寫經字數 (儀式)宋趙彥衛擫雲麓漫鈔曰:「釋氏寫經一行,以十七字為準,故國朝試童行誦經,計其紙數。以十七字為行,二十五行為一紙。」
釋宮 (堂塔)釋迦氏之宮殿也。法華經涌出品曰:「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
釋梵 (天名)帝釋與梵天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轉輪聖王,釋梵諸王。」無量壽經上曰:「釋梵奉持,天人歸仰。」肇論下曰:「須菩提唱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花。」大經慧遠疏曰:「釋謂帝釋,梵謂梵王。」
釋梵護世 (天名)帝釋,梵王,為護持世界佛法之天神,故云護世。
釋教 (雜語)釋迦之教法也。
釋尊 (佛名)今之佛世尊,姓釋迦,故云釋尊。
釋雄 (雜名)釋尊之尊號也,釋尊為世間第一之勇雄,故稱世雄與釋雄。
釋提桓因 (天名)又云釋迦提婆因提,釋迦因陀羅,釋迦羅因陀羅,賒羯羅因陀羅,釋迦提桓因陀羅,新云釋迦提婆因陀羅,釋迦提婆因達羅。梵音Sakra Keva%na%mlndra,釋羅為名,譯曰能,提婆譯曰天,因陀羅譯曰主,又曰帝,即能天主。住於須彌山頂上,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也。略稱釋帝與帝釋。舊音之釋提桓因者,釋之一字寫釋羅,提桓之二字,寫提婆,因之一字寫因陀羅。智度論五十四曰:「釋迦秦言能,提婆秦言天,因提秦言主。」慧苑音義上曰:「釋迦者能也,因陀羅主也,言其能為天主。」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釋提桓因,具云釋迦提婆因陀羅,此云能仁天主。」觀音經義疏下曰:「帝釋是地居天主也,具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羅名主,能作天主。」法華玄贊二曰:「梵云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云能天帝。釋提桓因云天帝釋俱訛例也,此在妙高山頂住,三十三天之帝王,過去字憍尸迦,此云璽兒,名阿摩揭陀,此云無害毒。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古名致甘露處。」
帝釋異名 (雜名)一、帝釋桓因,為人時,行頓施,於沙門婆羅門貧苦乞於路者,施以飲食錢財,以堪能故,名為釋提桓因。二、富蘭陀羅,為人時,數數行施,故名。三,摩伽婆,彼為人時之本名也。四,娑婆婆,彼為人時數數布施供養婆詵私衣故也。五,憍尸迦,彼為人時之本姓也。六,舍脂缽低,以彼阿修羅女名舍脂,為天帝釋之第一天后故也。七,千眼,以為人時聰明智慧故也。八,因陀利,以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王為主故也。見雜阿含經四十。
釋義 (術語)諸宗釋經論真言之文句,有種種之釋體。四釋
釋經 (書名)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二卷。略云理趣釋,理趣釋經,釋經。
釋種 (雜名)釋迦之種族也。釋迦種在印度為貴族,古來尊重,後世轉而謂佛弟子。宗輪論頌曰:「具大智覺慧,釋種真苾芻。」同述記曰:「釋種者標是佛之種。佛,剎帝利姓,即是釋迦,此翻為能。古仙姓能,能導世故,能具德能故。」
釋論 (雜語)於顯教為大智度論之略名,是釋大品般若經之書也。於密教為釋摩訶衍論之略稱。【又】對於宗論而有釋論之稱。宗論
釋疑 (書名)日本續藏經中,載名為釋疑之著作頗多。有日本圓澄疑問唐廣修決答者。有日本圓澄疑問唐維蠲決答者。有日本義真疑問唐口口決答者。有日本光定疑問唐宗穎決答者。有日本德圓疑問唐宗穎決答者。有日本源信疑問唐知禮決答者。各一卷。
釋摩男 (人名)五比丘之一。俱利太子也。大部補註十一曰:「善見律云:釋摩男是佛叔父之子,如大經中,釋摩男執諸瓦礫皆悉為寶,斯由過去心力所致。」
釋摩訶衍論 (書名)十卷,龍樹菩薩造,筏提摩多譯。釋起信論者。常略云釋論。諸家疏注如下:釋摩訶衍論記一卷,唐聖法鈔。釋摩訶衍論疏六卷,缺中卷本末。唐法敏集。釋摩訶衍論贊玄疏五卷,宋法悟撰。釋摩訶衍論記六卷,宋普觀述。釋摩訶衍論通玄鈔四卷,宋志福撰。
釋摩男本四子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中阿含苦陰經下之別譯也。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書名)一卷,智者大師說。說覺意三昧之行法。
釋輪 (物名)又云因陀羅輪。是金剛輪,即地輪也。為黃色方形。瑜祇經疏三曰:「天帝釋,一名因陀羅,此云帝,亦云主也。居妙高山頂善法堂中,中有常住金剛界大曼荼羅三十七尊,此曼荼羅名為釋輪。輪者方壇也,名為大因陀羅,是地輪名也。」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書名)十卷,智者大師說,弟子法慎記,灌頂再治。天台三止觀中說漸次止觀者也,略云禪波羅蜜。
釋藏 (雜名)釋教之三藏也。宋元明皆有雕本。鴻編鉅帙。搜羅詳備。其中傳記部。纂集目錄部。可以考釋教源流。宗派護教部。音義部。則多隋唐以前古文。不徒修行之寶筏。亦為蓺林之珍祕也。
釋魔梵 (天名)此為天中之三大主。智度論十曰:「四天中有三大主:釋提婆那民二處(四王忉利)天主,魔王六欲天主,梵世界中梵天王為主。」
釋籤 (書名)法華玄義釋籤之略名。荊溪撰,註釋天台法華玄義者也。釋籤者,門人以疑義書籤而問荊溪,荊溪釋其籤中所書疑義之意,故名釋籤。荊溪自序曰:「昔在台嶺,隨諸問者籤下所錄。」籤是問。釋是答也。故題釋籤者猶云問答。智度論三十三曰:「論義經者答諸問者,釋其所以。」法華六瑞中有四答問序。
辮髮 (雜名)不動明王之頂髻也。
辮髮梵志 (雜名)辮與編同。交也,織也,列也。謂以頂發交列為紒。紒同結也。
(術語)梵語薩婆羅奢Spars/a,五境之一,身根所觸有堅濕煖動等十一種。俱舍論一曰:「觸者有十一:謂四大種、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及冷、飢、渴。」【又】心所法之一。俱舍之十大地法,唯識之五遍行攝之。彼屬於五境者,為所觸之色法,而此為能觸之心法也。使根境識三者和合之心作用也。俱舍論四曰:「觸者,謂根境識和合生,能有觸對。」大乘義章二曰:「令根塵識和合名觸。」十二支中之觸支是也。【又】不淨為觸。增韻曰:「觸污也。」蓋觸於不淨物而自為不淨者,是云觸穢。
觸入 (術語)十二入之一。
觸因 (術語)二十五圓通
觸光柔軟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二。觸於彌陀佛之光明者得身心之柔軟也。離身口之惡,為身之柔軟,離三毒之煩惱,為心之柔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觸杖 (物名)同於觸籌。
觸金剛 (菩薩)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五尊之一。即五秘密尊之一。別名,計里吉羅金剛。交二手腕而持五鈷。觸者觸於欲境之煩惱也。今明觸性即菩提之深秘,故住於抱持之相而立觸之名。見金剛界曼荼羅鈔三。
觸背關 (術語)宋釋惠洪冷齋夜話曰:寶覺禪師,見學者必舉手示之。曰:喚作拳是觸,不喚拳是背。莫有契之者。叢林謂之觸背關。
觸毒 (術語)觸塵害人如毒也。毘奈耶雜事九曰:「女是觸毒,被摩觸時,心便動亂發諸惡念。」
觸食 (術語)四食之一。觸對於六識順情之境而資益心身者。如觀劇而不覺飢。【又】食物之觸穢不淨者。如觸於他人之手及觸於他未洗淨之器物衣巾等者,或非為受食而觸於自己之手者,又有種種之觸穢。西方道俗,悉決之為不淨而不食也。見行事鈔下一之二,寄歸傳一。
觸指 (雜名)印度之俗,上廁以左手之第四指第五指洗肛門,故左手無論,左手之四五指皆為觸指,忌觸於食器也。觸者增韻云污也。日用軌範展缽法曰:「以兩手大拇指迸取鐼子,從小次第展,不得敲磕作聲,仍護第四第五指為觸指不得用。」
觸莊嚴 (術語)二十九種莊嚴之一。莊嚴附錄。
觸境 (術語)七十五法
觸欲 (術語)五欲之一。男女身分等之觸境,使之人起愛欲之心者。
觸瓶 (物名)觸者污也。攜帶於廁中之瓶也。
觸桶 (物名)糞器也。又名淨桶。本是觸器,卻名淨器者,以凡廁為觸穢之處而必使之極淨潔,故云:西淨東淨等之稱,為此也。見象器箋二十。
觸象 (譬喻)同於摸象。三教指歸曰:「俱醒觸象之醉,並學師吼之道。」摸象
觸落牌 (物名)牌之一面書觸字,一面書落字。觸者不淨之義,落者遺落之義。若廁中有不淨污穢,則掛觸牌,有鞋履等落於廁內,則掛落牌,告之於淨頭。見象器箋十六。
觸塵 (術語)六塵之一。身根所對之境為觸,堅濕等是也。此境能眩惑人之識情而污真性,故斥之云塵。
觸鼻羊 (雜語)羊目不能辨物,凡有觸於鼻者,即食,故云。臨濟錄曰:「今時學者總不識法,猶如觸鼻羊逢著物安在口裏。」
觸樂 (術語)依於觸對而發樂情者。如男女之身分相觸。
觸禮 (儀式)以坐具觸於地為叩頭之禮者。見象器箋十。
觸穢 (術語)觸於不淨物而自污,謂之觸,自是直訓觸為污。增韻曰:「觸污也。」婆羅門法中,嚴立觸穢之條制,且有祓除之法。大日經疏二十曰:「觸穢時者謂失淨法,如沙門犯戒也。或謂有時放逸不覺,人截其髮,或絡身繩斷,或三奇杖折,或食時為首陀觸等,欲懺悔自罰,集三二百同姓者,大眾中用微吠至火自悔。」佛法中亦有之。雜阿含經曰:「食五辛人觸穢三寶,死墮屎糞地獄,出作野狐豬狗,若得人身其體腥臭。」
觸鐘 (雜語)鳴鐘之法,起止之二,名為觸鐘。見象器箋十八。
觸籌 (物名)屎橛之尚未使用者曰淨籌,已使用者曰觸籌。
(物名)鐃鈸
鐃鈸 (物名)鐃與鈸,為二物,西戎南蠻之樂器也。三才圖會曰:「金鐃如火斗,有柄以銅為匡,疏其上,如鈴,中有丸。執其柄而搖之,其聲譊譊然,以止鼓。」杜氏通典曰:「銅缽亦謂之銅盤,出於西戎及南蠻,其圓數寸,隱起如浮漚,貫之以韋,相擊以和樂也。」法華經曰:「琵琶鐃銅鈸。」後混為一種,以為法事之樂器。正字通曰:「鈸蒲活切,音拔,銅鈸今鐃鈸也。」是鐃鈸為一物之本據也。僧史略曰:「初集鳴鐃鈸,唱佛歌讚。」
(物名)Ghanta%,梵語犍稚,譯曰鐘,又曰磬。為作法事時集眾而打者。增一阿含經曰:「阿難即升講堂,手執犍稚,並作是說:我今擊此如來信鼓,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爾時復說此偈:降伏魔力怨,除結無有餘。露地擊犍稚,比丘聞當集。諸欲聞法人,度流生死海。聞此妙響音,盡當雲集此。」行事鈔上之一曰:「佛在世時,但有三下。故五分云打三通,後因他請,方有長打。(中略)然初欲鳴時,當依經論建心標為,必有感徵。應至鐘所禮三寶訖,具儀立念:我鳴此鐘者,為召十方僧眾。有得聞者,並皆雲集,共同和利。又諸有惡趣受苦眾生,令得停息。」犍稚
晨昏鐘 (雜名)山內晨昏打鐘者,支那之寺規也。敕修清規法器章曰:「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
百八鐘 (術語)晨昏大鐘,打之一百八下也。敕修清規法器章曰:「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緊。」其百八之數,支那之世典以為合所謂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而成百八者。群談采餘曰:「鐘聲晨昏叩一百八聲者,一歲之義也。蓋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氣,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數。」或以醒一百八煩惱之睡云。
鳴鐘功德 (雜語)行事鈔上之一曰:「增一阿含云: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付法藏傳五云:月支國栴檀罽呢吒王,與安息國王戰而勝,殺九億人。死後生於大海中為千頭魚,劍輪繞身而斫頭,隨斫隨生。時有羅漢僧維那。王白曰:我聞鐘聲時,苦痛少息,願為我長打鐘。自此此寺至今長打。唐高僧傳(智興傳)曰:「亡者通夢其妻曰:不幸病死,生於地獄。賴蒙禪定寺僧智興鳴鐘,響震地獄,同受苦者,一時解脫。」西域記一曰:「迦膩色迦王由惡龍請,建伽藍,打鐘息其瞋心。」
臨終鳴鐘 (儀式)俱舍論曰:「為臨終令生善念中死,打鐘鳴磬,引生善心故。」行事鈔下之四曰:「若終亡者,打無常磬。」佛祖統紀六(智者傳)曰:「又誡維那曰:人命將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惟長惟久,氣盡為期。」
龍宮鐘 (傳說)祖庭事苑四曰:「感通傳云:西國修多羅院有一石鐘,形如吳樣,色如青碧玉,可受十斛。鼻上有三十三天像,四面以金銀隱。東西兩面有寶珠,大如五升。一角分耀,狀如華形。周匝作十方諸佛初成道像。至日出時,鐘上有諸化佛,說十二部經。舍衛城童男童女,悉來聽之,聞法證聖。犯欲者不聞法,摩尼大將以金剛杵擊之。百億世界中聞聲,於光明中,悉聞百千釋迦佛說修多羅經。此鐘是拘留秦佛所造。彼佛滅度後,娑竭龍王收去。至釋迦佛興,復將來。至佛滅度,鐘先唱言:卻後三月,當般涅槃。鐘鼻諸天,聞皆涕泣,龍復將去。」
祇園精舍鐘 (物名)祇園圖經曰:「無常院中有一堂,但以白銀為飾。院有八鐘,四為白銀,四為頗梨。銀鐘在院之四角,起而置之。頗梨鐘在無常堂之四角。其頗梨鐘,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毘崙,乘金獅子,手執白拂。病僧之氣(無常堂置病僧)將大漸時,從是金毘崙之口說無常苦空無我,手舉白拂,鐘即自鳴,音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病僧聞音,苦惱即除,得清涼之樂,如入三昧,往生於淨土。(中略)銀鐘者帝釋所作,頗梨鐘者月天子所造,其聲所至百億世界,至佛滅度,二鐘上去,各還本土。」
鐘梵 (雜語)鐘聲梵唄也。表制集曰:「時中禮懺鐘梵遞虧。」性靈集八曰:「鐘梵斷而亦續。」
鐘樓 (堂塔)懸大鐘之樓也。
鐘頭 (職位)禪寺司曉,昏,齋鐘,定鐘,四時鳴鐘之職。鳴鐘則別有打鐘行者為之。見僧堂清規五。
鐘聲七條 (公案)「雲門曰:世界恁麼廣闊,因甚向鐘聲裏披七條。」見會元十五,雲門章,無門關。
鐼子 (物名)缽中之小缽也。名義集七曰:「鍵[金*咨],母論譯為淺鐵缽。經音疏云:缽中之小缽,今呼為鐼(音訓)子。」象器箋二十曰:「應量器內,累三個小缽。自大至小,總名鐼子。世尊成道,受四天王四缽,重作一缽。外有四唇,今鐼子三與應器重為四唇,蓋本世尊故事。」
藿香 (植物)香木名。法華經謂之多摩羅跋香,楞嚴經謂之兜婁婆香。金光明經謂之缽怛羅香,涅槃經謂之迦算香。南州異物志曰:「藿香出海遼國,形如都梁,可著衣服中。」南方草木狀曰:「藿香出交阯九真武平興古諸國,民自種之,榛生,五六月採,日曬乾,乃芬香。」吳時外國傳曰:「都毘在扶南南三千餘里,出藿香。」華夏草木考曰:「頓遜國出藿香,插枝便生葉。如都梁,以裛衣。」
騷毗羅 (物名)譯曰漉水囊。比丘六物之一。希麟音義七曰:「騷毘羅,此云漉水囊也。」寄歸傳一曰:「缽里薩羅伐拏Parisra%van!a,濾水羅也。」
騷揭多 (術語)正音曰修伽陀Sugafa,即佛十號中善逝之梵語。見玄應音義二十三。
鹹水喻經 (經名)佛說鹹水喻經一卷。失譯人名。舉沒於海水人乃至渡海水人之七喻,以譬沒於生死人乃至到於彼岸人之七種而說法者。
獻身 (術語)獻身於佛也。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說行者以身獻阿[門@(人/(人*人))]等之四佛曰:「為欲承事諸如來,捨身奉獻阿[門@(人/(人*人))]佛。全身委地以心禮,金剛合掌舒頂上。(中略)由此獻身方便故,便能示現種種身。」
獻珠 (故事)法華經提婆品,記龍女上寶珠於佛,以表己證圓果曰:「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曰: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獻珠偈 (雜名)指提婆品龍女所頌深達罪福相等三行半之偈也。龍女先頌此偈,後獻寶珠。以珠顯偈之意也。玄義私記六曰:「指三行半偈名獻珠偈,珠表得記,偈明成菩提事,珠顯偈意故也。」
獻華座印言 (印相)立印軌曰:「復次獻華座,名金剛蓮華。定慧芙蓉合,水(無名)火中俱散開,猶如蓮華葉。二風頭屈附火初節之側住,奉諸佛菩薩。」
獻蓮華座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兩手合掌中虛,左右無名指中指頭指舒開而屈,如微敷蓮華之形。
獻閼伽香水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兩手捧閼伽器也。見十八契印軌。
勸化 (術語)觀人使寄附淨財於三寶也。【又】勸人使轉邪入正也。增一阿含經三曰:「寬仁博識,善能勸化。」俱舍論十二曰:「勸化令修十善業道。」天台戒疏上曰:「勸化人受戒功德,勝造八萬四千寶塔。」
勸化帳 (物名)募集淨財之帳簿。
須達勸化 (故事)須達長者建立祇園精舍時,雖得唯以己之貨財辦之,而為使眾人植福,亦自乘象而勸化人云。見百緣經六。
勸門 (術語)勸誡二門之一。勸善行之教也。百論疏上中曰:「佛法大宗唯誡與勸,惡止明諸惡莫作,謂誡門也。善行則眾善奉行,明勸門也。」
勸持品 (經名)法華經卷第五,第十三品之名。品之前半說諸菩薩比丘等奉佛命受持法華而弘通之,品之後半,佛更說諸菩薩勸人受持弘通,故云勸持品。前半為持,後半為勸持也。
勸茶 (雜語)勸喫茶也。禪苑於食後,有向人勸茶之禮。見象器箋十。
勸進 (術語)勸誘策進人之善根功德也。觀無量壽經曰:「讚嘆行者,勸進其心。」法華經信解品曰:「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勸進學道經 (經名)進學經之異名。
勸發 (術語)勸人使發佛道之心也。
勸發品 (經名)普賢菩薩勸發品之略。法華經第八卷,第二十八品之名。說普賢菩薩自東方來,以種種勝事獎發持經人之心。
勸發諸王要偈 (書名)一卷,龍樹撰,劉宋僧伽跋摩譯。與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及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同本,說種種之勸誡。
勸湯 (雜語)以湯為勸也。禪林食後有勸湯之禮。
勸誡 (術語)教善云勸,制惡云誡。如來之教法,必具此兩門。大判一代教,則經藏者勸門也,律藏者誡門也,乃至諸惡莫作者誡門也,眾善奉行者勸門也。文句五下曰:「依三昧斷德則有神通,依智慧智德則有說法。智斷之力,能成法身。此之智斷,還從勸誡兩門入。勸即為人悉檀,誡即對治悉檀。此二悉檀為第一義悉檀而作方便。如來初欲勸門擬宜眾生,令眾善奉行,成就十力無畏一切種智,而眾生不堪。次欲以誡門擬宜,令諸惡莫作,證大涅槃,而眾生不堪。無機息化,故知念用大乘,祇是勸誡兩悉檀,神通智斷耳。」
勸誡王頌 (書名)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之略名。
勸請 (術語)轉法輪請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勸請有二種:一,法會之初,勸請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勸請所祈禱之尊也。其勸請分四方為四種。各隨其修法之方角,而勸請其方面之善眾也。最勝王經三曰:「勸請諸佛轉大法輪。」十住毘婆沙論五曰:「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廣弘明集三十四(淨經子)曰:「勸請者,慇懃之至意也。」
勸請神分 (術語)五種神分之一。神分附錄。
勸緣 (雜語)勸有緣之人而使寄附淨財也。
勸轉 (術語)三轉法輪之一。於苦集滅道之法,如其次第,勸知斷證修也。見三藏法數九。
鶖鷺子 (人名)又作鶖露子,秋露子。舍利弗之譯名也。玄應音義四曰:「梵言舍利弗,舊文言舍利子,或言奢利富多囉S/a%riputra,譯此言鴝鵒子。從母為名,母眼似鴝鵒,或如秋露鳥眼,因以名焉。舊云身子者謬也,身者奢梨S/ari^ra,與此奢利聲有長短,故有斯誤。或言優婆提舍Upatis!ya者,從父名也。」同二十一曰:「鶖鷺,鶖大鳥也。其羽鮮白,鷺白鳥也,即白鷺也。」可洪音義二曰:「秋露子,亦作鶖鷺,鳥名也。梵言舍利弗,亦云奢利弗多羅,此云鴝鵒子也。舍利此云鴝鵒,弗此云子。此是時人見其母眼似[瞿*鳥]鵒故詺云舍利子也,本名優波提舍。」舍利弗
鶖子 (人名)又作鶖鷺子。舍利弗之譯名也。作鷲子者非。舍利弗及鶖鷺子項。
孽鏡臺 (傳說)在秦廣王殿右,高丈一,鏡大十圍,向東懸掛。使惡人照此自見在世自心之險,死赴地獄之險。
鐔津集 (書名)宋釋契嵩撰。四庫著錄本二十二卷。萬曆經房刻本則十九卷。契嵩。字仲靈。本藤州鐔津人。故名其詩文集曰鐔津。宋之藤州。今廣西藤縣也。
[漸/耳] (異類)又作魙。音讀如賤。或音接。相傳鬼死為魙。書此字貼於門以辟邪祟。謂之辟邪符。
鶡鵯伽羅 (動物)迦陵頻伽
贍部 (地名)Jambu%,舊稱,閻浮,剡浮。樹名。印度多有之。瑜伽倫記二十三曰:「西國多有贍部之樹,陰厚,比丘多在彼樹影中住。」玄應音義二十四曰:「贍部樹名也,舊經中或言剡浮,或作閻浮,訛也。」嘉祥法華義疏八曰:「閻浮者,此云穢。」
贍部洲 (界名)此大地之總名。此地中央有贍部樹,以樹名洲。又贍部樹Jambu%,下生好金,名為贍部檀金,以此金名洲。舊作剡浮洲,閻浮提洲Jambudvipa等。一洲分四主,雪山以南為象主,以多出象也,以北為馬主,以多出馬也,以西為寶主,以多出寶也,以東為人主,以人文最備也。統此四主者名為輪王。玄應音義二十三曰:「贍部洲,從樹為名,舊言剡浮,或云閻浮,皆一也。」慧琳音義五曰:「贍部洲,此大地之總名也,因金因樹立此名。」釋迦方誌上曰:「右翻此洲云好金地,謂閻浮檀金在洲北海岸中,金光浮出海上,其傍有閻浮樹林,其果極大,得神力者方至於彼。又此一洲四主所統。」
贍部金 (物名)贍部捺陀金之略。
贍部提 (術語)Jambudvi^pa,贍部洲
贍部光像 (圖像)以贍部檀金所造之佛像,給孤獨長者作之。安置於大眾之上首。有部尼陀那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者,便有威肅,眾皆嚴整。世尊不在,即無上事。是時給孤獨長者來至佛所,禮雙足已,退坐一面。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贍部影像,唯願聽許。佛言:應作。」寄歸傳四曰:「言贍部光像者,即如律中所出。緣起元為世尊不處眾時,眾無威肅。致便給園長者請世尊曰:願作贍部光像,眾首置之。大師許作。」
贍部捺陀金 (物名)Jambunadasuvarn!a,贍部,樹名,捺陀為江及海之義,謂贍部樹下水中所出之金也。舊所謂閻浮檀金是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贍部捺陀金,或作剡浮那他,舊云閻浮檀金,名一也。但贍部樹,半臨陸地,半臨海中。此海水底有金也,而水極深。然金色徹出水上,若轉輪王出世。諸夜叉等神取此金將來博易,故人間有之。若著闇中,闇色則滅也。那他,此言江,亦云海也。」閻浮檀金
獼猴 (動物)梵語雜名曰:「摩迦羅。」Markat!a,經中以譬凡夫之妄心。心地觀經八曰:「心如猿猴,遊五欲樹,暫不住故。」涅槃經二十九曰:「眾生心性,猶如獼猴。獼猴之性,捨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同三十一曰:「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中略)躁擾不住,猶如獼猴。」
獼猴捉水月 (譬喻)涅槃經九曰:「喻如獼猴捉水中月。」摩訶僧祇律七曰:「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國名伽尸。於空閑處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到一尼拘律樹下,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現。時獼猴主見是月影,語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闇冥。共作議言:云何能出?時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時諸獼猴即如主語,展轉相捉。少未至水連,獼猴重,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佛告諸比丘:爾時獼猴主者今提婆達多是,爾時餘獼猴者今六群比丘是。」
獼猴著黐 (傳說)涅槃經二十五曰:「如諸獵師,純以黐膠置之案上,用捕獼猴。獼猴痴故,往手觸之,觸已粘手;欲脫手故,以腳蹋之,腳復隨著;欲脫腳故,以口齧之;口復粘著,如是五處悉無得脫。於是獵師以杖貫之負還歸之。(中略)獼猴者喻諸凡夫,獵師者喻魔波旬,黐膠者喻貪欲結。(中略)凡夫之人五欲所縛,令魔波旬自在將去,如彼獵師黐捕獼猴擔負歸家。」
獼猴婬鱉 (傳說)摩訶僧祇律五曰:「過去世時,香山中有仙人住處,去山不遠有一池水。時池水中有一鱉,出池求食,食已向日張口而眠。時香山中有諸獼猴,入池飲水已。上岸,見此鱉張口而眠,時彼獼猴更欲作婬法,即以身生內鱉口中。鱉覺合口,藏六甲裏時鱉急捉獼猴,卻行欲入水。獼猴急怖,便作是念:若我入水,必死無疑。然苦痛力弱,任鱉回轉,流離牽曳。遇值險處,鱉時仰臥。是時獼猴兩手抱鱉,作是念言:誰當為我脫此苦難。獼猴曾知仙人往處,彼當救我。便抱此鱉向彼處去,仙人遙見便作是念:咄哉異事!今是獼猴作何等?欲戲弄獼猴故言:婆羅門是何等寶物?滿缽持來。得何等信而來向我?爾時獼猴即說偈言:我愚痴獼猴,無事觸惱他。救厄者賢士,命急在不久。今日婆羅門,若不救我者。須臾斷身生,困厄還山林。」
獼猴池 (地名)又作獼猴江。在毘舍離國菴羅園之側。佛在此處說諸經。天竺五精舍之一。玄應音義十四曰:「獼猴江,梵言末迦吒此云猴,賀邏馱,此云池。在毘舍離菴羅側,昔獼猴為佛共集穿池,今言江者譯人義立耳。」西域記七(吠舍釐國)曰:「石柱南有池,是群獼猴為佛穿也,在昔如來曾住於此。」智度論三曰:「毗耶離二處:一名摩訶槃,二名獼猴池岸精舍。」
獼猴江 (地名)梵語麼迦吒。此云獼猴。賀邏馱。此云池。而云江者,乃譯人義立耳。此池在毘舍離宮城外,約五六里,菴羅女園側。是昔獼猴群集,為佛穿作此池也。獼猴池
(雜語)偷蘭遮Sthu%la%tyaya之略。
蘭若 (術語)阿蘭若A^ran!ya之略稱。僧人所居處也。其義即空淨閑靜之處。見釋氏要覽。能改齋漫錄曰:蘭若二字,白樂天作惹字押。上官儀酬薛舍人萬年宮晚景寓直懷友詩,中四句云:東望安仁署,西臨子雲閣。長嘯求煙霞,高步尋蘭若。此又作日灼切也。
蘭室 (雜語)佛寺之異名。蘭為梵語蘭若之略,或取蘭草芬芳之義。西域記張說序曰:「業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騰芬蘭室。」俱舍頌疏序曰:「咀以真詮,狎以蘭室。」
蘭盆 (修法)歲華紀麗曰:「道門寶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此日。」今俗中元節尚盛行之,亦稱盂蘭會。參看盂蘭盆條。
蘭盆會 (修法)荊楚歲時記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作盂蘭盆會。」唐六典曰:「中尚署七月望日進盂蘭盆,楊炯有盂蘭盆賦。」翻譯名義曰:「盂蘭西域之語轉,本云烏藍,此翻救倒懸盆,是貯食之器。三藏云:盆羅百味,式供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倉急。」
蘭香蕱 (譬喻)蕱又作梢。凡蘭香花生時,梢頭花子分為七分,以譬鬼神碎罪人之頭為七分。舊所謂阿梨樹枝是也。慧琳音義三十五曰:「蘭香蕱,此即如來譬喻說也。凡蘭香花出時,稍頭花子分為七分。罪人善神碎其頭,破作七分,如彼蘭香頭。古譯云阿梨樹枝者訛也,本無阿梨樹。」
蘭菊 (譬喻)春蘭秋菊,各當於時而美,以譬物之兩美也。法華文句一曰:「分節經文,悉是人情。蘭菊各擅其美,後生不應是非。」續高僧傳十五(神素傳)曰:「晉川稱為素傑二公,秋菊春蘭,各擅其美。」太平廣記百八十五曰:「譬之春蘭秋菊,俱不可廢。」
蘭奢待 (雜語)胡語。指物之善者稱為蘭奢待。晉王導嘗謂胡僧曰:蘭奢待,僧悅,蘭奢胡語之褒譽也(見朱子語錄)。
蘭闍 (術語)西竺譽人曰蘭闍。亦曰蘭奢。世說二曰:「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并加霑接。人人有悅色,惟有臨海一客姓任,及數胡人為未洽。公因便,還到過任邊云:君出,臨海便復無人。任大喜悅。因過胡人前,彈指云:蘭闍蘭闍,群胡同笑。四坐並懽。」案翁注困學紀聞二十,誤作蘭若解。
欄楯 (物名)蘭干之橫木,謂之欄,豎木謂之楯。阿彌陀經曰:「七重欄楯,七重羅網。」
(術語)梵語,魔羅Ma%ra之略。譯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害人命,障礙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為魔王,其眷屬為魔民魔人,舊譯之經論,作磨,梁武改為魔字。婆沙論四十二曰:「問曰:何故名魔?答曰:斷慧命故名魔,復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智度論五曰:「除諸法實相,餘殘一切法,盡名為魔。(中略)問曰:何以名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智度論六十八曰:「魔秦言能奪命者,唯死魔實能奪命,餘者亦能作奪命因緣,亦奪智慧命,是故名殺者。」義林章六本曰:「梵云魔羅,此云擾亂障礙破壞。擾亂身心障礙善法破壞勝事,故名魔羅,此略云魔。」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魔莫何反,書無此字,譯人義作。梵云魔羅,此翻名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亦言殺者,常行放逸斷慧命故,或云惡者,多愛欲故。」慧琳音義十二曰:「魔羅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異名也。此類鬼神有大神力,能與修出世法者為留難事,名為魔羅。以力為名,又略去羅字。」
三魔 (名數)一,善知識魔。二,三昧魔。三,菩提心魔。是華嚴經所說十魔中之後三也。
四魔 (名數)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故名魔。二,陰魔,又云五眾魔,新譯云蘊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譯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類從而稱魔也。見智度論五,義林章六本。
八魔 (名數)四魔又加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之四為八魔。是前四為凡夫之魔,後四為二乘之魔也。涅槃經二十二曰:「八魔者,所謂四魔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法華文句六曰:「圓教法身安處空理,無復通別二惑八魔等畏,故言踞師子床也。」
十魔 (名數)一,蘊魔,色等五蘊,為眾惡之淵藪,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二,煩惱魔,貪等煩惱,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三,業魔,殺等惡業,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四,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五,死魔,人之壽命有限,妨修道,害慧命者。六,天魔,欲界第六天主作種種之障礙,害人之修道者。七,善根魔,執著自身所得之善根,不更增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八,三昧魔,三昧者禪定也,耽著於自身所得之禪定,不求昇進,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九,善知識魔,慳吝於法,不能開導人,障蔽正道,害慧命者,十,菩提法智魔,於菩提法起智執著,障蔽正道,害慧命者。見華嚴疏鈔二十九。
治魔法 (修法)凡治魔障者,或念三歸五戒等,或誦般若經,菩薩戒本等及大乘方等經所說之治魔咒。見小止觀,起信疏等。又以念佛治之。在止觀九之二。淨土修證儀云:十乘之理觀,能發九境之魔事,以五蘊生死迷暗之法為境故,淨土之事觀,以彌陀果人清淨之功德為境故,永絕魔事,心無邪念時,則聖境現前,光明發顯。
魔子 (雜語)魔所生之子也。又子者指物之稱,直謂魔為子也。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曰:「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碧巖四則評唱曰:「他南方魔子,便說即心是佛。」
魔王 (天名)天魔中之王也。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彼常率眷屬向人界為佛道之障礙,其名謂之波旬。但從大乘之法門言之,則深位之菩薩,以大方便力現為魔王,教化眾生也。楞嚴經六曰:「若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維摩經不思議品曰:「維摩詰告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眾生。」
魔天 (天名)惡魔之天神也。居於欲界之頂上,稱為他化自在天者是也。
魔女 (異類)魔界之女人也。楞嚴經六曰:「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魔民 (雜語)魔界之民眾也。
魔旬 (異類)Ma%ra pa%pi^yas(N.sg.m.pa%piya%n),魔波旬之略。
魔戒 (術語)比丘為求名聞利養而持戒,為魔戒。止觀八曰:「久遠劫來為魔所使,起於魔檀,為有報故。持於魔戒,邀利養故。」
魔忍 (術語)魔道之忍行也。如為他畏而修忍辱。止觀八曰:「久遠劫來為魔所使,(中略)行於魔忍,為畏他故。」
魔波旬 (異類)Ma%ra-papi^ya%n,魔為魔羅之略。天魔之總名。波旬者,魔王之別名也。義林章六本曰:「又云波卑夜,此云惡者,天魔別名,波旬訛也。成就惡法懷惡意故,惡魔波旬號名雙舉。」玄應音義六曰:「言魔波旬者訛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惡者,謂有惡意成就惡法也。或云惡魔波旬,存二音也。」慧琳音義二十五曰:「魔波旬,具足梵云禰[口*縛]摩羅波稗旬Devama%raPa%piyas(N.ag.m.Pa%piya%n)。禰[口*縛]云天,摩羅云障礙,波稗旬云罪惡,謂此類報生天宮,性勸人造惡,令退善根,不令生離欲界也。」波旬。旬者[(句-口)@目]之誤。
魔界 (界名)又云魔道。惡魔之境界也。智度論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止觀五曰:「首楞嚴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魔佛
魔事 (術語)惡魔之所作。為佛道障礙之事柄。法華經授記品曰:「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楞嚴經六曰:「入三摩提,永無魔事。」止觀四曰:「轉魔事為佛事,即巧慧。」
魔事境 (術語)十境
魔佛 (術語)天魔與佛陀。對舉極善極惡而云魔佛。止觀五曰:「首楞嚴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梵網經上曰:「能轉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止觀八曰:「魔界即佛界,而眾生不知。迷於佛界,橫起魔界,於菩提中而生煩惱。」
魔怨 (術語)惡魔者佛之怨敵,故云魔怨。維摩經佛國品曰:「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新譯仁王經上曰:「摧伏魔怨,雙照二諦。」止觀輔行二曰:「魔為佛怨,故云魔怨。」
魔宮 (雜名)天魔之宮殿。維摩經菩薩品曰:「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
魔梵 (天名)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與色界之梵天王也。法華嘉祥疏八曰:「欲天主為魔,色天主為梵。」俱舍光記三曰:「魔謂他化自在天魔,梵謂梵王。」
魔病 (術語)天魔之使人病惱者。止觀八曰:「魔病者與鬼亦不異。鬼但病身殺身,魔則破歡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奪人功德,與鬼為異。」
魔境 (術語)魔障之境界。智度論十二曰:「墮魔境界。」
魔軍 (雜名)惡魔之軍兵。佛成道時,第六天魔王率諸眷屬來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惡事妨佛道者為魔軍。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其佛坐道場,破魔軍已。」大日經疏九曰:「猶如婆伽婆,樹王下時慶,以慈心力故,破無量魔軍。(中略)此中言魔軍者,梵本正音博吃芻,是羽翼黨援之義。今依古譯會意言耳。」智度論五曰:「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軍。」
魔道 (術語)邪鬼天魔之世界也。道如云餓鬼道畜生道,彼等往來之道途也。楞嚴經六曰:「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止觀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勢,身口意纔有所作,一切弭從,此發欲界主心,行魔羅道。」
魔逆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大光天子,與文殊師利問答魔事。魔來亂法,文殊五縛魔。
魔精進 (術語)精進行之害正道者。止觀八曰:「習魔精進,求名聞故。」
魔禪 (術語)禪定行之害正道者。如為使役鬼神而修禪定也。止觀八曰:「得於魔禪,味於鬼法。」
魔障 (術語)惡魔之障礙也。又梵語曰魔羅Ma%ra,譯曰障,梵漢雙舉而云魔障。止觀輔行五曰:「曾聞有人,自謂成佛,待天不曉,謂為魔障。」大經淨影疏上曰:「遠障真德,故名為魔。」勝義諦品經說十種之魔障。虛空藏菩薩所問經說四十五種之魔障。
魔鄉 (術語)魔障之鄉里。謂娑婆世界也。觀經定善義曰:「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入涅槃城。」
魔檀 (術語)布施行之害正道者。魔人之布施行也。心有煩惱,為憂惱之布施,如為求三有之果報而為布施。智度論十二曰:「檀有二種:一者魔檀,二者佛檀。若為結使賊所奪,憂惱怖畏,是為魔檀。若有清淨布施,無結使賊,無所怖畏,得至佛道,是為佛檀。」止觀八曰:「久遠劫來為魔所使,起於魔檀,為有報故。」
魔網 (術語)天魔網人之種種邪業也。無量壽經上曰:「壞裂魔網,解諸纏縛。」智度論八曰:「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
魔緣 (術語)魔為欲界之第六天主,常妨害人之善事者。魔王惑亂人而作種種之妨害,謂之魔緣。
魔羅 (術語)Ma%ra,又作麼羅。略云魔。
魔羅耶 (地名)摩羅耶
魔羅道 (術語)略稱魔道。
魔縛 (雜語)天魔之繫縛也。涅槃經十七曰:「十二部經中,說繫著者,名為魔縛。」長阿含經一曰:「盡漏離魔縛,智慧轉法輪。」
魔繫 (術語)惡魔之繫縛也。雜阿含經六曰:「為魔所縛,不脫魔繫。」
覽嬈亂經 (經名)一卷,失譯。與弊魔試目連經皆為中阿含降魔經之別譯。
覽字 (術語)[87A9]Ram%,一作濫字。[876A]羅者五大中火大之種子,以[87A9]覽字為慧火之種子。對於[87A6]鍐字之智水而稱。[87A9][87A6]即火水也,日月也。秘密真言觀行要覽曰:「[87A9]字法界生火神,即是毘盧遮那一切智智體也。」大日經疏八曰:「又觀彼頂上有一囉字,字上安點,故云嚴以大空點(此是[口*覽]字也)。此字四邊遍有光焰,猶如花鬘連環不斷。字中又遍流出白光,如淨滿月之暉。」
覽字門 (術語)[87A9]字門。五大中之火大,表大日如來慧火之法門也。如護摩法屬於火性者,總為覽字門也。空華叢談序曰:「不投[87A9]字門而付之室灑。」
曩莫 (術語)與納莫同。
(植物)末利之譯語。【又】瓔珞也。
鬘菩薩 (菩薩)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四供養菩薩之一。
闢妄救 (書名)十卷。明釋圓悟說。侍者真啟編。此書圓悟(即天童和尚),因漢月謬認一○為千佛萬佛之祖作五宗原,潭吉又妄作五宗救,恐後世禪宗門下,入此邪見,故說之也。蓋禪宗不立文字。安有○之相貌,為千萬佛之祖。有此一○,則慧命斷矣。後清世宗亦有揀魔錄一書以闢之。
闥婆 (天名)乾闥婆之略。
瓔珞 (物名)梵語枳由羅Keyu%ra,編玉而懸於身者。印度邦俗貴人男女皆作之。法華經普門品曰:「解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同信解品曰:「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觀無量壽經曰:「諸瓔珞中盛蒲桃漿。」玄應音義一曰:「吉由羅應云枳由邏,此云瓔珞。」
瓔珞經 (經名)菩薩本業瓔珞經之略名。攝於大乘律部。又菩薩瓔珞經之略,攝於方等部。
瓔珞粥 (飲食)雜糅野菜,加米而造之,菜牽連如瓔珞,故名。永覺賢禪師詩曰:「每挑野菜根,和汝瓔珞粥。」
瓔珞羯磨 (術語)羯磨者謂授戒之作法。瓔珞經大眾受學品所明授戒之作法也。是為梵網戒宗之相宗,天台一乘家之所遵由者。
瓔珞本業經 (經名)菩薩本業瓔珞經之略名。
懼曩 (雜語)Gun!a,譯曰功德。華嚴疏鈔八曰:「懼曩此云功德。」梵語雜名作「麌囊。」
爛脫 (雜語)一行之大日經疏,文句前後,義理不連續,是名爛脫。此不依師,則難讀,藉免破法因緣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經疏十八曰:「前說真言品即令說之。何故不說,至此方說耶?為迷彼尋經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顯說而迷惑眾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謂世間有諸論師,自以利根分別者,智力說諸法相,通達文字。以慢心故,不依於師,輒爾尋經即欲自行。然此法微妙,若不依於明導師,終不能成。又恐妄行自損損他,若隱互其文,令彼自以智力不得達解,即捨高慢而依於師。以此因緣不生破法因緣,故須如此也。」有大疏爛脫聞書三卷。
蠟印 (譬喻)印蠟印於泥,蠟印溶解,同時泥中成字形。以譬現在之五陰滅,中有之五陰生也。涅槃經二十九曰:「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而是蠟印不變在泥,文非出泥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
續一切經音義 (書名)十卷,唐希麟集。又名希麟音義。
續入法界品 (經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之異名。
續古今譯經圖紀 (書名)一卷,唐智昇撰。
續命法 (修法)續命神幡之祈禱法也。
續命神幡 (物名)祈禱藥師如來所用五色神幡之名。以得延命之益故也。藥師經曰:「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熾七層之燈,懸著五色續命神幡,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經律異相六載阿育王依之而延二十五年壽之事。
續開元釋教錄 (書名)具名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三卷,唐圓照集。
續高僧傳 (書名)三十卷,唐道宣集。
續寶林傳 (書名)寶林傳附錄。
(術語)煩惱之異名。以煩惱能使人之心身不自在故也。大乘義章五本曰:「能纏行人,目之為纏。又能纏心,亦名為纏。」
八纏 (名數)纏為煩惱之通名,而特舉八法名為纏:一,無慚,令於所造之罪自省無恥者。二,無愧,令於所造之罪對他無恥者。三,嫉,令於他人之盛事心不喜者。四,慳,令於所有之財與法心生吝著者。五,悔,令於所作之善事追悔者。六,眠,使心闇昧者。七,掉舉,使心不安靜者。八,惛沈,使心惛重者。俱舍論二十一曰:「纏八:無慚愧嫉慳並悔眠及掉舉惛沈,(中略)品類品說有八纏。」
十纏 (名數)於上八纏加忿覆之二為十纏,忿者對有情非情,使心憤發者。覆者隱藏自罪使不發露者。俱舍論二十一曰:「毘婆沙宗說纏有十,謂於前八更加忿覆。」
纏無明 (術語)四無明之一。纏者纏縛之義,無明煩惱,繫縛眾生而使不能出生死,故有此名。大藏法數曰:「纏即纏縛謂,由此無明之惑纏縛,不能出離生死,故謂纏無明。」
纏報 (術語)纏縛有情而使不自在之生死苦報也。
纏縛 (術語)十纏四縛也,又一切之煩惱,纏縛有情而繫於三界之獄者。無量壽經上曰:「解諸纏縛。」同淨願疏曰:「纏謂十纏,縛謂四縛,亦可一切諸煩惱結通名纏縛。」
辯才 (雜語)善巧說法義之才能也。分別之有四種,謂之四無礙辯。淨影大經疏上曰:「言能辯了,語能才巧,故曰辯才。」嘉祥法華疏二曰:「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采曰才。」
辯才天 (天名)亦云大辯才天女,亦云大辯天神。大辯才天
辯才妙音 (天名)辯才天,即妙音天也。
辯天 (天名)大辯才天之略稱。
辯無礙解 (術語)四無礙解之一。
辯積菩薩 (菩薩)金剛界曼荼羅外廓北方之尊。密號曰巧辯金剛,大慧金剛。賢劫十六尊之一。
鐵牛 (譬喻)以譬不可動,又譬無容嘴之處。碧巖三十八則曰:「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同著語曰:「千人萬人撼不動。」五燈會元藥山章曰:「某甲在石頭,如蚊子上鐵牛。」
鐵丸地獄 (界名)十六遊增地獄之一。有熱鐵丸,獄卒驅罪人令撮之,手足盡行爛壞。見三藏法數四十五。
鐵札 (物名)冥土記人間罪福之金鐵帳簿也。十王經註曰:「二童子以亡人罪福諸業錄金鐵札奉見閻王也。」
鐵多羅 (物名)六物
鐵城 (雜名)地獄之城也。大藏中有鐵城泥梨經一卷。
鐵城泥犁經 (經名)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說五天使並地獄之苦狀。泥犁者地獄之梵語。
鐵剌林地獄 (界名)犯邪婬人所墮之處。智度論十七曰:「若犯邪婬,侵他婦女,貪受樂觸,如是等種種因緣。墮鐵剌林地獄中,剌樹高一由旬,上有大毒蛇,化作善女身,喚此罪人:上來共汝作樂。獄卒驅之令上,剌皆向下貫剌罪人,身被剌害,入骨徹髓。既至樹上,化女還復蛇身,破頭入腰,處處穿穴。」
鐵觜蟲 (蟲名)六波羅蜜多經不退轉品曰:「復有眾生,忽被擲置糞穢深坑。坑中有蟲,其觜銛利,純是鋼鐵,長十六指。啄噉眾生皮骨髓腦。」十住毘婆沙論七曰:「家是鐵觜蟲,不善覺觀,常唼食人。」智度論曰:「阿鼻地獄中有鐵嘴毒蟲,從鼻中入,腳底出。從足下入,口中出。」
鐵塔 (傳說)南天竺有鐵塔,收藏一切秘部大經,龍猛菩薩(舊譯龍樹)入其中,值金剛薩埵,傳受兩部之大經,金剛智三藏口傳,其弟子沙門智藏(不空三藏之法諱),記之於金剛頂經義訣,是鐵塔說之本據也。日本東密台密皆依用之而不疑。安然之教時問答三曰:「沙門智藏金剛頂義訣云:此經有百千頌廣本,(中略)其大經本阿闍梨云:經莢廣長如床,厚四五尺,有無量頌。在南天界鐵塔之中,佛滅度後數百年間無人能開。此塔以鐵扇鐵鎖而封閉之。其中天竺國佛法漸衰時,有大德先誦持大毘盧遮那真言,得毘盧遮那佛而現其身,現於多身於空中說此法門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寫訖即滅。即毘盧遮那念誦法要一卷是。時大德持誦成就,願開此塔,於七日中遶塔念誦。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門,乃開塔門。諸神一時踴怒,不令得入。唯見塔內香燈光明一丈二丈,名華寶蓋,滿中懸列。又聞讚聲。此大德至心懺悔,發大誓願,然後得入塔中。入已,其塔尋閉。經於多日誦此經王廣本一遍,為如食頌。得諸佛菩薩指授所堪記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門還閉如故。」弘法之付法傳下,亦敘此說,終曰:「然前所述事略,載金剛頂義決中。」
鐵輪 (雜名)鐵輪圍山,即鐵圍山也。俱舍論曰:「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復有鐵輪圍山周匝如輪,圍一世界。」
鐵輪王 (雜名)四輪王之一。感得鐵之輪寶,統御南閻浮提一洲之帝王也。至增劫時人壽二萬歲出現(智度論),或於減劫時人壽八萬歲以上出現(俱舍論)。
鐵樹 (譬喻)金鐵之樹木,無開花結果之事。碧巖四十則垂示曰:「休去歇去,鐵樹開花。」同種電鈔曰:「宗師家到大休歇處,領鐵樹花開劫外春,不是盡細識人爭得如此乎?」
鐵缽 (物名)缽者梵語缽多羅Pa%tra之略,譯曰應量器,為應於各自身量而受施食之器物,以鐵製之,故云鐵缽,以瓦或石製者,謂之瓦缽石缽。石缽者局於佛,瓦缽鐵缽,比丘得通用之,最多者鐵缽也。行事鈔缽器制聽篇曰:「體者。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鐵也。」
鐵圍山 (界名)圍繞鹹海而區劃一小世界之鐵山也,由鐵而成,須彌山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鹹海,贍部等四大洲在此,圍繞此鹹海者,即鐵圍山,此為一小世界。俱舍論十一曰:「於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餘八周匝遶妙高山。於八山中前七名內,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復有鐵輪圍山,周匝如輪,圍一世界。」梵Cakrava%d!a。
鐵圍結集 (傳說)彌勒菩薩等率阿難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經。結集
鐵際 (雜名)鐵圍山之際。
鐵蒺蔾 (譬喻)金鐵之蒺蔾,以譬無著手之處。碧巖十二則著語曰:「鐵蒺蔾。」同種電鈔曰:「真佛無相故著手無處。」
鐵餕餡 (譬喻)鐵之饅頭。以譬沒滋味。
鐵橛子 (譬喻)喻古人之公案,無容易下嘴之處也。無盡燈論上曰:「又有一般,往往以古人公案生容易見。一齊見之曰:鐵橛子沒滋味,阿呵呵!悟如生盲者問乳,言似貝作聲會,言似雪作冷會。夫鐵橛子者非所以無滋味,無汝下嘴處,是謂之鐵橛子。祇向難下嘴處,奮發大勇猛心,豎咬橫咬,咬咬不止,則忽然一咬咬破,咬破將來,始知此中有無盡法味,是謂鐵橛子。後人不會錯作沒滋味會。」
鐸曷[打-丁+羅] (術語)Dahara,譯曰小師。受具足戒而未經十夏者。寄歸傳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圓已去,名鐸曷[打-丁+羅],譯為小師。滿十夏名悉他薛[打-丁+羅],Sthavira譯為住位。」
鐶釧 (物名)鐶者指之飾,釧者臂之飾。是西國之俗風。菩薩之像有之。涅槃經四十曰:「在額上者名之為鬘,在頸下者名之為纓,在臂上者名之為釧,在指上者名之為鐶。」
(術語)[87A6]Vam%,智慧之標示,金剛界大日如來之種子也。三種悉地軌曰:「鍐字即大日如來智海,水大種子。神通自在法,名為智法身。」秘藏記本曰:「阿字者毘盧遮那理法身種子,鍐字者智法身種子。」
鍐字 (術語)
鍐字門 (術語)鍐字之法門也。
鍐乳 (術語)喻法味之厚而云乳,即真言之法味也。性靈集六曰:「同飽鍐乳之味,齊遊阿之閣。」
鍐鍐鍐 (術語)佛頂尊之真言也,以最初之鍐字為真言之體。縛者是心智不行之處,言語不及之處,又加大空者,即是遍於一切處而無邊際也,以三乘萬行究竟歸會之處故,三轉而言之。又於三部為最無上故,於三諦中最真實際故,在三德之頂故,三轉而言之也。見大日經義釋七。
饒王 (佛名)佛名也。饒王佛
饒王佛 (佛名)Lokes/vara,具云世饒王佛。無量壽經上,初稱世自在王佛,後謂世饒王佛。饒者即自在之義,同名異譯也。同經惠遠疏曰:「世饒王佛者,世自在王佛之別名也。」阿彌陀佛向於此佛而立四十八願。
饒舌 (術語)多言也。隋書曰:「齊時謠云:饒舌老母不得語。」吳越備史曰:「僧延壽告王曰:長耳和尚,定光佛應身也。王趣駕參禮,行修默然。但云延壽饒舌。」傳燈錄曰:「閭丘公牧台州,乞豐干一言。曰到任後謁文殊普賢,在國清寺執爨滌器者,寒山拾得是也。閭丘訪之,見二人,致拜。二人笑曰:豐干饒舌。」
饒益 (術語)豐足利人也。法華經譬喻品曰:「饒益諸子等與大車。」
饒益有情戒 (術語)三聚淨戒之一。
饒益有情發心 (術語)三發心
饑饉災 (雜語)中劫末所起小三災之一。俱舍論十一曰:「小三災中劫末起。三災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飢饉。(中略)中劫末十歲時人,亦具如前諸過失故,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是世間久遭飢饉,既無支濟,多分命終。」
飢餓地獄 (界名)十六遊增地獄之一。見三藏法數四十五。
驅烏 (雜名)自七歲至十三歲之沙彌也。能驅逐烏鳥不使奪食之義。四分律三十四曰:「爾時阿難有檀越家死盡,唯有一小兒在,將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佛知而故問:此是何等小兒?阿難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告言:何故不度令出家?答言:世尊先有制,不得度減年十二者,是以不度。佛問阿難:此小兒能驅烏,能持戒,能一食不?若能如是者,聽令出家。阿難報言:此小兒能驅烏,能持戒,能一食。佛告阿難:若此小兒,盡能爾者,聽度令出家。」
驅烏沙彌 (雜名)三沙彌之一。驅逐烏鳥不使奪比丘食之沙彌也。僧祇律曰:「阿難有親里二小兒孤露,阿難養畜之。佛問是二小兒能作此驅烏未?答能。佛言聽作驅烏沙彌。最下七歲,至年十三者,皆名驅烏沙彌。」驅烏
驅龍 (故事)持戒之羅漢,依戒力而驅逐毒龍也。婆沙論四十四曰:「昔此迦濕彌羅國中有一毒龍,名無怯懼(梵云阿利那),稟性暴惡,多為損害。去彼不遠,有毘訶彌(譯曰寺),數數為彼龍所嬈惱。寺有五百大阿羅漢,共議入定,欲逐彼龍,盡其神力,不能遣。有阿羅漢自外來,諸舊住僧為說上事。時外來者至龍住處彈指語言:賢回遠去。龍聞其聲即遠去。諸阿羅漢怪問言:汝遣此龍,是何定力?彼答眾曰:我不入定,亦不起通,但護尸羅,故有此力。我護輕罪,如防重禁,故使惡龍驚怖而去。」行事鈔上之一曰:「如驅龍事,五百羅漢,不能逐之。有一羅漢,但以護戒力故,即便驅出。」
髏鬘外道 (流派)以人之髏骨為鬘而懸於頭之外道也。慈恩傳四曰:「離繫外道,髏鬘外道,(中略)髏鬘之類,以髏骨為鬘,裝頭掛頭,陷枯磈磊,若塚側之藥叉。」
鶴林 (地名)釋尊於娑羅雙樹間入滅時,樹一時開華,林色變白,如鶴之群居,故云鶴林。涅槃經一曰:「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其林變白,猶如白鶴。」止觀一上曰:「始鹿苑,中鷲嶺,後鶴林。」同七上曰:「鶴林施化既足於榮枯中間,而入涅槃。」
鶴苑 (雜名)如言鶴林。名僧園也。不應拜俗等事序曰:「希風崛岫,啟鶴苑於神畿。仰化連河,構蜂台於勝壤。」
鶴勒 (人名)鶴勒那之略。西天第二十三祖之名。
鶴勒那 (人名)西天付法藏第二十三祖之名。勒那者梵語,鶴者漢言。尊者出世後感群鶴之隨逐,故名。梵為Haklena。故此解不正。月支國人,年二十二出家,遇摩拏羅尊者,而得法眼,至中印度行化。得師子尊者付法而寂。見付法藏傳,傳燈錄二,佛祖統紀五。
鶴悉那 (地名)梵名。北印度古王國漕矩吒Tsau-ku%-ta之首府名。見西域記十二。
鶴樹 (地名)亦云鶴林。如來出世,說法利生,化緣事訖,於娑羅雙樹間,二月十五日入涅槃,雙樹皆悉變白,猶如鶴色,故名鶴樹。
攝一切佛頂能摧一切魔三摩地 (術語)破一切惡魔之一字佛頂輪王三摩地。也一字奇特佛頂經下。
攝大軌 (經名)攝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蓮華胎藏海會悲生曼荼羅廣大念誦儀軌之略名。又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落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標幟曼荼羅儀軌之略名。
攝大乘論 (書名)無著菩薩所造,有三譯:一為後魏佛陀扇多譯,二卷。二為陳真諦譯,三卷。三為唐玄奘譯,三卷。前二謂之攝大乘論,後一謂之攝大乘論本。法華玄義私記一末曰:「玄贊要集云:西方攝大乘經有七百卷,此方不來,有一品名攝大乘品,造攝大乘論解之。」
攝大乘論釋 (書名)釋無著之攝大乘論者。有二本:一為世親菩薩作,一為無性菩薩作。前之一本有三譯,一為陳真諦譯,十五卷,二為隋笈多譯,十卷,三為唐玄奘譯,十卷。後之一本,唯玄奘譯,十卷。
攝大乘現證經 (經名)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之略名。
攝大乘論現證三昧經 (經名)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之略名。
攝心 (術語)攝散亂之心於一也。遺教經曰:「常當攝心在心。」
攝末歸本識 (術語)五重唯識觀之一。
攝末歸本法輪 (術語)嘉祥所立三轉法輪教之第三。
攝化利生 (術語)攝化而利益眾生也。
攝化隨緣 (術語)順眾生之機緣而以種種方便攝受化益之也。
攝召句 (術語)又云引召句。[8740]阿字也。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曰:「阿字第一命,是為引攝句。」義釋九曰:「是能攝召句也,若想此字,能攝召一切內外法也。攝召長聲,即是行。若觸阿字,即引一切佛行,故云攝召。是攝令屬已,自在受用義也。此阿字引能攝召一切如來功德,令歸自身,亦能滿足一切願故也。」
攝衣界 (術語)三種結界之一。結界
攝折 (術語)攝受折伏之二門也。止觀十曰:「夫佛有兩說:一攝二折,如安樂行不稱長短是攝義,大經執持刀杖乃至斬首是折義。雖與奪殊途,俱令利益。」
攝受 (術語)又曰攝取。佛以慈心攝取眾生也。勝鬘經曰:「願佛常攝受。」唐華嚴經二十八曰:「普能攝受一切眾生。」止觀十曰:「夫佛有兩說:一攝,二折。」
攝受因 (術語)十因之一。附錄。
攝受門 (術語)二門
攝受奇特 (術語)三種奇特之一。是奇特條附錄。
攝取 (術語)攝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攝救苦眾生也。無量壽經上曰:「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觀無量壽經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攝取門 (術語)二門
攝取不捨 (術語)謂彌陀如來光明之功德。攝取
攝取光益 (術語)攝取念佛之眾生,彌陀光明之利益也。
攝念山林 (雜語)坐禪於山林也。法華經序品偈曰:「又見菩薩離諸戲笑及痴眷屬,親近智者,一心除亂,攝念山林,億千萬歲以求佛道。」
攝食界 (術語)三種結界之一。結界
攝持 (雜語)又謂之門茶。布施行腳僧旅僧之一法。於路傍或屋前出清水或茶湯而使通行之旅人修行僧飲用也。
攝相歸性 (術語)法相家所立四重出體之一。真如之實性,周遍一切萬法之事相而為所依,無一事離真如者,故為攝萬差事相使歸於真如實性,就真如而出體之法門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攝相歸性皆如為體,故經說言:一切法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攝相歸性體 (術語)法相宗四重出體之一。出體附錄。
攝拖苾馱 (術語)S/abda-vidya%,譯曰因明。寄歸傳四曰:「攝拖苾馱,攝拖是因,苾馱是明,五明論之一也。」因明
攝提 (術語)譯曰假施設。三攝提
攝摩騰 (人名)Ka%s/yapa-ma%tan%ga,印度之僧,初至漢土譯四十二章經者。開元釋教錄一曰:「沙門迦葉摩騰,或云竺葉摩騰,亦云攝摩騰。群錄互存,未詳孰是。」梁高僧傳曰:攝摩騰本中天竺人,善風儀,解大小乘經,常遊化為任。漢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尋訪佛法。愔等於彼遇見摩騰,乃要還漢地。騰誓志弘通,不憚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賞接,於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之始也。茶香室叢鈔十三曰:宋葉夢得石林燕語云:摩騰竺法蘭,自西域以佛經至。舍於鴻臚寺,今洛中白馬寺,摩騰真身尚在。或云寺即漢鴻臚舊地,摩騰真身,至今不枯朽。漆棺石室,扃鎖甚固。藏其鑰於府廨,有欲觀者,請鑰秉燭,乃可詳視。按摩騰真身,至宋猶在。此事人所罕知,亦未知何時毀滅也。楊衒之伽藍記,於白馬寺下,但云寺上經函至今猶存,常燒香供養之。經函時放光明,耀於堂宇。是以道俗禮敬之,如仰真容。不言有摩騰真身,或即經函放光,遂以此訛傳後世耳。
攝淨土願 (術語)求佛土之願。彌陀四十八願中三十一三十二之二願是也。
攝真實經 (經名)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之略名。
攝眾生戒 (術語)又謂之接生戒,饒益有情戒。三聚淨戒之一。以攝一切眾生而饒益之為戒法者。
攝教未盡過失 (術語)作教相判釋,當於判釋中攝一切之教,不能攝盡即是過失也。
攝僧界 (術語)三種結界之一。結界
攝律儀戒 (術語)三聚淨戒之一。該攝大小乘一切戒律而持之也。
攝善法戒 (術語)又作接善戒。三聚淨戒之一。攝一切之善法而使行於吾身為戒者。
攝意音樂 (術語)音樂能攝人心,使住於一緣,故云攝意。大日經二曰:「秦攝意音樂。」同疏八曰:「言攝意者,如世人見微妙色聲,心為文醉,情有所注,不復異緣。今此金剛伎樂,能感人心,亦復如是。」
攝論 (書名)攝大乘論之略名。
攝論宗 (流派)無著菩薩釋攝大乘經(未渡)之攝大乘品而作攝大乘論,世親無性二菩薩各造其釋論。本釋合有三本。梁真諦譯無著之本論及世親之釋論,唐玄奘亦譯無著之本論並世親無性之二釋論,此稱梁論新論。其中弘布梁論者。名攝論宗。沙門慧曠親就諦師聞攝論,同時法常智儼等諸德各研之,其後道岳慧休等諸師,師資相承,甚昌於陳隋之間。為支那十三宗之一。然及玄奘三藏譯新論而張法相宗,講梁論者即絕跡。梁論新論,不但譯語相違,其於真如亦異隨緣不隨緣之大義,梁論如起信論說真如隨緣之義,則為法性宗,新論如唯識論等明真如凝然之義,即法相宗也。蓋新舊兩論非同本異譯,而相傳之梵本有異,他經如其例者,非一也。
攝諸福經 (經名)華手經之異名。
攝諸善根經 (經名)華手經之異名。
攝假隨實 (術語)法相家所立四重出體之一。法有實體,有假立,四塵為實體,如四塵所成之瓶為假立。依之而為攝假法使歸實體,就實體而出體之法門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攝假隨實如不相應色心分位。」
攝假從實體 (術語)法相宗四重出體之一。出體附錄。
攝境從心 (術語)法相家所立四重出體之一。萬法者唯識之所變,故攝千差萬別之境而歸於一心,出其本體,無論何事,定為心一之法門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攝境從心,一切唯識,如經中說三界唯心。」
攝境從識體 (術語)法相宗四重出體之一。出體附錄。
攝[口*縛] (雜語)S/ava,新死而尚未壞之尸也。慧琳音義三十五曰:「攝[口*縛]者,唐云新死人未壞者也。」
灌室 (雜名)設秘密壇場而行灌頂聖式之處也。
灌頂 (術語)梵語Abhis!ecani^,天竺國王即位時,以四大海之水,灌於頂而表祝意。密教傚此世法,於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闍梨位時,設壇而行灌頂之式。顯教雖說等覺菩薩於色界之魔醯首羅天由十方諸佛受灌頂而成佛之事,而無說於學人實行之之法則者。大日經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頂法時,取四大海水及境內一切河水,具置寶藥穀等,作境內地圖,令此童子踞師子座,以種種珍寶莊嚴,所統眷屬,隨其大小,列次陪奉。韋陀梵志師,坐於象寶,以臨其後,持此寶水,以注象牙,令墮其頂上。而後唱令,以告眾人。又歎說古先哲王治人濟代之法,如是隨順行者,當得壽命長遠,本枝繁盛,克紹轉輪之業。若不作如是事者,則當自退其位,殞身絕嗣。如是一一而教誨之。今此法王子灌頂,則不如是。陳列密嚴佛土法界大圖,坐於妙法蓮華自在神通師子之座,以本性清淨智慧慈悲水具含萬德,而灌其心。爾時諸菩薩眾,下至八部眾生,莫不歡喜贊喜而生敬仰。時阿闍梨,以法王遺訓而教訓之:從此以後,當得生如來家,定紹佛位。若不如是對明,則不知正法尊法也。」同十五曰:「譬如世間剎利之種,謂欲紹其繼嗣令王種不斷故,為其嫡子,而作灌頂。取四大海水,以四寶瓶盛之。種種嚴飾,又嚴飾子身。眾物咸備,又飾大象,於象背上持瓶。令太子坐於壇中,所統畢集,於象牙上,水令流注太子之頂。灌此水已,本聲三唱:汝等當知,太子已受位竟。自今以後,所有教敕,皆當奉行。今如來法王,亦復如是。為令佛種不斷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為順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從此以後,一切聖眾,咸所敬仰。亦知此人畢竟不退於無上菩提,定紹法王之位。諸有所作,真言身印,瑜伽等業,皆不敢違越也。」此就行人之初位而釋之。秘藏記末曰:「灌頂義,灌者諸佛大悲,灌頂者上之義。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得證佛果,是頂義也。」此就後位而釋之。表制集一曰:「灌謂灌持,明諸佛護念,頂謂頭頂,表大行尊高。」秘藏記鈔七曰:「以水灌頂,是五種中甘露灌頂也。自餘四種無灑水義,雖無灑水名灌頂,其故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頂義,諸佛護念,令至佛頂住。皆名灌頂也。」
二種灌頂 (名數)一,傳教灌頂,對於如法積行之人,傳受秘法,使紹阿闍梨職位之灌頂也。又稱傳法灌頂,受職灌頂。二,結緣灌頂,唯為使結佛緣,引入一般之人於灌頂壇,使投花而授其本尊之印與真言,無秘法之授受也。演密鈔四曰:「灌頂之言,有二種別:一傳教灌頂,二結緣灌頂。結緣者,准下疏明。若人因遇道場,便云法緣難值,乞兼為濟者,為作灌頂。得灌頂已,於一切真言門本尊法中,求受真法印法,隨分修行,故名結緣。二傳教灌頂,從初發心,求阿闍梨,為欲紹阿闍梨位故。師許可已,為造立漫荼羅,具足儀軌,而與灌頂。得灌頂已,堪紹師位,故名得傳教灌頂,名阿闍梨也。」
三種灌頂 (名數)一、摩頂灌頂,諸佛摩行者之頂,而授成佛之記也。二、授記灌頂,諸佛以言說與成佛之記也。三、放光灌頂,諸佛放光而使其人被利益也。見秘藏記末。【又】一、成就真言灌頂。受明灌頂也。二、滅罪求福灌頂,息災灌頂也。三、來生求果灌頂,增益灌頂也。見瞿醯經上。【又】一、結緣灌頂。二、傳法灌頂。三、自證灌頂。
四種灌頂 (名數)一、除難灌頂,降伏灌頂也。二、成就灌頂,受明灌頂也。三、增益己身灌頂。四、得阿闍梨位灌頂,傳法灌頂也。見瞿醯經下。【又】一、庭儀灌頂。二、堂上灌頂。三、無職眾灌頂,古名無作法灌頂。四、平座灌頂。
五種灌頂 (名數)一、阿闍梨灌頂,即傳法灌頂。此有三部之別。二、受明灌頂,又云成就灌頂。三、息災灌頂,又云滅罪灌頂。四、增益灌頂,又云求果灌頂。五、降伏灌頂,又云除難灌頂。見入壇鈔二。【又】一、光明灌頂,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頂,以香水灌頂也。三、種子灌頂,觀種子而布於身心也。四、智印灌頂,以印契加持於五處也。五、句義灌頂,觀真言之義,布之於心胸,能悟解之也。見金剛頂義釋。【又】五種之三昧耶,謂之五種灌頂。已上諸種中,三種中之事業灌頂一與四種灌頂之四,五種灌頂中第一種中之甘露灌頂一,其第二種中學法灌頂已下之三,正是瀉水灌頂,餘者皆或受師之護念或傳佛智而灌頂也。
授職灌頂 (修法)密教之授職灌頂,如上所說二種灌頂中之傳教灌頂也。顯教於等覺菩薩說之。七卷楞伽經二曰:「得此智已,知無境界,了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歡喜,次第漸進,乃至善慧及以法雲。諸有所作,皆悉已辦。住此地已,有大寶蓮華王。眾寶莊嚴,於其華上。有寶宮殿,狀如蓮華。菩薩往修幻性法門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後圍繞。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如轉輪王子灌頂之法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在法身。」六十華嚴經二十七曰:「爾時,諸佛及大菩薩,知某世界某甲菩薩摩訶薩行如是道成就受職。即時十方無邊菩薩乃至住九地者,皆來圍繞。(中略)於金剛莊嚴胸出一大光明,名破魔賊。無量百千萬光,以為眷屬,照十方世界。(中略)照一切世界已,集在虛空,示大神通莊嚴之事。入是菩薩頂,眷屬光明,入眷屬蓮華上諸菩薩頂。(中略)十方一切諸佛光明,入是菩薩頂時,名為得職,名為入諸佛界,具佛十力,墮在佛數。佛子!譬如轉輪聖王太子成就王相。轉輪聖王令子在白象寶閻浮檀金座,取四大海水,上張羅幔。種種莊嚴,幢幡妓樂,執金鍾香水,灌子頂上,即名為灌頂大王。具足轉十善道故,名轉輪聖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受職時,諸佛以智水,灌此菩薩頂,名灌頂法王。」
灌頂護摩 (修法)修於灌頂中之息災護摩也。其法於初夜已了金剛界灌頂將移於胎藏界之中間,大阿闍梨,自登護摩壇,以金剛界大日為本尊,使受者坐於阿闍梨左側,西面而修之。或有阿闍梨不自為此而使親教師為此者,有於四座或二座三座修之者。其修法,於火天壇請火天,於部主壇,觀理智冥合之寶生如來,於本尊壇,觀金剛界大日,於諸尊壇觀五佛而攝兩部之諸尊,於世天壇,觀金剛界外金剛部之二十天,於各壇修護摩,以祈受者之息災。
灌頂壇授弟子道具 (雜名)灌頂前有楊枝,金剛線之二種,灌頂後有金錍,明鏡,寶輪,法螺之四種。見大疏八,演奧鈔三十。
灌頂壇曼荼羅 (修法)弟子受灌頂後,以自身成中臺大日,勸請十二尊,使之圍繞,因修護摩而供養自之新佛也。見大疏八。
灌頂幡 (物名)幡具灌頂之功德,故名灌頂,又高懸其幡而使其端觸人之頂,類於灌頂,故附以灌頂之名。秘藏記末曰:「世人皆以幡號灌頂,是以幡功德,先為輪王,後終成佛。以致佛果,名為灌頂,是故知以果名因也。」
灌頂加行 (修法)行灌頂法式前,準備豫修之修行也。
灌頂經 (經名)佛說灌頂經,十二卷,東晉帛尸梨蜜多譯。自三歸五戒經至生死得度經集十二部之經者。十二經一一有佛說灌頂之四字,故名灌頂經。此就其功德而言,非灑水灌頂之義。
灌頂王喻經 (經名)佛說灌頂王喻經,一卷,宋施護譯。以三種之灌頂王為喻,而說三種之比丘。
灌頂 (人名)天台章安大師。名灌頂,字法雲,章安人。天台之法嗣。玄義文句止觀三大部,皆成於師之筆。唐貞觀六年八月七日終於國清寺。壽七十二。見續高僧傳十九。
灌頂國師 (人名)唐金剛智三藏,所至必行結壇灌頂。寂後謚曰灌頂國師。見釋門正統紀八。
灌頂住 (術語)十住之一。為十住位之最頂,故名。
灌頂部 (術語)謂密教之經典,以行灌頂之式傳授其奧義故也。稽古略三曰:「於灌頂部,誦出一品,名楞嚴經。」
灌頂壇 (物名)又名密壇。行灌頂聖式之壇場,梵謂之曼陀羅。壇者非唯築土之謂,且謂隨於其法布列諸尊以作圓滿之都會也。因此曼陀羅亦譯為輪圓具足。此法由金剛智始。宋高僧傳一(金剛智傳)曰:「開元已未歲,達於廣府,敕迎就慈恩寺,尋移薦福寺,所住之剎,必建大曼拏羅灌頂道場,度於四眾。」
灌頂三摩耶 (術語)三昧耶者要誓之義。行灌頂時宜發堅固之要誓,是云三昧耶。因而就作法稱為灌頂,就受者之心謂之三昧耶,其體一也。大日經秘密曼陀羅品說三種之灌頂與五種之三昧耶,三種之灌頂者示作法之差別,五種之三昧耶者辨灌頂之淺深。見大日經疏十五。
灌洗 (行事)洗浴佛像也。寄歸傳四曰:「灌洗聖儀,實為通濟。」
灌洗佛形像經 (經名)佛說灌洗佛形像經,一卷,西晉法炬譯。
灌佛 (行事)又去浴佛。灌浴佛像而拂拭之,其功德廣大,經說之,西天每作之。寄歸傳四曰:「但西國諸寺,灌沐尊儀,每於禺中(正午)之時,授事(執事)便鳴健椎。寺庭張施寶蓋,殿側羅列香瓶,取金銀銅石之像,置以銅金木石盤,內令諸妓女奏其音樂,塗以磨香,灌以香水,以淨白[疊*毛]而揩試之,然後安置殿中,布諸華綵,此乃寺眾之儀,令羯磨陀那(譯授事)作之矣。然於房房之內,自浴尊儀,日日皆為要心無闕,(中略)至於銅像,無問小大,須細灰磚末,揩拭光明。清水灌之,澄華若鏡。大者月半月盡合眾共為,小者隨己所能。每須洗沐,斯則所費雖少,而福利尤多。其浴像之水,舉以兩指,瀝自頂上,斯謂吉祥之水,冀求勝利。(中略)曾見有處。四月八日,或道或俗,持像路邊,灌洗隨宜。不知揩拭,風飄日曝,未稱其儀矣。」依此則西天之俗,灌佛為平常之事,依拂說摩訶剎頭經,則特說四月八日佛生日之灌佛,依般泥洹後灌臘經,則說四月八日佛生日與七月十五日夏滿日之灌佛。諸宗行佛生日之灌佛,禪宗於十二月八日之佛成道亦行灌佛式。臘八之浴佛,依譬喻經。臘八。秘藏記本說密教之沐像法曰:「即觀以此本來自性清淨水,浴諸佛無垢身。及洗自他眾生界百六十心即浴。」有般泥洹後灌臘經、佛說灌洗佛形像經、摩訶剎頭經、佛說浴像功德經、浴佛功德經、新集浴像儀軌之經軌。
灌佛香湯 (物名)浴像功德經曰:「應以牛頭旃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芎藭、白檀、鬱金、龍腦、沈香、麝香、丁香,如是等妙香。隨所得者以為湯水,置淨器中。」然禪宗之一法,但用七種之香。象器箋十三曰:「舊說曰浴佛香湯方,沈香(一兩),白檀(一兩),甘松(半兩),丁子(半兩),熏陸(半兩),芎藭(半兩),鬱金(一錢三分),此七種盛淨布囊投鐺內。」
灌佛齋 (行事)劉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四月八日,於內殿設灌佛齋。見佛祖統紀三十六。
灌佛會 (行事)又云佛生會。於四月八日行之。
灌佛經 (經名)佛說灌洗佛形像經之略名。
灌佛偈 (雜名)敕修清規佛降誕曰:「維那宣疏畢,舉唱浴佛偈云: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眾。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偈出浴像功德經。日本瑩山清規浴佛偈曰:「稽首大聖薄伽梵,天上天下兩足尊。我等今以功德水,灌浴如來淨法身。」未知出於何典。
灌經 (經名)灌洗佛形像經之略。
灌臘 (行事)灌者即浴佛,臘者夏滿之日,每年夏滿之日行灌佛之式,謂之灌臘。
灌臘經 (經名)般泥洹後灌臘經之略名。灌者四月八日之灌佛也,臘者七月十五日之盂蘭盆也(此日為比丘安居之終日,故云臘)。佛依阿難之問,說滅後於此兩日可設齋會者。一卷,西晉竺法護譯。
灶神 (神名)禮記月令曰:「孟夏之月,共祀灶。」又祭法曰:「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御覽引淮南子萬畢術曰:「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萬畢人姓名,見灶策列傳,蓋八公之輩,有術一卷,高誘所注,見淮南外篇,今亡)。陸灶蒙祀灶解曰:「灶神以時錄人功過,上白於天,當祀之,以祈福祥。」周禮註曰:「顓頊氏有子曰黎,祀為灶神。」淮南子氾論訓曰:「炎帝作火而死為灶。」莊子達生篇曰:「灶有髻。」音義司馬彪云曰:「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許慎五經通義,謂灶神姓蘇,名吉利。或云姓張,名單,字子郭。其婦姓王,名摶頰,字卿忌。酉陽雜俎謂神名隗,一名壤子。有六女,皆名察洽。其屬神有天帝嬌孫,天帝大夫,硎上童子,突上紫官等。按諸說不同,流俗稱之曰灶君,或曰灶王。戰國策復塗偵謂衛君曰:昔日臣夢見灶君。唐李廓鏡聽詞曰:匣中取鏡辭灶王,君與王皆經道之,而灶君尤古。
灶經 (書名)隋書經籍志曰:「五行家有灶經十四卷。梁簡文帝撰。」
護不妄語五神 (名數)二十五神
護不飲酒五神 (名數)二十五神
護不邪婬五神 (名數)二十五神
護不盜戒五神 (名數)二十五神
護不殺戒五神 (名數)二十五神
護世 (天名)謂四天王也。護世四天王
護世四王 (天名)護世四天王
護世四天王 (天名)又云護國四王。四天王居須彌山半腹,各護其一天下,故云護世。維摩經方便品曰:「護世四天王也。諸惡鬼神殘食眾生,護世四王護之不令害也。肇曰:護世四王,各治一方,護其所部,使說惡鬼神不得侵害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
護世者 (天名)四天王為守護世界之神,故總云護世者。法華經陀羅尼品說:「毘沙門天王護世者。」同於護世四天王。
護世威德天院 (術語)胎藏三重曼荼羅第三曼荼羅之總稱也。
護月 (人名)梵名Candragupta,又曰月藏。中印度那爛陀寺之沙門,與護法論師同代。嘗造辨中邊論之釋,說賴耶緣起論,唱道本有種子之說。見西域記九,唯識述記二末等。
護法 (術語)護持自己所得之善法也。又擁護佛之正法也。俱舍論二十五曰:「護法者,謂於所得善自防護。」無量壽經上曰:「嚴護法城。」佛菩薩覺世濟人之道,無大有力者護之,則道將滅。故上自梵天帝釋八部鬼神,下至人世帝王及諸檀越,皆保護佛法之人,稱之曰護法。【又】(人名)Dharmapa%la,菩薩名。佛滅後一千年出生於南印度達羅毘荼國之建志補羅城,大臣之長子,梵名達磨波羅。見西域記十。極瑜伽唯識之旨,與清辨菩薩爭有空之義,造世親菩薩唯識論三十頌之解釋,而弘其正宗,傳法於戒賢論師,年三十二,寂於摩竭陀國之大菩提寺。臨終之日,空中有聲曰:此是賢劫千佛之一佛也。見唯識述記一本。
護法心 (術語)菩薩十信位之第七。能保護任持一切佛法之心。
護法論 (書名)一卷,宋無盡居士張商英著。廣破歐陽修之謗佛。
護法錄 (書名)十卷,明宋濂蓍,祩宏集。
護法神 (術語)四天王,堅牢地祇等護持佛法之神。各於佛前為護法之誓,瀰漫於諸大乘經。 0133.JPG
護法善神 (術語)於佛法添力之神。如四天王帝釋等。
護法天童 (術語)護法善神之使者,為護持佛法者,故云護法。為有法力人所使,中為天童形而來者。天童者天人之童形也。
護法阿羅漢 (術語)六種阿羅漢之一。於自己所證之法,心生愛樂,而常護持者。不然,則有退失所得阿羅漢果之恐也。
護所滅流 (術語)七流
護身 (術語)以密教加持之法護持其身。故有護身加持等名。加持之力,與被金剛之甲冑等,故云被甲護身。無量壽軌及十八道軌有護身法之印明。
護身法 (修法)又名護身加持。即為避內魔外魔障難,守護自己身心,結通五種印言之作法也。五種印言者,淨三業印,佛部三昧耶印,蓮華部三昧耶印,金剛部三昧耶印,被甲護身印也。見如意輪念誦法等。
護身符 (雜名)傳燈錄曰:「耽原為惠忠國師侍者,云須要覓箇護身符子。異日攜籃入方丈。國師曰:籃裏有甚麼物?曰青梅。曰何用?曰供養。」陸遊詩曰:「求僧疏搭袈裟展,缽盂卻要護身符。」謂度牒也。今謂恃勢藐法者所託庇之人。曰護身符。又西藏新志中曰:「藏民均帶護符於身,以絲束經典一頁,或置之金屬小匣,藏之懷中。旅人以馬及金剛繫犬兩種畫品為護符。遇猛犬時,攜金剛繫犬圖,可免,或遇暴風雨時,飛散畫馬之紙可免。另有咒語,又民家中更藏有護符。以佛像之衣服,或所持孔雀羽,包以魔紙,纏以毛線(以狗毛山羊毛或羊毛捻成),更以鼷鼠皮包其全部,謂可祈家興隆云。」
護身加持 (修法)即護身法。護身法
護身三昧耶 (術語)十八道之一。被甲護身法之印與明也。十八道
護身結界十八道 (雜名)十八道中之護身法與結界法。
護伽藍神 (神名)伽藍
護念 (術語)保護憶念也。無量壽經上曰:「無量諸佛咸共護念。」嘉祥法華義疏九曰:「令外惡不侵為護,內善得生為念。」
護念經 (經名)佛說阿彌陀經之異名。信此經者,一切諸佛所護念,故名。阿彌陀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諸佛所說名及經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護念增上緣 (術語)善導觀念法門明念佛之行者,得五種增上緣,其中第二為護念得長命增上緣。謂現生為佛護念,得長壽之強力因緣也。
護明大士 (雜名)釋迦如來生於睹史多天,號護明大士。見正宗記一。
護命神咒經 (經名)護命法門神咒經之略名。
護命放生儀軌法 (經名)一卷,唐義淨作。說放生之儀則。
護命法門神咒經 (經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譯。與佛說延命妙門陀羅尼經同本先譯。
護戒神 (神名)守佛制戒之善神也。受三歸者,有三十六部之善神護之,又受五戒者,五戒一一各有五神,合有二十五神,護持五戒者。灌頂經一曰:「是故我說是言,令清信士女勸受歸戒,歸有三十六鬼神之王,隨逐護助。戒有二十五神,營護左右門戶之上,辟除凶惡。」二十五神
護符 (雜語)書真言種子等之秘符,持之則常為神佛加持護念,避一切之疾病危難等,蒙長壽增智之利益云。密教說種種之符。三種悉地軌曰:「五部真言,是一切如來無比甘露之珍漿,醍醐佛性之妙藥。一字入於五臟,萬病不生,況修日觀月觀。」穢跡金剛禁百變法門經說神變之符四十二曰:「穢跡金剛說此符已,大眾同聲讚言:善哉大力士!汝能說是大妙之法。爾時金剛白諸大眾:當知我於此法流行之處,我等大天當護此行法之人。」
護淨經 (經名)佛說護淨經,一卷,失譯。見大池之中有蟲,而說食不淨食之報,並示護淨之法。
護諸童子經 (經名)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之略名。
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經名)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大梵天王說鬼神之名及咒,而護童子。佛亦為說一咒。
護國品 (經名)最勝王經六有四天王護國品,金光明經二曰:四天王品。又仁王經下有護國品。皆說其經流布之所,有四天王守護其國。
護童子法 (修法)大梵天王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對於諸童子,作種種之惱害。我說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惱害之相,及驅除之法。其調治之法有大鬼神王,名旃檀乾闥婆,於諸鬼神最為上首,當以五色之線誦此陀羅尼,一遍一結,作一百八結,並書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齎此書與線言於彼徒,今疾走速如風。神王與其眷屬皆從十五神所在,以彼五色線縛其鬼神,俾勿害眾生。因以種種之美味飲食香華燈明及乳粥供養神王。梵王復言:若有女人不生男女,或在胎中失壞墮落,或已生奪命,此諸女等欲求子息保命長壽,當繫念而修行善法,於月之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洗浴清淨,著新淨衣,禮十方之佛,至中夜運小芥子,置己頂上,誦我所說之陀羅尼,則令此女人如意,所生男子,安穩無苦,盡其形壽,而勿中夭。若有鬼神不順我咒,我當使其頭為七分,如阿梨樹枝。因而說咒,世尊又說一咒,除童子之難。見護諸童子陀羅尼經。鬼神之形相與被惱之相狀如圖。 T0066.JPG
護國珠 (譬喻)譬仁王經於護國之寶珠也。仁王經受持品曰:「得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中略)亦名如意珠。亦名護國珠。」
護國經 (經名)佛說護國經,一卷,趙宋法賢譯。護國長者之子出家得道。為俱盧大王說法。與佛說賴吒和羅經Ra%s!t!rapa%la-su%tra同本。【又】法華經仁王經金光明經,稱為護國經之三部。
護國四王 (天名)又作護世四王。持國,增長,廣目,多聞之四天王也,此四天居須彌山四方之半腹,常護持四天下,故名護世,又名護國。法華經曰:「護世四天王。」
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 (經名)四卷。宋施護譯。略云護國尊者所問。與收於大寶積經八十八十一兩卷之第十八護國菩薩會(隋闍那崛多譯),同本異譯。
護雁 (本生)阿闍世王於過去為大王時,見群雁之慕雁王,有感於心,遂發慈心,誓不復捕雁。報恩經四。見雁。性靈集九曰:「護雁之愛弘深。驅龍之威益猛。」
護摩 (術語)Homa,又作護魔,呼麼。譯曰燒。原為事火婆羅門燒火祀天。彼以火為天之口,謂燒饗物於火,則天食之,而與人以福。密教取其法設火爐,燒乳木,以智慧之火,烤煩惱之薪,以真理之性火為盡魔害之標幟。大日經護摩品說婆羅門四十四種之火法,後說佛法之火法十二種。大日疏八曰:「護摩是如來慧火。能燒棄因緣所生災橫。」又曰:「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飯。令諸弟子悉皆甘嗜。」同十五曰:「護摩是燒義也,由護摩能燒除諸業。」慧琳音義四十一曰:「護摩梵語。唐云火祭祀法。為饗祭賢聖之物火中焚燎,如祭四郊五岳等。」希麟音義一曰:「護摩二字,或作呼麼,梵語也。唐云火祭。案瑜伽護魔經。有四種爐,謂半月形,滿月形,方與八角。應四種法,謂鉤召降伏、息災、敬愛等。加持雖異,皆以三白食及三雜花果等於爐中焚燎,用祭賢聖,如此方燔柴之祭。
護摩法由來 (故事)大日經疏十九曰:「外典淨行圍陀論中,有火祀法。然大乘真言門亦有火法。所以然者,為攝伏一類故,以言韋陀事而攝伏之。然其義趣猶如天地不可相並。(中略)佛所以作此說者。欲伏諸外道,分別邪正,令彼知有真護摩故。以諸淨行等於所宗韋陀典,自謂秘密而生慢心。今佛自說韋陀原本,而於其中更顯正理真護摩法。此佛韋陀,當知最為第一秘密之藏,彼聞已生希有心,即生信解也。我昔未成正覺,無所曉知,略說如上四十四種火法,廣則無量。如韋陀典中具明,今成正覺,復說真慧之火十二種法。所謂能成大事,除盡一切垢障之暗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百論疏中上曰:「外道謂火是天口,故就朝暝二時再供養火。問外道何故謂火為天口耶?答:俱舍論云:有天從火中出。語言:諸天口中有光明,謂言是火,故云天口。(中略)外道謂火是天口,正燒蘇等十八種物,令香氣上達諸天,天得食之,令人獲福,將欲燒時前遣人咒然後燒。」
內護摩外護摩 (術語)佛法之護摩有二種,擇地作壇,以世火燒共物乳木,為外護摩,自身為壇,以如來之智火燒煩惱之薪,為內護摩。是云出世護摩,世諦護摩,事護摩,理護摩。而作世諦之事護摩,亦添理性之內觀也。大日經秘密曼陀羅品曰:「護摩有二種:所謂內及外。」大日經疏十五曰:「阿闍梨即作內護摩。若淺行人即作外法,而究竟為內法因。」瑜祇經疏中曰:「或直用內,能得成就,若直用外,不得成就。故作外法,必作內法。」大日經疏八曰:「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諦護摩,不解此中密意,則與韋陀火祀不相濫耶,故譯者兼智之名,庶令淺深二釋義用兼舉。」
四種護摩 (名數)一,息災法,梵名扇底迦S/antika,為息惡難者。二,增益法,梵名布瑟致迦Pus!t!ika,為增福利者。三,鉤召法,梵名縛始迦羅拏Vas/ikaran!a,為召集善類者。四,降伏法,梵名阿毘遮嚕迦Abhica%raka,為折伏惡黨者。尊勝軌護摩品曰:「護摩雖有多種,今略說四種,盡攝一切護摩之法。所謂除災圓爐、增益方爐、攝召半月、降伏三角。」
五種護摩 (名數)從上四種中,鉤召法,開敬愛法,梵名迦多耶,而為五種,以配金剛界之五部。為請諸佛菩薩愛護者。瑜祇經疏上曰:「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有五種法:息災,增益,降伏,鉤召,敬愛。」秘藏記末曰:「以五種法相充五種:一、息災用佛部尊,二、增益用寶部尊,三、降伏用金剛部尊,四、敬愛用蓮華部尊,五、鉤召用羯磨部尊。」
六種護摩 (名數)從上五種增益法中開延命法為六種,為祈壽命之延長者。瑜祇經疏上曰:「亦為六種,增益壇中更加延命。」
五部護摩 (修法)護摩法總有六種,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種以配五部。諸經軌之說不同。又內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屬於五部,是三十七尊雖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別互說也。今略解秘藏記之說,先息災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兩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母。佛部之尊甚多,於其中獨舉此尊者,佛眼有破諸宿恨之功能,一切災難多者。係惡星所為,故歸於此尊而除其災厄也。次增益段,各隨所求之事而以四菩薩為本尊。求福德者,以寶菩薩為本尊。寶菩薩者即虛空藏,以寶珠為三昧耶形,故求福者歸之。求智慧者,以光菩薩為本尊。慧光照破愚闇,故其義相應。求官位者,以幢菩薩為本尊。於高幢上安寶珠,是為幢,官位者秀出,其義相應也。求愛念者,以笑菩薩為本尊。歡喜微笑,為愛念之至極,故其義相應。次降伏段,忿怒尊者,依瑜伽軌之意,降伏之法,以降三世為本尊,以四忿怒為眷屬。四忿怒者薩王愛喜之四菩薩也。是即東方之五尊,各住於忿怒之三摩地,故云忿怒尊。降伏之法,以摧破他人為功能,故此教令輪之忿怒尊,獨為相應。次敬愛段,觀音者,西方四菩薩中之法菩薩也。敬愛之法,以蓮華為標幟。阿彌陀雖為蓮華部之主,而觀音正手持蓮華,為敬愛之表示,故獨舉此尊也。次鉤召段以鉤菩薩為本尊,此有二義:一按瑜伽軌之意,鉤召之法,以阿[門@(人/(人*人))]為本尊,薩王愛喜為眷屬。其中菩薩特與鉤召相應。言其故,則王菩薩以鉤為三昧耶形故,以義名鉤菩薩也,一四攝中之鉤菩薩也,瑜祇經云:鉤索鎖鈴四,盡成鉤召事。四攝者利他之相,北方之釋迦,亦居於化他之極,仍以四攝菩薩屬於北方,以其中鉤菩薩為本尊也。其以北方羯磨部之鉤召法,出東方金剛部之尊者,以經軌中往往東北二部有相通之義,今依通義而出之也。 T0067.JPG
五法互具 (術語)息災等之五法,又互具五法,今就息災一法而言之,此有內心外法之二種,先言內心之法,則行息災法,而除貪瞋等之諸煩惱,是息災也。依此息災而除煩惱之闇,定慧等之功德增長,是增益也。因此諸功德增長而摧破無明等,是調伏也。依是調伏而違隔之煩惱與菩提相和,為煩惱即菩提,又受諸佛菩薩之愛護,是敬愛也。因無違隔而諸善友集生,又由智慧之鏡明照而萬法現集,是鉤召也。次就外法而言,則為國家修法,除國家之諸災,是息災也。增諸福德,是增益也。無諸災殃,是調伏也。又因之而無戰亂諍鬥等事,是敬愛也。諸善集生,是鉤召也。他四法準此可知。見秘藏記末,同鈔九。
五種法加句 (術語)於上五法加於其真言上下之語,各隨於其法而定,諸軌之說不同。如圖五說中,就秘藏記之說而釋之,則息災法安唵字於真言之初者,歸命之義也。行者歸於本尊,彼此不二之義,一切災難,依於貪瞋痴之煩惱,煩惱之根,無始之間隔(無始無明)也。若生佛不二,自他一息,達於如理,則諸災即時止息,故以唵字為息災相應之字。後之娑婆訶者,寂靜之義,寂靜者息災之義。以諸事無為,而無災難時,一切寂靜故也。增益法安吽字於真言之初者,寶悉地陀羅尼經以[87A4]字為寶珠之種子,寶珠為增益之三昧耶形,故安於最初。那莫者,歸命之義,寶珠所在,萬人朝宗,是歸命之義也。降伏法安吽字於真言之初,吽者其音如牛吼,是降伏之聲也。又吽者風大之種子,風有摧破之能,故為降伏之加句。後安發吒者,發吒為破壞之義,又能與調伏相應。鉤召法,敬愛法,於此二法真言之初安吽字者,吽為因緣之義,因緣必招果,故為鉤召,又與鉤和合而成果,故為敬愛,又吽為風大之種子,風大為半月形而戀一方,故是鉤召敬愛之義,弱者來之義,體文之[8757]字,為生之字,生即來也,加涅槃點[87F6]者,[8757]生即無生,來即無來之義。無來之來,是真言之來。來是鉤召之義,又敬愛之義也。見秘藏記鈔九。 T0068.JPG
四種爐形 (名數)修護摩時,從其種類而異其爐形。四種者攝六種護摩中延命鉤召二法於增益法中:一息災者圓。圓形者,水輪之形,水有息災之功能。一者洗淨不淨,是息災之義也。二者鍐字為種子,鍐字為離言說之義,若離言,則成寂靜,寂靜者息災之義也。三能滅火,世間眾生之熱惱如火,毘盧遮那之智水,滅彼之火,是息災之義也。二增益者。方此有二由,一者方形為金之形,金為世界眾寶中最勝,增益為寶部之法,故以金形表壇相也。二者,方形為地大之形,地者生長萬物,故以為增益之表相也。三敬愛者蓮華。蓮華為諸人共愛之物,故以為表相,又蓮華在泥中而不染於泥,是顯迷悟不二垢淨一如。敬愛法彼此相愛,永離怨親,不著於惡,不驚於染淨,不動於生死,而至於涅槃,在於煩惱而成菩提。所以有於蓮壇修此法之誠也。四降伏法者三角。怨為赤色,且火吽軌云:大日經疏等以赤色為降伏色,當時用青或黑色。秘藏記尊勝軌(不空)等是也。用三角壇者,三角為摧破是物之形也。降伏者摧破惡人,故以為表相。又云:三角為火輪之形,降伏之法,向南方而行之,南方為火方,故用火形。見護摩供事鈔上。
四種色 (名數)一,息災為白,白著水色也。二,增益為黃,黃者金,又為地形也。此二者準上之形可知。三,敬愛為赤,世人愛樂赤色,故用之。四,降伏為黑,降伏所以用黑色者,黑色為風大之色,風為大力之義。水火風三災之時,風災力強,故能壞第三禪,如來成道時,亦以風指降伏惡魔。降伏之法,摧破惡人之故,此為相應之色,或又因火依風而增力用,故向於火方而行之法用此色。見秘藏記鈔三。
四種方向 (名數)一,息災為北方,日本花藏院護摩要集上舉息災向北之說云:北方主冬,草木枯[卄/高/禾],以表除災。若對於五行,則以北為水方,息災之壇為水形,故向於北方也。北方為寂靜之方,故寂災之法向北方也。北方主冬,世人秋收冬藏,更無所作,故謂之寂靜歟。二,增益為東,護摩要集上云:東方主春,草木生長,以表增益。又日月出於東而草木生長,故以表增益。對於五行,則以東為木,以木之茂盛表增益也。三,降伏為南,護摩要集上云:南方司夏,陽氣熾盛,而熱炎燒物,以表降伏。若對於五行,則以南為火,降伏壇之形為火(三角),故向南方。四,敬愛者西,護摩要集上云:秋者草木結實開花,世人愛之,故以表敬愛。金光明經疏云:秋時萬物結實。人計為常為樂。計為常樂,可表敬愛。若對於五行,則以西為金,金者世之所愛,故表敬愛。
四種起首時 (名數)一,息災為初夜,此有二由:一,火吽軌曰:「初夜名入定時,終日作業入夜息故,與息災法相應。息災法亦名寂靜法故也。疏第四云:初夜分如自證之地,住大涅槃。」息災法之至極者,護得大般涅槃,故為相應之時。二,初夜者加護之時也。瞿醯上曰:「又於日沒之時,諸天集會,觀視作方之處,加威彼人,是故於夜作曼荼羅。」即此意也。二,增益為日出,此有三由:一,增益者向東方修之,以東方日出故也。二,日出而萬物力用增長,以增益法又名增長法故也。三,為諸天加被之時故也。一字佛頂經曰:「是日出時,吉祥諸天下遊此界,觀喜集時樂成世間求豐饒法。」三,敬愛法為後夜。後夜者,寅刻也。此時分,陰陽和合,故為相應之時。常言四夜八晝。四夜者戌亥子丑,八晝者自寅至酉。寅者陰之終而陽之始也,故云陰陽和合。四,降伏法為日中,又為夜半,日中者日光熾盛,萬物枯旱之時也,最相應於調伏損害之法,夜半者黑闇增盛,威光失沒之時也,是亦相應於調伏損減之義。日中為午時,夜半為子時也,火吽軌曰:「降伏赤色者日中起故。」
四種行日 (雜語)有二說:一,仁王經儀軌曰:「若息災法從月一日至八日。若求增益從月九日至十五日。若求敬愛從十六日至二十二日。若調伏者從二十三日至月盡日。」二,諸部要目曰:「一日分為四時。月生一日至八日應作息災,從九日至十五日應作增益,從十六日至二十三日應作降伏,從二十四日至月盡日應作敬愛法。」息災者除災生德之法也,以月生之一日,背暗向明,故為息災相應之日。增益者福智圓滿之法也,至十五日而月輪滿,以故為增益相應之日。降伏者損減為能,黑月有損減和合之二德,自十六日月輪漸減。仁王儀軌取損減至極之義,故調伏。至月之盡日,要目以為月之盡日者月合宿,故為敬愛相應之日。見秘藏記鈔二。
五種護摩色 (名數)寂災法(息災法)白。白是寂災之色,如來部之義,故為最初。增益法黃。黃是增益之色,蓮華部之義,故為第二。降伏法赤。赤是降伏之色,金剛部之義,故為第三。求財法青,青是成辦所事,亦出生隨類之形,故為第四(青色含五色)。攝召法(鉤召法)黑。黑是攝召之義,即諸奉教者忿怒等所為眾務,故為第五。
五種護摩木 (名數)息災者甘木,降伏者苦木,增益者果木,敬愛者花木,鉤召者剌木。
二十種護摩法 (名數)扇底迦有四法,布瑟致迦有九法,阿毘遮羅迦有七法。是名二十種護摩法。此中更廣之,則有一百一十種之火法,秘而不譯。見金剛頂經義訣。
護摩木 (物名)修護摩時焚於爐中者。要段木與乳木二種。段木者,松等之乾木,段段切之者。乳木者桑等之生木,有濕氣者。先積段木於爐內,於其上置乳木,以強火力。其木材之種類及寸法削狀,依於增益等四種壇法而各異。見護摩供事鈔中。
護摩堂 (堂塔)應於增益等法,各安置其所尊,而為護摩修法之處。
護摩眾 (雜語)為護摩之修法者。
護摩壇 (物名)修護摩而据爐者。有大壇水壇木壇三種。掘地而塗牛糞,如式行大作法,謂之大壇,不作掘地等事,但以灑水淨其地,急速作之,謂之水壇,如當今所行,以木作壇,爐据其中,謂之木壇。
護摩八千薰修 (修法)修不動護摩,燒乳木八千枚也。立印軌曰:「作護摩事業,應以苦練木,兩頭搵酥燒,八千枚為限。」
護鵝 (故事)有比丘知鵝鳥吞寶珠,恐鵝鳥將殺,自負其罪而救鵝。鵝珠
護磨 (術語)即護摩也。
霹靂星 (界名)胎藏界外金剛部院東方日天旁之尊,應為日天眷屬。表世之夢幻者。肉色童子形,於頂上合掌,作飛行之勢。
糲竭節 (雜名)剌竭節
蘗哩訶 (異類)Gr!ha,執著於人之鬼名。四鬼之一。大日經疏七曰:「經云鬼魅所著,或云非人所持。智度云著蓑,皆是蘗哩訶鬼所作,以著人不相捨離故以為名,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終始相隨,故梵語名蘗哩訶,翻為九執。(中略)是執持義。」同Graha。
蘗嚕拏 (動物)迦樓羅
蘗羅訶 (異類)梵名Graha,又作蘗[口*栗]訶,蘗[口*栗]何。鬼魅之祟。又鬼魅之著於人也。大日經疏八曰:「蘗[口*栗]何是魅鬼著人者。」又出瑜祇經愛染王品。
蘗[馬*太]矩吒 (堂塔)Gandaku%ti^,譯曰香臺殿。世尊之居室也。位於祇園精舍之中央部。
蘗喇婆 (雜名)Garbha,譯曰中心。大日經疏八曰:「梵音蘗喇婆,是中心之藏,中胎藏之藏。與比吒迦,俱舍等其義各殊也。」
囀羅呬 (天名)地下之神也。慧琳音義四十二曰:「呬音驚異反,地下諸天名也。此天人身豕首,四臂有大神力,常居地下,亦地神之類也。」囀為[口*縛]之誤。梵Va%ra%hi。
嚼蠟 (譬喻)喻婬欲無樂趣也。首楞嚴經曰:「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
嚼食 (飲食)珂但尼之譯語。珂但尼
酆都城 (地名)在四川省忠州。相傳此城有酆都大帝宮殿。
酆都大帝 (傳說)相傳即地藏王菩薩也。
矐矐婆 (界名)與矐矐婆同。八寒地獄之一。矐矐婆
羼底 (術語)Ks/a%nti,譯曰忍辱,安忍。舊稱羼提。慧琳音義十三曰:「羼底,上察限反,下丁以反,唐云忍辱,或云安忍。」
羼底僧訶 (人名)Ks/a%ntisimha,比丘名。譯曰師子忍。見慈恩傳二。
羼提 (術語)Ks!a%nti,六度之一。譯曰忍辱。忍屈辱,堪苦難也。智度論十四曰:「羼提秦言忍辱。」
羼提仙人 (本生)佛往昔修菩薩行,成滿忍辱行時之名。又云:羼提比丘。賢愚經名羼提波梨。智度論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雖有惱亂,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行忍慈時,迦利王得諸婬女,入林遊戲,飲食既訖,王小睡息。諸婬女採華林間,見此仙人,而加禮敬,在一面立。仙人為諸婬女讚說忍慈,聽者無厭,久而不去。迦利王覺,不見婬女,拔劍追蹤。見在仙人前立,大怒,奪劍問仙人:汝為何物?仙人答言:我今在此修忍行慈。王曰:我今試汝。」同四曰:「羼提婆羅蜜云何滿耶?答曰:若人來罵,撾捶割剝,支解奪命,心不起瞋,如羼提比丘為迦梨王截其手足耳鼻,心堅不動。」賢愚經二曰:「羼提波梨品。」
羼提羅 (術語)S/an!d!ha,一作扇提羅。新稱曰扇搋。譯曰石女。不具男女根者。勝鬘寶窟上本曰:「依外國語四名相濫:一名旃提羅San!d!ila,此云奄人。二扇提羅S/an!d!hila%,此云石女。三旃陀羅Can!d!a%la,此云殺狗人。四旃荼羅Candra,此名為月。」
五扇提羅 (傳說)五惡比丘各得石女之報者。止觀一曰:「如五扇提羅者,此發地獄心。」同輔行曰:「言扇提羅者。未曾有經下卷云:昔五比丘懶惰懈怠,不修經書。時世穀貴,為人所輕,不供養之。五人議云:夫人生計隨其行儀,人命至重,不可守死。各共乞求辦具繩床,坐曠野中,掃灑莊嚴,依次而坐。外形似禪,內思邪濁,見者謂聖,因此招供,飽足有餘。有一女人名曰提韋,聞之喜供,提韋有十頃園林,令住終身。(中略)提韋真心供養福盡命終生化樂天,其五比丘專行巧偽邪濁心,福盡命終生於地獄。經八千劫償其施主,雖復為人,諸根闇鈍,無男女根,名為石女。經爾所劫償施主已,佛告匿王,時提韋者今皇后是,五比丘者隨從擔轝五人者是。」
羼提提婆 (人名)Ks!a%ntideva,釋尊幼時教武術之人。
羼提波羅蜜 (術語)Ks!antipa%ramita%,六波羅蜜之一。譯曰忍度。羼提者忍波羅蜜者度,忍辱之行,為度生死海到涅槃岸之道,故稱為度,新譯云到彼岸。
(術語)[876E]S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一切法法性鈍之義,制伏六處得六神通智之聲也。蓋後義由Sas!(六)釋之。文殊問經曰:「稱灑字時,是制伏六處得六通智聲。」
灑水 (物名)灑淨用之香水也。灑淨
灑水印 (印相)標灑水之印相也。
灑水杖 (物名)散杖
灑水器 (物名)容灑水之器物。
灑水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右手持瓶作灑水之相者。
灑淨 (術語)真言之修法,有念龍灑海水,而取灑水器香水灑於壇場之法,即以鍐字之智水,灑於一切眾生之心地,使淨菩提心之種子生長之意也。
(雜語)十緣生句
籠堂 (堂塔)為通夜而建,在佛閣側之堂舍也。
籠頭角馱 (譬喻)籠頭者被於馬首之具,角馱者,重荷也。以譬無明業識知見會解。碧巖十七則雪竇頌曰:「脫卻籠頭卸角馱。」諸錄俗語解曰:「籠通[革*龍],龐居土偈,觜上著[革*龍]頭。口中著鐵牛。」種電鈔二末曰:「籠頭謂無明業識。角[馬*太]乃知見解會也。」
(術語)對於實之語。方便之異名。暫用之而終廢之者。
權大乘 (術語)大乘之中,分權實之二,立一切皆成佛之宗,為實大乘,不然者為權大乘。蓋華嚴天台等為實大乘,法相三論為權大乘也。但此判為華嚴天台自己所說,而法相三論無首肯者。
權化 (術語)佛菩薩以通力權現種種之身,種種之物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權化作此城。」義林章七末曰:「權示化形。」教行信證文類序曰:「權化仁齊救濟苦惱群萌。」
權方便 (術語)佛菩薩一時濟度眾生之權謀為權,其方法,能適於便宜,為方便。無量壽經上曰:「遊步十方,行權方便。」最勝王經一曰:「或時見有般涅槃者,是權方便。」淨影大經疏曰:「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
權巧 (雜語)如來之權謀,巧協於時機也。靈芝彌陀經疏上曰:「權巧赴機,行法非一。」
權門 (術語)方便門也。
權者 (術語)佛菩薩以通力而現之假身也。又云化者,權化,大權等。止觀十下曰:「佛日初出,權者引實,聞法即悟。」
權跡 (術語)謂自久遠實成之本地所現之權化垂跡身。八相成道之釋迦如來是也。對實而云權,對本而云跡。玄義十上曰:「拂之以權跡,顯之以實本。」
權乘實果 (術語)真言之十住心中,前九住心名權乘,第十住心為實果。唯識,三論,華嚴,天台等為權乘之法,佛皆為因位之權佛,真實之佛果,但為第十住心之法身密佛。
權教 (術語)華嚴天台等一乘家所判,以法相三論之三乘教為權教,以自宗之一乘教為實教。又就天台所立之四教而判之,則以藏通別之三教為權教,以圓教為實教。
權理 (術語)偏於一方之理也。權假之理。
權現 (術語)同於權化。自本地權現垂跡之化身也。最勝王經七曰:「世尊金剛體,權現於化身。」
權智 (術語)達於諸法之實相,為如來之實智,達於諸種之差別,為如來之權智,實智者體也,權智者用也。如來成佛之本體,在於實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於權智。權實。密教以胎藏曼荼羅之心蓮華臺為實智,八葉之開敷為權智,大日經二曰:「諸佛甚希有,權智不思議。」同疏六曰:「權智不思議者,具存梵本者,應云智方便不思議。(中略)智謂心蓮華臺具足,權謂華葉開敷,二種具不思議,故云希有也。」
權智實智之一心三觀 (術語)如來所證之一心三觀,為實智之一心三觀,如來所說之一心三觀,為權智之一心三觀。以本跡二門配之,則跡門法華,當於權智之一心三觀,本門法華,當於實智之一心三觀。
權悲 (雜語)從佛之權智而起之大悲也。秘藏寶鑰上曰:「後得權智。」
權實 (術語)適於一時機宜之法名為權,究竟不變之法名為實。止觀三下曰:「權謂權謀,暫用還廢,實謂實錄,究竟旨歸。」權實之判,雖涉於諸法,通於諸宗,而獨天台於其本經方便品之方便名下,立權實之四句,十雙之權實,三種之權實,以極精微。其中就諸法之事理與如來之智及所說之教法而定權實,最為樞要。
事理權實 (術語)一切差別之事相,悉為權法,以常住不變之真理為實法。諸法二字顯權法,實相二字示實法。是十雙權實之第一雙,而權實之根本標準也。
權實二智 (名數)諸法既有權實之二法,達於其權法之差別,為如來之權智,達於其實相之一理,為如來之實智。開三顯一之如來善巧者,權智之妙用,故本經方便品讚嘆二智中,獨置重權智也。玄義三上曰:「前來二十種智,不出權實二智。如經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悉具足,即總束前來諸權智也。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是總束前來實智也。」同三下曰:「對二諦境明智者,權實二智也。」同二上曰:「佛法不出權實,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實智妙也。及佛諸餘法亦無能測者,即佛權智妙也。」
權實二教 (名數)如來以權智初開三乘之教為權教,後示一乘之理為實教。如此開會之妙用,悉為權智所使然。就四教而判之,則藏通別之三教為權教,圓教之一為實教。若就華嚴之五教而判之,則頓教已下皆權教,如法相三論者,止於天台通教,華嚴始教之分,故貶之為權教權大乘,以我而稱實教實大乘。玄義一下曰:「大悲順物,不與世諍,是故明諸權實不同。」文句一上曰:「若應機設教,教有權實淺深不同。」止觀三下曰:「一明大小,二明半滿,三明偏圓,四明漸頓,五明權實。」
權實不二門 (術語)十不二門之一。明三乘權教即一乘實教之不二之理。法華文句三下曰:「若雙照,則權即是實,實即是權,雖二而不二。」又見十不二門指要鈔下。
權謀 (雜語)方便之異名。應於便宜而假施設事物也。文句記二下曰:「應物施設,故名為權。順宜制立,故名為謀。有權之謀,故云權謀。」輔行三之四曰:「謀謂謀度,此是不謀而謀,故曰權謀。」
權應身 (術語)真實身
權機 (術語)實機之對,當佛說法,正聽受其法之對機不現時,則對於其非正所被之機根而說法,此對告眾,為權假之機根,故云權機。
權關 (譬喻)權設之關門,譬佛假設方便之諸教。二教論上曰:「壅權關以稅駕。」
讀師 (職位)法華八講之時,與講師同登高座而讀經題之僧也。
讀師高座 (物名)行八講時,設八講壇於佛前左右,二高座相對,佛之左方為讀師之座,右方為講師之座。
讀經 (術語)法華經所說五種法師行之一。對文曰讀。正心端坐,目睹經文,口宣句讀也。
讀經爭 (行事)讀經文而無滯為勝,滯者為負,以爭勝負也。
讀經法師 (職位)五種法師
讀誦 (術語)就文字曰讀,離文字曰誦。法華經法師品曰:「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
讀誦品 (術語)台家所立觀行即五品之第二。至心讀誦妙經以助內觀之位也。止觀七曰:「善言妙義,與心相會,如膏助火。是時心觀益明,名第二品也。」
讀誦大乘 (術語)讀誦大乘經典也。
讀誦正行 (術語)五種正行之第一。一心專念讀誦淨土三部經也。
讀誦雜行 (術語)五種雜行之第一。對於讀誦正行而言。受持讀誦淨土三部經以外大小顯密之諸經典也。
贖命 (術語)佛以末代比丘起惡見,亡法身之慧命,為之說涅槃經,扶戒律而談圓常之理,以為贖命之重寶,是曰涅槃之贖命。涅槃經十四說如人七寶,不出外用之,名之為藏,是人所以積此寶者,為未來故。所謂穀貴,賊來侵國,值遇惡王,用為贖命,得財難時,乃當出用。諸佛秘藏亦復如是。為未來世。諸惡比丘蓄不淨物,為四眾說,如來雖畢竟入涅槃,而為是等惡出現於世時滅此惡,說此經典。
贖命涅槃 (術語)對於常住涅槃之稱。涅槃經二教中之扶律談常教也。贖命
讖羅半尼 (衣服)Ks/a%rapa%n!iya,差羅波尼
鑊湯地獄 (異名)煮於鑊湯之地獄也。觀佛三昧海經五說此地獄有十八鑊,一一鑊,縱廣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鐵網,中滿沸鐵。五百羅剎,鼓大石炭以燒其銅鑊,石火焰焰不滅。鑊沸上湧如星,化成火輪,還入鑊中。毀佛之禁戒,殺生噉肉,燒山野而傷害眾生,及焚殺眾生者,命終身心熱,又冷如冰,欲得大溫水而浴,及生於鑊中,其身忽消爛,唯餘骨在。又見於正法念經七,經律異相五十。
鑑真 (人名)俗姓淳于氏,唐揚州江陽縣人,年十四,就智滿禪師出家,研極三藏,尤精戒律。受日本入唐僧榮叡普照之請,與其徒一百八十四人至日本弘法。見宋高僧傳十四。
聽衣 (雜名)二衣
聽經樓 (雜名)人海記曰:「成祖靖難後,於都城四達之衢,必建一聽經樓。每夜令僧於上諷誦經義。俾臣民席地靜聽之。既遷都。百年後,舊制盡失。尚存其一於北門橋。與十廟相近。嘉靖初,僧復新之。人莫知其為聽經樓之故址也。」
聽教 (術語)佛所說之三藏中,獨律藏有制聽二教,依理而制之法,謂之制教,隨緣計情而聽許之法,謂之聽教。如四重禁者制教也,如十二頭陀法者聽教也,三衣者制教也,三衣之外得蓄餘衣者聽教也。
聽眾 (雜語)聽聞說法之人也。
聽聞 (雜語)聞教法也。最勝王經四曰:「若得聽聞是經典,皆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玄義六曰:「受戒之時,說此戒法,授於前人,前人聽聞,即得發戒,師弟所由生也。」
(物名)安置佛像之櫃,即廚子也。增韻曰:「浮圖塔。」廣韻曰:「塔下室。」敕修清規結制禮儀曰:「侍者於聖僧龕後立。」【又】盛尸之棺謂之龕。釋氏要覽下曰:「今釋氏之周身,其形如塔,故名龕。方志云:受也。廣雅云:盛也,此名蓋異俗也。」
龕前疏 (雜名)龕前所讀之疏文。百丈清規所謂:「鄉人法眷作祭文。」是也。
龕塔 (堂塔)有龕室之塔。即常塔也。十誦律五十六曰:「佛聽作龕塔柱塔。」
歡喜 (術語)梵語波牟提陀Pramudita%,接於順情之境而身心喜悅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歡喜踴躍。」【又】(人名)尊者名。釋迦之弟子阿難陀A^nanda,譯曰歡喜,慶喜。寄歸傳一曰:「薜舍初辭,魔王惑歡喜之志,熙連後唱,無滅顯亡疑之理。」
歡喜丸 (飲食)又曰歡喜團。餅名。梵語曰摩呼荼迦。涅槃經三十九曰:「酥面蜜薑胡椒蓽[卄/爰-(妥-女))]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如是和合,名歡喜丸。」大日經疏七曰:「歡喜丸,應以蘇煮諸餅,糅以眾味及三種辛藥等,令種種莊嚴。」智度論十七曰:「佛告諸比丘:此耶輸多羅,非但今世以歡喜丸惑我,乃往過云世時,亦以歡喜丸惑我。」谷響集三曰:「歡喜名,相應於歡喜天,故修供必用。梵語摩呼荼迦Mahot!ika%,隋言歡喜丸。見於法苑。」
歡喜天 (天名)又云大聖歡喜天,大聖天,聖天。夫婦二身相抱象頭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長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觀音化現,而與彼抱著,得其歡心,以鎮彼暴者。因稱歡喜天。梵名[言*我]那缽底Gan!apati,就其形而謂之毘那夜迦Vina%yaka,象鼻天。善無畏譯之大聖歡喜供養法曰:「大聖自在天,烏女為婦,所生有三千子,其左千五百,毘那夜迦王為第一,行諸惡事;右千五百,扇那夜迦持善天為第一,修一切善利。此扇那夜迦王,則觀音之化身也。為調和彼毘那夜迦惡行,同生一類成兄弟夫婦,示現相抱同體之形。其本因緣,具在大明咒賊經。」毘那夜迦舍光軌曰:「今說毘那夜迦有多種,或似人天,或似婆羅門,或現男女端正之貌。即分四部,攝眾多類。如是種種,作諸障礙。唯大聖天歡喜王,是權現之身,如上所說,為欲誘進諸作障者令入正見故,所以不似餘毘那夜迦,而現象頭。此是示喻故,謂如象王雖有瞋恚強力,能隨養育者及調御師也。[言*我]那缽底,亦復如是,雖現障身,能隨歸依人乃至歸佛者,是故此天現象頭也。毘那夜迦,亦名毘那怛迦,此云象鼻也。其形如人,俱鼻極長,即愛香塵故也。唯今大聖天,其頭眼耳鼻舌諸相,皆似象,能隨行者也。此天者,即[言*我]那缽底,此云歡喜。」使咒法經曰:「爾時毘那羅曩伽,將領九千八百諸大鬼王。(中略)向於世尊,俱發聲言:我以自在神通故,號毘那羅曩伽,亦名毘那夜迦,亦名毘微那曩伽,亦曰摩訶毘那夜迦。如是四天下,稱皆不同。」
形像 (圖像)其像不一,一為雙身抱合之像。大聖歡喜形像品儀軌曰:「夫婦二天,令相抱立,其長七寸,或五寸作之。二天俱象頭人身,但男天面繫女天右肩,而令視女天背;亦女天面繫男天右肩,而令視男天背。足踵皆俱露現,手足柔軟,猶如壯肥端正女人。男天頭無華鬘,肩系赤色袈裟。女天頭有華鬘,而不著袈裟,手足有瓔珞環,亦用其兩足蹈男天足端。此二天俱白肉色,著赤色裙,各以二手互抱腰上,其右手覆左手背。二天右手中指端令至左手中指中節背上。」含光儀軌曰:「二天身相抱正立,雙象頭人身。其左天著天華冠,鼻牙短,其目亦細,著赤袈裟福田相衣,身赤白色;右天面目不慈,鼻長目廣,不著天冠及福田衣,身赤黃色,唯以黑色衣而纏其頸肩,此天以面相著前女天面,作愛著相。(中略)又像二形如形,相抱正立。唯以男天面繫女天之右肩,而視女天背;亦以女天面繫男天之右肩,而視男天背也。目細牙短為婦天,其二天並不著法衣天冠,而現本毘那夜迦身。」二為單身二臂之像。秘藏記末曰:「歡喜天,左手蘿蔔,右手持團。」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一曰:「歡喜天,象頭人身,左手蘿蔔,右手持團,蘿蔔大根也。」三為單身四臂之像。形像品儀軌曰:「復有四臂像,其形象頭人身,具足四臂。所謂右第一手執鉞斧,第二手把歡喜團盤,左第一手把牙(或執杵),第二手執寶棒。」四為單身六臂之像。含光儀軌曰:「象頭人身,左牙出,右牙折。面少向左,其鼻向外[病-丙+婁],身色赤黃。有六臂,左上手把刀(金剛智言把劍),次手把果盤(金剛智言歡喜團),下手把輪,右上手把棒,次手把索,下手把牙。」
修法供物 (修法)毘那夜迦法曰:「當取一升清細麻油以淨銅器盛之,用上咒文咒油一百八遍,即煖其油。然後將像放著油中,安置壇內,用淨銅匙銅杓等攣油,灌其二像頂身,一百八遍。(中略)正灌油之時,數數發願,復用蘇蜜和麵作團,及蘿蔔根,並酒一盞,及歡喜團。時新華果等,如是日別取新者供養。
經軌 (雜名)大聖天歡喜雙身毘那夜伽法,一卷,不空譯。使咒法經,一卷,菩提留支譯。大聖歡喜雙身大自在天毘那夜迦王歸依念誦供養法,一卷,善無畏譯。大聖歡喜雙身毘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一卷,憬瑟撰。毘那夜迦[言*我]那缽底瑜迦悉地品秘要,一卷,含光記。佛說金色迦那缽底陀羅尼經,一卷,金剛智譯。
歡喜日 (雜名)佛歡喜之日。即七月十五日安居竟之日也。至後世凡十五日謂之歡喜日。
歡喜母 (天名)訶梨帝母之譯名。訶利底
歡喜母愛子成就法 (經名)大藥叉歡喜母並愛子成就法之略名。
歡喜行 (術語)十行
歡喜地 (術語)十地之第一地。菩薩經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斷惑證理之一分,大歡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間,經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譯仁王經下曰:「初證平等性,而生諸佛家,由初得覺悟,名為歡喜地。」觀經天台疏曰:「歡喜地者,初證聖處,多生歡喜也。」
歡喜光 (術語)十二光之一。阿彌陀
歡喜佛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四月十五日,龍王塘大會。廟在水中,周匝水環,須以舟渡。(中略)而正殿帝特塑一大秘戲像。即俗所謂歡喜佛。喇嘛云是佛公佛母。四壁所畫,亦皆此式。甚為不雅。」
歡喜國 (界名)又作妙喜國。東方阿[門@(人/(人*人))]如來淨土之名。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東方有二佛,一名阿[門@(人/(人*人))]在歡喜國。」維摩經見阿[門@(人/(人*人))]佛品曰:「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
歡喜會 (行事)盂蘭盆會之異名。當日由供養自恣僧之功德而目連之母免餓鬼之苦,故取歡喜之意而名之。
歡喜園 (界名)又曰歡喜苑。又曰歡樂園,喜林苑。忉利天帝釋四園之一。在喜見城之外面北方。諸天入此,則自起歡喜之情,故名歡喜。智度論八曰:「三十三天王歡樂園中,諸天入者,心皆柔軟,歡樂和悅,麤心不生。若阿修羅起兵來時,都無鬥心。是時釋提婆那民(天王名)將諸天眾,人麤澀園中(亦四園之一),以此園中樹木華實,氣不和悅,麤澀惡故,諸天人眾,斗心即生。」起世經六曰:「歡喜園。」俱舍論十一曰:「喜林苑。」
歡喜團 (物名)同於歡喜丸。供歡喜天者。又持於歡喜天之手者。
歡喜三昧 (術語)於諸法生歡喜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歡喜三昧者,得此三昧者,於法生歡喜樂。」
歡喜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阿彌陀佛之異名。見無量壽經上。
歡喜懺法 (修法)結願之日,以歡忻其無為成滿意之味而行之懺法也。
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佛名)文殊菩薩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華云:寶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願取妙土。今故號汝名文殊師利,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今猶現在,聞名滅四重罪,為菩薩影響釋迦耳。」
囊莫三曼多沒[馬*太]南 (術語)Namah! Samanta-Buddha%na%m%,佛部之歸命句也。曩莫者歸命,三曼多者平等,沒[馬*太]者佛,南者諸。即歸命平等諸佛也。見諸尊真言句義鈔上。囊似曩字之誤。
顩缽羅 (衣服)Kambala,羊毛織成者。西域記二曰:「顩缽羅衣,織細羊毛也。」
懿摩彌 (人名)I^ks!va%ku,又曰愨摩,伊摩。譯為甘蔗。又作日種,善生。甘蔗
禳日蝕 (修法)日蝕之時,為除災厄而祈禱也。
禳月蝕 (修法)月蝕之時,以除去災厄之目的而為祈禱也。
(術語)[876A]施一切眾生無畏之種子也。
囉乞尖拏 (術語)邏乞灑
囉字 (術語)梵字[876A]者,五大中火大之種子也。大日經疏七曰:「囉字門為火。」演密鈔九曰:「以囉字之慧火除煩惱之暗。」
囉字三義 (名數)一為塵垢之義,二為無塵無垢之義,三為到彼岸之義,此中前一為字相,後二為字義也。如此三義,次第有空中之三點也。大疏七曰:「又如囉字亦有三義:一者塵義。二者以入阿字門故,即是無塵義。又有波羅蜜義,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當知亦具三點,三點即攝一切法。」
囉字門 (術語)囉字之法門也。
囉尾多 (雜語)Ravita,小聲也。嚕多
囉怛娜 (雜語)Ratna,又云羅怛那,羅怛曩,曷剌怛那,剌那。譯曰寶。仁王良賁疏下三曰:「囉怛娜,此云寶。」
囉怛那尸緊雞佛 (佛名)Rat!nas/ikhin,譯曰稱檀德佛,寶髻佛。見陀羅尼集經二。
囉迦沙彌 (植物)木名。陀羅尼集經十曰:「囉迦沙彌木,是菩提樹之別名。」梵Ra%ka%s/va%min。
囉逝 (雜語)Ra%jn^i^,譯曰王妃。大日經疏九曰:「妃者梵云囉逝,即是王字作女聲呼之,故傳度者義說為妃。」
囉惹訖哩呬 (地名)Ra%jagr!ha,王舍城之梵名。見梵語雜名。
囉爾迦 (物名)Ra%ji^ka%,一作羅爾迦。譯曰芥子。用於降魔之法。大日經息障品曰:「或以羅爾迦,微妙共和合,行者造形像,而以塗其身。」同疏九曰:「用芥子及諸毒藥,二種相和,作彼為障者形像,而用塗之,令彼身如火燒速被中傷。」同義釋曰:「囉爾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應性類。」
囉闍苾利久 (雜名)Ra%javr!ks!a,譯曰王樹。木名。見陀羅尼集經八。
囉[口*縛]拏 (天名)Ra%van!a,天仙名。
囉[口*縛]拏說救療小兒疾病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有十二曜母鬼,遊行於世間為小兒障害,此說以祭祀及咒術救療之法。
[打-丁+羅]都迦 (物名)Lad!d!uka,譯曰喜團,即歡喜丸也。見梵語雜名。
鬻香長者 (人名)華嚴經入法界品曰:「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廣大。有鬻香長者,名優缽羅華。」
(術語)
[弓*贊]謨 (界名)Jambu,此大地之總稱。閻浮提
鷓鴣斑 (雜語)好香謂之鷓鴣斑,以其色斑似之也。
戀著 (雜語)戀慕執著諸可意之境而不捨離也。法華經譬喻品曰:「諸子幼稚末有所識,戀著戲處。」訶欲經曰:「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
變不男 (雜名)五種不男
變化 (術語)轉換舊形,名為變,無而忽有,名為化。佛菩薩之通力,能變化有情非情之一切也。法華經曰:「神通變化不可思議。」義林章七本曰:「轉換舊形名變,無而忽有名化。變與化異,是相違釋。」
變化人 (雜名)佛菩薩之化為人身者。法華經曰:「即遣變化人,為之作衛護。」
變化土 (術語)三土之一。變化身所住之土也。此中有淨土穢土之別。唯識論十曰:「變化身依變化土。」義林章七末曰:「身既有三,土隨亦爾。(中略)三變化土,通淨及穢。」三土
變化生 (術語)四生中之化生也。不處於胞胎而忽然生也。法華經曰:「其國諸眾生,婬欲皆已斷,純一變化生。」
變化身 (術語)諸佛三身之一。為濟度眾生變現六趣有情之化身也。佛地論七曰:「變化身,為欲利益安樂眾生,示現種種變化事故。」三身
變化法身 (術語)五種法身之一。法身
變化通力 (術語)
變化無記 (術語)四無記之一。無記附錄。
變成王 (異類)地獄十王之一。司掌大海底正北沃燋石下大叫喚大地獄。此獄廣大五百由旬,四圍另設十六小地獄,查核第五殿解來鬼犯,更有餘罪,則發入大地獄,分發小地獄受苦,受滿轉解第七殿。
變成男子 (術語)女性變成男子也。女子有五障,非成佛道之器,其成男子,或於現身得之,或生於淨土而得。諸佛各有變成男子之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曰:「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智度論四曰:「初僧祇中永離女身。」
變成男子願 (術語)諸佛有一切女人各變成男子之願。無量壽經上曰:「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藥師經曰:「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法華經曰:「盡此女身後不復受。」諸教中密教獨許女身成佛。
變易 (術語)其形體狀況如異物謂之變,恰如代以他物謂之易。【又】變易生死也。法華科註曰:「雖離分段,而未離變易,故非自在。」
變易身 (術語)變易生死之身也,三乘聖人於界外淨土所受之正報也。
變易生死 (術語)生死
變食真言 (真言)即「娜謨薩縛怛他蘗多,[口*縛]盧枳帝,唵,二婆囉三婆囉吽」二十字也。銷釋金剛科儀會要注解二曰:「行人念此真言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變成種種諸天餚[食*善]。皆有五種色香上味。一一如須彌山。」案先念普供養真言,次念此變食真言,而後再念普供養真言。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賢聖,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隨感皆飽滿。
變相 (術語)對於所謂圓輪具足之曼荼羅而謂諸尊極樂地獄等之曼荼羅。有二義:一、變動也。畫極樂或地獄種種動相,故曰變相。二、轉變其形相。寫此之義也。又轉變本質為畫圖相也。毘奈耶雜事十七曰:「浴室火堂依天使經法式畫之,並畫少多地獄變。」觀念法門曰:「畫造淨土莊嚴變。」西方要決曰:「造西方彌陀像變。」瑞應傳曰:「見西方變相。」
變壞 (術語)變者,有形之物,異其相也,壞者,對於外物不得抵抗,而忽變形體也。即色法有性之一義,形色體質有之物,觸於外物,以變化破壞而言也。例如肉體觸於他人之手乃至蚊蛇之類而為其所壞是也。
蘿衣 (衣服)薜蘿之衣服,謂山林苦行者之衣也。性靈集三曰:「五綴持錫觀妙法,六年蘿衣啜蔬食。」
驚覺 (術語)三昧耶四義之一。秘藏記本曰:「若眾生有歸依者,住法界定自受法樂如來,驚覺不敢違越本願,影向行者所,以真言印契加持護念。譬如國王自造法令,不敢違犯,令他行之。(中略)如來驚覺是驚覺義。」
驚覺一切如來印 (印相)又作金剛起印,覺起印。為驚覺一切如來之印契也。見真言修行鈔二。
驚覺真言 (真言)為驚覺三世十方諸尊之陀羅尼名。密教之修法唱之。見魚山集略。
鷲山 (地名)又云靈鷲山。佛嘗居此。世俗所稱鷲嶺,靈山,皆指此而言。智度論曰耆闍崛山,即鷲頭山,山頂似鷲,王舍城人因而名之。又王舍城南林中多死人,諸鷲常來食之,還集山頭。時人遂名鷲頭山,山最高大,多好林泉,聖人住處。
鷲峰 (地名)靈鷲山之異名。又云鷲頭山,鷲臺。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鷲峰。梵言姞栗陀羅矩吒Grdhraku%t!a山。此云鷲峰,或鷲臺。言此山既栖鷲鳥。又類高臺也。舊言耆闍崛山者。訛略也。」
鷲峰偈 (書名)稱法華經也。
鷲臺 (地名)靈鷲山也。西域記九曰:「姞栗陀羅矩吒,唐言鷲峰亦謂鷲臺,舊曰耆闍崛山訛也。」
鷲頭 (地名)靈鷲山也。止觀一之一曰:「大覺世尊。積劫行滿。涉六年以伏見。舉一指而降魔。始鹿苑。中鷲頭。後鶴林。」
鷲頭山 (地名)王舍城之耆闍崛山也。又云靈鷲山,鷲峰山。慧琳音義十一曰:「鷲頭山名也。在王舍城側,亦名鷲峰山,亦名靈鷲山。梵云耆闍崛山,並一山也。」
鷲嶺 (地名)靈鷲山也。鷲山。徐陵文曰:「昆吾在次,皆鳴鷲嶺之鐘。」
鷲岳 (地名)靈鷲山也。
鷲巖 (雜名)靈鷲山也。華嚴玄談一曰:「鷲巖西峙,象駕東馳。」
癰瘡剌箭 (譬喻)譬五欲之害身。止觀七曰:「癰瘡剌箭,常自是苦,有何可樂?」智度論三十一曰:「世間樂顛倒病故,著五欲樂,煩惱轉多。以是故行者不見樂但見苦,如病如癰如瘡如剌。」
顯加 (術語)二加之一。佛於華嚴會上加被神力於菩薩而使說法,有冥顯之二加。佛以身業摩菩薩頂,以口業勸說法,以意業與智,謂之顯加,但以意業與智,謂之冥加。蓋身口二業之加被,顯然可見,故為顯加,意業之加被,冥然不可見,故為冥加也。華嚴經疏一曰:「加有二種:一者顯加。具於三業。二者冥加。但與智令說。」
顯本 (術語)於法華經壽量品顯釋迦如來久遠之本地也。開顯
十重顯本 (術語)玄義九下說用玄義中,於本跡二門各明十義。其中本門之十義,名十重顯本:一、破跡顯本。二、廢跡顯本。三、開跡顯本。四、會跡顯本。五、住本顯本。六、住跡顯本。七、住非跡本顯本。八、覆跡顯本。九、住跡用本。十、住本用跡。淨嚴之法華經秘要鈔五有略釋。
顯本神分 (術語)五種神分之一。神分附錄。
顯示 (術語)顯者顯露,示者曉示。一切眾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顯示之。無量壽經下曰:「今佛慈悲,顯示大道,耳目開明,長得度脫。」
顯示因 (術語)六種因之一。一念之妄情生,必有所作善惡之業相,如燈之照物,顯然可見也。見入楞伽經二,三藏法數二十六。
顯正 (術語)對於破邪而言。又名申正,立正。謂申明中正之義旨也。如大乘起信論,對於對治邪執,設顯示正義之一科,即其例也。中論百論等,亦多寓破邪顯正之意。
顯正緣 (書名)四卷,山外五家之一,孤山智圓著。釋荊溪之金錍論。
顯色 (術語)二色之一。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之十二,顯然可見者。此中青黃赤白之四為本色,餘八色為此四色之差別。俱舍論一曰:「言色二者:一顯二形。顯色有四,青黃赤白,餘顯是此四差別。」
顯色心 (術語)六十心
顯色貪 (術語)四種貪之一。見顯色而起之貪欲也。例如見女人之膚而起之貪是也。
顯戒論 (書名)三卷,日本傳教大師最澄著。說明台宗所傳圓頓戒之旨者。
顯形 (術語)顯色形色之二。顯色
顯宗 (術語)顯教之宗旨。除真言宗外,謂餘之諸宗也。
顯宗論 (書名)阿毘達磨藏顯宗論之略稱。四十卷,薩婆多部眾賢造,唐玄奘譯。顯揚諸法實有之宗義。天親傳稱為光三摩耶論。梵Samaya pradi^pika%。
顯性教 (術語)具名一乘顯性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五教
顯明 (術語)無惡之垢染也。無量壽經上曰:「洗濯垢汗,顯明清白。」
顯益 (術語)現得佛菩薩之利益也。玄義七下曰:「此土他土弘經論其功德,觀文但明冥利,不說顯益。」
顯典 (術語)顯教之經典。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華嚴經壽量品中如來自說之一段也。
顯家 (術語)顯教之宗家。謂真言宗以外之諸宗也。
顯淨土教行證文類 (書名)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之略名。
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 (書名)六卷。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化身土之六科,廣明淨土真宗之教相,每科各一卷,但信卷與化身土卷並分兩卷,故總為八卷。日本親鸞撰。後世略曰教行證。教行信證,淨土文類,教行證文類,顯淨土教行證文類等。
顯過破 (術語)因明論者之立論,敵者不別立論法反對之,惟於論者之論法指摘其有過誤,並辯結論之非,此謂之顯過破。
顯密 (術語)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顯密之二教,自宗為密教,他宗盡為顯教。顯教者,計眾生之機,為報身化身之說法,顯了斷惑證理修因證果之法門者。是為隨他意之教法,其理由顯然可知,故云顯教。密教者,法身佛為自受法樂,與自性之眷屬,談話三密之法門者。此三密之法門,唯為佛與佛內證之境界,等覺之菩薩,尚不能窮知,故云密教。密者秘奧幽妙之義。非云秘而不示也。蓋大小乘三藏十二部經所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之法門,是顯教,而釋迦為其教主,大日經金剛頂經等所說金胎兩部之法門,陀羅尼印契念誦灌頂之儀軌,是密教,而大日為其教主。凡真言宗有二種之教判,一為顯密二教,二為十住心。顯密為橫判一代教者,十住心為豎判諸宗者。顯密之意,在金剛頂經,日本空海據之作二教論,十住心之義,在大日經十住心品,空海據之作十住心論。二教論上曰:「夫佛有三身,教則二種:應化開說,名曰顯教,言顯略逗機。法佛談話,謂之密教,言秘奧實說。」又曰:「自性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說三密門,謂之密教。此三密門者,所謂如來內證智境界也。等覺十地不能入室,何況二乘凡夫誰得昇堂?」又曰:「問:顯密二教,其別如何?答:他受用應化身隨機之說,謂之顯也。自受用法性佛說內證智境,是名秘也。」淨土指歸上曰:「諸佛法藏,有顯有密。顯謂十二部經三藏聖教,密謂壇場作法,誦持秘密,決取神效。」宋僧傳三曰:「夫教者不倫,有三疇類:一顯教者諸乘經律論也。二密教者瑜伽灌頂五部護摩三密曼拏羅法也。三心教者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法也。」
顯密三重配立 (術語)一,世間出世間。守護經曰:「我是凡夫未知求處,唯願慈悲為我說之。」(撿守護經不見此文)。顯教究意之如來已,自稱凡夫,故顯教諸宗,皆是世間,密教獨為出世間。二,大小二乘。謂不空三藏五秘密經表制集等之意,以諸顯教攝屬小乘聲聞之道果,真言密教為菩薩大士之灌頂法門。三,三乘一乘,善無畏三藏大日經疏之意,顯教為通達三乘,真言為唯一佛乘。見二教論杲寶鈔二。案是為日本東密一宗之言,他宗不許也。
顯密兼學 (術語)兼修顯密二教之學,即學修一代之佛法也。
顯密戒三學 (名數)於顯教法華華嚴等與真言密教加戒律之宗而云顯密戒之三學。
顯必圓通成佛心要 (書名)二卷。宋北遼五臺山金河寺沙門道[辰*殳]集。本是一卷,後人分之。宣政殿學士陳覺序之云:文成一卷,理盡萬途,會四教總歸於圓宗,收五密咸入於獨部。蓋此書於顯教闡揚賢首宗四法界之理,於密教則獨明持準提神咒之種種行法,而廣讚之。
顯教 (術語)真言宗判一切之佛教為顯教密教之二,總釋尊所說大小乘之契經為顯教,大日所說之金胎兩部為密教。顯密
顯得 (術語)真言所立三種成佛之一。顯得成佛
顯得成佛 (術語)密教謂三密行業相應,修行圓滿具足,心中自開顯內證之無量功德,於意證得依正無礙十界平等之佛身。真言名目曰:「加持內證,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故開示自身之萬德,出現佛相,地地昇進,十一地所顯圓極是也。」三種即身成佛之一,即身成佛
顯揚論 (書名)顯揚聖教論之略。
顯揚聖教論 (書名)二十卷,無著造,唐玄奘譯。法相宗十一論之一。取瑜伽論之樞要者。
顯道釋義 (術語)三論四釋之一。四釋附錄。
顯實宗 (術語)淨影所立四宗之第四。
顯境名言 (術語)表義名言之對。七識之心心所識別境也。以恰如名句文之詮義,故指心心所而謂為顯境名言。
顯頓 (術語)開三教之漸教,而顯一乘之頓教也。
顯經 (術語)顯教之經典也。除真言宗外,謂自餘一切大小乘諸宗所依之經典。二教論上曰:「顯教契經,部有百億。」顯教
顯應 (術語)有冥機顯應與顯機冥應等之四。感應妙
顯識 (術語)顯識論二種識之一。阿梨耶識之異名。阿梨耶識含藏一切善惡之種子,能顯現一切之境界,故名顯識。見顯識論,三藏法數五。
顯識經 (經名)大乘顯識經之略名。二卷,唐地婆訶羅譯。大寶積經第三十九,賢護長者會之異譯也。
顯識論 (書名)一卷,梁真諦譯。說三界但有顯識(即阿梨耶識)與分別識(即意識)之二種識。
顯露 (術語)呈於外而無所隱也。涅槃經五曰:「如秋滿月處空顯露,清淨無翳,人皆睹見。如來之言亦復如是,開發顯露,清淨無翳。愚人不解,謂之秘密。」玄義一上曰:「法華是顯露,非秘密。」
顯露秘密二教 (名數)天台宗所言。與真言宗之顯教密二教不同。彼就教法而料之者,此於說法之儀式上言之也。天台所立化儀四教中有秘密教,對此而他之化儀三教,頓漸不定,謂為顯露教。如來以不思議力隱密教化其機類,不使自餘之人知之者,為秘密教,公開而使自他一般知之者,為顯露教。例如鹿苑時之說法,聲聞之人,見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果,是顯露教,而菩薩於其座見無數人得聲聞道,乃至無數人得一生補處,則秘密教也。此二教之意,原據龍樹。智度論六十五曰:「諸佛事有二種:一者密,二者現。」
顯機 (術語)有顯機顯應,顯機冥應等之四。感應妙
顯機冥應 (術語)感應妙
顯機顯應 (術語)感應妙
(術語)[876B]La,又作砢,羅,欏。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大日經曰:「邏字門一切法相不可得故。」此自Laks!an!a(相)釋之。文殊問經曰:「稱砢字時,是斷愛救聲。」大莊嚴經曰:「唱羅字時,時出斷一切生死枝條聲。」此自Lan%ghana(愛枝)解之。
邏求 (雜語)Laghu,譯曰輕。智度論四十八曰:「若聞邏字即知一切法離輕重相。」
邏乞洒 (術語)邏吃灑
邏吃灑 (術語)Laks!an!a,又作邏乞洒,欏乞尖拏。譯曰相。事物之諸相也。大日經七曰:「梵云邏吃灑,此翻為相。」演密鈔八曰:「梵語邏乞洒,此釋為相。」梵語雜名曰:「相,羅乞尖拏。」
邏闍伐彈那 (人名)Ra%javardhana,譯曰王增。王名。見西域記五。
驗入涅槃 (術語)死相
驗生人中 (術語)死相
驗生地獄 (術語)死相
驗生畜趣 (術語)死相
驗生餓鬼 (術語)死相
驗主問 (術語)汾陽十八問之一。由弟子發問而驗師宗之深淺也。又云探拔問。見碧巖第九則評唱。
驗來果 (術語)從死相而驗知未來之果也。出瑜伽論。
驗相 (雜語)靈驗之相貌。
(動物)介族。甲魚也。
鱉不慎口 (傳說)鱉遇枯旱,湖澤乾竭,不能自至有食之地。時有大鶴,住於其邊,鱉來求哀,鶴銜之飛過都邑。鱉問此為何等?如此不止。鶴便應之,口開鱉墜,人得而食之。見舊雜譬喻經下,法苑珠林四十六。
鱉謀猴肝 (傳說)有鱉與林間一獼猴親,屢往遊。其婦妒之,欲殺獼猴,止夫外出,佯臥病,謂夫言:吾病甚重,當得汝所親獼猴之肝,吾乃活。夫不得已,往請彌猴,謂將供小食,獼猴曰:吾居陸地,卿在水中,安得相從。鱉曰:吾當負卿。獼猴便從之。負至中道,謂獼猴言:所以請卿者,因吾婦病困,欲得卿之肝也。獼猴報曰:吾肝掛在樹,今未持來。速還取肝相從。便還樹上,跳躑歡喜。時鱉問曰:卿何不早持肝來?獼猴曰:天下之至愚,無如卿者,誰以肝掛於樹,共為親友而反相圖,欲危我命,自今以往,各自別處。見本生經一。
(術語)梵語[馬*太]都Dha%tu,譯曰體、界,性等。物之一定不變而為差別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謂之體,對此而名能依之差別為相。此體相有性相二宗之別,法相宗謂能依之相外有所依之體,如草木之外尚有大地也,法性宗謂祇完能依之相為所依之體,猶如種種器具通為一全體也。例如人身,法相宗謂四支五官者相也,此外有眾同分或阿賴耶識者,是所依之體,法性宗謂該攝四支五官眾同分阿賴耶識者為體,此外無有別體。圓成實性與依他起性之關係亦如此,法相宗謂依他起之萬有外,有圓成實之真如,法性宗謂該通依他起之萬有相者,即圓成實之真體。身體之體,梵語Ka%ya。【又】體者通之義。謂通達於理也。常言體信,體達,體會等。述記九末曰:「體者通也。」金光明玄義曰:「體是達義。」
體大 (術語)三大之一。一切眾生之心性,唯一絕待,不生不滅,真實如常為體,周遍法界而無限量為大。
體內方便 (術語)方便有體內體外之二種。方便
體外方便 (術語)方便有體內體外之二種,圓教所說之方便為體內方便,餘教所說之方便為體外方便。天台所立也。方便
體用 (術語)一味之實相為體,因果之諸法為用。法華文句三曰:「體即實相,無有分別。用即立一切法,差降不同,如大地一生種種芽。」
體用別論體 (術語)法相宗四重出體之一。出體附錄。
體如是 (術語)十如
體宗用 (術語)此乃台宗五重玄義中之三重,是涅槃之三德,起信之三大,正為法華一部之大宗也。釋籤一之本曰:「當知體等三章祇是三德,乃至祇是一切三法。」又曰:「部內不出體宗用。」文句記一之一曰:「三法始末[一/旦]一部。」同十之二曰:「通指一部體宗用三。」又曰:「故知並是此經體宗用也,是則序正流通無非妙法。」
體空 (術語)經中所明之空理,有二種:一者體空,二者拆空,如分拆人而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分拆色而至於極微,分拆心而至於一念,分拆之結果,始觀空,謂之拆空,是一切小乘教之空理也。體空者,無須分拆之,真押法之體而觀如幻如夢是空,存體隨顯之空理也。如金剛經,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之喻,說此體空,是大乘之所明。此體空中自含中道之理,故謂之不但空亦曰含中空。不但空者謂非如拆空之但空(分拆,諸法而但使歸空,故云但空)也。含中空者謂含中道之空也。
體空教 (術語)說體空之教門,在方等部般若部之諸經及涅槃經。如金剛般若之六喻,維摩經之十喻是也。天台之四教,名之為通教。鈍根之菩薩,依此而證等於三藏教之空寂涅槃,利根之菩薩,依此而證如別圓二教之中道,一教通於前後故也。
體空觀 (術語)見體空之觀法也。為大乘菩薩之觀法,有利鈍之二種。鈍根之菩薩,依之而證空寂之涅槃,故同於小乘之覺,利根之菩薩,依之而達觀中道(體空之裏含中道,於體空之下辨之)。
體空無生觀法 (術語)觀一切諸法,觀其體空無性,如夢幻如露亦如電之觀法也。
體法 (術語)通教之人,不如藏教人依拆色之法,直體達諸法即空無生而入於真空,謂之體法。法華文句十曰:「有體法三乘人,同學無生斷煩惱盡。」四教儀集註下曰:「體法念處等觀。」
體法念處觀 (術語)通教人所修之四念處觀也。體法
體性 (術語)物之實質為體,體之無改為性,體即性也。
體性同體 (術語)就理之法門而論,則如來與眾生,其體性同一而無差別也。
體信 (術語)體者通也,通於他之心而能信之也。法華經信解品曰:「心相體信。」
體相 (術語)實質為體,依於實質而外現差別之支分為相,體者一也,相者非一也,體者絕待也,相者相待也,體者無限也,相者有限也。
體相用 (術語)起信論所說之三大也。真如為體,真如體內智慧慈悲等無量之功德為相,此體相不固定,應於緣而活動為用。三大
體達 (術語)體者達也,通也,通達事物之理而無壅塞,謂之體達。金光明玄義下曰:「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在無障礙。」唯識述記九末曰:「體者通也。」止觀五曰:「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還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如此止時上來,一切流動皆止。」
體毘履 (術語)Sthavira,又作體毘裏,梯毘梨,他鞞羅,他俾羅,譯曰上坐,老宿。文殊問經曰:「體毘履,此云老宿。淳老宿人同會共出律部也。」四分開宗記一本曰:「他俾羅,此云上座。」十八部論曰:「他鞞羅,秦言上座部。」探玄記十五曰:「體毘裏。」
體智 (術語)體達真空之智也。法華玄義三曰:「通教亦有三人,同以體智觀界內十二因緣理。」
體義 (術語)體者諸法平等之理,義者諸法差別之相。又義如第一義諦之義,直指平等之法體,故體即義也。
體解 (術語)體者通達,解者悟解。晉華嚴經六曰:「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體真止 (術語)三止之一。體真空之理而不動心者。
體滅 (術語)有為法之事體,由緣而生,剎那剎那,其體滅亡,謂之體滅。但滅非斷滅之謂,其體滅亡,皆為後生法之因,更生新事體而使相績,故自其當體言,則為滅亡,由因果之關係言之,則非畢竟斷滅。是成實法相等所立之實義也。若依薩婆多部所立,則三世實有法體恒有之宗義,不論一時與永久,總不許體上之滅亡,祇就體上之作用言之也。故彼宗有用滅而無體滅。
體露 (雜語)物全然顯出也。傳燈錄雲門章曰:「問:樹凋葉落時如何?師曰:體露金風。」傳燈錄古靈章曰:「師登座舉唱百丈門風。乃曰:靈光獨燿,迴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髑髏 (物名)人之頭骨也。
叩髑髏知生處 (故事)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別音聲本末之相,佛將至塚間,示五人髑髏。耆域遍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獄,第二叩者生餓鬼,第三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說,復示一髑髏,耆域三叩不知所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所生之處。佛言:汝應不知。何以故?此是羅漢髑髏,無有生處。」又增一阿含經二十(聲聞品)謂世尊將鹿頭梵志至塚間,取髑髏與之曰:汝明星宿,能知死之因緣。今我問汝,此是何人?男耶女耶?復由何病而取命終?死至於何處?是時梵志取髑髏,反覆觀察,以手擊之曰:是為男子。是眾病集而百節酸痛,取命終。此人命終墮於三惡趣。佛曰:如汝所言。更取髑髏與之。梵志打之,一一答之。爾時香山之南,有優陀延比丘,入於無餘涅槃界。世尊申臂取其髑髏,與梵志而問之。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我觀此髑髏非男非女,亦不見生。亦不見斷。亦不見周旋往來。所以然者。觀八方上下,都無音響。世尊告之曰止止,梵志汝竟不識之。此髑髏無終無始,亦無生死。亦無八方上下可適之所。此是阿羅漢之取無餘涅槃界者。梵志即嘆未曾有,為弟子,遂證阿羅漢果。止觀七下曰:「外道打髑髏作聲,聽如生處,知無量事。」
髑髏裏眼睛 (術語)或言:「棺木裏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謂至道者非識之所識,此道之不現,實由於此識。一旦心識喪盡了,即有大活處,此為髑髏無識之活境界。即枯木裏龍吟髑髏裏眼睛也。碧巖二則頌評曰:「僧問香嚴:如何是道?嚴云:枯木裏龍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嚴云:髑髏裏眼睛。」
鑠訖底 (物名)一作鑠枳底。譯曰戟。希麟音義七曰:「鑠訖底,此云戟也。經中云手操鑠訖底,即威怒王所持戟槊也。」慧琳音義三十五曰:「鑠訖底,印契名。唐云槊印也。」同三十九曰:「鑠枳底幡,如槍刃下小幟幡也。」梵Sakti。
鑠雞謨[何-可+爾] (佛名)釋迦牟尼也。見陀羅尼集經二。
鑠迦羅阿逸多 (人名)Sakra%ditya,國王名。譯曰帝日。為佛建寺之王也。見西域記九。
麟角 (術語)具名麟角喻,略云麟角,或云麟喻。緣覺佛之獨證,譬於麟之一角也。獨覺
麟喻 (譬喻)麟喻獨覺也,獨覺有麟喻部行之二種。獨覺
籤之呼畢勒罕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經言:達賴六世班禪七世後,不復再來。故登座者,亦無復真觀密諦。清高宗深知其弊,創頒金奔巴瓶一,送往西藏。設遇達賴或班禪示寂,則由駐藏大臣行文各路。民間有生子靈異,呈報確有徵驗者若干人,擇日以金瓶使掣籤。先七日,各寺喇嘛虔誠誦經。傳知各呼圖克圖喇嘛等,齊集佛前。駐藏大臣監視。凡一呼畢勒罕出世,則寫名籤一枝,又寫空籤一枝,入於瓶內。如法誦經。若對眾掣出空籤,則名籤之呼畢勒罕,認為不確。達賴班禪以下及各大呼圖克圖之承繼法亦然。喇嘛承襲,自乾隆定制,至今不改。惟嘉慶十五年第八世達賴喇嘛之呼畢勒罕,靈徵眾著。由駐藏大臣奏聞請旨,不復瓶掣。此其特例也。」
曬罽 (術語)Srkha,譯曰大安樂。可洪音義七下。
曬經台 (地名)明朱孟震西南夷風土記曰:都魯濮水關,有唐僧寫經台板。古有河曰流沙,唐僧取經故道,亦有曬經台。
(術語)一作愛藹。南本涅槃經作「黳」,北本涅槃經作「野」,字記曰:「長藹字,近於界反」,大日經作「藹」,金剛頂經作「愛」。
黳羅 (植物)伊蘭
鷺池 (地名)白鷺池之略。
巖頭 (人名)唐鄂州巖頭全豁禪師,參德山而契旨。住於巖頭。值武宗汰教,隱身為渡子,後庵於洞之臥龍山,徒眾輻湊。光啟三年入寂,敕謚清巖禪師。見傳燈錄十六。
鹽心 (術語)凡入鹽之處,皆增鹹味,喻人心一旦思念之事,更增思念也。大日經一曰:「云何鹽心?謂所思念。彼復增加思念。」
鹽天 (界名)Ya%ma%,又作焰天,炎天,夜摩,須夜摩,焰摩。譯曰妙善,善時分。欲界之第三重天也。可洪音義一曰:「鹽天,或云炎天,或云焰天,或云夜摩。智度論云:須夜摩,秦言妙善,大般若經云善時分。」焰摩天
鹽事淨 (雜語)跋闍子十事非法之一。跋闍子比丘附錄。
鹽牟那 (地名)Yamuna%,又作藍牟尼那,搖尤那。恒河之支流,至缽邏耶伽Allahabad而合於本流。翻梵語九曰:「藍牟尼那,應云鹽牟那,亦云搖尤那,譯曰縛也。」大智度論第二十八卷曰:「河名也。」
鹽水佛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如達賴及尊貴之僧圓寂,斂尸棺內,塞之以鹽,鹽水漏於棺底,則以黃土和之,作小佛像,名鹽水佛,最為貴重,得之甚艱。若得之者,異常寶重,永傳於家。」
鹽官 (人名)杭州鹽官縣鎮國海昌院齊安禪師,海門郡人,姓李氏,生時神光照室,出家後,聞大寂行化於龔公山,詣之。大寂一見器之,命入室。密示正法。見傳燈錄七。
鹽官犀牛扇子 (公案)鹽官一日喚侍者。與我將犀牛扇子來。侍者云:扇子破矣。官云:扇子既破。還我犀牛兒來。侍者無對。投子云:不辭將出。恐頭角不全。雪竇拈云:我要不全底頭角。石霜云:若還和尚即無也。雪竇拈云:犀牛兒猶在。資福畫一圓相。於中書一牛字。雪竇拈云:適來為什麼不得出。保福云:和尚年尊。別請人好。雪竇拈云:可惜勞而無功。」見碧巖九十一則,種電鈔十,從容錄二十五則。
鹽淨 (雜語)跋闍子十非法之一。跋闍子比丘附錄。
鹽香 (譬喻)鹽原無香,以譬無法也。同於龜毛兔角。成實論二曰:「世間事中,兔角龜毛蛇足鹽香風色等,是名無。」萬善同歸集五曰:「何起龜毛兔角之心?作蛇足鹽香之見。」
靈山 (地名)靈鷲山之略。
靈山淨土 (界名)靈鷲山者,釋迦如來報身之淨土也。法華經壽量品曰:「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
靈山會上 (術語)謂靈鷲山釋迦如來說法華經之會坐。
靈鷲山 (地名)舊稱耆闍崛(巴Gijjhaku%t!a),新稱姞栗陀羅矩吒Gr!dhraku%t!a,譯曰靈鷲,鷲頭,新譯鷲峰,鷲臺。又稱靈山,靈嶽,鷲嶽。山形似鷲,名又以山上鷲鳥多,故名。摩竭陀國之正中名上茅城,五山周圍如城郭,是為摩竭陀國之舊都。自此東北四五里,有王舍城,毘婆娑羅王之新都也,自此東北十里,靈鷲山在焉,即五山中之最高者,在上茅城之舊都東北十四五里(西域記九釋迦方誌下),中土往往沿用其名。如福建福清縣北之鷲峰。浙江杭州之飛來峰。亦名靈鷲。是也。 0199.JPG
靈谷寺 (寺名)皇明寺觀志曰:「靈谷寺在應天府鐘山東南,晉建,宋改太平興國寺。洪武年徙建於此。」
靈供 (修法)於亡魂供齋食也。人死七七日間,當生未定,謂之中有,中有之身,謂之健達縛。此譯尋香。以尋香而食故也。故為進食物之香氣於死者而供齋食。俱舍論九曰:「欲界中有身資段食不,雖資段食,然細非麤。其細者何?謂唯香氣,由斯故得健達縛名。」行事鈔上曰:「今有為亡人設食者,依中含云。若為死人布施祭祀者,若生人處餓鬼中者得,餘趣不得。由各有活命食故。雜含中廣明此事。若親族不生人處中者,但施心施,其自得功德。」蘇婆呼童子經上曰:「若欲食時,先出缽中飯分為五分:一分準擬路行,飢人來者是,一分施水中眾生,一分施陸地眾生,一分施七世父母及餓鬼眾生。」
靈河 (雜名)住龍之河川也。智度論謂之龍泉,以龍力故雖大旱而河水不竭。安樂集上曰:「譬如寄花五淨,風日不萎,附水靈河世旱無竭。」智度論七曰:「譬如龍泉,龍力故不竭。」
靈芝 (人名)宋律師元照,晚主杭州靈芝寺三十年,因稱靈芝。
靈祠 (雜語)又云仁祠。佛寺之異名。靈者靈驗也。
靈峰大師 (人名)智旭
靈光 (術語)人人固有之佛性,靈靈照照,而放光明者。百丈禪師上堂曰:「靈光獨耀,迴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見五燈會元三百丈章。
靈妙 (雜語)以凡智為不可思議者。
靈界 (雜語)亡魂所住之世界也。焰羅王供行法次第曰:「一切冥官冥道僧尼靈界。」
靈鬼 (異類)鬼趣之有靈異者。鬼趣者六趣之一。
靈神 (術語)靈魂也。四十二章經曰:「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果。」【又】靈異之神鬼也。西域記中曰:「靈神警衛,聖賢遊息。」
靈雲 (人名)唐福州靈雲山志勤禪師,本州長谿人,初在溈山,因見桃花而悟道。有頌云:「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葉落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溈山覽偈,語其所悟,相契符。曰:由緣悟達者,永無退失,善自護持。見五燈會元四靈雲章。
靈堂 (雜名)靈異神妙之殿堂也。
靈骨 (雜名)佛舍利也。名義集五曰:「舍利,新云室利羅,或設利羅。此云骨身,又云靈骨。即所遺骨分通名舍利。」
靈場 (雜名)靈佛靈神之道場也。廣弘明集二十二竟陵王發講頌曰:「靈場絢彩,正水興蓮,乘此上果,永導芳緣。」
靈照 (人名)龐蘊居士之女也。龐蘊居士語錄曰:「居士將入滅,謂女靈照曰:視日早晚,及午以報,靈照出戶。遽報曰:日已中矣,而有蝕焉,可試暫觀,居士避席臨窗,靈照乃據榻趺坐而逝。居士回見,笑曰:吾女鋒疾矣。」
靈感 (術語)神靈之感應也。
靈覺 (術語)謂眾生本具靈靈覺悟之性也。四十二章經曰:「觀靈覺即菩提。肇論曰:「萬累都盡而靈覺獨存。」
靈驗 (術語)靈妙之效驗實證也。大日經疏九曰:「此尊有靈驗,故所作善事皆成。」孟蘭盆經疏曰:「今受神方,兼睹靈驗。」
靈魄 (術語)不可思議之精神也。以為肉體之外,別有精神的實體者。然佛教不立靈魂。
靈像 (雜名)神佛之形像,雕刻圖畫者,靈者以名靈驗之德。釋門歸敬儀中曰:「諦惟形聚,但見塵叢,舉目澄清,無非靈像。」
靈廟 (雜名)率都波一譯靈廟。玄應音義六曰:「正言率都波,此譯云廟。」
靈應 (術語)神靈之感應也。
靈隱 (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本名武林山,亦名靈苑,又名仙居。寰宇記謂許由,葛洪,皆隱此山之西,有北高峰,為靈隱最高處,奇勝與南高峰相埒。山有靈隱寺,清時改名雲林寺,古剎中之有名者也。
靈隱寺 (寺名)支那五山之第四。具稱北山景德靈隱寺。在杭州。
靈異 (術語)靈妙不思議之事也。俱舍論十二曰:「審有如斯,甚為靈異。」梁僧傳(耆域傳)曰:「自發天竺。(中略)爰涉交廣,並有靈異。」
靈瑞華 (植物)梵語優曇華,又云優曇波羅華,一譯靈瑞華。無量壽經上曰:「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優曇
靈簿 (物名)記每日禮拜佛菩薩名或記先亡靈名之過去帳也。
靈嶽 (地名)靈鷲山也。
靈龕 (物名)藏亡者屍之龕,即棺槨也。
蠶繭 (譬喻)蠶為繭而自縛,譬眾生自以煩惱之繩繫體也。三啟經曰:「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涅槃經二十七曰:「如蠶作繭,內住自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見佛性,故自造結業,流轉生死。」
囑累 (術語)囑託以事而累彼也。法華文句中曰:「囑是佛所付囑,累是煩爾宣傳。」天台維摩經疏十曰:「囑是付囑為義,累是煩勞荷負之義矣。」【又】以累付囑於彼之義。淨影維摩經疏曰:「累是擔累,法是宣傳者之重擔,故名為擔累。以此囑付令人傳通,故名囑累。」
囑累品 (經名)明囑托弘通本經之品名。在法華維摩經等諸法,但諸經之囑累品,例在經末,法華在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二,慈恩家以為編次之誤,天台家不然之。各有一理。
鬥勝 (傳說)佛教徒與道士比術而勝之也。後漢明帝永平十四年正月元旦,五嶽諸山道士褚善信等朝賀之次,表請比較佛教與道教之優劣,帝許可之,於其月之十五日,自臨幸白馬寺,使佛典與道經共焚。道經歸於灰燼,佛典其軸為火,紙為黃色,而一字無損,故謂之鬥勝。
鬥諍堅固 (術語)五種堅固之一。自如來入滅第五五百年間,諸比丘不修戒律,唯尚鬥諍,增長邪見,謂之鬥諍堅固。五五百年
攬實成權 (術語)持真實教作方便權化之教也。
(術語)又作瞿。衢之聲含十名。四阿含暮抄下曰:「梵言衢十名,羊也、眼也、地也、天也、水也、說也、方也、金剛也、光也、箭也。」俱舍論五曰:「且如古者,於九義中,共立一瞿聲,為能詮定量。故有頌言:方獸地光言,金剛眼天水,於斯九種義,智者立瞿聲。」
(術語)觀察妄惑之謂,又達觀真理也。即智之別名。梵之Vipas/yana%(毘婆舍那),又Vidars/ana%也。觀經淨影疏曰:「觀者,繫念思察,說以為觀。」大乘義章二曰:「麤思名覺,細思名觀。」淨名經三觀玄義上曰:「觀以觀穿為義,亦是觀達為能,觀穿者即是觀穿見思恒沙無明之惑,故名觀穿也。觀達者達三諦之理。」遊心法界記曰:「言觀者觀智,是法離諸情計故名為觀也。」止觀五曰:「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為觀。」
觀一切法空 (雜語)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轉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是說一切法真如實相之狀也。
觀力 (術語)觀法之力。止觀大意曰:如上諸境。並須觀力。而調伏之。」
觀不思議境 (術語)十乘觀法之第一。就一念之心而觀不思議之理也。境者理之別名。對於理之智謂之境。不思議者即空即假即中也,此法三而一,一而三,三一互融,而不前不後,指此而云不思議也。此不思議之理,就於一念之妄心而觀之也。要之照一念之妄心即三千三諦之妙理而已。四教儀曰:「觀不思議境。謂觀一念心。具足無減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後。廣不圓滿。橫豎自在。」
兩重能所 (術語)天台山外之異義,以真性而立觀境,不許以陰妄之念為所觀。四明尊者十義書通破之,且於指要鈔立兩重之能所,明陰妄正為所觀之境。觀者觀三千之能觀智也,猶如槌。不思議境者三千之妙諦,即所觀也,猶如砧。此觀智與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陰妄之一念,猶如淳朴,何則?以觀解陰妄之一念,是三千之妙境(即不思議境)故也(即觀)。故此二望於陰妄之心,則皆為能觀,而更有一重之能所。要之以能觀智慧之槌與所觀妙境之砧。而鍛現前陰妄之心之淳朴,使為三千三諦之妙體也。指要鈔上曰:「今更自立一譬。雙明兩重能所。如器諸淳朴。豈單用槌而無砧耶?故知槌砧自分能所。若望淳朴。皆屬所也。智者以喻得解。」
觀支 (術語)觀法之部分。止觀五上曰:「禪有觀支,因生邪慧。逸觀於法,僻起諸倒。」同十上曰:「如是見慧從何處出?由禪中有觀支。」
觀心 (術語)觀察心性如何,謂之觀心。心為萬法之主,無一事漏於心者,故觀察心,即觀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觀理,盡稱為觀心。對於是而商量釋迦一代之教法,謂之教相。此二者,大乘諸宗,無不具備,法相宗三時之判為教相,五重唯識為觀心,乃至天台之五時八教為教相,一心三觀為觀心,十界二門曰:「勸心乃是教行樞機。」同指要鈔上曰:「一代教門,皆以觀心為要。」教觀綱宗上曰:「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台宗觀心之法有三種。觀法
觀心論 (書名)一卷,隋智顗述。發三十六問而切勸觀心。灌頂有疏五卷。
觀心食法 (書名)一卷,隋智顗述。
觀心釋 (術語)天台四釋之一。四釋附錄。
觀心誦經法記 (書名)一卷,隋智顗說,唐湛然述。
觀世音 (菩薩)略稱觀音。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按觀世音像,世俗多作婦人。胡石麟筆叢,王世貞觀音本紀,皆謂古時無作婦人像者。陔餘叢考據南北史駁之,蓋六朝時已然矣。觀音
觀世音經 (經名)即觀音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經名)法華經第二十五品之名。說觀世音菩薩開周遍法界之門而濟度眾生者,河西王沮渠蒙遜之代,使別行此一品,稱為觀音經。
觀世音受記經 (經名)過去世佛分衛經之異名。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經名)又云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至菩薩授記經,一卷,宋曇無竭譯。佛在鹿苑為華德藏菩薩說如幻三昧已,放光照安樂世界,觀音勢至二大士來,佛說其過去發心之因,并授補處成佛之記。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至菩薩授記經 (經名)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之異名。
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 (經名)觀世音菩薩秘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之異名。
觀世音菩薩秘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譯。與如意輪陀羅尼經同本稍略。
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寶思惟譯。與如意輪陀羅尼經同本稍略。
觀世自在 (菩薩)大日經疏五曰:「觀世自在者,即是蓮華部主。謂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得成此普眼蓮華,故名觀自在。」觀音
觀行 (術語)於心觀理而如理身行之也。又觀心之行法也。
觀行即 (術語)天台六即位之一。稟圓頓之教,如教正修行之位也。於此位修五品之行,當於通相五十位中之十信位。六即
觀行五品位 (名數)於上示觀行即之位,成就五品之功德,故云觀行五品之位。五品者法華分別功德品所說:一、隨喜品,二、讀誦品,三、說法品,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也。天台大師居於此位云。四教儀曰:「依教修行,為觀行即五品位。」
觀行教 (術語)波頗蜜多羅三藏五教之一。即華嚴經也。
觀行佛 (術語)六即佛
觀行儀軌 (經名)一字頂輪王瑜伽經之異名。
觀因緣 (術語)四種觀行
觀如來身 (術語)四種觀行
觀在薩埵 (菩薩)觀自在菩提薩埵之略。菩提薩埵者菩薩之具名。即觀音菩薩也。心經秘鍵曰:「觀在薩埵,則舉諸乘之行人。」
觀自身 (術語)四種觀行
觀自在 (術語)法藏之心經略疏曰:「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又機往救,自在無關,故以為名。前釋就智,後釋就悲。」觀音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 (書名)一卷,唐不空譯,閱藏知津謂之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念誦法。先有偈頌,次說種種之印咒,終說如意輪之根本與心及隨心之三印咒。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誦課法 (書名)一卷,宋仁岳撰,記法式觀想禮讚等者。
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即如意輪陀羅尼經序品第一之別譯。此中之咒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
觀自在菩薩母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宋法賢譯。佛在廣嚴城,普賢菩薩說此咒。
觀自菩薩化身蘘麌哩曳童女消伏毒害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蘘麌哩Nakuli童女自說神咒。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佛在靈鷲山,觀音菩薩說一根本咒與一結界咒與一奉請咒。
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印念誦法 (書名)一卷,唐不空譯,以一印而成辦種種作法之念誦法也。
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 (書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二種之香印。有圖。香印
觀自在妙香印法 (書名)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之異名。
觀自在菩薩怛[口*縛]多利隨心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唐智通譯。佛住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說此陀羅尼,及四十八之印法與療諸病之壇法。
觀自在菩薩隨心經 (經名)觀自在菩薩怛[口*縛]多利隨心陀羅尼經之別本。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 (書名)一卷,唐金剛智譯。與不空譯之如意輪瑜伽同。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法軌 (書名)如意輪菩薩念誦法之別名。
觀自在多羅瑜伽念誦法 (書名)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之異名。
觀自在王如來 (佛名)密教以之為阿彌陀佛之本名。以阿彌陀為其德稱。觀音
觀河 (譬喻)釋迦牟尼佛示波斯匿王以本無生滅也。首楞嚴經曰:「波斯匿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竟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否?王言不也。佛言皺者為變,不皺非變也。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
觀法 (術語)於心觀念真理之法也。同於觀心。止觀曰:「觀法雖正,著心同邪。」止觀大意曰:「慧文但列內觀視聽而已,洎乎南嶽天台。復因法華三昧,發陀羅尼,開拓義門,觀法周備。」
六觀法 (名數)出於本業經上。一、住觀。別教之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觀也。二、行觀。別教之菩薩於十行位中修習一切法無不具足之假觀也。三、向觀。別教之菩薩於十迴向位中修習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觀也。四、地觀。別教之菩薩於十地位中修習中觀,住持而不動也。五、無相觀。別教之菩薩於等覺位中修習中觀了知惑染之性相本空也。六、一切種智。別教妙覺之果佛,成中道之觀,知一切道種差別之觀也。
三種觀法 (名數)天台所立觀心之法規,有三種:一、託事觀,又名歷事觀,事相一一入於心而於實理成觀也。如觀王舍城為心王,觀萬二千聲聞於十二入各具千如而為萬二千。文句一曰:「一一句入心成觀,故云觀與經合。」輔行二曰:「槃特掃帚。支佛華飛。並是託事具理之明文也。」四釋中之觀心釋是也。二、附法觀,佛所說之四諦十二因緣等法門入於心而觀實理也。是亦如前不別限定能觀之智與所觀之境。釋籤一曰:「觀心者,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修觀。」三、約行觀,又名從行觀,直達觀。一念之心,定為所觀之境,於其心性觀為即空即假即中也。就之而立十乘,是為異於前二而專於觀行者,故又名從行或約行。配此三種於三大部,則文句者託事觀也,玄義者附法觀也,止觀者約行觀也。止觀義例下曰:「夫三觀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於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二約法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三託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
觀門 (術語)教觀二門之一。又六妙門之一。謂觀法也。觀法者法門之一,而為入道之門戶故名門。止觀大意曰:「教觀門戶。」
觀念 (術語)觀察思念真理及佛體也。
觀念法門 (書名)一卷,唐善導著。卷首之題為觀經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卷末之題為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門經一卷,明觀佛三昧念佛三昧之法門者。五部九卷之一。
觀念念佛 (術語)對於口稱念佛而言。觀察憶念阿彌陀佛也。
觀空 (術語)觀照諸法之空相也。仁王經一有觀空品。天台仁王經疏中曰:「言觀空者,謂無相妙慧照無相境,內外並寂,緣觀共空。」
觀空品 (經名)舊譯仁王經第二品之名。此品廣說諸法皆空之理,中有十八空之法門。
觀身成佛儀軌 (經名)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觀身成佛儀軌之略。
觀作 (術語)曼荼羅有畫作與觀作之二種:觀作者內心觀想之所作,故是為內壇,又云心壇,畫作者云外壇。義釋十二所謂「若行者或內或外敷列彼本尊等曼荼羅座位」之內敷列是也。作觀之法,觀種子之字門而成三摩耶形,三摩耶形為本尊也。大日經二曰:「次應轉明字門而以觀作本尊形。」
觀待因 (術語)十因之一。附錄。
觀待道理 (術語)四種道理
觀果報 (術語)四種觀行
觀音 (菩薩)舊云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云觀世自在,觀自在。梵音Avalokites/vara,觀世音者,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世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乃至三十三觀音,但常稱之觀音,指六觀音中之聖觀音。如法華普門品之觀音,觀無量壽經之觀音是也。此為觀音之總體。是與西方彌陀四菩薩之最初法菩薩同體。顯教以為阿彌陀之弟子,密教以為阿彌陀之化身,與大勢至菩薩皆在阿彌陀佛之左右(觀音左勢至右),而贊其教化。故稱彌陀之二脅士。梵號禮懺,則阿彌陀佛之本名為觀自在王,觀依其本師之名而自稱觀自在王,猶如今之釋迦牟尼依久遠本師釋迦牟。」而得其稱也。日本安然之菩提心義十曰:尼此佛亦名無量壽佛。(中略)彼佛壽命無量、光明無量、眷屬無量、一切皆無量,故以立謚號。而本名曰觀自在王如來,眼如四大海,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拔苦與樂,故為名也。」依密教三輪身則阿彌陀為自性輪身,觀音為正法輪身,馬頭明王為教令輪身(仁王經儀軌意),依二輪身則阿彌陀觀音皆為自性輪身,馬頭明王為教令輪身(秘藏記),五大明王。大日經一曰:「北方大精進,觀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軍那華,微笑坐白蓮,髻現無量壽。」案觀音本作觀世音,唐人諱世字,故但稱觀音,後世遂沿用之。唐龍朔二年,洛陽龍門佛弟子彌偈造尊像一龕,即世尊像。避世字,與此例同。見陶齋藏石記。又莊岳委談曰:「今塑畫觀音者,無不作婦人相。攷宣和畫譜。唐宋名手寫觀音像甚多。俱不飾婦人冠服。太平廣記載一仕宦妻為神所攝,因作觀音像奉焉,其妻尋夢一僧救之,得甦。則唐以前塑像亦不作婦人也。」元僧譾陋無識,以為妙莊王女,可一笑也。
觀音本地 (術語)觀音之本地,乃既開正覺之正法明佛也。為濟度眾生,今現菩薩之身,又於未來現成佛之相焉。伽梵達摩譯之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曰:「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法華嘉祥疏十二曰:「觀音三昧經云:觀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此中之我者釋迦如來也。然悲華經三云:於西方極樂阿彌陀涅槃之後,觀音成佛,名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如來,又觀音授記經云:阿彌陀佛滅度之後,補處而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蓋均為方便示現也。
觀音淨土 (界名)謂之補陀落山Potalaka,在印度之南海岸。千手經曰:「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補陀落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中。」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儀軌經上曰:「一時,薄伽梵,住補陀洛山大聖觀自在宮殿中。」八十華嚴經六十八曰:「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西域記十(秣羅矩吒國南印度境)曰:「秣剌耶山東,有布呾洛迦山。山徑危險,巖谷欹傾,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流出大河,周流遶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舍。」
觀音無畏 (雜名)觀音有施無畏者之別號,放略云觀音無畏。法華經普門品曰:「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離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觀音觀 (術語)觀經十六觀之一。觀念極樂之觀音菩薩身相也。觀經曰:「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當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陀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中略)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觀音頂戴彌陀 (圖像)觀無量壽經述觀音之相曰:「毘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大日經一曰:「北方大精進,觀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軍那花。微笑坐白蓮,髻現無量壽。」龍樹十二禮曰:「觀音頂戴冠中住,種種妙相寶莊嚴,能伏外道魔憍慢,故我頂禮彌陀尊。」般舟讚曰:「天冠化佛高千里,念報慈恩常頂戴。」往生禮讚曰:「西方阿彌陀佛,觀音頂戴冠中住。」
觀音應現日天子 (雜語)文句二下曰:「寶光是寶意日天子,觀世音應作。」嘉祥法華疏二曰:「有經云:觀世音名寶意,作日天子。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虛空藏名寶光,作星天子也。」玄贊二同之。安樂集下曰:「須彌四域經云:阿彌陀佛,遣二菩薩:一名寶應聲。二名寶吉祥。即伏犧女媧,是此二菩薩,共相籌議,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寶,來至此界。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證真私記一曰:「十一面經疏云:天地本起經云:阿彌陀佛,遣應聲吉祥二菩薩為日月。應聲是觀音,吉祥是勢至。」
觀音頂上十一面 (圖像)千光眼秘法經曰:「頂有十一面。當前三面為菩薩相,右邊三面白牙出上相,左邊三面忿怒相,當後一面暴笑相,頂上一面如來相。」十一面觀音
觀音曼荼羅八大菩薩 (圖像)一、金剛觀自在菩薩。二、與願觀自在菩薩。三、數珠觀自在菩薩。四、鉤召觀自在菩薩。五、除障觀自在菩薩(亦云施無畏)。六、寶劍觀自在菩薩。七、寶印觀自在菩薩。八、不退轉金輪觀自在菩薩。見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觀音院三十七尊 (雜語)胎藏界曼陀羅之第三院云觀音院,中有三十七尊。
觀自在大菩薩三昧耶 (術語)大日如來出生西方金剛法菩薩之三昧耶也。見金剛頂經。
觀音三昧耶形 (術語)八葉之蓮華也。大日經疏十一曰:「蓮華者,以金作八葉蓮華等。此中持誦,若成即同觀音也。」
觀音印 (印相)大日經四曰:「以定慧手合,散舒五輪,猶如鈴鐸。以虛空地輪,和合相持作蓮華形,是觀自在印。」
觀自在六字大明咒 (真言)大乘莊嚴寶王經四曰:「是時觀自菩薩摩訶薩,與蓮華上如來應正等覺,說是六字大明陀羅尼。曰:[87AD](歸命)[8768][87F7](寶)[876E][87E6](蓮華)[87A4](三身三降)此中[87A4]為金剛部,[8768][87F7]為寶部,[876E][87E6]為蓮華部,[87AD]為羯磨部,此四部之全體即佛部也。
觀世音母 (菩薩)稱多羅菩薩。見陀羅尼經一。
觀音經 (經名)法華經卷第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一品別行者,稱為觀音經。法華傳記一曰:「唯有什公普門品,於西海而別行。所以者何?曇摩羅懺,此云法豐,中印人,婆羅門種,亦稱伊波勒菩薩。弘化為志,遊化蔥嶺,來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歸命正法,兼有疾患,以語菩薩。即云:觀世音此土有緣,乃令誦念,病苦即除。因是別傳一品,流通部外也。」案河西沮渠蒙遜與姚秦並立為王,是本經譯出(姚秦弘始八年羅什翻譯),不久即別行也。各家疏註如下:觀音玄義二卷,隋智顗說,灌頂記。觀音玄義記四卷,宋知禮述記。觀音義疏二卷,隋智顗說,灌頂記。觀音義疏記四卷,宋知禮記。觀音經玄義記會本科一卷,觀音經玄義記會本四卷,隋智顗說,宋知禮述,日本實乘分會。觀音經義疏記會本科文一卷,觀音經義疏高會本四卷,隋智顗說,宋知禮述,日本實乘分會。釋普門品重頌一卷,宋遵式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膚說一卷,靈耀說。觀世音經箋注,丁福保註。觀音經持驗記二卷,周克復集。
觀音品 (經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略稱。
觀音聰明咒 (經名)陀羅尼咒經有觀世音說咒藥服得一聞持陀羅尼,又觀音聞持不忘陀羅尼,又續觀音感應集有觀音智慧咒,殆所謂聰明咒也。
觀音懺法 (行事)向於觀音之懺悔法也。自梁武帝始,今之法式,為宋遵式所治定懺法小序曰:「梁武帝,修此法,救后妃死為巨蟒。(中略)大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請觀音經消伏毒害懺儀,今所流布天下者是也。其文者,或用經疏止觀等全文本意,或取其意而略其言辭,或文意共自作,以終卷也。」
觀音授記經 (經名)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之略。
觀音勢至授記經 (經名)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之異名。
觀音衲 (衣服)僧史略上曰:「昔唐末豫章有觀音禪師,見南方禪客多搭白衲。常以瓶器,盛染色,勸令染之。今天下皆謂黃衲為觀音衲也。」以白衣為戒律所嚴制故。
觀音籤 (物名)於觀音之前,引竹籤以卜吉凶者。釋門正統三曰:「又有菩薩一百籤,及越之圓通一百三十籤,以決群迷吉凶禍福。禱之誠者,纖毫不差。敘其事者,謂是菩薩化身所撰,理或然也。」依此說則有一百籤與一百三十籤之兩種:一百籤者從天竺寺之觀音院起,一百三十籤者從越之圓通寺起。
觀音洞 (地名)普陀山志一曰:「洞口峭壁危峻,石色青黝,高三四十丈,陡劈兩崖如門,洞深廣百餘丈。禮佛求現者,拜不絕踵。康熙三十八年御書梵音洞額賜掛。」
觀音堂 (堂塔)安置觀世音菩薩像之堂也。
觀音院 (術語)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之一。又云蓮華部院,在曼荼羅右方(即行者之左方)第一重,為司大悲之觀音部類集合之院,故名。
觀音玄 (書名)觀音玄義之略稱。
觀音玄義 (書名)二卷。天台說,灌頂記。觀音經之玄義也。
觀音義疏 (書名)二卷,天台說,灌頂記。解觀音經之文句者。
觀所緣緣論 (書名)一卷,陳那菩薩造,唐玄奘譯。以因明三支之法,說明心外之所緣緣非有,心內之所緣緣非無者。註釋如下:觀所緣緣論會釋一卷,明明昱會釋。觀所緣緣論直解一卷,明智旭解。觀所緣緣論釋記一卷,附問答釋疑,明明昱錄記。觀所緣緣論釋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觀所緣緣論釋 (書名)一卷,護法菩薩造,唐義淨譯,釋觀所緣緣論中破外執之與奪意者。
觀普賢經 (經名)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之略名。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說觀念普賢菩薩而懺悔六根之罪之法。是與法華經之普賢勸發品相表裏。故定之為法華之結經。且天台修法華之懺法,全宗此經。疏註如下: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義疏科一卷,失名。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義疏二卷,宋本如述,處咸續解。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箋註,丁福保註。
觀普賢觀經 (經名)觀普賢經之別名。
觀頂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論四十七曰:「觀頂三昧者。入此三昧中。能遍見諸三昧。如住山頂悉見眾物。」
觀無量壽經 (經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略名,一卷,宋[彊-弓]良耶舍譯。說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而臨頻婆娑羅王之宮中,分十六觀而說觀想阿彌陀佛之身相及淨土之相者。各家疏註如下: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隋智者大師說。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慧遠撰。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隋吉藏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唐善導集記。釋觀無量壽佛經記一卷,唐法聰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宋知禮述。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一卷,宋知禮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三卷,宋元照述。觀經扶新論一卷,宋戒度述。靈芝觀經義疏正觀記三卷,宋戒度述。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一卷,宋知禮排定,明真覺重排。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會本五卷,明真覺分會,日本實觀改修。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明傳燈述。觀無量壽經直指疏二卷,續法集。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述。觀無量佛經箋註,丁福保註。
觀無量壽經王宮會 (術語)一經有二會:一,王宮會,釋尊正於王宮說十六觀者。二,耆闍會,阿難於王宮聞之,後還耆闍崛山(譯靈鷲山)複演之者。因此今之經文,止於王宮會,耆闍會者,但於最末記有其事而已。
觀無量壽經得益分 (術語)唐善導觀經疏科一經為五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得益分,第四王宮流通分,第五耆闍分。得益分者,十六觀之正宗說終後,說韋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得見西方淨土及彌陀三尊,韋提希得無生法忍,五百侍女各發無上菩提心之利益一段也。
觀經 (經名)佛說觀無量壽經之略名。
觀經化前序 (術語)唐善導科分觀經之序分與他師異意,以如是我聞之一句(通常六成就中信成就聞成就之二)為證信序,一時佛至而為上首之數句(通常六成就中之後四成就)為化前序。是為未入觀經教化前之序釋,通述釋迦一代之化相者也。何則?本經之正說,降臨王宮而後起,非靈鷲山上之事,故此序與本經之正說無切實之關係也。因是科之為化前序,使觀經以前之諸經攝在此序中也。
觀道 (術語)觀法之道。止觀大意曰:「內順觀道,外扶教門。」
觀禪 (術語)觀心坐禪。觀心即坐禪也。往生要集上末曰:「勤心觀禪,苦而得道。」八背捨
觀智 (術語)觀見法之正智也。遊心法界記曰:「觀者觀智。」
觀達 (術語)智慧之用。觀理而達其源底也。大乘義章十二曰:「於法觀達,故稱為慧。」天台戒疏上曰:「觀達無始無明源底。」
觀解 (術語)觀念真理而解了也。大乘義章十二曰:「始習觀解,能伏煩惱。」唐僧傳(道傑傳)曰:「兩夕專想,觀解大明。」【又】謂天台四釋中之觀心釋。
觀慧 (術語)觀真理之智慧也。華嚴疏三十六曰:「觀即是慧。」
觀象 (譬喻)盲人摸象,畢竟不得實,具眼觀之,則一瞥了然,此謂有觀象之目。摸象。涅槃經疏梁武序曰:「導求珠之心,開觀象之目。」
觀照 (術語)以智慧而照見事理也。
觀照般若 (術語)三種般若之一。觀照實相之理之智慧,即般若之身體也(般若譯曰智慧)。肇論曰:「觀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心經疏曰:「觀照能觀妙慧。」
觀察義禪 (術語)觀人法之無我,諸法之無性,漸進而見其他之義理也。
觀佛 (術語)觀想佛體也。觀無量壽經,觀佛經等詳說之。
觀佛三昧 (術語)一心觀想佛之相好形色也。此三昧成就,則見佛之來現。
觀佛真言 (真言)二卷。教王經上曰:「於虛空觀佛,遍滿如胡麻。則誦遍照明,歷然見諸佛。觀佛真言曰:[8779](虛空又金界大日種子)[8766][87E7](金剛)[8762][87F8](界)。」
觀佛經 (經名)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之略名。
觀佛三昧經 (經名)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之略名。
觀佛三昧海經 (經名)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十卷,東晉佛陀跋陀譯。以觀佛之相好及其功德為教者。海者譬三昧之功德深廣也。
觀佛為宗 (術語)觀無量壽經以觀佛三昧為經宗。對於無量壽經之以念佛為宗而言。
觀楞伽經記 (書名)十八卷,補遺一卷,明釋德清筆記。觀楞伽寶經閣筆記曰:「丙申春過吉州,遇大行王公性海於淨土中,請益是經。因出前二章。公首肯。遂以正受注並三譯本,稽首屬余,請卒業焉,余攜之,以是年三月十日抵戌所(憨山師以弘法罹難),於四月朔即命筆。(中略)至七月朔甫完卷半。(中略)又首事於十月朔,至明年佛成道日迺閣筆焉。」案此書憨山大師融會三譯本而定其句讀,顯其義理,故枝詞異說,刷洗殆盡。
觀察 (術語)與觀想,觀念等同。
觀察門 (術語)五念門之一。觀想極樂淨土莊嚴相之法門也。見淨土論,三藏法數二十三。
觀察正行 (術語)淨土門所立五正行之一。五正行
觀察法忍 (術語)二忍之一。觀察諸法體性不生不滅,安然忍可而心不動者。見地持經五,三藏法數五。
觀察諸方行經 (經名)四卷,隋闍那崛多譯,為喜王菩薩說觀察諸法行之三摩地者。
觀想 (術語)想浮於心也。觀無量壽經曰:「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安像三昧儀軌經曰:「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
十六觀想 (術語)觀無量壽經所說,自淨土境界至往生人分十六種而觀想者。
觀想念佛 (術語)四種念佛之一。觀念阿彌陀佛之真身於心裡也。觀經之觀佛當之。見普賢行觀記,三藏法數十七。
觀想佛母般若菩薩經 (經名)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之略名。
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經名)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一卷,宋天息災譯。說般若菩薩之咒與觀門者。
觀想曼拏羅淨諸惡趣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觀想曼拏羅淨諸惡趣經,二卷,趙宋法賢譯。備說理觀之儀。
觀罪性空 (術語)七種懺悔心
觀虛空藏菩薩經 (經名)一卷,宋曇摩蜜多譯。說欲治人罪者,應先決定毘尼,觀想虛空藏菩薩。
觀像念佛 (術語)四種念佛之一。觀念阿彌陀佛化身之形像於心也。見普賢行觀記,三藏法數十七。
觀練薰修 (術語)三種禪中第二出世間禪之四種:一、觀禪,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也。此四通觀法相,故名觀禪。二、練禪,四禪四空滅盡定之九次第定也。於上之觀禪,雖得色無色之八定,而入於此,則有垢滓之間離,今欲純熟而自初淺至後深,次第而入,中間無有垢滓之間雜,使不次第而為次第,故名次第。亦是練無漏有漏而除諸間穢,故名練禪。三、熏禪,獅子奮迅三昧也。於前之九次第定,雖得入次第無間,而不能出逆次無間,今入次第無間,亦能出於無間,因能除麤間味禪法愛之念,猶如獅子之能進能卻而奮諸塵土。行者入出於此法,而能遍薰諸禪,悉使通利,轉變自在,如薰皮使熟,隨意作物。故名薰禪。四、修禪,超越三昧也。是更修得前之九次第定而使精妙,因得近遠(如自初禪入三禪,近也,又如自初禪入滅盡定,遠也)超入,近遠超出,近遠超住自在,故名修禪。是功德最深,故又名頂禪。復次,以八背捨觀四念處,名觀禪,以九次第定練四念處,名練禪,以奮迅三昧薰習四念處,名薰禪,以超越三昧修四念處,名修禪。法華玄籤講述四上曰:「私記四本云觀練薰修,名由何處檢?今謂義出大品,名始南岳。此是一字相傳禪法,不必求名出處可也。淨名疏四云:觀練薰修四出大品,此南岳所出。」
觀遍計所執 (術語)法苑義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虛存實識,觀遍計所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遣空,情有理無故。觀依他圓成諸法體實二智境界,應正存有,理有情無故。」此法相宗觀萬法唯識之理,自麤及細,立五重觀中第一重遣虛存實之唯識觀也。遣虛存實者,觀三性中遍計所執性體性空無而撥遣之,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非虛無而存留之也。遍計所執性者,一止於凡夫之迷情,無其體性,恰如見繩而思為蛇,蛇但為妄想,無蛇之實體。依他起性者,依因緣而起之假事物,此因緣所生之法,雖非實有,而亦決非空無,如尚有繩之假相。圓成實性者,真性之體性,此性周遍萬有而為實有,如繩之麻。因之而遍計者空無,依他者假有,圓成者實有也。分別此三性,第一重之唯識觀也。
觀樹 (雜名)釋尊成道已,起金剛座,觀菩提樹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文句五上曰:「感樹恩故觀察,念地德故經行。」嘉祥義疏四曰:「有人言:此是隨從世法,即世界悉檀也。世人思惟凡有二種:一觀物思惟。二經行思惟。今隨從世法,亦作此二也。」玄贊四曰:「觀樹喜自道圓,經行思惟利物,又觀樹心凝妙理,經行想化群生。」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經名)一卷,宋[彊-弓]良耶舍譯。佛在青蓮華池精舍放眼光照二菩薩之頂,現十方之佛事,二菩薩各說咒,獻瓔珞於佛。佛授二菩薩成佛之記,次說其觀法,說五十三佛之名,終為阿難說二菩薩往昔之因緣。
觀彌勒上生經 (經名)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之略名。彌勒
觀彌勒下生經 (經名)佛說彌勒下生經之別名。有二部:一羅什譯,一卷。一竺法護譯,一卷。
(術語)梵語戍怛羅Stotra,以偈頌而讚嘆佛德者。梵語謂之梵讚,漢語謂之漢讚。
讚阿彌陀佛偈 (書名)一卷,北魏曇鸞作。讚嘆阿彌陀佛之偈頌。
讚佛 (術語)讚嘆佛德也。
讚佛超九劫 (雜語)釋迦佛昔與彌勒同修菩薩之行時,見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釋迦即七日七夜翹一足,以一偈讚佛,因是比彌勒超九劫而成佛。見智度論四,本行略經一。
讚佛乘 (術語)讚嘆佛乘而教化人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
讚佛轉法輪 (雜語)讚佛與轉法輪也。轉法輪者,謂成道而說如來之教法也。讚即轉法輪之義。
讚佛偈 (雜名)無量壽經上法藏比丘讚世自王如來之偈頌。
讚眾 (雜語)於法事之式,唱讚偈者。其頭首謂為讚頭,餘人謂之讚眾。有四智讚,吉祥讚等種種之讚文。
讚唄 (雜語)讚嘆佛德之梵唄也。僧史略中曰:「讚唄原始。案十誦律中,俱胝耳作三契聲以讚佛,其人善唄易了解。」
讚頭 (職位)法會職務之名。讚眾中之頭首,發讚之音頭者。
讚禮 (儀式)讚嘆禮拜賢聖也。
讚歎 (雜語)以口業稱美其德也。文句二曰:「發言稱美名讚嘆。」行事鈔下三曰:「美其功德為讚,讚文不足,又稱揚之為歎。」
讚歎供養雜行 (術語)讚嘆供養諸佛菩薩諸天而為往生之因也。
讚歎供養正行 (術語)一心讚嘆供養彌陀一佛也。
讚嘆門 (術語)淨土論五念門之一。
讚題 (雜名)說法時於冒頭引經論一二句而為講讚之題目者。
驢牛二乳 (譬喻)譬似是而非之物。牛驢二乳
驢年 (譬喻)謂其無期也。十二支中無驢名之年,故遂以譬無會期也。雲門錄曰:「驢年會麼。」傳燈錄九古靈章曰:「鑽他古紙,驢年出得。」碧巖三則評唱曰:「有什麼交捗,驢年未夢見在。」
驢前馬後 (雜語)隨逐驢馬前後之奴隸也,指斥凡人之識情分別。傳燈錄十五良价傳曰:「師曰:苦哉苦哉!今時人例皆如此,祇是認驢前馬後將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碧巖五十三則評唱曰:「若祇依草附木,認個驢前馬後,有何用處?」同種電鈔六曰:「如隨驢馬前後奴隸者,不是主人公也。今謂情識分別。」
驢乳 (譬喻)與牛乳相對,譬似而非者。秘藏寶鑰上曰:「摩尼燕石,驢乳牛醐,不可不察。」
驢鞍橋 (雜語)驢骨中自有似鞍之骨,非實鞍也。碧巖九十八則著語曰:「錯認鞍驢橋。喚作爺下頷。」種電鈔十曰:「瑣碎錄曰:驢鞍橋者,驢骨中自有似鞍骨,非實鞍。或人以鞍骨為阿爺下頷骨也。」北魏書傅永傳曰:「永有氣幹,拳勇過人,能執鞍橋,倒立馳騁。」
驢脣仙人 (人名)說星宿法之古仙名。佉樓
(雜名)鬮者從佛教出,而有種種之別。
輪相鬮 (雜名)此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菩薩所說,以小指許之木,切為一寸長,四面平,兩頭尖,其一平面書十善之一字,其反面書十惡之一字,合成十本之輪相,先於地藏菩薩前念十方之佛,歸依三寶,焚香以之擲於淨物之上,依其所現善惡文字之多少,而知其人宿世善業惡業之多少。經中舉三種占法,此為占知宿世善惡業之一法也。是名輪相者,經中有二釋:一以木片之形易轉故,一以轉邪見疑網而為正道故。
竹鬮 (雜名)如世流布之觀音籤,以竹策刻善惡之語句者。此灌頂梵天神策經梵天王所說也。經曰:「我(梵王)常見諸異道輩九十五種,各有雜術,為人決疑。而今世尊,正覺最上。更無此法,是故啟問,唯願聽許。佛言:梵王善哉善哉!(中略)若四輩弟子,欲為人行此神策法時,當以竹帛書此上偈,以五色綵作囊盛之。若欲卜時,探取三策,至於七策,審定無疑。」此經出於佛說灌頂卷十。
紙鬮 (雜名)永明智覺禪師始為之。佛祖統紀二十六(永明智覺法師傳)曰:「夜半遶像,見普賢前蓮花在手,遂上智者岩,作二鬮:一曰一生禪定。二曰誦經萬善莊嚴佛土。乃冥心清禱,得誦經萬善鬮,乃至七度。於是一意專修淨業。」
饞燈 (器名)花田紀事一曰:「閱佛經,有饞燈,初不解,查為魧魚,即懶婦魚也。多膏,可以為燈,照酒食則明,照紡績則暗,此可為懶婦之喻。」
鑽水求酥 (譬喻)喻無理強求也。本緣經曰:「譬如鑽水求酥,理實難得。」
鑽火得冰 (譬喻)法苑珠林曰:「未見鑽火得冰,種豆得麥。」喻因果不能相反也。
鑽故紙 (雜語)譏死閱經典之僧也。傳燈錄曰:「古靈神師一日在窗下看經,蜂子投窗紙求出。師曰: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
鑽紙蠅 (譬喻)白雲端禪師偈中之譬喻也。洪覺範林間錄曰:「白雲端禪師作蠅子透窗偈曰: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鑽籬菜 (雜語)叢林之隱語。云雞也。東坡志林曰:「僧謂酒為般若湯,魚為水梭花,雞為鑽籬菜。」
鸚鵡 (動物)梵云臊陀。或云叔迦S/uka,能作人言。見名義集二。
鸚鵡孝養 (本生)佛因位時為鸚鵡而養盲父母。見雜寶藏經一,義楚二十三。
鸚鵡聞法 (傳說)須達長者有二鸚鵡,阿難為說四諦之法。聞而信解,死而生天。見金藏經,義楚二十三,行事鈔下,資持記下四之一。
鸚鵡說法 (傳說)夜摩天中,鸚鵡說法化導諸天。見正法念經,義楚二十三。
鸚鵡請佛 (傳說)鸚鵡請佛於林中說法宴坐,後得生天。見百緣經六,義楚二十三。
阿彌陀佛化鸚鵡 (傳說)安息國人不知佛法,阿彌陀佛化為鸚鵡,教化國人。見三寶感應錄上。
鸚鵡救山火 (傳說)山火燒林,鸚鵡思林恩,取水灑林。天帝見而感之,降雨止火。見僧伽羅剎經,經律異相十一,義楚二十三。
鸚鵡諫王 (傳說)有王無道,養一鸚鵡。聰明能言。見王無道,言其惡,王慚而受諫。見鸚鵡諫王經,義楚二十三。
鸚鵡屎 (雜語)問答乖角,如問河答山也。百喻經曰:「有二小兒,水中得一毛。一曰仙人髮,一曰熊尾,來問仙人。時仙人嚼麻子在手,答曰:此似鸚鵡屎。」
鸚鵡車 (雜語)古禪師語,設有人,道得言語尖新,而無實行,謂之鸚鵡車。見琅琊代醉編三十二。
鸚鵡塔 (雜名)戒庵漫筆曰:「韋南康鎮蜀時,有一鸚鵡甚慧。馴養者曉以佛理,一日不震不仆,斂翼委足,奄然而絕。焚之,有舍利。韋公為立塔瘞之,號曰鸚鵡塔。」
鸚鵡經 (經名)有人名鸚鵡摩牢兜羅。佛嘗於此家乞食,為說法,謂之佛說鸚鵡經。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
鬱多摩 (雜語)Uttama,譯曰明。金光經之明。見金光明經玄義(鬱多摩譯曰最勝,非明之梵語,古來謂為金光明之明者,非也)。
鬱多羅 (人名)又作優多梨。仙人名。釋迦之本生,嘗於過去住波羅捺國,求正道之念深,自剝身皮為紙,折取身骨為筆,以血和墨,聽受書寫婆羅門所誦之頌偈。見賢愚經一,菩薩本行經下。
鬱多羅僧 (衣服)Uttara%san%ga,又作嗢多羅僧,優多羅僧,郁多羅僧伽,嗢怛羅僧伽等。袈裟名。三衣之一。譯曰上衣。玄應音義十四曰:「鬱多羅僧,或云郁多羅僧伽,或云優多羅僧,或作漚多羅僧亦猶梵言訛轉耳,此譯云上著衣也。著謂與身相合,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云覆左肩衣。」慧琳音義十五曰:「鬱多羅伽,梵語僧衣名也。即七條袈裟,是三衣之中常服衣也,亦名上衣。」瑜伽論二十五曰:「嗢怛羅僧伽。」
七條衣 (衣服)鬱多羅僧衣以有橫割截之條數七,故云七條衣。見六物圖。
中價衣 (衣服)就價言,則居三衣之中,因名中價衣。見六物圖。此非價額,乃於衣尊貴之點而得名。
入眾衣 (衣服)禮拜誦經齋會等大眾會合之時必服之,因云入眾衣。六物圖曰:「從用名入眾衣。」
鬱多羅迦神 (神名)天竺雪山神也。有禪法擁護之誓。梵Uttaraka。
鬱多羅拘樓 (界名)鬱多羅究留
鬱多羅鳩婁 (界名)鬱多羅究留
鬱多羅究留 (界名)Uttarakuru,又作鬱多羅鳩婁、鬱多羅拘樓、郁多羅鳩留、鬱怛羅究琉、鬱怛羅越、鬱單越、鬱單曰、殟怛羅句嚧、殟怛羅矩嚕、北拘盧、拘盧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應音義十二曰:「鬱單越或言鬱怛羅越,或言鬱多羅拘樓,或言郁多羅鳩留,正言鬱怛羅究琉,此譯言高上作,謂高上於餘方也。亦言勝,鳩琉此云作,亦云姓也。不詳何義立名。」同十八曰:「鬱單曰,或言鬱怛羅越。」同二十四曰:「俱盧洲此云上勝,亦云勝生。舊經中作鬱單越。」華嚴疏鈔十三上曰:「鬱單越,此云勝生。以定壽千歲衣食自然故。」起世因本經二曰:「有何因緣,說彼名曰鬱多羅究留洲?諸此丘,其鬱多羅究留洲,於四天下,比餘三洲,最上最妙最勝彼,故說鬱多羅究留洲。鬱多羅究留洲,隋言上作。」慧苑音義上曰:「鬱單越。具正云:殟怛羅句嚧。言殟怛羅者。此云上也,勝也。句嚧所作也。謂彼洲人,於所作事,皆無我所,勝餘三洲故也。」西域記一曰:「北拘盧洲,舊曰鬱單越,又曰鳩樓,訛也。」慧琳音義一曰:「殟怛羅矩嚧,此譯為高勝。常受樂勝故為名。古鬱單越Uttravatti,或鬱拘樓。」
鬱持 (雜名)Udaka,又作鬱持迦,憂陀伽,烏娜迦等。水之別名。涅槃經十三曰:「隨其種類,說言其水。或言波尼,或言鬱持,或言[沙/米]利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鬱持東天竺人,呼水名也。」玄應音義二曰:「鬱持迦此水之一異名也。」翻梵語九曰:「鬱持應云憂陀伽,譯曰水也。」梵語雜名曰:「烏娜迦。」案持者特之誤也。
鬱持迦 (雜語)與鬱持同。
鬱尼沙 (術語)鳥瑟膩沙
鬱金香 (植物)鬱金,草名。梵語,恭矩磨Kun%kumam%,其花黃而香,可以為薰香。名義集三曰:「恭矩磨,此云鬱金。周禮春官,鬱人采取以鬯酒。說文云:鬱金草之華,遠方所貢芳物,鬱人合而釀之,以降神也。宗廟用之。」最勝王經七曰:「鬱金恭矩麼。」
鬱波尸 (人名)Upa%s/i,女名。譯曰自在。見慧琳音義二十五。
鬱波羅槃尼柯 (人名)比丘尼名。阿育王經三曰:「鬱波羅翻青,槃尼柯翻色。」智度論十三曰:「鬱[(拔-手)/皿]羅華。」梵Utpalavarn!ika%。
鬱陀那 (術語)憂陀那
鬱陀伽 (人名)仙人名。涅槃經二十一曰:「夜半踰城,至鬱陀伽阿羅羅等大仙人所。」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鬱陀伽,古音云勝也。亦名盛也。」鬱頭藍弗
鬱陀羅伽 (人名)鬱頭藍弗
鬱陀羅羅摩 (人名)鬱頭藍弗
鬱怛羅越 (界名)鬱多羅究留
鬱怛羅究琉 (界名)鬱多羅究留
鬱伽陀達磨菩薩 (菩薩)Udgatad!harma,菩薩名。譯曰法盛。智度論九十七曰:「鬱伽陀秦言盛,達摩秦言法。此菩薩在眾香城中,為眾生隨意說法,令眾生廣種善根,故號法盛。」
鬱曾伽 (雜語)Ucchan%ga,數名。譯曰數千萬百。見本行集經十二。
鬱提尸 (地名)山名。譯曰遠聞。探玄記十五曰:「鬱提尸山。此云遠聞山。謂多處遠人皆聞故,即此國四周之山處也。」梵Udes/in。【又】譯曰日出處。見翻梵語九。
鬱底迦 (人名)梵名Uktika,又作郁胝歌,鬱低迦。譯曰能說。佛在世之外道,嘗詣佛所,問世間有邊無邊等四句。見雜阿含經三十四。
鬱低迦 (人名)鬱底迦
鬱單曰 (界名)鬱多羅究留
鬱單越 (界名)鬱多羅究留
鬱瑟尼沙 (術語)鳥瑟膩沙
鬱瘦歌邏 (人名)婆羅門名。
鬱瘦歌邏經 (經名)鬱瘦歌邏婆羅門,說四種之奉事而立四姓之差別。佛說種種之喻。而明四姓之平等。見中阿含經。巴Eska%ri。
鬱庾伽波羅 (異類)夜叉名。譯曰勤守。見梁譯孔雀王咒經下。又作溫獨伽波羅。譯曰勇進勤護。見唐譯大孔雀王咒經中。梵Udyoga-pa%la。
鬱[(拔-手)/皿]羅華比丘尼 (人名)即華色比丘尼也。華色條及蓮華女
鬱頭 (人名)婆羅門名。鬱頭藍弗之略。
鬱頭藍 (人名)鬱頭藍弗之略。
鬱頭藍弗 (人名)Udraka Ra%maputra,涅槃經三十八曰:「鬱頭藍弗。」同二十一曰:「鬱陀伽。」佛本行集經二十二曰:「優陀羅羅摩子。」中阿含優陀羅經曰:「優陀羅羅摩子。」中阿含羅摩經曰:「鬱陀羅羅摩子。」十輪經三曰:「嗢達洛迦。」智度論十七曰:「鬱陀羅伽仙人。」同一梵語也。佛出家而問道之仙人名。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鬱頭藍弗,此云獺戲子坐,得非想定,獲五神通。飛入王宮,遂失定,徒步歸山。」名義集二曰:「鬱陀羅羅摩子。亦云鬱頭藍弗。此云猛喜。又云極喜。」
佛問鬱頭藍弗 (故事)釋尊出家,先問阿羅邏與伽藍,次問鬱頭藍弗,彼以非想定示之。見佛本行集經二十二,中阿含經五十六羅摩經。
鬱頭為女失五通 (傳說)智度論十七曰:「如鬱陀羅伽仙人,得五通。日日飛到王宮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國法,接足而禮。夫人手觸,即失神通。從王求車,乘駕而出,還其本處。」
鬱頭生非想天後為飛狸 (傳說)彼欲得一旦所失之五通,於林間一心專至,當垂得時,有鳥在樹上,以急鳴亂其意。捨樹而至水邊求定。復聞魚鬥動水聲,不得禪,即生瞋恚。我當盡殺魚鳥。此人久後得定,生於非想天。壽八萬劫終,下生而為飛狸,殺諸魚鳥,作無量罪,墮三惡道。見智度論十七,止觀輔行四之二。
鬱曇缽 (植物)花名。優曇
鬱楞伽 (人名)緣生論及大乘緣生論之作者。梵Ullanga。
鬱鞞羅 (地名)Uruvilva%,河名。譯曰過時。見翻梵語。同於優婁頻螺。本為苦行林之村名。以流其村故,又為河名也。
鬱鞞羅尼連禪 (地名)河名。譯曰大時不受。見翻梵語。即優婁頻螺村之尼連禪河。世尊成道前,捨苦行而沐浴之河也。
鬱鬱黃花 (雜語)秦道生法師之語。言草木盡具佛性,而述一真法界之理。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師說:無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中略)禪客問南陽國師,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人有信否?意旨如何?師曰:此盡是文殊普賢大人境界,非諸凡小而能信受,皆與大乘了義經意合。故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翠竹不出法,豈非法身乎。又經云: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黃花既不越色,豈非般若乎。」
麤人 (術語)小乘之行人為麤人,大乘之行者為細人。智度論三十九曰:「聲聞法中十不善道是為罪業,摩訶衍中見有身口意所作是為罪。作者見者皆是虛誑故。麤人則麤罪,細人則細罪。」天台之教判上借之有麤人細人之目,四教之中,奉藏通別之三教者為麤人,奉圓教者為細人。釋籤一曰:「細人麤人二俱犯過,從過邊說為俱麤人。」
麤言 (術語)麤惡之語。又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謂之麤言,又有勸誡之二門,誡門之教,謂之麤言。涅槃經二十曰:「麤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是故我今者,歸依於世尊。」
麤相 (術語)起信論分別無明為三種之細相與六種之麤相。六相
麤重散亂 (術語)五種散亂及六種散亂
麤惡苑 (雜名)帝釋天四苑之一。帝釋諸天若欲鬥戰,則入此苑中,隨其所須,而現出甲杖等器。見俱舍論頌疏世間品五。麤澀苑
麤惡語 (術語)十惡業之一。舊譯曰惡口,以惡誹謗他之言語也。俱舍論十六曰:「若以染心,發非愛語,毀譽於他,名麤惡語。」_